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上課概論-29(ZA259)

第二十九講

開經偈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次)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經文 三十六經 無間等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共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相娛悅已,卻坐一面。

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否?」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

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

先到這裡一個段落。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這樣的法我親自從佛陀那裡聽聞,在某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就在那個時候,尊者舍利弗共摩訶拘絺羅,尊者舍利弗跟摩訶拘絺羅在一起, (共就是跟什麼在一起)住在耆闍崛山(Gijjhakūṭa靈鷲山)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摩訶拘絺羅在下午三點到五點的時候,從打坐的狀況離開之後,起立。詣舍利弗所前往到舍利弗所在的地方。共相問訊,互相問候。相娛悅已,彼此之間感覺到很快樂、很歡喜之後。卻坐一面,就是向後退,然後坐在另外一邊。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那時候,摩訶拘絺羅告訴舍利弗說,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否? 我想要問您一些問題,請問您是否有時間回答我的問題。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舍利弗說您就問吧!且是""的意思。我知道的部分將會為您回答。(這是他們之間回答的模式) 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那時候,摩訶拘絺羅就問舍利弗:如果一個比丘尚未得到無間等法,第一種狀況是他沒有得到。第二個是他想要追求無間等法。第三個狀況是云何方便求?用什麼方法來追求?思惟何等法?應該注意到哪些事情?經文告訴我們這四句話:他的現況是"我沒有",第二句話是短期目標-我想得到,所以他有欲求。在學習過程中,每一個人都會往上爬,但你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狀況是怎麼樣…我現在的狀況是:我是凡夫-沒有定、沒有慧、沒有解脫。什麼是我要的?欲求就出現,比如我現在要解脫,就要先清楚我要先斷煩惱。在學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步驟,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狀況是什麼;第二個狀況是- 確認什麼是你要的?假如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時間會花在不相干的事情上,不知道忙什麼,時間跟體力都浪費掉。

現況和目標有明顯差距,沒有得到等無間法,現在是凡夫,第一個目標希望得無間等。什麼叫做無間等?無間等,奘師翻成現觀,就是斷我見。無間等現觀雖然意思是一樣,但是翻譯表達時不一樣

無間等是指能觀-所觀-:能觀察的是這個心,心所觀察的對象是五取蘊或五蘊,就是身心自體。心在觀察身心自體的時候,看到的境、觀察的境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但是如果不反觀自己的心也是無常的、也是苦、也是空、無我的話,會誤認為心是常,因此也要反觀自己的心:這一念心一直在變化,所以它也是無常 苦 空 無我。如果能夠觀察到的話,會發現到能觀的心跟所觀的境之間沒有間隔,兩個是平等,都是無常、苦、空、無我,這才是無間等。所以無間等要表達的是能觀的心跟所觀的境之間是平等平等-我的心跟我的境在理上都是無常的,兩個是平等的、之間沒有差別。

現觀表達的是是平等。現觀是現前觀察,必須走體驗。在禪定之中,心在觀察境(當下在觀察自己的五蘊時),境就出現在眼前,正在觀察,它表達的是一種很動態的、當下的身心直接在觀察,觀察到它的無常 苦 空 無我。所以,可以看出雖然是用不同的語言來翻譯,但是表達的狀況不一樣,現觀很動態、很重視當下的觀察。



現觀,梵文 AbhisamayaAbhi 是對、對向、針對什麼、向著哪裡。首先是對向,心有一個方向是對著五蘊或是四聖諦。Sam有兩個意思,完完全全的或是一起,aya 的意思是去,就是到達。整個意思是:心觀察五蘊,能夠完全地進入到裡面去,已經到達、完全能夠進入到五蘊的本質,即對四聖諦或是對於五蘊,了解得非常清楚。

為何會翻譯成無間等?因為a 在梵文是"沒有",翻譯成""bhi 就是間隔,samaya就是平等。按照字的次序翻。奘師翻成現觀,表示想了解一件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當下觀察它,仔仔細細地觀察它,才可能完全了解它。玄奘法師這種提醒代表著經驗值。

所以第一個目的,我們希望達到無間等/ 現觀,這個法是指四聖諦。現觀是完完全全了解,我希望能完完全全了解四聖諦,這是第一個目標。摩訶拘絺羅問兩個問題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得到它?第二個是思惟(指注意),應該注意什麼事情或注意什麼法則,才能達到它?

方便這個字在佛教的典籍出現非常多,它有很多意思,1. 方法 2. 行動 3.方便、便利,意指這件事情最快的、或是最容易做的方法是什麼?它也是方法, 但是它有一點謀略、策略、權宜之計,所以這件事情應該怎麼做比較快,也許它不是正規的方法,而是怎麼做比較快,於人於己很快受益。4. 在達到一件事情的目標之前,必須藉著一些手段我們才能達到這個目標,這叫方便。比如我要前往某地,什麼是我的方便?搭車。可以搭火車、再搭其他交通工具,依靠著這些工具就叫方便,使我能達到目的地。方便的意義很廣,基本上是方法或行動。

四瑜伽 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有特別提出:瑜伽就是止觀的意思,跟止觀有關係都叫瑜伽,所以《瑜伽師地論》是講修止跟修觀你應該注意些什麼事情。(正在修行的人叫瑜伽師)根據經文的這幾個字,它提出幾個很好的思考角度:

  1. - 實有
    你的現況自己要了解,但是因為還沒得到目的-還沒得到而想得到,就出現一個信的問題,這個目標有沒有這個價值,值得我追求?信就是確認,會確認幾個觀念, 第一個是我所要追求的東西是真實的,假如不是真實的,我何須花時間精力?假如解脫這件事情做不到,我何須放棄那麼多去做一個我做不到的事情?這不是很荒謬嗎?不能解脫何須出家?所以相信解脫是有這麼一回事-煩惱是可以斷的、生死是可以結束停下來的、苦惱的事情是可以把它停下來的,是真實有。

  2. -有德
    生死停下來有很好的好處、有很多的優點,那種樂是苦完全息下來的樂,要確認它確實有很多好處。

  3. -有能
    第三個是一般人比較不會想的,我有這個能力做得到!有這個目標,但是我能不能做得到?我們有時候會不相信自己…解脫這條路很長….奇怪,我們有點矛盾,知道嗎?這個明明是你想要的,但是問你能做得到嗎?竟然會有一種心跑出來,覺得那個目標好遙遠、好高…所以,信其有能這個地方是關鍵。如果從佛教的修行最終目標來看,一是成佛、一是成獨覺、一是成阿羅漢,所以我們的目標應該是:1. 我想要成佛、獨覺、阿羅漢,2. 我可以成佛、獨覺、阿羅漢。心理學有個觀念叫自我價值,就是肯定自己的價值。我可以成佛,因為肯定自己。假如世界上有一個叫做佛、獨覺、阿羅漢可以成就,我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沒有這個資格,可能是知識不夠、行為不好、能力不強…等,第一個步驟覺得自己不可能,第二個步驟就不會想要。反之,認為我可以做得到,儘管我現在還沒有,但我想要,整個過程的結果才會一一出來。說斷生死,你肯定嗎?沒有肯定的話,修行的自我肯定會很弱;肯定的話,自我價值會很強。我有這個能力,為什麼?因為我們凡夫本身所具足的智,以及一些內在的心理活動,跟佛陀還沒有成道之前所具足的心理活動是一樣的。佛陀的成就是精勤學習而成,所以我也可以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