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上課概論-007-08(ZA3-6)

07 講

*先把自己的心情培養起來再去打坐或是禪修或讀書,可心定成效高: 先深呼吸一下,先感謝自己: 感謝自己有能力呼吸;感謝得自呼吸的能量;感謝自己活著;感謝自己今天在這裡;感謝自己-今天用這段時間來豐富自己。
**慈心觀傳統的教學方式 :

第一個是對自己
第二個是對你關心的人
第三個是跟你沒有關係的人
第四個是你討厭的人

慈心觀禪修的時候是對四種人放送慈心
在經文比較明確是對 親 中 怨 三種人沒有提到對自己;但是在《清淨道論》是先對自己,再對親愛的人,再對平等的, 再對討厭的人。
慈心觀
先對自己放送慈心: 願我沒有仇敵;願我沒有身體的痛苦;願我沒有內心的痛苦;願我保持快樂。
對自己親愛的人/沒有好惡的人/對你討厭的人放送慈心: 願他沒有仇敵;願他沒有身體的痛苦;願他沒有內心的痛苦;願他保持快樂。
最後我們再欣賞自己: 即使我有許多的煩惱,我也欣賞自己,依然這麼努力!
再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來。
修慈心觀很重要,在修的時候最標準的是影像要出現,譬如說當我願我自己快樂,那我腦海中自己的影像要先出現,等影像出現時,注意力可以穩定在快樂的那個樣子。同理,其他對象也是如此。但是對沒有關係的人慈心生不起來的話,要再回到第一關來,回到你的師長或是你的父母身上來,要退回來修。在帕奧禪師那邊學是一類型至少要五個才算過關。
佛陀說一個慈心很強的人他幾乎是沒有障礙,慈心也是保護自己最有力量的東西。
舉例: 佛陀曾經遇外道放醉象攻擊,佛陀馬上入慈心三昧,大象就傷害不了他,所以在佛教很重視慈心。慈跟悲不一樣,慈是我希望你快樂,悲是我希望你沒有痛苦。假如說我們出家人(修行人)如果能夠常常保持那種慈心的話,對我們有好處,對別人也有好處,對整個團體都有很大的好處。因為佛經說修慈心觀有很大的福利-因為心大所以利益大、果報大!
例如我這一塊錢只想布施給某一個人,果報只有一點;但這塊錢跟100人分享,果報就增倍;跟10000人分享,果報更大! 所以佛教在講業的時候是講動機,動機大小決定了果報。要培育心量,怎麼樣把你的心逐漸逐漸擴大,例如剛開始我們可能只對我關心的人給他慈心,希望他快樂,再擴大到跟我佛教沒有關係的人,我希望你也快樂,再擴大傷害佛教的譬如穆斯林,他們常常傷害佛教,那我也希望他們快樂,整個世界就不一樣。

我們在修慈心觀的時候,其實我們是希望對方得到快樂沒有痛苦,這就是保護眾生。我在實際的行為上也許做不到,但是在我的念頭裡面有的話,那個量、那個質,品質可能愈來愈純、能量會愈來愈強,或有機會我們就願意做出來,這個叫從質改變起,然後出現的頻率愈來愈高那就量變! 我整個人就變了。

例: 一天可能只能夠做5分鐘的慈心(我希望自己快樂;也希望我周遭的每一個人都快樂),
5分鐘每天做一個月後,我慢慢的加到6-8分鐘,一年之後可能做30分鐘把心保持在慈心狀態之下,一天可以保持30分鐘,積沙成塔,那個量就很強。修行如果要保證成功的話,就是積沙成塔。修行真的沒有捷徑…世尊每次在鼓勵我們修止或修觀總是說: 修習多修習-一次又一次反反覆覆的練習!
慢慢熟練、慢慢成為一種習慣性的時候,他只要遇到什麼事情就是我希望怎麼做可以給對方帶來快樂,一遇到什麼事情就馬上給對方帶來快樂,他的慈心念頭頻率就愈來愈高,負面的瞋恨心出現的頻率愈來愈低,如此長養我們內心的善法。
**經文 第三《無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樣的法我親自從佛陀那裏聽聞: 在某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袛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比丘,對於色( 物質或身體)對於身體不知道、 不明瞭、 不斷除欲、不捨離欲,就不能夠斷除苦。同樣的受、想、行、識,不知道、 不明瞭、不斷欲、不離欲,就不能夠斷除苦。諸比丘,對於色- 對於身體知道而且明瞭、而且斷了欲求、 斷欲而且捨離欲,有四個條件具足就能夠斷了苦; 對於色、對於身體同樣的受、想、 行、 識知道而且明瞭,而且斷欲, 而且捨離欲則能堪任(能堪任三個字是同樣的意思 能就是堪,堪就是任)則堪任斷苦。那個時候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樣的法 我親自從佛陀那裏聽聞,在某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袛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比丘,對於色,不知道、 不明瞭、不斷欲、 不離欲, 心不解脫者(與上一經相比,在這地方多一個心不解脫者)心不能解脫欲,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這地方不一樣,前面是斷苦,這邊是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你不知道、不明瞭、不斷除欲、不離開欲貪(這裡多個貪出來)心不解脫欲跟貪的人,就不能夠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比丘對於身體或是物質,對於色知道而且明瞭、且捨離欲跟貪,心解脫的人則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如是受 想 行 識知道而且明瞭,而且斷除欲而且捨離欲貪、心解脫欲貪的人則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以上這兩部經很相似,經文是對於色 、受、 想、 行、 識,那如果把它換句話表達-五蘊(自己的身心) 化成問題的話,’’你知道自己嗎?’’這部經經名叫《無知經》,意思是說: 你懂不懂你自己? 那在佛經裡什麼叫懂自己? 我們先用身體來看-我知道自己的身體嗎? 這個範圍很廣,按照我們佛教常用的睡眠、 飲食、 運動還有心情幾個狀況,我知道自己身體出現的狀況是怎麼樣?狀況如何其實有四個影響: 1. 業所生受(高矮胖瘦) 2.睡眠好壞會影響身體 3. 運動(保持溫暖) 4. 飲食。知道自己何時身體的狀況是最好、或何時最不好。要了解的不只是現況,還要清楚是什麼因素影響了身體。但是佛教徒常有迷思,以為一切都是業的問題,除了上述原因,還有心情也會影響身體,當我們的心情很愉快的時候,身體就會很光澤、 很亮,佛經上說五根潤澤。
再來是明的解釋: 在巴利文叫做parijana,pari就是完完全全的,我完整的知道。前面只是告訴我-知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再來是我完全地知道我身體的狀況是怎麼樣。不是大概,而是全面性的,例如說什麼時候我的身體狀況最好? 什麼時候的狀況是屬於平平淡淡的,什麼時候狀況非常不好。當你很清楚這時候我不適合打坐,打坐對我幫助不大,可能只適合運動或是睡覺…等等。也會懂得將身心狀況最好的時候,用來開發最好的學習。所以應該了解自己一天中,把身心狀況的最好時候用來做最有利益的事情,而非做無生產力之事,這很重要!
舉例一佛經中的故事: 佛陀那個時代,僧團中有一個比丘已經有點禪定的經驗(初禪or二禪or三禪)已經有點禪修的體驗,結果大家在做事的時候就是偏偏他不做事,執事僧就去告訴佛陀說某某比丘都不幫忙,佛陀說: 你們不要叫他做事,因為這時候他已經在很好的狀況之下,應該護念他的禪修。
因此,別人也許不知道你的身心狀況,你可能要講’’這時候我的身心狀況是這個樣子’’,否則別人會誤會。每一個人狀況不一樣,比如說這個比丘認為早上某一段時間是我的精華,我可以把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的禪修保持得很穩定;有些人可能是下午時間很好;有些人可能是晚上。
第三個是我斷除對身體的欲求嗎? 比如當我靜坐時身體狀況很輕安,卻心裡升起貪,希望明天明天再有更好的輕安,那種貪(渴望)就出現了。又,對我現在的生命滿意,身體的狀況感受那麼好,那可能對下一輩子的生命也是這樣,這叫欲求。又,比如我現在是欲界的人,希望我修禪定下一輩子投生變成天上的、色界天的人,這個就是欲求還在。
不離欲-我捨離(種子都斷掉)對身體的欲求嗎?
不斷欲-是欲求的內心活動有沒有出現?

08講
承上一講,在《瑜伽師地論》對這一部經作解釋的時候,用’’觀察’’這個詞-自我觀察(知道自己)檢查我到底做到了沒有。印順導師編的《雜阿含經彙編》裡,此處就是在講觀察。觀察就是自我檢查-我知道、完全知道自己的身體了嗎? 我斷除對身體的欲求了嗎? 做到與否,要去檢查。第四個是我捨離對身體的欲求了嗎?
所以,我們會發現到在佛經裡很重要的一點是’’常常要檢查自己’’;這個地方我做到了沒有?  做到什麼程度? 因此在佛法修學中,師長扮演的角色並不多,最多只是教你方法。整個成長/練習過程中,你若有些狀況出現,這時師長會提供經驗,但是整個路都是自己在面對自己,方法給你就是要去觀察自己的身心變化,亦即觀察的是我們煩惱的有無。
這個地方(我斷除對身體的欲求了嗎?) 是你有沒有對身體起貪求的心? 那這個貪求有沒有出現過? 又,出現之後是否永遠不會再出現了? 這裡就是觀的兩個深度: 1. 我常常出現,後來慢慢出現頻率少。 2. 不會再出現/只是不出現,但是還沒有斷根,斷了根才叫捨離了;要分清它們的差別。所以並非是我不生起就代表我斷,我已經完全離了。
在《阿含經》有個故事: 有一個王后,她有一個婢女,那個婢女常常跟她說王后很慈悲、不會罵人、不會怎樣… 對她很好很好,結果王后真的認為自己很好很好,因為什麼事情婢女都做得很好、聽她的話,所以她不會生氣就以為自己已經沒有煩惱了。結果那婢女就考驗她,凡事懈怠不順從(早上起來不煮飯、也不挑水什麼活都不做了…) 然後王后就生氣了,到第三天一點改進也沒有,王后便大發雷霆了。
這故事是告訴我們: 有些煩惱我們沒有浮現只是沒有那個條件、那境、讓你煩惱(生氣)的人還沒出現,所以我們都認為我們的煩惱沒有了,其實不然,煩惱只是沒出現。等到境出現的時候一個個煩惱就出現了,你才知道: 啊! 原來我的煩惱,我從來沒有去調伏它!
再來第五個就是’’我的心解脫對身體的欲求了嗎?’’ 
再來,到斷苦、越生老病死佈這個地方分兩部經,經文差不多,只有這兩個地方不同,如果你不看註解書真的不知道差在那裡。這個斷苦是指: 當你這樣練習的話會見道、會有初果的成績,這時斷苦的苦字,就不能解釋為八苦了(苦我們一般解釋為有生 老 病 死八種苦)這裡的苦是指三惡趣的苦,證初果的功德就是不會在三惡道輪迴。
再來是越生、老、病、死的怖,就是不會再有生死輪迴,那就是第四阿羅漢果。所以這兩部經到斷苦部分是到初果,後面多一個越生老病死是到第四果。幾個字差別你如果沒有註解書真的不懂它講什麼。這一部經我們在註解書裡面還多一個解釋: 第一個它用味患離的角度來詮釋。味患離的味就是味道、或是說滿意(你對這種事情很滿意)。假如從人跟人相處來看,則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你剛剛認識這個人時候,剛開始一定看到這個人的優點,你很滿意這個人,然後越來越熟悉的時候,你知道/發現他有很多的不完美的地方,你對這個人的開始有一點討厭了,感覺這個人好像不是我心目中這個人,到最後捨離兩個分手了。捨離的原因是看到了’’患’’。佛陀在人的內心活動狀況找到一個修行的關鍵,當你、我知道自己身體或是某一個物質或人的可愛之處,我們感到滿意。接著,第二層知道這個對象的缺失/過患,例如喜歡咖啡者,一定看到咖啡的香味、功效等優點,在注意優點時,也要注意到它的缺點,這時候 就有選擇權-當我不想要咖啡的時候,我只注意到咖啡的缺點,就會慢慢的捨離。佛陀的觀察力很敏銳,告訴我們每一件人事物都一定有兩個面(吸引我的和讓我討厭的那一面)那你只注意到它的吸引我的那一面,這個只能到’’知’’,你同時也注意到’’明’’的,它傷害你的那一面你也知道了,如此才算完全知道,這時候就有選擇權。在修行實作上應該如此不斷觀察。佛經中有個故事講功德天女(給眾生帶來財富、吉祥等很多成功的東西),但是她有一個雙胞胎的妹妹是完全相反的(給眾生災難等各種不好的事物)而她們有一個特性就是這兩個姊妹一定要在一起,不能夠分離的。想要獲得功德天女帶來的好的種種,必須也接受其妹妹帶來的厄運,這就是在我們的生命過程(在世間法裡)有利必有弊,沒有全然的好或不好,只要注意到世間法的這種屬性的時候,你善加用它可以做很多。例如喜歡某物,但知道其缺點會造成傷害,我們不想受到傷害,就一直把注意力放到缺點這部分,那麼我就可以捨離此物對我的吸引力了!
所以在 《瑜伽師地論》裡用味患離來詮釋這一部經(兩部經),意思是: 我知道自己身體的可愛之處嗎? 我也完全知道身體的危險性嗎? 我斷除對身體的欲求或貪著嗎? 我完全的斷除掉對身體的貪求嗎? 這個地方就是離了,一樣有兩個階段,一個只是不生起而已,一個是從種子斷除。

**經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釋義: 這樣的法我親自從佛陀那裡聽聞,某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比丘,對於色不知道、不明瞭、不捨離欲求與貪著,心就不能解脫,不能解脫欲求跟貪著,心不解脫欲求跟貪著的人就不能夠斷掉三惡道的苦。同樣的受 想 行 識也不知道、 不明瞭、不捨離欲求與貪著,心不解脫欲求與貪著的人,就不能夠斷除三惡道的苦。對於色知道且明瞭,而且捨離了欲求跟貪著,心就能夠得到解脫與欲貪(欲求跟貪著)就能夠斷苦(三惡道的苦)。同樣的受、想、行、識知道且明瞭,而且捨離欲求與貪著,心得以解脫欲求與貪著的人就能夠斷除苦(三惡道苦)當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一部經跟前面那一部其實差不多,就差一個字,它沒有不知、不明、 不斷那個斷,然後不離欲貪有,心不解脫這裡有出現。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 ,心不解脫,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 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釋義: (同樣的這一部經) 這樣的法,我親自從佛那裡聽聞,某一時候,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告訴眾多比丘: 於色不知道、不明瞭、不捨離欲求跟貪著,心不解脫於欲貪(欲求跟貪著)的人,就不能夠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同樣的受、想、行、識,不知道、不明瞭,不捨離欲求跟貪著,心不解脫欲求跟貪著的人,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諸比丘對於色知道 而且明瞭,而且捨離欲求跟貪著,心解脫欲求跟貪著的人就能夠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如是 受、想、行、識知道且明瞭,而且捨離欲求跟貪著,心解脫欲求與貪著的人就能夠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

以上這四部經真的是差不多,很相像,如果我們心很粗、不看註解書的話,我們真的不知道它有什麼差別,會認為四部經差不多。
這一段它它少了這個斷而已,其他都一樣。我們參考《瑜伽師地論》的解釋是它用聞、思、  思擇力、見道 與修道這五個角度來詮釋。1. 聞: 我聽聞佛經裡面講的無常所以苦(五蘊因為無常所以是苦),苦所以空、無我。這只是知識上理解,為’’知’’: 我知道自己身體是無常的嗎? (這是很表面性的) 2. 思: 透過反反覆覆的思考了解後,原來五蘊真的是無常的,道理上你接受,但是這個地方你要跟境,也就是說,道理上我知道,但是在觀察我身體的時候我有沒有這個認知? 這又是一層。第一個聞只是你了解五蘊、身體是無常的但是你沒有去觀察,所以第二個思已經包含這你要去觀察我的五蘊,我的身體一直在生滅(生起跟消失的過程)。3. 思擇力: 我確定一件事情就是-完全知道身體是無常的,這過程當中我們會出現一個現象-起煩惱;比如說對於身體我有貪著、我會生起我見、會生起常見,這時候你靠著觀察:假如我有常見的時候我有甚麼過失? 這就是思擇力。意即當我煩惱出現的時候,常常去觀察、思考,這個煩惱會給我帶來甚麼傷害,那藉著這個力量你可以把煩惱暫時地停下來,雖然不是斷,但已進入離欲貪這部分暫時可以讓煩惱不生起來。4. 見道: 然後繼續觀察身體是無常、是苦、 空、 無我的時候,如果你見道的話就會真實體驗到無常。這個地方就是在觀察境,已經完全跟境相和合,叫現觀。這個時候算是我見煩惱的種子斷了、不生起,但是心還沒有完完全全解脫。見道的時候算是初果。 5. 修道: 修道就是你反覆的觀察無常、苦、空、 無我的時候,你可以慢慢對欲(佛教講這個欲是指三界)、欲界的身體、色界的身體跟無色界的身體沒有貪著了,色界、無色界的生命體你也不想要,這時才能超越生老病死。假如說我們希望有一個無色界的身體,我們是不是還有生老病死? 因為你還有一個身體,那必然這一期生命死了還要受果報,所以你沒有超越生老病死。
這是註解書特別用這幾個角度來詮釋。
**思考:
佛教中我們常常聽聞說: 因為我做了什麼業所以我得了什麼果報,對不對? 所以如果我今天要解脫的話,我的業是惡業不要做,做善業。但是讀這四部經時,我們要斷苦,斷生老病死、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要斷掉三惡道的苦,要想超越生死輪迴的生老病死的恐怖。我們如果把這個變一個問句: 如何才能斷掉三惡道的苦? 我如何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 那這四部經告訴我們: 就是要知道自己而已! 你不知道自己就不可能斷三惡道苦;你不知道你自己,就不可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那進一步的話,我們應該要問的是: 我知道自己什麼? 講知道自己其實很模糊的,誰不知道自己? 從早上起來到下午都是我在做事啊! 但是我們從來不是真正瞭解自己!佛陀很慈悲把我們的身體分成五個角度來觀察: 觀察自己的身體、觀察自己的感受(含情緒)、觀察自己的想法(觀念、假設)、然後是我們的反應,這是思心所(包括願望、期待),這些都是 思、行蘊裡面的一部分。所以第一個就是我們的心: 你瞭不瞭解你的心? 心的作用是了別,怎麼知道了別呢? 你睡覺的時候沒有感覺? 你醒的時候 ,你的心在動,那叫了別。我睜眼看知道這叫黃色、白色、長 短 方 圓,這表示我有了別的作用,這就叫眼識有在運作。所以要了解我們的心有眼 耳 鼻 舌 身 意六個差別,我的心可以透過眼根了解顏色,但是我的耳根不行了解顏色,卻是可以聽到聲音,每一個作用功能不同。第二個是你瞭不瞭解你的身體?
這四部經告訴我們只有兩件事,第一個是知不知道你對你的身體有貪愛的心? 這是味(味患離的部分)我知道身體有令我歡喜的地方嗎 ? 我知道嗎?第二是我知道它會給我帶來傷害嗎? 同樣的,我的感受、情緒生起來的時候,你知道你在生氣這是一回事,你知道說這個生氣有危險性,傷害自己、傷害別人,你知道嗎? 第三個是我知道我可以捨棄/ 捨離貪愛嗎? 這個才叫’’知道’’! 我要如何捨離它、怎麼讓生氣不會再出現,我知道嗎? 這樣才叫”知道”! 否則我們說我知道其實都是很表面的。
第二層是無常、苦、空、無我的部分。我要知道我的身體是無常的-昨天的身體跟今天的身體看起來是一樣,但實際上是不一樣。這個地方我們心很粗看不到差別,但是佛陀告訴我們說我們身體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的,因此我們要做兩件事情: 1. 當我起貪愛心的時候 ,我知不知道? 2.它會給我帶來什麼危機 ,我知不知道? 3. 我怎麼捨離我知不知道? 我們做得到時,才能算我了解自己。
我知不知道我的身體是無常的、是苦的、 是無我的? 再來是我們的想法跟觀念,其實都是屬於假設…因為我們看到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我們都用自己的理解加以詮釋、解釋它,當我們解釋它的時候就會影響到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感受就影響到我們的反應。比如農夫丟失了斧頭找不到,他認為是隔壁家的小孩子把斧頭偷走了(這是他的假設),然後他只要一出門看到那小孩子就覺得像小偷(走路、講話的樣子都像小偷) 過了一陣子,他發現原來斧頭藏在門後面,找到了! 所以觀念一變,啊! 我誤會這個小孩子了! 這時感覺不一樣、 反應也都不一樣了! 再看到這孩子,走路、講話都像是個好孩子!

我們對一個人的態度很奇妙-對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想蘊會去加以解釋,接著影響到我的情緒,進而會影響到我的行為。五蘊的運作在與人相處中,很容易偏離事實。再比如說: A 和B見面時,A一反常態沒有跟B打招呼,B可能很多假設/詮釋出來(ex: 你是不是對我有意見?) 如果他這麼想的話,那心中情緒就出現了,接下來的行為可能內心就開始決定不理A,這就馬上就有反應了! 那同樣的,B不去詮釋它,今天A沒有跟我講話、沒有跟我打招呼,換個角度想,發生了什麼事? 這時候B腦子不去自己詮釋,而是想: 我等一下問問他(探詢真相),那後面情緒就不會跑,也就沒有事,B也不會做出很傷害別人的行為出來(ex: 不會決定說我不要跟這個人來往了) 所以這五蘊狀態每天都在發生的,如果不去觀察內心的活動的狀況的話,我們常常會出現在衝突之中。
按照這四部經的意思是: 我想要解脫跟斷生死輪迴的苦,一定是要了解自己。你不了解自己就解脫之道是無路走的。解脫的鑰匙在我們這裡,解脫的那一個關鍵在我們這身上! 而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只是你去觀察自己。佛陀怎麼從一個凡夫解脫變成一個所謂的佛陀的? 他的工作也只不過是了解他自己! 了解你自己是解脫的門!

但是我們大部分的時間不是在了解自己,而是在了解別人: 我們很少愛自己的啦! 我們在愛別人,我可以為別人做很多事,花很多時間去了解別人、取悅別人,(讀書為了父母,結婚生子為配偶兒女) 就是從來不為自己做事,我們一直在照顧別人卻從來就不照顧自己,所以你不會快樂的,因為你不從這邊切入。快樂跟解脫的入口處在自己這一塊不是在別人! 這是關鍵!

修行真的很好處理: 你了解你自己五蘊,然後在生活中觀察身體,再觀察你的感受,後續觀情緒的部分,或是某個時候偏重觀察想法或反應,或甚至你的願望,或是觀察你內心活動,從這五個角度的其中一個先切入,也就是從四念處下手。在打坐的時候我們的身心狀況不一樣,因為這時候你在覺察,身在跟自己的心連結,這時開始有力量(正能量),在你覺察你的身心狀況的時候,如果能夠進一步察覺到自己的身 受 心 法或是 色 受 想 行 識的時候,進一步你可以觀察到五蘊的本質就是無常 苦 空 無我的時候,整個又不一樣,這個是很大的正能量,這可以讓你變成一個健康的、自由的人,解脫三界束縛的人!
**我們很強調這個觀無常,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去了解自己,這一步驟沒做,沒有實際去了解自己,那麼觀念不會改變。即便你學佛出家五十年好了,觀念沒改變,你增加的只是知識! 你觀念沒改變,情緒也沒改變;還沒出家前喜歡生氣,出家之後也喜歡生氣,沒改變是有問題的! 我到底是學對還學錯 ? 照理來說,我如果每天做早晚課/或打坐,照理來說我最明顯的一定是個性會改變,從不好的會變好,應該是這個樣子啊! 但是你會發現,例如好朋友在一起,個性有很大轉變的不多,會有但是不多,你會發現進步與否~~你的某些習氣有沒有變化? 你的個性假如沒有變化,代表可能你這個地方出問題,你不健康就不可能走到自由/解脫,這是絕無可能的! 所以請大家在修學佛法過程中,你要察覺自己的身體怎麼一回事。我的情緒,我有沒有察覺? 比如說我現在起貪心我知不知道? 第二個是我接不接受它? 我們出家人/修行人很容易就說這個念頭我不要,問題是你不接受它,你不可能不要它的啊! 因為它是自己跑出來的! 所以在學習佛法中,其實我們遇到的最大是情緒,你情緒你不處理的話,它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傷害。當我們把情緒給隱藏起來,或是給壓下來的時候,它會反過來反應在身體上! 舉個例,假如你這個人做錯事,結果被別人罵,那你又不吭聲、不把這個情緒給顯露出來的時候,情緒就會反應/投射出到身體變成病。有一本書叫作《你受傷你的身體會知道》,你如果在情感上受傷,你的身體會記得,只是它還沒爆出來。
察覺情緒之後第二步驟是接納,再來就是陪它走過,因為情緒會過去。你不要否認它,因為否認就是不接受,就像說它明明是屬於你的孩子,你卻說你不是我家的人。你不接受它,它就會躲在你身體裡面,所以當你們有情緒的時候,要視它為正常的。佛陀在講十二緣起時,他很明顯告訴我們: 六根跟六境相碰的時候,有六識,這三個根境識就是觸-觸自己 一定會產生受,它是很自然的,你不用去抗拒,它自己會跑出來。我們修學佛法主要就是你1. 察覺它(我這時候有貪心、瞋心) 2.我知道,然後3. 陪它走完讓情緒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