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上課概論-03-04(ZA1)

03講
生命的力量即是輪迴的力量,如何活下去是本能,善加開發可以解決許多生命中的困境。生命各異,雖是人相似卻相異;如阿羅漢各有不同的相、個性。
讀佛經的困難: 西域傳入語言不同,遇字不能翻,以當時朝代(唐朝)文字來表達。
雜阿含經Saṃyukta-āgama Sutta, Sutta-經,一般稱修多羅。雜: 多,有各式各樣的主題。阿含或名「阿笈摩」,Agama與台語相近,為傳來之意(佛陀教法代代相傳意),例如禪宗第幾代如此傳承,令法不斷。佛法傳承的困難度是文字經論可理解,但境界不易,需傳承,但體證上人人相異,有些人成熟快,但若無緣遇見,法便斷層。所以,在緬甸,為何有禪修有馬哈希、帕奧、葛印卡、泰國法身寺等不同系統,原因是因為自佛陀以降之傳承問題。因此,回到經典很重要,現代人學佛沒有大善知識或是無判斷力,只能回歸經典找答案。
翻譯者: 劉宋求那跋陀羅(西元435-445年間)譯,求那跋陀羅為印度人(梵語:Guṇabhadra,西元394年-468年)求那是功德,跋陀羅是賢。
雜阿含經是很多主題匯在一起,誦即篇的意思,因為是阿難背誦出來的。五陰的陰有二義: 1. 覆蓋義 2. 積聚義。唐朝以前是舊譯,唐朝後為新譯。玄奘法師新翻為五蘊,取積聚義。
相應: 合適、合得來;連上線、聯結義。
現存經文經日本人整理,稱為大正藏。是以前古代的版本,無標逗。佛光山、印老、明法比丘皆有新編。阿含經是沒有經名的,明法比丘後來有加上經名。

第一部經
「如是我聞」這四句話是慣例,為世尊所交代。只有經才有,論、律皆無。由於印度重神蹟,稱天啟,所以這四字格外顯現佛陀是人、阿難也是人,是原原本本從佛陀所聽聞的。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見;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讀經文可以試著將經文變成圖表的話,可以了解其間概念的互動性。
應當觀察,就是還沒觀察,佛陀鼓勵我們去作觀察。當你能如是觀察色是無常的話,即是正見。要把經文變成問題-什麼樣的見解/看法才是正確的? 當我在修行的路上,我怎麼知道我走的路是正確的呢? 什麼是正見-正確的見解呢? 此處世尊指出能觀色是無常、苦、無我,方為正見。如果我不去觀色(五蘊)也不觀無常,那肯定走錯路~~這句話就是修行的大方向! 觀察自己的色(身心、五蘊)要到無常、苦、無我的特質出現時候,才算是了解。若平日修行不把焦點放這裡,那麼我們就與正見距離很遠。心經裡: 照見五蘊皆空,即到達正見標準。如果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學佛的目的是要解脫,解脫什麼? 解脫苦! 照心經而言,度一切苦厄-所有苦皆可以斷。阿含經第一經其實已經聚焦我們的修行方向。所以,什麼是正見? --五蘊無常 。正見是心不會被言語所動搖。如何成就正見? 方法就是靠不斷地觀察,即止觀的觀。在觀的過程逐漸體會身心的無常,進而體會到無我,沒有一個不會改變的實體在。如何觀察五蘊是無常呢? 五蘊即色受想行識,從這裡去觀察有到無,有到無,有無之間的變化即是無常。每分每秒皆在變化~
故事: 阿難托缽,見馬戲團雜耍者,午前見,午後死,阿難認為無常。佛陀答: 午前見、午後見更是不可思議。


04講

上面故事: 世尊云: 命速於風,命消失的速度比風還快。所以阿難看到的無常還有一段時間,那也屬於常見;佛陀看到的無常則是分分秒秒。阿難彼時應有初果,但對無常的深刻度還不到剎那無常(即剎那生滅的感受還不夠強烈),因為阿難還認為午前至午後的中間,生命還有一個穩定度,但在世尊看來,生命剎那生滅,眼前所見每一個東西只有一剎那。倘若你接觸無常到很深刻的話,你會把每一個人都當作只見一次面的機會,能再見面那叫做’奇蹟’,因為一個人能活下來,需要許多因緣條件具足: 壽命還夠長、身體運作還在、支持壽命的因緣還在、支持你的世界(整個大地環境)還在….等等。然而,要讓我們死亡的條件也很多: 如疫情傳染病,身體會急速敗壞…等等。若我們真的體驗到無常的話,你眼前的人事物都很珍貴,因為視其為出現一次,會珍惜。即便一棵樹,今、明、後天看起來皆同,但若以顯微鏡放大一看,組織細胞是隨時在變化的,我們看不到。我們眼睛、觀察力鈍只看能到表象。訓練無常感,可試著將每日起床視為生命的重新開始,每晚睡前躺棺材想,不期待明日能否起床,因為睡下去明日能否起身(自己突發生病),不知道,是否地震(外在環境變動)不知道…做不到每分每秒觀無常,至少拉長一天來觀- 一天死一次!! 我們不用等到生命要結束時才作回顧(檢討和反省),一天結束時,問自己還有什麼放不下,不要到臨死前還放不下什麼東西,例: 金碧峰禪師放不下紫金缽的故事。所以我們可以訓練將一天變成一生的濃縮。如果我們每天都將自己看成是死亡的過程,對待生命的態度、作法,就完全不同! 所以懂得無常甚至到無我的道理時,整個人生觀會有很大的改變! 倘若我們沒有連結無常的觀念,以為無常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無警惕感!

經文第二段
有如此正見之後,就會產生厭離五蘊的心,對身體產生厭離…因為我們如此呵護養護身體,身體卻不是能維持如我所願…厭是因為觀察到: 我的身體不是給我快樂的原因,而是給我帶來痛苦的! 例如老人病苦等。然而,身體未出現狀況時,我們不會討厭的,恰恰會很喜歡…自體愛強烈看不到無常。厭離心愈強的話,對於它的喜貪(執著)就會竭盡。喜: 境界還沒現前時,想它會起歡喜心。貪: 境界出現在眼前就歡喜想要。例如喜歡某人,想到就歡喜高興,此人出現在眼前,不想分離,即為貪,表示我們對無常不夠深刻。因此,未見無常時,對喜歡的人(含自己)、事、物絕對放不下。因此,佛教講整個的修行系統是必須先觀察無常,進而體驗無常,喜貪才能消除/放下而產生厭離。放不下是因為有常的概念,以為自己還有機會、還看得到(如N年後盼子女長大結婚等)。放不下是因為以為人跟人的關係是一定的、不會改變的,但放不下時,一發生改變我們就折磨自己了! (例男女關係生變,苦承受不住,做傻事…) 所以世尊要我們從這裡下手。又例: 美食當前享受時,歡喜,但吃完之後好吃的感覺變成回憶了,因此感覺是無常的! 佛陀教我們從思維(想蘊),即源頭下手! 所以這部經很厲害,要我們先觀察—然而,因為我們的境有一直出現,所以我們很容易誤認為是常(今天我活著、明天、後天…我一直活著),但其實這是一種生滅相續不斷的現象,如同蠟燭的光,一直在燒,一分一秒變化;流水亦無重複,因此,我們要學會在身上、大自然都有很多訊息給我們啟示。善用問句“它在告訴我什麼?”這很重要! 因此,觀念(想蘊)會影響感受(受蘊),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行為(行蘊)就改變。例: 有人對你臉色不好看,若想: 我是哪裡得罪他了? 那自己心裡就會很難過。若想: 發生了什麼事? 那麼關心的感覺就會出現,進而影響到行為(跟他關心慰問等),所以,觀念不要一下子就”死在那裏”,否則感覺糟糕,表現出來的行為也不友善,最後自己受苦。

所以,喜貪盡之後,則心解脫,意即心自在了! 我們反過來問: 什麼東西把我們的心綁住了? 喜貪,也就是情緒。情緒若處理好,心才有自由的可能性,擺脫情感的束縛。修學佛法的目的是我們的心能否達到解脫/自由的狀況,在這過程中,要審查自己是否有觀念的問題(具足正見)、是否理解(無常)不夠深刻?

無常、苦、無我、空的觀念
我們看到的身體表象(美醜高矮等),那麼身體的本質為何? 佛陀說,身體的本質就是無常,意即-作不了主(無我)。一件事情改變時,會產生苦惱。苦惱出現時,對身體就作不了主,就是無我。例如病出現了,就造成苦,我希望苦不要來或消失,但作不了主,就是無我。舉例空,空杯子或杯子空都是杯子還在但沒有水的現象;同理,五蘊皆空,指五蘊仍在,但五蘊中作得了主的那個東西沒有,永遠不會變化、不生不滅的東西並不存在,那就是空的觀念。
空跟無我的關係: 物件整體是一個名稱,但是物件的組成元素並不能代表那整個的物件。如果把組成元素抽離,那麼這個物件也不是我們所認知的那個東西。無我-不是色,空-沒有色,在南傳只講一個無我。一個名稱後面必須有許多東西組合而成,我是一個名稱,由五蘊組成,身體不是我、想也不是我、感受也不是我,但是離開了身體、感受也沒有一個我。

本經重點:
正見-了解五蘊無常、苦、無我,會引發厭離(情緒上的改變-),進而喜貪盡,進而心解脫(自證,自己可知無須找人驗證)放得下、放不下自己清楚。觀是方法,觀成熟的時候就產生正見,厭離到喜貪盡是過程,心解脫是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