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自己有能力呼吸
感謝自己得自呼吸的能量
感謝自己活著
感謝自己今天在這裡
感謝自己決定用這段時間來豐富自己
(感謝自己)
感恩佛陀出現在人間,願意分享前往涅槃的道路
感恩歷代祖師大德,維持佛陀的教法,相續不斷
感恩國家處於自由民主安定和平的狀態
感恩父母、師長以前的教導與照顧,令我能活到現在
感恩一切眾生為我做那麼多事
即使我有許多的煩惱,我也欣賞自己,依然這麼努力、認真。
這世界因為我修行,會變得不一樣
引導詞的目的是因為我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多半是師長他人鼓勵,但是我們很少自己鼓勵自己。當心情不好多鼓勵自己的時候,我們自信心會回來,尤其是在學習過程中,進步不那麼明顯的時候,那種挫折感就出現了。或許想: 我怎麼那麼糟糕….其實應該隨時要鼓勵自己,而非期待師長/師父給你鼓勵的話。
最後這世界因為我修行,會變得不一樣這一句話很重要! 因為我們今天出家修行,這出家的角色 ,在社會上是不被認同的,認為對社會可能無貢獻。那你自己本身必須認同到出家人的重要性,這很重要! 因為如果大家在出家過程中,從改變自己的角度來看,出家人的角色就很重要了! 為什麼? 世界上有這麼多人,誰願意改變自己? 大部分人喜歡改變別人但不會改變自己。改變自己需要勇氣! 多少人不敢改變自己是因為害怕面對自己的某些缺點。所以即便世俗上很成功的人,要他面對自己的缺點的時候可能整個會’’崩盤’’。所以出家修行,願意改變自己,這非常不簡單! 這條路本來就是跟一般人不一樣,我們走的是改變自己的路線。佛陀曾經在《阿含經》講過: 一個人可以征服世界但卻征服不了自己,如此這人不叫英雄;一個人可以征服自己,那個人才是英雄。在世尊的角度,你願意去改變自己的很多煩惱-我自己架構出來的那個我,你願不願意改變。一般人是接受這種我的,但是佛告訴你’’不要這個我’’,這對一般人來講是一種完全的否定,就像張忠謀這類世俗眼中的成功者,他們努力了一大輩子,你卻告訴我: 沒有張忠謀,這個對他來講會是太大的衝擊! 例如梁武帝廣興佛寺,供養僧眾做許多善事,他問達摩祖師功德有多少,達摩回答毫無功德,這就是符合佛陀的意思。
**經文(第七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解義: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比丘,對於色、對身體、物質,你產生貪愛歡喜的人,就是對於苦貪愛歡喜;對於苦貪愛歡喜的人,就是對於苦不得解脫。同樣的受 想 行 識,對於受 想 行 識貪愛歡喜的人,就是貪愛歡喜苦,貪愛歡喜苦的人,就是對於苦不得解脫。諸比丘,對於色不貪愛歡喜的人,就是不歡喜於苦的人,不歡喜於苦的人,就是對於苦能夠得解脫,同樣的受 想 行 識,對於受 想 行 識你不貪愛、不歡喜的人就是不歡喜於苦;不歡喜於苦的人,則對於苦能夠得到解脫。那個時候眾多的比丘聽佛陀所說的法,內心歡喜遵照佛陀的教導去實踐。
這一部經的基本的意思,比較簡單,意即你對於五蘊(身體)有沒有生起感受? 用身體來說,你對身體有愛與喜,那這裡要用心的是: 你對於身體愛跟喜(它這邊用愛喜兩個詞,《瑜伽師地論》的解釋有點不同)你愛是貪愛,什麼叫貪愛? 就是你對於已經得到的現今的五蘊,染著在其中,這叫貪愛;而喜的意思是還沒得到、希望得到,例如我覺得很不喜歡現在這個身體,寄望下輩子能夠獲得一個更好的身體,我希望下輩子更好,這是喜。因此,我們的五蘊分兩種: 你貪愛現在的五蘊、你歡喜未來的五蘊(《瑜伽師地論》的解釋),那麼這種結果是什麼? 都是貪愛苦,而貪愛苦的人就不能解脫。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會出現: 五蘊跟苦有什麼關係? 你們覺得五蘊/現在的身體是’’ 五蘊不一定是苦,還是五蘊一定是苦’’? 應該是五蘊一定是苦! 但是在一般人心目中有快樂的地方,會想在這個地方找快樂,如果沒有樂社會上很多人都會想出家,但並非如此,那表示會出家是因為我們看到這個苦,而他們不出家是因為沒看到苦,認為裡面有快樂在。舉例: 為人父母的在家人工作賺錢辛苦(可能八個小時甚至更多工時),但回到家只要能夠看到小孩子笑一下,就很高興、他就樂了。十個鐘頭的辛苦跟一分鐘的快樂來比,他覺得是快樂、是值得。我們不否認有些快樂,但這是不想脫離塵世的人會注重的點;而想脫離塵世的人,看到的是內層比較不明顯的苦而想出離。所以世尊講五蘊,是看從哪一個角度來詮釋,世尊並不否定五蘊沒有快樂喔,而是提出味 患 離的觀念。意即有些物質我們可以從那邊得到快樂,但是這種快樂它隱含了一些過失、災難、危險性,那我們怎麼樣捨離對這個東西的染著有三個步驟,就是今天這一部經要講的。
這邊的苦是什麼苦? 根據《瑜伽師地論》的解釋是指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你不喜歡的人偏偏跟你碰在一起;你喜歡的人又偏偏要跟你分離,包括我們的親人出狀況的時候 你會憂愁。所以世尊指出只要五蘊存在,這些後面的這一堆苦就紛至沓來,也許目前你沒有這些苦,但是這些苦卻會隨時出現,讓你毫無防範,這才恐怖! 但可能有人會以為假如我們跟這些苦絕緣,這些事情不會發生在我身上,那會剩下快樂。但並非如此,因為只要我們有這個生命體,活著的每一天,這些隨時隨地都會出現在我們生命中,它是綁著、根植於生命體,而且它是隱藏起來的,不是馬上看得到,所以為甚麼說世尊跟我們揭示: 你喜歡、你貪愛,你喜愛五蘊/喜歡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時候,你就是喜歡苦(苦就生起),這是從深層看。
後一部經文這一句話更厲害: 愛生則苦生! (你貪愛心只要一生起來,苦惱就生起來了)你只要貪愛心對任何事情都一樣,你痛苦跟快樂的源頭竟然是在自己,不只是很單純的存在這個身體。從你的內心的- 你愛不愛? 關鍵在這裡。所以經常在讀佛經的時候,我們不懂佛陀講什麼話,因為我們看事情只看表面,但世尊卻是看這件事情的背後很多層。例如圍棋高手,他們想的都是好幾層 ,對不對? 我們只想到是下一步怎麼走,但我們不知道十步之後怎麼走! 但對於那些智慧力很透、看事情看很透徹的人,他知道每一件事情可能的發展性是什麼! 因到果他已經看到了-從因那個念頭, 我喜歡,後面那個果就已經看到了。而我們凡夫不是, 我們是愛生起覺得沒有事, 因為果這個苦還沒出現,眼前只有快樂啊! 差別很大!
我們身體的變化,傷害你的,是自己;解救你的,也是自己。
第二段是在講: 你如果不貪愛、不歡喜於五蘊的話,就是不喜。 這邊它少一個字- 不喜。不愛喜就是解脫,前面五蘊還用愛跟喜,我對我現在的五蘊有貪著,對於未來的五蘊有歡喜,但是現在不愛不喜,這樣子的話有什麼結果? 這個人就是不喜於苦,這個喜指未來苦,因為他不喜歡在生死輪迴中流轉。這裡主要是從《瑜伽師地論》看出來一字之差,所以這地方是現在苦跟未來苦。但是下半段講的是你對未來的苦不歡喜、不想再生死輪轉想要解脫。
下一部經世尊教我們不歡喜、不貪著的具體修法,處理現在的五蘊跟未來的五蘊。
**經文(第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受想行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於現在識,生厭、離欲、正向滅盡。如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攝頌 (Uddāna): 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梵文的意思是’’綁起來’’(把很多東西綁起來)。按照這個意思是說把前面的幾部經 (七部經)用幾個名詞串在一起幫助記憶,因為過去沒有書本必須靠記憶,什麼辦法記憶最快呢? 古代人取這一部經的重要概念名詞、 關鍵詞抽出來變成一個句子, 然後可以記憶。《瑜伽師地論》把它解釋的意思更好,它於是從集施(用很少的幾個關鍵字蒐集很大的道理) 以關鍵字統攝經義再傳授給學生。學生只要背關鍵字就知道全經大意。
第8經釋義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的比丘,過去的色是無常、 未來的色也是無常,更何況現在色也是無常。聖弟子有二義: 1. 聖是指佛陀,佛陀的學生為佛弟子,所以聖弟子就不會只包括出家人,包括在家人四眾弟子都叫佛弟子。2. 聖弟子惟指那些斷了煩惱的聖者,如舍利弗、目犍連。聖弟子這樣觀察的時候,’’不顧’’ 是對於過去的色/過去的身體你不會懷念,對於未來的生命體,你不會期待了;對於現在的身體會厭離,你會產生不喜歡、 離欲( 遠離了欲求)。正向滅盡,滅盡就是指決定前進無餘依涅槃,正就是指正確或決定,向就是前進動作( 這是動詞)不是方向。同樣的,過去未來的受想行識是無常,更何況是現在的受想行識? 聖弟子跟佛弟子這樣觀察的時候,不顧念過去的事 、不希求未來的事,對於現在的事你厭離、捨離欲求,然後決定前往無餘依涅槃。同樣的,如同無常、苦、 空、 無我也是這個樣子。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0 講
這部經如果把它用圖表表現的話
過去、現在、未來苦,圖表的方式: 過去色是無常、未來色也是無常、 現在色也是無常,是苦 、空、無我,所以前面一經是在處理現在的色跟未來的色。我們說: 我喜歡嘛! 那怎麼辦? 我喜歡為甚麼變不喜歡? 但世尊告訴你說: 你要知道喔! 過去的身體/五蘊是無常的,是苦、 空、 無我的,現在的、未來的也是如此,是因為我們對未來有迷思-我現在是無常,未來可能不是無常,我們存有那種期待。然而未來世界怎麼樣? 我們不懂。但是佛陀告訴我們: 過去的東西 什麼叫過去? 在現在之前那個東西生起,生起來然後又消失了;已經生起來、又已經消失了, 叫過去;未來就是還沒有生起,但也還沒消失。如果在未來生起也會在未來消失,就是說它不會從過去跑到現在,不會。它在過去的時間生起,也在過去的時間消失;在未來的時間生起,就在未來的時間消失。那現在呢? 是正在生起,生起還沒消失。比如我現在存在了活著,但是我還沒死,我還沒消失。
所以世尊從這個角度來看,從過去、現在、未來,生命的整個過程來看的話,都是屬於無常 、苦、 空、無我。世尊有點狠(這是因為透徹了知)-他告訴我們: 未來沒有期待,未來不是你想的那麼充滿快樂喜悅的事,未來跟過去一樣 一樣是無常。過去你所經驗的生命,你了解是因為有那個經驗值,你經驗了你的過去、用這個經驗來判斷還沒發生的事情,然後現在憑你這個經驗你可以檢查,所以假如你真的了解的話,對於過去的色會不會顧念/懷念、會不會一直回頭往後看? 世尊讓我們去觀察過去,觀察未來,就像佛教在講緣起的時候一定要讓你去回顧過去是怎麼一回事,這裡面有一些經驗我們要去觀照。但是你的未來會怎樣更要去觀察,但是觀察的目的是要讓你了解都是無常,不讓你去染著這個,讓你回到當下! 懂嗎??
正向上講提過,這個’’正’’,是正確的、決定或是一般講的中,正就是中-不偏不倚,你方向沒有改變。但是一般來講中觀的中就是正確的、叫做內部的,然後這個’’向’’就是修、修行的修,所以就是說你對現在不斷的觀察它是無常、苦、空、無我的時候,你自然而然會對於現在的五蘊產生厭離。什麼情況會產生厭離? 在你見道,亦即體驗到四聖諦(比如親身體驗到無常 苦 空 無我)的時候。聞: 你聽來的,你知道,還不夠;思: 再來你可能把這個道理想通了(原來過去真的是無常,你確定了,但只是確定而已尚未去體驗;修: 再來就是你真的在走修行-在禪修的狀況對每一個(所緣)反覆地觀察,慢慢接觸到那個無常的感覺出現,這就是見道! 也就是佛陀講的: 苦真的是苦、集真的是集、滅真的是滅、道真的是道! 你確定了這四種四聖諦的時候,那時候你就斷掉了我見,即斷惑,因為’’非我’’也有惑啊! 你已經跟這個無我相見面了、相接觸到了,這個我見就完全停掉。這時候如果正常的話,有禪定力者就是初果。
再來是修道,還是一樣在修無常、苦、空、無我,假如這個時候你心的力量更強,就會慢慢捨離對於五蘊/生命體的欲求,這個地方如果成功的話就是阿羅漢了! 阿羅漢之後呢? 阿羅漢雖所做已辦,但是卻不會放逸而繼續用功,還是在觀察無常、苦、空、無我,他向哪裡走? 他向著滅盡,也就是人的五蘊消滅了不再生起,亦即無餘依涅槃。什麼是無餘依? 阿羅漢叫有餘依,依就是還有五蘊,阿羅漢還活著嘛! 對不對? 他還活著的時候,這個依就是他還有剩餘的生命;無餘涅槃就是如果阿羅漢死了, 捨了這個果報身,就進入到無餘依涅槃,也就是指阿羅漢雖然斷了煩惱,該做的事情做完了,但是還是非常的努力朝向無餘依涅槃。
上次那四部經到今天這兩部經,其實世尊就是在跟我們提供一個訊息:
佛教生死輪迴的基本概念事實上只有三個字: 惑、 業、 苦。惑就是煩惱(愛煩惱、見煩惱)- 在煩惱的推動之下,你會造新業,而這業會把你帶到世俗裡面去。所以只要你有煩惱就會帶動你的業去做很多事情,有惡業有善業,還有一個叫不動業,不動業就是禪定的業(初襌以上的業)但是不管你造哪一個業都是在生死中走,這叫世間,因為惑沒有斷! 所以從第一經到現在,其實佛陀一直把焦點放在’’惑’’這裡。目前我們還沒看到經文出現’’業’’這個字。但是我們台灣佛教徒很奇怪,一直把焦點放在業,不把焦點放在惑的部分(煩惱)。業是看得到的,我們知道業也有帶來一些苦,但是不知道業上面的煩惱不斷產生。台灣佛教徒卻迷思在因為我們有很多罪過、著重在消業….但是佛陀跟你講說焦點問題在惑這裡,不是在業這裡。愛、見煩惱斷,你看初果斷了我見的時候,這是你破除五蘊裡面那個我、永遠不變的我,這個觀念你建立起來的時候你不會墮三惡道。為甚麼? 因為你這樣的智慧一生起的時候,跟三惡道有關的業會不動、沒有作用,不是消失喔! 因為會讓你在三惡道流轉的業,這源頭不見了,所以它為甚麼可以證初果,不會堕三惡道,因為我見斷掉。斷惑會引發跟它相連的業停下來,所以注意這個地方不是業盡喔! 你們在讀佛經的時候,那地方不是講業盡,而是講煩惱盡,你煩惱盡,就會苦盡。這後面有些經會作證明。
業好比種子,如果把它放在瓶子裡面,不加水,那沒有發芽的機會。種子在不在? 在! 但是會不會發芽? 不會! 因為它已經被破掉我見的時候,無我見就像火一樣,把種子燒壞了可以讓你不作用。所以你們知道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怎麼樣的斷掉我們的煩惱。而我們的煩惱二大類第一個就是第七經講的貪愛心(愛煩惱),這是一類。另外一類煩惱叫做常、樂、我、淨(見煩惱),所以為什麼佛陀一直告訴我們: 你要去觀無常、你要去觀苦、空、無我,因為見煩惱這地方你只要一瞭解或是一接觸到的時候,後面的一大串都不見了! 所以它的利益很大、它對眾生的幫助很大!
試想: 為何《阿含經》裡面好幾百經都講無常、苦、空、無我這四個字? 為什麼這四個字一直在重複? 所以你會發現到: 在佛教一定會作兩個觀察: 第一個觀察叫做觀察自己,前面第七經我是否愛喜五蘊? 如果把它變成對話-它其實是在問: 1. 我現在的狀況是不是還染著這個身體/生命體? 2. 如果我說不是,那會問我說: 我是不是喜歡苦? 因為你喜歡它的時候苦。但我不喜歡苦啊! 可是我不喜歡苦我又喜歡它…哇! 你自己跟自已矛盾!! 所以這個地方會變成一個關鍵: 你要常常說我喜不喜歡苦,我不喜歡苦就是進一步要不喜歡、不貪婪我們五蘊體,懂嗎? 不要染著。3. 我是否想得解脫? (其實我們都想得解脫,誰不希望離苦?)但是偏偏我們又喜歡五蘊,所以完全是背道而馳。所以眾生為什麼會苦? 很簡單,因為我們會染著我們的生命體,那你就是染著苦,到這裡是第一個觀察。
第二個觀察就是: 我可以不可以觀察到無常? 前面的是你要觀察自己(我喜不喜歡、染不染著我的生命體)那就是重點在見的部分。你應該常常問: 五蘊是常還是無常? 如果是無常,那麼它是苦還是樂? 無常的事情到底是苦惱的事情,還是快樂的事情? 是苦! 假如是苦的事情,它是我可以控制的還是我不能控制的? 我不能控制-意即無我。
所以在生活當中,放入這三個句子,就能夠比較容易跟無常、苦、空、無我接近在一起。
*為什麼要用句子問問題? 這是為了藉由跟自己對白而覺察。佛陀講一句話很有意思,說世間一切事情是無常的,但是它是用常的樣子出現;世間的事 、一切有為法就是苦惱的事情,但是它是用快樂的樣子讓你看,那有為法都是無我,但是它卻是用我的形態讓你看到。那為什麼我們可能會陷入? 因為看起來就是這個樣子,這個地方我們叫’’自以為是’’!
我們的社會從開始出生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出家修道之前,我們都認為有常、樂、我、淨,我們一直學習活在這樣的教育裡面。佛陀告訴你說: 你過去的認為不是! 世界上的因緣變化無常 都是在變異。所以其實我們整個《阿含經》其實在處理兩個問題而己,愛煩惱與見煩惱,這兩個大問題只要處理掉,其他附屬在它下面很多小煩惱會很容易處理了。如果能瞭解十二緣起的話,無明開頭一直到…受、愛、取..。十二緣起的關鍵處在兩處,無明與愛,亦是整個佛法要處理的兩大問題,所以我們也要抓住這兩大方向。
注意:
在第七經跟第八經我們發現到有幾個詞屬於情感上的,跟貪、愛有關係的,這些都是跟愛同一個類別的,透露一個訊息: 這些並非不好,例如我不能愛我身體嗎? 錯了嗎? 我不能對我身體的健康狀況歡喜嗎? 所以這些屬於情感性的一些名詞出現的時候,其實我們有幾個角度可以思量。假如我覺得擁有五蘊很快樂,那世尊告訴你-擁有五蘊就是擁有苦,所以你這個方向就跟苦相結合。但是你認為追求涅槃是很快樂,世尊認為這是一種真正的樂。這些情緒上的名詞只要轉方向就不一樣。當我轉向生死輪迴的時候,同樣是樂,但是它會變成苦;但是我樂的對象是涅槃就不苦。像欲,欲就是我想要,這種還是中性的。想要做壞事(例吸毒)、 好事(修禪)也是欲,所以情感/情緒的本質(如果不講煩惱的話)不是錯誤的,看你怎麼用。我們內心的活動、想要的這動機是屬於中性的,所以事實上世尊一直要把我們帶到涅槃去。
但是問題出來了,什麼叫涅槃? 佛陀在《阿含經》是講貪瞋痴盡叫涅槃。貪瞋痴是什麼? 煩惱。當你煩惱滅盡的時候叫做涅槃。但是我們看不到涅槃,因為那不是我們的世界,所以那地方不是我們能想出來的。所以世尊用刪減法,他講的另外一種角度,比如說我在雕一個像,一塊大木,這塊木頭我想把它雕成佛像,我要怎麼雕? 我一定把不要的部份去掉,對不對? 去掉我不要的部分,留下我要的部分這就是雕佛像。那我想到達涅槃,把不要的部分去掉,涅槃就出來。我們有沒有去掉信心,沒有去掉四念處,善的我都保留。所以世尊交待,我們只要把貪瞋痴屬於負面的….斷除去掉,涅槃就出來了。雖然在經文中詮釋涅槃很少,但是它卻告訴你字面上的意思是熄滅,nirvana就是把你把火熄滅,這些貪瞋痴就是火。
我們剛開始學佛容易被教成’’一生我要追求涅槃’’,但是那個涅槃很空洞! 世尊竟要把我們帶到一個很空洞的地方嗎? 不是! 世尊知道我們不明白,所以不討論什麼無相、空、無願這些,這些東西我們聽不懂啊! 所以用刪減法,你只要把這些都去掉,你就看得到了!怎麼到涅槃去? 煩惱消失,見解上、思想上,以及情緒上的問題,好的保留,不好的去掉。佛教不會讓你變成沒有情感的人,否則不會叫我們修慈心觀、四無量心的! 修慈悲喜捨,那也是一種情感一種情緒啊! 那這種情緒是好的對自己、對別人有幫助,所以世尊保留。所以我們應該檢查我現在到底是朝涅槃這個方向走,還是朝生死輪迴走? 大方向不要錯,早晚能成;大方向錯了,無論怎麼努力都走不到的! 所以為何正見非常重要!
所以應用到生活中,需要跟想要必須分清楚! 在我們生活中有基本物質的需求(穿衣、飲食、睡覺臥具、生病吃藥…),這是需要。世尊告訴我們不要染著生命,但也說要照顧而非折磨自己,但是那照顧的界限在哪裡? 超過的話那就不需要,這地方要弄清楚! 你需要的或是你想要的哪個優先?
另外,世尊為什麼鼓勵我們在修學佛法上不要期待下一輩子,希望我們在這一輩子就把問題解決? 在《中阿含》66經在講彌勒菩薩的因緣,說人壽在八萬歲的時候,未來世會有一位彌勒菩薩出現成佛。(原經文)佛告諸比丘:「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當有佛,名彌勒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有徒弟發願結果被佛陀喝斥。(原經文)世尊訶尊者阿夷哆曰:「汝愚癡人!應更一死,而求再終。所以者何?謂汝作是念:『世尊!我於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可得作王,號名曰螺,為轉輪王...
世尊為什麼要說汝愚癡(罵你這個笨蛋啊!)?你現在就可以把生死輪迴給停下來了竟然還想多受生死,這是從聲聞法來講,跟彌勒菩薩走佛乘 不一樣。所以從世尊的角度是希望如果我們有能力或是有時間,或是有機緣遇到佛法,那麼應該在這一生就把問題給處理掉,而不是說期待下 、下、 下...生去處理。
在《雜阿含經》有一部946經,有一個人去請問佛陀在未來世會有多少佛出現,世尊說無量如恆河沙,那麼多算不清楚,這個人聽了就很高興,因為未來有佛嘛!他把希望放在未來。這個人回去之後想:我剛剛只問佛陀的未來,我應該是問過去啊!他又回去問佛陀,過去世又有多少尊佛出現過?佛陀也說如恆河沙數,那這個人就想:假如說過去世有很多佛出現我都錯過了,那下輩子等到我以後再遇到不一樣的佛出現, 我還是會錯過的。現在我就遇到佛了為什麼不修行?
原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婆羅門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未來世當有幾佛?」佛告婆羅門:「未來佛者,如無量恒河沙。」爾時,婆羅門作是念:「未來當有如無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我當從彼修諸梵行。」爾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時,婆羅門隨路思惟:「我今唯問沙門瞿曇未來諸佛,不問過去。」即隨路還,復問世尊:「云何?瞿曇!過去世時,復有幾佛?」佛告婆羅門:「過去世佛亦如無量恒河沙數。」時,婆羅門即作是念:「過去世中有無量恒河沙等諸佛世尊,我曾不習近,設復未來如無量恒河沙三藐三佛陀,亦當不與習近娛樂,我今當於沙門瞿曇所修行梵行。」即便合掌白佛言:「唯願聽我於正法、律出家修梵行。」佛告婆羅門:「聽汝於正法、律出家修梵行,得比丘分。」爾時,婆羅門即出家受具足,出家已,獨一靜處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得阿羅漢。
我們有時候把心寄託在未來、未來再解決我們的問題、煩惱,未來再修行,但其實你不知道已經錯過多少機會了!過去已經錯過了,未來呢?現在我們有機會學習佛法,雖然佛陀不在,但是至少佛陀的一些經典還在,那我們還是可以按照經典、禪師教導去實踐。那佛教有一個關鍵詞-‘見法’很重要,祂教的法有八個特質,有一個法就是你現在就可以成就。佛陀自己講的喔!他教的法眾生就在當下這一生可以成就!見法有三個意思:1.就在這個世界上。2.就是你在這一生。3.這個法是不變的。在這一生的五蘊裡面,世尊教我們的四念住就可以在這一生成就。如果按照《四念住經》的方法去修行的話,不要說七年、七個月、七星期, 七天絕對會有成果。所以假如你們對法瞭解的話,對信心建立起來的時候,需要的只是相續不斷的練習。我們之所以知道法也用上了法,但是一直沒有辦法產生它的功效,原因是我們沒有相續。我們早上修、 下午、 晚上不修;早上修或中午修,晚上不修,就像你們在煮那個綠豆湯一樣,斷續的開火煮不熟的!所以我們在練習四念住的時候,最大問題是那個相續不斷!能不能七天相續不斷?佛七 、禪七, 都是七天,你真的投入進去的時候效果真的很好!不要說成聖,至少對我們身心整個會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