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上課概論-16(ZA16)

 

第十六講



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


補充
: 修禅的人既要高高山上立,又要深深海底行。立足於高山之巅,然後所見始廣;潛行於深海之底,然後所行始切。出自《禅林僧寶傳》卷第九()慧洪撰。原句: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道人行立處。塵世有誰爭。無間功不立。渠儂尊貴生。詶君顛倒欲。枯木一枝榮。

承上一講,我們修行的目標要放在最高,在整個爬山的過程中,你的心一定要把目標放到這裡來。但是在實踐的部份,你的心卻要像在海底走一樣,從最基本的每一步下手。所以佛教在看事情的角度跟一般人不一樣,就是把目標設很高,可能這一生、二生、三生…. 好幾生都做不到,但是做的時候又是像烏龜一步一步來,可能要花很長很長的時間,但沒有一步是隨便的。這很奇怪,目標那麼高,做事又一步一步來,什麼時候做到不知道!像地藏菩薩的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什麼時候空?眾生怎麼會不造惡業?地獄怎麼會空?不會空的!永遠不會成佛…但是那個願就讓他已經成佛,因為那個願已經夠大!所以願是要有。佛教蠻重視發的願不能錯,因為就像爬山的方向,方向對了,過程慢、跌倒挫折都沒關係;反之,方向錯了再快也沒有用,還是會跌下來。願是方向,也是推動你往前走的動力。我們出家的那個第一個念頭是總願,總願是推動你很多各別的別願,依序推動往前走。例如彌陀四十八願,藥師佛十二大願,每一個都是一個願,沒有願走不下去,因為這過程中有很多障礙,有很多人事、實際狀況會變化,會因為那麼一些事情而放棄,把你的初衷丟棄,忘掉就是開始失敗的開始!

經文: 信家非家出家--正信
我們出家的目的在哪裡?剃除鬚髮、穿著法服/袈裟、受戒,信家- 非家- 出家是我們出家這三個過程。出家的過程是指你因為聽聞佛法,不管聽佛陀說,或是看經論,知道佛法在講四聖諦 苦 集 滅 道,這時候想生死輪迴很苦,我也想斷生死輪迴,所以我想獲得佛的智慧。這時候,對於經論所提,或是法師所講的道理、四聖諦的道理,開始有信心。什麼叫信心?這裡是指相信法、相信佛陀講的解脫之道,真的是道。相信這條路是可以解脫。道果-涅槃是我做得到的。基本上,信心是建立在法,主要是四聖諦裡面的滅諦跟道諦,你對它有信心,信心會表現在三方面:信有實性、信有功德、信己有能得-果、道

1.信有實性:相信有這個東西。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聽課或讀經論),可以觀察、檢查自己,我是不是建立出信心?相信道跟果有真實性、真的可以做得到這件事。這麼做有修戒、修定、修慧,這是一條真實的道,可以到達我的目的。就像我們在爬山一樣,迷路的時候,懷疑這條路能夠到頂嗎?看清之後,認為這條路真的可以到頂,真的是可以走;這個目標,也是真實有那個東西在。

2.信有功德:你相信道跟果它可以帶來好處。譬如說修八聖道的時候,確實有可以幫我斷煩惱的功德。道本身有它的作用 、功德、斷煩惱的好處。果有什麼好處?生死輪迴很苦,世尊說不生不死,涅槃就沒有這些苦。相信它有這個好處、是個安樂、自在舒服的地方,你相信道是可以達到果。信有實性、信有功德可以幫我帶來好處,亦即可以斷除生命上的一些煩惱與苦。

3.信己有能得-果、道:這很重要,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涅槃我可以得、道我也可以修。信己確實是很大的關鍵!因為有時候我們知道生死輪迴很苦,但不認為自己能做到斷生死輪迴,那就差一截,整個修行動力就停下來….你說生死輪迴真的很苦,但是我知道我可以斷掉生死輪迴,動力就來!

所以在聽聞佛法之後,如果你有這三個特質出現的時候,這時候聞所成慧才算成立,…思還沒走喔!事實上,佛教的要求標準很高,不是說你懂道理有信心,這樣還不夠。當你聽聞佛法或閱讀經論之後,相信道,修行很好,可以給我帶來那麼大的利益:斷煩惱、了生死。我有這個信心,決定要離家出走、捨棄俗家,因為有這個東西在吸引著我,我想要解脫,在家裡頭太多束縛了,我沒有辦法解脫。

經文用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作證,這個地方有幾點:

  1. 究竟無上梵行就是指涅槃,整個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涅槃是最究竟的沒有比它更高。所以第一個是我的出家目的是為得涅槃,這個東西不能忘,忘了、或者出家不是為涅槃,整個路就不是佛陀要我們走的路。短期間可說我往生到彌勒淨土、彌陀淨土…都可以,只是將障礙去掉得比較乾淨,讓你好修行,那是叫過程,不是最後目的。你到彌陀淨土還不是要聽聞佛法、還是要修行(四念處、三十七道品)

  2. 現法就在這個生命當中,不須等到下輩子,這件事靠我自己修止、修觀、觀五蘊無我,不是靠佛陀讓我開悟,佛陀不可能幫我們解脫。當我不懂道理時,我要靠師父;懂道理、懂修行方法的時候,要靠自己修。

  3. 再來是修行到一定境界時,你可以知道自己已解脫否? 你可以內證-自己可以做證明,已經斷煩惱,所以後面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說此言,這個""是指"你說得很好!""你能夠說這樣的話,我很高興!"

云:『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如是說耶?」你會發現世尊怎麼跟比丘對話,這個很重要。人跟人對話,你們抓住經論的技巧…第一個這個比丘說一段話,然後佛陀說善哉善哉,你這個話說得很好,如是說耶?你是不是說這樣的話?這叫核對,世尊把你的話再講一次,確認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這叫核對。因為我們人跟人在溝通的時候,有時候我講的話對方到底懂不懂,不知道。你再把那個話重說一次,你的意思是不是這個樣子?這樣溝通就沒有障礙也可減少誤會。

下一段還有這種核對的狀況

** 第十五經 (後半)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使]死者,為取所縛。

  比丘!若不隨使使,則不隨使死;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

  「世尊!色隨使使,色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

  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為取所縛。

  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如是,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第一部分是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世尊重覆比丘的問題,比丘說:是的,我要問這個問題。佛陀就把答案告訴他,說你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這句話。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那個比丘說我知道了,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那世尊不放心:你怎麼知道的?跟我講。注意到這個對話的那種用意,世尊還是要核對一下你到底怎麼明白的?他就把話再講一次。所以可看到世尊很小心,這些對話可以看出來,世尊對於你傳達的訊息,我要核對。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這幾句話很重要!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在經文幾乎常出現。諦聽-你要專心聽,講二次專心聽,為什麼?在古代裡面沒有書的話,要把別人的話聽到腦海裡,第一個步驟叫你要注意,你不注意聽那句話就過去,聲音一過去就沒了。所以世尊說:注意聽!注意聽!聽完之後,你要善思-要好好想一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是什麼道理懂不懂?你懂的時候,你要善念之。所以世尊在講法前要比丘有三個動作:要聽、仔細聽、 然後要好好想。就是回憶、記憶,剛聽那個道理,不要把它忘掉,這跟記憶力很有關係!所以,要怎麼樣能夠把對方講的話,完全吸收進來?得掌握這三個動作。如果仔細看經文,佛經每一個字都有它的竅門在。

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使]死者,為取所縛。這個地方我們要先解決一個問題,什麼叫使?1)第一個意思是公使,像衙門押犯人的衙吏一樣,會常常跟在犯人的後面然後綁住他,"隨逐"義,所以它就像煩惱隨時隨刻跟著我們,只要我們有生命體存在,它就跟著我們,然後一直把我們綁住。2)第二個意思當動詞"驅使",就是一直趕著我們往生死輪迴走。3)但是在經論的意思不是驅使,它原文叫anusāya,玄奘法師翻譯成隨眠,anu是隨saya是躺下來睡著的意思,所以叫隨眠。隨一樣有隨逐的意思,煩惱它一直跟著我們,沒有停過。但是有些煩惱它你很難察覺,你認為我沒有煩惱,比如定很強的人或這個人個性很穩定,煩惱不發作,以為沒有煩惱,所以也就是說你很難察覺,這叫做眠。有些煩惱被你的修行壓下來,但是不發作,那不是沒有,這叫隨眠。

我們的煩惱到業分三層,1. 隨眠,2. 纒,3. 造業。就像火柴盒,火柴棒前端黑色部分只要火一擦就著火,當你磨擦著火,這叫纒。有燃燒性叫隨眠。你把火拿去燒房子就叫造業。所以我們內心的煩惱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不發作很穩定,就像火柴盒放在盒子裡面,有燃燒性但是還沒有著火。第二個它開始著火、開始活動。第三個著火後,你又去燒東西,開始做很多善業惡業都出來…所以你會發現到,當它潛伏的狀態我們叫它種子,它有那個能量,但還沒有發作;當煩惱開始活動的時候,它就像那個蛇或是繩子把我們捲住,整個人都不自在。起瞋恨心的時候,整個人好像被綁住一樣,不像平常的你,煩惱很厲害,不要看不起煩惱, 煩惱很恐怖!這裡又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這一世起瞋恨心或起貪心的時候,因為我本身就有種子,所以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就開始起瞋心,當我發作一次瞋恨心,這個瞋恨心又變成種子,且會變得更強而有力。所以我們的煩惱有一種特質,就是當它發作一次,它就會變作種子,為什麼會發作?因為有種子,還有其它因緣,而這裡面纏和隨眠是互相在幫忙。

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使]死者,為取所縛。這個地方出現兩次有它的道理,我們論這麼解釋:我這一期生命/五取蘊是怎麼來的?是因為我過去世有煩惱/取,所以由煩惱/取引發現在的生命體五蘊。而現在的生命體,又因為有煩惱的種子,所以我會繼續造煩惱,然後又變成種子。然後,我這一生,死的時候,煩惱種子沒有斷,所以又引發新的五蘊出來。新的五蘊出現的時候,我又繼續起煩惱,又有種子,沒有去斷,所以不斷輪迴。第一段講使使是講過去世,第二個使是現在,我現在得到一個果報,我還是起很多的煩惱,變成很多種子,還是帶著煩惱死,那麼在未來世,就拿到一個五蘊,又被生老病死給折磨、綁住。所以為取所縛要義是:你過去生是帶著煩惱死去,這一輩子如果也帶著煩惱死去,下輩子永遠停不下來,帶著煩惱死叫不善死。知道嗎?現代的安樂死或不安樂死,這也都不是善心死。在佛教的善終是什麼?沒有帶著煩惱死掉這叫做善終,也才是真正的安樂死!好死、死得沒有痛苦也不屬於善終,因為在佛教的角度是帶著煩惱、還有很多煩惱,怎麼叫善終? 不可能!

使使這地方是講過去,使:過去因為有煩惱的趨使、帶動。使:所以我輾轉生起很多的煩惱。使死:所以我帶著煩惱而死去,我得了新生命。使死,那麼在這一輩子,我也同樣帶著煩惱而死去的話,為取所縛,我的未來是被取/五蘊所綁住。取可以當五蘊、可以當生老病死(我就被生老病死給綁住)

什麼叫做帶著煩惱而死去?我們的煩惱分兩類:一個叫做見,觀念方面的煩惱;一個是情感上的煩惱叫做愛。如果用很淺白的話,就是對生命你看得開、看不開,跟放下。

1.看得開是什麼意思?這個生命、這個世間,不是你做得了主,就是無我。你看得開,知道生命整個過程一直在變化,沒有一個真的東西,都是假的,都是暫時存在。沒有每件事情會順我意的、我用過就不見了、做不了主的、暫時的、它不是真的。你看到這一點嗎?看得開,但情感上不一定放得下,它需要時間。所以你想不要帶著煩惱死?兩個關鍵,要看得開、放得下。在佛教的修道過程中看得開,只是一個念頭就轉過來,一剎那正見就建立。

2.但是,經過初果到二果、三果到四果,時間很長,所以整個修道過程在情感上要花很長很長時間,一次一次… 反反覆覆地練習,才能把情感給放下。情感很難,因為它不單指外在的物質,也不是單指另外的同伴或親人,如果你沒有學佛的話,單單是父母、伴侶往生要割捨已經很困難,那種走不出來的很多,對不對?但是當你面對自己的時候,那就更難,你突然面對自己的病,那時候怎麼放下?所以這地方看得開是一層,到情感上放得下又是一個階段,這地方要很長…..所以佛陀涅槃的時候,阿難那時候已經是初果斷我見的人,哭得很難過說:佛陀!我已經不知道方向了,講不出話來了。難過到這種程度。其他阿羅漢情感上就很平靜,透徹生滅法!

所以我們應該問說我在死亡之前,我是要帶著煩惱死掉呢?還是要不帶著煩惱死掉?我希望我在死掉之前,能做到什麼程度?這個你們要想喔!有一個設定目標,會有動力,我希望我至少在觀念上我能作得到,我知道無常,我能夠放得下!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比丘!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

  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

  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

  比丘!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在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即成羅漢,心得解脫。

這段其實只是把五蘊帶進來而已,所謂廣說跟略說,不再解釋。

第十六經 因為都一樣,只是多幾個字不一樣。

**十六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所問如上,差別者:

  「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若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時,彼比丘白佛言:

  「世尊!若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

  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

  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

  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

  如是,世尊!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如是,……乃至得阿羅漢,心得解脫。

第十五經和第十六經差別,只差這四個字;前面為取所縛,這邊是變成則增諸數。世尊再重覆說,善哉善哉!比丘!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這地方很明顯,世尊就把他的話確認-你說的我認同。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心大歡喜,我們中文是指歡跟喜,在這地方要看巴利文才懂,就是我隨喜,前面那個叫歡,就是歡喜;後面那個喜,是隨喜。就是我聽到佛陀這麼講,我心裡很高興、內心也隨順這個法。所以那個比丘在聽聞法之後,歡喜的心生起來。歡喜心很重要,我們內心的變化,只要你有一點點喜悅的感覺出現的時候,用喜悅的感覺去禪修,很多障礙會不見,這個很妙。小細節往往在我們的起心動念,會對我們打坐、或是念佛,或是其他修行法門都有影響。

禮佛而退,獨在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所以頂禮佛陀而離開了,獨自一個人在寂靜的地方精勤修習,住不放逸。這個精勤修習是指修止觀,就是聽聞佛陀講道理之後,這時候就很用功去修止和觀,不再旁騖。

彼比丘即成羅漢,羅漢就是阿羅漢,簡寫了。即就是""它不是馬上,就是修行過一段時間之後變成阿羅漢。我們中文有時候會省略阿字,阿羅漢有很多意思:1. 應供:就是說這種人的心很清淨、煩惱斷盡了,應該接受供養。天跟人的供養都值得,不是只有人。有些欲界天的人,你也有這個資格接受他的供養。2. 殺賊:賊就是煩惱。就是說這個人已經殺光所有煩惱,敵人殺光了叫殺賊。3. 不生:他已經完全脫離生死輪轉。

增諸數

《重擔經》有句叫「云何擔者」云何擔者就是所謂士夫,士夫就是人。什麼叫人?如是名、 如是生。如是族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齊限,這叫做擔者 。就是人,這叫做增諸數。增諸數,這個數就是數目,或者是次數。所以有人會把它翻譯成:帶著煩惱死的話,會增加輪迴的次數。另一種諸數在《瑜伽師地論》解釋為人的數目也會增加,就是說你多一次生死就多一個人,多一次人的生死,多一個人的數目。怎麼形容一個人就用八件事情:

1. 如是名- 你叫什麼名字啊?

2. 如是生-你是四種階級哪一種階級,你做什麼工作?

3. 族姓-你的族姓或姓族,祖先是哪一族人。譬如說世尊是釋迦族,他姓喬達摩,名字叫做悉達多。

4. 如是食-你的生活狀況怎麼樣?以食物來表徵你的生活狀況。

5. 如是受苦或受樂-在你在生命過程中,如果有滿意的事情你會快樂;如果有不如意的事情你會難過,也就是說怎麼形容你這個人,在這一期生命裡面可能成功、可能失敗,可能經過某些快樂的事情,經過一些痛苦的事情,所以用如是受來表達。

6. 如是長壽-你這個人壽的量有多少?在人間住多久?那你活的期間有多長期限?這三個都是講壽命。但是有一點不一樣,為什麼要講這三個名詞?因為在人間你的壽量,每一個人的量不一樣,有的人壽很短,出生就死,有人5歲、10歲、有人100歲才死…量不同,它用壽量。壽命的量不一樣。

7. 如是久住-有人少年、中年、老年死掉,所以久住用年齡來表徵。

8. 如是壽命齊限-,齊限就是指這個人應該活100歲,也活了100歲。

以上叫墮諸數。這八個會出現在什麼情況?世尊在修宿命通/宿命明的時候,回顧自己的生命,他用這八個角度來看,過去生我叫什麼名字?我那時候是什麼身份?我那時候的爸爸媽媽是誰?我那時候是生活過得怎麼樣?那時候遭遇哪些快樂的事情、難過的事情?我那時候活多久?所以這八個叫墮諸數。

其實你怎麼去了解一個人,從這八個角度,就好像我們在寫履歷表一樣,它有一個基本的幾個主題。 

補充:
1.
《重擔經》巴利本(S.22.22 Bhara

住舍衛城……爾時……“諸比丘,我今當說重擔、擔者、取擔、捨擔。諦聽。

“諸比丘,云何重擔?所謂五取蘊。何等為五?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諸比丘,是名重擔。

“諸比丘,云何擔者?所謂士夫。即此尊者如是名、如是姓。諸比丘,是名擔者。

“諸比丘,云何取擔?即此愛,招後有、喜貪俱、彼彼欣求,謂欲愛、有愛、無有愛。諸比丘,是名取擔。

“諸比丘,云何捨擔?即彼愛無餘離染、滅盡、施捨、遣除、解脫、不執藏。諸比丘,是名捨擔。

佛說此經已,爾時,善逝大師復說偈言:“五蘊是重擔,士夫為擔者,世間取擔苦,捨擔即快樂。既捨重擔已,不復取餘擔,愛根盡拔除,無饑般涅槃。”

2. 《雜含》第408經‘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

3.《俱舍》卷29此具壽有如是名、如是種族、如是姓類、如是飲食、如是受樂如是受苦、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