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金光明最勝王經依空滿願品第十

Suvarṇaprabhāsasūtram https://www.dsbcproject.org/canon-text/book/60

Suvarnaprabhasasutra (= Suvarnabhasottamasutra)

Based on the ed. by S. Bagchi: Suvarnaprabhasasutram,

Darbhanga: The Mithila Institute, 1967. (Buddhist Sanskrit Texts, 8)

http://gretil.sub.uni-goettingen.de/gretil.htm

藏譯英 https://sutraofgoldenlight.net/

金光明最勝王經,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制譯。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翻經沙門慧沼撰。

金光明最勝王經注釋,釋明一集注。

金光明最勝王經依空滿願品第十

[注釋](三門同前。言來意者,前品明空是所觀境,未說修行。今明依二空起行。行無所著,方契正修。修稱真,方能得果。故前品后有此品生。方釋名者,興公云:梵云輪若空尼依知也。願富郁那滿。故存正云空依願滿品。今依此方之言故。云依空滿願品。沼公云:依者能依,即所修行。亦通所依。所依即於聲境第七攝。空者是境,即行所觀。滿願者果,隨願得滿。即所修行稱空境修。離有無執,當得果滿,名依空滿願。此品廣明故以為名。三解妨者,問:若前品明境為令生解,未說修行,如何聞說解空發願?答:前正明境,隨聞分修,故有得益。此正明修。故天女請云:唯願為說於甚深理修行之法。又前聞空生無分別智行利。后令起修二智、二利。又前利根聞說得益。此為鈍根)


1.爾時,如意寶光耀天女於大眾中,聞說深法,歡喜踊躍,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於甚深理修行之法。而說頌言:

我問照世界,兩足最勝尊,菩薩正行法,惟願慈聽許。

佛言:善女天!若有疑惑者,隨汝意所問,吾當分別說。

[注釋]1)爾時,如意寶光耀天女於大眾中,聞說深法,歡喜踊躍,(大文分六。一天女請問。二佛告善女天下。世尊為答習學之方。三爾時世尊作是語已下。天女領悟奉依修學。四說是品時下。明時眾聞經得益多少。五梵王是金光明下。校量顯勝令其受行。六爾時大梵天王下。諸天聞敕願護流通。初中分三。初天女陳請。次世尊垂許。后正申請。觀空稱念名如意,因發妙惠云寶光。破二障闇稱為耀。離染自在號為天。生長他善故曰女。上解請主名。菩薩悲願應物現形化為女形也)。

2)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於甚深理修行之法。(初陳請相。白佛言下申啟請。啟請有二。初長行。后頌請。此初也)。

而說頌言:

我問照世界,兩足最勝尊,菩薩正行法,惟願慈聽許。(頌請。世間有二。有情及器。身光智光俱照二世間。故云照世界。於諸有足兩足尊。兩足之中。林釋人王各為調御。佛能調彼名最勝。故云最勝尊。菩薩正行法者。是所請法簡邪行。故名正行法。邪行無量。略總而言。諸帶二執行名為邪。今問離執稱正理行)。

佛言:善女天!若有疑惑者,隨汝意所問,吾當分別說。(次世尊垂許)。


2.是時天女請世尊曰:云何諸菩薩,行菩提正行,離生死涅槃,饒益自他故?佛告善女天:依於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云何依於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謂於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五蘊不可說,非五蘊亦不可說。何以故?若法界是五蘊,即是斷見;若離五蘊,即是常見;離於二相,不著二邊,不可見,過所見,無名無相,是則名為說於法界。

[注釋]1)是時天女請世尊曰:云何諸菩薩,行菩提正行,離生死涅槃,饒益自他故?(后正申請。請有二。一問菩提之正行。二問無住涅槃之正行。此覺寂因俱能饒益於自他故。又復菩薩意求菩提。利樂有情窮未來際。於涅槃中求無住處。異於凡夫及二乘。故一正行言通上菩提及下涅槃。或無住涅槃又名菩提。菩提斷又名菩提。故偏問之云云)。

2)佛告善女天:依於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世尊為說習學之方。於中分三。初標宗略釋。次善女天云何五蘊下。法喻廣明。后善女天善男子下。結勸修學。初中復五。標···通。此初標也。依於法界者,舉前空性所觀之境。辨中邊云:即此中說所知空性。由無變義說為真如。真性常如無轉變故。乃至云。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義。今此云依者是所緣因。於者是境聲。緣勝義諦,行菩提法。以法界性,非生死涅槃,離二相故。又非非生死涅槃,不離二故。如是見於諸佛菩提,又非生死涅槃。菩提即三身,三身非生死涅槃。作如是觀修菩提法。即是修平等行云)。

3)云何依於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徵也。真如是常。菩提行等無常。常、無常、生死、菩提、涅槃、有體、無體。體相各異。云何依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此意約彼執情執一向異而假徵之)。

4)謂於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五蘊不可說,非五蘊亦不可說。(第三釋也。此約不離不即答。初云謂於法界等者,即是不離義。謂於者指斥標舉端之義。即於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現五蘊。此有二。一云:依遍計所執相無自性性及所顯空性故,說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故。般若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二云:依他中有圓成,圓成中唯有依他。故云五蘊能現法界。法界即是五蘊故。中邊論云:此中唯有空。於彼又有此。乃至是則契中道。空性即法界。雖云不離不可言一異。若此法界與五蘊一,又不可說。若此法性非五蘊者,此意說異,亦不可說。俱是遍計無自性故不可說。此離一異相云不可說。或復二性俱非言境名不可說。故唯識云:真謂自性假智及詮俱非境故。既非言說。又非決定一向一異。所以云平等云云)。

5)何以故?(結也。何所以故法界亦五蘊不可說。非五蘊亦不可說耶)。

6)若法界是五蘊,即是斷見;若離五蘊,即是常見;(通也。有三。初釋不得言一異。次不得所由。后結。此初也。若法界即五蘊。約遍計說。彼是無故。即是斷見。若離五蘊別見法性。即是常見。亦約依他說。二乘得無余時法界同斷。即是斷見。或隨有為真如有滅故說為斷。若離五蘊別見法性。又是常見。故以法界性與彼遍計、依他二性。非定一異。言定一異。俱是遍計。不離斷常。若定一異法界體。應是斷是常)。

7)離於二相,不著二邊,不可見,過所見,無名無相,(出不得言一異之所以。離於二相者,離常無常、有無、生滅此等二相故。不着二邊者,遠離增減。我法二不有故離增。空性真不無故離減。不可見者,非五識境故。過所見者,超於意識虛計度境故,無名者離能詮,無相者離所詮)。

8)是則名為說於法界。(結也)。


3.善女天!云何五蘊能現法界?如是五蘊不從因緣生。何以故?若從因緣生者,為已生故生?為未生故生?若已生生者,何用因緣?若未生生者,不可得生。何以故?未生諸法即是非有,無名無相,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非是因緣之所生故。

[注釋]1)善女天!云何五蘊能現法界?如是五蘊不從因緣生。(次下法喻廣明。意就法界離於八。故依五蘊能現法界。初且舉不生。次例不滅等。文分為四。初法。次善女天譬如鼓聲下喻說。乃至四故知五蘊非有非無下總結成。初法說中分三。初假徵起前。二標宗。三釋所以。此初二也。標宗意說。五蘊不生破遍計執。依遍計無即現法界。故五蘊與法界不一不異等)。

2)何以故?(下釋所以。外人徵云。何所以故不從因生。若執因中有果論者說。因中已有果竟。但從緣生。或從緣顯。若從本無果者。且未生果時亦應生豆等。彼此本無從因生故。若去來實有論者說。三世法有。然未來世有生能生應生之法。若無生生不至現在。何所以故云不從因緣生也)。

3)若從因緣生者,為已生故生?為未生故生?(正釋也。初總牒。二為已生故生下開徵。開徵意云。為諸法生已更持生等因為能生。為諸法未生待生等因為能生)。

4)若已生生者,何用因緣?(別非也。此非初已生。若法未生。可待因生。果既生已。何用生等為因緣生)。

5)若未生生者,不可得生。(此非未生生。此意因緣未生即體是無。無自不能生。何能生他。此破去來實有論也)。

6)何以故?(將欲舉因。先假徵之)

7)未生諸法即是非有,(舉因也)。

8)無名無相,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結成五蘊能現法界。以非有即法空。非校量等者。無比量難立令生也)。

9)非是因緣之所生故。(結也。雙結前二。若已生法亦非是因緣生。未生生者亦非是因緣之所生。故乃至云)。


4.善女天!譬如鼓聲,依木、依皮及桴手等故得出聲,如是鼓聲過去亦空,未來亦空,現在亦空。何以故?是鼓音聲不從木生,不從皮生及桴手生,不於三世生,是則不生。若不可生,則不可滅;若不可滅,無所從來;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若無所去,則非常非斷;若非常非斷,則不一不異。何以故?此若是一,則不異法界。若如是者,凡夫之人應見真諦,得於無上安樂涅槃;既不如是,故知不一。若言異者,一切諸佛菩薩行相即是執著,未得解脫煩惱繫縛,即不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一切聖人於行非行,同真實性,是故不異。故知五蘊非有非無,不從因緣生,非無因緣生,是聖所知,非餘境故,亦非言說之所能及,無名無相,無因無緣,亦無譬喻,始終寂靜,本來自空。是故五蘊能現法界。善女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異真異俗,難可思量,於凡聖境,體非一異,不捨於俗,不離於真,依於法界,行菩提行。

[注釋]1)善女天!譬如鼓聲,依木、依皮及桴手等故得出聲,(第二喻說。文中有二。初喻依他假有。次顯遍計是無。此初也。有二。初明依他有。次顯能現法界。此依他假有也。因緣如幻。但假合生也)。

2)如是鼓聲過去亦空,未來亦空,現在亦空。(顯五蘊能現法性。既是緣生非定實有。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不住。故皆是空。空即法界)。

3)何以故?是鼓音聲不從木生,不從皮生及桴手生,不於三世生,是則不生。(次顯遍計是無。初徵。次辨。后結。聲不從木生。無作用故。不皮桴手生亦。不於三世生者。過去生已滅故。未來無故不生。現在自已生故。非三世生。是則不生者結也。此意既不生即顯法界)。

4)若不可生,則不可滅;若不可滅,無所從來;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若無所去,則非常非斷;若非常非斷,則不一不異。(三例余不滅等七不明。顯法界有二。初例。后釋難。遍計所執體性是無。如石女兒。先自現不生。如何有過滅。亦不從未來因來。既是無來。何有謝過去。既不從未來來亦無謝過去。說誰為常斷。既無常斷。誰與諸法為一異。故不一異等也)。

5)何以故?(下第二釋難。但釋不一異有二。一釋不一難。二釋不異難。初中有四。初徵。二詰。三出過。四結成不一。此即初也)。

6)此若是一,則不異法界。(卻詰是一)。

7)若如是者,凡夫之人應見真諦,得於無上安樂涅槃;(出過也。若法界與五蘊一。如是者凡夫見五蘊時。應見真諦。以五蘊即是真如故。若許爾者。凡夫應得無上安樂。無上安樂即是大涅槃)。

8)既不如是,故知不一。(結成不一。既不如是成聖。亦不得安樂涅槃。故知不一)。

9)若言異者,(下釋不異難亦有四。初牒徵。二詰責。三出過。四結成。此初也。此難不一異也)。

10)一切諸佛菩薩行相即是執著,未得解脫煩惱繫縛,(二結責有三。一應是執着。二應未證涅槃。三應未離縛。以如前說不離斷常見故。是執着等)。

11)即不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過也。以有前三過諸佛現應不證。菩薩當應不證。以有執有煩惱故)。

12)何以故?一切聖人於行非行,同真實性,是故不異。(下結成不異。初假徵。何所以故不得法界與五蘊異。成云。一切聖人於行即五蘊。非行即法界。見同真實性,離一異相。是故不異者結)。

13)故知五蘊非有非無,不從因緣生,非無因緣生,(下例結成有二。初結成非生。次是聖所知下。結成前無名無相等。結前已生未生云非有非無。或此非有無通結八不。云非有非無,以有無故。所以非生滅等。五蘊真性不從因緣生。或遍計所執自性五蘊不從因緣生。依他五蘊非無因緣生。故知八不或約真如及遍計說。非依他起。設依依他說其八不。亦約遍計說)。

14)是聖所知,非餘境故,亦非言說之所能及,無名無相,無因無緣,亦無譬喻,始終寂靜,本來自空。(結成前無名等。是聖所知非余境等者。成前非校量之所能及。亦非言說等。成前無名無相。無因無緣者。成前非是因緣之所生故。亦非譬者。成前非譬喻之所能及。始終寂靜等者。結成五蘊能現法界)。

15)是故五蘊能現法界。(結也)。

16)善女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異真異俗,難可思量,於凡聖境,體非一異,不捨於俗,不離於真,依於法界,行菩提行。(佛教習學之方中。第三結勸修學。非住涅槃故異真。非住生死故異俗。此深行相難以分別尋伺之所思量。凡夫一切所見五蘊不離真如。聖者所見真如不離五蘊云不異。蘊如性別云不一。或聖見五蘊如幻。凡見為實云不一。同緣五蘊云不異。由二乘人見五蘊與法界異故。一向厭生死而求涅槃。凡夫見異故。一向怖涅槃而住生死。菩薩見於五蘊法界體非一異。故不捨俗不離於真。由得此平等法界理。不怖生死不樂涅槃。為此能修大悲大智二利妙行也)。


5.爾時,世尊作是語已,時善女天踊躍歡喜,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頂禮,而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菩提正行,我今當學。

[注釋](第三天女領悟奉依修學。文分為六。一天女喜悟修行。乃至六世尊與天授記成梵慶喜。此初也)。


6.是時索訶世界主大梵天王於大眾中,問如意寶光耀善女天曰:此菩提行難可修行,汝今云何於菩提行而得自在?爾時,善女天答梵王曰:大梵王!如佛所說,實是甚深。一切異生不解其義,是聖境界微妙難知。若使我今依於此法得安樂住,是實語者,願令一切五濁惡世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得金色三十二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花,受無量樂,雨天妙花,諸天音樂不鼓自鳴,一切供養皆悉具足。時善女天說是語已,一切五濁惡世所有眾生皆悉金色,具大人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花,受無量樂,猶如他化自在天宮,無諸惡道,寶樹行列,七寶蓮花遍滿世界,又雨七寶上妙天花,作天伎樂。如意寶光耀善女天即轉女身,作梵天身。

[注釋]1)是時索訶世界主大梵天王於大眾中,問如意寶光耀善女天曰:此菩提行難可修行,汝今云何於菩提行而得自在?(梵王請問修相有四。此初問如何觀解自在。索訶此云堪忍。界者即生死也。於中多怨難。菩薩能忍。因以立名。梵王者或云初禪王。或是第四禪王。大千主故。此菩提行離四句絕百非。難可解知。汝今云何知觀自在)。

2)爾時,善女天答梵王曰:大梵王!如佛所說,實是甚深。一切異生不解其義,是聖境界微妙難知。(下答有四。此初印難知)。

3)若使我今依於此法得安樂住,是實語者,(二請明證。此明實解。於此深理得自在智。非諸煩惱相用所動。名為安樂。依此正觀名住也)。

4)願令一切五濁惡世無量無數無邊眾生,皆得金色三十二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花,受無量樂,雨天妙花,諸天音樂不鼓自鳴,一切供養皆悉具足。(立誓願。表解凡聖不一異。故願成金色等。表解無男女相。故願現非男女。表出生死淤泥。願現坐蓮花。表因此解必當證得二勝果樂。願受無量樂。表能行因亦能教他行因。故願雨花。表能任運為他說法。願不鼓自鳴。表智證境為法行供。故願一切供養皆悉具足)。

5)時善女天說是語已,一切五濁惡世所有眾生皆悉金色,具大人相,非男非女,坐寶蓮花,受無量樂,猶如他化自在天宮,無諸惡道,寶樹行列,七寶蓮花遍滿世界,又雨七寶上妙天花,作天伎樂。(得祥瑞。以解稱真所願當遂。故願所現皆得隨心。乃至稱真理無限而修。故花遍法界)。

6)如意寶光耀善女天即轉女身,作梵天身。(轉女身。此自證成無定異相。故女身轉成男)。


7.時大梵王問如意寶光耀菩薩言:仁者!如何行菩提行?答言:梵王!若水中月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夢中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陽焰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谷響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

[注釋]1)時大梵王問如意寶光耀菩薩言:仁者!如何行菩提行?(此問行行之時作何行解。初問后答。此初問也)。

2)答言:梵王!若水中月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夢中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陽焰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谷響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答也。行相難知。舉喻以顯。此有四喻。一水月喻,喻無外境,而定心所行境得成,此除遍計性。謂定所取離心實有。故舉水月喻,雖無月境而以月生。二夢境喻,喻無心外愛憎之境而有愛憎境生。如夢所見。愛非愛身行菩提行不取為真。三陽焰喻,能取心心所迷亂故緣所取境,而非實有。菩薩以無分別智,於三輪境應如是知,無有真實。四谷響喻,所起語業化眾生時,如谷響聲。谷實無聲。但自出聲似彼谷響。故知菩薩為他說法觀如谷聲。由他緣現,但似谷聲。說法利生,實非出聲,為他說法。如是行菩提行也)。


8.時大梵王聞此說已,白菩薩言:仁依何義而說此語?答言:梵王!無有一法是實相者,但由因緣而得成故。梵王言:若如是者,諸凡夫人皆悉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答言:仁以何意而作是說?愚癡人異,智慧人異?菩提異,非菩提異?解脫異,非解脫異?梵王!如是諸法,平等無異。於此法界真如,不一不異,無有中間而可執著,無增無減。

[注釋]1)時大梵王聞此說已,白菩薩言:仁依何義而說此語?(第三問依何道理如是而說。於中有四。一問。二答。三難。四通。今問意云。既如水月等非實有者。依何修說耶也)。

2)答言:梵王!無有一法是實相者,但由因緣而得成故。(答也。如水月等無有一法是實有相者。但依假因緣故得修說)。

3)梵王言:若如是者,諸凡夫人皆悉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設難也。若由因緣假合之法能修說者。諸凡夫人皆因假成。悉應得菩提。此意。若有實能修之者可有得不得。既皆假有凡亦應得。此以因緣假有難應皆得也)。

4)答言:仁以何意而作是說?(為通有二。初總非。次通釋。后梵王是諸聖人下結成。此初也)

5)愚癡人異,智慧人異?菩提異,非菩提異?解脫異,非解脫異?(為通有三。法喻合。夫依俗諦是有愚智能行異。菩提、非菩提即善不善因異。解脫、非解脫果異。何作此說)。

6)梵王!如是諸法,平等無異。於此法界真如,不一不異,無有中間而可執著,無增無減。(聖者了知有無愚智等皆非定異。以於此中法界真如等法平等故皆不定異。無有中間者,諸法非定一等故。如水月無實,離增執。假有月,離減執故)。


9.梵王!譬如幻師及幻弟子善解幻術,於四衢道,取諸沙土草木葉等,聚在一處作諸幻術,使人覩見象眾、馬眾、車兵等眾,七寶之聚種種倉庫。若有眾生愚癡無智,不能思惟,不知幻本,若見若聞,作是思惟:我所見聞象、馬等眾,此是實有,餘皆虛妄。於後更不審察思惟。有智之人則不如是,了於幻本,若見若聞,作如是念:如我所見象、馬等眾,非是真實,唯有幻事,惑人眼目,妄謂象等及諸倉庫,有名無實,如我見聞,不執為實。後時思惟,知其虛妄。是故智者了一切法皆無實體,但隨世俗,如見如聞,表宣其事,思惟諦理,則不如是,復由假說,顯實義故。

[注釋]1)梵王!譬如幻師及幻弟子善解幻術,於四衢道,取諸沙土草木葉等,聚在一處作諸幻術,使人覩見象眾、馬眾、車兵等眾,七寶之聚種種倉庫。(舉喻也有三。初緣生幻境喻。次愚人執實喻。后智者知幻喻。此初也。幻師者喻佛。弟子者喻菩薩等。四衢道者,在四生處。解幻術巧方便智,取諸沙土等者。喻有彼機緣所樂之法,隨在一處,隨所受根熟生處,見象等者為現身。七寶等者為說法也。准下合意。此釋為好。又有余釋。廣如疏述。煩故且止)。

2)若有眾生愚癡無智,不能思惟,不知幻本,(下愚人執實喻有三。初不知幻本喻。次初見執實喻。后終亦不思喻。此初也。言幻本者,幻人幻緣皆名為本。喻無智故,不知五蘊,從緣假生)。

3)若見若聞,作是思惟:我所見聞象、馬等眾,此是實有,餘皆虛妄。(次初見執實喻。不知是假。隨所見聞分別,妄執將為實有。言空無我等皆虛妄無。不離有無增減之執)。

4)於後更不審察思惟。(后終亦不思喻。亦不審觀思量名義皆虛妄緣生也)。

5)有智之人則不如是,了於幻本,(后智者了達喻。了從緣生非空有空)。

6)若見若聞,作如是念:如我所見象、馬等眾,非是真實,(次初不執實喻。喻見諦理無漏智人。初知實無,離於有執。審思所以假有實無。此初也。知無象馬等實用,除增益執)。

7)唯有幻事,惑人眼目,妄謂象等及諸倉庫,有名無實,如我見聞,不執為實。(審思所以,假有實無。幻象馬等,但惑愚人眼耳。不執為實。離有無執)。

8)後時思惟,知其虛妄。(后思不實喻。思實無,離增執。了為無為,非如名言,有實身體也)。

9)是故智者了一切法皆無實體,但隨世俗,如見如聞,表宣其事,思惟諦理,則不如是,復由假說,顯實義故。(隨為他說喻。但隨世俗所見所聞,假說名言,表宣其事。表宣者是能詮。其事者是所詮。且隨世俗表宣其事。思惟實理無如所說。復隨俗方便假起言說。為彰第一真實義。故云復由假說顯實義故。無分別智,證入諦理,即不如是。心言絕故。此了俗有真諦中無)。


10.梵王!愚癡異生,未得出世聖慧之眼,未知一切諸法真如不可說故。是諸凡愚,若見若聞行非行法,如是思惟,便生執著,謂以為實,於第一義不能了知諸法真如是不可說。是諸聖人,若見若聞行非行法,隨其力能不生執著以為實有,了知一切無實行法、無實非行法,但妄思量行非行相,唯有名字,無有實體。是諸聖人,隨世俗說,為欲令他知真實義。如是梵王!是諸聖人,以聖智見,了法真如不可說故,行非行法亦復如是,令他證知,故說種種世俗名言。

[注釋]1)梵王!愚癡異生,未得出世聖慧之眼,未知一切諸法真如不可說故。(下合喻。初合愚人不了喻。言愚痴異生者,為簡大乘。見道已前,雖是異生。能分、能作唯識觀等,了如幻等。亦是未得出世本后二空惠眼,故今除卻。二乘雖得生空惠眼,了人我無。然未能得出世法空惠眼。故不了法我無。不知一切法之真如性離法相不可說故,不了幻本)。

2)是諸凡愚,若見若聞行非行法,如是思惟,便生執著,謂以為實,(合初見執實喻。初合執有。后合不了無。此初也。行者有為也。非行者無為也。如是思惟者,合后不能審察。便生執著者,合初遇境時。余文可知)。

3)於第一義不能了知諸法真如是不可說。(合不了無。由其無知不了第一義,不證知故。不知諸法性不可說,如言執實不知實無)。

4)是諸聖人,若見若聞行非行法,隨其力能不生執著以為實有,(合智者了達喻。初合自了達喻。后合為他假說喻。隨其力能者,初地已上,隨位證智,力能不生執實也)。

5)了知一切無實行法、無實非行法,但妄思量(合了知幻本喻。知從幻者,業、煩惱緣。或二乘者法執法執之情。妄思量起無如名言有實有為行法。實無為非行法也)。

6)行非行相,唯有名字,無有實體。(合后思假有喻。唯有世俗名言說之為有。無如彼所說實體真實是有)。

7)是諸聖人,隨世俗說,為欲令他知真實義。(合為他假說喻。隨世俗名言說為無為。為欲令他知為無為真實之義故)。

8)如是梵王!是諸聖人,以聖智見,了法真如不可說故,行非行法亦復如是,(第三段成有二。初結知真實無。后結隨俗說有。初也。聖人以無分別智,了一切法真如性離言不可說。知彼所說為無為法,亦但名言,無有實體。非無離言行非行法。但除其病不除法故)。

9)令他證知,故說種種世俗名言。(結隨俗說有。意令他證為無為法,捨凡成聖。隨於世俗說蘊處界等種種名言)。


11.時大梵王問如意寶光耀菩薩言:有幾眾生能解如是甚深正法?答言:梵王!有眾幻人心心數法,能解如是甚深正法。梵王曰:此幻化人,體是非有,此之心數從何而生?答曰:若知法界不有不無,如是眾生能解深義。

[注釋]1)時大梵王問如意寶光耀菩薩言:有幾眾生能解如是甚深正法?(第四問得益多少。於中有四。問、答、難、通。此初問也。此意梵王雖解眾樂能知。依眾執情實生為問。寄除執實令生知幻。而能起修)。

2)答言:梵王!有眾幻人心心數法,能解如是甚深正法。(二答也。一切眾生,有眾能知依他性心心數法如幻人等,則能解此甚深之法)。

3)梵王曰:此幻化人,體是非有,此之心數從何而生?(二難也。依俗執情幻定非有。能證心心法從何而生。非石女兒有心能證。此依執無難。寄除無見)。

4)答曰:若知法界不有不無,如是眾生能解深義。(為通。若定執有無,則不能悟知真如法界。雙離有無,行平等行,此等能悟。從緣生故,如幻有。無實性故,說是無。不如言說定實有無。如是眾生能解深義。此即令除有無、一異、常斷等執,行菩提行)。


12.爾時,梵王白佛言:世尊!是如意寶光耀菩薩不可思議,通達如是甚深之義。佛言:如是!如是!梵王!如汝所言,此如意寶光耀,已教汝等發心修學無生忍法。是時大梵天王與諸梵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頂禮如意寶光耀菩薩足,作如是言:希有!希有!我等今日幸遇大士,得聞正法。

[注釋]1)爾時,梵王白佛言:世尊!是如意寶光耀菩薩不可思議,通達如是甚深之義。(第三梵王贊悟深法)。

2)佛言:如是!如是!梵王!如汝所言,此如意寶光耀,已教汝等發心修學無生忍法。(第四世尊印述勝益。言如是者。印梵王言。已教汝等者。述得勝益。即慶贊也)。

3)是時大梵天王與諸梵眾,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頂禮如意寶光耀菩薩足,(第五梵王領悟歡喜有二。初改容虔敬。后慶自所聞。初也)。

4)作如是言:希有!希有!我等今日幸遇大士,得聞正法。(慶自所聞。一贊成勝德。二贊能利他。故重言希有。亦得遇。故重言如是)


13.爾時,世尊告梵王言:是如意寶光耀,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寶焰吉祥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說是品時,有三千億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八千億天子、無量無數國王臣民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注釋]1)爾時,世尊告梵王言:是如意寶光耀,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寶焰吉祥藏如來、應、正遍知、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第六佛與天授記成梵慶喜。號寶焰者。以聞金光明經故。吉祥者。於一切時與眾生作吉祥者。藏包含義。具足功德無有盡時。云吉祥藏也)。

2)說是品時,有三千億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第四大段明時眾聞經得益。多少有三。初明十地得不退益。次明十回向未得見道益。后明十住得不退益。此初也。不退有四。此行不退。入第八地相用煩惱不動故也)。

3)八千億天子、無量無數國王臣民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得見道益。顯揚云。極戚非惡趣。極忻非上二者。據頓悟者說。不障色界回心入。又約二乘說。非據大乘。達塵離垢者。遠塵是真見無間道。說斷見所斷煩惱故。離垢相見解脫道。說離粗重。若以種子名粗重者。即俱在無間。現種別說故也)。


14.爾時,會中有五十億苾芻,行菩薩行,欲退菩提心,聞如意寶光耀菩薩說是法時,皆得堅固不可思議滿足上願,更復發起菩提之心,各自脫衣供養菩薩,重發無上勝進之心,作如是願:願令我等功德善根悉皆不退,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王!是諸苾芻,依此功德如說修行,過九十大劫,當得解悟,出離生死。爾時,世尊即為授記:汝諸苾芻過三十阿僧祇劫,當得作佛,劫名難勝光王,國名無垢光,同時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同一號,名願莊嚴間飾王,十號具足。

[注釋]1)爾時,會中有五十億苾芻,行菩薩行,欲退菩提心,(后明十住是不退益有二。初得因益不退進修。后得果益因滿授記。前文有四。一先欲退心。二由聞住意。三復得勝進。四回向菩提。此初也)。

2)聞如意寶光耀菩薩說是法時,皆得堅固不可思議滿足上願,(由聞住意大菩提果名不可思議。由住不退必定得故。滿足上願。上願即求大菩提願。通自他利也)。

3)更復發起菩提之心,各自脫衣供養菩薩,重發無上勝進之心,(后得勝進有四。一重發求菩提。二修供養。三復願修勝行。四作如是願下願得不復退)。

4)作如是願:願令我等功德善根悉皆不退,(此願得不得退)。

5)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四回向也。上得因益)。

6)梵王!是諸苾芻,依此功德如說修行,過九十大劫,當得解悟,出離生死。(后得果益有二。初得至初地。后得當記。此初也。依此功德。更如說行至初回向位。故言過九十大劫。以十回向中修行之時各經十劫。當得無漏二空解悟。云當得解悟。出分段死,云出離生死。興公云:十信已滿修三十心心別經劫故。過九十大劫。廣如彼疏)。

7)爾時,世尊即為授記:汝諸苾芻過三十阿僧祇劫,當得作佛,劫名難勝光王,國名無垢光,(據當果記有六。一時節。過三十僧祇者。依果梁攝論。十地各三祇過十地數三十祇。二劫名。三國名也)。

8)同時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同一號,名願莊嚴間飾王,十號具足。(四成佛時。問如何五十億同時成佛。豈一世界多佛成道耶?答:有多說。且一說云:國劫佛名字雖同,據方器各別得同時作佛。故無妨難)。


15.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正聞持,有大威力。假使有人於百千大劫,行六波羅蜜無有方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書寫如是《金光明經》,半月半月專心讀誦,是功德聚於前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梵王!是故我今令汝修學,憶念受持,為他廣說。何以故?我於往昔行菩薩道時,猶如勇士入於戰陣,不惜身命,流通如是微妙經王,受持讀誦,為他解說。梵王!譬如轉輪聖王,若王在世,七寶不滅,王若命終,所有七寶自然滅盡。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經王若現在世,無上法寶悉皆不滅,若無是經,隨處隱沒。是故應當於此經王,專心聽聞,受持讀誦,為他解說,勸令書寫,行精進波羅蜜,不惜身命,不憚疲勞,功德中勝,我諸弟子應當如是精勤修學。

[注釋]1)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經典,若正聞持,有大威力。(第五大段校量。明勝勸令受行。文分為三。此初標勝也)。

2)假使有人於百千大劫,行六波羅蜜無有方便;(次校量有二。初校量勝。次勸持。就初又三。此初舉劣)。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書寫如是《金光明經》,半月半月專心讀誦,是功德聚於前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余二文也。其文可見)。

4)梵王!是故我今令汝修學,憶念受持,為他廣說。(第三勸學有三。初勸)。

5)何以故?(徵也)。

6)我於往昔行菩薩道時,猶如勇士入於戰陣,不惜身命,流通如是微妙經王,受持讀誦,為他解說。(釋也。有三。法喻合。此初法也。其文可見)。

7)梵王!譬如轉輪聖王,若王在世,七寶不滅,王若命終,所有七寶自然滅盡。(喻也。七寶喻七聖財。此經如王。功德如寶)。

8)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經王若現在世,無上法寶悉皆不滅,若無是經,隨處隱沒。(合也。無上法寶者。即七聖財等即是。經義如縱貫花。故經無亦無)。

9)是故應當於此經王,專心聽聞,受持讀誦,為他解說,勸令書寫,行精進波羅蜜,不惜身命,不憚疲勞,功德中勝,我諸弟子應當如是精勤修學。(有三。初於經起法行。二明得勝功德。三我諸弟子下經結勸令行。精進者即令行法行)。


16.爾時,大梵天王與無量梵眾,帝釋、四王及諸藥叉,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皆願守護流通是《金光明》微妙經典,及說法師若有諸難,我當除遣,令具眾善,色力充足,辯才無礙,身意泰然,時會聽者皆受安樂。所在國土,若有飢饉、怨賊、非人為惱害者,我等天眾皆為擁護,使其人民安隱豐樂,無諸枉橫,皆是我等天眾之力。若有供養是經典者,我等亦當恭敬供養,如佛不異。

[注釋]1)爾時,大梵天王與無量梵眾,帝釋、四王及諸藥叉,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第六大段天等聞敕願護流通。分之為四。初請護法儀。三次正願守護。三佛贊記。四天等喜受。此初也)。

2)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皆願守護流通是《金光明》微妙經典,(願守護中。文有其四。一護正法。二護法師。三護國土。四護供養者)。

3)及說法師若有諸難,我當除遣,令具眾善,色力充足,辯才無礙,身意泰然,(護法師。護法師有五。一除惡。二得善。三身安。四具辯。五心泰)。

4)時會聽者皆受安樂。(護聽眾也)。

5)所在國土,若有飢饉、怨賊、非人為惱害者,我等天眾皆為擁護,使其人民安隱豐樂,無諸枉橫,皆是我等天眾之力。(護國土有四。一除飢饉。二除怨賊。三除非人。四結守護。我等天眾下是)。

6)若有供養是經典者,我等亦當恭敬供養,如佛不異。(護供養者)。


17.爾時,佛告大梵天王及諸梵眾乃至四王諸藥叉等:善哉!善哉!汝等得聞甚深妙法,復能於此微妙經王發心擁護及持經者,當獲無邊殊勝之福,速成無上正等菩提。時梵王等聞佛語已,歡喜頂受。

[注釋]1)爾時,佛告大梵天王及諸梵眾乃至四王諸藥叉等:善哉!善哉!汝等得聞甚深妙法,(下佛贊記有四。一贊聞法。二贊護法。三贊獲寶。四與授記。初也)。

2)復能於此微妙經王發心擁護及持經者,當獲無邊殊勝之福,速成無上正等菩提。(贊護法等三文也)。

3)時梵王等聞佛語已,歡喜頂受。(第四天等喜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