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雜阿含-256-258

三九(二五六)摩訶拘絺羅一;cf.增壹阿含經(三四)一經。s.22.122 sīl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尊者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卻坐一面。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我說不?舍利弗言:隨仁所問,知者當說。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

3.不知色無常,色磨滅法,色生滅法
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如(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不如。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4.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又問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5.知色無常,色磨滅法,色生滅法
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又問:何所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知。
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是二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四0(二五七) 摩訶拘絺羅二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云何為無明?誰有此無明?
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卻坐一面。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少暇為我說不?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說。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復云何為無明?誰有此無明?

3.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滅道跡不如實知
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知?謂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滅道跡不如實知。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識滅、識滅道跡不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4.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滅道跡如實知
又問舍利弗:云何為明?誰有此明?舍利弗言: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明。又問:何所知?舍利弗言: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滅道跡如實知。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滅、識滅道跡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是二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四一(二五八) 摩訶拘絺羅三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無明者為何謂耶?誰有此無明?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相娛悅已,卻坐一面。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所謂無明,無明者為何謂耶?誰有此無明?

3.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
舍利弗言:不知是無明。不知何等?謂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如實見,不無間等,若闇,若愚,是名無明。成就此法者,名有無明。

4.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又問: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舍利弗言:知者是明。為何所知?舍利弗言: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如實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者,名為有明。時二正士各聞所說,歡喜而去。

I.無常、磨滅法、生滅法
[經文] 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
[論說]復次、修觀行者,由三處故,於諸行中無愚癡住。何等為三?一、於過去諸行,如實了知是無常性;二、於現在諸行,如實了知是滅法性;三、於未來諸行,如實了知生滅法性。彼由如是,於三世行無有愚癡,不染污心安樂而住,墮在明數。與此相違,當知即是有愚癡住,墮無明數。
[解]復次、修習觀的行者,由於三個地方的緣故,對於五蘊諸行中,能夠沒有愚癡而住。哪三種?第一、對於過去五蘊諸行,已生已滅,如其真實了知是無常性。第二、對於現在五蘊諸行,已生未滅,如實了知現在五蘊諸行是具有滅盡的性質。第三、對於未來五蘊諸行,未生未滅,如實了知未來五蘊諸行,是具有生起、滅盡的性質。彼修觀行者,由於這樣三個地方,對於三世五蘊諸行沒有愚癡,不染污心,安樂而住,屬於明的範圍。與這個互相違背,應當知道就是具有愚癡而住,屬於無明的範圍。

II.三種煩惱異名
[論說]復有三種煩惱異名,多分說在煩惱品中:一、貪異名,二、瞋異名,三、癡異名。貪異名者 ,亦名為喜,亦名為貪,亦名為顧,亦名為欣,亦名為欲,亦名為昵,亦名為樂,亦名為藏,亦名為護,亦名為著,亦名為希,亦名為耽,亦名為愛,亦名為染,亦者為渴。瞋異名者,亦名為恚,亦名為憎,亦名為瞋,亦名為忿,亦名名損,亦名不忍,亦名違戾,亦名暴惡,亦名蜇螫, 亦名拒對,亦名慘毒,亦名憤發,亦為怒憾, 亦名懷慼住,亦名生欻勃。癡異名者,亦名無智,亦名無見,亦名非現觀,亦名惛昧,亦名愚癡,亦名無明,亦名黑闇。如是等名,當知如前攝異門分多分已辨。喜貪差別,我今當說。緣依止受所生欣樂,說名為喜;緣生受境所起染著,說名為貪。又於將得境生名喜;若於已得境生名貪。又於已得臨將受用名喜,即於此事正受用時名貪。又於能得境界方便名喜;即於境界名貪。又於後有名喜;於現境界名貪。又於所愛他有情類榮利名喜;於自所得榮利名貪。
[解]1)還有三種煩惱的不同名稱,大多的部分都在煩惱品類之中?哪三種?一、貪異名,二、瞋異名,三、癡異名。
第一、什麼是貪的不同名稱?亦名為喜,亦名為貪,亦名為顧,亦名為欣,亦名為欲,亦名為昵,亦名為樂,亦名為藏,亦名為護,亦名為著,亦名為希,亦名為耽,亦名為愛,亦名為染,亦者為渴。
第二、什麼是瞋的不同名稱?亦名為恚,亦名為憎,亦名為瞋,亦名為忿,亦名名損,亦名不忍,亦名違戾,亦名暴惡,亦名蜇螫, 亦名拒對,亦名慘毒,亦名憤發,亦為怒憾, 亦名懷慼住,亦名生欻勃。
第三、什麼是癡的不同名稱?亦名無智, 亦名無見,亦名非現觀,亦名惛昧,亦名愚癡,亦名無明,亦名黑闇。如是等名,當知如前攝異門分多分已辨。
2)喜與貪的差別,我現在應當說明。緣依止受,就是緣慮身心自體的感覺,所生起的欣樂,說名為喜。緣生受境,就是緣慮境界的感覺,所生起的染著,說名為貪。又對於將要得到的境界而生起的欣樂,名為喜。若是對於已經得到的境界而生起的欣樂,名為貪。又對於已經得到,臨近於將要享受使用,名為喜。就是在這件事情上,正在享受使用的時候,名為貪。又對於能得境界的行動或方法,名為喜;就是對於能得境界,名為貪。又對於後有,名為喜;對於現有的境界,名為貪。又對於所愛的其他有情類別所得到的功名利祿,名為喜;對於自己所得到的功名利祿,名為貪。

III.攝異門分T30,770c
1.貪異名
1)復次,染者,謂樂著受用故。
2)著者:謂即於彼無所顧惜故。
3)饕餮者:謂希望未來所得受用事故。
4)吞吸者:謂彼所餘助伴煩惱所吞吸故。
5)迷悶者:次後當說。
6)耽著者:謂堅執已得,無所營為故。
7)貪求者:謂追求未得,勤加行故。
8)欲者:謂於未得已得,希求獲得及受用故。
9)貪者:謂於受用,喜樂堅著故。
10-11)親昵及愛樂,如所親昵、所愛樂中,應知其相。
12)藏者:謂於內所攝自體中愛故。
13)護者:謂於他相續中愛故。
14)執者:謂於我所中愛故。
15)渴者:謂倍增希求故。
16)所染者:謂貪居處故。
17)所憍者:謂七種憍所居處故。
18)所欲者:謂種種品類受用貪欲所居處故。
19)所親昵者:謂是過去諸顧戀愛所隨處故。
20)所愛樂者:謂是現在諸欣喜愛所隨處故。又現法中串所習愛,名為親昵。宿世串習所發生愛,名為愛樂。
21)所迷悶者:不能於中觀察功德及過失故。
22)所貪著者:是耽樂心所居處故。
23)所縛著者:是貪瞋癡所居處故。
24)所希求者:能生愛故。
25)所繫縛者:是一切結所居處故。
26)是惡者者:謂能和合不善法故。
27)為令現前而喜樂者:謂希望故。
28)為令現前而言說者:謂以語言而追求故。
29)為令證得而遽務者:謂生貪著身追求故。
30)耽著而住者:謂得已,抱持而不捨故。
31)等染者:謂於樂受起貪欲故。
32)等惡者:謂於苦受起瞋恚故。
33)等愚者:謂於三受起愚癡故。
34)顧戀者:謂於過去故。
35)繫心者:謂於未來故。
36)劬勞者:謂由彼因緣正起追求故。
37)熾然者:謂所欲果遂起染污心故。
38)燒者:謂所欲衰損起染污心故。
39)惱者:謂所得變壞故。
40)為祈禱者:顯示取著吉祥愛故。
41)為觸對者:顯示取著摩執愛故。
42)為希求者:顯示取著與利愛故。
43)為欣悅者:顯示取著如意思惟所有愛故。
44)又於諸欲其心趣入清淨、乃至廣說於五種出離界,應知如前三摩呬多地已說。
45)言憍醉者:謂與三憍共相應故。
46)極憍醉者:謂依上憍遍於諸惡不善法中,能令其心不防護故。
47)趣憍醉者:謂於憍醉所有因緣受學轉故。
48)於諸欲中生等憍者:謂不觀過受用欲故。
49)平安者:謂樂受自相故。
50)領受者:謂諸受共相故。
51)趣受者:謂餘受因相故。
52)又欲貪、堅著、拘礙、饕餮等貪,如聞所成地已說。

2.瞋異名
1)復次言內垢者:謂於怨意樂,堅持不捨故。
2)內忌者:謂於所愛障礙住故。
3)內敵者:謂能引發所不愛故。
4)內怨者:謂能引發所不宜故。
5-7)又不可喜、不可樂、不可愛等、翻可喜等,如前應知。
8)又言苦者:謂彼自性苦,亦隨憶念苦故。
9)損害者:謂現前苦故。
10)違逆者:謂於三世思惟苦故。
11)不順意者:謂現有苦能損害故。
12-16)又苦、猛利、堅鞕、辛楚、不可意等,如攝事分我當廣說。
17)又暴惡者:是其總句。
18)蜇螫者:麁言猛切故。
19)怨字語者:謂造文字無有依違麁獷言故。
20)怨嫌者:謂毀辱所依故。
21)憤發者:謂出言顯發惡意樂故。
22)恚害者:謂以手等而加害故。
23)顰蹙而住者:謂憤害已後,顰蹙眉面,默然而住故。
24)遍生憤恚者:謂數數追念不饒益相,深懷怨恨,惱亂心故。
25)若生煩惱惱亂其心,由此因緣便住於苦。如說苾芻懈怠雜諸惡,便住於眾苦。
26)有苦者:謂彼攝受未來苦故。
27)有匱者:謂彼遠離諸善品故。
28)有災者:謂彼能為餘惑因故。
29)有熱者:謂於後時發熱惱故。又言苦者:是其總句。有苦者:謂憂苦相應故。有匱者:謂樂受變壞故。有災者:謂在不苦不樂受中,於二不解脫故。有熱者:謂於樂等如其所應有貪瞋癡火故。有於過去有苦;於未來有匱。
30)又害者:謂顯示攝受上品怨嫌故。
31-32)敵者、怨者,如前已說。
33)又摧伏者:謂與未生士用生相違故。
34)破壞者:謂與生已士用住相違故。
35)為他所勝者:謂與未生功能生相違故。
36)落在他後者:謂與已生功能住相違故。
37)又不摧伏、不破壞、非所勝、有所勝者:如是諸句,由前諸句其義應知。

3.癡
1)復次在前際無智者:謂於過去諸行無常法性、不了知故。
2)於後際無智者:謂於現在諸行盡滅法性,不了知故。
3)於前後際無智者:謂於未來諸行當生法性,及當生已當盡法性,不了知故。
4)彼於如是不了知者:謂依前際等起不如理思惟:我於過去世、為曾有耶?乃至廣說:我為是誰?誰當是我?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如是依前後際不如理作意,故於如是無常法性,愚癡不了。於諸行中我見隨逐;於內於外俱於二種唯有法性,不能了知。
5)內謂內處,外、謂外迹。內外、即是根所住處,及以法處。由彼諸法、於內可得;又是外處之所攝故。
6)於業無智者:謂於諸業唯有行性、不能了知,而妄計度我為作者。
7)於異熟無智者:謂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若餘境界、業因所起,妄計自在、作者、生者。
8)於業異熟無智者:謂遍愚一切,獲得誹謗業果邪見。此即宣說外道異生、於諸法中所有無智。
9)於佛無智者:謂不了知如來法身及諸形相。
10)於法無智者:謂不了知善說等相。
11)於僧無智者:謂不了知善行等相。
12)於苦等無智者:謂如諸經所分別相,及十六行中,不了知故。
13)於因無智者:謂於無明等諸有支中,能為行等所有因性,不了知故。
14)於因所生無智者:謂於行等諸有支中,從無明等因所生性,不了知故。
15)又於雜染清淨品法,謂不善、善、有罪、無罪、過患、功德相應故。
16)隨順黑白,謂無明明分故。
17)黑黑異熟、白白異熟、及有對分,謂即黑白黑白異熟。如是一切皆從因緣之所生故;名為緣生。於彼一切、不了知故,名為無智。
18)或於六觸處不能如實遍通達者:謂於六處順樂受等觸所生中,彼滅寂靜,不能如實遍了知故。

4.無明的名義
1)又此加行不能如實於法通達知見現觀者:謂即於彼法、不如實知故。於彼於此者:於如所說、或所未說。
2)無知者:於不現見。
3)無見者:於現見現前。
4)無現觀者:於如實證不由他緣。
5)黑闇者:於其實事不正了知。
6)愚癡者:於不實事妄生增益。
7)無明者:於所知事不能善巧。於彼彼處不正了知;謂於彼彼所說義中及於名句文身、不能解了。
8)昏闇者:成就誹謗一切邪見。
9-11)又障、蓋、無眼等,廣說如攝事分。
12-15)又覆蔽、隱沒、昏昧、遍昏昧等,廣說如愛契經。
16)不恭敬者:不修恭敬故。
17)不尊重者:不信彼德故。
18)不貴尚者:令彼所欲,有匱乏故。
19)不供養者:不施利養故。又不恭敬乃至不供養者:當知展轉後句釋前。又不恭敬不尊重不信有而聽聞法等,廣說如攝決擇分。
20)又不承聽者:不欲聞故。
21)不審聽者:心散亂故。
22)不住奉教心者:不欲修行故。
23)不修正行者:於法隨法,不如意樂正修行故。
24)又不受學轉者:於大師聖教,不能證故。
25)又樂睡眠虛度生命者:是其總句。
26)唐捐者:不能修往善趣因故。
27)無果者:不能得彼善趣果故。
28)無義者:不能修得涅槃因故。
29)無利者:不能得彼涅槃果故。
30)又問少病惱不者:界無不平等故。
31)少事業不者:加行事業無不平等故。
32)起居輕利不者:希須飲食既飲食已,易消化故。
33)又務、力、樂、及無罪等、如聲聞地食知量中,已說其相。
34-35)又不簡擇、不極簡擇等,廣說如聲聞地。
36-37)又不思惟、不稱量等,廣說亦如聲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