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四(四二)七處三觀;S.
22. 57. Sattaṭṭhāna;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0,T28,
597b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七處善,三種觀義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3.七處善
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4.色如實知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
云何色集如實知?愛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
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如是色滅如實知。
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
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
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5.受如實知
云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
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
云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
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
云何受患如實知?若受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
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6.想如實知
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
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
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
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
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
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7.行如實知
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
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
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
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8.識如實知
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
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
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
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
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
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
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
比丘!是名七處善。
9.三種觀義
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
10.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11.結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七處善,三種觀義
[經文]
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論說]復次,應知於異生位,先於五處得善巧已,後於學位,即於如是五種處所,更以五種差別行相,審諦觀察,能令獲得速疾通慧。何等名為五種行相?謂觀察諸行,諸行因緣,雜染因緣,清淨因緣,[清淨]。滅寂靜故,趣向清淨道出離故。諸行種種眾多性故,各自種子所生起故,各待餘緣所生起故。T30,794c
[解]1)復次,應該知道在異生的階段,首先對於五蘊這個地方,以五種行相觀察,已經得到善巧,然後在有學的階段,就是對於這樣的五種地方,更進一步,以五種不同的行相,謹審、真實的觀察,能夠令你獲得速疾通慧。
2)哪五種行相?
第一、就是觀察諸行,諸行因緣,雜染因緣,清淨因緣,[清淨]。滅寂靜故。
第二、趣向清淨道出離故。
第三、諸行種種眾多性故。
第四、各自種子所生起故。
第五、各待餘緣所生起故。
[me:若依經文是七處善三種觀,cs41是凡夫位修:苦、集、味、患、離。於此cs42,學位當修:七處善三種觀,苦:觀察諸行;集:諸行因緣;味:雜染因緣;患:清淨因緣;離:清淨故;滅:寂靜故;道:趣向清淨道;蘊:諸行種種眾多性故;界:各自種子所生起故;處:各待餘緣所生起故。(T30,433c-434a)]
II.七處三觀相關問題
[參考]
1.見道前修
1.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T27,
5c:
若順次第說諸功德者,應先說不淨觀或持息念等,次說念住,次說三義觀,次說七處善,次說煖,次說頂,次說忍,然後應說世第一法。
1.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5,T27,
22b:
聞所成者,謂於聖教決擇文義。思所成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修所成者,謂煖、頂、下中忍。
1.3.成實論,卷16,T32,370c:
問曰:經中說:若行者有七方便三種觀義,於此法中速得漏盡。是何智耶?
答曰:七方便,名聞慧、思慧。所以者何?心未定者作如是觀,謂此是色、色集、色滅、及色滅道、色味、過、出。
問曰:若是聞、思慧者,何故言速得漏盡?
答曰:雖是聞慧、思慧。如是分別五陰,能破我心,故說速得漏盡。
2.見道後修
2.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59b:
問:世尊何故說此契經?
答:有諸學者已入見道,住修道中,為修所斷煩惱所惱,世尊欲令修彼對治,告言:汝等已得聖道,何不依之斷餘煩惱,如勇健人為怨所惱,他人告曰:汝既勇健,寧不害怨,而為彼惱?
復次,有諸學者已得初果,於後勝果不作加行。設作加行不如實知,世尊欲令起勝加行告言:汝等若能不捨先得預流諸加行者,不久必獲究竟漏盡。佛為彼故說此契經。
2.2.應知於異生位,先於五處得善巧已,後於學位,即於如是五種處所,更以五種差別行相,審諦觀察,能令獲得速疾通慧。何等名為五種行相?謂觀察諸行,諸行因緣,雜染因緣,清淨因緣,滅寂靜故,趣向清淨道出離故;諸行種種眾多性故,各自種子所生起故,各待餘緣所生起故。T30,794c
2.3.大乘義章,卷4,T44,
552a:
七方便者,先就色論,後類諸法。七名是何?一者觀色。二觀色集。三觀色滅。四觀色道。五觀色味。六觀過。七觀色出。
言觀色者,觀色果報,苦諦觀也。
觀色集者,觀色因緣,集諦觀也。
觀色滅者,觀色盡處數滅無為,滅諦觀也。
觀色道者,觀色對治無漏之道,道諦觀也。
觀色味者,觀察前色能生愛味。
觀色過者,觀察前色能生苦過。
觀色出者,觀色得滅出離生死。
何故不說觀色生道?釋言:生道即是第八第一義觀,為是不論。色中既然,諸法同爾。此七能與第一義觀為方便故,名為方便。此之七種位,在何處?若依毘曇,前四方便有四現忍及見道中,後三在於修道之中。依如成實,此七門在聞、思地中。」
3.三觀
3.1.身、五陰、六衰
3.1.1.七處三觀經,卷1,T02,
876c:
觀身為一色,觀五陰為二,觀六衰為三,故言三觀。
3.1.2.雜阿含經,卷1,T02,
499b:
觀身為一色,觀五陰二,觀六衰三,故言三觀。
3.2.無常、苦、空無我
3.2.1.成實論,卷16,T32,
373b:
能令老死相續故,說無常、有為、作起、從眾緣生、盡相、壞相,即是無常行。離相,即是苦行。滅相,即是空、無我行。所以者何?此中色性滅,受想行識性滅,是名三種觀義。
3.2.2.成實論,卷16,T32,
370c:
三種觀智,謂觀有為法無常、苦、無我。若以陰、界、入門觀有為法,則無義利。
問曰:若爾者,前過中,已說無常、苦。出中,已說無我。何故復說此三種觀耶?
答曰:習學三種。先聞、思慧,然後修慧。先於聞、思慧中說七種,後修慧中說三種。所以者何?若無常苦壞相名壞無常,非行無常。雖說除欲染,不說云何除?後乃說三種觀義。
3.3.評說
大乘義章,卷4,T44,
552a:
三觀者,若依毘曇,說陰、界、入,以為三觀,此觀在於念處位中。若依成實,說觀無常、無我及苦,明之為三。此觀在於四現忍[四善根]中。
4.七處善與見道、修道
4.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60c:
問:何故見道中說四處善?修道中但說三處善耶?
答:以見道,處所決定、對治決定,非修道故。
復次,以見道,所緣決定、對治決定,非修道故。
復次,以見道,初得見諦,初得現觀。修道已得見諦,已得現觀故。
復次,以見道,初得聖種性,初得聖行相。修道已得聖種性,已得聖行相故。
4.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61a:
問:何故見道中先說苦諦,後說集諦?而修道中先說集諦,後說苦諦耶?
答:見道中,依現觀次第。修道中,依因果次第,故作是說。
復次,見道中依見次第。修道中,依說次第,故作是說。以見次第先果後因,說次第先因後果故。
復次,佛依修道為愛行者,說斷愛法作如是言:汝等先應觀察諸蘊味,觀察味已,見味過患;見過患已,能速出離。
復次,修道位中,已於生死有分齊,故不多厭苦。但為煩惱擾濁心,故多厭煩惱。諸煩惱中,愛數行故,多分厭愛。故修道中先觀愛味,次觀愛患,後觀愛出。
復次,愛於現在最能引心馳流諸境,愛於未來最能潤有令不斷絕,故諸聖者厭愛心增。修道位中先觀愛味,次觀愛患,後觀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