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講
施隨念
聖弟子對於自己佈施的功德,應隨時這樣地回憶:
在佈施的時候,我是否為了解脫而佈施?
我是否逈向於涅槃?
我是否不染著財物?
我是否不染著佈施的果報?
我是否常常自己親自佈施?
我是否樂於佈施?
佈施之前、正在佈施的時候、佈施之後,內心都很高興、清淨、沒有後悔。
我是否以平等心而佈施?對於父母妻子等是否平均分配財物?
解析
佛弟子可以隨念六件事情,尤其是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或是快要臨終的時候,要回憶自己曾做過的善法。佛、法、僧是一般佛弟子會容易想到的;戒、施、天也是。戒,就是你守得那些戒法,曾經做得很好,你起歡喜心。或者曾經佈施,起歡喜心。天,就是天人所具備的條件信 戒 聞 捨 慧你也具備。
解脫施
解脫施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1. 我佈施的目標是為了涅槃。2. 我佈施的心態是沒有染著的。所以可理解成:我佈施的目標是涅槃,以解脫作為我的目標。以及,我的心以不染著狀態,而佈施,那也是一種解脫。這是從心與目標不同,來解說。
常自手施
佛教有兩個名詞:施者與施主。我拿東西給你,我是做這個動作的人叫施者。例如過年媽媽叫小孩子拿東西給師父,小孩子就是佈施者。但是東西原是屬於誰的?是媽媽的,所以媽媽叫施主。做佈施這個動作的那個人叫施者;佈施物的主人是施主。施者可以是施主,也不一定是施主。施者是親自佈施者,施主則不一定親自佈施。
樂於佈施
對佈施這件事情你很歡喜。什麼叫歡喜?佈施之前、正佈施的時候、佈施之後,心都很高興。不會悔施,後悔這個人我不應該給他,因為他做過什麼壞事或他怎樣…這種就後悔。悔施,就損減功德,價值、效果就稍微低了。
平等施
佈施的時候,用平等心來佈施,不會區分這個人是長老給多一點,這個人是剛出家、年輕的小沙彌給少一點,不平等施。或是說這個人很有修行給多,這個人沒有修行給少,心是平等,沒有這種區別。佈施的時候,不在乎對方的戒定慧如何,就是佈施給每一個人。
在《阿含經》就有一個故事很有趣。有個叫質多長者算是初果聖人,他在佈施的時候,天人跟他講說這個某某人是初果、這個人是二果、這個人是三果、這個人是凡夫,不用佈施給他太多….而質多長者因為是初果聖人,他說:在我的眼中每一個人都一樣,不因為他是初果、二果、三果而有差別。一般很難做到,因為我們看到一個人的外表、功德、優點、缺點,心裡有不同的評價,要平均的給,有時候給不出來。
Dānapati施主、檀主、檀越
這個名相在法會常看到。Dāna是佈施,pati是主人,翻譯成施主,翻譯得很好,就是佈施的主人。漢譯的時候,有時候只取Dāna這個音,叫檀那,翻音不翻義。檀主,取前面的音Dā,na省略就變成檀主。檀越,取Dā這個音,後面又不取,而用越字。越,就是佈施可以超越貧窮。變成檀是因,越是果,亦即佈施的功德/好處就是超越貧窮。在一般的法會裡面會用到檀主、檀越,其實這跟施主的意思都是一樣。
佈施的功德,這裡只講佈施者的心情,並沒有講佈施對象的差別。提到佈施者應該用什麼心態來佈施,不用考慮到佈施的對象,考量到自己會比較具體、明確。
**經文《三十一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時,舍利弗謂輸屢那: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不如實知,色滅不如實知,色滅道跡不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斷色。
如是,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滅道跡不如實知故,不堪能斷識。
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色滅道跡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斷色。
如是,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如實知,識滅如實知,識滅道跡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斷識。
輸屢那!於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舍利弗言:
「若色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又問:「若[識]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聖弟子於色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聖弟子於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時,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已,去。
第三十一經跟下一部三十二經其實剛好是一組。這部經已經把佛教的重點講完,叫做苦 集 滅 道。先把這部經的大要稍微解說,這個地方如果了解的話,會很有意思。不堪能斷色我們如果把句子倒過來念:如果想要斷色,應該具備什麼條件?斷色的意思是斷除對色(認為是我跟我所)這一部分。如果把斷色這個名相改成斷病,我若有病,得找方法,怎麼樣可以把疾病去除;必須要知道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這四件事情。知道的話,就有能力斷掉這病;不知道則無法去病。這部經告訴我們,有無能力斷此五蘊病的大前提,是如實知:你知不知道?知道什麼?→就是「四聖諦」。這一點很重要,佛教一直很強調遍知→斷:我們一直想解決生命中的很多困難、痛苦、不快樂的事物,但是要解決它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要知道,不知道就無法解決。佛教在講四聖諦的時候,講一個關鍵,叫做知跟斷,只有知才能斷掉你的問題!這個很重要。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不開發智慧,問題是不可能解決的。佛陀講一些觀念跟方法,那你能不能開發你的智慧?智慧不能開發,煩惱就是不能解決!為什麼?我的心要做什麼選擇、什麼思考,只有我的心在運作,佛陀不能操控我這部分的選擇權,所以為什麼知/開發智慧這一部分要靠我們自己。
世尊跟我們分析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想解決一個問題,一定要知道四件事/層面:
例如治療疾病,什麼症狀?什麼原因?預後如何?以什麼方法處理?
有一點很值得思考:有病,想要倒推、確定是什麼原因引發的病,從果推因有很多種可能性,這不容易。但是,從因到果卻是很明確。當有問題的時候,嘗試要找到原因,很不容易。有很多處理問題的模式,但是病因假如不確定,多數方法都是暫時性。從症狀,找原因,很難。像遇到一個問題,要作判斷時,是根據片面/局部的資訊,還是按照全面的資訊來做判斷?
舉一個心理學的例子:假設問一年輕人,第一個問題,你今天快不快樂?第二個問題,你這個月約會幾次?如果將這兩個問題次序顛倒,問題一樣但是次序不一樣,答案不會相同。如果先問你快不快樂?你可能會聯結,從有記憶開始到今天為止快樂、不快樂的事情,全面考量、省察,會過濾很多訊息。第二個問題(一個月約會幾次)就變成只是很單純的資訊而已。但是問題次序倒過來的話,先問你片面訊息,一個月約會幾次的時候,也許快樂的回憶現前,判斷是我快樂,這個訊息會變成取代全面訊息。在現實上我們常常用片面的訊息來判斷全面的東西。比如說有一個人結婚20年,第21年離婚,若被問婚姻快不快樂,他一定說不快樂,為什麼?因為結果是離婚,她忘了二十年裡也是有快樂的,但被最後一年的離婚傷痛全否決歸零,這合理嗎?我們傾向以最先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訊息、念頭、想法或感覺,來對我們這一生所經歷過的每一件事情做判斷。這樣的思考模式,在我們生活中很頻繁!所以,腦袋裡出現什麼念頭,最先出現的往往被拿來當判斷-該做不該做、好不好、高興不高興,都是根據腦袋先出現的影像而定。對自己的評價也是如此-做十件事情,九件成功只有一件失敗,但是會擴大失敗感,而把其他的九件好事情抹煞,以此評價自己是失敗的。片面的判斷容易出錯。
再來,當你找到病跟病的原因出在哪裡,用什麼方法是最安全、最正確、最快?這又不一定。普及方法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迅速,快速方法不一定安全,方法可能很多,但是哪一個方法又是最好的呢?這個方法用了,病痊癒是完全的呢?還是暫時的呢?不知道!除非把病因處理掉,病才能處理掉。
所以,佛陀跟我們分享一個很重要的資訊,想解決問題必須要從苦、集、滅、道四個角度來看問題。這四個角度都知道才能處理問題,不知道的話,雖然下手,卻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苦
佛教講的苦諦是指世間,世間包括我們的器世間跟有情世間。器世間,就是眾生所居住的世界。為什麼用器呢?器像盆、器皿,上面可以放眾生,例如我們的世界-地球就是乘載眾生的大器皿。器世間有所謂的三界-欲界、色界跟無色界。有情世間,就是有生命體的眾生分別安住在欲界、色界跟無色界裡面。欲界,分成欲界天、人跟三惡趣。所以,先知道佛教講苦諦範疇是包括生命體跟沒有生命體這兩個範疇。為什麼把有情、器世間叫做苦諦呢?因為器世間會有成、住、壞、空的現象出現,所以它也是無常。為什麼把有情世間也叫苦諦呢?因為只要眾生一出生,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等八苦就跟著你走。或是從有情的五蘊身心感受的層次而言,苦可分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不好的感受是苦苦;快樂的感受會變壞叫壞苦;不快樂也不痛苦,很平淡,叫行苦,因為它不穩定,只要有煩惱,苦跟樂會再現起,這就是為什麼器世間跟有情世間都是苦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