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講
第一個苦為什麼是聖諦,一般人可以觀察到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這七個沒問題,他們知道這是苦。但是五蘊本身存在就是苦,這就只有聖人才看得懂。一般人會認為沒病很健康,怎麼會是苦呢?很有錢、長得很漂亮,怎麼會是苦呢?想要什麼都有,怎麼會苦呢?因為後面有苦跟著你,只有聖者看得到。好像很好,什麼都具足,但是在你沒有把問題的原因-集 斷除之前,這些苦緊隨在後。雖然沒有馬上呈現出來,但是隨時隨刻都會現起,這是很恐怖的!就好像你很有錢,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從一千萬變成一萬塊都沒有,有變無的巨大差距會讓人很怕。表面的苦大家都看得到;比較深層的、本質的苦一般看不到。所以前面七個苦其實不能叫做聖諦,應該叫諦,它是一個真理、一個事實。但是第八個苦-五蘊本身存在就是苦,因為它有很多東西,主要是煩惱緊隨,只要有煩惱緊隨,不管到欲界天、色界天,還是苦。為什麼?因為五蘊/生命有結束的一天,當它結束的時候,煩惱沒有斷,還是苦。這就是上一講提的片面跟全面的認知,而佛教看問題是看全面性。今天只看到你"這一天"過得很快樂,但是把時間拉長來看的話,全面性地看生命,事情就不是這樣。佛陀說輪迴,《阿含經》有譬喻就像一個棍子削五個面,往上丟,會是哪面著地,不知道!當這一生是色界天天人,下一生呢?不知道!生命的不確定性,會讓人產生不安!所以佛教講苦是從全面性的角度來講,不是只看到某一個段落…這個段落可以當國王過得很快樂,然後死了…這一段是很快樂的、不苦,但是下一段呢 ?不知道去哪裡!是那個在苦啊!所以從片面來看,看不到問題的原因,必須把它整個拉長,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佛教是從三世來看問題。
世尊到底看出了問題出在那裡呢?
-
後有愛:我們貪愛、我們要的東西太多!長壽、富足、生存慾望…我們這個貪很強。一些快臨終的人,你問他:我給你安樂死好不好?多半不願意,但凡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機會,誰不想活下去?這叫對自己生命的"自體愛",我們不想失去自己的生命體。
-
喜貪俱行愛:任何屬於我的東西、我的家人、我的財產、我的房子….會出現兩種心態,一個是心很歡喜,想要這個東西;一個是貪著。兩者有什麼差別呢?
喜 a. 將得現前是已經出現在我眼前,我還沒得到。比如說居士拿一個東西,他只是出現在我的眼前,還沒拿給我,我心裡就很高興。b.已得未受用,我已經拿到了但是我還沒吃,內心處於歡喜狀態。
貪 現前受用,東西現前了,我也正在使用,例如美食,沈溺在那種好的境界裡面叫貪。
所以我們的內心活動面對外面的境,合我們的意,會有上述兩個心情,一個是正在使用它的時候,內心的一種染著;一個是還沒使用它,但是內心很高興想要使用它。
-
彼彼喜樂愛:第一個彼就是這個世界、那個世界;這個東西、那個東西。第二個彼是指下一生未來所希求-我對未來、我所追求、渴望的….種種。
所以這地方佛陀跟我們分析的訊息是:讓我們苦的原因其實是渴望、貪著,主要渴望是對自己的生命不想失去、對屬於自己東西的放不下手、送給別人放不下手、已經得到想要更多…. 這就是貪愛。但是佛陀講得更白一點的是:集-你這種貪愛心從哪裡來?從無明來!什麼叫無明?不知道五蘊的本質是無我。
"我"有三層意思:常-在我們生命裡面有一個東西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主宰-我做得了主,我要它怎樣就怎樣。不易-它永遠是這樣子不會變化。
而經文揭示:我們的生命體裡面沒有"我"這種東西,這種東西是我自己、人類自己的渴望想出來的,事實上沒有!因為有這種無明的想法、觀念,對生命體有渴望,引發這種情緒(集)而產生你的行為(怎麼樣可以讓我獲得更多、怎麼樣做可以讓我的生命延續更長….),當你產生行為之後,引發另外一個東西(新的五蘊)出來,生命體流轉不停。所以經文的訊息是:我們為什麼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生死中輪轉受苦?原因是因為我們做了某些行為,好的、不好的都有,這是善業跟不善業,是因為行為(業)決定我的未來(五蘊)!我的行為決定我的未來,我們的行為包括身(身體的動作)、語(語言)、意(內心的活動),這叫三業。我的行為決定我的未來,行為誰來決定的?我的情緒 我的感受(要快樂、不要痛苦…)我的情緒在影響我的行為;還有什麼東西在影響我的行為?我的觀念、對生命的看法。想法在影響情緒、我的情緒在影響行為。
所以當我想要改變這個迴路怎麼辦?必須要從"貪愛"這邊下手,就是修定。外道會用修定來調伏貪愛,比如說什麼都放棄、什麼都不要。但是不從"見"下手 就沒辦法。佛教剛好顛倒,從《雜阿含經》第一經開始都在講一個觀念:無常、苦、無我。先從對生命的看法改變-生命的本質是不長久、隨時在變、不是你做得了主,這觀念要先改變過來,對自己乃至他人生命的貪愛執著,就會放得輕點。注意佛教處理問題的步驟是先改變觀念"見",再改變你的情緒"愛",然後再改變你的行為"業",行為改變,結果就改變"五蘊"。假如顛倒先改變了行為,把不好改做好的,你的結果會是好的…沒錯,但是呢?還在輪迴。即便是修重善業的禪定"調伏愛"--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會有更殊勝的果報,也依然在輪迴。"見"不改變,縱使做足了"愛"、"業"這兩項,並非白費功夫,但也只是將問題暫時性的解決。
佛陀提供八正道,可分成戒定慧:"業"用戒來調整;"愛"用定來調整;"見"用慧來調整。這就是為何世尊敢說他的道真的是道!因為他是根據問題的原因、根源來解決。講生死輪轉的現象苦,來自於惑(無明/煩惱)、業(行為) 集;解決方法就是八正道道;方法對的話,苦也不見、集也不見,為滅。如果集不見,就是心解脫,心完全解除了對愛的貪著;苦也滅了就進入無餘涅槃。集滅是有餘依涅槃,苦滅是無餘依涅槃。
所以可以看出來經文在提知道苦集滅道,但怎麼下手呢?
苦 、集、滅、道這四個層面的關係要了解
苦-問題是什麼?集-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滅-問題的根源跟問題消除的狀況是什麼?道-用什麼方法最有效?
將這四項比喻為進手術房開刀,在進手術房之前有許多前置作業,要知道這是什麼病?病的原因在哪裡?用什麼方法?然後全力以赴結果會如何?先知道這些,但真正的下手就是入手術房開刀。
舍利弗在經文提供的方法就直接從了解苦這地方下手。「…於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先問色是常還是無常?檢查你認為的生命體是否永遠不會改變的呢?注意這裡用問句不是用肯定句喔!前面都用肯定句這邊是用問句-你的五蘊是常呢?還是無常?必須先去檢驗一下,答案確定下來如果是無常的話,無常的東西不會持續很久,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它是苦或是樂?是一種苦惱的事情還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假如是苦惱的事情,那是我還是無我?是做得了主還是做不了主?要先對話,因為我們的心沒有那麼敏銳,看到一件事情,馬上知道它是無常。但是透過對話:這件事物是常還是無常?有選擇項了,當你問它是常還是無常?就會去思考。但是如果直接告訴你這東西是無常的,你不會主動思考。為什麼嗎?因為腦袋很喜歡、很容易接受肯定句,對疑問句我們的心馬上會產生一種衝擊感,有一點震撼,所以用疑問句來問自己的時候,腦筋會開始活動....是這樣子嗎?不是這樣子嗎?會去想,那時你的心就會比較精緻一點。這是第一個步驟先觀察五蘊的三種相貌。
再來第二個,換觀察十一種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為什麼要觀察十一種?因為片面性的觀察還不夠,要觀察全面性所有、各式各樣的色,歸成十一類。就好像作民調,十個人的民調、 一百人甚至一千、一萬的民調,哪一個比較接近事實?數據愈大的愈精確!同樣,假如我看到的是事實,必須逐一檢查:過去的色是不是這樣子呢?未來的色是這樣子嗎?逐一檢查才會確認五蘊的本質是無常、苦、 無我的。所以佛教不是要你相信、而是教你檢驗、檢驗這個資訊是對還是不對。
經文《三十一經》提供的方法就是觀三相,然後觀十一種,全面性的觀察,經由反覆的觀察,慢慢能夠親自體驗到無常。我講"親自體驗到無常"意思是說:不是腦袋想的,是必須跟你的經驗連結。在五蘊裡面、在你的身體當中,能感受到無常或是能夠連結到無常,這個時候才算是正見。正見生起稱為如實知或如實見。正見生起有什麼好處?首先,對於五蘊開始不喜歡,為什麼?看到無常、無我,厭離心開始生起來,然後進一步達到離欲,就是對於五蘊、生命體想要的那個心沒有,這個時候叫做心解脫,然後進一步的解脫生老病死,就是入無餘涅槃的狀況。
佛陀教的方法都很簡單、很單純,就是觀無常、苦、空、無我;觀過去、現在、未來,但是它的道理很複雜。
觀有1. 三項 2. 十一種,如果再仔細看的話,會發現一個訊息:三項的背後是理;十一種的背後是事。當在生命現象中發現到無常是一種變化、一直在變化,你能不能在周遭的每一件事事物物中找到無常?當你體驗到一個東西的時候,能不能在其他的東西也找到這樣的現象?這個是很重要!例如當我知道蘋果會往下掉是地心引力,是不是每一個東西都一定往下掉呢?那它必須做測試。
經文《三十二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時,舍利弗告輸屢那: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不如實知,色滅不如實知,色味不如實知,色患不如實知,色離不如實知故,不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味不如實知,識患不如實知,識離不如實知故,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超越識。若沙門、婆羅門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識。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無常者為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色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
答言:「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識]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聖弟子於此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觀,於諸世間無所攝受;無攝受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這一部經跟前面一部經只有一個地方差別,一樣不如實知跟如實知,如實知可以超越色,只有超越色這個地方不一樣。前面是斷色,就是斷除對五蘊的我見、我所見。對我的生命體,怎麼知道它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必須知道四聖諦。進一步是怎麼超越色/ 五蘊,也就是我怎麼樣把生死輪迴停下來。斷色這個地方生死輪迴只是破第一關還沒結束;第二關是怎麼超越整個生死輪迴?不再有輪迴,必須知道什麼?把問題倒過來問的話,前面那個問題是怎麼能夠知道五蘊是無我的,怎麼樣超越生死輪轉呢?世尊告訴我們 集 滅 味 患 離,所以兩個方法 處理的問題不一樣。這裡跟前面的四聖諦重疊,先把它們的關係講清楚。
首先第一個是觀五蘊本身是什麼?這個地方完全一樣,然後觀它的集、滅。苦集滅道也是用集滅,但是內容不一樣。味就是愛著,經文是喜樂;患是觀無常、苦、變易法;離就是離欲貪。五蘊、味這一部分完全跟四聖諦一樣-引發生命體的相續不斷,還是在愛著。但是味這個地方講的又不一樣,味-你的愛著來自於五蘊的現象。比如今天覺得身體很放鬆我很高興,這樣的高興叫味。喝咖啡、聽音樂、新衣服….給我帶來的一種快樂,我喜歡這種快樂,叫味。患-雖然覺得很高興,但它本身就是苦惱的原因,為什麼?因為會變化(無常)。它本質就是在變異,變化的時候,就苦惱(苦)。
集、滅 現在存在的時候,五蘊如何生起?五蘊-身體每天有感覺、內心有感受、腦袋也有想法,也有一個想要實現願望/理想的內心活動,心每天、每分每一秒都在活動,但是什麼東西讓我變動?整個身心狀況叫五蘊,不外乎是身跟心,什麼東西在決定我的身體可以變好、可以變不好、可以健康、有病?什麼東西在決定、影響我們身體上的四大(地、水、火、風)?當給四大很好的物質,讓四大變成很有力量的話,身體就變得很健康。什麼東西在影響四大?業所生、食物、時節。第一個是先天也就是業所生,先天的身體要改變有侷限,但是後天可以透過調整合適的、好的飲食,四大會變。同樣地,時節-運動、睡眠好,四大也會變。所以會發現四大所造色影響到你的身體的狀況。
觸 同樣的,內心的活動- 觸,我為什麼有感覺?為什麼有想法?為什麼會有行(想要做一件事情的動機),這些東西為什麼會出現?因為觸;觸引發受、想、行。什麼叫觸?觸 就是指根、境、識 這三個叫觸。何為根、境、識?眼睛看畫時,眼睛叫眼根,看到的畫叫色境,眼根看到認知到畫這叫識。心裡想著這畫畫得很好,這是想蘊。看了很高興,內心有快樂的感覺,這是受蘊。想要把它照下來,就是行蘊。
感官面對外面的境界有認知作用的同時,會引發感覺、想法跟行動等三種內心的活動。只要我離開這個境,例如看到另一更好的畫,境改變了,受、想、行 就變了。受、想、行、這五蘊、整個身心狀況一直在變化,而這個變化是受到內心的變化、受觸的影響。
名色 什麼叫名色?名就是指心-第六意根,色就是五根跟五境。當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要產生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的時候,必需要有根、境、識(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認知作用,根境識必須同時具備才行。比如說眼睛(眼根-是指視神經)壞了,境現前,沒辦法看到;眼根沒有壞、境現前,心不注意它也沒有用;一定要根沒有壞、境現前,又注意到它,心才會活動。所以五蘊一直在變化,而這些變化是有原因的(集),是前面的因(四大、觸),由這個原因引發出它的變化。四大、觸這個原因消失五蘊也就消失 這叫集滅。怎麼知道生命是無常的、怎麼知道生命是變化的,就是從這裡觀察,從心理感受最明顯,當人家稱讚你,"你很好"這句話聽過來,聲音是境,耳朵聽進來,我知道他在讚美我,有想蘊,我很舒服、有一種溫暖的感覺出現,你內心開始活動,我是真的真的很不錯…你的心識受到境影響。當人家罵你"你這個人很糟糕",境聽起來,受又出現,又不一樣的內心活動,也是受境影響。所以五蘊身心一直受到某些事物而不斷在變化,原因條件具足,它(五蘊)生起(集),條件消失它不見(滅)。從這裡,可以看到無常、可以看到苦、可以看到變易出現,也看到無我,為什麼?作不了主。這地方為什麼是可以超越生死輪迴?關鍵在看到集滅- 因緣條件具足,五蘊生起;條件消失它不見。如果能夠在自己的生命當中觀察到這個,人生態度會完全轉變!喜樂就開始降低,為什麼?因為看到無常、苦、變異法。
最後一段輸屢那!聖弟子於此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觀,於諸世間無所攝受;無攝受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在觀察自己的時候,假如能夠看到五蘊生起跟消失的現象,尤其是感受,注意感受的生滅現象,看到它是緣起法的時候,整個不一樣。正觀-如果能夠正確的觀察到五蘊不是我(非我)、也不是我的(非我所),會產生無所攝受這種效果。攝受就是拿到,心不會在外境變化的時候被抓住。當五蘊在變化的時候,例如身體突然出車禍或是今天重病,心不會被這種訊息給抓住。當你認為五蘊是我跟我的時,突然出現變化,心馬上被那種不好的訊息、消息給抓住。無所著的著,巴利文意思是說內心開始顫抖。認為五蘊裡面有一個我,如果五蘊變化的時候,心就被那種變化產生的恐懼心給完全抓住。那時候,心就處在一種害怕之中,好像老鼠被貓追著跑一樣,時時刻刻(吃東西、上廁所)都保持警覺狀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