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觀心念處
[智嚴]云何菩薩觀心念處?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何於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1.菩提之心
[智嚴]菩提之心不忘不失,正念不亂如是觀心,心生已滅無有住相,不於內住不從外來。我初所發菩提心者,是心已盡過去變異,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若心所集諸善根等,亦是過去盡滅變異,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若心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亦滅盡變異之法,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不生心,我以何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提心不與善根心合,善根心不與迴向心合,迴向心不與菩提心合。若菩薩作是觀時不驚不怖,是名菩薩勤精進也。
[玄奘]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無有忘念,密護防守離諸散亂,觀察於心生滅散壞念念不住,於內於外不住不轉,是名菩薩正觀於心。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憶最初曾所發心,如是諸心生已即滅、離散變壞,不可了知詣何方所。又我所有無量諸心積集善根,生已即滅,離散變壞無有方所。又我所有無量心相迴向菩提,而心體相不能自了。云何此心能作是念:我當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何以故?以此心體不能了心、不能觀心、不能通達於自心故。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若菩提心由善根心無有失者,則善根心由迴向心無有迷失。若迴向心由菩提故無有失者,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有失。是菩薩摩訶薩作是觀已,於無迷失不恐不怖。
*
1)菩提之心,不忘、不失,正念、不亂。(不忘菩提心,以念守護,而不散亂)
[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無有忘念,密護防守,離諸散亂。]
2)如是觀心:心(心本身與菩提心)生已滅,無有住相。不於內住,不從外來。
[觀察於心:生滅、散壞,念念不住,於內、於外,不住、不轉,是名菩薩正觀於心。]
3)我初所發菩提心者,是心已盡,過去、變異,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憶最初曾所發心,如是諸心,生已即滅,離散、變壞,不可了知詣何方所。]
4)若心所集諸善根等,亦是過去、盡滅、變異,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
[又我所有無量諸心積集善根,生已即滅,離散、變壞,無有方所。]
5)若心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亦滅盡、變異之法,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
[又我所有無量心相迴向菩提。]
6)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不生心,我以何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而心體相,不能自了。云何此心能作是念:我當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何以故?以此心體不能了心、不能觀心、不能通達於自心故。]
7)是菩提心不與善根心合。善根心不與迴向心合。迴向心不與菩提心合。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若菩提心由善根心無有失者,則善根心由迴向心無有迷失。若迴向心由菩提故無有失者,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有失。]
8)若菩薩作是觀時,不驚、不怖,是名菩薩勤精進也。
[是菩薩摩訶薩作是觀已,於無迷失,不恐、不怖。]
2.心性、莊嚴
[智嚴]又復思惟觀察甚深十二因緣不失因果,知是心性屬眾因緣,不可長養無作無繫。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法修行如所莊嚴。我今當勤修集莊嚴不離心性。云何心性?云何莊嚴?心性者,猶如幻化無主無作無有施設;莊嚴者,所作布施悉以迴向嚴淨佛土。心性者,如夢所見心相寂滅;莊嚴者,具足持戒修集諸通。心性者,如鏡中像其相清淨;莊嚴者,所修諸忍悉以迴向無生法忍。心性者,如熱時焰究竟寂滅;莊嚴者,於一切善深發精進迴向具足無上佛法。心性者,無色無對無所為作;莊嚴者,一切所修禪定解脫三摩跋提迴向具足佛之禪定。心性者,不可得見亦不可取;莊嚴者,於一切問難善能分別迴向具足佛之智慧。心性者,無緣不生;莊嚴者,常觀善根。心性者,無因不生;莊嚴者,因助菩提而發起心。心性者,捨離六塵心則無起;莊嚴者,入佛境界。
[玄奘]復作是念:此緣起法因果不壞,雖復是心法性無有自性、無有作用、無有主宰,然此諸法依止因緣而得生起。我當隨其所欲積集善根,既積集已修相應行,終不捨離是心法性。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云何此中積集之相?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積集之相,是心本性猶如幻化,無有一法而可施者。是心法性而能布施一切眾生,迴向積集莊嚴佛土,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是心本性如夢所見其相寂靜,是心法性而能積集守護尸羅皆為迴向神通作用,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是心本性猶如陽焰究竟盡滅,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可樂忍辱之力迴向積集莊嚴菩提,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心本性者如水中月究竟遠離積集之相,是心法性而能發起一切正勤迴向成熟無量佛法,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心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覩見,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迴向諸佛勝三摩地,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觀此心性本非色相、無見無對、不可了知,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慧句差別說智迴向圓滿諸佛智慧,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心無所緣無生無起,是心法性而能建立無量善法攝受色相,如是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心無所因亦無所生,是心法性而能攝受覺分法因,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心性遠離六種境界亦不生起,是心法性而能引發菩提境界因所生心,是則名為善根積集。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1)又復思惟、觀察:甚深十二因緣,不失(壞)因、果。(他又這樣想:心本質是空,但緣起是很深奧,因為沒有破壞因與果。)
[復作是念:此緣起法因果不壞。]
2)知是心性,屬眾因緣,不可長養,無作、無繫。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縱使心的真實情況是如此,就是自性空,但是一切法是依於因與緣。沒有移動者、沒有活動者、沒有擁有者、沒有長養者)
[雖復是心法性,無有自性、無有作用、無有主宰,然此諸法,依止因緣,而得生起。]
3)如法修行,如所莊嚴。我今當勤修集莊嚴,不離心性。(根據我的欲求,我將建立因[如捨棄所有物]與果[凈化佛土],我將努力於建立[根據世俗諦],但我將不會捨棄心的真實狀態[根據勝義諦,心沒有被生起]。)
[我當隨其所欲,積集善根,既積集已,修相應行,終不捨離是心法性。]
3.1)云何心性?云何莊嚴?心性者,猶如幻化,無主、無作、無有施設。莊嚴者,所作布施悉以迴向嚴淨佛土。(什麼是心的法性[真實狀態]?什麼是建立?心如幻,此中,沒有任何的布施者,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捨棄一切擁有物,迴向於凈化一切佛國土。這稱為建立。)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云何此中積集之相?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積集之相,是心本性。猶如幻化,無有一法而可施者。是心法性,而能布施一切眾生,迴向積集莊嚴佛土,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3.2)心性者,如夢所見,心相寂滅。莊嚴者,具足持戒,修集諸通。(心如夢,以寂靜為特徵,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積集戒、學、頭陀功德、菩提資糧,迴向於一切智。這稱為建立。)
[又舍利子!是心本性,如夢所見,其相寂靜。是心法性,而能積集、守護尸羅,皆為迴向神通作用,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3.3)心性者,如鏡中像,其相清淨。莊嚴者,所修諸忍,悉以迴向無生法忍。(心如鏡中像,一開始就不真實,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將諸忍、柔和,迴向於圓滿無生法忍。這稱為建立。)
[又舍利子!是心本性,猶如陽焰,究竟盡滅。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可樂忍辱之力,迴向積集莊嚴菩提,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3.4)心性者,如熱時焰,究竟寂滅。莊嚴者,於一切善深發精進,迴向具足無上佛法。
[又舍利子!心本性者,如水中月,究竟遠離,積集之相。是心法性,而能發起一切正勤,迴向成熟無量佛法,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心如熱時焰[沒有水],是[與主客]遠離,因為究竟遠離,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將於諸善根發勤精進,迴向於圓滿諸佛法。這稱為建立。)
3.5)心性者,無色、無對,無所為作。莊嚴者,一切所修禪定、解脫、三摩跋提,迴向具足佛之禪定。
[又舍利子!心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覩見。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迴向諸佛勝三摩地,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心是無色、無見、無對[如虛空遍於各處]、不可了知,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將一切所修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跋提,迴向於具足佛的三摩地。這稱為建立。)
3.6)心性者,不可得見,亦不可取。莊嚴者,於一切問難,善能分別,迴向具足佛之智慧。
[又舍利子,觀此心性,本非色相、無見、無對、不可了知。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慧句差別說智,迴向圓滿諸佛智慧,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心是不可取、無相、無見、無住,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將於一切問難,經由分析,來解說的智慧,迴向於圓滿佛的智慧。這稱為建立。)
3.7)心性者,無緣不生。莊嚴者,常觀善根。
[又舍利子!心無所緣,無生、無起。是心法性,而能建立無量善法,攝受色相,如是名為善根積集。]
(心是沒有所緣的對象,就不生起[就是,沒有以對象為因與緣],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為了成就諸佛的法,他生起以諸善根為對象的心。這稱為建立。)
3.8)心性者,無因不生。莊嚴者,因助菩提而發起心。
[又舍利子!心無所因,亦無所生。是心法性,而能攝受覺分法因,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心沒有原因,就不生起,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為了諸菩提分法的緣故,他令心生起。這稱為建立。)
3.9)心性者,捨離六塵,心則無起。莊嚴者,入佛境界。
[又舍利子!心性遠離六種境界,亦不生起。是心法性,而能引發菩提境界因所生心,是則名為善根積集。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心遠離六種境界,就不生起,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為了諸佛法境界的緣故,他令心生起。這稱為建立。)
3.繫念
[智嚴]如是菩薩觀是心行繫念神通,得神通已能知一切眾生諸心,既知心已如其心量而為說法。又觀心行繫念大悲,教化眾生無有厭倦;又觀心行,不起盡滅變異之相,不捨生死相續煩惱。正念是心,知無生起,成正決定。如是行者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極是心勢,以一念智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薩正心念處而不可盡。
[玄奘]復次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又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心住隨心觀,為求證得勝神通故,繫縛其心修學通智。得神通已,但以一心而能善知一切心相。既了知已,依心自體宣說諸法。舍利子!如是住隨心觀菩薩摩訶薩,以大悲力制御其心,成熟眾生而無厭倦。由是菩薩住隨心觀故,不為心盡不為心滅安住於心,但為令心遠離生死相續結縛而安住心。又復以諸心念智力,安住諸法無生無起正決定性,而不退墮二乘地中。又以是力持心相續,乃至成滿一切佛法,一剎那心相應妙慧,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1)如是菩薩觀是心行,繫念神通。得神通已,能知一切眾生諸心。既知心已,如其心量,而為說法。
[復次,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又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心,住隨心觀,為求證得勝神通故,繫縛其心,修學通智。得神通已,但以一心,而能善知一切心相。既了知已,依心自體,宣說諸法。]
(於心隨心觀而住的菩薩,為了得神通故,於心而行[心一境性]。他經由已得神通的心,能知一切眾生內心的活動。已經知道之後,依照他們各自的本性,宣說諸法。)
2)又觀心行,繫念大悲,教化眾生,無有厭倦。
[舍利子!如是住隨心觀菩薩摩訶薩,以大悲力,制御其心,成熟眾生,而無厭倦。]
(於心隨心觀而住的菩薩,為了得大悲故,於心而行。他經由已得大悲的心,成熟眾生,而無厭倦。)
3)又觀心行,不起盡滅、變異之相,不捨生死相續煩惱。
[由是菩薩住隨心觀故,不為心盡,不為心滅,安住於心,但為令心遠離生死相續結縛,而安住心。]
(於心隨心觀而住的菩薩,不會為了心盡故、心滅故[像聲聞、獨覺專注於寂靜、涅槃,想反地,他以方便故,在生死流中,不斷善根],令心生起。但是,他生起心,與在生死流中的善根相連接。)
4)正念是心,知無生起,成正決定。如是行者,不墮聲聞、辟支佛地。
[又復以諸心念智力,安住諸法無生、無起,正決定性,而不退墮二乘地中。]
(雖然,經由心念的智,他安住於入決定的法,[什麼是決定?知道一切是]無生、無起、無滅,而不退墮二乘地中。)
5)極是心勢,以一念智,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薩正心念處而不可盡。
[又以是力持心相續,乃至成滿一切佛法。一剎那心相應妙慧,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又以是力,持心相續[不放棄智與方便的結合],乃至成滿一切佛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自己與其他所有眾生]。一剎那心相應妙慧,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