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56-62.七覺分

 七覺分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七覺分亦不可盡。何等為七?念覺分、擇法覺分、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定覺分、捨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覺分善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有七種覺分。何等為七?所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安覺分、等持覺分、捨覺分,是名菩薩摩訶薩七種覺分。
*關於覺分,覺,bodhi 是煩惱滅而不生的智。而且,以無妄想分別為本質。念與其他六個是原因,或助伴,導致菩提的成就。因此,稱為支分。他們是無盡的,因為一切法應該被回憶,而一切法是無盡的,所以念等是無盡的。

56.念覺分
[智嚴]云何念覺分?若念覺分能觀於法,能分別法撰集思智,亦能觀察諸法自相。何等為自相?觀一切法自性皆空,念如是等令其覺了,是名念覺分。
[玄奘]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念覺分?所謂諸菩薩由依如是正念力故,隨覺諸法、觀察諸法、尋思諸法、了達諸法、簡擇諸法、鑒照諸法。是菩薩摩訶薩由念力故,隨覺一切諸法體相。舍利子!何等名為了達諸法自體相智?謂由念力覺一切法自體相空。若諸菩薩通達此者,是則名為念覺分法。
*云何念覺分?(與記憶相關連的菩薩,就是已經進入正性決定,就是已經到達念覺支。)
1)若念覺分能觀於法,能分別法,撰集、思智。[諸菩薩由依如是正念力故,隨覺諸法,觀察諸法(了解法界,整個的真實),尋思諸法(了解前往法界的道),了達諸法(了解描述道的文詞),簡擇諸法(了解意義),鑒照諸法(由修習禪定,而知道諸法)。]
2)亦能觀察諸法自相。(是菩薩摩訶薩由念力故,隨覺一切諸法自相。)
3)何等為諸法的自相?觀一切法自性皆空。
4)念如是等令其覺了。這稱為念覺分。(因此,有這樣的念、覺,這稱為念覺分) 

57.擇法覺分
[智嚴]云何擇法覺分?若能分別曉了八萬四千法聚,如所了法,了義是了義,不了義是不了義,世諦是世諦,第一義諦是第一義諦,假名是假名,正了無疑是正了無疑,如是等法分別選擇,是名擇法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擇法覺分?謂諸菩薩具足簡擇八萬四千諸法藏智,隨彼諸法,應當簡擇,如是簡擇。所謂了義,如是了義。由不了義,不了義者。由世俗義,世俗義者。由勝義義,勝義義者。由假施設,假施設者。由勝決擇,此勝決擇。是名簡擇。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如是名為擇法覺分。
*云何擇法覺分?(與智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擇法覺分。)
1)若能分別、曉了八萬四千法聚。(就是於八萬四千諸法蘊簡擇的智)
2)如所了法。(隨彼諸法,應當簡擇,如是簡擇。)
3)了義是了義。(所謂了義,如是了義。)
4)不了義是不了義。
5)世諦是世諦。
6)第一義諦是第一義諦。
7)假名是假名。
8)正了無疑是正了無疑。
9)如是等法,分別、選擇,是名擇法覺分。

58.進覺分
[智嚴]云何進覺分?若念法、擇法、喜法、除法、定法、捨法,以智攝取精進勇猛,欲不退轉勤修力勵,不捨本意行於正道,是名進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精進覺分?所謂菩薩即於如是念、擇法、喜、安、定、捨智,攝受欣樂,勇猛、勢力,欲無退減,正勤策勵,不捨善扼,為道現觀,所發正勤。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如是名為精進覺分。
*云何進覺分?(與精進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精進覺分。)
對於這些念、擇法、喜、安、定、捨,發起正勤,為了得到精進、勇猛、勢力、勇氣、不退轉、欲求、勤修力勵、不捨善扼、道現觀(了解道)。
這稱為進覺分。

59.喜覺分
[智嚴]云何喜覺分?所修法喜,於無量法心生悅豫無有懈怠,清淨樂法是喜踊躍,能除身心捨諸煩惱,是名喜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喜覺分?謂由菩薩於法生喜,便喜悅法。由喜悅法故,心不沈沒。不沈沒故,生清淨喜。由喜清淨故,身心安隱,離諸煩惱。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如是名為喜覺分法。
*云何喜覺分?(與喜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喜覺分。)
1)由於法喜、法清淨、法踊躍,心沒有懈怠,有信心、希求。
2)由於法喜,身心安隱,捨諸煩惱。
這稱為喜覺分。

60.除覺分
[智嚴]云何除覺分?若除身心及諸煩惱,離於覆蓋,入定境界,令心正住,是名除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安覺分?所謂菩薩由身安故獲得心安,由心安故息諸煩惱,遠離一切所有蓋障,於所緣境,其心安住,如是便入於三摩地。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是則名為安覺分法。
*云何除覺分?(與輕安、平靜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輕安覺分。)
由於身安、心安、諸煩惱的止息的緣故(身心平靜、諸煩惱的止息),離於覆蓋,於入定的所緣,令心安住。這稱為除覺分。

61.定覺分
[智嚴]云何定覺分?如所入定悉能覺了,非不入定是覺了法。又了諸見煩惱結縛,無始無終其心平等,一切諸法無別異相,能覺如是諸法等者,是名定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三摩地覺分?所謂菩薩以是定心,覺知於法,非不定心。何以故?若心得定,覺了諸法,終不發起諸愛見等纏障邪覺,唯除於法平等實性,心定趣入覺一切法平等之性。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如是名為三摩地覺分法。
*云何定覺分?(與等持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定覺分。)
1)以定心(等引心、已經專注的心,如專注於空性),能覺知法的智,不是以不入定心。
2)以定心(等引心),能覺知諸法(了解空性),不是以不入定心。
3)縱使已捨棄諸見、煩惱隨眠纏,他也不能覺知。
4)但是,以一切法的平等性、無別異相(同質性),他能覺知一切法的平等性(他們是空性)。這稱為定覺分。

62.捨覺分
[智嚴]云何捨覺分?若法憂喜其心不沒,亦復不為世法所牽,無高無下正住不動,無有諸漏、無喜無著、無諸障礙,正直隨順真諦正道,是名捨覺分。舍利弗!是名菩薩七覺分亦不可盡。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捨覺分法?所謂菩薩於能順憂喜分法心無執著。於諸世法,心不攝受。不高不下,安住不動。無欣、無厭、無愛、無恚。唯能隨順修習聖道。若諸菩薩成就此者,是則名為捨覺分法。如是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欲於是等七覺分法通達善巧故,便樂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精勤修習覺分善巧。
*云何捨覺分?(與捨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捨覺分。)
1)若法憂、喜,其心不沒。(他的心不會為與憂喜有關聯的法所淹沒)
2)亦復不為世法所牽。(他的心也不會為世間法所牽動)
3)無高(成功)無下(衰損),正住不動。(他的心不會因為成功或衰損而動搖)
4)無有諸漏、無喜、無著、無諸障礙。(縱使被傷害也沒有煩惱,不會被帶入敵對的力量中,無愛、無恚)
5)正直隨順,真諦正道。(但是,能隨順聖諦的道)
這稱為捨覺分。舍利弗!是名菩薩七覺分亦不可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