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瑜珈論-卷1-20經論-解說

 

1.雜阿含322-cf.五識相應地、意地

2.雜阿含201

cf.煩惱差別者、隨所增強

3.雜阿含346

I.如來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

又諸如來略有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言無虛妄,故名如來。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敬供養,是故名應。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正等覺。明謂三明。行,如經說止觀二品極善圓滿,是故說名明行圓滿。上升最極,永不退還;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名世間解。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是故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士。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與顯了義為開導故,與一切義為所依故,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為開導故,為所依故,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天人師。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故名為佛。能破諸魔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簡略的說,一切的佛有十種功德所立的名號,按照他的功德來安立他的名號。這是略說,若是廣說,佛有無量無邊的名號。隨順十種功德,來憶念佛的名號,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1)什麼是如來?就是言無虛妄,佛從成道那一天開始,乃至到最後入涅槃,所說的話都是真實不虛,所以叫做無虛妄。如,他說的話和所表詮的道理是一致的,沒有說錯。他說的一切話,都是從誠實中來,所以叫做如來。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都是真實不虛。

2)什麼是應供?

2.1)已得一切所應得義,就是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後成佛的時候,已經得所應得義,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成就。前面百四十種不共佛法,都成就。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這一切都成就,所以叫做應。

2.2)應作世間無上福田,佛能夠做世間一切眾生的無上的福田,沒有人更高過佛。能為眾生作福田,能生福像種田地,種上各式各樣的穀,各式各樣的這些事情,都能令你有所收獲。

2.3)應為一切恭敬供養,佛得一切所應得義,所以應為一切眾生恭敬供養,能得無量無邊的福德,所以叫做應。這三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按佛的本身無量無邊的功德說;後二種解釋,約利益眾生說的。

3)什麼是正等覺?如其勝義,如就是無差別,是相同,彼此是相同的。諸法的殊勝的道理,它是怎麼樣,佛就怎麼樣的能夠認識它,叫如其勝義。不像我們凡夫,有些虛妄的境界,不能如其勝義。這樣能覺悟一切法,覺悟圓成實性,覺悟依他起性,覺悟遍計執是畢竟空,所以叫做正等覺。覺悟圓成實,是一切法平等性;覺悟依他起,一切法是有差別,有染污的依他起,也有清淨的依他起,這是佛的後得智;覺悟圓成實,就是佛的根本智。

4)明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佛的大智慧,三種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就是眾生過去從無始劫來的生命的情況,都已經過去。天眼明,就是能夠觀察未來的生命的情況。眾生肉眼無所知,有的人就武斷說,人死就斷滅,就是有斷滅見。若是有天眼明的話,就會知道未來的生命,還有各式各樣的情況,並沒有斷滅,能破除斷見。若是由宿命明,能通達過去生命的情況,都是無常,能破除常見。漏盡明,得成聖道有圓滿的智慧,斷除一切煩惱,成為聖人。漏盡明就是沒有斷見、也沒有常見,安住中道,名為漏盡明。佛這三種明極善圓滿,不是聲聞、緣覺菩薩所能及。行是什麼呢?如經說止觀二品。內心裏面,安住不動,叫做止。觀,智慧的觀察。這兩類是行。佛這兩種行,都能夠圓滿成就。

a)明謂三明等者: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痴,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有二行:一者、行行,二者、住行。住,謂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此中唯說止觀二品,即彼住行,所攝應知。

a1)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把時間分成這三個階段,前際就是過去,後際就是未來,中際就是現在。在前後中際這裏面,有斷常二邊的邪執。於未來不明白,就有斷邊的邪執;對於過去不明白,就有常的執著。於現法涅槃愚痴,有的眾生不相信有凡夫、聖人的差別,認為凡夫的境界,吃飽就是涅槃;或者是得到色界定,得到無色界定,就是涅槃,這都是愚痴的境界。執著常,執著斷,執著現法涅槃,這都是愚痴。誰有這種愚痴呢?就是世間上的沙門和婆羅門有這種愚痴。建立宿命明、建立天眼明、建立漏盡明,破除這三種愚癡。

a2)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二種行。一者、行行,第一個行是約因說的,這樣做,以後有所成就,這是德行。第二住行,住這一種德行,指什麼說的呢?四種增上心法,心也叫做定,就是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名為現法樂住,修學色界定成功,但是並沒有升到色界天,還是在人間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功夫,就叫做現法樂住,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有色界四禪的樂,這就叫止行。前面行行,就是指觀說。

5)什麼是善逝?上升,就是向上去,逝就是去。到什麼地方去呢?是向上去。人升到天上,就是向上去,如果沒有修學佛法,還會掉下來,就不是好,不是善逝;如果到阿羅漢、辟支佛、到無餘涅槃那裏,是比人間天上好的多,但是沒有大悲心,廣度眾生,還是有所不足,不是那麼圓滿,也不名為善逝。若是超過阿羅漢、辟支佛,有大悲心,到極圓滿的境界的時候,這時候叫做善逝。最極,最極高的地方,永久也不會退下來的。

6)什麼叫做世間解?佛是能夠善巧的通達世界是怎麼回事?及一切有情界是怎麼回事?世界裏面也有很多的品類,有情裏面也有很多的品類。譬如阿彌陀佛國是清淨的世界,我們居住的地方叫做五濁惡世,這是污穢的世界,世界有染淨的不同,其實還有很多的差別。有情的世界,也有很多的差別,就是三惡道,一種情形;人間是一種情形;天上又是一種情形。一切品類都有染淨的相貌的不同,你都能夠通達,就叫做世間解。

世界也是眾生的共業所招感,他本身也是沒有體性。眾生的果報,也是由業力招感,都是一種苦惱的境界。眾生的果報,眾生居住的世界,都是苦諦,是集諦所造成,這件事,佛是能夠知道,能通達無礙,所以叫做世間解。

7)什麼叫做無上丈夫調御士?一切世間,就是十法界裏面。唯一丈夫,唯獨這一個大人。善知最勝的調心方便,我們的心有很多的污染,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不圓滿的地方,須要用佛法來調,使令它清淨,使令它有廣大的道力,就須要調心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什麼是最殊勝的調心的方便呢?就是佛法。唯獨這一個人,才能通達,就是佛陀。無上丈夫,就是沒有人能高過他。他有什麼能力呢?他能調御,御像駕車,說是我們現在這個心就是個車,你能調它,就像你能駕車似。

8)什麼叫做天人師?

a)為實眼故,眼一共有五種,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實眼,就是眼睛的功能非常的強而沒有錯誤,就是他成就五種的圓滿的眼。什麼是實眼?對於一切所認識的境界,真實的顯現出來。所認識的境界,他的真實的相貌,顯現在你的心裏面,就叫做眼。

b)為什麼稱之為天人師?就是他有真實的智慧,能通達諸法的真實相,有根本智,有後得智。實眼和實智是在能觀察的這一方面說。眼和智來對比呢?眼就是指心,心只是有明了性,若心裏面有病,明了性就受到污染,他的功能就有所不足。智慧,也是和心在一起活動的,但是他能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相,和心的作用又不一樣。比如說現在看見光明,說是用眼睛看見的,實在是心看見的,就是眼識就是心。眼識也是和第六意識同時活動,加起來就是心,心只是能發現這件事,但是對於所見到的事情的裏面的內容的情況,要能正確、沒有錯誤的認識,是要智慧,所以智慧和心有點不同。

c)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是所觀察的,是所認識這一方面說。法,是能詮顯義的文句;義是文句所詮顯的、所顯示的道理。超過凡夫的境界,也超過阿羅漢以上,菩薩的境界,能達到極圓滿的境界,就是天人師。

8.1)實眼是什麼意思呢?與顯了義為開導故,就是把道理顯示出來,是要有你的心,要有你的眼來開導,才能把這個義顯現出來。這裏有一個燈,如果沒有眼睛,你是不能看見這個燈,沒有光明你是看不見,所以須要有你的眼,把這件事開導出來,然後才能認識他,所以叫做顯了。把義顯了出來,就是你心的力量,就是你的眼的力量。世間、出世間的事情,有佛的這個五眼,才能把世、出世間的義開導出來。什麼是開導?沒有這樣的眼的時候,就等於是無明,無明在覆蔽這件事,我們不認識所覆蔽的境界,就被遮障住,但是佛把一切覆蔽的境界都除滅,就開導出來,所以很多的世出世間的道理,都顯現出來,叫做顯了義。與所顯了的義,做開導的作用,先要開導而後才能顯了,這就是眼的作用。

8.2)與一切義為所依故,顯了一切義的時候,須要安立各式各樣的名句,義才能顯示出來。就是佛安立無量無邊的名句,才顯示一切義。義要依無量無邊的名句,才能顯示出來,說與一切義為所依故。就是為實智故,就是佛的智慧,安立種種的名言,一切義就顯現出來。或是另外解釋,一切的義,是由你心安立的,也就是由你分別出來的,世間上一切的事情,是由心想生,由你內心的思惟顯現出來。所以你內心的思惟,是一切義的依止處,這樣講,就是解釋前面為實眼故,就是你的心為一切義的所依。就是佛能通達這個義,所以佛叫做天人師。

8.3)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這還是解釋實智。就是我們不明白這樣的道理,但是佛能夠明白這些道理,能開導我們這是什麼。與所生疑為能斷故,我們聽聞佛所說法,有的明白,有的還有疑惑,佛能夠為我們所生出來的疑問,能斷我們的所生疑,這是佛的後得智,能斷疑,能為眾生說法。或是另外解釋,與不了義為能了故,佛在佛自己本身的無分別智,能通達第一義諦,無分別境界,那是佛自己的境界,就是根本智。若是為眾生說法,能令眾生通達勝義,就是屬於佛的後得智。

8.4)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這是解釋為實義。義,有很容易明了,就是淺的道理。甚深義,是不容易明白的,這是什麼呢?凡夫依據文句,依據種種的文言,能明白什麼道理,這都屬於淺薄的;若是離一切名言得到聖道,成就無分別智,才能明白,就是甚深處,那是甚深義。修學聖道,成就無分別智的時候,才能夠顯現出來甚深處、甚深的境界。令明淨故,沒得聖道的時候,我們依據種種的名言,也能明白多少,但是不明淨,因為還有虛妄分別在那裏作障礙。須要經過長時期的修學止觀,若是滅除一切的染污,你的智慧明淨,這個甚深處才能顯現出來,這也是為實義故。

8.5)與一切法為根本故。這是解釋為實法故,或者也可以解釋為實義故。佛為眾生說法,是根據實義,安立一切名言,來開導一切眾生,所以義是言說的根本。名言叫做法,名言是依義而安立,所以義是一切法的根本。

8.6)為開導故,義是名言的根本。名言能開顯實義。根據義安立名言,從名言上,才能明白義。所以名言能開顯法義,名言是開導者。佛根據所悟的第一義諦,安立種種的名言,來開導眾生,這叫做開導。我們若是學習佛法的時候,也可以依義思文,根據他的真實義,來解釋這一段文,所以義也能開導名句,名句也能開導義。為所依故,義為所依,安立名言;名言為所依,通達真實義。實法,就是名言是所依,才能明白真實義。

8.7)佛法就是兩部份,一個是法,一個是義。佛依據法義,來教誡天人,來教授天人,六道眾生裏面,天和人容易明白佛法、容易修成聖道。佛依法義來教導眾生解脫一切生死大苦。佛有這樣的功德,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所以佛是天天人的師父。

a)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等者:攝事分說,由如來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說世尊為彼根本。又說若有於中生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決了,故說世尊為所依止。此應準知。

a1)本論的攝事分說,佛出世間,演說一切佛法,這時候才有佛教,我們從此可以有所知,可以知道什麼是苦集,什麼是滅道。這樣,佛是佛法的根本。若有疑惑,佛才能為我們斷疑,故說世尊為所依止。

9)什麼叫做佛?

9.1)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法聚就是語言,或者說是文句,這裏面都是很多,所以叫做聚。若能夠用功學習這些法聚的話呢?能引攝有道義的利益,不是一般苦惱的事情,就是能夠成就功德的法句。

9.2)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這樣的語言文字你若去學習的話,若那樣去做的話,能令你成就沒有功德的事情,就是苦惱的事情。

9.3)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另外還有一種,它能夠引攝出來、引發出來,也就是能成就也不是有功德、也沒有罪過這樣的法聚。這三類也就包括世、出世間的一切法。這個人對這三類法聚,現前等覺,通達什麼叫義利的法聚,通達什麼叫非義利的法聚,通達非義利、非非義利的法聚,故名為佛,叫做覺,他能覺悟這三種法聚。

a)於能引攝義利法聚等者:當知此約如來一切種智,故名為佛。建立品說,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三聚法,現等正覺。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此中能引有義聚法,謂即三乘聖道諸所有法。能引無義聚法,謂彼外道、世間諸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非能引無義聚法,謂人天乘諸所有法。

a1)這段是約佛的一切種智說的。種,是類的意思,一類一類的,世間上,人是一類,天又是一類;善法是一類,惡法是一類;世間法是一類,出世間法又是一類,就是有很多的種類,佛都能通達無礙,所以叫一切種智,故名為佛。

a2)建立品說,十方三世一切佛,簡要的來說,一切佛對這三類法,現前平等的都能覺悟。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就是有功德的事。二者、能引無義聚法,沒有功德的事情。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a3)有功德的事情就是三乘聖道,聲聞、緣覺、佛,這是有義聚的、有功德的事情。因為他成就以後,沒有什麼後患。能引無義聚法,就是彼外道,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和世間諸所有法,有的事情也是人所歡喜的,但是最後令你苦惱,所以它能使令你苦惱,不是義聚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非非能引無義聚法,就是人間、天上這些善法。這些善法,也不能說它是有罪過,因為做這些善事,也能得到多少安樂;但是也不能說它是功德,因為它終究有一天又失掉,所以又令你失望。

10)什麼是薄伽梵?能破壞很多的魔。魔有很大力量的軍眾,他有力量能破魔。他具足很多的功德,這個人就叫做薄伽梵。

a)能破諸魔大力軍眾等者:謂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是名諸魔。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依六義轉: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如佛地經論釋,是名具多功德。

a1)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共四種魔。四種魔,主要就是煩惱魔,我們心裏面有很多的煩惱,它對我們有傷害,所以叫做煩惱魔。蘊魔,就是這個身體的果報,由煩惱所得的這個果報,就是無始劫以來,沒有得果報的業障,都在身體裏面,所以它是個魔。死魔,就是生命結束的時候,對我們也有很大的破壞性。自在天魔,就是欲界頂天,那個人不相信佛教,有破壞佛教的事情,叫自在天魔。

a2)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主要是有般若波羅蜜,有高深的三昧,有大悲心,所以能破這一切魔,叫做薄伽梵。

a3)又薄伽梵依六義轉,有六種功德,名之為薄伽梵。

一、自在義,不自在就是心裏面有煩惱,心裏面有貪心,所貪的境界一變化,心就不自在。若是斷煩惱的時候,心就自在,所以自在義,是斷煩惱的意思,斷一切煩惱,心裏面是自在。

二、熾盛義,就是智慧特別勇猛,有大智慧。

三、端嚴義,就是他的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

四、名稱義,就是他的名稱普聞,十方世界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他。

五、吉祥義,就是十方世界的大智慧人,都稱揚讚歎他。

六、尊貴義,就是十方世界的眾生都是恭敬供養他。

如佛地經論解釋,是名具多功德。能破魔,能具足功德,所以叫做薄伽梵。


II.十種三法

1.老,病,死

[論說]有三種法,是諸世間所愛、所樂,依內而說:一者、勢力,二者、妙色,三者、壽命。復有違害如是三法,能引所治不可愛樂三種別法;一者、疾病,二者、衰老,三者、夭沒。若於三學起邪行時,便不堪任超越疾病、衰老、夭沒;若於三學起正行時,即能超越如是三事。云何三學?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二、增上慧學。T30,835a

2.無慚...不學戒

[論說]云何名為依止所有增上戒學起諸邪行?

1)謂如有一,於初學中有所毀犯,或觀於自,或觀於他,無有羞恥;

2)既自安住無羞恥已,便於一切惡不善法不自防護。

3)既於彼法不自護已,於佛、法、僧,不起恭敬,於諸所學教授、教誡,都無敬忌;

4)由是因緣,若於此事他正諫舉,便於彼言不能忍受,自亦於彼默不與語;

5)於處非處能正諫舉補特伽羅,憎背遠避,於行邪行同己法者,親近交遊,好共安止。

6)由與惡友共安止故。於諸賢聖尚生憎背,況當詣彼躬申敬覲!

7)設復往彼,為說正法,憎背聖故而不欲聞;設暫屬耳,心無敬順,唯懷違諍,不為知解而有聽聞,於處非處分別正行諸智論中,不樂安住。

8)彼由內懷違諍心故,雖有聽聞而不信受,亦不依行;

9)又諸賢聖默不與語,作是思惟:如是行者,不堪與語,教授教誡;彼既自然,無法自制。

10)又為賢聖之所棄捨,於其內心恆不寂靜,外身、語、意猥雜而住;勃惡,貪婪,強口、憍傲,於如是事不見過罪,多所毀犯,不如法悔;由數習故,漸次毀犯一切尸羅,當知是名依止所有增上戒學,起諸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依止所有增上戒學所起正行。T30,835b

3.不學戒...亂心

[論說]云何名為依止所有增上心學起諸邪行?

1)謂於行時,不如正理,執取境界,諸相、隨好,由是因緣,發起妄念,即於其中不觀過患;

2)煩惱生已,堅執不捨,由是因緣不正知住;

3)或於住時居遠離處,無有第二,即以忘念、不正知住為所依止,心外馳散,如是名為依止所有增上心學起諸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依止所有增上心學所起正行。

T30,835b

4.亂心故...懈怠心

[論說]云何名為依止所有增上慧學起諸邪行?

1)謂如有一,離近賢聖,依近惡友,聞不正法勝解為因,不如正理思擇諸法;

2)於諸惡欲及諸惡見,喜樂受行;

3)或於廣大所學、所得微妙法中而自輕蔑,如是名為依止所有增上慧學起諸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依止所有增上慧學所起正行。T30,835c

5.懈怠心...

[論說]1)此中異生補特伽羅,依止如是三種學中所起邪行,無有堪能超異生地,無倒趣入正性離生,永斷三結;

2)由不永斷三種結故,無有堪能依止修道,得阿羅漢,於現法中無餘永斷貪、瞋、癡等一切煩惱,超越當來疾病、衰老及以夭沒。與此相違,當知即是於三學中,如實正行一切白品,廣說乃至超越當來疾病、衰老及以夭沒。T30,835c


成實論-定難品第一百八十六

又經中說十三惡法,皆名定難。十三白法皆是順定。

1)所謂佛言:若不斷三法,則不能度老、病、死,謂貪、恚、癡。

2)若不斷三法,則不能斷貪、恚、癡,謂身見、戒取、疑。

3)次有三法,謂邪念、邪行、沒心。

4)次有三法,謂妄憶、不安慧、亂心。

5)次有三法,謂調戲、不守諸根、破戒。

6)次有三法,謂不信、邪戒、懈怠。

7)次有三法,謂不喜善人、惡聞正法、喜出他過。

8)次有三法,謂不恭敬、難可與語、習惡知識。

9)若不斷三法,則不能斷不恭敬、難與語、惡知識,謂無慚、無愧、放逸。

10)若能斷無慚、無愧、放逸,則斷不恭敬、難與語、惡知識。

11)至能斷身見、戒取、疑,則能斷貪、恚、癡,度老、病、死。

12)是中度老病死,謂無餘涅槃。

13)斷貪、恚、癡,謂阿羅漢果有餘涅槃。

14)斷身見、戒取、疑,謂三沙門果。

15)斷邪念、邪行、沒心,謂在煖等達分善根。

16)斷妄憶念、不安慧、亂心,謂修四憶念處。

17)斷調戲、不守諸根、破戒,謂受出家戒。

18)斷不喜善人、惡聞正法、喜出他過,不信、邪戒、懈怠,不恭敬、難可與語、習惡知識,無慚、無愧、放逸,謂在家清淨。所以者何?

19)若人獨處為惡不羞,是名無慚。

20)此人於後,惡心轉增,眾中為惡亦無所恥,是名無愧。

21)失善法本,二白法故,常隨惡法,是名放逸。

22)以成就此三惡法故,不受所尊、師長教悔,名無恭敬。

23)反悷師教,名難與語。

24)如是則遠離師長,親近惡人,名習惡知識。

25)於此中,從無慚生無恭敬,從無愧生難與語,從放逸生習惡知識。

26)故為不信,受邪戒法,常為懈怠。習近惡人,教令不信,言為惡無報,或聞行惡得報,即便受行雞狗等法,望速畢罪。受行此法,不覺有利,故生懈怠。

27)以懈怠故,不喜善人,謂無真實行正行者。亦惡聞正法,謂行正法皆如邪法無所利益。以心濁故,喜出他過,謂他行法皆如自己都無所得。

28)如是不能制煩惱故,心則戲調。以戲調故,不攝諸根,則能破戒。

29)以破戒故,妄生憶念,行不安慧,心志散亂,便生邪念。

30)生邪念故,便行邪道。行邪道時,不得利故,心則迷沒。

31)心不明故,不斷三結。不斷三結故,不能斷貪等煩惱、病等諸衰。

與此相違名為白法。



4.雜阿含497

1.舉罪

1)於邪舉罪時,有五種邪舉罪者,言不應時故,名非時語者。言不實故,名非實語者。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言麁獷故,名非法語者。言挾瞋恚故,名非靜語者。

[]於邪舉罪時,有五種邪舉罪者。什麼是邪舉罪?就是另外一個同梵行的人,違犯戒法,這個同梵行的人,要把他的罪舉發出來,揭發出來,懺悔令罪清淨。在舉罪的時候,不合道理,就有五種過失。哪五種?

第一、言不應時故,名非時語者。舉罪的說話時間不對,這個時候不應該舉罪。要找一個適當的時間,舉他的罪,而不是一切時都可以舉人家的罪,這叫做非時語。

第二、言不實故,名非實語者。就是舉罪,舉的不真實,他沒有犯這個過,你說他犯這個過,你誣賴他,這叫做非實語者。

第三、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本來舉發那個同梵行者的罪,是能引出來義利,他能夠承認、能夠懺悔,罪就清淨,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但是這樣舉罪的時候,說出來的語言,反倒引出來很多過失,名為非義語者。

第四、言粗獷故,名非法語者。就是你舉罪的時候,說出來的這個語言是粗獷,就是很野蠻的這種語言,名為非法語者。不符合法語的第一義諦,也很難有效。

第五、言挾瞋恚故,名非靜語者。你舉罪的時候,不是用慈悲心舉,而是用瞋恚心。語言裏面有瞋恚的力量在那裏,而舉人家的罪,就叫做非靜語者。不是寂靜的語言,不能靜息他人的煩惱,而能引發別人的煩惱。所以,舉發同梵行者的過失的時候,要應時語,要真實語,引義語,要是法語,要是靜語,才可以。


2)有諸同梵行者,舉餘同梵行者所犯眾罪,即於現前四目相對,而以其實,不以非實,乃至廣說。彼於未了正解了時,便更無犯;更無犯故,是諸苾芻,由見聞疑,不應重舉前所犯事,如是諍事便得除滅。

2.1)有諸苾芻,見餘苾芻犯罪時節,別於後時,彼犯罪者忘自所犯,其見犯者記彼所犯,便舉是事,問言:汝憶自所犯不?彼乃答言:我都不憶。彼既不憶,不可自悔妄言我憶,非無悔言能離惡作。既被他舉,故信順他,應從眾僧求乞憶念毗奈耶想,及以清淨。爾時眾僧信諸苾芻,與彼清淨,彼犯罪者得離惡作,是諸苾芻,不應重舉前所犯事,如是諍事便得除滅。

2.2)復有苾芻,由顛狂故,現行眾多非沙門法、不隨順法,彼由此事,故不成犯。復有一類無知苾芻,謂彼成犯,非處舉發。有諸苾芻,為防未來教示憶念,令得自心,還從眾僧求乞不癡毗奈耶想,及以清淨。彼聞是已,即便求乞。爾時眾僧,應斷如是補特伽羅不成於犯,僧和合住,唱與清淨。無知苾芻既聞是已,不復重舉前所犯事,如是諍事便得除滅。

2.3)復有苾芻,於眾僧中舉苾芻罪,其能舉者起有犯想,彼所舉者起無犯想。由無犯想,便自稱言:我無所犯。能舉者云:長老豈不曾作如是如是事耶?彼遂誠言:我不曾作。能舉復云:彼先已犯,今得舉發猶不了故,仍言不犯。爾時眾僧,便為尋求事之自性為犯不犯,待得實已,當如法斷,如是諍事便得除滅。

2.4)有異住處眾多苾芻,於所犯罪互生疑諍,或言有犯,或言無犯,或言是重,或言是輕。有別住處眾數過前,或望彼眾,此多慧解,受持三藏。彼應就此請決所疑,令到究竟,如是諍事便得除滅。

2.5)復有苾芻,既犯罪已,自惡作纏之所激發,遂成憂悴,慮他舉發,便如法悔,由此一切諍事除滅。

2.6)有多苾芻,互相舉罪,各為憍慢之所執持,不欲展轉相對發露,專事離散,二部別居,各作是言:彼既不肯來對我眾發露悔滅,我等何為輒就彼眾發露悔滅。彼此部中,各應推一有智眾首,共稟所言補特伽羅,同往他眾,許其發露悔滅所犯,如是諍事便得除滅。

2.7)如是諍事略有四種,應知除滅亦有四種。云何名為四種諍事?一者、他舉諍事,二者、互疑諍事,三者、自舉諍事,四者、互舉諍事。何等復名四種除滅?一者、願出所犯除滅,二者、施與清淨除滅,三者、許求實性除滅,四者、各各發露除滅。


3)以鋸解身譬喻-中阿含30-象跡喻經

諸賢!世尊亦如是說:『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身。若汝為賊以利刀鋸節節解身時,或心變易,或惡語言者,汝則衰退。汝當作是念:「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3-1)經言:以慈俱心,乃至廣說。現前饒益故,名慈俱。饒益相故,名慈善友。其饒益相,略有二種:一、欲利益,二、欲安樂。此二種相,一切無量之所顯示。

[]經上說:心和慈在一起活動,乃至廣說。現前給人豐富的利益的緣故,名為慈俱。慈具有饒益相貌的緣故,所以稱慈為善友。慈的饒益相貌,簡略地說有二種:第一,想要利益他人;第二,想要令人安樂。此二種饒益相貌,在一切四無量中都可以明顯地表示出來。

3-2)無怨者,離惡意樂故。無敵者,離現乖諍故。無惱害者,離不饒益事故。廣者,所緣廣大故。大者,利益安樂思惟最勝故。無量者,果無量故,如四大河,眾流雜處。善修習者,極純熟故。

[]所說的內心無怨,是因為內心遠離惡的意圖的緣故。所說的沒有敵對的人,是因為遠離現前語言上的不合、諍論的緣故。所說的無惱害,是因為遠離以身造作不饒益事的緣故。所說的廣,是因為所觀察的對象非常廣大的緣故。所說的大,是因為想要利益他、想要安樂他的思惟是最殊勝的緣故。所說的無量,是因為所得的果無量的緣故,就像四條大河,是許多的小水流會集之處。所說的善修習,是因為極度的純熟的緣故。

《披尋記》四二○頁:果無量故等者:謂緣無量有情為境,生無量福,引無量果故。

[]果無量故等者:以利益的思惟、安樂的思惟,去緣無量的眾生,就能生無量的善種子在你心裡面。將來成熟了就引出來無量無邊的果報。

3-3)設有問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故次答言:勝解遍滿具足而住。勝解遍滿者,增上意樂、勝解周普義。具足者,圓滿、清白故。住者,所修觀行,日夜專注,時專注故。

[]假設有人這樣問:慈俱等心,有什麼相貌呢?所以接著回答說:勝解遍滿具足而住。勝解遍滿是什麼意思?特別殊勝的意樂、有力量的觀想,此二都是普遍的意義。具足是什麼意思?是因為圓滿、清淨的緣故。住是什麼意思?所修的無量三摩地觀行,日夜專注於此,時時專注於此的緣故。


2.多隨煩惱

謂補特伽羅,多隨煩惱染汙相續,不能正證心一境性。

[解說]若是有情,有很多的隨煩惱染汙身心,就會障礙修習禪定,不能正確的證得世間及出世間的心一境性。什麼是隨煩惱,窺基大師說:隨煩惱是指:隨惱於心名隨煩惱,也隨煩惱而生名隨煩惱。〈決擇‧有尋有伺等三地〉卷58詳細說明:無慚、無愧等隨煩惱由四相差別建立:

一、通一切不善心起,包括無慚、無愧;

二、通一切染汙心起,通一切處三界所繫,包括放逸、掉舉、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十種隨煩惱;

三、於各別不善心起,包括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十種隨煩惱,都是各別不善心起,若隨一生時必無第二;這十種都是欲界繫,除誑、諂、憍,因為誑及諂至初靜慮,憍通三界,誑諂憍若在上地唯無記性;

四、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處,非一切時,包括尋、伺、惡作、睡眠四種隨煩惱‧‧‧。又說到諸隨煩惱,若在欲界,略於十二處轉。若能參考這段文配合此處所說,更能了解其中的道理。


云何名為多隨煩惱?謂有諂、誑、矯、詐、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忘念、不定、惡慧、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於所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希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

[解說]多隨煩惱包括諂、誑、矯、詐、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忘念、不定、惡慧、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於所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希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若有以上諸多隨煩惱染汙身心,就會障礙修習禪定,不能正確的證得心一境性。什麼稱為多隨煩惱呢?

1)云何有諂?謂自有過,而不能於大師、智者同梵行所,如實發露。

[解說]什麼是有諂?行者不能得定的第一種原因,是因為有諂的隨煩惱,即諂曲不直的心,可是不能在佛面前,或者是有智慧的人,包括菩薩,還有得聖道的聖人,及同修離欲梵行的行者前,如其真實犯戒的相貌來發露所犯,有這樣的過失,不能得定。

2)云何有誑?謂不真實顯己功德。彼實無德,而欲令他諸有智者同梵行等了知有德。

[解說]什麼是有誑?行者不能得定的第二種原因,是因為有誑的隨煩惱,不是真實的顯示自己功德。這種人實際上沒有道德、沒有功德,可是卻使令其他有智慧的聖人,或者修離欲梵行的行者前,誤以為他是很有道德的。如果有這種欺誑性,也不能得定。

3)云何有矯?謂於增上戒毀犯尸羅,或於軌範毀犯軌範。由見聞疑,他所舉時,遂用餘事假託餘事,或設外言而相誘引,如經廣說。

[解說]什麼是矯?行者不能得定的第三種原因,是因為有矯詐的隨煩惱,於增上戒中的根本戒有所毀犯,或於佛所制的包括入聚落,或者是於搭衣持缽,行住坐臥四威儀等軌則規範也有毀犯。由於他人見到、聽到、或者是懷疑,而來舉發的時候,就用顧左右而言他的方法,來逃避犯戒的這件事情,或者是安立假設其他的語言轉移話題,引導他人不要再說他的過失,如經中所廣說。

這段文主要說明行者依矯、詐等而有邪命,可參考〈本地分‧聲聞地〉卷22801頁所說:「彼由如是或依矯、詐,或邪妄語,或假現相,或苦研逼,或利求利種種狀相,而從他所非法希求所有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非以正法而有所求,由非法故,說名邪命。」此外〈攝事分〉卷1002923頁說:復有苾芻,利養恭敬欲愛現行,見有他人多饒財寶,眾所知識,具大福祐,則便親附殷重承事,非愛非敬,亦非樂法,專為利養恭敬因緣。如是思惟:攝取質直、忍辱、柔和,為依止師,我於其處隨意自在。彼於我所多有施為,而我於彼都無所作。如是思惟:攝取捷慧、愛樂修福同梵行者以為助伴,所有僧事及其餘事皆令彼作,我獨蕭然自得而住。如是或有毀犯禁戒,同梵行者正詰問時,便不分明、假託餘事而有所說。


謂由諂、誑增上力故。

[解說]於增上戒毀犯尸羅,主要是由諂媚及欺誑這二種隨煩惱的力量使令自己產生這種行為,掩飾自己的過失,而且假託其他的語言,使他人不知道自己犯過。因為有諂,就不能如實發露自己的過失;有誑,就是沒有功德,但是在他人面前顯示自己很有功德。

4)云何有詐?謂怖他故,或復於彼有所希故,雖有犯重而不發露,亦不現行。

[解說]什麼是有詐?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四種原因,是因為有詐的隨煩惱,由於怖畏他人知道自己所犯的罪過,或者對他人有所希求,希望從他人那裡得到恭敬利養,雖然犯了重罪,並沒有發露出來,也不會表現出有重大的惡業。

《披》亦不現行者:謂由怖他為因緣故,或復於彼有所希故,亦不現行重惡業故。

由於害怕他人知道,或者是對他人有所希求,因此不會現行重大的惡業。

非實意樂,詐於有智同梵行所,現行親愛、恭敬、軟善身語二業。

沒有真實的意樂,對於有智慧的同修梵行的行者處,以欺騙方式,假裝表現出很親愛、很恭敬、很柔軟的身及語二種業。如〈攝事分〉卷100所說:復有苾芻,恭敬、利養、欲愛現行。見有他人,多饒財寶,眾所知識,具大福祐,則便親附、殷重承事;非愛、非敬、亦非樂法,專為利養、恭敬因緣。如是思惟:攝取質直、忍辱、柔和為依止師,我於其處隨意自在。彼於我所多有施為;而我於彼都無所作。如是思惟:攝取捷慧、愛樂修福、同梵行者以為助伴;所有僧事及其餘事,皆令彼作,我獨蕭然自得而住...等。

《披》非實意樂等者:攝事分說:復有苾芻,恭敬利養欲愛現行,見有他人多饒財寶,眾所知識,具大福祐,則便親附殷重承事,非愛非敬,亦非樂法,專為利養恭敬因緣。乃至廣說。(陵本一百卷七頁7490)其義應知。

〈攝事分〉說:又有比丘,喜歡恭敬利養,有愛欲的煩惱現行,看到其他擁有很多財富寶物,大家都認識的、福報很大的同梵行所,就去親近依附他,殷重懇切的奉承他、為他做事,然而內心並不是真實愛護敬重他,也不是真的喜歡聽聞佛法,只是為了可以得到很多利養恭敬的因緣而親近這樣的大德。乃至廣說有很多的不正思惟等,如〈攝事分〉卷1002923頁所說。

5)云何無慚無愧?謂觀於自、或復觀他,無所羞恥。故思毀犯,犯已不能如法出離,好為種種鬥訟違諍。

[解說]什麼是無慚無愧?行者不能得定的第五種原因,是因為有無慚無愧的隨煩惱,觀待於自己,或者觀待於他人,沒有羞恥心。故意想要犯戒,犯了,又不能如佛所說的法來出離犯戒的過失,歡喜與他人鬥爭、訴訟、違逆、諍論。

6)云何不信?謂於佛法僧心不清淨,於苦集滅道生不順解。

[解說]什麼是不信?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六種原因,是因為有不信的隨煩惱,對於佛法僧三寶內心不清淨,不是真實的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對於苦集滅道四諦,不隨順佛所說的真理去了解。

7)云何懈怠?謂執睡眠、偃臥為樂,晝夜唐捐,捨眾善品。

[解說]什麼是懈怠?行者不能得定的第七種原因,是因為有懈怠的隨煩惱,執著睡眠、躺臥為快樂,白白的浪費白天及晚上的時間,棄捨止觀等善品的修習。

8)云何忘念?謂於久遠所作、所說,不能隨念,不令隨憶,不守根門,不正知住。

[解說]什麼是忘念?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八種原因,是因為有忘念的隨煩惱,對於過去很久以前所作的事情,所說的話,不能隨順憶念,也不令自己生起正憶念,不守護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任意的攀緣色聲香味觸法,不能正知而住,不能隨時正確的知道自己有沒有生起煩惱。

9)云何不定?謂於定地,下至作意亦不能得。

[解說]什麼是不定?行者不能得定的第九種原因,是因為有不定的隨煩惱,於禪定的境界,乃至最初的未到地定都不能得到。

《披》下至作意亦不能得者:謂未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本地分中聲聞地說: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於所緣寂靜行轉。從是以後,於瑜伽行初修業者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陵本三十二卷二十頁2665)與彼相違,名不能得。

下至作意也不能得,是指不能獲得色界禪定所攝的少分、微妙、正確的如理作意。〈聲聞地〉說:由於修止所攝持故,心在所緣境上很寂靜的數數憶念,沒有昏沈掉舉等,稱為寂靜行轉。於等持以後,心裡能夠寂靜住,對於初修三乘觀行業處的人,稱為有作意,才能屬於有作意這一類,即證得未到地定。與這樣的境界相違,名為不能得。如〈本地分‧聲聞地〉卷321060頁所說。

10)云何惡慧?謂住自見取,執不平等,難捨言論。

[解說]什麼是惡慧?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十種原因,是因為有惡慧的隨煩惱,安住在自己的不正見,取著自己的思想見解認為是正確的是最殊勝的,執著大自在天為一切法生起的因等不平等論,並且很難棄捨這類不正言論。

《披》執不平等難捨言論者:謂如沙門、或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彼一切或以自在變化為因,或餘丈夫變化為因。由彼起邪決定,謂此為諦為實,餘皆癡妄,是名執不平等。不了言說自性唯假,難可捨離,是名難捨言論。

如有一類外道出家人,或者是有學問的婆羅門,生起這樣的見解,安立這樣的言論:凡是世間所有的人,他們所受的一切境界,都是大自在天變化而產生的,或者是其他的大梵天王為因生起的。由於這類外道出家人,或者是有學問的婆羅門,對於這樣的見解生起很決定的認同,對於不平等因論,認為是真理,認為是事實,其他的道理都是愚癡、迷妄,這樣名為執不平等。不能了解言說的自體唯是假想安立,言說的境界不是真實的,沒有辦法捨離這些言論離,名為難捨言論。

11)云何慢緩?謂不捷利,亦不明了。不自超舉,無所能為,不能以身供侍有智同梵行者。[解說]什麼是慢緩?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十一種原因,是因為有慢緩的隨煩惱,心很遲鈍、不敏捷銳利,對於三寶四諦、修習止觀,沒有清淨的信心,也不清楚明了。不能超越、高舉、提升自己的戒定慧等,不能很勤力的供養、奉事有智慧的同梵行者

《披》謂不捷利等者:所作愚鈍,名不捷利。心無淨信,名不明了。懈怠相應,名不超舉。

所作之事愚癡遲鈍,名為不捷利。心中對三寶四諦、所要修的止觀,缺乏正確的認識,也沒有清淨的信心,名為不明了。對於修行的事,懈怠相應,不能進步或超越,名為不超舉。

12)云何猥雜?謂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又樂尋思諸惡不善欲尋思等,乃至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思、多隨伺察。

[解說]什麼是猥雜?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十二種原因,是因為有猥雜的隨煩惱。猥就是卑鄙、或者是下賤,猥雜也可以稱為混雜。猥雜,是指行者喜歡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由此於過去未來的貨財、親友,追念、思慕、憂慼纏心;於隨所聞所究竟法,不能如理作意思惟;見在家及出家眾歡娛雜處,或見惡友共相雜住,便生隨喜心樂趣入;同其喜同其憂;由此不能遠離寂靜,閑居修習止觀,應當知道這一切都是魔事。又好樂尋思種種惡不善的欲、恚、害、乃至家勢相應等八種尋思,常常隨順尋思、數數詳細伺察這些尋思,這是一種內心的猥雜。八種尋思於〈攝事分〉卷89有詳細說明。

13)云何趣向前行?謂受僧祇、或復別人諸衣服等所有利養,或請僧祇及與別人,皆名趣向。若諸苾芻,於如是事最初前行,故名趣向前行。

[解說]什麼是趣向前行呢?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十三種原因,是因為有趣向前行的隨煩惱,於受用袈裟等僧伽物,或有居士邀請大眾僧或各別的出家人接受供養的時候,這類人都第一個在前面接受供養,這種意樂及行為稱為趣向。在眾多比丘中,對於施主供養的種種事,心中有欲及貪著,總是走在最先及在前面,因此名為趣向前行。

14)云何捨遠離軛?謂於遠離邊際臥具、遠離眾惡人所習近似寂靜室,遠棄捨之,不生欲樂。

[解說]什麼是捨遠離軛呢?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十四種原因,是因為有捨遠離軛的隨煩惱,於遠離貪欲、粗劣的、下品的邊際臥具,於遠離各種惡法的住處,遠離眾人所習近之空林樹下的似寂靜室,對這些有助於修習止觀的資生具及處所,遠離棄捨,不生好樂。由此遠離善法軛的利益,不能使自己遠離不善的種種境界,使得不善諸欲數數生起,因此不容易得定。

15)云何於諸學處不甚恭敬?謂遭厄難,寧捨學處,不棄身命。志求身樂及與壽命,不能隨護所有學處。

[解說]什麼是於諸學處不甚恭敬?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十五種原因,是因為有於諸學處不甚恭敬的隨煩惱,對各式各樣佛所制定的戒律,沒有很恭敬護持的心;於遭到危厄困難的時候,寧願捨棄所受的戒,也不放棄自己的身體、性命;寧願追求身體的快樂與得到壽命,不能隨順護持所受的戒。

16)云何不顧沙門?謂棄捨學處,好為退轉。或犯尸羅,行諸惡法,於內腐爛,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況當希求沙門果證八支聖道。

[解說]什麼是不顧沙門?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十六種原因,是因為有不顧沙門的隨煩惱,不顧慮到出家人應該要持戒,放棄捨離所應持守的戒律,由於歡喜諸欲而退失戒法;或者犯戒,造作種種惡法,內心有腐敗的貪瞋癡等常時活動,詳細說乃至沒有清淨的梵行,卻自稱有清淨的梵行,何況心裡根本沒有希望追求八支聖道,證初果乃至四果等沙門果。

《披》或犯尸羅等者:此中諸義,如攝異門分別釋應知。(陵本八十四卷十四頁6396

此處所說的種種義理,如〈攝異門分〉卷842524頁所說應當了知。〈攝異門分〉說了很多關於不顧沙門的相貌。不顧沙門,是指外表行相上是出家人,卻犯了很多戒,不能如理作意,更何況修學聖道。這種不顧慮到自己應當自重自愛的沙門,有眾多隨煩惱,障礙自己不能得定。

17)云何唯希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謂或為王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怨賊之所逼迫、或為債主之所逼切、或為恐怖之所逼切、或為財寶常所匱乏恐畏不活而求出家。不為自調、自靜、自般涅槃而求出家。

[解說]什麼是希求能夠存活下去?不是為了涅槃而追求出家的修行者呢?行者不能得定的第十七種原因,是因為有唯希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的隨煩惱,出家的目的是受到國王逼迫,或是受到國王逼迫而去出家,不是自己願意出家、或是與他人有怨恨、或是有盜賊來逼迫、或是被債主之所逼迫急切想要逃避債務、或是財寶常所匱乏賺不到錢,常常三餐不繼恐怕不能活下去才來出家。這樣的人,不是為了要調伏自心的煩惱、追求眾苦的寂靜、不是想要成就自己證得聖道不再輪迴三界、圓滿的、不生不滅的無餘依涅槃而求出家。

《披》不為自調自靜等者:調謂調伏,謂於煩惱。靜謂寂靜,謂於眾苦。證無餘依,名般涅槃。

調是指調伏,就是調伏煩惱。靜是指寂靜,於生老病死等眾苦的寂靜。證入無餘依涅槃,名為般涅槃。

18)當知此中,依同梵行而共止住有所違犯,發起最初四隨煩惱。依增上戒有所違犯,當知發起無慚無愧。依增上心及增上慧,當知發起始從不信,乃至惡慧諸隨煩惱。此中不信及與懈怠,依俱違犯;忘念、散亂,依增上心違犯而起;惡慧,依犯增上慧起。不信、懈怠增上力故,當知發起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忘念、亂心及與惡慧增上力故,當知發起於諸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希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

[解說]應當了知在這十八種隨煩惱中,依止出家人同在一起修梵行而共住時候,發起最初的四種隨煩惱,包括有諂、有誑、有矯、有詐。依止於止惡行善的增上戒,有所犯戒時,應當知道已經有無慚無愧的煩惱。依止增上心及增上慧,應當知道能發起不信、懈怠、忘念、不定,乃至惡慧等隨煩惱。這些隨煩惱當中,由不信三寶四諦;由懈怠,喜歡睡眠不精進修行,這二種隨煩惱依增上心及增上慧有所違犯而生起;忘念,忘失正念,散亂,內心散亂,這二種隨煩惱依止增上心違犯而起,由此有種種的尋思散亂,不能常常在所緣境上數數憶念;惡慧就是邪見,沒有正確的智慧,依止違犯增上慧而生起惡慧。由於不信三寶四諦及懈怠,這二種強大的增上力,應當知道會發起一、慢緩,不能勤修止觀,又不相信恭敬三寶有功德,也不能恭敬承事師長;二、猥雜,與在家眾及出家眾在一起雜住;三、趣向前行,有利養的時候,總是第一個走在前面;四、捨遠離軛,內心不能遠離邊際臥具,不能安貧樂道,不能遠離眾惡,不能安住在寂靜處。這都是因為有不信懈怠的關係。有忘念、亂心及有邪見的惡慧等隨煩惱的強大增上力為因,應當知道會發起對所制的戒不能深心恭敬,也不能作好一個出家人應作的事情,只是為了能夠活下去,不是為了真的要了脫生死,追求涅槃,而希求出家。

19)復有三種補特伽羅,依三處引諸隨煩惱。云何三種補特伽羅?一、依正法而出家者,二、在居家受用欲者,三、正法外而出家者。云何三處引隨煩惱?所謂最初補特伽羅,依放逸處引隨煩惱。此復二種。謂或依內妄顯己德,為衣服等利養恭敬,自說己德勝過人法。或復依他諸有智者同梵行等,以身語業逼迫、加害、損惱、毀辱。

[解說]又有三種人,依止三種處所,會生起十八種隨煩惱。是哪三種人依止三種處所,會生起諸隨煩惱?第一種是依止正法而出家的人,第二種是在家受用各式各樣色聲香味觸、男女諸欲的人,第三種是於正法以外而出家者,就是在外道出家,也過著離欲的修行生活,可是不是佛法,是佛法以外的出家人。什麼是於三種處所而引生各式各樣的隨煩惱呢?三種人中的第一種人,是依止放逸的處所引發隨煩惱。本論卷89說:於諸善品不樂勤修,於諸惡法心無防護故,名放逸。本論卷95說:若邪思惟,若邪尋思,若邪戲論,是名放逸;又廣說各種放逸的差別相。修行人若不能精進的斷惡生善,放逸而行,勢必引生隨煩惱。這一類人又可分為二種。放逸的情況有二種。第一種是依止著自己內身,虛妄的顯示自己有道德,為了衣服、臥具、飲食等種種生活所須的資生利養、恭敬,自己讚歎自己很有道德勝過他人、暗示他人自己已經得聖道了,由此引生有誑的隨煩惱。由於嫉妒有智慧者、或是對一起修清淨行的行者,用身業、語業乃至意業來逼迫對方、加害對方、損惱對方、毀辱對方,以此來得到恭敬利養。

20)當知第二補特伽羅,依耽欲處引隨煩惱。彼由耽著諸欲因緣,受用諸欲,依身語意行三惡行。當知第三補特伽羅,依邪行處引隨煩惱。

[解說]應當了知三種人中的第二種人,是指在家受用欲者依止耽著色聲香味觸、男女等諸欲處,由此引生各式各樣的隨煩惱而犯戒,做出錯誤的事情。這類在家人由於耽著色聲香味觸、男女諸欲的因緣,受用諸欲,由此依止身業、語業、及意業,生起貪瞋癡三種惡行。第三種人是外道出家眾,依邪見的惡慧造作錯誤顛倒的行為,由此引生各式各樣的隨煩惱。

21)略有三種,謂隨逐遠離、隨逐憒鬧、隨逐學處起隨煩惱。云何隨逐遠離起隨煩惱?謂諸外道隨逐遠離所有臥具,而為五蓋覆蔽其心。或住於苦,領受身心諸苦惱故。或復遠離煩惱對治,由離信等五種根故。彼由如是住染汙故,住苦惱故,無有對治能除染汙苦惱住故,是名隨逐遠離諸隨煩惱。

[解說]要略而言外道出家眾有三種邪行的種類:隨逐應遠離導致染汙處的時候、或者是隨逐憒鬧雜居、有諍論的境界、或者是隨逐會違犯戒律的學處,由此生起隨煩惱。什麼稱為隨逐遠離而生起隨煩惱呢?這類外道雖然隨逐遠離於寂靜處修行,受用邊際臥具,可是內心還是有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疑五種煩惱蓋覆蒙蔽著內心,由此生起隨煩惱。有一種外道為求生天、為求解脫、或達到某種願望,採取折磨自己的苦行方式而修行,由此領受身心各種苦惱。認為吃苦、了苦,不能了知應該斷除煩惱,不造業,才能真正了苦。這類人的苦行如坌灰拔髮、金雞獨立、投巖赴海,或日正當中曝曬在太陽底下,或裸形等。

《披》或住於苦等者:謂如宿作因論者,於現法中極自苦行,說彼領受身心苦惱故。

如執著宿作因論的外道,認為凡事都是過去生的業力所引生,與現在完全不相干,不注重現緣,不注重今生的努力,認為今生透過極端的苦行,就可以洗清過去的業力,不再受苦。因為於現生中極自苦行,所以領受身心苦惱。這種修行方式缺乏正見,不能如實斷除煩惱,出離生死之苦,只是自找苦吃罷了。或者遠離煩惱的對治,沒有以正法的方便對治煩惱,只是從表面上下功夫,以折磨身心的苦行為修行,不能找到苦的真正根源,遠離正信、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慧五種善根,白白吃苦卻不能了苦。這類外道由於這樣住於煩惱染汙的因緣,住於苦惱中,沒有正確的方法可以對治除去染汙的五蓋等煩惱及身心的痛苦,名為隨逐遠離諸隨煩惱。

22)云何隨逐憒鬧起隨煩惱?謂各別執異見、異欲相違言論,建立自品、他品差別,廣起忿、恨,乃至誑、諂。是名隨逐憒鬧諸隨煩惱。

[解說]什麼是隨逐憒鬧而生起各式各樣的隨煩惱呢?這些隨逐憒鬧的外道出家人,各別執著異於佛法的見解思想、不想離欲、沒有斷煩惱的願望、持與佛法相違的言論,建立自論的品類、他論品類的差別,因此內心廣泛生起瞋忿、怨恨、覆藏自己的過失、惱怒、嫉妒、慳貪,乃至欺誑,或者是諂媚等隨逐憒鬧的各種隨煩惱。以上名為隨逐憒鬧諸隨煩惱。

《披》廣起忿恨乃至誑諂者:攝事分中說隨煩惱有多差別,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乃至廣說。今於此中唯取前八,如彼別釋應知。(陵本八十九卷七頁6738

〈攝事分〉卷892646頁中說隨煩惱有十種,包括忿、恨、覆、惱、嫉、慳、誑、諂,乃至詳細說還有各種隨煩惱。現在這其中只取前八種,如那裡所各別解釋的應當了知。

23)云何隨逐學處起隨煩惱?謂觀自他現行諸罪,無有羞恥,毀戒、穿戒,是名隨逐增上戒學諸隨煩惱。若有依止世間等至,於其下劣計自為勝,或於相似計自為勝,心生高舉,是名隨逐增上心學諸隨煩惱。若少聽聞,不能觀察所有善法,是名隨逐增上慧學諸隨煩惱。如是一切,總略說名非法之行、不平等行。由非善義,名非法行;非愛果義,名不平等行。

[解說]什麼是隨逐戒定慧三種學處而生起各式各樣的隨煩惱?在戒方面,觀察自己、或他人現行種種犯戒的罪惡,沒有羞恥心,不覺得慚愧,毀犯上品的重戒、或毀犯中下品的輕戒,由此生起各種煩惱,稱為隨逐增上戒學諸隨煩惱。在定方面,若有依止世間的禪定,於比自己下劣未得定者,生起高慢心,計度執著自己是殊勝的,或與自己相似已得世間禪定者相比,認為自己比較殊勝,而生起過慢的煩惱,名為隨逐增上心學諸隨煩惱。在慧方面,由於很少聽聞佛法,沒有智慧也不學習,不能深入觀察什麼是善法,什麼是不善法,稱為隨逐增上慧學諸隨煩惱。如是這一切,總相說或要略說不善的邪行稱為非法之行,邪行之因所得的惡果名不平等行。非法就是不善;不平等行,指因與果不平等,例如造惡因想要得善果,或者是不平等因論,名不平等行。由於不是善法的境界,所作的事,不是與善心所相應,而是與煩惱心所相應,稱為非法行;以非法行為因所得不可愛果的境界,稱為不平等行。外道行苦行,雖然能於遠離處依邊際臥具修行,可是仍然有五蓋覆蔽其心,在戒定慧三學方面,生起各式各樣的煩惱。由於毀戒,於禪定生起高慢心,又不能聽聞佛法,當然不能得到可愛的果報,這樣稱為不平等行。如〈本地分‧菩薩地〉卷431463頁所說。

3.釋說諂誑過患

1)問:如世尊言:汝等苾芻勿行諂誑。此中如來觀見諂曲幾種過患,誡諸苾芻不令行諂?答:觀諂曲者有十二過患故。一、諂曲因緣,不能證得真實智慧;二、退失名譽;三、退失他信;四、退失功德增長;五、退失於智者邊聽聞正法教誡教授;六、諸惡增長;七、令心相續遠離諸善;八、由諂不平損害其心,常懷苦惱不安隱住;九、慮後苦法;十、非聖法器;十一、臨終追悔;十二、身壞已後墮諸惡趣,生那落迦。

[解說]問:如同佛所說:你們諸位比丘不要作諂誑的行為,不要諂媚,不要欺誑。在這當中佛觀察到若有諂媚的行為、有不正直的行為,有幾種過患,所以佛告誡比丘們不可以造作各種諂媚的行為?答:觀察行為有諂曲的有情,會有十二種過患。諂曲的十二種過患是:

一、不能證得真實智慧:如果有諂曲,行為不正直,心也不正直,不能成就聖道、證得真實的智慧。

二、退失名譽:因為諂媚欺騙了他人,使名譽受損。

三、退失他信:退失他人的信任,因為所說的與所作的不一樣。

四、退失功德增長:諂曲的行為,使功德不能增長而退失。

五、退失於智者邊聽聞正法、教誡及教授:欺騙了善知識,善知識就不再教導自己,不能聽聞正法,就不能得到教誡,不會再得知什麼可以作、不可以作的智慧,也不會學到怎麼樣修止修觀,如何修學佛法的教授。所以若是諂曲,就不能於智者邊再繼續聽聞正法的教誡教授。

六、諸惡增長:若是諂曲會使種種的貪瞋癡等惡法增長。

七、令心相續遠離諸善:諂誑的心如果相續,戒定慧的善法就漸漸地遠離了。

八、由諂不平損害其心,常懷苦惱不安隱住:如果有諂曲,內心不平靜、損害其自己的善心,令自己常常懊悔、苦惱、不安穩住。

九、慮後苦法:諂曲的人會擔心來生不知道會到哪一道去受苦果。

十、非聖法器:諂曲的人不是一個聖法器,是不能成就聖道的。

十一、臨終追悔:諂曲的人臨死之前會後悔,自己枉作小人。

十二、身壞已後墮諸惡趣,生那落迦:諂曲的人死後會墮到三惡道,生到地獄去,不見天日,如果到無間地獄更可怕了。這是諂曲的十二種過患。

2)諂曲的相貌差別

復次,欲界中諂有八種行及七種事。云何八行?一、迷惑諂行,二、覆藏諂行,三、顯示諂行,四、結構諂行,五、恭順諂行,六、謀計諂行,七、推注諂行,八、現悲諂行。云何七事?一、言說事,二、詰問事,三、違諍事,四、現親友事,五、現委信事,六、所作假託事,七、艱辛事。

[解說]其次,欲界中的諂曲有八種行及七種事。欲界的有情從七種事上,表現出八種諂媚的行為。什麼是八種的諂行呢?包括:

一、迷惑諂行,是指為隨順世間的說法,於不合道理的事說為合道理的,以言說相迷惑他人,或於合道理的事說為不合道理、或於有的事說為沒有,例如有依他起及圓成實說為沒有,或於沒有的事說為有,例如遍計執體相皆無,卻說是有。

二、覆藏諂行,覆藏自己所造惡行的真實罪過相。

三、顯示諂行,顯示不真實的功德相。

四、結構諂行,於諍論時想要爭顯功德、推諉過失,就結搆諸惡朋黨,增加自己的勢力,以逃避自己的過失。

五、恭順諂行,與人有諍論時,見諍論人有力暴惡,心生怖懼,就以卑下的身語二業,隨順恭敬現出親友相討好諍論的人。

六、謀計諂行,見人軟弱正直,可從中規求其利,雖然自己是不可委託信任的人,而外表現出很可委託信任的清善之相欺騙這類人,以謀求自己的利益。

七、推注諂行,對於諸親善隨順自己心意令自己滿意的友朋,未來廣大所作事中,先詐現為伴;後來當所作事現在前時,為防止自己太過辛苦,就矯現種種方便推託不做。八、現悲諂行,當自己隨遭一種苦惱事已,於令自己遭苦的怨家前,雖然自己並沒有很重大的憂苦,然而自己顯示有很重大的憂苦、不斷嘆氣、怨恨、憂愁、苦惱乃至暈倒,令對方不安。

哪些是七種事呢?包括:

一、言說事,言語方面的事。

二、詰問事,互相問難的事。

三、違諍事,互相違背諍論的事。

四、現親友事,現出親善友好的事。

五、現委信事,現出值得被委託信任的事。

六、所作假託事,對應當作的事,假託其他理由不做的這類事

七、艱辛事,對於自己的苦惱表現出很大的艱辛憂苦的事。

3)配屬

3.1)由初事故,其諂曲者與諸世間隨起言說,於非義中示現為義,以相迷惑;或於義中示現非義。如於義非義,於有非有,當知亦爾。

[解說]第一件事是言說事,配合八種諂行中的迷惑行。欲界諂曲的有情,有不正直的行為,為了隨順世間人的說法,雖然是違背佛法的正理的,開示顯現是合道理的,令世間人迷惑;如世間人喜歡欲,就說欲是好的,但是佛法是要離欲的。由於為了諂媚對方,配合世間人的說法,就說有欲也可以,而不直接告訴對方佛法正確的義理,這是於非義中示現為義。其實這是錯誤的,附合著他人現況來說話,這是有迷惑諂行。

對於義、非義是這樣的,對於有、非有,應當知道也一樣的。如何能夠知道義與非義,以及有及非有呢?就是要學習佛法,不然怎麼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呢?

3.2)詰問事

又於現行諂曲所起諸惡行中,若他詰問,諂者則便覆藏實罪,顯不實德。

[解說]又於自己所顯現作出諂媚與曲順人情所生起的種種惡行中,如果他人難問起質疑,這類諂曲的行者就覆藏真實相及罪行過失,不敢告訴他人真相而有覆藏諂行,並且顯示不真實的品德而有顯示諂行。這段文主要是說當這類諂曲者有諂行時,若是他人舉發諂曲者的罪過,諂曲者不肯承認,還要覆藏自己的過失,還說自己並沒有作錯那件事情,令他人弄不清真相,有時甚至顯示自己不但是沒有錯,而且還有功德。

3.3)違諍事

又諍論者,將欲推其功德、過失,爾時諂者則便結構諸惡朋黨。

[解說]又如果大家互相諍論,想要爭顯功德、推諉過失,大家彼此不能滿意,這時候有諂行的人會交結惡的朋黨,積聚多人,以多數壓倒少數,令弱勢者不敢聲張,使得事實的真相難以顯現,而有結構諂行。大家要和合一味如水乳合,有意見應該公開的說,不可以互相鬥來鬥去,結構諂行。違諍事可以配合結構諂行。

3.4)現親友事

又諂曲者,見諍論人有力暴惡,心生怖懼,即以卑下身語二業,隨順恭敬,現親友相。

[解說]又有些欲界的有情是屬於恭敬諂行的這類人,與人有諍論時,看見對方是有力量的,而且很暴惡,心裡生起恐怖畏懼,於是假裝以很謙卑的身業、語業,隨順恭敬對方、現出親善友好的相狀,可是其實本身心裡不是這樣子。

3.5)現委信事

又諂曲者,若見軟直可規其利,內與不可委信者等,而外現已極可委信。謂行住中,虛詐積集清善之相。

[解說]又有諂曲的人,若是見到比較柔軟忠厚老實的人,可以規劃圖謀得到對方的利益,這位諂曲的人,內心其實是不可以委託信任的,而外表卻現出來好像是極可委託信賴的朋友,是可以委託錢財的人,在行住當中虛偽欺詐的表現出來自己是很清淨、很善良的相貌,讓人以為自己是很可相信的,要請他作什麼事,都會立即辦到,以顯示可值得信任。於取得他人的信任後,可以取得後日的非法的利益,這是預謀有詭計的謀計諂行。

3.6)所作假託事

又諂曲者,於諸親善得意友朋未來廣大所作事中,先詐為伴,後所作事現在前時,矯現種種方便推注。謂為遮防自劬勞故。

[解說]又有一種諂曲的人有推注諂行,這種人於自己親近得意的朋友,未來想要弘揚佛法,或是想要作大生意、大事業,於是鼓勵親友去作,假裝與他作伴,大家一起打拼,等到需要人手做事時,就藉故推託,什麼事情都不肯做了,因為防備自己太過辛勞,這是推注諂行。大家也多少會碰到這種情況。

3.7)艱辛事

又諂曲者,隨遭一種苦惱事已,於彼怨對所遭苦事,實無如是重憂重苦,然自顯示有重憂苦。謂深歎恨愁憂苦惱,乃至悶絕。

[解說]又有一種顯現過度悲傷的諂曲行者,若遭遇到任何一種苦惱的事情,於彼怨家處,所遭遇的苦事,表現出來很悲傷,其實沒那麼嚴重的憂苦,於向人傾訴時,說得非常過度,自己顯現出有很嚴重的憂惱、痛苦,深深的怨嘆、痛恨、愁憂、苦惱,乃至昏倒、悶絕了。

《披》有八種行及七種事等者:八種行中,唯除顯示諂行,所餘七行,如次配屬七事,如下釋義應知。言顯示諂行者,謂不真實顯己功德。彼實無德,而欲令他諸有智者同梵行等了知有德故。

八種諂行配屬七種事,在八種行中,只有顯示諂行沒有說到,其餘七行,如它的次第配屬這七種事,如下面解釋的道理,應該要了解。顯示諂行,是顯示自己並不是真實的功德;實在沒有得到禪定,沒有得到聖道,可是希望其他的有智慧的同梵行等,或是善知識,或師長或朋友認為自己得到禪定或得到聖道,這是顯示諂行。此處解釋顯示諂行與《瑜伽論記》卷18所說不同,論記說於詰問事時有覆藏諂行及顯示諂行二種,所以八種諂行剛好配屬七種事不多不少。

一、迷惑諂行,是在言說事上發生的。

二、覆藏諂行,在詰問事時,可能會有這種行為。

三、顯示諂行,沒有功德告訴他人自己很有功德,自己讚歎自己。

四、結構諂行,是違諍事,意見不同時交結朋黨。

五、恭順諂行,是現親友事,因為畏懼對方勢力,而顯恭順。

六、謀計諂行,為從他人得到利益,假現可信賴的現委信事。

七、推注諂行,為所作事,怕自己太辛苦,假藉理由而推託,不做自己答應要做的事。

八、現悲諂行,有艱苦的事情向他人投訴,言過其實。

以上是說到經典中說到諂誑的過患。(連結:諂誑過患差別之八行與七事)

4)釋說麤語聲聞

復次,麤語聲聞,尚不應得於諸諦中教誡教授,況當能得真諦現觀,或復清淨。又有九種麤語聲聞麤語之相。若有成就如是相者,當知此名不可與語麤語聲聞。何等為九?謂能舉罪補特伽羅正詰問時,以不美言假合而答,或不相應、或不圓滿、或託餘事方便而答。是名初相。又以謬言假設餘論,方便推遣所詰問事。是第二相。又瞋恚纏,擾亂、懵憒、渾濁自心。是第三相。又瞋恚纏,發起憤怨、詈言、鄙語。是第四相。又起高心,彼既說我,我當何故而不說彼。是第五相。又堅覆藏自所作罪。是第六相。又結怨心相續不捨。是第七相。又多發起報怨之心。是第八相。又他顯說能舉罪者若實不實諸功德時,不生信解,誹撥毀罵。是第九相。

[解說]其次,說到麤語聲聞,若是修行人說了麤語,尚且不能得到四聖諦的教導及修持戒定慧的教誡教授,何況能夠得到真實的證得聖諦現觀,或能獲內心的清淨?又有九種麤語聲聞說麤語的相貌。若修行人有這九種相貌,是不可以教化的,應當知到這類行者名為不可與語麤語聲聞。不可以跟這種人說話,這樣的人應該要默擯。是哪九種相貌呢?

4.1)當能舉發罪過的人正在難問有犯過錯者時,犯者用不好聽的粗獷的言語,假裝做不正確的回答,或是說些不合道理的回答,或所說的話使他人聽不懂,不說讓人聽懂的話就是不圓滿的話,或是問東而答西,推託其他的事情來搪塞應付。這是被舉罪者於詰問時搪塞不正面回覆的相貌,是名第一種麤語的相貌。

《披》以不美言假合而答等者:答言麤獷,名不美言。答不應理,名不相應。答不領解,名不圓滿。引餘事答,雜說異語,名託餘事方便。

這類犯錯者回答時言語很粗獷,乃至有惡語,名不美言。所回答的是不合道理的,名為不相應。所回答的使他人聽不懂、難以理解,名為不圓滿。不從頭到尾述說一次,而只說其中的片段,或是問東答西,說其他的事情,雜說不相關的話語,是名託餘事方便。

4.2)又用荒謬不可能的事,來假安立自己的說法,以方便推託遣除被詰問的事情,問東答西,這樣的推託,是第二種麤語的相貌。

4.3)這類人又有瞋恚的煩惱現行,有擾亂的行為,心中不明瞭,懵憒無知,自心渾濁散亂。這是第三種麤語的相貌。心亂而且有瞋心。

4.4)又有瞋恚煩惱的現行,生起憤怒、抱怨,用很粗的話來罵詈,或是說卑鄙、下賤的語言。這是第四種麤語的相貌。

4.5)這類人又會生起高慢心,心想:他人既然說自己有錯,自己為什麼不反過來說對方有錯呢?這是麤語的第五種相貌。

4.6)又有堅定的覆藏心,不肯承認,將自己所作的罪過隱藏起來,是第六種麤語的相貌。

4.7)又有結下怨恨的心,怨心持續很久不捨;心想:你給我記住,這種惡緣結下去,生生世世很難解,展轉增勝,自己不能虛心的檢討自己的錯,卻忿恨他人舉罪。這是第七種麤語的相貌。

4.8)又多半會發起報怨的心,想要報復,這是麤語聲聞的第八相。

4.9)又他人明顯說出能舉罪者有真實功德,或不真實的功德時,這種人不會生起信解,反而誹謗撥弄毀罵能舉罪者的功德,誹謗撥無,說對方沒有功德,或是毀壞、辱罵對方。這是第九種麤語的相貌,毀罵舉罪的人。

麤語聲聞有過失時於能舉罪者以不美言假合而答等、以虛謬言語假設其餘說法等、瞋恚纏擾亂等,依瞋恚纏發起憤怨詈言鄙語等,又起高慢心等,又堅固覆藏自所作等,又結怨心相續不捨,又多發起報怨之心,又誹謗能舉罪的人等,有這九種麤語的相貌。佛陀說,應該不要與這種人說話,這種人名為不可與語的麤語聲聞。


4.10

此中略有二種舉罪補特伽羅。一、共所尊重,二、非共尊重。當知此中,初二種相,依初能舉補特伽羅;餘七種相,依第二能舉補特伽羅。

[解說]這其中要略而言有二種舉罪的人:一、共所尊重,舉罪者的德行具足,又有智慧,是大家都共同尊重、推崇的人。二、非共尊重,舉罪者自己的德行不是很具足,有很多缺點,不是大家共同尊重、推崇的人。應當知道在這九種粗語聲聞者的相貌之中,最初二種相貌,是依第一種能舉罪者,是有德行的,為大眾所共同所尊重的人,被舉罪的粗語聲聞雖然很不喜歡,還是勉強回答,只是回答的不正確,或是推託其他事。其餘第三相到第九種相的七種粗語聲聞相,是依第二種能舉罪者,不是大家所尊重的人,舉罪者本身可能有很多不圓滿的地方,或是也曾作錯事,因此被舉罪的粗語聲聞不滿意,生起瞋心,出言不遜等。

因此佛說能舉罪者要有五種德行;知時、真實、利益、柔軟、慈心,出處是在《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具有這五法才能夠作舉罪的補特伽羅,若是自己的功德不具足,又舉他人的罪,容易引起反彈,會有報怨,種種的叛逆的情況都會出現。


5)由觀察差別

5.1)由觀察差別者,謂能舉罪補特伽羅,應善觀察所舉罪者,然後應舉,為作憶念。謂觀所舉補特伽羅,為於我邊有愛敬不?廣說如經,應知其相。

[解說]由觀察差別方面,是指能舉罪的有情應該善巧的觀察所舉罪的有情,然後應該為他舉罪或作憶念的羯磨。這是怎麼樣觀察呢?是指觀察所舉罪的有情對自己是不是有敬愛、有尊重,我這樣說,他會不會聽?詳細的內容如經中所說,應當了知其中的相狀。在《雜阿含經》的496經和497經,屬於舍利弗相應的經典,提到能舉罪和所舉罪的情形。有一次,舍利弗請問佛陀:舉罪的比丘如果要舉其他有情的罪,自己要如何自我觀察、安住幾法才能舉他人的罪?佛說:

一、想要舉罪的人必須仔細觀察所舉罪的有情,是不是真實有犯罪?

二、要觀察時間適不適合舉罪呢?是時,不能非時。

三、要觀察義饒益、或非義饒益,是不是真想要利益他,所以才在大眾僧面前舉他的罪?

四、觀察自己能不能柔軟不麁澁?是不是出言能柔軟來舉他的罪?

五、觀察是不是有慈悲心,沒有瞋恚心來舉罪的?

舉罪的比丘、比丘尼自己檢討一下,如果自己這五法都具足,才有資格來舉罪。當然自己也是要清淨,才能舉罪,而且要觀察事情的真相是不是真實的?舉罪的時間是不是適合的?內心裡是不是要利益他的?用的方法是不是很柔軟?內心是不是慈悲的,沒有瞋恚心的?在497經說到如果被舉罪的比丘性格是不諂曲的、不幻偽的、不欺誑的,有信、戒、慚愧、正念、正定、智慧,而且很精進,不慢緩、不捨遠離,很敬愛戒律,又顧沙門行、尊崇涅槃、為法出家、不為活命。這樣的比丘如果聽到被舉罪,會很高興的,歡喜頂受,如飲甘露。所以越清淨的人越喜歡被舉罪,因此必須於舉罪前仔細觀察。有一種比丘就不是如此,這種比丘有諂曲、幻偽、欺誑、不信、無慚無愧、懈怠失念、不定惡慧、慢緩、違於遠離、不敬戒律、不顧沙門行、為命出家、不求涅槃,這種人出家的動機也不對,煩惱很重,也不尊重戒律,若舉這種人的罪,被舉罪者會生氣,甚至生報復心。

因此要衡量、先想一想,假如對方會生氣到將自己殺死,就不要舉罪了,如果由於舉罪跟對方結很大的冤仇,自己還要拜懺才能解除,就不要舉罪,後面還會再說,因為對這種人沒有義利。或是被舉罪的人是位大人物,舉罪會使僧團破裂等,也會破僧或令僧別住,有其它更大的煩惱,就不能舉罪。所以舉罪的補特伽羅要舉罪以前,能不能舉罪,必須仔細衡量一番,對被舉罪者的情形及在僧團的地位,這些都是要思考的。

5.2)觀察能舉

其所發舉補特伽羅,亦應善察能舉罪者,為是愚夫、顛狂、癡騃、非法舉罪,欲於我所當作損害?廣說如經,應知其相。為是智者,非狂非騃?所有白品廣說如經,應知其相。又於堪舉補特伽羅,應正觀察,為開舉不?如是觀察補特伽羅所有差別,應知說名補特伽羅遍知。

[解說]被舉罪的有情,也應該善巧的觀察能舉罪的人,是不是愚癡無聞的凡夫?是不是有精神病來舉發自己?騃是愚蠢的意思,他是不是很愚蠢,根本不了解戒律?是否不合法的舉罪?是不是想要對自己有所損害等?經典上也有教導,被舉罪的人也應思惟一番,能舉罪的人是不是有資格來舉罪?若舉罪者是有智慧的人,沒有顛狂,也不是愚笨的人,如法舉罪,必須自我檢討一下,是不是真的有罪?所有清淨的白品方面,廣說如經,應當了知其中的相狀。在《雜阿含經》的497經說到,被舉罪的比丘要有五法安頓己心。必須這樣觀察:他從哪裡知道自己犯罪,自己是真實犯罪嗎,他所舉的是不是真實的?舉罪的時間是不是合適?是不是真的為利益自己?態度是不是柔軟的?是不是有慈悲心的?必須用這五法來觀察。若是自己真的犯罪引起僧團的不合,應該該勇敢的出來懺悔清淨。又應該正確的觀察堪能舉罪的有情,是不是真的能夠如法舉罪呢?是不是了解這些羯磨運作?是不是了解罪相?還要這樣的觀察一番。依於這樣觀察補特伽羅的所有差別,應當了知稱為補特伽羅遍知。當然也要觀察同住在一起的人,佛在經典裡還說到,能舉罪的人還要觀察僧團同不同意作這件事,如果有伴才可以舉罪,沒有伴就不要舉罪;有人認同才可以舉罪,沒有人認同就不能舉罪,因為還有爭議。


5.3)引攝義利遍知

云何引攝義利遍知?謂能遍知,略有三種引攝義利。何等為三?一、引攝自身利養義利,二、引攝他身出罪義利,三、引攝僧伽擯斥犯戒安樂義利。

[解說]什麼稱為引攝義利遍知?引攝義利遍知,是指行者能夠有智慧知道自己的行為能不能引導攝受自己及被舉罪者獲得利益安樂,要略而言有三種引攝義利的情形。是哪三種?一、能引攝自己得到利養的利益;二、引攝其他有情出罪的利益;三、引攝大眾僧擯除呵斥犯戒者,使大眾僧能夠安樂而住的義利。

5.3.1)引攝自身利養義利者,謂若諸利養體是清淨,是名真實。

[解說]引攝自身利養義利的意思,是指自身得到的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或供養等,這些利養的體性是清淨的,稱為真實。能布施的人是清淨的,所布施的人內心沒有斷煩惱,至少也知道要加法受用,是名真實。加法,是佛陀為淨比丘貪著之意所定之法,於取得衣食等應利養應向一有智慧的同梵行者前說淨,加上佛法的智慧,以制伏貪心,防範於未然,是名加法,如淨施法等。佛說若比丘有多餘的衣物藥品時應當說淨。例如有某甲比丘,得三衣一鉢以外之衣藥缽,甲比丘需先求得乙比丘為其淨施主,而後至丙比丘處說淨(將此物施予乙比丘),說淨後丙比丘將此物反還與甲比丘,甲比丘才可隨意著用此物。此種處理多餘物品的過程稱為「說淨」;甲比丘即為「說淨人」,乙比丘稱為甲比丘之「淨施主」,丙比丘則是「受淨者」。說淨的目的是讓自己不要起貪心,不要蓄積很多衣服藥品等,了知衣服都是他人的,只是借用。

1-2)能引義利

若諸利養體是清淨,而堪要用;非無所用,徒多貯畜凡百資緣。如是名為能引義利。

[解說]諸多的利養包括居士供養的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它的體性是清淨的,適合使用,幫助修學聖道,並不是沒有用的,而白白的積聚儲蓄很多資生眾具。意謂修行的人可以接受供養,這種供養是清淨的,是真實對修行有利益的,如是稱為能引義利。譬如他人送來一張麻將桌,這種利養的體是不清淨的,是不真實的,出家人不應該有的這樣的利養。若是清淨的,而且要能夠受用,適合修學戒定慧的利養,是可以接受的。譬如有人送來一部大藏經,這部大藏經對修學聖道有義利,它的體性是清淨的,適合使用,則可以儲蓄這些經典。

1-3)應時

若諸利養不過於時,堪任受用,是名應時。

[解說]若諸多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不超過使用期限,是可以受用的,稱為應時。如果利養不適合現在的時代使用,或超過使用期限,則是不應時。

1-4)有伴

若諸利養,其餘苾芻亦現引攝,是名有伴。

[解說]如果接受諸多的利養,其他的比丘也接受同樣的利養,稱為有伴。

1-5)離破僧

即此有伴非引破僧,名離破僧。若所引攝利養義利,具此五支,安住正念,以無染心應當受用,如是引攝利養義利名為無罪。

[解說]譬如居士能夠平等的供養,大家都攝受這些利養,不會引發僧團的破僧,稱為離破僧。破僧是指在一個處所的出家眾,分成二處作羯磨,稱為破僧。若利養引發僧團分成二處作羯磨,則為破僧。如果行者引導攝受的利養的義利,具足真實、能引義利、應時、有伴及離破僧這五種條件,能安住在正念中,以沒有貪瞋癡的心,應當要受用這些利養,接受這樣的利養義利是沒有罪過的。


5.3.2)引攝他身出罪義利

2-1)真實

引攝他身出罪義利者,謂若所犯罪彼實現行,是名真實。

[解說]引攝他身出罪義利方面,是指被舉罪者所犯的罪是真的現行,是真的有罪,稱為真實。

2-2)能引義利

若復自知:我能令彼出不善處,安置善處。如是名為能引義利。

[解說]能舉罪的有情應該要思惟,能自知:我這樣的舉罪能使犯罪的有情,出離不善的處所,安置到戒定慧等善法之處,如此稱為能引義利。

2-3)應時

若他說法、敬事尊長、恭承病等正加行時,無容舉罪,是名應時。

[解說]舉罪時要觀察,如果這位有情正在說法,時間不對就不應該在這時候舉罪;若正在恭敬承事長老,為他們作事,也不應該在這時候舉罪;還有正在看護病人,正在作這些事時,是不容許舉罪的。必須在被舉罪者沒有作這些事時,才可以舉罪,稱為應時。

2-4)有伴

若舉彼罪,諸餘苾芻共為助伴,是名有伴。

[解說]如果舉罪時,其他的比丘能夠贊同舉罪者的意見,共同為助伴,稱為有伴。

2-5)離破僧

非此因緣能引破僧,如是名為第五清淨。若所引攝出罪義利,具此五支,安住正念,無染汙心,如慈善友,以柔軟言,應引攝他出罪義利。

[解說]不是因為舉罪的因緣,引發僧團在同一處所分成二處羯磨,這是第五種稱為清淨。如果所引導攝受出罪的義利,具足真實、能引義利、應時、有伴、及離破僧這五種條件,能安住正念,沒有染污心,以慈悲心、善知識的心、善友的心,以柔軟的語言,應當要舉罪,引導犯罪的有情出離罪過,得到佛法的義利。

這一段在《四分律》卷43說舉罪的人應該要怎麼樣作?第一要觀察這件事是實或不實,也就是這裡所說的,此人如果犯罪是真實的,才可以舉罪,不實就不應該舉罪。

第二如果說是真實,不可以立刻舉罪,還要進一步觀察,對被舉罪的人有利益,還是沒有利益,如果舉罪沒有利益就不要舉,有利益才舉。

第三繼續觀察舉罪的時間恰不恰當,就是這裡說的時作或非時作;如果正在服侍師長、看護病人,是不可以舉罪的,這是觀察舉罪的時間合不合適。

第四還要繼續觀察舉罪這件事,會不會使令大眾僧鬪諍、毀謗、罵言、破僧、別住、有塵垢、有很多煩惱呢?如果一舉罪,大家會亂糟糟的,互相謾罵,甚至互相告到法庭,這件事就不要作了。

第五還要再思惟有沒有同伴,有同伴也就有人贊同才舉罪,沒有同伴則不要舉罪。

應知佛做事思惟得非常的周延。這五種條件都具足才可以舉罪,對僧團才有利益。


5.3.3)引攝僧伽擯斥犯戒安樂義利

如引攝他出罪義利,引攝僧伽擯斥犯戒安樂義利,當知亦爾。而差別者,若因擯斥,其被擯者不與能擯命為障礙,或不因此壞僧居園,亦不因此損壞制多,及不損餘同梵行者。如是名為能引義利。與此相違,應知說名引無義利。

[解說]如第一科的引攝他出罪義利,是說這類人犯的罪過還不是很大,可以作訶責羯磨或懺悔,使令犯者出離罪過得到義利。第二科引攝僧伽擯斥,這類人犯的是重大的罪過,必須要將犯者擯逐出去,不能在僧團與大眾僧共住,這樣做是為令大眾僧獲得安樂義利,方法也是要具足這五種條件。跟前面有差別的地方,前面說到五種條件,包括要真實、能引義利、應時、有伴、離破僧,這五種條件都相同。還有一個差別相,如果因為擯斥犯者離開僧團,這被擯的有情必須不會傷害能擯者的生命,不會為能擯者的生命作障礙;也不會因此破壞僧團居住的處所、園林;也不會因此損壞佛塔、佛殿;也不會去傷害其他同修梵行的有情。如果符合前文所說真實等五種條件,這類舉罪稱為能引義利。

如果是與前面所說的相反,應當了知稱為引無義利。犯者因為被擯斥,會不高興而傷害舉罪的人,則不應該舉罪,因為對自他都沒有義利。而且因為舉罪,犯者會破壞僧團居住的處所,放火燒廟、居園,或破壞佛塔,造更大的罪;或傷害其他的行者等。時間不適合,因緣還未具足則暫時不舉罪。

《披》不與能擯命為障礙者:謂不由彼擯斥因緣,令他於自壽命能為障礙故。

不與能擯命為障礙者的意思,是指不由於被舉罪的有情,因為被擯斥的因緣,使令能舉罪的有情對於自己的壽命有所障礙,而減損壽命。所以不能隨便舉罪,必須詳審觀察之後再做決定。僧團是這樣,其實世間人也是一樣,非時舉罪有時導致自己受害。

5.雜阿含1039

I.妄計清淨論

1.妄計清淨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我解脫心得自在、觀得自在,謂於諸天微妙五欲堅著攝受、嬉戲娛樂、隨意受用,是則名得現法涅槃第一清淨。又,有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離欲惡不善法,於初靜慮得具足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靜慮,是亦名得現法涅槃第一清淨。又,有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眾生,於孫陀利迦河沐浴支體,所有諸惡皆悉除滅。如於孫陀利迦河,如是於婆湖陀河、伽耶河、薩伐底河、殑伽河等中,沐浴支體,應知亦爾,第一清淨。復有外道,計持狗戒以為清淨,或持牛戒,或持油墨戒,或持露形戒,或持灰戒,或持自苦戒,或持糞穢戒等,計為清淨。謂說現法涅槃外道,及說水等清淨外道作如是計。

[]什麼是妄計清淨論?謂如有一個,或者是沙門,或者是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什麼見?什麼論呢?

1)若是我能解脫,心得自在,觀得自在。什麼叫做心得自在呢?就是在欲界諸天的有微妙的五欲,有特別好的色、聲、香、味、觸。因為如意,令人滿意,所以執著心是特別強,很堅固的愛著,要取得、要占有。就在那裏有種種的遊戲,心裏有種種的快樂,隨他的心意來享受這五欲樂。在六欲天裏面享受欲樂,隨意自在,就是現法涅槃。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有這麼多的如意快樂,這就是涅槃,這就是最殊勝的清淨。

2)又有外道有這樣的見、有這樣的論,假設有人能放下世間的色聲香味觸的欲。什麼是惡不善法?欲是內心裏面的欲,表現在身口上面,就叫做惡不善法。這惡不善法的罪業,能令你做惡事,能令你墮三惡道,所以叫惡不善法。放下世間的欲、惡不善法,專心修禪定,得到色界的初靜慮,就是心裏面離欲,於所緣繫念而住,寂靜而住,又能夠審慮、觀察,審慮就是智慧。在初禪境界中,能得圓滿而住。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靜慮,就是由初靜慮進步到第二禪,由二禪進步到三禪,由三禪進步到第四禪,第四禪叫捨念清淨住。離生喜樂地是初禪,二禪是定生喜樂地,三禪是離喜妙樂地,第四禪捨念清淨地,乃至得具足住第四靜慮。這也叫做得現法涅槃,就是得到色界四禪,就是得涅槃,就是最殊勝的清淨處。四禪,加上欲界的六欲天,就是五現法涅槃論。

3)又有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眾生,於孫陀利迦河,在水裏面沐浴頭、手、足,這樣沐浴支體,所有的罪過就都沒有,水能把你的罪過洗掉。如於孫陀利迦河如是,於婆湖陀河、伽耶河、薩伐底河、殑伽河等中,沐浴支體,應知也是能夠把罪業消除,是第一清淨。

4)還有一些外道,執著持狗戒,像狗學習,能這樣子就是清淨。像牛學習,也是最勝清淨。以油墨塗在身上這樣做。或是不要穿衣服,露形戒。或以灰塗在身上。或自己去受苦,或者把身體臥在有刺的樹上面。或以糞穢為食,或者以糞穢塗身等,計為清淨。謂說現法涅槃論的外道,及說水等清淨外道,作如是計。


2.問:彼何因緣,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理者,謂如有一為性尋思,乃至廣說。彼謂得諸縱任自在、欲自在、觀行自在名勝清淨,然不如實知縱任自在等相。又,如有一計由自苦身故,自惡解脫,或造過惡,過惡解脫。

[]問:彼何因緣,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理者,謂如有一為性尋思,乃至廣說。那個外道的想法,謂要能得到各式各樣的縱任自在,放縱自己的身口意,無論什麼地方都是滿意,這樣自在。欲自在,觀行自在就是能得色界四靜慮,這是最殊勝、最清淨。可是他並不真實的認識縱任自在的相貌。又如有一人的想法,由於自己主動的受苦,造作種種的苦惱因緣,這樣,就能夠從以前造的罪惡的境界得解脫,把一切罪解脫。受苦,就把以前的罪消滅,就會得解脫。這實在是一種錯誤的說法。比如說以前造過什麼殺盜淫妄的罪過,假設得果報是嚴重的病痛,醫生治不好。一直受苦,即時把罪消滅,這個病痛就好,這樣受苦就是把以前的罪過消滅。罪過消滅,但是沒得解脫。為什麼呢?不得解脫的原因是煩惱,不是罪,有煩惱就不得解脫。若是說雖然有很多罪,但是他斷煩惱,就解脫,而那些罪來的時候不能障礙他解脫。


3.今應問彼:汝何所欲?若有於妙五欲嬉戲受樂者,為離欲貪?為未離耶?若已離者,於世五欲嬉戲受樂,不應道理。若未離者,計為解脫清淨,不應道理。

[]今應問彼,汝何所欲?假設有在欲界的天上那樣微妙的五欲嬉戲受樂的人,我現在問你?那個受五欲樂的人,內心已經排遣欲貪的染污心呢?為是沒有破除染污的貪心呢?1)若是他對於微妙的五欲沒有貪愛心,他觀察是不淨、是苦,遠離染污心。若沒有這個貪的染污心,對於世間的五欲還是很愛著,很享受,這是不合道理。因為有厭離心,就不應該還執著這個樂。2)若是他的內心裏面,還有染污的貪著心,愛著五欲,執著享受五欲是解脫清淨,就不合道理。因為有染污心,不應該執著是清淨。


4.又,汝何所欲?諸得初靜慮,乃至具足住第四靜慮者,彼為已離一切貪欲?為未離耶?若言一切離者,但具足住乃至第四靜慮,不應道理。若言未離一切欲者,計為究竟解脫清淨,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放下欲界的欲,修學禪定,得到色界初禪、二禪、三禪,乃至非常圓滿成就第四靜慮的人。成就色界四禪的人,是不是也排遣對於三昧樂的染著心呢?為是沒有遠離愛著三昧樂的染污心呢?1)如果說遠離欲界欲的染著心,色界天上的三昧樂,他也沒有染著心。這樣說,沒有染著心,只是圓滿的安住在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這樣說是不合道理。因為,若離開欲界的欲,不染著欲界的欲,就不是欲界的人。若是不染著色界四靜慮的人,就不是色界天上的人,就超過去。現在說,離開染著四靜慮的心,還是住在色界天的四靜慮,是不合道理。2)若沒有離一切欲的話,執著安住在色界的四靜慮裏面,就是究竟圓滿的解脫清淨,不是自相矛盾嗎?是不合道理。


5.又,汝何所欲?為由內清淨故究竟清淨?為由外清淨故究竟清淨?若由內者,計於河中沐浴而得清淨,不應道理。若由外者,內具貪、瞋、癡等一切垢穢,但除外垢便計為淨,不應道理。

[]又你歡喜什麼?為由內心清淨,才算是究竟清淨?只是外邊清淨,身體清淨就是究竟清淨?1)若是主張內心清淨才是清淨,執著到河裏面用水來沐浴身體清淨,算什麼清淨呢?是不合道理,還是不清淨。2)假設說:只要身體在水裏面沐浴得清淨,就是清淨,這樣說,內心裏面有貪心、有瞋心、有愚癡等,邪知邪見的一切垢穢。只是除掉身體上的垢,就執著是清淨,不合道理。


6.又,汝何所欲?為執受淨物故而得清淨?為執受不淨物故得清淨耶?若由執受淨物得清淨者,世間共見狗等不淨,而汝立計執受狗等得清淨者,不應道理。若由執受不淨物者,自體不淨而令他淨,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接受清淨的東西,就得到清淨?為領受不清淨的東西,而得清淨呢?1)若是認為接受清淨的東西,才得到身心清淨的話。世間上大家都是共同的看見,狗它們都不是清淨。而你成立的思想是執受狗等戒,是得清淨,是不應道理。2)若說是接受不清淨物,吃這些糞穢,本身就是不淨,執受這個不淨物能令清淨,那有這回事呢?不是越吃不淨物是越污穢嗎?那來的清淨呢?執著清淨,這太顛倒,不應道理。


7.又,汝何所欲?諸受狗等戒者,為行身等邪惡行故而得清淨?為行身等正妙行故得清淨耶?若由行邪惡行者,行邪惡行而計清淨,不應道理。若由正妙行者,持狗等戒,則為唐捐,而計於彼能得清淨,不應道理。如是離欲、不離欲故,內、外故,受淨、不淨故,邪行、正行故,不應道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又汝何所欲?好多稟受他師父的教導,師父教他向狗學習,就持狗戒,向牛學習,向雞學習,那就是持狗戒、持牛戒、持雞戒這些事情。這樣子的話,你的目的希望成就清淨,最勝的清淨。要怎麼樣得到清淨呢?是向狗學習、向牛學習、向雞學習,做這種邪惡的行為而能得清淨?或者向人學習、向天學習、向這些聖人、賢聖人學習,這個正妙行而能得清淨呢?1)若由行邪惡行者,行邪惡行而計清淨,這不合道理。行邪惡行,怎麼能得清淨呢?2)若主張修學正妙行合乎道理的賢聖善人的德行才能得清淨。這樣說,持狗等戒,就白辛苦,不能得到清淨。而計於彼,能得清淨,這不應道理。像前面說,是離欲或者是不離欲故,或者是內清淨、外清淨故,或者受淨物、受不淨物故,或者邪行、正行故。用各式各樣的二門觀察,就知道你的思想是荒謬、是錯誤,不合道理。所以,你這個論法是不對的。


II.空見論

1.空見論者,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廣說乃至世間無有真阿羅漢。

[]什麼是空見論?就是譬如有一人,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什麼見呢?什麼論呢?沒有布施這件事。我所愛的人,我所供養的人,布施給他,我對他有所尊重、有所奉獻,但是沒有這件事。所愛養的人不在,已經死掉,但是我還祭祀他,這也是一種布施,沒有這件事。廣說乃至世間,無有真阿羅漢。


2.問: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理者,謂如有一為性尋思,乃至廣說。又,依世間諸靜慮故,見世施主一期壽命恒行布施無有斷絕,從此命終生下賤家貧窮匱乏。彼作是思:定無施與、愛養、祠祀。復見有人一期壽中恒行妙行或行惡行,見彼命終墮於惡趣生諸那落迦;或往善趣,生於天上樂世界中。彼作是思:定無妙行及與惡行,亦無妙行、惡行二業果異熟。復見有一剎帝利種,命終之後,生婆羅門、吠舍、戍陀羅諸種姓中。或婆羅門,命終之後生剎帝利、吠舍、戍陀羅諸種姓中。吠舍、戍陀羅等亦復如是。彼作是思:定無此世剎帝利等,從彼世間剎帝利等種姓中來;亦無彼世剎帝利等,從此世間剎帝利等種姓中去。又,復觀見諸離欲者生於下地。

[]問:什麼因緣,彼諸外道有這樣的見,有這樣的論呢?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理者,謂如有一為性尋思,乃至廣說。

1)又,這個人已經成就世俗的諸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是世間有漏禪。在禪定裏面,看見世間上有些有福德的人,肯布施,救濟貧窮,一期壽命,長時期的布施,沒有斷絕。這樣的布施,命終之後,應該是得大富貴,得大財富才對。結果不是,生在下賤家裏面,貧窮,沒有財富。他看見這樣的事實以後,內心裏面就想:我用財布施給一般的人我沒有功德,布施給我愛的人,於我有恩德的人,也是沒有功德。對於我所恭敬的人,於我有恩的人,死以後,我常常的祠祀他,也沒有功德。

2)他又看見一個人,在一個時期的壽命中,長時期的做善事、利益人的事情,彼此都是安樂、快樂的妙行。或者這個人,一期壽命,恒行惡行。這個人在靜慮裏面得天眼通,看見這件事,這個人恒行妙行,應該生天或者在人間,卻墮到三惡道,墮到地獄。或是那個人一期壽命做惡事,應該到三惡道,卻跑到善趣,生於天上快樂的世界裏面。看見這個事情以後,他心裏面就這麼想:決定沒有什麼善行和惡行的這種事情。沒有善惡的兩種業力,所得果報也沒有。

3)這個人在襌定裏面,得天眼通,看見有一個剎帝利種姓,這是統治階級的國王、大臣,死以後,生到婆羅門的種姓,婆羅門是讀書人、哲學家,有宗教信仰。還有的剎帝利種死掉以後,生到吠舍,就是做生意的人。還有的剎帝利種死掉以後,生到戍陀羅,就是耕田的農夫,或者奴隸。或是婆羅門,命終之後,生到剎帝利種、吠舍、戍陀羅諸種姓中。吠舍、戍陀羅等死掉以後,生到剎帝利種,或者生到婆羅門中,和剎帝利一樣有這種情形。他內心裏面就想,決定沒有這些事。什麼事情呢?這一世的剎帝利等,是從彼世間的剎帝等種姓中來,不是。亦無彼世剎帝利等,從此世間剎帝利等種姓中去,沒有。就是說剎帝利種不會永久是剎帝利,婆羅門也不會永久是婆羅門,吠舍、戍陀羅也都是這樣。所以他主張無此世間等。在禪定裏面得到的天眼通,又看見色界天上的事情。得到禪定沒有欲的人,死後,生到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死以後,又生到欲界,可能生到人間,也可能到三惡道,都是不決定。


3.又,見母命終已生而為女,女命終已還作其母,父終為子,子還作父。彼見父母不決定已,作如是思:世間畢定無父、無母。或復見人身壞命終,或生無想,或生無色,或入涅槃,求彼生處不能得見。彼作是念:決定無有化生眾生,以彼處所不可知故。或於自身起阿羅漢增上慢已,臨命終時遂見生相。彼作是念:世間必無真阿羅漢,如是廣說。

[]4)又在色界的靜慮中,用天眼看見一件事,就是那個人的母親死以後,第二生就給他兒子作女兒。女兒死以後,第二生又給他作母親。那個人的父親死掉以後,就給他兒子作兒子,兒子死以後,他又作父親。看見父親、母親不決定作父親、母親,他心裏面就這麼想:世間上的事情,究竟來說沒有決定的父親和決定是母親。

5)或是還看見那個人身體壞,壽命結束,或者生到無想天,或者生到無色界天,或者入涅槃,這三類眾生。他看見那個人死,到那兒去呢?看不見。那個人死以後,若生無想天,他看不見。若生到無色界天,也看不見。或者入涅槃,也看不見。如果他到地獄,能看出來。或者生到色界天、欲界天,他能看見。若生到無想天,生到無想天、生到無色界天、入涅槃,他就看不見。他內心裏面就想:決定無有化生眾生,因為他所生的地方沒有辦法知道。

6)或者,他自己精進勇猛的用功,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認為是得四果,得阿羅漢果,這樣的情形名為增上慢。不是阿羅漢認為是阿羅漢,等到壽命終了的時候,若是阿羅漢的色受想行識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就不生。可是他死的時候,前一剎那的五蘊壞,後一剎那的五蘊又生,又有中陰身出現。他又看見下一個生命開始的相貌。他心裏面就這樣想:世間決定沒有真實的阿羅漢,若有真阿羅漢我就是,怎麼我現在又有色受想行識呢?這個可見沒有真阿羅漢。如是廣說,在《大毗婆沙論》有說。


4.問:復何因緣,或有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有一切諸法體相?答:以於如來所說甚深經中,相似甚深離言說法,不能如實正覺了故。又,於安立法相,不如正理而思惟故,起於空見。彼作是念:決定無有諸法體相。

[]問:又有什麼理由,或者有人起如是見,立如是論,什麼見?什麼論呢?沒有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乃至意識,一切法體相都是畢竟空,都是沒有。什麼原因他有這種看法呢?一切法都是因緣生,因緣生無自性,所以是畢竟空。在無自性這一方面來看,一切法是畢竟空,可是諸法還是因緣有。但是,若是搞錯的話,就不承認一切法是如幻有,而是根本沒有,叫做惡取空。

1)答:因為那個學者,對佛陀所宣說的甚深的修多羅中,相似的甚深離言說法。什麼是甚深離言說法?是一切聖人,是佛陀無分別智所證悟的第一義諦,甚深第一義諦是離言說相,是證法。什麼是相似的甚深離言說法呢?就是佛依據他覺悟的離言說法,安立種種名言宣說出來,這一部份的佛法,叫做相似甚深離言說法,就是佛陀所宣說的語言文字的佛法,這是教法。對這樣的甚深第一義諦的教法,不能夠真實,不能正確沒有錯誤的覺了明白。所以,就認為無有一切諸法體相。什麼是甚深?就是法性甚深,另一個是緣起甚深。而這裏說的是法性、真如是甚深的第一義諦,當然一切法是畢竟空。但是站在唯識的立場來說,遍計執是畢竟空,依他起還是有,若說連依他起都空,唯識的學者稱為惡取空。這裏就是呵斥不承認有如幻有的人說,不能如實覺了故,所以就有一切諸法體相都是空。

2)又於安立法相,用語言文字表示一切法的相狀、體性,就是相似甚深的離言說法,就是圓成實相、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安立這個法相。不能夠契合佛所覺悟的正理而分別思惟,所以變成惡取空。那個學者內心想,一切法的體相決定是沒有。


5.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為有生所受業及後所受業?為一切皆是生所受耶?若俱有者,汝先所說,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無有妙行、無有惡行、無有妙行惡行業果異熟、無此世間、無彼世間,不應道理。若言無有後所受者,諸有造作淨與不淨種種行業;彼命終已,於彼生時,頓受一切淨與不淨業果異熟,不應道理。

[]現在應該責問,汝何所欲?造罪業,或者是福業,要第二生才能得果報。有的業力,要第三生以後才能得果報。有沒有這種事?是有生受、後受的差別吧?還是一切皆是第二生受果報,沒有第三生受果報,是這樣?

1)假設認為這二種得果報的情況都是有,你以前主張,無有施與,做很多的功德,都沒有得果報。無有愛養,對我親愛的人,我恭敬的人,供養他們也沒有功德。無有祠祀,我過去的先人、親愛的人,常常的追悼他們,也沒有功德。無有妙行,無有惡行,沒有善行沒有善報,惡行也沒有惡報。妙行所感得的異熟果,惡行所得的異熟果也沒有。這個人從這個世界到那個世界。從人的世界到天的世界,從天的世界到人的世界,乃至從天的世界到地獄的世界,從地獄的世界到天的世界,這些事都沒有,就不合道理。不能說第二生沒得果報,表示那個功德白做,有可能是第三生受果報。

2)若是說,沒有第三生得果報這件事,很多人造清淨的善業,和不清淨的罪業,善業也是種種行業,罪業也是種種行業,造很多的善業、不善業。他現在的生命結束,於第二個生命現起的時候,完全一下子領受淨不淨業的果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不承認有施與,沒有愛養,沒有祠祀是不對。


6.又,汝何所欲?凡從彼胎藏及從彼種子而生者,彼等於此為是父母?為非父母耶?若言是父母者,汝言無父、無母,不應道理。若言彼非父母者,從彼胎藏及彼種子所生,而言非父、非母,不應道理。若時為父母,是時非男女;若時為男女,是時非父母。無不定過。

[]又汝何所欲?凡從彼母親的胎藏及從父親的種子而生的人,那個有胎藏的人、有種子的人,是他的父親、母親呢?不是他父親、母親嗎?1)若言是父母者,汝言無父無母,不應道理。2)若言彼非父母者,從母親的胎藏生出來,她就是你的母親,你父親的種子,他就是你的父親。不承認是父親是母親,這是不合道理。3)若這個時候他是你的父親,她是你的母親。這個時候就不是你的兒,也不是你的女。若說是第二生為你兒、女,那個時候不是父親也不是母親,沒有不決定的過失。


7.又,汝何所欲?為有彼處受生眾生天眼不見?為無有耶?若言有者,汝言無有化生眾生,不應道理。若言無者,是則撥無離想欲者、離色欲者、離三界欲者,不應道理。

[]又汝何所欲?我問你:有沒有在那個地方得生命的人,天眼看不見那個人在那裏受生,有這種人?沒有這種人?1)若是有這樣的眾生,受生但是你看不見,你執著沒有化生的眾生,那不對。2)如果說沒有,天眼通看不見,就是沒有,若是這麼執著的話。你就是撥斥沒有離想之欲的人,就是無想定。因為,無想定的人他不高興想,在禪定裏面厭離想,訶斥想,就能把想滅掉,而入無想定。事實上,是有無想定這個人的,你若不承認,就是不符合事實。離色欲者,無色界天的人沒有色的欲,因為,在色界第四禪裏面破斥色,成功,就生到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識無色定,識無色定,也是有這種人。你若不承認這件事實,是不對。離三界欲者,欲界的欲、色界的欲、無色界的欲,都能夠破除,得涅槃,就出離三界,是有這種聖人。你若不承認,就是不符事實,是不合道理。


8.又,汝何所欲?為有阿羅漢性而於彼起增上慢?為無有耶?若言有者,汝言世間必定無有真阿羅漢,不應道理。若言無者,若有發起不正思惟,顛倒自謂是阿羅漢,此乃應是真阿羅漢,亦不中理。

[]又汝何所欲?為有阿羅漢的真實性,對於那個阿羅漢的真實性起增上慢?還是沒有阿羅漢的真實性而於彼起增上慢?1)如果說有這樣的阿羅漢,你說沒有,這是不符合事實。2)若是說世間上沒有真實的阿羅漢,但是,若有發起不正思惟,顛倒自謂是阿羅漢,就是增上慢的阿羅漢。若是有增上慢阿羅漢,就會有真實的阿羅漢,而你不承認有真實的阿羅漢,也是不合道理。



6.雜阿含298

I.法說、義說

[論說]由二因緣,當知施設所有緣起一切種相,謂總標舉,或別分別,云何為二?一、如所有性故,二、盡所有性故。

1)云何如所有性?謂無明等諸緣生法,漸次相稱因果體性;及有此因未斷故有彼果未斷,此未斷因生故彼未斷果生,如是名為如所有性。

2)云何盡所有性?謂無明等諸緣生行,一切種相,如彼無明是前際無智,乃至廣說差別體相。廣分別名,應知如前攝異門分(T30,771b-772a)。建立分別,如前應知,如是名為盡所有性。即依如是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若總標舉,若別分別。先總標舉,說名為初;後即於此復廣開示,說名分別。T30,833c

II.其他資料

1.瑜伽師地論,卷84T30771b

1)三際

在前際無智者,謂於過去諸行無常法性,不了知故。

於後際無智者,謂於現在諸行盡滅法性,不了知故。

於前後際無智者,謂於未來諸行當生法性及當生已當盡法性,不了知故。

彼於如是不了知者,謂依前際等起不如理思惟:我於過去世為曾有耶?乃至廣說,我為是誰?誰當是我?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如是依前後際不如理作意故,於如是無常法性,愚癡不了。

2)內、外、俱

於諸行中我見隨逐,於內、於外、俱於二種,唯有法性不能了知。

內謂內處。外謂外迹。內外,即是根所住處及以法處,由彼諸法於內可得,又是外處之所攝故。

3)業、報、業報

於業無智者,謂於諸業唯有行性不能了知,而妄計度我為作者。

於異熟無智者,謂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若餘境界業因所起,妄計自在作者生者。

於業異熟無智者,謂遍愚一切,獲得誹謗業果邪見。

此即宣說外道異生於諸法中所有無智。

4)佛、法、僧

於佛無智者,謂不了知如來法身及諸形相。

於法無智者,謂不了知善說等相。

於僧無智者,謂不了知善行等相。

5)四聖諦

於苦等無智者,謂如諸經所分別相,及十六行中不了知故。

6)緣起

於因無智者,謂於無明等諸有支中能為行等所有因性,不了知故。

於因所生無智者,謂於行等諸有支中,從無明等因所生性,不了知故。

7)雜染、清淨品

又於雜染清淨品法,謂不善、善,有罪、無罪,過患、功德。

相應故,隨順黑白,謂無明、明分故。

黑黑異熟,白白異熟,及有對分,謂即黑白黑白異熟。

如是一切皆從因緣之所生故,名為緣生。

於彼一切不了知故,名為無智。

8)六觸處

或於六觸處不能如實遍通達者,謂於六處順樂受等觸所生中,彼滅、寂靜不能如實遍了知故。

又此加行不能如實於法通達、知見、現觀者,謂即於彼法不如實知故。

於彼於此者,於如所說或所未說。

無知者,於不現見。

無見者,於現見現前。

無現觀者,於如實證不由他緣。

黑闇者,於其實事不正了知。

愚癡者,於不實事妄生增益。

無明者,於所知事不能善巧。

於彼彼處不正了知,謂於彼彼所說義中,及於名句文身不能解了。

昏闇者,成就誹謗一切邪見。

又障蓋無明等廣說如攝事分。又覆蔽、隱沒、昏昧、遍昏昧等,廣說如愛契經。


2.瑜伽師地論,卷56T30612b

無知,略於五處為能生因:一能生疑,二能生愛,三能生非處信,四能生見,五能生增上慢。

1)三際

於前際等所有無知是能生疑,謂如是疑: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如是等疑於三世轉,如經廣說。過去名前際,未來名後際,現在名前後際。待過去世是後際,待未來世是前際故。

若疑過去,當知此疑前際無知所生。

若疑未來,當知此疑後際無知所生。

若於內疑惑,此誰所有?我為是誰?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當知此疑是前後際無知所生。

2)內、外、內外

又於內無知,於外無知,於內外無知。當知能生內外等愛,及後有愛,喜貪俱行愛,彼彼喜樂愛。

3)業、果、業果

又若於業無知,於異熟無知,於業異熟無知。是諸有情由於業自造,無知為緣故,於魯達羅天、毘瑟笯天、世主天等,非正處中,生妄勝解,歸依敬信。

4-5)三寶、四聖

又若於佛等無知,乃至於道無知,當知能生諸見。所以者何?由於三寶及四諦中不正通達故,乃至能生六十二見。及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施、無愛,乃至廣說所有邪見。

6-7)緣起、雜染、清淨品

又若於因無知,於因所生法,善不善等無知,廣如經說。由此無知故,於往善趣道,往善趣方便中,生增上慢。所以者何?由於善、不善等法,愛、非愛果不如實知故,於自餓、投火、墜高巖等,非方便中起方便想,行如是事以求生天。

8)六觸處

又於六觸處中所有無知,於不如實通達,得沙門果中起增上慢。所以者何?由實無有於六觸處如實通達智,而生增上慢故。當知此中若生天方便增上慢,若沙門果增上慢,總合此二名增上慢。

如是無明能生五種雜染:謂疑雜染、愛雜染、信解雜染、見雜染、增上慢雜染。

由疑雜染所雜染故,一切愚夫獲得疑惑。信順於他,引趣異路。於現法中,多受苦惱,不安隱住。由愛雜染所雜染故,引生後有生老病等一切大苦。由信解雜染所雜染故,或謂無因,或計自在天等不平等因謂為正因,撥無一切士用而住。由見雜染所雜染故,隨意造作一切惡行,能感當來諸惡趣苦,由增上慢雜染所雜染故,令士夫用異果無果。

3.瑜伽師地論,卷84T30769a

言蹎蹶者,年衰邁時,行步去來,多僵仆故。

言皓首者,髮毛變改,白銀色故。

言襵多者,皮緩皺故。

言衰熟者,年衰邁時,即彼黃皴,無光澤故。

言朽壞者,勢力勇健皆無有故。

脊傴曲者,身形前僂,憑杖行故。

多諸黑子莊嚴身者,青黑雜黶遍支體故。

言惛耄者,於所作事,經行住等無多能故。

言羸劣者,諸根於境無多能故。

言衰退者,念智慧等無多能故。

遍衰退者,即諸根等經彼彼念,瞬息等位漸損減故。

諸根熟者,即彼衰廢無堪能故。

諸行朽者,根所依處時經久故。

體腐敗者,即彼所說性衰變故。

4.瑜伽師地論,卷84T30769b

殞者,捨身形故。

終者,臨死時故。

喪者,若於是時屍骸猶在。

歿者,若於是時屍骸殄滅。

又喪者,據色身故。

沒者,據名身故。

壽退、煖退者,將欲終時餘心處在。

命根滅者,一切壽量皆窮盡故。

死者,其識棄捨心胸處故。

殂落者,從死已後或一七日,或復經於二三七日。



7.雜阿含482

I.示現、教導、讚勵、慶喜

1.瑜伽師地論,卷81T30,752a

1.1.示現、教導、讚勵、慶喜

令離欲者,謂訶責六種黑品諸行,示現過患,令離愛欲。示現者,謂為令受學白品行故,示現四種真實道理。教導者,謂示現已,得信解者,安置學處,令正受行。由已於彼得自在故,彼便請言:我於今者當何所作?唯願教誨。因告之曰:汝等今者於如是如是事,應正作,應隨學。讚勵者,謂彼有情若於所知、所行、所得中,心生退屈。爾時,稱讚、策勵其心,令於彼事堪有勢力。慶喜者,謂彼有情於法隨法,勇猛正行,即應如實讚悅,令其歡喜。

1.2.示現

1.2.1.令離欲而不示現

復次,令離欲示現者,或有令離欲而不示現。如教導他令其離欲,而謂彼曰:如某所言不應作者,汝今必定不應復作。或怖彼言:汝若作者,我必當作如是如是。或復求彼,汝若是我親愛善友,必不應作。

1.2.2.示現不令離欲

或有示現不令離欲,如處中者,示現功德及與過失,而未堪遮,令離過失。

1.2.3.令離欲亦示現

或有令離欲亦示現,如示彼過令其離欲。

1.3.教導、讚勵

教導、讚勵者,謂初未受學,令其受學。既受學已,未上昇進,令其昇進。

1.4.慶喜

慶喜者,若可慶喜而慶喜時,有五勝利:一者、令彼於己所證,其心決定。二者、令餘於彼所證功德,生趣證心。三者、令誹謗者,心得清淨。四者、令不清淨者,心處中住。五者、令清淨者,倍復增長。若有補特伽羅慶他善事,當知造作、增長,能感悅意天生之業。若命終已,隨彼彼生,常聞悅意美妙音聲,一切境界無不悅意。


2.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15T31,767c:示現者,於愚癡沈沒。教導、讚勵者,於著放逸,自輕、下劣。慶喜者,於正行圓滿,由性愛樂法故。

3.大乘法苑義林章,卷6T45,357b:示現、教導、讚勵、慶喜,即舊經說:示、教、利、喜。

4.大智度論,卷54T25,445a:示者,示人好醜、善不善,應行不應行;生死為醜,涅槃安隱為好。分別三乘,分別六波羅蜜,如是等名示。教者,教言汝捨惡行善,是名教。利者,未得善法味故,心則退沒,為說法引導令出,汝莫於因時求果,汝今雖勤苦,果報出時大得利益,令其心利故名利。喜者,隨其所行而讚歎之,令其心喜,若樂布施者,讚布施則喜,故名喜。以此四事,莊嚴說法。


II.五法

1.云何安立?謂唯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

[]如何安立、解說等引地?僅有這些四靜慮、八解脫、等持、等至,名為等引地。然而在欲界中的心一境性,不包括在內。為何欲界定不屬於等引地?由於此四靜慮、八解脫、等持、等至這些定,是從不犯戒而內心不悔恨,持戒清淨而內心歡喜、安樂所引發出來的,欲界定不是如此。並不是說在欲界定裏對於修學聖道的法,全然沒有審正觀察;而是說在欲界定裏也能夠審慎地依循正法,觀察諸法的真實相。


2.離生喜樂

復次,初靜慮中,說離生喜。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捨。又於五法修習圓滿,謂歡、喜、安、樂、及三摩地。

[]復次,在初靜慮中,說為遠離欲界欲之後,所生起的喜悅。由於體證初靜慮,且安住在初靜慮中,能夠斷除五種過失的法,哪五種呢?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捨。又能修習五種功德的法,令其圓滿,哪五種呢?歡、喜、安、樂、及三摩地。


2.1.1.斷除五法

1)欲所引喜者,於妙五欲若初得時,若已證得正受用時,或見,或聞,或曾領受。由此諸緣,憶念歡喜。

[]什麼是欲所引發的歡喜呢?對於微妙的五欲,若初開始得到的時候歡喜,若已證得正在享受、使用的時候也歡喜,或是見到妙五欲心裏歡喜,或聽聞人說妙五欲心裏歡喜,或過去曾經享受過。由此見、聞、覺、知的眾多因緣,心中憶念的時候就歡喜。

2)欲所引憂者,於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復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諸緣,多生憂惱。

[]什麼是欲所引發的憂惱呢?對於妙五欲,若貪求卻不能得到,心生憂惱。若受用之後,再不能得到,心也生憂惱。或得到之後,又失去,心也生憂惱。由這些種種的情況,多生憂惱。

3)不善所引喜者,謂如有一,與喜樂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

[]什麼是不善所引發的歡喜呢?譬如有一類人,內心具有喜樂而造作殺生,乃至邪見。

4)不善所引憂者,謂如有一,與憂苦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

[]什麼是不善所引發的憂惱呢?譬如有一類人,內心具有憂苦而造作殺生,乃至邪見。

5)不善所引捨者,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餘宰官,或尊、尊等,自不樂為殺等惡業,然其僕使作惡業時,忍而不制,亦不安處毘奈耶中,由縱捨故,遂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非不現前。又住於捨,尋求伺察為惡方便。又於諸惡耽著不斷,引發於捨。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

[]什麼是不善所引發的捨呢?譬如有一類人,或是國王、與國王相等,或其餘的宰官,或尊重的人、與尊重的人相等,自己不歡喜做殺等惡業,然而其僕使作惡事的時候,知道卻忍可而不制止,也不將其安置於戒律中,由於放縱不管的緣故,其僕使就造作惡業;這個王、王等、宰官、或尊、尊等,在其僕使造惡業的時候,出現在其眼前,內心能夠領受、了解,不是說這些事情沒有出現在眼前。又尋求、伺察作惡的方法之後,沒有採取什麼行動,這也是捨。又對於諸惡耽樂、愛著無有間斷,沒作有採取什麼行動,這也是捨。又在不善業出現在眼前活動的時候,內心發動、生起中庸性的不苦不樂的捨受。


2.1.2.五法修習圓滿

1)歡者,謂從本來清淨行者,觀資糧地所修淨行,無悔為先,慰意適悅,心欣踊性。

[]什麼是歡呢?此行者從受戒開始以來,三業清淨,所以內心歡樂。觀察在資糧的階段所修行的德行,如持戒清淨、六根合乎律儀、飲食知道量、睡眠不多不少、正知而住等,是清淨的,所以內心歡樂。以無後悔為先,內心裏安慰、喜悅,內心欣喜、踴躍。

2)喜者,謂正修習方便為先,深慶適悅,心欣踊性。

[]什麼是喜呢?就是以正式修習禪修方法為先,深深的慶幸而生喜悅,內心欣喜、踴躍。

3)安者,謂離麤重,身心調適性。

[]什麼是安呢?就是遠離身心無堪能性,身心調柔,適合造善法。

4)樂者,謂由如是心調適故,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以離彼品麤重性故,於諸煩惱而得解脫。

[]什麼是樂呢?由於如是遠離身心無堪能性,身心調柔,適合造善法的緣故,就能得到對於身與心都沒有損害的樂及解脫的樂。因為遠離彼欲品類的麤重煩惱的緣故,所以對於欲的種種煩惱,而內心能得到解脫。

5)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

[]什麼是三摩地呢?對於所緣境能審慎、正確地觀察,心於此所緣境安住、不散亂。


3.成實論,卷第十二,T32334b:定因品第一百五十五

3.1.三昧因

1)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

2)問曰:是心云何得住一處?答曰:隨所多習於此處住,若不多習則速捨離。

3)問曰:當云何習?答曰:隨所樂習。

4)問曰:云何能樂?答曰:身心麁重名苦,以猗法除身心麁重相,則能生樂。

5)問曰:云何生猗?答曰:以歡喜因緣故,身心調適。

6)問曰:云何生喜?答曰:從念三寶及聞法等,心悅故生。

7)問曰:云何生悅?答曰:從清淨持戒,心不悔生。

3.2.三昧復是誰因?

問曰:已說三昧因。今三昧復是誰因?

答曰:是如實智因。如實智者,謂空智也。如說行者如是攝心、清淨心、除蓋心、住心、不動心,則能如實知苦聖諦、集、滅、道聖諦。是故,欲得如實智者,當勤精進修習三昧。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間經書、工巧等利,何況能得出世間利!故知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以定心故得。又一切妙善皆由正智,一切鄙惡皆由邪智。

3.3.如經中說—cf.雜阿含749

如經中說:無明為首,無慚、愧隨從,起一切惡。以明為首,慚、愧隨從,起一切善。而三昧是正智慧因,故知一切妙善皆因三昧,是故當勤精進修習。



8.雜阿含977

1.宿作因論

宿作因論者,猶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廣說如經。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者,謂現所受苦。皆由宿作為因者,謂由宿惡為因。由勤精進吐舊業故者,謂由現法極自苦行。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者,謂諸不善業。如是於後不復有漏者,謂一向是善性故,說後無漏。由無漏故業盡者,謂諸惡業。由業盡故苦盡者,謂宿因所作及現法方便所招苦惱。由苦盡故得證苦邊者,謂證餘生相續苦盡。謂無繫外道作如是計。

[]什麼是宿作因論?就是過去很久所做的業力,是現在得果報的因。就是說有一類人,或者是沙門、或者是婆羅門,有這樣的思想,有這樣的言論。下面是解說經文,1)什麼是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就是現所受苦。就是現在他所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裏面的痛苦。這就是補特伽羅所受,這是受苦說。

2)什麼是皆由宿作為因?就是由宿惡為因。由過去的時候,造很多的罪惡為現在受苦的原因。過去造很多罪,所以現在要受苦。

3)什麼是由勤精進吐舊業故?就是由現法極自苦行。現在這個人明白、信受這樣道理。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他能夠很努力不懈怠,自己給自己受很多的苦。或者多少天不吃飯,或者吃的很少,或者是太陽曬,或者是用火來烤,或者一個腳站在那裏,冬天不穿衣服,或者都不穿衣服,做很多奇怪的事情給自己苦惱。由這樣現在勤精進受苦。什麼是吐舊業?就是過去造的罪就排遣出去,現在多受苦,過去的罪就消除。

4)什麼是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就是諸不善業。現在不要造罪,這樣的行為就把現在的罪業損害,也就是不生起。現在不造罪,就沒有罪的生起。

5)什麼是如是於後不復有漏?就是一向是善性故,說後無漏。就是過去的罪業,由現在的勤精進的修苦行滅掉,現在的新業也不造,這樣以後的生命就不再有罪。因為把罪業都消除,剩下來只是良好的一種功德,以後就沒有漏,沒有罪業。

6)什麼是由無漏故業盡?就是諸惡業。因為無漏的緣故,叫做業盡,就是一切的罪業盡,也就是無漏。

7)什麼是由業盡故苦盡?就是宿因所作的罪業,所招的苦惱盡了,及現在法方便所招的苦惱也沒有,就叫做業盡故苦盡。現在的生命體上有二種苦惱,一種是宿因所作的罪業,所招的苦惱。一個是現法方便所招的苦惱。

8)什麼是由苦盡故得證苦邊?就是現在的生命要受苦,將來以後的生命體上相續苦盡,一直是沒有苦惱,就是得解脫,達到苦惱的邊際。無繫外道作如是計。


問:何因緣故,彼諸外道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答:由教及理故。教如前說。理者,猶如有一為性尋思、為性觀察,廣說如前。由見現法士夫作用不決定故。所以者何?彼見世間雖具正方便而招於苦,雖具邪方便而致於樂。彼如是思:若由現法士夫作用為彼因者,彼應顛倒。由彼所見非顛倒故,是故彼皆以宿作為因。由此理故,彼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問:什麼因緣故,彼諸外道有這樣的見,有這樣的論呢?答:因為內心裏面有這樣的思想,就是理;發出來的言論就是教。什麼是教呢?前面因中有果論說過。什麼是理?猶如有一為性尋思,為性觀察,廣說也像因中有果論說過。為什麼有這樣的理論呢?就是看見現在的生命體上的人,發出來的作用,不是決定。什麼叫作用不決定呢?尼乾子外道看見世間人,雖然有正當的思想,有道德,做很多的慈善事業。應該受樂,但事實上招引來很多的不如意。善業的作用,沒能得善報,而卻得苦惱,這是善業得善報不決定。雖然那人沒有道德的思想,沒有道德的行為,做很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應該受惡報。反而得到很多滿意的事情,受很多樂的果報。就是做惡事不決定得惡報,做善事不決定得善報。他看見這樣不決定、不公平的這種現象,內心就想、觀察思惟,什麼道理呢?若是由於現在生命體的人,發出來的作用,為彼受苦、受樂的因,那麼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世界,不是一個合道理的世界。為什麼?做好事,結果受惡報,這不是顛倒嗎?做惡事應該受惡報,結果受樂報,這是顛倒。因此那個尼乾子,就提出他深一層的見地,認為他的見地是最正確,不是顛倒的。什麼見地?就是他現在所受苦樂的果報,不是現在的行為招感,是過去世做善、做惡。由這樣的見地,所以他就發起這樣的思想,建立這樣的言論。


今應問彼:汝何所欲?現法方便所招之苦,為用宿作為因?為用現法方便為因?若用宿作為因者,汝先所說由勤精進吐舊業故,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如是於後不復有漏,乃至廣說,不應道理。若用現法方便為因者,汝先所說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皆由宿作為因,不應道理。如是現法方便苦,宿作為因故,現法士夫用為因故,皆不應道理。是故此論非如理說。

[]現在應該提出問題問你。你心裏究竟想怎麼的呢?現法方便所招之苦,為用宿作為因?為用現法方便為因?現法方便,也就是他勤精進由現法極自苦行,如臥在有刺的草上面,來刺這身體讓他受苦,由現在的生命體表現出來的一種活動,叫做現法方便。這個苦,是現法方便所招之苦,所以,這個苦不是宿作為因,是現在自己給自己制造的苦,不能說這個苦是宿作為因。所以論主問:修苦行這個苦,是現法方便招引來的呢?是宿作的罪業招引來的呢?a)若是說,現法方便修苦行受這個苦,是以宿作的罪為因由。汝先所說,由勤精進吐舊業故等理由,就不合道理。怎麼說呢?因為你說現在受的苦是宿作為因,但是你現在修苦行受苦,很明顯是現法方便招引來。如果不要自己制造苦惱,那個苦應該是宿作為因。但是,現在是你故意制造的苦,這是現法為因,所以,受苦就能夠排遣過去的罪業,這話說的不合道理。b)若所有的苦都是由現法方便為因,現在他的生命體上發出來的思想行為有錯誤,所以招感苦惱。若是這樣,你以前所說的那句話,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皆由宿作為因,就不合理。像前面這一大段,現法方便招引來的苦,是宿作為因,不合道理,現法士夫用為因故,也不合道理。所以,這個宿作因論是不合道理的說法。


我今當說如實因相,或有諸苦唯用宿作為因,猶如有一自業增上力故,生諸惡趣或貧窮家。或復有苦雜因所生,謂如有一因邪事王不獲樂果而反致苦。如事於王,如是由諸言說商賈等業,由事農業,由劫盜業,或於他有情作損害事。若有福者,獲得富樂;若無福者,雖設功用而無果遂。或復有法純由現在功用因得,如新所造引餘有業,或聽聞正法於法覺察,或復發起威儀業路,或復修學工巧業處。如是等類,唯因現在士夫功用。

[]我現在應該開示佛法的真實道理,因果的道理。

1)或者有一種苦惱,唯獨是用過去的罪業為因緣而有。就像有一種人,自己以前的業力很強大,使令這個人到三惡道受苦,或者生到貪窮之家,生活困難受種種苦。

2)或者是有一類的眾生所受到的苦是雜因所生,不是唯獨宿作的罪,也有現在造罪,和合起來為因緣而生出來苦惱。譬如一個人為王做事,不以正道,用一種詐術、邪因、不道德的事情,為王做事,所以沒有得到如意的果報,反而得到苦惱,這是雜因。為什麼呢?這個人宿世沒有做過功德,所以得到苦果。這一方面是過去沒有善業,所以,可以說宿作為因。但是宿作為因,不能單獨得到果報,以不道德的行為做事,所以沒得到樂而受苦,這就是現業。有現業,也有宿業,和合起來而得苦,這是雜因所生。如同為王做事,得到這樣的果報,這是雜因。做其他的事情的情況如何?以說話為職業,或者做生意,或者是做農業,或者是做工業,或者是劫盜,或於他有情作損害事,以殺豬宰羊為業。這些事情為什麼是雜因所生呢?若是宿世做過很多有意義、利益人的事情,他能獲得富貴的安樂。若無福者,雖設功用而無果遂。

3)或是還有一種情況,純由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發出來的活動的作用,以此為因而有所得。

a)譬如現在無明緣行,由無明為因緣,造罪業、或者福業、或者不動業,這個業將來得三惡道的果報、或者是人天的果報、或者色界天的果報,這是純用現在現法的功用為因而得果報。

b)或者是一類人,歡喜聽聞佛法就是聞慧,對於法能覺悟觀察,就是思慧和修慧。由聞思修慧的修行而能斷惑證真得聖道,這就是純是現在肯努力而有這樣成就。

c)或者由內心的發動,就會有行住坐臥的威儀,心一變,行為上就變,這就是現在的現法功用為因。

d)或者這個人歡喜做律師、會計師、工程師等,修學世間的各種工巧業,都是你現在的努力。這些類別,唯獨因為現在士夫功用,而成就。


2.自體建立

2.1.復次,自體建立者,謂於三界中所有眾生,有四種得自體差別。或有所得自體,由自所害,不由他害。謂有欲界天,名遊戲忘念。彼諸天眾或時耽著種種戲樂,久相續住。由久住故,忘失憶念;由失念故,從彼處沒。或復有天,名曰意憤。彼諸天眾、有時展轉角眼相視;由相視故,意憤轉增;意憤增故,從彼處沒。或有所得自體,由他所害,不由自害。謂處羯羅藍、遏部曇、閉尸、鍵南位,及在母腹中所有眾生。或有所得自體,亦由自害,亦由他害。謂即彼眾生,處已生位,諸根圓滿,諸根成就。或有所得自體,亦非自害亦非他害。謂色無色界諸天、一切那落迦、似那落迦鬼、如來使者、住最後身、慈定、滅定、若無諍定、若處中有,如是等類。

[]復次,什麼是自體建立?謂於三界中所有眾生,有四種得自體差別。自體,就是身體,自己生命的果報,這個生命體有四種差別。

1)或者有的眾生,所得的生命體,由於他自己沒有智慧,愚癡害死自己,並不是別的人傷害他。a)就是有欲界天,叫做戲忘天,遊戲忘念,為什麼?彼諸天眾,或時染著種種的遊戲、種種的娛樂,不知道休息,一直的耽著戲樂的事情。因為一直相續的在戲樂裏面耽著的關係,使令身體的功能被傷害,就是失念。由於失去正念的關係,從彼處沒,就死掉。為什麼?因為憶念,是第六意識的功能,就是腦。常常的染著戲樂,腦的功能受傷害,失掉憶念,就死掉,所以叫做戲忘天。b)或有天的名字叫做意憤。彼諸天眾,有的時候展轉,就是我瞪你一眼、你瞪我一眼。由於互相瞪眼睛,使令內心的憤怒就展轉的增長。因為意憤增長的緣故,從那裏死掉。所以,唯獨由自己傷害自己。這兩層天有的地方把它排在空居天。

2)或有所得自體,由他所害,不由自害。謂處羯羅藍、遏部曇、閉屍、鍵南位,及在母腹中,所有的眾生。就是所謂墮胎,把他害;或者是有人來使令他墮胎。

3)或有所得自體,亦由自害,亦由他害。就是彼眾生,不是在胎裏面,已經出生這個階段裏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圓滿,諸根成熟就是有知識的人,這樣的眾生可能自害,也可能為他人所殺害。

4)或有所得自體,亦非自害、亦非他害。就是色、無色界的諸天,也不自害、也不他害。一切那落迦的眾生,和似那落迦的鬼眾生,還有如來的使者,沒有人能殺害他,也不自害。住最後身的菩薩也不會自害、他害。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裏面,修慈三昧,修慈三昧的人也是不自害、不他害。入滅盡定,也沒有受害的事情。若是無諍定,若是處中有的時候,如是等類都是沒有受害的事情。


2.2.受生有情死緣差別---四死

又彼彼處受生有情,有四種死。一者、由自故死,謂於戲忘、意忿天中,而受生者。二、由他故死,謂於羯羅藍、頞部曇、閉尸、鍵南,母腹中者。三、俱由故死,謂在欲界所餘有情。四、俱不由故死,謂色、無色界,有頂為後所有有情。

[]又各各地方受生的有情有四種死。哪四種?一、由自己傷害自己的緣故而死亡,就是戲忘天,此天眾因為耽著於戲樂,而忘失正念,所以從彼處退沒。另一種是意忿天,彼天人互相怒目相視,所以從彼處退沒。二、由其他的原因使令他死,在胚胎,第二個七是頞部曇、第三個是七閉尸、第四七是鍵南、第五個七是缽羅奢佉的階段,在母腹中的有情,自己沒有能力來傷害自己,由另外的力量使令他死亡。三、或者也有自、也有他,這兩種原因會死掉,就是除掉在母腹這一部分,其他的有情有能力自殺而死,也可為其他的力量傷害、死掉。四、也不是由自死,也不會有其他的力量使令他死,就是色界的有情、無色界的有情,有頂的非非想天,是最後的有情。


3.五蓋

復次,於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將證彼時,能為障礙。何等為五?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

[]復次,在修習四靜慮、八等至的時候,會有障礙出現,簡略地說有五蓋,將要證得彼四靜慮、八等至的時候,能來障礙。有哪五種呢?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


1)貪欲者,謂於妙五欲隨逐淨相,欲見、欲聞乃至欲觸,或隨憶念先所領受,尋伺、追戀。

[]什麼是貪欲呢?對於妙五欲,心會跟隨、追逐清淨美好的相貌,所以想要見、聞乃至觸,或隨著回憶先前所享受過的五欲,尋伺、追戀。這樣的貪欲會覆蓋、障礙止觀的成就。


2)瞋恚者,謂或因同梵行等舉其所犯,或因憶念昔所曾經不饒益事瞋恚之相,心生恚怒;或欲當作不饒益事,於當所為瞋恚之相,多隨尋伺,心生恚怒。

[]什麼是瞋恚呢?或是因為同修梵行等人,舉發他所違犯的過失,而生瞋恚。或是因為憶念過去所曾經過的不饒益的事而瞋恚的相貌,導致現在心生恚怒。或是想要在將來作不饒益的事,將會有人指責我,而生起瞋恚的相貌。於禪修時,內心多會隨著這些情況去尋伺,心生恚怒。這樣的瞋恚會覆蓋、障礙止觀的成就。


3)惛沈者,謂或因毀壞淨尸羅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煩惱身心惛昧無堪任性。

[]什麼是惛沈呢?或是因為毀壞清淨的戒等,其中任何一個善行;或者是不能守護六根門,心向外攀緣;或是飲食不知適量或適合;或是懈怠不精進,不能減少睡眠;或是於一切日常所作的活動中,不能保持住覺知;對於所應該修的四念處等,所應該斷的煩惱等,不能精勤的努力修行,隨順這些原因,生起一切煩惱,能令身心惛昧,沒有能力去修習止觀。


睡眠者,謂心極昧略。

[]什麼是睡眠呢?心對於所取境,極度的迷昧、不能明了。


又順生煩惱,壞斷加行,是惛沈性;心極昧略,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說一蓋。

[]又惛沈、睡眠互相隨順煩惱的生起,能破壞、中斷加行,就是惛沈;心極昧略,是睡眠性。因此這二個,合說為一蓋。


又惛昧無堪任性,名惛沈;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由此惛沈生諸煩惱、隨煩惱時,無餘近緣如睡眠者。諸餘煩惱及隨煩惱,或應可生,或應不生,若生惛昧,睡眠必定皆起。

[]又惛昧的時候,於修止觀,無堪任性,名為惛沈;惛昧的時候,心於所緣境,極昧略性,名為睡眠。由於此惛沈,生起諸煩惱、隨煩惱的時候,沒有其他相近的的煩惱像睡眠這樣親近。其他煩惱及隨煩惱,或有時候會生起,或有時候不會生起,然而惛昧生起的時候,睡眠必定都會生起。


4)掉舉者,謂因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或隨憶念昔所經歷戲笑、歡娛所行之事,心生諠動騰躍之性。

[]什麼是掉舉呢?因為對親屬的尋思、國土的尋思、不死的尋思,或隨著憶念過去所經歷過的戲笑、歡娛所做的事,內心浮動不能寧靜,奔騰跳躍。


惡作者,謂因尋思親屬等故,心生追悔:謂我何緣離別親屬?何緣不往如是國土?何緣棄捨如是國土,來到於此,食如是食,飲如是飲,唯得如是衣服、臥具、病緣醫藥、資身眾具?我本何緣少小出家,何不且待至年衰老?

[]什麼是惡作呢?因為尋思親屬、國土、不死等的緣故,事後追想,內心懊悔:我為何要與親屬離別?為何不前往這樣的地方?為何捨棄這那樣的地方,來到於這裡,食如是食物,飲如是飲料,只得到如是衣服、臥具、病緣醫藥、資身眾具?我過去為何年少就出家,為何不等待到老年才出家?


或因追念昔所曾經戲笑等事,便生悔恨:謂我何緣於應受用戲樂、嚴具、朋遊等時,違背宗親朋友等意,令其悲戀、涕淚盈目,而彊出家?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生憂戀心,惡作追悔。由前掉舉與此惡作處所等故,合說一蓋。

[]或是因為追念過去所曾經戲笑等等的事情,心生後悔怨恨:我為何在應該享受

遊戲、娛樂、莊嚴具、朋友交往的時候,違背同宗的親屬、朋友等的心意,令他們悲哀依戀、涕淚盈目,而彊求出家?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生憂愁顧戀心,惡作追悔。由於前面所說的掉舉,與這裡所說的惡作,生起的處所是相等的緣故,合在一起說為一蓋。

又於應作、不應作事,隨其所應或已曾作,或未曾作,心生追悔:云何我昔應作不作,非作反作。除先追悔所生惡作,此惡作纏,猶未能捨。

[]又對於過去應該作的事,不應該作的事,隨這二種所對應的,或是對於不應該作的事,已經作了,而後悔;或是對於應該作的事,未曾去作,心生追悔:「為何我過去對於應該作的事,不去作?不應該作的事,反而去作?」除去先前所說的:「因追念昔所曾經戲笑等事」,後悔所生惡作。只說:「於應作、不應作事」這類的惡作,此類惡作現行的時候,此行者尚未能捨。


次後復生相續不斷憂戀之心,惡作追悔。此又一種惡作差別。

[]事情過了很久以後,還是會生起相續不斷的憂愁顧戀的心情,所以後悔的心情相續不斷。這又是另一種後悔的情形。


次前所生非處惡作,及後惡作,雖與掉舉處所不等;然如彼相騰躍諠動,今此亦是憂戀之相。是故與彼雜說一蓋。

[]又前面所生起的「於應作、不應作事」這類的非處惡作,及後面所說的「相續不斷憂戀之心」的惡作,雖然與掉舉的過失,生起的原因不是相等的;然而如同彼掉舉的相貌是飛騰、跳躍、喧嘩、騷動,現在這個惡作也是憂愁顧戀的相貌。因此,惡作與彼掉舉合在一起說為一蓋。


5)疑者,謂於師、於法、於學、於誨,及於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證斷寂靜。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諦,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

[]什麼是疑呢?對於大師、對於師長所教授的法門、對於應當學的戒律、對於師長與經律論的教誨,及對於自己能證的聖道,生起迷惑,生起懷疑。由於內心存有這樣疑惑的緣故,不能趣向、進入勇猛方便,也不能證悟真理、斷除煩惱、得內心寂靜。又對於過去、未來、現在的我有否?及對於苦集滅道四諦,生起迷惑,生起懷疑。內心存有對或不對二個部分,迷惑不明了,內心猶豫,推測揣度。

5-1)毀戒聞等諸法差別---五蓋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毀淨戒、多聞,後虧止觀善軛。謂於諸欲中,心生愛染。於能覺發、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尸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後令棄捨,或使穿穴。耽著惛睡,恒不寂靜,染污追悔,常懷疑惑,於所聞法不能領受;雖初領受,尋即忘失;雖不忘失,不證決定。(14)

[]又有五法,使令修行的人,先破壞自己清淨的戒,又破壞多聞,之後毀壞止觀善軛的努力修行,因為要有戒才能修止,多聞才能修觀,止觀的基礎已破壞,止觀也就沒有。哪五種蓋?第一,貪欲蓋,對於五欲,內心生起愛染。第二,瞋恚蓋,對於能覺悟你、能激發你、能令你生起憶念的教授、教誡善知識所,內心生起瞋恚。若尚未稟受戒法,此二蓋令其不能稟受,雖然先前已稟受戒法,得到戒法,之後,此二蓋令其棄捨戒,或者令其戒法穿洞、破損。第三,惛沈睡眠蓋,耽著惛睡。第四,掉舉惡作蓋,掉舉能令心,恒不寂靜,惡作能生染污追悔。第五,疑蓋,對三寶常懷疑惑。惛沈睡眠的時候,對於所聽聞的佛法不能領受。掉舉惡作的時候,雖然當初能領受佛法,但是很快就忘掉。疑惑生起的時候,雖然沒有忘失,但是不能決定。


4.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

[論說]1.復次、由八聖支道法故,及此果故,顯發正法及毘奈耶。由五種相,當知八聖支道法最勝、無罪。

1)謂於現法煩惱有無善分別故,名為現見。

2)能令煩惱得離繫故,名無熾然。

3)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時中皆可修習,易修習故,名為應時。

導涅繫故,名為引導。

4)不共一切諸外道故,名唯此見。

5)遠離信他欣樂行相,周遍尋思,隨聞所起見、審察,忍,唯自證故,名內所證。此道果法,亦有五相,當知已如攝異門分分別其相。T30,811a

2.復次,善說者,文義巧妙故。現見者,於現法中可證得故。無熱者,離煩惱故。無時者,出三世故。難引者,老病死等不能引故。難見者,天等趣中不可見故。內自所證者,唯信他等不能證故。T30,766c


cf.法蘊足論

1.善說者,謂佛所說,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故名善說。若佛世尊非苦說苦、非集說集、非滅說滅、非道說道,可非善說;以佛世尊苦說為苦、集說為集、滅說為滅、道說為道,故佛正法名為善說。

2.言現見者,

1)謂正脩習世尊所說苦集滅道現觀道時,於現法中即入苦集滅道現觀,故名現見。

2)又正脩習世尊所說能斷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隨眠道時,於現法中即斷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一切隨眠,故名現見。

3)又正脩習世尊所說能證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隨眠滅道時,於現法中即證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諸隨眠滅,故名現見。

3.言無熱者,謂八支聖道名為無熱。所以者何?熱謂煩惱。八支聖道中,一切煩惱無得無近得、無有無等有,故佛正法名為無熱。

4.言應時者,謂八支聖道名為應時。

1)所以者何?由正修習世尊所說苦集滅道現觀道時,即入苦集滅道現觀,故名應時。

2)以正脩習世尊所說苦集滅道現觀道時,即入苦集滅道現觀,故佛正法名為應時。

3)又正脩習世尊所說能斷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隨眠道時,即斷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一切隨眠,故名應時。

4)以正脩習世尊所說能斷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隨眠道時,即斷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一切隨眠,故佛正法名為應時。

4.5.以正脩習世尊所說能證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隨眠滅道時,即證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諸隨眠滅,故佛正法名為應時。

5.言引導者,謂八支聖道名為引導。所以者何?以八支聖道習修多脩習,能於苦集滅道現觀能引能導、能隨能逐,故佛正法名為引導。

6.言近觀者,謂八支聖道名為近觀。所以者何?以八支聖道脩習多脩習,能於苦集滅道如實知見苦集滅道,故佛正法名為近觀。

7.智者內證者,佛及佛弟子名為智者,世尊所說苦集滅道,智者自內知見、解了、正等覺為苦集滅道,故佛正法名智者內證。


5.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論說]復次,由二種相,當知聖者慧眼清淨,謂由遠塵及離垢故。由見所斷諸煩惱纏得離繫故,名為遠塵。由彼隨眠得離繫故,說名離垢。又現觀時,有麤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若遍了知所取能取所緣平等,彼即斷滅,彼斷滅故,說名遠塵。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隨眠斷故,說名離垢。

[]復次,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聖者的慧眼清淨。什麼是慧眼?智慧有識別、洞察事物的功用,猶如眼能辨色一樣,因此稱智慧為眼,就是能觀照諸法空無我的智慧。哪二種?就是由遠塵及離垢的緣故。什麼是遠塵?由於見道所斷的分別我見的現行煩惱,得以離繫的緣故,名為遠塵。什麼是離垢?由於彼分別我見的隨眠,得以離繫的緣故,說名離垢。又,現觀四聖諦的時候,會有麤而明顯的我慢,隨順止觀,而進入止觀的作意,有間斷或是無間斷的活動。這時候,應該如何遣除?若是能周遍了知所取的五蘊,能取的心,這二種能所都當作所緣來觀察,都是無常、苦、無我,所以能所是平等。若是生起這樣的智慧,彼麤而明顯的我慢就會斷滅,因為彼我慢斷滅的緣故,說名遠塵。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隨眠斷故,說名離垢。

[參考]1.遠塵離垢T30,763c

遠塵離垢者,塵,謂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現觀,有間、無間我慢現轉。垢,謂彼品及見斷品所有麁重,令永無故名遠塵離垢。又復塵者,所謂我慢及見所斷一切煩惱。垢,謂二品所有麁重。

[]什麼是遠塵離垢?塵,就是已生未究竟智,就是加行位中諸無漏智。就在煖頂位中,能障現觀,有間斷或無有間斷的粗我慢會現前活動,就是塵。垢,就是彼粗我慢品類,以及見道所斷的分別我見品類的所有麁重隨眠。現今入於現觀,令這二品永遠沒有的緣故,名為遠塵離垢。又,還有其他解說,塵,就是我慢,以及見所斷一切煩惱。垢,就是這二品的所有麁重隨眠。

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6T27,343c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者,說前三果。謂諸具縛及離欲界五品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預流果。若離欲界六、七品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一來果。若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不還果,令盡諸漏及得無漏。

[]什麼是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這是說前三果。如何說?就是這些完全為五欲所繫縛,以及能捨離欲界五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預流果。若是捨離欲界六、七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一來果。若是捨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不還果,使令盡斷種種漏以及得無漏智。

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82T27,913b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此中遠塵者,謂遠隨眠。離垢者,謂離纏垢。於諸法中者,謂於四聖諦中。生淨法眼者,謂見四聖諦淨法眼生。

[]什麼是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這裡的遠塵者,就是遠離隨眠。離垢者,就是捨離纏垢。於諸法中者,就是在四聖諦中。生淨法眼,就是見四聖諦的時候,清淨法眼生起。

4.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5T31,683a

如契經言:遠塵離垢於諸法中正法眼生者,此依見道說。諸法忍能遠塵,諸法智能離垢。遍知故,永斷故,道得清淨。

[]如經上說:遠塵離垢於諸法中正法眼生者,這是依照見道來說。就是對於四聖諦法忍可的時候,能遠塵。對於四聖諦法智慧生起的時候,能離垢。為什麼?因為對於四聖諦法,周遍了知的緣故,因為永遠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的緣故,所以因為見道的緣故,聖道成為清淨。


6.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

[論說]復次,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時,當知即得十種勝利。何等為十?

一者、於四聖諦已善見故,說名見法。

二者、隨獲一種沙門果故,說名得法。

三者、於己所證,能自了知,我今已盡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我證預流,乃至廣說,由如是故說名知法。

四者、得四證淨,於佛、法、僧如實知故,名遍堅法。

五者、於自所證無惑。

六者、於他所證無疑。

七者、宣說聖諦相應教時,不藉他緣。

八者、不觀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毘奈耶中,一切他論所不能轉。

九者、記別一切所證解脫,都無所畏。

十者、由二因緣,隨入聖教,謂正世俗及第一義故。

[]復次,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的時候,應當知道就能得到十種勝利。哪十種?

一者、什麼是見法?因為,對於四聖諦已經見的很完整的緣故。

二者、什麼是得法?因為,隨順修行者是不是離欲,獲得三果中其中一種沙門果的緣故。若是完全為五欲所繫縛,以及能捨離欲界五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預流果。若是捨離欲界六、七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一來果。若是捨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不還果。

三者、什麼是知法?因為對於自己所體證,能自己了知:我現今已經斷盡前往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的原因,因為我已經體證預流,不會退墮到三惡趣,乃至詳細說明。由於這些緣故,說名知法。

四者、什麼是遍堅法?因為,得四證淨,對於佛、法、僧、戒能如實知道的緣故。

五者、什麼是無惑?對於自己所體證的四聖諦沒有惑。

六者、什麼是無疑?對於他人所體證的四聖諦沒有疑。

七者、什麼是不藉他緣?宣說與聖諦相順、相合的教法的時候,不需要藉由聽聞其他的說法為因緣,才能宣說。

八者、什麼是一切他論所不能轉?因為自己親身體證無我智,所以不觀他面,不看他口,對於這個正法、毘奈耶中,一切外道的論說,都不能轉變他的見解。

九者、什麼是無所畏?對於自己所親自體證的法,若是他人來詰問,沒有恐怖、懼怕的緣故,能夠肯定明確地說明一切所體證的解脫,都沒有任何怖畏。

十者、由於二種因緣,隨順而進入聖教。哪二種?就是正確的世俗道理,以及第一諦的道理。能詮說的教法,就是稱為正俗,所詮說的道理,就是名為第一義。

[參考]1.於諸法中生淨法眼,T30,763c

於諸法中者,謂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

言法眼者,謂如實現證,唯有法慧。

言見法者,謂於苦等如實見者。

言得法者,謂隨證得沙門果故。

言知法者,謂證得已,於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預流,我已證得無退墮法故。

至誠法者,謂諦現觀增上力故,獲得證淨。於佛、法、僧及自所得聖所愛戒,以正信行,如實至誠故。

越渡惑者,謂於自所證。

越渡疑者,謂於他所證。

非緣於他者,謂於此法內自所證,非但隨他聽聞等故。

非餘所引者,謂於大師所有聖教,不為一切外道異論所引奪故。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者,謂於自所證,若他詰問無悚懼故。

言逆流者,謂已登聖道故。

言趣向者,謂記神通究竟往趣,無退還故。

復有差別,當知建立世俗、勝義二種法故。

[]1)什麼是於諸法中?就是在自相、共相所安住的五蘊法中。

2)什麼是法眼?就是如其真實能現前體證,唯有五蘊諸法,其中沒有我的智慧。

3)什麼是見法?就是對於苦集滅道十六行相等,能如其真實的見到。

4)什麼是得法?就是隨順十六行相的觀察,能證得沙門果的關係。

5)什麼是知法?就是證得沙門果之後,對於他所得到的果位,能夠自己了知:我是預流果,我已經證得無我智,不會退墮到三惡道的緣故。

6)什麼是至誠法?就是因為對於四聖諦能現前觀察的強大力量的緣故,獲得證淨。就是對於佛、法、僧及自所得聖所愛戒,能以正確合理的信心而活動,如其真實至誠的緣故。

7)什麼是越渡惑?就是對於自己所證的無我智,沒有惑。

8)什麼是越渡疑?就是對於他人所證的無我智,沒有疑。

9)什麼是非緣於他?就是對於此四聖諦法,自己內心所親自體證,不是僅隨順他人聽聞而了知的緣故。

10)什麼是非餘所引?就是對於大師所有的聖教,不為一切外道異論所引奪的緣故。

11)什麼是於諸法中得無所畏?就是對於自己所親自體證的法,若是他人來詰問,沒有恐怖、懼怕的緣故。

12)什麼是逆流?就是已經登上八聖道的緣故。

13)什麼是趣向?就是記神通究竟往趣,無退還故。這裡的神通,就是漏盡智通,因為得到漏盡智,所以能正確記別所有能得漏盡的方法,以此漏盡智為依,能趣證圓滿的解脫,不再退還。

14)還有差別不同,應當知道建立世俗、勝義二種法,也稱為趣向,因為對於能得漏盡的方法,如實覺了的緣故。


2.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5T31,683a;735c

如契經言: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越度一切悕望疑惑、不假他緣、於大師教餘不能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此亦依見道說。

見法者,謂諸法忍。

得法者,謂諸法智。

極通達法者,謂諸類忍。

究竟堅法者,謂諸類智。

越度一切悕望者,由諸忍智於自所證無有悕慮。

越度一切疑惑者,於此位中於他所證無有猶豫。

不假他緣者,於所修道中無他引道自然善巧。

於大師教餘不能引者,於佛聖教不為邪道所化引故。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者,於依所證問記法中,諸怯劣心永無有故。

[]1)如同契經說: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越度一切悕望疑惑、不假他緣、於大師教餘不能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這一段經文,也是依照見道來說。

2)什麼是見法?就是對於四聖諦諸法的忍可。

3)什麼是得法?就是對於四聖諦諸法的智慧。

4)什麼是極通達法?就是對於四聖諦類似的忍可,就是色界、無色界。

5)什麼是究竟堅法?就是對於四聖諦類似的智慧,就是色界、無色界。

6)什麼是越度一切悕望?就是由於種種的法忍、法智,類認、類智,對於自己所證悟的無我,無有悕求、顧慮。

7)什麼是越度一切疑惑?在這個階段中,對於他人所證悟的無我智,無有猶豫。

8)什麼是不假他緣?對於所修道中,不需要他人的引導,對於修道,自然能善巧。

9)什麼是於大師教餘不能引?對於佛的聖教,不為錯誤的外道所改變,所引導。

10)什麼是於諸法中得無所畏?對於依照自己所體證的法中,若有人來質問,能確實說明所證悟的法,內心不會有種種膽怯、低劣。



9.雜阿含906

1.五濁

云何菩薩善知世間?謂諸菩薩普於一切有情世間,如實了知如是世間,極為艱險,甚為愚闇。所謂雖有生老及死,數數死生,而諸有情於老死等上昇出離,不如實知。

[]怎麼叫做菩薩善巧的通達世間上的事情?

1)謂諸菩薩普遍的對於一切有情的世間,如實了知,真實明白世間是什麼情況呢?這個世間是極為艱險,艱者難也,險是危險,很難很苦惱的地方。第二個相貌就是愚闇,世間上的人都是很愚癡沒有智慧的光明。所說的一切有情都有生、都有老、有病、有死亡,而且這件事沒完,數數死而又生、生了又死,苦惱的境界很多,所以叫做艱險。所以叫做愚闇,這些有眼耳鼻舌身意,為萬物之靈的這些有情,對於老死等苦惱的事情不是很生疏,但是從這些苦惱的境界上升到安樂的地方,不知道?出離這個老死的境界也不知道?所以叫做愚癡。

a)如是世間極為艱險等者:謂諸有情生老及死,數數死生,名極艱險。於老死等上昇、出離不如實知,名甚愚闇。言上昇者,謂依世間道趣生上界地故。言出離者,謂依出世間道出離一切界地故。

a1)謂諸有情生老及死數數死生,名極艱險。於老死等上升出離不如實知,名為愚闇。言上升者這句話無麼講呢?謂依世間道趣生上界地故,謂隨順世間上的智者,也有一些方法,進趣生到上界。上界,就是天界、色界、無色界,生到那兒,就不像欲界這麼苦惱。言出離者,由依出世間道,佛所宣說的聖道就是出世間道,出離一切界地故,能從三界九地超出,解脫生死大苦。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有諸穢濁,濁世增時,無諸穢濁,濁世減時。謂依五濁。一者、壽濁,二者、有情濁,三者、煩惱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有諸穢濁,身業、語業是穢,意業是濁。濁世增時,三業污穢在增長的時候。無諸穢濁,濁世減時,就是穢濁的事情,逐漸的減少的時候。穢濁是根據五種濁來說,第一個是壽濁,第二個是有情濁,第三是煩惱濁,第四見濁,第五是劫濁。


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長壽者不過百年,昔時不爾,是名壽濁。

[]2.1)如於今時,人壽短促,極長壽者,不過百年。昔時不爾,是名壽濁。


如於今時,有情多分不識父母,不識沙門,若婆羅門,不識家長可尊敬者,作義利者,作所作者,於今世罪及後世罪不見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昔時不爾,是名有情濁。

[]2.2)怎麼叫做有情濁呢?就是如於現在的時代,眾生多分不認識他的父親,他的母親。不識沙門、若婆羅門,沙門是通於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婆羅門是在家人,相信梵天的這些人。這些人雖然不都是佛教徒,但是他們有高尚的理想,不是唯欲是圖、唯利是圖的人,但是社會上的人,不知道這件事情。不識家長可尊敬者,家裡邊的主人,他也是不知道,也就是不尊重的意思,這是家長是可尊敬的,應該尊敬他實在是對的。他是為所有人作義利的,這種人對大眾有利益,為大眾利益服務的人,應該加以尊敬。於今世罪,就是現在你若有這樣的行為,就有罪,殺、盜、淫、妄的事情現在就有罪。後世罪,你做這種事情不但現在,將來還會有罪過的。不見佈畏,他不感覺到這是可佈畏的事情,就是要造罪。不修惠施,別人有什麼困難,他不會援助他們。不作福業,也不會做一些將來能得到可愛果報的事情,也不受齋法,也不受淨戒。過去的時代不會這樣,現在才這樣,就是有情的思想和行為有很多的罪惡,所以叫做有情濁。

a)作義利者等者:謂若教利益者、教安樂者、引利益者、引安樂者,是名作義利者。隨所生起諸事務中而為助伴,是名作所作者。

a1)教利益者,就是教導你做有利益的事情,就是做善法,做善法對於自己有利益。教安樂者,遠離苦惱的境界叫安樂。不要做惡事就是安樂,做善事就叫做利益,這個人是可尊敬的。引導你做利益的事情,引導你做安樂的事情。教是開示,教導你以後,還引導你做這件事,是名作義利者。隨順那個人引導你、教導你,生起各式各樣的利益事、安樂事,還為你做助伴,做的時候不是你一個人做,他為你做伴共同的來做這件事情,就叫做作所作者。

b)不修惠施等者:為莊嚴心、為助伴心、為資瑜伽、為得上義而行布施,名修惠施。造作能感欲界可愛生業,名作福業。受學近住律儀,名受齋法。受學苾芻、近事律儀,名受淨戒。翻彼應知此所說義。

b1)為莊嚴心,我們的心都是貪瞋癡的煩惱這個是不莊嚴,要是我們能布施、能修惠施,心裡面就有功德莊嚴。為助伴心,心裡面有功德為伴,而不是與煩惱的罪過為伴,因此而修惠施。為資瑜伽,為幫助自己修止觀能夠相應而修惠施,就是祝願的意思,做這樣的功德加以迴向。為得上義而行布施,為了成就更殊勝的功德而修學布施,就是叫做惠施,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行布施。

b2)做這件事,有一種力量能使令你招感欲界可愛果報,做這種事情就叫做福業。能感得欲界果報的業,就是散亂心,只要是散亂心所做的功德,都是屬於欲界。

b3)受學近住律儀,近住,近阿羅漢住,就是受八關齋戒,受八關齋戒的人應該住在寺院裡面,早晨受八關齋戒,然後修學四念處,也是修止修觀,這樣得大功德,所以叫做近住,能夠受持學習近住的律儀就是八關齋戒,這叫做受齋法。

b4)受學苾芻近事律儀,近事律儀戒就是優婆塞、優婆夷戒,這叫做受淨戒。翻彼應知此所說義,就是把前面這一段話翻過來,就知道這裡面說:不修惠施、不做福業、不受齋法、不受淨戒,這句話的意思就明白。


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仗、鬥訟諍競,多行諂誑詐偽妄語,攝受邪法,有無量種惡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

[]2.3)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習非法貪,要是佛教徒能夠不違犯佛法的戒律,也不違犯國家的法律,這樣去求財不算是非法貪。非法貪,就是不合法,歡喜做種種惡事,欲滿所願,就是非法貪,不平等貪。執持刀劍、執持器仗,鬥訟諍競,彼此相鬥,或者拿著器仗拿著刀劍來鬥,或者語言上的諍論。多行諂誑,多數的諂誑,表面上很客氣,實在心裡面是欺誑。詐偽,就是欺騙說謊話。攝受邪法,成就很多有罪過的事情。有無量種惡不善法,現可了知,昔時不爾,是名煩惱濁。

a)有情多分習非法貪等者:攝事分說:於諸惡行深生耽著,名非法貪。即由此貪,不能令意正行善捨、無記捨中,是名不平等貪。言執持刀劍等者,此顯身不善業。言鬥訟諍競等者,此顯語不善業。言攝受邪法者,此顯意不善業。如是一切惡不善業,及能起彼所有煩惱差別無量,總說名無量種惡不善法。

a1)攝事分說,對於罪過的事情,殺盜淫妄的事情,深深的歡喜做這些事情,這就是非法貪。因為常常做一些罪過的事情,就不能使令自己的心正行善捨,不能夠很好的修學止觀,不能修學聖道。捨怎麼講呢?就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性叫做捨,就是在定裡面明靜而住,不須要特別的加功夫,它就能任運的相續明靜而住,就叫做捨,這就是善捨。這個人因為有非法貪,就不可能修學聖道,修學七覺支。不能令意正行無記捨,無記捨是什麼呢?不是於諸惡行深生耽著,有時候心裡也沒有貪瞋癡。也不是修學聖道令心裡沒有貪瞋癡,但是心裡面也沒有貪瞋癡,所以沒有善也沒有惡,叫做無記。可是心裡面沒有貪瞋癡也是不錯,也可以說是捨。因為,於諸惡行深生耽著的關係,這兩種捨都辦不到了,叫做不平等貪。

a2)言執持刀劍等者,拿著刀、拿著劍、拿著仗,就是要打人、要殺人,這是身表現出來的不善業。言鬥訟諍競等者,語言上的不善業。言攝受邪法者,此顯意不善業。你拿著刀劍、拿著器仗,和人鬥訟諍競,當然意就在這裡邊,所以意也就成就很多罪過的事情,所以叫做攝受邪法。如是一切惡不善業,及能起彼所有煩惱差別無量,總說名無量種惡不善法。


如於今時,有情多分為壞正法、為滅正法,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虛妄推求邪法、邪義,以為先故。昔時不爾,是名見濁。

[]2.4)如於今時,就是現在這個時候的眾生,多數為了破壞佛的正法,為了把佛的正法完全的消滅。這個時代的眾生心裡面的貪瞋癡太重,若是修學佛的正法,防礙他的貪瞋癡,所以就破壞正法,消滅正法,令他的貪瞋癡無障礙的活動。所以他就安立很多與佛的正法相似的法,虛妄推求,就是用邪智慧來推求,推求什麼呢?邪法、邪義。能詮的名言叫做法,所詮的叫做義,但是這個法和義,都是不符合佛法的緣起道理,不符合勝義,稱之為邪法、邪義。他發動這件事情用心就不正確,用心就是邪的,所以叫做以為先故。昔時不爾,是名見濁。

a)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者:攝事分說:若於非法生是法想,顯示非法以為是法,令他於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實故、諦故,非是正法,而復像似正法顯現,是故名為似教正法。乃至廣說有多差別。此應準知。

a1)攝事分說,這個有情對於非法生起是法的想法。他有種種的邪智慧,很善巧,說出來的語言,寫出來的文章,能令你相信非法就是法,使令別的人對於他說的邪法,生起這是正法的想法。別人對於他所說的法,認為是真實、很正確,一點也沒有顛倒,所以叫做實故、諦故。他說的不符合佛法緣起的正義,但是像似正法顯現出來,是故名為似教正法。乃至廣說有很多的差別相貌,此應準知。

如於今時,漸次趣入饑饉中劫,現有眾多饑饉可得;漸次趣入疫病中劫,現有眾多疫病可得;漸次趣入刀兵中劫,現有眾多互相殘害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劫濁。是名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

[]2.5)什麼叫做劫濁呢?就是這個時代不好,漸次趣入饑饉中劫,生活困難,現有眾多饑饉可得,糧食不夠。現在這個時代,漸次的趣入很多的病痛,醫生沒有辦法治療,現有眾多疫病可得。這個時代漸次進入刀兵劫,就是戰爭,現有眾多互相殘害刀兵可得。昔時不爾,是名叫做劫濁。是名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


2.器世間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諸器世間破壞成立,如器世間破壞成立差別而知。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諸器世間,世間稱之為器,就像蘋果、橙子、梨放在一個器裡面,有情也在這個世間上居住,這個世間就是個器世間。破壞成立,這個器世間有時是破壞,有時是成立,如器世間破壞成立差別而知。

a)如器世間破壞成立差別而知者:此如意地中說外分若壞若成應知。


3.八種觀相

又諸菩薩於其世間、於世間集、於世間滅、於能往趣世間集行、於能往趣世間滅行、於其世間愛味、過患及與出離,皆如實知。

[]1)又諸菩薩,對眾生居住的世間,就是苦惱的世界,這是苦的觀察,觀察它是苦。

2)於世間集,就是愛見煩惱能集成很多的苦惱。

3)於世間滅,就是涅槃,滅除世間集,滅除這個世間,就是滅諦。於能往趣世間集行,世間的集是愛、見煩惱,就是用一個愛,也可以表示出世間集。

4)於能往趣世間集,就是愛前面的受,就是因受而有愛,受向前進的時候就是愛,這是世間集行。

5)於能往趣世間滅行,這樣向前進就能達到沒有世間的苦集,就是道諦,就是戒定慧,修學出世間的戒定慧,就能滅除世間的苦集。所以,世間是苦觀,於世間集是集觀,於世間滅是滅觀,於能往趣世間集行就是觀受緣愛,於能往趣世間滅行是出世間道,這一共是五個。

a)於其世間於世間集等者:此中世間,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如其次第四諦所顯。於道諦中,略復有二。一、世間道,名能往趣世間集行;二、出世道,名能往趣世間滅行。

a1)此中世間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苦不但是指正報,色受想行識是苦,所居住器世間也是苦。集不但是集成我們的正報,也集成世間的依報,所以通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如其次第,四諦所顯。於道諦中略復有二:一、世間道,名能往趣世間集行。二、出世道,名能往趣世間滅行,就是戒定慧。

6)於其世間愛味,味是所愛,味是苦味,但是感覺到美,所以還是愛著,這是集諦。

7)過患,由愛味不斷的招感生死苦,就是苦諦。這是重說集諦和苦諦。

8)出離,應該是滅諦和道諦,加起來就是八種觀。菩薩對於世間的苦集滅道,都如實的通達無礙。

a)於其世間愛味過患等者:攝事分說: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能善通達諸行愛味所有自相。即於諸行觀察過患時,能善了知三受分位過患共相。謂於是中甚少愛味,多諸過患。如是了知愛味染著多諸過患共相應已,於所愛味一切行中,隨所生起欲貪煩惱,即能除遣、制伏、斷捨。彼說諸行,即此世間,由說世間諸行攝故。彼說諸行愛味所有自相,當知即是欲貪煩惱。由於諸行觀察愛味、過患、出離,是故於彼皆如實知。

a1)攝事分說,於諸行中,諸行通於正報,也通於依報,這些事情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遷流變化,所以叫做行。觀察愛味時,於觀察內心愛煩惱的時候,就能夠善巧的通達諸行中的愛味所有的自相。

a2)在諸行觀察過患的時候,觀察生死流轉老病死境界的時候,能善巧的了知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分位,就是遇見這個境界有這個受,遇見那個境界有那個受,分位不一樣,但是過患都是苦惱,過患是共相。共相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於此諸行之中,有愛但是非常的少,但是苦惱過患是最多的。這樣觀察的時候,通達愛味的染著,樂味很少還多諸過患。

a3)共相應已,對於所愛味的境界,這一切的諸行諸法之中,這樣觀察的時候,愛味甚少苦惱實多,就會除遣愛味,就能制伏愛味,能斷捨這個愛味。除遣愛味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制伏,就是修不淨觀能制伏這個愛,然後修無我觀、修畢竟空觀,是斷捨愛味。

a4)彼說諸行,即此世間。攝事分裡面所說的諸行,這一段文所說的世間。由說世間諸行攝故,所謂器世間或者有情世間,這是屬於諸行這一類事情之內的。彼說諸行愛味所有自相,當知即是欲貪煩惱。由於諸行觀察愛味過患出離,是故於彼皆如實知。菩薩能夠這樣的觀察,所以能如實的了知。因為,菩薩能如實了知,也就是靜坐的時候修止觀,常這麼觀察,所以就能了知。


4.世間勝義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眼乃至意諸無色蘊,四大造色成士夫身,唯有爾所假名人性。於中所有想,或我、或有情,此唯有想。於中所有自號言說,我眼見色,廣說乃至我意知法,此亦唯有自號言說。於中所有世俗語言,謂此長老有如是名,如是種類,如是族姓,如是飲食,如是領納若苦若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盡其壽量邊際,此亦唯有世俗言說。菩薩於此皆如實知。由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流轉差別、若器世間流轉差別、若八種相觀世間義、若諸世間所有勝義、,是故說名善知世間。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眼乃至意,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是有色,就是四大造色所成的。意裡面,也就是受想行識無色的四蘊,所以色受想行識五蘊,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一個色一個心,就是由無色的蘊,由有色的四大所造的色法,這兩種組成的身體,眾生就是這麼多的東西組成,給他一個假名字叫做人。這就是人、士夫的身蘊,另外沒有什麼東西。

1)在色受想行識五蘊裡邊,所有的思想是什麼呢?或我想、或有情想,我或有情唯獨是有這樣的思想而已,並不是有我的體性,也不是有有情的體性,只有一個名字。

2)在這個唯有想裡邊,這個叫做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受想行識,這是地水火風這些假名言,我想、有想這些事情。所有自號言說,自就是各別的名字,各別的名號。有了名號就可以用語言來表示。我眼見色,我是個想,眼見色也但是個想,就是我眼見色,我耳聞聲,廣說乃至我意能知道法,這樣都是字號,都是言說,另外沒有其他的體性。

a)眼乃至意諸無色蘊等者:謂從眼識乃至意識,及彼相應心所有法,是名諸無色蘊。四大種色及所造色,是名色蘊。如是色無色蘊,假說以為有情自體,是名成士夫身。

a1)謂從眼識乃至意識,及彼相應心所有法,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這些心所有法,這叫做無色蘊。四大種色及所造色,四大種堅、溼、煖、動,的地水火風,及所造的這些色法,叫做色蘊。如是色無色蘊,就是是假立名字,說這是有情的身體。是名成士夫身。

3)在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色受想行識,這些有情、或者我,這些所有的。都是世俗上的語言,世間人安立的假名字,彼此的溝通思想,作如是如是的語言。謂此長老有如是名,這位年紀很大的人,他有這個名字。如是種類,這個人是種田的,這個人是經商的,這個人是沙門、婆羅門。如是族姓,他的父親、他的祖父是作什麼。如是飲食,他們日常生活裡面有這樣的飲食。如是領納若苦若樂,他這樣的生活,內心裡的覺受是這樣的,或者有的時候苦惱,有的時候快樂。如是長壽,這個人的壽命這麼長。如是久住,久住世間,活兩萬歲,或者一百歲。如是盡其壽量的邊際,這也只是世間的言說。菩薩於此也真實的明白這件事。

a)於中所有世俗語言等者:謂於有情自體,假施設有八言說句,是名世俗語言。由此隨念六種略行。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三者、父母差別,四者、飲食方軌,五者、興盛衰損,六者、壽量差別。建立品中釋此差別應知。

a1)謂於有情自體假施設有八種言說句,是名世俗語言。由這八種言說,隨你內心的意念,可以合成六種行,是什麼呢?一者、呼召假名,彼此招呼,沒有名字不能招呼。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說這個人是剎帝利、這個人是婆羅門,這個人是經商的,這個人是種田的,他們的形相有差別。三者、父母差別,父母不同,各有各的父母,所以不同。四者、飲食方軌,如是飲食,這個人歡喜吃這個,那個人歡喜吃那個。五者、興盛衰損,就是領納若苦若樂,興盛的時候心情好一點,衰損的時候心情苦惱一點。六者、壽量差別,就是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盡其壽量邊際。建立品中釋此差別應知。

4)由諸菩薩如實了知有情世間,是惑業苦的流轉的差別;若器世間的流轉差別,有成住壞空的差別。若八種相觀世間義,苦集滅道那八種相的觀察世間義。若諸世間所有的勝義,就是世間沒有真實義,就是勝義。是故說名善知世間。


5.云何名為像似正法?

2.1.謂略有二種像似正法。一、似教正法,二、似行正法。

1)似教正法

若於非法生是法想,顯示非法以為是法,令他於中生正法想,如是法教實故、諦故,非是正法,而復像似正法顯現,是故名為似教正法。

2)似行正法

若廣為他如是宣說,令他受學,亦自修行,妄起法想,習諸邪行,而自憍慢,稱言我能修是正行,應知是名似行正法。

2.2.為廣宣說像似正法,復說中間嗢柁南曰:

初法等五種次根等諸見非處惡作等後暴惡戒等

2.2.1.初法等五種

1)由妄安置相似文句

諸以如來所說法教相似文句,於諸經中安置偽經,於諸律中安置偽律,如是名為像似正法。

2)由妄增減無常等義

又由增益或損減見,增益虛事,損減實事。由此方便,於無常等種種義門,廣為他人宣說開示,如是如是自他習行,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3)由邪分別補特伽羅

又於宣說補特伽羅所有經典,邪取分別說有真實補特伽羅,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4)由說實有諸假有法

又於種種假有法中,宣說開示為實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5)由妄分別究竟涅槃

又於遠離一切戲論究竟涅槃,分別為有、或為非有,說為有性、或非有性,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2.2.2.根等諸見

1)由增益見

1.1)不視色等

又有一類補特伽羅,作如是說:世尊宣示稱揚讚歎密護根門,由是因緣,寧不視色,乃至於法不以意思。而不繫念觀視眾色,乃至以意思惟諸法,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1.2)都無毀讚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簡靜而住,便作是言:寧無咎責,不測量他。於應毀者而不呵毀,於應讚者亦不稱讚,而不有所呵毀稱讚,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1.3)都無言說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和氣軟語,便作是言:受默然戒,都無言說,為極善哉。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2)習諸苦行

2.1)斷食露體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節量衣食,便作是言:斷食而住,露體而行,最為妙善。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2.2)閑居無修

又聞世尊宣示稱歎離諠雜住,息諸言說及以事業,便作是言:棄捨臥具,寂靜閑居,無所修習,為極美妙。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3)由惡取執

3.1)執唯一識馳流生死

又聞佛說:心將導世間,心營造一切,隨心所生起,皆自在而轉。於如是等諸經義趣不如實知,或有一類由惡取執,作如是言:唯有一識馳流生死,無二無別。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3.2)執受諸欲不足為障

又聞佛許持戒士夫補特伽羅,受百味食、百千衣服障道妙欲,設此品類正受用時,亦不為障。或有一類由惡取執,作如是言:世尊所說障道諸欲,若有習近,不足為障。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3.3)執阿羅漢死後無覺

又聞佛說:諸阿羅漢於現法中,於食、言說、蘊、界、處等,不捨不取,不如實知。便作是說:如我解佛所說法者,阿羅漢僧於其死後無所覺了。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披》又聞佛說諸阿羅漢等者:攝事分說:若有說言:諸阿羅漢於現法中,於食、物務、蘊、界、處等,若順不順不如實知,言阿羅漢不順。不順是不如理虛妄分別,非阿羅漢現法不順。所以者何?彼於食、物務、蘊、界、處等現可見故。由此因緣,諸阿羅漢於其滅後不順諸行,不了執著。是故世尊言阿羅漢是不順者,定是密語。當知此是似正法見。(陵本八十八卷十九頁6691)此中道理,如彼廣釋應知。

4)由不實知

4.1)於二諦理

復有一類,不如實知世俗、勝義二諦道理,違二諦理,作如是言:諸蘊無我,云何無我造作諸業,令我觸證。應知亦名像似正法。

4.2)於修止觀

復有一類,本性愚癡,多行謗毀。彼於九種內正住心不如實知,於諦觀行、念住觀行不如實知。由不知故,為他宣說:唯信解作意是奢摩他品,唯信解作意是毗鉢舍那品,唯信解作意能得究竟。自亦習行如是相行。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披》唯信解作意等者:信解作意聞思所成,彼以聞思為究竟故。為他宣說,自亦習行如是相行,而不修習奢摩他、毗鉢舍那,是故名為像似正法。

2.2.3.非處惡作等

1)都不思惟

復有一類,非處惡作,而不思惟。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披》非處惡作而不思惟等者:於不應作諸惡作中,浪作惡作,而不依義思惟諸法,是故亦名像似正法。

2)樂著僧事

復有一類,於其讀誦、觀行、作意皆有堪能,而樂僧事,亦於其中見勝功德,為他宣說。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3)見施為勝

復有一類,於戒、於修有所堪能,而於惠施見勝功德。遊歷諸方,於自禁戒所遮止處,多有毀犯,集諸財物奉佛法僧。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4)聞為究竟

復有一類,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既出家已,展轉相引,專以聽聞為其究竟。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5)捨莊嚴法

復有一類,見諸苾芻大族大福,多獲衣等所有利養,捨少欲等而往其所,恭敬敘慰現親誨喻,令新苾芻邪心動作。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6)樂順世間

復有一類,棄捨如來所說甚深空性相應所有經典,專樂習學隨順世間文章呪術,而不自察懷聰明慢,又欲令他知己聰敏。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2.2.4.暴惡戒等

1)作不饒益

復有一類,折伏暴惡及諸犯戒,為欲於彼暴惡犯戒作不饒益,發起惡思。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2)詐現威儀

復有一類,搆集種種矯詐威儀。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3)因獲利養

復有一類,以解世間文章呪術,多求多獲所有利養。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4)作有罪福

復有一類,損惱於他,以其非法積聚財寶,作有罪福。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5)開顯無義

又即於彼能引無義像似正法,以諸因緣開示建立。當知亦名像似正法。

如是一切像似正法,應知皆是違逆學法。


6.疑者,謂於師、於法、於學、於誨,及於證中,生惑,生疑。由心如是懷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證斷寂靜。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諦,生惑,生疑。心懷二分,迷之不了,猶豫猜度。

[]什麼是疑呢?對於大師、對於師長所教授的法門、對於應當學的戒律、對於師長與經律論的教誨,及對於自己能證的聖道,生起迷惑,生起懷疑。由於內心存有這樣疑惑的緣故,不能趣向、進入勇猛方便,也不能證悟真理、斷除煩惱、得內心寂靜。又對於過去、未來、現在的我有否?及對於苦集滅道四諦,生起迷惑,生起懷疑。內心存有對或不對二個部分,迷惑不明了,內心猶豫,推測揣度。

cf.毀戒聞等諸法差別---五蓋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毀淨戒、多聞,後虧止觀善軛。謂於諸欲中,心生愛染。於能覺發、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尸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後令棄捨,或使穿穴。耽著惛睡,恒不寂靜,染污追悔,常懷疑惑,於所聞法不能領受;雖初領受,尋即忘失;雖不忘失,不證決定。(14)

[]又有五法,使令修行的人,先破壞自己清淨的戒,又破壞多聞,之後毀壞止觀善軛的努力修行,因為要有戒才能修止,多聞才能修觀,止觀的基礎已破壞,止觀也就沒有。哪五種蓋?第一,貪欲蓋,對於五欲,內心生起愛染。第二,瞋恚蓋,對於能覺悟你、能激發你、能令你生起憶念的教授、教誡善知識所,內心生起瞋恚。若尚未稟受戒法,此二蓋令其不能稟受,雖然先前已稟受戒法,得到戒法,之後,此二蓋令其棄捨戒,或者令其戒法穿洞、破損。第三,惛沈睡眠蓋,耽著惛睡。第四,掉舉惡作蓋,掉舉能令心,恒不寂靜,惡作能生染污追悔。第五,疑蓋,對三寶常懷疑惑。惛沈睡眠的時候,對於所聽聞的佛法不能領受。掉舉惡作的時候,雖然當初能領受佛法,但是很快就忘掉。疑惑生起的時候,雖然沒有忘失,但是不能決定。


卷二十九

多清淨信者,謂於大師所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如於大師,於法、於學,亦復如是。其餘廣說,如前應知。

[]怎麼叫多清淨信呢?就是他對於佛沒有惑、也沒有疑,很深刻地生出來清淨的信心,對於佛的認識,他那個信心是不可動搖的,就是有力量的認識,不可動搖,叫做勝解。對於佛陀,能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於法、於學,也是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法,就是佛陀所宣說的聖教,就是苦集滅道。學,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這裏邊還有很多的功德,像前面說過。其餘就是於誨於證,誨就是教誨,教誡、教授這就是誨。於證,就是所證的諸法寂滅相、涅槃的境界。對於這些法也都是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如前三摩呬多地十一卷應知。

《披》於法於學等者:法,謂四聖諦法。學,謂三無漏學。於誨、於證,名餘廣說。如前三摩呬多地說應知。(陵本十一卷五頁852


卷五十五

疑依六事生。一、聞不正法,二、見師邪行,三、見所信受意見差別,四、性自愚魯,五、甚深法性,六、廣大法教。

[]疑依止六件事情而產生。

一、聞不正法:聽聞不正法,心裡會生起懷疑。

二、見師邪行:看到所學習的老師有錯誤的行為。

三、見所信受意見差別:對所信受的法,有不同意見。

四、性自愚魯:自己本身的資質愚痴弩鈍,不明白所聽聞的法,所以生疑。

五、甚深法性:對於因為自己沒有辦法證到的甚深法性,也會生疑。

六、廣大法教:對於佛說的廣大法教,因為沒有辦法學習,也會生起疑惑。

《披》聞不正法等者:由聞不正法故,於法生疑;見師邪行故,於師生疑;見所信受意見差別故,於學生疑;性自愚魯故,於誨生疑;甚深法性故,於證生疑;廣大法教故,於教生疑。

因為聽聞到不正法,對法產生懷疑;看到老師作錯誤事情,對老師生起懷疑;見老師教的道理,自己與老師的意見不一樣,對於所學的道理生起疑惑;自己比較愚笨不聰明,因為聽不懂,對於老師的教誨也會生起懷疑;對於甚深法性,因為沒有證到那個境界,也會於證生疑,會覺得有可能嗎?有可能作到這件事情嗎?對於廣大法教,因為沒有辦法學習,也會生起疑惑。



10.雜阿含715

1.食非食

1)問:此貪欲蓋,以何為食?答:有淨妙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淨妙相者,謂第一勝妙諸欲之相。若能於此遠離染心;於餘下劣,亦得離染。如制彊力,餘劣自伏。此復云何?謂女人身上八處所攝可愛淨相。由此八處,女縛於男,所謂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禮。由此因緣,所有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長,故名為食。

[]問:這個貪欲蓋是以什麼作為食物,令其增長呢?答:有二種食物,一個是以淨妙相作為食物,另一個是對於彼淨妙相的不正思惟,且常常生起此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什麼是淨妙相?就是第一、殊勝、微妙的五欲的相貌。若是行者,對於此第一、殊勝、微妙的五欲相,能夠遠離染污的心;對於其他低劣的五欲,也能遠離染污心。譬如制伏強有力的人之後,其餘劣弱的人自然就能調伏。此第一、殊勝、微妙的五欲的相貌又究竟如何呢?女人身上八處含攝可愛的清淨相。由此八處,女人能將男人束縛,所謂歌、舞、笑、睇、美容、進止、妙觸、就禮。由此八處的因緣,所有未生起的貪欲會生起,生起之後,會增長,所以名為食。

《披尋記》三五六頁:

有淨妙相等者:色等五欲實唯不淨,唯麤非妙,然由相似淨妙相現,是故說言有淨妙相。若於彼相不淨計淨,顛倒思惟,是名不正思惟。即由此故,能令貪欲未生而生,又多串習,能令貪欲生已增長,是故貪欲以此為食,由長養義是食義故。

cf.雜阿含704

若不正思惟者,未起貪欲蓋則起,已起貪欲蓋重生令增廣;未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則起,已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重生令增廣...。若比丘正思惟者,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滅;未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不起,已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則斷。

cf.雜阿含715

1)貪欲蓋以何為食?謂觸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2)何等為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蓋能令增廣,是名瞋恚蓋食。

3)何等為睡眠蓋食?有五法,何等為五?微弱、不樂、欠呿、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食。

4)何等為掉悔蓋食?有四法,何等為四?謂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廣,是名掉悔蓋食。

5)何等為疑蓋食?有三世,何等為三?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未來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已起疑蓋能令增廣,是名疑蓋食。


問:此貪欲蓋,誰為非食?答:有不淨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

[]問:這個貪欲蓋,以什麼為非食,不令其增長?答:有二種非食,一個是以不清淨的相為非食,另一個是對於彼不清淨相的真實的觀察,且常常生起此真實的觀察,作為非食。

《披尋記》三五六頁:

有不淨相等者:謂觀內外種種不淨作意生時,不顛倒轉,故名如理。以彼不淨於內於外自能現見去、來、今世不過如是不淨法性故。

[]有不淨相等者:就是觀察內外種種不淨作意生起的時候,不顛倒的作意開始活動,因此五名為如理。若這樣觀察內外的不淨,自然能夠現前看明白,現在是這樣子、過去也是這樣、未來還是這樣子。不會超過這個不淨法性。


此復云何?謂青瘀等。若觀此身種種不淨雜穢充滿,名觀內身不淨之相。復觀於外青瘀等相種種不淨,名觀外身不淨之相。由觀此二不淨相故,未生貪欲令其不生,生已能斷,故名非食。

[]此不淨相又如何呢?就是青瘀等。若是觀察這個身體內,充滿著種種不淨、許多臭穢,名為觀察自身不淨的相貌。又觀察顯現於外的青瘀等相是種種不淨,名為觀自身之外的不淨相。由於觀察這二個內外不淨相的緣故,未生貪欲能令其不生,生起之後,能斷,所以名為非食。

《披尋記》三五七頁:

若觀此身種種不淨等者:觀內身中髮、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肪膏、肌、髓、腦膜、洟唾、淚、汗、屎、尿,是名內身朽穢不淨。若觀外身青瘀、膿爛、變壞、膨脹、食噉、變赤、散壞、骨鎖等相,是名外身朽穢不淨。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六卷二十頁)此不淨觀,能與貪欲作斷對治,是故非食。


由於彼相如理作意故,遮令不生;多所修習故,生已能斷。前黑品中,由於彼相不正思惟故,未生令生;多所修習故,倍更增廣。

[]因為對於彼不淨相,能如理作意的緣故,遮止貪欲心,令其不生;常常如此練習的緣故,已生起的貪欲心,能斷。前面提到的黑品中,因為對於彼清淨相不正思惟的緣故,未生貪欲,令其生起;常常如此練習的緣故,煩惱加倍增長廣大。


2)問:瞋恚蓋,以何為食?答:有瞋恚性、有瞋恚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依於種種不饒益事,心生惱害,名瞋恚性;不饒益事,名瞋恚相。於九惱事不正作意,名不正思惟。如是等事,皆名為食。

[]問:這個瞋恚蓋是以什麼作為食物,令其增長呢?答:有三種食物,一個是以瞋恚性作為食物,第二個是以瞋恚相作為食物,第三個是對於彼瞋恚相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且常常生起此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什麼是瞋恚性?依照種種無利益的事,內心生起煩惱,想要傷害別人,名為瞋恚性。什麼是瞋恚相?因為接觸到不饒益事,發動瞋恚的行為,名為瞋恚的相貌。什麼是不正思惟?對於九惱事不能合理的觀察思惟,名為不正思惟。如是等三種事,皆名為瞋恚的食物。

《披尋記》三五七頁:

於九惱事不正作意者:〈決擇分〉說:瞋事亦有十種。依前六事立九惱事。緣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陵本五十五卷八頁)云何六事?謂一、己身,二、所愛有情,三、非所愛有情,四、過去怨親,五、未來怨親,六、現在怨親。於後三中怨親各二,是故建立成九惱事。當知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唯有諸蘊,唯有諸行,於中假想施設安立我及有情,不應依彼心生惱害作意、思惟。即彼作意,名為不正作意。

[]於九惱事不正作意者:決擇分說:有十種瞋事,依照十種前面的六種事,建立九惱事。緣彼九惱事而生起一切的瞋恚,皆名為有情瞋。(陵本五十五卷八頁)什麼是六事?第一,自己的身體,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引發瞋心。第二、三,對所愛、非所愛有情,引發瞋心。第四、五、六,對過去、未來、現在的怨敵或親屬,引發瞋心。在後面這三個中,怨敵與親屬算二個,因此建立為九惱事。應當知道,在這裡邊,都沒有常恆不變的我的體性及沒有有情的體性,只有諸蘊,只有有為法的生滅變化,在此五蘊中,假想、施設、安立這是我及有情,所以不應該依憑著彼九事,內心生起苦惱、傷害。不應該作意、思惟這裡有個我,他令我生氣,這樣的分別,就名為不正作意。


2)問:此瞋恚蓋,誰為非食?答:有仁慈、賢善,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又此慈善,恒欲與他安樂為相,修力所攝。由思擇力所攝作意調伏九惱,以能斷除瞋恚蓋故,經中唯說此為非食。

[]問:這個瞋恚蓋,以什麼為非食,不令其增長?答:有二種非食,一個是以仁慈、賢善為非食,另一個是對於彼仁慈、賢善相貌的真實觀察,且常常生起此真實的觀察,作為非食。什麼是仁慈、賢善的相貌呢?常常想要給別人身安、心樂是其相貌。這樣的仁慈、賢善是經由修習的力量而來的。經由思惟、簡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道理,有力量產生慈心,能調伏九惱。以修習仁慈、賢善能斷除瞋恚蓋的緣故,經中只說此慈善為非食。


3)問:惛沈、睡眠蓋,以何為食?答:有黑暗相,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

[]問:這個惛沈、睡眠蓋是以什麼作為食物,令其增長呢?答:有二種食物,一個是以黑暗相作為食物,第二個是對彼黑暗相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且常常生起此不正思惟,作為食物。


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光明相,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

[]問:這個惛沈、睡眠蓋是以什麼作為非食?答:有二種非食,一個是以光明相作為非食,第二個是對彼光明相正思惟作為非食,且常常生起此正思惟,作為非食。


光明有三種,一、治暗光明,二、法光明,三、依身光明。

[]光明有三種:一、治暗的光明,二、法的光明,三、依身的光明。


治暗光明,復有三種:一、在夜分,謂星月等。二、在晝分,謂日光明。三、在俱分,謂火珠等。

[]什麼是治暗的光明呢?有三種:一、在夜晚,就是天上的星宿、月亮等。二、在白天,就是太陽的光明。三、在白天與晚上,就是火珠、燈火等。


法光明者,謂如有一,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或復修習隨念佛等。

[]什麼是法的光明呢?譬如有一類人,隨其所聽聞、所思惟、所觸證的法去作觀察,或修習隨念佛、法、僧等。

《披尋記》三五八頁:隨其所受、所思、所觸,觀察諸法者:於法受持,是名所受。於法思惟,是名所思。於法觸證,是名所觸。隨此所生聞、思、修慧與光明想相應而轉,能正對治諸所治法,令心清淨,由是故能觀察諸法,名法光明。

《披尋記》三五九頁:或復修習隨念佛等者:此中等言,等取法僧。〈聞所成地〉說: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陵本十四卷二十頁)如是隨念治心沈沒,名法光明。


依身光明者,謂諸有情自然身光。

[]什麼是依身的光明呢?諸有情自然身體上的光明。


當知初明,治三種暗:一者、夜暗,二者、雲暗,三者、障暗,謂窟宅等。法明能治三種黑暗。由不如實知諸法故,於去、來、今多生疑惑,於佛、法等亦復如是。此中無明及疑,俱名黑暗。又證觀察,能治惛沈、睡眠黑暗,以能顯了諸法性故。

[]應當知道治暗的光明,能對治三種黑暗:一者、夜晚的暗,二者、雲遮住所造成的暗,三者、障覆而形成的暗,就是洞窟、舍宅等。法光明也能對治三種黑暗,哪三種?由於不能如實了知諸法因緣生的緣故,對於過去、未來、現今此三種,生起許多的疑惑,對於佛、法、僧等,也是這樣。在這裡,對於過去、未來、現今及對於佛、法、僧的無明及疑惑,都名為黑暗。又體證禪定之後的觀察慧,能治惛沈、睡眠的黑暗,為什麼?因為能夠顯現、明了諸法的緣故。


4)問:掉舉、惡作蓋,以何為食?答:於親屬等所有尋思,於曾所經戲笑等念,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

[]問:這個掉舉、惡作蓋是以什麼作為食物,令其增長呢?答:有三種食物,一個是對於親屬、國土、不死的尋思而作為食物。第二個,是對於曾經經過的戲笑等憶念而作為食物。第三個,是對彼親屬、國土、不死、曾所經戲笑等相,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且常常生起此不正思惟,作為食物。


親屬尋思者,謂因親屬或盛或衰,或離或合,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國土尋思者,謂因國土盛衰等相,廣如前說。不死尋思者,謂因少年及衰老位諸有所作,或利他事,發欣慼行,心生籌慮等。

[]什麼是親屬尋思呢?因為親屬或是興盛,或是衰敗;或分離,或和合,發出欣樂、憂慼的內心活動,內心生起籌劃、考慮等。什麼是國土尋思呢?因為過去所住的地方,或是興盛,或是衰敗等相,詳說如同前面。什麼是不死尋思呢?因為此行者目前是少年,或者是衰老的狀況,在僧團裏面作許多事,或利益他人的事情,發出欣樂、憂慼的內心活動,內心生起籌劃、考慮等。


笑者,謂隨有一,或因開論,或因合論,現齒而笑,歡聚啞啞。戲者,謂雙陸、摴蒱、弄珠等戲。或有所餘種類歡樂,謂互相受用,受用境界,受諸快樂,或由同處,或因戲論,歡娛而住。所行事者,謂相執持手、臂、髮等,或相摩觸隨一身分,或抱或嗚,或相顧眄,或作餘事。

[]什麼是笑呢?就是有一類人,或是因為他人廣開言論,或是因為善說譬喻,露出牙齒而笑,或是歡樂聚會的笑聲。什麼是戲呢?就是雙陸、摴蒱、弄珠等賭博的遊戲。或有其餘種類的歡樂是什麼?就是互相受用,受用五欲的境界,受用種種快樂,或由於同在一處所,或是因為言論,歡娛而住。什麼是所行事呢?謂互相執持手、臂、髮等,或互相摩觸身體的任一部份,或擁抱或接嗚,或互相顧眄,或作餘事。


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奢摩他,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奢摩他者,謂九種住心,及奢摩他品所攝諸法。謂於自他若衰、若盛。可厭患法,心生厭離、驚恐、惡賤,安住寂靜。[]問:這個掉舉、惡作蓋是以什麼作為非食?答:有二種非食,一個是以奢摩他作為非食,第二個是對彼奢摩他正思惟作為非食,且常常生起此正思惟,作為非食。什麼是奢摩他呢?就是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這九種住心,及在奢摩他中所包括的心、心所。對於自己、或他人,若是衰敗,若是興盛,都是可厭患法,對於這些,要生起厭離心,驚恐心,惡賤心,將心安住於止觀的所緣境,令心寂靜。

《披尋記》三六一頁:謂於自他若衰若盛可厭患法等者:自他衰損有多差別:謂病衰損,壽命衰損,眷屬衰損,財寶衰損,病、病法性,死、死法性,復有一類淨戒衰損,正見衰損。由是因緣,彼諸眾生於現法中住諸苦惱,於當來世往諸惡趣,是名衰損可厭患法。又諸興盛者:雖現法中住諸安樂,於當來世往諸善趣,而是無常;於彼無常現可證得。若有領受興盛事者,後時衰損定當現前;諸有領受衰損事者,後時興盛難可現前。諸興盛事,皆是難得易失壞法,由是當知諸興盛事亦是可厭患法。若於如是若衰若盛可厭患法,或見或聞應自思惟:我今於是生死流轉未般涅槃,未解脫心,難可保信如是衰損興盛二法勿現我前,勿彼因緣,令我墮在如是處所,生起猛利剛疆辛楚不適意苦,即由此事增上力故,我當至誠喜樂於斷,修不放逸。又我如是多安住故,當於無義能作邊際。依此說言心生厭離驚恐惡賤,安住寂靜。此中諸義,皆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二卷二頁)又復厭離,謂於二種。驚恐,謂於衰損。惡賤,謂於興盛。如是差別應知。


5)問:疑蓋,以何為食?答:有去、來、今,及於彼相不正思惟,多所修習以之為食。謂我於過去為有、為無,廣說如上。不正思惟者,謂不可思處所攝思惟。不可思處者,謂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間思惟。若於自處,依世差別思惟我相,名我思惟。若於他處,名有情思惟。若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處,名世間思惟,謂世間常,或謂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

[]問:這個疑蓋是以什麼作為食物,令其增長呢?答:有二種食物,一個是我過去世、未來、現在如何等而作為食物。第二個,是對彼三世等相,不正思惟作為食物,且常常生起此不正思惟,作為食物。就是說:我在過去的時候是有嗎?是沒有呢?廣說如前面十二緣起所說。不正思惟是什麼呢?對於不可以去思惟的境界,偏要去思惟。不可以去思惟的境界是什麼呢?就是我思惟、有情的思惟、世間的思惟,這三種思惟是不可思惟的。什麼是我思惟呢?若於自己這個境界,依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差別,思惟這個我,究竟是怎麼回事?什麼叫做我?我又是怎麼回事?這叫做我思惟。什麼是有情的思惟呢?若是對於別的眾生又是怎麼一種情形?是過去、現在、未來又怎麼怎麼的,這叫做有情的思惟。什麼是世間的思惟呢?若是對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處,名為世間思惟。思惟世間是常的、永久的,或是說世間是無常的,或者是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這叫做世間思惟。


問:此蓋,誰為非食?答:有緣、緣起,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

[]問:這個疑蓋是以什麼作為非食?答:有二種非食,一個是有因緣、有所緣緣、有等無間滅緣、有增上緣作為非食,第二個是對彼緣、緣起正思惟作為非食,且常常生起此正思惟,作為非食。


由彼觀見唯有於法及唯法因,唯有於苦及唯苦因故;所有一切不正思惟為緣無明,於三世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能斷。

[]由於彼行者觀見緣起的道理,在五蘊中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不是梵天、大自在天所生,只是因緣所生法,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及只有法的因,就是無明緣行;有無明緣行,所以有識、名色、六處、觸、受。於中只有苦,就是生、老、死;及只有苦的因故,就是愛、取、有。因為思惟緣起法的緣故,所有一切不正思惟所引起的無明,對於三世境界的種種疑惑,未生起的話,不會生起,已生起的疑惑,能斷除。


若不如理而彊作意,其如理者而不作意;總說此二,名不正思惟。

[]若是對於我思惟、有情思惟、世間思惟等不合道理的地方,而強要作意;對於緣起法這些合於道理的地方,而不作意。總要的說此二種,名為不正思惟。


若於是中,應合道理;應知是處,名為如理,謂於闇中作光明想。由此方便,如理作意,非不如理。於餘處所,亦有所餘如理作意。

[]若是在這裡作意,是合乎道理的;應該知道在此處作意,名為如理。在黑暗中,作意於光明想,由此方法,就是如理,不是不合道理的。在其他四個蓋的情況,亦有其他的合理的作意:在貪心的情況下,修不淨觀;在瞋心的情況下,修慈悲觀;在多尋思的情況下,修入出息。

cf.放逸

[論說]云何放逸?謂略而言,若邪思惟,若邪尋思,若邪戲論,是名放逸。

1)cs407:思惟世間

當知若於不應思處而強思惟,名邪思惟。謂或思惟:我於過去世為曾有邪?乃至廣說。於未來世,於內猶豫,我為是誰?誰當是我?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是沒已當往何所?

2)cs408:世間有常,或謂世間無常...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或思世間,謂世間常乃至廣說。如是或謂世間有邊,乃至廣說。或思有情,謂命即身,乃至廣說。或思有情業果異熟,謂妄思惟,此作此受,乃至廣說。或復思惟,諸靜慮者靜慮境界,或思諸佛諸佛境界,如來滅後若有若無,乃至廣說。

彼由世俗、勝義善巧,於是一切,二因緣故不應思惟:一、非思惟所緣境故,二、由其事無所有故。若有思求非思境事,或有思求無所有事,如是一切皆無所得,唯有令心轉增迷亂。若於此中,不如正理強思惟者,雖有一類,由宿因力,或起厭離,或起厭離相應作意緣實境界,於其中間暫爾現行,而復於彼見為過患生不實想。如是思惟世間等法,能引無義。

3)cs409:或有貪覺覺者,或瞋覺覺者,或害覺覺者

cs410:親里覺,國土人民覺,不死覺

邪尋思者,當知即是欲等尋思。

4)cs411-415

邪戲論者,復有六種:謂顛倒戲論,唐捐戲論(cs411),諍競戲綸(cs412),於他分別勝劣戲論(cs413),分別工巧養命戲論(cs414),耽染世間財食戲論(cs415)。如是一切,總名放逸。為欲斷除此放逸故,如來親自為教誨者,為堪受化補特伽羅,聞已速能斷諸放逸。T30,844c


2.覺支

1)復次、於能隨順覺支法中,略有二種無倒作意,當知總與覺支為食。何等為二?一、正作意,二、數作意。與此相違,當知非食。T30,864c

2)七覺支(T30,444c)

此復云何?謂七覺支。諸已證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名覺支。即此七種如實覺支,三品所攝。謂三覺支奢摩他品攝,三覺支毘缽舍那品攝,一覺支通二品攝,是故說名七種覺支。謂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此三觀品所攝;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此三止品所攝;念覺支一種,俱品所攝,說名遍行。

[]1)成就五根、五力,就是達到世第一之後,又怎麼樣呢?就是在世第一一剎那以後,就有七覺支出現。就是很多的已經證入到法性的時候、證入到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在這裏面離一切相的境界的這個人。成就證入法性的這個人,有什麼特別呢?就是成就如實的覺悟的智慧,就如色受想行識的真實相而能覺悟的那個智慧,也就是無常、無我的智慧,用這個七種法為支,叫做覺支。這七支能幫助你覺悟苦集滅道,故叫做覺支。七覺支的位置,是在見道這個時候,就是見到真理。廣說就是有七覺支,略說就是有五支。

一、覺所依支,覺悟真理的智慧,它要有所依,依賴一件事才能出現的,就是念。聖道智慧的所依止處,要有念。覺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智慧在見真理的時候,要有念的心所,要把這個法門顯現在你的心裏面,叫做念。

二、覺自性支,覺本身的這一部分,就是擇法,就是觀擇一切法的清淨無我的智慧。這是覺支的本體、本身上的事情。

三、覺出離支,這個清淨的智慧,能出離煩惱,從煩惱裏面出來。為什麼有這種能力呢?就是精進的關係,不精進還是不成就。

四、覺利益支,得到覺以後有什麼好處呢?就是生歡喜心,心裏面歡喜。這是你有這樣的希望,希望成就了,就得歡喜。

五、覺無染支,就是清淨智慧、沒有污染這一部分。這無染支有三種不同,一個輕安、一個定、一個捨。如實覺慧用這七覺支為支,擇法覺支是覺的自性,其餘的,都是支助這個覺支的成就。

2)即此七種如實覺支,三品所攝,就是分三類,就能包括七覺支。七覺支裏面,有三個覺支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又有三個覺支是屬於觀這一類。有一個覺支通於奢摩他品,也通於毘缽舍那品。把這三種分法合在一起,就是七覺支。

3)七種覺支,分成三品,是怎麼分法呢?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此三是屬於觀。擇法覺支,是覺的自性。精進覺支,就是不斷努力地修止觀。喜覺支,成功了心裏歡喜。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這三個覺支,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的。安覺支就是輕安樂,是因為你得到未到地定以上,得到初禪、二禪、三禪裏面就有輕安樂。定覺支,這個修行人,已經得初禪,或者得二禪,得三禪、得四禪,也可能四禪不具足,只是具足一禪、二禪。捨覺支,也是形容這個定,就是不執著。這三個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的。念覺支一種,攝於止也攝於觀,它活動的空間大,止也有念活動的空間,觀也有念的活動,所以念心所比較寬。


彼於爾時,最初獲得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見聖諦迹。已永斷滅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修習三蘊所攝八支聖道。此中,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所攝;正語、正業、正命,戒蘊所攝;正念、正定,定蘊所攝。

[]1)那個修行人在那個時候,最初所得的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見聖諦跡,就是初開始,就是初果,他不是無學,還有學,得初果以後要繼續地修止觀,所以叫有學。在這個時候得未曾有,能見到苦集滅道四種道理。跡就是道路,七覺支是見聖諦的道路。

2)成就七覺支有什麼功德呢?永久地消除見道位所攝的一切煩惱,把見道的煩惱完全消滅;簡單說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還剩下來修道所斷的煩惱還在,為了消除修道所斷的煩惱,就是要修習三蘊所攝的八支聖道。三蘊就是戒定慧。

3)這八聖道裏面有正見、正思惟、正精進這三法,是屬於智慧這一類。八正道裏面還有三個,就是正語、正業、正命,在三增上學裏面是屬於戒蘊,屬於戒法。八正道裏面有正念、正定,是屬於定蘊所攝。


3.斷界、無欲界、滅界(cs715)-T30,0433b,775a

3.1.云何諸界?(T30,0433b)

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名為斷界。道所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名為滅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

[]諸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三種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什麼叫做斷界呢?初入聖道,成就無我的智慧,見到諸法寂滅相的時候,這時候斷除一切的煩惱心,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從來也沒有斷過,現在是初開始斷煩惱,所以名之為斷。什麼叫做離欲界呢?得初果以後,繼續向前修學聖道,就斷五下分結裡面的貪、瞋這二種煩惱斷掉的時候,就遠離欲界,到色界。什麼叫做滅界呢?一切有漏種子都滅,一切有漏的種子叫做依,因為煩惱的現行依種子為所依,一切愛見的煩惱所依止的煩惱、所依止的種子全面的滅掉,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就是五上分結種子也滅。前面是解釋什麼叫做三界,以下說修止觀。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思惟斷界、離欲界、滅界這三界的寂靜,也就是把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全面的滅除,這時候心裡面是寂靜,再沒有煩惱賊在心裡面搗亂,心裡面寂靜。無論什麼時候,心裡面都是安隱的,沒有災患來苦惱他。這三界的寂靜不是自然的,是要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才可以,也就是修四念處、修無我觀、修無常觀。


3.2.五離繫品界(T30,775a)

復次、依出世道作意修中,有五離繫品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謂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無欲界。即此唯有餘依故,名有餘依涅槃界。此依滅故,名為滅界,亦名無餘依涅槃界。即此五界,由一切行永寂靜故,名諸行止。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及與隨眠皆遠離故,說名為空。由一切相皆遠離故,名無所得。於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所有貪愛皆遠離故,名為愛盡。於無欲界,所有欲貪皆遠離故,名為無欲。於滅界中,及於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應皆永滅故,皆寂靜故,隨其次第,說名為滅,亦名涅槃。又於斷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厭。於無欲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離欲。於滅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滅。

[]復次,依照出世間道作意修中,有五種離繫品界。什麼是離繫品類的五種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

1)什麼是斷界?因為見道所斷諸行斷的關係,名為斷界。

2)什麼是無欲界?因為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無欲界。

4)什麼是有餘依涅槃界?就是見修二道已斷煩惱,這個修行人尚有剩餘的所依身的關係,名為有餘依涅槃界。

35)什麼是無餘依涅槃界?這個所依的身心滅盡的緣故,名為滅界,也稱為無餘依涅槃界。

6)什麼是諸行止息?就這五種界,由於五蘊諸行永遠寂靜的緣故,名為諸行止息。

7)什麼是空?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就是纏,隨眠就是粗重,都遠離的緣故,說名為空。

8)什麼是無所得?由於一切有為相,都遠離的緣故,名為無所得。

9)什麼是愛盡?就是在見道所斷煩惱的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的所有貪愛都遠離不現行的關係,名為愛盡。就是不希望、不尋求未來的五蘊事的關係。

10)什麼是離欲?對於現前受用的五欲境界,沒有歡喜、快樂。或是在無欲界,所有色界與無色界的欲貪都遠離的關係,名為無欲。這愛盡與離欲這二項顯示說明是有餘依涅槃。

11)什麼是滅、涅槃?在滅界中,以及在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相應都永遠滅盡的關係,都寂靜的關係,隨其次第,說名為滅。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說為涅槃。

12)又,對於斷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厭。

13)對於無欲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離欲。

14)對於滅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滅。



11.雜阿含616

I.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

1)復次、有諸苾芻,於諸念住勤修加行,毘缽舍那以為依止,於奢摩他樂修觀行。彼即應於內奢摩他所攝自心,取如是相:謂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為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之所惱亂?復我今者何所思惟,云何思惟,令奢摩他所攝受心,不為彼法之所惱亂?

2)若彼苾芻,不取如是自心相貌,但自了知此隨煩惱染污心已,便於外緣取淨妙相;由是為因,雖能暫時除遣現在現前隨惑,然於後時若復如前攝心內聚,還為如是隨惑所惱,不得靜定。T30,860b

3)云何自心相?謂有苾芻,先為煩惱染污心故,便於自心極善取相。如是如是心有染污,或無染污。由此方便,心處沈等;由此方便,不處沈等。言沈等者,謂沈等四,乃至令心礙著之相,或復於彼被染污心。

[]自己的心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就是有一類苾芻,因為先前心為煩惱所染污,就對自己的心盡其所能地認識心的相貌。遇見這樣的境界,心就有染污;遇見這樣的境界,心就沒有染污。若是由於不守護根門等四為方便,心就會處於沈、掉、亂、著。若是由於守護根門等四為方便,心就不處於沈等。所說的沈等,就是沈、掉、亂、著這四個相,就是令心礙著之相;或者說心為彼各種雜染境界所染污。

《披尋記》三九二頁:云何自心相等者:此中略以二義釋自心相:一、於自心遍知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二、於自心遍知雜染愛樂及過患相。此復云何?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如是差別,名自心相。若諸苾芻,先為貪等煩惱染污其心,便於自心極善取相,遍知自心,由有貪性乃至不善解脫,如是如是心有染污。又知自心從貪等出,安住離貪等中,如是如是心無染污。又由不守根門,乃至種種廣說為方便故,心處沈等;與此相違,不處沈等。如是一切皆能遍知,數數思擇令心離染,安住無染,是名遍知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或復於彼被染污心,了知長夜愛樂雜染,雖或暫時從雜染出,然復速疾還入染中。又於彼心了知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乃至廣說為緣生彼所生身心憂苦,是名遍知雜染愛樂及過患相,〈聲聞地〉中廣辯識身便知(陵本五十一卷十三頁),今準彼釋。

4)云何外相?謂即於彼被染污心,了知自心被染污已,便取外相。謂光明相,或淨妙相,或復餘相。為欲除遣諸煩惱故,或令彼惑不現行故。

[]什麼是外相呢?就是對於心被彼各種雜染境界所染污的時候,知道自己的心被染污之後,就取外面的相。什麼是外相呢?就是光明相,或者是淨妙相,還有其他的不淨觀、慈心觀等相。為了想要除遣已生的種種煩惱的緣故,或是令未生彼惑不再現起活動的緣故。

《披尋記》三九三頁:謂光明相等者:日月等明,名光明相。隨念佛等,名淨妙相。由是思惟,對治沈相、掉、亂、著。三、復取餘相,以為對治,隨應當知。若諸煩惱生已能斷,是名除遣。未生不生,名不現行。


II.不得

1)如先不取自心相故,由是因緣,為隨煩惱數數擾亂;又不能得所欣求義,復為憂愁之所損惱;又經長時不能獲得內心寂止,不能獲得依奢摩他、毘缽舍那為先,清淨增上第一正念、正知。由不獲得內心寂止故,不能得四增上心現法樂住;由不獲得增上第一正念、正智故,不能得先所未得無上安隱究竟涅槃。

2)與上相違,應知即是一切白品,乃至獲得先所未得無上安隱究竟涅槃。

3)此中典廚譬喻伽師,主即譬於內奢摩他所攝受心,其餚膳味喻執取相,上妙衣食喻於內心奢摩他等。當知黑品喻諸愚夫,所有白品喻諸智者。T30,860b

III.問:心清淨行苾芻,由幾種相遍知其心?答:若略說由三種相。一、雜染愛樂相,二、雜染過患相,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

[解說]論主設問:令內心清淨為修行的比丘們,能如實的遍知自己內心有幾種相貌呢?論主回答:要略來說,若比丘了知三種相,就能遍知其心,令心清淨:

一、雜染愛樂相:當根、塵、識和合觸對諸境界時,心生喜、生樂,如實了知內心已有煩惱出現。

二、雜染過患相:若比丘內心生起煩惱,必須了知這些煩惱有諸多的過失、災患。

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比丘除了了知內心起煩惱,以及煩惱諸多過患,還要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對治煩惱、令心清淨。


1)云何心清淨行苾芻,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謂心清淨行苾芻作如是念:今我此心於諸雜染長夜愛樂。自知愛樂諸雜染已,便從有貪性出,於離貪性安止其心。爾時其心於離貪性不能安住,亦不愛樂,更無異緣,唯有速疾還來、趣入、流散、馳騁有貪性中。如從有貪性,如是從有瞋、有癡、下劣、掉舉、不寂靜、散亂性出,廣說乃至從放逸愛樂住性出,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安止其心。爾時其心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不能安住,亦不愛樂,更無異緣,唯有速疾還來、趣入、流散、馳騁乃至放逸愛樂性中。如是名為心清淨行苾芻,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

[解說]在什麼狀況下才能說以內心清淨為修行的比丘,能遍知自己內心的雜染愛樂相呢?以清淨內心為主要修行的比丘,煩惱生起時應有這樣的正念:我這一念心,無始劫來一直愛著雜染的境界,因此現在生起種種貪、瞋、癡的煩惱。比丘知道自己愛樂種種雜染後,使令心不隨雜染而活動,能遠離貪心,安住在無貪心的狀態下。這時比丘不能相續安住於無貪的狀態下,也不愛樂無貪的清淨狀態,由於無始劫來串習貪煩惱的慣性太強,又生起貪心,心又回到雜染的境界上流動攀緣,速度之快,沒有其它因緣足以譬喻。如前面所說的,心清淨行比丘從貪心出離的情況,如是從有瞋心、有愚癡心、下劣心、掉舉心,不寂靜、散亂性乃至從放逸愛樂中出離,也是一樣,這時比丘就安住在經常修習的各種善法中。這時心念無法相續安住於常修習的善法中,也不好樂,幾乎不用什麼因緣,很快地又流散奔馳在雜染的境界中,乃至在放逸愛樂心中。初發心修行的人總是:染心易熾,淨德難成。如上所說是心清淨行比丘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的相貌。

《披》如從有貪性等者:此中略說二十種心。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今略攝彼,故作是說。言散亂者,謂不定心。言放逸者,謂不善修心、不善解脫心。餘如文知。由有貪等,令心雜染;由離貪等,令心安止。如是應知此略說義。

在〈聲聞地〉卷28960頁中,將心分成十對二十種: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此處略舉這二十種心為例,所以這樣說。散亂心是指不定心;放逸是指不善修心和不善解脫心,其餘如文易知。由有貪等令心雜染,由離貪等令心安住,其餘有瞋心等,離瞋心等也是一樣,這段文略說其一二而已。

2)如是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已,此心清淨行苾芻,復能遍知自心雜染過患相。謂作是念:今我此有貪心,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能生現法罪、能生後法罪、能生現法後法罪,又能為緣,生彼所生身心憂苦。如於有貪性,如是乃至於放逸愛樂性,當知亦爾。復作是念:此有貪心乃至放逸愛樂心,有過患故,有疫、有橫、有災、有惱。

[解說]如前面所說的,心清淨行比丘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之後,更進一步還要遍知自心雜染的過患相。這時心清淨行比丘應該觀察煩惱的過患,心裡這樣想:現在我這一念貪心,能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或者傷害自己同時也傷害他人;在今生能生出罪過,來生也有罪過,如果不對治的話,今生、來生都有罪過,又以此為因緣,能在今生及來生中,集聚無數的身心憂愁苦惱的果報,有這麼多無量無邊的過失災患。如同觀察貪心有諸多過患,如是有瞋心等乃至放逸愛樂性,也是一樣。舉貪為例,其他的瞋、癡,乃至在修行時,生起種種的五蓋。如果沒有修行,老是讓無始劫來煩惱的垃圾在心中,心裡總是不能清淨,就會生起很多的憂苦,而且禍及來生。又這樣如理作意:如果生起貪、瞋、癡心,乃至放逸愛樂心等心,除了有前述過患還能引出有情世間等流果報;引生瘟疫流行;引生眾多刀槍戰爭橫禍;又能引生器世間的火災、水災及風災;引生種種不能究竟解脫的身心憂惱。

《披》有疫有橫等者:謂若有情世間,自心雜染,眾多疫病所依處故,是名有疫。有多怨敵互相殘害所依處故,是名有橫。當知此依行時,有貪、有瞋、有癡三煩惱起。又器世間三災可得,是名有災。當知此依住時,略心、散心、下心、掉心、不寂靜心所起。又於淨治煩惱地中,乃至未從一切究竟解脫,是名有惱。當知此依住時,不定心、不善修心、不善解脫心所起。

如果有情世間瀰漫大量煩惱雜染心時,眾多瘟疫就找到其流行所依處,是名有疫。眾多相互殘害就找到其發生所依處,是名有橫。應該了知疫及橫乃是由於有情行時充滿貪、瞋、癡三毒所造成生起的。另外引發器世間的火、水、風三災,是名有災。應該了知災乃是由於有情住時充滿略、散、下、掉、不寂靜心所生起的。另外無堪能以清淨對治煩惱,乃至無法成辦究竟解脫,是名有惱。應該了知有惱乃是由於有情住時充滿不定、不善修、不善解脫心所生起的。

3)如是遍知自心雜染過患相已,復能遍知自心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謂我今不應隨自雜染,有諸過患、有疫、有橫、有災、有惱心自在轉,必令自心隨我勢力自在而轉。彼既如是了知,我今不應隨順自心而轉,當令自心隨我轉已,數數思擇,令有貪心捨有貪性,無貪性中安住愛樂,又復於彼見勝功德。如是乃至令捨放逸愛樂住性,乃至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安住愛樂,又復於彼見勝功德。彼多安住如是行已,爾時其心不由思擇,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自然安住愛樂;於前雜染愛樂性中,深生厭責。

[解說]由於這時能完全了解自心有雜染的過患,也就能夠知道如何滅除雜染,使內心還得清淨所需的智慧及善巧的方法。這個修行人應該思惟:我現在不應該隨順自己的染污心而活動,煩惱是有種種的過患的,能引生種種的疾病、種種的橫禍、種種的災害及種種的身心憂惱,我不能令這種煩惱相續,我應該讓這些煩惱隨我如理作意的心而轉,不被煩惱所轉。這個修行人知道不應隨順煩惱而轉,應當隨我而轉,心裡要數數思惟簡擇:有貪心,就有種種的過患,因此想要棄捨貪心。如果沒有貪心,不但沒有這些苦惱,而且還有殊勝的功德,內心寂靜清涼,因此歡喜安住在無貪心中。就這樣思惟煩惱有過患,遠離煩惱是有功德的,如是乃至令捨棄放逸,愛樂安住於善法中,於是能常勤修習諸善法中安住愛樂,又見到善法的功德,漸漸就能出離煩惱。由於知道安住於清淨心有很多的功德,不清淨的染污心有很多過患,這樣想了之後,不必再多思惟簡擇,就決定歡喜的安住在清淨心當中,對於之前的雜染愛樂心,生起厭離,訶責自己不應該生起那種心。

《披》又復於彼見勝功德者:謂見自心安住無貪,能於可愛所緣境事,遠離貪纏所纏故。如是於無瞋等,隨其所應,能治、所治差別應知。

看見自心安住在無貪當中,能夠對可愛的所緣境,遠離貪的煩惱現行,其他的無瞋、昏沈、睡眠…等,也是一樣的,隨著所應對治的煩惱出現時,要用適當的方法來對治。

4)由此因緣,心清淨行苾芻,如實了知自心雜染愛樂速疾迴轉無譬喻性,又能善知如是雜染心有過患性,又能善知如是雜染心還滅方便。由如是故,心清淨行苾芻,速能證得無上心清淨性,所謂諸漏永盡。

[解說]由此因緣,想要修清淨心行的比丘,他如實了知:我現在的心情是愛樂雜染,雖然想要脫離,可是很快的又回到雜染的境界中;接著又要警策、訶斥自己:如果我這樣繼續下去,有很多的過患出現;又能善知用什麼方法令心清淨,才不會有苦惱。由於心清淨行苾芻能正知內心有無煩惱,透過思惟決擇,努力觀修就能厭離煩惱愛樂清淨,將愛見煩惱全部斷除,很快證得無上的清淨心。

5)復次,當辯心善巧差別及心轉善巧差別。謂依遍計所執自性,當知心善巧差別;依依他起自性,當知心轉善巧差別。

[解說]又修行人應知道自己內心為什麼有煩惱,若有煩惱一定要出離煩惱,那要怎麼樣出離呢?用善巧的智慧出離煩惱,首先辨別心中有無煩惱的差別,及如何使善巧的智慧生起,而出離煩惱。如果通達遍計所執自性,就可以說是有心善巧的智慧了;如果通達依他起自性,這一切法依他因緣而生是如幻如化的,就有心轉善巧,轉是現起的意思。心善巧差別是說,所認識的境界已經出現了,而執著境界是真實的,這都是遍計所執,若能不再隨遍計所執所轉的話,就是有心善巧差別的智慧。這是要修四尋思、四如實智來對治,〈本地分‧菩薩地〉卷36真實義品中已經教過要怎麼樣在依他起上觀破遍計所執。

《披》當辯心善巧差別等者:了知自心成染、成淨,名心善巧差別。了知自心緣力所生,名心轉善巧差別。顯揚論說:於依他起自性,執著初自性故,起於熏習,則成雜染。當知圓成實自性,無執著故,起於熏習,則成清淨。(顯揚論十六卷十三頁)由是道理,此說依遍計所執自性,當知心善巧差別。顯揚又說:此依他起自性,以相及麤重為體,云何說為依他起?由此二種更互為緣而得生故。謂相為緣起於麤重,麤重為緣又能生相。(顯揚論十六卷十頁)由此道理,此說依依他起自性,當知心轉善巧差別。

修行人明白自己的心,知道現在是染還是淨,是心善巧差別。了知自己的心依根緣境,還有很多的心所一起合作,心就這樣現起了,了知心也是因緣所生的,若通達心現起的智慧,就是「心轉善巧差別」。《顯揚聖教論》卷1613頁說:在依他起自性上,如果執著有一個原本真實的體性,這種執著經熏習成長,就變成雜染了,這是「遍計所執自性」。若能夠提起正念,了知它是如幻如化的,就在因緣所生法上,不執著有彼原本真實性,熏習成長,就是清淨的圓成實自性。根據以上道理,應當了知論文中所說的「依遍計所執自性」即是說「心善巧差別」。

《顯揚聖教論》卷16又說:依他起自性是指現行的雜染法以及煩惱種子,為何稱之為依他起呢?因為雜染現行相及其粗重的煩惱種子是互相為因緣而生起的。也就是說以雜染現行為緣而得熏成其自煩惱種子,以煩惱種子為緣又可起雜染現行。根據以上道理,應當了知論文中所說的「依依他起自性」即是說「心轉善巧差別」。

6)復次,若能善巧熏修心者,得二勝利。一、於果時觸證安樂,二、於因時自在而轉。

[解說]其次,如果能夠通達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性等,三自性、三無性的道理,照這樣修的話,可以得到二種殊勝的功德:一、證果時,可以體驗到安樂的境界;第二、在因地時,心能夠隨自己而轉,不會被染污心所轉。

《披》一於果時觸證安樂等者:證得轉依究竟成滿,是名修果。於爾所時,諸苦永斷,證勝義樂,名證安樂。未轉依前,修諸善法,是名為因。於爾所時,遍知自心堪任修斷,名自在轉。

修行的成果是證得轉依,阿賴耶識裡面的染污種子除滅了,轉變成清淨、善、無記的種子,究竟圓滿了,這是修果。那時永遠的斷除了苦惱,證得第一義諦,是超過世間的境界,證得這樣的快樂,就是證安樂。在還沒有轉依以前,阿賴耶識的染污種子沒有完全清除,所修的善法是因。如果能夠通達三自性、三無性的道理,能夠了解自己內心的情況,有能力達成斷煩惱的任務,這是自在轉。

7)復次,心混濁者有三過失。一、不如理作意過失,二、隨眠過失,三、起纏過失。

[解說]又心不清淨有三種過失:

一、有不如理作意的過失,不如佛法真理來思惟,有這種過失;

二、隨眠過失,心不清淨就熏習到阿賴耶識,成為煩惱的種子;

三、起纏過失,有煩惱現行的過失。

《披》心混濁者等者:為顯不能善巧熏修於心,雜染相應令心混濁,故作是說。當知此有三種過失。一、由不如理作意,二、由煩惱隨眠,三、由起煩惱纏。

由於不能很善巧的用智慧來修正內心,雜染與心相應,心就不清淨而混濁了。心不清淨有三種過失:

一、由不如理作意,還是被關在貪、瞋、癡的牢獄裡面,對一切法不能作出正確的決擇;

二、由煩惱隨眠,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

三、由起煩惱纏,煩惱現行會像繩子,不斷的將有情綑住。

8)問:如世尊言:唯當於心深善勇猛如理觀察。念住中說:要當於身住身循觀,乃至於法住法循觀。此何密意?答:為顯四念住唯觀察心故。謂觀心執受、觀心領納、觀心了別、觀心染淨。唯為觀察心所執受、心所領納、心了別境、心染淨故,說四念住。

[解說]問:世尊在經中說:應當要對心作很深刻、很善巧的、很勇猛的如理作意觀察。針對四念住又說:應當從足至頂循身作觀察,要清清楚楚的觀察身的無常、苦、無我,乃至於循觀法的無常、苦、無我,這是有什麼特別深密的意義嗎?答:前說為顯示修四念住就是從身、受、心、法四個角度來觀察心。即觀察能執受的心、觀察能領納的心、觀察能了別的心、觀察能生染淨法的心。後說顯示四念住是佛為了教導觀察:心所執受的「身」、心所領納的「受」、心所了別的「心」、心所生的染淨「法」而說的。

《披》唯為觀察心所執受等者:此釋前說要當於身住身循觀,乃至於法住法循觀所有密意,如次應知。聲聞地說:為欲除遣我所依事愚故,立身念住。為欲除遣我所領受事愚故,立受念住。為欲除遣於心、意、識執我愚者我事愚故,立心念住。為欲除遣所執我心能染淨事愚故,立法念住。(陵本二十八卷二十三頁2403)其義應知。

唯為觀察心所執受等者:這是詮釋佛在教導四念住中如其次第宣說,對於心所執受的身,應當要住於身詳細依循觀察無常、苦、無我的密意,乃至對於心所生起的法,應當要住於法詳細依循觀察無常、苦、無我的密意。〈聲聞地〉說:佛陀為什麼要說身念住,就是要除遣對所依止的色身產生淨妙想的愚癡,不知身是不淨,所以佛陀要說身念住。又因為有情在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當中團團轉,不知諸受皆苦,所以佛要說受念住,以除遣三受的愚癡。又為了除遣有情執著心、意、識為我我所的愚癡,所以佛說了心念住。為了除遣執著染、淨之心為我的愚癡,所以佛陀說法念住。詳細的四念住怎麼修行,在〈聲聞地〉卷28965頁中有詳細的說明。

cf.雜阿含615-前後昇降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學四念處,善繫心住,知前後昇降。所以者何?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亂心不解脫,皆如實知。若比丘於身身觀念住,於彼身身觀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當起淨信,取於淨相,起淨信心。憶念淨相已,其心則悅;悅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則猗息;身猗息已,則受身樂;受身樂已,其心則定。心定者,聖弟子當作是學:我於此義,外散之心,攝令休息,不起覺想及已觀想,無覺、無觀,捨念樂住。樂住已,如實知。受、心、法念(住),亦如是說。

1.善繫心住

[經文]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學四念處,善繫心住,知前後昇降。所以者何?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亂心不解脫,皆如實知。

[論說]復次、有諸苾芻,於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觀,以九行相安住其心(T30,450c),令心內聚。T30,860a


2.起淨信

[經文]若比丘於身身觀念住,於彼身身觀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當起淨信,取於淨相,起淨信心。憶念淨相已,其心則悅;悅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則猗息;身猗息已,則受身樂;受身樂已,其心則定。

[論說]1)當知此心,於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不得解脫;不解脫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諸惛沈性,生起心中諸下劣性。

2)若於念住善安住心,如實了知此所生起隨煩惱已,便從內聚還收其心,安置在外淨妙境相,謂於佛等功德行緣,持心令住(T30,458c)

3)由緣此故,發生歡喜,廣說乃至由妙舉門,於所緣境令心得定,從奢摩他之所對治諸隨煩惱而得解脫;從此已後,如實了知,於隨煩惱心得解脫。

4)為此義故,祈願於外;得此義已,還復如前攝心內聚,而不為其諸隨煩惱之所惱亂。T30,860b


3.心定

[經文]心定者,聖弟子當作是學:我於此義,外散之心,攝令休息,不起覺想及已觀想,無覺、無觀,捨念樂住。樂住已,如實知。受、心、法念(住),亦如是說。

[論說]1)心內聚已,不由祈願,自然如實了知於外,心得解脫。

2)彼於外緣行相尋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難可運轉,皆得自在解脫、棄捨,安樂而住,已得成辦勝奢摩他。

3)如是彼於四種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後差別。又應知此補特伽羅,先已修行毘缽舍那;毘缽舍那以為依止,於奢摩他修瑜伽行。T30,860b


IV.總說四念處-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九,T31577b

1.復次,頌曰:身等三差別,彼影像隨觀,由聞等三智,念法無迷惑。

1)身等三差別

論曰:當知身等各有三種差別。

1.1)身三種者:或有身分自性不淨,如身內分。或有身分相似清淨,如身皮分。或有身分變壞不淨,如命終已青瘀等身分。

1.2)受有三種者:所謂苦、樂、不苦不樂。

1.3)心有三種者:謂樂等受相應。

1.4)法有三種者:謂黑、白、雜。

2)彼影像隨觀-彼影像隨觀者,如尋思經說於彼身等影像隨觀,與所知事同分類故,名為影像。所言隨者,是相似義。

3)由聞等三智-又此隨觀即是三智,謂聞所生智,思所生智、修所生智。

4)念法無迷惑

如是三智由念力故,於彼增上緣修多羅等法無有迷惑,是故說名念住於身受心法,由念力住故。

2.復次,頌曰:彼所治九種,作意當知二,修差別有三,二種無失壞。T31577c

1)論曰:當知諸念住有九種所治障。一不厭離。二不作意。三止觀隨煩惱。四沈下。五不能堪忍。六於少劣知足。七忘失教授。八違犯戒行。九棄捨欲樂增上猛利諸妙善軛。

2)又於修念住有二種作意:謂不緩作意、不染作意。經言:熾盛者,此顯第一。正智、憶念,除世間貪憂者,此顯第二。又此第二能除三種雜染。何者名為三種雜染?

一犯戒因緣心生變悔,由此障故,能令初時心不得定。

二內心惛略,由此障故,雖已得定,心於所緣忘失沈沒。

三外心散亂,由此障故,雖證勝法,而著世間名聞利養。或未能證勝進之法,心生憂惱。

3)修差別有三者,修諸念住各有三種:謂於內、外、俱身等隨觀。又復於身或唯觀影像,或以影像比類於身,或復和合總觀,如於身三種如是乃至於法亦爾。

4)又有二種於諸念住無有失壞:

一初無失壞,謂不散亂,由此力故能善發起。

二後無失壞,謂無增上慢,由此力故善修究竟。

3.復次,頌曰:為斷於沈掉,相應道二種,觀察捨煩惱,及為盡三愛。T31577c

1-2)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九,T31577c:論曰:於念住修位中,為斷沈掉故,應修二種相應道。如比丘尼經及取自心相經說。云何比丘尼經說(cs615)?如彼經言:為斷沈沒故,應當思惟少分可愛清淨相貌。為斷掉動故,復應略攝。云何取自心相經說(cs616)?如彼經言:由不取自心相故,令心沈沒。由取少分可愛外相故,沈隨煩惱暫時斷息。然心未得定,復更略攝其心。見沈沒過,復取外相。掉動過後,復更取自心之相。爾時能斷沈掉隨煩惱,心得正定,略攝其心取自心相,離沈掉故。

3)T31578a

復次,由相應道觀察故,能捨煩惱應知,如鷃經說。故彼經言:

所言鷃者,喻行者心行。非所行處者,喻彼行者思惟可愛境界。被鷂所執者,喻彼行者為貪纏所執。鷃怨訴者,喻彼行者心生變悔。暫放捨者,喻彼行者貪纏暫息。土塊者,喻五取蘊。大場壟者,喻無常觀。窟穴者,喻通達真如觀。喚鷂子者,喻觀察作意。鷂迅來者,喻彼貪纏將現在前。入窟穴者,喻思惟真如觀。鷂自苦害者,喻隨眠斷。

4)復次,此相應道當知能盡三愛,謂助伴愛、利養愛、後有愛。為對治此故,顯我與法無有差別。

4.復次,頌曰:為斷增上慢,味所依顛倒,及三心趣入,修習於念住。T31578a

1)論曰:為欲對治增上慢故,為欲對治愛味所依定故,及為對治四顛倒故,修習念住。為對治增上慢者,如經說:唯應於此身受心法,若住憶念,乃至或唯有智,或唯有見,或唯繫念。此增上慢有二種:謂於未斷身等麤重障起,及於未圓滿止觀俱品治起。

2)為對治愛味所依定者,如經說:無所依止故。為對治顛倒故者,如經說:於諸世間無少執取,由顛倒斷故。更不復執少五取蘊為常、為樂、為我、為淨。

3-4)又為三心趣入修習念住應知,謂遊行聚落時心趣於出,住憒鬧時心趣遠離,處於靜室心趣涅槃,又趣出生死,趣離煩惱,樂寂滅故,心趣涅槃。

12.雜阿含23

I.所依相、所行相

1)云何所依相?謂分別體相,即是一切自身所攝五蘊,并種子相。

[]什麼是所依相呢?能分別的自體就是心,心的相就是分別體相,即是生命體本身所攝的五蘊,再加上它的種子,就是所依相。

《披尋記》三九三頁:云何所依相等者:此所依相,謂靜慮中所緣差別,由是說言分別體相。即以自身所攝五蘊,並種子相,或為俱有依,或為等無間依,或為種子依,為所思惟故。

2)云何所行相?謂所思惟彼彼境界,色乃至法,分別體相。

[]什麼是所行相呢?就是所思惟的各式各樣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也就是能分別的自體心所變現的相。

3)有識身及外事等

3.1)又有識身及外事等,當知是彼五種因相,謂計我因相,乃至隨眠因相。即此因相,復有二種:一者、所緣因相,二者、因緣因相。計我、我慢,以有識身為所緣因相;計我所,通以二種為所緣因相。彼執著,以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及彼隨眠為因緣因相;彼隨眠,以不如實了知諸行,煩惱諸纏數數串習為因緣因相。T30,777c

3.2)於此有識身及外一切相中者,謂於我、我所、我慢、執著、隨眠因緣境界相中。T30,765a


II.我、我所、我慢、執著、隨眠

1.復次、有二種、五種雜染,并五種因相。如是二種,諸有學者應知、應斷,諸無學者已知、已斷。何等為二?謂見雜染,及慢雜染。此二當知五種差別,謂由行故,纏故,隨眠故。何等為五?一者、計我,二者、計我所,三者、我慢,四者、執著,五者、隨眠。當知此中,計我、我所、我慢三種為所依止,於所緣事固執取著,唯此諦實,餘皆愚妄。當知此中由纏道理,說名執著;即彼種子隨縛相續,說名隨眠。又有識身及外事等,當知是彼五種因相,謂計我因相,乃至隨眠因相。即此因相,復有二種:一者、所緣因相,二者、因緣因相。計我、我慢,以有識身為所緣因相;計我所,通以二種為所緣因相。彼執著,以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及彼隨眠為因緣因相;彼隨眠,以不如實了知諸行,煩惱諸纏數數串習為因緣因相。

[]復次,有二種雜染,或是五種雜染,以及五種因的相。

1)這樣二種雜染,眾多的有學聖者應該知道,應該斷除。眾多的無學聖者已經知道,已經斷除。哪二種?就是見雜染,以及慢雜染。

2)這二種雜染,因為行、纏、隨眠的緣故,應當知道可以有五種不同。哪五種?一者、計我,二者、計我所,三者、我慢,四者、執著,五者、隨眠。如何說?應當知道在這裡,計我、我所、我慢三種為所依止,對於所緣的五蘊事,固執自己的看法,取著不離,唯獨這個是諦實,其餘都愚癡、虛妄,這三個就是行,內心的活動。應當知道在這裡,由於我、我所、我慢現前活動的道理,說名執著。就是彼我、我所、我慢的種子隨時繫縛身心相續,說名隨眠。

3)又,自己這個生命體,就是有識身,以及外境的無情物、有情等,應當知道是彼五種的因相,就是計我的因相,乃至隨眠的因相。

4)就是這五種因相,還有二種不同,哪二種?一者、所緣因相,二者、因緣因相。

a)計我、我慢,是緣慮自己五蘊識身為所緣因相,以有識身為因緣相。

b)計我所,通計識身及外山河等為我所所緣因相,以有識身為因緣相。為什麼?因為有識身中,持有我、我所、我慢的種子的緣故。

c)彼執著,以聽聞不合道理的教法,不合道理的作意、思惟,這是所緣因相。彼隨眠種子為因緣因相。

d)彼隨眠,以不能如實了知五蘊諸行是無我,所以見慢煩惱一次又一次的生起,薰習為種子,所以煩惱的現行為因緣因相。不能緣慮外境的緣故,沒有所緣因相。

2.於惡說法、毘柰耶中,有四種法,於此四法極為障礙:一計我、我所薩迦耶見,二我慢,三妄執諦取,四不斷隨眠。由此因緣,雖到有頂必還墮落。又有二執:一根境執,謂執我我所。二展轉有情執,謂我慢,計我為勝、等。T30,626b

3.我、我所行者,謂薩迦耶見。言我慢者,謂即此慢。即彼諸纏,名為執著。即彼麁重,名為隨眠。執著多分是諸外道,隨眠通二。T30,765a


III.觀十一相

復次、有四種有情眾,當知於中安立雜染。何等為四?一者、外道有情眾,二者、此法異生有情眾,三者、有學有情眾,四者、無學有情眾。外道有情眾中,具有一切。此法異生有情眾中,四種可得及彼因相,并執著因相一分,然執著不可得。有學有情眾中,計我、我所二種及我因相,執著、隨眠皆不可得;及我慢、執著并彼因相,然有我慢、隨眠可得。無學有情眾中,一切皆不可得。又外道有情眾,凡所有行,不為斷彼。此法異生有情眾,所修諸行,正為斷彼而未能斷,未見如實故。有學有情眾,已斷一分,為斷餘分復修正行;雖見如實,而不自稱我已能見,猶未獲得盡、無生智故。無學有情眾,一切已斷,於諸行中而自稱言我如實見。

[]1.復次,有四種有情眾,應當知道可以安立我、我所、我慢、纏與隨眠這五種雜染。哪四種?一者、外道有情眾,二者、此法異生有情眾,三者、有學有情眾,四者、無學有情眾。

1)外道有情眾中,具足有一切,就是五種通通有。

2)這個內法異生有情眾中,除去執著之外,其餘我、我所、我慢、隨眠這四種可得,以及彼四種所緣因相、因緣因相,還有執著、隨眠的因緣因相。因為沒有聽聞不合道理的教法,不合道理的作意、思惟,所以說一分。

3)有學有情眾中,計我、我所二種及我、我所的所緣因相,我、我所的現行,我、我所的隨眠,這些都不可得,因為已經斷見道所斷的分別我、我所見。以及我慢現行,以及彼我慢所緣因相,也不可得。然而還有我慢的隨眠可得。

4)無學有情眾中,一切皆不可得。

2.又,1)外道有情眾,凡是所有的行動,不是為了斷彼見慢雜染。

2)此內法異生有情眾,所有修習的種種行動,正就是為了斷彼見慢雜染,而尚未能夠斷除,因為對於五蘊諸行,不能見到如其真實的情況。

3)有學有情眾,雖然已經斷除分別我見這一部分,為了斷除其餘的部分,再修習正確、合理的行動。雖然,對於五蘊諸行,能見到如其真實的情況,而不會自己稱說:我已經能夠見。因為,還尚未獲得煩惱隨眠的滅盡,尚未獲得無生智的緣故。

4)無學有情眾,一切見慢煩惱已斷,對於諸行當中的種種真實情況,而能自己稱說:對於五蘊諸行,我能如其真實的情況見到。


IV.清淨說句

復次、有八種清淨說句,何等為八?謂由超過見、慢故,名二種超過意清淨說句;由斷彼因相故,名除相清淨說句;由斷彼執著故,名寂靜清淨說句;由斷彼隨眠故,名善解脫清淨說句。復次、有學有二清淨說句:謂於後有一切行中,由不現行道理,名已割貪愛,及轉三結。無學有二清淨說句:謂止慢現觀故;及一切苦本貪愛隨眠永拔除故,名已作苦邊。如是一切總收為一,合有八種清淨說句。

[]復次,有八種清淨說句,哪八種?

1)就是由於超過我、我所見、慢煩惱的緣故,稱為二種超過。因為超過這些煩惱的緣故,稱為意清淨。所以,稱為二種超過意清淨說句。

2)由於斷除彼見慢雜染的所緣因相的緣故,名為除相清淨說句。

3)由於斷除彼見慢雜染的執著的緣故,名為寂靜清淨說句。

4)由於斷除彼見慢雜染的隨眠的緣故,名為善解脫清淨說句。

5-6)還有,有學有二種清淨說句。哪二種?

第一、就是對於一切處後有的愛,不在現前行動的關係,名為已割貪愛。

第二、轉三結,就是斷三結。

7-8)無學有二清淨說句。哪二種?

第一、止慢現觀故。無學在現觀中,斷彼慢的隨眠的關係,慢永遠寂靜,所以稱為止。也可以稱為正慢現觀,為什麼?因為無學聖者會說:我生已盡等。還是有我的言語,所以稱為慢。但不是邪慢,所以稱為正慢。或是,彼行者在後來的時候,一次又一次,薰修生滅隨觀,所以能永遠斷盡慢等隨眠沒有剩餘,因此說,能夠正確、合理的修習生滅隨觀,永遠斷除諸慢。

第二、一切生老苦等的根本,就是貪愛隨眠永遠拔除的緣故,名為已作苦邊。為什麼稱為已作苦邊?因為真實現觀的緣故,彼愛隨眠一切永遠斷除。由此隨眠斷盡的因緣,未來的種種苦,種種後有的五蘊諸法,不可能再得到,所以稱為能究竟作苦邊際。為什麼稱為苦邊際?因為到這一生為止,之後再也沒有苦,後面的苦不會相續,所以稱為苦邊際。或是苦邊際,就是涅槃。這樣一切總收為一,就是將這八種,總稱為清淨說句。

1)超越疑心,遠離諸相,寂靜,解脫

謂由超過見、慢故,名二種超過意清淨說句。T30,778a

由斷彼因相故,名除相清淨說句。T30,778a

由斷彼執著故,名寂靜清淨說句。T30,778a

由斷彼隨眠故,名善解脫清淨說句。T30,778a

2)斷除愛欲,轉去諸結

a.有學有二清淨說句:謂於後有一切行中,由不現行道理,名已割貪愛,及轉三結。T30,778a

b.當斷諸愛止息諸結者,謂適於聖諦得現觀時,便能永斷三結,於一切處後有之愛不復現行。T30,764b

3)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a.無學有二清淨說句:謂正慢現觀故;及一切苦本貪愛隨眠永拔除故,名已作苦邊。T30,778a

b.彼於後時,數數勳修生滅隨觀。復能無餘永斷慢等,是故說言:能正修習,永斷諸慢,真現觀故。彼愛、隨眠一切永斷。由此因緣,當來諸苦、諸後有法無復可得,又能究竟作苦邊際。T30,764b

c.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3T29,123c

依何義立苦邊際名?依齊此生後更無苦,是令後苦不相續義。或苦邊際,所謂涅槃。


V.法主-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2T28,737a

佛世尊是大法主:

3.1.或作是說:如王攝統國界,誅斷刑罰。如是世尊為諸聲聞斷疑網結,故曰法主。

3.2.或作是說:如王典國,民無不順。如是世尊一切善法無不成辦,故曰法主。

3.3.或作是說:如王典國,所作自在,刑罰榜笞皆悉自在。如是世尊於聲聞中法得自在,療諸惡趣,故曰法主。

3.4.或作是說:如轉輪聖王施貧窮人衣裳、寶物。如是世尊無財眾生施以七寶,故曰法主。

3.5.或作是說:正法之主,故曰法主。

3.6.或作是說:如所說梵相應契經,我所覺悟法善諷、誦念、供養、承事,依彼住。


VI.本事經,卷5T17,685c24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由二行相應取心相。云何為二?一者、名為所緣行相;二者、名為作意行相。所有一切已取、現取、當取心相,皆由如是二種行相。汝等苾芻!由二行相,應當正勤善取心相;取心相已,應善作意;善作意已,應善觀察;善觀察已,應善安住;善安住已,應同地界,正勤修習,無量、無損。應同水界、火界、風界,正勤修習,無量、無損。苾芻!當知!譬如地界,若於其中安置糞穢、洟唾、膿血如是等類淨、不淨物。雖置其中,而其地界,曾無違順、欣慼、高下,如是安心,應同地界,正勤修習,無量無損。既同地界,正勤修習,無量無損。雖遇種種違順眾緣,而心都無分別計著,終不由此差別因緣,其心高下。又如水界、火界、風界,若於其中安置糞穢、洟唾、膿血如是等類淨不淨物。雖置其中,而其水界、火界、風界,曾無違順、欣慼、高下,如是安心,應同水界、火界、風界,正勤修習,無量無損。既同水界、火界、風界,正勤修習,無量無損。雖遇種種違順眾緣,而心都無分別計著,終不由此差別因緣,其心高下。由此定故,於有識身及外一切所緣相中,我、我所執見、慢、隨眠,善伏、善斷。於彼二種,其心超越,離一切相,寂靜安樂,得善解脫所有一切,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皆於其中,我、我所執見、慢、隨眠,善伏、善斷。於彼二種,其心超越,離一切相,寂靜安隱,得善解脫。於其所得,利譽、稱樂,其心不欣。於其所遭衰毀、譏苦,其心不慼,是名超過世間八法。其心平等,猶如世間地、水、火、風。世間八法,所不能染。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難調躁動心,遠行無第二,能正勤取相,是謂世聰明。

善取心相已,復作意觀察,正念住其心,勤修同四界。

如是正安住,能棄捨諸欲,於世八法中,名善巧無染。


VII.五蘊各十一相

[參考]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1T26,412a

1.五蘊總說

五蘊者:一色蘊、二受蘊、三想蘊、四行蘊、五識蘊。

云何色蘊?

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

云何受蘊?

答: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受蘊。

云何想蘊?

答: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想蘊。

云何行蘊?

答: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行蘊。

云何識蘊?答: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識蘊。


2.色蘊

此中,諸所有色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色?

答:a.盡所有色: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如是名為:諸所有色。

b.復次,盡所有色: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如是名為:諸所有色。


3.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

3.1.云何過去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色。

3.2.云何未來色?答:若色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色。

3.3.云何現在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色。


4.內、外

若內、若外者。

4.1.云何內色?答:若色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色。

4.2.云何外色?答:若色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色。


5.麁、細

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色、細色?答:觀待施設麁色、細色。復如何等?答:a.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有見、有對色名麁。若觀待有見、有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細。

b.若觀待無見、無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麁。

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無見、無對色名細。

c.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麁。

若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細。

d.若觀待不繫色,則色界色名麁。

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繫色名細。

如是施設麁色、細色,如是名為:若麁、若細。


6.劣、勝

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色、勝色?答:觀待施設劣色、勝色。復如何等?答:.a.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不善色名劣。若觀待不善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勝。

b.若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劣。

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勝。

c.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劣。

若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漏善色名勝。

d.若觀待無漏善色,則有漏善色名劣。

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漏善色名勝。

e.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劣。

若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勝。

f.若觀待不繫色,則色界色名劣。

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繫色名勝。

如是施設劣色、勝色。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7.遠、近

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色?答:過去、未來色。云何近色?答:現在色。

復次,云何遠色?答:若色過去非無間滅。若色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色。

云何近色?答:若色過去無間已滅。若色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色。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8.一切略為一聚

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9.色蘊

說名色蘊者。云何說名色蘊?答:於此色蘊顯色、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色蘊。


10.受蘊

諸所有受者。云何名為諸所有受?答:盡所有受,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如是名為:諸所有受。


11.想蘊

諸所有想者。云何名為諸所有想?答:盡所有想,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如是名為:諸所有想。


12.行蘊

諸所有行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行?答:盡所有行,謂六行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行,耳、鼻、舌、身、意觸所生行,如是名為:諸所有行。


13.識蘊

諸所有識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識?答:盡所有識,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如是名為:諸所有識。


14.五取蘊

五取蘊者:一色取蘊、二受取蘊、三想取蘊、四行取蘊、五識取蘊。

云何色取蘊?答:若色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色取蘊。

云何受取蘊?答:若受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受取蘊。

云何想取蘊?答:若想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想取蘊。

云何行取蘊?答:若行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行取蘊。

云何識取蘊?答:若識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識取蘊。

15.大般涅槃經,卷33T12,564a

復有一義說無量名,所謂如陰亦名為陰,亦名顛倒,亦名為諦,亦名四念處,亦名四食,亦名四識住處,亦名為有,亦名為道,亦名為時,亦名眾生,亦名為世,亦名第一義,亦名三修謂身戒心,亦名因果,亦名煩惱,亦名解脫,亦名十二因緣,亦名聲聞、辟支佛,亦名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亦名過去、現在、未來,是名一義說無量名。



13.雜阿含46

I.宿命智

[經文]若沙門、婆羅門,以宿命智自識種種宿命,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

[論說]由三種相,善說法者、惡說法者,於等事中宿住隨念,當知染、淨有其差別。何等為三?謂惡說法者宿住隨念,於彼諸行自相、共相不如實知,便於諸行或全計常,或一分常,或計非常,或計無因。善說法者宿住隨念,如實知故,無邪分別,是名第一二念差別。T30,795a

[]由三種相貌,善說法的佛法與惡說法的外道,對於平等的五蘊事中,宿住隨念,應當知道雜染、清淨有他的不同。哪三種?就是惡說法的外道的宿住隨念,對於彼五蘊諸行的自相、共相,不能如其真實知道,就對於五蘊諸行,或是全部計度為常,或是一部分是常,或是計度為非常,或是計度為無因。善說法的佛法的宿住隨念,因為如其真實知道的緣故,沒有錯誤的分別,這稱為第一種善說法的佛法與惡說法的外道,這二個宿住隨念的差別。


II.三世

[經文]諸比丘!彼多聞聖弟子,於此色受陰,作如是學:我今為現在色所食,過去世已曾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復作是念:我今為現在色所食,我若復樂著未來色者,當復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作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色,不樂著未來色,於現在色生厭、離欲、滅盡,向滅。

[論說]又惡說法者,隨依何定發宿住念,不能如實了知是苦,便生愛味;由愛味故,於過去行深生顧戀,於未來行深生欣樂,於現在行不能修行厭、離欲、滅。善說法者,當知一切與彼相違,是名第二二念差別。T30,795a

[]又,惡說法的外道,隨順他依照何種禪定引發宿住隨念,不能夠如其真實了知是過去五蘊是苦,就生起愛味。由於愛味的緣故,對於過去諸行,深深地生起顧戀;對於未來諸行,深深地生起欣求樂著;對於現在諸行,不能修習行向厭、離欲、滅。善說法的佛法,應當知一切與彼外道互相違背,是名第二種二念的差別。


III.減、退、滅、捨

[經文]減而不增,寂減而住;退而不進,寂退而住;滅而不起,寂滅而住;捨而不取,不生繫著。

[論說]又惡說法者,如是邪行,四種雜染所雜染故,能感後有。何等名為四種雜染?一、業雜染,二、見、我慢纏雜染,三、愛纏雜染,四、彼隨眠雜染。若諸新業造作增長,若諸故業數數觸已而不變吐,是名業雜染。若於諸行,邪分別起薩迦耶見,於他有情,以諸沙門、婆羅門等與己挍量,謂自為勝、或等、或劣,是名見、我慢纏雜染。於內於外所起貪欲,於愛行中應知其相,是名愛纏雜染。於相續中,見、我慢、愛三品麤重常所隨逐,是名彼隨眠雜染。如是四種,總攝為二:謂業,煩惱。煩惱復二:纏及隨眠。於諸行中,先起邪執,後生貪著。由此二種增上力故,雖復有餘煩惱雜染,而但取此。爾所煩惱於諸行中,不挍量他,自起邪執,說名為見;挍量於他,說名我慢。如是邪執,是無明品。由此為先,發起貪著,名為愛品。由此二種根本煩惱,於生死中流轉不絕。若善說法毘奈耶中正修行者,能斷如是四種雜染,於現法中能般涅槃;又由此故,能住究竟圓滿涅槃。若不爾者,尚不能住彼分涅槃,何況究竟!是名第三二念差別。又於此中,見及我慢,說名高視,愛說名煙。何以故?於諸行中,為見、我慢所覆障者,不如實知其性弊劣諸行體相,於人、天身及彼眾具,謂為高勝,是故彼二說名高視。愛猶如煙,令心擾亂不得安隱,是故名煙。T30,795a

[]又惡說法的外道,這樣錯誤的心行,因為四種雜染所雜染的緣故,能感招後有。

1)什麼是四種雜染?一、業雜染,二、見、我慢纏雜染,三、愛纏雜染,四、彼隨眠雜染。第一種,業雜染。若是種種新的業造作,之後屢屢再作,令其增長。若是種種過去的業,數數觸動之後,但是尚未轉變、捨棄,這些都是業雜染。第二種,見、我慢纏雜染。若是對於五蘊諸行,錯誤地分別,生起薩迦耶見,生起這樣的見解之後,對於其他有情,譬如用種種的沙門、婆羅門等,與自己作比較,來稱量,就會認為自己比較殊勝,或是自己與對方相等,或是自己比對方低劣,這樣稱名為見、我慢纏雜染。第三種,愛纏雜染。對於自己本身,或是對於自己以外的人,所生起的貪欲,在貪愛的內心活動中,應該知道他的相貌,這稱為愛纏雜染。第四種,彼隨眠雜染。在身心前後連續無間斷中,恆常為見、我慢、愛三種品類麤重隨眠所跟隨、追逐,這稱為名彼隨眠雜染。

2)這四種,整體可歸納為二種,就是業與煩惱。煩惱又可分二種,纏及隨眠。在五蘊諸行中,首先生起錯誤地我執,之後生起貪著。由於這二種強大力量的關係,雖然還有其餘的煩惱雜染,但是採取這二種。在這二種煩惱,若是對於五蘊諸行,不與其他人比較、稱量,僅是對自己生起錯誤的執著,這種情況,說為見。若是與其他人比較、稱量,說名我慢。這樣的錯誤執著,是屬於無明的類別。由此無明的類別為先生起,之後,才會發動、生起貪著,名為愛品。

3)由於無明品與愛品這二種根本煩惱,使令眾生在生死中流轉不能斷絕。若是在善說法毘奈耶中,能夠正確的修行的人,能夠斷除這樣四種雜染,在現世中能達到涅槃。又,由於斷除這樣四種雜染這個緣故,能夠安住在究竟圓滿的涅槃。若是不這樣斷除四種雜染的話,尚且不能夠安住於彼分涅槃,更何況究竟涅槃!是名第三二念差別。

4)又,在這裡當中,見及我慢,說名高視,愛說名煙。為什麼?在五蘊諸行中,為見、我慢所覆蓋障礙的人,不能如其真實的知道他們的體性是弊惡、下劣,這些是五蘊諸行自體的相貌。對於人、天身及彼眾多資具,認為高貴、殊勝,因此,見、我慢這二個,說為高視。愛猶如煙,令心擾亂,不得安隱,因此名為煙。


IV.自相

1)受云何?謂領納。想云何?謂了像。思云何?謂心造作。

[]什麼是受?就是領納所緣境。這時候心裏面有所覺受,這時候才算是受。如果境界現前,你不覺受,就是不受。樂受是歡喜受,苦受不歡喜受。什麼是想云何?了別所緣境的相貌。取那個相貌,是想的作用。什麼是思云何?就是開始行動,怎麼樣對我有利,我要採取行動。

2)受作何業?謂愛生所依為業。想作何業?謂於所緣,令心發起種種言說為業。思作何業?謂發起尋、伺、身、語業等為業。

[]受做什麼事呢?就是愛著心的生起,要以受為所依。受,有苦受、有樂受、有不苦不樂受,所以有別離愛、有和合愛、有俱相違的愛。想做什麼事呢?就是在所緣境上,觀察它各式各樣的差別相,然後安立種種名字;利用種種名字,就發出來種種的言說,這都是想所做的事情。思做什麼事呢?就是它能發動尋、伺心所的活動,就是粗動的分別、微細的分別。各式各樣清淨的尋、伺,或是染污的尋、伺,各式各樣。由思心所發動,就是有目的的尋、伺。身業和語業也是由思心所發動。

3)云何自相相?謂自類自相,或各別自相。此所思惟,名自相相。

[]什麼是自相的相貌呢?就是各自的類別、自類的相貌,比如色法有青黃赤白、長短方圓各式各樣的都是色法。青黃赤白等對受想行等,就叫做自類;自類而有自己的相貌,如色變礙就是它的自相。或是各別的自相,如色有很多種色,都有各別的自相。這樣思惟色受想行識,就叫做自相相。

4)云何共相相?謂諸行共相,或有漏共相,或一切法共相。此所思惟,名共相相。

[]什麼是共相的相貌呢?一切有為法是以無常為共有的相貌。或是一切有漏法是以苦為共相。或是一切法是以無我為共相。能這樣思惟:一切有漏法的共相,思惟一切法的共相,名為共相相。

5)云何麤相?謂所觀下地一切麤相。

[]什麼是麤的相貌呢?就是所觀察的下地欲界,觀察欲界的一切境界,不管是依報和正報都是粗鄙、苦惱相。

6)云何靜相?謂所行上地一切靜相。

[]什麼是靜的相貌呢?就是所行上地的色界、無色界,一切境界都是清淨、寂靜。

《披尋記》三九四頁:

云何麤相及靜相等者:有過患義,是麤性義。若彼彼地中過患增多,即由如是過患增多性故,名為麤性。若彼彼地中過患減少,即由如是過患減少性故,名為靜性。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七卷十七頁)。如欲界對初靜慮,欲界為麤,初靜慮為靜。如是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處,無所有處為麤,非想非非想處為靜。是名所觀下地一切麤相,及與所行上地一切靜相。

云何建立三世?謂諸種子不離法故,如法建立,又由與果、未與果故。若諸果法、若已滅相,是過去。有因未生相,是未來。已生未滅相,是現在。

[]怎麼樣建立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根據什麼來說這三個事情?就是諸種子不離法。諸種子,就是一切法的種子。一切現行的諸法,一活動的時候,在阿賴耶識裏面就熏成種子,所以種子是不能夠離一切現行諸法,就是色法和心法。如法建立,如在這裏說就是隨順,隨順一切現行的法來建立三世。怎麼樣建立呢?種子是隱微的,種子的形相是不容易看出來,要觀察現行諸法的變化才可以建立時間。種子已經生出現行,就是過去;若沒有生現行的時候,就是未來;正生現行的時候,就是現在。約種子能生一切法的差別上來建立三世。又由種子已經給你果報,就叫做過去。未與果就是未來,現在與果就是現在。若果已經消滅的情況,就叫做過去。還是種子,果還沒生,就是未來。已生還沒有消滅,就叫做現在。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本身沒有體性,要按照一切法的因果的情況來建立三世。

7)云何領納相?謂隨憶念過去曾經諸行之相。

[]什麼是領納的相貌呢?心隨著因緣,憶念過去曾經經過的諸行之相,就是經過事情的相貌在心裏面現出來。

8)云何分別相?謂思未來諸行之相。

[]什麼是領納的相貌呢?內心思惟將來的事情,就叫做分別相。

9)云何俱行相?謂分別現在諸行之相。

[]什麼是俱行的相貌呢?分別現在諸行之相。所分別的有為法的相貌和能分別的心是同時存在的,所以叫做俱。


I.色受陰

[經文]若可閡、可分,是名色受陰。指所礙,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復以此色受陰,無常、苦、變易。

[解說]1)S.22.79諸比丘!為什麼稱為色?諸比丘!被敗壞,所以稱為色。為何所敗壞耶?因寒而敗壞,因熱、飢、渴、虻、蚊、風、熱、蝎、蛇所觸而敗壞,諸比丘!因此,所惱壞故名為色。

2)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T29,3b:色復云何欲所惱壞?欲所擾惱,變壞生故(vipariṇāma)。有說:變礙故(pratighāta),名為色。

3)tatthayaṃkiñcisītādīhiruppanalakkhaṇaṃdhammajātaṃsabbantaṃekatokatvārūpakkhandhotiveditabbaṃ.vism.443此中,有任何寒冷等壞相之法,當知一切總括為色蘊。


II.受受陰

[經文]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

[解說]1)S.22.79諸比丘!為什麼稱為受?諸比丘!領受稱為受。領受什麼?領受樂、苦、不苦不樂,諸比丘!因此,領受名為色。

2)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T29,4a: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苦、不苦不樂。此復分別成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

3)itaresupanayaṃkiñcivedayitalakkhaṇaṃsabbantaṃekatokatvāvedanākkhandho.vism.452把一切有覺受相的總括為受蘊。


III.想受陰

[經文]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

[解說]1)S.22.79諸比丘!為什麼稱為想?諸比丘!能取像稱為想。取像是什麼?執取青、黃、赤、白。諸比丘!因此,取像名為想。

2)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T29,4a: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此復分別成六想身,應如受說。

3)yaṃkiñcisañjānanalakkhaṇaṃsabbantaṃekatokatvāsaññākkhandho.vism.452把一切有想念相的總括為想蘊。


IV.行受陰

[經文]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

[解說]1)S.22.79諸比丘!為什麼稱為行?諸比丘!能造作有為稱為行。能造作有為是什麼?能造作有為的色為色性,能造作有為的受為受性,能造作有為的想為想性,能造作有為的諸行為行性,能造作有為的識為識性。諸比丘!因此,能造作有為名為行。

2)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T29,4a:除前及後色受想識,餘一切行名為行蘊。然薄伽梵於契經中說六思身為行蘊者,由最勝故。所以者何?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3)yaṃkiñciabhisaṅkharaṇalakkhaṇaṃsabbantaṃekatokatvāsaṅkhārakkhandho.vism.452把一切有行作相的總括為行蘊。


V.識受陰

[經文]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

[解說]1)S.22.79諸比丘!為什麼稱為識?諸比丘!了別稱為識。了知是什麼?了知醋、苦、辛、甘、苛、不苛、鹹、不鹹。諸比丘!因此,了知名為識。

2)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T29,4a: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復差別有六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

3)yaṃkiñcivijānanalakkhaṇaṃsabbantaṃekatokatvāviññāṇakkhandhotiveditabbo.vism.452把一切有識知相的總括為識蘊。


VI.宿命智通

1.十地經論,卷5T26,158a

宿命智通者誰能念?智能念故,如經是菩薩如實念知無量宿命諸所生處故。念何等事?如經亦能念知一生乃至念知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云何念?因名字差別,如經我本在某處如是名故。家差別,如經如是姓故。貴賤差別,如經如是生故。好醜差別,如經如是色故。供饍差別,如經如是飲食故。業行差別,如經如是壽命如是久住故。衰利成壞差別,如經如是受苦樂,我於彼死,生於此間,於此間死,生於彼間故。是中,家差別者,謂父母差別。貴賤差別者,剎利、婆羅門等差別。業行差別者,命差別,時、非時死故。是中,種種相貌者,一切諸相差別,如經種種相貌故。說者名稱,如經說故姓相者家姓等故。如經姓相等皆能念知故。」

2.舍利弗阿毘曇論,卷9T28,592c597a

云何憶念宿命證智明?若智生,憶念無量宿命,憶念一生、二、三、四、五、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萬生、十萬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萬生,或無量劫壞,或無量劫成。我本在彼,如此名,如此姓,如此生,如此食,如此命,如此命短,如此命久住,如此處苦樂。從彼終,生從彼,於彼終復生彼。如此具足憶念若干宿命,是名憶念宿命智證明。

3.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6T26,391

云何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答:如實憶知諸宿住事,謂如實憶知過去世,或一生、或十生、或百生、或千生、或百千生、或多百生、或多千生、或多百千生、或壞劫、或成劫、或壞成劫、或多壞劫、或多成劫、或多壞成劫。我於如是有情聚中,曾作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曾食如是食,曾受如是苦如是樂,曾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我曾從彼處死,生於此處。復從此處死,生於彼處。於如是等若形相、若因緣、若言說、無量種宿住事,皆能隨念如實憶知,是名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前生相續智,是名明。


VII.眾生生死智證

1.十地經論,卷5T26,158a

生死智通者,誰能見?以天眼見故,清淨者,審見故。過人者,遠見故,如經是菩薩以天眼界清淨過人故。見何等事?謂眾生生死等,如經見諸眾生若生若死乃至隨所造業皆如實知故。云何見?如經是諸眾生成就身惡業乃至隨業受報皆如實知故。

2.舍利弗阿毘曇論,卷9T28,593a597a

云何眾生生死智證明?若智生,天眼清淨過於人眼。見眾生生死,好色、惡色,惡道、善道,卑、勝。知眾生如所造業,此眾生身惡行成就,口惡行成就,意惡行成就,謗聖人,邪見,行邪見業。身壞命終生惡道,地獄、畜生、餓鬼。此眾生身善行成就,口善行成就,意善行成就,不謗聖人,正見,行正見因業。身壞命終生善道,天上、人中。如此天眼清淨過人眼,見是名眾生生死,好色、惡色,善道、惡道,卑微。知眾生如所造業,是名眾生生死智證明。

3.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6T26,391a

云何無學死生智作證明?答:以淨天眼,超過於人,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若好色若惡色,若劣若勝,若往善趣,若往惡趣。如是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發起邪見,毀謗賢聖,成就邪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諸惡趣生地獄中。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發起正見,讚歎賢聖,成就正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昇諸善趣生於天中。於如是等諸有情類業果差別,皆如實知,是名無學死生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自業智,是名明。


VIII.盡智證明

1.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0T28,593a,597a

云何漏盡智證通?若智生,有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世自證知成就行,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復還有,是名漏盡智證通。

2.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6T26,391a

云何無學漏盡智作證明?答:如實知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趣苦滅道聖諦。彼如是知,如是見,心解脫、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已,如實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無學漏盡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漏盡智,是名明。

3.雜阿含109經:如是聖弟子見四真諦,得無間等果,斷諸邪見,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一向積聚,作如是觀:一切無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應愛樂、攝受、保持。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應愛樂、攝受、保持。如是觀,善繫心住,不愚於法。復觀精進,離諸懈怠,心得喜樂,身心猗息,寂靜捨住,具諸道品,修行滿足,永離諸惡。非不消煬,非不寂滅,滅而不起,減而不增,斷而不生。不生、不取、不著,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IX.解說已解脫者能自知

云何自內所證?當知有四種相。若於有學解脫轉時,由二種相內慧觸證。謂我已盡諸惡趣中所生諸行,又我已盡除其七生、二生、一生所餘後有所生諸行。又我已住能究竟盡無退轉道。若於無學解脫轉時,即由如是二種相故,內慧觸證。謂我已作為斷其餘一切煩惱所應學事。我今尚無餘一生在,況二、況七!又隨所樂,亦能為他如實記別。如是名為自內所證。T30,773c

[]什麼是自己內心所體證?應當知道有四種相貌。

1)若是在有學解脫轉起的時候,由於二種相貌,知道內心的無我智慧觸證滅諦,就是現前見到滅諦。哪二種?第一、我生已盡。我已經滅盡種種惡趣中所生起的五蘊諸行,就是我不會再投生到三惡趣中。又,我已經滅盡,扣除掉七生、二生、一生所剩餘的後有所生起的五蘊諸行。就是說,初果最多七生,第八有已滅盡。二果最多二生,第三生已滅盡。三果,只有一生,已滅盡第二生。第二、梵行已立。我已經安住在能夠究竟滅盡煩惱,且不會退轉的八聖道。

2)若是在無學解脫轉起的時候,就是由這樣二種相貌的緣故,知道內心的無我智慧觸證滅諦。哪二種?第一、所作已辦。就是我已經作完,為了斷除剩餘的一切煩惱,所應該學習的事情。因為一切結永遠滅盡沒有剩餘,一切道與果已經以無我智慧體證,得到涅槃。第二、不受後有。我現今尚且沒有剩餘一生存在,更何況二生、七生。又,隨其所歡喜,也能夠為他人如其真實記別。這樣稱為自內所證。




14.雜阿含80

I.離慢知見清淨

[論說]於諸行中,略有二種離增上慢,觀無我見。何等為二?一、不善清淨,二、善清淨。T30791a

[]對於五蘊諸行中,大略的說,有二種遠離增上慢,觀察無我見。哪二種?一、不完善的清淨,二、完善的清淨。

[參考]廣五蘊論講記,印順。

云何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計為我或為我所,如是心高舉為性。云何增上慢?謂未得增上殊勝所證之法,謂我已得,如是心高舉為性。增上殊勝所證法者,謂諸聖果及三摩地、三摩缽底等。於彼未得,謂我已得,而自矜倨。

[]1)什麼是我慢?在這個五取蘊上,可能執著色是我,或者是受是我,或者是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隨便執著一種是我。或者是色是我所,或者是受是我所,在五蘊之中,隨便執著一種是我所。因我而生起的慢,普通叫自尊心,就是好像自己比別人好,自己要尊重自己的心理,這就是我慢,不為什麼,就是為了我。

2)什麼是增上慢?根本沒有得到這種增上,這種好的法,自以為我已經得到,就自以為比人家高多。什麼是增上?就是殊勝所證之法,就是初果乃至阿羅漢、緣覺、佛諸聖果及心能夠平等而持,心能夠到達平等,有種種神通等功德現起。所以,對於這許多增上殊勝的證法,沒有得到而自以為已經得到,心就高舉,自己比人家好。


II.

[經文]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

[論說]云何名為不善清淨?謂如有一遠離而住,依觀諸行無常性忍,由世間智,於無我性發生勝解。T30791a

[]什麼叫作名不完善的清淨?不完善的清淨,就是見道之前,有漏的空、無我的觀察,能伏我、我所的見解。就是譬如有一人,在遠離人群寂靜的地方安住,依照觀察五蘊諸行是無常的體性,而能忍同、同意,由於世間智,就是四種善根中忍位的智慧,因為尚未斷除我見,還是有漏,但是,對於無我的體性,發動、生起深刻的理解。


III.無相

[經文]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論說]因此勝解,於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等隨觀察,我、我所相不現行故,說名為斷。T30791a

[]因為這樣的無我殊勝的理解,在眼根所識知的色境,乃至意根所識知的法境,平等整體而觀察,或是隨順其中一個而觀察,觀察的時候,我、我所的相貌,在內心中沒有現起活動的緣故,說名為斷。


IV無所有

[經文]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論說]又能制伏四外繫所攝貪、瞋、癡三種所有:謂貪欲身繫,攝貪所有;瞋恚身繫,攝瞋所有;餘二身繫,攝癡所有。當知此中極鄙穢義,是所有義。T30791a

[]又,能制伏四種外道的繫縛,貪、瞋、癡三種所有為這四種所涵蓋。就是貪欲身繫,涵蓋貪所有;瞋恚身繫,涵蓋瞋所有;其餘二種身繫,涵蓋癡所有。應當知道,在這裡,極端的鄙陋、濁穢,就是所有的意義。[參考煩惱差別,能攝依事,故名所有。什麼是所有?依事,就是我們的生命體,因為不管是善事也好,不管是惡事也好,都要靠這個身體,才能成就。所以身體是依事,就是一切事業的依止處。誰能得到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貪瞋癡。貪瞋癡是能攝,依事是所攝。所以,這個身體是在貪瞋癡的控制之下,是貪瞋癡所擁有的。]

[參考]四縛,佛光大辭典

什麼是四身繫,又作四結、四縛。指繫縛眾生身心,使其流轉於生死之四種煩惱。

欲愛身縛,又作貪欲身縛、貪身繫。謂欲界眾生對於五欲順情等境,心生貪愛,起諸惑業,束縛於身而不得解脫。瞋恚身縛,又作瞋身縛。謂欲界眾生對於五欲違情等境,起瞋恚煩惱而不得解脫。戒盜身縛,又作戒取身繫。謂計非因為因,持守雞戒、狗戒等邪戒,而增長惑業,束縛於身。我見身縛,又作實執取身繫。我見,即我執,於非我之法妄計為我。由此我見而增長諸惑業,束縛於身。


離增上慢無我智者,如理作意共相應故,定地攝故,當知此智,由二因緣不善清淨:一者、即於此時,謂於趣入順決擇分善根位時,有麤我慢隨入微細現行作意間無間轉。由是因緣,作如是念:我今於空能修、能證,空是我有;由是空故,計我為勝。如空,無相及無所有,當知亦爾。二者、能令彼法現行因緣,謂於諸欲或薩迦耶有染愛識。由於如是有染愛識,不遍了知增上力故,便為諸欲、薩迦耶愛之所漂溺。由此意樂,於彼涅槃不能趣入,其心退還,如前已說。

[]什麼是遠離增上慢的無我智?

1)因為與如理作意共同相和、相順的緣故,因為屬於定地的緣故,在四善根的階段,觀察無我的活動,所以稱為屬於定地。

2)應當知道這個無我的智慧,由於二種因緣不是完善的清淨。哪二種?

一者、就在這個時候,就是在趣向、進入順決擇分善根位的時候,有麤略的我慢,隨著空三昧的觀察,進入內心,因為我慢微細的現前活動,在內心作意於空三昧的時候,有時候我慢會間斷不現前,有時候我慢沒有間斷的現前。由於這樣的因緣,作這樣的思惟:我現今對於空能修、能證,空是我所擁有。由於這樣空的見解的緣故,認為我是殊勝、勝過別人。像空一樣的情形,無相及無所有,應當知道也是這樣。就是在觀察空無我、無我所的無相,以及無貪瞋癡三種所有的無所有的時候,我見及我慢有時候間斷不現前,有時候沒有間斷的活動。

二者、能令彼麤略我慢這樣的事情現前活動的因緣,就是對於諸欲,或是薩迦耶,有染污的貪愛心。由於這樣有染污的貪愛心,因為不能周遍了知,這樣的不能周遍了知的力量是很強大的緣故,就為諸欲、薩迦耶這樣的愛所漂溺。由於這種內心傾向於諸欲、薩迦耶的情況,對於彼涅槃不能趣向、進入,他的心從涅槃退失,如前面聲聞地第三十四已經說過。

[參考]順分,佛光大辭典等

順為順益之義,分為部分之義。順益其所順法之部分名為順分。此有三種:

一、順福分,為感世間可愛之果之有漏善根。五戒十善等法是也。

二、順解脫分,解脫為涅槃。為定能感涅槃果之有漏善根。此善生巳,則使彼有情名為身中有涅槃之法,若聞說生死有過,諸法無我,涅槃有德,身之毛豎,悲泣墮淚,當知彼既植順解脫分之善也,是為聲聞乘之三賢位。什麼是三賢位?指植育順解脫分之善根(即修有漏善根)三位,即五停心觀、別相念住、總相念住三位。四善根稱為內凡,此三位則稱外凡。

三、順決擇分,是煖,頂,忍,世第一法之有漏善根也。決擇者,見四諦之理之無漏勝慧。決謂決斷。擇謂簡擇,決斷簡擇,謂諸聖道,以諸聖道能斷疑故,及能分別四諦相故,分者部分之義,此四善根之功德,能順益其勝慧一分之見道決擇智,使彼出生,名為順決擇分。


V.八相

[經文]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論說]又由八相能遍了知,遍了知故,除諸過患,當知是名極善清淨,離增上慢無我真智。T30792a

[]又,由於八種相貌能夠周遍了知,因為周遍了知的緣故,遣除種種的過患,應當知道,就稱為很完善的清淨,遠離增上慢的無我真實的智慧。

[參考]成實論,卷16T32,373b

說無常、有為、作起、從眾緣生、盡相、壞相,即是無常行。離相,即是苦行。滅相,即是空、無我行。

1.無常

無常者,謂性破壞、朽敗法故。T30766a

又於此中,已滅壞故,滅壞法故,說名無常。T30792a

[]1)什麼是無常?就是各自的體性是會破壞,腐朽、敗壞的事情的緣故。

2)又,在這有為法中,已經滅失敗壞的緣故,這是指過去。會有滅失敗壞的事情的緣故,這是指現在,說名無常。

2.有為

有為者,謂依前際所尋思故。T30766a

諸業煩惱所集成故,說名有為。T30792a

[]1)什麼是有為?就是依於過去世,有所尋思的緣故。

2)因為是由種種業、煩惱所集合而成的緣故,說名有為。

3.

造作者,謂依後際所希望故。T30766a

由昔願力所集成故,名思所造。T30792a

[]1)什麼是造作?就是依於未來世,有所希望的緣故。

2)由過去世希願的力量所集合而成的緣故,名思所造。

4.從緣起

緣生者,謂依現世眾因緣力所生起故。T30766a

從自種子現在外緣所集成故,說名緣生。T30792a

[]1)什麼是緣生?就是依於現在世,因為眾多因緣的力量所生起的緣故。

2)從各自種子為因緣,現在的種子之外的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所集合而成的緣故,說名緣生。

5-7.盡法、歿法、破壞法

A.有盡法者,謂一分盡故。B.有盡法者,謂全分滅故。T30766a

於未來世衰老法故,說名盡法。T30792a

A.有沒法者,謂全分滅故。B.有沒法者,謂相續變壞故。T30766a

死歿法故說名歿法。未老死來,為疾病等種種災橫所逼惱故,名破壞法。T30792a

[]1)什麼是有盡法?就是一分盡故,就是過去。又什麼是有盡法?就是全分滅故,過去已盡,未來當盡,現在正盡。在未來世,衰老的事情的緣故,說名盡法。

2)什麼是有沒法?謂全分滅故,墮在三世,三世俱沒。什麼是有沒法?就是前後連續無間斷,會變壞故。因為死歿的事情的緣故,說名歿法。

3)未來的老與死的到來,將為疾病等種種災橫所逼迫苦惱的緣故,名破壞法。

8.滅法、離欲法

有離欲法者,謂過患相應故。T30766a

有滅法者,謂一切有為法皆有出離故。T30766a

由依現量能離欲故,能斷滅故,名於現法得離欲法及以滅法。

[]1)什麼是有離欲法?就是與過患相順、相和的緣故。什麼是有滅法?就是一切有為法,皆有出離的緣故。

2)由於依照現前的經驗,能夠捨離欲的緣故,能斷滅欲的緣故,稱為在現在的生命體中,能得到離欲的事情,以及滅的事情。

9.斷知法

當知此中,除離欲法及以滅法,由所餘相,略觀三世所有過患,由所除相,觀彼出離。若由如是過患、出離,遍知彼識,名善遍知。T30792a

[]應當知道在這當中,扣除離欲的事情,以及滅的事情,經由所剩餘的相貌,概略地觀察三世所有的過患。經由所扣除的相貌,觀察彼欲的出離。假設由於這樣觀察過患、出離,能周遍知道他的心識,稱為完善的周遍了知。

10.聖法印知見清淨

一切法中無有我性,名諸法印。即此法印隨論道理,法王所造,於諸聖身不為惱害,隨喜能得一切聖財,由此自然吉安,超度生死廣大險難長道,是故亦名眾聖法印。當知此中,由前名通達智,由後名善清淨見。T30792b

[]1)在一切法中,沒有我的體性,稱為諸法的印記。

2)就是這個法印隨順言論的道理,由法王所造作,對於眾多的聖人五蘊身不會帶來苦惱、傷害,如果能隨順、歡喜諸法是無我,反而能得一切聖人所具有的法財。由於這個法印,如同得到國王的印章,能通行無礙,自然而然吉祥平安,超越度過生死這條廣大、危險艱難、漫長的道路,因此,也稱為眾聖法印。應當知道在眾多的聖人的位置中,有學是前,無學是後。所以,有學的無我智,稱為通達智;無學的無我智,稱為完善、清淨的見解。

[參考]法印,佛光大辭典等

1)法,指佛法、佛教;印,即旗印、印記、標幟。法印係指佛教之旗幟、標幟、特質,乃證明為真正佛法之標準。

2)又印有真實、不動不變之義,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


VI.離慢

[參考]1.瑜伽師地論,卷90T30811c

若慢為因,有三過患。離慢為因,有三勝利。

當知此中懷憍慢者,於涅槃界其心退還,由怖畏故,是名第一過患。

於諸惡行恒現行中,及於可愛諸雜染事,其心趣入,是名第二過患。

於涅槃界,深生怖畏增上力故,便能生起當來生等生死重病。如由怖畏增上力故,如是亦由於諸惡行,及於可愛諸雜染事,其心趣入增上力故,堪能生起當來生等生死重病。如生等病,眼等處癰,貪等毒箭,當知亦爾,是名第三過患。與此相違,當知即是離慢為因三種勝利。

[]若是慢作為原因,有三種過患。若是遠離慢作為原因,有三種殊勝的利益。

1)哪三種過患?

a)應當知道在這裡,假使內心懷有憍慢的人,對於涅槃界,他的道心會退失還回,由於內心生起恐怖、害怕的緣故,這稱為第一種過患。

b)對於眾多的惡行,恒常令其現前活動,以及對於可愛的眾多夾雜染污的事情,他的心趣向、進入,這稱為第二種過患。

c)對於涅槃界,深深地生起恐怖、害怕的強大力量的緣故,就能夠生起當來世的生老病死等的生死重大的病苦。像由於恐怖、害怕的強大力量的緣故,這樣也由於眾多的惡行,以及對於可愛諸雜染的事情,他的心趣向、進入的強大力量的緣故,有能力生起當來的生老病死等的生死重大的病苦。就像生等病,眼等六處是生起癰的地方,貪等三毒是箭,應當知道也是如此,這稱為第三種過患。

2)和這三種過患互相違反,應當知道就是捨離慢作為原因的三種殊勝利益。


VII.三三摩地

1.空三摩地

1)復次,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謂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心住一緣。當知空性略有四種: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我所等。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三者、內空,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四者、外空,謂於五欲,空無欲愛。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此中,緣妙欲想,名為色想;此想所起貪欲斷故,說為外空。

[]復次,三種三摩地。什麼是空三摩地?對於有情識與情愛的主體、正活著的生命體及養育未來的生命體、數數取得各種趣的果報體等,能捨離我執,心安住於無我的所緣中。應當知道空性,大略地說有四種不同:一、觀察空,就是觀察五蘊等諸法是空,因為沒有常、沒有樂,乃至觀察五蘊等諸法是空,因為無我與無我所等。二、修彼觀察空所成就的果是空,就是心對於一切境不動搖,因為解脫一切煩惱,所以沒有貪、瞋等一切煩惱,就是空。三者、內身是空,就是對於自己的五蘊身,不會分別我、我所及我慢等,而形成一切錯誤的執著,沒有我、我所、我慢的執著就是空。四者、外境是空,就是對於外境的五欲,無有欲求、無有愛著就是空。譬如佛說:我已經超過一切有色想的緣故,對於外境的空,經由親身修行而體證,圓滿成就於五欲無求而住,乃至廣說。在此段經文中,心攀緣於五欲,而認為五欲是美妙的,就名為色想;認為五欲是美妙的就會生起貪欲心,因為斷滅這個貪欲的緣故,說為外空。

《披尋記》四一四頁:觀察諸法空無常樂等者:諸行生滅,是故無常。有漏麤重,是故無樂。除蘊體外,餘不可得,是故無我、我所。等言,等取不淨應知。此觀察空,亦名應所修空,由於內外二種境界觀察修習故。


2)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時作意思惟外空,或時作意思惟內空。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證會。設復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便應作意思惟無動。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復苦想。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等動。由彼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便於二空心俱證會。

[]又修行者,由於想要體證彼聖者所證的空,或有時候作意觀察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是空的,或有時候作意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我的。由於觀察空,或有時候觀察內、外空性。因為這個觀察內、外空的力量,內心完全證悟、契會。又假設此修行人,在觀察此內、外空的時候,不能體證、契會的話,便應該作意、思惟無動。所說的無動,就是觀察內五蘊、外五境是無常、變異、苦惱。這樣思惟,便不為那個我慢等煩惱所動搖。由於彼修行者,於內五蘊不計著是我、我慢,乃至於外五境無所希求、無所愛著,因為這些煩惱不能動搖他的心的緣故,對於內外空,心就能夠完全體證、契會。


2)無願三摩地

云何無願心三摩地?謂於五取蘊,思惟無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緣。

[]什麼是對於五取蘊無有願求心的三摩地?就是對於五取蘊,思惟觀察是無常,或思惟觀察是苦,心安住於無常或苦的所緣境。


3)無相心三摩地

云何無相心三摩地?謂即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

[]什麼是無相心三摩地?就是對於那個種種取蘊的不現前,思惟觀察取蘊滅是寂靜的,心安住於無取蘊相的所緣境。


4)若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故名空性。

[]在此五蘊裡面沒有彼執著的我,由此無我的道理,觀察此五蘊為無我、空,所以名為空性。

《披尋記》四一六頁:若於此處至故名空性者:於自內身無我、我所故觀為空,是名內空。於外五蘊實無可愛,故觀為空,是名外空,義如前說。今此總說彼空道理,是名空性。


即所觀空,無可希願,故名無願。

[]就所觀察的五蘊是無我、空,因為五蘊是無常、變異、苦,於此沒有希願,所以名為無願。

《披尋記》四一七頁:即所觀空無可希願等者:所觀事中,空無我、我所等,唯是無常苦所攝受,深為厭逆,故無希願,是名無願。


觀此遠離一切行相,故名無相。

[]觀察此無生無滅的境界裡面,遠離一切有為的相,所以名為無相。

《披尋記》四一七頁:觀此遠離一切行相等者:此謂涅槃,唯有為滅之所顯故,由是說言遠離一切行相,依此建立無相三摩地。

[]觀此遠離一切行相等者:此就是涅槃,僅僅是有為法滅了之後,才能顯示出來。由此說遠離一切有為法的相,依此建立無相三摩地。


5)何故此中,先說空性,餘處宣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後方說空?謂若無無我,無常、苦觀終不清淨,要先安住無我之想,從此無間方得無願。是故經言:諸無常想,依無我想而得安住,乃至廣說。彼於無常,觀無我已,不生希願,唯願無相,專求出離,故此無間,宣說無相。

[]為何在此三三摩定中,先說空性,次說無願,最後說無相心三摩地呢?在其餘的地方,卻先宣說無常的緣故,所以苦;苦的緣故,所以無我空。為何最後才說空呢?因為若沒有無我觀,無常、苦觀終究是不能斷煩惱,不能得清淨。所以,一定要先安住在五蘊無我觀,從此五蘊無我觀無有間斷,修無常、苦觀,才能得到無願心三摩地,才能得清淨。因此經上說:對五蘊觀無常想,需要依賴無我想,才得以安住此無常想,乃至廣說。彼行者於五蘊的生滅無常,觀為無我之後,於五蘊不生起希求、意願,唯獨對於無相心三摩地生起希求、意願,專一希求出離此五蘊,所以從此無願心三摩地,無間宣說無相心三摩地。



15.雜阿含556

1.無相心三摩地

1)云何無相心三摩地?謂即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

[]什麼是無相心三摩地?就是對於那個種種取蘊的不現前,思惟觀察取蘊滅是寂靜的,心安住於無取蘊相的所緣境。

2)如經言: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廣說。云何名為不低不昂?違、順二相,不相應故。

[]像經上說:無相心三摩地,就是不低下、不高昂,乃至廣說。什麼叫做不低下、不高昂?就是不與違逆的過患相,也不與順樂的功德相,相對應的緣故。

《披尋記》四一四頁:違順二相不相應故者:於一切相深見過患,令心厭背,是名為違。於無相界見勝功德,心樂攝受,是名為順。

[]對於色、受、想、行、識這一切法,深深地見到無常苦的過患。如是思惟能令心低下而厭離、背棄五蘊,這稱為違。對於無諸取蘊相的境界,能見到寂靜的殊勝功德。如是能令心高昂,樂於攝受這個無相的境界,這稱為順。

cf.雜阿含556-557經:

若無相心三昧不涌、不沒,解脫已住;住已解脫,此無相心三昧智果、智功德。

3)又二因緣入無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無相界故。由不思惟一切相故,於彼諸相不厭不壞;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於無相界正思惟故,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故名不昂。

[]又有二種因緣,才能證入無相定。第一,不思惟一切有過患的種種相的緣故,心若無分別,就是無相。第二,正思惟無相界的緣故。由於不思惟有為有漏這一切相的苦惱境界的緣故,對於那些老病死的相,沒有厭離心,也沒有破壞。就是說內心裡不要行動,不要去作意思惟,所以稱為不低下。對於無色、受、想、行、識的相,去思惟的緣故,對於彼無相不堅執著,所以稱為不昂。

4)此三摩地,略有二種:一者、方便,二、方便果。言方便者,數數策勵,思擇安立,於彼諸相,未能解脫,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彼復數數自策、自勵,思擇、安立,方能取果,解脫隨相。

[]此無相三心摩地,簡略說有二個階段:第一,修習三摩地的方便,第二,修習三摩地的方便所成就的果。所說的修習三摩地的方便是如何呢?最初,一次又一次的警策自己、勉勵自己,思惟、觀察,將心安立於諸取蘊滅的無相界。然而對於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老、死這一切的相,隨逐於心,不能捨離,不能解脫。為什麼呢?因為隨逐於相的心識,於時時中擾亂心的緣故。彼行者又一次又一次的警策自己、勉勵自己,思惟、觀察,將心安立於諸取蘊滅的無相界,才能獲取無相的境界,成就其果,心不再隨逐於一切相。

《披尋記》四一五-四一六頁:言方便等者:於方便中,數數策勵思擇安立諸取蘊滅,無一切相,然即於彼諸安立相未能解脫,以有分別影像故,此影像心,名隨相識。所言隨者,是相似義。《顯揚》頌云:彼影像隨觀,義與此同(顯揚十九卷十七頁)此說方便分。又復數數策勵思擇安立,方能攝取彼方便果解脫隨相,此說方便後位。

5)於此解脫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若數策勵思擇安立,方得住者,雖名解脫,非善解脫。

[]在這個解脫隨相的基礎上,又進一步不再自己鞭策、勉勵,思惟觀察,就能任運而住,離一切相,所以稱為非常好的解脫。如果需要數數地鞭策自己、勉勵自己,思惟觀察,安立於無相,才能得到安住於無相的心三摩地的話,雖然名為解脫,卻不是善解脫。


6)又曉了果、曉了功德者,謂煩惱斷究竟故,現法樂住究竟故。又復滅、道,俱應曉了。即此二種,隨其次第,名曉了果、曉了功德。又諦現觀、阿羅漢果,俱應曉了。於見道位中,名曉了果;阿羅漢果,名曉了功德。

[]又對於無相心三摩地的果及功德應當徹底通達,究竟斷煩惱的緣故,是對於果的徹底通達;現在能究竟安住於三昧樂中的緣故,是對於功德的徹底通達。又通曉滅諦,就是曉了果;通曉道諦,就是曉了功德。又於諦現觀所得到的智慧,就是曉了果;於得到阿羅漢果時所成就的智慧,就是曉了功德。於見道位中諦現觀,就是曉了果;得阿羅漢果,就是曉了功德。

《披尋記》四一六頁:又曉了果、曉了功德等者:謂即於彼作證法中,諸解脫智廣為他說,宣揚開示,是名曉了。彼作證法,果及功德有三差別。初二差別,唯約阿羅漢果為釋,文易可知;第三差別,約四沙門果釋,由諦現觀通得前三沙門果故。依自所證能為他說,是故於見道位,名曉了果。阿羅漢位,諸漏已盡,所作已辦,世出世間所有功德皆已作證,是故於彼名曉了功德。

[]又曉了果曉了功德等者:對於彼行者修習所體證的法之中,能以所得的諸解脫智,詳細為他人解說、宣揚、開示,是名曉了。彼行者作證法就是果及功德,有三種不同。第一、第二的差別,僅就阿羅漢果作解釋,文字容易可以了知。第三差別,就四沙門果來解釋,由於諦現觀,不但是阿羅漢果,也通於前三果。此中的諦現觀就表示是前三果,加上阿羅漢果,就是四沙門果。依自己所體證,能為他人說,所以在見道位,名為曉了果。於阿羅漢位,諸漏已盡,所作已辦,世出世間所有功德皆已作證,所以對於彼稱為曉了功德。


II.於聖教中無乖諍者,所謂大師及諸弟子若義、若句、若文,於文、句、義,平等、潤洽,互相隨順,非如異道,施設見解,種種非一,差別不同。第一句者,所謂前句。若以此句問於初一,即以此句而問第二。設於初一,依蘊而問,復於第二,依餘問者,便不得名與第一句,平等、潤洽,互相隨順。

[]於聖教中無乖諍者,所謂佛陀及諸聖弟子的文句義,就是大師的文句義,和諸弟子的文句義是平等、無差別,都是相益、相合,互相隨順的。不同於其他外道施設的見解,各式各樣的不一致,是有差別,不一樣。第一句,就是前面這一句。若用這一句,問第一個人,然後用這一句,去問第二個人。第二個人講的和第一個人講的一樣,無差別。這就是沒有乖諍。假設對著第一個人依據五蘊來問,又對著第二人依據其餘主題來問,就不能算是和前一句平等無差別,互相和合,互相增益,互相隨順。

《披尋記》四六○頁:於聖教中無乖諍等者:謂諸聖教前後法義相應而無乖違,是名平等潤洽,互相隨順。由是不為諍論安足處所,名無乖諍。非如外道種種意解、別異意解、變異意解,互相違背,共興諍論故。



16.雜阿含743

1.建立四無量義

復次,云何建立四無量定?謂諸有情有三品故,一者、無苦無樂;二者、有苦;三者、有樂。如其次第,欲與其樂,欲令離苦,欲令其樂永不相離。

[]復次,為何建立四無量定?因為所饒益的有情,有三種品類的緣故。哪三類?第一類眾生,沒有苦惱也沒有安樂;第二類眾生,有苦惱;第三類眾生,有安樂。如前所說的次第,對於無苦無樂的眾生,想要給與快樂;對於有苦惱的眾生,想要使他遠離苦惱;對於有安樂的眾生,想要使他的安樂,永遠不相離。


1)於彼作意,有四種故,如其次第,建立四種:謂由與樂作意故,拔苦作意故,樂不相離隨喜作意故,建立前三;即於此三,欲與樂等,為欲令彼不樂、思慕不染污作意故,瞋恚不染污作意故,貪欲不染污作意故,建立於捨。

[]對於彼三類有情作意觀察,有四種不同的緣故,如有情的次第,建立四種差別:對於無苦無樂的眾生,由於給與快樂的作意故;對於有苦惱的眾生,由於拔苦的作意故;對於有安樂的眾生,想要使他的安樂不相離,隨順歡喜的作意故,所以建立慈、悲、喜;還是以此三類有情為對象,對於無苦無樂的眾生,想要令他內心不會被不快樂、思慕所染污;對於有苦惱的眾生,想要令他內心不會被瞋恚所染污;對於有安樂的眾生,想要令他內心不會被貪欲所染污,因此建立捨。

《披尋記》四二○頁:即於此三至建立於捨者:謂欲與樂,為欲令彼不為不樂,及思慕之所染污,是名不樂思慕不染污作意。欲拔其苦,為欲令彼不為瞋恚之所染污,是名瞋恚不染污作意。欲樂不離,然欲令彼不為貪欲之所染污,是名貪欲不染污作意。由令不染三種作意,是名第四作意建立於捨。


2)經言:以慈俱心,乃至廣說。現前饒益故,名慈俱。饒益相故,名慈善友。其饒益相,略有二種:一、欲利益,二、欲安樂。此二種相,一切無量之所顯示。

[]經上說:心和慈在一起活動,乃至廣說。現前給人豐富的利益的緣故,名為慈俱。慈具有饒益相貌的緣故,所以稱慈為善友。慈的饒益相貌,簡略地說有二種:第一,想要利益他人;第二,想要令人安樂。此二種饒益相貌,在一切四無量中都可以明顯地表示出來。

cf.雜阿含567

無量三昧者,謂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普緣,一方充滿,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憎、無恚,寬弘重心,無量修習,充滿諸方一切世間普緣住,是名無量三昧。


3)無怨者,離惡意樂故。無敵者,離現乖諍故。無惱害者,離不饒益事故。廣者,所緣廣大故。大者,利益安樂思惟最勝故。無量者,果無量故,如四大河,眾流雜處。善修習者,極純熟故。

[]所說的內心無怨,是因為內心遠離惡的意圖的緣故。所說的沒有敵對的人,是因為遠離現前語言上的不合、諍論的緣故。所說的無惱害,是因為遠離以身造作不饒益事的緣故。所說的廣,是因為所觀察的對象非常廣大的緣故。所說的大,是因為想要利益他、想要安樂他的思惟是最殊勝的緣故。所說的無量,是因為所得的果無量的緣故,就像四條大河,是許多的小水流會集之處。所說的善修習,是因為極度的純熟的緣故。

《披尋記》四二○頁:果無量故等者:謂緣無量有情為境,生無量福,引無量果故。

[]果無量故等者:以利益的思惟、安樂的思惟,去緣無量的眾生,就能生無量的善種子在你心裡面。將來成熟了就引出來無量無邊的果報。


4)設有問言:慈俱等心,有何等相?故次答言:勝解遍滿具足而住。勝解遍滿者,增上意樂、勝解周普義。具足者,圓滿、清白故。住者,所修觀行,日夜專注,時專注故。

[]假設有人這樣問:慈俱等心,有什麼相貌呢?所以接著回答說:勝解遍滿具足而住。勝解遍滿是什麼意思?特別殊勝的意樂、有力量的觀想,此二都是普遍的意義。具足是什麼意思?是因為圓滿、清淨的緣故。住是什麼意思?所修的無量三摩地觀行,日夜專注於此,時時專注於此的緣故。


2.修習慈心為何所勝?修習悲、喜、捨心為何所勝?

1)問:如經言:善修習慈,極於遍淨,乃至廣說。此何密意?答:第三靜慮,於諸樂中其樂最勝,憶念此樂,修習慈心,慈最第一,故說修慈極於遍淨。

[]問:如經上說:能善巧地修習慈,最高的程度就是在於遍淨天,乃至廣說。經上這樣說,有何深意呢?答:因為第三靜慮在種種樂中,其樂最為殊勝。此修慈心者,以憶念第三靜慮的樂,來修習這個慈心,是最為第一,所以經上說:修慈極於遍淨。

cf.雜阿含743經:

比丘!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捨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


2)憶念空處,修習悲心,亦最第一。以修悲者,樂欲拔苦,無色界中,遠離眾苦,斷壞等苦,彼都無故。是故憶念無邊空處,修悲等至,作如是念:當令一切有苦有情,到無眾苦及所依處。

[]以憶念空無邊處定,來修習悲心,也是最為第一。為什麼?因為修悲心者,樂意、想要拔除一切眾生的苦惱,在無色界中,能遠離眾苦、斷壞等苦,彼無色界都沒有這些苦的緣故。所以憶念無邊空處,來修悲等至,作如是念:應當令一切有苦的有情,能夠達到像空無邊處定那樣沒有一切眾苦,及到達以空無邊處定為所依處。

《披尋記》四二○頁:無色界中遠離眾苦等者:無色界中無所依身,無身重擔苦、無四大乖違苦、無觸對變壞苦,是名遠離眾苦。觸對變化苦者:謂由手足塊石刀仗寒熱飢渴蚊虻蛇蝎所觸對時即便變壞,故此名斷壞苦,等言、等取,餘苦應知。


3)修喜定者,亦常憶念無邊識處,慶諸有情所得安樂,作如是念:當令一切有情之類受無量樂,猶如識處,識無限量。是故憶念識無邊處,修習喜定,為最第一。

[]如何修喜定呢?也是常憶念無邊識處,慶賀諸有情能夠得到識無邊處那樣的安樂,作如是念:應當令一切有情的類別,受用無量的樂,猶如識無邊處那樣的快樂,因為識無有限量。因此,以憶念識無邊處,來修習喜定,是為最第一。


4)修捨定者,亦常憶念無所有處,作如是念:無所有處無漏心地最為後邊,捨最第一,如阿羅漢苾芻,一切苦、樂、不苦不樂現行位中皆無染污,當令一切有情之類得如是捨。是故憶念無所有處,修習捨定,為最第一。如是一切皆是聖行,唯聖能修,故經宣說:覺分俱行。

[]如何修捨定呢?也常憶念無所有處,作如是念:在七種禪定中,可以修四念處來斷惑證真,得無漏的心地中,無所有處定是最後邊際,此處捨是最第一。為什麼呢?譬如已得阿羅漢的苾芻,在一切的苦、樂、不苦不樂顯現在心裏面的時候,皆清淨,沒有因苦起瞋,或因樂起貪,或因不苦不樂起癡等染污,應當令一切有情的類別得到如同阿羅漢這樣的捨。因此以憶念無所有處,來修習捨定,是最為第一。如是密意所說的一切四無量都是聖者所行,為何麼呢?因為唯獨聖人才能這樣修,所以經上宣說:四無量心是與七覺分同時行動。

cf.雜阿含744

云何比丘!修習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習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3.其他資料

1)vism.308-309(釋慈定的聖典文句)

慈俱——即具有慈。心——以心。廣——因(慈心)遍滿故為廣。依地(色界)故比(慈定)為大。以精練及以無量有情為所緣故為無量。捨了憎的敵故為無怨。捨了憂及無苦故說無憎。

2)T30,429c

慈俱心者,此即顯示於親怨中三品所緣利益意樂。若復說言:「無怨、無敵、無損害」者,此則顯示利益意樂有三種相。由無怨故,名為增上利益意樂。此無怨性二句所顯。謂無敵對故,無損惱故。不欲相違諍義,是無敵對。不欲不饒益義是無損害。

若復說言:「廣、大、無量」。此則顯示能引下中上品快樂。欲界快樂名廣。初二靜慮地快樂名大。第三靜慮地快樂名無量。

若復說言:「勝解遍滿具足住」者,此則顯示能引快樂定地勝解。又此勝解,即是能引快樂利益,增上意樂所攝勝解作意俱行。

3)大智度論,卷第二十,T25208c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捨。「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捨」名捨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喜心,為除不悅樂故;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

3-1)問曰:四禪中已有四無量心乃至十一切處,今何以故別說?

答曰:雖四禪中皆有是法,若不別說名字,則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寶物,不開出則人不知。若欲得大福德者,為說「四無量心」;患厭色如在牢獄,為說「四無色定」;於緣中不能得自在、隨意觀所緣,為說「八勝處」;若有遮道,不得通達,為說「八背捨」;心不調柔,不能從禪起次第入禪,為說「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緣遍照、隨意得解,為說「十一切處」。

3-2)若念十方眾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生法,名為慈;是慈相應受、想、行、識眾,是法;起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法和合,皆名為慈。名為慈故是法生,以慈為主,是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心數法,雖皆是後世業因緣,而但思得名,於作業中,思最有力故。悲、喜、捨亦如是。

3-3)是慈在色界。或有漏,或無漏。或可斷,或不可斷。亦在根本禪中,亦禪中間。三根相應,除苦根、憂根。如是等,《阿毘曇》分別說。取眾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諸法實相故無漏。以是故,《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一者、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

3-4)問曰:是四無量心云何行?答曰:如佛處處經中說:「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滿東方世界眾生,慈心得解遍滿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世界眾生。以悲、喜、捨相應心,亦如是。」

3-4.1)慈相應心者,慈名心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等煩惱。譬如淨水珠著濁水中,水即清。

3-4.2)無恚恨者,於眾生中,若有因緣、若無因緣而瞋,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無瞋恨。無怨無惱,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復次,初生瞋結名為瞋;瞋增長籌量,持著心中未決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是名惱。以慈心力除、捨、離此三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佛以是讚歎慈心。一切眾生皆畏於苦,貪著於樂;瞋為苦因緣,慈是樂因緣。眾生聞是慈三昧,能除苦、能與樂故,一心懃精進,行是三昧。以是故,無瞋無恨、無怨無惱。

3-4.3)a.「廣」、「大」、「無量」者,一大心分別有三名:「廣」名一方,「大」名高遠,「無量」名下方及九方。

b.復次,下名「廣」,中名「大」,上名「無量」。

c.復次,緣四方眾生心是名「廣」,緣四維眾生心是名「大」,緣上下方眾生心是名「無量」。

d.復次,破瞋恨心是名「廣」,破怨心是名「大」,破惱心是名「無量」。

e.復次,一切煩惱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為小;復小於此,故名瞋、恨、怨、惱。破是小中之小,是名「廣」、「大」、「無量」。所以者何?大因緣常能破小事故。「廣心」者,畏罪畏墮地獄故,除心中惡法;「大心」者,信樂福德果報故,除惡心;「無量心」者,為欲得涅槃故,除惡心。

f.復次,行者持戒清淨故,是「心廣」;禪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無量」。以是慈心,念得道聖人,是名「無量心」,用無量法分別聖人故;念諸天及人尊貴處,故名為「大心」;念諸餘下賤眾生及三惡道,是名「廣心」。於所愛眾生中,以慈念廣於念已故,名為「廣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德多故,名「無量心」。

g.復次,為狹緣心,故名為「廣」;為小緣心,故名為「大」;為有量心,故名為「無量」。如是等,分別義。

3-4.4)「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為修。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己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久行得深愛樂,愛、憎及中三種眾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隱。如是心遍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

3-5)「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以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

3-6)「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譬如給賜貧人,或與財物,或與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真珠;眾生緣、法緣、無緣,亦復如是。是為略說慈心義。

3-7)悲心義亦如是:以憐愍心,遍觀十方眾生苦,作是念:「眾生可愍,莫令受是種種苦,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心,乃至十方亦如是。」

3-8)問曰:有三種眾生:有受樂,如諸天及人少分;有受苦,如三惡道及人中少分;有受不苦不樂,五道中少分。云何行慈者,觀一切眾生皆受樂?行悲者,觀一切眾生皆受苦?答曰: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譬如鑽火,先以軟草、乾牛屎,火勢轉大,能燒大濕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悲、喜、捨心亦如是。

3-9)問曰: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捨心中取何等相?答曰:取受不苦不樂人相,行者以是心漸漸增廣,盡見一切受不苦不樂。

3-10)問曰:是三種心中,應有福德,是捨心於眾生不苦不樂,有何等饒益?答曰:行者作是念:「一切眾生離樂時得苦,苦時即是苦,得不苦不樂則安隱」,以是饒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時貪著心生;行悲心,或時憂愁心生;以是貪憂故心亂,入是捨心,除此貪憂,貪憂除故名為捨心。

3-11)問曰:悲心、捨心,可知有別;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樂與喜有何等異?答曰:身樂名樂,心樂名喜;五識相應樂名樂,意識相應樂名喜;五塵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先求樂,願令眾生得,從樂因令眾生得喜。如人憐愍貧人,先施寶物是名樂;後教令賣買得受五欲樂,是名喜。復次,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樂;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喜。復次,欲界中五識相應樂,初禪中三識相應樂,三禪中一切樂,是名樂;欲界及初禪意識相應樂,二禪中一切樂,是名喜;麤樂名樂,細樂名喜;因時名樂,果時名喜;初得樂時是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踊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遍身時,是名喜。

3-12)問曰:若爾者,何以不和合二心作一無量,而分別為二法?答曰:行者初心未攝,未能深愛眾生故,但與樂;攝心深愛眾生,故與喜。以是故,先樂而後喜。

3-13)問曰:若爾者,何以不慈、喜次第?答曰:行慈心時,愛眾生如兒子,願與樂。出慈三昧故,見眾生受種種苦,發深愛心憐愍眾生,令得深樂。譬如父母雖常愛子,若得病急,是時愛心轉重;菩薩亦如是,入悲心觀眾生苦,憐愍心生,便與深樂,以是故悲心在中。

3-14)問曰:若如是深愛眾生,復何以行捨心?答曰:行者如是觀,常不捨眾生,但念捨是三種心。何以故?妨廢餘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眾生樂,而不能令得樂;悲心欲令眾生離苦,亦不能令得離苦;行喜心時,亦不能令眾生得大喜。此但憶想,未有實事;欲令眾生得實事,當發心作佛,行六波羅蜜,具足佛法,令眾生得是實樂。以是故,捨是三心,入是捨心。復次,如慈、悲、喜心愛深故捨眾生難,入是捨心故易得出離。


4)最勝

1.成實論,卷第十二,T32337a

1)問曰:云何於無色界有四無量心,以色相故分別眾生,彼中壞裂色相,云何當有?答曰:無色眾生亦可分別。如經中說:當作有色及無色等。又經中說:修慈極遠得遍淨報,修悲極遠得空處報,修喜極遠得識處報,修捨極遠得無所有處報,故知無色中亦有無量。

2)問曰:一一地中有一無量心,非想非非想處無耶?答曰:一切處有一切,但修上慈故,生遍淨處,以諸業生相似果報故,謂求樂眾生者還得樂報。悲亦如是,由有身故多集諸苦,虛空中無色故。識處心於緣中深樂住故。捨極無所有處者,行者為想所疲惓故,入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亦無量,但以細微不了,故不說。又一切處,有一切,隨多故說。遍淨中,慈最上故如是等。又諸禪定中,四無量心受果報勝,以眾生緣故。

3)問曰:有論師言:是四無量但緣欲界眾生,是事云何?答曰:何故不緣餘眾生耶?應說因緣。佛於無量經中說:行者慈心普覆四方、上、下一切眾生,色、無色界眾生亦有無常,敗壞、墮諸惡趣,何故不緣?

4)問曰:有論師言:但生欲界行者能現入無量,是事云何?答曰:一切處生皆能現入。

5)問曰:若彼中生亦能現入,則福不應盡,常生彼中?答曰:如彼中亦現入禪等,諸餘善法而亦有退沒,慈等亦爾。

6)問曰:若有此理,何不速退?答曰:有如是業,雖有退因緣而不速退,如欲天等,雖有善業亦生惡道,是事亦爾。

7)問曰:行慈三昧者,何故兵刃水火不能害耶?答曰:是善福深厚,諸惡不加,亦為諸天所守護故。

8)問曰:經說:與慈俱修覺意,有漏、無漏云何俱修?答曰:是慈與覺意相順。

如經中說:若人一心聽法,則能斷五蓋,修七覺意。不可聽法,亦修覺意。

又經中說:汝等比丘修習慈心,我保汝得阿那含果,慈心雖不斷結,先以慈心集諸福德智慧利故,得聖道慧,能斷諸結,故說修慈得阿那含,與慈修覺亦復如是。

2..vism.324(四梵住所達的最高處)

諸比丘!(1)我說慈心解脫以清淨(解脫)為最上…

諸比丘!(2)我說悲心解脫以空無邊處為最上……

諸比丘!(3)我說喜心解脫以識無邊處為最上……

諸比丘!(4)我說捨心解脫以無所有處為最大」。

為什麼此等(四梵住)要這樣說呢?因為是它們的近依(強因)之故。即:

(1)慈住者是不厭惡有情的。當他(對有情)熟練不厭惡,而專注其心於不厭惡的青等的遍淨之色時則他的心進入那(遍淨色)中而無困難了。如是則慈為清淨解脫的近依(強因),更無過上,所以說()以清淨解脫為最上。

(2)悲住者,是對於為杖所擊等的色相而觀有情之苦生起悲愍的,故能善知色的危險。當他熟悉了色的危險,離去任何地遍等,而專注其心於出離了色的虛空之時,則他的心進入那(虛空)而無困難了。如是則悲為空無邊處的近依,更無過上,所以說()以空無邊處為最上。

(3)喜住者,固為隨觀由於各種可喜的原因而生喜悅的有情的識而生起喜,所以他的心是非常的理解於識的。當他次第的超越空無邊處而專注其心於虛空境相的識的時候,則他的心很容易的進入那識了。如是喜為識無邊處的近依,更無過上,所以說()以識無邊處為最上。

(4)捨住者,因為沒有思慮「願有情樂,或願其解脫痛苦,或願其不脫離所得的幸福及因為於勝義中解脫昔與樂等的執取、所以他的心(於勝義中)是不存在著執取之苦的。當他的心熟練了自勝義中解脫(苦樂等的)執取及自勝義中不存在著執取之苦而次第的超越識無邊處專注其心於勝義中的無有識的自性存在之時,則他,的心不難進入於無識了。如是則捨為無所有處的近依,更無過上,所以說()以無所有處為最上。

3.T25,211b-c

1)問曰:佛說四無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極遍淨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捨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云何言:慈果報應生梵天上?答曰:諸佛法不可思議,隨眾生應度者如是說。從慈定起,迴向第三禪易。從悲定起,向虛空處。從喜定起,入識處。從捨定起,入無所有處易故。

2)

a.慈心願令眾生得樂,此果報自應受樂。三界中,遍淨最為樂故。言福極遍淨。

b.悲心觀眾生老病殘害苦行者,憐愍心生。云何令得離苦?若為除內苦,外苦復來。若為除外苦,內苦復來。行者思惟有身必有苦,唯有無身乃得無苦,虛空能破色。是故福極虛空處。

c.喜心欲與眾生心識樂,心識樂者,心得離身如鳥出籠,虛空處心雖得出身,猶繫心虛空識處無量,於一切法中皆有心識,識得自在無邊,以是故喜福極在識處。

d.捨心者,捨眾生中苦樂,苦樂捨故得真捨法,所謂無所有處,以是故捨心福,極無所有處。如是四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



17.雜阿含754

12

1.云何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

復次,云何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當知善故,及無漏故,說名為聖。有五道支名此定因,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具有三種,所謂正見、正精進、正念。此中,薄伽梵總說前七道支與聖正三摩地,為因、為具。隨其所應,差別當知,謂由前導次第義故,立五為因;於三摩地資助義故,立三為具。

[]復次,什麼是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呢?先說明什麼是聖?應當知道,沒有煩惱的染污叫做善,沒有執著心叫做無漏,因為具有這二種理由,說名為聖。什麼是有因?有五道支,名為此定的因,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什麼是有具?具有三種,所謂正見、正精進、正念。在這裡,薄伽梵總要地說前面的七道支,是聖正三摩地的因與具。隨其所對應的因與具,差別的部分應當知道,因為在前面引導次第義的緣故,所以建立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此五為因;因為對於三摩地能資助義的緣故,所以建立正見、正精進、正念,此三為具。

《披尋記》四三一頁: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者:謂諸聖者所得正定,名聖正三摩地。此三摩地要以前七道支為因、為具,由是說言: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當知此中前七道支,非說見諦諸聖之所修習,謂諸異生若於是處,彼諸道支安立可得,即於是處亦名道支。如是諸義,準下應知。


1)云何正見等前導次第義?謂先了知:世間實有真阿羅漢、正行、正至,便於出離深生樂欲,獲得正見。

[]什麼是正見等是在前面引導的次第義呢?首先,了知:在世間上,真實是有阿羅漢,是依四念處正行,已到達涅槃正法。因此,對於出離生死,深深地生起歡喜心、希求心,因為信有阿羅漢與欲求解脫的內心活動,所以說已獲得正見。


2)次復思惟:何當出離居家迫迮,乃至廣說。

[]接著又這樣思惟:我也可以、應當出家,從狹窄的家出離,乃至廣說。

《披尋記》四三一頁:何當出離居家迫迮等者:謂以正見為依,起正思惟,作如是思,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閑曠,猶處虛空,是故應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正捨家法,趣於非家,是名出離家迫迮,乃至廣說。

[]何當出離居家迫迮等者:因為先有正見為依止,而後發起合道理的思惟,這樣思惟:在家的時候,都是煩惱,都是擾亂,猶如住在為塵垢所染污的屋子,不得安靜。離開家以後,從容自在廣大無邊,就像處在虛空,無障無礙自由自在。因此應該在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以正確的意志,棄捨這個煩惱的境界,來到沒有煩惱的地方來。


3)從此出家,受學尸羅,修治淨命,是名正語、正業、正命。

[]因此出家,出家以後,接受師長的教導,學習戒律,持戒,而且不斷的修治、改正自己,令生活所需的衣食住的財要如法。以對治貪、瞋、癡心,及此三心發出來的身業與語業。


4)此正見等,於所對治邪見等五,猶未能斷,還即依止此五善法,從他聞音,展轉發生聞慧正見。為欲斷除所治法故,又為修習道資糧故,方便觀察,次依聞慧,發生思慧;復依思慧,發生修慧。

[]這些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等五法,對於所要對治的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等五法,還沒能完全除斷。還是依止這五個善法,進一步,從善知識那邊或經論中聽聞佛法。從他聞法,或者從經論邊聞,然後自己思惟,思惟又去從他聞法,從他聞法自己又思惟,如此展轉不斷,才能夠發生聞的智慧,此時的聞慧就是正見。為了想要斷除所要對治的邪見等五法的緣故,又為了準備修習聖道所需要的資糧的緣故,必須運用善巧方便的智慧,來觀察所治法,觀察能對治道的資糧。怎麼去方便觀察呢?依據從經典上所聞的,從師長邊所聞的正法,發生思慧,又依據思慧,發生修慧。


5)由此正見,於諸邪見,如實了知:此是邪見。於諸正見,如實了知:此是正見,乃至正命。如實知已,為欲斷除邪見等故,及為圓滿正見等故,發勤精進。

[]由這聞思修三慧的正見,對於種種錯誤的想法,正確地知道:這是邪見。對於佛菩薩所說的正確的思想,真實知道:這是正見。乃至如實了知這是正思惟,如實了知這是正語,這是正業、正命如實了知。如實了知之後,為了想要斷除邪見等的緣故,及為了圓滿正見等的緣故,發勤精進。


6)若由此故,能斷所治,集能治法,令其圓滿,是名正念。此念即是三摩地分故,亦兼說正三摩地。若是時中,捨邪見等,令不復生,修正見等,令得圓滿。即於如是方便道中,亦能棄捨邪精進、念,兼能修滿正精進、念。若於是時,於彼諸法,能斷、能滿,即於此時,聖正三摩地,亦得圓滿。

[]若由此正精進故,就能引發正念。這個正念,能除滅所治的邪見、邪思惟等。為什麼正念能斷所治呢?因為正念能集起、能對治邪見等四念處這些法門,正念能令四念處圓滿。因為這個正念就是正定的一個因的緣故,所以說正念,也就兼說正三摩地在內了。若這個時候,精進於修四念住,能棄捨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使令它不再生起。修習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等,令得圓滿。在這樣的精進於四念住的方便道中,也能棄捨邪精進、邪念,同時也能夠修滿正精進、正念,這個時候是方便位。若是在這個時候,對於邪的八事能棄捨,對於正精進、正見、正念、正思惟等八事能圓滿。即在這個時候,聖正三摩地也獲得圓滿。


7)此中,由慧為導首,於增上戒,先自安處。次聞他音、如理作意及增上戒學,並為依止,於方便道中,發生增上心學及增上慧學。此中正念,名增上心學;正見、正精進,名增上慧學。如是三學,於修聖正三摩地時,皆得圓滿。

[]在這聖正三摩地中,是由前面信有真阿羅漢等正見的智慧為前導、為首要,先將自己安住在增上戒。其次就是聽聞佛法,思惟無常、無我等及增上戒學,此行者將心依止於這三項,在求聖道的方便中,引發生起增上心及增上慧。在這裡,正念就是增上心學。因為正念就是增上心學的開始,所以念力強的人容易得定。正見、正精進,就是增上慧。前面說的戒定慧三學,在修學聖正三摩地的時候,逐漸的圓滿,得無學道。


14-由三因緣修定行別---七定具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內定,心正一緣。謂趣入、安住、攝受因緣。若世間正見,了知定有施與等行,及此為依,了知居家迫迮、居家塵染等行,出離所引正思惟,名趣入因緣。既趣入已,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名安住因緣。於趣入因緣,安住因緣,及後方便作意隨行中,所有正精進、正念,名攝受因緣。

[]又八正道的前七種行就是三種因緣,能令修行的人,內心安住在滅諦而得定,此時,以滅諦作為心的唯一所緣境。哪三種因緣?就是趣入的因緣,安住的因緣,攝受的因緣。什麼是趣入因緣?若是世間人的正確思想,就是明白世間上決定有因果的道理。若布施就能得大富,若持戒能得到人天果報,若修學禪定能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決定知道有施與、持戒、修定的因果道理,有現世,也有來生,有生死凡夫,還有聖人,就是世間的正見。這正見為依止,進一步知道,在家生活的空間很狹窄,因為被欲所困,而不是廣大無邊的自由的境界。在家生活的時候,欲使令你染污,不清淨。因為感覺到居家生活的苦惱,想要出離,引發出想要出家的正思惟。所以正見與正思惟,名為趣向、進入出家的因緣。什麼是安住因緣?既然出離煩惱的家,來到非家以後,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戒,叫做令身安住的因緣。什麼是攝受因緣?在趣入因緣與安住因緣,及之後以止觀作為方便,令心作意於止觀,隨時安住於止觀行。這三種狀況中,所有的正精進,正念,名為攝受、積聚聖道的因緣。

《披尋記》五二八頁:又三因緣七種行故等者:八道支中正定為後,前七道支為三因緣,能證彼定,是故此中建立七種。三因緣者:一、趣入因緣,二、安住因緣,三、攝受因緣。七種行者:謂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此七種行與得正定為三因緣,如文可知。於攝受因緣中,當知正精進、正念,遍一切位,從其最初勝善法欲出家受戒,乃至修習寐寤瑜伽,皆遍隨行故。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皆為正精進念之所攝受,是故名為攝受因緣。此中方便作意,謂即瑜伽作意,應知。

29-八支聖道

1.彼於爾時,最初獲得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見聖諦迹。已永斷滅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修習三蘊所攝八支聖道。此中,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所攝;正語、正業、正命,戒蘊所攝;正念、正定,定蘊所攝。

[]1)那個修行人在那個時候,最初所得的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見聖諦跡,就是初開始,就是初果,他不是無學,還有學,得初果以後要繼續地修止觀,所以叫有學。在這個時候得未曾有,能見到苦集滅道四種道理。跡就是道路,七覺支是見聖諦的道路。

2)成就七覺支有什麼功德呢?永久地消除見道位所攝的一切煩惱,把見道的煩惱完全消滅;簡單說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還剩下來修道所斷的煩惱還在,為了消除修道所斷的煩惱,就是要修習三蘊所攝的八支聖道。三蘊就是戒定慧。

3)這八聖道裏面有正見、正思惟、正精進這三法,是屬於智慧這一類。八正道裏面還有三個,就是正語、正業、正命,在三增上學裏面是屬於戒蘊,屬於戒法。八正道裏面有正念、正定,是屬於定蘊所攝。


2.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答:諸聖有學已見迹者,由八支攝行迹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名為八支聖道。

[]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

1)答:這一切聖人是有學的聖人,已經證入見道的境界,就是初果聖人。成就七覺支之後,還要繼續地用功修行,怎麼修行呢?就修屬於八聖道的行跡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行,有四種行;跡,有四種法跡。

a)就是無貪、無瞋、正念、正定。無貪、無瞋是成就戒的道路。受戒而能持戒清淨,就是因為不貪、不瞋的關係,所以戒增上學就會守護清淨。所以從無貪、無瞋就看出來戒清淨,它是戒清淨的跡。正念是增上定的行跡,成就增上定,就是因為有正念的關係,因為有正念就使令心能夠安住在所緣境不動。有正念,常念、數數憶念所緣境,心就不亂。正念是一種法跡。正定是正智的一種跡。

b)四種正行,就是苦遲通行、樂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速通行。苦樂都有遲、都有速。

b1)修行人如果成就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裏面修四念住的時候,因為定力淺的關係,想要得聖道就辛苦一點,就叫做苦遲通行,就是慢。根性若鈍的話,就會慢;根性若利也可能會快,苦也有遲、也有速。

b2)若是在無色界四空定裏面修四念住,他並不苦,因為無色界四空定裏面沒有苦。但是根性鈍的人,也是很慢才能得聖道;根性利,也就會很快;也有遲、有速的不同。若是得無色界的四空定,定力是很深,但是影響他的觀,使令觀不銳利,所以也可能使令他慢;若是他的根性利,也可能會快一點;所以這裏面也有遲、也有速。

b3)若是得到色界四禪的話,這是樂,也分根性有利、有鈍的不同。如果根性利,他會很快地得聖道,如果根性鈍也可能會很慢,所以苦樂都有遲、都有速。

2)已經見到聖道以後,由八聖道所攝的有四種正行、有四種法跡的正道,能夠沒有殘餘地斷除一切煩惱,對於解脫一切煩惱、見到真理,能夠究竟圓滿地成就。因為見到無我的真理,才能斷煩惱、得解脫。是故名為八支聖道。


3.當知此中,若覺支時所得真覺、若得彼已以慧安立如證而覺,總略此二,合名正見。由此正見增上力故,所起出離、無恚、無害分別思惟,名正思惟。若心趣入諸所尋思,彼唯尋思如是相狀所有尋思。若心趣入諸所言論,即由正見增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若如法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於追求時,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若屈、若伸,若持衣缽及僧伽胝、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或於住時,於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

[]1)當知這個八正道裏面這個正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七覺支的那個時候,所成就的真覺,就是見到無我的真理,那是真實的智慧,是無分別的智慧,是根本智。若成就真覺之後,用後得的智慧,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你的真覺的境界,就是如你所證悟的真理,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來覺悟他人,這是後得智。根本智和後得智合起來,名為正見。

a)什麼是真覺?真實的覺悟,這是根本的無漏智,無漏智是根本的,後得智是由根本智流出來。所以對後得智來說,這個真覺是根本智。它是無漏智,根本智是清淨無染污的,叫無漏。對於苦集滅道的四諦理,成就無分別的智慧。

b)從根本智不間隔,就是出觀、出定的時候,就是後得智,是有分別。有分別的時候,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

b1)得唯法智,唯獨是正法沒有我可得,只是色受想行識,只是眼耳鼻舌身意,我是不可得。

b2)得非斷智,這一切法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因緣是相續下去,不會作善沒有善報,作惡沒有惡報,不是斷。

b3)得非常智,一切法都是有生滅變化,所以也不是常。有生有滅就是不常,相續所以是不斷。

b4)得緣生行如幻事智,非斷、非常的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如幻如化不真實。所以,這個時候,通達無我的空性、也通達緣生行是如幻如化,這都是聖人的智慧,凡夫這兩種智慧都沒有成就。聖人因為自己覺悟,能善巧地為別人宣說苦集滅道的道理,就叫做以慧安立。由他的智慧能把他所覺悟的道理表達出來,叫做安立。別的人跟他學習,也能如他所證,也可以覺悟、也能證得。當知此即後得無漏的智慧。可見八正道的正見,是包括兩種智慧,和七覺支的擇法覺支有一點不同,擇法覺支是根本智。

2)這位聖人有正見的強大力量的原因,他所生起的出離的思惟、無恚的思惟、無害的分別思惟,就叫做正思惟。沒有錯誤的成分在裏邊,就是因為有正見的力量,他生起的思惟都是清淨的,就是出離的思惟,就是沒有貪欲,也沒有恚、也沒有傷害人的這種分別心,這樣的分別思惟就叫做正思惟。什麼是所起出離、無恚、無害分別思惟?就是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出離伺、無恚伺、無害伺。尋和伺就是粗細的不同。若是這個聖人出定以後,心裏面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就是由無分別的境界趣入到有分別的境界的時候,心裏面也有尋思。他的尋思,彼唯尋思出離、無恚、無害分別相狀這樣的清淨的思惟,對人都是有利益而無有傷害。就是眾生觸惱他,心裏面還是清淨無染污。

3)假設這個聖人由不言說進入到言說的境界的時候,即由正見增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的言論,叫做正語。他說出來的話都是合道理,但是不一定是好聽,是名正語。

4)因為身體還在,這位聖人還是有衣食住的這件事。他如法,不違背佛法,尋求衣服、飲食、或者諸坐臥的這些資具,還有病緣的醫藥、供身的什物,就是各式各式的用品。

a)於追求時,若往若還,正知而住,一來一往,心裏面總是安住在清淨無染的情況下,而不會有染污。就是好的、壞的,心裏面總是平靜。

b)若睹若瞻、若屈若伸、若持衣缽、及僧伽胝、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這些差別的種種的情況,心裏面也都是清淨。

c)這些事情都辦完,回到他的住處,對於已經追求來的衣服飲食等事,他在他住處,也可能是有行有住、或者坐、或者是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解勞睡就是疲倦的時候打一個盹,解除勞倦的睡,這個睡是解勞。也是正知而住,這叫做正業。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正知而住,叫做正業。住時有五種業,一者、身業,二者、語業,三者、意業,四者、晝業,五者、夜業,有這五種不同。若行、若住、若坐,此言顯示住時身業。若語,此言顯示住時語業。若臥、若默、若解勞睡,此言顯示住時意業。若習覺寤,此言顯示住時晝業、夜業、身業、語業。

5)他很誠實地追求衣服飲食乃至食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就是不虛妄,不表示自己有道德,就是誠實地向人有所求,就叫做正命,如果其中有欺誑性就變成邪命。


4.若遠離攝正語、業、命,彼於證得無漏作意諸覺支時,先已獲得。問:何故此名聖所愛戒?答:以諸聖者、賢善、正至,長時愛樂,欣慕悅意我於何時當正獲得諸語惡行、諸身惡行、諸邪命事不作律儀?由彼長夜於此尸羅深心愛樂,欣慕悅意,故獲得時,名聖所愛。獲得如是聖愛戒已,終不正知而說妄語,終不故思害眾生命,終不故思不與而取,終不故思行欲邪行,終不非法求衣服等。即由如是聖所愛戒增上力故,於修道時,乃至所有語業、身業、養命事轉,亦得名為正語、業、命。依止正見及正思惟、正語、業、命勤修行者,所有一切欲勤精進、出離勇猛勢力發起、策勵其心,相續無間,名正精進。成就如是正精進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無顛倒九種行相所攝正念,能攝九種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與正定。

[]1)若是遠離欺誑,就是實實在在、很誠懇、很真實地那樣的正語、正業、正命。那個修行人在七覺支的時候,就成就無漏的作意,一入定的時候,這個清淨心就現前。七覺支那個時候,在八正道之前就已經成就正語、正業、正命。什麼是遠離攝正語、業、命?即諸語惡行、諸身惡行、諸邪命事,不作律儀,就是得聖道的人的道共戒,此亦名為無漏律儀。因為得初果以後,他不到三惡道,因為不會有邪命的這件事,邪命的行為、欺誑人是要到三惡道受苦。得初果以上的聖人,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就表示他沒有三惡道的罪業,所以他的正語、正業、正命都是清淨,沒有欺誑性。

2)問:正語、正業、正命在三增上學裏邊是屬於增上戒。這個增上戒,又名為聖所愛戒,聖人對這個戒很愛護。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

答:這一切成就聖道的人,都是非常的賢善,滅除各式各樣的煩惱,長時期地愛樂這個戒法,關於戒,非常的歡喜。這個聖人對因果有決定的信心,對於善惡果報有決定的信心。作惡會得惡報,心裏不歡喜;做善能得善報,心裏歡喜。所以,若是感覺持戒清淨,他生歡喜心。到佛的境界才能達到沒有過失,所以聖人還是有這樣的心情,總感覺自己持戒還不足,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什麼時候我才能成就語惡行、身惡行、邪命的事情,這個不作的律儀。在沒得聖道之前,在加行位的時候,他就於此尸羅,深心愛樂欣慕悅意,所以得入聖道的時候,獲得聖道的時候,名聖所愛。

3)得入聖道之後,獲得如是聖愛戒已,終不正知而說妄語,就是很分明地知道是這麼回事兒,但是說謊話,叫做正知妄語,聖人決定不這樣。決定不會故意地把眾生命殺害,決定不會故意地偷盜人家東西,決定不會故意地行欲邪行,決定不會非法求衣服等,這時候是得聖道以後,就是道共戒的這種事情。

4)即由如是聖所愛戒增上力故,聖人持戒是這樣有強大的力量,你怎麼樣地苦惱,他不犯戒。因為見道以後他就是這樣子,所以到修道的時候乃至到所有他的語業、身業、養命的事業這些事情現前的時候,亦得名為正語、正業、正命,也是這樣。初見道的時候成就聖所愛戒,所以到修道的時候,一樣也是聖所愛戒。

5)以正見、正思惟、正語業、正命為依止,不斷地老是這樣修行的人,對其他的事情,想要修八解脫、修殊勝的法門的時候,也是要有欲、也要有勤、也要精進和有出離的勇猛,還有勢力發起,勇猛的勢力發起這件事,他能夠策勵其心,相續無間斷,這叫做正精進。正精進修行一個法門的時候,還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還是不違背這些事。

6)成就這樣正精進的聖者,最初發心修四念住,到現在還是四念住。四念住就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的這些事情,由這樣強大的力量故,得無顛倒、沒有錯誤的九種行相所攝的正念,由這個正念成就九種行相的心住,是名正念及與正定。就是有這樣的戒,也有這樣的慧,也有這樣的定,就是三學。


5.如是一切八支聖道,總立二種,謂無所作及住所作。無所作者,謂正語、正業、正命。住所作者,復有二種。謂奢摩他、毘缽舍那。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是毘缽舍那。正念、正定是奢摩他。

[]這八支聖道是八支,但是也可以分為二種來表示它的意義。哪二種呢?謂無所作及住所作。

1)什麼是無所作?他自然就不會有邪語、邪業、邪命。因為,正見、正思惟的力量,自然不會有惡語業、惡身業、和這些不法的事情。

2)什麼是住所作?復有兩種,謂奢摩他、毘缽舍那。正見、正思惟、正精進,這是毘缽舍那,就是修觀,精進地修觀,正見、正思惟都是觀。正念、正定,是止;這位聖者若得初果,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成功,還要繼續地修止觀,二果、三果乃至阿羅漢,阿羅漢還是止觀,他心裏面還是這樣修行。


6.如是清淨正語、業、命為所依止,於時時間修習止觀,能斷諸結無餘永斷,能得最上阿羅漢果。長時相續,名為修道,多時串習斷煩惱故。率爾智生名為見道,暫時智起,即能永斷諸煩惱故。由是因緣,正語、業、命於修道中,方始建立。由如是等,漸次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加行方便,是名菩提分修。

[]1)像前面文說的,清淨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所依止,就是以戒律為所依止,就是安住在清淨的律儀裏面。他時時地還修習止、修習觀,能斷各式各樣沒有斷的煩惱,把所有的煩惱,沒有剩餘地都斷除。永久的斷,就是斷種子。煩惱都斷除,得到四果阿羅漢,阿羅漢果在四果裏面是最殊勝,所以是最上。

2)修道時間是很長,不會一下子就成功,叫作修道。因為得初果的聖人還有欲界的煩惱,也有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有愛煩惱、還有見煩惱,所以不是短時間就能斷掉,要長時間、不斷地修習,才能斷煩惱。這樣,有時候出定、有時候入定、有時候要和人說話,所以裏邊也有正語、正業、正命的這些事情。所以在八正道裏面有正語、正業、正命。

3)見道是什麼意思呢?忽然間,無我無漏的智慧出現,叫做見道。見道時間是很短,暫時,就是很短的時間,這個智慧現起,就是把見道所斷的煩惱完全斷掉,他在定裏邊一直地沒有出定,這裏面沒有同人說話的問題,沒有正語、正業、正命這種事情。由是因緣,正語、業、命,在八正道裏面才安立出來,在七覺支裏面沒有安立正語、正業、正命。

4)由前面這麼多的這一大段文裏面說到漸次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加行方便,努力地修行,以此為方便。方便,有的時候表示智慧,有的時候表示行動;這裏就是表示行動,努力修行的行動。這就叫做菩提分修。



18.雜阿含568

I.三行

又有三法,是修行者觀身語意無常性觀趣入上首。一者、入出息,二者、尋伺,三者、想思。

[]又有三種法門,是修行的人觀察身語意的無常性,觀趣入三乘涅槃的首要條件。

一、入出息,是身體的活動,觀察入出息名阿那般那念。觀察時必須知道息有時入、有時出、有時長、有時短、有時冷、有時熱,有種種的情況,由此入出息故色身動轉,了知身是無常,因此能趣入三乘涅槃。

二、尋伺,是語言的活動,由尋伺才能發出語言。尋是粗的思惟觀察,伺是細的觀察,說話前一定有粗或細的思惟觀察才能開口,由彼行者觀此語行是無常性,因此能趣入三乘涅槃。

三、想思,這是內心的活動。想能取相,思是思惟,或者說造作,由想及思,才能發起意行。而心念剎那無常,也應觀此意行是無常性,才能趣入三乘涅槃。這三種觀法是幫助行者悟入無常的最好的途徑,能令行者不執著自他的身語意為常樂我淨,由此遠離顛倒妄想,乃至趣入三乘涅槃,稱為上首。

《披》又有三法等者:此中三法,所謂身行、語行、意行。如次配釋應知。

[]這其中的三法,是指身行、語行、意行。如它的次第配合解釋應該知道。身行就是入出息,語行就是尋伺,意行就是想思。有情的入出息常常在改變;尋思也是,說話也是常常在變,一下子說這樣,一下子說那樣;想思也是一樣。學習佛法也是要有諸行無常的智慧,因為佛法在演變當中,它有適應時空環境的一種調整,有時候會這樣,有時候會那樣子。如果沒有無常的智慧,一直執著一定是要牛奶那個樣子,不可以變成酥,不可以變成醍醐,就得不到最好的味道了。要有無常的智慧,才能適應變化多端的世界。


II.滅盡三摩缽底

1)復次,云何滅盡三摩缽底?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

[]復次,什麼是滅盡三摩缽底呢?此行者是三果聖人,已遠離無所有處定的欲,對於無所有處定不執著,不愛著。此行者,生起想要讓心暫時的安住不動,首先有這樣的作意,然後修滅盡定。修成功的時候,一切的心、心所法滅而不生起。

2)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定者,謂於此二心深生厭捨,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依滅盡相而入定者,亦復如是。

[]問:用什麼方法能進入此滅盡定等至呢?答:若是諸聖者,已經捨離無所有處的欲,或是依照非想非非想處的相,而入於滅盡定,這是一個方法。第二個方法,或是依照滅盡一切相,就是無相,就是內心不緣一切相,而入於滅盡定。如何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滅盡定呢?對於無所有處定的心,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心,這兩個心,深深的生起厭惡。想要再向前進步要有一個所緣境,若是棄捨非想非非想處,再向前進沒有所緣境,沒有所緣境,心就寂滅、不起,這叫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滅盡定。如何依滅盡相而入滅盡定呢?也是這樣。

《披尋記》四三六頁:謂於此二深生厭捨等者:下地麤想及與無想,是名為二。旣於此二生厭捨已,爾時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是故說言非想非非想處。今依彼處,暫安住想,作意無先,心求上進,心上進時,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三卷十五頁)由是說言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

依滅盡相至亦復如是者:此滅盡相,謂無相定,於一切想不思惟故。《顯揚論》說: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或復上進,或入無相定,或復上進,乃至廣說。(《顯揚》一卷十四頁)由是當知此滅盡相,即無相定;以此為依,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由是說言亦復如是。

[]依滅盡相至亦復如是者:此滅盡相,就是內心一切相都不現前,因為對於一切相都不思惟的緣故。《顯揚論》說:或是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由非想非非想處定這方法向前進步。或是入於無相定,由無相定這方法向前進步,乃至廣說。由是當知此滅盡相,即無相定。依無相定而入定,心不思惟一切相,就是沒有所緣境,心便寂滅,所以叫做亦復如是。

3)將欲趣入滅盡定時,有二種法,多有所作。謂奢摩他、毘缽舍那。云何奢摩他?云何毘缽舍那?云何此二多有所作?謂於此義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所有聖慧,名毘缽舍那。於此二中,隨闕一種即不能入滅盡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

[]將要趣入滅盡定的時候,有兩種法對進入滅盡定而言,有許多的作用。哪二法?就是止與觀。什麼是奢摩他呢?什麼是毗缽舍那呢?什麼是此二多有所作?在這個修滅盡定的意義中,由初禪到二禪,二禪到三禪到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八個次第定,就叫做奢摩他。在奢摩他裏面,修四念處觀身受心法是苦,是無常,是無我,是名為聖慧,是名為毗缽舍那。在這止觀二者之中,只要少一種,就不能進入滅盡等至;要具足此二個,才能趣入滅盡等至,因此這二法有許多的作用。

4)問:入滅定時,云何次第滅三種行?答:此有二種,謂行時、住時。若於行時,亦起言說,於初靜慮有此作用,有語行故。若於住時,從第二靜慮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種行次第而滅。當知出時,由逆次第,次第而起。

[]問:入滅盡定的時候,怎麼樣的次第滅除三種行呢?答:這裡有二種,活動的時候,住的時候。若是在活動的時候,內心裡面有尋伺,就會發出來種種的言論,這時候也是有意行,也有身行。在初禪的時候,有語言的作用。若是在住的時候,從第二禪以上,按照所住定的次第。這三種行按照次第就不現前了。應該知道從滅盡定出來的時候。和前面那個次第相逆。次第出來意行、身行、語行。

《披尋記》四三七頁:云何次第滅三種行者:行有三種:謂身行、語行、意行,入出息風名為身行,尋伺名語行,受想名意行。此三種行入滅定時,次第皆滅。

於初靜慮有此作用等者:初靜慮中有尋伺故,名有語行。由此語行為言說因,名有作用。

若於住時至次第而滅者:住次第定,是名為住。第二靜慮無尋無伺,名滅語行。第四靜慮無入出息,名滅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心求上進,竟無所得,無受想故,名滅意行。如是次第,滅三種行。

5)問:滅盡定中,諸心心法並皆滅盡,云何說識不離於身?答: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持轉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後時彼法從此得生。

[]問:在滅盡定中,一切心、心法都滅盡不起,如何說識不離於身呢?答:因為在沒有變壞的眼、耳、鼻、舌、身這些色根中,尚有能夠執持六轉識種子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沒有滅的緣故,之後,從滅盡定出來的時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從此阿賴耶識中轉識的種子,生起現行。

6)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入定,我當出定。正在定時,心寂滅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答:先於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

[]問:入滅盡定的時候,諸心心法滅,就是沒有分別,如何說:我將要入定,我將要出定?正在定的時候,因為心已經滅而不活動的緣故,心遠離分別,沒有加行。將要出定的時候,因為心先前已經滅,沒有分別,也不會作意。那要怎麼樣入定?怎麼樣出定呢?答:因為先前對於他的心,已能善巧地修習與對治的緣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善能入定,也能出於定。什麼是諸行呢?以非想非非想處定為依止,想要在再進一步,得不到所緣境,心寂滅,能入滅盡定。若是以無相定而入於滅盡定,不思惟一切相,心寂滅,能入滅盡定,這叫做諸行。什麼是諸狀、諸相呢?就是入定之前要作意:我現在要入滅盡定,什麼情況下我要出定。對那些行、狀、相,常常修習,極多修習,由於常常修習的緣故,自然可以入定,也可以出定。

7)云何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謂出定時,多由三境而出於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此三境,於出定時,如其次第,觸三種觸。

[]什麼是出滅盡定的時候,會觸到三種境界:一、是不動觸,二、是無所有觸,三、是無相觸?出定的時候,多數是由於三種境界才能出定的。哪三種境?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於這三種境界在出定的時候,按照這三種境界的次第,就接觸到前面那三種觸。

8)緣於有境而出定時,無有我慢擾動其心,謂此為我而起我慢,或計未來我當有等,乃至廣說。是故說言:觸不動觸。

[]緣於六根、六識的有境而出定的時候,不會執著六根六識是我,不會有我慢的煩惱擾動其心,而認為:我能入滅盡定,你不能。或是認為:將來我還是有怎麼怎麼地,各式各樣的虛妄分別,乃至廣說。此行者接觸到此六根、六識,卻沒有我慢的分別,所以不為我慢所動搖,因此說為觸不動觸。

9)緣於境境而出定時,無貪所有、無瞋所有、無癡所有。是故言:觸無所有觸。

[]緣於六種外境的境界而出定的時候,此行者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一切境界,沒有貪,也沒有瞋,也沒有癡,因此說為觸無所有觸。

10)緣於滅境而出定時,於一切相不思惟故,緣於滅境而出定時,於一切相不思惟故,緣無相界。是故說言:觸無相觸。

[]緣於無一切相的滅境而出定的時候,因為對於一切相不思惟的緣故,緣無相界,因此說為觸無相觸。



19.雜阿含206

14

1)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當樂空閑,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謂能遠離臥具貪著,或處空閑,或坐樹下,繫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閑。當知此言,顯身遠離。

[]復次,如世尊說:汝等苾芻!應當樂於空閑處,精勤地修習止觀行,就是內心安住於正奢摩他者。什麼是樂於空閑處呢?對臥具的貪著能遠離,或是居住在空閑處,或是坐在樹下,繫念所緣,令其顯現於眼前,乃至廣說,名為樂於空閑。應當知道此樂於空閑,表示身遠離聚落這些喧鬧的境界。

《披尋記》四四一頁:或處空閑等者:聲聞地說:山谷、巖穴、稻稈積等名空閑室。大樹林中,名林樹下。空迴塚間邊際臥坐,名阿練若。(陵本三十卷六頁)此中空閑及與樹下乃至廣說,如次應釋。

[]或處空閑等者:聲聞地說:山谷、或者是嚴穴、稻草堆積成的巢穴等,名為空閑的房子。在大樹林中,名為林樹下。於空閑處很遠的地方,或是墳墓的地方,或是最微薄的臥具,名為阿練若,就是寂靜處。此中空閑及與樹下,乃至廣說,如次應釋。


2)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當知此言,顯心遠離。

[]什麼是內心安住正奢摩他呢?若是能於內心,依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這九種次第,將心安住,這樣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應當知道此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表示內心的遠離。

《披尋記》四四一頁:顯身遠離及心遠離者:謂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是名身遠離。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亦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卷八頁)

[]顯身遠離及心遠離者:不和在家人同住,也不和其他的出家人在一起住,獨自一人沒有伴侶,是名為身遠離。遠離一切染污心,遠離一切無記心的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為心遠離。如聲聞地所說。


3)若樂處空閑,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毘缽舍那。若於毘缽舍那善修習已,即能引發於諸法中如實覺了。

[]若是樂於居住在空閑處,便能引發內心,令其安住正奢摩他。若是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毘缽舍那。若是對於毘缽舍那,能善修習之後,就從止觀中,引發出來清淨的智慧,對於五蘊諸法,能夠如實覺了無我。


I.內寂其心

[論說]依定所發如實智者,謂即依彼行相轉時,輕安所攝,清淨無擾,寂靜而轉,當知此行與前差別。又無常性,是一切行共相;苦性是一切有漏法共相。二如實智為依止故,當知如實能正顯了彼法二相。T30,809b


II.如實顯了

[論說]1.諸修斷者,略由五支攝受於斷,能於諸行如實顯了:一、由身遠離故,二、由心遠離故,三、由奢摩他品三摩地故,四、由毘鉢舍那品三摩地故,五、由常委所作故。T30,789b


III.所緣事

[論說]略有四種如實顯了行相道理智所緣事:T30,789c

謂住內法異生,於率爾墮境所起受中,不如實知增上力故,能令諸行流轉雜染;如實知故,能令清淨。[cs.65]

復有在眾異生,於欣後有等所依中,不如實知增上力故,能令諸行流轉雜染;與彼相違,能令清淨。[cs.66]

復有諸外道,於所愛樂虛妄分別定生喜愛所依行中,不如實知增上力故,能令諸行流轉雜染;與彼相違,能令清淨。[cs.67]

復有住於內法有學,依諸根境所有妄念,於餘殘行,不如實知增上力故,流轉雜染;斷餘殘故,便得清淨。當知於此一切品中,諸清淨品皆住內法,如是名為四所緣事。[cs.68]

[參考]類似經文

1.cs.206

比丘!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是如實知顯現。於何如實知顯現?於眼如實知顯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如實知顯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此諸法無常、有為,亦如是如實知顯現。

2.cs.207

當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已,則如實顯現。於何如實顯現?於眼如實顯現,如是廣說,乃至此諸法無常、有為,此如實顯現。

3.cs.367

比丘!禪思,內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老死如實顯現,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跡如實顯現。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如實顯現。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顯現。此諸法無常、有為、有漏如實顯現。

4.cs.368

當修無量三摩提,專精繫念,修無量三摩提,專精繫念已,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老死如實顯現,乃至行如實顯現。此諸法無常、有為、有漏,如是如實顯現。

5.cs.4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勤禪思,正方便起,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禪思,內寂其心成就已,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此苦聖諦如實顯現,此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

6.cs.429

當修無量三摩提,專心正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專心正念已,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此苦聖諦如實顯現,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



20.雜阿含207

1)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於三摩地,當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謂先總標,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以三事別顯修相。

[]復次,如世尊說:汝等苾芻!對於三摩地,應當精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這段經文先總標,對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面以無量、常委、安住正念,這三件事各別的顯示修行的相貌。


2)無量者,謂四無量。常委者,謂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安住正念者,顯於四念住,安住其心。

[]什麼是無量呢?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什麼是常委呢?常常修習,及詳盡修習的緣故。什麼是安住正念呢?表示將心安住在四念處。

《披尋記》四四二頁: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者:由於無量及住正念,勇猛無間,能常修習,能委修習,無懈無憚,是名常有所作,委悉所作。


3)何故說此三種修相?謂依二種圓滿故,一者、世間圓滿,二者、出世圓滿。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修正念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常委修故,於此二種速得通達;由此因緣,處二中說。是故但說三種修相。

[]為何說此三種修相?因為是依照二種圓滿的緣故,而說這三種相。哪二種圓滿呢?一個是世間圓滿,第二個是出世圓滿。因為修習四無量的緣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因為修習四念住的緣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因為常委修的緣故,對於此二種圓滿,很快地就能通達、成就;由於此常委修的因緣,此二圓滿才能成就,所以就放在這二者中來說出這個名詞。因此,但說三種修相。

《披尋記》四四二頁: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等者:前三無量,應知安樂意樂所攝,後一無量,應知利益意樂所攝;修習此故,堪能攝受增長無量最勝福德資糧,名能引發世間圓滿。菩提分法念住為先,修習此故,展轉殊勝證八道支,名能引發出世圓滿。


4)又無量者,顯奢摩他道。住正念者,顯毘缽舍那道。常委者,顯此二種速趣證道。又無量者,顯趣福德行。住正念者,顯趣涅槃行。常委者,顯趣二種速圓滿行。先於奢摩他善修習已,後與毘缽舍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種三摩地故,如實覺了所知境界。

[]又所說的無量,表示奢摩他道。所說的住正念,表示毘缽舍那道。所說的常委,表示令此二種止與觀,很快的趣入體證的道。又所說的無量,表示能趣入福德的修行。所說的住正念,表示能趣入涅槃的修行。所說的常委,表示令二種能趣入快速圓滿的修行。首先能善修習四無量心的奢摩他,然後此奢摩他和毘缽舍那才能在一起。因為修習此二種三摩地的緣故,能如實覺了所知的境界。

cf.雜阿含429

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專心正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專心正念已,如是如實顯現。云何如實顯現?謂:此苦聖諦如實顯現,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顯現。






21.雜阿含883

1)復次,如世尊言:修靜慮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廣說如經嗢柁南頌。云何等持善巧?謂於空等三三摩地得善巧故。云何非等至善巧?謂於勝處、遍處、滅盡等至不善巧故。

[]復次,如世尊所說:修靜慮者,或是有等持的善巧,而沒有等至的善巧。廣說如經上所說的攝頌。什麼是等持善巧呢?因為對於空、無願、無相此三個三摩地已得善巧智慧的緣故。什麼是非等至善巧呢?因為對於八勝處、十遍處、滅盡等至,不得善巧智慧的緣故。


2)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於十種遍處等至及無想等至,若入若出俱得善巧,非於三三摩地。云何俱善巧?謂於彼二俱善巧故。云何俱不善巧?謂於彼二俱不善巧故。如是於先所說等持、等至中,隨其所應,當善建立。

[]什麼是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呢?對於十種遍處等至,及無想等至,或者入,或者出,都已得善巧,而對於空、無願、無相此三個三摩地還沒有得到善巧。什麼是俱善巧呢?因為對於那二種,等持也善巧,等至也善巧的緣故。什麼是俱不善巧呢?因為對於那二種,等持也不善巧,等至也不善巧的緣故。這樣子在先前所說等持、等至中,隨順其已成就、未成就而對應,來建立此四句分別。

《披尋記》四四三頁:如是於先所說等持等至等者:先總標中,等持、等至說有多種,今指彼文,隨其所應當作善巧不善巧四句分別。於前文中,唯說空等三三摩地名為等持,及與勝處遍處滅盡名為等至,當知且舉少分為論,故於此中例於一切,故說如是理應有故。


3)又說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者,謂於等持名句文身,善知差別,非於能入等至諸行、狀、相差別。

[]又所說的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對於空、無願、無相此三種等持的名、句、文身,善知差別,然而對於如何才能進入等至的諸行、狀、相的差別,不能善知。


4)云何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謂如有一,善知能入隨一等至諸行、狀、相,亦能現入,而不善知此三摩地名、句、文身差別之相,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

[]什麼是等至善巧非等持善巧呢?譬如有一類人,對於如何才能進入八勝處等至、十遍處等至、滅盡定的等至中的任何一個等至的諸行、狀、相,能善知,也能在現前進入。但是不能善知此空、無相、無願三摩地的名、句、文身差別的相貌,也不能知道我已得、已入空、無相、無願三摩地的差別。


5)有諸菩薩,雖能得入若百、若千諸三摩地,而不了知彼三摩地名句文身,亦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乃至未從諸佛所聞,及於已得第一究竟諸菩薩所而得聽聞,或自證得第一究竟。

[]有一類諸菩薩,雖然能得入若百、若千,種種的三摩地,然而不能了知彼所入三摩地的名、句、文身,也不能知我已得入如是如是等持差別。沒有從諸佛那邊聽聞,也沒有從已得第一究竟諸菩薩的地方聽聞,或是自己尚未證得第一究竟。

《披尋記》四四三頁:已得第一究竟諸菩薩所者:菩薩十二住中最上成滿菩薩住,應知名到究竟地,由是此說第一究竟。就是第十法雲地。


6)云何為住?謂善取能入諸三摩地諸行狀相,善取彼故,隨其所欲,能住於定,於三摩地,無復退失。如是若住於定,若不退失,二俱名住。

[]什麼是住呢?對於如何才能進入諸三摩地的諸行、狀、相,能善取得,因為能善取彼諸行、狀、相的緣故,隨順其所想要的定,能夠安住於這樣的定中,對於三摩地,不會再退失。這樣子若是安住於定中,若是不從定退失,二種都名為住。


7)云何為出?謂如有一,於能入定諸行狀相不復思惟,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定地不同類法作意思惟,出三摩地;或隨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於定。

[]什麼是出呢?譬如有一類人,對於能夠進入定的諸行、狀、相,不再思惟;對於不定地,是屬於分別體相,與定地不同類別的法,作意、思惟,從三摩地出來。為什麼能出定?或是因為隨所作因的緣故,或是定所作因的緣故,或是期所作因的緣故,而出於定。

《披尋記》四四三頁: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等者:如五識身自性不定,名非定地,是名定地不同類法。然此唯說意識所緣,由是說言分別體相所攝。如有一類聞聲出定者,於爾所時彼三摩地相間相雜作意而轉,是故出定。如抉擇分說。(陵本六十三卷九頁)當知彼相此類所攝。

[]於不定地分別體相所攝等者:譬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識的自性是不定的,名為非定地,是名定地不同類法。然而這裡只說意識的所緣,因此說為屬於能分別的體相。譬如有一類聞聲出定者,如目犍連尊者入無所有處定,聽見聲音,出定。因為一剎那間就出定,一剎那間就入定,在那個時候,彼三摩地與散亂作意相間,相雜,而轉起,因此出定。如抉擇分所說。當知彼相此類所攝。


7-1)隨所作者,謂修治衣、缽等諸所作業。定所作者,謂飲食、便利、承事師長等諸所作業。期所作者,謂如有一,先立期契,或許為他當有所作,或復為欲轉入餘定。由此因緣,出三摩地。

[]什麼是隨所作呢?就是修理、整治衣缽等,各式各樣的事情。什麼是定所作呢?就是飲食、大小便利,承事師長等,種種所應該作的事情。什麼是期所作呢?譬如有一類人,入定之前,事先建立約定的時期出定。或許是為他人作一些事,或是為了想要轉到其餘的定,所以出定。由此三種因緣,從三摩地出來。


7-2)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麤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

[]什麼是行呢?有二種,第一種是對所緣要作種種觀察的內心活動,由這樣的內心活動,才能夠入定。譬如哪些?觀察欲界是麤劣、污穢、苦惱。觀察初禪是寂靜、微妙、安樂。觀察五蘊如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第二種是在各種定中,所有觀察的內心活動。

《披尋記》四四四頁:何等為行等者:此中麤行、靜行世間離欲道攝。病行、癰行、乃至無常行等,出世離欲道攝。此中等言,等取苦、空、無我,或復苦、集、滅、道,或復真如、法性、實際。如三三摩地有空、無願、無相行轉,如是所餘一切三摩地亦有各別行轉,是故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


7-3)何等為狀?謂於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復正入。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

[]什麼是狀呢?對於種種的定,接近於入定的時候,便有這種定的相狀會先顯現起來。由於這個相狀的緣故,彼行者自己能了知:我對於這樣相貌的定,不久就會進入,或是正在進入。彼教授禪修的師長,由於這個相狀的緣故,也能了知彼行者不久將會進入這樣相貌的定。


7-4)何等為相?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

[]什麼是相呢?有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是什麼呢?修定的時候,所觀察的相貌,是依分別心為體性。心中所現的影相,就是由心分別而現起的。由於所緣相貌的緣故,才能入定。因緣相是什麼呢?定的資糧,由此資糧的因緣,才能入定。什麼是定的資糧呢?隨順趣向於定的教誡和教授,積集諸定所行的資糧,修行的同時還有強烈的希望,有歡喜心。對於惑業苦的三有,心生厭患。對於令心亂與不亂的境界,審慎真實的了解。哪些令心亂呢?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這十種相出現的時候,心亂。五蓋的境界出現的時候,心裏也是亂。哪些令心不亂呢?觀察這是病行,這是癰行,這是箭行,是無常行,是空的,是無我的,心裏寂靜、不亂。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有哪些呢?或是怨敵、盜賊等人所作的逼惱,或是師子、虎、豹、狼諸恐怖事等非人所作的逼惱,或是白天吵鬧,夜晚多種音聲所作的逼惱,或是支持生命所需的衣食住行,不容易得到,尋求衣服等甚為艱難,乞食難得所作的逼惱。

《披尋記》四四五頁:修俱行欲厭惡有心者:修俱行欲,謂取欣樂相。厭患有心,謂取厭離相。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二卷一頁)或人所作等者:此釋他所逼惱諸差別相。謂所居處,若有怨敵、盜賊、師子、虎、豹、狼、諸恐怖事,是名或人所作、非人所作之所逼惱。又彼處所,晝時憒鬧,夜多音聲,是名音聲所作之所逼惱。又彼處所,隨順身命眾具不易可得,求衣服等甚為艱難,飲食支持有所匱乏,是名功用所作之所逼惱。


8)云何調善?謂若三摩地猶為有行之所拘執,如水被持;或為法性之所拘執,不靜不妙,非安隱道,亦非證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調善,不隨所樂安隱而住。與此相違,名為調善。

[]什麼是調善呢?若是修禪定的時候,還要特別的努力來控制自己,就像流動的水裝在瓶子裏面才能控制住,這樣不能算是調善。或是被世間上的事情所拘執,內心煩惱不能寂靜,愛著自己的成就不是妙事。或是修道的時候,感覺不安隱、不隱固,容易失掉所得,這也不能叫做調善。或是沒能達到二禪以上。上面這樣的三摩地,不算是調善。不能隨著你所歡喜的,安隱而住,這就叫做不調善。與前面所說的這些互相違背,名為調善。

《披尋記》四四五頁:不靜不斷等者:所治煩惱未永寂靜是名不靜。自地煩惱愛味相應,是名不妙。所得之道有退轉故,是名非安隱道。未得無尋無伺地故,是名亦非證得心一境性。

cf.雜阿含1246

比丘於諸三昧有行所持,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


9)云何猶為有行拘執?謂由誓願俱行思故,制伏外緣,持心於定。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不令內心於外流散。故作是說:如水被持。

[]什麼是還為有行所控制呢?由於內心的誓願與努力地修行的緣故,才有力量制伏外邊礙障的因緣,把持住心,令其安定。又對於作意,要經由努力,止觀方能運轉,不讓內心向外流動、散亂。因此說:就像水被障礙住,不能向外流出去。

《披尋記》四四五頁:謂由誓願俱行思故等者:此中誓願,謂欲令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由是其心不為外境之所纏擾。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卷七頁)思與俱行,名俱行思。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等者:前作意中說有四十作意,當知此為力勵運轉作意所攝。謂修始業未得作意者所有作意故。(陵本十一卷十七頁)


10)云何法性之所拘執?謂觀下地為麤法性,觀於上地為靜法性。寂靜、微妙,得安隱道,及能證得心一趣性,如五聖智三摩地中,已略解釋。

[]什麼是為法性所控制呢?修定的時候,內心思惟欲界是麤劣的性質,觀察色界初禪是寂靜、微妙的性質。這樣作觀的時候,能調伏欲,令欲得寂靜,能離欲。因為需要常觀麤法性、靜法性,才能入定。所以為此觀上厭下所約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寂靜的,是微妙的。能成就安隱的聖道。及能證得令心安住在一個境界。這些如同在五聖智三摩地中,已經解釋過。


11)云何所行?謂三摩地所行境界。由所得定過此已上不能知故。如初靜慮不能觀見第二靜慮,如是根度、數取趣度,亦不能知。

[]什麼是所行呢?就是三摩地所活動的境界。為什麼?因為超過你所得到的定以上的境界,你不能知道的緣故。譬如說,成就初靜慮的人,不能觀見第二靜慮的事情。同樣的,根性的限度、範圍,人的限度、範圍,各有差別,也不能知道,所以不能以下劣的程度去了解上勝的境界。


12)云何引發?謂能略攝廣文句義,及能成辦諸勝功德。

[]什麼是引發呢?就是能從少略的文句,引發出許文句的意義,且能成辦種種殊勝的功德,譬如說是無諍三昧,願智三昧,乃至四無礙解,乃至到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乃至到佛的功德。


13)云何等愛?謂慚愧、愛、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護、戒護,及無悔等,樂為最後,由隨樂故,心便得定。與此相違,名不等愛。云何等愛亦不等愛?謂如有一,於慚愧等少分成就,少不成就,謂具慚愧而無愛敬,乃至廣說。

[]什麼是平等的愛護呢?就是慚愧、對善法的愛、對三寶有敬信,以合道理的方式思惟、明記不忘、了知現前心念是對或錯、守護六根、守護所受的戒,及沒有犯戒的緣故,沒有後悔等等,以樂為最後。因為內心常常隨順安樂的緣故,心就容易得定。對於這些法,都能愛護,就容易得禪定。與此相違,名為不等愛,不易得定。什麼是等愛亦不等愛呢?譬如有一類人,對慚愧等這些法,少部分成就,少部分不成就,就是具足慚愧,但沒有愛敬,乃至廣說。


14)云何為增?謂所得定,轉復增長。

[]什麼是增長呢?修習所得到的定,繼續令其增長,譬如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又到了初禪,由初禪到二禪,三禪,就是繼續增長。

15)云何為減?謂所得定,還復退失。

[]什麼是減退呢?修習所得到的定,又令其退失,譬如由初禪退失,心也不寂靜,得到輕安樂,也沒有了。

16)云何方便?謂趣彼二道。又止、舉、捨,當知如前止等相中,已具分別。

[]什麼是修禪定的方便呢?趣彼禪定有止觀這二個方法。又止、舉、捨,當知如前止等相中已具分別。

22.雜阿含1246

1)復次,《盪塵經》中,佛世尊言:當如陶鍊生金之法,陶鍊其心,乃至廣說。如是等義,云何應知?謂陶鍊生金,略有三種:一、除垢陶鍊,二、攝受陶鍊,三、調柔陶鍊。除垢陶鍊者,謂從金性中,漸漸除去麤、中、細垢,乃至惟有淨金沙在。攝受陶鍊者,謂即於彼鄭重銷煮。調柔陶鍊者,謂銷煮已,更細鍊治瑕隙等穢。

[]復次,在盪塵經中,佛、世尊說:應當如同陶鍊生金之方法,陶鍊自己的心。乃至廣說。這些經文的意義,應該如何解說才能知道呢?就是陶鍊生金的方法,簡略的說有三種:第一,是除垢陶鍊。第二,是攝受陶鍊。第三,是調柔陶煉。什麼是除垢陶鍊呢?從含有金子的礦石中,漸漸地除去麤、中、細的垢,一直到只剩下清淨的金沙。什麼是攝受陶鍊呢?就是對著彼金沙重覆地消融煮沸成液態。什麼是調柔陶鍊呢?銷煮成液態之後,更加細緻地加熱排除縫隙等垢穢。


2)如金性內所有生金,種性位中心淨行者,當知亦爾,謂堪能證般涅槃者。問:從何位名心淨行者?答:從得淨信,求出家位。此於在家及出家位,有麤、中、細三種垢穢。其在家者,由二為障,不令出家:一、不善業,謂常樂安處身語惡行。二、邪惡見,謂撥無世間真阿羅漢正行正至。此於已得淨信位前,能為障礙。

[]如同金礦內所具有的生金一樣,對於種性位中的心淨行者,當知也是如此,就是堪能體證般涅槃者。問:從什麼階段,可以名為心淨行者呢?答:從得到對三寶、自己有清淨的信心,希求出家的階段開始,可以稱為心淨行者。此行者在在家及出家的階段,有麤、中、細三種垢穢。在家者有何垢穢呢?由於二種障礙,不令此人出家。第一個垢穢,就是不善業,常常歡喜將身、語安置在罪惡的行為上。第二個垢穢,就是不合道理的惡見,不承認這世間上有真實的阿羅漢,其身口意都清淨,已見到真理,達到法性。在得到淨信位之前,這二種能為障礙。


3)欲等尋思障出家者,令其不能心生喜樂。親等尋思障喜樂者,令其不能恒修善法。由斷彼故,恒修善法,速得圓滿純淨之心,有尋有伺,如淨金沙,是名為心除垢陶鍊,猶如生金仍未銷煮。

[]什麼是心除垢陶鍊呢?欲、恚、害等尋思會障礙出家者,令其內心,不能生起初禪的喜樂。親里、國土、不死等尋思會障礙喜樂者,令其不能恒常修習定地的善法。由於斷彼尋思,能恒常修習善法,迅速地得到圓滿、純淨的心。有尋有伺的初禪,如同是清淨的金沙,是名為心除垢陶鍊。猶如生金,然而尚未消融煮沸。


4)若有復能止息尋思,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靜慮,是名為心攝受陶鍊。由能攝受無尋無伺三摩地故,猶如生金已被銷煮。

[]什麼是心攝受陶鍊呢?若有一類行者,又能止息尋思,一直到具足、安住第四靜慮,是名為心攝受陶鍊。由於能成就無尋無伺三摩地故,猶如生金已被銷煮。


5)若三摩地不為有行之所拘執,乃至廣說,是名為心調柔陶鍊。於神通法隨其所欲,能轉變故,如彼生金,已細鍊治瑕隙等穢。

[]什麼是心調柔陶鍊呢?若是三摩地不需要勵力運轉,很自然的就能現前,乃至廣說,是名為心調柔陶鍊。對於五種神通,隨其內心所想要,能轉變現前,如彼生金,已細鍊治瑕隙等穢。


6)云何調善?謂若三摩地猶為有行之所拘執,如水被持;或為法性之所拘執,不靜不妙,非安隱道,亦非證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調善,不隨所樂安隱而住。與此相違,名為調善。

[]什麼是調善呢?若是修禪定的時候,還要特別的努力來控制自己,就像流動的水裝在瓶子裏面才能控制住,這樣不能算是調善。或是被世間上的事情所拘執,內心煩惱不能寂靜,愛著自己的成就不是妙事。或是修道的時候,感覺不安隱、不隱固,容易失掉所得,這也不能叫做調善。或是沒能達到二禪以上。上面這樣的三摩地,不算是調善。不能隨著你所歡喜的,安隱而住,這就叫做不調善。與前面所說的這些互相違背,名為調善。

《披尋記》四四五頁:不靜不斷等者:所治煩惱未永寂靜是名不靜。自地煩惱愛味相應,是名不妙。所得之道有退轉故,是名非安隱道。未得無尋無伺地故,是名亦非證得心一境性。


7)云何猶為有行拘執?謂由誓願俱行思故,制伏外緣,持心於定。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不令內心於外流散。故作是說:如水被持。

[]什麼是還為有行所控制呢?由於內心的誓願與努力地修行的緣故,才有力量制伏外邊礙障的因緣,把持住心,令其安定。又對於作意,要經由努力,止觀方能運轉,不讓內心向外流動、散亂。因此說:就像水被障礙住,不能向外流出去。

《披尋記》四四五頁:謂由誓願俱行思故等者:此中誓願,謂欲令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由是其心不為外境之所纏擾。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卷七頁)思與俱行,名俱行思。

[]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等者:前作意中說有四十作意,當知此為力勵運轉作意所攝。謂修始業未得作意者所有作意故。


8)云何法性之所拘執?謂觀下地為麤法性,觀於上地為靜法性。寂靜、微妙,得安隱道,及能證得心一趣性,如五聖智三摩地中,已略解釋。

[]什麼是為法性所控制呢?修定的時候,內心思惟欲界是麤劣的性質,觀察色界初禪是寂靜、微妙的性質。這樣作觀的時候,能調伏欲,令欲得寂靜,能離欲。因為需要常觀麤法性、靜法性,才能入定。所以為此觀上厭下所約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寂靜的,是微妙的。能成就安隱的聖道。及能證得令心安住在一個境界。這些如同在五聖智三摩地中,已經解釋過。



23.雜阿含559

1)復次,如經言:有眼、有色,乃至有意、有法,而諸苾芻於此諸法若實、若有,都不領受,尚不受想,何況無想!此復云何?謂諸苾芻於初靜慮具足安住,由此因緣,厭壞眼色乃至意法。由厭壞故,威勢映奪,遂於眼中無有眼想,然有其想,乃至於法無有法想,然有其想。

[]復次,如經說: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十二處。而諸苾芻對於這十二法,不會認為是真實的,也不會對這真實執著是我、我所有的。尚且不接受是真實、我、我所有,何況是無想!這又是怎麼樣呢?諸苾芻具足初禪的功德,安住在初禪。由於此禪定與不領受的因緣,認為這十二法是敗壞法,生厭離心。因為厭壞的緣故,心有大力量,有大威力,遮蔽執著心。於是對於眼睛,不再取著眼睛為真實,然而還是有眼睛是敗壞法、不淨、苦、無常、無我這種智慧想。色、聲、香、味、觸、法,也是觀察它是無常、苦、無我,是敗壞法,不再取著法為真實,然而還是有法是敗壞法、不淨、苦、無常、無我這種智慧想。


2)云何有想?謂於眼等作意思惟,是苦、是集,或是病等,彼於諸法不受自相。如是乃至無所有處。此中,正說無漏作意。

[]什麼是有想呢?就是對於眼等十二處,作意、思惟是苦、是集,或是病、癰、箭、苦等,這時候就是有想,有苦集等想。彼行者對於諸法不會接受眼等是實有想。如是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在定中都是作如是觀。在這裡,是說無漏作意。


3)云何名為不受無想?謂不思惟一切相故,於盡滅中思惟寂靜。此中意說,離諸相想,名為無想。又說安住滅盡定者,一切諸想皆不生起。

[]什麼是不受無想呢?因為不思惟一切相的緣故。若與三三昧配合的話?「若實若有,都不領受」,是空三昧。「尚不受想」,思惟是無常,無我,是苦,是集,是病,是無願三昧。不受無想就是無相三昧,不思惟一切相的緣故。在一切盡滅中,思惟無相的寂靜,思惟諸法空的寂滅相,叫做無想。在此中,意思是說離諸相想,名為無想。又說安住滅盡定者,前面說這是苦,是集,是病,是無常,這是想。又說離一切相,那是無想。現在,有想沒有,無想也不想。



24.雜阿含560

1)復次,如經中說:四種趣道。云何宴坐於諸法中思惟簡擇?謂有苾芻先已證得初靜慮等,而未見諦,由聽正法及多聞故,而能宴坐,依三摩地,於苦等諦發起現觀。如是行者,依增上心修增上慧。

[]復次,如經中說有四條向前進步的道路。什麼是寂靜處靜坐,對於諸法,思惟、簡擇什麼是善、惡等?有苾芻已經得到初靜慮等,但是還沒見到聖諦,由於聽聞佛法,多聞第一義諦,能夠靜坐,在三摩地裏面,對苦集滅道四諦,發起現前觀察。這樣的修行者,是依照增上心,來修增上慧。

2)又有苾芻如實知苦乃至知道,而未證得初靜慮等,彼便宴坐,思惟諸法。如是行者,依增上慧,修增上心。

[]又有苾芻,能如實知苦乃至知道,所以是初果聖者,但是還沒證得初靜慮等,他還是要靜坐,修學止觀。這樣的修行者,是依照增上慧,來修增上心。

3)第三行者,名為俱得,奢摩他、毘缽舍那雙雜轉故。

[]第三種修行的人,名為俱得,奢摩他、毘缽舍那二者合在一起運轉的緣故。

《披尋記》四五二頁:奢摩他、毘缽舍那雙雜轉故者:謂奢摩他、毘缽舍那二種和合平等俱轉,由此說明雙運轉道。聲聞地中顯非其相應知。(陵本三十一卷十六頁)

4)第四行者,先已證得初靜慮等,未聽正法,未習多聞;後從大師,或餘尊所,聞見諦法,或復得聞斷餘結法;由此得入真諦現觀,或復證得阿羅漢果。彼既證得出離所引,大善喜悅;由能制伏諸掉舉心,復還宴坐,如是坐已,安心住於靜慮、等至。最初趣道,引見道故;第二、第三,引修道故;第四趣道,為俱引故。

[]第四種修行的人,先前已經成就初禪等,但是未聽聞四諦法,未能多聞。後來從佛那裏,或者是其餘尊重的師長那裏,聽聞聖人所見的苦集滅道四聖諦,或者又能

聽聞斷除其餘愛結的法門。由此得入真諦現觀,或者又證得阿羅漢果。彼行者既然已經體證、成就,出離見、愛煩惱。之後,引發廣大善妙的喜悅。因為能制伏一切的掉舉,還是繼續靜坐。這樣靜坐之後,將心安住在靜慮、等至。最初趣向道,是引發見道故;第二、第三,引發修道故;第四趣道,為俱引故,有見道,又有修道,還有無學道。



25.雜阿含565

復次,如經中說:有四淨勝。為求清淨,此最為勝,故名淨勝。云何為淨?云何為勝?謂所得、所證、所引戒等,若圓滿、若攝受,是名為淨。發勤精進,未滿令滿,是名為勝。

[]復次,如經中說:有四種淨勝。為了希求清淨的涅槃,這四種方法是最殊勝,所以名為淨勝。這四種淨勝,怎麼叫做淨,怎麼叫做勝呢?就是所得的戒,所證的定、見、解脫,具足是為圓滿,由圓滿進一步所引發的作用就是攝受,所以圓滿與攝受就名為淨。發勤精進,未圓滿令圓滿,是名為勝。

1)云何尸羅圓滿、攝受?謂若有一,雖住具戒,亦能守護別解脫律儀,而於軌則及所行中,未能具足,未於小罪深見怖畏,此於尸羅未名圓滿。若於一切皆悉滿足,乃名圓滿。如是名為尸羅圓滿。若於長時串修習故,便於根門善守而住,廣說乃至即於尸羅攝成自體,自性安住,如是名為尸羅攝受。

[]什麼是尸羅圓滿、攝受呢?若有一類人,雖然受戒,安住在具足戒,也能守護具足戒。但是對於軌則和所行中,還沒能具足。不能對於小小的過失,深深地感到害怕。

這個人,對於尸羅不能說是圓滿。若是說受具足戒,對軌則與所行中,也能夠滿足,就名為圓滿。這樣就名為尸羅圓滿。什麼是尸羅攝受呢?若是長時期不間斷的修習所受的戒,就能夠在根門上,善巧地守護,安住於戒。再詳細的說,乃至到什麼程度呢?對於戒能和身口意融合成一體。心很自然的就住在戒,這樣名為尸羅攝受。所以攝受為圓滿的進一步。

《披尋記》四五四頁:即於尸羅攝成自體等者:此說無漏律儀。若得阿羅漢果時,清淨最勝常得成就自性淨戒,戒成其性,由阿羅漢諸漏永盡,不能習近五種處所: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二者、不能不與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淫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語,五者、不能貯蓄受用諸欲資具故。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頁)

2)云何三摩地圓滿?謂若已得加行究竟果,或第四靜慮,乃名圓滿,於此下位,皆未圓滿。云何三摩地攝受?謂彼所得三摩地等,後時清淨。又三摩地,不為有行之所拘執,乃至廣說。

[]什麼是三摩地圓滿呢?若是此行者已經成就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初禪,也可以稱為三摩地圓滿。或者是由初禪又進步到二禪,三禪到第四靜慮,這個三摩地也稱為圓滿。在此第四禪之下的初禪到三禪,都不算圓滿。或者是加行究竟果作意之前,都不算圓滿。什麼是三摩地攝受呢?彼行者成就加行究竟果作意之後,又得到二禪、三禪、第四禪。後來,由於聽聞佛法,斷除愛、見、慢,此時禪定方清淨。又三摩地不為有行之所拘執,就是無功用運轉作意,才算圓滿、攝受清淨。

3)云何見圓滿?謂聞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見得生。由此正見,雖能知苦乃至知道,若未如實,猶不得名正見圓滿。若能於彼,如實了知,爾時方名正見圓滿。云何見攝受?謂於後時諸漏永盡,乃至廣說。[]什麼是見圓滿呢?聽聞聖者教導的言音,及如理作意的緣故,正見才得以生起。由於此聞思修的正見,雖然能知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若是未能如實知見,猶不能得到稱為正見圓滿。若是能於彼四聖諦能如實了知,那時候,方名為正見圓滿。什麼是見攝受呢?得到正見之後,一直到一切的見煩惱、愛煩惱,都滅盡,乃至廣說。

4)云何解脫圓滿?謂若由有學智見,解脫貪等,未名圓滿。若由無學智見,得解脫者,乃名圓滿。云何解脫攝受?謂若行、若住,常不退失現法樂住,如是名為解脫攝受。

[]什麼是解脫圓滿呢?若是由於有學的智慧,得以解脫貪、瞋、癡的煩惱,還不算圓滿。若是由無學的智慧,得以解脫剩餘的煩惱,才稱為圓滿。什麼是解脫攝受呢?若是行,或者是住,常不退失禪定的現法樂住。

26.雜阿含1247

1)復次,如經言:應於三相作意思惟,乃至廣說。應時時間,作意、思惟奢摩他等差別之相,不應一向。為欲對治沈掉等故。若於止、舉未串習者,惟一向修,是沈掉相。如此修者,當知住在方便道位。若時時間,思惟捨相,如是在於成滿道位。亦由於此一向修故,於緣起法及聖諦中不思擇故,心不正定,不盡諸漏。於諸諦中,若未現觀,不能現觀;或已現觀,不得漏盡。初之二種,是三摩地能成辦道;第三一種,依三摩地,盡諸漏道。是名略顯此中要義,於時時間,作意、思惟,遍一切故。

[]復次,如經上說:應該在三相上,作意、思惟,乃至廣說。應該時時間作意、思惟這三種相,就是奢摩他的止、舉、捨等不同相,不應該偏面,為什麼呢?為了想要對治惛沈,修舉;對治掉舉,修止;對治不惛沈、不掉舉,修捨。若是對於止、舉不能隨其所應的修習者,只是一向修止或修舉,內心就是惛沈或掉舉的相貌。如此時時間作意、思惟止與舉者,應當知道是在前方便的階段。若是時時間思惟捨相,這樣是在成就、圓滿世間道或出世間聖道的階段。也是由於此行者一向修的緣故,因為對於緣起法及聖諦,不能思惟、觀察的緣故,所以心不入於正定,不能盡諸漏。因為一向修止,所以對於四聖諦,若是尚未現前觀察,就不能夠現前觀察;或是一向修觀,雖已能現前觀察,然而未得正定,也不能得到諸漏永盡。最初的時時間思惟止與舉這二種,這是能夠成就三摩地的道路。第三種,時時間思惟捨相,這是依於三摩地,就能永盡諸漏的道路。這名為簡略地表示這裡重要的含義,因為於時時間作意、思惟,是遍及於一切止、舉、捨的緣故。

2)復次,云何所緣差別?謂相差別。何等為相?略有四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三、應遠離相,四、應修習相。所緣相者,謂所知事分別體相。因緣相者,謂定資糧。應遠離相,復有四種,謂沈相、掉相、亂相、著相。應修習相,當知對治此四種相。

[]復次,什麼是所緣的差別呢?就是相的不同。哪幾種相呢?略說有四種不同:一是所緣相,第二是因緣相,第三是應遠離相,第四是應修習相。什麼是所緣相呢?對於蘊處界等所知事,在心這個能分別的自體中所呈現的相貌,就是所緣相。什麼是因緣相呢?就是定的資糧,如戒律儀、根律儀、於食知量、覺寤瑜伽、正知而住,一直到沙門莊嚴,都是定的資糧。什麼是應該遠離的相貌呢?又有四種,就是沈相、掉相、亂相、著相。什麼是應該修習的相貌呢?應該知道,就是能對治沈相、掉相、亂相、著相。

2-1)何等沈相?謂不守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常覺寤勤修觀行,不正知住,是癡行性。眈著睡眠,無巧便慧,惡作俱行欲、勤、心、觀。不曾修習正奢摩他,於奢摩他未為純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其心惛闇,於勝境界不樂攀緣。

[]什麼是惛沈的增上緣呢?就是不守護根門,對於飲食不知道適量,在初夜、後夜沒有常常保持警覺地勤修觀行,不能正知而住,所以惛沈就是愚昧活動時的心理狀況,這四種是惛沈的增上緣。什麼是惛沈的相貌呢?眈著、愛著睡眠,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所以以欲、勤、心、觀三摩地來對治時,心裏卻常常後悔。惛沈會造成什麼障礙?過去不能修習沒有愛、見、慢的奢摩他,所以對於奢摩他,不能成為純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惛沈以什麼為境呢?其心惛暗,對於殊勝的禪定所緣的境界,不能喜樂地攀緣。

2-2)何等掉相?謂不守根門等四,如前廣說,是貪行性。樂不寂靜,無厭離心,無巧便慧,太舉俱行,如前欲等。不曾修舉,於舉未善,唯一向修。由於種種順隨掉法,親里尋等,動亂其心。

[]什麼是掉舉的增上緣呢?就是不守護根門等四,就像前面說過,這四種也是掉舉的增上緣。掉舉是貪著活動的心理狀況。掉舉的相貌是什麼呢?不歡喜寂靜,對動亂的境界沒有厭離心,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就像前面所說的以欲、勤、心、觀三摩地來對治時,內心常常浮動得太厲害。掉舉會造成什麼障礙?沒能修學對治的法門來對治舉,對於掉舉沒能善加修習來對治,一直地去思惟掉舉。掉舉以什麼為境呢?由於自己種種的原因,隨順掉舉的情況。隨順掉舉是什麼呢?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等,越思惟心裏面就越動亂。

2-3)何等亂相?謂不守根門等四,如前應知,是鈍根性,多求、多務,多諸事業,尋思行性。無巧便慧,無厭離心,不修遠離。於勝境界,不樂攀緣,親近憒鬧,方便間缺,不審了知亂不亂相。

[]什麼是散亂的增上緣呢?就是不守護根門等四,就像前面說過,這四種也是散亂的增上緣。此行者是鈍根性,對於世間塵勞多所貪求,樂於繁多的事務,散亂是尋思活動的心理狀況。什麼是散亂的相貌呢?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對於散亂沒有厭離心。也不修習遠離散亂的對治法門。散亂以什麼為境呢?對於禪定的境界,不歡喜攀緣、思惟觀察。對於憒鬧的事情,歡喜去接近。對於得聖道的前方便,間斷、缺少。不能認真地知道散亂相、不散亂相。

《披尋記》三九一頁:不審了知亂不亂相者:於心住中若有諸相、尋思及隨煩惱令心流散擾動,是名亂相。若住一境,依六種想作意思惟:謂無相想、無分別想、寂靜想、無作用想、無所思慕無躁擾想、離諸煩惱寂滅樂想,名不亂相。如下〈聲聞地〉釋(陵本三十二卷五頁)


2-4)何等著相?謂不守根門等四,如前應知,是鈍根性,是愛行性,多煩惱性。不如理思,不見過患。又於增上無出離見。對治如是應遠離相,隨其所應,當知即是應修習相。

[]什麼是著的增上緣呢?就是不守護根門等四,就像前面說過,這四種也是著的增上緣。此行者是鈍根性,著是愛活動的心理狀況,常有許多煩惱的干擾。什麼是著的相貌呢?不能有智慧地思惟事情,不能夠覺悟五欲的過患,又對於增上生的人天果報,沒有出離的思想。對治沈、掉、亂、著這四個是應該遠離相,隨其所對應的,應當知道就是應該修習相。

《披尋記》三九一頁:是愛行性等者:於資生具為性耽染,深生愛著,由是說言是愛行性。或為貪、瞋、癡、慢、尋思隨應現行之所染污,由是說言多煩惱性。於增上生難使遠離,難使厭患,由是說言又於增上無出離見。

3)云何止相?謂所思惟無分別影像之相。

[]什麼是止的相貌呢?心裏面所現出來的所緣境就叫作影相,心安住在所緣境的影相,不分別,就叫作無分別影相。思惟、憶念此無分別影相就是止相。

3-1)云何舉相?謂策心所取隨一淨妙,或光明相相。

[]什麼是舉的相貌呢?警策自己的心,觀察隨順六念法中的任何一種清淨微妙的境界,或者是光明相。

3-2)云何觀相?謂聞、思、修慧所思惟諸法相。

[]什麼是觀的相貌呢?由聽聞而得到的智慧去觀察一切法,名為觀。思惟一切法的真實相,也叫作觀。定中思惟諸法相也叫作觀。

3-3)云何捨相?謂已得平等心,於諸善品增上捨相。

[]什麼是捨的相貌呢?內心不惛沈、不掉舉、不散亂,這時候心是平等的。心己經得到平等之後,對於守護根門等諸善品,能令心增勝上進到平等,繼續保持這些善品。

《披尋記》三九七頁:云何捨相等者:謂於所緣不發所有太過精進,是名已得平等心。復由所緣令心上捨,是名於諸善品增上捨相。此如〈聲聞地〉釋(陵本三十一卷九頁)。或復遠離惛沈掉舉,名已得平等心。最極寂靜,名增上捨。

27.雜阿含464

復次,有四正法,攝持聖教。何等為四?一者、遠離,二者、修習,三者、修果,四者、於聖教中無有乖諍。

[]復次,有四種正法,能住持聖教。哪四種呢?一者、遠離,二者、修習,三者、修果,四者、於聖教中無有乖諍。

1)遠離者,謂山林、樹下、空閑靜室。

[]什麼是遠離呢?就是山林、樹下、空閒靜室。

2)修習者,謂住於彼勤修二法,謂奢摩他、毘缽舍那。

[]什麼是修習呢?就是住於彼遠離處所,精勤修習止觀這二種法。

3)云何已習奢摩他,依毘缽舍那而得解脫?謂如有一,先已得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彼即依此三摩地故,如實知苦,乃至知道。彼即依此毘缽舍那,於見所斷諸煩惱中,心得解脫。云何已習毘缽舍那,依奢摩他心得解脫?謂如有一,如實知苦乃至知道,彼依如是增上慧故,發生靜慮。即由如是奢摩他故,於修所斷諸煩惱中,心得解脫。

[]什麼是已經修習止,依於觀而得解脫呢?譬如有一類人,先前已經得到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因為彼行者依據這個三摩地的緣故,觀察四聖諦,所以能如實知苦,乃至知道。彼行者就依據這個觀察,於見道所斷的見煩惱中,心得解脫。什麼是已經修習觀,依於止而心得解脫呢?譬如有一類人,如實知苦乃至知道。因為彼行者依據這樣的殊勝慧,所以引發生起靜慮。就是由於這樣的禪定,於修道所斷的愛煩惱中,心得解脫。


如是修習奢摩他、毘缽舍那已,於諸界中而得解脫。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離欲界。一切有執皆永滅故,名為滅界,是名修果。

[]如是修習止觀之後,能從種種界中,得到解脫。什麼是斷界呢?見道所斷的見煩惱斷故,名為斷界。什麼是離欲界呢?修道所斷的愛煩惱斷故,名離欲界。什麼是滅界呢?對於一切五蘊有的我執,於無餘依涅槃界中完全永久的息滅故,名為滅界。是名為修果。


4)於聖教中無乖諍者,所謂大師及諸弟子若義、若句、若文,於文、句、義,平等、潤洽,互相隨順,非如異道,施設見解,種種非一,差別不同。第一句者,所謂前句。若以此句問於初一,即以此句而問第二。設於初一,依蘊而問,復於第二,依餘問者,便不得名與第一句,平等、潤洽,互相隨順。

[]於聖教中無乖諍者,所謂佛陀及諸聖弟子的文句義,就是大師的文句義,和諸弟子的文句義是平等、無差別,都是相益、相合,互相隨順的。不同於其他外道施設的見解,各式各樣的不一致,是有差別,不一樣。第一句,就是前面這一句。若用這一句,問第一個人,然後用這一句,去問第二個人。第二個人講的和第一個人講的一樣,無差別。這就是沒有乖諍。假設對著第一個人依據五蘊來問,又對著第二人依據其餘主題來問,就不能算是和前一句平等無差別,互相和合,互相增益,互相隨順。

《披尋記》四六○頁:於聖教中無乖諍等者:謂諸聖教前後法義相應而無乖違,是名平等潤洽,互相隨順。由是不為諍論安足處所,名無乖諍。非如外道種種意解、別異意解、變異意解,互相違背,共興諍論故。

cf.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有二種師及弟子甚希奇法:一、平等見,隨起言說;二、最勝見,隨起言說。如是二種,外道法中都不可得,所作差別故,遠離涅槃故。T30,849c


34

彼於爾時成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無復所作,證得自義,盡諸有結;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已具成就十無學法,謂無學正見、正思惟,乃至無學正解脫、正智。

[]那位禪師在這個時候,成就阿羅漢道,成就阿羅漢果,就是諸漏已盡,一切煩惱都消除。所作已辦,所應該做的事情都作好,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聖道,戒定慧的聖道已經成辦,已經圓滿、成功。無復所作,再沒有事情好作,在他自己這一方面的事情,沒有事情要做。證得自義,就是成就自己的這一方面義利。盡諸有結,就是滅除一切的生死苦。結,與苦惱和合。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些生死的果報就是苦,不和阿羅漢和合,不同他的心在一起,所有的苦都結束。已正奉行如來聖教,阿羅漢來到佛法裏邊,聽聞佛法,遵照佛陀的教導而修行這件事,他已經這樣做了。心善解脫,他的內心是很好的,清淨莊嚴,解脫一切污染,就是他自己的功德圓滿,是自義圓滿。什麼是證得自義?謂於自身證苦邊際,是名證得自義,是他本身修學聖道,達到苦的邊際,就是到這裏為止,超過這時候再沒有苦,這是證苦邊際,是名證得自義。什麼是盡諸有結?上下分結皆已永斷,上五分結,下五分結,阿羅漢完全把它消除。什麼是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於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這個阿羅漢已經具足、成就十種無學法的十種智慧,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還有正解脫,還有一個正智,這十種智慧,他完全圓滿具足。


大智度論卷三

1.阿羅漢

云何名阿羅漢?「阿羅」名賊,「漢」名破;一切煩惱賊破,是名「阿羅漢」。

復次,阿羅漢一切漏盡,故應得一切世間諸天人供養。

復次,「阿」名不,「羅漢」名生;後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羅漢」。

2.諸漏已盡

三界中三種漏已盡無餘,故言漏盡也。

3.無復煩惱

一切結、使、流、受、扼、縛、蓋、見、纏等斷除故,名無煩惱也。

4.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

1)問曰:何以說「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

答曰:外道離欲人,一處一道心得解脫,非於一切障法得解脫。以是故,阿羅漢名「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

2)復次,諸阿羅漢二道心得解脫:見諦道、思惟道,以是故名心得好解脫。學人心雖得解脫,非好解脫。何以故?有殘結使故。

3)復次,諸外道等助道法不滿,若行一功德,若行二功德,求道不能得。如人但布施求清淨;如人祀天,言能脫憂衰,能得常樂國中生;亦更有言八清淨道:一、自覺,二、聞,三、讀經,四、畏內苦,五、畏大眾生苦,六、畏天苦,七、得好師,八、大布施——但說第八名清淨道。

4)復次,有外道但布施、持戒說清淨,有但布施、禪定說清淨,有但布施、求智慧說清淨。如是等種種道不具足,若無功德、若少功德說清淨。是人雖一處心得解脫,不名好解脫,涅槃道不滿足故。如偈說:「無功德人不能渡,生老病死之大海;少功德人亦不渡,善行道法佛所說。」是中應說《須跋陀梵志經》:「須跋陀梵志,年百二十歲,得五神通,阿那跋達多池邊住。夜夢見一切人失眼,裸形,冥中立。日墮、地破,大海水竭,大風起吹須彌山破散。「覺已恐怖,思惟言:『何以故爾?我命欲盡?若天地主欲墮?』猶豫不能自了,以有此惡夢故。「先世有善知識天,從上來下,語須跋陀言:『汝莫恐怖!有一切智人名佛,後夜半當入無餘涅槃,是故汝夢,不為汝身。』「是時,須跋陀明日到拘夷那竭國,樹林中見阿難經行,語阿難言:『我聞汝師說新涅槃道,今日夜半當取滅度!我心有疑,請欲見佛,決我所疑。』「阿難答言:『世尊身極,汝若難問,勞擾世尊。』須跋陀如是重請至三,阿難答如初。「佛遙聞之勅語阿難:『聽須跋陀梵志來前,自在難問,是吾末後共談,最後得道弟子。』「是時須跋陀得前見佛,問訊世尊已,於一面坐,如是念:『諸外道輩,捨恩愛財寶出家,皆不得道,獨瞿曇沙門得道。』「如是念竟,即問佛言:『是閻浮提地六師輩,各自稱言我是一切智人,是語實不?』「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我年一十九,出家學佛道,我出家已來,已過五十歲。淨戒禪智慧,外道無一分,少分尚無有,何況一切智?「『若無八正道,是中無第一果,第二、第三、第四果;若有八正道,是中有第一果,第二、第三、第四果。須跋陀!是我法中有八正道,是中有第一道果,第二、第三、第四道果。餘外道法皆空,無道、無果,無沙門,無婆羅門。如是我大眾中,實作師子吼!』「須跋陀梵志聞是法,得阿羅漢道。思惟言:『我不應佛後般涅槃。』如是思惟竟,在佛前結加趺坐,自以神力,身中出火燒身而取滅度。」

以是故,佛言:「無功德、少功德,是助道法不滿,皆不得度。」佛說一切功德具足故,能度弟子。譬如小藥師,以一種藥、二種藥,不具足故,不能差重病;大藥師輩,具足眾藥,能差諸病。

5)問曰:若一切三界煩惱離故,心得解脫,何以故佛言「染愛離,心得解脫」?

答曰:愛能繫閉心,有大力,以是故說;不說餘煩惱。愛斷餘則斷。復次,若人言王來,知必有將從;染愛亦如是。又如捉巾一頭,餘則盡隨;愛染亦如是,愛斷則知餘煩惱皆已斷。復次,諸結使皆屬愛、見:屬愛煩惱覆心,屬見煩惱覆慧。如是愛離故,屬愛結使亦離,得心解脫。如是無明離故,屬見結使亦離,得慧解脫。復次,是五千阿羅漢,應不退法,得無生智,以是故言「心得好解脫,慧得好解脫」,不退故。退法阿羅漢得時解脫,如劬提迦等,雖得解脫,非好解脫,以退法故。

5.心調柔軟

1)若有恭敬供養、瞋恚罵詈撾打者,心等無異;若得珍寶、瓦石,視之一等;若有持刀斫截手足,有持栴檀塗身者,亦等無異。

2)復次,婬欲、瞋恚、憍、慢、疑、見,根本已斷故,是謂心調柔軟。

3)復次,是諸阿羅漢,欲染處不染,應瞋處不瞋,應癡處不癡,守護六情,以是故名心調柔軟。如偈說:「人守護六情,如好馬善調;如是實智人,諸天所敬視。」諸餘凡人輩,不能守護六情,欲、瞋、慢、癡、疑、見不斷故,不調柔,如惡弊馬。以是故,諸阿羅漢名心調柔軟。

6.摩訶那伽

1)「摩訶」言大,「那」名不,「伽」名罪。諸阿羅漢諸煩惱斷,以是故名不罪。

2)復次,「那伽」或名龍,或名象。是五千阿羅漢,諸無數阿羅漢中最大力,是以故言如龍、如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

3)復次,如善調象王,能破大軍,直入不迴,不畏刀杖,不難水火,不走不退,死至不避。諸阿羅漢亦復如是,修禪定、智慧故,能破魔軍及諸結使賊。罵詈、撾打,不悔、不恚;老死、水火,不畏不難。

4)復次,如大龍王從大海出,起於大雲,遍覆虛空,放大電光,明照天地,澍大洪雨,潤澤萬物。諸阿羅漢亦復如是,從禪定、智慧大海水中出,起慈悲雲,潤及可度,現大光明,種種變化,說實法相,雨弟子心,令生善牙。

7.所作已辦

1)問曰:云何名所作?云何名已辦?答曰:信、戒、捨、定等諸善法得故,名為所作;智慧、精進、解脫等諸善法得故,是名已辦。二法具足滿故,名「所作已辦」。

2)復次,諸煩惱有二種:一種屬愛,一種屬見。屬愛煩惱斷故名所作,屬見煩惱斷故名已辦。

3)復次,色法善見故名所作,無色法善見故名已辦。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等二法亦如是。

4)復次,不善、無記法斷故名所作,善法思惟故名已辦。聞、思慧成就故名所作,修慧成就故名已辦。種種三法亦如是。復次,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得故名所作,苦法忍等諸無漏善根得故名已辦。見諦道得故名所作,思惟道得故名已辦。成學道故名所作,無學道得故名已辦。心解脫得故名所作,慧解脫得故名已辦。漏盡故名所作,得共解脫故名已辦。一切結使除故名所作,得非時解脫故名已辦。自利益竟故名所作,利益他人故名已辦。如是等所作已辦義,自在說。

8.棄擔能擔。

五眾麁重常惱故名為「擔」。如佛所說:「何謂擔?五眾是擔。」諸阿羅漢此擔已除,以是故言「棄擔」。「能擔」者,是佛法中二種功德擔應擔:一者自益利,二者他益利。一切諸漏盡、不悔解脫等諸功德,是名自利益;信、戒、捨、定、慧等諸功德能與他人,是名利益他。是諸阿羅漢,自擔、他擔能擔,故名能擔。復次,譬如大牛壯力,能服重載;此諸阿羅漢亦如是,得無漏根、力、覺、道,能擔佛法大事擔。以是故諸阿羅漢名能擔。

9.逮得己利。

1)云何名己利?云何非己利?行諸善法,是名己利;諸餘非法,是名非己利。

2)復次,信、戒、捨、定、慧等諸功德,一切財寶勝故,今世後世常得樂故,能到甘露城故,以是三因緣故名己利。如〈信品〉中偈說:「若人得信慧,是寶最第一;諸餘世財利,不及是法寶!」

3)復次,若人今世得樂,後世得樂,及涅槃常樂,是名己利;餘非己利。如偈說:「世知種種無道法,與諸禽獸等無異。當求正智要道法,得脫老死入涅槃!」

4)復次,八正道及沙門果,是名諸阿羅漢己利。是五千阿羅漢得道及果,二事俱得,故名己利。以是故言逮得己利。

10.盡諸有結。

三種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云何欲有?「欲界繫業取因緣,後世能生,亦是業報,是名欲有。」色有、無色有亦如是。是名為「有」。結盡者,結有九結:愛結、恚結、慢結、癡結、疑結、見結、取結、慳結、嫉結。是結使盡及有,是有盡及結使,以是故名有結盡。

1)問曰:諸阿羅漢結使應永盡,得一切煩惱離故。有不應盡。何以故?阿羅漢未滅度時,眼根等五眾、十二入、十八持諸有成就故。答曰:無所妨!是果中說因。如佛語:「檀越施食時,與五事:命、色、力、樂、[*]。」食不能必與五事,有人大得飲食而死,有人得少許食而活。食為五事因,是故佛言施食得五事。如偈說:「斷食死無疑,食者死未定;以是故佛說,施食得五事。」亦如人食百斤金,金不可食,金是食因,故言「食金」。佛言「女人為戒垢」,女人非戒垢,是戒垢因故,言「女人為戒垢」。如人從高處墮未至地,言此人死,雖未死,知必死故,言「此人死」。如是諸阿羅漢結使已盡,知有必當盡故,言「有結盡」。

11.正智已得解脫。

1)如摩犍提梵志弟子,舉其屍著床上,輿行城市中多人處,唱言:「若有眼見摩犍提屍者,是人皆得清淨道,何況禮拜供養者!」多有人信其言。諸比丘聞是語,白佛言:「世尊!是事云何?」佛說偈言:「小人眼見求清淨, 如是無智無實道,諸結煩惱滿心中,云何眼見得淨道?若有眼見得清淨, 何用智慧功德寶?智慧功德乃為淨,眼見求淨無是事。」以是故言「正智得解脫」。

2)問曰:諸阿羅漢所作已辦,更不求進,何以故常在佛邊,不餘處度眾生?答曰:一切十方眾生,雖盡應供養佛,阿羅漢受恩重故,應倍供養。所以者何?是阿羅漢從佛得成,受無量功德,知結使斷,信心轉多,是故諸大德阿羅漢,佛邊受功德樂味,供養恭敬,報佛恩故,在佛邊住。諸阿羅漢圍繞佛故,佛德益尊。如梵天人遶梵天王,如三十三天遶釋提桓因,如諸鬼神遶毘沙門王,如諸小王遶轉輪聖王,如病人病愈住大醫邊;如是諸阿羅漢住在佛邊,諸阿羅漢圍繞供養故,佛德益尊。

3)問曰:若諸阿羅漢所作已辦,逮得己利,不須聽法,何以故說般若波羅蜜時,共五千阿羅漢?答曰:諸阿羅漢雖所作已辦,佛欲以甚深智慧法試。如佛問舍利弗,如《波羅延經》阿耆陀難中偈說:「種種諸學人,及諸數法人,是人所行法,願為如實說!」

「是中,云何學人?云何數法人?」爾時,舍利弗默然。如是三問,三默。佛示義端,告舍利弗:「有生不?」舍利弗答:「世尊!有生。有生者,欲為滅有為生法故,名學人;以智慧得無生法故,名數法人。」是經,此中應廣說。

4)復次,若有漏、若無漏,諸禪定未得故欲得,已得欲令堅深故,諸阿羅漢佛邊聽法。

5)復次,現前樂故,如《難陀迦經》中說:「以今世樂故聽法。」

6)復次,諸阿羅漢在佛邊聽法,心無厭足,如《蜫盧提迦經》中說:「舍利弗語蜫盧提迦:『我法中聽法無厭。』」

7)復次,如佛大師,自一心從弟子邊聽法,不應難言阿羅漢所作已辦,何以聽法?譬如飽滿人得好食,猶尚更食,云何飢渴人而言不應食!以是故,諸阿羅漢雖所作已辦,常在佛邊聽法。

8)復次,佛住解脫法中,諸阿羅漢亦住解脫法中,住法相應,眷屬莊嚴。如《栴檀譬喻經》中言:「有栴檀林,伊蘭圍之;有伊蘭林,栴檀圍之。有栴檀,栴檀以為叢林;有伊蘭,伊蘭自相圍繞。」佛、諸阿羅漢,亦復如是。佛住善法解脫中,諸阿羅漢亦住善法解脫中,住法相應,眷屬莊嚴。佛以大眾圍繞,如須彌山王,十寶山圍繞;如白香象王,白香象圍繞;如師子王,師子眾圍遶。佛亦如是,佛為世間無上福田,與諸弟子圍繞共住。


I.止觀

1.若諸苾芻專樂寂靜,勤修止觀,略由五相,當知其心名得解脫。

一者、奢摩他熏修其心,依毘缽舍那解脫奢摩他品諸隨煩惱;

二者、毘缽舍那熏修其心,依奢摩他解脫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

三者、二種等運,離心隨惑,解脫一切見道所斷所有諸行;

四者、即由此故,解脫一切修道所斷所有諸行,住有餘依般涅槃界;

五者、解脫一切苦依諸行,住無餘依般涅槃界。


2.復次、有諸苾芻,於身等境,精勤安住循身等觀,以九行相安住其心(T30,450c),令心內聚。T30,860a

1)當知此心,於奢摩他所治,身心惛沈、下劣,不得解脫;不解脫故,依此聚心,生起身中諸惛沈性,生起心中諸下劣性。

2)若於念住善安住心,如實了知此所生起隨煩惱已,便從內聚還收其心,安置在外淨妙境相,謂於佛等功德行緣,持心令住(T30,458c)

3)由緣此故,發生歡喜,廣說乃至由妙舉門,於所緣境令心得定,從奢摩他之所對治諸隨煩惱而得解脫;從此已後,如實了知,於隨煩惱心得解脫。

4)為此義故,祈願於外;得此義已,還復如前攝心內聚,而不為其諸隨煩惱之所惱亂。T30,860b

5)心內聚已,不由祈願,自然如實了知於外,心得解脫。

6)彼於外緣行相尋思有所制伏,有其加行難可運轉,皆得自在解脫、棄捨,安樂而住,已得成辦勝奢摩他。

7)如是彼於四種念住善安住心,能正了知前後差別。又應知此補特伽羅,先已修行毘缽舍那;毘缽舍那以為依止,於奢摩他修瑜伽行。T30,860b


3.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1)世尊於無漏方便中,先說三摩地,後說解脫。 由三摩地善成滿力,於諸煩惱心永解脫故。

2)於有漏方便中,先說解脫,後說三摩地。 由證方便究竟果作意煩惱斷已,方得根本三摩地故。

3)或有俱時說三摩地及與解脫。 謂即於此方便究竟作意及餘無間道三摩地中,由三摩地與彼解脫俱時有故。


4.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雜阿含經560

復次,如經中說四種趣道。云何宴坐,於諸法中思惟簡擇?

1)謂有苾芻,先已證得初靜慮等,而未見諦。由聽正法及多聞故,而能宴坐,依三摩地,於苦等諦發起現觀。如是行者,依增上心,修增上慧。

2)又有苾芻,如實知苦乃至知道,而未證得初靜慮等。彼便宴坐,思惟諸法。如是行者,依增上慧,修增上心。

3)第三行者,名為俱得。奢摩他、毗鉢舍那雙雜轉故。

4)第四行者,先已證得初靜慮等,未聽正法,未習多聞。後從大師或餘尊所,聞見諦法,或復得聞斷餘結法;由此得入真諦現觀,或復證得阿羅漢果。彼既證得出離所引大善喜悅,由能制伏諸掉舉心,復還宴坐。如是坐已,安心住於靜慮、等至。

最初趣道,引見道故;第二、第三,引修道故;第四趣道,為俱引故。


5.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

或有增上慧學能引發增上心學。謂聖弟子未得根本靜慮,先學見跡,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正勤加行,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是名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


6.成實論,卷15T32358c

問曰:經中說: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是事云何?

答曰:1)行者若因禪定,生緣滅智,是名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

2)若以散心分別陰界入等,因此得緣滅止,是名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

3)若得念處等達分攝心,則俱修止觀。又一切行者,皆依此二法得滅心解脫。


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九,雜蘊第一中補特伽羅納息第三之七

7.1.引經

爾時,阿難問名上座: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何等行法?時名上座白阿難言: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二種行法,謂奢摩他、毘鉢舍那。所以者何?若奢摩他熏修心者,依毘鉢舍那而得解脫。若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奢摩他而得解脫。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云何三界?所謂斷界、離界、滅界。


7.2.依對法義

問:依對法義,於一心中有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建立如是二種行者差別?

答: 1)由加行故二種差別。謂加行時,或多修習奢摩他資糧,或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

1.1)多修習奢摩他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獨處,閑居寂靜,怖畏憒鬧,見誼雜過,恒居靜室,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

1.2)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讀誦,思惟三藏。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數數觀察,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2)繫心一緣、分別法相

復次,或有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或有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

2.1)若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者,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

2.2)若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者,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3)

3.1)復次,若利根者,名毘鉢舍那行者。

3.2)若鈍根者,名奢摩他行者。

如利根、鈍根如是。因力、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正思惟力、外聞他音力。應知亦爾。


3.3.斷、離、滅界

問:斷、離、滅界體是無為,無因、無果。云何乃說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

1)答:彼契經於緣涅槃勝解,以界聲說。謂修行者雖加行時,精進勇猛修習止觀二種資糧。若於涅槃,不起勝解,決定趣證,畢竟不能斷諸煩惱,心得解脫,故緣涅槃勝解名界。依此界故,心得解脫。

2)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何等斷故名為斷界?何等離故名為離界?何等滅故名為滅界?名上座言: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


3.4.問五百苾芻

1)尊者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退,復詣竹林道場。以此事問五百苾芻,彼復皆如名上座答。

2)問:彼諸苾芻云何而答? 有作是說:從少至老,次第而答。如法集時,少者先問。 有餘師說:從老至少,次第而答。如行施物,自老至少。 復有說者:一苾芻答。餘皆隨喜。 脇尊者言:先作白已,後次行籌,受籌名答。


3.5.問佛世尊

1)如彼經說:爾時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却住一面。以此句義問佛、世尊。佛還如彼上座等答。

2)問:尊者阿難忍可上座、五百苾芻所說義不!設爾何失?若忍可者,何故復以問佛世尊?若不忍可,何故合掌、隨喜、讚歎?答:阿難忍可彼所說義。

3)問:何故復以問佛世尊? 答:如佛世尊知而故問,尊者阿難亦復如是。所以者何?

3.1)阿難欲顯善說法中,同見、同欲,文義決定。如大師說,徒眾亦然。如親教說,弟子亦然。如軌範說,受學亦然。如是文義微妙決定。依之修學,乃至能證阿羅漢果。非如外道所說文義,師徒眾等展轉相違。依之修學,空無所證。

3.2)復次,阿難欲以佛妙言印印所說義,故重問佛。若不以佛妙言印之,則所說義猶可傾動,當來四眾不敬信故。如世文符,若無王印,則所行處人不敬受。此亦如是,故重問佛。


3.6.上座五百苾芻有何功德?

1)如彼經說:佛問阿難,汝知上座、五百苾芻有何功德?阿難白佛:彼名上座、五百苾芻皆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盡諸有結,逮得己利,善辦聖旨,心善解脫。佛告阿難:如汝所說。

2)問:何故世尊問彼功德?

2.1)答:為欲開發少欲喜足所覆真實功德寶藏,令諸世間知已,敬養得勝果故。如世伏藏雖多珍寶,沙土覆之,不得顯現。若有開發,令無量人採取受用,得世富樂。此亦如是,故佛問之。

2.2)復次,開覺施主勝思願故,謂有施主恒以衣服等四種供具,施彼上座及五百苾芻,而不知彼有勝功德,欲令知已,歡喜踊躍,起勝思願。我等得遇如是福田,已種善種,定於來世受大快樂,是故世尊問彼功德。

2.3)復次,為止世間誹謗事故,謂彼上座在母胎中經六十年,既出胎已,形容衰老,無有威德,故初生已立上座名。後雖出家,而被嗤笑:少年強盛,晝夜精勤,尚難得果,況此衰老氣力羸劣能得果耶?

2.4)又彼上座所度五百新學苾芻先隨天授,眾人毀曰:如是老叟貪著名利,度五百人,為充自身驅役、供侍,不能教誡令從邪法五百苾芻,先受邪化,後雖歸正,得無學果。而有謗言。此愚人輩先貪利養,捨佛從邪。雖後還來,而無所得。為止如是諸誹謗,故問彼功德。令世共知,捨誹謗罪,勤修敬養,於當來世生天解脫。



28.雜阿含1034

1)證預流支清淨差別---四證淨

復有四種,證預流支,能令行者於佛聖教及善趣中,畢竟不動。謂於大師所,真覺所生無動心淨。如於大師所,當知於所證法,及為證法修證行者所,亦爾。如是三種,名心清淨。第四一種,名色清淨,聖所愛戒所攝故。前之三種,令於聖教無有動搖。最後一種,令於善趣無有動搖。

[]復有四種,是體證預流果的支分,能令觀行者,對於佛說的聖教,決定不可動搖。成就這四種證預流支的時候,一定是在人天趣中,不會退失人天趣。哪四種?一、對於佛這位偉大導師的功德境界,因為真實知道五蘊無我、無我所,所以生起不可動搖的信心。二、如同對於佛的境界,有無動心淨。應該知道,對於佛所證悟的諸法實相,因為真實知道五蘊無我、無我所,所以生起不可動搖的信心。三、其餘為體證涅槃法,而修習能證悟涅槃的無我行這些同梵行者,因為真實知道五蘊無我、無我所,所以生起不可動搖的信心。這樣三種名為心清淨。第四,這一種名為色清淨,因為屬於聖人所歡喜的戒,有色清淨的功德,就是持戒清淨的功德。前面的佛、法、僧,能令行者對於佛聖教無有動搖,信心非常的堅定。最後一種是戒,持戒清淨,所以就決定在人天裏面活動,而不會跑到三惡道,所以無有動搖。這四個是已經得須陀洹果有這四種差別、四種功德。


98:具足正見如來弟子,略由二法,能正攝受澄清性故,應知建立四種證淨。於能說者、於沙門義、於同法者、於能證得沙門助伴所有淨信,深固根本,於餘生中亦不可引。無虛誑故,名澄清性。及淨尸羅,於其一切能往惡趣惡不善法,獲得畢竟不作律儀,是故亦得名澄清性。應知此中,依止淨信,於善說法毗奈耶中深生信解。由此淨信澄清性故,設在餘生,於佛善說法毗奈耶畢竟無轉。又由怖畏諸惡道苦,受持淨戒,對治惡行。由此攝受戒澄清性,設在餘生,亦不造惡墮諸惡趣,畢竟無退,乃至涅槃。由於善說法毗奈耶畢竟無轉所依處故,畢竟不往一切惡趣所依處故,其用最勝,唯說信、戒為澄清性,非餘精進、念、定等法非澄清性。又此信、戒,是其增上戒定慧學所依止處,由說信、戒是清淨故,義顯三學皆得清淨。由是因緣,唯說此二以為證淨。是名第二義門差別。


2)六明分想

又於聖諦未得現觀補特伽羅,略有六種能障諦現觀法。謂如前說三種愚癡增上力故,起三顛倒、規求利養、悕望壽命。此中差別者,於順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處法中,喜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如是喜樂,於未得聖諦現觀異生心,最能漂動,極為障礙,非於聖者。是故說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脫成熟分中。對治如是能障礙法,當知即是六種正取相。謂如前說五種取相,及一切世間不可樂取相。

[]又,對於四聖諦,尚未成就無分別智的人,簡略地說有六種能障礙諦現觀法的成就。哪六種?前三種,就是前面說有三種愚癡,時節愚、分位愚、自性愚,由三種愚的強大力量,能生起三種顛倒,就是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無我計我倒,計我的顛倒。第四,規求利養。第五,希望壽命。第六,與前面的五法多出來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惡見,看見染污的境界、放逸的境界,能增長貪瞋癡的這種事情。惡聞,聽聞這種言論令你染污,令你心裡不清淨那些事情。惡說,自己說這種言論令你染污,令你心裡不清淨那些事情。惡分別,總而言之,見、聞、說,是由內心染污的分別這些事情。當這些惡見、聞、說、分別的這些染污的事情出現的時候,內心生歡喜,這能障礙自己用功修行。對這些染污的事情歡喜,有大力量能令未得聖諦現觀的異生的心動搖,也能障礙凡夫止觀的修行,但是,這些事情對聖人是不能障礙。所以說這件事是在明分中,就是在資糧位,不是在解脫成熟分中,就是內凡位。消除這些能障礙的染污法,當知六種正取相能夠有力量對治它。如前面說的五種取相,就是對於諸行,取無常相、苦相,對於一切法,取無我相,對於飲食,取惡逆相,對於命根,取中夭相。及一切五蘊世間是不可樂。


聲聞地

云何隨順學法?謂有十種違逆學法;對治彼故,應知十種隨順學法。云何十種違逆學法?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二者、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三者、嬾墮懈怠。四者、薩迦耶見。五者、依於段食貪著美味。六者、於諸世聞種種戲論 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七者、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此復云何?謂十一種。一、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預疑惑。二、樂修斷者,身諸麤重。三、有慢緩者,於修止觀過患作意,惛沈睡眠映蔽其心,令心極略。四、太猛精進者,身疲心惱。五、太劣精進者,不得勝進,善品衰退。六、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深生欣喜。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十一、不應思處而強沈思。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是名十種違逆學法。

[]什麼叫作隨順學法?順於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然後三學才能夠學的成功,所以也應該知道什麼叫作隨順學法。有十種法是不順於戒定慧的,想學習戒定慧它能作障礙,不順於學習聖道。若是能夠破壞十種違逆學法,就應該知道是十種隨順學法。云何十種違逆學法呢?

1)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

2)二者、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就是執著我、我所的這些諸行,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東西,對這些事情執著,就是障礙修學戒定慧。

3)三者、懶墮懈怠。懈怠不肯努力,也是障礙修學戒定慧。

4)四者、薩迦耶見。有我見也障礙修學戒定慧。

5)五者、依於段食貪著美味。對於飲食特別執著,對於修學聖道也有障礙。

6)六者、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世間上,政治、經濟、法律各式各樣的學問,在佛法來說都是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這都是所思念的,發出來好樂心,那也不能修學聖道。

7)七者、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思惟諸法,諸法是瑜伽所緣境,裡面有很多的過患。瑜伽所有過患是甚麼事情呢?有十一種過患。

一、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預疑惑。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寶,就是佛法僧三寶。蘊,就是過去的五蘊、現在的五蘊、未來的五蘊。業,做善事,或者做罪過的事情,是屬於因,能招感果報的力量。果,就是妙行惡行所招感的果報。對於諦、寶、蘊、業、果中心裡面對於它疑惑,是真的嗎?不是真的嗎?不決定。迷惑這種道理不明白,猶豫猜度。這個也能障礙修學聖道。

二、樂修斷者身諸麤重。歡喜修學聖道斷煩惱的人,心裡面有這種意願,但是身體有很多粗重,也是障礙修行。甚麼叫作粗重呢?在白天的時候,常常、數數的親近邪惡的飲食。吃這種飲食身體就不調柔,身體不調柔,心裡受到生理影響,修止觀有困難。

三、有慢緩者,於修止觀過患作意惛沈睡眠,映蔽其心令心極略。就是這個人不精進,不能夠迅速的用功修行,總是拖延、緩慢。於修止觀過患作意,甚麼是止觀的過患應該作意的呢?就是歡喜睡覺,映蔽、覆藏修止觀的心。令心極略,略就是用心少。比如說要睡覺時候還沒有睡著,別的人說話是聽到,但是是沒有分別,就是用心少。不睡覺時候,誰說話立刻就分別,這就是用心多。極略,就是完全不知道。昏沈睡眠障礙心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所以昏沈睡眠是修止觀的過患。

四、太猛精進者身疲心惱。很精進、很勇猛的修行,但是精進的力量太過頭,身體疲勞,心理就苦惱。這時候又不能修行,也是障礙修止觀。

五、太劣精進者不得勝進善品衰退。不是那麼樣精進,但是又太劣。劣精進,就是少少的用功,這樣也不得勝進,就算有成就也會退掉。因為一向修止,智慧不開發,善法容易衰退。

六、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深生欣喜。對於小小的利養、名譽、稱讚,或者在利養裡或者在名譽裡面,就是愛著這件事,深深的生歡喜。

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坐下來老是想以前的如意事情,心裡面不寂靜,心裡很歡喜踴躍,但是躁動、擾亂,修學聖道也有困難。

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我、我所永滅,就是涅槃的境界,對於這件事心裡面有點恐怖,這人也不能修學聖道。

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對於同人說話之中有非量的加行,就是自己應該有一個數量,不要超過。但是他有非量加行,就是在這方面特別的用心,發表的言論有過了頭。什麼地方過了頭呢?雖然同人說話是說的佛法,而歡喜折伏對方,總是挑別人的毛病折伏人家,這件事是引起煩惱的方便,就是容易引起煩惱。這件事對於自己用功修行也有障礙。

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對於過去所經過的事情,所見、所聞、所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這些事情,不是少數而是很多,一樣一樣的事情有多少類別,這些境界裡邊心馳心散。或者是善或者是惡、或者是世間上各式各樣的事情,心裡面跑到那些境界裡邊散亂。這也妨礙自己修學佛法。

十一、不應思處而強沈思。不應該思惟的境界,而勉強的沈下心來思惟那件事,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地方。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什麼是不應思處而彊沈思?不應思處略有六種,思議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的業、思議有情的果報、思議靜慮者的境界、思議諸佛、諸佛的境界。在二十五卷那裡邊說過。

8)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這個人奢摩他已經修行成功,已經獲得色界四禪,對於三昧樂,深深的引起愛著。這樣也障礙修學聖道。

9)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這位修行人歡喜證入無相定,離一切相,使令自己的心湛然寂靜而住。可是在一切有為法裡邊,隨順那件事,隨順那樣的相,而流動散亂其心,這樣也是障礙自己修行。

10)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在他的身接觸到特別苦惱的境界苦惱的感覺,乃至到奪命的苦受,就是特別嚴重的苦的感覺。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愛著他的壽命,希望不要死掉,能夠排除這種苦惱能繼續地生存。隨著自己這樣的希望心,當然是有困難,就是特別的悲傷、感歎,心裡面很困惑。這十種是不順於修學戒定慧的事情。


云何對治如是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謂有十種。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如是十想,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十種障礙學法、違逆學法。當知此中,有四光明:一、法光明;二、義光明; 三、奢摩他光明;四、毘缽舍那光明。依此四種光明增上立光明想。今此義中,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障礙法者。

[]1)怎麼叫做對治十種違逆學法,破壞這十種違逆學法是什麼呢?隨順戒定慧這樣的功德有十種不同。

一、不淨想,心裡面觀想這個不淨,就破除第一種障礙修行的違逆法,就是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修不淨觀破除這個障礙。

二、無常想,就是破除第二種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用無常想可以破除。

三、無常苦想,就是破除懶惰懈怠的這種障道因緣。

四、苦無我想,就是破除薩迦耶見,破除我的執著。

五、厭逆食想,破除依於段食貪著美味。

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就是破除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一切世間不是苦就是集,所以都是戲論,都是令人苦惱的事情。

七、光明想,就是破除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

八、離欲想,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就是用離欲想可以破除。佛教徒修學奢摩他成就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在定裡面修四念處,就破除對於禪定裡面的欲,變成無漏的禪定。

九、滅想,就是破除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就是觀察諸行都是寂滅

相,就能入於無相定,而不會有障道的因緣。

十、死想。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這些事情。就是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寂滅相,就沒有這個生死的問題。如是十想能這樣修習,繼續的修,能夠長時期的數數地修習這十種想。能斷十種障礙戒定慧的功德,違逆的學法都能破除。

2)當知這裡邊說到光明想有四種光明的不同。一、法光明,就是表達義的文句,能詮顯種種道理的,這個經論裡面的文句叫做法。二、義光明,就是文句裡邊所詮顯的道理,這也是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就是修止。四、毘缽舍那光明,就是觀。法光明和義光明,是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這一種。奢摩他光明和毘缽舍那光明,是修所成慧。聞慧的法光明和義光明,思慧、修慧都能夠破除內心的煩惱。煩惱比喻是黑暗,法和義和止觀能破除這些黑暗,所以叫做光明。佛陀依據這四種光明的力量,建立光明的觀想。也可以說學習佛法的人,根據這四種光明的力量,在心裡面修光明想。

3)現在這裡邊說的光明想,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取其中能斷除思惟諸法瑜伽作意的障礙法。光明想在心裡面的時候,就能隨順聖道,隨順戒定慧,能引發出來思惟諸法的瑜伽作意。瑜伽作意,就是奢摩他和毘缽舍那。在修止觀的時候,有前面這十一種障礙法,若是有些障礙能用法光明來破,就用法光明;能用義光明,能用奢摩他、毘缽舍那光明,就可以用它來對治。

cf.20修所成地



29.雜阿含550

1.98:「天路」:

復次、若第一義清淨諸天,說名最勝無有惱害,由身、語、意畢竟無有惱害事故 。即依如是清淨天性,說四證淨名為天路。又四證淨為所依止,諸聖弟子依三種門,修六隨念: 一者、為斷奢摩他品諸隨煩惱所起染惱;二者、為斷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所起染惱;三者、為斷 雖無染惱而於未來當可生起二隨煩惱。當知此中,惛沈、睡眠,名奢摩他品諸隨煩惱;欣樂諸欲 俱行掉舉、貪等過失所生不善欲尋伺等,令心流散諸雜染法,名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又由勝義 諦理所得隨念,名義威勇。由世俗諦理所得隨念,名法威勇。


聞所成地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差別,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謂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隨念之行,名證隨念。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的差別,一個是歸依隨念,一個是證隨念。這六隨念能令道心沈沒的修行人,能夠合理地警策自己的心,令自己生歡喜心。哪六種?就是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施、戒天。什麼是歸依隨念?對佛、法、僧這歸依處,隨順這三歸依處,憶念其功德的活動,名為歸依隨念。什麼是佛隨念?隨順佛的十個名號所代表的功德來憶念佛,哪十個名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什麼是法隨念?隨順法的七個名稱所代表的功德來憶念法,哪七個名稱?善說、現見、無熱、應時、近觀、引導、智者內證。什麼是善說呢?就是佛說: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這是佛說得非常好。為什麼是善說?因為,若這樣思惟,增長智慧。什麼是現見?佛說這個苦集滅道,若能這樣修行,現在就可以見苦集滅道四諦,得聖道。什麼是無熱呢?苦集滅道是無煩惱,這是清淨的法門,不會帶來煩惱。什麼是應時呢?若能修習、多修習八正道,什麼時候成功,就那個時候見道。或是什麼時候都可以修行,稱為應時。什麼是近觀呢?若能夠修學八正道,能親自如實的知見苦集滅道。什麼是引導呢?若能修苦集滅道的現觀,就能引、能導、能隨、能住,令心與法相應。什麼是智者內證呢?苦集滅道是佛和佛弟子,親自所證悟,我們也能親證。什麼是僧隨念呢?隨順出家聖弟子的功德而憶念,哪些?有四妙行,就是苦遲通達,苦速通達,樂遲通達,樂速通達。又有安隱行、調伏行、寂靜行。四雙八輩這八種人,都是聖人,具足有戒、定、慧、解脫、有解脫知見。若能修學戒定慧,佛法僧能夠救護你,從苦海中,將你救出來。什麼是證隨念?對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這三種行,隨念自己所證的活動,名為證隨念。前往到涅槃的行為,就是戒、定、慧。到大財富的一種行為,就是布施。往生到欲界天的行為,就是信、戒、聞、捨、慧。

《披尋記》五二六頁: 於趣涅槃行等者:此中趣涅槃行,謂於決定勝道。趣資財行,趣生天行,謂於增上生道。念自當證決定勝事,增上生事,名證隨念。由是策心,令生歡喜。


2.31

即彼行者,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如是於彼生欣樂故,能令其心極成津潤,融適澄淨。何等名為可欣尚處?略有三種可欣尚處。一者、三寶;二者、學處清淨尸羅清淨;三者、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

[]1)什麼叫作可欣尚法呢?即彼行者,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譬如說三十七道品,這是一個可歡喜的事情;但是我原來的心情,並不是那麼積極的歡喜,現在應該令心欣樂,時常地思惟它的功德,心裡就會生起歡喜。

2)如是對聖道生歡喜心的關係,今天也這樣思惟觀察,明天也這樣思惟觀察,就能夠使令自己的心極成津潤,被這些可欣尚法的威力所滋潤。有什麼好處呢?融適澄淨,融就是消遣,消遣出去一切的污染。適,就是歸,歸於澄淨,歸於清淨,能令自己身心清淨。

3)什麼是可欣尚的境界呢?簡單的說,有三種值得我們特別歡喜的地方。一者、三寶,佛寶、法寶、僧寶。二者、學處清淨、尸羅清淨,就是所應學的這些清淨的戒律。分兩句,學處清淨,是初受戒的時候;尸羅清淨,是受戒以後,能夠持守,令他身心清淨。這是可欣尚法,就是戒律。三者、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這也是一個可欣尚法,就是對於自己在佛法裡邊,所歡喜的聖道,自所證差別,深深的相信,這個聖道是能斷煩惱,能見真理的,是真實不虛。對於修學聖道,能斷惑證真,這件事心裡面很勇猛,而不怯弱。


云何隨念三寶令心欣樂?謂作是念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蒙如來應正等覺為我大師。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善說法毘奈耶中,我得出家。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我與諸具戒、具德,忍辱柔和、成賢善法,同梵行者共為法侶。我今當得賢善命終、賢善殞歿,當得賢善趣於後世。 如是名為隨念三寶,令心欣樂。

[]云何隨念三寶的功德,令我們的心,對三寶發歡喜心呢?

1)謂我應該這樣的警覺,我現在能夠獲得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呢?就是我能夠得到佛陀的慈悲,為我作大師,所以這個是一個大善利。

2)我今善得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大利益呢?謂善說法毘奈耶中,一個法、一個律,在這個地方,我能夠在這個地方,能夠出家,做比丘、做比丘尼。

3)我今善得如是大利,得什麼大利呢?謂我與諸具戒、具德,這個比丘、比丘尼,具足清淨戒、具足定慧的功德。忍辱柔和,在大眾裡住,他能夠忍受他人的羞辱;而他的性格不粗暴,特別的柔和。成賢善法,這位比丘、比丘尼,成就賢善法,就是聖人的功德。同梵行者,共為法侶,這些同修聖道的人,和我做好朋友;我一出家,這些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共為法侶。

4)我現在已經出家,在這三寶裡面生活,我應該在三寶裡面有所成就,能斷惑證真,能成就阿羅漢道。賢善命終,心裡面沒有貪瞋痴,貪無餘斷、瞋無餘斷、痴無餘斷,成就大智慧的境界。這樣的人,臨命終的時候,是很安詳自在的,所以是賢善的命終。賢善的殞沒,得阿羅漢叫作賢善命終;如果得三果、得二果、得初果的時候,就是賢善殞沒,就是雖然是死,死得很好,心裡面正念分明,沒有煩惱的現行,所以叫做賢善殞沒。當得賢善趣於後世,如果是沒得阿羅漢道,不能入涅槃,由初果、二果、三果都是這樣。但是這個時候,心裡面也是有無漏的聖道,得到賢善的聖道,就是來到後世的時候,心裡面也還是有聖道。前面這一段文,這就是隨念佛寶、法寶、僧寶,使令心裡面歡喜。我在這樣的境界裡面出家,修學聖道,心裡面歡喜。什麼是賢善命終?就是沒有見煩惱、沒有愛煩惱,所以死亡的時候,是賢善的境界。


云何隨念學處清淨、尸羅清淨,令心欣樂?謂作是念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於如來、應、正等覺大師、善說法毘奈耶、善修正行聲聞眾中,我得與彼同梵行者,同戒、同學,同修慈仁身、語、意業,同其所見,同所受用。如是名為隨念學處清淨、尸羅清淨,令心欣樂。謂無悔為先,發生歡喜。

[]怎麼叫做隨念學處的清淨、尸羅清淨?我現在能得到,能成就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利益呢?謂於如來、應、正等覺大師,善說法毘奈耶,善修正行,我在這樣的清淨的大環境裡面,能修行八正道。聲聞眾中都是修八正道。我和這些聲聞人,是同修梵行的人。同戒,戒和同修,都是一樣的戒。同學同修慈仁身語意,還能夠共同的學習慈悲仁愛的身語意,身也是慈悲、語也是慈悲、意也是慈悲,三業都是這樣。同其所見,我和這些聖人,同是一個見地,他們也是觀法無我,我也觀法無我,但是他們是成功的人。同所受用,共同地受用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是六和敬。就是戒和同修,同修慈仁的身業,慈仁的語業,慈仁的意業,這是身語意業都是和的。同其所見,這是見和同解,就是共同的有無我論的思想。同所受用,就是財,利和同均。前面這段文所說的話,也就是隨念學處清淨、尸羅清淨,能這樣憶念:我受戒的時候清淨,受戒以後我又能持戒清淨,心裡面發歡喜心。因為持戒就沒有悔。如果犯戒,就會後悔,就有憂惱;現在因為無悔,開始的時候原先就是持戒清淨,我沒有犯戒的過失,心裡歡喜。


云何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處令心欣樂?謂作是念我今有力、有所堪能,尸羅清淨,堪為法器,得與如是同梵行者同清淨戒,得與有智正至善士同其所見,我有堪能精勤修習如是正行於現法中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由是令心生大歡喜!如是名為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處,令心欣樂。又,由前後勇猛精進,已得安住所證差別;由隨念此,復於後時所證差別,深生信解,令心欣樂,是名異門。

[]云何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處,令心欣樂?

1)用自己現在的智慧,能知道自己在佛法僧裡面,所成就的各式各樣的功德。對於聖道,我深深的生起信心,我也可以得聖道,心無怯弱。處,欣樂之處,令心欣樂,你能在這個地方,使令心生歡喜心。

a)這個修行人,因為持戒清淨,所以心裡有這個想法:我今有力量,什麼力量呢?有所堪能。什麼呢?我決定能持戒清淨,我這個清淨的身語意業,可以做為載道的器具,堪為法器。

b)我能夠和這些同梵行的人,共同的持清淨戒。

c)我又能夠與有智慧正至善士,我的所見與他是相同的。正至,就是至正。正就是法性,至就是達到法性這裡,就是與法性相應的聖人,從初果到四果都是這樣。

d)我持戒清淨,所以有這個能力能精進地修學如是正行,就是四念處。

e)於現法中,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就是現在,能得未得的初果,能觸未觸的二果三果,能證未證的四果。還沒得四果,但是思惟自己持戒清淨,將來能得四果,這樣思惟的時候,心裡生大歡喜。如是名為於自所證的差別,我將來能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深深的相信,我有這種堪能性,不會說我不能得聖道,雖然沒得聖道,認為自己能得聖道,心裡就生歡喜。

2)又,由於初發心的時候,勇猛精進的學習佛法;以後又相信自己能得聖道,都會勇猛精進。這個人能夠安住在這樣清淨信心的境界裡邊,還有種種不同的功能。由於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這樣憶念,我在佛法裡面,能得到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所證的差別,深生信解,心裡面也歡喜。什麼是異門?就是對於三寶,是三個門。由於念,持戒清淨這裡面有六和敬;又由於前後勇猛所證的差別,這些事情就叫做異門,有這麼多的門,可以悟入聖道。


3.38-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

又諸如來略有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言無虛妄,故名如來。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敬供養,是故名應。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正等覺。明謂三明。行,如經說止觀二品極善圓滿,是故說名明行圓滿。上升最極,永不退還;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名世間解。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是故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士。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與顯了義為開導故,與一切義為所依故,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為開導故,為所依故,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天人師。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故名為佛。能破諸魔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簡略的說,一切的佛有十種功德所立的名號,按照他的功德來安立他的名號。這是略說,若是廣說,佛有無量無邊的名號。隨順十種功德,來憶念佛的名號,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1)什麼是如來?就是言無虛妄,佛從成道那一天開始,乃至到最後入涅槃,所說的話都是真實不虛,所以叫做無虛妄。如,他說的話和所表詮的道理是一致的,沒有說錯。他說的一切話,都是從誠實中來,所以叫做如來。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都是真實不虛。

2)什麼是應供?

2.1)已得一切所應得義,就是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後成佛的時候,已經得所應得義,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成就。前面百四十種不共佛法,都成就。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這一切都成就,所以叫做應。

2.2)應作世間無上福田,佛能夠做世間一切眾生的無上的福田,沒有人更高過佛。能為眾生作福田,能生福像種田地,種上各式各樣的穀,各式各樣的這些事情,都能令你有所收獲。

2.3)應為一切恭敬供養,佛得一切所應得義,所以應為一切眾生恭敬供養,能得無量無邊的福德,所以叫做應。這三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按佛的本身無量無邊的功德說;後二種解釋,約利益眾生說的。

3)什麼是正等覺?如其勝義,如就是無差別,是相同,彼此是相同的。諸法的殊勝的道理,它是怎麼樣,佛就怎麼樣的能夠認識它,叫如其勝義。不像我們凡夫,有些虛妄的境界,不能如其勝義。這樣能覺悟一切法,覺悟圓成實性,覺悟依他起性,覺悟遍計執是畢竟空,所以叫做正等覺。覺悟圓成實,是一切法平等性;覺悟依他起,一切法是有差別,有染污的依他起,也有清淨的依他起,這是佛的後得智;覺悟圓成實,就是佛的根本智。

4)明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佛的大智慧,三種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就是眾生過去從無始劫來的生命的情況,都已經過去。天眼明,就是能夠觀察未來的生命的情況。眾生肉眼無所知,有的人就武斷說,人死就斷滅,就是有斷滅見。若是有天眼明的話,就會知道未來的生命,還有各式各樣的情況,並沒有斷滅,能破除斷見。若是由宿命明,能通達過去生命的情況,都是無常,能破除常見。漏盡明,得成聖道有圓滿的智慧,斷除一切煩惱,成為聖人。漏盡明就是沒有斷見、也沒有常見,安住中道,名為漏盡明。佛這三種明極善圓滿,不是聲聞、緣覺菩薩所能及。行是什麼呢?如經說止觀二品。內心裏面,安住不動,叫做止。觀,智慧的觀察。這兩類是行。佛這兩種行,都能夠圓滿成就。

a)明謂三明等者: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痴,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有二行:一者、行行,二者、住行。住,謂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此中唯說止觀二品,即彼住行,所攝應知。

a1)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把時間分成這三個階段,前際就是過去,後際就是未來,中際就是現在。在前後中際這裏面,有斷常二邊的邪執。於未來不明白,就有斷邊的邪執;對於過去不明白,就有常的執著。於現法涅槃愚痴,有的眾生不相信有凡夫、聖人的差別,認為凡夫的境界,吃飽就是涅槃;或者是得到色界定,得到無色界定,就是涅槃,這都是愚痴的境界。執著常,執著斷,執著現法涅槃,這都是愚痴。誰有這種愚痴呢?就是世間上的沙門和婆羅門有這種愚痴。建立宿命明、建立天眼明、建立漏盡明,破除這三種愚癡。

a2)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二種行。一者、行行,第一個行是約因說的,這樣做,以後有所成就,這是德行。第二住行,住這一種德行,指什麼說的呢?四種增上心法,心也叫做定,就是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名為現法樂住,修學色界定成功,但是並沒有升到色界天,還是在人間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功夫,就叫做現法樂住,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有色界四禪的樂,這就叫止行。前面行行,就是指觀說。

5)什麼是善逝?上升,就是向上去,逝就是去。到什麼地方去呢?是向上去。人升到天上,就是向上去,如果沒有修學佛法,還會掉下來,就不是好,不是善逝;如果到阿羅漢、辟支佛、到無餘涅槃那裏,是比人間天上好的多,但是沒有大悲心,廣度眾生,還是有所不足,不是那麼圓滿,也不名為善逝。若是超過阿羅漢、辟支佛,有大悲心,到極圓滿的境界的時候,這時候叫做善逝。最極,最極高的地方,永久也不會退下來的。

6)什麼叫做世間解?佛是能夠善巧的通達世界是怎麼回事?及一切有情界是怎麼回事?世界裏面也有很多的品類,有情裏面也有很多的品類。譬如阿彌陀佛國是清淨的世界,我們居住的地方叫做五濁惡世,這是污穢的世界,世界有染淨的不同,其實還有很多的差別。有情的世界,也有很多的差別,就是三惡道,一種情形;人間是一種情形;天上又是一種情形。一切品類都有染淨的相貌的不同,你都能夠通達,就叫做世間解。

世界也是眾生的共業所招感,他本身也是沒有體性。眾生的果報,也是由業力招感,都是一種苦惱的境界。眾生的果報,眾生居住的世界,都是苦諦,是集諦所造成,這件事,佛是能夠知道,能通達無礙,所以叫做世間解。

7)什麼叫做無上丈夫調御士?一切世間,就是十法界裏面。唯一丈夫,唯獨這一個大人。善知最勝的調心方便,我們的心有很多的污染,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不圓滿的地方,須要用佛法來調,使令它清淨,使令它有廣大的道力,就須要調心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什麼是最殊勝的調心的方便呢?就是佛法。唯獨這一個人,才能通達,就是佛陀。無上丈夫,就是沒有人能高過他。他有什麼能力呢?他能調御,御像駕車,說是我們現在這個心就是個車,你能調它,就像你能駕車似。

8)什麼叫做天人師?

a)為實眼故,眼一共有五種,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實眼,就是眼睛的功能非常的強而沒有錯誤,就是他成就五種的圓滿的眼。什麼是實眼?對於一切所認識的境界,真實的顯現出來。所認識的境界,他的真實的相貌,顯現在你的心裏面,就叫做眼。

b)為什麼稱之為天人師?就是他有真實的智慧,能通達諸法的真實相,有根本智,有後得智。實眼和實智是在能觀察的這一方面說。眼和智來對比呢?眼就是指心,心只是有明了性,若心裏面有病,明了性就受到污染,他的功能就有所不足。智慧,也是和心在一起活動的,但是他能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相,和心的作用又不一樣。比如說現在看見光明,說是用眼睛看見的,實在是心看見的,就是眼識就是心。眼識也是和第六意識同時活動,加起來就是心,心只是能發現這件事,但是對於所見到的事情的裏面的內容的情況,要能正確、沒有錯誤的認識,是要智慧,所以智慧和心有點不同。

c)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是所觀察的,是所認識這一方面說。法,是能詮顯義的文句;義是文句所詮顯的、所顯示的道理。超過凡夫的境界,也超過阿羅漢以上,菩薩的境界,能達到極圓滿的境界,就是天人師。

8.1)實眼是什麼意思呢?與顯了義為開導故,就是把道理顯示出來,是要有你的心,要有你的眼來開導,才能把這個義顯現出來。這裏有一個燈,如果沒有眼睛,你是不能看見這個燈,沒有光明你是看不見,所以須要有你的眼,把這件事開導出來,然後才能認識他,所以叫做顯了。把義顯了出來,就是你心的力量,就是你的眼的力量。世間、出世間的事情,有佛的這個五眼,才能把世、出世間的義開導出來。什麼是開導?沒有這樣的眼的時候,就等於是無明,無明在覆蔽這件事,我們不認識所覆蔽的境界,就被遮障住,但是佛把一切覆蔽的境界都除滅,就開導出來,所以很多的世出世間的道理,都顯現出來,叫做顯了義。與所顯了的義,做開導的作用,先要開導而後才能顯了,這就是眼的作用。

8.2)與一切義為所依故,顯了一切義的時候,須要安立各式各樣的名句,義才能顯示出來。就是佛安立無量無邊的名句,才顯示一切義。義要依無量無邊的名句,才能顯示出來,說與一切義為所依故。就是為實智故,就是佛的智慧,安立種種的名言,一切義就顯現出來。或是另外解釋,一切的義,是由你心安立的,也就是由你分別出來的,世間上一切的事情,是由心想生,由你內心的思惟顯現出來。所以你內心的思惟,是一切義的依止處,這樣講,就是解釋前面為實眼故,就是你的心為一切義的所依。就是佛能通達這個義,所以佛叫做天人師。

8.3)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這還是解釋實智。就是我們不明白這樣的道理,但是佛能夠明白這些道理,能開導我們這是什麼。與所生疑為能斷故,我們聽聞佛所說法,有的明白,有的還有疑惑,佛能夠為我們所生出來的疑問,能斷我們的所生疑,這是佛的後得智,能斷疑,能為眾生說法。或是另外解釋,與不了義為能了故,佛在佛自己本身的無分別智,能通達第一義諦,無分別境界,那是佛自己的境界,就是根本智。若是為眾生說法,能令眾生通達勝義,就是屬於佛的後得智。

8.4)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這是解釋為實義。義,有很容易明了,就是淺的道理。甚深義,是不容易明白的,這是什麼呢?凡夫依據文句,依據種種的文言,能明白什麼道理,這都屬於淺薄的;若是離一切名言得到聖道,成就無分別智,才能明白,就是甚深處,那是甚深義。修學聖道,成就無分別智的時候,才能夠顯現出來甚深處、甚深的境界。令明淨故,沒得聖道的時候,我們依據種種的名言,也能明白多少,但是不明淨,因為還有虛妄分別在那裏作障礙。須要經過長時期的修學止觀,若是滅除一切的染污,你的智慧明淨,這個甚深處才能顯現出來,這也是為實義故。

8.5)與一切法為根本故。這是解釋為實法故,或者也可以解釋為實義故。佛為眾生說法,是根據實義,安立一切名言,來開導一切眾生,所以義是言說的根本。名言叫做法,名言是依義而安立,所以義是一切法的根本。

8.6)為開導故,義是名言的根本。名言能開顯實義。根據義安立名言,從名言上,才能明白義。所以名言能開顯法義,名言是開導者。佛根據所悟的第一義諦,安立種種的名言,來開導眾生,這叫做開導。我們若是學習佛法的時候,也可以依義思文,根據他的真實義,來解釋這一段文,所以義也能開導名句,名句也能開導義。為所依故,義為所依,安立名言;名言為所依,通達真實義。實法,就是名言是所依,才能明白真實義。

8.7)佛法就是兩部份,一個是法,一個是義。佛依據法義,來教誡天人,來教授天人,六道眾生裏面,天和人容易明白佛法、容易修成聖道。佛依法義來教導眾生解脫一切生死大苦。佛有這樣的功德,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所以佛是天天人的師父。

a)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等者:攝事分說,由如來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說世尊為彼根本。又說若有於中生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決了,故說世尊為所依止。此應準知。

a1)本論的攝事分說,佛出世間,演說一切佛法,這時候才有佛教,我們從此可以有所知,可以知道什麼是苦集,什麼是滅道。這樣,佛是佛法的根本。若有疑惑,佛才能為我們斷疑,故說世尊為所依止。

9)什麼叫做佛?

9.1)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法聚就是語言,或者說是文句,這裏面都是很多,所以叫做聚。若能夠用功學習這些法聚的話呢?能引攝有道義的利益,不是一般苦惱的事情,就是能夠成就功德的法句。

9.2)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這樣的語言文字你若去學習的話,若那樣去做的話,能令你成就沒有功德的事情,就是苦惱的事情。

9.3)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另外還有一種,它能夠引攝出來、引發出來,也就是能成就也不是有功德、也沒有罪過這樣的法聚。這三類也就包括世、出世間的一切法。這個人對這三類法聚,現前等覺,通達什麼叫義利的法聚,通達什麼叫非義利的法聚,通達非義利、非非義利的法聚,故名為佛,叫做覺,他能覺悟這三種法聚。

a)於能引攝義利法聚等者:當知此約如來一切種智,故名為佛。建立品說,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三聚法,現等正覺。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此中能引有義聚法,謂即三乘聖道諸所有法。能引無義聚法,謂彼外道、世間諸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非能引無義聚法,謂人天乘諸所有法。

a1)這段是約佛的一切種智說的。種,是類的意思,一類一類的,世間上,人是一類,天又是一類;善法是一類,惡法是一類;世間法是一類,出世間法又是一類,就是有很多的種類,佛都能通達無礙,所以叫一切種智,故名為佛。

a2)建立品說,十方三世一切佛,簡要的來說,一切佛對這三類法,現前平等的都能覺悟。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就是有功德的事。二者、能引無義聚法,沒有功德的事情。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a3)有功德的事情就是三乘聖道,聲聞、緣覺、佛,這是有義聚的、有功德的事情。因為他成就以後,沒有什麼後患。能引無義聚法,就是彼外道,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和世間諸所有法,有的事情也是人所歡喜的,但是最後令你苦惱,所以它能使令你苦惱,不是義聚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非非能引無義聚法,就是人間、天上這些善法。這些善法,也不能說它是有罪過,因為做這些善事,也能得到多少安樂;但是也不能說它是功德,因為它終究有一天又失掉,所以又令你失望。

10)什麼是薄伽梵?能破壞很多的魔。魔有很大力量的軍眾,他有力量能破魔。他具足很多的功德,這個人就叫做薄伽梵。

a)能破諸魔大力軍眾等者:謂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是名諸魔。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依六義轉: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如佛地經論釋,是名具多功德。

a1)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共四種魔。四種魔,主要就是煩惱魔,我們心裏面有很多的煩惱,它對我們有傷害,所以叫做煩惱魔。蘊魔,就是這個身體的果報,由煩惱所得的這個果報,就是無始劫以來,沒有得果報的業障,都在身體裏面,所以它是個魔。死魔,就是生命結束的時候,對我們也有很大的破壞性。自在天魔,就是欲界頂天,那個人不相信佛教,有破壞佛教的事情,叫自在天魔。

a2)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主要是有般若波羅蜜,有高深的三昧,有大悲心,所以能破這一切魔,叫做薄伽梵。

a3)又薄伽梵依六義轉,有六種功德,名之為薄伽梵。

一、自在義,不自在就是心裏面有煩惱,心裏面有貪心,所貪的境界一變化,心就不自在。若是斷煩惱的時候,心就自在,所以自在義,是斷煩惱的意思,斷一切煩惱,心裏面是自在。

二、熾盛義,就是智慧特別勇猛,有大智慧。

三、端嚴義,就是他的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

四、名稱義,就是他的名稱普聞,十方世界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他。

五、吉祥義,就是十方世界的大智慧人,都稱揚讚歎他。

六、尊貴義,就是十方世界的眾生都是恭敬供養他。

如佛地經論解釋,是名具多功德。能破魔,能具足功德,所以叫做薄伽梵。


4.集異門論-法隨念-7

1)善說者,謂佛所說,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故名善說。

2)言現見者,謂正脩習世尊所說苦集滅道現觀道時,於現法中即入苦集滅道現觀,故名現見。又正脩習世尊所說能斷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隨眠道時,於現法中即斷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一切隨眠,故名現見。又正脩習世尊所說能證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隨眠滅道時,於現法中即證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諸隨眠滅,故名現見。

3)言無熱者,謂八支聖道名為無熱。所以者何?熱謂煩惱。八支聖道中,一切煩惱無得無近得、無有無等有,故佛正法名為無熱。

4)言應時者,謂八支聖道名為應時。所以者何?由正修習世尊所說苦集滅道現觀道時,即入苦集滅道現觀,故名應時。又正脩習世尊所說能斷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隨眠道時,即斷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一切隨眠,故名應時。又正脩習世尊所說能證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隨眠滅道時,即證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所斷及脩所斷諸隨眠滅,故名應時。

5)言引導者,謂八支聖道名為引導。所以者何?以八支聖道習修多脩習,能於苦集滅道現觀能引能導、能隨能逐,故佛正法名為引導。

6)言近觀者,謂八支聖道名為近觀。所以者何?以八支聖道脩習多脩習,能於苦集滅道如實知見苦集滅道,故佛正法名為近觀。

7)智者內證者,佛及佛弟子名為智者,世尊所說苦集滅道,智者自內知見、解了、正等覺為苦集滅道,故佛正法名智者內證。


5.集異門論-僧隨念-22

1.五行

1)言妙行者,謂世尊說有四種行: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佛弟子眾於此中行,故名妙行。又世尊說有四種行:一、不安隱行;二、安隱行;三、調伏行;四、寂靜行。佛弟子眾唯行後三,故名妙行。

2)質直行者,謂八支聖道名為質直。所以者何?以八支聖道不迂不曲不迴、質直平坦一趣。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質直行。

3)如理行者,謂八支聖道名為如理。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如理行。又世尊說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及正定,并資并具,名為如理。如世尊言:此一趣道,令諸有情皆得清淨、超諸愁歎、滅諸憂苦、證如理法,謂聖正定并資并具七聖道支,名聖正定資之與具。何等為七?謂初正見乃至正念。以聖正定?由七道支引導脩治方得成滿,故說名聖正定資具。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如理行。

4)法隨法行者,謂涅槃名法,八支聖道名隨法。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法隨法行。又別解脫名法,別解脫律儀名隨法。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法隨法行。又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法,受持此法名隨法。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法隨法行。

5)和敬行者,謂佛弟子眾,一戒、一學、一說、一別解脫,同戒、同學、同說、同別解脫。受具百歲所應學處,初受具者亦於中學;初受具者所應學處,受具百歲亦於中學。如受具百歲所應學法,初受具者亦如是學;如初受具者所應學法,受具百歲亦如是學。佛弟子眾能於此中一戒性、一學性、一說性、一別解脫性、同戒性、同學性、同說性、同別解脫性,名和敬行。又佛弟子眾,互相恭敬、互相推讓,於長宿者起迎合掌、慰問禮拜、表相和敬。佛弟子眾如是而行,名和敬行。

6)隨法行者,謂八支聖道名為隨法。佛弟子眾於中隨順遊歷涉行,名隨法行。

2.四雙八輩

1)預流向者,已得無間道能證預流果,謂此無間證預流果。彼於欲界貪欲瞋恚,由世間道先未能斷多分品類,於四聖諦先未現觀今脩現觀,名預流向。

2)預流果者,謂現法中已於三結永斷遍知,謂有身見、戒禁取、疑。彼住此斷中,未能進求一來果證,名預流果。

3)一來向者,已得無間道能證一來果,謂此無間證一來果。彼於欲界貪欲瞋恚,由世間道或先已斷多分品類,於四聖諦先未現觀今脩現觀,或住預流果已能進求一來果證,名一來向。

4)一來果者,謂現法中已於三結永斷遍知,及斷多分貪欲瞋恚。彼住此斷中,未能進求不還果證,名一來果。

5)不還向者,已得無間道能證不還果,謂此無間證不還果。彼於欲界貪欲瞋恚,由世間道或先永斷,於四聖諦先未現觀今脩現觀,或住一來果已能進求不還果證,名不還向。

6)不還果者,謂現法中於五順下分結已永斷遍知,謂有身見、戒禁取、疑、貪欲、瞋恚。彼住此斷中,未能進求阿羅漢果證,名不還果。

7)阿羅漢向者,已得無間道能證阿羅漢果,謂此無間證得最上阿羅漢果。或住不還果已,能進求阿羅漢果證,名阿羅漢向。

8)阿羅漢果者,謂現法中貪瞋癡等一切煩惱皆已永斷,名阿羅漢果。

3.五法法身

1)戒具足者,謂學無學僧成就具足學無學戒。

2)定具足者,謂學無學僧成就具足學無學定。

3)慧具足者,謂學無學僧成就具足學無學慧。

4)解脫具足者,謂學無學僧成就具足學無學解脫。

5)解脫智見具足者,謂學無學僧成就具足學無學解脫智見。

4.無上福田

1)言應請者,謂應惠施、應供養、應祠祀,故言應請。

2)言應屈者,謂已惠施、善惠施、已供養、善供養、已祠祀、善祠祀,少作功勞獲大果利,故名應屈。

3)應恭敬者,謂若識知若不識知,皆應起迎曲躬合掌稽首接足,而讚問言:「正至正行得安樂不?」名應恭敬。

4)言無上者,如世尊告苾芻眾言:一切和合部類眾中,佛弟子眾最為第一、最尊最勝、最上無上,故名無上。

5)言福田者,如世尊告阿難陀言:我不見有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等天人眾中,堪受已惠施善惠施、已供養善供養、已祠祀善祠祀,如我僧者。阿難當知,若於我僧已惠施善惠施、已供養善供養、已祠祀善祠祀,作少功勞獲大果利。

6)世應供者,謂聖弟子能淨世間,應供器故;已行應供,清淨道故;成就應供,三淨業故,名世應供。

6.大智度論,卷22T25225c

行者念清淨戒,不缺戒,不破戒,不穿戒,不雜戒,自在戒,不著戒,智者所讚。

1)戒無諸瑕隙,名為清淨戒。

2-3)云何名不缺戒?五眾戒中除四重戒,犯諸餘重者是名缺;犯餘罪是為破。復次,身罪名缺;口罪名破。復次,大罪名缺;小罪名破。

4)善心迴向涅槃,不令結使、種種惡覺觀得入,是名不穿。

5)為涅槃,為世間,向二處,是名為雜。

6)隨戒不隨外緣,如自在人無所繫屬,持是淨戒,不為愛結所拘,是為自在戒。

7)於戒不生愛慢等諸結使,知戒實相,亦不取是戒。若取是戒,譬如人在囹圄,桎梏所拘,雖得蒙赦,而復為金鎖所繫。人為恩愛煩惱所繫,如在牢獄;雖得出家,愛著禁戒,如著金鎖。行者若知戒是無漏因緣而不生著,是則解脫,無所繫縛,是名不著戒。

8)諸佛、菩薩、辟支佛及聲聞所讚戒,若行是戒,用是戒,是名智所讚戒。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羅剎鬼戒,啞戒、聾戒,如是等戒,智所不讚,唐苦無善報。復次,智所讚者,於三種戒中,無漏戒不破不壞,依此戒得實智慧,是聖所讚戒。

7.瑜伽師地論卷83

1)解脫捨者,迴向涅槃故,於施果中無繫著故。2)常舒手者,殷重廣施故。3)樂棄捨者,施前、正施及與施後意悅清淨,無追悔故。4)祠祀施者,一向如法,不以凶暴積集財物,時時數數周遍捨施所施物故。5)捨圓滿者,謂於福田而奉獻故。6)於惠施中樂分布者,謂於父母、妻子等所,時時平等而分布故。

8.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天,謂有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如是諸天,成就信故、戒故、聞故、捨故、慧故,從此處沒生彼天中受諸快樂。我亦有信、戒、聞、捨、慧,亦當生彼,與諸天眾同受快樂。

9.為何經文在四證淨之後,說六隨念,之後說四念處-20-修所成地-思惟諸歡喜事

8.3.思惟諸歡喜事

云 何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謂聖弟子,已見聖諦,已得證淨。即以證淨為依止故,於佛法僧勝功德田,作意思惟發生歡喜。又依自增 上生事,及決定勝事,謂己身財寶所證盛事,作意思惟,發生歡喜。又依無嫉,如於自身,於他亦爾。又依知恩,謂有恩者,念大師恩,作意思惟,發生歡喜。由依 彼故,遠離眾苦及與苦因,引發眾樂,及與樂因。如是思惟隨順修道歡喜事故,便能證得速疾通慧。又此思惟隨順修道歡喜事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 若過、若增。

[]什麼是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漏盡通,作意思惟諸歡喜的事情?什麼是速疾通慧?速疾是形容通慧,神通的智慧是非常的快、迅速,要現神通的時候,立刻地入定,從定又發出神通來,這個時間是很短,叫做速疾通慧,不是速疾地得到通慧。

1)這 位聖弟子,已經見到苦集滅道四諦的真理,就是初果聖人,已得到四證淨的功德。什麼是證淨?如實了知四聖諦,叫作證。如實了知四聖諦之後,對於佛、法、僧、 戒有清淨的信心,遠離不信的垢、遠離破戒的垢,叫作淨。就以證淨為依止的緣故,對於佛勝功德田,對於法勝功德田,對於僧勝功德田,這都是殊勝的功德田。若 對三寶供養恭敬,能得到功德,就像田,能生出很多的功德。見到聖諦以後,靜坐的時候,思惟佛、思惟法、思惟僧的時候,心裡面發歡喜心。

2)又 觀察欲界天,都有信、戒、聞、捨、慧的功德,所以生到天上。觀察自己,也有信、戒、聞、捨、慧的功德,所以我也能夠生天,心裡面也歡喜。什麼是決定勝事? 修學戒、定、慧,現在見到聖諦以後,決定得聖道而不再流轉生死,也生歡喜心。什麼是己身財寶所證盛事?財寶有世間財、出世間財。世間的財寶就是生天,或者 在人間榮華富貴。出世間的聖財,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在靜坐以後,這樣思惟:我也可以得到世間的財富,我已經得到出世間的財富。心裡面歡 喜。

3)又不嫉妒,別人能夠得到增上生的殊勝的事情,得到決定勝的事情,就像自己得到一樣,也生歡喜。我自身得到增上生的事、決定勝的事,我歡喜。別的人得到增上生的功德、得到決定勝的功德,我也是歡喜。

4)又 有依知恩來生歡喜心,對於我有恩的人。誰對我有慈悲又愛我的人呢?佛真是對我慈悲,生起這個心就是思惟,心裡歡喜。為什麼想起佛的時候,會生歡喜心呢?由 於依靠佛的慈悲開示,遠離生老病死苦、遠離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遠離五取蘊苦。若不遠離苦因,是不能遠離苦果。苦因是什麼?就是貪瞋癡。引發眾多的快樂, 禪定的三昧樂,涅槃的寂滅樂,永久也不再流轉生死苦。樂因,就是修學戒定慧。這些事情都是靠佛得到,所以心裡面歡喜、感恩。這樣思惟隨順修道而生歡喜心的 時候,道心就強起來,繼續修止觀,斷煩惱,得漏盡通。又此思惟隨順修道歡喜事義,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8.4.修習如所得道

8.4.1.四法攝受修道

云 何修習如所得道?謂彼如是所生廣大無罪歡喜,溉灌其心,為趣究竟,於現法中,心極思慕。彼由如是心生思慕,出離樂欲,數數現行。謂我何當能具足住如是聖 處,如阿羅漢所具足住。如是欲樂生已,發勤精進,無間常委,於三十七菩提分法,方便勤修。又彼如是勤精進故,不與在家出家眾相雜住,習近邊際諸坐臥具,心 樂遠離。又彼如是發生欲樂,發勤精進,樂遠離已,不生喜足。謂於少分殊勝所證,心無喜足。於諸善法,轉上、轉勝、轉微妙處,希求而住。

[]什麼是修習如所得道呢?如,就是所得。入諦現觀之後,得到我空的真如,觀色受想行識裡邊無我、無我所,得到如,但是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修習。

1)那 位入諦現觀的聖者,這樣依前邊作意思惟諸歡喜事,所以生起廣大的歡喜心,而這個歡喜心是無罪,不是貪瞋癡的境界,為什麼?因為有無所得的智慧,及最低限度 有未到地定,這樣無罪、清淨的歡喜心,滋潤這一念心。知道現在只是開始,所得到所證悟的如,還不圓滿,為了進趣究竟圓滿的境界,所以於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 邊,內心裡面有極大的思願、仰慕聖德。思慕,也就是想要成就聖道。彼由於如是心生思慕,初入聖諦現觀,還沒能夠解脫生死苦,所以出離生死苦的樂欲,這種強 烈的願望,數數地現行,時時地這樣希望:我什麼時候才能夠具足地安住在聖處,究竟圓滿的聖人的境界呢?就像阿羅漢圓滿的清淨境界,我什麼時候才能成就呢? 有這樣的希望心。

2)這樣廣大、堅強的欲樂心生起來以後,採取行動,發動精進,不間斷、精細地修習三十七道品,以此為方便勤修。這就是修習如所得道。

3)又他這樣修如所得道的時候,因為勤精進地,不與在家眾、不與出家眾,在一塊住。習慣於親近最低的品質的諸坐臥具,心裡面歡喜遠離很美好的坐臥具。

4)又 這個聖者,這樣發生欲樂,發勤精進,心樂遠離之後,現在還要不生喜足。什麼是不生喜足?對於少分的殊勝所證,譬如說由初果得到二果,那是少分所證,心裡面 不滿足,還要繼續努力學成功。這位聖者,對於這些無漏的善法,展轉地向上,展轉地殊勝,展轉地微妙,希望向上進、向前進,展轉微妙地,到圓滿以後才停下 來。


8.4.2.五法圓滿

由 此四法攝受修道,極善攝受。即此四種修道為依,如先所說諸歡喜事,所生歡喜,彼於爾時,修得圓滿。最極損減方便道理,煩惱斷故,獲得殊勝所證法故,亦令喜 悅修得圓滿。又修所斷惑品麤重,已遠離故,獲得輕安,輕安生故,身心清涼,極所攝受,如是二種修得圓滿。又此有學金剛喻定到究竟故,修得圓滿,是名修習如 所得道。又此修習如所得道義,廣說應知。謂四種法為依止故,能令五法修習圓滿。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1)由 於這位聖者有這四法的所依止處,成就由見道而後修道的功德。攝受,就是攝取成就,因為成就無我的智慧,但不圓滿,繼續地修,使令智慧增長廣大,就叫做攝受 修道。極善圓滿,要達到極圓滿,極微妙。這四種法是修道所依止處,就是如先所說諸歡喜事,四證淨的歡喜事、增上生、決定勝的歡喜事,乃至不嫉妒的歡喜事、 知恩的歡喜事,所生的歡喜事。在修道的時候,這個歡喜修得圓滿。

2)初 果斷除我見、身見、戒、取、疑,斷除這麼多的煩惱,繼續向前斷,斷到最極損減,是到阿羅漢果,把所有的愛、見煩惱都斷。損減方便的道理,若有智慧光明,黑 暗就不存在,道理就是這樣,所以煩惱斷掉、息滅,定慧就增長。定慧增長,煩惱斷除,所以獲得更殊勝,所證悟的戒定慧。由於斷煩惱,而滅除一切障礙,而得到 的喜悅也到極圓滿的境界。戒定慧的殊勝的功德到極圓滿的時候,歡喜心也到圓滿的地方。

3-4)又 入諦現觀,見道所斷惑已經斷,進一步地修行如所得道的時候,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已經完全遠離煩惱的種子。煩惱在的時候,身體沒有輕安樂,煩惱 麤重斷的時候,獲得輕快的安樂,和得禪定的安樂不同,這是聖道。輕安樂現前的時候,身、心清涼。煩惱火去掉,內心就感覺清涼。對麤重來說是安樂,對煩惱火 來說就是清涼,所以安樂和清涼,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到阿羅漢這個時候,是極圓滿的成就。以輕安為前提,而後得到身心清涼。如是輕安圓滿、清涼圓滿二種都 修得圓滿。這三項都是在受上說,有歡喜的圓滿,有喜悅的圓滿,有輕安清涼的兩種圓滿。

5)又 這位有學聖者,成就金剛喻定,不為愛煩惱、見煩惱所動搖,把愛煩惱、見煩惱都斷掉,已經到究竟圓滿的時候,修得圓滿,就是四果阿羅漢,學位圓滿,叫做修習 如所得道。又此修習如所得道的義,在聖教裡面說得很多,要知道。謂四種法為依止故,能令五法修習圓滿,就是這麼多。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就是這麼多。

30.雜阿含829

云何為學?謂三勝學。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云何增上戒學?謂安住具戒等,如前廣說。是名增上戒學。云何增上心學?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乃至能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學。又諸無色,及餘所有等持、等至,亦皆名為增上心學。然依靜慮,能最初入聖諦現觀,正性離生,非全遠離一切靜慮能成此事,是故靜慮最為殊勝,故偏說為增上心學。云何增上慧學?謂於四聖諦等,所有如實智見。是名增上慧學。

[]怎麼叫做學呢?就是三種殊勝的學習。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這三學是得聖道的方便,唯獨佛法裡面有這三種學,外道沒有,所以叫作勝,也是增上。增上就是勝,勝也就是增上。

1)怎麼叫做增上戒學呢?學習佛法,修學聖道的人,要安住在具戒裡邊,身口意要在戒裡邊不能越軌。這件事像前邊修學聖道的資糧那一段說過,叫做增上戒學。

2)怎麼叫做增上心學?

a)就是禪定,就是遠離欲界的一切煩惱,惡不善法就是欲界的這種欲煩惱是很惡的,能令這個人墮落三惡道。有很多的過患,就是殺盜淫妄這十種惡法。有尋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就是這位修行人,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尋伺觀,就是修不淨觀,遠離欲界的欲,所以叫離生。破壞欲以後,就生出喜樂,生出輕安樂,生大歡喜,這個時候就成就色界初禪。初開始超越未到地定,到初禪的時候還沒能具足安住,還要繼續地修才可以具足安住。得初禪以後,要修二禪,就是無尋無伺。經過三禪乃至到第四禪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學。

b)又,超過色界定到無色界的四空定,除四靜慮、四無色定之外,還有所有的等持,就是空、無願、無相三三昧,還有等至就是八解脫,就是很多的禪定都屬於增上心學。

c)前面這麼多的增上心學,可是依色界的四靜慮,它有能力最初開始入於四聖諦,就是入於第一義諦,成就無分別智的聖人的無我觀,觀諸法實相的智慧成就。正性離生,正性,就是你有這樣清淨的智慧,契入法性以後,就遠離生死。學習色界的四靜慮,就能得聖道。想要得聖道,不可以完全遠離靜慮,完全沒有靜慮,就不能得聖道。所以,學習增上心學是得成聖道最殊勝的助緣,因此,偏說色界四靜慮是增上心學。

3)怎麼叫做增上慧學呢?就是在奢摩他的四靜慮裡面,觀察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成就如實的智見。如實,不是虛妄的,是真實的成就聖人的無漏的智慧,見到第一義諦。這樣的智慧是名增上慧學。這個增上慧學是指無漏的智慧。前面的增上心還是通於有漏,因為初開始成就增上心學,還沒得聖道,所以是屬於有漏。但是成就增上心學之後,在修學毗缽舍那觀,得聖道的智慧的時候,這個定就變成無漏定。所以增上心是通於有漏、通於無漏。而這裡說的增上學慧,純是無漏的智慧。但是前面初開始學習佛法有聞思的智慧,所以聞思是屬於有漏的智慧。修慧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


1.

問:何緣唯有三學,非少、非多?答: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辨所作義故。建立定義者,謂增上戒學。所以者何?由戒建立心一境性,能令其心觸三摩地。智所依義者,謂增上心學。所以者何?由正定心念一境性,於所知事,有如實智、如實見轉。辨所作義者,謂增上慧學。所以者何?由善清淨若智、若見,能證究竟諸煩惱斷,以煩惱斷,是自義利、是勝所作,過此更無勝所作故。由是因緣,唯有三學。

[]問:什麼因緣,什麼原因只有三種學,非少也不多呢?答: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辨所作義故這三個理由,所以只有三而不少不多。

1)什麼是建立定義?建立定這一個道理,就指增上戒學,有建立定的功能。為什麼它能夠建立定呢?由於能夠持戒的關係,就能夠建立、創造,就是能夠成就心一境性。持戒清淨,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心一境性。心安住在所緣境,這是定的體性,就叫做定。持戒清淨的時候,再修學禪定,這個戒就能幫助心接觸三摩地的境界,使令你心裡面明靜而住,不散亂也不昏沈。

2)什麼是智所依義?智所依這一個道理,就指增上心學。所以者何?由於成就心一境性的時候,你的心是正定,不是外道的邪定,不是味禪,應該是屬於淨禪。在正定心的時候,心專念一所緣境的時候,對於所知事,就是毗缽舍那的所緣境,有如實智、如實見轉,就是無常、無我、畢竟空的智慧現起來,轉就是現起。奢摩他成就,毗缽舍那成就,就有如實智、如實見現起,就叫做智所依。依,就是住處,清淨無漏的智慧要以禪定為住處才可以,禪定要以持戒清淨為住處。若沒有以戒為住處,定建立不起來;沒有定,智慧也不能建立。

3)什麼是辨所作義?辨所作這一個道理,就指增上慧學。所以者何?由於成就特別清淨的智慧和見,能夠證悟第一義諦,能究竟的斷除一切煩惱,不見第一義諦不能斷煩惱。見第一義諦,就是要有無我的畢竟空的智慧。所以只是得禪定,沒能成就諸法無我的智慧的時候,不能見第一義諦。不見第一義諦就不能斷煩惱,不能斷煩惱還是生死凡夫。你斷煩惱,這是在你自己這一方面的大功德,是一個最清淨莊嚴的利益。你原來想要離苦得樂的這件事現在辦成功,是辦所作義,把這件事辦好了,這是最殊勝的事情,離開這件事,再沒有其他最殊勝的事情。由前面建立定義、智所依義、辨所作義這三個因緣,所以只有三學不少不多。


2.次第

問:何緣三學如是次第?答:先於尸羅善清淨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習淨戒,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槃。是故三學如是次第。

[]問:什麼因緣、什麼理由戒定慧三學這樣的次第?

1)答:修行人最初能夠持戒清淨,心裡面就不會有憂、不會有悔,心就會很安靜、很平安。因為平安的緣故,歡喜安樂,就是有這樣的作用。由於心裡面有喜樂,他的心就會能夠成就禪定。內心成就禪定以後,心力廣大,對於諸法實相能如實的覺知,能如實的觀見,就是成就智慧。因為真實地知道一切法性,對於世間法,對於色受想行識,就會生起厭離心,不會愛著。因為有厭,就不會有污染,不會有錯誤的事情。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就是得聖道,由慧得解脫。這個時候,把三界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就沒有這些煩惱的繫縛,成就無我的清淨的智慧。證無所作,就是證悟無為的境界。究竟涅槃,就是到達不生不滅的境界。如果沒有得到定,如實知、如實見就很難現起,所以先應該有定,而後有慧,有慧才能得解脫。因此戒定慧是這樣的次第。

2)像前面這一段文所表達的意義,就是最初發心修學聖道的人,先要修習淨戒,由學習淨戒而不違犯,逐漸的次第的學習定,後來修學智慧,就是見到無為法,達到涅槃的圓滿境界。是故三學這樣的次第。總而言之,戒和定都是幫助智慧,由智慧能成辨所應作的事情,就是得涅槃。

3)或是這樣解說,

a)什麼是歡呢?就是從最初發心出家受戒以來,沒有犯戒,持戒清淨。又修根律儀,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要保護它的清淨。於食知量,就是日常的飲食要知道量,不能夠吃太多,也不可以吃太少,要知道量。覺寤瑜伽,就是睡眠的這件事,不能睡太多、睡太少也不行。正知而住,就是一切時、一切處要保護內心的清淨。這是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準備修學聖道的階段,所修的五種清淨的德行。這五種資糧以持戒清淨為先,持戒清淨就不後悔,心裡面很平和,心裡面很心安,內心有欣踊性,欣就是歡喜,踊是跳動。心裡面歡喜,到這個程度,心裡面跳動。

b)什麼是喜呢?前面五種資糧準備好,就正式開始修習定的前方便,什麼方便呢?就是破除五蓋,這個是修定的前方便。在努力地破除五蓋,心裡面非常歡喜,對這件事深深的慶悅心裡歡喜,心欣踊性。

c)什麼是安呢?就是把五蓋的麤重破成功,麤重是不自在、不調柔。心裡面有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這些蓋的時候,就叫做麤重,心裡面不自在、不調柔。現在遠離蓋以後,身心就感覺到調順適悅。

d)什麼是樂呢?就是由於修不淨觀、修慈悲觀、修緣起觀、修界差別觀、修入出息觀,修這五停心觀,破除五蓋的粗重的時候,心裡面調順。這個時候,身心就沒有五蓋的傷害,就是沒有欲的傷害,心裡面感覺到快樂。把欲界的煩惱完全消除,心情自在。

e)歡喜安樂,就是得定的意思。得定以後,在禪定裡邊就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裡邊修毗缽舍那觀。修善巧的觀察。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乃至緣起善巧,就能夠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這是得聖道。

f)什麼是證無所作、究竟涅槃?所應該作的事情已經成辦,過了這個階段以後,沒有更殊勝所應該作的事情,叫做無所作,就是阿羅漢無學的境界,因此,稱為究竟涅槃。


3.增上

問:何緣三學名為增上戒、心、慧耶?答:所趣義故、最勝義故,名為增上。云何所趣義?謂為趣增上心而修淨戒,名增上戒學;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學;為趣煩惱斷而修智見,名增上慧學。如是名為所趣義故名為增上。云何最勝義?謂若增上戒學、若增上心學、若增上慧學,唯於聖教獨有此三,不共外道。如是名為最勝義故名為增上。

[]問: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這三學都名為增上,是什麼道理呢?答:所趣義故,你要從這裡到另一個地方,叫做所趣義,這就是增上。增上還有一個義,就是最殊勝,其餘的一切都不如它。這兩個道理就叫做增上。

1)怎麼叫做所趣義?就是這個修行人的心裡面為求進趣禪定,進趣色界四禪,而學習清淨的戒律儀,所以叫做增上戒學。為什麼要持戒呢?目的是要得禪定,想要到禪定那裡,戒能為禪定做前方便。為什麼要修禪定呢?就是為求進趣殊勝的智慧,出世間的聖道的智慧,而修定心,心就是定,所以名為增上心學。得到色界四禪,或者也得到無色界四空定。成就定以後,為什麼又要修學智慧呢?為求進趣斷除一切煩惱,而修智慧。所以,要學習佛所說的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要學習通達苦集滅道的智慧。學習這個智慧的目的,就是為求斷煩惱,所以這個慧,叫作增上慧學。所以,為了斷煩惱,就是要有智慧,有智慧能見第一義諦,見第一義諦才斷煩惱。前面這一段所說的道理,就叫做所趣義故,名為增上。繼續地進步,叫做增上。增就是逐漸增多,上是殊勝的境界。

2)什麼叫做最勝義?若增上戒學,若增上心學,若增上慧學這三種學,唯於佛教單獨有這三種法門,外道沒有這種殊勝的法門,所以叫最勝。如是名為最勝義故名為增上。


4.引發差別

又或有增上心學能引發增上慧學;或有增上慧學能引發增上心學。謂聖弟子未得根本靜慮,先學見迹,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正勤加行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是名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者,如前已說。

[]這三種增上學在佛教徒裡的學習也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情況。又或有這樣的修行人,先成就增上心這樣的殊勝的功德,再引發增上慧,就得聖道。或者有的佛教徒先成就增上慧,再進一步引發增上心學,得禪定。增上戒是所有佛教徒都是共同的,一定是先要學戒。但是增上心、增上慧有差別,誰引發誰?

1)什麼是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謂聖弟子,就是佛或者是阿羅漢的弟子,在佛法裡邊修學,還沒能夠成就色界的四靜慮,根本是讚歎靜慮,靜慮為根本,能建立世間、出世間的功德。

a)先學見跡,沒得到色界四禪,怎麼樣用功修行呢?也是靜坐,一定要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四念處成就,得到初果。見跡,就是初果。跡,就是走過去的道路,有走過的痕跡。這一切聖道的這些法門,都是佛、阿羅漢、菩薩已經修行過的這些法門,都是經驗之談,所以叫做跡,表示已經有人這樣學習成功,所以叫做跡。見跡,就是由走過的痕跡,繼續尋覓,就能找到那個人。或者說語言文字都是聖人成功的經驗之談,從這語言文字上繼續不斷的努力,就可以得聖道。

b)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正勤加行。得初果的時候,只是滅除分別我執,得到無我的智慧,但是無我智慧也沒圓滿。所以不管是定、慧都沒圓滿,要繼續努力地修行。然後為了進一步斷除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依據佛陀的正法,精進的努力修行。怎麼修行呢?就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就是七覺支。

c)念覺支,就是用功的時候,把所學習的法門,很分明的顯現在心裡面,就叫作念,就是明記不忘,不忘這個修的法門。

d)擇法覺支,擇法覺支就是觀察的智慧。因為在未到地定是止,在止裡面修四念處的觀,就是智慧在觀察,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可得,這就是擇。

e)進覺支,就是精進的修止觀。擇、進都是屬於毗缽舍那。

f)喜覺支,心情歡喜,就是修成功,心裡面有歡喜心。

g)輕安、定、捨覺支,色界四禪成就,所以有定,還有輕安,所以也有喜、捨。捨,就是內心得定以後,心裡面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平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也不惛忱、也不散亂,不惛沈就是明,不散亂就是寂靜,明靜而住,就叫做平等。正直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平等的境界,明靜而住的境界相續下去,叫做正直。無功用住,就是明靜而住的境界,不需要特別的注意,就能明靜而住,就是任運而住。這是說定是這樣子,但是現在是四念住的擇法,智慧的觀察,也有聖道的智慧在裡面,捨就有不執著的意思。所以,就是先在末到地定裡面修四念處,得初果,以後修七覺支,得到色界四禪,就是增上心。初果的無我的智慧修七覺支,得到色界四禪,所以叫做增上慧引發增上心,就是由慧引發定。

2)什麼是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就像前面說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是即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應知。若是先成就增上心,就是先得色界定,還是凡夫,在色界定裡面修四念處,就得三果。


5.具不具學

又或有增上戒學,無增上心、無增上慧。或有增上戒學,亦有增上心,唯無增上慧。非有增上慧學而無增上戒及無增上心,是故若有增上慧學,當知必定具足三學。於此建立三種學中,諸瑜伽師當勤修學。

[]1)又或有這樣的佛教徒,很精進地學習戒,能持戒清淨,具足增上戒學。但不努力地修止,也沒有增上心;不努力的修四念處,就沒有增上慧。

2)或有持戒清淨而努力的修禪定,得到色界四禪,就到此為止,不修四念處,就沒有增上慧,增上慧不具足。

3)有沒有只具足增上慧,沒有增上戒、沒有增上心?沒有這種人。若有增上慧一定是有增上戒、也有增上心。因為沒有增上戒、沒有增上心,不能得增上慧。所以有增上慧,就表示有增上心,也有增上戒。所以具足增上慧,三學都具足。

4)佛陀在修多羅裡邊為諸比丘說法的時候,安立三種學,一切修止觀的人,應當精進的修這三種學,才能得到聖道,圓滿聖道。


6.入諦現觀

復有三種補特伽羅,依此三學入諦現觀。何等為三?一、未離欲;二、倍離欲;三、已離欲。當知此中,於一切欲全未離者,勤修加行入諦現觀;既於諸諦得現觀已,證預流果。倍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一來果。已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不還果。

[]復有三種人,依此三種增上學入諦現觀,就是入於聖道。哪三種?一、未離欲。二、倍離欲。三、已離欲。

1)未離欲。應當知道這三種人裡邊,於無色界天的欲、色界天的欲,欲界的欲,完全都沒能遠離的人,就是欲界的人。他精進的學習資糧道,進一步到加行道,在這個階段努力的修行,就是戒定慧。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又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四念住,證入到無漏的智慧,成就無漏的智慧。已經於苦集滅道四諦成就無漏的智慧,就是成就須陀洹果,在一切聖人裡面最先入聖道的這個人,就是預流果。預,有先的意思,也有參與的意思。參與到聖流,無漏的法流裡面。得預流果,還沒有離欲。

2)倍離欲。倍,就是增加。前面是未離欲,現在進一步又增加離欲的功德。他繼續的修四念處,就把欲界的九品煩惱斷去六品煩惱,就是一來果。欲界的煩惱還有三品沒有斷,這三品煩惱有能力叫他再一往來人間、天上受生死苦,所以叫一來果。

3)已離欲者。二果繼續地修四念處,就把剩餘的三品欲界的煩惱消除,就沒有欲。沒有欲,就是離欲界欲,欲界的煩惱全部的消除,成就不還果,不還來欲界,因為沒有煩惱使令他再來欲界,所以叫作不還果,就是三果聖人。



31.雜阿含1270

1)如頌言:於身語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由念正知離諸欲,勿親能引無義苦。

1-ab)今此頌中所言惡者,謂諸惡行。於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所有惡行皆不應作。云何於一切種不作惡耶?謂由身、語、意不造眾惡故。云何於一切因緣不作惡耶?謂由貪、瞋、癡所生諸惡,終不造作故。云何於一切處所不作惡耶?謂依有情事處及非有情事處不造眾惡故。

[]現在這個頌中所說的惡,就是指很多有罪過的事情。這一切種的惡行、一切因緣的惡行、一切處所的惡行,所有的惡行,都不應該去做。什麼是一切種不作惡?身不作諸惡,語不造眾惡,意不造眾惡。什麼是一切因緣不作惡?貪瞋癡是惡行的因緣。由這些因緣所作的惡,都不作。什麼是一切處所不作惡?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事情,及非有情事處,這兩個處所也不作惡。

《披尋記》六一八頁:所言惡者謂諸惡行者:謂由造作不善身語意業,令墮世間諸惡趣中,故名惡行。如是惡行,是有果法,由是頌言:於身語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

[]所言惡者謂諸惡行者:由於造作不善身語意業,令墮世間諸惡趣中,因此名惡行。這是約因果來解釋,能令墮落三惡道的行為叫做惡行。這些惡行,是有果法,本身是因,將來還有後患,所以叫做有果法。由是頌言:於身語意諸所有,一切世間惡莫作。


1-c)云何由念、正知遠離諸欲?謂斷事欲及斷煩惱欲故。

1-c-1)云何斷事欲?謂如有一於如來所證正法、毘柰耶中得清淨信,了知居家迫迮,猶如牢獄,思求出離,廣說乃至由正信心,捨離家法,趣入非家;然於欲貪猶未永離。如是名為斷除事欲。

[]什麼是由念、正知遠離諸欲?欲分兩種:事欲、煩惱欲。怎麼樣能夠斷滅事欲?出家是斷事欲最殊勝的方法。譬如有一個人,對於佛所證的正法、第一義諦,證正法之後,能滅除一切惑業苦,就是正法與毗奈耶。對於佛的無量功德,有清淨的信心。了知居家迫迮,猶如牢獄,思求出離。更詳細的說還有很多事。乃至到由正信心,捨離煩惱的家,家裏這一切的煩惱都棄捨,進入到沒有煩惱的地方,就是寺朝裏面。出家以後,事欲是沒有,可是於欲有貪,還沒能夠永久的息滅。如是名為斷除事欲。


1-c-2)云何斷煩惱欲?謂彼既出家已,為令欲貪無餘斷故,往趣曠野山林,安居邊際臥具,或住阿練若處,乃至或在空閑靜室,於諸事欲所起一切煩惱欲攝妄分別貪,為對治故,修四念住。

[]如何斷煩惱欲?出家以後,離開煩惱的家以後,為了使令內心的欲貪沒有剩餘,全部的息滅的緣故。到曠野的地方,到山林面,安住於最貧苦的境界,或住寂靜處,乃至或在空閑的寂靜的房子裏面。對事欲所生起的內心這些煩惱欲,屬於虛妄的分別,分別這個欲貪。為息滅欲貪,修四念住,修三十七道品,對治欲貪,這是最勝方便。

《披尋記》六一八頁:往趣曠野山林等者:此說愛樂遠離,居遠離處,安住邊際臥具故。此中妄分別貪,謂於諸欲起妄分別。〈決擇分〉說,又有一分棄捨諸欲而出家者,仍於諸欲起妄分別,為令了知虛妄分別亦是欲已,尋復棄捨,故顯分別亦是欲相。(陵本五十八卷十九頁)此說妄分別貪為所對治,義應準知。


1-c-2.1)或復還出,依近聚落、村邑而住,善護其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而入聚落。或復村邑遊行、旋反、去來、進止,恒住正知,為解睡眠及諸勞倦。彼即於是四念住中,善安正念為依止故,為欲永斷欲貪隨眠,修習對治。

[]或者這位修行人,在深山裏面,曠野裏面住,或者又從那裏面出來,靠近聚落的地方住,善護其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而入聚落,就叫做正念。或者這位修行人到村邑裏面去辦事,回來,來來去去,或者是進,或者是靜下來,內心安住在正知裏面。到睡眠的時候,應該知道是睡眠的時候,應該正知而住。精進的用功,有一點疲勞,應該要休息,這時候要知道。彼修行人在身受心法四個所住處,把正念安住在這四個所緣境上,以這四個所緣境為依止處,以正念為依止處。為了想要永遠斷除欲貪的種子,修習四念住來對治。

《披尋記》六一九頁:善護其身等者:〈聲聞地〉說:又如所往如是應往,不與暴亂惡象俱行,不與暴亂眾車、惡馬、惡牛、惡狗而共同行,不入鬧叢,不蹈棘刺,不踰垣牆,不越坑塹,不墮山崖,不溺深水,不履糞穢。(陵本二十四卷十五頁)是名善護其身。於不應觀所有眾色,當攝其眼善護諸根;於所應觀所有眾色,應善住念而正觀察。如〈聲聞地〉廣釋其相。(陵本二十四卷十六頁)是名善守諸根,善住正念。

《披尋記》六一九頁:為欲永斷欲貪隨眠修習對治者:謂於身受心法住循觀時,能正除遣淨樂常我四種顛倒,是名修習對治。轉增勝故,害彼麤重,是名永斷欲貪隨眠。


1-c-2.2)又即以彼正知而住為依止故,遠離諸蓋,身心調暢,有所堪能,熾然方便,修斷寂靜。彼由如是念及正知為依止故,便能證得煩惱欲斷,遠離諸欲,乃至於初靜慮具足而住。如是能於受用欲樂行邊,劣、鄙、穢性諸異生法,若斷、若知。

[]又即以彼正知而住為依止故,遠離五蓋。遠離五蓋的時候,得未到地定,身、心調和清淨,通暢沒有障礙,身心就有能力,修學定慧。在未到地定裏面,修四念住的力量,更強大起來。繼續的修四念住,斷除煩惱,心得寂靜。依正念、正知為所依,修四念住,便能成就煩惱事欲的斷除。要斷煩惱欲,要以正念、正知,修四念住才能成功。若在未到地定,還有欲,還有蓋,要繼續努力的修四念住,就是七種作意,把蓋完全消滅,就完全圓滿地得到初靜慮。若能這樣做,能於受用欲樂行這一邊,指煩惱事欲、煩惱欲,這是劣、鄙、穢,這是一切凡夫的境界,能夠完全息滅,成就智慧。


1-d)何等名為引無義苦?謂如有一若諸沙門或婆羅門,行自苦行,於現法中以種種苦自逼、自切,周遍燒惱。自謂我今由現法苦所逼惱故,解脫當苦。雖求是事而自煎逼,彼於此事終不能得,然更招集大損惱事。如是名為引無義苦。諸聖弟子能於如是受用自苦行邊,能引非聖無義苦法,善了知已,遠而避之,不親、不近,亦不承事。

[]什麼叫做引發無意義的苦惱?原來沒有這個苦,自己故意引出來。譬如有一類人,若是沙門或者婆羅門,自己做很多苦惱的事情,在現在的生命上,以種種的苦惱事情,逼迫自己,像用刀切自己似,用苦惱來傷害自己。自己認為:我現在由現法的種種苦行所逼惱故,將來不苦。雖然他的目的,是希求將來解脫苦,現在用這個苦惱來煎逼自己。彼於所希望的解脫苦的事情,終究是不能得到。不但沒能夠解除苦,反倒是招集來更多的苦,這樣名為引無義苦。聖弟子學習佛法,知道受用自苦行這一邊,能引非聖無義苦法,能夠明白這件事。對於行自苦行的沙門、婆羅門,遠而避之,不要親近、不要承事他們。所以想要解脫苦,要學習智慧才可以。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云何略辯?謂諸有情有二種滿:一、增上生滿;二、決定勝滿。增上生滿者,謂往善趣。決定勝滿者,謂愛盡、離欲、寂滅、涅槃。於此二滿及與障礙能斷、能證,是名略義。若於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不作惡行,彼便能斷增上生滿所有障礙,亦能證得增上生滿。若於受用欲樂行邊及於受用自苦行邊決定遠離,彼便能斷決定勝滿所有障礙,亦能證得決定勝滿。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云何略辯?謂諸有情有二種事情應該圓滿,應該成就:一是增上生滿,二是決定勝滿。什麼是增上生滿?能夠修學五戒十善,將來會到好的地方,到有福的地方,是往善趣。什麼是決定勝滿?愛盡、離欲,是寂滅涅槃。愛,是對將來可愛的事情。欲,對現在有所愛。未來也好,現在也好,所有的愛都息滅,叫做愛盡、離欲。寂滅,愛煩惱也滅,見煩惱也滅,心裏面沒有繫縛,所以稱為寂滅。成就諸法實相的智慧,就是與涅槃相應,所以稱為涅槃,這叫做決定勝滿。決定勝滿,是把內心的煩惱完全息滅,是斷德;成就諸法實相的智慧,是智德。智德和斷德成就,與諸法實相相應。對於這兩個滿的障礙,主要就是煩惱,一個是煩惱障礙,一個是缺少福德。能夠斷掉障礙,能夠證悟二種滿的功德的境界,是名略義。若於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不作惡行,彼便能斷增上生滿所有障礙。這些惡行都不做,就能斷滅增上生滿的障礙,增上生也就圓滿。若是對於受用欲樂這一邊,或是受用苦的那一邊,這兩邊決定遠離,就能斷決定勝滿所有障礙。能斷欲樂行邊,就是斷愛煩惱;斷除自苦行邊,就是斷除愚癡,斷除見煩惱。所以,斷除愛煩惱、見煩惱,也能證得決定勝滿。應當知道,這名此中略義。

《披尋記》六二○頁:謂諸有情有二種滿等者:增上生道,名增上生;決定勝道,名決定勝。由此為因,成辦彼果,名之為滿。

[]謂諸有情有二種滿等者:增上生道,就是人天的善法,叫增上生道。決定勝道,就是出世間的聖道,出世間的聖道若成就,就是決定的勝利。增上生道,雖然修學善法,但是內心沒修聖道,得到人天的福,還可能回到三惡道,所以不是決定勝。但是,若修無漏的戒定慧,就不會再失敗,永久是成功,是名決定勝。由此為因,成辦彼果,名之為滿。



32.雜阿含1078

1)應說想眾生,依應說安住,不了知應說,而招集生死。

1-a)此四頌中,初言應說者,謂一切有為法。所以者何?諸有為法,皆三種言事之所攝故。今此義中說妙五欲以為應說。又妙五欲,諸餘沙門、婆羅門等,從施主邊以言求索,故名應說。又諸君主,於妙五欲,從僕使等以言呼召而受用之,由是因緣亦名應說。又諸受欲者,於妙五欲,不能自然善知過患,惟除諸佛及佛弟子,為其宣說彼過患已乃能了知,由是因緣亦名應說。

[]此四頌中,初開始叫做應說,什麼是應說?

a)指一切有為法,一切因緣所生法,都叫做應說。為什麼?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三種言事所攝受,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什麼是言事?事,就是一切因緣生法。言,就是名言,就是言論。依種種事,發種種言,依種種言來表達種種的事。人的虛妄分別,就是變現出來一切的事,這一切事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也就是一切的名言,所以有言而有事,這兩件還是不能分開,所以叫作言事。現在這段文裏面的義,一切凡夫所愛著的妙五欲,叫做應說。

b)妙五欲為何叫做應說?君王、大臣、人民都不說,剩餘就是沙門、婆羅門等這些人,用語言向他們求索,所以,五欲叫做應說。

c)又諸君主,對妙五欲,用語言表達他的要求,向僕使等下命令,而受用五欲,由是因緣,亦名應說。

d)又享受欲樂的人,對於妙五欲,不能夠自然知道五欲是有過患。唯獨是要除諸佛和佛的弟子,為受五欲的人,宣說彼受五欲是有過患,乃能了知。由是因緣,所以五欲,叫做應說。

什麼是想眾生?想,就是名。因為眾生心裏面有種種的妄想,就安立種種的名言。一切眾生要假借名言,才能彼此明白對方的意思,所以叫做想。頌中應說想眾生,應說是五欲,五欲在名言的眾生中,是一個罪過的根源。


1-b)諸受欲者,於諸欲中不正思惟,而取其相,亦取隨好,即於彼欲,便生愛染,受用、耽嗜,乃至堅著。

[]這些享受五欲的人,在很多的五欲裏面不正思惟,因為不知道諸法實相,所以內心就有不正確的思惟。如何思惟?取著、愛著五欲的相貌,也取著、愛著次要的相貌。一取著相和好,愛染心就來。先是不如理作意,而後才有愛染心。愛以後,就受用欲,耽嗜、貪著,貪著地非常的牢固,叫做安住。頌中依應說安住,依據五欲,安住在欲上,就是貪著。

《披尋記》六二一頁:諸受欲者乃至堅著者:受用欲時,五識相應非理作意,取所行相,是名不正思惟而取其相。從此無間俱生分別意識,隨先所聞名句文身,種種分別彼所行相,是名亦取隨好。於已得欲,樂著受用,是名愛染。或復耽嗜饕餮迷悶堅執湎著而為受用,是名耽嗜,乃至堅著。如是諸相,皆貪異名。攝異門分別釋應知。(陵本八十四卷十六頁)

[]諸受欲者乃至堅著者:取相、取隨好,是前五識。前五識起作用,一定還有第六識,所以五識中的相應,就是第六識,第六識生起非理作意。取所行相,就是識所活動的相,就是取其相,在相上活動,是名不正思惟而取其相。從此取相不間隔,同時有俱生的分別意識,隨先所聞名句文身,種種分別彼所行相,是名亦取隨好。已經得到的欲,樂著受用,是名愛染。或復耽嗜、饕餮、迷悶、堅執、湎著而為受用,是名耽嗜,乃至堅著。這麼多的形容詞,都是貪著心的不同的名字。


1-c)又於諸欲不如實知有眾過患,所謂諸欲無常、虛偽、空無有實、敗壞之法,猶如幻事誑惑愚夫,甚少愛味,多諸過患。亦不如實了知如是少味多患諸欲出離,所謂於彼欲貪調伏,乃至超越,是其出離。

[]又對於種種欲,不能真實的知道它有很多的過失,有很多的災患。什麼過患?就是所愛著的欲,是很脆弱,很容易變化,而且是虛偽,裏面沒有真實性,很容易就破壞。猶如幻術師依咒術,變現出來種種事,都是虛妄,不真實,欺騙愚癡的人。這個欲的裏面,很少可愛的滋味,很多的過失,很多的苦惱。凡夫也不能真實地知道,這樣少樂味、多災患的諸欲的出離。不知道少味多患的諸欲可以解脫,可以從這個境界解脫出來。怎麼樣出離?就是對彼諸欲,能夠調伏自己的心,就能夠從欲裏面解脫出來。乃至超越欲的境界,這叫做出離。

《披尋記》六二二頁:所謂諸欲無常等者:謂彼諸欲似常顯現,而實非常,故說無常;似我顯現,而實無我,是故說虛;似淨顯現,而實不淨,是故說偽;似樂顯現,而實唯苦,故說空無有實。由此諸義,宣說諸欲,名為妄法。彼纔生已,任運滅壞,而非常住,是故亦名敗壞之法。由諸愚夫,於彼諸欲不如實知,是故長夜恒被欺誑,猶如幻事,能為誑惑;諸聰慧者,則不如是,如實知故。由是說言:猶如幻事誑惑愚夫。義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四卷一頁)

[]所謂諸欲無常等者:諸欲的境界,顯現出來的相貌好像很穩定,但是事實上,不是穩定,不是堅定,所以叫做無常。欲的境界,顯現出來的相貌好像是有我的體性,實在裏面是不能自主,因為是無我,所以說為虛。欲的境界,顯現出來的相貌好像很美妙、很清淨,而實在是不清淨,是臭穢,是故說偽。欲的境界,顯現出來的相貌,好像是很樂,實在都是苦惱境界,故說空無有實。由這些種種道理,宣說諸欲都是虛妄的境界。彼欲纔一出現,任運的就會滅壞,不是常住,所以叫做敗壞之法。由於這些愚癡凡夫,對於諸欲不能如實知道,所以,長時間以來,恒被諸欲欺誑,被自己的無知所欺誑。猶如幻事,能為誑惑,這聰慧的人,真實的知道,就不被欺騙。這由是說言:猶如幻事,誑惑愚夫。義如〈攝異門分〉說。

《披尋記》六二二頁:所謂於彼欲貪調伏等者:〈攝異門分〉說:毗奈耶,由了相勝解作意;斷,由遠離等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此說調伏,即毗奈耶,略不說斷,故於文中置乃至言。如是漸次,是出離相。

[]所謂於彼欲貪調伏等者,〈攝異門分〉說:調伏,就是覺悟欲是苦惱,欲就是現在一念的虛妄分別心,愛著心就是欲。怎麼調欲?由了相作意和勝解作意,來調伏自己這一念虛妄分別的貪心。知道它是無常、是虛偽、空無有實,是苦、空、無常、無我,是了相作意。明瞭以後,真實的修止觀,就是勝解作意。若是要消滅這一念虛妄分別的貪心,用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一共是四個。由四個作意,能把這一念虛妄分別的貪心,消滅,所以說斷,由遠離等作意。超越欲的境界,就是從欲的境界解脫出來,所以叫做超越,是其出離。從欲裏面出來,就是用七種作意,才能從欲裏面解脫出來。這裡說調伏,就是毗奈耶,中間,斷有遠離等作意,這個文略去,沒有說出來。故於文中置乃至言。如是漸次,是出離相。


1-d)彼既如是不見過患,不知出離而受諸欲。由是因緣,便於欲界生為根本所有諸行,深起樂著。又復造作生為根本所有業已,受欲界生,生已死滅,生已殞歿。如是故言:應說想眾生,依應說安住,不了知應說,而招集生死。

[]彼愚夫既然是這樣子,不看見欲的過患,也不知道從欲的苦惱境界裏面解脫出來,就一直享受欲,受欲的苦惱。因為不知道過患,不知道出離,所以以此為因緣,愛著欲,不能夠超越欲界。什麼是生?就是果報一開始出現,就叫做生。若在十二緣起,就是識緣名色的識,應該說就是阿賴耶識。果報,最初一念現前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一現前以後,識緣名色,這五蘊都有。所以,生為根本,就是這一念心為根本的所有一切的有為法。深深的執著這些境界,為這些境界所困,為這些境界所苦惱。因為不了知欲是有過患,不知道出離,就會深住欲,對於所有諸行深深生起樂著。又愚癡的眾生,樂著諸欲,於是造很多的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阿賴耶識,它是最根本的,所以說生為根本。就是造善業,造惡業,幫助名言種子,出現阿賴耶識。若人來說,就是中陰身去投胎,一剎那間,阿賴耶識出現,中陰身失掉,就叫做生為根本。所有的業,或者是造善業,或者是造惡業,或者是造不動業,這些業造完以後,就在欲界得一個生命。一剎那間阿賴耶識現前,中陰身一剎那間死掉,這是剎那生與滅。生以後,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生已殞歿,就是一期的生死。由前面這四段文,所以說,在欲裏面虛妄分別的眾生,隨順這個欲去執著,住在欲裏面不能解脫。不了知欲有過患,也不了知出離,就造種種業,所以招集生死。


2)若了知應說,於說者無慮,由無有此故,他不應譏論。

2-a)若遇善士,得聞正法,如理作意,則於諸欲如實了知過患、出離,所謂諸欲無常、虛偽,廣說乃至欲貪超越。彼於如來所證正法、毘奈耶中,得清淨信,便於諸欲深見過患,轉復增勝,遂能捨離若少若多財寶、庫藏、眷屬、遊從,以正信心捨離家法,趣於非家,所謂一切生老病死皆悉永滅。如是出家,無所願求修行梵行,謂我由此持戒精進、修梵行故,當得生天或異天處。

[]若遇到佛菩薩等善知識,得聞正法,得聞正法之後,能如理作意,對於應說的色聲香味觸的五欲,就能真實的知道欲有過患,欲應該出離。所謂諸欲無常、虛偽,廣說乃至欲貪超越。他對於佛所證悟的第一義諦,滅除惑業苦的境界,得清淨信,所以對世間的諸欲,深深的看到過患。繼續的如理作意,對於欲的看法,展轉的有進步,智慧增長,更殊勝,知道欲是有過患,不可以親近。於是能夠捨離或者是少的財寶、庫藏,或者是多的財寶、庫藏。又能夠棄捨自己親愛的人,不和他們在一起。對於如來所證的第一義諦,有信心,棄捨家法,棄捨色聲香味觸這個繫縛的事情。來到無有繫縛的境界,在這裏修學聖道,生、老、病、死都解脫。這樣出家,對於世間上的榮華富貴不希求,修學戒定慧,修學聖道。這樣出家,心裏面沒有願求:由於持出家的戒,精進的修學聖道,修學四念處,將來會生到天上,享受天欲,或者是不同於欲界天,色或無色界的天,到那兒享樂。


2-b)彼無如是邪祈願故,於己不見、不恐、不慮他所譏論。謂他不應如是譏論、怨尤、訶責告言:賢首!汝今何為成就盛年捨現妙欲,不隨親戚之所願樂,而更悕求待時諸欲,誓修梵行耶?

[]他沒有這樣不合道理的希求,只求第一義諦,在自己的身口意上觀察,不看見自己內心有這種邪祈願,所以不恐怖,不顧慮別人會譏嫌他。謂別的人不應該這樣子譏嫌、議論這修行人,不應該怨尤,態度不太好,而訶斥這個人。如何怨尤訶責?對這個修行人說:賢首!你今天為什麼原因出家?你現在是盛壯的年齡,正是享受世間五欲的時候,為什麼你棄捨妙欲?為什不隨順親愛的父母兄弟姐妹所希望、所歡喜的事情?不希求待時諸欲,決定修學聖道?什麼是待時諸欲?若要擁有諸欲,需要種種條件才能拿到,才能享受諸欲,就叫做待時。


如是故言:若了知應說,於說者無慮,由無有此故,他不應譏論。此即成就清淨尸羅及清淨見。何以故?由見顛倒發起於慢,慢所持故,與餘沙門、婆羅門等共興諍論。由此因緣,說如是見為諍根本。

[]所以頌上說:若是遇見三寶,就會知道欲有過患,應該出離,出家修行。對於呵責不同意你的人,就會喝斥、責難、責備,而你對這些人的責難一點也不願慮。因為你沒有這種事情,並不想求來生的福,人間的富貴,或者是到天上去享天福。別的人也不應該譏嫌、議論你。這個人成就清淨的尸羅,因為出家受戒。也成就清淨的見地,修學聖道是最尊貴的事情,有這種見解,是清淨見。為什麼這個人成就尸羅及清淨見?因為他明白,對於無我而執著有我的顛倒,就發起高慢心。瞧不起別人叫做慢,感覺自己了不起叫作驕。因為這一念心被我慢心控制住,就和其他不同思想的沙門、婆羅門,彼此就起諍論。由此因緣,說我見為一切虛妄事情的根本,為一切諍論的根本。

《披尋記》六二三頁:由見顛倒發起於慢者:於諸行中妄執有我,名見顛倒。此為根本,有我慢生,是名發起於慢。

[]由見顛倒發起於慢,執著有我,而後就有我慢。在色受想行識諸行中,這是無常敗壞法,在這裡面執著有一個,不是無常、不是敗壞,有個我的體性,名之為見顛倒。以見顛倒為一切邪知邪見的根本。執著有我,就會有我慢,是名發起於慢。


3)若計等勝劣,彼遂興諍論,於三種無動,等勝劣皆無。

3-ab)若有沙門或婆羅門,依等、勝、劣諍根本見,心現高舉。由此因緣,遂與餘沙門、婆羅門等遞相諍論。

[]若有沙門或婆羅門,依於等、勝、劣,大家的意見不一致,就有諍論。可是這個諍論,是以我見為根本,而後再分別我等、我勝、我劣。什麼是心現高舉?若是在色受想行識裏面,執著有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的時候,自己就高起來。若是自己有優點的時候,就幫助原來的我慢強起來,於是乎表現在外邊的態度就高舉。由此因緣,遂與其他的沙門、婆羅門等,展轉的互相諍論。


3-cd)依止我勝、我等、我劣三種慢類,立己為勝、或等、或劣。若聖弟子,非我、我所、我慢所動,乃至亦非我當非有想非無想所動,了知諸行皆眾緣生,於諸行中惟見法性,尚不以己校量於他為勝、等、劣,況起見、慢而興諍論!

[]根據在自己的心裏面的感覺,我勝過你,你不如我;或者在自己心裡想,我和你一樣,我不是不如你,和你相等;我劣,就是我不如你。這三種,屬於慢這一類。有這樣心情的時候,就會立己為勝、立己為等、立己為劣。若是聖弟子,觀察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可得,沒有我就沒有我所有,也就不會起我慢。這一念心,不為我見所動,不為我所所動,不為我慢所動。乃至到他也不會再想,我將來是沒有,我將來不是沒有,不會想這件事。為什麼?因為根本沒有我,也不再想這件事,所以不會為這樣的想法所動搖。聖弟子了知色受想行識,這一切有為法,都是眾多的因緣和合而變現。如果沒有因緣的時候,就沒有這件事,所以這一切法本身,都是空無所有,有什麼可執著的?在這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只看見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無我的這樣境界。尚且不會以自己和別人去比量,為勝、等、劣。何況生出我見、我慢、我愛,因此而又發動了很多的辯論。


彼聖弟子,雖於他所顯揚自宗,摧伏他論,然於諸法惟為法性,緣於慈悲。謂當云何若有於我所說妙義,一句領解,如是如是正修行者,令彼長夜獲得大義、利益、安樂,亦令如來正法久住?不依見、慢及為利養、恭敬因緣而興諍論。

[]彼聖弟子,雖然在眾生的世界也宣揚佛法,破壞降伏這些邪知邪見,怎麼說不諍論呢?聖弟子宣揚佛法的時候,只是看在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是無常、無我。因為內心裏面感覺到眾生,不知道因緣生法,在欲裏面受苦,所以願意解除他們的痛苦,給予他們心情快樂,以這樣的動機,來說法。內心這樣想:我應該如何來解救他們?假設有一個人,對於我所說的佛法這個妙義,能明白其中一句的妙義,就發心修行,使令他在無明的長夜,忽然間得到佛法的大義,就是第一義諦。得到解脫一切生死苦惱的利益,得到戒定慧的安樂自在。也令如來的正法久住在世間,他是以這樣的心情來說法。不是依據內心裏面有個我,有個高慢心,也不是根據心裏面有貪心,貪著人家的利養,貪著人家的恭敬的因緣,而和人家諍論。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宣揚佛法。


如是不為悕求現法諸妙欲故,誓修梵行。彼由如是修梵行故,遠離邪願及諸邪見,棄捨貪求利養、恭敬,於一切種皆得清淨,暉光熾然,無不普燭,諸天、世人惟當讚美,不應譏論;又能超度生老病死。如是故言:若計勝、等、劣,彼遂興諍論,於三種無動,等、勝、劣皆無。

[]像前面說的這個佛教徒,並不希求現在得到很多的色聲香味觸這個妙欲,才出家修學聖道。那位佛教徒因為這樣修學聖道以後,不希求世間上的名聞利養,不希求世間上的欲,不希求天欲,何況人間的欲。棄捨眾生的邪知邪見,棄捨貪求利養、恭敬。這個佛教徒,在各方面都是清淨。戒的光明、定的光明、智慧的光明、大慈悲的光明,都是很殊勝。沒有不普照一切世間的眾生。諸天世人,唯當讚美這位佛教徒,不應該譏嫌、批評他。能這樣用功,出家修學聖道,能解脫生老病死。如是故言:若計等勝劣,彼遂興諍論;於三種無動,等勝劣皆無。


4)斷名色愛慢,無著煙寂靜,無惱悕不見,此彼天人世。

4-a)言名色者,謂五取蘊。若有於彼觀見為苦,當諦現觀於五取蘊盡見苦時,於五取蘊所有貪愛,由意樂故,皆說為斷,非隨眠故。

[]頌裏面所說的名色是什麼?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色蘊是色,受想行識是名。名色就是五取蘊。斷是什麼意思?若是有佛教徒,對於彼色受想行識,觀見為苦,壞苦、苦苦、行苦。當深刻、認真的現前觀察,就是修止觀。對於色受想行識,全面的看見它是苦,樂受是苦,苦受是苦,不苦不樂受也是苦。完全看見它是苦的時候,對於五取蘊原來的貪愛完全沒有。這個只是說在內心上,現行的貪愛煩惱是斷,種子還是在,還是有。諦現觀是指什麼說?指初果。初果須陀洹,我見已斷,但是貪愛心的種子還在,所以非隨眠故。初果還是有欲,欲的種子還在,所以,在內心裏面,就是沒有貪愛心。


4-ab)彼若即如己所得道,轉更修習,於其我慢無餘斷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由已證得阿羅漢果,心善解脫,便於自身、自身眾具纏及隨眠,皆悉永斷,離愛、離憍、離諸放逸。

[]那位得初果的聖人,即如他自己已經得到的聖道,已經得到無我我所的智慧,也就是有戒定慧的功德。繼續再努力的修學戒定慧,修學四念處,修學無我觀,會繼續地斷除剩餘的煩惱。初果、二果、三果聖人,還有我慢的問題。初果、二果也還有多少的愛煩惱。因為繼續修四念處的關係,把愛、慢的煩惱,沒有剩餘地全部斷滅,成就阿羅漢果,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全部斷滅,永久的清淨。由於已證得阿漢果,心全面的清淨,能解脫一切的煩惱。對於自身的我見、我慢這些煩惱,以及生命賴以生存的眾具,自身和自身眾具這兩方面的纏、種子,皆悉永斷。自身,是見煩惱;自身眾具,就是愛煩惱,這兩種煩惱,皆悉永斷。自身眾具的纏及隨眠,就是愛煩惱,皆悉永斷,所以叫做離愛。自身的纏及隨眠,就是我見;我見裏面有我慢,就是憍,遠離憍慢的煩惱。所有放逸的事情,完全息滅。什麼是放逸?不能夠修行清淨的善業,對於染污品類的事情,不能夠防止。


4-bc)彼由如是離愛、離憍、離放逸故,名煙寂靜,無有燒惱,亦無悕望。云何名為煙寂靜耶?煙名為愛。何以故?如世間煙是火前相,能損眼根,便為擾亂,令不安住。愛亦如是,是貪、瞋、癡火之前相,能損慧眼,亂心相續,謂能引發無義尋思。彼於此愛已斷、已知,乃至令其於當來世成不生法,名煙寂靜。彼既如是煙靜、離著,雖復追求命緣眾具,非不追求,然能解脫貪愛追求,所求無染。

[]那位修行人,由於能夠離愛煩惱、離憍煩惱、離放逸煩惱的緣故,就叫做煙寂靜,無有燒惱,亦無悕望。煙是譬喻,能燃燒你,令你苦惱;現在煙沒有,沒有燒惱,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些有漏的生死境界,沒有願樂的心,不希求什麼。什麼是煙寂靜?煙名為愛,用煙來譬喻內心裏面的愛。什麼理由這樣作譬喻?像世間日常生活,火燒燃之前先有煙,然後才有火,所以煙是火以前的現象。煙,能損害眼根,擾亂心,令內心不快樂,所以不能安住。凡夫內心裡面有愛,也像火的前相煙相似。愛是貪瞋癡火的前相,先有愛,而後有貪瞋癡火。內心有愛的時候,能損害智慧的眼睛,使令自己沒有智慧。有愛的時候,心就亂,而且繼續地亂。什麼是亂心相續?能夠引出來沒有道理,無意義的尋思。不合道理的分別妄想,就引出來貪瞋癡的火,所以叫做煙。什麼是煙寂靜?彼阿羅漢,對於內心的愛煩惱,已經斷掉,因為已知愛的過失。現在斷掉愛煩惱之後,心裡面一直是清淨,不管是行住坐臥,乃至到睡眠作夢,心裏面都是清淨。將來世,愛也不會再生起,所以於當來世,成不生法,這叫作煙寂靜。那位阿羅漢,既然達到這個境界,愛煩惱停下來,遇見一切可愛的境界,心裏面不執著,不愛著。阿羅漢雖然還要乞求生命存在的這些條件,還是要乞食。但是追求的時候,心裏面沒有貪愛心,不是用貪愛心來追求托缽乞食,心裏不執著,所以叫做無染。

《披尋記》六二五頁:離愛離憍離諸放逸者:愛有四種:謂愛、順後有愛、喜貪俱行愛、彼彼喜樂愛。憍有七種:謂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貴憍、多聞憍。放逸有五:謂前際俱行、後際俱行、中際俱行、先時所作及諸隨行。如是種種,依於自身及眾具起,阿羅漢位心善解脫,無此過失。由是說言:離愛、離憍、離諸放逸。

[]離愛離憍離諸放逸者:有四種愛的煩惱:謂愛、順後有愛、喜貪俱行愛、彼彼喜樂愛,有這四種愛。第一,愛,愛著現在的生命體。第二,順後有愛,是將來的生命體,繼續有愛。前面這兩個愛,指自己的我見說,愛著這個我。第三,喜貪俱行愛,就是境界愛,就是我所有的境界。我所有的境界分兩種:第一種,已經拿到,是你所有權。歡喜它,貪著它,和一念心同時的活動。第二種,彼彼喜樂愛,就是不屬於你所有的一切境界,彼彼就是一樣一樣,也是一樣的歡喜,也是貪著。加起來就是有四種愛。憍有七種憍,a)無病憍,身體健康就憍慢。b)少年憍,年輕也憍慢。c)長壽憍,長壽也憍慢。d)族姓憍,父母是貴族,他是貴族的後裔,因此而有憍慢心。e)色力憍,就是他的形貌、健康特別好,特別莊嚴,也生憍慢心。f)富貴憍,若富貴,也生憍。g)多聞憍,很有學問,也生憍。有五種放逸,a)前際俱行,過去的時候,放逸和心在一起,就是不能夠修善斷惡。b)後際俱行,將來的時候也是這樣放逸。c)中際俱行,現在也不能修善斷惡。d)先在內心裏面發願:我不要放逸,我要努力地精進修行,修善斷惡。但是他沒有這樣做,這叫先時所作。e)及以後隨時隨地,心裏面隨隨便便地,不能修善斷惡。這是五種放逸。這麼多的事情,一樣一樣的都是依於自己的生命,及眾多維護生命的資具,從這裏面有種種的問題。阿羅漢位<心善解脫,無此過失。由是說言:離愛、離憍、離諸放逸。


云何無惱?謂彼如是現追求時,若他自施或勸餘施,施時殷重、非不殷重,精而非麤,多而非少,速而非緩,然不愛味。於所得物無染受用,不生眈吝乃至堅著。如是受用命資具時,不為貪惱之所燒惱。若彼施主自不能施,或障餘施;設有所施,現不殷重、不現殷重,乃至遲緩而不急速,然不嫌恨。由此因緣,不生恚惱。又於受用所得物時,不慼、不念,無損害心及瞋恚心,如是不為瞋惱所惱。又於所得若精、若麤,於受用時,深見過患,善知出離,安住正念,遠離愚癡,如是不為癡惱所惱。

[]什麼是無惱?謂彼阿羅漢如是現追求、乞求衣服飲食這些事情的時候。若對方這個施主,或者主動的布施給他。或者那個施主,不是自己布施,勸別人來供養這個阿羅漢。布施者,態度很殷勤、很尊重他,不是不殷重。供養他的這些用品,都是特別精致,特別好,而不是粗劣的東西。數量來說,還是供養的很多,而不是少數。而且急速地供養他,而不是緩慢地。但是阿羅漢對於這樣的態度,沒有愛著心,對供養的這些用品,都沒有愛著心。拿到以後,受用的時候,心裏面也不執著,也不吝嗇,乃至到特別愛著得很厲害,阿羅漢都沒有這些事情。阿羅漢受用這些資具的時候,沒有貪煩惱,所以沒有燒惱的事情。若是彼施主自不能施,或障礙別的人供養,這是一個境界。假設有所施,表現出不殷重,乃至遲緩,而不急速,這個阿羅漢也不嫌恨,對這個事情心裡也不執著。由於不嫌恨,所以心裏面也不憤怒。又在受用所得物的時候,你的態度很壞,他心裏面也沒有鬱鬱不樂;你對他特別好,他也不念著。阿羅漢沒有損害心,沒有瞋恚心。如是不為瞋惱所惱。又於所得的這些用品,若精美,若麤劣,於受用的時候,深深地知道,這些用品有很多的過患。哪些過患?若特別愛著這些東西,就為貪煩惱所燒;若特別地嫌恨,就為瞋煩惱所惱、所燒。有煩惱的時候,就要流轉生死,有種種過患。阿羅漢能從過患裏面解脫出來,沒有貪瞋癡這些煩惱。安住在最上捨,接觸到一切境界的時候,心裏面是捨,就是不執著,安住在不執著的這個正念。遠離愚癡,如是不為癡惱所惱。


云何無悕?悕名悕望,繫心有在。彼不擎鼻內懷貪願,往趣居家,謂剎帝利大宗葉家,或婆羅門、長者、居士大宗葉家,我當從彼獲得上妙應所噉食,乃至財寶、衣服、餚膳、諸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如是追求及與受用,於此財物都無悕望。又彼恒常安住死想,謂過夜分入晝分中,復過晝分還入夜分,於其中間我有無量應死因緣,如經廣說,所謂發風,乃至非人之所恐怖。由此因緣所為追求、所為受用所有財物,於此壽命亦無悕望。

[]什麼是無悕?悕名悕望,心裏面有一個目標,目標繫住你的心,心就在目標那地方想,叫繫心有在。彼阿羅漢不擎鼻內懷貪願,往趣居士家。他心裏對於財物沒貪心。什麼是擎鼻?譬喻象的鼻子,牠把鼻子舉起來,就是到牠希求的地方,乞求,就表示貪心的相貌。擎鼻就表示內心裏面有貪心,希望要得到什麼東西,就到居家的地方,求什麼東西。哪些居家?就是剎帝利大宗葉家、或婆羅門、長者、居士大宗葉家。剎帝利,就是國王大臣這些人。大宗葉家,就是富貴的人家,家裏的人特別多方。婆羅門,就是特別有學問的這些大宗葉家。長者,就是特別有道德的大宗葉家。居士,不是剎帝利,也不是婆羅門,但是有很多的財富,所以叫做居士,也是大宗葉家。我當從彼獲得上妙、好吃的東西。乃至財寶、衣服、餚膳、諸坐臥具,治病所需要條件就是醫藥。供給身體所需日常用的東西。這樣到這大財富的地方去追求,或者受用,這阿羅漢對於這些事情,沒有希望心,沒有貪求心。又彼阿羅漢常常安住在死想。如何安住?從夜分入到白天,又從白天還入到夜分,在白天黑天,黑天白天的中間,我有很多應死的因緣,如經廣說。什麼無量無邊的應死因緣?風有病,人會死;火有病,人也會死;四大有病,人都會死,還有其他很多的病痛的因緣也會死。乃至非人的恐怖,鬼神的恐怖,也能令人死掉。由於這阿羅漢有聖道的因緣,對於所追求、所受用,對於財物,對於壽命,都沒有執著心,隨順因緣,壽命到,就走。


4-d)如是無著、煙寂靜、無燒惱、無悕望故,於此天人帝釋、自在世主天等所有因中都不可見,於彼天人諸因果中亦不可見。又於此四洲天人世間及彼餘處都不可見,又於此世界天人世間及彼餘處都不可見。如是故言:斷名色愛、慢,無著,煙寂靜,無惱、悕,不見此彼天人世。

[]阿羅漢能這樣不執著,所以煙寂靜,沒有貪瞋癡的苦惱,及無希望故,於此世界中,天上的人,或者人間的人。天上的人是帝釋。帝釋的部下,有自在天,是他的部下,或者說是欲界頂天,叫作自在天。世主天,就是大梵天王等。不但是在人間的人看不見無著、煙寂靜、無燒惱、無希求的這種事情,就是在天上的人,乃至釋提桓因,乃至大梵天王的行為中,也都看不見有這種功德,能夠無著,能夠煙寂靜、無燒惱、無希望。因中,就是思想、行為,都沒有這種功德。在彼天人因中的時候,雖然做很多功德,還是不能夠無著,不能煙寂靜,不能無燒惱,不能無所求,沒有達到這個境界,這於因中都不可見。得到果,已經成為欲界天,作釋提桓因,已經作大梵天王,在果上的境界,也沒有阿羅漢的這種德行。又於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是人,須彌山頂上是天,天人世間。及其他的地方,也看不見有這樣聖人的功德。又於娑婆世界,更廣大的三千大千世界裏面,天世間、人世間,乃至色界天、無色界天,都看不見有阿羅漢的那樣功德。如是故言:斷名色愛慢、無著、煙寂靜、無惱希,不見此彼天人世。

《披尋記》六二七頁:如是故言斷名色愛慢等者:謂如前說斷名色中貪愛及慢,名斷名色愛慢。心善解脫,便於自身、自身眾具纏及隨眠,皆悉永斷,是名無著。離愛、離憍、離諸放逸,名煙寂靜。不為貪瞋癡惱所惱,是名無惱。於妙財物及與壽命無有希望,是名無希。如是無著乃至無希,唯出世間唯阿羅漢自內所證,是故於此於彼天人一切世間都不可見。


復次,初頌顯示:待時諸欲,於欲邪行及邪行果。第二頌中,顯示:捨欲應正道理;淨修梵行仍被譏論不應道理,及待時欲。如第二頌,第三亦爾。第四頌中,世尊顯示現所證法、永離熾燃,乃至智者內自所證。

[]復次,第一個頌:應說想眾生,依應說安住,不了知應說,而招集生死。這一頌,表示諸欲是待時,不是現成,眾多的因緣具足的時候,才有這個欲。表示於欲中的邪行,以及邪行的果報。

第二個頌:若了知應說,於說者無慮,由無有此故,他不應譏論。這一頌顯示棄捨世間的欲,才是合道理。修學聖道,這樣是合道理。世間人不同意佛教徒修學聖道,譏嫌出家人,這是不合道理,不應該這樣譏嫌。世間人的思想,都在惑業苦裏面流轉,認為這才合道理,若要從欲裏面解脫,就認為這人迷信、消極。第二頌是這個意思,第三頌也是這個意思。

第四個頌:斷名色愛慢,無著、煙寂靜、無惱希,不見此彼天人世。世尊說第四個頌,表示阿羅漢所證悟的境界,永久的解脫貪瞋癡火的燃燒。乃至阿羅漢這位智者,內心所證無著的境界。

《披尋記》六二七頁:顯示待時諸欲等者:待時諸欲,即頌應說。於欲邪行,即頌想與安住及不了知。及邪行果,即頌招集生死。顯示現所證法永離熾然等者:頌言:斷名色愛慢,無著煙寂靜,此顯現所證法,永離熾然。頌言:不見此彼天人世,此顯智者內自所證。頌言:無惱無希,兼顯內證之所現相,故於文中說乃至言。


又初頌中,宣說諸欲是應說相,顯待時欲。由彼諸欲,非纔須時即便稱遂,要以言說為先,然後追求受用。又顯於彼由想、安住、不了知故,起於邪行,及招生死邪行果報。第二頌中,顯能了知等故,棄捨諸欲、他所不譏。顯於諸欲能了知故、離邪願故、修梵行故、離邪見故、離見根本我慢種故、遠離耽著利養恭敬故,棄捨諸欲,應正道理。由此因緣,他所譏論不應道理。又顯諸欲是待時性,所以者何?若於先世不作福者,今雖用功,於所樂欲不能果遂;或惟今世造作福者,即於此時其所樂欲亦不諧偶;由此因緣,後方成辦。所以諸欲名曰待時。第四頌中,顯示見斷煩惱斷故,即於現在證初沙門及沙門果;又修所斷煩惱斷故,即於現在證後沙門及沙門果。斷貪愛故、斷我慢故,如是顯示現所證法。又離著故、煙寂靜故,顯示永離熾燃,乃至智者自內所證。彼得如是內所證法,云何令他當得了知?由無燒惱、無所悕望相所表故。

[]又初頌中,宣說諸欲是應說相,應說是什麼?就是凡夫所執著,所貪戀欲的相貌。表示凡夫所愛著的欲境界,要憑藉眾多的因緣才出現。什麼是待時欲?因為彼所愛著的色聲香味觸的欲,不是將需要的時候,即便能夠滿足你。要有所言說,要有表達,然後再去追求,追求到,才有受用,所以叫做待時諸欲。又表示彼凡夫,由妄想安住在欲的境界裏面,不知道裏面有很多的過患,所以起於邪行,及招生死邪行果報。

第二頌中,表示能知道欲的過患,出家修學聖道,為得聖道,不是為生天,所以就是離邪願故。修梵行故,修學聖道,是為得涅槃。離邪見故,離見根本我慢種故。見的根本就是我見,因有我見才有我慢,所以我見是我慢的種,是我慢的因。遠離耽著利養恭敬故,棄捨諸欲,應正道理。由此因緣,不應該譏嫌出家這件事。又表示諸欲是待時性。為什麼?假設,前生沒有修福,現在雖用很多的心機,用很多的努力,對於所希望,所樂欲的事情,還是不能成就。所以世間上待時的欲,前生也要修福,才能得到。或者說前生沒有做,現在作福,現在這個時候,就想要得到諸欲,也不能夠滿你的意,因為現在作福得現報,也不容易。由於現在若是做很多的福,要將來才能得到果報,得到可愛的欲,所以諸欲名曰待時,不容易得現報。

第四個頌,顯示見道所斷的煩惱斷的緣故,就是我見斷,現在就能得到初果。斷見煩惱,就能得到初果,叫初沙門果。斷見煩惱,又能斷愛煩惱,又能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所以叫及沙門果。又修道所斷的煩惱斷的緣故,斷貪瞋癡的煩惱,現在就能證得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為什麼能夠證沙門果?因為斷貪愛心的緣故,因為斷我慢故。二果、三果,還有我慢,所以斷我慢,就得四果阿羅漢。如是表示聖人,現在修學聖道所證悟的境界。又離著故,主要是得到無我的智慧,斷除我見。煙寂靜故,就是愛寂靜。所以這二個表示愛煩惱、見煩惱全面的息滅,沒有煩惱的活動。乃至智者內證,沒有貪瞋癡的燒惱,於財物不執著,於壽命也不執著,乃至智者內證。這位修行人得到如是內所證法,如何令他當得了知?由於這位修行人沒有貪瞋癡的燒惱,於財物、壽命無所希望,有這樣表現於外的相貌,別人看出來,這個人是有修行的人。


此中前三頌,顯示世尊為諸天說,苾芻不能顯揚如來聖教大義,而我獨能。說是語時彼既領悟,於苾芻所生陵蔑心,及於自身心生憍慢,皆得除滅。第四頌中,廣顯如來聖教大義。

[]此中前三頌,顯示世尊為諸天宣說的妙法。苾芻沒有這個智慧,唯獨佛能夠宣揚這樣的妙法,唯佛獨能。說這三頌法語的時候,彼諸天就覺悟欲是苦,所以對欲有所厭惡。但是同時,諸天對於苾芻就生陵懱心,瞧不起。因為能領悟這樣道理,就生憍慢心。聽到第三個頌的時候,就棄捨對於諸比丘的陵懱心,對於他自身心生憍慢,這兩種煩惱都除滅。因為第三個頌,是表示沒有我、我慢,沒有等、勝、劣的這個分別。最後那個頌,就是斷名色愛慢,是廣博地顯示佛的聖教的道理大義。




33.雜阿含1214

1)欲貪所摧蔽,我心遍燒然,惟大仙哀愍,為說令寂靜。

[]於欲生貪愛,破壞我的清淨心。內心就像被猛火燒似,被欲貪心所擾亂的苦惱。希望大仙哀愍我的苦惱。為我說妙法,令貪心能夠寂靜下來。

2)由汝想顛倒,令心遍燒燃,是故常遠離,引貪淨妙相。

2-a)云何想顛倒?謂於不淨境,捨不淨相,不正思惟,取淨妙相及取隨好。

[]什麼是想顛倒?對於不淨的境界,應該觀察不淨,反而捨掉不淨相,不去思惟不淨的相貌。內心不能正確的去思惟不淨境,執著這個不淨是清淨,是美好的相貌,以及微細的相貌。

2-cd)云何遠離引貪淨相?謂如有一見少盛色應可愛樂諸母邑已,便攝諸根而不隨念。

[]什麼是遠離引貪淨相?內心執著淨相,有想顛倒,怎麼樣能夠遠離引發內心生貪心的淨相,內心不取著淨相?譬如有一個人,看見年少、盛壯的顏色、應可愛樂的很多女人以後,就收攝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不要隨順妄想,取著外邊的境界。

《披尋記》六二九頁:謂如有一見少盛色應可愛樂諸母邑等者:謂有母邑殊勝,幼少盛年,美妙形色,名可愛樂。若見是已,應自了知,能壞梵行,能障梵行,當攝其眼,善護諸根,而不取相及與隨好,不令種種諸惡不善尋思現行,名攝諸根而不隨念。

3)汝當修不淨,常定於一境,為貪火速滅,數數應澆灌。

云何常定一境,修習不淨?謂如有一,先以巧便,取於賢善三摩地相,所謂青瘀乃至白骨、或骨瑣相。即以此相,於現所得可愛境界,繫念思惟,如前所取,後亦如是。又於內身,或自或他,觀察種種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有髮、有爪,乃至便利種種不淨。

[]如何常定一境,修習不淨?譬如有一個修行人,先以巧便的智慧,把三摩地相,取在心裏面,在心裏面顯現出來。什麼是賢善三摩地相?就是不淨觀的相,青瘀、膿爛、變壞、膨脹、食噉、變赤和散壞,或骨瑣想,就是取這個相顯現在心裏面,先取這個不淨相。就是用這個不淨的相貌,於現前所得可愛的境界,用念心所,把不淨相綁起來,心一直念不淨相,思惟這個不淨相。在可愛的境界上,思惟不淨相。如前賢善定中,以善巧方便的智慧,能夠拿到不淨的相貌。對於後來現所得可愛境界,也復思惟種種不淨。前,就是賢善三摩地相,取不淨相。後來,就是所愛的境界,也是這樣不淨的,就這麼思惟。又,對於內身,或是自身,或是他身,這叫做內身。觀察這個身體,很多不清淨的東西充滿在裏面,就是髮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肝脾肺腎乃至屎尿,這些都是不淨,種種的不淨,這樣思惟。

4)觀非妙諸行,為苦為無我,亦繫念於身,多修習厭離。

4-ab)云何觀察非妙諸行以之為苦?謂如有一作是思惟:見少盛色應可愛樂諸母邑已,所生貪愛受用、悕望,即是集諦,為眾苦因,由此故生,生已,老、死、愁、歎、憂、苦種種擾惱,從此而生。云何觀察非妙諸行以為無我?謂如有一作是思惟:於我身形、女身形中,都無有我及有情等,誰能受用?誰所受用?唯是諸行、唯是諸法從眾緣生。

[]如何觀察非妙諸行以之為苦?怎麼樣思惟色受想行識是苦?怎麼樣修苦觀?譬如有一類人,內心作是思惟:見少盛色應可愛樂諸母邑已,所生受用愛和希望愛,內心有這樣的愛,就是集諦,這是眾苦發生的一個原因。由此眾苦之因的愛,所以這個生命體就出現。生命體出現以後,就必然的會有老病死,就會有愁、歎、憂、苦種種擾惱,從這麼多的煩惱裏面,生出來這麼多的問題。所愛的境界有無常的變化,就是有愁。發出來語言,表示他的愁,這叫做歎。所愛的境界不能滿足,心裏面有恨,叫做憂。苦,自己會苦惱自己。有愁的苦惱,歎、憂、苦,種種的擾亂自己,使令自己智慧都失掉,所以叫做惱。先觀眾苦之因,然後再觀察種種的苦,由愛生的苦。如何觀察非妙諸行以為無我?怎麼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我?譬如有一類人,內心作是思惟:在我身形或是此女身形中,色受想行識,有老病死的變化,剎那剎那的變化,裏面沒有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及沒有男女的差別。在受用上來說,誰是能、誰是所,都是虛妄分別,這裏面沒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的諸行法而已,唯是色受想行識,老病死苦,從眾多的因緣生,只此而已,我不可得。

《披尋記》六二九頁:所生貪愛受用希望者:此中貪愛,唯說淫欲淫貪。於此若起有相分別,親昵分別,喜樂分別,侵逼分別,極親昵分別,名受用愛。若起引發分別,覺悟分別,合結分別,名希望愛。

《披尋記》六三○頁:由此故生,生已老死等者:此中生老死苦,謂由內身變異所引。愁歎憂苦,種種擾惱,謂由境界變異所引。愁等差別,如〈攝事分〉別釋應知。(陵本八十八卷四頁)


4-cd)云何繫念於身,多修厭離?謂如有一性是猛盛欲貪種類,由是猛盛欲貪類故,雖攝諸根,然被貪欲損壞其心;雖復作意思惟不淨、苦及無我,亦為欲貪損壞其心。由此因緣,彼依不淨或苦、無我,作意思惟,權時厭毀、違逆、不順,於身念住繫念在前,親近、修習、若多修習。彼由多住如是行故,便能斷此猛盛欲貪。若攝諸根,不為欲貪損壞其心;若復作意思惟不淨、苦及無我,亦不貪欲損壞其心。彼由修習如是行故,諸欲貪纏但現行斷,非隨眠斷。

[]如何繫念於身多修厭離?譬如有一類人,心性是猛烈、旺盛欲貪的這一類,這個人的欲心非常的重,屬於這一類。由於這個人是猛盛欲貪心的這一類,遇見境界,內心貪心動的時候,能趕快覺悟,收攝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諸根,不要在境界上虛妄分別。雖然這樣做,貪心不能停下來,還是破壞他的清淨心。雖然內心很努力的注意思惟這個不淨、修苦觀、修無我觀,但是內心,還是為欲貪所損壞他的清淨心,欲貪心還停不下來。由於他的欲心特別盛,雖然依據這麼多的法門去修行,還是很困難。還是依據不淨觀的方法,苦觀的方法,無我觀的方法,還是這樣作意思惟。這時候如何處理?方便的,暫時的,對於已生貪欲厭惡、破壞,對於正生的貪欲要違逆,對於當生貪欲不要隨順它。於不淨觀還是繫念在前,雖然不能夠破壞貪心,還是繼續這樣修。權,或者是方便講,或者是暫時講,或者是把握住。雖然不能夠把貪欲心扭轉過來,但是還是把握住不淨觀,還是生厭毀心,違逆不順,於身念住,繫念在前。權,就是不放捨,不放捨不淨觀。暫時的,不能夠把貪欲心停下來,不要放捨不淨觀,還繼續的修不淨觀,親近不淨觀,修習不淨觀,多修習不淨觀。那位修行人,能夠時間多一點安住在不淨觀裏面,這樣修行,就能斷除猛盛的欲貪。若收攝眼耳鼻舌身意,就不會為欲貪損壞清淨心。若復作意思惟,修不淨觀、修苦觀、修無我觀,也不會為欲貪損壞清淨心。那個修行人,由於能這樣修行四念處,諸欲貪的煩惱的活動,停下來。但是現行斷,欲貪煩惱活動的現象,是停下來,不是它的種子斷,所以不淨觀不能斷種子,只能夠降伏現行。


又此欲貪纏及隨眠,略於二種補特伽羅相續可得。一於異生相續可得,二於有學相續可得。雖有一分有學身中亦不可得,然於下貪由永斷故,已得安隱,上貪未斷,不得安隱。無學身中中界、妙界所有貪欲尚不可得,何況劣界!以無學者下、上貪斷,於一切分已得安隱。

[]又此欲貪現行的煩惱與種子,略於兩種人的生命體裏面可得。一、在凡夫的生命體裏面,可以有欲貪纏及隨眠。二、在初果、二果、三果的生命體裏面,可以有欲貪纏及隨眠。雖然有一部分的有學身中,欲貪不可得。對於色界、無色界以下,就是欲界的欲貪,由於永遠消滅的緣故,內心已經安隱。色界的貪,無色界的貪,還沒有斷,所以這一部份,還是沒有能夠安隱。無學身中,中界是色界,妙界是無色界。色界、無色界的欲貪尚且都不可得。何況劣界,欲界的欲貪,更是沒有。因為無學的阿羅漢,下界欲界的貪和上界的貪,全面的都消滅,不管在什麼境界,心裏面都是安靜。


5)修習於無相,壞慢及隨眠,由於慢現觀,當證苦邊際。

5-ab)了知是已未離欲貪一分學者,於後無學心生願樂,見般涅槃寂靜功德。不復思惟一切相故,恒正思惟無相界故,於無相定勤修學故,又即於此多修習故,永斷三界修斷我慢。

[]這個修行人知道前面說的這個道理。沒有遠離色界、無色界天,這種禪定的境界的執著。這一分阿那含學者。對於後面阿羅漢已得安隱的境界,內心生起願樂,能見到般涅槃的煩惱寂靜的殊勝功德。他不再思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到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這些相他不再思惟。長時期的正思惟無相的境界,離一切相的境界。對於無相定精勤修學的緣故,又這位修行人,即於此無相三昧多修習的關係,把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相都棄捨。初果、二果、三果還有我慢,到四果阿羅漢的時候,把我慢滅盡。

《披尋記》六三一頁:不復思惟一切相故等者:此說入無相定二種因緣。云何無相定?謂即於彼諸取蘊滅,思惟寂靜,心住一緣。如〈三摩呬多地〉釋。(陵本十二卷九頁)由見涅槃寂靜功德,是故思惟入無相定。

[]不復思惟一切相故等者:此說入無相定有二種因緣。云何無相定?就是彼色界天、無色界天的蘊,他不思惟。因為這些蘊,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不寂靜,現在思惟這個不生不滅的境界,心安住在這個境界上。如〈三摩呬多地〉解釋。由見涅槃寂靜功德,是故思惟入無相定。

《披尋記》六三二頁:於無相定勤修學故者:修無相定有二差別:一者、方便,二、方便果。言方便者:數數策勵,思擇安立,於彼諸相未能解脫,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彼復數數自策自勵,思擇安立,方能取果解脫隨相。於此解脫又解脫故,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如〈三摩呬多地〉說。(陵本十二卷九頁)是名於無相定勤修差別。

[]於無相定勤修學故者:修無相定有二差別:一者是方便,二者是方便果,第一個方便就是因,第二個方便果就是果。什麼是方便?三果聖人,修無相心三摩地,還要數數警策自己,勉勵自己。思惟這個道理,把自己的心安立在無相中。對於於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相,未能解脫。由於內心隨著這些相活動,在時時中纏繞你的心。彼復數數的自策自勵,思擇安立,方能得到無相的果,把一切相解脫。用這個方法來解脫隨相識,又再進一步的解脫。就是不自策勵思擇而住,是故名為極善解脫。如〈三摩呬多地〉說。是名於無相定勤修差別。


5-cd)由此斷故,說名無學。離三界欲,上、下貪斷,已得安隱。一切苦因皆捨離故,證得一切眾苦邊際。如是故言:修習於無相,壞慢及隨眠,由於慢現觀,當證苦邊際。

[]由此我慢斷的關係,所以叫做無學。遠離三界欲,上下貪也斷,內心裏面安隱、自在。一切苦惱的因,就是愛,就是欲,完全棄捨。一切苦到此為止,過這個境界,再也沒有苦,所以叫做苦的邊際。如是故言:修習於無相,壞慢及隨眠;由於慢現觀,當證苦邊際。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顯貪欲由是而生,由是寂靜,及彼寂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云何貪欲由是而生?謂五因故:一、由淨妙想;二、由欣樂樂;三、由有情想;四、由猛盛貪;五、由隨眠有餘未盡。云何貪欲生已由是寂靜?謂五因故:一、由作意思惟不淨;二、由作意思惟於苦;三、由作意思惟無我;四、由繫念多修厭離;五、由隨眠無餘永滅。云何寂靜?謂此寂靜略有二種:一者、現行寂靜;二者、永斷隨眠,當來不起。由前四種寂靜因緣,成初寂靜;由第五因,第二成就。

[]復次,現今應當簡略地辯明上面所說的道理。就是顯示貪欲由是而生,由是寂靜,及彼寂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什麼是貪欲由是而生?由五個原因,貪欲會現起。哪五種?一、由淨妙想,思惟是清淨、是美妙,貪心就起來。二、由欣樂樂,由於欣樂五欲的樂,所以貪心也會起來。三、由有情想,由於有男女的分別,就會有貪欲生起。四、由猛盛貪,由於貪欲心特別重。五、由隨眠有餘未盡,就是貪心的種子,還沒有完全消滅,所以貪心就會起來。什麼是欲貪生已由是寂靜?由五個原因,已生起的貪欲會寂靜。哪五種?一、由作意思惟不淨,思惟不淨的時候,貪心就不動。二、由作意思惟於苦,貪心也會靜下來。三、由作意思惟無我,貪欲也會寂靜下來。四、由繫念多修厭離,時間要多,專心的修四念處,修不淨觀,修厭離心,貪欲會寂靜下來。五、由隨眠沒有剩餘,完全息滅,貪心由是而寂靜。什麼是寂靜?謂此寂靜略有二種不同。哪二種?一者、現行寂靜。二者、永斷隨眠當來不起的寂靜。由於前面四種寂靜因緣,就是作意思惟不淨,作意思惟於苦,作意思惟無我,繫念多修厭離,得到現行寂靜。由於第五因,由隨眠無餘永滅,所以就得到永斷隨眠當來不起。



34.雜阿含1092

1)獨臻阿練若,靜慮棄珍財,為別有方求,為窺窬封邑,何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2)得義心寂靜,摧妙色魔軍,我獨處思惟,受最勝安樂,故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天女問佛:你單獨一個人也沒有伴侶,到阿練若處。靜慮坐禪,棄捨世間上的財富,那是另有歡喜的事情是你所求?或是在這裏等待國王給你一塊地?為什麼都不和人來往?一個徒弟也沒有,也沒有伴侶,究竟你想做什麼呢?佛回答:得義心寂靜,摧妙色魔軍,我獨處思惟,受最勝安樂,故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2-1)此因天女所問伽他。言得義者,略有二種,一者證得沙門果義,二者證得聖神通義。由初得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第二得義,證八解脫,寂靜思惟,現法樂住。

[]這個頌是因為天女所問而有的伽他。什麼是得義?略有二種得義。一者、證得沙門果義,就是成就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二者、證得聖神通義,成就聖人的神通。由第一證得沙門果,超越一切生死大苦,就是得到無我、我所的智慧,超越生死的大苦,不再流轉生死。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利益,得到這樣的義。第二證得聖神通義,成就八解脫,寂靜裏面有智慧的思惟,這是一個大安隱處、大安樂處,所以叫現法樂住。


2-2)又初得義,降伏可愛妙色魔軍。第二得義,獨處思惟,受勝安樂。此中意辯聖神通義。所以者何?謂如有一,為欲成辦聖神通義,為令解脫清淨圓滿,依十遍處方便修行。由此因緣,令遍處定清淨圓滿,亦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亦能成辦聖神通義。

[]又初證得沙門果義,降伏可愛的、妙色的魔軍,內心的愛著就是魔軍。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能將愛破除、調伏,所以叫降伏可愛妙色魔軍。第二得義,一個人在寂靜處思惟受勝安樂,就是在八解脫裏面,受勝妙的、安樂的境界,這就叫做證得聖神通義。現在這個文裏面說得義,就是聖神通義。為什麼?譬如有一類人,為了想要成辦聖神通義,這位修行人已經成就八解脫,但是還不清淨圓滿,為了使令所成就的八解脫更清淨圓滿的關係。依十遍處的方法修行,就是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再加上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這樣用功修行,使令遍處定裏邊清淨而圓滿。清淨,就是自在,入、住、出都得自在,就叫清淨。或是說超越下地的災患,就叫清淨。十遍處定常常的修行清淨圓滿,同時也使令八解脫展轉地、更進一步地得到清淨的圓滿、鮮白的圓滿。鮮白,對於這個功德沒有愛著心,叫做鮮白。成就八解脫,進一步修八勝處,再進一步修十遍處,成辦聖人的神通,就是俱解脫阿羅漢。

《披尋記》六六○頁:為令解脫清淨圓滿等者:此中解脫,謂八解脫。如〈三摩呬多地〉已釋。(陵本十二卷五頁)依十遍處於勝解事生遍勝解,是名方便修行。若於遍處如其所欲而作勝解,名遍處定清淨圓滿。〈三摩呬多地〉說:八色遍處善清淨故,能引賢聖勝解神通及於諸事轉變神通。由識遍處善清淨故,便能引發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由空遍處善清淨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陵本十二卷八頁)如是名能成辦聖神通義。又遍處定清淨圓滿,於諸解脫最為後邊,由此名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

[]為令解脫清淨圓滿等者:此中解脫,指八解脫。如〈三摩呬多地〉已經解釋過。依十遍處於勝解事生遍勝解,十遍處是所應該勝解的一個所緣境,常常在定裏邊思惟觀察,就能夠發生出來遍的勝解,青黃赤白地水火風這個境界廣大周普,所以叫做遍勝解,是名方便修行。若是在十遍處定裏邊修行,最後能夠成就,隨順你想要那樣子就那樣顯現,就叫做遍處定清淨圓滿。〈三摩呬多地〉說:八色遍處善清淨故,能引賢聖勝解神通。青黃赤白地水火風這個八色的遍處,修得很清淨、很圓滿,能引發賢、或者聖的勝解的神通。及於諸事轉變神通,能隨意轉變。由識遍處善清淨故,便能引發無諍三昧、願智、無礙解等。由空遍處善清淨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如是名能成辦聖神通義。又遍處定清淨圓滿,對於八解脫來說,就是到最後圓滿的境界。由此名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


2-3)彼既了知此成辦已,便自通達我義已辦,沙門果義亦得成就,是真沙門。於求財者,深修厭毀;於諸城邑交遊等處,了知其初、了知過患、了知出離,亦能了知趣出離行。生彼因緣說名為初。無常眾苦變壞法性,是名過患。欲貪調伏、斷除、超越,名為出離。聖八支道,名趣出離行。

[]這位修行人既然了知這個聖神通已經成辦,自己明白,我的目標已經圓滿成就。沙門果義也成就。若聖神通義成就,沙門果義也成就,就是俱解脫的境界,這個是有真實義的沙門。對於內心想要世間欲,深深的修、思惟這件事是可厭、是可呵責的。對於城邑交遊,各地方跑,同人做朋友,了知這件事的初,了知道那件事是有過患,知道出離,也知道進到無過患的地方的方法,就是八正道。城邑交遊是生彼諸欲的因緣,說名為初。什麼是過患呢?所遇的這些事情都是因緣生法,要變化,就有很多的苦,是屬於變壞法性,現在還沒有變,但是它的體性是變壞。若有欲才苦,若變化就苦。若沒有欲的時候,心裏不苦,變以後,心裏也不苦。什麼是出離?調伏欲貪、斷除欲貪、超越欲貪。什麼是趣出離行?能得聖果,就是八正道。修八正道的時候,從凡夫地向前進,進向聖人的境界。

《披尋記》六六○頁:生彼因緣說名為初者:此中彼言,所謂諸欲。城邑交遊,能生諸欲,故名因緣。此說依處為因緣故。

[]生彼因緣說名為初者:此中彼言,所謂諸欲。生彼因緣,就是生彼諸欲的因緣。生彼諸欲的因緣是什麼?就是城邑交遊,能生諸欲。各地方去同人家聯絡,就能引生各式各樣的欲。城邑的交遊是生諸欲的一個因緣。欲生起的依處,就是欲生起的因緣。叫做了知其初。

《披尋記》六六○頁:無常眾苦變壞法性者:此謂諸欲是無常性、是眾苦性、及是變壞法性;由過去世已變壞故,未來、現在是應變壞法故。

《披尋記》六六○頁:欲貪調伏、斷除、超越者:〈攝異門分〉說:毗奈耶,由了相、勝解作意;斷,由遠離等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如是次第三相差別應知。

[]欲貪調伏、斷除、超越者,〈攝異門分〉說:調伏,由了相、勝解作意。怎麼樣能調伏呢?要明了欲是苦惱相,是無常相、是苦惱相。然後修止觀得勝解作意,這叫做調伏。若是斷欲貪,就要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才能夠超越。如是次第,三相差別應知。


2-4)若有於彼不見其初,乃至不見趣出離行,由是因緣,於具珍財有情等處,不能厭毀,城邑交遊,周旋不絕,而謂彼為心得寂靜,於出居家證八解脫、靜慮定者,內心寂靜,反生誹謗。由是彼於內心寂靜,則不堪能善見、善知、善鑒、善達。若第一義內心寂靜與此相違,則能善見乃至善達。

[]若是有一位修行人,對於城邑、交遊這些事情,不見其初,乃至不見趣出離行。由是因緣,對於具珍財有情等處,不會厭離,不知道呵斥自己。從這裏到那裏、從那裏到這裏,各處跑而不能停下來。而對於不這樣做的人,出家而得八解脫靜慮定的人、內心寂靜的人,反生誹謗。由這樣,他對於內心的寂靜境界,不知道內心寂靜的樂,不能善見心寂靜的樂。不能善知、不能善鑒、不能善達心寂靜的功德勝利。或者是不知道、不能善見其苦,不善知集,不能善鑒滅,不能善達八正道。若是能夠得沙門果,內心裏面寂靜。與前面這個事是不同,能善見乃至善達,就能夠得心寂靜。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略示諸受欲者、樂雜住者,非第一義內心寂靜。若有證得八解脫定,離諸愛味,名第一義內心寂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略示諸受欲的人,歡喜雜住的人,不是第一義內心寂靜。若有證得八解脫定的人,離諸愛味,名第一義內心寂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3)云何苾芻多所住,越五暴流當度六?云何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

[]出家人內心多數是安住在哪裏呢?如何越過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個暴流,當度第六個暴流?由眼根發眼識,流出來貪瞋癡,這就是暴流。出家人怎麼樣超越五個暴流?怎麼樣能夠渡過第六個暴流?什麼是已經得到定以後,能夠超越廣大的欲愛,但是沒有得腰舟?



此因天女所問伽他。暴流有六,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

[]這是因為天女提出那麼多的問題,所以佛回答,暴流有六,哪六個呢?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這是六根,從六根裏面流出六識,從六識流出來種種的煩惱,就像暴流,不容易過去。


4)身輕安心善解脫,無作繫念不傾動,了法修習無尋定,憤愛惛沈過解脫。

5)如是苾芻多所住,越五暴流當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廣,欲愛而未得腰舟。

[]身輕安心善解脫,這是一個方法。無作繫念不傾動,這是一個方法。了法修習無尋定,這是個方法。憤恨、愛、惛沈,過去,就解脫。

4-a1)佛聖弟子、有學見跡,於隨順喜眼所識色,不住於愛。於隨順憂眼所識色,不住於恚。於隨順捨眼所識色,數數思擇,安住於捨。彼設已生或欲貪纏,或瞋恚纏,或愚癡纏,三身為緣所謂喜身、憂身、捨身,而不堅著,乃至變吐。由是因緣,於屬三身諸煩惱纏,得不現行,輕安而住,如是名為得身輕安。而未能得心善解脫,由彼隨眠未永斷故。

[]佛聖弟子,在有學裏面,若是見跡、見道,就是初果聖人如何安住正念?眼所了別的色,能令人生歡喜心,叫做隨順喜眼所識色。這個修行人不生於愛,因為觀察色是苦、空、無常、無我,不值得生愛,所以不住於愛,叫做正念。眼所識色,隨順你的憂,令內心憂愁。這個修行人心裏面不恚,因為觀察色是苦、空、無常、無我,使令心安住在第一義諦,安住在聖道,不在塵勞的境界上虛妄分別。這樣住於正念,不生恚心。眼所識色,心也不生喜愛,也不生憂恚。這個修行人不隨順原來的執著心,數數思擇安住於捨,這個捨是清淨,與聖道相應的捨,就是不執著。假設他已經生起煩惱,或者是欲界的貪纏,或者是瞋恚纏,或者是愚癡纏,不知道色是緣起,是苦、空、無常、無我,沒有這樣的正念,就是愚癡。貪瞋癡的煩惱,以三身為它生起的緣。哪三身?由於喜身生貪纏,憂身生瞋纏,捨身生愚癡纏。對於憂、喜、捨的境界,不堅著,就是不起欲貪纏、瞋恚纏、愚癡纏。若生起,也不堅著,能夠把它調伏。乃至到變吐。什麼是變吐?由變而吐。就是修四念處觀,把煩惱的種子消滅,就名為吐。因為隨順煩惱的活動,所以一直地增長煩惱種子的力量。現在轉變,修四念處,就是損減、消滅煩惱和種子的力量,所以叫做吐。由於住正念、修律儀這些因緣,對於繫屬於喜、憂、捨這三身的種種煩惱纏,得以不活動,內心輕安而住,但是沒得心善解脫。為什麼沒得到心善解脫?由於彼煩惱隨眠未能永遠斷除,所以還沒得心善解脫。

《披尋記》六三三頁:於隨順喜眼所識色等者:此中意說依耽嗜喜,依耽嗜憂,依耽嗜捨,名喜憂捨。云何依耽嗜喜?謂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引起欲染可染著,或由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而生於喜,如是相喜,名依耽嗜喜。云何依耽嗜憂?謂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現所得,或由隨念先時所得,若已過去,若盡若滅,若離若變,而生於憂,如是相憂,名依耽嗜憂。云何依耽嗜捨?謂愚癡無智無聞異生,於眼所識色,顧戀於捨,執著諸業,趣向於色,依止於色,不捨於色,不超過色,於此中捨,是名依耽嗜捨。此如《顯揚論》說。(顯揚論五卷十頁)佛聖弟子,於此依耽嗜喜心生厭離,是故說言不住於愛。於此依耽嗜憂心生憂離,是故說言不住於恚。於此依耽嗜捨心生厭離,是故說言數數思擇安住於捨。此安住捨,謂出離捨應知。

[]於隨順喜眼所識色等者:此中意說依耽嗜喜,依耽嗜憂,依耽嗜捨,名喜憂捨。不修學聖道的人,內心裡面的境界,就是這三個差別,就是喜憂捨,就是貪瞋癡活動。怎麼叫作依耽嗜喜?依,就是隨順。凡夫隨順由愛而生喜,由喜而生愛這境界。就是對於眼所了別的色,若是可喜、可樂、可意、可愛,能隨順你的意,能令你生愛著心。若這樣隨順,能引起內心的欲染,欲染是所染著,能令心可以生起染著。或者由於得現前所得,或者隨回憶過去時候,所得到的這些色,也會生歡喜。如是相貌的喜,名依耽嗜喜。什麼是依耽嗜憂?對於眼所識色,可喜、可樂,乃至可染,或者由不得現前所得,或由隨回憶過去時候,所得到的這些色,已經過去。先時所得,逐漸地在盡,或者完全沒有,就是滅。若是和你分離,或是沒有分離,但是有變化,而生於憂。如是相貌的憂,名依耽嗜憂。什麼是依耽嗜捨?愚癡無智慧,沒有聽聞佛法的異生凡夫,對於眼所識色,顧戀於不是喜愛和不是憂的捨,內心有執著。用執著心,有很多的行動,還是傾向於色,依止留戀色,不能棄捨色,不能超過色,這樣的捨叫作耽嗜捨,就是境界雖然屬於中庸性,但是心還是執著,這叫依耽嗜捨。如《顯揚論》說。得聖道的弟子,對於此依耽嗜喜,內心厭離那個境界,是故說言不住於愛。對於此依耽嗜憂,厭離自己生瞋心,是故說言不住於恚。對於此依耽嗜捨,心生厭離,不執著,是故說言數數思擇安住於捨。此中安住的捨,是出離捨,不是那個執著的捨。

《披尋記》六三四頁:彼設已生或欲貪纏等者:謂由依耽嗜喜、或憂、或捨,三身為緣,現在已生貪瞋癡纏,佛聖弟子不堅執著,或永棄捨,令諸纏斷,或永變吐,令隨眠斷。由是說言:而不堅著,乃至變吐。

[]彼設已生或欲貪纏等者:依耽嗜喜、耽嗜憂、耽嗜捨,因為有喜憂捨這三身的緣,現在已經生起貪瞋癡的煩惱。佛聖弟子不會很堅固地執著,執著這色聲香味觸是可喜、是可恨、是捨,不執著這個事情。或永遠棄捨貪瞋癡的纏,就是令諸纏斷而不相續。或是永遠變吐,就是令種子斷。修四念處,修無我觀,達到寂滅境界的時候,就有斷種子的力量。由是說言:而不堅著,乃至變吐。


4-a2)彼於後時,又能永斷屬彼隨眠,即於屬彼諸煩惱中,遠離隨縛,如是乃名即於三身貪、瞋、癡所,心善解脫。如於眼所識色,乃至於身所識觸,當知亦爾。如是已斷五下分結,越五暴流,謂越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越身暴流能覺諸觸。

[]他在後來繼續努力地修行,能永斷繫屬於煩惱的隨眠,就是繫屬於彼貪瞋癡煩惱中的種子,那個種子長時期地隨逐、繫縛你,現在遠離,種子息滅。這樣才稱為在三身喜憂捨所生起的貪瞋癡這個地方,心能解脫。內心解脫貪瞋癡的現行,以及貪瞋癡的種子,這時候就是心善解脫。如前面說的眼所識色是這樣,耳所識聲,乃至身所識觸,當知也是這樣,也有喜憂捨,也有貪瞋癡纏,也要安住正念,也有修律儀,也有心善解脫。像前面說的行者,已斷除五下分結,就是身見、戒禁取見、疑、欲界貪、瞋這五種煩惱,能夠令眾生在欲界裡生存,所以叫作五下分結。現在斷五下分結以後,不向外攀緣,所以在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暴流超越。超越眼暴流,能見諸色是苦、空、無常、無我。乃至越身暴流,能覺諸觸是苦、空、無常、無我,心裏面就不攀緣它。


4-b1)如是越度五暴流已,餘有第六意暴流在。為當越度,復修無作、無動、繫念。云何無作?謂於涅槃心生願樂,不為我慢之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造作。又不為彼計我、我所當來是有,乃至我當非想非非想等之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造作。

[]這樣越度五暴流之後,其餘還有第六意暴流存在,為了將來能越度,又修無作、無動、繫念,這三個方法。如何修無作?就是對於阿羅漢所得的涅槃,內心生歡喜心、生希望心、生欣慕心,有這樣的願望的時候,就不為我慢所傾動。什麼是不為我慢心所傾動?無所思惟,亦無所作,這叫不為我慢之所傾動。無所思惟,到這個地方是離心緣相,心不動,所以叫亦無造作。修無作,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有涅槃的願望,就是生歡喜心,願意得涅槃,這是願。不為我慢之所傾動,這個是行,就是觀。這是由無我慢,名為無作。又這位修行人不在色受想行識上,執著有我、我所。若是執著有我,說我是常住不變,將來還是有我的存在。現在不執著有我,也不就不會說當來還有我。乃至,也不會想我將來會得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定等虛妄分別。無所思惟,所以也不會有我的思惟,也不會有我的創造。那麼這是由無我執,修無我觀,名為無作。這樣,由無我慢、由無我執,名為無作。

《披尋記》六三四頁:復修無作無動繫念者:此中無作,謂無餘依滅,於此位中,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如《集論》說,(集論五卷十五頁)。言無動者,謂一切相皆遠離故。如〈攝異門分〉說。(陵本八十三卷二十一頁)餘如下解釋。

[]復修無作無動繫念者:此中無作,就是無餘依滅。餘依滅,就是得阿羅漢,還剩餘色受想行識,還沒有滅,現在也滅。在不生不滅的境界,離一切相境界,沒有煩惱和業的活動。這一念心不再作為業、煩惱的所依處,這叫做無作。這是《集論》的解釋。言無動者,就是一切相皆遠離故。動,就是一切相,就是色受想行識中,有憂喜捨這些相,現在沒有這些相,所以叫無動。


4-b2)云何無動?謂不為彼上分諸結纏繞其心,無動、無變,亦無改轉。又於隨一寂靜諸定,不生愛味、戀慕、堅著。

[]什麼是無動?那位越度五暴流的行者,已息滅五下分結。現在,不為彼五上分諸結纏繞其心,色界、無色界是上分,也是有五種煩惱,就是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這五種。成就色界、無色界定的人,出定以後,若回想這個定怎麼可愛,這就是愛,這就是掉舉。高慢,我得這麼高的禪定,你們都沒得,你們都不如我。無明,不知道根本無我,一切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還沒有這種智慧,所以叫無明。無動,就是這個修行人,觀察苦、空、無常、無我,把五上分結調伏,所以沒有上分諸結纏繞其心,所以心就不動,不被五上分所動,就是無動。什麼是無變?就是不愛著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對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識無邊乃至非非想定,種種境界,心不會隨轉而變動。什麼是無改轉?就是永遠捨離六趣不同的轉生。因為見煩惱、愛煩惱完全解脫以後,不會忽然間從天上又跑到人間,人間又跑到三惡道,從三惡道又回到人間,不會有這樣變動。又這個修行人用四念處來調伏的時候,不管色界四禪乃至無色界的四空定中的任何一個定,不愛著那個滋味,不戀慕、堅著。

《披尋記》六三五頁:不生愛味戀慕堅著者:〈三摩呬多地〉說:唯聞初靜慮等所有功德,於上出離不了知故,入彼定已便生愛味、戀著、堅住,是名愛味相應靜慮等定。(陵本十二卷三頁)翻彼應知說名無動,不為愛味煩惱所動亂故。

[]不生愛味戀慕堅著者:〈三摩呬多地〉說:這修行人最初只是聽說初靜慮、二靜慮乃至非非想定的功德。沒有聽說四禪八定還有過失,應該從這過失裏面解脫出來,這件事不知道。所以,若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的時候,心裏愛著、戀著、堅住這個境界,就稱為愛味相應靜慮等定。對於四靜慮、四空定,內心生愛味。不為愛味煩惱所動亂,就叫作無動。


4-b3)云何繫念?謂為斷彼上分諸結,於其內身住循身觀,如是乃至廣說念住。彼由如是修無作故,斷諸生愛。修無動故,斷諸定愛。此離現行,說名為斷。修繫念故,為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修習對治。如是修習無作、繫念、不傾動故,能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是名越度第六暴流,謂意暴流能了諸法。

[]什麼是繫念?若是為了要斷滅彼五上分諸結,於其內身住循身觀,如是乃至廣說念住,就是修四念處觀。在定裏面修四念處觀,這叫做繫念。那個修行人由於修無作的觀,對於內心所生起的種種境界的愛,能斷除,也就是斷俱生我執。由於修無動的觀,對於所得定的愛著,能斷除。這是說愛著心沒有現行的時候,叫作斷。由於修習四念處觀,能斷種子,為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用四念處來對治,煩惱是所對治。這樣修習無作、繫念,不傾動的關係,能令一切上分諸結,無餘永斷,是名越度第六暴流,謂意暴流能了諸法。


4-b4)復有差別,云何無動?言無動者,是慈善根,無瞋性故。由此因緣,諸聖弟子於薩迦耶斷除邪願,修奢摩他、毘鉢舍那。由彼慈故,修奢摩他。由念住故,修毘鉢舍那。如是正修行者,於能隨順斷上分結三心修習,速得圓滿。謂於上身無耽染心,於下有情無憤恚心,不放逸者於上下境無染污心。餘如前說。如是名為越五暴流當度第六。

[]還有不同的道理來解釋。什麼是無動?無動就是慈善根,慈是一切善法的根本。為何慈善根叫無動?因為內心沒有瞋心,動是瞋心,沒有瞋心,所以叫無動,修慈心,把瞋心調伏。由於修慈三昧的關係,所說的慈善根,就是我和一切人同為一體,沒有彼此的差別,沒有彼此的對立。若有彼此的對立,叫做邪願。現在斷除我見的時候,沒有彼此的對立,所以慈悲心能達到這種程度。諸聖弟子,於薩迦耶斷除邪願。在這個基礎上,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修慈三昧叫做奢摩他。修四念處觀,叫作修毗缽舍那。如是正修行者,隨順四念住,斷除五上分結,有三心修習的情形,很快地圓滿。哪三心?第一,就是對於色界天、無色界天的身,沒有染著心,不去執著有我我所。第二,對於欲界有情的放逸,聖弟子在色界禪、無色界定,看一切在欲裏生活的這些有情,沒有憤恚心。第三,不放逸者,對於上下境,無染污心。其他的無動、無變、無作、無動、繫念這些事,像前面解釋。這樣名為越五暴流,當度第六。

《披尋記》六三五頁:於薩迦耶斷除邪願者:謂修慈定,依法緣慈,不見實有自他差別,故於自他無有希願,是名於薩迦耶斷除邪願。

[]於薩迦耶斷除邪願者:因為沒有我,慈悲向誰慈悲呢?只是一切法而已,只是色受想行識,眾多因緣所生法,此中沒有我可得。修慈定,依法緣慈,不見實有自他差別,故於自他無有希願,不是說心裏想:要利益我,要利益眾生。是名於薩迦耶斷除邪願。


4-c1)云何了法?謂於苦法,能了、能觀。於集、滅、道法,能了、能觀。

[]怎麼樣能超越欲愛的苦惱?想要超越欲愛,需要通達、了解法。什麼是了法?就是對於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苦惱境界,要能夠深刻的認識它真是苦。能了,就是淺

顯的明了。能觀,是深入的觀察。不如意的感受,知道這是苦。快樂的事情,認為它是苦,這就是深一點。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這時候的色受想行識也是苦。這樣的色受行識是苦,能明白,能深入的觀察,這叫做了法。有煩惱的活動,就把苦集聚來,就積成苦。煩惱的分別心,和煩惱的動作就是業力,有集成眾苦的力量,所以叫做集。若深刻的認識,這一念的分別心一起,苦惱就來,就是對於集能了、能觀。這麼多的苦,這麼多的集,都消滅,是個大安樂境界,就是對於這樣的滅能了、能觀。苦和集,怎麼能夠滅?要修學戒定慧,修學奢摩他、毗婆舍那,修四念處,修三十七道品,修無我觀。對於集法、滅法、道法,能夠明了,而且能夠深入的觀察,叫做了法。若能這樣了法,廣大的欲愛就能超越過去,也就能夠解脫苦。了法,就是聞慧和思慧。


4-c2)云何修習於無尋定?謂能了知如是法已,又復安住居家諸欲依持斷滅及棄出中,或於阿練若處,或於樹下空閑,於隨順喜眼所識色所有喜身、於隨順憂眼所識色所有憂身、於隨順捨眼所識色所有捨身,於此所緣無欲尋纏,心多安住,乃至亦無所生家世相應尋纏,心多安住。

[]什麼是修習於無尋定?尋,就是煩惱,所以,滅除煩惱的定,就是無尋定,從欲界定到未到地定之間。就是能了知如是四聖諦法之後,又復安住在居家諸欲依持的斷滅及捨棄、出離之中。居家的種種欲,要依於色聲香味觸,才會生起,生欲以後,保持而不失。斷滅,就是棄捨,不愛著色聲香味觸。安住在居家諸欲依持的斷滅,就是不接觸色聲香味觸,安住在這個境界裏面,就是離欲。棄出,就是棄捨色聲香味觸,從色聲香味觸裏面出來,就是出家,安住在這個境界裡面。明白什麼是苦、集、滅、道以後,要出家。出家以後,或者是到寂靜處,或者是在樹林的下面,都是空閑的地方。對於眼所識的色,隨順內心的歡喜,看見色心裏歡喜、愛著。身,就是心,歡喜的心,叫作喜身。對於眼接觸到色,隨順生出憂愁的心。對於眼所識色,隨順生出沒有生喜,也沒生憂的心。對於眼所識的色,生起喜、生憂、生捨,對於這所緣的色,心裏面不生欲心。憂是欲,喜也是欲,捨是潛藏的欲。這位修行人接觸所緣的時候,沒有欲的分別,愛染心的生起,纏繞自己的心。沒有欲尋的纏繞,心多數是安住在無欲的煩惱境界裏面。乃至也沒有所生家世相應尋纏,心多安住。無尋定,內心沒有這麼多的虛妄分別,心裏面寂靜住,這等於是修止。

《披尋記》六三六頁:安住居家諸欲依持斷滅及棄出中者:謂居家者略有七攝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如〈意地〉說。(陵本二卷十七頁)既出家已,不顧如是諸欲依持,是名安住斷滅及棄出中。

[]安住居家諸欲依持斷滅及棄出中者:謂居家者略有七種事,常要積集、愛著這七種事。一、自父母事,自己父親、母親的事。第二、妻子事。第三、奴婢僕使事。第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地、屋宅、旅社、店鋪事。六、在社會上公益的事情,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積蓄的這些事情。如〈意地〉有說到這七種攝受事。既然出家已,不留戀,不愛著諸欲的依持,是名安住斷滅及棄出中。

《披尋記》六三六頁:於中所緣無欲尋纏等者:〈攝事分〉說八種尋思:謂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輕蔑相應尋思、家勢相應尋思。(陵本八十九卷九頁)今彼一切皆不現行,故於文中說乃至言。

[]於中所緣無欲尋纏等者:〈攝事分〉說八種尋思,煩惱若現出來,一共有八種。第一,思惟欲的事情。第二,思惟不高興的事情,想要殺害對方。第三,尋思傷害對方的事情。第四,想自己的父親、母親等這些事情。第五,思惟自己過去所在的那個地方。第六,感覺自己現在還不會死。第七,感覺自己很有成就,生高慢心,瞧不起別人,相應尋思。第八,家勢相應尋思,指施主,思惟我認識某居士如何富貴,你認識的居士家勢如何等。現在這個修行人在寂靜處,居住的時候,這一切的分別心都不活動。故於文中說乃至言。


4-c3)設起欲尋乃至家世相應尋等,即能如實了知、出離,不為欲尋之所障礙,乃至不為家世相應尋所障礙,而能靜慮、審慮、諦慮。

[]如果說這個修行人,有的時候還會起欲尋乃至家世相應尋這些分別心。能夠真實的知道,立刻覺悟,從分別心解脫出來,不為這些分別心所障礙。能把這一切虛妄分別停下來,寂靜而住,修奢摩他,修毗婆舍那,叫做靜慮。修觀的時候,初開始修觀叫做靜慮,進一步深刻的觀察,叫做審慮。諦慮,決定的觀察。初開始觀察叫靜慮,進一步的觀察叫審慮,最後的觀察叫諦慮。所以安住是修止,了知是修觀。

《披尋記》六三六:而能靜慮審慮諦慮者:此三差別,義當解了、等解了、近解了。〈攝異門分〉說: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近解了者,求已決定。(陵本八十三卷十頁)

[]而能靜慮審慮諦慮者:這三句話的差別,意義就和解了、等解了、近解了相當。攝異門分說:解了,對於所認識的事情,心要動作起來,認識、覺悟它。等解了,既發悟已,繼續的觀察、思惟,這件事是怎麼回事情。等,有相續、普遍的意思。一開始認識這件事,總是粗略的知道,但是繼續的認識它,詳細的觀察它,叫做等。近解了,就是方便尋求以後,到最後這件事是這樣子,認識清楚。近,就是和那件事情的真相接近。現在,靜慮、審慮、諦慮,也就是這樣意思。


4-d)由此方便、由此道修,能斷喜身染愛過失,能斷憂身憤恚過失,能斷捨身惛沈過失。諸纏斷故,身得輕安。隨眠斷故,於欲界繫三身染污心善解脫。彼於爾時名已越度廣大欲愛,謂於諸色乃至諸觸遍流行愛、若和合愛、若增長愛、若不離愛、若不合愛、若退減愛、若別離愛,或於欲界復受生愛。

[]由這個前面止觀的方法,由這個止觀之道,這樣修行。由此道修是行動,方便是方法。由於努力的修止觀的方便,斷滅喜身,染愛的過失。能斷憂身,憤恚的過失。能斷捨身,惛沈的過失。因為欲愛斷的關係,身體就感覺到輕鬆安樂,不那麼麤重、苦惱,從欲界定到未到第定,就得輕安。屬於欲界的喜憂捨這三種身,都是染污的東西,心能解脫這三種煩惱。那個修行人在那一個時候,已越度廣大的欲愛。什麼是廣大的欲愛?就是一切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普遍地都有愛著心,一直是相續不斷的在活動,在愛著。這是總說。分別說,有六種,若和合愛、若增長愛、若不離愛、若不合愛、若退減愛、若別離愛。什麼是和合愛?就是所愛的境界,還沒得到,希望能得到,叫做和合愛。什麼是增長愛?已經得到所愛的境界以後,希望繼續增長,希望再多,叫增長愛。什麼是不離愛?和所愛的境界不要再分離,不要再失掉。什麼是不合愛?不要和苦惱的事情合,不要遇到苦惱的事情。什麼是退減愛?已經遭到苦惱的事情,趕快退,減少。什麼是別離愛?希望苦惱事,同我分開。這六種就叫做廣大的欲愛。什麼是於欲界復受生愛?這是表示,從受生起愛。快樂的感覺為緣,生起希望得到這個快樂,若增長愛,若不離愛。痛苦的感覺,就生起不合的愛,希望不要遇到這種苦惱。若退減愛、別離愛。前面說色聲香味觸的事境,是愛依處,因為依止此處而生愛。這裏面說受是愛的因緣,心裏面有樂受、有苦受,而生愛。前面是因事所緣境,境界生愛,這地方是因受生愛,有一點不同。


復有差別,云何修習於無尋定?謂已得無尋無伺靜慮。餘如前說。

[]還有一個不同的解釋。無尋定怎麼修習呢?前面修無尋定的時候,頂多是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在這裏這樣修行。所以無尋定,就是在初禪和未到地定和欲界定之間。

現在說這個無尋定,就是色界第二禪,沒有尋、沒有伺。已經得到這個靜慮,還要繼續修四念處。其餘和前面說的一樣。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彼天女略問世尊三種要義:一者、下分結斷;二者、上分結斷方便;三者、即彼下分結斷方便及如彼善斷。如是問已,爾時世尊隨應而答。謂由身輕安、心善解脫,答彼所問下分結斷,非斷方便。由無作、繫念、不傾動,答彼所問上分結斷方便,非斷;而於彼斷,天女類前亦即領解。唯餘下分結斷方便及如彼善斷。爾時世尊先以修無尋定廣說差別,答斷方便。謂若能斷、如斷、所斷。此中了法說名能斷。修無尋定說名如斷。所斷憤過,謂瞋恚品;所斷愛過,謂貪欲品;所斷惛沈過,謂愚癡品。如是名為能如所斷。如是廣答斷方便已,唯有所餘如善斷在。復由第二修無尋定差別因緣,答其善斷。言善斷者,謂畢竟斷、遠分斷、一切雜染斷。由了知法故,釋畢竟斷;由修無尋定故,釋遠分斷,由貪、瞋、癡纏及隨眠一切斷故,釋一切雜染斷。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現在將要簡略的說上面所說的道理。彼天女以頌簡略地問世尊,有三種要義。一者、下分結斷,就是斷滅欲界的煩惱,有五,身見、戒禁取、疑、貪欲、瞋恚這五下分結。二者、上分結斷方便,就是斷除屬於色界、無色界這五種煩惱的方便。三者、即彼下分結斷方便,就是下分結斷的方法。及如彼善斷,就是在禪定裏面斷這些煩惱。這樣問過之後,爾時世尊隨其所問,來回答。以身輕安心善解脫,回答他所問的下分結斷,不是斷的方法,只是說五下分結斷。由無作繫念不傾動,回答他所問的上分結斷的方便,不是說斷掉五上分結。只是說斷方便,沒有說斷。對於斷,天女類比前面下分結斷,就是身輕安心善解脫,也就明白。還剩下分結斷方便,及如彼善斷,還沒解釋。爾時,世尊先以修無尋定,廣說不同,回答斷的方法。就是若能斷、如斷、所斷。什麼是能斷?此中就是了法,明白苦集滅道,叫做能斷。什麼是如斷?修無尋定,叫做如斷。就是修止觀的方法,如止觀的方法,能斷掉愛。什麼是所斷?憤怒的過失,就是瞋恚這一類的煩惱。愛煩惱的過失,就是貪欲品的煩惱。惛沈的過失,謂愚癡這一類的煩惱。這樣名為能如所斷而斷。如是廣答斷方便已,只剩下什麼是如善斷這個問題還存在。又,由第二種解說修無尋定不同的因緣,就是已得無尋無伺靜慮,名無尋定。回答如善斷。什麼是善斷?能畢竟斷、能遠分斷、能一切雜染斷,這叫做善斷。什麼是畢竟斷?了知苦集滅道四諦,生死是苦,出世間的涅槃是樂,要有出離的願望,然後修學止觀,這才能畢竟斷。什麼是遠分斷?修無尋定,使令煩惱遠而又遠,遠而又遠,就是斷掉煩惱。什麼是一切雜染斷?由貪瞋癡纏及隨眠一切斷。應當知道前面那一段文的略義是這樣。

又彼天女依諸有學未得勝意,已離欲貪,未離上貪,而興請問。意名腰舟,如經說慚軸意腰舟。於此腰舟猶未得者,說彼名為未得腰舟。此中何等名為腰舟?謂於諸結善解脫心。

[]又這個天女依據諸有學,還沒得到無學的境界,已經遠離欲界的貪欲心,還沒能遠離色界、無色界定的貪心,而請問。什麼是腰舟?用葫蘆或者其他的浮囊繫在腰上,可以過海,就叫作腰舟。就是以葫蘆、以浮囊為腰舟。這個譬喻指什麼說?指心說的。腰譬喻心,心裏面有戒定慧,就叫做船,叫做腰舟。如經上說:慚愧譬喻為車的軸。車軸繫著兩個輪,就能夠駕車,度一切苦厄。意就是腰舟。這位修行人還沒得到腰舟,就是內心的戒定慧,還沒修成功,沒有解脫五上分結,就是未得腰舟,沒得阿羅漢。在這裡,何等名為腰舟?就是心從諸結能善巧解脫。

35.雜阿含596

1)常有怖世間,眾生恒所厭,於未生眾苦,或復已生中。若有少無怖,今請為我說。

[]世間的眾生常有很多的恐怖,眾生對於恐怖的事情,心裏面很不歡喜。什麼事情是恐怖的呢?有兩種恐怖:於未生眾苦,有恐怖。或復已生眾苦,有恐怖。若有少的不恐怖,今請佛慈悲為我宣說。

1-1)今此頌中,始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皆名世間。此中義者,意在欲界有樂、有苦有情世間。若諸有情,十資身具之所攝養,無所匱乏,身康無病,年未衰老,名為有樂有情世間。與此相違,當知有苦有情世間。

[]現今這頌中,始從欲界乃至色界、無色界,執著有我我所的眾生,都叫做世間。這一段頌文裏面的意義。意在欲界中,單獨指有樂的有情、有苦的有情世間。什麼是有樂有情世間?有情世間,十種資身具具足,無所匱乏。哪十種?食、飲、車、衣服、莊嚴具,歌笑舞樂、香鬘塗末、燈明、男女受用等。身體健康還沒有病痛,年還沒有衰老,這叫做有樂有情世間。什麼是有苦有情世間?與前面有樂有情世間相違,當知有苦有情世間。就是資身具不具足,有所匱乏,身體也不健康,或常常有病,或者年紀衰老,這是有苦有情世間。


1-2)世間眾生,少分有樂,多分有苦。諸有有樂有情世間,常懷恐怖:勿我財寶,王所侵奪,廣說乃至,勿由此緣,遭諸苦難,勿或風熱,於內發動,乃至或人或非人等,侵損我耶?如是懼慮未來財寶變壞之苦,及身壞苦,心常怖畏。

[]世間眾生,有樂的眾生總是少數,多數都是苦惱人。有樂的有情,表面上很快樂,但是內心裏面常有恐怖。什麼恐怖呢?我的財寶,不要叫政府假借什麼名義,把財物沒收,他害怕。廣說乃至勿由此緣,遇見很多的苦惱、苦難。現在身體很健康,但是常害怕,或者風有病,或者是火大有病,在身體發動,破壞健康。乃至到還有其他的事情,地大有病,水大有病,或者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好,使令我痛苦,或者是非人鬼神來侵犯,使令我苦惱,喪失健康。這樣恐怖將來財富失掉,恐怕將來身體不健康,心常怖畏。

《披尋記》六三九頁:廣說乃至勿由此緣遭諸苦難者:謂我財寶,勿火焚燒,勿水漂蕩,勿宿惡作當令滅壞,勿現非理作業方便當令散失。如是等,是名此中廣說應知。由此諸緣遭諸苦難,是故於此常懷恐怖。

[]廣說乃至勿由此緣遭諸苦難者:謂我財寶,不要被大火焚燒,不要大水漂蕩,不要因為過去做什麼錯誤的事情,使令財富受到損失破壞。不要現在做什麼不合道理的事情,使令財富失掉。心裏面老是顧慮這些事情,心裏有恐怖。這是怖未生苦。


1-3)諸有有苦有情世間,現為眾苦逼切身心,有苦、有憂、有愁、有箭、有諸擾惱,恒不安住。如是故言:常有怖世間,眾生恒所厭,於未生眾苦,或復已生中。

[]諸有有苦有情世間,財富現在失掉,健康也失掉,現為眾多的苦惱,逼迫身心。逼迫身,所以有苦。逼迫心,所以有憂。有這麼多的痛苦,心裏面悲痛,就是有愁。有箭,苦惱一直地追逐,不能解脫。這麼多的苦擾亂他,煩惱他,心裏面老是不能安住,這是厭已生苦。如是故言:常有怖世間,眾生恒所厭,於未生眾苦,或復已生中。


1-4)由是因緣,彼天現見諸有有樂有情世間樂非決定,請問如來:有決定樂、無怖畏處。

[]由是因緣,彼天女現見世間,雖然身體健康無病,很多的財富,但是這種快樂,不是決定、靠不住。以此因緣,所以天女就請問佛,有沒有決定的樂?不可破壞的樂?樂不可破壞,靠得住,內心不恐怖,有沒有這種事情呢?請佛慈悲為我說。


2)天我觀解脫,不離智精進,不離攝諸根,不離一切捨。

[]天女!我觀解脫一切苦,沒有恐怖,需要成就智慧,精進修行。如果沒有成就智慧,怎麼精進。還要修學根律義,保護眼耳鼻舌身意,不要被貪瞋癡來擾亂。一切都要捨,不能取著。


爾時世尊即為彼天方便示現,惟聖教中有如是處,非諸外道。謂如有一住正法外所有沙門或婆羅門,於現法中及當來世諸欲過患,不如實知。由不知故,悕求未來諸欲差別,捨現法欲,求後法欲,精勤受學所有禁戒。雖復安住如是禁戒,然無智慧,不護根門,不守正念,無常委念,乃至廣說。彼不調攝諸根門故,於他所惠,少小利養及與恭敬,尚生愛味,隨起戀著,何況廣大!如是精勤受禁戒者,遠離智慧、密護根門,於現法欲尚不能斷,況後法欲!

[]爾時世尊,即為彼天女善巧方便地開示,決定、不可破壞的快樂,心情沒有怖畏,唯有佛教中有這種境界,不是佛教以外的外道能有這種事情。譬如有一類人,安住在佛法以外的所有出家、在家的外道。對於現在諸欲的過患不如實知,當來世的諸欲過患也不知道,不知道所歡喜的裏面有過患。由於沙門、婆羅門不知道諸欲有過患,所以內心渴求將來各式各樣的欲。所以,棄捨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如意的事情,用這樣的行動,來求將來的生命特別的理想。就是精勤地接受所有禁戒,然後不斷地學習,不違犯。雖然沙門、婆羅門安住這樣的禁戒,而不違犯,然而沒有佛法的智慧,不能保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內心不能保持清淨,不能不間斷地守護正念,不能殷重地守護自己的心念,令心清淨。在《聲聞地》說得很詳細。彼外道沙門或婆羅門,不能夠以聞思修的智慧,調攝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對於他人所惠施的小小利養,及小小恭敬,尚且會生起愛著,隨順愛著,生起愛戀執著,何況廣大的利養,廣大的恭敬。這些外道的沙門、婆羅門,很精進不懈怠的受學禁戒,不能以佛法的智慧,來密護根門,對於現有的色聲香味觸的欲,內心尚且不能斷,因為沒有止觀的功夫,沒有四念處,沒有辦法斷。何況是將來的色聲香味觸的欲,更是不能斷。

《披尋記》六四○頁:然無智慧等者:謂於善說正法毗奈耶中,無聞思修三所成慧,名無智慧。〈聲聞地〉說:密護根門,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念防護意,行平等位。(陵本二十三卷一頁)翻彼應知,不護根門,不守正念,無常委念,乃至廣說。

[]然無智慧等者:就是對於佛說的法律,沒有聞慧,也沒有思慧,也沒有修慧,這三種慧都不具足。或者有一點聞慧,而思慧不具足;或者聞慧、思慧有,而沒有修慧,修慧不具足,都叫做無智慧。〈聲聞地〉說:密護根門,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念防護意,行平等位。行平等位,就是捨。捨有兩種:心不著一切法,叫作捨。內心不苦也不樂,這也叫做捨。這兩種捨,都叫做平等位。與它相反的應知,就是不護根門,不守正念,無常委念,乃至廣說。


又即於彼,有一沙門、若婆羅門,於欲過患粗了知故,能越現法、後法諸欲,而復欣求上離欲地,於非解脫起解脫想,斷棄諸欲,便臻遠離。彼由精勤數多修習正思惟故,離欲欲界乃至離欲無所有處。

[]又即於彼外道,有一類的沙門或者是婆羅門,對於欲界的欲是有過患,大概小小地知道,所以,不歡喜現在的五欲,也不歡喜將來的生命所得到的五欲。而又歡喜尋求色界天以上,離開欲界的欲,得到三昧樂的這種境界。對於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三昧樂,並沒有真實解脫生死苦,但是這個外道的沙門、婆羅門,認為得到色界天的禪定,得到無色界天的禪定,就是涅槃。所以,能斷、棄捨欲界的欲,就能達到遠離諸欲的境界。彼外道的沙門、婆羅門,能夠精進地,數數地、很多地,修習思惟欲的過患,遠離欲界的欲,乃至遠離色界天的欲,乃至能夠棄捨無所有處定的欲,空無邊處定的欲,識無邊處定的欲,能離無所有處的欲,但是非非想定的欲不能離。

《披尋記》六四○頁:於欲過患麤了知故等者:依世間道於欲界欲修過患想,了知彼欲有多過患,有多損惱,有多疫癘,有多災害,是名於欲過患麤了知義。而於上地起解脫想,發意欣求。由是因緣,於欲界欲能令斷滅及能棄捨,便處遠離邊際臥具,修習對治,名臻遠離。

《披尋記》六四○頁:離欲欲界等者:謂於欲界生處不生希願,乃至無所有處生處不生希願故。


由此因緣,捨下自體,愛上自體。由愛彼故,於當來世尚不解脫下地自體,何況上地!如是棄捨財寶、自體迷失道者,雖復安住勇猛精勤,而不能得一向快樂無怖畏處。何以故?彼外道師尚於是處不見、不識,況能為彼諸弟子等當廣開示!如是外道師及弟子所制論中,決定無有眾苦邊際。

[]由於這個外道厭離下地為因緣,所以,能棄捨下地生命體。由於欣求上地為因緣,所以,愛著上一層生命體。棄捨欲界,愛著色界的自體;棄捨色界,愛著無色界,最後愛著非非想定,因為愛著彼的緣故,在未來,連下地欲界的苦惱境界,都不能解脫,何況能解脫上地。這樣棄捨財寶,棄捨欲界的自體,色界乃至到無色界,愛著非非想定,迷失正道的這些人,雖然是安住不退,而能勇猛精勤的修行,而不能得到完全快樂、無怖畏的涅槃境界。為什麼呢?彼外道的老師,尚且於五蘊無我論,不見、不識。何況能為彼諸弟子等當廣開示。如是外道師及弟子所做的那些言論,決定不能達到苦惱的邊際。

《披尋記》六四○頁:由愛彼故等者:謂由愛彼上地自體,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雖往彼生,終當退還,以彼薩迦耶欲未永離故。〈意地〉中說:若於一處有染欲,即說一切處有染欲。若於一處得離欲,即說於一切處得離欲。(陵本二卷二頁)由此道理,說彼於當來世尚不解脫下地自體,何況上地。

[]由愛彼故等者:謂由愛彼上地自體,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雖然能往彼最高的地方,非非想定去受生,最後,還會退下來。因為,我我所的這種執著,沒能夠永久的棄捨。外道有兩種我執:一種分別我執,一種是俱生我執。〈意地〉中說,若是在三界九地,不管在什麼地方,有我我所的執著,遍一切處,都是有執著。若是在任何地方,能夠沒有我我所的執著,就一切處都沒有執著,完全都解脫。由此道理,說彼於當來世尚不解脫下地自體,何況上地?


與此相違,善說正法、毘柰耶中,當知具足一切義利,乃至定有眾苦邊際。依此密意,佛為彼天說如是言:天我觀解脫,不離智精進,不離攝諸根,不離一切捨。

[]與外道相違不同,就是在佛善說正法、毗奈耶中,當知具足一切的義利,乃至決定達到苦的邊際。佛陀依據此甚深的意義,為彼天說如是言:天!我觀解脫,不離智精進,不離攝諸根,不離一切捨。

《披尋記》六四一頁:不離智精進等者:由聞思修正勤修習瑜伽作用,名智精進。此簡外道唯受禁戒,而無智慧。密護根門,修根律義,名攝諸根;此簡外道不護諸根,乃至廣說。離三界欲,不受後有,名一切捨。此簡外道捨下自體,愛上自體。

[]不離智精進等者:在佛法上聞思修正勤修習,叫做智精進。此簡別外道只能受禁戒,而沒有聞思修的智慧。密護根門,修根律義,名攝諸根。此簡外道不護諸根,乃至廣說。離三界欲,不受後有,名一切捨。此簡外道捨下自體,愛上自體。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為顯示惡說邪法、毘柰耶中,師及弟子皆有衰損;善說正法、毘柰耶中,皆具吉祥,於一切苦能證邊際。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辯上面頌的道理。為了表示這外道是惡說,是邪法、邪律,師及弟子都有衰損,白辛苦。但是,在善說的正法、毗奈耶中,皆具吉祥,不會白辛苦,於一切苦能證到無苦惱。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3)我觀極久遠,梵志般涅槃,已過諸恐怖,超世間貪著。

爾時,彼天聞佛世尊答所請問,歡喜踊躍,即以四種無上功德讚歎如來。謂佛世尊難出現故,出已能成利他行故,亦能建立自利德故,於自他利離染心故。我觀極久遠,梵志般涅槃者,此讚世尊難出現德。已過諸怨者,此讚世尊利他行德。已過諸怖者,此讚世尊建自利德。超世間貪欲者,此讚世尊於自他利離染心德。如是四種功德差別。

[]爾時,彼天聽聞佛世尊回答他所請問的問題,內心歡喜踴躍,即以四種無上功德讚歎如來。佛出現世間不容易,佛出現世間之後,能宣說成就利益眾生的無量無邊的法門,眾生依據法門修行,能成就解脫利益,自利的功德也能建立,自己得到佛法功德,也令一切眾生得到佛法的功德,在這些功德上,沒有染污心,沒有執著心。什麼是我觀極久遠梵志般涅槃?這兩句稱讚世尊難出現的功德。我觀極久遠才有一位梵志般涅槃,就是證悟第一義諦的涅槃的境界,久遠劫中才有一位。什麼是已過諸怨?讚歎佛利益眾生的功德。什麼是已過諸怖?此讚世尊建自利德,世尊出現世間,自己修行,成就無上菩提,超越諸怖。什麼是超世間貪欲?讚歎世尊,不管是利益眾生,是自己修行,心都是無所得,無所執著。這個天女讚歎這四種佛的功德,有這樣的不同。


當知復有三種差別。謂難出現故,難可見故,建立自利利他行故。見者,則能成就大義。成大義者,離染心故,遍一切生亦無眾罪。如是眾德,諸佛世尊最為殊勝,故以此相讚歎如來。

[]當知復有三種的不同,就是難出現故,難可見故,建立自利利他行故。什麼是見呢?見,就是證悟,就是能成就大義。什麼是成大義?能夠遠離執著心,這個人到天上,在人間,乃至到地獄,遍一切處受生的時候,心裏面都是清淨莊嚴,而沒有染,沒有罪過,所以叫做成就大義。如是眾德,諸佛世尊最為殊勝,故以此相讚歎如來。

《披尋記》六四二頁:當知復有三種差別等者:此中難出現故,釋頌我觀極久遠梵志般涅槃。難可見故,釋頌已過諸怨怖。建立自利利他行故,釋頌超世間貪欲。應知。



36.雜阿含597

1)誰獎勝類生?及開出離道?於何住何學,不懼後世死?

1-1)今此頌中言勝類者,即是四種勝上姓類。一、婆羅門,二、剎帝利,三、吠舍,四、戍達羅。

[]今此頌中所說的勝類,什麼是勝類?就是特別殊勝種姓的人有四種。哪四種呢?一、婆羅門,二、剎帝利,三、吠舍,四、戍達羅。這四種都是屬於人類,比其餘三惡道,是殊勝的。有何殊勝呢?他有堪能性、有力量、有因緣能夠通達佛法的義,修正行,所以叫做勝類。


2-2)以法、以正、以制、以導,教勝類生,故名為獎。此中顯示唯佛世尊能以法、以正、以制、以導,教勝類生。由此因緣,世尊自顯唯我獨為真獎導者。故為彼天作如是說:具戒、具慧以自熏修。

[]什麼是能獎?以法、以正、以制、以導,教勝類生,稱為獎。開示苦集滅道的道理,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的道理,叫做法。傳授你歸依三寶,叫做正。佛安立的戒法,叫做制。以定、慧來教導眾生,叫做導。這裏的含意,是表示唯獨佛世尊能夠有這種能力以法、以正、以制、以導,來教化這四種勝類的眾生。由於佛這樣開示眾生的緣故,唯佛自能夠獨為真獎導者。故為彼天作如是說:具戒、具慧,以自熏修。

《披尋記》六四三頁:唯我獨為真獎導者者:〈攝異門分〉說:驅擯造作不應作故,名能獎者。慶慰造作應作事故,名勝獎者。於前二事能開示故,名至獎者。隨所生起一切疑惑皆能遣故,名能導者。惡作憂悔皆能遣故,名勝導者。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皆能遣故,名至導者。(陵本八十三卷一頁)由此差別,應知具戒名真獎者;具慧名真導者。


1-3)又唯世尊能為四種勝上類生,宣說出離一切眾苦聖八支道。此中世尊亦自顯示是真說者。

[]又唯獨世尊能為四種勝上類的眾生,宣說出離一切眾苦的聖八支道。若能修學八正道,就能出離一切眾苦,唯獨佛能宣說聖八支道。此中,佛也自己表示自己是真實能宣揚真理的人。

《披尋記》六四四頁:亦自顯示是真說者者:此釋頌說能開出離道。〈攝異門分〉說:有能說、傳說、隨說,三種差別。此顯能說,名真說者。唯佛世尊獨得此名。

[]亦自顯示是真說者者:這解釋頌裏能開示出離道,就是八正道、戒定慧。〈攝異門分〉說:有能說、傳說、隨說,三種差別,此顯示能說,名真說者。能說聖道的就是佛。傳揚聖道,就是像舍利弗這種大弟子。隨說,其餘這些修行人,能隨順聖道修行的人。此顯能說,名真說者。唯佛世尊獨得此名,是真說者。


2)戒慧自薰修,具定念正直,斷諸愁熾燃,正念心解脫。

2-a)云何具戒?謂佛世尊昔菩薩時,棄上妙欲,捨離居家,受持身語所有律儀。云何具慧?謂即於彼受持身語律儀住者,起如是相,內正思惟,深心籌量,審諦觀察:今此世間多遭艱苦,所謂若生、若老,如經廣說。云何自熏修?謂於往昔無量餘生,經三大劫阿僧企耶,於六波羅蜜多,修習善修習。由彼因緣,今無師自然心趣出離,又於眾緣所生諸行,以微妙智能隨悟入。

[]什麼是具足戒法?就是佛世尊過去是菩薩的時候,棄捨上妙、最殊勝的欲,捨離居家,能受持身律儀、語律儀,身清淨、語清淨。什麼是具足智慧?就是在他受持身語律儀,而安住於定的時候,現出以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數數的憶念,叫內正思惟。在寂靜住的奢摩他裏,籌量、觀察第一義諦,叫做深心籌量。觀察緣起,就是審諦觀察。現在這個色受想行識,多數的人都遭遇到艱苦。哪些苦呢?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如經廣說。什麼是自熏修?就是在過去無量劫來那麼多的生死之中,經三大劫阿僧企耶。於六波羅蜜多,修習、善修習,在凡位叫做修習,在聖位叫做善修習。由彼以前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善根殊勝的因緣,最後這一生沒有老師的教導,善根任運的出來,自然地心趣出離,向於無上道。又於眾因緣所生的一切有為法,能用妙智慧,能悟入第一義諦。

《披尋記》六四四頁:謂即於彼受持身語律儀住者等者:此律儀住,當知說彼靜慮律儀。〈決擇分〉說:若即於此所受律儀能無缺犯以為依止,修無悔等乃至具足入初靜慮。由奢摩他能損伏力,損伏一切犯戒種子,是名靜慮律儀。如初靜慮,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當知亦爾。(陵本五十三卷五頁)以此為依,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是故說言:內正思惟。即於所緣,正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故說言:深心籌量,審諦觀察。

[]謂即於彼受持身語律儀住者等者:此律儀住,當知說彼靜慮律儀。得到色界四禪以後,所持的戒律就是定共戒。〈決擇分〉說:若即於此所受律儀能無缺犯,以戒律為依止處。若不犯戒就不後悔,不後悔心情就快樂,乃至得奢摩他,入初靜慮。由定的力量,能損伏現行的散亂境界,能損伏一切犯戒的種子,是名靜慮律儀。如初靜慮是這樣子,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當知也是這樣子。以此為依,於一所緣境,繫念所緣境,令心寂靜不散亂,是故說言,內正思惟。即於所緣,思擇第一義諦,就是正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就是思惟一切緣起法。是故說言:深心籌量,審諦觀察。

《披尋記》六四四頁:又於眾緣所生諸行等者:於緣生行,了知無常、苦、空、無我,名微妙智。由此隨順悟入諸行甚深道理,名隨悟入。


2-b)云何具定?謂能乃至離無所有處欲,證得非想非非想處。云何具念?謂依如是所得勝定,為斷見斷諸煩惱故,修四念住。即以如是所修念住為其導首,乃至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云何正直?謂彼生起逆流正直聖八支道,能斷見斷所有煩惱,於逆流道得預隨流。

[]什麼是具定?就是這位菩薩能夠離欲界欲,又能離色界初禪的欲,乃至離無所有處定的欲,證得非想非非想處,得到無色界四空定,這就叫做具定。具定就是得到四禪八定。什麼是具念?就是依如是所得的勝定為依止處,為了要斷滅見道所斷的諸煩惱,所以修四念住。就是以這樣所修念住為其導首,最先就是修這四念住,乃至到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什麼是正直?直,就是不彎曲,沒有多分別,實實在在。就是那個修行人,內心生起逆流、正直的聖八支道,能斷見斷所有煩惱,於逆流道得預隨流。什麼是逆流?與生死流是違背、相逆。什麼是生死流?就是虛妄分別心。現前的一念心,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總是虛妄分別,貪瞋癡的分別,就叫做流。現在逆生死流,不虛妄分別。若不入定,觀察它是無常、無我、畢竟空,是如幻如化,不真實,心不去隨境轉,叫做逆流。若是與第一義諦相應,離一切分別,就叫做正直,就是聖八支道。這個時候,能斷見斷所有煩惱。於逆流道,得預隨流。逆流道,就是無分別道,與無我的道理相應的道。預隨流,參預到無分別的聖道,隨順聖流,而逆生死流。

《披尋記》六四五頁:於逆流道得預隨流者:逆生死流,是名逆流。能昇、能入,能正行履,漸次趣向至極究竟,是名為道。即由此道永斷三結,立預流果,是名得預隨流,預入有學聖流類故。

[]於逆流道得預隨流者:逆生死流,是名逆流,不隨順自己的虛妄分別。能昇,超越凡夫的境界,由凡夫入聖,叫做昇。能入,能入第一義諦。能正行履,能這樣子修行,能這樣修止觀,漸次趣向達到第一義諦,是名為道,道是向前進,到第一義諦。即由此道永斷三結,身見、戒禁取見和疑。立預流果,是名得預隨流,預入有學,就屬於聖流這一類。


2-c)云何永斷一切愁憂熾燃?謂從諦現觀俱得成不還者,又能永斷五下分結,瞋恚似順愁憂,貪欲似順熾燃,於如是等皆已永斷。

[]什麼是永斷一切愁憂熾然呢?得到初果的時候,成就苦集滅道四諦現前觀察。見到滅諦的聖人,知道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道諦,只有聖人才知道,所以叫做聖諦。成就諦現觀的時候,他的心和聖道相應,稱為俱。繼續修行,由初果到二果、到三果,得成不還果的人,就是永斷一切愁憂熾然。為什麼?又,因為能永斷五下分結就是身見、戒禁取見、疑、貪、瞋。初果斷三結,不還果斷愁憂和熾然。瞋恚似順愁憂,愁憂和瞋恚,是相似、是相順,所以說斷除愁憂,就表示斷除瞋恚。貪欲似順熾然,貪欲心就像火燃燒,所以貪欲和熾燃,是相似、是相順,所以說斷除熾燃,就表示斷除貪欲。對於這樣五下分結完全斷掉。

《披尋記》六四五頁:瞋恚似順愁憂等者:下分結中彼瞋恚結,此名愁憂,相相似故,隨順生故。又貪欲結,此名熾然,相相似故,隨順增故,由已永斷瞋貪二結,故說永斷一切愁憂熾然。

[]瞋恚似順愁憂等者:下分結中彼瞋恚結,此叫做愁憂,愁憂的相貌和瞋恚的相貌是相似,所以就用愁憂來表示瞋恚。斷除愁憂,就表示斷除瞋恚。若愁憂,就是有瞋恚。又五下分結的貪欲結,此叫做熾然。相貌是相似。若有貪欲心,貪欲就是越來越厲害,像猛火燃燒似。由已永斷瞋貪二結,故說永斷一切愁憂熾然。


2-d)云何正念?謂為永斷上分諸結,復更修習四種念住,乃至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云何心解脫?謂已永斷上分結故,於二種障心善解脫,謂煩惱障及所知障。其心如是善解脫故,得成如來、應、正、等覺。廣說如經。由此故能獎勝類生,開出離道。

[]什麼是正念?就是為永斷五上分諸結,還是修四念住,乃至到八聖道。繼續用無常觀、或者無我觀、畢竟空觀這樣修行,能斷其餘煩惱。什麼是心解脫?就是三果聖人修三十七道品成功,把五上分結: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五上分結都斷掉。煩惱障及所知障這兩種障令心不解脫,現在把兩種障斷掉,心就解脫。見煩惱、愛煩惱,這是煩惱障。所知障,是聖人的煩惱,就是無量無邊的佛法,還很多不知道,還是修三十七道品才能斷。其心如是善解脫故,得成如來、應、正等覺。詳細說如同經文。由於具足這麼多的功德,最後得心解脫,解脫煩惱障、又解脫所知障,就能夠教化一切眾生。能夠開顯、能夠開示出離生死的解脫道,就是三十七道品、無量無邊的佛法。


3)能獎勝類生,及開出離道,住此於此學,不懼後世死。

諸有四種勝類,隨一於此聖教,愛樂正行,為欲證得聖八支道,於三學中勤修學者;彼定能證聖八支道及涅槃果。由證彼故,不懼當來生、老、病、死。

[]諸有四種眾生,隨那一類的眾生,安住於此聖教,很歡喜的修學戒定慧,為了想要證得聖八支道的關係。於三學中勤修學者,彼定能證聖八支道,能得到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乃至涅槃果都能得到。由於成就聖道的關係,就不恐懼當來的生老病死苦。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唯佛世尊,能令四類速得清淨,彼若於此能正修行,不唐捐故。又復示現如來聖教,善說正法及毘柰耶。又復示現佛是天人無上大師。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面所說的義。謂略顯示唯佛世尊,能令四類眾生速得清淨。彼若能發心修學四念住、修學三十七道品,不會白辛苦、不會徒勞,一定會有成就。又復開示佛的聖教。如來的聖教是善說正法及毗奈耶,有法、有律,開導眾生。又復示現佛是天人無上大師。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37.雜阿含1282

1)云何擅名譽?云何具珍財?云何獲美稱?云何攝親友?

2)持戒擅名譽,布施具珍財,諦實獲美稱,惠捨攝親友。

2-a)云何持戒能擅名譽?謂如有一,或男或女,具足尸羅及賢善法,乃至命終斷除殺罪,遠離殺生,如經廣說。乃至十方所有沙門、婆羅門等常所稱歎。由是因緣,為諸國王、群臣、長者,乃至城邑聚落人民,恭敬供養。

[]如何持戒就能夠得到名譽呢?譬如有一個人,不管是男人、是女人,能夠具足持戒清淨的話,有賢善法。乃至命終斷除殺罪,遠離殺生,具足十善法,像經裏面說。那這個人乃至到十方,所居住的國土,所有的沙門、婆羅門,都稱讚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有大功德。由是因緣,為諸國王、群臣、長者,乃至城邑、聚落、人民,恭敬供養,這就叫做持戒能擅名譽。

《披尋記》六四六頁:具足尸羅至如經廣說者:謂生高族淨信出家,或生富族淨信出家,顏容姝妙,喜見端嚴,具足多聞,語具圓滿,或隨獲得少智、少見、少安樂住。由是因緣,不自高舉,不陵懱他,能知唯有法隨法行是其諦實。既了知已,精進修行法隨法行,是名成就賢善士法。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二頁)此賢善法,義應準知。遠離殺生乃至遠離邪見諸惡業道,是名如經廣說應知。

[]具足尸羅至如經廣說者:他受生的地方是高貴的種姓,有道德的人家,還能夠對於三寶有清淨的信心,出家修學聖道。或生於富貴的人家,能淨信出家。顏容殊妙,非常的美好,具足人所喜見的端嚴的相貌。還是有學問的人,善於說話。或是隨獲得少少的觀察的智慧、少見地、少安樂住。有這麼多殊勝的條件,還是不高慢,不輕視別人。能知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沒有我可得,唯獨是因緣生法。唯有法隨法行,以八正道修行得涅槃,唯有這件事是重要,是真實有意義的事情。既了知已,精進修行法隨法行,是名成就賢善士法。如〈聲聞地〉說。這裏所說賢善法,應該準照〈聲聞地〉那兒說的賢善法。遠離殺生乃至遠離邪見諸惡業道,是名如經廣說應知。


2-b)云何布施能具珍財?謂如有一,昔餘生中,作及增長施福業事。由此因緣,今生巨富大財寶家,乃至眾多府庫盈積。

[]如何布施能具珍財?謂如有一個人,過去多生中,造作施福的業事,而且繼續地作這種功德。由此因緣,所以今生能夠受生到大富、大財寶的家裏面,乃至有很多的財富、有很多的倉庫、很多的財寶盈積。


2-c)云何諦實能獲美稱?謂如有一,不以假偽斗稱函等,諂誑、陵蔑、妄言等事而致財寶,但以如法作業伎能,依法不暴而致財寶。彼既如是,眾咸唱言:賢哉儒士!乃能如法作業伎能,引致財寶。

[]如何諦實能獲美稱?譬如有一類人,不會以假偽的量斗、假偽的磅稱、假偽的書函等方式,諂誑、陵蔑、妄言等事而獲得財寶。表面上很令人歡喜,實在心裏面另有所圖、有欺騙性,叫作諂,就是誑。陵蔑,就是輕視愚弄一切人。妄言,就是說謊話等事。不用這些欺騙人的手段而發財,都是真實地作工商業,用真實的技能為社會服務,依法作這一切事情,而不是用暴惡的手段。那個善男子、善女人,既然他能這樣做事情。大家都為他宣傳:這個人太好了!真是有道德的人,有智慧的人。憑他的本事得到的財富,能令很多人都得到安樂。


2-d)云何惠捨能攝親友?謂如有一,現前多有種種家產,遠離慳垢,不悋資具,以正安樂而自歡娛,乃至友朋、親戚、耆長。彼諸人等便相佐助,引致財寶,守護滋息。

[]如何惠捨能攝親友?譬如有一個人,現在家裏有很多的財富,內心裏面遠離慳垢,不吝嗇生存所需的資具。自己的生活是合法,不是放逸的境界,而自歡娛,而且照顧一切友朋、親戚、耆長。沒有親屬關係,有感情,稱為友朋;有親屬關係,稱為親戚;耆長,就是年紀大的人。這些人他都能佐助他們做事情,而得到財寶。得到財寶,不失掉,叫作守護。滋息,財富還繼續增長。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恭敬、利養二種因緣。持戒擅名譽者,顯恭敬因緣;所餘諸句,顯利養因緣。謂因力故,士用力故,助伴力故。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表示兩件事,一個是恭敬的因緣,一個是利養的因緣。持戒擅名譽,顯示恭敬的因緣,有道德是別人生恭敬心的因緣。剩下的其他那三句就是:布施具珍財,諦實獲美稱,惠捨攝親友。這是顯示利養的因緣。財富的因緣是什麼呢?因為前生布施,所以今生得到財富。好名譽的因緣是什麼呢?肯誠實這樣做,就會得到好名譽。結交親友的因緣是什麼呢?能夠用身力、心力、或者財富的力量,幫助別人作事情,這叫助伴力。因為助伴力,朋友一定是很多,很多人都是朋友而沒有怨家。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38.雜阿含601

1)齊何泉止息?於何逕不通?世間諸苦樂,何處無餘滅?

2)若於是處所,眼耳及與鼻,舌身意名色,永滅盡無餘。

3)齊此泉止息,於斯逕不通,世間諸苦樂,是處無餘滅。

1-1)云何為泉?謂六觸處。何以故?譬如泉池能生諸水,水所繫屬,堪任觸用。又能存養男女大小,下及禽獸,乃至一切未盡枯竭。六內觸處,亦復如是。一切愚夫,六境界觸之所觸用,又能存養,乃至是中諸貪愛水,未盡枯竭。

[]什麼是泉?這是譬喻生命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的事情。為什麼以泉譬喻六觸處?譬如泉池能湧出來很多的水,屬於泉池的水堪任碰觸、受用。泉池湧出來的水,又能夠使令衆生能生存、能長養,能存養男、女,或者大人,或者是小孩,下及到禽獸,乃至一棵樹、一朵花,都需要有水的長養,乃至到一切的生物,只要本身沒有枯竭,就需要水的長養。六內觸處也是這樣子。一切愚夫都願意這樣觸,希望從色聲香味觸法上得到喜樂,內心裏面有這種好樂,所以就這樣散亂。從色聲香味觸法上得到喜樂的時候,能使令生命體能繼續存在下去。就是悅意觸能使令身體諸根得到長養。日常生活一切事情,都是不能離開六觸處。六觸處是泉,發出來貪愛煩惱,就是泉裏面流出水,水譬喻貪愛的煩惱。不遇見三寶、佛法的時候,水是沒有辦法枯竭,一直是存在,就像泉裏面湧出水似。

《披尋記》六四七頁:水所繫屬堪任觸用等者:水所攝故,名所繫屬。身根所取,堪任受用,是名觸用。或飲食已,壽命得存,是名存養。

[]水所繫屬堪任觸用等者:泉是水所攝,一切生物都是水所攝。而且能為身體所領受而發生作用,叫做觸用。或者說觸用,和存養的意思相同。飲食水以後,壽命得存,是名存養。

《披尋記》六四七頁:六內觸處亦復如是等者:六內觸處,譬如泉池;能生貪愛,譬能生水。一切愚夫,六境界觸,譬如水所繫屬。云何名為六境界觸?謂色乃至法為緣,所生諸有漏觸。一切愚夫貪愛為緣,即於此觸喜樂受用,名所觸用。由喜樂故,便能長養諸根大種,名能存養。


1-2)云何為逕?逕有二種,一煩惱逕,二者業逕。此中逕者,意明因義。

[]什麼是徑?徑是人行道,徑有二種,一個是煩惱徑,二是業徑。這二種道,從這條道路能到果報。六觸處是個果報,由煩惱和業招感來,所以說徑有二種。這裡的徑,就是六觸處的因。為什麼會有六觸處?由這兩種因得來。得來六觸處之後,又會發出來這兩種徑,將來再得果報。


1-3)云何苦樂?謂或於現法六種觸處為緣所生,或安受受所攝,或不安受受所攝。或於後法煩惱攝持妙行惡行為緣所生,或安受受所攝,或不安受受所攝。

[]什麼是苦樂?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上面有六種觸處,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觸和外六觸處相接觸的時候,就生出來苦、或者樂。安受,就是平安,令人滿意的覺受,這就是喜受。若在第六識來說,就是喜受。受所攝,就是前五識,前五識也是屬安受,就是樂受。或者說,前五識滿意的受叫作樂受,第六識滿意的受叫喜受。這個樂受和喜受是相似、是同類,所以叫作受所攝。或者說身心是受所攝,喜受、樂受是心所法,但是也有心、有身體,還有其他的諸相關的事情,就叫做受所繫屬。或是不安受受所攝,不安就是苦惱的境界,在第六識叫做憂受,前五識受叫做苦受,這是不安的受受所攝。或是將來的色受想行識,屬於煩惱,不是無漏。以福行、不動行的妙行,惡行為緣所生,或者是安受受所攝,或者不安受受所攝。


1-4)於何處所,如是六處及名色等,無餘滅盡?謂無餘依涅槃界中。若諸異生,泉逕苦樂,一切無缺,亦未有捨。若諸有學,缺而未捨。若諸無學,逕及當來所有苦樂,亦缺亦捨,不復現行。泉及現法所有苦樂,亦缺亦捨,有餘依故,猶復現行。是故無餘涅槃界中,說彼一切無餘盡滅。

[]到什麼境界,如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及名色等有漏的果報,能夠沒有殘餘的、全部的滅盡呢?就是苦諦,什麼時候能夠滅盡呢?就是最後得無餘涅槃的時候,有漏的色身就全部滅盡。假設這個人是凡夫,泉是具足,徑也是具足。六觸處是具足,煩惱徑和業徑也是具足。或者受苦、或者受樂,也是具足,都沒有缺少,也不能捨。因為沒有修學聖道,樂不能捨,苦惱也不能捨。若是諸有學泉、徑、苦樂,有所缺、不具足,但是也沒有完全棄捨。若是已經得到四果阿羅漢的無學的聖人,六觸處發出來的煩惱徑和業徑沒有,不再有煩惱,也不再造生死業。因為他遇見一切境界,內心不虛妄分別,所以沒有徑,當來的所有的苦樂也完全沒有,也不再有這種活動。阿羅漢還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也是有苦、有樂。若入定的時候,這些由觸而來的苦樂沒有,所以亦缺亦捨。但是,出定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也還是有苦樂,所以叫做猶復現行。因為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現在的生命體還在,雖然是沒有煩惱、業,但是果報還存在,叫做有餘依。依,指生命體,還是存在。是故無餘涅槃界中,說彼一切有漏的惑業苦完全都息滅,只是真如的境界。

《披尋記》六四八頁:若諸異生至亦未有捨者:謂諸異生煩惱具縛,是名無缺。諸纏現行,名未有捨。

若諸有學缺而未捨者:謂彼六種有學聖者,從預流果乃至第六阿羅漢向,由不具縛,故名為缺。修所斷縛,猶復現行,是名未捨。

[]由不具縛,故名為缺。因為見煩惱斷除,愛煩惱也斷除多少,不具足,故名為缺。修道所斷的煩惱還存在,就是初果還有欲界的愛煩惱沒斷,乃至到色界、無色界的這些愛煩惱也沒有斷,猶復現行,是名未捨。

《披尋記》六四八頁:若諸無學至猶復現行者:此說有餘依位無學阿羅漢果煩惱及業,苦因永盡,永不現行,是名亦缺亦捨。又於煩惱所攝當來苦果亦不更生,是名不復現行。內六觸處,及彼隨緣所生苦樂,於現法中,由心解脫及慧解脫,貪愛無明皆永斷滅,說名亦缺亦捨。然六觸處及與苦樂未任運滅,是故說言猶復現行。

[]若諸無學至猶復現行者:此說有餘依位無學阿羅漢果,煩惱和業是苦因,苦因永久沒有,永不現行,是名亦缺、亦捨。又於煩惱所攝當來苦果也沒有。永不現行,是指現在不現行。將來也不更生,是名不復現行。現在阿羅漢還有六觸處,及由內外六觸為因緣所生苦樂。由於戒定慧的力量,慧解脫、心解脫,貪愛無明皆永斷滅,說名亦缺亦捨。但事實上,眼耳鼻舌身意還在,若不入定的時候,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也還是有苦樂,所以叫做猶復現行。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於現法中因及苦樂,於後法中因及苦樂,於無餘依涅槃界中皆悉永滅。當知是名此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於現法中因及苦樂,於後法中因及苦樂,這二種苦樂於無餘依涅槃界中皆悉永滅,當知是名此中略義。略義其中一個就是聖道,雖然沒入無餘涅槃,但是在心解脫、慧解脫的境界裏面,也等於是入涅槃,一切的苦樂都不現前。



39.雜阿含603

1)誰能越暴流?誰能超大海?誰能捨眾苦?誰能得清淨?

2)正信越暴流,無逸超大海,精進捨眾苦,智慧得清淨。

2-a)今此頌中,云何正信能越暴流?謂如有一,為欲了知諸欲過患,聽佛所說若弟子說所有正法,聞是法已,獲得正信,便生欲樂。為斷事欲及煩惱欲,遂能棄捨居家事欲,正信出家,往趣非家。既出家已,為欲斷除煩惱諸欲遠離而住,彼由熾然勤精進故,乃至修習正思惟故,斷煩惱諸欲,得離欲定地。如是正信為依為導,便能越度諸欲暴流。

[]今此頌中,什麼是正信能越暴流?譬如有一個人,為了想要明白欲的過患,色聲香味觸的過患,所以,來到三寶的地方聽佛說法,或者聽佛的弟子講說所有的正法,就是苦集滅道。聞是法已,得到一個對於佛法的正信,就從佛法裏邊生希望心,生歡喜心。因為知道欲是有過患,就想遠離過患,所以為求斷滅事欲的過患,及煩惱欲的過患,就能夠棄捨在家的這些欲的事情。因為對苦集滅道有信心,所以遠離煩惱家,來到沒有煩惱的地方,就是寺廟。既然出家以後,把家的這些欲棄捨,事欲是斷滅。但是煩惱欲還在,所以遠離一切修道的障礙,在修道無障礙的境界裏面居住。他努力精進地修學佛法,乃至到內心正思惟,修習四念處,由於正思惟的原因,對於色聲香味觸愛著的煩惱諸欲就能斷,成就離欲定地,就是遠離欲的煩惱。什麼叫作離欲定地?就是四禪。因為欲界定沒能離欲,未到地定也沒能離欲,還是有欲。若離欲,那就是超越未到地定,達到色界四禪。得到色界定,就是超越欲界的欲,就把欲界的欲暴流超越,從欲裏面跳出來,解脫欲。如是像前面說的,這個人從佛、或者是佛弟子那裡,聽聞正法,得到正信以後,以正信為依止、為導,便能越度諸欲暴流。

《披尋記》六四九頁:為斷事欲及煩惱欲等者:七攝受事名為事欲,為斷此故,正捨家法,趣於非家。欲貪分別名煩惱欲,為斷此故,居遠離處,修習對治。由二種欲皆遠離故,名能越度諸欲暴流。


2-b)云何無逸能超大海?謂於彼定終不愛味,乃至亦無堅著安住,唯除為證諸漏盡智,專注其心。由此定心清淨鮮白,正直調柔,於四聖諦能入現觀,乃至證得諸漏永盡。如是由不放逸為依為導,能斷色、無色繫二有暴流,及斷一切無明與見二種暴流,是故名為超渡大海。

[]什麼是無逸能超大海?得離欲定的那個修行人,對於所得的定,一開始可能有愛味,到最後,終究是不愛味、不執著定的境界。雖然入定,但是不堅固地執著。為什麼?因為,用四念處,觀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還是苦、空、無常、無我,所以就不愛味、不堅著安住。但是有例外,除了為求證得諸漏盡的智慧,就是證悟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這個時候要專注其心,需要入定、堅著安住,才能夠成就。已經得到四禪的人,對於禪不愛味,叫做不放逸。由於在四禪的時候,內心是清淨、鮮白、正直調柔。因為修四念處觀,對於禪不執著,所以入定的時候,心是清淨、鮮白、正直、調柔。在四禪裏面,對於苦集滅道四諦,內心分明,決定無疑,就是諦現觀。在四禪裏面修諦現觀,能得聖道,初果、二果、三果,乃至證得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完全地消滅,諸漏永盡。由於這位修行人,不愛著禪定的輕安樂。所以,不放逸,繼續地修學聖道,以不放逸為依止處,以願力為導,能斷色界、無色界所屬的一切煩惱,就是色有、無色有裏邊,煩惱的暴流。由於修諦現觀,這兩種流也超越。斷一切無明和見,這兩種暴流。欲流和有流,已超越,現在,斷無明流、斷見流。見,就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是見暴流。無明流,就是根本的執著我、我所。是故名為超渡大海。

《披尋記》六四九頁:謂於彼定終不愛味等者:謂若定心,猶為愛、慢、見、疑、無明等諸煩惱之所染汙,未名圓滿清淨鮮白。如〈修所成地〉說。(陵本二十卷十三頁)今由無逸思惟彼彼煩惱過患,故不愛味乃至亦無堅著安住。由此定心離下地染,故名清淨。離自地染,故名鮮白。安在上捨,故名正直。隨意自在,故名調柔。

[]謂於彼定終不愛味等者:雖然得到色界四禪,但是,有愛著心、有高慢心、有邪知邪見、有疑,還有無明等諸煩惱之所染污,是未名圓滿清淨鮮白。如〈修所成地〉說。得到初禪的時候,就沒有欲界的染污心。得到二禪,就沒有初禪的染污心,這樣叫離下地染,故名清淨。離自地染,故名鮮白。安住上捨,故名正直。隨意自在,故名調柔。


2-c)云何精進能捨眾苦?謂如有一,有學見迹作是思惟:我應當證三界離欲,諸結永盡。便臻遠離,於彼勇猛精勤而住,不多安止貪欲纏心。又能如實了知現在諸欲貪纏所有出離,於貪欲蓋淨修其心,遂能斷滅諸貪欲纏,及貪欲纏為緣所生心諸憂苦。如貪欲蓋,乃至疑蓋,當知亦爾。如是精進為依為導,能捨眾苦。

]什麼是精進能捨衆苦?譬如有一類人,已經得到初果以上的聖人,見迹就是見道,見到苦集滅道四諦,內心這樣思惟:我應該證悟欲界、色界、無色界的離欲的境界,不但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的煩惱都應該滅除。這樣思惟以後,採取行動,達到遠離的境界。在遠離境界中,勇猛精勤地修學聖道而住。因為沒有斷煩惱,貪欲現起的時候,能覺悟,不多安止。這位有學見迹的聖人,又能如實的了知如何從現在的貪欲煩惱中,解脫出來。對貪欲的煩惱,用四念處清淨自己的心,遂能斷滅諸貪欲纏,及貪欲纏為緣所生的內心種種的憂苦。如貪欲蓋,乃至對佛法僧三寶有所疑,對於苦集滅道有所疑的障礙,當知也是可以出離。如是精進為依、為導,能棄捨一切的苦惱。

《披尋記》六五○頁:又能如實了知現在諸欲貪纏所有出離等者:如〈抉擇分〉說:心清淨行苾芻,由三種相遍知其心:一、雜染愛樂相,二、雜染過患相,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陵本五十一卷十二頁)由此三相,能如實知雜染出離。今說貪等五蓋所有出離,能如實知,當知亦爾。

[]又能如實了知現在諸欲貪纏所有出離等者:如〈抉擇分〉說:心清淨行苾芻,由三個相貌可以全部地知道染污心。第一、雜染愛樂相。開始用功修行的人,內心憶念五欲的事情,覺知不對,修不淨觀,沒成功,心很快地又回到雜染,所有的貪心、瞋心都是這樣。第二、雜染過患相。這位修行人思惟雜染的過患,常常起貪欲心、瞋恨心、昏沈、睡眠、疑惑這一切煩惱,對自己也沒有利益,對他人也沒有利益,能自害、能害他、能俱害,能有現法罪、能有後法罪、現法後法罪。這樣思惟諸欲的過患相,厭離心就生起來。第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繼續修四念處,心就得調伏。由此三相,能如實知雜染出離。今說貪等五蓋所有出離,能如實知,當知亦爾。


2-d)云何智慧能得清淨?謂彼除滅能染污心,乃至能障究竟涅槃五種蓋已,即依未至,安住未至。如先所得苦、集、滅、道諸無漏智,於諸苦中思惟真苦,乃至於道思惟真道,便得無餘三界離欲,諸漏永盡。如是由先所得智慧為依為導,能證清淨。

[]什麼是智慧能得清淨?五蓋能染污自己的心,令心不清淨,能障礙得究竟涅槃。這位修行人,消除這五蓋之後,就表示得到未到地定。進一步,他依未到地定,安住在未到地定。得初果的時候,已經成就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現在在未到地定,由這樣的四聖諦智慧,繼續思惟色受想行識是苦,思惟真實是苦,愛是集,苦集滅這是真滅,乃至聖道是真實的聖道,能解脫一切苦。這樣思惟的時候,就能夠沒有剩餘,三界所有的欲都能夠遠離。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完全的消滅。這樣子修行的人,由在先時初果的時候,所得到的智慧為依,就是苦集滅道的智慧為依、為導,繼續努力地修四念處觀,能得四果阿羅漢,諸漏永盡,得到心解脫、慧解脫的清淨。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略顯異生先已離欲,後於聖諦現觀清淨;及顯有學於諸聖諦現觀為先,離欲清淨。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於此頌中,略顯異生先已離欲,後於聖諦現觀清淨。就是正信越暴流,先已離欲。於聖諦現觀清淨,就是無逸超大海。及顯有學於諸聖諦現觀為先,離欲清淨。就是精進捨衆苦,智慧得清淨。及顯有學,已經得到見道。於諸聖諦現觀為先,最後得到離欲清淨。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40.雜阿含1269-1)誰超越暴流,晝夜無惛昧,於無攀無住,甚深無減劣?

2)圓滿眾尸羅,具慧善安定,內思惟繫念,能度極難度。

3)諸欲想離染,亦超色界結,彼無攀無住,甚深無減劣。

1)今此頌中,云何暴流?所謂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云何無攀無住?所謂諸愛永盡、離欲、寂滅、涅槃及滅盡定。所以者何?所言攀者,諸煩惱纏;所言住者,煩惱隨眠。於彼處所,二種俱無;是故說言無攀無住,此謂涅槃無攀無住。又想名攀,受名為住。若於是處二種俱無,即說彼處無攀無住;如是顯示,滅受想定無攀無住。今此義中,意取滅定。

[]今此頌中,什麼是暴流?就是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這四種流。欲流,就是欲界的愛染。有流,就是色界、無色界有禪定的人對禪定的愛染。見流,就是五種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五種見叫見流。無明流,就是欲流、有流、見流的原因,因為有無明才有這麼多的煩惱。超越暴流,就是超越這四種流,只有得阿羅漢果。什麼是無攀無住?所謂諸愛永盡、離欲、寂滅涅槃及滅盡定。不希望、不尋求在未來有什麼如意的事情,叫做愛盡。對於現在所受用的喜樂的欲,沒有,叫作離欲。諸愛永盡、離欲,都是指愛,其餘的煩惱就是見煩惱,我見、我慢這些煩惱息滅,就叫作寂滅。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是阿羅漢果,但是生命體還存在,叫做依,若是身體也寂滅,有漏的惑業苦完全息滅,就叫做涅槃。為什麼?所說的攀,是指煩惱的活動,煩惱活動的時候,纏繞心,令心不自在、不清淨。所說的住,是指煩惱的種子,在微細的心識裏面睡眠,潛藏在那裏不活動。在那個地方,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現行這二種都沒有,是故說言無攀無住。這是說阿羅漢得到涅槃,才有這無攀無住的境界。又這個修行人,內心取著一切相,叫做想,這樣的想,也叫做攀。心在境界上住的時候,就有感覺,就叫做受,就是住。想、受就是攀、住。若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內心不取一切相,不住在一切法上,就叫做無攀無住。這樣表示,這位修行人進入滅受想定的時候,就是無攀無住。現在這個頌文上的意思,是指滅盡定。滅盡定,是通於三果聖人和四果聖人,都能成就滅盡定。涅槃要到阿羅漢以後才能入涅槃,三果還不能。無攀無住,叫無減劣。劣是沒有力量,道力不成就,不能達到無攀無住。減,滅盡定三果聖人能夠成就,但是四果更圓滿,無減就是圓滿。

2)云何圓滿眾尸羅?謂善安住身語律儀,修治淨命。云何具慧?謂於苦聖諦如實了知,乃至於道聖諦,亦復如是。云何善安定?謂遠離諸欲,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靜慮;或第一有三摩鉢底。云何內思惟?謂於二十二處,數數觀察;言我今者,容飾改常,去俗形好,廣說如經。云何繫念?謂於二十二處數觀察時,依沙門想恒作恒轉,而現在前。由此因緣,為斷餘結,修四念住。云何能度極難度?謂一切結無餘斷故,能度最極難度有頂;彼非一切愚夫異生,可能度故。

[]什麼是圓滿眾尸羅?就是這個修行人,能善巧的安住在身律儀的清淨,安住於語律儀的清淨。賴以生存的這些眾多的因緣,都是合法,就叫做淨命。如果生存所需的這一些物品來的不如法,就叫做不淨命。什麼是具慧?對於苦集滅道四諦,能夠真實的了知。凡夫對於苦集滅道不是那麼明白,所以叫做聖諦,聖人才能明白、才能通達,初果聖人以上才有這種智慧。什麼是善安定?就是得到定,遠離欲界的欲,得到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具足第一有的三摩缽底,就是非非想定。什麼是內思惟?就是修觀。有二十二種境界,數數的觀察。怎麼觀察呢?就是我現在剃除鬚髮,棄捨在家人的形好,著糞掃衣,現出來出家相,所以叫容飾改常,去俗形好。廣說如經。什麼是繫念?在二十二處數數觀察的時候,限於沙門這個範圍這樣思惟,常警覺自己的心,這樣的想常常現前,在心裏面轉動。由這樣的因緣,為斷剩餘的煩惱,所以修四念住。什麼是能度極難度?欲界的煩惱斷滅,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無餘,完全息滅,這樣能度極難度的有頂,能超過非非想定。這境界不是一切的凡夫能夠成就。

《披尋記》六五二頁:謂於二十二處數數觀察等者:〈修所成地〉說: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審觀察。(陵本二十卷十三頁)繁不具引,即此二十二處應知。

[]謂於二十二處數數觀察等者:〈修所成地〉說:於四處所,以二十二相應審觀察。四個處所是什麼呢?第一處所,誓受下劣形相、威儀、眾具。決定接受出家人的形相、出家人的威儀、出家人的眾具,這叫做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儀、下劣的眾具。形相,就是剃除鬚髮、著壞色衣,這個形相叫做下劣。威儀,就是棄捨驕慢心,拿著缽到聚落去乞食,這是下劣的威儀。出家人所需的眾具,從施主邊得來,這叫做下劣的眾具。第二處,就是要受禁戒,受出家人的戒條。第三處,決定精勤的修學善法,就是修學聖道。第四處,觀察自己沒得聖道的時候,有眾苦的隨逐。若沒得聖道,為三惡趣苦所隨逐。若在人間,有生老病死苦隨逐,愛別離苦隨逐,五取蘊苦就是苦。用二十二相來觀察這四處。

《披尋記》六五二頁:依沙門想恒作恒轉而現在前等者:〈修所成地〉說,彼於如是四處,以二十二相正觀察時,便生如是如理作意:謂我為求如是事故,誓受下劣形相、威儀及資身具,誓受禁戒,誓受精勤常修善法,而我今者於四種苦,為脫何等?若我如是自策自勵,誓受三處,猶為四苦常所隨逐,未得解脫;我今不應為苦隨逐,未於勝定獲得自在,中路止息,或復退屈。如是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乃至廣說。又愛、慢、見、無明、疑惑種種定中,諸隨煩惱不復現行,善守念住。(陵本二十卷十五頁)此中依沙門想,及斷餘結,修四念處,隨義應知。

[]依沙門想恒作恒轉而現在前等者:〈修所成地〉說,彼於如是四處,以二十二相正觀察的時候,自然的心裏面有這樣的正憶念。我為希求得聖道,決定出家,出家乞食,受下劣的資身具,受出家的戒,修三十七道品,這樣修行,對四種苦惱,我解脫那一個苦惱?若我這樣策勵自己、勉勵自己、鞭策自己不要懈怠。決定接受出家、受戒、精勤的修學聖道這三種事情。但是,沒有得聖道,四種苦還隨逐我,未能解脫這些苦。我今日不應為這四種苦隨逐,還沒有能得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不可以在中間停下來,或者是遇見困難的時候,退下來。像這樣精進,鞭策自己精進用功、如理的作意,這是出家人應該具足的思想,及沙門所具足的思想。乃至廣說。得定以後,還有愛煩惱、慢煩惱、見煩惱、無明煩惱、疑惑的煩惱。若能精進的修行,得到禪定以後,能夠修四念住,這些煩惱都不活動。能守護清淨心而不退失。此中依沙門想,及斷餘結,修四念住,隨義就會明白。

3)云何於諸欲想而得離染?謂於下分諸結,已斷、已知。云何超於色界諸結?謂於色繫上分諸結,已斷、已知。云何於無攀無住甚深中無有減劣?謂於無色界或已離欲或未離欲,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堪能有力入滅盡定。學與無學俱容有此,故不定言超無色結。

[]什麼是於諸欲想而得離染?就是對於五下分諸結,已斷、已知。什麼是超於色界諸結?就是屬於色界的上五分諸結,已斷、已知。斷惑證真就是已斷、已知。什麼是於無攀無住甚深中無有減劣?就是這個修行人對於無色界天、無色界定,或者是全部都離欲染。或者是沒有離欲,已經成就非非想定,但是有力量能夠入滅盡定。三果聖人就是滅除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的欲,就有能力、有力量能入滅盡定。有學的三果聖人可成就滅盡定,無學的阿羅漢果也可成就滅盡定。所以這段文只是說超色界結,沒能肯定、沒能明顯的說出來,這位修行人已經超過無色界天的煩惱,解脫無色界的煩惱,就是阿羅漢以上的境界。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略顯能得最究竟道,及顯能證第一住道。當知是名此中略義。[]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簡要的顯示,這位修行人能得到究竟道,能得到阿羅漢道以上。及顯能證第一住道,就是滅盡定。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41.雜阿含1314

1)貪恚何因緣?由何故欣慼,毛豎意尋思,如孩依乳母?

1-1)今此頌中,云何貪恚?謂如有一,處在居家,於可意境,可意有情,共相會遇而生貪著。於不可意境及有情,共相會遇而生瞋恚。

[]今此頌中,什麼是貪恚?如有一類人,處在居家,對於可意、滿意的境界,或是滿意的人,互相會遇,貪著可意的境界,貪著滿意的人。對於不可意的境界,不可意的人,會遇,心裏面常常的苦惱。


1-2)云何欣慼?謂如有一,於佛所證法毘奈耶,率爾得生須臾正信,不善觀察前後得失,忽然自勵便棄家法,往趣非家。既出家已,與凡道俗共相雜住,遂於去來貨財親友,追念思慕憂慼纏心。或復有一,非由正信,亦非自勵,往趣非家,然或為王之所驅迫,乃至或為不活邪畏之所恐怖,捨離居家。既出家已,於其正信諸婆羅門居士等邊,時時多獲利養恭敬,深生愛味,竊作念言:吾此一方,善哉奇要。無勞稼穡,不事商賈,少致艱辛,足堪活命。彼緣如是利養恭敬,便自欣悅安然而住。

[]什麼是欣慼?譬如有一類人,對於佛的智慧所證悟的苦集滅道與律,忽然間感覺到好,生須臾、少頃的信心。沒能觀察前邊後邊,出家的得,在家的失。只是生一個須臾的信。生信心以後,忽然間的自己勉勵自己,就棄捨煩惱家,到寺院這個沒有煩惱的地方。出家以後,和平凡的道俗一起住、一起生活。對於過去財貨、過去的親友追念,追念的時候,心裏面不快樂,憂慼纏心。對於未來的財貨、未來的親友思慕,思慕的時候,就是憂慼纏心。或復有一類人,對於佛所證悟的苦集滅道和律,並沒有生起信心,也不能勉勵自己去出家。然而,或者是為政府所驅逐,或者是生活困難,或者是有鬼神擾亂,生恐怖心,因此捨離居家,出家。既然出家之後,從那些正信諸婆羅門、居士等這邊,時時的獲得很多的利養恭敬,心裏面很歡喜。心裏面偷偷的念:國王驅逐我,在家時候生活困難,有種種的問題,現在這個方法很對,出家這樣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方法,也不需要種田,又不需要做生意,小小的辛苦一點,就可以活命。彼緣如是利養恭敬,便自欣悅安然而住。

《披尋記》六五三頁:不善觀察前後得失者:謂若觀察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閑曠,猶處虛空,名善觀察前後得失。與此相違,當知不善。

[]不善觀察前後得失者:什麼是不善觀察前後得失呢?如果是善觀察,就是能觀察在家的生活是煩擾,除煩擾還是煩擾。就好像居在塵垢的房子裏邊,跳不出去,困在那裏。若出家以後,從塵宇出來,沒有塵垢、煩忙的事情逼迫,是曠大的境界,像虛空似的無障無礙。若這樣觀察,叫做善觀察。善觀察前後的得失,就是出家是得,在家是失。沒能這麼觀察,就是不善觀察。

《披尋記》六五三頁:遂於去來貨財親友追念思慕者;此中追念,謂於過去事。思慕,謂於未來事。或於貨財處起,或於親友處起,由此為緣,發生憂慼。下說過去、未來事欲,此可準知。


1-3)云何毛竪及意尋思?謂如有一,非由自勵,不為活命,捨離居家。然由正信,捐棄家法,往趣非家。既出家已,不與道俗共相雜住,便臻遠離,寂靜閑居。彼閑居時,或於塵霧,或昏夜分,見大雲氣,聞震雷音,或逢雹雨、師子、虎豹,或遭凶猾,竊劫抄虜。或遇非人來相嬈逼,便生驚怖,身毛為竪。或至晝分,於彼去來妙欲親友,發依耽嗜所有尋思,謂欲尋思,如經廣說,乃至家世相應尋思。如是已說貪恚等事。

[]什麼是毛豎及意尋思?譬如有一類人,不是自己勉勵自己出家,也不是為活命才出家。但是,對於佛法有正信,捐棄家法,往趣非家。既出家已,不與道俗共相雜住,能夠遠離喧鬧的境界,到寂靜處那地方閑居。彼閑居的時候,或是有很多塵、有很多霧。或者是昏夜的時候,見大雲氣,聽見雷的音聲很大。或者逢遇下冰雹的雨,或者是逢見獅子,或者逢見虎豹,或者遇見兇惡的人來搗亂,狡猾的人、欺詐的人來欺騙。或者是遇見竊劫,來偷盜他的東西,或是公開來搶奪他的東西。或者遇見的這個不是人,是鬼來同他搗亂、嬈亂、逼迫他。這個正信出家的人遇見這些境界,心裏恐怖,周身的汗毛都是立起來。什麼是意尋思呢?或者白天的時候,同他來往,來來去去的人中,有人的相貌特別。這個正信出家的人,從心裡面發出來執著、染著,有欲尋思。如經裡邊廣說,有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不死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乃至家世相應尋思,有這麼多的妄想,實在都是魔障。如是已說貪恚等事。

《披尋記》六五四頁:於彼去來奇妙親友等者:此中去來,是往來義。住閑居時,或見沙門、婆羅門像,人、非人像,欻爾而來,不如正理,勸捨白品,勸取黑品,當知此即是為魔事。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九卷二十三頁)今此去來奇妙親友,準彼應釋。


2)潤所生自生,如諾瞿陀樹,別縛於諸欲,猶摩迦處林。

2-1)云何潤生及與自生,猶如世間諾瞿陀樹?潤名愛水,由此為緣能生諸取。彼貪恚等,一切皆用此為共緣。自者,即是貪恚為先,尋思為後,各各差別種子界性。

[]什麼是潤生及與自生,猶如世間諾瞿陀樹?樹需要有水,才能生起來,譬喻凡夫心裏面有愛,就叫做水,能潤生。由於內心裏邊有愛為助緣,能生起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生很多的執著。眾生心裏面有貪、有恚等所有的煩惱,共同的依愛為緣而能生起。就像水,所有的植物乃至到人,都需要有水才能生存,水是一切生物的共緣。什麼是自生呢?就是貪恚的分別心先現起,以後又尋思,作種種的分別。不管是貪,或是恚,或是尋思,每一個心所法,都有它本身的種子,這種子為因,叫做自生。自家的種子生起此法的現行,但是要有其他的緣才可以。


2-2)云何貪恚乃至尋思別縛諸欲,猶如世間摩魯迦條纏繞林樹?謂略說有六種別欲。

或有身手力所引致,現在事欲。謂居家者,所有諸欲。於此境界,用此為緣,發生貪恚。或有從他所得種種現在事欲,謂為活命而出家者,所有諸欲。於此境界,用此為緣,發生欣悅。或有過去未來事欲,謂忽自勵而出家者所有諸欲。於此境界,用此為緣,發生憂慼。或有所餘諸煩惱欲。略有二種:謂於欲界自體,及資身命。或有未斷妄分別貪。謂由正信而出家者,寂靜閑居於塵夜分所遭眾事。於此境界,用此為緣,便生驚怖,身毛為竪。或有未斷妄分別貪。所謂即此補特伽羅至晝日分,於外色聲香味觸境,用此為緣,發生意地所有尋思。

[]前邊愛是通於一切煩惱,現在這個地方是別別的。什麼是貪恚乃至尋思別縛諸欲,猶如世間摩魯迦條纏繞林樹?摩魯迦,就是藤。這些藤一條一條,纏繞樹林裏面的樹。貪恚乃至尋思別縛諸欲,就像葛藤纏繞那個樹似。簡略的說有六種欲。第一,或者有一個人,身手有力量,能夠引來他所欲的事情,就是在社會上做事,做種種的業,得到種種的欲,就是在家人所有的諸欲。於這個欲的境界,依此欲的境界為緣,內心裏面發出來貪心,發出恚心,這是居家的欲。第二,或者有人,從別人那裏得到種種現在的事欲:衣服、飲食、臥具、衣藥這些事情。這些人並不是為聖道而出家,但是為活命而出家,所得的諸欲。於此境界,用此為緣,發生欣悅,感覺自己不用辛苦就能得到欲,心裡欣悅。第三,或有過去的事欲、或是未來的事欲。就是這個人自勵而出家,所有的諸欲。於此境界,用此為緣,發生憂慼。第四,或有所餘諸煩惱欲,略有二種不同。就是欲界的色受想行識自體,及身外的欲的境界,來資養身命的這些東西。第五,或有未斷虛妄分別的貪。就是,由正信而出家者,寂靜閑居於塵夜分所遭的眾事,於此境界,用此為緣,便生驚怖,身毛為豎。第六,或有未斷妄分別貪,所謂即此補特伽羅至晝日分,於外色聲香味觸境,用此為緣,發生意地所有尋思。


3)是貪恚因緣,由斯故欣慼,毛豎意尋思,如孩依乳母。

4)知彼彼因緣,生已尋除滅;超昔未超海,暴流無後有。

又有沙門、若婆羅門,如實了知如前所說貪與恚等,及彼因緣。又能了知眾緣生法無常性已,隨其所生不起貪著,即便棄捨、變吐、斷滅。離色、無色二界貪故,度有暴流,離欲貪故度欲暴流。如是暴流,昔所未度,今既度已,終無有退。

[]又有沙門、若婆羅門,若能真實的明了像前面說的貪與恚,欣慼、意尋思和毛豎這些發起的因緣的話。先要知道煩惱和虛妄分別生起的因緣,其次能了知眾因緣所生的事情都是不永久,都是有變化。若能這樣明白以後,隨種種因緣所生的虛妄分別,所生的種種煩惱、種種境界,內心不生起貪著,不執著、不染著那些事情。若能這樣修學無常觀,修行四念處,即能夠棄捨,指煩惱的現行。變吐,指煩惱的種子。斷滅,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現行都消滅以後,煩惱的果報也息滅,就是入涅槃。如果這位修行人能遠離色界的貪著,遠離無色界的貪著,就能夠解脫有暴流。能夠解脫欲界的染著心,就解脫欲界的暴流。這兩種暴流,有流、欲流。在以前沒有修四念處的時候,是沒解脫。現在修學四念處,既然是解脫,永久得解脫,而不會再退回來。

《披尋記》六五五頁:即便棄捨變吐斷滅者:此中棄捨,謂於諸纏。變吐,謂於隨眠。斷滅,謂無餘滅應知。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略顯三位:一、在家位;二、出家位;三、遠離位。又略顯示共與不共因緣所生,若愛若恚,於諸欲中二種別縛,及斷方便,并斷勝利。當知是名此中略義。又於此中若貪、若欣、若依耽嗜所有尋思,當知愛品;若恚、若慼、及與驚怖,當知恚品。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頌中,簡要地顯示三個位次。一、在家的生活情況,貪和恚,愛、恨。二、出家以後,沒得聖道的時候,有時候是歡喜、有時候是憂愁;有的時候毛豎,有恐怖;有的時候意尋思,各式各樣的妄想。三、解脫一切的惑業苦。簡略地表示共與不共因緣所生。共,一切煩惱都是以愛為因緣,貪也是以愛為因緣生起,瞋恨也是以愛為因緣生起,這是共有的因緣。不共,就是每一法有自己的種子,種子是各別,所以叫做不共的因緣。這兩種因緣所生,或者是貪愛煩惱、或者是恨煩惱、或者其他種種煩惱。在所有的愛恨、所有的煩惱裏面,有兩種不同的繫縛,有縛和欲縛這兩種。欲界的是欲縛,色界、無色界叫有縛。斷方便,斷滅一切煩惱的方法、修行,就是修無常觀、修無我觀。斷勝利,就是斷煩惱以後,得到的殊勝利益,永不退轉,得到涅槃。當知是名此中略義。又於此中若貪煩惱、若欣煩惱、若依耽嗜所有的妄想尋思。所有的妄想,就是在五欲上生出來種種的這些分別心,叫做眈嗜。當知屬於愛煩惱這一類。若恚、若慼及與驚怖這三種,當知屬於恚這一類。






42.雜阿含1311

1)應作婆羅門,謂斷無縱逸,求棄捨諸欲,不希望此有。

今此頌中,顯示彼天,依於世俗諸婆羅門,為世尊說。謂有種姓諸婆羅門,自號我為真實梵志。計梵世間為最究竟,希求梵世,安住於色,常勤精進,心無懈倦。恒樂遠離寂靜閑居,減省睡眠,修習靜定,為斷事欲及煩惱欲。由彼種姓諸婆羅門,計梵世間以為究竟,希望梵世不求欲有。

[]今此頌中,顯示那個天人,依於世俗諸婆羅門,就是這些婆羅門想要修梵行、要生天。雖然願意棄捨欲界的欲,求生梵天,但是還在虛妄分別的境界裡面繫縛,而不得解脫,所以叫做世俗。依於世俗諸婆羅門的思想行為,為世尊宣說這個偈。就是四種姓裏邊這個婆羅門種姓,自號我為真實梵志,不是假名的梵志,有清淨的意願、有高尚的意願。這是解釋第一句:應作婆羅門。為什麼?因為他認為梵天的世間是最究竟、最圓滿、最安樂的地方,欲界是苦惱的地方。所以,希望能夠求得梵世間,能安住在色界天。有這樣的願望之後,就採取行動,常是不懈怠、精進修梵行。這是解釋第二句:謂斷無縱逸。他歡喜遠離塵世間,在寂靜處裏面居住,減少睡覺,讓身口意寂靜下來,讓心寂靜。為了斷滅事欲及內心的煩惱欲。這解釋第三句:求棄捨諸欲。由彼種姓婆羅門,執著梵世間是最究竟圓滿的,所以希望能生到梵世天上去生活,不希求欲界的境界。這解釋第四句:不希望此有。


2)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羅門,當知婆羅門,於所作已辦。

又顯如來,依第一義諸婆羅門,而報彼天。若婆羅門作所作已,數復應作,更有勝上所應作事,當知此非真婆羅門。若婆羅門證婆羅門所應作事,超登一切薩迦耶岸,安住陸地,當知此是真婆羅門。由此顯示學與無學,皆婆羅門。

[]又這頌顯示佛,依最殊勝的道理修行的婆羅門,而回答彼天的問題。若是婆羅門做這一件事,做完以後,還繼續地、一次又一次,繼續地要做事情,因為有更殊勝的所應作的事情。當知這個人不是真實的婆羅門。什麼叫做真婆羅門呢?若婆羅門證悟婆羅門所應該作的事情,超越我、我所見,能夠登無我的彼岸。不在苦海裏流轉生死,安住於涅槃的地,當知這是真實婆羅門。由這樣顯示,初開始修行是有學的婆羅門,到最後成功,無學是真婆羅門。


3)諸身分劬勞,未極底未度,已得度住陸,無勤到彼岸。

3-1)學有二種,謂於欲界或未離欲,或已離欲。未離欲者,未得源底,未到彼岸;於二種法,猶未具足。未得內心勝奢摩他,雖已得增上慧法毘鉢舍那,未善清淨。

[]學有二種不同,就是在欲界,修學聖道的時候,或者還沒離欲,就是沒得色界定。或已離欲,就是成就色界定,沒有欲界的欲。修學四念處,若是離欲,就得三果。若是修學四念處,得初果、二果,還沒離欲。沒得到禪定,未得源底,這個源底,是指禪定。沒到彼岸,就是無我慧沒有圓滿,沒能到涅槃的彼岸。未極底,就是未得源底。未度,就是未到彼岸。這個修行人還沒具足兩種功德。哪二種?一、未得內心勝奢摩他,內心還沒成就殊勝的定力,就是沒得到初禪以上的定力。二、雖然已經得到增上慧法毗缽舍那,未善清淨。什麼是增上慧法?就是佛陀的法語所開示的增上慧,通達苦集滅道的智慧,這叫增上慧。什麼是毗缽舍那?就是依據增上慧的教法,修觀,這叫毗缽舍那。未善清淨,通達無我義的智慧還沒清淨,還執著有我,就是沒得到智慧。一個定、一個慧,這兩個功德沒具足。


3-2)由闕內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聖道浮囊,為證內心奢摩他故,運動如足勇猛精進。又復為令增上慧法毘鉢舍那善清淨故,運動如手勇猛精進。彼於如是勤精進時,離欲界欲,如得源底,證阿羅漢,如到彼岸。

[]由於這個修行人,內心還缺少奢摩他,奢摩他還沒成功。乘坐所得的聖道的浮囊,就是別解脫戒,別解脫戒是得聖道的方便。為成就內心的奢摩他,運動身口意,不懈怠地減少睡眠、減少飲食。就是像人走路,這個足在動。用如足的勇猛精進,就表示在修奢摩他的精進。又為令增上慧法的毗缽舍那能夠清淨,還要努力地、精進地修行,就像手的工作,譬喻修智慧、修毗缽舍那的精進。修定、慧,就叫作身分的劬勞,身體、內心的辛苦。彼修行人在如足的勇猛精進,如手的勇猛精進,這樣子精進時,解脫欲界的欲,得色界定,就像得到水的源底。證阿羅漢,就像從苦海裏面解脫,到彼岸的涅槃。


3-3)已離欲者,證得內心勝奢摩他,亦得善淨毘鉢舍那。唯為進斷上分諸結,發勤精進,非諸身分。若已越度成阿羅漢,所作已辦,離勤功用,名住陸地,已到彼岸。

[]已離欲的人,已經得到色界定的人,證得內心的殊勝的止,也得到善淨的毗缽舍那的智慧。五下分結完全地消除,還有五上分結沒有斷。只是為求進一步斷滅色界、無色界的煩惱,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繼續地精進用功修行,這時候的修行,不需要如手、如足地那樣精進,因為定慧成就,所以叫非諸身分。若是經過努力地用功,已經超越苦海,從苦海裏面解脫出來,成就阿羅漢的境界。所修的聖道已經成功,不需要像以前那麼努力,所以,從苦海出來,住在陸地,就是住在第一義諦裏邊,已到彼岸的不生不滅的境界。


4)天汝今當知,此喻真梵志,謂永盡諸漏,得常委靜慮。

此則顯示諸婆羅門,依第一義略有三種,二是有學,一是無學。若已究竟到於彼岸諸婆羅門,名永盡漏。若未離欲,一切身分勤精進者,名得常委。若已離欲,得源底者,名得靜慮。

[]此頌則顯示諸婆羅門,是依佛教說的無我勝義修學聖道,有三種不一樣,有兩個是屬於有學,即是未離欲、已離欲,這兩個都是有學。一個是無學,最後到阿羅漢果是無學,這三種不同,這是真梵志。若已究竟到於彼岸的諸婆羅門,名永盡漏。若是還沒離欲界欲,就是沒得色界定,就要如足精進、如手精進,那樣勤精進的人,叫得常委。勇猛無間,能常修習,這是常。無懈無憚,心裏面不懈怠,也沒有恐怖,很尊重這件事,就叫做委。若已離欲得源底者,名得靜慮,就是得到色界四禪。


5)彼永斷一切,愁憂及熾燃,恒住於正念,亦常心解脫。

得靜慮者,永斷一切下分結故,已斷貪欲及瞋恚品,所有一切愁憂熾燃。永盡漏者,永斷修斷諸煩惱故;已善修習四種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脫。彼非作已,數數更作,亦無增勝所應作事,是故說彼名第一義真婆羅門。

[]得靜慮的人,就是得到色界定無漏的智慧,永斷欲界的五下分結故。對於欲的貪欲、和瞋恚這兩類的煩惱,所有一切的愁憂,就是瞋恚。熾然,就是貪欲,這兩種煩惱完全斷滅。永盡漏者,永久的消滅修道所斷的諸煩惱,已善修習四種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脫,就是無漏的定、慧,達到圓滿的境界的時候。成功以後,不是做完以後,數數的更去做,沒有比此更殊勝的事情所應該作,是故說彼名第一義真婆羅門。

43.雜阿含1267

1)苾芻!苾芻!已度暴流耶?當言:如是,天!

2)無攀無住,已度暴流耶?告言:如是,天!

3)苾芻汝今猶如何等,無攀無住,已度暴流?

4)如如我劬勞,如是如是劣;如如我劣已,如是如是住;如如我住已,如是如是漂。

5)天!我如如捨劬勞,如是如是無減劣;如是廣說鮮白品,此中祇焰頌應知。

[]天向佛說,稱佛為苾芻。說:苾芻!苾芻!你已經解脫欲流、有流這些暴流?佛就回答他說:是的!我已經度暴流。第二個問答。解脫三界的暴流以後,內心裏面是無攀無住的相貌嗎?佛回答:是的,天!第三個問答。你這無攀無住是什麼樣呢?如是如是我受苦行,如是如是的苦行是下劣。如是如是我修那種苦行、那種卑劣的境界,如是如是住在那個境界裏面。如是如是我安住在那個境界裏,也還是在生死裏面漂流。到菩提樹下的時候,我就是這樣棄捨修苦行,這樣我的善法逐漸的增長。如是廣說鮮白品,此中祇燄頌應知。


今此頌中,無攀無住者,謂涅槃、滅定,如前已說。世尊依昔示現修習菩薩行時,所有最極難行苦行,非方便攝勇猛精進,又依示現坐菩提座,非方便攝勇猛精進,斷遍知故,說如是言:天!汝當知,我昔如如虛說劬勞,如是如是我便減劣;如如減劣,如是如是我便止住;如如止住,如是如是又被漂溺。與此相違,應知白品。

[]今此頌裏,說到的無攀無住,指涅槃和滅盡定,如前邊已經解釋過。世尊根據以前,顯現出來,修習菩薩行的時候。日食一麻一麥的這些事情,這是最極難行的苦行。這樣的苦行,不是得無上菩提的方便,不是得無上菩提的行動,這種行動是無益的苦行,不是聖道的方便。這樣的勇猛精進是無益苦行,所以非方便攝的勇猛精進。又依據示現坐在菩提樹下,非方便攝的勇猛精進棄捨、斷除。佛知道那個不是聖道,所以棄捨。佛說如是說:天!你應該知道。我以前如此如此的修種種苦行,那是虛妄、是錯誤,那是白辛苦。如是如是修苦行,我的善法就是劣弱。如如減劣,如是如是我便止住在這裏。如如止住,如是如是還是被生死的煩惱所漂溺,而不能解脫。與此相違,應知道這是屬於白品的善法,就是修學聖道。

《披尋記》六五八頁:又依示現坐菩提座等者:謂坐菩提座時,棄捨一切難行苦行非方便攝勇猛精進,是名為斷。於彼一切非方便道得妙智見,了知不能盡苦及證苦邊,是名遍知。


4)此中顯示修苦行時,非方便攝勇猛精進,名曰劬勞。行邪方便,善法退失,名為減劣。既知退失諸善法已,息邪方便,說名止住。捨諸苦行更求餘師,遂於嗢達洛迦,阿邏茶等邪所執處,隨順觀察,故名漂溺。

[]此中顯示苦行的時候,非方便攝的勇猛精進,不是聖道的方便,這叫做劬勞。修行不合道理的苦行,沒修學善法,善法不成就,叫做減劣。既然知道修苦行能退失善法以後,就把邪方便停下來,叫做止住。棄捨苦行以後,更到其他的外道的大老師那裏去請教。遂於嗢達洛迦、阿邏茶等邪所執處,他們都是有邪知邪見的地方。隨順他們所說的道理去觀察,也不是正知正見,還是在生死裏面漂溺,沒得解脫,故名叫做漂溺。


5-1)復於後時坐菩提座,棄捨一切非方便攝勇猛精進,所有善法,遂得增長。如如善法既增長已,如是如是於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於所修斷,展轉尋求勝上微妙。既由如是不知足故,遂不更求餘外道師。無師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名大覺者。此中四義,捨劬勞等四句經文,如其次第配釋應知。

[]菩薩於後來的時候,坐在菩提樹下,棄捨一切非聖道所攝的勇猛精進。所有的善法遂得增長,開始修學善法。如如修十二緣起觀,繼續修的時候,如是如是的善法就得到增長。增長以後,如是如是於諸善法不得少為足,來不及在那裏停下來。對於所修學的善法,斷除黑品的惡法,修學善法,展轉地這樣修行,展轉地尋求勝上的、微妙的聖道。既由於修學善法不得少為足。遂不更求餘外道師,無師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名大覺者。此中,劬勞、減劣、止住、漂溺四義,是名黑品的四義。把黑品翻過來,就是四種白品。棄捨非方便攝勇猛精進,名捨劬勞。善法增長,名無減劣。於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名無止住。不求餘師,成大覺者,名無漂溺。如是次第配釋應知。


5-2)云何復依涅槃無攀無住以顯差別?謂不能度諸煩惱纏、隨眠暴流,略由四因,何等為四?謂最初有依耽嗜尋。依耽嗜尋為依止故,便有懈怠。又由懈怠為依止故,住異生分。住異生分為依止故,順生死流貪愛勢力,令於五趣生死河中,順流漂溺。與此相違四種因故,能度暴流,如應當知。

[]什麼是又依涅槃的無攀無住來顯示流轉和還滅的差別?就是凡夫不能夠超越煩惱的纏、煩惱的隨眠的暴流,纏和隨眠都是暴流。不能超越煩惱的暴流,略由四種原因。何等為四?第一,凡夫流轉生死的開始,由有依耽嗜尋開始。耽嗜,就是愛著、愛染。愛染以什麼為依呢?愛以受為所依。有依,就是受,受為愛著的所依,所以叫做有依耽嗜。尋,就虛妄分別,愛著的分別。不能超越煩惱的纏,不能超越煩惱的隨眠,第一個原因,心裏面常有愛著的分別。第二,因為有愛著的虛妄分別作為依止,因此便有懈怠,不能修學聖道。愛著色聲香味觸,放不下,就是懈怠,提不起來力量修學聖道。第三,又常常懈怠,不能修學聖道,一直在愛裏面生活,就是安住在凡夫的範圍內,不能超越凡夫的境界。第四,因為常在凡夫境界裏邊生活,當然是隨順生死的流轉,就是貪愛的力量。貪愛的力量就隨順生死流轉,令於五趣裏生又死,死又生,生又死,像在大河裏順流漂溺,隨順在生死流裏邊或者漂上來、或者沈下去,就是五趣流轉。若是凡夫能發憤努力的修學聖道,與前面說的這四種因相違反,就能解脫暴流。如其所應這四種,應該知道。

《披尋記》六五八頁:略由四因等者:依耽嗜尋是名初因,懈怠是第二因,住異生分是第三因,順生死流貪愛勢力是第四因。由依耽嗜尋故,虛受劬勞。由懈怠故,善法減劣。由住異生分故,止住少善,不修梵行。由順生死流貪愛勢力故,於生死河順流漂溺,由是不能越度暴流。

[]略由四因等者:依耽嗜尋是名初因,懈怠是第二因,住異生分是第三因,順生死流貪愛勢力是第四因。由依耽嗜尋,一直的生愛著,受很多的辛苦,不能在苦裏邊得到智慧,就白辛苦、白受苦。因為常常的愛著,就提不起精進的力量修學善法,善法就減少。止住在少分的境界,善法也修得很少,而不能修夠學梵行,不能夠離欲,不能修學聖道。由順生死流貪愛勢力故,於生死河順流漂溺。由是不能越度暴流。由這四種原因,不能夠從暴流裏面解脫出來。

《披尋記》六五九頁:與此相違四種因故等者:依出離尋是名初因,精進是第二因,不住異生分是第三因,逆生死流八支聖道是第四因。由此四因,與前相違,是名能度一切暴流。

[]與此相違四種因緣故等者:出離愛,從愛的境界解脫出來,就是修不淨觀可以解脫愛,是名初因。修不淨觀,要精進才可以。不住異生分是第三因,逆生死流八支聖道是第四因。由此四因,與前相違,是名能度一切暴流,能得涅槃。


5-3)云何復依想受滅定以顯差別?謂如有一,先已證得想受滅定,復住放逸,多住想受,而不多住諸想受滅。由此因緣,退失滅定。由退失故,還復止住下地生因。住彼因故,心便定趣彼所得果。與此相違,應知白品四句差別。

[]什麼是又依想受滅定以顯白品、黑品的差別呢?譬如有一類人,先前已證得想受滅定,後來,又不精進、放逸。怎麼叫做放逸呢?就是多數安住在想受的定裏面,比如說入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入空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這都是有想、有受。不多數安住在滅受想定裏面,這叫做劬勞、叫做放逸。和凡夫得劬勞不同。由於不多住滅受想定,滅受想定就退失,這是減劣。由於滅受想定退,就只能夠住在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或者入在下地色界四禪,還復止住在色界四禪的這個生因裏。生因,指色界四禪,有這個因,能夠生到色界天,那就是果。常常的安住在四靜慮裏邊,這樣的心將來決定往生到色界的四靜慮天,色界四禪天是彼四靜慮所得的果報。與此相違,應知白品四句差別。

《披尋記》六五九頁:復依想受滅定以顯差別等者:此中差別,謂劬勞、捨劬勞,減劣、無減劣,止住、不止住,漂溺、不漂溺。如其所應,配釋黑品、白品,隨文可知。

[]復依想受滅定以顯差別等者:劬勞,就是多住想受定,而不住滅受想定。捨劬勞就是住滅受想定。減劣、無減劣,就是退失、不退失。止住、不止住,漂溺、不漂溺,若常入滅盡定就是不漂溺。退失滅盡定,生到色界的四禪,就叫做漂溺。如其所應,配釋黑品、白品,隨文可知。



44.雜阿含576

諸行無常,有生滅法,由生滅故,彼寂為樂。

1)今此頌中,蘊及取蘊,皆名諸行。此中義者,意在取蘊。是五取蘊,略有三種,謂去、來、今。諸行無常者,謂彼諸行,本無而生,生已尋滅。若過去生,過去所得諸自體中所有諸蘊,皆過去故,已謝滅故,生已沒故,體是無常。

[]今此頌中,蘊及取蘊,皆名諸行,就是一切有為法。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取蘊,就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識。只是說蘊,通於有漏、無漏。若加取,只是有漏。在這裡,意思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識。五取蘊有三種不同,有過去的五蘊、有未來的五蘊、有現在的五蘊,分這三種不同。什麼是諸行無常?彼諸行本無而生,生已尋滅。原來這件事沒有,後來有因緣,五蘊現前。現前以後,隨著又消滅,就叫做無常。若是屬於過去生命中的五蘊,過去生中所得的色受想行識的自體裏邊。所有的色受想行識諸蘊,已經過去,已經消滅,出現過又沒,體性不是常住。

2)若未來生,未來所得諸自體中所有諸蘊,皆未生故,非已起故,未滅沒故,可生起故,是有生法。若現在生,現在所得諸自體中,所有暫住支持存活有情諸蘊,皆死法故,可為殞滅之所滅故,是有滅法。

[]若是將來的生命體,將來所得的生命體裏邊,所有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沒有現前,不是已經現起來,沒有滅、沒有失掉,雖然沒有現起、沒有滅,可是有因緣的時候它會現起來,所以說是有生法。若現在生,現在所得的諸自體裏面所有的色受想行識,暫時的存在,眾多的因緣來支持,才能夠生存、才能夠生活,這樣的有情諸蘊,都是要死掉,都是要敗壞,不可能夠永久存在。現在雖然還在,它現在是在,可以消殞滅亡、是所滅的法,所以是有滅的法,有息滅、有滅壞的這種事情。

3)若彼諸蘊,在於未來所得自體是有生法,於中都無所得自體,是常是恒,乃至即當如是正住。唯除纔生,生已尋滅。

[]若彼未來的諸蘊,是未來所得自體,是有因緣的時候它會生起。在未來所得的色受想行識的自體裏邊,色也好,乃至識也好,都不是常、也不是恒,乃至學習佛法的人,應該按照這個道理安住的思惟,就是思惟未來的色受想行識,沒有常、沒有恒,應該這樣安住其心,如理作意。一剎那現起,一剎那就滅,就是這個生命體,除了這個,另外沒有生命體,沒有五蘊可得。

《披尋記》六六二頁:於中都無所得自體是常是恒等者:所得自體剎那剎那壞故,是名無常。繫屬命根,有限住故,是名無恒。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故不可保,乃至爾所時住,於其中間不定安樂,故變壞法。如〈攝事分〉說。(陵本八十六卷一頁)由此當知,所得自體無常無恒等差別相,故於文中置乃至言。唯除纔生,生已尋滅,於其中間相似暫住,說名為住。即當如是正思惟住,除此實無住可得故。

[]於中都無所得自體是常、是恒等者:所得自體,一剎那間滅掉、一剎那間現起、一剎那間壞了,這叫做無常。生命體的存在是繫屬於命根,命根若在的時候,就存在;命根若不在,生命體就結束,屬於命根來決定它。命根,是有限度的存在,不是永久無限度存在下去,是名無恒。剎那的生滅叫無常,一期的生滅叫做無恒。命根就是壽量,壽量還沒有滿,有可能會被其他的因緣破壞,壽命沒有到就死掉,叫做不可保,靠不住。乃至你那麼多存在的時候,於其中間,不是決定完全滿意,可能很苦惱,所以叫做變壞法。如〈攝事分〉說。由此當知,所得自體無常、無恒等差別相,所以在文裏面放乃至,其實裏面還有這麼多的文沒說。唯除纔生,生已尋滅,由生至死中間,前一剎那、後一剎那彼此相似,對於相似的暫住,就叫做住。這個修行人應該安住在這個思惟觀察、安住在這個正憶念裏邊,除了這個無常、無恒、不可保是變壞法之外,另外沒有一個生命,沒有一個色受想行識是安住。

4)若諸有情於現法中,永盡未來諸蘊因者,一切未來自體諸蘊皆不生故,說名彼寂。又復此寂,由二因緣說之為樂。一者,一切苦因滅故,一切麤重永止息故,於現法中安樂住故,說之為樂。二者,當來生、老、病等所有眾苦,永解脫故,說之為樂。

[]什麼是彼寂?若是這個補特伽羅,於現在的生命體,能夠修四念住,永久的滅除未來的色受想行識的因緣,滅除愛煩惱、見煩惱,一切未來自體諸蘊就不生起,這叫做寂滅。又復此寂,能夠修四念住,滅除愛、見煩惱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叫做寂,有兩個因緣說這個寂是快樂。第一個理由,一切苦惱的因消滅,就是現在的一念虛妄分別心、這一念的執著心,若滅的時候,所有的苦惱不能令你苦惱。因為安住在第一義諦,所以一切苦因、一切苦惱的境界,不能令你苦惱。由於修四念處,能深見第一義諦,愛見煩惱種子永久息滅,雖然現在有生命體的存在,但是會很安樂的生活,所以說他為樂。第二個理由,若是貪愛的煩惱沒有滅除,將來繼續有生老病死。因為現在一切麤重永止息的緣故,將來的生命沒有因緣,所以眾苦也都解脫,叫做樂。

《披尋記》六六二頁:一切苦因滅故等者:貪愛永滅,證心解脫,名一切苦因滅。見修煩惱,永斷無餘,是名一切麤重止息。由是因緣,於現法中住安樂住,故說為樂。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說正見依處,及正見果。復有差別,謂略顯示遍知依處,及彼斷滅。又略顯示,所遍知法及與遍知。又略顯示,三世諸行所有雜染,及彼寂故所有清淨。又略顯示,諸緣起法及緣起滅。又略顯示,苦諦、滅諦。又略顯示,空與無願二解脫門所依處所,及顯無相一解脫門所依處所。又略顯示,聖諦現觀相違二法斷所依處。言二法者,一、隨順戲論。二、怖無戲論。又略顯示,不共外道二對治法。何等為二?一者,所知無顛倒性。二者,所證無顛倒性。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a)佛陀在此中簡略說,諸行無常,有生滅法,由生滅故,這是正見的依處。彼寂為樂,這是正見所得到的果。b)彼復有差別,謂略顯示,諸行無常,有生滅法,這是遍知的依處。由生滅故,彼寂為樂,就是及彼斷滅。c)又略顯示,諸行及彼寂這四句話,是所遍知的法。諸行無常,有生滅法,由生滅故,這是緣起法,是世俗諦。彼寂為樂,這是第一義諦。二諦,是所偏知。了知無常等,是能遍知故,這是能遍知。若能夠知道彼寂,這是根本無分別智,了知諸行無常,有生滅法,由生滅故,這是後得智。或者說前邊是聞思修的三種智慧,也通於有漏、無漏,這是一種如量智。彼寂為樂,是如理智,無分別智。d)又略顯示,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由生滅故,是通於三世。及彼寂故,就是彼三世的有為法現在完全寂滅,都清淨。彼三世的有為法指有漏的諸行,有漏的諸行完全息滅,就是無漏、無為的清淨法。e)又略顯示,前三句都是諸緣起法,第四句就是緣起滅。f)又略顯示,前三句都是苦諦,彼寂為樂是滅諦。g)又略顯示空解脫門和無願解脫門所依的處所。諸行無常等三句,有無我的意思,所以表示空解脫門。無常就是苦,屬於無願解脫門的所依處。及顯無相一解脫門所依處,就是彼寂為樂,涅槃名為無相解脫門。h)又略顯示與聖諦現觀相違反的有二種法,這二種法斷滅的依止處。相違二法是什麼呢?言二法者:一、隨順戲論,二、怖無戲論。諸行無常這四句話,是略顯示聖諦現觀,就是無我觀。依止這四句,斷掉這二法。這二法與聖諦現觀是相違。i)這四句話又簡要地顯示出來不通於外道二種對治的法。哪二種呢?一者、所知無顛倒性,二者、所證無顛倒性。所知無顛倒性,就是前三句。所證無顛倒性,就是第四句。

《披尋記》六六三頁:一隨順戲論等者:若謂我有,而生願樂,是名隨順戲論。若謂我無,而生怖畏,是名怖無戲論。[]一隨順戲論等者:如果執著色受想行識裏邊有一個我,而對於這個我非常的歡喜,這叫做隨順戲論。根本沒有我,認為有個我,這就叫做戲論。愛著這個我,就隨順戲論。若說沒有我,就生恐怖,這叫做怖無戲論。無戲論的境界,就是沒有我,第一義諦無為的境界。

45.雜阿含1235

眾生尋思所鑽搖,猛利貪欲隨觀妙,倍增染愛而流轉,便能自為堅固縛。

1)今此頌中,云何尋思之所鑽搖?謂如有一,於先所得,先所受用,諸欲境界,不正作意,發生不善依於耽嗜諸惡尋思。

[]今此頌中,什麼是眾生的心為尋思所動搖?尋思,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很多的分別心。譬如有一類人,對於以前所得到的欲,以前享受的很多色聲香味觸所歡喜的境界。所得,是屬於他,但是還沒有享受。享受的時候,叫做受用。不知道這是因緣生法,是無常、無我,是有過患,這是不正作意。因為不正作意,所以就發出無利益、無饒益,以愛著為基礎的種種惡尋思。對於自己、對於他人有傷害的分別心,就叫做尋思之所鑽搖,就是欲的尋思。


2a)云何猛利貪欲?謂如有一,於昔餘生修習貪欲,亦多修習。由是因緣令此生中,於先所得,先所受用諸欲境界,不正作意,而被貪欲散壞其心。

[]什麼是猛利貪欲?譬如有一類人,在過去多生中,曾經修習過貪欲,熏習過貪著五欲的事情,修習很多。由於過去熏習過很多的貪欲的事情,所以使令現在生中在先所得到的諸欲、先所受用的諸欲境界,和過去一樣,還是不能如理作意,被貪欲的煩惱,散亂、破壞清淨心,心老是為欲所繫縛,而不得清淨。


2b)云何隨觀淨妙?謂如有一,不善護身,不攝諸根,不住正念,遊行聚落,見甚少年可愛美色諸母邑已,便不如理取淨妙相,由此因緣,身心燒惱。

[]什麼是隨觀淨妙?譬如有一類人,不能保護身體,不能夠收攝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不安住在如理作意,所以內心向外攀緣,諸根也向外攀緣,在各地方遊行。看見很年輕、可愛、美妙色很多的女人之後,就不能如理作意,心裏面隨順自己的愛著心取著清淨、美妙的相貌。由於不能如理作意,身、心為愛煩惱所燃燒、苦惱,就像猛火在燃燒似。

《披尋記》六六五頁:不善護身等者:謂遊行時,不避惡象馬等而與俱行,乃至廣說履諸糞穢,是名不善護身。於不應觀所有眾色,不護根門,起惡尋思,是名不攝諸根。於所應觀所有眾色,不策觀察,起善尋思,是名不住正念。

[]不善護身等者:謂遊行的時候,不避惡象、惡馬、惡狗乃至土匪,同他同時在那裏在一起走。乃至廣說履諸糞穢,是名不善護身。對於不應該看的所有眾色,保護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令內心能夠如理作意,不起煩惱,積集善根。現在不能保護、放逸自己,起惡的尋思,是名不攝諸根。對於應觀察的所有眾色,不能夠鞭策自己觀察,應該觀察一切色法都是因緣所生,都是苦、空、無常、無我,但是他不能這樣觀察。若不能發動苦、空、無常、無我的善尋思,叫做不住正念,就是不如理作意。


3)云何倍增染愛?謂由五種相貌,當知染愛增長,何等為五?謂如有一,雖於下劣諸欲境界,尚生猛利諸貪欲纏,耽著不捨,何況上妙。又以非法多分凶暴積集珍財,不以正法,亦常攝受增上眾具。又於輕賤無所用物,尚不欲捨,何況貴重;雖為追求少劣財物,尚行眾多身、語、意惡,何況多勝。又於受持少小妙行,其心尚無趣向愛樂,何況廣大。又於涅槃尚不樂聞,何況欲得。

[]什麼是加倍的使令染愛心殊勝起來?由五種相貌,當知道染愛的增長。哪五種?一、譬如有一類人,雖於下劣諸欲境界,尚且能生起猛利諸貪欲纏,愛著下劣的諸欲境界而不肯棄捨,何況上妙的諸欲境界呢?二、又能夠以不合法的手段,多分是兇惡強暴的手段積集珍財。不能夠以合乎十善道、合乎因果的道理,常攝受品質特別好的一些器具。三、又於輕賤無所用的東西,尚且不願意布施給人,何況貴重的東西,更不願意布施給人。雖為追求少劣財物,尚行眾多身語意的惡行,何況又多、又殊勝的財物呢?四、又對於受持很少、很小的善行,他的內心裏面尚且沒有愛樂,不向於愛樂,何況廣大的妙行呢?更是沒有這種歡喜心。五、又對於佛教裏面,三乘聖人所得涅槃的境界,尚且都不歡喜聽聞,何況欲得?


4)云何堅固縛?謂由三種相,知堅固縛。一、堅牢故;二、苦所觸故;三、長時隨逐故。於現法中,由惡行根貪、瞋、癡故,知縛堅牢。於當來世,由生那落迦、傍生、鬼趣;知苦所觸,及長時隨逐。

[]什麼是堅固縛?由三種相,知堅固縛。哪三種?一、堅牢故,二、苦所觸故,三、長時隨逐故。什麼是堅牢?在現在的身口意中,由貪瞋癡發出來種種的惡行,貪瞋癡是惡行的根本,所以知道煩惱的繫縛是很難破壞,很堅固。什麼是苦所觸?在當來世,會到地獄、傍生、餓鬼的世界,生到三惡道。知道在這個苦惱的境界裏面生存,為苦所觸惱。現在還沒有到三惡道,但是現在造很多的罪業,就知道將來要到三惡道,所以叫知苦所觸。什麼是長時隨逐?業未得果報的時候,長時隨逐,終究有一天發生作用、令你苦惱。

《披尋記》六六五頁:由惡行根貪瞋癡故等著:貪瞋癡三,名不善根。此為因緣,起諸惡行,名惡行根。難可破壞,故名堅牢。當知此約煩惱名縛。

[]由惡行根貪瞋癡故等著:貪瞋癡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此為因緣,起諸惡行,名惡行根。難可破壞,故叫做堅牢。當知這個堅固縛指煩惱的繫縛,叫做堅固縛。

《披尋記》六六五頁:知苦所觸及長時隨逐者:當知此約業縛,名堅固縛。乃至先世所造一切惡不善業,未盡、未出故。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略顯示依二失壞因,有二種失壞,何等名為二失壞因?謂不正思惟力,及因力。云何名為二種失壞?謂方求失壞,及受用失壞。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簡略地、簡要地,顯示眾生依二失壞是有因,有二種失壞。什麼是二失壞因?就是不正思惟力及因力。什麼是二種失壞?就是方求失壞及受用失壞。


云何不正思惟力?謂隨念先所受用境界,因緣所生不正思惟。或邪分別現前境界,因緣所生不正思惟。或邪取相不正思惟。或即於彼若住、若行不正思惟。云何因力?謂於可愛境界宿習欲貪。

[]什麼是不正思惟力的力量,令人失壞呢?一、就是隨順過去受用的境界,內心憶念,在第六意識現出這個影像。現出來以後,就在這個境界上有種種的不正思惟。二、或是錯誤地分別現前境界,因緣所生不正思惟。前五根面對這些欲的境界,心裏面有不正思惟。三、或是錯誤地取相,不正思惟。四、或是即於彼所觀的淨妙境界,若停留在那裏,若經行的時候,內心憶念這些境界,而不正思惟。什麼是因力?就是對於可愛的境界,前多少生也是熏習過這種煩惱,叫做因力。假設前一生是在色界天、無色界天,今生來到欲界,欲煩惱輕。若是前生是在欲界,今生還是在欲界,煩惱就重。

《披尋記》六六六頁:云何不正思惟力等者:此中四種不正思惟,如次配前依耽嗜思,隨觀淨妙,倍增染愛應知。隨觀淨妙有二差別:謂不善護身等,及取淨妙相。由是成四不正思惟。言即於彼若住若行不正思惟者,謂於住時、行時諸所作業,不守正念,不住正知故。

[]云何不正思惟力等者:此中四種不正思惟,如次配前依耽嗜思,配對謂隨念先所受用境界,因緣所生不正思惟。隨觀淨妙,配對或邪分別現前境界,因緣所生不正思惟。倍增染愛,配對或邪取相不正思惟。或即於彼若住、若行不正思惟,配對隨觀淨妙。這一部分有二種差別,謂不善護身等,及取淨妙相這二種。不善護身就是行,取淨妙相就是住,是若住、若行不正思惟這二種,加起來就是成四種不正思惟。言即於彼若住、若行不正思惟者,謂於住時、行時諸所作業,不守正念,不住正知故。


云何方求失壞?謂如有一,成就二種失壞因故,以非正法,或以凶暴,追求積集所有邪財。云何受用失壞?謂如有一,於先所得順樂、順苦、順非苦樂諸境界中,或有於一生染生著,廣說乃至不知出離,而受用之。或有於一發生憎恚,憎恚所蔽。或有於一發生愚癡,愚癡所蔽。彼由如是貪染所蔽,乃至愚癡之所蔽故,行身、語、意種種惡行。為貪、瞋、癡三堅固縛之所纏縛,亦為那落迦、傍生、鬼等諸縛所縛。

[]什麼是方求失壞?譬如有一類人,成就二種失壞因,有不正思惟、因力,破壞自己的清淨心、失掉正念。因為這二種失壞因都成就的關係,以不合乎國家的法律、不合乎佛法因果的道理。或是以兇暴的方式追求、積集所有邪財,因為追求財的手段太惡劣,所以叫做邪財。得到財以後,還會造種種惡,所以叫做邪財。什麼是受用失壞?譬如有一類人,對於以前所得到的境界,隨順引發快樂的感覺、安樂的感覺。或是隨順引起苦惱的感覺。或是隨順生起非苦樂的感覺。對於這些順樂受的境界、順苦受、順非苦樂受的諸境界裏面。或者有人,於順生樂受的境界裏,生愛染心,生執著心而不肯棄捨。不知道樂受有過患,若愛著它,會有廣大的災難。乃至不知道從這個境界裏面解脫出來,就是不知道修戒定慧,而受用順生的樂受。或有一個眾生於所遭遇到的境界裏邊,生起很多的苦惱,發出憎恚的煩惱,這個心為憎恚所蒙蔽、所障礙。或有一個眾生順生非苦樂受的時候,不明白非苦樂受不是個好境界,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愚癡心蒙蔽他,使令他不得解脫。彼眾生由於這樣的貪染所蔽、瞋染所蔽,乃至愚癡之所蔽,發出來身語意的種種惡行,這個眾生為煩惱所縛,為惡業所縛。亦為那落迦、傍生、鬼等諸縛所縛,這是果報的繫縛。

《披尋記》六六六頁:云何受用失壞等者:此中略有三種差別:生染生著等,謂於順樂諸境界中;發生憎恚等,謂於順苦諸境界中;發生愚癡等,謂於順非苦樂諸境界中。


又有差別,謂愛結所繫補特伽羅,略有七種雜染,當知皆是貪愛所作。謂隨念雜染、不自在雜染、境界雜染、熱惱雜染、善趣相應雜染、惡趣相應雜染、諸見雜染。

[]又有不同的解釋,謂愛結所繫的補特伽羅,略有七種的雜染不同。當知七種雜染實在都是貪愛心所造作的。哪七種?就是隨念雜染、不自在雜染、境界離染、熱惱雜染、善趣相應雜染、惡趣相應雜染、諸見雜染。


云何隨念雜染?謂如有一不正隨念,先所受用可愛境界,希望追求,令心散壞。

[]什麼是隨念雜染?譬如有一類人,以前受用過的境界,由於憶念顯現在心裏面的時候,不能如理作意。憶念過去受用的可愛境界,現在希望、追求,有這樣的妄念,使令內心散亂,失掉正念。


云何不自在雜染?謂如有一,宿世串習貪欲法故,今世貪欲為性猛利。雖復如理,於可愛境隨念作意,而有希望追求貪欲,散壞其心。彼由貪欲極猛利故,心不自在。

[]什麼是不自在雜染?譬如有一類人,過去生中不間斷的熏習貪欲法的關係,今世貪欲心就特別的猛利,特別的重。雖然知道應該如理作意,也這樣作,對於可愛的境界還是隨念作意,而有希望追求貪欲。因為內心的力量薄弱,回轉不過來,還是繼續的希望追求貪欲,散壞他的清淨心,這叫做不自在。表示這個人有一點正念,但正念力量小,所以作不得主。這個人由於貪欲心特別厲害,那一點的如理作意力量小,所以不能夠決定。


云何境界雜染?謂如有一,遊城邑等,現前會遇容色端嚴可愛境界。由彼境界極端嚴故,隨美妙相心識纏綿,因此發生悕望追求種種貪愛。

[]什麼是境界雜染?譬如有一類人,遊於各城邑等,現前會遇、遭遇到容色端嚴可愛的境界。由彼境界極端嚴的緣故,美妙相現在內心,貪欲心現前,繫縛他的心,沒辨法解脫。美妙相並不繫縛人,是愛著美妙相的煩惱繫縛他。所以,內心有二個相貌:一個是美妙相,是由意念現出來。第二個就是愛煩惱繫縛其心。因此發生希望追求種種的貪愛心。這裡是境界特別殊勝,心裏面不能自在。

云何熱惱雜染?謂如有一,由是三種能長貪愛諸雜染故,令己貪愛展轉增盛,追戀過去已受用境,希求未來當受用境,耽著現在正受用境,乃令身心周遍熱惱。

[]什麼是熱惱雜染?譬如有一類人,由這三種,隨念雜染、不自在雜染、境界雜染,能增長這個人的貪愛心,由貪愛心現出來很多的污染,使令自己的貪愛心展轉的增長、熾盛起來。回頭愛戀過去已受用的境界,希求未來當受用的境界,耽著現在正受用的境界,乃令身心周遍熱惱。

云何善趣相應雜染?謂即由彼貪愛集諦增上力故,行身、語、意種種妙行,得生善趣,或天、或人。彼於樂受,耽著不捨,醉悶而住,專行放逸。

[]什麼是善趣相應雜染?就是由這個補特伽羅的貪愛心,貪愛就是集諦,貪愛心的強大的力量故,能夠創造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生到好的地方,或者生到天上、或者是人間。得到果報之後,人間的富貴、天上的境界都是樂受,他愛著這些境界而不肯棄捨。愛煩惱和愛著的境界,令他迷迷糊糊在那裏生活,只能行放逸的事情。

云何惡趣相應雜染?謂即由彼貪愛集諦增上力故,行身、語、意種種惡行,身壞命終,墮諸惡趣,生那落迦等。於彼生已,便為種種極重憂苦,惡心、憤心之所擾惱。

[]什麼是惡趣相應雜染?就是由這個補特伽羅的貪愛心,貪愛就是集諦,貪愛心的強大的力量故,能夠創造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現在的果報壞了,壽命結束以後,所作的業力使令他墮落到三惡道受苦,生於地獄、餓鬼、畜生。生到三惡道以後,就有種種極重大的憂苦,有苦的時候,內心受不了就生惡心、生憤恨,擾亂他的身口意,使令他苦惱。

云何諸見雜染?謂即由彼貪愛集諦增上力故,會遇惡友,說顛倒法,為令雜染得解脫故。彼雖希求雜染解脫,由遇如是倒說法故,不證解脫。於六十二諸見趣中,隨令一種邪見增長,於諸緣起法,愚癡增上故。彼由如是見結所繫,於五趣等生死大海,不得解脫。

[]什麼是諸見雜染?就是由這個補特伽羅的貪愛心,貪愛就是集諦,貪愛心的強大的力量故,容易遇到惡知識,為他說不合乎因果的道理,說這些顛倒法,內心認為這些是能夠於雜染得解脫。這是在製造雜染,製造苦惱,不能得解脫,但是他說這個能得解脫。那個人雖然也希求從雜染、苦惱裏解脫出來。由於遇到惡知識,顛倒說法的緣故,他說出的事情是不能證解脫,反而令苦繼續。一切外道的邪知邪見,總計起來有六十二種,隨你有一種邪知邪見,認為這是一個妙法,使令邪知邪見的力量繼續的增長。若有外道的邪知邪見,對於緣起的道理,沒有辨法明白。所以,他邪知邪見的力量更強大起來。那個人由於這樣的六十二種邪知邪見,就在生死的流轉,不能解脫。

46.雜阿含1218

賢聖常說最善語,愛非不愛語第二,諦非不諦語第三,法非非法語第四。

1)今此頌中,言善語者,所謂善說、善言、善論。當知善說有三種相,所謂悅意、無染、唯善。由第一語,令他慶悅。由第二語,令自尸羅終無穿缺。由第三語,能令他人出不善處,安住善處。因此引攝利益安樂。

[]今此頌中,說到賢人、聖人,常說最好的語言,就是善說、善言、善論。這三句話都是善語不同的名稱,意義一樣,也有多少差別。什麼是善說?沒有錯誤的說話,分別事情,就叫做善說。語具圓滿,就是詞句圓滿,表達意義的語言,詞句很美,就叫做善言。能夠除斷除對方的疑惑,就叫做善論。三個合起來就叫做善語,一個是沒有說錯,一個是語具圓滿,一個是能夠令對方除疑,叫做善語。當知善說語言有三個相貌,所謂悅意、無染、唯善。什麼是愛語?由第一個悅意,能使令對方心情喜悅,叫做悅意。什麼是諦語?由第二個無染,就是使令自己的品德,自己的戒律,由始至終都沒有缺失。若是有穿,就是有洞,有缺欠的地方,就不美好。沒有這些過失,叫做無染,自身沒有過失。什麼是法語?由第三個唯善,能令聽你語言的人,從十惡業的地方出來,安住在十善法的地方。這三語,令人聽見歡喜,而沒有過失,有功德,因此悅意、無染、唯善三個相貌,能使令人引趣,漸漸的積聚,現在的安樂,叫做利益。將來的利益,叫做安樂。

《披尋記》六七三頁:由第一語令他慶悅等者:此釋前說悅意、無染、唯善三差別相。當知悅意,即愛語相;無染,即諦語相;唯善,即法語相。由此道理,下辯義中說此三相,名為釋句。

[]由第一語令他慶悅等者:此釋前說悅意、無染、唯善,這三個差別相。當知悅意,即是愛語的相貌。無染,即諦語的相貌。唯善,即是法語的相貌。由此道理,下辯義中說此三相,名為釋句。善語,這句話是總說,愛語、諦語、法語是別說。


2)或有愛語,非諦、非法,謂如有一,以美妙言,稱讚他人非真實德。或有諦語,非愛、非法,謂如有一,以染污心,發麤惡言,訶責他人真實過惡。或有法語,非愛、非諦,謂如有一,善知稱讚及與訶責,知可稱讚、可訶責已,然不稱讚亦不訶責。唯善方便,為說正法,能令彼人出不善處,安住善處。

[]或者有人說的是愛語,不是諦、也不是法,譬如有一個人,用很美好的語言,稱讚另外一個人的功德,但不是真實的功德。稱讚人的功德,令人歡喜叫愛語,但是實在是說謊話,稱讚他人非真實功德,就不是諦語,也不是法語。或者有人說的是諦語,不是愛語、也不是法語。譬如有一個人,那個人有錯誤,訶斥他錯誤,這是真實話。但是用染污心,就是瞋恨心。瞋恨心發出來粗惡粗暴的語言,訶責那個人真實過失。這是真實話,所以稱之為諦語。但是不令人歡喜,也不會出不善處安住善處,也可能製造出來很多煩惱,所以這種話是真實語,但不是愛語,也不是法語。或者有人說的是法語,有道理、合法,但不是愛語,也不是諦語。譬如有一個人,能知道這個人有功德,可以稱讚他;也善知這個人有錯誤,可以訶斥他。知道可以稱讚,可以訶責之後;但是不訶斥,也不稱讚。不稱讚,就不是愛語。不訶責,不是諦語。所以不是愛語,也不是諦語。只是善巧方便,為這個人宣說正法,八正道的道理,能夠使令那個人從不善的地方跳出來,安住在好的地方,這是法語。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所有善語,若標、若釋。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謂薄伽梵在這個頌裏面,簡要的開示所有善語的道理,若標、若釋,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47.雜阿含600

如龜藏支於自殼,苾芻善攝意尋思,無所依止不惱他,證般涅槃無所謗。

1)此頌所明,謂如有一,依初靜慮捨三惡尋。所謂欲尋、恚尋、害尋。又能棄捨初靜慮地諸善尋思,安住無尋無伺定中。如龜藏支於其自殼,略攝尋思,亦復如是。無尋無伺定者,應知此上,乃至有頂。

[]此頌所明,譬如有一類人,修學色界的初禪,從欲界定,經過未到地,到初靜慮。棄捨三種染污的分別。哪三種?貪欲的分別心,和瞋恨的分別心,害人的分別心。有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又,得到初禪以後,繼續修學二禪,就能棄捨初禪的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初禪是有尋有伺地,現在棄捨這種尋思,安住在第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到非非想處定,都叫做無尋無伺定。譬如烏龜,把六個部分收藏在自己殼裏的下面,隱藏起來。修行人減少自己的尋思,不但是惡尋思沒有,連出離的尋思、無恚尋、無害尋,也減去,收攝起來,就是無尋無伺的境界,就像龜能藏他的六個支這樣子。應該知道從二禪以上,乃至到第四禪,乃至到無色界的四空定,都叫做無尋無伺定。


2)彼於此定正安住時,不生愛味。出已成就可愛樂法,調順柔和,易可共住,不惱有智同梵行者。又為智人同梵行者,欣樂共住。又復成就無違諍法。

[]這個修行人,安住在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的時候,正在入定,在定中的時候,對於定裏邊的境界,不生愛染心,叫做無所依止。這是解釋頌中,無所依止。得到二禪以上的人,若出定以後,成就可愛樂的事情,表現出來的相貌令人歡喜。什麼呢?內心裏面很調順,若去觸惱他,他不報復,能夠很調柔,能忍受。柔和,他不觸惱別人,觸惱他,他能忍受,不觸惱人。這樣子就容易在一起住。他不會觸惱有智慧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聖人,和其他的一些同修梵行,同修聖道的人。又有智慧的人,和同修聖道的人,都願意和他在一起住,不厭煩他。又復這個人成就無違諍的這種功德,不會和人家諍論、辯論、衝突,沒有這些事情。這是解釋頌中,不惱他。

《披尋記》六八三頁:出已成就可愛樂法等者:此說成就六種可愛樂法。堪忍他惱,是名調順。易可共住,性不惱他,與諸有同梵行者共住一處,常令歡喜,是名柔和。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二頁)云何六種可愛樂法?謂具慈愍身語意業,是名為三;於諸財物和同受用,是名第四;同戒、同見,是名第五、第六。即此六種可愛樂法,亦名成就無違諍法。〈聞所成地〉中說: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未生違諍,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止息,無鬥無訟,無諍無競。一者、展轉互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財法。(陵本十三卷三十三頁)若六若二,開合不同,然義無異,應可準知。

[]出已成就可愛樂法等者:此說成就六種可愛樂法。別人惱亂他,心裏面能容忍,叫做調順。容易共住,心性從來不惱亂人。與諸有同梵行者共住一處,常令彼此都歡喜,叫做柔和。如〈聲聞地〉說:云何六種可愛樂法?表現出來是有慈愍的道德,發出來的語言,和內心的思想,都是有慈悲心,是名為三可愛樂法。若有什麼財物的時候,和大家共同的受用,這是第四個可愛樂法。同受一種戒,同一個思想,都是諸行無常,無我寂靜的思想,同戒是第五,同見是第六。即此六種可愛樂法,亦名成就無違諍法。〈聞所成地〉中說: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未生違諍,能遮止不生違諍。其已生者,很快的就會停下來。不會彼此相鬥、相衝突;也不會到法庭上辯論。彼此不諍論,不認為有事情值得諍競。哪二法呢?一者、展轉互起慈心,我對你有慈愛的心,你對我也有慈愛的心。二者、平等受用財法,這個財和法都能平等的受用。六種可愛樂法和這二種可愛樂法,是開合的不同。開就是六種,合起來就是二種。裏邊的意義是無差別,應可準知。


3)彼由如是正方便故,於諸聖諦能入現觀,及得漏盡。

[]那位修行人,因為成就四禪八定,為修聖道的前方便,為修聖道的基礎已得到。對於苦、集、滅、道的聖諦,能入現觀,就是很分明的觀察色受想行識,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都是苦,涅槃是寂靜,諸法是無我的,這樣的道理非常的分明,也非常的肯定,能這樣觀察。及得漏儘,是得果,把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都消除,就是滅除一切煩惱,這叫得漏盡。這是解釋頌中,證般涅槃。


4)彼於諸法不由他信,獲得善淨勝智見故,如實了知法真是法,毘柰耶真是毘柰耶。由如是知故,終不依止諸見顛倒,於法謗法,及於非法亦謗非法。終不顯示非法為法,法為非法,非毘柰耶為毘柰耶,或毘柰耶為非毘柰耶。

[]現在解釋頌中,無所誹謗。那位修行人,對於世間一切法的見地,不是聽別人東說西說而有信心。他經過修行,得到又善又淨殊勝的智慧,能見一切法的真實相,從這裏得到信,而不是聽別人說。因為得到善淨勝智見的緣故,能真實的了知苦、集、滅、道真是法,這是解脫苦惱的法。佛所制訂的戒律,真是好的戒律,能滅除一切煩惱,得到聖道。由於這個修行人,成就善淨勝智見故,終不會依止我、我所見、常見、斷見那些顛倒,於法謗法,及於非法亦謗非法。決定不會顯示不合法的事情,說它是合法;決定不會顯示合法的事情,說它是非法。非毗奈耶為毗奈耶,或毗奈耶為非毗奈耶,因為得到善勝智見,所以決不會這樣顛倒。

《披尋記》六八四頁:彼於諸法不由他信等者:謂於諸法由淨智見,如實現證,非緣於他而生信解,是名不由他信。〈攝異門分〉說:善說法者,道理所攝故,任持勝德故。毗奈耶者,隨順一切煩惱滅故。(陵本八十三卷八頁)此中法毗奈耶,應如是知。

[]彼於諸法不由他信等者:經過自己戒、定、慧的修行,證悟諸法實相,所以有他自己的見地,非緣於他而生信解,是名不由他信。〈攝異門分〉說:善說法者,道理所攝故,講苦、集、滅、道的道理所攝故,任持勝德故,叫做善說法。因為學習這樣的佛法,能成就殊勝的功德而不退轉。毗奈耶者,隨順一切煩惱滅。修學聖道能滅一切煩惱,使令身口意清淨,叫做毗奈耶。此中法毗奈耶,應該這樣解釋。

《披尋記》六八四頁:於法謗法等者:如有說言:無有妙行,無有惡行,及無妙行惡行二業果及異熟。於中妙行,說名為法;惡行,說名非法。誹撥俱無,名謗二種。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善說法者,四種擾亂斷對治道。何等名為四種擾亂?一、染不染,尋思擾亂;二、於勝定,愛味擾亂;三、互相違,諍訟擾亂;四、於正道,誹謗擾亂。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善說法者有四種擾亂斷對治道。擾亂,是顛倒的境界,現在能對治這四種擾亂,這種道只有佛法能對治這四種擾亂。哪四種擾亂?一、染不染尋思擾亂,這是如龜藏支於自殼,苾芻善攝意尋思。染污尋思是擾亂,不染污尋思也是擾亂,超越這個境界,就是二禪以上的境界。二、於勝定愛味擾亂,在勝定殊勝的禪定裏面有愛著心,也是擾亂。三、互相違諍訟擾亂,這二是第三句,無所依止不惱他。四、於正道誹謗擾亂,這是解釋第四句,證般涅槃無所謗。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48.雜阿含995

於過去無戀,不希求未來,現在諸法中,處處徧觀察。智者所增長,無奪亦無動。

1)此是造賢善頌。謂如有一,於佛所證法毘奈耶,獲得淨信,以正信心棄捨家法,趣於非家。由五種相,修行梵行令善清淨。謂能捨離居家諸行,無所顧戀,亦不緣彼心生追戀還起染著,是名初相。

[]這是造作賢善的頌,由五種的觀行,使令得解脫,就叫賢善頌。譬如有一類人,於佛所證悟的法和律,得到清淨的信心,因為有信心以後,能使三業清淨,所以叫做淨信。由於有這樣清淨的信心,所以棄捨煩惱的家,往到沒有煩惱,沒有欲的那個地方。由於五個相貌,修行梵行,使令三業究竟清淨。哪五種?第一,能夠捨離家一切的諸行,就是諸欲,能捨這些諸欲,對這些欲都不顧戀。出家以後,也不再緣念彼原來的家,心裏面追戀,還起染著心,不會這樣,這是第一種梵行。為什麼可以?因為來到非家以後,修四念處,心裏面有四念處的正念,常這樣修行的時候,亦不緣彼心生追戀,還起染著。


2)又於現法利養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不生希望,亦不願求當來人天所有諸行,修行梵行,是第二相。

[]又對於現法利養恭敬,不生希望,不執著;未來的時候,和現在同一種類,也還是利養恭敬,不生希望,心裏面不執著。也不願求當來人天的所有富貴,不是因此而修行梵行,是為得聖道,為得涅槃而修行聖道,這是第二個梵行的相貌。

《披尋記》七○六頁:又於現法利養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等者:依現所得利養恭敬心生味著,由味著故,發起未來種種分別思惟,是名現法利養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依此諸行,希求未來還得如是種類利養恭敬,與此相違,名不希求未來。


3)又於現在五取蘊攝色等諸法,及彼安立,能正觀察。又於現法及當來世諸身惡行及惡果報,謂我於身不應發起所有惡行,廣說如經。乃至應斷身諸惡行,修身善行。語意善行,當知亦爾。又於色等諸蘊,能隨觀察去來今世,皆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由無我故,於彼一切不執我所,乃至於彼不執為我。如是如實正慧觀察,是第三相。

[]第三個梵行的相貌,對於現在的五取蘊所攝色受想行識,依彼五蘊而宣說四念處,等,依據佛所安立的法門,觀察色受想行識,是苦、空、無常、無我。修四念處,對於一切的名聞利養,才能夠無所顧戀,心裏面不執著。又這一位出家人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及將來,身體所做的惡行,及惡果報,了知:我不應該做有罪過的事情。廣說如經。乃至應斷身諸惡行,修身善行,這個修行人能作如是觀。現法、當來世的語行、意行,若做惡行,也會有惡果報。所以,現在對我的語、意,不應該發起所有的惡行,能有這樣的智慧觀察。又觀察色受想行識,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這三世的五蘊都是無常,都是有變動。無常故苦,因為不長久,就是苦惱。未有而有,叫做無常;有已還滅,也叫做無常。沒有苦,忽然間有苦,所以叫做無常故苦。有已還滅,有滿意的事情,忽然間滅,也是無常,也是苦。壞苦、苦苦,行苦,都是無常。苦故無我,苦是逼迫性,不願意苦也得受,不得自在,表示沒有我。由無我故,於彼一切不執我所,所以樂不執著我所,苦也不執著我所,無我、無我所。乃至於彼不執為我。不執我所,也不執有我,觀一切法,由無常觀到無我。如是如實正慧觀察,這是第三個梵行的相貌。

《披尋記》七○六頁:又於現在五取蘊攝色等諸法等者:如《集論》說:何故名取蘊?以取合故,名為取蘊。何等為取?謂諸蘊中所有欲貪。又說:變現相是色相,領納相是受相,搆了相是想相,造作相是行相,了別相是識相。又復廣說建立色蘊,乃至建立識蘊。(《集論》一卷一頁二頁三行)此中諸義,隨應當知。由是於諸法中能正觀察。

[]又於現在五取蘊攝色等諸法等者:如《集論》說:何故名取蘊?以取合故,名為取蘊。什麼叫做取?謂諸蘊中所有欲貪,就叫做取。又說:變現相是色相,領納相是受相,搆了相是想相,造作相是行相,了別相是識相。又復廣說建立色蘊,乃至建立識蘊。此中諸義,隨《集論》上所解釋的應該知道。由是於諸法中能正觀察。


4)又依初法毘鉢舍那,諸根成熟,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於當來世通達增長,非諸王等所能劫奪,是第四相。

[]又,前邊修四念處,修無常觀,修無我觀,由外凡進入到內凡。現在,由內凡進入到見道。見道,初果須陀洹,就是初開始見到緣起法,所修的毗缽舍那觀。在內凡的時候,信、進、念、定、慧成熟,或者福德、智慧兩種資糧都成熟、圓滿。一剎那以後,到初果,通達無我義,繼續增長無我的智慧。得到聖道以後,也不是國王,也不是土匪,能夠奪你的聖道,這是第四個梵行相。

《披尋記》七○七頁:又依初法毗缽舍那等者:謂住現法能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諸所有智,是名初法毗缽舍那。

[]又依初法毗缽舍那等者:現在努力修行,現在這個生命體上,就能夠入於見道位。正性,就是無我我所,是清淨無漏的境界。離生,遠離一切煩惱。這樣的人諸所有的智慧,是名初法毗缽舍那。


5)又依第二法毘鉢舍那,於現法中涅槃功德能善增長,非諸煩惱及隨煩惱所能傾動,是第五相。由此五相,修行梵行,令善清淨。若依如是一日一夜亦為賢善,第一賢善。當知超度此餘一切所有梵行。

[]又依第二法毗缽舍那。第二法就是見道以後,繼續修四念處觀的時候,叫第二法毗缽舍那。能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就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這是現法的涅槃功德。這樣智慧的觀察,能夠善巧方便的努力修行,繼續的增長,就得阿羅漢果。已經得阿羅漢,所有貪瞋癡根本的煩惱,及隨煩惱都不能動搖,這是第五個梵行的相貌。由此五相,修行梵行,使令心由惡而善,由染污而清淨,得聖道,得阿羅漢果。若是一個佛教徒,能依據、能隨順這樣的五種梵行相來修行,就是只有一日一夜,這個人就是賢善,而且是最殊勝的賢善。當知這樣賢善的境界,能超越此佛法以外的所有梵行。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於善說法毘柰耶中所修梵行,於一切相皆善清淨,不與他共。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在佛法裏邊的法與律中所修的梵行,於一切色受想行識相,心裏面都是不受一切法,得到聖人清淨的境界,不與外道共有。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49.雜阿含483

又喜、樂、捨,劣、中、勝品,謂在欲界,及四靜慮,如其所應,當知其相。又在第四靜慮地捨,一切過患皆遠離故,名善清淨。若此上捨,復可立為勝無愛味。T30,852b


1.初禪

復次,此中離欲者,欲有二種,一者、煩惱欲,二者、事欲。離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離惡不善法者,煩惱欲因所生種種惡不善法,即身惡行、語惡行等,持杖持刀,鬥訟諍競,諂誑詐偽,起妄語等,由斷彼故,說名為離惡不善法。有尋有伺者,由於尋伺未見過失,自地猶有對治欲界諸善尋伺,是故說名有尋有伺。所言離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離生。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及於喜中未見過失,一切麁重已除遣故,及已獲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故,說名喜樂。所言初者,謂從欲界最初上進,創首獲得,依順次數,說名為初。言靜慮者,於一所緣,繫念寂靜,正審思慮,故名靜慮。言具足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果作意故。言安住者,謂於後時由所修習多成辦故,得隨所樂,得無艱難,得無梗澁,於靜慮定,其心晝夜能正隨順、趣向、臨入,隨所欲樂,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故名安住。

[]1)復次,這裡邊,欲界的人對於欲是不容易離的,但是有善根的人就把欲放棄。

a)但是欲究竟是怎麼回事?欲有二種不同,一者、煩惱欲,二者、事欲。什麼是煩惱欲?就是我們心裡面的欲,心裡面有愛、有貪是煩惱欲。什麼是事欲?就是色聲香味觸,煩惱欲活動出來,有色聲香味觸可欲。若只限於內心叫做煩惱欲,如果有行動,就叫做事欲。事欲當然就是有色聲香味觸這種境界。

b)什麼是離?放棄這個欲也是有二種。一者、相應離,二者、境界離。什麼是相應離?就是你的煩惱欲。因為心是潔白,也不是善也不是惡,是無記性;但是貪心出來,這個無記性的心和貪在一起合作,叫作相應。現在與心相應的這個煩惱若棄捨,叫相應離,這是從心裡面離欲。什麼是境界離?沒有色聲香味觸這件事,就是沒有欲的行動。

2)什麼是離惡不善法?就是內心裡面的煩惱欲,以此為因所生出來的種種的惡不善法,就是十不善道。煩惱欲是能生,種種惡不善法是所生。能生的是因,它是個主要的動力,有這件事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的惡不善法現出來。是什麼呢?就是生命體表現出來的殺、盜這些種種傷害人、傷害自己的行為。語言上說很多不合道理的語言,就是四種過失等。什麼叫做身惡行呢?就是拿著杖、或者拿著刀,就要傷害對方這些事情。鬥訟,就是兩方面有戰鬥起來,訟者諍訟,這也可以說是通於身、口。諍競,就是語言上大家鬥爭起來。諂誑詐偽,或者表現出來的語言,不是拿刀杖,但是諂媚、諂曲、欺誑,這些欺詐、虛妄的這些事情。這樣發起這些虛偽的語言,這就是語惡行。什麼叫做離惡不善法?就是佛教徒相信佛法,知道有凡夫、有聖人,不願意做凡夫,想要做聖人,那就叫遠離,把這些惡法都斷滅;這叫做離惡不善法。

3)什麼是有尋有伺?就是不高興在欲界裡生活,想要到初禪生活,這個人成功。成功之後,內心裡面怎麼回事呢?內心裡面有尋伺。這個人內心裡面有欲,用尋伺來破除內心的欲,所以一定要用這個尋伺,不知道尋伺也有過失的。這時候因為有欲界的欲的敵人,不可以不用善的尋伺來滅除欲界的染污的尋伺。在初禪的自地,內心裡面還有對治,就是滅除欲界染污尋伺的諸善尋伺,就是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用這樣的善尋伺滅除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所以說初禪是有尋伺。

4)什麼叫做離?就是這位禪師最初學習了相作意、然後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遠離作意是斷除上品煩惱,攝樂作意斷除中品煩惱,觀察作意斷除增上慢煩惱,加行究竟作意斷除下品煩惱;把欲界的煩惱分成三品,這三品煩惱完全消滅,就叫做離。

5)什麼叫做生?以奢摩他為因,以毘婆奢那為緣,或者以毘婆奢那為因,以奢摩他為緣,就是止觀。止觀到這時候成功,沒有第三法參雜在裡頭,沒有間隔,就生出來所成就的功德,叫無間所生。因離而有生,所以叫離生。

6)什麼叫做喜樂?就是已經成就所希求的果,他希求得初禪,初禪成就,心裡歡喜。這個時候,對於這個喜,沒有看見它的過失。有欣有喜,欣就是喜,欣是逐漸的生起來歡喜。因為逐漸的修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功夫逐漸增長,就把煩惱逐漸的消除;喜也因此而逐漸的生出來。喜就是因為把欲煩惱的麤重已經破除,煩惱一破除,生理上、心理上就有變化,就是感覺到快樂。已經得到廣大的輕安,周遍身體乃至沒有一個汗毛孔不快樂、不喜樂,身也調暢、心也調暢。若是得到身心調暢,廣大輕安的奢摩他,這個時候有堪能,有修學聖道的能力,辦事情能力也強起來,很多的能力都現出來,這就叫作喜樂。就是他本身得定心裡面喜,有堪能心裡面也是有喜。

7)什麼叫做初靜慮?什麼是初?就是欲界的人有很多苦惱,很容易接受佛教,多數是在欲界裡面栽培善根,所以就是從欲界。最初上進,在欲界這個時候求上進;這個人感覺欲是苦,為欲所害,才知道欲是苦。想要棄捨欲,要修禪定,這個時候修成功,最初得到的這個就是初禪。根據一、二、三、四的次第來計算數目,叫做初。這個靜慮在次第的排列上它是初。什麼是靜慮?就是在所緣境上,繫念寂靜。怎麼樣安住在所緣境上呢?繫念,念就是把所緣境顯現在心裡面,叫作念。念和所緣境的情況,說個譬喻就是繫,就是這兩件事情綁在一塊叫做繫;現在我們的心和所緣境用這個念就是個繩子,把它綁在一起,這叫作繫念。安住在所緣的時候,不要有其他的妄想叫寂靜,就是奢摩他。正審思慮,這就是毘缽舍那;這時候還要努力地思慮、觀察,要想欲界是不淨,初靜慮是非常微妙、非常安樂。故名靜慮,就是止觀。

8)什麼叫做具足?具足就是圓滿,所應該有的都有,就是從了相作意,到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初禪的境界圓滿,所以就叫做具足,具足作意故。

9)什麼叫做安住?就是初開始得初禪的時候,還是不圓滿,要繼續練習入、住、出;訓練久了,所有很多的功德都成就。得隨所樂,成就你所歡喜的這個境界,要入禪就入禪,要出禪定就出禪定,要安住在禪定裡就安住在禪定,能隨意自在。得無艱難。入、住、出都不感覺困難。得無梗澀,就是沒有障礙,要這樣就這樣。對初禪的靜慮這個三摩地的定,這個禪師的內心不管是白天是夜間,能夠沒有錯誤的隨順這個禪、趣向這個禪、臨入這個禪。隨你自己的歡喜,想要入禪定八個鐘頭,就能在禪定裡安住八個小時;我要十二小時;要二十四小時,都隨你的歡喜。我要二十四小時住在禪定裡面;我要住禪二天、三天、四天,乃至到七天入定在禪定裡邊,就能這樣,叫作安住。


2.第二禪

復次,於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繫念安住;於諸怱務所行境界,能正遠離;於不怱務所行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靜、極寂靜轉,是故說言尋伺寂靜故,內等淨故。又彼即於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超過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無間缺位,是故說言心一趣故。無尋無伺者,一切尋伺悉皆斷故。所言定者,謂已獲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所言生者,由此為因、由此為緣,無間所生,故名定生。言喜樂者,謂已獲得所希求義。又於喜中未見過失,有欣有喜,一切尋伺初靜慮地諸煩惱品所有麁重皆遠離故,能對治彼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所隨逐,故名有喜樂。依順次數,此為第二。如是一切如前應知。

[]1)這位禪師又發覺尋伺是有過失的,原來用尋伺的方法成就初禪,成就初禪以後,

a)就感覺初禪這個尋伺是不太好、也有問題。要棄捨這個尋伺,能棄捨它。對於二禪沒有尋伺的境界,這個三摩地的定那個相貌繫念安住。要怎麼樣棄捨有尋有伺的三摩地?就是於無尋無伺的三摩地相繫念安住。

b)於諸怱務所行境界,就是尋。所行境界,就是修不淨觀。能正遠離,把這個怱務的境界棄捨,不要再那樣修不淨觀。於不怱務所行境界,就是沒有尋的境界,心裡面安住在那裡。這也就包括伺,徐歷行境也能正遠離,於伺的境界棄捨之後,沒有伺的境界,安住其心。一味寂靜,極寂靜轉,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心裡面感覺到很寂靜。到初禪、到二禪的境界,那是更寂靜,所以這叫做尋伺寂靜故,是內等淨故。

c)什麼是內等淨?為對治尋伺,攝念正知,於自內體其心捨住,遠離尋伺塵濁法故。如顯揚說,由內體遍淨,得內等淨名。成就初禪的這個人,現在不高興這個尋伺,要對治這個尋伺,要滅除這個尋伺,怎麼辦呢?

c1)攝念正知,攝念,就是不修尋伺觀,不修不淨觀,把心收回來念無尋無伺的境界,這叫念。正知,初開始修的時候,有時候一失念,尋伺又出來,你要知道,再把心收回來,安住在無尋無伺的境界。

c2)於自內體其心捨住,就是在內裡面的奢摩他那裡,你的心就棄捨尋伺,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叫作捨住。

c3)遠離尋伺塵濁法,內等,就是內心裡面寂靜住。怎麼叫做淨?就是遠離尋伺塵濁法故,尋伺到那個時候是個污染的東西,不是個清淨的東西。由未到地定到初禪的時候,尋伺是清淨法;因為對欲界的欲來說,這個尋伺是個寶貝,它能棄捨欲。若是由初禪到二禪的時候,二禪的境界超過初禪,初禪的尋伺就變成污染。所以,淨就是內心的寂靜中沒有尋伺的污染,所以叫內等淨。

c4)如顯揚說,由內體遍淨,得內等淨名。這是顯揚論說,由於內裡面那個心完全是清淨,就是完全沒有尋伺,叫作得內等淨的名稱。

2)什麼叫做心一趣?又初禪那個人,想要進步到二禪,即於這個二禪的無尋無伺三摩地中,串修習故,串就是連續不斷,繼續地努力修禪。因為常常地學習無尋無伺定,從開始學習到成功中間這一段裡邊,有的時候尋伺有間缺位,超過尋伺就是無尋無伺,但是有的時候又有尋伺,就是超過尋伺有間缺。到了能正獲得無間缺位,就是完全沒有尋伺,一入定就完全沒有尋伺,就是沒有尋伺間雜在裡邊,無尋無伺沒有缺少。心裡面是唯一的清淨的境界,沒有尋伺的間雜,只是無尋無伺,所以叫心一趣。

3)什麼叫做無尋無伺?所有的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都息滅。

4)什麼叫做定生喜樂?

a)什麼叫做定?由初禪到二禪也是七種作意,現在已經到達加行究竟作意,到這個時候,就是決定是把初禪的尋伺消滅。如果內心裡面還有尋伺的話,不能稱之為二禪,無尋無伺定。

b)什麼叫做生?由加行究竟作意的因緣,沒有其他的間隔,又生出來一種功德,叫作定生,就是由定而生。

c)什麼叫做喜樂?就是已獲得所希求的二禪。而二禪的這位禪師,對於喜的境界裡邊沒有看見過失,不知道喜也有過失的,他還不知道。所以,心裡面有欣有喜。這個時候初禪的所有的尋伺,就是初靜慮地。諸煩惱品,站在二禪的立場說,初禪的尋伺是煩惱品,這個煩惱也有麤重,就是令你心亂;本來是名之為定,但在二禪就認為那是亂、那是麤重。皆遠離故,把這個尋伺、亂的境界遠離。能對治彼尋伺的二禪的心一境性,是廣大的輕安;二禪的輕安要比初禪的輕安還是廣大。身心也是調柔的,不是那麼粗暴、剛強。那個時候的堪能性更強大,一念清淨心有堪能樂的隨逐,有喜樂的隨逐,這叫做有喜樂。

5)隨順這個次第去數,這個靜慮是屬於第二的。安住、具足,這些如前面初禪已經解釋,這裡不說。


3.第三禪

復次,彼於喜相深見過失,是故說言於喜離欲。又於爾時,遠離二種亂心災患,能於離喜第三靜慮攝持其心。第二靜慮已離尋伺,今於此中,復離於喜,是故說言安住於捨。如是二法能擾亂心,障無間捨。初靜慮中有尋伺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第二靜慮由有喜故,令無間捨不自在轉。是故此捨,初二靜慮說名無有。由是因緣,修靜慮者,第三靜慮方名有捨。由有捨故,如如安住所有正念,如是如是彼喜俱行想及作意不復現行。若復於此第三靜慮不善修故,或時失念,彼喜俱行想及作意時復現行,尋即速疾以慧通達,能正了知,隨所生起能不忍受,方便棄捨、除遣、變吐,心住上捨,是故說有正念、正知。

[]1)這個成就二禪的禪師,常常在初禪、二禪裡面訓練,在這裡面入定、住定、出定這麼訓練,久了知道喜有過失,所以要棄捨喜,對喜沒有歡喜心,叫作離喜。

2)

a)又,由二禪進修三禪的這個人,在那個時候,遠離二種亂心的災患,一個苦住增上和壽命短促這些事情;另外,這個初禪有火災、二禪有水災。內心裡面有喜,就有二種災患,一個是內心的災患,一個是外面的災患。內裡面的災患,苦住增上、壽命短促。外面災患就是水災,火、水、風。能於離喜的第三靜慮,第三靜慮就把喜棄捨。攝持其心,就是攝持自己的心叫它不要喜,用定的力量控制自己內心不喜。第二靜慮的時候已經遠離初禪的尋伺的災患。今於第三禪裡邊,復離第二禪的喜。是故說言安住於捨。現在三禪對初禪來說,棄捨初禪的尋伺;對二禪來說,棄捨二禪的喜。所以,遠離二種亂心災患,也可以說,尋伺是一種,喜是一種。

b)這二種法,尋伺是一法、喜是一法,能擾亂你的心,使令你不成就無間斷的捨。初靜慮也有心一境性,也有捨;但是那個捨為尋伺的動亂,使令它受到干擾,不能自在的成就。第二靜慮也有無間捨,但是為喜所動亂,這個無間捨不能自在的現前。所以這第三禪這裡,棄捨初禪和二禪那二個災患,所以叫作無有,沒有尋伺也沒有喜。由這個因緣,就是棄捨尋伺、棄捨喜,所以修禪定的這個人,得第三禪,才叫作有捨。

3)正念

由於第三禪的這位禪師,有這個捨的功夫,所以,如是如是安住在第三禪裡面所有的正念,就是沒有尋伺也沒有喜的正念。這樣、這樣,彼二禪的喜俱行的想,就是想和喜是同時,他們兩個在一起活動所以叫喜俱行想。及喜的作意;喜的現前、想的現前要有作意心所,由作意心所才引出來這個喜的現前、引出來想的現前。喜和想和作意不復現行,由於正念的力量,使令他們不再出現,所以就叫做捨、正念、正知。

問:念和正知和捨一切處有,連欲界定,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都有這個境界;什麼原因初靜慮等不說有念、有正知、有捨呢?回答:初靜慮是怎麼成就?是由尋伺為門而成就,就是由修不淨觀才成就初禪,才引發初禪;雖然是有念、正知、捨,但是不說;因為被尋伺擾亂,它那個相不明顯所以不說。第二靜慮裡邊,有踴躍自體的喜,喜就有動亂相之所作業,所以念、正知、捨被這個喜所纏覆。就是用內等淨的名字顯示那裡面有念、有正知、捨;不明白地標示出來念、正知、捨的名稱。第三靜慮中,把初禪、二禪的煩惱都棄捨,就把念、正知、捨的相顯示出來。所以經中說:這個喜令你有貪,你歡喜於喜。而三禪把二禪的喜貪棄捨。所以,第三靜慮名有捨義,及彼初二靜慮名無捨義。

4)正知

若由二禪進修第三禪的這個人,又對於此第三靜慮,修得不是那麼善巧,修的相貌不那麼理想。怎麼叫做不善修呢?有的時候失掉念,失掉無喜,無喜就是念。現在失掉無喜的念,彼那個喜和喜俱行的想、和喜俱行的作意,又活動出來,心裡面又有喜,又有喜想及作意。他要立刻地、很快地以慧通達,他有正知的智慧通達,我現在錯誤了,能知道我現在心裡有喜是不對的。隨所生起的喜,但不接受這個喜。用念的方便,就是把這個喜驅逐出去,棄捨它、除遣它、變吐,這時候內心裡面安住在最高上的捨的境界,這是超過初禪和二禪的境界,所以叫上捨。所以第三禪,說有正念、有正知、有捨。


彼於爾時,住如是捨、正念、正知,親近、修習、多修習故,令心踊躍俱行喜受,便得除滅。離喜寂靜、最極寂靜,與喜相違心受生起。彼於爾時,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第三靜慮已下諸地,無如是樂及無間捨。第三靜慮已上諸地,此無間捨,雖復可得而無有樂,下地樂捨俱無有故,上地有捨而無樂故,是故說言於是處所,謂第三靜慮。諸聖宣說,謂依於此已得安住補特伽羅,具足捨、念及以正知,住身受樂,第三靜慮具足安住。言諸聖者,謂佛世尊及佛弟子。

[]1)那個第三禪的禪師,到那個時候,內心安住在捨的境界,安住在正念、正知的境界。親近捨、正念、正知,修習而又多修習,就是精進地這樣用功。就使令心踴躍的這個動的境界的喜,喜的感覺便得除滅,就把它究竟地驅逐。心裡面沒有喜的動亂,心裡面很寂靜,是最極寂靜。和動亂的喜是相違背,這個時候是寂靜、極寂靜的境界,這樣的感覺現出來。那個第三禪的禪師,到這個時候,色身和意身,色身就是這個生理的身體,這生理的身體和這了別性的意身,這兩個都叫做身。領納受樂,他能領受一個樂,另外還有輕安樂。是故說言有身受樂。什麼是離喜寂靜?表示他的樂受是最殊勝的、最微妙的、普遍到他身心都現前這種樂。初靜慮和第二靜慮都是有喜,心裡有動亂的喜,他的心是沒有樂受。現在第三禪的人是有的。所以說第三禪是離開喜,心裡面得寂靜、最極寂靜的境界,與喜相違心受生起。什麼是有身受樂?如是樂受由依阿賴耶識及彼轉識相應俱轉,是故說言色身意身領納受樂及輕安樂。這個時候,他前五識是不動,所以說轉識,就是第六識。相應俱轉,這時候是阿賴耶識和意識他們互相和合地現前。這樣說色身受樂和意身受樂,就是分出來兩種樂;一個是身受樂,一個是輕安樂。輕安樂就是意,身受樂就是阿賴耶識。這個時候說身,不是眼耳鼻舌身那個身,是指阿賴耶識。

2)第三靜慮已下諸地,就是初靜慮、第二靜慮,沒有第三禪這個樂,也沒有第三禪的這個捨;這個樂和捨,初禪、二禪都沒有。第三靜慮已上諸地,就是第四靜慮,無色界四空定,雖然有這樣的無間捨,但是第三禪的樂他們沒有;他們有捨而沒有樂。下邊初禪、二禪的捨和樂都沒有,上地有捨而無樂故,所以經上佛就說:在這個處所有殊勝的樂。和上面的第四禪也不同,和下面的初禪、二禪也不同。對於第三靜慮的樂,這些佛教的聖人,佛和佛弟子就是這樣說:這個已得第三禪安住的人,具足捨、具足念、具足正知、還有身受樂,這個人具足的安住在第三靜慮。

3)什麼是諸聖?就是佛世尊及佛弟子。


4.第四禪

復次,此中對治種類勢相似故,略不宣說樂斷對治,但說對治所作樂斷。何等名為此中對治?所謂捨念及以正知。由即於此數修習故,便能棄捨令不出離第三靜慮第三靜慮地中勝樂,是故說言由樂斷故。修靜慮者,即於爾時,所有苦樂皆得超越。由是因緣,若先所斷、若今所斷,總集說言樂斷、苦斷,先喜、憂沒。謂入第四靜慮定時,樂受斷故;入第二靜慮定時,苦受斷故;入第三靜慮定時,喜受沒故;入初靜慮定時,憂受沒故。今於此中,且約苦、樂二受斷故,說有所餘非苦樂受,是故說言彼於爾時不苦、不樂。從初靜慮一切下地災患已斷,謂尋、伺、喜、樂、入息、出息,由彼斷故,此中捨念清淨、鮮白。由是因緣正入第四靜慮定時,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是故說言捨念清淨。第四等言,如前所說初靜慮等,應知其相。

[]1)復次,在第四禪裡邊對治種類,又不高興第三禪的樂,安住在第三禪的這個禪師又不高興這個樂,想要進修第四禪,就是要把這個樂對治,要把它消滅。對治這個種類的,就是這個樂;這個樂和前面的喜不同類,和尋伺也不同類。相似故,能對治這個樂的那個力量是相似的,第四禪和第三禪能對治的方法是相似,也是有捨、有念、有正知。所以第四禪裡邊說的簡略,就不像第三禪裡面說的那麼詳細,不宣說樂斷對治,但說對治所作樂斷,只是說用念、正知、捨的方法滅除這個樂。就是這個對治的方法所做的事情,就是把三禪的樂消滅。或是這樣解說對治種類勢相似,於第四靜慮地中非不具足捨念及與正知,也是具足。這個捨念正知,與第三靜慮的捨念正知的種類那個勢用是相似。所以經中就把捨念正知簡略地說。但說彼所對治樂斷這件事;怎麼能夠對治出去第三禪裡面的樂呢?還是用捨、念、正知。

2)第四禪裡邊用什麼方法來對治這個樂呢?所謂捨、念、及以正知,就是和三禪一樣,也是用這個方法。第三禪的這個禪師,就在禪定裡面數數地修習這個捨、修習這個念、修習正知故。久了,便能棄捨,就把這個樂棄捨。這個樂是什麼東西呢?叫你不出離第三靜慮,這個樂能把你綁住,你不願意出離第三靜慮。誰令你不出離第三靜慮呢?第三靜慮地中勝樂叫你不出離。說凡夫得到這個定很難出來,唯有聖人得這個定還容易解脫。所以就說樂斷,把第三禪的樂消滅。

3)修學禪定已經成就色界第四禪的這位修行人,在成就色界第四禪的時候,所有的苦、所有的樂皆得超越,完全都解脫;不為苦所困、也不為樂所困,他都是在不苦不樂的境界裡面安閒自在。

4)由於他成就色界第四禪,先是成就初禪,而後才是二禪,而後三禪,然後才可以到四禪。若先所斷,就在成就第四靜慮之前所斷掉、所息滅。若今所斷,成就四禪的時候,才消滅。以前所斷的、現在所斷的,總合起來說,是樂也斷,苦也斷,以前的喜、以前的憂都沒有。

5)

a)已經入第四禪的人,這個時候,他的樂受才沒有。因為成就第三禪的時候,是有樂,但是久了,就厭這個樂,所以再繼續修定,就把這個樂斷。

b)入第二靜慮定的時候,苦受是斷;是什麼苦受呢?譬如大火所燒,得初禪的人還是受不了,還是苦。若風一直吹他,他也受不;或者他常在那兒立在那裡,也辛苦,就是有很多的這些事情也令他有苦惱的覺受。但是進入到第二靜慮定的時候,這個苦沒有。或者是定力能把苦排除出去。或者是他能夠攝心不亂,入在第二禪裡面,這個苦受就不干擾他。但是在三摩呬多地說,得初靜慮的時候,這個苦受還沒有斷,但是不現行,雖然還沒解脫苦但是沒有這種苦惱來困擾他。

c)進一步成就第三靜慮的時候,歡喜的覺受沒有,他不生歡喜心;他有定力,內心的活動,自己能作得主,能到這樣境界。

d)由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的時候,憂惱這種感覺沒有,不憂愁。有欲他就有憂,如我歡喜這個欲,我歡喜暖,我歡喜健康,很多的歡喜,我要求我所歡喜,求而不能得,心裡面就憂;求得以後又怕失掉,也是憂;真是失掉這都是憂。得初禪的時候,因為對欲界的欲沒有,所以因欲界的欲而引起的憂通通沒有。

e)第四靜慮,在色界四種靜慮它是最邊,也就是最高的這個禪定。苦樂憂喜捨這五種受,這五種受都是很有力量,所以叫做根。第四禪的這個人,唯除掉捨根還存在,所剩餘的苦、樂、憂、喜皆已出離,都解脫,也沒有苦、也沒有樂、也沒有憂、也沒有喜。是故於此合在一起來說明。沒有樂、沒有苦、沒有喜、沒有這些受,還是有先後的差別的。於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離樂根。

6)第四禪的人,沒有樂、也沒有苦、也沒有憂,現在的內心是什麼樣子呢?現在處在第四禪的人,姑且按照他內心裡面也沒有苦受、也沒有樂受,這兩受都斷滅,就是剩下來也不苦、也不樂這種清淨的境界。所以說那個禪師在第四禪的時候,他內心的覺受就是不苦不樂。

7)在第四靜慮的下邊,就是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一切的下地所有的災患,在第四禪的人都沒有。什麼災患呢?就是尋、伺、喜、樂、入息、出息這是災患;初禪有尋伺,第二禪有喜,第三禪有樂,有入出息;到第四禪的時候,這些事情通通沒有。由於那個禪師到第四禪的時候,斷尋、伺、喜、樂、入息、出息,所以這個時候這個第四禪的人捨念清淨鮮白,棄捨那麼多的災患。尋、伺、喜、樂、入息、出息是內裡邊的災患,所以外邊的災患就是火、水、風;初禪有火災,二禪有水災,三禪還有風災。風災這個事情是破壞他的依報;譬如說初禪天有廣大的世界、有廣大的宮殿,這個禪師在那裡住,但是壽命到就死掉,那個世界還在,等到火災來,就把宮殿都燒。第四禪的人也有廣大的世界和宮殿,但是第四禪的人壽命到,宮殿也隨著沒,所以在四禪沒有什麼災難,沒有水、火、風的災難;內裡邊沒有尋、伺、喜、樂、入息、出息,外邊也沒有水、火、風的災難。捨,就是棄捨這些災難,心裡面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念,心裡面明明了了不散亂,記憶力明了現前。心裡面清淨,沒有這些尋、伺、喜、樂、入出息這些事情。鮮白,就是清潔。鮮白是形容清淨。

8)由於前面它沒有這麼多的災患的關係,所以,正入第四靜慮定的時候,心裡面安住無動;有尋伺也是動,有喜也是動,有樂也是動,有入出息也是動;現在都沒有,就是完全寂靜住,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是故說言捨念清淨。

9)第四等言,就是第四靜慮具足安住這些話,像前面文解釋,為什麼是初靜慮?為什麼叫具足?什麼叫安住?看那兒就知道。


5.空無邊處

復次,以於虛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顯色想,由不顯現故,及厭離欲故,皆能超越,是故說言色想出過故。由不顯現,超越彼想以為因故,所有種種眾多品類,因諸顯色和合積集,有障礙想皆得除遣,是故說言有對想滅沒故。由遠離彼想以為因故,所有於彼種種聚中差別想轉,謂飲食、瓶、衣、乘、莊嚴具、城舍、軍園、山林等想,於是一切不作意轉,是故說言種種想不作意故。除遣如是有色、有對種種想已,起無邊相虛空勝解,是故說言入無邊空。由已超過近分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空無邊處具足安住。當知此中,依於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緣虛空。若已得入上根本定,亦緣虛空,亦緣自地所有諸蘊。又近分中,亦緣下地所有諸蘊。

[]1)復次,對於這個色不高興,在禪定裡面觀想這個虛空,起勝解故。所有青黃赤白等相應的顯色想,因為思惟虛空的時候,這些色的這些想就不會出現,內心裡面就沒有這個想。及厭離欲故,這個禪師不高興這個色,厭離這個色,於色沒有欲。因為對虛空起勝解的關係,對於這些色想都能解脫,所以經上說,這個禪師色的想解脫。成就空無邊處定的人,入空無邊處定的時候,猶如虛空這樣、不感覺到有身體;但是別人看他身體還在,只是內心裡面沒有色想,那個果報還不可以變動。所以,現在說到出離,是出離內心的色想,內心的分別。

2)前面說有色想,是約眼識和第六意識說;現在說有對想,當然是眼識所見色也包括在內,但是耳、鼻、舌、身,所有的色法都叫有對想。由於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邊做如是觀的時候,於虛空起勝解的關係,這些色想不顯現,沒有色想,就是內心裡面一切色都沒有。在禪定裡邊這一切色都沒有,乃至山河大地的色、內身的色都不顯現。在內心裡面超越色的想,解脫色的想。以此為因,就會出現一件事:所有種種眾多品類因諸顯色和合積集有障礙想皆得除遣。所有的種種的眾多的品類,花草樹木、房廊屋舍乃至身體,各式各樣的品類。這些也就是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這些色和合在一起,積集而有,都是有障礙,只要是色它有質礙。皆得除遣,也就都解脫,因為前面已經成就不顯現、超越彼,有這個力量,所有這麼多的色都沒有障礙,都除遣這一切障礙。是故說言有對想滅沒故,有對想沒有。

3)由於前面色想出過故、有對想滅沒故,這些就是遠離彼想。以此為因故,所有於彼種種聚中差別想轉,就是各式各樣的色集聚在一起所成就的這些色法,各式各樣的差別想;甚麼差別想轉呢?這是米、這是麵;這是瓶;這是衣;這是乘、就是車;這是莊嚴具;這是城;這是舍;這是軍;這是園;這是山;這是林等想。現在這位禪師,在這一切法他心裡都不分別,沒有這些想,都不現前。所以經上說種種想都不作意。

4)色界第四禪的這位禪師,在定裡邊除遣這麼多的有色想、有對想、種種想已成功,把這三種想都滅,這時候現起空無邊處想,都是虛空、只是虛空而已,而這個虛空也就是他的內心的一個勝解,就是有力量的一個認識,就是這麼一個境界。但這是在定中的時候,是這樣完全是空的境界,而沒有山河大地、眼耳鼻舌的這些事情。所以說這個色界第四禪的禪師,超越色界第四禪,進一步到空無邊處定。

5)我們從欲界定向前修也會得到色界初禪的近分定,近分定就是未到地定,這個定是接近色界初禪;若成就色界初禪就是根本定。成就有尋有伺定,進一步成就無尋唯伺定,再進一步成就無尋無伺定;中間的無尋唯伺定叫中間禪。只有初禪這個地方有這麼一個中間禪,但是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空無邊處定以後再也不設中間禪,只有近分定和根本定。由於色界第四禪的這個禪師,修無色界空無邊處定的時候,這時候的功夫超過近分定,是甚麼定呢?七種作意裡邊,由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這六種作意都是近分定,到第七個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初禪。而現在由色界第四靜慮到空無邊處定也一樣有這七種作意;有這七種作意的時候,超過近分定,就是超越了相作意,乃至到加行究竟作意,超過前六種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就是得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叫做根本定,叫做加行究竟果作意定,就是成功。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說這個禪師是由色界第四禪進入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具足安住。

6)應該知道在修學無色界空無邊處定的裡邊,依於近分定,乃至到未入上根本定,對初禪來說二禪就是上,對二禪來說三禪就是上,展轉都是上;現在是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定叫作上。未入上根本定的時候,在近分定的時候,思惟虛空廣大無邊,就是唯緣虛空,不觀察其他的事情。若是這位禪師已經修空無邊處定成功,進入到、契入到空無邊處定的根本定,這個時候的所緣境是甚麼?也是緣虛空,也能夠觀察他本身的境界;他本身的境界是什麼?這個時候他不見自己有身體,他見他還有受、想、行、識四蘊。又在近分定中,也緣下地,空無邊處定的下地就是色界四禪,他也緣他們的諸蘊,五蘊都具足,這是說他的所緣境的不同。


6.識無邊處

復次,若由此識於無邊空發起勝解,當知此識無邊空相勝解相應。若有欲入識無邊處,先捨虛空無邊處想,即於彼識,次起無邊行相勝解。爾時超過近分根本空無邊處,是故說言超過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由彼超過識無邊處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上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識無邊處具足安住。

[]1)復次,在修空無邊處定的時候,一定要憑藉你的內心,就是與定相應的那個識,於無邊無際的虛空發起勝解,就是一直地觀想這個虛空,而觀察的這種智慧、這個分別心,觀察虛空這個力量不可移轉,這叫勝解。應該知道這個識,能觀的識與無邊的空相勝解,是相應、是和合。無邊空是定的所緣境,這個無邊空不會自然現前的,是由內心的識,就是勝解的力量把無邊無際的虛空現前;這勝解是誰?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心所法。所以這個時候就知道,這個所緣境空無邊處,還有一個能緣的心也是無邊的。

2)若有成就無色界空無邊處定這個人,現在又不高興以虛空為所緣境,要把虛空這個所緣境棄捨,反過來觀察自己的心,不要向外攀緣,我觀察自己這一念心,以心為所緣境;以心為所緣境入定,叫作識無邊處定。若有欲入識無邊處的時候,怎麼辦呢?先要棄捨虛空無邊處的這個想,就不以虛空為所緣境。這時以識為所緣境的時候,就是觀想這個識是無量無邊;有過去的識、有現在的識、有未來的識,無量無邊的分別。如果成功,這是個什麼境界?就是唯獨一念了別的心、明了的心、或者是一個靈明的心湛然獨立,一切法都不可得,叫識無邊處定。

3)那個時候也一樣,也要由近分定然後入根本定,也是這樣。爾時超過近分根本空無邊處,近分、根本,是說空無邊處定的近分和根本;現在學習識無邊處定的時候,超過空無邊處定的近分定和根本定,入於識無邊處的近分和根本定。

4)這位修行人超過空無邊處定的近分、根本定;誰超過的?就是識無邊處的所有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就是入於識無邊處定的根本定,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是故說言識無邊處具足安住。


7.無所有處

復次,從識無邊處求上進時,離其識外更求餘境都無所得,謂諸所有或色、非色相應境性,彼求境界無所得時,超過近分及以根本識無邊處,發起都無餘境勝解,此則名為於無所有假想勝解。即於如是假想勝解多修習故,便能超過無所有處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識無邊處,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安住。

[]1)這個修行人以空為所緣境,成功以後,又棄捨。然後用心用識作所緣境,但是用識作所緣境成功以後,又不高興這個識,還要再向前向上進,向上進的時候,用什麼作所緣境呢?在識無邊處定裡面,離識以外,更求其他的法作所緣境的時候,都無所得;成就色界四禪的時候,不能離開色;空無邊處定的時候棄捨色,以空為所緣境;到識無邊處定的時候,把虛空也棄捨,用識;現在要再進一步的時候,不用識,那麼用什麼作所緣境呢?都無所得,不能再得一個法作所緣境。

2)怎麼叫做都無所得呢?謂所有的那些境界,或者是屬於色,或者屬於非色,就是識;與色相應的、與非色相應的境性,這都是有法作所緣境。在識無邊處定棄捨識,另外求一法不可得的時候,他一直地思惟這個無所有,就安住在無所得的境界的時候,超過識無邊處定的近分定及根本定,發起都無餘境勝解,這個時候也沒有色、也沒有空、也沒有識,就想這個無所有。這個時候以無所有為所緣境,達到由近分定到根本定,在這個無所有為所緣境上得到勝解。這個想,天天地修就成功,所以叫假想勝解。

3)即於如是假想勝解多修習故,便能超過無所有處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識無邊處,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安住。識無邊處定的這個人,即於如是假想勝解,就是無所有想,這個無所有勝解多修習故。便能超過無所有處一切的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一切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這都是近分定,超過近分定,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這就是入於無所有處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識無邊處,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安住。無少所有是解釋無所有,解釋這個無所有處定,在這裡湛然安住。


8.非想非非想處

復次,從無所有處求上進時,由於無所有處想起麁想故,便能棄捨無所有處想。由是因緣先入無所有處定時,超過一切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是故說言非有想,謂或有所有想、或無所有想;非無想,謂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是故說言非想非非想。即於此處起勝解時,超過一切近分、根本、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近分乃至加行究竟作意,入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無所有處,於非想非非想處具足安住。

[]1)在無所有處定住久,又不高興這個無所有,還希望再進一步,由於無所有處想起麤想故,心裡面在無所有處,感覺什麼也沒有,實在是個愚癡的境界,所以起麤想,便能棄捨無所有處想。到這個定有什麼好處呢?實在沒什麼智慧,智慧還是不夠。

2)由是因緣,先入無所有處定的時候,先就在非非想定之前,成功入於無所有處定的時候。超過一切有所有想,就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這都是有想,想虛空這是有想,想這個識無量無邊也是有想,是有所有想。今復超過無所有想,無所有處定還是想,不過是想無所有;現在是到非想非非想定的時候,要超過這個無所有想,不想這個無所有。這樣,空無邊處定也是有想、識無邊處定也是有想、無所有處定也是有想;現在到非想非非想定的時候,把這個想超過,所以叫非有想。

3)超越這個非有想,非有什麼想?謂或有所有想,就是空無邊、識無邊。或無所想,就無所有處也是想。就是沒有這個想,這樣,這個非非想定是無想嗎?不是無想。什麼叫做無想呢?就是無想定是無想,滅盡定是無想。現在說是非無想,不像無想定那樣無想,也不像滅盡定那樣無想。無想定和滅盡定,是一切諸想皆悉滅盡,都滅掉,就是第六識的境界統統息滅。非有想,不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無想,也不像無想定和滅盡定那樣。這樣是什麼?就是還有微細想。

4)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內裡邊就是有最微細的想,這個想不像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的想,那是粗顯的想,現在是微細的想。這個想還是要有所緣境,這個境是無相境,也不是空、也不是識、也不是無所有,說不上來什麼形相,所以這個定名字叫做非想非非想定。

5)即於此處起勝解時,超過無所有處的根本定,也超過非非想定的近分定,入於根本加行究竟果作意定。是故說言超過一切無所有處,於非想非非想處具足安住。


9.辨定相

復次,此中入靜慮定時,其身相狀,如處室中;入無色定時,其身相狀,如處虛空。當知此中,由奢摩他相,安住上捨,勤修加行。

[]1)復次,成就色界四禪的時候,入在那個定裡面的時候。那個時候的相狀就像在房子裡面的感覺,因為這個身體不像是有,有若無的樣子。入無色定的時候,其身相狀,就像虛空似,在禪定裡面的感覺是這樣。

2)應該知道,色界的四禪裡面,有奢摩他也有毘婆奢那。而無色界的四空定就偏於奢摩他,毘婆奢那就是很少,可以說沒有。在這奢摩他裡面安住最殊勝的捨的境界,就是一層一層的棄捨;就是空無邊處定棄捨掉色,識無邊處定又棄捨掉空,展轉的棄捨,他努力的這樣修行,最後成功非想非非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