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瑜珈論-十法

 

一法謂有情,依食依行住,於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尊。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一切有情皆依行住、於諸善法不放逸勝,是謂一法。

[集異]

1.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何等是食,而言有情皆依食住?如世尊說:苾芻!當知食有四種,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資益諸求生者。何謂四食?一者段食,若麤、若細;二者觸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由此四食,說諸有情皆依食住。何緣故知諸有情類皆依食住?謂諸有情於彼彼聚,由此諸食,未盡為因,有想、等想,施設言說:活住、存濟。差別而轉。若諸有情於彼彼聚,由此諸食,已盡為因,有想、等想,施設言說:死歿、殞逝。差別而轉。由此故知,諸有情類皆依食住。

(部多,bhūta 已生之有情名為部多。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部多,已生義,含多解,故仍置本名。彼彼聚,各式各樣所得的五蘊。

2.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何等是行而言有情皆依行住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諸有情於彼彼聚不死、不殞不破、不沒不失、不退皆由壽住命根相續。此壽命根說名為行。由此行故一切有情存濟住活此行於彼能護、隨護、能轉、隨轉。由此故說一切有情皆依行住。何緣故知諸有情類皆依行住謂諸有情於彼彼聚由此壽行未盡為因有想、等想施設言說活住、存濟差別而轉。若諸有情於彼彼聚由此壽行已盡為因有想、等想施設言說死沒、殞逝差別而轉。由此故知諸有情類皆依行住。

命根,命即壽也。1由過去世的業力所生,因而一期之間維持煖與識,名之為命命能持煖與識,故名為根。2佛教認為從生到死的一期生命有三個要素︰壽、、識。壽就是壽命,維持壽命的功能謂之命根。3.是以體溫為標誌的生理活動。識是以認識為標誌的心理活動。命根能維持和識,並以和識為其存在的依據。死去或被殺,稱為斷命根。

3.於諸善法不放逸勝

云何不放逸若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常習、常修堅作、恒作數修不止名不放逸。

[瑜伽]當知此中一切有情住有三種,謂日別住、盡壽住、善法可愛生展轉住。初、由食增上力;第二、由命行增上力;第三、由於諸善法不放逸增上力。於諸不善、無記法中,亦有相似不放逸法,如於殺生等事,及威儀、工巧等中,審諦而作。然於善法不放逸者,於現法中,乃至能得般涅槃故,於後法中往善趣故,多有所作。

[]什麼是佛教應該知道的境界呢?應當知道,在這裡,一切有情的安住,有三種不同。第一,日別住。就是一天一天的活著,為何能日日安住呢?由於飲食的增上力,所以能夠天天的生存。第二,盡壽住。為何能活到各自的壽命呢?由於過去生中屬於命行的業力,有力量能夠支持,讓壽命生存這麼久。第三,善法可愛生展轉住。由於做一些好事,招感一個可愛的生命,又繼續做好事,以後又得到一個可愛的生命。為何能得到可愛的生命體呢?對於諸善法,由於不放逸的力量,所以能得到可愛的生命體。不放逸的情形有許多不同。若是在作種種惡事,或者做無記的事情,也有相似的不放逸法。譬如說在殺生,或者在做其他惡事的時候,認真的做這種惡事。或者行、住、坐、臥的威儀。或者做工巧等事,認真的做好,也叫做不放逸。這就是相似不放逸法。然而,若能在善法中不放逸的話,於現在的生命中,乃至能成就涅槃。或者若於現生不能得涅槃,於後世中能夠往善趣,因為能不放逸,所以可作很多的善事。


二法

1)名、色

[集異]此中,有二法,謂名、色者。名云何?答: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及虛空、擇滅、非擇滅,是謂名。色云何?答:四大種及所造色,是謂色。

[瑜伽]復次,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二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謂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

[]復次,依有情識的世間及有情眾生所居住的地方,有二種法,能夠包括一切戲論的事情。哪兩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呢?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些是能分別。及彼能取的所依就是六根,所取之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

《披尋記》四七九頁:

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等者:一切有為或異不異及二俱、非有相可得,於此若問、若答、若思,是名戲論。諸有為法,是所戲論,名戲論事。抉擇分說:無為諸法,非所戲論,唯有為滅之所顯故。(陵本六十五卷十五頁)翻彼,應知有為名戲論事。有情世間,諸行所攝心心所法,名能取法。有色諸根,名所依法。一切所緣,名所取法。若器世間,諸行所攝唯為所緣,是所取法。由是故說依二世間,有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

[]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等者:一切有為法,或是此法與彼法不同,或是此法與彼法是相同,或是亦異、亦不異,或是非有,就是非異、非不異,一共是四句。對於一切有為法,若是問:是異、是不異,是亦異、亦不異,非異、非不異。這樣問,這樣答,這樣思惟,叫做戲論。因為這些都是虛妄分別,沒有真實的意義,所以名為戲論。在一切有染著、生住異滅的事情,凡夫就在這上執著、在這戲論,所以有為法名為戲論事。抉擇分說:無為法不是戲論的境界,只有一切有為法滅了之後,才會顯示出來。與無為法相反,所以應當知道有為就是戲論事,無為不是戲論。在有情世間中,諸行所攝心、心所法,名為能取法。因為心心所法能在一切有為法上活動,能取著。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些有色諸根,是心、心所法所依止的地方。一切所緣,名為所取法。若在器世間中,諸行所攝,只能作為所緣,所以是所取法。由是故說依這二種世間,有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


2)無明、有愛

[集異]復有二法,謂無明、有愛者。無明云何?答:如《法蘊論》說。有愛云何?答:色、無色界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有愛。

[法蘊]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於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於善作業無知、惡作業無知、善惡作業無知,於因無知、因所生法無知,於佛、法、僧無知,於苦、集、滅、道無知,於善、不善法無知,於有罪、無罪法無知,於應脩、不應脩法無知,於下劣、勝妙法無知,於黑、白法無知,於有敵對法無知,於緣生無知,於六觸處如實無知,如是無知、無見、非現觀、黑闇、愚癡、無明、盲冥,罩網纏裏,頑騃渾濁,障蓋發盲、發無明、

發無智、發劣慧,障礙善品,令不涅槃。無明漏、無明瀑流、無明軛、無明毒根、無明毒莖、無明毒枝、無明毒葉、無明毒花、無明毒果。癡、等癡、極癡,欣、等欣、極欣,癡類、癡生,總名無明。

[瑜伽]又諸世間,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能引無義、無利雜染,謂於真實無正解行,及彼為先,悕求無義。

[]又一切有漏的世間,簡要的說有兩種雜染的根本,能引現在無義,將來無利的雜染法。哪二種?第一個,對於真實的聖道,不能夠正確地通達,也不能正確地修行。第二個,以彼於真實無正解行為先,然後希求世間上的榮華富貴、人天等惑業苦的事情,而這些惑業苦都是無義。所以前面一個是無明,後面希求是愛,能引無義、無利的雜染。


3)有見、無有見

[集異]復有二法,謂有見、無有見者。有見云何?答:若謂我、世間常,由此發起忍、樂、觀、見,是謂有見。云何無有見?答:若謂我、世間斷,由此發起忍、樂、觀、見,是謂無有見。

《披》若忍若樂等者:於所知義深生信解,是名為忍。為得未得,深生希望,是名為樂。各品差別能了知故,是名為慧。審諦推求,是名為見。現前決了,是名為觀。

[瑜伽]又正法外,若諸沙門、若婆羅門,略有二種雜染根本,謂薩迦耶見增上力故,推求我常,推求我斷。

[]又在正法之外,若是諸沙門、若是婆羅門這兩種人,略說有二種雜染根本。在五蘊中,認為有一個我,因為這樣的思想增勝上進的力量。觀察五蘊雖然無常,但我是常住。或是觀察我不是常住而是斷。


有愛、無有愛

又諸有情,略有二種眾苦根本。謂於有漏法喜愛俱行所有期願,及非理所引厭離俱行所有期願。

[]又諸有情,略有二種眾苦的根本。第一個,對於五蘊的有漏法,與喜、愛一起的所有願望。第二個,不合道理的想法所引發的厭離,與這種厭離一起的所有願望。


4)惡言、惡友。善言、善友。

[集異]復有二法,謂善言、善友者。善言云何?答:如有一類,若親教、若同親教、若軌範、若同軌範、若餘隨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如法告言:汝從今去,勿壞身業,勿壞語業,勿壞意業,勿行不應行處,勿親近惡友,勿作三惡趣業。如是教誨,稱法應時,於所修道,隨順磨瑩,增長嚴飾,宜便常委,助伴資糧。於此教誨,欣喜愛樂,信受隨順,不左取而右取,不拒逆、不毀訾、不非撥,是謂善言。善友云何?答:如《法蘊論》說。

[法蘊]云何起惡言謂有一類若親教、親教類、軌範、軌範類及餘隨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如法告言汝從今去勿壞身業勿壞語業勿壞意業勿行不應行處勿親近惡友勿作三惡趣業。如是教誨稱法應時於所脩道隨順磨瑩增長嚴飾宜便常委助伴資糧而彼有情不欣不喜不愛不樂於師等言違戾左取

而不右取毀訾非撥及於師等起勃詈言諸如是等名起惡言。云何樂惡友謂有一類好近惡友言惡友者謂諸屠羊、屠雞、屠豬捕鳥、捕魚獵獸、劫盜魁膾、典獄縛龍、煮狗及罝弶等是名惡友。復有一類毀犯尸羅習行惡法內懷腐敗外現堅貞類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亦名惡友。於如是等諸惡友所親近承事隨順愛樂名樂惡友。

[瑜伽]又有二種師及弟子,教授、教誡相違之法。謂諸弟子不能堪忍教誨語言,及師倒見,習行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

[]又師長教授弟子、教誡弟子,有二種互相違背的情況。第一,弟子受不了師長的教誡、教誨的語言。第二,師長有邪知、邪見,學習錯誤的行為。若是與這個不同,就是互相隨順,師長有正知、正見,行為良善,而弟子又接受他的教導。


5)無慚、無愧。慚、愧。

[集異]復有二法謂無慚、無愧者無慚云何如世尊說有無慚者於可慚法而不生慚。可慚法者謂諸惡不善法順雜染、順後有有熾然苦異熟順當來生老死。彼於如是惡不善法生時無慚、無所慚、無別慚、無羞、無所羞、無別羞、無崇敬、無所崇敬、無隨屬、無所隨屬於自在者無怖畏轉是謂無慚。無愧云何如世尊說有無愧者於可愧法而不生愧。可愧法者謂諸惡不善法乃至順當來生老死。彼於如是惡不善法生時無愧、無所愧、無別愧、無恥、無所恥、無別恥於諸罪中不怖不畏不見怖畏是謂無愧。

[瑜伽]又有二法,甚能違越世、出世間正行境界。謂於自非法增上所生不可愛果,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及於現法他所殺、縛、衰退等事,無有顧慮,於所作罪,無有羞恥。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

[]又有兩種事情,很能夠違越世間的正行境界、違越出世間的正行境界。世間的正行境界就是增上生,出世間的正行就是決定勝。第一,對於自己惡業的力量所生的恐怖果報,不怕,對於所作的罪過,沒有羞恥心。第二,在現在的時候,為他人所殺,為他人所縛,衰退等事,不怕,對於所作的罪過,無有羞恥心。若是與這個不同,就是白品二法。


6)入罪善巧、出罪善巧

[集異]復有二法,謂入罪善巧、出罪善巧者:

入罪善巧云何?答:罪謂五部五蘊罪。何等為五?一者他勝,二者眾餘,三者墮煮,四者對首,五者惡作。

入罪善巧,

1-謂如實知見:如是苾芻犯他勝罪,如是苾芻犯眾餘罪,如是苾芻犯墮煮罪,如是苾芻犯對首罪,如是苾芻犯惡作罪。

2-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苾芻犯趣他勝罪,如是苾芻犯趣眾餘罪,如是苾芻犯趣墮煮罪,如是苾芻犯趣對首罪,如是苾芻犯趣惡作罪。

3-復次,如實知見:此苾芻犯如是他勝罪,此苾芻犯如是眾餘罪,此苾芻犯如是墮煮罪,此苾芻犯如是對首罪,此苾芻犯如是惡作罪。

4-復次,如實知見:此苾芻犯趣如是他勝罪,此苾芻犯趣如是眾餘罪,此苾芻犯趣如是墮煮罪,此苾芻犯趣如是對首罪,此苾芻犯趣如是惡作罪。

5-復次,如實知見:諸苾芻所犯罪,若重、若輕,若深、若淺,若有餘、若無餘,若隱覆、若不隱覆,若顯了、若不顯了,若已發露、若未發露,若已除滅、若未除滅,若可說、若不可說,若可作、若不可作。

於如是入種種罪中,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入罪善巧。

出罪善巧云何?答:罪謂五部五蘊罪,如前說。

出罪善巧,謂如實知見:眾餘、墮煮、對首、惡作四罪,可出其事云何?

1-如有說言:我如是說、如是顯,於如是罪,非說、非顯。

2-我如此說、如此顯,於如是罪,是說、是顯。

3-我如是顯了、如是發露、如是作法,於如是罪,非發露、非除滅。

4-我如此顯了、如此發露、如此作法,於如是罪,是發露、是除滅。

於如是出種種罪中,解了乃至毘缽舍那,是謂出罪善巧。

[瑜伽]v.83復有差別:

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

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

近解了者,求已決定。

復次,黠了者,了知分別體故。通達者,通達所知事故。

復有差別:黠了者,了知自相故。通達者,了知共相故。

審察者,謂能定取盡其所有、如其所有,先後漸次倍增廣故。

聰叡者,先後漸次、於彼義中無忘失故。

覺者,謂堪能簡擇,俱生之慧。

明者,謂習所得慧。

慧行者,謂能受持、讀誦、問論、勝決擇等增上了別,即於彼義轉增明了,勤修習慧。

毘鉢舍那者,謂即於前所了別義,審觀察故。

[瑜伽]v.84又解了者,聞所成慧,諸智論者、如是說故。

等解了者,思所成慧。

審解了者,修所成慧。

[瑜伽]又有二種無倒建立,能令行者少用功力,住於梵行,終不唐捐。一、正立學處。若有違越,便獲大罪;若不違越,便生大福。二、正立出離。令違越者速復出離。

[]又有兩種沒有顛倒的建立,能令修行的人少少的用點功力,就能安住在梵行,終究不會虛耗。一、正立學處,能夠很合道理地,將身口意安住在戒法。若有違越,就會得大的罪過。若是不違越,就可以生起很大的福德。二、正立出離,就是懺悔,能令違越戒法的人,迅速地從大罪,解脫出來。


7)入定善巧、出定善巧

[集異]復有二法,謂入定善巧、出定善巧者:

入定善巧云何?答:定謂八部八蘊定,即四靜慮、四無色定。

入定善巧,

1-謂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入初靜慮定,如是補特伽羅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2-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於初靜慮定有善巧作意,如是補特伽羅乃至於非想非非想處定有善巧作意。

3-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入初靜慮道,如是補特伽羅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道。

4-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於入初靜慮道有善巧作意,如是補特伽羅乃至於入非想非非想處道,有善巧作意。

5-其事云何?如有說言:我如是作意、如此作意,於入初靜慮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善近了、善分別、善思惟、善通達。

6-我如是想、如是觀、如是勝解、如是任持、如是分別,於入初靜慮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7-我如是攝心、策心、伏心,持心、舉心、捨心、制心、縱心,於入初靜慮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8-我如是法於入定及入定善巧,無作用、無利益,無多所作,但為障礙,我於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9-我如是法於入定及入定善巧,有作用、有利益,有多所作,不為障礙,我於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於如是入種種定中,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入定善巧。

[瑜伽]v.84

又善見者,是其總句。

言善知者,知法義故。

善思惟者,如其正理而思惟故。

善黠慧者,全分知故。

善通達者,如實知故。由後二句,顯善見性。由前二句,顯彼加行。

v.88復次

善取法者,由聞思故。

善思惟者,由修慧故。

善顯了者,如所有性故。

善通達者,盡所有性故。

[瑜伽]又有二法,能令作者得自、他利。一、居遠離者,心常安定,現法樂住;二、居憒鬧者,有來求法,時時為說,能令正法相續久住。

[]又有二法,能令作者得到自利,得到他利。 一、居住在寂靜處,身、心遠離,心常安定,得到禪定的現法樂住。二、居住在憒鬧的地方,有來求法的人,時時為他講說,能令正法相續久住。


8)界善巧、作意善巧

[集異]復有二法,謂界善巧、作意善巧者:

界善巧云何?答:如有苾芻,

1-如實知見十八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2-復次,如實知見六界,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3-復次,如實知見六界,謂欲界、恚界、害界,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

4-復次,如實知見六界,謂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

5-復次,如實知見四界,謂受界、想界、行界、識界。

6-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7-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色界、無色界、滅界。

8-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

9-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劣界、中界、妙界。

10-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11-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12-復次,如實知見二界,謂有漏界、無漏界。

13-復次,如實知見二界,謂有為界、無為界。

於如是種種界,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

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界善巧。

作意善巧云何?答:如有苾芻,或受持素呾纜,或受持毘奈耶,或受持阿毘達磨,或聞親教師說,或聞軌範師說,或聞展轉傳授藏說,或聞隨一如理者說,依止如是如

理所引聞所成慧:

1-於眼界乃至意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於地界乃至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3-於欲、恚、害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4-於出離無恚、無害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空、非我。

5-於樂、苦、喜、憂、捨、無明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6-於受、想、行、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7-於欲、色、無色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8-於色、無色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9-於滅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10-於過去、未來、現在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11-於劣、中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12-於妙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13-於善、不善、無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14-於學、無學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空、非我。

15-於非學、非無學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16-於有漏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17-於無漏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18-於有為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19-於無為界,有善巧作意,思惟空、非我。

復次,如有苾芻如實知見:過去、未來、現在作意,善、不善、無記作意,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作意,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作意,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作意,於如是等種種作意,解了乃至毘缽舍那,是謂作意善巧。

[瑜伽]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內正作意、外聞他音二因緣故,於現法中入諦現觀,或令當來諸根成熟。一、於因所生法,正通達因;二、於如來所說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空相應經,一切緣性及諸緣起,隨順作意,數數思惟。

[]又有兩件事,能令有情內心如理作意,外能聽聞他人講說佛法的法音,這兩個條件的緣故。在現在生存的時候,能入諦現觀,得聖道。或者現在沒得聖道,能令將來的諸善根成熟。一、對於因緣所生法,能夠沒有錯誤的通達這些因緣所生法。二、對於佛所說的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的空相應經,在這甚深空相應經中說: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及由這四緣生起的一切法。能夠隨順、作意,反覆地思惟。


9)質直、柔和

[集異]復有二法,謂質直、柔和者。

質直云何?答:心不剛性、心不強性、心不硬性、心純質性、心正直性、心潤滑性、心柔軟性、心調順性,是謂質直。

柔和云何?答:身不剛性、身不強性、身不硬性、身純質性、身正直性、身潤滑性、身柔軟性、身調順性,是謂柔和。

[瑜伽]又有二法,能令根熟補特伽羅速證通慧。一、於教授教誡,遠離諂誑;二、厭離為先,身語意行,離諸調戲。

[]又有二法,能令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成熟的補特伽羅,迅速地體證無漏通的智慧。一、對於師長的教授,教誡,要真實的接受,不可以有表面接受,而內心不接受的這種諂誑。二、對於有漏法,先要有厭離的心願,然後在身行、語行、意行中,不要放逸。


10)堪忍、可樂

[集異]復有二法,謂堪忍、可樂者:

堪忍云何?答:謂能忍受寒、熱、飢、渴、風、日、蚊、虻、蛇、蠍等觸,又能忍受他麤惡語,能起身中猛利、切心、奪命苦受,是謂堪忍。

可樂云何?答:設有事至,不可容納、不可矜持、不可迴轉、不可忍耐,而能於彼不暴、不惡、不麤、不獷,堪忍可樂,易可共住,止息眾惡。若有事至,可能容納、可能矜持、可能迴轉、可能忍耐,亦能於彼不暴、不惡、不麤、不獷,堪忍可樂,易可共住,止息眾惡,是謂可樂。

[瑜伽]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展轉皆得安樂而住。一者、堪忍他所逼惱;二者、自不逼惱於他。

[]又有二法,能令居住在一個地方,共同修梵行的人,展轉互相都能得到身心安樂而住。一、堪能忍受他人所作的逼惱。二、自己不逼惱於他。


11)和順、供養

[集異]復有二法,謂和順、供養者:

和順云何?答:若有樂作可喜樂語、可愛味語,容貌熙怡,遠離頻蹙,先言慰問:具壽善來!事可忍不?可存濟不?安樂住不?食易得不?樂作如是可喜語等諸悅豫事,是謂和順。

供養云何?答:供養有二種,一財供養、二法供養。

財供養云何?答:以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具,於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隨惠施,能棄、能捨、能遍棄捨,是謂財供養。

法供養云何?答:以素呾纜、或毘奈耶、或阿毘達磨,或親教語、或軌範語、或傳授藏,或餘隨一可信者,語於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隨惠施,能棄、能捨、能遍

棄捨,是謂法供養。如是二種,總名供養。

[瑜伽]又有二法,令居一處同梵行者,未生違諍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止息,無鬥、無訟、無諍、無競。一者、展轉互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財法。

[]又有二法,能令居住在一個地方,共同修梵行的人,能令衝突不生起,若是已經生起,迅速令止息。不會以物較勝,不會在法官的面前諍論是非曲直,不會彼此對辯,不會彼此互打以求勝。一者、展轉互相生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財法。


12)具念、正知

[集異]復有二法,謂具念、正知者:

具念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善法,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是謂具念。

正知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善法,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正知。

[瑜伽]又有二法,速令心住,得三摩地、清淨梵行。一者、憶持久遠所作所說增上力故,若有所犯,如法悔除;若無所犯,便生歡喜,晝夜隨學,常無懈廢。二者、於身語意一切事業,能正了知增上力故,於諸過失終無違犯。由此因緣,亦無憂悔,隨生歡喜,廣說乃至解脫智見。

[]有二個方法,迅速地令心安住,得三摩地,成就清淨的梵行。一者、能憶持很久以前所作的事情、所說的話,由於憶念的強大力量,若是於戒法,有所違犯,就如佛所說的懺悔法,懺除令其清淨。若是於戒法,無所違犯,便生歡喜,晝夜隨順學習止觀,恆常沒有懈怠、廢止。二者、對於身語意發動出來一切的事業,能夠沒有錯誤地、很分明的認識,自己做什麼。由於這樣正知的強大力量,對於一切的過失,始終不會違犯。由於這種不犯過失的因緣,內心不憂悔,隨時生起歡喜,廣說乃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都成就。


13)思擇力、修習力

[集異]復有二法,謂思擇力、修習力者:

思擇力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應如是學: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謂我若行身惡行者,現自厭毀,亦復為他天神、諸佛之所訶責,亦為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譏嫌,一切世界惡名流布,身壞命終墮嶮惡趣,生於地獄。由正了知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故能勤斷諸身惡行,亦能勤修諸身妙行。於語惡行及意惡行,廣說亦爾,乃至勤修語意妙行。」若能如是因思擇、依思擇、住思擇,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思擇,亦名為力,是謂思擇力。

修習力云何?答:如世尊說:

「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修念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若能如是因修習、依修習、住修習,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修習,亦名為力,是謂修習力。

問:何故名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此力,能斷、能碎、能破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故名為力。

[瑜伽]又有二法,能越眾苦,謂能超越諸惡趣苦,及能超越生死大苦。一者、深見現法當來諸過患故,遠離惡行;二者、心常安定,精勤修習菩提分法。

[]又有二法,能超越眾多的苦惱,就是能超越三惡道的苦惱,進一步能超越三界的生死大苦。一者、因為深深地看清楚現在五蘊的老病死等種種過患,及身、語、心不清淨,將來也有過患,所以能遠離種種惡行。二者、心常安定,精勤的修習菩提分法。


14)不護根門、食不知量。能護根門、於食知量。

[集異]復有二法,謂不護根門、食不知量者:

不護根門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聞異生,眼見色已,由眼根故取相隨好,即於是處不護眼根,由住不護,起世貪憂,惡不善法隨心生長。彼於眼根不防、不守,由斯故說不護眼根,以不護眼根,貪瞋癡生長。耳、鼻、舌、身、意根亦爾。且說意根者,謂意了法已,由意根故取相隨好,即於是處不護意根,由住不護,起世貪憂,惡不善法隨心生長。彼於意根不防、不守,由斯故說不護意根,以不護意根,貪瞋癡生長。彼由發起非理思擇,眼見諸色,耳聞諸聲,鼻嗅諸香,舌嘗諸味,身覺諸觸,意了諸法,於六根門不防、不等防、不遍防、不藏、不覆、不蔽、不寂靜、不調伏、不守護,是謂不護根門。

食不知量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聞異生,不思擇而食,為勇健故、為傲逸故,為顏貌故、為端嚴故,而食所食。」

不思擇而食者,謂住非理所引思擇而食所食。

為勇健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身勇健,能作重業,能荷重擔,資益壽量,久住世間,能摧怨敵,能越車乘,能遠跳擲,能作種種世間掉戲。

為傲逸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我傲逸憍醉之心,起、等起、生、等生,相續引發,陵蔑一切,隨情所樂,作縱逸業。

為顏貌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容貌光鮮,膚體潤滑。

為端嚴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成就第一美妙形色,眾所愛敬。

諸有如是愛重飲食,於諸飲食不平等性、不知量性、不黠慧性、不了其相,不了相已,不自裁量:我今但應食爾所食,是謂食不知量。


復有二法,謂能護根門、於食知量者:

能護根門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眼見色已,由眼根故,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即於是處能護眼根,由住能護不起世貪憂,惡不善法不隨心生長,彼於眼根能防、能守,由斯故說能護眼根,以能護眼根,貪瞋癡不起。耳、鼻、

舌、身、意根亦爾。且說意根者,謂意了法已,由意根故,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即於是處,能護意根,由住能護,不起世貪憂,惡不善法不隨心生長。彼於意根能防、能守,由斯故說能護意根,以能護意根,貪瞋癡不起。彼由發起如理思擇,眼見諸色,耳聞諸聲,鼻嗅諸香,舌嘗諸味,身覺諸觸,意了諸法,於六根門能防、能等防、能遍防、能藏、能覆、能蔽、能寂靜、能調伏、能守護,是謂能護根門。

於食知量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能思擇而食,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而食所食。但為此身暫住、存濟,止息飢渴,攝受梵行而食所食,為斷故受,不起新受,無罪存濟,力樂、安住而食所食。」

能思擇而食者,謂住如理所引思擇而食所食。

不為勇健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身勇健,能作重業,能荷重擔,資益壽量,久住世間,能摧怨敵,能越車乘,能遠跳擲,能作種種世間掉戲。

不為傲逸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我傲逸憍醉之心,起、等起、生、等生,相續引發,陵蔑一切,隨情所樂,作縱逸業。

不為顏貌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容貌光鮮,膚體潤滑。

不為端嚴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成就第一美妙形色,眾所愛敬。

但為此身暫住、存濟食所食者,謂身,亦名身;身根,亦名身;五色根,亦名身;四大種所造聚,亦名身。於此義中,說四大種所造聚身。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令四大種所造聚身,暫住、等住、近住、安住,故名暫住。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令四大種所造聚身,存隨、存濟、隨濟、護隨護、轉隨轉,故名存濟。

但為止息飢渴食所食者,此中飢渴所起苦受,說名飢渴。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當令飢渴所起苦受暫時止息,不為惱害。

但為攝受梵行食所食者,謂離婬欲,亦名梵行;八支聖道,亦名梵行。於此義中,八支聖道說名梵行。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為欲攝受、隨順、增益八支聖道。

為斷故受,不起新受食所食者,不食為緣所起苦受說名故受;飽食為緣所起苦受說名新受。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為斷故受,不起新受,非為充悅。

為無罪存濟而食所食者,存濟有二種,一有罪存濟、二無罪存濟。

云何有罪存濟?答:如有一類,矯妄詭詐,現相激磨,以利求利而求飲食,如是方便得飲食已,歡喜受用,貪愛迷悶,耽著不捨,不見過患,不知出離,如是名為有罪

存濟。

云何無罪存濟?答:非如一類,矯妄詭詐,現相激磨,以利求利而求飲食,如是方便得飲食已,如法受用,不貪不愛,不迷不悶,不耽不著,能見過患,善知出離,如

是名為無罪存濟。諸聖弟子但為如是無罪存濟,而食所食。

為力樂故食所食者,謂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欲令身力得不衰退,心受喜樂,能辦善事。

為安住故食所食者,謂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欲令行、立、坐、臥、讀誦、修定等時,身心安隱。

諸有如是不重飲食,於諸飲食有平等性、有知量性、有黠慧性、能了其相。既了相已,能自裁量:我今但應食爾所食,是謂於食知量。

[瑜伽]又有二法,能令修斷居遠離者得安樂住。一者、於諸境界不生雜染,無惡尋伺,擾亂其心;二者、凡所噉食,要為利益,稱量、消化,能隨順斷,令身調適。

[]又有二法,能令修學菩提分法,為斷除一切愛見煩惱,而在遠離處住的行者,得安樂住。一者、六根對於外諸境界時,不會生起雜染,沒有欲、恚、害等惡尋伺及執著外境為真實,來擾亂其心,這個就是修習根律儀。二者、凡日常飲食所噉食,是為了要成就聖道這種利益,稱度適合自己的量,及適合自己的食物,所食能消化。得到適當的營養之後,身體有力量能隨順修學聖道,斷滅煩惱,令身調合、安適,這個就是對於飲食知量。


15)於善不喜足、於斷不遮止

[集異]復有二法,謂於善不喜足、於斷不遮止者:

於善不喜足云何?答:於善喜足者,如有一類,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唯得少禁便生喜足,唯得離欲便生喜足,唯得不淨觀便生喜足,唯得持息念等便生喜足,或唯得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便生喜足,或唯得慈無量乃至捨無量便生喜足,或唯得空無邊處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便生喜足,或唯得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便生喜足,或唯得神境智證通、天耳智證通、他心智證通、宿住隨念智證通、死生智證通便生喜足,此等名為於善喜足。

於善不喜足者,如有一類,非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廣說乃至非唯得死生智證通便生喜足,彼作是念:我修諸善乃至未得阿羅漢果,於其中間終不喜足,是名於善不喜足。

於斷不遮止云何?

於斷遮止者,如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未能證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我所修斷,空虛、無果、無利、無義、無味、無益。由彼於斷謂無勝利,便生厭患、誹謗、毀呰,如是名為於斷遮止。

復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未能證得如理善法,或雖證得而不了知,便作是念:我所修斷,空虛、無果、無利、無義、無味、無益。由彼於斷謂無勝利,便生厭患、誹謗、毀呰,如是亦名於斷遮止。

於斷不遮止者,如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未能證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如世尊說:「無處無容,善男子等勤修正行,而不證得如理善法。」由我所修正行未滿,是故未證如理善法,我所修斷定應不空、不虛、有果、有利、有義、有味、有益。由彼於斷知有勝利,不生厭患、誹謗、毀呰,是名於斷不遮止。

復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未能證得如理善法,或雖證得而不了知,便作是念:如世尊說:「無處無容,善男子等勤修正行,而不證得如理善法。」由我所修正行未滿,是故未證如理善法,我所修斷定應不空、不虛、有果、有利、有義、有味、有益。由彼於斷知有勝利,不生厭患、誹謗、毀呰,是名於斷不遮止。

復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遂能證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我所修斷決定不空、不虛,有果、有利、有義、有味、有益。由彼於斷知有勝利,不生厭患、誹謗、毀呰,是名於斷不遮止。

[瑜伽]又有二法,令修善品諸苾芻等時無虛度。一者、於諸根境,正勤方便,研究法相;二者、知時知量,少習睡眠。

[]又有二法,能令修學善品的諸苾芻等,光陰沒有虛度。一者、對於諸根與六境,精進、不懈怠,以止觀為方便,研究、觀察根、境這些法是無常、苦、空、無我相。二者、知道初夜和後夜都是用功修行的時候,中夜可以休息。休息時,要適量,睡眠的時間要滅少。


16)匱戒、匱見。破戒、破見。具戒、具見。淨戒、淨見。

[集異]復有二法,謂匱戒、匱見者:

匱戒云何?答: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復次,若斷生命、若不與取、若非梵行。復次,諸所有不善戒、諸所有非理所引戒、諸所有障礙定戒。是謂匱戒。

問:何故名匱戒?答:此法自性不可愛、不可樂、不可喜,不可意、不安隱,不正直、不可欣、不悅意、違正理。

復次,此法能得不可愛果、不可樂果、不可喜果、不可意果、不安隱果、不正直果、不可欣果、不悅意果、違正理果。

復次,此法能感不可愛異熟、不可樂異熟、不可喜異熟、不可意異熟、不安隱異熟、不正直異熟、不可欣異熟、不悅意異熟、違正理異熟。故名匱戒。

匱見云何?答:諸所有見:無惠施、無親愛、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行惡行業果異熟、無此世、無他世、無母、無父、無化生有情、無世間阿羅漢正至正行,謂於此世他世,自通達作證,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復次,諸所有不善見、諸所有非理所引見、諸所有障礙定見。是謂匱見。

問:何故名匱見?答:此法自性不可愛,乃至違正理。復次,此法能得不可愛果,乃至違正理果。復次,此法能感不可愛異熟,乃至違正理異熟。故名匱見。如匱戒、匱見,應知破戒、破見亦爾。


復有二法,謂具戒、具見者:

具戒云何?答: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

復次,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

復次,諸所有學戒、諸所無學戒、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戒。是謂具戒。

問:何故名具戒?答:此法自性可愛、可樂、可喜、可意、安隱、正直、可欣、悅意、隨順正理。

復次,此法能得可愛果、可樂果、可喜果、可意果、安隱果、正直果、可欣果、悅意果、順正理果。

復次,此法能感可愛異熟、可樂異熟、可喜異熟、可意異熟、安隱異熟、正直異熟、可欣異熟、悅意異熟、順正理異熟。故名具戒。

具見云何?答:諸所有見:有惠施、有親愛、有祠祀、有妙行、有惡行、有妙行惡行業果異熟、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有情、有世間阿羅漢正至正行,謂於此世他世,自通達作證具足住,如實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復次,諸所有學見、諸所有無學見、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見。是謂具見。

問:何故名具見?答:此法自性可愛,乃至隨順正理。

復次,此法能得可愛果,乃至順正理果。復次,此法能感可愛異熟,乃至順正理異熟。

故名具見。如具戒、具見,應知淨戒、淨見亦爾。

[瑜伽]又有二法,能壞增上心學、慧學。一者、建立邪學,違越正學,及懷猶豫;二者、增益損減邪見決定。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二法。

[]又有二法,能破壞增上心學、增上慧。一者、建立不符合佛法的邪學,與佛法互相違越,及內心對於佛法有猶豫、疑惑。二者、增益邪見與損減邪見,決定不可移轉。什麼是增益邪見?對於五蘊是無我,增益是我、我所,是薩迦耶見。增益我是常或無常,是邊執見。對於種種錯誤的邪見,增益為第一、最勝,是見取。對於此見,增益為清淨,是戒禁取。什麼是損減邪見?若是決定執取沒有業、沒有業果、沒有解脫、沒有得解脫道,撥無四諦之理的見解。與前面這二個相違,就是清淨善法。


17)見、如理勝

[集異]復有二法,謂見、如理勝者:

見云何?答:謂依出離、遠離善法,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見。

如理勝云何?答:謂有苾芻如其所見,若由如是諸行、相、狀,世間正見未生而生。彼便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彼由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便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

復次,若有苾芻如其所見,若由如是諸、行、相、狀,隨一出離、遠離善法未生而生。彼便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彼由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便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二種,總名如理勝。

[瑜伽]又有二法,能令已集菩提資糧,未入現觀補特伽羅速入現觀。一者、思惟現在過去自他衰盛;二者、勤修諦行所攝無倒作意。

[]又有二法,能令已經集聚菩提的福慧資糧,尚未證入現觀的人,迅速地證入現觀。一者、思惟現在與過去的自他衰落與興盛,就是思惟無常。二者、精勤地修學苦集滅道四諦的十六勝行所統攝的沒有錯誤的如理作意。

《披尋記》四八四頁:

又有二法至無倒作意者:此中二法,謂厭及欣。如次配釋應知。謂自衰損及他衰損,現在會遇,正現前時,如理作意數思惟故,成可厭處。若自興盛,及他興盛,過去盡滅,離變壞時,如理作意數思惟故,成可厭處。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一卷十八頁)是名思惟現在過去自也衰盛。


18)厭、如理勝

[集異]復有二法,謂厭、如理勝者:

厭云何?答:謂依四種順厭處法而生於厭。

如理勝云何?答:謂正思惟引生聖道。

何等為四順厭處法?一自衰損順厭處法、二他衰損順厭處法、三自興盛順厭處法、四他興盛順厭處法。

依自衰損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我因放逸、依放逸、住放逸,由放逸故造斯惡事,我今當令惡不善法,未生者不生,已生者永斷。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自衰損厭、如理勝。

依他衰損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他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彼因放逸、依放逸、住放逸,由放逸故造斯惡事,我今當令惡不善法,未生者不生,已生者永斷。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他衰損厭、如理勝。

依自興盛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我因不放逸、依不放逸、住不放逸,由不放逸故作斯善事,我今當令諸勝善法,未生者生,已生者倍復增廣。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自興盛厭、如理勝。

依他興盛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他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彼因不放逸、依不放逸、住不放逸,由不放逸故作斯善事,我今當令諸勝善法,未生者生,已生者倍復增廣。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他興盛厭、如理勝。

[瑜伽]又有二法,令觀行者最極、究竟、離垢梵行,速得圓滿。一者、修諦現觀;二者、於後離欲方便勤修,於諸等至無有愛味,離諸障難。

[]又有二種方法,能令觀行者最高程度、最好狀況、遠離愛見的煩惱垢的梵行,迅速地得到圓滿。一者、修習四聖諦的現觀,就是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二者、得初果以後,因為還有欲,繼續修諦現觀為方便來離欲。得到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諸等至的時候,不愛味、不執著於禪定,能遠離愛煩惱、見煩惱障難。


19)奢摩他、毘缽舍那

[集異]復有二法,謂奢摩他、毘缽舍那者:

奢摩他云何?答:善心一境性,是謂奢摩他。

毘缽舍那云何?答:奢摩他相應,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謂毘缽舍那,如世尊說:非有定無慧,非有慧無定,要有定有慧,方證於涅槃。

非有定無慧者,謂若有如是類慧,則有獲得如是類定;若無如是類慧,則無獲得如是類定,故說非有定無慧。

非有慧無定者,謂若有慧是定所生,以定為集,是定種類,由定而發,若有如是類定,則有獲得如是類慧;若無如是類定,則無獲得如是類慧,故說非有慧無定。

要有定有慧,方證於涅槃者,愛盡、離、滅名曰涅槃,要具定慧方能證得,若隨闕一必不能證,由此因緣故作是說:要有定有慧,方證於涅槃。

復次,或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不得增上慧法觀;或有補特伽羅,得增上慧法觀,不得內心止;或有補特伽羅,不得內心止,亦不得增上慧法觀;或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亦得增上慧法觀。

何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不得增上慧法觀?

答:若補特伽羅,得世間四靜慮,不得出世聖慧。

何等補特伽羅,得增上慧法觀,不得內心止?

答:若補特伽羅,得出世聖慧,不得世間四靜慮。

何等補特伽羅,不得內心止,亦不得增上慧法觀?

答:若補特伽羅,不得世間四靜慮,亦不得出世聖慧。

何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亦得增上慧法觀?

答:若補特伽羅,得世間四靜慮,亦得出世聖慧。

如說世間四靜慮相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者,此顯內心止。

如說出世聖慧所攝,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者,此顯增上慧法

觀。是名奢摩他、毘缽舍那。

[瑜伽]又有二法,令觀行者速能引發世、出世間一切勝德。一者、九相住心;二者、由六種事,以正定心思擇諸法。如聲聞地當廣分別。

[]又有二法,令觀行者迅速地能引發世間的色、無色界的禪定勝德,及出世間的三明六通、乃至無上菩提的勝德。一者、九相住心,就是奢摩他。二者、在奢摩他中,根據義、事、相、品、時、理這六種事,來思擇諸法。在聲聞地裡面會很詳細解說。


20)明、解脫

[集異]復有二法,謂明、解脫者:

明云何?答:無學三明。何等為三?一者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二者無學死生智作證明、三者無學漏盡智作證明,是謂明。

解脫云何?答:三種解脫。何等為三?一者心解脫、二者慧解脫、三者無為解脫。

心解脫者,謂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名心解脫。

慧解脫者,謂無癡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名慧解脫。

無為解脫者,謂擇滅,是名無為解脫。

此中,心解脫,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

云何學?答:學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學。

云何無學?答:無學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無學。

云何非學非無學?答:有漏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非學非無學。

慧解脫,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

云何學?答:學無癡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學。

云何無學?答:無學無癡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無學。

云何非學非無學?答:有漏無癡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非學非無學。

無為解脫,唯非學非無學。

是名明、解脫。

[瑜伽]又觀行者有二種淨,謂作意淨及所依淨。於三世中遠離愚癡,智清淨故,名作意淨。遠離三界諸煩惱品麤重法故,名所依淨。

[]又觀行者有二種清淨,就是作意清淨及所依清淨。什麼是作意清淨?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諸行,就是根、境、識這一切法要遠離執為我的愚癡,因為觀察無常、苦、空、無我,能令智慧清淨,所以名為作意清淨。什麼是所依清淨?因為遠離三界愛見種種煩惱的品類中,麤重的隨眠種子,所以名為所依清淨。


21)盡智、無生智

[集異]復有二法,謂盡智、無生智者:

盡智云何?答:謂如實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此所從生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盡智。

無生智云何?答:謂如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當知,我已斷集不復當斷,我已證滅不復當證,我已修道不復當修,此所從生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無生

智。

復次,若如實知: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是名盡智。若如實知:所盡三漏不復當生,是名無生智。

復次,若如實知:已盡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盡智。若如實知:所盡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不復當起,是名無生智。

[瑜伽]又有二法,心善解脫諸阿羅漢內自所證。一者、於現法中苦因永盡;二者、由此為先,當來世苦畢竟不生。

[]又有二種方法,是心從愛煩惱、見煩惱裡解脫出來的阿羅漢,內心親自所證悟的境界。一者、在現在的五蘊中,貪瞋癡等苦因,永久地斷盡。二者、由此現法中苦因永盡為先,將來世的苦惱,決定不會生起。



三法

[瑜伽]謂依十相、三門、三種及與三根,於諸有情發起邪行,能令有情墮諸惡趣。言十相者,謂壞生命、財物、妻妾;若壞實義、善友、讚美所為事業;若意三濁,謂執受他財欲為己有,欲令他遭所不愛事,誹謗真實所有惡見。

[]已經說過二種佛法所應該明白的境界。以下再說三種。就是十個相貌、三個門、三種、三根。這四樣是說明對眾生發起有罪過的事情,能令這個作惡的眾生墮落到三惡道。十相是什麼呢?就是十種惡法。壞生命,就是殺害生命。壞財物,就是不與取。壞妻妾,就是欲邪行。壞生命、壞財物、壞妻妾,是身所為事業。若是壞實義,就是虛妄語。壞善友,就是離間語。壞讚美,就是麤惡語與綺語。若壞實義、善友、讚美,是口所為事業。若是意有三污濁,就是貪欲、瞋恚、邪見。什麼是是貪欲?想要攝持、領受他財,佔為己有。什麼是是瞋恚?想要令他人,遭遇不可愛的事。什麼是是邪見?誹謗真實的所有惡見。


1)三惡行者,謂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三妙行者,謂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

[集異]三惡行者,謂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身惡行云何?

答: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

復次,斷生命、不與取、非梵行。

復次,諸所有不善身業、諸所有非理所引身業、諸所有身業能障礙定,總名身惡行。

語惡行云何?答: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

復次,諸所有不善語業、諸所有非理所引語業、諸所有語業能障礙定,總名語惡行。

意惡行云何?答:貪欲、瞋恚、邪見。

復次,諸所有不善意業、諸所有非理所引意業、諸所有意業能障礙定,總名意惡行。

如世尊說:若造身惡行,語意惡行已,不修對治者,當墮於地獄。


三妙行者,謂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

身妙行云何?

答: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

復次,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

復次,諸學身業、諸無學身業、諸善非學非無學身業,總名身妙行。

語妙行云何?答: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

復次,諸學語業、諸無學語業、諸善非學非無學語業,總名語妙行。

意妙行云何?答:無貪、無瞋、正見。

復次,諸學意業、諸無學意業、諸善非學非無學意業,總名意妙行。

如世尊說:若修身妙行,語意妙行已,無餘緣礙者,當生天受樂。

[瑜伽]言三門者,一、作業毀壞門;二、意樂毀壞門;三、方便毀壞門。於十相中,前之七種,作業毀壞;其次二種,意樂毀壞;最後一種,方便毀壞,所謂惡見。由惡見故,羞恥、慈悲、離諸惡行,悉皆毀壞。無有羞恥,無有慈悲,廣造眾惡。

[]十惡業分三個部分來解釋。第一,作身、口業,破壞功德善法。第二,意業的貪、瞋,能引發種種罪,毀壞功德善法。第三,身口業、意樂毀壞,都是以惡見為方便,所以名為方便毀壞門。在十相之中,前面的身、口共七種,是作業毀壞門。其次,貪、瞋這二種是意樂毀壞。最後一種的方便毀壞,就是惡見。為何惡見叫做方便毀壞呢?由於有邪惡思想的緣故,原來的羞恥心、慈悲心、能遠離種種惡行,全部都為惡見所破壞。所以,心裡面沒有羞恥心,沒有慈悲心,廣造眾惡。


三不善根者,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三善根者,謂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根。

[集異]三不善根者,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貪不善根者,貪云何?答:謂於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內縛、欲、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總名為貪。

不善根云何?答:謂此貪法是不善性,能為無量不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病根、癰根、箭根、惱根、苦根、穢根、濁根、諸雜染根、不清淨根、不鮮白根,是故名為貪不善根。

瞋不善根者,瞋云何?答: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杌,欲為擾惱,已瞋、當瞋、現瞋,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忿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總名為瞋。

不善根云何?答:謂此瞋法是不善性,能為無量不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病根、癰根、箭根、惱根、苦根、穢根、濁根、諸雜染根、不清淨根、不鮮白根,是故名為瞋不善根。

癡不善根者,癡云何?答: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於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於善作業無知、惡作業無知、善惡作業無知,於因無知、因所生法無知,於佛無知、法無知、僧無知,於苦無知、集無知、滅無知、道無知,於善法無知、不善法無知,於有罪法無知、無罪法無知,於應修法無知、不應修法無知,於下劣法無知、勝妙法無知,於黑法無知、白法無知,於有敵對法無知,於緣生法無知,於六觸處如實無知,如是無知、無見、非現觀、黑闇、愚癡、無明、盲冥、罩網、纏裹、頑騃、渾濁、障蓋、發盲、發無明、發無智、滅勝慧、障礙善品令不涅槃,無明漏、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毒根、無明毒莖、無明毒枝、無明毒葉、無明毒花、無明毒果、癡、等癡、極癡、改、等改、極改,癡類、癡生、改類、改生,總名為癡。

不善根云何?答:謂此癡法是不善性,能為無量不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病根、癰根、箭根、惱根、苦根、穢根、濁根、諸雜染根,不清淨根、不鮮白根,是故名為癡不善根。

如世尊說:諸惡貪瞋癡,惱害自心者,如樹心有蝎,皮果等皆衰。


三善根者,謂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根。

無貪善根者,無貪云何?答:謂於欲境,諸不貪、不等貪、不執藏、不防護、不堅著、不愛、不樂、不迷心悶、不耽嗜、不遍耽嗜、不內縛、不欲、不求、不耽湎、非苦集、非貪類、非貪生,總名無貪。

善根云何?答:謂無貪法是善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無病根、無癰根、無箭根、無穢根、無濁根、不雜染根、清淨根、鮮白根,是故名為無貪善根。

無瞋善根者,無瞋云何?答:謂於有情,不欲損害,不懷栽杌,不欲擾惱,非已瞋、非當瞋、非現瞋,不樂為過患、不極為過患、意不憤恚,於諸有情不相違戾、不欲為過患,非已為過患、非當為過患、非現為過患,總名無瞋。

善根云何?答:謂無瞋法是善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無病根、無癰根、無箭根、無穢根、無濁根、不雜染根、清淨根、鮮白根,是故名為無瞋善根。

無癡善根者,無癡云何?答:謂知前際智、後際智、前後際智,知內智、外智、內外智,知業智、異熟智、業異熟智,知善作業智、惡作業智、善惡作業智,知因智、因所生法智,知佛智、法智、僧智,知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知善法智、不善法智,知有罪法智、無罪法智,知應修法智、不應修法智,知下劣法智、勝妙法智,知黑法智、白法智,知有敵對法智,知緣生法智,知六觸處如實智,如是智、見、明、覺、解、慧、光、觀,總名無癡。

善根云何?答:謂無癡法是善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無病根、無癰根、無箭根、無穢根、無濁根、不雜染根、清淨根、鮮白根,是故名為無癡善根。

如世尊說:

若離貪瞋癡,說名為智者,亦名為上士,不惱害自心。

是故應遠離,貪瞋及無明,勤修起慧明,速得眾苦盡。

[瑜伽]言三種者,一、身所作,二、語所作,三、意所作。言三根者,一、為自饒益相,二、為損害他相,三、於他顛倒相。謂於非法而作法想,於不應作作應作想,堅執現行。

[]三種是什麼呢?一、是身所作。第二、語所作。第三、是意所作。三根是什麼?根是能生,能生種種惡業。第一,自己的利益愈多愈好,這是貪的相。第二,傷害別人來利益自己,這是瞋的相。第三、對於別人有顛倒的想法。什麼是顛倒相呢?就是對於非法而認為是法,對於不應該作的事情而認為應該作。別人勸說:「這是非法作法想,你錯。不應作你作應想,是錯。」他卻堅執是對,還是要這樣做。


2)三不善尋者,謂欲尋、恚尋、害尋。三善尋者,謂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三界者,謂欲界、恚界、害界三界者,謂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

[集異]三不善尋者,謂欲尋、恚尋、害尋。

欲尋云何?答:欲貪相應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總名欲尋。

恚尋云何?答:瞋相應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總名恚尋。

害尋云何?答:害相應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總名害尋。

如世尊說:惡尋伏眾生,令於穢見淨,倍增長貪愛,自為堅固縛。


三善尋者,謂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

出離尋云何?答:於諸欲尋,思惟過患,謂此欲尋是不善法,諸下賤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呵厭,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能滅智慧,能礙彼品,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證涅槃,如是思惟諸欲尋過患時,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名出離尋。

復次,為斷欲尋,於出離尋思惟功德,謂出離尋是勝善法,是尊勝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稱讚,不為自害,不為他害,不為俱害,不滅智慧,不礙彼品,不障涅槃,受持此法能生通慧,能引菩提、能證涅槃,如是思惟出離尋功德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出離尋。

復次,思惟欲尋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轉動,勞倦、羸篤,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變壞法,如是思惟諸欲尋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出離尋。

復次,為斷欲尋,思惟彼滅是真寂靜,思惟彼道是真出離,如是思惟彼滅、道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出離尋。

復次,思惟捨心定,及道捨心定相應無想定、滅定擇滅,如是思惟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出離尋。

復次,思惟出離及出離相應受、想、行、識,及彼等起身、語業心不相應行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出離尋。

無恚尋云何?答:於諸恚尋思惟過患,謂此恚尋是不善法,諸下賤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呵厭,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能滅智慧,能礙彼品,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證涅槃,如是思惟諸恚尋過患時,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名無恚尋。

復次,為斷恚尋,於無恚尋思惟功德,謂無恚尋是勝善法,是尊勝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稱讚,不為自害,不為他害,不為俱害,不滅智慧,不礙彼品,不障涅槃,受持此法能生通慧,能引菩提,能證涅槃,如是思惟無恚尋功德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恚尋。

復次,思惟恚尋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轉動,勞倦、羸篤,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變壞法,如是思惟諸恚尋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恚尋。

復次,為斷恚尋,思惟彼滅是真寂靜,思惟彼道是真出離,如是思惟彼滅、道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恚尋。

復次,思惟慈心定,及道慈心定相應無想定、滅定擇滅,如是思惟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恚尋。

復次,思惟無恚,及無恚相應受、想、行、識,及彼等起身、語業心不相應行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恚尋。

無害尋云何?答:於諸害尋思惟過恚,謂此害尋是不善法,諸下賤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呵厭,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能滅智慧,能礙彼品,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證涅槃,如是思惟諸害尋過患時,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名無害尋。

復次,為斷害尋,於無害尋思惟功德,謂無害是勝善法,是尊勝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稱讚,不為自害,不為他害,不為俱害,不滅智慧,不礙彼品,不障涅槃,受持此法能生通慧,能引菩提,能證涅槃,如是思惟無害尋功德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害尋。

復次,思惟害尋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轉動、勞倦、羸篤,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變壞法,如是思惟諸害尋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害尋。

復次,為斷害尋,思惟彼滅是真寂靜,思惟彼道是真出離,如是思惟彼滅、道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害尋。

復次,思惟悲心定,及道悲心定相應無想定、滅定擇滅,如是思惟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害尋。

復次,思惟無害,及無害相應受、想、行、識,及彼等起身、語業心不相應行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害尋。

如世尊說:樂滅諸惡尋,勤修不淨觀,常念斷貪愛,能壞堅固縛。

[瑜伽]復有三法,能令有情不護諸根。一、於依止中邪法種子;二、於諸境界取不正相;三、於私隱處不正思惟。如是三種,當知即是欲貪、瞋恚及與害品。依四處所,發生三種不正尋思,謂於自己利等四種白品法處,為欲獲得,或為不失,生欲尋思。於能障彼怨中二品有情處所,生恚尋思。於親友品有情處所,生害尋思。所以者何?若親友品,或時違犯,於彼不生全斷滅欲,唯有輕微苦楚,方便訓罰之欲。與此相違,所有白品,如應當知。

[]還有三種事情,能令有情不保護自己的六根。哪三法呢?一、一切法以心為依止處,在心中有邪法的種子,就是貪欲、瞋恚和害這三種惡法。二、對於諸境界取著不正、錯誤的相貌。因為取著這樣的相貌,令欲心、憤怒心、害心生起來。三、在各自的隱居之處,對於彼淨妙相或瞋恚相等,不正當思惟。這樣三法,當知就是欲貪、瞋恚及害。依於四種處所,發生三種不正尋思。欲尋思如何生起?就是對於自己,有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八種法中,有四個是自己滿意,就是利、譽、稱、樂。沒有,想要獲得,或者已經有,令其不失,就生起欲的想法。恚尋思如何生起?對於能障礙彼得到利、譽、稱、樂的怨敵、不親不怨這二類有情處所,生起恚尋思,因為這兩種人障礙我獲得到如意的事情,所以就對他憤怒。害尋思如何生起?對於能障礙彼得到利、譽、稱、樂的親友品這一類有情處所,生起害尋思。為什麼呢?若親友品或者有時候違犯、障礙我的好事,對於親友,不會生起想要殺掉他的心情。只是令其有輕微的苦楚,或者用語言的方便,或者是其他的方便來呵斥,處罰。和這個不同的所有白品善法,如其所應,應當知道。


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無色界、滅界。

欲界、恚界、害界,及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

如《法蘊論》說。

欲界、色界、無色界:

亦如《法蘊論》說。

[法蘊論:云何欲界?謂有諸法,欲貪隨增,是名欲界。

復次,欲界繫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是名欲界。

復次,下從無間地獄,上至他化自在天,於中所有色、受、想、行、識,是名欲界。云何色界?謂有諸法,色貪隨增,是名色界。

復次,色界繫十四界、十處、五蘊,是名色界。

復次,下從梵眾天,上至色究竟天,於中所有色、受、想、行、識,是名色界。

云何無色界?謂有諸法,無色貪隨增,是名無色界。

復次,無色界繫三界、二處、四蘊,是名無色界。

復次,如欲、色界,處、定建立,不相雜亂。非無色界有如是事,然依定生勝劣差別,建立上下,下從空無邊處,上至非想非非想處,於中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無色界。]

如世尊說:

諸有能遍知,欲色無色界,超一切依故,當觸無餘依,

身證甘露界,無漏不思議,世尊說涅槃,為饒益含識。


色界、無色界、滅界:

亦如《法蘊論》說。

[法蘊論:云何色界?謂欲、色界,總名色界。

云何無色界?謂四無色,是名無色界。

云何滅界?謂擇滅、非擇滅,是名滅界。

復次,諸有色法,總名色界。除擇滅、非擇滅,餘無色法,是名無色界。擇滅、非擇滅,是名滅界。]

如世尊說:

住色界有情,及住無色界,不證知滅故,定當往後有。

若遍知色界,不住於無色,趣向究竟滅,後解脫生死。

略有四種內法種子,遍攝一切諸法種子。一、世間種子;二、出世種子;三、不清淨種子;四、清淨種子。世間種子者,謂欲、色、無色界繫諸行種子。出世種子者,謂能證三乘及三乘果,八聖道等清淨種子。不清淨種子者,謂欲界繫諸行種子。清淨種子,復有二種。一、世間淨;二、出世間淨。色、無色繫諸行種子,名世間淨;能證三乘及三乘果,八聖道等所有種子,名出世淨。

[]略說有四種內法種子,能遍攝一切諸法的種子。一、世間種子,二、出世種子,三、不清淨種子,四、清淨種子。什麼是世間種子呢?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繫的諸行種子。欲界繫的諸行種子,就是根、境、識十八界的種子,將眾生綁在欲界,不得解脫。色界和無色界的法,也將眾生綁在那裏。什麼是出世種子呢?就是能夠體證三乘無漏有為聖道及三乘果諸無為法,其種子就是以八聖道為最後的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清淨種子。什麼是不清淨種子呢?繫縛眾生在欲界受諸苦惱的諸行種子。什麼是清淨種子呢?分二種,世間清淨與出世間清淨種子。色界、無色界繫諸行種子是世間的清淨種子,就是沒有欲,所以清淨。能證三乘及三乘果,八聖道等所有種子,就是出世間的清淨種子。


3)三愛者,一欲愛、二色愛、三無色愛[復有三愛,一欲愛、二有愛、三無有愛]

[集異]三愛者,一欲愛、二色愛、三無色愛。

欲愛云何?答:於諸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欲愛。

復次,於欲界繫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欲愛。

復次,下從無間大地獄,上至他化自在天,於此所攝色、受、想、行、識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欲愛。

色愛云何?

答:於諸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色愛。

復次,於色界繫十四界、十處、五蘊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色愛。

復次,下從梵眾天上至色究竟天,於此所攝色、受、想、行、識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色愛。

無色愛云何?

答:於無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色愛。

復次,於無色界繫三界、二處、四蘊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色愛。

復次,如欲、色界,決定處所上下差別,不相雜亂。

無色界中,無如是事,然可依定、依生勝劣,說有下上,謂下從空無邊處天,上至非想非非想處天,於此所攝受、想、行、識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色愛。

如世尊說:

有愛諸士夫,長世數流轉,數受胎藏苦,往還諸有中。

斷愛諸有情,瀑流已斷故,無愛潤生故,不流轉後有。


復有三愛,一欲愛、二有愛、三無有愛:

欲愛云何?

答:於諸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欲愛。

有愛云何?

答:色、無色界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有愛。

無有愛云何?

答:欣無有者,於無有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有愛,此復如何?如有一類,怖畏所逼、怖畏所惱、憂苦所逼、憂苦所惱苦受觸故,作是念言:云何當令我身死後,斷壞無有,永絕眾病,豈不樂哉!彼欣無有,於無有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有愛。

如世尊說:

愛所執有情,心貪有無有,魔軛所軛故,身常不安樂。

流轉諸有中,生已歸老死,如犢子愛乳,隨母嘗不離。

復有三種,從因所生、有漏法因,若於此中,不如正理修方便者,能生諸苦。若能如理修方便者,於苦、於因,能知、能斷。謂於欲界繫法,染污希求;於色、無色界繫法,亦爾。

[]復有三種,主要是愛,愛是從因所生,又是一切有漏法的因,因為愛能生起一切有漏法。若是在內心中有此愛,又不如正理的修學四念處的方便來對治,能生起種種苦。若是能夠如法性的道理,修四念處的方便來對治。對於愛所生苦,能認識到。對於愛是苦的因,能修四念處來斷除。哪三種?對於欲界的六道,因為執著,而有希求。對於色界、無色界繫法也是如此,就是執著禪定為勝、妙,希求色界、無色界的禪定。


4)三漏者,一欲漏、二有漏、三無明漏

[集異]三漏者,一欲漏、二有漏、三無明漏。

欲漏云何?答:除欲界繫無明,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謂欲漏。

有漏云何?答:除色無色界繫無明,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謂有漏。

無明漏云何?答:三界無智,是謂無明漏。

如世尊說:若苾芻已斷,欲有無明漏,諸漏永盡故,無影般涅槃。

又有三種諸煩惱趣,令諸有情流轉生死。謂於勝欲,發意悕求,名初煩惱趣。於色、無色界勝自體中,發意悕求,名第二煩惱趣。於邪解脫,發意悕求,名第三煩惱趣。

[]又有三種諸煩惱,能令眾生趣向於苦,能令諸有情在三界流轉,受生死的苦惱而不得解脫。第一個煩惱趣,就是對於殊勝的欲,發動心意,以非法或法,希望得到。第二個煩惱趣,對於色界和無色界的殊勝自體中,發心希求,希望得到。第三個煩惱趣,對於色界的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以為就是涅槃,這是邪解脫,發心希求,希望得到。當知此三種就是欲求、有求、邪梵行求,稱為三種諸煩惱趣,因為發動煩惱意,而希求的緣故。


5)三求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

[集異]三求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

欲求云何?答:住欲有者,於欲界法未得為得,諸求、隨求、平等隨求、悕求、欣求、思求、勤求,是謂欲求。

有求云何?答:住色、無色有者,於色、無色界法未得為得,諸求乃至勤求是謂有求。

梵行求云何?答:離二交會說名梵行;八支聖道,亦名梵行。於此義中,意說八支聖道梵行。諸有於此八支聖道未得為得,諸求乃至勤求,是謂梵行求。

復次,欲求者,非求死後當生諸有,然於現在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未得為得,諸求乃至勤求,是名欲求。

有求者,有謂五取蘊。何等為五?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如有一類,作是念言:云何令我,得未來世如是類色、受、想、行、識?彼於死後當生諸有色等五蘊,諸求乃至勤求,是名有求。

梵行求者,從世第一法趣苦法智忍時,有梵行求,非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聖道說名梵行,彼於爾時未得、未近得、未有、未現有。

從苦法智忍趣苦法智時,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聖道說名梵行,彼於爾時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現有。

如是,從苦法智趣苦類智忍,從苦類智忍趣苦類智,從苦類智趣集法智忍,從集法智忍趣集法智,從集法智趣集類智忍,從集類智忍趣集類智,從集類智趣滅法智忍,從滅法智忍趣滅法智,從滅法智趣滅類智忍,從滅類智忍趣滅類智,從滅類智趣道法智忍,從道法智忍趣道法智,從道法智趣道類智忍,從道類智忍趣道類智,從道類智趣道類智,或趣所餘無漏智時,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聖道說名梵行,彼於爾時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現有。

復次,若世間道,證一來果、不還果時,有梵行求,非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聖道說名梵行,彼於爾時未得、未近得、未有、未現有。

若無漏道,證預流果或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時,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聖道說名梵行,彼於爾時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現有。

如世尊說:

具念定正知,諸佛真弟子,正知求聖道,終不求餘事。

若悕求已滅,聖道當趣盡,苾芻求盡故,無影般涅槃。

又有三種諸有情類,欲為根本作業方便。一、為得勝欲;二、為得勝自體;三、為證勝解脫道。

[]又有三種諸有情類,以欲為根本,而採取行動,行動是得果的方便。一、為得殊勝的五欲。二、為得殊勝的色界、無色界自體。三、為證勝解脫道。

《披尋記》四八九頁:

又有三種至勝解脫道者:當知此謂欲求、有求、及無上梵行求,名為三種諸有情類,欲為根本作業方便:由諸有情一切所作,皆此三求所攝受故。


6)三有者,一欲有、二色有、三無色有

[集異]三有者,一欲有、二色有、三無色有。

欲有云何?答:若業欲界繫取為緣,欲感當有,彼業異熟,是謂欲有。

色有云何?答:若業色界繫取為緣,欲感當有,彼業異熟,是謂色有。

無色有云何?答:若業無色界繫取為緣,欲感當有,彼業異熟,是謂無色有。

又有三種諸有情類,於三界中,攝受自體諸行威勢。一、牽引威勢;二、能得威勢;三、成滿威勢。牽引威勢者,謂能引之業。能得威勢者,謂健達縛正現在前。成滿威勢者,謂住於此受淨、不淨諸業異熟。

[]又諸有情類在三界中,取得自體的諸行時,有三種威勢。哪三種呢?一、牽引威勢,二、能得威勢,三、成滿威勢。什麼是牽引威勢?就是能引出來果報的力量。業,有引業、有滿業,業力能把果報引發出來,稱為引業。在果報上,有智慧、無智慧,長壽、短壽,富貴、貧賤等,稱為滿業。什麼是能得威勢?得果報的時候,中有現前才能得果報。什麼是成滿威勢?果報成就圓滿現前時,就安住在這裏,感受淨業所得的果報,或者不淨業所成就的果報。


7)三黑闇身者,一過去黑闇身、二未來黑闇身、三現在黑闇身

[集異]三黑闇身者,一過去黑闇身、二未來黑闇身、三現在黑闇身。

過去黑闇身者,云何過去?云何黑闇?云何身?而說過去黑闇身耶?

答:過去者,謂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謂過去。黑闇者,謂於過去行,發起種種求解異慧,廣說乃至疑猶豫箭,是謂黑闇。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於此義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謂無智,由黑故闇,說名黑闇,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說名為身。故名過去黑闇身。

未來黑闇身者,云何未來?云何黑闇?云何身?而說未來黑闇身耶?

答:未來者,謂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謂未來。黑闇者,謂於未來行,發起種種求解異慧,廣說乃至疑猶豫箭,是謂黑闇。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於此義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謂無智,由黑故闇,說名黑闇,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說名為身。故名未來黑闇身。

現在黑闇身者,云何現在?云何黑闇?云何身?而說現在黑闇身耶?

答:現在者,謂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謂現在。黑闇者,謂於現在行,發起種種求解異慧,廣說乃至疑猶豫箭,是謂黑闇。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於此義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名無智,由黑故闇,說名黑闇,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說名為身。故名現在黑闇身。

又有三種無明蘊,諸有情類住無明者,由此因緣,能生三世自體差別。謂於過去世前際等無知,能生現在自體;於現在世前際等無知,能生未來自體;於未來世前際等無知,即於未來能生後後當來自體。

[]又有三種無明蘊,諸有情類中,除去聖人,其餘一切眾生的心在無明裏面住。由於內心有無明的關係,能生出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生命體的不同。哪三種?一、在過去生的時候,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中際無知,能引生現在的生命。二、在現在世的時候,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中際無知,能引生未來的生命。三、在未來世的時候,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中際無知,就在未來,能生未來又未來的自體。


8)三怖者,一病怖、二老怖、三死怖

[集異]三怖者,一病怖、二老怖、三死怖。

病怖者,云何病?答:頭痛等,廣說如《法蘊論》,是謂病。云何怖?答:如有一類,見他病已深生厭患,自念:我身亦有此分、亦有此性、亦有此法、未越此法。由此便生驚恐怖畏,惶懼毛豎,是謂怖。由病起怖,故名病怖。

老怖者,云何老?答:髮落等,廣說如《法蘊論》,是謂老。云何怖?答:如有一類,見他老已深生厭患,廣說乃至惶懼毛豎,是謂怖。由老起怖,故名老怖。

死怖者,云何死?答:彼彼有情,即於彼彼諸有情聚,移轉、壞沒,廣說如《法蘊論》,是謂死。云何怖?答:如有一類,見他死已深生厭患,廣說乃至惶懼毛豎,是謂怖。由死起怖,故名死怖。

如世尊說:

諸異生雖能,厭病老死法,而不能如實,厭此所依身。

我能厭此身,深了知此法,故不樂久住,速入無餘依。

我觀一切種,無疾少年命,病老死所壞,唯出離安隱。

我已勤精進,通達究竟跡,雖不習諸欲,而捨修梵行。

《法蘊論》

云何老苦?老謂老時,髮落髮白,皮緩面皺,身曲背僂,喘息逾急,扶杖而行,支體斑黑,衰退暗鈍,根熟變壞,諸行故敗,朽壞羸損,總名為老。何因緣故,說老為苦?有情老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老為苦。復次,老時受三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老苦。

云何病苦?病謂頭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面痛脣痛,齒痛齶痛,喉痛心痛,風病嗽病,氣病噫病,癩病痔病,痢病痳病,寒病熱病,瘨病癇病,歐逆瘡腫,癬疥[-+]癭,[-+]下漏泄,[-+]癖枯痟,及餘種種依身心起,身心疹疾,總名為病。何因緣故,說病為苦?有情病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病為苦。復次,病時受二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故名病苦。

云何死苦?死謂彼彼諸有情類,即從彼彼諸有情聚,移轉、壞沒、退失、別離,壽煖識滅,命根不轉,諸蘊破壞,夭喪殉逝,總名為死。何因緣故,說死為苦?有情死時,領納、攝受種種身苦事故,廣說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死為苦。復次,死時受三種苦: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者壞苦,故名死苦。

又有三種未究竟聖,共諸異生生死災患。若有於彼深厭怖者,當速斷除三種憍逸,修習現法涅槃方便。一、無病衰退;二、少年衰退;三、壽命衰退。其有智者,應觀未來如是三事,定當隨逐。

[]又,未達究竟的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這三種聖人和一切生死凡夫一樣,共同受生死的災患。若有對於彼生死災患,內心深深地生起厭離、恐怖的話,應當盡速地斷除三種驕逸,修習在現在就能得涅槃的方便,就是四念處。哪三種?一、無病就會生驕慢,但是無病會衰退,健康會失掉。二、少年有驕逸之心,但是少年轉眼間就老,少年會退失。三、壽命會失掉。那個人要是有智慧的話,應該觀察在未來這樣的三事,一定會隨逐。


9)三受者,一樂受、二苦受、三不苦不樂受

[集異]三受者,一樂受、二苦受、三不苦不樂受。

樂受云何?答:順樂受觸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樂受。復次,修初第二、第三靜慮時,順樂受觸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樂受。

苦受云何?答:順苦受觸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謂苦受。

不苦不樂受云何?答:順不苦不樂受觸所生身捨、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謂不苦不樂受。

如世尊說:

具念定正知,諸佛真弟子,能正知諸受,令貪等不生。

於諸受及道,俱令漸次滅,苾芻受盡故,無影般涅槃。

又有三種有情之類,貪、瞋、癡縛所依處所、身分差別,能急繫縛諸有情類,閉在大苦生死牢獄。一、能饒益;二、能損害;三者、平等二種俱離。

[]又有情的類別有三種受的不同,能成為貪、瞋、癡繫縛所依的處所,能夠緊緊地繫縛一切的有情之類,關閉在大苦的生死牢獄,很難解脫。哪三類呢?一、能饒益的樂受,就是貪的繫縛所依的處所。二、能損害的苦受,就是瞋的繫縛所依的處所。三、不利益也不損害的這二種都遠離的不苦不樂,就是愚癡的繫縛所依的處所。


10)三苦性者,一苦苦性、二壞苦性、三行苦性

[集異]三苦性者,一苦苦性、二壞苦性、三行苦性。

苦苦性云何?答:欲界諸行,由苦苦故苦。

壞苦性云何?答:色界諸行,由壞苦故苦。

行苦性云何?答:無色界諸行,由行苦故苦。

復次,不可意諸行,由苦苦故苦。可意諸行,由壞苦故苦。順捨諸行,由行苦故苦。

復次,若諸苦受,若彼相應法,若彼俱有法,若從彼生,若彼種類不可愛異熟果,由苦苦故苦。若諸樂受,若彼相應法,若彼俱有法,若從彼生,若彼種類可愛異熟果,由壞苦故苦。若不苦不樂受,若彼相應法,若彼俱有法,若從彼生,若彼種類非可愛非不可愛異熟果,由行苦故苦。

復次,苦苦性云何?答: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等種種苦故。

壞苦性云何?答:如世尊說:「可意朋友、可意眷屬、可意境界,若變壞時,若遭毀謗陵蔑等時,發生愁、歎、憂、苦、悲惱。」彼於爾時,由壞苦故苦。

行苦性云何?答:除苦苦性及壞苦性,諸餘有漏行,由行苦故苦。

又有三處所生諸苦,遍攝有情所有眾苦。一、合會所生苦;二、乖離所生苦;三、平等相續苦。初由損害位和合故;第二由饒益位變壞故;第三於一切位相續而轉,麤重所攝,諸行所生,唯眾賢聖覺之為苦,非諸異生。

[]又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個處所,引生的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苦,能遍攝有情所有的苦惱,哪三種呢?一、合會所生的苦苦。二、乖離所生的壞苦。三、平等相續的行苦。為什麼合會生起苦苦呢?由於彼此傷害的情景,因緣和合現前。為什麼乖離會生起壞苦呢?由於彼此饒益的情景,改變、敗壞。為什麼平等相續是苦惱呢?在所有的階段中,五蘊相續而轉,然而是屬於粗劣、沈重的境界,五蘊等有為法是因緣所生,是個苦惱的境界。唯獨賢人、聖人才能知道五蘊是苦,不是一般的凡夫能知道。


11)三慢類者,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

[集異]三慢類者,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

我勝慢類云何?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之種族、形色、作業、工巧、財位、壽量、力等,或總或別,皆勝於彼,由此起慢、已慢、當慢、心高舉、心恃蔑,是謂

我勝慢類。

我等慢類云何?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之種族、形色、作業、工巧、財位、壽量、力等,或總或別,皆等於彼,由別因緣而起於慢、已慢、當慢、心高舉、心恃

蔑,是謂我等慢類。

我劣慢類云何?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之種族、形色、作業、工巧、財位、壽量、力等,或總或別,皆劣於彼,由別因緣而起於慢、已慢、當慢、心高舉、心恃

蔑,是謂我劣慢類。

又有三種心高舉法,違害欲求沙門果證修方便者預流果支,能障沙門令不得證。一者、以己校量於他,謂我為勝,心生高舉。二者、以己校量於他,謂我相似,心生高舉。三者、以己挍量於他,謂我為劣,心生高舉。

[]又,對於想要追求沙門果的體證的人,修習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這四種四預流支作為方便,但是有三種心高舉法,會違背、損害這四預流支,能障礙沙門的聖道,令不得成就。哪三種呢?一者、拿自己和別人去對比,認為我高過他,心生起高慢。二者、拿自己和別人對比,認為我和他是相似,心生高舉。三者、拿自己和別人對比,認為我是不如他,但是,還是心生高舉。


12)三世者,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集異]三世者,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過去世云何?答: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謂過去世。

未來世云何?答: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謂未來世。

現在世云何?答: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謂

現在世。

問:世是何義?答:世是顯示諸行增語。

復有三種種子,當知能生一切諸行。一、已與果;二、未與果;三、果正現前。

[]又有三種種子,當知能夠出現一切有為法。哪三種呢?一、已與果,這一類的種子,已經給與果報,已經發生作用,是屬於過去。二、未與果,第二類是將來,還沒有給與果報,功能還存在。三、果正現前,第三類種子是現在,果報現在就出現在眼前。只要有一件事,就是有種子,沒有種子沒有這一件事。但是種子,如果沒有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也不會出現。


13)三言依者,謂過去言依、未來言依、現在言依

[集異]三言依者,謂過去言依、未來言依、現在言依。

過去言依者,云何過去?云何言?云何依?而說過去言依耶?答: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謂過去。即依如是過去諸行,所起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即前所說過去諸行,亦名為依。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能作生緣集等起故,依過去行起諸言說故,過

去諸行,名過去言依。

未來言依者,云何未來?云何言?云何依?而說未來言依耶?答: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謂未來。即依如是未來諸行,所起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即前所說未來諸行,亦名為依。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能作生緣集等起故,依未來行起論言說故,未來諸行,名未來言依。

現在言依者,云何現在?云何言?云何依?而說現在言依耶?答: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謂現在。即依如是現在諸行,所起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即前所說現在諸行,亦名為依。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能作生緣,集等起故,依現在行起諸言說故,現在諸行,名現在言依。

無第四、第五者,依有為說,謂有為法唯有三種,更無第四、第五可得。有說:此依一切法說,諸無為法即是現在言依攝故,更無第四、第五可得。

如世尊說:

樂言想有情,恒依言想住,未遍知言想,趣生死無窮。

若遍知言想,於他無所說,亦不樂他說,常欣修靜慮,

寂定勤精進,見生死盡邊,摧伏諸魔軍,至生死彼岸。

又有三種諸行言說所依處,所謂去、來、今。

[]又,一切有為法就是言說的所依處,諸行有三類的不同,就是過去、未來和現在。


14)三色處者,謂有三處攝一切色。何等為三一者有色有見有對、二者有色無見有對、三者有色無見無對

[集異]三色處者,謂有三處攝一切色。何等為三?一者有色有見有對、二者有色無見有對、三者有色無見無對。

云何有見有對色?答:一處。

云何無見有對色?答:九處。

云何無見無對色?答:一處,少分。

又有三相,能攝一切色法自相。謂顯、形、作用,安立眼識所取之色。於自處所,障礙餘色行、住。安立根色,若一切境界色,當知一切總有十色。及定地色,若得淨定,為引變化修方便者所有諸色,當知是內化心境界,亦是未滿變化心果。

[]又有三種相,能統攝一切色法的體相,哪三種呢?第一種,有三類:顯色、形色、作用色。顯色,就是青、黃、赤、白這一類。形色,就是長、短、方、圓這一類。作用,就是表色,屈、伸、取、捨這一類。作用就是心,然而心的作用,在色上表現出來,所以是作用。這三類色的安立,是眼識所緣的色相,是有見色。第二種,是有對色。在色的自體存在的地方,會障礙其他色法的往來、停留,就叫做有對色。將這類所依的眼、耳、鼻、舌、身,安立為根色。若是一切所緣境界的一切色,當知這一切有十色。哪十色?眼識所緣的有見色,及耳、鼻、舌、身識所緣的一切境界色的有對色。就是眼等五種根色和色等五種所緣境界色,共十色。第三種,定地色,就是大威德的色界定、無色界定所緣的色。若是得四禪八定等清淨定,為了引發種種變化的境界,修行方便位的時候,能現出來種種色,是無見無對色,就叫做定地色。當知所現出來的色相,是內心所變化的,也是內心的境界,也是神通還沒圓滿的時候變化出來的色法,是定心的果。

《披尋記》四九二頁:

又有三相能攝一切色法自相等者:當知此說有見、有對、無見無對三種色相:青、黃、赤、白等,是名顯色;長、短、方、圓等,是名形色;取、捨、屈、伸等,是名表色;此說作用,名別義同。如是諸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如〈五識身相應地〉說。(陵本一卷六頁)當知是名有見色相。於自所據各別處所,障礙餘色往來容受諸業,當知是名有對色相。於此安立一切所依根色及所緣境界色,此中一切,總有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十色應知。又定地色,非眼識所取、非障礙餘住,是名無見無對色。當知此色唯是大威德心所緣境界,非餘,如〈決擇分〉說。(陵本六十五卷十頁)

若得淨定至未滿變化心果者:離諸定障,名得淨定。能引種種諸變化色,當知唯內化心境界;如是境界從化心生,故說亦是變化心果。修方便位,心未自在,故言未滿。此舉化色喻成定色,唯是大威德心所緣,由定自在隨其所欲,定心境界影像生故,〈決擇分〉中亦舉化色為喻,應知。(陵本六十五卷十頁)


15)三心者,一漏瘡喻心、二電光喻心、三金剛喻心

[集異]三心者,一漏瘡喻心、二電光喻心、三金剛喻心。

漏瘡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稟性暴惡,言喜麤獷,少有觸惱,便多憤恚,結怨佷[-+],語言兇勃,如惡漏瘡,纔被物觸,便多流出膿血不止。彼心亦爾,少遇違緣,即便憤恚,怨恨不息。」問:何故彼心名漏瘡喻?答:彼心、意、識,暫觸違緣,便速發生種種穢惡,是故名曰漏瘡喻心。

電光喻心云何?

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住空閑,精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如是寂靜心定,依是定心能永斷五順下分結,得不還果,受上化生,即住上界,得般涅槃,不復還來生於欲界,如過夏分至秋初時,從大雲臺電光發已,暫現色像。速還隱沒,如是一類補特伽羅,居阿練若乃至廣說。」彼所得心名電光喻。問:何故彼心名電光喻?

答:彼心、意、識,證不還果,暫能照了,速還隱沒,是故名曰電光喻心。

金剛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住空閑,精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如是寂靜心定,依是定心能盡諸漏,證得無漏心慧解脫,於現法中以勝通慧,自證覺受,圓滿功德,謂自證知:我生已盡、梵

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譬如金剛無有少物,而不能斷或穿或破,所謂若鐵、若牙、若貝、若角、若珠、若玉石等,如是一類補特伽羅,居阿練若乃至廣說。」彼所得心名金剛喻。問:何故彼心名金剛喻?答:彼心、意、識,證無學果,無結、縛等而不能壞,是故名曰金剛喻心。

又有三種為諸煩惱所隨逐心。一、諸異生心;二、未滿學心;三、已滿學心。

[]又有三種為諸煩惱所隨逐的心,哪三種呢?一、諸異生心,一切的生死凡夫,心裏面很多很多的煩惱隨逐不捨。二、未滿學心,未圓滿的有學聖者,初果、二果、三果內心還是有煩惱隨逐。三、已滿學心,已經圓滿的有學聖者,還有微細的煩惱存在。


16)三補特伽羅者,一者覆慧補特伽羅、二者膝慧補特伽羅、三者廣慧補特伽羅

[集異]三補特伽羅者,一者覆慧補特伽羅、二者膝慧補特伽羅、三者廣慧補特伽羅。

云何覆慧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苾芻哀愍為說法要,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在法座,於所說法,初中後分皆不能知;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亦不能了,所以者何?彼都無慧。猶如覆器、亦如覆瓶,雖多溉水竟無受入。如是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廣說乃至彼都無慧。」是名覆慧補特伽羅。問:何故名覆慧補特伽羅?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欲知,而無慧故皆不能知;彼有是慧,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欲了,而無慧故亦不能了,故名覆慧補特伽羅。

云何膝慧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苾芻哀愍為說法要,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在法座,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能知;而從座起,於所說法,初中後分皆不能了,先雖領受而後忘失。譬如有人,得妙飲食,置於膝上,以失念故,欻從座起皆悉墜落。如是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廣說乃至而後忘失。」是名膝慧補特伽羅。問:何故名膝慧補特伽羅?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隨所欲知,以有慧故雖皆能知,彼有是慧,而從座起,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欲了,而無慧故皆不能了,先雖領受而後忘失,故名膝慧補特伽羅。

云何廣慧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苾芻哀愍為說法要,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在法座,於所說法,初中後分皆悉能知;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亦悉能了,復能善知所說義趣。如剎帝利女、或婆羅門女、或長者女、或居士女,清水沐浴,妙香塗身,梳剪髮爪,瑩飾眉面,服鮮淨衣,著諸纓絡,以環釧等而自莊嚴,唯少花鬘未冠其首;有諸尊者,持妙花鬘,謂嗢缽羅、瞻博迦等,隨其所好而授與之,諸女爾時歡喜踊躍,恭敬受取,冠在頂上,深心愛翫,終無遺失。如是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乃至善知所說義趣。」是名廣慧補特伽羅。問:何故名廣慧補特伽羅?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隨所欲知,以有慧故皆悉能知;彼有是慧,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隨所欲了,以有慧故亦悉能了,復能善知所說義趣,故名廣慧補特伽羅。

如世尊說:

覆慧不聰明,雖數多聞法,無智不能了,如灌覆瓶器。

膝慧勝於前,坐聽雖能了,而起已皆忘,如遺膝上食。

廣慧最為勝,在法座若起,於文義俱了,如女冠花鬘。

具持念辯才,樂修淨業染,斷憍慢放逸,能捨諸惡趣。

又有三種聽聞法者。一、於法、於義,不能受持;二、唯能領受,不能任持;三、能受、能持。

[]又有三種聽聞法者,哪三種呢?第一種,對於能詮的法、所詮的義,不能信受、攝持。第二,只能領受法義,但是不能任持不失。第三,能領受、也能任持不失。


17)三行者,謂身行、語行、意行

[集異]三行者,謂身行、語行、意行。

身行云何?答:身,亦名身行;身業,亦名身行;入息出息,亦名身行。於此義中,意說入息出息身行,所以者何?入息者呼吸外風,令入身內;出息者引發內風,令出身外,由此勢力,令身動轉,通暢安隱,故入出息說為身行。

語行云何?答:語,亦名語行;語業,亦名語行;尋伺,亦名語行。於此義中,意說尋伺語行,所以者何?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無尋伺,是故尋伺說為語行。

意行云何?答:意,亦名意行;意業,亦名意行。想、思,亦名意行。於此義中,意說想、思意行,所以者何?以想及思是心所法,依止於心,繫屬於心,依心而轉,扶助於心,是故想、思說為意行。

又有三法,是修行者觀身、語、意無常性觀,趣入上首。一者、入出息;二者、尋伺;三者、想思。

[]又,修行者觀察身、語、意是無常性的觀察中,有三種方法,在趣入無常觀時,很有力量。哪三種?第一,出入息,由於觀察入出息就知道身是無常。第二,尋伺,由尋伺而有語說,觀察尋伺的不同,知道語言是無常。第三,想思,內心取種種相,做種種的思惟觀察,都是內心的變化,所以心是無常。


18)三上座者,謂生年上座、世俗上座、法性上座

[集異]三上座者,謂生年上座、世俗上座、法性上座。

云何生年上座?答:諸有生年,尊長耆舊,是謂生年上座。

云何世俗上座?答:如有知法富貴長者,共立制言:諸有知法、大財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屬、大徒眾,勝我等者,我等皆應推為上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由此因緣,雖年二十或二十五,若能知法、得大財位、大族、大力,有大眷屬、大徒眾者,皆應和合推為上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如諸國土城邑王都,其有多聞,妙解算數,辯才書印,或隨一一工巧業處,勝餘人者,皆共和合推為上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如商侶中,有多財者,眾人和合推為上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如得為王、或大臣等,眾人皆共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如難陀王,長髮王種欲興戰爭,召馬勝王剎帝利種,重賜財寶,令其示現種種技能,知彼勝已,告大臣曰:封主當知!吾欲敬禮剎帝利種馬勝王足。大臣白言:〔君〕不應禮剎帝利種馬勝王足,所以者何?彼是臣佐,君不應禮臣佐之足。如是等事有無量種。今此意說,長髮王種,難陀王時世俗上座。

云何法性上座?答:諸受具戒耆舊長宿,是謂法性上座。有說:此亦是生年上座,所以者何?佛說出家受具足戒,名真生故。若有苾芻得阿羅漢,諸漏永盡,已作所作,已辦所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解脫,心善自在,此中意說,如是名為法性上座。

如世尊說上座頌言:

心掉多綺語,染意亂思惟,雖久隱園林,而非真上座。

具戒智正念,寂靜心解脫,彼於法能觀,是名真上座。

又有三種尊勝,應受敬養。一、年齒增上;二、族姓增上;三、功德增上。

[]又有三種尊貴、殊勝,所以應受供養。哪三種呢?一、年齒增上,因為年紀大、老,應受供養。二、族姓增上,族姓的關係,應受供養。三、功德增上,因為有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應受供養。


19)三聚者,謂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不定聚

[集異]三聚者,謂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不定聚。

云何邪性定聚?答:五無間業。

云何正性定聚?答:學、無學法。

云何不定聚?答:除五無間業,餘有漏法及無為。

又有三種住定、不定因,二是定因,一不定因。一、惡趣定因,謂無間業。二、善趣涅槃定因,謂無漏有為法。三、不定因,謂所餘法。

[]又安住定、不定因中,有三種不同,二個因是決定,一個因是不決定。哪三種?一、若有這樣的因,決定要墮落三惡道。這個因是什麼呢?就是無間業,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合和僧。若有這種罪業,一定墮落惡趣。二、若有這樣的因,決定能趣入涅槃。這個因是什麼呢?就是無漏有為法,入聖位以後,才有無漏的有為法。三、若有這樣的因,趣向不能決定。這個因是什麼呢?除去這兩種以外,其餘的惡業,或善業,其未來都是不決定。

《披尋記》四九三頁:

又有三種住定不定因等者:當知此說邪性聚定、正性聚定、不定聚定,名三種住定、不定因,如次此配釋應知。


20)三舉罪事者,謂見舉罪事、聞舉罪事、疑舉罪事

[集異]三舉罪事者,謂見舉罪事、聞舉罪事、疑舉罪事。

見舉罪事者,云何見?云何舉罪?云何事?而說見舉罪事耶?答:

見,謂見有苾芻故思斷生命、不與物而取、行非梵行婬欲法、正知而說虛誑語、故思出不淨、非時食、飲諸酒、自手掘地壞生草木、歌舞作樂冠飾花鬘放逸縱蕩,是名為見。

舉罪,謂五種舉罪,一者覺察舉罪、二者憶念舉罪、三者應告羯磨舉罪、四者布灑他時安立舉罪、五者於恣舉時安立舉罪。

云何覺察舉罪?答:謂有覺察他苾芻言:具壽!已犯如是如是罪,應發露,勿覆藏,發露則安隱,不發露罪益深。是名覺察舉罪。

云何憶念舉罪?答:謂有教他令自憶念,告言:具壽!汝已曾犯如是如是罪,應發露,勿覆藏,發露則安隱,不發露罪益深。是名憶念舉罪。

云何應告羯磨舉罪?答:謂應告言:具壽!不應不令我覺默然,從此住處出去,我於具壽欲有少言。是名應告羯磨舉罪。

云何布灑他時安立舉罪?答:謂布灑他時,所差舉者作如是言:此苾芻眾和合共坐作布灑他,我某苾芻為布灑他之所差舉。是名布灑他時安立舉罪。

云何於恣舉時安立舉罪?答:謂恣舉時,所差舉者作如是言:此苾芻眾和合共坐作恣舉事,我某苾芻為恣舉眾之所差舉。是名於恣舉時安立舉罪。是名舉罪。

事,謂即前所見犯事,是名為事。如是合名:見舉罪事。

聞舉罪事者,云何聞?云何舉罪?云何事?而說聞舉罪事耶?答:

聞,謂聞有苾芻故思斷生命、不與物而取、行非梵行婬欲法、正知而說虛誑語、故思出不淨、非時食、飲諸酒、自手掘地壞生草木、歌舞作樂冠飾花鬘放逸縱蕩,是名為聞。

舉罪,謂五種舉罪,如前說,是名舉罪。

事,謂即前所聞犯事,是名為事。如是合名聞舉罪事。

疑舉罪事者,云何疑?云何舉罪?云何事?而說疑舉罪事耶?答:

疑,謂五緣而生於疑:一由色故、二由聲故、三由香故、四由味故、五由觸故。

由色故者,謂見苾芻非時入聚落,非時出聚落,或與女人入出叢林,或親狎外道,或親狎扇搋半擇迦,或親狎苾芻尼,或親狎婬女,或親狎小男,或親狎大女,或親狎寡婦,見如是等可疑事已,便生疑念:觀此具壽,現行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隨順行,如是具壽定應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色而生於疑。

由聲故者,謂聞苾芻非時入聚落,非時出聚落,或聞與女人入出叢林,或聞親狎外道,親狎扇搋半擇迦,親狎苾芻尼,親狎婬女,親狎小男,親狎大女,親狎寡婦,聞如是等可疑事已,便生疑念:聞此具壽,現行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隨順行,如是具壽定應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聲而生於疑。

由香故者,如有苾芻或為澡手,或為洗面,或為飲水,或隨一緣,入餘苾芻所住之處,嗅雜染香,謂女人香、或酒肉香、或塗薰香、或餘隨一婬泆之香,嗅是香已,便生疑念:今此具壽所住之處,既有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隨順香,定應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香而生於疑。

由味故者,如有苾芻或為澡手,或為洗面,或為飲水,或隨一緣,入餘苾芻所住之處,見彼苾芻口中含嚼雜染諸味,謂耽餔羅龍腦荳[-(-)+]、或餘隨一淫泆之味,見彼苾芻嘗是味已,便生疑念:今此具壽舌嘗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隨順味,定應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味而生於疑。

由觸故者,如有苾芻或為澡手,或為洗面,或為飲水,或隨一緣,入餘苾芻所住之處,見彼苾芻所止床座,寶香挍飾,細軟雜綵,錦繡綾羅以為敷具,於床兩頭俱置丹枕,迦陵伽褐而覆其上,於彼住處復見女人,端正少年,或坐或臥,見是事已,便生疑念:今此具壽身觸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隨順觸,定應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觸而生於疑。是名為疑。

舉罪,謂五種舉罪,如前說,是名舉罪。

事,謂即前所疑犯事,是名為事。如是合名疑舉罪事。

又有三法,為令聖教得久住故,展轉舉罪。一者、現見身、語現行違犯學處;二、從他聞;三、以餘相比度了知。

[]又,為了令聖教能夠得以久住的緣故,若有三種狀況,應該展轉互相舉發彼此的罪失。哪三種呢?一、現前見到身、語的活動,是違犯所學的戒法,就應該舉罪。二、從別人聽說。三、不是見、不是聞,以其餘的行為,推測可知犯戒。


21)三不護者,謂諸如來三業無失,可有隱藏恐他覺知,故名不護。何等為三?

一者如來所有身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身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二者如來所有語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語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三者如來所有意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意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集異]三不護者,謂諸如來三業無失,可有隱藏恐他覺知,故名不護。何等為三?

一者如來所有身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身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二者如來所有語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語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三者如來所有意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意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云何如來所有身業清淨現行?答:身業清淨現行者,謂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復次,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復次,所有學身業清淨現行、所有無學身業清淨現行、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身業清淨現行,總名身業清淨現行。於此義中,意說如來所有無學身業清淨現行,及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身業清淨現行。如來具足圓滿成就如是身業清淨現行,故說如來所有身業清淨現行。

云何如來無不清淨現行身業?答:不清淨現行身業者,謂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復次,斷生命、不與取、非梵行。復次,所有不善身業、所有非理所引身業、所有身業能障礙定,總名不清淨現行身業。如來於此不清淨現行身業,已斷已遍知,如斷草根、多羅樹頭,令永於後成不生法。由此如來無可隱匿、覆蔽、藏護:勿他見我此穢身業。故說如來無不清淨現行身業。

云何如來所有語業清淨現行?答:語業清淨現行者,謂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復次,所有學語業清淨現行、所有無學語業清淨現行、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語業清淨現行,總名語業清淨現行。於此義中,意說如來所有無學語業清淨現行,及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語業清淨現行。如來具足圓滿成就如是語業清淨現行,故說如來所有語業清淨現行。

云何如來無不清淨現行語業?答:不清淨現行語業者,謂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復次,所有不善語業、所有非理所引語業、所有語業能障礙定,總名不清淨現行語業。如來於此不清淨現行語業,已斷已遍知,如斷草根、多羅樹頭,令永於後成不生法。由此如來無可隱匿、覆蔽、藏護:勿他見我此穢語業。故說如來無不清淨現行語業。

云何如來所有意業清淨現行?答:意業清淨現行者,謂無貪、無瞋正起。復次,所有學意業清淨現行、所有無學意業清淨現行、所有善非學非無學意業清淨現行,總名意業清淨現行。於此義中,意說如來所有無學意業清淨現行,及所有善非學非無學意業清淨現行。如來具足圓滿成就如是意業清淨現行,故說如來所有意業清淨現行。

云何如來無不清淨現行意業?答:不清淨現行意業者,謂貪、瞋、邪見。復次,所有不善意業、所有非理所引意業、所有意業能障礙定,總名不清淨現行意業。

如來於此不清淨現行意業,已斷已遍知,如斷草根、多羅樹頭,令永於後成不生法。由此如來無可隱匿、覆蔽、藏護:勿他見我此穢意業。故說如來無不清淨現行意業。

又諸如來自說具足三不護德。為顯外道諸師內懷眾惡,自稱一切智者,實非一切智者。又欲令彼於如來所,發起真實一切智信。

[]又,十方三世一切佛自己說:具足身、口、意這三種不需要覆藏的功德。第一目的,是為了顯示外道諸師,內心有很多的罪惡,但是自稱是一切智者,實在不是一切智者。又,第二目的,想要令彼一切眾生對如來這裏,發起佛真實是一切智者的信心。


22)三火者,一貪火、二瞋火、三癡火

[集異]初三火者,一貪火、二瞋火、三癡火。

貪火云何?答:謂於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內縛、欲、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總名為貪。由此貪愛所蔽伏者,發生種種身熱、心熱、身心俱熱,身燒、心燒、身心俱燒,身惱、心惱、身心俱惱。又由貪愛纏為緣故,長夜領受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異熟果,是謂貪火。

瞋火云何?答: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杌,欲為擾惱,已瞋、當瞋、現瞋,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忿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總名為瞋。由此瞋恚所蔽伏者,發生種種身熱、心熱、身心俱熱,身燒、心燒、身心俱燒,身惱、心惱、身心俱惱。又由瞋恚纏為緣故,長夜領受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異熟果,是謂瞋火。

癡火云何?答: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廣說乃至癡類、癡生、改類、改生,總名為癡。由此愚癡所蔽伏者,發生種種身熱、心熱、身心俱熱,身燒、心燒、身心俱燒,身惱、心惱、身心俱惱。又由愚癡纏為緣故,長夜領受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異熟果,是謂癡火。

如世尊說:

諸有愚夫類,貪瞋癡火燒,如次耽欲境,害生憎聖法。

於三毒熾火,若不如實知,便耽著有身,不能趣寂滅。

由斯履邪路,墮三惡趣中,受劇苦淪迴,不解脫魔縛。

正等覺弟子,晝夜常精進,以穢想慈慧,如次滅三火。

從斯入聖道,降伏諸魔軍,證得二涅槃,清涼無取漏。

復有三種邪執所生大火所起有情燒惱。一、貪愛燒惱;二、愁憂燒惱;三、顛倒燒惱。

[]復有三種燒惱,是由不合乎道理的執著所生出來的大火,燃燒有情,令其苦惱。哪三種呢?一、貪愛燒惱,貪愛大火出現的時候,有情如為大火所燒那麼苦惱。二、愁憂燒惱,憂愁也是燒惱。三、顛倒燒惱,就是常、樂、我、淨這四顛倒也是燒惱。


23)三火者,一應奉事火、二應給施火、三應供養火

[集異]後三火者,一應奉事火、二應給施火、三應供養火。

應奉事火云何?答:父母是子所應奉事,如世尊為高直身形婆羅門說:「云何名為應奉事火?謂世父母應受其子種種樂具,隨處隨時,無倒奉事。云何其子以諸樂具,隨處隨時,無倒奉事應奉事火?謂族姓子以精進力及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所得財物樂具,隨處隨時,無倒奉事供養。」父母何故名為應奉事火?謂族姓子從彼而生,由彼長養乃得成立,是故父母,諸佛說為應奉事火。

應給施火云何?答:妻子、奴婢、作使、親友,是其家主所應給施,如世尊為高直身形婆羅門說:「云何名為應給施火?謂世妻子、奴婢、作使及諸親友,應受家主種種樂具,隨處隨時,無倒給施。云何家主以諸樂具,隨處隨時,無倒給施應給施火?謂族姓子以精進力及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所得財物樂具,隨處隨時,無倒給施。」妻子、奴婢、作使、親友,何故名為應給施火?謂族姓子如法居家,其妻子等無倒承事,如教為作所應作業,令無匱乏,速得成辦,是故妻子、奴婢、

作使及諸親友,諸佛說為應給施火。

應供養火云何?答:真沙門婆羅門,是諸施主所應供養,如世尊為高直身形婆羅門說:「云何名為應供養火?謂沙門、婆羅門,若已離貪、或復修行調伏貪行,若已離瞋、或復修行調伏瞋行,若已離癡、或復修行調伏癡行,如是沙門及婆羅門,應受施主種種樂具,隨處隨時,無倒供養。云何施主以諸樂具,隨處隨時,無倒供養應供養火?謂族姓子以精進力及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所得財物樂具,隨處隨時,無倒供養。」如前所說諸沙門、婆羅門,何故名為應供養火?謂族姓子供養阿羅漢及諸有學者,彼是世間真福田故,能令施主於中樹福,感得最勝此世、他世富樂異熟及解脫果,是故真沙門及真婆羅門,諸佛說為應供養火。餘世間火,非應奉事、給施、供養,彼不能令諸有情類得勝果故。

如世尊說:智者能如法,祭事前三火,生有樂世間,證無苦解脫。

又有三火,為化樂福邪事外火勝解有情,示無虛誑所應事火,雖實非火,假立火名。一者、父母;二者、妻子;三者、真實應供福田。

[]又,佛法有三種火,為了教化歡喜福德,卻對錯誤地事奉外火有強大力量的有情。佛陀開示不是虛妄、欺誑,應該事奉的火。雖然事實上不是火,卻假立火的名字。哪三種火?第一種火是父母,應該事奉的火。二、妻子也是一種火。三、真實應供福田,就是三寶,拜這種火,會得到福。


24)三福業事者,一施類福業事、二戒類福業事、三修類福業事

[集異]三福業事者,一施類福業事、二戒類福業事、三修類福業事。

施類福業事者,云何施類?云何福?云何業?云何事?而說施類福業事耶?

答:施類者,謂施主布施諸沙門、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華鬘、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施類。復次,或由身布施,謂或施身、或施身業、或施所捨物;或由語布施,謂或施語、或施語業、或施所捨物;或由意布施,謂或施意、或施意業、或施捨心,是名施類。福者,謂施俱行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福。業者,謂施俱行諸思、等思、現等思、已思、思類,作心意業,是名業。事者,謂施主、受者及所施物,是名事。此中,施類名施類,亦名福,亦名業,亦名事。此中,福名為福,亦名業,亦名事,亦名施類。此中,業名為業,亦名事,亦名施類,亦名福。此中,事唯名事。

戒類福業事者,云何戒類?云何福?云何業?云何事?而說戒類福業事耶?

答:戒類者,謂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妄語、離飲窣羅、迷麗耶、末陀放逸處酒,是名戒類。福者,謂戒俱行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福。業者,謂戒俱行諸思、等思、現等思、已思、思類,作心意業,是名業。事者,謂若防、若止、若遮、若離害生命事,是離害生命事。若防、若止、若遮、若離不與取事,是離不與取事。若防、若止、若遮、若離欲邪行事,是離欲邪行事。若防、若止、若遮、若離虛妄語事,是離虛妄語事。若防、若止、若遮、若離飲窣羅、迷麗耶、末陀放逸處酒事,是離飲諸酒事。是名事。此中,戒類名為戒類,亦名福,亦名業,亦名事。此中,福名為福,亦名業,亦名事,亦名戒類。此中,業名為業,亦名事,亦名戒類,亦名福。此中,事名為事,亦名戒類,亦名福,亦名業。

修類福業事者,云何修類?云何福?云何業?云何事?而說修類福業事耶?

答:修類者,謂慈、悲、喜、捨四無量,是名修類。福者,謂無量俱行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福。業者,謂無量俱行諸思、等思、現等思、已思、思類,作心意業,是名業。事者,謂所緣事,緣彼而起四無量,是名事。此中,修類名為修類,亦名福,亦名業,亦名事。此中,福名為福,亦名業,亦名事,亦名修類。此中,業名為業,亦名事,亦名修類,亦名福。此中,事唯名事。

如世尊說:智者能依法,勤學施戒修,生無苦世間,受三種樂果。

又有三種,為諸樂欲增上生者,所說真實增上生道。一者、布施,得大財富;二者、持戒,得住善趣;三者、修定,遠離苦受,得生一向無有惱害樂世界中。

[]為了那些歡喜、想要未來生更好、更殊勝的人,佛為他說三種真實的增上生的道路。哪三種增上生道呢?一、布施,得大財富。二、持戒,得往善趣。三、修定,遠離苦受,得生一向無有惱害,喜樂的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世界中。


25)三欲生者有諸有情,樂受現前諸妙欲境,彼於現前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人全、天一分,是第一欲生。有諸有情,樂受自化諸妙欲境,彼於自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樂變化天,是第二欲生。有諸有情,樂受他化諸妙欲境,彼於他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他化自在天,是第三欲生

[集異]三欲生者:

有諸有情,樂受現前諸妙欲境,彼於現前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人全、天一分,是第一欲生。

有諸有情,樂受自化諸妙欲境,彼於自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樂變化天,是第二欲生。

有諸有情,樂受他化諸妙欲境,彼於他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他化自在天,是第三欲生。

此中,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不可近得、非有、非現有,但於諸蘊、界、處,由想、等想,假言說轉,謂為有情、那羅、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由斯故說:有諸有情。樂受現前諸妙欲境者,謂彼有情,恒樂受用、藏護、積集、委寄、安置,隨本所生現前欲境。彼於現前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者,謂彼有情於所受用、藏護、積集、委寄、安置,隨本所生現前欲境,有勢力、得自在,隨意受用。謂人全者,顯一切人。天一分者,顯欲界下四天。是第一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一。欲生者,謂此於欲界生。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樂受自化諸妙欲境者,謂樂變化天造化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隨所愛樂,化作種種男女等事而自娛樂,謂若天女化作天男而自娛樂,若諸天男化作天女而自娛樂。彼於自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者,謂樂變化天造作增上如是類業,彼由此業,隨所愛樂,化作種種男女等事,彼於此事有勢力、得自在,隨意受用。謂樂變化天者,顯一切樂變化天。是第二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欲生者,謂此於欲界生。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樂受他化諸妙欲境者,謂他化自在天造作、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與諸他化自在天,雖同一類身、同一趣、同一生、同一進趣,而有高下勝劣差別,諸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令高勝天子於中受用。彼於他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者,謂他化自在天造作、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隨所愛樂,令他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彼高勝天子於此欲境有勢力、得自在,隨意受用。譬如梵天雖同類、同一趣、同一生、同一進趣,而有高下勝劣差別,謂梵眾天下劣,梵輔天高勝;梵輔天下劣大梵天高勝。他化自在天亦復如是,造作、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廣說如前。謂他化自在天者,顯一切他化自在天。是第三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三。欲生者,謂此於欲界生。

又有三種,諸受欲者劣、中、勝欲,觀待諸欲所生樂故。一、多用功力依緣諸欲,謂現前住所有諸欲;二、少用功力依心諸欲,謂樂化天所有諸欲;三、極少功力依心諸欲,謂他化天所有諸欲。

[]享受欲樂的人,有三種不同的欲,就是劣、中、勝,因為觀待諸欲為因所生起樂的緣故,而有不同。哪三種欲呢?一、用許多的時間和力量,依於眾多因緣的欲,就是現前而住的所有五欲。二、用少許的時間和力量,依於心願的種種欲,就是欲界天的樂化天所有的諸欲。三、用極少的時間和力量,依於心願的種種欲,就是欲界天的他化天所有的諸欲。


26)三樂生者有諸有情,即如是身,離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梵眾天是第一樂生。有諸有情,即如是身,定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極光淨天是第二樂生。有諸有情,即如是身離喜之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遍淨天是第三樂生

[集異]三樂生者:

有諸有情,即如是身,離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梵眾天是第一樂生。

有諸有情,即如是身,定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極光淨天是第二樂生。

有諸有情,即如是身離喜之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遍淨天是第三樂生。

此中,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不可近得、非有、非現有,但於諸蘊界處,由想、等想,假言說轉,謂為有情、那羅、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由斯故說:有諸有情。即如是身者,身名為身;身業,亦名身;身根,亦名身;五有色根,亦名身;四大種聚,亦名身。今此義中,意說四大種聚身,故說即如是身。離生喜樂者,謂初靜慮中所可得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離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者,謂梵眾天於此離生喜

樂,隨欲而得,無艱無難。即此離生喜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住者,謂彼爾時由離生喜樂,身心無苦惱,安樂而住,如世尊於《分別生記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從此處沒生梵眾天,數數現受離生喜樂;彼先住此入

初靜慮,亦數現受離生喜樂。彼先後所受離生喜樂,無異無差別,依定等故。謂先此間於初靜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後方生彼梵眾天故,二所受離生喜樂品類相似。」謂梵眾天者,顯初靜慮梵眾等天。是第一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一。樂生者,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樂生。

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即如是身者,身名為身,乃至廣說。定生喜樂者,謂第二靜慮中所可得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定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者,謂極光淨天於此定生喜樂,隨欲而得,無艱無難。即此定生喜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住者,謂彼爾時由定生喜樂,身心無苦惱,安樂而住,如世尊於《分別生記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從此處沒生極光淨天,數數現受定生喜樂。彼先住此入第二靜慮,亦數現受定生喜樂。彼先後所受定生喜樂,無異無差別,依定等故。謂先此間於第二靜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後方生彼極光淨天故,二所受定生喜樂品類相似。」謂極光淨天者,顯第二靜慮極光淨等天。是第二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樂生者,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樂生。

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即如是身者,身名為身,乃至廣說。離喜之樂者,謂第三靜慮中所可得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離喜之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者,謂遍淨天於此離喜之樂,隨欲而得,無艱無難。即此離喜之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住者,謂彼爾時由離喜之樂,身心無苦惱,安樂而住,如世尊於《分別生記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從此處沒生遍淨天,數數現受離喜之樂,彼先住此入第三靜慮,亦數現受離喜之樂。彼先後所受離喜之樂,無異無差別,依定等故。謂先此間於第三靜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後方生彼遍淨天故,二所受離喜之樂品類相似。」謂遍淨天者,顯第三靜慮遍淨等天。是第三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三。樂生者,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樂生。

又有三種,超過諸欲,劣中勝樂。一、有尋伺喜;二、無尋伺喜;三、離喜之樂。

[]又有三種樂,是超過諸欲,就是劣、中、勝樂。哪三種?一、有尋、有伺的喜,是劣樂,就是初禪。二、無尋、無伺的喜是中樂,就是二禪。三、離喜的樂,是勝樂,就是三禪。


27)初三慧者,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

[集異]初三慧者,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

聞所成慧云何?答:因聞、依聞、由聞建立,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其事如何?如有苾芻,或受持素呾纜,或受持毘奈耶,或受持阿毘達磨,或聞親教師說,或聞軌範師說,或聞展轉傳授藏說,或聞隨一如理者說,是名為聞;因此聞、依此聞、由此聞建立故,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是名聞所成慧。

思所成慧云何?答:因思、依思、由思建立,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其事如何?謂如有一,如理思惟書數算印,或隨一一所作事業,是名為思;因此思、依此思、由此思建立故,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是名思所成慧。

修所成慧云何?答:因修、依修、由修建立,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其事如何?謂如有一,方便善巧,自勤修習諸離染道,由此所修離染道故,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為修;因此修、依此修、由此修建立故,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是名修所成慧。有作是說:如此亦是思所成慧,所以者何?唯依佛法不共所修,乃可名為修所成慧。今此義中,依諸等引所起寂靜慧,皆名修所成慧。

又有三種覺悟所知,能令三乘出離眾苦。一、從他聞音種類;二、內正思惟種類;三、長時修習止觀種類。

[]又覺悟所應該知道的蘊、處、界,有三種不同種類,能令三乘根性的人,出離生死眾苦。哪三種?一、從佛菩薩或者是師長,聽聞佛法的音聲。二、聽聞以後,內心如法的思惟所聞的法。三、長時間修習止觀。


28)三慧者,一學慧、二無學慧、三非學非無學慧

[集異]後三慧者,一學慧、二無學慧、三非學非無學慧。

學慧云何?答:學作意相應,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是名學慧。

無學慧云何?答:無學作意相應,於法揀擇,廣說乃至毘缽舍那,是名無學慧。

非學非無學慧云何?答:有漏作意相應,於法揀擇,廣說乃至毘缽舍那,是名非學非無學慧。

又有三種覺悟所知。一者、具縛;二、不具縛;三、全無縛。

[]又覺悟所應該知道的蘊、處、界,有三種不同繫縛。哪三種?一、是具足愛、見的繫縛。二、愛、見的繫縛不具足,或是沒有見縛,或是沒有愛縛。三、全然沒有繫縛。


29)三根者,一未知當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

[集異]三根者,一未知當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

如《法蘊論》廣說其相。

如世尊說:

學者學諸根,恒隨正直道,常委勤精進,守護於自心。

初慧根無間,生第二慧根,若第三慧根,解脫位方有。

不動解脫位,諸有結永盡,無漏根圓滿,樂止息諸根。

將入永寂滅,任持最後身,降伏諸魔軍,證畢竟常樂。

又有三種所應作事,修觀行者由此三事增上力故,修習信等一切善法。一者、永斷見道所斷諸煩惱已,證預流果。二者、永斷修道所斷諸煩惱已,漸次證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三者、證得阿羅漢已,現法樂住。

[]又有三種所應該作的事,修習止觀行者,由於這三事增勝上進之力量,所以修習信、勤、念、定、慧這五根等一切善法。哪三種?一、永遠斷除見道所斷除的諸煩惱之後,證預流果。二、永遠斷除修道所斷除的諸煩惱之後,漸次證得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三、證得阿羅漢之後,現法樂住。


30)三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聖慧眼

[集異]三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聖慧眼。

肉眼云何?答:雜骨、肉、血,淨四大種所造眼界、眼處、眼根,是名肉眼。

天眼云何?答:不雜骨、肉、血,極淨四大種所造眼界、眼處、眼根,是名天眼。

聖慧眼云何?答:諸有學慧及無學慧,并一切善非學非無學慧,是名聖慧眼。

如世尊說:

肉眼最為劣,天眼名次上,聖慧眼最勝,有三種差別。

諸世間善慧,能順趣決擇,學無學正知,盡生老病死。

大覺天人中,名稱最高遠,亦由慧速證,妙覺莊嚴身。

又由三分照了一切所知境界增上力故,建立三眼。一者、肉眼,能照顯露無有障礙有見諸色;二者、天眼,能照顯露、不顯露,有障、無障有見諸色;三者、慧眼,照一切種若色非色所有諸法。

[]又,由於三部分能通達一切所知的境界的增勝上進的力量,所以建立三眼。哪三種?一、是肉眼,能夠照見顯露於外,沒有障礙的有見諸色。二、天眼,能照見顯露,有障礙不能顯露的有見諸色。三、慧眼,能照見一切種類的色、心所有的諸法。


31)三仗者,一聞仗、二離仗、三慧仗

[集異]三仗者,一聞仗、二離仗、三慧仗。

聞仗云何?答:多聞、聞持、聞積集者,若所說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於如是法具足多聞,憶持所聞,言教純熟,專意觀察所聞言教,於諸法義,見善通達,是名為聞,因此聞、由此聞建立故,能斷不善法,能修諸善法,此名為聞,亦名為仗,亦名聞仗,故名聞仗。

離仗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為離,因此離、依此離、由此離建立故,能斷不善法,能修諸善法,此名為離,亦名為仗,亦名離仗,故名離仗。

慧仗云何?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是名為慧,因此慧、依此慧、由此慧建立故,能斷不善法,能修諸善法,此名為慧,亦名為仗,亦名慧仗,故名慧仗。

如世尊說:

聞仗最為劣,離仗名次上,慧仗最為勝,精進力具足。

具念樂靜定,知世間生滅,於一切解勝,至世邊彼岸。

又有三法,能害現行煩惱怨敵。一者、信順善友;二者、不與在家出家諸眾雜住;三者、內正作意覺悟所知真實道理。

[]又,有三種法,能夠違害現行的煩惱怨敵。哪三種法呢?一、信順好朋友的教導。二、不與在家、出家諸眾在一起住。三、內正作意,指奢摩他;覺悟所知真實道理,指毘缽舍那。此三法,就是在寂靜處修止觀。


32)三學者,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三修者,一修戒、二修定、三修慧

[集異]三學者,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

增上戒學云何?答:安住具戒,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悉皆具足,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是名增上戒學。

增上心學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增上心學。

增上慧學云何?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是名增上慧學。

如世尊說:

苾芻具三學,樂修如理行,增上戒心慧,恒相續現行。

具精進勢力,及明盛靜慮,常守護諸根,勤行不放逸,

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爾,如前後亦爾,如後前亦然,

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爾,勝伏諸方所,由不放逸定,

說此為學跡,不放逸而住,由能了能捨,故得心解脫,

世說為等覺,雄猛至行邊,明行俱圓滿,恒住無忘失,

命根不相續,愛盡解脫故,如燈火涅槃,究竟心解脫。


三修者,一修戒、二修定、三修慧。

修戒云何?答:於諸善戒,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修戒。

修定云何?答:於諸善定,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修定。

修慧云何?答:於諸善慧,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修慧。

如世尊說:

善修戒定慧,至極究竟者,已永盡諸有,無垢亦無憂,

於著得解脫,具利慧深定,超眾魔境界,遍照如日輪。

復有三種正教誡方便,能展轉證後後所證,及得涅槃。一、於尸羅正教誡方便;二、於心住正教誡方便;三、於覺悟所知真實道理正教誡方便。如正教誡方便有三種,當知數習正教誡方便,亦爾。

[]又有三種正教誡的方便,能展轉證後後,所證及得涅槃。哪三種呢?一、對於戒,能如理的教誡,學習戒是得道的方便。二、對於心住,能如理的教誡,學習定也是得道的方便。三、對於覺悟所知真實道理,能如理的教誡,學習慧也是得道的方便。如正教誡方便有三種不同,當知數數的學習戒、定、慧,也有這三種差別。


33)三住者,一天住、二梵住、三聖住

[集異]三住者,一天住、二梵住、三聖住。

天住云何?答:謂四靜慮。何等為四?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世間四靜慮中,隨為一靜慮故行,爾時我為天住而行。若時我於世間四靜慮中,隨為一靜慮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天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世間四靜慮中,隨於一靜慮,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天住。

梵住云何?答:謂四無量。何等為四?謂慈、悲、喜、捨,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為一無量故行,爾時我為梵住而行。若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為一無量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梵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四無量中,隨於一無量,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梵住。

聖住云何?答: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為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故行,爾時我為聖住而行。若時我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為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聖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於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聖住。

又於正教誡方便現修習時,由三種法得安隱住。一者、空、無願、無相、滅盡等至;二者、四靜慮;三者、四無量。

[]又,對於正教誡方便,現前修習的時候,由三種法,心能得安隱住。哪三種?一、空、無願、無相、滅盡等至。二、四靜慮。三、四無量。分別是聖住、天住、梵住。


34)三定者,一有尋有伺三摩地、二無尋唯伺三摩地、三無尋無伺三摩地

[集異]三定者,一有尋有伺三摩地、二無尋唯伺三摩地、三無尋無伺三摩地。

云何有尋有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尋俱、伺俱,尋等起、伺等起,尋相應、伺相應,依尋伺轉,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

云何無尋唯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非尋俱、唯伺俱,非尋等起、唯伺等起,尋不相應、唯伺相應,尋已止息,唯依伺轉,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

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非尋俱、非伺俱,非尋等起、非伺等起,尋不相應、伺不相應,若尋、若伺俱已止息,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又略有三種心一境性,能令證得如實智見。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三、超度意言,專注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

[]又,簡略地說有三種心一境性,能令行者證得如實智見。哪三種?一、意言,就是一切法種種的名字。在種種的名字中,心在各式各樣的境界上活動。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能緣心前一念、後一念,念念不間斷,相續而住。三、超過名稱,心專一地安住在一個境界,內心沒有種種類別,也沒有差別的所緣行相。

《披尋記》四九六頁:

又略有三種心一境性等者:當知此依修瑜伽師三種差別,說有三種心一境性:謂初修業瑜伽師、已習行瑜伽師、已度作意瑜伽師,是名三種瑜伽師。初修業瑜伽師:於諸煩惱欲淨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即此所說初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已習行瑜伽師:除了相作意,於餘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習,即此所說第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已度作意瑜伽師:安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即此所說第三超度意言專注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

[]又略有三種心一境性等者:這裏面說三種心一境性,是依據修瑜伽的人,有三種不同,所以說有三種心一境性。哪三種呢?初修業的瑜伽師和已習行的瑜伽師、已度作意,有這三種不同。依這三種不同,說三種心一境性,是名三種瑜伽師。初修業瑜伽師也有兩種,第一種修禪的人,只是希望心裏面能寂靜住。第二種,想要斷煩惱。對於內心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想要清淨自己的心。引發行動,攝受止觀,成就奢摩他,不懈怠地修習了相作意,就是先要明了所緣境的相貌,或者是無我觀、或者是不淨觀、或者是無常觀,各式各樣的觀。就是這裡所說的初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已習行瑜伽師,因為了相作意已經成功,所以不算。然後,對於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這五種作意,已經善巧的修習成功。就是這裡所說的第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已度作意瑜伽師,安住在第七個加行究竟果作意位,就是這裡所說的第三超度意言專注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第一個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指在外凡位的時候。第二個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就是內凡位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心一境性。第三個超度意言專注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就是入聖道,小乘佛法就是已經得初果,大乘就是得無生法忍。


35)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

[集異]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

神變示導者,云何神變?云何示導?而說神變示導耶?答:神變者,謂諸神變、現神變、已神變、當神變,謂諸所有變一為多,變多為一,或顯或隱,若知若見,各別領受牆壁、山巖、崖岸等障身過無礙,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是名神變。示導者,謂有苾芻,雖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若不令他知見,但名神變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亦能令他知見,名神變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神變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神變,亦名示導,由此說名神變示導。

記心示導者,云何記心?云何示導?而說記心示導耶?答:記心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一類,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或隨記過去,或隨記未來,或隨記現在,或隨記久所作,或隨記久所說,或隨記少,謂隨記心,或隨記多,謂隨記心所法,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或有一類,不由占相,不由言說,隨記他心,然由天神或由非人,聞彼聲故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廣說如前。或有一類,不由天神,不由非人,聞彼聲故隨記他心,然由內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廣說如前。復有一類,不由內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然由現見他有情住無尋無伺三摩地,見已念言:如是具壽,無尋無伺意行微妙,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此如此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是名記心。示導者,謂「有苾芻,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廣說乃至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若不令他知見,但名記心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廣說乃至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亦能令他知見,名記心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記心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記心,亦名示導,由此說名記心示導。

教誡示導者,云何教誡?云何示導?而說教誡示導耶?答:教誡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苾芻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此是苦集聖諦應永斷,此是苦滅聖諦應作證,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是名教誡。示導者,謂有苾芻雖能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若他聞已,不起諦順忍,不得現觀邊世俗智,但名教誡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亦能令他聞已,起諦順忍,得現觀邊世俗智,名教誡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教誡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教誡,亦名示導,由此說名教誡示導。

又有三處,能善攝受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引入聖教。一、現己所有最勝神通;二、於他所有染淨諸行,遮止開許;三、宣說妙法正教正誡。

[]又有三個地方,能夠善巧方便的攝受、引導兩類有情,進入佛教。哪二類人?對於有罪過、不合道理的地方,虛妄地認為這是尊貴、殊勝,毀謗佛教,這是第一類。處於中庸的境界,就是不信佛教,也不毀謗佛教,這是第二類。哪三種地方?一、現出自己所成就的最殊勝的神通,能引導這二類人來到佛教。二、對於所化導的眾生,有些是有染污的行為,有些是有清淨的行為。對於染污、罪過的事情,遮止不許他做。對於清淨、有德行的事情,同意他、讚歎他。三、宣說微妙的正法,來教化眾生,是屬於正教,是屬於正誡,就是真實對於眾生有利益。

《披尋記》四九七頁:

又有三處等者:當知此說三種神變,名為三處。謂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是名三種神變,如次配釋應知。依此三種神變,令邪惡眾生處中信,令處中眾能生淨信,由是此說能善攝受,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引入聖教。


36)三清淨者,一身清淨、二語清淨、三意清淨

[集異]三清淨者,一身清淨、二語清淨、三意清淨。

身清淨云何?答: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復次,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復次,諸所有學身業、諸所有無學身業、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身業,如是一切名身清淨。

語清淨云何?答: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復次,諸所有學語業、諸所有無學語業、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語業,如是一切名語清淨。

意清淨云何?答:無貪、無瞋、正見。復次,諸所有學意業、諸所有無學意業、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意業,如是一切名意清淨。

如是世尊說:

身語意淨中,我說無漏淨,名圓滿清淨,能永淨諸惡。

又有三淨,為欲斷除樂淨外道,以外事水暫除外垢,自謂已得第一清淨所起邪慢故。建立此三第一義淨,不淨處生超越因故。

[]又有身、語、意三種清淨,為了想要斷除那些歡喜清淨的外道之迷惑,所以建立清淨。什麼迷惑呢?以外在的水,暫時把身體外面的垢洗掉,自己認為已得到最殊勝的清淨,生起不合道理的高慢心。建立這三種是第一義的清淨法,因為是超越於不淨處出生的原因。三惡趣、八無暇名不淨生處,三淨業名超彼因。


37)三寂默者,一身寂默、二語寂默、三意寂默

[集異]三寂默者,一身寂默、二語寂默、三意寂默。

身寂默云何?答:無學身律儀,名身寂默。

語寂默云何?答:無學語律儀,名語寂默。

意寂默云何?答:無學心,名意寂默。

如世尊說:

身語意默中,我說無漏默,名圓滿寂默,永寂諸惡故。

又有三種牟尼,為欲斷除持牟尼戒諸外道等暫息語言,自謂已得真實寂靜所起邪執故。又為顯說無倒牟尼故,建立三種真實牟尼。即是聖所愛戒所攝身、語二業及無漏心。

[]又有三種默然、寂靜業,為了想要斷除止語外道等的錯誤執著而建立,什麼邪執?他只是不說話,就自己認為已經得到真實的寂默。又為了顯示、宣說,沒有錯誤的寂靜業,建立三種真實的寂靜業。就是聖者所愛戒所包含的清淨的身業、語業及沒有煩惱的心。


38)三增上者,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

[集異]三增上者,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

世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今此世間有多眾集,夫眾集處必有天神,成就天眼,具他心智,若近、若遠皆能睹見,心劣、心勝悉能了知。我若發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則諸天神現知見我;既知見已,互相謂言:今應共觀此善男子,已能厭俗,正信出家,云何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又於世間大眾集處,或現有佛及佛弟子,成就天眼,具他心智,若近、若遠皆能睹見,心劣、心勝悉能了知,我若發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則諸聖眾現知見我;既知見已,互相謂言:今應共觀此善男子,已能厭俗,正信出家,云何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復作是念:彼諸世間,雖見知我而不及我自審了知,故我今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審知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沈,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世間增上力故,能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世間增上勢力,起善有漏或無漏道,名世增上。

自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我已厭俗,正信出家,不應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數數宜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審知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沈,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自我增上力故,能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自我增上勢力,起善有漏或無漏道,名自增上。

法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說之法,善說、現見,離諸熱惱,隨順、應時,來觀來嘗,智者內證;如是正法,我已了知,不應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數數宜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審知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沈,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正法增上力故,能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正法增上勢力,起善有漏或無漏道,名法增上。

如世尊說:

世無有智者,樂作諸惡業,彼能自通達,諦實虛妄故。

賢善者能證,不應自輕篾,應常省己惡,有便無隱覆。

世現有天神,佛及佛弟子,恒見知愚者,造作諸惡行。

是故世增上,自法增上力,能斷不善法,修法隨法行。

我說有勇健,能摧伏魔軍,度生老病死,證彼永寂滅。

又有三法,能令處遠離者,斷除現行不正尋思。謂由他所誹毀、自所誹毀、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愧、慚及與愛敬。

[]又有三種法,能使令安住在遠離處的人,斷除現行貪瞋癡等尋思,哪三法?一、由他人所誹毀。二、自所誹毀,自己做錯事情,就是自己破壞自己。三、退失很大的利益,就是得聖道的大利益。因為別人誹謗自己的時候,感覺羞愧、羞恥。自己做錯事情,就是自己破壞自己,就會生慚。生慚愧心以後,自己對於佛菩薩有愛敬之心。


39)三無上者,一行無上、二智無上、三解脫無上

[集異]三無上者,一行無上、二智無上、三解脫無上。

行無上云何?答:無學八支聖道,是名行無上。

智無上云何?答:無學八智,是名智無上。

解脫無上云何?答:盡智、無生智,是名解脫無上。

又依道及道果,當知有三種最勝無上。謂無常智、苦智、無我智;樂速通等四種行跡;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最勝無上。修觀行者,先得其智。由此智故,為斷煩惱,次修行跡。修行跡已,心得解脫。

[]又依於道及道果,應當知道有三種最殊勝、無上的境界。哪三種呢?第一智,無常智、苦智、無我智。第二定,樂速通等四種行跡,能通向涅槃的四種無漏聖道。道若依止四根本定而生時為樂通行;依無色、未至、中間等定則稱苦通行。此苦、樂二通行復因根的利、鈍分為速和遲二種。於苦通行中,有隨信行、信勝解、時解脫等三種根機鈍劣之人,於所觀之境,通達遲緩,稱為苦遲通行。於苦通行中,有隨法行、見至、不時解脫等三種根機銳利之人,於所觀之境,通達速疾,稱為苦速通行。第三果,世間的解脫,是得禪定。有學解脫,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就是無學解脫。時解脫,是鈍根人,得聖道以後,所得到的禪定可能會退,但得到的聖道是不退。不動心解脫,是利根人,所成就的功德不退轉。修觀行者先要得到無常、苦、無我的智慧。由於成就這三種智慧,為斷除愛、見煩惱,其次,修四種行跡,四種行跡修成功以後,愛、見煩惱斷盡,心就得解脫。

《披尋記》四九八頁:

又依道及道果等者:當知此依智、行、果三,說有三種最勝無上。智、行即道;果即道果故。無常等智能證現觀,名智最勝無上。樂速通等四種行跡能盡諸漏,名行最勝無上。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名果最勝無上。此中一切世間、出世間,謂四種現法樂住,解脫定障所得果故。有學、無學,謂四沙門果,解脫煩惱所得果故。時解脫、不動心解脫,謂住解脫補特伽羅。時解脫者,謂鈍根種姓;不動心解脫者,謂利根種姓。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六卷六頁)


40)三明者,謂無學三明,一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二無學死生智作證明、三

無學漏盡智作證明

[集異]三明者,謂無學三明,一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二無學死生智作證明、三

無學漏盡智作證明。

云何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答:如實憶知諸宿住事,謂如實憶知過去世,或一生、或十生、或百生、或千生、或百千生、或多百生、或多千生、或多百千生、或壞劫、或成劫、或壞成劫、或多壞劫、或多成劫、或多壞成劫,我於如是有情聚中,曾作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曾食如是食,曾受如是苦、如是樂,曾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我曾從彼處死,生於此處,復從此處死,生於彼處,於如是等,若形相、若因緣、若言說無量種宿住事,皆能隨念,如實憶知,是名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前生相續智,是名明。

云何無學死生智作證明?答:以淨天眼,超過於人,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若好色、若惡色,若劣、若勝,若往善趣、若往惡趣,如是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發起邪見毀謗賢聖,成就邪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諸惡趣生地獄中;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發起正見讚歎賢聖,成就正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昇諸善趣生於天中。於如是等,諸有情類業果差別,皆如實知,是名無學死生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自業智,是名明。

云何無學漏盡智作證明?答:如實知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趣苦滅道聖諦,彼如是知、如是見,心解脫、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已如實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無學漏盡智作證明。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漏盡智,是名明。

如世尊說:

牟尼如宿住,見善惡趣別,了生死已盡,得究竟通慧。

知心永解脫,貪等一切漏,成就三明故,名具三明者。

又有三明,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癡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

[]又有三種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為什麼建立三種明呢?應當知道為了顯示對於前際、後際、中際的愚癡,對於斷見、常見二邊的愚癡,對於現法涅槃的愚癡。對這三種愚癡的沙門和婆羅門,因為心有無明,所以建立三種明。


四法

1)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

[集異]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

身念住云何?答:十有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是名身念住。

受念住云何?答: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是名受念住。

心念住云何?答:六識身,謂眼識乃至意識,是名心念住。

法念住云何?答:受蘊所不攝無色法處,是名法念住。

復次,身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身念住。

受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受念住。

心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心念住。

法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法念住。

復次,緣身慧,名身念住。

緣受慧,名受念住。

緣心慧,名心念住。

緣法慧,名法念住。

謂有四法,能攝一切所知及智。謂身及聞思修增上念住以為依止,緣身境慧。如身及緣身境慧,當知受、心、法,及緣受、心、法境慧亦爾。復有差別,謂四種縛。一、執取縛;二、領受縛;三、了別縛;四、執著縛。當知心於身,由執取縛所縛。於受,由內領受縛所縛。於色等境界相,由了別縛所縛。即於所說身等,由貪瞋等大小煩惱執著縛所縛。對治如是四種縛故,立四念住。

[]已經說過三種佛教所應知處,接著說四種。就是有四法,能攝一切所應該知道的事及智。第一,身是所知境,及聞、思、修所成慧是以增上念住為依止,為住處。所謂增上念住,就是有強大的念不忘所緣,心就能安住。由念的力量,令所緣境顯現出來,而成就定,定為智慧的依止處,用聞思修的智慧觀察身體這個所緣境。如同身及緣身境慧,應當知道受、心、法及緣受、心、法為境的慧也如此。四念住還有不同的意思,有四種繫縛,所以要修四念住。哪四種繫縛?一、執取縛;二、領受縛;三、了別縛;四、執著縛。應當知道心對於身體,是由執取、愛著這種繫縛所縛。對於三種受,是由內心領受境界這種繫縛所縛。對於色等境界的所緣相,由能了別一切法這種繫縛所縛。就是對於所說身等一切法,是由貪瞋等根本煩惱、隨煩惱、執著這種繫縛所縛。因為對治這樣的四種縛的緣故,建立四念住。


2)四正斷者: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一。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二。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三。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四

[集異]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為斷已生惡不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一正斷。

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為遮未生惡不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二正斷。

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為起未生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三正斷。

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為增已生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四正斷。

又有四種,欲、勤為先,觀察過患及與對治以為依止,能斷現行諸不善法,及斷彼繫,能得善法,及能增長。

[]又有四種法,先要有出離的願望、精進不懈怠這兩個條件,觀察煩惱的過患及與對治以為依止。第一,能斷現行的種種不善法,就是已生的惡法令它不生。第二,斷彼不善法的種子,就是未生的惡法令它不生。第三,能得善法,就是未生的善法令它生起。第四,及能增長,已生的善法,令它增長廣大。譬如在靜坐的時候,生起現行的昏沈、掉舉不善法,要破除掉舉、昏沈諸不善法、一切煩惱的種子。內心不昏沈、不掉舉,能得止觀善法,及能令止觀增長。


3)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集異]云何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欲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云何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勤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云何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心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云何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觀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又有四種,為欲住心,為得勝定,修方便者,心住如意能生長門。一、樂出離欲;二、受持讀誦,悔過精進;三、能取賢善定相之心;四、住空閑處觀察諸法。

[]又,為了想要令心安住於欲界定或未到地定,為了想要得到殊勝的四禪八定,所以有四種修習方法,這四方法是能令內心安住、如意神通生長的門。第一,樂於從欲出離,就是有想要得定的意願。第二,受持、讀誦,是學習得定的方法,懺悔是破除得定的障礙。第三,心能取青瘀等賢善定相。第四,住在空閒寂靜的地方,觀察、思惟諸法的苦等諦。


4)四靜慮者,謂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

[集異]云何初靜慮?答:初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初靜慮。

云何第二靜慮?答:第二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二靜慮。

云何第三靜慮?答:第三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三靜慮。

云何第四靜慮?答:第四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四靜慮。

又有四種心定心住。一、有尋有伺有喜心住;二、無尋無伺有喜心住;三、無尋無伺離喜心住;四、捨念清淨超度一切苦樂心住。

[]又有四種,內心得定,內心住於一境,哪四種?一、有尋有伺有喜心住,尋伺有兩種:一種是欲界眾生,有欲、恚、害尋伺。想要得禪定,就要修學另外的三種清淨的尋伺,出離、無恚、無害尋伺,有尋有伺就是有這三種尋伺。因為捨棄欲界的欲、恚、害尋伺,成就初禪,所以有喜,心安住在初禪。還有輕安樂、心一境性,初禪有這五支。二、無尋無伺有喜心住,進一步,喝斥尋伺的過失,不寂靜,成就二禪。因為捨棄尋伺,所以是無尋無伺。成就二禪,捨棄尋伺,所以有喜,心安住在二禪。二禪具足四個支:無尋無伺就是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三、無尋無伺離喜心住,進一步,不歡喜二禪裏面的喜,喜也是浮動,所以用捨、念、正知,來除破喜。 所以三禪有這五個:捨、念、正知、樂、心一境性。四、捨念清淨超度一切苦樂心住,進一步,不歡喜三禪裏面的樂,捨棄樂,憶念不忘無樂的狀況。為何稱為清淨?因為消除苦、樂、憂、喜,入、出息,尋、伺這八種,所以叫做清淨,超越一切的苦樂,心住一境。四禪具足四個支:捨、念、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


5)四聖諦者,一苦聖諦、二苦集聖諦、三苦滅聖諦、四趣苦滅道聖諦

[集異]云何苦聖諦?答:五取蘊,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是名苦聖諦。

云何苦集聖諦?答:諸有漏因,是名苦集聖諦。

云何苦滅聖諦?答:擇滅無為,是名苦滅聖諦。

云何趣苦滅道聖諦?答:諸學法、無學法,是名趣苦滅道聖諦。

又有四種所知真實。染污、清淨二品別故,建立四種,若能了知、善了知者,能斷見修所斷一切煩惱。一、染污品果真實;二、彼品因真實;三、清淨品果真實;四、彼品因真實。

[]又有四種所應該知道的真實道理,就是苦、集、滅、道這四諦。為何要建立四諦?因為苦、集是染污的二品,滅、道是清淨的二品;苦、集是世間,滅、道是出世間,所以建立四諦的不同。建立四諦有何目的?若是以聞思慧能了知四聖諦,以修慧善了知四聖諦,能斷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得初果。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得二、三、四果。哪四種?一、染污品類的果報,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果報真實是苦。二、彼苦惱的果報的因是見、愛煩惱,這是真實不虛。三、清淨品類的的果報,就是出世間滅諦,真實是清淨。四、彼清淨品的果報的因是三十七道品的聖道,這是真實不虛。


6)四想者,一小想、二大想、三無量想、四無所有想

[集異]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狹小諸色,謂或思惟青瘀,或思惟膿爛,或思惟破壞,或思惟膨脹,或思惟骸骨,或思惟骨鎖,或思惟地,或思惟水,或思惟火,或思惟風,或思惟青,或思惟黃,或思惟赤,或思惟白,或思惟諸欲過患,或思惟出離功德,與此俱行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小想。

大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廣大諸色而非無邊,謂或思惟青瘀,廣說如前,是名大想。

無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廣大諸色其量無邊,謂或思惟青瘀,廣說如前,是名無量想。

無所有想云何?答:此即顯示無所有處想。

又有四種想為先戲論縛。一、於小欲中想為先,戲論縛;二、於大色中想為先,戲論縛;三、於無量空識無邊處想為先,戲論縛;四、於無所有處想為先,戲論縛。

[]戲論,就是不與聖道相應,所以思惟、語言都是沒有意義,都是戲論。有四種戲論,首先是內心取著種種像,才會有種種的思惟、種種的語言等戲論,來繫縛眾生。哪四種?一、在範圍狹小的欲界中,首先取種種相,就會滋長出來各式各樣的戲論,來繫縛眾生。二、在範圍廣大的色界中,首先取種種相,就會滋長出來各式各樣的戲論,來繫縛眾生。三、在無量空、識無邊處天中,首先取無量空、識為相,就會滋長出來各式各樣的戲論,來繫縛眾生。四、在無所有處天中,首先以無所有為想,就會滋長出來各式各樣的戲論,來繫縛眾生。


7)四無量者,一慈無量、二悲無量、三喜無量、四捨無量

[集異]慈無量云何?答:諸慈及慈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慈無量。

悲無量云何?答:諸悲及悲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悲無量。

喜無量云何?答:諸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喜無量。

捨無量云何?答:諸捨及捨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捨無量。

又有四法,於諸有情對治恚、害、不樂、欲貪。善修習時,能生大福,能趣離欲。一、慈;二、悲;三、喜;四、捨。

[]又有四種法,對於諸有情來說,能對治恚、害、不樂、欲貪,能消除這四種煩惱。若是諸有情能善巧地修習四無量的時候,能生起廣大的福德,能趣向離欲。哪四法?一、慈,在禪定裏面,或者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色界的前三個定,對無苦無樂的眾生,希望他們快樂,以對治自己內心的恚。二、悲,就是對有苦惱的眾生,希望他們沒有苦惱,以對治自己內心的害。三、喜,就是對有樂的眾生,生歡喜心,以對治自己不樂、嫉妒心。四、捨,眾生若是有快樂的時候就生貪心,有苦惱的時候生瞋心,不苦不惱的時候就是愚癡。行者,在禪定裏面思惟,希望眾生捨棄貪、瞋、愚癡。


8)四無色者,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

[集異]空無邊處云何?答:空無邊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云何?答:識無邊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是名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云何?答:無所有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云何?答:非想非非想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及有一類定所等起心不相應行,即滅想受定,是名非想非非想處。

又有四法,超過色界,令成遠分。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又有四法,能超過色界,令成遠分。哪四法呢?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就是無色界的四空定。


9)四聖種者:一有苾芻,隨得衣服便生喜足,讚歎喜足,不為求覓衣服因緣,令諸世間而生譏論。若求不得終不懊歎,引頸希望,撫胸迷悶;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耽嗜、迷悶、藏護、貯積,於受用時能見過患,正知出離,彼由隨得衣服喜足,終不自舉,陵篾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繫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二有苾芻,隨得飲食便生喜足,廣說如前。三有苾芻,隨得臥具便生喜足,廣說如前。四有苾芻,愛斷樂斷,精勤隨學,於斷愛樂;愛修樂修,精勤隨學,於修愛樂。彼由如是斷修愛樂,終不自舉,陵篾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繫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

[集異]隨得衣服喜足聖種云何?答:隨得衣服喜足,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衣服喜足聖種。

隨得飲食喜足聖種云何?答:隨得飲食喜足,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飲食喜足聖種。

隨得臥具喜足聖種云何?答:隨得臥具喜足,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臥具喜足聖種。

愛樂斷修聖種云何?答:愛樂斷修,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愛樂斷修聖種。

又有四種,為令解脫速得圓滿勤修行者,聖解脫欲勝任持法,為斷四愛增上力故。謂為衣服、飲食、臥具,少有所求。無作、無亂,時無虛度,勤修方便,心離散亂。樂斷煩惱,樂修正道。

[]又,為了令涅槃的解脫,能很迅速得到圓滿,而精勤地修行的人,有四種法,對於聖人解脫的希求,能夠維持不退。為了斷四種愛,這四法是有強大的力量。哪四法呢?前三種,對衣服、飲食、臥具略有所求的時候,不為衣服、飲食、臥具而採取行動,叫做無作。沒有求到衣服、飲食、臥具,心裏不煩惱;求到很好的衣服、飲食、臥具,心裏也不愛著,叫做無亂。不為衣服、飲食、臥具,空過光陰,要精進的修學聖道。心離散亂,心裏面不要去攀緣,以取得衣服、飲食、臥具。第四種,為斷有無有愛,而樂於斷除見、愛煩惱,樂於修習止觀正道。此稱為四種能生眾聖之種子,就是衣服、飲食、臥具喜足聖種、樂斷樂修聖種。對於所得衣、食、住喜悅、滿足,與斷煩惱、修聖道的欣悅,此四種能引生聖果,故稱為聖種。


10)四沙門果者,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

[集異]預流果云何?答:預流果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

有為預流果者,謂證預流果時所有學法,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有為預流果。

無為預流果者,謂證預流果時所有擇滅,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無為預流果。

一來果、不還果應知亦爾。

阿羅漢果云何?答:阿羅漢果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

有為阿羅漢果者,謂證阿羅漢果時所有無學法,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有為阿羅漢果。

無為阿羅漢果者,謂證阿羅漢果時所有擇滅,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無為阿羅漢果。

又有四種修習道果諸煩惱斷。一、見所斷煩惱斷;二、修所斷下分結上中品斷;三、即此無餘斷;四、上分結無餘斷。

[]又,修習聖道,得聖果時,煩惱斷除,有四種差別。哪四種呢?一、見道的時候,知道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得初果,斷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二、修道所斷的煩惱,是欲界這一部分的結。下分結有五個,就是身見、戒取、疑、貪、瞋,這五下分結。見所斷煩惱,已斷身見、戒取、疑。貪、瞋這兩個煩惱分三品,有上品、中品、下品,而上品裏邊有上、中、下,中品裏有上、中、下,下品裏也有上、中、下,加起來就是九品,所以欲界還有九品的思惑。斷下分結上中品斷,就是上品、中品,各有上、中、下,所以有六品斷,就是二果。若六品未斷完,就是

二果向。三、就是此欲界還剩餘的的下品這三品,完全息滅,就是三果。四、色界、無色界這一部分的結,就是上分結,有五種:色愛、無色愛、掉舉、慢、無明。斷五上分結,就是阿羅漢果。上面是依照四禪、四空定,斷五上分結。若是依照未到地定,斷五上分結,就是慧解脫阿羅漢。


11)四預流支者,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

[集異]云何親近善士?答:善士者,謂佛及弟子。復次,諸有補特伽羅,具戒具德,離諸瑕穢,成調善法,堪紹師位,成就勝德,知羞悔過,善守好學,具知具見,樂思擇,愛稱量,喜觀察,性聰敏,具覺慧,息追求,有慧類,離貪、趣貪滅,離瞋、趣瞋滅,離癡、趣癡滅,調順、趣調順,寂靜、趣寂靜,解脫、趣解脫,具如是等諸勝功德,是名善士。

若能於此所說善士,親近承事,恭敬供養,如是名為親近善士。

云何聽聞正法?答:正法者,謂前說善士,未顯了處為正顯了,未開悟處為正開悟,以慧通達深妙句義,方便為他宣說、施設、安立、開示,以無量門正為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如是等名正法。

若能於此所說正法,樂聽、樂聞、樂受持、樂究竟、樂解了、樂觀察、樂尋思、樂推究、樂通達、樂觸、樂證、樂作證,為聞法故不憚艱辛,為受持故數以耳根,對說法音發勝耳識,如是名為聽聞正法。

云何如理作意?答:於耳所聞,耳識所了無倒法義,耳識所引,令心專注,隨攝、等攝,作意發意,審正思惟,心警覺性,如是名為如理作意。

云何法隨法行?答:如理作意所引出離、遠離所生諸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精勤,如是名為法隨法行。

復有四種,證預流支,能令行者於佛聖教及善趣中,畢竟不動。謂於大師所,真覺所生無動心淨。如於大師所,當知於所證法,及為證法修證行者所,亦爾。如是三種,名心清淨。第四一種,名色清淨,聖所愛戒所攝故。前之三種,令於聖教無有動搖。最後一種,令於善趣無有動搖。

[]復有四種,是體證預流果的支分,能令觀行者,對於佛說的聖教,決定不可動搖。成就這四種證預流支的時候,一定是在人天趣中,不會退失人天趣。哪四種?一、對於佛這位偉大導師的功德境界,因為真實知道五蘊無我、無我所,所以生起不可動搖的信心。二、如同對於佛的境界,有無動心淨。應該知道,對於佛所證悟的諸法實相,因為真實知道五蘊無我、無我所,所以生起不可動搖的信心。三、其餘為體證涅槃法,而修習能證悟涅槃的無我行這些同梵行者,因為真實知道五蘊無我、無我所,所以生起不可動搖的信心。這樣三種名為心清淨。第四,這一種名為色清淨,因為屬於聖人所歡喜的戒,有色清淨的功德,就是持戒清淨的功德。前面的佛、法、僧,能令行者對於佛聖教無有動搖,信心非常的堅定。最後一種是戒,持戒清淨,所以就決定在人天裏面活動,而不會跑到三惡道,所以無有動搖。這四個是已經得須陀洹果有這四種差別、四種功德。


12)四證淨者,如契經說,成就四法說名預流。何等為四?一佛證淨、二法證淨、三僧證淨、四聖所愛戒

[集異]云何佛證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彼以此相隨念諸佛,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是名佛證淨。

云何法證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法,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彼以此相隨念正法,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是名法證淨。

云何僧證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於僧,謂佛弟子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於此僧中,有預流向、有預流果、有一來向、有一來果、有不還向、有不還果、有阿羅漢向、有阿羅漢果,如是總有四雙八隻補特伽羅佛弟子眾,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智見具足,應請、應屈、應恭敬,無上福田,世所應供。」彼以此相隨念於僧,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是名僧證淨。

云何聖所愛戒?答:無漏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聖所愛戒。

問:何故名為聖所愛戒?答:聖謂諸佛及佛弟子,彼於此戒,愛慕、欣喜、忍順不逆,是故名為聖所愛戒。諸預流者成就此四。

又有四種證預流支。一、於說法師及教授者,能善承事,無所違犯;二、無倒聽聞師所說法,及教授法;三、於所聞法能正思惟,及善通達;四、成辦所修。

[]又有四種,是體證預流果的支分,是在因地上說,有這樣的因就會得須陀洹果。哪四種?一、親近善知識。於講說佛法的軌範法師,及教授和尚,能夠稟承他的意旨去做事,能夠沒有違犯於他,沒有觸惱他,這是親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聽善知識對大眾說法及個別教授法的時候,不要顛倒他的意思。三、如理作意。對所聽聞的佛法,還要進一步專精思惟,能夠通達無礙、無疑。四、法隨法行。由止觀的努力修行,成辦所修行的目標。


13)四智者,謂法智、類智、他心智、世俗智

[集異]法智云何?答:緣欲界行諸無漏智,緣欲界行因諸無漏智,緣欲界行滅諸無漏智,緣欲界行能斷道諸無漏智。復次,緣法智及緣法智地諸無漏智。是名法智。

類智云何?答:緣色、無色界行諸無漏智,緣色、無色界行因諸無漏智,緣色、無色界行滅諸無漏智,緣色、無色界行能斷道諸無漏智。復次,緣類智及緣類智地諸無漏智。是名類智。

他心智云何?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欲、色界和合現前他心心所,及一分無漏他心心所,是名他心智。

世俗智云何?答:諸有漏慧,是名世俗智。

又有四智,攝一切智。一、唯無漏,於諸法中能現見智;二、一向無漏,於諸法中非現見智;三、一向有漏,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間智;四、通有漏無漏,他心差別智。

[]又有四種智慧,能統攝一切的智慧。哪四種?一、唯獨是無漏,沒有煩惱,對於欲界的五蘊諸法中,能現見無我的智慧,就是法智。二、一向是無漏,對於色界、無色界的五蘊諸法中,不是現見的智慧,而是類智、比智。三、一向是有漏,因為世間人沒有修學戒定慧,所以一向都是有煩惱。或是用善法所引發出來的世俗智,或是惡法所引的世俗智;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世間智,這是無記性。四、通於聖人或者不是聖人,就是通達他人的心裏活動。


14)復有四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集異]苦智云何?答:於五取蘊,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無漏智,是名苦智。

集智云何?答:於有漏因,思惟因、集、生、緣,所起無漏智,是名集智。

滅智云何?答:於諸擇滅,思惟滅、靜、妙、離,所起無漏智,是名滅智。

道智云何?答:於無漏道,思惟道、如、行、出,所起無漏智,是名道智。

又有四種,於轉還品真實能取智,能盡諸漏。一、轉品果真實智;二、轉品因真實智;三、還品果真實智;四、還品因真實智。

[]又,在生死流轉這類,與還歸諸法寂滅相這類,真實的能認識轉品、還品的真實相的智慧有四種,這四種能滅除一切的煩惱。哪四種呢?一、轉品果真實智,對流轉生死的果這一類的情況,真實能夠明瞭,這是苦諦。二、轉品因真實智,對流轉生死的因,通達轉品因的真實智慧,這是集諦。三、還品果真實智,對離一切相的寂滅相。通達寂滅相的智慧,這是滅諦。四、還品因真實智,還歸寂滅是由修學戒定慧,才能夠達到寂滅相,對清淨的因,能真實的通達,這是道諦。


15)四力者,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定力、四慧力

[集異]信力云何?答:依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殖淨信,是有根生,安立堅固,一切沙門及婆羅門、諸天魔梵、若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牽奪,是名信力。

精進力云何?答: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名;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精進力。

定力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定力。

慧力云何?答:如實了知是苦聖諦,如實了知是苦集聖諦,如實了知是苦滅聖諦,如實了知是趣苦滅道聖諦,是名慧力。

問:何故名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此力,能斷、能碎、能破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故名為力。

又有四法,能令信者為斷煩惱修正方便。一、相續殷重作用精進;二、正知行念;三、奢摩他;四、毘缽舍那。

[]又有四種方法,能使令相信佛法的人,為了斷除內心的煩惱,採取正確的行動。哪四種正確的方法呢?一、相續不間斷,殷重專一不虛偽,從內心發出精進。二、正知和正念。正知,就是能夠有智慧認識這是正確的修行,這是錯誤的。若身口意有點錯誤,趕快地調轉過來,這是正知。行念,就是心在活動的時候要能明記不忘,或是由正知的作用,不要忘掉,或是失掉正念,正知要警覺,把正念收回來。三、奢摩他,就是安住在所緣境上明靜不動,不散亂也不昏沈。譬如說用息為所緣境,或者以心為所緣境,或者是五蘊都可以作所緣境,或者以諸法寂滅相為所緣境等等。四、毗缽舍那,就是觀察諸法真實相。


16)四處者,一慧處、二諦處、三捨處、四寂靜處

[集異]慧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最勝慧處,謂漏盡智。是故苾芻!應成就漏盡智。若成就漏盡智,說名成就最勝慧處。」是名慧處。

諦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最勝諦處,謂不動解脫。諦者,謂如實法。誑者,謂虛妄法。是故苾芻!應成就不動解脫。若成就不動解脫,說名成就最勝諦處。」是名諦處。

捨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先所執受無智無明越正路法,今時應捨、應變吐、應除棄。苾芻當知!最勝捨處,謂棄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是故苾芻!應成就此涅槃。若成就此涅槃,說名成就最勝捨處。」是名捨處。

寂靜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貪染惱心令不解脫,瞋染惱心令不解脫,癡染惱心令不解脫。苾芻當知!此貪、瞋、癡,無餘永斷、變吐、除棄、愛盡、離染、永滅、靜沒,名真寂靜。是故苾芻!應成就真寂靜。若成就真寂靜,說名成就最勝寂靜處。」是名寂靜處。

又有四種,能通達法,能盡上漏所依足跡。謂為得聖道修有漏慧,既得道已,缺諸煩惱及缺諸事,無餘永斷諸煩惱事,如所得道轉更修習。

[]又,有四種法,能通達諸法寂滅相,能滅盡、能超越煩惱的境界。能通達法,就是見到真理,能盡上漏,就是斷惑,斷惑證真。這四種法就是通達法、盡上漏所依止的地方,是過去佛菩薩走過所留下的足跡,也是我們學習所根據的地方。哪四種法呢?第一,為了得到聖道,修學有漏的戒定慧。第二,已見到真理,得聖道之後,煩惱缺了,就是見煩惱、分別我執沒有。及缺諸事,諸事也不具足。諸事是什麼呢?三惡道的這些事沒有,不會再到三惡道,不會因為有罪業使令到三惡道。第三,無餘永斷諸煩惱事,得初果以後,煩惱沒有完全斷,努力的修行,由初果、二果到三果到四果,把所有的煩惱都消滅。第四,如你所得的聖道,繼續地再修習、再修行。這四種在《顯揚聖教論》,叫做四居處,慧居處、諦居處、捨居處、寂靜居處。無漏智慧的依止處,要依止有漏慧,就是在凡夫的時候修學戒定慧。依止初果,可以達到圓滿的地方,所以叫做諦居處。捨居處,就是把所有的煩惱都棄捨。寂靜居處,究竟圓滿,內心不動搖。


17)四蘊者,一戒蘊、二定蘊、三慧蘊、四解脫蘊

[集異]戒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戒、若無學戒、若一切善非學非無學戒,皆是戒蘊。」是名戒蘊。

定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定、若無學定、若一切善非學非無學定,皆是定蘊。」是名定蘊。

慧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慧、若無學慧、若一切善非學非無學慧,皆是慧蘊。」是名慧蘊。

解脫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解脫、若無學解脫、若一切善非學非無學解脫,皆是解脫蘊。」是名解脫蘊。

又有四法,展轉相應,有行有緣和合而轉,同一緣轉。謂受、想、行、識。

[]又,有四法,是展轉相應,互相不衝突、和合。受、想、行、識這四種法,有各自的活動相貌、有共同的所緣境,互相和合而活動。在同一個所緣境上活動,就是受、想、行、識這四法。


18)四依者,一思擇一法應遠避、二思擇一法應受用、三思擇一法應除遣、四思擇一法應忍受

[集異]云何思擇一法應遠避?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審思擇: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惡水牛等當遠避之。應審思擇:株杌、毒刺、坑塹、崖谷、井廁河等當遠避之。應審思擇:惡行、惡威儀、惡友、惡伴侶、惡行處、惡臥具等當遠避之。惡臥具者,謂若受用如是臥具,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不應分別處而生分別,不應測量處而生測量,不應猜疑處而生猜疑,如是臥具我說為惡。汝等苾芻,應當遠避。」是名思擇一法應遠避。

云何思擇一法應受用?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審思擇:如法衣服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遮防蛟虻、寒熱、蛇蠍等觸,及為覆蔽深可羞恥醜陋身形。應審思擇:如法飲食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此身暫住存濟,止息飢渴,攝受梵行,為斷故受不起新受,無罪存濟力樂安住。應審思擇:如法臥具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遮防寒熱、風雨,及得最勝安隱寂靜。應審思擇:如法醫藥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止息未起、已起所有疾病,得修善業。」是名思擇一法應受用。

云何思擇一法應除遣?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已起欲尋、恚尋、害尋,不應韞畜,應速斷滅、變吐、除遣。」是名思擇一法應除遣。

云何思擇一法應忍受?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起精進,有勢有勤,勇悍堅猛,不捨善軛,假使我身,血肉枯竭,唯皮筋骨連拄而存,若本所求勝法未獲,終不止息所起精進;又精進時,身心疲惓,終不由斯而生懈怠,應深忍受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又應忍受他人所發能生身中猛利辛楚、奪命苦受、毀辱語言。」是名思擇一法應忍受。

又有四護,能令已入佛聖教者愛樂聖教。一者、命護;二者、力護;三者、心煩惱護;四者、正方便護。

[]又有四種保護,能令已經相信佛法的人,對於佛法有歡喜心。哪四法呢?一、命護。二、力護。三、心煩惱護。四、正方便護。

《披尋記》五○三頁:

又有四護等者:依四所依立四種護: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名四所依。於此四依,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護。為當存養,如法受用,是名力護。起惡尋思,應速除遣,是名心煩惱護。能忍眾苦,精進無懈,是名正方便護。

[]又有四護等者:根據四種所依的事情成立四種護。四種所依是什麼呢?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這四種是我們生命存在所依賴的條件,是供給這個生命存在的日常需要生活的用品。什麼是命護?對於這個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以合法、不違犯佛法的戒律追求,不依不合道理的事情,不符合因果的方法,去追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就叫做命護,用清淨的思想行動來保護自己的生命。什麼是力護?為了生命的生存,如法受用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要適量合乎中道,就叫做力護,如法受用來保護自己的體力。什麼是心煩惱護?生起惡的尋思,應該盡速地消除,這叫做保護自己的心。什麼是正方便護?能夠堪忍種種苦,精進沒有懈怠,修行止觀,以止觀為方便來保護自己。


19)四法跡者,一無貪法跡、二無瞋法跡、三正念法跡、四正定法跡

[集異]云何無貪法跡?答:無貪者,謂於欲境,諸不貪、不等貪,廣說乃至非貪類、非貪生,是名無貪。法跡者,謂即無貪,亦名為法,亦名為跡,亦名法跡,是故名為無貪法跡。

云何無瞋法跡?答:無瞋者,謂於有情,不欲損害,不懷栽杌,不欲擾惱,廣說乃至非已為過患、非當為過患、非現為過患,是名無瞋。法跡者,謂即無瞋,亦名為法,亦名為跡,亦名法跡,是故名為無瞋法跡。

云何正念法跡?答:正念者,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正念。法跡者,謂即正念,亦名為法,亦名為跡,亦名法跡,是故名為正念法跡。

云何正定法跡?答:正定者,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定令心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正定。法跡者,謂即正定,亦名為法,亦名為跡,亦名法跡,是故名為正定法跡。

又有四種,能得正見無倒義行所依處所。由前三種,行時清淨;由後一種,住時清淨。謂守根門者,於諸境界不順不違。為守根門念增上力,正智而行。住遠離者,心無染污、專注一緣。

[]又有四種,是能獲得正知正見、沒有錯誤行為的依止處。這四種法,前三種法是行時清淨,後一種,住時清淨。哪四種?第一,守護根門,根觸對諸外境界的時候,若是如意的境界,不要生貪心,不要順於這貪的境界;若是不如意的境界,不要生瞋心,不要違背於這瞋的境界。第二,為何能不順不違?因為守護根門的時候,不忘失法有強大的力量,所以能不順也不違。第三,正知而行,現在這一念心是清淨、是污染呢?要知道,若心不對,馬上要恢復清淨。第四,安住於遠離的時候,內心沒有貪瞋癡各式各樣煩惱的染污,專注於所緣不改變。


20)四應證法者,謂或有法是身應證、或復有法是念應證、或復有法是眼應證、或復有法是慧應證

[集異]云何有法是身應證?答:謂八解脫,是身應證。

云何有法是念應證?答:謂宿住事,是念應證。

云何有法是眼應證?答:謂死生事,是眼應證。

云何有法是慧應證?答:謂諸漏盡,是慧應證。

又由四行,當知能證明及解脫。由念、眼、慧,能證於明;又由身故,能證不動及時解脫。

[]又由於四種修行的不同,應當知道能體證三種明及兩種解脫。哪四行?由念、眼、慧的修行,就能夠成就三種明。又由於身體的緣故,有利根、有鈍根的不同,利根能證不動解脫的阿羅漢果,鈍根證時解脫阿羅漢果。時解脫,就是各種因緣都俱備的時候,才能得,就是根性鈍,要待緣。

《披尋記》五○四頁:

由念眼慧能證於明等者:宿住智通,是名為念;死生智通,是名為眼;漏盡智通,是名為慧。如其次第,能治前際、後際、中際愚故,是故說言能證於明。即三種中所謂三明,俱在無學身中起故。又諸無學住最後有餘依未盡,是名為身。由住於此能般涅槃,而有鈍根及利根別,是故說言能證不動及時解脫。

[]由念眼慧能證於明等者:對過去生命的情況,有智慧能夠明了就是宿命通,這就叫做念。得到色界四禪以後,憶念過去的事情,就能得到宿命通。死亡後,生到什麼地方去,天眼通能看見,是名為眼,在色界四禪裏面憶念光明,就得到天眼通,能知道未來的事情。以無我、我所的智慧,能夠消滅見、愛煩惱,這叫做慧。如前面的文所說的次第,先說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能夠對治對過去世的糊塗,對未來的事情也看得很清楚,眼等接觸到一切情況的時候,明了而不迷惑,能成就三明。六種通裏面這三種才說為明,因為這三明都是有神通的阿羅漢裏面發動起來,是修學所成就。阿羅漢的愛、見煩惱都消除,所以這個身體是最後的身體。這個身體,因壽命沒有到,還繼續生存,是名為身。由於安住於此有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身體,所以能般涅槃。雖然阿羅漢能入涅槃,但是有鈍根、有利根的不同。若能證不動解脫的阿羅漢,就是利根的阿羅漢;若時解脫阿羅漢,就是鈍根。


21)四大種者,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

[集異]此四,廣如《法蘊論》六界中說。

復有四法,能為廣大種種差別諸所造色生起依止。一者、堅性;二者、濕性;三者、煖性;四者、輕等動性。

[]復有四法,能作為廣大、種種不同的所造色生起的依止。這些物質是這四法所創造成,這個所造的物質的現起,要依止這四種法才能夠現起。哪四種?一、堅性,就是地大,有堅固的一種體性。二、濕性,就是水大。三、煖性,就是溫暖、熱。四、輕等動性,就是風,能動。


22)四食者,一段食或麤或細、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集異]云何段食或麤或細?答:若段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充悅、隨充悅、護、隨護、轉、隨轉、持、隨持,是名段食。

云何施設段食麤細?答:依所資養有情。

大小及段,漸次施設麤細,其事如何?答:如燈祇羅獸等所食為麤;尼民祇羅獸等所食為細。尼民祇羅獸等所食為麤;泥彌獸等所食為細。泥彌獸等所食為麤;龜、鱉、魚等所食為細。龜、鱉、魚等所食為麤;餘水生蟲所食為細。復次,象、馬、牛等所食為麤;羊、鹿、豬等所食為細。羊、鹿、豬等所食為麤;野干、狗等所食為細。野干、狗等所食為麤;鴈、孔雀等所食為細。鴈、孔雀等所食為麤;餘陸生蟲所食為細。

復次,若諸有情食諸草木、枝條、葉等,彼食是麤;若諸有情食飯、粥等,彼食是細。

若諸有情食飯、粥等,彼食是麤;若諸有情食酥油等,彼食是細。復次,若諸有情以口嘴舌,攝取段食,用齒咀嚼而吞食之,彼食是麤;若諸有情在胎卵中,段食津液,從臍而入資養其身,彼食是細。復次,若諸有情食有便穢,彼食是麤;若諸有情食無便穢,彼食是細,如有食香酥陀味等,雖有所食而無便穢。如是施設段食麤細。

云何觸食?答:若有漏觸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名觸食,其事如何?答:如鵝鴈、孔雀、鸚鵡、鴝鵒、春鸚、離黃、命命鳥等,既生卵已,時時親附,時時覆育,時時溫暖,令生樂觸,若彼諸鳥於所生卵,不時時親附覆育溫暖,令生樂觸,卵便腐壞;若彼諸鳥於所生卵,時時親附覆育溫暖,令生樂觸,卵不腐壞。如是等類,說名觸食。

云何意思食?答:若有漏思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名意思食,其事如何?答:如魚龜、鱉、室首摩羅部盧迦等,出至陸地,生諸卵已,細沙覆之,復還入水,若彼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壞;若彼諸卵,不思念母,即便腐壞。如是等類,名意思食。

云何識食?答:若有漏識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名識食,其事如何?答:如《世尊教頗勒窶那記經》中說:「頗勒窶那當知!識食能令當來後有生起。」如是等類,說名識食。

又有四法,能持已生諸有情類,令得久住及能攝益尋求有者,攝事分中當廣分別。

[]又有四法,能夠保持已經出現的諸有情類,使令繼續的存在,及能攝取、增長那些心有所求的人,攝事分中當詳細分別。令得久住,這是現在。能攝益尋求有者,這是未來後有。哪四法?段食、悅意觸食、意思食,識食。

《披尋記》五○五頁:

又有四法至當廣分別者:此說四食應知,謂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如是四食,能令已生有情安住,又令有情追求後有、愛樂後有,於其後有未能斷者能攝後有、遍攝後有、隨攝後有,名能攝益尋求有者。〈攝事分〉中別顯其相應知。(陵本九十四卷十七頁)

[]遍攝後有,就是說引業是普遍的,若是普遍的一切後有,完全是由引業才能創造的。隨攝後有,就是說滿業是順著引業成就將來的生命,使令引業得來的果報,再莊嚴一下,圓滿一下。


23)四識住者,一色識住、二受識住、三想識住、四行識住

[集異]云何色識住?答:若色有漏,隨順諸取,於彼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或生起欲,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色識住。受、想、行、識住,廣說亦爾。

又有四種,於生死中,諸識流轉所依足跡。謂於諸色見已趣向,由貪愛故,取為所緣,所依境界,俱有建立。如於諸色,於受、想、行,當知亦爾。

[]又有四種,在生死輪迴中,眼識等六識活動的時候,依於這四種,現出種種的行相、差別。就像人在泥土路走路的時候,走一步就有一個痕跡,同樣的,心一動就有痕跡,有行相。對於各式各樣的色,心一接觸,就趣向那裡,因為有貪愛的緣故,取色為所緣境界,取眼為所依境界,識和所依、所緣境界是同時在一起活動。如同在諸色是這樣,在受、想、行當知也如此。

《披尋記》五○五頁:

又有四種至當知亦爾者:當知此說色、受、想、行四種識住,如經中說:識隨色住,緣色為境,依色而住。此中三句如次配釋:由識隨色住,故於諸色見已趣向;由緣色為境,故彼貪愛取為所緣;由依色而住,故有內身外境諸麤重苦之所隨逐,是名所依境界俱有建立。如是於受、想、行亦有三別,故言亦爾。


24)四愛者:

一有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二有苾芻、苾芻尼等,因飲食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三有苾芻、苾芻尼等,因臥具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四有苾芻、苾芻尼等,因有無有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集異]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答:此中,衣服者,謂毛所成,或扇那所成,或芻摩所成,或麻所成,或建鼓羅所成,或絲所成,或綿所成,或[*]所成,或憍砧娑所成,或突窶羅所成,或阿遮爛陀所成。又衣服者,謂總覆衣、出著衣、內服衣、單裙、複裙、單掩腋、複掩腋。於如是等種種衣服,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飲食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答:此中,飲食者,謂五種應噉、五種應食。五種應噉者,一根、二莖、三葉、四花、五果。五種應食者,一飯、二粥、三餅糗、四魚肉、五羹臛。於如是等種種飲食,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飲食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臥具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答:此中,臥具者,謂院宇、房堂、樓閣、臺觀、長廊、圓室、龕窟、廳庌,草葉等菴,土石等穴。又臥具者,謂床、座褥、眠單、臥被、[-+]罽枕褐机橙。於如是等種種臥具,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臥具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有無有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答:此中,有者,謂五取蘊,即是色、受、想、行、識取蘊。無有者,謂此五取蘊當來斷滅。如有一類,作是念言:願我當來五蘊生起。復有一類,作是念言:願我死後五蘊斷滅。於有無有,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有無有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又諸苾芻,顧戀現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衣服、飲食、臥具,生悕求愛。顧戀後法身命為依止故,而於後有,生悕求愛。愚於涅槃為依止故,而於無有生悕求愛。如是略有四種悕求之愛,謂衣服愛、飲食愛、臥具愛、有無有愛。

[]又,若是諸苾芻顧戀、愛著現在這個生命體的生命為依止的緣故,對於衣服、飲食、臥具,生出悕求衣服、悕求飲食、悕求臥具的愛。若是愛著將來的生命為依止的緣故,對後有,生希求愛。因為對涅槃不明白的緣故,希望死了以後,再不要有色受想行識。這樣就是略有四個愛,衣服希求愛,飲食希求愛,臥具希求愛,有無有的希求愛。

《披尋記》五○五頁:

顧戀後法身命為依止故等者:《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謂有一類愚於現在已得自體,於六觸處為緣生受便起味著,由味著故希求當來,如是類受此說有愛,應如是知。

愚於涅槃為依止故等者:《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若復以其苦受為緣生無有愛,厭離俱行,非理所引,厭離相應;依止此愛,不正方便,求無有時,即便發起出離惡見、定期惡見,及此二種所依惡見,此無有愛應如是知。

[]若是此人有很嚴重的痛苦的時候,由這個因緣生起:這個身體若沒有,這個苦就沒有。所以願意這個身體沒有。內心和厭離在一塊活動,但,這是不合道理的分別引出來的厭離相應。有什麼不對呢?因為依止此無有愛,會有不合道理的行動,就想要自殺,希望這個身體不要有,將這個身體破壞。認為沒有身體的時候,就從這個苦惱的境界出離,這是一個惡見。決定要自殺破壞這個身體,這也是惡見。此二種所依惡見,就是無有愛,應如是知。


25)四不應行而行者,一貪欲故不應行而行、二瞋恚故不應行而行、三愚癡故不應行而行、四怖畏故不應行而行

[集異]云何貪欲故不應行而行?答:如有一類,或親教師,或軌範師,或同親教,或同軌範,或隨一一往還親友,於僧眾中有諍事起,彼作是念:若與師等共為朋黨,便墮非法;若與師等不為朋黨,便墮不義。雖作是念,而為貪欲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貪欲故不應行而行。

云何瞋恚故不應行而行?答:如有一類,有怨嫌者,於僧眾中,有諍事起,彼作是念:若助怨嫌,於情不可;若為乖反,於理有違。雖作是念,而為瞋恚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瞋恚故不應行而行。

云何愚癡故不應行而行?答:如有一類,稟性闇鈍,或親教師,或軌範師,或同親教,或同軌範,或隨一一往還親友,於僧眾中有諍事起,彼作是念,我今不知是非好惡,但應朋助親教師等,彼為愚癡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愚癡故不應行而行。

云何怖畏故不應行而行?答:如有一類,或國王親友,或大臣親友,或強賊親友,於僧眾中有諍事起,彼作是念:若我不助有勢力者,由是因緣,或失名利,或失衣缽,或失身命,是故我今定應朋助有勢力者。彼由怖畏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怖畏故不應行而行。

如世尊說:諸有貪瞋癡,怖故違法者,彼退失名利,猶如黑分月。

又有四法,能令有情現行造作所不應作。謂隨順可愛事;違逆不可愛事;怖畏強敵其心顛倒;愚於現法及後法果。

[]又有四法,能令眾生顯現行動去造作不應該作的事情。哪四法呢?一、隨順於可愛的事情,就會作所不應作的事情,因為用貪心去作事情。二、違逆於不可愛事,就會作所不應作的事情,因為用瞋心去作事情。三、怖畏強大的敵人,也會作錯事情,因為用怖畏心去作事情。四、不明白現在的果報、現在的因緣,及將來的果報,不明白因果的道理,就會作所不應作的事情,因為用癡心去作事情。


26)四記問者,一應一向記問、二應分別記問、三應反詰記問、四應捨置記問

[集異]云何應一向記問?答:若有問言: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耶?佛所說法是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耶?佛弟子眾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耶?苦集滅道是聖諦耶?一切行無常耶?一切法無我耶?涅槃寂靜耶?如是等問,有無量門,應一向記:世尊是如來、阿羅漢,廣說乃至涅槃是寂靜等。是名應一向記問。何故此問應一向記?答:以於此問若一向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一向記。

云何應分別記問?答:若有問言:云何為法?得此問時,應分別記:法有多種,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善、或不善、或無記,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或見所斷、或修所斷或非所斷。如是等法,有無量門,應分別記。是名應分別記。問:何故此問應分別記?答:以於此問若分別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分別記。

云何應反詰記問?答:若有問言:為我說法。得此問時,應反詰記:法有多種,汝問何法?為過去、為未來、為現在?為善、為不善、為無記?為欲界繫、為色界繫、為無色界繫?為學、為無學、為非學非無學?為見所斷、為修所斷、為非所斷?如是等法,有無量門,應反詰記。是名應反詰記。問:何故此問應反詰記?答:以於此問若反詰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反詰記。

云何應捨置記問?答:若有問言:世間常耶?無常耶?亦常亦無常耶?非常非無常耶?世間有邊耶?無邊耶?亦有邊亦無邊耶?非有邊非無邊耶?命者即身耶?命者異身耶? 如來死後有耶?非有耶?亦有亦非有耶?非有非非有耶?於如是等不應理問,應捨置記,謂應記言:佛說此問是不應記,常無常等不應理故。是名應捨置記。問:何故此問應捨置記?答:以於此問若捨置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捨置記。

如世尊說:

初應一向記,次應分別記,三應反詰記,四應捨置記。

於如此四問,知次而記者,引義利善法,及梵行純淨。

甚深難降伏,知義非義俱,捨非義取義,審觀名智者。

又有四種請問記論,能斷所疑,能悟未悟,又能任持勝決擇力。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於諸有情業果異熟,應分別記。於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於不如理,應當置記。於此問中,云何名記?謂記彼問言:佛世尊於斯不記。

[]又,對於所提的問題,分別解釋回答,有四種不同回答,能斷除所疑惑的事情,能夠覺悟沒覺悟的道理,又能保持分析觀察諸法的智慧。哪四種?一、對於諸法實相這一方面問題,應該很肯定的解釋。二、對於諸有情業果異熟這一方面問題,應該分別的解釋、回答。有情的業力能得果,但是果報是不是會出現,應該分別的說。若是得初果,三惡道的業力就不動。若得三果,欲界的果報就停下。若得四果,三界的生死果報都停下。若沒得聖道的人,做善就有善報,做惡就有惡報。三、對於問題的

中心點,沒有說明白,應該反問,再加以回答,不要直接就回答。四、對於不合道理的問題,就不要回答。在這提問中,不回答,如何名為回答?就是回答他的問題,可以這樣回答:佛對於這個問題是不回答。

《披尋記》五○六頁:

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等者:如有問者,問死生殊、我一異等。記有四者,謂答四問。若作是問:一切有情皆當死不?應一向記:一切有情皆定當死;是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若作是問:一切死者皆當生不?應分別記,有煩惱者當生,非餘;是謂於諸有情業果異熟應分別記。若作是問:人為勝劣?應反詰記,為何所方?若言方天應記人劣,若言方下應記人勝;是謂於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若作是問:蘊與有情為一為異?應捨置記,有情無實故一異性不成,如石女兒白黑等性;是謂於不如理應當置記。如問死生殊、我一異等有四種記,如是於餘一切隨應當知,《俱舍論》中廣說其事。(《俱舍論》十九卷十七頁)

[]謂於法實相應一向記等者,譬如有人提問,死生的種種差別?我和色受想行識是一是異呢?回答這個問題有四種不同。若作這樣問:一切有情皆當死否?肯定的回答:一切有情皆定當死。這就是對於法實相,應該一向記。若作這樣問:一切死者皆當生

不?應該分別的解釋。有煩惱的人,死了以後,還要再生,沒有煩惱的人,就不生。這是對於諸有情業果異熟,應分別記。若作這樣問:這個人是殊勝、是卑劣的呢?應該反問:你說人是勝、是劣,用誰去對比呢?若是說和天來對比的話,應該說人是不如天,人是劣。如果說是和三惡道來對比的話,應記人是殊勝。這是對於隱密說非一向問應詰問記。若作這樣問:蘊與有情為一為異?應該不要回答。為什麼呢?如果此人在色受想行識裏面,執著有個真實體性的我。如果這樣子執著,而問:我於色受想行識是一是異?不要回答,因為沒有真實的我,怎麼能說那個我是一異呢?如石女的兒,是白色的呢?是黑色的呢?這樣的體性也不能回答。因為石女是不生孩子,所以根本沒有兒,怎麼能說兒是白是黑呢?這是對於不如理問,應當置記。如同問死生殊、我一異等有四種記,一切的問題隨其所應有這四種不同,在《俱舍論》中廣說其事。


27)四種施者,一者有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二者有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三者有施,施者受者俱清淨;四者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

[集異]云何有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主,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能受施者,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是名有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何故此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不成就。是故此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

云何有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主,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能受施者,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是名有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何故此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不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成就。是故此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

云何有施,施者受者俱清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者,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能受施者,亦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是名有施,施者受者俱清淨何故此施,施者受者俱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亦成就。是故此施,施者受者俱清淨。

云何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者,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能受施者,亦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是名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何故此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不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亦不成就。是故此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

如世尊說:

具戒施缺戒,清淨而證法,信業果異熟,是唯施者淨。

缺戒施具戒,不淨引非法,謗業果異熟,是唯受者淨。

缺戒施缺戒,不淨引非法,謗業果異熟,我說無大果。

具戒施具戒,清淨而證法,信業果異熟,我說有大果。

信業果異熟,施自所尊重,父母僮僕等,智者咸稱讚。

身語意無著,行苾芻妙行,不求自富貴,而能廣施他。

諸有已離欲,施已離欲者,我說如是施,財施中最尊。

又有四種惠捨,或清淨或不清淨。三種清淨,謂唯自身戒見具足,或復唯他戒見具足,或自及他戒見具足。一不清淨,謂自及他戒見二種俱不具足。其清淨者,當生善趣,資產豐饒。不清淨者,當生惡趣,資產無匱。

[]又有四種布施,有的是清淨,有的是不清淨。這四種中,有三種布施是清淨,一、就是自己本身持戒清淨、正知正見,這兩種功德都具足,但是代替你去布施的那個人,他沒有具足這二種功德。二、或者說你本身戒見都不具足,代替你去布施的那個人戒見都具足。三、或者是自己,或者是代替你去布施的那個人,兩方面都是戒見具足。

四、不清淨,自己和代替你去布施的那個人,戒也不具足,見也不具足。本身戒清淨、見也清淨,能布施,將來會往生善趣,或者人間,或者是天上,資產特別的豐富。若是戒不清淨,見也不清淨,也能布施,將來會往生惡趣,也有很多的財富,不缺少。


28)四攝事者,一布施攝事、二愛語攝事、三利行攝事、四同事攝事

[集異]云何布施攝事?答:此中,布施者,謂諸施主,布施沙門及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花鬘、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布施。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布施中,法施最勝。」是名布施。攝事者,謂由此布施,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如是布施,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布施攝事。

云何愛語攝事?答:此中,愛語者,謂可喜語、可味語、舒顏平視語、遠離顰蹙語、含笑前行語、先言慶慰語、可愛語。善來語,謂作是言:善來具壽!汝於世事可忍、可度、安樂住不?汝於飲食、衣服、臥具,及餘資緣勿有乏少?諸如是等種種安慰、問訊語言,名善來語。此及前說,總名愛語。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愛語中,最為勝者,謂善勸導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屬耳聽法,時時說法,時時教誨,時時決擇。」是名愛語。攝事者,謂由此愛語,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如是愛語,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愛語

攝事。

云何利行攝事?答:此中,利行者,謂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難困苦無救,便到其所,起慈愍心,以身、語業,方便供侍,方便救濟,是名利行。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利行中,最為勝者,謂不信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信圓

滿。若破戒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戒圓滿。若慳貪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施圓滿。若惡慧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慧圓滿。」諸如是等,說名利行。攝事者,謂由此利行,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如是利行,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利行攝事。

云何同事攝事?答:此中,同事者,謂於斷生命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斷生命。若於不與取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不與取、若於欲邪行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欲邪行。若於虛誑語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虛誑語、若於飲諸酒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飲諸酒。諸如是等說名同事。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同事中,最為勝者,謂阿羅漢、不還、一來、預流果等,與阿羅漢、不還、一來、預流果等而為同事。」是名同事。攝事者,謂由此同事,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如是同事,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同事攝事。

如世尊說:

布施及愛語,利行與同事,如應處處說,普攝諸世間。

如是四攝事,在世間若無,子於其父母,亦不欲孝養。

以有攝事故,有法者隨轉,故得大體者,觀益而施設。

又有四種攝眾方便,能正攝化一切大眾。一、饒益方便;二、攝受方便;三、引導方便;四、修治方便。

[]又有四種引導眾生來到佛法的前方便,這四種方便能夠正確的引導眾生,能夠教化一切眾生。哪四種呢?一、饒益方便,就是布施,布施給他很多的利益。二、攝受方便,就是說可愛的語言,有三種:第一個是慰喻語,在你有苦難的時候,安慰你,叫慰喻語。第二個是慶悅語,在你有吉祥、榮耀的時候,慶賀你。第三種語言是勝益語,佛法所說的出世間聖道的語言,是最殊勝的利益,不是一般的利益所能及。三、引導方便,引導眾生在行為上改變,從不善處引導他到善處。四、修治方便,就是修學戒定慧,斷除一切煩惱。


29)四生者,一卵生、二胎生、三濕生、四化生

[集異]云何卵生?答:若諸有情,從卵而生,謂在卵殼,先為卵殼之所纏裹,後破卵殼,方得出生。此復云何?如鵝鴈、孔雀、鴝鵒、鸚鵡、春鸚、離黃、命命鳥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并一類人。復有所餘諸有情類,從卵而生,謂在卵殼,先為卵殼之所纏裹,後破卵殼,方出生者,皆名卵生。

云何胎生?答:若諸有情,從胎而生,謂在胎藏,先為胎藏之所纏裹,後破胎藏,方得出生。此復云何?如象、馬、駝、牛、驢、羊、鹿、水牛、豬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一類鬼、一類人。復有所餘諸有情類,從胎而生,謂在胎藏,先為胎藏之所纏裹,後破胎藏,方出生者,皆名胎生。

云何濕生?答:若諸有情,展轉溫暖,展轉潤濕,展轉集聚,或依糞聚,或依注道,或依穢廁,或依腐肉,或依陳粥,或依叢草,或依稠林,或依草菴,或依葉窟,或依池沼,或依陂湖,或依江河,或依大海潤濕地等,方得出生。此復云何?如蟋蟀、飛蛾、蚊虻、蠓蚋、麻生蟲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并一類人。復有所餘諸有情類,展轉溫暖,廣說乃至或依大海潤濕地等,方得生者,皆名濕生。

云何化生?答:若諸有情,支分具足,根不缺減,無所依託,欻爾而生。此復云何?謂一切天、一切地獄、一切中有,及一分龍、一分妙翅、一分鬼、一分人。復有所餘諸有情類,支分具足,根不缺減,無所依託,欻爾生者,皆名化生。

又有四種,從業所生諸有情類,於彼彼趣生依止門。一、由業及卵殼;二、由業及胎膜;三、由業及潤污;四、唯由業。

[]又有四種,從業所生諸有情類,在人間,或者是在天上,或者是在三惡道受生,得到生命體的方式是不一樣。哪四種?一、由於業及卵生。二、由於業及胎生。三、由於業及濕生。四、唯由業,就是化生,諸天及地獄唯獨是化生。


30)四得自體者,一有得自體,唯可自害非可他害;二有得自體,唯可他害非可自害;三有得自體,自他俱可害;四有得自體,自他俱不可害

[集異]云何有得自體,唯可自害非可他害?答:若諸有情,自有勢力能斷自命,他無勢力能斷其命,此復云何?謂有欲界戲忘念天,或時遊戲,最極娛樂,經於多時,身疲念失,由此緣故則便命終。復有欲界意憤恚天,或時忿怒,最極憤懣,角眼相視,經於多時,由此緣故則便殞沒。復有所餘諸有情類,自有勢力能斷自命,他無勢力能斷其命,是名有得自體,唯可自害非可他害。

云何有得自體,唯可他害非可自害?答:若諸有情,自無勢力能斷自命,他有勢力能斷其命,此復云何?謂處卵殼或母胎中,若羯剌藍、若頞部曇、若閉尸、若鍵南、若缽羅奢佉,諸根未滿,諸根未熟。復有所餘諸有情類,自無勢力能斷自命,他有勢力能斷其命,是名有得自體,唯可他害非可自害。

云何有得自體,自他俱可害?答:若諸有情,自有勢力能斷自命,他亦有勢力能斷其命,此復云何?謂象、馬、駝、牛、驢、羊、鹿、水牛、豬等。復有所餘諸有情類,自有勢力能斷自命,他亦有勢力能斷其命,是名有得自體,自他俱可害。

云何有得自體,自他俱不可害?答:若諸有情,自無勢力能斷自命,他亦無勢力能斷其命,此復云何?謂一切色、無色界天,住無想定、滅定、慈定、中有有情,住最後有諸有情類,佛使、佛記諸轉輪王,及輪王母懷彼胎時,後身菩薩及菩薩母懷彼胎時,殑耆羅嗢怛羅 ̇婆羅[-+]斯長者子、王舍城長者子、耶舍、童命、哀羅伐拏龍王、善住龍王、婆羅呼馬王、琰摩王等一切地獄。復有所餘諸有情類,自無勢力能斷自命,他亦無勢力能斷其命,是名有得自體自他俱不可害。

又彼彼處受生有情,有四種死。一者、由自故死,謂於戲忘、意忿天中,而受生者。二、由他故死,謂於羯羅藍、頞部曇、閉尸、鍵南,母腹中者。三、俱由故死,謂在欲界所餘有情。四、俱不由故死,謂色、無色界,有頂為後所有有情。

[]又各各地方受生的有情有四種死。哪四種?一、由自己傷害自己的緣故而死亡,就是戲忘天,此天眾因為耽著於戲樂,而忘失正念,所以從彼處退沒。另一種是意忿天,彼天人互相怒目相視,所以從彼處退沒。二、由其他的原因使令他死,在胚胎,第二個七是頞部曇、第三個是七閉尸、第四七是鍵南、第五個七是缽羅奢佉的階段,在母腹中的有情,自己沒有能力來傷害自己,由另外的力量使令他死亡。三、或者也有自、也有他,這兩種原因會死掉,就是除掉在母腹這一部分,其他的有情有能力自殺而死,也可為其他的力量傷害、死掉。四、也不是由自死,也不會有其他的力量使令他死,就是色界的有情、無色界的有情,有頂的非非想天,是最後的有情。


31)四行者,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

[集異]云何苦遲通行?答:靜慮不攝,下品五根,是名苦遲通行。

云何苦速通行?答:靜慮不攝,上品五根,是名苦速通行。

云何樂遲通行?答:靜慮所攝,下品五根,是名樂遲通行。

云何樂速通行?答:靜慮所攝,上品五根,是名樂速通行。

復有四清淨道。一、非功用根圓滿,亦非喜樂圓滿;二、功用根圓滿,非喜樂圓滿;三、喜樂圓滿,非功用根圓滿;四、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

[]復有四種得清淨聖位的道路,哪四種?一、不是很努力的用功,來栽培自己的信、進、念、定、慧善根,栽培得不圓滿,也沒有得到禪定的喜樂,僅有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喜樂,不是圓滿。所以這類人是鈍根人,又沒有得禪定,但是得聖道,所以稱為清淨。二、很努力的用功,來栽培自己的信、進、念、定、慧善根,栽培得很圓滿,定的喜樂不是圓滿。三、定的喜樂圓滿,然而不是很努力栽培自己的善根,栽培得不圓滿。四、定的喜樂圓滿,努力栽培自己的善根,栽培得很圓滿。

《披尋記》五○八頁:

復有四清淨道等者:當知此說四種通行,名為四清淨道:一、苦遲通行,由鈍根故,說非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彼亦非喜樂圓滿。二、苦速通行,由利根故,說功用根圓滿;由未得現法樂住故,說非喜樂圓滿。三、樂遲通行,由已得現法樂住故,說喜樂圓滿;由鈍根故,說非功用根圓滿。四、樂速通行,由已得現法樂住及利根故,說喜樂圓滿,亦功用根圓滿。


32)復有四行,一不堪忍行、二堪忍行、三調伏行、四寂靜行

[集異]云何不堪忍行?答:謂不堪忍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又不堪忍他人所發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奪命苦受,罵辱語言,如是種類,是名不堪忍行。

云何堪忍行?答:謂能堪忍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又能堪忍他人所發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奪命苦受,罵辱語言,如是種類,是名堪忍行。

云何調伏行?答:眼見色時專意繫念,防護眼根,調伏其心,不令發起煩惱惡業;耳聞聲時,鼻嗅香時,舌嘗味時,身覺觸時,意了法時,專意繫念防護耳根,廣說乃至防護意根,調伏其心,不令發起煩惱惡業,是名調伏行。

云何寂靜行?答: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四通行、四法跡、奢摩他、毘缽舍那,是名寂靜行。問:何故說此名寂靜行?答:以於此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已生貪欲、瞋恚、愚癡、慢等,寂靜、等寂靜、最極寂靜,是故說此名寂靜行。

又有四清淨道。一、背惡說法及毘奈耶;二、向善說法及毘奈耶;三、資糧道;四、清淨道。此中最初謂如有一於外道見及引無義苦切行中,心不愛樂,亦不忍可。第二,謂如有一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諸善巧中,愛樂忍可。又能堪忍寒熱等苦。第三,謂淨尸羅、守根門等,諸善資糧所攝正法。第四,謂奢摩他、毘缽舍那斷諸煩惱,現法樂住。

[]又有四種得清淨聖位的道路,哪四種?一、背棄不合道理的說法與戒律。二、親近合乎道理的說法與戒律。三、資糧道。四、清淨道。此中最初的背惡說法及毗奈耶什麼意思呢?譬如有一類人,對於這外道的知見、思想,及由知見所引發沒有功德的苦惱深切行為中,對這兩類的事情,內心不歡喜,也不接受、不同意。第二,譬如有一類人,對於蘊、界、處、緣起、處非處等諸善巧中,內心歡喜,也能接受,又能堪忍寒熱等苦。蘊善巧,對於五蘊,通達是無我、無我所。界善巧,通達六界或者是十八界,是無我、無我所。處善巧,通達十二處是無我、無我所。緣起善巧,通達十二因緣是無我、無我所。處非處善巧,通達因果緣起的道理。第三,修學聖道前的準備階段,就是資糧。哪些?就是持戒清淨,守護根門、寐寤瑜伽,乃至飲食知量。這些好的,能做聖道前方便的這些資糧,屬於這一類的都是正法。第四,開始修行,修行什麼呢?就是修止、修觀。修止、修觀有什麼好處呢?能將所有的貪瞋癡煩惱斷除,斷除之後,現法樂住。


33)四修定者:

一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

二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

三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

四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

[集異]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答:於初靜慮,所攝離生喜樂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

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答:於光明想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

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答:於受想尋觀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

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答:於第四靜慮,所攝清淨捨念俱行,阿羅漢果無間道攝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如薄伽梵於波羅衍拏起問中說:

斷欲想憂怖,離惛沈睡眠,及惡作掉舉,得捨念清淨。

法輪為上首,得正智解脫,我說斷無明,得勝分別慧。

又有四種學增上心方便。謂未離欲者,為得不還果。或不還果,依未至定求現法樂住。又為令他斷諸惡法,及往善趣。又為自己斷諸煩惱,得勝決擇。

[]又有四種人學習增上心的方便。增上心,就是定,若是得到禪定,心的力量是特別大。方便在這裏,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方法,一個是行動。有四種人學習色界四禪的方便。哪四種人呢?第一種人,已得初果、二果的聖人,有欲的煩惱,為了得不還果,修習色界四禪。第二種人,已經成就三果的聖人,依於所成就的未至定,希求現在的生命體,安樂而住於色界定,修習色界四禪。第三種人,修行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為了使令其他的人能夠斷惡修善,因為修禪定得神通,能令眾生生起信心。第四種人,修禪定,為了自己能夠息滅內心的貪心、瞋心各式各樣的煩惱,得到殊勝的智慧。因為得到色界四禪之後,依止這個定發出來的智慧,斷煩惱容易。


34)四業者,一黑黑異熟業、二白白異熟業、三黑白黑白異熟業、四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集異]云何黑黑異熟業?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布剌拏說:「圓滿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彼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彼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已,感得有損害自體。彼感得有損害自體已,生有損害世間。彼生有損害世間已,觸有損害觸。彼觸有損害觸已,受有損害受,一向不可愛,一向不可樂,一向不可喜,一向不可意,如那落伽諸有情類。彼由此類,有此類生,生已復觸如是類觸。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圓滿當知!是名黑黑異熟業。」

造有損害身語意行者,謂造不善身語意行。於此義中,意說不善身語意行,名有損害身語意行。

彼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有損害法者,謂造不善身語意行已,造作、增長不遠離法。於此義中,意說造作、增長不遠離法,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

彼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已,感得有損害自體者,謂造作、增長不遠離法已,感得地獄中有。於此義中,意說地獄中有,名有損害自體,所以者何?謂住彼中有中,眼所見色,耳所聞聲,鼻所嗅香,舌所嘗味,身所覺觸,意所了法,一切不可意、非可意、不悅意、非悅意、不可意相、非可意相、不平等相、非平等相,彼由此緣,純受憂苦。

彼感得有損害自體已,生有損害世間者,謂感得地獄中有已,生地獄趣。於此義中,意說地獄趣名有損害世間,所以者何?謂生地獄趣已,眼所見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不可意、非可意,廣說乃至不平等相、非平等相,彼由此緣,純受憂苦。

彼生有損害世間已,觸有損害觸者,謂生地獄趣已,觸地獄觸。於此義中,意說地獄觸,名有損害觸。

彼觸有損害觸已,受有損害受者,謂觸如是類觸,定受如是類受,觸順苦受觸時,必受苦受,由此故說:觸有損害觸已,受有損害受。

一向不可愛,一向不可樂,一向不可喜,一向不可意者,謂彼苦受,一切有情皆共不愛、不樂、不喜,亦不可意,由此故說:一向不可愛乃至不可意。

如那落迦諸有情類者,謂顯趣向地獄世間諸有情類,由此故說:如那落迦諸有情類。

彼由此類,有此類生者,謂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緣而生於彼,由此故說:彼由此類,有此類生。

生已復觸如是類觸者,謂生地獄已復觸地獄觸,由此故說生已復觸如是類觸。

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者,謂:設若造有損害身語意行、若不造有損害身語意行,俱積集增長有損害法或俱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若積集增長有損害法、若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俱感得有損害自體或俱不感得有損害自體;若感得有損害自體、若不感得有損害自體,俱生有損害世間或俱不生有損害世間;若生有損害世間、若不生有損害世間,俱觸有損害觸或俱不觸有損害觸;若觸有損害觸、若不觸有損害觸,俱受有損害受或俱不受有損害受;則不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

以若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則積集增長有損害法;若不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則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若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則感得有損害自體;若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則不感得有損害自體;若感得有損害自體,則生有損害世間;若不感得有損害自體,則不生有損害世間;若生有損害世間,則觸有損害觸;若不生有損害世間,則不觸有損害觸;若觸有損害觸,則受有損害受;若不觸有損害觸,則不受有損害受。由此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是名黑黑異熟業者,謂此業是不善,感非愛異熟。

云何白白異熟業?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彼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彼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已,感得無損害自體。彼感得無損害自體已,生無損害世間。彼生無損害世間已,觸無損害觸。彼觸無損害觸已,受無損害受,一向可愛,一向可樂,一向可喜,一向可意,如超段食天諸有情類。彼由此類,有此類生,生已復觸如是類觸。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圓滿當知!是名白白異熟業。」

造無損害身語意行者,謂造善身語意行,於此義中意說善身語意行,名無損身語意行。

彼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無損害法者,謂造善身語意行已,造作、增長遠離法,於此義中意說造作、增長遠離法,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

彼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已,感得無損害自體者,謂造作、增長遠離法已,感得色界中有,於此義中,意說色界中有,名無損害自體,所以者何?謂住彼中有中,眼所見色,耳所聞聲,身所覺觸,意所了法,一切可意、非不可意,悅意、非不悅意,可意相、非不可意相,平等相、非不平等相,彼由此緣純受喜樂。

彼感得無損害自體已,生無損害世間者,謂感得色界中有已,生色界天趣,於此義中,意說色界天趣,名無損害世間,所以者何?生色界天趣已,眼所見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可意、非不可意,廣說乃至平等相、非不平等相,彼由此緣純受喜樂。

彼生無損害世間已,觸無損害觸者,謂生色界天趣已,觸色界天觸,於此義中,意說色界天觸,名無損害觸。

彼觸無損害觸已,受無損害受者,謂觸如是類觸,定受如是類受。觸順樂受觸時必受樂受,由此故說觸無損害觸已,受無損害受。

一向可愛,一向可樂,一向可喜,一向可意者,謂彼樂受無量有情,皆共可愛、可樂、可喜、可意,由此故說一向可愛乃至可意。

如超段食天諸有情類者,謂顯趣向色界世間,由此故說如超段食天諸有情類。

彼由此類,有此類生者,謂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緣而生於彼,由此故說:彼由此類有此類生。

生已復觸如是類觸者,謂生色界已,復觸色界觸,由此故說:生已復觸如是類觸。

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者,謂:設若造無損害身語意行、若不造無損害身語意行,俱積集增長無損害法或俱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若積集增長無損害法、若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俱感得無損害自體或俱不感得無損害自體;若感得無損害自體、若不感得無損害自體,俱生無損害世間或俱不生無損害世間;若生無損害世間、若不生無損害世間,俱觸無損害觸或俱不觸無損害觸;若觸無損害觸、若不觸無損害觸,俱受無損害受或俱不受無損害受;則不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

以若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則積集增長無損害法;若不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則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若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則感得無損害自體;若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則不感得無損害自體;若感得無損害自體,則生無損害世間;若不感得無損害自體,則不生無損害世間;若生無損害世間,則觸無損害觸;若不生無損害世間,則不觸無損害觸;若觸無損害觸,則受無損害受;若不觸無損害觸,則不受無損害受。由此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是名白白異熟業者,謂此業是善,感可愛異熟。

云何黑白黑白異熟業?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彼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彼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已,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彼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已,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彼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已,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彼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已,受有損害無損害受,相間、相雜,如人及一分天諸有情類。彼由此類有此類生,生已復觸如是類觸。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圓滿當知!是名黑白黑白異熟業。」

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者,謂造善不善身語意行,於此義中,意說善不善身語意行,名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

彼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者,謂造善不善身語意行已,造作、增長遠離不遠離法,於此義中,意說造作、增長遠離不遠離法,名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

彼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已,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者,謂造作、增長遠離不遠離法已,感得人及欲界天中有,於此義中,意說人及欲界天中有,名有損害無損害自體,所以者何?謂住彼中有中,眼所見色,耳所聞聲,鼻所嗅香,舌所嘗味,身所覺觸,意所了法,一切可意亦不可意,悅意亦不悅意,可意相亦不可意相,平等相亦不平等相,彼由此緣雜受苦樂。

彼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已,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者,謂感得人及欲界天中有已,生人及欲界天趣,於此義中,意說人及欲界天趣,名有損害無損害世間,所以者何?謂生人及欲界天趣已,眼所見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可意亦不可意,廣說乃至平等相亦不平等相,彼由此緣雜受苦樂。

彼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已,觸有損害無損害觸者,謂生人及欲界天趣已,觸人及欲界天觸,於此義中,意說人及欲界天觸,名有損害無損害觸。

彼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已,受有損害無損害受者,謂觸如是類觸,定受如是類受。觸順苦樂觸時,必受苦樂受,由此故說: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已,受有損害無損害受。

相間、相雜者,謂苦樂受相間、相雜而現在前,由此故說:相間相雜。

彼由此類,有此類生者,謂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緣而生於彼,由此故說:彼由此類有此類生。

生已復觸如是類觸者,謂生人及欲界天已,復觸人及欲界天觸,由此故說:生已復觸如是類觸。

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者,謂:設若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若不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俱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或俱不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若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若不積集有損害無損害法,俱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或俱不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若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若不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俱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或俱不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若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若不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俱觸有損害無損害觸,或俱不觸有損害無損害觸,若觸有損害無損害觸,若不觸有損害無損害觸,俱受有損害無損害受,或俱不受有損害無損害受,則不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

以若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則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若不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則不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若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則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若不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則不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若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則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若不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則不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若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則觸有損害無損害觸;若不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則不觸有損害無損害觸;若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則受有損害無損害受;若不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則不受有損害無損害受。由此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是名黑白黑白異熟業者,謂此業是善不善,感可愛非可愛異熟。

云何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當知!若能盡黑黑異熟業思、若能盡白白異熟業思、若能盡黑白黑白異熟業思,是名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此中,不黑者,謂此業,非如不善業,由不可意黑說名為黑,故名不黑。不白者,謂此業,非如有漏善業,由可意白說名為白,故名不白。無異熟者,謂此業,非如前三業能感異熟,故名無異熟。

業能盡諸業者,謂此業,是學思,能趣損減,所以者何?謂若學思,能趣損減,於前三業,能盡、遍盡、隨得永盡,於此義中,意說名業能盡諸業。由此故說: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又有二業四相差別,謂轉所攝業差別有三,還所攝業,總立一種。當知初業,一向能感不可愛果惡趣異熟。第二業,一向能感可愛樂果色無色界異熟。第三業,能感愛非愛果欲界天人異熟。第四業,能斷前三業。

[]又有二種業,合起來有四個相貌的不同。屬於轉動這種功能的業力差別有三種相貌。屬於還滅的無漏業有一種相貌。哪四種?第一種業,當知最初的業,就是一向決定能夠招感不可愛樂的果報,就是惡趣的果報。第二種業,一向決定能夠招感可愛樂的果報,就是色、無色界的果報。第三種業,能感可愛的與不可愛的果報,就是欲界的天或人的果報。罪業、不動業、福業這三種業,各得這三種果報。第四種業,修學戒定慧,能斷前三業,得到更殊勝的果報。


35)四法受者,一有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二有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三有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四有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

[集異]云何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喜樂俱,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貪欲、瞋恚、邪見。彼害生命,廣說乃至邪見為緣,得喜、得樂,如是種類身樂、心樂,是不善、不善類究竟攝受,能障通慧,能障等覺,能障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

云何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憂苦俱,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瞋、正見。彼離害生命,廣說乃至正見為緣,得憂、得苦,如是種類身苦、心苦,是善、善類究竟攝受,能引通慧,能證等覺,能得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

云何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憂苦俱,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貪欲、瞋恚、邪見。彼害生命,廣說乃至邪見為緣,得憂、得苦,如是種類身苦、心苦,是不善、不善類究竟攝受,能障通慧,能障等覺,能障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

云何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喜樂俱,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瞋、正見。彼離害生命,廣說乃至正見為緣,得喜、得樂,如是種類身樂、心樂,是善、善類究竟攝受,能引通慧,能證等覺,能得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

又有四種諸有情類增上勤務。一、樂而非利益;二、利益而非樂;三、亦樂亦利益;四、非樂非利益。

[]又有四種事情,能令諸有情類,由於強大的願望,努力地去做事務。哪四種事情呢?一、樂而非利益,就是現在得到染污、五欲樂,其體不是善,所以不招後世利益。二、利益而非樂,於現在苦行持戒,所以非樂,能招後世利益。三、亦樂亦利益,就是與樂受相應,修行善法等。四、非樂非利益,就是與苦受相應,作殺生等。所說的利益,就是種種善行。所說的安樂,無損惱行,對於諸受,可愛樂的緣故。


36)四軛者,一欲軛、二有軛、三見軛、四無明軛

四離繫者,一於欲軛離繫、二於有軛離繫、三於見軛離繫、四於無明軛離繫

四瀑流者,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見瀑流、四無明瀑流

[集異]云何欲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欲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欲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諸欲中所有欲、貪欲、欲欲、親欲、愛欲、樂欲、悶欲、耽欲、嗜欲、喜欲、藏欲、隨欲、著,纏壓於心,是名欲軛。」

云何有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有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有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諸有中所有有、貪有、欲有、親有、愛有、樂有、悶有、耽有、嗜有、喜有、藏有、隨有、著,纏壓於心,是名有軛。」

云何見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見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見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諸見中所有見、貪見、欲見、親見、愛見、樂見、悶見、耽見、嗜見、喜見、藏見、隨見、著,纏壓於心,是名見軛。」

云何無明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六觸處所有執著、無明、無智、隨眠隨增,是名無明軛。」

如世尊說:有情與欲軛,有見軛相應,愚癡為上首,於生死流住。

云何於欲軛離繫?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欲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欲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諸欲中所有欲、貪欲、欲欲、親欲、愛欲、樂欲、悶欲、耽欲、嗜欲、喜欲、藏欲、隨欲、著,不纏壓心,是名於欲軛離繫。」

云何於有軛離繫?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有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有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諸有中所有有、貪有、欲有、親有、愛有、樂有、悶有、耽有、嗜有、喜有、藏有、隨有、著,不纏壓心,是名於有軛離繫。」

云何於見軛離繫?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見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見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諸見中所有見、貪見、欲見、親見、愛見、樂見、悶見、耽見、嗜見、喜見、藏見、隨見、著,不纏壓心,是名於見軛離繫。」

云何於無明軛離繫?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六觸處所有執著、無明、無智,不纏壓心,是名於無明軛離繫。」

如世尊說:

若斷欲有軛,及超越見軛,遠離無明軛,便得安隱樂。

彼於現法中,證得永寂滅,遠離一切軛,必不往後有。

云何欲瀑流?答:除欲界繫諸見、無明,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瀑流。

云何有瀑流?答:除色無色界繫諸見、無明,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有瀑流。

云何見瀑流?答:謂五見,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如是五見,名見瀑流。

云何無明瀑流?答:三界無智,是名無明瀑流。

云何欲取?答:除欲界繫諸見及戒禁取,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取。

云何見取?答:謂四見,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如是四見,合名見取。

云何戒禁取?答:如有一類,於戒執取,謂執此戒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或於禁執取,謂執此禁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或於戒禁俱執取,謂執此戒禁俱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是名戒禁取。

云何我語取?答:除色無色界繫諸見及戒禁取,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我語取。

云何貪身繫?答:貪者,謂於欲境,諸貪、等貪,廣說乃至貪類、貪生,是名為貪。身繫者,謂此貪未斷、未遍知,於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彼所得自體,為因、為緣,繫、等繫、各別繫,相連相續方得久住,如巧鬘師或彼弟子聚花置前,以長縷結作種種鬘,此花用縷為因、為緣,結、等結、各別結,相連相續方得成鬘。此貪亦爾,未斷、未遍知,於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彼所得自體,為因為緣,繫、等繫、各別繫,相連相續乃得久住,是名身繫。

云何瞋身繫?答:瞋者,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廣說乃至現為過患,是名為瞋。身繫者,如前說。

云何戒禁取身繫?答:戒禁取及身繫,俱如前說。

云何此實執取身繫?答:此實執取者,謂:或有執:我及世間常,此實餘癡妄。

或復有執:我及世間無常,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非常非無常,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有邊,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無邊,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命者即身,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命者異身,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如來死後有,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如來死後非有,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此實餘癡妄。或復有執: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此實餘癡妄。如是等,名此實執取。身繫者,謂此實執取未斷、未遍知,於彼彼有情等,如前廣說,是名身繫

又有四門,起諸煩惱,能令有情與生等苦和合不離。一、染著諸欲門。二、染著色無色等至門。三、外道諸見門。四、住此法中,未得眼者無智門。又修聖道,令此四門所生眾苦速得離繫。如能令有情與苦和合,能令順流取後有業,難可解說,當知亦爾。

[]又有四個門,從這四個方面,能生起很多的煩惱,能令有情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趣蘊苦,這麼多的苦惱和合不離。哪四種?一、染著諸欲門,染污、愛著各式各樣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欲,這是一個門,能生出很多苦惱。二、染著於所得的色、無色界定,這是一個門,能生起諸煩惱。三、其他的宗教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的思想,也會生出很多的煩惱。四、安住在此內法中,尚未得法眼,沒有如實智,所以引起很多的煩惱。又修學佛法的聖道,能令這四門所生眾苦都可以很迅速解除,沒有繫縛。這四軛能令有情與很多的苦惱合在一起,不得解脫。能令有情隨順四個暴流,做種種行動,得到後來的果報,難以解脫,當知也是這樣子。四暴流,就是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四軛,就是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暴流在煩惱上說,四軛是在苦果上說。


37)順流行等四補特伽羅者:一順流行補特伽羅、二逆流行補特伽羅、三自住補特伽羅、四到彼岸補特伽羅

[集異]云何順流行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染習諸欲,造不善業,是名順流行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順流行補特伽羅?答:愛是生死流。此補特伽羅,順彼、趣彼、臨至於彼,是彼道路,是彼行跡,故名順流行補特伽羅。

云何逆流行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於貪瞋癡為性猛利,數數厭患貪瞋癡生作意憂苦。彼由厭患作意憂苦,乃至命終,常勤修習,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名逆流行補特伽羅。」問:何故名逆流行補特伽羅?答:愛是生死流。此補特伽羅,於斷愛法,隨順、趣向、臨至於彼,是彼道路,是彼行跡,故名逆流行補特伽羅。

云何自住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住阿練若,或居樹下,或處空閑,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若正思惟,證得如是寂靜心定,隨此定心,斷五順下分結,當受化生,即於彼處得般涅槃,不復退還生此欲界,是名自住補特伽羅。」問:何故名自住補特伽羅?答:此補特伽羅,自住化生界得般涅槃,不復退還生此欲界,故名自住補特伽羅。

云何到彼岸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住阿練若,或居樹下,或處空閑,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若正思惟,證得如是寂靜心定,隨此定心,永盡諸漏,證得無漏,心、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證通慧,具足領受,能正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到彼岸補特伽羅。」問:何故名到彼岸補特伽羅?答:生死有身,名為此岸;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名為彼岸。此補特伽羅,於彼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彼岸,能得、能獲、能觸、能證,故名到彼岸補特伽羅。

如世尊說:

於欲未伏離,沒欲界愛中,我說名順流,數數受生死。

若安住正念,不染習欲惡,厭捨欲憂苦,我說名逆流。

學斷五煩惱,滿無退五法,得心勝定根,我說名自住。

普於勝劣法,解脫滅無餘,智者至世邊,我說到彼岸。

復有四種補特伽羅,當知遍攝一切補特伽羅。一者、異生;二者、未離欲有學;三者、已離欲有學;四者、超薩迦耶見一切無學。

[]復有四種補特伽羅,應當知道可以普遍的統攝一切眾生,哪四種呢?一、異生,就是這一類的眾生,有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煩惱,會創造不同的業力,會得不同的果報。二、未離欲有學,就是得初果、二果的聖人,但還是有欲,繼續學習佛法。三、已離欲有學,就是三果聖人,把欲界的欲全部地息滅,但是聖道還沒圓滿,還要繼續地修行,所以是有學。四、超薩迦耶見一切無學,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或者色受想行識裏面,單獨執著那一個是我;或者另外執著有個我,不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我。另外有個我,和色受想行識在一起,或者是不在一起。有這樣思想的人,就是薩迦耶見。但有分別我執、俱生我執的不同。所以超越薩迦耶見,就是斷除我見,聖道完全圓滿,不需要再學習。


自利行等四補特伽羅者:一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二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三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四有補特伽羅,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

[集異]云何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於諸善法,有速諦察忍。彼於諸法為知義故,為知法故,精勤修習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而言詞不調善,語具不圓滿,亦不成就上首語美妙語、顯了語、易解語、無依語、無盡語,乃至於義為令他知,不能示現、不能教導、不能讚勵、不能慶慰、不能讚歎示現教導讚勵慶慰修善者者、不能勤為四眾說法,是名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

云何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於諸善法,無速諦察忍。彼於諸法不為知義、不為知法,不勤修習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而言詞調善,語具圓滿,亦成就上首語美妙語、顯了語、易解語、無依語、無盡語,乃至於義為令他知,能示現、能教導、能讚勵、能慶慰,亦能讚歎示現教導讚勵慶慰修善者者,亦能勤為四眾說法,是名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

云何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於諸善法,有速諦察忍。彼於諸法為知義故,為知法故,精勤修習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言詞調善,語具圓滿,亦成就上首語美妙語、顯了語、易解語、無依語、無盡語,乃至於義為令他知,能示現、能教導、能讚勵、能慶慰,亦能讚歎示現教導讚勵慶慰修善者者,亦能勤為四眾說法,是名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

云何有補特伽羅,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於諸善法,無速諦察忍。彼於諸法不為知義、不為知法,不勤修習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言詞不調善,語具不圓滿,亦不成就上首語美妙語、顯了語、易解語乃至於義為令他知,不能示現、不能教導、不能讚勵、不能慶慰、不能讚歎示現教導讚勵慶慰修善者者、不能勤為四眾說法,是名有補特伽羅,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自住律儀,不能為他宣說正法;二、自不住律儀,而能為他宣說正法;三、俱能作;四、俱不能作。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自住律儀,發心學習戒律,能安住在戒律上不違犯,不能為他宣說正法。二、自不住律儀,自己不能夠持戒圓滿,而能為他宣說正法。三、俱能作,能持戒清淨,又能為他宣說正法。四、俱不能作,不能持戒,又不能宣說

正法。


從闇趣闇等四補特伽羅者:一有補特伽羅從闇趣闇、二有補特伽羅從闇趣明、三有補特伽羅從明趣闇、四有補特伽羅從明趣明

[集異]云何有補特伽羅從闇趣闇?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補羯娑家、工巧家、妓樂家,及餘隨一種姓穢惡貧窮困苦衣食乏少下賤家生,形色醜陋,人所輕賤,眾共策使,是名為闇。彼依此闇,造身惡行,造語惡行,造意惡行。彼由如是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嶮惡趣,生地獄中。當知如是補特伽羅,譬如有人從黑闇處往黑闇處,從糞穢廁墮糞穢廁,從惡瀑流入惡瀑流,脫一牢獄趣一牢獄,用臭穢血洗臭穢血。依貧賤身造惡行者亦復如是,是名從闇趣闇補特伽羅。」

云何從闇趣明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是名為闇。彼依此闇,造身妙行,造語妙行,造意妙行。彼由如是妙行因緣,身壞命終,超昇善趣,生於天中。當知如是補特伽羅,譬如有人從地上蹬、從蹬上座、從座上輿、從輿上馬、從馬上象、從象昇殿。依貧賤身造妙行者亦復如是,是名從闇趣明補特伽羅。」

云何從明趣闇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羅門大族姓家、或諸長者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餘隨一大族姓家,其家多有種種珍寶、衣服、飲食、奴婢、作使、象馬、牛羊、庫藏財穀,及餘資具,無不充滿。生是家已,形相端嚴,言詞威肅,眾所敬愛,是名為明。彼依此明,造身惡行,造語惡行,造意惡行。彼由如是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嶮惡趣,生地獄中。當知如是補特伽羅,譬如有人下殿乘象、下象乘馬、下馬乘輿、下輿居座、下座居蹬、從橙墮地。依富貴身造惡行者亦復如是,是名從明趣闇補特伽羅。」

云何從明趣明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姓家,廣說乃至是名為明。彼依此明,造身妙行,造語妙行,造意妙行。彼由如是妙行因緣,超昇善趣,生於天中。當知如是補特伽羅,譬如有人從蹬趣蹬、從座趣座、從輿趣輿、捨馬乘馬、捨象乘象、從殿趣殿。依富貴身造妙行者亦復如是,是名從明趣明補特伽羅。」

如世尊說:

諸有貧賤人,無信有瞋忿,慳貪樂作惡,好妄想邪見,

見沙門梵志,具戒多聞者,不恭敬呵毀,言我無可施,

毀施受施具,彼死生隨業,墮惡趣地獄,是從闇趣闇。

諸有貧賤人,有信無瞋忿,具慚愧正見,樂施離慳貪,

見沙門梵志,具戒多聞者,歡喜而迎奉,等供養恭敬,

讚施受施具,彼死生隨業,昇善趣天處,是從闇趣明。

諸有富貴人,無信有瞋忿,慳貪樂作惡,好妄想邪見,

見沙門梵志,具戒多聞者,不恭敬呵毀,言我無可施,

毀施受施具,彼死生隨業,墮惡趣地獄,是從明趣闇。

諸有富貴人,有信無瞋忿,具慚愧正見,樂施離慳貪,

見沙門梵志,具戒多聞者,歡喜而迎奉,等供養恭敬,

讚施受施具,彼死生隨業,昇善趣天處,是從明趣明。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族姓卑下,現行白法;二、族姓尊高,現行惡法;三、族姓卑下,現行惡法;四、族姓尊高、現行白法。此中最初現法有苦,非於後法。第二、後法有苦,非於現法。第三、二世俱苦。第四、二世俱樂。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哪四種?一、族姓不是高貴,但是品德高尚,能做善法。二、族姓高貴,做很多的壞事。三、族姓卑下,沒有做好事。四、族姓尊高,做很多善法。在這裡,最初族姓卑下這個人,現在生活不是那麼自在,因為現在的行為非常好,將來是快樂。第二種族姓尊高,現在的生活沒有問題,因為現在做罪過的事情,將來是苦惱。第三種族姓卑下現行惡法,現在苦惱,將來也苦惱。第四種族姓尊高現行白法,現在快樂,將來也是快樂。


自苦等四補特伽羅者:

一有補特伽羅,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

二有補特伽羅,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

三有補特伽羅,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

四有補特伽羅,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

[集異]云何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受持苦行,惡自存活,露體無衣,不居宅舍,手捧飲食不須器等。受飲食時,非隔刀杖,非隔鐺釜,非隔盆瓮,非狗在門。所受飲食,非蠅依附,非雜穢、非分段、非纏裹、非覆蔽,授飲食者不言進來,不言退去,不言止住,非懷胎孕,非新產生,非飲兒乳。所得飲食,非故為造,亦非變壞,不食肉、不食魚、不食脯腊、不飲酒、不飲漿,或全不飲。或一受食,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或一家乞,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或食一摶,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或隔日食,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或隔半月、或隔一月。或食草菜,或食稗莠,或食牛糞,或食果蓏,或食糠秕,或食米臍,或食麥臍,或食穭豆。或處曠野,食諸根、果,乃至或食零果、落葉。有雖被服而著麻枲,或著[/]紵,或著茅蒲,或著莎蔍,或著毛褐,或著緂罽,或著獸皮,或著鳥羽或,著簡牘,或著樹皮。或有被髮,或復蓬頭,或作小髻,或作大髻,或剃鬚留髮,或剃髮留鬚,或二處俱留,或五處俱剃,或唯拔髮,或唯拔鬚,或鬚髮俱拔。或常舉兩手,或恒翹一足,或樂常立,或捨床座,或樂蹲坐而修苦行,或依臥刺,或依臥灰,或依臥杵,或依臥板,或適牛糞塗地而臥。或樂事火乃至日三事火,或樂昇水乃至日三昇水,或翹一足隨日轉視行,如是等無量勤苦、等苦、遍苦、自苦諸行,是名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問:何故如是補特伽羅,名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答:由彼自苦而活其命故,名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云何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補特伽羅?答:若屠羊、若屠雞、若屠豬、若捕鳥、若捕魚、若獵獸、若作賊、若魁膾、若縛龍、若司獄、若煮狗、若罝弶等,是名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補特伽羅。問:何故如是補特伽羅,名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答:由彼苦他而自活命,故名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補特伽羅。

云何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補特伽羅?答:如王祠主,欲祠祀時,先於城內結置祠壇,以諸酥油自塗支體,散髮露頂,被黑鹿皮,手執鹿角揩磨支體,或時祀火、或時祭天,於祠壇中,自餓自苦,以金色犢母牛置前,先構一乳,用祀火天,第二為王,第三為后,第四為宰輔,餘為餘親愛。於祠壇中,殺害種種牛王、水牛、牸牛、犢子、雞、豬、羊等諸傍生類,責罰恐怖,親屬左右,令其悲泣、憂、苦、愁、歎,是名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補特伽羅。問:何故如是補特伽羅,名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答:由彼自苦亦苦於他而活其命,故名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補特伽羅。

云何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答:謂諸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出現世間,宣說正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聞是法已,深生淨信。生淨信已,作是思惟:在家迫迮,多諸塵穢,猶如牢獄,出家寬曠,離諸諠雜,猶若虛空。染室家者,不能相續盡其形壽精勤修習,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故我今應以正信,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棄捨家法,出趣非家。既思惟已,財、位、親屬,若少、若多,悉皆棄捨。既棄捨已,以正信心,剃除鬚髮,被服袈裟,遠離家法,出趣非家。既出家已,受持淨戒,精勤守護別解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圓滿,於微小罪深見怖畏,於諸學處能具受學。離害生命,棄諸刀杖,有慚有愧,具慈具悲,於諸有情下至蟻卵,亦深憐愍,終不損害,畢竟遠離害生命法。離不與取,能施樂施,若淨施物知量而受,於諸所有不生染著,攝受清淨無罪自體,畢竟遠離不與取法。離非梵行,常修梵行、遠行、妙行,其心清潔,遠離生臭婬欲穢法,畢竟遠

離非梵行法。

離虛誑語,常樂實語、諦語、信語、可承受語、世無諍語,畢竟遠離虛誑語法。離離間語,不破壞他,不聞彼語為破壞故向此而說,不聞此語為破壞故向彼而說,常樂和合已破壞者,諸和好者讚令堅固,常樂宣說和合他語、不破壞語,畢竟遠離離間語法。離麤惡語所發語言,不麤不獷,亦不苦楚,令他嫌恨亦令多人不愛、不樂、不欣、不喜,障礙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麤惡語,皆能斷滅。所發語言,和軟順耳,悅意可樂,圓滿清美,明顯易了,令他樂聞,無依無盡,令多有情可愛、可樂、可欣、可喜,能令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美妙語,常樂發起,畢竟遠離麤惡語法。離雜穢語,凡所發言,應時應處,稱法稱義,有實有真,能寂能靜,有次序、有所為,應理合儀,無雜無穢,能引義利,畢竟遠離雜穢語法。

遠離買賣偽秤、偽斗、偽斛函等,終不攝養象、馬、牛、驢、雞、豬、狗等諸傍生類,亦不攝養奴婢、作使、男女、大小、朋友、親屬,終不受畜穀、麥、豆等,亦不受畜金、銀等寶。不非時食,或唯一食。非時非處,終不遊行。若語、若默不生譏論。於衣喜足粗得蔽身,於食喜足纔除飢渴。凡所遊住,衣缽自隨,如鳥飛止,不捨嗉翼。

彼由此故成就戒蘊,密護根門,安住正念,由正念力防守其心,眼見諸色、耳聞諸聲、鼻嗅諸香、舌嘗諸味、身覺諸觸、意了諸法,不取其相,不執隨好,於此諸處住根律儀,防護貪憂惡不善法,畢竟不令隨心生長。

彼由戒蘊,密護根門,觀、顧、往、來,屈、申、俯、仰,著衣、持缽,皆住正知。○彼既成就清淨戒蘊,密護根門,正念正知,隨所依止城邑聚落,於日初分執持衣缽,守護諸根,安住正念,威儀庠序,修行乞食,既得食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持坐具,往阿練若、曠野、山林,遠惡有情,捨諸臥具,其處唯有非人所居。

或住空閑、或在樹下,結加趺坐,端直其身,捨異攀緣,住對面念,心恒專注,遠離貪、瞋、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惑、猶豫,諸隨煩惱:能礙善品、令慧力羸、不證涅槃、住生死者。由斯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得住第四靜慮。

彼由如是殊勝定心,清白無穢,離隨煩惱,柔軟堪能,得住無動,其心趣向能證漏盡智、見、明、覺,能如實知見: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由如是知、如是見故,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既解脫已如實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問:何故如是補特伽羅,名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答:由彼不自苦亦不苦他而活其命,故名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一、以苦自任不任於他,而生非福。謂受外道自苦戒者。二、以苦任他不任於自,而生非福。謂隨有一不律儀者。三、以苦俱任而生非福,謂諸國王、及祠祀主、馬祠祀等。四、不以苦任於自他而生大福,謂住靜慮者,及離諸惡補特伽羅。

[]又有四種補特伽羅。哪四種?一、用苦給自己吃,不把苦惱給別人,引起很多不可愛的苦惱事情,就是稟受外道自己苦惱自己的那種戒的人。二、給別人受苦,不給自己受苦,就是說隨那一個人,歡喜做惡事,或者是釣魚,或者是打獵,或者以殺生為職業的人,或者以偷盜為職業的人,或者是以淫為職業的,就是隨有一不律儀的這種人,就是給別人苦頭吃,他自己不受苦。三、自己也受苦,也給別人苦,因此而造成很多的罪過,就是國家最高的領導者,想要侵略其他的國家,自己很苦惱,被侵略的也是很苦惱。以及祠祀主,祠堂裡面這些邪知邪見的人,供養鬼神,供養天神,殺害豬羊祭祠鬼神、天神,自己也是苦惱,而殺害的眾生也是苦惱。馬祠祀等,就在祠堂裡面殺馬。四、不給自己苦吃,也不給他人苦吃,這種行為能造成很多有意義的功德,就是安住在色界四靜慮的人,及遠離一切惡事的人,能修五戒十善,或者種種的功德。


38)四語惡行者,一虛誑語、二離間語、三麤惡語、四雜穢語

四語妙行者,一離虛誑語、二離離間語、三離麤惡語、四離雜穢語

[集異]云何虛誑語惡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虛誑語者,或在質諒者前,或在大眾中,或在王家,或在執理家,或在親友家,為令證故作是問言:汝善男子應自憶念,若知便說,不知勿說;若見便說,不見勿說。彼得此問,不知言知,或知言不知;不見言見,或見言不見。彼或自為,或復為他,或為財利,正知而說虛誑語,不離虛誑語。」

此中,有虛誑語者,謂不離虛誑語者、不斷虛誑語者、不厭虛誑語者、安住虛誑語者、成就虛誑語者,是名:有虛誑語者。

或在質諒者前者,謂或村落質諒者,或城邑質諒者,或邦國質諒者,如是等質諒者,若會遇、若和合、若現前,是名:或在質諒者前。

或在大眾中者,謂或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長者眾、或沙門眾,如是等諸大眾,若會遇、若和合、若現前,是名:或在大眾中。

或在王家者,謂有國王、輔臣圍繞,若會遇、若和合、若現前,是名:或在王家。

或在執理家者,謂執理眾聚集評議,若會遇、若和合、若現前,是名:或在執理家。

或在親友家者,謂諸親友聚集言論,若會遇、若和合、若現前,是名:或在親友家。

為令證故作是問言者,謂勸請彼說誠諦言,欲決是非,故共審問。

汝善男子應自憶念,若知便說,不知勿說;若見便說,不見勿說者,謂令憶念先所受境,依實而說,可為明證,此勸誡言,若於是事已見、已聞、已覺、已知,便可宣說、建立、開示,若於是事不見、不聞、不覺、不知,勿謬宣說、建立、開示,故作是言:汝善男子應自憶念,若知便說,不知勿說;若見便說,不見勿說。

彼得此問,不知言知,或知言不知;不見言見,或見言不見者,此中,不知言知者,謂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說為所聞。彼實耳識未聞、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此等名為不知言知。或知言不知者,謂彼耳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此等名為:或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者,謂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為所見。彼實眼識未受、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如是名:為不見言見。或見言不見者,謂彼眼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見,如是名為:或見言不見。

彼或自為,或復為他,或為財利,正知而說虛誑語者,此中,彼或自為者,如有一類,自行劫盜被執送王,王親檢問:咄哉男子!汝於他物實作賊耶?彼作是念:我若實答,王定瞋忿,重加刑罰,或打、或縛、或驅出國、或奪資財、或復斷命,我當自覆、自等覆、自藏、自等藏、自護、自等護,作虛誑語可免刑罰。作是念已,便白王言:我於他物曾不劫盜,願王鑑照我實非賊。如是名為:彼或自為。

或復為他者,如有一類,親友作賊被執送王,王親檢問,不得情實,為作證故追檢問言:汝之親友實作賊不?彼作是念:我若實答,王定瞋忿,令我親友重遭刑罰,或打、或縛、或驅出國、或奪資財、或復斷命,我為親友應覆、等覆、應藏、等藏、應護、等護,作虛誑語令免刑罰。作是念已,便白王言:我之親友於他財物曾不劫盜,願王鑑照彼實非賊。如是名為:或復為他。

或為財利者,如有一類,心懷貪欲,作是思惟:我當施設虛誑妄語,方便求覓可愛色、聲、香、味、觸境,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財。作是念已,即便追覓,由此因緣作虛誑語。如是名為:或為財利。

正知而說虛誑語者,謂審決已,數數宣說、演暢、表示虛誑語言,是名正知而說虛誑語。

不離虛誑語者,謂於惡心、不善心,所起惡行、不善行,所攝虛誑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虛誑語惡行。

云何離間語惡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離間語者,聞此語向彼說,為破此故。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彼故。諸和合者令其乖離,已乖離者令永間隔。愛樂離間,說離間語,不離離間語。」

聞此語向彼說,為破此故者,謂聞此說,順破壞語,順不堅語,順不攝語,順不喜語,向彼宣說,令彼聞已,便於此處乖反、背叛,是名聞此語向彼說,為破此故。

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彼故者,謂聞彼說,順破壞語,順不堅語,順不攝語,順不喜語,向此宣說,令此聞已,便於彼處乖反、背叛,是名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彼故。

諸和合者令其乖離者,謂往此彼展轉和合、隨順喜樂、無諍者所,方便破壞,令其乖離,是名諸和合者令其乖離。

已乖離者令永間隔者,謂往此彼已相乖反、背叛者所,作如是言:善哉!汝等已能展轉乖反、背叛,所以者何?汝等長夜更相呰毀,言不具信、戒、聞、捨、慧,故能展轉乖反、背叛,甚為善哉!此彼聞已,轉相乖反、轉相背叛,是名已乖離者令永間隔。

愛樂離間者,謂於此彼乖反、背叛,深生愛樂,不厭、不捨,是名愛樂離間。

說離間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離間語言,是名說離間語。

不離離間語者,謂於惡心、不善心,所起惡行、不善行,所攝離間語,不離、

不斷、不厭、不息。

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離間語惡行。

云何麤惡語惡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麤惡語者,彼所發語能惱、澀強,令他辛楚,令他憤恚,眾生不愛、眾生不樂、眾生不喜,眾生不悅,令心擾亂,能障等持,說麤惡語,不離麤惡語。」

此中,有麤惡語者者,謂不離麤惡語者、不斷麤惡語者、不厭麤惡語者、安住麤惡語者、成就麤惡語者,是名有麤惡語者:

彼所發語能惱者,謂所發語鄙穢麤礦,是名能惱。

澀強者,謂所發語,不滑、不軟亦不調順,是名澀強。

令他辛楚者,謂所發語令能聞者無利無樂,是名令他辛楚。

令他憤恚者,謂所發語先自憤恚忿惱憂慼,亦令他生憤恚等事,是名令他憤恚。

眾生不愛、眾生不樂、眾生不喜、眾生不悅者,謂所發語,令多有情不愛、不樂、不喜、不悅,是名眾生不愛乃至不悅。

令心擾亂者,謂所發語,令心躁動、擾濁,不得安定,是名令心擾亂。

能障等持者,謂所發語,令他聞已,其心躁動、擾濁,不得安定,是名能障等持。

說麤惡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麤惡語言,是名說麤惡語。

不離麤惡語者,謂於惡心、不善心,所起惡行、不善行,所攝麤惡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麤惡語惡行。

云何雜穢語惡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雜穢語者,說非時語、非實語、非真語、無法語、無義語、不寂語、不靜語,無喻、無釋,不相應、不相近,雜亂、無法,能引無義,說雜穢語,不離雜穢語。」

此中,有雜穢語者者,謂不離雜穢語者、不斷雜穢語者、不厭雜穢語者、安住雜穢語者、成就雜穢語者,是名有雜穢語者。

說非時語者,謂所說語,非時、不應時、非節、不應節、非分、不應分,是名說非時語。

非實語者,謂所說語,不實、不稱實,是名非實語。

非真語者,謂所說語,虛妄、變異,是名非真語。

無法語者,謂所說語,宣說、顯了、表示、開發純非法事,是名無法語。

無義語者,謂所說語,宣說、顯了、表示、開發純無義事,是名無義語。

不寂語者,謂所說語,非諸智者先思而說、率爾而說,是名不寂語。

不靜語者,謂所說語,數數宣唱、告示諠雜,是名不靜語。

無喻者,謂所說語,無譬喻。

無釋者,謂所說語,無解釋。

不相應者,謂所說語,義不應文、文不應義,是名不相應。

不相近者,謂所說語,前後不相續,或意趣有異,是名不相近。

雜亂者,謂所說語,不一不定,名為雜亂。若所說語,純一決定,名無雜亂。

無法者,謂所說語,越素呾纜及毘柰耶、阿毘達磨,是名無法。

能引無義者,謂所說語,能引種種不饒益事,是名能引無義。

說雜穢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雜穢語言,是名說雜穢語。

不離雜穢語者,謂於惡心、不善心,所起惡行、不善行,所攝雜穢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雜穢語惡行。

云何離虛誑語妙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斷虛誑語、離虛誑語者,諦語、樂實、可信、可保、可住世間無諍,說如是語,離虛誑語。」

此中,有斷虛誑語、離虛誑語者者,謂斷虛誑語者、離虛誑語者、厭虛誑語者、安住不虛誑語者、成就不虛誑語者,是名斷虛誑語、離虛誑語者。

諦語者,謂所說語,是實、非不實,是真、非不真,不虛妄、不變異,是名諦語。

樂實者,謂樂諦語、愛諦語,不厭、不捨,是名樂實。

可信、可保、可住世間無諍者,謂由諦語,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若餘世間天人眾生,皆共信、保、安住無諍,是名可信、可保、可住世間無諍。

說如是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不虛誑語。

離虛誑語者,謂於善心、調柔心,所起善行、調柔行,所攝離虛誑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名離虛誑語妙行。◎云何離離間語妙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斷離間語、離離間語者,不欲破壞。不聞此語向彼說,為破壞此。不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壞彼。諸乖離者令其和合,已和合者令永堅固。愛樂和合,說如是語,離離間語。」

此中,有斷離間語、離離間語者者,謂斷離間語者、離離間語者、厭離間語者、安住不離間語者、成就不離間語者,是名有斷離間語、離離間語者。

不欲破壞者,謂欲和合。

不聞此語向彼說,為破壞此者,謂聞此說順破壞語,順不堅語,順不攝語,順不喜語,不向彼說。勿彼聞已,便於此處乖反、背叛,是名不聞此語向彼說,為破壞此。

不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壞彼者,謂聞彼說順破壞語,順不堅語,順不攝語,順不喜語,不向此說。勿此聞已,便於彼處乖反、背叛,是名不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壞彼。

諸乖離者令其和合者,謂往此彼展轉乖反、背叛者所,種種方便令其和好,更相愛樂,是名諸乖離者令其和合。

已和合者令永堅固者,謂往此彼展轉和合、隨順喜樂、無諍者所,作如是言:善哉!汝等能共和合、隨順喜樂、不相乖諍,所以者何?答:汝等長夜更相讚美,言具淨信、戒、聞、捨、慧,故無乖諍,甚為善哉!此彼聞已,轉共和合、隨順喜樂、永無乖諍,是名已和合者令永堅固。

愛樂和合者,謂於此彼和合隨順喜樂無諍,深生愛樂不厭不捨,是名愛樂和合。

說如是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不離間語。

離離間語者,謂於善心、調柔心,所起善行、調柔行,所攝離離間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離離間語妙行。

云何離麤惡語妙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斷麤惡語、離麤惡語者,彼所發語,無過、悅耳、入心、高勝、美妙、明了、易解、樂聞、可尚、無依,眾生所愛、眾生所樂、眾生所喜、眾生所悅,令心無亂,能順等持,說如是語,離麤惡語。」

此中,有斷麤惡語、離麤惡語者,謂離麤惡語者、斷麤惡語者、厭麤惡語者、

安住離麤惡語者、成就離麤惡語者,是名有斷麤惡語、離麤惡語者。

彼所發語無過者,謂所發語,無曲穢濁,亦不剛強,是名無過。

悅耳者,謂所發語,能令聞者利益安樂,是名悅耳。

入心者,謂所發語,令心離蓋及隨煩惱,安隱而住,是名入心。

高勝者,謂宮城語,如宮城中人所發語,於餘城邑人所發語,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上為妙,故名高勝。離麤惡語,亦復如是。於餘語言,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上為妙,是名高勝。

美妙者,謂所發語,不疏不密、不隱不顯,是名美妙。

明了者,謂所發語,不急不緩,是名明了。

易解者,謂所發語,易可了知,是名易解,

樂聞者,謂所發語,軟滑調順,是名樂聞。

可尚者,謂所發語,應可供養,是名可尚。

無依者,謂所發語,不希名利,是名無依。

眾生所愛、眾生所樂、眾生所喜、眾生所悅者,謂所發語,令多有情愛、樂、喜、悅,是名眾生所愛乃至所悅。

令心無亂者,謂所發語,令心安定,無躁、無動亦無擾濁,是名令心無亂。

能順等持者,謂所發語,令他聞已,其心安定,無躁、無動亦無擾濁,是名能順等持。

說如是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不麤惡語。

離麤惡語者,謂於善心、調柔心,所起善行、調柔行,所攝離麤惡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名離麤惡語妙行。

云何離雜穢語妙行?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斷雜穢語、離雜穢語者,彼有時語、實語、真語、法語、義語、寂語、靜語、有喻、有釋、相應、相近、無雜亂、有法、能引義,說如是語,離雜穢語。」

此中,有斷雜穢語、離雜穢語者者,謂離雜穢語者、斷雜穢語者、厭雜穢語者、安住離雜穢語者、成就離雜穢語者,是名有斷雜穢語、離雜穢語者。

彼有時語者,謂所說語,應時、離非時,應節、離非節,應分、離非分,是名時語。

實語者,謂所說語,稱實、離非實,是名實語。

真語者,謂所說語,不虛妄、不變異,是名真語。

法語者,謂所說語,宣說、顯了、表示、開發純如法事,是名法語。

義語者,謂所說語,宣說、顯了、表示、開發純有義事,是名義語。

寂語者,謂所說語,是諸智者先思而說,非率爾說,是名寂語。

靜語者,謂所說語,非數宣唱、告示諠雜,是名靜語。

有喻、有釋者,謂所說語,有譬喻、有解釋,是名有喻、有釋。

相應者,謂所說語,義應於文、文應於義,是名相應。

相近者,謂所說語,前後相續,意趣無異,是名相近。

無雜亂者,謂所說語,純一決定名無雜亂。若所說語,不一不定,名為雜亂。

有法者,謂所說語,不越素呾纜及毘柰耶、阿毘達磨,是名有法。

能引義者,謂所說語,能引種種有饒益事,是名能引義。

說如是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不雜穢語。

離雜穢語者,謂於善心、調柔心,所起善行調柔行,所攝離雜穢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離雜穢語妙行。

又略有四種語失,一、不實;二、乖離;三、毀德;四、無義。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四種語德。

[]又略說有四種語言的過失。哪四種呢?一、不實,就是說謊話。二、乖離,就是破壞別人的感情。三、毀德,就是謗毀別人的功德。四、無義,就是沒有真實的意義,引起人的放逸。與前面四種妄語相違反,就是不說謊話,不說離間語,不說粗惡語,不說雜穢語,說法語,就是四種語言都是有功德。


39)四非聖言者,一不見言見、二不聞言聞、三不覺言覺、四不知言知

四聖言者,一不見言不見、二不聞言不聞、三不覺言不覺、四不知言不知

四非聖言者,一見言不見、二聞言不聞、三覺言不覺、四知言不知

四聖言者,一見言見、二聞言聞、三覺言覺、四知言知

[集異]云何不見言見非聖言?答: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為所見。有實眼識未受、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如是名為:不見言見非聖言。有實已見,起不見想,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不見言見,彼實已見故。

云何不聞言聞非聖言?答: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說為所聞。有實耳識未受、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如是名為:不聞言聞非聖言。有實已聞,起不聞想,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不聞言聞,彼實已聞故。

云何不覺言覺非聖言?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說為所覺。有實三識未受、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如是名為:不覺言覺非聖言。有實已覺,起不覺想,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覺,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不覺言覺,彼實已覺故。

云何不知言知非聖言?答:意識所受、意識所了,說為所知。有實意識未受、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知,如是名為:不知言知非聖言。有實已知,起不知想,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知,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不知言知,彼實已知故。

云何不見言不見聖言?答: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為所見。有實眼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未見,如是名為:不見言不見聖言。有實已見,起不見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見,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不見言不見,彼實已見故。

云何不聞言不聞聖言?答: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說為所聞。有實耳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名為:不聞言不聞聖言。有實已聞,起不聞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不聞言不聞,彼實已聞故。

云何不覺言不覺聖言?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說為所覺。有實三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名為:不覺言不覺聖言。有實已覺,起不覺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不覺言不覺,彼實已覺故。

云何不知言不知聖言?答:意識所受、意識所了,說為所知。有實意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知,如是名為:不知言不知聖言。有實已知,起不知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知,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不知言不知,彼實已知故。

云何見言不見非聖言?答: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為所見。有實眼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見,如是名為:見言不見非聖言。有實不見而起見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見,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見言不見,彼實不見故。

云何聞言不聞非聖言?答: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說為所聞。有實耳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名為:聞言不聞非聖言。有實不聞而起聞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聞言不聞,彼實不聞故。

云何覺言不覺非聖言?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說為所覺。有實三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名為:覺言不覺非聖言。有實不覺而起覺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覺言不覺,彼實不覺故。

云何知言不知非聖言?答:意識所受、意識所了,說為所知。有實意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知,如是名為知言不知非聖言。有實不知而起知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知,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知言不知,彼實不知故。

云何見言見聖言?答: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為所見。有實眼識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如是名為:見言見聖言。有實不見而起見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見言見,彼實不見故。

云何聞言聞聖言?答: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說為所聞。有實耳識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如是名為:聞言聞聖言。有實不聞而起聞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聞言聞,彼實不聞故。

云何覺言覺聖言?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說為所覺。有實三識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覺,如是名為:覺言覺聖言。有實不覺而起覺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覺,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覺言覺,彼實不覺故。

云何知言知聖言?答:意識所受、意識所了,說為所知。有實意識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知,如是名為:知言知聖言。有實不知而起知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知,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知言知,彼實不知故。

又略有四種非聖妄語,謂於見不見,顛倒而說。於聞不聞,於覺不覺,於知不知,當知亦爾。與此相違,當知即是賢聖諦語。

[]又略說有四種凡夫說的妄語。哪四種?一、凡夫說謊話的時候,看見,問他,卻說沒看見,沒有看見,問他,卻說看見,與事實相反地而說話。二、對於聽聞與沒有聽聞。三、於覺不覺。四、於知不知,當知也是如此。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識、舌識和身識的作用,知是意識的作用。與此相違,當知即是賢聖的真實語,見就說見,不見就說不見,聞不聞、覺不覺、知不知也是照真實說。


五法

1)五蘊者:一色蘊、二受蘊、三想蘊、四行蘊、五識蘊

五取蘊者:一色取蘊、二受取蘊、三想取蘊、四行取蘊、五識取蘊

[集異]五蘊者:一色蘊、二受蘊、三想蘊、四行蘊、五識蘊。

云何色蘊?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

云何受蘊?答: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受蘊。

云何想蘊?答: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想蘊。

云何行蘊?答: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行蘊。

云何識蘊?答: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識蘊。

此中,諸所有色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色?答:盡所有色,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如是名為諸所有色。復次,盡所有色,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如是名為諸所有色。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色。

云何未來色?答:若色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色。

云何現在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色。

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色?答:若色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色。

云何外色?答:若色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色。

若麤、若細者,云何施設麤色、細色?答:觀待施設麤色、細色。

復如何等?答:

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有見有對色名麤,

若觀待有見有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細。

若觀待無見無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麤,

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無見無對色名細。

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麤,

若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細。

若觀待不繫色,則色界色名麤,

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繫色名細。

如是施設麤色、細色,如是名為若麤、若細。

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色、勝色?答:觀待施設劣色、勝色。

復如何等?答:

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不善色名劣,

若觀待不善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勝。

若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劣,

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勝。

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劣,

若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漏善色名勝。

若觀待無漏善色,則有漏善色名劣,

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漏善色名勝。

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劣,

若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勝。

若觀待不繫色,則色界色名劣,

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繫色名勝。

如是施設劣色、勝色,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色?答:過去、未來色。

云何近色?答:現在色。

復次,云何遠色?答:若色過去,非無間滅,若色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色。

云何近色?答:若色過去,無間已滅,若色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色。

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說名色蘊者,云何說名色蘊?答:於此色蘊,顯色、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色蘊。

諸所有受者,云何名為諸所有受?答:盡所有受,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如是名為諸所有受。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受。

云何未來受?答:若受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受。

云何現在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受。

若內、若外者,云何內受?答:若受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受。

云何外受?答:若受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受。

若麤、若細者,云何施設麤受、細受?答:觀待施設麤受、細受。

復如何等?答:

若觀待無尋唯伺受,則有尋有伺受名麤,

若觀待有尋有伺受,則無尋唯伺受名細。

若觀待無尋無伺受,則無尋唯伺受名麤,

若觀待無尋唯伺受,則無尋無伺受名細。

若觀待色界受,則欲界受名麤,

若觀待欲界受,則色界受名細。

若觀待無色界受,則色界受名麤,

若觀待色界受,則無色界受名細。

若觀待不繫受,則無色界受名麤,

若觀待無色界受,則不繫受名細。

如是施設麤受、細受,如是名為若麤、若細。

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受、勝受?答:觀待施設劣受、勝受。

復如何等?答:

若觀待有覆無記受,則不善受名劣,

若觀待不善受,則有覆無記受名勝。

若觀待無覆無記受,則有覆無記受名劣,

若觀待有覆無記受,則無覆無記受名勝。

若觀待有漏善受,則無覆無記受名劣,

若觀待無覆無記受,則有漏善受名勝。

若觀待無漏善受,則有漏善受名劣,

若觀待有漏善受,則無漏善受名勝。

若觀待色界受,則欲界受名劣,

若觀待欲界受,則色界受名勝。

若觀待無色界受,則色界受名劣,

若觀待色界受,則無色界受名勝。

若觀待不繫受,則無色界受名劣,

若觀待無色界受,則不繫受名勝。

如是施設劣受、勝受,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若遠、若近者,云何遠受?答:過去、未來受。

云何近受?答:現在受。

復次,云何遠受?答:若受過去,非無間滅;若受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受。

云何近受?答:若受過去,無間已滅;若受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受。

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說名受蘊者,云何說名受蘊?答:於此受蘊,顯受、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受蘊。

諸所有想者,云何名為諸所有想?答:盡所有想,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如是名為諸所有想。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想。

云何未來想?答:若想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想。

云何現在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想。

若內、若外者,云何內想?答:若想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想。

云何外想?答:若想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想。

若麤、若細者,云何施設麤想、細想?答:觀待施設麤想、細想。

復如何等?答:

若觀待無尋唯伺想,則有尋有伺想名麤,

若觀待有尋有伺想,則無尋唯伺想名細。

若觀待無尋無伺想,則無尋唯伺想名麤,

若觀待無尋唯伺想,則無尋無伺想名細。

若觀待色界想,則欲界想名麤,

若觀待欲界想,則色界想名細。

若觀待無色界想,則色界想名麤,

若觀待色界想,則無色界想名細。

若觀待不繫想,則無色界想名麤,

若觀待無色界想,則不繫想名細。

如是施設麤想、細想,如是名為若麤、若細。

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想、勝想?答:觀待施設劣想、勝想。

復如何等?答:

若觀待有覆無記想,則不善想名劣,

若觀待不善想,則有覆無記想名勝。

若觀待無覆無記想,則有覆無記想名劣,

若觀待有覆無記想,則無覆無記想名勝。

若觀待有漏善想,則無覆無記想名劣,

若觀待無覆無記想,則有漏善想名勝。

若觀待無漏善想,則有漏善想名劣,

若觀待有漏善想,則無漏善想名勝。

若觀待色界想,則欲界想名劣,

若觀待欲界想,則色界想名勝。

若觀待無色界想,則色界想名劣,

若觀待色界想,則無色界想名勝。

若觀待不繫想,則無色界想名劣,

若觀待無色界想,則不繫想名勝。

如是施設劣想、勝想,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若遠、若近者,云何遠想?答:過去、未來想。

云何近想?答:現在想。

復次,云何遠想?答:若想過去,非無間滅;若想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想。

云何近想?答:若想過去,無間已滅;若想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想。

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說名想蘊者,云何說名想蘊?答:於此想蘊,顯想、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想蘊。

諸所有行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行?答:盡所有行,謂六行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行,耳、鼻、舌、身、意觸所生行,如是名為諸所有行。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行。

云何未來行?答:若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行。

云何現在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行。

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行?答:若行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行。

云何外行?答:若行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行。

若麤、若細者,云何施設麤行、細行?答:觀待施設麤行、細行。

復如何等?答:

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有尋有伺行名麤,

若觀待有尋有伺行,則無尋唯伺行名細。

若觀待無尋無伺行,則無尋唯伺行名麤,

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無尋無伺行名細。

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麤,

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細。

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麤,

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細。

若觀待不繫行,則無色界行名麤,

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繫行名細。

如是施設麤行、細行,如是名為若麤、若細。

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行、勝行?答:觀待施設劣行、勝行。

復如何等?答:

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不善行名劣,

若觀待不善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勝。

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劣,

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勝。

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劣,

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有漏善行名勝。

若觀待無漏善行,則有漏善行名劣,

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漏善行名勝。

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劣,

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勝。

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劣,

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勝。

若觀待不繫行,則無色界行名劣,

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繫行名勝。

如是施設劣行、勝行,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行?答:過去、未來行。

云何近行?答:現在行。

復次,云何遠行?答:若行過去,非無間滅;若行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行。

云何近行?答:若行過去,無間已滅;若行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行。

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說名行蘊者,云何說名行蘊?答:於此行蘊,顯行、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行蘊。

諸所有識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識?答:盡所有識,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如是名為諸所有識。

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識。

云何未來識?答:若識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識。

云何現在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識。

若內、若外者,云何內識?答:若識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識。

云何外識?答:若識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識。

若麤、若細者,云何施設麤識、細識?答:觀待施設麤識、細識。

復如何等?答:

若觀待無尋唯伺識,則有尋有伺識名麤,

若觀待有尋有伺識,則無尋,唯伺識名細。

若觀待無尋無伺識,則無尋唯伺識名麤,

若觀待無尋唯伺識,則無尋無伺識名細。

若觀待色界識,則欲界識名麤,

若觀待欲界識,則色界識名細。

若觀待無色界識,則色界識名麤,

若觀待色界識,則無色界識名細。

若觀待不繫識,則無色界識名麤,

若觀待無色界識,則不繫識名細。

如是施設麤識、細識,如是名為若麤、若細。

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識、勝識?答:觀待施設劣識、勝識。

復如何等?答:

若觀待有覆無記識,則不善識名劣,

若觀待不善識,則有覆無記識名勝。。

若觀待無覆無記識,則有覆無記識名劣,

若觀待有覆無記識,則無覆無記識名勝。

若觀待有漏善識,則無覆無記識名劣,

若觀待無覆無記識,則有漏善識名勝。

若觀待無漏善識,則有漏善識名劣,

若觀待有漏善識,則無漏善識名勝。

若觀待色界識,則欲界識名劣,

若觀待欲界識,則色界識名勝。

若觀待無色界識,則色界識名劣,

若觀待色界識,則無色界識名勝。

若觀待不繫識,則無色界識名劣,

若觀待無色界識,則不繫識名勝。

如是施設劣識、勝識,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若遠、若近者,云何遠識?答:過去、未來識。

云何近識?答:現在識。

復次,云何遠識?答:若識過去,非無間滅;若識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識。

云何近識?答:若識過去,無間已滅;若識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識。

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說名識蘊者,云何說名識蘊?答:於此識蘊,顯識、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識蘊。

五取蘊者:

一色取蘊、二受取蘊、三想取蘊、四行取蘊、五識取蘊。

云何色取蘊?答:若色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色取蘊。

云何受取蘊?答:若受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受取蘊。

云何想取蘊?答:若想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想取蘊。

云何行取蘊?答:若行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行取蘊。

云何識取蘊?答:若識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識取蘊。

謂有五種諸欲貪品麤重隨逐,流轉雜染所攝行聚。一、所依所緣自性行聚。二、能領納自性行聚。三、能分別言說分位,取諸法相自性行聚。四、能作用自性行聚;五、能了別自性行聚。此五相違,當知即是離欲貪品麤重,還滅清淨所攝自性行聚。

[]已經說過四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五種。對種種的欲有貪愛這類煩惱的種子,久遠以來隨逐此五種行聚,不管流轉到那裡,都隨著不離,且欲貪的現行、種子,是屬於不清淨的一類。哪五種有為法的積聚?一、色,就是所依的五根、所緣的五境,本身是行聚。二、受,就是能領受納得苦、樂、憂、喜、捨,本身是行聚。三、想是認識境界的相貌,能分別、能言說,由內心的分別,發出言說。這能分別、能言說是有時分與地位的差別。且能拿到諸法相貌,如這個是心法,這個是色法,心是屬於什麼,色法又屬於什麼,各式各樣的相貌,這都是想的自性行聚。四、行是採取行動,能發出行動的作用,這是行的自性行聚。五、識是能了別一切境界的相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是一聚一聚,這是識的自性行聚。與這五蘊相違反,應當知道就是捨離欲貪品類的種子,回到諸法寂滅相,不管是無分別智,或者有分別的智慧,都是清淨所攝的自性行聚。


2)五妙欲者:

一、眼所識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色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眼所識色妙欲。

二、耳所識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聲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耳所識聲妙欲。

三、鼻所識香,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香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鼻所識香妙欲。

四、舌所識味,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味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舌所識味妙欲。

五、身所識觸,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觸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身所識觸妙欲。

[集異]◎云何眼所識色妙欲?答:若色,欲界繫眼觸所生愛所緣,是名眼所識色妙欲。

云何耳所識聲妙欲?答:若聲,欲界繫耳觸所生愛所緣,是名耳所識聲妙欲。

云何鼻所識香妙欲?答:若香,欲界繫鼻觸所生愛所緣,是名鼻所識香妙欲。

云何舌所識味妙欲?答:若味,欲界繫舌觸所生愛所緣,是名舌所識味妙欲。

云何身所識觸妙欲?答:若觸,欲界繫身觸所生愛所緣,是名身所識觸妙欲。

又有五種受用欲者所愛境界,諸樂欲者常所追求,常所受用;諸背欲者,恒正觀察,謂色、聲、香、味、觸。當知此中依所追求、所尋思、所染著事,有四種愛樂。謂未來所愛樂事,即所追求;過去所愛樂事,即所尋思;現在所愛樂事,即所染著。此復二種。一、所愛樂事;二、從彼所生所愛樂受。

[]又,受用五欲樂的人,所愛的境界有五種。歡喜欲的人,常追求欲,有就要受用,已經有了還不足,還要繼續追求。但是,棄捨欲的人能夠常常正確的觀察欲是苦,所以能放下欲。哪五種呢?如意的色聲香味觸,是所追求的境界。當知此色聲香味觸中,依照所追求、所尋思、所染著的五欲事,有四種愛樂事。哪四種?就是未來所愛樂的事,即是所追求。過去所愛樂的事,即是所尋思。現在所愛樂的事,即是所染著。但是,現在所愛樂事,有兩種,一、所愛樂事,就是色聲香味觸。二、從彼所生所愛樂受,從色聲香味觸,引發出來的所愛的樂受。


3)五趣者:一地獄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

[集異]◎云何地獄趣?答:與諸地獄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地獄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地獄趣。復次,由上品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地獄,生地獄中,結地獄生,是名地獄趣。復次,地獄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地獄趣。

云何傍生趣?答:與諸傍生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傍生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傍生趣。復次,由愚鈍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往於傍生,生傍生中,結傍生生,是名傍生趣。復次,傍生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傍生趣。

云何鬼趣?答:與諸鬼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鬼界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鬼趣。復次,由慳吝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鬼界,生鬼界中,結鬼界生,是名鬼趣。復次,鬼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鬼趣。

云何人趣?答:與諸人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人中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人趣。復次,由下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人中,生於人中,結人中生,是名人趣。復次,人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人趣。

云何天趣?答:與諸天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天上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天趣。復次,由上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天上,生於天上,結天上生,是名天趣。復次,天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天趣。

又有五種有情,所得受愛、非愛業果異熟自體。謂天、人、那落迦、傍生、鬼趣。

[]又有五種有情,所得到的受,就是果報,但是受有差別,有愛業果異熟、有非愛業果異熟果報的自體。哪五種?就是天、人,是屬於可愛業果異熟。地獄、傍生、鬼趣,是不愛業果異熟。


4)五慳者:一住處慳、二家慳、三色讚慳、四利養慳、五法慳。

[集異]◎云何住處慳?答:若於住處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此住處屬我非餘,我於此處經行、敷設,居止受用,勿餘復得!彼於住處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住處慳。

云何家慳?答:若於施主家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此施主家屬我非餘,我於此家獨入、獨出、往還、親昵,居止受用,勿餘復得!彼於施主家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家慳。

云何色讚慳?答:若於色讚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我獨得微妙好色,眾所樂見,顏貌端正,成就第一清淨圓滿,諸顯形色,餘無及者!願我獨得廣大名稱,善聲善譽遍諸方維,一切世間皆共讚頌,餘無及者,唯我善知受用飲食及餘資具,令所飲食,隨時消化,資具長養,面色光澤,皮膚細軟,眾所愛樂,餘不能及!唯我善知冠帶衣服,及諸嚴具莊飾形貌,令極顯好,餘皆不及!彼於色讚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色讚慳。

云何利養慳?答:若於利養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我獨得世間利養,餘不能得!願獨差我,受諸利養,不差餘人!願獨知我具大福慧,隨時布施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財,一切世間無及我者!彼於利養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利養慳。

云何法慳?答:若於教法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我獨能宣說正法,餘皆不能!願我獨能令他誦念,餘皆不能!願我獨能問答決擇,餘皆不能!願我獨能持素怛纜及毘奈耶、阿毘達磨,餘皆不能!願我獨能分別解釋,善理教者所造諸論及自能造,餘皆不能!彼於教法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法慳。

又有五種失利養因行,亦是背涅槃因行,謂若於是處受用利養、若從彼得、若所得物、若所為得、若如是得,於此諸處心生吝惜。

[]又有五種因行,會失掉世間的財富與生活所需,同時也會背捨出世間的涅槃。哪五種?一、若於是處受用利養,就是此人在這個地方,受用利養,得到財富。二、若從彼得,若是從那個人,或是那一家得到利養。三、若所得物,隨你所獲得的利養。四、若所為得,因為什麼能得到利養呢?有這樣的一個原因,你就能得到這個利養。五、若如是得,就是通達佛法的勝義,而能得到這個利養。對這五個地方,心裏面吝惜,不歡喜別人得到,就是失去利養的因行。

《披尋記》五一三頁:

又有五種失利養因行等者:《成實論》中〈雜煩惱品〉說有五慳:謂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此中五種,如次應知。彼云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餘人,即此所說若於是處受用利養。彼云家慳者:獨我出入此家,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即此所說若從彼得。彼云施慳者:我於此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即此所說若所得物。彼云稱讚慳者:獨稱讚我,勿稱讚餘人,設讚餘人,亦勿令勝我,即此所說若所為得。彼云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密而不說;即此所說若如是得。彼論又云:此人墮餓鬼等諸惡處生。是故此說失利養因行。又云:此人於解脫中終無有分。所以者何?是人於共有法尚不能捨,何況能捨自五陰耶?是故此說亦是背涅槃因行。


5)五蓋者: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

[集異]◎貪欲蓋者,云何貪欲?答:於諸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內縛、希、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是名貪欲。

云何貪欲蓋?答:由此貪欲,障心、蔽心、鎮心、隱心、蓋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貪欲蓋。

瞋恚蓋者,云何瞋恚?答:於諸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孽,欲為擾惱,已瞋、當瞋、現瞋,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憤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是名瞋恚。

云何瞋恚蓋?答:由此瞋恚,障心、蔽心、鎮心、隱心、蓋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瞋恚蓋。

惛沈睡眠蓋者,云何惛沈?答:所有身重性、心重性,身不調柔性、心不調柔性,身惛沈、心惛沈,[-+]瞢憒悶,是名惛沈。

云何睡眠?答:染污心中,所有眠夢,不能任持,心昧略性,是名睡眠。

云何惛沈睡眠蓋?答:由此惛沈睡眠,障心、蔽心、鎮心、隱心、蓋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惛沈睡眠蓋。

掉舉惡作蓋者,云何掉舉?答:諸有令心不寂、不靜,掉舉、等掉舉、心掉舉性,是名掉舉。

云何惡作?答:染污心中,所有令心變悔、惡作、惡作性,是名惡作。

云何掉舉惡作蓋?答:由此掉舉惡作,障心、蔽心、鎮心、隱心、蓋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掉舉惡作蓋。

疑蓋者,云何疑?答: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躊躇、猶豫、猶豫箭、不悅、不悅行、不決度、不悟入、非已一趣、非當一趣、非現一趣,是名疑。

云何疑蓋?答:由此疑故,障心、蔽心、鎮心、隱心、蓋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疑蓋。

又有五法,令修行者先毀淨戒、多聞,後虧止觀善軛。謂於諸欲中,心生愛染。於能覺發、憶念教授教誡者所,心生瞋恚。未受尸羅,令其不受,雖先受得,後令棄捨,或使穿穴。耽著惛睡,恒不寂靜,染污追悔,常懷疑惑,於所聞法不能領受;雖初領受,尋即忘失;雖不忘失,不證決定。

[]又有五法,使令修行的人,先破壞自己清淨的戒,又破壞多聞,之後毀壞止觀善軛的努力修行,因為要有戒才能修止,多聞才能修觀,止觀的基礎已破壞,止觀也就沒有。哪五種蓋?第一,貪欲蓋,對於五欲,內心生起愛染。 第二,瞋恚蓋,對於能覺悟你、能激發你、能令你生起憶念的教授、教誡善知識所,內心生起瞋恚。若尚未稟受戒法,此二蓋令其不能稟受,雖然先前已稟受戒法,得到戒法,之後,此二蓋令其棄捨戒,或者令其戒法穿洞、破損。第三,惛沈睡眠蓋,耽著惛睡。第四,掉舉惡作蓋,掉舉能令心,恒不寂靜,惡作能生染污追悔。第五,疑蓋,對三寶常懷疑惑。惛沈睡眠的時候,對於所聽聞的佛法不能領受。掉舉惡作的時候,雖然當初能領受佛法,但是很快就忘掉。疑惑生起的時候,雖然沒有忘失,但是不能決定。


6)五順下分結者,云何為五?一欲貪順下分結、二瞋恚順下分結、三有身見順下分結、四戒禁取順下分結、五疑順下分結。

[集異]◎欲貪順下分結者,欲貪云何?答:於諸欲境,諸貪、等貪,廣說乃至貪類、貪生,是名欲貪。順下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欲貪未斷未遍知故,便往欲界,生於欲界,結欲界生,故名欲貪順下分結。

瞋恚順下分結者,瞋恚云何?答:於諸有情,欲為損害,廣說乃至現為過患,是名瞋恚。順下分結,廣說如前。

有身見順下分結者,有身見云何?答:於五取蘊等,隨觀見我或我所,從此起忍、欲、慧、觀、見,是名有身見。順下分結,廣說如前。

戒禁取順下分結者,戒禁取云何?答:如有一類執取於戒,謂由此戒,能得清淨、解脫、出離、超諸苦樂及能證得超苦樂處。復有一類執取於禁,謂由此禁,能得清淨、解脫、出離、超諸苦樂及能證得超苦樂處。或有一類執取戒禁,謂由戒禁,能得清淨、解脫、出離、超諸苦樂及能證得超苦樂處,是名戒禁取。順下分結,廣說如前。

疑順下分結者,疑云何?答: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廣說乃至非現一趣,是名疑。順下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疑未斷未遍知故,便往欲界,生於欲界,結欲界生,故名疑順下分結。

又有二種下分,謂見道是修道下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約此二種下分,說五下分結。依初下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依第二下分說貪欲、瞋恚。

[]又,下的這一部分,有兩種不同。一、見道是修道下分,見道是在修道以下,見道是低,修道是更高,所以,見道是修道的下分。二、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在三界來說,欲界是色界無色界以下的境界,色界無色界在欲界以上。約這兩種下分來說明這五種屬於下分的煩惱。依最初,見道是修道的下分來說,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三種結,會障礙見道。若依第二下分,欲界是色無色界下分來說,色、無色界沒有這二種結,欲界的貪欲、瞋恚。初果是斷薩迦耶見、戒禁取見、疑,斷除這三種見,進一步將貪欲、瞋恚斷,就得三果,所以三果聖人是斷五下分結。


7)五順上分結者,云何為五?一色貪順上分結、二無色貪順上分結、三掉舉順上分結、四慢順上分結、五無明順上分結。

[集異]◎色貪順上分結者,色貪云何?答:於色界繫,修所斷法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貪愛,是名色貪。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色貪未斷未遍知故,便往色界,生於色界,結色界生,故名色貪順上分結。

無色貪順上分結者,無色貪云何?答:於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貪愛,是名無色貪。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無色貪未斷未遍知故,便往無色界,生於無色界,結無色界生,故名無色貪順上分結。

掉舉順上分結者,掉舉云何?答:於色、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不寂靜、不極寂靜、掉舉生性、等掉舉生性、心躁擾性,是名掉舉。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掉舉未斷未遍知故,便往色、無色界,生於色、無色界,結色、無色界生,故名掉舉順上分結。

慢順上分結者,慢云何?答:於色、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慢、恃執慢性、心高舉、心輕蔑,是名慢。順上分結,廣說如前。

無明順上分結者,無明云何?答:於色、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無智、愚癡、無明、黑闇,是名無明。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無明未斷未遍知故,便往色、無色界,生於色、無色界,結色、無色界生,故名無明順上分結。

又有二種上分,謂色界、及無色界。依此二種上分,說五上分結。或有無差別結,謂色貪、無色貪。或有有差別結,謂愛上靜慮者掉、慢上靜慮者慢、無明上靜慮者無明。

[]又有二種上分,就是色界、及無色界,在欲界以上。依此色界、無色界這二種上分,說這五種煩惱。或是說色界和無色界的煩惱無差別。什麼無差別呢?對色界四禪的愛著心,對無色界的四空定的愛著心,這兩種貪都是貪,所以是無差別。或是說色界和無色界的煩惱有差別。什麼有差別呢?謂愛上靜慮者掉,慢上靜慮者慢,無明上靜慮者無明。對於在欲之上的靜慮有愛著心、高慢心、無明。有貪愛心,內心就掉動,因為煩惱的特相就是不寂靜,所以一有煩惱就是不寂靜。成就這樣的靜慮,就高舉。成就靜慮,卻不明白一切都是無我。


8)五心栽者,云何為五?答:具壽當知!

如有一類,於大師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大師疑

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一於大師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如有一類,於正法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正法疑

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二於正法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如有一類,於所學處,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所學疑

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三於所學處心栽,未斷未遍知。

如有一類,於教誡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教誡疑

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四於教誡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如有一類,於諸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師及諸有智同梵

行者,共所稱讚護念敬愛,於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陵辱、觸惱,

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

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稱讚護念敬愛,於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

陵辱、觸惱,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五於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

未斷未遍知。

[集異]◎若於大師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一於大師所心栽,

未斷未遍知者:

云何大師?答:謂諸如來、應、正等覺,是名大師。

云何於大師所疑惑、猶豫?答:於諸如來、應、正等覺,發起種種疑惑、猶豫,是名於大師所疑惑、猶豫。

云何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大師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

云何是名第一?答: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云何於大師所心栽?答:若於如來、應、正等覺,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

於大師所疑惑、猶豫,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大師所心栽。

云何未斷未遍知?答:彼於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斷未遍知。

若於正法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二於正法所心栽,

未斷未遍知者:

云何正法?答:愛盡、離、滅、究竟涅槃,是名正法。

云何於正法疑惑、猶豫?答:若於愛盡、離、滅、究竟涅槃,生起種種疑惑、猶豫,是名於正法疑惑、猶豫。

云何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正法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

云何是名第二?答: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二。

云何於正法所心栽?答:若於愛盡、離、滅、究竟涅槃,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於正法所疑惑、猶豫,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

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正法所心栽。

云何未斷未遍如?答:彼於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斷未遍知。

若於所學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三於所學處心栽,未斷未遍知者:

云何所學?答: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正知正見施設學處,是名所學,如說:我如是學,我學此事,於理善法不能證得;我如是學,我學此事,於理善法則能證得。

云何於所學疑惑、猶豫?答:於諸如來、應、正等覺施設學處,生起種種疑惑、猶豫,是名於所學疑惑、猶豫。

云何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所學,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

云何是名第三?答: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三。

云何於所學心栽?答:若於如來、應、正等覺,正知正見施設學處,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於所學處疑惑、猶豫,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所學處心栽。

云何未斷未遍知?答:彼於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斷未遍知。

若於教誡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四於教誡所心栽,未斷未遍知者:

云何教誡?答: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正知正見,半月半月所說《別解脫戒經》,是名教誡,如說:我如是教誡,我教誡此事,於理善法不能證得;我如是教誡,我教誡此事,於理善法則能證得。

云何於教誡疑惑、猶豫?答: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半月半月所說《別解脫戒經》,生起種種疑惑、猶豫,是名於教誡疑惑、猶豫。

云何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教誡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

云何是名第四?答: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四。

云何於教誡所心栽?答:若於如來、應、正等覺,正知正見,半月半月所說《別解脫戒經》,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於教誡所疑惑、猶豫,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教誡所心栽。

云何未斷未遍知?答:彼於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斷未遍知。

若於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稱讚護念敬愛,於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陵辱、觸惱,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五於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未斷未遍知者:

云何大師?答:謂諸如來、應、正等覺。

云何有智同梵行者?答:謂舍利子、大採菽氏、大營搆氏、大飲光、大執藏、大劫庀那、大迦多衍那、大准陀、大善見、大路、大名、無滅、欲樂、金毘羅等賢聖弟子,是名有智同梵行者,若為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稱讚護念敬愛,是名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即此苾芻名有智梵行者。

云何於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陵辱、觸惱?答:於彼有智梵行者所,起瞋恚心,發不隨順語、不隨順語表,毀辱、陵突,是名於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陵辱、觸惱。

云何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陵辱、觸惱,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

云何是名第五?答: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云何於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答:若於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陵辱、觸惱,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於諸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陵辱、觸惱,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

云何未斷未遍知?答:彼於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斷未遍知。

又為五種不信敬所執持者,心不調柔,不能生長諸善根本。謂於大師所說正法、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正覺發者、正教授者、正教誡者,同梵行所無有信敬。

[]又,凡夫這個心被五種不信敬所執持的人,心剛強、不調柔,所以不信敬是不能生長諸善法的根本。哪五種?一、對於大導師佛陀所宣說的正法,沒有恭敬心,沒有信心。二、增上戒,對於佛為我們制定的戒,也沒有信敬心。三、增上心學,對於禪定也沒有信敬心。四、增上慧學,對於慧學也沒有恭敬心。五、同梵行,正覺發者、正教授者、正教誡者,這三種師長,和自己是一樣,都是修梵行,也是沒有信敬心。什麼是正覺發者?覺悟、發起你的清淨心的人,就是和尚、親教師。正教授者,教授止觀的事情。正教誡者,教導惡法不可以做,善法可以做,什麼是應作、不應作。

《披尋記》五一五頁:

又有五種不信敬所執持等者:此中五種,略則為三:一、正法,二、三學,三、同梵行所。於第三中復開為三,故成為五。言正法者:謂契經等十二分教,此即大師所說根本法教。言三學者:謂戒定慧;由所趣義及最勝義,名為增上,此即大師所說究竟方便。同梵行中復開為三:善作憶念,善能諫舉,是名正覺發者。時時宣說遠離寂靜瑜伽作意止觀無倒言論,是名正教授者。於所應作及不應作為令現行不現行故,能以正法以毗奈耶平等教誨是名正教誡者。此即同梵行所受用財法增上方便。於此五種若不信敬,心為憍慢之所執持,故不調柔,不能生長諸善根本。


9)五心縛者,云何為五?答:

具壽當知!如有一類,於身未離貪、未離欲、未離親、未離愛、未離渴。彼由於身未離貪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

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一於身未離貪等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於諸欲境未離貪、未離欲、未離親、未離愛、未離渴。彼由於欲未離貪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二於欲未離貪等心縛,未降伏、

未永害。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樂與在家、出家離住,於樂同樂,於苦同苦,同喜同憂,於諸事務皆共興起,究竟隨轉,不相捨離。彼由樂與在家、出家雜住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三樂相雜住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於諸正論,是聖、除遣,能趣向心,離蓋、可樂,所謂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智見論、少欲論、喜足論、損減論、省事論、永斷論、離染論、寂滅論、隨順緣性緣起等論,彼於宣說如是論時,不恭敬聽,不屬耳聽,不住受教心,不行法隨法,越大師教,於諸學處不樂受學。彼由宣說如是論時,不恭敬聽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四於諸正論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少小證得,雖有後時所作勝事而中止息。彼由少小證得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五於後勝所作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集異]◎此中,於身未離貪、未離欲、未離親、未離愛、未離渴者,謂顧戀身,令心

被縛不得出離,故說於身未離貪等。

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者,云何便於熾然?答:謂若於身生顧戀者,便於永斷,精勤勇猛,勢用策勵,不可制伏,策心相續是名熾然,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熾然。

云何便於加行?答:謂若於身生顧戀者,便於永斷,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是名加行,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加行。

云何便於永斷?答:謂若於身生顧戀者,便於永斷,八聖道支是名永斷,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永斷。

云何便於寂靜?答:謂若於身生顧戀者,便於永斷,住空閑室是名寂靜,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寂靜。

云何便於證得上義?答:謂若於身生顧戀者,便於永斷,證得愛盡、離、滅、涅槃是名證得上義,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證得上義。

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者,謂若於身生顧戀者,彼於永斷,不起隨順心、隨順信、隨順欲、隨順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故說心不悟入等。

是名第一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於身未離貪等心縛者,謂若於身深生顧戀,彼心被縛、甚縛、極縛,如被壯人,以堅繩索縛已水澆,彼名被縛、甚縛、極縛,如是於身深生顧戀,彼心被縛、甚縛、極縛。

言未降伏、未永害者,謂未斷未遍知。

於欲未離貪等心縛(是名第二於欲未離貪等心縛,未降伏、未永害),廣說亦爾。

樂與在家、出家雜住者,謂常樂與在家、出家諠雜而住。

於樂同樂,於苦同苦者,謂於樂事同受其樂,於諸苦事同受其苦。

同喜同憂者,謂於喜事同生歡喜,於諸憂事同起愁憂。

於諸事務皆共興起,究竟隨轉,不相捨離者,謂於種種所作事業,皆共相助,身心無怠。

(是名第三樂相雜住心縛,未降伏、未永害)如前說。

於諸正論者,云何正論?答: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發起語論、言說、宣唱、評議、顯了、詞辯、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名正論。

言是聖者,有二種聖,謂由善故及無漏故。此中言論,由善故聖,非由無漏故說是聖。

言除遣者,謂此正論,長夜能引少欲喜足,易滿易養,損減除遣,杜多功德,知量清淨,故名除遣。

能趣向心,離蓋、可樂者,今此義中,說心名心,謂此正論,令心斷蓋,清淨、可樂,由斯故說能趣向心,離蓋、可樂。

言戒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犯戒過患,持戒功德,故名戒論。

言定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散動過患,正定功德,故名定論。

言慧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惡慧過患,妙慧功德,故名慧論。

解脫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邪解脫過患,正解脫功德,故名解脫論。

解脫智見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邪智過患,正智功德,故名解脫智見論。

少欲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多欲過患,少欲功德,故名少欲論。

喜足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不喜足過患,喜足功德,故名喜足論。

損減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增益生死過患,損減生死功德,故名損減論。

省事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多事過患,省事功德,故名省事論。

永斷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諸結過患,斷結功德,故名永斷論。

離染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貪染過患,離染功德,故名離染論。

寂滅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有身過患,滅有身功德,故名寂滅論。

隨順緣性緣起論者,謂此正論能正宣說、施設、建立、顯了,緣起、緣已生法及彼善忍,故名隨順緣性緣起論。

彼於宣說如是論時,不恭敬聽,不屬耳聽,不住受教心,不行法隨法,越大師教,於論學處不樂受學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

便於熾然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精勤勇猛,勢用策勵,不可制伏,策心相續是名熾然,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熾然。

便於加行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是名加行,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加行。

便於永斷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八聖道支是名永斷,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永斷。

便於寂靜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住空閑室是名寂靜,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寂靜。

便於證得上義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證得愛盡、離、滅、涅槃是名證得上義,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證得上義。

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不起隨順心、隨順信、隨順欲、隨順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故說心不悟入等。

是名第四及心縛言,准前應說。

少小證得,雖有後時所作勝事而中止息者,云何少小證得?謂如一類,唯得戒禁便生喜足,或復乃至唯證少分死生智通便生喜足,如是等名少小證得。

雖有後時所作勝事者,謂彼未能永斷煩惱,亦未證得諸煩惱斷,由斯故說:雖有後時所作勝事。

而中止息者,謂捨善軛,精進懈廢,由此故名而中止息。

便於熾然者,謂於此界,未作劬勞,未斷諸結,便於永斷,精勤勇猛,勢用策勵,不可制伏,策心相續是名熾然,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熾然。

便於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等,皆准前應說。

是名第五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於後勝所作心縛者,謂於此界,未作劬勞,未斷諸結,心便被縛、甚縛、極縛,如被壯人,以堅繩索縛已水澆,彼名被縛、甚縛、極縛,如是有後勝所作者,彼於此界,未作劬勞,未斷諸結,心便被縛、甚縛、極縛。

言未降伏、未永害者,謂未斷未遍知。

又有五種為斷煩惱正精進障,一者、耽著等至及生;二者、耽著利養恭敬;三者、放逸;四者、惡慧;五者、其心下劣,或增上慢。

[]又,為斷煩惱,精進修學聖道的障礙,有五種。哪五種障礙呢?一、耽著等至及生,愛著已成就的四禪八定,及愛著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二、耽著利養恭敬,沒有得禪定的人,愛著名聞利養,愛著別人的恭敬。三、放逸,對於惡法不能防護,對於善法不能用功修行,就叫做放逸。四者、惡慧,不如理的分別,有所執著就是惡慧。五、其心下劣,認為自己不及格去修學聖道,或者增上慢,沒有得到聖果,認為已得。

《披尋記》五一五頁:

又有五種為斷煩惱正精進障等者:此中耽著等至及生,謂色界無色界愛。耽著利養恭敬,謂欲界愛。於諸善品不樂勤修,於諸惡法心無防護,是名放逸。非理分別,是名惡慧。自輕懱故,名心下劣。於其殊勝所證法中,未得謂得,令心高舉,名增上慢。


10)五不忍過失者,云何為五?一者暴惡、二者憂悔、三者眾生不愛不樂、四者十方惡名流布、五者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地獄。

五能忍功德者:一者不暴惡、二者不憂悔、三者眾生愛樂、四者十方善名流布、五者身壞命終當生善趣天上。

[集異]◎云何暴惡?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集諸刀杖,樂為損害,故名暴惡。

云何憂悔?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彼行身、語、意惡行已,多生憂悔,身心熱惱,故名憂悔。

云何眾生不愛不樂?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若被他罵即還反罵,若被他瞋即還反瞋,若被他打即還反打,若被他害即還反害,若被他弄即還反弄,由此眾生不愛不樂。彼由如是反罵等緣故,說眾生不愛不樂。

云何十方惡名流布?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常與鬥諍,好相言訟,輕弄毀蔑,由此惡名十方流布。彼由如是鬥諍等緣,故說十方惡名流布。

云何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地獄?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多行增上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彼行增上身、語、意惡行已,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大地獄中,受諸劇苦,故說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地獄。

云何不暴惡?答:諸有能忍補特伽羅,能忍因緣,不集刀杖,不為損害,名不暴惡。

云何不憂悔?答:諸有能忍補特伽羅,能忍因緣,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彼行身、語、意妙行已,不生憂悔,身心清涼,名不憂悔。

云何眾生愛樂?答:諸有能忍補特伽羅,能忍因緣,罵不反罵,瞋不反瞋,打不反打,害不反害,弄不反弄,由此眾生悉皆愛樂。彼由如是不反罵等緣,故名眾生愛樂。

云何十方善名流布?答:諸有能忍補特伽羅,能忍因緣,常無鬥諍,不相言訟,輕弄毀蔑,由此十方善名流布。彼由如是無鬥諍等緣,故說十方善名流布。

云何身壞命終當生善趣天上?答:諸有能忍補特伽羅,能忍因緣,多行增上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彼行增上身、語、意妙行已,身壞命終,當生善趣天世界中,受諸妙樂,故說身壞命終當生善趣天上。

復有不能堪忍補特伽羅,於他怨敵所,起五種邪行。謂不堪忍者,於他怨敵,先起瞋心,怨嫌意樂。於彼親友,樂欲破壞。常欲令彼發生憂苦,廣作一切不饒益事。壞自所受清淨尸羅。由身語意多行惡行。由此五種惡邪行故,能感後世還來此中二種等流過患。一種現法等流過患,一種後法異熟過患。謂此生中多諸怨敵;親友乖離;由他發起種種憂苦,不可愛事,恒現在前;臨命終時,多生憂悔;命終已後,顛墜惡趣。與此相違能堪忍者,於他怨敵,發起五種正行。由此所感勝利差別,如應當知。

[]復有一類人,不能容忍不如意的事情,對於他怨恨、敵對的地方,生起五種不合道理的行為。第一,不堪忍的人,對於他的怨敵,首先生起憤怒的心情,之後,內心樂於此怨恨、憎惡。第二,對於彼怨敵的親友,想要破壞,令其彼此成為怨家。第三,內心常常想要令那個人,發動生起憂愁、苦惱,所以做一切不利益彼怨敵的事情,或者是希望彼人做很多的壞事,令他心生憂苦。第四,破壞自己所受的清淨戒法。第五,由破壞自己的戒,所以自己的身語意三業,做很多的惡事。由於這五種罪惡的不合道理的行為,能招感將來的生命的時候,還來人間的話,有二種等流的過患,一種是現在有等流的過患,一種是將來的生命體,在果報上的過患。哪些是現在的等流過患?一、在這生中,有很多的敵人,因為與他有怨恨,這是一個等流。二、親友乖離,於彼親友樂欲破壞,所以你與親友也是乖離。三、由他發起種種憂苦不可愛事,恒現在前。就是常欲令彼發生憂苦,廣作一切不饒益事,所以別人也會令我發起種種的憂苦的不可愛事,恒現在前。四、臨命終時,多生憂悔。就是壞自所受清淨尸羅,所以臨命終的時候心裏就後悔。五、命終已後,顛墜惡趣。就是由身語意多行惡行,所以命終已後,顛墜到三惡道。與這相違,而能堪忍的人,對他的怨敵,發起五種合乎道理的行為。第一,不要先生起瞋心,不要生瞋心來怨恨他。第二,於彼親友樂欲和合,不要說離間語。第三,常欲令彼發生喜樂,希望他心裏快樂,廣作一切饒益的事情。第四,不破壞自己所受的尸羅。第五,身語意不行惡行,多行善行。由此所感的勝利,隨其所應,應該知道。


11)五損減者,云何為五?答:一者親屬損減、二者財富損減、三者無病損減、四者戒損減、五者見損減。

五圓滿者,云何為五?一者親屬圓滿、二者財富圓滿、三者無病圓滿、四者戒圓滿、五者見圓滿。

[集異]◎親屬損減云何?答:若有親屬遭諸災害,謂由王故、賊故、火故、水故、死故,又少親屬亦得名為親屬損減,如是名為親屬損減。

問:何故名為親屬損減?答:以如是法,非可愛、非可樂、非可忍、無救護、有違損、不可意,是故名為親屬損減。

財富損減云何?答:若有財富遭諸災害,謂由王故、賊故、火故、水故、怨故,又少財寶亦得名為財富損減,如是名為財富損減。

問:何故名為財富損減?答:以如是法,非可愛、非可樂、非可喜、非可意,餘如前說。

無病損減云何?答:若於身中遭如是病,謂頭痛等廣說如前,又此身中多有疹疾,亦得名為無病損減,如是名為無病損減。

問:何故名為無病損減?答:以如是法,非可愛等廣說如前,

戒損減云何?答: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又諸所有不善戒、若諸所有非理所引戒、若諸所有障礙定戒,如是一切名戒損減。

問:何故名為戒損減耶?答:以如是法,非可愛、非可樂、非可忍、無救護、有違損、不可意;以如是法非可愛果、非可樂果、非可喜果、非可意果、非適意果、不悅意果;以如是法,非可愛異熟、非可樂異熟、非可喜異熟、非可意異熟、非適意異熟、不悅意異熟,是故名為戒損減。

見損減云何?答:諸所有見:「無施與、無祠祀、無愛樂」乃至廣說,又諸所有不善見、若諸所有非理所引見、若諸所有障礙定見,如是一切名見損減。

問:何故名為見損減耶?答:以如是法,非可愛,廣說乃至不悅意異熟,是故名為見損減。

親屬圓滿云何?答:若有親屬無諸災害,謂非王故、賊故、火故、水故、死故,又多親屬亦得名為親屬圓滿,如是名為親屬圓滿。

問:何故名為親屬圓滿?答:以如是法,可愛、可樂、可忍、有救護、無違損、稱可意,是故名為親屬圓滿。

財富圓滿云何?答:若有財富無諸災害,謂非王故、賊故、火故、水故、怨故,又多財寶亦得名為財富圓滿,如是名為財富圓滿。

問:何故名為財富圓滿?答:以如是法,可愛、可樂、可喜、可意,餘如前說。

無病圓滿云何?答:若於身中無如是病,謂頭痛等廣說如前,又此身中無諸疹疾,亦得名為無病圓滿,如是名為無病圓滿。

問:何故名為無病圓滿?答:以如是法,是可愛等,廣說如前。

戒圓滿云何?答: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麤惡語、離雜穢語,又諸所有善戒、若諸所有如理所引戒、若諸所有不障礙定戒,如是一切名戒圓滿。

問:何故名為戒圓滿耶?答:以如是法,可愛、可樂、可忍、有救護、無違損、稱可意;以如是法,可愛果、可樂果、可喜果、可意果、適意果、悅意果;以如是法,可愛異熟、可樂異熟、可喜異熟、可意異熟、適意異熟、悅意異熟,是故名為戒圓滿。

見圓滿云何?答:諸所有見:「有施與、有祠祀、有愛樂」乃至廣說,又諸所有善見、若諸所有如理所引見、若諸所有不障礙定見,如是一切名見圓滿。

問:何故名為見圓滿耶?答:以如是法,是可愛,廣說乃至悅意異熟,是故名為見圓滿。

又有五法,能生現法、後法一切憂苦。一、親屬滅亡;二、所有財寶非理喪失;三、疾病緣身。此三能生現法憂苦。四、毀犯尸羅;五、毀謗一切諸惡邪見。此二能生後法憂苦。與此相違五法,當知能生現法、後法所有喜樂。

[]又有五種法,能生現法的一切憂苦,能生後法的一切憂苦。哪五種?一、親愛的人滅亡,是一個憂苦的事情。二、所有財寶不合道理的失掉。三、有很多的病纏繞著身體,也是苦惱的事情。這三種能生起現在的憂苦。四、毀犯尸羅,也是憂苦的事情。五、諸惡邪見就是能毀謗一切正見正法的事情,也是能生憂苦。這二種能令將來的生命受苦。與此相違的五種法,親屬不滅亡,財寶沒有損失,沒有疾病,不犯尸羅,不毀謗人。當知能生現法後法所有的喜樂。


五語路者,云何為五?答:一者或時語或非時語、二者或實語或不實語、三者或引義利語或引無義利語、四者或細軟語或麤獷語、五者或慈愍語或瞋恚語。

或時語或非時語者,云何非時語?答:有二種非時,一者內、二者外。

內非時云何?答:且如舉他罪苾芻,或貪纏所纏,或瞋纏所纏,或癡纏所纏,或遭劇苦,或有重病,或復不能與他言論,是為內非時。

外非時云何?答:且如舉他罪苾芻,所欲舉者,或貪纏所纏,或瞋纏所纏,或癡纏所纏,或遭劇苦,或有重病,或復不能受他言論,或未受具補特伽羅現在前住,是

名外非時。

此中所有,若內非時、若外非時,總略為一數為非時,如是時語,名非時語。

問:云何時語?答:有二種時,一者內、二者外。

內時云何?答:且如舉他罪苾芻,非貪纏所纏,非瞋纏所纏,非癡纏所纏,無劇苦,無重病,復有堪能與他言論,是名內時。

問:外時云何?答:且如舉他罪苾芻,所欲舉者,非貪纏所纏,非瞋纏所纏,非癡纏所纏,無劇苦,無重病,復有堪能受他言論,無未受具補特伽羅現在前住,是名外時。此中所有內時、外時,總略為一,數之為時,如是時語,名為時語。是故名為:或時語或非時語。

或實語或不實語者,云何不實語?答:且如苾芻舉他苾芻,不見、不聞、不疑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彼如是語,名不實語。

問:云何實語?答:且如苾芻舉他苾芻,實見、實聞、實疑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彼如是語,名為實語。是故名為:或實語或不實語。

或引義利語或引無義利語者,云何引無義利語?答:且如苾芻舉他苾芻,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然他苾芻於如是罪,已陳首、已發露、已顯示、已悔除,實無餘,言有餘,彼如是語,名引無義利語。

問:云何引義語?答:且如苾芻舉他苾芻,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然他苾芻於如是罪,未陳首、未發露、未顯示、未悔除,或有餘,言有餘,彼如是語,名引義利語。是故名為:或引義利語或引無義利語。

或細軟語或麤獷語者,云何麤獷語?答:且如苾芻於他苾芻,結恨、憤發、兇暴、惡意,作如是言:「汝見如是所犯罪不?汝是惡沙門!愚鈍沙門!無羞恥沙門!難調難伏,汝應陳首如是諸罪,勿有覆藏!」彼如是語,名麤獷語。

問:云何細軟語?答:且如苾芻,往他苾芻所,作如是言:「具壽!已犯如是如是罪,應陳首、應發露,勿覆藏!陳首則安樂,不陳首不安樂。」彼如是語,名細軟語。是故名為:或細軟語或麤獷語。

或慈愍語或瞋恚語者,云何瞋恚語?答:且如苾芻於他苾芻,有瞋恚心、有損害心,而舉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彼如是語,名瞋恚語。

問:云何慈愍語?答:且如苾芻於他苾芻,有慈愍心與慈愍具,往至其所舉所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彼如是語,名慈愍語。是故名為:或慈愍語或瞋恚語。


12)五無堪能處者,云何為五?謂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故思斷生命,無復堪不與物盜心取,無復堪行非梵行習婬欲法,無復堪能正知說虛誑語,無復堪能貯積受用諸欲樂具。

[集異]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故思斷生命者,謂由彼因彼緣,故思斷生命,

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故,於彼因緣已永斷已遍知,如斷樹根、截多羅頂,令後有趣成不生法,故名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故思斷生命。

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不與物盜心取,〔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行非梵行習婬欲法,〔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正知說虛誑語亦爾。

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貯積受用諸欲樂具者,謂由彼因彼緣貯積受用諸欲樂具,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故,於彼因緣已永斷已遍知,如斷樹根、截多羅頂,令後有趣成不生法,故名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貯積受用諸欲樂具。

又阿羅漢,雖現追求供身財物亦常受用,而能超度三邪追求、二邪受用。謂能超過殺生、偷盜、妄語所引三邪追求;亦能超過妻妾畜積,二邪受用。

[]又阿羅漢,雖現前追求資養生命存在的財物,也是時時地受用衣、食、住,但是阿羅漢能夠超越三種邪惡的追求,也沒有兩種邪惡的受用。哪三種邪追求呢?雖然為了生命的存在,不會用殺生的手段、偷盜的手段、妄語的手段,追求財物。也不會畜妻與妾這二種邪受用。


13)五勝支者,云何為五?

具壽當知!諸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第一勝支。

復次具壽!諸聖弟子,無諂、無誑,淳直性類,於大師有智同梵行者所,如實自顯,是名第二勝支。

復次具壽!諸聖弟子,少疾、無病,成等熟腹,非極冷熱,時節調和,無諸苦惱,由斯飲食易正消化,是名第三勝支。

復次具壽!諸聖弟子,勤精進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常不捨軛,假使唯餘皮筋骨在,身諸血肉皆悉乾枯,為得所求殊勝善法,發勤精進,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若未證得,精進熾然終無中廢,是名第四勝支。

復次具壽!諸聖弟子,具慧安住,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聖慧、出慧、善通達慧、彼所作慧、正盡苦慧,是名第五勝支。

[集異]問:於如來所,修植淨信者,如來云何?答:應、正等覺,說名如來。

問:淨信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信、信性、隨順性、印可性,已愛樂、當愛樂、現愛樂性、心清淨性,故名淨信。

即此淨信,於如來所,已修植、當修植、現修植,由斯故說:於如來所,修植淨信。

言根生者,謂此淨信有二種根:一者無漏智、二者無漏善根,故名根生。

言安住者,謂由如是行相根生,即由如是行相安住;若由如是行相安住,即由如是行相根生,故名安住。

不能引奪者,謂由成就如是淨信,一切世間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若餘眾生諸天人類,皆不能引、不能奪、不能引奪、不能傾、不能等傾、不能等極傾、不能搖、不能等搖、不能等極搖,不能動、不能等動、不能等極動,是故說為不能引奪。是名第一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言勝支者,謂由淨信增盛,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後後轉勝,故名勝支。

問:言無諂者,諂云何?答:諸心險性、若心姦性、若心曲性、心雜亂性、心不顯了性、心不正直性、心不調善性,皆名為諂。無如是諂,故名無諂。

問:言無誑者,誑云何?答:偽斗偽秤偽函偽,語於他罔帽極罔帽遍罔帽,罔帽業欺弄迷惑,皆名為誑,無如是誑,故名無誑。

淳直性類者,謂重顯了無諂誑性,是故復說:淳直性類。

問:於大師有智同梵行者所,如實自顯者,大師云何?答:謂諸如來、應、正等覺,說名大師。

問:有智同梵行者云何?答:謂舍利子、大採菽氏、大營搆氏、大迦葉波、大執藏、大劫庀那、大迦多衍那、大准陀、大善見 v 大路、大名、無滅、欲樂、金毘羅等,皆名有智同梵行者。

若彼具壽,多貪瞋癡,有所違犯,便於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所,如實陳首、施設、建立、分別、顯了、發露、開示,無所覆藏,由斯故說:於大師有智同梵行者所,如實自顯。是名第二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二。言勝支者,謂由無諂誑增盛,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後後轉勝,故名勝支。

問:言少疾者,多疾云何?答:謂頭痛等乃至廣說,及餘多種逼惱疹疾,能生種種不安隱觸,住在身中,皆名多疾。如是疾無,故名少疾。

言無病者,重顯少疾。

成等熟腹,非極冷熱,時節調和,無諸苦惱,由斯飲食易正消化者,謂彼成就非極冷熱,平等成就生熟二藏。若有成就極冷藏者,諸所飲噉極遲成就,令身沈重,無所堪任,不能精勤修勝斷行。若有成就極熱藏者,諸所飲噉,極速成熟,令身羸劣,無所堪任,不能精勤修勝斷行。由彼成就非極冷熱生熟二藏,時節調和,無諸苦惱,有所飲噉易正消化,令身強盛,有所堪任,故能精勤修勝斷行。是名第三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三。言勝支者,謂由少疾等增盛,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後後轉勝,故名勝支。

問:勤精進住者,精進云何?答:若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精勤勇猛,勢用策勵,不可制伏,策心相續,是名精進。由彼成就如是精進,於所修習能行勝行,進趣證會,是故說為:勤精進住。

言有勢者,謂彼上品精進圓滿,故名有勢。

言有勤者,謂即顯示精進堅固,故名有勤。

言有勇堅猛者,謂由成就精進力故,勇決而取,堅住而取,猛利而取,諸有所取,是善非惡。隨所取相,守護不捨,如獲他國,善能守護,是故說為:有勇堅猛。

於諸善法常不捨軛者,謂於善法,不捨勤勇,精進無斷,是故說為:於諸善法常不捨軛。

為得所求殊勝善法,若未證得,精進熾然終無中廢者,謂若未得阿羅漢果,精進熾然,常無懈廢。由斯故說:為得所求殊勝善法,若未證得,精進熾然終無中廢。是名第四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四。言勝支者,謂由精進增盛,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後後轉勝,故名勝支。

問:具慧安住者,慧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於諸法相能簡擇、極簡擇,廣說乃至毘缽舍那,是名為慧。

言安住者,謂由成就如是慧故,於諸法相能行勝行,進趣證會。由斯故說:具慧安住。

問: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者,世間謂五取蘊。云何為五?答:謂色取蘊受、想、行、識取蘊。彼由成就如是慧故,能如實知此五取蘊生及變壞。由斯故說: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言聖慧者,有二種聖,一者善故聖、二者無漏故聖。此慧具由二種聖故,說名為聖,故名聖慧。

言出慧者,謂彼成就如是慧故,能出離欲界及能出離色、無色界,故名出慧。

善通達慧者,謂彼成就如是慧故,於苦集滅道諦,由苦集滅道相能通達、善通達、各別通達,是故名為:善通達慧。彼所作慧者,謂彼所引學無間道所有勝慧,此中說為:彼所作慧。

問:正盡苦慧者,正云何?答:因故、門故、理趣故、行相故,說名為正。盡苦慧者,五取蘊名為苦,此慧能令五取蘊盡、等盡、遍盡、證永盡,故名盡苦慧。是名第五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言勝支者,謂由具慧增盛,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後後轉勝,故名勝支。

又修斷者成就五法,隨其所欲,於諸善品方便修行,亦能速證究竟通慧。一者、於所修斷,猛利樂欲,如教奉行;二者、於自所有如實發露;三者、身力康強;四者、相續無間修方便中,其心勇銳;五者、成就通達止、舉、捨相時分智慧。

[]又修善斷惡的人,成就五件事,就能夠隨順他的善法欲,對於各式各樣善的品類,能夠善巧方便的修行成功,也能迅速地體證究竟圓滿的無漏通慧。哪五種法呢?一、對於所修的善法、所斷的煩惱,有猛利的樂欲,如佛所教出家修道。二、對於自己所受的戒,若有錯誤的地方,能真實的發露懺悔,這樣子能遠離一切過失。三、身體健康。四、一直的用功修行,沒有間斷,在修行的努力中,他的心非常的勇猛、銳利。五、成就、通達止相、舉相、捨相這三相,這個時候應該修止就修止,應該修舉、修捨,就修舉、修捨,有這種智慧。


14)五成熟解脫想者,云何為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逆食想、五死想。

[集異]無常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於無常行,由無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想。

無常苦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由無常故有是苦者,於諸苦行,由苦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苦想。

苦無我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於無我行,由無我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苦無我想。

厭逆食想云何?答:諸苾芻等,應於段食,發起厭逆俱行作意,及起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想思惟段食。

其事云何?答:於諸糜飯,應起膨脹死屍勝解;

於粥羹臛,應起人之稀糞勝解;

於生酥乳酪,應起人之髓腦勝解;

於熟酥油沙糖及蜜,應起人之肪膏勝解;

於糗,應起骨屑勝解;

於餅,應起人皮勝解;

於鹽,應起碎齒勝解;

於蓮根莖生菜枝葉,應起連髮髑髏勝解;

於諸漿飲,應起人之膿血勝解。

彼於段食,發起如是厭逆、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相思惟段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厭逆食想。

死想云何?答:於自身命,極善作意,思惟無常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死想。如是五種名成熟解脫想。

問:何緣此五,名成熟解脫想耶?答:解脫有三種:一心解脫、二慧解脫、三無為解脫。由此五想,有為解脫未生令生,生已增長、堅固、廣大,由斯速證無為解脫,由此因緣,名成熟解脫想。

又有五種,能圓滿解脫厭離所對治法。謂於諸法中,有三種愚,以為依止,起三顛倒。三種愚者:一、時節愚;二、分位愚;三、自性愚。三顛倒者:一、於無常計常顛倒;二者、於苦計樂顛倒;三、於無我計我顛倒。及規求利養、希望壽命。為治如是五所治法,起五取相。謂於諸行,取無常相;亦取苦相;於諸法中,取無我相;於飲食中,取惡逆相;於其命根,取中夭相。

[]又有五種事,能圓滿的解脫厭離所對治的法。所對治的就是修學止觀所消除的煩惱,這個煩惱也是所厭離,也是所解脫。哪五種?前三種,對於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法,有三種的無知。以這三種愚作為依止,會生起三種錯誤的事情。哪三種愚?一、時節愚,二、分位愚,三、自性愚。哪三顛倒?一於無常計常顛倒,二者於苦計樂顛倒,三於無我計我顛倒。不明白時節是無常,執著是常,所以於無常,計常顛倒。不明白苦、樂、捨這個分位的不同,所以於苦計樂顛倒。不明白這色受想行識是因緣生法、可破壞、無常,執著有一個有主宰的我,所以於無我計我顛倒。第四,希求得到財富。第五,希望自己健康長壽。為消除這五種所消除的事情,生起五種取相,哪五種呢?一、觀察諸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法,自性不可得,所以沒有常恒住的事情。二、因為無常,所以就是苦,無常就是痛苦的一個原因。所以觀受是苦的時候,由無而有是苦苦,由有而無是壞苦;由無而有,由有而無就是行苦,就是諸行無常故,所以都是苦。三、有為法是無常,是無我,無為法也是無我。四、在飲食中,取它的過失。五、於其命根,取中間會斷壞。


15)五解脫處者,云何為五?

具壽當知!若諸苾芻、苾芻尼等,或有大師為說法要,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如如大師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一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

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而能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如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二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亦不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而能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如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三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亦不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亦不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而能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如如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處趣,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四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亦不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亦不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亦不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而能善取隨一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如如善取隨一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心喜,生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五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最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集異]此中,大師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者:

問:大師云何?答:即諸如來、應、正等覺說名大師。

問: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云何?答:解憍陳那、馬勝、賢勝、霧氣、大名、那舍、圓滿、無垢、妙臂、牛主、舍利子、大採菽氏、大迦葉波、大劫庀那、大營搆氏、大迦多衍那、大執藏、大善見、大路、隨順、無滅、欲樂、金毘羅等,皆名尊重有智同梵行者。

問:法云何?答:名身、句身、文身,是名為「法」。

即前大師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以諸名身、句身、文身,為彼宣說、施設、建立、開顯、分別、明了、開示,由此故言:為說法要。如如大師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如是如是彼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者:

問:能正了知若法云何?答:名身、句身、文身,是名為「法」。彼於此法等了、近了、明了、通達品類差別,獲得無二無退轉智,故名:能正了知若法。

問:能正了知若義云何?答:名身、句身、文身所顯、所了、所說、所遍說、所示、所等示、所開名「義」。彼於此義,等了、近了、明了、通達品類差別,獲得無二無退轉智,是名:能正了知若義。

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者,最初所發喜名為欣,彼於此欣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聚集、出現,由斯故說便發起欣。

欣故生喜者,謂上品欣轉名為喜,彼於此喜,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聚集、出現,由斯故說:欣故生喜。

心喜故身輕安者,謂彼從欣生心喜故,於現法中,身重性斷、心重性斷,身有堪能、心有堪能,身細滑、心細滑,身輕軟、心輕軟,身離蓋、心離蓋,身無懶惰、心無懶惰,身無疲倦、心無疲倦,由斯故說:心喜故身輕安。

身輕安故受樂者,謂由身有堪能、心有堪能,廣說乃至身無疲倦、心無疲惓故,身便有樂、心受妙喜,由斯故說:身輕安故受樂。

受樂故心定者,謂受樂故遠離勞倦,無勞倦法平等行故,心住、等住、近住、一趣,得三摩地,由斯故說:受樂故心定。

心定故如實知見者,謂彼若時心住、等住,無二無轉,爾時,於苦如實知見苦,於集、滅、道如實知見集、滅、道,由斯故說:心定故如實知見。

如實知見故生厭者,謂彼若時於苦如實知見苦,於集、滅、道如實知見集、滅、道,爾時,於五取蘊便生厭毀、違逆而住,由斯故說:如實知見故生厭。

厭故能離者,謂彼若時於五取蘊能生厭毀、違逆而住,爾時,便於貪瞋癡三不善根,能損、能薄,令漸缺減,如人以水浸漬黃衣,置日光中染色速脫,如是若時於五取蘊,能生厭毀、違逆而住,爾時,便於三不善根能損、能薄,令漸缺減,由斯故說:厭故能離。

離故得解脫者,謂彼若時能損、能薄、能漸缺減三不善根,爾時,便於貪瞋癡等心得解脫,由斯故說: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一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解脫處者,此中何謂解脫處耶?答:此中,七法名解脫處:一者、正了知法;二者、正了知義;三者、欣;四者、喜;五者、輕安;六者、樂;七者、定。

是諸苾芻、苾芻尼等者,謂若能引學無間道,於此義中,說為:苾芻、苾芻尼等。

安住此處者,謂住此處,等住、近住,是故說為:安住此處。

念未住者能住正念者,謂能住四念住。

心未定者能住正定者,謂能住四靜慮。

漏未盡者能盡諸漏者:

問:諸漏云何?答:有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彼於此三漏,能盡、等盡、遍盡、現盡、當盡、速盡,由斯故說:漏未盡者能盡諸漏。

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能疾證得者,謂諸愛盡、離、滅、涅槃,說為無上安隱涅槃。彼速於此,能得、隨得、能觸、能證,由斯故說: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能疾證得。

而能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者,謂以廣大音聲,讀誦如先所聞究竟法要。

而能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者,謂彼而能為他宣說、施設、建立、開顯、分別、明了、顯示如先所聞究竟法要。

而能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者,謂能獨處寂靜,尋思、遍尋思、簡擇、遍簡擇、觀察、遍觀察如先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

而能善取隨一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者,謂能善取定及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入、住、出相。餘如前說。

又有五種修定、修智二勝行者,證心解脫生長之門。定勝行者,因聞依諦聖言論故,正解法義。如因聽聞,因廣大音讀誦經典。因為他人,開闡妙義。在空閑處審諦思惟,正解法義,當知亦爾。智勝行者,於上品亂貪欲對治,無倒思惟。

[]又,有五種法,用這五種法,來修定、修智這兩種殊勝的德行。定、智是是證悟、成就自心的解脫逐漸生長之門。什麼是定勝行?一、因為聽聞依止四聖諦的聖言,沒有錯誤的,明白什麼是苦、什麼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二、如同前面,因為聽人家講解一樣,因為廣大的音聲,讀四聖諦的經典,能夠背誦經典,也能夠正解法義。

三、因為為他人去開闡、去詳細地解釋四聖諦的妙義,對法義能深刻地了解。四、在空閒處,很認真、確實,思惟所理解的法義,能正解法義,當知也是如此。什麼是智勝行?在奢摩他裡面來修無倒的思惟,不顛倒的觀察無常、觀察苦、觀察無我、觀察不淨。有什麼好處呢?對最強烈、最強力的散亂就是貪欲心。用智慧能把這個貪欲心消滅。


16)五根者,云何為五?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

五力者,云何為五?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集異]◎問:信力云何?答: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信力。

問:精進力云何?答:於己生不善法,為永斷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四種正斷,是名精進力。

問:念力云何?答:於內身住循身觀,乃至廣說四種念住,是名念力。

問:定力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廣說四種靜慮,是名定力。

問:慧力云何?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行聖諦,是名慧力。

問:何故名力?答:因如是力、依如是力、住如是力,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皆可斷截、摧伏、破壞,故名為力。

又有五種修觀行者,意樂、方便悉皆具足。謂於涅槃、菩提,起猛利信解,名意樂具足;無間殷重,修習正知而行,奢摩他、毘缽舍那,名方便具足。又由成就如前所說意樂方便,悉皆具足不退轉故,令觀行者,堪能速證聖諦現觀,亦善安住諸勝善品。

[]又,修止觀的修行人,有五種不同,這五種可分為兩類:一個是意樂,一個是

方便。什麼是意樂具足?有兩種,一、對於涅槃,涅槃就是諸法寂滅相,起猛利信解。二、菩提,所成就的清淨無染無分別的智慧,成就這個智慧,不生不滅的寂滅相才出現。因菩提而成就涅槃,因涅槃而成就菩提,這兩者是不能分開。對於涅槃、菩提,生起非常勇猛、非常銳利的信解,相信自己能得涅槃,能夠成就菩提,有信就有欲,而對於這二者的願望是非常勇猛、銳利,所以名為意樂具足。什麼是方便具足?一、不間斷,專一、詳細地、深刻地,修習正知而行。什麼是正知?就是時常看著自己的一念心,不要有貪、不要有瞋,不要有癡,不要有種種煩惱,使令它清淨,叫正知。有正知一定有正念,令清淨境界明了現前,叫做念。前面有願,有涅槃菩提的信解,是信。無間殷重,就是精進。正知就是正念。二、奢摩他。三、毗缽舍那。正念和正知是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的前方便。有正念正知的訓練,然後修奢摩他,心很容易定。在奢摩他裡面,修毗缽舍那,這三種是得聖道的前方便。又由於成就如前所說的意樂具足,方便具足,這兩種法悉皆具足,意樂不失掉,方便也不失掉故,使令修觀行的人,有能力,很迅速的證悟聖諦現觀。也能善安住信、進、念、定、慧等殊勝的善品,而不退失。


17)五受

[集異]

又有五法,令諸有情受愛、非愛業果異熟,煩惱身心,具攝眾苦。謂苦、樂、憂、喜、捨。

[]又有五種事情,使令諸有情領受可愛業的果報,領受不可愛的業果報。不可愛的是煩惱,可愛也是煩惱,因為使令心裏面不寂靜,擾亂身心不寂靜,具足、含攝很多的苦。哪五法呢?謂苦、樂、憂、喜、捨。苦和憂是領納不可愛果報的兩法,喜和樂是領納可愛果報的兩法,捨是通於苦樂的。


18)五不還者,云何為五?一者中般涅槃補特伽羅、二者生般涅槃補特伽羅、三者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四者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五者上流補特伽羅。

[集異]云何中般涅槃補特伽羅?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已斷五順下分結,未斷五順上分結,造作、增長起異熟業,非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是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根極猛利,結極微薄,已超欲界,未至色界,於其中間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云何生般涅槃補特伽羅?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五順下分結,已斷、已遍知,五順上分結未斷、未遍知,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生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生已不久,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是

名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生般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纔生未久,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生般涅槃補特伽羅。復次,有說如是補特伽羅,纔生未久,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此後乃至盡壽而住,方入無餘般涅槃界,故名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云何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五順下分結,已斷、已遍知,五順上分結未斷、未遍知,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生已後時,依有行道,以有勤行、有勤作意,修不息加行道,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是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依有行道以有勤行有勤作意,修不息加行道,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復次,有說由此補特伽羅,依有為緣定,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云何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五順下分結,已斷、已遍知,五順上分結未斷、未遍知,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生已後時依無行道,以無勤行、無勤作意,修止息加行道,

進斷餘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是名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無行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依無行道,以無勤行、無勤作意,修止息加行道,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復次,有說由此補特伽羅,依無為緣定,進斷餘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故名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云何上流補特伽羅?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五順下分結,已斷、已遍知,五順上分結未斷、未遍知,乃至現入雜修世俗第四靜慮,將命終時退三靜慮,住初靜慮。

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梵眾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世俗第二靜慮。

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光音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世俗第三靜慮。

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遍淨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世俗第四靜慮。

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廣果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下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無煩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中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無熱天中,生已後時,現入上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善現天中,生已後時,入上勝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善見天中,生已後時,入上上品最極圓滿雜修世俗第四靜慮。

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色究竟天,生已後時,方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是名上流補特伽羅。

問:何故名上流補特伽羅?答:有二種流,謂生死業及彼煩惱。彼於此二俱未斷、未遍知,彼由此因及此緣故,上行隨行、上流隨流,故名上流補特伽羅。復次,有作是言說:由此不還補特伽羅,漸次勝進,於後後定,能領、隨領、能受、隨受,永無退轉,故名上流。復次,上流略有二種,何謂為二?一者行色界、二者行無色界。行色界者,以色究竟天,為最極處。行無色界者,以非想非非想處天,為最極處。

又有五種離欲界欲,未盡餘結,學生差別。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槃;二、於初靜慮,初受生已,得般涅槃;三、受生已後,少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

四、多用功力,聖道現前,得般涅槃;五、或色界邊際,乃至色究竟得般涅槃,或無色界邊際,乃至有頂方能究竟得般涅槃。

[]又三果聖人遠離欲界的煩惱,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還沒能盡,這樣的有學還要在生死裡流轉,有五種生命相貌的差別。哪五種?一、在中有的時候,由於止觀的力量,把剩餘的煩惱滅,就能究竟地得有餘涅槃、無餘涅槃。二、在初靜慮天,或梵眾天,或是梵輔天,初開始得到初禪天的生命,初受生沒有多久,將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斷,得有餘涅槃,壽命已盡,入無餘涅槃。三、在初靜慮受生以後,不需要很多的努力,聖道的力量現前,消滅未盡的餘結,就得有餘涅槃。四、要多用功力,聖道才現前,消滅未盡的餘結,就得有餘涅槃。五、在初禪天死後,生到二禪天;二禪死後,又生到三禪;三禪死後,生到四禪,到色究竟天,聖道才現前,消滅未盡的餘結,就得有餘涅槃。或者是由初禪、二禪、三禪乃至到色究竟天,還沒得涅槃;又生到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想處天,聖道才現前,消滅未盡的餘結,就得有餘涅槃。

《披尋記》五一九頁:

又有五種離欲界等者:此說五不還果生相差別。由彼已斷五下分結,是故說言離欲界欲。未斷五上分結,是故說言未盡餘結。有學位攝,是故名學生。上二界未證無生,說之為生。何等為五?謂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般涅槃。如聲聞地釋。(陵本二十六卷五頁)如文次第,配釋應知。


19)五淨居天者,云何為五?答:一無煩天、二無熱天、三善現天、四善見天、五色究竟天。

[集異]云何無煩天?答:謂此與彼諸無煩天,是一類,為伴侶,共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皆同,又若生在無煩天中,所有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蘊,是名無煩天。復次,以無煩天,於苦見苦,於集見集,於滅見滅,於道見道,故名無煩天。復次,以無煩天,身無煩擾,心無煩擾,由彼身心無煩擾故,領受寂靜、遍淨、無漏、微妙諸受,故名無煩天。復次,此是彼名,異語、增語,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無煩天,故名無煩天。

云何無熱天?答:謂此與彼諸無熱天,同一類,為伴侶,共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皆同,又若生在無熱天中,所有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蘊,是名無熱天。復次,以無熱天,於苦見苦,於集見集,於滅見滅,於道見道,故名無熱天。復次,以無熱天,身無熱惱,心無熱惱,由彼身心無熱惱故,領受寂靜、遍淨、無漏、微妙諸受,故名無熱天。復次,此是彼名,異語、增語,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無熱天,故名無熱天。

云何善現天?答:謂此與彼諸善現天同一類,為伴侶,共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皆同,又彼生在善現天中,所有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蘊,是名善現天。復次,以善現天,於苦見苦,於集見集,於滅見滅,於道見道,故名善現天。復次,以善現天形色微妙,眾所樂觀,清淨端嚴,超過無煩、無熱天眾,故名善現天。復次,此是彼名,異語、增語,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善現天,故名善現天。

云何善見天?答:謂此與彼諸善見天同一類,為伴侶,共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皆同,又彼生在善見天中,所有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蘊,是名善見天。復次,以善見天,於苦見苦,於集見集,於滅見滅,於道見道,故名善見天。復次,以善見天形色轉微妙,眾所轉樂觀,轉清淨端嚴,超過無煩、無熱、善現天眾,故名善見天。復次,此是彼名,異語、增語,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善見天,故名善

見天。

云何色界究竟天?答:謂此與彼諸色究竟天同一類,為伴侶,共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皆同,又復生在色究竟天中,所有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蘊,是名色究竟天。復次,以色究竟天,於苦見苦,於集見集,於滅見滅,於道見道,故名色究

竟天。復次,以色究竟天所得自體,於生色趣,最勝、第一,故名色究竟天。復次,此天,亦名礙究竟天,礙謂礙身,此是礙身最究竟處,故名礙究竟天。復次,此是彼名,異語、增語,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謂色究竟天,或謂礙究竟天,故名色究竟天,或名礙究竟天。

又有五種雜修第四靜慮果得不還者,生地差別。一、下品靜慮果生地;二、中品靜慮果生地;三、上品靜慮果生地;四、上勝品靜慮果生地;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

[]又,不還聖者,在色界第四靜慮裡面,修無漏的作意,之後,現出愛見慢的煩惱的作意,然後再現出無漏的作意。最初是多念,逐漸地減少念念的修行,減少到一念的無漏作意現前,再有漏作意也是一念現前,再是一念無漏作意現前,這樣的無漏有漏作意夾雜而修,如此雜修靜慮有三個目的,第一,為往生到淨居天。第二,為享受第四靜慮的現法樂,所以常常入在第四靜慮。第三,害怕退轉。若是這樣雜修靜慮死掉以後,受生到什麼地方?生到那裡有什麼情形?一、下品靜慮果生地,就是無煩天。二、中品靜慮果生地,就是無熱天。三、上品靜慮果生地,就是善現天。四、上勝品靜慮果生地,就是善見天。五、上極品靜慮果生地,就是色究竟天。雜修第四靜慮有五品,一、下品,謂雜修第四靜慮者,初起多念無漏,次起多念有漏,後復起多念無漏,如此旋還,後復漸減,至三心現前。二、中品,即六心現前。三、上品,即九心現前。四、上勝品,即十二心現前。五、上極品,即十五心現前。如是五品雜修靜慮,可次第感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之五淨居。


20)五出離界者,云何為五?

具壽當知!諸有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諸欲,便於諸欲,心不趣入、不信樂、不安住、無勝解,卷縮不伸,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如燒筋羽,卷縮不伸。如是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諸欲,便於諸欲,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若念出離,便於出離,深心趣入、信樂、安住、有勝解,不卷縮、恒舒泰,心不厭毀,任運現行,其心安樂,易善修習,於諸欲緣所起諸漏、損害、熱惱皆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不受彼因彼緣諸受,如是名為於欲出離。

於恚、無恚,於害、無害,於色、無色,應知亦爾。

具壽當知!諸有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有身,便於有身,心不趣入、不信樂、不安住、無勝解,卷縮不伸,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如燒筋羽,卷縮不伸。如是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有身,便於有身,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若念有身滅涅槃,便於有身滅涅槃,深心趣入、信樂、安住、有勝解,不卷縮、恒舒泰,心不厭毀,任運現行,其心安樂,易善修習,於有身緣所起諸漏、損害、熱惱皆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不受彼因彼緣諸受,如是名為有身出離。

[集異]此中,諸有者,謂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類、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壽邊際,故名諸有。

多聞者,謂聞多正法。

多正法者,謂契經、應誦、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聞此諸法,故名多聞。

聖弟子者,聖謂諸佛,佛之弟子名聖弟子。諸能歸依佛、法、僧者,一切皆得聖弟子名,故名聖弟子。

具猛利見者,云何猛利?答:上品圓滿,故名猛利。

云何為見?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於法簡擇、極簡擇,廣說乃至毘缽舍那,故名為見。

若念諸欲者,云何名諸欲?答:欲,亦名諸欲;欲界,亦名諸欲;五妙欲境,亦名諸欲。今此義中,意說五妙欲境,名諸欲,由此故名:若念諸欲。

便於諸欲,心不趣入、不信樂、不安住、無勝解者,謂聖弟子於妙欲境,以稱讚俱行作意審思惟時,不起隨順心、隨順信、隨順欲、隨順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由此故名:便於諸欲,心不趣入、不信樂、不安住、無勝解。

卷縮不伸者,謂聖弟子於諸妙欲,以稱讚俱行作意審思惟時,心不樂住、不隨順、不趣向、不臨入,故名卷縮不伸。

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者,謂聖弟子於諸妙欲,以稱讚俱行作意審思惟時,於諸妙欲,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故名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

若念出離者,云何出離?答:出離,亦名出離;出離界,亦名出離;色界善根,亦名出離;初靜慮,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初靜慮名出離,由此故名:若念出離。

便於出離,深心趣入、信樂、安住、有勝解者,謂聖弟子於此出離,以勝解俱行作意審思惟時,便生隨順心、隨順信、隨順欲、隨順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由此故名:便於出離,深心趣入、信樂、安住、有勝解。

不卷縮、恒舒泰者,謂聖弟子於此出離,以稱讚俱行作意審思惟時,心樂安住、順趣臨入,故名不卷縮、恒舒泰。

心不厭毀,任運現行者,謂聖弟子於此出離,以稱讚俱行作意審思惟時,非如於欲,心不樂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由此故言:心不厭毀,任運現行。

其心安樂者,謂聖弟子當於爾時,其心安樂,無勞無損,成無倦法,由此故言:其心安樂。

易修習者,謂聖弟子當於爾時,數數修習,數數作意,相應修習,故名易修習。

善修習者,謂聖弟子當於爾時,因故、門故、理故、行故,殷重修習,堅住修習,恭敬修習,作意修習,故名善修習。

於諸欲緣所起諸漏、損害、熱惱皆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者,謂聖弟子由此因緣,於諸欲中,心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由斯故說:於諸欲緣所起諸漏、損害、熱惱皆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

不受彼因彼緣諸受者,謂於諸欲,若未斷、未遍知便受苦受,若已斷、已遍知不受苦受,由斯故說:不受彼因彼緣諸受。

如是名為於欲出離者:問:今於此中何謂出離?答:永斷諸欲,亦名出離;超過諸欲,亦名出離;捨離塵俗,亦名出離,色界善根,亦名出離;初靜慮,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初靜慮名出離。

於恚、無恚者,問恚云何?答:恚,亦名恚;恚界,亦名恚。今此義中,意說恚界名恚。

問:無恚云何?答:無恚,亦名無恚;無恚界,亦名無恚;慈心定,亦名無恚。今此義意,說慈心定名無恚。

於害、無害者,問害云何?答:害,亦名害;害界,亦名害。今此義中,意說害界名害。

問:無害云何?答:無害,亦名無害;無害界,亦名無害;悲心定,亦名無害今此義中,意說悲心定名無害。

於色、無色者,問色云何?答:色,亦名色;色界,亦名色;四靜慮,亦名色。今此義中,意說四靜慮名色。

問:無色云何?答:無色,亦名無色,無色界,亦名無色、四無色,亦名無色。今此義中,意說四無色名無色。

諸有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者,如前說。

若念有身者,有身,亦名有身;五取蘊,亦名有身。今此義中,意說五取蘊名有身。

便於有身,心不趣入等,如前欲說。

若念有身滅者,有身滅,亦名滅;擇滅,亦名滅。今此義中,意說擇滅名滅,非餘。

又有五種修觀行者觀察作意,能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謂雖深厚憶念分別思惟欲相,於諸欲中仍不趣入。任運捨心,於離欲相,率爾思惟,便能任運其心趣入。如於欲、離欲相,如是於恚、無恚相;害、無害相;色等至生相,無色等至生相;及涅槃相,當知亦爾。

[]又,修觀行的人,觀察作意能令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永斷究竟決定,有五種的不同。哪五種觀察作意?一、雖然深厚地,憶念過去,分別未來,思惟現在欲的相貌,但是內心對於種種欲,不能趣入,自然地就能棄捨這些欲。對於遠離欲的相貌,就是初禪。對於初禪的境界很自然地這麼一想,心就自然地入於初禪,這樣觀察作意,能令三界煩惱永斷究竟決定。二、如同對於欲界的色聲香味觸的欲,能離欲相,同樣對於恚、無恚的相貌。三、害、無害相。四、色界四禪,生到色界四禪的相貌,和無色界四空定,或者生到無色界天的這種境界。五、涅槃相,也是樣子。


六法

1)六內處者,云何為六?答:一眼內處、二耳內處、三鼻內處、四舌內處、五身內處、六意內處。

六外處者,云何為六?答:一色外處、二聲外處、三香外處、四味外處、五觸外處、六法外處。

六識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識身、二耳識身、三鼻識身、四舌識身、五身識身、六意識身。

六觸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身、二耳觸身、三鼻觸身、四舌觸身、五身觸身、六意觸身。

六受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受身、二耳觸所生受身、三者鼻觸所生受身、四舌觸所生受身、五身觸所生受身、六意觸所生受身。

六想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想身、二耳觸所生想身、三鼻觸所生想身、四舌觸所生想身、五身觸所生想身、六意觸所生想身。

六思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思身、二耳觸所生思身、三鼻觸所生思身、四舌觸所生思身、五身觸所生思身、六意觸所生思身。

六愛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愛身、二耳觸所生愛身、三鼻觸所生愛身、四舌觸所生愛身、五身觸所生愛身、六意觸所生愛身。

[集異]六內處者,云何為六?答:一眼內處、二耳內處、三鼻內處、四舌內處、五身內處、六意內處。

云何眼內處?答:若眼,於色或已見、或今見、或當見,或彼同分,是名眼內處。耳、鼻、舌、身、意內處,隨所應當廣說。

六外處者,云何為六?答:一色外處、二聲外處、三香外處、四味外處、五觸外處、六法外處。

云何色外處?答:若色,為眼或已見、或今見、或當見,或彼同分,是名色外處。聲、香、味、觸、法外處,隨所應當廣說。

六識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識身、二耳識身、三鼻識身、四舌識身、五身識身、六意識身。

云何眼識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於眼所識色,諸了別性、極了別性、了別色性,是名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隨所應當廣說。

六觸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身、二耳觸身、三鼻觸身、四舌觸身、五身觸身、六意觸身。

云何眼觸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於眼所識色,諸觸、等觸、等觸性、已觸、當觸,是名眼觸身。耳、鼻、舌、身、意觸身,隨所應當廣說。

六受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受身、二耳觸所生受身、三者鼻觸所生受身、四舌觸所生受身、五身觸所生受身、六意觸所生受身。

云何眼觸所生受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觸為緣故受;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眼觸為因,眼觸等起,眼觸種類,眼觸所生,眼觸所起作意相應,於眼所識色,諸受、等受、別受、已受、當受,是名眼觸所生受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身,隨所應當廣說。


六想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想身、二耳觸所生想身、三鼻觸所生想身、四舌觸所生想身、五身觸所生想身、六意觸所生想身。

云何眼觸所生想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觸為緣故想;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眼觸為因,眼觸等起,眼觸種類,眼觸所生,眼觸所起作意相應,於眼所識色,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眼觸所生想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身,隨所應當廣說。


六思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思身、二耳觸所生思身、三鼻觸所生思身、四舌觸所生思身、五身觸所生思身、六意觸所生思身。

云何眼觸所生思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觸為緣故思;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眼觸為因,眼觸等起,眼觸種類,眼觸所生,眼觸所起作意相應,於眼所識色,諸思、等思、現前等思、已思、當思,作心意業,是名眼觸所生思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思身,隨所應當廣說。

六愛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愛身、二耳觸所生愛身、三鼻觸所生愛身、四舌觸所生愛身、五身觸所生愛身、六意觸所生愛身。

云何眼觸所生愛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觸為緣故受,受為緣故愛;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於眼所識色,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樂,是名眼觸所生愛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愛身,隨所應當廣說。

謂依六相,宣說八種有情事差別,為令墮在我及有情、命者見等眾生,趣入無我故。謂我所依事差別、境界事差別、自性事差別、受用因事差別、受用事差別、隨說事差別、作用事差別、希望事差別。於如是等事差別中未善純熟修觀行者,便謂有我,依眼等根;於色等境,由觸及受種種受用,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等。於自於他,隨起言說,造作一切法非法行。於可愛事,希望和合,久住增益。於非愛事,悕望不合,不住捐減。若於如是事差別中,已善純熟修觀行者,爾時妄計皆不得生。

[]已說五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六種。就是依據六種相貌,來宣說八種有情的因緣事的不同。為什麼要這樣講?為了教化、開示落於有我見的人,執著有我、有有情、有命者、有見者等的這些人,令他趣入無我。哪八種有情事差別?一、我所依事差別,我的依止處,是一個因緣所生法的事,有差別的境界。是什麼呢?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二、境界事差別,色聲香味觸法的這六外境界的差別。三、自性事差別,以識為自性,以識為我的自體、為我的體性。有眼識、耳識乃至意識。四、受用因事差別,受用要有原因,才能享受。因是什麼?就是觸,根境識三,和合起來就是接觸,有眼所生觸,耳所生觸,鼻、舌、身、意所生觸等六觸。五、受用事差別,接觸以後,內心就有受用,或者是苦受、或者是樂受、或者是不苦不樂受,也是有六種差別。六、隨說事差別,觸、受以後,內心就有妄想,就會隨著種種的情況說話。七、作用事差別,有受、有想,就要採取行動,也是有六種不同。八、希望事差別,所希望的事情,也有六種愛的差別。對於這樣的八事差別,不能純熟地觀察各方面的情況,這樣的修行人,就會執著有我。怎麼執著呢?第一,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些地方是我的依止處,我在這裡住。第二,我能觀察色聲香味觸的境界。第三,眼等根、色等境,根境的和合,我接觸到種種事情,我受種種的受用。第四,我叫什麼名字,我是這樣的種姓階級,我隨父親姓,隨母親的姓,我每天的生活吃這樣的飲食。所以對於自己的關係、他人的關係、他人與我的關係,這些種種的關係,心裏面就會思想、有言說。第五,我還會有種種行動,或是依法行動,不違犯國家的法律,也不違犯佛法的戒律。或是我不守國家的法律,也不守戒。第六,對於我歡喜的事情,我希望他和我常在一起,越來越多。對於我不歡喜的事,我希望他不要和我在一起,不如意的事情,我逐漸的把它消滅。若是對於這些事情,深入地純熟觀察這麼多不同的情況的話,那時候他所錯誤的執著有我,這件事就沒有。


2)六順退法者,云何為六?答:一於佛不恭敬住、二於法不恭敬住、三於僧不恭敬住、四於學不恭敬住、五具惡言、六遇惡友。六順不退法者,云何為六?答:一於佛有恭敬住、二於法有恭敬住、三於僧有恭敬住、四於學有恭敬住、五具善言、六遇善友。

[集異]六順退法者,云何為六?答:一於佛不恭敬住、二於法不恭敬住、三於僧不恭敬住、四於學不恭敬住、五具惡言、六遇惡友。

於佛不恭敬住者,云何於佛不恭敬性?答:於佛世尊,諸不恭敬性、不等恭敬性、不與自在性、不等與自在性,是名於佛不恭敬性。於法、於僧、於學亦爾。

具惡言者,云何惡言性?答:如前惡語說。

遇惡友者,云何惡友性?答:如前惡友說。

六順不退法者,云何為六?答:一於佛有恭敬住、二於法有恭敬住、三於僧有恭敬住、四於學有恭敬住、五具善言、六遇善友。

於佛有恭敬住者,云何於佛有恭敬性?答:於佛世尊,諸恭敬性、有恭敬性、有與自在性、有怖隨自在轉性,是名於佛有恭敬性。於法、於僧、於學亦爾。

具善言者,云何善言性?答:如前善語說。

遇善友者,云何善友性?答:善友謂佛及佛弟子,廣說乃至行遠離癡、調伏癡行,是名善友性。若於如是善友,諸習近、等習近、親近、等親近,恭敬承事,是名遇善友。

又於寶、學,有六輕懱能令善法或未得退,或已得退,捨佛聖教,乃至微信,亦皆退失。謂於佛、法、僧寶,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由惡友故,於增上心、慧,令得邪僻教誡、教授。由惡語故,全無所得。彼由邪僻及無所得故,退失一切所有善法。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六法。

[]又,對於佛、法、僧三寶,戒定慧三學,共有六種輕視,能使令所應該修學的善法,或是沒有成就,而退失。或是成就多少的戒定慧,因為輕懱三寶,而退失。更嚴重的,棄捨佛教,乃至小小的一點信,也都退失。哪六種輕懱?對於佛、法、僧寶有輕視,對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看不起。為什麼會這樣子?由於親近惡知識的緣故,對於增上心、增上慧,令他得到錯誤不合道理的教誡、教授。由於誹謗佛法的惡語,佛法的功德,一點都得不到。彼人由於邪僻的教誡、教授,及在佛法裡面一無成就的緣故,所以佛教所有的功德,完全都退失。與前面這種情形不一樣,就是六種白品。對於佛法僧有恭敬心,對於戒定慧也有恭敬心。


3)六喜近行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喜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喜處香近行、四舌嘗味已,順喜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喜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喜處法近行。

六憂近行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憂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憂處香近行、四舌嘗味已,順憂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憂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憂處法近行。

六捨近行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捨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捨處香近行、四舌嘗味已,順捨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捨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捨處法近行。

[集異]六喜近行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喜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喜處香近行、四舌嘗味已,順喜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喜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喜處法近行。

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已,於一向可愛、一向可樂、一向可欣、一向可意色,以順喜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喜處作意思惟,所生喜受,是名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喜近行亦爾。

六憂近行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憂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憂處香近行、四舌嘗味已,順憂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憂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憂處法近行。

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已,於一向不可愛、一向不可樂、一向不可欣、一向不可意色,以順憂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憂處作意思惟,所生憂受,是名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憂近行亦爾。


六捨近行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捨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捨處香近行、四舌嘗味已,順捨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捨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捨處法近行。

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已,於非可愛非不可愛、非可樂非不可樂、非可欣非不可欣、非可意非不可意色,以順捨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捨處作意思惟,所生捨受,是名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捨近行亦爾。

又有情心與不如理作意俱行,於色等境,有六種貪所依處平等分位。如貪所依處平等分位,如是瞋所依處不平等分位,癡所依處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當知亦爾。

[]又,有情的內心與不合道理的作意一起活動。在色等六種境界上,有六種貪所依處,樂受是貪的依止處。若生起樂受,有不如理作意,心就會愛著樂受。若是如理作意,就是用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警覺自己的心,貪瞋癡就不活動。樂受與我的心相順,能隨順我的歡喜,就是平等,就在樂受這個分位、這個範圍內,能隨順自己的心。如同貪所依處的平等分位是這樣子。同樣,瞋所依處也是如此。心與不如理作意一起活動,在色等六種境界上,有六種瞋所依處,苦受是瞋的依止處。苦受生起的時候,這個苦惱的境界與心是不相順的,所以是不平等。同樣,癡所依處也是如此。心與不如理作意一起活動,在色等六種境界上,有六種癡所依處,不苦不樂受是癡的依止處。不苦不樂受生起的時候,這個捨受的境界與心不是相順,也不是不相順,所以是非平等非不平等。但是心裏面還是執著這個境界是真實的,不知道這個境界是虛妄的,是如幻如化,所以這是愚癡。


4)六恒住者,云何為六?答:

一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二耳聞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三鼻嗅香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四舌嘗味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五身覺觸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六意了法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集異]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者,謂眼見色,於可愛不可愛、可樂不可樂、可欣不可欣、可意不可意,或所依止、或等無間、或所緣、或處所、或增上色,以順捨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捨處作意思惟,所生妙捨,是名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耳、鼻、舌、身、意恒住亦爾。

問:此中捨者何所謂耶?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驚覺任運住性,應知此中,說名為捨。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緣色聲香味觸法境捨受名捨。今此義中,應知意說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驚覺任運住性行捨,名捨。

又有六種最極清淨轉自所依,第一究竟,無間無缺,無有染污,恒平等住。謂若行、若住,於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中,恒平等住。

[]又,以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常常的轉化自己這一念心,轉變到最極清淨,

就是最殊勝、最圓滿,沒有染污心的間雜,所以清淨的境界是沒有缺少,完全是圓滿的清淨無缺,心沒有煩惱的染污,心常是平等住,有六種恒平等住。哪六種?或者是在走路,或者是靜坐,不管是動是靜,眼與色相接觸,乃至意與法相接觸的時候,常是無間無缺,無有染污,恒平等住。這是阿羅漢以上的聖人,六根接觸六境的時候,心是這樣,恒平等住。

《披尋記》五二二頁:

又有六種最極清淨等者:當知此說六恒住法:謂眼見色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頁)由住上捨,是故說言恒平等住。由住正知,是故說言無有染污。由住正念,是故說言無間無缺。唯阿羅漢具足成就,是故說言最極清淨轉自所依第一究竟。


5)六界者,云何為六?答: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

[集異]分別此六,如《法蘊論》。

又有六法,是諸色根及所依處,隨其所應之所依止,無有障礙,引導、安養,於彼彼生自在而轉,謂四大種、空界、識界。如是識界,能於現在,積集、任持福、非福業,能引當來愛、非愛果。亦能執持識所依止五種色根,及所依處,令不爛壞。又由現法後後所生識自在力,令諸有情於善、不善、無記業中,差別而轉。

[]又,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以及五色根的所依處,是地、水、火、風。五淨色根,依地水火風的大種而成就。扶根塵是淨色根的依止處,而淨色根也是扶根塵的依止處,所以說隨順五色根所對應的扶根塵互為依止。無有障礙的空間。識能引導、安養這五色根,在各各五根生起、自在的活動,所有六法。哪六法?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種。識如何稱為引導?這樣七轉識,能在現在,造福、非褔業;造業以後所成的業力,由阿賴耶識任持所造的福非福業,能引發將來的可愛、不可愛果。識如何稱為安養呢?五色根是識的依止處,就是眼識依止眼根,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依止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阿賴耶識能執持這五種色根,令不爛壞。扶根塵,是五色根的所依處。阿賴耶識也能執持扶根塵,令不爛壞。因為阿賴耶識執持的關係,使令五色根及所依處很平安、很健康的活動下去,所以名為安養。識如何稱為生自在而轉呢?又,由於現在的生命體所生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些識在根裡面,很自在的活動。由於這樣的自在的力量,使令諸眾生於善法、於不善法、於無記法中,差別而活動。


6)六出離界者,云何為六?答:

一、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慈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瞋所纏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慈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瞋所纏縛;若心猶為瞋所纏縛,無有是處,謂慈心定必能出離一切瞋縛。

二、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悲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害所纏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悲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害所纏縛;若心猶為害所纏縛,無有是處,謂悲心定必能出離一切害縛。

三、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喜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不樂纏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喜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不樂纏縛;若心猶為不樂纏縛,無有是處,謂喜心定必能出離一切不樂。

四、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捨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欲貪瞋纏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捨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欲貪瞋纏縛;若心猶為欲貪瞋纏縛,無有是處,謂捨心定必能出離一切欲貪瞋。

五、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無相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隨相識纏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無相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隨相識纏縛;若心猶為隨相識纏縛,無有是處,謂無相心定必能出離一切隨相識。

六、有具壽作如是言:我雖遠離我慢不觀見我我所,而我心猶為疑猶豫箭纏縛損害。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遠離我慢不觀見我我所,無處無容,其心猶為疑猶豫箭纏縛損害;若心猶為疑猶豫箭纏縛損害,無有是處,謂遠離我慢不觀見我我所者,必能出離一切疑猶豫箭。

[集異]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瞋縛永斷,亦名出離。超越瞋縛,亦名出離。諸慈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慈心定名出離。

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害縛永斷,亦名出離。超越害縛,亦名出離。諸悲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悲心定名出離。

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不樂永斷,亦名出離。超越不樂,亦名出離。諸喜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喜心定名出離。

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欲貪瞋永斷,亦名出離。超越欲貪瞋,亦名出離。諸捨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捨心定名出離。

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隨相識永斷,亦名出離,超越隨相識,亦名出離,無相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無相心定名出離。

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我慢永斷,亦名出離。超越我慢,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超越諸慢名出離。

復有三處,諸修行者難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現行;三者、超越有頂。超越此三難超越處,當知由六種無上對治。四無量是初對治,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永害如是所對治故,諸三摩地皆悉成滿。善修對治故,害所對治,令彼決定不復現行。已斷我慢者,終不為彼我為究竟、為不究竟?如是疑惑纏擾其心。當知有疑惑者,必不離我慢;若離我慢、必無疑惑。

[]又有三個地方是諸修行的人,不容易超越,哪三處呢?第一個,不容易超過就是對五欲的貪,憤怒,想要傷害對方,不耐他榮,這些是屬於欲界。第二個,超越一切有為法的相貌顯現在心裏面活動。第三個,超越有頂的非想非想定,就是我慢,因為我慢心是最高的。不容易超越,怎麼樣能超越呢?當知由六種無上的法門來對治,就可以超越。哪六種?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是對治第一個,超越欲貪、恚、害、不樂這四個。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可以超越一切行相現行。修空三昧,我慢永盡,是第三對治,可以超越有頂。因為,能永久地把這些所對治的過患消滅的緣故,種種四禪四無色定、無相、無願、空三昧都成就圓滿。為什麼?因為能善巧地修習四無量心這個對治法門的緣故,破害所對治的欲貪、恚、害、不樂,令彼恚等過失決定不再現行。已斷除我慢的人,不再有疑惑來纏繞他的心。哪些疑惑?我已到究竟?未到究竟?若是心裏面有疑惑,一定是不離我慢。若離我慢,決定是不疑惑。


7)六諍根法者,云何為六?答:

謂有一類,有忿有恨。若有忿恨,便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若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即不見法,若不見法即不顧沙門,若不顧沙門便起染著、輕弄、鬥諍。由起染著、輕弄、鬥諍為所依止,令多眾生無義無利,受諸苦惱,由此能引無量天人無義無利諸苦惱事。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內或外有所未斷,即應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斷,無得放逸。汝等應使如是諍根無餘斷滅,如先未起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內或外皆悉已斷,即應發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護,令當來世永不復起,是為正斷善斷諍根。

如有忿恨,若有覆惱、若有嫉慳、若有誑諂、若有邪見、倒見,廣說亦爾。

復有一類,取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棄捨。若取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棄捨,便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若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即不見法,若不見法即不顧沙門,若不顧沙門便起染著、輕弄、鬥諍。由起染著、輕弄、鬥諍為所依止,令多眾生無義無利,受諸苦惱,由此能引無量天人無義無利諸苦惱事。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內或外有所未斷,即應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斷,無得放逸。汝等應使如是諍根無餘斷滅,如先未起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內或外皆悉已斷,即應發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護,令當來世永不復起,是為正斷善斷諍根。[如有忿恨],若有覆惱、若有嫉慳、若有誑諂,如是一切皆如前說。

六可喜法者,云何為六?答:

若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業,是名第一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發可意,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喜、無違、無諍、一趣。

復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語業,是名第二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復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意業,是名第三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復有苾芻,以法獲得如法利養,下至缽中所受飲食,於此利養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別藏隱,是名第四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復有苾芻,諸所有戒,無缺、無隙、無雜、無穢,應供、無執、善究竟、善受取,諸有智者稱讚無毀,於如是戒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無所藏隱,是名第五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復有苾芻,諸所有見,是聖出離,能善通達,若起作彼,能正盡苦,於如是見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修學,無所藏隱,是名第六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發可意,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喜、無違、無諍、一趣。

[集異]有邪見、倒見者,云何邪見?答:諸所有見「無施與、無祠祀、無愛樂,廣說乃至無自覺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邪見。言倒見者,謂即邪見所見顛倒。

取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棄捨者,云何取著自見?答:執我及世間常,唯此諦實,餘皆愚妄,廣說乃至執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唯此諦實,餘皆愚妄,是名取著自見。云何起堅固執?答:即由取著自見,是故起堅執。

云何難教棄捨?答:由於自見,起愛樂、等愛樂、現前愛樂,是故難教厭離解脫。

於大師所者,云何大師?答: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說名大師。

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云何有智同梵行者?答:解憍陣那乃至廣說,是名有智同梵行者:

起慈身業者,云何慈身業?答:興起俱行哀愍俱行所有身業,此中意說名慈身業。

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此慈身業和合現前,由斯故說: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業。

是名第一可喜法者,謂如是法是能隨順甚可愛樂,長養端嚴,應供常委支具資糧,是故名可喜法。

能發可愛者,謂由此法,能發可愛。

能發尊重者,謂由此法能發尊重。

能發可意者,謂由此法能發可意。

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喜、無違、無諍、一趣者,謂由此法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喜、無違、無諍、一趣。

此中攝受,謂令和合。

言一趣者,謂趣一境,一味現前。

如慈身業,慈語、意業(第二可喜法、第三可喜法)應知亦爾。

以法獲得如法利養者,云何以法獲得如法利養?答:若諸利養不由矯妄而得,不由詭詐而得,不由現相而得,不由激發而得,不由以利求利而得,然受用時,無罪生長,故名以法獲得如法利養。

下至缽中所受飲食者,謂下至墮缽中飲食,尚共受用,況餘財物!

於此利養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別藏隱者,謂以法獲得如法利養,是名於此利養。若苾芻、苾芻尼、正學、勤策、勤策女、近事、近事女,是名有智同梵行者。以法所得如法利養,應與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應各別藏隱受用。

是名第四可喜法等,如前廣說。

諸所有戒者,云何名為諸所有戒?答:無漏身業、語業,及命清淨,一切皆名諸所有戒。

無缺、無隙、無雜、無穢者,謂於此戒,恒隨作、恒隨轉、平等共作、平等共轉,故名無缺、無隙、無雜、無穢。

言應供者,謂諸有情,有貪瞋癡名為給使。若諸有情,離貪瞋癡名為應供,應受給使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常供養故。

言無執者,謂聖弟子於戒不起若取、若執。

善究竟者,謂於此戒,善守、善護至極究竟。

善受取者,謂於此戒,殷重恭敬,具足攝受。

諸有智者稱讚無毀者,謂諸佛及弟子名有智者。此諸智者,皆共稱讚,無訶毀者,由斯故說:諸有智者稱讚無毀。

於如是戒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無所藏隱者,云何名為於如是戒?答:謂平等戒。平等戒者,謂八聖道支中正語、正業、正命,名平等戒。

與諸有智同梵行者,謂解憍陳那等,皆名有智同梵行者。

等共受持,無所藏隱者,謂於此戒與諸有智同梵行者,共一義利,共一所趣,彼此相似。是名第五可喜法等,如前廣說。

諸所有見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見?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於諸法相諸簡擇、極簡擇乃至廣說,如是名為諸所有見。

是聖出離等,如前廣說。

於如是見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修學,無所藏隱者,云何名為於如是見?答:謂平等見。平等見者,謂八聖道支中正見,名平等見。餘(第六可喜法等)如前說。如是亦名:六和敬法。

又有六種諍根本處。一、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二、覆藏諸惡;三、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四、於衣服等,更相欺誑;五、違越學處;六、於法於義顛倒執著。又有六法,能斷如是諍根本處。慈心所發身語意業,能斷初二;同受利養,能斷三四;同趣尸羅,能斷第五;同趣正見,能斷第六。

[]又生起糾紛的地方,有六種?一、反反覆覆地我觸惱你、你也觸惱我,令你不如意。二、自己做很多有罪過的事,隱藏起來。三、在等同的類別中,多接受利養,執為己有。四、對於依於非法所獲得的財物,同梵行者合理地詢問時,卻不明說,假藉其他事來推托其詞。五、違越學處。六、對於法、對於義,錯誤地去理解。又有六法能斷這六種諍的法門。哪六種呢?用慈愛的心情發出來的身、語、意的行動,把忿恨對治,能斷前兩個諍根本處。不要多領受利養,能斷三與四的錯誤。共同的學習戒,尊重戒,愛護戒法,能斷第五個錯誤。共同的學習、尊重、愛護戒法佛陀所開示的正見,能斷第六顛倒執著。

《披尋記》五二四頁:

又有六種諍根本處等者,當知依此六處建立六諍根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邪見、倒見。依第一處建立忿恨,謂依身等同梵行現行非愛,是名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依第二處建立覆惱,謂於所犯樂欲隱藏,不欲令他知己所犯,是名覆藏諸惡。依第三處建立嫉慳,謂於僧祇共有財物偏多受用,是名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依第四處建立誑諂,謂依邪命非法方便獲得財物,同梵行者正詰問時便不分明,假託餘事而有所說,是名於衣服等更相欺誑。依第五處建立邪見,謂無施與、無祠祀、無愛樂等。由是於非法中妄計法想,習諸邪行,是名違越學處。依第六處建立倒見,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是名於法於義顛倒執著。


8)六通者,云何為六?一神境智證通、二天耳智證通、三他心智證通、四宿住智證通、五死生智證通、六漏盡智證通。

[集異]云何神境智證通?答:領受示現種種神境乃至廣說,是名神境智證通。

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於諸神境所有妙智。

云何天耳智證通?答:以天耳聞種種音聲,謂人聲、非人聲、遠聲、近聲等,是名天耳智證通。

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於天耳境所有妙智。

云何他心智證通?答:於他有情補特伽羅尋伺心等,皆如實知,謂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如是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不定心、定心、不修心、修心、不解脫心、解脫心,皆如實知,是名他心智證通。

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於他心等所有妙智。

云何宿住智證通?答:能隨憶念過去無量諸宿住事,謂或一生乃至廣說,是名宿住智證通。

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於諸宿住所有妙智。

云何死生智證通?答:如明廣說。

云何漏盡智證通?答:亦如明廣說。

又有六法,能攝一切諸修行者威德究竟。謂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能攝威德;漏盡智通,能攝究竟。

[]又有六法,能攝一切諸修行者的威德和究竟。什麼是威德?就是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這五種神通的境界,能夠統攝一切的威德力。有這種的境界,威德的力量就顯現出來。什麼是究竟圓滿?若是有漏盡通,五種神通的境界能夠究竟圓滿。若是沒有漏盡通,前五個神通有時候會失掉,威德就不究竟。


9)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為六?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

[集異]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脫想說。

云何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答:世間謂五取蘊,即色取蘊乃至識取蘊。有諸苾芻於五取蘊,以有思慮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有恐懼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樂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喜俱行作意審諦思惟,彼於五取蘊如是思惟時,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問:何故名為順明分想?答:明有三種:一無學宿住智證明、二無學死生智證明、三無學漏盡智證明。由前六想,令此三明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長廣大,故名順明分想。

又於聖諦未得現觀補特伽羅,略有六種能障諦現觀法。謂如前說三種愚癡增上力故,起三顛倒、規求利養、悕望壽命。此中差別者,於順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處法中,喜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如是喜樂,於未得聖諦現觀異生心,最能漂動,極為障礙,非於聖者。是故說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脫成熟分中。對治如是能障礙法,當知即是六種正取相。謂如前說五種取相,及一切世間不可樂取相。

[]又,對於四聖諦,尚未成就無分別智的人,簡略地說有六種能障礙諦現觀法的成就。哪六種?前三種,就是前面說有三種愚癡,時節愚、分位愚、自性愚,由三種愚的強大力量,能生起三種顛倒,就是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無我計我倒,計我的顛倒。第四,規求利養。第五,希望壽命。第六,與前面的五法多出來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惡見,看見染污的境界、放逸的境界,能增長貪瞋癡的這種事情。惡聞,聽聞這種言論令你染污,令你心裡不清淨那些事情。惡說,自己說這種言論令你染污,令你心裡不清淨那些事情。惡分別,總而言之,見、聞、說,是由內心染污的分別這些事情。當這些惡見、聞、說、分別的這些染污的事情出現的時候,內心生歡喜,這能障礙自己用功修行。對這些染污的事情歡喜,有大力量能令未得聖諦現觀的異生的心動搖,也能障礙凡夫止觀的修行,但是,這些事情對聖人是不能障礙。所以說這件事是在明分中,就是在資糧位,不是在解脫成熟分中,就是內凡位。消除這些能障礙的染污法,當知六種正取相能夠有力量對治它。如前面說的五種取相,就是對於諸行,取無常相、苦相,對於一切法,取無我相,對於飲食,取惡逆相,對於命根,取中夭相。及一切五蘊世間是不可樂。


10)六隨念者,云何為六?答:一佛隨念、二法隨念、三僧隨念、四戒隨念、五捨隨念、六天隨念。

[集異]云何佛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於世尊所,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來、阿羅漢,廣說乃至佛、薄伽梵。」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念性、隨念性、別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佛隨念。

云何法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法善說,乃至知者內證。」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法隨念

云何僧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僧,謂佛弟子具足妙行,廣說乃至無上福田、世所應供。」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僧,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僧隨念。

云何戒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戒,謂此淨戒無缺、無隙,廣說乃至諸有智者稱讚無毀。」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戒,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戒隨念。

云何捨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捨,謂我善得無染財利,我於慳垢所縛眾中,能離慳垢,心無染著,舒手惠施所有財物,棄捨財物,心無所顧,分布施與,心無偏黨。」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捨,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捨隨念

云何天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天,謂有四大王眾天,有三十三天,有夜摩天,有睹史多天,有樂變化天,有他化自在天,若有成就無倒信、戒、聞、捨、慧者,從此捨命得生彼天,我亦成就無倒信、戒、聞、捨、慧善,云何不得當生彼天!」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天,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念性、隨念性、別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天隨念。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差別,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謂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隨念之行,名證隨念。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的差別,一個是歸依隨念,一個是證隨念。這六隨念能令道心沈沒的修行人,能夠合理地警策自己的心,令自己生歡喜心。哪六種?就是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施、戒天。什麼是歸依隨念?對佛、法、僧這歸依處,隨順這三歸依處,憶念其功德的活動,名為歸依隨念。什麼是佛隨念?隨順佛的十個名號所代表的功德來憶念佛,哪十個名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什麼是法隨念?隨順法的七個名稱所代表的功德來憶念法,哪七個名稱?善說、現見、無熱、應時、近觀、引導、智者內證。什麼是善說呢?就是佛說: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這是佛說得非常好。為什麼是善說?因為,若這樣思惟,增長智慧。什麼是現見?佛說這個苦集滅道,若能這樣修行,現在就可以見苦集滅道四諦,得聖道。什麼是無熱呢?苦集滅道是無煩惱,這是清淨的法門,不會帶來煩惱。什麼是應時呢?若能修習、多修習八正道,什麼時候成功,就那個時候見道。或是什麼時候都可以修行,稱為應時。什麼是近觀呢?若能夠修學八正道,能親自如實的知見苦集滅道。什麼是引導呢?若能修苦集滅道的現觀,就能引、能導、能隨、能住,令心與法相應。什麼是智者內證呢?苦集滅道是佛和佛弟子,親自所證悟,我們也能親證。什麼是僧隨念呢?隨順出家聖弟子的功德而憶念,哪些?有四妙行,就是苦遲通達,苦速通達,樂遲通達,樂速通達。又有安隱行、調伏行、寂靜行。四雙八輩這八種人,都是聖人,具足有戒、定、慧、解脫、有解脫知見。若能修學戒定慧,佛法僧能夠救護你,從苦海中,將你救出來。什麼是證隨念?對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這三種行,隨念自己所證的活動,名為證隨念。前往到涅槃的行為,就是戒、定、慧。到大財富的一種行為,就是布施。往生到欲界天的行為,就是信、戒、聞、捨、慧。

《披尋記》五二六頁:

於趣涅槃行等者:此中趣涅槃行,謂於決定勝道。趣資財行,趣生天行,謂於增上生道。念自當證決定勝事,增上生事,名證隨念。由是策心,令生歡喜。


11)六無上法者,云何為六?一見無上、二聞無上、三利無上、四學無上、五行無上、六念無上。

[集異]云何見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往觀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或復往觀若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我說彼類雖有所見,非無所見,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見。若有修植清淨信愛,往觀如來或佛弟子,我說彼類為無上見,能自利益,能自安樂,能令自身安隱而住,超越災愁,滅諸憂苦,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見無上。

云何聞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往聽象聲、馬聲、車聲、步聲、螺聲、大小鼓聲、呼叫聲、歌舞聲、伎樂聲,或復往聽若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所說邪法,我說彼類,雖有所聞,非無所聞,而是下賤本性異生,

非賢聖聞。若有修植清淨信愛,往聽如來或佛弟子所說正法,我說彼類為無上聞,能

自利益,廣說乃至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聞無上。

云何利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或得妻子、或得珍財、或得諸穀、或行親友,或於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得深信樂,我說彼類,雖名得利,非不得利,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利。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於如來及佛弟子,得深信樂,我說彼類,得無上利,能自利益,廣說乃至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利無上

云何學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或學乘象、或學乘馬、或學乘車、或學彎弓、或學放箭、或學執鉤、或學執索、或學執排、或學上乘、或學下乘、或學馳走、或學跳躑、或學書數、或學算印,或學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所說學處,我說彼類,雖有所學,非無所學,而是下劣本性異生,非賢聖學。

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學如來及佛弟子所說學處,我說彼類為無上學,能自利益,廣說乃至能疾證得如理法要。」是名學無上。

云何行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行調象行、或調馬行、或調人行、或調牛行、或事火行、或事月行、或事日行、或事藥行、或事珠行、或事星宿宮殿等行,或行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所受持行,我說彼類,雖有所行,非無所行,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行。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行如來及佛弟子所行之行,我說彼類為行無上,能自利益,廣說乃至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行無上。

云何念無上?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或念妻子、或念財穀、或念親友,或念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及彼邪法,我說彼類,雖有所念,非無所念,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念。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念如來及佛弟子,我說彼類為念無上,能自利益能自安樂,能令自身安隱而住,超越災愁,滅諸憂苦,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念無上。

此中,世尊說伽他曰:若得離相應,安隱無上見,聞利學行念,必得趣無憂。

又有六法,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立為無上,不與一切諸外道共。謂見大師、聞正法、得淨信、隨學一切所有學處、於大師所起隨念行。謂佛世尊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

[]又六種法,是在佛的善說法與律中,建立為最殊勝的法門,超越一切外道。哪六種?一、拜見大導師,這是最殊勝的事情,是不與外道共。二、聽佛說法,這也是特別殊勝的事情。三、聽聞佛說的正法之後,心生歡喜,有清淨的信心,這也是不共於外道。四、有信心以後,能夠隨順學習佛所制的一切的戒律。五、於大導師這裡,發起隨念的行動。怎麼樣隨念呢?就是佛世尊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到廣說,就是佛的十號的功德。六、又對於大師,能夠以身行、語行來承事供養於佛。

《披尋記》五二六頁:

又有六法至承事供養者:此中六法:一、見大師,二、聞正法,三、得淨信,四、隨學一切學處,五、於大師所起隨念行,六、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由於大師世可現見,不同諸天神等世不現見,是名第一無上不共。聞說正法,有談論故,諸天神等則不如是,是名第二無上不共。由善說法,通達實義,故得淨信,餘則不爾,是名第三無上不共。由善說毗奈耶,解了作與不作,故能隨學一切所有學處,是名第四無上不共。隨念大師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餘則不爾,是名第五無上不共。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依一有情生最勝福,是名第六無上不共。


12)六觀待者,云何為六?答:一觀待色、二觀待聲、三觀待香、四觀待味、五觀待觸、六觀待法。

[集異]云何觀待色?答:若色有漏有取,於此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或欲、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應生時生,是名觀待色。聲、香、味、觸觀待亦爾。

云何觀待法?答:若法有漏有取,於此諸法,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或欲、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應生時生,是名觀待法。

又有六法,能令為盡貪愛修觀行者,決定證知我於今者猶有貪愛,非無貪愛。謂於色境乃至法境,繫攝其心。

[]又有六種法,能令為了滅除貪愛心而修止觀的人,沒有猶豫、真實的知道,我現在猶有貪愛,不是無貪愛。哪六種可加以檢驗呢?就是靜坐的時候,緣念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心專一的住在那裡,就知道有沒有貪愛心。

《披尋記》五二七頁:

又有六法至繫攝其心者:此說修觀行者樂斷樂修。由觀察作意,隨於色境乃至法境,一種可愛淨相作意思惟。於思惟時,若復發起隨習近心,趣習近心,臨習近心,不能住捨,不能厭毀,制伏違逆;便自證知我於今者猶有貪愛,非無貪愛;以於色境,乃至法境,繫攝心故。


13)六生類者,云何為六?答:一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二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三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四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五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六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集異]云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少飲食家,彼生此家,形容醜陋,人不喜見,眾共訶毀,多分為他作諸事業,故名為黑。如是黑類,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由行三種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趣,生地獄中受諸劇苦,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云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少飲食家,彼生此家,形容醜陋,人不喜見,眾共訶毀,多分為他作諸事業,故名為黑。如是黑類,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由行三種妙行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世界中受諸妙樂,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云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少飲食家,彼生此家,形容醜陋,人不喜見,眾共訶毀,多分為他作諸事業,故名為黑。

如是黑類,聞有如來為眾宣說如實所證法毘柰耶,便往聽受,既聽受已得淨信心。

彼成如是淨信心故,作是思惟:居家迫迮,譬如牢獄,多諸塵穢,出家寬廣,猶若虛空,一切善法因之生長。又作是念:耽著居家,彼尚不能恒修世善,況能盡命精勤修學,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故我應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勤修梵行。

既思念已,便於後時,棄捨親財,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

受持淨戒,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具足,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常無毀犯。

依斯戒蘊漸次勤修,乃至證得第四靜慮。

由定心故乃至漏盡,證得無漏心慧解脫,廣說乃至不受後有。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云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或婆羅門大族,或長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餘隨一富貴家生,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彼生此家,形容端正,人皆樂見,眾共稱美,故名為白。如是白類,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由行三種妙行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世界中受諸妙樂,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云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或婆羅門大族,或長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餘隨一富貴家生,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彼生此家,形容端正,人皆樂見,眾共稱美,故名為白。如是白類,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由行三種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趣,生地獄中受諸劇苦,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云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或婆羅門大族,或長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餘隨一富貴家生,多饒財寶,倉庫盈溢,故名為白。

如是白類,聞有如來為眾宣說如實所證法毘柰耶,便往聽受,既聽受已,得淨信心。

彼成如是淨信心故,作是思惟:居家迫迮,譬如牢獄,多諸塵穢,出家寬廣,猶若虛空,一切善法因之生長。又作是念:耽著居家,彼尚不能恒修世善,況能盡命精勤修學,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故我應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勤修梵行。

既思念已,便於後時,棄捨親財,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

受持淨戒,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具足,於微小罪具大怖畏,受諸學處常無毀犯。

依斯戒蘊,修根律儀,具念正知,斷蓋,證得四種靜慮。

由斯展轉乃至漏盡,得心解脫及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證通慧,具足覺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又六因緣故,應知諸業是實可依,非種家姓是實可依。謂下劣種性補特伽羅,亦生不善往於惡趣;亦生善業往於善趣;亦於現法能般涅槃。貴勝種姓,三種亦爾。

[]又有六個因緣故,應該明白業是最靠得住的事情,不是家、種族,這個是靠不住。哪六種因緣?一、父母都是一般人,若創造一些罪業,不善業,將來到惡趣受苦。二、雖然種姓家族是平常人,若能創造有意義的、功德的事情,將來就到人天善趣享受福樂。三、雖然是下劣的種姓,但是若肯修學聖道,也可以在現在的生命體裡面,得涅槃。四、貴勝種姓三種,也是一樣,若是造罪,也是到三惡道。五、若造褔業,在人天裡面受樂。六、若肯修學聖道,也可以在現在的生命體裡面,得涅槃。


七法

1)七等覺支者,云何為七?答:一念等覺支、二擇法等覺支、三精進等覺支、四喜等覺支、五輕安等覺支、六定等覺支、七捨等覺支。

[集異]

謂有七法,能於諸諦如實覺了,圓滿解脫。謂毘缽舍那品有三: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奢摩他品亦有三:一、安,二、三摩地,三、捨。念,通二品。

[]已經宣說六種佛法的情況是我們應該知道,以下,說七種法所組成的佛教。有七種法,能夠對於四聖諦,如實的覺悟、了知,達到圓滿地解脫一切苦。哪七法?七法有三法是屬於毗缽舍那。一、擇法,擇是觀察的智慧,法是第一義諦,擇法就是在五蘊上觀察第一義諦。二、精進,要長期的努力、專心的修學止觀,這樣來修學毗缽舍那。三、歡喜,就是對於這件事,心裡面很歡喜。奢摩他品,也有三類,一、安,有輕安樂。二、三摩地,心安住一境。三、捨,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住性。第七個法就是念,通於毗缽舍那,也通於奢摩他。


2)七補特伽羅者,云何為七?答:一隨信行補特伽羅、二隨法行補特伽羅、三信勝解補特伽羅、四見至補特伽羅、五身證補特伽羅、六慧解脫補特伽羅、七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又由根故、果故、解脫故,建立七種補特伽羅。於向道中,依鈍根、利根故,建立隨信、隨法行。於果道中,即此二種,名信解脫、見到。定障解脫,非煩惱障解脫故,建立身證。煩惱障解脫,非定障解脫故,建立慧解脫。定障、煩惱障俱解脫故,建立俱分解脫。

[]又由根不一樣,果也不一樣,得到的解脫也不一樣,由這三方面,建立七種補特伽羅,有七種聖人。初二種,入於苦法智忍之後,繼續向前進,就是向於道。因為道還沒有圓滿,繼續向前。就是見道十六剎那中,指前十五剎那說,第一剎那就見道,一剎那、一剎那向道前進中。依信、進、念、定、慧這五根遲鈍、敏捷的不同,安立有隨信行的聖人和隨法行的聖人,都是向著初果。第三、四種,十六剎那圓滿就是初果,在果道中,繼續努力修行的人,有兩種差別,就是前面所說的隨信行、隨法行這兩種,在果道中,叫做信解脫、見到。第五種,定的障礙已解脫,煩惱障還在,沒得解脫,就是指三果聖人。因為定的障礙解脫,也就是得九次第定,還不是阿羅漢,所以煩惱障沒有完全解脫,建立身證。什麼是身證?滅受想定,因為此時沒有心,所以不是心證,而是身體在證滅盡定,所以叫做身證。第六種,煩惱障是解脫,不是定障解脫,因為沒得滅盡定,定的障礙還有,所以建立慧解脫,就是由於智慧,三界的煩惱都解脫,得阿羅漢果,但是沒得滅盡定。第七種,定障、煩惱障都解脫的緣故,所以叫做俱分解脫。


3)七定具者,云何為七?答: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內定,心正一緣。謂趣入、安住、攝受因緣。若世間正見,了知定有施與等行,及此為依,了知居家迫迮、居家塵染等行,出離所引正思惟,名趣入因緣。既趣入已,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名安住因緣。於趣入因緣,安住因緣,及後方便作意隨行中,所有正精進、正念,名攝受因緣。

[]又八正道的前七種行就是三種因緣,能令修行的人,內心安住在滅諦而得定,此時,以滅諦作為心的唯一所緣境。哪三種因緣?就是趣入的因緣,安住的因緣,攝受的因緣。什麼是趣入因緣?若是世間人的正確思想,就是明白世間上決定有因果的道理。若布施就能得大富,若持戒能得到人天果報,若修學禪定能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決定知道有施與、持戒、修定的因果道理,有現世,也有來生,有生死凡夫,還有聖人,就是世間的正見。這正見為依止,進一步知道,在家生活的空間很狹窄,因為被欲所困,而不是廣大無邊的自由的境界。在家生活的時候,欲使令你染污,不清淨。因為感覺到居家生活的苦惱,想要出離,引發出想要出家的正思惟。所以正見與正思惟,名為趣向、進入出家的因緣。什麼是安住因緣?既然出離煩惱的家,來到非家以後,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戒,叫做令身安住的因緣。什麼是攝受因緣?在趣入因緣與安住因緣,及之後以止觀作為方便,令心作意於止觀,隨時安住於止觀行。這三種狀況中,所有的正精進,正念,名為攝受、積聚聖道的因緣。

《披尋記》五二八頁: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等者:八道支中正定為後,前七道支為三因緣,能證彼定,是故此中建立七種。三因緣者:一、趣入因緣,二、安住因緣,三、攝受因緣。七種行者:謂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此七種行與得正定為三因緣,如文可知。於攝受因緣中,當知正精進、正念,遍一切位,從其最初勝善法欲出家受戒,乃至修習寐寤瑜伽,皆遍隨行故。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皆為正精進念之所攝受,是故名為攝受因緣。此中方便作意,謂即瑜伽作意,應知。


4)七財者,云何為七?一者信財、二者戒財、三者慚財、四者愧財、五者聞財、六者捨財、七者慧財。

又諸世間樂求財者,為得樂故,雖樂積集一切凡財,而未能得七種聖財所生之樂。謂與信俱行清淨之樂;生於善趣所起之樂;顧自妙好,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顧他誹毀,不行諸惡,無有追悔所生之樂;於法於義,正解俱行所生之樂;後世資財,無所匱乏所生之樂;於勝義諦,如實覺悟所生之樂。諸如是等,無量無邊無罪之樂。樂求積集世間財者,皆所未得,惟得現法資財無匱所生有罪、妄想之樂。

[]又,世間上的人歡喜求財富,為了得到生活、身心的安樂。雖然歡喜努力的積集很多的世間的財富,但是七種聖財的快樂沒得到。哪七種聖財呢?第一,信財,與信心同時活動的清淨之樂。信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相信有賢聖之道,有佛菩薩的世界,出世間清淨莊嚴的苦集滅道。另一個,相信我能成就這樣的清淨。什麼是淨信?淨是信的一目標,相信有這個清淨,也能得此清淨,就叫做淨信。世間上就是苦和集,出世間就是滅道,我相信,因此,放棄世間的苦集,追求出世間的滅道,所以心情快樂。第二,戒的財富,持戒,不犯戒,內心快樂,將來一定是安樂的,不會到三惡道,一定在善趣裡面受果報,所以心情快樂。第三,慚,顧慮自己能得到妙好的果報,不做惡事。為了自己的生命安樂自在,不做惡事,將來不會後悔,這是一種快樂。第四,愧,顧慮若做錯誤事情,別人會說我壞話。怕別人誹毀我,不要做惡事,所以也沒有後悔,心情快樂。第五,聞,對於各式各樣的法門,法門裡面的道理,都能夠沒有顛倒解,同時就有快樂。第六,布施,別人有困難,拿出來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將來的時候,財富無所匱乏,那時候也很快樂。第七,慧,對於勝義諦,能如實覺悟,就是得聖道,那是最殊勝的涅槃樂。這麼多的樂是無量無邊的沒有過失的樂,而這種樂越受用它越多。信、戒、慚、愧、聞、捨、慧,都越受用越多,越學習越多,越修行它越多,財富越多,能從今世帶到後世。歡喜尋求積集世間的財富的人,七聖財都沒有得到。只是得到現在動產、不動產,無所缺乏,但是求財的時候,多數是有過失,造很多罪,因為財富這又生出來種種的妄想,這妄想又有很多的罪過。就這麼多的妄想的罪過裡面,有一點資財的樂。而這個資財的樂,又引起了很多的罪過。


5)七力者,云何為七?答:一信力、二精進力、三慚力、四愧力、五念力、六定力、七慧力。

又有七種魔惑品力。一、憎嫉聖教;二、現行能往惡趣惡行;三、樂習不顧自妙好障法;四、樂習不顧他誹毀障法;五、於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及廣分別緣起法中,不能解了;六、慳垢弊心,積集眾具;七、智慧陜劣,愚癡增廣。若能降伏如是七種魔惑品力,當知即是聖法律中,信等七力。

[]又,因為自己的煩惱來迷惑自己,這個煩惱品類的力量有七種。哪七種呢?一、對於佛法沒有信心,反倒是憎惡嫉恨。二、現前造作能往惡趣的有罪過的身口意行為。三、不顧念自己能得到如意的果報,反而做一些有障礙的事情。歡喜做這種對自己將來得惡果報的事情。四、自己做錯誤的事情,別人來誹謗我,不介意、不顧慮,反而做一些有障礙的事情。歡喜做這種別人誹謗我這些錯誤的事情。做這種事情,將來自己會得到惡果報,他不管。我做這種惡罪過的事情,別人會議論,會謗毀我,也不管。五、對於內心的善與不善法。有罪過的事情,或者是沒有罪過的事情。有罪的時候,得到的果報是劣;沒有罪,得的果報是殊勝。心與善心所在一起就是白,與染污心所在一起就是黑。對於更詳細、更廣泛的說明因緣果報的生起情況,不明白。對於什麼叫做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都不明白。六、慳吝是垢染,能敗壞內心,令心不清淨,只能積聚眾多的資具,而不肯布施。七,智慧狹小無力,愚癡逐漸地增廣。若能降伏自己內心這七種的煩惱,就是佛法中的信、戒、慚、愧、聞、捨、慧這七種力量。


6)七非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不信、二無慚、三無愧、四懈怠、五失念、六不定、七惡慧。七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信、二慚、三愧、四精進、五念、六定、七慧。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所對治法,能令正法衰退、隱沒。如是七法,三衰損攝。謂受用衰損、增上意樂衰損、方便衰損。於衣服等,樂求妙好,樂欲多求,及彼所起種種受用,名受用衰損。於道及道果涅槃,心不信解,名增上意樂衰損。懈怠、失念、心亂、惡慧,名方便衰損。受用衰損,是貪不善根品類;意樂、方便衰損,是癡不善根品類。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七法。

[]又,第一義法就是涅槃,第一義法所消除的事情,有七種。這七種能令佛法由盛而衰,逐漸地滅亡。這七法歸屬於三種衰損。哪三種呢?謂受用衰損、增上意樂衰損、方便衰損。什麼是受用衰損?對於衣服、飲食、臥具這些事情,歡喜要求最好,不但是求好,還要多。求來以後,還要考究的受用,名為受用衰損。什麼是增上意樂衰損?對於戒定慧這些佛法,及道所得的果,就是涅槃、三明六通,這一切殊勝的功德果報。心對於道和道果,沒有信心,不明白,也就不希望修學聖道。內心有強大的意願,願意修學聖道,願意得涅槃,這叫做增上意樂。現在,對於道及道果,心不信解,沒有意樂,若是這樣,正法衰退、隱沒。什麼是方便衰損?歡喜欲要特別好一點、多一點,修學聖道的事情沒有興趣,沒有信心。表現出來的身口意,就是懈怠,提不起勁,棄捨一切修學聖道的事情,斷惡修善的事情不願意做。對於善知識所教誡教授的正法,記不住。對於五欲的事情,攀緣妄想,就是心亂。對於違背善品,不能得解脫的這些事情,堅執是對的,這叫做惡慧。所以努力的修學聖道的這種方便沒有,叫做衰損。哪七法?第一,於衣服等,樂求妙好,樂欲多求等。第二,對於道心不信解。第三,對於道果,心不信解。第四,懈怠。第五,失念。第六,心亂。第七,惡慧。受用衰損,是屬於貪不善根這一類的事情。意樂衰損、方便衰損,是屬於癡不善根品類。前面這兩種不善根相違,就是白品的七法,能令佛法興盛,而不會衰退。

kausīdyaṃ muṣitasmṛtitā vikṣiptacittatā dauṣprajñaṃ prayogavipattiḥ / tatra upabhogavipattir lobhākuśalamūlapakṣyā / āśayaprayogavipattiḥ punar mohākuśalamūlapakṣyā /etad viparyayeṇa śuklapakṣo veditavyaḥ //


7)復有七非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不知法、二不知義、三不知時、四不知量、五不自知、六不知眾、七不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復有七妙法者,云何為七?答:

一知法、二知義、三知時、四知量、五自知、六知眾、七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無退、久住,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五、正求財法;六、無增上慢;七、於可供養、不可供養補特伽羅,能善簡擇,此可供養、此不可供養。此中由聞慧故,於未了義,能正解了。由思慧故,於未善決定義,能善思惟。由修慧故,斷諸煩惱。由無惡緣侵損依止故,堪能修斷。正求財法故,速證通慧。無增上慢故,於下品所證不生喜足。能善揀擇補特伽羅故,於諸世智大福者等,不樂親近,亦不供養,唯樂親近供養少欲者等。

[]又,第一義法就是涅槃品類的法,有七種,能令教法與證法這兩種正法,不會衰退,而能永久的住在世間。哪七法?一、因聞而成就的智慧,歡喜聽聞佛法,就會得到一種智慧。二、思所成慧,聽聞以後,專精思惟,智慧又進步,比聞慧更深刻。三、修所成慧,修禪定,在禪定裡面觀察,能斷煩惱,能得聖道。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依止就是指身體,身體若是敗壞,就不能修學聖道,所以要保護,不為惡緣來破壞。五、正求財法,合法、合理地求財與求法。六、無增上慢,不會有一些成就,就認為得聖道。七、對於可供養、不可供養的補特伽羅,能善巧地揀擇的這個人可以供養?這個人不可以供養?在這裡,由於聞所成慧的緣故,對於不明了的道理,能夠沒有錯誤地解了。由於思所成慧的緣故,對於未能夠決定,心裡面還有猶豫的地方,能夠善巧的專精思惟,斷除疑惑,令所聞的佛法更深刻的認識。由於修所成慧的緣故,在襌定裡面修毗缽舍那,就能斷除一切煩惱,因為心有力量。由於沒有其他的罪過的事情,來破壞身體,就有能力修學善法、斷除惡法。合乎戒律,如法的求財,求法也是如法,會很迅速的得到無漏的聖人智慧。因為沒有增上慢,對於凡夫的一點殊勝成就,不會生知足想。能善巧的揀擇觀察補特伽羅的緣故,對於有各種世間的智慧,有大福報的人等等,不應該親近這種人,也不要供養他。唯獨應該親近、供養少欲知足的人,有正知正見的人。

《披尋記》五三一頁:

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等者:由此七種,唯以涅槃而為上首,是故名為第一義法涅槃品法。此中第四、不為惡緣侵損依止者:謂遠離自苦行邊,受諸飲食,存養壽命,身得安住,由是身無飢羸,有力有能,堪任修斷。又彼第五、正求財法者:謂以法及不兇險追求財物,名正求財。於善說法猛利愛重,求欲多聞,無有厭足,名正求法。餘易可知。sapteme dharmāḥ paramārtha-nirvāṇa-pakṣyāḥ saddharmāparihāṇāya cirasthitikatāyai saṃvartante / śrutamayī prajñā cintāmayī bhāvanāmayī parjñāāśrayasya viṣa(ma(...parihāraḥ(samya...)gāmiṣadharmaparyeṣṭaḥnirabhimānatatā(...satkārārheṣu satkaraṇāsatkaraṇāya pudgalapravicayaḥ... )/ tatra śrutam avyutpannasyārthasya vyutpattayecintā suniścitārthābhyūhanatāyaibhāvanā kleśaprahāṇāyaāśrayasya viṣamaparihāraḥ prahāṇakṣama- karmaṇyatāyaisamyagāmiṣadharma-paryeṣaṇā kṣiprābhijñatāyainirabhimānatāvaramātrādhigamā (...saṃtuṣṭaye...) pudgalavicayo jñātamahāpuṇyādīnām aspṛhaṇatāyaialpecchatādīnāṃ ca spṛhaṇatāyai /


8)七識住者,云何為七?答:

有色有情,種種身種種想,如人及一分天,是名第一識住。

有色有情,種種身一種想,如梵眾天劫初起位,是名第二識住。

有色有情,一種身種種想,如光音天,是名第三識住。

有色有情,一種身一種想,如遍淨天,是名第四識住。

無色有情,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名第五識住。

無色有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名第六識住。

無色有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名第七識住。

又有七種諸有情類受生處所,於彼處所受生有情,諸識現前相續而住。於三界中、唯除惡趣、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由惡趣中極可厭故,不立識住;無想有情一向轉識不現行故,不立識住;非想非非想處行與不行不決定故,不立識住。身異類故,名種種身;想異類故,名種種想。當知與此相違,名一種身、一種想。梵世已下,身形異類,所生身形種種色相有差別故,於梵世中初受生時,彼諸梵眾,咸作是念:我等皆是大梵所生。爾時梵王亦作是念:是諸梵眾,皆吾所生。如是彼想非有異類。第二靜慮已上一切諸天,身光等照故,名一種身。光音天眾先後生者,由睹梵世猛焰燒然,爾時便有怖、不怖想,是故於彼有異類想。

[]又有七類的眾生,得到一個生命體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所受生的有情,識就會活動,相續歡喜在這裡安住。在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個世界中,扣除三惡趣,因為三惡道那地方很苦,眾生不願到那裡面住,所以不立識住。色界天第四禪的無想天,沒有想,前六識不住,所以不立識住。及非想非非想處,也不是識所樂住的地方。因為地獄、餓鬼、畜生的世界,有很多的苦惱,令那裡的眾生生厭惡心,所以不立識住。無想天的眾生,完全是轉識不活動,沒有識住,所以不立識住。非想非非想天,又說是非想,又說是非非想,這件事不決定。想不決定,境界不明利,昧鈍,所以不立識住。第一類,身異想異。其餘眾生的世界,身體是不同類,所以稱為各式各樣的身體。內心的思想也是不一樣,所以稱為各式各樣的思想。欲界的人、天,就是屬於這一類。第二類,身一想一。若是與前面不同的地方,身體是相似的,思想也是相似的,那就是一種身、一種想,就是三禪天以上的人,四禪天不在內。因為身體是大光明的境界,唯有樂想,所以身也是相同的,想也是相同的。第三類,身異想一、初禪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身體不一樣,有差別。所生的身形,有種種的色相,有差別。初開始在梵的世界得到一個生命,那些梵天的眾多天人,心裡面都這樣念:我們都是大梵天王生的。那時候,大梵天王也是這麼想:是諸梵眾都是我生出來的。這樣他們的思想都是相合的,沒有不同的思想,所以想是一。身形有種種色相差別,就是身異;但是思想是相合的,想一。這是在劫初,世界開始有人的時候,有這樣的想法。若是以後,各有各的想法。第四類,身一想異。第二靜慮以上,很多的天,身體的光明都是一樣的光明普照,身體是無差別。光音天,有先生的、有後生的這個不同。看見梵世,就是初禪天。初禪天被猛火所燃燒的時候,光音天的人,就有恐怖想和不恐怖想的不同,先生在光音天的人,知道初禪天的猛火燒得很厲害,就在那裡滅,不會燒到二禪天,所以心裡面不恐怖。而初生到二禪天的人不知道,心裡面就害怕,所以就生恐怖想。所以那個地方,想法有不同。加起來就是四類,加上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這三層天,一共是七。

《披尋記》五三一頁:

又有七種諸有情類受生處所等者:當知此說七種識住,於三界中唯除惡趣、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不立識住,如文可知,所餘一切處所,有色有情有四識住;無色有情有三識住,如是總成七種識住。有色有情有四識住者:謂有有情身異想異是第一識住。彼諸色身種種顯形狀貌異故,是名身異。又彼苦樂不苦不樂想差別故,是名想異。此如人及一分天是。一分天者,謂欲界天及初靜慮,除劫初起或有有情身異想一是第二識住,此如梵眾天是,唯劫初起身異想一,如文自釋。或有有情,身一想異是第三識住,如第二靜慮諸天是,身一想異,如文自釋。或有有情,身一想一是第四識住,如第三靜慮諸天是,身一、如前說;想一、謂唯有樂想,是名有色有情四種識住。無色有情有三種識住者:謂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下三無色應知。

saptemāni sattvānām upapattyāyatanāni yeṣu sattvānāṃ (...vijñānapravāhataḥ saṃmukhīkurvate...)/ apāyān asaṃjñisattvān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ṃ sthāpayitvā /nirvitpadasthānabhūtatvād apāyā na vijñānasthitiḥ(...ekāntena tatra vijñānasya samudācārān nāsaṃjñisattvāḥ...)/ samudācārāsamudācārato 'naikāntikatvān na naivasaṃjñānāsamjñāyatanam / tatra (...kāyavisabhāgatā kāyanānātvaṃ saṃjñāvisabhāgatā saṃjñānānātvam...)etadviparyayād ekatvakāyatāekatvasaṃjñitā ca veditavyā / tatra brahmalokādhastād visabhāgakāya- vicitrarūpakāyātmabhāva-prasavā / brahmaloke punas tatprathamābhinirvṛttā ye teṣām evaṃ bhavati / "brahmṇā vayaṃ sṛṣṭāḥ" / brahmaṇo 'py evaṃ bhavati / "mayaite sṛṣṭā" itīyaṃ tesāṃ saṃjñāsabhāgatā /dvitīyadhyānād ūrdhvaṃ sarve 'rciḥsannibhakāyatvād ekatvakāyāḥ / ābhāsvare punar devanikāye pūrvapaścād upapannānāṃ (...bhayā-bhayasaṃjñā...)brahmalokadahārcirdarśanāt tesāṃ visabhāgasaṃjñā veditavyā /


9)七隨眠者,云何為七?答:一欲貪隨眠、二瞋隨眠、三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

又諸有情有七種麤重,遍攝一切煩惱品麤重。謂劣界,貪、瞋品麤重。中界、妙界,貪品麤重。劣、中、妙界,慢、無明、見、疑品麤重。

[]又一切有情識的凡夫,有七種的麤重的差別,就是隨眠、種子的差別,可以普遍地含攝一切煩惱品的麤重。三界裡面最下劣的界,就是欲界,欲界是在無色界、色界之下。初二種,欲貪隨眠,瞋恚隨眠。在欲界生存的人,有這兩種麤重。第三種,有貪隨眠。中界,就是色界天;妙界,就是無色界。這兩界的眾生,只有貪品麤重,因為都有高深的禪定,所以沒有這個瞋的活動。第四到第七種,慢隨眠,無明隨眠,見隨眠,疑隨眠。劣、中、妙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有慢、無明、見、疑,這四品麤重。saptabhiḥ sattvānāṃ dauṣṭhulyaiḥ sarvakleśapakṣyadauṣṭhulya- saṃgraho veditavyaḥhīna-dhātuka-rāga-dveṣa-pakṣyaṃ madhya-praṇīta- dhātu-rāga-pakṣyam / hīna-madhya-praṇīta- dhātuka-mānāvidyā-dṛṣti- vicikitsā-pakṣyaṃ ca dauṣṭhulyam /


10)七無過失事者,云何為七?

具壽當知!有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第一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安住淨戒,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具足,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常無毀犯,是名第二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親近善友,善為伴侶,與善交通,是名第三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樂居閑寂,具二遠離,謂身遠離及心遠離,是名第四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勤精進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常不捨軛,是名第五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具念安住,成就最勝常委念支,久作久說皆能憶念,是名第六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具慧安住,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聖慧、出慧、善通達慧、彼所作慧、正盡苦慧,是名第七無過失事。

又於外道惡說法律中,當知有七種過失。謂解過失、行過失、依止過失、思惟過失、功用過失、增上心過失、增上慧過失。彼諸外道,雖少於法聽聞受持,而常隨順四顛倒故,凡興言論,專為毀他免脫徵難,為勝利故,其所生解皆有過失。所受禁戒,邪範邪命所攝受故,不能令自得出離故,亦有過失。所事師友,唯能宣說顛倒道故,亦有過失。所有思惟,邪求出離損壞心故,亦有過失。所有功用,離方便故,亦有過失。彼增上心,忘念、愛、慢及與無明、疑上靜慮之所攝故,亦有過失。彼增上慧,六十二見所損壞故,亦有過失。與此相違,當知善說法律中,亦有七種無過失事。

[]又在外道的惡說法與律中,有七種過失,謂解的過失、行的過失、依止的過失、思惟的過失、功用的過失、增上心的過失、增上慧的過失,一共七種過失。第一,解過失。彼外道,雖然對於佛法,少少聽聞,心裡面也記住,但是常隨順常、樂、我、淨的四種錯誤思想,若是發表言論的時候,專門為毀謗他人,逃避別人的問難,為了名聞利養,所以所生起來的勝解都是有過失,不合乎正理。第二,行過失。所受的持牛戒、狗戒等禁戒,是以邪法為師範,以邪法為軌範。所持的戒不符合緣起,修禪定生天認為就是涅槃也違背緣起的,所以是屬於邪命。因為他的禁戒、修行方法、思想

行為,都是以邪知邪見來主導、攝受,不能使令他出離生死大苦,所以所受的戒與行都是有過失,不合乎正理。第三,以師長為依止的過失。所依止的師友、所侍奉的師友,只能宣說顛倒的道,此道不能到達涅槃,所以所依止的師友也是有過失,不合乎正理。第四,思惟過失。內心因為錯誤的思惟,將自己的出離心破壞。第五,功用過失。所有努力用功,遠離正確的方法,也是有過失。第六,增上心過失。彼修學禪定的時候,沒有佛法的正念。若是有禪定的時候,愛著禪定的境界,然後生高慢心,不知道禪定的境界,也是因緣法,是無我,無我所。雖成就禪定,還是有疑。上靜慮,就是得到色界天以上的禪。第七,增上慧過失。彼強大的智慧,為六十二見所破壞,也是有過失的一種智慧。若與前面七種相違反的七種事,就是佛陀說的法律中,也有七種無過失的事情。saptabhir ākārair itobāhyakānāṁ durākhyāto dharmavinayaḥ sadoṣo veditavyaḥ / vyutpattidoṣeṇacāritradoṣeṇasanniśrayadoṣeṇasaṁkalpadoṣeṇavyavasāyadoṣeṇaadhicittadoṣeṇaadhiprajñādoṣeṇa / kiṁcāpītobāhyakaḥ śrutam udgṝhṇāti / tat punaś caturviparyāsānukūlatvād upārambheti /(...vādapratimokṣānuśaṁsakathā- pratyupa-sthāpanatvāc ca tatkṝtā vyutpattiḥ sadoṣā...) / (...śīlam ācārājīvavipatteḥ parigṝhītatvāt...) svayaṁ vānairyāṇikatvāt sadoṣam / mitraṁ viparītamārga(...deśikatvāt...) sadoṣaṃ / viveko mithyā- saṁkalpopahata-cittatvāt sadoṣaḥ / vyavasāyopāya-virahitatvāt sadoṣaḥ / adhicittaṁ muṣitasmṝtestṝṣṇāmānāvidyāvicikitso (...ttarādhyāyitvāt...) sadoṣam / adhiprajñāṁ dvāṣaṣṭibhir dṝṣṭigatair upahatatvāt sadoṣam /etadviparyayeṇa svākhyāte dharnavimaya etāny eva saptavastūni nirdoṣāṇi veditavyāni //


11)七止諍法者,云何為七?答:一現前毘柰耶、二憶念毘柰耶、三不癡毘柰耶、四求彼自性毘柰耶、五取多人語毘柰耶、六取自言持毘柰耶、七如草覆地毘柰耶,如是名為七止諍法。

又有七法,令諸苾芻所起違犯諍事止息,餘如攝事分中當說。當知此中有七種違犯諍事。一、開悟現前犯諍事;二、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三、開悟不自在犯諍事;四、尋思犯諍事;五、決擇犯諍事;六、自悔犯諍事;七、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

[]又,因違犯佛陀所制的戒,僧團有諍論的時候,就用這七種法,使令諍論平息,其餘的在攝事分中會解釋。當知此中,因違犯而有諍論,有七種。哪七種?第一,開悟現前犯諍事。第二,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第三,開悟不自在犯諍事。第四,尋思犯諍事。第五,抉擇犯諍事。第六,自悔犯諍事。第七,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

《披尋記》五三三頁:

又有七法令諸苾芻所起違犯諍事止息等者:此中七法,謂如七種違犯諍事能令除滅,應知。有諸同梵行者,舉餘同梵行者所犯眾罪,即於現前四目相對,而以其實,不以非實,是名開悟現前犯諍事。有諸苾芻,見餘苾芻犯罪時節,別於後時彼犯罪者忘自所犯,其見犯者記彼所犯,便舉是事,令其憶念,是名開悟過去失念犯諍事。復有苾芻由顛狂故,現行眾多非沙門法,不隨順法,彼由此事,應不成犯。復有一類無知苾芻,謂彼成犯非處舉發,是名開悟不自在犯諍事。復有苾芻於眾僧中,舉苾芻罪,其能舉者起有犯想,其所舉者起無犯想,是名尋思犯諍事。有異住處眾多苾芻,於所犯罪互生疑諍,或言有犯,或言無犯,或言是重,或言是輕,是名決擇犯諍事。復有苾芻,既犯罪已,自惡作纏之所激發,遂成憂悴,是名自悔犯諍事。有多苾芻,互相舉罪,各為憍慢之所執持,不欲展轉相對發露,專事離散二部別居,各作是言:彼既不肯來對我眾發露悔滅,我等何為輒就彼眾發露悔滅?是名忍愧建立二眾展轉舉罪諍事。此七諍事,隨應除滅。〈攝事分〉中一一別顯,應知。(陵本九十九卷二十三頁)

sapteme bhikṣūṇām utpannasyādhikaraṇasya vyupaśamāya samvartante / śeṣaṁ tadyathā vastusaṁgrahaṇyām // tatremāni saptety adhikaraṇāni / saṁmukhāpattivyutpādanādhikaraṇam(..atītasaṁmuṣitāpattivyutpāda- nādhikaraṇam...) asvatantrāpattivyutpādanādhikaraṇamāpattivimarśādhi- karaṇam... (...pakṣāparapakṣavyavasthitayor anyo'nyam āpatticodanāpa- karṣaṇā adhikaraṇam...) //saptakair buddhavacane jñeyādhiṣṭhānam //



八法

1)八道支者,云何為八?答: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八正定。

謂有八支聖道所攝,令諸苾芻究竟斷結;三種修法。謂修戒、修定、修慧。正語、正業、正命,名為修戒。正念、正定,名為修定。正見、正思惟、正精進,名為修慧。

[]已經說過七種佛教所應知處。接著說八種。有八個部份是屬於聖道,就是已經成爲聖人所修的法門。得到聖道之後,修學這八種法門,使令諸苾芻究竟斷除其餘的煩惱,得無學道,成阿羅漢果。這八支聖道可以合成三種修行的方法,哪三種呢?就是修戒、修定、修慧。正語、正業、正命,名爲修學聖人所歡喜的戒。正念和正定是屬於定。正見、正思惟、正精進,名爲修慧。

aṣṭabhir aṅgaiḥ saṃgṝhītā bhikṣor niravaśeṣasaṁprayojanaprahāṇāya tisro bhāvanā veditavyā / śilabhāvanā samādhibhāvanā prajñābhāvānā ca / samyagvākkarmāntājīvaiḥ śīlabhāvanāsamyaksmṝtisamādhibhyāṃ samādhibhāvanāsamyagdṝṣṭisaṃkalpavyāyāmaiḥ prajñābhāvanā //


2)八補特伽羅者,云何為八?答:一證預流果向、二證預流果、三證一來果向、四證一來果、五證不還果向、六證不還果、七證阿羅漢果向、八證阿羅漢果。

又由正方便及果增上力故,建立清淨品八種補特伽羅,謂行四向,住四果者。

[]又由於合理的修行方法的強大力量,及道果的強大力量。對於這些沒有煩惱的污染,身口意清淨的人,建立八種人,就是行四向,住四果。還要繼續努力修行的人,就是四向,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安住不動的人,就是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saphalaṃ samyakprayogam adhipatiṃ kṝtvā vyavadānapakṣyāṇām aṣṭānāṃ pudgalānāṃ 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m / pratipannakānāṃ caturṇāṃ phalasthānāṃ caturṇām //


3)八種施者,云何為八?答:一隨至施、二怖畏施、三報恩施、四求報施、五習先施、六要名施、七希天施、八為莊嚴心,為資助心,為資瑜伽,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義故施。

又有二種施,八相差別。一、有過失施;二、無過失施。前七種施,名有過失;最後一種,名無過失。謂有布施,懈怠所損,故有過失。或有布施,不隨所欲,故有過失。謂有染心者,怖畏貧窮,悕求富樂而行布施。或有布施,顧戀過去,故有過失。

或有布施,悕望未來,故有過失。或有布施,有輕慢過,故有過失。或有布施,悕求富樂,故有過失。或有布施,求他知聞,故有過失。無過失施者:謂迴向涅槃故,為彼資糧故,無染污心為往善趣故,為得大財故,而行布施。

[]又有二種施,有八個相貌的不同。哪二種施呢?一、有過失的布施,二、沒有過失的布施。前七種施都是有過失,最後一種是無過失的布施。

第一,有些布施,執行的不圓滿,因為看見有人來向他求的時候,不能儘快地布施,所以有過失。

第二,或是有些布施,不能隨順所想要,所以有過失。如何說?以染污心來布施,由於財物缺少,怖畏布施出去,反而貧窮,所以不想要布施。或是由於所施的物特別令人歡喜、貴重,若不施,就能富樂;若施給人家,捨不得。

第三,或是有些布施之後,又後悔,所以有過失。

第四,或是有些布施希望受布施的人,將來酬謝,所以有過失。

第五,或是有些布施,對他有輕慢心,所以有過失。

第六,或是有些布施希望將來能夠有大財富,富裕的快樂,所以有過失。

第七,或是有些布施希望他人知道、聽到,所以有過失。

第八,沒有過失的布施。迴向涅槃故,因為將布施的功德,迴向修學聖道,能得涅槃。爲彼資糧故,以此功德作為得彼涅槃的因緣。有慈悲心,不爲自己,完全是利益他人,自然能夠往生善趣,也能得大財富,這樣的行布施,就是無過失。

dve ime dāne aṣṭākāre veditavyesadoṣaṁ ca dānaṃ nirdoṣaṃ ca dānam / tatra sadoṣaṁ saptākāramekākāraṃ nirdoṣam astidānam / kausīdyopahatatvāt sadoṣam / asty akāmakārāt sadoṣam sāmiṣadoṣasya dāridrābhītasyeśvarābhilāṣiṇaḥ / asty atītasāpekṣyatayāsadoṣam / asty anāgatān abhinandanatayā sadoṣam / asty avajñādoṣāt sadoṣam / asti jñātābhilāṣadoṣāt sadoṣam / asty upabhogābhilāṣāt sadoṣam / nirdoṣaṃ punar dānam / nirvāṇaparināmitaṃtatsaṁbhārabhṝtam nirāmiṣacetas aḥ sugatigamanāyāpi mahābhogatāyā api saṁvartate //


4)八懈怠事者,云何為八?

具壽當知!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缽,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不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少,身力羸劣,不能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一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缽,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得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多,身飽悶重,不能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二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營事業,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營事業,身力勞倦,今於夜分不能進修行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三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作諸事業,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作事業,不應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長養身力。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四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行道路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行道路,身力勞倦,今於夜分不能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五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當行道路,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行道路,不應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長養身力。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六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正為病苦之所嬰纏,作如是念:我正病苦之所嬰纏,身力羸劣,不任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七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病苦嬰纏雖愈未久,作如是念:我遭病苦之所嬰纏,雖愈未久,身力羸劣,不任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八懈怠事。如是八種名懈怠事。

八精進事者,云何為八?

具壽當知!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缽,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不遂心,便作是念:我食雖小而身輕利,堪能進修所修勝行。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一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缽,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得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多,身力強盛,堪能進修所修勝行。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二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營事業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營事業,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自策勤補先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三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作諸事業,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作事業,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預精勤,補當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四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行道路,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行道路,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自策勤,補先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五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當行道路,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行道路,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預精勤,補當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六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正為病苦之所嬰纏,便作是念:我既病苦之所嬰纏,或有是處因斯病苦之所嬰纏,便捨身命,於大師教空無所得。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七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病苦嬰纏雖愈未久,作如是念:我遭病苦之所嬰纏,雖愈未久,或有是處病苦還起,因斯病苦便捨身命,於大師教空無所得。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八精進事。如是八種名精進事。

又依四處於八時中,趣入懈怠,不發精進,當知如是補特伽羅,是懈怠類,非精進類。謂依乞食處、依所作處、依遊行處、依界不平等處。依此四處,八時差別。多食精美,身沈重時;少食麤惡,身劣頓時;將欲所作,護惜力時,已有所作,身疲倦時;將欲遊行,護惜力時;已涉長塗,身疲倦時;正為病苦所纏擾時;所病已愈恐更發時。

此懈怠類補特伽羅,乃至未遇懈怠所依,少似精進;若得遇已,速發懈怠。是故名為懈怠種類。與此相違亦依四處,於八時中,發勤精進。當知如是補特伽羅能伏懈怠勤精進類,雖遇懈怠所依,亦能發勤精進,何況不遇。是故名為勤精進類。

[]又,以四處爲依止,在八個時間中,趣入到懈怠的境界,不能引發精進。當知這樣的補特伽羅是懈怠的一類,不是精進的一類。哪四處?就是依於乞食這個地方,依於所作的事情這個地方,依於各地方去遊化這個地方,依於四界不平等,就是身體有病這個地方,有懈怠的現象出來。依照這四種情況,有八個時間的不同。哪八時?一、精美的食品吃多,身體沈重,心也沈重,就不想要修行。二、麤惡的飲食吃的少的關係,身體沒有力量、笨重、不能夠靈活,所以也不想要用功。三、將要進行想要作的事情,守護珍惜自己的力量,所以不想要用功,害怕力量耗盡。四、已經作完一件事,身體疲倦,所以不想精進的用功。五、將要計劃遊行,守護珍惜自己的力量,所以不想要用功,害怕力量耗盡。六、已經走很遠的道路,身體疲倦,所以不想精進的用功。

七、正爲病的痛苦,所纏繞、困擾的時候,也是不想要用功。八、所患的病已經痊愈,用功恐怕辛苦,病又發作,所以不要用功。這樣的懈怠的人,一直沒有遭遇到懈怠的因緣的時候,小小的好像是很精進。若遇見懈怠的因緣,很快的懈怠的情況就出來,不用功,所以是屬於懶惰的人,不能精進用功的人。與前面的懈怠不同,也是依四處與八個懈怠的時候,還是要用功不懈怠。當知這樣的補特伽羅,能夠調伏自己懈怠的心,能發動出來勤精進的心。雖然是遇見懈怠的因緣,也能發出來勤精進的力量,何況不遇懈怠的因緣,因此名爲勤精進類。

catvāri sthānāny adhisthāyāṣṭasu kāleṣu kausīdyaṃ prāviṣkurvanvīryam anārabhamāno veditavyaḥ kusīdajātīyo 'yaṃ pudgalo 'nārabdhavīryajātīya iti / piṇḍapātasanniśrayam itikaranīyaṃ cārikāvikramaṇam dhātuvaiṣamyaṃ ca / itīmāni catvāri sthānāny adhisthāya-praṇīta-prabhūta-bhojana-kāya-gaurava-kāleparīttahīṇabhojanakāyaklamakāleitikaraṇīye prayoktu-kāmasya balānurakṣaṇakāleitikaraṇīyaṃkṝtavataḥ śramakālecārikāṃ viprakramitukāmasya balānurakṣaṇakāleabhiprakrāntasyādhvapariśrama-kālevyādhitasya vyādhiduḥkhasannipātakālevyādhivyutthitasya śramyāgamanāśaṁkākāleiti kusīdajātīyaḥ pudgalaḥ /yāvat kausīdyopadhiṃ na labhatetāvad asyavīryamātrakaṃ prajñāyate / yāda kausīdyopadhiṃ labhate tadā tvaritaṃ tvaritaṃ kausīdyaṁ prāviṣkaroti / tasmāt kusīdajātīya ity ucyate /etad viparyayeṇa catvāry evaitāni sthānāny adhisthāya eṣv evāṣṭasu kāle vīryam ārabhamaṇaḥabhibhūya kausīdyam ārabdhavīrya-jātīyaḥ pudgalo veditavyaḥ / sa labhamāno 'pi kausīdyopadhiṃ(...vīryam ārabhate / prāg evālabhamānaḥ...) / tasmād ārabdhavīryajātīyaity ucyate //


5)八福生者,云何為八?

具壽當知!如有一類,施諸沙門或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苦行衣服、飲食及諸香華、房舍、臥具并燈明等資生什物,見富貴人便作是念:由此布施所集善根,願我來生當得如是富貴人類。彼於此心,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由彼於心,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先雖愛樂下劣諠雜,後便欣求勝妙寂靜。彼有是處,身壞命終,還生人中,得富貴類;雖受富貴自在安樂,而具尸羅心願清淨,先人身中尸羅淨故,是名第一福生。

如願生人得富貴類,如是願生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應知亦爾。然梵眾天有差別者應說離欲。

又有八種正願所攝可愛生因,能令於諸欲中樂增上生,不求永離一切欲者,當生八種可愛生處。謂願人中卑惡種類,修小施、戒二福業事。如是願樂人中尊貴種類、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化天、他化自在天,修小施、戒二福業事。

[]又有八種可愛果報生起的原因,是屬於正願。什麼是正願?想要得到的成果,與所作的事,順於因果,就叫做正願。這八種因,能令此人在色聲香味觸的五欲中,好樂歡喜在人天中得到更美滿的果報,不願意求永久的遠離一切欲的果報,將來就會得到八種可愛的受生之處。哪八種呢?一、希望在人中卑惡的這類人裏面得到果報。怎樣能得到呢?小小的布施一點,小小的持戒,就可以。二、願意在尊貴種類的人中受生。其餘六欲天,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願意在六欲天裏面享天福,修小小的施、小小的戒,這二種福業的事情,就可以。

《披尋記》五三七頁:

又有八種正願所攝可愛生因等者:此依八種可愛生處,說彼生因亦有八種,謂即施戒二福業事。修此為因,彼果得遂,由是說言正願所攝。八種可愛生處者,謂於人中有二種類及六欲天,是即諸欲勝生差別。人種類中,若生旃荼羅家、卜羯娑家、造車家、竹作家,以及下賤貧窮乏少財物飲食等家,是名卑惡種類。若生剎帝利、婆羅門、諸長者大富貴家,以及所餘豪貴大富多諸財穀庫藏等家,是名尊貴種類。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九卷十頁)aṣṭāv ime samyakpraṇidhānaparigṝhītā iṣṭopapattihetavaḥ / kāmesv abhyupapattikāmānāṃ sarveṇa ca sarvaṃ kāmavivekam anabhilaṣatām aṣṭaprakāropapattyāyatanopapattaye saṁvartante / manuṣyadurbhaga- praṇihitaṃ parīttaṃ dānamayaṃ śīlamayam / evaṃ manuṣyasubhaga-cāturmahārājākāyikatrāyastriṁśayāma- tuṣitanirmāṇaratiparanirmitavaśavartidevapraṇihitaṃ parīttaṃ dānamayaṃ ca śīlamayam //


6)八種眾者,云何為八?答:一、剎帝利眾;二、婆羅門眾;三、長者眾;四、沙門眾;五、四大王眾天眾;六、三十三天眾;七、魔天眾;八、梵天眾。

又四因緣故,於人趣中,建立如來四眾;三因緣故,於天趣中,建立四眾。最增上故、世間共許為福田故、受用資財不由他故、棄捨一切世資財故。由此四緣,於人趣中建立四眾。依地邊際故、欲界邊際故、語行邊際故。由此三緣,於天趣中建立四眾。

[]又有四種因緣,在人趣中,建立如來教化的四類衆生。三因緣故,在天趣中,建立教化的四類四衆。人趣四眾有哪四個因緣?一、因為是最有力量的緣故,就是刹帝利。二、世間人都同意是福田,就是婆羅門衆。三、受用資財不由他故,就是大富長者,資財特別多,不需要依賴他人的幫助。四、棄捨一切世資財故,就是出家的沙門衆,棄捨一切世間的資財,而去修行。由於這四種情況,在人道中,有這四種人,爲佛所教化。天趣四眾有哪三個因緣?一、依地邊際,依所居住處所的邊際,是四王天,四大王衆天和三十三天。二、欲界處所的邊際,就是最高的地方,他化自在天。三、語行邊際故,梵天以上就沒有尋伺,所以沒有語行,所以是梵天。由於這三情況,在天趣中建立佛所教化的四衆。caturbhiḥ kāraṇair manuṣyeṣu catasṝṇāṃ tathāgatasya parṣadāṃ 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m / tribhiḥ kāraṇair devabhūtānāṃ catasṝṇāmparṣadāṃ (...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m...)/ agryābhidhāna- bhūtatvātdakṣiṇīyasamantatvātaparādhīnabhogavṝttitvātsamutsṝṣṭa- bhogavṝttitvātebhiś caturbhiḥ kāraṇair manuṣyabhūtānāṃ catasṝṇāṃ parṣadāṃ 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m / bhūmibhāgasanniśrita- paryantatvātkāmadhātuparyantatvātvāksaṃskāraparyantatvāt / devabhūtānāṃ catasṝṇāṃ parṣadāṃ 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m //


7)八世法者,云何為八?答:一得、二不得、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

又於世間三處轉時,恒常世間八法所觸。謂樂欲處、功用處、眾緣處。於樂欲處轉時,或觸於利,或觸非利。於功用處轉時,或稱他意,或不稱意,於背面位觸於毀譽,於現前位觸於稱譏。於眾緣處轉時,或由先世,或由現法苦樂眾緣,觸於苦樂。

[]又,世間人在這三處活動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八種事情。哪三處?就是樂欲處、功用處、衆緣處。第一,在內心所樂、所欲的處所活動的時候,或是接觸到、得到財富,或者是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屬於欲的事情。或是沒有得到滿意的事情。第二,在努力用功的地方活動的時候,或者是令別人滿意,或者是令他人不滿意。

在背後,就是批評、讚譽。在面前,四目相觸,就是稱讚、譏諷。第三,在眾多因緣的地方活動的時候,或是由於過去世,或是由於現在的身口意發出苦樂的衆緣,因此而接觸到苦樂。世間八法,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triṣu laukikeṣu sthāneṣu vartamāno lokaḥ satatasamitam aṣṭābhir dharmaiḥ spṝśyate / icchāyāṁ vyavasāye pratyaye ca / icchāyāṁ vartamāno lābhenāpi spṝśyatealābhenāpi / vyavasāye vartamāno parābhimate cāparābhimate vā(...parokṣāgatena varṇāvarṇavādena spṝśyatesammukhānugatena vā...) / pratyaye vartamānaḥ pūrvake dṝṣṭadhārmike vā sukhapratyaye duḥkhapratyaye vā sukhaduḥkhābhyāṃ spṝśyate /


8)八解脫者,云何為八?答:

若有色觀諸色,是第一解脫。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是第二解脫。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是第三解脫。

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第四解脫。

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是第五解脫。

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是第六解脫。

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第七解脫。

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第八解脫。

又八勝解,能引不還或阿羅漢諸聖神通,及最勝住。謂未伏內色想,外無染污色勝解,是名第一。已伏內色想,是名第二。淨不淨非二色第一捨勝解,是名第三。此三解脫,於一切色得自在故,便能引發諸聖神通。謂諸神通不與一切異生共有。空無邊勝解、識無邊勝解、無所有勝解、非想非非想勝解、微微任運心勝解。此五勝解,次第善修治故,能引想受滅等至最勝住。

[]又八勝解,能引不還或阿羅漢等聖人的神通,及最殊勝的安樂住。哪八勝解?第一,尚未調伏內色想,對於四禪的色想,還沒解脫,有愛、見、慢,就叫做未伏內色想。此時所用的方法,修不淨觀,最後到白骨。外無染污色勝解,就是觀白骨的眉間,放光,清淨無染,在禪定裏面作如是強有力的觀想。第二,已伏內色想,對於四禪的愛、見、慢,調伏,解脫。或是得到無色界定,也叫做伏內色想。也修無染污色的光明觀。第三,前邊兩個勝解,修淨、也修不淨。現在,超越這二種色。就是淨不可得,不清淨也不可得,對於淨不淨都無所執著。此三解脫,在欲界的色法,和色界天的色法,在這一切的色法裏面得大自在,他心裏面起如是如是想,如是如是現,隨心自在的顯現,便能引發諸聖者的神通,不和一切凡夫共有。空無邊勝解、識無邊勝解、無所有勝解、非想非非想勝解、微微任運心勝解,此五勝解按照次第能夠不斷的這樣修治,對治愛見慢的執著,能引發出來想、受都滅的等至,那是最殊勝的住。

《披尋記》五三八頁:

又八勝解等者:當知此即八種解脫。(三摩呬多地)中已顯其相,(陵本十二卷五頁)如彼應釋。此中未伏內色想者,謂已離欲界欲,未離色界欲故。外無染污色勝解者,謂於有光明而作勝解故。已伏內色想者,謂已離色界欲,又不思惟彼想明相故。淨不淨非二色第一捨勝解者,謂於內淨不淨諸色,已得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入想,展轉一味想故,名淨不淨非二色勝解;已得捨念圓滿清白故,名第一捨。

aṣṭāv ime 'nāgāminām arhatāṃ vādhimokṣā āryaprabhāvamahāvihārābhi- nirhārāya saṃvartante / avibhūyādhyātmaṃ rūpasaṁjñāṃbahirasaṁkliṣṭa- rūpādhimokṣaḥ/ vibhūyādhyātmaṃ rūpasaṁjñāṁ dvitīyaḥ / śubhāśubhā- dvayarūpaparamopekṣādhimokṣaḥ/ itīme trayo 'dhimokṣāḥ savarūpa- vaśitvāyāryarddhinirhārāya saṃvartante / yeyam ṝddhir asādhāraṇā sarvapṝthagjanaiḥ / ākāśānantādhimokṣo vijñānānantādhimokṣa ākiñcanādhimokṣo naivasaṃjñānāsaṁjñāyatanādhimokṣaḥ sūkṣmasūkṣmasvarasavāhicittādhimokṣaś caitīme pañcādhimokṣā anupūrveṇa suparikarmakṝtāḥ saṁjñāvedayitanirodhasamāpattiparama- vihāranirhārāya saṃvartante //


9)八勝處者,云何為八?答:

內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一勝處。

內有色想,觀外色多,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二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三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色多,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四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猶如烏莫迦花,或如婆羅[-+]斯深染青衣,若青、青顯、青現、青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五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黃、黃顯、黃現、黃光。猶如羯尼迦花,或如婆羅[-+]斯深染黃衣,若黃、黃顯、黃現、黃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黃、黃顯、黃現、黃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六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赤、赤顯、赤現、赤光。猶如槃豆時縛迦花,或如婆羅[-+]斯深染赤衣,若赤、赤顯、赤現、赤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赤、赤顯、赤現、赤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七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白、白顯、白現、白光。猶如烏沙斯星色,或如婆羅[-+]斯極鮮白衣,若白、白顯、白現、白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白、白顯、白現、白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八勝處。

又若觀諸色,若如所觀,於初三解脫中而修習者,謂三解脫方便道所攝八勝處也。此中,觀外諸色,若小若大,若好若惡,若劣若勝者,謂觀非三摩地所行現所得色。由緣三摩地所行作意不種種現前,故名為勝。於三摩地所行中,奢摩他行名知,毘缽舍那行名見。如於三摩地所行若知、若見,如於彼色已尋思、已了別,如是於外所想非三摩地所行中,觀諸色亦爾。

[]八勝處,是在禪定觀諸色的差別相,觀諸色少,觀諸色多。內有色相,觀諸色少,觀諸色多;內無色相,觀諸色少,觀諸色多。這就是四個勝處,另外又加上青黃青白,就是八個勝處。又若觀諸色,就是前四個勝處,觀諸色的少、多,或者是若劣、若勝、若好、若惡。若如所觀,就是青黃赤白四個勝處。如前四個勝處觀諸色的差別,後邊四個勝處,也是有差別。八個勝處,在八解脫中的前三個解脫,就已經修習。什麼意思?前三個解脫,是屬於八勝處的方便道,八解脫是八勝處的方便道。在這裡,經文說:此中,觀外諸色,若是小,如有情的身體,若是大,如外面的一切色相。若是好的淨色,若是惡的不淨色。若是劣的欲界色,若是勝的色界天的色。這段經文,論解說:在沒有入定的情況下,觀察內心所呈現的種種差別的色。由於藉著三摩地的活動,而作意,令內心不出現種種的色,因為對境界的制伏,有強大的自在的力量,所以名爲勝。在三摩地所行境裏面,內心寂靜,能知所緣,就是知。能作種種變化的觀,就是見。如同在三摩地中所行的境界,若奢摩他、若毘缽捨那修行的時候,對於所觀的色法,隨著奢摩他和毘缽捨那的進步,所尋伺、所了別,前後有差別。在三摩地裏邊是這樣子,從禪定裏面出來,對於所觀的諸色,尋伺、了別,也有差別。

《披尋記》五三九頁:

如於三摩地所行若知若見等者:此中知見,義顯能觀;彼色,義顯所觀。觀少觀多及與青黃赤白,名已尋思已了別。

(...yāni ca rūpāṇi paśyati yathā ca paśyatitriṣu vimokṣeṣu prathameṣu prayukta iti vimokṣatrayaprayogamārgaṃ saṁjānātiaṣṭāvabhibhvāyatanāni veditavyāni...)/ tatra parīttāni mahadgatāni suvarṇadurvarṇāni hīnapraṇītāni rūpāṇi paśyati bahirdhāsamāhitagocarāṇy ābhāsaprāptāni / samādhigocarālambanena manasi (..kāreṇānābhāsagatāyām ...) abhibhūya(...śamathākāreṇa tāni samādhigocarāṇi ...) (...yathā tāni tena visṝṣṭāni bhavanty upalakṣitāni tathā saṃjñiteṣu bahirdhāsamādhigocareṣu bhavati...) / evaṃ tāni rūpāṇi paśyati /


九法

1)九結者,云何為九?答:

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

2)九有情居者,云何為九?答:

有色有情,有種種身有種種想,如人及一分天,是第一有情居。

有色有情,有種種身有一種想,如梵眾天劫初起位,是第二有情居。

有色有情,有一種身有種種想,如光音天,是第三有情居。

有色有情,有一種身有一種想,如遍淨天,是第四有情居。

有色有情,無想、無別想,如無想有情天,是第五有情居。

無色有情,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第六有情居。

無色有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第七有情居。

無色有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第八有情居。

無色有情,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如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第九有情居。

已說八種佛教所應知處。次說九種。謂有九結,如攝事分當廣建立。又有九種生處,受生有情,於彼彼處同所居止,謂三界中,除諸惡趣,可厭處故,如前已說。

[]已經說過八種佛教所應知處,接著說九種。就是有九種結,在攝事分裏面,當會詳細的解釋。又有九種受生處,在那裏受生有情,共同在那邊住。哪九個?就是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裏面,把三惡道除掉,爲什麼三惡道不算?因為是可厭惡的地方。

《披尋記》五四○頁:

又有九種生處等者:當知此說九有情居,如前已說七識住中,唯除惡趣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今有情居,說七識住兼彼無想有情非想非非想處,是故成九。唯除惡趣可厭處故,非諸有情所樂住故,非有情居。

aṣṭakair buddhavacanajñeyādhiṣṭhānaṃ samāptam // navānāṃ saṃyojanānāṃ vyavasthānaṃ veditavyam / vastusaṁgrahaṇyām / navemāny upapattyāyatanāni yeṣūpapannānāṃ sattvānāṃ tatratatra samānasaṁvāsatā prajñāyate / (...sthāpayitvāpāyān pūrvasmin nirvitpadasthānabhūtatvāt...) //


十法

1)十遍處者,云何為十?

具壽當知!地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一遍處。

復次具壽!水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二遍處。

復次具壽!火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三遍處。

復次具壽!風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四遍處。

復次具壽!青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五遍處。

復次具壽!黃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六遍處。

復次具壽!赤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七遍處。

復次具壽!白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八遍處。

復次具壽!空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九遍處。

復次具壽!識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十遍處。

謂十遍處 ,當知即諸解脫所作成就。餘解脫、勝處、遍處,如攝事分當廣分別。

[]已經說過九種佛教所應知處,接著說十種。就是十遍處,當知就是八解脫、八勝處所作的成就。其餘解脫、勝處、遍處,如攝事分當廣分別。

《披尋記》五四○頁:

謂十遍處等者:地水火風、青黃赤白,是名八色遍處,及識遍處、空遍處,總此三種,名十遍處。(三摩呬多地)說:修觀行者,先於所緣思惟勝解,次能制伏,既於制伏得自在已,後即於此遍一切處,如其所欲而作勝解,是故此三如其次第。(陵本十二卷八頁)由是此說即諸解脫所作成就。言餘解脫勝處遍處者,(攝事分)中未有此文。

navakair buddhavacanajñeyādhiṣṭhānaṃ samāptam // daśabhiḥ kṝtsnāyatanair vimokṣāṇāṃ kāryapariniṣpattir veditavyā / śeṣaṃ vimokṣābhibhvāyatanakṝtsnāyatanānāṃ tadyathā vastusaṁgrahaṇyām /


2)十無學法者,云何為十?

答:一無學正見、二無學正思惟、三無學正語、四無學正業、五無學正命、六

無學正勤、七無學正念、八無學正定、九無學正解脫、十無學正智。

又有十無學支,當知無學五蘊所攝 ,謂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如是已說十種佛教所應知處,及前所說佛教所應知處等,當知皆是內明處攝。

[]又有十無學支,當知道就是無學的阿羅漢所成就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蘊所統攝。如是已說十種佛教所應知處,及前所說佛教所應知處等,當知皆是屬於內明處。

《披尋記》五四○頁:

又有十無學支等者:謂無學正見、正思惟,乃至無學正解脫、正智,是名十無學支。此中正語、正業、正命,戒蘊所攝;正念、正定,定蘊所攝;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所攝;正解脫,解脫蘊所攝;正智,解脫知見蘊所攝應知。

daśabhir aśaikṣair aṅgaiḥ pañcānām aśaikṣānāṃ skandhānāṃsaṁgraho veditavyaḥ / śīlasamādhiprajñāvimukti(...vimukti...) jñānadarśana-skandhānām // daśakair buddhavacanajñeyādhiṣṭhānaṃ samāptam // samāptaṃ ca buddhavacanajñeyādhiṣṭhān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