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學
[發智論]如世尊說:學見迹成就學八支。彼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
[大毘婆沙論]
如世尊說:學行迹成就學八支。彼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1.1.問:何故作此論?
1)答:為欲解釋契經義故。
如契經說:學行迹成就學八支、漏盡阿羅漢成就十無學支。契經雖作是說。而不說彼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契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
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2)謂或有執:過去、未來無實自性。現在雖有,而是無為。
為遮彼意,顯示實有過去、未來,可成就故。若彼非有,應不成就,如第二頭、第六蘊等。既可成就,故知實有。又為顯示現在世法定是有為,有生滅故。
3)或復有執:無實成就、不成就性。如譬喻者。彼說:有情不離諸法說名成就。離諸法時名不成就。俱假施設。如五指合假說為拳。離即非拳,此亦如是。
問:彼何故作是執?答:彼依契經故作是執。
謂契經說:有轉輪王成就七寶。若成就性是實有者,成就輪寶神珠寶故。應法性壞。所以者何?亦是有情亦非情故。成就象寶及馬寶故。復應趣壞。所以者何?亦是傍生亦是人故。成就女寶故,復應身壞。所以者何。亦是男身亦女身故。成就主兵、主藏臣故復應業壞。所以者何?君臣雜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定非實有。
為遮彼意,顯成就性,定是實有。
3.1)若不爾者,便違契經。如說:學行迹成就學八支。漏盡阿羅漢成就十無學支。
聖者現起有漏心時,應不成就過去、未來諸無漏法。云何成就八支、十支?
3.2)復違餘經。如說:如是補特伽羅,成就善法及不善法。
若彼善法現在前時,應不成就不善法。若不善法現在前時,應不成就善法。若無記法現在前時,應不成就善不善法。云何說成就善不善法耶?
3.3)復違餘經。如說:成就七善法者,彼現法中,多住喜樂,如理勤修,必能盡漏。七善法者,知法、知義乃至廣說。
七中若一現在前時,應不成就餘六善法。若起餘法現在前時,應不成就七。云何成就七善法耶?
3.4)復違餘經。如說:如來成就十力。
若起一力現在前時,應不成就九。若起餘法現在前時,應不成就十。云何如來成就十力?
3.5)復有餘失。
謂諸異生,不染污心現在前住,應成無學。不成就三界一切煩惱故。
諸無學者,起有漏心現在前位。應成異生。不成就一切學無學法故。勿有此失。故成就性決定實有。
3.6)問:若成就性是實有者,前譬喻者所引契經當云何通?
答:輪王於彼有自在力,隨意受用,如成就故。立成就名。若全撥無實成就性。如何於彼立成就名?
4)復有餘師許有成就,撥不成就。彼作是說:諸成就性有作用故可是實有。不成就性既無作用,云何實有?
為遮彼執,顯不成就亦是實有。
4.1)若不成就,非實有者。亦應非有實成就性相待立。故如影與光,明暗、晝夜、寒熱等事,相待而立,闕一不成。此亦如是。
4.2)復次,不成就性與成就性,近互相違,故俱實有。如貪無貪。瞋無瞋。癡無癡等,近互相違故俱實有。
4.3)復次,若不成就非實有性應不施設煩惱斷法。所以者何?非聖道生斷諸煩惱。如刀斷物。如石磨香。然諸聖道現在前時,令諸煩惱成就得滅。亦令彼煩惱不成就得生。爾時說為斷諸煩惱。
5)有餘復執:道是無為。如分別論者。彼作是說:唯一無上正等菩提,常住不滅。隨彼彼佛出現世間。能證者雖異,而所證無別。如一龍象妙飾莊嚴。雖有多人次第乘御。而彼龍象前後是一。
問:彼何故作此執?答:彼依契經。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證舊道。故知聖道定是無為。
5.1)為遮彼執,欲顯聖道。墮三世故,定是有為。非無為法,墮三世故。
5.2)又執聖道體是無為。便違契經。如契經說:有一近事名毘舍佉,來詣法授苾芻尼所。問言:聖道為是有為?為是無為?苾芻尼言:聖道有為,墮三世故。
6)問:若聖道是有為,分別論者所引契經當云何通?
答:由五事相似故,說名舊道。
一地相似。諸佛皆依第四靜慮,得菩提故。
二加行相似。諸佛皆經三無數劫,修習六種波羅蜜多,得圓滿故。
三所緣相似。諸佛皆緣四聖諦理,證菩提故。
四行相相似。諸佛皆以苦非常等十六行相,修聖道故。
五所作相似。諸佛皆以無漏道力斷自身中一切煩惱,亦令無量無邊有情得涅槃樂故。
6.1)若不依此釋舊道名,而執無為是舊義者,即彼經說:舊城、舊都。豈舊城都是無為法?
6.2)又若經說:證舊聖道。即執聖道是無為法。
6.3)契經亦說:蛇退舊皮。豈蛇舊皮是無為法?如伽他說:
若斷愛無餘,如蓮花處水,苾芻捨此彼,如蛇脫舊皮。
6.4)如舊城等,皆是有為。舊聖道言,理亦應爾。
7)為止此等他宗所說及為顯示諸法正理,故作斯論。
1.2.成就學八支
[發智論]如世尊說:學見迹成就學八支。
[*引文]如世尊說:學行迹成就學八支。
此中,云何學八支?謂學正見乃至正定成就者。
問:誰成就?為法成就?為補特伽羅成就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法成就者,一切法既無作用。於無作用一切法中,何法能成就?何法所成就?若補特伽羅成就者,諦義、勝義。補特伽羅都不可得,既無真實補特伽羅。云何說彼能成就法?
1)答:應作是說:非法成就,亦非補特伽羅成就。然有真實成就性及不成就性,而無真實成就者及不成就者。如有真實雜染、清淨。繫縛、解脫。流轉、還滅。因、果。死、生。諸業、異熟。道及道果。而無真實雜染、清淨者,乃至修道、證道果者。
2)有作是說:法成就。
問:若爾,法無作用,云何成就?答:諸法雖無作用,而有功能。
問:若爾,眼處應成就十一處。十一處亦應成就眼處?答:依此理說亦無有過。皆有功能互相引故。
3)評曰:應作是說:能成就者,非法,亦非補特伽羅。無真實作用故,補特伽羅非實有故。然有四蘊、五蘊生時,與如是類諸得俱轉,說名成就。與如是類非得俱轉名不成就。
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說:如是補特伽羅成就善法及不善法。
答:此是世尊於諸蘊中,依世俗說。不言實有補特伽羅成就諸法。
1.3.成就
問:此中何者是成就義。
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不斷義是成就義。
問:若爾,具縛補特伽羅,於一切法皆名不斷,應皆成就?答:非皆成就,有未得故。
2)復作是說:已得義是成就義。
問:若爾,無學已得學法,應成就彼?答:非成就彼,已捨彼故。
3)復作是說:不棄捨義是成就義。
問:若爾,學位不棄捨無學法應成就彼?答:非成就彼,未得彼故。
4)復作是說:已得、未捨義是成就義。此言應理。若法已得,而未捨時,必成就故。
5)大德說曰:世俗有情不離諸法假說成就。勝義中無成就性故。
1.4.學
問:何故名學?為學所學?為得學法?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
若學所學故名學者。定蘊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有學非學所學。謂有學者安住自性。
若得學法故名學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告尸縛迦言:學所學故說名為學。
1)答:應作是說:學所學故說名為學。
問:若爾,定蘊所說當云何通?
1.1)答:彼說世俗共稱學者。謂於所學,學不學時,世共稱彼以為學者。故本論師說彼為學而實非學。
1.2)復次,彼於所學,希望不止。依彼期心,故說為學。
2)有作是說:得學法故說名為學。
問:若爾,契經所說當云何通?
答:契經依彼不息期心,不捨加行,故作是說。謂有學者。雖或起善心。或起不善心。或起無記心。而恒不捨趣涅槃心及彼加行。故一切時名學所學。然亦有時不學所學。如人在路暫憩息時。有人問言:欲何所趣?其人答曰:欲趣某方。以不捨趣心,雖住亦言趣。
1.5.學行迹
是學者行迹故,名學行迹。
問:無學行迹明、淨、勝、妙,過於有學。何緣但說學行迹耶?
1)答:亦應說有無學行迹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2)復次,既已說始,則已說終故。已說學迹,則亦說無學。
3)復次,欲顯各別有殊勝事。謂有學位行迹殊勝。無學位中解脫殊勝。
如王與臣各有勝事。謂王尊貴威伏殊勝。臣於事業勇戰殊勝。
4)復次,有學行迹能斷煩惱,勝煩惱怨。無學不爾。
5)復次,有學行迹為斷煩惱,勤修加行。無學不爾。
6)復次,數數行義是行迹義。有學數行。無學不爾。是故不說無學行迹。
1.6.解釋:若依有尋有伺定...初學見現在前
[發智論]彼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
答:若依有尋有伺定。初學見現在前,過去無,未來、現在八。彼滅已不失。若復依有尋有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未來、現在八。彼滅已不失。若依無尋無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未來八。現在七。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學見現在前。過去、未來八。現在四。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未來八。現在無。
1[*引文]彼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答:若依有尋有伺定,初學見現在前,過去無。未來、現在八。
1)此中,有尋有伺定者。謂未至定及初靜慮。
2)依者。
有說:俱生是依。
復有說者,等無間緣是此依義。
評曰:應作是說:即彼二地,總說為依。
3)初有四種。
一入正性離生初。謂依彼地,初入正性離生故。
二得果初。謂依彼地,初得學果故。
三轉根初。謂依彼地,信勝解初練根作見至故。
四離染初。謂世俗道離諸染已,初依彼地,起無漏道現在前故。
此中總依四初作論。而歷諸位有具不具。隨其所應當審思擇。
4)學見現在前者。
問:學者亦有非學非無學見現在前,彼亦是學見,是諸學者所起見故。何故此中不說學者學見現在前耶?
答: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中是有餘說。
復次,此中學見即說學見。非學者見故不應責。
5)過去無者。謂如前說。諸初剎那現在前時,全無過去。未有一念,已生滅故。設已生滅,得果轉根,或退捨故。
6)未來八者。謂即初時,具修未來學八支故。
7)現在八者。爾時八支現在前故。
2[*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復依有尋有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未來、現在八。
1)此中彼者。謂彼八支。
2)滅已者。謂無常滅已。
3)不失者。謂由三因緣失無漏道。一得果故。二轉根故。三退捨故。無此三緣故言不失。
4)若復依等者。謂彼第二剎那以去,復依有尋有伺定學見現在前。
問:何故復起此地學見?
4.1)答:念報恩故。謂依此地,破煩惱怨。念報彼恩,故復重起。如因鎧仗,伏怨敵已。復數修治,愛重藏護。
4.2)復次,由四緣故,復重起彼。一為現法樂住。二為遊戲功德。三為觀本所作。四為受用聖財。
5)過去八者。謂從第二剎那以後成就過去。初剎那時,已起滅者。
6)未來、現在各有八者。如前應知。
3[*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無尋無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未來八。現在七。
1)此中,無尋無伺定者。謂第二、第三、第四靜慮。
問:何故不說靜慮中間?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靜慮中間與後三地支無增減。是故不說。
2)過去、未來各有八者。如前應知。
3)現在七者,除正思惟,彼無尋故。
4[*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學見現在前。過去、未來八。現在四。
1)此中無色定者。謂前三無色定。
問:何故不說第四無色定耶?答:彼地無聖道故。後當說起世俗心故。
2)過去、未來各有八者。如前應知。
3)現在四者。除正思惟、正語、業、命。彼地無故。
5[*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未來八。現在無。
1)此中入滅定者。謂正住滅受想定。
2)世俗心者。謂出滅定有漏定心。或復起餘有漏定心。
3)過去、未來各有八者。謂前最初所起有尋有伺定八支。及未來修者。
4)現在無者。在滅定時,無聖道故。世俗心時,不起無漏八道支故。
1.7.解釋:若依無尋無伺定...初學見現在前
[發智論]若依無尋無伺定。初學見現在前。過去無。未來八。現在七。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尋無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現在七。未來八。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學見現在前。過去七。未來八。現在四。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七。未來八。現在無。彼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七。未來、現在八。
1[*引文]若依無尋無伺定,初學見現在前。過去無。未來八、現在七。
1)此中依義,如前應知。
2)無尋無伺定,即後三靜慮。
3)初者。具四如前廣說。
4)釋學見義,亦如前說。
5)過去無者。初剎那時,未有一念已生滅故。設已生滅,三緣捨故。
6)未來八者。謂即初時,具修未來學八支故。
7)現在七者。彼地無有正思惟故。
2[*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尋無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現在七。未來八。
1)此中彼滅已不失等如前釋。
2)過去七者。謂從第二剎那以後成就過去。初剎那時,已起滅七。
3[*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學見現在前。過去七。未來八。現在四。
此中過去七者。謂初剎那已起滅者。餘如前釋。
4[*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七。未來八。現在無。
此中一切如前應知。
5[*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七。未來、現在八。
1)此中過去七者。謂前最初所起無尋無伺定七支。
2)未來八者。即最初位未來所修。從入滅定,世俗心後,說起有尋有伺定者。後當分別。
1.8.解釋:若依無色定...初學見現在前
[發智論]若依無色定。初學見現在前。過去無。未來八。現在四。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色定。學見現在前。過去、現在四。未來八。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四。未來八。現在無。彼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四。未來現在八。彼滅已不失。若依無尋無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四。未來八。現在七。
1[*引文]若依無色定初學見現在前。過去無。未來八。現在四。
1)此中無色定者。謂前三無色定。
2)初者。唯依離染作論。以世俗道,離諸染已,初起無漏三無色定現在前故。無依無色,入見道義故。無第一入正性離生。初無依無色得學果義。亦無依無色學位練根義。故無得果及轉根初。餘如前釋。
3)問:有漏無色定,必依無漏靜慮,為加行起。無漏無色定,亦應必依無漏靜慮為加行起。何故此中說依無色定初學見現在前。過去不成就八支耶?
3.1)答:無漏道支,有屬靜慮,有屬無色。屬靜慮者,雖過去成就。而屬無色者,過去不成就。故說過去無。有八支。
3.2)有作是說:有依世俗道,得不還果已,不起無漏道。復以世俗道,離四靜慮染。或復離三無色染已,初起無漏無色定時,彼過去無八支聖道。故作是說。過去全無。
2[*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色定學見現在前。過去、現在四。未來八。
1)此中過去四者。謂前所起初念四支。
2)未來八者。謂前所修未來八支。餘如前釋。
3[*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四。未來八。現在無。
此中一切如前應知。
4[*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四。未來、現在八。
1)此中過去四者。謂無色定初起四支。
2)未來八者。即彼時修未來八支。
3)問:無色定無間必無能起有尋有伺定。何故此中作如是說?
答:當知此中是說次第,非定次第。依說隨順說,不依定隨順說。
5[*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無尋無伺定學見現在前。過去四。未來八。現在七。
1)此中過去四者。謂先依無色定最初所起四支。
2)未來八者。即彼所修未來八支。
3)問:次前所起有尋有伺定八支入過去,皆應不失。如何但說過去四耶?
答:此中所說過去、未來,皆顯最初起及修者。不顯後位所起、所修,故無有失。現在隨時現在前故,隨起而說。
1.9.問:今於此中說何學者?
答:若諸學者,於一切定,次第遍入。如有次第,蹬上階梯,是此所說。
1)謂有學者先入有尋有伺定。次入無尋無伺定。次入無色定。次入滅定。後起世俗心。
如是學者是此所說。
2)若有學者先入有尋有伺定。次入無尋無伺定。次入無色定。次入滅定。後起無漏心。
此等學者非此所說。
3)如雜蘊說:若有一類補特伽羅,具十二支緣起法者,是此所說。
若不具者非此所說。如契經說:先見女人形貌端嚴眾所樂見。次見衰老。次見疾病。次見命終。次見死後諸位變壞。如是女人是經所說。若不爾者非經所說。此中學者應知亦然。
4)評曰:應作是說:此中總說一切學者。隨諸學者於諸位中,所起學支,皆攝盡故。
1.10.行迹
應知行迹差別有四。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
然諸行迹應說一種。謂趣苦滅行。趣有世間生老病死滅行。
或應說二。謂趣名滅行及趣色滅行。
或應說三。謂趣三界滅行。
或應說五。謂趣五蘊滅行。
或應說十二。謂趣十二支緣起滅行。
或應說無量。謂在相續剎那差別無邊際故。
1)問:世尊何故廣一二三。略十二等。建立如是四通行耶?
答:以三事故。一以地故。二以根故。三以補特伽羅故。此則總說。若別說者。但以二事。謂地故、根故。或地故、補特伽羅故。
1.1)地故、根故者。
謂未至定、靜慮中間、三無色定、諸鈍根者所有聖道,名苦遲通行。
即此諸地、諸利根者所有聖道,名苦速通行。
四根本靜慮、諸鈍根者所有聖道,名樂遲通行。
即此諸地、諸利根者所有聖道,名樂速通行。
1.2)地故、補特伽羅故者。
謂未至定、靜慮中間、三無色定、隨信行、信勝解、時解脫者所有聖道,名苦遲通行。
即此諸地、隨法行、見至、不時解脫者所有聖道,名苦速通行。
四根本靜慮、隨信行、信勝解、時解脫者所有聖道,名樂遲通行。
即此諸地、隨法行、見至、不時解脫者所有聖道,名樂速通行。
2)問:此四通行自性是何?
答:五蘊、四蘊以為自性。謂在靜慮及近分者,五蘊為自性。在無色者,四蘊為自性。如是名為通行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3)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通行?通行是何義?
答:通謂通達。行謂行迹。能正通達、趣向涅槃是通行義。
1.11.苦遲通行者。
1)問:聖道非苦受自性,亦非苦受相應,何故名苦?
答:近分、無色,難成辦故。所起聖道,說名為苦。
根本靜慮,易成辦故。所起聖道,說名為樂。此廣分別如前結蘊四靜慮中。
2)問:何故聖道說名為遲?
答:由鈍根者所起聖道,不能速趣究竟涅槃,故說名遲。
諸利根者所起聖道,疾趣涅槃,故說名速。
3)問:有信勝解疾至涅槃,勝於見至。如信勝解精勤修行,速證涅槃。見至懈怠,不能速證。
+如有頌言:不放逸放逸,多覺寤睡眠,如乘利鈍馬,勤行者先至。
+如有二人俱趣一方。一乘利馬。一乘鈍馬。乘利馬者不勤行故不能速至。乘鈍馬者以勤行故便能速至。
+如是見至與信勝解俱趣涅槃。若信勝解精勤修行速證涅槃。見至懈怠不能速證。如何乃說鈍根聖道不能速趣說名為遲?
答:此中意說等勤行者。若等勤行,見至速證。非信勝解,故說為遲。
4)問:此四種行,五蘊、四蘊以為自性。何故名通?通唯顯慧,非餘蘊故?
答:以慧增故,但說名通。
+如見道中雖具五蘊,以慧增故,但立見名。
+如現觀邊諸世俗智,雖以四蘊、五蘊為性。而慧增故,但立智名。
+金剛喻定雖以四蘊五蘊為性。等持增故,但立定名。通行亦爾。故不應責。
1.12.如契經說:云何苦遲通行?謂諸苾芻於五取蘊,訶毀、厭惡。
問:苦遲通行緣四諦境。何故世尊但說緣苦?
答:亦應說此緣餘三諦。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復次,苦諦在初既說緣苦。應知亦說緣餘三諦。
復次,彼契經中,但顯加行,未顯根本。謂加行時,緣五取蘊起厭行相。至根本時,緣四聖諦。
1.13.集異門論作如是說:
云何苦遲通行?謂靜慮所不攝鈍信等五根。
云何苦速通行?謂靜慮所不攝利信等五根。
云何樂遲通行?謂靜慮所攝鈍信等五根。
云何樂速通行?謂靜慮所攝利信等五根。
1)問:此四通行五蘊、四蘊以為自性。何故彼論唯說利鈍信等五根?
答:依勝說故。謂於五蘊、四蘊行中,五根最勝。
復次,信等五根於所作事方便善巧。能速成辦,勝於餘蘊,故偏說之。
2)問:諸有情類有中根不?若有者,彼論何故不說。若無者,契經當云何通?如契經說:有諸有情在世間生,在世間長,有利根者。有中根者。有鈍根者。乃至廣說。
2.1)有作是說:無有中根。所以者何?見道有二。一隨信行道。二隨法行道。修道亦有二。一信勝解道。二見至道。無學道亦有二。一時解脫道。二不時解脫道。無第三道,故無中根。
問:若爾,契經當云何通?
+答:受佛化者,有先見諦。有中見諦。有後見諦。先見諦者說名利根。中見諦者說名中根。後見諦者說名鈍根。
+復次,受佛化者有近見諦。有遠見諦。有不近不遠見諦。近見諦者說名利根。如阿若多憍陳那等。遠見諦者說名鈍根。如善賢等。不近不遠見諦者。說名中根。如護國等。
2.2)復有說者,亦有中根。
問:若爾,彼論何故不說?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中根即在利鈍中攝。所以者何?說鈍根時,中根名利,勝鈍根故。說利根時,中根名鈍,劣利根故。由此尊者世友說曰:中根應言在利根攝,勝鈍根故。此復可言在鈍根攝,劣利根故。
+大德說曰:中根可言利鈍根攝。而不可言上下根攝。所以者何?利、鈍根者,各三品故。云何知然?大覺、獨覺、舍利子等。皆隨法行種性中攝。此三種根豈得相似。利根性中,既有三品,故知鈍根性亦得有三品。利鈍二道各三品故。契經中說有三品根。以第三道,不可得故。
2.3)阿毘達磨說:無中根。
3)如是善通經論二說。
1.14.集異門論復作是說:
苦遲通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滿苦速通行。
樂遲通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滿樂速通行。
問:說何所滿?為滿於根?為滿離染?若滿於根,苦遲通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理應能滿二速通行。樂遲通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亦應能滿二速通行。若滿離染,遲應滿遲。速應滿速。何故彼論作是說耶?
答:應作是說:彼說滿根。且說相似,非不相似。苦與苦相似非樂。樂與樂相似非苦故。
1.15.問:誰成就幾通行?
1)答:或有成就一。謂未離欲染者。
或有成就二。謂已離欲染者。
2)尊者僧伽筏蘇說曰:有具成就四通行者。
謂依根本靜慮練根者,住無間道時,未捨二遲通行,而得二速通行。
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便應壞根、補特伽羅。
壞根者,爾時應是鈍根亦是利根。
壞補特伽羅者。爾時應,亦是信勝解等亦是見至等。勿有此失。是故前說於理為善。
有成就一、二。無成就三、四。無一成就,利鈍根故。
1.16.問:誰用幾通行作所作事耶?
答:有但用一。或有用二。或有用三。有具用四而不一時。
1)有用一者。
+1謂或唯用苦遲通行,作所作事。如鈍根者。
依未至定、靜慮中間、三無色定。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2或復唯用苦速通行,作所作事。如利根者。
依未至定、靜慮中間、三無色定。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3或復唯用樂遲通行,作所作事。如鈍根者離欲染已。
依四根本靜慮,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4或復唯用樂速通行,作所作事。如利根者離欲染已。
依四根本靜慮,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2)有用二者。
+1謂或有用苦遲通行。及樂遲通行,作所作事。如鈍根者。
依未至定等及依初靜慮等,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2或復有用苦遲通行。及苦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鈍根者。
唯依未至定等,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練根、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3或復有用樂遲通行。及苦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鈍根者。
依初靜慮等及依未至定等。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練根、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4或復有用樂遲通行、樂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鈍根者。
唯依初靜慮等。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練根、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5或復有用苦速通行。及樂速通行,作所作事。如利根者。
依未至定等及依初靜慮等。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3)有用三者。
+1謂或有用苦遲通行。及樂遲、苦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鈍根者。
依未至定等。及依初靜慮等。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練根、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2或復有用苦遲通行。及苦速、樂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鈍根者。
依未至定等及初靜慮等。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練根、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3或復有用苦遲通行。及樂遲、樂速通行。如鈍根者。
依未至定等。及依初靜慮等。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練根、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4或復有用樂遲通行。及苦速、樂速通行,作所作事。如鈍根者。
依初靜慮等及依未至定等。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練根、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4)有用四者。
謂鈍根者依未至定等。及依初靜慮等。隨其所應,入正性離生。得果、練根、離染。修餘功德而般涅槃。
1.17.問:誰於如是四種通行得幾?捨幾?
答:諸異生位,無得、無捨。此四通行唯無漏故。世第一法現在前時,得一或二,未有所捨。
問:此中不依異生作論,唯依聖者?答:亦有聖者,於四通行無得、無捨。謂自性、住、進、退位中,有得捨義。且進位中,
1)若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
住苦法智忍乃至道法智時,皆無捨、得一。道類智忍時,捨一、得一。
2)若已離欲染,
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住苦法智忍乃至道法智時,亦皆無捨、得一。道類智忍時,捨一、得二。
若依上地,入正性離生。住苦法智忍乃至道法智時,皆無捨、得二。道類智忍時,捨二、得二。
3)若預流者,趣一來果。
諸加行道、五無間道、五解脫道時,皆無捨、得一。第六無間道時,捨一、得一。
4)若一來者,趣不還果。
諸加行道、二無間道、二解脫道時,無捨、得一。第九無間道時,捨一、得二。
5)若不還者,趣阿羅漢果。
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諸加行、無間、解脫道時,皆無捨、得二。
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諸加行道、八無間道、八解脫道時,亦皆無捨得二。第九無間道時,捨二、得二。是說離染位。
6)若未離欲染,信勝解練根作見至。
諸加行道時,無捨得一。無間道時,捨一得一。
7)若已離欲染,信勝解練根作見至。
諸加行道時,無捨得二。無間道時,捨二得二。
8)若時解脫阿羅漢練根作不動。
諸加行道、八無間道、八解脫道時,皆無捨得二。第九無間道時,捨二得二。是說轉根位。
9)若未離欲染聖者,
起諸相似無量、解脫、勝處、遍處。及不淨觀、持息念、念住等諸功德時,皆無捨得一。
10)若已離欲染聖者,
起無量、解脫、勝處、遍處、不淨觀、持息念、諸念住、無礙解、無諍、願智、邊際定。三三摩地、三重三摩地、雜修靜慮引發五通。諸加行道、五無間道、三解脫道等時,皆無捨得二。
11)若入滅定想微細心時,亦無捨得二。微微心時,無捨無得。諸如是等是說修功德位。
12)若退位中,阿羅漢。及已離欲染有學。退勝根住劣根時,皆捨二得二。未離欲染有學。退勝根住劣根時,皆捨一得一。是說退根位。
13)若阿羅漢。起色無色界纏退時,捨二得二。起欲界纏退時,捨二得一。
14)若不還者,已離色等染,起色界等纏退時,捨二無得。即不還者,起欲界纏退時,捨二得一。
15)若一來者,退勝果道時,捨一無得。退一來果時,捨一得一。
16)若預流者,退勝果道時,捨一無得。是說退離染位。退餘功德義准應知。
1.18.如施設論說:有四種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現法中遲,身壞後速。
或有補特伽羅現法中速,身壞後遲。
或有補特伽羅現法中遲,身壞後亦遲。
或有補特伽羅現法中速,身壞後亦速。
問:後二可爾。前二云何?聖者轉生決定不退,亦不轉根。欲界經生決定不入色無色界。如何可說現遲後速?復如何說現速後遲?豈有見至經生。退為信勝解者?
答:彼論不說轉根及退。但說精進及懈怠者。
若現身懈怠後身精進者,名現法中遲身壞後速。
若現身精進後身懈怠者。名現法中速身壞後遲。
若現身懈怠後身亦懈怠者。名現法中遲身壞後亦遲。
若現身精進後身亦精進者。名現法中速身壞後亦速。如是名為彼論說意。
1.19.如契經說:有四種行。一不堪忍行。二堪忍行。三調伏行。四寂靜行。
1)云何不堪忍行?
謂不堪忍寒熱、飢渴、蚊䗈、風曝、蛇蝎、惡觸、惡人侵惱、非理語言。身中所生種種苦痛。於此等事不能堪忍。是名不堪忍行。
2)云何堪忍行?謂能堪忍如前所說寒熱等事。是名堪忍行。
3)云何調伏行?謂根律儀。是名調伏行。
4)云何寂靜行?謂無漏道。是名寂靜行。
問:為四通行攝彼四行?為彼四行攝四通行耶?
答:彼四行攝四通行。非四通行攝彼四行。不攝何等?謂彼前三。
1.20.如契經說:有四種斷。一苦遲通斷。二苦速通斷。三樂遲通斷。四樂速通斷。
此中,苦遲通斷,苦故、遲故。說名為劣。
苦速通斷,但以苦故,說名為劣。
樂遲通斷,但以遲故,說名為劣。
樂速通斷,不能正顯廣大饒益天人眾者,不廣大故,亦名為劣。
世尊通斷,能正顯示廣大饒益天人眾故,獨名為妙。
問:為四通行攝四通斷?為四通斷攝四通行耶?
1)答:展轉相攝,各隨其事。謂苦遲通斷即苦遲通行乃至樂速通斷即樂速通行。故隨其事展轉相攝。
2)復有說者,四通斷唯無學。四通行通學無學。若作是說,四通行攝四通斷。非四通斷攝四通行。不攝何等?謂有學四通行。
2.1)問:聖道是妙,不應名劣。如品類足說:云何劣法?謂不善、有覆無記法。何故契經說四種斷有名為劣?
+答:劣有二種。一染污劣。二減少劣。四種通斷雖非染污劣,而有減少劣。
+有作是說:
苦遲通斷,是未至定、靜慮中間、三無色定。時解脫聖道攝。
苦速通斷,即是彼地諸聲聞乘。不時解脫聖道攝。
樂遲通斷,是四根本靜慮。時解脫聖道攝。
樂速通斷中,不能正顯廣大饒益天人眾者,即是四根本靜慮。諸聲聞乘不時解脫聖道攝。
樂速通斷中,能正顯示廣大饒益天人眾者,是佛乘聖道攝。
2.2)問:獨覺聖道是何品攝?
有作是說:聲聞品攝。
復有說者:佛品中攝。所以者何?如佛無師自能覺故。
有餘師說:前三通斷,如前應知。樂速通斷中不能正顯廣大饒益天人眾者,是獨覺聖道攝。樂速通斷中能正顯示廣大饒益天人眾者,是世尊聖道攝。
2.3)問:根本靜慮聲聞不時解脫聖道是何品攝?
有作是說:獨覺品攝。
復有說者,佛品所攝。所以者何?彼無漏根,依佛得故。
有作是言:前三通斷是外異生。樂速通斷中,不能正顯廣大饒益天人眾者,是獨覺聖道攝。樂速通斷中,能正顯示廣大饒益天人眾者,是世尊聖道攝。
2.4)問:聲聞聖道是何品攝?
有作是說:獨覺品攝。
復有說者,佛品所攝。所以者何?彼無漏根,依佛得故。
或有說者,前三通斷是諸外道。樂速通斷中,不能正顯廣大饒益天人眾者是聲聞聖道攝。樂速通斷中,能正顯示廣大饒益天人眾者是世尊聖道攝。
2.5)問:獨覺聖道是何品攝?
有作是說:聲聞品攝。
復有說者,佛品所攝。所以者何?如佛無師自能覺故。
3)評曰:如是諸說。雖各自生弟子覺意,而實義者。四種通斷即四通行。二四通攝三乘聖道。
然第四中,不能正顯廣大饒益天人眾者。聲聞、獨覺二聖道攝。
能正顯示廣大饒益天人眾者。佛聖道攝。此通二斷,非唯第四。
彼契經中不說此唯是樂速通斷故。在佛身者,皆是妙故。
1.21.問:四通行中世尊依何通行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盡漏。獨覺依何通行?聲聞依何通行耶?
答:世尊依樂速通行,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盡漏。云何知然?經為量故。
1)如契經說:鬘母一時來詣佛所。作如是問:世尊依何通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佛告鬘母: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皆依樂速通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爾時鬘母便設二難。世尊往因六年苦行乃證無上正等菩提。云何言依樂速通行?佛言:愚人!我不因彼六年苦行證大菩提。棄捨彼已,受食乳糜。然後依止樂速通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此故知。世尊依止樂速通行入見道等。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乃至得菩提故。
2)獨出獨覺如佛世尊。眾出獨覺所依不定如諸聲聞。
3)聲聞乘中,
3.1)尊者舍利子。依苦速通行,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依樂速通行盡漏。所以者何?
彼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依第四靜慮盡漏故。
3.2)尊者大目連。依苦速通行,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及盡漏。所以者何?
彼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依無色定盡漏故。
4)問:何故舍利子與大目連。俱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而舍利子依第四靜慮,得阿羅漢果。大目連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耶?
答:此二尊者。俱是到究竟聲聞故。決定漸次得四沙門果。是故俱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
而尊者舍利子是毘鉢舍那行故。依第四靜慮,得阿羅漢果。
尊者大目連是奢摩他行故。依無色定,得阿羅漢果。
5)問:一切到究竟聲聞。為皆決定漸次得四沙門果不?
5.1)答:皆決定漸次得四沙門果。所以者何?一切到究竟聲聞。皆是隨佛轉法輪者。若不漸次得四沙門果。云何於彼入住出心,能善解說。
問:能善解說四沙門果入住出心,無如佛者。佛豈漸次得四沙門果耶?
+答:於此義中,不應難佛。以佛往昔為菩薩時,已能善說四沙門果勝。舍利子住無學位故,不應以聲聞難佛。諸聲聞人非自證處,不能為他自在說故。
5.2)有作是說:一切到究竟聲聞。非皆決定漸次得四沙門果。所以者何?若彼在異生位,先已離欲染。豈遇佛說法要退已後,方趣預流果耶?
問:若爾,云何能善解說四沙門果?
答:此不應難。如阿難陀是鈍根者,雖住學位。而能善說四沙門果。能令無量百千有情成阿羅漢。況利根者超越趣證,住無學地,而不能說。
5.3)評曰:應作是說一切到究竟聲聞,皆決定漸次得四沙門果。不以能說故,但以法爾故。
謂過殑伽沙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到究竟聲聞弟子,皆漸次證得四沙門果。是故法爾不應為難。
2.無學十支
[發智論]如世尊說:漏盡阿羅漢成就十無學支。
[*引文]如世尊說:漏盡阿羅漢成就十無學支。
此中,云何十無學支?謂無學正見乃至正定。及無學正解脫、正智。
1)問:學位為有正解脫、正智不?若有者,此中何故不說。若無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
尊者舍利子慰喻給孤獨長者言:勿怖!勿怖!無聞異生成就不信、惡戒、少聞、慳悋、惡慧。邪見、邪思惟、邪勝解、邪解脫、邪智故。怖墮地獄、傍生、鬼界。汝已永斷不信、惡戒。乃至邪解脫、邪智。成就信、戒、聞、捨、慧。正見、正思惟、正勝解、正解脫、正智,故不應怖。
答:應作是說:學位亦有正解脫、正智。
2)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
答:有有二種。一者有體。二者有支。學位雖有正解脫、正智體。而不立為正解脫、正智支。
3)問:何故無學位,立正解脫、正智為支。學位不立?
3.1)答:依勝立故。謂諸法中,無學法勝非學法。補特伽羅中,無學補特伽羅勝非學補特伽羅。是故學位雖有此二,不立為支。
3.2)復次,唯無學位正解脫、正智,勢用多故。自性勝故。離過患故。建立為支。
3.3)復次,唯無學位正解脫、正智,已斷一切有根本故。建立為支。
3.4)復次,唯無學心具二解脫。一者自性。二者相續。故彼相應勝解與智,建立為支。二解脫心是非差別。應作四句。
或有心自性解脫。非相續解脫。謂有學無漏心。
或有心相續解脫。非自性解脫。謂無學有漏心。
或有心自性解脫。亦相續解脫。謂無學無漏心。
或有心非自性解脫。亦非相續解脫。謂有學有漏心。及一切異生心。
3.5)復次,有學正解脫、正智。為邪解脫、邪智所覆損故。不立為支。
4)問:有學正見、正思惟等。亦為邪見、邪思惟等之所覆損。何故立支?
答:有學正見、正思惟等親斷邪見、邪思惟等一切煩惱,害煩惱怨猶如鎧仗。故立為支。
2.1.問:有學正解脫、正智。豈不能害諸煩惱耶?
1)答:解脫非正害諸煩惱。害煩惱已得解脫故。正智雖能害修所斷一切煩惱。而不能害見所斷者故不立支。
2)復次,唯無學位正解脫、正智。無相違法,故立為支。相違法者。謂邪解脫、邪智。
3)復次,唯無學心全分解脫,故心相應勝解與智,建立為支。
非如學心少分解脫。謂見所斷一切煩惱。少分不解脫。謂修所斷一切煩惱。
4)復次,唯無學心一切解脫、一切離繫。故心相應勝解與智,建立為支。
一切解脫者。謂於五部煩惱。一切離繫者。謂於五部所緣。
5)復次,唯無學心解脫一切障、遠離一切障。故心相應勝解與智,建立為支。
解脫一切障者。謂於五部障。遠離一切障者。謂於五部所緣。
6)復次,唯無學位,斷如藤愛,離諸繫縛。故彼二法,建立為支。
7)復次,唯無學位,斷依有頂煩惱重髻。故彼二法,建立為支。
8)復次,唯無學位,已剪三界煩惱鬚髮。故彼二法,建立為支。
9)復次,唯無學位,解脫圓滿。故彼二法,建立為支。
10)復次,唯無學位,輕安樂勝,非煩惱熱所損害故。
11)唯無學位,受輕安樂,廣大殊勝,所作事業,已成辦故。如王已害一切怨敵,所受快樂廣大殊勝。
12)唯無學位,已滅一切煩惱。意言牟尼滿故。
13)唯無學位,棄捨染污蘊擔,得純淨蘊擔故。
14)唯無學位,棄捨熱惱界處,得清涼界處故。
15)唯無學位,棄捨不善根所依,得善根所依故。
16)唯無學位,棄捨煩惱自體,得清淨自體故。
17)唯無學位,是諸世間功德田故。如世尊說:若有貪等者,如有穢草田,故離貪等田,施者獲大果。
18)唯無學位,損害便獲無間罪故。
19)唯無學位,破一切著,斷一切縛,離一切障故。
20)唯無學位,遍知四食及四識住,超越九種有情居故。
21)唯無學位,功德現行,無雜穢故。謂唯有妙行,無諸惡行。唯有善根,無不善根。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無學位,正解脫、正智建立為支。
22)問:若有學位,有邪解脫及邪智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長者!勿怖!勿怖!汝已永斷不信、惡戒,乃至邪解脫、邪智耶?
答:邪解脫、邪智有二種。一者能令有情墮三惡趣。即見所斷彼已永斷。二者不令有情墮三惡趣。即修所斷彼猶成就。
2.2.如契經說:佛告阿難:舍利子是聰慧苾芻。能為給孤獨長者,善分別四預流支十種義。
問:云何分別四預流支十種義?
1)脇尊者曰:於一一預流支,皆以十義分別故。
謂以十義分別親近善士。乃至以十義分別法隨法行。
2)尊者望滿作如是說:
以信分別親近善士。
以聞分別聽聞正法。
以正見分別如理作意。
以餘分別法隨法行。
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
以信、戒分別親近善士。
以聞分別聽聞正法。
以正見分別如理作意。
以餘分別法隨法行。
4)阿毘達磨諸論師言:
以信、戒分別親近善士。
以聞及慧分別聽聞正法。
以正見分別如理作意。
以餘分別法隨法行。
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以信、戒、捨分別親近善士。
以聞及慧分別聽聞正法。
以正見分別如理作意。
以餘分別法隨法行。
6)大德說曰:尊者舍利子,為給孤獨長者,善分別四預流支。及四證淨。
6.1)四預流支者,即是分別四預流支。
6.2)十種義者,即是分別四證淨。謂以三事分別四證淨。一自性故。二等起故。三等流故。
+自性故者。謂信與戒。
+等起故者。謂聞、捨、慧、正見、正思惟。
由聞慧故等起於信。由正思惟等起於戒。由捨、正見,信、戒增長。
+等流故者。謂正勝解、正解脫及正智。
6.3)問:正勝解、正解脫有何差別?
答:因名正勝解。果名正解脫。
復次,加行時名正勝解。究竟時名正解脫。
6.4)問:聞慧、正見、正智有何差別?
答:聞謂聞所成慧。思謂思所成慧。正見、正智。謂修所成慧。因名正見。果名正智。
7)尊者左受作如是說:以十種義分別四預流支。及彼等流果。
謂以信、戒、捨分別親近善士。
以聞分別聽聞正法。
以正思惟、正勝解分別如理作意。
以慧、正見分別法隨法行。
以正解脫、正智分別彼等流果。
8)霧尊者曰:此中以十義為五事,分別四證淨。
一自性故。謂信戒。
二相似故。謂捨、正勝解。
三加行故。謂聞及慧。
四隨順故。謂正見、正思惟。
五果故。謂正解脫、正智。
9)尊者覺天作如是說:此中以十義分別四預流支。
謂以信、戒、捨分別親近善士。
以聞及慧分別聽聞正法。
以正思惟分別如理作意。
以餘分別法隨法行。
2.3.問:何故名阿羅漢?
1)答:應受世間勝供養故。名阿羅漢。
謂世無有清淨命緣非阿羅漢所應受者。
2)復次,阿羅者。謂一切煩惱。漢名能害。
用利慧刀,害煩惱賊,令無餘故。名阿羅漢。
3)復次,羅漢名生。阿是無義。以無生故。名阿羅漢。
彼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法中,不復生故。
4)復次,漢名一切惡不善法。言阿羅者。是遠離義。
遠離諸惡、不善法故。名阿羅漢。
4.1)此中惡者謂不善業。
4.2)不善者謂一切煩惱。障善法故說為不善。是違善義。
4.3)如有頌言:遠離惡不善,安住勝義中,應受世上供,故名阿羅漢。
2.4.漏盡者。謂諸漏永盡。
問:順諸漏法,亦得永盡。何故但說彼漏盡耶?
1)答:彼以漏盡而為上首。應知亦說順漏法盡。
2)復次,諸漏難斷、難破、難越,非順漏法。故偏說之。
3)復次,諸漏過失多勝堅牢。非順漏法。故偏說之。
4)復次,諸漏自性斷斷已不成就。與聖道相違。故偏說盡。
諸聖道起,正與一切煩惱相違。非有漏善、無覆無記。
然諸聖道斷煩惱時,亦兼斷彼。如明燈起,與闇相違,非油炷器。然破闇時,亦令油盡炷燋器熱。
5)問:何故但說漏盡,不說暴流軛等?
答:三漏在前,攝煩惱盡。是故偏說。暴流軛等雖有攝煩惱盡,而不在前。三結、三不善根。雖在前,而攝煩惱不盡。故阿羅漢,但說漏盡。非暴流等。
2.5.解釋:若依有尋有伺定...初無學智現在前
[發智論]彼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答:若依有尋有伺定。初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無。未來十。現在九。彼滅已不失。若復依有尋有伺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現在九。未來十。彼滅已不失。若依無尋無伺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九。未來十。現在八。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九。未來十。現在五。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九。未來十。現在無。彼滅已不失。
1[*引文]彼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答:若依有尋有伺定。初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無。未來十。現在九。
1)此中,有尋有伺定者。謂未至定及初靜慮。
2)依者。有說。俱生是依。
復有說者,等無間緣是此依義。
評曰:應作是說:即彼二地總說為依。
3)初有四種,如前廣說。此中但依二初作論。
一得果初。謂依彼地,初得阿羅漢果。
二轉根初。謂依彼地,時解脫初練根作不動。
4)無學智現在前者謂盡智。
問:無學者亦有非學非無學智見現在前。彼亦是無學智見。是諸無學者所起智見故。何故此中不說無學者無學智見現在前耶?
4.1)答: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中是有餘說。
4.2)復次,此中無學智見即說無學智見。非無學者智見,故不應責。
5)過去無者。謂如前說二,初剎那現在前時,全無過去,未有一念已生滅故。設已生滅,得果轉根。或退捨故。
6)未來十者。謂即初時,具修未來無學十支故。
7)現在九者。爾時九支現在前故。謂除正見。此剎那中,無容起故。
2[*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復依有尋有伺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現在九。未來十。
1)此中彼者。謂彼九支。
2)滅已者。謂無常滅已。
3)不失者。謂無三因緣,失彼聖道。如前說。
4)若復依等者。謂彼第二剎那已去,復依有尋有伺定,盡、無生智,隨一現在前。
問:何故復起此地智耶?答:念報恩故。由四緣故。如前廣說。
5)過去九者。謂從第二剎那以去,成就過去。初剎那時,已起滅者。餘如前說。
3[*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無尋無伺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九。未來十。現在八。
1)此中無尋無伺定者。謂後三靜慮。不說靜慮中間,義如前說。
2)現在八者。除正思惟。彼無尋故。餘如前說。
4[*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九。未來十。現在五。
1)此中無色定者。謂前三無色定。不說第四,義如前說。
2)現在五者。除正思惟、正語、業、命。彼地無故。餘如前說。
5[*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九。未來十。現在無。
1)此中入滅定者。謂住滅受想定。
2)世俗心者。謂出滅定,有漏定心。或復起餘有漏定心。
3)過去九者。謂前最初所起有尋有伺定九支。
4)未來十者。即彼初時所修十支。
5)現在無者。爾時聖道不現前故。
2.6.解釋:依有尋有伺定...初無學知見現在前
[發智論]若依有尋有伺定。初無學知見現在前。過去現在九。未來十。彼滅已不失。若復依有尋有伺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未來十。現在九。彼滅已不失。若依無尋無伺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未來十。現在八。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未來十。現在五。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未來十。現在無。
1[*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初無學見現在前。過去現在九。未來十。
1)此中初無學見者。謂無學正見。
2)過去九者。謂初所起有尋有伺定,無學智俱生聚九支。
3)現在九者。謂除正智。以見與智不俱起故。
4)未來十者。是先初智及今初見所修十支。餘如前說。
2[*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復依有尋有伺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未來十。現在九。
1)此中若智者。盡、無生智隨一。
2)若見者無學正見。
3)過去十者。謂前初智、初見俱生聚十支。
4)未來十者即彼所修。
5)現在九者。智時除見,見時除智,餘九支。餘如前說。
3[*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無尋無伺定。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未來十。現在八。
此中現在八者。除正思惟,智見隨一,餘八支。餘如前說。
4[*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未來十。現在五。
此中現在五者。除正思惟、正語、業、命,智見隨一,餘五支。餘如前說。
5[*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未來十。現在無。
此中過去未來十者。是前初智初見時,所起所修十支。餘如前說。
2.7.解釋:依無尋無伺定...初無學智現在前
[發智論]若依無尋無伺定。初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無。未來十。現在八。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尋無伺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現在八。未來十。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八。未來十。現在五。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八。未來十。現在無。彼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八。未來十。現在九。彼滅已不失。
1[*引文]若依無尋無伺定。初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無。未來十。現在八。
1)此中初無學智現在前者。謂盡智。
2)過去無者。初剎那時,未有一念已生滅故。設已生滅,三緣捨故。
3)未來十者。謂即初時具修未來無學十支。
4)現在八者。除正思惟及正見。餘如前說。
2[*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尋無伺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現在八。未來十。
此中無學智現在前者。謂盡無生智隨一。餘如前說。
3[*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八。未來十。現在五。
此中過去八者。謂前無尋無伺定初無學智俱生聚八支。餘如前說。
4[*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八。未來十。現在無。
此中過去八者。謂初智俱生聚八支餘如前說。
5[*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八。未來十。現在九。
此中現在九者。謂除正見。餘如前說。
2.8.解釋:依無尋無伺定...初無學見現在前
[發智論]若依無尋無伺定。初無學見現在前。過去現在八。未來十。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尋無伺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九。未來十。現在八。彼滅已不失。若依無色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九。未來十。現在五。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九。未來十。現在無。彼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現在九。未來十。
1[*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無尋無伺定。初無學見現在前。過去現在八。未來十。
1)此中初無學見現在前者。謂無學正見。
2)過去八者。謂初智俱生聚八支。
3)未來十者。謂前初智及今初見所修十支。餘如前說。
2[*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尋無伺定。展轉乃至若依有尋有伺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等。
皆隨所應准前應說。
2.9.解釋:若依無色定...初無學智現在前
[發智論]若依無色定。初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無。未來十。現在五。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色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現在五。未來十。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五。未來十。現在無。彼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五。未來十。現在九。彼滅已不失。
若依無尋無伺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五。未來十。現在八。彼滅已不失。
1[*引文]若依無色定。初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無。未來十。現在五。
1)此中初無學智現在前者。謂盡智。
2)過去無者。初剎那時未有一念已生滅故。設已生滅三緣捨故。
3)未來十者。謂即初時具修未來無學十支。
4)現在五者。除正思惟、正語、業、命及正見。餘如前說。
2[*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色定。無學智現在前。過去現在五。未來十。
此中無學智現在前者。謂盡無生智隨一。
未來十者。謂初智時所修十支。餘如前說。
3[*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五。未來十。現在無。
此中過去五者。謂初智俱生聚五支。餘如前說。
4[*引文]彼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乃至若依無尋無伺定。無學智現在前等。
皆隨所應准前應說。
2.10.解釋:若依無色定...初無學見現在前
[發智論]若依無色定。初無學見現在前。過去現在五。未來十。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色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六。未來十。現在五。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過去六。未來十。現在無。從滅已不失。若依有尋有伺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六。未來十。現在九。彼滅已不失。若依無尋無伺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六。未來十。現在八。
1[*引文]若依無色定。初無學見現在前。過去現在五。未來十。
此中初無學見現在前者。謂無學正見。
過去五者。謂前初智俱生聚五支。
未來十者。謂前初智及今初見所修未來十支。
2[*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復依無色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過去六。未來十。現在五。
此中過去六者。謂前初智俱生聚五支。及前初見俱生聚五支合為六。餘如前說。
3[*引文]彼滅已不失。若入滅定或世俗心現在前。展轉乃至若依無尋無伺定。無學若智若見現在前等。
皆隨所應准前應說。
2.11.此中一切過去、未來皆說最初起及修者。不說後位所起、所修。現在隨起現前者說。所說無學亦通一切。非唯次第遍入定者。
1)問:何故得學果時,見為無間道。見為解脫道。得無學果時,見為無間道?智為解脫道耶?
答:無學果位所應作業一切已辦。加行止息,不復尋求。故不名見。學果不爾,故得見名。
2)問:何故無學位,初說智後說見,學位初後皆說見耶?
答:無學位初必起盡智。故初說智。後若更起勝功德時,亦有推度,故後說見。
學位先起苦法智忍,唯見非智故初說見。後無漏智所作未辦。推度不息亦得見名。故後說見。
3.見等
[發智論]云何見...謂除前相。
[大毘婆沙論]
云何為見?乃至廣說。
3.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說:諸有為法皆是見性。所以者何?行相猛利說名為見。諸有為法皆有作用,行相猛利。故有為法皆是見性。
為遮彼意,顯唯眼根及決度慧,是見非餘。
2)或復有說:現觀邊忍亦是智性。如譬喻者。彼作是說:無漏智眼初墮境時,說名為忍。後安住境說名為智。如涉路者於平坦處。初念止息,後便安住。大德亦說:下智名忍。上智名智。
為遮彼意,顯無漏忍,是見非智。
3)有餘復說:盡、無生智亦是見性。
為遮彼意,顯彼息求、不復推度,是智非見。
復次,此智蘊中。應具分別見、智、慧三自性差別。故作斯論。
3.2.解釋:見
[發智論]云何見?答:眼根、五見、世俗正見、學無學見。
[*引文]云何為見?答:眼根、五見、世俗正見、學無學見。
1)問:何故眼根說名為見?
答:由四事故。一賢聖說故。二世俗說故。三契經說故。四世現見故。
1.1)賢聖、世俗說故者。
謂諸賢聖及諸世俗俱作是言:我眼見彼往、來,行、住、坐、臥等事。
又若見人顛蹶迷謬。俱作是說:汝既眼見,何故爾耶?
1.2)契經說故者。
謂契經說:眼見色已,不應取相及取隨好。
復作是說:眼見色已,應觀不淨,如理思惟。
復作是說:眼見色已,好不應愛,惡不應憎。
復作是說:眼見色已,起喜憂捨,三意近行。
復作是說:眼見色已,不應歡慼。唯應住捨、正念、正知。
1.3)世現見故者。
謂世現見眼明淨者所見無謬。不明淨者所見有謬。
又世現見有眼根者能見諸色。無眼根者不能見色。
又世現見眼所對方能見彼色。所不對方便不能見。
又世現見多不能見被障諸色,眼有障故。
1.4)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何故眼根說名為見?
謂世現見有淨眼者言我見淨。有不淨眼者言我見不淨。
1.5)大德說曰:何故眼根說名為見?
謂契經說:眼根所得,眼識所了,說名所見。世俗亦然。是故眼根說名為見。
2)五見者。謂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2.1)問:何故此五說名為見?答:以四事故。
一觀視故。謂能觀視所應取境。問:此五邪僻顛倒觀視,如何名見?答:此雖邪僻顛倒觀視,而是慧性故名為見。如人眼根。雖不明了而能觀視。故亦名見。
二決度故。謂能決度所應取境。問:既一剎那如何決度?答:性猛利故,立決度名。
三堅執故。謂於自境堅固僻執。非聖道劍不能令捨。佛及弟子以聖道劍,斷彼見牙,後方捨故。如有海獸名室首摩羅。凡所銜物堅執不捨。要以利劍,斷截其牙,然後乃捨。五見亦然。
四深入故。謂於所緣銳利深入,如針墮泥。
2.2)復次,以二事故此五名見。一照矚故。二推求故。
2.3)復次,以三事故此五名見。一見相相應故。二能成見事故。三於緣無礙故。
2.4)復次,以三事故此五名見。一意樂故。二執著故。三尋求故。
2.5)復次,以三事故說名為見。一意樂故。二加行故。三無知故。
意樂故者。謂得定者見。
加行故者。謂尋思者見。
無知故者。謂隨聞者見。
2.6)復次,
意樂故者。謂意樂壞者見。
加行故者。謂加行壞者見。
無知故者。謂俱壞者見。是故此五亦說名見。
3)世俗正見者。謂善意識相應慧。是見性故,說名為見。
4)學見者。謂學無漏慧。
5)無學見者。謂無學正見。此二亦俱是見性故名為見。
6)應知此中,
五見於境,如霠夜見色。
世俗正見於境,如晴夜見色。
學見於境,如霠晝見色。
無學見於境,如晴晝見色。
3.3.解釋:智
[發智論]云何智?答:五識相應慧,除無漏忍,餘意識相應慧。
[*引文]云何為智?答:五識相應慧,除無漏忍,餘意識相應慧。
1)此中五識相應慧,有三種。一善。二染污。三無覆無記。
善者。謂唯生得善。
染污者。謂唯修所斷貪、瞋、癡相應。
無覆無記者。謂異熟生,亦有少分威儀路、工巧處及通果心俱生。
2)餘意識相應慧,亦有三種。一善。二染污。三無覆無記。
2.1)善有二種。一有漏。二無漏。
2.1.1)有漏善有三種。一加行得。二離染得。三生得。
+加行得者。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聞所成慧者。謂於文義如理決擇。
思所成慧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及念住等。
修所成慧者。謂煖、頂、忍、世第一法、現觀邊世俗智、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
+離染得者。謂靜慮、無量、無色、解脫、勝處、遍處等。
+生得者。謂生彼地法爾所得善。
2.1.2)無漏有二種。一學。二無學。
學。謂學八智。
無學。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智。
2.2)染污者。謂見、修所斷煩惱、隨煩惱相應。
2.3)無覆無記者。謂異熟生、威儀路、工巧處、通果心俱生。
3.4.解釋:慧
[發智論]云何慧?答:六識相應慧。
[*引文]云何為慧?答:六識相應慧。
此有三種,謂善、染污、無覆無記。廣如前說。有差別者。
無漏八忍亦是慧攝,擇法通故。一切心俱皆得有慧。
已說見、智、慧三種自性。復應分別此三雜不雜相。
3.5.解釋:諸見是智耶?
[發智論]諸見是智耶?答:應作四句。有見非智。謂眼根及無漏忍。有智非見。謂五識身相應慧、盡、無生智。除五見及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有見亦智。謂五見、世俗正見。除無漏忍及盡、無生智。餘無漏慧。有非見非智。謂除前相。
1[*引文]諸見是智耶?答:應作四句。
見與智自性,互有廣狹故。
2[*引文]有見非智。謂眼根及無漏忍。
1)問:何故眼根不名為智?答:眼根是色。智非色故。
復次,眼根不相應、無所依、無所緣、無行相、無警覺。智不爾故。
2)問:何故無漏忍非智耶?
2.1)答:以無漏忍於所觀諦。
雖忍而未決。
雖觀而未審。
雖尋求而未究竟。
雖伺察而未了知。
雖現觀而未重審。
唯作功用,加行不息。故不名智。
2.2)復次,決定義是智義。忍與所斷疑得俱生。於所見境,未極決定。故不名智。
2.3)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忍於聖諦雖正堪忍。而未審知,故不名智。
2.4)大德說曰:見事究竟乃立智名。非初忍時見事究竟。故無漏忍雖不名智而,實是智。
2.5)霧尊者曰:重觀名智。從無始來,於四聖諦,未有一念聖慧曾觀。忍起創觀,故未名智。五識俱慧雖於所緣不能重觀。而色等境,從無始來,已起無量有漏慧觀。依種類說,既名重觀,故亦名智。餘有漏智不重緣者。准此應知。不應為難。
3[*引文]有智非見。謂五識身相應慧、盡、無生智,除五見及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
1)問:何故五識身相應慧非見耶?
1.1)答:行相猛利,深入所緣,說名為見。五識身相應慧行相不猛利,不能深入所緣。故不名見。
1.2)復次,
見能分別。彼慧不能分別故。
見能緣自相、共相。彼慧唯能緣自相故。
見能緣三世及無為。彼慧唯能緣現在故。
見能數數取境。彼慧唯能一剎那取境故。
見於所緣籌量觀察。彼慧不爾。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五識身相應慧不名為見。
2)問:盡智、無生智,何故非見耶?
2.1)答:此二智行相不猛利故。不深入所緣故。
2.2)復次,見作功用,加行不息。二智不爾。如安住鳥,故不名見。
2.3)復次,尋求、伺察,說名為見。二智不爾。故不名見。
由此尊者妙音說曰:盡、無生智,所作已辦。更無勝事,而可追求。故不名見。
2.4)有作是說:諸無漏慧總有二種。一能對治惡見。二能對治無知。
能對治惡見者名見。盡、無生智,唯能對治無知。故不名見。
2.5)復有說者,諸無漏慧總有三種。一唯能對治惡見。二唯能對治無知。三能對治惡見無知。
唯能對治惡見者。是見非智。謂現觀邊無漏忍。
唯能對治無知者。是智非見。謂盡、智無生智。
能俱對治者。是智亦是見。謂餘無漏慧。
2.6)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推度名見。盡、無生智所作究竟,不復推度故不名見。
2.7)復作是說:尋求名見。盡、無生智所作已辦,不復尋求故不名見。
2.8)復作是說:若盡、無生智是見性者。諸阿羅漢唯應成就九無學支,除正智支。然世尊說:諸阿羅漢成就十無學支故。盡、無生智非見。
3)問:如世俗正見,學見、無學見。雖亦是智,而名為見。若盡、無生智,雖亦是見,而名為智。斯有何失?
3.1)答:如初修習加行觀時,世俗正見雖具智見性,而立正見支,非正智支。
已入學位諸學八智。雖具智見性。而立正見支,非正智支。
已至無學位,無學正見。雖具智見性,而立正見支,非正智支。
若盡智、無生智,亦具智見性者,亦應立正見支,非正智支。是則諸阿羅漢。唯應成就九無學支。如是便違世尊所說。諸阿羅漢成就十支。
3.2)大德說曰:盡、無生智定是見性,決度性故。
問:若爾,阿羅漢應唯成就九支?答:二支唯無學地有。謂正解脫、正智。八支通學、無學地有。謂餘八支。盡、無生智雖亦是見。而所作事已得究竟。異前學位。故別立支。不應為難。
3.3)評曰:應作是說:盡、無生智是智非見。所作已辦。於四聖諦,不復推求,加行息故。
4)除五見及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者。此有二種。一染污。二無覆無記。
染污者。謂貪、瞋、慢、疑及不共無明相應慧。
無覆無記者。謂異熟生、威儀路、工巧處、通果心俱生慧。
4.1)問:何故意地貪等相應慧非見耶?
答:彼慧行相不猛利故。不能深入所緣境故。
復次,彼二煩惱所覆損故。二煩惱者。謂貪、瞋、慢、疑隨一。及彼相應無明。
4.2)問:若爾,不共無明相應慧應是見,唯一煩惱相應起故?
答:彼無明有二種。
一見所斷不共無明。覆障尤重過二煩惱。
二修所斷不共無明。與自力起纏垢相應。
彼獨立故。能覆損慧,如貪瞋等故。彼相應慧如貪等相應亦不名見。
4.3)問:何故無覆無記慧非見耶?
答:彼慧行相不猛利故。不能深入所緣境故。
復次,彼慧勢力極羸劣故不名為見。要有勢力,於境堅強,方名見故。
4.4)問:諸異熟生、威儀路慧,勢力羸劣,於理可爾。工巧處慧及通果心相應之慧,勢力強盛寧非見耶?
+1答:工巧處慧,雖有勢力。最強盛者。如毘濕縛、羯磨天等彼所造作,如願智生。而為邪命所覆損故,不名為見。謂工巧事皆欲活命為因起故。雖工巧處心心所法現在前時,是不染污。而為邪命力所引生故。說彼由邪命覆損,即是為貪所覆損義。設不為貪所覆損者,勢力浮淺,行相劣鈍。於所緣境不能深入。故不名見。
+2復次,二巧處慧如疑而轉,於所緣境不能決定。所以者何?雖極巧者作工巧事。若為他人之所彈斥,便猶豫故。
+3諸通果慧,於所緣境亦不猛利。不能深入所緣境故。但由前定勢力所引,任運轉故。於所緣境不推求故,不名為見。
+4復次,諸通果慧,由先串習所變化事為因引生。如習工巧,故不名見。
+5復次,異熟生等四無記慧,皆勢力劣。如不成善。不成染污。故不成見。
4[*引文]有見亦智。謂五見、世俗正見,除無漏忍及盡、無生智,餘無漏慧。
即學八智。及無學正見。此無漏慧及前五見、世俗正見。皆具見智二種相故,第三句攝。
5[*引文]有非見非智。謂除前相。
相謂所名。若法是前三句所表皆名為相。除此餘法為第四句。是第四句所表之法。此復是何?謂色蘊中,除眼餘色。於行蘊中,除慧餘行。及三蘊全并無為法為第四句。
3.6.解釋:諸見是慧耶?
[發智論]諸見是慧耶?答:應作四句。有見非慧。謂眼根。有慧非見。謂五識身相應慧、盡無生智。除五見及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有見亦慧。謂除盡、無生智,餘無漏慧。及五見、世俗正見。有非見非慧。謂除前相。
1[*引文]諸見是慧耶?答:應作四句。
見與慧自性,互有廣狹故。
2[*引文]有見非慧,謂眼根。
能觀視故。色自性故。
3[*引文]有慧非見。謂五識身相應慧、盡、無生智。除五見及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
擇法性故。非推度故。廣說如前。
4[*引文]有見亦慧。謂除盡無生智餘無漏慧。及五見世俗正見。
即無漏忍、學八智及無學正見等。能推度故。擇法性故。具二種相。
5[*引文]有非見非慧。謂除前相。
相謂所名。如前廣說。
3.7.解釋:諸智彼慧耶?
[發智論]諸智彼慧耶?答:諸智皆是慧。有慧非智。謂無漏忍。見攝智?智攝見耶?答:應作四句。有見非智攝。謂眼根及無漏忍。有智非見攝。謂五識相應慧、盡無生智。除五見及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有見亦智攝。謂五見、世俗正見。除無漏忍及盡無生智,餘無漏慧。有非見亦非智攝。謂除前相。見攝慧?慧攝見耶?答:應作四句。有見非慧攝。謂眼根。有慧非見攝。謂五識相應慧、盡、無生智。除五見及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有見亦慧攝。謂五見、世俗正見。除盡、無生智,餘無漏慧。有非見亦非慧攝。謂除前相。智攝慧?慧攝智耶?答:慧攝智。非智攝慧。不攝何等?謂無漏忍。
1[*引文]諸智是慧耶?答:諸智皆是慧。
能審決者,皆擇法故。
2[*引文]有慧非智。謂無漏忍。
創觀諦境未審決故。
3[*引文]見攝智智攝見耶?乃至廣說。此中有二種四句。一種二句准前問定應知其相。
3.8.解釋:成就-異生
[發智論]諸成就見彼智耶?答:如是。設成就智彼見耶?答:如是。諸成就見彼慧耶?答:如是。設成就慧彼見耶?答:如是。諸成就智彼慧耶?答:如是。設成就慧彼智耶?答:如是。
[*引文]諸成就見彼智耶乃至廣說。
此中見、智、慧三。若成就一,必有餘二。是故皆作如是句答。
問:誰成就見、智、慧耶?答:一切有情。此即總說,然有多少。
1)謂斷善根者。
成就三界見所斷見智慧。
成就三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欲界無覆無記智慧。
2)不斷善根,未得色界善心者。
成就三界見所斷見智慧。
成就三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欲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界無覆無記智慧。
3已得色界善心,未離欲染者。
成就三界見所斷見智慧。
成就三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界無覆無記智慧。
4)已離欲染,未得無色界善心者。
4.1)若生欲界,
成就色無色界見所斷見智慧。
成就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4.2)若生色界,
不成就欲界善見智慧。
成就餘如生欲界說。
5)已得無色界善心,未離色染者。
5.1)若生欲界
成就色無色界見所斷見智慧。
成就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5.2)若生色界
不成就欲界善見智慧。
成就餘如生欲界說。
6)已離色染,
6.1)生欲界者。
成就無色界見所斷見智慧。
成就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6.2)若生色界
不成就欲界善見智慧。
成就餘如生欲界說。
6.3)若生無色界
不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及不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若異熟生心現在前。則成就無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若異熟生心不現在前。則亦不成就無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餘如生欲界說。異生如是。
3.9.解釋:成就-聖者
3.9.1.若聖者。隨信、隨法行,
1)苦智未已生,未離欲染者。
成就三界見所斷見智慧。
成就三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慧。
1.1)即彼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者。
成就色無色界見所斷見智慧。
成就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1.2)未得無色界善心者。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1.3)已得無色界善心者。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慧。
1.4)即彼已離色染者。
成就無色界見所斷見智慧。
成就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慧。
2)苦智已生,集智未已生,未離欲染者。
成就三界見集滅道見智慧。
成就三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2.1)即彼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者。
成就色無色界見集滅道所斷見智慧。
成就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2.2)未得無色界善心者。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2.3)已得無色界善心者。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2.4)即彼已離色染者。
成就無色界見集滅道所斷見智慧。
成就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3)集智已生,滅智未已生,未離欲染者。
成就三界見滅道所斷見智慧。
成就三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3.1)即彼已離欲染,未離色染。
成就色無色界見滅道所斷見智慧。
成就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3.2)未得無色界善心者。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3.3)已得無色界善心者。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4)滅智已生,道智未已生,未離欲染者。
成就三界見道所斷見智慧。
成就三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4.1)即彼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者。
成就色無色界見道所斷見智慧。
成就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4.2)未得無色界善心者。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4.3)已得無色界善心者。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4.4)即彼已離色染。
成就無色界見道所斷見智慧。
成就無色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3.9.2.信勝解、見至,
1)未離欲染者。
成就三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2)即彼已離欲染,未得無色界善心者。
2.1)若生欲界。
成就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2.2)若生色界。
不成就欲界善見智慧。
成就餘如生欲界說。
3)即彼已得無色界善心,未離色染者。
3.1)若生欲界。
成就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3.2)若生色界。
不成就欲界善見智慧。
成就餘如生欲界說。
4)即彼已離色染。
4.1)若生欲界。
成就無色界修所斷染污智慧。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4.2)若生色界。
不成就欲界善見智慧。
成就餘如生欲界說。
4.3)若生無色界。
不成就欲色界善見智慧及不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若異熟生心現在前。則成就無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若異熟生心不現在前。則亦不成就無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餘如生欲界說。
3.9.3.阿羅漢
1)若生欲界。
成就三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2)若生色界。
成就色無色界善見智慧。
成就欲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成就無漏見智慧。
3)若生無色界
異熟生心不現在前。成就無色界善見智慧。成就無漏見智慧。
若異熟生心現在前。亦成就無色界無覆無記智慧。
3.10.解釋:已斷已遍知
[發智論]諸見已斷已遍知彼智耶?答:如是。設智已斷已遍知彼見耶?答:如是。諸見已斷已遍知彼慧耶?答:如是。設慧已斷已遍知彼見耶?答:如是。諸智已斷已遍知彼慧耶?答:如是。設慧已斷已遍知彼智耶?答:如是。
[*引文]諸見已斷已遍知彼智耶?答:如是。設智已斷已遍知彼見耶?答:如是。諸見已斷已遍知彼慧耶?答:如是。設慧已斷已遍知彼見耶?答:如是。諸智已斷已遍知彼慧耶?答:如是。設慧已斷已遍知彼智耶?答:如是。
所以者何?見、智、慧三,斷、遍知位皆相似故。
問:誰於見智慧,已斷、已遍知?
答:諸阿羅漢。此說究竟斷遍知者。有學、異生多少不定。
1)謂阿羅漢。
三界見智慧皆已斷已遍知。
2)諸不還者。
2.1)若已離無所有處染。
三界見所斷見智慧。及八地修所斷見智慧已斷已遍知。
2.2)乃至若未離初靜慮染。
三界見所斷見智慧。及欲界修所斷見智慧已斷已遍知。
3)諸一來、預流者。
三界見所斷見智慧已斷已遍知。
4)隨信、隨法行。
4.1)若滅智已生,道智未已生。
三界見苦集滅所斷見智慧已斷已遍知。
4.2)若集智已生,滅智未已生。
三界見苦集所斷見智慧已斷已遍知。
4.3)若苦智已生,集智未已生。
三界見苦所斷見智慧已斷已遍知。聖者如是。
5)若諸異生
5.1)已離無所有處染。
八地見修所斷見智慧已斷已遍知。
5.2)乃至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
一地見修所斷見智慧已斷已遍知。是名見智慧三問、定、攝、成就、斷,五門分別。
3.11.解釋:正見...擇法覺支
[發智論]諸正見是擇法覺支耶?答:應作四句。有正見非擇法覺支。謂世俗正見。有擇法覺支非正見。謂盡無生智。有正見亦擇法覺支。謂除盡無生智,餘無漏慧。有非正見亦非擇法覺支。謂除前相。
諸正見是擇法覺支耶。乃至廣說。
1)問:何故作此論?答:前論是此所依根本。謂前作是說。云何為見?云何為智?云何為慧?雖作是說而未分別正見、正智與擇法覺支,互有廣狹。今欲分別。故作斯論。
2)然今於此阿毘達磨發智論中,有決定相。
若覺支後,分別道支,則道支唯無漏。以七覺支,唯無漏故。
若覺支前,分別道支,則道支通有漏、無漏。
此中覺支前,分別道支故。應知道支,通有漏、無漏。是謂此處略毘婆沙。諸有智者應隨分別。
1[*引文]諸正見是擇法覺支耶?答:應作四句。
正見與擇法覺支,互有廣狹故。
2[*引文]有正見非擇法覺支。謂世俗正見。
以諸覺支,助如實覺,唯無漏故。
3[*引文]有擇法覺支非正見。謂盡、無生智。
非見性故。
4[*引文]有正見亦擇法覺支。謂除盡、無生智,餘無漏慧。
即現觀邊八忍。及學八智、無學正見。如是三種具二相故。
5[*引文]有非正見亦非擇法覺支。謂除前相。
相謂所名如前廣說。此復是何?謂行蘊中,除意識相應善慧。諸餘行蘊及四蘊全并無為法,作第四句。
3.12.解釋:正智...擇法覺支
[發智論]諸正智是擇法覺支耶?答:應作四句。有正智非擇法覺支。謂世俗正智。有擇法覺支非正智。謂無漏忍。有正智亦擇法覺支。謂除無漏忍。餘無漏慧。有非正智亦非擇法覺支。謂除前相。
1[*引文]諸正智是擇法覺支耶?答:應作四句。
正智與擇法覺支,亦互有廣狹故。
2[*引文]有正智非擇法覺支。謂世俗正智。
彼無覺支相故。
3[*引文]有擇法覺支非正智。謂無漏忍。
彼無智相故。
4[*引文]有正智亦擇法覺支。謂除無漏忍,餘無漏慧。
即學八智及盡、無生智、無學正見,具二相故。
5[*引文]有非正智亦非擇法覺支。謂除前相。
相謂所名如前廣說。此復是何?謂行蘊中,除六識相應善慧。諸餘行蘊及四蘊全并無為法作第四句。
1)問:何故此中唯說正見、正智與擇法覺支互有廣狹?不說餘道支與餘覺支互有廣狹耶?
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2)復次,此中亦應說:
諸是正勤。亦是精進覺支耶?答:諸是精進覺支亦是正勤。有是正勤非精進覺支。謂世俗正精進。
乃至諸是正定,亦是定覺支耶?答:諸是定覺支亦是正定。有是正定非定覺支。謂世俗正定。
應作是說而不說者。應知此中是有餘說。
3)復次,此中所說現始現終,略去中間。故作是說。始謂正見,終謂正智。如現始終。初入已度。方便究竟應知亦爾。
4)復次,若法相對滿四句者,此中說之。若法相對,唯有順後句者,此中不說。
5)復次,此智蘊中,若法是見、智、慧自性者,則分別之,是智類故。精進、念、定,非智類故,此中不說。
4.覺、道
4.1.[發智論]七覺支、八道支。一一現在前時。幾覺支?幾道支現在前耶?
[*引文]七覺支、八道支一一現在前時,幾覺支?幾道支現在前耶?
4.1.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說:諸心所法次第而生,非一時生。如譬喻者。大德亦說:諸心所法次第而生,非一時生。如多商侶過一狹路,要一一過,非二、非多。諸心所法亦復如是。一一各別生相所生,必無一時和合生義。
2)問:彼依何量作如是說?答:依至教量。
2.1)謂契經說:
若於爾時,心沈恐沈修三覺支名非時修。謂輕安、定、捨修三覺支名是時修。謂擇法、精進、喜。若於爾時,心掉恐掉修三覺支名非時修。謂擇法、精進、喜修三覺支名是時修。謂輕安、定、捨。
彼作是說:覺支既有時、非時修。故知心所次第而生,非一時起。
2.2)又餘經說:
舍利子言:我於七覺支,定能隨意自在住。謂我欲於此覺支定日初分住,即便能住。若我欲於此覺支定日中分住,即便能住。若我欲於此覺支定日後分住,即便能住。
彼作是說:既舍利子於七覺支隨所欲住。故知心所次第而生,非一時起,其理決定。
3)為遮彼意,顯諸心所,有一時生。故作斯論。
4.1.2.通經
1)問:若諸心所有一時生。云何通彼所引契經?答:前契經說:時、非時修三覺支者。乃證心所,非要次第一一而生。說三覺支一時修故。證諸心所,有俱時生。
2)問:若諸覺支隨所依地。或六或七,一時而生。何故經說:時、非時修。各唯三種?
2.1)答:依止觀品,覺支勢用有增減故。作如是說。謂三覺支是奢摩他品。三覺支是毘鉢舍那品。
若奢摩他品覺支增時,令心沈下。爾時,應修觀品覺支,策心令舉。而修止品故說非時。
若毘鉢舍那品覺支增時,令心浮舉。爾時,應修止品覺支,抑心令下。而修觀品故說非時。
雖諸覺支一時而起,而用有增減,故唯說三。
2.2)復次,入聖道時,依止觀品,有差別故。作如是說。
謂若依奢摩他品覺支,入聖道者。應修止品覺支,抑心令下,而修觀品。故說非時。
若依毘鉢舍那品覺支,入聖道者。應修觀品覺支,策心令舉,而修止品。故說非時。
2.3)有餘師說:與上相違。
謂若依奢摩他品覺支入聖道者,心多沈下。應修觀品覺支,策心令舉,而修止品。故說非時。
若依毘鉢舍那品覺支入聖道者,心多浮舉。應修止品覺支,抑心令下。而修觀品。故說非時。
雖諸覺支體俱時起。而彼作用有增減時。故經所說不違俱起。但違次第一一而生。
3)彼後所引舍利子經,亦不定遮一時生義。
謂舍利子善知入出覺支定心。於覺支定隨心所欲,能自在住。此依時分說住覺支隨意自在。不說別起一一覺支。故不成證。
3.1)復次,彼經依住三地覺支。故作是說,亦不違理。
謂於日初分,欲住有尋有伺地覺支,即便能住。
於日中分,欲住無尋唯伺地覺支。即便能住。
於日後分,欲住無尋無伺地覺支。即便能住。故作是說不違俱起。
3.2)復次,彼經依住三根相應覺支而說,亦不違理。
謂於日初分欲住樂根相應覺支。即便能住。
於日中分欲住喜根相應覺支。即便能住。
於日後分欲住捨根相應覺支。即便能住。故作是說不違俱起。
3.3)復次,彼經依住三三摩地俱生覺支而說,亦不違理。
謂於日初分欲住空三摩地俱生覺支。即便能住。
於日中分欲住無願三摩地俱生覺支。即便能住。
於日後分欲住無相三摩地俱生覺支。即便能住。故作是說不違俱起。
3.4)復次,彼經依住三智俱生覺支而說,亦不違理。
謂於日初分欲住盡智俱生覺支。即便能住。
於日中分欲住無生智俱生覺支。即便能住。
於日後分欲住無學正見智俱生覺支。即便能住。故作是說不違俱起。
3.5)復次,彼經依住九地覺支而說亦不違理。
謂於日初分欲住未至定等三地覺支。即便能住。
於日中分欲住後三靜慮地覺支。即便能住。
於日後分欲住前三無色地覺支。即便能住。故作是說不違俱起。
3.6)或復有執:靜慮近分,有喜無戒。
3.7)或復有執:靜慮中間以上諸地有正思惟。
3.8)或復有執:無色地中亦得有戒。
為遮此等種種異執及顯正理。故作斯論。
4.1.3.念覺支
[發智論]答:若依未至定。念覺支現在前時。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九道支現在前。若依初靜慮。念覺支現在前時。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前。若依靜慮中間。念覺支現在前時。學六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依第三、第四靜慮亦爾。若依第二靜慮。念覺支現在前時。學七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若依無色定。念覺支現在前時。學六覺支四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五道支現在前。擇法、精進、輕安、定、捨覺支、正見、正精進、正念、正定道支亦爾。
1[*引文]若依未至定,念覺支現在前時。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九道支現在前。
1)此中六覺支者。除喜覺支。
2)九道支者。正見、正智隨除一種,餘皆具有。此說即遮靜慮近分有喜無戒。
3)亦有誦言:若依有尋有伺未至定,念覺支現在前者。雖於義無益,而為除疑,故作是說。
4)如餘處說:依未至言,通靜慮中間及上地近分。皆未至彼根本定故,立未至名。今為簡去靜慮中間及上近分。故說:若依有尋有伺未至定言。此顯唯依初靜慮前未至定,念覺支現在前。
2[*引文]若依初靜慮,念覺支現在前時,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前。
此中九道支者如前說。餘皆具有。
3[*引文]若依靜慮中間,念覺支現在前時,學六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依第三、第四靜慮亦爾。
1)此中六覺支者。除喜覺支。
2)學七道支者。除正思惟。
3)無學八道支者。除正思惟及正見、正智隨一。此說便止上地亦有正思惟執。
4[*引文]若依第二靜慮,念覺支現在前時,學七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彼地有喜、無正思惟。餘如前說。
5[*引文]若依無色定,念覺支現在前時,學六覺支、四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五道支現在前。
1)此中六覺支者。除喜覺支。
2)學四道支者。除正思惟及正語、業、命。
3)無學五道支者。即除前四及正見、正智隨一。此說便止無色定中亦有戒執。
6[*引文]擇法、精進、輕安、定、捨覺支。正見、正勤、正念、正定道支亦爾。
皆通一切地,如念覺支故此即總說。有差別者。若正見道支現在前時,定除正智。
4.1.4.喜覺支
[發智論]若依初靜慮。喜覺支現在前時。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前。若依第二靜慮。喜覺支現在前時。學七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
1[*引文]若依初靜慮,喜覺支現在前時,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前。
此中九道支者。正見、正智隨除一種。餘皆具有。
2[*引文]若依第二靜慮,喜覺支現在前時。學七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
1)此中學七道支者。除正思惟。
2)無學八道支者。除正思惟及正見正智隨一。
3)問:何故近分地,無喜覺支耶?答:非田器故。
3.1)復次,諸近分地,已離下染、未離下染,俱得現前。未甚希奇,故不生喜。
如人被縛及解脫時所得勝事。心於此事不以為奇。故不生喜。
3.2)復次,若近分地亦有喜者。與根本地應無差別。
3.3)復次,若近分地亦有喜者。應耽著此喜,不求根本地。若爾便應障離下染。
如人中路有所耽著,於所趣方不能速至。故諸近分無喜覺支。
4.1.5正思惟
[發智論]若依未至定。正思惟現在前時。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九道支現在前。若依初靜慮。正思惟現在前時。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前。
1[*引文]若依未至定,正思惟現在前時。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九道支現在前。
1)此中六覺支者。除喜覺支。
2)九道支者。正見、正智隨除一種。餘皆具有。
2[*引文]若依初靜慮,正思惟現在前時。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前。
此中無學九道支者。如前應知。
問:何故上地無正思惟?答:非田器故。
1)復次,為對治尋希求上地。若上地中亦有尋者,應不希求,起勝加行。
2)復次,若下地法上地皆有。是則應無漸次滅法。若無漸滅法,應無究竟滅法。若無究竟滅法,應無解脫、出離、涅槃。勿有此失。是故上地無正思惟。
3)復次,正思惟麁,上地微細。
4)復次,正思惟者。是尋求相。上無尋求,故彼非有。
5)復次,若地中有身、語表業。及五識中隨有一種。可於此地有正思惟。上地中無身、語表業。及五識身。故彼非有。
4.1.6.正語
[發智論]若依未至定。正語現在前時。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九道支現在前。若依初靜慮。正語現在前時。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前。若依靜慮中間。正語現在前時。學六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依第三、第四靜慮亦爾。若依第二靜慮。正語現在前時。學七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正業、正命亦爾。
1[*引文]若依未至定,正語現在前時。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九道支現在前。
此中六覺支者。除喜覺支。餘如前說。
2[*引文]若依初靜慮,正語現在前時。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九道支現在前。
此中無學九道支者。如前應知。
3[*引文]若依靜慮中間,正語現在前時。學六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六覺支、八道支現在前。依第三、第四靜慮亦爾。
1)此中六覺支者。除喜覺支。
2)學七道支者。除正思惟。
3)無學八道支者。除正思惟及正見、正智隨一。
4[*引文]若依第二靜慮,正語現在前時。學七覺支、七道支現在前。無學七覺支、八道支現在前。
1)此中學七道支、無學八道支俱如前說。
2)正業、正命亦爾者。俱唯六地有故。
3)問:何故無色無正語等三種戒耶?答:非田器故。
復次,戒是色一分。無色無色故彼無戒。
復次,戒是大種所造。無色無大種故亦無戒。
4)問:既無無漏大種。亦應無無漏戒耶?
答:戒由大種而得成色,不由大種而成無漏。但由心力,成無漏故。
復次,厭患諸色,入無色定。戒是色故,彼地中無。
復次,若無色定猶有色者。則應無有漸次滅法。乃至廣說。故彼無戒。
復次,對治惡戒,故有善戒。無色界定不能對治諸惡戒法。故無善戒。所以者何?諸惡戒法唯欲界有。無色於欲具四遠故,不能對治。云何四遠?一所依遠。二所緣遠。三行相遠。四對治遠。故無色定無正語等三種戒支。
4.1.7.三十七菩提分法
有三十七菩提分法。謂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
1)世尊雖說菩提分法而不說有三十七種。但說七覺支名菩提分法。云何知然?經為量故。謂契經說有一苾芻來詣佛所頂禮雙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如世尊說七覺支者。何謂七覺支?世尊告曰:即七種菩提分法名七覺支。
2)問:菩提分法有三十七。何故世尊唯說七覺支名菩提分法?
2.1)答:佛隨苾芻所問而答。苾芻唯問七覺支故。佛唯說七菩提分法。若彼苾芻問四念住乃至若問八道支者。佛亦應隨彼所問,一一而答。
2.2)復次,彼契經中,唯說無漏菩提分法,唯七覺支一向無漏。故偏說之。餘通有漏故彼不說。
2.3)有作是說:餘契經中亦具說有三十七種菩提分法。時既久遠,彼經滅沒。云何知然?如彼尊者達羅達多作如是說:世尊有時說一道支。有時說二。乃至有時說三十七。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如斧柯喻契經中說。
2.4)於三十七修道法中,
若唯取決定者,則應說七種修道法。謂七覺支唯無漏故。
若唯取不決定者,則應說餘六位修道法。謂四念住乃至八道支。通有漏、無漏故。
若通取決定、不決定者,則應說三十七種修道法。謂前六位及七覺支。故三十七菩提分法。亦是世尊契經所說。
4.1.8.自性
問:菩提分法名有三十七,實體有幾耶?
1)答:此實體。有十一或十二。
1.1)若以一切攝入覺支即七覺支。名既有七,實體亦七。信、正思惟,各唯一種。
正語、業、命。有說為二:正命即是正語、業故。有說為三:正語業外,有正命故。
若說為二,即唯十一。若說為三,則有十二。所以者何?
+謂四念住、慧根、慧力、正見,攝入擇法覺支。
+四正勝、精進根、精進力、正勤,攝入精進覺支。
+四神足、定根、定力、正定,攝入定覺支。
+念根、念力、正念,攝入念覺支。
+信根、信力,合為信故。
1.2)若以一切攝入道支即八道支。名雖有八,實體不定。若說正念即正語、業,實體唯七。若說正命非正語、業,實體有八。復有信、喜、輕安、捨四,故亦十一。或有十二。所以者何?
+謂四念住、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攝入正見。
+四正勝、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攝入正勤。
+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攝入正定。
+念根、念力、念覺支,攝入正念。
+信根、信力合為一信故。
2)有作是說:正語、業、命,戒自性故,應合為一。
若作是說。菩提分法名有三十七,實體唯十。如名實、體如是。名施設、體施設。名異相、體異相。名異性、體異性。名差別、體差別。名分別、體分別。名覺、體覺。應知亦爾。如是名為菩提分法自性、我物、相分、本性。
4.1.9.何義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1)問:何故名為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是何義耶?
答:盡、無生智說名菩提。已究竟覺四聖諦故。若法隨順此究竟覺勢用增上,此中說為菩提分法。已釋總名。一一所以今應別說。
2)問:何故名念住乃至道支耶?
答:由念勢力,折除自體,故名念住。自體即是有漏五蘊。要由念住,折除彼故。
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為勝,故名正勝。或名正斷。
於正修習斷修法時,能斷懈怠,故名正斷。
能為神妙功德所依,故名神足。
勢用增上,故名為根。
難可摧制,故名為力。
助如實覺,故名覺支。
助正求趣,故名道支。
3)問:言覺支者是何義耶?為能覺悟故名覺支?為覺之支故名覺支?若能覺悟故名覺支,則應一是六非。若覺之支故名覺支,則應六是一非。
3.1)有作是說:此能覺悟,故名覺支。問:若爾,則應一是六非?
答:六是覺分,能隨順覺。從勝而說,亦名覺支。
3.2)復有說者,是覺之支故名覺支。問:若爾,則應六是一非?
答:擇法是覺,亦是覺支。餘六是覺支,而非覺。
如正見是道,亦是道支。餘七是道支,而非道。
心一境性是靜慮,亦是靜慮支。餘是靜慮支,而非靜慮。
離非時食是齋,亦是齋支。餘是齋支,而非齋。此亦如是。
4)問:言道支者是何義耶?為能求趣故名道支?為道之支故名道支?若能求趣故名道支,則應一是七非。若道之支故名道支,則應七是一非。
4.1)有作是說:此能求趣,故名道支。問:若爾,則應一是七非?
答;七是道分能隨順道,從勝而說,亦名道支。
4.2)復有說者,是道之支,故名道支。問:若爾,則應七是一非?
答:正見是道,亦是道支。餘七是道支,而非道。
如擇法是覺,亦是覺支。餘六是覺支,而非覺。餘如前說。
4.1.10.次第
已說菩提分法。所以次第今當說。
1)問:何故先說四念住乃至後說八道支耶?
1.1)答:隨順文詞巧妙次第法故。
1.2)復次,隨順說者、受者,輕便次第法故。
1.3)復次,
四念住,從初業地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是故先說。
四正勝,從煖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是故次說。
四神足,從頂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是故次說。
五根,從忍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是故次說。
五力,從世第一法乃至盡無生智。勢用常勝是故次說。
八道支,見道中勝。
七覺支,修道中勝。
2)問:何故八道支見道中勝?七覺支修道中勝耶?
答:求趣義是道支義。見道速疾,不越期心。順求趣義,故見道中八道支勝。
覺悟義是覺支義。修道九品數數覺悟。順覺悟義,故修道中七覺支勝。
3)問:若爾,何故先說七覺支?後說八道支耶?
3.1)答:隨順文詞巧妙次第法故。
3.2)復次,隨順說者受者輕便次第法故。
3.3)復次,隨順增數次第法故。謂先說四、次說五、次說七、後說八故。
3.4)復次,顯清淨法漸增長故。謂先修四、次修五、次修七、後修八故。
3.5)有餘師說:諸修行者。
+先由念住,於身等境自相、共相,如實了知。除自相愚及所緣愚,導起諸善。如有目者,引導盲徒。是故最初說四念住。
+由念住力,了知境已。於斷修事,能發正勤。故於第二,說四正勝。
+由正勝力,令相續中,過失損減,功德增盛。於殊勝定,能正修習。故於第三,說四神足。
+由神足力,令信等五,與出世法為增上緣。故於第四,說於五根。
+根義既成,能招惡趣煩惱惡業,不能屈伏。故於第五,說於五力。
+力義既成,能如實覺四聖諦境,無有猶豫。故於第六,說七覺支。
+既如實覺四聖諦已,厭捨生死,欣趣涅槃。故於第七,說八道支。
3.6)評曰。應知此中前說為勝。
以修道位,隣近菩提。順覺義勝,故說覺支。
又修道位,九地九品數數能覺,覺支勝故。
4.1.11.覺支、道支二位次第
如是已總說菩提分法七位次第。今當別說覺支、道支二位次第。
1)問:何故七覺支中先說念覺支。乃至後說捨覺支耶?
1.1)答:隨順文詞巧妙次第法故。
1.2)復次,隨順說者受者輕便次第法故。
1.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已見諦者,憶念先時所現觀事,而為上首。修習覺支令漸圓滿。如契經說:
彼於此法,繫念、思惟,令不迷謬。起念覺支,修令圓滿。
念圓滿已,於法簡擇、籌量、觀察。起擇法覺支,修令圓滿。
擇法滿已,發勤精進,心不退屈。起精進覺支,修令圓滿。
精進滿已,發生勝喜,心不染著。起喜覺支,修令圓滿。
喜圓滿已,身心猗適,離惛沈故。起輕安覺支,修令圓滿。
輕安滿已,身心悅樂,得三摩地。起定覺支,修令圓滿。
定圓滿已,遠離貪憂,心便住捨。起捨覺支修,令圓滿。故七覺支如是次第。
2)問:何故八道支中先說正見支。乃至後說正定支耶?
2.1)答:隨順文詞巧妙次第法故。
2.2)復次,隨順說者受者輕便次第法故。
2.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求見諦者,於現觀事,正見為先,修習道支,令漸圓滿。如契經說:
由正見故起正思惟。
由正思惟故得正語。
由正語故復得正業。
由正業故復得正命。
由正命故發起正勤。
由正勤故便起正念。
由正念故能起正定。
故八道支如是次第。
4.1.12.依地
已說次第。所依地今當說。
問:何地有幾菩提分法?
1)答:未至定中有三十六,除喜覺支。
2)初靜慮中,具三十七。
3)靜慮中間及第三、第四靜慮各唯有三十五。除喜覺支及正思惟。
4)第二靜慮有三十六。除正思惟。
5)前三無色有三十二。除喜覺支及正思惟、正語、業、命。
6)欲界、有頂各有二十二。除覺支、道支,唯無漏故。
若覺支前說道支者。欲界有頂亦有道支,通有漏故。
4.1.13.現在前
已說依地。現在前今當說。
問:何地有幾菩提分法俱時現前?
1)答:未至定中,有三十六菩提分法,唯三十三俱時現前。除三念住。所以者何?以四念住所緣各別,尚無有二俱時現前,況有三、四。
2)初靜慮中,具三十七,唯三十四俱時現前,除三念住。
3)靜慮中間及第三、第四靜慮各三十五。唯三十二俱時現前,除三念住。
4)第二靜慮有三十六。唯三十三俱時現前,除三念住。
5)前三無色有三十二。唯二十九俱時現前,除三念住。
6)欲界有頂有二十二。唯有十九俱時現前。除三念住。餘隨義說非要別體。
4.1.14.雜不雜相
已說現在前。雜不雜相今當說。
1)問:此三十七菩提分法中,諸是覺支者亦是道支耶?答:應作四句。
有是覺支非道支。謂喜、輕安、捨。
有是道支非覺支。謂正思惟、正語、業、命。
有是覺支亦是道支。謂除信,諸餘菩提分法。
有非覺支亦非道支。謂信。
2)問:何故立喜為覺支耶?答:順覺悟義,是覺支義。喜順彼勝故立覺支。
問:云何喜順彼勝?答:以修道中,九地、九品,數修勝覺。
如如於諦能如實覺。如是如是發生勝喜。如如生喜。如是如是復樂於諦起如實覺。
如人掘地得諸珍寶。如如掘地。如是如是得寶生喜。如如得寶生喜。如是如是復樂掘地。此亦如是。
3)問:何故不立喜為道支?答:順求趣義是道支義。喜非順彼勝故不立道支。
問:云何喜非順彼勝?
答:如如於諦發生勝喜。如是如是樂住不去。故於求趣喜非隨順。
如人在路有所樂著。於所趣方不能速至。此亦如是。
4)問:何故輕安、捨,俱立為覺支?答:順覺悟義是覺支義。輕安與捨順彼勝故俱立覺支。
問:云何輕安、捨俱順彼勝耶?答:由輕安力,息諸事務,住平等捨。便能於諦起如實覺故順彼勝。
5)問:何故輕安、捨不立為道支?答:順求趣義是道支義。輕安與捨非順彼勝故不立為道支。
問:云何此二非順彼勝?
答:輕安息求。捨不樂趣。與求趣義一向相違。如去與住,睡眠與覺一向相違。此亦如是。
6)問:正思惟,何故立為道支,非覺支耶?
答:順求趣義是道支義。彼策正見,求出生死,速趣涅槃。如杖捶牛,速有所至故立道支。求趣不息是正思惟。覺支安靜,義不相順。諸安靜者,能如實覺是故不立彼為覺支。
7)問:何故正語、業、命立為道支,非覺支耶?
答:順求趣義是道支義。正語、業、命如轂,能成見道輪故。順求趣義立為道支。
順覺悟義是覺支義。覺悟非色是相應。有所依。有所緣。有行相。有警覺。正語、業、命與彼相違故不立為覺支。
8)問:何故信不立覺支、道支耶?
8.1)答:初發趣時,信用增上。已入聖位,修覺、道支。時分不同,故俱不立。
8.2)復次,諸清淨法於清淨品。相有圓滿者,有不圓滿者。
圓滿者謂具有根、力、覺、道支相。與此相違,名不圓滿。
不圓滿中有覺支相,無道支相者,立為覺支,非道支。如喜、輕安捨。
有道支相,無覺支相者,立為道支,非覺支。如正思惟、正語、業命。
相圓滿者,立覺、道支。如念、定、慧等。
不圓滿中,無覺道支相者,俱不立如信。
4.1.15.心、心所
1)問:何不立心為菩提分法?答:心無菩提分法相故。
復次,心於雜染、清淨品中,勢用均等。菩提分法於清淨品,勢用偏增是故不立。
復次,菩提分法多緣共相。心多緣自相是故不立。
復次,菩提分法對治煩惱。一切煩惱皆是心所。故能對治,亦非是心。
復次,菩提分法輔佐菩提。心王不應輔佐於覺。如王無有輔佐臣義。
復次,心令生死輪轉無窮。菩提分法能斷生死。義不相應是故不立。
復次,菩提分法能調伏心。不可所調即能調攝。諸有欲令定即心者說心亦是菩提分法。彼違理故非此所論。
2)問:大地法中,何故但立念、定、慧、受為菩提分?
2.1)答:念、定、慧三順清淨品勢用增上。菩提分法亦復如是。故攝此三。
2.2)受於雜染、清淨品中,勢用俱勝。故亦立為菩提分法。
有餘師說:受於雜染勢用雖勝,而於淨品作饒益事。如旃荼羅,姓雖鄙劣,而與豪族作饒益事。故亦立為菩提分法。
2.3)想、思、觸、欲,於雜染品勢用偏增。故不立為菩提分法。
2.4)於假想觀,勝解偏增。菩提分法順真實觀。是故勝解非彼所攝。
有餘師說:菩提分法學位偏增。至無學位勝解方勝。故不立為菩提分法。
2.5)作意,於境令心發覺易脫不定。菩提分法令心住境。義不相應故亦不立。
有餘師說:初取境時,作意力勝。至境相續,彼力漸微。菩提分法要取境已多時方有。義不相應故亦不立。
3)問:何故三受皆通無漏,唯立喜為菩提分法?答:樂捨二受,無彼相故。
復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樂捨遲鈍故俱不立。
復次,無漏樂受為輕安樂所覆損故。捨為行捨所覆損故相不明了。故不立為菩提分法。
4)問:何故尋、伺俱通無漏?唯立尋為菩提分法?答:伺無彼相是故不立。
復次,菩提分法行相猛利。伺用微劣是故不立。
復次,伺用為尋所覆損故。於策正見尋用偏增。故伺不立菩提分法。
5)問:大善地法中,何故但立信、精進、輕安、捨四種為菩提分法耶?
5.1)答:由此四種順菩提勝故。偏立為菩提分法。
+謂趣菩提,信為上首,將起眾行,信為初基。故立信為菩提分法。
+精進遍策,趣菩提行。令速趣向三乘菩提。故亦立為菩提分法。
+輕安調適,對治惛沈,助觀品勝。
+行捨平等,對治掉舉,助止品勝。菩提分中止觀為主。故俱立為菩提分法。
5.2)慚愧等六,散善品中勢用雖勝。而於定善勢用微劣。故不立為菩提分法。以菩提分定善攝故。
有餘師說:大善法中,若所治強自性勝者立為覺分。餘則不爾。所治強者。謂與一切染心相應。自性勝者。謂眾行本策發眾行助止觀勝。信、精進、輕安、捨皆具二義。慚愧等六無具二者。謂慚等五二義並無。不放逸一種唯闕自性勝。故不立為菩提分法。
14)問:何故欣、厭亦體是善,而不立為菩提分法?
答:欣、厭二法不能遍緣。一心品中無容俱起。助覺非勝是故不立。
15)問:何故一切色等法中,唯無表色,有立覺分,非餘法耶?
答:正語、業、命,隨順聖道。勢用偏增,故立覺分。餘法不爾是故不立。
16)問:何故聖種不立覺分?
+1答:若於在家及出家眾。二事勝者立為覺分。一期心勝。二受行勝。彼四聖種於出家眾有二事勝。於在家者唯一事勝。謂有期心,無受行義。如天帝釋坐寶花座。有十二那庾多諸天美女恒自圍遶。常有六萬音樂而為娛樂。於四聖種雖有期心無受行義。影堅王等諸大國王。給孤獨等諸大長者亦復如是。故四聖種不立覺分。
+2有作是說:前三聖種,無貪善根以為自性。第四聖種即是精進。樂斷樂修,精進攝故。若作是說。第四聖種亦是覺分。
+3分別論者立四十一菩提分法。謂四聖種足三十七。不應理故,非此所論。
4.1.16.品類足說:
1)云何念覺支?
+謂聖弟子,於苦、集、滅、道,思惟苦、集、滅、道,起能助菩提念。乃至廣說。是未知當知根。
+或諸學者,見生死過患、涅槃勝利。起能助菩提念。乃至廣說。是已知根。
+或阿羅漢,觀心解脫。起能助菩提念。乃至廣說。是具知根。是名念覺支乃至捨覺支。廣說亦爾。
2)云何正見?
+謂聖弟子,於苦、集、滅、道,思惟苦、集、滅、道。起擇法乃至廣說。是未知當知根。
+或諸學者,見生死過患、涅槃勝利。起擇法乃至廣說。是已知根。
+或阿羅漢。觀心解脫。起擇法。乃至廣說。是具知根。是名正見。乃至正定廣說亦爾。
3)問:何故覺支中,說起能助菩提念等言。道支中,不說起能助菩提、擇法等言?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欲現異說異文。由異說異文故。說者受者俱生欣樂。
復次,欲現二門、二略、二階、二蹬、二炬、二明、二光、二影。故作是說。
復次,先作是說:盡、無生智名曰菩提。修道位中,覺支義顯。近菩提故,說助菩提。見道位中道支義顯。去菩提遠是故不說。如契經說:不淨觀俱修念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乃至捨覺支廣說亦爾。
4)問:不淨觀是有漏。七覺支是無漏。云何有漏法與無漏法俱?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以不淨觀攝伏其心,令極調柔,有堪能已,無間能起覺支現前。從此復能起不淨觀。依如是義故說俱言。
4.1.17.如契經說:諸聖弟子,若以一心屬耳聽法,能斷五蓋,修七覺支,速令圓滿。
1)問:要在意識修所成慧能斷煩惱,非在五識、生得、聞、思能斷煩惱。如何乃說若以一心屬耳聽法,能斷五蓋?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
謂善耳識無間引生善意識。
此善意識無間引生聞所成慧。
此聞所成慧無間引生思所成慧。
此思所成慧無間引生修所成慧。
此修所成慧修習純熟能斷五蓋。故不違理。
2)問:斷五蓋時,未能圓滿修七覺支。何故契經作如是說:能斷五蓋修七覺支速令圓滿?
答:離欲染時,名能斷五蓋。離色染時,名修七覺支。離無色染時,名速令圓滿。故無有失。
有作是說:離欲染時名能斷五蓋。離無色染時名修七覺支速令圓滿。此說初後略去中間。故無有失。復有說者:無間道時名能斷五蓋。解脫道時名修七覺支速令圓滿。相隣近故說名為速。
4.2.一行---念覺支
[發智論]1)諸法念覺支相應。彼法擇法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念相應非擇法。謂擇法覺支。
有法擇法相應非念。謂念覺支。
有法念相應亦擇法。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念相應亦非擇法。謂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2)如對擇法覺支。對精進、輕安、定、捨覺支、正精進、正定亦爾。
3)諸法念覺支相應。彼法喜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念相應非喜。謂喜覺支及喜不相應念覺支相應法。
有法喜相應非念。謂喜覺支相應念。
有法念相應亦喜。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念相應亦非喜。謂喜不相應念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如對喜覺支。對正見、正思惟亦爾。
4)諸法念覺支相應彼法正念相應耶?答:如是。
5)諸法正念相應彼法念覺支相應耶?答:如是。
[*引文]諸法念覺支相應。彼法擇法覺支相應耶。乃至廣說。
4.2.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謂或有執:無實相應諸心心所,不俱起故。為遮彼意,欲顯相應是實有物。故作斯論。
[
4.2.2.解釋
1[*引文]答:應作四句。
此中念及擇法覺支。俱遍一切地、一切無漏心故。應作小四句。
2[*引文]有法念相應非擇法。謂擇法覺支者。
謂念俱生擇法覺支自性。彼與念相應非擇法覺支。由三緣故自性不與自性相應。
一、無二體俱時起故。二、前與後,不和合故。三、一切法不觀自體。必以他體為緣生故。
3[*引文]有法擇法相應非念。謂念覺支者。
謂擇法俱生念覺支自性。彼與擇法相應非念覺支。自性不與自性相應,義如前說。
4[*引文]有法念相應亦擇法。謂二相應法者。
謂念擇法覺支俱生。除二自性,餘相應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隨地位亦有尋伺等及心。
5[*引文]有法非念相應亦非擇法。謂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除無漏心心所法,諸餘有漏心心所法。及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作第四句。
6[*引文]如對擇法覺支,對精進、輕安、定、捨覺支、正勤、正定亦爾者。
如念覺支,對擇法覺支作小四句。對精進覺支乃至正定應知亦爾。
7[*引文]諸法念覺支相應。彼法喜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念覺支遍一切地、一切無漏心。喜覺支遍一切無漏心,非一切地故。應作中四句。
8[*引文]有法念相應非喜。謂喜覺支及喜不相應。念覺支相應法者。
謂念俱生喜覺支自性。彼與念相應非喜覺支。自性不與自性相應義如前說。
及喜不相應念覺支相應法。即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念覺支相應法。彼與念相應非喜覺支。彼諸地中皆無喜故。
9[*引文]有法喜相應非念。謂喜覺支相應念者。
謂喜俱生念覺支自性。彼與喜相應非念覺支。自性不與自性相應義如前說。
10[*引文]有法念相應亦喜。謂二相應法者。
謂念喜覺支俱生。除二自性,餘相應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隨地位亦有尋伺等及心。
11[*引文]有法非念相應亦非喜。謂喜不相應念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念覺支自性。彼非念覺支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亦非喜覺支相應。彼諸地中皆無喜故。除無漏心心所法,諸餘有漏心心所法。及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作第四句。
12[*引文]如對喜覺支,對正見、正思惟亦爾者。
如念覺支,對喜覺支作中四句。對正見、正思惟應知亦爾。
13[*引文]諸法念覺支相應。彼法正念相應耶?答:如是。設法正念相應。彼法念覺支相應耶?答:如是者。
謂念覺支即是正念故。應作如是句。
4.3.一行---擇法覺支
[發智論]1)諸法擇法覺支相應。彼法精進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擇法相應非精進。謂精進覺支。
有法精進相應非擇法。謂擇法覺支。
有法擇法相應亦精進。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擇法相應亦非精進。謂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2)如對精進覺支。對輕安、定、捨覺支、正精進、正念、正定亦爾。
3)諸法擇法覺支相應。彼法喜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擇法相應非喜。謂喜覺支及喜不相應擇法覺支相應法。
有法喜相應非擇法。謂喜覺支相應擇法。
有法擇法相應亦喜。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擇法相應亦非喜。謂喜不相應擇法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4)如對喜覺支。對正思惟亦爾。
5)諸法擇法覺支相應彼法正見相應耶?答:諸法正見相應。亦擇法相應。
有法擇法相應非正見相應。謂正見所不攝擇法覺支相應法。
1[*引文]諸法擇法覺支相應。彼法精進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擇法、精進覺支俱遍一切地、一切無漏心故。應作小四句。
2[*引文]有法擇法相應非精進。謂精進覺支者。
謂擇法俱生精進覺支自性。彼與擇法相應,非精進覺支。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3[*引文]有法精進相應非擇法。謂擇法覺支者。
謂精進俱生擇法覺支自性。彼與精進相應,非擇法覺支。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4[*引文]有法擇法相應亦精進。謂二相應法者。
謂擇法、精進覺支俱生。除二自性,餘相應法即九大地法。九大善地法。隨地位亦有尋伺等及心。
5[*引文]有法非擇法相應亦非精進。謂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除無漏心心所法,諸餘有漏心心所法。及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作第四句。
6[*引文]如對精進覺支,對輕安、定、捨覺支、正勤、正念、正定亦爾者。
如擇法覺支,對精進覺支作小四句。對輕安、定、捨覺支、正勤、正念、正定應知亦爾。
7[*引文]諸法擇法覺支相應。彼法喜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擇法覺支遍一切地、一切無漏心。喜覺支遍一切無漏心,非一切地。故應作中四句。
8[*引文]有法擇法相應非喜。謂喜覺支及喜不相應。擇法覺支相應法者。
謂擇法俱生喜覺支自性。彼與擇法相應非喜覺支。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及喜不相應擇法覺支相應法。即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擇法覺支相應法。彼與擇法相應非喜覺支,彼諸地中皆無喜故。
9[*引文]有法喜相應非擇法。謂喜覺支相應擇法者。
謂喜俱生擇法覺支自性。彼與喜相應非擇法覺支。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10[*引文]有法擇法相應亦喜。謂二相應法者。
謂擇法、喜覺支俱生。除二自性,餘相應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隨地位亦有尋伺等及心。
11[*引文]有非擇法相應亦非喜。謂喜不相應擇法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擇法覺支自性。彼非擇法覺支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亦非喜覺支相應。彼諸地中皆無喜故。除無漏心心所法,諸餘有漏心心所法。及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作第四句。
12[*引文]如對喜覺支,對正思惟亦爾者。
如擇法覺支,對喜覺支作中四句。對正思惟應知亦爾。
13[*引文]諸法擇法覺支相應。彼法正見相應耶?答:諸法正見相應亦擇法相應。有法擇法相應非正見相應。謂正見所不攝擇法覺支相應法者。
謂盡無生智相應法。彼與擇法覺支相應非正見。盡無生智非見性故。由擇法寬,正見狹故,作順後句。
4.4.一行---精進覺支
[發智論]1)諸法精進覺支相應。彼法喜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精進相應非喜。謂喜覺支及喜不相應精進覺支相應法。
有喜相應非精進。謂喜覺支相應精進。
有法精進相應亦喜。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精進相應亦非喜。謂喜不相應精進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2)如對喜覺支。對正見、正思惟亦爾。
3)諸法精進覺支相應。彼法輕安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精進相應非輕安。謂輕安覺支。
有法輕安相應非精進。謂精進覺支。
有法精進相應亦輕安。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精進相應亦非輕安。謂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4)如對輕安覺支。對定、捨覺支、正念、正定亦爾。
5)諸法精進覺支相應彼法正精進相應耶?答:如是。
設法正精進相應彼法精進覺支相應耶?答:如是。
1[*引文]諸法精進覺支相應。彼法喜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精進覺支遍一切地、一切無漏心。喜覺支遍一切無漏心,非一切地故。應作中四句。廣釋四句准前應知。
2[*引文]如對喜覺支,對正見、正思惟亦爾者。
如精進覺支,對喜覺支作中四句。對正見、正思惟應知亦爾。
3[*引文]諸法精進覺支相應。彼法輕安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精進與輕安覺支,俱遍一切地、一切無漏心故。應作小四句。廣釋四句准前應知。
4[*引文]如對輕安覺支,對定、捨覺支、正念、正定亦爾者。
如精進覺支,對輕安覺支作小四句。對定、捨覺支、正念、正定應知亦爾。
5[*引文]諸法精進覺支相應。彼法正勤相應耶?答:如是。設法正勤相應。彼法精進覺支相應耶?
答:如是者。
謂精進覺支即是正勤故。應作如是句。
4.5.一行---喜覺支
[發智論]1)諸法喜覺支相應。彼法輕安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喜相應非輕安謂喜相應輕安覺支。
有法輕安相應非喜。謂喜覺支及喜不相應輕安覺支相應法。
有法喜相應亦輕安。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喜相應亦非輕安。謂喜不相應輕安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2)如對輕安覺支。對定、捨覺支、正精進、正念、正定亦爾。
3)諸法喜覺支相應。彼法正見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喜相應非正見。謂喜覺支相應正見。及正見不相應喜覺支相應法。
有法正見相應非喜。謂正見相應喜覺支。及喜覺支不相應正見相應法。
有法喜相應亦正見。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喜相應亦非正見。謂喜覺支不相應正見。正見不相應喜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4)如對正見。對正思惟亦爾。
1[*引文]諸法喜覺支相應。彼法輕安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喜覺支遍一切無漏心,非一切地。輕安覺支遍一切無漏心,亦遍一切地故。應作中四句。廣釋四句准前應知。
2[*引文]如對輕安覺支。對定、捨覺支、正勤、正念、正定亦爾者。
如喜覺支,對輕安覺支作中四句。對定、捨覺支、正勤、正念、正定應知亦爾。
3[*引文]諸法喜覺支相應。彼法正見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喜覺支遍一切無漏心,非一切地。正見遍一切地,非一切無漏心故。應作大四句。
5[*引文]有法喜相應非正見。謂喜覺支相應正見。及正見不相應。喜覺支相應法者。
謂喜覺支俱生正見自性彼與喜覺支相應非正見。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及正見不相應。喜覺支相應法。即初二靜慮盡無生智俱生喜覺支相應法。彼與喜覺支相應。非正見是他聚故。
6[*引文]有法正見相應非喜。謂正見相應喜覺支。及喜覺支不相應。正見相應法者。
謂正見相應喜覺支自性。彼與正見相應非喜覺支。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喜覺支不相應。正見相應法即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正見相應法。彼與正見相應非喜覺支。彼諸地中皆無喜故。
7[*引文]有法喜相應亦正見。謂二相應法者。
謂喜覺支正見俱生除二自性餘相應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隨地位亦有尋伺等及心。
8[*引文]有法非喜相應亦非正見。謂喜覺支不相應正見。正見不相應喜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1)謂喜覺支不相應正見。
即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正見自性,彼非喜覺支相應。彼諸地中,皆無喜故。
亦非正見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正見不相應喜覺支。
即初、二靜慮盡無生智俱生喜覺支自性。彼非正見相應,是他聚故。
亦非喜覺支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3)及餘心心所法。
即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盡無生智俱生聚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并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作第四句。
9[*引文]如對正見。對正思惟亦爾者。
如喜覺支,對正見作大四句。對正思惟應知亦爾。
4.6.一行---輕安覺支
[發智論]1)諸法輕安覺支相應。彼法定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輕安相應非定。謂定覺支。
有法定相應非輕安。謂輕安覺支。
有法輕安相應亦定。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輕安相應亦非定。謂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2)如對定覺支。對捨覺支、正精進、正念、正定亦爾。
3)諸法輕安覺支相應。彼法正見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輕安相應非正見。謂正見及正見不相應輕安覺支相應法。
有法正見相應非輕安。謂正見相應輕安覺支。
有法輕安相應亦正見。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輕安相應亦非正見。謂正見不相應輕安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4)如對正見。對正思惟亦爾。
1[*引文]諸法輕安覺支相應。彼法定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輕安定覺支俱遍一切地,一切無漏心故。應作小四句。廣釋四句准前應知。
2[*引文]如對定覺支,對捨覺支、正勤、正念、正定亦爾者。
如輕安覺支,對定覺支作小四句。對捨覺支乃至正定。應知亦爾。
3[*引文]諸法輕安覺支相應。彼法正見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輕安覺支遍一切地,一切無漏心。正見遍一切地,非一切無漏心故。應作中四句。廣釋四句准前應知。
4[*引文]如對正見,對正思惟亦爾者。
如輕安覺支,對正見作中四句。對正思惟應知亦爾。
4.6.一行---定覺支
[發智論]1)諸法定覺支相應。彼法捨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定相應非捨。謂捨覺支。
有法捨相應非定。謂定覺支。
有定相應亦捨。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定相應亦非捨。謂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2)如對捨覺支。對正精進、正念亦爾。
3)諸法定覺支相應。彼法正見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定相應非正見。謂正見及正見不相應定覺支相應法。
有法正見相應非定。謂正見相應定覺支。
有法定相應亦正見。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定相應亦非正見謂正見。不相應定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4)如對正見。對正思惟亦爾。
5)諸法定覺支相應彼法正定相應耶?答:如是。
設法正定相應彼法定覺支相應耶?答:如是。
1[*引文]諸法定覺支相應。彼法捨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定、捨覺支。俱遍一切地,一切無漏心故。應作小四句。廣釋四句,准前應知。
2[*引文]如對捨覺支。對正勤、正念亦爾者。
如定覺支,對捨覺支作小四句。對正勤、正念應知亦爾。
3[*引文]諸法定覺支相應。彼法正見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定覺支,遍一切地一切無漏心。正見遍一切地,非一切無漏心故。應作中四句。廣釋四句。准前應知。
4[*引文]如對正見。對正思惟亦爾者。
如定覺支,對正見作中四句,對正思惟應知亦爾。
5[*引文]諸法定覺支相應。彼法正定相應耶?答:如是。設法正定相應。彼法定覺支相應耶?答:如是者。
謂定覺支即是正定故應作如是句。
4.7.捨覺支、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正念
[發智論]諸法捨覺支相應。彼法正見相應耶...心不相應行。
[*引文]諸法捨覺支相應。彼法正見相應耶。乃至廣說。
1)此中捨覺支
對正見、正思惟作中四句。
對正勤、正念、正定作小四句。
2)正見
對正思惟作大四句。
對正勤、正念、正定作中四句。
3)正思惟
對正勤、正念、正定作中四句。
4)正勤
對正念、正定作小四句。
5)正念
對正定作小四句。如是一切准前應知。
5.俗見、智
[發智論]云何世俗正見...答:如是。
[大毘婆沙論]
云何世俗正見。乃至廣說。
5.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諸契經中深隱義故。
1)如契經說:若成就增上世俗正見者。設經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如是等經,雖說種種世俗正見,而不廣釋。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釋者,今應分別。
2)復次,前雖總說見、智、慧三。而未別說云何世俗正見?云何世俗正智?前論是此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
3)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謂或有說:意識相應善有漏慧,非皆是見。如譬喻者。彼作是說:五識所引能發表業。及命終時意地善慧,皆非見性。所以者何?見有分別五識所引意地善慧。如五識身,不能分別故非見性。見內門起,能發表業。意地善慧。依外門轉,故非見性。見用強猛,命終善慧。勢用微劣,故非見性。
4)問:彼云何通契經所說?如契經說:彼命終時,善心心所法。與正見俱行。
彼作是答:世尊說彼將命終時,相續善心、正見俱起。非正死位有正見行。
為遮彼執,顯意識俱一切善慧,皆見性攝。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作斯論。
5.2.世俗正見、正智自性
[發智論]云何世俗正見?答:意識相應善、有漏慧。云何世俗正智?答:五識相應善慧。及意識相應善、有漏慧。
1[*引文]云何世俗正見?答:意識相應有漏善慧。
此有三種。一加行得。二離染得。三生得。
1)加行得者,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此中差別有不淨觀、持息念等及諸念住、并煖、頂、忍、世第一法等俱生慧。
2)離染得者。謂靜慮、無量、無色、解脫、勝處、遍處等俱生慧。
3)生得者。謂生彼地所得善慧。諸如是等世俗正見。差別無邊如四大海水渧無量。今於此中略說麁顯世俗正見。
2[*引文]云何世俗正智?答:五識相應善慧。及意識相應有漏善慧。
1)五識相應善慧者。謂眼識相應善慧。乃至身識相應善慧。
2)眼識相應善慧者。謂觀父母、諸佛、獨覺、菩薩、聲聞、親教、軌範及餘尊重、同梵行等。所起眼識相應善慧。
3)耳識相應善慧者。謂聽父母、親教、軌範及餘尊重、同梵行等所有善語。及聽諸佛聖弟子等三藏法教。所起耳識相應善慧。
4)鼻、舌、身識相應善慧者。謂受用段食時,所起三識相應善慧。此非一切皆能起之。要觀行者觀察段食,而受用時,方能發起。
5)意識相應有漏善慧,廣如前說。
5.3.雜不雜相
[發智論]諸世俗正見是世俗正智耶?答:諸世俗正見是世俗正智。有世俗正智非世俗正見。謂五識相應善慧。世俗正見攝世俗正智?世俗正智攝世俗正見耶?答:世俗正智攝世俗正見。非世俗正見攝世俗正智。不攝何等?謂五識相應善慧。諸成就世俗正見。彼世俗正智耶?答:如是。設成就世俗正智。彼世俗正見耶?答:如是。諸世俗正見已斷已遍知。彼世俗正智耶?答:如是。設世俗正智已斷已遍知。彼世俗正見耶?答:如是。
已說世俗正見、正智自性。雜、不雜相今當說。
1[*引文]諸世俗正見。是世俗正智耶?答:諸世俗正見亦是世俗正智。有世俗正智非世俗正見。謂五識相應善慧。
此中世俗正見,必於所緣重審決故。五識俱慧不名為見,如前已說。
2[*引文]世俗正見攝世俗正智。世俗正智攝世俗正見耶?答:世俗正智攝世俗正見。非世俗正見攝世俗正智。不攝何等?謂五識相應善慧。
此中正智體寬,正見狹故。如大攝小,非小攝大。
3[*引文]諸成就世俗正見。彼世俗正智耶?答:如是。設成就世俗正智。彼世俗正見耶?答:如是。
問:誰成就世俗、正見正智耶?
1)答:不斷善根者。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有多有少。
2)謂或有唯成就欲界世俗正見、正智。
3)或有唯成就色界。
4)或有唯成就無色界。
5)或有成就欲、色界。
6)或有成就色、無色界。
7)或有成就三界世俗正見、正智。
8)如說三界九地亦爾。或少或多如理應說。
4[*引文]諸世俗正見已斷已遍知。彼世俗正智耶?答:如是。設世俗正智已斷已遍知。彼世俗正見耶?答:如是。
問:誰於世俗正見、正智已斷已遍知耶?
答:諸阿羅漢。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有多有少。
1)謂已離無所有處染異生、聖者,八地世俗正見正智已斷已遍知。
2)乃至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異生、聖者,一地世俗正見正智已斷已遍知。
此世俗正見、正智,是有漏故。具問定攝成就斷五門分別。
5.4.何故
問:何故名世俗?為可變壞故名世俗?為貪依處故名世俗?若可變壞故名世俗者,聖道亦可變壞應名世俗。若貪依處故名世俗者,亦是瞋、癡依處,何獨說貪?
1)答:應作是說:是可變壞故名世俗。
問:若爾,聖道亦可變壞應名世俗?
1.1)答:若可變壞,能續諸有,增長有者,名為世俗。
聖道雖可變壞,而不能續諸有。乃令諸有損減。故非世俗。
1.2)復次,若可變壞,能令生死流轉無窮,生老病死恒相續者。名為世俗。
聖道雖可變壞,而不令生死流轉無窮。乃斷生老病死令不相續。故非世俗。
1.3)復次,若可變壞,是趣苦集行。亦是趣有、世間、生老病死集行者,名為世俗。
聖道雖可變壞,而非趣苦集行。亦非趣有、世間、生老病死集行。故非世俗。
1.4)復次,若可變壞,是有身見處。是顛倒處。愛處。隨眠處。是貪恚癡安立足處。有垢、有毒、有過、有刺、有濁、有染。隨有世間,隨苦集諦者。名為世俗。聖道雖可變壞而與彼相違故非世俗。
2)復有說者,是貪依處故名世俗。
問:若爾,亦是瞋、癡依處,何獨說貪?
答:彼雖亦是瞋、癡依處,而貪初勝。是故偏說。
3)然契經中說可變壞,故名世俗。如契經言:具壽豐贍來詣佛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世尊所說世俗。世俗義何謂耶?佛告豐贍:是可變壞故名世俗。具壽豐贍復白佛言:何謂可變壞。佛告豐贍:眼處可變壞。色處可變壞。乃至意處可變壞。法處可變壞。由可變壞故名世俗。
4)問:何故世尊說十二處是可變壞故名世俗,非餘法耶?
答:觀受化者。宜聞諸處是世俗言。而得悟解故偏說處。如餘經中說取蘊等名為世俗,此經亦然。
復次,十二處教是處中說而攝法盡。故偏說之。
5)問:諸變壞者皆世俗耶?答:應作四句。
有是世俗而非變壞。謂過去、未來苦、集二諦。
有是變壞而非世俗。謂現在道諦。
有是世俗亦是變壞。謂現在苦、集二諦。
有非世俗亦非變壞。謂過去未來道諦。及一切無為。
6)問:變與壞有何差別?
答:變者顯示細無常法。壞者顯示麁無常法。
復次,變者顯示剎那無常。壞者顯示眾同分無常。
復次,變者顯示內分無常。壞者顯示外分無常。
復次,變者顯示有情數無常。壞者顯示非情數無常。如說舍壞、倉庫等壞。
6.無漏見、智
[發智論]云何無漏見?答:除盡無生智,餘無漏慧。云何無漏智?答:除無漏忍,餘無漏慧。
1)諸無漏見是無漏智耶?答:應作四句。
有無漏見非無漏智。謂無漏忍。
有無漏智非無漏見。謂盡無生智。
有無漏見亦無漏智。謂除無漏忍。盡無生智。餘無漏慧。
有非無漏見亦非無漏智。謂除前相。
2)無漏見攝無漏智。無漏智攝無漏見耶?答:應作四句。
有無漏見非無漏智攝。謂無漏忍。
有無漏智非無漏見攝。謂盡、無生智。
有無漏見亦無漏智攝。謂除無漏忍、盡、無生智。餘無漏慧。
有非無漏見亦非無漏智攝。謂除前相。
3)諸成就無漏見。彼無漏智耶?
答:諸成就無漏智。亦無漏見。有成就無漏見非無漏智。謂苦法智忍現在前時。
[大毘婆沙論]
云何無漏見乃至廣說。
6.1.問:何故作此論?
答:前雖總說見、智、慧三。而未別說云何無漏見?云何無漏智?前論是此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
復次,前雖已說世俗見、智。今欲顯彼近對治法。故作斯論。
6.2.解釋
1[*引文]云何無漏見?答:除盡、無生智,餘無漏慧。
此復是何?謂現觀邊八無漏忍及學八智、無學正見。
2[*引文]云何無漏智?答:除無漏忍,餘無漏慧。
此復是何?謂學、無學八智。已說無漏見智自性。今當顯示雜不雜相。
3[*引文]諸無漏見是無漏智耶?答:應作四句。有無漏見非無漏智。謂無漏忍。
此有見相,無智相故。
4[*引文]有無漏智非無漏見。謂盡無生智。
此有智相,無見相故。
5[*引文]有無漏見亦無漏智。謂除無漏忍、盡、無生智,餘無漏慧。
此復是何?謂學八智、無學正見。此有見相及智相故。
6[*引文]有非無漏見亦非無漏智。謂除前相。
相謂所名廣如前說。此復是何?謂行蘊中除無漏慧。諸餘行蘊及四蘊全。并無為法。作第四句。無漏見智相攝四句准定應知。
7[*引文]諸成就無漏見彼無漏智耶?答:諸成就無漏智亦無漏見。有成就無漏見非無漏智。謂苦法智忍現在前時。
爾時未修無漏智故。此本論師善知諸法性相差別。若應說者乃至一念亦別說之。不應說者乃至量過四大海水而亦不說。所說廣略,要觀有用。
1)問:何故此中但說問、定、攝、成就四,不說斷耶?
答:有垢者斷。無漏無垢故不說斷。如衣器等要有垢者須浣滌之,非無垢者。是故無漏不應說斷。
2)問:若無漏法不應斷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苾芻!汝等若解我之所說筏喻法門。法尚應斷。何況非法。此法應知即無漏道。
答:斷有二種。一斷愛斷。二棄捨斷。
聖道雖無斷愛斷,而有棄捨斷。般涅槃時,棄捨此故。
謂諸苾芻先依聖道得盡諸漏,念報恩故。數復修起聖道現前。後為世間四百四病眾苦逼切故。佛告曰:汝等苾芻已依聖道,作所應作,當應棄捨,入無餘依涅槃。如人依筏得渡河已,念報其恩,而猶荷戴。他人告曰:汝先依此已得渡河。今可棄捨自在而去,苾芻亦爾。
3)問:此中云何是法、非法?
3.1)答:內道言教是法。外道言教是非法。
內道言教顯空、非我,隨順涅槃,能令永斷生老病死,尚應斷之。何況外道所有言教?背空非我違逆涅槃,能令世間生老病死增長相續,而不應斷。
3.2)復有說者,若善受持名句文身者是法。不善受持名句文身者是非法。
善受持者尚應斷之。況不善者而不應斷。
3.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若善受持阿笈摩者是法。不善受持阿笈摩者是非法。善受持者尚應斷之。況不善者而不應斷。
3.4)脇尊者曰:如理作意是法。不如理作意是非法。如理作意者尚應斷之。況不如理者而不應斷。
3.5)復次,慚愧是法。無慚無愧是非法。
三善根是法。三不善根是非法。
四念住是法。四顛倒是非法。
五根是法。五蓋是非法。
六隨念是法。六愛身是非法。
七覺支是法。七隨眠是非法。
八道支是法。八邪支是非法。
九次第定是法。九結是非法。
十善業道是法。十不善業道是非法。此等清淨法尚應斷之。況彼等雜染法而不應斷。
1.邪見、智五
[發智論]云何邪見...謂學見迹。
[大毘婆沙論]
云何邪見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1.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
1)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諸邪見者,如其所見,起身語業,思求、願行皆是彼類。如是諸法一切能招不可愛樂、不可欣喜、不隨所欲、不如意果。所以者何?由此邪見,是勃惡見故。契經雖有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
2)復次,前雖總說見、智、慧三。而未別說。云何邪見?云何邪智?前論是此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1.2.解釋:邪見、智
[發智論]云何邪見?答:若不安立,則五見皆名邪見。若安立,則唯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惡行。業果異熟等見名邪見。云何邪智?答:六識相應染污慧。
1[*引文]云何邪見?答:若不安立,則五見皆名邪見。
謂若不安立,薩迦耶等五見名及行相差別。即彼五見皆名邪見。皆於所緣,邪推度故。
2[*引文]若安立,即唯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惡行業、果異熟等見名邪見。
謂若安立,薩迦耶等五見名及行相差別,則唯作無行相轉者,獨名邪見。邪中極故。如說嗅酥及惡旃茶羅等。
3[*引文]云何邪智?答:六識相應染污慧。
此中五識相應染污慧者。謂貪、瞋相應慧。
意識相應染污慧者。謂五見及貪、瞋、慢、疑、不共無明。并餘纏垢相應慧。如是一切皆名邪智。已說邪見邪智自性。雜不雜相今當說。
1.3.解釋:諸邪見是邪智耶?
[發智論]諸邪見是邪智耶?答:諸邪見是邪智。有邪智非邪見謂五識相應染污慧。及除五見,餘意識相應染污慧。
1[*引文]諸邪見是邪智耶?答:諸邪見是邪智。
謂邪推求者,必邪審決故。
2[*引文]有邪智非邪見。謂五識相應染污慧。
即貪、瞋相應慧。
3[*引文]及除五見,餘意識相應染污慧。
即貪、瞋、慢、疑及不共無明、并餘纏垢相應慧。
1.4.解釋:攝
[發智論]邪見攝邪智?邪智攝邪見耶?答:邪智攝邪見。非邪見攝邪智。不攝何等?謂五識相應染污慧。及除五見,餘意識相應染污慧。
[*引文]邪見攝邪智?邪智攝邪見耶?答:邪智攝邪見,非邪見攝邪智。不攝何等?謂五識相應染污慧及除五見,餘意識相應染污慧。
有審決相,無推度相故。
1.5.解釋:成就
[發智論]諸成就邪見,彼邪智耶?答:諸成就邪見,亦邪智。有成就邪智,非邪見。謂學見迹。
1[*引文]諸成就邪見,彼邪智耶?答:諸成就邪見,亦邪智。
邪智多故,見亦智故。即道類智未已生位。
2[*引文]有成就邪智,非邪見。謂學見迹。
即道類智已生諸有學位名學見迹。已具見四聖諦迹故。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有多有少。
謂或成就九地邪智。乃至或有成就一地邪智。
一一地中或有成就九品邪智。乃至或有成就一品邪智。
1.6.解釋:斷
[發智論]諸邪見已斷、已遍知,彼邪智耶?答:諸邪智已斷已遍知,亦邪見。有邪見已斷已遍知,非邪智。謂學見迹。
[*引文]諸邪見已斷已遍知,彼邪智耶?答:諸邪智已斷已遍知亦邪見。謂阿羅漢。有邪見已斷已遍知,非邪智。謂學見迹。
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有多有少。
謂或有九地邪智非已斷已遍知。乃至或有一地邪智非已斷已遍知。
一一地中或有九品邪智非已斷已遍知。乃至或有一品邪智非已斷已遍知。染污邪智九品斷故。
2.正見、智五
[發智論]云何正見...答:如是。
[大毘婆沙論]
云何正見乃至廣說。
2.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
1)如契經說:諸正見者,如其所見,起身語業、思求、願行,皆是彼類。如是一切能招可愛、可樂、可欣、可喜、隨所欲如意果。所以者何?由此正見是賢善見故。契經雖有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
2)復次,前雖總說見、智、慧三。而未別說:云何正見?云何正智?前論是此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
3)復次,前雖已說邪見、邪智。今欲說彼近對治法。故作斯論。
2.2.解釋:正見、智
[發智論]云何正見?答:盡、無生智所不攝意識相應善慧。云何正智?答:五識相應善慧,及無漏忍所不攝意識相應善慧。
1[*引文]云何正見?答:盡、無生智所不攝意識相應善慧。
此有二種。一有漏。二無漏。有漏者即世俗正見,如前廣說。無漏者謂無漏忍及學八智、無學正見。
2[*引文]云何正智?答:五識相應善慧。及無漏忍所不攝意識相應善慧。
此有二種。一有漏即世俗正見。二無漏即學、無學八智。
2.3.解釋:是、非
[發智論]諸正見是正智耶?答:應作四句。
有正見非正智。謂無漏忍。
有正智非正見。謂五識相應善慧。及盡無生智。
有正見亦正智。謂無漏忍及盡無生智所不攝意識相應善慧。
有非正見亦非正智。謂除前相。
[大毘婆沙論]
已說正見正智自性。雜不雜相今當說。
1[*引文]諸正見是正智耶?答:應作四句。有正見非正智。謂無漏忍。
此有見相,無智相故。
2[*引文]有正智非正見。謂五識相應善慧。及盡無生智。
此有智相,無見相故。
3[*引文]有正見亦正智。謂無漏忍、盡無生智所不攝意識相應善慧。
此有二種。一有漏即世俗正見。二無漏即學八智、無學正見。此二皆具見智相故。
4[*引文]有非正見亦非正智。謂除前相。
相即所名。廣如前說。謂行蘊中除諸善慧。諸餘行蘊及四蘊全。并無為法作第四句。
2.4.解釋:攝
[發智論]正見攝正智?正智攝正見耶?答:應作四句。
有正見非正智攝。謂無漏忍。
有正智非正見攝。謂五識相應善慧。及盡無生智。
有正見亦正智攝。謂無漏忍、盡無生智所不攝意識相應善慧。
有非正見亦非正智攝。謂除前相。
[大毘婆沙論]
此攝四句准定應知。
2.5.解釋:成就
[發智論]諸成就正見。彼正智耶?答:如是。設成就正智。彼正見耶?答:如是。
[*引文]諸成就正見彼正智耶?答:如是。設成就正智彼正見耶?答:如是。
問:誰成就正見正智耶?答:不斷善根者此則總說。若別說有多有少。
謂或有唯成就欲界二。
或有唯成就色界二。
或有唯成就無色界二。
或有唯成就色界無漏二。
或有唯成就無色界無漏二。
或有唯成就欲、色界二。
或有唯成就色、無色界二。
或有成就欲、色、無色界三。
或有成就欲、色界無漏二。
或有成就色、無色界無漏二。
或有成就三界無漏二。
2.6.解釋:斷
[發智論]諸正見已斷已遍知。彼正智耶?答:如是。設正智已斷已遍知。彼正見耶?答:如是。
[*引文]諸正見已斷已遍知,彼正智耶?答:如是。設正智已斷已遍知,彼正見耶?答:如是。
問:誰於正見正智已斷已遍知耶?答:阿羅漢。此則總說。若別說者有多有少。
謂已離無所有處染,有學、異生,八地正見正智已斷已遍知。
乃至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有學、異生,一切正見正智已斷已遍知。依究竟說,唯阿羅漢。
2.7.如契經說:云何邪見?謂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乃至廣說。云何正見?謂有施與、有愛樂、有祠祀。乃至廣說。
問:施與、愛樂、祠祀,有何差別?
1)有作是說:無有差別。施與、愛樂、祠祀三聲。同顯一義,無差別故。如有頌言:
若施僧福田,名善施愛祀,世間解所讚,彼當獲大果。
2)復有說者,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此名施與。此名愛樂。此名祠祀。三名別故。
3)有說:此三義亦差別。
2.7.1.外論者言:
1)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別婆羅門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眾婆羅門福。
2)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非大祠中婆羅門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大祠中婆羅門福。
3)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不住天祠婆羅門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住天祠婆羅門福。
4)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非祀火婆羅門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祀火婆羅門福。
5)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在家婆羅門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出家婆羅門福。
6)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不修定婆羅門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修定婆羅門福。
7)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不修苦行婆羅門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修苦行婆羅門福。
8)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非善習誦吠陀。及吠陀支論婆羅門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善習誦吠陀。及吠陀支論婆羅門福。
9)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不具解行婆羅門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具解行婆羅門福。
10)復次,無施與者。謂無施三類等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婆羅門福。
無祠祀者。謂無祠天福。
2.7.2.內論者言:
1)無施與者。謂無過去福。
無愛樂者。謂無未來福。
無祠祀者。謂無現在福。
2)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身業福。
無愛樂者。謂無語業福。
無祠祀者。謂無意業福。
3)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施性福。
無愛樂者。謂無戒性福。
無祠祀者。謂無修性福。
4)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施悲田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恩田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福田福。
5)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將施時欣樂福。
無愛樂者。謂無正施時心淨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已歡喜無悔福。
6)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能施淨信。
無愛樂者。謂無所捨財法。
無祠祀者。謂無所施受者。
7)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所捨財法。
無愛樂者。謂無所施受者。
無祠祀者。謂無能施福業。
8)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將施時福。
無愛樂者。謂無正施時福。
無祠祀者。謂無受用時福。
9)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布施時福。
無愛樂者。謂無受用時福。
無祠祀者。謂無後隨念福。
10)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作意捨福。
無愛樂者。謂無身語捨福。
無祠祀者。謂無彼受用福。
11)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能施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所得果。
無祠祀者。謂無所施田。
12)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施惡趣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人趣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天趣福。
13)復次,
無施與者。謂無施異生福。
無愛樂者。謂無施有學聖者福。
無祠祀者。謂無施無學聖者福。此等名為三種差別。
3.左慧、學
[發智論]諸左慧皆是結耶...現在前時。
[大毘婆沙論]
諸左慧皆是結耶乃至廣說。
3.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謂或有說:諸染污慧,非結自性。彼作是說:云何是慧而有縛義?
為遣彼執,顯染污慧見為性者,是結所攝。故作斯論。
3.2.左慧
[發智論]諸左慧皆是結耶?答:應作四句。有左慧非結。謂除二結。餘染污慧。有結非左慧。謂七結。有左慧亦結。謂二結。有非左慧亦非結。謂除前相。
1[*引文]諸左慧皆是結耶?答:應作四句。
左慧與結互廣狹故。
2[*引文]有左慧非結。謂除二結,餘染污慧。
1)除二結者。謂除見結、取結。
2)餘染污慧者。謂貪、瞋、慢、疑、不共無明及餘纏垢相應慧。此有左慧相,無結相故。
3[*引文]有結非左慧。謂七結。
即愛等七。此有結相,無左慧相故。
4[*引文]有左慧亦結。謂二結。
即見結、取結具二相故。
5[*引文]有非左慧亦非結。謂除前相。
相謂所名如前廣說。此復是何?謂行蘊中,除染污慧及餘七結。諸餘行蘊及四蘊全。并無為法作第四句。
3.3.問:何故名左?左是何義?
1)答:意樂左故,墮左品故,說名為左。即是偏僻,用非便義。
2)復次,彼於解脫、正理、善品,皆違越故。說名為左。
3)復次,不吉祥故。說名為左。如有於佛賢聖制多及天靈廟,不右遶者,以不吉祥。故名為左。
4)復次,用非巧便。故名為左。如世見有諸用左人。咸謂此人非巧便者。
5)復次,所行不正。故名為左。如說外道是左道人。所說所行皆不正故。
6)問:若染污慧名左慧者。何故說佛身有左光?
6.1)答:立左名,因義各別故。謂染污慧,違越解脫、正理、善品故立左名。佛有常光附身而起。以恒安住,故立左名。不同餘光起滅不定。以佛身有常光一尋。乃至微塵及細蟲等。光威所鑠皆不近身。
6.2)復有說者,佛有三光映奪餘光皆令成左。是故說佛身有左光。佛三光者。
一佛身光作真金色。此光照觸諸金山時令彼威光隱沒不現。
二佛齒光極鮮白色。此光照觸雪山王時令彼威光隱沒不現。
三佛智光清淨遍照。此光照觸外道邪論皆令摧伏隱沒不現。如是三光令餘退沒。皆成左性故名為左。
6.3)有作是說:佛身金光照齒所發鮮白光時。顯佛面門威嚴增盛。如秋麗日光照雪山。令彼山王威嚴轉盛。
7)問:諸佛皆有如是左光。遍身一尋恒發照不?
答:諸佛皆有如是左光,遍身一尋恒時發照。
8)問:若爾,然燈佛本事云何通?如契經說:然燈如來、應、正等覺身光赫奕,照燈光城。周匝圍遶踰繕那量。經十二年晝夜無別。觀華開合,以知晝夜。既爾云何諸佛皆有常光一尋?
8.1)答:彼經不說然燈如來遍身所發常光一尋。但說彼佛為化有情,現大神變發化光照。於十二年施作佛事。
8.2)有作是說:非諸佛身皆有如是常光一尋。以佛身光非相好攝。或大或小起滅不定。
8.3)評曰:應作是說:諸佛皆有如是左光遍身一尋恒時發照。雖非相好攝而法爾恒有。諸佛身常有勝妙威光故。
3.4.解釋:學見、智、慧
[發智論]云何學見?答:學慧。云何學智?答:學八智。云何學慧?答:學見、學智,總名學慧。
[大毘婆沙論]
云何學見。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答:前雖總說見智慧三。而未別說:云何學見?云何學智?云何學慧?前論是此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1[*引文]云何學見?答:學慧。
謂無漏忍及學八智。從苦法智忍乃至金剛喻定諸無漏慧皆名學見。
2[*引文]云何學智?答:學八智。謂四法智及四類智。
3[*引文]云何學慧?謂學見、學智,總名學慧。
見智俱有擇法相故。
3.5.是、非
[發智論]諸學見是學智耶?答:諸學智亦學見。有學見非學智。謂無漏忍。諸學見是學慧耶?答:如是。設學慧是學見耶?答:如是。諸學智是學慧耶?答:諸學智亦學慧。有學慧非學智。謂無漏忍。
[大毘婆沙論]
已說學見智慧自性。雜不雜相今當說。
1[*引文]諸學見是學智耶?答:諸學智亦學見。
學智必有推度相故。
2[*引文]有學見非學智。謂無漏忍。
此忍未有審決相故。
3[*引文]諸學見是學慧耶?答:如是。設學慧是學見耶?答:如是。
學位見與慧遍無漏心故。
4[*引文]諸學智是學慧耶?答:諸學智亦學慧。有學慧非學智。謂無漏忍。
義如前說。
3.6.攝
[發智論]學見攝學智?學智攝學見耶?答:學見攝學智,非學智攝學見。不攝何等?謂無漏忍。學見攝學慧?學慧攝學見耶?答:展轉相攝。學智攝學慧?學慧攝學智耶?答:學慧攝學智,非學智攝學慧。不攝何等?謂無漏忍。
[大毘婆沙論]
此三攝義准定應知。
3.7.成就
[發智論]諸成就學見,彼學智耶?答:諸成就學智。亦學見。有成就學見非學智。謂苦法智忍現在前時。諸成就學見,彼學慧耶?答:如是。設成就學慧,彼學見耶?答:如是。諸成就學智,彼學慧耶?答:諸成就學智亦學慧。有成就學慧非學智。謂苦法智忍現在前時。
1[*引文]諸成就學見彼學智耶?答:諸成就學智亦學見。
智即見故。
2[*引文]有成就學見非學智。謂苦法智忍現在前時。
爾時未有無漏智故。
3[*引文]諸成就學見彼學慧耶?答:如是。設成就學慧彼學見耶?答:如是。
學位見慧必俱成故。
4[*引文]諸成就學智彼學慧耶?答:諸成就學智亦學慧。有成就學慧非學智。謂苦法智忍現在前時。
忍有慧相無智相故。
4.無學
[發智論]云何無學見...答:如是。
[大毘婆沙論]
云何無學見。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
答:前雖總說見智慧三。而未別說:云何無學見?云何無學智?云何無學慧?前論是此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4.1.自性
[發智論]云何無學見?答:盡、無生智所不攝無學慧。云何無學智?答:無學八智。云何無學慧?答:無學見、無學智。總名無學慧。
1[*引文]云何無學見?答:盡無生智所不攝無學慧。
謂無學正見。
2[*引文]云何無學智?答:無學八智。
謂四法智及四類智。
3[*引文]云何無學慧?答:無學見、無學智,總名無學慧。
見智定有擇法相故。
4.2.雜不雜相
[發智論]諸無學見是無學智耶?答:諸無學見亦無學智。有無學智非無學見。謂盡、無生智。諸無學見是無學慧耶?答:諸無學見亦無學慧。有無學慧非無學見。謂盡、無生智。諸無學智是無學慧耶?答:如是。設無學慧是無學智耶?答:如是。
[大毘婆沙論]
已說此三自性雜不雜相今當說。
1[*引文]諸無學見是無學智耶?答:諸無學見亦無學智。
無學位中,能推度者,必審決故。
2[*引文]有無學智非無學見。謂盡、無生智。
此智息求不推度故。
3[*引文]諸無學見是無學慧耶?答:諸無學見亦無學慧。有無學慧非無學見。謂盡無生智。
此智唯有擇法、審決二種相故。
4[*引文]諸無學智是無學慧耶?答:如是。設無學慧是無學智耶?答:如是。
無學智慧俱遍無學無漏心故。
4.3.攝
[發智論]無學見攝無學智?無學智攝無學見耶?答:無學智攝無學見,非無學見攝無學智。不攝何等?謂盡、無生智。無學見攝無學慧?無學慧攝無學見耶?答:無學慧攝無學見。非無學見攝無學慧。不攝何等?謂盡、無生智。無學智攝無學慧?無學慧攝無學智耶?答:展轉相攝。
[大毘婆沙論]
此三攝義准定應知。
4.4.成就
[發智論]諸成就無學見,彼無學智耶?答:如是。設成就無學智,彼無學見耶?答:如是。諸成就無學見,彼無學慧耶?答:如是。設成就無學慧,彼無學見耶?答:如是。諸成就無學智,彼無學慧耶?答:如是。設成就無學慧,彼無學智耶?答:如是。
[大毘婆沙論]
諸阿羅漢無不成就此三種者。是故此三展轉相問皆答如是。
學、無學三不說斷者,俱無斷故。
5.非學非無學
[發智論]云何非學非無學見...答:如是。
[大毘婆沙論]
云何非學非無學見。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
答:前雖總說見智慧三。而未別說:云何非學非無學見?云何非學非無學智?云何非學非無學慧?前論是此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5.1.自性
[發智論]云何非學非無學見?答:眼根、五見、世俗正見。云何非學非無學智?答:五識相應慧。及意識相應有漏慧。云何非學非無學慧?答:五識相應慧。及意識相應有漏慧。
1[*引文]云何非學非無學見?答:眼根、五見、世俗正見。
此三見相。廣如前說。謂觀視等。
2[*引文]云何非學非無學智?答:五識相應慧。及意識相應有漏慧。
俱通三種。謂善、染污、無覆無記。廣如前說。
3[*引文]云何非學非無學慧?答:五識相應慧。及意識相應有漏慧。
有漏智慧俱遍一切有漏心品。皆有審決、擇法相故。
5.2.見---智
[發智論]諸非學非無學見,是非學非無學智耶?答:應作四句。有非學非無學見,非非學非無學智。謂眼根。有非學非無學智,非非學非無學見。謂五識相應慧。及除五見、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有非學非無學見,亦非學非無學智。謂五見、世俗正見。有非非學非無學見,亦非非學非無學智。謂除前相。
[大毘婆沙論]
1)已說此三自性雜不雜相今當說。
[*引文]諸非學非無學見。是非學非無學智耶?答:應作四句。
此見與智互廣狹故。
2)此中初句。謂眼根者。唯能觀視非審決故。
3)第二句。謂五識相應慧等者。有審決相,無推度相故。
4)第三句。謂五見、世俗正見者。皆有推度審決相故。
5)第四句。謂除前相者。相謂所名。如前廣說。此復是何?謂色蘊中,除眼根,諸餘色蘊。行蘊中除有漏慧,諸餘行蘊。及三蘊全。并無為法作第四句。
5.3.見---慧
[發智論]諸非學非無學見,是非學非無學慧耶?答:應作四句。有非學非無學見,非非學非無學慧。謂眼根。有非學非無學慧,非非學非無學見。謂五識相應慧。及除五見、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有非學非無學見,亦非學非無學慧。謂五見、世俗正見。有非非學非無學見,亦非非學非無學慧。謂除前相。諸非學非無學智,是非學非無學慧耶?答:如是。設非學非無學慧,是非學非無學智耶?答:如是。
[大毘婆沙論]
非學非無學見慧相對作四句亦爾。
非學非無學智慧相對自性等故。皆答如是。
5.4.攝
[發智論]非學非無學見攝非學非無學智,非學非無學智攝非學非無學見耶?答:應作四句。
有非學非無學見,非非學非無學智攝。謂眼根。
有非學非無學智,非非學非無學見攝。謂五識相應慧及除五見、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
有非學非無學見,亦非學非無學智攝。謂五見、世俗正見。
有非非學非無學見,亦非非學非無學智攝。謂除前相。
非學非無學見攝非學非無學慧,非學非無學慧攝非學非無學見耶?答:應作四句。
有非學非無學見,非非學非無學慧攝。謂眼根。
有非學非無學慧,非非學非無學見攝。謂五識相應慧。及除五見、世俗正見,餘意識相應有漏慧。
有非學非無學見,亦非學非無學慧攝。謂五見、世俗正見。
有非非學非無學見,亦非非學非無學慧攝。謂除前相。
非學非無學智,攝非學非無學慧?非學非無學慧,攝非學非無學智耶?答:展轉相攝。
[大毘婆沙論]
此三攝義准定應知。
5.5.成就
[發智論]諸成就非學非無學見。彼非學非無學智耶?答:如是。
設成就非學非無學智。彼非學非無學見耶?答:如是。
諸成就非學非無學見。彼非學非無學慧耶?答:如是。
設成就非學非無學慧。彼非學非無學見耶?答:如是。
諸成就非學非無學智。彼非學非無學慧耶?答:如是。
設成就非學非無學慧。彼非學非無學智耶?答:如是。
5.6.斷
[發智論]諸非學非無學見已斷已遍知。彼非學非無學智耶?答:如是。
設非學非無學智已斷已遍知。彼非學非無學見耶?答:如是。
諸非學非無學見已斷已遍知。彼非學非無學慧耶?答:如是。
設非學非無學慧已斷已遍知。彼非學非無學見耶?答:如是。
諸非學非無學智已斷已遍知。彼非學非無學慧耶?答:如是。
設非學非無學慧已斷已遍知。彼非學非無學智耶?答:如是。
[大毘婆沙論]
成就與斷廣說准前。初納息說應知其相。
若成就一,定有餘二。隨一已斷已得遍知餘二亦爾。故更相問。皆答如是。
6.梵
[發智論]如大梵天...見苦所斷。
[大毘婆沙論]
如大梵天作如是說:我是梵,是大梵,得自在。乃至廣說。
6.1.問:何故作此論?
答:諸惡見趣,於生死中,令諸有情起大染著,引大無義。與生死苦作大依處。
謂有此者,定於三界,往返輪迴,受諸苦惱。數數趣入穢闇母胎,住生藏下熟藏之上。為諸不淨恒所逼切。出產門時,受諸劇苦,生墮草等如利刀割。此等苦事無量無邊。皆由不知見趣過患。欲令知已,厭惡斷滅。故作斯論。
6.2.大梵天
[發智論]如大梵天,作如是說:我是梵。是大梵,得自在。我於世間,能造化、能出生。是彼父。
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我是梵,是大梵,得自在者。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見苦所斷。我於世間,能造化,能出生,是彼父者。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1[*引文]如大梵天作如是說:我是梵,是大梵,得自在。我於世間,能造化,能出生,是彼父。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
1)此中以二事推求諸見趣。一以自性。二以對治。
以自性者。謂此諸見趣,以何為自性?以對治者。謂此諸見趣以何為對治?雜蘊、見蘊、生智論中。皆亦以二事推求諸見趣。謂以自性及以對治。
2)如生智論作如是說:沙門喬答摩是幻化者,誑惑世間。佛由此道,已超幻誑。彼謗此道,是邪見攝,是彼自性。見道所斷,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不實分別,顛倒惡見令永滅故。
3)又彼論說:世尊何故慳阿羅漢。佛由此道,已超慳悋。彼謗此道是邪見攝。是彼自性。見道所斷,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
4)梵網經中,亦以二事推求見趣。一以自性。二以等起。
5)梵問經中,但以一事推求見趣。謂以等起。
6)如是諸處,合以三事,推求見趣。一以自性。二以等起。三以對治。
7)脇尊者曰:不應推求諸惡見趣。所以者何?誰有智者勞煩詰問無明者、暗盲者墮坑。
8)評曰:應以三事推求見趣。所以者何?若以三事推求見趣。雖是異生、具煩惱縛,而同聖者。諸惡見趣永不現行。此中應說實法師因緣。如雜蘊中已廣說其事。
2[*引文]答:我是梵,是大梵,得自在者。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見苦所斷。
1)此中梵王實非真梵,非真大梵,非於一切皆得自在。而謂自身實是真梵,是真大梵。普於一切皆得自在。
2)彼於下劣法,而計為最勝。故見取攝,是彼自性。所以者何?法中最勝唯有涅槃。有情中勝唯有聖者。佛心得自在,於法亦自在。聲聞、獨覺雖於諸法未得自在。而於自心已得自在。梵王於此二種自在俱未能得。而彼自謂已得自在。於劣計勝故見取攝。
3)苦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不實分別,顛倒惡見令永滅故。名見苦斷。是彼對治。由此見取於苦處生。故見苦時,此見永滅。如日纔出,輕霜即除。如草端露,風搖便墮。
3[*引文]我於世間,能造化,能出生,是彼父者。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此中意說:諸有情類各自業感內身、外物。而彼梵王謂自能化、出生,為父。非因計因。戒禁取攝,是彼自性。見苦所斷,是彼對治。如前應知。
6.3.梵眾天
[發智論]如梵眾天,作如是說:此是梵。是大梵。得自在。此於世間,能造化,能出生。是我等父。
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此是梵,是大梵,得自在者。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見苦所斷。此於世間,能造化,能出生,是我等父者。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1[*引文]如梵眾天作如是說:此是梵,是大梵,得自在。此於世間,能造化,能出生,是我等父。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此是梵,是大梵,得自在者。取劣法為勝見取攝,見苦所斷。
此中梵眾執:大梵王是梵,是大梵,普得自在。於劣計勝,見取所攝,是彼自性。見苦所斷是彼對治。廣說如前。
2[*引文]此於世間,能造化,能出生,是我等父者。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此中梵眾執:大梵王普於世間,是造化者,是出生者,與彼為父。非因計因,戒禁取攝,是彼自性。見苦所斷是彼對治。廣說如前。
6.4.問:此中是梵,是大梵,得自在,有何差別?
1)答:是梵者。謂執梵王五取蘊果,是真清淨、寂靜、安樂。
2)是大梵者。謂執梵王五取蘊果,於諸真淨寂樂中尊。
3)得自在者。謂執梵王五取蘊果,有最勝用,統攝一切皆得自在。
4)如是皆名取劣為勝。謂執穢苦為真淨樂。及有淨樂,最勝用故。
真樂淨者,謂滅、道諦。滅道二諦俱是真勝。
一切法中,涅槃最勝。是善是常,超餘法故。
有為法中,聖道最勝。能永超越生死法故。一切隨眠不隨增故。
5)如有頌言:滅於諸法勝,道於有為勝,一切有情中,如來為最勝。
6.5.問:於梵世中,梵王最勝。觀彼為勝,應是正見。如何說彼是惡見耶?
1)答:若謂唯於梵世中勝,容非惡見。然彼謂於一切最勝,故惡見攝。
2)彼於諸佛、獨覺、聲聞及上諸天皆為劣故。
3)又彼妄執五取蘊果同真滅、道,故惡見攝。
6.6.問:此中於世間,能造化,能出生,是彼父等。有何差別?
1)答:於世間者。謂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
2)能造化者。謂能造作器世間。及能化作有情世間。
3)能出生者。謂能出生非情數物,重顯造義。
4)是彼父等者。謂是一切有情之父,重顯化義。
5)此執皆是非因計因。謂執梵王五取蘊果。能造化,作一切世間。
然諸世間有情數者。各從自業煩惱而生。
非情數者。一切有情業增上力共所引起。
6)彼於劣果,執為勝因。既非因計因,故戒禁取攝。此及前見取,俱迷果處。苦諦生故,皆見苦所斷。又我常執力所引故。如彼皆成見苦所斷。
6.7.梵網經---彼等起
6.7.1.起愛
已說如是惡見自性。及彼對治等起。云何梵網經中說彼等起?如彼經說:前劫壞時,諸有情類多從此歿生,極光淨眾同分中。此劫成時,空中先有梵天宮起。時極光淨有一有情,壽業福盡,從彼天歿,來生梵宮。獨一長時儼然而住。後便起愛,思念同侶。云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為我等侶?
問:彼由何緣起斯愛念?
1)脇尊者曰:不應詰問,無明者、愚盲者顛蹶。
2)有作是說:往彼處者。爾時法爾起此愛念。謂法爾力是彼生緣。
3)復有說者,無始時來,諸有情類樂相習近。由串習力,引彼愛生,故彼愛念,由因力起。
4)或有說者,彼未除滅攝眾愛故。謂先於此為眾導師,後生彼天,猶有餘習。由此勢力引起彼愛。
5)有餘師說:極光淨天來至梵世,作初靜慮種種化身。與大梵王共相娛樂。彼後息化,還自天宮。於是梵王追慕同侶,起斯愛念。
6)有作是言:梵王自起初靜慮化作梵眾身而自娛樂。後既疲惓,便息神通,化眾沒已。作如是念:誰能常起諸化眾身?云何當令餘有情類生我同分為我徒侶?
7)有餘復言:梵王先起自地天眼,傍見餘界大梵天王、梵輔、梵眾恭敬圍繞,見已念言:彼之形色、容貌、威光,非勝於我。彼有徒眾而我獨無?云何當令餘有情類來生我所為我徒眾?
6.7.2.餘有情
彼經復說:梵王當起此思念時,極光淨天餘有情類。諸有壽盡、業盡、福盡,皆從彼歿,來生梵世。梵王見已,作是念言:此諸有情是我化作。
1)問:梵王何故起此念耶?
答:由彼梵王先起思願。彼有情類應念而生。故彼梵王起如是念。
有作是說:梵王化作諸梵眾已。入中間定,既入定已。化眾便沒,時極光淨有情命終來生梵世。後大梵王從定起已,既見梵眾作是念言:前所化眾應已隱沒。今諸有情現在前者。或應是我化力引生。或可是先思願所作。由斯大梵作是念言:此諸有情是我化作。
6.7.3.久住
彼經復說:梵眾生已作是念言:我等曾見如是有情長壽久住。
1)問:彼住何處曾見梵王?
1.1)答:即住梵世曾見梵王。然不憶知何處曾見。如於集會曾見一人。後經久時,復遇相見。雖醒曾相見,而不憶處所。
1.2)有作是說:彼住中有,曾見梵王。若爾,云何曾見大梵長壽久住?以中有身速求生處不久住故。
1.3)復有說者,彼從極光淨來至梵宮為娛樂。梵王爾時曾見。
2)問:彼既已失第二靜慮。云何能憶上宿住事?
答:彼諸梵眾離自地染,復依第二靜慮,起宿住隨念智通。能憶上地曾所見事。
3)問:若爾,何故緣大梵王起斯惡見?答:從離染退故緣梵王,復起惡見。
4)問:豈不色界無退義耶?答:劫初成時,彼亦有退。
5)有餘師說:彼以本性念生智憶上曾見事。
6)問:豈不色界無有本性念生智耶?答:劫初成時,色界亦得有本性念生智。
7)或有說者。梵王先入中間靜慮住經多時。彼諸梵眾從上地歿。生梵世中見大梵王長壽久住威光赫奕。不敢親附後出定已。命諸梵眾共相慰問。時諸梵眾互相謂言。我等曾見如是有情長壽久住。
6.7.4.是我等父
彼經復說:時諸梵眾作是念言:我等皆是梵王化作。從彼而生,是我等父。
問:何緣彼起如是念耶?
1)答:彼聞梵王數作是說:我能造化,我能出生,是汝等父。聞已深信。
2)復曾見梵王長壽久住。既深生信重,故起是念。如有國王實無技用。然對臣眾而自矜誇。我於昔時有大威勇。親率士眾,摧伏勍敵。臣眾既聞,無不信受。咸言我等幸遇大王。親友國人皆獲安樂。
3)復有說者,彼聞梵王數如前說。為審決故,便起宿住隨念智通。觀察自他先蘊相續漸次,乃至初結生心。而不能觀前命終位。下通不能觀上境故。彼由通力,知大梵王先生久住。後起思念,我等便生。由此定知:我等皆是梵王化作。從彼而生是我等父。故由通力彼起是念。
6.7.5.問:劫初成時,幾有情類同時發起如前所說顛倒想見?
1)有作是說:
小千界中,有一大梵、十獨梵、千梵眾。
中千界中,有千大梵、十千獨梵、千千梵眾。
大千界中,有千千大梵、俱胝獨梵、百俱胝梵眾。
2)復有說者,
小千界中,有一大梵、千獨梵、十千梵眾。
中千界中,有千大梵、十千獨梵、俱胝梵眾。
大千界中,有十千大梵、俱胝獨梵、百俱胝梵眾。
3)有依雜說:
大千界中,有俱胝大梵百、俱胝獨梵、百千俱胝梵眾。
4)評曰:應作是說:
大千界中,有俱胝大梵、百俱胝獨梵、十俱胝那庾多梵眾。劫初成時同時發起如前所說顛倒想見。
6.7.6.問:大梵天王住在何處?梵輔、梵眾住何處耶?
1)西方諸師作如是說:
初靜慮地處別有三。一梵眾天處。二梵輔天處。三大梵天處。此處即是靜慮中間。
2)迦濕彌羅諸論師說:
初靜慮地唯有二處。即梵輔天中有高勝靜處。如近聚落,有勝園林,是大梵王常所居處。此處即是靜慮中間。
6.7.7.量
1)問:大梵天等身量云何?
答:大梵王身量一踰繕那半。梵輔天身量一踰繕那。梵眾天身量半踰繕那。
2)問:大梵天等壽量云何?
答:大梵王壽量一劫半。梵輔天壽量一劫。梵眾天壽量半劫。應知此處四十中劫合為一劫。
3)問:大梵天王經幾時量獨一而住?經幾時量與眾共住?經幾時量復與眾別?
3.1)有作是說:經五中劫獨一而住。經五中劫與眾共住。經五中劫復與眾別。
3.2)復有說者,經十中劫獨一而住。經十中劫與眾共住。經十中劫復與眾別。
3.3)評曰:應作是說:經於半劫獨一而住。經於半劫與眾共住。經於半劫復與眾別。二十中劫是半劫量。
4)梵輔、梵眾,依未至地心,命終結生。大梵,依靜慮中間心,命終結生。所以者何?命終結生心,唯捨受相應。捨受唯在初靜慮近分地有,非根本地故。
7.忍
[發智論]諸起此見:我一切忍。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邊執見中,常見攝。見苦所斷。諸起此見:我一切不忍。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邊執見中,斷見攝。見苦所斷。諸起此見:我一分忍。一分不忍。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一分忍者,邊執見中常見攝。一分不忍者。邊執見中斷見攝。俱見苦所斷。
[大毘婆沙論]
諸起此見:我一切忍此於五見何見攝。乃至廣說。
7.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長爪梵志來詣佛所,而白佛言:喬答摩!當知我一切不忍。乃至廣說。契經雖作是說。而不說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1)問:何故名為長爪梵志?答:由彼梵志身爪俱長,而且說為長爪梵志。
2)問:彼復何緣留此長爪?
2.1)答:彼貪習業,無容剪故。
2.2)有作是說:彼恒山居,爪髮雖長,無人剪剃。
2.3)復有說者,彼在家時樂習絃管。後雖出家猶愛長爪,故不剪之。
2.4)有餘師說:彼在外道法中出家。外道法中有留爪者,故說彼為長爪梵志。
7.2.等起
此中以二事推求見趣。一以自性。二以對治。如文應知。
問:此惡見趣等起云何?
1)答:尊者舍利子及大目乾連投佛出家,是此等起。謂長爪梵志是舍利子舅。曾教尊者外道書論。聞舍利子與大目連歸佛出家,深心憂悔,作如是念:智境無窮,設解深遠,終有迴義。彼喬答摩多聞、智慧,雖定應勝舍利子等。而必應有勝喬答摩。定復有餘能勝彼者。如是展轉智境無窮。故我不應不設方便。作是念已,來詣佛所而白佛言:喬答摩!當知我一切不忍。世尊告曰:汝為忍此所起見不?時彼梵志作是思惟:若答言忍,便違所立。若言不忍,便無所宗。若無所宗,則非論道。思已愧恥,默然而住。
2)復次,長爪梵志是斷見者,彼觀一切後當必斷。故佛告言:汝所起見亦當斷不?
3)復次,長爪梵志是猶豫者。彼觀一切皆可猶豫。故佛告言:汝於自見亦猶豫不?
4)然彼梵志有占相智,自知所立必當墮負,故彼梵志默然而住。
5)世尊告曰:無量有情同汝所見,汝亦同彼。謂諸世間依三種見。
一有一類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我一切忍。
二有一類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我一切不忍。
三有一類起如是見,立如是論:我一分忍、一分不忍。
5.1)此中若言一切我皆忍者,彼依此見,生愛貪著。
5.2)若言一切我皆不忍者,彼依此見,不生愛貪著。
5.3)若言我一分忍一分不忍者。彼依此見一分生愛貪著。一分不生愛貪著。
6)問:一切見趣無不皆能生愛貪著。世尊何故說依彼見有不生者?
答:應知彼經有別意趣。謂常見者執有後世。於能引發後有業思,生愛貪著。若斷見者,執無後世。於能引發後有業思,不愛貪著。是彼契經所說意趣。
然諸見趣無不皆能生愛貪著。謂斷見者,信有現在入胎為初,命終為後。撥無他世。於此見中,生愛貪著。與常見者,保執無異。
7.3.如契經說:佛告梵志:若有沙門、婆羅門等,捨惡見趣而不取者,當知此類少中復少。
1)問:此類云何少中復少?
答:世間有情性愚鈍者如大地土。性聰慧者如爪上土。性聰慧中,邪見者多,正見者少。喻如前說。是故名為少中復少。
2)問:如見蘊說斷常見者展轉相違。云何此中說有一類起如是見:我一分忍、一分不忍。而不相違。
2.1)答:此中說一補特伽羅。若執色蘊為常,彼執四蘊為斷。若執四蘊為常,彼執色蘊為斷。故此二見非互相違。
2.2)見蘊說二補特伽羅。一執色常。一執色斷。乃至執識亦有二種。故彼二見展轉相違。
7.4.彼經復說:世尊說此見趣法時,長爪梵志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時舍利子受具足戒已經半月。隨觀此法,得阿羅漢。
問:時舍利子隨觀何法?
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尊者舍利子,即隨觀世尊為彼梵志說見趣法,成阿羅漢。
2)復有說者,尊者舍利子。即隨觀梵志得預流果道所觀法,成阿羅漢。
3)有作是說:尊者舍利子。即隨觀梵志得預流果能證學法。成阿羅漢。
4)大德說曰:彼舍利子。隨觀緣起有十二支差別性法。成阿羅漢。是名舍利子所隨觀法。
8.五惡見
[發智論]諸起此見...見苦所斷。
[大毘婆沙論]
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乃至廣說。
8.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佛涅槃後,假名苾芻所起惡見。令有智者知而制之。故作斯論。
8.2.解釋:漏失不淨
[發智論]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引文]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1)此中非因計因者。謂彼不淨,從煩惱生,而說天魔所嬈故出。故戒禁取以為自性。
2)見苦所斷,顯彼對治。苦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不實分別,顛倒惡見令永滅故名見苦斷。廣說如前。
8.3.解釋:猶有無知
[發智論]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無知。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無漏智見。邪見攝。見道所斷。
[*引文]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無知。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無漏智見。邪見攝。見道所斷。
1)此中謗阿羅漢無漏智見者。謂阿羅漢於自解脫,由無漏智見,已離無知,而說猶有無知。則撥無彼無漏智見。是故邪見以為自性。
2)見道所斷,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
8.4.解釋:猶有疑惑
[發智論]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疑惑。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越度疑惑。邪見攝。見道所斷。
[*引文]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疑惑。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越渡疑惑。邪見攝。見道所斷。
1)此中謗阿羅漢越渡疑惑者。謂阿羅漢於自解脫,由無漏道,已斷疑惑。而說猶有疑惑。則撥無彼道。是故邪見以為自性。
2)見道所斷,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
8.5.解釋:但由他度
[發智論]諸起此見:有阿羅漢。但由他度。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邪見攝。見道所斷。
[*引文]諸起此見:有阿羅漢,但由他度。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謗阿羅漢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邪見攝。見道所斷。
1)此中謗阿羅漢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者。
謂阿羅漢實自證得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非但由他而得度脫。然說但由他故得度。則謗聖道。是故邪見以為自性。
2)見道所斷,顯彼對治。道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
8.6.解釋:苦言所召
[發智論]諸起此見:道及道支,苦言所召。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引文]諸起此見:道及道支苦言所召。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1)此中非因計因者。謂諸聖道要修方得。而說苦言能召令起。故戒禁取以為自性。
2)見苦所斷,顯彼對治。苦智生時,能斷如是不實推求。乃至廣說如前應知。
3)此於苦果,計為道因。故見苦時,永斷此見。
8.7.等起
已說五種惡見自性及彼對治。等起云何?謂大天因緣是此等起。
1)昔末土羅國有一商主。少娉妻室,生一男兒,顏容端正,與字大天。未久之間,商主持寶遠適他國。展轉貿易經久不還。其子長大,染穢於母。後聞父還,心既怖懼。與母設計遂殺其父。彼既造一無間業已,事漸彰露,便將其母展轉逃隱波吒梨城。彼後遇逢本國所供養阿羅漢苾芻,復恐事彰,遂設方計殺彼苾芻。既造第二無間業已。心轉憂慼,後復見母與餘交通。便憤恚言:我為此故,造二重罪。移流他國,跉跰不安,今復捨我,更好他人。如是倡穢,誰堪容忍?於是方便復殺其母。彼造第三無間業已,由彼不斷善根力故。深生憂悔,寢處不安,自惟重罪何緣當滅?彼後傳聞沙門釋子有滅罪法,遂往鷄園僧伽藍所。於其門外見一苾芻徐步經行,誦伽他曰:
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
時彼聞已,歡喜勇躍。知歸佛教,定能滅罪。因即往詣一苾芻所,慇懃固請,求度出家。時彼苾芻既見固請,不審撿問,遂度出家。還字大天,教授、教誡。大天聰慧,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文義。言詞清巧,善能化導。波吒梨城無不歸仰。王聞召請,數入內宮。恭敬供養,而請說法。彼後既出在僧伽藍,不正思惟,夢失不淨。然彼先稱是阿羅漢,而令弟子浣所污衣。弟子白言:阿羅漢者諸漏已盡。師今何容猶有斯事?大天告言:天魔所嬈,汝不應怪。然所漏失略有二種。一者煩惱。二者不淨。煩惱漏失阿羅漢無,猶未能免不淨漏失。所以者何?諸阿羅漢煩惱雖盡,豈無便利涕唾等事。然諸天魔常於佛法而生憎嫉,見修善者便往壞之。縱阿羅漢亦為其嬈,故我漏失。是彼所為。汝今不應有所疑怪。是名第一惡見等起。
2)又彼大天欲令弟子歡喜親附,矯設方便,次第記別四沙門果。時彼弟子稽首白言:阿羅漢等應有證智。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彼遂告言:諸阿羅漢亦有無知。汝今不應於己不信。謂諸無知略有二種。一者染污,阿羅漢已無。二者不染污,阿羅漢猶有。由此汝輩不能自知。是名第二惡見等起。
3)時諸弟子復白彼言:曾聞聖者已度疑惑。如何我等於諦實中,猶懷疑惑。彼復告言:諸阿羅漢亦有疑惑。疑有二種。一者隨眠性疑,阿羅漢已斷。二者處非處疑,阿羅漢未斷。獨覺於此而猶成就。況汝聲聞於諸諦實能無疑惑而自輕耶?是名第三惡見等起。
4)後彼弟子披讀諸經說:阿羅漢有聖慧眼,於自解脫能自證知。因白師言:我等若是阿羅漢者應自證知。如何但由師之令入,都無現智能自證知。彼即答言:有阿羅漢,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子智慧第一。大目乾連神通第一。佛若未記,彼不自知。況由他入而能自了。故汝於此不應窮詰。是名第四惡見等起。
5)然彼大天雖造眾惡,而不斷滅諸善根故。後於中夜,自惟罪重。當於何處受諸劇苦?憂惶所逼,數唱苦哉!近住弟子聞之驚怪。晨朝參問起居安不?大天答言:吾甚安樂。弟子尋白:若爾,昨夜何唱苦哉!彼遂告言:我呼聖道,汝不應怪。謂諸聖道,若不至誠。稱苦召命,終不現起。故我昨夜數唱苦哉。是名第五惡見等起。大天於後集先所說五惡見事。而作頌言:
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
6)於後漸次鷄園寺中。上座苾芻多皆滅歿。十五日夜布灑他時。次當大天昇座說戒。彼便自誦所造伽他。爾時眾中,有學、無學、多聞、持戒、修靜慮者。聞彼所說無不驚訶。咄哉!愚人寧作是說。此於三藏曾所未聞。咸即對之,翻彼頌曰: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汝言非佛教。
7)於是竟夜,鬪諍紛然。乃至終朝,朋黨轉盛。城中士庶乃至大臣。相次來和,皆不能息。王聞自出,詣僧伽藍。於是兩朋各執己誦。時王聞已,亦自生疑。尋白大天:孰非誰是?我等今者當寄何朋?大天白王:戒經中說,若欲滅諍,依多人語。王遂令僧兩朋別住。賢聖朋內耆年雖多而僧數少。大天朋內耆年雖少而眾數多。王遂從多,依大天眾。訶伏餘眾。事畢還宮。
8)爾時,鷄園諍猶未息,後隨異見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眾部。時諸賢聖知眾乖違,便捨鷄園,欲往他處。諸臣聞已遂速白王。王聞既瞋,便勅臣曰:宜皆引至殑伽河邊。載以破船中流墜溺。即驗斯輩是聖是凡。臣奉王言:便將驗試。時諸賢聖各起神通。猶如雁王陵虛而往。復以神力,攝取船中同捨鷄園未得通者。現諸神變,作種種形相。次乘空西北而去。
9)王聞見已,深生愧悔。悶絕躃地,水灑乃蘇。速即遣人,尋其所趣。使還知在迦濕彌羅。復固請還,僧皆辭命。王遂總捨迦濕彌羅國。造僧伽藍,安置賢聖眾。隨先所變,作種種形。即以摽題僧伽藍號。謂鷄園等數有五百。復遣使人多齎珍寶,營辦什物,而供養之。由是爾來此國多有諸賢聖眾,任持佛法。相傳制造,于今猶盛。波吒梨王既失彼眾,相率供養,住鷄園僧。
10)於後大天,因遊城邑有占相者。遇爾見之,竊記彼言:今此釋子,却後七日定當命終。弟子聞之憂惶啟告。彼便報曰:吾已久知。還至鷄園遣諸弟子,分散遍告波吒梨城王及諸臣長者居士,却後七日吾當涅槃。王等聞之無不傷歎。至第七日,彼遂命終。王及諸臣城中士庶悲哀戀慕,各辦香薪,并諸酥油花香等物,積置一處而焚葬之。持火來燒,隨至隨滅。種種方計竟不能然。有占相師謂眾人曰:彼不消此殊勝葬具,宜以狗糞而灑穢之。便用其言,火遂炎發。須臾焚蕩,俄成灰燼。暴風卒至飄散無遺。故彼是前惡見等起。諸有智者應知避之。
1.二智
[發智論]云何他心智...心相續。
[大毘婆沙論]
云何他心智?云何宿住隨念智?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1.1.問:何故尊者依前二智而作論耶?
1)答:是彼尊者意欲爾故。謂本論師隨欲造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
2)如此尊者於根蘊中,依法類二智而作論。於定蘊中,依盡無生二智而作論。
3)復於根蘊中,依苦集滅道四智而作論。於結蘊、定蘊及此蘊後,依八智而作論。於修智等處,依十智而作論。如是尊者於此蘊,初依他心、宿住二智而作論。如善巧陶師,先熟調泥,團置輪上。隨自意樂造器等物。尊者亦爾,聞、思、修慧,觀察法相。斷自性愚及所緣愚。隨欲造論。故不應責。
4)復次,以前二智俱通加行及離染得。俱是修所成。俱是通自性。俱是四支、五支靜慮果。故偏依之而作此論。
5)復次,以前二智俱以智見為自性。俱於所緣分齊而取。謂他心智唯緣現在。宿住隨念智但緣過去。故偏依之而作此論。
6)有作是說:以此二智俱通有漏、無漏二品。故偏依之而作此論。
7)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宿住隨念智唯是有漏故。
1.2.他心智
[發智論]云何他心智?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他相續,現在欲、色界心心所法。或無漏心心所法。是謂他心智。
[*引文]云何他心智?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他相續現在欲色界心心所法。或無漏心心所法。是謂他心智。
1)此中若智修所成者。謂修所成慧為自性故。
2)是修果者。謂是四支、五支靜慮果故。
3)依止修者。謂依數習而成就故。
4)已得不失者。已證得不捨故。
問:何故不說未得已失?
4.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4.2)復次,若由此智,說名成就他心通者。此中說之。未得已失諸他心智無如是義。是故不說。
5)能知他相續現在欲色界心心所法或無漏心心所法者。謂能如實知他有情身中,現在世欲色界。或無漏心心所法。此說他心智所緣境相。
6)有別誦言:若智現起,如實知他有情有所尋求。有所伺察。有所攝受。眾緣所起意及意所有。是謂他心智。
6.1)此中若智現起者。說現行他心智。
6.2)如實知者。簡別占相智等。
6.3)他有情者。簡別知自心心所法。
6.4)有所尋求者。謂欲界、初靜慮心心所法。
6.5)有所伺察者。謂靜慮中間心心所法。
6.6)有所攝受者。謂後三靜慮心心所法。
+復有說者,有所尋求,顯欲界、初靜慮。有所伺察,顯從欲界乃至靜慮中間。有所攝受,顯從欲界乃至第四靜慮。此中顯示能尋求等,故色等法非此智境。
6.7)眾緣所起者。如能知智,由四緣生。所知亦由四緣生故。
6.8)意及意所有者。意即是心。諸心所法名意所有。如是皆說他心智境。
7)此他心智
或應說一。謂他心智通及示導。
或應說二。謂有漏、無漏。有縛解脫。有繫不繫。
或應說三。謂下中上品。
或應說四。謂四靜慮果。
或應說六。謂有漏無漏各有三品。
或應說八。謂四靜慮果各有有漏無漏。
或應說九。謂下下品乃至上上品。
或應說十二。謂四靜慮果各有三品。
或應說十八。謂有漏無漏各有九品。
或應說二十四。謂四靜慮果各有有漏無漏。此復各有三品。
或應說三十六。謂四靜慮果各有九品。
或應說七十二。謂四靜慮果各有有漏無漏。此復各有九品。
若以在身剎那分別應說無量無邊。此中總說一他心智。
1.3.自性、何義
1)問:此他心智以何為自性?
答:以慧為自性。是謂他心智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2)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他心智?他心智是何義耶?答:知他心故,名他心智。
3)問:此亦知他諸心所法。何故但名他心智耶?
3.1)答:諸瑜伽師意樂、加行。欲知他心,非他心所。是故但立他心智名。以心為先,亦知心所。譬如有人意樂、加行,但欲見王。若見王時,亦見臣等。
3.2)復次,諸法立名,依多緣故。謂或依自性。或依對治。或依加行。或依相應。或依所依。或依所緣。或依行相。或依所緣及行相等。
+1依自性立名者。謂五蘊、四諦、世俗智等。
+2依對治立名者。謂法智、類智,對治欲界上二界故。
+3依加行立名者。謂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五現見定、他心智等。
+4依相應立名者。如品類足說:云何順樂受等法。謂樂受等相應。如是一切。
+5依所依立名者。謂眼識等。
+6依所緣立名者。謂四念住、無相定等。
+7依行相立名者。謂苦、集智,此二行相無雜,所緣雜故。
+8依所緣及行相立名者。謂滅、道智。此二所緣、行相,俱無雜故。
諸如是等立名因緣乃有無量。今他心智,但依加行立名非餘。
3.3)復次,相應品中心最勝故。依知勝法,立此智名。如說王來非無臣等。
3.4)復次,以依心故名心所法。心是大地故,諸心所法名大地所有。故但說心。
3.5)復次,修他心通無間道位,唯緣心故但說知心。
1.4.分別
此他心智
1)界者。有漏他心智是色界。無漏他心智是不繫。
問:何故無色界無他心智耶?答:非田器故。乃至廣說。復次,修他心智,依色起故。
2)地者。唯在四根本靜慮,非近分、無色,彼地不能發五通故。
問:靜慮中間心心所法,何地智能知耶?
有作是說:初靜慮上品智能知。
復有說者:第二靜慮下品智能知。
評曰:應作是說:初靜慮三品智皆能知。所以者何?一地攝故。
3)所依者。唯依欲、色界身起。
4)行相者。無漏他心智,作緣道諦四行相轉。有漏他心智,作不明了行相轉。
5)所緣者。
初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初靜慮地心心所法。
第二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初、二靜慮地心心所法。
第三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前三靜慮地心心所法。
第四靜慮他心智,緣欲界、四靜慮地心心所法。
無他心智能知無色心心所法,彼地勝故。如初靜慮等他心智,不知第二靜慮等心心所法。
問:生欲、色界,起無色地心心所法。是他心智所緣境不?答:非所緣境。如不知果,因亦爾故。
6)念住者。是三念住,除身念住。
7)智者。是四智。謂法、類、道、世俗智。即總說彼為他心智。
8)三摩地俱者。無漏他心智道無願俱。有漏他心智非三摩地俱。
9)根相應者。總說此與三根相應。謂樂、喜、捨。
10)三世者。是三世。
11)緣三世者。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若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
12)善、不善、無記者。唯是善。
13)緣善、不善、無記者。緣三種。
14)繫不繫者。有漏他心智唯色界繫。無漏他心智唯不繫。
15)緣繫不繫者。緣欲色界繫及不繫。
16)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通三種。
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緣三種。
18)見、修所斷、不斷者。有漏他心智唯修所斷。無漏他心智是不斷。
19)緣見、修所斷及不斷者。緣三種。
20)緣名、緣義者。唯緣義。
21)緣自、他相續、非相續者。唯緣他相續。
22)加行、離染得者。通加行、離染得。
+離染得者。謂初靜慮者離欲界染時得。乃至第四靜慮者離第三靜慮染時得。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亦容修得。
+加行得者。謂修勝進加行時得。及起加行令現在前。謂諸聲聞以中上品加行。獨覺唯以下品加行。佛不以加行能現在前。
23)曾得、未曾得者。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
1.5.加行
問:修他心智加行云何?
1)答:施設論說:初修業者於世俗定,已得自在,數起現前,令轉明利。
1.1)先審觀察自身心相。
若時身有如是相現。爾時便起如是相心。
若時自起如是相心。爾時身有如是相現。
1.2)自審觀察身心相已。次審觀察他身心相。
若時身有如是相現。爾時便起如是相心。
若時他起如是相心。爾時身有如是相現。
1.3)審觀察他身心相已。次純觀彼心心所法。
作是思惟:我應觀彼心心所法。何所尋求?何所伺察?何所攝受?
既思惟已,純觀彼心相續前後行相差別。
觀彼心相,若得純熟。齊是名為修他心智加行成滿。
2)集異門論作如是說:修他心智加行云何?
謂審觀察緣五取蘊為苦、非常、空、非我智行相差別。漸次能引無漏智生。善知他心名他心智。
問:無漏他心智能緣四諦智。何故但說緣苦智耶?
答:亦應說緣餘三諦智。而不說者當知有餘。
復次,此中但說初入加行。但緣苦智不說緣餘。後相續時亦緣餘智。
3)問:前施設論,後集異門所說加行有何差別?
答:前說有漏他心智加行。後說無漏他心智加行。
復次,前說他心智加行,非勝妙明淨。後說他心智加行,勝妙明淨。
4)然他心智雖加行時,亦緣色起。而成滿時,不復緣色。所以者何?先觀麁法為入細故。
5)又他心智雖加行時,亦緣自相續。而成滿時,唯緣他相續。所以者何?緣自不名他心智故。
6)又他心智但緣他心,不緣他心所緣、行相。若緣他心所緣、行相,應緣自心非他心智。自心是彼所緣及能緣行相故。
7)問:若眼不見色,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耳聞聲故。
7.1)問:若不見色、聞聲,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鼻臭香故。
7.2)問:若不見色、聞聲、臭香。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舌甞味故。
7.3)問:若不見色、聞聲、臭香、甞味。為能知他心不?答:能知。身覺觸故。
7.4)問:若不見色、聞聲、臭香、甞味、覺觸。為能知他心不?
有作是說:彼不能知。所以者何?他心智起因緣色故。
評曰:應作是說:初引發時,則不能知。已成滿者,雖不緣色而亦能知。
1.6.他心智所應取境
1)曾得有漏心心所法,有十五種。是他心智所應取境。謂欲界及四靜慮。各有下中上三品心心所法。
曾得有漏他心智,有十二種。謂四靜慮各有下中上三品他心智。
1.1)此中初靜慮曾得有漏他心智下品者。能知欲界三品及初靜慮下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
1.2)中品者。能知欲界三品及初靜慮下、中二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
1.3)上品者。能知欲界及初靜慮各三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
1.4)如是展轉乃至第四靜慮曾得有漏上品他心智,能知欲界及四靜慮各三品曾得有漏心心所法。
2)如曾得有漏十二種他心智,知十五種曾得有漏心心所法。
未曾得有漏十二種他心智,知十五種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亦爾。
3)無漏心心所法,有十二種。是他心智所應取境。
無漏他心智,亦有十二種。謂四靜慮各有三品。
3.1)此中,第二靜慮無漏他心智下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唯下品無漏心心所法。
3.2)中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下中二品無漏心心所法。
3.3)上品者。能知初靜慮及第二靜慮各三品無漏心心所法。
3.4)如是展轉乃至第四靜慮上品無漏他心智。能知四靜慮各三品無漏心心所法。
3.5)問:何故上地下中品有漏他心智,俱能知下地三品有漏心心所法。上地下中品無漏他心智,不知下地中上品無漏心心所法耶?
答:有漏無漏心心所法建立各異。
謂有漏心心所法,依相續建立。有一身相續中,成就三品有漏心心所法。
無漏心心所法,依根品建立。無一身相續中,成就二品無漏心心所法。況有成就三者。建立既別,故知有異。
4)有十四種通果心心所法,皆是他心智所應取境。
謂欲界、初靜慮各有四靜慮果。第二靜慮有後三靜慮果。第三靜慮有後二靜慮果。第四靜慮唯有第四靜慮果。
問:初靜慮他心智,於欲界四靜慮通果心心所法,能知幾種?
有作是說:能知四種。所以者何?一切皆是欲界攝故。
復有說者,唯能知初靜慮果,不知餘三。所以者何?如不知因,果亦爾故。
1.7.度
諸他心智,於地度、根度、補特伽羅度,心心所法皆不能知。
1)於地度心心所法不能知者。
謂初靜慮他心智。不能知第二靜慮以上心心所法。
乃至第三靜慮他心智。不能知第四靜慮以上心心所法。
2)於根度心心所法不能知者。
謂鈍根者他心智。不能知利根者心心所法。
3)於補特伽羅度心心所法不能知者。謂有學他心智。不能知無學心心所法。
4)問:一切無學他心智。皆能知一切有學心心所法耶?
答:不也。
謂時解脫他心智。不能知見至心心所法。見至他心智。亦不能知時解脫心心所法。所以者何?
時解脫他心智。於見至心心所法,根度故不知。
見至他心智。於時解脫心心所法,補特伽羅度故不知。
5)問:有學上地他心智。無學下地他心智。此二為得互相知耶?
答:不也。所以者何?
有學上地他心智,於無學下地他心智,補特伽羅度故不知。
無學下地他心智。於有學上地他心智,地度故不知。
6)問:聲聞上地他心智。如來下地他心智。此二為得互相知耶?
答:不也。所以者何?
聲聞上地他心智。於如來下地他心智,根度故不知。
如來下地他心智。於聲聞上地他心智,地度故不知。獨覺望餘乘准前義應說。
1.8.如來
1)如來無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俱非他心智現所取境。曾得有漏心心所法。佛欲令他知者即知。謂佛若欲令鈍根者知我心。非利根者則蛇奴等亦知佛心。舍利子等皆不能知。若欲令傍生趣等知我心。非人天趣則,傍生趣等亦知佛心。人及天趣皆不能知。云何知然?契經說故。謂契經說:一時佛住廣嚴城獼猴池側重閣精舍。時諸苾芻以世尊鉢及彼自鉢皆置露處。有一獼猴下娑羅樹來趣鉢所。時苾芻眾恐彼損鉢競驅逐之。佛言:汝等不應驅逐。彼有別意,須臾當知。時彼獼猴取世尊鉢,徐還上樹,成滿流蜜。安庠而下持奉世尊。以有蟲故,世尊不受。佛起曾得有漏心品,令彼去蟲。獼猴即知,退住一處。擇去蟲已,來奉世尊。未作淨故,佛復不受。佛起曾得有漏心品,令彼以水遍灑作淨。獼猴即知,退住一處。以水作淨,還奉世尊。於是世尊哀愍為受。獼猴歡喜踊躍無量。舞蹈却行,墮坑而死。乘斯福業,得生人中。長大出家勤修梵行。不久便獲阿羅漢果。世共號為獻蜜上座。尊者論力由彼因緣。以妙伽他而讚佛曰:
無上天人調御士,能令惡趣亦知心,若住甚深微妙定,乃至人天不能了。
2)佛他心智能知三道。獨覺他心智能知二道。聲聞他心智能知一道。
2.1)問:佛得緣佛他心智不?
有說:不得。所以者何?無二如來俱出世故。
復有說:得。此說能緣。不說現起。
2.2)問:獨覺得緣獨覺他心智不?
+答:麟角喻者唯佛應知。眾出獨覺決定得緣獨覺他心智。此說能緣,亦說現起。
+聲聞亦定得緣聲聞他心智。此亦說能緣,亦說現起。
+異生定得緣異生他心智。如眾出獨覺及諸聲聞說。
有作是說:麟角喻獨覺,亦定得緣麟角喻獨覺他心智。亦說能緣,亦說現起。
餘世界中,有麟角喻獨覺出世,無理遮故。
3)唯佛無漏心心所法。及未曾得有漏心心所法。定無他心智能緣現起者。
1.9.無色界
無色界一切心心所法。定非他心智所緣,非其境故。
諸有情類,有流轉者、有還滅者。流轉者謂更受生。還滅者謂趣涅槃。
1)若諸有情生欲、色界。及諸異生生無色界。
修他心智者。於彼心心所法,由二事故,得他心智。一者能緣。二者現起。
2)若諸有情已般涅槃。及諸聖者生無色界。
修他心智者。於彼心心所法,由一事故,得他心智。謂但能緣,不能現起。
3)問:若諸聖者生無色界,能修下地他心智不?
有說:不修。以彼畢竟無起義故。
評曰:應作是說:雖必不起而彼得修。生上能修下無漏故。如法智品不違理故。異生生彼無修此義。
1.10.佛、獨覺、聲聞
或有心心所法是佛他心智境,非獨覺聲聞。
或有心心所法是佛獨覺他心智境,非諸聲聞。
或有心心所法是佛、獨覺、聲聞他心智境。
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大雪山中,有如是處,獼猴與人俱不能行。有如是處,獼猴能行,人不能行。有如是處,獼猴與人二俱能行。
1)此契經中,大雪山者。顯所知法。
2)如是處者,顯在見道十五剎那。
3)獼猴,顯獨覺。人,顯聲聞。
4)能行、不能行,顯諸他心智。
5)然他心智能知同類心心所法,非不同類。
謂有漏者知有漏。無漏者知無漏。曾得者知曾得。未曾得者知未曾得。法智品者知法智品。類智品者知類智品。
6)聲聞他心智,於見道唯能知二剎那心。獨覺他心智,於見道唯能知三剎那心。佛他心智,於見道次第能知十五剎那心。所以者何?佛他心智,不由加行而現在前。獨覺他心智,由下加行而得現前。聲聞他心智,由中加行或上加行方現前故。
6.1)謂修觀者將入見道。
聲聞欲知彼見道心,先修法智品他心智加行。彼修觀者既入見道,此他心智加行已滿,便能知彼二剎那心。謂苦法智忍。及苦法智俱心。
6.2)彼修觀者入類智品。
聲聞復修類智品他心智加行。經十三剎那加行方滿。乃能知彼第十六心。謂本欲知第三心。今乃知彼第十六心。是故聲聞他心智唯知見道初二心。
6.3)若修觀者將入見道。
獨覺欲知彼見道心。先修法智品他心智加行。彼修觀者既入見道。此他心智加行已滿。便能知彼二剎那心。謂苦法智忍及苦法智俱心。
6.4)彼修觀者入類智品。
獨覺復修類智品他心智加行。經五剎那加行方滿。乃知彼第八心。謂本欲知彼第三心。今乃知彼集類智俱心。
有說:知彼第十五心。經十二剎那加行滿故。
有說:獨覺能知四心。謂知初二及第八、第十四心。
有餘師說:能知初二及第十一、第十二心。即滅類智忍及滅類智俱心。
6.5)佛他心智,不由加行故。具知彼見道十五剎那心。
7)佛智於三道,皆能知自相、共相。獨覺智於獨覺、聲聞道,能知自相、共相。於佛道能知共相,非自相。聲聞智,於聲聞道能知自相、共相。於佛、獨覺道,能知共相,非自相。
7.1)問:聲聞入現觀時,於佛、獨覺道能現觀不?設爾何失。若能現觀,云何聲聞他心智不能知佛及獨覺心?若不能現觀,云何亦得緣彼證淨?又應現觀時,不遍觀道諦。
答:應作是說:聲聞入現觀時,於佛、獨覺道亦能現觀。
7.2)問:若爾,云何聲聞他心智不能知佛及獨覺心?
答:入現觀時,知彼共相非自相故。能現觀他心智,唯知自相故。彼他心智不知佛及獨覺心。
1.11.問:一有情相續中所有他心智,能知一切有情隨其所應心心所法。此智於彼為知總物類?為知別剎那?設爾何失。
+若知總物類,非別剎那者。於別剎那,云何能知?
+若知別剎那者。云何此智所依非多?謂我他心智聚有二十一法,緣一有情一剎那受。如一剎那受,一切剎那受亦爾。如受剎那無量無邊,諸餘一切心心所法剎那亦爾。如一有情心心所法剎那無量無邊。諸餘一切有情心心所法剎那亦爾。如是我心心所法則為多。餘一切有情由智多故所依亦多。
1)有作是說:知總物類,非別剎那。
問:若爾,於別剎那云何能知?答:無有是處。
然為分別。假使能知物類智盡,於餘剎那不復欲知。設復欲知,亦不能知。智若未盡欲知即知。
又物類智,於諸剎那不欲別知。設欲別知,亦不能知。諸欲知者,唯於物類。
2)復有說者,知別剎那。
問:若爾,云何此智所依非多?答:無如是失。此彼等故。
如我他心智聚二十一法,有無量無邊剎那。於餘一切有情一切心心所法,一一剎那別別能緣。
如是諸餘一切有情他心智聚,亦各有無量無邊剎那。於餘一切有情一切心心所法,一一剎那別別能緣。故智所依無偏多失。
3)評曰:應知此中,後說為善。心心所法,所緣定故。
1.12.問:諸他心智為能通緣三世?為但緣現在耶?
答:諸他心智,但緣現在。
問:若爾,論說當云何通?如說:過去未來法九智知,除滅智。
1)答:應作是說:過去未來法八智知,除滅智、他心智。現在法九智知,除滅智。而不作是說者。應知有別意趣。謂彼種類九智所知。
若在過去,即是過去他心智所知。亦是未來不生法他心智所知。
若在未來,唯是未來他心智所知。
若在現在,即是現在他心智所知。亦是未來不生法他心智所知。
依此意說過去未來法是九智所知。不說過去未來法是現在他心智所知。
2)復有欲令他心智現在前時,能知他相續三剎那心。
謂現在前者。次前滅者。次後生者。論依此說,亦不相違。
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以他心智唯知現在他心心所,非餘法故。
1.13.問:諸他心智為緣一物?為緣俱生心心所聚?設爾何過?
+若緣一物。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於有貪心如實知此是有貪心。乃至廣說。
+若於一時知貪及心豈非緣聚。餘經所說復云何通?如世尊說:我一作意遍知苾芻僧諸心之所念。
+若緣聚者,云何他心智有三念住別?
1)答:應作是說:一剎那頃他心智起,但緣一物。
1.1)問:若爾,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於有貪心如實知此是有貪心耶?
答:有貪心者。謂貪相應心。然知貪時,不即知心。若知心時,不復知貪。如觀有垢衣。若觀垢時則不觀衣。若觀衣時不復觀垢。此亦如是。故不相違。
1.2)問:若爾,餘經所說復云何通?如世尊說:我一作意遍知苾芻僧諸心之所念耶?
+1答:彼經不說他心智,但說比智。謂佛先以一他心智觀一苾芻心所念已。後以比智總觀苾芻僧諸心之所念。知彼皆住寂靜正行。
+2有作是說:此非他心智,亦非比智,乃是願智。總知苾芻諸心所念。
+3復有說者,此非他心智,亦非比智及願智。然世尊盡智現在前時得,欲界如是種類未曾得無覆無記心心所法,不入靜慮,亦不起通。一作意時,由此則能遍知苾芻僧諸心之所念。
+4有說:此是欲界善心盡智時得。謂勝思慧。
2)有餘師說:諸他心智能緣俱生心心所聚。
問:若爾,云何他心智有三念住別?
2.1)答:初引發時有三念住。後成滿時,總緣俱起心心所法。作雜緣法念住。
2.2)評曰:一切他心智,一剎那頃但緣一法,唯緣實物。唯觀自相。唯觀現在時。唯觀他相續。唯觀心心所。不在見道,非空、無相三摩地俱。亦非盡智、無生智攝。無間道中,不修、不起,是容豫道,種類攝故。
2.宿住隨念智
[發智論]云何宿住隨念智?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隨憶知諸宿住事、種種相狀及所言說。是謂宿住隨念智。
[*引文]云何宿住隨念智?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現憶知諸宿住事種種相狀及所言說。是謂宿住隨念智。
1)此中,若智修所成者。謂修所成慧為自性故。
2)是修果者。謂是四支、五支靜慮果故。
3)依止修者。謂依數習而成就故。
4)已得不失者。已證得不捨故。
4.1)問:何故不說未得已失?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若由此智,說名成就宿住通者。此中說之。未得已失,諸宿住智無如是義。是故不說。
5)能現憶知諸宿住事者。謂此智能明了、憶知過去生中,欲色界自他相續等事。
6)種種相狀及所言說者。謂生、本、死有,名種種相狀,可顯示彼相狀別故。中有名所言說。中有微細,但可言說。不可示其相狀別故。
6.1)有作是說:中有名種種相狀,似本有故。生、本、死有名所言說。可說彼為剎帝利等種姓別故。又本有時,能起種種言論事故。
6.2)復有說者,種種相狀者,略顯前生事。及所言說者,廣顯前生事。
6.3)有餘師說:種種相狀者,顯過去世所詮表事。及所言說者,顯過去世能詮表事。
6.4)如契經說:佛告阿難:若有相狀及有言說可施設有色身、名身。若無相狀及無言說可施設,有增語觸?有對觸不?阿難白佛:不也。世尊!此中內六處名相狀。外六處名言說。
6.5)有作是說:外六處名相狀。內六處名言說。所以者何?依內六處可說六識及觸言故。謂說名眼識眼觸乃至意識意觸。
6.6)又契經說:由如是相、狀,入初靜慮具足住。此中相者謂加行相。狀者謂所緣狀。如論所說。除前相者相謂所名。如伽他說:若成就八智,十六行相者,如贍部真金,無能說其過。
7)此中相聲說無漏慧。應知此中諸宿住事、種種相狀及所言說。皆顯宿住隨念智境。即欲色界過去生中,自他所更有漏五蘊。
2.1.應說
此宿住隨念智。
或應說一。謂宿住隨念智通明力。
或應說二。謂曾得未曾得。
或應說三。謂下、中、上三品。
或應說四。謂四靜慮果。
或應說六。謂曾得未曾得各有三品。
或應說八。謂四靜慮果各有曾得未曾得。
或應說九。謂下下品乃至上上品。
或應說十二。謂四靜慮果各有三品。
或應說十八。謂曾得未曾得各有九品。
或應說二十四。謂四靜慮果各有曾得未曾得。此復各有三品。
或應說三十六。謂四靜慮果各有九品。
或應說七十二。謂四靜慮果各有曾得未曾得此復各有九品。
若以在身剎那分別應說無量無邊。此中總說一宿住隨念智。
2.2.自性、何義
1)問:此宿住隨念智以何為自性?
答:以慧為自性。是謂宿住隨念智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2)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宿住隨念智?宿住隨念智是何義耶?
答:諸過去生有漏五蘊名為宿住。隨念勢力,而能知彼。故名宿住隨念智。
謂此聚中雖有多法。而念力增故說隨念。
如四念住雖慧為體。而念力增故名念住。
如持息念雖慧為體。而念力增名持息念。
如本性念生智雖慧為體。而念力增名本性念生智。
如伏除色想雖慧為體。而想力增名伏除色想。
此亦如是雖體是慧。而念力增名宿住隨念智。
2.3.分別
此宿住隨念智。
1)界者。是色界。
問:何故無色界無宿住隨念智耶?
答:非田器故。乃至廣說。
復次,宿住隨念智依色引發。無色界無色故無此智。
2)地者。唯在四根本靜慮,非近分、無色。彼地不能發五通故。
問:靜慮中間諸宿住事,依何地智能隨念知?
有作是說:初靜慮上品隨念智能知。
復有說者,第二靜慮下品隨念智能知。
評曰:應作是說:初靜慮三品隨念智皆能知。所以者何?一地攝故。
3)所依者。唯依欲色界身起。
4)行相者。作不明了行相,非十六行相攝故。
5)所緣者。
5.1)初靜慮宿住隨念智,緣欲界、初靜慮前際有漏五蘊。
5.2)乃至第四靜慮宿住隨念智,緣欲界、四靜慮前際有漏五蘊。
5.3)此智不能緣無色界諸宿住事,彼地勝故。
如初靜慮宿住隨念智,不知第二靜慮以上諸宿住事。
乃至第三靜慮宿住隨念智,不知第四靜慮以上諸宿住事。
是故第四靜慮宿住隨念智,不知無色界諸宿住事。
5.4)問:曾生欲色界所起無色界諸宿住事。是此智所緣不?
答:非此智所緣。如不知果,因亦爾故。
5.5)問:若宿住隨念智,不能知無色界宿住事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世尊於過去諸宿住事,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種種相狀及所言說,皆能憶知。
+有作是說:若有色者謂欲色界生、本、死有,色相麁故。若無色者謂中有位,色微細故。
+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作是說,聲聞亦知與佛何異。而舍利子以此讚佛無上德耶?應作是說:若有色者謂欲色界。若無色者謂無色界。然佛不以宿住隨念智憶知無色界諸宿住事。但以比智,知無色界諸宿住事。
5.6)問:若爾,外道及諸聲聞亦有比智與佛何異?而舍利子以此讚佛無上德耶?
答:應知比智略有三種。一外道。二聲聞。三佛。
+1外道欲觀諸宿住事。
若觀欲色界或二萬劫不見。或四萬劫不見。或六萬劫不見。或八萬劫不見。便謂斷滅。
+2聲聞欲觀諸宿住事。
若觀欲色界二萬劫不見。便謂彼生空無邊處。而彼或生上地壽量不盡而死。
若觀欲色界四萬劫不見。便謂彼生識無邊處。而彼或再生空無邊處。或生上地壽量不盡而死。
若觀欲色界六萬劫不見。便謂彼生無所有處。而彼或三生空無邊處。或一生半生識無邊處。或生非想非非想處壽量不盡而死。
若觀欲色界八萬劫不見。便謂彼生非想非非想處。而彼或四生空無邊處。或再生識無邊處。或一生一分生無所有處。
+3世尊欲觀諸宿住事。
若觀欲色界命終時心。或結生時心。即如實知。
如是有情當生空無邊處。或從彼歿。
如是有情當生識無邊處。或從彼歿。
如是有情當生無所有處。或從彼歿。
如是有情當生非想非非想處。或從彼歿。
於此四處或壽量盡而死。或壽量不盡而死。皆如實知。
+4是故外道比智謂彼斷滅。聲聞比智或如其事或不如其事。佛比智明淨勝妙皆如實知。內法異生及諸獨覺比智無色諸宿住事。如諸聲聞應知其相。
5.7)問:第四靜慮所起宿住隨念智,為一剎那總緣五地諸宿住事?為地地別緣?設爾何失。若總緣五地?云何麁細一時能知?若地地別緣?何故說此能緣五地?
答:應作是說。地地別緣。
5.8)問:若爾,何故說此能緣五地?
+1:但說此智能緣五地。不說一時,斯有何失。下三靜慮准此應知。
+2有作是說:若初引起地地別緣。若至成滿時,能總緣五地。
6)念住者,唯是雜緣法念住。
尊者妙音作如是說:通四念住。如契經說;我念過去受樂受苦。既念知樂苦,即是受念處。
評曰:應作是說:念過去世諸樂苦具,名受樂苦。非但緣受故彼非證。然宿住隨念智,總觀前生分位差別。唯是雜緣法念住攝。
7)智者。唯是世俗智。
+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此通六智。謂八智中,除他心智及滅智。除他心智者,彼緣現在,此緣過去故。除滅智者,彼緣無為,此緣有為故。
+評曰:應作是說:此唯世俗智緣前際事故。
8)三摩地俱者。非三摩地俱,唯有漏故。
9)根相應者。三根相應謂樂、喜、捨。
10)三世者。是三世。
11)緣三世者。過去現在者緣過去。未來者緣三種。
12)善、不善、無記者。唯是善。
13)緣善、不善、無記者。緣三種。
14)繫、不繫者。唯色界繫。
15)緣繫不繫者。唯緣欲色界繫。
16)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唯非學非無學。
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唯緣非學非無學。
18)見、修所、斷不斷者。唯修所斷。
19)緣見、修所、斷不斷者。緣見、修所斷。
20)緣名、緣義者。通緣名義。
21)緣自、他相續、非相續者。緣自、他相續。
22)加行、離染得者。通加行、離染得。
+離染得者。謂初靜慮者,離欲界染時得。乃至第四靜慮者,離第三靜慮染時得。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亦容修得。
+加行得者。謂修勝進加行時得。及起加行令現在前。謂諸聲聞以中上品加行。獨覺唯以下品加行。佛不以加行能現在前。此所得者。唯修所成,在定有故。
23)曾得未曾得者。一切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
有作是說:住最後有異生及諸聖者。通曾得未曾得。諸餘異生唯是曾得。
2.4.加行
1)問:修宿住隨念智加行云何?
1.1)答:施設論說:初修業者,於世俗定已得自在。數起現前,令轉明利。先審憶念次前滅心,隨念知已。次審憶念久已滅心隨念知已。展轉乃至加行成滿。
1.2)此中有說:漸審憶念,至入母胎前一剎那心,名加行成滿。若作是說,非善成滿。所以者何?入母胎前一剎那心是中有位。中有即是此生所攝。以眾同分無差別故。猶憶此生豈善成滿。應作是說:漸審憶念至此中有前一剎那心,名加行成滿。彼是前生命終心故。能隨念知,名善成滿。
2)問:修此加行漸憶念時,為以剎那?為以分位?
答:此以分位,不以剎那。若以剎那漸次憶念半生未盡,即便命終。豈能修至加行成滿。謂先憶念此生老位。次復憶念此生中年位。次復憶念此生少年位。次復憶念此生童子位。次復憶念此生嬰孩位。次復憶念此生鉢羅奢佉位。次復憶念此生鍵南位。次復憶念此生閉尸位。次復憶念此生頞部曇位。次復憶念此生羯剌藍位。次復憶念入母胎位。次復憶念住中有位。次復憶念初受中有位。最後憶念前生命終位。爾時此智加行成滿。
3)問:修此加行時,為依自相續?為依他相續耶?
3.1)有作是說:依自相續。若爾,自前生欲色界者可爾。若前生無色界者云何可爾?
3.2)復有說者,依他相續。若爾,他前生欲色界者可爾。若前生無色界者云何可爾?
3.3)評曰:應作是說:修此加行時,亦依自相續,亦依他相續。
依自相續修加行者。若自前生欲色界者,即依自相續加行成滿。
若自前生無色界者。轉依他相續加行成滿。
依他相續修加行者。若他前生欲色界者。即依他相續加行成滿。
若他前生無色界者。轉依自相續加行成滿。
4)問:修此加行時,為依欲界?為依色界耶?
答:此有四種。
4.1)或有依欲界初修加行。後依色界加行成滿。
謂與暴惡難共住者。同住一處作是思惟:此必前生,從欲界死。漸審憶念此乃前生從色界死。
4.2)或有依色界初修加行。後依欲界加行成滿。
謂與調善易共住者。同住一處作是思惟:此必前生,從色界死。漸審憶念此乃前生從欲界死。
4.3)或有依欲界初修加行。還依欲界加行成滿。
謂與暴惡難共住者。同住一處作是思惟:此必前生,從欲界死。漸審憶念此果前生從欲界死。
4.4)或有依色界初修加行。還依色界加行成滿。
謂與調善易共住者。同住一處作是思惟:此必前生,從色界死。漸審憶念此果前生從色界死。
如依界修加行差別。依趣等亦爾。
2.5.種種問
1)問:此宿住隨念智為但憶知曾所更事?為亦憶知未曾更事?答:此但憶知曾所更事。
問:若爾,此智應不憶知五淨居事。無始時來,未生彼故。
答:曾所更事,略有二種。一者曾見。二者曾聞。雖未曾見五淨居事。而曾聞故亦能憶知。餘欲色界極遠極勝。諸難知事。准此應知。
2)問:此宿住隨念智。為一入定唯知一生?為一入定知多生耶?
答:初引發時,若一入定唯知一生。後成熟時,若一入定知百千生。世尊一入定若初若後皆能知百千生。
3)問:此宿住隨念智。為能捨近百千生事?而知遠百千生事耶?
答:初引發時不能。後成熟時則能。世尊若初若後俱能。
4)問:此宿住隨念智。漸次憶知前際無量宿住事已。欲退出時,為依前入漸次退出?為頓出耶?
有作是說:必依前入,漸次退出。
評曰:應作是說:隨所意樂。若漸若頓皆能退出。
5)問:以宿住智憶知前際宿住事已。無間即能起死生智,觀察後際死生事耶?
答:佛能非餘。諸佛功德不作加行,能現前故。獨覺、聲聞、諸外道等,要作加行,方能起故。
6)問:此宿住隨念智。一剎那頃能知幾生?
答:能知一生。云何知然?有聖教故。如毘奈耶說:尊者淨妙告諸苾芻言:我一起心,憶知過去五百生事。時諸苾芻皆共訶擯言:汝自稱得過人法,不應共住。必無但起一剎那心知多生故。爾時佛告諸苾芻言:汝等不應訶擯淨妙。隨實想說,不犯重故。謂此淨妙曾生無想有情天中五百劫壽。今憶彼事。謂五百生。隨實想說故不犯重。由此證知一剎那頃,但知一生。
7)問:此宿住隨念智。一剎那頃能知幾趣耶?
7.1)有作是說:此智一剎那頃但知一趣。謂或知地獄趣。乃至或知天趣。
7.2)復有說者,此智一剎那頃能知二趣。謂或知地獄、傍生趣。或知鬼界、傍生趣。或知人、傍生趣。或知天、傍生趣。
7.3)評曰:應作是說:此智一剎那頃。隨其所應能知多趣。
+1謂若憶念轉輪王事,一剎那頃即知人、鬼、傍生三趣。
若知輪王、諸臣、眷屬。名知人趣。
若知能轉輪及受祀鬼等。名知鬼趣。
若知象馬等。名知傍生趣。
+2若能憶念曼馱多王與天帝釋共集會事。能知四趣。
唯除地獄知餘三趣。廣說如前。
知天趣者。謂知帝釋及彼眷屬。
+3假使五趣一處集會,一剎那頃皆能憶知。是故此智一剎那頃。隨其所應能知多趣。
2.6.如契經說:常見論者憶知宿住事。有三種差別。
一有常見論者,能憶知二萬劫事。
二有常見論者,能憶知四萬劫事。
三有常見論者,能憶知八萬劫事。
復有別誦,第三憶知六萬劫事。
問:何等常見論者能憶知二萬劫事。乃至何等常見論者能憶知八萬劫事耶?
1)答:常見論者根有三品。
若下根者能憶知二萬劫。
若中根者能憶知四萬劫。
若上根者能憶知八萬劫。
2)復次,常見論者能憶知三劫壞事。
若能憶知火劫壞事者。彼能憶知二萬劫。
若能憶知水劫壞事者。彼能憶知四萬劫。
若能憶知風劫壞事者。彼能憶知八萬劫。
3)復次,常見論者能憶知三根壞事。
若能憶知喜根壞事者。彼能憶知二萬劫。
若能憶知樂根壞事者。彼能憶知四萬劫。
若能憶知捨根壞事者。彼能憶知八萬劫。
4)復次,常見論者有三乘種性差別。
若有聲聞種性者。彼能憶知二萬劫。
若有獨覺種性者。彼能憶知四萬劫。
若有佛種性者。彼能憶知八萬劫。是謂三種別憶知緣。
3.雜不雜相
[發智論]諸他心智,皆現知他心心所法耶?答:應作四句。
有他心智,非現知他心心所法。謂過去、未來他心智。
有現知他心心所法,非他心智。謂如有一或覩相或聞語,或得如是生處得智。能現知他心心所法。
有他心智,亦現知他心心所法。謂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現知他現在欲色界心心所法。或無漏心心所法。
有非他心智,亦非現知他心心所法。謂除前相。
問:已說二智自性。雜不雜相今當說。
1[*引文]諸他心智皆現知他心心所法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他心智通三世,現知他心心所法者,唯現在。然通他心智及非他心智。故有四句。
2[*引文]有他心智,非現知他心心所法。謂過去、未來他心智。
此有他心智相,而無現知他心等用。謂過去者,作用已滅故。未來者,未有作用故。
3[*引文]有現知他心心所法,非他心智。謂如有一或覩相。或聞語或得如是生處得智。能現知他心心所法。
1)覩相,現知他心心所法者。
人趣中有如鄔波難陀釋子,至一近事家,見其門邊有一駮犢,便告近事。若得臥具,如汝門邊駮犢皮者豈不美哉。時彼近事作是念言:今此釋子定應欲得我駮犢皮,持作臥具。便害駮犢,以皮施與釋子。受之還本所止。犢母悲喚,尋後而行。故知人中有覩相智。
2)聞語現知他心心所法者。
人趣中有如鄔波難陀釋子。見一居士著新好衣入誓多林。便告彼曰:若得三衣、敷具,似汝所著衣者豈不美哉。時彼居士作是念言:今此釋子定應欲得我所著衣作衣臥具,便脫施與。故知人中有聞語智。
2.1)有作是說:所引二種皆聞語攝或俱覩相。此本論文應作是說:或覩相或占卜,能現知他心心所法。或覩相者,如前所說。及餘見聞身語業相,知他心者。或占卜者,如諸外道種種占卜知他心者。
3)生處得智,現知他心心所法者。謂地獄等。有其事云何?
3.1)且地獄中亦有生處得智能知他心等。然無別現事可說。
+1問:彼於何時知他心等?
答:初生地獄未受苦時。若受苦已,尚不能知自心所念。況能知他心心所法。
+2問:彼住何心知他心等?善耶?染污耶?無覆無記耶?答:三種皆能知。
+3問:為住意識?為住五識知他心等?答;唯住意識。
+4問:為住威儀路心?為住工巧處心?為住異熟生心知他心等?
答:唯住威儀路心。所以者何?彼無現起工巧處心故。彼異熟生心唯五識有故。
3.2)傍生趣亦有生處得智能知他心等。云何知然?昔有女人置兒一處作餘事業。時有一狼持其兒去。傍人為逐,語彼狼言:汝今何緣將他兒去。狼遂報曰:其母過去五百生中常害我子。我亦過去五百生中常害彼子。怨怨相報于今未息。彼若能捨,我亦捨之。傍人便告彼兒母曰:汝若惜子,當捨怨心。女人報言:我已捨矣。狼觀女意都不捨怨。但恐害兒,妄言已捨。遂害其子,捨之而去。
+1問:傍生何時知他心等?答:初中後位皆悉能知。
+2問:彼住何心知他心等?善耶?染污耶?無覆無記耶?答:三種皆能知。
+3問:為住意識?為住五識知他心等?答:唯住意識。
+4問:為住威儀路心?為住工巧處心?為住異熟生心知他心等?
答:三種皆能知。彼亦現起工巧處心故。彼異熟生心意識亦有故。非如地獄決定不受善異熟果。
3.3)鬼趣亦有生處得智知他心等。云何知然?昔有女人。為鬼所魅羸瘦將死。呪師問鬼汝今何為惱此女人?鬼便報言:此女過去五百生中常害我命。我亦過去五百生中常害彼命。怨怨相報于今未息。彼若能捨我亦捨之。呪師因報彼女人曰:汝若惜命,當捨怨心。女人報言:我已捨矣。鬼觀女意都不捨怨。恐命不全妄言已捨。遂斷其命捨之而去。
+1問:鬼趣何時知他心等?答:初中後位皆悉能知。
+2問:彼住何心知他心等?善耶?染污耶?無覆無記耶?答:三種皆能知。
+3問:為住意識?為住五識知他心等?答:唯住意識。
+4問:為住威儀路心?為住工巧處心?為住異熟生心知他心等?答:三種皆能知。如傍生趣說。
3.4)天趣亦有生處得智知他心等。然微細故不別說之。餘如傍生、鬼趣廣說。
3.5)人趣中無生處得智知他心等。所以者何?非田器故。有勝覩相、聞語智等所覆損故。有他心通及願智等所映蔽故。
+1問:誰生處得智知幾趣心耶?
有作是說:各唯自知。
復有說者,地獄唯知地獄。傍生知二。鬼趣知三。天趣知五。
施設論說:哀羅筏拏善住龍王知天心者是比相智知,非生處得智。
評曰:應作是說:於四趣中生處得智,各知五趣。於理無違。
+2問:人趣亦有本性念生智類,應能知他心等。何故不說?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少故不說。謂人趣中得此智者極少有故,而不說之。
有作是說:本性念生智類,不能現知他心心所法。故此不說。
4[*引文]有他心智,亦現知他心心所法。謂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現知他現在欲色界心心所法。或無漏心心所法。
此是現在他心智通,廣如前釋。
5[*引文]有非他心智,亦非現知他心心所法。謂除前相。
相謂所名乃至廣說。謂行蘊中,總除三世他心智通。及除現在覩相、聞語、生處得智。能現知他心心所者。諸餘行蘊及四蘊全并無為法作第四句。
3.1.宿住隨念智...現憶知
[發智論]諸宿住隨念智,皆現憶知諸宿住事耶?答:應作四句。
有宿住隨念智,非現憶知諸宿住事。謂過去、未來宿住隨念智。
有現憶知諸宿住事,非宿住隨念智。謂如有一得自性念生智或得如是生處得智。能現憶知諸宿住事。
有宿住隨念智,亦現憶知諸宿住事。謂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現憶知諸宿住事種種相狀。及所言說。
有非宿住隨念智,亦非現憶知諸宿住事。謂除前相。
1[*引文]諸宿住隨念智,皆現憶知諸宿住事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宿住隨念智通三世,現憶知諸宿住事者,唯現在。然通宿住隨念智及非宿住隨念智。故有四句。
2[*引文]有宿住隨念智,非現憶知諸宿住事。謂過去、未來宿住隨念智。
此有宿住隨念智相。而無現憶知諸宿住事用。諸過去者作用已滅故。未來者未有作用故。
3[*引文]有現憶知諸宿住事,非宿住隨念智。謂如有一得本性念生智,或得如是生處得智。能現憶知諸宿住事。
1)本性念生智,現憶知宿住事者,唯人趣有,餘四趣中無此智故。
2)生處得智,能現憶知諸宿住事者。謂地獄等有。其事云何?且地獄中,
2.1)如契經說:地獄有情互相謂言:奇哉!自誤。我等過去曾聞沙門、婆羅門說諸欲過患。能引未來可怖畏事,汝等應斷。我等雖聞而不信用。今因彼欲,受斯劇苦。
+1問:彼於何時憶宿住事?
答:初生地獄未受苦時。若受苦已,次前滅事,尚不能憶。況久滅事而能憶知。
+2問:彼住何心憶宿住事?
答:住善、染污、無覆無記皆能憶知。於六識中,唯住意識。於三無記中,唯住威儀路。
+3問:彼生處得智,能憶知幾生?
答:能憶知一生。謂從彼歿,來生此者。
有說:乃至知五百生。
2.2)傍生趣,有生處得智,能現憶知宿住事者。
如契經說:有螺音狗,昔為梵志名刀提那,憶宿住事。子令昇座、食飯、示寶,皆隨其言。
+1問:於何時憶宿住事?答:初中後位皆能憶知。
+2問:彼住何心憶宿住事?
答:住善、染污、無覆無記,皆能憶知。於六識中,唯住意識。三無記中,通住三種。
+3問:彼生處得智,能憶知幾生?
有作是說:唯憶一生。謂從彼歿,來生此者。
評曰:應作是說能憶多生。如狼憶知五百生事。
2.3)鬼趣亦有生處得智,能現憶知宿住事者。
如伽他說:我昔集珍財,以法或非法,他今受富樂,我獨受貧苦。
+1問:彼於何時憶宿住事?答:初中後位皆能憶知。
+2問:彼住何心憶宿住事?
答:住善、染污、無覆無記皆能憶知。於六識中,唯住意識。三無記中,通住三種。
+3問:彼生處得智,能憶知幾生?
有作是說:唯憶一生。謂從彼歿來生此者
+4評曰:應作是說:能憶多生。如鬼憶知五百生事。
2.4)天趣亦有生處得智,能現憶知宿住事者。
如伽他說:我施誓多林,蒙大法王住,賢聖僧受用,故我心歡喜。
+1問:彼於何時憶宿住事?答:初中後位皆能憶知。
+2問:彼住何心憶宿住事?
答:住善、染污、無覆無記皆能憶知。於六識中,唯住意識。三無記中,通住三種。
+3問:彼生處得智,能憶知幾生?
有作是說:唯憶一生。謂從彼歿來生此者。
評曰:應作是說:能憶多生。
2.5)人趣中無生處得智,憶宿住事。非田器故。為本性念生智等所損覆故。為宿住隨念通。及願智等所映蔽故。
4[*引文]有宿住隨念智,亦現憶知諸宿住事。謂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現憶知諸宿住事、種種相狀及所言說。
此是現在宿住隨念智通。廣如前釋。
5[*引文]有非宿住隨念智,亦非現憶知諸宿住事。謂除前相。
相謂所名,乃至廣說。謂行蘊中,總除三世宿住隨念智通。及除現在本性念生智、生處得智。能現憶知宿住事者。諸餘行蘊及四蘊全并無為法,作第四句。
3.2.諸宿住隨念智...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
[發智論]諸宿住隨念智,皆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耶?答:應作四句。
有宿住隨念智,非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謂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知自前生過去蘊、處、界心相續。
有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非宿住隨念智。謂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知他此生過去蘊處界心相續。
有宿住隨念智,亦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謂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知他前生過去蘊處界心相續。
有非宿住隨念智,亦非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謂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知自此生過去蘊處界心相續。
1[*引文]諸宿住隨念智,皆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耶?答:應作四句。
此中初句是緣自相續宿住隨念智。
第二句是緣他相續願智及宿住隨念智加行。
第三句是緣他相續宿住隨念智。
第四句是緣自相續願智及宿住智加行。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2[*引文]有宿住隨念智,非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謂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知自前生過去蘊處界心相續。
此即緣自相續宿住隨念智。緣過去生自宿住事故。
3[*引文]有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非宿住隨念智。謂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知他此生過去蘊處界心相續。
此即緣他相續願智及宿住智加行。緣現在生他過去事故。
4[*引文]有宿住隨念智,亦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謂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知他前生過去蘊處界心相續。
此即緣他相續宿住隨念智。緣過去生他宿住事故。
5[*引文]有非宿住隨念智,亦非知他過去蘊處界心相續。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知自此生過去蘊處界心相續。
1)此即緣自相續願智及宿住隨念智加行。緣自此生過去事故。
2)此中願智唯緣此生過去諸有漏法。
3)宿住隨念智唯緣前生過去諸有漏法。
4)宿住隨念智加行亦唯緣此生過去諸有漏法。
5)然諸願智通緣三世。此中唯取緣此生過去有漏法者。
3.3.自性、何義
1)問:前所說本性念生智,以何為自性?
答:以慧為自性。是謂本性念生智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2)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本性念生智?本性念生智是何義耶?
2.1)答:生謂前生諸有漏法。
智謂此生能知彼智。
念謂此智俱生勝念。
言本性者簡別修得。
即本性智,由勝念力知過去生諸有漏法故。名本性念生智。
2.2)復次,住本性心,由勝念力,發起此智。知過去生諸有漏法。故名本性念生智。
本性心者。謂善、染污、無覆無記。不由修得,故名本性。
2.3)復次,本性者。謂諸法自性,即過去生諸有漏法自性。智由念力知本性生。故名本性念生智。
2.4)復次,本性者。謂前際法性,即過去生有漏法性。智由念力知本性生。故名本性念生智。
3)問:此智俱生法有多種,何故但說念耶?
答:念力增故。
如四念住、持息念、宿住隨念智。雖慧為體。而念力增故名念住等。
如伏除色想,雖體是慧。而想力增故名伏除色想。
此亦如是。雖體是慧。而念力增故名本性念生智。
4)問:此本性念生智在何界有?答:唯欲界有。
5)問:此本性念生智在何趣有?答:唯人趣有。所以者何?唯欲界人趣中,能造殊勝業,引得此智。又人趣中智慧猛利勝餘趣故。
6)問:此本性念生智,由何業力而引起耶?
6.1)有作是說:若諸有情憙作愛語,令他歡憙。由彼業力能引此智。
6.2)復有說者,若諸有情憙傳好事,令他心悅,身得安樂。由彼業力能引此智。
6.3)有餘師說:若諸有情見他惶怖,方便慰喻,為作歸依,令得無畏。由彼業力能引此智。
6.4)或有說者,若諸有情見他愁惱,以法開喻,令得無憂。由彼業力能引此智。
6.5)有餘復說:若諸有情見嶮隘處,修令寬博,使往來者,無有艱難。由彼業力,在母腹中無迫迮苦。故得此智。
6.6)或有餘說:若諸有情施他種種美妙飲食。由彼業力能引此智。
6.7)評曰:應作是說:若諸有情不造惱害他業,恒作饒益他事。由斯業故,在母腹中,不為風熱、痰癊病等之所逼切。後出胎時,無迫迮苦。是故能憶諸宿住事。
6.8)故有是說:若諸有情住在母腹及出胎時,不受眾病迫迮苦者,皆應能憶過去生事。但由母病及迫迮苦皆悉忘之。
7)問:此本性念生智,初中後時,何者為勝?
答:此不決定。
謂或有初生時勝。
如世跋羅等初生之時,便作是說:今此家中頗有財物,令我隨意行布施耶?
或有中年時勝,如尊者護國等。
或有老年時勝,如菴婆瑟搋等。廣說如契經。
3.4.問:此本性念生智能憶幾生事耶?
1)有作是說:唯能憶一生事。謂從彼歿來生此者。
2)或有說者,此能憶二生。或乃至七生事。
如王舍城內有一屠兒名曰伽吒。是未生怨王少小知友。曾白太子:汝登王位與我何願。太子語言:當恣汝請。後未生怨害父自立。伽吒於是從王乞願。王便告曰:隨汝意求。伽吒白言:願王許我王舍城中獨行屠殺。王遂告曰:汝今云何求此惡願,豈不怖畏當來苦耶?屠兒白王:諸善惡業皆無有果,何所怖畏?王遂告曰:汝云何知?伽吒白王:我憶過去六生,於此王舍城中常行屠殺。最後生在三十三天多受快樂。從彼天歿,來生此間。少小與王得為知友。故知善惡其果定無。王聞生疑,便往白佛。佛告王曰:此事不虛。然彼屠兒曾以一食施與獨覺發邪願言:使我常於王舍城內,獨行屠殺,後得生天。由勝業因果遂其願。彼先勝業與果今盡。却後七日,定當命終,生號叫地獄。次第受先屠業苦果。是故此智極知七生。
3)復有說者,此極能憶五百生事。
謂有苾芻自憶過去五百生中,墮餓鬼趣。念彼所受飢渴苦時,遍身流汗,深心怖惱。息諸事業,精進熾然。後經多時得預流果。彼作是念:我從先來,賴諸苾芻濟惠資具。令我所怖已得永滅。今應追覓諸資身具,以酬先恩。作是念已,處處求覓諸資身具。時諸苾芻見而謂曰:汝先少事,今何故多。彼遂為他具說本事。
4)復有苾芻自憶過去五百生中,墮地獄趣。念彼所受地獄苦時,諸毛孔中遍皆流血。身及衣服非常臭穢。每日詣水澡浴浣衣。眾人謂之計水為淨。彼息事業,精進熾然。經於多時,證阿羅漢。於後不數澡浴浣衣。眾人怪問。彼亦為他具說本事。由此故知此智憶念極五百生。
5)有餘師說:此智能知過去壞劫及成劫事。
謂佛往昔為菩薩時,為化有情發大誓願。有時曾作旃茶羅王名曰三鈎。善通一切書論呪術。爾時阿難作彼王子名師子耳。顏貌端正世所絕倫。時舍利子作婆羅門名曰池堅。善通明論及諸眷屬。彼有一女名為貞潔。容貌端嚴眾所樂見。時王往詣婆羅門所為子求婚。池堅大忿白彼王言:汝諸姓中最為卑賤。我是梵志諸姓中尊。何緣來此故相輕辱?時王遂告婆羅門言:族姓尊卑亦無常定。汝何見忽而自矜高?汝頗曾聞諸梵書字是誰所造?池堅報曰:我聞古昔有婆羅門名瞿頻陀。是彼所造。王曰:彼時瞿頻陀者即我身是。汝又頗聞佉盧瑟吒書字是誰所造?婆羅門曰:我聞古昔有大仙人名佉盧瑟吒。是彼所造。王曰:彼時大仙人者即我身是。王又問言:汝頗曾聞諸吠陀論及彼眷屬世俗書等是誰造耶?婆羅門言:如是如是部黨書論。即是彼彼諸婆羅門仙人等造王。又報言:彼皆是我昔時名字,汝頗知耶?如何汝今自矜見蔑。池堅於是一一推徵如王所言是實非謬。深心敬慕,遂許王婚。由此故知,此智能憶極過去世劫成壞事。
3.5.如契經說:佛告邑主:我自憶念過去九十一劫以來。於淨戒田,施飲食等,甞無廢闕。又亦不憶為飲食等於戒毀傷。
問:世尊為以宿住隨念智憶知此事?為以本性念生智憶知此事?設爾何失?
+若以宿住隨念智憶知此事。何故但憶九十一劫而不多耶?
+若以本性念生智憶知此事。何故前說。有說:此智唯憶一生。有說:憶二乃至極七生。有說:憶五百生。有說:憶劫成壞。而不說能憶九十一劫耶?
1)答:應作是說:世尊以宿住隨念智憶知此事。問:若爾,何故但憶九十一劫而不憶多?答:實能憶多,且說爾許。問:若爾,何故不說憶多?
1.1)脇尊者曰:一切生疑,若說憶多,若說憶少,皆生疑問。故隨事說,於理無違,不應責問。
1.2)復次,從彼建立七佛,世尊是故偏說。
1.3)復次,從彼以來,修相好業故偏說之。
1.4)復次,從彼以來,業道清淨,不墮惡趣。恒受男身,常憶宿住是故偏說。
2)復有說者,世尊以本性念生智憶知此事。
問:若爾。何故前說有說唯憶一生。乃至有說憶劫成壞。而不說能憶九十一劫耶?
答:前說餘人能憶多少,而不說佛。若說佛者亦能憶多。
3.6.問:本性念生智為能憶知中有事不?
有作是說:不能憶知。所以者何?以中有事,極微細故,非此智境。
評曰:應作是說:本性念生智亦能憶知中有中事。所以者何?若不憶知,此智知境應成間雜。謂少分能知。少分不知故。
3.7.問:菩薩前生既有本性念生智,於最後生為亦有不?設爾何失?
+若有者,云何緣力非勝因力耶?
+若無者,云何菩薩非轉衰退?
1)答:應作是說:菩薩最後身亦有本性念生智。
問:若爾,云何緣力非勝因力耶?
1.1)答:非無緣力者名有內因力。及以利根故,名有內因力。
謂此菩薩於諸有情根性最勝,名有因力。
1.2)又誰說菩薩無緣力耶?有淨居天現老病死,覺發菩薩厭生死心,豈非緣力。
1.3)又鹿釋女為菩薩說讚涅槃頌,覺發菩薩欣涅槃心,亦是緣力。
如說:不久汝當得,安樂以為母,無憂以為父,寂滅以為妻。
菩薩見聞如是事已。既增厭欣,踰城出家。
1.4)又過去生有無量佛,為菩薩說菩提資糧。諸如是等皆名緣力。
2)有作是說:菩薩最後身無本性念生智。
問:若爾,云何非轉衰退?
答:雖無此智,而有殊勝宿住隨念智及願智等。故非衰退。
3)評曰:應知此中前說應理。從九十一劫恒有此智故。
4.二解脫
[發智論]云何時愛心解脫...故名為愛。
[大毘婆沙論]
云何時愛心解脫乃至廣說。
4.1.問:何故作此論?
1)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
謂契經說:佛告阿難:苾芻不應樂與眾聚,耽諸戲論。若樂眾聚耽戲論者,能證時愛心解脫。及不動心解脫。無有是處。若諸苾芻不樂眾聚,不耽戲論。能證二解脫。斯有是處。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釋其義。不說此二解脫自性及得因緣。根蘊雖說得二因緣,不顯自性。今欲顯之。
2)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2.1)謂或有說:時愛心解脫是有學有所作。不動心解脫是無學無所作。
為遮彼意,顯二解脫俱是無學,更無所作。
2.2)或復有說:時愛心解脫是有漏。不動心解脫是無漏。
為遮彼意顯二解脫,俱是無漏。
3)復有欲令時愛心解脫是有為,不動心解脫是無為。
為遮彼意,顯二解脫俱是有為。由此等緣。故作斯論。
4.2.自性
[發智論]云何時愛心解脫?答:時解脫阿羅漢盡智。或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云何不動心解脫?答:不動法阿羅漢盡智、無生智。或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
[*引文]云何時愛心解脫?答:時解脫阿羅漢盡智。或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云何不動心解脫?答:不動法阿羅漢盡智、無生智。或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
1)此中,盡、無生智、無學正見相應心者。簡別有學及有漏。
2)心勝解者。謂現在。已勝解者謂過去。當勝解者謂未來。此即簡異無為解脫。
3)顯二解脫,唯以無學無漏心相應勝解為自性。
4)然一切法中唯有二法,是解脫自性。
謂無為法中擇滅,是解脫自性。
有為法中大地法所攝勝解,是解脫自性。
4.1)此勝解,有二種。
一染污。謂貪等相應名邪勝解。
二不染污。謂無貪等相應名正勝解。
4.2)此正勝解,復有二種。
一有漏。謂不淨觀、持息念、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相應勝解。
二無漏。謂學、無學勝解。
+學勝解者,謂四向、三果所攝勝解。即苦法智忍乃至金剛喻定相應勝解。
+無學勝解者。謂阿羅漢果所攝勝解。即盡、無生智、無學正見相應勝解。
4.3)無學勝解,復有二種。
一時愛心解脫。即五種阿羅漢果所攝勝解,亦名時解脫。
二不動心解脫。謂不動法阿羅漢果所攝勝解,亦名不時解脫。
4.4)此二解脫各有二種。
一名心解脫,離貪愛故。
二名慧解脫,離無明故。
5)問:若無學勝解,離貪愛故,名心解脫。離無明故,名慧解脫者。集異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心解脫?謂無貪善根,對治貪愛。云何慧解脫?謂無癡善根,對治無明耶?
答:集異門論應作是說:云何心解脫?謂無貪善根相應勝解。云何慧解脫?謂無癡善根相應勝解。應作是說而不說者,有別意趣。謂依善根顯示勝解。若依無貪故,心解脫貪愛。此相應勝解名心解脫。若依無癡故,慧解脫無明。此相應勝解名慧解脫。
6)是故此中二心解脫,俱以無學勝解為自性。是名解脫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4.3.何義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1)問:何故名時解脫?時解脫是何義耶?
答:由彼解脫,待時得故。時雖有多,略有六種。一得好衣時。二得好食時。三得好臥具時。四得好處所時。五得好說法時。六得好補特伽羅時。
1.1)待得好衣時者。
謂彼要得細軟、鮮淨、勝妙衣服時,乃得解脫。若不爾者,則不得解脫。
1.2)待得好食時者。
謂彼要得美妙飲食、酥蜜等時,乃得解脫。若不爾者,則不得解脫。
1.3)待得好臥具時者。
謂彼要得厚軟、臥具、床褥等時,乃得解脫。若不爾者,則不得解脫。
1.4)待得好處所者。
謂彼要得寂靜處所、勝妙房舍時,乃得解脫。若不爾者,則不得解脫。
1.5)待得好說法時者。
謂彼要得如理、應機教誡教授時,乃得解脫。若不爾者,則不得解脫。
1.6)待得好補特伽羅時者。
謂彼要得具勝德行、稟性柔和、易共住者。與同住時,乃得解脫。若不爾者,則不得解脫。
2)問:何故名不時解脫?不時解脫是何義耶?
答:由彼解脫,不待時得故。時即如前所說六種。
2.1)不待得好衣時者。
謂彼雖得惡糞掃衣時,而能速得解脫。勝時解脫者。得價直百千兩金衣時。
2.2)不待得好食時者。
謂彼雖得麤惡飲食時。而能速得解脫。勝時解脫者。得百味飲食時。
2.3)不待得好臥具時者。
謂彼雖得邊鄙臥具、石床等時。而能速得解脫。勝時解脫者。得上妙臥具時。
2.4)不待得好處所時者。
謂彼雖得憒鬧處所、惡房舍時。而能速得解脫。勝時解脫者。得靜妙處所時,厭彼諠雜速入定故。
2.5)不待得好說法時者。
謂彼雖得違理、失機教誡教授時。而能速得解脫。勝時解脫者。得如理應機教誡教授時,厭彼所說速入定故。
2.6)不待得好補特伽羅時者。
謂彼雖得不具德行、為性佷戾、難共住者與同住時。而能速得解脫。勝時解脫者。得具德行等與同住時。厭彼猥惡,速入定故。
3)復次,
3.1)依狹小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
狹小道者。謂若極速第一生中種善根。第二生中令成熟。第三生中得解脫。餘不決定。
3.2)依廣大道而得解脫名不時解脫。
廣大道者。謂若極遲。
聲聞乘經六十劫而得解脫。如舍利子。
獨覺乘經百劫而得解脫。如麟角喻。
佛乘經三無數劫而得解脫。
4)復次,
4.1)依羸劣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
羸劣道者。謂於解脫善品加行,不能恒常殷重修故。若於日初分修。於中後分則不能修。若於夜初分修。於中後分則不能修。雖暫能修而不殷重。
4.2)依強勝道而得解脫。故名不時解脫。
強勝道者。與上相違。
5)復次,
依止增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
依觀增道而得解脫故名不時解脫。
6)復次,
6.1)依可引奪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
可引奪道者。謂所修道可為適意不適意。饒益不饒益。樂苦資具之所引奪。
6.2)依不可引奪道而得解脫。故名不時解脫。
不可引奪道者與上相違。
7)復次,
7.1)依五種種姓道而得解脫故名時解脫。
五種種姓道者。謂退法種姓道。乃至堪達法種姓道。
7.2)依一種種姓道而得解脫故名不時解脫。
一種種姓道者。謂不動法種姓道。
此則說五種種姓阿羅漢名時解脫。不動法種姓阿羅漢名不時解脫。
4.4.問:因論生論。何故前五阿羅漢總立為一時解脫。第六阿羅漢別立為一不時解脫耶?
1)答:有別緣故。時解脫多。不時解脫少。
謂依種姓,施設前五種姓,名時解脫阿羅漢。第六種姓名不時解脫故。
1.1)有別緣故。時解脫少。不時解脫多。
謂依乘,施設唯聲聞乘有時解脫阿羅漢。三乘皆有不時解脫阿羅漢故。
1.2)有別緣故。二解脫等。
謂二解脫俱離煩惱。俱是清淨無學身中,聖道攝故。
2)復次,時解脫劣故施設五種。不時解脫勝故建立一種。
如今世間國王、大臣、長者、居士。諸富貴者其數極少。諸貧賤類其數甚多。
又如世間佛及獨覺、到究竟聲聞其數極少。諸餘聲聞其數甚多。
又如世間聰慧者少,愚矇者多。
又如世間為善者少。作惡者多。
又如世間正見者少。邪見者多。
又如世間端正者少。醜陋者多。
又如世間調柔者少。剛強者多。
如是前五阿羅漢劣故合,名時解脫。第六阿羅漢勝故別,名不時解脫。
3)復次,前五阿羅漢世間易得。故合立一,名時解脫。
第六阿羅漢世間難得。故別立一,名不時解脫。
如今世人往至那國,執師子國還者極少。往近聚落還者甚多。此亦如是。
4)復次,前五阿羅漢不多用功力。不多設加行。不多作意而得。故合立一名時解脫。
第六阿羅漢與上相違。故別立一名不時解脫。
5)復次,前五阿羅漢有增、有減。故合立一名時解脫。
第六阿羅漢無增、無減。故別立一名不時解脫。此中增者謂進。減者謂退。
4.5.何緣時心解脫名愛耶?
1)答:時解脫阿羅漢。恒於此法,殷勤守護,寶愛執藏。勿我遇緣,退失此法。如一目人自及親友慇懃守護,寶愛執藏,勿遇寒熱、塵翳等緣。令此一目,更當失壞。彼亦如是故名為愛。謂鈍根者於自功德為性寶愛,過利根者。如諸女人於自男女,稟性慈愛,過諸丈夫。
2)復次,時解脫阿羅漢於自解脫,未得自在。多用功力乃能現前。既得現前,歡喜寶重,故名為愛。不時解脫阿羅漢,於自解脫,已得自在。少用功力,即能現前。雖得現前而不極重,故不名愛。
3)復次,時解脫阿羅漢功德容退。彼畏退故,數起現前,故名為愛。不時解脫阿羅漢功德無退。不畏退故,不數現前,故不名愛。
4)復次,時解脫阿羅漢,由信增道證故名為愛。不時解脫阿羅漢,由慧增道證故不名愛。
5)復次,時解脫阿羅漢,性多調善人,多愛樂故名為愛。不時解脫阿羅漢,性多剛強,人不愛樂故不名愛。如今世人。性不利者多分軟善,人好親附。性不鈍者多分剛猛,人不親附。
6)復次,時解脫阿羅漢,無厭背聖道善根故名為愛。不時解脫阿羅漢,有厭背聖道善根故不名愛。厭背聖道善根者。謂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三摩地相應善根。此本論文雖不問答。而義有故今應說之。
4.6.問:何緣不時解脫名不動耶?
1)答:以體殊勝,故名不動。如今世間殊勝飲食、衣服、嚴具說名不動。不為劣物,格量轉故。
2)復次,貪等煩惱,令諸有情身心輕躁,令諸善根生䩕離散,故名為動。
不時解脫阿羅漢,不為如是煩惱所動,故名不動。
3)復次,貪等煩惱能令有情,於諸分位勝劣不定,故名為動。
不時解脫阿羅漢,不為如是煩惱所動,故名不動。如勇健人無敵能動,名不動者。
4)復次,不時解脫阿羅漢,於諸功德定不退失,故名不動。如善射人射必中的,名不動者。
如契經說:佛告舍利子:若有苾芻、苾芻尼等,成就不動心解脫末尼寶者,能斷不善法,能修習善法。
4.7.問:何故不動心解脫,說名末尼寶耶?
1)答:以不動心解脫。堅牢故。勝妙故。無過故。明徹故。無垢故。清淨故。難得故。可愛樂故。名末尼寶。
2)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破無明闇故,名末尼寶。
如以光明末尼,置闇室中。能破彼闇,作顯照事。
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能破無明闇,作顯照事。
3)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除煩惱塵垢故,名末尼寶。
如清水末尼,置濁水中,水便澄淨。
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能除一切煩惱塵垢。
4)復次,以不動心解脫善安住故,名末尼寶。
如方等末尼,隨所置處,即善安住。
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即善安住,定無退失。
5)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除貧乏聖財故,名末尼寶。
如無價末尼,置室宅內,能引財寶,除諸貧匱。
如是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相續中,能引聖財,除乏功德。
6)復次,以不動心解脫,能饒益諸有情故,名末尼寶。
如如意珠,置高幢上,隨意所樂,雨諸寶物,充濟百千貧匱有情。
如是世尊以不動心解脫末尼寶,置不放逸無量幢上,隨諸有情所樂差別,雨正法寶。能令無量無邊有情離生死苦,善根滿足。由如是等種種因緣。說不動心解脫,名末尼寶。
4.8.問:若不動心解脫有如是勝事,何故世尊說不動心解脫名無減、無增法耶?
1)答:依修行者,平等說故。
謂若東方有無量剎帝利子。南方有無量婆羅門子。西方有無量吠舍子。北方有無量戍達羅子。皆來歸我,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正信捨家,趣於非家。於不動心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或不爾者,此不動心解脫,亦無減無增故。
2)復次,依聖教功德無邊說故。
謂聖教中有無邊功德,非唯有不動心解脫。假使此不動心解脫去亦不減,來亦不增故。
3)復次,依佛功德無邊說故。
謂佛身中有無邊功德。非唯有不動心解脫。假使不動心解脫去亦不減,來亦不增故。
4)復次,為除眾疑故作是說。
謂大目連,於布灑他夜,擯瞻波苾芻,令出眾外。時有苾芻心生疑念:勿苾芻僧令致減少。故世尊說:假使殊勝功德叢林眾中,擯出不動心解脫者。我苾芻僧亦無有減。彼若來者,眾亦不增。況彼苾芻破戒犯禁,壞諸威儀,遠離白法。豈令清眾有減有增。
5)復次,以不動心解脫,不可退故,說名無減。不勝進故,說名無增。故不動心解脫,雖有勝事。而佛說為無減無增。
4.2.雜不雜相
[發智論]諸時愛心解脫,皆盡智相應耶...故名為愛。
[大毘婆沙論]諸時愛心解脫皆盡智相應耶。乃至廣說。
4.2.1.問:何故作此論?
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
謂有聞說:時解脫阿羅漢唯修盡智、無學正見。便疑不時解脫阿羅漢亦唯修二。
復有聞說:不時解脫阿羅漢修盡、無生智、無學正見。便疑時解脫阿羅漢亦修三種。
欲除彼疑,顯時解脫唯修二種,不時解脫具修三種。
復次,前雖說二解脫自性。而未說彼雜不雜相。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4.2.2.時愛心解脫...盡智
[發智論]諸時愛心解脫,皆盡智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時愛心解脫,非盡智相應。謂時解脫阿羅漢、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
有盡智相應,非時愛心解脫。謂不動法阿羅漢盡智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
有時愛心解脫,亦盡智相應。謂時解脫阿羅漢盡智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
有非時愛心解脫亦非盡智相應。謂不動法阿羅漢無生智。或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
4)諸不動心解脫,皆無生智相應耶?
答:諸無生智相應,皆不動心解脫。
有不動心解脫,非無生智相應。謂不動法阿羅漢盡智。或無學正見相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
5)何緣時心解脫名愛耶?
答:時解脫阿羅漢,恒於此法慇懃守護,寶愛執藏。勿我遇緣,退失此法。如一目人。自及親友。慇懃守護,寶愛執藏,勿遇寒熱、塵翳等緣。令此一目。更當失壞。彼亦如是。故名為愛。
[大毘婆沙論]
此中,時愛心解脫對盡智相應有四句。不動心解脫對無生智相應。作順後句皆如本文應知。
4.2.3.何等
問:何等阿羅漢唯修盡智、無學正見二無漏慧?何等阿羅漢具修盡、無生智、無學正見三無漏慧耶?
1)答:有阿羅漢心善解脫,非慧善解脫。
有阿羅漢心、慧,俱善解脫。
唯修二。後具修三。
2)復次,有阿羅漢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狹小。
有阿羅漢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廣大。
前唯修二。後具修三。
3)復次,有阿羅漢是奢摩他行。
有阿羅漢是毘鉢舍那行。
前唯修二。後具修三。如二行、二樂、二欲、二愛亦爾。
4)復次,有阿羅漢修止為先,而入聖道。
有阿羅漢修觀為先,而入聖道。
前唯修二。後具修三。
5)復次,有阿羅漢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
有阿羅漢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
前唯修二。後具修三。
6)復次,有阿羅漢得內心奢摩他,不得增上慧法觀。
有阿羅漢得內心奢摩他,亦得增上慧法觀。
前唯修二。後具修三。
7)復次,如契經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一外聞他音。二內正作意。
若外聞他音增上者,唯修二。
若內正作意增上者,具修三。
8)復次,如契經說:有四法者多有所作。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
前二增者唯修二。
後二增者具修三。
9)復次,鈍根者唯修二。利根者具修三。
如鈍根、利根。緣力因力。外分力內分力。說智、聞智。應知亦爾。
10)復次,若無貪善根增者,唯修二。若無癡善根增者,具修三。
11)復次,若以滅道智盡三界結者,唯修二。若以苦集智盡三界結者,具修三。
12)復次,若以無相道無願三摩地盡三界結者,唯修二。
若以空苦集無願三摩地盡三界結者,具修三。
13)此中,
13.1)時愛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唯一剎那。
盡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盡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
13.2)不動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及盡智唯一剎那。
無生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無生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
一切阿羅漢皆修無學正見圓滿,而非一切皆現在前。
4.2.4.問:盡智、無生智有何差別?
1)答:且名即差別。謂此名盡智,此名無生智。
2)復次,因是盡智。果是無生智。
3)復次,已作是盡智。因長養是無生智。
4)復次,未得而得。或已得而得,是盡智。唯未得而得,是無生智。
5)復次,或解脫道或勝進道攝,是盡智。唯勝進道攝,是無生智。
6)復次,依之建立五阿羅漢是盡智。依之建立一阿羅漢是無生智。
7)復次,通利鈍根者得是盡智。唯利根者得是無生智。是謂差別。
4.2.5.問:最初盡智是何智耶?
1)有作是說:是苦類智。所以者何?
諸瑜伽師觀生死果,而入聖道。觀生死果,聖道滿故。
如以毒箭,射諸禽獸。其毒最初從瘡門入,漸次遍身,作毒事已。死時還從瘡門而出。聖道亦爾。
2)復有說者,是集類智。所以者何?
諸瑜伽師觀生死果,而入聖道。觀生死因,聖道滿故。
一切生死皆果因攝,先遍知果,後遍知因。則生死道斷不復相續,名為苦邊。
3)評曰:應作是說:最初盡智,亦是苦類智,亦是集類智。
若起苦類智,爾時不起集類智。若起集類智,爾時不起苦類智。
4.2.6.如契經說:諸阿羅漢如實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1)此中我生已盡者。
然諸生名顯多種義。謂或有生名顯入母胎。或有生名顯出母胎。或有生名顯分位五蘊。或有生名顯不相應行蘊少分。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
1.1)或有生名,顯入母胎者。
如說:云何生?謂彼彼有情,於彼彼眾同分中,生、等生、入、起、出現。
1.2)或有生名,顯出母胎者。
如說:菩薩初生,即行七步。
1.3)或有生名,顯分位五蘊者。
如說:有緣生。
1.4)或有生名,顯不相應行蘊少分者。
如說:云何生?謂諸蘊起。
1.5)或有生名,顯非想非非想四蘊者。
如此中說我生已盡。
1.6)問:此盡何生?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盡過去生,過去生已滅何復盡?若盡未來生,未來生未至何所盡?若盡現在生,現在生不住何須盡?
+1答:應作是說:盡三世生。所以者何?此中生名,既顯非想非非想處四蘊。諸瑜伽師總觀非想非非想處三世、四蘊,離彼染故。令生因果皆不得成。
+2大德說曰:我生已盡言,如世尊說:牟尼觀生盡。彼亦如此,應別徵問,而應答言:盡未來生。以修行者受持戒禁,勤修梵行,皆為遮止未來世生,令不起故。譬如有人有三厄難。一者已受。二者正受。三者當受。諸已受者,彼已受故,不復遮止。諸正受者,彼正受故,不可遮止。諸當受者應以財貨。或親友力。或餘方便。而遮止之。行者亦爾,諸過去生已滅故不須遮止。諸現在生正受故不可遮止。諸未來生修正加行,而遮止之令永不生。故說為盡。
2)梵行已立者,謂無漏行已立。
問:為學梵行已立?為無學梵行已立耶?
答:學梵行已立。非無學梵行。所以者何?無學梵行今始立故。
3)所作已辦者。一切煩惱皆已斷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
復次,諸界、趣、生、生老病死皆畢竟盡。故名所作已辦。
4)不受後有者。顯無生智。
問:非一切阿羅漢皆得無生智,何故諸契經初皆說阿羅漢不受後有耶?
4.1)有作是說:佛於經中隨有者說。而結集者通冠經初。
4.2)復有說者,結集法者皆得願智、無礙解等殊勝功德。觀察世尊說諸經時,阿羅漢眾若有無生智者,即亦說彼不受後有。若無無生智者,即不說彼不受後有。後誦持者,不善簡別。故通誦在一切經初。
4.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阿羅漢皆無後有,故通說為不受後有。不說無生智,為不受後有。故不相違。
4.4)脇尊者曰:若諸煩惱未斷未遍知者。皆不說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若諸煩惱已斷已遍知者。皆總說為: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
4.2.7.問: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一一當言是何智耶?
1)有作是說:我生已盡是盡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無生智。
2)或有說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是盡智。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無生智。
3)復有說者,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
問:不時解脫阿羅漢,初起盡智,唯一剎那無間必起無生智。尚無二剎那盡智,無間起無生智義。況有三剎那盡智,後方起無生智者。如何今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是盡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耶?答:於一剎那盡智自性,義說為三,非三剎那故不違理。
4)脇尊者曰:此中四句,不說盡智、無生智。亦不說無學正見。但總讚說諸阿羅漢一切生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四種無別自性。
5)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盡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辦是滅智。不受後有是無生智。
6)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辦是滅智。不受後有是苦智。
7)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遍知集。梵行已立是遍知道。所作已辦是遍知滅。不受後有是遍知苦。
8)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觀集。梵行已立是觀道。所作已辦是觀滅。不受後有是觀苦。
9)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證集。梵行已立是證道。所作已辦是證滅。不受後有是證苦。
10)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斷集。梵行已立是修道。所作已辦是證滅。不受後有是知苦。
11)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捨因。梵行已立是得道。所作已辦是證果。不受後有是知事。
12)有說:此中我生已盡是集無願。梵行已立是道無願。所作已辦是滅無相。不受後有是苦無願及空。
4.2.8.問:何故名盡智?為緣盡故名為盡智?為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盡智耶?設爾何失?
+若緣盡故名盡智者。盡智唯應緣滅聖諦。不應說此緣四聖諦。
+若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盡智者。則無生智、無學正見亦應名盡智。彼亦煩惱盡身中起故。
1)答:應作是說:唯煩惱盡身中起故名為盡智。
問:若爾。無生智及無學正見亦應名盡智。
答:若煩惱盡身中初起及遍有者乃名盡智。無學正見,雖皆遍有而非初起。無生智非遍有。
時解脫者不成就故,亦非初起。必盡智後,方現前故。
2)有作是說:此緣盡故名為盡智。
問:此緣四諦豈獨緣盡?
答:以盡勝故,獨摽智名。謂四諦中滅諦最勝。涅槃性故。是善常故。依之建立,能緣智名故名盡智。
4.2.9.問:有無漏慧離十六種聖行相不?設爾何失?
+若有者,識身論中何故不說?
+若無者,品類足論當云何通?如說:云何盡智?謂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彼十六中何行相攝?復說:云何無生智?謂我已知苦不復知。乃至我已修道不復修。彼十六中何行相攝?
+集異門論復云何通?如說:我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是盡智。彼不復當起是無生智。彼十六中何行相攝?
+此論見蘊復云何通?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此十六中何行相攝?
+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彼十六中何行相攝?
1)答;應作是說:離十六行相,無別無漏慧。
1.1)問:若爾,善通識身足論。品類足論當云何通?
答:我已知苦不復知者。是苦四行相。
已斷集不復斷者。是集四行相。
我已證滅不復證者。是滅四行相。
我已修道不復修者。是道四行相。
1.2)問:集異門論復云何通?
答:知三漏盡及不復起是六行相。謂苦、非常及緣集四。
1.3)問:此論見蘊復云何通?
答:彼意不說知受樂受。但說知道即道等四行相。
1.4)問:契經所說當云何通?
答:由五種緣故作是說。一加行故。二對治故。三作事故。四相續故。五補特伽羅故。
+1加行故者。謂瑜伽師先加行時,作如是念:我當盡一切生。乃至我當不受後有。
+2對治故者。謂瑜伽師修如是對治,令一切生盡。乃至令不受後有。
+3作事故者。謂瑜伽師作如是事,謂盡一切生乃至不受後有。
+4相續故者。謂瑜伽師得如是相續,令一切生盡。乃至不受後有。
+5補特伽羅故者。謂如是補特伽羅易見、易施設。謂一切生盡乃至不受後有。
由此五緣經作是說:我生已盡乃至不受後有。非無漏觀中有如是行相。要二智後,起此分別。
2)有作是說:亦有無漏慧,離十六行相。
問:若爾。善通品類足等。識身論中何故不說?
答:若諸行相,現在有用,能作勝事。彼論說之。若不爾者,彼論不說。
復次,若諸行相,能入聖道,得果離染,盡諸漏者,彼論說之。若不爾者彼論不說。
復次,若諸行相,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皆有,彼論說之。餘無漏慧行相,唯在遠加行道及遠勝進道,可得故。彼論不說。
3)評曰:應作是說:無無漏慧,離十六聖行相。
5.明、智、三證淨
[發智論]云何學明...得證淨。
[大毘婆沙論]
云何學明乃至廣說。
5.1.問:何故作此論?
1)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
如契經說:佛告居士:如汝先以學智、學見、學明,觀四聖諦。今此耶舍童子,亦以無學智、無學見、無學明,觀四聖諦。故此童子決定不復樂住居家,畜諸資產,受五欲樂。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
2)復次,世間妄執種種呪論,以為真明。
謂支明、事明、獸明、禽明、瞿臘毘明、剎尼迦明、健馱梨明、星明、烏明、孔雀明、象鉤明、呪龍蛇明、火明、水明、迷亂明等及諸外論。世間於此起真明想。
為遮彼意,欲顯別有勝義真明。故作斯論。
5.2.學無學明、智
[發智論]云何學明?答:學慧。云何學智?答:學八智。云何無學明?答:無學慧。云何無學智?答:無學八智。
1[*引文]云何學明?答:學慧。
謂學位無漏慧。
2[*引文]云何學智?答:學八智。
謂學位四法智、四類智。
3[*引文]云何無學明?答:無學慧。
謂無學位諸無漏慧。
4[*引文]云何無學智?答:無學八智。
謂無學位四法智、四類智。
5.3問:何故名明?
1)答:通達解了,故名為明。
問:若爾,諸善有漏慧,亦通達解了,應亦名明。
2)答:若能通達解了,亦於四聖諦決擇現觀者,乃名為明。
諸善有漏慧,雖能通達解了,而於四聖諦不能決擇現觀,故不名明。
如順決擇分所攝慧,雖極猛利。而於四聖諦,未能決擇現觀,未能畢竟真實決擇、現觀諦故。
3)復次,若能通達解了,不為無知猶豫邪見之所雜亂。斷見疑已,不復令起。不增諸有生老病死,非身見事,非墮苦集,不增無明。永離煩惱魑魅、魍魎者,乃名為明。
諸善有漏慧,雖能通達解了,而無餘德,故不名明。
4)復次,諸善有漏慧,俱涉二品,故不名明。謂與明、無明俱,作三緣故。如人與己、怨、親交涉,非定名親。
5)復次,諸善有漏慧,與謗明者俱,是苦、集世間品攝,故不名明。
5.4.三明
問:若善有漏慧不名明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有三明。一宿住隨念智證明。二死生智證明。三漏盡智證明。後一可爾,前二云何?
1)答:前二亦有少分明相,故假名明。謂違煩惱故。不雜煩惱故。順勝義明故。引無漏明故。是故尊者妙音說曰:於三明中,唯漏盡智是勝義明。餘二能引勝義明故,假立明名。
2)復次,
宿住隨念智證明,通達解了前際法故。
死生智證明,通達解了後際法故。
漏盡智證明,通達解了涅槃性故。皆說為明。
3)復次,
初明知前際流轉法故。
第二明知後際流轉法故。
第三明知還滅法故。皆說為明。
4)復次,
初明除前際無知故。
第二明除後際無知故。
第三明除涅槃無知故。皆說為明。
5)復次,
初明除蘊愚故。
第二明除有情愚故。
第三明除法愚故。皆說為明。
6)復次,
初明知諸有情前際。由如是業,死彼生此,因果相續。
第二明知諸有情後際。由如是業,死此生彼,因果相續。
第三明知諸有情,由如是道,能盡諸漏,隔斷因果。唯此一種是勝義明。前之二種是世俗明。
7)復次,如是三明皆能隨順厭捨生死,皆能引發殊勝功德。皆能趣向畢竟涅槃。故名為明。而實明者唯無漏慧。
5.5.何故
1)問:何故六通中三立為明?三不立為明耶?
答:神境智證通,如工巧處轉。天耳智證通,唯能取聲。他心智證通,唯取自相,無勝用故,不立為明。後之三通,皆有勝用,故立為明。勝用者,謂皆能隨順厭捨生死。皆能引發殊勝功德。皆能趣向畢竟涅槃。
2)問:云何後三通,皆有此勝用?
2.1)答:第四宿住隨念智證通。見前際事深生厭離。
第五死生智證通。見後際事深生厭離。
第六漏盡智證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
由此皆能隨順厭捨生死。乃至皆能趣向畢竟涅槃。
2.2)復次,
第四通見前際自衰損事,深生厭離。
第五通見後際他衰損事,深生厭離。
第六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
由此皆有前三勝用。
2.3)復次,
第四通見前際種種相續諸蘊界處,深生厭離。
第五通見後際種種散壞諸蘊界處,深生厭離。
第六通既厭離已,欣樂涅槃。
由此皆有前三勝用。
2.4)復次,
第四通能除常見。
第五通能除斷見。
第六通既離二邊安住中道。
由此皆有前三勝用。
2.5)復次,
第四通能引空解脫門。
第五通能引無願解脫門。
第六通能引無相解脫門。
由此皆有前三勝用。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後之三通皆有勝用。故六通內偏立為明。
5.6.集異門論作如是說:有三種無學明。
一無學宿住隨念智證明。謂知諸有情行有相續無學智。
二無學死生智證明。謂知諸有情自業勝劣無學智。
三無學漏盡智證明。謂知漏盡無學智。
1)問:漏盡智證明,是無學法故,可說為無學智。前二明是非學非無學法。如何可說為無學智耶?
1.1)答:彼論應作是說:有三種無學明。又應說為無學者智。而不作是說者,應知無學身中起故。前二亦名無學。略去中間,如牛車等。
1.2)如施設論說:有二種三摩地。一聖。二非聖。聖復有三。一善有漏。二無漏。三無覆無記。
+此中善有漏定,以善故名聖。非以無漏故名聖。
+若無漏定,以善故及無漏故名聖。
+無覆無記定,雖非善故、無漏故名聖。而以聖者身中起故,亦名為聖。
此亦如是無學者身中起故,亦名無學及無學智。
2)問:前二種明,學者亦有。何故唯立在無學位?
2.1)答:在無學位,明義勝故。
謂若說法勝,則無學法勝非學。
若說補特伽羅勝,則無學補特伽羅勝非學。
2.2)復次,無學者明勝,不雜無明故。學者明劣,雜無明故。不立為明。
5.7.有四種殊勝功德。一通。二明。三力。四示導。
1)如來身中,漏盡智具四種義。謂漏盡智證通。漏盡智證明。漏盡智力。教誡示導。
獨覺、無學聲聞,漏盡智有三種義。謂除力義,餘三如前。
2)如來身中,宿住隨念智及死生智有三種義。謂除示導,有通、明、力。
獨覺、無學聲聞,即前二智有二種義。謂是通、明,非力、示導。
學者及異生身中,即前二智唯有通義,無餘三種。
3)有作是說:時解脫阿羅漢身中,
漏盡智唯有二義。謂通、示導,非力、非明。
餘二智唯有一義。謂通非餘。
神境智、他心智,一切身中皆唯有二義。謂通、示導。
天耳智,一切身中唯有一義。謂通非餘。
4)問:何故如來身中,有智立為力?聲聞、獨覺身中,諸智皆不立為力耶?
答:不可屈伏,無障礙義是力義。聲聞、獨覺身中諸智,猶為無知屈伏及有障礙,故不名力。
+曾聞佛與尊者舍利子一處經行。有一有情來詣彼所。佛告舍利子:汝可觀此有情過去曾於何處為汝親友。時舍利子,以初靜慮乃至以第四靜慮,宿住隨念智觀之,皆不能見。便從定起,而白佛言:我之定力觀不能見。佛告舍利子:如是有情,曾於過去爾所劫前為汝親友。彼時既遠,非諸聲聞、獨覺境界,故汝不知。
+佛又一時與舍利子一處經行。時有一人遇緣而死。佛告舍利子:汝應觀彼當生何處?時舍利子,以初靜慮乃至以第四靜慮天眼觀之,皆不能見。便從定起,而白佛言:我之天眼觀不能見。佛告舍利子:此人命終生某世界。彼處既遠,非諸聲聞、獨覺境界,故汝不知。
5)問:三乘漏盡既無差別,何故漏盡智二乘非力耶?
答:佛漏盡智勝妙猛利,非諸聲聞獨覺所及。雖俱盡漏,而有遲速。
+如有二人各伐一樹。一人勇健加用利斧。一人力劣又用鈍斧。雖俱伐樹而有遲速。故佛漏盡智立力非二乘。
+又二乘智雖能盡漏。有餘習故不名為力。
+又漏盡智立為力者。不依能盡自身漏故。但依能令他身漏盡。
謂佛善達如是有情,應依苦遲通行,當得漏盡。
乃至如是有情。應依樂速通行,當得漏盡。由此方便為說正法,皆令漏盡故立力名。二乘不爾故不名力。
5.8.六通中,幾是明、非示導?幾是示導、非明?幾是明亦是示導?幾非明亦非示導耶?
答:二通是明、非示導。謂宿住隨念智證通及死生智證通。
二通是示導、非明。謂神境智證通及他心智證通。
一通是明亦是示導。謂漏盡智證通。
一通非明亦非示導。謂天耳智證通。
問:何故六通三是示導?三非示導耶?
答:現希有事,令他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導。三有此義,餘三不然。
1)謂若自說我能遠聞。我能遠見。我能遠憶諸宿住事。他皆生疑為虛為實。不即信伏。故非示導。
曾聞有一居士信外道法。屈請離繫親子及彼徒眾。來赴其家供以飲食。離繫親子適入其家即便微笑。居士怪問。師離掉舉何為笑耶?彼遂答言:吾有妙德汝在家者豈盡知耶?於是居士慇懃問之。彼便告曰:㮏末陀河側有二獼猴。共鬪不已俱墮彼河為水漂溺。吾為是事愍而笑之。居士讚言:甚為希有。大師天眼清淨乃爾。食時既至居士念言:我當因食驗彼虛實。便以飯覆臛先授與師。以臛沃飯與彼弟子。時彼弟子受已即食師獨不食。居士問言:大師何緣而獨不食?彼言:無臛如何食之?居士調言:奇哉!天眼乃能遠見,不能近觀。外道師徒時深愧恥。
故天眼等三非示導。自說遠聞及能遠憶。亦不令他即信伏故。既不信伏如何可引令入正法。是故此三皆非示導。
2)若為示現神境智通。變一為多,變多為一。乃至梵世神力自在。令多有情深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導。
3)若為示現他心智通。記說彼心思念差別,如所記說。皆實非虛,令多有情深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導。
4)若為示現漏盡智通。隨其所宜教誡教授。速令見諦,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展轉乃至諸漏永盡。令多有情深心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導。
5.9.問:應為何等補特伽羅現神變事?
答:若於佛法決定信者及不信者,不應為現。若不定者,應為現之,引入正法,除此更無餘方便故。云何知然?如契經說:
1)一時佛在那茶建他城側。周匝菴羅林中。有居士子名雞筏多。來詣佛所頂禮雙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今此城中安隱豐樂。多諸人眾深心信敬佛法僧寶。唯願世尊留一弟子恒在此處。對諸沙門婆羅門等,時現神變示過人法。令此城中信佛法者倍增堅信。令暫往來諸不信者信受佛法。
2)時佛告彼居士子言:我曾不令諸弟子眾,對諸沙門婆羅門等。現諸神變示過人法。然我常令諸弟子眾,覆藏自善,發露己惡。
3)時居士子復白佛言:若佛弟子對諸沙門婆羅門等。現神變事示過人法。有何過患而佛不許?若佛弟子覆藏自善發露己惡。有何功德而佛許之?
4)爾時,世尊告居士子。我今問汝隨汝意答。若我弟子對諸沙門婆羅門等。現神變事變一為多變多為一。乃至梵世神力自在。信佛法者見此事已,向不信者說如是言:奇哉!世尊諸聖弟子能現如是甚希有事。時不信者語信者言:此何希有!世有明呪名健馱梨。善受持者亦能示現如是幻惑。誰有智者現斯鄙事?佛告居士子:於汝意云何?有不信者作如是言譏信者不?居士子曰:實有斯事。
5)世尊復告居士子言:若我弟子記說他心思念差別。如所記說皆實非虛。信佛法者知此事已,向不信者說如是言:奇哉!世尊諸聖弟子。乃有如是甚希有事。時不信者語信者言:此何希有!世有明呪名剎尼迦。善受持者亦能造作如是幻惑。誰有智者作斯鄙事?佛告居士子:於汝意云何?有不信者作如是言譏信者不?居士子曰:實有斯事。
6)爾時,世尊告居士子。若我弟子對諸沙門婆羅門等。現神變事示過人法。有是過患故我不許。若我弟子覆藏自善,發露己惡,順賢聖法,世所稱譽。有斯功德故我許之。
7)由此故知決定信者及不信者,不應為現諸神變事。若不定者,應為現之,方便引令入佛正法。
5.9.此契經中,佛為居士子說三種示導。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
問:何故名示導?
答:示謂示現。導謂導引。現希有事,引入正法,故名示導。
如守門者,立示導名。謂守門者示現內事,導引外人。示現外事,導引內人。
1)示現內事,導引外人者。謂彼候王若不澡浴、寢食、觀寶,即便引現。
2)示現外事,導引內人者。謂彼伺外貢獻珍奇殊方信物,引內人受。
3)如是示現佛正法中,微妙功德。方便導引所化有情,令其趣入故名示導。
5.10.此契經中,復說:菩薩初中後夜,各起通、明。起通明已,明星出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問:何緣菩薩初中後夜各起通明?
1)答:過殑伽沙後身菩薩,將證大覺,法應爾故。
2)復次,初中後夜各起通明,欲令自身成法器故。
3)復次,欲現神變、了達事故。通能現神變。明能了達事。故起通明。
4)復次,欲現安足、遠作事故。通現安足。明遠作事。故起通明。
5)復次,如無間道、解脫道故。通如無間道。明如解脫道。故起通明。
6)復次,如見道、修道故。通如見道。明如修道。故起通明。
7)復次,欲顯善有漏、無覆無記。有漏、無漏及無漏法現前有用。故起通明。
+善有漏法者。謂神境智證通及宿住隨念智證通明。
+無覆無記法者。謂天眼智證及天耳智證二通。
+有漏無漏法者。謂他心智證通。
+無漏法者。謂漏盡智證通明。
8)復次,為欲次第降伏魔怨。初中後夜各起通明。
8.1)曾聞菩薩知修苦行非真道已,遂受難陀、難陀跋羅姊妹所奉具十六德香蜜乳糜。食已身心安隱有力。從吉祥人邊,受吉祥草。詣菩提樹下手自敷設。如婆蘇吉龍王盤身結加趺坐。坐已便發堅固誓言:我若於此不盡諸漏,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誓當不起。
8.2)爾時大地、大海、諸山六種震動。如海輕船,逐浪高下。乃至他化自在天宮皆悉震動。猶如猛風吹芭蕉葉。魔王驚懾,觀動所因。遂見菩薩坐菩提樹。端身不動誓取菩提。速出自宮往菩薩所,謂菩薩曰:剎帝利子可起此座。今濁惡時眾生剛強。定不能證無上菩提。且應現受轉輪王位。我以七寶當相奉獻。菩薩告曰:汝今所言如誘童子。日月辰星可令墜落。山林大地可昇虛空。欲令我今不取大覺起此座者,定無是處。
8.3)爾時魔王告菩薩曰:汝若不用我軟美語。須臾令汝見大怖事。作是語已,雨花還宮遍告六天:汝等速辦弓弩、刀劍、鬪輪、羂索、矛矟、戟等諸鬪戰具。我有大怨在菩提樹,當與汝等速往伐之。
8.4)菩薩爾時作如是念:與凡人鬪尚不可輕。況他化天大自在主。念已速修離欲染道,離欲界染,起初靜慮神境智通,化作種種對敵勝具。
魔軍若作鳥形來者,我應化作猫狸形敵。
魔軍若作猫狸形者,我應化作狗狼形敵。
魔軍若作狗狼形者,我應化作豺豹形敵。
魔軍若作豺豹形者。我應化作虎形敵之。
魔軍若作虎形來者。我應化作師子敵之。
魔軍若作師子形者。我應化作龍麟敵之。
魔軍若作龍麟來者。我應化作猛火敵之。
魔軍若作猛火來者。我應化作暴雨敵之。
魔軍若作暴雨來者。我應化作大蓋敵之。如是敵類有無量種。
8.5)復化堅固吠琉璃臺。身雖處中,而能遠見座前地下。化作能發雷吼大種。作是化已,
+復自念言:勿我前生障他修善。遂起宿住隨念智明,自見前生曾不障礙諸修善者,乃以種種諸修善具而資助之。
+又自思惟:勿我善業劣彼魔善。思已便見魔王前生。唯曾設一無遮施會。於彼會中有一獨覺。由斯善業今得生天。自見前生設無遮會。百千萬億其數難知。於諸會中佛獨覺等百千萬億數亦難知。
+復自思惟:我布施福尚不與彼而共格量。況戒定等無量善業彼皆絕分。作是念已,端身正意儼然而坐。
8.6)於後魔王將三十六俱胝魔軍。各現種種可畏形相。執持戰具色類無邊。遍三十六踰繕那量。俱時奔趣菩提樹下。爾時菩薩告魔王言:汝昔但設一大施會神用尚然。我於往昔設無遮會。百千萬億其數難知。況餘功德汝皆絕分。何緣來此欲相惱耶?
8.7)時惡魔王謂菩薩曰:我之功德以汝為證。汝之功德誰復證耶?菩薩遂伸相好嚴手,擊座前地。時彼地下雷吼六種震大音聲。魔軍既聞,驚駭退散。知己非敵,各自還宮。
8.8)菩薩所成業生眼耳但極聞見一踰繕那。魔軍既遠,欲聞其聲,有何評論?遂起天耳,既聞聲已。欲觀彼色,為何所作?復起天眼既見色已。欲知其心當何思念?起他心通,知帝釋天眾心生慶喜。魔王眷屬心生嫉惱。
8.9)菩薩於是復審思惟:魔黨何緣起斯惡事?知起惡事皆緣五欲。躭著五欲皆由煩惱。既厭煩惱,遂盡諸漏。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故欲次第降伏魔怨。初中後夜各起通明。
5.11.漸頓
[發智論]諦現觀時,於何最初而得證淨?佛耶?法耶?僧耶?
[*引文]諦現觀時,於何最初而得證淨?佛耶?法耶?僧耶?
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說:於四聖諦,一時現觀,如分別論者。
問:彼何故作是說?答:彼依契經。如世尊說:若於苦諦,無有疑惑。於集、滅、道諦亦無有疑惑。既於四諦頓無疑惑。故知現觀,定頓非漸。
2)為遮彼意,顯現觀時,於四聖諦定漸非頓。若不爾者。便違契經。如契經說:給孤獨長者來詣佛所。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諸瑜伽師於四聖諦為頓現觀?為漸現觀?佛告居士:諸瑜伽師於四聖諦定漸現觀。如漸登上四桄梯法。
3)問:若於四諦漸現觀者,云何釋通分別論者所引契經?
3.1)答:彼所引經應作是說:若於道諦,無有疑惑。於苦、集、滅諦亦無有疑惑。而不作是說者應知有別意趣。謂彼經說已得果者,若於苦諦無有疑惑。於餘三諦亦無疑惑。迷四諦疑皆已斷故。
3.2)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彼經意說:疑不現行。
謂瑜伽師若於苦諦已入現觀無有疑惑。於餘三諦所有疑惑得雖未斷,而永不行。於彼已得非擇滅故。
3.3)大德說曰:若初得入正性離生,於諸諦、寶皆名現信。
3.4)問:彼大德亦說於四聖諦得現觀時,漸而非頓。今何故作是說?
答:彼說若住苦法忍時,若於四諦不皆得信,必無住義。如持泥器至重閣上投之於地。未至地頃,器雖未破,必當破故,亦得破名。此亦如是。是故為止他宗所說及顯正理。故作斯論。
5.12.證淨
1)此中佛者。謂佛身中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名佛證淨。
2)此中法者。謂獨覺身中三無漏根等學無學法。菩薩身中二無漏根等諸學法。及苦集滅三諦。緣彼無漏信名法證淨。
3)此中僧者。謂聲聞身中學無學法。緣彼無漏信名僧證淨。
4)諸無漏戒名戒證淨。
5)自性淨故。依證起故。亦名證淨。
5.13.解釋
[發智論]答:苦、集、滅現觀時,於法最初得證淨。道現觀時,於佛、法、僧最初得證淨。
[*引文]若苦、集、滅現觀時,於法最初得證淨。道現觀時,於佛、法、僧最初得證淨。
1)此中,苦現觀時,於法最初得證淨者。謂即於苦法,得無漏信。
脇尊者言:爾時,於苦信有過患,亦於苦滅信有勝利。
謂此苦滅極為淨妙。如是下賤鄙穢苦滅甚為快哉。
2)集現觀時,於法最初得證淨者。謂即於集法,得無漏信。
脇尊者言:爾時於集信有過患,亦於集滅信有勝利。
謂此集滅極為淨妙。如是下賤鄙穢集滅甚為快哉。
3)滅現觀時,於法最初得證淨者。謂即於滅法,得無漏信。
信滅勝利極為淨妙。謂有漏法畢竟寂滅,甚為快哉。
問:於三聖諦得現觀時,一一皆得二種證淨。謂信與戒。何故此中唯說得信?
3.1)答:應說得二而不說者,應知此中是有餘說。
3.2)復次,此中非但問誰得幾證淨?而問誰得幾緣?何寶證淨?戒無所緣,雖得不說。
3.3)有作是說:於法最初得證淨者。不說唯得緣法證淨。但說於法而得證淨。信、戒俱因法寶得故。皆得名法證淨。
4)道現觀時,於佛、法、僧最初得證淨者。
4.1)外國諸師作如是說:道現觀時,三剎那頃,即現在信及隨轉戒。應知具有四證淨義。
謂即此信緣佛身中無學法故名佛證淨。
此信復緣獨覺身中學無學法。菩薩身中諸學法故名法證淨。
此信復緣聲聞身中無漏法故名僧證淨。
此隨轉戒名戒證淨。
4.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時現在信總緣三乘無漏法故。唯是雜緣法證淨攝。然即此信現在前時。亦修未來多剎那信。於此無量剎那信中。
+若有唯緣佛無學法名佛證淨。
+若有唯緣獨覺、菩薩無漏法者。是不雜緣法證淨攝。
+若有唯緣聲聞身中學無學法名僧證淨。
+若有雜緣佛及獨覺菩薩身中無漏法者。若有雜緣佛及聲聞無漏法者。若有雜緣獨覺菩薩聲聞身中無漏法者。若有雜緣佛及獨覺、菩薩聲聞無漏法者。皆是雜緣法證淨攝。
+現在未來信、隨轉戒是戒證淨。
5)如見道位,道現觀時三剎那頃。道類智時,應知亦爾。
有差別者。三剎那時,唯修緣道諸信及戒。道類智時,修緣四諦諸信及戒。
5.14.問:滅、道二諦是清淨事,是可信處。現觀此時,可得證淨。苦、集二諦是雜染事,非可信處。是諸煩惱、顛倒惡行,所依止故。現觀彼時,如何亦得證淨?
1)答:由二緣故,而得證淨。一由可信。二由可求。
於滅、道諦,具由二緣而得證淨。於苦、集諦,但由一緣而得證淨。謂是可信而非可求。
如人掘鑿有寶等處,彼於是處有信、有求。若人掘鑿無寶等處,彼於是處有信無求。是處雖無寶水等物。然有所為而掘鑿之。此亦如是故無有失。
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諸瑜伽師先見苦、集有過患故,後於滅、道見有勝利。
謂此滅、道,極為淨妙、永息,能除如是穢惡苦集諦故。由此行者於苦集諦雖無所求,亦得證淨。
3)脇尊者曰:諸瑜伽師為苦、集諦之所逼惱,故於滅、道,見有勝利。譬如有人風雨所逼,便見室蓋是可歸依。故於苦集雖無所求,亦得證淨。
4)諸瑜伽師皆於滅諦,由二緣故,而得證淨。一由可信。二由可求。非於道諦皆由二緣而得證淨。4.1)謂隨信行者於隨信行、隨法行道,俱由二緣而得證淨。
4.2)隨法行者於隨法行道,具由二緣,而得證淨。
於隨信行道,但由一緣而得證淨。謂是可信非所求故。
4.3)信勝解者於信勝解及見至道,俱由二緣而得證淨。
4.4)若見至者於見至道,具由二緣而得證淨。
於信勝解道,但由一緣而得證淨。謂是可信非所求故。
4.5)時解脫者於時解脫及不時解脫道,俱由二緣而得證淨。
4.6)不時解脫者於不時解脫道,具由二緣而得證淨。
於時解脫道,但由一緣而得證淨。謂是可信非所求故。
4.7)聲聞乘者於三乘道,皆由二緣而得證淨。
4.8)獨覺乘者於自上乘道,俱由二緣而得證淨。
於聲聞乘道。但由一緣而得證淨。謂是可信非所求故。
4.9)諸佛乘者於佛乘道,具由二緣而得證淨。
於二乘道,但由一緣而得證淨。謂是可信非所求故。
5.15.問:若緣舍利子身中無學法,起無漏信。為是法證淨?為是僧證淨耶?設爾何失。
+若是法證淨者,彼緣聲聞無學法起,如何名法證淨?
+若是僧證淨者,云何獨一補特伽羅而得名眾?
1)答:應作是說:是僧證淨。問:彼既獨一,如何名僧?
2)答:彼舍利子聲聞乘中,最尊勝故。雖是獨一補特伽羅,而僧證淨。
3)依法建立,非數取趣。緣聲聞乘無學法起,無漏信故。非無漏信,緣假有情。
5.16.曾得、未曾得
1)若依未至定,
未曾得佛證淨現在前時。現在修二證淨。未來修四證淨。
曾得佛證淨現在前時。現在修二證淨。未來無。
2)乃至依第四靜慮應知亦爾。
3)若依無色定,
未曾得佛證淨現在前時。現在修一證淨。未來修四證淨。
曾得佛證淨現在前時。現在修一證淨。未來無。
4)如佛證淨。應知餘三證淨亦爾。有差別者。無色定中無戒證淨。
5.16.自性、何義
1)問:云何建立四證淨耶?為以自體?為以所緣?若以自體唯應有二。謂信及戒。若以所緣唯應有三。謂佛、法、僧證淨。戒無所緣故。
答:應作是說:亦以自體,亦以所緣,而建立四證淨。
謂以自體建立戒證淨,戒無所緣故。以所緣建立餘三證淨,信緣三寶故。如以自體、以所緣建立。以自體、以三寶、以自體、以隨念建立應知亦爾。是名證淨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2)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證淨?證淨是何義?
2.1)答:淨謂信、戒,離垢穢故。
於四聖諦,別別觀察。別別籌量。別別覺證。而得此淨,故名證淨。
2.2)脇尊者曰:此應名不壞。淨言不壞者,不為不信及諸惡戒所破壞故。
淨謂清淨,信是心之清淨相故。戒是大種清淨相故。
2.3)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此應名不斷淨。
謂得此已,無有沙門、婆羅門等力能引奪,令斷壞故。
如契經說:是名見為根信證智相應。世間沙門婆羅門等,不能引奪,令其斷壞。
2.4)大德說曰:若於佛法,不能觀察、籌量、覺證,所得信、戒,易可動轉,如水上船。
若於佛法,能審觀察、籌量、覺證,所得信、戒不可動轉,猶如帝幢,故此正應名不動淨。
2.5)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如是四種應名見淨,見四聖諦,得此淨故。或應名慧淨,聖慧俱轉故。
5.17.問:何故世尊先說佛證淨?乃至後說戒證淨耶?
1)答:若作是說。隨順文詞次第法故。
2)復次,隨順說者受者持者次第法故。
3)復次,佛是能說故應先信。法是所說故應次信。僧是所為故應次信。戒是僧所住故最後說。
4)復次,佛如良醫故應先信。法如無病故應次信。僧如看病者故應次信。戒如妙藥故最後說。
5)復次,佛如商主能示道路故應先信。法如寶渚是正所趣故應次信。僧如商侶能為助伴故應次信。戒如資糧能正任持故最後說。
6)復次,佛如船師故應先信。法如彼岸故應次信。僧如同載故應次信。戒如船筏故最後說。
由此等緣,此四證淨如是次第。
5.18.如契經說:聖所愛戒,不破、不穿、不雜、不穢。聖所受用,非凡所取。智者所讚,能善究竟,能善引發。
問:何故名為聖所愛戒?
1)答:是諸功德所依處故。
謂諸聖者愛樂功德,故愛此戒。如人愛寶亦愛寶器。
如是聖者愛樂清淨菩提分法功德寶故。亦愛如是所依戒器。
2)復次,聖者憎惡諸破戒惡,戒能對治破戒惡故聖者愛之。
3)復次,聖者憎惡諸嶮惡趣,戒能超越嶮惡趣故聖者愛之。
4)復次,聖者憎惡生死流轉,戒能超越生死流轉故聖者愛之。
5)復次,聖者愛涅槃,戒能趣涅槃故聖者愛之。
6)如契經說:戒能展轉趣向涅槃,聖者愛樂。
5.19.問:不破、不穿、不雜、不穢。如是四句有何差別?
1)有說:無別。如是四種,聲雖有異,義無別故。
如集異門論說:於此諸戒,恒作、恒轉,勸作、勸轉。亦名不破。亦名不穿。亦名不雜。亦名不穢。故知此四聲異義同。
2)有說:此四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此名不破。此名不穿。此名不雜。此名不穢。
3)復次,
於初犯聚不違越故名不破。
於第二犯聚不違越故名不穿。
於第三第四犯聚不違越故名不雜。
於第五犯聚不違越故名不穢。
4)復次,
不違越故名不破。
不依貪故名不穿。
不依瞋故名不雜。
不依癡故名不穢。
5)復次,
不違越故名不破。
依無貪故名不穿。
依無瞋故名不雜。
依無癡故名不穢。
6)復次,
不違越故名不破。
依奢摩他故名不穿。
依毘鉢舍那故名不雜。
能斷煩惱故名不穢。
7)復次,
不違越故名不破。
不為惡尋所損壞故名不穿。
自體堅住故名不雜。
極清淨故名不穢。
8)復次,
自性堅強故名不破。
遠離非所行故名不穿。
非犯戒惡所間雜故名不雜。
不捨善意樂故名不穢。
9)此中復說:
聖所受用者,是諸功德所依止故。
非凡所取者。非諸異生執此淨戒為真道故。
智者所讚者。佛及弟子所稱譽故。
能善究竟者。俱時圓滿故。
能善引發者。能招愛果故。
5.20.如契經說:有大龍象以信為手。以捨為牙。以慧為頭。以念為頸。於其兩肩擔集善法。
問:何故世尊說信為手?
答:取善法故。如象有手能取有情、無情數物。如是聖者有信手故,能取種種微妙善法。是故世尊說信為手。
5.21.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天中時時有四聲起。云何為四?謂若此間有聖弟子成就多住佛證淨者。爾時成就佛證淨。天歡喜踊躍高聲唱言:我先成就佛證淨故而來生此。今聖弟子成就多住佛證淨故。亦當生我眾同分中。與我為伴甚為快哉。成就多住餘三證淨廣說亦爾。
問:此聖弟子及彼諸天。皆具成就四種證淨。何故說有成就多住佛證淨者。乃至說有成就多住戒證淨者?
1)答:依修加行入法時說。
謂或有行者求佛證淨,勤修加行而入聖道。
乃至或有行者求戒證淨,勤修加行而入聖道。故作是說。
2)復次,依多愛樂作意而說。
謂或有行者多分愛樂緣佛作意。
乃至或有行者多分愛樂緣戒作意故作是說。
5.22.如契經說:佛告苾芻:若有信樂汝所說者。汝當哀愍方便為說四種證淨。勸令安住以自調伏。所以者何?諸四大種可令變異。成就如是四證淨者終無變異。
問:世尊何故說此契經?
1)答:示說法師說法儀故。
謂有說者,不知受者是器非器。輕爾為說令彼受者,或生輕慢,或生怯怖,空無所得。故世尊說:若有信樂汝所說者。汝當哀愍方便為說。勿得輕爾。
2)復次,示報恩者真報恩故。
如餘經說:苾芻!當知。若有孝子一肩擔父。一肩擔母。經於百年處處遊歷。猶非真實報父母恩。若有孝子能勸父母,於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信,信者增長。無淨戒者勸受持戒。有慳貪者勸行惠施。無勝慧者勸修勝慧。令善安住,以自調伏。乃名真實報父母恩。故此經中教為說法。
3)問:諸佛法中有無量種功德法寶,皆應為他方便宣說。何故於此獨令為說四證淨耶?
3.1)答:應知此中證淨為首。總令為說諸功德寶。
3.2)脇尊者曰:此中世尊以證淨聲說諸聖道。
謂諸聖道或是相應。或是俱有。若說信應知總說相應聖道。若說戒應知總說俱有聖道。
3.3)復次,此中略顯初入法門。
謂佛法中諸功德寶。或是色法或非色法。
若說戒應知總說是色法寶。
若說信應知總說非色法寶。
如色非色。如是相應不相應。有所依無所依。有所緣無所緣。有行相無行相。有警覺無警覺。是根非根等應知亦爾。
3.4)復次,此四證淨有不壞相及清淨相故偏說之。
3.5)復次,依四證淨所引等流。設施殊勝四沙門果故偏說之。
3.6)復次,此四證淨能止惡趣及貧窮怖故偏說之。以戒能止惡趣怖。信能止貧窮怖故。雖無漏信戒不招異熟果。而無漏信戒必與有漏信戒互相引發故。能遮止二種怖畏。
3.7)復次,為欲方便導引可化外道有情入佛法故。
謂諸苾芻或有親屬。先為外道以親愛故來相慰問。時諸苾芻不護彼意。讚歎佛法毀訾外道。令彼瞋恨轉遠佛法。故世尊說:汝等苾芻無力、無畏、大悲等德,不知有情根欲性行,不應輕爾為他說法。若有信樂汝所說者,汝當哀愍方便為說四種證淨。勸令安住以自調伏。所以者何?諸四大種可令變異。成就如是四證淨者終無變異。
4)問:一切法性皆無變異。何故唯說四大種耶?
4.1)答:欲以四法顯四法故。
4.2)復次,諸瑜伽師。先觀大種無變異相。後觀諸法性不變異。心便歡悅故偏說之。
4.3)復次,以四大種能持一切情非情法故偏說之。
4.4)復次,以四大種能持一切生死流轉故偏說之。
4.5)復次,以四大種能持五蘊令不斷絕故偏說之。
4.6)復次,諸外道說大種有五其性常住。為對彼故佛說唯四而是無常。假使大種汝執為常可令變異。得證淨者終無變異。
5.23.如契經說:未生怨王能成就無根信。
問:諸有為法無不有根。何故說彼信無根耶?
1)答:此信無有見道根故。如契經說:是名見為根信證智相應。
謂未生怨所成就信,不依見道,故名無根。然彼信心堅固難壞。如依見道。
2)復次,未生怨王所成就信,不可改易。
如無漏信,而無有根。諸無漏信,依無漏根。以無漏智、無漏善根,為根本故。
3)復次,此信無有同類因故,說名無根。
謂無始來未得如是堅強信故。譬如有樹依他莖生自既無根名無根樹。
4)復次,未生怨王所成就信,自性堅固,不由親近佛及弟子。乃能發生故名無根。
由此信力,若乘象馬,若在高樓。遙見世尊即便投下頂禮雙足。由堅信力,或佛威神無所傷損。
5)復次,未生怨王所成就信未免惡趣故名無根。彼後命終暫墮地獄受少苦已,方生天故。
4.顛倒、等持、修
[發智論]諸預流者,於四顛倒。幾已斷?幾未斷耶?答:一切已斷。
[*引文]諸預流者於四顛倒幾已斷?幾未斷耶?答:一切已斷。
4.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說有十二顛倒,八唯見所斷,四通修所斷。如分別論者。
問:彼依何量,作如是說?答:依契經故。謂契經說:於無常起常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於苦起樂,於無我起我,於不淨起淨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由此故知一切顛倒有十二種。
1.1)於中八種唯見所斷。謂常、我中,各取三種。樂、淨中,各唯取見顛倒。
1.2)四種通修所斷。謂樂、淨中,各取想、心二顛倒。
1.3)此中見所斷者。苦類智忍現在前時,方畢竟斷。
1.4)修所斷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畢竟斷。
2)為止彼意,顯諸顛倒唯有四種,唯見所斷。故作斯論。
謂此問言:諸預流者於四顛倒幾已斷?幾未斷?即止顛倒有十二種。
此復答言:一切已斷。即止顛倒通修所斷,無修所斷法,預流已斷故。
2.1)又若顛倒有十二種通修所斷,便違契經。如契經說:佛告苾芻:若四顛倒所顛倒者。當知彼是愚夫異生。此經既說有四顛倒,應知顛倒非十二種。既說顛倒所顛倒者,當知彼是愚夫異生。應知顛倒非修所斷。
2.2)問:若諸顛倒唯有四種。分別論者所引契經當云何通?
答:想、心二種實非顛倒。親近顛倒故。顛倒相應故。亦名顛倒。
2.3)問:若爾,受等諸心所法亦應名顛倒。彼與心想義相似故。
答:世間但於心想二種說顛倒名。非受思等是故但說心想顛倒。佛隨世俗而說法故。
4.2.自性、何義
1)問:此四顛倒自性是何?答:見為自性。
2)問:若爾,五見中幾見為自性?
2.1)答:此以見苦所斷。
二見半為自性。謂有身見、見取全。及邊執見中常見。
二見半非顛倒自性。謂邪見、戒禁取全。及邊執見中斷見。
2.2)有作是說:此四顛倒於五見中,三見各一分以為自性。
謂有身見中,我見是我顛倒自性,非我所見。
邊執見中,常見是常顛倒自性,非斷見。
見取中,見苦所斷執樂、淨見,是樂、淨顛倒自性,非餘見取。
3)問:何故唯此是顛倒耶?答:以三事故,建立顛倒。一推度性故。二妄增益故。三一向倒故。
3.1)邪見、斷見,雖是推度性及一向倒,而非妄增益,壞事轉故。
3.2)戒禁取,雖是推度性及妄增益。而非一向倒,亦於少分實處轉故。
謂有色界道能淨欲界有。無色界道能淨色界有。上地道能淨下地。與無漏道斷染證滅,義相似故。如是名為顛倒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4)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顛倒?顛倒是何義?
答:於麁諦理,顛倒而轉故名顛倒。由此四顛倒,唯見苦所斷。問:何故四顛倒唯見苦所斷?
4.1)答:由此唯於苦處轉故。見苦諦時此便永斷。
4.2)復次,由此唯於果處轉故。若見果時此便永斷。
4.3)復次,此四顛倒有是有身見,有依有身見。有身見斷時,餘亦隨斷,對治同故。由此四顛倒唯見苦所斷。
4.4)復次,苦諦麁顯,於中迷謬,過失極重。賢聖所訶,故立顛倒。三諦微隱,於中迷謬,過非極重。不甚被訶,不立顛倒。如人晝日平地顛蹶。世共訶笑非夜嶮處。
4.5)復次,諸瑜伽師現觀苦已,心無顛倒。故見苦時,顛倒皆斷。設見苦已,未見餘三,便出觀者,若有問言:此五取蘊為常無常?彼便定答:皆是無常。一剎那後,必不住故。
復若問言:此五取蘊為樂為苦?彼便定答:一切是苦。如熱鐵丸。
復若問言:此五取蘊為淨不淨?彼便定答:皆是不淨。如糞穢聚。
復若問言:此五取蘊有我無我?彼便定答:皆無有我。定無作者。無遣作者。亦無受者。無遣受者。唯空行聚。故四顛倒唯見苦所斷。苦類智時,一切已斷故。
4.3.問:若爾亦有隨信、隨法行者已斷此四顛倒。此中何故不說?而但說言諸預流者一切已斷耶?
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2)復次,隨信、隨法行者有差別相。
有已斷盡。謂苦類智已生。
有未斷盡。謂苦類智未生。
是故不說。諸預流者無差別相,皆已斷故,此中說之。
3)復次,欲令疑者得決定故,偏說預流。謂預流者猶畜妻子,處妙臥具,摩執女人,著妙衣服。塗飾香花、驅役僮僕。捶打縛錄諸有情類。同諸異生。有見生疑,未斷顛倒。是故說彼已斷顛倒。
4)一來准此,故不別說。諸隨信行、隨法行者。有漏善心尚不現起。況起染污、無覆無記。於彼無疑是故不說。
4.4.問:預流、一來,於五欲境起染愛時,為起樂淨想?為起苦不淨想耶?設爾何失。
若起樂、淨想者,如何非顛倒?若起苦、不淨想者,如何於境起染愛耶?
1)答:應作是說:起樂、淨想。
問:若爾,何故非顛倒耶?
1.1)答:先作是說:由三事故,建立顛倒。預流、一來,於境所起樂及淨想,雖是妄增益。而非推度性。非見性故。亦非一向顛倒,有少實事故。
1.2)復次,於諦理所起樂淨想者,是顛倒攝,預流、一來皆已斷盡。
於境、事所起樂淨想者,非顛倒攝。預流、一來猶未斷,盡容有現前。
2)有作是說:預流、一來於五欲境起染愛時,於彼唯起苦、不淨想。
問:若爾何故起染愛耶?
2.1)答:彼雖於境知苦不淨。而無始來串習煩惱。燒然身心熱痛所逼。不覺於境而起染愛。
如有樂淨婆羅門子。其指有時遇觸不淨。詣鍛師所求火淨之。鍛師語言:幸有灰等洗以清水足可使淨。何能忍苦求火鍛之。婆羅門言:灰水等洗不能令淨。要當為我以火淨之。於是鍛師以熱鐵鉗而鉗其指。時婆羅門熱苦所逼。不覺振手內指口中。彼雖審知指為不淨。苦逼不覺內置口中。預流一來染愛亦爾。
2.2)復次,彼雖於境知苦不淨。而無始來串習煩惱。燒然身心熱痛所逼。為止息故於境染愛。
如軟弱者身患癰瘡,苦痛難忍。醫語之言:汝可當以濕狗糞塗苦痛可息。其人聞已速取塗之。彼雖審知狗糞不淨。為止苦故而取塗之。預流一來染愛亦爾。故彼雖起苦不淨想。而於五欲起染愛事。
4.5.解釋:三三摩地
[發智論]諸預流者,於空、無願、無相三三摩地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答:未來一切。過去若已滅不失。現在若現在前。
1[*引文]諸預流者,於空、無願、無相三三摩地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
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謂或有說:過去未來,無實自性。
或復有說:無實成就不成就性。為遮彼意,欲顯實有過去、未來、成就性等。故作斯論。
2[*引文]答:未來一切。過去若已滅不失。現在若現在前。
1)此中未來一切者。具成就三。
2)過去若已滅不失者。隨一、二、三已滅,非練根故。失則成就過去爾所。
3)現在若現在前者。若隨一現在前,則成就現在一。
4)且道類智初剎那時,不成就過去,無一剎那已生滅故。已生滅者,得果捨故,成就未來三,具得修故。成就現在一謂道無願。
此滅已不失。若空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一謂無願。未來三、現在一謂空。
此滅已不失。若無相現在前,彼成就過去二謂空、無願。未來三、現在一謂無相。
此滅已不失。若三三摩地隨一現在前,彼成就過去、未來三、現在一謂現在前者。
4.6.應說
有三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
1)然三摩地或應說一,
謂心所中大地法內名三摩地。
又五根中名定根。
五力中名定力。
七覺支中名定覺支。
八道支中名正定。
2)或應說二。
謂有漏無漏三摩地。或繫縛解脫。或繫不繫三摩地。
3)或應說三。謂此所說。
4)或應說四。謂三界繫及不繫。
5)或應說五。謂三界繫及學無學。
6)廣說乃至。若以相續剎那分別。則有無量三摩地。
4.7.問:若爾,世尊何故增一減無量等。建立三種三摩地耶?
答:由三緣故唯建立三。一對治故。二期心故。三所緣故。
1)對治故者。謂空三摩地是有身見,近對治故。
問:空三摩地有空、非我二行相。有身見有我、我所二行相。此中以何等行相,對治何等行相耶?
1.1)答:
以非我行相對治我行相。
以空行相對治我所行相。
1.2)復次,
以非我行相對治五我見行相。
以空行相對治十五我所見行相。
如對治我見、我所見行相。如是對治己見、己所見行相。是我屬我行相。是己屬己行相。應知亦爾。
1.3)復次,
以非我行相對治我愛。
以空行相對治我所愛。
如對治我愛我所愛。如是對治己愛己所愛。我癡我所癡。己癡己所癡等。應知亦爾。
1.4)復次,
以非我行相對治執蘊是我行相。
以空行相對治執蘊中有我行相。
如對治執蘊是我。執蘊中有我行相。如是對治執處是我。執處中有我執界。是我執界中有我。若總若別行相。應知亦爾。
2)期心故者。謂無願三摩地。諸修行者期心,不願三有法故。
問:彼於聖道亦不願耶?
2.1)答:雖於聖道非全不願。
而彼期心不願三有聖道。依有故亦不願。
又彼期心不願五蘊聖道。是蘊故亦不願。
又彼期心不願三世聖道。墮世故亦不願。
又彼期心不願眾苦聖道。與苦展轉相續故亦不願。
2.2)問:若爾何故修聖道耶?
答:為趣涅槃故修聖道。謂修行者作是思惟:究竟涅槃由何趣證?
思已定知必由聖道。故雖不願,而要修之。如越瀑流,要憑船筏。
3)所緣故者。謂無相三摩地。此定所緣離十相故。謂離色、聲、香、味、觸及女、男、三有為相。
3.1)復次,蘊名為相。此定所緣,離諸蘊相故名無相。
3.2)復次,世名為相。前後名相。上中下等名相。此定所緣離世等相故名無相。
4)有作是說:三三摩地皆由對治差別建立。
謂空三摩地,近對治有身見。
無願三摩地,近對治戒禁取。
無相三摩地,近對治疑。由此為先對治一切。
5)復有說者,三三摩地皆依行相差別建立。
謂空三摩地,有空、非我二行相。
無願三摩地,有苦、非常及集道各四行相。
無相三摩地,有滅四行相。故三摩地唯建立三。
6)施設論中初作是說:
空三摩地是空,非無願、無相。
無願三摩地是無願,非空、無相。
無相三摩地是無相,非空、無願。所以者何?由此三種行相別故。
7)即彼論中,次作是說:
空三摩地是空亦無願,非無相。
無願三摩地是無願亦空,非無相。
無相三摩地唯是無相,非空、無願。
問:何故空、無願展轉相?亦而無相獨立耶?
7.1)答:依初得時,有同異故。
謂若依空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亦修無願。
若依無願三摩地,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亦修空故。
空、無願展轉相,亦初得無相,修自非餘。
7.2)復次,依初對治有同異故。
謂空、無願初對治時,俱能對治見苦所斷煩惱等故。
無相初對治時,獨能對治見滅所斷煩惱等故。
8)即彼論中復作是說:空三摩地是空亦無願、無相。
無願三摩地是無願亦空無相。
無相三摩地是無相亦空無願。
問:此三何故一一具三?答:一一自體有三義故。
8.1)謂此一一非常、非恒、非不變易、非我、我所,故皆名空。
8.2)不願生長貪、瞋、癡等及後有故,皆名無願。
8.3)離色、聲、香、味、觸、女、男七種相故,皆名無相。
是名三三摩地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4.8.何義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三摩地?三摩地是何義耶?
1)答:由三緣故名三摩地。一平等故。二攝持故。三相似相續故。
1.1)平等故者。謂無始來煩惱、惡行、邪見顛倒,令心心所偏曲而轉。
由此定力,令心心所,於境正直,平等而轉。故名三摩地。
1.2)攝持故者。謂無始來心心所法,於境馳散。
由此定力,方便攝持,令住一境。故名三摩地。
1.3)相似相續故者。謂無始來心心所法,善、染、無記,異類相續。
由此定力,前後一類,唯善相續。故名三摩地。
2)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住一境故。相續住故。正審慮故。
3)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能持身令平等故。攝諸善法令不散故。能令善心平等轉故。
4)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於所緣恒不捨故。任持種種勝善法故。令奢摩他、毘鉢舍那,住一所緣平等轉故。
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何故名三摩地?攝持多種善心心所,令於一境,平等相續,故名等持。
6)復作是說:能持平等,故名等持。如能持嬰兒故名持嬰兒者。能持水故名持水者。能持枰故名持枰者。此亦如是。能持種種勝平等法故名等持。
7)大德說曰:即此等持亦名等至。
此復多種。謂善法等至。不善法等至。無記法等至。九次第等至。兩兩交會亦名等至。於此義中。唯說能持善心心所,令其相續平等而轉,故名等持。不善、無記等,非此所說。
4.9.分別
三三摩地
1)界者。若有漏是三界。若無漏是不繫。
2)地者。若有漏在十一地。若無漏在九地。
3)所依者。依三界相續。
4)行相者。空三摩地有二行相。無願三摩地有十行相。無相三摩地有四行相。
4.1)問:諸空三摩地皆作空行相轉耶?答:應作四句。
有空三摩地,非作空行相轉。謂空三摩地作,非我行相轉。
有作空行相轉,非空三摩地。謂空行相轉空三摩地相應諸法。
有空三摩地,亦作空行相轉。謂空行相轉空三摩地。
有非空三摩地,亦非作空行相轉。謂若唯說此種類者,即非我行相轉空三摩地相應諸法。若不唯說此種類者,即除前相。如轉作四句。已轉、當轉應知亦爾。
4.2)如空行相,作三四句。非我行相應知亦爾。如是空三摩地有六四句。無願三摩地有三十四句。無相三摩地有十二四句。如是三三摩地合有四十八四句。
5)所緣者。
空三摩地,若有漏緣一切法。若無漏唯緣苦諦。
無願三摩地,緣三諦,除滅諦。
無相三摩地,唯緣滅諦。
6)念住者。
空、無願三摩地各四念住俱。
無相三摩地唯法念住俱。
7)智者。
空三摩地四智俱。謂法、類、苦、世俗智。
無願三摩地七智俱,除滅智。
無相三摩地四智俱。謂法、類、滅、世俗智。
8)三摩地者。即三摩地。
9)根相應者。三根相應。謂樂、喜、捨。
10)三世者。是三世。
11)緣三世者。空三摩地,若有漏,緣三世及離世。若無漏及無願三摩地緣三世。無相三摩地緣離世。
12)善、不善、無記者。皆是善。
13)緣善、不善、無記者。空、無願三摩地緣三種。無相三摩地唯緣善。
14)三界繫、不繫者。若有漏是三界繫。若無漏是不繫。
15)緣三界繫、不繫者。
空三摩地,若有漏緣三界繫及不繫。若無漏唯緣三界繫。
無願三摩地,緣三界繫及不繫。
無相三摩地唯緣不繫。
16)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皆通三種。
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
空三摩地若有漏緣三種。若無漏唯緣非學非無學。
無願三摩地緣三種。
無相三摩地唯緣非學非無學。
18)見、修所斷、不斷者。若有漏皆修所斷。若無漏皆不斷。
19)緣見、修所斷、不斷者。
空三摩地若有漏緣三種。若無漏唯緣見修所斷。
無願三摩地緣三種。
無相三摩地唯緣不斷。
20)緣名、緣義者。
空、無願三摩地通緣名義。
無相三摩地唯緣義。
21)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
空三摩地若有漏緣三種。若無漏及無願三摩地唯緣自、他相續。無相三摩地唯緣非相續。
22)加行得、離染得者。皆通二種。
23)曾得、未曾得者。皆通二種。
4.10.此三三摩地,亦名三解脫門。
1)問:三摩地與解脫門有何差別?答:三摩地通有漏、無漏。解脫門唯無漏。
2)問:何故解脫門唯無漏耶?答:有漏、有縛為解脫門,不應理故。
3)問:依何義立解脫門耶?為依入正性離生?為依盡漏?設爾何失?
+若依入正性離生,立解脫門者,則應唯苦法智忍相應定名解脫門。
+若依盡漏,立解脫門者,則應唯金剛喻定名解脫門。
答;應作是說:俱依二義,立解脫門。然解脫門總攝一切無漏定。謂一切聖道皆名正性離生。得一切聖道時,皆名為入。斷諸漏時,皆名盡漏。四道俱定皆有盡義。
3.1)如世第一法,無間苦法智忍現在前時,得空三摩地,名入正性離生。
苦現觀,無間集現觀現在前時,得無願三摩地,亦名入正性離生。
集現觀,無間滅現觀現在前時。得無相三摩地,亦名入正性離生。
餘位無間起無漏定時,應知亦爾。
3.2)見道位中,別起無漏三三摩地,別盡諸漏。
修道位中,總起無漏三三摩地,總盡諸漏。
無學位中,總起無漏三三摩地,總遮諸漏。亦名盡漏。是故三解脫門總攝諸無漏定。
4)問:何故名解脫門?
答:涅槃名解脫。依此三三摩地,能趣證解脫故,名解脫門。
復次,如排楯故名解脫門。如鬪戰時,先以排楯防捍怨敵。後以利劍斷怨家頭。令墮戰場隨意所趣。如是行者與煩惱怨敵。共鬪戰時,先以三解脫門排楯,防捍煩惱怨敵。後以無漏慧劍斷煩惱成就性頭。令墮不成就性地。如本所願,趣向涅槃。
4.11.如契經說:定是正道。不定是邪道。定心得解脫,非不定心。是故無漏三三摩地是解脫門,非有漏定。
4.12.施設論說空有多種。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邊際空。本性空。無所行空。勝義空。空空。如是十種空如餘處分別。
問:何緣諸處多分別空?
答:以空行相。是二十種薩迦耶見,近對治故。
彼二十種薩迦耶見能為一切煩惱根本。流注生死,不趣涅槃,過患增上故。多說彼近對治法。
4.12.如契經說:若聖弟子,三等持鬘具足成就,能斷一切惡不善法,修習善法速得圓滿。
問:何故等持說名為鬘。
答:性端嚴故。可愛樂故。
1)如少壯者首冠花鬘,形貌端嚴眾所愛樂。如是聖者冠等持鬘。功德端嚴天人敬愛。
2)又如人首若冠花鬘。不為猛風飄亂其髮。如是聖者冠等持鬘。諸勝功德掉不能亂。
3)又如人首冠以花鬘。隨所經行多獲勝利。如是聖者冠等持鬘。於諸位中多獲功德。
諸位謂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永盡諸漏。
4)又如以縷結花作鬘。能令眾花久不散壞。如是勝定持諸功德。雖經久時而不失壞。
是故說此名等持鬘。
5)又如以縷貫結眾花。世間於中共生鬘想。如是聖者以三等持攝諸功德。諸天人眾於此共生等持鬘想。
6)又如以縷貫結眾花繫在一處。世間於中起繫鬘想。如是以定攝諸善心繫在一境。諸天人眾咸謂聖者繫等持鬘。是故等持以鬘為喻。
4.13.如契經說:空三摩地是上座住處。
問:何故佛說空三摩地是上座住處耶?
1)答:上座多住此空定故。
謂三界中佛是第一功德上座多住空定。獨覺是第二功德上座亦多住空定。尊者舍利子是第三功德上座亦多住空定。目乾連等諸大聲聞亦名上座,彼亦多住空三摩地故。說此空定是上座住處。
2)復次,空三摩地是諸內道不共住處。一切內道皆是上座。一切外道皆是嬰兒。謂內道法中年八歲者亦名上座。成就功德上座法故。外道法中年八十者亦名嬰兒。成就過失嬰兒法故。
問:外道豈有無願、無相,而但說空是不共法?
答:外道法中雖無真實無願、無相,而有相似。謂麁行相等相似無願。靜行相等相似無相。九十六種外道法中。尚無相似空定,況有真實。故唯說空定,是內道不共法。
3)復次,空三摩地能引上座功德法。故名上座住處。
上座功德法者。謂道及道果。空三摩地能引彼力殊勝非餘。是有身見近對治故。
4)復次,空三摩地能令身心安住不動。故名上座住處。
謂諸有情乃至未得空三摩地。身心輕躁猶如風塵。若得此定身心不動,安靜如山。是故尊者妙音說曰:若知諸法是空非我身。及覺慧皆不動搖。身心安靜故名上座。故說空是上座住處。
5)復次,諸瑜伽師若住空定,其心安住。不為世間適意不適意。可愛非可愛。饒益非饒益。樂具苦具之所傾動。是故說為上座住處。夫上座者心安住故。云何知然?如契經說:
5.1)尊者舍利子,生母命終,同住弟子還俗。有苞齒苾芻,常於尊者心有怨恨。聞此事已,速告尊者舍利子言:汝母命過,弟子還俗,汝意云何?舍利子言:我母命過,生死法爾。弟子還俗,凡愚何怪。苞齒苾芻竊作是念言:雖自慰心,必燋惶時。
5.2)舍利子多住空故,雖聞是事而心不動。於日初分著衣持鉢,入室羅筏城次第乞食。飯食既訖,還誓多林,收衣鉢洗足已。以尼師檀置左肩上,出所住處往詣闇林。坐一樹下,入於天住,作是思惟:世間頗有可愛妙色變壞之時,令我憂悲生苦惱不?自審觀察都無是事。
5.3)於日後分還誓多林。爾時阿難見舍利子便問尊者從何所來?舍利子言:從闇林來。阿難復問尊者住彼,入何等定?答言:我入有尋伺定。復問住彼何所尋思?時舍利子具以上答。
5.4)阿難遂問舍利子言:尊者常說若佛世尊不出世者,我等便為無目而死。佛是世間可愛妙色,若當變壞。尊者豈能不生憂悲苦惱事不?舍利子言:若有是事亦何憂惱?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世間眼滅誰能將導?阿難歎曰:善哉!善哉!尊者善修空三摩地。我我所執及我慢等已斷遍知。如斷草根、多羅樹頂。令彼於後永不復生。世尊妙色雖當變壞有為法,然何所憂惱?
5.5)由此故知住空定者,其心安住,不為世間違順傾動。是故說為上座住處。
6)無願無相勢力不然。故不說為上座住處。如契經說:
尊者舍利子於憍薩羅國住一林中,時有活命出家外道。亦住彼林隣近尊者去林不遠。諸村邑中有時廣設四月節會。時彼外道巡諸村邑。飽食猪肉恣情飲酒。竊持殘者還至林中。見舍利子坐一樹下。酒所昏故起輕蔑心。我今與彼雖俱出家。我獨富樂而彼貧苦。尋趣尊者作是頌言:
我已飽酒肉,復竊持餘來,地上草木山,皆視如金聚。
時舍利子聞已念言:此死外道都無慚愧,乃能無賴,說此伽他。我今亦應對彼說頌。作是念已即說頌言:我常飽無相,恒住空定門,地上草木山,皆視如唾聚。
6.1)今此頌中,尊者舍利子作師子吼,說三解脫門。
謂於初句說無相解脫門。於第二句說空解脫門。於後二句說無願解脫門。
6.2)問:時彼外道身命尚存。何緣輕言此死外道?
答;應知死言,目鄙惡事。
復次,彼無慧命,故說為死。
4.14.無相三摩地
此中無相三摩地者。謂無相聲說多種義。
或於空三摩地說無相聲。
如是或於見道。
或於不動心解脫。
或於非想非非想處。
或即於無相三摩地說無相聲。
1)於空三摩地說無相聲者。
如契經說:有一苾芻得無相心定。
1.1)然根鈍故,不知此定有何果報?有何勝利?
彼作是念:尊者阿難,佛及弟子常所稱歎,我應往問。
復作是念:尊者阿難善知聲相。若得我問,必還問我。汝已得此所問定耶?若答言得,便為自顯所得勝法,違少欲行。若言不得,是虛誑語。若作餘言,便是惱亂上座苾芻,違越軌範。
1.2)復作是念:我應隨逐尊者阿難。若為他說此定事者,我亦得聞。遂逐六年竟不聞說。彼懷疑久俛仰問言:若有獲得無相心定,不沈、不舉,攝持諸行,如水堤塘。解脫故住,住故解脫。佛說此定有何果報?有何勝利?阿難聞已,便反問言:汝得此定耶?彼作是念:我昔所慮,今果得之。便默然而住。阿難告言:佛說此定得解果報,得解勝利。
+1解,謂智生修道盡漏。汝亦不久當得此事。
+2此中不沈者,已斷我見故。不舉者,已斷我所見故。
又不沈者,已斷五我見故。不舉者已斷十五我所見故。如我我所見。己己所見。我我所愛。己己所愛。我我所癡。己己所癡應知亦爾。
又不沈者,得涅槃故。不舉者,捨生死故。
+3攝持諸行者,多起加行,多用功力,極善作意,得此定故。
+4如水堤塘者。如水從泉出,流漫池中。堤塘堰之,不令流散。如是此定隨一境轉,遍滿此境,便住不散。
+5解脫故住者。是自性解脫。
+6住故解脫者。是相續解脫。
+7此定觀無我、我所相故名無相,而實是空。以彼苾芻專修此定,能初證入正性離生,於最後時盡諸漏故。
1.3)法印經說:
若觀色、聲、香、味、觸相,而捨諸相名無相定。
彼觀境界相,而捨有情相。謂以空定,觀色等法,捨有情想。於中都無女男等故。
由此尊者妙音說曰:諸有情想,依境界相,故觀境相,捨有情想,女男相無,名無相定。而實是空三摩地攝。
2)於見道,說無相聲者。
2.1)如說:目連不說第六無相住者。云何第六無相住者?謂隨信行、隨法行者不可施設,在此、在彼不可施設。在苦法智忍,乃至在道類智忍故。
2.2)問:何故見道說名無相?
答:見道速疾,不越期心。不可施設此彼相故。
3)於不動心解脫,說無相聲者。
3.1)如說:大德瞿達多當知貪欲、瞋恚、愚癡是相。有不動心解脫是最勝無相。
3.2)問:何故不動心解脫名無相耶?
答:一切煩惱皆名為相。彼心不為煩惱擾亂。煩惱於心不得自在。心於煩惱得自在故。說名無相。
4)於非想非非想處,說無相聲者。
4.1)如說:我多起加行,多用功力,得無相心定。不應於中欣樂染著。此說不起有頂味定,唯起淨定。
4.2)問:何故非想非非想處名無相耶?
答:彼無明了想。相亦無無想相。但有昧鈍不明了想,微細現行。如疑而轉,故名無相。
5)即於無相三摩地,說無相聲者。
如此中說三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三摩地。所緣境中,無十相故。
5.1)如契經說:一時佛住室羅筏城東鹿母精舍。尊者阿難來詣佛所。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憶一時佛住釋種迷主盧園。親從世尊聞如是義。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乃至廣說。我於是義善受持不?世尊告曰:汝善受持如說無異。
問:若善受持,不應生猶豫。既生猶豫,云何善受持?
答:雖生猶豫而不邪分別、不全忘故,亦名善受持。
問:尊者阿難聞持第一如來所說八萬法蘊。以正念器皆能受持。寧於一句而生疑惑?
答:聞此法時,心憂惱故。
5.2)誅諸釋種是此因緣。
謂毘盧宅迦愚癡甚故。破劫比羅城。誅諸釋種已,至第二日尊者阿難將一苾芻。入彼城內此城昔日如妙天宮。當於爾時其猶丘塚。所有樓觀却敵埤堄諸窓牖等皆悉毀壞。如寶樹行無不摧折。清泉池沼泥血所渾。鳧雁、鴛鴦、孔雀、鸚鵡、命命鳥等,皆為烟焰所逼惱故,飛散虛空。諸小女男失父母故,隨逐阿難悲啼號哭,各陳喪失父母諸親。阿難復至母猪池側。見諸釋種昨為癡王埋以半身鐵磨磨殺。證聖死者七萬七千。尊者阿難見是事,已極生憂惱。
5.3)於後世尊諸根閑寂覺慧安住不動如山。心意宴然,猶持石鉢,攝念安靜。若持油器,諸根調順,如寶馬王正視安庠。來入城內,觀有為法變壞無常。爾時阿難觀世尊面威光轉盛顏貌熙怡。見已念言:世尊與我生地眷屬毀喪無異。世尊安靜不動如山。而我身心極生苦惱。佛知其念。告阿難言:由我多住空三摩地。汝起城邑想處。我起阿練若想。汝起親屬想處。我起中庸人想。汝起有情想處。我起圓滿法想故。我安靜不動如山。
5.4)佛知阿難及苾芻眾心。於是處不能修善。遂漸行至室羅筏城。暫時住在鹿母精舍。爾時阿難憂苦稍止。來詣佛所而白佛言:我憶一時乃至廣說。由此尊者聞是法時。心憂惱故,而生疑惑。
6)問:佛言:我多住空三摩地者。多住何空?
有說:多住無所行空,於四威儀順此空故。謂若有一,餘三便空。是故此空佛所多住。
評曰:應作是說:住本性空。觀法本性,空無我故。雖見變壞而不憂惱。
7)時諸苾芻聞世尊說:由我多住空三摩地。便疑此是佛不共定。佛知其意。告阿難言:若有苾芻亦欲多住此空定者,當除城邑想及有情想,起阿練若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
問:世尊何故勸諸苾芻先除二想?
答:由此二想令諸苾芻生憂惱故。
8)世尊於是復告阿難:若餘苾芻亦欲多住此空定者。當除有情想及阿練若想,起於地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如是有餘苾芻應除阿練若想及地想,起空無邊處想。乃至有餘苾芻應除識無邊處想及無所有處想。起非想非非想處想。若能如是與我無異。若復能除無所有處想及非想非非想處想。乃能究竟多住空想。
問:何故世尊於一切位,漸減前一想。漸增後一想。不總勸除前諸想耶?
8.1)答:過去諸佛過殑伽沙。皆作如是次第說故。
8.2)復次,欲令所說文不亂故。
若總勸除前諸想者,其文便亂。諸佛說法,文必無亂故。漸減前一想。漸增後一想。
8.3)復次,欲令所說文不重故。
若總勸除前諸想者,其文便重。諸佛說法,文必不重故作是說。
8.4)復次,欲令所說文要略故。
若總勸除前諸想者,文便繁廣。諸佛說法,文必要略故作是說。
8.5)復次,欲顯論道法應爾故。
謂古昔論師凡興論道。若取後一,必捨前一。世尊既是無上論師。故依論道作如是說。
9)問:此中城邑想。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想各顯何事?
9.1)答:城邑想者。顯緣劫比羅城想。
有情想者。顯緣釋種想。
阿練若想者。顯緣諾瞿陀園想。及緣苾芻修善處想。
地想者顯分散色想。所以者何?若有諸色則有斷截手足、耳、鼻、身分等苦。
空無邊處想者。即顯空無邊處想。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想者。即顯非想非非想處想。
9.2)復次,城邑想者。顯十五我所見。
有情想者。顯五我見。
阿練若想者。顯能緣空處想。
地想者。顯所緣空處、四無色想。顯彼對治。
9.3)復次,城邑想者。顯欲界器世間。
有情想者。顯欲界有情世間。
阿練若想者。顯前二靜慮。
地想者顯後二靜慮、四無色想。顯彼對治。
9.4)復次,
+城邑想者。總顯欲界。所以者何?欲界穢雜如城邑故。如伽他說:
若能伏城邑,刺罵縛害等,苦樂不能動,如山名苾芻。
+有情想者。顯初靜慮。所以者何?初靜慮地猶有王臣尊卑差別有情眾故。
+阿練若想者。顯第二、第三靜慮。所以者何?離尋、伺、喜,名聖默然故。
+地想者。顯第四靜慮。所以者何?彼地中有地遍處故。
四無色想顯彼對治。即彼經說佛告阿難:如是趣入無上空定,能速盡諸漏證得無漏,無加行解脫。
10)問:云何名為有加行解脫、無加行解脫耶?
10.1)答:時解脫名有加行解脫。不時解脫名無加行解脫。
10.2)復次,前五種性阿羅漢相續中。名有加行解脫。
不動種性阿羅漢相續中。名無加行解脫。
10.3)復次,若依未至定、靜慮中間、下三無色地者。名有加行解脫。
若依根本四靜慮者。名無加行解脫。是名二種解脫差別。
4.15.有三重三摩地。謂空空三摩地。無願無願三摩地。無相無相三摩地。
施設論說:
1)云何空、空三摩地?
+謂有苾芻思惟有漏、有取諸行皆悉是空。
+觀此有漏、有取諸行空、無常恒不變易法我及我所。
+如是觀時,無間復起心心所法。思惟前空觀亦復是空。
+觀此空觀亦空、無常恒不變易法我及我所。
+如人積聚眾多柴木,以火焚之。手執長竿,周旋斂撥。欲令都盡,既知將盡。所執長竿亦投火中。燒令同盡。
2)云何無願、無願三摩地?
+謂有苾芻思惟有漏、有取諸行皆悉無常。
+觀此有漏、有取諸行非常、非恒,是變易法。
+如是觀時,無間復起心心所法。思惟前無常觀亦復是無常。
+觀此無常觀亦非常、非恒,是變易法。喻如前說。
3)云何無相、無相三摩地?
+謂有苾芻思惟擇滅皆是寂靜。
+觀此棄捨諸依、愛盡、離滅、涅槃。
+如是觀時,無間復起心心所法。思惟寂靜觀非擇滅亦是寂靜。
+觀此非擇滅亦無生等諠雜法故。喻如前說。
4)應知彼論所說義者。
謂先起空定,觀五取蘊為空。後起空、空定,觀前空觀亦為空。謂觀空者亦是空故。
先起無願定,觀五取蘊為無常。後起無願、無願定,觀前無願觀亦是無常。謂觀無常者亦是無常故。
先起無相定,觀擇滅為寂靜。後起無相、無相定,觀無相觀亦是寂靜。謂觀寂靜者非擇滅亦是寂靜,三有為相皆寂靜故。如旃茶羅積集柴木燒死屍時。手執長竿斂撥令盡。後亦燒竿。此亦如是。
4.16.問:何時得此重三摩地?
1)有作是說:見道中得。如得現觀邊世俗智時,亦得此故。
2)或有說者,修道中得。如聖者離染得變化心時,亦得此故。
3)復有說者,盡智時得。如盡智時修得三界有漏善根,亦得此故。
4)評曰:應作是說:若應得此三摩地者,彼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乃得如是重三摩地。非皆能得。諸有得者後起加行,方現在前。佛無加行。獨覺有中加行。聲聞有中上加行。
4.17.問:此重三摩地幾智後現在前耶?
1)答:四智後現在前。謂法智、類智、苦智、滅智。此則總說。
2)若別說者。
欲界重三摩地三智後現在前。謂法、苦、滅智。
色無色界重三摩地三智後現在前。謂類、苦、滅智。
欲界重三摩地,未至定所攝,聖道後現在前。
非想非非想處重三摩地,無所有處所攝,聖道後現在前。
餘地重三摩地皆自地所攝。聖道後現在前。
4.18.分別
此三重三摩地。
1)界者。通三界。
2)地者。
在十一地。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四根本靜慮、四根本無色。及欲界。
3)所依者。唯依欲界身。
4)行相者。
4.1)空三摩地有二行相。空空三摩地唯有空行相。所以者何?唯空行相,聖道後現在前故。
+1問:何故此定唯空行相聖道後現在前耶?
答:以空行相與有相違,能令有情速捨生死。
此重空定厭背聖道,尚能捨聖道,況不捨生死。故唯空行相聖道後現在前。
+2問:何故此定不作非我行相耶?
答:若見諸法非我,不見為空者。雖厭生死而非增勝。若見為空,則於生死厭力增勝。
如人在道獨行。遇逢一伴,雖知非屬於己,而不大愁。後若別時,便極愁惱故。
空行相於厭生死勝於非我。由是此定不作非我行相。
4.2)無願三摩地有十行相。無願、無願三摩地,唯有無常行相。所以者何?唯無常行相聖道後現在前故。
+1問:何故此定唯無常行相聖道後現在前耶?
答:以無常行相與有相違。能令有情速捨生死。
此重無願定厭背聖道。尚能捨聖道。況不捨生死。故唯無常行相聖道後現在前。
+2問:何故此定不作苦行相耶?答:聖道非苦故。
+3問:何故此定不作緣集四行相耶?答:聖道不能招三有故。
+4問:何故此定不作緣道四行相耶?答:此定若作緣道行相。應欣聖道不應厭背。
4.3)無相三摩地有四行相。無相、無相三摩地唯有靜行相。所以者何?唯靜行相聖道後現在前故。
+1問:何故此定不作滅行相耶?
答:滅有二種。一非擇滅。二無常滅。若作滅行相則不知緣何滅。
+2問:若爾,亦應非靜行相。謂靜亦有二種一非擇滅。二擇滅。若作靜行相則亦不知緣何靜耶?
答:有處說二滅。無處說二靜故不應例。
復次,滅義濫多。靜義濫少。謂滅有三,靜唯二故。若復不作靜行相者。此更作何行相?
+3問:何故此定不作妙行相耶?答:以非擇滅非妙法故。所以者何?
品類足說:云何妙法?謂善無漏法。非擇滅無記,故非妙法。
+4問:何故此定不作離行相耶?答:以非擇滅非離法故。所以者何?
品類足說:云何離法?謂欲界善戒。色無色界出離所生諸善等至。學法無學法。及擇滅此定所緣。非擇滅無彼所說離法相。
4.4)故此重三摩地所緣者。
+1空空及無願無願三摩地。
有說:別緣最後剎那聖道。
有說:別緣最後剎那聖道俱生三摩地。
有說:總緣相續聖道。
有說:總緣相續聖道俱生三摩地。
+2無相無相三摩地緣非擇滅。
5)念住者。皆唯法念住俱。
6)智者。皆唯世俗智俱。
7)三摩地者。即是有漏三摩地,非無漏三摩地。
8)根相應者。三根相應。謂樂喜捨。
9)三世者。是三世。
10)緣三世者。
+1空空及無願無願三摩地。
若在過去、現在緣過去。若在未來。
諸有欲令別緣最後剎那聖道。或彼俱生三摩地者、彼說正起者,緣現在。餘未來者緣三世。
諸有欲令總緣相續聖道。或彼俱生三摩地者、彼說正起者,緣過去、現在。餘未來者緣三世。
有餘師說:重空、無願三摩地總緣一切聖道。彼說三世皆緣三世。
+2無相無相三摩地,唯緣離世。
11)善、不善、無記者,皆是善。
12)緣善、不善、無記者。前二唯緣善。後一唯緣無記。
13)三界繫不繫者。皆通三界繫。
14)緣三界繫不繫者。皆緣不繫。
15)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皆是非學非無學。
16)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前二緣無學。後一緣非學非無學。
17)見、修所斷、不斷者。皆是修所斷。
18)緣見、修所斷、不斷者。皆緣不斷。
19)緣名、緣義者。皆緣義。
20)緣自、他相續、非相續者。前二緣自相續。後一緣非相續。
21)加行得、離染得者。皆通二得。
22)曾得、未曾得者。皆唯未曾得。
4.19.問:此三重三摩地何處誰起?
1)答:欲界起,非色無色界。人趣起,非餘趣。三洲起,非北洲。三洲中女男俱能起,非扇搋等。
2)尊者瞿沙筏摩說曰:唯贍部洲能起,非餘洲。唯男身能起,非女身。所以者何?此定唯依強勝身故。唯贍部洲男身強勝。
3)評曰:應知此中前說應理。三洲女男俱強勝故。如贍部洲,男於心定俱得自在。東西二洲及此洲女亦於心定俱得自在故皆強勝。
4.20.問:何等補特伽羅能起此三摩地?
1)答:聖者能起,非異生。
2)無學能起,非有學。
3)不時解脫能起,非時解脫。所以者何?
若於定得自在及無煩惱身,方能起此三摩地故。
一切異生及信勝解,二事俱無。
見至雖於定得自在,而身中猶有煩惱。
時解脫雖身中無煩惱,而於定不得自在故。皆不能起此定。唯有不時解脫。具二事故能起此定。
4.21.問:何時是此三摩地耶?為初剎那?為總相續?
+若初剎那是此定者。後相續者名何定耶?
+若總相續是此定者。識身論說當云何通?如說:頗有法是世間有漏有取取蘊所攝,依內起因擇生唯善性、欲界繫。定從無漏無間而生,緣無漏法。唯是聖者不共之法,非共異生?
1)答:有。謂欲界繫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三摩地。
2)有作是說:唯初剎那是此定攝。
問:若爾,後相續者名何定耶?答:彼是此定相似善根,非此定攝。
3)復有說者,總諸相續皆是此定。
問:若爾,識身論說當云何通?
答:彼論總說此定種類。謂此定前後雖多剎那。而皆是此定一種類攝。此從無漏無間而生故不違彼。
若別說者,初剎那定,次無漏生,緣無漏法。後相續者,雖非無漏無間而生,而緣無漏。
4.22.問:此重三摩地何時現在前?
1)有作是說:臨涅槃時,方起此定。
謂阿羅漢臨般涅槃,復起聖道。次聖道後,此定現前。
出此定已,便般涅槃。不復起此定,亦不起聖道。
2)評曰:應作是說:得此定者隨欲現前,時無決定。
3)問:聖道無間此定現前。此定無間起聖道不?
答:此定無間不起聖道。所以者何?厭聖道故。
有作是說:此定無間亦起聖道。
4)問:此定無間若起聖道。云何說此厭聖道耶?
答:此定雖能厭背聖道,而不如聖道能厭背此定。
聖道雖能厭背此定,而聖道後此定現前。此定雖能厭背聖道,此後聖道寧不現前。
評曰:應作是說:聖道無間此定現前。此定無間不起聖道,以無用故。由此應知前說應理。
5)問:此定不能斷諸煩惱,亦不能引殊勝功德。何緣聖者有數起耶?
5.1)答:以四因緣有數起者。一住現法樂故。二遊戲功德故。三觀本所作故。四受用聖財故。
5.2)復次,此三摩地勢用微密,定自在者乃能現前,故數起之。遊戲勝觀。
4.23.修
[發智論]諸道過去,皆已修已息耶...彼種類道。
[大毘婆沙論]
諸道過去皆已修已息耶。乃至廣說。
1)修有四種。一得修。二習修。三對治修。四除遣修。
得修、習修。謂一切善有為法。
對治修、除遣修。謂一切有漏法。
2)西方諸師說修有六。謂前四種。更加二修。一防護修。二分別修。
防護修者。謂防護諸根。如契經說:於此六根善調伏、善覆藏、善守護、善攝、善修,能招後樂。
分別修者。謂分別色身。如契經說:此身中有髮毛爪齒。乃至廣說。
3)此國諸師說後二種即是對治、除遣修攝。故一切修唯有四種。
4)此中依前二修作論。然四種修歷法分別,應作四句。
有法是前二修,非後二修。謂無漏有為法。
有法是後二修,非前二修。謂染污及無覆無記有為法。
有法是前二修,亦是後二修。謂善有漏法。
有法非前二修,亦非後二修。謂無為法。
5)問:修是何義?
答:熏發義是修義。習學義是修義。令明淨義是修義。
有為善法,現在者習修所顯。未來者得修所顯。
現在者,習故得故名修。未來者。唯得故名修。
現在者。受用故名修。未來者。引發故名修。
現在者。在身故名修。未來者。起得故名修。
現在者。現前故名修。未來者。成就故名修。
現在者。正作所作事。故名修。未來者。如遙與欲故名修。
4.24.解釋:過去
[發智論]諸道過去,皆已修已息耶?答:諸道過去。皆已修已息。
有道已修已息,非過去。謂道未來,已修已息。
[1*引文]諸道過去,皆已修已息耶?答:諸道過去皆已修已息。
已修者。謂過去善,已有得、習二修故。
已息者。謂過去法,所作已息故。
2[*引文]有道已修已息,非過去。謂道未來已修已息。
如不淨觀,乃至盡智現在前時,能修未來無量剎那善有為法。
此所修法。第二剎那已後,皆名已修,已有得修故。
亦名已息,所作已辦。
故而非過去,現在、未來故。
4.25.解釋:未來
[發智論]諸道未來,皆未已修已息耶?答:應作四句。
有道未來,非未已修已息。謂道未來,已修已息。
有道未已修已息,非未來。謂未曾得道初現在前。
有道未來,亦未已修已息。謂道未來未已修已息。
有道非未來,亦非未已修已息。謂道過去及曾得道。今現在前。
1[*引文]諸道未來皆未已修已息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道未來,非未已修已息。謂道未來,已修已息。
此如次前所說者是。
3[*引文]有道未已修已息,非未來。謂未曾得道初現在前。
謂未曾得不淨觀,乃至盡智正現在前。
此未已修,正有得修及習修故。
亦未已息,正作所作事故。而非未來,在現在故。
4[*引文]有道未來,亦未已修已息。謂道未來未已修已息。
謂不淨觀,乃至盡智現在前時,能修未來無量剎那善有為法。
此所修法初剎那頃,名未已修,今正得修故。
亦名未已息,正作所作事故。此所修道,猶在未來。
5[*引文]有道非未來,亦非未已修已息。謂道過去及曾得道今現在前。
道過去者。已修已息如前已說。
及曾得道今現在前者。先有得修故名已修。所作已辦故名已息。即是曾得不淨觀等現在前時。
問:此道現在今習修故,正作事故。應名未已修已息。云何說非未已修已息耶?
答:雖依習修,應唯說過去道是此句攝。而依得修故亦說現在曾得道為此句。
4.26.解釋:現在
[發智論]諸道現在,皆正修耶?答:諸道現在,皆正修。
有道正修,非現在。謂未曾得道,初現在前。所修未來,彼種類道。
1[*引文]諸道現在皆正修耶?答:諸道現在皆正修。
謂若現在未曾得道,由得習二修,故名正修。
若現在曾得道,但由習修故名正修。
2[*引文]有道正修非現在。謂未曾得道,初現在前。所修未來彼種類道。
然種類有四種。一修種類。二律儀種類。三界種類。四相似種類。
1)修種類者。
如此中說:未曾得道,初現在前,所修未來彼種類道。
此中有說:有漏道,以有漏道為種類。無漏道,以無漏道為種類。
評曰:應作是說:有漏道,以有漏、無漏道為種類。無漏道,以無漏有漏道為種類。所以者何?一一現前,俱修未來二種道故。由彼勢力,未來修者,皆可說為彼種類故。
2)律儀種類者。
如業蘊說:若成就過去戒,亦成就未來現在此種類戒耶?
此中律儀以律儀為種類。
別解脫律儀以別解脫律儀為種類。
靜慮律儀以靜慮律儀為種類。
無漏律儀以無漏律儀為種類。
律儀加行以律儀加行為種類。
律儀後起以律儀後起為種類。
於中表以表為種類。無表以無表為種類。
3)界種類者。
如根蘊說:若成就此種類眼根,亦成就此種類身根耶?
此中若是此界法,還以此界法為種類。
謂欲界法以欲界法為種類。
色界法以色界法為種類。
無色界法以無色界法為種類。
4)相似種類者。
4.1)如毘柰耶說:尊者物犢子。左手放光。右手分臥具等與相似種類苾芻。
謂令持素怛纜者與持素怛纜者。同在一處。
持毘柰耶者與持毘柰耶者。同在一處。
持阿毘達磨者與持阿毘達磨者。同在一處。
居阿練若者與居阿練若者。同在一處。
令諸苾芻種類同者,共在一處,談論靜默,互相隨順,修諸善法,無憂惱故。
4.2)契經亦說:諸有情類諸界各別,種類同者。更相愛樂。惡者樂惡。善者樂善。
5)於四種類中,此中但依修種類而作論。
謂不淨觀,乃至盡智現在前時,能修未來無量剎那善有為法。此所修法初剎那頃,是正得修,而非現在,在未來故。此中現在對正修問。
若唯依得修說,應作四句。
謂或有現在,非正修。如曾得道今現在前。
或有正修,非現在。如修未來初剎那頃。
或有現在,亦正修。如未曾得道現在前。
或有非現在,亦非正修。如道過去及未來。已修、已息。
7)此中通依得、習修說,故以現在對正修問。唯作順前句答。以現在道必有習修,名正修故。
4.27.果
1)問:若退上果,住下果時。所得下果名得修耶?答:名得非修。
2)問:彼還進得所退果時。所得上果名得修不?答:若過去者名得非修。若未來者名為得修。
3)問:何故過去者名得非修?未來者名得修耶?
答:若現在道與彼為因者,可說彼為得修。
現在道與過去無因義,故過去道名得非修。
4)問:諸退上果,住下果時。所得未來下無漏果,既有現在無漏得因,何不名修?
答:若現在因,由勝進故,得未來者,彼可名修。
退住下果時,現在無漏得,雖是彼因,而非勝進,故不名修。
不由現在得修彼未來故,但由退故,彼得現前。
1.八智
[發智論]有八智...行相轉智。
[大毘婆沙論]
有八智。謂法智乃至道智。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1.1.問:何故尊者依此八智而作論耶?
1)答:諸作論者隨欲造論,不應詰責。故本論師,隨自意欲,不違法相,而造此論。
2)餘處亦依八智作論。如前結蘊,後定蘊等。
3)有處唯依一剎那智而作論。如雜蘊智納息中說。頗有一智知一切法耶?答:無有處。
4)唯依二智作論。如次前納息及根蘊、定蘊。
5)有處唯依四智作論。如後根蘊。
6)有處具依十智作論。
謂本論師於所知境具足了達自相共相,隨欲造論。或略或廣,不違法相。故不應責。
7)復次,不應詰責作論者意。謂此八智是佛所說。此本論師依經造論。經說八智不可增減。尊者不能減一說七,增一說九。所以者何?諸佛所說無增減故。又佛所說無量無邊,以義無量文無邊故。如大海水無量無邊。以深無量,廣無邊故。假使尊者舍利子等諸大論師。數過百千那庾多等同時出世,為釋佛經二句義故。製造百千俱胝等論。覺慧窮盡猶不能了如是二句義之邊際。況本論師於佛所說八智義中能有增減。
1.2.問:佛於經中或說二智。或說四智。或說八智或說十智。何緣尊者此中但依八智作論?
1)答:以此八智是處中說。攝諸智盡故依造論。
謂二智等皆是略說,攝智不盡。十智契經雖攝智盡,而是廣說。
唯此八智攝諸智盡是處中說。故偏依之。
2)復次,如是八智,學無學者。及有染無染者身中俱有。故偏依之。
盡、無生智,唯無學者。及唯無染者身中可得。是故不依。
3)復次,如是八智,通智見性。故偏依之。盡無生智,不通見性。是故不依。
4)復次,如是八智,數數修起。故偏依之。盡無生智,不數修起。是故不依。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此中但依八智作論。
1.3.攝
1)或有一智攝一切智。謂法智。非如法智以智體是法故。
2)或有二智攝一切智。謂有漏智、無漏智。
3)或有三智攝一切智。謂法智、類智、世俗智。
4)或有四智攝一切智。謂前三智加他心智。
5)或有五智攝一切智。謂世俗智及苦、集、滅、道智。
6)或有六智攝一切智。謂前五智加他心智。
7)或有七智攝一切智。謂八智中,除他心智。
8)或有八智攝一切智。謂此中說法智、類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1.4.問:若此八智攝一切智。復有八智。謂法住智、涅槃智、死生智、漏盡智、宿住隨念智、妙願智、盡智、無生智。如是八智何智攝耶?
1)答:隨其所應,皆攝在此。
1.1)謂法住智是知因智。正知三界下中上果法所住因故。
彼智即此四智所攝。謂法、類、世俗、集智。
1.2)涅槃智是知滅智。彼智即此四智所攝。謂法、類、世俗、滅智。
1.3)死生智即此世俗智所攝。
尊者妙音說:死生智四智所攝。謂法、類、世俗、苦智。
評曰:應知此中前說應理。
1.4)漏盡智,諸有欲令緣漏盡法故名漏盡智者。四智所攝。謂法、類、世俗、滅智。
諸有欲令漏盡身得故名漏盡智者。八智所攝。
1.5)宿住隨念智,世俗智所攝。
尊者妙音說:宿住隨念智,六智所攝。即八智中除他心智,緣過去法故。及除滅智,緣有為法故。
評曰:應知此中前說應理。
1.6)妙願智,世俗智所攝。
尊者妙音說:妙願智,八智所攝。謂十智中除盡、無生智,是見性故。
評曰:應知此中前說應理。
1.7)盡智、無生智,俱六智所攝。除他心智,非見性故。及除世俗智,是無漏故。由此八智攝一切智。
1.5.決定智
1)尊者僧伽筏蘇說曰:應說一智。謂決定智。以決定義是智義故。
此決定智,有二差別。一者有漏。二者無漏。
1.1)若有漏者,由自性故名世俗智。
1.2)若無漏者,由對治差別故。復立二種,謂對治欲界者名法智。對治色無色界者名類智。
2)即前三智,若能知他心心所法名他心智。
3)又無漏智,由行相別,復立四智。
若於苦諦作四行相轉者名苦智。
乃至若於道諦作四行相轉者名道智。
4)問:若決定智,唯有一種或二或三。云何此中立有八智?
4.1)答:以五事故立有八智。
一對治故立法類智。
二自性故立世俗智。
三加行故立他心智。
四行相故立苦、集智。
五行相所緣故立滅、道智。
4.2)尊者左受作如是說。對治四種愚故立有八智。四種愚者。一界愚。二心愚。三法愚。四諦愚。
對治界愚故立法、類智。
對治心愚故立他心智。
對治法愚故立世俗智。
對治諦愚故立苦、集、滅、道智。
是名八智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1.6.何義
已說智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智?智是何義?答:決定義是智義。
問:若爾,疑相應慧應不名智。於所緣境不決定故。
1)答:彼亦是智。一剎那頃,於所緣境亦決定故。
1.1)然此聚中疑勢用勝。令心於境多剎那中猶豫不決。說名疑聚。
1.2)如三摩地一剎那中於境恒住。有時若與掉舉相應。令多剎那於境轉易,說名為亂。
1.3)又如有情若多貪者說名貪行。若多瞋者說名瞋行。若多癡者說名癡行。一一非不有餘煩惱。此亦如是故無有失。
2)譬喻者說:若心有智,則無無知。若心有疑,則無決定。若心有麁,則無有細。
3)然對法者所說法相,如鬧叢林。謂一心中。有智有無知。有非智非無知。有疑有決定。有非疑非決定。有麁有細。有非麁非細。
4)阿毘達磨諸論師言:許法俱生斯有何失?謂諸心所展轉力生,一心相應,相用各別。
智謂般若。無知謂無明。非智非無知。謂餘心所法。
疑謂猶豫。決定謂智。非疑非決定。謂餘心所法。
麁謂尋。細謂伺。非麁非細。謂餘心所法。
如諸色法異類俱生。心所亦爾。故無有失。
5)有作是說:於所緣境,重決擇義是智義。
諸有漏慧,於所緣境,無始時來數數決擇,故皆名智。
諸無漏慧,重決擇者,皆名為智。唯無漏忍,於四聖諦,未重決擇,故不名智。
6)復有說者,由二義故說名為智。謂證知義。及了知義。
證知義者。謂證知苦乃至證知道故名智。
了知義者。謂了知自相續,了知他相續故名智。
1.7.何故名法智、類智
已總說諸智所以一一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法智?答:智體是法,故名法智。
問:若爾,餘智亦體是法,何故不名法智耶?
1)答:雖一切智體皆是法。而但於一立法智名。
如十八界。十二處。七覺支。六隨念。四念住。四證淨。四無礙解。三寶。三歸。皆體是法,而但於一建立法名。此亦如是,故不應責。
2)復次,法智但有一名。謂共名。餘智有二名。謂共不共名。為簡別故,說不共名。
3)復次,初覺知法,故名法智。後覺知法,故名類智。
4)復次,若初得法證淨相應智故名法智。此後所得故名類智。
5)復次,於現見法,得現量智故名法智。此後所得故名類智。
6)復次,欲界多有非法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等相應煩惱。若智是彼近對治者名法智。
色、無色界無有如是非法煩惱。對治彼者法智,後生故名類智。
7)復次,若智六地所攝,能緣一地說名法智。若智九地所攝,能緣八地,說名類智。此依有漏地說。
8)復次,若智六地所攝。能緣六地說名法智。若智九地所攝。能緣九地說名類智。此依無漏地說。
9)復次,若智對治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者名法智。若智對治十四界、十處、五蘊者名類智。
10)復次,若智對治善、不善、無記五蘊者名法智。若智對治善、無記五蘊者名類智。
11)復次,若智對治福、非福、不動行者名法智。若智對治福及不動行者名類智。
12)復次,若智對治段食、婬欲愛者名法智。若智對治諸定愛者名類智。
1.8.問:何故名他心智?
答:知他心故名他心智。
問:此亦知他諸心所法。何故但名他心智耶?
1)答:以期心故。
謂修觀者先起意樂,欲知他心。由此意樂,後知心時,亦知心所。
如人意樂本欲見王。後見王時,亦見臣等。
2)復次,諸法得名,由多緣故。
謂或由自性得名。如諦、如蘊、如世俗智。
或由對治得名。如法、類智。
或由加行得名。如他心智等。
或由相應得名。如說:樂受等相應法,名順樂受等法。
或由所依得名。如眼識等。
或由行相得名。如苦、集智。
或由所緣得名。如念住等。
或由行相所緣得名。如滅道智。
故由加行名他心智。
3)復次,以心勝故,雖亦知心所,但名他心智。如王來等。
4)復次,以心是大地故。心所名大地法。
5)復次,證他心通,無間道時,但緣心故。
6)復次,說心遠行、獨行等故。
7)復次,說心是前行等故。
8)復次,說心是增上王故。
9)復次,說心是城主故。
10)復次,說心是依趣故。
11)復次,說心能起善惡戒故。
12)復次,說心能引善惡趣故。
13)復次,心是內處,遍諸界、地,有所緣故。
14)復次,心是所依,非心所故。
15)復次,若心行處,心所隨故。
16)復次,若心調伏、不調伏時,諸心所法亦如是故。
17)復次,若心流散不流散時。諸心所法亦如是故。
由此等緣。此他心智雖亦知心所。而名他心智。
1.9.問:何故名世俗智?
答:知世俗故,名世俗智。
問:亦知勝義。何故但名世俗智耶?
1)答:雖亦少分知蘊、界、處、四聖諦等諸勝義法。而多分知男女、往來、瓶衣、車乘、舍、林、山等。世俗法故名世俗智。
2)復次,此世俗智,實無智相。而諸世俗共立智名。如非王種,但諸人眾。假想施設,共立王名。
3)復次,此世俗智,一切有情展轉共許,無有諍論。如僧上坐,如悅眾人,眾所許故,名為世俗。
4)復次,此世俗智,遍諸有情。緣一切境,故名世俗。
5)復次,此世俗智,愚癡所依。繫屬愚癡,是愚癡者安立足處,故名世俗。
聲論者說此世俗智為諸無知之所覆蔽。如器中物,器所覆蔽故名世俗。
6)復次,此世俗智為對治道之所變壞。為愚癡者之所欣尚故名世俗。
1.10.問:何故名苦智?乃至道智耶?
1)答:緣苦聖諦四行相轉,故名苦智。乃至緣道聖諦四行相轉,故名道智。
問:諸世俗智亦能緣四諦各四行相轉,豈名四智耶?
2)答:若唯緣苦諦,唯四行相轉者名苦智。乃至若唯緣道諦,唯四行相轉者名道智。
諸世俗智於四聖諦,或一一別緣。或二二合緣。或三三合緣。或四總緣。或緣餘法。或復總緣所起行相。亦不決定,故不名苦智乃至道智,以雜亂故。
3)復次,若別緣四諦各四行相轉。不與苦集同一縛者,名四諦智。諸世俗智雖亦有別緣四諦各四行相轉。而與苦集同一縛故,不名四諦智。
4)問:此與滅道不同一縛,何故不立滅道智耶?
4.1)答:初不立故,後亦不立。
4.2)復次,若別緣四諦各四行相轉。能對治煩惱者名四諦智。
諸世俗智。雖亦有別緣四諦各四行相轉。而不能對治煩惱故不名四諦智。
4.3)復次,若別緣四諦各四行相轉。於四聖諦證見明了。不為見、疑、無明所惑。不增煩惱,不招三有。定趣涅槃者名四諦智。諸世俗智。無如是義故不名四諦智。
4.4)復次,若別緣四諦各四行相轉。是聖性者名四諦智。諸世俗智。非聖性攝故不名四諦智。
1.11.分別
如是八智。
1)界者。
他心智,若有漏是色界。若無漏是不繫。
世俗智,通三界。
餘六智是不繫。
2)地者。
法智在六地。
類智在九地。
他心智在四地。
世俗智在十八地。謂八等至、八近分、靜慮中間及欲界。
餘四智。法智攝者在六地。類智攝者在九地。
3)所依者。
法智唯依欲界起。
他心智唯依欲、色界起。
類智、世俗智俱依三界起。
餘智法智攝者。唯依欲界起。類智攝者。通依三界起。
4)行相者。
法智、類智俱作十六行相。
他心智,無漏者。作道四行相。有漏者作不明了行相。
世俗智作十六行相。亦作餘行相。
苦、集、滅、道智各作四行相。
4.1)問:諸苦智皆作苦行相轉耶?答:應作四句。
或有苦智非作苦行相轉。謂苦智作非常、空、非我行相轉。
或有作苦行相轉非苦智。謂作苦行相轉苦智相應法。
或有苦智亦作苦行相轉。謂作苦行相轉苦智。
有非苦智亦非作苦行相轉。若唯取此種類者。謂作非常、空、非我行相轉苦智相應法。
若不唯取此種類者。謂除前相。
4.2)如轉有四句,已轉、當轉應知亦爾。
4.3)如苦智對苦行相有三四句。對非常、空、非我行相應知亦爾。
4.4)如苦智有十二句。集、滅、道智應知亦爾。如是總有四十八四句。
5)所緣者。
法智、類智俱緣四諦。
他心智緣他心心所法。
世俗智緣一切法。
苦智緣苦諦。集智緣集諦。滅智緣滅諦。道智緣道諦。
6)念住者。
他心智是三念住,除身念住。
滅智是法念住。
餘智通四念住。
7)智者。此八智即是八智。
8)三摩地者。
法智、類智三三摩地俱。
他心智,無漏者道無願三摩地俱。有漏者非三摩地俱。
世俗智非三摩地俱。
苦智空無願三摩地俱。
集智集無願三摩地俱。
滅智無相三摩地俱。
道智道無願三摩地俱。
9)根相應者。世俗智五根相應。餘智三根相應。謂樂、喜、捨。
10)三世者。此八智皆通三世。
11)緣三世者。
法智、類智、世俗智皆緣三世及離世。
他心智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法緣未來不生法。緣三世。
滅智緣離世。
餘智緣三世。
12)善、不善、無記者。
世俗智通三種。
餘智唯是善。
13)緣善、不善、無記者。
類智緣善、無記。
滅、道智唯緣善。
餘智緣三種。
14)三界繫不繫者。
他心智若有漏色界繫。若無漏是不繫。
世俗智通三界繫。
餘智是不繫。
15)緣三界繫不繫者。
法智緣欲界繫及不繫。
類智緣色無色界繫及不繫。
他心智緣欲色界繫及不繫。
世俗智緣三界繫及不繫。
苦、集智緣三界繫。
滅、道智緣不繫。
16)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
他心智通三種。
世俗智唯非學非無學。
餘智是學無學。
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
法、類、世俗、他心智皆緣三種。
苦、集、滅智唯緣非學非無學。
道智緣學無學。
18)見、修所斷、不斷者。
他心智若有漏修所斷。若無漏是不斷。
世俗智是見、修所斷。
餘智是不斷。
19)緣見、修所斷、不斷者。
法、類、世俗、他心智緣三種。
苦、集智緣見、修所斷。
滅、道緣不斷。
20)緣名、緣義者。
法類、世俗、苦、集智。通緣名義。
餘智唯緣義。
21)緣自、他相續、非相續者。
法、類、世俗智緣三種。
他心智緣他相續。
苦、集、道智緣自他相續。
滅智緣非相續。
22)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
世俗智通三種。
餘智通加行、離染得。
23)曾得、未曾得者。
他心、世俗智通曾得未曾得。
餘智唯未曾得。
1.12.各四種
1)復次,法智有四種。
一於法初知故名法智。二於法現知故名法智。三於法實知故名法智。四於法出離知名法智。
2)比類智亦有四種。
一以因比類知果。二以果比類知因。三以身語業比類知心。四以所說法比類知佛。
3)他心智亦有四種。
謂從四緣生亦能為四緣。此智所知亦爾。
4)世俗智亦有四種。
一知名世俗。二知縛世俗。三知假立世俗。四知執著世俗。
5)苦智亦有四種。
一知生苦。二知流轉苦。三知熱惱苦。四知和合苦。
6)集智亦有四種。
一知業。二知煩惱。三知愛。四知事。
7)滅智亦有四種。
一知三結永斷。二知薄貪瞋癡。三知五順下分結盡。四知一切結盡。
8)道智亦有四種。
一知從第八補特伽羅一切學位諸有所作。二知降伏怨敵。三觀本所作。四觀近盡漏。
9)盡智亦有四種。
一見所不攝。二遠離空定。三非他心智。四加行遲緩。
10)無生智亦有四種。
一因故。二果故。三相續故。四補特伽羅。
此中所說四法智等。汎釋經中諸智差別。非皆即是法智等攝。
1.13.應說
1)復次,應說十智總為一智。謂法智,皆以法為體故。
應說十智總為一智。謂類智,皆是聖種類故。
應說十智總為一智。謂決定智,以決定義是智義故。
應說十智總為一智。謂所知智,知所知故,重審決故。
應說十智總為一智。謂道智,道諦攝故。
應說十智總為一智。謂願智,能滿所願故。
應說十智總為一智。謂盡智,煩惱盡者身中得故。
應說十智總為一智。謂無生智,不退墮故。
1.14.解釋
[發智論]1)云何法智?答:於欲界諸行、諸行因、諸行滅、諸行能斷道,所有無漏智。
又於法智及法智地所有無漏智,是謂法智。
2)云何類智?答:於色、無色界諸行、諸行因、諸行滅、諸行能斷道,所有無漏智。
又於類智及類智地所有無漏智,是謂類智。
3)云何他心智?答:若智是修果,知他現在心心所法。
4)云何世俗智?答:三界有漏慧。
5)云何苦智?答:於諸行,作苦、非常、空、非我行相轉智。
6)云何集智?答:於諸行因,作因、集、生、緣行相轉智。
7)云何滅智?答:於諸行滅,作滅、靜、妙、離行相轉智。
8)云何道智?答:於諸行對治道,作道、如、行、出行相轉智。
1[*引文]云何法智?答:於欲界諸行、諸行因、諸行滅、諸行能斷道所有無漏智。
此中諸行者謂苦諦。諸行因者謂集諦。諸行滅者謂滅諦。諸行能斷道者謂道諦。能知欲界如是四諦諸無漏智總名法智。
2[*引文]又於法智及法智地所有無漏智是謂法智者。
問:何故復說此耶?答:前雖說能斷欲界諸行無間道。而未說加行、解脫、勝進道。今欲說之。
1)此中法智者。謂三道法智。
2)法智地者。謂三道法智相應、俱有等法。
3)復次,能斷道者。謂無間道法智。
法智者。謂餘三道法智。
法智地者。謂四道法智相應、俱有等法。及四法忍品。
4)復次,能斷道者。謂能斷欲界煩惱四道無漏法。
法智者。謂餘時所起所修法智。
法智地者。謂彼相應、俱有等法。
5)次後類智准此應知。他心智等如文廣說。應知其相。
2.攝
[發智論]法智乃至道智。於八智中,一一攝幾...他心智。
[*引文]法智乃至道智於八智中一一攝幾?
2.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謂或有執諸法攝者。謂攝他性不攝自性。如分別論者。
為遮彼執,欲顯諸法皆攝自性,不攝他性,故作斯論。此中理趣,如結蘊中,已廣分別。
2.2.解釋:前四智
[發智論]答:法智攝法智、五智少分。謂他心智、苦、集、滅、道智。類智攝類智、五智少分。謂他心智、苦、集、滅、道智。他心智攝他心智、四智少分。謂法、類、世俗、道智。世俗智攝世俗智、他心智少分。
1[*引文]答:法智攝法智、五智少分。謂他心智、苦、集、滅、道智者。
1)此中總說,法智攝法智。
1.1)然法智在六地。未至定者攝未至定者。乃至第四靜慮者攝第四靜慮者。
1.2)又法智有四種。謂四諦智。苦智攝苦智乃至道智攝道智。
1.3)又法智在三世。過去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過去未來各多剎那一一自攝。
2)即此法智攝他心智少分者。
謂他心智,有有漏、有無漏。此唯攝無漏。
彼無漏,復有法智品、有類智品。此唯攝法智品。故說攝彼少分。
3)即此法智攝苦、集、滅、道智少分者。
謂彼四智,各有法智品、有類智品。此唯攝法智品。故說攝彼少分。
2[*引文]類智攝類智、五智少分。謂他心智、苦、集、滅、道智者。
1)此中總說類智攝類智。
2)然類智在九地。未至定者攝未至定者。乃至無所有處者攝無所有處者。
3)餘廣說如法智。
3[*引文]他心智攝他心智、四智少分。謂法、類、世俗、道智者。
1)此中總說他心智攝他心智。
1.1)然他心智在四根本靜慮。初靜慮者攝初靜慮者。乃至第四靜慮者攝第四靜慮者。
1.2)又他心智,有有漏、有無漏。有漏攝有漏。無漏攝無漏。
此有漏者。有曾得有未曾得。曾得攝曾得。未曾得攝未曾得。
此無漏者。有法智品、有類智品。法智品攝法智品。類智品攝類智品。
1.3)又此他心智,通三世。過去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過去未來各多剎那一一自攝。
2)即此他心智攝法智少分者。
謂法智在六地。此唯攝彼在四根本靜慮者。
又法智有四種。謂四諦智。此唯攝彼道智。
又彼道智。有別緣者、有總緣者。有緣現在者、有緣過去未來者。有緣自相續者、有緣他相續者。有緣心心所法者、有緣餘蘊者。此唯攝彼別緣、現在、他相續、心心所法,故說攝彼少分。
3)如說此攝法智少分。說此攝類智少分亦爾。有差別者。
應說類智在九地。此唯攝彼在根本四靜慮者。
4)又此他心智攝世俗智少分者。
謂世俗智在十八地。此唯攝彼在根本四靜慮者。
又世俗智有善、染污、無覆無記。此唯攝彼善者。
又彼善者有別緣者、有總緣者。廣說如前。此唯攝彼別緣、現在、他相續、心心所法者。故說攝彼少分。
5)又此他心智攝道智少分者。
謂道智在九地。此唯攝彼在根本四靜慮者。
又彼道智有別緣者、有總緣者。廣說如前。此唯攝彼別緣、現在、他相續、心心所法者。故說攝彼少分。
4[*引文]世俗智攝世俗智、他心智少分者。
1)此中總說世俗智攝世俗智。
1.1)然世俗智在十八地。欲界者攝欲界者。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者。攝非想非非想處者。
1.2)又世俗智有善、染污、無覆無記。善者攝善者。染污者攝染污者。無覆無記者攝無覆無記者。
1.3)又世俗智通三世。過去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過去未來各多剎那一一自攝。
2)又世俗智攝他心智少分者。
謂他心智。有有漏、有無漏。此唯攝彼有漏者故。說攝彼少分。
2.3.解釋:苦等四智
[發智論]苦智攝苦智、二智少分。謂法、類智。集智攝集智、二智少分。謂法、類智。滅智攝滅智、二智少分。謂法、類智。道智攝道智、三智少分。謂法、類、他心智。
1[*引文]苦智攝苦智、二智少分。謂法、類智者。
1)此中總說苦智攝苦智。
然苦智在九地。未至定者攝未至定者。乃至無所有處者攝無所有處者。餘如前說。
2)又此苦智攝法智少分者。謂法智有苦、集、滅、道智。此唯攝彼苦智故說攝彼少分。
3)如說此攝法智少分。說此攝類智少分亦爾。
4)如苦智攝一智、二智少分。集智、滅智應知亦爾。
2[*引文]道智攝道智、三智少分。謂法、類、他心智者。
1)此中總說道智攝道智。
然道智在九地。未至定者攝未至定者。乃至無所有處者。攝無所有處者。餘如前說。
2)又此道智攝法類智少分者。
如前苦智攝法、類智少分說。
3)又此道智攝他心智少分者。
謂他心智有有漏、有無漏。此唯攝彼無漏者。故說攝彼少分。
4)此中攝者。謂攝自性。自性於自性實有可得。不離、不脫、常住、不空、恒為障礙,故說為攝。
3.成就
[發智論]若成就法智...成就八。
[大毘婆沙論]
若成就法智乃至廣說。
3.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無實成就不成就性。如譬喻者。為遮彼執顯成就性不成就性決定實有。故作斯論。
3.2.解釋:法智
[發智論]若成就法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或三、四、五、六、七、八。
謂苦法智、苦類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三。有他心智。成就四。
苦類智、集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四。有他心智。成就五。
集法智乃至滅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五。有他心智。成就六。
滅法智乃至道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六。有他心智。成就七。
道法智乃至道類智時。無他心智。成就七。有他心智。成就八。
1[*引文]若成就法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或三、四、五、六、七、八。謂苦法智、苦類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三。有他心智成就四。
1)此中三者。謂法智、苦智、世俗智。
2)四者。謂前三加他心智。
3)若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爾時成就三。
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爾時成就四。後諸所說准此應知。
4)苦法智時,法智、苦智成就現在、未來。即一智體,以對治故名法智。以行相故名苦智。世俗、他心智成就過去、未來。
5)苦類智忍時,增見、增慧、增道。非智非名。爾時法智、苦智、世俗智或他心智。皆唯成就過去、未來。以現在無故。後諸所說准此應知。
2[*引文]苦類智、集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四。有他心智成就五。
1)此中四者。謂法、類、苦、世俗智。
2)五者。謂前四加他心智。
3)苦類智時,增見、增慧、增道、增智、增名。謂類智名,此苦智名,苦法智時,已得故。
4)集法智忍時,增見、慧、道,非智、非名。
3[*引文]集法智乃至滅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五。有他心智成就六。
1)此中五者。謂法、類、苦、集、世俗智。
2)六者。謂前五加他心智。
3)集法智時,增見、慧、道及智、名。謂集智名。此法智名,苦法智時,已得故。
4)集類智忍、集類智、滅法智忍時,增見、慧、道,非智、非名。所以者何?
集類智時所得集智名,不異集法智時所得集智名故。爾時所得類智名,不異苦類智時所得類智名故。
4[*引文]滅法智乃至道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六。有他心智成就七。
1)此中六者。謂法、類、苦、集、滅、世俗智。
2)七者。謂前六加他心智。
3)滅法智時,增見、慧、道及智、名。謂滅智名。滅類智忍、滅類智、道法智忍時,增見、慧、道,非智、非名。所以者何?滅類智時所得滅智名,不異滅法智時所得滅智名故。爾時所得類智名,不異苦類智時所得類智名故。
5[*引文]道法智乃至道類智時。無他心智成就七。有他心智成就八。
1)此中七者。謂八智中除他心智。
2)八者。謂前七加他心智。
3)道法智時,增見、慧、道及智、名。謂道智名。道類智忍、道類智時,增見、慧、道,非智、非名。所以者何?道類智時所得道智名,不異道法智時所得道智名故。爾時所得類智名,不異苦類智時所得類智名故。
3.3.解釋:
[發智論]2)若成就類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或四、五、六、七、八。
謂苦類智、集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四。有他心智。成就五。
集法智乃至滅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五。有他心智。成就六。
滅法智乃至道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六。有他心智。成就七。
道法智乃至道類智時。無他心智。成就七。有他心智。成就八。
3)若成就他心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或二、四、五、六、七、八。
謂異生及聖者。苦法智忍時。成就二。
苦法智、苦類智忍時。成就四。
苦類智、集法智忍時。成就五。
集法智乃至滅法智忍時。成就六。
滅法智乃至道法智忍時。成就七。
道法智乃至道類智時。成就八。
4)若成就世俗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或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謂異生及聖者。苦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一。有他心智。成就二。
苦法智、苦類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三。有他心智。成就四。
苦類智、集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四。有他心智。成就五。
集法智乃至滅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五。有他心智。成就六。
滅法智乃至道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六。有他心智。成就七。
道法智乃至道類智時。無他心智。成就七。有他心智。成就八。
5)若成就苦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或三、四、五、六、七、八。
謂苦法智苦類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三。有他心智。成就四。
苦類智集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四。有他心智。成就五。
集法智乃至滅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五。有他心智。成就六。
滅法智乃至道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六。有他心智。成就七。
道法智乃至道類智時。無他心智。成就七。有他心智。成就八。
6)若成就集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或五、六、七、八。
謂集法智乃至滅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五。有他心智。成就六。
滅法智乃至道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六。有他心智。成就七。
道法智乃至道類智時。無他心智。成就七。有他心智。成就八。
7)若成就滅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或六、七、八。
謂滅法智乃至道法智忍時,無他心智,成就六。有他心智。成就七。
道法智乃至道類智時,無他心智,成就七。有他心智。成就八。
8)若成就道智。於此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答:或七、八。
謂無他心智,成就七。有他心智,成就八。
[大毘婆沙論]
若成就類智乃至若成就道智。於此八智成就少多。如文廣說應知其相。
1)增見、慧、道及增智、名。如法智中應知其相。
2)然成就法智及苦智。以苦法智時為初成就。類智以苦類智時為初成就。
3)他心智。以離欲染第九解脫道。及無色界沒,生色界中有結生心為初成就。
4)世俗智無初一切有情本成就故成就,
5)集智以集法智時為初成就。
6)滅智以滅法智時為初成就。
7)道智以法智時為初。
8)法類、苦、集、滅、道智。從初得後。乃至未般涅槃恒時成就。
9)世俗智從不可知本際。乃至未般涅槃恒時成就。
10)他心智已離欲染,未生無色界,未般涅槃恒時成就。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4.修
[發智論]若修法智亦類智耶...無漏忍時。
[大毘婆沙論]
若修法智亦類智耶。乃至廣說。
4.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說:善、染、無記法皆有修義。
為遮彼執,顯唯善有為法,得有修義。云何知然?如契經說:善有為法應修非餘。所以者何?
1.1)若法智者,為愛果故,精勤修習,令漸增長,說名為修。唯善有為法能得愛果。謂得世間可愛異熟增上果故,亦得出世離繫果故。諸有智者精勤修習,從下至中,從中至上,令速獲得所求愛果。
1.2)染、無記法及善無為,無如是用,故不名修。
2)或有撥無未來修義。謂過去未來俱無實體故。
為遮彼執,顯定實有過去、未來。現在能修未來善法。
2.1)謂現在世勝善為因,引起未來諸善法得。由得彼法故,說彼為所修。
2.2)若無能修未來善者,則應無有得果等義。謂得果等時,
現在唯有一智,未來修八智。
現在唯有一行相,未來修十六行相。
現在唯有一剎那,未來修無量剎那。
現在或唯有有漏心心所法。未來修有漏、無漏心心所法。
或有現在唯有無漏心心所法。未來修無漏、有漏心心所法。如是等事皆應不成。
2.3)復次,諸佛證得大菩提時,現在唯有盡智功德。若無未來修善義者,則應諸佛無一切智。勿有此等大過失故。必應許修未來善法。
3)為遮此等種種異執。及顯正理。故作斯論。
4.2.修略論
修有四種如前廣說。此中唯依二修作論。謂得修、習修。
1)異生
1.1)離欲染時。
諸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
第九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世俗、他心智。
1.2)離初靜慮染時。
若依初靜慮作加行。彼加行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世俗、他心智。
若依第二靜慮近分作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
第九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世俗他心智。
1.3)離第二、第三靜慮染時,應知亦爾。
1.4)離第四靜慮染時。
若依第四靜慮作加行。彼加行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世俗、他心智。
若依空無邊處近分作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
1.5)離空無邊處染時。
諸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
1.6)離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染時,應知亦爾。
2)未離欲染異生。
起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暖、頂、忍、世第一法時。
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
3)已離欲染異生。
3.1)起四無量。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不淨觀。持息念。念住時。
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世俗、他心智。
3.2)起暖、頂、忍、世第一法時。
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
3.3)起無色、四解脫。二遍處。及念住時。
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
3.4)引發五通時。
諸加行道、二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世俗、他心智。
一解脫道中。現在修世俗他心智。未來亦修世俗、他心智。
五無間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
二解脫道中。不修智無記故。
4)聖者。見道中。若如是功德,現在修,未來即修如是功德。
4.1)如諸忍現在前時。現在修如是忍。未來亦修如是忍。
4.2)諸智現在前時。現在修如是智。未來亦修如是智。
除三心頃。未來亦修世俗智。謂苦、集、滅類智時。亦修未來現觀邊世俗智。
問:何故見道中唯修同分?修道中能修同分不同分耶?
+1答:以見道,處所定、對治定故,唯修同分。修道,處所不定、對治不定。故能修同分不同分。
+2復次,以見道所緣定、對治定故,唯修同分。修道,所緣不定、對治不定。故能修同分不同分。
+3復次,見道中初得聖種性,於四聖諦初修聖行相故,唯修同分。
修道中已得聖種性,於四聖諦已修聖行相。故能修同分不同分。
+4復次,見道中初得見諦、初得現觀故,唯修同分。修道中已得見諦已得現觀。故能修同分不同分。
4.3)道類智時,
無他心智者。現在修道類二智。未來修六智。除世俗、他心智。
有他心智者。現在修道類二智。未來修七智。除世俗智。
5)聖者
5.1)以世俗道離欲染時。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第九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
5.2)離初靜慮染時。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九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
九無間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5.3)乃至離無所有處染時。應知亦爾。
以無漏道離欲染時。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九無間八解脫道中。四法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第九解脫道中。四法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5.4)離初靜慮染時。
若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九無間道中。二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九解脫道中。二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5.5)乃至離無所有處染。應知亦爾。
5.6)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
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九無間道中。二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六智。除世俗他心智。
八解脫道中。二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七智。除世俗智。
第九解脫道中。二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及修三界無量善根。
6)未離欲染,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
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無間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六智。除世俗他心智。
解脫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有說修六智。除世俗他心智。
有說:修七智。除他心智。
7)已離欲染,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
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無間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六智。除世俗他心智。
解脫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有說修七智。除世俗智。
有說:修八智。
8)時解脫阿羅漢練根作不動時。
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中。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九無間道中。二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六智。除世俗他心智。
八解脫道中。二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七智。除世俗智。
第九解脫道中。二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及修三界無量善根。
9)未離欲染聖者。
9.1)起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持息念。及世俗念住時。
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9.2)雜修靜慮時。
初剎那頃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第二剎那頃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第三剎那頃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9.3)引發五通時。
五無間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七智。除他心智。
諸加行道二解脫道中。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
一解脫道中。未來修八智。現在唯修世俗他心智。
有說:亦修道法道類隨二。他心智。
二解脫道不修智無記故。
10)已離欲染聖者。
10.1)起四無量、世俗解脫、勝處、遍處、不淨觀、持息念、世俗念住、世俗無礙解、無諍、願智、邊際定、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三摩地、入滅定想微細心時。
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修八智。
10.2)起無漏他心智時。現在修道法道類隨二他心智。未來修八智。
10.3)依靜慮地。起無漏念住、無漏義無礙解時。
四法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10.4)起無漏辯無礙解時。
道法道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10.5)依無色定,起無漏念住、無漏義無礙解、無漏解脫時。
四類智隨二現在修。未來修八智。
10.6)依無色定,起無漏辯無礙解時。
現在修道類二智。未來修八智。
10.7)起入滅盡定微微心時。
現在唯修世俗智。未來亦唯修世俗智。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4.3.解釋:法智...類智
[發智論]若修法智亦類智耶?答:應作四句。有修法智非類智。謂入現觀苦、集、滅、道法智時。學見迹、阿羅漢,已得法智現在前時。有修類智非法智。謂入現觀苦、集、滅、類智時。學見迹、阿羅漢,已得類智現在前時。有俱修。謂入現觀道類智時。學見迹、阿羅漢,未得無漏智現在前時。未得世俗智現在前,能俱修時。有俱不修。謂學見迹阿羅漢,已得世俗智現在前時。未得世俗智現在前,俱不修時。一切異生染污心、無記心、無想定、滅定、無想天,無漏忍時。
1[*引文]若修法智亦類智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修法智非類智。謂入現觀苦、集、滅、道法智時。學見迹阿羅漢。已得法智現在前時。
1)此中入現觀苦、集、滅、道法智時者。
謂見道中,四法智時。唯修法智,不修類智。所以者何?以見道中,若如是功德現在修,未來即修如是功德。法智現在前時,唯修未來法智品。類智現在前時,唯修未來類智品故。
2)學見迹、阿羅漢已得法智現在前時者。
+學。謂預流、一來、不還補特伽羅。
+迹。謂四聖諦。以無漏慧,已具見四諦迹故。名學見迹。
+阿羅漢者。謂慧解脫或俱解脫。
+此學、無學已得法智現在前時,唯修法智是習修故。不修類智。所以者何?以曾得法現在前時,勢力羸劣尚不能及第二剎那。況能修餘未來遠者。
3[*引文]有修類智非法智。謂入現觀苦、集、滅類智時。學見迹阿羅漢已得類智現在前時。
1)此中入現觀苦、集、滅類智時者。
謂見道中,三類智時。唯修類智,不修法智。義如前說。
2)學見迹、阿羅漢已得類智現在前時者。
謂學、無學曾得類智現在前時,唯修類智,不修法智。義如前說。
4[*引文]有俱修。謂入現觀道類智時。學見迹、阿羅漢未得無漏智現在前時。未得世俗智現在前。能俱修時。
1)此中入現觀道類智時者。
謂見道後道類智時,能修法智,亦修類智。
由此位中,捨曾得道,得未曾得道,證結斷一味得。頓得八智。俱時修十六行相故。
2)學見迹、阿羅漢,未得無漏智現在前時者。
2.1)謂有學位,以無漏道離欲染。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乃至離無所有處染時亦爾。
2.2)離非想非非想處染。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
2.3)信勝解練根作見至。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時。
雜修靜慮初後心時。
起無漏他心智、無漏念住、無漏解脫時。如是等學位未得無漏智現在前時。能修法智。亦修類智。
2.4)若無學位,離非想非非想處染,第九解脫道時。
2.5)時解脫練根作不動。
若無漏作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
雜修靜慮初後心時。
起無漏他心智、無漏念住、無漏無礙解、無漏解脫時。如是等無學位未得無漏智現在前時。能修法智。亦修類智。
3)未得世俗智現在前能俱修時者。
3.1)謂學位,以世俗道離欲染。
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乃至離無所有處染時亦爾。
3.2)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時。
3.3)信勝解練根作見至。
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時。
雜修靜慮中間心時。
引發五通諸加行道、五無間道、三解脫道時。
起四無量、世俗解脫、勝處、遍處、不淨觀、持息念、世俗念住、入滅定想微細心時。
3.4)若無學位。
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世俗作加行。彼加行道時。
雜修靜慮中間心時。
引發五通諸加行道、五無間道、三解脫道時。
起四無量、世俗解脫、勝處、遍處、世俗念住、世俗無礙解、無諍、願智、邊際定、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三摩地、入滅定想微細心時。如是等學無學位。未得世俗智現在前時。能修未來法智、類智。
5[*引文]有俱不修。謂學見迹、阿羅漢。已得世俗智現在前時。未得世俗智現在前。俱不修時。一切異生、染污心、無記心、無想定、滅定、無想天、無漏忍時。
1)此中學見迹、阿羅漢已得世俗智現在前時者。
謂有學無學位已得世俗智現在前時。勢力羸劣,尚不能修未來自類有漏功德。況能修異類法智類智品。
2)未得世俗智現在前俱不修時者。
謂即有學無學位未曾得聞、思所成慧。及入滅定微微心現在前時。皆不能修法智、類智。
3)一切異生者。謂異生位諸有心時皆不能修法智類智。此非異生所修法故。
4)染污心者。謂諸聖者,諸染污心現在前時。皆不能修法智類智。以染污心是順退分,其性沈重,懈怠相應。自尚非修。況能修他無漏功德。要順勝分,其性輕妙,精進相應,心方能修善故。
5)無記心者。謂諸聖者,諸無記心現在前時。皆不能修法智類智。以無記心卑下羸劣如腐種子。自尚非修。況能修他無漏功德。要堅勝心能修功德。
6)無想定、滅定者。謂住無想定及住滅定時。俱不能修法智類智。要有心位方有所修。無心位中不能修故。
7)無想天者。
有說:生彼於一切時不起善心。故不能修法智、類智。
有說:生彼雖起善心。而不能修加行善法。以彼唯起生得善故。尚不能修加行有漏。況法類智,彼豈能修。
8)無漏忍時者。謂見道中八無漏忍時不能修智。爾時唯修自類功德。非他類故。
4.4.問:何故已得善法現在前時,不能修餘未來諸善功德?
1)答:作用劣故。已受用故。已作事故。已與果故。
2)復次,已修已息無勢用故。
3)復次,起已得法現在前時。前已得修今復習修。二修歷世,但有損減,更無增益。豈能更修未曾得善。如人食用先所集財,但有損減更無增益。豈名更集未曾集財。
4)復次,若多用功所起善法,能修未來諸餘善法。起已得善現在前時,不多用功故。不能修未來善法。
5)復次,若已得善現在前時,能修未來諸善法者。世尊將欲入涅槃時,次第入諸靜慮、等至。亦應能修未來功德。
6)世尊現起初盡智時,已具得修一切功德。今若更修前應未得。若爾前位功德未滿。初成佛時應非究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勿有此失故。已得善現在前時,定不能修未來善法。
7)餘修智義如文廣說。准前方隅,應知其相。
5.所緣緣
[發智論]法智乃至道智。於八智中,一一緣幾智耶?答:法智緣七智,除類智。類智緣七智,除法智。他心智、世俗智俱緣八智。苦智、集智俱緣二智。謂他心、世俗智。滅智不緣智。道智緣七智,除世俗智。
[大毘婆沙論]
法智乃至道智。於八智中一一緣幾智耶?
5.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謂或有說:諸所緣緣,非實有體。
為遮彼執,顯所緣緣,實有自體。故作斯論。
5.2.解釋
[發智論]答:法智緣七智,除類智。類智緣七智,除法智。他心智、世俗智俱緣八智。苦智、集智俱緣二智。謂他心、世俗智。滅智不緣智。道智緣七智,除世俗智。
1[*引文]答:法智緣七智,除類智。類智緣七智,除法智。
所以者何?法智緣下,類智緣上。故不相緣。
如有二人同住一處。一人觀地。一人觀空。如是二人不相見面。
2[*引文]他心智、世俗智俱緣八智者。
此二總能緣心心所法故。
3[*引文]苦智、集智俱緣二智。謂他心、世俗智者。
此二唯能緣有漏心品故。
4[*引文]滅智不緣智者
緣無為故。
5[*引文]道智緣七智,除世俗智者。
緣道諦故。
1)有餘於此別作問言:法智乃至道智。於八智中一一幾智緣耶?
即自答言:
法智四智緣,除類、苦、集、滅智。
類智四智緣,除法、苦、集、滅智。
他心智七智緣,除滅智。
世俗智六智緣,除滅、道智。
苦、集、滅、道智五智緣。除苦、集、滅智。
6.四緣
[發智論]法智乃至道智。自他相望。為幾緣耶?
[大毘婆沙論]
法智乃至道智自他相望為幾緣耶?
6.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謂或有執緣無實體。
為遮彼意,欲顯四緣實有自體。故作斯論。
6.2.略說
[大毘婆沙論]答:法智與法智為四緣。乃至廣說。
問:何故此中與前結蘊不善納息所說有異。謂此中說法智與法智為四緣。不善納息說有身見與有身見或為四三二一緣耶?
1)答:如此中說彼亦應爾。如彼所說此亦應爾。但為顯示異相異文,令受持者生欣樂故。
2)復次,欲現二門、二略、二影、二梯、二隥、二明、二炬,令知所說更相顯故。
3)復次,彼說是了義。此說非了義。彼說無別意。此說有別意。彼說無別緣。此說有別緣。彼說依勝義。此說依世俗。
4)復次,彼依四種差別而說。謂界差別。世差別。剎那差別。等無間緣差別。此唯依一種差別而說。謂等無間緣差別。
6.3.解釋:法智
[發智論]答:法智與法智為四緣。與類智為三緣,除所緣。與他心智為四緣。若與彼為因、等無間,非所緣。若與彼為所緣,非因、等無間。與世俗智為三緣,除因。與苦、集、滅智為三緣,除所緣。與道智為四緣。
1[*引文]法智與法智為四緣者。
謂因、等無間、所緣、增上。
此中因者如種子法。等無間者如開避法。所緣者如柱杖法。增上者如不障法。
1)法智與法智為因緣者。謂為一因即相似因。
2)為等無間緣者。謂法智無間法智現在前。
3)為所緣緣者。謂法智緣法智而生。
4)為增上緣者。謂法智不障礙法智生。
2[*引文]與類智為三緣,除所緣者。
謂法智與類智為三緣,除所緣。
1)為因緣者。謂法智與類智為一因。即同類因。
2)為等無間緣者。謂法智無間類智現在前。
3)為增上緣者。謂法智不障礙類智生。
4)除所緣者。謂法智與類智互不相緣。
3[*引文]與他心智為四緣等者。
謂法智與自相續他心智為因、等無間,非所緣。
與他相續他心智為所緣,非因、等無間。餘如前說。
4[*引文]與世俗智為三緣,除因者。
謂因緣如種子法。無漏與有漏非種子法故。法智與世俗智非因緣。但為三緣。
5[*引文]與苦、集、滅智為三緣,除所緣者。
謂苦集智緣有漏。法智無漏故非彼所緣。滅智緣無為法。法智有為故非彼所緣。
6[*引文]與道智為四緣
如前說。
6.4.解釋:類智
[發智論]類智與類智為四緣。與他心智為四緣。若與彼為因等無間非所緣。若與彼為所緣。非因等無間。與世俗智為三緣,除因。與苦、集、滅智為三緣,除所緣。與道智為四緣。與法智為三緣,除所緣。
[*引文]類智與類智為四緣等。
准前法智應知其相。
6.5.解釋:他心智
[發智論]他心智與他心智為四緣。若與彼為因等無間非所緣。若與彼為所緣非因等無間。與世俗智為四緣。與苦、集智為四緣。若與彼為因非所緣。若與彼為所緣非因。與滅智為三緣,除所緣。與道法類智為四緣。
1[*引文]他心智與他心智為四緣等者。
此中因緣。謂一同類因。餘如前說。
2[*引文]與世俗智為四緣者。
此中因緣。謂同類、異熟二因。餘如前說。
3[*引文]與苦、集智為四緣等者。
謂無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一同類因者。定非所緣,彼緣有漏故。
若有漏他心智與苦集智為所緣者。定非因緣,有漏不與無漏為因緣故。
4[*引文]與滅智為三緣,除所緣者。
彼緣無為故。
5[*引文]與道法類智為四緣者。
義如前說。
6.6.解釋:世俗智
[發智論]世俗智與世俗智為四緣。與苦、集智為三緣,除因。與滅、道智為二緣。謂等無間、增上。與法類智為三緣,除因。與他心智為四緣。若與彼為因等無間非所緣。若與彼為所緣。非因等無間。
1[*引文]世俗智與世俗智為四緣者。
此中因緣。謂同類、遍行、異熟三因。餘如前說。
2[*引文]與苦、集智為三緣,除因者。
有漏不與無漏法為因緣故。
3[*引文]與滅、道智為二緣謂等無間、增上者。
彼緣無漏故。餘如前說。
4[*引文]與法類智為三緣,除因者。
有漏與無漏非如種子故。
5[*引文]與他心智為四緣等者。
謂世俗智與自相續有漏他心智。為同類因、等無間緣。
與自相續無漏他心智為等無間緣,俱非所緣。
與他相續有漏他心智為所緣,非因、等無間。
6.7.解釋:苦等四智
[發智論]1)苦智與苦智及集、滅智為三緣,除所緣。與道、法、類智為四緣。與他心智為四緣。若與彼為因等無間非所緣。若與彼為所緣。非因等無間。與世俗智為三緣,除因。
2)集智與集智及滅智為三緣,除所緣。與道、法、類智為四緣。與他心智為四緣。若與彼為因等無間非所緣。若與彼為所緣。非因等無間。與世俗智為三緣,除因。與苦智為三緣,除所緣。
3)滅智與滅智為三緣,除所緣。與道、法、類智為四緣。與他心智為四緣。若與彼為因等無間。非所緣。若與彼為所緣。非因等無間。與世俗智為三緣,除因。與苦、集智為三緣,除所緣。
84)道智與道智及法類智為四緣。與他心智為四緣。若與彼為因等無間非所緣。若與彼為所緣。非因等無間。與世俗智為三緣,除因。與苦、集、滅智為三緣,除所緣。
[*引文]苦智與苦智及集滅智為三緣除所緣等者。
如文廣說。其中所以准前應知。
7.斷
[發智論]諸結欲界繫...是修所斷。
[大毘婆沙論]
諸結欲界繫彼結法智斷耶。乃至廣說。
7.1.問:何故作此論?
1)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法智能斷色無色界結。類智不能斷欲界結。
2)或有生疑。如法智能斷色無色界結。類智為亦能斷欲界結耶?如類智不能斷欲界結。法智為亦不能斷色無色界結耶?
3)欲令此疑得決定故。顯法智定能斷色無色界結。類智定不能斷欲界結。故作斯論。
7.2.問:何故法智能斷色無色界結?類智不能斷欲界結耶?
1)答:法智先斷欲界結故,亦能斷色無色界結。類智不先斷色無色界結。故不能斷欲界結。
2)復次,類智未斷色無色界結故。法智斷之。法智已斷欲界結故類智不斷。
3)復次,若類智能斷欲界結者。云何斷耶?為先斷色無色界結,後斷欲界結?為先斷欲界結,後斷色無色界結耶?若先斷色無色界結,後斷欲界結者。欲界結麁先已斷故。復何所斷?若先斷欲界結,後斷色無色界結者。類智則應受他訶責。自界諸結猶未能離,如何欲斷他界結耶?如王未降自國怨敵,欲伏他國為他所訶。
4)復次,一切類智,定以法智為因故。法智能助彼斷色無色界結。
非一切法智,定以類智為因。故類智不能助法智斷欲界結。
5)復次,道類智後,類智多分不現在前。設現在前勢用羸劣。要畢竟離欲界結已。勝用類智方容現前故。彼不能斷欲界結。
6)復次,法智要離欲界結已,用方猛利。由猛利故,能斷上結。
類智要離有頂結已。用方猛利。彼猛利時。下結已斷,復何所斷。
7)復次,法智極猛利,斷不善結尚不用功,況無記結而不能斷。如極利刀尚能斷鐵。況草木等。
類智不極猛利。斷無記結尚多用功。況不善結而當能斷。如以鈍刀斷草木等。尚多用功。況能斷鐵。
8)復次,法智具能斷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如有壯士力敵千夫。能斷上結。
類智唯能斷十四界、十處、五蘊。力用劣故,不斷下結。
9)復次,欲界邪見能緣三界苦集,先斷彼已,復欲斷彼所緣。是故法智能斷上二界結。
色無色界邪見不能緣欲界苦集。是故類智不能斷欲界結。
10)復次,欲界他界緣遍行諸結。能緣色無色界苦集,先斷彼已,復欲斷彼所緣。是故法智能斷上二界結。上界他界緣遍行諸結。不緣欲界苦集。是故類智不能斷欲界結。如有國王先殺怨賊,後亦壞彼遊戲之處。
11)復次,欲界諸蘊逼切有情過於重擔。既斷彼已,數復讚彼對治及滅。爾時復能斷上諸蘊。是故法智能斷上界結。類智不能斷欲界結。然法智能斷色無色界結者。是滅、道法智,非苦集法智。所以者何?法應爾故。謂修行者為欲界蘊現所逼切過於重擔。既捨彼已,報彼對治及滅惡故。數復觀察。數觀察時,即自然能斷色無色界結。
12)復次,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
色無色界是定界,是修地,是離染地,非厭。不定界法能斷定界結故。
13)復次,欲界是麁。色無色界是細。非厭麁界法能斷細界結故。
14)復次,欲界是下劣。色無色界是勝妙。非厭下劣界法能斷勝妙界結故。
15)復次,欲界是下。色界是中。無色界是上。非厭下界法能斷中上界結。
16)復次,若苦集法智能斷色無色界結者。便為於異處修厭離,於異處得解脫。如斷手繫,手得解脫。若斷足繫,足得解脫。非斷手繫,足得解脫。非斷足繫,手得解脫。是故法智能斷色無色界結者。是滅道法智,非苦集法智。然滅道法智能斷色無色界結者。唯生欲界,非生色無色界。所以者何?入出法智方便心唯欲界繫生。上二界者已捨此心,必不起故。
17)復次,法智隨轉戒。唯是欲界大種所造生。上二界者捨此大種,必不起故。
18)復次,生上二界者,必於法智所作已辦。加行已息,不復現前。如阿羅漢於三界結斷對治道。所作已辦,不復現前。
7.3.問:若爾,何故諸阿羅漢起無漏智耶?
1)答:欲觀所捨諸蘊過患。及觀所得滅道勝利故。彼復起諸無漏智。
2)復次,彼由四緣起無漏智。一為住現法樂故。二為遊戲功德故。三為觀本所作故。四為受用聖財故。
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世尊弟子生無色界。不起靜慮及靜慮中所發功德。生色界者亦能起之。彼說何義?彼說:若生無色界者,不起法智斷上界結。生色界者,若未離色無色界染,亦能起滅道法智斷色無色界結。
4)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有此義,應不決定。
4.1)謂生色界,於法智少分能起。少分不能起。
少分能起者,謂滅、道法智少分。
不能起者謂苦、集法智。
4.2)或有能起。或有不能起。
或有能起者謂未離彼染。
或有不能起者謂已離彼染。
4.3)或時能起或時不能起。
或時能起者。謂起離染道時。
或時不能起者。謂引善根時。
是故前說於理為善。
7.4.解釋:欲界繫
[發智論]諸結欲界繫。彼結法智斷耶?答:應作四句。有結欲界繫,非法智斷。謂欲界結。或忍斷。或餘智斷。或不斷。有結法智斷,非欲界繫。謂色無色界結。法智斷。有結欲界繫,亦法智斷。謂欲界結。法智斷。有結非欲界繫,亦非法智斷。謂色無色界結。或忍斷。或餘智斷。或不斷。
1[*引文]諸結欲界繫彼結法智斷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結欲界繫,非法智斷。謂欲界結。或忍斷。或餘智斷或不斷。
此中或忍斷者謂四法智忍斷。
或餘智斷者。謂世俗智斷。
或不斷者。謂已斷故。或未起彼斷加行故。
3[*引文]有結法智斷非欲界繫。謂色無色界結法智斷。
即色無色界修所斷結,滅道法智斷。
4[*引文]有結欲界繫亦法智斷。謂欲界結法智斷。
即欲界修所斷結四法智斷。
5[*引文]有結非欲界繫亦非法智斷。謂色無色界結。或忍斷。或餘智斷。或不斷。
此中或忍斷者。謂四類智忍斷。
或餘智斷者。謂類智或世俗智斷。
或不斷者。謂已斷故。或未起彼斷加行故。
7.5.解釋:色無色界繫
[發智論]諸結色無色界繫。彼結類智斷耶?答:諸結類智斷。彼結色無色界繫。有結色無色界繫,非類智斷。謂色無色界結。或忍斷。或餘智斷。或不斷。
1[*引文]諸結色無色界繫。彼結類智斷耶?答:諸結類智斷。彼結色無色界繫。
謂色無色界修所斷結,四類智斷。
2[*引文]有結色無色界繫非類智斷。謂色無色界結。或忍斷。或餘智斷。或不斷。
此中或忍斷者。謂四類智忍斷。
或餘智斷者。謂法智或世俗智斷。
或不斷者。謂已斷故。或未起彼斷加行故。
7.6.解釋:見苦、集、滅、道
[發智論]諸結見苦所斷。彼結苦智斷耶?答:諸結見苦所斷。彼結非苦智斷。或忍斷。或餘智斷。或不斷。設結苦智斷。彼結見苦所斷耶?答:諸結苦智斷。彼繫非見苦所斷。見、修所斷。諸結見集滅道所斷。彼結集滅道智斷耶?答:諸結見集、滅道所斷。彼結非集、滅、道智斷。或忍斷。或餘智斷。或不斷。設結集、滅、道智斷。彼結見集、滅、道所斷耶?答:諸結集、滅、道智斷。彼結非見集、滅、道所斷,是修所斷。
1[*引文]諸結見苦所斷。彼結苦智斷耶?答:諸結見苦所斷。彼結非苦智斷。或忍斷。或餘智斷或不斷。
此中或忍斷者。謂苦類智忍斷。
或餘智斷者。謂世俗智斷。
或不斷者。謂已斷故。或未起彼斷加行故。必無苦智能斷彼結。無漏智唯能斷修所斷故。
2[*引文]設結苦智斷。彼結見苦所斷耶?答:諸結苦智斷。彼結非見苦所斷。
是修所斷。無漏智不能斷見所斷故。
1)見集、滅、道所斷結。對集、滅、道智斷,准上應知。唯無間道能斷諸結。由此中說苦智等不能斷見所斷結故。
8.證
[發智論]諸結法智斷...道智作證。
[大毘婆沙論]
諸結法智斷彼結滅法智作證耶。乃至廣說。
8.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謂或有執:無間道斷諸結得。解脫道證彼滅得。如外國諸論師。
為遮彼意,顯無間道能斷諸結得亦,證彼滅得。
1)若無間道唯斷結得,解脫道方能證彼滅得者。便違此說。諸結法智斷,彼結滅法智作證等。
2)若以滅道法智究竟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者。彼以法智為無間道,類智為解脫道。如何可說諸結法智斷,彼結滅即法智作證耶?
3)是故應知。無間道能斷諸結得,亦證彼滅得。理不可違。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8.2.解釋:法智
[發智論]諸結法智斷,彼結滅法智作證耶?答:諸結法智斷。彼結滅法智作證。有結滅法智作證。彼結非法智斷。謂或忍斷。或餘智斷。彼結滅法智作證。
1[*引文]諸結法智斷。彼結滅法智作證耶?答:諸結法智斷。彼結滅法智作證。
謂隨法智為無間道斷爾所結。此無間道即能證彼爾所滅故。
2[*引文]有結滅法智作證彼結,非法智斷。謂或忍斷。或餘智斷。彼結滅法智作證。
1)如預流者,以世俗道,斷欲界一品乃至五品結已。復以法智為無間道,斷第六品,得一來果。
爾時無間道法智,證先忍所斷三界見所斷結滅。及證先世俗智所斷欲界前五品修所斷結滅。
2)一來者,以世俗道,斷欲界第七、第八品結已。復以法智為無間道,斷第九品得不還果。
爾時無間道法智,證先忍所斷三界見所斷結滅。及證先世俗智所斷欲界前八品修所斷結滅。
3)不還者,以世俗道或類智,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以類智,斷非想非非想處八品結已。復以法智為無間道,斷第九品得無學果。
爾時無間道法智,證先忍所斷三界見所斷結滅。及證先世俗智所斷欲界修所斷結。滅類智世俗智所斷七地修所斷結滅。類智所斷非想非非想處前八品修所斷結滅。
4)如是諸結滅法智作證。彼結非法智斷。
8.3.解釋:類智
[發智論]諸結類智斷。彼結滅類智作證耶?答:諸結類智斷。彼結滅類智作證。有結滅類智作證。彼結非類智斷。謂或忍斷。或餘智斷。彼結滅類智作證。
1[*引文]諸結類智斷。彼結滅類智作證耶?答:諸結類智斷。彼結滅類智作證。
謂隨類智為無間道斷爾所結。此無間道即能證彼爾所滅故。
2[*引文]有結滅類智作證。彼結非類智斷謂或忍斷或餘智斷。彼結滅類智作證。
如諸聖者,以法智或世俗道,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以法智,斷非想非非想處八品結已。復以類智斷第九品得無學果。
爾時無間道類智,證先忍所斷三界見所斷結滅。及證先法智、世俗智所斷八地修所斷結滅。法智所斷非想非非想處前八品修所斷結滅。如是諸結滅類智作證。彼結非類智斷。
8.4.解釋
[發智論]諸結苦智斷。彼結滅苦智作證耶?答:諸結苦智斷。彼結滅苦智作證。有結滅苦智作證。彼結非苦智斷。謂或忍斷。或餘智斷。彼結滅苦智作證。諸結集、滅、道智斷。彼結滅集滅道智作證耶?答:諸結集、滅、道智斷。彼結滅集、滅、道智作證。有結滅、集、滅、道智作證。彼結非集、滅、道智斷。謂或忍斷。或餘智斷。彼結滅集、滅、道智作證。
1[*引文]諸結苦智斷,彼結滅苦智作證耶?答:諸結苦智斷,彼結滅苦智作證。
謂隨苦智為無間道斷爾所結。此無間道即能證彼爾所滅故。
2[*引文]有結滅苦智作證,彼結非苦智斷。謂或忍斷。或餘智斷。彼結滅苦智作證。
1)如預流者,以世俗道或集、滅、道智。斷欲界一品乃至五品結已。復以苦智為無間道斷第六品。爾時無間道苦智。證先忍所斷三界見所斷結滅。及證先世俗、集、滅、道智所斷欲界前五品修所斷結滅。
2)一來者,以世俗道及集、滅、道智斷欲界第七第八品結已。復以苦智為無間道。斷第九品得不還果。爾時無間道苦智。證先忍所斷三界見所斷結滅。及證先世俗、集、滅、道智所斷欲界前八品修所斷結滅。
3)不還者,以世俗道或集、滅、道智。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以集、滅、道智,斷非想非非想處八品結已。復以苦智為無間道,斷第九品,得無學果。
爾時無間道苦智,證先忍所斷三界見所斷結滅。及證先世俗、集、滅、道智所斷八地修所斷結滅。集、滅道所斷非想非非想處前八品修所斷結滅。
4)如是諸結滅苦智作證,彼結非苦智斷。如說苦智,說集、滅、道智。應知亦爾。
8.5.問:前門此門有何差別?
1)答:諸有欲令無間道斷諸結得,解脫道證彼滅得者。
彼說前門,顯無間道作用。此門顯解脫道作用。
2)諸有欲令無間道,能斷諸結得,亦證彼滅得者。
彼說前門顯無間道能斷諸結得及證彼滅得。此門唯顯無間道證諸結滅得。
3)如斷結得、證彼滅得。捨過失、修功德。捨無義、得有義。捨下劣、得勝妙。離愛染苦,證寂靜樂。應知亦爾。
4)復次,前門顯斷有為。此門顯證無為。
5)復次,前門顯頓斷。此門顯數斷。
6)復次,前門顯斷時即證。此門顯先斷後證。是謂前門此門差別。
9.智知
[發智論]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於十智中,幾智知耶...滅、道智。
[大毘婆沙論]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於十智中幾智知耶。乃至廣說。
9.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有諸覺慧無所緣境。
如取幻事、健達縛城、鏡像、水月、影光、鹿愛、旋火輪等。種種覺慧皆無實境。
為遮彼執,顯諸覺慧,皆實有境。
2)或復有執:有能知智,不知所知。有所知境,非智所知。
為遮彼執,顯無能知智不知所知。及無所知境非智所知。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9.2.略毘婆沙
1)若問攝應依十八界審思而答。
若問識應依十二處審思而答。
若問隨眠應依五部審思而答。
若問智應依四聖諦審思而答。
如是諸法易可顯示。易可施設。
此中問智故,應依四聖諦審思而答。
2)然一切法略有五種。謂四諦所攝及所不攝。
2.1)此中三界苦集及道諦所攝法各有二種。謂相應及不相應。
2.2)滅諦所攝法及諦所不攝法各唯一種。謂不相應。
3)欲界苦集諦所攝相應法,七智知,除類、滅、道智。
不相應法,六智知,除類、他心、滅、道智。
4)色界苦集諦所攝。相應法七智知,除法、滅、道智。
不相應法,六智知。除法、他心、滅、道智。
5)無色界苦集諦所攝。相應不相應法俱六智知。除法、他心、滅、道智。
6)滅諦所攝法,六智知。除他心、苦、集、道智。
7)道諦所攝相應法,七智知。除苦、集、滅智。
不相應法六智知。除他心、苦、集、滅智。
8)諦所不攝法一智知。謂世俗智。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9.3.解釋
此中眼根七智知等。准前所說應知其相。
9.4.問:何故名智?
答:能知所知故名為智。
問:何故名所知?
1)答:是智所知故名所知。
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能量故名智。所量故名所知。能稱所稱。能度所度應知亦爾。
3)脇尊者言:能知故名智。若法是智所行、所緣、所取境事。說名所知。智與所知相對建立。故無有智不知所知。亦無所知非智所知。無智無所知。無所知無智。
10.想
[發智論]如說:無常想若習...緣三界繫。
[大毘婆沙論]
如說無常想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除一切欲貪、色貪、無色貪、掉舉、我慢、無明。乃至廣說。
10.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無常想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廣說如前。契經雖有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10.2.問:世尊何故說此契經?
1)答:有諸有情,心多懈怠,不勤精進,捨諸善軛。為勸策彼,故說此經。
2)復次,為勸學者捨後有愛,故說此經。
謂世尊說彌勒當來成佛時事,有諸學者作是念言:願我當見彼成佛事乃般涅槃。故佛告言:汝等今者,有諸資具,少時適意,故愛後有。若乏資緣,為苦所逼,便於諸有都不愛樂。爾時,應修此無常想,永盡諸漏,而般涅槃。是故不應貪愛後有。故為學者說此契經。
10.3.略解
[發智論]此想當言幾智相應耶?答應言:能除欲貪者。法智、苦智相應。能除色、無色貪者。類智、苦智相應。能除掉舉、慢、無明者。法智、類智、苦智相應。此想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答應言:能除欲貪者。有尋有伺。能除色、無色貪、掉舉、慢、無明者。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此想當言幾根相應耶?答應言:能除欲貪者。捨根相應。能除色、無色貪、掉舉、慢、無明者。樂、喜、捨根相應。此想當言空、無願、無相俱耶?答應言:無願俱。此想當言緣何界繫耶?答應言:能除欲貪者。緣欲界繫。能除色貪者。緣色界繫。能除無色貪者。緣無色界繫。能除掉舉、慢、無明者。緣三界繫。
[大毘婆沙論]
然無常想若習、若修、若多所作。
1)能除一切欲貪者。
此想應言法智相應。謂苦法智。
此想應言有尋有伺。謂未至定尋伺俱生。
此想應言捨根相應。謂未至定捨根俱生。
此想應言與無願俱。謂苦無願相應。
此想應言緣欲界繫。謂緣欲界五蘊。
2)能除一切色貪者。
2.1)此想應言類智相應。謂苦類智。
2.2)此想應言或有尋有伺。謂未至定及初靜慮尋伺俱生。
+或無尋唯伺。謂靜慮中間,唯伺俱生。
+或無尋無伺。謂在後三靜慮。
2.3)此想應言或樂根相應。謂在第三靜慮。
+或喜根相應。謂在初二靜慮。
+或捨根相應。謂在未至定靜慮中間第四靜慮。
2.4)此想應言與無願俱。謂苦無願相應。
2.5)此想應言緣色界繫。謂緣色界五蘊。
3)能除一切無色貪者。
此想應言類智相應。謂苦類智。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樂、喜、捨根相應與無願俱。緣無色界繫。
3.1)如前能除色貪想說有差別者。
此想或無尋無伺。謂在後三靜慮及前三無色。
或捨根相應。謂在未至定、靜慮中間、第四靜慮及前三無色。
緣無色界繫。謂緣無色界四蘊。
4)能除一切掉舉、我慢、無明者。
此想應言法類智相應。謂苦法類智。
此想應言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樂喜捨根相應與無願俱。皆如前能除無色貪想說。
此想應言或緣欲界繫。謂緣欲界五蘊。
或緣色界繫。謂緣色界五蘊。
或緣無色界繫。謂緣無色界四蘊。
10.4.問:一切聖道皆能斷結。何故唯說無常想耶?
答:此中想聲,顯諸聖道。
謂佛或時以受聲、想聲、思聲、意聲、燈聲、信、精進、念、定、慧聲、船筏聲、山石聲、水聲、花聲、慈、悲、喜、捨聲。顯諸聖道。廣說如前。此中亦爾故不應難。
1)問:無常想唯能對治二部煩惱。謂見苦及修所斷。何故此中說能除一切三界貪等?
1.1)答:此中但應說能除三界貪等。不應說一切。而說一切者。一切有二種。謂少分一切。及一切一切。此中但說少分一切。謂見苦及修所斷一切非餘。
1.2)復次,佛為聖者說此契經。彼已永斷見所斷結。勸彼修習此無常想。令斷一切三界修所斷結故無有過。
3)問:無常想能對治七隨眠。何故此中唯說能斷貪、慢、無明?
3.1)答:由此三種通三界遍五部。是故偏說。
五見及疑雖通三界,而不遍五部。
瞋雖遍五部,而不通三界。故不說之。
3.2)復次,由此三種通三界異生聖者。俱可現行。是故偏說。
五見及疑雖通三界。而諸聖者必不現行。
瞋雖異生聖者俱可現行。而不通三界。是故不說。
4)問:何故貪分三界差別而掉舉等不然?
4.1)答:彼亦應分三界差別,而不分者應知有餘。
4.2)復次,欲現異說、異文,莊嚴於義。令受持者生欣樂故。
4.3)復次,欲現二門、二略。乃至廣說。
4.4)復次,貪愛是重,難斷難破。多諸過患。是故偏分。
4.5)復次,以貪愛故,諸界、諸地、諸部差別。是故偏分。
5)問:修無常想能除七慢。何故此說唯除我慢?
答:此中且說近對治故。謂無常想是我慢近對治。
如契經說:若諸苾芻。修無常想者,能引無我想。若住無常、無我想者,能斷我慢速盡諸漏。
6)問:何故一切隨煩惱中唯說掉舉?
答:隨煩惱中過患增者,唯有掉舉。謂通三界,是纏性攝。
惛沈雖具如是二義。而在上界順等至故,過患不增。是故此中偏說掉舉。
11.七善
[發智論]如說:七處善、三義觀,能於此法、毘奈耶中,速盡諸漏。云何為七?謂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趣色滅行、色味、色患、色出。如實知受、想、行、識七亦爾。此智當言:法智乃至道智耶...是謂差別。
[大毘婆沙論]
如說七處善、三義觀。能於此法、毘㮏耶中,速盡諸漏。云何為七?謂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趣色滅行、色味、色患、色出。如實知受、想、行、識七亦爾。此智當言法智乃至道智耶乃至廣說。
11.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苾芻!當知。有七處善及三義觀。廣說如前。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11.2.問:世尊何故說此契經?
答:有諸學者已入見道,住修道中,為修所斷煩惱所惱。世尊欲令修彼對治。告言:汝等已得聖道,何不依之,斷餘煩惱。如勇健人為怨所惱。他人告曰:汝既勇健。寧不害怨而為彼惱。
復次,有諸學者已得初果,於後勝果不作加行。設作加行不如實知。世尊欲令起勝加行告言:汝等若能不捨先得預流諸加行者,不久必獲究竟漏盡。佛為彼故說此契經。
11.3.解釋:如實知等
[發智論]答應言:
如實知色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
如實知色集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
如實知色滅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
如實知趣色滅行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智。
如實知色味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
如實知色患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
如實知色出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
如實知受、想、行、識七亦爾。
1[*引文]如實知色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者。
此中法智知欲界色果。
類智知色界色果。
世俗智知一切色果。
苦智知有漏色果非常、苦、空、非我。
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果故。
2[*引文]如實知色集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者。
此中法智知欲界色因。
類智知色界色因。
世俗智知一切色因。
集智知有漏色因、集、生、緣。
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因故。
3[*引文]如實知色滅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者。
此中法智知欲界色滅。
類智知色界色滅。
世俗智知一切色滅。
滅智知有漏色滅、靜、妙、離。
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滅故。
4[*引文]如實知趣色滅行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智者。
此中法智知欲界色對治道。
類智知色界色對治道。
世俗智知一切色對治道。
道智知有漏色對治道、如、行、出。
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道故。
5[*引文]如實知色味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者。
此中四智皆知色味如前應知。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集故。
6[*引文]如實知色患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者。
此中四智皆知色患如前應知。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苦故。
7[*引文]如實知色出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者。
此中四智皆知色出如前應知。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滅故。
8[*引文]如實知受、想、行、識七亦爾者。
如觀色說。
11.4.問:若爾,應說三十五處善。或無量處善,何故說七?
1)答:觀一一蘊各各有七。不過七數,故說有七。
2)如餘經說:諸預流者極七反有。彼若別說二趣、二有應二十八。謂人趣有七、天趣有七。人中有七、天中有七。然不過七故說七名。
3)又如餘經說:有二法。謂眼色乃至意法。
4)又如餘經說:三轉法輪有十二行相。彼不過二及十二故說二十二。此亦如是。
5)脇尊者言:此經應說如實知色乃至識。如實知色集乃至識集。如實知色滅乃至識滅。如實知趣色滅行乃至趣識滅行。如實知色味乃至識味。如實知色患乃至識患。如實知色出乃至識出。若作是說唯有七處善。非三十五或無量種。
6)復次,若略說有七處善。若廣說有三十五或無量種。契經略說故唯有七。如略廣總別。不分別分別。頓說漸說。應知亦爾。
7)復次,為利根者說七處善。為鈍根者說三十五或無量種。
如利根鈍根。因力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思惟力外聞法力。開智說智。應知亦爾。
8)復次,依近觀察說七處善。依遠觀察說三十五或無量種。
如近遠。隣逼非隣逼。現前非現前。此眾同分餘眾同分。應知亦爾。
9)復次,依無漏觀說七處善。依有漏觀說三十五或無量種。
如有漏無漏。世出世。縛解。繫不繫應知亦爾。
10)復次,依現觀時說七處善。依觀察時說三十五或無量種。
11)復次,依總相觀故說七處善。依別相觀故說三十五或無量種。
如總相別相觀。自相共相觀。自相共相覺。自相共相作意。應知亦爾。
11.5.問:此中為說自相作意?為說共相作意耶?設爾何失。
+若說自相作意者,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七處善三義觀,能於此法毘㮏耶中,速盡諸漏,非自相作意可能盡漏。
+若說共相作意者。此中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如實知色乃至如實知識。
1)答:應作是說。此中正說自相作意。
問:若爾,云何能速盡漏?
答:此自相作意能引共相作意。彼共相作意能速盡漏。依展轉因故作是說。
2)復有說者,此中正說共相作意。
問:若爾,云何此契經說:如實知色乃至如實知識耶?
答:此契經中應作是說:如實知蘊、蘊集、蘊滅、趣蘊滅行、蘊味、蘊患、蘊出。而別說者。應知說時異、現觀時異。如佛為四天王,先以聖語說四聖諦。二解二不解等。如前已說。故知說時異、現觀時異。謂說時別說。現觀時總現觀故。
11.6.問:七處善、三義觀有何差別?
答:名即差別。謂名七處善。名三義觀故。
1)有作是說:七處善是無漏。三義觀是有漏。
1.1)問:若爾,此說當云何通?如實知色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等?
答:此世俗智雖亦容有,而不現行。
復次,此七處善是聖行相。說為無漏,實通有漏。對三義觀非聖行相,唯是有漏,故名無漏。
1.2)問:為能以七處善入三義觀耶?
答:不能以七處善是無漏行相。三義觀是有漏行相故。
2)復有說者,七處善通有漏、無漏。三義觀唯有漏。
問:為能以七處善,入三義觀耶?
答:能。然多用功力。多起作意。多作加行。
謂如實知色乃至識。如實知色患乃至識患而入蘊觀。
如實知色集乃至識集。如實知色味乃至識味而入處觀。
如實知色滅乃至識滅。如實知色出乃至識出而入界觀。
雖能如是以七處善入三義觀。而多用功力。多起作意。多作加行。
11.7.問:三義觀在前,七處善在後。世尊何故先說七處善,後說三義觀耶?
1)答:雖三義觀在前,七處善在後。而先說七處善,後說三義觀者。於說於文皆隨順故。
2)復次,如是次第說者受者皆隨順故。
3)復次,若作是說:於文於義皆圓滿故。若先說三義觀。後說七處善者。則於義雖圓滿而於文不圓滿。
4)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應前說者則前說之。應後說者則後說之二俱無過。
以三義觀位別有二。一在見道前。二在修道前。見道前者此中不說。修道前者此中說之。
如見道修道。見地修地。未知當知根已知根。應知亦爾。
5)脇尊者言:此中說四地。謂修行地、見地、修地、無學地。
如說七處善、三義觀者說修行地。
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趣色滅行乃至識亦爾者。說見地。
如實知色味、色患、色出乃至識亦爾者說修地。
速盡諸漏者說無學地。
11.8.問:何故見道中說四處善?修道中但說三處善耶?
1)答:以見道處所決定、對治決定,非修道故。
2)復次,以見道所緣決定、對治決定,非修道故。
3)復次,以見道初得見諦、初得現觀。修道已得見諦、已得現觀故。
4)復次,以見道初得聖種性、初得聖行相。修道已得聖種性、已得聖行相故。
11.9.問:何故於此七處善中,再說前三諦,一說道諦耶?
1)答:此中道諦,數分別故。謂如實知色乃至識。此如實知皆是道諦。
如實知色集乃至識集。色滅乃至識滅趣。色滅行乃至趣識滅行。色味乃至識味。色患乃至識患。色出乃至識出。此如實知亦皆是道諦。既於道諦數分別故不再說之。
2)復次,有已生苦、有未生苦。有已生苦因、有未生苦因。有已生苦滅、有未生苦滅。如是諸法唯有道諦能知斷證。故說三諦則已說道。
3)復次,有近苦、有遠苦。有近苦因、有遠苦因。有近苦滅、有遠苦滅。如是諸法唯有道諦能知斷證。故說三諦則已說道。
4)復次,三諦有邊是故再說。道諦無邊故唯一說。
11.10.問:因論生論。何故三諦說有邊,而道諦說無邊耶?
1)答:苦可盡知。集可盡斷。滅可盡證。道不可盡修故。餘義廣說。如現觀邊世俗智處。
2)復次,前四處善說見道位。見道必具觀察四諦,故具說四。
後三處善說修道位。修道位中所修聖道即是道諦。未必具觀四聖諦,故但說三種。
3)復次,一切賢聖皆厭苦集,欣樂涅槃。聖道不爾。是故世尊再說三諦,一說道諦。
11.11.問:何故見道中,先說苦諦後說集諦。而修道中先說集諦,後說苦諦耶?
1)答:見道中依現觀次第。修道中依因果次第故作是說。
2)復次,見道中依見次第。修道中依說次第故作是說。
以見次第先果後因。說次第先因後果故。
3)復次,佛依修道為愛行者,說斷愛法,作如是言:汝等先應觀察諸蘊味。觀察味已,見味過患。見過患已,能速出離。
4)復次,修道位中,已於生死有分齊故,不多厭苦。但為煩惱擾濁心故,多厭煩惱。諸煩惱中愛數行故,多分厭愛。故修道中先觀愛味。次觀愛患。後觀愛出。
5)復次,愛於現在最能引心馳流諸境。愛於未來最能潤有令不斷絕。故諸聖者厭愛心增。修道位中先觀愛味。次觀愛患。後觀愛出。
11.12.問:何故世尊令所化者數數觀察所知境界?
答:無始時來迷所知境,失於正道。沈淪生死受種種苦。世尊欲令悟所知境,趣於正道。超出生死,離種種苦。故令數觀所知境界。此中要者。謂七處善及三義觀。
11.13.問:先集後味,有何差別?
1)答:名即差別。謂名色等集。名色等味故。
2)復次,集通六識。味唯意地。
3)復次,集通染污、不染污。味唯染污。
4)復次,集通三界。味唯欲界。
5)復次,集通業煩惱。味唯煩惱。
6)復次,集通諸煩惱。味唯是愛。是謂差別。
11.14.問:諸蘊集為是一?為有異耶?設爾何失。
+若是一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說憙集故有色集。觸集故有三蘊集。名色集故有識集。
+若有異者,施設論說復云何通?如說:此愛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皆是苦因、苦根本、苦道路、苦由緒、苦能作、苦生、苦緣、苦有、苦集及苦等起。
1)答:應作是說:有別緣故,諸蘊集是一。有別緣故,諸蘊集有異。
謂依遠因故,諸蘊集是一。依近因故,諸蘊集有異。
如依遠近。在彼在此。不現前現前。餘身眾同分此身眾同分。應知亦爾。
2)復次,契經中說三種集異。一煩惱集。二苦集。三業集。
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煩惱集。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苦集。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業集。
此經中說業名色故。如說煩惱、苦、業集。煩惱、苦、業有。煩惱、苦、業生。煩惱、苦、業路。應知亦爾。
3)復次,契經中說三時有異。一積集時。二受用時。三守護時。
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積集時。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受用時。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守護時。
4)復次,此中別說三時有異。一將和合時。二正和合時。三不別離時。
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將和合時。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正和合時。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不別離時。
5)復次,此契經中說三有異。一中有。二本有。三生有。
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中有。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本有。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生有。
6)復次,喜集故有色集者說名緣色。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名緣名。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名色緣名。
7)復次,以愛希求未來諸有身分自體故。世尊說憙集故有色集。
觸能長養心心所法。任持牽引令現在前。故世尊說觸集故有三蘊集。
識依名色增長廣大。故世尊說名色集故有識集。
11.15.問:先苦後患有何差別?
1)答:名即差別。謂名色等苦。名色等患故。
2)復次,苦通三受。患唯苦受。
3)復次,苦通染污不染污。患唯染污。
4)復次,苦通三界。患唯欲界。
5)復次,苦通煩惱、業、苦。患唯煩惱。
6)復次,苦通諸煩惱。患唯在愛。是謂差別。
11.16.滅與出
[發智論]色乃至識滅。色乃至識出。何差別耶?答:若由此愛,諸色集起。彼斷名色滅。若諸餘愛,緣色增廣。彼斷名色出。復次,若由此業、煩惱,諸色集起。彼斷名色滅。若餘業、煩惱,緣色增廣。彼斷名色出。復次,若由此愛及業、煩惱,諸色集起。彼斷名色滅。若諸餘愛及業、煩惱,緣色增廣。彼斷名色出。受、想、行、識滅、出亦爾。是謂差別。
[*引文]色乃至識滅。色乃至識出。何差別耶?答:若由此愛,諸色集起。彼斷名色滅。若諸餘愛緣色增廣。彼斷名色出。乃至廣說。
1)問:何故此中問色等滅,而答愛等滅耶?
答:因斷故果隨斷。因滅故果隨滅。因息故果隨息。捨因故亦捨果。吐因故果亦吐。若斷道路諸有不續。色等永滅便至苦邊。故問色等滅,而答愛等滅。
2)問:何故此中已生愛等斷名滅。未生愛等斷名出耶?
+答:已生煩惱業,已有所作。已障聖道。已取果。已與果。已為同類、遍行、異熟因。已取等流異熟果。於自相續,已作染污。已作繫縛。已作苦事。但可斷滅。不可出離,故說為滅。
+未生煩惱業與上相違。可出離故說之為出。
+如三苦事。一者已受。二者正受。三者當受。已正受者不可出離。當應受者,或以自力。或以他力。或財物力而可出離。
3)問:何故此中三說愛,再說餘煩惱、業耶?
答:以愛難斷、難破、難可越度,多諸過患。甚可訶責故三說之。如諸賊、女人,與餘惡法。總訶厭已,復別訶厭。
復次,由愛力故,界別、地別、部別。一切煩惱,因愛而生。因愛增長,故三說之。
4)問:何故諸處以種種問,數數分別滅諦非餘?
答:以此滅諦一切法中最勝、最妙。四聖諦中,亦最勝妙,故多分別。
5)問:何故此中但問答分別滅出差別,非集、味、苦、患耶?
答:亦應說彼二種差別。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復次,此中以後顯示於前。謂問答分別滅出差別。應知前二亦應說之。
復次,滅諦最勝,故偏分別,苦集非勝故不說之。
1.於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
[發智論] 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於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於八智皆成就
[大毘婆沙論]
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於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1.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無實成就不成就性。
為遮彼執,顯成就性不成就性體俱實有。故作斯論。
1.2.問:何故此中及後定蘊俱依七種補特伽羅而作論。前於結蘊不善納息,唯依五種補特伽羅而作論耶?
1)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2)復次,前結蘊中,依有結者而作論故。不說後二補特伽羅。
此及定蘊,依有智定補特伽羅而作論故。亦說後二。
3)復次,前結蘊中,以補特伽羅為章,以煩惱為門故不說後二。
此及定蘊,以補特伽羅為章。以智定為門故亦說後二。
以慧解脫及俱解脫雖無煩惱,而有智定,故具說七補特伽羅。
廣辯七種補特伽羅,如前結蘊不善納息。
1.3.於八智幾成就?幾不成就?
[發智論]答:隨信行於八智。或成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謂苦法智忍時。無他心智一。有他心智二。苦法智、苦類智忍時。無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隨法行亦爾。信勝解於八智。或成就七、八。謂無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見至亦爾。身證、慧解脫、俱解脫。於八智皆成就。
1[*引文]答:隨信行於八智。或成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義不定故。
2[*引文]謂苦法智忍時。無他心智一。有他心智二者。
1)若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不成就他心智故名無他心智。彼成就一世俗智。
2)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成就他心智故名有他心智。彼成就世俗、他心二智。
3[*引文]苦法智、苦類智忍時。無他心智三。有他心智四者。
此二心頃,若不成就他心智,但成就三。謂法智、苦智、世俗智。
若成就他心智,則成就四。謂前三加他心智。後位增智准前應知。
4[*引文]隨法行亦爾者。
如隨信行或成就一乃至八故。以此二聖,地等、道等、所依身等、離染亦等。
唯根有異。謂隨信行是鈍根攝。若隨法行是利根攝。
5[*引文]信勝解於八智,或成就七、八。謂無他心智七。有他心智八者。
謂未離欲染,不成就他心智故唯成就七。
若已離欲染,亦成就他心智故具成就八。
6[*引文]見至亦爾者。
如信勝解。或成就七或具八故。以此二聖,地等、道等、所依身等、離染亦等。唯根有異准前應知。
7[*引文]身證、慧解脫、俱解脫。於此八智皆成就者。
以此三聖,皆已離欲染,具成就八智故。
2.於八智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
[發智論]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於八智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若現在前。
[*引文]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於八智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
2.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過去未來俱非實有。為遮彼執,顯彼實有。
復次,前雖總說成就八智。未依三世分別多少。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2.2.解釋:隨行信
[發智論]答:隨信行於八智。苦法智忍時。無他心智,過去、未來一,現在無。有他心智。過去未來二。現在無。苦法智時。無他心智。過去一。未來三。現在二。有他心智。過去二。未來四。現在二。…道類智忍時。無他心智。過去未來七。現在無。有他心智。過去未來八。現在無。
1[*引文]答:隨信行於八智。苦法智忍時,無他心智過去未來一。現在無。有他心智過去未來二。現在無者。
無他心智、有他心智義如前說。一謂世俗智。二謂世俗、他心智。忍非智故,現在都無。
2[*引文]苦法智時,無他心智過去一者。
謂世俗智。
3[*引文]未來三者。
謂法智、苦智、世俗智。
4[*引文]現在二者。
謂法智、苦智。
5[*引文]有他心智過去二未來四。現在二者。
過去未來加他心智,現在不加。以他心智見道決定無容現前,亦不修故。
後位增智准前應知。
2.3.隨法行、信勝解
[發智論]隨法行亦爾。信勝解於八智。無他心智。未來七。有他心智。未來八。過去若已滅不失。現在若現在前。
1[*引文]隨法行亦爾者。
此二地等,廣說如前。
2[*引文]信勝解於八智。無他心智未來七。有他心智未來八。過去若已滅不失。現在若現在前者。
過去若已滅,非得果練根及退故失則成就。若未已滅,設已滅三緣故失則不成就。此說無漏智或他心智,非世俗智。以世俗智,過去未來定成就故現在或一或二或三。若無心時,都不成就。
2.4.見至
[發智論]見至亦爾。身證、慧解脫、俱解脫於八智。皆未來八。過去若已滅不失。現在若現在前。
1[*引文]見至亦爾者。
准前應知。身證等三如文具說。
2[*引文]已滅不失。
謂若已滅,非練根等及退故。失則成就。
3.幾智現在前耶?
[發智論]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法智。乃至道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耶?
[*引文]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法智乃至道智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耶?
3.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諸智雖可一一現前,不得有二。
為遮彼執,顯智現前或一或二或復三種。
2)有餘復執:入現觀時,總觀四諦,四智頓起。
為遮彼執,顯現觀時,各別觀諦,無二諦智俱時起義,況得起多。
3)或復有執:多識俱生,多智並起。
為遮彼執,顯一有情一剎那中唯起一識。智體亦爾故作斯論。
3.2.解釋:隨信行、隨法行
[發智論]答:隨信行法智現在前時。二智現在前。謂法苦智二。法集智二。法滅智二。法道智二。...道智現在前時。二智現在前。謂道法智二。隨法行亦爾。
1[*引文]答:隨信行法智現在前時。二智現在前。謂法苦智二。廣說乃至道智現在前時。二智現在前謂道、法智二者。
1)謂見道位,七智現在前時。一一剎那智體雖一,而義說二。
2)謂對治故,或名法智或名類智。行相故,或名苦智乃至或名道智。
2[*引文]隨法行亦爾者。
此二地等,廣說如前。
3.3.解釋:信勝解
[發智論]信勝解,法智現在前時。或二三智現在前。謂法苦智二。法集智二。法滅智二。法道智非他心智二。是他心智三。...道智現在前時。或二三智現在前。謂道法智非他心智二。是他心智三。道類智非他心智二。是他心智三。
[*引文]信勝解,法智現在前時。或二三智現在前。謂法、苦智二。廣說乃至道智現在前時。或二三智現在前。謂道、法智,非他心智二。是他心智三。道類智非他心智二。是他心智三者。
1)謂修道位,諸智現在前時。一一剎那智體雖一。而義說二或義說三。
2)謂無漏智現在前時。
2.1)若苦、集、滅智及他心智所不攝道智。
但義說二。謂對治故或名法智。或名類智。行相故或名苦智。乃至或名道智。
2.2)若他心智所攝道智則義說三。謂對治故或名法智或名類智。行相故名道智。加行故名他心智。
3)有漏智現在前時。
若非他心智則唯一智。謂世俗智。
若是他心智則義說二。謂自性故名世俗智。加行故名他心智。
3.4.解釋:見至、身證、 慧解脫、俱解脫
[發智論]見至、身證亦爾。慧解脫,法智現在前時。或二三智現在前。謂法苦智非盡無生智二。是盡或無生智三。...道智現在前時。或二三智現在前。謂道法智非盡無生他心智二。是盡或無生或他心智三。道類智非盡無生他心智二。是盡或無生或他心智三。俱解脫亦爾。
1[*引文]見至、身證亦爾者。
謂位等故,諸智現前,義相似故。
2[*引文]慧解脫,法智現在前時。或二三智現在前。謂法苦智。非盡無生智二。是盡或無生智三。廣說乃至道智現在前時。或二三智現在前。謂道法智。非盡無生他心智二。是盡或無生或他心智三。道類智非盡無生他心智二。是盡或無生或他心智三者。
1)謂無學位諸智現在前時,一一剎那智體雖一而義說二。或義說三。
2)謂無漏智現在前時,
2.1)若盡、無生智所不攝苦、集、滅智。及盡、無生、他心智所不攝道智,但義說二。
謂對治故或名法智或名類智。
行相故或名苦智。乃至或名道智。
2.2)若盡或無生智所攝苦、集、滅智。及盡或無生或他心智所攝道智則義說三。
謂對治故或名法智或名類智。
行相故或名苦智。乃至或名道智。
事辦故或名盡智。
因圓故或名無生智。
加行故或名他心智。
3)有漏智現在前時,
若非他心智則唯一智。謂世俗智。
若是他心智則義說二。謂自性故名世俗智。加行故名他心智。
4)問:何故盡智、無生智、他心智體不相雜耶?
答:盡、無生智,非見自性。他心智是見自性,故不相雜。
盡智、無生智所起行相,互有異故,亦不相雜。
謂苦我已知等是盡智所起行相。
不復當知等是無生智所起行相。
3[*引文]俱解脫亦爾者。
謂位等故。
4.於三三摩地幾成就?幾不成就?
[發智論]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於三三摩地幾成就?幾不成就?
[*引文]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於三三摩地幾成就?幾不成就?
4.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謂或有執:三三摩地體唯是一義說三種。
為遮彼執,顯此三種自性各異。故作斯論。
4.2.解釋
[發智論]答:隨信行。於三三摩地。滅法智忍未已生成就二。已生成就三。隨法行亦爾。信勝解乃至俱解脫。於三三摩地皆成就。
1[*引文]答:隨信行於三三摩地。滅法智忍未已生成就二。已生成就三者。
1)謂滅法智忍未現在前,但成就空、無願二。
2)苦法智忍時,二雙修故。
3)滅法智忍已生。乃至道類智忍現在前時,皆成就三,復成就無相故。
2[*引文]隨法行亦爾者。
此二地等,廣說如前。
3[*引文]信勝解乃至俱解脫於三三摩地皆成就者。
已具得故。
5.於三三摩地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
[發智論]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於三三摩地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答:隨信行。於三三摩地。若依空入正性離生。苦法智忍時。過去無。未來二。現在一。...滅法智乃至道類智忍時。過去未來三。現在一。
[*引文]隨信行乃至俱解脫。於三三摩地。成就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答:隨信行於三三摩地。若依空入正性離生苦法智忍時,過去無。未來二現在一。廣說乃至滅法智。乃至道類智忍時過去二。未來三。現在一者。
謂若依空入正性離生,
見苦初心頃過去無。
見苦四心頃現在一謂空。
見苦後三心頃。及見集初心頃過去一。謂空。
見集後三心頃。見滅初心頃過去二。謂空、無願。
見苦、見集各四心頃未來二謂空、無願。
見滅四心頃現在一謂無相。
見集四心頃、見道三心頃現在一謂無願。
見滅後三心頃、見道三心頃皆過去具三。
見滅四心頃、見道三心頃皆未來亦具三。
5.1.依無願
[發智論]若依無願入正性離生。苦法智忍時。過去無。未來二。現在一。苦法智乃至集類智時。過去一。未來二。現在一。滅法智忍時。過去一。未來三。現在一。滅法智乃至道類智忍時。過去二。未來三。現在一。
[*引文]若依無願入正性離生。
應知亦爾。有差別者。謂過去定無。空唯有一或二。
見苦、見集各四心頃。見道三心頃皆現在一。謂無願。
問:何等補特伽羅依空入正性離生?何等補特伽羅依無願入正性離生耶?
1)答:若見行者,依空入正性離生。若愛行者,依無願入正性離生。
唯除菩薩。雖是愛行,而依空入正性離生。
2)又見行者,復有二種。著我見者,依非我行相入正性離生。
著我所見者,依空行相入正性離生。
3)諸愛行者亦有二種。我慢增者,依非常行相入正性離生。
懈怠增者,依苦行相入正性離生。
4)復次,若利根者,多依空入正性離生。若鈍根者,多依無願入正性離生。
如利根鈍根乃至開智說智應知亦爾。
5)若依無願入正性離生者。
彼或依無願、無相,離三界染,盡眾同分,空不現前。
5.2.隨法行、信勝解等
[發智論]隨法行亦爾。信勝解乃至俱解脫。於三三摩地。皆未來三。過去若已滅不失。現在若現在前。
1[*引文]隨法行亦爾者。
此二地等廣說如前。
2[*引文]信勝解乃至俱解脫。於三三摩地皆未來三。過去若已滅不失。現在若現在前者。
此皆准前應知其相。
6.三摩地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耶?
[發智論]隨信行乃至俱解脫。空、無願、無相三摩地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耶?答:隨信行,空三摩地現在前時。或二。或無。謂苦法智二。苦類智二。三忍時無。...俱解脫亦爾。
[*引文]隨信行乃至俱解脫空、無願、無相三摩地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耶?答:隨信行空三摩地現在前時。或二或無。廣說乃至俱解脫亦爾者。
1)謂見道中忍時,無智智時,有二智。
2)修道中苦、集、滅智時,有二智。道智時,或二或三智。
3)無學道中苦、集、滅智、無學正見攝者一一有二智。
4)非無學正見攝者。一一有三智。
5)道智若非無學正見攝者有三智。
6)若是無學正見攝他心智者亦有三智。即此若非他心智者唯有二智。
7)問:何故盡、無生智不與空三摩地相應耶?
答:行相異故。謂空行相,非盡、無生智。若盡、無生智行相非空。
復次,空三摩地與見相應。盡、無生智非見性故。
復次,空三摩地自性是勝義。所起行相亦是勝義。盡無生智自性雖是勝義。而所起行相非勝義。謂此智後作是念言:我生已盡等有我行相,是世俗攝,非勝義故。
7.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幾智現在前耶?
[發智論]隨信行乃至俱解脫。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隨應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耶?答:隨信行。未知當知根現在前時。或二。或無。謂苦法智二。苦類智二。集法智二。集類智二。滅法智二。滅類智二。道法智二。八忍時無。...俱解脫亦爾。
[*引文]隨信行乃至俱解脫。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隨應現在前時,幾智現在前耶?答:隨信行未知當知根現在前時。或二或無。廣說乃至俱解脫亦爾者。
1)謂見道中八忍時,全無智。七智時,各有二智。
2)修道中苦、集、滅智時,各有二智。道智時或有二智或有三智。
3)無學道中苦、集、滅、道智。皆或有二智或有三智。准前應知。
4)問:此中數說慧解脫者起他心智。此起必依根本靜慮。若慧解脫亦能現起根本靜慮,豈不違害蘇尸摩經。彼經中說慧解脫者不能現起根本靜慮。
4.1)答:慧解脫有二種。一是少分。二是全分。
少分慧解脫於四靜慮能起一、二、三。
全分慧解脫於四靜慮皆不能起。
4.2)此論中說少分慧解脫。故能起他心智。蘇尸摩經說全分慧解脫。彼於四靜慮皆不能起。如是二說俱為善通。
4.3)由此少分慧解脫者,乃至能起有頂等至,但不得滅定。若得滅定,名俱解脫。
8.相應---法智...類智
[發智論]諸法法智相應,彼法類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類智相應。彼法法智相應耶?答不爾。對世俗智亦爾。...對後亦爾。
[*引文]諸法法智相應。彼法類智相應耶。乃至廣說。
8.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心心所法,一一而生,無相應義。
為遮彼執,顯心心所必俱時生,有相應義。
2)或復有執:心心所法前後相應。
3)有餘復執:自性與自性相應。
為遮彼執顯,相應者必俱時生。別有自體。故作斯論。
4)此中諸法由三緣故,互相交涉,對顯相應。
4.1)謂或有法,由相攝故互相交涉,如智與智。
4.2)或復有法,由相應故互相交涉,如智與三摩地。
4.3)或復有法,由相攝、相應故互相交涉,如智與根、覺支、道支。
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8.2.解釋:法智...類智
[發智論]諸法法智相應,彼法類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類智相應。彼法法智相應耶?答:不爾。對世俗智亦爾。
1[*引文]諸法法智相應。彼法類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類智相應。彼法法智相應耶?答:不爾。
所以者何?非一心故。所緣異故。
2[*引文]對世俗智亦爾。
所以者何?非一心故。有漏無漏聚各異故。
8.3.解釋:法智...他心智
[發智論]諸法法智相應。彼法他心智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法智相應非他心智。謂他心智所不攝法智相應法。
有法他心智相應非法智。謂法智所不攝他心智相應法。
有法法智相應亦他心智。謂法智所攝他心智相應法。
有法非法智相應亦非他心智。謂法智、他心智。及法智、他心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苦、集、滅、道智及正見亦爾。
1[*引文]諸法法智相應。彼法他心智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法法智相應非他心智。謂他心智所不攝法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苦、集、滅法智。及他心智所不攝道法智相應法。
3[*引文]有法他心智相應非法智。謂法智所不攝他心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類智、世俗智所攝他心智相應法。
4[*引文]有法法智相應亦他心智。謂法智所攝他心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此相應九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5[*引文]有法非法智相應亦非他心智。謂法智、他心智。及法智他心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1)此中法智、他心智者。
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法智、他心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者。
不攝,除彼自性。不相應,除彼相應。取諸餘心心所法。此法是何?
謂苦、集、滅類智、他心智所不攝。
道類智相應聚。無漏忍相應聚。他心智不相應一切有漏心心所法。
3)色、無為、心不相應者。
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皆非法智相應,亦非他心智,無所緣故。
6[*引文]對苦、集、滅、道智及正見亦爾者。
如法智對他心智作四句。此對苦、集、滅、道智及八道支中正見亦爾。
8.4.解釋:法智...空三摩地
[發智論]諸法法智相應。彼法空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法智相應非空。謂法智相應空及空不相應法智相應法。
有法空相應非法智。謂空相應法智。及法智不相應空相應法。
有法法智相應亦空。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法智相應亦非空。謂法智不相應空。空不相應法智。及法智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無願、無相、喜覺支、正思惟亦爾。
1[*引文]諸法法智相應,彼法空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1)此中法智與三三摩地相應。
2)空三摩地與二智二忍相應。
二智者。謂苦法智、苦類智。
二忍者。謂苦法智、忍苦類智忍。是故此中作大四句。
2[*引文]有法法智相應非空。謂法智相應空。及空不相應法智相應法。
1)此中法智相應空者。謂法智俱生空三摩地。
2)此與法智相應非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3)及空不相應法智相應法者。謂無願、無相俱生法智相應法。
3[*引文]有法空相應非法智。謂空相應法智。及法智不相應。空相應法。
1)此中空相應法智者。謂空俱生法智。
2)此與空相應非法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3)及法智不相應空相應法者。謂苦類智及苦忍俱生空三摩地相應法。
4[*引文]有法法智相應亦空。謂二相應法。
此中二相應法者。謂法智空俱生聚中。除二自性,諸餘心心所法。此法是何?謂二相應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5[*引文]有法非法智相應亦非空。謂法智不相應空。空不相應法智。及法智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1)此中法智不相應空者。謂苦類智及苦忍俱生空三摩地。
2)此非法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空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3)空不相應法智者。謂無願、無相俱生法智。
4)此非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法智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
5)及法智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者。
不攝,除二自性。不相應,除二相應。取諸餘心心所法。此法是何?
謂法智不相應。無願、無相相應聚。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
6)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皆非法智相應,亦非空,無所緣故。
6[*引文]對無願、無相、喜覺支、正思惟亦爾者。
如法智對空作大四句。此對無願、無相、喜覺支、正思惟亦爾。
8.5.解釋:法智...未知當知根
[發智論]諸法法智相應。彼法未知當知根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法智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法智相應法。
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法智。謂未知當知根所攝法智。及法智不攝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
有法法智相應亦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攝法智相應法。
有法非法智相應亦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法智。及法智未知當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已知具知根亦爾。
1[*引文]諸法法智相應。彼法未知當知根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法法智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法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已知根、具知根所攝法智相應法。此與法智相應,非未知當知根,是他聚故。
3[*引文]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法智。謂未知當知根所攝法智。及法智不攝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
1)此中未知當知根所攝法智者。
謂未知當知根俱生聚中法智。此與未知當知根相應非法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法智不攝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者。
謂諸類智及無漏忍俱生聚中,未知當知根相應法。此與未知當知根相應,非法智,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法智相應亦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攝法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餘八根及彼相應。餘非根心所法。
5[*引文]有法非法智相應亦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法智。及法智未知當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1)此中未知當知根所不攝法智者。
謂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法智。此非法智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亦非未知當知根相應,是他聚故。
3)及法智未知當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者。
謂法智不攝不相應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皆非法智相應。
亦非未知當知根,是他聚故。
4)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皆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6[*引文]對已知具知根亦爾者。
如法智對未知當知根有四句。此對已知根具知根亦爾。
8.6.解釋:法智...念覺支
[發智論]諸法法智相應。彼法念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法智相應非念。謂法智相應念覺支。
有法念覺支相應非法智。謂法智及法智不相應念覺支相應法。
有法法智相應亦念。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法智相應亦非念。謂法智不相應念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對精進、輕安、定、捨覺支、正精進、正念、正定亦爾。
諸法法智相應。彼法擇法覺支相應耶?答:諸法法智相應。亦擇法覺支。有法擇法覺支相應非法智。謂法智所不攝擇法覺支相應法。如法智對後。類智對後亦爾。
1[*引文]諸法法智相應,彼法念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法法智相應非念謂法智相應念覺支。
此與法智相應非念。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3[*引文]有法念覺支相應非法智。謂法智及法智不相應念覺支相應法。
1)此中法智者。謂念覺支俱生法智。此與念覺支相應非法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法智不相應念覺支相應法者。謂無漏忍及類智俱生聚中念覺支相應法。此與念覺支相應非法智,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法智相應亦念。謂二相應法。
即法智俱生聚中,除法智及念,諸餘心心所法與二相應。此復是何?謂二相應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5[*引文]有法非法智相應亦非念。謂法智不相應念覺支。及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1)此中法智不相應念覺支者。謂無漏忍、類智俱生聚中念覺支。此非法智相應,是他聚故。
2)亦非念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3)及餘心心所法者。此非無漏心心所法。但是有漏心心所法。
4)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皆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6[*引文]對精進、輕安、定、捨覺支、正精進、正念、正定亦爾者。
如法智對念覺支有四句。此對精進覺支乃至正定亦爾。
7[*引文]諸法法智相應。彼法擇法覺支相應耶?答:諸法法智相應。亦擇法覺支法智。
皆是擇法覺支攝故。
8[*引文]有法擇法覺支相應非法智。謂法智所不攝擇法覺支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無漏忍、類智俱生聚中,擇法覺支相應法。此與擇法覺支相應非法智。是他聚故。
9[*引文]如法智對後。類智對後亦爾者。
如法智對類智乃至正定。類智對他心智乃至正定亦爾。
9.相應---他心智...世俗智
[發智論]諸法他心智相應。彼法世俗智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他心智相應非世俗智。謂世俗智所不攝他心智相應法。
有法世俗智相應非他心智。謂他心智所不攝世俗智相應法。
有法他心智相應亦世俗智。謂他心智所攝世俗智相應法。
有法非他心智相應亦非世俗智。謂他心世俗智。及他心世俗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道智、擇法覺支、正見亦爾。
1[*引文]諸法他心智相應。彼法世俗智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
義不定故。
2[*引文]有法他心智相應非世俗智。謂世俗智所不攝他心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無漏他心智相應法。
3[*引文]有法世俗智相應非他心智。謂他心智所不攝世俗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他心智所不攝。諸善、染污、無覆無記世俗智相應法。
4[*引文]有法他心智相應亦世俗智。謂他心智所攝世俗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此相應九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5[*引文]有法非他心智相應亦非世俗智。謂他心世俗智及他心世俗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1)此中他心世俗智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他心世俗智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者。
謂無漏忍、苦、集、滅智。及他心智所不攝道智俱生聚心心所法。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6[*引文]對道智、擇法覺支、正見亦爾者。
如他心智對世俗智有四句。此對道智、擇法覺支、正見亦爾。
9.1.解釋:他心智...苦智
[發智論]諸法他心智相應。彼法苦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苦智相應。彼法他心智相應耶?答:不爾。對集、滅智、空、無相三摩地、未知當知根亦爾。諸法他心智相應。彼法無願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他心智相應非無願。謂他心智相應無願。及無願不相應他心智相應法。
有法無願相應非他心智。謂無願相應他心智。及他心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
有法他心智相應亦無願。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他心智相應亦非無願。謂他心智不相應無願。無願不相應他心智。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念、精進、喜、輕安、定、捨覺支、正思惟、正精進、正念、正定亦爾。
1[*引文]諸法他心智相應。彼法苦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苦智相應彼法他心智相應耶?答:不爾。對集、滅智、空、無相三摩地、未知當知根亦爾者。
非一心故。或行相異故。或所緣異故。
2[*引文]諸法他心智相應。彼法無願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3[*引文]有法他心智相應非無願。謂他心智相應無願及無願不相應他心智相應法。
1)此中他心智相應無願者。
謂他心智俱生無願。此與他心智相應非無願。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無願不相應他心智相應法者。
謂有漏他心智相應法。此與他心智相應非無願,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無願相應非他心智。謂無願相應他心智。及他心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
1)此中無願相應他心智者。謂無願俱生他心智。此與無願相應非他心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他心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者。謂苦集無願。及他心智不相應道無願相應法。此無願相應非他心智是他聚故。
5[*引文]有法他心智相應亦無願。謂二相應法。
即無漏他心智俱生聚中,除他心智及無願三摩地,諸餘心心所法。此法是何?謂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6[*引文]有法非他心智相應。亦非無願。謂他心智不相應無願。無願不相應他心智。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1)此中他心智不相應無願者。
謂苦集無願及他心智不相應道無願。此非他心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無願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無願不相應他心智者。
謂有漏他心智此非無願相應是他聚故。亦非他心智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3)及諸餘心心所法者。
謂空、無相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他心智不攝不相應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4)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7[*引文]對念、精進、喜、輕安、定、捨覺支、正思惟、正精進、正念、正定亦爾者。
如他心智對無願有四句。此對六覺支、四道支亦爾。
9.2.解釋:他心智...已知根
[發智論]諸法他心智相應。彼法已知根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他心智相應非已知根。謂已知根所不攝他心智相應法。
有法已知根相應非他心智。謂已知根所攝他心智。及他心智不攝不相應已知根相應法。
有法他心智相應亦已知根。謂已知根所攝他心智相應法。
有法非他心智相應亦非已知根。謂已知根所不攝他心智。及他心智已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具知根亦爾。
1[*引文]諸法他心智相應。彼法已知根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法他心智相應非已知根。謂已知根所不攝他心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具知根所攝他心智相應。及有漏他心智相應心心所法。此法他心智相應非已知根是他聚故。
3[*引文]有法已知根相應。非他心智。謂已知根所攝他心智。及他心智不攝不相應已知根相應法。
1)此中已知根所攝他心智者。
謂修道中無漏他心智。此與已知根相應非他心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他心智不攝不相應已知根相應法者。
謂修道中苦、集、滅智俱生聚。及他心智所不攝道智俱生聚中心心所法。此與已知根相應非他心智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他心智相應亦已知根。謂已知根所攝他心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修道中無漏他心智相應法。即此相應八無漏根。及彼相應餘非根心所法。
5[*引文]有法非他心智相應。亦非已知根。謂已知根所不攝他心智。及他心智已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1)此中已知根所不攝他心智者。
謂具知根所攝他心智。及有漏他心智。此非他心智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亦非已知根相應是他聚故。
2)及他心智已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者。
謂未知當知根俱生聚心心所法。他心智不攝不相應。
具知根俱生聚心心所法。他心智不攝不相應。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6[*引文]對具知根亦爾者。
如他心智對已知根有四句。此對具知根亦爾。
10.相應---世俗智...苦智
[發智論]諸法世俗智相應。彼法苦智乃至正定相應耶?答:不爾。
設法苦智乃至正定相應。彼法世俗智相應耶?答:不爾。
[*引文]諸法世俗智相應彼法苦智乃至正定相應耶?答:不爾。設法苦智乃至正定相應。彼法世俗智相應耶?答:不爾。
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苦智乃至正定皆無漏故。
11.相應---苦智...集智
[發智論]諸法苦智相應。彼法集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集智相應。彼法苦智相應耶?答:不爾。對滅、道智、無相三摩地亦爾。諸法苦智相應。彼法空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苦智相應非空。謂苦智相應空。及空不相應苦智相應法。
有法空三摩地相應非苦智。謂空相應苦智。及苦智不相應空相應法。
有法苦智相應亦空。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苦智相應亦非空。謂苦智不相應空。空不相應苦智。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無願亦爾。對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如法智說。
1[*引文]諸法苦智相應。彼法集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集智相應。彼法苦智相應耶?答:不爾。對滅、道智、無相三摩地亦爾。
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行相異故。或所緣異故。
2[*引文]諸法苦智相應。彼法空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3[*引文]有法苦智相應非空。謂苦智相應空。及空不相應苦智相應法。
此中苦智相應空者。謂苦智相應空三摩地。此與苦智相應非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空不相應苦智相應法者。謂無願俱生苦智相應法。此與苦智相應非空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空三摩地相應非苦智。謂空相應苦智。及苦智不相應空相應法。
此中空相應苦智者。謂空三摩地俱生苦智。此與空相應非苦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及苦智不相應空相應法者。謂苦忍俱生空相應法。此與空相應非苦智是他聚故。
5[*引文]有法苦智相應亦空。謂二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苦智相應空。俱生聚中除苦智及空。諸餘心心所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6[*引文]有法非苦智相應。亦非空。謂苦智不相應空。乃至廣說。
此中苦智不相應空者。謂苦忍俱生空。此非苦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空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空不相應苦智者。謂無願俱生苦智。此非苦智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亦非空相應是他聚故。及諸餘心心所法者。謂苦智不相應無願俱生聚心心所法。無相俱生聚心心所法。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7[*引文]對無願亦爾者。
如苦智對空有四句。此對無願亦爾。
8[*引文]對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如法智說者。
如法智對三無漏根等。此苦智對三無漏根等。廣說亦爾。
12.相應---集智...滅智
[發智論]諸法集智相應。彼法滅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滅智相應。彼法集智相應耶?答:不爾。對道智、空無相三摩地亦爾。諸法集智相應。彼法無願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集智相應非無願。謂集智相應無願。
有法無願相應非集智。謂集智及集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
有法集智相應亦無願。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集智相應亦非無願。謂集智不相應無願。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如法智說。
1[*引文]諸法集智相應。彼法滅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滅智相應。彼法集智相應耶?答:不爾。對道智空無相三摩地亦爾。
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行相異故。或所緣異故。
2[*引文]諸法集智相應。彼法無願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3[*引文]有法集智相應非無願。謂集智相應無願。
即集智俱生無願三摩地。此與集智相應非無願。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4[*引文]有法無願相應非集智。謂集智及集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
1)此中集智者。謂無願俱生集智。此與無願相應非集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集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者。
謂苦忍、苦智、集忍、集智、道忍、道智俱生聚中無願相應法。此與無願相應非集智是他聚故。
5[*引文]有法集智相應亦無願。謂二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集智俱生聚中除集智及無願。諸餘心心所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6[*引文]有法非集智相應亦非無願。謂集智不相應無願。乃至廣說。
1)此中集智不相應無願者。
謂苦忍、苦智、集忍、道忍、道智俱生聚中無願。此非集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無願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諸餘心心所法者。謂空、無相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7[*引文]對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如法智說者。
謂如法智對三無漏根等。此集智對三無漏根等。廣說亦爾。
13.相應---滅智...道智
[發智論]諸法滅智相應。彼法道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道智相應。彼法滅智相應耶?答:不爾。對空、無願三摩地亦爾。諸法滅智相應。彼法無相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滅智相應非無相。謂滅智相應無相。
有法無相三摩地相應非滅智。謂滅智及滅智不相應無相相應法。
有法滅智相應亦無相。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滅智相應亦非無相。謂滅智不相應無相。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如法智說。
1[*引文]諸法滅智相應。彼法道智相應耶?答:不爾。設法道智相應。彼法滅智相應耶?答:不爾。對空無願三摩地亦爾。
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行相異故。所緣異故。
2[*引文]諸法滅智相應。彼法無相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3[*引文]有法滅智相應非無相。謂滅智相應無相。
即滅智俱生無相三摩地。此與滅智相應非無相。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4[*引文]有法無相相應非滅智。謂滅智及滅智不相應無相相應法。
1)此中滅智者。謂無相俱生滅智。此與無相相應非滅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滅智不相應無相相應法者。謂滅忍俱生無相相應法。此與無相相應非滅智是他聚故。
5[*引文]有法滅智相應亦無相。謂二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滅智俱生聚中。除滅智及無相。諸餘心心所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6[*引文]有法非滅智相應。亦非無相。謂滅智不相應無相。乃至廣說。
1)此中滅智不相應無相者。謂滅忍俱生無相。此非滅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無相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諸餘心心所法者。謂空、無願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7[*引文]對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如法智說者。
謂如法智對三無漏根等。此滅智對三無漏根等。廣說亦爾。
14.相應---道智...空三摩地
[發智論]諸法道智相應。彼法空三摩地相應耶?答:不爾。設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道智相應耶?答:不爾。對無相三摩地亦爾。諸法道智相應。彼法無願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道智相應非無願。謂道智相應無願。
有法無願相應非道智。謂道智及道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
有法道智相應亦無願。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道智相應亦非無願。謂道智不相應無願。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如法智說。
1[*引文]諸法道智相應。彼法空三摩地相應耶?答:不爾。設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道智相應耶?答:不爾。對無相三摩地亦爾。
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行相異故。所緣異故。
2[*引文]諸法道智相應。彼法無願三摩地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3[*引文]有法道智相應非無願。謂道智相應無願。
即道智俱生無願。此與道智相應非無願。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4[*引文]有法無願相應非道智。謂道智及道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
1)此中道智者。謂無願俱生道智。此與無願相應非道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道智不相應無願相應法者。謂苦忍、苦智、集忍、集智、道忍俱生聚中無願相應法。此與無願相應非道智是他聚故。
5[*引文]有法道智相應亦無願。謂二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道智俱生聚中除道智及無願。諸餘心心所法。即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6[*引文]有法非道智相應亦非無願。謂道智不相應無願。乃至廣說。
1)此中道智不相應無願者。謂苦忍、苦智、集忍、集智、道忍俱生聚中無願。此非道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無願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諸餘心心所法者。謂空、無相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7[*引文]對三無漏根、七覺支、八道支,如法智說者。
謂如法智對三無漏根等。此道智對三無漏根等。廣說亦爾。
15.相應---空三摩地...無願
[發智論]諸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無願三摩地相應耶?答:不爾。設法無願三摩地相應。彼法空三摩地相應耶?答:不爾。對無相亦爾。諸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未知當知根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空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空相應法。
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空。謂未知當知根所攝空。及空不攝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
有法空相應亦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攝空相應法。
有法非空相應亦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空。及空未知當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已知具知根亦爾。
1[*引文]諸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無願三摩地相應耶?答:不爾。設法無願三摩地相應。彼法空三摩地相應耶?答:不爾。對無相亦爾。
所以者何?非一心故。行相異故。或所緣異故。
2[*引文]諸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未知當知根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3[*引文]有法空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已知根、具知根俱生空相應法。此與空相應非未知當知根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空。謂未知當知根所攝空。及空不攝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
1)此中未知當知根所攝空者。謂未知當知根俱生聚中空。此與未知當知根相應非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空不攝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者。謂無願、無相俱生聚中未知當知根相應法。此與未知當知根相應非空是他聚故。
5[*引文]有法空相應亦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攝空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此聚中八根及彼相應諸非根心所法。
6[*引文]有法非空相應亦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空。乃至廣說。
1)此中未知當知根所不攝空者。謂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空。此非空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亦非未知當知根相應是他聚故。
2)及空未知當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者。謂已知根、具知根所攝無願、無相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7[*引文]對已知具知根亦爾者。
如空三摩地對未知當知根有四句。此對已知具知根亦爾。
15.1.相應---空三摩地...念覺支
[發智論]諸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念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空相應非念覺支。謂空相應念覺支。
有法念覺支相應非空。謂空及空不相應念覺支相應法。
有法空相應亦念覺支。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空相應亦非念覺支。謂空不相應念覺支。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擇法、精進、輕安、捨覺支、正見、正精進、正念亦爾。
1[*引文]諸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念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法空相應非念。謂空相應念。
即空三摩地俱生念覺支。此與空相應非念。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3[*引文]有法念相應非空。謂空及空不相應念相應法。
1)此中空者。謂念覺支俱生空三摩地。此與念相應非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空不相應念相應法者。謂無願、無相俱生念覺支相應法。此與念相應非空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空相應亦念。謂二相應法。
即空俱生聚中除空及念。諸餘心心所法。此法是何?謂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5[*引文]有法非空相應亦非念。謂空不相應念。乃至廣說。
1)此中空不相應念者。謂無願、無相俱生念覺支。此非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念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諸餘心心所法者。謂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6[*引文]對擇法、精進、輕安、捨覺支、正見、正精進、正念亦爾者。
謂如空三摩地對念覺支有四句。此對擇法等亦爾。
15.2.相應---空三摩地...喜覺支
[發智論]諸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喜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空相應非喜。謂空相應喜覺支。及喜不相應空相應法。
有法喜覺支相應非空。謂喜覺支相應空。及空不相應喜覺支相應法。
有法空相應亦喜。謂二相應法。
有法非空相應亦非喜。謂空不相應喜覺支。喜覺支不相應空。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正思惟亦爾。
1[*引文]諸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喜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法空相應非喜。謂空相應喜及喜不相應空相應法。
1)此中空相應喜者。謂空俱生聚中喜覺支。此與空相應非喜。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喜不相應空相應法者。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地中。空三摩地相應法。此與空相應非喜是他地故。
3[*引文]有法喜相應非空。謂喜相應空及空不相應喜相應法。
1)此中喜相應空者。謂喜覺支俱生聚中空三摩地。此與喜相應非空。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空不相應喜相應法者。謂無願、無相俱生聚中喜相應法。此與喜相應非空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空相應亦喜。謂二相應法。
即初二靜慮空俱生聚中。除空及喜。諸餘心心所法。此法是何?謂八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5[*引文]有法非空相應亦非喜。謂空不相應喜。乃至廣說。
1)此中空不相應喜者。謂無願、無相俱生聚中喜。此非空相應是他聚故。亦非喜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喜不相應空者。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地中空三摩地。此非空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亦非喜相應是他地故。
3)及諸餘心心所法者。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地中無願、無相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4)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6[*引文]對正思惟亦爾者。
如空三摩地對喜覺支作四句。此對正思惟亦爾。
15.3.相應---空三摩地...定覺支
[發智論]諸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定覺支相應耶?答:諸法空相應。彼法亦定覺支相應。有法定覺支相應非空。謂空所不攝定覺支相應法。對正定亦爾。如空對後。無願、無相對後亦爾。有差別者。如空對喜覺支、正思惟。無願、無相對喜覺支、正見、正思惟亦爾。
1[*引文]諸法空三摩地相應。彼法定覺支相應耶?答:諸法空相應彼法亦定相應。
一切空三摩地皆是定覺支攝故。
2[*引文]有法定相應非空。謂空所不攝定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無願、無相俱生聚中定覺支相應法。此與定覺支相應非空是他聚故。
3[*引文]對正定亦爾者。
如空三摩地對定覺支作順前句。此對正定亦爾。
4[*引文]如空對後無願無相。對後亦爾者。
如空三摩地對後無願無相。對後廣說亦爾。
5[*引文]有差別者。如空對喜覺支、正思惟。無願、無相對喜覺支、正見、正思惟亦爾。
16.相應---未知當知根...已知根
[發智論]諸法未知當知根相應。彼法已知根相應耶?答:不爾。設法已知根相應。彼法未知當知根相應耶?答:不爾。對具知根亦爾。諸法未知當知根相應。彼法念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念。謂未知當知根所攝念覺支。
有法念覺支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念覺支相應法。
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亦爾。謂未知當知根所攝念覺支相應法。
有法非未知當知根相應亦非念。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念覺支。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擇法、精進、定覺支、正見、正精進、正念、正定亦爾。
1[*引文]諸法未知當知根相應。彼法已知根相應耶?答:不爾。設法已知根相應。彼法未知當知根相應耶?答:不爾。對具知根亦爾。
所以者何?非一心故,位各別故。
2[*引文]諸法未知當知根相應。彼法念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3[*引文]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念。謂未知當知根所攝念。
即未知當知根俱生聚中念。此與未知當知根相應非念覺支。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4[*引文]有法念覺支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念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念相應法。此與念相應非未知當知根是他聚故。
5[*引文]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亦念。謂未知當知根所攝念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餘八根及彼相應。諸非根心所法。
6[*引文]有法非未知當知根相應亦非念。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念。乃至廣說。
1)此中未知當知根所不攝念者。謂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念。此非未知當知根相應。是他聚故。亦非念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餘心心所法者。謂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7[*引文]對擇法、精進、定覺支、正見、正精進、正念、正定亦爾者。
謂如未知當知根對念覺支有四句。此對擇法覺支等亦爾。
16.1.相應---未知當知根...喜覺支
[發智論]諸法未知當知根相應。彼法喜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喜。謂未知當知根所攝喜覺支。及喜覺支不攝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
有法喜覺支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喜覺支相應法。
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亦喜。謂未知當知根。所攝喜覺支相應法。
有法非未知當知根相應亦非喜。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喜覺支。及喜覺支未知當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1[*引文]諸法未知當知根相應。彼法喜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喜。謂未知當知根所攝喜。及喜不攝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
1)此中未知當知根所攝喜者。
謂未知當知根俱生聚中喜。此與未知當知根相應非喜。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喜不攝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者。
謂未至定、靜慮中間、第三、第四靜慮地中,未知當知根相應法。此與未知當知根相應非喜。是他地故。
3[*引文]有法喜覺支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喜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喜相應法。此與喜相應非未知當知根。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亦喜。謂未知當知根所攝喜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餘八根及彼相應諸非根心所法。
5[*引文]有法非未知當知根相應亦非喜。謂未知當知根所不攝喜。乃至廣說。
1)此中未知當知根所不攝喜者。
謂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喜。此非未知當知根相應。是他聚故。亦非喜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喜未知當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者。
謂未至定、靜慮中間、後二靜慮、前三無色地中,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16.2.相應---未知當知根...輕安覺支
[發智論]諸法未知當知根相應。彼法輕安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輕安。謂未知當知根相應輕安覺支。
有法輕安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不相應輕安覺支相應法。
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亦輕安。謂未知當知根相應輕安覺支相應法。
有法非未知當知根相應亦非輕安。謂未知當知根不相應輕安覺支。及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對捨覺支亦爾。
1[*引文]諸法未知當知根相應。彼法輕安覺支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輕安。謂未知當知根相應輕安。
此與未知當知根相應非輕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3[*引文]有法輕安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不相應輕安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輕安相應法此與輕安相應非未知當知根。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亦輕安。謂未知當知根相應輕安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十大地法、九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5[*引文]有法非未知當知根相應亦非輕安。謂未知當知根不相應輕安。
即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輕安。此非未知當知根相應。是他聚故。亦非輕安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6[*引文]及餘心心所法者。
謂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7[*引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8[*引文]對捨覺支亦爾者。
謂如未知當知根對輕安覺支有四句。此對捨覺支亦爾。
16.3.相應---未知當知根...正思惟
[發智論]諸法未知當知根相應。彼法正思惟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正思惟。謂未知當知根相應正思惟。及正思惟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
有法正思惟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不相應正思惟相應法。
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亦正思惟。謂未知當知根相應正思惟相應法。
有法非未知當知根相應亦非正思惟。謂未知當知根不相應正思惟。及未知當知根正思惟。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
1[*引文]諸法未知當知根相應。彼法正思惟相應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2[*引文]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非正思惟。謂未知當知根相應正思惟。及正思惟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
1)此中未知當知根相應正思惟者。
謂未知當知根俱生聚中正思惟。此與未知當知根相應非正思惟。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正思惟不相應未知當知根相應法者。
謂靜慮中間、後三靜慮地中,未知當知根相應法。此與未知當知根相應非正思惟。是他聚故。
3[*引文]有法正思惟相應非未知當知根。謂未知當知根不相應正思惟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正思惟相應法。此法與正思惟相應。非未知當知根。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未知當知根相應亦正思惟。謂未知當知根相應正思惟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尋伺及心。
5[*引文]有法非未知當知根相應亦非正思惟。謂未知當知根不相應正思惟。乃至廣說。
1)此中未知當知根不相應正思惟者。
謂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正思惟。此非未知當知根相應。是他聚故。亦非正思惟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諸餘心心所法者。
謂靜慮中間、後三靜慮、前三無色地中,已知根、具知根俱生聚中心心所法。及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16.4.相應---具知根對…正見
[發智論]如未知當知根對後。已知具知根對後亦爾。有差別者。具知根對正見應作四句。
有法具知根相應非正見。謂具知根所攝正見。及正見不攝不相應具知根相應法。
有法正見相應非具知根。謂具知根所不攝正見相應法。
有法具知根相應亦正見。謂具知根所攝正見相應法。
有法非具知根相應亦非正見。謂具知根所不攝正見。及正見具知根不攝不相應諸餘心心所法、色、無為、心不相應行。念覺支乃至正念對後,廣說如覺支納息。
1[*引文]如未知當知根對後。已知、具知根對後亦爾。有差別者。具知根對正見應作四句。
與前有異。
2[*引文]有法具知根相應非正見。謂具知根所攝正見。及正見不攝不相應具知根相應法。
1)此中具知根所攝正見。
謂具知根俱生正見。此與具知根相應非正見。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正見不攝不相應具知根相應法者。
謂盡智」無生智俱生聚中具知根相應法。此與具知根相應非正見。是他聚故。
3[*引文]有法正見相應非具知根。謂具知根所不攝正見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俱生聚中正見相應法。此與正見相應非具知根。是他聚故。
4[*引文]有法具知根相應亦正見。謂具知根所攝正見相應法。
此法是何?謂餘八根及彼相應諸非根心所法。
5[*引文]有法非具知根相應亦非正見。謂具知根所不攝正見。乃至廣說。
1)此中具知根所不攝正見者。
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俱生聚中正見。此非具知根相應。是他聚故。亦非正見相應。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及諸餘心心所法者。
謂一切有漏心心所法。此俱不相應。是他聚故。
3)色、無為、心不相應行者。
謂一切色、無為、心不相應行。此俱不相應。無所緣故。
6[*引文]念覺支乃至正念對後,廣說如覺支納息者。
如此蘊初納息已廣說。
17.四十四智事
[發智論]如說:苾芻!吾當為汝說四十四智事。汝應諦聽、極善作意。...四智亦爾。
[大毘婆沙論]
如說:苾芻!吾當為汝說四十四智事。汝應諦聽極善作意。乃至廣說。
17.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佛告苾芻:吾當為汝說四十四智事。汝應諦聽。乃至廣說。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17.2.問:世尊何故說此契經?
答:世尊昔者由此加行為門、為路,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今復說此,示諸弟子。汝等若能不捨如是加行門、路,不久當得諸漏永盡。譬如長者由是方便,集得珍財,而受富樂。復亦以此方便,教諸子孫告言:汝等若能不捨如是方便,必獲珍財亦受富樂。世尊亦爾。
17.3.解釋:四十四智事
[發智論]云何四十四智事?謂知老死智。知老死集智。知老死滅智。知趣老死滅行智。如是知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智。知行集智。知行滅智。知趣行滅行智。是名四十四智事。
[*引文]云何四十四智事?謂知老死智。知老死集智。知老死滅智。知趣老死滅行智。如是知生、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智。知行集智。知行滅智。知趣行滅行智。是名四十四智事。
問:此中何故不說知無明智等耶?
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2)復次,若法有支所攝,以有支為因。是有支果者。此中說之。
無明雖亦有支所攝,而不以有支為因。亦非有支果,故此不說。
3)復次,若依此法具起四智。此中說之。
依無明但起三智。不起緣有支集智,故此不說。
17.4.解釋:四十四智事...八智
[發智論]此中知老死智等四十四智事。當言法智乃至道智耶?答:應言知老死智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知老死集智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知老死滅智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知趣老死滅行智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智。生乃至行四智亦爾。
[*引文]此中知老死智等四十四智事。當言法智乃至道智耶?答:應言知老死智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乃至廣說。
1)此中知老死智是四智。
謂法智者,知欲界老死。
類智者,知色無色界老死。
世俗智、苦智者。俱知三界老死。
2)如知苦有四智。知集、滅、道應知亦爾。
3)如依老死起十六智事。乃至依行應知亦爾。如是合有一百七十六智事。
4)若以相續剎那分別則有無量無邊智事。
5)此中世尊依十一支四諦差別,各起四智故。但說有四十四智事。
17.5.幾
1)此四十四智事。幾有漏?幾無漏?答:一切皆通有漏、無漏。
2)幾緣有漏?幾緣無漏?答:二十二緣有漏。二十二緣無漏。
3)幾有為?幾無為?答:一切是有為。
4)幾緣有為?幾緣無為?答:三十三緣有為。十一緣無為。
5)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答:一切皆通三世。
6)幾緣過去?幾緣未來?幾緣現在?答:三十三緣三世。十一緣非世。
6.1)若如雜蘊分位三世。應言:
三緣過去。謂知行智。知行集智。知識集智。
三緣未來。謂知老死智。知老死集智。知生智。
十六緣現在。謂知生集智。知有智。知有集智。知取智知取集智。知愛智。知愛集智知受智。知受集智。知觸智。知觸集智。知六處智。知六處集智。知名色智。知名色集智。知識智。
十一緣三世。十一緣非世。
7)問:如是智事,既不能入正性離生,得果離染及盡諸漏。何緣聖者修令現前?
答:由四緣故。一為住現法樂故。二為遊戲功德故。三為觀本所作故。四為受聖財故。
18.七十七智事
[發智論]如說:苾芻!吾當為汝說七十七智事。汝應諦觀、極善作意。...七智亦爾。
[大毘婆沙論]
如說:苾芻!吾當為汝說七十七智事。汝應諦聽極善作意。乃至廣說。
18.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廣說如前。
18.2.問:世尊何故說此契經?
答:世尊昔者由此加行為門為路。廣說如前。
18.3.解釋:七十七智事
[發智論]云何七十七智事?謂知生緣老死智。知非不生緣老死智。知過去生緣老死智。知彼非不生緣老死智。知未來生緣老死智。知彼非不生緣老死智。及法住智。遍知此事無常、有為、心所作、從緣生、盡法、滅法、離法、滅法。如是知有、取、愛、受、觸、六處、名色、識、行、無明緣行智。知非不無明緣行智。知過去無明緣行智。知彼非不無明緣行智。未來無明緣行智。非不無明緣行智。及法住智。遍知此事是無常、有為、心所作、從緣生、盡法、滅法、離法、滅法。
[*引文]云何七十七智事?謂知生緣老死智。知彼非不生緣老死智。知過去生緣老死智。知彼非不生緣老死智。知未來生緣老死智。知彼非不生緣老死智。及法住智。遍知此是無常、有為、思所作、從緣生、盡法、減法、離法、滅法。
如依生緣老死起七智。乃至依無明緣行亦爾。故有七十七智事。
問:此中何故不說知無明所從緣智耶?
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2)復次,若法有支所攝。以有支為因,是有支果者。此中說之。
無明雖亦有支所攝。而不以有支為因。亦非有支果。故此不說。
3)復次,若依此法起緣有支七智者。此中說之。
依無明所從緣不起緣有支七智。故此不說。
18.4.解釋:七十七智事...八智
[發智論]此中知生緣老死智等七十七智事。當言:法智乃至道智耶?答應言:知生緣老死等前六智。皆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第七法住智是一世俗智。如知生緣老死七智。乃至知無明緣行七智亦爾。
[*引文]此中知生緣老死智等。七十七智事。當言法智乃至道智耶?答:應言知生緣老死等前六智皆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第七法住智是一世俗智。如知生緣老死七智。乃至知無明緣行七智亦爾。
1)此中法智者,知欲界生緣老死等。
2)類智者,知色、無色界生緣老死等。
3)世俗智、集智者。俱知三界生緣老死等。
問:已說生緣老死等。何故復說非不生緣老死等耶?答:論有二種。一立自宗。二遮他宗。
3.1)立自宗者。
如善說法者立善說法宗。惡說法者立惡說法宗。應理論者立應理論宗。分別論者立分別論宗。
3.2)遮他宗者。
如善說法者遮惡說法宗。惡說法者遮善說法宗。應理論者遮分別論宗。分別論者遮應理論宗。
3.3)若但說生緣老死等者。或有生疑,為興言論。作如是說:理未必爾。為決彼疑,顯此理定。是故復說非不生緣老死等。
4)此中知生緣老死。是法、類、世俗、集四智。
知非不生緣老死亦是四智。合有八智。
知過去、未來生緣老死。亦各有八智。合有二十四智。
第七法住智唯是一世俗智故。足前有二十五智。
如知生緣老死。乃至知無明緣行亦爾。如是合有二百七十五智。
若以相續剎那分別。則有無量無邊智事。
此中世尊依十一支,三世差別各起七智。故但說有七十七智事。
5)問:何故不說知現在耶?
有作是說:七中前二,即知現在。
復有說者,七中前二通知三世。過去、未來,難了知故。復別說:知現在不爾。故不別說。
18.5.幾
1)此七十七智事。幾有漏?幾無漏?
答:十一法住智唯有漏。唯是世俗智性攝故。餘六十六智通有漏無漏。四智攝故。
有作是說:一切皆通有漏、無漏。
2)幾緣有漏?幾緣無漏?答:一切皆緣有漏。
3)幾有為?幾無為?答:一切皆有為,必無智體是無為故。
4)幾緣有為?幾緣無為?答:一切皆緣有為。
5)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答:一切皆通三世。
6)幾緣過去?幾緣未來?幾緣現在?
6.1)答:諸有欲令七中前二唯緣現在者。
彼說二十二緣過去。二十二緣未來。二十二緣現在。十一緣三世。
6.2)諸有欲令七中前二通緣三世者。
彼說二十二緣過去。二十二緣未來。三十三緣三世。
此智不能入正性離生等。由四緣故,修令現前義如前說。
18.6.問:何故第七名法住智?
1)答:法者是果。住者是因。知果法所住因故。名法住智。謂知三界下中上果所住之因名法住智。
此智唯知因之別相,非聖行相。故唯世俗智攝。
有作是說:此通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
問:若爾,何故說是一世俗智?答:實通無漏。此中且說是有漏者。此多分知因別相故。
2)復有說者,前六智是知因智故名為法住。緣彼起智名法住智。此智知道,非知集因,亦四智攝。謂法、類、世俗、道智。
問:若爾。何故作如是說:遍知此是無常、有為、思所作、從緣生、盡法、減法、離法、滅法。無漏豈得名離法耶?
2.1)答:此中但應作如是說:遍知此是無常、有為乃至滅法。不應說離法。而說離法者欲顯聖者,亦厭無漏,不生欣樂,故說離法。
2.2)有餘復說:前知因智是四智性。今知彼智名法住智。故此法住智知彼世俗智,亦名知離法。
3)評曰:應知此中初說為善。
18.7.如世尊說:蘇尸摩!當知。先有法住智,後有涅槃智。
1)問:此中何者是法住智?何者是涅槃智耶?
1.1)有作是說:知集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1.2)有餘復說:知苦、集智是法住智。知滅、道智是涅槃智。
1.3)或有說者,知苦、集、道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2)問:若爾,何故說先有法住智,後有涅槃智耶?
2.1)答:雖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後。而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前。故作是說。
2.2)復有說者,知流轉智是法住智。知還滅智是涅槃智。
2.3)復次,知緣起智是法住智。知緣起滅智是涅槃智。
2.4)復次,知生死智是法住智。知生死滅智是涅槃智。
2.5)有餘師說:近分地智是法住智。根本地智是涅槃智。云何知然?經為量故。如契經說:
有諸外道共集議言:佛未出時,我等多獲名譽、利養。由佛出世名利頓絕。如日既出,爝火潛輝。設何方便名利如本。然憍答摩有二事勝。謂善經論。形貌端嚴。雖形貌難移,而經論易竊。我等眾內有蘇尸摩,念慧堅強,堪竊彼法。若得彼法名利如本。既共議已,告蘇尸摩。彼由二緣,遂受眾請。一愛親友。二善根熟。便出王舍城詣竹林精舍。謂苾芻曰:我欲出家。時諸苾芻將往白佛。佛知根性,遣諸苾芻,度令出家,與受具戒。彼後未久誦三藏文。亦少解義。竊作是念:欲利親友,今正是時。遂從竹林出,欲還王舍城。然佛有遍照護法天眼,恒觀世間誰能竊者。時有五百應真苾芻,蘇尸摩前自讚己德: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蘇尸摩曰:仁等所證依何定耶?為初靜慮為乃至無所有處耶?諸苾芻言:我等所證皆不依彼。蘇尸摩言:若不依彼,如何得證?諸苾芻曰:我等皆是慧解脫者。時蘇尸摩聞已,忙然不識所謂。便作是念:脫我親友,問此義者。我當云何?還詣佛所問如是義。世尊告曰:蘇尸摩!當知。先有法住智。後有涅槃智。蘇尸摩曰:我今不知何者法住智?何者涅槃智?佛言:隨汝知與不知,然法應爾。時蘇尸摩不果先願。然彼五百應真苾芻,依未至定,得漏盡已後,方能起根本等至。由此故知近分地智是法住智。根本地智是涅槃智。
19.成就-法智...類智...道智
[發智論]若成就法智。彼類智耶?答若得。設成就類智。彼法智耶?答:如是。
若成就法智。彼他心智耶?答若得不失。設成就他心智。彼法智耶?答若得。
若成就法智。彼世俗智耶?答:如是。設成就世俗智。彼法智耶?答若得。
1[*引文]若成就法智。彼類智耶?答:若得。
此中得者,已得名得。謂苦類智現前以後。後諸得言,皆准此釋。
2[*引文]設成就類智彼法智耶?答:如是。
謂苦法智現前以後,法智、苦智恒成就故。
3[*引文]若成就法智彼他心智耶?答:若得不失。
此中得者謂已離欲染。不失者謂不退起欲界煩惱。
4[*引文]設成就他心智彼法智耶?答:若得。
謂苦法智現前以後。
5[*引文]若成就法智彼世俗智耶?答:如是。
一切有情無不成就世俗智故。
6[*引文]設成就世俗智彼法智耶?答:若得。
謂苦法智現前以後。
1)餘智一行如文廣說。
2)然法智、類智及四諦智。若得以後恒時成就。
他心智,有漏者已離欲染。若不退起欲界煩惱。及不生無色界,恒時成就。
無漏者,已離欲染。若不退起欲界煩惱,恒時成就。
世俗智,一切有情恒時成就。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20.成就-過去法智-未來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耶?答:如是。
設成就未來。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耶?答:如是。
此成就過去者,必成就未來故。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
2[*引文]設成就未來。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謂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
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謂得果練根,或退故失。
20.1.成就-過去法智-現在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謂若不起類智諸忍。或世俗智,非無心位。爾時法智定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道現觀各一心頃。謂三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及現在前。
2[*引文]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答: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
若法智未已滅。設滅已失,而法智現在前。
20.2.成就-未來法智-現在
[發智論]若成就未來法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
1[*引文]若成就未來法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集、滅、道現觀各一心頃。謂四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現在前。
2[*引文]設成就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
若成就現在法智者必成就未來故。
20.3.成就-過去法智-未來現在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定成就現在。若現在前。設成就未來現在。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定成就。現在若現在前。
此如前成就過去現在說。
2[*引文]設成就未來現在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如前說: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
20.4.成就-未來法智-過去現在
[發智論]若成就未來法智。彼過去現在耶?答有未來非過去現在。謂彼已得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有未來及過去非現在。謂彼已滅不失。不現在前。有未來及現在非過去。謂彼現在前未滅。設滅已失。有未來及過去現在。謂彼已滅不失亦現在前。設成就過去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
1[*引文]設若成就未來法智彼過去現在耶?答:有未來,非過去現在。謂彼已得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此中已得者,顯有未來。未滅,設滅已失者。顯無過去。不現在前者。顯無現在。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未已起滅。先已起滅者已失。及不現在前。
2[*引文]有未來及過去非現在。謂彼已滅不失不現在前。
此中已滅不失者。顯有過去。不現在前者顯無現在。但有過去必有未來。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三心頃。除法智時。道現觀二忍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不現在前。
3[*引文]有未來及現在非過去。謂彼現在前未滅設滅已失。
此中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未滅設滅已失者顯無過去。但有現在必有未來。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未滅先滅已失而現在前。
4[*引文]有未來及過去現在。謂彼已滅不失亦現在前。
此中已滅不失者。顯有過去。亦現在前者。顯有現在。若有過去現在必有未來。
此如前成就過去現在說:設成就過去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但成就過去現在。必成就未來故。
20.5.成就-現在法智-過去未來
[發智論]若成就現在法智。彼過去未來耶?答未來定成就過去。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設成就過去未來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如法智歷六,類、苦、集、滅、道智亦爾。
1[*引文]若成就現在法智。彼過去未來耶?答:未來定成就過去。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如前成就三世位說。
2[*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如前成就未來現在非過去說。
3[*引文]設成就過去未來彼現在耶?若現在前。
如前成就三世位說。
4[*引文]如法智歷六。類、苦、集、滅、道智亦爾者。
如法智依三世有六句問答。類苦集滅道智亦爾。有差別者。各說自名隨應而說。
21.成就-過去他心智-未來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他心智。彼未來耶?答:如是。設成就未來。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他心智。彼未來耶?答:如是。
但成就過去必成就未來故。
此在何位?謂生欲界已離欲染。若生色界若學者。在欲色界已起無漏他心智不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
2[*引文]設成就未來彼過去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學者在欲色界。未起無漏他心智,設起已失。生無色界設起不失。生無色界得無學果。
21.1.成就-過去他心智-現在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他心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答:如是。
1[*引文]若成就過去他心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謂若不起餘智諸忍,非無心位。爾時此智定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諸聖者。或諸異生。生欲色界,此他心智現在前時。
21[*引文]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答:如是。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若他心智現在前時。必成就過去有漏他心智。無漏者則不定。
21.2.成就-未來他心智-現在
[發智論]若成就未來他心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
1[*引文]若成就未來他心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此如前成就過去現在說。
2[*引文]設成就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
但成就現在必有未來故。
21.3.成就-過去他心智-未來現在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他心智。彼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定成就現在。若現在前。
設成就未來現在。彼過去耶?答:如是。
1[*引文]若成就過去他心智。彼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定成就現在若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他心智現在前時。即欲色界異生、聖者。
2[*引文]設成就未來現在。彼過去耶?答:如是。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21.4.成就-未來他心智-過去現在
[發智論]若成就未來他心智。彼過去現在耶?答有未來非過去現在。謂彼已得不失。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有未來及過去非現在。謂彼已滅不失不現在前。有未來及過去現在。謂彼現在前。設成就過去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
1[*引文]若成就未來他心智。彼過去現在耶?答:有未來非過去現在。謂彼已得不失。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此中已得不失者。顯有未來。未滅設滅已失者。顯無過去。不現在前者。顯無現在。
此在何位?謂若學者在欲色界。未起無漏他心智。設起已失。生無色界設起不失。生無色界得無學果。
2[*引文]有未來及過去非現在。謂彼已滅不失不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生欲界已離欲染。他心智不現在前。若生色界他心智不現在前。若學者在欲色界。已起無漏他心智不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
3[*引文]有未來及過去現在。謂彼現在前。
即生欲色界異生聖者。他心智現在前時。
4[*引文]設成就過去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21.5.成就-現在他心智-過去未來
[發智論]若成就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未來耶?答:如是。設成就過去未來。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1[*引文]若成就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未來耶?答:如是。
亦如次前所說諸位。
2[*引文]設成就過去未來。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此亦如前所說諸位。
22.成就-世俗智-三世
[發智論]1)若成就過去世俗智。彼未來耶?答:如是。設成就未來。彼過去耶?答:如是。
2)若成就過去世俗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答:如是。
3)若成就未來世俗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
4)若成就過去世俗智。彼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定成就現在。若現在前。設成就未來現在。彼過去耶?答:如是。
5)若成就未來世俗智。彼過去現在耶?答過去定成就現在。若現在前。設成就過去現在。彼未來耶?答:如是。
6)若成就現在世俗智。彼過去未來耶?答:如是。設成就過去未來。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1[*引文]若成就過去世俗智。彼未來耶?答:如是。設成就未來彼過去耶?答:如是。
一切有情無不成就過去未來世俗智故。
2[*引文]若成就過去世俗智。彼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謂若不起諸無漏慧非無心位。此世俗智定現在前。
3[*引文]設成就現在彼過去耶?答:如是。
此等准前應知其相。
23.成就-過去法智-過去類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類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設成就過去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類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起法類智已滅不失。
2[*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得一來、不還果。及學者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
3[*引文]設成就過去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前成就過去法智及類智位說。
4[*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類智已滅不失。法智未滅設滅已失。
23.1.成就-過去法智-未來類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類智耶?答若得。設成就未來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類智耶?答:若得。
謂苦類智已生。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一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
2[*引文]設成就未來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
23.2.成就-過去法智-現在類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類智耶?答若現在前。
設成就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類智耶?答:若現在前。
謂若不起餘智諸忍。非無心位。此定現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集滅現觀各一心頃謂類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時。
2[*引文]設成就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類智現在前。
23.3.成就-過去法智-過去現在類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現在類智耶?
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有過去法智及過去類智非現在。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不現在前。
有過去法智及現在類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未滅設滅已失。
有過去法智及過去現在類智。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
設成就過去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現在類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類智忍時。得一來、不還果。及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先滅已失不現在前。
2[*引文]有過去法智及過去類智非現在。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不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道現觀各三心頃。除類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類智已滅不失。而類智不現在前。
3[*引文]有過去法智及現在類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未滅設滅已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類智時。得一來、不還果。及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先滅已失而現在前。
4[*引文]有過去法智及過去現在類智。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現觀各一心頃。謂類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類智已滅不失。而類智現在前。
5[*引文]設成就過去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6[*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類智已滅不失。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類智現在前。
23.4.成就-過去法智-未來現在類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現在類智耶?
答有過去法智非未來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類智。
有過去法智及未來類智非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已得類智不現在前。
有過去法智及未來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
設成就未來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現在類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未來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未得類智。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類智忍時。
2[*引文]有過去法智及未來類智非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已得類智不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道現觀各前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不現在前。
3[*引文]有過去法智。及未來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集滅現觀各後一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
4[*引文]設成就未來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5[*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類智現在前。
23.5.成就-過去法智-過去未來類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類智耶?
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類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類智。
有過去法智及未來類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已得類智未滅設滅已失。
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類智。謂法類智已滅不失。
設成就過去未來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類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類智。謂法智已滅未得類智。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類智忍時。
2[*引文]有過去法智及未來類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已得類智未滅。設滅已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一心頃。得一來、不還果。及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
3[*引文]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類智。謂法類智已滅不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類智已滅不失。
4[*引文]設成就過去未來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5[*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類智已滅不失。法智未滅設滅已失。
23.6.成就-過去法智-過去未來現在類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現在類智耶?
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類智。
有過去法智及未來類智非過去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已得類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有過去法智及未來現在類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未滅設滅已失。
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類智非現在。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不現在前。
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現在類智。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
設成就過去未來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如對類智作小七。對集、滅、道智亦爾。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現在類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現在類智。謂法智已滅未得類智。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類智忍時。
2[*引文]有過去法智。及未來類智。非過去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已得類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得一來、不還果。及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3[*引文]有過去法智。及未來現在類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未滅設滅已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一心頃。得一來、不還果。及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類智未滅設滅已失而現在前。
4[*引文]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類智非現在。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不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道現觀各前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類智已滅不失。類智不現在前。
5[*引文]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現在類智。謂法類智已滅不失。類智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集滅現觀各後一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類智已滅不失。而類智現在前。
6[*引文]設成就過去未來現在類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7[*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類智已滅不失亦現在前。法智未滅設滅已失。
8[*引文]如對類智作小七。對集滅道智亦爾者。
如法智對類智作小七。對集滅道智作小七亦爾。有差別者。各說自名隨應而說。
24.成就-過去法智-過去他心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他心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設成就過去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他心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在何位?謂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若學者法智、無漏他心智已滅不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
2[*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初二沙門果。及未離欲染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若學者法智已滅不失。無漏他心智未滅設滅已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
3[*引文]設成就過去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前俱成就說。
4[*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諸異生。生欲界已離欲染。及生色界,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初二心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若學者無漏他心智已滅不失。法智未滅設滅已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
24.1.成就-過去法智-未來他心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他心智耶?答若已得不失。設成就未來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他心智耶?答:若已得不失。
此中已得者謂已離欲染。不失者謂不退起欲染。
此在何位?謂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若學者在欲界。法智已滅不失。生色無色界未得無學果。
2[*引文]設成就未來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諸異生已得他心智不失。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初二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若學者在欲界法智未滅設滅已失。生色無色界設滅已不失。生彼得無學果。
24.2.成就-過去法智-現在他心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他心智耶?答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他心智耶?答:若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
2[*引文]設成就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諸異生起他心智現在前時。若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有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他心智現在前時。
24.3.成就-過去法智-過去現在他心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現在他心智耶?
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有過去法智及過去他心智非現在。謂法他心智已滅不失他心智不現在前。
有過去法智及過去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
設成就過去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現在他心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初二沙門果。及未離欲染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若學者法智已滅不失。無漏他心智未滅設滅已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
2[*引文]有過去法智及過去他心智非現在。謂法智他心智已滅不失。他心智不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不現在前。若學者無漏他心智已滅不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
3[*引文]有過去法智及過去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
4[*引文]設成就過去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5[*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諸異生起他心智現在前時。若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他心智現在前時。
24.4.成就-過去法智-未來現在他心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現在他心智耶?
答有過去法智非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他心智設得已失。
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不現在前。
有過去法智及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
設成就未來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現在他心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他心智。設得已失。
此在何位?謂未離欲染,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初二沙門果及未離欲染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
2[*引文]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不現在前。
此在何位?謂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後二沙門果。及已離欲染學無學練根已。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不現在前。
3[*引文]有過去法智及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
此如前成就過去法智現在他心智說。
4[*引文]設成就未來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5[*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如前成就現在他心智。不成就過去法智說。
24.5.成就-過去法智-過去未來他心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他心智耶?
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他心智設得已失。
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未滅設滅已失。
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他心智。謂法他心智已滅不失。
設成就過去未來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他心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他心智。設得已失。
此如前。有過去法智非未來現在他心智說。
2[*引文]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過去。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未滅設滅已失。
此在何位?謂學者法智已滅不失。無漏他心智未滅設滅已失。生無色界未得無學果。
3[*引文]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他心智。謂法智他心智已滅不失。
此如前成就過去法智他心智說。
4[*引文]設成就過去未來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如前設成就過去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說。
24.6.成就-過去法智-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耶?
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他心智設得已失。
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過去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他心智非現在。謂法他心智已滅不失他心智不現在前。
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
設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耶?答:有過去法智。非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未得他心智設得已失。
此如前有過去法智非未來現在他心智說。
2[*引文]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過去現在。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已得不失。未滅設滅已失不現在前。
此如前有過去法智及未來他心智非過去說。
3[*引文]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他心智非現在。謂法智他心智已滅不失。他心智不現在前。
此如前有過去法智及過去他心智非現在說。
4[*引文]有過去法智及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謂法智已滅不失。他心智現在前。
此如前有過去法智及過去現在他心智說。
5[*引文]設成就過去未來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如前設成就過去現在他心智。彼過去法智耶說。
25.成就-過去法智-過去世俗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世俗智耶?答:如是。設成就過去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世俗智耶?答:如是。
以過去未來,世俗智一切有情皆成就故。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
2[*引文]設成就過去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一切異生。若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初二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
25.1.成就-過去法智-未來世俗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世俗智耶?答:如是。設成就未來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世俗智耶?答:如是。
此如前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世俗智耶說。
2[*引文]設成就未來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如前設成就過去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說。
25.2.成就-過去法智-現在世俗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世俗智耶?答若現在前。
設成就現在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世俗智耶?答:若現在前。
謂若不起諸無漏慧非無心位此定現前。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起世俗智現在前時。
2[*引文]設成就現在世俗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一切異生。若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起世俗智現在前時。
餘文准前應知其相。
29.成就-過去法智-過去苦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苦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設成就過去苦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過去苦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苦智已滅不失。
2[*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非苦法智已滅不失。苦智未滅設滅已失。
3[*引文]設成就過去苦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前成就過去法智苦智說。
4[*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苦類智已滅不失。法智未滅設滅已失。
29.1.成就-過去法智-未來苦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苦智耶?答:如是。設成就未來苦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未來苦智耶。答如是。
若成就過去法智者。必成就未來苦智故。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後二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
2[*引文]設成就未來苦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
29.2.成就-過去法智-現在苦智
[發智論]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苦智耶?答若現在前。設成就現在苦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1[*引文]若成就過去法智。彼現在苦智耶?答:若現在前。
謂若不起餘智諸忍。非無心位此定現前。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類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若法智已滅不失。而苦智現在前。
2[*引文]設成就現在苦智。彼過去法智耶?答:若已滅不失則成就。
此如次前所說諸位。
3[*引文]若未滅設滅已失則不成就。
此在何位?謂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一心頃。謂苦法智時。得四沙門果。及學無學練根已。法智未滅設滅已失。而苦智現在前時。
餘文准前應知其相。
29.4.成就-小七、大七
[發智論]如法智對後作小七。乃至滅智對道智。隨其所應作小七亦爾。如小七大七亦爾。差別者。以二或多對一。或以一對二或多。如過去為首有七。未來乃至過去未來現在為首亦各有七。如應當知。
1[*引文]如法智對後作小七。乃至滅智對道智。隨其所應作小七亦爾者。
謂如法智對後類智等作小七。如是類智對後他心智等。乃至滅智對後道智應知亦爾。
2[*引文]如小七大七亦爾者。
謂如八智以前對後作小七。如是八智以前對後作大七應知亦爾。
3[*引文]差別者。以二或多對一。或以一對二或多者。
謂前小七中定以一對一。今大七中。或以二或多對一或以一對二或多。是謂小七大七差別。
4[*引文]如過去為首有七。未來乃至過去未來現在為首亦各有七。如應當知者。
謂如過去法智等為首問三世類智等。有小大七差別。如是未來法智等為首問三世類智等,乃至過去未來現在法智等為首問三世類智等。亦各有小大七差別。皆如所應當知其相。
此中一行、歷六、小七、大七差別等義。如前結蘊廣說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