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瑜珈論-卷21-50經論-解說

 

1.雜阿含636

I.復次、修四念住,應知略有五種漸次:一、信增上力,清淨出家;二、戒律儀;三、根律儀;四、樂遠離;五、蓋清淨。諸在家者,雖復數數修諸念住,護得淨信,諸蓋清淨,然闕學處,當知所修不得圓滿。(T30,861c)


II.初善

1)瑜伽師地論卷83

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

義妙者,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文巧者,謂善緝綴名身等故,及語具圓滿故。

純一者,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圓滿者,謂無限量故,最尊勝故。

清淨者,謂自性解脫故。鮮白者,謂相續解脫故。

梵行者,謂八聖支道。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相之所顯說。

[]初善方面,是指聽聞者於初聽聞時能生歡喜,感覺很快樂、法喜充滿;中善方面,是指聽聞後,依法修行的過程當中不會有艱難困苦,能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遠離妄執常、斷二邊、遠離受用苦、樂二邊,能依中道而行;後善方面,是指佛法的利益能究竟遠離雜染的垢穢,及能於三界一切諸法究竟離欲為後邊的原故。約聲聞乘而言能夠究竟離欲,證得阿羅漢果,約大乘而言能夠成佛。義妙,是指佛法文義巧妙;義是道理,依文所詮的道理能夠引發利益安樂,名義妙。文巧,佛法的文字很善巧,名文巧。意指能善巧的綴飾這些名句文身等、展現義理,所說的話語都是很圓滿的。純一,是指佛說的法不共一切外道。圓滿,佛所說的法是沒有限量,能引導到超越語言文字的境界,是最尊貴殊勝的。清淨,清淨是指法的自體是無染污的、是解脫的,也就是清淨的梵行是無染污自性解脫的。鮮白,是相續的解脫。梵行,佛開示的八正道,稱為梵行。


2)成實論-第六

問曰:汝言應禮法,以何功德故應禮耶?

答曰:佛自讚言:我所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善、獨法具足、清淨調柔,隨順梵行。

初中後善

初中後善者,佛法無時不善。於少、壯、老三時皆善,入時、行時、出時亦善。

又初止惡,中捨福報,後一切捨,是名三善。

又佛三時常說正法,不雜非法如餘外道。

又初中後時,常為智者之所愛樂。

又於三時一切甚深,不如餘經初麤、中細、後則微末。以是等緣故名三善。

義善-義善者,佛法義有深利益,得今世利及後世利、出世道利,不如外典願增天眼。

語善

能示正義

語善者,隨方俗語能示正義,故名語善。所以者何?言說之果所謂義也。是故諸所言說能辯義理,是名語善。

能令得道

復次,佛法貴如說行,非但言說。是故,隨方俗語能令得道,名為語善。不如外典但貴語言,若失語言,若失音聲,辭主得罪。

善說世諦

復次,善說真諦故名義善,善說世諦故名語善。

獨法

但說正法

獨法者,佛但說正法,不為戲論說往古事,亦不雜說法及非法。

但為無餘涅槃故說

又獨法者,但為無餘涅槃故說。

獨佛能說

又獨佛能說,故曰獨法。

問曰:有聲聞部經,但聲聞說。又有餘經諸天神說,汝何故言獨佛說耶?

答曰:是法根本,皆從佛出,是諸聲聞及天神等皆傳佛語。如比尼中說:佛法名佛所說、弟子所說、變化所說、諸天所說。取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善語,皆是佛說,故名獨法。

具足

佛所說法無所減少

具足者,佛所說法無所減少,如鬱陀伽經中說具足相。

不待餘經而得成

又佛法者,不待餘經而得成也,如和伽羅那經待五種經然後得成,佛法不爾。於一偈中其義具足,如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故名具足。

清淨調柔

二種清淨

清淨調柔者,二種清淨故,名清淨調柔。語清淨故名曰清淨,義清淨故名曰調柔。

依義

又佛聽於正義中置隨義語。於正語中,置隨語義,不如外道隨經而取。

依法

又佛法中依法不依人。法亦分別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是名淨法,非但隨經。

三法印

又佛法中有三法印:一切無我、有為諸法念念無常、寂滅涅槃。是三法印一切論者所不能壞,以真實故名清淨調柔。

隨梵行

隨梵行者,八直聖道名為梵行。梵名涅槃。是道能到故名梵行。


III.涅槃法緣

問:何等名為涅槃法緣,而言闕故、無故、不會遇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種緣。何等為二?一勝,二劣。云何勝緣?謂正法增上他音,及內如理作意。云何劣緣?謂此劣緣乃有多種。謂若自圓滿、若他圓滿、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儀、若根律儀、若於食知量、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樂遠離、若清淨諸蓋、若依三摩地。

[]問:什麼是涅槃法緣呢?什麼是能令你得涅槃的增上緣?或者是不具足,或者是完全沒有,或者是有善根,但是不遇見佛法僧,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種緣,能夠令你得涅槃。哪二種?一個是殊勝,一個是劣弱。

1)什麼是殊勝有強大力量的因緣?就是聽聞能表達正法的人的法音,這個正法是有殊勝的力量。或者是遇見佛,或者是遇見大阿羅漢,或者是遇見菩薩,為你宣說佛法,這是一個殊勝的因緣。聽聞這樣的法音以後,在內心裡面有如理的思惟觀察。

2)什麼是劣緣?這個劣弱的助緣也有力量幫助你得涅槃,這個因緣有很多種。

2.1)自圓滿,就是本身應該具足得入聖道的因緣,這些因緣能圓滿地具足。

2.2)他圓滿,就是他人對於你修學聖道有幫助的因緣,也有很多。

2.3)若善法欲,就是內心裡面有這樣的願望:我願意做善法,不要做惡事。

2.4)若正出家,後來能放下世間的五欲,能過出家人淡泊的生活,心裡面歡喜。

2.5)若戒律儀,出家以後要受戒,能夠持戒清淨。

2.6)若根律儀,受戒以後,眼耳鼻舌身意能保護它叫它不要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放逸。

2.7)若於食知量,對於飲食要知道量,不要吃得太少,吃的太多也不可以。

2.8)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在初夜和後夜這兩段時間,要常勤的修習覺寤的瑜伽,心裡面不要沈沈的睡覺,要覺寤起來,心裡面要明明了了,要修習止觀。

2.9)若正知而住,不管是什麼時候,自己知道心在做什麼,叫它不要有錯誤的想法,心裡面若有染污,立刻地把它消除,保持內心的清淨。

2.10)若樂遠離,要遠離喧鬧、憒鬧的地方,到寂靜處。

2.11)若清淨諸蓋,要把內心的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舉、後悔、疑惑諸蓋清淨。

2.12)若依三摩地,要得禪定,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四禪、或者無色界的四空定、或者慈悲喜捨的三昧,這些三摩地都是得聖道的因緣。這叫做劣緣,表示它對於得聖道有幫助,但是沒有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的力量大。


1.自圓滿

云何自圓滿?謂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云何名為善得人身?謂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如是名為善得人身。云何名為生於聖處?謂如有一,生於中國廣說如前,乃至善士皆往遊涉。如是名為生於聖處。云何名為諸根無缺?謂如有一,性不愚鈍亦不頑騃,又不瘖啞乃至廣說支節無減。彼由如是支節無缺、耳無缺等,能於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為諸根無缺。云何名為勝處淨信?謂如有一,於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毘奈耶得淨信心,如是名為勝處淨信。言勝處者,謂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毘奈耶,能生一切世出世間白淨法故。此中,所起前行增上諸清淨信,名勝處淨信,能除一切所有煩惱、垢、穢、濁故。云何名為離諸業障?謂能遠離五無間業。所謂於彼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於如來所惡心出血。隨一所有無間業障,於現法中不作不行,如是名為離諸業障。若有於此五無間業造作增長,於現法中,竟不能轉,得般涅槃,生起聖道。故約彼說離諸業障。唯由如是五種支分自體圓滿,是故說此名自圓滿。

[]什麼叫做自圓滿呢?就是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闕,勝處淨信,離諸業障。

1)什麼名為善得人身?就是譬如有一人,生存在人的同分裡面,就是生在人類裡面;得丈夫身,男根成就叫做丈夫身。或者得女身,女根成就。這樣名為善得人身。

2)什麼名為生於聖處?就是譬如有一人,生於中國,廣如前面所說,不是生邊地、也不是樂垢穢的地方,是四眾弟子,乃至善士皆往遊涉的地方,那個地方有佛法,就是中國。這樣名為生於聖處。

3)什麼名為諸根無缺?就是譬如有一人,心性就是第六意根、第六意識,不那麼愚痴。也不頑固,不是那麼難可教化。會說話,不是不會說話。乃至廣說他的頭、手、足每一支節都不缺少,六根具足。彼由如是支節無缺,眼根無缺,自己能閱讀經論。亦不頑騃,是意根無缺。又不瘖啞,有問題可以表達。能於戒定慧的善品,精進的修學,積聚善根。這樣名為諸根無缺。

4)什麼名為勝處淨信?就是譬如有一人,於諸如來正覺所說的法和律,有清淨的信心不疑惑,相信這是真實語,這叫做勝處淨信,就是對於法、律有信心。什麼是勝處?就是諸如來正覺所說法與毘奈耶,這是最殊勝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有什麼重要呢?就是對於佛說的法律,若有信心的時候,在身口意裡面,能生出來一切世間的白淨法,就是世間的五戒十善;一切出世間的白淨法,就是出世間的戒定慧。在佛說的法、毘奈耶裡面,所生起的淨信,是前行。為什麼淨信是前行?就是在一切善行的前面,先建立信心,然後才能發動種種善行,所以是前行。清淨的信心能增上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善法,而且信心是非常清淨,沒有污染,它能向於清淨,它本身也是清淨沒有疑惑,這叫做勝處淨信。有信心的時候,會表現出什麼相貌呢?從信心裡面,有很多的智慧出來,就能夠破除所有貪瞋痴慢疑,各式各樣的愛煩惱、見煩惱都能破除。而煩惱本身是垢染、本身是臭穢。它本身不容易動搖,煩惱來了非常的強,非常的頑固,所以叫做穢。能染污善法,能令善法不容易成就,所以叫做濁。若對於佛法僧,對於佛說的法律有信心,戒定慧就會出來。

5)什麼叫做遠離一切業障呢?就是說這個人不會做五種無間的罪過,這種事情能遠離。什麼叫做五無間業呢?就是於彼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於如來所惡心出血,這五種罪過。隨著五條中那一條的五無間業障,在現在的生活中,身口意不作、不行。沒有造這個罪,這是離障;若作這件事,對學習佛法有障礙;現在沒有作,就是不障礙。什麼叫做障?假設這個人對於五種無間地獄的罪業,造作之後,不後悔,認為是對,叫做增長,會令這個業力繼續增長。在現在這個生命存在的時候,沒有辦法轉變這個罪業。因為不能轉變這五無間業,就不能夠生起聖道,得般涅槃,所以,就約這五無間業來說,要離諸業障,這個業不可以做,若做的話,對你有障礙。唯獨由這五種支分,自己這一方面功德圓滿,是故說此名自圓滿。


2.他圓滿

云何他圓滿?謂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

[]什麼是他圓滿?就是佛出現世間,而能夠演說正法來教誨我們,法教還久住,還法住隨轉,他所哀愍有這幾樣,這就是他圓滿。


云何名為諸佛出世?謂如有一,普於一切諸有情類,起善利益增上意樂,修習多千難行苦行,經三大劫阿僧企耶,積集廣大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獲得最後上妙之身,安坐無上勝菩提座,斷除五蓋,於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名為諸佛出世。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由如是名為出世。

[]什麼名為諸佛出世?就是譬如有一人,發無上菩提心,不管是同我有良好關係的人、同我是怨敵的人、同我關係沒有什麼好不好的人,一切眾生沒有分別,都願意用好的事情來利益他。增上意樂,就是強大力量的意願。有這樣強大的願望,要利益一切眾生,沒有怨親的分別,這是發無上菩提心。他能修習多千、很多很多不容易做的事情,很苦惱的事情,只要是利益眾生他都能做。經過三大阿僧企耶,阿僧企耶就是無數。在這麼長久時間內,積集廣大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這是成佛的需要條件。到三大阿僧祇劫圓滿的時候,得到最後、最殊勝、有道德的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安坐在菩提樹下那個座位上,那是無上勝菩提座。把五種蓋都消除,就是得四禪八定,在色界四禪裡面修四念住,善住其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住、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三十七道菩提分法。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得到無上菩提,得到一切種智。這樣稱為諸佛出世。過去的佛、未來的佛、十方現在的諸佛都是這樣得無上菩提,都是由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得無上菩提,所以叫做出世。


云何名為說正法教?謂即如是諸佛世尊出現於世,哀愍一切諸聲聞故,依四聖諦宣說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如是名為說正法教。諸佛世尊及聖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離,然後為他宣說稱讚,是故說此名為正法。宣說此故,名正法教。

[]什麼名為說正法教?就像前面說的諸佛世尊出現在世間,對於這些聲聞根性的人發哀愍心,依苦集滅道四聖諦,宣說真實是苦,真實是集、是滅、是道,這裡邊有無量無邊的法教,宣說苦諦也是無量無邊,集、滅、道都是無量無邊。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這樣稱為說正法教。已經成佛的諸佛世尊、佛的弟子、一切的正士,一切佛教徒,都是學習此十二分教而得出離生死,得涅槃。已經學習佛法有成就,然後再為眾生宣說這樣的佛法,稱讚這樣的佛法,因此,說此十二分教名為正法,宣說此十二分教,所以,名為正法教。

《顯揚聖教論》卷六第七頁:論曰:聞十二分教者,謂聞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聖教。契經者:謂諸經中,佛薄伽梵,於種種時處,依種種所化有情,調伏行差別,或說蘊所攝法、界所攝法、處所攝法,或說緣起所攝法,或說食所攝法、諦所攝法,或說聲聞獨覺如來所攝法,或說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所攝法,或說不淨息念覺證淨等所攝法,如來說是語已,諸結集者歡喜敬受,為令聖教得久住故,以諸美妙名句文身,如其所應,次第結集,次第安置,以能綴緝,引諸義利,引諸梵行,種種善義,故名契經。應頌者:謂諸經中,或於中間,或於最後,以頌重顯,及諸經中不了義說,是為應頌。記別者:謂諸經中,記諸弟子命終之後,生處差別,及諸經中顯了義說,是為記別。諷頌者:謂諸經中,非是長行直說,然以句結成,或二句說,或三四五六句等說,是為諷頌。自說者:謂諸經中,不列請者姓名,為令正法久住故,及為聖教久住故,自然宣說,是為自說。因緣者:謂諸經中,列請者姓名已而為宣說,及諸所有毗柰耶,攝有因緣教別解脫戒經等,是為因緣。譬喻者:謂諸經中,有譬喻說,由譬喻故,本義明白,是為譬喻。本事者:謂宣說前世諸相應事,是為本事。本生者:謂諸經中,宣說如來我過去世處種種生死行、菩薩行,是為本生。方廣者:謂諸經中宣說能證無上菩提諸菩薩道,令彼證得十力無障智等,是為方廣。希法者:謂諸經中,宣說諸佛及諸弟子,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勤策男、勤策女、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及餘最勝殊勝特、驚異甚深之法,是為希法。論議者:謂一切摩怛履迦、阿毗達磨,研究解釋,諸經中義,是為論議。如是十二分教中,具有素怛纜等三藏,此中所說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是為素怛纜藏。此中所說因緣,是為毗柰耶藏。此中所說論議是為阿毗達磨藏。三最勝歸依者,謂佛法僧三種歸趣。三學者:謂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三菩提者: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正等菩提。為有情淨說者,為令有情得清淨故,次第宣說是三種法,謂能持方便果。能持者:謂聞及歸依。方便者:謂三學。果者:謂三菩提。

[]聞十二分教者,謂聞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聖教。聖教有這麼十二種差別。

1)怎麼叫做契經呢?謂諸經中,佛、薄伽梵,於種種時、種種處,依種種所化的有情,所化的眾生各式各樣的根性不同。調伏行差別,調伏他的心,行就是心,因為心老是在動叫做行。凡夫的心行就是貪瞋痴不清淨,所以要調伏它,令他清淨,這是有各式各樣的差別。什麼樣的差別呢?或說蘊所攝法,就是從色受想行識上來表示佛法。界所攝法,就是十八界所攝法。處所攝法,就是十二處。或說緣起所攝法,就是十二緣起。或說食所攝法,有斷食、觸食、意思食、識食,食所攝法。諦所攝法,就是苦、集、滅、道四諦所攝法。或說聲聞、獨覺、如來所攝法,說這是聲聞乘的法、這是獨覺乘的法、這是屬於成佛的法。或說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支所攝法。或說不淨息念,或說不淨觀、持息念。學證淨等所攝法,三學、四證淨,就是佛、法、僧、戒證淨。如來說是語已,諸結集者,歡喜敬受,為令聖教得久住故,以諸美妙的名句文身,如其所應次第結集、次第安置,以能綴緝引諸義利、引諸梵行,種種善義,叫作契經。

2)什麼是應頌呢?或是經的中間,或於經的最後。以頌重顯,就把前面文,用頌的形式再重新的說一遍,叫重頌。及諸經中,不了義說,用頌說法,說得還不明白,叫不了義,是為應頌。

3)什麼是記別呢?謂諸經中,記諸弟子命終之後,生處差別。就是這位弟子死以後,到什麼地方,佛就說到那兒去。及諸經中顯了義說,頌裡邊說的不明白,在記別這地方,把它說明白,叫做記別。

4)什麼是諷頌?謂諸經中非長行直說,現在這裡以句結成,或二句說,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等說,這叫做諷頌,這就是孤起頌。

5)什麼是自說呢?謂諸經中,沒有說出來請法的人的姓名。為令正法久住故,及為

聖教久住故,佛自己就宣說,不需要人請,叫做自說。

6)什麼是因緣者,謂諸經中列請者姓名已,而為宣說,這叫做因緣。及諸所有毘奈耶攝有因緣教別解脫戒經等因緣,就是戒法。

7)什麼是譬喻?謂諸經中有譬喻的說法。因為有譬喻之後,本義就容易明白。

8)什麼是本事?謂宣說前世諸相應事,過去世的事情是為本事。

9)什麼是本生?謂諸經中,宣說佛陀過去世處種種的生死,行菩薩行,是為本生。

10)什麼是方廣?謂諸經中宣說能證無上菩提諸菩薩道,令彼證得十力無障智等,是為方廣。

11)什麼是希法?謂諸經中宣說諸佛及諸弟子、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共不共功德。佛的功德太殊勝,是不共,其餘的功德,都是共有。及餘最殊勝特驚異甚深之法,就叫做希法。

12)什麼是論議?謂一切摩怛履迦、阿毗達磨,研究、解釋諸經中義,是為論議。如是十二分教中具有經律論三藏。此中所說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就是經藏。此中所說因緣是為毗奈耶藏。此中所說的論議就是論藏。什麼是三最勝歸依?就是佛法僧三種歸趣。什麼是三學?就是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什麼是三菩提?就是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正等菩提。什麼是為有情淨說?為令有情得清淨故,次第宣說是三種法,謂能持、方便、果。能持者,謂聞及歸依。方便者,謂戒定慧三學。果者,謂三菩提,如是名為說正法教。


云何名為法教久住?謂說正法已轉法輪已,乃至世尊壽量久住,及涅槃後,經爾所時,正行未減、正法未隱,如是名為正法久住。如是久住,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

[]什麼名為法教久住?佛的正法在世間永久的安住,叫做法教久住。

1)怎麼叫久住呢?就是佛為眾生宣揚這十二分教之後,轉法輪已,轉法輪就是說正法,但是比說正法又進一步地詳細地解釋。轉,就是從這裡到那裡,就是佛把所覺悟的正法轉入到聽法者的心裡面,所以叫做轉。或者,佛這樣說,而聽法者心不散亂,把佛的法聽到心裡面,叫做轉。法,就是苦集滅道、十二分教。輪,轉動、摧滅的意思,佛的法輪能滅除見煩惱、愛煩惱,就是聽聞佛正法的人,佛的正法在他心裡面起作用,滅除內心的煩惱,這叫做轉法輪。所以,聽聞正法以後,修止觀,就是佛的正法在你心裡面活動,叫做轉法輪。圓滿的時候,就是滅除煩惱得聖道,叫做轉法輪。

2)乃至世尊壽量久住,佛最初為眾生轉法輪之後,繼續地為一切眾生到各地方說法。乃至到佛的壽量久住那個時間,就是釋迦牟尼佛住壽八十歲,就入涅槃。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經過那麼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正行未滅,就是修四念處,調伏內心的煩惱,能這樣用功的人,這件事還繼續地存在,叫做正行未滅。正法未隱,就是十二部分教還在世間上流傳,這就是教法。正行未滅是行法,教法也沒有滅,就叫做正法久住。此中正行,謂即行法,修行的法門。正法謂即教法,就是十二分教。攝事分裡面說,略有二種像似正法,不是正法但是與正法像似,是什麼?一個似教正法,說出來的佛法,和佛說的法像似,但是不是佛法。第二種是似行正法,和佛的行正法像似,但是不是行正法。若是那個時候,沒有像似的行正法、像似的教正法這兩種,叫做正行未滅、正法未隱。

3)像這樣正法久住在世間,應當知道,是說彼佛的勝義正法在世間。是什麼呢?就不是教正法,是作證道理,就是能夠證悟佛的勝義正法。就是得無生法忍以上的聖人,得初果以上的聖人,這個時候,勝義正法他能作證,經過一個時期的努力修學四念處,證悟正法,如實覺知,真實地明白。

《披尋記》七六七頁: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者:決擇分說:諸佛聖教,若欲略釋由六種理門應隨決了:一、真義理門,二、證得理門,三、教導理門,四、遠離二邊理門,五、不可思議理門,六、意趣理門。(陵本六十四卷四頁)彼說證得理門,即此作證道理。於證得中復有四種:一、諸有情業果證得,二、聲聞乘證得,三、獨覺乘證得,四、大乘證得。當知最初唯是世間,為簡彼故,唯取後三,是故說言勝義正法作證道理。言道理者謂如實性、離顛倒性。若此勝義正法作證道理未滅未隱,即此正法名為久住。

[]1)當知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者:決擇分說:一切佛的聖教,若想要簡要地解釋的話,就由六種理門應隨決了,就可以明白了。

一、真義理門,就是佛的語言文字的佛法,表達苦集滅道第一義諦的道理。

二、證得理門,就是由於聽聞佛的真義的佛法,而後信解行證,得聖道。

三、教導理門,就是自己得道以後,教導一切眾生,令其也能得聖道。

四、遠離二邊理門,就是解釋真義理門,什麼叫做真義理門?就是遠離有邊、遠離無邊。邊,是偏邪、錯誤的意思。要遠離這個錯誤,對於一切有為法,執著是真實,就是遍計執,這是不對。沒有這一切法,也是不對,沒有因果,也有問題。

五、不可思議理門,就是證得理門,聖人證得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以後,是離名言相,不可以語言文字,分別、言說,不可以內心覺觀分別。

六、意趣理門,就解釋教導理門,佛在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一段有一段的意趣。譬如說,a)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意趣教你這樣修行。b)佛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定法可說。這也是還是說無我的道理,但是引證。c)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否?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還是說無我的道理,是引四果的聲聞人來作證。d)須菩提汝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否?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還是說無我、無我所,但是引菩薩。就是引佛為證,引四果聲聞為證,引菩薩為證。同樣是說無我、無我所,但是意趣不同,要明白那個義。

2)決擇分六個理門中第二個證得理門,就是現在這裡說彼勝義正法,作證道理,和這意思是相同。於證得中復有四種不同:

一、諸有情業果證得,作善業,將來得安樂的果報,作惡業,將來得苦惱的果報,就叫做證,就是由因而感果叫做證。

二、聲聞乘證得,初果須陀洹,乃至四果阿羅漢得聖道,這是證得。

三、獨覺乘證得,他是久種三多,福德多、聞法多、善根多,所以,出在無佛世,無師自悟,也是得聖道。

四、大乘證得,十地菩薩得無生法忍,乃至最後得無上菩提。

3)當知最初唯是世間,四種證得裡面,頭一個有情業果證得,這是世間的有漏法,這個不算,唯獨採取後三個證得。是故說言勝義正法作證道理,就是聲聞的證得、辟支佛的證得、佛的證得,這都是證得。

4)言道理者,作證道理這個話怎麼講呢?謂如實性、離顛倒性,就是真實地、沒有錯誤地、沒有顛倒性,叫作真實,叫做道理。無顛倒性就是理,依此無顛倒性的理為門,學習,就遠離一切顛倒,就是證入到,門就是入,也就是契合真義的道理,就是作證。若此勝義正法作證道理未滅未隱,即此正法,就叫久住。


云何名為法住隨轉?謂即如是證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證如是正法眾生,即如所證,隨轉隨順教授教誡。如是名為法住隨轉。

[]什麼名為法住隨轉?就是說,這個人證悟佛說的第一義諦的正法,就是聖人。他教化眾生的時候,知道這個人有智慧力、有善根力,這個眾生能證悟如是正法,這個聖者知道這件事。知道以後,就能夠如自己所證悟的正法,隨順那個人的根性,把正法轉入到他心裡面。那個人因為有善根,隨順聖者的教授,隨順聖者的教誡,修善斷惡,得正法,證悟,這叫做法住隨轉。轉,從此至彼,或是現起的意思,聖道在那個眾生心裡面現出來。就是佛的正法由這一位聖者轉入到那個眾生心裡面叫轉,那個眾生隨順教授教誡之後聖道現起,所以叫做轉。如是名為法住隨轉。


云何名為他所哀愍?他謂施主,彼於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隨順淨命資具,所謂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如是名為他所哀愍。

[]什麼名為他所哀愍?他所哀愍的他指誰?就是施主。這施主是誰呢?那個在家居士,對於出家修行人起哀愍心,布施隨順清淨的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的資具。什麼呢?就是如法的衣服,出家人要穿合乎出家人的身份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的醫藥,如是名為他所哀愍。所以,在家居士護持出家人修行,目的是說幫助你得聖道。


3.善法欲

云何善法欲?謂如有一,或從佛所或弟子所,聞正法已,獲得淨信。得淨信已,應如是學。在家煩擾若居塵宇,出家閑曠猶處虛空,是故我今應捨一切妻子、眷屬、財穀、珍寶,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正捨家法,趣於非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圓滿。於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

[]什麼是善法欲?

1)就是譬如有一人,或是從佛那裡聽法,或者是從佛弟子那裡聽法,聽聞苦集滅道的生死的緣起、涅槃的緣起的正法以後,得到清淨的信心。善法欲從什麼地方來?是從淨信來。如果沒有在佛法裡面得淨信,善法欲不會生起。

2)對於佛說的生死的緣起、涅槃的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這是生死的緣起。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涅槃緣起。他相信以後,自己心裡想:我應該這樣學習。發這個心的時候,有什麼反應呢?我現在是在家裡面,很多的煩惱擾亂我,就像居住在塵垢的房子裡。若是從塵垢的家裡面出來,就感覺到非常地閑,沒有煩惱的擾亂,心裡面就感覺到閑,而且特別廣大,像虛空廣大沒有障礙的境界。所以,我現在應該棄捨一切世間上這些塵垢的事情。什麼事情呢?妻子,還有眷屬,其他親愛的人,還有財穀珍寶,這都是塵垢污染的東西,都不要。如何說?於諸妻室有淫欲相應貪,這是一個污染。對於其餘的親屬及諸財寶有受用相應愛,看見兒心裡歡喜,看見自己的女也歡喜,看見所有的人都心裡都歡喜,其實這都是愛;看見自己的財富也歡喜,看見自己的權利也是歡喜,看見都是歡喜,而這些歡喜都是染污。有善法欲這個人,就把這些妻子的淫欲相應貪也棄捨,其他的這些親屬、財貨,這些染污都棄捨。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就是在佛法裡面,正式地棄捨這些煩惱的家,污染的家。前進到沒有污染的地方。

3)既然是從煩惱污染的地方解脫出來以後,就精進地修戒定慧這些勝行,使令他能夠得解脫,圓滿解脫的境界。這就是在佛的法毘奈耶中,有這樣的願望,叫善法欲。


4.正出家

云何正出家?謂即由此勝善法欲增上力故,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受勞策所學尸羅。是名正出家。

[]什麼是正出家?就是因為這一個人他有這樣殊勝善法的願望,想要得涅槃,想要得解脫,得聖道,有強大的力量的願望,他就出家,拜師父,受沙彌戒,然後白四羯磨受比丘戒。或者先受沙彌戒,勞策就是不怕辛苦勉勵自己,修學聖道,求取涅槃,得受沙彌十戒,這叫做出家。


5.戒律儀

云何戒律儀?謂彼如是正出家已,安住具戒,堅牢防護別解律儀,軌則、所行皆得圓滿,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一切所有學處。是名戒律儀。

[]什麼是戒律儀?就是那個人現在正式出家、受戒以後,就安住在所受的戒法上面,堅固地防護所受的別解脫律儀。別解律儀,就是一樣一樣的解脫,如不殺生,就把殺生的苦惱事情解脫。不偷盜,從偷盜的罪過事情解脫出來。軌則所行皆得圓滿,另外還有很多的事情,比如供佛有軌則,侍奉師長也有軌則,學習經律論也有軌則,乃至理髮、沐浴、洗衣服,都是有軌則。這些事情都能圓滿、清淨,隨順而不違犯。總而言之,受戒以後,對於小小的罪過就生大恐怖。這樣罪過能障礙我的聖道,令我不能解脫生死苦,就有這種恐怖心,何況犯大罪。受學一切所有學處,師長的教導我能接受,我學習一切所有的這些戒律、戒法。學處,就是一切的戒法,一切的軌則都在內。是名戒律儀。


6.根律儀

云何根律儀?謂即依此尸羅律儀,守護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位。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眼根,依於眼根修律儀行。如是行者,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意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意根,依於意根修律儀行。是名根律儀。

[]什麼是根律儀?

1)就是這個人就根據所受的戒律儀,常常的守護這一念心,心裡面用智慧保護這一念心,注意這一念心叫它不要貪、不要瞋、不要痴,不要有種種的過失,要保護這一念心,時時的這樣注意這一念心,叫守謢正念。

2)修常委念,以念防心。就是常念和委念這二種念,這個正念要永久的不間斷,要保持住不要失掉,叫做常念。委念,就是特別的尊重、殷重,就是特別的處處都這樣注意,周遍的注意,行住坐臥一切時處,心裡面都要注意,就是特別周遍詳細,叫做委念。用常念和委念,來保護這一念心,保護它的安全,不要叫貪瞋痴賊來傷害它。

3)行平等位,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以念防心以後,心的現象是什麼樣呢?它是平等的。什麼是平等位呢?就是眼見色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就叫做行平等位。眼看見一切的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看見一切的形象以後,心裡面不執著那個人的相,不取那個人的好。相是大的部位,好是莊嚴相的周圍小的部位。因為看這個相,如果是特別美好,貪心就來;如果是特別醜陋,憎惡心就來,不是貪,就是瞋,所以心就不平等。現在,心平等位不取著,心裡面是平靜、清淨的,叫做平等位。

4)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為什麼要這樣呢?持戒清淨就好,為什麼還要根律儀呢?受戒持戒清淨是好了,但是眼耳鼻舌身意遇見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恐怕你在這個地方,若是不修習眼根律儀的時候,也就是不保護眼根的時候,眼見色以後,心就動,就流出來貪愛心,流出來憂愁心,這個染污心流出來,就會有罪過的不善法發生。所以,出家受戒,持戒清淨,還要修學眼根的律儀,防護眼根,眼根在活動的時候,要保護它清淨,不要因此而有過失。

5)修眼根律儀那個人,還要修其他的耳鼻舌身意根。耳聞聲以後、鼻嗅香以後、舌嘗味以後、身覺觸以後、意了法以後,第六意識明了一切境界的時候,也是一樣不取著所了的這一切境界。恐怕在這個地方,因為不修習耳根律儀、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的律儀,不防護其心而住的話,其心就漏泄所有的貪憂惡不善法出來。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意根,依於意根修律儀行,是名根律儀。


7.於食知量

云何於食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飢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什麼是於食知量?就是飲食的時候,要知道量,不可以放縱自己的貪心,也不可以放縱自己的瞋心。吃飯的時候,用貪心、用瞋心來吃飯就是不對。

1)就是那個修行人出家、受戒以後,守護諸根律儀以後,還有一件事要注意,什麼呢?就是不要有貪心,不要有瞋心,要用智慧思惟觀察食於所食。

2)如果用貪心吃飯,就是倡蕩、憍逸、飾好、端嚴。倡,就是唱戲、演電影的這些人;蕩就是心裡面亂,心裡面動淫欲的心。不是為淫欲的事情吃飯。也不是為憍慢放逸吃飯。不是使令自己好一點這件事吃飯。不為端嚴而吃飯。

3)然而還是要吃飯,吃飯的時候目的是什麼呢?為了這身體四大調和安樂而住。為暫時讓這個身體能支持下去,能活下去。為除掉這個飢渴。為了吃了飯以後,有精神能修學聖道。為了斷滅過去貪相應受、瞋相應受,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不是貪就是瞋受,現在要斷滅它。為令以後剎那剎那生的時候,不要像以前那樣老習慣。為了這個生命的存在,要保養他使令它有力量,使令心情安樂,但是沒有罪過,不是與貪瞋癡相應,心裡面安隱而住,四大調和心情就安隱,這樣才能修學聖道,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如是名為於食知量。


8.覺寤瑜伽

云何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謂彼如是食知量已,於晝日分,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過此分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右脅而臥,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於夜後分,速疾覺寤,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如是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什麼是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1)就是這位修行者食能知量以後,白天的時候,在一處寂靜坐,或者是經行,就是這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經行也好、宴坐也好,內心裡面就是做這件事,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我心裡面原來就順於貪欲障、瞋恚障、昏沈、睡眠、掉舉惡作這些染污的事情,這些都是障道的因緣。從順於障礙的事情上面來淨修其心,用四念處來清淨自己的心,使令心裡面沒有煩惱,而有清淨的戒定慧出現,就是做這件事。

2)初夜的時候,也還是經行的威儀、宴坐的威儀,也還是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3)過初夜以後,就是到中夜,從住處的地方出來,到外面,把腳洗一洗,然後就是右脅而臥,把二個足重疊起來。這時候要睡覺,心裡面要想光明,住光明想。還是要保護自己的心不要有貪瞋痴,對於無貪、無瞋、無痴的這個境界,要正念不忘。若是有貪瞋痴,趕快把它驅除出,保護這個心,叫它不貪瞋痴,這叫正念、正知。還要心裡面想:我到什麼時候,就得起來,不要繼續的臥在這兒睡覺。

4)到夜後分的時候,要趕快的醒過來,還是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淨修其心,還是這樣修四念處。如是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9.正知而住

云何正知而住?謂彼如是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已,若往、若來,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於解勞睡時,正知而住。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什麼是正知而住?正念,就是心裡面常常地保持清淨,不貪、不瞋、不癡。可是失掉正念的時候,顛倒妄想就出現。這個時候,就需要正知,知道內心不清淨,趕快地棄捨不清淨的心裡活動,把它調轉過來,安住在正念裡邊,這個作用叫做正知而住。由智慧的覺悟,把正念恢復過來,安住在正念,這叫做正知而住。

1)就是那一個修行人,這樣長期地、精勤地用功修行覺寤的瑜伽之後,就是不要睡很多的覺,但是也不要睡太少。或者是到禪堂,或者是到講堂,或者是到聚落,要保持內心的清淨,正知而住。

2)若睹、若瞻,正知而住。睹就是遠遠的看;瞻是近觀,就是在附近看這附近的地方。或者是向上看,或者是向下看,心裡面也要正知而住。

3)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或者這身體彎屈,或者伸展,心裡面也要正知而住。

4)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僧伽胝,就是大衣。衣缽,或者是五衣,或者是七衣,加上吃飯的時候所用的缽器,心裡面也要正知而住。

5)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食,所有的飲食總名為食。飲,是飲水或者飲湯。噉,就是吞噉。嘗,嘗嘗它的味道。內心也要正知而住。

6)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這是身體的威儀,內心也還是要正知而住。

7)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覺寤的時候,心裡面要正知而住。

8)若語、若默,正知而住。和人談話的時候,或者不談話的時候,內心也要正知而住。

9)於解勞睡時,正知而住。解勞,是睡的作用,解除疲勞,是其他的時候,或者是由於修禪定,或者是什麼事情特別疲勞,這時候可以打一個盹,可以休息一下,這時候也要正知而住。如是名為正知而住。


10.樂遠離

云何樂遠離?謂由如是所修善法,無倒修治初業地已,遠離一切臥具貪著,住阿練若,樹下空室,山谷峰穴,草藉迥露,塚間林藪,虛曠平野,邊際臥具。是名樂遠離。

[]什麼是樂遠離?就是像前面這樣子所修的這些善法,有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正出家這一類善法,沒有錯誤地來修治你的身口意,而這一部分的修行叫做初業地。就是在佛法裡邊發出離心、發無上菩提心,開始修行的情況,初開始修行要這樣用功叫做初業地。先要這樣用功修行之後。遠離一切臥具貪著,對於不好的臥具,不高興這是執著,或者臥具很好,愛著它,也是執著。現在,好不好都不執著,叫做遠離。住在寂靜處,或者是住在樹下,或者是空室裡邊,寂靜處的空房子裡面。或者是山谷裡邊,或者峰穴,高峰那個地方有一個穴,在那兒住。或者是草藉,就是茅蓬,茅草做成的房子。或者是迥露,在很遠的地方在那裡住,沒有房子連草房也沒有,就是在露地,沒有覆蓋的地方住。或者在塚間,墳墓的地方。或者是林藪,就是樹林子裡邊。或者是虛曠的地方,在平野,不是高山也不是低下的地方,很平曠的地方。邊際臥具,這個臥具是很不好,達到最邊際,是最不好的臥具,都能夠不在意。這叫做樂遠離。


11.清淨諸蓋

云何清淨諸蓋?謂彼如是住阿練若或復樹下或空室等,於五種蓋淨修其心,所謂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及以疑蓋。從彼諸蓋淨修心已,心離諸蓋,安住賢善勝三摩地。如是名為清淨諸蓋。

[]什麼是清淨諸蓋?就是那位修行人這樣子安住在寂靜處,或者是在樹下,或者是在空室裡邊住,要把你內心裡面修學聖道的障礙,用戒定慧這個清淨的法門,修治你的染污心,使令心清淨。哪些障礙?就是貪欲蓋,瞋恚也是一種障礙,惛沈睡眠也是一種障礙。還有掉舉惡作,心裡面有些雜亂的妄想,對於可意的事情心裡面一直的在那裡憶念叫做掉舉;惡作就是做錯誤的事情,後悔不高興自己這樣做。及以疑蓋,就是疑惑,對於佛、法、僧、自己,都沒有信心。這五種都是障,修學聖道的障礙,要用佛法裡面的法門來清除這些障礙。用佛法清除諸蓋之後,就會安住在賢善的殊勝的禪定裡邊,如是名為清淨諸蓋。什麼是安住賢善勝三摩地?為欲對治欲貪等故,安住在三摩地,最低限度是欲界定,好一點是未到定地,或者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若心裡面有貪欲,應該思惟青瘀、膿爛、散壞這些不淨的法門,破除內心的貪欲蓋,乃至後邊的疑蓋,因為這個蓋是不賢善,破蓋的法門就是賢善。在〈三摩呬多地〉為什麼說這個相貌叫做賢善呢?很多的煩惱裡邊,貪煩惱是最有力量;貪裡面也有很多的貪,但是欲界裡面的人這個欲貪,是最有力量,最能障礙你的修行,令你生出很多的苦惱。不淨觀這個相貌,就是對治那個貪心的所緣境,使令那個不賢善的境界消滅,使令內心清淨,所以這個三摩地叫賢善三摩地。


12.依三摩地

云何依三摩地?謂彼如是斷五蓋已,便能遠離心隨煩惱。遠離諸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尋伺寂靜,於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安住。遠離喜貪,安住捨、念,及以正知,身領受樂,聖所宣說,捨、念具足安樂而住,第三靜慮具足安住。究竟斷樂,先斷於苦,喜憂俱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安住。如是名為依三摩地。

[]什麼是依三摩地?就是修觀要以三摩地為依止處、住處,修觀的時候,要安住在三摩地裡邊。就是那個修行人,修不淨觀、修慈悲觀、修緣起觀這些事,把五蓋停下來,就遠離心隨煩惱,心就不隨著煩惱活動。貪心來了心就隨著貪心活動,瞋心來了心就隨著瞋心活動,疑惑心來了、高慢心來了,心就隨著活動。

1)遠離諸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

a)遠離諸欲惡不善法,因為心裡面有不淨觀的力量,欲界的欲停下來。

b)惡不善法,心裡面沒有欲以後,表現在行動、語言上也清淨,不會再有殺、盜、淫,不會隨便說謊話騙人。離欲是內心的清淨,遠離惡不善法是身清淨、口清淨,所以,三業是清淨。

c)有尋、有伺,尋伺,在這裡是屬於清淨的尋伺,就是清淨的如理作意,也就是不淨觀。不清淨的尋伺,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親里尋伺、不死尋伺、國土尋伺。這個人修不淨觀的出離尋伺、不恚尋伺、不害尋伺,這個尋伺有力量,就是有尋有伺。

d)離生喜樂,遠離五蓋,遠離諸欲惡不善法,這時候,就生出喜樂,就有輕安樂、心裡面有歡喜心。

e)入初靜慮,這時候,禪定的程度超過欲界定,進到初靜慮。為什麼名為靜慮?靜,心裡面沒有欲的擾亂,心裡面寂靜住。慮,能觀察欲界的不清淨。

f)具足安住,若成就一少分就是還不具足。就是所有的功德都具足,安住在寂靜住的心一境性裡邊。哪些功德?具足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具足五支,就是初禪的功德圓滿。

2)尋伺寂靜,於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安住。

a)尋伺寂靜,由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的時候,需要修不清淨觀的尋伺。現在已經遠離欲界欲,成就初禪。這時候,觀察不淨的這種尋伺,令心裡面不寂靜,被這個尋伺擾亂,令心裡不寂靜,所以,現在把尋伺去掉,不尋伺,心就寂靜。

b)於內等淨,內就是心,在心裡面。等,就是慈悲喜捨的捨,就是把尋伺寂靜,但內心是捨住,就是不執著。用尋伺的不淨觀,破內心的欲煩惱,欲煩惱去掉之後,就不執著這個欲,但是破欲的這個不淨觀還在,現在把這個不淨觀的尋伺也去掉,所以叫做捨,就安住於捨。這時候,其心清淨。為什麼?不淨觀所對治的欲是不清淨,用不淨觀對治欲之後,尚有不淨觀存在,這個修行者認為這個不淨觀也不清淨,所以現在把不淨觀也停下來,心這時候就清淨,叫內等淨。

c)心一趣性,這時候,就安住在一個境界上。欲界的人,心是在眼耳鼻舌身意這六門轉。到初禪的時候,鼻根、舌根不動,只有四門轉。二禪以上,只有第六意識這一門轉。在禪定裡面,心寂靜住,叫做心一趣性,和欲界不同,和初禪也不同。

d)無尋無伺,定生喜樂,這時候,心裡面也不尋也不伺,不淨觀也停下來。這時候,生出更殊勝的喜樂。

e)第二靜慮具足安住。初禪是離生喜樂,就是離開欲界的欲之後,心裡面有喜樂。第二禪,就是棄捨初禪的尋伺,得到定而後生出來的喜樂,所以叫定生喜樂,這是第二靜慮具足安住。

3)遠離喜貪,安住捨念及以正知,身領受樂。聖所宣說,捨念具足,安樂而住。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a)遠離喜貪,因為成就二禪的時候,常常的入定,入定久了,感覺到禪定裡面的歡喜心使令心裡面不寂靜,使令心裡動亂。但是,初開始的時候,是愛著這個喜,所以叫貪,喜的貪。現在,不高興這個喜,就對喜的貪著,呵斥它,久了這個喜就沒有。

b)安住捨,這時候,有三個捨,棄捨欲界的欲,棄捨初禪的尋伺,棄捨二禪的喜。在欲界定、末到地定、初禪、二禪的時候也有捨,就是平等正直無功用住。為什麼是這時候稱為捨?因為,內心裡面有尋伺的時候,使令捨的相貌不明顯;內心裡面有喜,也使令捨的相貌不明顯。所以,初禪、二禪都不說有捨。第三禪的時候,捨的相貌明顯出來,所以叫做捨。

c)念及以正知,念,就是明明了了地顯現出來捨的境界而沒有喜。正知,就是有時候喜還會出來,趕快地用智慧把喜排遣出去,恢復捨的境界,叫做正知。

d)身領受樂,這時候,前五識不動,所以沒有身識的問題。就是第六意識領受超過初禪、二禪的那種樂的境界。

e)聖所宣說,捨念具足,安樂而住。這是佛和佛的弟子,開示第三禪,捨也具足,念也具足。初禪、二禪是捨不具足,但是有喜、樂。四禪以上,但有捨而沒有樂。唯獨是三禪有捨、有樂,所以,捨念具足安樂而住。這樣,第三靜慮具足安住。

4)究竟斷樂,先斷於苦、喜憂俱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安住。

a)究竟斷樂,那個修行人修久的時候,感覺樂使令心裡面動亂,不高興這個樂,就呵斥這個樂,久了,樂就不出來,是究竟斷樂。

b)先斷於苦、喜憂俱沒,在第二禪的時候,把苦受滅了;三禪把二禪的喜也滅了。在初禪的時候,滅掉憂。有欲的人都有憂,但是初禪是沒有欲,所以,把憂滅掉。四禪的時候,把樂滅掉了。就是這些樂、苦、憂、喜,完全都隱沒不出現。

c)不苦不樂捨念清淨,這時候,內心也不苦、也不樂,捨、念清淨。捨掉欲、捨掉尋伺、捨掉喜、捨掉樂,這是不苦不樂。這時候,心念沒有這麼多的動亂來染污他,出入息也沒有,連火災、水災、風災也沒有,這是第四靜慮具足安住。如是名為依三摩地。能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是三摩地圓滿。雖然,也可以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也是三摩地。但是,色界四禪的三摩地是最殊勝,它是修學聖道最殊勝的增上緣。修四念處以色界四禪為依止處,它是一個殊勝的助緣,所以叫做依三摩地。


13.漸次修行

彼由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修集諸緣,初自圓滿依三摩地以為最後,得如是心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質直、堪能、安住無動。

[]1)那個修行人像前面說的漸次地修行,就是按照次第,最初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這樣次第地修行。

a)後後轉勝、轉增、轉上。越向後來,助道因緣就越來越殊勝、越來越增長、越來越高尚。最初正知而住、破除五蓋已經很好,但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越來越殊勝,所以叫轉增、轉上。

b)修集諸緣,初自圓滿依三摩地以為最後。這樣修集很多的助道的因緣,哪些呢?開始是自圓滿,一直到依三摩地,這是最後的這一個助緣。

c)得如是心,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到最後的時候,內心是很清淨,沒有這麼多的污染,很鮮白也就是很清淨,沒有那些污穢的事情。遠離很多的隨煩惱,昏沈、掉舉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是心清淨鮮白?第四靜慮,有那麼多的捨,他的心念是清淨,沒有出入息,那個地方也沒有火災、也沒有水災、也沒有風災,一切的災患都沒有。什麼是無諸瑕穢?若是非佛教徒得到禪定的時候,愛著禪定的滋味,感覺到很快樂,有高慢心,還有種種的邪知邪見,還有疑惑,還有無明等諸煩惱之所染污。現在都沒有這些問題。

d)質直、堪能、安住無動。質直,他的心特別地直,沒有那些彎曲虛妄的事情。堪能,就是有能力修學聖道。安住無動,安住在寂靜不動的境界,就是得到四禪。初禪、二禪、三禪都還是有動,有尋伺、有喜、有樂都是有動,到四禪的時候,是無動的境界。


若復獲得依四聖諦為令遍知、永斷、作證、修習他音教授教誡,便有如是堪能勢力,發生如理所引作意,及彼為先所有正見。

[]1)已經成就這樣無動的境界,若再能夠得到依據四聖諦而發出來的教授教誡,就是佛法,這時候,就有能力修學聖道。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唯獨聖人才知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所以叫聖諦。佛的慈悲,為令凡夫周遍知道是苦,不但三惡道是苦,人間也是苦,天上也是苦,遍知都是苦。苦從什麼地方來?從煩惱來,煩惱有力量集聚很多的苦給你受。永斷,就是永久地消滅這些煩惱。你能夠成就涅槃的境界,叫作證。修習,修習戒定慧而證涅槃,就永斷煩惱、一切苦。這是四聖諦。

2)他音教授教誡,他就指佛,佛依四聖諦,發出法語來教授我們,修學戒定慧,而得滅諦。教誡我們這是苦、這是煩惱,叫做教誡。

3)便有如是堪能勢力,發生如理所引作意。聽聞佛說四諦法門的時候,這時候,就有力量在心裡面,生出如理所引的作意,就是合乎佛法真理的觀察智慧。由佛說的苦集滅道的法音,聽聞這樣四諦教授教誡以後,就有能力發出如苦集滅道的道理,所引出來的作意,作意就是觀察,觀察就是四念處,就是修行。

4)及彼為先所有正見。及彼如理作意為先,而後才能生出正知正見。所以,先要聽聞四諦,然後如理作意,然後才有正見的建立,才知道什麼是佛法。

《披尋記》七七一頁:發生如理所引作意等者:謂不增益非真實有,亦不損減諸真實有,是名如理所引作意。如意地說應知。(陵本一卷十一頁)由是能生世間正見,如是正見,加行位起,非無分別,故是世間。

[]發生如理所引作意等者:我、我所這種執著是不真實,是虛妄分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是自己加上去,根本沒有我可得,所以,不增益非真實有。因果的道理雖然是如幻如化,但是有這件事,就是亦不損減諸真實有。是名如理所引作意,如意地說應知。由是能生世間正見,如是正見,加行位起,就是聽聞四諦的法門而能夠如理作意,就是加行,這時候得到的正見。不是得到聖道以後,無分別的智慧出現,那是出世間的正見。現在這裡說的正見還是有分別,就是在加行位生起的正見。


由此便能於四聖諦入真現觀,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1)由前面能夠成就如理作意,就是加行位的修行,繼續向前努力繼續這樣的修行就能夠於四聖諦入真現觀,就是得聖道,入聖位。真現觀,真實的觀察這是苦、這是集、是滅、是道。沒有入聖道之前,學習作如是觀的時候,也是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還不是太真實,就是相似的現觀。就是得入初果以後,得無生法忍以後那是真實的現觀,才能觀到諸法的真實相。

2)圓滿解脫,得到真實現觀以後,得到無漏的智慧的時候,才能圓滿地斷除煩惱,見到真理而得解脫。

3)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得阿羅漢果,心裡面清淨,但是還有剩餘的色受想行識是有漏的,但是也是入涅槃,稱為有餘依涅槃。現在說無餘依,有漏的色受想行識也沒有剩餘,完全消滅,這時候純是清淨的境界而入涅槃。

《披尋記》七七二頁:於四聖諦入真現觀等者:謂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名真現觀;此即見道有學解脫於上修道由數習故,更復證得無學解脫,是名圓滿解脫;此即有餘依涅槃界。從是以後,身任運滅,住無餘依,是名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於四聖諦入真現觀等者:能認識真理的智慧,以及智慧所認識的真理,能知道的智和所知道的境界,和合起來沒有乖違。現在把所有虛妄分別的煩惱都已經消除,所以能知的智慧和所知道的真理和合沒有乖違。現前觀察,智慧也現前,真理也現前,這樣智慧觀察真理。這就是初開始見到聖道的初果聖人,初得無生法忍的人,這是有學的解脫,還要繼續的學習,還要繼續努力地修學戒定慧,還要繼續數數地精進地學習。更復證得無學解脫,這個時候叫圓滿解脫,解脫才圓滿。這時候是阿羅漢,這是有餘依的涅槃界。從是以後,壽命到了的時候,身自然地就滅。住無餘依,是名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當知此中,始從正見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是名種姓真實修集。從自圓滿乃至最後依三摩地,當知是名修集劣緣。若依四諦法教增上所有教授教誡他音,若如正理所引作意,當知是名修集勝緣。如是名為種姓安立。

[]1)當知此中,始從正見、圓滿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這一大段文是名種性真實修集。有涅槃種性的人,在佛法裡面,真實地修集聖道的境界是這樣。

2)從自圓滿乃至最後依三摩地,當知是名修集劣緣。就是對於得聖道這件事,他的緣助的力量還是劣弱。

3)若是根據佛說的四諦法這個佛的教導,佛這個教導是增上,就是特別殊勝;佛的殊勝的教授教誡,這是他音,是佛的法音。你根據這個法音,若是如理所引的作意,就是正式的在禪定裡面修四念處的時候,引出來四念處的作意,當知是名修集勝緣。就是你在積集得聖道的殊勝的助緣,這是智慧,智慧能得聖道,所以他的力量大,叫勝緣。禪定是幫助智慧得聖道,叫劣緣。雖然是劣,還要具足不可。如是名為種性安立。

《披尋記》七七二頁:是名種性真實修集者:修集無漏智慧資糧,是名種性真實修集。無漏慧有三種:謂加行無漏慧,根本無漏慧,後得無漏慧。加行無漏慧即世正見。由是此說始從正見,亦名種性真實修集。

[]是名種性真實修集者:修集無漏的智慧的資糧,是名種性真實修集。無漏智慧的資糧就是因,無漏智慧這是果,果從因來,你要準備他的因叫做資糧,是名種性真實的修集。無漏的慧有三種不同:一個是加行的無漏慧,第二個是根本的無漏慧,第三個是後得無漏慧。什麼是加行無漏慧?事實上,加行是有漏,因為努力地修行能得到無漏慧,所以也叫無漏慧。就是由如理作意而成就的正見,就叫加行無漏慧。由是此說始從正見,亦名種性真實修集。


IV.調伏一切世間貪憂

如是所有初修業者,蒙正教誨修正行時,安住熾然,正知具念,調伏一切世間貪憂。若於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修作、畢竟修作、無倒作意,非諠鬧等所能動亂,是名熾然。若於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審諦了知亂、不亂相,如是名為正知具念。若能善取諸厭離相、諸欣樂相,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由是因緣,宣說彼能安住熾然,乃至調伏世間貪憂。

[]像前面這一大段文說的這個法門,所有初修業的人,初開始坐禪的人,蒙受善知識的教誨,就開始努力修行的時候。安住在所緣境上,很勇猛、很努力的這樣做,正知也具足正念,調伏一切世間的貪、世間的憂。心裡也不貪、也不憂,就是得自在。

1)若於如是正加行中,恆常修作,不懈怠,常是這樣用功。畢竟修作,所有的時間完全都是用在修行上面。無倒作意,沒有顛倒妄想這種分別。非諠鬧等所能動亂,能這樣長時期用功,雖諠譁吵鬧的境界不能動亂你,是名熾然。

2)若是這樣修五停心觀,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很真實,很認真知道這時候心裡面是亂,有諸相、諸尋思、諸隨煩惱在你心裡面擾亂,使你心裡動亂。不亂,這時候也沒有諸相的擾亂,也沒有諸尋思的擾亂,也沒有隨煩惱的擾亂;心裡面無相、無功用、寂靜、最極寂靜。如是名為正知具念。具足正念,就是安住在所緣境上不忘失,不忘掉所緣境;如果打妄想,就失掉所緣境,就沒有正念。不忘所緣境,一直的憶念所緣境,就是具足正念。就是打妄想,自己還不知道打妄想,就沒有正知。

3)假設這位修行人,能夠取得諸厭離相,老、病、死是可厭離的事情,身體有病痛、壽命衰損、財寶的衰損,很多不快樂的事情,有厭離心。若能善取諸欣樂相,有歡喜學習戒、定、慧,對於佛法裡面所說聖道的事情有歡喜心。從心裡面深深的有這樣的智慧,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調伏世間的貪,就是有厭離相,就不會再對世間上的事情有興趣,這是調伏貪。調伏世間的憂,就是有欣樂相,就是生歡喜心,一直修學聖道。

4)前面這三段的解釋,由這個因緣,由這樣的理由,就宣說那個禪師,能安住熾然,能夠乃至調伏世間貪憂。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

2.雜阿含349

云何自圓滿?謂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云何名為善得人身?謂如有一,生人同分,得丈夫身男根成就,或得女身。如是名為善得人身。云何名為生於聖處?謂如有一,生於中國廣說如前,乃至善士皆往遊涉。如是名為生於聖處。云何名為諸根無缺?謂如有一,性不愚鈍亦不頑騃,又不瘖啞乃至廣說支節無減。彼由如是支節無缺、耳無缺等,能於善品精勤修集。如是名為諸根無缺。云何名為勝處淨信?謂如有一,於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毘奈耶得淨信心,如是名為勝處淨信。言勝處者,謂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毘奈耶,能生一切世出世間白淨法故。此中,所起前行增上諸清淨信,名勝處淨信,能除一切所有煩惱、垢、穢、濁故。云何名為離諸業障?謂能遠離五無間業。所謂於彼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於如來所惡心出血。隨一所有無間業障,於現法中不作不行,如是名為離諸業障。若有於此五無間業造作增長,於現法中,竟不能轉,得般涅槃,生起聖道。故約彼說離諸業障。唯由如是五種支分自體圓滿,是故說此名自圓滿。

[]什麼叫做自圓滿呢?就是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闕,勝處淨信,離諸業障。

1)什麼名為善得人身?就是譬如有一人,生存在人的同分裡面,就是生在人類裡面;得丈夫身,男根成就叫做丈夫身。或者得女身,女根成就。這樣名為善得人身。

2)什麼名為生於聖處?就是譬如有一人,生於中國,廣如前面所說,不是生邊地、也不是樂垢穢的地方,是四眾弟子,乃至善士皆往遊涉的地方,那個地方有佛法,就是中國。這樣名為生於聖處。

3)什麼名為諸根無缺?就是譬如有一人,心性就是第六意根、第六意識,不那麼愚痴。也不頑固,不是那麼難可教化。會說話,不是不會說話。乃至廣說他的頭、手、足每一支節都不缺少,六根具足。彼由如是支節無缺,眼根無缺,自己能閱讀經論。亦不頑騃,是意根無缺。又不瘖啞,有問題可以表達。能於戒定慧的善品,精進的修學,積聚善根。這樣名為諸根無缺。

4)什麼名為勝處淨信?就是譬如有一人,於諸如來正覺所說的法和律,有清淨的信心不疑惑,相信這是真實語,這叫做勝處淨信,就是對於法、律有信心。什麼是勝處?就是諸如來正覺所說法與毘奈耶,這是最殊勝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有什麼重要呢?就是對於佛說的法律,若有信心的時候,在身口意裡面,能生出來一切世間的白淨法,就是世間的五戒十善;一切出世間的白淨法,就是出世間的戒定慧。在佛說的法、毘奈耶裡面,所生起的淨信,是前行。為什麼淨信是前行?就是在一切善行的前面,先建立信心,然後才能發動種種善行,所以是前行。清淨的信心能增上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善法,而且信心是非常清淨,沒有污染,它能向於清淨,它本身也是清淨沒有疑惑,這叫做勝處淨信。有信心的時候,會表現出什麼相貌呢?從信心裡面,有很多的智慧出來,就能夠破除所有貪瞋痴慢疑,各式各樣的愛煩惱、見煩惱都能破除。而煩惱本身是垢染、本身是臭穢。它本身不容易動搖,煩惱來了非常的強,非常的頑固,所以叫做穢。能染污善法,能令善法不容易成就,所以叫做濁。若對於佛法僧,對於佛說的法律有信心,戒定慧就會出來。

5)什麼叫做遠離一切業障呢?就是說這個人不會做五種無間的罪過,這種事情能遠離。什麼叫做五無間業呢?就是於彼害母、害父、害阿羅漢、破和合僧、於如來所惡心出血,這五種罪過。隨著五條中那一條的五無間業障,在現在的生活中,身口意不作、不行。沒有造這個罪,這是離障;若作這件事,對學習佛法有障礙;現在沒有作,就是不障礙。什麼叫做障?假設這個人對於五種無間地獄的罪業,造作之後,不後悔,認為是對,叫做增長,會令這個業力繼續增長。在現在這個生命存在的時候,沒有辦法轉變這個罪業。因為不能轉變這五無間業,就不能夠生起聖道,得般涅槃,所以,就約這五無間業來說,要離諸業障,這個業不可以做,若做的話,對你有障礙。唯獨由這五種支分,自己這一方面功德圓滿,是故說此名自圓滿。

3.雜阿含272

I.師所作事

[論說]大師於諸聲聞,略有五種師所作事:一者、正折伏,二者、正攝受,三者、正訶責,四者、正說雜染,五者、正說清淨。T30,783c

[]大導師對於諸聲聞弟子,略說有五種導師所應該作的事情。一、合理地折破摧伏邪道,二者、合理地攝取納受正道,三者、合理地訶責有犯,四者、合理地說雜染的苦集,五者、合理地說清淨的滅道。


II.諍事、驅擯、入於聚落乞食、獨靜思惟

[經文]爾時、眾中有少諍事,世尊責諸比丘故,晨朝著衣持鉢,入城乞食。食已出,攝舉衣鉢,洗足,入安陀林,坐一樹下,獨靜思惟。

[論說]1.諍事

由二因緣,於諸諍事違越聲聞,覆相記別彼所諍事:一、擾亂增廣故,二、與律相應故。T30,784a

[]在種種衝突事中違越的聲聞,由二種因緣的緣故,對於彼聲聞所起鬪諍事,而明說以草覆地相(tṛṇaprastāraka)來處理。哪二種因緣?一、因為恐怕鬪諍造成的擾亂,增加擴大的緣故;二、以草覆地相來決定分別所起鬪諍事,與律相應的緣故。


2.驅擯

由七因緣,大師驅擯諸聲聞眾:一者、見一切種皆行邪行故,二者、見彼多分故,三者、由彼眾首上座、阿遮利耶、鄔波陀耶方便故,四者、不堪共住故,五者、被驅擯故,六者、避現前過故,七者、令不生起未來過故。T30,784a

[]由於七種因緣,大導師驅逐、擯棄諸聲聞眾。哪七種?一、因為看見某一寺院的住眾比丘都作錯誤的行為,所以驅逐、擯棄。二、在某一寺院的住眾中,看見彼大多部分的比丘作錯誤的行為,來到佛的處所,所以驅逐、擯棄。三、雖然作錯誤行為的人是少數,然而是眾人之首所作出來,如上座(sthavira)、軌範師(ācārya)、親教師(upādhyāya),所以驅逐、擯棄。四、雖然沒有作錯誤的行為,但是性情凶惡,不能共住,所以驅逐、擯棄。五者,在其餘的地方被驅擯,來到佛的處所,所以驅逐、擯棄。六、避開現前的過失,所以驅逐、擯棄。七、令不生起未來的過失,所以驅逐、擯棄。


3.入於聚落乞食

由十因緣,如來入於聚落乞食:一者、當顯杜多功德故。二者、為欲引彼一分令入乞食故。三者、為欲以同事行攝彼一分故。四者、為與未來眾生作大照明故,乃至令彼暫起觸證故。五者、為欲引彼麤弊勝解諸外道故。六者、為彼承聲起謗,故現妙色寂靜威儀,令其驚歎,心生歸向故。七者、為彼處中眾生,以其少功而樹多福故。八者、為令壞信、放逸,深生恥愧,雖用小功而獲大福故;如為放逸者,懈怠者亦然。九者、為彼盲、聾、癲狂、心亂眾生,種種災害,皆令靜息故。十者、為令無量無邊廣大威德──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等,隨從如來至所入家,深生羨仰,勤加賓衛,不為惱害故。T30,784a

[]由於十種因緣,如來進入聚落,乞食。哪十種?一、將要顯示杜多(dhūta)功德故。二、為了想要引導彼杜多中的一部分,令入聚落而行乞食故。三、為了想要以共同事情的活動來攝受彼杜多中的一部分故。四、為了給與未來眾生作大照明故,乃至令彼不久能生起觸證涅槃。五、為了想要引導那些對麤弊有勝解的諸外道。六、為了那些承順各種不滿意的聲音,生起誹謗的人,因此,展現微妙色,寂靜的威儀,令那些人驚訝感嘆,內心生起歸依、趨附故。七、為了那個地方的眾生,因為他少少的功用,而能樹立許多的福德故。八、為了使令信心已敗壞、放逸的人,深深的生起恥愧,雖然使用小小的功用,而能獲得廣大的福故。如同為放逸者,為懈怠者也是如此。九、為了那些眼盲、耳聾、精神癲狂、內心散亂的眾生,以及種種自然災害,都能使令平靜、安息故。十、為了使令無量無邊廣大威德的天(deva)、龍(nāga)、藥叉(yakṣa),健達縛(gandharva)、阿素洛(asura)、揭路荼(garuḍa)、緊捺洛(kiṃnara)、牟呼洛伽(mahoraga)等,能隨從如來到所進入的施主家,深深的對世尊生起羨慕、敬仰,努力地加以隨從、守衛,不會惱害故。


4.寂靜天住

由八因緣,如來入於寂靜天住:一者、為引樂雜住者,令入遠離故。二者、為欲以同事行,攝遠離者故。三者、自受現法樂住故。四者、為與大族諸天示同集會故。五者、為以佛眼觀察十方世界,現大神化,隨其所應,作饒益事故。六者、為令諸聲聞眾,於見如來深生渴仰故。七者、為顯諸大聲聞,於所略說善能悟入故。八者、勸捨樂著戲論制作言詞故。T30,784a

[]由於八種因緣,如來進入於內心寂靜的四靜慮、四無色的天住(divyavihāra)。一、為了引導歡喜與人群參雜而住的行者,令其能入身心遠離故。二、為了想要以共同事情的行為,來攝取安住於遠離的行者。三、自己能享受就在現前的安樂而住(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a),即四個靜慮之一故。四、為了與廣大族類的諸天顯示共同的集會故。五、為了以佛眼觀察十方世界,顯現大神通變化,隨其所相應,作一些給人帶來豐富利益的事情故。六、為了使令眾多的聲聞眾,因為久不見如來,所以對於見如來深深地生起熱切仰望故。七、為了顯揚眾多的大聲聞,對於佛所簡略而說的法,善能體悟、趣入實相,所以世尊略說法,之後,回房,入於定中。八、勸勉捨棄對於種種無益的言論、有為言語的樂著。


III.攝受

[經文]我已長夜於諸比丘生哀愍心,今當復還攝取彼眾,以哀愍故。

[論說]由五種相,大師攝受諸聲聞眾:一、以法故,二、以財故,三、與依止故,四、初攝受故,五、擯攝受故。T30,784b

[]由五種相貌,大導師攝取納受眾多的聲聞眾。一、以涅槃法,攝取納受。二、以信、戒、聞、慚、愧、捨、慧等七聖財(saptāryadhana),攝取納受。三、給與依止故,攝取納受。四、對於初發道心的人,攝取納受。五、對於被擯棄的人,再加以攝取納受。


IV.梵天往如來所

[經文]時大梵王知佛心念,如力士屈伸臂頃,從梵天沒,住於佛前

[論說]由七因緣,釋、梵天等往如來所:一、為供養如來故。二、為聽聞正法故。三、為決所生疑故。四、為順他而為翼從故。五、為愍他欲為饒益故。六、由愛重如來聖教故。七、知如來起世俗心,欲令赴會故。T30,784b

[]由於七種因緣,三十三天的帝釋天(śakradevānāmindra),初禪天的梵天(brahmadeva)等往如來所。哪七種?一、為了供養如來。二、為了聽聞正法。三、為了決斷所生起的疑惑。四、為了隨順他而恭敬、侍從。五、為了哀愍其他眾生,想要饒益眾生故。六、由於愛惜尊重如來的聖教故。七、知道如來生起世俗心,想要令世尊能前往聚會故。


V.年少比丘、悔心

[經文]於彼眾中,多有年少比丘,出家未久,不見大師,或起悔心,愁憂不樂。

[論說]1.由五種相,當知一切初新者性:一、由晚出家故。二、由幼出家故。三、由少出家故。四、由勞策出家故。五、由受具出家故。T30,784b

2.由三種相,生起惡作:一、違越所學增上故;二、誓受法律增上故;三、棄捨居家增上故。T30,784b

[]由於五種相貌,當知一切剛剛才出家者的體性。哪五種?一、由於晚年才出家故。二、由於年幼就出家故。三、由年少出家故。四、由勞策(śrāmaṇera)出家故,勤自策勵不犯令清淨。沙彌有三類,七至十三歲,名驅烏沙彌,謂其只能驅逐烏鳥。十四至十九歲,名應法沙彌,謂正合沙彌的地位。二十至七十歲,名名字沙彌,謂在此年齡內,本來應居比丘位,但以緣未及,故尚稱沙彌的名字。五、由受持具足戒出家故。由於三種相貌,生起惡作(kaukṛtya),厭惡所作,於作惡事後追悔之心:一、因為違背逾越所學的強大力量故。二、因為發誓接受法律的強大力量故;三、因為棄捨居家的強大力量故。


VI.表現微相、懷慚愧色

[經文]敷尼師檀,斂身正坐,表現微相,令諸比丘敢來奉見。時諸比丘來詣佛所,懷慚愧色,前禮佛足,卻坐一面。

[論說]1.如來將欲為諸聲聞宣說正法,現四種相:一者、從極下坐安詳而起,昇極高座,儼然而坐。二者、安住隨順說法威儀。三者,發謦欬音,示將說法。四者、面目顧視,如龍象王。T30,784b

2.犯戒聲聞,當於三處安住慚羞往大師所:一者、深知己犯為增上處。二者、師事失儀為增上處。三者、由事乖則,當以方便,謂順威儀往大師所為增上處。T30,784b

[]如來將要為眾多的聲聞宣說正法,展現四種相貌。哪四種?一、從最下的座位,安穩、從容的站起,登到最高的座位,恭敬莊重而坐。二、身心安住於隨順說法的威儀。三、想要言說之前,清潤喉嗓,而發出謦欬的聲音,聲之輕者曰謦ㄑㄧㄥˇ,重者曰欬ㄎㄞˋ,顯示即將說法。四、面目顧視,如龍象王。違犯戒法的聲聞弟子,應當安住在三個地方,心懷慚羞,前往大師所在之處。哪三處?一、十分瞭解自己違犯戒法,以此作為強大力量的地方而安住,所以內懷慚羞而前往。二、以師禮相待,卻違背禮儀,以此作為強大力量的地方而安住,所以內懷慚羞而前往。三、由於所作的事情乖離法則,應當以行動,就是隨順弟子威儀,前往大師所在之處,以此作為強大力量的地方而安住,所以內懷慚羞而前往。


VII.正呵責

[經文]出家之人,卑下活命,剃髮持鉢,家家乞食,如被禁咒。所以然者,為求勝義故,為度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究竟苦邊故。諸善男子!汝不為王、賊所使,非負債人,不為恐怖,不為失命而出家,正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汝等不為此而出家耶?比丘白佛:實爾,世尊!

[論說]1.由三種相,應正呵責犯戒聲聞:一曰、汝期鄙劣活命;二曰、汝意樂不清淨,三曰、汝以活命意樂行非法行。T30,784b

2.由四種相,能令彼人雖入聖教而行邪行:一、由微劣不淨意樂故;二、由伺求聖教瑕隙,為正法賊故;三、由專為飲食、衣服活命因緣故;四、由怖畏王、賊、債主所加迫切故。若行如是諸邪行者,便於二事有所稽留:一者、失壞在家自義稽留,二者、失壞出家自義稽留。T30,784c

[]由於三種相貌,應該合理地呵怒、譴責違犯戒法的聲聞弟子。哪三種?一、汝等原本期望以粗俗低劣的乞食方式來過活。二、汝等內心的動機不清淨。三、汝等以活命為內心的動機,而作不合法的行為。由於四種相貌,能令那些雖然已進入聖教,然而會作錯誤的行為。哪四種?一、由於卑下、低劣,不清淨的意樂故。二、由於伺察、

尋求聖教瑕穢空隙,是盜正法的賊故。三、由於只為飲食、衣服等令命得以過活的關係。四、由於恐懼、害怕國王、盜賊、債主所給與的逼迫、急切。若是作這些錯誤行為的人,就在二件事上,造成稽滯、停留。哪二事?一、退失敗壞在家能往人天善趣的目標而稽留,二、失壞出家能往現法涅槃的目標而稽留。


VIII.邪行

[經文]佛告比丘:汝等比丘為如是勝義而出家,云何於中,猶復有一愚癡凡夫而起貪欲,極生染著,瞋恚、兇暴,懈怠、下劣,失念、不定,諸根迷亂!譬如士夫從闇而入闇,從冥入冥,從糞廁出復墮糞廁,以血洗血,捨離諸惡還復取惡。我說此譬,凡愚比丘亦復如是。

[論說]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由六相,當知遍攝一切邪行:一者、現行過失故;二者、意樂過失故;三者、加行過失故;四者、智慧過失故;五者、尋思過失故;六者、依止過失故。

1.現行過失者,謂由貪纏故染,瞋纏故憎,既懷猛利貪、瞋等故,遂無羞恥;無羞恥故,住惡不捨。

2.意樂過失者,謂於染者邊,此貪意樂最為下劣。如是於憎者邊,此瞋意樂最為下劣。

3.加行過失者,謂或有不發精進,或有精進慢緩。

4.智慧過失者,謂或於聞、思所成慧中,忘失正念,多住愚癡;於修所成,心不寂定。

5.尋思過失者,謂於隨順居家所有惡不善覺,多分尋思,於正法律其心錯亂。

6.依止過失者,謂彼依止於其往昔不修集因;由不修集因故,成就自性微褊小信,成就自性修住小戒,成就自性住守小念,成就自性俱生小慧。T30,784c

[]在為世尊善說的法與律中,略說由六種相貌,應當知道能普遍地統攝一切錯誤的行為。哪六種?一、現前活動的過失故;二者、內心動機的過失故;三者、行動上的過失故;四者、智慧的過失故;五者、尋思的過失故;六者、依止的過失故。

1.什麼是現前活動的過失?就是由於貪煩惱的現前活動,所以染著。由於瞋煩惱的現前活動,所以憎恨,已經心懷猛利的貪與瞋等煩惱的緣故,於是沒有羞恥心,因為沒有羞恥心的緣故,安住在惡法中而不能捨離。

2.什麼是內心動機的過失?在染著的範圍中,這個貪的意樂最為卑下低劣。同樣的在憎恨的範圍中,這個瞋的意樂最為卑下低劣。

3.什麼是行動上的過失?或是有不能發動精進,或是已發動精進,但是怠慢、延緩。

4.什麼是智慧的過失?或是在聞所成慧與思所成慧中,不能對於所聞、所思的法,明記不忘,對於真相多半處於闇愚迷惑。對於修所成的止觀,內心不能寂靜而專注於所緣。

5.什麼是尋思的過失?對於隨順在家人的所有有罪過的、不善覺,多部分的去尋思,但是對於正法律,他的內心是錯失、散亂。

6.什麼是依止的過失?他過去世沒有修行、積聚善法的因,他依賴止住於這個因中。由於沒有修習、積聚善法的因,所以成就自性微薄、狹小、少量的信,成就自性修習、安住於少量的戒,成就自性安住、守護少量的念,成就自性與生俱來少量的慧。

[參考]cs.1146(詳解):有四種人。何等為四?有一種人,從冥入冥。有一種人,從冥入明。有一種人,從明入冥。有一種人,從明入明。


IX.三不善覺法

[經文]比丘!有三不善覺法,何等為三?貪覺,恚覺,害覺,此三覺由想而起。云何想?想有無量種種,貪想、恚想、害想,諸不善覺從此而生。

[論說]如是邪行,有二因緣:謂於三事不正尋思,及彼前行諸不正想。其三事者,如前應知。於彼發起諸不正想,隨取相好,自斯已後,於其隨法,多隨尋思,多隨伺察。T30,784c

[]這樣的錯誤行為,有二種因緣,第一,對於三件事不能合理地尋思。第二,彼尋思之前活動的種種不合理的想、概念。哪三事?如同前面所說的,資命眾具、他損害相、或他毀罵或隨分有一非愛現行同梵行者不同分法。對於這三件事,發動生起種種不合理的想法,隨順於外境,取著粗顯的相狀與細微的可愛樂,從此已後,對於他隨順而取的粗相細好的外境,多半隨順相好尋思、伺察。


X.三不善覺、想

[經文]比丘!貪想、恚想、害想,貪覺、恚覺、害覺,及無量種種不善,云何究竟滅盡?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正以此法,善男子、善女人信樂出家,修習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已,住甘露門,乃至究竟甘露、涅槃。我不說此甘露涅槃,依三見者,何等為三?有一種見,如是如是說:命則是身。復有如是見:命異身異。又作是說:色是我,無二無異,長存不變。

[論說]1.為斷如是邪行因緣,當知亦有二種對治:T30,784c

一者、為斷不正尋思,以無顛倒、數數二行,於諸念住善住其心。

二者、為斷諸不正想,修習無相心三摩地。

此修對治,要由於彼修對治中猛利樂欲,方得成辦,非彼樂欲不猛利者。

2.此猛利欲,由二緣生:謂此對治有大果故,不共一切諸外道故。有大果者,謂修習時便能剋證無相心定,及住二界妙甘露門,所謂斷界及無欲界,若有餘依及無餘依。安住此者,近二涅槃,未於今時一切皆得。T30,785a

3.言不共者,謂無相定唯內法有,諸外道無。何以故?由彼外道,若有所得即便增益,不如量觀;若無所得,即妄分別。由我見故愚於諸行,或唯於身,或唯無色,或總於二生我執著。以執我故,謂我當無,使於涅槃心不欣樂,尚未能入,況乎安住,唯增驚怖,其心退還。住內法者,與彼相違。於般涅槃心無退轉,了唯苦滅,見唯靜德。若諸有學,唯祈內滅,非為生道,更從他求教授教誡。若諸無學,唯欣內滅,終不更求盡諸煩惱;唯有先因所生諸行,任運歸滅而般涅槃。T30,785a

[]為了斷除這樣的錯誤行為的二種因緣,當知也有二種對治的方法。哪二種?一、為了斷除不合理的尋思,以無顛倒、反反覆覆的這二種活動,能將心善巧的安住在四念住。二、為了斷除種種諸不合理的想,所以修習無相心三摩地。這二種修習的對治方法,需要對於那個修習對治,有猛利的喜樂、欲求,才可以成就,彼行者的喜樂、欲求的心,不猛利的人不能成就。這種猛利的欲求,從二種條件生起。哪二種?一、因為這個對治有廣大的果報。二、因為與一切種種的外道不相同。什麼是有大果?就是修習的時候,就能剋伏種種想,體證無相心定,以及安住於二界,此二是微妙甘露涅槃之門戶,就是見道所斷諸行斷的斷界,及修道所斷諸行斷的無欲界。微妙甘露涅槃,就是有餘依及無餘依。安住此二界的話,接近於有餘依及無餘依這種二涅槃,不是在現今這個時候,一切涅槃都得到。什麼是不共?無相定只有在佛法才有,種種外道沒有。為什麼?由於彼外道,若是因緣所生的五蘊有,就認為其中有我,不能如其量而觀。若是對於涅槃寂滅,就虛妄分別。如何說?由於認為五蘊有我的思想,所以對於五蘊諸行不能明瞭,或是只對於身,或是只對不是物質的心,或總括對於身心這二個,生起有我的執著。因為執著五蘊有我,對於涅槃的五蘊寂滅,認為我將會不存在,使令對於涅槃,內心不欣慕、歡喜。尚且不能趣入,更何況能安住!唯獨增強內心的驚慌、恐懼,令他的心退失、回頭。若是安住於佛法的人,與彼外道互相違背,對於般涅槃,內心不會退失、轉變,明了涅槃的寂滅,只有五蘊的苦滅,知見唯獨涅槃寂靜的功德。若是眾多的有學人,只祈求內滅,非為生道,另從其他人尋求教授、教誡。若是眾多的無學人,只欣慕內滅,終究不會另外尋求方法,滅盡諸煩惱,因為煩惱已盡。只有過去業因所生的五蘊諸行,任運自然歸向於五蘊滅,而般涅槃。

[參考]成實論,卷10T32,317a:身即是神名為斷見,身異神異是名常見。


XI.第五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謂彼或時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暫得出家,或為國王所逼迫故,或為狂賊所逼迫故,或為債主所逼迫故,或為怖畏所逼迫故,或不活畏所逼迫故。非為自調伏,非為自寂靜,非為自涅槃,非為沙門性,非為婆羅門性,而求出家。既出家已,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諠雜住。或發邪願修諸梵行,謂求生天或餘天處。或樂退捨所學禁戒,或犯尸羅,內懷朽敗,外現真實。如水所生雜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非行梵行,自稱梵行。如是亦依過去、未來、現在世別。當知如是不住種姓補特伽羅,假相出家,非不樂學補特伽羅名真出家,受具足戒成苾芻性。由此異門、由此意趣,義顯於彼本非出家,唯有任持出家相狀,墮出家數。是名第五不住種姓補特伽羅無種姓相。

[]復有所餘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1)那個無種性的人,或者有的時候也能在佛法律中,暫時地能夠出家做比丘、比丘尼。他出家是什麼原因呢?a)是國王逼迫他出家;b)或者是狂賊逼迫他出家;c)或者他欠人家很多的債,債主逼迫他出家;d)或者其他有恐怖的事情逼迫他,或者因為有病;e)或者是不能活,說若出家就能活,所以他就出家;f)或者不是為了自己調伏煩惱;g)不是為了自寂靜,就是調伏生死;h)不是為了自己涅槃,就是得安樂;i)不是為得八正道修學聖道而出家;j)不是為了排除無量無邊的惡不善法而求出家。總而言之,他出家是另外有目的,不是為修學聖道,這是假相出家,不是真實,是虛妄、虛偽。

2)出家以後,他怎麼個情形呢?a)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諠雜住,在一起大家就是天天的說閒話。b)或發邪願修諸梵行,或者他也修梵行,卻是有不正當的願望,什麼願呢?希望生到欲界天,得享天福,或者是生色界天,叫餘天處,總還是生死的境界。c)或樂退捨所學禁戒,出家、受戒之後,但是現在是歡喜轉變心情,就是棄捨所學習的戒,就是在一個明明了了的一個人面前棄捨所學的戒。d)或犯尸羅,或者不退戒,也違犯戒。e)總而言之,表現於外的是真實的一個比丘,但是裡面完全是一個污穢的境界。f)如水所生雜穢蝸牛,就是在水裡面生活的那個污穢的蝸牛,就把水都染污。g)螺音狗行,就是他發出的音聲就像那個螺發出的音聲,也還很好,但實在他的行為就像狗似。h)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在這個人不是出家人,但是自己向人說我是沙門。i)非行梵行自稱梵行,就是他沒能斷婬欲,但是自己說他斷欲。

3)這些事情也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的差別,和前面一樣。

4)當知如是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的假相出家。如果歡喜學習佛法的人,真出家受具足戒、成苾芻性。而這個人不歡喜學習佛法,所以和這個是不同。由這些不同的立場上看,這個人出家,實在等於是沒出家。由這樣的意義來看,顯示彼本來沒有出家,但是還保持一個出家的相貌,還屬於出家的這個數目。是名第五不住種性補特伽羅無種性相。

《披尋記》七七五頁:或樂退捨所學禁戒等者:謂受戒已,後復決定發起不同分心;或於有所識別大丈夫前故意發起棄捨語言,是名退捨所學禁戒。無沙門法故,外持沙門相故,是名內懷朽敗外現真實,猶如大木,外皮堅妙內被蟲食,虛無有實。諸苾芻犯禁戒等,如彼蝸螺,穢濁淨水,是名如水所生雜穢蝸牛。習行惡行,於受利養臥具等時自稱年臘最為第一,是名螺音狗行。已失苾芻分,稱有苾芻分,是名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懷惡欲,而自稱言我是第一真沙門故。實非遠離淫欲穢法,而自稱言我已遠離,是名非行梵行自稱梵行。如是諸義,如攝異門分說應知。(陵本八十四卷十五頁)復有差別,茲不具述。

[]或樂退捨所學禁戒等者:就是受戒以後。後復決定發起不同分心,以前是願意受戒,現在又不願意受戒,所以前後的心情是不一樣。或於有所識別的,大丈夫前故意的發起棄捨語言,就是自己主動的發起退戒的這種語言,是名退捨所學的禁戒。內無沙門法故,外持沙門的形相故,是名內懷朽敗外現真實。猶如大木,外皮堅妙,內被蟲食,虛無其實。諸苾芻犯禁戒等,如彼蝸螺穢濁淨水,是名如水所生雜穢蝸牛。習行惡行,於受利養臥具等時自稱年臘為最為第一,是名螺音狗行。已失苾芻的身分,自己對別人說我是一個真實的苾芻,是名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懷惡欲,而自稱言我是第一真沙門故。實非遠離淫欲穢法,而自稱言我已遠離,是名非行梵行自稱梵行。

4.雜阿含1174

I.臨趣,流注、浚輸涅槃

[經文]比丘亦復如是,亦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沈水底,不閡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敗,當隨水流臨趣,流注、浚輸涅槃。

[解說]s.35.241諸比丘!汝等比丘亦如是,設不著此岸,不著彼岸,又不中沒,復非在岸上,不為人、非人所捉,亦不為水所迴轉,亦不腐敗。諸比丘!汝等亦如是,臨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何以故?諸比丘!正見臨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II.云何

[經文]比丘白佛:云何此岸?云何彼岸?云何沈沒?云何洲渚?云何洄澓?云何人取?云何非人取?云何腐敗?

[解說]s.35.241大德!云何為此岸?云何為彼岸?云何為中沒?云何在岸上?云何不為人所捉?云何不為非人所捉?云何不為水所迴轉?云何不腐敗?


III.此岸、彼岸

[經文]佛告比丘:此岸者,謂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

[解說]諸比丘!此岸者,謂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

[論說]若有苾芻依四著處,當知彼行四種邪行。何等名為四種著處?謂有苾芻,於內、外處有貪愛故,能感後有,於現法中不樂涅槃,是初著處。T30,819a


IV.人取

[經文]人取者,猶如有一習近俗人及出家者,若喜、若憂、若苦、若樂,彼彼所作,悉與共同,始終相隨,是名人取。

[解說]諸比丘!云何人取者?於此有一比丘與俗人雜住,同喜、同憂、樂時而樂、苦時而苦,將自己落入於他們的所作事中,是名人取。

[論說]1.復有苾芻,於先所捨外諸所有父母等事,有所顧戀,繫縛其心,如是名為第二著處。T30,819a

2.云何名為四種邪行?謂彼最初愛樂後有補特伽羅,於現法中不樂涅槃,若諸有學行於縱逸,由此著處增上力故,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如是名為最初邪行。T30,819a


V.非人取

[經文]非人取者,猶如有人願修梵行,我今持戒、苦行,修諸梵行,當生在處處天上,是非人取。

[解說]諸比丘!云何非人取者?於此有一比丘願生諸天,行梵行。我以此戒、禁、苦行、梵行,當生在處處天上,是非人取。

[論說]又復即前愛樂後有補特伽羅,愛樂後有增上力故,發起邪願,行於梵行,如是名為第二邪行。T30,819a


VI.中沒、在岸上

[解說]中沒者,喜、愛。在岸上者,我慢。

[論說]1.復如有一,於現法中希求一切利養恭敬,於諸所得利養恭敬,耽著不捨,如是名為第三著處。復如有一,是有學者,已見諦跡,有餘我慢,少分貪愛之所隨逐,於修棄捨,縱逸而住,如是名為第四著處。T30,819a


VII.洄澓

[經文]洄澓者,猶如有一還戒退轉。

[解說]洄澓者,五欲。

[論說]又復於先所捨外事有所顧戀,由彼著處增上力故,能令退捨正所修學,如是名為第三邪行。T30,819a


VIII.腐敗

[經文]腐敗者,犯戒行惡不善法,腐敗寡聞,猶莠稗、吹貝之聲。非沙門為沙門像,非梵行為梵行像。

[解說]諸比丘!云何腐敗者?於此有一比丘,惡戒、惡法,不淨、令人可疑的行為,作事隱密,非沙門為沙門像,非梵行為梵行像,充滿慾望、本性不淨。如是比丘名腐敗。

[論說]1.又於現世希求利養及與恭敬,於諸所得利養恭敬耽著不捨補特伽羅,由此著處增上力故,毀犯尸羅,廣說乃至螺音、狗行。彼由顧戀利養恭敬,不捨所學,不見是罪,公然犯戒,如是名為第四邪行。T30,819a

2.既出家已,樂與在家及出家衆共諠雜住。或發邪願修諸梵行,謂求生天或餘天處。或樂退捨所學禁戒,或犯尸羅,內懷朽敗,外現眞實。如水所生雜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非行梵行自稱梵行。T30,398a.

3.云何名爲所受失壞?謂如有一都無羞恥不顧沙門,毀犯淨戒,習諸惡法。內懷腐敗,外現貞實。猶如淨水所生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如是名爲所受失壞。T30,404c.

4.瑜伽師地論,T30770b:

當知此中,內朽敗者,外持沙門相故,內無沙門法故。猶如大木外皮堅妙,內被蟲食,虛無有實。下産生者,廣如下産及非下産法門中說。水生蝸螺者,謂所聽受與水相似,除渴愛故。若諸苾芻犯禁戒等,如彼蝸螺穢濁淨水。是故猶如有蝸螺水,不堪飲用,應遠離故。螺音狗行者,謂諸苾芻習行惡行,於受利養、臥具等時,自稱年雨最第一故。實非沙門稱沙門者,已失苾芻分稱有苾芻分故。實懷惡欲,而自稱言我是第一眞沙門故。非梵行者,實非遠離婬欲穢法,而自稱言我遠離故。又失苾芻性,而自稱有苾芻性。是故說名妄稱梵行。實非沙門而自稱言我是第一眞實沙門,是故說名妄稱沙門。又捨所受故,名突尸羅。先捨惡法復還取故,名爲惡法。形相、意樂互不相稱,由是因緣名內朽敗。隨其所欲而行住故,名下産生。毀辱所聞故,名水生蝸螺。由邪受用諸信施故,名螺音狗行。邪言說故,名爲妄稱沙門梵行。

5.顯揚聖教論,T31516b:

如有一人都無羞恥,曾不顧惜沙門儀範,違毀禁戒,行諸惡法。內懷朽爛,隨順下流。如穢蝸虫、螺音狗行,非沙門稱沙門,無梵行稱梵行者,如是名爲違越所受。


IX.譬喻

[參考]1.成實論,T32355b:

1.1.引經

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沒中流、不出陸地、不爲人取及非人取、不入洄澓、不自腐爛。1)此岸謂內六入。2)彼岸謂外六入。3)中流謂貪喜。4)陸地謂我慢。5)人取謂與在家、出家和合。6)非人取謂持戒爲生天上。7)洄澓謂返戒。8)腐爛謂破重禁。

1.2.總說經義

若人於內入計我,即於外入生我所心。從內外入生貪喜,故即於中沒。從此則生我慢。所以者何?若人著身受有樂故,人來輕毀,則生憍慢。如是以我、我所、貪、喜、我慢,亂其心,故能成餘事。

1.3.以何爲水?

問曰:此喻中以何爲水?若以八直聖道爲水,則不應以內外六入爲岸,貪喜等爲中流,亦不應有洄澓、腐爛。若以貪愛爲水,云何隨此得至泥洹?

答曰:以八直聖道爲水,譬喻不必令盡相似。如此木若離八難,必至大海。比丘如是離諸流難,則隨八聖道水,流入泥洹。如言乳如貝,但取其色,不取堅軟。言面如月,但取盛滿,不取形也。又行者出聖道,已著內外入,不如此木,即於水中著此彼岸、腐爛等也。有論師言:如恒河水必至大海,如是八聖道必至泥洹,故以爲喻。

2.大乘義章,T44729c:

離取著心,故在世無礙,直向涅槃。如水在恒河,離八因緣,直趣大海。離八緣者:一不著此岸。二不著彼岸。三不沒中流。四不出陸地。五不爲人取。六不爲非人取。七不入洄澓。八不腐爛。行者亦爾,於內六入不計我人,名不著此岸。於外六入不計我所,名不著彼岸。離貪瞋癡,名不沒中流。不起慢高,名不出陸地。不近四衆,名不爲人取。不持戒求天,名不爲非人取。不退戒還家,名不入洄澓。不犯重禁,名不腐爛。

3.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T13740a

於我法中而得出家,毀破禁戒,樂營俗業。彼刹帝利乃至婆羅門等,恭敬、供養、貪利、求財,有言無行,傳書、送印、通信、往來、商賈、販易。好習外典,種殖營農,藏貯寶物,守護園宅,妻妾男女。習行符印,呪術使鬼。占相吉凶,合和湯藥,療病求財,以自活命。貪著飲食、衣服、寶飾。勤營俗務,毀犯尸羅,行諸惡法,貝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

4.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T13749c

云何名無慚愧僧?謂若有情爲活命故,歸依我法而求出家。得出家已,於所受持別解脫戒一切毀犯,無慚、無愧。不見、不畏後世苦果。內懷腐敗,如穢蝸、螺貝音、狗行。常好虛言,曾無一實。慳貪、嫉妬、愚癡、憍慢,離三勝業。貪著利養、恭敬、名譽,耽湎六塵,好樂婬泆,愛欲色聲香味觸境。如是一切補特伽羅無慚僧攝,毀謗正法是名無慚愧僧。

5.本事經,T17682a: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有二苦事,最爲難忍。一剃鬚髮。二常乞求。所以者何?世間怨嫌,興呪詛者,作是願言:願彼貧窮!剃除鬚髮,服故弊衣,手持瓦器,從家至家,行乞自活。諸有淨信善男子等,受持此法,而出家者,非爲王賊、債主、怖畏之所逼切,非恐不活,而捨居家。但爲超度生、老、病、死、愁、歎、憂、苦、熱、惱等法,但爲滅除純大苦蘊。我諸弟子求如是事,正信出家,爲利自他,受持此法。或有如是,而出家已。未經幾時,則便寬慢,放逸懈怠,下劣精進,亡失正念,無有正知。心亂不定,縱任諸根。多欲貪著,心懷瞋忿,愚鈍無知。耽染諸欲,虛妄思惟。毀諸禁戒,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內朽順流,如穢蝸螺貝音狗行,覆藏己惡,詐現自善。或就種種惡不善法,譬如有人從闇入闇,從坑墮坑,從怨至怨。我說如是癡出家人,亦復如是。又如有木,兩頭火燃,中塗糞穢。若在聚落及與空閑,皆無復用。我說如是癡出家人,亦復如是。失在家法,復非沙門世出世間,皆無勝分。

6.阿毘達磨法薀足論,T26496c:

云何樂惡友?謂有一類好近惡友,言惡友者,謂諸屠羊、屠鷄、屠猪,捕鳥、捕魚。獵獸劫盜,魁膾典獄,縛龍、煮狗及罝弶等,是名惡友。復有一類,毀犯尸羅,習行惡法,內懷腐敗,外現堅貞。類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亦名惡友。於如是等諸惡友所,親近承事,隨順愛樂,名樂惡友。

5.雜阿含91

云何趣入自性?謂安住種姓補特伽羅,本性成就涅槃種子。若於爾時有佛出世,生於中國,不生達須蔑戾車中,乃至廣說初得見佛及佛弟子,往詣承事,從彼聞法得初正信、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

[]云何趣入自性?來到佛法裡邊,本身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自性,不共於其他法,單獨有這種體相。就是安住種性的這個補特伽羅,他的本性就是法爾成就這涅槃的無

漏種子。若是在那個時候,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出現世間,有種性的這個補特伽羅也生在佛出世的地方。他不會生到邊地、樂垢穢的種性中。乃至廣說,他能夠把所有塵勞的事情放下,到佛那兒,到佛弟子那兒,能為佛、佛弟子做事情。從佛及佛弟子聽聞正法,得初正信。因為他有這個種性,所以聽聞正法,就得到正信,就是相信苦集滅道的道理。相信有善惡果報,所以,受持清淨的戒法,惡事不做。攝受多聞,攝受就是積集,積集多聞,一直聽佛說法,聽一次再聽一次,就是攝受,就是增長智慧。增長惠捨,有聞所成慧的時候,也就有一點慈悲心,感覺眾生是苦,能夠惠捨自己的財富救護這些貧苦的人,也能供養三寶。調柔諸見,知道自己有我見、我所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是錯誤,就是用佛法調柔自己的邪知邪見。就是開始修五停心,修四念處。開始從凡夫地向聖人地方去,向前進步,叫做趣入,成就信戒聞捨慧。


從是已後由此法受、由此因緣,身滅壞已度此生已,獲得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能作長時轉勝正信,生起依止。亦能與彼受持淨戒攝受多聞、增長惠捨、調柔諸見,轉上、轉勝、轉復微妙為所依止。復由如是轉上轉勝轉復微妙信等諸法,更得其餘殊勝異熟,由此異熟復得其餘隨順出世轉勝善法。

[]1)成就信戒聞捨慧的善根之後,由於信戒聞捨慧這五種法,他能信受奉行。由於此信戒聞捨慧的因緣,身體老病死結束之後,過了這一生以後,又得果報,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果報,屬於這六處範圍內的殊勝的諸根,就是特別強盛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比前一生更殊勝。

2)他前一生聽佛說法得到信心,還不是十分的強,但是那個信心,能作長時的相信佛法,又進一步成就殊勝的正信生起的依止,就是依止前一生的正信,第二生就能成就更殊勝的正信。前一生在佛邊受戒,就給後一生受持淨戒作依止。前一生在佛邊多聞佛法,為後一生攝受多聞作依止。前一生歡喜布施供養三寶,也為後一生增長惠捨的一個依止。前一生相信佛法,用佛法的智慧來化解自己的這些我、我所見,後一生調柔諸見,以前一生調柔諸見作依止。

3)前一生得到信戒聞捨慧,所以,後一生又得到信戒聞捨慧,但是後一生的信戒聞捨慧比前一生進步,叫轉上。轉勝,就是後一生得到的信戒聞捨慧勝過前一生的信戒聞捨慧。轉復微妙,後一生、後一生、再後一生的信戒聞捨慧更殊勝、更微妙、更好。為所依止,總是前一生為後一生的依止,展轉的作依止。

4)復由如是轉上轉勝、轉復微妙信等諸法,更得其餘殊勝異熟。又得後一生、後一生的殊勝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果報,展轉的殊勝。由於現在得到的果報,所以又得到的眼耳鼻舌身意,隨順出世間轉勝的善法,就是順於出世間善根的學習,順於聖道的修習。


如是展轉互為依因,互與勢力,於後後生轉轉勝進,乃至獲得最後有身,謂住於此得般涅槃,或能趣入正性離生。是名趣入。何以故?若道、若路、若正行迹,能得涅槃能趣涅槃,彼於爾時能昇、能入、能正行履,漸次趣向至極究竟。是故說此名已趣入。如是名為趣入自姓。

[]1)像前面前一生為後一生的因緣,後一生又為後一生的因緣,是展轉地互為依因。前一生為因,就是給後一生的力量,力量逐漸地加強。後一生又後一生展轉地向前進步。乃至到這個時候得到最後有身,凡夫這是最後,再進一步就不是凡夫,所以是最後有身。就是住在這個身體的時候,若再努力的修行,就得涅槃,這叫最後有身。或能趣入正性離生,這樣也是最後有身,就是得初果,這叫做已成熟。是名趣入。

2)什麼原因是這樣子呢?道也好,路也好,也就是人在那上走路的地方叫做行跡。什麼叫做道?能得涅槃的名之為道,就是三十七道品。什麼叫做路?能向涅槃前進。或者說得初果之前有七方便,就是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這三個,加上煖、頂、忍、世第一加上這四個,這七個叫做道。得初果以後,修三十七品叫做路。能得涅槃的是道,能趣涅槃的是路。那個修行人在那個時候,走這個道路的時候,能夠向上昇,由凡位入聖位,由初果昇到二果、三果、四果,到最後能入涅槃。什麼是能正行履?就是解釋若正行跡。修學八正道叫做正行,正行就是跡,就是你所履的跡,過去一切聖人所已經走過的道路,你現在也應該這樣走,就是正行跡,就是能正行履。從開始趣入、將成熟、已成熟、乃至初果、二果、三果至四果,是漸次地向前進,到最後究竟圓滿,就是得涅槃。是故說此名已趣入。如是名為趣入自性。

《披尋記》七八一頁:由此法受由此因緣等者:此中法受,謂得正信乃至調柔諸見,於現法中見彼功德心正執受安置成立,故名法受,是即最初趣入。此復能感後世殊勝異熟,故名因緣。言殊勝異熟者:謂即六處異熟所攝殊勝諸根。此與信等諸法展轉為依,後後勝進,乃至獲得最後有身,是即趣入究竟。如文易知。

[]1)由此法受由此因緣等者:此中法受,謂得正信乃至調柔諸見,就是信戒聞捨慧這五法。於現法中見彼功德,這個修行人現在就感覺到佛法有這種功德,就信受奉行,我決定要做到信戒聞捨慧這五種功德,我要成就他,叫執受。安置成立,將信戒聞捨慧安置在我的心裡面,叫他建立起來,故名叫法受,是即最初趣入。此復能感後世殊勝的異熟,就是果報,故名叫因緣。所以前一生的信戒聞捨慧是後一生果報的因緣。

2)言殊勝異熟者: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所攝的殊勝諸根。就是信戒聞捨慧的因,得到現在的眼耳鼻舌身意,現在的眼耳鼻舌身意又成就信戒聞捨慧,就是展轉為依。後後勝進,總是後來後來一直地向前進超過以前。乃至獲得最後有身,是即趣入究竟,如文易知。

6.雜阿含661

1)思擇:略於一切現法、後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能正思擇,息諸惡行,修諸善行,名思擇力。當知此力,能成二事:一者、能往人、天善趣,二者、能往現法涅槃。又此能與修習力攝,修諸念住為所依止,由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當知此修,名修習力。又思擇力,能與三處羞恥為伴。何等名為三處羞恥?一者、他處羞恥,謂作是思:若我作惡,當為世間有他心智,諸佛世尊,若聖弟子、若諸天眾信佛教者共所呵毀,是名第一處思擇力。二者、自處羞恥,謂作是思:若我作惡,定當為己深所呵毀,何有善人為斯惡行!是名第二處增上力。三者、法處羞恥,謂作是思:我若作惡,便為障礙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所修梵行;此法若有,便壞梵行,是名第三處思擇力。如是羞恥,當知三處以為增上: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T30,863c

2)云何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謂於諸小、隨小學處,若有所犯可令還淨,名微小罪。於諸學處現行毀犯,說名為罪;既毀犯已,少用功力而得還淨,說名微小。由是因緣名微小罪。云何於中見大怖畏?謂作是觀,勿我於此毀犯因緣,無復堪能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勿我由此近諸惡趣往諸惡趣,或當自責、或為大師、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責。勿我由此遍諸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遐邇流布。彼於如是現法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見大怖畏。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命難因緣亦不故犯。或時、或處失念而犯,尋便速疾如法發露令得還淨。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云何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呢?

1)什麼叫做微小罪?就是佛所制訂的輕微的這個小小的戒法。

a)什麼是隨小?輕微的這些過失容易違犯,所以佛又制訂一些小戒來維護這條戒,叫你不要犯。這些小、隨小都是所應該學習,所以叫學處。若是違犯的話,立刻地懺悔,恢復清淨,這樣的這叫做微小罪,就是這些突吉羅罪。

b)什麼叫做罪?對於很多的戒法,心裡面動,發之於語言,發之於行動上,毀犯這條戒,就叫做有罪。既然毀犯,就要懺悔,懺悔的時候,不是用很大的力量,小小用一點力量就懺悔清淨,說名微小。由於這樣的關係,名為微小罪。

2)云何於中見大怖畏?就是這個比丘心裡面這樣思惟:

a)我不要因為毀犯這一條戒的關係,使令我沒有能力得聖道。得所未得,我從來沒有得過,我現在得到,那就是初果。觸所未觸,就是二果、三果。證所未證,就是四果。就是不要因為這小小的過失,使令我沒有能力得聖道,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b)不要我因為犯這些微小的罪,就和三惡道相接近,或者到三惡道。我有罪,趕快要自己呵斥自己,要懺悔,應該這樣。或者我因為犯這些微小罪為大師、諸天和有智的同梵行者合法的呵責我說:佛這樣制訂毘奈耶,你現在違犯要懺悔。這樣呵責你。

c)由於我犯這麼多的微小罪,遍東西南北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有不好的名譽、很壞的名譽。稱,就是大家說他不好和事實是相稱,他真實是不對叫惡稱。惡聲,就是這個名譽不好非常有力量,想要改變,想要恢復好名譽不容易。惡頌,還有人給你作成詩,宣布你的罪狀,在你的周圍,和你距近的地方、距離遠的地方,大家都在宣布某某人怎麼怎麼。

3)這個比丘,對於這樣或者現在犯戒,或者將來犯戒,因此就會引發出很多不可愛的果報,感覺到這件事很可恐怖。由是因緣,對於所有的微細的戒,就算失掉生命的因緣,也不要故意的違犯這條戒。或者有的時候,或者什麼地方,失掉正念,違犯這條戒,這時候,我不是故意的違犯戒,立刻的很快的如法,如我所違犯的向大眾發露,使令我恢復清淨。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I.二力

1.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二,T26372a

1)思擇力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應如是學: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謂我若行身惡行者,現自厭毀,亦復為他天神諸佛之所訶責,亦為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譏嫌。一切世界惡名流佈。身壞命終,墮險惡趣,生於地獄。由正了知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故,能勤斷諸身惡行,亦能勤修諸身妙行。於語惡行,及意惡行,廣說亦爾。乃至勤修語、意、妙行。若能如是因思擇,依思擇,住思擇,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思擇,亦名為力,是謂思擇力。

2)修習力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修念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修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若能如是因修習,依修習,住修習,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修習,亦名為力,是謂修習力。問:何故名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此力,能斷、能碎、能破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故名為力。


2.修行次第T30,822b

諸佛如來為諸弟子宣說正法,唯為證得明及解脫二果勝利。當知如是說正法者,大果、大利、自利利他無不圓滿。

2.1.明及解脫

1)行於三世無忘失,住最勝義故,三種所緣境差別故,說名三明。

2)若心解脫、若慧解脫,皆名解脫,是愛、無明根本雜染勝對治故。

2.2.四種修道

為得未得明與解脫,當知略有四種修道:謂修根故,能正修身;修身所引善行修故,能正修戒;修戒所引念住、覺支無倒修故,能修心慧。

1)此中,修根復有三種:一世間修。二有學修。三無學修。

1.1)若思擇力為所依上,雖取可愛、不可愛境不如理相,而不發起煩惱諸纏。設令暫起尋復除遣,是世間修。

1.2)若於聖諦已得現觀,由失念故或生適意,或不適意,或兼二意,而心不為纏縛堅住,速於雜染能得解脫,是有學修。

1.3)若即此心堅固安住,如前於內無有隘迮,善脫,善修,都無一切,下至失念。於諸可意、不可意等,發心親近,計彼有德,而趣向之,是名無學善淨修根。當知修戒、修心、修慧三種亦爾。此中,最初是初修根所引,第二是第二所引,第三是第三所引。修戒、修心、修慧相望各有三種所引,當知亦爾。

2)此中,可意、不可意境界差別故,有恩、有怨有情差別故,功德、過失相應有情差別故,所愛、非所愛有情差別故。當知一向適意、一向不適意、適意不適意相雜差別。

3)可意、不可意境界差別故者,自有境界一向可意,自有境界一向不可意,自有境界其類相雜,少分可意、少分不可意。如是有情或一向有恩,或一向有怨,或恩怨相雜。或一向有得,或一向有失,或得失俱備。若於有情愛復生愛,當知一向是其所愛。若於有情恚復生恚,當知一向非其所愛。若於有情愛已生恚,或於有情恚已生愛,當知是名所愛、非所愛。由如是等差別因緣,適意等三有其差別。

4)又於惡行隨觀現法所有過患,隨觀當來所有過患,是故遠離修習妙行。

4.1)若於六處由一切門皆被誹毀,是名現法所有過患。

4.2)由是因緣,墮於惡趣,是名當來所有過患。

4.3)此中為他所誹毀者,謂為外道及餘世間有聰敏者聞其鄙惡名稱聲頌,咸共誹毀。當知其餘,即如所說。

5)又此中言修念住者,謂念覺分創始發起,在異生地。數修習者,在有學地。修圓滿者,在無學地。

5.1)修習覺分未得斷界,於其斷界正希求時,名依遠離。

5.2)未得無欲界,於無欲界正希求時,名依離欲。

5.3)未得滅界,於其滅界正希求時,名依於滅。

5.4)棄捨下劣修覺分故,迴向勝妙修覺分故,名棄捨迴向。

6)又諸苾芻守護諸根有慚有愧,由是因緣,恥於惡行,修習妙行。修妙行故,無有變悔。無變悔故,發生歡喜。此為先故,心得正定。心正定故,能見如實。見如實故,明及解脫皆悉圓滿,當知是名修行次第。


3.本事經,卷第五,T17685a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有學苾芻有二種力。云何為二?謂思擇力及修習力。

1)云何苾芻有思擇力?所謂一類有學苾芻受用種種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緣醫藥、資生具時,皆善思擇,非不思擇,而便受用。於所未得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不甚希求於所已得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不深耽著。堪能忍受寒熱飢渴,風日蚊虻、蛇蝎等觸。堪能忍受他所毀謗、罵辱等言。堪能忍受身內所生猛利辛楚、酸疼難忍、奪命臨終難治苦受。堪能忍受一切世間極難忍事。能善思擇諸身語意三種惡行,能照現法、生法、後法不可愛樂苦異熟果。作是思惟:我今定當斷身語意三種惡行,我今定當修身語意三種妙行。能正了知三種惡行所有過患,復正了知三種妙行所有功德。既正知已,勤斷、勤修惡行妙行,修治自身,令其清淨,離諸罪法,如是名為有學苾芻初思擇力。

2)云何苾芻有修習力?所謂一類有學苾芻所得憶念,一切皆與覺支相順,而不相違。所得擇法及精進、喜、輕安、定、捨,一切皆與覺支相順,而不相違。修念覺支皆依止厭,皆依止離,皆依止滅,迴向於捨。修習擇法及精進、喜、輕安、定、捨覺支皆依止厭,皆依止離,皆依止滅,迴向於捨,如是名為有學苾芻後修習力。是名有學苾芻二力。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諸有學苾芻略有二種力思擇及修習能伏惡魔軍

見惡過能斷知妙德能修能忍受思惟是名思擇力

依止厭離滅及迴向於捨而修七覺支是名修習力


II.相關經論

1.定義T30,859b

1)略於一切現法、後法諸惡行中,深見過已,能正思擇,息諸惡行,修諸善行,名思擇力。當知此力能成二事:一者能往人天善趣,二者能往現法涅槃。

2)又此能與修習力攝,修諸念住為所依止,由此為依,能正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當知此修名修習力。

2.苦受T30,851a

無思擇力補特伽羅,受苦受時,心極憂悴,即此苦受若身、若心,現前領納;所餘樂受、非苦樂受,由未斷故,而說相應,是故名為現見圓滿冥闇受坑難得其底。有思擇力補特伽羅,應知一切與上相違。

3.發起正精進因緣T30,675b

略有五種發起正精進因緣:一宣說正法。二修行共住。三察懈怠過失見精進功德。四由思擇力相續成熟。五知所證得前後差別。


4.

4.1.與三處羞恥為伴T30,859b

又思擇力能與三處羞恥為伴。何等名為三處羞恥?

一者他處羞恥,謂作是思:若我作惡,當為世間有他心智諸佛世尊、若聖弟子、若諸天眾信佛教者,共所呵毀,是名第一處思擇力。

二者自處羞恥,謂作是思:若我作惡,定當為己深所呵毀,何有善人為斯惡行?是名第二處增上力。

三者法處羞恥,謂作是思:我若作惡,便為障礙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所修梵行,此法若有,便壞梵行,是名第三處思擇力。

如是羞恥,當知三處以為增上,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

4.2.於微小罪見大怖畏T30,402c

云何於中見大怖畏?謂作是觀:

1)勿我於此毀犯因緣無復堪能得所未得,觸所未觸,證所未證。

2)勿我由此近諸惡趣,往諸惡趣。

3)或當自責,或為大師、諸天、有智、同梵行者以法呵責。

4)勿我由此遍諸方維惡名、惡稱、惡聲、惡頌遐邇流布。

彼於如是現法、當來毀犯因,生諸非愛果,見大怖畏。由是因緣於小、隨小所有學處,命難因緣亦不故犯。或時、或處失念而犯,尋便速疾,如法發露,令得還淨。如是名為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4.3.根律儀

4.3.1.二種根律儀T30,408a

1)又根律儀略有二種:一者思擇力所攝,二者修習力所攝。

思擇力所攝根律儀者,謂於境界深見過患,不能於此所有過患除遣斷滅。

修習力所攝根律儀者,謂於境界深見過患,亦能於此所有過患除遣斷滅。

2)又由思擇力所攝根律儀故,於所緣境令煩惱纏不復生起,不復現前;而於依附所依隨眠,不能斷除,不能永拔。

由修習力所攝根律儀故,於所緣境,煩惱隨眠不復生起,不復現前;一切時分依附所依所有隨眠亦能斷除,亦能永拔。

3)當知此中思擇力所攝根律儀,是資糧道所攝。修習力所攝根律儀,當知墮在離欲地攝。

4.3.2.四種根律儀T30,685c

依二種對治應知四種根律儀。二種對治者:一思擇力,二修習力。

四種根律儀者:一境界護,二煩惱護,三纏護,四隨眠護。

1)境界護者,謂住寂靜勤修行時,以念自守於諸境界,心不流散故。

2)煩惱護者,謂等位行而遊行時,於諸境界遠離貪憂故,即分別此不取其相,乃至心不流逸者。若於爾時執取彼相,復起隨覺,執取隨好則便於彼修防護行。

3)以修習力守護眼根,是名纏護。

4)證眼根護,是隨眠護。

4.3.3.二種補特伽羅T30,816b

略有二種補特伽羅:一者不能密護根門。二者善能密護根門。

云何名為不能密護根門補特伽羅?

1)謂如有一,於諸境界不能如理作意、思惟,於可愛色為貪欲纏之所纏縛,於不愛色為瞋恚纏之所纏縛。

2)又於彼境不能隨念所有過患,設有隨念,不善修習。由是因緣,心為時纏之所覆蔽,起諸纏已不能制伏。

3)又是異生未得有學心慧解脫,於上無學心慧解脫不如實知。由不知故,於諸有學心慧解脫,亦不能滿。彼於爾時未以修力為所依止,於煩惱品所有麁重,未能永害。又不依先善思擇力,念不成就為因緣故,當知不能密護根門。

4)由此三相補特伽羅,應知不能密護根門。一由纏故。二由思擇所攝對治有缺減故。三由修力所攝對治有缺減故。與此相違。當知白品。於諸根門善能密護。

4.3.4.三種T30,822b

此中,修根復有三種:一世間修。二有學修。三無學修。

1)世間修-若思擇力為所依上,雖取可愛、不可愛境不如理相,而不發起煩惱諸纏。設令暫起尋復除遣,是世間修。

2)有學修-若於聖諦已得現觀,由失念故或生適意,或不適意,或兼二意,而心不為纏縛堅住,速於雜染能得解脫,是有學修。

3)無學善淨修根-若即此心堅固安住,如前於內無有隘迮,善脫,善修,都無一切,下至失念。於諸可意、不可意等,發心親近,計彼有德,而趣向之,是名無學善淨修根。

5.受用衣服等T30,807a

1)由奢摩他、毘鉢舍那修習力故,淨修其心。離諸蓋已,由思擇力,於衣服等邪受用故,雖於爾時暫少成就心一境性,欲貪隨眠仍未斷故,於當來世復為雜染。彼以妙慧通達是已,便修加行,為畢竟斷,受用如法邊際臥具,離諸貪著。

2)先善修治正定資糧,漸次乃至能入清淨第四靜慮,以此為依,證諦現觀,隨得漏盡心善解脫,於一切苦得離繫故,究竟寂靜所攝受故,微妙清淨一切身心無間滿故,一切煩惱永離繫故,普能領納諸無漏受,是名正行。

3)如是應知,內證無滯,及彼相違五種差別他所稱讚。彼於爾時從諸蓋纏及一切苦,心善解脫。於現法中,彼諸隨眠無餘永斷,前際、後際業,及異熟所有雜染皆善解脫,由於現法獲得聖道及道果故。


6.四念住之二因緣T30,859b

1)又此純一能趣正道,由二因緣,能令有情究竟清淨,一由思擇力故,二由修習力故。

2)於四念住勤修加行,依思擇力超度愁、泆;由依世間修習力故,得離欲愛,棄捨憂苦;依出世間修習力故,超度一切薩迦耶苦,亦能證得八支聖道及聖道果真實妙法。一切有情當知皆由思擇、修習二種力故,得一切種究竟清淨。


7.

7.1.不淨想T30,390a

又不淨想略有二種:一思擇力攝,二修習力攝。

1)思擇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五法為所對治。何等為五?

一、親近母邑,二、處顯失念,三、居隱放逸,四、通處隱顯由串習力,五、雖勤方便修習不淨而作意錯亂,謂不觀不淨隨淨相轉,如是名為作意錯亂。

2)修習力攝不淨想中,當知七法為所對治。何等為七?

2.1)謂本所作事心散亂性,

2.2)本所作事趣作用性,

2.3)方便作意不善巧性,

2.4)由不恭敬勤請問故,又由不能守根門故,雖處空閑,猶有種種染污尋思,擾亂其心。

2.5)又於飲食不知量故,身不調適。

2.6)又為尋思所擾亂故,不樂遠離,內心寂靜奢摩他定。

2.7)又由彼身不調適故,不能善修毘箤舍那。不能如實觀察諸法。

7.2.瞋恚蓋T30,329c

問:此瞋恚蓋誰為非食?答:有仁慈賢善,及於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習,以為非食。又此慈善恒欲與他安樂為相,修力所攝。由思擇力所攝作意,調伏九惱,以能斷除瞋恚蓋故。


8.為證

8.1.為證所未得,應觀察八事T30,773c

為欲證得所未得解脫故,應觀察八事:謂於諸行中愛味、過患、出離觀察,及聞、思、思擇力、見道、修道觀察。

1)於諸行中觀察愛味時,能善通達諸行愛味所有自相。

2)即於諸行觀察過患時,能善了知三受分位過患共相,謂於是中甚少愛味多諸過患,如是了知愛味染著多諸過患共相。

3)應已於所愛味一切行中,隨所生起欲貪煩惱,即能除遣制伏斷捨,於此欲貪不現行故,說名為斷,非永離欲故名為斷。又於彼事心未解脫,若於隨眠究竟超越,乃永離欲,心得解脫,是名一門觀察差別。

4)又修行者於彼諸行正觀察時,先以聞所成慧,如阿笈摩,了知諸行體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空及無我。彼隨聖教如是勝解,如是通達。

5)既通達已,復以推度相應思惟所成微細作意,即於彼境如實了知。即由如是通達、了知增上力故,於彼相應煩惱現行,現法、當來所有過患如實觀察。

6)由思擇力為依止故,設復生起而不實著,即能捨離。

7)彼由如是通達、了知及思擇力多修習故,能入正性離生。

8)既入正性離生已,由修道力漸離諸欲。彼由思擇、見道二種力故,隨其所應斷諸煩惱:謂不現行斷故,及一分斷故。由修道力究竟離欲,如是由前二種漸離欲貪,由修道力心得解脫。

8.2.永斷一切纏及隨眠T30,848a:如來為欲令彼依止思擇、修習二對治力。永斷一切纏及隨眠。宣說法要。令其獲得無倒智見。

8.3.離貪T30,854b:依思擇力,於諸色界已遠離貪,而於所緣猶未能斷,於未來世不希望故,於現在世不耽著故,名已離貪;未能永害彼隨眠故,名於所緣猶未能斷。

8.4.黠慧T30,863b:若有黠慧諸根猛利種類士夫補特伽羅,

1)由思擇力,如理作意,思惟諸法,乃於涅槃得正信解,由此增上發勤精進。此增上故,能於身等所緣境界,安住正念。

2)此增上故,能於所緣令心一趣。

3)此增上故,於一切法如實了知,如實觀見。由是因緣,能到究竟。是故此慧若初若後多有所作故,說慧根最為殊勝。


9.菩薩

9.1.一切門慧T30,529a:云何菩薩一切門慧?當知此慧略有四種:

謂於聲聞藏及菩薩藏所有勝妙聞所成慧、思所成慧。

於能思擇菩薩所應作應隨轉中,及菩薩所不應作應止息中。

思擇力所攝慧,及修習力所攝三摩呬多地無量慧。

9.2.菩薩心無厭倦T30,537c:云何菩薩心無厭倦?當知菩薩由五因緣普於一切正加行中,心無厭倦。

一者、菩薩性自有力,故無厭倦。

二者、菩薩即於如是無厭倦心,數數串習,故無厭倦。

三者、菩薩方便攝受精進、勇猛,能正隨觀,前後所得展轉殊勝,故無厭倦。

四者、菩薩成就猛利增上妙慧,正思擇力,故無厭倦。

五者、菩薩於諸有情,猛利悲心極哀愍心,恒常現前,故無厭倦。

9.3.諸菩薩有五加行T30,546b-諸菩薩有五加行,當知普攝一切菩薩無倒加行。何等為五?一隨護加行。二無罪加行。三思擇力加行。四清淨增上意樂加行。五墮決定加行。

9.3.1.云何菩薩隨護加行?當知此復略有五種:

一者隨護聰叡,謂由俱生智,速疾攝法。

二者隨護正念,謂由此正念,隨所攝法,持令不忘。

三者隨護正智,謂由此正智,於所持法,善觀察義。正慧通達,遠離,隨順聰叡、正念、覺慧退分諸因緣故;習近,隨順住分、勝分諸因緣故。

四者隨護自心,能善防守諸根門故。

五者隨護他心,能於他心正隨轉故。

9.3.2.云何菩薩無罪加行?謂諸菩薩於諸善法,無倒熾然,無量、無間迴向菩提。

9.3.3.云何菩薩思擇力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在勝解行地,應知其相。

9.3.4.云何菩薩清淨增上意樂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在淨勝意樂地,及行正行地,應知其相。

9.3.5.云何菩薩墮決定加行?謂諸菩薩即此一切在決定地、決定行地、到究竟地,應知其相。如是五種菩薩加行,普攝一切無倒加行。


10.忍波羅蜜多十清淨T30,712b:忍波羅蜜多十清淨中,當知略有二種清淨:謂前九種名思擇力清淨,其第十種名修習力清淨。思擇力清淨復有四種:一遠離罪生清淨。二彼不現行清淨。三無罪生清淨。四遠離彼因緣清淨。一種、二種、三種、三種如其次第。不忍因緣復有三種:一無慚、二無愧、三無哀愍性。

11.菩薩生於諸有生最為殊勝T30,730b:世尊!何因緣故說菩薩生於諸有生最為殊勝?善男子!四因緣故。一者極淨善根所集起故;二者故意思擇力所取故;三者悲愍濟度諸眾生故;四者自能無染除他染故。


12.聽法十因T30,755b:一恭敬聽法得思擇力。由此能受聞法勝利,如法求財不以非法,深見過患而受用之。

二善知出離。謂喪失財寶,無憂無慼,亦不嗟怨,乃至廣說。眷屬離壞,若遭病苦不甚悲歎,亦不愁惱,乃至廣說。

三於諸欲中深見過患,及見出離最勝功德。清淨出家捨離上妙臥具貪著,乃至能證諸妙靜慮。

四恭敬聽法速順證解廣大甚深、相似甚深諸緣起法。又能引發廣大善根,出離歡喜。如世尊說:我聖弟子專心屬耳,聽聞正法,能斷五法,能修七法,速疾圓滿。

五諸聖弟子恭敬聽法,所有集法皆成滅法。

六解正法已,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正法眼。

七能引攝證預流果最勝資糧,乃至證得阿羅漢果,及能引攝阿羅漢果最勝資糧。

八能引攝獨覺資糧。

九能善引攝無上正等菩提資糧。

十能引一切世、出世間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7.雜阿含1073

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根本。如伽他說:若善住根本,其心便寂靜,因聖見、惡見,相應不相應。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莊嚴具。如伽他說:苾芻苾芻尼,戒莊嚴圓滿,於不善能捨,於善能修習。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塗香。如伽他說:苾芻苾芻尼,戒塗香圓滿,於不善能捨,於善能修習。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薰香。如伽他說:阿難有香類,順風善能薰,逆風亦能薰,順逆薰亦爾。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妙行。如伽他說:身妙行能感,可愛諸異熟,於現法當來,語妙行亦爾。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律儀。如伽他說:諸有惠施主,具戒住律儀,有阿笈摩見,及有果正見。復有說言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別解律儀,乃至廣說。

[]1)有的地方佛宣說這個尸羅,名字叫根本。如伽他說:若是比丘能安住在根本上面,他的心就會寂靜而不浮動。這裡面若是聖見相應,惡見就不相應;若惡見相應,聖見就不相應;現在說善住根本,其心便寂靜,就是聖見相應、惡見不相應,最後體證究竟涅槃,所以稱為心寂靜。

2)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叫作莊嚴具。如伽他說:苾芻苾芻尼,用戒來莊嚴自己,這是最圓滿的功德。什麼叫做莊嚴呢?就是不善的惡法能棄捨,沒有過失有功德的事情能修習,就叫做莊嚴。

3)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叫作塗香。如伽他說:苾芻苾芻尼戒塗香是圓滿的。於不善能捨,於善能修習,這叫做戒塗香。

4)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熏香。如伽他說:佛招呼阿難說:香有種種類,現在這一種類的香,有的香順風能熏,有的香逆風也能熏,有的香順風也能熏、逆風也能熏。

5)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妙行。如伽他說:這個身體能夠修有意義的善行,將來能感到、能成就可愛的果報。現在這一生裡面就能得到,或者是來生才能得到,身妙行這樣,語妙行也是。說這樣的好話,或者現在就能得到好的可愛果報,或者是將來就得到可愛的果報。

6)有處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律儀。如伽他說:能惠施的這個人,具足戒,安住在律儀,還有阿笈摩見,及有果正見。復有說言: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別解律儀,乃至廣說。

a)什麼是阿笈摩見?阿笈摩,就是三世諸佛展轉傳來的聖教,叫做傳。就指法住智。

b)什麼是果正見?就是真實智。

c)什麼叫做法住智呢?就是沒得聖道,還在凡夫的境界,由聞思修的智慧,能通達生死的緣起、涅槃的緣起,能知道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這就叫法住智。法,有生死法、有涅槃法,苦集二諦是生死的緣起,滅道二諦是涅槃的緣起,都叫做法住。通達法住的智慧,就叫做法住智。

d)什麼是真實智?就是聖人,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那個無我、無我所的無分別智,叫做真實的智慧。所以,諸有惠施主,具戒住律儀,他還有阿笈摩見就是有法住智,還有果正見有真實的智慧,這個律儀就圓滿。


1.根本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根本?答:能建立義、能任持義,是根本義。由此尸羅建立、任持一切世間及出世間,能引無罪最勝第一快樂功德,令生令證,是故尸羅說名根本。譬如大地,建立、任持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令生令長。如是尸羅如前廣說。

[]問:什麼因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根本呢?什麼理由呢?答:能建立義、能任持義,是根本義。

1)尸羅名為根本的道理在那裡呢?由於受戒,能夠受戒、持戒清淨,就會建立一切世間及出世間的功德,能任持一切世間及出世間的功德,所以叫做根本。

2)怎麼叫做建立呢?建立就是能引,也就是能生。能夠引發出來沒有罪過、沒有過失而有最殊勝的功德、最第一的功德,令你得到快樂的果報的功德。令生,就是原來沒有現在有。有以後能夠任持不失掉,任持就是不失掉,到什麼時候不失掉呢?就是證,得聖道成就的功德永久不失掉。初果以後的功德叫做證,煖、頂、忍、世第一叫做生,是故尸羅說名根本。

3)譬如說大地,一切的藥草、卉木、叢林都在大地上建立,就是大地能生出一切草木,沒有而有叫生,有以後還繼續增長,就是任持。大地譬喻你受的戒法,在前面解釋過。


2.莊嚴具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莊嚴具?答:諸餘世間耳環、指環、腕釧、臂釧及以寶印、金銀鬘等妙莊嚴具。若有成就幼稚黑髮、少年盛壯姝妙形色而服飾之少增妙好。非有成就朽老衰邁、齒落髮白年逾八十或九十者而服飾之,當有妙好。唯除俳戲令眾歡笑。若遭病苦、財貨匱乏、親戚喪亡,當爾服之亦無妙好。戒莊嚴具於一切類、於一切時若有服者,皆為妙好。是故尸羅名莊嚴具。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莊嚴具?

1)答:一般社會上的大眾,耳上戴個環,指上戴一個環,或者是腕上有個釧,或者是臂也有個釧這個莊嚴具,用金銀做的鬘,用寶做的印,這都是很好的莊嚴具。

2)假設這個人是小孩,頭髮黑。是少年盛壯的時候,微妙的形色成就,沒有失掉的時候,服飾、戴上耳環、指環這些莊嚴具的時候,少少能增加妙好。

3)沒有成就那麼多的盛壯姝妙的形色,這個人身體朽老、年紀大、齒也落、髮也白、年紀都超過八十歲或九十歲的人,而服飾之,戴上一個耳環、指環等,還是不莊嚴。不過另外有個例外,就是年紀大的人,戴上耳環莊嚴具,就是唱戲的人,若這樣戴上莊嚴具,令大眾會歡笑。

4)若是這個人現在正遇見病苦的時候,沒有財貨,親戚喪亡,這時候戴上耳環莊嚴具,也是沒有妙好。

5)佛陀的慈悲智慧制訂的這個戒也是一種莊嚴具,不管是年輕人、是中年人、是老年人,在一切時戴上這個莊嚴具的時候,都是莊嚴。老年人戴上這個莊嚴具,能持戒清淨,也是莊嚴,乃至小孩子持戒清淨也是莊嚴。是故尸羅名莊嚴具。


3.塗香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塗香?答:由此所受清淨無罪妙善尸羅,能正除遣一切所受惡戒為因身心熱惱。譬如最極炎熾熱時,塗以栴檀龍腦香等,一切鬱蒸皆得除滅。是故尸羅說名塗香。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塗香?答:由於所秉受的清淨、沒有罪過、特別好的戒,秉受戒法有什麼好處呢?能夠非常地恰到好處,能夠消除所受惡戒,或者殺生為職業,盜淫妄以這些為職業,若做這些有罪過的事情,身心有熱惱、苦惱。若是受佛所制定的戒,就把這一切的熱惱消除,使令你清涼。譬如最極炎熾熱的時候,塗上栴檀香、龍腦香等,一切的鬱蒸皆得除滅,熱惱的事情都除滅。是故尸羅,說名塗香。


4.薰香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薰香?答:具戒士夫補特伽羅遍諸方域,妙善稱譽聲頌普聞。譬如種種根莖香等,隨風飄颺遍諸方所、悅意芬馥周流彌遠。是故尸羅名為薰香。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薰香?答:受戒以後,能具足地安住在清淨戒上的人,這個補特伽羅這個人,普遍到一切,不管東南西北各地方,妙善稱譽,有很好的讚歎。讚歎他的聲、頌,讚歎他的聲音是普遍到諸方域都聽到。譬如各式各樣的根香、莖香,各式各樣的香,隨著風吹來,飄到各地方,越來越遠,到各地方都聞到香。這個善男子若持戒,這個戒香也周流到各地方大家都知道。是故尸羅名為熏香。


5.妙行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妙行?答:由此尸羅清淨善行,能趣妙樂,往妙天趣,向妙安隱,故名妙行。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妙行?答:由於這個戒法它是清淨無垢、是有功德的善行,若能夠具足這個功德的時候,能夠往生到安樂的地方,若持戒清淨就能到安樂的地方,所以叫做妙行。妙樂是什麼地方呢?就是能到天上,能對向到特別安隱的地方、沒有苦惱的地方,所以叫做妙行。


6.律儀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律儀?答:由此尸羅清淨善法,是防護性,是息除相,是遠離體,故名律儀。

[]問:何緣世尊宣說尸羅,名為律儀?答:由此尸羅清淨善法,是防護性,是息除相、是遠離體,故名律儀。什麼是防護性?若持戒的時候,不犯戒就能保護你不受惡不善法的侵略,不受他的壓迫,這就叫做防護,保護你的安全。什麼是息除相?若持戒的話,就停止不善業道,這些罪過的事情就停下來,不善業道所生的諸不善業都停下來。什麼是遠離體?若是能夠持戒清淨,就棄捨不律儀的這個行動,持戒清淨裡面和信、進、念、定、慧的這五種善根在一起活動,遠離惡法而本身是清淨功德莊嚴。

8.雜阿含495

1.第一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如是清淨尸羅律儀,應知有十功德勝利。何等為十?謂諸所有具戒士夫補特伽羅,自觀戒淨便得無悔,無悔故歡,歡故生喜,由心喜故身得輕安,身輕安故便受勝樂,樂故心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實知見故便能起厭,能起厭故便得離染,由離染故證得解脫,得解脫故便自知見:我已解脫,乃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如是所有具戒士夫補特伽羅,尸羅清淨增上力故獲得無悔,漸次乃至能到涅槃,是名第一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這個修行人能夠守護他的戒律,能得清淨,有什麼好處呢?應知有十種功德,就是殊勝的利益。哪十種?這是第一種。

1)就是所有具足持戒清淨的人、這個補特伽羅。他自己觀察:我守護的戒,很清淨一點沒有違犯,心裡面就不會有遺恨,心裡沒有悔。

2)沒有恨故,心裡面就會快樂。

3)心裡一快樂,就歡喜持戒清淨,持戒清淨使令心情快樂,就歡喜持戒清淨。

4)心裡面快樂,心理影響到生理,也就會輕快安和、四大調和。

5)身體感覺到輕安的時候,就會有殊勝的快樂。這個地方,輕安,應該指欲界定說,到等持的時候,雖然沒有輕安樂,但是身體輕安、輕快,就是身體有若無,所以叫做輕安。再進一步就到未到地定,就受勝樂,那時候有輕安樂,就是通常說三昧樂。

6)因為那時候有三昧樂,而你的心是寂靜而住,就叫做未至定。

7)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心裡安住不動明靜而住的時候,在這裡邊修四念處的時候,修無常觀、修無我觀、修空觀的時候,能如實知過去的一切法、未來的一切法;能如實見現在的一切法。過去、未來、現在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的境界,就能真實知見。

8)實在知道這是苦、這是集、是滅、是道,就得初果,這時候就能生厭離心。

9)生厭離心,對於世間上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厭離,這是一個生死的果報是苦惱,就能修不淨觀、修四念處,便得離染。如實知見,是斷除我、我所執,就是斷除見煩惱。便得離染,就是斷除愛煩惱,欲界愛、色愛、無色愛這些染著都遠離。

10)由於離染著的緣故,就把生死的苦惱已經解脫。雖然沒有入無餘涅槃,但是聖道現前的時候,苦惱境界都不在。

11)得解脫的緣故,他自己知道自己已經解脫,乃至我能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前面是得有餘依涅槃,這裡是他自己知道能入無餘依涅槃,有這種堪能性。如是所有具戒士夫補特伽羅,因為持戒清淨,就有這樣殊勝的力量,獲得無悔、漸次乃至能到涅槃。是名第一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2.第二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於臨終時起如是念:我已善作身語意行,非我惡作身語意行,乃至廣說。若有其趣作福業者、作善業者、作能救濟諸怖畏者之所應往,我於斯趣必定當往。如是獲得能往善趣,第二無悔。由無悔恨所有士夫補特伽羅,名賢善死、賢善夭逝、賢善過往,是名第二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還有其餘的具戒士夫補特伽羅的勝利,在臨終的時候,心裡面有這樣的念:我已經善作身業、語業、意業,我的身業、語業、意業都是清淨有功德的。我持戒清淨,

身業、語業、意業沒有罪過。乃至廣說,就是前面沒有犯戒所以就無悔、無悔故歡喜這些。若有那麼一個地方,是作福業的人、作善業的人、作能救濟諸怖畏的人,能到那個地方。若這樣的話,我也能到那地方。他心裡這樣子想。什麼是作福業?福是可愛樂的果報,這個業能得到可愛的果報,叫做福業。什麼是作善業?善就是沒有罪過,作這個事情是有利益,不是有罪過的事情,所以叫善業。什麼是作能救濟諸怖畏?作福業也好,作善業也好,能夠救濟諸怖畏。為什麼?若作惡業,就跑到三惡道,是可怖畏,三惡道是令人恐怖的地方。若作善業,作福業的話,就能救濟諸怖畏,使令他遠離一切怖畏。持戒清淨這個人這樣作念,就獲得這樣能往善趣的決定的信心,這是第二個無悔。由於沒有後悔怨恨,持戒清淨這個補特伽羅、這個人,臨死的時候,心情很安樂沒有恐怖,很自在很安詳,所以叫做賢善死。賢善夭逝,夭逝就是壽命不長,就離開這個地方,但是他持戒清淨,還是到安樂的地方,所以也是賢善。賢善過往,就是一剎那間就變成過去,但是也是賢善。是名第二尸羅律儀功德的勝利。


3.第三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遍諸方域妙善稱譽聲頌普聞是名第三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還有其餘的具戒士夫補特伽羅的勝利,普遍到東南北西方,有很好的稱譽,有智慧的人讚歎他,別人寫出來文章讚歎,是名第三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4.第四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寢安覺安,遠離一切身心熱惱,是名第四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還有其餘的具戒士夫補特伽羅的勝利,持戒清淨,睡覺睡得安。睡覺醒了,心裡也是平安。身心沒有這些苦惱的事情,因為思惟這個道理,心裏自然就安下來,是名第四尸羅功德勝利。


5.第五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若寢若覺,諸天保護,是名第五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還有其餘的具戒士夫補特伽羅的勝利,持戒清淨,睡著覺也好,睡醒也好,諸天來保護,是名第五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6.第六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於他凶暴不慮其惡,無諸怖畏心離驚恐,是名第六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還有其餘的具戒士夫補特伽羅的勝利,持戒清淨這個人,對於另外有人特別兇殘暴的人,持戒清淨的人遇見這個兇暴的人的時候,心裏面不顧慮他會來傷害,心裏面不怕,心裏面沒有驚恐的事情,是名第六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7.第七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諸喜殺者怨讎惡友,雖得其隙亦常保護,了知此是具戒士夫補特伽羅,或為善友或住中平,是名第七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還有其餘的具戒士夫補特伽羅的勝利,持戒清淨的人,遇見歡喜殺害的人,或者是彼此間以前有過什麼怨恨的事情,遇見這個人。遇見一個惡知識。歡喜殺的人、或者與這個修行人有怨讎、還有惡知識,對於這個修行人,雖然得到一個漏洞可以傷害他,但是,歡喜殺的人、和怨讎的人、惡友的人,反倒來保護他,不傷害他。知道這個人持戒清淨,應該恭敬尊重讚歎,不可以傷害他。他原來是怨恨、是惡友、喜殺,反倒對這個持戒清淨的人認為,這是個好朋友!或者彼此間安住在不是善友,也不是惡友,在平平的境界。是名第七尸羅律儀羅功德勝利。


8.第八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一切魍魎、藥叉、宅神、非人之類,雖得其便、雖得其隙,而常保護,謂具尸羅增上力故,是名第八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還有其餘的具戒士夫補特伽羅的勝利,一切的魍魎,或者藥叉鬼,還有宅神,總而言之都不是屬於人一類。雖得其便,雖得其隙,也是保護這個持戒清淨的人。為什麼這些鬼神對他這麼樣子呢?因為他持戒清淨的力量,是名第八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9.第九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法無艱難,從他獲得種種利養。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及諸資具,由依尸羅增上因力,國王大臣、及諸黎庶、饒財長者、及商主等恭敬尊重。是名第九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還有其餘的具戒士夫補特伽羅的勝利,法者常也,就是持戒清淨這個人,沒有艱難這件事,常是沒有困難這件事。怎麼叫做法無艱難呢?從別人獲得種種利養這件事沒有困難,人家都願意供養他、幫助他。所謂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及諸資具,這些生活所需的這些事情。由於持戒清淨的威力。國王大臣,以及一般的老百姓,有財富的人,作生意的人,因為持戒清淨的威力,這些人都恭敬、尊重。是名第九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10.第十尸羅律儀功德勝利-復有所餘具戒士夫補特伽羅,一切所願皆得稱遂。若於欲界,願樂當生或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羅門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諸長者大族姓家、或四大王眾天、或三十三天、或夜摩天、或睹史多天、或化樂天、或他化自在天眾同分中,由戒淨故,即隨所願當得往生。若復願樂入諸靜慮現法樂住,或有色天眾同分中,若住若生,由戒淨故,便得離欲,所願皆遂。若復願樂寂靜勝解,超過色定入無色定具足安住,或無色天眾同分中當得往生,餘如前說。若復願樂當證最極究竟涅槃,由戒淨故,便證一切究竟離欲。是名第十尸羅律儀功德勝利。

[]還有其餘的具戒士夫補特伽羅的勝利,一切的願望都會令你滿意。

1)這個持戒清淨的人,若是願意還要來欲界,歡喜還要生到欲界來。或是在王族裏面的大族姓家受生,或婆羅門的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諸長者的大族姓家。

或是四大王眾天,或三十三天,或夜摩天,或睹史多天,或樂化天,或他化自在天眾同分中。由於持戒清淨,沒有過失,就能隨你所願當得往生。

2)若是持戒清淨這個人,歡喜入於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有三昧樂的存在,願意住在三昧樂裏面。這是希望在人間的時候修禪定,或是死以後生到色界天眾同分。天與天大家都是一樣,所以叫眾同分。若住若生,若是住在三昧樂裏邊,或者生到色界天裏面。由於持戒清淨,所以能夠容易遠離欲界的欲,願意生到色界天,願意得禪定都可以滿足你。

3)若復願樂寂靜勝解,就是得到無色界的四空定,這個定力是高過色界定,所以叫做寂靜。勝解就是有力量的認識,心能安住在這個初禪裏面是勝解,二禪、三禪、四禪都是勝解,安住在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都是勝解,沒有勝解不能得到那個定。若復願樂寂靜勝解,超過色界,進步到入於無色界定裏面,具足安住,這是在人間修無色界定成功。或無色天眾同分中,將來死以後到那邊,也可以。像前面說就是由戒淨故,便得離欲,所願皆遂。

4)若是持戒清淨的人,願意當證最寂究竟的涅槃,不生不滅的聖人的住處。因為持戒清淨,便能夠證入到一切究竟,就是無貪瞋痴,見到究竟的離欲的境界,是名第十尸羅律儀功德勝利。持戒清淨有這十種功德。

9.雜阿含1260

1.能善防護

云何於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能善防護?謂於色、聲、香、味、觸、法,不取其相、不取隨好,終不依彼發生諸惡不善尋思,令心流漏。若彼有時忘失念故,或由煩惱極熾盛故,雖離取相及取隨好,而復發生惡不善法,令心流漏,便修律儀。由是二相故,能於此非理分別起煩惱意,能善防護。

[]什麼叫作內心裏面生起不合道理的分別,也就是起煩惱的時候,能夠善巧的保護自己,消滅煩惱意而使令內心清淨呢?

1)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不要取色聲香味觸法的相貌,不要執著它的相貌,不要取著它的隨好。從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開始,乃至到最後,我的心不依彼色聲香味觸法,發出這些有罪過、沒有功德的分別心,若生出不善尋思,令心不能自主,就隨著染污的心所活動、流動,引出很多的煩惱。心流出來很多的煩惱,就叫作漏。

2)若那個修行人有的時候有正念,有的時候失掉正念。為什麼正念失掉呢?或者是因為煩惱的力量特別大,就像火燃燒起來很猛。雖然這時候,沒有取相、沒有取隨好,還是發生很多的罪過,發生惡不善法,令心流漏,這個時候怎麼辦呢?便修律儀,把煩惱取消。前面是正念有力量,根本不起煩惱,這就是保護諸根。現在修律儀,就是煩惱已經生起來,趕快用正念來滅火,這叫修律儀。

3)由於這二個相貌,就是二個階段:一個防護諸根、一個修根律儀。因此,你就有能力於此非理的分別起煩惱意,能保護住。


2.正行平等

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防護已,正行善捨或無記捨?謂即由是二種相故。云何二相?謂如所說防護眼根,及正修行眼根律儀。如說眼根防護律儀,防護耳鼻舌身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儀,當知亦爾。由是二相,於其善捨、無記捨中,令意正行。

[]云何此意,由前面防護諸根、修根律儀這二個相貌善防護已,正行善捨,或者是無記捨?就是由這二種相,能防護、能修根律儀,就能夠行於善捨或無記捨。云何二相?就像前面已經說過,保護眼根不要起種種的煩惱;起煩惱,修眼根的律儀把煩惱消滅。如說眼根防護律儀,防護耳鼻舌身意根、及正修行意根律儀,當知也和眼根一樣。由這二個相貌,一個防護、一個修根律儀,使令心在善捨、無記捨中,令意正行,行於這個境界。


3.不取其相

云何於眼所識色中不取其相?言取相者:謂於眼識所行色中,由眼識故取所行相,是名於眼所識色中執取其相。若能遠離如是眼識所行境相,是名於眼所識色中不取其相。如於其眼所識色中,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當知亦爾。

[]云何是眼了別色的時候,眼不取色的相,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1)什麼叫做取相?就是眼識在青黃赤白的色裏邊活動的時候,由眼識了別所了別的色的行相,色是有為法所以是行相。因為眼識了別這一切的色相的時候,沒有智慧知道這些都是假、空,所以執取其相。或是說眼識在了別色相的時候,同時也有意識在執著,執著都是真實,不知道是假、是空、是無常、無我,所以叫執取其相。這時候,貪心、瞋心還沒起來的時候,只是執取其相。

2)若是這個修行人,對佛法有聞思修,得到佛法的智慧的時候,遠離如是眼識所行境相,不執著它是真實,是名於眼所識色中不取其相。如於其眼所識色中,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當知亦爾。


4.不取隨好

云何於眼所識色中不取隨好?取隨好者,謂即於眼所識色中,眼識無間俱生分別意識,執取所行境相,或能起貪、或能起瞋、或能起癡,是名於眼所識色中執取隨好。若能遠離此所行相,於此所緣不生意識,是名於眼所識色中不取隨好。如於其眼所識色中,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當知亦爾。

[]怎麼叫做眼所識色中不取隨好呢?

1)什麼是取隨好?就於眼所識色中,眼識一剎那生起、一剎那過去,沒有其他的東西在中間作障礙,同時就生出來分別意識,意識生起。就是眼識一剎那生起的時候,同時意識就生起,但是那個時候意識和眼識一樣,只是分別、了別這個色相。現在說無間生出的這個意識,和眼識同時這個意識就不同。什麼不同呢?執取所行的色的境相,這個時候或者是起貪心、或者起瞋心、或者是起種種的愚癡分別心,是名於眼所識色中執取隨好。取相的時候,是概略的取色的相貌;取隨好的時候,就是特別詳細,有很多的名言出來。眼識一接觸境界的時候,它沒有名字,不帶名言。現在分別意識現起來,有種種的名字,有種種分別,這是好、這是不好,有很多的名言。

2)若是這個修行人,在這個識所活動的色相上,遠離執著心。於此所緣不生意識,就是不生分別,不認為這是好、這是壞,這都不分別。是名於眼所識色中不取隨好。如於其眼所識色中,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當知亦爾。


復有餘類,執取其相、執取隨好。言取相者,謂色境界,在可見處,能生作意正現在前,眼見眾色。如是名為執取其相。取隨好者,謂即色境在可見處,能生作意正現在前,眼見色已;然彼先時從他聞有如是如是眼所識色,即隨所聞名句文身,為其增上為依為住,如是士夫補特伽羅隨其所聞,種種分別眼所識色。如是名為執取隨好。如於其眼所識色中,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當知亦爾。

[]還有另一類,執取其相、執取隨好,和前面不一樣。

1)什麼是取相?就是色境界在可見的地方,根和境界一接觸,作意就現前,就引起眼識現前,於是乎眼識依眼根,見眾多的色相。如是名為執取其相。

2)什麼是取隨好?就是色境界在可見的地方,根和境界一接觸,作意就現前,就引起眼識現前,於是乎眼識依眼根,見眾多的色相。然而這個人,在以前的時候,從他人聞,或者是從書本上閱讀,知道眼所認識的色是這樣、這樣很多的差別境界。就是以前所聽說、所閱讀,所知道的關於色上面的名身、句身、文身,因為以前有過這種知識,這個知識就給你力量,就會這樣分別。這個分別心要靠名句文的幫助,不然的話這個分別心起不來,所以它是個依止處。為住,就是依據名句文分別這件事的時候,不會跑到另一個境界上面分別,就把你繫縛在這個範圍內分別,這叫做住,把你困在這個範圍內。如是士夫補特伽羅,隨其所聞,眼所識色,作如是種種的分別,這叫做取隨好。如是名為執取隨好。如於其眼所識色中,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所識法中,當知也是這樣。


5.惡不善法令心流漏

又此取相及取隨好,或有由此因緣、由此依處、由此增上發生種種惡不善法,令心流漏;或有由此因緣、由此依處、由此增上不生種種惡不善法,令心流漏。若於此中執取其相,執取隨好,不如正理,由此因緣、由此依處、由此增上,發生種種惡不善法,由此依處令心流漏,彼於如是色類境界,遠離取相及取隨好。

[]1)又,從無始劫來習慣就是這樣取相和取隨好,以此為因緣,以此為依處,這個相和隨好和這些種種的名言有增上的力量,就發生種種的罪過、種種的染污心,使令這個本來是無記性的心也隨著活動,心王隨著染污的心所在活動,就引起很多的煩惱。

2)或是這個佛教徒,肯如理作意,雖然也是取相、取隨好,但是不生種種的惡不善法,令心流漏。

3)若是在這當中,執取相、執取隨好的時候,不能如理作意的時候,就是惑、業的境界,染污的境界。以此為因緣,以此為依處,這個相和隨好和這些種種的名言有增上的力量,就發生種種的罪過、種種的染污心,引起很多的煩惱。這位修行人,應該這樣思惟觀察:這是有罪過!我對這些境界,應該遠離取相,遠離隨好,心裏邊就清淨,就沒有種種惡不善法令心流漏的事情。


云何名為惡不善法?謂諸貪欲及貪所起諸身惡行、諸語惡行、諸意惡行。若諸瞋恚、若諸愚癡、及二所起諸身惡行、諸語惡行、諸意惡行。是名種種惡不善法。

[]云何名為惡不善法?就是遇見執取相好的時候,心理面有貪欲心,以及由貪心生出來的身惡行和語惡行和意惡行。或者起來瞋恚心,或者是種種的愚癡心,由於這兩種煩惱所起來的身惡行,由瞋發出來的身惡行、由瞋發出來的語惡行、意惡行。是名種種惡不善法。


云何由彼令心流漏?謂若於彼彼所緣境界,心意識生,遊行流散。即於彼彼所緣境界,與心意識種種相應,能起所有身語惡行貪瞋癡生,遊行流散。是名由彼令心流漏。

[]令心流漏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若對於各樣的相、好,在執取的時候,心意識本來是無記的,隨著這些貪心、瞋心、愚癡心活動,所以心意識也隨著活動,散亂。隨著種種境界都是相應,貪心與貪心的境界相應。總而言之,心王和心所是相應,但是心王不自主,貪心一起來,心與貪是相應;瞋心生起,心王和瞋心也是相應,它和它合作,所以叫做相應。能起所有身語惡行貪瞋癡生,遊行流散。是名由彼令心流漏。

10.雜阿含373

I.云何比丘觀察摶食?

三食為因,能令三種內苦生起:一者、界不平等所生病苦,二者、欲希求苦,三者、求不允苦。初苦段食為因,第二苦觸食為因,第三苦意會思食為因。段食因緣,生內病苦,是故苾芻當觀段食,如子肉想,不應貪著。

[參考]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T27677a

1)問:食亦能為安樂根本,如世尊說:道依資糧涅槃依道,由道樂故得樂涅槃。道之資糧,食為上首。何故說是病等本耶?答:為止有情食段欲故,彼由貪食起諸惡行,招感劇苦。是故,世尊作如是說。設諸段食唯現樂因,智者尚應不生耽嗜,以起惡業招當苦,況為現身眾病本等。是故智者不應染著。佛為此故說是契經,經說:苾芻!應觀段食如曠野子肉,應觀觸食如新剝皮牛,應觀思食如火坑炎炭,應觀識食如三百利鉾。

2)問:云何苾芻應觀段食如曠野子肉?答:譬如夫妻唯有一子,面貌端正,憐愛情深。值國飢荒,欲詣他土。行至曠野,遂絕餱糧。前路尚遙,不食數日,皆困將死。其夫竊念:路遠糧絕,命在須臾,我等三人理不俱濟,豈得相守俱喪?此中今若一人充食,則死一存二,猶勝俱亡。若以我供,慮妻志渜,悲恨自絕,不能出難。若以妻供,恐兒失母,亦不存活,便為兩失。然所愛子我等所生,夫妻若存,子容可得。宜捨子命,度茲曠野。作是念已,悲不自勝。妻便怪之,前問其故。夫乃具以所念告之,妻聞哽咽,悶絕擗地。良久乃穌,號哭呼天,稱冤酷毒。夫乃徐喻,久而許之。於是夫妻抱子嗚唼,失聲悲叫,何期苦哉!涕咽多時,乃盡子命。破析為脯,充路資糧。每欲食時,夫妻相哭。稱言子子,雨淚而食。食已,嗟惋自責自咎。然彼夫妻自初籌議,乃至食已隨路行時,曾無歡情,唯念愛子。如是行者住空閑處,終不放逸,正思惟妻,生一可愛妙善法子,心常念之,初無捨離。厭生死境,趣涅槃方。於長時修,資緣匱乏。為持聖道所依苦身,捨所專修,入城乞食,與不放逸、正思惟俱。自捨空閑,乃至食已,曾無染著歡樂之心,唯念所捨專修之法。苾芻如是於段食中,應觀如前曠野子肉。

3)若於段食已斷、遍知者,於五欲愛亦斷、遍知,同一制伏、一對治故。若五欲愛已斷、遍知,則無一結未斷遍知,能繫縛彼還生欲界。此依離欲愛,得不還果,順下分結盡,密意而說。


II.云何比丘觀察觸食?

隨順樂受觸食因緣,能生於內欲希求苦,是故苾芻當觀順彼六種觸處,如無皮牛。應作是觀:若我依於六種觸處,發起種種欲希求貪,便為依止諸色而住。依止色故,令我發起種種諸惡不善尋思,如無皮牛,觸處諸蟲之所唼食,多生眾苦,不安隱住。如是觀已,於初觸處深見過患,無染而住。如依於色,如是依聲、香、味、觸、法,當知亦爾。如於初觸處深見過患無染而住。如是乃至於第六觸處,當知亦爾。T30,839c

[參考]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T27677c

1)問:云何苾芻應觀觸食如新剝皮牛?答:假如其牛有過於主,欲令苦故生剝去皮。其牛爾時以無皮故,隨所住止,若地、若空,所有諸虫競來唼食。為去虫故,揩觸蕃籬、草木、壁等,轉增苦痛。彼牛爾時寧有少樂?觸與未觸皆受大苦。如是諸有寧有少樂?生與未生無不皆苦。苾芻如是應觀觸食,猶如所說新剝皮牛。

2)若於觸食已斷、遍知者,便於三受亦斷、遍知,諸受以觸為緣生故。如經言觸緣受。若於三受已斷、遍知,則所作已辦,故應思擇求斷觸食。此依越有頂,得阿羅漢果一切結盡,密意而說。


III.云何比丘觀察意思食?

有漏意會思食因緣,能生於內求不允苦,是故苾芻當觀有漏意會思食,如一分火,觀察如是所求不允,能引身心大熱惱故。彼作如是正觀察已,終不希望衣食等事往詣他家,是故不為所求不允所生苦觸,其心坦然安樂而住。T30,839c

[參考]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T27677c

1)云何苾芻應觀思食如火坑焰炭?答:如近城邑有大火坑,無焰、無煙、焰炭盈滿。有不愚稚、非騃智人見已念言:此大火坑焰炭盈滿,我若墮者,必死無疑。作是念已,便起思願。求欲遠之,即便捨去。諸有癡幼頑、無智人見已念言:此坑之中紅赫可愛。便即投趣,受苦命終。如彼智者見大火坑怖而遠避,如是諸聖於後有思,深生厭捨。如無智者投大火坑,受苦喪命。如是異生起後有思,受無邊苦失於慧命。苾芻如是應觀思食,如上所說焰炭火坑。

2)若於思食已斷、遍知者,便於三愛亦斷遍知,以彼三愛是起因故。如契經說:業為因故生,愛為因故起。若於三愛已斷遍知,則所作已辦,故應思擇求斷思食。此亦依越有頂,得阿羅漢果,一切結盡,密意而說。


IV.云何比丘觀察識食?

由是因緣,應正觀察如是三食,所謂段、觸、意會思食。即由如是三食因緣,生如所說依識內苦,是故苾芻當觀識食,如三百鉾之所鑽刺。所以者何?段食因緣,能令非一種種眾多品類病苦依識而起;隨順樂受觸食因緣,能令倍增欲希求苦依識而起;有漏意會思食因緣,能令種種求不允苦依識而起。如是行者,於識食中,正觀諸食以識為依,多生過患,由是因緣,不顧身命。如是如理,於四種食審正觀察,審觀為依,能於現法永斷諸食;食永斷故,得至當來後有苦際。T30,839c

[參考]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三十,T27677c

1)問:云何苾芻應觀識食如三百利鉾?答:假如有人於日初分被百鉾[*(-+)],日中分時亦百鉾[*(-+)],於日後分亦百鉾[*(-+)]。如是日日受三百鉾,乃至盡壽。其人爾時舉體皆瘡,無少完全,如芥子許。如是行者於日日中,恒為三百異境所引,如利鉾心於所專修,而為侵害,乃至盡壽,令所修習多諸瘡疣。苾芻如是應觀識食,如上所說三百利鉾。

2)若於識食已斷、遍知者,則於名色亦斷遍知,以識是彼名色緣故。如契經說:識緣名色。若於名色已斷、遍知,則所作已辦,故應思擇求斷識食。此依越有頂,得阿羅漢果,一切結盡,密意而說。3)問:餘食亦如三百鉾不?若亦如三百鉾者,何故但說觀識食耶?若不如三百鉾者,何故唯識食如三百鉾非餘食耶?答:餘食亦應如三百鉾。如以此觀識食,亦應以此觀餘三食。而契經但說觀識食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有說:此經示最後邊,顯前所說諸食亦爾。有餘師言:心性剛強最難調伏,佛為呵責,以三百鉾而為譬喻。餘食自以餘門說喻。


V.瑜伽師地論

應自思惟:我若與彼愚夫同分,修諸愚夫同分之行,非我所宜。我若於此下劣段食少分勝利,安住喜足,亦非我宜。

[]對於這件事應該這樣思惟、這樣觀察。怎麼觀察呢?像前面說愛護這個身體,只做這一件事。我若與那些愚夫一樣的這樣子做,和他們一樣的這種行為,我不應該這樣。因為還有更遠大的願力,不是只看眼前的事情,所以非我所宜。我若是對這個下劣的段食中少分的勝利,有這樣的勝利就滿足,這也不是我應該做的事情。


若於如是遍一切種段食過患,圓滿知已,以正思擇,深見過患,而求出離。為求如是食出離故,如子肉想食於段食,應作是念:彼諸施主,甚大艱難積集財寶,具受廣大追求所作種種過患。由悲愍故,求勝果故,如割皮肉及以刺血,而相惠施。我得此食,宜應如是方便受用,謂應如法而自安處,無倒受用報施主恩,令獲最勝大果大利大榮大盛。

[]1)應該怎麼樣才合適呢?若於前面三種過患,就是包括一切各式各樣種類段食的過患,全部的明了以後,應該以從聞思修得到的智慧觀察這個段食,深深地看到它的過患,希望出離這個過患,這是第一個,發願希求出離。

2)為了希求從食的過患裡邊解脫出來的原因,所以要修學聖道。吃飯的時候怎麼想法呢?飯就像他兒子的肉,吃這個段食的時候,就像吃他兒子的肉那樣想。應該心裡面這樣念:那麼多的施主,賺取財富不是那麼容易,都是很難地積集他的財富。賺錢的時候,受很多追求的苦。但是肯布施是什麼原因呢?由於同情出家人修學聖道這件事,以及希望得到殊勝的果報。悲愍,是滿足你的願望,你修聖道,滿足你的願望,同時,也滿足他自己求勝果的願望。他把財、飲食布施給你,像割他的皮、割他的肉、像刺他的血似的,然後把錢送給你,飲食送給你。我得到這樣的飲食以後,應該這樣享受,怎麼樣叫如是方便受用?就是應該如法,如佛所教導的法語怎麼開示我們,應該那樣而自安處,把自己放在如法的戒定慧裡邊。不要用貪瞋痴來受用施主的飲食,然後要報施主的恩,施主的錢來的不容易。怎麼報施主恩呢?要為他祝福,令他得大果、大利、大榮、大盛,大果就是人天的大福德果報。大利就是佛法的大智慧,大榮就是斷煩惱才有清淨的德行,大盛就是得涅槃。為他祝福,應該這樣來報施主恩。


12.雜阿含1136

當隨月喻往施主家,盪滌身心,安住慚愧,遠離憍傲,不自高舉,不輕蔑他,如自獲得所有利養心生喜悅,如是於他所得利養心亦喜悅。

[]這個比丘應該隨順佛的法語裡面月的譬喻,這樣修行。什麼是盪滌身心?前往施主家的時候,行住坐臥要有威儀,不能夠放肆,所有的軌則圓滿,不是希求人家的利養,不是希望人家的恭敬。安住在慚愧中,遠離憍傲的心。自己就是有多少成就,不要高慢。別人怎麼樣,不要輕視別人。就像自己從施主家得到利養,心裡面也會歡喜;就是別的人也在這個施主這裡得到利養,心裡也歡喜,不要嫉妒。


又應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豈有出家往詣他所,要望他施非不惠施,要望他敬非不恭敬,要多非少,要妙非麤,要當速疾而非遲緩?應作是心往施主家:設不惠施,終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勿我由此,起怨害心及瞋恚心增上緣力,身壞已後生諸惡趣多受困厄。設不恭敬而非恭敬,設少非多,設麤非妙,設復遲緩而非速疾,亦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如前廣說。

[]又這位比丘到施主家的時候,要這樣攝持自己的心,到施主家的時候,要約束自己這一念心。怎麼樣約束法呢?

a)豈有出家以後,到施主家的時候,我一定希望那個施主要布施我,不可以不布施,怎麼可以有這種想法呢?我出家以後,人家一定要對我恭敬,不可以不恭敬,怎麼可以有這種想法呢?一定要多多的布施給我,不可以少,怎麼可以有這種想法呢?他要布施我一定都是精妙,不可以有粗劣的東西。要當疾速而不可以遲緩,怎麼可以這樣想呢?

b)這個比丘到施主家,心裡面應該這樣往施主家。我有所求,他不能滿我願,他不布施我,我對他不要有怨害心及瞋恚心,嫌恨這個施主。我不要因為我起怨恨、傷害的心,及瞋恚心,因為有這個惡心的力量,身體死掉以後,生諸惡趣多受很多的苦惱。設若他不恭敬,而不是恭敬我。布施我的東西少而不是多,布施我的東西是麤劣的而不是精妙,設復是遲緩的,而非速疾。亦不於彼起怨害心及瞋恚心,而相嫌恨,如前廣說,我不要因此而跑到三惡道。


又我應依所食段食,發起如是如是正行,及於其量如實了達。謂我命根由此不滅。又於此食不苦耽著,纔能隨順攝受梵行。如是我今住沙門性,住出家性,受用飲食,如法清淨,遠離眾罪。由是諸相,以正思擇食於所食。

[]又,這個比丘自己觀察自己,我應該依所食的段食,發起像前面所說,由聞思修所得來的正念,來保護自己身口意的清淨,修學戒定慧,及於其量如實了達。什麼是及於其量如實了達?謂我的命根,就是我的生理組織和心理聯合在一起而不分離的力量,由於段食的力量使令他沒有結束,使令命根繼續存在。又,對於施主所布施的飲食,不要苦苦地執著、愛著,這樣才能隨順攝受梵行,剛剛能夠使令我修梵行,就滿足,不要要求太多。這樣我現在的身口意安住在八聖道上面,安住在出家的清淨沒有一切煩惱的境界裡邊,這樣受用施主所布施的段食,使令身體能安住支持可以修學聖道,這樣子就符合佛陀所說的法語,使令三業清淨,遠離一切的過失。由於這樣前面說這麼多的相貌,再正確地思擇食於所食,就能沒有過失。

13.雜阿含503

1.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復次,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者,云何初夜?云何後夜?云何覺寤瑜伽?云何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言初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後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是夜後分。覺寤瑜伽者,謂如說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淨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右脅而臥,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至夜後分,速疾覺寤,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者,謂如有一世尊弟子,聽聞覺寤瑜伽法已,欲樂修學;便依如是覺寤瑜伽,作如是念我當成辦佛所聽許覺寤瑜伽,發生樂欲、精進、勤劬,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勇悍、剛決、不可制伏;策勵其心、無間相續。

[]另外還有道理需要說,就是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這句話怎麼解釋呢?怎麼叫做初夜?後夜怎麼意思呢?云何覺寤瑜伽?云何常勤修習覺寤瑜伽?

1)什麼是初夜?一天二十四小時有晝、夜的不同,白天十二小時、夜間十二小時。夜間的十二小時分四個部份,就是三小時是一分。夜間分四分,前一分三個鐘頭,後一分也是三個鐘頭,中間的兩分就是六個鐘頭,叫做中夜。初夜,就是過初一分,過在這裡是至、到,就是到了初一分,就是夜初分,下午的六點到九點;從九點到三點這是夜的中分,從三點到六點,這是夜的後分。

2)什麼是後夜?就是夜的四分中,過後一分的時候是夜後分。

3)什麼是覺寤瑜伽?就是像《阿含經》裡面說,在白天的時候,經行和宴坐這兩個威儀,心裡面幹什麼?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在初夜分的時候用止觀的方法,來清淨你的心,不斷地這樣用功修行。初夜分過去的時候,就從住處出來到外邊,把足洗一洗,又回到住處,右脅在下臥在床上,左足放在右足的上面。睡眠的時候,安住在光明想,就是心裡面思惟光明的相貌,念光明想就叫做正念。如果失掉光明想,有其他的想法,就趕快地覺悟把心收回來,安住在光明想,這叫正知。前面是住光明想,還有第二個思惟起想,我什麼時候要起來。就是這樣地巧便的智慧,臥在床上。到夜的後分的時候,要趕快地醒覺過來,也還是經行或者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4)什麼是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就是有位修行人,是佛陀的弟子,皈依佛陀的人。聽聞佛陀開示覺寤的瑜伽,心裡歡喜這樣做,依教奉行。覺寤就是從睡眠裡面醒過來,醒過來以後就是修止觀叫做瑜伽。隨順佛陀的教導,心裡面這樣念:我應該照辦佛陀所容許的覺寤瑜伽的方法。對佛說的這個法門發出來歡喜心,願意這樣做。精進地、勤勞地修學聖道。超越凡夫境界,要勇猛地修學聖道,這都是屬於自己的願望。發這個願,按照佛陀的覺寤瑜伽的方法做,願就是有力量,有精進。這幾句話都是願,現在就是實際的行動,勇悍也就是實際上很勇猛的這樣做。什麼是剛決?就是想要得聖道,想要得涅槃,這是非常高尚的一種意願;自己雖然是生死凡夫,不輕視自己,相信我可以得無上菩提,我可以得聖道。有什麼困難不能障礙他,有什麼困難都是向前勇猛地精進修行,叫不可制伏。時常地鞭策自己,勉勵自己,不中斷、相續地努力地修行,就是有一些成就,不滿足,繼續向前進。


2.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此中,云何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言晝日者,謂從日出時、至日沒時。言經行者,謂於廣長稱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來,相應身業。言宴坐者,謂如有一,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所言障者,謂五種蓋。順障法者,謂能引蓋、隨順蓋法。云何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以疑蓋。云何順障法?謂淨妙相,瞋恚相,黑闇相,親屬、國土、不死尋思,追憶昔時笑戲喜樂、承事,隨念及以三世或於三世非理法思。

[]怎麼樣地在白天的時候,經行又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1)什麼是晝日?就是從日出的時候,到日沒的時候。

2)什麼是經行?就是在廣度、長度,合乎他的心願,合適相稱這麼大的地方做經行處,就在這個地方所,或者從這邊往那邊,或者回來,是身體行動出來的一往一來。

3)什麼是宴坐?就是這個修行人,或者在大床,或者小的繩床,或草葉的座,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為何要結加趺坐?有五種好處,第一、這個威儀容易成就輕

安樂,也就是容易得定。第二、結加趺坐能夠坐很久,其他的威儀很容易疲倦。第三、結加趺坐是外道所沒有,唯獨佛法裡邊有。第四、結加趺坐特別地殊勝,別人看見生恭敬心。第五、結加趺坐,過去的佛、乃至現在的佛、未來的佛、一切佛的弟子,都是讚歎這個坐法,都是學習這個坐法。什麼是端身?就是你的心要求自己這個身體端直、端正,若這樣身體端正而坐,惛沈睡眠不來纏擾。什麼是正願?就是心裡面很誠實地,不是諂曲,不是欺騙人,真實是用功修行,不是只是虛有其表來騙人。什麼是背念?就是這樣端身正願之後,你的心裡邊不為外邊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的擾亂,能夠如理作意地修學止觀。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一切的虛妄分別的心都棄捨。

4)什麼是障?就是五種蓋,能障礙你修止觀,使令你不得聖道,所以叫做蓋。什麼是順障法?就是能夠引導五蓋、能隨順五蓋、幫助五蓋出現來障礙你不能用功。

5)怎麼叫做五蓋呢?就是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及以疑蓋。在前面〈三摩呬多地〉講過。

6)怎麼叫做順障法呢?

a)淨妙相出現的時候,先有不如理作意,就取相、取隨好,貪欲心就來,這是順障法。

b)瞋恚的相,不高興的境界出現的時候,瞋恚心就來。

c)黑闇相,就是昏沈睡眠的順障法。

d)親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這是掉舉惡作的順障法。事情已經過去,但是現在再回想以前的事情,以前那些如意、彼此的笑、戲,還有這些喜樂的事情,照顧你的什麼事情。隨念昔時笑戲喜樂承事的事情。戲笑喜樂的事情就是掉舉的順障法。

e)及以三世或於三世非理法思,就是疑蓋的順障法。我於過去世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我於未來世曾有?曾無?乃至現在種種這些疑惑的事情。或於過去、現在、未來,不合道理的分別心,或者不相信因果。


3.經行時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問:於經行時,從幾障法淨修其心?云何從彼淨修其心?答:從惛沈睡眠蓋、及能引惛沈睡眠障法,淨修其心。為除彼故於光明想,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或於屏處、或於露處往返經行,於經行時,隨緣一種淨妙境界,極善示現,勸導、讚勵、慶慰其心,謂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捨、或復念天。或於宣說惛沈、睡眠過患相應所有正法,於此法中為除彼故,以無量門訶責毀呰,惛沈、睡眠所有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惛沈睡眠永斷功德。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及以論議。為除彼故,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以大音聲,若讀、若誦,為他開示,思惟其義,稱量觀察。或觀方隅,或瞻星月諸宿道度,或以冷水洗灑面目。由是惛沈睡眠纏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問:在經行的地方,來往經行的時候,從幾個障來淨修其心,來解脫障礙?什麼方法來清淨自己的心呢?

1)答:從惛沈睡眠蓋這是一個障,還有一個就是能引導你惛沈睡眠障法,從這個蓋來清淨你的心。

2)這個修行人為了除滅惛沈睡眠蓋,心裡面思惟光明相的時候,能夠善巧,善巧就是智慧,用智慧取光明相,能夠很誠懇、很專心地這樣做,善取善思、善了善達,光明相就能破除惛沈睡眠蓋。什麼是光明?三摩呬多地說光明有三種:一、治闇的光明,就是太陽的光明,月亮、星辰、燈的光明,日、月、燈的光明能破除黑闇,這是治闇的光明。二、法光明,就是佛法,佛的法語、經論上的法語。聽聞經論上的法語,內心裡面專精思惟,然後在禪定裡面修止觀,就是聞思修,從聞思修得到的正念,聞思修是智慧,智慧和正念相應的時候,把光明顯現在心裡面,叫做法光明。三、依身光明,身體發出光明來,這是欲界天、色界天的眾生,他們的身體會發出光明。什麼是善巧?如理作意相應,如理作意就是智慧,智慧是特別好的東西,叫善巧。什麼是精懇?沒有錯誤、沒有顛倒,而且不間斷,很誠懇、很認真地修行。什麼是善取、善思?或者用太陽的光明,或者燈的光明,用念的力量,把光明顯現在心裡面,作心的所緣境,就是心裡面緣念光明,而且如理地思惟,數數地思惟、觀察,這樣光明相就不容易消失。什麼是善了、善達?依法光明了達諸法實相,就是靠佛菩薩的法語才能知道一切法是苦、空、無常、無我。

3)法光明和心在一起,同生住滅。及太陽的光明,或者燈的光明和心在一起。或者是在隱密的地方,或者在顯露的地方,往返經行,這樣就把惛沈睡破除。在屏處,或者是顯露的地方,經行的時候,隨自己的歡喜,願意取日月燈的光明,或是取佛法的法光明,就是四念處、三十七道品、諸法實相、經文都是光明,隨緣一種清淨微妙的境界,法義的通達很圓滿,能把它顯現在心裡面,叫做極善示現。又勸導、讚勵、慶慰自己的心,如何做?或是念佛的功德;或是念法有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這七樣的功德;或是念僧有戒、定、慧、有解脫、解脫知見這五分法身;或是念戒、或是念捨、或是念天,念天上的人,為什麼他們生天呢?前生有信、戒、聞、捨、慧,栽培這個善法,所以生到天上,而我現在也有信、戒、聞、捨、慧。

4)或者是對於佛所宣說的惛沈睡眠過患相應的所有正法,就是這一段經文是宣說惛沈睡眠蓋的過患的這樣正法,在這一段經文裡邊,為破除惛沈睡眠,佛以無量門,就是很多的立場,來訶斥、毀呰惛沈睡眠的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惛沈睡眠永斷的功德。就是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身、方廣、希法,及以論義,就是十二分教,在十二分教關於這惛沈睡眠的過失,讚歎斷除惛沈睡眠的功德的這一段經文。這個修行人為破除惛沈睡眠的原因,於此十二分教的正法,聽別人講解,而自己把這個文背下來。因為自己惛沈,所以經行的時候或者坐在那裡,讀的時候要音聲大一點讀這一段文,然後把文句背起來,或是為別人講解這個道理。或是思惟說它的過患、說它的功德的這個道理。稱量觀察,不能自己虛妄分別,要如佛所說義的量觀察思惟。

5)或者是,離開靜坐的地方,出來看一看東南西北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或是仰望看看星辰、看看月亮,星辰它的道路、它的度數。或者惛沈睡眠的時候,用冷水澆澆頭、洗洗面。由於這幾個方法,取光明相、聞思正法、觀方隅等三個方法,惛沈睡眠蓋,原來沒有生的就不會生,若已經生出就排遣出去。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從順障法使令心得清淨,不惛沈也不睡眠,就可以修止觀。


4.宴坐時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問:於宴坐時,從幾障法淨修其心?云何從彼淨修其心?答:從四障法淨修其心,謂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蓋及能引彼法,淨修其心。為令已生貪欲纏蓋,速除遣故;為令未生,極遠離故,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或觀青瘀、或觀膿爛、或觀變壞、或觀膨脹、或觀食噉、或觀血塗、或觀其骨、或觀其鎖、或觀骨鎖,或於隨一賢善定相,作意思惟。或於宣說貪欲過患相應正法,於此法中為斷貪欲;以無量門,訶責毀呰欲貪、欲愛、欲藏、欲護、欲著過失。以無量門,稱揚讚歎一切貪欲永斷功德,所謂契經、應頌、記別乃至廣說。為斷貪欲,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此法,如是宴坐、如理思惟。由是因緣貪欲纏蓋,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問:於宴坐的時候,從幾障法淨修其心?就是有幾種障礙你修行的法裏面,清淨、調適你的心。怎麼破除這個障礙?

1)答:靜坐時候有四種障礙,就破除這四種障礙來修止觀,就是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蓋這四種障礙。以及能引起這四種障礙的法,每一法有生起的因緣,就是從這個境界裏邊來清淨自己的心,用止觀來調。

2)這位修行人為了使令已經現前的貪欲煩惱的障礙,迅速地能夠破除。為了使令尚未生起的貪欲蓋不現前,就是遠離,令它永久也不現起,就叫作極遠離。在前方便中,先要結加趺坐,或者單加趺,或者雙加趺,端身正願,安住背念,或觀青瘀、或觀膿爛、或觀變壞、或觀膨脹、或觀食噉、或觀血塗、或觀其骨、或觀其鎖、或觀骨鎖,修這九想觀來破除貪欲蓋。或於隨哪一種賢善定相,作意思惟。什麼是賢善定?前面修不淨觀是在散亂心裏面修,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奢摩他修成功,或者是在欲界定、或者是未到地定,在定裏邊有這樣的作意,能破除貪欲,所以這個定叫做賢善定。或者說貪欲煩惱裏邊這欲煩惱是很重,現在這個定裏邊,作意思惟不淨觀,能破除這個煩惱,就稱讚這個定叫做賢善定。

3)或者這位修行人,對於佛所宣說貪欲過患相應的法語,於這一部經或者這一品、這一段中,為了斷除貪欲的煩惱,以無量門訶責毀呰欲貪、欲愛、欲藏、欲護、欲著的過失。在這裡,欲貪、欲愛、欲藏、欲護、欲著,都是貪的不同的名字。什麼是貪?就是受用欲的喜樂特別地執著。什麼是藏?愛著自己的身體。什麼是護?愛著他人的身體。什麼是著?執著、愛著受用這個欲,其他的什麼都不顧慮。以無量門稱揚讚歎一切貪欲永斷功德。所謂契經、應頌、記別、乃至廣說,就是十二分教。

4)這位修行人為了斷除內心的貪欲煩惱,除了靜坐的時候修不淨觀之外,於佛所說的這一段正法要聽聞,自己若不懂要聽別人講解,要受持這一段經文,受持有溫習的意思,就是常常的讀誦。言善通利,這一段的經文句叫做言,能夠通利,特別熟悉。意善尋思,內心的意對這段經文裏面的義理,能善巧的思惟觀察。見善通達,對這個義如實覺了,特地別分明,通達它的道理。這個修行人,對於佛說的正法,關於破除貪欲的這一段文,靜坐的時候,依據經論上佛所開示的這樣思惟。所以,一方面讀誦佛說的這段法語,一方面靜坐思惟。

5)由於能夠靜坐,還能夠受持佛說的這一段正法,內心裏面的貪煩惱,若是沒有現起,就不再現起。若已經現起,就被止觀,和讀誦這段法語的力量破除。就是這樣的方法,從障法、順障法,清淨自己的心,也就是用止觀來破除。


於瞋恚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以慈俱心,無怨、無敵,無損、無惱,廣大無量,極善修習,普於一方,發起勝解具足安住。如是第二、如是第三、如是第四,上下傍布,普遍一切無邊世界,發起勝解具足安住。餘如前說。

[]1)因為這位修行人,有各式各樣的煩惱,如果瞋恚蓋特別重,如何對治?就是這樣在閑靜處,結加趺坐,這樣修止觀,怎麼樣修行呢?以慈俱心,慈是心所法和心王在一起。無怨無敵、無損無惱、廣大無量、極善修習,這樣來調心,就可以破除瞋。在一個廣大的地區裏面,普遍的發起慈心,來破除自己的瞋心。勝解,就是特別有力量的智慧。慈心,從經文上的理解、思惟,生起少分的慈心。但是不斷的思惟,不斷的修行,慈的力量就漸漸增長,就變成勝解,就是慈心很有力量,所以叫慈勝解。具足安住,當慈心很有力量的時候,就是慈的意念具足,就安住在慈上面,破除瞋心。

a)什麼是慈俱?就是當前就有利益對方的行動。

b)什麼是無怨?就是遠離想要傷害對方的思想。

c)什麼是無敵?就是遠離現前與對方的衝突,遠離這個乖諍的事情。離惡意樂,只是在心裏邊的事情,乖諍就從語言上表達出來叫乖諍,現在都遠離,叫無怨、無敵。

d)什麼是無惱害?就是遠離不饒益的事情,就是瞋心來的時候,有一些傷害對方的行動,現在沒有。

e)什麼是廣?就是所緣境非常的廣大,不只是一個人,廣大的地區對於所有的人,都有現前饒益的慈的觀想。

f)什麼是大?就是對於所緣境上這樣思惟,利益對方,對他有安樂的這種觀想,是最殊勝。利益是指未來說,安樂指現在說。現在能令他安樂,將來能使令他得到利益。

g)什麼是無量?就是將來得到的果報是無量無邊,像四個大河流,很多的水都匯合在這河裏面來。

h)什麼是善修習?就是極純熟,今天修、明天也修,時間很久,對於這件特別的純熟。

i)什麼是勝解遍滿?就是有力量的這個意樂勝解很普遍。

j)什麼是具足?就是現前饒益的這樣的止觀,修的很成功、很圓滿,並且清白,就是破除瞋心。

k)什麼是住?就是所修的現前饒益的這個止觀,白天也這樣修,夜間也這樣修,內心裏面都很專注不散亂。

2)前面是慈,同樣悲、喜、捨也是如此,上方和下方,四方、四隅,就是十方世界。普遍一切十方無邊的世界,發起這樣慈悲喜捨的勝解,圓滿的成就它。餘如前說,就是前面貪欲蓋作如是說:由是因緣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此瞋恚蓋理也應該這樣說。


於掉舉、惡作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令心內住,成辦一趣,得三摩地。餘如前說。

[]對於掉舉惡作蓋這個障礙法,它的破除的方法和其他的蓋不一樣。怎麼樣破除呢?就是要這樣靜坐,這樣修止觀,令心內住,成辦一趣,得三摩地。什麼是得心內住?就是九心住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和等持。成辦一趣,就是內心裏安住在一個境界不散亂,明靜而住得三摩地。這樣破除掉舉惡作蓋。其餘也是像前面說,由是因緣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於疑蓋法有差別者,謂如是宴坐,於過去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於未來世、於現在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我於過去為曾何有?云何曾有?我於未來為當何有?云何當有?我於現在為何所有?云何而有?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此殞沒,當往何所?如是等不如正理作意思惟,應正遠離。如理思惟:去、來、今世,唯見有法,唯見有事,知有為有,知無為無,唯觀有因,唯觀有果,於實無事,不增不益;於實有事,不毀不謗。於其實有,了知實有,謂於無常、苦、空、無我一切法中,了知無常、苦、空、無我。以能如是如理思惟,便於佛所,無惑無疑,餘如前說。於法、於僧,於苦、於集,於滅、於道,於因及因所生諸法,無惑無疑。餘如前說。

[]1)這位修行人,對於佛法,心裏面有懷疑,這樣要怎麼破除呢?要這樣靜坐修止觀,對於內心裏面的疑惑也就是在過去、未來、現在上發起,現在破除這個疑惑,就這樣思惟:對於已經過去的這個事情,不要不如理作意思惟。於未來世、於現在世非不如理作意思惟,就是這樣破除自己的疑惑。。

a)有什麼疑惑呢?就是自己在思惟,說我在過去的時候,是曾經有我嗎?是過去的時候沒有我嗎?譬如說色受想行識是法,執著色受想行識裏面有個我。一個我、一個法。現在思惟我在過去有沒有?這是一個。我於過去為曾經有什麼?有色受想行識嗎?為什麼會有色受想行識呢?

b)我於將來還有什麼呢?為什麼將來會有呢?會有什麼呢?只是說法,而沒有說到我。

c)我於現在為何所有?云何而有?現今這個有我執我見的這個人,從什麼地方來?在這裏死掉以後將來到什麼地方呢?這一段都是他內心的懷疑,也就是不如正理的作意思惟。對於這些不合道理的作意思惟應正遠離,要把它排遣出去。

2)應該有如理的思惟,怎麼叫如理思惟呢?就是如理思惟過去、未來、現在世,唯見有法,只看見有因緣和合的緣起法,法通於有為也通於無為,就是不見有我可得,有為法是無我,無為法也是無我。唯見有事,思惟過去、未來、現在只有因果的事,只是有這麼多,其他的事情沒有。這就是正思惟。

a)怎麼叫作唯見有法呢?知有為有,知道有有為法、有無為法,這都是有。知無為無,只有有為法、無為法,另外沒有我、我所可得。

b)怎麼叫作唯見有事呢?唯觀有因,唯觀有果,只是觀察過去、未來、現在,只是有因和有果而已,這裏邊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可得。

c)於實無事,對於作者和受者,是沒有這件事。不增不益,不要增加上去,若認為有

作者,就是增。認為有受者,那就是益。現在不執著有作者、有受者,叫做不增不益。

d)於實有事,對於有因有果,不謗毀它。若不承認有因就叫做毀,不承認有果就叫做謗。於實有事,都承認是有,不毀謗。

3)對於這因果的一切法是真實有,就了知是真實有,怎麼講呢?就是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這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無常就是苦,苦所以是空,空故沒有我。了知它是無常,了知它是苦、空、無我。空和無我,有什麼差別呢?即色受想行識沒有我叫做空,離色受想行識之外也沒有我,叫做無我。這樣思惟觀察,便於佛那個境界,就沒有疑惑。於法、於僧、於苦、於集、於滅、於道、於因、及因所生諸法,這樣思惟觀察,就把疑惑破除,所以說無惑無疑。就像前面說,如是因緣,未生不生已生除遣,如是方便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a)對於佛是怎回事不明白、有疑惑,不了知佛法身的境界,認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佛的相貌,就是於佛無智。佛的法身是離色受想行識,離一切相,這才是佛的法身。佛現出化身是有形相。遠離這樣的過失,就是無惑無疑。

b)什麼是於法無智?不知道佛法是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

c)什麼是於僧無智?不知道僧是因戒定慧這正行而得到解脫、解脫知見,就是聖僧。

d)什麼是於苦等無智?就是如同諸經所分別相,苦諦,苦、空、無常、無我。集諦,集、因、緣、生。滅諦,滅、盡、妙、離。道諦,道、如、行、出。

e)什麼是於因無智?無明為行的因,行為識的因,這些因性不了知。

f)什麼是於因所生無智?無明能生出行,行能生出識、名色、六入、觸、受,乃至愛、取、有、生、老、死,這些不了知。


又於瞋恚蓋應作是說,為斷瞋恚及瞋恚相,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乃至廣說。於掉舉、惡作蓋應作是說,為斷掉舉、惡作及順彼法,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乃至廣說。於其疑蓋應作是說,為斷疑蓋及順彼法,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乃至廣說。如是方便從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蓋及順彼法,淨修其心,是故說言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如是已說,由法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1)又於瞋恚蓋,應作是說,為斷瞋恚及瞋恚表現於外的相貌。為斷瞋恚,應該是瞋恚的種子,瞋恚相,就是瞋恚的現行。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乃至廣說,就是屬於

斷瞋恚、瞋恚相的正法,要聽聞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

2)於掉舉惡作蓋,應作是說,為斷掉舉惡作及順彼法,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乃至廣說。

3)於其疑蓋,應作是說:為斷疑蓋及順彼法,於此正法聽聞受持,乃至廣說。如是方便,從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蓋及順彼法,淨修其心。是故說言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如是已說由法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就是由學習佛法,有法的力量,能斷除自己的諸蓋。


5.自增上及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復有由自增上及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云何名為由自增上?謂如有一,於諸蓋中隨起一種,便自了知此非善法,於所生蓋不堅執著,速疾棄捨、擯遣、變吐。又能自觀此所生蓋甚可羞恥,令心染惱、令慧羸劣,是損害品。如是名為由自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云何名為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謂如有一,於諸蓋中隨一已生、或將生時,便作是念:我若生起所未生蓋,當為大師之所訶責,亦為諸天、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輕毀。彼由如是世增上故,未生諸蓋,能令不生;已生諸蓋,能速棄捨。如是名為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1)還有由自增上,及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自增上和世增上,就是慚、愧,自己反省自己,還有貪欲、瞋恚、掉舉惡作、疑,有各式各樣的這些障,自己感覺到羞恥。所以要努力的修止觀,學習經論來破除我的障礙,這叫做自增上。就是自己自動的知道努力,要改變自己,叫做慚,就是自增上。世增上,就是其他的人知道我有這種過失會訶斥我,所以我也感覺到羞恥,應該努力的學習改善自己,叫做愧,就是世增上。或是我有些不對的地方,佛菩薩會悉知悉見,或者天龍八部也悉知悉見,這樣我感覺到很羞恥,要努力地修行來改善自己,這也是世增上。

2)云何名為由自增上?就是有一位修行人,對於自己心裏面有這麼多的障的時候,隨自己的因緣生起哪一種障,便自了知貪心起來,瞋心起來,散亂心、疑惑心,各式各樣,知道這不是好事情。對於生出來的貪欲蓋、瞋恚心的這種蓋障,不要執著,不要將這件事不放在心裏面,趕快的把自己的貪心、瞋心棄捨。擯遣,不要有這樣的活動。變吐,就是棄捨它的種子。又這位修行人,不須要別人訶斥我,自己就觀察自己,所生的這個蓋甚可羞恥,這個煩惱一現前,使令我心裏面不清淨,惱亂自己,使令我的智慧羸弱,沒有力量。生煩惱,就表示智慧沒有力量。這個煩惱是傷害我的這一類的東西。如是名為由自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如果自己有這種障,而不想辦法來調適它、來破除它,就是無慚愧。

3)怎麼叫做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呢?就是有一位修行人,隨你的因緣,哪一個蓋生起,或將生的時候,心裏面就這樣想:我若生煩惱,當為佛所訶斥,亦為諸天及諸有智同梵行的人,依法訶斥我。那位修行人,由於佛菩薩、同梵行者的威力,這位修行人知道羞恥,修止觀,沒生的諸蓋叫它不要生,已生的諸蓋能迅速的把它棄捨。如是名為由世增上,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II.

1.右脅而臥

又為護持諸臥具故、順世儀故。盡夜初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從順障法淨修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洗濯足已,還入住處,如法寢臥,為令寢臥長養大種。得增長已,長益其身,轉有勢力,轉能隨順,無間常委善品加行。

[]1)又為了保護臥具,睡的床、褥子這些東西,隨順世間的威儀,要洗腳。因為這個修行人是赤足的在經行,足就有泥土,現在為了保護床具,隨順世間人情的道理,不違越世間的道理所有的軌則,所以要洗腳。

2)盡夜的初分,完全是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洗濯足完了的時候,回到住處來,如法的寢臥,就是右脅而臥,重累其足。睡覺、休息,能長養地水火風,使令它有力量。四大種增長,這個身體就得到好處,輾轉的有力量,輾轉的能夠隨順用功辦道,使令不間斷,常委就是不間斷的善品加行,可以修學止觀。


問:以何因緣右脅而臥?答:與師子王法相似故。問:何法相似?答:如師子王,一切獸中,勇悍堅猛,最為第一。比丘亦爾,於常修習覺寤瑜伽、發勤精進、勇悍堅猛、最為第一。由是因緣,與師子王臥法相似;非如其餘鬼臥、天臥、受欲者臥。由彼一切、嬾墮懈怠、下劣精進、勢力薄弱。又法應爾,如師子王右脅臥者;如是臥時、身無掉亂,念無忘失,睡不極重,不見惡夢。異此臥者,與是相違,當知具有一切過失。是故說言右脅而臥、重累其足。

[]1)問:以何因緣右脅而臥?答:右脅而臥和獅子王的法相似。

2)問:怎麼叫做和獅子王法相似呢?答:如獅子是獸中之王,在一切獸中是最勇猛,最強悍,在這麼多的獸裏面,是最第一。修行人也是這樣,於常修習覺寤瑜伽,發勤精進勇悍堅猛,最為第一,也是這樣子。由是因緣,與獅子也是這樣臥,所以這位修行人也這樣臥。不同於其他的鬼的臥,和天的臥,和受欲者的臥。鬼也好、天也好、受欲者也好,都是懶惰懈怠的人。就算是精進,是下劣的精進,用功修行的力量非常的薄弱,不是那麼強大。

3)又法應爾,如獅子王右脅臥者,這樣臥的時候,身體不會掉動,能保持住正念,雖然是睡而不是特別的重,不見惡夢。若不是右脅而臥的話,就是身有掉亂,念也會忘失,睡眠還是重,有惡夢,當知具有這麼多的過失。是故說言右脅而臥,重累其足。


2.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云何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謂於光明想,善巧精懇,善取、善思,善了、善達。思惟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臥。由是因緣,雖復寢臥,心不惛闇。如是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云何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這個修行人睡覺的時候,心裏面要有光明想,要善巧的思惟光明想。精懇,就是不要有其他的顛倒思惟。以很多的光明相作所緣境,如理的思惟,叫作善取善思。善了善達,以法光明了達諸法。思惟諸天的的身體發出來光明,因為思惟他們的光明的關係,與彼同時活動的思想生起,這樣是一種智慧的睡眠的方法。由是因緣,雖復寢臥,心裏面不是暗。如是名為住光明想巧便而臥。


3.正念巧便而臥

云何正念巧便而臥?謂若諸法已聞、已思、已熟修習,體性是善,能引義利,由正念故乃至睡夢亦常隨轉。由正念故,於睡夢中亦常記憶,令彼法相分明現前,即於彼法,心多隨觀。由正念故,隨其所念,或善心眠、或無記心眠。是名正念巧便而臥。

[]云何正念巧便而臥?就是這位修行人對於佛的法語,學習法門,已經聽別人講過,以及自己內心思惟過,已經特別的純熟,就是修行的很純熟。這樣的聞思熟修,體性是能對治惡法,能引出來很多的功德。由於聞思熟修,有這樣的正念的力量,不要說是白天經行宴坐,乃至到睡夢的時候,所聞思熟修的這個法門都會隨心裏面轉。由正念故,於睡夢中亦常記憶,都不忘失。在作夢中這個法相會現前,是怎麼樣的修止,怎麼樣的修觀。多數依據佛說的法語觀察思惟。由於有這樣聞思熟修的正念,隨你所念的某一個善法而睡眠,或者是善心眠、或者是無記心眠。是名正念巧便而臥。


4.正知巧便而臥

云何正知巧便而臥?謂由正念而寢臥時,若有隨一煩惱現前,染惱其心。於此煩惱現生起時,能正覺了,令不堅著,速疾棄捨,既通達已,令心轉還。是名正知巧便而臥。

[]云何正知巧便而臥?就是由正念而寢臥時,若隨那一種煩惱,或者貪、或者瞋、或者是什麼煩惱現前的時候,這個煩惱染污你的心。於此煩惱現生起的時候,能立刻的知道我心裏面不對,能使令自己的智慧現前,不執著這個煩惱,很快的就把煩惱棄捨。既然知道心裏面有煩惱,就使令心轉變過來,恢復清淨。是名正知巧便而臥。


5.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云何名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謂以精進策勵其心,然後寢臥。於寢臥時,時時覺寤,如林野鹿,不應一切縱放其心,隨順趣向,臨入睡眠。復作是念我今應於諸佛所許覺寤瑜伽,一切皆當具足成辦,為成辦故,應住精勤,最極濃厚加行欲樂。復作是念我今為修覺寤瑜伽,應正發起勤精進住,為欲修習諸善法故,應正翹勤,離諸嬾墮,起發具足。過今夜分至明清旦,倍增發起勤精進住,起發具足。

[]云何名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1)就是這位修行人,連睡覺的時候,心裏面還要精進來勉勵自己,然後再睡下來,臥下來。於寢臥的時候,時時的覺寤,像樹林裏面鹿似的,時時警覺恐怕獅子來,睡眠的時候不應該萬緣都放下,若萬緣都放下,就隨順睡眠、趣向睡眠、臨入睡眠,而這個睡眠是很重睡眠,重睡眠有什麼不好呢?能使令心暗鈍,雖然是已經起來,好像還沒睡醒的樣子叫暗鈍。薄弱,就是用功的力量很少,不容易修止觀。懶惰懈怠,加強懶惰懈怠。無有堪能應時而起,沒有這種力量。因此,不應該這樣。在睡前的時候分三個階段,隨順,就是於初位。趣向,就是於中位。臨入,就是於後位。

2)臨睡覺的時候,自己要這樣念:我今應於諸佛所讚許的覺寤瑜伽,一切皆當具足成辦,為成辦佛說的覺寤瑜伽,應住精勤最極濃厚加行的欲樂,就是最極有力量的加行的欲樂,我有這樣的歡喜心,我要精進,不要懈怠。

3)復作是念:我修學佛所說的覺寤瑜伽,怎麼樣修法呢?不要貪著睡眠,要精進用功修行。為欲修習諸其他的一切善法故,應正翹勤,翹也就是發動。遠離一切的懶惰懈怠,發動自己修學善法,要具足這樣功德。過了現在的夜分以後,到明天清旦早晨的時候,要加倍的發動勤精進住,努力的修行。這樣就是發動自己精進勇猛的正念。


當知此中,由第一思惟起想,無重睡眠,於應起時,速疾能起,終不過時方乃覺寤。由第二思惟起想,能於諸佛共所聽許師子王臥,如法而臥,無增無減。由第三思惟起想,令善欲樂,常無懈廢,雖有失念而能後後展轉受學,令無斷絕。如是名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1)當知此中由第一思惟起想,無重睡眠,因為睡眠的時候,先思惟到時候要起來,就不會有重的睡眠。到應該起的時候會很快就會起來,不會懶在那裏還睡著,不會超過時間還沒有醒過來。

2)由第二思惟起想,能於諸佛共所聽許師子王臥,如法而臥,也不要過,也不要減少。

3)由第三思惟起想,令善欲樂常無懈廢。雖然有的時候會失掉正念,但是後後會展轉的受學佛所說的覺寤瑜伽,令無斷絕,還能轉變過來。如是名為思惟起想巧便而臥。


6.至夜後分,速疾覺寤

云何至夜後分,速疾覺寤,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夜後分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名夜後分。彼由如是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於夜中分,夜四分中,過於一分,正習睡眠,令於起時,身有堪能,應時而起,非為上品惛沈、睡眠纏所制伏,令將起時,闇鈍、薄弱、嬾墮、懈怠。由無如是闇鈍、薄弱、嬾墮、懈怠,暫作意時,無有艱難,速疾能起。從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應知。

[]怎麼叫做到夜的後分要迅速地覺寤,醒過來,不要懶在那裡。醒過來做什麼呢?就是經行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

1)什麼是夜後分?就是夜一共是分四分,四分裡面,前三分已經過去,到最後一分。

2)什麼是速疾覺寤?到時候就能很快醒覺過來,有什麼方法呢?那個修行人,由於這樣在開始睡眠的時候,心裡面安住在光明想裡面是一個方法,又有正念的方法,又有正知,又有思惟起想,一共是四個方法。巧便而臥,巧便就是智慧,這是一種智慧的睡眠的方法。

3)在夜的中分,夜一共是四分,夜的初分過去以後,中間的二分,叫作中分,正式就是睡眠休息。因為初開始睡眠的時候,住光明想,又有正念、正知、思惟起想,所以使令從床上起來的時候,你的體力有能力修止觀,就在這個時候就能起來。這個人的睡眠,不是上品的惛沈、睡眠,這裏的惛沈和睡眠有同等的意思,惛沈睡眠是一種煩惱,所以叫做纏。若是為上品的睡眠煩惱所制伏,就是睡的非常的重,心裏面不能自主。上品的睡眠有什麼現象呢?睡醒的時候,好像還沒睡醒似的叫闇鈍。薄弱,就是沒有力量修止觀。這個時候心裏面還是懶惰懈怠,還想睡。

4)由於這位修行人,能聽從、遵從佛陀的覺寤瑜伽的方法,所以睡眠沒有闇鈍、薄弱、懶惰、懈怠的這種情形。心裏面一開始很短少想起來,就是沒有困難很快地就起來。什麼是闇鈍?心不明利。什麼是薄弱?心不堅猛。什麼是懶惰?睡一會感覺到很快樂,仰著臥在那裏感覺到快樂,脅臥也是快樂。什麼是懈怠?他的心不能精進,不能發動勇猛心。從諸障法淨修心者,如前應知。

14.雜阿含622

復次、由於正法聽聞,受持,觀察義理,法隨法行,如其次第,應知勸化安立四義。復有三法,尚能斷餘一切勝妙婬欲貪纏,況乎鄙劣諸欲貪纏!何等為三?一、精進力,二、不放逸力,三、對治力。由精進力,其已生者令不堅住;由餘二力,其未生者令不得生。如是行者勤修正行,為欲斷除已生惡故,及未生者令不生故。T30,861b


1.四正斷

1.1.未生、已生

如是於四念住串習行故,已能除遣麁麁顛倒,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從此無間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廣說如前,乃至攝心、持心。

[]1)像前邊那一大段文所說明,就是修行人在四念住這裏串習行故。串,就是連續不斷地在奢摩他裏修四種毘缽舍那,觀察苦、空、無常、無我。初開始只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到後來,在每一個所緣境都是觀不淨、觀苦、觀無常、觀無我的。這樣連續不斷地這樣練習,這樣修行,就會有成就。有什麼成就呢?

2)已能除遣麁麁顛倒。就是能夠除遣、破除顛倒迷惑,使令心清淨,沒有煩惱。在別的經論裏邊,看不見怎麼叫做麤麤?麤麤可能是麤重的訛誤。什麼是麤重?諸世間,多半是人世間、是天世間、乃至三惡道的世間,這一切眾生,多數是於麤重行,多起顛倒。於這個麤重的色受想行識、麤重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在污穢的色受想行識、污穢的眼耳鼻舌身意上面,多數的人都會生起很多的顛倒,生起很多的錯誤、很多的煩惱。煩惱一定要有所緣境,才能現起。所以,所緣境,就是色受想行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都是麤重行。這裏說的麤重行,指人的身體。依佛所說的不淨觀,循環地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的身體,觀察它是不淨、是苦、是無常、是無我,能夠正確地消除各式各樣的麤重煩惱。觀察你的身體,就會明瞭麤重的道理,觀察這個生命體、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就能悟入苦聖諦,悟入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就能悟入。我們這個身體,就是以麤重為它的相貌,由此相貌能悟入苦聖諦。這個麤重的色受想行識裏邊,有壞苦、也有苦苦,但是主要是以行苦。什麼是行苦?就是在色受想行識裏邊,有很多煩惱的種子、有業種子、還有果報的種子。除了煩惱種子、業力種子之外,就是行苦性,色受想行識就是行苦性。由於這個行苦的關係,所以聖人也修四念住,觀察有漏法都是苦。只要有虛妄分別,就是苦。什麼叫做苦呢?就是你的虛妄分別。你有虛妄分別的時候,就有苦惱;不虛妄分別的時候,就沒有苦。所以,行苦就是你的虛妄分別。雖然說有色、受、想、行,但是主要是識,識就是你的虛妄分別。虛妄分別是眾苦之源,所以什麼叫做行苦?就是你的虛妄分別。現在就是根據行苦這個道理,來解說麤重。

3)經過串習,不斷地、長時期地修四念住,已能除遣麤重顛倒。已能除遣麤重顛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已經有這種堪能性,通達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不善。簡要地說,就是通達世間上如意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三惡道、人間乃至天上的事情,就是苦、集而已,就是明白不善性。了達出世間的滅、道,是最殊勝的善法。應當知道這樣了達善、不善法,是由於修受、心、法三種觀而得以了達,因為在受、心、法中,建立種種差別,能明白善不善法的意義。

4)修四念住達到這個程度,然後就出來四正勤,就是四正斷。從這個已能除遣麤麤顛倒,已能了達善不善法。或者說已能除遣麤重顛倒,就是調伏多少煩惱。已能了達善不善法,就是使正見有力量,就是有智慧,有這樣的成就,的確是能以涅槃為上首。從這個程度,沒有其他的事情的間隔、間雜,能夠進一步,對於沒有現起的惡不善法,為令這個惡不善法不現起故。對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對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廣說如前文,乃至策心、持心,他就能這樣用功。


云何名為惡不善法?謂欲纏染污身、語、意業,是身、語、意惡行所攝,及能起彼所有煩惱。若未和合,未現在前,說名未生;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云何名為一切善法?謂若彼對治、若蓋對治、若結對治。未生、已生,應知如前惡不善法。

[]1)什麼叫做惡不善法?

a)在色聲香味觸這個五欲的煩惱已經現行,纏繞你的身口意,令它不清淨。這個煩惱現行以前,你的身語意本身也不染污、也不清淨,是無記性。現在現出欲的煩惱,就把無記性的身語意染污,變成污穢的身語意業。

b)這個染污的身業、語業、意業,是屬於身、語、意惡行。身惡行,就是殺、盜、淫;語的惡行,也就是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意惡行,也就是貪瞋癡。

c)在行動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貪嗔癡就叫做業;沒有行動的時候,那個時候貪瞋癡是煩惱,就是能生起身業、語業的所有煩惱。就是一個煩惱、一個業。惡不善法它能令人墮落惡道,所以叫做惡;對你有極大的傷害,所以叫做不善。這裏說什麼叫做惡不善法?就是十不善業,以及能生這十不善業的所有煩惱。

d)若因緣沒有和合時候,惡不善法不出現,這叫做未生的惡不善法。若是這些煩惱的因緣、惡不善業的因緣都具足,不如理作意把眾多的因緣和合,惡不善法就出現,由無而有叫做生。

2)怎麼叫做一切的善法呢?

a)就是若彼惡不善法的對治者,能消滅惡不善法,就是善法。究竟是什麼呢?前面若彼對治這句話是總說。分開來講,能對治五蓋,能對治結,就是善法。什麼叫做結?就是煩惱,煩惱能令你與苦惱和合名之為結。

a1)什麼是彼對治?就是對治貪、瞋、癡,就是善法。這是還沒有得禪定的時候,就把貪、瞋、癡消滅。譬如現在修不淨觀,也可以把心靜一靜,心還是散亂,也能把貪欲消除,貪心就不起。修慈悲觀,也就能滅除瞋心;修緣起觀,就能滅除愚癡,什麼叫做愚癡呢?就是不明白世間上一切事物都是緣起,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緣起,有因緣就會現起,沒有因緣就不能現起。因緣是什麼呢?就是你的一念心,你的一念心願意這樣,就出現三惡道;願意這樣,就出來人天的善法;願意這樣,就出來出世間的三乘聖道;就是由你的一念心緣起一切法,一切唯心造,這叫做緣起。不明白緣起,就叫做愚癡。

a2)什麼是蓋對治?若略、若舉、若不掉、若寂靜這四法,如其次第來對治若散、若下、若掉、若不寂靜諸法。略,有寂靜,有止的意思,就是如次對治散亂,不散亂就是有略的意思,心裏面能夠寂靜住,就是不散亂。舉,是對治下,下就是沈沒,就是惛沈睡眠;舉就是把沈沒的心把它發動起來,叫它努力修止觀,叫做舉。掉,掉動、掉舉,對過去、經驗可愛的境界,心裏面又重新地攀緣,生起種種的貪心。不掉,就是用止來對治,或者是用觀來對治,令它不要掉舉。若不寂靜,就指惡作和疑,就是後悔;自己做錯事以後,後悔,心裏不寂靜,惡作和疑都包括在內;現在要寂靜,用止觀把它消除,就是寂靜。這是破除五蓋,就是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這就是名蓋對治。這是從九心住一直到未到地定,這個時候止觀的力量,能把五蓋破除,達到未到地定,在這個時候是安住在奢摩他裏面。

a3)什麼是結對治?若定、若善修、若善解脫,如次對治不定、不善修、不善解脫諸法,名結對治。這個時候就是由未到地定,進一步得到色界四禪。若定,就是得到色界定。若善修,初開始成就色界定的時候,禪定還不是十分的理想;要繼續地善修,常常地入定、住於定、從定裏面出來,這三個階段。時間久了,禪定就自在,經過善修,定的功夫進步,就是得大自在。若善解脫,因為得到色界四禪以後,在色界四禪裏面修四念住,就能解脫一切的惡不善法,解脫一切的愛煩惱、見煩惱,達到阿羅漢的境界。若定,能對治若不定,未到地定以下,都可以名為不定。不善修,就是已經得到四禪,但沒有善修,還不自在。不善解脫諸法,就是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得四果向,還不能稱之為善解脫;要繼續地在禪定裏面修四念住,才能斷除一切的愛煩惱、見煩惱,得阿羅漢,才能名為善解脫。這個就是得到四禪以後,在四禪裏邊修四念住,叫做淨煩惱地住時所起。

b)這個善法,也有未生的善法、也有已生的善法。應知如前惡不善法中說,就是若未和合、未現在前,說名未生的善法;若已和合、已現在前,說名已生的善法。


1.2.生欲

若時未生惡不善法,先未和合;為令不生,發起希願我當令彼一切一切皆不復生。是名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若時已生惡不善法,先已和合;為令斷故,發起希願我當於彼一切一切皆不忍受,斷滅、除遣。是名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

[]a)若是沒生惡不善法,是因為因緣沒有和合;但是因緣和合它就要生,怎麼辦呢?為令不生,在自己的內心裏面,發動一個很誠懇的希望心,我希望這樣:我應該使令彼一切的惡業、一切的煩惱,以後永久不再生起這些事情,是名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所以,在行動之前,先要發願,這是修行的一個次第。

b)若這個眾生已經由無而有罪過的事情,因為因緣和合,惡不善法就現起。現起之後,為令斷故,想要把這個錯誤的事情斷滅,發起希願,錯誤的事情我要改過來。怎麼發法呢?我對我做錯的罪業、一切的煩惱,我心裏面不接受這件事,把錯誤的事情斷滅,心裏的煩惱也要把它除遣,是名於諸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


2.3.策勵發勤精進

2.1.約境差別

又彼一切惡不善法,或緣過去事生、或緣未來事生、或緣現在事生。如是彼法,或緣不現見境、或緣現見境。若緣過去、未來事境,是名緣不現見境。若緣現在事境,是名緣現見境。當知此中,於緣不現見境惡不善法,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自策自勵,是名策勵。於緣現見境惡不善法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勇猛正勤,是名發勤精進。所以者何?要當堅固,自策自勵,勇猛正勤,方能令彼,或不復生、或永斷滅。

[]1)又彼一切惡不善法,或者是攀緣已經過去的事情,然後生起惡不善法。或者是攀緣未來的事情,未來的事情還沒出現,但是心裏面在妄想,也會引起煩惱。或者是攀緣現在事,因緣和合,這個事實已經出現,攀緣觀察這件事,生起惡不善法。

2)前邊這一段,彼那件事,或者是觀察攀緣不現見的境界,或者是攀緣現見的境界,分這麼兩種境界不同。若是攀緣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也不現見。若是攀緣未來的事情,沒有出現,也是不現見。所以過去、未來這兩種事情的境界,是名攀緣不現見的境界,引起煩惱、惡不善業。若是攀緣現在事情,事實已經出現,這是現見的境界。

3)當知這裏邊說的,於緣不現見的境界生起的惡不善法分兩類,有未生的、有已生的。這個修行人靜坐的時候這樣觀察,未生的欲令它不生;已經生起的惡不善法,希望它永久地斷滅。發這個願的時候,自策、自勵,是名策勵。策,鞭策自己、警策自己,我不可以放縱自己,若放縱自己,將來會入三惡道,將來有大苦,這樣叫做自策。自勵,要勉勵自己,要發奮圖強。

4)於緣現見境惡不善法,也分兩種,現在還沒生,欲令不生;其已經生的惡不善法,欲令永斷,要有一個勇猛的力量,就是不怕困難、堅定地要把這件事做成功。正勤,就是精進,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做,是名發勤精進。為什麼要勇猛正勤呢?於現在的境界生起的惡不善法,想要斷滅它,決定要堅固你的意願,要警策自己,自己鼓勵自己,不能靠別人,還要勇猛正勤,才能夠使令惡不善法,或者是不再生或者是永久斷滅。


2.2.約纏品類

又於下品、中品諸纏,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故自策勵。於上品纏,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發勤精進。

[]前面是約所緣境的差別辨;現在是約生起的煩惱,也有輕重的品類的不同來說明。

1)又生起的煩惱,有上品的、有下品的、有中品的不同,就是煩惱有強大的、有軟弱的、有中等性的不同。不容易調伏的就是上品,容易調伏的就是下品,中品也是包括在容易調伏的裏邊。其未生者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所以自己警策自己、勉勵自己,下品、中品煩惱就沒有。

2)於上品的煩惱,其未生的欲令不生,其已生者欲令永斷,要發勤精進,就是要勇猛,而且要長時期地,才能有效。


2.3.約三世境

又若行於過去境界,如是行時,不令煩惱緣彼生起;設復失念,暫時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斷滅、除遣、變吐。如緣過去,若行未來,當知亦爾。如是未生惡不善法,能令不生,生已能斷,是名策勵。若行現在所緣境界,如是行時,不令煩惱緣彼生起;設復失念,暫時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斷滅、除遣、變吐。如是未生惡不善法,能令不生,生已能斷,是名發勤精進。

[]現在是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境界來說明。

1)又若行於過去境界。行,就是心。這個心就在過去的境界上活動。這個修行人在思惟過去的事情的時候,不叫這個煩惱因過去境界生起。或者是失掉正念,不修四念住的時候,暫時地生起煩惱,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煩惱現起。煩惱現起,這時候正念才生起,就是不接受這個煩惱,急速地把煩惱消滅,除遣、變吐。就像這個修行人緣念過去的事情,不令煩惱緣彼生起,設復失念,暫時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斷滅除遣變吐。若是這一念心,攀緣觀察未來的事情,也是一樣,和過去一樣,也不要叫煩惱生起。如果失掉正念的話,煩惱現起而不忍受,把它斷滅除遣變吐。像這樣子,沒生的惡不善法能令不生,已經生起的惡不善法能令斷滅,這叫做策勵。這是過去、未來,就叫策勵。

2)若是這一念心,活動於現在的所緣境界,就是在事實的境界上活動。這樣心裏面在思惟憶念的話,不要叫煩惱緣彼境界而生起。設復失念,暫時生起而不忍受,速能斷滅除遣變吐,也是應該這樣做。如是未生惡不善法,能令不生,生已能斷,是名發勤精進。不現前的境界起的煩惱,能叫它不要生,叫做策勵;已經現前的境界會引起煩惱,要發勤精進才能滅除。


2.4.約二增上力

又或有惡不善法,唯由分別力生,非境界力;或有惡不善法,由分別力生亦境界力。唯由分別力生,非境界力者,謂於住時,思惟過去、未來境界而生於彼。由思惟力生,亦境界力者,謂於行時,緣現在境界而生於彼,當於爾時,決定亦有非理分別。當知此中,惡不善法,唯由分別力生,非境界力者,彼若未生能令不生,生已能斷,是名策勵。若由分別力生,亦境界力者,彼若未生能令不生,生已能斷,是名發勤精進。

[]現在是約二種增上力來辨別。

1)又或有惡不善法,只由於內心去分別,才引起這些惡不善法;不是有境界來引誘你生煩惱。或有惡不善法,由分別力生,亦境界力,由兩種力量引起惡不善法。

a)什麼是分別力生起惡不善法?就是不合道理的作意,引心取境叫做作意,引導你的心、發動你的心攀緣這個境界。這是在一切分別心開始的時候,那一念心,叫做作意。現在只說不合道理作意,就是隨順貪瞋癡的作意,會引出來很多的惡不善法。這樣由分別力生起的惡不善法,唯獨是屬於意識,不是前五識。因為前五識是和外面的境界接觸,第六意識不直接緣外面的境界。所以它在分別的時候,就完全是由分別力生起。

b)什麼是境界力生起惡不善法?若是那個境界的情況,或者是非常得廣大,或者是極可意、特別令你滿意的境界,容易引起你的注意,沒有辦法避免過去。這種境界現前的時候,你的心就被那個境界影響,就引起分別心,這叫做境界的力量,令你心裏面生起惡不善法。分別力或者境界力,在卷三說過。境界力這件事,是通一切識,不但是前五識。今說唯由分別力生,非境界力,謂即意識。復說由分別力生,亦境界力,謂一切識;由五識身染污法生,亦由意識分別力所引故。由前五識攀緣外邊的境界,也一定要有第六識的協助。如果第六識有如理作意的時候,前五識也就清淨。所以前五識被境界引誘,要生起惡不善法,也一定有第六識的力量。所以說,境界力生的惡不善法,是通於一切識的,不只是前五識。

2)唯由分別力生,不是境界的力量,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人在靜坐的時候,思惟過去未來的境界,這個時候引起這些惡不善法的事情。

3)這個惡不善法,由思惟力生起的,也是境界的力量。就是說這個人沒有靜坐,他的前五識也在活動的時候,攀緣出現在眼前的境界,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這樣分別的時候,而生於彼惡不善法。前五識接觸到前五塵的時候,內心裏邊有惡不善法,他是決定有不如理作意的關係。

4)當知此中惡不善法,唯由分別力生起,不是所緣境的力量。彼這個不善法沒有生起,而能夠使令它不生,這個人一定是有正念,惡不善法沒有生起,就能使令它不生起。如果一時失掉正念,生起惡不善法,他也有能力斷除這惡不善法,是名策勵。這就是這個人內心裏面有正念,能夠策勵自己,所以會有這樣的力量。

5)若由分別力生,亦境界力引起,這樣的情形,彼若未生能令不生,生已能斷的話,是名發勤精進。就是這個人他能夠策勵,同時他還能夠發勤精進,他的正念是更有力量,所以能夠這樣子。


3.一切善法生欲

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生欲者,謂於未得、未現在前所有善法,為欲令得、令現在前,發心希願,發起猛利求獲得欲、求現前欲,而現在前,是名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生欲。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生欲者,謂已獲得、已現在前所有善法,是名已生善法。於此善法,已得不失、已得不退,依是說言為欲令住。於此善法,明了現前,無闇鈍性,依是說言令不忘失。於此善法,已得現前,數數修習,成滿究竟,依是說言令修圓滿。於此善法,發心希願,發起猛利求堅住欲、求不忘欲、求修滿欲而現在前,是名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生欲。

[]沒有生起的一切善法是什麼呢?就是對治煩惱的這些正念,就是戒定慧;但是現在說的是四正勤,就是精進地修四念住。

1)什麼是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生欲?就是這個修行人沒有成就的善法,叫未得,或是已經成就,未現在前的所有善法。這是兩類,一個是沒成就、一個成就而沒現在前,一切定慧的這一切善法。為欲令得、令現在前,發心希願,先要發出來這樣的願力,我希望我成就清淨的禪定、希望得到無漏的智慧、希望得成聖道,先要建立這樣的願,這叫做發心希願。發起猛利求獲得欲,現在想要修學聖道,從這個心裏面建立強烈、有力量,希求得到聖道的這樣的欲、這樣的願。求現前欲,希望得到聖道、聖道又能現前,這樣的欲。什麼是現前?這個人修學聖道得到一些成就,死掉之後,又來人間的時候,前生修學的這些功德不現在前。若是漸漸長大,遇見三寶的時候,他以前的善根就逐漸地會現前。現前是前生修成就,重新得到一個身體的時候,成就的善根就隱沒。第二生來到三寶這裏來的時候,有三寶作因緣,前生修成的善根逐漸地現前。所以,發起猛利的求獲得欲,就是沒有成就的善根希望成就;求現前欲,以前栽培的善根現在能現前,這是兩個欲。不管是求獲得、求現前,都能夠現前,是名於其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生欲。

2)什麼是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生欲?這位修行人,對於他自己,已經生起的善法,想要這個善法叫它安住。令不忘失,正念一提起來就現前,而不會失掉。當然還沒有那麼理想,所以要繼續努力,自己要約束自己,自己勉勵自己,自己勉強自己,要繼續努力地修,使令你成就的功德叫它圓滿。在定的方面來說,要得到色界四禪才算圓滿。所以,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這是三個階段。你要有這樣的願,我希望我的善法能住、能不忘失、能夠圓滿。

a)就是這位修行人,已經成就的所有善法,已經現前的所有善法,是名已生善法。

b)成就的善法已經成就,而不失掉,就是正念一現前,善法就出來,叫做不失。這個時候成就善法,這個善法不退掉。就是成就一點功德,隨時有什麼煩惱的時候,或者有一場病,這善法沒有、失掉;正念現前,它也不現前。有如理作意,我在想怎麼樣地安住在那兒靜坐,那個善法失掉,它不成就,就是退了。已得不失、已得不退,依是說言為欲令住,這個住是這樣意思。

c)於此善法現前的時候,是很分明地現前,不是闇鈍。自己迷迷糊糊,叫做闇;鈍,就是太慢,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它才現前。依是說言令不忘失。

d)於此善法已得,而又能現前。這個時候,還要努力地、數數地修習,一次又一次地修習,使令這個功夫達到圓滿的境界,達到究竟的境界。若是成就初禪,但是沒能達到圓滿的時候,就是沒能到邊際,就是還要繼續努力地修習,令它到究竟的時候,叫成滿究竟,叫邊際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這樣子。所以同樣是得到初禪,但是不一定是相同,因為沒有成滿究竟,依是說言令修圓滿。

3)於此善法,要發出來這樣的願望。什麼願望?發起猛利,力量特別強,求你成就的善法能夠堅住,也要有這樣的欲。求不忘失的欲,求修滿的欲。這麼多的欲,要令它在你心裏面現前,這樣的欲。是名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生欲。先要有這樣的願望。


4.策勵發勤精進

策勵者,為於已得令現前故。發勤精進者,為於未得令其得故。又策勵者,於已生善為欲令住令不忘故。發勤精進者,令修滿故。又於下品中品善法,未生令生,生已令住令不忘失,是名策勵。於上品善法,未生令生,生已乃至令修圓滿,是名發勤精進。

[]1)什麼是策勵?為於已得令它現前,只要策勵一點就能成就。什麼是發勤精進?為於未得令其得故,這個是難一點,要策勵、要精進地努力修行,才能夠成就。

2)又什麼是策勵?於已生的善,已經成就的善,為欲令住、令不忘故。什麼是發勤精進?使令那個善法,令它更增長、廣大、圓滿。

3)又什麼是策勵?又這位修行人對於他自己成就的下品的善法、中品的善法,沒有現起的、沒有成就,令它生,生已令住、令不忘失,叫做策勵。什麼是發勤精進?於上品善法,未生令生,生已乃至令修圓滿。


5.策心持心

言策心者,謂若心於修奢摩他一境性中,正勤方便,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令不生,廣說乃至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由是因緣其心於內,極略下劣或恐下劣,觀見是已,爾時隨取一種淨妙舉相,慇懃策勵,慶悅其心。是名策心。云何持心?謂修舉時,其心掉動、或恐掉動,觀見是已,爾時還復於內略攝其心,修奢摩他。是名持心。

[]1)什麼是策心?

a)這位修行人的內心對於修奢摩他,什麼叫做奢摩他呢?就是心住一境,對於這件事,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地修,要有這樣的行動。方便,就是行動,而這個行動是特別精進,一次又一次地這樣用功。於諸未生惡不善法為令不生,沒有惡不善法的現起,不要認為我成了聖道,煩惱的種子沒有斷,隨時有因緣會有惡不善法現起的。所以,現在修奢摩他的時候,還要繼續努力地修行,叫你的心清淨,令這個惡不善法,叫它永遠也不要生起。廣說乃至於其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由於這樣努力地修的關係,有的時候你的內心極略,略就是對於境界的明了性,幾乎是沒有,就是下劣沒有力量。這個時候,就是惛沈或者是睡眠。或者這個時候並沒有惛沈睡眠,但是感覺到恐怕要惛沈、要睡眠。

b)你自己察覺有這件事,有可能會這樣,怎麼辦呢?這個時候,隨你內心的歡喜,取得一種淨妙的形相,用這個淨妙的形相來發動你的心。現在極略下劣,就是明的這一部分太低,這個時候要用淨妙相來發動這個心,要特別微細地策勵自己的心,要特別周遍地策勵你的心,使令自己生歡喜心,惛沈睡眠就驅除,是名策心。就是修奢摩他的時候,修到疲勞的時候,心就會極略下劣,那麼就得要用策的方法,來發動這個明分,叫它加強。

2)怎麼叫做持心呢?修舉的時候,就是修淨妙相來發動明分,加強明分的時候,這個心舉得太過的時候,就變成掉動,這時候,就不符合明靜相應的境界。或者這個時候沒有掉動,但是心裏面感覺到恐怕要掉動。觀見是已,這時候又恢復來,還要用這個略來攝這個心,叫它不要掉動,就是修奢摩他的止。略的意思,有的時候是形容有過失的事情,就是惛沈睡眠,叫做略。現在這裏是說明奢摩他的相貌,奢摩他也叫做略。用奢摩他的力量把心的掉動的力量改善過來,叫它不掉動。是名持心。


6.異名

如是四種,亦名正勝。謂於黑品諸法,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二正勝。於白品諸法,其未生者為欲令生,如前黑品廣說,應知是二正勝。如是四種,亦名正斷。一名律儀斷,謂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二名斷斷,謂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由於已生惡不善事,應修律儀令其斷滅,不應忍受;由是因緣,名律儀斷。於其未生惡不善事,為欲令彼不現行斷,為欲令彼不現前斷,為斷故斷,故名斷斷。三名修斷,謂於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廣說乃至策心、持心。由於善法數修數習,先所未得能令現前,能有所斷,故名修斷。四名防護斷,謂於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廣說乃至策心持心。由於已得,已現在前諸善法中,遠離放逸,修不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習圓滿,防護已生所有善法,能有所斷,故名防護斷。

[]1)前面這四種,也叫做正勝。對於惡不善法,就是黑品諸法,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就要把它斷滅。要發出這樣的願,還要策勵自己、勉勵自己、發勤精進、策心、持心,這是兩種正勝。於白品,就是善法,就是對治惡法的正念,就是止觀,也就是策心、持心、止、舉、捨這些事情,就是不惛沈、也不散亂。可能以下有失掉的文句。應言其已生者,為欲令住、令不忘失、令修圓滿、令倍修習、令其增長、令其廣大,於此一切,生欲、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應該有這麼一段文。就是如前黑品廣說,應知是二正勝。就是特別有力量的意思,叫做正勝。

2)如是四正勝也名為四正斷。

2.1)第一種是律儀斷,就是安住淨戒,持戒清淨,由清淨的戒,斷除惡不善法,就是身口的惡不善法;心裏面也有一部份的惡不善法,也是由律儀斷,但是不能全斷。於已生惡不善法,為令斷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律儀斷是指已生惡不善法。

2.2)第二種是斷斷,謂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惡不善法分二種:一個是已生、一個是未生。斷已生惡不善法是律儀斷,斷未生惡不善法,令它永久也不生起,這屬於斷斷。

a)什麼是律儀斷?由於久遠以來,大家都是這樣,不感覺有什麼不對。但是到佛教裏面來的時候,感覺到這是不對的事情,就應該把它停下來。所以,已生惡不善事,應修律儀,就是由戒律,不可以殺盜淫妄,就把這件事停下來。不應忍受惡不善法,什麼是不忍受?就是現在接受佛所教導的戒,就把惡不善法驅逐出去,從我的身口意上驅逐這惡不善法。由是因緣,名律儀斷。因為這一部份的惡不善法,就是由戒律這個增上戒,就把這惡不善法斷掉。

b)什麼是斷斷?於其未生起的惡不善事,為欲令彼不現行斷,就是不要有惡不善法的現行,就是斷除這個現行,這是一個斷。為欲令彼不現前斷,就是斷種子。若沒有種子就不現前。若有種子,有因緣的時候它會現前。所以這是二個斷,為了斷現行的惡不善法,所以要斷除種子,為斷現行,故斷種子。所以是兩個斷,故名斷斷。

2.3)第三種是修斷,謂於未生一切善法,為令生故,廣說乃至策心、持心。什麼是修斷?對於沒生的一切善法,想要生起,要一次又一次地這樣修習,就是修止觀,也就是修四念住。先所未得能令現前,以前沒有成就的,現在能令它成就、現前。能有所斷,能令善法生起,就是要有所斷,就是把一切障礙都斷掉,善法就現起,這叫做修斷,因修而斷。因為斷除一切障礙,這個沒生的善法就現前,像定慧的這一些善法。

2.4)第四種是防護斷,謂於已生一切善法,為欲令住,廣說乃至策心、持心。什麼叫做防護斷呢?由於已得的善法,已經現前的一切善法中,遠離放逸,就是前面修斷裏面說能有所斷的斷。修不放逸,就是心不要在惡不善法上活動,就是不放逸;若在惡不善法上活動,就是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習圓滿,保護已經現起的所有善法,這時候能有所斷,故名防護斷。


如是廣辨四正斷已,復云何知此中略義?謂為顯示於黑白品捨取事中,增上意樂圓滿及加行圓滿,是故宣說四種正斷。由生欲故,增上意樂圓滿;由自策勵、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故,加行圓滿。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正應作事。謂為斷滅所應斷事,及為獲得所應得事,先當生起希願、樂欲;為斷諸纏,復應時時正勤修習止舉捨相;為斷諸纏及隨眠故,更應修集對治善法。為現如是一切所作,說四正勝及四正斷,是名略義。

[]像前面這一大段文是很廣博地說明四正斷的相貌,怎麼知道四正斷的簡要的道理呢?能知道它的要義呢?

1)此中的要義是這樣,四正斷就表示、顯示出來對於黑品的棄捨,白品的取得,捨取黑白品的事中,增上意樂圓滿,就是強烈的意願,很圓滿的這樣的意願。沒有願就不可能會這樣修行,所以非常強調增上意樂的圓滿。以及加行的圓滿。一個願、一個行,這兩個圓滿,是故宣說四種正斷。

2)生出這樣清淨的願望,就表示增上意樂圓滿。由於你自己能夠警策自己,能夠鼓勵自己,鼓勵自己幹什麼呢?發動你的精進,就是採取行動。策心、持心的方法,這樣加行就圓滿,就是用功修行這件事能夠成功。修止觀的人、修禪定的人,正應該作的事就是這麼多,一個是增上意樂圓滿、一個是加行圓滿,就是這兩件事。

3)為應斷滅所應斷的事情,及為獲得所應得的事情。所應斷的事情,就是一個已生惡法、一個未生惡法。所應得的事情,一個已生善、一個未生善。先要發起希願的樂欲,為斷諸纏的煩惱,在用功修行止觀的時候,要用止舉捨這三件事來調止觀。什麼是為斷諸纏?五蓋是障道因緣,修學聖道先要斷這五種障礙,這裏面說為斷諸纏,就指五蓋,當然也就是修止觀。

4)把五蓋斷掉還沒得聖道,心裏還是有煩惱,煩惱是比較微弱。為了斷滅諸纏煩惱及煩惱的種子的緣故,前邊修止舉捨相斷除五蓋,就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並不是所作已辦,要繼續努力修止觀,對治諸纏的善法,就是止觀,當然這個是比前面更深刻、更有力量。什麼是為斷諸纏及隨眠?這是說一切的煩惱,就是除掉五蓋以後,還是有愛、見煩惱。從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最低限度要成就四禪。成就四禪以後,可以修無色界的四空定。在四禪八定裏面繼續修四念住,斷除愛煩惱、斷除見煩惱,就是所作已辦。為顯如是一切所作,說四正勝及四正斷,這是此中的略義。


II.-1.正知而住

云何名為正知而住?一、謂如有一,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怎麼叫做正知而住呢?就是有一位修行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解勞睡時正知而住。


1.1.若往、若還正知住

若往、若還正知住者,云何為往?云何為還?云何往還正知而住?所言往者,謂如有一,往詣聚落,往聚落間;往詣家屬,往家屬間;往詣道場往道場間。所言還者,謂如有一,從聚落還,聚落間還;從家屬還,家屬間還;從道場還,道場間還。所言往還正知住者,謂於自往,正知我往;及於自還,正知我還。於所應往、及非所往,能正了知;於所應還、及非所還,能正了知。於應往時、及非往時,能正了知;於應還時、及非還時,能正了知。於其如是,如是應往、及不應往能正了知。於其如是,如是應還、及不應還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往、自知而還;往所應往、非非所往,還所應還、非非所還,以時往還、不以非時;如其色類、動止軌則、禮式威儀、應往應還。如是而往、如是而還,如是名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者,云何為往?云何為還?云何往還正知而住?

1)所言往者,謂如有一,往詣聚落,就是很多的人在那個地方住,或者是鄉村的聚落,或者是城市裡邊。往聚落間,聚落是很大的一個地區,間就是其中裡面一個地方。聚落間,究竟到什麼地方呢?到家屬,就是屬於一個家,人家中的那一間。或是往詣其他的道場。往道場間,在寺院裡面,或者拜訪第一上座,或者第二上座,或者其他的同梵行者。

2)所言還者,謂如有一,到那個聚落,離開那個聚落。從家屬還,家屬間還。從道場還,從道場間還。

3)所言往還正知住者,就是自己到那個地方,這個時候心裡面要知道,我到什麼地方。時時地要保護內心的清淨,時時地要使令心裡面清淨,不要有其他的虛妄分別,這叫做正知。就是去的時候正知而往,心要保持清淨。自己回來的時候,還是要正知而還。

4)這個地方我應該去,不是我應該去的地方,能正了知,這也是一種正知。於所應還及非所還,能正了知,這也是要知道。或有居家我可以去,是什麼呢?謂剎帝利的大族姓家,或婆羅門的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是領導人的助手,或饒財家,或長者家,就是有道德的人。或商主家,就是做生意的人。哪些地方我不應該去?就是唱令家,以殺羊為生活的這種人。或酤酒家,就是賣酒的這個地方。或淫女家,或國王家,或旃荼羅羯恥那家,或旃荼羅也是以殺生為職業的這種人。羯恥那家,是殺狗的人。或者有的人一向是誹謗佛法,很難迴轉他,這種地方你不要去。

5)這個地方,我應該去,我可以去;但是,還要觀察時間,這個時間可以去,這個時候不應該去,要知道這件事。於應還時,及非還時,也能正了知。又有居家我雖應往,太早去不對,太晚也不對。若施主家很忙,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辦,不要去。若戲樂的時候,不要去。他家裡裝修的時候,不要去。若為世間弊穢法時,不要去。他家裡有糾紛有衝突,不要去。

6)對於那一家可以去,時間也是對,這樣就可以去,還是不應該去,這件事應該明白。於其如是如是應還,及不應還,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7)那個修行人有這樣的智慧,能這樣知道這些事情。由他自己的正知,這個清淨的力量,這樣去然後又回來。能到那個地方是你應去的地方,是非非所往之處。還所應還,非非所還,這也是正確。往要有恰當的時間,還也是不以非時。如其色類,就是你的身份,動或者是不動,要有一定的規則,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禮貌、威儀。要按照你的身份,要合乎這些禮式威儀的軌則而往而還,應該這樣應往應還。如是而往如是而還,應往就如是而往,應還就如是而還。如是名為若往若還正知而住。


1.2.若睹、若瞻正知住

若睹若瞻正知住者,云何為睹?云何為瞻?云何睹瞻正知而住?所言睹者,謂於如前所列諸事,若往若還,先無覺慧、先無功用、先無欲樂,於其中間眼見眾色,是名為睹。所言瞻者,謂於如前所列諸事,若往若還,覺慧為先,功用為先、欲樂為先,眼見眾色,謂或諸王、或諸王等,或諸僚佐、或諸黎庶,或婆羅門、或諸居士,或饒財寶、長者商主,或餘外物、房舍屋宇、殿堂廊廟,或餘世間眾雜妙事,觀見此等是名為瞻。若復於此,睹瞻自相,能正了知。於所應睹、於所應瞻,能正了知。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能正了知。如所應睹、如所應瞻,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自知而睹、自知而瞻,睹所應睹、瞻所應瞻,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而正瞻睹,如所應睹、如所應瞻,如是而睹、如是而瞻。如是名為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若睹、若瞻正知住者,怎麼叫做睹?怎麼叫做瞻?云何睹瞻正知而住呢?

1)所言睹者,就是看,就是前邊所列出來的那麼多的事情,若往若還的這麼多的事情,到什麼地方。先無覺慧,往還之前的時候,沒有特別地用智慧觀察這件事。先無功用,事先沒有特別安排。先無欲樂,往還之先也沒有意地要到那。於其中間眼見眾色,是名為睹。就是,不是有意地。

2)所言瞻者,就是前邊所列出來的那麼多的事情,若往若還的這麼多的事情,到什麼地方。就是有意,經過智慧觀察,經過安排,心裡面願意到那地方,眼見眾色,叫做瞻。或者是到諸王那裡,或和王相等身份的人,或諸僚佐,或一般的老百姓,或婆羅門,或諸居士,或饒財寶長者、商主。或人以外的東西,就是看見的房舍,或者屋宇,或者殿堂、廊廟,或者剩餘的世間眾雜妙事,這是有意的看見,這叫做瞻。

3)在睹、瞻的時候,睹、瞻本身的情況叫做自相,能夠正確地了知。前面所說的眾色,當知都是假相有法,所有的屋宇乃至人物,都是由青黃赤白的顯色,長短方圓的形色,假立種種名字。彼顯形色,就是他本身的自相。

4)在你的身份,這件事睹、瞻是可以,這是應睹、瞻。或者說,不染污你的心,就可以睹、可以瞻。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能正了知。如所應睹、如所應瞻,都能夠了知,

保持內心的清淨,叫做正知。

5)他能夠成就這清淨的力量,能用這清淨心睹,自知而瞻。睹所應睹,瞻所應瞻,於應睹時於應瞻時,而正睹、瞻。如所應睹、如所應瞻,如是而睹、如是而瞻。如是名為若睹若瞻正知而住。


1.3.若屈、若申正知住

若屈、若申正知住者,云何為屈?云何為申?云何名為若屈、若申正知而住?謂彼如是睹時、瞻時,若往為先、若還為先,或屈申足、或屈申臂、或屈申手、或復屈申隨一支節,是名屈申。若於屈申,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所屈申,能正了知。若屈申時,能正了知。若如是屈,及如是申,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屈、於申,自知而屈、自知而申,於所應屈、於所應申,而屈而申,於應屈時、於應申時,而屈而申,如所應屈、如所應申,如是而屈、如是而申。如是名為:若屈若申正知而住。

[]若屈、若伸正知而住者,云何為屈?云何為伸?云何名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1)謂彼如是睹時、瞻時,若往為先,若還為先,或屈伸足,或屈伸臂,或屈伸手,或復屈伸隨一支節,是名屈伸。

2)若於屈伸所有自相能正了知,此中的自相,就是表現於外的形色,就是行住坐臥。若所屈伸能正了知,若屈伸時能正了知,若如是屈及如是伸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3)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所以對於屈伸的時候,能自知而屈自知而伸。於所應屈、於所應伸,而屈而伸,也是正知而住。於應屈時、於應伸時,而屈而伸。如所應屈、如所應伸,如是而屈、如是而伸。如是名為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1.4.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住

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住者,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衣?云何持缽?云何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謂有大衣、或六十條、或九條等,或兩重刺名僧伽胝。被服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若有中衣、若有下衣,或持為衣或有長衣,或應作淨、或已作淨,如是一切說名為衣。被服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若堪受持或鐵、或瓦乞食應器,說名為缽。現充受用、能正將護,說名為持。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所有自相能正了知。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或淨不淨能正了知。若於此時,或僧伽胝、或衣、或缽,已持應持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應如是持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自知而持。於所應持,於應持時而能正持,如所應持如是而持。如是名為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

[]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住者,云何持僧伽胝?云何持衣?云何持缽?云何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

1)僧伽胝就是大衣,或者有六十條,或是九條,大衣有三品:九條、十一條、十三條,

這是下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這是中品。廿一條、廿三條、廿五條是上品。六十條是怎麼計算呢?應該是指十五條衣是三長一短,二十五條是四長一短。十五條衣、十七條、十九條都是三長一短,三長加一短就是四,四乘十五,就是六十條。若是二十五條衣,是四長一短,二十五條乘五,就是一百二十五條。或兩重刺,就是二十五條衣,或者是九條衣,可以用雙層來做,這叫做僧伽胝。這個大衣能夠被在身上,就是受用。能正將護,也要保護衣服,就叫做持。

2)若有中衣,就是七衣,九條衣以上到二十五條這是大衣,下衣就是五衣。大衣和中衣和下衣,受用它,要愛護它。另外還有大衣、有七衣、有五衣,是多餘的衣服,叫做長衣。若是新做來的衣服要做淨,或者已經作淨,都要知道。或者受持為衣、或有長衣,這都叫做你的衣。這些衣服著在你的身上,你能受用它。你能保護這個衣,不能夠損害它。

3)若是它能夠為你所受持,或者是鐵的缽,或者是瓦做的缽,這是乞食的時候用,它是你的應量器,說名為缽。這個應量器,現前能滿足你的受用,所以叫做應量器。就是你的脾胃的量,和應量器裡面能容納的是相稱,就是應量器,也叫做現充受用。這個缽的容納的食品能夠保護生命,你也能愛護這個缽,這叫做持。

4)若於如是,或者是僧伽胝,或者是衣,或缽,僧伽胝是大衣,衣就是七衣和五衣,或者是缽,認識這是你的衣,這是你的缽,要知道。於所應持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或淨、不淨,能正了知。這個時候應該用僧伽胝,這個時候應該用七衣,這個時候應該用五衣,已經這樣用過,或者是還沒有用過,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或僧伽胝、或衣、或缽,每一樣是做什麼,什麼時候用,都要正了知,是名正知。

5)有這樣的正知,所以這個時候應該使用,這麼使用或者僧伽胝、或者是衣、或者是缽,明明瞭瞭地這樣使用。於所應持,於應持時間,而能正持。如所應持,如是而持,能這麼使用。如是名為持僧伽胝及以衣缽正知而住。


1.5.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住

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住者,云何為食?云何為飲?云何為噉?云何為嘗?云何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謂諸所有受用飲食,總名為食。此復二種,一噉、二嘗。云何為噉?謂噉餅、麨或飯、或糜、或羹、或臛,或有所餘造作轉變,可噉、可食,能持生命。如是等類皆名為噉,亦名為食。云何為嘗?謂嘗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魚肉、醯、鮓,或新果實,或有種種咀嚼品類。如是一切總名為嘗,亦名為食。云何為飲?謂沙糖汁、或石蜜汁,或飯漿飲、或鑽酪飲,或酢為飲、或抨酪飲,乃至於水總名為飲。若於如是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於一切所食、所飲、所噉、所嘗能正了知。若於爾時應食、應飲、應噉、應嘗能正了知。若於如是應食、應飲、應噉、應嘗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自所有若食、若飲、若噉、若嘗,自知而食、自知而飲,自知而噉、自知而嘗,於所應沙糖食、於所應飲、於所應噉、於所應嘗,正食、正飲、正噉、正嘗,應時而食、應時而飲,應時而噉、應時而嘗,如所應食、乃至如所應嘗,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嘗。如是名為: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

[]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住者,云何為食?云何為飲?云何為噉?云何為嘗?云何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

1)謂諸所有受用飲食,總名為食。此復二種,一噉、二嘗。怎麼叫做噉呢?謂噉餅、麨、或飯、或糜、或羹、或臛,或者另外還有其它要經過造作而有轉變,轉生為熟就叫作變,也是可以噉、可以食。能夠滋養生命的存在。如是等類皆名為噉,亦名為食。

2)云何為嘗?謂嘗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魚、肉、醯、鮓或新鮮的果實,或有種種咀嚼品類。醯就是醋。鮓是用腌、糟等方法加工的魚類食品。如是一切總名為嘗,亦名為食。

3)云何為飲?謂沙糖汁、或石蜜汁、或飯漿飲、或鑽酪飲、或酢為飲、或抨酪飲、乃至於水,總名為飲。

4)若這位修行人對於這些食,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所有的自相能正了知,它們個別的情況,你都能夠保持內心的清淨。若於一切所食、所飲、所噉、所嘗,能正了知;若於受用的時候,應食、應飲、應噉、應嘗,還沒有食、飲、噉、嘗這樣受用,但是你已經保持內心的清淨。若於如是應食、應飲、應噉、應嘗,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5)那位修行人,因為常修止觀,正念有力量,所以使令心清淨,所以叫做成就此正知故。於自所有若食、若飲、若噉、若嘗,自知而食、自知而飲、自知而噉、自知而嘗,就很清淨的食飲噉嘗。於所應食、於所應飲、於所應噉、於所應嘗,正食、正飲、正噉、正嘗,應時而食、應時而飲、應時而噉、應時而嘗,如所應食乃至如所應嘗,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嘗。如是名為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


1.6.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住

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住者,云何為行?云何為住?云何為坐?云何為臥?云何覺寤?云何為語?云何為默?云何名為解於勞睡?云何於行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正知而住?謂如有一,於經行處,來往經行。或復往詣同法者所,或涉道路。如是等類,說名為行。復如有一,住經行處,住諸同法阿遮利耶、鄔波拕耶及諸尊長、等尊長前。如是等類,說名為住。復如有一,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或諸敷具、或尼師檀,結加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如是等類,說名為坐。復如有一,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或阿練若、或在樹下、或空閑室,右脅而臥,重疊其足。如是等類,說名為臥。復如有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於後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說名覺寤。復如有一,常勤修習如是覺寤,於未受法正受、正習、令得究竟,所謂契經、應頌、記別,廣說如前,即於如是已所受法,言善通利,謂大音聲若讀、若誦。或復為他廣說開示。於時時間,與諸有智、同梵行者,或餘在家、諸賢善者,語言談論,共相慶慰,為欲勸勵及求資具。如是等類說名為語。復如有一,隨先所聞、隨先所習,言善通利、究竟諸法,獨處空閑、思惟其義,籌量觀察。或處靜室,令心內住、等住、安住及與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持。或復於彼毘缽舍那,修瑜伽行。如是等類,說名為默。復如有一,於其熱分極炎暑時,或為熱逼、或為劬勞,便生疲倦,非時惛寐,樂著睡眠,是名勞睡。若復於行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所有自相能正了知;於所應行,乃至於應所解勞睡,能正了知。於應行時,乃至於應解勞睡時,能正了知。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能正了知。是名正知。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其自行乃至於其自解勞睡,正知而行乃至正知而解勞睡。若所應行乃至若所應解勞睡,即於彼行乃至於彼解於勞睡。若時應行乃至若時應解勞睡,即此時行乃至此時解於勞睡。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勞睡。如是名為:於行、於住、於坐、於臥、於其覺寤、於語、於默、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若行若住,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住者,云何為行?云何為住?云何為坐?云何為臥?云何覺寤?云何為語?云何為默?云何為解於勞睡?云何於行,廣說乃至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1)就是譬如有一位修行人,在經行的地點一來一往,在那裡經行。或復往詣同學習一種法門的人,到那裡,或是經過一段道路。如是等類,說名為行。

2)復如有一,在經行處那裡住,住就是立在那裡。住立在眾多同法的阿遮利耶、親教師,還有其他的尊長、等尊長前面,如是等類說名為住。

3)復如有一,或者在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的坐、或諸敷具、或尼師壇,結加跌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如是等類說名為坐。

4)復如有一,出住處外、洗濯其足,還入住處,或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的座位上面,或者是寂靜處,或在樹下,或空閑的屋子裡。右脅而臥,重疊其足,如是等類,說明為臥。

5)復如有一,於晝日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於初夜分、於後夜分,經行宴坐從順障法淨修其心,說名覺寤。在醒覺的時候一直是經行宴坐,這樣修止觀清淨自己的障。

6)復如有一位修行人,常這樣修習止觀,對於其他沒有學習過佛法,沒有秉受過經論的人,須要跟他來學習佛法。受是秉受,就是受這個經文,古代的時候老師背誦經論,對方領受。習就是數數,一次又一次秉受。令得究竟,就是這一部經、論叫他圓滿的領受,這就叫做語。所受習的是什麼呢?所謂契經、應頌、記別廣說如前,就是十二分教。對於這個已經秉受的法語,這個文句你是非常流利,就是用大的音聲把它讀誦,這也叫做語。或者又須要,為那個人開示法語裡邊的義,這也叫做語。於時時間,就是時時有這種事。與諸有智慧的同修聖道的人,或者是其餘在家的諸賢善的人,也是討論佛法這件事情,互相的來慶慰,大家能學習佛法是特別吉祥的事情,所以叫做慶慰,這指與同梵行者說。對在家的諸賢善者要勸勵、勉勵他學習佛法,或者向他有所求資身資具,這也要說話。如是等類說名為語。

7)復如有一,隨先所聽聞,隨先所學習的佛法,這一部都究竟圓滿,這一部經或一部論從始至終都是通利。一個人住在空閑的地方,思惟文句裡邊所詮釋的道理。籌量觀察,籌量義的相貌,觀察它的怎麼一個道理。或住在靜室裡邊,令心內住、等住、安住、及與近住、調伏、寂靜、最極寂靜、一趣、等持,這是九心住,就是修奢摩他的止,或又學習毗缽舍那的觀。修瑜伽行,修止也是瑜伽行,修觀也是瑜伽行。先說修止而後說觀,因為止以後,心的力量強大,然後作觀能夠深入諸法實相,斷煩惱,得聖道。修止也好,修觀也好,都是默然。

8)復如有一位修行人,在春夏秋冬四季,夏天是熱的時候,有極熱的時候。或者這個人身體健康情況,為熱所逼的時候就有問題。或者是經行宴坐太辛苦,為熱所逼就生出疲倦來,或者劬勞的時候也會有疲倦,不是睡眠的時候,但是這時候也有睡眠的需要,心裡面就歡喜要休息,要睡覺,是名勞睡。

9)若這位修行人,對於行住坐臥乃至解勞睡這些事,本身的情況能正了知,都保持內心的清淨。知道現在應該經行,應該住,應該坐臥,乃至應該解勞睡,知道這件事,也是保持清淨。於應行的時間,乃至於應解勞睡的時間,能正了知。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也是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10)彼由成就此正知故,於其自行乃至於其自解勞睡,正知而行,能清淨其心的這樣做,乃至正知而解勞睡。若所應行乃至若所應解勞睡,即於彼行乃至於彼解於勞睡,應這樣做就是這樣做。若時應行乃至若時應解勞睡,即此時行乃至此時解於勞睡,在時間上說這個時候應該行,乃至應解勞睡,那麼就這個時候來做這件事。如所應行乃至如所應解勞睡,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勞睡。如是名為於行、於住、於坐、於臥、於其覺寤、於語、於默、於解勞睡正知而住。


III.-1.正加行

如是所有初修業者,蒙正教誨修正行時,安住熾然,正知具念,調伏一切世間貪憂。若於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修作、畢竟修作、無倒作意,非諠鬧等所能動亂,是名熾然。若於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審諦了知亂、不亂相,如是名為正知具念。若能善取諸厭離相、諸欣樂相,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由是因緣,宣說彼能安住熾然,乃至調伏世間貪憂。

[]像前面這一大段文說的這個法門,所有初修業的人,初開始坐禪的人,蒙受善知識的教誨,就開始努力修行的時候。安住在所緣境上,很勇猛、很努力的這樣做,正知也具足正念,調伏一切世間的貪、世間的憂。心裡也不貪、也不憂,就是得自在。

1)若於如是正加行中,恆常修作,不懈怠,常是這樣用功。畢竟修作,所有的時間完全都是用在修行上面。無倒作意,沒有顛倒妄想這種分別。非諠鬧等所能動亂,能這樣長時期用功,雖諠譁吵鬧的境界不能動亂你,是名熾然。

2)若是這樣修五停心觀,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很真實,很認真知道這時候心裡面是亂,有諸相、諸尋思、諸隨煩惱在你心裡面擾亂,使你心裡動亂。不亂,這時候也沒有諸相的擾亂,也沒有諸尋思的擾亂,也沒有隨煩惱的擾亂;心裡面無相、無功用、寂靜、最極寂靜。如是名為正知具念。具足正念,就是安住在所緣境上不忘失,不忘掉所緣境;如果打妄想,就失掉所緣境,就沒有正念。不忘所緣境,一直的憶念所緣境,就是具足正念。就是打妄想,自己還不知道打妄想,就沒有正知。

3)假設這位修行人,能夠取得諸厭離相,老、病、死是可厭離的事情,身體有病痛、壽命衰損、財寶的衰損,很多不快樂的事情,有厭離心。若能善取諸欣樂相,有歡喜學習戒、定、慧,對於佛法裡面所說聖道的事情有歡喜心。從心裡面深深的有這樣的智慧,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調伏世間的貪,就是有厭離相,就不會再對世間上的事情有興趣,這是調伏貪。調伏世間的憂,就是有欣樂相,就是生歡喜心,一直修學聖道。

4)前面這三段的解釋,由這個因緣,由這樣的理由,就宣說那個禪師,能安住熾然,能夠乃至調伏世間貪憂。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

15.雜阿含1129

1.云何行向補特伽羅?謂行四向補特伽羅。何等為四?一、預流果向;二、一來果向;三、不還果向;四、阿羅漢果向。是名行向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行向補特伽羅?謂行四向補特伽羅。何等為四?一、預流果向,二、一來果向,三、不還果向,四、阿羅漢果向。是名行向補特伽羅。

1)什麼是預流果向?謂如有一個人,他的信進念定慧栽培得成熟,這是長時期栽培來的。成熟到什麼程度呢?超過一切的生死凡夫,因為他的心能契入到諸法無我,叫作正性。遠離一切的煩惱,叫作離生。若未證得須陀洹果,就是對向於預流果,還不是預流果;可是沒有得初果之前不會死掉,一定要到初果,這就是預流果向。

2)什麼是一來果向?有一個人,能夠放下世間的塵勞修行,已經離欲,雖然沒有完全離欲,可是也離很多的欲,之後修學四念處,入正性離生,見到諸法無我的真理。或者是預流果,為斷欲界的欲,繼續修四念處對治這個欲,是名一來果向,就是向二果。

3)什麼是不還果向?有一個人,用世間道離欲界貪,欲界的貪愛的煩惱完全沒有,就是得到色界定,修四念處,入正性離生,與諸法無我的道理諸法寂滅相相應,就是三果向。或是一來果,為斷欲界其餘煩惱,繼續修四念處對治這個欲,是名不還果向。

4)什麼是阿羅漢果向?有一個人,學習四念處已經見到諸法無我的聖道,已經是聖人,但是還沒圓滿,繼續地要斷煩惱,要斷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到無色界天的

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煩惱,修四念處的對治行,是名阿羅漢果向。


2.云何住果補特伽羅?謂住四果補特伽羅。何等為四?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是名住果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住果補特伽羅?就是安住在果位這裡不動。就是住四果補特伽羅。何等為四?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是名住果補特伽羅。

1)什麼是預流果?這個人修四念處,永久的斷滅一切見道所斷的煩惱,就是身見、戒禁取、疑,斷這三種煩惱。身見,就是我見、我所見。戒取見,戒禁取就是外道的修行的方法,認為那個可以得涅槃。疑惑,對於佛法有疑惑。初果是最初得到所得的聖道。一開始就得二果、一開始得三果這個很少。初果是逆流行果,流就是生死、種種苦惱的境界;逆流就是與它相違背、相違反,不順生死流。

2)什麼是一來果?得初果以後,向前進步斷除欲界的上品惑和中品惑,還剩下品煩惱,最多就是再到天一個生命、再到人間一個生命,就是這兩翻。天有一翻生死,人間一翻生死,就是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剩下的三品煩惱就沒有。

3)什麼是不還果?把欲界一切的煩惱完全斷掉以後,不再回來欲界。

4)什麼是阿羅漢果?得三果以後,還要繼續的修行四念處,把欲界、色界、無色界見所斷惑、修所斷惑,一切的煩惱完全斷盡,就到苦的最後邊際,生命結束以後不會再有生死果報。


3.修果

3.1.四沙門果

云何修果?謂四沙門果: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最上阿羅漢果。此中,云何名沙門?云何名果?謂聖道名沙門,煩惱斷名果。又後生道或中或上,是前生道所生之果。

[]三十七種菩提分法這是因,修三十七道品會得果,得什麼果呢?就是四沙門果,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最上阿羅漢果。就是得這四種果。

1)什麼是聖道?遠離一切染污法,他的身口意決定是清淨,沒有煩惱的行動,沒有煩惱,也沒有煩惱的種子。有無漏法,就是清淨的智慧、清淨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所以沒有染污法、具足清淨法,就叫做聖道。什麼叫做沙門?息滅一切染污法,勤修聖道息滅一切貪瞋癡。這裡問什麼是沙門?就是在佛法中成就聖道,這裡的聖道主要指清淨的智慧、清淨的戒定慧,就能斷滅一切煩惱,這是聖道的果。

2)又後來的生命成就的聖道,或者是中品的、或者是上品的,是前一個生命所成就的聖道的果。這樣以前後的聖道論沙門果。什麼是前、後?譬如說,今天的生命是後,昨天的生命就是前;今年的生命是後,前一年的生命那就是前。總而言之,前為後的因,後為前面的果。昨天靜坐的時候,整天坐得很好,今天又進一步,今天的成就實在就是昨天的果。聖道果是你的努力的成就。


3.2.何故建立如是四果

問:何故建立如是四果?答:對治四種諸煩惱故。謂諸無事能感惡趣往惡趣因,煩惱斷故,及能斷彼對治生故,立預流果。而薄伽梵說永斷三結立此果者,謂依三品,有三種結,障礙聖道令不生故。一在家品,二惡說法毘奈耶品,三善說法毘奈耶品。依在家品有薩迦耶見;由此見故,先生怖畏,最初不欲發趣聖道。依惡說法毘奈耶品有戒禁取;由此取故,雖已發趣而行邪僻,由是不能生起聖道。依善說法毘奈耶品,有疑;由此疑故,雖已發趣不行邪僻,而於正道未串習故,於如實見所知事中猶預疑惑,障礙聖道不令生起。由是因緣,唯說斷此立預流果。此預流果極餘七有,由是因緣多生相續。

[]問:什麼原因建立這四種果?答:就是要滅除四種諸煩惱的緣故,所以立四種果。

1)謂諸無事,就是沒有這件事,但是這個無事能感惡趣,若做這個無事的話,就能招感惡趣,能招感到三惡道受果報,成就這個無事,它是能令你到三惡道的一個因;三

惡道是果,成就這個無事就是惡趣的因。煩惱斷故,往惡趣因,就是煩惱,所以這個無事是什麼?就是煩惱。所以煩惱斷故,就成立初果,須陀洹果就是因為斷這個無事的煩惱,就能得初果。及能斷彼對治生故,這個無事的煩惱是惡趣因,在未到地定裏面修四念住,就能斷彼無事煩惱。能斷彼無事的煩惱,就是能對治、能滅的四念住,四念住的智慧成就、現起,煩惱就斷。能治和所治不是相離,這時候就成立須陀洹果,就是預流果。

a)煩惱是怎麼生起的呢?唯獨是內心這樣分別,這個煩惱才現起;若不分別就沒有這件事。所以,煩惱就是唯分別起。煩惱是什麼呢?就是我見。在這色受想行識裏面執著有我、有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我;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但是你就分別是有我,所以叫唯分別起。譬如說愛煩惱,看見一個可愛的事情,有一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能引起內心裏面的愛,有一個所緣境、有這麼一件事,所以叫做有事的煩惱。但是,執著有我,這個我實在沒有所緣的我,自己愚癡認為有一個我,執著有我,這只是你內心的分別,實在沒有所分別的我,作你能分別的所緣境,唯是你內心分別,所以叫做無事,沒有我這件事。因為內心的虛妄分別,我見的煩惱才現起,不是攀緣有一個我的事,然後生出來我的煩惱。不是真實有個我作你的所緣境,而後生出來我見,所以叫做無事的煩惱。

b)就是有見性的煩惱,就是你內心的分別;見就是內心的分別。內心的分別作那個煩惱的體性,若不分別就沒有這件事,就是這樣的煩惱。得聖道,斷我見,成就的無我智慧不退,就是因為根本沒有我,所以成就無我的智慧,不會再失掉。就是因這樣的原因,立預流果,能對治的無我的智慧現起這個原因,滅除我執,就是這樣成立預流果。預者入也,入於聖流、入於聖道。

2)阿含經裏邊薄伽梵說:永斷三種煩惱,立預流果。什麼是永斷三結?有三類的事情,這裏面有三種的煩惱。結就是煩惱,能令你與苦惱的事情會合,叫結。這三種煩惱障

礙無我的聖道,使令它不現起。哪三類呢?一、在家品,這個人是屬於在家人。二、惡說法毘奈耶品,第二類是外道,他說的法是有過失、有罪過,叫惡說法毘奈耶。毘奈耶翻為滅,或者翻為律。這種法、這種律是有過失、有罪過,所以叫惡說法毘奈耶品。三、善說法毘奈耶品,就是佛教,這樣的法和律是有功德,所以叫善說法毘奈耶。

3)依在家品,有薩迦耶見,執著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裏面有我、我所見,叫薩迦耶見。由於此人有這樣的我、我所見的關係,若是來到佛法裏面,講無我論,他最初先發生怖畏的心,沒有我這件事是很可恐怖。一開始接觸佛教的時候,就是不歡喜發心趣向聖道,不想要得無我的智慧,不想做這件事、不歡喜這件事。

4)這個人不願意、不歡喜佛法,不欲發趣聖道,等於說從佛教裏面退出,那麼他喜歡什麼呢?依惡說法毘奈耶品,依也就是歡喜。歡喜佛法以外的外道,外道說的法、律他歡喜。外道說的什麼呢?就是有戒禁取,或者是外道的那些制度、外道的規則、外道的戒律、或外道修學禪定都在內,都是屬於戒禁取。這個事情不可以做,要這樣做這些事情,這叫做戒禁取。取,就是執著、愛著外道的這一切教義、規則。由這樣的戒禁取的煩惱,愛著外道的法、律,雖然這個人發出離心,感覺人生是苦,想要得涅槃樂,他有這種想法,但是他的行動是不合道理,是有過失。因為他的行動不合法,所以不能生起聖道。

5)這個補特伽羅發趣聖道來到佛法裏面,以佛教的法、律為他的依止處,對於佛法有疑惑。由於對於佛說的法有疑惑,認為這是正道嗎?可以相信嗎?他有這樣的疑惑,雖然發趣,有出離心,沒有學習外道的法、律,但是對於佛法裏面的正道,還沒能夠連續不斷地學習。對於如實見、如實知的事情裏面,就是佛和阿羅漢這些佛教的聖人,得到的清淨的智慧所見的真理,清淨心所知道的一切緣起的聖道的事情、世間的因果的事情、出世間的因果的事情。如實見,或者說是涅槃。所知事,就指世俗諦的苦集滅道。在這裏邊,心裏面有疑惑、猶豫不決。因為有這樣疑惑,障礙戒、定、慧的聖道,不令它生起,他這個疑惑心叫它不能生起,不能夠發起正式地學習佛法。由於前面這三品三種結的因緣,佛陀在經裏面只是說斷此三種煩惱,立預流果。

6)預流果這個聖人,對於了脫生死這件事達到什麼程度呢?他現在得聖道,將來最多,極是最多,最多剩下七番生死,就得涅槃。由於斷除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三種煩惱,還有很多煩惱沒有斷;那些煩惱還令他在生死,最多要受七番生死,就可以得涅槃。就是有的預流果不會受七番生死,可能受四番、或者三番,不是一定要七番生死,最多是受七番生死,由於他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斷除的關係,還有多少生死相續下去。


若斷再生相續煩惱,生無重續,立一來果。謂若永斷天有所攝、人有所攝再生相續所有煩惱,極唯更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故於爾時立一來果。若已永斷能感還來生此煩惱,唯於天有當可受生,即於爾時立不還果。若已永斷一切能感生有煩惱,建立最上阿羅漢果。而薄伽梵說永斷三結,縛貪瞋癡,立一來果;永斷能順五下分結,立不還果;永斷一切煩惱究竟建立最上阿羅漢果。是名修果。

[]1)若是預流果這個人,繼續不斷地努力修四念住,能斷除再生相續的煩惱,斷除見煩惱、愛煩惱。愛煩惱有欲界的愛煩惱、色界的愛煩惱、無色界的愛煩惱,現在是說欲界的愛煩惱。欲界的愛煩惱一共有九品,這個煩惱使令你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使令你無窮無盡地延續下去。什麼是再生相續?只受一番生死,如果受兩番生死,就是再生。再生就是相續,前一生死掉,後一生又出來,後一生和前一生是相續。生命相續是什麼原因?是煩惱。現在初果聖人繼續修四念住,把再生煩惱斷,這個生命就是這麼一番,不會再相續下去。就是把欲界前六品斷掉,立一來果,還要再來人間、再往天上受一番生死,就是一來果,就是再來一次。就是來人間來一次,還要到天上去一次;就是一來人間、一往天上,就是二果。所以,把前六品斷除,叫斷再生相續煩惱。或者在人間你斷除六品煩惱,死掉,生到天上一生,然後再到人間一生,就得涅槃、得阿羅漢。若是你在欲界天上修四念住的時候,斷除前六品,這時候從天上又來到人間,又再到天上,在天上得涅槃。在人間得初果,還是在人間得涅槃;在天上得初果,還回到天上得阿羅漢道。

2)因為在奢摩他裏面,修無我觀,能斷欲煩惱的種子,就是永久不會再有愛煩惱,所以叫做永斷。愛煩惱有兩種,一個在天有,指欲界天;另一個是人有,就是人間的愛;屬於天有的愛、屬於人間的愛。這兩種煩惱使令你再生,又相續地有生命。再生相續所有的煩惱,你能斷掉它,就是斷除欲界六品。剩下來的,極多唯更受天有一生、再受人有一生,就是一往來。修行的程度到達這裏,就給你一個名字,叫做一來果。

3)若是二果這個人,繼續地修止觀,能永斷能感還來生此煩惱。什麼是能感還來生此煩惱?因為欲界的九品煩惱斷前六品,後邊的三品還沒斷,所以,剩餘三品煩惱使令你還是在人間、在欲界天這裏。這個煩惱若是能夠斷,他不會在欲界受生,只有到色界天可以受生,這個時候就安立為不還果。

4)三果聖人、或者是二果聖人、或者是初果,在修學聖道的時候,能永斷一切能感生有煩惱。什麼是能感生有?或者是欲界的生有、或者是色界的生有、無色界的生有。四種有,一個是生有、一個是本有、一個是死有、一個是中有。現在說生有,也就是包括四個有。什麼是能感生有的煩惱?三果聖人是把五下分結完全消滅:身見、戒取、疑、貪、瞋,這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就是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五種煩惱。現在這裏說,一切能感生有煩惱,就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都包括在內,完全永久地消滅。這個時候,建立最上阿羅漢果,就是四個果裏面,阿羅漢果是最殊勝。

5)而薄伽梵說:永斷身見、戒取、疑這三結之後,貪、瞋、癡薄,薄而不厚,就是少,貪瞋癡少了,就是把欲界的九品煩惱斷除六品,所以貪瞋癡就少,這時候叫做一來果。怎麼叫做薄貪瞋癡呢?就是這個聖人心裏面在各式各樣的分別,分別貪瞋癡的境界的時候、觀察可愛的境界、可憎的境界、愚癡的境界,心裏面把這些事情都棄捨,心裏面不向那裏趣向,不向可愛的境界趣向,也不向可瞋的境界趣向。若是不可愛的境界出現,心裏面生煩惱,那就是趣向,向於煩惱。也不生習趣心,頭一念趣向這個煩惱的境界,第二念繼續地愛著煩惱的境界,叫習趣心,現在心裏面不著這個貪瞋癡的境界。應知是人叫做三毒微薄,三毒的微薄是這麼一個相貌。

6)永斷能順於欲界的五下分結,能順於欲界的生死,就是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和疑,加貪、瞋,這五種煩惱完全斷滅,這時候立不還果。

7)永斷一切煩惱究竟,這時候建立最上的阿羅漢果,能得阿羅漢道就是圓滿,是名修果。


3.3.貪等行者、等分行、薄塵行

又於此中,貪、瞋、癡、慢、尋思行者,彼先應於淨行所緣淨修其行。然後方證心正安住,彼於各別所緣境界,定由所緣差別勢力,勤修加行。若等分行補特伽羅,隨所愛樂攀緣彼境勤修加行,如是勤修唯令心住非淨其行。如等分行補特伽羅,薄塵行者,當知亦爾。而彼諸行有其差別。謂貪等行者勤修行時,要經久遠方證心住。等分行者勤修行時,不甚久遠能證心住。薄塵行者勤修行時,最極速疾能證心住。

[]1)又在佛法裏面修學聖道的人,有五種人,第一個是貪行者、第二個是瞋行者、第三個是愚癡行者、第四個是憍慢的人、第五個是尋思行者。行,就是心行,心裏面的活動,貪心特別強,就是比瞋癡慢尋思強;有的人是瞋心特別強,其他的煩惱輕;有的人愚癡心、有的人高慢心特別強、有的人的尋思行,就是東想西想,散亂非常強。

a)這種人應該怎麼樣修學聖道呢?他先應該對淨行所緣來清淨你的心行,多貪眾生應該修不淨觀;多瞋眾生應該修慈愍觀;愚癡眾生應該修緣起觀;高慢心特別強的人應該修界分別觀;尋思行、散亂心特別強的人應該修持息念。就是這樣的毛病重,應該修這個法門;那樣的煩惱重,應該學習那個法門。用這樣的法門清淨你的心,叫你的心不要貪、瞋、癡、慢、尋思。

b)偏於一種煩惱特別強的人,要這樣修行,修行成功以後,方證心正安住,就是未到地定。那個修行人,多貪眾生修不淨觀,乃至散亂特別強的人應該修數息觀,對於各別所緣境界,決定要由不同的所緣境的力量,要精進地努力地修行,這件事才能成功。

2)前面是貪瞋癡慢尋思行者,就是某一種煩惱特別強;現在是等分行的一種人,就是

他的貪煩惱、瞋煩惱、愚癡煩惱、高慢的煩惱、散亂心的煩惱的力量,對比起來都是那麼大,不感覺某一種煩惱特別厲害,這樣的等分行補特伽羅的人。這個人應該學習那一種法門來對治他的煩惱呢?隨你自己歡喜,願意修不淨觀也可以,願意修慈愍觀、願意修緣起觀、修界分別觀、修數息觀都可以,於彼所境不斷地觀察,也是要精進地努力地修行。這樣努力地修這個法門,就是令你的心不為煩惱所動,目的就是令心安住就可以,不是說是令心清淨,這和前面那個煩惱偏增的情形不同。

3)等分行的人,隨愛樂修這五種法門,歡喜修那一個都可以。薄塵行者,煩惱很少、很輕微,他也和前面一樣,也是隨愛樂,也是一樣。

4)煩惱偏增的行者、等分行者、乃至薄塵行者,一共是三種修行人。這三種修行人的修行還是有差別的。

a)煩惱偏增的那種修行人,貪行、瞋行、愚癡行這些人,若勤修行的時候,經過的時

間要很長遠,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成就未到地定。

b)等分行者勤修行的時候,須要用多少時間才能夠成就未到地定呢?不是很久。

c)薄塵行的修行人,若精進地隨所愛樂修那一個法門的時候,很快地就能得到等持,得到未到地定。這三種修行人成功的時間不一樣。


3.4.等分行者

問:前已廣說有貪等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其等分行及薄塵行補特伽羅,有何行相?

答:等分行者,如貪等行補特伽羅所有行相一切具有,然彼行相非上非勝,如貪等行,隨所遇緣有其差別,施設此行與彼相似。

[]問:前已廣說有貪等行補特伽羅行相的差別不同;其等分行及薄塵行補特伽羅,有何行相?他們的行相、相貌是什麼樣子?

1)答:等分行者內心的行相,如貪等行補特伽羅所有行相,貪煩惱偏增的修行人,遇見可愛的境界,是貪心特別強,其他的都不那麼強。等分行者也有貪、也有瞋、也有愚癡、也有憍慢、有尋思,有這種毛病,也是這樣子,所以如貪等補特伽羅所有的行相,他完全都是有。

2)雖然所有的貪瞋癡慢和散亂心都有,但是貪行相、瞋行相、愚癡等行相,沒有上和勝的這種情形。煩惱偏增的這種人的煩惱相貌,就是有上、有勝的事情;就是這個煩惱超過其他的煩惱,這個煩惱的力量超過其他的煩惱,就是非常得有力量。上,是超過的意思;勝,是有力量的意思。

3)隨他所遇到的色聲香味觸的所緣境,他的貪瞋癡慢和散亂心不一樣,還是有差別。安立、表示、表達這個等分行者內心的煩惱行相,與彼偏增行者是相似而已,他也有,但是不是那麼強。什麼是隨所遇緣有其差別?所緣境事有下中上三品差別,譬如可憤怒的境界,小小的有點憤怒、中等的憤怒、是上品的憤怒;或者貪愛心也都有下中上的差別;高慢心、愚癡心都有這個差別。如所遇緣,煩惱生起的時候,可以引起憍慢心的這個所緣境,和這個憍慢心是相似;下品的境界就生出下品心,上品的境界就生出上品的憍慢心,高慢心也有下中上的分別,所以名為等分行者。等分有這樣的味道,就是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同樣有下中上的分別,就叫作等。


3.5.薄塵行者

其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者,謂無重障,最初清淨,資糧已具,多清淨信,成就聰慧,具諸福德,具諸功德。

[]其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的差別,就是沒有重障、最初清淨,資糧已具、多清淨信、成就聰慧、具諸福德、具諸功德,有這七種不同。


3.5.1.無重障

無重障者,謂無三障。何等為三?一者、業障;二、煩惱障;三、異熟障。言業障者,謂五無間業,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彼異熟果若成就時,能障正道令不生起,是名業障。煩惱障者,謂猛利煩惱、長時煩惱。由此煩惱,於現法中,以其種種淨行所緣不能令淨,是名煩惱障。異熟障者,謂若生處,聖道依彼不生不長,於是生處異熟果生;或有生處,聖道依彼雖得生長,而於其中異熟果生,聾騃愚鈍,盲瞽瘖啞,以手代言,無有力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是名異熟障。

[]什麼是無重障?沒有三種障。哪三種?一者、業障。二、煩惱障。三、異熟障。

1)什麼是業障?

a)就是五無間業,就是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五無間業,若作五種業,到無間地獄受苦。

b)除這五種業之外,還有其餘的所有的故思造業,就是你自己主動地在思惟、在策劃要造這種罪過的事情。

c)還有一種也是故思造業,但是他的業罪特別重,譬如在父母這裏造罪,罪過就重。

d)有什麼障?那個五無間業及餘所有故思造業、諸尤重業,若成熟的時候,那個異熟果報若成熟的時候,能障礙你修學聖道,使令你怎麼修聖道,都不能現起,是名業障。

2)什麼是煩惱障?

a)謂猛利煩惱、長時煩惱。這是說煩惱特別重,力量非常得強大、勇猛、厲害,這個是一種障。第二個是長時煩惱,煩惱不是那麼重,但是它若現起的時候時間長,常常有這種煩惱,它也是能障道。

b)由於你有這樣的猛利的煩惱,或者是長時的煩惱,於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裏面,有這樣的煩惱的話,修不淨觀、修慈悲觀各式各樣的淨行所緣,不能使令這個煩惱清淨,不能清除這個煩惱,是名煩惱障。

3)什麼是異熟障?異熟是新的翻譯,舊的翻譯就是果報。這果報對於你有障礙。

a)就是假設你受生的地方、得果報的地方,或者在三惡道裏面得果報,或者在人間世界,或者到長壽天,到北俱盧州。佛法無漏的戒定慧,依那個生命體為依止的時候,不能生出來,不能現起,不生也不長。初開始現起叫做生,現起以後繼續地增長叫做長。在這樣的受生處所,你的果報在這裏出現,在這裏出現聖道就不生長。

b)或有受生的地方,佛法無漏的戒定慧,以彼為依止,雖然可以生長,但是在這地方得到果報的時候,是聾,耳朵聽不見聲音;騃,就是無知、愚鈍,就是第六意根、第六意識沒有智慧,愚鈍、遲鈍,什麼都不懂。盲,是眼睛盲;瞽,是形容眼睛像瞽似的,就是不能看見東西;瘖啞,是舌根有問題,不能說話;以手代言,要用手的動作代表你的言語。第六意識沒有力量能夠解了什麼叫做善說、什麼叫做惡說的法義;善說的法義,惡說的法義你不能鑑定,你沒有這種智慧。是名異熟障。


3.5.2.最初清淨

最初清淨者,謂善淨戒及正直見。由十因緣,戒善清淨,如前應知。正直見者,謂若有見,淨信相應故,勝解相應故,遠離誑諂故,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名為正直。如是正直見,淨信相應故,於佛正法及毘奈耶不可引奪。勝解相應故,於諸如來及聖弟子不可思議威德神力、不可思議生處差別、甚深法教、不可記事,深生勝解,無驚無恐,無有怖畏。遠離誑諂故,其見正直,是正直類,如其聖教而正修行,如其真實而自現發。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於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等義,善正思惟、善正籌量、善正觀察,由是為因無惑無疑,遠離二路,逮得昇進。由此四相,先所說見,名正直見。

[]什麼叫做最初清淨呢?就是這個補特伽羅,能夠安住在清淨的戒法中不犯戒,就是他表現於外的品德很高。正直見,他有正直的見地,就是內心有智慧,沒有邪知邪見。有十種因緣,你的戒就能夠清淨,如前面二十八卷說過,十種順學法。戒是能夠遠離一切過失,正見是成就無量功德的根本。正見就是智慧,有這樣的智慧,才知道什麼是罪過、什麼是功德、什麼是正、什麼是邪、什麼是白、什麼是黑,然後才能夠遠離一切過失,能成就功德,所以正見是很重要。什麼是正直見?這個補特伽羅,有這樣的智慧,有正見,有清淨的信心與正見相應、相和,和合在一起。智慧裏面有信相應、有戒相應;有戒相應就是淨,還有信心與它相應。勝解相應,就是這個智慧,對於佛法的信解不可動搖。第三是遠離誑諂故,第四是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名為正直。

1)怎麼叫做正直見淨信相應故呢?就是這個人對於佛、對於佛說的正法和毘奈耶的律,

他對他的信心不可引奪,不能破壞他的信心。

2)怎麼叫做勝解相應?

a)對於佛的不可思議威德神力、和聖弟子的不可思議威德神力,深生勝解,無驚、無恐,無有怖畏。

b)對於不可思議生處差別。這個世界的有情,有情的生命體及所依處,就是他的住處,所居住的地方,是名生處差別,不應該在這裏思惟它。為什麼?世界上的有情和有情居住的世界,這是世界上的人,大家都知道;因為是現成,已經表現出來這種相貌。不應該思惟什麼呢?說是這個高山是這個樣子,為什麼它不換另一個樣子呢?這個大海是這樣子,為什麼不換成另一個樣子呢?不要這樣想,不可以這樣思惟。因為這樣思惟,反倒是沒有好處、沒有功德。

c)甚深法教,諸如來所說法教,一切法畢竟空甚深,一切法緣起的道理也是很深,也是不容易明白。在這裏,就是少分的甚深法教,要對佛陀有恭敬心,這是佛的境界,非我境界,是名勝解相應。

d)不可記事,就是不可說的事情。佛有四個理由,告訴我們,這個事情不要講;四個因緣:第一個,沒有這件事,你就不要說有。這個是什麼呢?就是我與諸蘊,為異、不異,是常、無常等,不要講這件事。

第二個因緣,這件事如果說的話,能令人放逸、有種種罪過,不能引起功德這件事情就不要講。

第三個因緣,是甚深故就不要講,如這個我是有嗎?這個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性這個我,有嗎?有沒有這個我?不應該說有。又有問言:我是沒有嗎?也不要說。還有的人說,佛陀死以後還有沒有佛?不應該說;說有、說無、說亦有亦無、說非有非無,都是不可思議的;佛的境界不可思議,所以不可說。

第四個,有的事情就是這樣子,也不可以說。這指什麼說的呢?這是說諸法真如的道理。真如是無為法,它和一切有為法是一、是異,這是不可說,法爾是這樣。有這麼四種因緣不可以說。前邊這一共是說四句,佛陀告訴你這樣子,你就這樣子信解。無驚、無恐,無有怖、畏,驚、恐、怖、畏這四個字,對這四句。

3)怎麼叫做遠離誑諂呢?

a)其見正直,見就是智慧,他的智慧沒有錯誤,所以叫做正。這個人是佛教徒,現在還不是聖人;雖然不是聖人,但是也能夠修無我觀,也能夠從文字上通達諸法無我的道理,所以叫做正直。

b)是正直類,薄塵行者本身是凡夫,但是他現在的正直的程度,是聖人的正直的一類,彼此是相似的;他的正見的智慧和聖人是同類,就是彼此相似。

c)如其聖教而正修行,這個人有這樣的正見,他的身口意業就同於他所學習的聖教,能夠不懈怠、能夠時時地修行聖道,能夠正修行。修行就是改造自己,去掉內心的污染,這樣叫做正修行。

d)如其真實而自顯發,正直見有這樣的相貌,就是如他真實的情況顯發出來,他不是介紹自己的時候說過頭。或是說,假設他有違犯戒律,能夠如他真實的情況,真實地坦白出來,就很迅速地懺悔,滅除他犯戒的罪過。

4)怎麼叫做善思法義、無惑無疑、加行出離故?他能思惟法、能思惟法的義。語言文字叫做法,文字裏邊有所詮顯的道理叫做義;他常能在心裏面思惟法、思惟義。對於能詮顯一切義的法無惑,對於所詮的義也沒有疑,他很肯定,所以沒有疑惑。這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好的程度呢?就是他學習佛法以後,又努力地修行,所以就能從疑惑裏邊解脫出來,不為惑、疑所覆蓋、所障礙。

a)於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等義。一切法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法;這一切法都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空的、是無我的,這就叫做義,就是這個法所詮顯的義。

b)善正思惟、善正籌量、善正觀察這三句,就是聞、思、修。或者是由聽人講解,或者自己閱讀、或者讀有文字的經、或者是山河大地、人的老病死,一接觸這個境界,他就能正思惟,也還是思惟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的義。善正籌量,也是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善正觀察也是,但是有聞、思、修的不同。善正思惟是聞所成慧,善正籌量是思所成慧,善正觀察是修所成慧。這是從三種智慧來分別善思法義的道理。初開始是從聞慧這裏思惟法義,再進一步就是思慧,再進一步就是修所成慧,雖然同樣是慧,但是有深淺的不同。

c)由是為因,無惑無疑。由於這位薄塵行者有聞思修的智慧,因為他具足三種智慧,所以對於佛教的法義,無惑無疑。

d)遠離二路,這是好的、是壞的?就是疑惑是這樣子、是那樣子;有是、有非;有善、有惡,各式各樣的疑惑,叫做二路。現在無惑無疑,所以遠離二路。

e)逮得升進,逮得就是獲得,獲得前進的能力,他有前進的能力。這個人有聞慧、思慧、修慧,他有能力前進到聖道的境界,到聖人的境界。這樣四段,第一段是淨信相應、第二段勝解相應、第三是遠離誑諂、第四善思加行。由前面說這四個相貌,先所說那個見,就叫做正直見。


3.5.3.資糧已具

資糧已具者,廣說資糧,如前應知。略有四種。一、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三、先世資糧;四、現法資糧。福德資糧者,謂由此故,於今獲得隨順資具豐饒財寶,遇真福田,為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智慧資糧者,謂由此故,成就聰慧,有力有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獲得隨順法教、義教、教授、教誡。先世資糧者,謂由宿世積集善根,於今獲得諸根成就。現法資糧者,謂於今世有善法欲,諸根成熟,具戒律儀及根律儀,如前廣說。

[]聖道的前方便就叫做資糧,現在這位薄塵行者他的資糧已經具足。是什麼資糧呢?廣說資糧,像前邊二十二卷說過。略有四種,一、福德資糧。二、智慧資糧。三、先世資糧。四、現法資糧。

1)什麼是福德資糧?就是由於這個人有福德的原因,現在就獲得隨順聖道的資具,很豐富、很多的財寶,或者說於今獲得隨順資具,就是衣食住的這些事情。遇見真實的福田,像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些聖人。在他那裏栽培,就能令你得大福德;就像田地,種上穀種,到秋天的時候就有收穫,遇見這個真福田,為你聖道作善知識。生活所需也都具足,修學聖道所需的善知識也具足,遠離很多聖道的障礙,很順利地就可以用功,他能精進地用功修行,這就叫做福德資糧。

a)什麼是隨順資具?就是說這個人出家,出家以後,能獲得如法的衣服;這樣的衣服是合法的、那樣的衣服不合法;他得到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飲食、如法的坐臥具,還有病緣的醫藥。你的衣服、飲食、臥具這一些所需的,都是很如法,這樣你的生命就是清淨。如果用非法的手段,取得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就不是淨命。得到隨順淨命的這一些生活所需,還能夠正修梵行,修學聖道,是名隨順資具。

b)什麼是豐饒財寶?因為過去生有栽培,今生生到豪貴的家庭裏面,財寶是具足。

c)什麼是遇真福田?他生到有聖人的地方,那些聖人是誰呢?就是賢良正至這都是聖人,這些善士都到這個地方來走一走。這個聖人能為你作好朋友,這個聖人具足善友的心性,就是有大慈悲、有大辯才、有甚深的三昧,種種的善友性。

d)什麼是離諸障礙,能勤修行?遠離煩惱障、業障、異熟障這三種障礙;又遇見這麼多的福德因緣,他能夠精進用功修行,無漏的戒定慧的聖道就得以現前。

2)什麼是智慧資糧?由於他宿世的栽培,有智慧,這一生就是成就聰慧。聰是耳聰,表示前五識都是很明利;慧就是第六意識有大智慧。聰慧有什麼好處呢?有力有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力和能有什麼不同?沒有發生作用的時候叫力,發生作用的時候叫能。什麼力能呢?若遇見一個人在那裏宣揚佛法、遇見一個人在那裏顛倒說法的時候,他若去聽,就能明白這個人說得對、這個人說錯,這個人說的是有罪過的、這個人說的是有功德的。他和這些有緣的人能聚會,獲得隨順法的法教義教、教授教誡。法,就是詮顯佛法義理的語言文字,這樣的文字由善知識來教授你叫法教;語言文字裏邊有義,有深義、也有淺義,也用語言文字來教授、教導你,叫做義教。有法教、有義教。學習佛法在聞所成慧的時候是偏於法教;到思所成慧時候就有義;到修所成慧的時候,是在禪定裏面的境界,通達一切法、通達一切義,思惟觀察一切法義。所以法和義由聞思修三慧來分別,是有不同的相貌,還有教授和教誡的不同。

a)什麼是隨順法教?苦集滅道這樣的文字,是名隨順法教。

b)什麼是隨順義教?苦裏面也有義,集滅道裏邊也有義,這些義是以什麼為門呢?門就是入,能從這裏悟入,就是以語言文字為義理的門;若沒有語言文字,不能明白道理,所以語言文字是門。一定須要有語言文字作門,才能明白,這是苦、空、無常、

3)什麼是先世資糧?這個薄塵行者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福德智慧呢?前一生也可能很多生,但是多數是就這一生的前一生。前一生栽培很多的善根,今生又再來人間的時候,前一生栽培的善根,現在又出現,很容易地就有很多功德,很容易地就達到高尚的境界。前生你對於佛法栽培善根,有信、進、念、定、慧這樣的善根,來到今生的時候,自然又遇見佛法,宿世的善根就成熟、就出現,這個時候的善根有能力得入聖道。

4)什麼是現法資糧?就是這個薄塵行者前一生栽培很多的善根,今生再來人間,善根就成熟。善根成熟是什麼現象呢?於今世,對佛法的戒、定、慧的善法,生歡喜心,想要出家,他一出家,宿世的善根就出現,在佛法裏面一熏習就出現。表現於外的相貌就是具足戒的律儀,自然持戒清淨。受具足戒之後,戒是清淨的,而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是清淨,這些前面聖道資糧那裏也提過。


3.5.4.多清淨信

多清淨信者,謂於大師所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如於大師,於法、於學,亦復如是。其餘廣說,如前應知。

[]怎麼叫多清淨信呢?就是他對於佛沒有惑、也沒有疑,很深刻地生出來清淨的信心,對於佛的認識,他那個信心是不可動搖的,就是有力量的認識,不可動搖,叫做勝解。對於佛陀,能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於法、於學,也是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法,就是佛陀所宣說的聖教,就是苦集滅道。學,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這裏邊還有很多的功德,像前面說過。其餘就是於誨於證,誨就是教誨,教誡、教授這就是誨。於證,就是所證的諸法寂滅相、涅槃的境界。對於這些法也都是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如前三摩呬多地十一卷應知。


3.5.5.成就聰慧

成就聰慧者,謂由此故,於法於義速能領受;經久遠時,於法於義能無忘失;於法於義速能通達。

[]什麼是成就聰慧?這個薄塵行者宿世有栽培,所以今生有智慧,由於他有智慧,所以對於佛法的法義,很迅速地就能夠信受。若相信佛教的法義,就能入到你的心裏面,就是領受。經過很久,你所領受的法義能夠不忘失。於法於義,速能通達,這是智慧。速能領受,經久遠時,於法於義,能無忘失,這還都是聞慧;下面於法於義,速能通達,這是思慧和修慧,能通達法的義。


3.5.6.具諸福德

具諸福德者,謂由此故,形色端嚴,眾所樂見,發清淨信,無病長壽,言辭敦肅,具大宗葉,眾所知識,成就大福,多獲衣等諸資生具,為諸國王及大臣等供養恭敬尊重讚嘆。

[]什麼是具諸福德?由此福德故,身形、色相端正莊嚴,很多人願意同他見面。看見他以後,就能令你發出來清淨的信心。這位有福德的人身體也沒有病,四大調和、壽命很長。他說出來的話敦厚,不是那麼刻薄。肅,就是肅淨,也有清淨的意思;他說出來的話很清淨、不污濁、不污穢。具大宗葉,他是在一個大家庭裏邊,像一棵大樹有很多的枝葉,宗就是族姓,他這個族姓裏邊的人特別多。眾所知識,這個薄塵行者,很多人都認識他,聞名曰知,見面曰識。成就大福,成就很多的福。多獲衣等諸資生具,什麼叫做福呢?就是多獲,得到很多的衣服、飲食這些資生之具。為諸國王及大臣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在這一段,簡略的說明成就福德的果報。

a)形色端嚴眾所樂見,當知此以惠施光明鮮淨衣物為因。布施光明,以光明作布施。布施燈,在佛前供一個燈,或者是很多人須要這個地方有光明,你能布施光明;或者布施新鮮清淨的衣物,有這樣的因緣,就會得到形色端正眾所樂見這個果報。

b)由是令他發清淨信,由於你有這樣的果報,別人和你見面,也就會對於佛法發清淨的信心。

c)無病長壽,當知此以惠施飲食。你能布施飲食、及於眾生不加傷害為因,就會無病長壽。

d)言辭敦肅,當知此以遠離四種不善語業為因。不說謊話、不說離間語、不說綺語、不惡口,不說暴惡語,就會言辭敦肅。

e)具大宗葉,當知此以捨離憍慢為因。你若是憍慢,朋友就會少;朋友少,這個家族人口就少。

f)眾所知識乃至尊重讚歎,當知此以供養三寶及諸尊長為因。


3.5.7.具諸功德

具諸功德者,謂本性成就極少欲等種種功德,如前所說沙門莊嚴,應知其相。如是等類,應知是名諸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

[]什麼是具諸功德?就是他的本心,性者心也,他的本心成就的極少欲等種種功德,如前文說沙門莊嚴,應知其相那一段文裏頭。如是等類,應知是名諸薄塵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


4.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略有八種。建立因緣,略有四種。云何八種補特伽羅?一、有堪能者;二、無堪能者;三、善知方便者;四、不善知方便者;五、有無間修者;六、無無間修者;七、已串修習者;八、未串修習者。

[]補特伽羅,簡略地說有八種,就是八類。建立八種補特伽羅的因緣,什麼原因有

八種補特伽羅呢?略有四種。怎麼叫做八類的眾生呢?一、有堪能者。二、無堪能者。三、善知方便者。四、不善知方便者。五、有無間修者。六、無無間修者。七、已串修習者。八、未串修習者。


云何四種補特伽羅建立因緣?謂由四種差別因緣,建立八種補特伽羅。一、由根差別故,有根已成熟及根未成熟;二、由瑜伽差別故,有善知瑜伽及不善知瑜伽;三、由加行差別故,有有無間慇重修及無無間慇重修;四、由時差別故,有已長時修道及未長時修道。

[]有四種因緣是建立八種補特伽羅的因緣,哪四種因緣呢?就是由四種不同的因緣,建立八種補特伽羅。

1)一、由根差別故,根有不同,根是指善根,就是善根已經成熟;還有一種人,善根沒有成熟。根已成熟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內心裏邊的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已經成熟,若是善根成熟,這一生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決定可以得聖道,現在決定能得初果;第二個可能,決定得阿羅漢果。什麼是未成熟?現在雖然很用功,但是這一生不能得初果,不能得阿羅漢果,表示善根還沒成熟。

2)二、由瑜伽差別故,瑜伽是什麼呢?翻譯為相應,靜坐的時候,修止修得很相應,修觀也很相應,就叫做瑜伽。瑜伽的差別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善知瑜伽及不善知瑜伽,就是有的人對於修止觀的事情,能夠明白修止觀的次第,戒定慧的次第,他完全明白;道前的方便,正式修道時又是怎麼樣情形,他完全明白,這是善知。另外一種人,對於修學聖道的事情,不完全明白。

3)三、由加行差別故,加行就是努力修行、不懈怠。佛教徒學習的過程,有資糧位、有加行位。初來到佛教裏面,對於佛法有信心,慢慢地學習;今天學習天台宗也可以,明天我也學學法相宗,就是在準備、思想沒有穩定的時候,就是在這個時候叫資糧位。等到達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他就已經決定,努力地修行,這叫加行位。加行位有何差別?有有無間殷重修及無無間殷重修,有的人的加行,已經有無間殷重,不間斷,就是不懈怠,一直精進勇猛地修行。無間,就是精進不懈怠;殷重,就是特別地誠懇而很認真地修止、修觀,修戒、定、慧,不是很草率。另外一種人,沒有能夠無間殷重修,有的時候修、有的時候不修,就是懈怠。因為,補特伽羅也就有差別。

4)四、由時差別故,由時間也有差別,怎麼情形呢?有已長時修道及未長時修道。


云何如是四種差別能為前八補特伽羅建立因緣?謂根已成熟即有堪能者;根未成熟即無堪能者。善知瑜伽即善知方便者;不善知瑜伽即不善知方便者。有無間慇重修即有無間修者,此亦名為有常委修;無無間慇重修即無無間修者,此亦名為無常委修。已長時修道即已串修習者;未長時修道即未串修習者。如是名為由根差別,瑜伽差別,加行差別及時差別,建立八種補特伽羅。

[]云何如是四種差別,能為前八補特伽羅建立因緣?

1)他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成熟,就是八種補特伽羅裏面的有堪能者,就是有能力得聖道,他有能力得初果、有能力見諸法實相,他有這個能力,就是根已成熟。如果他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還沒能成熟,他這一生不能得聖道。

2)善知瑜伽者,就是善知方便的那一類的眾生,就是得聖道的方便,他知道。善知瑜伽是什麼?就是善知入聖道的前方便,要有得聖道的方便,才有希望得聖道。不善知瑜伽這句話什麼意思?就是不知道得聖道的方便,所以,瑜伽是得聖道的一條道路,要用它為方便。

3)這個佛教徒,能精進地用功修行,這就是有無間修者,無間修也叫做常委修,常就是無間。委,就是殷重。前面善知瑜伽是學習,學習以後又能夠精進地修行。無無間殷重修即無無間修者,此亦名為無常委修。

4)已經長時期地修學聖道,就是八種補特伽羅裏面的已串修習者。未長時修道即未串修習者。無間修和長時修、串習修有甚麼不同呢?串習修,就是長時期地修學聖道,譬如說入定,要入定就入定、要住定就能住定,要出定就出定,很自在,一點困難也沒有,這表示是長時修道。若是無間修,很精進勇猛修行,但是還沒能達到自在的境界。長時串習修表示聖道修的很自在,你能努力地修,達到這個程度,就可以得聖道,這是得聖道前的一種相貌。如是名為由根差別、瑜伽差別、加行差別、及時差別,建立八種補特伽羅。


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未成就,彼於所有善知方便、有無間修、已串修習,如理、如法、如其善巧,皆不能辨。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雖成熟,而未善知善巧方便,於諸所有亦不能辨。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已成熟,善知方便,無無間修,即不能得速疾通慧。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已成熟,善知方便,有無間修,未串修習,即於所有自所作事未得成辨。若諸所有補特伽羅根已成就,善知方便,有無間修,已串修習,彼於所有皆能成辨,亦能獲得速疾通慧,於其所有自所作事已得成辨。

[]1)若這個人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還沒成熟,彼於所有善知方便、有無間修、已串修習、如理如法如其善巧的這些事情都不能辦,都不能成就。這是善根沒有成熟的這個人的相貌。什麼是如理?理,就是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這四種道理。法是什麼呢?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善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這五種。善根沒成熟的這個人,對於佛開示的世俗諦、勝義諦。甚麼叫做苦集滅道四諦?甚麼叫做三十七道品?甚麼叫做生死緣起?甚麼叫做涅槃緣起?佛有用語言文字把他表示出來。善根沒成熟這個人,不肯學習佛法,就不能如佛所開示的,沒有錯誤的知道,所以,他都不能成辦。

2)若是所有的這些佛教徒,他的信、進、念、定、慧是成熟。但是沒能夠善知道佛所安立的善巧方便,所有的無間修、串修習這些事他都不能成就。就是根是成熟,但是要得聖道,還要學習佛法。

3)若諸所有補特伽羅,善根是成熟,善知方便,能夠不顛倒地通達佛法。但是他沒有精進地修行,就不能很快地得聖道,通慧就是聖道,無漏的智慧,他還是不能成就。

4)若諸所有的補特伽羅,善根已經成熟,又能學習佛法,善知聖道的方便,還能精進地用功修行。但是未串修習,還沒能達到大自在的境界。這樣,對於他自己所要做的聖道的大事,他還不能成就。

5)若補特伽羅善根成熟,他又能努力地學習佛法,善知聖道的方便;學習佛法以後,他又能無間修,精進地修行,修習到大自在的境界。這個人對於所有聖道的事情,他決定可以成就,這個人很快地就能得神通、得大智慧,可以成就聖道。對於他所有自己所要做的事情都能成辦,想要得四禪也能成辦,想要得無色界的四空定也能成辦,想要得滅盡定也能成就、想要得阿羅漢也能成就、想要得六種神通統統都能成就,各式各樣聖道的功德都能成就。這是說次第,由開始發心一直到最後成就,有這麼多的次第,不是說這人決定不成功,繼續努力會成功。

16.雜阿含653

1.復次、若依諸佛無上菩提所得正信,乃至正慧,於此世間亦無有者,當知此住外異生品。即於此法,唯有世間無出世者,當知此住內異生品,非外異生。若於此法有出世者,當知一切別住餘品,非彼品類。


2.云何隨信行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從他求請教授、教誡,由此力故修證果行。非如所聞、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法,自有功能、自有勢力隨法修行,唯由隨他補特伽羅,信而修行。是名隨信行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隨信行補特伽羅呢?謂有這樣的人,從另外一個人請求教授他佛法,教誡他戒律。由於善知識的教授、教誡的力量,他才能修學證得聖果的四念處的聖行,聖人的戒定慧的功德才成就。這個修行人,不能如他所聞的佛法,所領受的佛法,所究竟通達的佛法。聞,就是明白、了解。受,是忍可其義,這個道理在內心裡面能夠接受。究竟,就是對於所聞、所接受的佛法,沒有錯的了解,無顛倒的了解。思,就是內心裡面專精思惟。量,暫時的思惟叫做思,思惟以後還繼續地觀察思惟叫做量。觀察,就是量以後,又繼續不斷的思惟觀察。這個修行人對於所聞、所思、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的佛法,不是他自己有功能,不是他自己有力量能隨順所思所量所觀察法去修行,他自己沒這個力量。唯獨是由於隨順那個善知識的教誡,他能引起信心,靠這個信力去修行,是名隨信行補特伽羅。


3.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如其所聞、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法,自有功能、自有勢力隨法修行,不從他求教授、教誡,修證果行。是名隨法行補特伽羅。

[]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如其所聞、所受、所究竟、所思、所量、所觀察法,自己有能力、勢力。他自己閱讀經論,學習這樣佛法,他就可以修習,得聖道,不必向人求請教授教誡,修證果行。是名隨法行補特伽羅。隨信行要靠人家講解,他引起信心才能修行,自己閱讀,信心不夠。隨信行、隨法行就是已經見道,已經入正性離生,但是還不是初果。


4.云何信勝解補特伽羅?謂即隨信行補特伽羅,因他教授、教誡,於沙門果得觸證時,名信勝解補特伽羅。

[]怎麼叫作信勝解補特伽羅呢?就是隨信行補特伽羅,因他教授教誡,於沙門果得觸證時,就是到十五剎那以後,觸證諸法無我寂滅相的道理,名信勝解補特伽羅。因為有信心而得勝解,這個勝解就是無漏的智慧。


5.云何見至補特伽羅?謂即隨法行補特伽羅,於沙門果得觸證時,說名見至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見至補特伽羅呢?就是前面隨法行,隨順法修學聖道的這個人,在初果,和諸法無我性相接觸,就叫做見至補特伽羅。至,前邊是須陀洹果向,由向到果,所以叫做至。


6.云何身證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於八解脫順逆入出、身作證,多安住;而未能得諸漏永盡。是名身證補特伽羅。

[]云何身證補特伽羅?前邊是初果向和初果,身證補特伽羅就是三果。有補特伽羅於八解脫,順逆入出,由初解脫入第二解脫、第二解脫入第三解脫,乃至最後入滅受想定解脫,這是順著入;還可以逆,由滅受想定入第七解脫、第七解脫入第六解脫、第五、第四、第三、第二、第一,可以逆的次第來入,入出都可以順、逆。身作證,身就是指心,他這個心證入到諸法寂滅相,多安住在這個境界裡面,但是還沒能夠諸漏永盡,就是五上分結還沒能完全斷掉。叫做身證補特伽羅。


7.云何名為極七返有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永斷薩迦耶見、戒禁取、疑三種結故,得預流果,成無墮法,定趣菩提。極七返有,天人往來,極至七返,證苦邊際。如是名為極七返有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極七返有?

1)就是有這樣的修行人,已經能夠永久的斷滅我、我所見,滅除我執。就是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色受想行識本身也不是我,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也沒有我,這樣修無我觀修成功,就證入到諸法皆空的這個境界。戒禁取,是外道的一些修行的方法,證悟初果的聖人不會有這種邪知邪見,所以也把戒禁取的這種思想斷滅。疑,對於此是苦、此是集、滅、聖道是真實不虛,他沒有疑惑。他能夠斷除這三種煩惱,就是這三種結,所以成就預流果的這個境界。成無墮法,成就不會墮落三惡道的這種道力,他死掉之後,決定是在人天裏面,不會到三惡道,決定不墮落。定趣菩提,現在不是阿羅漢,但是決定能到阿羅漢果。菩提,有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

2)聖道還沒圓滿,但是他最多再七次,人間到天上,從天上再回到人間七次,最多是七翻生死。就是剩下來的煩惱的力量能使令他受七翻生死。最多受七翻生死以後,就是到苦的邊際。如是名為極七返有補特伽羅。


8.云何家家補特伽羅?謂有二種家家,一、天家家,二、人家家。天家家者,謂於天上,從家至家,若往、若來,證苦邊際。人家家者,謂於人間,從家至家,若往、若來,證苦邊際。當知此二,俱是預流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家家補特伽羅呢?就是這個修行人有二種家家。哪二種呢?一是天家家,二是人家家。假設是以天的身份修學聖道得初果,也有是人間的人以人的身分修學聖道得初果,所以,家家也就不同。

1)什麼是天家家?在天上,從家至家,這樣若往若來,證苦邊際。天三次人三次,或是天二次人二次,這是於天處得道,於天證極果。或是天三人二,天二人一,於人處得道,於天證極果,證苦的邊際。譬如說天三人二的三生家家,首先於人中得見道。從此命終而生於天之一處。又由天死,來生人間,受人之一生,又由人死,生於天處,受天之一生。合前之一生為天之二生。復由天來生人間受人之一生,合前之一生為人之二生。又由人死,上生於天,更受一生,合前之二生為天之三生。於此第三生斷盡一切餘惑而證阿羅漢果也。故三生之天家家為天三人二(總除最初得道之生)。

2)什麼是人家家?在人間,從家至家,若往若來、證苦邊際。人三天三或人二天二於人處得道,於人處證極果。或是人三天二或人二天一,於天處得道,於人處證極果。

應當知道這二類,都是預流果。就是修四念處先斷見煩惱,見煩惱斷之後,還有愛煩惱,欲界的愛煩惱共分九品,就是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初品的煩惱的力量,使令你在人間一翻生死、天上一翻生死,就是二翻生死。第二品、第三品、第四品,這三品煩惱,每一品煩惱令你受一翻生死,這樣二、三、四各一,就是三翻生死。初品潤二生,加起來就是五翻生死。第五品煩惱、第六品煩惱,這二品煩惱合起來使令你受第六翻生死。第七翻生死就能斷後三品,就是後三品煩惱合起來使令聖人受一翻生死。什麼是一翻生死?就是一來人間一生天上,或是一生天上一來人間;或者是完全是在人間;或者完全在天上,受一番生死。得初果的人,若繼續的修行,也可能是斷第一品煩惱、第二品煩惱、第三品煩惱、或者斷第四品,就是斷五翻生死,還有二翻生死,就是家家,是在人間或者在天上。或者是斷初品、二品、三品,就是斷四翻的生死,還有三翻生死,就是還有三次一來人間一生天上,所以就是叫家家。


9.云何一間補特伽羅?謂即一來補特伽羅,行不還果向,已能永斷欲界煩惱上品、中品,唯餘下品。唯更受一欲界天有,即於彼處得般涅槃,不復還來生此世間。是名一間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一間補特伽羅呢?就是一往來的聖人,斷九品煩惱的前六品,剩下七八九後三品,他繼續修行就是不還果向,他是二果聖人,繼續修行就是向第三果,不還果就是第三果。這個修行人把欲界的九品煩惱裏面的上三品和中三品都斷滅,只剩餘下三品還沒斷,欲界還有三品煩惱沒有斷,這個煩惱會令他再在欲界天上受一翻生死,就是在彼天上得入有餘涅槃,壽命到了也入無餘涅槃。他把剩餘的三品煩惱斷掉以後。就不會再來到人間,是名一間補特伽羅,就是一翻生死的間隔,就有一翻生死的障礙,就到涅槃的境界。


10.云何時解脫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鈍根種姓,於諸世間現法樂住,容有退失,或思自害或守解脫,勵力勤修不放逸行。謂防退失增上力故,或唯安住自分善品,或經彼彼日夜、剎那、瞚息、須臾,勵力勝進,乃至未證最極猛利。是名時解脫補特伽羅。

[]云何時解脫補特伽羅?

1)有人他的種性是鈍根,就是信進念定慧的栽培不是很圓滿,但是已經由初果到二果、到三果、到四果,得阿羅漢果。阿羅漢果最低限度是未到地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或者是色界初禪。這個地方的現法樂住,是色界四禪。他所成就的禪有可能會失掉,這個阿羅漢是鈍根,原來栽培的聖道不堅固。現在說退,不是他所成就的無我的智慧退,這個智慧是不退;只是那個依止處的禪、這個現法樂住有可能會退。

2)他一退,就感覺到不對勁,若再努力又回來,又得禪;可是過一個時候又退,常常有這種事情,心裏面不舒服,所以就想要自殺。但是只是這樣想而已,問題就解決,實在還沒有自殺。

3)或守解脫,就是常常地守護這一念心,也就不退。

4)勵力勤修不放逸行,他怕退,常常的努力勤修四念處,常常的入定,這樣就向前進而不向後退。

5)防退失增上力故,這位修行人要預防退失,發出的這個道力很強,所以就是守解脫。或唯安住自分善法,就安住在自分善法,他分就是煩惱,自分就是信進念定慧,安住在這裏不動,時常地在這裏保護這一分的善品,這樣就不退。或者這位修行人,經過那麼多的日夜,由日到夜、由夜到日,由白天到黑天、由黑天到白天,這樣常常的入定修四念處;在時間上說,就是剎那剎那的這樣用功修行。瞚,就是眼睛一合一開。息,就是入出息。他的清淨心,就是剎那剎那地明明了了地這樣修行。須臾,晝夜二十四小時,就是三十個須臾,一須臾相當於四十八分鐘。或有時候,表示極短之時間。勵力升進,他這樣的用功,愛惜光陰這樣努力的修四念處,就向上進步,叫做勵力勤修不放逸。乃至未證最極猛利,但是還沒能成就最極猛利。退、思、護、住、進,這五種阿羅漢這都是屬於時解脫,叫作時解脫阿羅漢。


11.云何不動法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與上相違,當知是名不動法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不動法補特伽羅呢?和前面的時解脫相違,當知是名不動法補特伽羅,就是他不動搖。


12.云何慧解脫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於八解脫未能身證具足安住。是名慧解脫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慧解脫阿羅漢呢?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就是三界的見煩惱、愛煩惱,這一切的煩惱永久的滅掉。但是對於八解脫,還沒修成功,所以沒能夠身證這個八解脫,沒能圓滿的安住在八解脫裏,是名慧解脫補特伽羅。


13.云何俱分解脫補特伽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於煩惱障分及解脫障分,心俱解脫。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云何叫作俱分解脫補特伽羅呢?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三界的煩惱都斷盡,就是阿羅漢。他又得到八解脫,得到色界四禪,又得到無色界的四空定,又得到滅盡定,所以這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住。對於愛煩惱、見煩惱這一方面的障礙把它消除。障礙八解脫的這一分的障分,也解脫。心俱解脫,這兩種障礙他都解脫。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17.雜阿含736

1.云何中般涅槃補特伽羅?謂有三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一、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從此沒已,中有續生,中有生已,便般涅槃。如小札火,微星纔舉,即便謝滅。二、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從此沒已,中有續生,中有生已,少時經停,未趣生有,便般涅槃。如鐵摶鋌,炎熾赫然,鎚鍛星流,未下便滅。三、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從此沒已,中有續生,中有生已,往趣生有,未得生有,便般涅槃。

[]怎麼叫做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呢?中般涅槃的聖人有三種,

一、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就是三果聖人是在欲界,欲界壽命到就死掉,從這裏死掉,中有相續出現。生有,前面是中有,中有前面是死有,死有前面是本有。在生存的時候,這個生命體叫作本有。本有的最後一剎那死掉的時候,叫死有。死有以後,就是中有。中有以後就是生有,就是得新的生命的第一剎那,叫作生有。從此沒已,就是死有,死有以後中有就出現,就是中間的一個生命。中間這個生命一出現的時候,就入涅槃,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滅掉。因為,他在欲界的時候,四念處修得非常的相應,這個力量很強大。在中有的時候,正念一現前,將剩餘的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滅盡,就是入無餘涅槃。如小札火,微星纔舉,札是什麼呢?就是木匠刨的木板兒、木片子,用木板兒在上面寫字、寫信。現在比那個木板、薄板還小,小小的碎片子。若用火燒小札火的時候,小小的星星之火纔飛起來,即便謝滅。中有一出現,就得涅槃。

二、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從欲界死掉的時候,中有續生以後,就少少的停留一會兒,還沒有向生有那裏,便般涅槃。如鐵摶鋌,鐵摶就是沒有製成器的鐵,放在火焰裏面燒、火很猛,燒得很紅的時候。鐵匠拿著鎚子鎚這鐵,鎚鍛的時候,就有星星之火流飛起來,還沒有落下來,這火就滅。譬喻中有還沒有到生有那裏,就入涅槃。

三、有一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從欲界死,中有續生,中有生已,往趣生有,就是到色界天,或者生初禪、或者是生二禪、或者是到四禪。還沒得生有,還是在中有的時候,就入涅槃。如彼熱鐵,鎚鍛星流,就是星星之火,飛起來還沒落在地下就滅。如是三種中般涅槃補特伽羅,三種合起來,合而為一,就是在中有的時候就入涅槃。


2.云何生般涅槃補特伽羅?謂纔生彼已,便般涅槃。是名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生般涅槃補特伽羅呢?就是這個人在欲界死以後,經過中有,然後在色界天,得果報,纔生彼處已,就入涅槃。叫做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3.云何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謂生彼已,不起加行、不作功用,不由勞倦,道現在前而般涅槃。是名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無行般槃補特伽羅?就是這位三果聖人生到色界天以後,不起加行。怎麼叫做不起加行?就是不作功用,他沒有發動我要努力的修四念處。不由勞倦,還是修行,不過修行得很輕鬆、很自在、不辛苦,聖道的無漏智慧就現前,煩惱就沒有,是名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不須要努力的修行,還是有多少用功修行,但是不辛苦,就能入於有餘涅槃。


4.云何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謂彼生已,發起加行、作大功用,由極勞倦,道現在前而般涅槃。是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怎麼叫做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呢?三果聖人他生到色界以後,要發起加行,要特別努力的修行,修行得也很辛苦,道現在前,而般涅槃。是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因為,他在欲界的時候,四念處這個道力的修行不是上品,所以到色界天要繼續努力。


5.云何上流補特伽羅?謂有不還補特伽羅,從此上生初靜慮已,住於彼處不般涅槃,從彼沒已,展轉上生諸所生處,乃至或到色究竟天,或到非想非非想處。是名上流補特伽羅。

[]云何上流補特伽羅?就是三果聖人,從欲界天或者在人間命終,上生到色界的初靜慮之後,在初禪天還沒能夠入涅槃。從初禪又命終以後,輾轉上生,就是由初禪到二禪,二禪到三禪,三禪到四禪,乃至或到色究竟天,或到非想非非想處。因為三果聖人有的是歡喜智慧,有的歡喜定。歡喜智慧,到色究竟天,就得涅槃;若是歡喜定的人,到無色界天,有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到那裏修行,就得涅槃。是名上流補特伽羅。

18.雜阿含1254

1.云何慈愍所緣?謂或於親品、或於怨品、或於中品,平等安住利益意樂,能引下、中、上品快樂定地勝解。當知此中,親品、怨品、及以中品,是為所緣。利益意樂,能引快樂定地勝解,是為能緣。所緣、能緣總略為一,說名慈愍所緣。

[]1)怎麼叫做慈愍所緣呢?這可能是沒得禪定,也可能得到欲界定,也可能未到地定,也可能色界四禪,是通於定也通於散。或於親品,有親愛關係的一類的人。或於怨品,和你有怨恨的這一類的人。或於中品,就是也不親也不怨,這樣中等的這一類的人。平等安住利益意樂,所緣的親、怨、中是有差別,但是能觀察的心是平等,什麼平等心呢?用利益的意願觀親品、怨品、中品無差別,都是利益親品、利益怨品、利益中品,我的心情平等的歡喜他們好,希望他們得到快樂,你的心要住在這個意願觀想。能引下中上品快樂,定地勝解,定地就是在寂靜裏邊,引發出下品的快樂、中品的快樂、上品的快樂,送給親品、怨品、中品。在定地做這樣的勝解,就是做這樣有力量的觀察,在寂靜心裏面做這樣的觀想,觀想有下中上品的快樂,送給親、怨、中這些人,平等的安住利益意樂。

2)要注意知道,這裏邊說的親品、怨品、中品這三種人,是在定地裏邊的所緣境。什麼是能緣呢?就是利益意樂,對於他們有利益的意願,能引快樂,都是在定地的勝解,定地的觀想是為能緣。所緣的三種人和能緣的利益意樂定地勝解,總合起來略而為一,叫做慈愍所緣。


2.若經說言慈俱心者,此即顯示於親、怨、中三品所緣利益意樂。若復說言無怨、無敵、無損害者,此則顯示利益意樂有三種相。由無怨故,名為增上利益意樂,此無怨性二句所顯,謂無敵對故、無損惱故。不欲相違諍義,是無敵對。不欲不饒益義,是無損害。若復說言廣、大、無量,此則顯示能引下、中、上品快樂。欲界快樂,名廣。初二靜慮地快樂,名大。第三靜慮地快樂,名無量。若復說言勝解遍滿具足住者,此則顯示能引快樂定地勝解。又此勝解,即是能引快樂,利益增上意樂所攝勝解作意俱行。

[]1)若是佛在經裏面這樣說慈俱心,心是心王,慈是心所;慈,能與樂這種心情和心王在一起。此即顯示於親、於怨、於中三品所緣的人,利益的意樂。

2)若佛陀在經裏面又說,修慈愍觀的人,心裏面無怨、無敵、無損害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此則顯示利益意樂有三種相。什麼是由無怨故?由於修慈愍觀的目的,就是要破除對某一種人的恨。現在修慈愍觀的人,心裏面沒有怨,心裏面不願意有怨恨,所以,心裏面有慈悲心,就叫做增上利益意樂,就是很有力量的利益人的一個願望。無怨這句話,究竟是怎麼解釋呢?用兩句話來顯示它的意義,就是無敵對故、無損惱故。這樣,無怨是總說,無敵、無損害是別說。無敵對故,自己心裏面解除怨恨,同他不是敵人,不是對立。無損害故,我對他沒有損害心。怎麼叫做無敵對呢?我不願意和他相諍論,不願意同他衝突。無損惱是什麼意思呢?我不願意傷害人,對人都要利益。不欲相違諍,就是語言上不和他起衝突。不欲不饒益,是行動上不要傷害他。這兩句話合起來,叫做無怨。

3)若是經上佛陀說修慈愍觀的時候,要有廣大無量,這是什麼意思呢?此則顯示能引下、中、上品快樂,什麼是三品快樂呢?就是廣大無量。能引,就是在定中這樣觀想。欲界人所認為快樂的事情,人間的富貴,或者天上的五欲樂,叫做廣。色界初禪、二禪的三昧樂,叫作大。色界的第三靜慮,稱做無量。廣、大、無量這是三品快樂。

4)若佛陀又說修慈愍觀的人,勝解遍滿具足住,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此則顯示能引快樂的定地勝解,就是定地勝解能引這三品快樂,三品快樂是所引;誰能引發出來這三種快樂呢?就是定地的勝解,就是入定的時候,作如是觀。這是一個解釋,下面第二

個解釋。又這個勝解還有什麼意思呢?就是能引快樂,這快樂是由這勝解引發的這個利益增上意樂。利益增上意樂和勝解,是一回事,就是能引快樂的利益增上意樂所攝的勝解,勝解就是利益意樂,他們是相互相攝屬。作意俱行,勝解就是利益增上意樂,也是作意,就叫做勝解遍滿具足住。


3.若於無苦無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與其樂,當知是慈。若於有苦或於有樂親、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拔其苦,欲慶其樂,當知是悲、是喜。有苦有情,是悲所緣。有樂有情,是喜所緣。是名慈愍所緣。若有瞋行補特伽羅,於諸有情修習慈愍,令瞋微薄,名於瞋恚心得清淨。

[]1)若是這個人是我親愛的人,這個人是我怨恨的人,這個人是無親無怨的人,這三種人也沒有什麼苦惱的事情,也沒有快樂的事情,修慈愍觀的人在靜坐裏面,平等的給他這三品的快樂,就叫做慈愍,慈能與樂。

2)若於有苦的親怨中三品有情,或者是有樂的親怨中的三品有情,對這樣的情形怎樣修觀呢?若是有苦的親怨中三品,欲拔其苦,觀想他們沒有苦。如果是有樂的三種有情呢?是欲慶其樂,就祝賀他,就是以悲所緣,和喜所緣的差別。有苦有情是悲所緣,有樂的有情是喜所緣,是名慈愍所緣。

3)若有瞋行補特伽羅,這個人瞋心很大,這個瞋心能障礙他修學聖道,怎麼辦呢?就是要於親怨中這三種有情,修習慈愍觀,這樣修就能使令瞋心輕微、薄弱,就不障礙修學聖道,使令瞋恚心清淨。


19.雜阿含892

云何界差別所緣?謂六界差別。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云何地界?地界有二。一、內,二、外。內地界者,謂此身中內別堅性,堅鞭所攝、地地所攝,親附、執受。外地界者,謂外堅性,堅鞭所攝、地地所攝,非親附、非執受。

[]怎麼叫作界差別所緣呢?這個所緣的界差別是怎麼回事情呢?就是有六種界的不同。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就這六種因組合起來就是眾生。欲界、色界天都是這樣;無色界天沒有地、水、火、風,祇是有空界、也有識界。怎麼叫做地界呢?地界有有二種差別,有內地界、有外地界。什麼是內地界?內就是生命體裡邊有內地界。是什麼呢?這個身體裡面有一個特別的東西,又是堅固的東西,它不同於水火風。堅性是什麼呢?就是屬於堅硬的東西。地地所攝,地就是堅固,堅固裡邊有地;說兩個地就是有粗、有細的不同,有粗的地、有微細的地。親附執受,執受就是阿賴耶識有一種攝受力量和它在一起,堅性的地界就有感覺;如果阿賴耶識不執受它,就沒有感覺,但是它是親附於執受的地界上面。譬如說頭髮,你沒有感覺,但是其他的你有感覺;就是有執受、有不執受,但是不執受的,不是離開執受的地界,它附在那上面。或者地地,就是有親附的地、有執受的地。什麼是外地界?就是身外,在生命體之外的山河大地,這是屬於堅硬,也有粗的、也有細。外面山河大地,阿賴耶識不執受,當然也不說親附,都是無情物。


1.又內地界其事云何?謂髮、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肝、膽、心、肺,脾、腎、肚、胃,大腸、小腸,生藏、熟藏,及糞穢等,名內地界。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謂瓦、木、塊、礫、樹、石、山、巖,如是等類,名外地界。

[]又內地界其事云何?內身裡面有地界,是怎麼個情形呢?謂髮、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肝、膽、心、肺、脾、腎、肚、胃、大腸、小腸、生藏、熟藏及糞穢等,名內地界。這裡邊也有堅固這種性質的東西。又外地界其事云何?謂瓦、木、塊、礫、樹、石、山、巖、如是等類,名外地界。


2.云何水界?水界有二。一、內,二、外。內水界者,謂此身中內別濕性,濕潤所攝、水水所攝,親附、執受。其事云何?謂淚、汗、洟、唾、肪、膏、脂、髓、熱痰、膿、血、腦膜、尿等,名內水界。外水界者,謂外濕性,濕潤所攝、水水所攝,非親附、非執受。其事云何?謂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類名外水界。

[]怎麼叫作水界呢?水界有二種,有內水界、有外水界。內水界是什麼呢?謂此身中內別的濕性,屬於濕的這個體性的東西。什麼叫濕性呢?就是能滋潤的那一類的東西。有親附的水、有執受的水。其事云何?謂淚、汗、洟、唾、肪、膏、脂、髓、熱、痰、膿、血、腦、膜、尿等,名內水界。外水界是什麼呢?謂外濕性、濕潤所攝、水水所攝,外水不是親附,也不執受。其事云何呢?謂井、泉、池、沼、陂、湖、河、海、如是等類,名外水界。


3.云何火界?火界有二。一、內,二、外。內火界者,謂此身中內別溫性,溫熱所攝、煖煖所攝,親附、執受。其事云何?謂於身中所有溫煖,能令身熱、等熱、遍熱。由是因緣,所食、所飲、所噉、所嘗易正消變,彼增盛故,墮蒸熱數。如是等類名內火界。外火界者,謂外溫性,溫熱所攝、煖煖所攝,非親附、非執受。其事云何?謂於人間,依鑽燧等、牛糞末等,以求其火。火既生已,能燒牛糞,或草、或薪、或榛、或野、或山、或渚,或村、村分、或城、城分、或國、國分、或復所餘。如是等類,名外火界。

[]怎麼叫做火界呢?火界有二種。一是內,二是外。內火界是什麼呢?謂此身中內別的溫性,屬於溫熱的體性的東西。什麼叫溫性呢?身體裡面有溫熱的東西,這一類的都就是火。煖煖所攝,有親附的煖,有執受的煖。其事云何?謂於身中所有的溫煖,就是火大,能令身體裡面有溫熱這種事情。不同等級的熱,遍熱,全部的身體都有熱。身體裡面有火,有什麼意思呢?就是所食的、所飲的、所噉的、所嘗的這些東西,容易正確的把它消化,就是身體裡面火的作用。彼火大力量大,有這種消化的力量,屬於蒸熱的這個範圍內。如是等類名內火界。外火界者,謂外的溫性。什麼叫做溫性呢?屬於溫熱,也是各式各樣的煖所攝。非親附,非執受。其事云何?謂於人間依鑽燧等、牛糞末等,以求其火。火既生已,能燒牛糞,或者是草也能燒,薪也能燒,或者是榛這種木頭也是燒,或者是燒原野、曠野被火燒,或者山也被火燒,或者是渚,就是水裡面、海裡面一個小島。或村莊裡面被火燒了,或是燒一部份。或者是一個大城被火燒,或者是燒一部份,或者國,或者國分。或復所餘如是等類,名外火界。


4.云何風界?風界有二。一、內,二、外。內風界者,謂此身中內別風性,風飄所攝,輕性、動性,親附、執受。其事云何?謂內身中有上行風、有下行風、有脅臥風、有脊臥風、有腰間風、有臗間風、有小刀風、有大刀風,有針刺風、有畢缽羅風,有入出息風、有隨支節風。如是等類,名內風界。外風界者,謂外風性,風飄所攝,輕性、動性,非親附、非執受。其事云何?謂在身外有東來風、有西來風,有南來風、有北來風,有有塵風、有無塵風,有狹小風、有廣大風,有毘濕婆風、有吠藍婆風,有風輪風。有時大風,卒起積集,折樹、頹牆、崩山、蕩海,既飄鼓已,無所依憑,自然靜息。若諸有情欲求風者,動衣搖扇及多羅掌。如是等類,名外風界。

[]什麼叫做風界呢?風界有二種。一是內,二是外。內風界者,謂此身中內別風性,有特別的一種風的體性。什麼叫做風性呢?能飄動的就是風性,輕所以容易動,沒有阿賴耶識執受它,所以不說親附,也不說執受。其事云何?謂內身中,有上行風、有下行風、有脅臥風、有脊臥風、有腰間風、有臗間風、有小刀風、有大刀風、有針刺風、有畢缽羅風、有入出息風、有隨支節風。上行風,風向上來,口出來氣。下行風,向下從孔裡面出來的風。脅臥風,左脅、右脅,臥在那裡,脅這地方也有風。脊臥風,仰面向上臥在那裡,後脊也是有風。腰間風,腰這個地方也有風。臗間風,臗骨這個地方也是有風。小刀風、大刀風,這是有病,風如刀似的能傷害身體,有小、大的不同。針刺風,身體裡面有問題像針刺的痛,叫做針刺風。畢缽羅風,黑色的風,這個風出來的有問題,臉上有一點一點的會出黑點。入出息風,入息、出息的風。隨支節風,全部的身體的一節一節裡面都有風。如是等類,名內風界。外風界者是什麼呢?謂外風性、風飄所攝、輕性、動性,非親附、非執受。其事云何?在生命體之外,有東來風、有西來風、有南來風、有北來風、有有塵風、有無塵風、有狹小風、有廣大風、有毘濕婆風、有吠藍婆風、有風輪風。毘濕婆風,就是世界成就的時候,這個風能出來一個世界,各式各樣的世界。吠藍婆風,是旋風。風輪風,就是大氣層這個風。有時大風忽然間生起,愈來愈厲害。能把樹吹斷,能把牆吹倒,能把高山吹壞,能把海水飄蕩起來。風飄鼓動以後,沒有什麼憑借的忽然間風就沒有,自然平息。若諸有情欲求風者,動你的衣服,扇子搖一搖,多羅樹葉像掌似的,搖一搖也就有風。如是等類,名外風界。


5.云何空界?謂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由此吞咽、於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如是等類,說名空界。

[]怎麼叫做空界呢?謂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因為有咽喉的孔穴,從這裡吞咽食品,在這裡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也會排泄出去。如是等類說名空界。


6.云何識界?謂眼、耳、鼻、舌、身、意識。又心、意、識三種差別。是名識界。若諸慢行補特伽羅,於界差別作意思惟,便於身中離一合想,得不淨想,無復高舉,憍慢微薄,於諸慢行,心得清淨。是名慢行補特伽羅由界差別淨行所緣。

[]什麼是識界?

1)就是依眼為所依止的眼識,和依耳根為依止的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是六個識。

2)又心、意、識三種差別。心,是集起,生起種種識,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意識了別一切法,得到很多消息,把這消息集聚起來、收藏起來。意,心作為依止的時候,又名為意,以意為依止了別種種法、種種事情,以前所集聚的知識,就會發揮出來作用,就得到種種消息,又集聚在心裡面。所以,心是在內,識就是在外,又轉變成心,由心又轉變成識。

3)如果高慢心特別多的這個人,於地、水、火、風、空、識這六界的差別,作意觀察,就會在眼耳鼻舌身意裡邊,祇是六種東西,另外沒有我可得,所以離一合想,就是遠離我見。遠離我見,就沒有我慢,就不會有我想。一合想,就是這個生命體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地水火風空識,總合起來有個我。這個我的體性是包括這麼多東西,由個別的、個別的東西,組合起來有一個不可破壞的我,合就是不可破壞的我。現在觀察:裡面只有這六種東西,另外沒有我可得,所以遠離一合想的我。得不淨想,觀察身體是沒有我可得,只是身體,這是個不淨的東西。不能再有生高慢心,有什麼值得高慢的生憍慢心呢?所以原來有的高慢心、憍慢心就逐漸減少。以後遇見什麼境界,都不會生高慢心,沒有高慢心的染污。是名慢行補特伽羅由界差別淨行所緣。

20.雜阿含803

「障隨惑」: 又勤修行諸瑜伽師,修習如是入、出息念,爾時應知五障礙法:一者、於其外緣,其心散亂;二者、入出息轉,有所艱難;三者、掉舉、惡作纏現在前;四者、惛沈、睡眠纏現在前;五者、樂與道俗共相雜住。如是五法,於未得定欲求心定,及得定已倍復增長,當知一切能為障礙。奢摩他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習入出息念身心輕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麤重,皆悉遠離。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生種種尋伺、妄想,謂欲尋伺等不正尋伺,及無明分尋伺所起諸欲想等種種妄想,由正修習入出息念,令尋伺等悉皆靜息。為欲對治彼無明分諸妄想故,純修明分想,令速得圓滿。


1.入息、出息修

1.1.種類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緣?謂緣入息、出息念,是名阿那波那念。此念所緣入出息等,名阿那波那念所緣。當知此中,入息有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出息亦二。何等為二?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入息者,謂出息無間,內門風轉乃至臍處。中間入息者,謂入息滅已,乃至出息未生,於其中間在停息處,暫時相似微細風起,是名中間入息。如入息、中間入息,出息、中間出息,當知亦爾。此中差別者,謂入息無間,外門風轉,始從臍處乃至面門,或至鼻端、或復出外。

[]1)怎麼叫做阿那波那念所緣呢?就是攀緣入息、出息的這個念心所,就是把入息出息很清楚的顯現在心裡面,心裡面一直的注意息出、息入,這叫做阿那波那念。這個入出息是念所攀緣的、念所注意的,就叫做阿那波那念所緣。等,依五種修習。

2)當知此中,息入的時候,有兩種不同,何等為二呢?一者入息,二者中間入息,有這二種不同。出息也是有二種。何等為二呢?一者出息,二者中間出息。

3)什麼叫做入息?就是息從嘴或者鼻子出來,不間斷內門風轉,風就從鼻或者從口向裡邊入,入到肚臍這裡,這就叫做入息。

4)什麼叫做中間入息呢?入息從口鼻入到臍,入息就停下來。可是出息還沒出現,這時候有一個短暫的停止,就是很短的時間內,和入息出息那個息是相似,微細的風現起來,但是它也不出也不入,是名中間的入息。如入息,有入息、有中間入息二種。出息、中間出息這二種,也像入息一樣。

5)此中差別的地方,就是入息和中間入息,和出息是不間隔,中間入息時間不是很長,風就向外邊動。從肚臍,到口、鼻端這裡,流到外邊。


1.2.因緣、所依

入息、出息有二因緣。何等為二?一、牽引業;二、臍處孔穴,或上身分所有孔穴。入息、出息有二所依。何等為二?一、身、二、心。所以者何?要依身、心,入出息轉,如其所應。若唯依身而息轉者,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諸有情類,彼息應轉;若唯依心而息轉者,入無色定、生無色界,彼息應轉;若唯依身、心而轉,非如其所應者,入第四靜慮、若生於彼諸有情類,及羯羅藍、頞部曇、閉尸等位諸有情類,彼息應轉。然彼不轉,是故當知要依身、心,入出息轉,如其所應。

[]1)有二個原因會有入息出息。何等為二?一牽引業,就是過去世造這種業,由於這個業力牽引的力量,使令你有入息出息,這是業力的關係。第二個原因是什麼呢?就是肚臍這裡邊有個穴,所以容許這個息能到那去。或者肚臍向上也是有孔,一直到鼻這裡,或者是到口這裡也是有孔穴。

2)入出息有二件事是它的依止處,就是它在什麼地方入出息呢?哪二種事情呢?一身、二心,就是身體和心,這二件事是入出息的依止處。身和心為什麼是入出息的依止處呢?要依身心為依止處,才有入息出息這二件事的出現。入息出息的活動,不但是依賴身體,不但是依賴心裡,由於一切眾生他所創造的業力不一樣故。或者有的時候他就不活動。譬如色界的第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還有滅盡定,都是沒有出入息,是另外一種業力,所以隨他的不同的業力,就會有不同的情況。

3)若是唯獨這個息在身上活動,這個眾生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在四禪裡面修無想定成功的人,以後入滅盡定,他的心不動,但身體還在。若是說唯依身轉,他有身體的存在,應該有出入息,但是沒有。入滅盡定是在人間,若死掉以後生到無想天,也沒有息的存在。所以,入無想定的有情,入滅盡定的有情,生無想天的諸有情類,他的出入息應該出現才是對,因為有身體,所以從這裡看,不可以唯依身而息轉。

4)如果是唯獨依賴有心的活動,就有出入息的活動。若這樣的話,入無色定的人,入無色定死後生到無色界天的人,是沒有身體,心還是有。若唯依心而息轉,那些人應該有出入息的活動,但是事實上沒有。

5)如果唯獨是又有身、又有心就會有出入息的活動。入第四靜慮的眾生,他的身體也是有,也有第六識活動,是唯依身心而轉,那麼入第四靜慮的人應該有出入息。得第四靜慮的人死掉,生到色界第四靜慮,也應該有息轉。在人間胎生的眾生,一共有八個階級,羯羅藍、頞部曇、閉尸三個位子,等就是其餘的五個位子。這些眾生也是有身有心,若唯依身心而轉,他們的出入息也應該都有,然而這些人沒有息的出入。所以應該知道這個出入息是要依賴身心才有出入息轉;但是還要如其所應,就是有的眾生有身有心而沒有出入息。


1.3.行、地、異名

入息、出息有二種行。何等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二者、出息向上而行。入息、出息有二種地。何等為二?一、麁孔穴;二、細孔穴。云何麁孔穴?謂從臍處孔穴乃至面門、鼻門;復從面門、鼻門乃至臍處孔穴。云何細孔穴?謂於身中一切毛孔。入息、出息有四異名。何等為四?一名風,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風名一種,是風共名;餘之三種,是不共名。

[]1)入息和出息有二種行相。何等為二?一者、入息向下而行,入息是由鼻或者是口,向臍輪那個方向走。二者出息向上而行,是由臍輪向鼻、向口,向這方面活動。

2)入息出息有二種地,地也就是所依靠、所依止的地方。哪兩二個地呢?麤孔穴是一個地,細孔穴又一個地。云何麤孔穴?謂從臍處孔穴乃至面門鼻門,復從面門鼻門乃至臍處孔穴。云何叫做細孔穴呢?謂於身中一切毛孔。

3)入息出息、有四異名。何等為四?一個名字是叫風。二名阿那波那。三名入息出息。四名身行,有入出息這身體才能動。風的名字,是這個息風共同的名字,不管阿那波那也是風,入出息也是風,身行也是風,都是共同的名字。其次持來持去、入息出息、身行,這是不同的名字。阿那波那叫持來持去,是說用這個方法修行,能令你的心不亂,所以叫做持。入息、出息,只是說這個息入出。身行,因為入出息,身才能活動,其實都是這一回事情。


1.4.過患

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何等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由太緩方便故,生起懈怠,或為惛沈睡眠纏擾其心,或令其心於外散亂。由太急方便故,或令其身生不平等,或令其心生不平等。云何令身生不平等?謂強用力持入出息,由入出息被執持故,便令身中不平風轉。由此最初於諸支節皆生戰掉,名能戰掉。此戰掉風若增長時,能生疾病,由是因緣,於諸支節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云何令心生不平等?謂或令心生諸散亂,或為極重憂惱逼切。是名令心生不平等。

[]用入出息這個方法來攝心,有二種過失令你不舒服。何等為二?一太緩方便,二太急方便。

1)什麼是太緩方便?不是認真的修入出息,心裡面不那麼注意這件事,就會生起懈怠,就是不修數息。心不念入出息的時候,會出現什麼現象呢?或者是惛沈,不能念入出息,念力減退就惛沈,就不知道所緣境。睡眠,惛沈厲害,就睡覺。這二種隨煩惱纏擾這個人的心,令他迷迷糊糊。或者就會令其心於外散亂,不念入出息,就對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攀緣,所以心就散亂。因為,沒能認真的念入出息,所以叫做太緩。

2)什麼是太急方便?就是用心用的太厲害,用的心力太過,念入出息的時候,特別的用力,會有什麼現象呢?就令身體生出來一個不平等、不自然的境界,心也就受到生理的影響,身心有一點不自然、不調和。

3)什麼是太用力念入出息的時候,身體會不平等呢?用的心力特別強,控制入出息,念入出息的時候,應該自然一點,由於入息出息被你控制,身體就有不和平的風動起來。由此最初,身體全部各部份都掉動,這個過患就是能戰掉,使令身體掉動。此戰掉風若增長時,使令你會有病。由是因緣,於諸支節生諸疾病,是名令身生不平等。

4)怎麼叫做令心生不平等呢?控制入出息,身體不舒服,心不念入出息,就會發出各式各樣的妄想、害怕。因為生理上受到傷害,心裡想:我本來作如是修行會得到禪定,現在令我有病。心情有這種矛盾,為極重的憂惱逼迫所苦惱。是名令心生不平等。


2.五種修習

2.1.算數修習

又此阿那波那念,應知略有五種修習。何等為五?一、算數修習;二、悟入諸蘊修習;三、悟入緣起修習;四、悟入聖諦修習;五、十六勝行修習。云何名為算數修習?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何等為四?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者、逆算數。云何以一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時,由緣入息出息住念,數以為一。若入息滅出息生,出向外時,數為第二。如是展轉數至其十,由此算數非略、非廣,故唯至十。是名以一為一算數。云何以二為一算數?謂若入息入而已滅,出息生而已出,爾時總合數以為一,即由如是算數道理,數至其十,是名以二為一算數。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種,數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云何順算數?謂或由以一為一算數,或由以二為一算數,順次展轉數至其十,名順算數。云何逆算數?謂即由前二種算數,逆次展轉從第十數,次九、次八、次七、次六、次五、次四、次三、次二,次數其一,名逆算數。

[]又這個阿那波那念,應該知道簡單的說有五種的方法修習。哪五種呢?一、算數修習,二、悟入諸蘊修習,三、悟入緣起修習,四、悟入聖諦修習,五、十六勝行修習。怎麼叫做算數修習呢?謂略有四種算數修習。怎麼叫做四呢?一者、以一為一算數,二者、以二為一算數,三者、順算數,四者、逆算數。

1)云何以一為一算數?就是假設這時候是入息,就是由鼻至臍。入息在入的時候,念息在入,就是明明了了的顯現出來入息在入,正在由鼻至臍,入的現象顯現在心裡面,就是念這個入息。由緣入息的時候,出息停下來,這時候是一,這叫做以一為一。若由鼻至臍這個入息停下,出息出來。這個時候,由臍至鼻向外,這時候念出息,數它是第二。前面入息是第一,出息是第二。先數入息,而後數出息,然後再數入息就是三,再數出息就是四,再數入息就是五,就這樣乃至十。這樣來計算這個數目,由一計算到第十,這個數也不算少也不算多,所以只數到第十就好。是名以一為一算數。

2)云何以二為一算數?假設念出入息的時候,入息由鼻至臍入,然後入息沒有。出息就出來,就是由臍至鼻出來。這個時候叫做一,入息和出息是兩個息,兩個息合起來叫做一,就是以二為一。就是這樣入息出息數一,再入息出息數二,就是這樣展轉數到第十。入息出息說名為二,總合二種數之為一,故名以二為一算數。

3)怎麼叫做順算數呢?或者修數息觀的時候,是以一為一的這種計算法,或者是以二為一的計算法。順數目的次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數到十,這叫做順算數,由少而多叫做順。

4)怎麼叫做逆算數呢?由多而少。初開始就是十,然後再數九、八、七、六一直到一,所以逆算數。


若時行者,或以一為一算數為依,或以二為一算數為依,於順算數及逆算數已串修習,於其中間,心無散亂。無散亂心、善算數已,復應為說勝進算數。云何名為勝進算數?謂或依以一為一算數,或依以二為一算數,合二為一而算數之。若依以一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二合為一。若依以二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四合為一。如是展轉數乃至十。如是後後漸增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由此以百為一算數,漸次數之乃至其十。如是勤修數息念者,乃至十十,數以為一,漸次數之乃至滿十。由此以十為一算數,於其中間,心無散亂,齊此名為已串修習。

[]1)若是這個時候,修數息觀這個人,或者是以一為一的算數法,以這個法門作依止處,心就這樣的算數。或以二為一算數為依,於順算數及逆算數這四種方法,已經連續不斷地這樣修習。於其中間心無散亂,心裡面一直明了寂靜,不昏沈也不散亂,一直地在入出息上記這個數。能夠這樣明靜而住的記這個數,還應該為他宣說勝進的算數,更進一步,更殊勝的方法。

2)勝進算數是怎麼回事情?謂或依以一為一算數,或依以二為一算數。現在,合二為一而算數之。若依以一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二合為一。若依以二為一而算數者,即入息出息四合為一。如是展轉數乃至十。如是以後漸漸增加,乃至以百為一而算數之。百算數是一,數第二百就是二,第三百是三,乃至到第十,就是十百就是一千。如是勤修數息念者,乃至十個十數以為一,漸次數之乃至滿十。由此以十為一算數,於其中間心無散亂,到此為止,數到一百、一千、一萬這樣,這叫串習。


又此勤修數息念者,若於中間其心散亂,復應退還,從初數起,或順、或逆。若時算數極串習故,其心自然乘任運道,安住入息、出息所緣,無斷無間相續而轉。先於入息有能取轉,入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次於出息有能取轉,出息滅已,於息空位有能取轉。如是展轉相續流注,無動無搖,無散亂行,有愛樂轉,齊此名為過算數地,不應復數,唯於入息、出息所緣,令心安住。於入出息應正隨行、應審了達。於入出息及二中間,若轉、若還分位差別,皆善覺了。如是名為算數修習。

[]1)又這個精勤地、精進地修數息觀這個人,從一數到十,以二為一,以四為一,以八為一,乃至以百為一,可能中間心散亂,怎麼辦呢?就把這個數都不要,再從頭開始,也可以或者順,或者是逆,這樣再重新修習。

2)若是這個人,不怕失敗重新開始,一直地這樣用功。若時算數極串習故,念相應心,自然地乘任運道,乘者因也,就是依賴。任運道,就是修數習的時候,修得很自然,不用特別的用心力,就能夠明靜,不散亂也不昏沈。因此任運道,念就能安住在入息出息的境界上面,不會有散亂心出來打斷,也沒有散亂心間隔障礙,念相續地在入出息這裡面安住。

3)一開始的時候,對於由鼻至臍這個入息,有能取的念在活動。在入息沒有,就是息的空位,這時候還是有念在活動。入息的時候,有念活動,入息不入的時候,這個念不可以斷。次於出息有能取轉,中間入息的時間很短就過去,出息出現,這個念還是要活動,不可以間斷。出息滅已,於息空位也還是有念在注意。

4)念這樣展轉地、相續地流注於入息、出息。入息的時候沒有動,出息的時候也不搖,總而言之是不散亂,心裡面寂靜住。這時候,雖然不是輕安樂,但是心裡很歡喜,這時候就超過算數修習的境界,不應該再繼續的數數。那怎麼辦呢?唯於入息出息所緣令心安住,就是入息的時候、出息的時候,使令心安住在那裡就好,不要再記這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隨息。

5)對於入、出息,要隨順它這樣修這個念,就是念入息、念出息,就隨順這個方法這樣修行,應該特別要注意明白它,或者是散亂趕快要注意要知道,要把心收回來。於入息、出息的時候,及中間入息、中間的出息,入息出息活動的時候,入息出息沒有,就是中間的入息、出息。這是入息、這是中間入息、這是出息、這是中間出息,階段的差別、分際,都要善巧的明白。這就叫做算數修習。


又鈍根者,應為宣說如是息念算數修習;彼由此故,於散亂處,令心安住、令心愛樂。若異算數入出息念,彼心應為惛沈、睡眠之所纏擾,或應彼心於外馳散;由正勤修數息念故,彼皆無有。若有利根,覺慧、聰俊,不好乘此算數加行;若為宣說算數加行,亦能速疾無倒了達,然不愛樂。

[]1)按照這樣的方法修行的人有利、鈍之別,鈍根的人就是遲鈍,應該為他宣說,這樣的入息、出息都是念無錯亂,這個算數的方法,來修習這個法門。那個鈍根的人,由此算數的息念的修習,心各處攀緣、散亂的境界,能改變過來,使令他的心不散亂,安住出息、入息的所緣境上面。長時期的修行,會有進步,會生歡喜心。

2)為什麼鈍根人,應該為他宣說這個法門呢?如果這個鈍根人,給他宣說修行的法門,

不同於算數入出息念這個法門,另外別的法門,他不契機。鈍根人的心就可能與這個法門不相應,就是惛沉、睡眠,被這樣的煩惱所纏擾,不能相應。或者那個鈍根人,也可能他的心在外邊色聲香味觸上面亂動、虛妄分別。由於這個鈍根人和息念算數的法門相應,若能夠不錯誤地精進地修習息念的法門的原故。惛沉睡眠的纏擾,於外馳散的這些煩惱,都沒有,能與這個法門相應。

3)若有利根的人,覺慧聰俊,覺察諸法的智慧特別的靈,超過一般人,俊就是超過一般人。不歡喜學習算數的這個法門去修行,如果為這個利根人講解入息、出息算數加行的法門,又會怎麼樣呢?利根人也會很快、沒有顛倒的虛妄分別,明白這個法門,很快會有成就,但他心情不歡喜一、二、三、四、五這樣數數。


彼復於此入出息緣,安住念已,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若時而轉,於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於此加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證一境性,於其所緣,愛樂趣入。

[]若鈍根人和利根人,初開始能這樣修習,以後又能夠繼續地這樣,對於這個入出息緣,入出息是所緣,心安住在所緣的入出息上面不散亂,不惛沉。

1)若是處轉,就是四種算數,就是以一為一算數、以二為一算數、順算數、逆算數四種算數,他能這樣修行。

2)若乃至轉,就是勝進的算數,就是以二為一、以四為一,乃至以百為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叫乃至,就是這個數目多,所以叫乃至。

3)若如所轉,就是忽然在中間又有妄想,又散亂的話,所有算數都不算,從頭開始算。

4)若時而轉,就是極串習,入息出息、出息入息、中間入息出息都能夠無斷無間地相續地這樣修行、相續流注,心無散亂這樣,若長時期地修行到那時候有成就。

5)對於算數這個修行的方法,屬於阿那波那念的這一切的方法,由於你的念能安住,所以能夠隨順這個方法,很正確地修行。能夠沒有錯誤地了達這個法門,能這樣努力地修行。有如是相,有四種算數、勝進算數這些事情。

6)對於這個法門努力修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的話,努力地、長時期地修行的因緣故,在身心上有輕安樂出現,先有心輕安,然後才有身輕安樂。這時候成就禪定的功夫,就是未到地定,成就心住一境性,性實在就是心,心能安住一境,相續不斷地明靜而住,能成就這個境界。對於這個出息入息為所緣境,心裡面很歡喜地願意趣入到這個境界,因為這裡面有輕安樂。


2.2.悟入諸蘊修習

如是彼於算數息念,善修習已,復於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諸蘊。云何悟入?謂於入息、出息及息所依身,作意思惟,悟入色蘊。於彼入息、出息,能取念相應領納,作意思惟,悟入受蘊。即於彼念相應等了,作意思惟,悟入想蘊。即於彼念,若念相應思及慧等,作意思惟,悟入行蘊。若於彼念相應諸心、意、識,作意思惟,悟入識蘊。如是行者,於諸蘊中乃至多住,名已悟入。是名悟入諸蘊修習。

[]1)前面這一段文,不管是鈍根人、利根人,用算數的出入息的這種方法,保持正念,能善巧地成功,到未到地定。達到這個程度以後,應該怎麼修行呢?要繼續地對於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所取,就是出入息。能取,就是這個念與其他的事情。對這二方面的事情作意思惟,就是觀察所取、能取兩件事,就有智慧能深入到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境界裡邊。

2)怎麼樣就是有智慧明白色受想行識的道理呢?怎麼樣悟入?就是對於入息、出息,及入出息所依止的身體,在這兩方面作意思惟觀察,就明白色蘊的情況。

3)這位修行人悟入色蘊以後,又對於能取入息出息的念,與念相應會領納的事情,領納就是感覺,就是受。作意思惟觀察這個受,在受上開智慧,悟入受蘊的道理。

4)與念相應的等了,就是普遍的明了種種相,就是想蘊。作意思惟,警覺你的心在這裡觀察思惟,所以悟入想蘊。

5)與念相應的思及慧等,思就是自己決定我應該這樣做,就是有一個目的。從這裡就增長智慧,知道是這樣做。能這樣決定的那是智慧,要這樣做那是思心所。在這方面作意思惟有這樣的現象,就悟入行蘊。

6)與念相應的諸心意識,在這方面觀察心意識,就悟入識蘊的道理。

7)這個修行人於色受想行識諸蘊中,這樣在入出息念,所取、能取這樣觀察,若修若習若多修習,安住在這裡思惟觀察,就是已悟入色受想行識蘊。是名悟入諸蘊的修習。


2.3.悟入緣起修習

若時無倒能見、能知唯有諸蘊、唯有諸行、唯事、唯法。彼於爾時,能於諸行,悟入緣起。云何悟入?謂觀行者,如是尋求此入出息,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入出息,依身、緣身、依心、緣心。復更尋求此身、此心,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依緣命根。復更尋求如是命根,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命根,依緣先行。復更尋求如是先行,何依、何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先行,依緣無明。如是了知無明依緣先行,先行依緣命根,命根依緣身心,身心依緣入息出息。又能了知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命根滅,命根滅故身心滅,身心滅故入出息滅。如是名為悟入緣起。彼於緣起悟入多住,名善習修。是名悟入緣起修習。

[]1)若這位修行人,沒有其他的顛倒迷惑,對於現前的境界能觀察思惟,叫能見;不現前的事情,過去的、未來的也能觀察思惟,叫能知。能見、能知唯有諸蘊,過去也是諸蘊、未來也是諸蘊、現在也是諸蘊。而諸蘊究竟是什麼呢?就是諸行,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唯事,一虛妄分別就有事,很多的問題。唯法,就是你也會發出來種種的名言的分別。這個時候,修行人能於諸行、唯事、唯法上,悟入緣起的道理。

2)怎麼樣就會悟入緣起的道理呢?就是修阿那波那念這個觀行者,在未到地定裡面作如是觀察:什麼是出入息的住處?什麼是出入息的緣?既然這樣推求之後,就能正確地知道,此入出息以身為它的住處,以身為增上緣。也是以心為它的住處,以心作增上緣。這樣尋求入出息的依、緣,現在知道身、心為它的依、為它的緣。

3)又進一步地再推求,這個身心以什麼為依?以什麼為緣?既尋求已,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以命根為它的依、所緣。身心的存在靠命根,生理和心理組合在一起而不分離的那個力量,就叫做命根。如果命根的力量衰竭、結束,這個人就死亡,身也壞、心也壞,所以如實悟入此身此心依緣命根。

4)又進一步地再推求這樣的命根是何依何緣呢?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命根依緣先行,就是過去世的業力來的。這樣說身心和命根都是果報,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果報,也就是生緣老死,這些都是以業為它的依緣。

5)又進一步地再推求這樣的先行是何依何緣呢?既尋求已,如實悟入如是先行,依緣

無明。行是由無明來的。無明是什麼?就是心裡面有些錯誤的知識,心裡面對於世間上一切的法有錯誤的執著,所以發出錯誤的行動,就是由惑而有業,有業而有果報。現在很明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6)像前面這樣推求的結果,他知道,以無明為依而有行,而無明又為行的增上緣。過去世造的業力是命根的住處,而行又為命根的增上緣。命根又為身心的依緣。身心又作為入息出息的依緣,這就是生死的緣起。

7)又能了知,如果在心裡面的無明消滅,通達無我、無常的道理,無明就滅。無明滅,就不會再造生死業,不會用取著心造不動業和福業,也不會用愚癡心造罪業。有漏的業力不活動,有漏的果報命根也就沒有。命根滅故身心也就滅,身心滅故出入息也就滅。就是悟入染污的緣起,也悟入清淨的緣起。

8)這位修行人對緣起的悟入的多住,長時期地作如是觀,叫做善修、善習、善多修習。是名悟入緣起修習。


2.4.悟入聖諦修習

如是彼於緣起悟入善修習已,復於諸行如實了知從眾緣生,悟入無常。謂悟入諸行是無常故,本無而有,有已散滅。若是本無而有,有已散滅,即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若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即是其苦。若是其苦,即是無我,不得自在,遠離宰主。如是名為由無常、苦、空、無我行,悟入苦諦。又彼如是能正悟入諸所有行,眾緣生起,其性是苦,如病、如癰一切皆以貪愛為緣。又正悟入即此能生眾苦貪愛,若無餘斷,即是畢竟寂靜微妙。我若於此,如是了知、如是觀見、如是多住,當於貪愛能無餘斷。如是名能悟入集諦、滅諦、道諦。於此悟入能多住已,於諸諦中證得現觀。是名悟入聖諦修習。

[]1)這個修行人,像前面這一大段文悟入緣起,能這樣修習好了。又能夠正確的知道,諸行是從眾多的因緣生出來,就是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明白這件事是不長久,裡邊沒有常恒住的東西可得,就明白無常裡有剎那無常、有一期無常,這些各式各樣的無常。

2)這個修行人,在未到地定的裡面悟入到無常的道理,也等於是修無常觀。他就知道出入息也好、身心也好、命根也好、一切法也好,原來都是沒有,有因緣故,這個法就出現。有了以後,又會散壞,又沒有了。

3)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觀的時候,就會覺悟這件事原來沒有,而現在有因緣故有,有了又沒有了。如果是這樣,由無而有是生,生以後又衰朽、老法。病法,有很多的困難的問題。死法,最後就結束。生、老、病、死是一個苦惱的境界,這就是苦,所以由無常故苦。

4)由無而有以後,無常的法就是苦。願意常,不可能是常,所以就是苦。既然是苦,就是無我。因為什麼呢?不得自在,苦就是表示不自在。我不願意苦,我要自己作得主;我不要苦就不苦,表示有我。你不願意苦也苦,就叫作不自在,就是不能自主,就是無我。在這個不自在的境界裡邊不能作主,自己作不得主,所以就是無我。由無常就會通達苦、悟入苦,由苦就悟入無我,就明白也就是無我,也就是空。如是名為由無常、苦、空、無我行,悟入苦諦。

5)又在奢摩他裡面修毘缽舍那觀的這個人,能正確地悟入到諸所有行都是因緣生,眾緣生起的這些生老病死,其性是苦,就像一個人得病,這就是苦。如癰,就是重病,就是前生的罪業現在要受報。如病,是四大不合就感覺到苦。如病、如癰這些苦,怎麼會有這種苦呢?這個苦從那裡來的呢?一切皆以貪愛為緣,就是你的貪愛心。因為若沒有貪愛心的話,不採取行動;因為愛這件事,想要得到這個,就非要採取行動才行。所以,由於愛而集聚很多的苦惱,就悟入集諦,他有力量能集聚東西。

6)修毗缽舍那觀這個人,又能開一種智慧,即此能生眾苦的貪愛若無餘斷,沒有剩餘,就是全面把愛心消滅,就是對一切法都不執著。這個時候,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個時候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那時候那裡邊畢竟的寂靜,沒有一法來擾亂,是最微妙的境界,就是滅諦。就是沒有苦的因,也沒有苦的果;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老死滅,這是寂靜微妙的境界,就是滅諦,這是大安樂處,一切諸佛、一切聖人都在這裡。

7)這個修行人在靜坐的時候,就在想,我若能夠在這個苦、集、滅這裡,能夠通達、能了知,能夠用止觀去觀察它,數數地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當於貪愛能無餘斷,就把執著心完全斷。作如是觀察的,就是道諦,就是戒定慧。

8)若能夠這樣悟入無常、苦、無我,悟入一切皆以貪愛為緣,貪愛能無餘斷畢竟寂靜微妙,於此觀見如是多住,當於貪愛能無餘斷,如是名為悟入集諦、悟入滅諦、悟入道諦。於此悟入能多住已,這樣悟入,就是這樣觀察,要多住。你能夠於諸諦中,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證得現觀,成就無分別的智慧,無分別的清淨無漏的智慧現前,是名悟入聖諦修習。


2.5.十六勝行修習

如是於聖諦中善修習已,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復進修習十六勝行。云何名為十六勝行?謂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短。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

[]像前面這一段文,於四聖諦裡邊,能善巧的這樣修習、這樣觀察。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初入聖道的時候叫作見道,就是見到諸法的寂滅相,成就無漏的無我的智慧,這個時候在這個範圍內應該斷的煩惱都完全斷,這是什麼呢?就是身見、戒取、疑,主要就是這三個煩惱。身見,就是執著有我。戒取,就是外道的這些修行的方法,那不是道。對於聖道沒有疑惑。唯餘修道所斷煩惱,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還是剩餘、還沒斷,就是貪、瞋和五上分結沒斷。為求斷滅彼修道所斷煩惱,還需要繼續的進一步的修行十六勝行。阿那波那念是在凡位的時候修,十六勝行是得聖道以後修行的方法。勝行,勝是殊勝,勝過前邊的見道的修行,現在是修道的修行。修道的時候,這個修行法門勝過見道的法門,就叫作勝行。怎麼叫作十六勝行呢?就是在見道之前,這樣修習的時候,念入息的時候,你有念。我現在還能繼續這樣學習念這個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念這個入出息。這是總說。

1-2)若長、若短。由鼻至臍是入息,由臍至鼻是出息,這個入息和出息時間是比較長一點。中間入息、中間出息,這叫短。注意息的長、短。

3)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在奢摩他的時候,就能夠覺察到全身的毛孔都有入息,息從全身的毛孔入。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就是他能這樣學習,注意這件事。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

4)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息能除身行,入息出息就是身行,現在是能除身行。在入息的時候,就是沒有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的入息。在出息的時候,能除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5)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就是有輕安樂的關係,入息的時候有喜,心裡有歡喜。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的時候,也有輕安樂。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現在已經由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有喜、也有樂,但是樂這時候不說,說有喜。

6)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入息也有樂,出息也有樂。這是第三禪,沒有喜而有樂。初禪、二禪有喜。

7)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息在入的時候有心行這件事,心行是什麼?身行就是出入息;口行就是語行,尋伺是語行,有尋伺才能說話。心行,就是受、想,有受、有想,心就活動,若沒有受、想,心就不能動。於覺了心行的時候,也就覺了心裡面有受有想;在入息的時候心有受有想。我今能學覺了心行的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的時候,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時候也有受想,能覺了受、覺了想。這是什麼?若失忘念,忘掉正念,無常、無我是正念;忘掉正念,虛妄分別來,就是我見慢等相應俱轉。這時候,應該是三果,還是有我見、有高慢心出來,這樣的分別心出來和你的心同時活動。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這個覺了,就是覺了我有我見、我慢,是不對的;速疾通達,就把我見我慢滅掉,觀察無我。

8)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息除,息在這裡不是出入息,當滅字講,就是滅除心行。現在這裡有不合道理的心行,這修行人要把它滅除,所以叫做息除心行。在入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就要滅除。我今能學息除心行,這個修行人有這種堪能性,心裡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就能滅除,有這種能力。出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覺知,就能把它滅掉。什麼是應該滅除的心行呢?就是我見、我慢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自己執著有我,就高慢起來,瞧不起別人,這個就是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我慢見等受想心所和心同時活動。這位修行人發覺自己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想法,就是立刻地提起正念,修無我觀,就把我慢見消除,這叫做息除心行。

9)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這位修行人在入息出息的時候,發覺自己的心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心的活動,就能學習、能覺了自己心情有不對的地方。哪些?有貪、離貪心等有二十種,於此一切都能如實了知,如實了知,就沒有這麼多的虛妄分別心。

10)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就是入息出息的時候,他能夠令自己喜悅,能解決一切問題,有這種堪能性,所以叫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入息。就是這個修行人,發覺自己的心為昏沈睡眠這樣的煩惱所覆蓋的時候,立刻地想辦法把他滅除,什麼辦法呢?就是隨你心所歡喜,觀察一種淨妙的境界,就是佛法僧,這是最殊勝的境界,也是自己所恭敬的讚歎的境界。若觀察佛法僧的境界的時候,極能夠善巧地表達出來,勸導自己不要懈怠、勇猛,也會讚歎修學聖道的功德勉勵自己,也感覺到自己非常值得慶幸、值得歡喜:我來到三寶裡面受到佛法僧的護念,能夠修學聖道,就是安慰自己。這樣就把惛沈睡眠這些煩惱滅除。

11)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在自己的入息、出息的時候,內心裡面有須要制持的地方;制止它,要把他保持清淨,須要這樣做的時候,你就能做得到,這叫做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入息。什麼叫做制持心呢?你的心為掉舉惡作蓋這種煩惱所纏擾的時候,所覆蓋的時候,所障礙的時候,心能夠安住在寂靜,不外馳散。心裡面能把掉舉惡作停止下來,就叫做制持。

12)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些纏縛煩惱來纏擾,能夠修正念把這些煩惱解脫出去,這叫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入息。前面是個別地一樣一樣說,這是總說。就是心裡面有五蓋現前的時候,能夠遠離這些蓋障,這叫做解脫心出息、入息。

13)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習無常觀,能觀無常,就叫做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前面能夠令心解脫,只是現行煩惱活動的時候,能令他解脫。現在這裡是煩惱的種子,為斷煩惱的隨眠種子,就須要觀察諸行無常法性,觀察一切法剎那生、剎那滅,就能滅除煩惱種子。所以,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14)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這個斷。斷,是指斷界。什麼叫做斷界呢?是見道所斷諸行永斷,就是見第一義諦,見一切法寂滅相的時候,叫作見道。見道所斷主要是斷除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把這三種煩惱的種子也斷,就得斷的名字。在這裡思惟無我義,就叫做斷隨觀。前面是思惟無常,這就是思惟無我。

15)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進一步地修離欲的隨觀,隨,隨逐不捨,就是特別地微細。離欲,就是離欲界。怎麼叫做離欲界呢?就是遠離欲界,前面是初果聖人斷除我見,還沒能離開欲界,因為還有欲。現在進一步地修行,能遠離欲界,就是把貪、瞋也斷。

16)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滅觀。滅,就把五上分結,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消滅。就是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五種煩惱滅除,就叫做滅界,是屬於有餘依的滅,不是無餘依的滅。


問:如是十六差別云何?答:有學見迹已得四念住等,於入出息所緣作意,復更進修,為斷餘結。是故念言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

[]問:這十六種勝行,每一種的差別相怎麼樣情形呢?

1)答:有學見跡,有學就是從初果以後名之為有學,什麼原因這樣呢?內凡、外凡位也在學習佛法,也可以學習經律論,學習戒定慧;但是死以後有可能不學,也可能不信佛,所以不叫做學。若是初果聖人死以後,一定還是學習佛法,正見不失掉,所以這初果以後才名之為學。跡,就是足跡,從跡上能見到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跡。跡,就是聖人走過的道路。現在這個修行人也這樣學習,隨著聖人走過的道路,也見到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見跡。初果聖人已經成就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受、心、法都是無常、無我的這樣觀。等,就是等於四正勤、四如意足的這些事情,五根、五力、七覺支,七覺支就是見道;他已經成就這樣的佛法。初開始得到七覺支,就是初果聖人,初獲得七種覺支的時候,叫做初有學見聖諦跡。這時候,能見到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

2)於入出息所緣作意,就是入出息就是所緣,就在這裡邊作意。復繼續地,又修學四念處,還有剩餘的煩惱沒斷,還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斷什麼煩惱呢?五下分結裡面,唯斷除薩迦耶見就是我見,不在色受想行識裡面執著有我。戒禁取這樣的煩惱也滅,就是對外道那些戒法,外道認為那樣的修學可以得聖道,初果聖人認為外道沒有道諦,沒有得聖道的方法。疑,就是對聖道沒有疑惑,對苦集滅道沒有疑惑。貪、瞋還沒有斷,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沒有斷。初果聖人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圓滿,還繼續努力地修學,要斷沒斷的煩惱。還應該繼續努力向前進,修學戒蘊、定蘊、慧蘊,就是戒定慧所攝的八支聖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所以,這地方就是這麼說,初果聖人繼續要修學八正道,也就是繼續修學四念處。所以,初果聖人心裡面做如是念:於念入息的時候,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都是符合戒定慧。


若緣入息、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出息。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如入息、出息長轉,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轉,即如是了知。如是名為若長、若短。若緣身中微細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隨入諸毛孔中,緣此為境起勝解時,便作念言: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若於是時,或入息、中間入息已滅,出息、中間出息未生,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或出息、中間出息已滅,入息、中間入息未生,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出息、入息遠離位為境,即於此時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又即於此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先未串習入、出息時所有剛彊若觸隨轉,今已串習入出息故,皆得息除,有餘柔軟樂觸隨轉。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1-2)若緣入息、出息境的時候,入息、出息是所緣境,能緣的有念、有慧。他心裡面這樣觀察思惟,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的出息。入息、出息是長,怎麼說它是長呢?和中間入息來對比,中間的入息、出息是短,所以這個地方叫做長。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入息、出息它的時間比較長,在出現的時候。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出現的時候。他能了知這是長,這是短。如是名為若長、若短。就是入息、出息是長,中間入息、中間出息是短。

3)若是這個修行人,在未到地定裡邊起毗缽舍那觀的時候,觀察全身微細的毛孔,以全身的微細毛孔為所緣境。怎麼樣觀察微細毛孔呢?入息和出息,不止是鼻端或是面門和肚臍子這裡,入息也周遍全身,出息也周遍全身諸毛孔中。以周遍全身的毛孔為所緣境,起殊勝的觀察的時候,便作念言: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現在有這種能力。

4)a)若這個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入息滅、中間入息也滅,出息和中間的出息還沒出現。這個時候,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也沒有,出息也沒有,就叫做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在空無的階段,遠離入息也遠離出息,就這個位為所緣境。或者是這樣,出息滅、中間出息也滅,入息、中間入息沒生,是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就是出息也沒有,入息也沒有。怎麼叫做空無位呢?就是遠離出息,遠離入息。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心裡面這樣念: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入息出息都是身行,這個時候,空無位、遠離位,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也就是沒有身行,這個時候,以此為境做如是觀。

b)又這位修行人對於出入息的這個境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以這些修習為因緣。以前沒有這樣精進連續不斷地修入出息的時候,隨時有一些四大的不調,或者內心遇見什麼不如意境界的時候,就有很強烈的苦惱的感覺;苦觸隨著因緣就會現前。現在由長時期不斷地修入出息念的關係,把剛彊苦觸滅掉,另外的柔軟的快樂的感覺出現。這位修行人就這麼說: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的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的出息。


又於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靜慮,或得第二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第三靜慮已上,於阿那波那念無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第三靜慮,宣說息念加行所攝。又即如是覺了喜者、覺了樂者,或有暫時生起忘念,或謂有我、我所。或發我慢,或謂我當有,或謂我當無;或謂我當有色,或謂我當無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種種動慢、戲論、造作貪愛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由是加行,便作念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5)又這個人對於阿那波那念,能精進地修行,有可能得初禪,就是從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又進一步得第二禪,這個時候,心裡面就這樣的觀察說:於覺了喜入息出息。入息出息的時候有喜悅的事情,他覺了、發現這件事。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

6)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

若得離喜第三靜慮的時候,前面是初禪、二禪,現在進一步成就離喜妙樂地,就是第三禪。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殊勝的樂觸。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第三靜慮以上,就是第四靜慮。不會再去念阿那波那念這種加行,沒有這種修行,因為第四禪以上沒有出入息,所以不再修這種法門。所以說從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到第三靜慮這個範圍內,都可以有阿那波那念的修行。若是第四禪,沒有這修行方法。

7-8)又,就前面說的初禪、二禪的覺了喜,三禪的覺了樂,這個修行人。或有暫時生起忘念,就是忘掉正念,有虛妄分別。有什麼妄想呢?或者這時候想:我能夠得初禪,我能得二禪,我能得三禪,你們都不如我。或是可能有這種想法,三禪、初禪、二禪是我所得的,我能得到這樣成就。或發我慢,有我我所見,可能進一步就有我慢、有高慢心;你們都不如我,瞧不起別人。或者進一步又會說:將來我當有,或者將來我沒有,這樣分別。或謂我當有色,這個我是有形色的。或謂我當是無色的,沒有形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者是這些虛妄分別。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或者是這麼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這個修行人在這個時候,有這樣不合道理的想思。

種種動慢,有這個我慢就是動慢,就是這個不如理作意虛妄分別起來,叫動慢。戲論,說是有我;或者我有、或者我無、或者有色、無色這些虛妄分別。造作,做如是觀就是造作。貪愛,愛著這個我、我所。剛一生起來這樣虛妄分別,很快的就會覺悟,用佛法的正見的智慧,通達這是錯誤不應該。對於這個戲論不是很深的染著,因為學習佛法,有無我的智慧,染著不深,容易改變過來,容易清除這些染污的分別。方便斷滅除遣變吐,就是把這個正觀的方便提起來,斷滅這些虛妄分別,除遣這些,把它排除出去。變吐,就是把我見、我慢的種子消滅。什麼是愚痴?不通達色受想行識諸行,執著它是我、是我所有;若執著識是我,色受想行是我所,執著有我就叫做愚痴。什麼是動慢?若執著有我,我慢和它一起的活動,所以很自然的我慢也會出來,就是你有我見,我慢就會動,就叫做動慢。什麼是戲論?謂我當有、或當無等那一段文,這是戲論。什麼是造作?這些不合道理的思惟分別,就是造作。什麼是貪愛?愛味相應叫做貪愛。由於這個人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就是由這個加行,便作是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能覺了,也能息除。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靜慮,彼定已得初靜慮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觀察所生起心,謂如實知、如實覺了;或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有掉動心,無掉動心;有寂靜心,無寂靜心;有等引心,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彼若有時,見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內住寂止故,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策發其心,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時,見為掉舉、惡作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外住囂舉故,爾時於內安住寂靜,制持其心,是故念言於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出息。若時於心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為因緣故,令現行蓋皆得遠離,於諸蓋中心得清淨,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9)又,這個修行人能夠精進的用功,成就根本的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色界四禪稱為根本是什麼意思?就是更殊勝的功德都從這裡發生出來,所以它是根本。雖然它是有漏,一切無漏的三昧都從這裡出來;得到有漏的四禪,然後再修四念處,有漏的四禪就變成無漏的四禪,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從這裡出來,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得無上菩提,都是從這裡出來,所以稱之為根本。若是成就根本的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也決定已經成就初靜慮的近分未至依定,初靜慮的近分就是未到地定,接近初靜慮的那一部分,就是未到地定。以這個定做依止可以修四念處,所以叫未至依定。依這個未至定為依止,觀察自己這一念心是什麼相貌,就觀察出來。所生起心是什麼呢?如實知如實覺了,就是心現起他就知道,知道就會覺了,覺了就是改變錯誤。或者這時候有貪心,或這時候沒有貪心,或者有瞋心,或者離瞋心,或者有癡心,或者離癡心;不於色受想行識執著有我,就離痴心,於色受想行識執著有我我所,就是愚痴。略心,就是昏沈睡眠。散心,就是虛妄分別。下心,心裡面浮動,要制止它叫下心。舉心,心裡面昏沈,要舉,要發動它。或者有掉動心、或者無掉動心,或者有寂靜心、或者無寂靜心,或者有等引心、或者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這一共是二十個心。下邊四念住裡邊,會解釋這二十種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10)那個修行人有的時候,感覺到自己這個寂靜住明靜心被昏沈睡眠障住,怎麼辦呢?極能夠把這心安住在寂止的境界。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的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鞭策自己、警覺自己,就把昏沈睡眠破除。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什麼是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等?就是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捨、或復念天。

11)那位修行人若有的時候,感覺到它的內心為掉舉、為惡作這樣的障礙覆障其心,遮覆障礙他的明靜的清淨心。為什麼會這樣呢?由於那個修行人失掉正念,心在色聲香味觸法外面的境界上,安住在囂舉,就是浮動。心在外面的境界上動亂,所以就有掉舉惡作的這種障礙。那個時候這位修行人,立刻地把心收回來,在入息出息在這個地方安住寂靜,就是把掉舉、惡作清除、排遺出去,心就寂靜住。就這樣來制伏住掉舉、惡作的這種虛妄分別心,用定力把它攝持住,叫它不要亂。所以,這位修行人自己就這樣地念:對於制持心這樣功夫,把這個心安住在入息出息上,這件事我現在能

學習制持心入息出息,我能這樣學習。

12)若時於念入出息,能夠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的原因,使令五蓋,全部全面地能夠遠離。他的內心對諸蓋都消除,所以心裡面明靜而住。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解脫,餘有隨眠復應當斷。為斷彼故,起道現前,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觀察,是故念言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又彼先時,或依下三靜慮,或依未至依定,已於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無常隨觀,復於毘缽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心已,於諸界中,從彼隨眠而求解脫。云何諸界?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名為斷界。修道所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名為滅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如是彼於見、修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此後更無所應作事,於所決擇已得究竟,是名十六勝行。

[]13)那個修行人對於五蓋能障礙修道人的心,這個時候已經解脫諸蓋障,殘餘的、剩餘的問題就是諸蓋的隨眠,就是貪欲、瞋恚等種子儲藏在他的身心裡面,還應該修學聖道,斷滅它。為斷彼隨眠故,發起聖道,讓聖道現前,這裡聖道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生滅變化。他極能夠精微地,精者微細,就是深入地觀察;懇是真實,很誠懇很真實的這樣觀察,如無常的道理觀察思惟。所以心裡面這樣的念,就是把這個道理顯現在心裡面思惟,就這樣在心裡面有這樣的話:在這個入息出息上

面修無常觀,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他有這種能力做如是觀。怎麼叫做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呢?就是隨時隨地隨各種因緣,無常觀能現前;觀察色也是剎那剎那生滅,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剎那剎那生滅。由於此無常觀的有力量,就能調伏煩惱,不再那麼執著。

14-16)a)又那位修行人在過去的時候,或者他是依下三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就是下三靜慮;四禪不在內,因為四禪沒有出入息,不能修阿那波那念。或者這個修行人沒有得初禪、二禪、三禪,祇是得未到地定,修觀的時候,就以未至定為依止處,修毘缽舍那觀。若是得初禪、二禪、三禪,就在初禪、二禪、三禪裡面修毗缽舍那觀。以前已經修成功奢摩他,瑜伽行就是相應行,就是奢摩他相應,毘缽舍那相應,都叫做瑜伽行。現在是說奢摩他修成功,這個時候,修十六勝行的時候,就依無常隨觀,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無常觀,修無常觀的時候,也叫做修瑜伽行。如是成功奢摩他,就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這個清淨心,使令蓋障都清除,於諸界裡面,從彼蓋障的隨眠種子而希求解脫。

b)諸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三種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什麼叫做斷界呢?初入聖道,成就無我的智慧,見到諸法寂滅相的時候,這時候斷除一切的煩惱心,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從來也沒有斷過,現在是初開始斷煩惱,所以名之為斷。什麼叫做離欲界呢?得初果以後,繼續向前修學聖道,就斷五下分結裡面的貪、瞋這二種煩惱斷掉的時候,就遠離欲界,到色界。什麼叫做滅界呢?一切有漏種子都滅,一切有漏的種子叫做依,因為煩惱的現行依種子為所依,一切愛見的煩惱所依止的煩惱、所依止的種子全面的滅掉,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就是五上分結種子也滅。

c)前面是解釋什麼叫做三界,以下說修止觀。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思惟斷界、離欲界、滅界這三界的寂靜,也就是把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全面的滅除,這時候心裡面是寂靜,再沒有煩惱賊在心裡面搗亂,心裡面寂靜。無論什麼時候,心裡面都是安隱的,沒有災患來苦惱他。這三界的寂靜不是自然的,是要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才可以,也就是修四念處、修無我觀、修無常觀。

d)他得初果以後,要繼續在入息出息上修四念處,修習又多修習,善修、善習、多修習故,從殘餘的修道所斷的煩惱,他的心裡面解脫這一切煩惱。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這三種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他這件事能做到。像前面這段文,那個修行人對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修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不是暫時地斷,成阿羅漢,一切煩惱都永久地滅盡。此後更無所應作的事情,在色受想行識上觀察無常、無我的道理,這個抉擇已經到究竟圓滿的程度,是名十六勝行。


修習如是名為五種修習阿那波那念。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應於是中,正勤修學,愛樂乘御。若於所緣,有思遽務、有散亂者,於內各別應當親近如是觀行。若於此中,勤修習者,尋思散動皆無所有,心於所緣,速疾安住,深生愛樂。是名第五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淨行所緣。如是總名淨行所緣。

[]修習算數修習,乃至到十六勝行的修習,一共是五種修習阿那波那念。這個法門是誰應該修習的呢?是多尋思行補特伽羅,就是妄想特別多的人,在這個法門裡面應該認真、精進地學習。愛樂乘御,要發歡喜心,要乘御,就像坐車,就可以從凡夫地到涅槃地。若是這個修行人修行的時候,或者有欲尋思、恚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就是心裡面有貪瞋癡的分別心,就是令心很急忙,令心散亂。有欲尋思就是要修出離尋思,有恚尋思、有害尋思要修慈悲喜捨,各別地親近這樣的觀行的法門來對治它。若是有這樣多尋思行的話,若於此中勤修習者,尋思散動皆無所有,雜亂的妄想就沒有,就對治出去。心在入息出息這裡,很快地就寂靜住,這個時候有快樂出來,心裡面深深地愛樂這件事。是名第五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淨行所緣。如是總名淨行所緣。


3.阿那波那念

又於阿那波那念正加行中,初修業者,先於舍宅前後窗門,或打鐵師,或鍛金銀師,吹筒櫜袋,或外風聚入出往來,善取相已,由緣於內入出息念,於入出息而起勝解。彼復先於微細息風,經心胸處麤穴往來,而起勝解。然後漸漸於眾多風而起勝解。所謂乃至一切毛孔風皆隨入,而起勝解。如是所有一切身分,風聚所隨、風聚所攝、風聚藏隱。無量風聚於中積集,如妒羅綿,或疊、絮等,諸輕飄物,於是諸相而起勝解。

[]1)又於阿那波那念正加行中,初修業的人,先於自己住的房子前面、後面的窗門這裡,這有風進來、有風出去;或打鐵師、或者鍛金銀師,他們需要有火,要吹筒發動這個火。囊袋,就是皮袋,也是發動這個火用。或者外邊有風入進來,或者裡面有風吹出去,風一往一來,你要取到這個相。知道外邊的風的出入,從這裡也就可以觀想自己內裡邊這個身體,有入息、有出息,入出息念,要觀想入息、觀想出息。

2)彼又要先對微細的息風,就是這個息也叫做風,經過心臟和胸部,粗大的空穴,它是一出一入,像這樣觀察。

3)然後漸漸於眾多風而起勝解,就是有眾多的風,去觀想。風者,動也。氣在流動我們自己感覺到,就是血也在流動,舉手動足也都是動,也都是風。觀察這個身體所有的毛孔都有風的出入,這樣觀察。

4)這個生命體的一切的部位都是風聚所隨逐,到處都有風,是風所統攝。這個風在身體裡面運行,就可以使令這個身體,成為一個靈活的一種生命體,所以是它所統攝的;如果它不動,這個身體就結束,所以是風聚所攝。在這個身體到處都有風的藏隱,藏隱在一切處,這個身體每一部分它都有風,這個風在身體裡邊,就像是輕飄物那樣,非常的靈活。如妒羅綿或疊絮等,諸輕飄物。妒羅綿是什麼呢?就是柔軟的花草。疊,就是特別微細的毛布做的手巾。絮,就是柳花。這些東西都是輕飄物,為風所動,就知道那是有風。學習這個法門的時候,可以在這麼多的相狀上起觀想。


彼若於內入息出息流轉不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於其內身住循身觀。若復於他死屍骸中青瘀等位入息、出息流轉斷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於其外身住循身觀。若復於自臨欲死時而起勝解;或於已死入息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或於未死入息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由法爾故,爾時名為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1)若是那個人體內的入息和出息,流轉不絕,不斷的在流動,這位禪師就這樣的作意思惟出入息在流動。爾時名為於其內身住循身觀,你這樣觀察,能使令心寂靜、不散亂。

2)若這個人生命結束,身體變壞,觀察他的身體,就是他的入出息不活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於其外身住循身觀。

3)若是這位禪師,對於自己臨欲死亡的時候,這個時候他還是修阿那波那念,觀想這個身體氣息的情況,這是內。或者這個人已經死掉,觀察入息、出息不流轉的情況,作如是觀,這就是於外。或者這位禪師,對於生命體還沒有死亡的時候,他的入息、出息就不動,作這樣的觀想。沒有死這就是內,沒有出入息就是外,所以於內外,這是兩種觀想。沒有死亡,怎麼會沒有出入息呢?如果得到色界第四禪,或者是在母腹中,在胎藏的時候,是沒有出入息。修行到第四禪,自然是這樣子。小孩子沒有出胎的時候,也是沒有出入息,自然是這樣子,爾時名為,於內外身住循身觀。


遍於一切正加行中,應修如是止品助伴、止品所攝無倒加行。所餘一切,如前應知。

[]這位禪師普遍於一切正加行裡面,這裡是說,所有的九種加行,都名為正加行。應該學習前面說的阿那波那念這個加行。助伴,因為沒得聖道,沒有與第一義相應,心是有助伴。止品所攝,無倒加行,這個加行是屬於止品,是最正確的,沒有錯誤的一種修行。這裡說無倒加行,其餘八個加行如前面三十一卷那裡面說的應該知道。

1)什麼是遍於一切正加行?如說阿那波那念所緣,若是處轉,就是出入息,就是由臍至鼻,這叫出息;由鼻至臍,這是入息。出入息就在這個地方流動,這叫是處轉。若乃至轉,就是出息,是由臍到鼻,這就是至;入息,是由鼻到臍,臍是它所至的地方。若如所轉,入息的情況,和出息的情況,如其自然地活動,不要控制它。若時而轉,就是修入出息的時候,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十六勝行裡面有這件事。因為能夠安住在出入息,正念分明,就是隨著出入息這樣,沒有散亂、掉舉,也沒有昏沈,隨時這樣做。那個時候,由於自己用功就會明白,這個修行有這樣的相貌。

2)什麼是止品助伴?即於阿那波那念的法門裡面,就修習這樣的觀想,像前面的數息觀,所說的那個勝解,也就是這裡邊說的這一段文,就叫作止品助伴。

21.雜阿含1165

復次、於佛善說法毘奈耶,深心愛樂新學苾芻,由二種相,應正了知:一、由身相無變異故,二、由心相無變異故。謂由形色極光淨故,面貌熙怡極鮮潔故,膚體充實不羸損故 ,諸根適悅而寂靜故,身無變異;隨有所得生喜足故,遠離貪樂畜積資財而受用故,於其室家無顧戀故,心無變異。復有三種婬貪對治,能令婬貪未生不生,已生尋斷:一者、思惟不應行想;二者、思惟極不淨想;三者、密護一切根門。此中密護一切根門,略廣應知如聲聞地。謂能密護諸根門者,不令母邑摩觸身故,名善護身。於諸母邑不觀、不聽、不憶念故,名善守根。設見、設聞、設隨憶念,即能長時攝受正念,以猛利慧深見過故,名善住念。彼由如是善護其身,善守諸根,善住正念,便能思惟不應行想,由此煩惱不能蔽心令暫欣味。又能思惟極不淨想,由此煩惱不能蔽心令速迴轉。T30,816c

1.六種不淨

云何不淨所緣?謂略說有六種不淨。一、朽穢不淨。二、苦惱不淨。三、下劣不淨。四、觀待不淨。五、煩惱不淨。六、速壞不淨。云何名為朽穢不淨?謂此不淨,略依二種:一者依內、二者依外。云何依內朽穢不淨?謂內身中。髮、毛、爪、齒;塵、垢、皮、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髀、腎;膿、血、熱痰;肪、膏、肌髓;腦膜、洟、唾;淚、汗、屎、尿。如是等類,名為依內朽穢不淨。

[]怎麼叫作不淨所緣?謂略說有六種不淨。一、朽穢不淨。二、苦惱不淨。三、下劣不淨。四、觀待不淨。五、煩惱不淨。六、速壞不淨。

怎麼叫作朽穢不淨呢?朽就是壞了,這個身體是必朽之物,不管怎麼樣保護他,一定是要壞的,必定朽穢,而且是污穢不清淨。由二種來說朽穢不淨,一者依內,二者依外。內裡的朽穢不淨怎麼講呢?自己這個身體裡邊有髮、有毛、有爪、有齒、有塵垢、有皮、有肉、有骸、骨、筋、脈、心、膽、肝、肺、大腸、小腸、生藏、熟藏、肚、胃、脾、腎、膿、血、熱、痰、肪、膏、飢、髓、腦、膜、洟、唾、淚、汗、屎、尿,我們的身體裡邊就有這麼多東西。如是等類,名為依內朽穢不淨。


云何依外朽穢不淨?謂或青瘀、或復膿爛、或復變壞、或復膨脹、或復食噉、或復變赤、或復散壞、或骨、或鎖、或復骨鎖、或屎所作、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洟所作、或血所塗、或膿所塗、或便穢處。如是等類,名為依外朽穢不淨。如是依內朽穢不淨,及依外朽穢不淨,總說為一朽穢不淨。

[]云何依外朽穢不淨?謂或青瘀,就是死亡的時候,身體變青瘀顏色。或復膿爛,裡邊爛壞流出膿血來。或復變壞,漸漸就變壞。或復膨脹,像一個袋子,風吹起來,鼓起來。或復食噉,或是狗咬,鳥獸或者老虎、或者狼來吃。或復變赤,就是變成骨頭,只是骨頭在那裡叫赤。或復散壞,就是頭是一部分、手臂是一部分、身體一部分、大腿一部分、腳是一部分,就是散壞。或骨,時候久了,就是血肉都沒有,剩骨頭。或鎖,就是有幾節骨頭連在一起。或復骨鎖,就是全部沒有分散,都連在一起。或屎所作、或尿所作、或唾所作,或洟所作、或血所塗、或膿所塗、或便穢處。如是等類,名為依外朽穢不淨。如是依內朽穢不淨、及依外朽穢不淨,總說為一朽穢不淨。


云何名為苦惱不淨?謂順苦受觸為緣所生,若身、若心不平等受,受所攝。如是名為苦惱不淨。云何名為下劣不淨?謂最下劣事、最下劣界,所謂欲界,除此更無極下、極劣、最極鄙穢餘界可得。如是名為下劣不淨。云何名為觀待不淨?謂如有一,劣清淨事,觀待其餘勝清淨事,便似不淨。如待無色勝清淨事,色界諸法便似不淨。待薩迦耶寂滅涅槃,乃至有頂皆似不淨。如是等類一切名為觀待不淨。云何名為煩惱不淨?謂三界中所有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一切名為煩惱不淨。云何名為速壞不淨?謂五取蘊無常、無恒、不可保信、變壞法性。如是名為速壞不淨。

[]1)怎麼叫作苦惱不淨呢?苦惱的境界衝擊你,以此為緣,就有感覺。這感覺有兩種,一個是身、一個是心。身就是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心就是第六意識。不平等受,就是苦受,心裡面不平。受所攝,不平等受所攝的其他的事情,因為心裡面感覺到苦,其中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可能會發出來瞋心,或者是忍耐,或者是貪,這一類的事情。就叫作苦惱不淨。

2)怎麼叫作下劣不淨呢?最下劣的事情,和最下劣的世界。在這個世界才有這種事情,其他的世界沒有這種事情。下劣事、下劣界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欲界,從地獄到欲界諸天都有欲的問題,色聲香味觸這個欲的問題。除掉欲界這個最下劣事、最下劣界以外,另外更沒有極下、極劣、最極鄙穢餘界可得;色界天、無色界天沒有欲的問題,他們內心裡面有禪,有三昧樂,不攀緣欲的這些事情。所以,欲界有最極下、最極鄙劣的事情,在餘界是沒有這些事情。如是名為下劣不淨。

3)什麼叫觀待不淨呢?就是說有這麼一個,劣就是不如,不如人家這種清淨事。這個事情不是污穢的事情,但是是劣的清淨事,不是殊勝的清淨事。觀這個劣清淨事,來對待那個勝清淨事,便似不淨。劣還是清淨事,但是和勝清淨事對比的時候,就感覺他也是不淨。譬如色界的法若對無色界來說,色界的法就好像不清淨。還有另一種對待,另一種相對,就是薩迦耶滅,就是我見寂滅,就是涅槃的境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對待寂滅涅槃來說,三界都是不淨,都是污穢。如是等類,一切名為觀待不淨。

4)怎麼叫作煩惱不淨呢?就是三界裡邊,欲界、色界、無色界裡邊,所有的欲界眾生的煩惱,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煩惱。一切結縛,煩惱令你與苦和合,能令你苦惱,這叫作結。縛,繫縛住你就不能解脫,煩惱來,不能解脫。隨眠,現在就是煩惱的種子,煩惱潛伏在心裡面沒有動。隨煩惱,是對根本的貪瞋癡煩惱來說,譬如懈怠、放逸、昏沈、掉舉,和根本煩惱是一類,但是它輕微一點。纏,是指現行說,隨眠是種子。這都叫作煩惱不淨。

5)怎麼叫作速壞不淨?很迅速地就壞了,什麼意思呢?譬如說五取蘊,蘊是集聚,色是一大堆,身體的地水火風,這是一聚。受也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也是聚。想、行、識都有聚。五取蘊,取是煩惱,五種蘊是由煩惱來,而它又能生出來很多的煩惱。五取蘊是無常,也是無恆,也不可保信,是變壞法性。如是名為速壞不淨。什麼是無常?剎那剎那的變異,就是微細的無常的道理,這叫作無常。無恆什麼意思呢?因為五蘊的自體,繫屬於有限度的壽命,活二百歲、或一百歲、或五十年,就是到這麼多,這是有限度,所以叫作無恆,不是永久存在。什麼是不可保信?應該活兩百歲,但是現在活一百歲的時候,可能被一些因緣破壞,壽命沒有到就死,非時而死,就叫作不可保信。什麼是變壞法?就是你能生存那麼多的時間,在那麼多的時間你能生存,但是於其中間不是決定安樂的,隨時有苦惱的事情出現,所以這叫作變壞法,這單指心說,心裡面有苦惱。無常是剎那無常。無恆就是壽命有這麼長,就是這麼多。不可保信,壽命這麼多,中間可能出其意料之外的就死掉了。變壞法性,心裡面很多的苦惱。如是名為速壞不淨。


2.五貪

如是不淨,是能清淨貪行所緣。貪有五種,一、於內身欲欲、欲貪;二、於外身婬欲、婬貪;三、境欲境貪;四、色欲色貪;五、薩迦耶欲、薩迦耶貪。是名五貪。為欲令此五種欲貪,斷滅、除遣、不現行故,建立六種不淨所緣。謂由依內朽穢不淨所緣故,令於內身欲欲、欲貪,心得清淨。由依外朽穢不淨所緣故,令於外身婬欲、婬貪,心得清淨。

[]前面這六種不淨觀,能夠清淨內心的貪的染污心,以不淨為所緣,觀察不淨的時候,就能破除貪著欲的染污心,它有這個作用。

1)什麼是貪欲?貪有五種,一、於內身欲欲、欲貪;二、於外身婬欲、婬貪;三、境欲、境貪;四、色欲、色貪;五、薩迦耶欲、薩迦耶貪,是名五貪。

一、於內身欲欲、欲貪,內身,就是自己的身體,對自己的身體有欲。欲怎麼講呢?就是希求,我想要得到;已經得到的我就要受用,要享受。有未得的欲,有已得的欲,未得的就要希求,已得的就要受用。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受用、感覺它是樂的,有喜有樂,我就堅固的執著這件事,這叫做貪。譬如這個眾生若是聽聞佛法,或者是其他的宗教說到有地獄、有餓鬼、有畜生、有人、有天,天的身體比人好,人還比三惡道好,就會希求將來我得人天的富貴,希求當來人天的樂異熟果,這是沒有的、希求得到。現在的這個生命體已經得到,愛著現在這個身體。

二、於外身淫欲、淫貪,外身,不是自己的身體,另外別人的身體,有淫欲和淫貪。淫欲是那種行為,淫貪是內心裏面愛著這件事,堅固地執著這件事。

三、境欲、境貪,除了前邊兩種欲貪之外,生活所需的一切色聲香味觸。這些境,沒有的想要有,有的也是愛著。有三個意思,沒有的想要有,有就要受用,貪就是執著。

四、色欲、色貪,是色界天上的三昧樂,也是欲也是貪,沒有成就想要成就,成就以後就是享受,也是愛著。

五、薩迦耶欲、薩迦耶貪,這個貪是遍於三界,所有的人都有我見,愛著這個我。加起來是五貪,都是不淨,但是都是愛著這種欲貪。前三種貪欲,唯獨欲界的眾生有。第四色欲、色貪,只有色界有。第五個薩迦耶欲、薩迦耶貪,就是我見、我愛、我痴、我慢這種欲,這是通於三界的眾生都是有。

2)為了想要使令這五種的欲貪斷滅,把心裏面的這種染污心除遣、排除出去,不再有這種心理的活動,何況有這種事呢?所以,說出六種不淨所緣,滅除這麼多的欲貪,叫它不現行。

3)內朽穢不淨有什麼作用呢?若能如是觀的時候,對於自己的生命體的欲欲、欲貪的心就清淨,厭惡這個身體,感覺到不滿意。由外邊的朽穢不淨所緣境,若能作如是觀的話,對於外身的淫欲心、淫貪心就得清淨,它有這種作用。


婬相應貪復有四種,一、顯色貪;二、形色貪;三、妙觸貪;四、承事貪。由依四外不淨所緣,於此四種相應婬貪,心得清淨。若於青瘀、或於膿爛、或於變壞、或於膨脹、或於食噉作意思惟,於顯色貪令心清淨。若於變赤作意思惟,於形色貪令心清淨。若於其骨、若於其鎖、若於骨鎖作意思惟,於妙觸貪令心清淨。若於散壞作意思惟,於承事貪令心清淨。如是四種,名於婬貪令心清淨。

[]凡夫心裏面有與婬欲相應的貪心有四種不同,哪四種呢?

一、顯色貪,這個人對於青黃赤白這樣的顯色,有貪欲心。

二、形色貪,就是長短方圓,這個人是瘦、是胖、是高、是矮、是高眉廣額,各式各樣的事情,對這感覺到滿意、愛著。

三、妙觸貪,這也是一種貪。

四、承事貪,承是稟受,稟受你的意思,你把你的意思表示出來他接受,按照你的意思為你作事,叫承事。這個人做事,感覺到滿意,你就生貪心。凡夫有這四種貪,怎麼樣能對治呢?由依外的朽穢不淨有四種不淨所緣,對於四種相應婬貪的心就可以排除出去,心就不愛著。

1)若這個人作如是觀:作青瘀的觀想,或者作膿爛的觀想,或者作變壞,或於膨脹,或於食噉,能作意思惟。作意就生起來這樣的不淨觀,作是生起的意思,警覺你,努力把這個智慧生起來,作這個不淨觀的思惟。對於那個顯色怎麼好,都青瘀、膿爛還有什麼可愛的呢?顯色就被破壞,清淨。

2)假設這位修行人,作變赤作意思惟,就是皮肉血都沒有,變成一個或者還有筋纏著骨頭,可能還剩一點血,還有剩一點肉,就叫作變赤。作意思惟的時候,歡喜形色的

貪心沒有,心就清淨。

3)若思惟只是個骨頭,一節一節的骨頭,觸髏骨、脛骨、肩骨、肋條骨,乃至腳趾頭骨頭都是骨頭,這樣的作意思惟的話,於妙觸貪令心清淨。

4)若骨散壞,頭骨在一個地方、手骨、肋骨各在一個地方都分開,作意思惟,於承事貪,也不會貪心,心也清淨。如是四種,名於婬貪令心清淨。


是故世尊乃至所有依外朽穢不淨差別,皆依四種憺怕路而正建立。謂若說言由憺怕路,見彼彼屍死經一日或經二日或經七日,烏鵲、餓狗、鴟鷲、狐狼、野干、禽獸之所食噉,便取其相,以譬彼身亦如是性、亦如是類,不能超過如是法性。此即顯示始從青瘀乃至食噉。若復說言由憺怕路,見彼彼屍,離皮、肉、血,筋脈纏裹。此即顯示所有變赤。若復說言由憺怕路,見彼彼骨、或骨、或鎖。此即顯示或骨、或鎖、或復骨鎖。若復說言由憺怕路見彼彼骨,手骨異處、足骨異處、臗骨異處、膝骨異處、臂骨異處、肘骨異處、脊骨異處、髆骨異處、肋骨異處,頷輪、齒鬘、頂髑髏等各各分散,或經一年或二或三乃至七年,其色鮮白,猶如螺貝或如鴿色,或見彼骨,和雜塵土。此即顯示所有散壞。如是依外所有朽穢不淨所緣,令於四種婬相應貪,心得清淨。

[]所以,釋迦世尊,由前面一開始不淨觀,有內朽穢不淨、外朽穢不淨的不同,皆依四種憺怕路而正建立,憺怕路就是這一條路通到放死屍的地方,因為很少人走,所以憺怕就是寂靜的地方。

1)就是在經上說,從憺怕路走過去的時候,見到一個死屍、一個死屍在那裏放著,這個死屍經過一天,或者經過二天,或者三天、四天,乃至到七天,或者經過七天。烏鵲、餓狗、鴟鷲、狐狼、野干、禽獸來吃這個死屍。這個修行人修不淨觀的時候,要到憺怕路那個地方看死屍,經過一天乃至七天,為鳥獸所吃的相。把那個相取到心裏面來,以譬喻所愛著的那個人的身體,也一定是要這樣子,也一定是與這個相似、類似。性,現在還沒有顯示出來,但是有這可能性;類,就是顯示出來是這樣子,終究有一天是這樣子。現在雖然會走路、會說話、種種令人顛倒迷惑;但是他不能超過前

面這種境界,變成這個死屍、為鳥獸所食噉這樣。此即顯示始從青瘀乃至食噉這幾個差別,這就是顯色貪。

2)若是經上佛說,這個修行人從憺怕路走過去,見到這屍體、那屍體,這時候也沒有皮、也沒有肉、也沒有血、也沒有筋脈的纏裹,此即顯示所有變赤,剩骨頭。

3)若經上說,由憺怕路,見到這一個骨頭、那一個骨頭,或骨、或鎖,此即顯示或骨、或鎖、或復骨鎖,就是沒有妙觸貪。

4)若復說言,由憺怕路,見到那樣的骨、那樣的骨,或者手骨在另外一個地方,足骨在另一個地方,臗骨在另一個地方,膝骨在又一個地方,臂骨在又一個地方,肘骨異處,還有脊骨異處,還有膊骨就是肩膀的骨頭異處,還有肋骨異處。頷輪,就是下巴骨。齒鬘,牙齒排列就像個鬘似,還有頂上的髑髏骨,各各都分散在一處。而這骨頭或者經過一年、或二、或三,乃至七年,那個顏色變成白,像海裏面螺貝的顏色似的,或者是像鴿子色,有一點黃,不是潔白的。或見彼骨和雜在塵土裏面。此即顯示所有散壞,這個身體就是散壞,就不會有承事的貪。依外所有的朽穢不淨所緣,令於四種婬相應貪,這樣的心得清淨。


由苦惱不淨所緣及下劣不淨所緣故,令於境相應若欲、若貪,心得清淨。由觀待不淨所緣故,令於色相應若欲、若貪,心得清淨。由煩惱不淨所緣,及速壞不淨所緣故,令於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若欲、若貪,心得清淨。是名貪行淨行所緣。如是且約能淨貪行,總說一切,通治所攝不淨所緣。今此義中,本意唯取朽穢不淨,所餘不淨,亦是其餘淨行所緣。

[]1)由苦惱不淨,你感覺他是滿意,以後就出現不如意的事情,很令你苦惱。下劣不淨,欲界這個欲是最下劣的,這是共於畜生,畜生也知道這些事情。令於境相應若欲若貪,作如是觀,心得清淨,所有的生活所需的一切境界都沒有貪著心。

2)色界的境界當然超過欲界,若對無色界來說,色界也不是美妙,所以對色界的貪心也會清淨,也除遣。

3)由煩惱不淨所緣,及速壞不淨所緣,這兩種不淨所緣,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有煩惱,有煩惱種子,都是無常敗壞法。能作如是觀,令於從欲界乃至有頂諸薩迦耶若欲若貪,心得清淨。是名貪行淨行所緣。前面這一大段文,且約能清淨內心的貪欲心,約這一方面,說到六種不淨,遍一切處對治所攝不淨所緣,能對治六種不淨。

4)現在這裏說不淨所緣,這個本來的用意,只是取朽穢不淨對治內心的貪,對治貪行、婬欲、婬貪這些事情。這裏面說到六種不淨,除了朽穢不淨,其餘的不淨,苦惱不淨、下劣不淨、觀待不淨、煩惱不淨、速壞不淨這些事情,也是其餘淨行所緣。

[參考]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T32745c

1. [劉宋一] 雖見女人極端嚴,當作己母姊女想,設起貪欲染愛心,應當正修不淨觀。

[劉宋二] 不視他妻色,視則母女想,如是猶生惑,當修不淨觀。

[唐譯] 勿睹他妻室,設觀如母女,姊妹想隨年,起貪思不淨。

2. [劉宋一] 是心躁動宜禁制,如防身命及珍寶,欲心若起應驚怖,猶畏刀劍惡獸等。

[劉宋二] 心意善馳亂,當勤善守持,如人護勝聞,寶藏愛子命。當觀五欲樂,猶如惡毒蛇,怨憎及刀火,方便修厭離。

[唐譯] 如聞子藏命,防持躁動心,獸藥刀怨火,無令欲樂侵。

3. [劉宋一] 欲為無利如怨毒,如此之言牟尼說,生死輪迴過獄縛,應當勤修求解脫。

[劉宋二] 五欲生非義,猶如頻婆果,覆相善欺誑,縛人住生死,智者當觀察,棄捨勿染污。

[唐譯] 由欲作無利,譬如兼博果,佛說彼應除,生死牢枷鎖。

4. [劉宋一] 六入躁動馳諸境,應當攝持莫放逸,若能如是攝諸根,勝於勇將摧強敵。

[劉宋二] 諸根常輕躁,馳散六塵境,若能善調伏,是則大勇健。

[唐譯] 譎誑常搖境,能降斯六識,執仗掃眾怨,許初為勇極。

5.[劉宋一] 是身不淨九孔流,無有窮已若河海,薄皮覆蔽似清淨,猶假瓔珞自莊嚴,諸有智人乃分別,知其虛誑便棄捨。

[劉宋二] 是身為行廁,九道常流穢,穿漏難可滿,薄皮隱不淨,愚者為所欺,智士當厭離。

[唐譯] 臭氣九門眾穢室,行軀難滿薄皮纏,請看少女除莊彩,折別形骸惡叵言。

6.[劉宋一] 譬如疥者近猛焰,初雖暫悅後增苦,貪欲之想亦復然,始雖樂著終多患。

[劉宋二] 如人病疥虫,向火欲除患,少樂後苦增,貪欲亦如是,能善知欲過,從是離眾苦。

[唐譯] 癩虫穿已痛,求安就火邊,止息無由免,耽欲亦同然。

7.[劉宋一] 見身實相皆不淨,即是觀於空無我,若能修習斯觀者,於利益中最無上。

[劉宋二] 欲見第一義,佛說觀緣起,應當勤修習,最勝無過是。

[唐譯] 為知真勝理,作意觀眾事,唯斯德應習,無餘法可親。


VI. 賓頭盧突羅闍爲優陀延王說法經,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T32785b

1.何以出家?

王以偈問曰: 一切世人,貪著五欲,縱情放逸,以自娛樂。 如汝今者,獨處空閑,捨離恩愛,有何榮樂? 尊者答言:我觀因緣,皆悉無常,是故出家,以割情愛。樂於林藪,猶如野鹿,專心勤修,永斷煩惱。以智慧斧,破愛樹枝,心無戀著,毒果消滅。諸結駛流,生死瀑河,我已得渡,更無憂患。譬如飛鳥得免羅網,陵虛遠逝,名曰解脫。

2.何故不羨王?

王聞斯語,語賓頭盧:今我勢力,能伏諸國,威德暉赫,有如盛日。首戴天冠,瓔珞盛服,婇女侍衛,如天帝釋。汝今獨處,頗羨我不?尊者答言:我無羨心。 王復問言:何故於我而不願羨? 尊者答言:我於今日欲泥已乾,諸有結縛今已解脫,乃至帝釋諸妙天女,尚不生羨?況汝人間鄙穢者乎?誰有智者得離魔縛,渡生死岸,得淨慧眼,壞無明闇,而羨王耶?何有明眼羨於盲者?何有強健而羨病患?何有無罪而羨獄囚?何有巨富羨於貧窮?何有高貴而羨奴僕?何有智者羨於愚癡?何有勇健羨於儜弱。

3.王何以困劣如是乎?

王聞是已,心懷懊惱,而作是言:汝作方喻,一何苦劇,我寧困劣乃如是乎? 尊者答言:王無慧眼,煩惱所病,四取駛流之所漂沒,失於勇健,不能精勤。如斯嬰愚不識真諦,沈淪苦海,是王之分。於五欲中,生希有想,如此之想,實違淨行。

4.欲有何過?

王復問言:有何等過,而言違失? 尊者答言:此五欲者眾苦之本,害於眾生所有善根,如雹害苗。螫惱眾生,甚於毒蛇,亦如熾火能燒功德,亦如野馬誑惑凡夫,亦如幻化迷亂惑者。欲詐親善,過於怨家。欲如老牛,沒溺污泥。欲如大網,纏裹三界。欲如劍道,難可履踐。欲能繫閉,殺害眾生。一切過患皆從欲起。如往古時,有婆須天,由欲因緣,為婆利阿修羅之所繫縛,擲沸湯中。婆勒天壞阿修羅城墎,殄滅其民,惱觸苦婆羅王種八純提王及彼百子,悉皆誅滅。鼻多羅阿修羅,害於千眼羅摩,害十頭羅剎,及數千億羅剎之眾羅漫,害因陀羅且翼叉王。摩羅支王,滅多摩羅質種族。迦帝毘王為閻摩尼婆羅門所殺,毘那悉那害提頭賴吒眷屬班細五子,殺十八億人。弼匿安毒多羅蹭伽王種俱羅王種。彌絺羅檀特伽王種是等人王,皆為欲故,更相殘滅。

5.王位代謝不暫停

即說偈言:

王位雖尊嚴,代謝不暫停,輕疾如電光,須臾歸磨滅。

王位極富逸,愚者情愛樂,衰滅死時至,苦劇過下賤。

王者居高位,名聞滿四方,端正甚可愛,種種自嚴身。

譬如臨死者,著花鬘瓔珞,餘命未幾時,王位亦如是。

王者譬如烏,常懷諸恐怖,行住及坐臥,乃至一切時。

於其親疏中,恒有疑懼心,臣民宮妃后,象馬及珍寶。

國土諸所有,一切是王物,諸王捨命時,皆棄無隨者。

人王及天王,阿修羅王等,威力逼人民,斧鉞相殘害。

不識無常苦,橫增貪嫉惱,譬如妙華林,金蛇睡在中。

愚人謂珍寶,盛裏齎歸家,蛇覺縱毒火,焚燒其屋宅。

王位如華林,災患如金蛇,愚人以為貴,智者所不樂。

譬如以揣肉,置四衢道頭,狐狼烏鷲等,競來諍食之。

王位亦如是,眾共諍取之,鳥獸以嘴爪,抓攫共鬥諍。

王者以刀矛,相害諍榮位,亦如彼鳥獸,愚癡等無異。

我寧食灰土,草菜以自存,此身如癰瘡,會歸當潰爛。

云何為此故,造作眾惡業。如食欽婆果,香味悉具足,及其果消時,身體盡爛壞。

王位如彼果,失滅生苦惱,譬如有方土,災疫行疾病,有智諸勝人,宜應速遠離。

若不遠離者,如逆風執炬,不捨必自燒,如渴飲[*]水,無有飽足時。

如十頭羅剎,城郭及眷屬,為欲因緣故,滅壞無有餘。 

又如寄越王,兄弟有百人,為欲因緣故,亦皆盡敗滅。

日種槃趙王,及提頭賴吒,如是諸王等,盡為欲所滅。

6.國土猶如羅網

當知國土猶如羅網,亦如罥弶,如深淤泥,亦如洄波,又如海浪,如林被燒,亦如危岸,猶如地獄。何有智者當樂貪著如是大苦?何有智者當生樂想如是大王?嗚呼!怪哉!被欺乃爾,被誑乃爾,猶如空拳誑於小兒。速疾不停,猶如幻化。五欲欺誑,亦復如是。猶如猿猴在高山頂,見雲彌布,以為堅實,謂為是地,便以身投墮百丈巖,喪其身命,一切碎滅。亦如野干見甄叔迦樹,其果似肉,見落地時,便往欲食。知其非肉,更復生念:今此非肉。彼樹上者,必當是肉,遂便守之,為其所困。五欲誑王,亦復如是。亦如商估以偽珠誑人,五欲誑王,亦復如是。又如嬰愚嗜味貪歡喜丸,人以泥團而來誑之,謂為真實。走逐疲苦,乃得泥團。如熱時焰,誑渴愚夫。猶如眾人前豎於幻橛,能使時眾見種種事。若拔幻橛,色像即滅。猶如畫匠及機關師,如狗吠井自見形影,怒眼豎毛,謂井底影欲共己鬥,橫生瞋忿,投井而死。

7. 宜善觀察

大王!宜善觀察。 何有五欲而得常者?何有王位而得久停?尊豪威勢,無得住者。何有國界而不遷壞?何有珍寶而不散失?何有欲樂常恒不變?苦之封授必受衰滅。何有合會而不別離?一切五欲體性實苦,皆從妄想而生於樂。何有諸行不似芭蕉、揵闥婆城?大王!云何處生老病死衰禍恐怖逼迫之中?云何能為國土少樂生愛樂想?如林中鹿,四邊火起。如鳥在籠,如魚處網,如龜吞鉤,如師子毒箭入心,如龍處咒場,如人在屋中四邊火起,如處危朽華堂速疾崩墜,如好華池有水羅剎[*]食於人。

8.重說偈言:

生老病死患,於中未解脫,無明愛毒箭,猶未得拔出。

人帝汝云何,而生樂著想?如象處林中,四邊大火起,

處此急難處,云何有歡喜?大王應當知,榮位須臾間,

智者深觀察,不應於此事,而生希有想,汝何故錯解?

實是愛奴僕,而生高貴想,捨上妙財寶,而生大富想。

不善解方便,橫生智慧想,為眾煩惱患,橫生無病想。

未脫生死胎,橫生無畏想,處十二刺林,橫生無刺想。

欲賊劫諸根,橫生無賊想。

9.此身者必歸敗壞

大王!而此身者必歸敗壞。尊豪榮貴,必有衰滅。財寶庫藏,必有散失。大王!如佛言曰:榮位如夢,恩愛暫有。汝於五欲,生於希有難遭之想。賢德於此,豈得名為能善觀察?何以故?榮位恩愛,必有別離,如眾飛鳥夜栖一樹,晨則四散。又如客舍夕則聚賓,明各異路。亦如乘船,異人同載,既至岸已,各自殊道。亦如駛流漂集眾木,須臾之間,隨流分散。猶如浮雲,須臾散滅。作音樂處,男女聚集作樂已後,各自散去。宮人婇女端正美妙無常理會,會歸捨棄。譬如華樹蜂集其上,花凋落盡,諸蜂遠離。如花池枯涸,牸象不入。如大池水鵠樂遊居,及其乾竭更不復近。福盡之家,榮利不近。如密雲聚集,電光暫現。如風吹雲,電光不現。彼不捨汝,汝必捨之。如似夏盡,孔雀毛羽悉皆自落。如寒既至,鴻鵠遠池。如阿輸伽樹花葉盛時。人所愛樂,及其枯悴,無有花葉,人不顧視。猶如花幢,貴者愛敬,華萎縷絕而便棄之。

10. 如芭蕉水沫

即說偈言:

無常不堅固,如芭蕉水沫,亦如浮雲散,天王尊勝位。

危脆亦如是,人帝應當知,貪利極速駛,如水澍深谷。

嗜欲極輕疾,動轉如掉索,愚癡染為欲,不覺致墮落。

11.四毒蛇喻

尊者言:大王!我今為王略說譬喻,諸有生死著味、過患。王至心聽!昔日有人行在曠路,逢大惡象,為象所逐。狂懼走突,無所依怙,見一丘井。即尋樹根,入井中藏,有白黑鼠,牙齧樹根。此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大毒龍。傍畏四蛇,下畏毒龍。所攀之樹,其根動搖。樹上有蜜三渧,墮其口中。于時動樹,撐壞蜂窠,眾蜂散飛,唼螫其人。有野火起,復來燒樹。

12.得味甚少,苦患甚多

大王當知!彼人苦惱,不可稱計。 王愁憂厭惡而言:彼人得味甚少,苦患甚多。其所味者,如牛跡水。其所苦患,猶如大海。味如芥子,苦如須彌。味如螢火,苦如日月。如藕根孔比於太虛,亦如蚊子比金翅鳥。其味苦惱多少如是。

13.解釋譬喻

尊者言:大王!曠野者,喻於生死。彼男子者,喻於凡夫。象喻無常。丘井喻於人身。樹根喻人命。白黑鼠者,喻晝夜。齧樹根者,喻念念滅。四毒蛇喻四大。蜜者喻五欲。眾蜂喻惡覺觀。野火燒者喻老。下毒龍者喻死。

14.

是故,當知!欲味甚少,苦患甚多。生老病死於一切人,皆得自在。世間之人身心勞苦,無歸依處。眾苦所逼,輕疾如電,是可憂愁,不應愛著。大王!今我語王,言雖麤惡,實是利益。

15.王懺悔

王聞是語,衣毛皆豎。悲喜交集,涕泣流淚。即起合掌,五體投地,白尊者言:我之嬰愚,無有智慧。我之下賤,作斯狂言。如是狂言。聽我懺悔。尊者言:我於今者,以忍出家,無不忍受。我心清淨,猶如秋月淨無雲翳。王今懺悔,願使大王猶如天帝,得見道跡!

22.雜阿含389

(如病): 復次、苦諦如諸疾病,集諦如起病因,滅諦如病生已而得除愈,道諦如病除已令後不生。諸有病者詣良醫所,但應尋求爾所正法;諸有良醫,亦但應授爾所正法,是故更無第五聖諦。諸佛如來拔大愛見無上良醫,亦但宣說爾所正法。

1.辨別相

出世間道淨惑所緣,復有四種。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名苦聖諦。

[]出世間的聖道它的功能也能夠清淨一切的迷惑,這樣的所緣境復有四種不同,哪四種呢?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

1)什麼是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名苦聖諦。廣說是七種苦,略說七種苦就是一種苦,叫做五取蘊苦,五取蘊苦包括一切苦在內。前七苦是別說,五取蘊苦是總說,總別合起來,就是八苦。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取就是煩惱,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煩惱而有,有五蘊以後又會引出來煩惱,所以叫做取蘊。五取蘊苦,就是一切苦惱都在這裡邊,所以叫做一切五取蘊苦。總、別合說就是八苦,就叫做苦聖諦。

a)生苦,就是從投胎開始,這一剎那結胎,開始就有色受想行識,從那以後都叫做生。生苦有五種相貌,哪五種呢?

一、眾苦所隨故,就是有很多的苦隨逐它。只要沒得聖道,有這個生命體的時候,三惡道就隨著你,隨時有可能跑到地獄、到餓鬼裡、到畜生的世界,這時候是苦。不只這三惡道的苦,還有很多苦都隨著你。來到這個世間很多的苦都隨著你,就叫做眾苦所隨。就是後邊所有的苦,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都隨著你。

二、麤重所隨故,粗重就是煩惱的種子,煩惱出現的時候令你不自在、剛強、不調柔。

三、眾苦所依故,色受想行識是眾苦的住處,老苦也在這裡、病苦也在這裡、很多的苦都是在這裡住。

四、煩惱所依故,前面粗重所隨是煩惱沒有出現,現在說煩惱所依,但是將來煩惱出現也在這個地方住。

五、不隨所欲離別法故,心裡面所歡喜,他不能夠滿足你,不能隨順你所欲。指什麼說的呢?人都歡喜長命,活一千歲,還嫌少,總是要長壽。現在身體不能隨你所欲,想要不死,沒有這回事。因為這個身體終究有一天要死掉,就離別。

b)老苦,有五個你滿意的地方都失掉,就有苦。哪五個的地方呢?

一、盛色衰退故,盛色就是壯年的形相,到老的時候,壯年的形相失掉,這是一種苦。二、氣力衰退故,壯年的氣力很強,到老的時候,氣力也失掉,身體就是沒有力量不能做什麼事情,很多的病痛。

三、諸根衰退故,眼、耳、鼻、舌、身是有形相的前五根,意根是無形相的心法。前面的眼、耳、鼻、舌、身也衰退,眼睛看東西不是那麼好了,耳朵聽聲音也不是那麼好了,鼻、舌、身都是差勁,這是前五根的衰退。這意根,記憶力也衰退,智慧也不是那麼好,念慧衰退,就是所有的善法都做不來。

四、受用境界衰退故,六根都衰退,想要受用色聲香味觸就不行。

五、壽量衰退故,老到來以後,就是來日不多,就是要死。

c)病苦,也有五種相貌,哪五種呢?

一、身性變壞故,就是地水火風互相衝突,就是完全不健康,常常這裡痛、那裡痛。

二、憂苦增長多住故,身性變壞是指地水火風說,憂苦指意根說。病苦來了的時候,

多數住在憂苦裡邊,心情不快樂。

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故,滿意的境界應該是歡喜受用,現在病來的時候,不能坐那兒受用這些可意的事情。

四、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不是自己歡喜的非要受用不可,像到醫院那些苦惱的境界你不受?不受也得受。

五、能令命根速離壞故,病來的時候,能令壽命很快地失掉,接近死亡。

d)死苦,也有五種相貌,哪五種呢?

一、離別所愛的盛財寶故,死亡的時候,有很多的財富,與你相離別,這是一種苦惱。

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很多的好朋友也要離別。

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親愛的人也要離別,也是苦惱。

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最後離別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身體是自己所最愛,也要離別。

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的憂苦,前面四種可愛的事情都離別,內心裡面有很多、很極重的憂苦。

e)怨憎會苦,自己所憎恨的人,同他要聚會在一起也有五種苦,哪五種呢?

一、與彼會生憂苦故,與彼會面,心裡面就不歡喜,心裡面就苦惱。

二、治罰畏所依止故,因為大家是有仇恨,見面就想要傷害對方,所以心裡面也是很苦惱,恐怕對方治罰我,心裡面很苦惱。

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大家有怨恨就是互相說壞話,使令他不名譽,這也是苦惱。

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怨憎會苦逼迫他,使令他有命終的怖畏。

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因為大家都恨,就容易做惡事,互相傷害對方就是超越正法,就是犯戒。這樣造罪的時候,罪業使令這個人會到三惡道,還有這種怖畏。

f)愛別離苦,也有五種相貌,哪五種呢?

一、不與彼會生愁惱故,不與所愛的人聚會在一起心裡面就是苦惱,這是一種苦。

二、由此因緣生怨歎故,前面只是說內心的愁苦,把內心的愁苦表現在言語上,就叫生怨歎故。

三、由此因緣身擾惱故,由不與彼會,這個身體是苦惱。

四、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念彼眾德,心裡面憶念所愛的人有種種的好、種種的功德,思戀他就想要同他聚會,但是又不能聚會心裡面熱惱,也就是苦惱。

五、應受用等有所闕故,如果聚會在一起有種種受用,現在不能聚會,所以應受用的事情有所不足,不足就不能受用,這是苦惱。

g)愛別離苦有這五種不同,求不得苦也是這樣,也是求不得生愁惱、由此因緣生怨歎故、由此因緣身擾惱故、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應受用等有所闕故。

h)五取蘊苦,也有五種相貌,哪五種呢?

一、生苦器故,有所承受叫做器。色受想行識五取蘊,是能生出來種種苦的器;現在苦還沒出現,但是這個器是能生出來種種苦。

二、依生苦器故,生出來種種苦以後,苦在那裡?也還在色受想行識上。

三、苦苦器故,苦苦也是在這裡。

四、壞苦器故,也能生出來壞苦,壞苦也是住在這裡。

五、行苦性故,色受想行識,是屬於行苦的這一部份。


云何集聖諦?謂若愛,若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等,名集聖諦。云何滅聖諦?謂即此愛等無餘斷滅,名滅聖諦。云何道聖諦?謂八支等聖道,名道聖諦。

[]2)云何集聖諦?集聖諦,就是能聚集眾苦,他有力量能把苦集聚出來。通常說愛煩惱和見煩惱都是叫做集諦,但是這上面說出四種愛,以愛為集聖諦。

a)若愛,就是愛著自身,愛著自己現在這個生命,包括執著有我。

b)若後有愛,後就是現在的生命以後還有生命,對於那個生命也是有愛。我對現在的生命不滿意,我希望將來的生命好過現在,那就是後有愛。

c)若喜貪俱行愛,愛和後有愛都是我愛,愛著自己。下邊這兩個愛是我所愛。喜貪俱行愛,就是歡喜這個境界,對於色聲香味觸有愛著。俱行愛,就是所喜貪的境界和你內心的喜貪同時出現。

d)若彼彼喜樂愛,就是沒有出現。你所愛的色聲香味觸是屬於你的,隨時可以享受,叫做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就是不屬於你,但是你也是愛,也是有喜有樂。或者說喜貪俱行愛是現在,若彼彼喜樂愛是過去的和未來的。因為有愛才有苦,如果沒有愛就沒有苦。

e)或是說,什麼叫做愛呢?於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色受想行識,這是你最親近的事情,就是保護他,不要凍著、不要餓著、也不要辛苦這些事,保護他。後有愛云何?就是希望將來的身體要怎麼好,我希望他怎麼好,這也是對於自己身體的愛,但是和前面自體愛,有現在、有未來的不同。喜貪俱行愛云何?就是你所愛的境界顯現在你的前面,或者是你已經得到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起貪著愛。彼彼希望愛云何?謂於所愛的色等起希求愛,這就是沒有現前,或者不是你已經得到,對於這種境界你滿意的你起希求愛。

3)什麼叫做滅聖諦?就是前面說四種愛,全部沒有剩餘、全部的滅掉,就是沒有我愛也沒有我所愛,這個時候就是滅聖諦。愛是苦之因,苦的因滅掉,苦的果也沒有。苦的果沒有是什麼呢?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一個不生不滅的境界,就叫做滅聖諦。

4)云何道聖諦?謂八支等聖道,名道聖諦。八支就是八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精進。等就是四念處,三十七道品一開始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就叫做聖道諦。修八正道、四念處,就能夠滅除我愛、我所愛,證悟滅聖諦,就是聖人。


2.辨總相

當知此中,依黑品白品果因建立,故建立四聖諦。謂苦諦是黑品果;集諦是黑品因;滅諦是白品果;道諦是白品因,能得能證故。又苦諦如病初應遍知;集諦如病因緣次應遠離;滅諦如無病次應觸證,道諦如良藥復應修習及多修習。又苦諦苦義,乃至道諦道義,是如是實非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故名為諦。又彼自相無有虛誑,及見彼故無倒覺轉,是故名諦。

[]1)要注意這裡面四聖諦是依黑品和白品,和果和因來安立,所以,建立四聖諦。苦諦是黑品果,苦諦是令人苦惱、令人不如意的事情,所以用黑表示。品者,類也。黑這一類的果,令人苦惱的果。集諦是黑品果的因,有因就有果,果是由因來。滅諦是白品果,滅諦是清淨令人安樂自在的這一類,就是修學聖道所成就的果。道諦是白品因,就是得滅諦果的一個因緣。道諦為什麼是白品因呢?因為道諦就是戒定慧、三十七道品,能得到種種功德,能證悟滅諦的真理,有這個能力,所以它是道諦的因。

道諦為何能得能證?因為,有四種行相,就是道、如、行、出。道,是通行,從這裡到另一個地方中間通行無阻,就是這一念心接觸一切境界的時候,沒有煩惱的阻礙。若是遇見境界的時候,心裡有煩惱,就不是道。如,這一念心通達無常、無我的道理,才能夠於一切法沒有阻礙,才沒有煩惱現前。行,就是向涅槃,現在的行為有能力向涅槃那裡。若是貪心起來、瞋心起來,就不能向涅槃,就在生死裡流轉,有流轉的力量,這不是涅槃行。能向於涅槃,是苦、空、無常、無我,像四念處、四正勤乃至八正道,才有這個力量。出,能捨棄一切生死,能永遠的離開三界。道諦就是修四念處,就是修八正道,能夠多多地修習八正道,也就是四種行相。能夠成就滅諦,就是到達聖人的境界。

2)又,苦諦,就像人有病,應該明瞭、通達它是苦。病苦、老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容易知道這是苦;但是生苦,多數人不知道生是苦。五取蘊苦,色界初禪乃至到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在佛法上來說都是五取蘊苦,這些苦是聖者才能知道,一般人不知道。所以,苦諦是四諦之初,應該要知道;不但知道老病死是苦,五取蘊也是苦。集諦像病的因緣。為什麼有病?這個原由就是集諦。應該遠離病的因緣,才能沒有病,不願意有病,但是不遠離病的因緣,還是不能遠離病。初是苦諦,次是集諦;集諦是應該遠離,遠離我愛、遠離我所愛才可以。滅諦譬喻是這人病好了,沒有病。在集諦以後,應該成就的事情,就是觸證,接觸這件事,成就這件事。道諦如良藥,要沒有病,就要服藥、看醫生。就是四念住乃至到八正道,這是應該修習,而且還要多修習才可以。在這四聖諦中,唯獨苦諦說遍知,其他的集諦、滅諦、道諦都沒有說遍知,有何道理呢?顯示苦諦有二種相貌都要知道,所以叫作遍知。就是自相、共相。譬如觀無常、無我就是共相,因為通於集諦也通於道諦。觀察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這些,是它本身的相貌,就是自相。所以它有自相、有共相。集諦、滅諦、道諦不具足二種相,集諦就是說本身的事情,就屬於自相,四種愛就是自相;滅諦、道諦都是說自相,沒有說到共相,是故不說遍知。集應遠離這句話,唯獨說集諦,為什麼呢?義顯集諦是黑品的因,因若能夠棄捨,因所得到的苦果也就沒有。

3)又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為什麼叫做諦?苦諦是苦的意思,有苦的道理;乃至道諦有道的道理。苦、集、滅、道這四種道理是如是實、非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所以叫做諦。什麼是如?苦義乃至道諦的道義是如,它的那個真理本來就成就,所以叫做如,就是有道理,所以叫做如。或是說,佛說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佛這樣講說和苦集滅道本身的道理是一致,就是佛說話是真實,就叫做如。什麼是實?那個道理沒有錯誤,不是虛妄,是真實的;就是有道理而是真實不虛。什麼是無顛倒?就是如其所應,安立苦、集、滅、道的次第的名字,叫做不顛倒。

4)又彼苦、集、滅、道這四諦本身的情況,佛這樣的為我們開示,是沒有虛誑的,沒有欺騙我們,是真實的。聽法的人能這樣修行,最後成功,得初果以上,見到苦諦、集諦、滅道、道諦。這樣的人有什麼相貌呢?得到一種智慧,遇見一切法的時候不會顛倒,不會有煩惱現起,不會有錯誤的思想行為現起,沒有顛倒的分別,就是有智慧現前,所以也叫做諦。或是說,什麼是彼自相無有虛誑?就是世間上的愚癡的人,於苦、集、滅、道的諸法,聽佛這樣講:這是苦、這是集、這是滅、這是道。這樣宣說的時候,感覺到承認這是對的,不乖違、沒有諍論。什麼是見彼故無倒覺轉?就是已經修成聖道以後的人,已經得到無常、無我的智慧,見到苦集滅道四諦。苦集滅道的法性,在他聖智上的觀察也是沒有乖諍,與佛所說是一致的,是相契合的。依世俗來說,聽聞佛法然後感覺到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這也叫做諦。修學聖道成功的人,用聖智來觀察的時候,也是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是故名諦。


問:何故諸諦唯名聖諦?答:唯諸聖者於是諸諦同謂為諦,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是故諸諦唯名聖諦。又於愚夫唯由法爾說名為諦,不由覺悟;於諸聖者俱由二種。

[]問:什麼原因這苦、集、滅、道諸諦唯獨叫做聖諦?

1)答:唯獨是一切佛法裡邊修學聖道成功的聖人,於是苦、集、滅、道諸諦,他們認為這都是諦。為什麼呢?他能真實的認識苦、集、滅、道,真實的觀見苦、集、滅、道。如實了知是指識說,如實觀見是指智慧說。識是心王,智慧是心所;心王和心所在一起,在心王來說就是在識來說,叫做知;在智慧來說叫觀見。不修學聖道的這些愚夫,他的心意識不能如實知苦、集、滅、道,他的智慧也不能如實見到苦、集、滅、道,所以,諸諦唯獨叫作聖諦。

2)又這些沒有得聖道,不修學聖道的人。唯由法爾,佛說的話自然是真實不虛,所以,叫做諦。不是因為他本身覺悟苦、集、滅、道才名為諦,因為他沒有覺悟,所以不能名為諦。但是對於佛教徒裡面的聖人來說,也是由法爾,也是由覺悟這二種都是俱足。


3.顯苦差別

又生苦者,謂於生時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生自體即是其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廣說乃至求不得苦,謂由所求不得因緣,發生種種身心苦受,非求不得體即是苦,為苦因緣,故名為苦。如是當知略說一切五取蘊苦。謂由生等異門,唯顯了苦苦;由此五取蘊苦,亦顯了所餘壞苦、行苦。所以者何?如五取蘊具攝三受,如是能與如前所說苦苦為器;當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說壞苦、行苦。

[]1)又,生苦這個苦,就是於生的時候,得到色受想行識以後,就會在色受想行識上發生出來各式各樣的身的苦受、心的苦受,不是色受想行識本身就是苦。生苦是說將來它會生出來種種身心苦受,所以叫做生苦,不是這生本身就是苦。什麼理由說生是苦呢?它為苦做因緣,能生出來苦,所以叫做苦。

2)老苦、病苦乃至求不得苦,就是由所求不得的因緣,就會生出來種種的身苦受、心苦受;不是求不得本身就是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都是它能做苦的因緣,所以叫做苦。

3)前面生苦、老苦等是這樣,當知最後一個五取蘊苦,是什麼理由說它是苦呢?前面七種苦是為苦因緣,說它是苦;那麼略說五取蘊苦,什麼理由說它是苦呢?生是一個立場,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各式各樣的立場,這七種因緣唯是表示苦苦。五取蘊苦也表示苦苦,但是也顯了所餘壞苦、行苦。壞苦、行苦在七種苦裡面沒有表示;這樣在五取蘊苦裡面表現出來。這樣八苦,前七苦是苦苦;五取蘊苦包括苦苦,又包括壞苦和行苦這二種。為什麼這麼解釋呢?如五取蘊裡面包括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都包攝。既然包括三受,所以能與如前面所說的七種苦,就是苦苦,作為承載七種苦的器。應該知道這五取蘊裡邊,也就具足前七種苦所沒有說的壞苦、行苦,就在五取蘊苦裡面包括壞苦和行苦。


問:何故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壞苦、行苦,以異門說?答:於苦苦中若凡若聖一切等有苦覺慧轉。又苦苦性極可厭患。又從先來未習慧者,纔為說時則便易入。又於諸諦令所調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問:什麼原因世尊苦苦一種以自聲說?以它本身的語言來表示它的苦,它本身就是苦,就說是苦,這叫自聲說。壞苦、行苦以異門說,壞苦是樂受,樂受本身是個快樂的境界,若從它本身的語言來說,它是樂,它並不是苦。現在說它是壞苦,就是從另一個立埸來說樂受是壞苦,所以這是異門。行苦,行也不苦也不樂,但是也說它是苦,這是從另一個立場來說它是苦,這是異門。

1)答:在苦苦這一種苦受裡邊,這個苦苦的道理,不管是凡夫是聖人,所有的人,平等的有苦的感覺,都感覺它是苦,感覺是苦就是智慧。轉就是現起,現起這樣的感覺,現起這樣的智慧。凡夫也能感覺到苦,聖人也感覺到苦,有這種智慧現起,這是平等的,所以就這樣講。

2)又,苦苦性是苦而又苦,那是極可令人生厭惡的事情,人就容易發道心,容易修學聖道,所以就這樣講。

3)又從以前他沒有聽聞過佛法,沒有學習過佛法的智慧的人。剛一為他說:這是苦苦。他很容易就明白,入就是信,容易信受,也可以包括壞苦、行苦在內。樂受壞了就苦,這也容易信受;現在雖然不苦不樂,向前進的時候終究遇見苦,不是壞苦就是苦苦,這也是容易信受,就容易發道心。

4)又於苦、集、滅、道四諦,能這樣講,這是苦苦、這是壞苦、是行苦。令所調伏的煩惱,可教化的有情;或者說調伏的眾生,可化的眾生,教化的眾生。調伏指惡說,能調伏這個惡;化指生善。他容易從佛法上生信心,容易發道心,容易修學聖道;所以說這是壞苦、這是行苦、這是苦苦,所以從異門說。


云何建立三種苦性?謂先所說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顯苦受及所依處為苦苦性,如是名為建立苦苦性。

[]佛陀為什麼建立三種苦性?這個理由何在呢?一開始所說的生苦乃至到求不得苦這七種苦,就是顯示出來眾生有這七種苦的時候,都是苦的感覺。及所依處為苦苦性,所依處,苦受就是你的心有苦的感覺,心以什麼為所依止處呢?就是六根為心的依止處,六根也要面對色聲香味觸的六境為所緣,六根、六境是心有苦受的依止處,所以,所依處就指六根和六境說。生起苦的感覺,這是一種苦;能為苦受做依止處也是苦,所以叫做苦苦性。建立苦苦就是這樣的原因建立。苦的因緣令你有苦的感覺,所以是二個苦,苦而又苦。


諸有是彼所對治法,謂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復有苦受及所依處所起煩惱;復有無病等順樂受處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煩惱,如是總說為壞苦性。此中,樂受及所依處,由無常故,若變若異,受彼增上所生眾苦。若諸煩惱於一切處正生起時,纏縛其心,令心變壞,即生眾苦,故名壞苦。如世尊言入變壞心執母邑手,乃至廣說。又如說言住貪欲纏,領受貪欲纏緣所生身心憂苦;如是住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纏,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由此至教、第一至教,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壞義可得,故說煩惱為壞苦性。如是名為建立壞苦性。

[]1)眾生有這個色受想行識身體,就有彼所對治法所破壞,就是為眾苦所隨逐。什麼?年輕的時候,是老所治,老來了就把這個少破壞。這樣年少和老年對比,年少是快樂的,老是使你不高興;你不高興的老把你所高興的少破壞,就是壞苦。無病是病所治,身體健康沒有病,但是忽然間有病,病就把不病破壞,就是病所治,這也是壞苦。命是死所治,身體健康、壽命很自在,但忽然間死,就把命破壞。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親愛的人在一起是人所喜樂的,但是忽然間變成怨家,就把親愛合會破壞。不可愛的怨憎,我不歡喜,但忽然間離開,我心情快樂。愛別離所治,但是這個愛還是愛別離所對治,終究又變成怨家,又沒有這個愛。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所希求的一切事情令你滿意、成功,很歡喜,但是也有求不得的時候,破壞所求稱遂。

2)這個苦的感覺,以及所依的六根和六境。受苦的時候,還會引起很多的煩惱,還可能造種種罪的這些事。還有無病、年少、乃至親愛合會等,這些順樂受的地方。以及這個樂受的因緣所生的受,這個受生起來以後,又會生起煩惱,或是生起貪煩惱,或生起瞋煩惱。如是總說這是壞苦性,這是壞苦性的建立。

3)引起樂受及樂受所依止的地方,也還是六根六境。生出來的樂受不是永久,它又變化,前後有不同,前面是樂受後來變成苦受。就要領受那個六根六境的強大力量,令你引起很多的苦惱。生起苦以後,苦受現前以後,心裡面就會有煩惱,多數有瞋的煩惱。你的六根接觸六境的一切處的時候,正生起苦受及諸煩惱的時候,這個苦受和煩惱纏繞你的心,令你心原來的樂受變壞、沒有了,即生眾苦,故名壞苦。

4)如同佛所說,入變壞心執母邑手,入變壞心就由不變壞心入到變壞心,就是煩惱沒有動的時候叫作不變壞,煩惱動了叫變壞心。所以,入變壞心就等於是說他起煩惱,起煩惱的時候執母邑手,執女人的手,母邑就是女人,對女人的尊稱叫做邑。乃至到廣說。

5)又如佛說,這個人的心在貪煩惱裡邊活動,心本身是無記性,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現在生起貪欲的煩惱,這個心就安住在貪欲的煩惱裡邊,貪欲的煩惱就像一條毒蛇似的纏住他的心。貪煩惱生起以後,在自己的身體上引起苦惱,在心理上也引起苦惱。身是指前五識,心就指第六識。苦惱現起的時候,第六識就受這苦惱的逼迫,所以叫做領受。這是煩惱使令你受到壞苦、覺受壞的苦惱。瞋恚的煩惱,或者是惛沈睡眠的煩惱。惛沈就是睡眠,但是睡眠的動機是想要睡眠,惛沈的動機是想要修止觀,但是昏沈來。掉舉是心裡面的掉動,就是回憶以前可愛的事情,這些妄想叫做掉舉。惡作就是後悔,在靜坐時打很多的妄想,把光陰都空過就後悔,做錯事情後悔叫做惡作,也是心裡的妄想。疑,就是對於佛法僧,或者修行的法門有所疑惑。領受彼纏緣所生身心憂苦,這就是壞苦,原來煩惱沒有現起的時候心裡是很平靜、很自在;煩惱來了使令你有憂苦,所以這就叫做壞苦。

6)前邊這都是佛說的,在經上講,所以說由此至教,至極之教、至理之教,就是最圓滿的真理,說明圓滿真理的言教,就是佛的法語。第一至教,第一是讚歎的意思,讚歎佛的至教最殊勝。在佛的法語裡邊,說到諸煩惱中,苦義可得,因為身心領受到憂苦。壞義可得,就是破壞煩惱不現起的時候那個平靜、平和的境界。故說煩惱為壞苦性,就是因煩惱引起的苦惱叫做壞苦。這就叫做建立壞苦性,建立就是安立,也就是佛說明這件事給它一個名字,叫做壞苦性。


若行苦性,遍行一切五取蘊中。以要言之,除苦苦性,除煩惱攝變壞苦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諸餘不苦不樂受俱行,若彼所生、若生彼緣、若生住器所有諸蘊,名行苦性。由彼諸蘊其性無常,生滅相應,有一切取,三受麁重之所隨逐,不安隱攝,不脫苦苦及以壞苦,不自在轉,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如是名為建立行苦性。

[]1)什麼叫做行苦性呢?行苦,就是也不苦、也不樂,你的心情屬於無記性這樣的境界的時候,就叫做行苦性。這個行苦性,是普遍地活動在一切的五取蘊中,就是樂受的時候也有行苦性,苦受的時候也有行苦性,不苦不樂的時候也是行苦性。這三種受中都有行苦性,所以叫作遍行一切五取蘊中。

2)以要言之,舉出它的綱要來說明行苦性。除苦苦性,就是五取蘊裡面的苦苦性不在內,苦苦性這是很明顯。除煩惱攝變壞苦性,變壞苦性就是樂受,屬於煩惱的變壞苦性也不在內。除樂受攝及所依處變壞苦性。所以壞苦分兩種。屬於煩惱的變壞苦性,屬於樂受及所依處變壞苦性。樂受不會是單獨有樂受,一定依於六根和六境而引起樂受,所以六根六境是所依處,這樣的變壞苦性也不在內。前面的苦苦性和二種的變壞苦性都不在內,剩下的不苦不樂受俱行,你的內心和這個境界同時地活動,就有這種不苦不樂的感覺。若彼所生,就是彼煩惱所生的諸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生命體是由煩惱現起,現在就是指這個五蘊叫若彼所生。若生彼緣,就是五蘊為所依,能生煩惱,這個蘊又能生煩惱,蘊是生煩惱的緣,生彼煩惱的緣。這樣就是蘊由煩惱所生,生以後蘊又生煩惱。若生住器,就是色受想行識蘊是自己所受用,不管是做善是做惡,出家修學聖道,都要靠色受想行識,在這裡邊你有所覺受,你要發生一些作用都是要靠這個五蘊,所以它是生住的器,它能生、能住。五蘊出現的時候,叫生。發生以後繼續地存在下去,叫做住。而這個生和住就是五蘊。這個生住的器,由這個器你有所覺受,還會有種種的作用。不管是生也好、住也好、不管是做善也好、做惡也好、有快樂的時候也好、有苦惱的時候也好,所有的諸蘊都叫做行苦性。但是樂受的時候、或者苦受的時候,行苦的相貌不明顯,若是不樂不苦的時候,這行苦的相貌才顯現出來。

3)為什麼叫行苦?行本身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為什麼立一個苦的名字叫做行苦?

a)由於那麼多的色受想行識的諸蘊,它的體性都是變化,不是永遠常住,色受想行識與生相應與滅相應,總是有變化,生滅變化是無常的意思。

b)有一切取,就是有一切的煩惱,取是煩惱的相貌,貪也是有所取著,瞋也有所取著,因取而有種種的煩惱。在無常的體性上,它又有很多的煩惱。

c)三受麤重之所隨逐,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的種子,在無常的變易法裡邊有一切煩惱的種子,有三受的種子隨逐它,在生滅中有這麼多的污染隨逐它。

d)煩惱也好、三受粗重也好都是屬於不安穩、不自在。沒有煩惱的時候,心情自在、心情安穩;煩惱來的時候,心裡不安穩。

d)不脫苦苦及以壞苦,行苦是不苦也不樂,但是不表示它解脫苦苦和壞苦,隨時有可能會現出來苦苦、會現出來壞苦。所以,行苦本身不是自在轉,不是它自己決定不苦不樂,沒有這個能力;隨時就會苦,隨時也會樂。由行苦故,說名為苦,因為他在無常的相貌裡邊、無常的體性裡邊,有煩惱的種子、有三受的種子的隨逐,這種種子是不安穩性,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他也沒有解脫苦、也沒有解脫樂,他也是不自在轉的,所以這也就是苦。行裡邊有苦,所以叫做行苦。因為上述的原因,所以建立一個名字叫做行苦性。

4)或是這樣說,一切取,就是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一般的凡夫諸有所作,就是為了享受色聲香味觸的欲,叫欲取。見取,就是這些外道另外有特別的思想,或者是想要生梵天,或者也想要得涅槃,得色界定、無色界定,有六十二見,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戒禁取,他們也是持戒,有些持牛戒、雞戒、狗戒,也有一般的十善戒,為了得禪定,他也要持戒;所以戒禁取包括外道修學禪定在內。我語取,不管是欲取也好、見取、戒禁取也好都是有我語取,都是有我見,執著有我。但這個我這種思想只是一句空話,實在是沒有我可得,所以叫做我語取。


4.顯愛差別

又即彼愛亦名希求,亦名欣欲,亦名喜樂。即此希求由三門轉。謂希求後有,及希求境界。若希求後有名後有愛。希求境界復有二種,謂於已得境界,有喜著俱行愛。若於未得境界,有希求和合俱行愛。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名喜貪俱行愛;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名彼彼喜樂愛。

[]1)又即彼四諦裡邊的集諦,主要是愛煩惱,愛煩惱亦名為希求,因為對於所愛著的就是要求得,所以愛也是希求的意思。又名為欣欲,就是歡喜所欲的,也就是希求的意思。又名為喜樂,也就是樂著歡喜這件事。

2)即此希求,就是彼愛,從三個部份上顯現出來它的活動,轉就是活動。希求後有,就是希求將來的生命能更好,壽命更長一點,能力更大一點。希求境界,希求我所有的境界更滿意。若希求後有就是後有愛,就是對將來的生命有愛。希求境界還有兩種不同。已經有所有權,這個是屬於你的,有喜著俱行愛,這個愛和所執著的這個境界同時,叫俱行。若沒有得到這種境界,還沒有所有權,不是屬於你的,有希求和合俱行愛,但是希望能夠求得它屬於我的;和合就是俱行的意思,就是同我能夠和合。

3)當知此中於已得境界喜著俱行愛,名喜貪俱行愛;於未得境界希求和合俱行愛,名彼彼喜樂愛。


5.顯滅、道差別

滅有二種。一、煩惱滅,二、所依滅。道有二種。一、有學道,二、無學道。如是當知名出世道淨惑所緣。如是已說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惑所緣。

[]1)滅有二種。一、煩惱滅,二、所依滅。什麼是煩惱滅?就是這四種愛沒有。修學四念處、修學八正道,把愛煩惱都熄滅,這時候的色受想行識還在,但生命體是清淨的,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不管是遇見什麼境界,心裡面是清淨無染。什麼是所依滅?就是色受想行識滅,就是入無餘涅槃,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個時候就是所依滅。這樣煩惱滅是有餘涅槃,所依滅就是無餘涅槃。

2)道有二種。一、有學道,二、無學道。

什麼是有學道?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他們的道還沒有究竟圓滿,還要繼續努力地修學,所以叫做有學道。什麼是無學道?就是到四果阿羅漢,他的聖道圓滿,不需要再修學,所以叫做無學道。這個道諦就是戒定慧。如是當知名出世道淨惑所緣。如是已說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惑所緣。

[參考] cs1220

正覺大醫王,善投眾生藥,究竟除眾苦,不復受諸有。

乃至百千種,那由他病數,佛悉為療治,究竟於苦邊。

諸醫來會者,我今悉告汝,得甘露法藥,隨所樂而服。

第一拔利箭,善覺知眾病,治中之最上,故稽首瞿曇。

23.雜阿含197

1.復次、諸佛世尊、佛聖弟子,由三種相,能正教授諸弟子眾。何等為三?一、引導教授;二、隨其所應,於所緣境安處教授;三、令所化得自義教授。如是教授,如其次第,當知即是三種神變。


2.無倒教授

2.1.云何教授?謂四教授。一、無倒教授;二、漸次教授;三、教教授;四、證教授。云何無倒教授?謂無顛倒宣說法義,令其受持、讀誦、修學,如實出離、正盡眾苦、作苦邊際。如是名為無倒教授。

[]怎麼叫做教授呢?就是四種教授,哪四種呢?一、無倒教授,二、漸次教授,三、教教授,四、證教授。云何無倒教授?

1)就是這位阿闍黎能夠不顛倒,沒有錯誤的宣說法義,法是指名相說的,義就是名相裡面所詮顯的道理;法是名言,義是名言所詮顯的義;有能詮、有所詮,都能夠宣說的沒有錯誤。令學習者能夠受持、讀誦、修學。學習以後,不斷的溫習叫做受持;當然先要接受在心裡面能夠不失掉,能夠不失掉就要不斷的溫習,叫做受持。讀誦,就是讀誦這個文。受持、讀誦就是屬於解,之後又能夠依解去修學。什麼是修學?就是學習戒定慧,滅貪瞋痴,這樣修學也就有修行的意思。或者說受持是指義說的,讀誦指法說;令其受持法中之義,義不能離開法而獨立,離開文句,很難知道這個義,除非是得聖道。如實出離,要真實修學聖道,滅除煩惱,才出離虛妄分別,才能得聖道,契合第一義諦。正盡眾苦,出離的時候就是與第一義諦相應,滅除一切煩惱。煩惱是眾苦之因,煩惱因滅了,眾苦也就滅了,這時候就是作苦邊際,苦到此為止,以後沒有苦。如是名為無倒教授。

2)或是說這一段是依五種道的不同來說明,受持、讀誦是資糧道,就是學習佛法,準備修行的階段。修學就是加行道,努力地修行,就是煖、頂、忍、世第一這個階段。如實出離,就是見道,因為這個時候與第一義諦相應,就是見到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的人。正盡眾苦,就是修道,就是繼續修行的時候。不會再到三惡道,是已經開始出離,這個時候叫做見道;正盡眾苦,繼續修行才能盡眾苦;連欲界的苦、色界、無色界的苦全部慢慢的都解脫,所以,正盡眾苦就是修道。作苦邊際,就是究竟道,就是到無學道,作苦的邊際;因為在有學的時候還是有苦,還沒有完全解脫。這樣加起來就是五種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2.2.漸次教授

云何漸次教授?謂稱時機宣說法義,先令受持、讀誦淺近,後方令彼學深遠處。又為令入初諦現觀,先教苦諦,後集滅道。又為令得靜慮等至,先教最初靜慮等至,後教其餘靜慮等至。如是等類,應知名為漸次教授。

[]云何漸次教授?教授的時候還是有次第地,逐漸地有次第地教授。

1)這個教授的善知識、阿闍黎,要與時機相稱、相合。機,就是所教導的人,所教導的這個機,他的身口意能夠發動善根修學聖道,那個發動的力量叫做機。這個力量有時間的不同,初開始學習的時候,為他宣說佛法的法義,先令受持讀誦淺近的佛法。什麼叫做淺近的佛法?就是有能詮的名句,有所詮的義,有能所詮就是淺近,要依靠文字才明白什麼是佛法,這就是淺近的。後方令彼學深遠處,就是開始修止觀,那個時候是學習離文字相,沒有能詮也沒有所詮的境界,叫作深遠義。所以,時機就是先令受持讀誦淺近,後方令彼學深遠處。就是在資糧道的時候,受持讀誦淺近。加行道的時候,後方令彼學深遠處。

2)又為了使令學者能夠契入最初開始的諦現觀,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或者就是第一義諦。觀,就是無分別、無我的證入諸法實相的智慧;這個觀現前,叫做現觀。為求令你契入初開始的諦現觀,就是無我的智慧。入是契入,也就是成就。為了令你成就初開始的無我的智慧,先要教授你什麼是苦,生苦、老苦、病苦,乃至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乃至到五取蘊苦。為什麼呢?叫你發出離心,若不苦,人不能發出離心,所以,要先教授他什麼是苦諦。以後再說苦諦的原因叫做集諦,然後再說聖人第一義諦的境界是滅諦,然後再說戒定慧,這樣教授。這是教授的一種次第。

3)又為令學習者得靜慮等至,等至就是定,但是說靜慮等至,表示不是無色界定、也不是欲界定、未到地定,是色界定。從欲界定開始,未到地定,然後到初靜慮,先教授這個修行的方法。後教其餘靜慮等至,就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如是等類,應知名為漸次教授。


2.3.教教授

云何教教授?謂從尊重、若似尊重,達解瑜伽軌範、親教,或諸如來、或佛弟子所聞正教,即如其教,不增不減教授於他,名教教授。

[]怎麼叫教教授呢?就是從尊重,就是你的和尚,因為是你所尊重的。若似尊重,就是和你的和尚相似的人,或者你和尚的同學,包括戒和尚、羯摩、教授。達解瑜伽軌範、親教,尊重和似尊重這些人,通達什麼叫做瑜伽,就是修止觀的相應的這些方法,明白怎麼樣修學聖道,這樣的軌範師和親教師。軌範,就是阿闍黎;親教,就是和尚。所以前面那個尊重和似尊重,就是軌範和親教這種人。或者說尊重、似尊重,就是佛或佛的弟子,這一切得聖道的這些人,或者是阿羅漢、或者是大菩薩、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從這些尊重、似尊重這裡所聞的正教,就是十二部。即如於佛陀和佛弟子所教授的這些佛法,也不要增加也不要減少,這樣教授那些學者,這叫教教授。就是要根據佛陀所說的正法教授學者,不要自己自作聰明。這是語言文字的正法。


2.4.證教授

云何證教授?謂如自己獨處空閑,所得、所觸、所證諸法,為欲令他得、觸、證故,方便教授,名證教授。

[]怎麼叫做證教授呢?就是那個軌範師、親教師這些人,自己一個人在空閑處那裡,修學聖道所得、所觸、所證,或者說是聞思修諸法。本身真實由聞思修,由資糧道、由加行道、到見道、修道、無學道。自己成就以後,要住持佛教,發大悲心到大眾僧這裡來,為令其他的學者、初發心的學者也能得到、也能夠成就聞思修,他用善巧方便的智慧來教授學者,這叫做證教授。什麼是所得?就是預流果。什麼是所觸?就是二果、三果。什麼是所證?就是阿羅漢果,於諸惑斷能作證。自己修學要有成就,再去教授他人,就叫做證教授。


3.復有諸相圓滿教授。其事云何?謂由三種神變教授,三神變者: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復有諸相圓滿的教授。那件事是什麼情形呢?什麼叫做圓滿教授?就是三種神變教授,三神變者,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

1)怎麼叫做神境神變呢?神境就是不可思議境界,這種神通變化;他就是能現出來種種神通無障礙,通就是無障礙,不可思議的無障礙的境界。比如說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神境神變指神足通說。現出來神通的時候,會令那個學者對於現神通的人生出極大的尊重心。由彼於己生尊重故,心裡面不散亂,他的耳就會注意教授者的音聲,聽受他怎麼教授修止觀、怎麼作意。對於所學習的佛法生極大的恭敬心。

2)怎麼叫做記說神變呢?這位尊重、似尊重的這位阿闍黎、這位親教師,有他心通,能夠尋求那個學者的心行差別,你的內心在想什麼,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他完全都明白,明白你心裡的變化。然後能夠記說你的事情,這叫做記說神變。

3)怎麼叫做教誡神變?如根,如就是隨順,隨順這個學者的根性,他是利根,他是鈍根。如行,隨順他能夠這樣修行,他的堪能性有麼多。如所悟入,隨順他的智慧,他能悟入到這個程度。為說正法,這樣為他宣說修學的聖道。總而言之,教誡神變就是你有這個能力,對於這個學者所修行的所需要的,能夠恰到好處地教誡他。這位善知識具足這三種神變,就能夠成就諸相都圓滿,就是教授所需要的功德他都圓滿。諸相就是德相,道德、聖德的相貌,他都圓滿地具足,教授學者。


4.諸佛菩薩略有三種神變威力:一者神境神變所攝,二者記說神變所攝,三者教誡神變所攝。當知此三如其所應攝入三種神通威力:謂神境智通威力,心差別智通威力,漏盡智通威力。T30, 496b

5.如來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能現三種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T30, 571b

6.由三因緣發生不信:一由不正知三寶功德故,二行外道見故,三未遇諸佛及聖弟子三種神變,隨其一種所調伏故。T30, 694b

7.云何名為能有所證?謂能證得勝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厭逆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過患想、斷想、離想、滅想、死想、不淨想、青瘀想、膿爛想、破壞想、膖脹想、噉食想、血塗想、離散想、骨鎖想、觀察空想。復能證得最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最後非想非非想處。又能證得慈悲喜捨。或預流果、或一來果、或不還果。或神境通、或宿住通、或天耳通、或死生通、或心差別通。或阿羅漢具八解脫靜慮等定,有大堪能,具大勢力,能善為他現三神變教授教誡。三神變者:一神力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導神變。如是名為能有所證。T30, 417b

8.若正了知即依如是靜慮等定,現三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當知此由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故。T30, 573a


[參考] 1.大寶積經,卷86T11, 492b

商主天子白佛言:世尊!如來常以幾種神變調伏眾生?佛告天子:我以三種神變調伏眾生:一者說法,二者教誡,三者神通。

1.1.云何名為說法神變?所謂如來無礙大智,見未來世一切眾生心行差別,於三寶所有信不信,及業果報皆悉了知。如佛所說:若現在世所行惡因當墮惡趣,隨業受報,決定無差。若彼眾生善業因緣、誓願力故,從惡趣出,生人天中。或以聲聞、辟支佛乘及以大乘,而得解脫。經爾所劫受苦受樂,當得涅槃,當得值遇若干諸佛,如是等業決定無差。若彼眾生善業因緣、誓願力故,當生欲界、色界、無色界。經爾所劫,以如是乘而得解脫,以如是行當得見佛、承事、供養。如是一切上中下品善不善業,乃至一念,如來悉知而為說法,是名說法神變。

1.2.云何名為教誡神變?若如是教諸持戒者,是應作,是不應作;是應信,是不應信;是應親近,是不應親近;是法雜染,是法清淨;乃至攝受一切功德善道資糧。行如是道得聲聞乘、辟支佛乘,行如是道成就大乘。非法應離,如法應住,如佛所教決定無差。是地獄業、是傍生業、是餓鬼業、是人天業,不善應捨,善法應修。此是聖道應如是學,此等眾生人天往返,漸入涅槃。如是示教終不空過,是名教誡神變。

1.3.云何名為神通神變?若為調伏憍慢眾生,或現一身而作多身,或現多身而作一身,山崖牆壁出入無礙,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水,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日月威德以手捫摩,或現大身至於梵世,乃至廣大,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隨所應現調伏眾生,是名神通神變。

2.大智度論,卷18T25, 195b:三輪:變化輪、示他心輪、教化輪。

3.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2T13, 733c

善男子!如是如來如實了知一切有情死生等事,謂如實知若諸有情成身惡行,成語惡行,成意惡行,誹謗賢聖,具足邪見,邪見業因,身壞命終墮諸惡趣,或生地獄、或生傍生、或生餓鬼。若諸有情成身善行,成語善行,成意善行,不謗賢聖,具足正見,正見業因,身壞命終昇諸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或盡諸漏。如來如是如實知已,於彼眾生起大慈悲,勇猛精進,現三神變,令彼眾生歸趣佛法、教誡、安置、成立世間出世間信。何等為三?一者神通變現,二者記說變現,三者教誡變現。由是三種變現威力,勸發有情、教誡、安置、成立世間出世間信,令於一切有趣死生皆得解脫。

4.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6T26, 389b

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

4.1.神變示導者,云何神變?云何示導?而說神變示導耶?答:神變者,謂諸神變:現神變、已神變、當神變。謂諸所有變一為多,變多為一,或顯或隱,若知若見各別領受牆壁、山巖、崖岸等障,身過無礙。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是名神變。示導者,謂有苾芻雖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若不令他知見,但名神變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亦能令他知見名神變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神變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神變,亦名示導,由此說名神變示導。

4.2.記心示導者。云何記心?云何示導?而說記心示導耶?答:記心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

4.2.1.謂有一類,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或隨記過去,或隨記未來,或隨記現在,或隨記久所作,或隨記久所說。或隨記少,謂隨記心。或隨記多,謂隨記心所法。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

4.2.2.或有一類,不由占相,不由言說隨記他心。然由天神或由非人,聞彼聲故,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廣說如前。

4.2.3.或有一類,不由天神,不由非人,聞彼聲故隨記他心。然由內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廣說如前。

4.2.4.復有一類,不由內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然由現見他有情住無尋無伺三摩地,見已念言:如是具壽無尋無伺意行微妙。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此如此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是名記心。示導者,謂有苾芻,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廣說乃至,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若不令他知見,但名記心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廣說乃至,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亦能令他知見,名記心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記心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記心,亦名示導,由此說名記心示導。

4.3.教誡示導者,云何教誡?云何示導?而說教誡示導耶?答:教誡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苾芻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此是苦集聖諦應永斷,此是苦滅聖諦應作證,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是名教誡。示導者,謂有苾芻雖能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若他聞已,不起諦順忍,不得現觀邊世俗智,但名教誡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亦能令他聞已,起諦順忍,得現觀邊世俗智,名教誡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教誡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教誡,亦名示導,由此說名教誡示導。


24.雜阿含817

1.略別辨

云何為學?謂三勝學。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云何增上戒學?謂安住具戒等,如前廣說。是名增上戒學。云何增上心學?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安住,乃至能入第四靜慮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學。又諸無色,及餘所有等持、等至,亦皆名為增上心學。然依靜慮,能最初入聖諦現觀,正性離生,非全遠離一切靜慮能成此事,是故靜慮最為殊勝,故偏說為增上心學。云何增上慧學?謂於四聖諦等,所有如實智見。是名增上慧學。

[]怎麼叫做學呢?就是三種殊勝的學習。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這三學是得聖道的方便,唯獨佛法裡面有這三種學,外道沒有,所以叫作勝,也是增上。增上就是勝,勝也就是增上。

1)怎麼叫做增上戒學呢?學習佛法,修學聖道的人,要安住在具戒裡邊,身口意要在戒裡邊不能越軌。這件事像前邊修學聖道的資糧那一段說過,叫做增上戒學。

2)怎麼叫做增上心學?

a)就是禪定,就是遠離欲界的一切煩惱,惡不善法就是欲界的這種欲煩惱是很惡的,能令這個人墮落三惡道。有很多的過患,就是殺盜淫妄這十種惡法。有尋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就是這位修行人,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尋伺觀,就是修不淨觀,遠離欲界的欲,所以叫離生。破壞欲以後,就生出喜樂,生出輕安樂,生大歡喜,這個時候就成就色界初禪。初開始超越未到地定,到初禪的時候還沒能具足安住,還要繼續地修才可以具足安住。得初禪以後,要修二禪,就是無尋無伺。經過三禪乃至到第四禪具足安住,是名增上心學。

b)又,超過色界定到無色界的四空定,除四靜慮、四無色定之外,還有所有的等持,就是空、無願、無相三三昧,還有等至就是八解脫,就是很多的禪定都屬於增上心學。

c)前面這麼多的增上心學,可是依色界的四靜慮,它有能力最初開始入於四聖諦,就是入於第一義諦,成就無分別智的聖人的無我觀,觀諸法實相的智慧成就。正性離生,正性,就是你有這樣清淨的智慧,契入法性以後,就遠離生死。學習色界的四靜慮,就能得聖道。想要得聖道,不可以完全遠離靜慮,完全沒有靜慮,就不能得聖道。所以,學習增上心學是得成聖道最殊勝的助緣,因此,偏說色界四靜慮是增上心學。

3)怎麼叫做增上慧學呢?就是在奢摩他的四靜慮裡面,觀察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成就如實的智見。如實,不是虛妄的,是真實的成就聖人的無漏的智慧,見到第一義諦。這樣的智慧是名增上慧學。這個增上慧學是指無漏的智慧。前面的增上心還是通於有漏,因為初開始成就增上心學,還沒得聖道,所以是屬於有漏。但是成就增上心學之後,在修學毗缽舍那觀,得聖道的智慧的時候,這個定就變成無漏定。所以增上心是通於有漏、通於無漏。而這裡說的增上學慧,純是無漏的智慧。但是前面初開始學習佛法有聞思的智慧,所以聞思是屬於有漏的智慧。修慧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


2.廣分辨-2.1.三學差別-2.1.1.

問:何緣唯有三學,非少、非多?答: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辨所作義故。建立定義者,謂增上戒學。所以者何?由戒建立心一境性,能令其心觸三摩地。智所依義者,謂增上心學。所以者何?由正定心念一境性,於所知事,有如實智、如實見轉。辨所作義者,謂增上慧學。所以者何?由善清淨若智、若見,能證究竟諸煩惱斷,以煩惱斷,是自義利、是勝所作,過此更無勝所作故。由是因緣,唯有三學。

[]問:什麼因緣,什麼原因只有三種學,非少也不多呢?答:建立定義故,智所依義故,辨所作義故這三個理由,所以只有三而不少不多。

1)什麼是建立定義?建立定這一個道理,就指增上戒學,有建立定的功能。為什麼它能夠建立定呢?由於能夠持戒的關係,就能夠建立、創造,就是能夠成就心一境性。持戒清淨,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心一境性。心安住在所緣境,這是定的體性,就叫做定。持戒清淨的時候,再修學禪定,這個戒就能幫助心接觸三摩地的境界,使令你心裡面明靜而住,不散亂也不昏沈。

2)什麼是智所依義?智所依這一個道理,就指增上心學。所以者何?由於成就心一境性的時候,你的心是正定,不是外道的邪定,不是味禪,應該是屬於淨禪。在正定心的時候,心專念一所緣境的時候,對於所知事,就是毗缽舍那的所緣境,有如實智、如實見轉,就是無常、無我、畢竟空的智慧現起來,轉就是現起。奢摩他成就,毗缽舍那成就,就有如實智、如實見現起,就叫做智所依。依,就是住處,清淨無漏的智慧要以禪定為住處才可以,禪定要以持戒清淨為住處。若沒有以戒為住處,定建立不起來;沒有定,智慧也不能建立。

3)什麼是辨所作義?辨所作這一個道理,就指增上慧學。所以者何?由於成就特別清淨的智慧和見,能夠證悟第一義諦,能究竟的斷除一切煩惱,不見第一義諦不能斷煩惱。見第一義諦,就是要有無我的畢竟空的智慧。所以只是得禪定,沒能成就諸法無我的智慧的時候,不能見第一義諦。不見第一義諦就不能斷煩惱,不能斷煩惱還是生死凡夫。你斷煩惱,這是在你自己這一方面的大功德,是一個最清淨莊嚴的利益。你原來想要離苦得樂的這件事現在辦成功,是辦所作義,把這件事辦好了,這是最殊勝的事情,離開這件事,再沒有其他最殊勝的事情。由前面建立定義、智所依義、辨所作義這三個因緣,所以只有三學不少不多。


2.1.2.次第

問:何緣三學如是次第?答:先於尸羅善清淨故便無憂悔;無憂悔故歡喜安樂;由有樂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得解脫故證無所作究竟涅槃。如是最初修習淨戒,漸次進趣,後證無作究竟涅槃。是故三學如是次第。

[]問:什麼因緣、什麼理由戒定慧三學這樣的次第?

1)答:修行人最初能夠持戒清淨,心裡面就不會有憂、不會有悔,心就會很安靜、很平安。因為平安的緣故,歡喜安樂,就是有這樣的作用。由於心裡面有喜樂,他的心就會能夠成就禪定。內心成就禪定以後,心力廣大,對於諸法實相能如實的覺知,能如實的觀見,就是成就智慧。因為真實地知道一切法性,對於世間法,對於色受想行識,就會生起厭離心,不會愛著。因為有厭,就不會有污染,不會有錯誤的事情。由離染故便得解脫,就是得聖道,由慧得解脫。這個時候,把三界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就沒有這些煩惱的繫縛,成就無我的清淨的智慧。證無所作,就是證悟無為的境界。究竟涅槃,就是到達不生不滅的境界。如果沒有得到定,如實知、如實見就很難現起,所以先應該有定,而後有慧,有慧才能得解脫。因此戒定慧是這樣的次第。

2)像前面這一段文所表達的意義,就是最初發心修學聖道的人,先要修習淨戒,由學習淨戒而不違犯,逐漸的次第的學習定,後來修學智慧,就是見到無為法,達到涅槃的圓滿境界。是故三學這樣的次第。總而言之,戒和定都是幫助智慧,由智慧能成辨所應作的事情,就是得涅槃。

3)或是這樣解說,

a)什麼是歡呢?就是從最初發心出家受戒以來,沒有犯戒,持戒清淨。又修根律儀,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要保護它的清淨。於食知量,就是日常的飲食要知道量,不能夠吃太多,也不可以吃太少,要知道量。覺寤瑜伽,就是睡眠的這件事,不能睡太多、睡太少也不行。正知而住,就是一切時、一切處要保護內心的清淨。這是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準備修學聖道的階段,所修的五種清淨的德行。這五種資糧以持戒清淨為先,持戒清淨就不後悔,心裡面很平和,心裡面很心安,內心有欣踊性,欣就是歡喜,踊是跳動。心裡面歡喜,到這個程度,心裡面跳動。

b)什麼是喜呢?前面五種資糧準備好,就正式開始修習定的前方便,什麼方便呢?就是破除五蓋,這個是修定的前方便。在努力地破除五蓋,心裡面非常歡喜,對這件事深深的慶悅心裡歡喜,心欣踊性。

c)什麼是安呢?就是把五蓋的麤重破成功,麤重是不自在、不調柔。心裡面有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這些蓋的時候,就叫做麤重,心裡面不自在、不調柔。現在遠離蓋以後,身心就感覺到調順適悅。

d)什麼是樂呢?就是由於修不淨觀、修慈悲觀、修緣起觀、修界差別觀、修入出息觀,修這五停心觀,破除五蓋的粗重的時候,心裡面調順。這個時候,身心就沒有五蓋的傷害,就是沒有欲的傷害,心裡面感覺到快樂。把欲界的煩惱完全消除,心情自在。

e)歡喜安樂,就是得定的意思。得定以後,在禪定裡邊就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裡邊修毗缽舍那觀。修善巧的觀察。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乃至緣起善巧,就能夠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能起厭,厭故離染,由離染故便得解脫,這是得聖道。

f)什麼是證無所作、究竟涅槃?所應該作的事情已經成辦,過了這個階段以後,沒有更殊勝所應該作的事情,叫做無所作,就是阿羅漢無學的境界,因此,稱為究竟涅槃。


2.1.3.增上

問:何緣三學名為增上戒、心、慧耶?答:所趣義故、最勝義故,名為增上。云何所趣義?謂為趣增上心而修淨戒,名增上戒學;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學;為趣煩惱斷而修智見,名增上慧學。如是名為所趣義故名為增上。云何最勝義?謂若增上戒學、若增上心學、若增上慧學,唯於聖教獨有此三,不共外道。如是名為最勝義故名為增上。

[]問: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這三學都名為增上,是什麼道理呢?答:所趣義故,你要從這裡到另一個地方,叫做所趣義,這就是增上。增上還有一個義,就是最殊勝,其餘的一切都不如它。這兩個道理就叫做增上。

1)怎麼叫做所趣義?就是這個修行人的心裡面為求進趣禪定,進趣色界四禪,而學習清淨的戒律儀,所以叫做增上戒學。為什麼要持戒呢?目的是要得禪定,想要到禪定那裡,戒能為禪定做前方便。為什麼要修禪定呢?就是為求進趣殊勝的智慧,出世間的聖道的智慧,而修定心,心就是定,所以名為增上心學。得到色界四禪,或者也得到無色界四空定。成就定以後,為什麼又要修學智慧呢?為求進趣斷除一切煩惱,而修智慧。所以,要學習佛所說的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要學習通達苦集滅道的智慧。學習這個智慧的目的,就是為求斷煩惱,所以這個慧,叫作增上慧學。所以,為了斷煩惱,就是要有智慧,有智慧能見第一義諦,見第一義諦才斷煩惱。前面這一段所說的道理,就叫做所趣義故,名為增上。繼續地進步,叫做增上。增就是逐漸增多,上是殊勝的境界。

2)什麼叫做最勝義?若增上戒學,若增上心學,若增上慧學這三種學,唯於佛教單獨有這三種法門,外道沒有這種殊勝的法門,所以叫最勝。如是名為最勝義故名為增上。


2.1.4.引發差別

又或有增上心學能引發增上慧學;或有增上慧學能引發增上心學。謂聖弟子未得根本靜慮,先學見迹,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正勤加行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是名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者,如前已說。

[]這三種增上學在佛教徒裡的學習也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情況。又或有這樣的修行人,先成就增上心這樣的殊勝的功德,再引發增上慧,就得聖道。或者有的佛教徒先成就增上慧,再進一步引發增上心學,得禪定。增上戒是所有佛教徒都是共同的,一定是先要學戒。但是增上心、增上慧有差別,誰引發誰?

1)什麼是增上慧學引發增上心學?謂聖弟子,就是佛或者是阿羅漢的弟子,在佛法裡邊修學,還沒能夠成就色界的四靜慮,根本是讚歎靜慮,靜慮為根本,能建立世間、出世間的功德。

a)先學見跡,沒得到色界四禪,怎麼樣用功修行呢?也是靜坐,一定要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四念處成就,得到初果。見跡,就是初果。跡,就是走過去的道路,有走過的痕跡。這一切聖道的這些法門,都是佛、阿羅漢、菩薩已經修行過的這些法門,都是經驗之談,所以叫做跡,表示已經有人這樣學習成功,所以叫做跡。見跡,就是由走過的痕跡,繼續尋覓,就能找到那個人。或者說語言文字都是聖人成功的經驗之談,從這語言文字上繼續不斷的努力,就可以得聖道。

b)後為進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正勤加行。得初果的時候,只是滅除分別我執,得到無我的智慧,但是無我智慧也沒圓滿。所以不管是定、慧都沒圓滿,要繼續努力地修行。然後為了進一步斷除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依據佛陀的正法,精進的努力修行。怎麼修行呢?就修念覺支,乃至修捨覺支,就是七覺支。

c)念覺支,就是用功的時候,把所學習的法門,很分明的顯現在心裡面,就叫作念,就是明記不忘,不忘這個修的法門。

d)擇法覺支,擇法覺支就是觀察的智慧。因為在未到地定是止,在止裡面修四念處的觀,就是智慧在觀察,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可得,這就是擇。

e)進覺支,就是精進的修止觀。擇、進都是屬於毗缽舍那。

f)喜覺支,心情歡喜,就是修成功,心裡面有歡喜心。

g)輕安、定、捨覺支,色界四禪成就,所以有定,還有輕安,所以也有喜、捨。捨,就是內心得定以後,心裡面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平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也不惛忱、也不散亂,不惛沈就是明,不散亂就是寂靜,明靜而住,就叫做平等。正直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平等的境界,明靜而住的境界相續下去,叫做正直。無功用住,就是明靜而住的境界,不需要特別的注意,就能明靜而住,就是任運而住。這是說定是這樣子,但是現在是四念住的擇法,智慧的觀察,也有聖道的智慧在裡面,捨就有不執著的意思。所以,就是先在末到地定裡面修四念處,得初果,以後修七覺支,得到色界四禪,就是增上心。初果的無我的智慧修七覺支,得到色界四禪,所以叫做增上慧引發增上心,就是由慧引發定。

2)什麼是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就像前面說心得定故,能如實知、能如實見,是即增上心學引發增上慧學應知。若是先成就增上心,就是先得色界定,還是凡夫,在色界定裡面修四念處,就得三果。


2.1.5.具不具學

又或有增上戒學,無增上心、無增上慧。或有增上戒學,亦有增上心,唯無增上慧。非有增上慧學而無增上戒及無增上心,是故若有增上慧學,當知必定具足三學。於此建立三種學中,諸瑜伽師當勤修學。

[]1)又或有這樣的佛教徒,很精進地學習戒,能持戒清淨,具足增上戒學。但不努力地修止,也沒有增上心;不努力的修四念處,就沒有增上慧。

2)或有持戒清淨而努力的修禪定,得到色界四禪,就到此為止,不修四念處,就沒有增上慧,增上慧不具足。

3)有沒有只具足增上慧,沒有增上戒、沒有增上心?沒有這種人。若有增上慧一定是有增上戒、也有增上心。因為沒有增上戒、沒有增上心,不能得增上慧。所以有增上慧,就表示有增上心,也有增上戒。所以具足增上慧,三學都具足。

4)佛陀在修多羅裡邊為諸比丘說法的時候,安立三種學,一切修止觀的人,應當精進的修這三種學,才能得到聖道,圓滿聖道。


2.1.6.入諦現觀

復有三種補特伽羅,依此三學入諦現觀。何等為三?一、未離欲;二、倍離欲;三、已離欲。當知此中,於一切欲全未離者,勤修加行入諦現觀;既於諸諦得現觀已,證預流果。倍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一來果。已離欲者,當於爾時,證不還果。

[]復有三種人,依此三種增上學入諦現觀,就是入於聖道。哪三種?一、未離欲。二、倍離欲。三、已離欲。

1)未離欲。應當知道這三種人裡邊,於無色界天的欲、色界天的欲,欲界的欲,完全都沒能遠離的人,就是欲界的人。他精進的學習資糧道,進一步到加行道,在這個階段努力的修行,就是戒定慧。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又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四念住,證入到無漏的智慧,成就無漏的智慧。已經於苦集滅道四諦成就無漏的智慧,就是成就須陀洹果,在一切聖人裡面最先入聖道的這個人,就是預流果。預,有先的意思,也有參與的意思。參與到聖流,無漏的法流裡面。得預流果,還沒有離欲。

2)倍離欲。倍,就是增加。前面是未離欲,現在進一步又增加離欲的功德。他繼續的修四念處,就把欲界的九品煩惱斷去六品煩惱,就是一來果。欲界的煩惱還有三品沒有斷,這三品煩惱有能力叫他再一往來人間、天上受生死苦,所以叫一來果。

3)已離欲者。二果繼續地修四念處,就把剩餘的三品欲界的煩惱消除,就沒有欲。沒有欲,就是離欲界欲,欲界的煩惱全部的消除,成就不還果,不還來欲界,因為沒有煩惱使令他再來欲界,所以叫作不還果,就是三果聖人。

25.雜阿含642-三根:未知當知根、知根、無知根

1.復有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云何建立如是三根?謂於諸諦未現觀者,加行勤修諸諦現觀,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若於諸諦已得現觀而居有學,依此建立已知根。若阿羅漢所作已辦,住無學位,依此建立具知根。

[]復有三根。哪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佛是怎麼來安立三種根呢?根,是增上義,就是有強大的力量,對於得聖道有強大的助力,若成就這樣的根,能得聖道。

1)在資糧位的這些佛教徒,散散亂亂的栽培善根,沒能夠修止觀,沒有修現前觀察苦集滅道四諦。在資糧位的時候,努力的修學佛法把聖道的資糧都準備好,就開始修行,這時候努力的修行諸諦現觀,精進的修學諸諦現觀,觀察苦、空、無常、無我。在加行位這個時候,也叫順決擇分這個階段,就叫做建立未知欲知根,沒有見到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但想要見到四諦。這個時候一共有十種根:第一是意根。修止觀是在意地,發意識修止觀,叫做意根。其次,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種根。還有四個根,就是憂、喜、樂、捨這四種。憂,就是努力的修止觀想要得聖道,心裡還沒得的時候,心裡面有憂慼的相貌。喜、樂,有的時候有點成就,心裡面有喜、有樂,有的時候也有捨。這十個根都是屬於未知欲知根。

2)若是加行位的這位修行人,努力的修止觀,見到聖諦,見到寂滅相,斷除我執。已得現觀,成就無漏的無我智慧。這個時候,只是初果、二果、三果在這個境界的時候,功德還沒圓滿,還要繼續努力地修學,叫做有學。這個時候,真實知道是苦、是集、是滅、是道,見到寂滅相,所以叫已知根,就是已經見到真諦。

3)由初果、二果、三果,得到四果阿羅漢的時候,所作已辦,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無我的智慧圓滿成就,安住在無為的真理上面,再也沒有可學習的,具足的通達真諦的道理,涅槃的寂靜,叫做具知根。到阿羅漢的時候有九個根,意根、信、進、念、定、慧,樂、喜、捨,一共是九個,憂沒有。因為聖道成就,再也沒有什麼顧慮。


2.論義總說

1.安立:略由六處增上義故,當知建立二十二根。何等為六?一、能取境界增上義故;二、繼嗣家族增上義故;三、活命因緣,各別事業加行、士用增上義故;四、受用先世諸業所作愛不愛果,及造新業增上義故;五、趣向世間離欲增上義故;六、趣向出世離欲增上義故。

1)當知此中眼根最初,意根為後,如是六根,於取境界有增上義。

2)男、女二根,於能繼嗣家族子孫有增上義。

3)命根一種,於愛命者活命因緣,各別事業加行、士用有增上義。

4)樂最為初,捨為其後,如是五根,於其受用先業所作愛不愛果,及造新業有增上義。

5)信為最初,慧為其後,如是五根,於能趣向世間離欲有增上義。

6)未知當知、已知、具知三無漏根,於能趣向出世離欲,最極究竟有增上義。一切世間所現見義。其唯此量,當知是義能究竟者,無出於此二十二根,故一切根二十二攝。T30,863a

2.所行境:1)復次、或有一類作是思惟:若無內我託六根門,行六境界,如是六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然此六根唯能領受自所行境,誰能領受如是六根所行境性?當知此由不能了達緣起道理,故於諸行起邪分別。

2)緣起理者,謂若有時,修瑜伽師於內六根如理攀緣,精勤加行修四念住,即於爾時,此四念住領受六根所行境性;即此於彼由清淨故,名為出離。

3)又即勤修四念住故,初達諦理,得七覺支,即於爾時,此諸覺支真故、實故,領受念住所行境性。

4)又由修習覺支因緣,起於明、脫,即於爾時,如是明、脫領受覺支已善修習,從此已後不復應修所行境性。如實已斷一切煩惱,即於爾時,於諸煩惱斷滅涅槃,離增上慢,即由遠離增上慢故,此現實有究竟明、脫,如實領受已得明脫所行境性。由此出離一切所有有為法故,當知明、脫亦得出離,於涅槃中,能取、所取二種施設皆無所有,一切戲論永滅離故。是故乃至諸有為法,可得展轉問答施設,能取、所取言論差別,究竟涅槃無為法中,一切問答言論差別皆不如理。是故當知於無我中,應正顯示唯有雜染,唯有清淨。T30,863b


II.-覺知學地時...降伏眾魔怨。

[參考] 1.cs824:有二學。何等為二?謂上威儀學、上波羅提木叉學。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學者學戒時,直道隨順行,專審勤方便,善自護其身,

得初漏盡智,次究竟無知,得無知解脫,知見悉已度。

成不動解脫,諸有結滅盡,彼諸根具足,諸根寂靜樂, 持此後邊身,摧伏眾魔怨。

2.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二,T02603c

云何比丘諸根寂靜?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不起想著,無有識念,於眼根而得清淨,因彼求於解脫,恒護眼根。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想著,無有識念,於意根而得清淨,因彼求於解脫,恒護意根。如是,比丘諸根寂靜。 

3.空之探究,p21:不動心解脫

依『相應部』,四種心解脫是: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空心解脫,無相心解脫。問題是。這四種心解脫,到底是文異義異,還是文異義同呢?依質多長者的見解,可從兩方面說。一、名稱不同,意義也就不同。不同的是:無量心解脫,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定;無所有心解脫,是四無色中的無所有處定;空心解脫,是思惟我我所空;無相心解脫,是一切相不作意,得無相心三昧。二、名稱雖然不同,而意義可說是一致的。這是說:貪、瞋、癡(代表了一切煩惱)是量的因 ,漏盡比丘所得無量心解脫中,不動心解脫最為第一;不動心解脫是貪空、瞋空、癡空,貪、瞋、癡空即超越於限量,是漏盡比丘的究竟解脫(不動阿羅漢)。同樣的意義,貪、瞋、癡是障礙,貪、瞋、癡空即超越於所有,不動心解脫是無所有心解脫中最上的。貪、瞋、癡是相的因,貪、瞋、癡空即超越於相,不動心解脫是無相心解脫中最上的。經中說無量、無所有、無相,卻沒有說到空心解脫,這因為空於貪、瞋、癡的不動心解脫,就是空心解脫的別名。從文異而義同來說,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達到究竟處,與空心解脫──不動心解脫,平等平等。依觀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種心解脫的名目,而從空一切煩惱來說,這是一致的目標,如萬流入海,都是鹹味那樣。

  『雜阿含經』的四種心三昧,從名稱不同而意義也不同來說,與『相應部』所說是一致的。但從名稱不同而意義相同來說,『雜阿含經』的文句,與『相應部』有些出入。如『經』卷二一(大正二‧一五0上)說:

   「云何法一義種種味(味是「名」的舊譯)?答言:尊者!謂貪有量,(恚、癡是有量),若無諍者第一無量。謂貪者是有相,恚、癡者是有相,無諍者是(第一)無相。貪者是所有,恚、癡者是所有,無諍者是(第一)無所有。復次,無諍者,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義種種味」。

  『相應部』的不動心解脫,『雜阿含經』作無諍應該是無諍住或無諍三昧的簡稱。諍有三類,煩惱也名為諍──煩惱諍,所以無諍是沒有一切煩惱,與空一切煩惱的不動心解脫相當。『相應部』說了無量等三種心解脫中最第一的,是貪空、瞋空、癡空,不再說空心解脫,那是以不動心解脫為空心解脫了。『雜阿含經』說明無量等三種中,無諍最為第一,然後又解說無諍是:「空於貪,空於恚、癡;空常住不變易,空非我非我所」。解說無諍,也就是解說空心三昧。無諍與空,是有關係的,如『中阿含經』『拘樓瘦無諍經』末了說:「須菩提族姓子,以無諍道,於後知法如法。知法如真實,須菩提說偈,此行真實空,捨此住止息」。總之,四種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恚、癡的不動心解脫,或無諍住,也就是心解脫(或心三昧)而達究竟,不外乎空的究竟完成。無量,無所有,無相,無諍,不動,從煩惱空而清淨來說,都可以看作空的異名。

  無諍──阿練若,本是修行者的住處。由於住處寧靜,沒有煩累,象徵禪慧的境地,而名為無諍住、無諍三昧的。這與「空」,本用來形容住處的空曠,沒有人物的煩累,也就用來象徵禪慧,而有空住、空三昧等名目,情境是完全一樣的。


III.三根-相關資料

1.復有三根:一未知欲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云何建立如是三根?

1)謂於諸諦未現觀者,加行勤修諸諦現觀,依此建立未知欲知根。

2)若於諸諦已得現觀而居有學,依此建立已知根。

3)若阿羅漢所作已辦住無學位,依此建立具知根。T30436b


2.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10T26499c

1)云何未知當知根?謂已入正性離生者所有學慧慧根,及隨信、隨法行於四聖諦未現觀,為現觀故,諸根轉,是名未知當知根。

2)云何已知根?謂已見諦者所有學慧慧根,及信勝解、見至、身證於四聖諦已現觀,而現觀為斷餘煩惱故,諸根轉,是名已知根。

3)云何具知根?謂阿羅漢所有無學慧慧根,及慧解脫、俱解脫於四聖諦已現觀,而現觀,為得現法樂住故,諸根轉,是名具知根。


3.本事經,卷第七,T17695c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根有三種,其性甚深,顯了甚深,其性難見,顯了難見。云何為三?一者未知當知根、二者知根、三者具知根。

1)何等名為未知當知根?謂我法中諸聖弟子,於未見知諸苦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於未見知苦集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於未見知苦滅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於未見知能趣苦滅真道聖諦,為見、為知,發生樂欲,策勵精進,攝心、持心,是名未知當知根。

2)何等名為知根?謂我法中諸聖弟子,如實了知:是苦聖諦、是苦集聖諦、是苦滅聖諦、是能趣苦滅真道聖諦,是名知根。

3)何等名為具知根?謂我法中諸聖弟子,諸漏已盡,得真無漏,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能正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具知根。

如是名為根有三種,其性甚深,顯了甚深,其性難見,顯了難見。

4)爾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於我正法中  聖弟子有學 順修正直路  是名第一根

正知苦聖諦  及苦集苦滅 能趣苦滅道  是名第二根

第三根當知  諸漏皆永盡 證得真無漏  心慧善解脫

知我生已盡  及梵行已立 所作皆已辦  不受後有身

身心常寂靜  善攝護諸根 任持最後身  降伏魔所使


6.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二,T27730b

問:何故三無漏根亦無別體?答:此三即是九根攝故。九謂意根、樂喜捨根、信等五根。

1)此九根有位名未知當知根,有位名已知根,有位名具知根。

2)即見道位,修道位,無學道位,如次應知。

3)又在隨信、隨法行相續中,名未知當知根。

4)在信解、見至、身證相續中,名已知根。

5)在慧解脫、俱解脫相續中,名具知根。九根聚集隨位說三故無別體。


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二,T27731c

未知當知根,於未見諦而見諦增上。已知根,於已見諦,除煩惱過增上。具知根,於已除煩惱過,得現法樂住增上。由此各各於彼彼處有增上義,故說為根。


8.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二,T27732c

問:未知當知根云何?答:未見諦者、未現觀者諸學慧慧根及所有根,隨信、隨法行於四聖諦未現觀,能現觀,是謂未知當知根。此中,於四聖諦未已見故,名未見諦者。未已現觀故,名未現觀者。諸學慧慧根者,此說慧根及所有根。隨信行、隨法行,於四聖諦未現觀能現觀者,說餘八根。總此九根名未知當知根。


9.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二,T27733b

問:已知根云何? 答:已見諦者、已現觀者,諸學慧慧根及所有根,信解、見至、身證,於四聖諦已現觀,重現觀,是謂已知根。 此中,於四聖諦已見故,名已見諦者。已現觀故,名已現觀者。諸學慧慧根者,此說慧根及所有根。信解、見至、身證,於四聖諦已現觀。重現觀者,說餘八根。總此九根名已知根。


10.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二,T27733c

問:具知根云何?答:漏盡阿羅漢,諸無學慧慧根及所有根,慧解脫、俱解脫,能得現法樂住。

此中,漏盡阿羅漢諸無學慧慧根者,此說慧根及所有根。慧解脫、俱解脫,能得現法樂住者,說餘八根。總此九根名具知根。


1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九,T27410c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此苦聖諦我昔未聞,於此法中如理作意,由此便生眼、智、明、覺。此苦聖諦慧應遍知,我昔未聞,乃至廣說。此苦聖諦慧已遍知,我昔未聞,乃至廣說。集、滅、道諦廣說亦爾。此苦聖諦我昔未聞等,顯未知當知根。此苦聖諦慧應遍知等,顯已知根。此苦聖諦慧已遍知等,顯具知根。集、滅、道諦,各顯三根應知亦爾。


12.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第五,T31685b

三根者,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云何末知當知根?謂於加行道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諸根。

云何已知根?謂從第十六見道心剎那已上,於一切有學道中所有諸根。

云何具知根?謂於無學道所有諸根。


13. 1)問:何等是根義?答:增上義是根義。

問:為顯何義?答:為顯於彼彼事彼彼法最勝義。

云何建立二十二根?謂能取境增上義,故建立六根。安立家族相續不斷增上義,故建立二根。為活性命事業方便增上義,故建立一根。受用業果增上義,故建立五根。世間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五根,出世清淨增上義故建立三根。T30614a

2)問:最後三根作何等業?答:能於現法趣證涅槃為業。T30614c

3)問:未知欲知根何義?答:修諦現觀者,從善法欲已去,於一切方便道中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

問:已知根何義?答:從預流果乃至金剛喻定,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

問:具知根何義?答:從初無學道乃至無餘涅槃界,即彼五根義,當知是此義。T30615c

4)問:未知欲知根誰所依處?答:證初、第二、第三沙門果之所依處。

問:已知根誰所依處?答:乃至金剛喻定、無學沙門果證之所依處。

問:具知根誰所依處?答:無間煩惱永斷作證、現法樂住、所依永滅之所依處。T30616c

26.雜阿含80

復有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願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云何建立三解脫門?謂所知境略有二種,有及非有。有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於有為中,且說三界所繫五蘊,於無為中,且說涅槃。如是二種有為、無為,合說名有。若說於我,或說有情、命者、生者等,是名非有。於有為中見過失故,見過患故無所祈願,無祈願故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於有為中無祈願故,便於涅槃深生祈願,見極寂靜、見甚微妙、見永出離,由於中見永出離故,依此建立無相解脫門。於其非有無所有中,非有祈願、非無祈願,如其非有,還則如是知為非有,見為非有,依此建立空解脫門。是名建立三解脫門。

[]復有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願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

1)三解脫門是怎麼建立呢?解脫就是涅槃,他為涅槃做門,所以叫做三解脫門,從這裡能夠入涅槃。這個修學聖道的人,於所知境作觀察時候,所觀察的境界簡略的來說有二種不同,一個是有,一個是非有。這個所知境的有,有二種不同,一個是有為,第二個是無為。一切因緣生法都是有為,一切因緣生法息滅,不生、不住、不滅那個境界是無為的境界。

2)有為法有二種,就是有漏的有為,一個是無漏的有為。佛所說的一切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是出世間的無漏的有為法,這部分不在內,姑且先說繫屬於三界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欲界的五蘊,乃至色界的五蘊,無色界的四蘊,叫做有為。無為也有多少種,現在只說涅槃這個無為。有為是有,無為也是有,合在一起名之為有。

3)什麼叫做非有?若是外道這一切凡夫補特伽羅,執著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我,是常恒住不變異有主宰作用的這個我。或是說這個我是屬於有情,眼耳鼻舌身意是有情,我的體性是有情。命者,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體,我是命的主體。生者等,我能生出來一切事,或者是上天或者下地獄,一切善惡事都是由我來創造。總而言之,這些不同的名字意義都是指我說。在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可得,我是沒有,所以叫做非有。

4)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觀察色受想行識的有為法,欲界的、色界的、無色界的,能看見五蘊中有過失,就是有貪瞋痴各式各樣煩惱,這是過失。因為,見到有過失有過患的因果,對於有過患有過失的色受想行識心裡面不歡喜,不希望有這種有苦惱的色受想行識的蘊。因為心裡不祈求這些東西,所以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這就修無常觀、修不淨觀、修苦觀,都是屬於無願解脫門。

5)對於這個苦惱的色受想行識,不希望有這種東西,對於無為法,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種涅槃的境界,深深的生起願樂的心情,希望得涅槃,有出離的願。看見涅槃的境界沒有生死的流動,沒有生滅變化的這種苦惱境界,是極寂靜。看見寂靜的境界是特別微妙,特別好的境界,沒有苦惱的事情,滅除一切苦惱。在奢摩他裡深入的觀察這無色受想行識,一切法的寂滅相這個地方,是永久地能解脫生死的流轉。因為這永久解脫一切苦惱的境界,建立無相解脫門。因為這裡面沒有貪瞋痴相,也沒有眼耳鼻舌身相、色受想行識一切法都不可得,就是涅槃。

6)於那個我是沒有,觀察我不可得,我是無所有的。心裡面對於這個我的無所有,沒有祈願,也沒有無祈願,沒有這些分別。如所執著的我是沒有的,也就還他本來面目。也就是這樣知道他是無,我不可得。在禪定裡面做如是觀,看見我是不可得。依此建立空解脫門。是名建立三解脫門。

27.雜阿含177

1.瑜伽-1.1.信瑜伽

云何瑜伽?謂四瑜伽。何等為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當知其信有二行相及二依處。二行相者:一、信順行相;二、清淨行相。二依處者:一、觀察諸法道理依處;二、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

[]怎麼叫做瑜伽呢?修學佛法的止觀的人,這裡邊一共有四條。何等為四?一信。二欲。三精進。四方便。有這四種不同的瑜伽。

1)應當知道這信瑜伽,有二種行相,就是有二個相貌。行,就是指心,就說我們的心

在一切境界上活動。而信也是心,就是我們的心對佛法有信心。還有二種依止處,信從這個地方來,就叫做依處。

2)這二種信的行相是哪二種呢?

一、信順行相,這個信就是隨順。你相信它是特別清淨莊嚴有功德,就會隨順這件事,這是信的一個行相。

二、清淨行相,信不但是有隨順的相貌,還有一個相貌就是清淨。因為相信以後,能令你能逐漸地滅除煩惱,令心不污染,令你心清淨,所以,清淨是信的一種功能。

3)什麼是依處?就是信順的行相和清淨的行相,從什麼地方來的呢?

一、觀察諸法道理依處,就是觀察苦集滅道四諦的一切法的道理,從這裡引發出來信心,所以可見信的後邊是智慧,因智慧的觀察諸法而建立信心。是經過觀察諸法的道理而後才有信心的。所以信行的依處是智慧。而智慧觀察什麼呢?觀察苦集滅道的諸法,觀察十二緣起的諸法,就是佛說的諸法,從這裡引起信心。

二、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第二個引發信心的地方,就是補特伽羅的神力,就是佛教徒,或者是阿羅漢、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佛、大菩薩,顯現神通的事情,看見這些事情,因此而引起信心。

4)或是這樣解說,什麼是信順?對於苦集滅道,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你能隨順佛的聖教。什麼叫做淨信呢?隨順第一義諦,能斷煩惱,所以令心清淨。由於你能夠聽聞佛法,而能夠有信順的信心現起,又能夠隨順第一義諦。由於你有信順和清淨的力量,你的身毛都豎起來,悲泣墮淚,這是淨信的相貌。由是當知信順行相,即以信解補特伽羅神力依處為所依處。清淨行相即以觀察諸法道理為所依處。


1.2.欲瑜伽

欲有四種。何等為四?一、為證得欲;二、為請問欲;三、為修集資糧欲;四、為隨順瑜伽欲。為證得欲者,謂如有一,於上解脫發生希慕,如前廣說。為請問欲者,謂如有一,生希慕已,往僧伽藍,詣諸有識同修梵行成就瑜伽妙智者所,為聽未聞,為聞究竟。為修集資糧欲者,謂如有一,為戒律儀清淨、為根律儀清淨故,於食知量、減省睡眠、正知住中,展轉增勝,發生希慕。為隨順瑜伽欲者,謂於無間加行、殷重加行修習道中,發生希慕、發生欣樂,欲有所作。

[]信的瑜伽,這是開始學習瑜伽的時候建立信心。欲有四種不同,何等為四?一為證得欲。二為請問欲。三為修集資糧欲。四為隨順瑜伽欲。

1)怎麼叫做證得欲呢?就是有這麼一個修行人,於上解脫發生希慕,涅槃叫做上解脫。世間上的禪定,四禪八定也可以名之為解脫,但是不是上,涅槃才是上。對這上解脫,從內心裡面生起希求思慕的心情,就是想要成就,如前修所成地廣說。為什麼想要修止觀?目的是想要得涅槃,所以叫做上解脫。前面文說猛利樂欲,什麼叫做猛利的樂欲呢?這位修行人自己心裡面想,我什麼時候能得涅槃呢?我能同於那些聖人都在涅槃那裡住,我什麼時候能成就呢?這叫做於上解脫發生希慕。證得欲,就是想要得涅槃的欲望。

2)怎麼叫做為請問欲呢?這個人對於涅槃,心裡面很誠懇地有這樣的願望。有這樣願望以後,就採取行動,到寺廟裡面來,到那些有這樣知識的人,都是共同的修學聖道,而且是修梵行成功的,修止觀有妙智慧的人的地方。聽他開示瑜伽的道理,是我以前沒有聽過。向他學習瑜伽,從開始聽聞到最後圓滿的通達瑜伽的法門。

3)怎麼叫做為修集資糧欲呢?修集資糧,就是修瑜伽的資糧,就是修瑜伽的前方便。前方便成就,才能開始學習瑜伽。修集瑜伽的資糧是什麼呢?就是戒律儀要清淨,持戒清淨。根律儀清淨,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要有如理作意,使令眼清淨耳清淨乃至心清淨。於食知量,就是飲食的時候要知道量,不可以太過也不可以不及。減省睡眠,睡覺要減少不能睡太多。正知住中,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面明明了了,保護它令它清淨,這就是瑜伽的資糧。這一位向成就瑜伽妙智者所請問瑜伽這個人,有這種欲,就是想要修集瑜伽的資糧,想要持戒清淨,想要學習根律儀清淨,於食知量,減少睡眠,正知而住,願意這樣子。這個修行人最初有證得欲,而後又有請問欲,然後又想要修集資糧欲,就這樣展轉地使令他向道的意願特別強。發生這種希望心、思慕心。

4)怎麼叫做為為隨順瑜伽欲呢?隨順瑜伽,就是正式開學始修止觀,要隨順修止觀的事情。正式開始用功修學止觀的時候,是要無間加行,不能間斷。殷重加行,就是特別的誠懇而且非常的深刻,不是馬馬虎虎的這樣努力的修行。修習道中,無間的修習止觀,殷重的修習止觀之道中發生希慕,這樣用功修行的情形,心裡面歡喜想要這樣做,發生歡喜心,想要這樣做。


1.3.精進瑜伽

精進有四。何等為四?一、為聞精進;二、為思精進;三、為修精進;四、為障淨精進。為聞精進者,謂為聽未聞、聞已究竟,勤心勇猛審決加行。為思精進者,謂如所聞法,獨處空閑,思惟其義籌量觀察。為修精進者,謂入寂靜,於時時間勤修止觀。為障淨精進者,謂於晝夜策勵精勤經行宴坐,從諸障法淨修其心,勤心勇猛審決精進。

[]精進瑜伽也有四種。哪四種呢?一、為聞精進。二、為思精進。三、為修精進。四、為障淨精進。

1)什麼是為聞精進?就是這位修行人為了學習未聞的瑜伽,就要去聽。聞已究竟,就是能夠聽到圓滿。心裡很精勤、很勇猛,不怕困難。審決加行,經過很認真地學習很明瞭了,叫做審,而後才決定用功修行。

2)什麼是為思精進?謂如所聞瑜伽的法門,一個人在空閑的地方思惟瑜伽止觀的道理。思惟也就是籌量,也就是觀察。或者是說,思惟其義是總說,籌量、觀察是別說。籌量就是指文句說的,觀察是指文句所說的義,有文有義。這樣分總別,分文義來解釋。或者約深淺的意思來解釋,思惟其義,是初開始的思惟,觀察是最後深刻的思惟,籌量是中間性。

3)什麼是為修精進?就是這個人要到寂靜的地方,於時時間勤修止觀,就是無間加行、殷重加行。

4)什麼是為障淨精進?就是不管白天或夜間,都能鞭策自己、勉勵自己、精勤的經行,精勤的宴坐。從諸障法淨修其心,惑業苦都是障,身體就是個障,種種罪過的業也是障,各式各樣的煩惱也是障。這麼多的障裡面,煩惱障是最厲害、最重要的障。就是從這些煩惱障裡面把它清淨出去,就是從諸煩惱障裡面來清淨自己的心,叫它沒有煩惱。修止觀的時候,令心裡面沒有貪瞋痴的煩惱。心裡很精勤、很勇猛,不怕困難。經過很認真地學習很明瞭了,而後才決定用功修行。


1.4.方便瑜伽

方便有四。謂尸羅律儀增上力故,善守其念;善守念故,能無放逸,防護其心,修諸善法;無放逸故,心正於內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毘缽舍那。

[]信、欲都還是修瑜伽之前的事情,精進就是正式用功。方便也還是精進裡邊的事情,但是這裡邊就是告訴你精進的時候,要具足這四種功德。精進用功的時候,還要保持戒律的清淨。因為尸羅律儀清淨有強大的力量,甚麼力量呢?能幫助你守護你的心念,使令他不會污染。因為能夠守護你的心念,不污染你的心,就不會放逸,就不會跑到色聲香味觸,就能保護你內心的清淨。心若清淨,修諸善法都是清淨。能夠修諸善法無放逸故,所以你的心就能正式、努力內修奢摩他,就是止。又能夠修增上慧法的毘缽舍那,就是修觀。增上慧法毘缽舍那是觀,奢摩他是止。第一個是尸羅律儀,第二個是善守其念,第三個是能無放逸,第四個是正於內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毘缽舍那,分成四種。


此四瑜伽有十六種。當知此中,初由信故,於應得義深生信解;信應得已,於諸善法生起樂欲;由樂欲故,晝夜策勵安住精勤,堅固勇猛;發精進已,攝受方便,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故此四法說名瑜伽。

[]此四種瑜伽每一種裡面有四種,所以有十六種瑜伽。這裡邊說它的要義,

1)這四種瑜伽裡邊一開始就是要有信心,對於應該成就的瑜伽的功德,深深地生起信解的心、信樂心,生歡喜心。

2)信順和清淨的信心,若能夠相應、成就,對於止觀的這一切出世間的善法,就生起樂欲,想要修行的心。

3)因為想要成就止觀,有這樣的欲望,所以就能不怕辛苦,晝夜都能策勵自己,安住在精進裡面而不退轉,精勤堅固勇猛。

4)發動精進修學止觀之後,還能夠具足四種方便。這樣就能得所未得的功德,能接觸未接觸的功德,能證悟未證悟的功德,就是得聖道,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故此四法說名瑜伽。


2.略別辨-2.1.身念住

今於此中,云何為身?云何於身住循身觀?云何為念?云何念住?略說身相有三十五。謂內身、外身;根所攝身、非根所攝身;有情數身、非有情數身;麤重俱行身、輕安俱行身;能造身、所造身;名身、色身;那落迦身、傍生身、祖父國身、人身、天身;有識身、無識身;中身、表身;變異身、不變異身;女身、男身、半擇迦身;親友身、非親友身、中庸身;劣身、中身、妙身;幼身、少身、老身。如是名為身相差別。

[]在這四念住裡面,云何為身?云何於身住循身觀?云何為念?云何念住?提出四個問題。略說身相有三十五。

1-2)內身、外身。內身就是自己的這個身體,外身是他人的身體。

3-4)根所攝身、非根所攝身。根所攝身,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叫做根,根以能生為意,它能發出來識。如眼根能發出來眼識,耳根能發出來耳識,乃至意根能發出來意識,就叫作根。非根所攝身,它不能發出識來,所以不能稱為根,但是也是身,就是扶根塵。我看見你的眼睛,這個是扶根塵,他保護眼根,眼根就是淨色根,就是精微的四大組成的眼根、耳根,肉眼所不能見。見到的是扶根塵,保護根的四大,這是四大所造。說那個身不是根,但是它也屬於身,也是阿賴耶識所執受。

5-6)有情數身、非有情數身。有情數身,是根也好,不是根也好都是屬於身,它都是有感覺的,所以是有情數身。非有情數身,就是沒有知覺,就是身外的山河草木這些東西,這是無情物。

7-8)麤重俱行身、輕安俱行身。沒得到色界四禪的人,他的身體都是粗重,所以叫做粗重俱行身,這個身和粗重在一起活動。輕安俱行身,得到色界四禪,把粗重消除,這個時候,身體有輕安,輕安與身體在一起活動,叫輕安俱行身。就是入定的時候,禪定現前,輕安俱行身。出定的時候,經過一個少的時間輕安就失掉,那個時候就是粗重俱行身。

9-10)能造身、所造身。能造,就是四大,地水火風堅濕煖動。所造的身,就是眼耳鼻舌身,都是所造的四大,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外邊的山河大地,都是所造身。

11-12)名身、色身。名身就是受想行識,色身就是物質組成的這個身體。

13-15)那落迦身、傍生身、祖父國身。那落迦身,就是地獄的身體。傍生身,就是畜生的身。祖父國身,就是餓鬼的身。餓鬼的壽命很長,來到鬼道的鬼稱以前的老鬼就稱為祖父。

16-17)人身、天身。人間人的身,天身是欲界天、色界天。

18-19)有識身、無識身。有識身,就是身體裡面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無識身,裡面就是沒有識,就是死掉的人。

20-21)中身、表身。中身,身體裡面各式各樣成分,他本身的體性都是不清淨,這些都是污穢的東西。表身,如身皮分與清淨相似,實在也是不清淨,但就好像是清淨。

22-23)變異身、不變異身。變異身,人死掉的時候,很快的身體就變成青瘀、膨脹、膿爛,這叫做變異身。若未命終,未至變壞的時候,是名不變異身。

24-26)女身、男身、半擇迦身。

27-29)親友身、非親友身、中庸身。彼此間有親愛的關係,叫親友身。非親友身,就是怨家。中庸身,也不是親也不是怨,彼此的關係是中庸性的身。

30-32)劣身、中身、妙身。力量軟弱,或者說相貌特別醜陋,叫做劣身。力量強大,或者說相貌特別莊嚴,叫做妙身。中身,是中間性的。

33-35)幼身、少身、老身。在時間上說,小孩子少少的長大,少年的時候身體,到最後是老身。如是名為身相差別。


住循身觀略有三種。謂依身增上聞、思、修慧。由此慧故,於一切身、一切相,正觀察、正推求,隨觀、隨覺。

[]1)什麼是住循身觀?略有三種不同,佛依我們的身體演說出來的增上的教法,佛為我們說的這些教法是特別殊勝,所以稱它為增。我們聽聞這樣增上的教法就有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就是有這三種不同。先解釋能觀察的智慧有三種,這三種是根據佛說的教法說這個身體的情形,你學習就能成就這三種智慧。

2)由於成就聞思修的三種智慧,於一切身,前面說三十五種身體。一切相,三十五種身它的相貌,它的體相的差別,這是所觀察的境界。正觀察、正推求,正觀察就是總相的觀察、概略的觀察,正推求就是別相的觀察、微細的觀察。隨觀,住循身觀,住就是住在奢摩他裡面,循是隨順,或者循環的意思,就是觀一次再觀一次,觀了一次再觀一次,就是循觀。隨覺,隨順佛的教法這樣觀察,就會得到真實的智慧。

3)隨觀、隨覺也可以這樣解說,身、受、心、法,每一種都有三種差別。身三種的差別,就是身分的自性不淨如身的內分,或有身分相似清淨,就是身的彼分,或有身分變壞不淨,如命終已青瘀等身分,這就是身的三分。受的三分,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心也有三分,就是苦受的時候也有心,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有心。法也有三種,就是黑品,和白品,和黑白相間雜。於彼身等影像隨觀,與所知事同分類故,名為影像。所知之事就是人的這個身體,三十五種身。觀察三十五種身的時候,這個所緣境不是外邊的三十五種身,是你內心的影像。外邊三十五種身就是本質境,所觀察的不是本質境而是影像境。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接觸外邊的境界。但是前五識一剎那間就過去,它沒有這種智慧觀察,第六識才有智慧觀察。第六識又不能直接觀察外面的境界,一定要通過前五識取了所緣境的相貌,取了所緣境的相貌就是變成影像,第六識觀察這個影像的時候,叫隨觀,隨是相似的意思。隨順觀察這個影像的身體,也隨時就覺悟本質的身體。所以,觀察影像身是不淨,也就可以知道本質境也是不淨。住循身觀,就是安住在奢摩他裡面,循環地觀察這個身體的不淨,叫住循身觀。


念謂依身增上,受持正法,思惟法義,修習作證,於文、於義修作證中,心無忘失。

[]什麼是念?

1)就是這位修行人,初開始是依據身增上的正法,就是佛說怎麼樣修四念處觀的這個正法,受持這個正法,佛說的語言文字所宣揚的這個四念住的正法,你要能夠受持於心,這是聞所成慧。

2)思惟法義,這是思慧,還要加以思惟,思惟裡邊是什麼道理。這個法就是文句,義是文句所詮顯的道理,有能詮有所詮。以能詮來表達所詮,根據所詮來安立能詮的文句。要加以思惟,深刻地思惟裡邊的道理,專精思惟。

3)修習作證是修慧,就是要學習奢摩他,成就奢摩他,在奢摩他裡邊作證。還是思惟這個法義,這個時候,成就清淨無分別的智慧,來觸證法的義,這個時候就是聖人。

4)對於所受持正法的文義,思惟法義,還要修習作證這件事,心裡面很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面,都叫做念。念是通於聞、思、修,因為念是把這個法門顯現在心裡邊,然後才能思惟、才能作證。可見由始至終都有念。心無忘失,這就是念。


若審思惟我於正法為正受持,為不爾耶?於彼彼義慧善了達,為不爾耶?善能觸證彼彼解脫,為不爾耶?如是審諦安住其念,名為念住。又為守護念、為於境無染、為安住所緣,名為念住。為守護念者,謂如說言先守護念,若常委念。為於境無染者,謂如說言念守護心,行平等位,不取其相,不取隨好,廣說乃至守護意根,修意根律儀。為安住所緣者,謂如說言於四所緣,安住其念,謂於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由此三相,善住其念,故名念住。

[]什麼是念住?

1)若是這位修行人,能夠很認真,不是馬馬虎虎的思惟。思惟什麼呢?

a)我對於佛所說的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正法。我是認真地能受持呢?是沒有受持呢?要這樣反省自己。前面這是聞慧,下邊這是思慧。

b)對於彼彼的法詮顯的彼彼義,我有智慧能了達它的義嗎?裡邊的義我還沒有明白嗎?

c)下邊是修慧。能夠觸證彼彼義的解脫呢?就是證悟真理的時候,就解脫一切煩惱,就沒有煩惱繫縛,為不爾耶?自己在反省,自己在檢查自己,我是不是成就呢?像這樣認真地、真實地安住其念,把這個念住在這裡,來反省自己是不是成就聞思修這三種智慧,就叫念住。什麼是觸證?就是成就那個智慧,那個智慧與那個真實相接觸,就是證悟。

2)又為守護念,為於境無染,為安住所緣,名為念住。就是你能夠為守護念,就是能守護你的正念。為於境無染,是於境界沒有污染。為安住在所緣境而不動亂,不惛沈也不散亂,安住於清淨的所緣境上,這叫做念住。念住是這三句話:守護念、於境無染、安住所緣。

a)什麼是為守護念?如前邊修聖道、修禪定的資糧說,有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就是這一位佛教徒,對於佛法能夠聞、思、修,從聞、思、修的這個次第,成就正念。得到正念以後,要守護這個正念。怎麼守護法呢?繼續地聞思修,來保護正念,使令它不失掉,叫做為守護念。常委正念,不間斷地叫做常,委是殷重,就是很深刻、很周遍的,就是普遍地在身口意上不能夠有一個漏洞,普遍地加以守護。常常地修止、常常地修觀,這樣成就一種任持的力量,就是能夠保持正念不失掉。原來由聞思修已經成就正念,繼續地常委正念的時候,力量就增長,使令正念很堅定地任持它不失掉,叫做常委正念。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聞、思、修,在禪定的時候修止觀,使令正念不失掉,而且還是有力量保持正念。

b)什麼是為於境無染?這句話就是不在禪定裡,而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接觸到可愛的色,可能要生染著心;接觸到不可愛的色,可能要生憎惡的心。這個時候,正念能夠提起來,使令自己的心不生染污心、不生貪著心、不生憎惡心,叫作於境無染。眼緣色生眼識,緊接著一剎那第六意識就現起。第六意識可能生愛著心,可能會生瞋心,要把心保持正念,滅除這些貪瞋痴愛。耳鼻舌身也都是這樣子。意根與法塵接觸,第六識在法塵上可能是將要生起愛著心,將要生起瞋恨心。正念馬上要提起來,排除這些,令這一切煩惱不生起,這就叫做念守護心,於境無染。行平等位,有兩種,一個善捨、一個無記捨。由於正念提起,就排除一切的染污心。這時候心也沒有貪心、也沒有瞋心、也沒有愚痴心,一切煩惱不現前的時候,叫做平等捨。無記捨,就是不苦不樂,苦的時候會生瞋心,樂的時候生貪心,不苦不樂不生貪心也不生瞋心。在這一念接觸一切境界的時候,正念有力量,消除一切染污心令心清淨,就叫做行平等位。不取其相,不取隨好,不取其相是指眼識,不取隨好是意識。眼識與外邊的境界接觸的時候,眼識不要取著這個相,在一剎那間意識現起,就是隨好。意識能夠分別這個相,這也好、這樣不好,就是生貪心、生瞋心。眼識於相不取著,意識於相的隨好,各式各樣的好也不取著,這樣貪愛的心就不現起,就是於境無染。廣說乃至守護意根修意根律儀。守護意根,就是這位修行人,不管是入定也好、出定也好,總是正念有力量,不生起一切煩惱,就叫做根律儀。如果煩惱很重一時地失掉正念,煩惱心生起來怎麼辦?修意根律儀,就是力勵運轉作意,就是強迫自己把這些貪煩惱的心把它棄捨,棄捨這一切的煩惱乃至到煩惱的種子,叫做修意根律儀。

c)什麼是為安住所緣?前面說過的於四種所緣境安住其念,把這個清淨的正念安住在四種所緣境上面,這是哪四種呢?謂於遍滿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由此三相,能夠安住你的正念,就叫做念住。


2.2.受念住

云何為受?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如說身受,心受亦爾。樂有愛味受、苦有愛味受、不苦不樂有愛味受。無愛味受、依耽嗜受,當知亦爾。樂依出離受、苦依出離受、不苦不樂依出離受。如是總有二十一受或九種受。

[]怎麼叫做受?

1)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是三受,它是能依。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如說身受,心受亦爾,這個身心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的依止處。身受就是前五識,心受就是第六意識。識是受的依止處,若沒有心王、也沒有識,受不能生起,所以識是所依,受是能依。這樣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是三個,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是三個,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是三個,加起來就是九個。

2)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還是有差別。

a)就是樂的有愛味受,苦的有愛味受,不苦不樂的有愛味受。

b)還有無愛味受,沒有樂的有愛味受,沒有苦的有愛味受,沒有不苦不樂的有愛味受。

c)依耽嗜受,即是以受為依而有耽嗜,耽嗜就是喜愛、貪著。也都是有三種不同。

d)依這個樂而有出離,依這個苦而有出離,依這個不苦不樂而有出離。就是樂的時候生貪心,那我不生貪心,雖然是樂但是不生貪心。苦令人生瞋怒的心但我不生,苦來但心裡不憤怒、不瞋,所以就是出離。如是總有二十一受,或九種受。九種受如何算?受的自相就是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的所依,就是身及心,這樣就是九個受。二十一種受如何算?受差別,就是有愛味受、無愛味受、依耽嗜受、依出離受,各有樂、苦、不苦不樂三種差別,共一十二,十二加九就是二十一受。或是九種受,是受自相有三,所依有二,就是身心,加起來就是五,差別有四,五加四就是九。


2.3.

云何為心?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如是總有二十種心。

[]云何為心?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如是總有二十種心。


2.4.

云何為法?謂若貪、貪毘奈耶法;若瞋、瞋毘奈耶法;若癡、癡毘奈耶法;若略、若散法;若下、若舉法;若掉、不掉法;若寂靜、不寂靜法;若定、不定法;若善修、不善修法;若善解脫、不善解脫法。如是當知建立黑品、白品、染品、淨品二十種法。

[]云何為法?若貪,貪是個法,心也是個法。貪毘奈耶法,毘奈耶是滅,就是滅除這個貪,無貪心也是法。若瞋、瞋毘奈耶法這也是法。若癡也是法,癡毘奈耶,滅除這個癡。若略、若散法。若下、若舉法。若掉、不掉也是法。若寂靜、不寂靜也是法。若定、不定法。若善修、不善修法。若善解脫、不善解脫法。如是當知建立黑品白品染品淨品二十種法。貪毘奈耶、瞋毘奈耶、癡毘奈耶諸法,即無貪、無瞋、無癡。


2.5.釋義

又樂受者,謂順樂受觸為緣所生平等受、受所攝,是名樂受。此若五識相應,名身受。若意識相應,名心受。如順樂受觸,如是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為緣,所生不平等受、受所攝、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名苦受、不苦不樂受。此若五識相應,名身受;若意識相應,名心受。如是諸受,若隨順涅槃,隨順決擇,畢竟出離,畢竟離垢,畢竟能令梵行圓滿,名無愛味受;若墮於界,名有愛味受。若色無色界繫、若隨順離欲,名依出離受;若欲界繫、若不順離欲,名依耽嗜受。

[]1)什麼是樂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觸與境相觸的時候,這個觸隨順樂受的生起,能隨順樂受。這個觸為緣能幫助你生出平等受。平等受就是樂受和捨受,心裡面歡喜就叫平等。受所攝,受不是孤立,一定有根、有境、有心王,各式各樣的事情,與它相屬相隨順。

2)什麼是身受、心受?受有一個依止處,就是要以心王為所依止。若五識相應,就叫做身受,若意識相應的就叫心受。

3)前面順樂受觸是這樣,其他的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為緣所生的不平等受、苦惱的受、受所攝,非平等非不平等的受、受所攝,是名苦受、不苦不樂受。苦受觸、不苦不樂受觸,若五識相應名身受,若意識相應的叫心受。

4)什麼是無愛味受?前面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a)若隨順涅槃,在這樣的受的時候,有如理作意的時候,有無常觀、無我觀這樣的智慧觀察的時候,就是隨順涅槃。受向於涅槃那裡,這個人想要得涅槃。

b)隨順決擇,你有涅槃的願、有出離的願望,受現起的時候,就能順於如理作意的觀察,觀察是無常的、無我的,就把貪瞋癡排解出去,決擇就是清淨的智慧,隨順清淨的智慧。

c)畢竟出離,這樣逐漸的決擇智的修行,就能究竟的出離一切受。

d)畢竟離垢,就是把所有的貪瞋癡的污染都能夠遠離。

e)畢竟能令梵行圓滿,究竟的使令你的聖道得圓滿,就是無我的智慧圓滿。無愛味受是這樣意思。

5)什麼是有愛味受?若是受出現的時候,沒有如理作意,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沒有出來,一般的執著的心出來,就是取相、取隨好,那就入於欲界。墮者,入也。就是入於欲界裡頭,入於色界、無色界,就是跑不出去這個範圍,就是有愛味受,愛著那個味。

6)什麼是依出離受?若是這個人不是佛教徒,但是他也是厭離欲。現在受出現的時候,他內心的反應是屬於色界、無色的境界。隨順離欲,他心裡上的反應也就是不高興欲。厭下苦粗障,欣上靜妙離,不高興這個欲,就叫出離受。受出來的時候,他能出離欲,不會因受而有欲,能出離這個欲,就是從欲界裡面出來,跑到色界、無色界去,這叫做出離受。

7)什麼是依耽嗜受?若是這個人不但沒能修四念處,又沒能夠修色、無色界定,就是一般的愛著境界,就屬於欲界的眾生。受的境界出現的時候,內心生起的反應是不順離欲,就是有欲,愛著這個欲,愛著這個受,喜歡這個受,這叫耽嗜受。


又有貪心者,謂於可愛所緣境事,貪纏所纏。離貪心者,謂即遠離如是貪纏。有瞋心者,謂於可憎所緣境事,瞋纏所纏。離瞋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瞋纏。有癡心者,謂於可愚所緣境事,癡纏所纏。離癡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癡纏。如是六心,當知皆是行時所起三煩惱品,及此三品對治差別。

[]1)什麼是有貪心?謂於可愛所緣境事,這個所緣境是他愛著。境是對心說,能緣的心,所緣的境,這個所緣境就是因緣所生的事,這個事是可愛的,貪欲的煩惱就現出來,纏繞他這個心,使令心不寂靜。

2)什麼是離貪心?有可愛的境界出現,能夠如理作意,就能遠離這樣貪欲煩惱的出現。

3)什麼是有瞋心?謂於可憎惡的所緣境的事,這境界出現,使他心裡不高興、不歡喜,這個不歡喜的瞋心出現,就是纏繞到他,令他苦惱。

4)什麼是離瞋心?他有正憶念,瞋心就遠離,沒有瞋纏。

5)什麼是有癡心?對於所愚的境界,這個境界他不明了,這一切的緣起法他不明白它是緣起、苦、空、無常、無我,就叫做愚癡。這個愚癡的心裡纏繞著他,這叫有癡心。

6)什麼是離癡心?學習佛法通達一切法是緣起、是苦、空、無常的,愚癡心就沒有。如是六心,當知皆是心行於境的時候,所生起的貪瞋癡的煩惱品這三種。及此三品對治差別,就是有能對治這貪瞋癡,令貪瞋癡消滅的三種心,加起來就是這六種差別。


略心者,謂由止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散心者,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下心者,謂惛沈、睡眠俱行。舉心者,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掉心者,謂大舉故,掉纏所掉。不掉心者,謂於舉時及於略時,得平等捨。寂靜心者,謂從諸蓋已得解脫。不寂靜心者,謂從諸蓋未得解脫。言定心者,謂從諸蓋得解脫已,復能證入根本靜慮。不定心者,謂未能入。善修心者,謂於此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不善修心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善解脫心者,謂從一切究竟解脫。不善解脫心者,謂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如是十四種心,當知皆是住時所起。

[]1)什麼是略心?謂由止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止就是奢摩他,行就是心,心剎那、剎那的相續下去,所以叫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就是這一念心安住在內裡邊的所緣境,安住那裡不動。繫縛其心,就是控制這一念心叫它不要動,不要起種種分別。安住在所緣境這裡無分別住,叫作略心。心於所緣境不分別,叫作略。繫縛其心,沒有得定的時候,心還是想要動,由於定的力量來控制它,叫它不要動,所以叫作繫縛。

2)什麼是散心?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這裡邊分二種情形,靜坐的時候失掉念,心就散亂。出定的時候,心就散亂。對於外邊五種妙欲,就是色聲香味觸,隨順流散,這個心沒有定力的攝持,隨順貪著心流動、散亂,這個時候叫做散亂心。

3)什麼是下心?就是心的明瞭性隱沒,沈下。如果心緣念所緣境的時候,所緣境在心裡面很分明的顯現出來,不叫作下。現在所緣境失掉、沈下,這個時候就是惛沈睡眠的境界。惛沈,心的明瞭性不存在,不能安住在所緣境上,心裡面被惛沈所縛住、所覆蓋。或者是睡眠的境界也是這樣。但是心還是在,所以心和睡眠惛沈在一起活動。

4)什麼是舉心?下心的惛沈睡眠出現的時候,這位修行人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舉,就是發動,把心的明了性發動起來。怎麼樣發動呢?就是在清淨微妙的境界上,以清淨微妙的境作所緣境的時候,心就會從惛沈睡眠裡面出來,明了性就出現。淨妙的境界,就是緣念佛法僧的清淨微妙的境界,這樣明了性就會生起。

5)什麼是掉心?用舉心來破除惛沈睡眠,用略心來破除散亂。前邊六心就是破除三種蓋,貪欲、瞋恚、愚癡。現在這裡就是破除散亂心,破除昏沈睡眠。因為惛沈睡眠,所以用舉心破除惛沈睡眠,但是舉得太過頭,就為掉舉的煩惱所纏擾,掉動這個心,使令心還是不能安住。

6)什麼是不掉心?要破除掉舉心怎麼辦呢?就是不要掉。不惛沈、睡眠的時候,叫作舉。略,就是不散亂。不散亂是寂靜,不惛沈是明了,這一念心遠離散亂,遠離惛沈,這個時候,得平等捨。平等,就是不惛沈、不散亂。捨,就是棄捨惛沈,也是棄捨散亂和掉舉,這個時候就是破除惛沈掉舉這個蓋。

7)什麼是寂靜心?如果心裡面有惡作這件事,心也是不寂靜。前面已經破除惛沈掉舉,現在這裡面又破除惡作蓋,所以心裡面是寂靜。這個修行人已經從貪欲蓋、瞋恚蓋、掉舉惡作蓋、惛沈睡眠蓋、疑蓋,這五種蓋已經解脫出來,所以叫作寂靜心。

8)什麼是不寂靜心?就是這位修行人沒能解脫一切蓋,雖然現在能明靜而住,但是沒有解脫蓋。五蓋若解脫,才是寂靜心。

9)什麼是定心?這樣說前邊破除諸蓋,就是得到未到地定。現在說定心,就是得初禪,把欲界煩惱破除。這位修行人從未到地定修不淨觀成功,又進一大步就是成就色界初禪,這就是根本靜慮。根本,就是很多殊勝的功德都是從禪發出來,在禪的境界裡面來修種種功德,種種功德才得成就,所以叫做根本。又佛教徒成就無量無邊的三昧,都是以色界四禪為根本而發出來很多很多的三昧。現在說定心,就表示這個人已經解脫欲界的蓋,成就色界初禪,這也是應該包括二禪、三禪、四禪成就。

10)什麼是不定心?就是說這個人的修行,還沒能夠成就色界四禪,就叫作不定心。這樣說欲界的九心住,加上未到地定,都可以名之為不定心。

11)什麼是善修心?就是說這個修行人雖然成就色界四禪,還不是十分地成熟,要繼續的於此定長時期的不斷的修習,時時的入定、住定、出定。要長時期的這樣練習,不斷地練習所以叫做串習。這個時候,因為長時期的入、住、出,所以這個定力又進一大步,使令他能得隨所欲,要入定就入定,要住定就住定,要出定就出定,能隨其所欲的這樣入住出。能夠入、住、出,裡面沒有困難、沒有艱難。入住出都沒有障礙,就是很迅速地就能夠證入,要入就入,要住要出都是很迅速。

12)什麼是不善修心?就是這位修行人,不能善巧修正他的禪定,就與這個善修心是相違反。應知其相與此相違,就應該知道這個不善修心的相貌。就是不能夠隨所欲的入住出,不能夠無艱難、不能夠無梗澀,就叫做不善修心。

13)什麼是善解脫心?這位修行人成就色界四禪之後,要繼續地修無色界的四空定,又能夠解脫四空地的愛味,不愛著四空定,把愛著心也解脫。就是這個修行人,不但把欲界的煩惱、色界的煩惱,就連無色界的四空定裡面的愛味也解脫,就成為聖人。什麼是從一切究竟解脫呢?就是成就第四果阿羅漢,他永久的傷害、滅除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煩惱品的麤重種子都消除。這位修行人的內心,彼一切煩惱品麤重不能繫縛他,他都得解脫,能夠成就究竟的聲聞種性清淨。

14)什麼是不善解脫心?這位修行人,可能會得到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有成就,有沒成就。所以,不是從一切的三界九地,他沒能夠究竟的解脫,就是有的煩惱是斷,有的煩惱沒斷。修道所斷的煩惱就是愛煩惱,欲界的愛、色界的愛、無色界的愛,他沒能完全斷。如是十四種心,就是安住在定裡面的時候,所現起的這個心是這樣。


依淨蓋地,住時所起有八種心,謂從略心、散心乃至寂靜、不寂靜心。依淨煩惱地,住時所起有六種心,謂定心、不定心乃至善解脫、不善解脫心。

[]1)依淨蓋地住時所起有八種心。哪八種心呢?就是從略心、散心乃至寂靜、不寂靜心這八種心。

2)依淨煩惱地,就是成就未到地定以後,繼續的修不淨觀,這叫淨煩惱地。住在未到地定裡面所生起的有六種心,謂定心、不定心乃至善解脫、不善解脫心,就是成就色界四禪,或者是無色界的四空定都成就,那叫善解脫,如果沒成就就是不善解脫心。


又於內有蓋能自了知我有諸蓋;於內無蓋能自了知我無諸蓋。如彼諸蓋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蓋生已散滅亦能了知。於眼有結乃至於意有結,能自了知我有眼結乃至我有意結;於眼無結乃至於意無結,能自了知我眼無結乃至我意無結。如彼眼結乃至意結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彼諸結生已散滅亦能了知。於內有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有念等覺支;於內無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無念等覺支。如念等覺支未生而生亦能了知,如生已住,不忘、修滿,倍復修習,增長廣大,亦能了知。如念等覺支,如是擇法、精進、喜、安、定、捨等覺支,當知亦爾。若能如是如實遍知諸雜染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是為法念住體。如說於身住循身觀、念及念住,如是於受、於心、於法,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1)又這個修禪的人,要時時的反省自己。反省自己什麼呢?對於他的內心是有貪欲蓋、有瞋恚蓋、掉舉惡作蓋一共五蓋。經過自己的觀察,觀察自己的心,就知道我還是有蓋。對於內心裡面沒有五蓋的時候,也能自己知道我無諸蓋。這五種蓋心裡面沒有生起,但是這個時候生起,是未生而生,自己會知道。這個諸蓋這種煩惱是現起以後又滅掉,也是能知道。因為這個靜坐的人,長時期的觀察自己的一念心,所以心裡面的相貌,自己是非常的明了。對於五蓋的觀察,就是在未到地定的境界。

2)這位修行人的禪定還沒有圓滿,還沒能得到聖道,所以繼續不斷的要修止觀。修止觀的時候,自己的六根對六塵境的時候的情況應該明明了了。怎麼樣明了法呢?眼緣色的時候,是有沒有煩惱現起?乃至意識,是有沒有煩惱現起?或者是愛煩惱、或者是見煩惱、或者是高慢的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他能自己了知。六根生起六識的時候,裡邊有沒有煩惱自己是了知。眼乃至於意這六根沒有煩惱現起,能自了知我眼無結乃至我意無結。有無,無是成功,滅除色界、無色界的一切的結。如彼眼結乃至意結沒有生,現在又生起來,亦能了知。如彼諸結,心裡面現出煩惱的時候,隨時修止觀能夠對治、能夠破除,能了知。這階段,應該是未到地定繼續修初禪的時候破除結。

3)於內有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有念等覺支。於內無念等覺支能自了知我無念等覺支。

等覺支應該是能斷除蓋、能斷除結的法門。修止的時候是在所緣境上明靜而住,修觀的時候就是四念處觀。七等覺支,就是四念處修到這個程度可以得聖道。修止觀的時候,就是七覺支。對於內心有念等覺支,能自了知心裡面有念等覺支。因為能夠將排除煩惱的法門顯現在心裡面,心裡面應該知道。若是須要提起念的時候,反而不現起,想要現起這個念等覺支而不現起,就知道自己內心沒有念等覺支。念等覺支原來在心裡面沒有現起,但是須要的時候,它就能現起,亦能了知。念等覺支出現在心裡面,能保持在那裡,不忘失這個念等覺支,繼續的修行使令它圓滿。這樣能排除煩惱的這個覺支,你須要加倍的努力修習它,數數的修習,使令它增長到廣大圓滿的境界。你自己也知道這個念等覺支在什麼程度。念等覺支是這樣有、無,現起、不現起是這樣。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安覺支、定覺支、捨等覺支一共是六個,加上前面的念,就是七覺支。應該知道也是這樣子,有、沒有、生、滅,也是知道的。

4)這位修行人若能這樣如實的遍知諸雜染法,就是遍知雜染的五蓋。或者一切色界、無色界定裡面的一些愛味,這些雜染法的自性。欲界的欲是愛,色界定、無色界定裡邊也是愛,它本身的相貌也叫做自性。這個相貌的因緣從那裡來呢?就是從種子來,內心裡面有這個種子,失掉正念的時候,煩惱就現起。過患對治,有煩惱種子而現行有煩惱,煩惱就有過患,令你有罪過,令你不清淨,令你流轉生死,你都要知道。遍知諸法的雜染自性,遍知諸法雜染自性發起的因緣,遍知諸雜染法的過患。還能夠有對治的因緣,就是七覺支,也就是四念住,這就是法念住,是為法念住的體性。

5)如說於身住循身觀念及念住。如是於受於心於法、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前面的文解釋什麼是身?什麼是住循身觀?什麼是念?什麼是念住?在身念住裡面有這麼多的解釋。如是於受、於心、於法,隨其所應也是一樣,也是住循受、循心、循法觀裡面也有念、也有住,有念住。


3.廣差別-3.1.第一義

云何於內身等住循身等觀?云何於外身等住循身等觀?云何於內外身等住循身等觀?謂若緣內自有情數身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外非有情數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外他有情數身色為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若緣依內自有情數身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內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若緣依外非有情數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若緣依外他有情數身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內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

[]什麼叫做於內身等住循身等觀?云何於外身等住循身等觀?云何於內外身等住循身等觀?

1)若是這位禪師靜坐的時候,緣內自有情數身色為境,就是觀察內,就是自。就是自家的有情數身色為境,就是你自己的身色為所緣境,住循身觀,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若是在奢摩他裡邊觀察外邊,不是有情數,不屬於有情數的色為所緣境,也是住循身觀,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就是所緣境不同。

3)若是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邊觀察外邊的他有情數,別的生命體的範圍內的身色為境,安住在循環觀察的境界,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因為他是有情數,不是外邊的山河大地無情數,所以是內。但是他不是自身是外,所以同時是內又是外。

4)若是你觀察內自有情數身為依,就是為所緣境的色,依此色所生的受、所生的心、所生的法為所緣境。安住在受、心、法的三種觀察,是名於內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若緣依外非有情數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若緣依外他有情數身色所生受心法為境住循三觀,是名於內外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


3.2.第二義

復有差別,謂若緣根所攝、有執、有受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非根所攝無執、無受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非根所攝有執、有受色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1)又有不同的情形,這位修行人若是觀察根所攝,就是能發識的眼耳鼻舌身叫做根,是屬於這一範圍內。這一個範圍內的是有執、有受,執就是你的了別性的心寄託在這裡。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是地水火風是物質的東西,但是這裡邊有心寄託在裡邊,同他和合,叫作執。有受,就是有感覺。若是有心寄託在那裡面,它就有感覺。山河大地這個識不寄託在那裡,沒有受。所以,能發識的眼耳鼻舌身這個根是有執又有受,這樣的眼耳鼻舌身,這樣的物質為所緣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若觀察不能夠發識,不屬於根的這種色法,這樣的色法是無執也無受,心不寄託在那裡,不為心所執,也沒有感覺,這樣的物質為所緣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3)若觀察不是根所攝,就是不能發識,就是扶根塵,就是保護眼耳鼻舌身的那種物質,就是肉眼所見的眼耳鼻舌身,它裡面也是有心法在裡邊,也是有受的這種色法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因為它不是根,是你的生命體,所以叫作內,但是它不是根所攝,所以又是外。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3.3.第三義

復有差別,謂若緣自內定地輕安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自內不定地麤重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他輕安俱行麤重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1)復有差別,若成就色界定的人,在定裡邊修四念處觀的時候,因為有禪定,身體裡面有輕安樂,輕安樂和他的身體在一起活動,以這樣的色為所緣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若得到禪定,入定的時候,就有輕安。出定以後,經過一段時間輕安就沒有,這個時候就是定外修觀。就是不定地,就是沒有輕安,就是麤重,麤重俱行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這樣以定為內;不定就是外。以輕安就是內;麤重就是外。

3)若緣另外的一位禪師他有修行,也有入定出定的不同,所以也有輕安俱行、有麤重俱行的差別,以這樣的色為所緣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3.4.第四義

復有差別,謂若緣內能造大種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外能造大種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依能造大種色所生根境所攝造色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1)又有不同,謂若緣內能造大種色為境。能造大種,大種是能造,就是堅、濕、軟、動的四大種,以這能造四大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若緣外邊的山河大地,那裡面的能造的堅濕軟動為所緣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3)若緣依能造大種色所生的根境所攝造色,根境,就是五根和五種塵境這是所造,是大種色所創造的物質。若緣依能造大種色所生出來的根境所攝的造色為所緣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3.5.第五義

復有差別,謂若緣有識身內色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無識身有情數青瘀等位色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無識身色於過去時有識性,有識身色於未來時無識性,相似法性平等法性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1)復有不同,謂若緣有識身內色為境,這個身裡邊有識,有知覺,內色為所緣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無識身,人死掉身體沒有識,但是這個時候還不是山河大地,還是有情數,身體有青瘀、有膨脹、有膿爛、有散壞,各式各樣的變化為所緣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3)若是觀察這個無識身,就是這個死亡的身體,死亡是現在,於過去沒有死亡的時候,還是有識性的。性就是心,有這個識的心。有識的身體的色,於未來時無識性,未來時是死人,死人的時候是無識性。有識、無識,過去、未來是有差別,但是這個身體是相似,彼此是相似,他們的法性是相似,是平等的法性,都是地水火風為所緣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


3.6.第六義

復有差別,謂若緣自中身髮、毛、爪、齒等相為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若緣他中身髮、毛、爪、齒等相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若緣內表身變異、不變異、青瘀等相,及緣外表身變異、不變異、青瘀等相,相似法性、平等法性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如是等類,身、受、心、法諸差別門,當知多種,今於此中,且顯少分諸門差別。

[]1)復有差別,謂若緣自身中的髮毛爪齒為所緣境,是名於內身住循身觀。

2)若緣他生命中身髮毛爪齒等相為境,是名於外身住循身觀。

3)若緣內表身變異不變異青瘀等相,及緣外表身變異不變異青瘀等相相似法性平等法性為境。是名於內外身住循身觀。如是若緣依前三色所生受心法為境。隨其所應當知即是住循三觀。如是等類身受心法諸差別門當知多種。今於此中且顯少分諸門差別。可見有各式各樣的色,各式各樣的身,每一樣的色身都有三觀。


4.明建立-4.1.第一義

又為對治四顛倒故,世尊建立四種念住。謂為對治於不淨中計淨顛倒,立身念住。以佛世尊於循身念住中,宣說不淨相應四憺怕路。若能於此多分思惟,便於不淨,斷淨顛倒。為欲對治於諸苦中計樂顛倒,立受念住。以於諸受住循受觀,如實了知諸所有受皆悉是苦,便於諸苦,斷樂顛倒。為欲對治於無常中計常顛倒,立心念住。以能了知有貪心等種種差別,經歷彼彼日夜剎那瞬息須臾,非一眾多種種品類心生滅性,便於無常,斷常顛倒。為欲對治於無我中計我顛倒,立法念住。由彼先來有有我見等諸煩惱故,無無我見等諸善法故,於諸蘊中生起我見,以於諸法住循法觀,如實了知所計諸蘊自相、共相,便於無我,斷我顛倒。

[]為什麼佛為我們宣說四念處的法門呢?為了對治四顛倒故,就是破壞四種顛倒的迷惑,所以佛才建立四種念住。

1)為什麼建立身念住呢?就是為了破壞這個身體是不清淨、是污穢,但是凡夫就是顛倒迷惑,執著它是清淨、是美好,這是一個顛倒迷惑。因此而造種種的罪業流轉生死,所以立身念住,叫我們修不淨觀,破除這個淨的顛倒。因為佛在經上說循身念住裡面,宣說這個身是不清淨相應,身體有不淨的這種情況。四憺怕路,憺怕就是人死掉之後,死屍丟在那個地方,很少有人到那邊。所以,雖然有條路,但是很憺怕、很少人走那條路,這就是憺怕路。若是這位修行人,能夠在這四憺怕路這裡多分的思惟,就能夠在不淨的這種智慧觀察下,斷滅淨的顛倒。

2)佛陀的慈悲智慧,想要對治凡夫於諸苦中執著是樂,不執著是苦的這種顛倒錯誤,所以,安立受念處。因為佛陀在四念處的受念處這裡,各式各樣的受,有二十一種受。住循受觀的時候,如實了知一切的受都是苦惱的境界,能夠這樣觀察,就認識它是苦,而不會顛倒的認為它是樂,就能斷除樂的顛倒。主要是說行苦,壞苦和苦苦比較容易明白。怎麼樣說行苦呢?諸行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這個果報。果報是怎麼生出來的呢?由煩惱和後有業這兩種,這個業能招感你將來的生命體,叫後有業。這個果報本身是不苦也不樂,所以叫做行苦。於彼彼自體中,是一個一個的,乃至三惡道、人間、天上都在內,他的色受想行識的體性裡面有種子,能隨順生一切煩惱,還有很多的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這些苦,所以叫做行苦。色受想行識裡邊有很多苦惱的種子,有煩惱的種子,還有種種果報、業障的種子,種子若動起來,苦就來。現在是煩惱的種子,苦惱的種子沒有現行,所以沒有感覺苦,但是終究有一天要出現。

3)為欲對治於無常中計常顛倒,立心念住。這個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的變動,就是無常,但是剎那剎那的無常不明顯,總感覺生命會很久還沒有事情,這是計常顛倒。立心念住,告訴我們是無常。若是能夠反省自己的內心,就會知道有時候有貪心、有時候有瞋心,一共有二十種心的差別。這個內心的差別,也是種種因緣的變化,經歷過這一天、這一夜、這一年、這一月、這一日,乃至這幾個小時、幾分鐘、幾秒鐘,剎那、瞬息、須臾,瞬息比剎那長一點,須臾又比瞬息又長一點,須臾大蓋是有一刻鍾。非一眾多種種品類心的生滅性,心是有差別,有生有滅的變化。能這樣觀察內心的變化,就會知道它是無常,就熄滅常的顛倒迷惑。

4)為欲對治於無我中計我顛倒,立法念住。

a)在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我,但是我們就是執著有一個我,這就是錯誤,立法念住。由於那一個眾生,過去以來,內心裡面有一種煩惱,有什麼煩惱呢?有我見等諸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故,沒有無我見等諸善法故。無我見是善法,有我見就不是善法。有我見怎麼說不是善法呢?有我見就是要保護這個我,保護這個我的時候,就會傷害別人,所以就會造罪。若是無我的時候,就能夠有慈悲心,可以減少自己的利益幫助別人,所以這是善法。有我,反倒是煩惱的根本。無我見是諸善法的根本。

b)眾生從無始以來有我見的煩惱,沒有無我見的善法,所以在色受想行識裡邊計著這是我,或者色是我,受想行識都是我。多數執著心是我,色受想行不是我,生起我見。

c)若是能夠學習佛法,從佛法裡面得到智慧,用這個智慧在色受想行識上,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在一切法上住循法觀。仔細地觀察的時候,就能真實明白,所執著有我的諸蘊的自相共相裡邊是沒有有我的。諸蘊的自相,色有色的相,乃至識有識的相。色的相不是受的相,受的相不是想的相,想不是行,行的相不是識,識的相不是色的相。就是本身有本身的相貌叫自相。共相,色受想行識共有的相貌,是通於色受想行識。色是無常,受想行識也是無常;色也是無我,受想行識也是無我,就是共有的相貌。

d)能夠從佛法上得到智慧去觀察的時候,觀察諸蘊的自相,觀察諸蘊的共相,就能夠知道沒有我,作不得主,所以是無我。斷除有我的執著,心情就快樂。


4.2.第二義

復有差別,謂諸世間,多於諸蘊,唯有蘊性、唯有法性,不如實知,橫計有我,依止於身;由依身故,受用苦樂;受苦樂者;由法、非法,有染、有淨。為欲除遣我所依事愚故,立身念住。為欲除遣我所領受事愚故,立受念住。為欲除遣於心意識執我愚者我事愚故,立心念住。為欲除遣所執我心能染淨事愚故,立法念住。

[]1)復有差別,謂諸世間的眾生不管是天上的、人間的,多數於色受想行識的諸蘊上,色受想行識的這個蘊,只有蘊的體性。唯有法本身的相貌,就是無常、無我、苦、空的這種境界。不能真實地明白,唯有蘊性,唯有法性,

a)不合道理的執著有一個常恒住不變易的我,住在這個身體裡邊,身體是我的住處。

b)因為這個身體,有的時候苦惱,有的時候快樂,我在身體裡面住就受到苦受,或者受樂,這是受,我在受苦、我在受樂。

c)受苦樂者,受苦、受樂的那個主人就是我,這就是心,心是受苦樂者,心是我。

d)由於我受苦、受樂的時候,我要採取主動,我不受苦,要把苦消滅的時候,可能會傷害到別人;我若受樂的時候,也可能會採取行動傷害別人。這個時候就可能有法的行動,有非法的行動。也可能會作善,也可能會作惡。這個時候,就有如意的事情,有不如意的果報。

2)為了要破除我所依事愚故,這個身體是我的住處,身就是事,這樣的執著就是糊塗,這裡沒有我,安立一個身念住,告訴你身就是身,這不是我的住處,根本沒有我可得。

3)為了想要破除我所領受事,受是我所領受,我會受苦受樂,這是糊塗的說法。這裡面只是心在感覺苦、感覺樂,沒有我可得,所以,立受念住。

4)為了想要除遣於心意識執我愚者我事愚故,在心意識上執著有我,這就是糊塗,所以立心念住。告訴你只是心而已,這裡沒有我可得。因為心它也是眾緣所生,若我就是本性所有,非因緣有,這個非因緣有的我,在心上沒有這件事。

5)為了破除執著心是我,我這個心能作惡事、能作善事,能作染污的事情、能作清淨的事情,所以立法念住。只是一切善法、一切惡法、一切因緣生法的變化,不是我作一切法,作善、作惡。


4.3.第三義

復有差別,謂若依此造作諸業;若為此故造作諸業;若造業者;若由此故造作諸業。為總顯示如是一切,立四念住。當知此中依止於身造作諸業;為求受故造作諸業;心能造業;由善不善法,能造諸業。

[]又有不同的意義,謂若依此造作諸業,若為此故造作諸業,若造業者,若由此故造作諸業,這四句話總起來是顯示這樣的身受心法,來安立四念住的法門。

1)當知此中,依止於身造作諸業,這第一句,若依此故造作諸業。此就是依止於身造作諸業,眾生的身口意,造作各式各樣的業力,以身為依止處,才能造作各式各樣的業,以此來顯示身念住。

2)為求受故造作諸業,這是第二句,若為此故造作諸業。眾生為什麼要造作種種的業呢?就是為了希求享受,想要享受安樂,就是希求安樂的覺受,而做種種事。

3)心能造業,這是第三句,若造業者。造業者是誰?就是眾生的心,這個心會種種的策劃、種種的觀察思惟,這樣依止於身而造種種業,依此建立心念住。

4)由善不善法能造諸業,這是第四句,若由此故造作諸業。心種種分別,怎麼能夠造作很多的事業呢?就是由善法、由不善法,造作種種業。或者為損害人而造作這件事,或者是為利益人而造作這件事。利益人而對於自己有利,或者是傷害他人對自己有利,這樣就由善不善法能造諸業。這樣,四念住完全是在造業這一方面安立。


4.4.第四義

復有差別,謂若依此有染、有淨;若為此故起染、起淨;若染、淨者;若由此故成染、成淨。總為顯示如是一切,立四念住。當知此中依止於身,有染、有淨;為求受故起染、起淨;心染、淨者;由諸法故成染、成淨。

[]還有不同的意義,謂若依此有染有淨,若為此故起染起淨,若染淨者,若由此故成染成淨。用這四句話,總為顯示這個道理,才建立四念住。

1)當知此中依止於身有染有淨,這第一句話,謂若依此有染有淨。就是要依靠你的身體,才創造出來染淨的業力。

2)為求受故起染起淨,這是第二句,若為此故,起染起淨。世間上受苦受樂的事情,出世間不受一切法的受,就是聖人的清淨的業力。這是受念住。

3)心染淨者,這是第三句,染淨者。前邊身念住、受念住也還是要以心念住為主,由心來發動,它是為主要的,所以稱之為者。

4)由諸法故成染成淨,這是第四句,若由此故成染、成淨。這個心雖然是為主,但是它不是一個單獨的可以成事的,也要由很多的善法,或者很多的惡法,這樣才能造作出來染業、或者是清淨業。前邊只是說造業,這一段說出來染淨的不同。前邊說造業應該是生死業,這裡說染淨應該包括無漏業在內。染就是苦集,淨就是滅道,就是出世間的清淨的因果,也是依靠這個生命體,才能夠創造。


5.念住何義

問:念住何義?答:若於此住念、若由此住念,皆名念住。於此住念者,謂所緣念住。由此住念者,謂若慧、若念攝持於定,是自性念住。所餘相應諸心心法,是相雜念住。

[]問:念住是什麼道理?答:若於此住念,若由此住念,由這兩個道理,名為念住。

1)於此住念,這個此是指什麼說?就是所緣的念住,就是這個修行人修四念住的時候,是依身受心法做所緣境,這就叫做所緣的念住。住,就是定的意思,在定裡邊念。

2)由此念住什麼意思?

a)就是要有智慧和念力,這兩個法都攝持在禪定裡邊,在禪定裡邊有念、有慧,這就是自性念住,就是四念住一個主要的體性。在禪定裡邊,用念心所,把所修的法門顯現在心裡邊,叫做念。顯現以後再用智慧觀察,破除顛倒,就叫做智慧。這樣說就是慧、念加上定。雖然也有其它的種種的事情,但是依此三法為它主要的體性,是自性念住。就是四念住裡邊主要就是這三個法,是不同於其它的法門。

b)在慧和念和定之外,還有其它的心心法,有觸、作意、受、想、思、欲勝、念、定慧,無貪、無瞋、無痴這些心法,和慧、念、定相應,叫做相雜念住。就是不只慧和念,還有其它的心、心所法和它共同的合作來修成聖道。


又由身、受、心、法增上所生善有漏、無漏道,皆名念住。此復三種,一、聞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聞、思所成,唯是有漏;修所成者,通漏、無漏。

[]1)又由於慧、念和定還有諸行心所,共同的在身、受、心、法的所緣境上,用功修行的強大的力量。由這個強大的力量所生出來的,善有漏道和無漏道,皆名念住。這樣善有漏道、無漏道就是果。前面是在因上說,這裡邊是包括果所成就,總名為念住。什麼是善有漏道?有漏法裡邊有惡法在內,惡法現在除掉,就是從資糧位到加行位的時候,煖頂忍世第一,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雖然有很好的成就,但是還沒有完全地消滅煩惱,所以還是有漏,還是有煩惱。若是到進一步到見道位、修道位,到無學道的時候,就逐漸地滅除一切的煩惱。完全是清淨的身口意,清淨的色受想行識,清淨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無漏道。這樣說就是由因而至果,皆名為念住。

2)此復三種,哪三種不同呢?一、聞所成。二、思所成。三、修所成。有這三種不同。聞所成,就是初開始學習佛法,經過一段時間,圓滿地通達什麼是佛法。思所成,通達以後,在閑靜處還要再經過一番的思惟,思惟的時候,就在聞所成的智慧上,又進一大步。修所成,就是在禪定裡邊思惟。禪定裡面思惟,和不在禪定裡面思惟,有什麼不同呢?就是力量有強有弱。沒得禪定的時候,內心清淨的如理作意,也是有力量。但是成就禪定之後,在禪定裡面思惟,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能夠改變身口意,能改變思想,能消滅內心裡邊的煩惱,成為聖人,所以叫做修。修,就是能夠轉凡成聖,有這個力量就叫做修。

3)由聞而成的智慧,由思惟而成的智慧,思惟身受心法是苦空無常無我,這個時候還是不能斷煩惱,所以,這還是有漏。通過聞、思,而後進步到修所成,所以修所成的四念住是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有漏,就是在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見道以後,就是無漏。


2.初異相心差別義,我當分別。一切有情略有三品。一、未發趣定品;二、雖已發趣,未得定品;三、已得定品。

[]前文說的二十種心相差別,現在應該要解釋一番。一切有情要略分成三類:一、未發趣定品:發趣就是發心、趣求,欲界有情還沒有發心想要修學禪定者。二、雖已發趣,未得定品:是指欲界有情想要修禪定,可是還沒有得到禪定。三、已得定品:已經得到禪定的人。將這三種人,配合二十種心來說明。這二十種心,分別繫屬於這三種人所有。


此復二種。一、不清淨,二、極清淨。

[]這三類有情又分二種,一、不清淨,二、極清淨。不清淨就是未發趣定品,還有雖已發趣,未得定品者,屬於不清淨。極清淨,以世間道而言,得到根本定以後算極清淨。若就出世間道,必須將三界愛見煩惱斷除才是極清淨。有一種人得到未到地定,煩惱還沒有完全斷除,也算在不清淨裡面。


於初品中,或時起染汙心,由貪等纏繞彼心故。

[]初品的人,指欲界有情還沒有想修學禪定,平常人的境界。他的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有時生起染污心,因為他沒有離欲,心常與貪瞋癡等煩惱相應。


或時起善、無記心,由貪等纏暫遠離故。

[]這種人,有時候也會覺醒,常常貪,貪久了,覺得不好,也能生起善心、或者是無記心。當生起善心、或無記心時,暫時遠離貪瞋等這些煩惱的現行,這是第二種情況,是離貪心、或是離瞋心。以上是屬於第一品的人,是還沒有修學禪定者的心相差別。


第二品中,或時令心於內靜息。

[]第二品的人,想修學禪定,卻還沒有得定的人,他有略心。令心於內靜息,修禪定時令心向內安住在一個所緣境,暫時寂靜止息,這是略心。


或時失念,於五妙欲其心馳散。

[]心向內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有時失去正念,心向外攀緣色、聲、香、味、觸五種妙欲,比如忽然想到中午要吃饅頭、或者要吃水餃等,或者是想到昨日所見的美女、一首好聽的音樂等,有時心流動散亂在這些妙欲的境界,這是散心。初開始修行時,心向內緣,過不了多久心又想東想西,向外馳散。


或時極靜息故,便為惛沈睡眠纏覆其心。

[]有時候太安靜了,將所緣境收小到很小的範圍,比如數息,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很簡單,心裡變得很簡單,可是這個時候闇相現前,心力提不起來,就惛沈乃至睡著了。惛沈時覺得好像得定,其實是在打瞌睡。靜坐起來以後,覺得很舒服,其實是惛沈了。睡眠就是很重的惛沈,完全失去所緣境,此時非得去床上睡覺不可。睡眠時很重的闇相纏繞其心,可能是體力不好,對所緣境沒有興趣,或者用功不當,心力提不起來,就與惛沈睡眠相應,這稱為下心。


或時為斷彼故,於淨妙境安處其心。

[]有時為了斷除惛沈睡眠的心,以佛法僧施戒天等六種清淨微妙的境界,令心高舉振奮,這是舉心。當修行人發現自己惛沈睡眠時,為了斷除惛沈睡眠,就振作起來緣淨妙境,淨妙境有六種,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等,這些清淨微妙殊勝的境界,令心高舉,要對治惛沈睡眠得趕快修觀,這時名舉心。心觀察思惟佛法僧三寶的功德,或思惟自己修習過布施、持戒,將來能生天等善法,這些清淨微妙的境界令心歡喜振奮,就能驅逐惛沈睡眠的下心。


或時於彼不正安處,心便掉舉。

[]這是說明對治惛沈睡眠時,於淨妙境安處其心,令心高舉,心未正確安處於所緣境,又生起國土尋思、親里尋思、不死尋思等,緣著世俗美好的境界掉動不安,這時是掉心。


若正安處,便不掉舉。

[]如果再將心收攝到原來的所緣境,去除掉舉之心,就是不掉心。


由沈掉蓋未斷滅故,於彼二品俱不寂靜。

[]由於惛沈、掉舉這二種蓋障尚未斷除消滅,心裡都不寂靜。因為有惛沈,還有掉舉這種蓋障,蓋就是煩惱,像個蓋子一樣將行者的心蓋住,使心不能看到光明,不能得到禪定。這二種蓋障沒有斷滅以前,止觀二品都不能寂靜。


由斷滅故,心得寂靜。

[]惛沈、掉舉這二種心斷除以後,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功用,明靜而住,心寂靜了,這時可以得到未到地定。第二品心的人,還沒有得到根本定,有時候可以有欲界定,或者是未到地定,他會有這樣的經驗。在修定時,會有種種的心相出現,這是第二品人的心相差別。


若由如理作意,已得根本靜慮,名定心;若未得者,名不定心。

[]修行人能夠如理作意,如諸佛所說法來修學禪定,已經得到根本靜慮,初禪到四禪,都是根本靜慮,這時是定心。如果沒有得到根本靜慮的人,就是不定心。


道究竟故,名善修心;斷究竟故,名極解脫心。

[]於止觀二品道所得禪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名善修心;究竟斷除煩惱種子,出世間道達到圓滿的時候,稱為極解脫心。


與此相違,名不善修心及不解脫心。

[]與善修心及極解脫心不同,與此相反,修習止觀二品道所得禪定,不能自在證入,稱為不善修心,煩惱種子沒有究竟斷除,稱為不解脫心。以上說明三品人的心相差別。


從定心已來,當知是第三品。

[]修定又得定的人,屬於第三品人。修學禪定或聖道時有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極解脫心及不解脫心等心相差別。


是名識蘊異相差別。

[]這些稱為識蘊異相差別。一切有情可分成三品。

一、第一品人,是還沒有想修定的世間一般的凡夫,他的心就是有貪心、有瞋心,有時候離貪心、離瞋心,有時候也有善心和無記心現前,他的心情多分是這樣子,因為他還沒有想修行。

二、第二品人,他想要修學禪定,可是還沒有得到根本定,在未到地定以前的人內心有種種的差別相。將心安住在所緣境裡,將所緣境縮小範圍,只緣一種所緣境,這是略心。但是,有時又失去正念時,心又馳散到五欲六塵,是散心。有時候太安靜,有惛沈睡眠相,這是下心。為了斷除惛沈睡眠,緣淨妙境,殊勝的境界破除惛沈睡眠,是舉心。舉的太過頭,就變成掉心。又回到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等種種相狀,這是掉舉。若能斷除掉舉心,就變成不掉心。行者的心不是惛沈就是睡眠,很難平衡。如果平衡以後,就是寂靜心。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都是障礙禪定的煩惱蓋障。這是說到初修行還沒有得到初禪以上的人,內心的異相差別。

三、第三品人,是指已經得定的人。成就初禪以上的人,這是定心;沒有得到初禪以上都是不定心。止觀的道品究竟了,這是善修心;斷除煩惱究竟了,是名極解脫心。與此相違,道不究竟,名不善修心,斷不究竟,名不解脫心。這是得禪定者的心相差別。

以上是對於識蘊的異相分別。

28.雜阿含1252

1.又由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悍者,由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蝱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


2.又勤精進應知五種。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此中最初,當知發起猛利樂欲;次隨所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次為證得所受諸法,不自輕懱,亦無怯懼;次能堪忍寒熱等苦;後於下劣不生喜足,欣求後後轉勝轉妙諸功德住。

《披》發生樂欲等者:謂於隨順瑜伽修習道中發生希慕、發生欣樂,欲有所作,是名發生樂欲。為淨障故,發勤精進,是名精進勤劬。精進有五。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如攝事分說。(陵本八十九卷四頁)此中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即彼被甲精進,謂由猛利樂欲所發起故。此中勇悍,即彼加行精進,謂隨所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故。此中剛決,即彼不下精進,謂為證得所受諸法,不自輕懱,亦無怯懼故。此中不可制伏,即彼無動精進,謂能堪忍寒熱等苦故。此中策勵其心無間相續,即彼無喜足精進,謂於後後轉勝、轉妙諸功德性欣求證得故。

[]在隨順瑜伽修習道中,於修習聲聞觀行,發起希望仰慕之心,發生欣喜好樂之想,想要有所作為、有所成就,是名發生樂欲。

為了清淨種種障礙止觀的煩惱,而發動精進,稱為精進勤劬。精進的種類有五種: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在〈攝事分〉有說明這五種精進的體相。前面這一段文超越勇猛勢力發起,就是所謂的被甲精進,如要上戰場時,一定要穿上盔甲,才不會被敵人的箭射傷,以此來形容行者必須精進,如被起盔甲要作戰般來修止觀,要與自己的煩惱作戰,用被甲來形容精進,也就是由於心力勇猛及好樂所發起的精進。這其中的勇悍,就是〈攝事分〉所說的加行精進,是指隨所樂欲發起堅固勇悍修習悎寤瑜伽的加行方便。

這裡所說的剛決,就是〈攝事分〉所說的不下精進,是為證得所受諸法,自己不會輕視自己或自卑,也沒有膽怯畏懼。這裡所說的不可制伏,就是〈攝事分〉所說的無動精進,是指能堪忍寒熱等苦,不會因寒熱飢渴等因緣而動搖修習的決心。這裡所說的策勵其心無間相續,就是〈攝事分〉所說的無喜足精進,是指行者修習一段時間後可能有所進步,心比較寂靜,於後後,將來能成就展轉殊勝、展轉微妙的各種功德性,欣喜追求證得這些功德,稱為策勵其心無間相續。修行不可得少為足,若是哪一日腿不疼了,靜坐一下時間就過了,自以為很了不得,到這裡就好,不再修了。不要有這種想法,一定要繼續的努力,為得到更殊勝的功德,必須策勵己心無間相續。


3.云何名為性勤精進?謂能安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善法中能不捨軛,翹勤無惰,起發圓滿,能有所作,於諸有智同梵行者躬自承奉。如是名為性勤精進。如是行者能安住有勢乃至於諸有智同梵行者躬自承奉,名為性勤精進。

[]什麼名為性勤精進?沙門莊嚴的第四個條件,心性是很勤力很精進的,提出來九種方法:

一、能安住有勢,勢,是指勢力,是指被甲精進。形容修行人「發願」修習止觀,準備要跟煩惱作戰時,精進的相貌,就像打仗時身披「甲冑」,預防敵人的進攻般。有願力即有力量,願力不可思議,願力大過業力,即使重大的疾病也可以轉業的。

二、有勤,勤修加行,是方便精進。指有了精進的願力之後,開始行動,勤修加行。

三、有勇,是不下精進。是指對於廣大善法沒有怯劣,又稱為有勇健。譬如說成佛這件事很難,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做到,阿彌陀佛五大阿僧祇劫才成就極樂世界。對於廣大的善法中,覺得自己也可以成就,就是不下精進,又名有勇健。學佛的人不要有怯懦,覺得只能學一點點,學其他的都不行,認為自己不能成就聖道。不要這樣想,有什麼問題佛法裏面都有辦法解決,要勤於解決問題。

四、堅猛,是無動精進。不為寒熱,蚊虻等外境所動搖:天氣冷也可以靜坐,熱時也可以靜坐;有蚊子也可以靜坐,沒有蚊子也可以靜坐;空氣好與不好時都可以靜坐。行者修行時不為外在的因素所動搖是無動精進,也名堅猛。

五、於善法中能不捨軛,軛,是在車子的二端套住馬頸的曲木、或是軛住牛的曲木,即套住牛脖子的木頭。換句話說對於善法能不捨軛,善法像一個軛將自己套住,修行應當念茲在茲、不捨善法、常常修戒定慧才是正業。此外於善法中能不捨軛,又名無喜足精進,是指行者對於所成就的小小善法,不會得少為足,認為這樣就夠了。

六、翹勤無惰,翹,是勤力的意思,能精進沒有懶惰,對於沒有生起的善法努力開發,不足的地方努力加強,已生的善法能保持而且增長,不斷拓展深度、廣度。

七、起發圓滿,生起發動精進的力量要很圓滿。

八、能有所作,要有始有終才有所作為。

九、對有智慧同梵行的人、指導自己的善知識,能親身去恭敬供養承事,為他服務、做事。

《披》謂能安住有勢有勤等者:攝事分說: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悍者,由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蝱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陵本八十五卷二十一頁)是名精進五相,此應準知。

[]〈攝事分〉說的精進五相:

第一種有勢力方面,是由被甲精進。像一個戰士上了戰場穿上盔甲準備要與敵人打仗,名被甲精進。修行人最初感覺有苦但不知道原因,學習佛法以後知道苦是因為造業,造業是因為有煩惱,所以要發願與自己的煩惱戰鬥,不是與他人戰鬥。有發願就有勢力,所以名有勢力。

第二種有精進方面,是由加行精進。發願之後要實際行動,修習止觀加行,要持之以恆,行之以漸。

第三種有勇悍方面,是由於在廣大佛法中,可以無怯劣精進。在精進時由內心的力量,態度是勇猛強悍的,沒有怯劣,不會看不起自己、不會害怕,或是做一會兒就不想做了,修一點點就覺得够了,要勇猛、要強悍。

第四種是有堅猛方面,不論天氣冷熱、有沒有蚊蟲來蜇、或有沒有吃飽、或今日精神好或不好,不會被其它的外境所動搖,因此稱為不動精進,也名為堅猛。

第五種是有不捨善軛方面,對自己所得一點少少下劣的善法功德,不會歡喜滿足、停滯不前,能繼續精進,永遠不會棄捨戒定慧的善軛。這是精進的五種相狀。此處應當準照〈攝事分〉的解釋理解。


4.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住有勢、有勤、有勇健、堅猛,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答:依精進根說。此精進根,略顯其相差別有五。謂被甲精進、方便精進、不下精進、無動精進、無喜足精進。

[]問:佛陀依止哪一個根說這樣的話,安住在有勢力;有勤,指方便、精進;有勇健,勇敢強健;還有很堅定勇猛,於各種善法中,常常不離開善法的車軛呢?答:這句話是依止著精進根來說的。此精進根,要略顯示它的差別相有五種,包括:被甲精進、方便精進、不下精進、無動精進、無喜足精進。被甲精進是形容這個人精進的相貌,就像打仗時身披甲冑,預防敵人的進攻。當修行人修習止觀,準備要跟煩惱作戰也是一樣。這裡說有勢力精進的相貌稱為被甲精進。有勤是指開始行動之後,有加行,就是方便精進。有勇健是指對於廣大善法沒有怯劣,又稱為不下精進。譬如說要成佛,這件事很難,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做到,阿彌陀佛五大阿僧祇劫成就極樂世界,對於這麼廣大的善法中,覺得自己也可以成就,就是不下精進,又名有勇健。堅猛是無動精進,不為寒熱,蚊虻等外境所動搖,天氣冷也可以靜坐,熱時也可以靜坐;有蚊子也可以靜坐,沒有蚊子也可以靜坐;空氣好與不好時都可以靜坐,這個人修行時不為外界所動搖,就是無動精進,也名堅猛。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這是無喜足精進,對於所成就的小小善法,不會得少為足,認為這樣就夠了,稱作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就是無喜足精進。佛說的是這五種精進的相差別。

29.雜阿含179-四如意足

1.四三摩地

從此復修四三摩地。謂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當知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

[]從四正斷這裏以後,還要再修四種三摩地。哪四種呢?第一種欲三摩地、第二是勤三摩地、第三是心三摩地、第四是觀三摩地。

1)當知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就是你要有強烈的願望,這個願望力量強,就會成功。因為想要成就,願望強,就不會懈怠,因此得到三摩地,名欲三摩地。

2)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勤,就是精進、不懈怠,精進的內容是什麼?就是止觀這兩個法。下面兩個會提到。

3)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心三摩地。心,就是止。努力地制心一處,就成就禪定。

4)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觀,就是增上慧,特別強的話,能得三摩地。四神足本身是禪定,現在說欲、勤、心、觀是得定的因,定是所得果;現在是說因,取它的因做名字,所以叫做四神足。


1.1.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若於是時純生樂欲,生樂欲已,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習故,觸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是名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假設這位修行人這個時候,純生樂欲,其他的事情都放下,就歡喜靜坐。這種歡喜心生起來以後,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的自性,所有惡不善法的因緣,所有惡不善法的過患,和對治惡不善法這些事情。能夠很認真地思惟觀察,觀察惡不善法的自性,觀察惡不善法的因緣、過患,對治的方法。這樣,能住一境性。

a)什麼是惡不善法自性?欲界的煩惱,主要就是欲,其他的煩惱都是因欲而成就。欲纏染污你的身、染污你的語、染污你的意,染污你的三業。及能起彼三業的所有煩惱,都叫做欲纏,惡不善法的體相就是十不善業。

b)什麼是惡不善法因緣?若因緣和合就會現前,如果因緣沒有和合就不現起。就是這些惑業苦的種子在心裏面,加上外邊的不如理作意的增上緣,就現起。

c)什麼是惡不善法過患?惡不善法能害你自己、能害他人、自他都受到傷害。若造作這種惡不善業,有些罪過現在會被法律制裁,有些將來要到三惡道,有些現在就受到法律的制裁,將來還要到三惡道。會遭遇到彼惡不善法所生起的身憂苦、心憂苦。又若煩惱現前的時候,先惱亂你自己,使令你自己心裏不安。接著,就是對於所緣的境界迷惑;所緣的境界都是虛妄、不是真實的,因為執著真實,就是叫做顛倒。煩惱一現起一活動,使令煩惱種子有力量、增強。令等流行相續而轉,煩惱種子是貪煩惱,貪煩惱種子就生起貪煩惱,是等流;瞋煩惱的種子,生起瞋煩惱。相續地現起,而不會間斷,這是惡不善法的過患。

d)什麼是惡不善法對治?若彼對治,若蓋對治,若結對治。若蓋對治、若結對治,都是止觀;若彼對治,就是戒。修律儀的時候,滅除一部分的惡不善法,然後要修止觀對治蓋、對治結。對治蓋就是達到未到地定,對治結就是在四禪裏面修四念住,破除一切煩惱,就得解脫,叫做對治。

e)什麼是住一境念?於此一境界事繫念思惟,不令流散,才能得到禪定。

2)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諸善法,就是對治惡法的戒、定、慧的善法。善法的自性,就是戒、定、慧。善法生起的因緣,就是要有三寶在世間流行,加上自己肯努力,這就是善法的因緣。善法有它的功德,就是滅除前面能自害、能他害、能俱害,滅除那些過失的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

a)什麼是諸善法自性?謂若貪毘奈耶、瞋毘奈耶、癡毘奈耶,及餘白品淨品諸所有法,是名善法自性。

b)什麼是諸善法因緣?未生已生名彼因緣。

c)什麼是諸善法功德?能治過失是名功德。

d)什麼是諸善法出離?能令離欲是名出離,從欲裏面出來,叫做出離。

3)對於前面說滅除惡法、修行善法,能多修習故,觸心一境性,就是成就定。

4)於諸所有的惡不善法,像前面說的惡不善法的現行的諸纏煩惱,能令遠離。修學戒定慧,能夠使令惡不善法遠離你的身口意,從你的身口意上遠離一切惡不善法。但是這個力量並沒能夠把煩惱隨眠也消除,是名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2.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若於過去、未來、現在所緣境界,能順所有惡不善法,能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中,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自策自勵,發勤精進行。於彼所緣,於彼境界、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是名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若於過去、未來、現在三世所緣的境界,這個所緣裏面的境界都是什麼境界呢?過去、現在、未來所緣境裏邊,能隨順惡不善法的生起,能隨順所有的下品煩惱、中品煩惱、上品煩惱的這些惡不善法裏面,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能夠自己警策自己、自己勉勵自己,能夠發出行動來,發勤精進地修行。於彼所緣、於彼境界,境界就是所緣,所緣的也就是境界。但是分兩句說,就是分開說,過去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是所緣;境界指現在。現在是境界顯現在前;過去的、未來的不顯現在前,沒有境界,內心裏可以分別。對於於過去、未來所緣境界,叫自策自勵;於現在的所緣境界,這些惡法的滅除,需要發勤精進。能這樣正審思察住一境念,由於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禪定就現前。

2)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的諸纏,由於戒定慧的修行,能令它遠離,而煩惱隨眠還是沒有斷掉,這是說對治。是名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3.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若復策發諸下劣心,或復制持諸掉舉心,又時時間修增上捨;由是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若能隨順惡不善法及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功德、對治、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廣說乃至是名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若精進地用功,就會疲勞,或者不是疲勞,但是也有些不守根門的這些事情,不修根律儀這些事情,不正知而住,就會惛沈睡眠,就會有下劣心,惛沈睡眠。策發諸下劣心,就是發動下劣心,教它不下劣。策發諸下劣心過頭,就變成掉舉。變成掉舉的時候,要制伏它、要控制它。又時時間修增上捨。或復制持諸掉舉心是止,若復策發諸下劣心是舉,又時時間修增上捨,這是止、舉、捨這三個方法。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止、舉兩個方法用得很適當,心裏面明而不沈沒,寂靜而不動亂,這個時候明靜平衡,就任運地叫它保持明靜,這時候叫做捨。

2)由於前面止舉捨的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過去、現在、未來的這些境界,有的境界它是能隨順惡不善法,有的境界能隨順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的自性、因緣,若是隨順惡法的自性、因緣的過患,隨順所有善法的自性、因緣的功德,隨順惡法的應該加以對治,就能出離惡法,正審思察住一境念。能這樣子常常地這樣安住,你的禪定就現起,乃至像前面廣說。如前說,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不永害煩惱隨眠,是名廣說應知。用止舉捨的方法來調心,叫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4.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若於能順惡不善法,作意思惟為不如理;復於能順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如是遠離彼諸纏故,及能生起諸纏對治、定為上首諸善法故,能令所有惡不善法皆不現行。便自思惟我今為有現有惡不善法不覺知耶?為無現無惡不善法不覺知耶?我今應當遍審觀察。彼由觀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由是因緣離增上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得解脫。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是名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1)對於所緣的境界,若內心失掉正念,就能隨順惡不善法,正念要現起,作意思惟為不如理。警覺自己的心,思惟這件事,能順惡不善法是不合道理。復於能順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隨順戒定慧修學是合理的。若能這樣作意思惟,就能遠離一切的煩惱。能生起善法來對治惡不善法,這麼多的善法裏邊,定是最重要,定為上首的這一切善法故,若心裏面有定的時候,這個善法是有力量的,能令所有的惡不善法都不現起,都不活動。這是由作意。

2)就這樣思惟。我現在的身口意上現有惡不善法,我不知道嗎?這樣反問自己、反省自己。我的身口意上沒有現行的這一切惡不善法,但是我還不知道嗎?內心裏面這樣思惟,我應該普遍地、深刻地來反省我的身口意、觀察自己。由於這個思惟,就是觀察,作意也是觀察。由這樣的強大的力量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展轉地這樣觀察,觀察的力量就會強大起來,由強大的觀察力觀察自己,有的煩惱是斷、有的煩惱沒有斷,這樣觀察。這樣子安住於所緣境。念,就是明靜而住的境界顯現在前。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

3)由於前面正審觀察的力量,離增上慢。就是我現在還有什麼過失、有什麼樣功德,要真實地反省自己,這樣就能遠離增上慢。這樣反省的結果,就能真實地、不是虛妄地,自己知道自己唯獨對於纏,現行的煩惱,得解脫而已。沒有對於這一切煩惱、一切業障的種子得解脫。我現在成就的功德,只是得到、只是已經修習諸纏的對治,就是止觀、四念住這個對治。有多少定的功夫所有的善法而已。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隨眠的對治,一定要修無我觀,沒得到無我智慧,就不能對治煩惱的種子。因為由無常觀、苦觀,到無我觀的時候,心能離一切相,能夠接觸到諸法實相,就是能接觸到諸法寂滅相,這個時候能斷煩惱的種子。為什麼說二次一切?當知約彼煩惱品類說初一切,約彼煩惱自性說後一切。煩惱的自性包括惑、業,煩惱的品類有下、中、上。是名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2.八斷行

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遠諸纏。復為永害一切一切惡不善法諸隨眠故,及為修集能對治彼諸善法故,便更生起樂欲、策勵,廣說如前修四正斷加行道理。彼於如是正修習時,有八斷行,為欲永害諸隨眠故,為三摩地得圓滿故,差別而轉。

[]1)那位修行人,因為這樣精進地修四念住,精進地修行四種定,這四種定修行有成就,所以叫做增上力,得到強大的力量,已經能夠遠離一切現行的煩惱,就是在一切境界上,心能夠保持清淨,沒有煩惱的擾亂、纏擾。

2)雖然能令煩惱不動,但是煩惱的種子還沒有斷,所以,要繼續努力地用功,為了永久的消滅一切煩惱的種子,以及一切惡不善法這些業的種子。怎麼樣才能夠永害一切的隨眠呢?要修習能對治彼的諸善法故,還是戒定慧。前面四神足是為了調伏、息滅煩惱的現行,要有樂欲策勵等事,現在為了滅除煩惱的種子也還要、更要生起樂欲和策勵。如前修四正斷中說有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即此所指廣說加行。依彼建立種種差別,就是八斷行,即此所指廣說道理。前面沒有說八斷行,這裏才說。

3)彼於如是正修習的時候,修習三摩地的時候,有八種斷煩惱種子的清淨的修行。修八斷行的目的,就是想要永害一切煩惱的種子,以及為三摩地得圓滿的緣故。這是兩回事,一個是要永害煩惱的種子、一個是為三摩地得圓滿。因為得初禪、得二禪乃至第四禪,不是一剎那間就圓滿。所以成就了多少,要繼續努力,使令它的功德得圓滿。差別而轉,為了這件事,修行的時候有各式各樣的條件,就是八斷行。轉,就是現起。


何等名為八種斷行?一者、欲,謂起如是希望樂欲我於何時修三摩地,當得圓滿?我於何時當能斷滅惡不善法所有隨眠?二者、策勵,謂乃至修所有對治,不捨加行。三者、信,謂不捨加行正安住故,於上所證,深生信解。四者、安,謂清淨信而為上首,心生歡喜;心歡喜故,漸次息除諸惡不善法品麁重。五者、念,謂九種相。於九種相安住其心,奢摩他品能攝持故。六者、正知,謂毘缽舍那品慧。七者、思,謂心造作,於斷、未斷正觀察時,造作其心,發起能順止觀二品身業、語業。八者、捨,謂行過去、未來、現在隨順諸惡不善法中,心無染污、心平等性。由二因緣,於隨眠斷,分別了知,謂由境界不現見思,及由境界現見捨故。

[]何等名為八種斷行?

1)一者、欲。就是這個修行人心裏面生起來這樣的樂欲,生出這樣的好樂心,生出來這樣的希望心。我什麼時候我修的奢摩他的止能夠圓滿呢?能夠得到四禪八定呢?我什麼時候能夠滅除惡不善法所有的種子呢?

2)二者、策勵。策勵,已經有了行動。前面是願,現在策勵就是有了行動,就是開始修行。修行的時候,內心常常地鞭策自己、常常地鼓勵自己,應該策心、持心,應該發勤精進,應該是止、舉、捨,就是這樣來鞭策自己。乃至修所有的對治不捨加行,就是不棄捨努力的用功,不要因為一點事就會停下來。

3)三者、信。就這個修行人不棄捨他的功課,精進地用功。他依據聖教、依據和尚、阿闍黎、或者是佛的修多羅裏邊所開導,這樣安住不動。修行的方法是安住在佛的法語中,這樣用功修行。因為不捨加行的關係,於上所證深生信解,上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佛、菩薩、阿羅漢這些聖人所證悟的涅槃、無漏的法身境界,深深地生起相信這件事。由於自己努力地修行,建立這樣的信心。讀經,因語言文字的學習而有信心,現在是由修行而建立信心,這個信心是深刻、堅定。

4)四者、安。這位修行人有清淨的信心,欲前面一定是有信,最開始的時候,就是有信,所以為上首,是最初。他有清淨信,又經過一個時期的修行,感覺我有希望、我會得聖道;發願得聖道,而又相信能得聖道,心裏面歡喜,他用功修行的時候心裏歡喜。內心歡喜的緣故,真實地晝夜六時這樣用功,漸次地功夫進步,就息除諸惡不善法的麤重,麤重就是沒有堪能性,有身麤重、心麤重。現在由於有信、有願、有行,頭一個是願,第二個策勵就是行,加上信,有信願行的關係,這時候有成就,就是得輕安樂,身麤重、心麤重都調伏,就轉變為身輕安、心輕安。

5)五者、念。念有九個相貌,就是用這九種相貌的念,成就九心住。所以,九種念相也好,九心住也好,都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若是修這個念,就能攝持你的心不亂,能令你的心明靜而住,可以由散亂心達到寂靜住而不亂、不動。能攝持,就是能拿過來,就是由這個念的方法,就能成就九心住、能成就禪定。什麼是九種相?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記、無失、無忘、無失法,就是由九種心住的差別建立這九種念。由於九種念也是屬於止,就能夠攝持心不亂,就是由九種念得九種住。譬如說第一個是念,第二個是等念。九心住,第一個是內住,為什麼心不向外面攀緣,安住在所緣境呢?所緣境就是內,安住在所緣境就叫內住。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念所緣境,心就住在所緣境這裏;心念什麼、心就在什麼地方住。若想要不妄想,要數數地憶念所緣境,心就住下來,就安住在所緣境,所以叫做念。第二個相貌是等念,就是等住;等就是平等,前一念安住在所緣境上、第二念也安住在所緣境,前後念是一樣的,叫等住。為什麼能夠等住呢?因為等念的關係,因為前一念是念所緣境,後一念也念所緣境,它就會等住。這樣隨念、別念,都按照九心住的意思解釋,就是這樣有九種相貌。念是修定的一個方法。

6)六者、正知。前邊的念就是修止,是奢摩他品,能攝持心不亂。現在這個正知是屬於什麼呢?是屬於觀,能觀察的智慧。前邊四神足能夠調伏煩惱的現行叫它不動,現在是為斷隨眠。這樣這個正知是毘缽舍那慧,一定包括無我觀在內,才能斷煩惱的種子。所以,什麼叫做正知?就是毘缽舍那品無我的智慧,包括這個智慧在內的。

7)七者、思。思也是一個修行的方法。

a)什麼是思?就是心在動的時候,要有一個指揮者、要有一個能決定者,叫做思。身口意三業,都是思在指揮。什麼叫做業?就是心裏面的思。

b)這位修行人常常地反省自己:我這個煩惱是斷了,我這個煩惱沒有斷,我昨天是斷了,今天又有煩惱,各式各樣情形,有斷、有沒斷,斷了又沒斷,沒到阿羅漢,總是這樣。所以,常常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那麼就推動自己,命令自己這樣做、這樣做,叫造作其心。

c)發起身業、語業,而且是隨順止觀二品。止觀是意業,但是與身業語業也有關係,那麼就是三業。發動三業的清淨,以種種方便令自己的三業清淨者,就是那個發起者叫做思。譬如發覺自己惛沈,就要修舉這個方法;現在我掉舉,我要指揮這個心叫它修止,來破除掉舉,就是那個發動者叫做思。

c1)什麼是發起能順止觀二品身業語業?就是得到定共戒,得到禪定的人,他的身口意自然是清淨、合乎律儀的;能滅除一切不威儀的事情,使令三業清淨。就是這個修行人,有奢摩他的力量,也有毘缽舍那的力量,這兩種強大的力量,就是能夠損減調伏一切犯戒的煩惱的種子,因貪心而犯戒、因為瞋心而犯戒、因為愚癡而犯戒、因為高慢而犯戒、因為邪知邪見而犯戒,這些煩惱都是有種子。由於修止修觀,使令這些煩惱種子得調伏,能損伏、折損種子的力量。煩惱種子枯萎,不現行,表現於外的身業、語業就清淨,就沒有污染,得善清淨。這樣,你就會知道,現行煩惱是不動;現行煩惱不動,就知道種子沒有力量;種子沒有力量,就是你的止觀的力量強,所以就如是當知煩惱已斷。

c2)修止觀的這位禪師,觀察煩惱斷未斷的時候,根據、依據佛的法語來觀察自己的時候,願證如是清淨身業、清淨的語業,這個清淨的身語業,就順於意業的止觀。如果身不清淨、語不清淨,就影響意業的止觀,使令止觀有困難;現在身業語業清淨,意業的止觀也就受到支持的力量,也就容易清淨,容易成就止觀。意業會影響身業、語業,身業、語業也影響意業。現在因為止觀的力量強大,損伏煩惱的種子,所以身業、語業清淨;身業、語業清淨,意業止觀也得到清淨。

8)八者、捨。什麼是捨呢?

a)行,就是我們的心。行於過去世的隨順諸惡不善法中,行於未來世的隨順諸惡不善法中,行於現在世的隨順諸惡不善法中。諸惡不善法,就是遇見一些可愛的境界的時候,令我生貪心;遇見一些可憎惡的事情,令我心裏面生瞋心;乃至生種種的煩惱心,都叫做諸惡不善法。

b)什麼是心無染污?我們的心在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惡不善法中活動的時候,這個修止觀有成就的這個人,心無染污,心裏面清淨。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心裏面清淨,應該生貪心不生貪心,應該生瞋心他不生瞋心,所有的煩惱都不動。

c)什麼是平等性?雖然所緣的境界是污染的,但是他心裏面是平等。等,還是明靜而住,與止觀相應,這就叫做捨。捨棄一切的污染的煩惱,心裏面沒有煩惱,就叫做捨。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境界,由於前邊修念的奢摩他,修正知的毘缽舍那;正知的毘缽舍那和念的奢摩他,是由這個思指揮的,由它的運作,現在達到捨的程度,煩惱不動。這是行於色聲香味觸法裏邊而不動,表示你的煩惱種子受到止觀的影響,受到止觀的力量的傷害,煩惱種子沒有力量,心清淨,這叫做捨。

9)對於隨眠是斷了,怎麼知道呢?由於兩件事的觀察就會知道,由不現見這個境界的思,這是一個因緣;第二個是由境界現見的捨而知道。

a)什麼是境界不現見思?觀察煩惱斷未斷的時候,思惟發起能順止觀二品身業語業,這樣思惟的時候,心裏面前五識和第六識都是向外邊色聲香味觸活動的時候,不靜坐的時候;前五識和第六識緣現在的色聲香味觸就是現見境。第六識不同前五識去緣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不現見外面的境界,這個時候內心的思惟觀察,叫做不現見思。

b)什麼是境界現見捨?前五識和第六識接觸外面的境界,雖然是不入定,但是惡不善法不現行,心還沒有染污,行於明靜而住,沒有一切煩惱,這個時候是名境界現見捨。這裡,不現見叫做思,現見叫做捨。事實上,現見、不現見都有捨,現見、不現見也都有思。思通於現見、不現見,捨也應該通於現見、不現見。所以,不管是入定、不入定,心裏面是清淨,從這裏面可以知道是斷煩惱。

c)或是另外一個解釋,按照在奢摩他裏邊的毘缽舍那來解釋。由境界不現見思,就是觀都是無常的境界,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樣,心就入於無生滅的境界,叫不現見思,這是作如是觀。及由境界現見思,就是觀一切的緣起法,一切都是因緣生起的,都是如幻如化,都是剎那剎那生滅,這時候心也是清淨,叫做由境界現見捨。


如是名為八種斷行,亦名勝行。如是八種斷行、勝行,即是為害隨眠瑜伽。此中,欲者,即是彼欲。此中,策勵,即彼精進。此中,信者,即是彼信。此中,安、念、正知、思、捨,即彼方便。如是此中,若先欲等四三摩地、若今所說八種斷行,於為永斷所有隨眠、圓滿成辨三摩地時,一切總名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前邊這一段文就是八種斷行,也叫做勝行,就是它有強大的功能,有這個力量能排除煩惱,能調伏煩惱的種子。前邊這一段文的八種斷行即是勝行,也就是能夠害隨眠的四種瑜伽。

1)八斷行裏面的欲,就是四種瑜伽裏邊的欲。

2)八斷行裏面的策勵,就是四瑜伽裏面的精進。

3)八斷行裏面的信,就是四瑜伽裏邊的信。

4)八斷行裏面的輕安和念和正知和思和捨,就是四瑜伽裏面的方便。

5)如是此中若先前的欲、勤、心、觀四種定,若今所說的八種斷行,於為永斷所有隨眠,圓滿地成辦三摩地的時候,總合起來就是屬於叫做欲三摩斷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3.神足

問:何因緣故說名神足?答:如有足者,能往能還,騰躍勇健,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世殊勝法說名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如是若有如是諸法,有三摩地圓滿成辨,彼心如是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安住正直,有所堪能,獲得不動,能往能還,騰躍勇健,能得、能證出世間法。由出世法最勝自在,是最勝神,彼能證此,故名神足。

[]問:何因緣故,說名為神足呢?什麼理由叫神足呢?

1)答:像一個人有足,就是能往還,到哪裏去,還能夠回來。騰躍勇健,就是特別有力量,能跳起來、能跳高。現在若有四神足,能得能證世間所有殊勝之法,能得是因,能證是指果;能得因、能證果。證什麼果?世間所有殊勝的事情,世間法裏面最殊勝的就是禪定。世間人得了禪定也有神通,這都叫做神。禪定不可思議,所以叫做神。欲勤心觀這四種法,能到禪定這裏,所以叫做神足。世間所有殊勝之法是果,這是約果說;彼欲勤心觀能令你到果這裏來,就是因,因能至果。所以合起來名之為神足。若成就四三摩地、八種斷行,就是有能力使令你向上進步,到最殊勝的境界,那就是世間上的禪定。此約世間說名神足應知,這不是約出世間說。

2)這一段是約出世間的禪定功德說,也可以包括出世間的神通。前面說的四神足,若有人能夠學習這樣的四神足的法門,最後成就三摩地,而三摩地是圓滿地成就。

a)那個修行人的心裏面就是這樣的清淨鮮白,心裏面沒有污穢。就是沒有愛、見、慢的這些煩惱;有人雖然成就禪定,他有愛、見、慢。

b)無諸瑕穢,沒有愛見慢的瑕穢。

c)離隨煩惱,遠離惛沈睡眠這些煩惱。

d)安住正直,有所堪能,就是安住正定,就有所堪能;或者安住正見,也有所堪能。得到禪定裏邊還有正見的這個人的能力是很強的。

e)獲得不動,他能夠有所堪能,就是有這個能力,得到那個不動的聖境,聖人的境界。

f)能往能還,這是有神通,可以到十方世界,還能從十方世界回來。

g)騰躍勇健,有神足通,能在虛空裏來來去去,他有那種勇猛的力量。

h)能得能證出世間法,他有能力修出世間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能成就出世間的因果,有這種堪能性。

i)由出世法最勝自在,出世間的聖道,是最殊勝、最自在,因為沒有煩惱就自在。

j)是最勝神,出世間的聖道,有無漏的戒定慧,是最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個四神足,欲勤心觀和八斷行,能證此出世間的神,故名神足。什麼是三摩地圓滿成辦?已證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圓滿成辦。彼心不為三摩地生愛味、慢、見、疑、無明等諸隨煩惱之所染污,是名清淨鮮白,無諸瑕穢,離隨煩惱。住正直見,正直當正見講,安住於正見,他能善巧地思惟佛法的義,能夠通達無惑、能夠正信無疑,他能努力地修行,就能從惑業苦裏面跳出來、解脫,他有這個能力。他有清淨的信心,與這樣的功德相應,這個信心你不可以移轉的。是名安住正直,有所堪能,獲得不動。若有如是諸法,堪能證得出世勝法。此約出世說名神足應知。

30.雜阿含647

1.五根

彼由如是勝三摩地為所依持,勝三摩地為所依止,能進修習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所有瑜伽。由進修習此瑜伽故,於他大師、弟子所證,深生勝解、深生淨信。此清淨信,增上義故,說名信根。問:於何增上?答:於能生起出世間法而為上首,及於能起精進、念、定、慧為其增上。餘精進等,於能生起出世間法,及於能起展轉,乃至慧為其增上。乃至其慧,唯於能起出世間法為其增上。是故信等,說名五根。

[]1)那個修行人得到三摩地,得四神足,四神足就是三摩地。為所依持,就是以它為依持,譬如水在碗裏面,水以碗為它的依止處,碗又能夠保持水不流散。心以三摩地為住處的時候,三摩地就保護這個心,明靜而住,有互相的意思。

2)這個殊勝的三摩地,做心的依止處,心住在三摩地裏邊,能進一步地修學增上心學,進一步修學禪定,進一步地修學出世間的聖道,能這樣的修行。成就四神足之後,還要再進步。

3)由於這位修行人不停下來,繼續地修習止觀的緣故。對於他大師,他就是指佛,大師指佛說;和佛的弟子,或者是阿羅漢,或者是大菩薩,佛弟子。所證,深生勝解,他們內心裏面所證悟的不可思議的三昧,深深地生出來信心。勝解,就是有深刻的認識,也就是他的信心,有強大的力量叫勝解。深生淨信,深深地生出來清淨的信心。這樣的清淨的信心,是有增上的力量,有強大的力量的,叫做信根。

4)問:這個力量要發生作用的時候,在什麼地方發生作用呢?

a)答:信根能夠生起來,能建立出世間的定慧;但是信是出世間的聖慧的上首,是最先,先要有這樣的信的;有信然後才有願,有願才有行,有行然後生出來出世間的善法。所以信是這一切善法的為首的一個。

b)上面是總說,下邊就是別說。出世間的善法是什麼呢?就是能生起精進的善法、能生起念的善法、定、慧的善法;信有這樣的力量,所以稱之為信根。能精進、念、定、慧都是由信生起。但是精進也能生起念,念也能得定,定也能得慧,也有前後的次第。

c)除了信根,餘下來的精進、念、定、慧等根,能生起出世間法,那也是增上。由精進而生出念,由念而生定、慧,這是展轉乃至慧,這也是一種增上。有次第的增上、有總說能生出出世間善法的增上。什麼是能起展轉?精進能與念、定、慧作增上。念又為定、慧為增上。定唯與慧能為增上。

d)信、進、念、定、慧這個慧還是屬於世間的慧,但是它能生起出世間法,它有這個能力,這是它殊勝的力量。是故信等,說名五根。前邊修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不斷地這樣修,就有信、進、念、定、慧的善根。


2.五力

若復了知前後所證而有差別,隨此能於後後所證出世間法,深生勝解、深生淨信。此清淨信,難伏義故,說名信力。問:誰不能伏?答:此清淨信,若天、若魔,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餘世間,無有如法能引奪者,諸煩惱纏亦不能屈,故名難伏。此為上首、此為前行,餘精進等,亦名為力。由此諸力具大威勢,摧伏一切魔軍勢力,能證一切諸漏永盡,是故名力。

[]1)若是這個修行人,又能明白前面所證,又繼續修行,後面又有新的證悟;同是證,但是前後有差別。隨此能於後後所證出世間的法,深生勝解,勝解就是決定是這樣;他明白有定,然後修智慧,決定有成就,這個信念很強的,這叫勝解。深深地生出來清淨的信心,就是能斷除煩惱。這個清淨的信心,為什麼稱之為力呢?你不可以叫他不信,所以叫做信力。

2)問:誰不能夠降伏他的淨信呢?答:此清淨信,若天,應該是梵天。若魔,是欲界頂天的魔。若諸沙門、若婆羅門,就是人世間的沙門或者婆羅門。若餘世間,其餘的世間,或阿修羅的世間,或者其他的世間。沒有如法能移轉他的信心,不可以動搖。現在這個人,還不是聖人,還是有煩惱的,而煩惱也不能夠屈伏他的信心,故名難伏。

3)此信心是最前面的,它是最上首,它在前面坐,它是前面先出來。在其他的善根之前就有活動。餘精進等也因此也是有力量。信、進、念、定、慧這五種法為什麼稱之為力呢?具足大威勢、大威德、大的勢力。怎麼知道呢?摧伏一切魔軍的勢力,這是一個大威勢。能證一切諸漏永盡,這又是一個力量,它能成就一切煩惱都滅除,它有這個能力。但是,還是要繼續努力。


當觀此中信根、信力,即四證淨中所有淨信。何以故?以其證入正性離生所有證淨,皆由此因、此緣、此序,由彼即是此增上果。是故世尊就其因果相屬道理,說言當觀即彼證淨,非即彼體、非即彼相。當觀此中精進根、力,即四正斷中所有精進。此何正斷?謂能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方便正斷。此中,意說如是正斷,由此正斷,畢竟能斷所有諸惡不善法故。當觀此中念根、念力,即四念住中所有正念。謂四念住能無餘斷一切顛倒。當觀此中定根、定力,即四靜慮中所有正定。謂諸靜慮能為方便,證不還果。當觀此中慧根、慧力,即四聖諦中所有正智。謂聖諦智於四聖諦能證現觀,得沙門果。

[]1)當觀五根這裏邊的信根、五力裏邊的信力,這兩法即四證淨中所有淨信。就是將來證悟初果以後,對於佛法僧戒的信心,就是那個清淨心;這裏的信根信力,就是將來得聖道的時候那個清淨的信心。現在信根、信力是因,將來得證聖道的時候,那個淨信就是果。

a)何以故?因為這一位禪師,將來證入正性離生的時候,悟入法性,遠離生滅,不生不滅的境界,所有的清淨的智慧,那裏面也有戒定慧。皆由這五根的信根、信力為因、為緣、為序。彼得聖道的那個四證淨,是此信根、信力的增上果,他們的力量引來的果,增上果就是增上緣的意思。什麼是因?得到初果,那個清淨的信心是由種子來;內心裏面有種子,就是因。什麼是緣?那個淨信,還要有心,還要有欲、勝解、念、定、慧,各式各樣的心所做助伴,善心所做助伴。什麼是序?就是以他為託,這件事才出現的,就是由現在的五根五力為所託,而將來才有四證淨。這個因、緣、序,也就是引發的意思,能引發出來聖人的功德。

b)所以,世尊就其因果相屬的道理,因與果是互相繫屬。說言當:應該觀察現在的信根、信力,就是將來得聖道的那個證淨的淨信。現在成就的信進念定慧,就是將來那個證淨,這是因果相屬這麼說。若是在當體上看,現在的五根五力,不是初果的那個時候的淨信,也不是它那個相貌;體、相還不是相即的,但是由此而有彼,所以說叫做相屬。因為現在還沒有得聖道,初果聖人以上的四證淨,那是聖境,不是凡夫。

2)當觀察這個五根、五力裏面的精進,就是前面四正斷裏面的精進。前面四正斷的精進叫做正斷精進,這裏是精進根,精進力,什麼正斷呢?現在這個精進根,精進力,它有這種堪能,能永斷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也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些煩惱。就是以此為方便,它是能斷那個煩惱。這裏面說如是正斷,在初果的時候那個正斷,是由五根五力的這個精進根的力量,它是正斷,畢竟能斷所有諸惡不善法故,精進根是決定有這樣的力量的。

3)當觀這裡的五根五力裏面的念,也就是四念住裏面的正念,他們是一回事。謂四念住,能夠無餘斷一切煩惱,就是全部斷除一切顛倒。所以,若說三十七道品,就是各有各的分際。如果只說其中的一個,只說四念住,就是包括三十七道品都在內;說五根五力,也包括三十七道品都在內。只說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都包括在內。

4)當觀這裡的定根、定力,即四靜慮中的所有正定。若成就色界的四靜慮,以四靜慮為方便,修四念住的時候,可以證三果阿那含。就是得到色界四禪的人,後入正性決定位,得不還果。

5)當觀這裡的五根五力裏面的慧,就是初果見到四聖諦裏面的無我的智慧,就是無我的智慧、無常的智慧,於苦集滅道四諦,能見到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凡夫還是不能。能成就無分別的聖人的無我的智慧,得到沙門果。


3.四種善根

即由如是諸根、諸力,漸修、漸習、漸多修習為因緣故,便能發起下、中、上品順決擇分四種善根。何等為四?一、煖,二、頂,三、順諦忍,四、世第一法。譬如有人,欲以其火,作火所作;為求火故,下安乾木,上施鑽燧,精勤策勵,勇猛鑽求。彼於如是精勤、策勵、勇猛鑽時,於下木上,最初生煖;次煖增長,熱氣上衝;次倍增盛,其煙遂發;次無焰火,欻然流出;火出無間發生猛焰;猛焰生已,便能造作火之所作。

[]1)前面的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在四念住上有止有觀,這樣不斷地修習,對於煩惱就能夠調伏,使令煩惱不動。但是煩惱的隨眠還沒能夠斷除,還要繼續用功修行。現在說到五根五力,也還就是四念住繼續修行的意思。這位修行人由於信、進、念、定、慧的成就,漸次地修習。初開始叫做修,繼續不斷地修叫做習。按照次第這樣地修習,就是不斷地長時期地這樣用功修習。因此,就能夠建立、也就是成就下品的、中品的、上品的,順決擇分的四種善根。四種善根是隨順決擇分。決擇是見道的時候,決擇就是讚歎智慧的作用,能斷疑惑。決者斷也,能斷除疑惑;擇是揀擇,揀擇就是觀察諸法真實相,就能斷除疑惑,就是入聖道。沒有入聖道之前,心都是不肯定,所以不能說決斷。分就是因,為什麼能夠入聖道呢?是有因緣的。就是由於這四種善根是它的因。這四種善根能隨順趣入於決擇的聖道,所以叫做順決擇分。善根的這個善,是指決擇,聖人的戒定慧叫做善。此四種法是它的根,也就是由此四種法才能建立那種善法,所以善根也還是順決擇分這一句話的意思。何等為四?一、暖,二、頂,三、順諦忍,四、世第一法。

2)假設有一個人想要用他的火,作火所作的事情,就是燃燒。為求火故,就是在下面放乾的木,乾木它容易起火;在火的上面放一塊石頭,這個石頭來鑽這個木頭。鑽的時候,要精勤、要策勵。精勤就會辛苦、就會勞倦,所以要策勵,這件事才能做得成。勇猛鑽求,不怕辛苦、一直地用石頭來鑽這個木。彼於如是精勤策勵勇猛鑽的時候,於下面放的那塊木,最初開始的時候,就出現一個暖。暖的時候,還繼續地鑽,這個溫暖就增長,熱度就加強,就有熱氣,向上面動。這個時候繼續鑽,熱氣就會增盛,就從木頭上發出來煙。發出來煙以後,又有無焰的火,忽然間從木頭上就流出來。這個火流出來以後,緊接著沒有間隔地,就發生猛烈的火焰。猛焰生已,便能造作火之所作,就是燃燒。


如鑽火人精勤策勵,勇猛鑽求,五根、五力,漸修、漸習、漸多修習,當知亦爾。如下木上,初所生煖;其煖善根,當知亦爾,燒諸煩惱無漏法火生前相故。如煖增長,熱氣上衝;其頂善根,當知亦爾。如次煙發,其順諦忍,當知亦爾。如無焰火,欻然流出;世第一法,當知亦爾。如火無間發生猛焰,世第一法所攝五根、五力,無間所生出世無漏聖法,當知亦爾。

[]1)如鑽火的人,精勤策勵地、勇猛地鑽火,這樣求火。這個修行人成就五根五力的時候,也是漸次地修習四念住,不斷地修止觀,不斷地、多多地這樣修習,也就像鑽火的情形一樣,精勤策勵、勇猛地鑽求。

2)如下木上,初開始出生一點溫暖。這個修行人修四念住,成就煖的善根,也是類似那樣子。煖是什麼意思呢?煖出來,後來又是火的前相,火能燃燒木頭;這位修行人出來煖的善根,就是斷除煩惱,就是沒有煩惱的清淨的智慧火,是能滅除煩惱;這個智慧火出現之前,先出現一個煖。像火出現之前先有煖,智慧火出現之前,也有一個煖,這是煖善根。鑽木取火的時候,最初先出現煖,所以煖就是火出現之前的一個相貌。修行人修四念住的止觀,見道的時候,無漏的止觀現前,也是先起的一個善根。由無漏法能斷煩惱,出世間的聖道才能夠斷除煩惱。世間的有漏的止觀沒有這種功能,所以暫時調伏煩惱,不能夠斷煩惱。喻如火燒,最初善根是彼無漏的善法的前相,所以得一個煖的名字。煖是火的前相,這個修行人,修四念住的止觀的時候,也出現與無漏智慧相似的智慧。譬如修無我觀,觀色受想行識我不可得,這個無我的智慧和聖人的無我的智慧是同類的,彼此是相似的,但是這個時候還沒能夠斷煩惱,所以不同於聖人的智慧,可是是同一類的,像煖和火同是熱。

3)這位修行人繼續用功,就像煖增長,熱氣上衝。成就煖善根的人,繼續修四念住的時候,與聖人的智慧相似的那個智慧,又增長達到一個程度,就像人到山頂上,周圍的情況看得非常地分明。現在這個修行人得到的善根、得到的智慧,觀察苦集滅道,觀察得非常地分明,當知亦爾。

4)熱氣上衝之後,緊接著就會有煙出來,煙譬喻什麼呢?就是這個修行人,得到頂的善根以後,繼續修四念住的止觀的時候,成就順諦忍的善根,當知亦爾。順諦忍,隨順苦集滅道四諦,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這件事在這位修行人的心裏面,忍可、安忍不動,所以叫做忍。

5)如無焰火欻然流,譬喻加行位的第一世法也是這樣。這個時候還不是聖人,還是屬於世間法,但是在世間上他是最第一、最殊勝的。

6)那個無煙之火,緊接著就會發出猛烈的大火。在世第一這時候的五根五力,無間所生出世無漏聖法,當知也是這樣子。


4.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於如來所淨信深固,根生建立,一切世間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無有如法能引脫者。答:依信根說。

[]問:佛依止哪一個根處說這樣的話:在佛的地方應該要有清淨、深刻、決定堅固的信心。由世間淨信,世間信根生起,逐漸提昇,建立出世間的淨信,成就出世間的信根。沙門是泛指各宗教的出家人。如果對於佛有淨信深固,而且已經根生建立了,不但有世間淨信,也有出世間淨信時,一切世間上若諸沙門,各種有智慧的出家人,不一定是指佛教,若主祭祀的婆羅門、若六欲天魔、若初禪最高天的梵天王等,這些人就算是變成佛菩薩來考驗對佛有淨信者,要他不要相信佛法,也不能使令其遠離對佛法的信心,無法動搖他對佛法的信心。答:佛說這一句話時,是在解釋信根。

《披》淨信深固根生建立者:如下自釋,淨信深固,是其標句;根生建立,是其釋句。言根生者,謂由世間淨信。言建立者,謂由出世淨信。

[]淨信深固根生建立,如下文自有解釋。淨信深固,是標出主題的句子;根生建立,是解釋所標示的句子,稱為釋句。說根生,是指世間的淨信是出世間淨信的根本;說建立,是指出世間的淨信。因為出世間的淨信,對於佛法僧戒有不可動搖的勝解,能夠建立對於佛真正清淨的信心。出世的勝解,能夠建立出世的淨信,這種勝解是從學習佛法所得來的。

《披》一切世間等者:此中沙門、婆羅門,謂人世間。此說希求魔梵而修行者,唯世間攝。若魔、若梵,謂天世間。如是天人,名一切世間。

[]這段文中說的沙門是指出家人,有學問有智慧的人,稱為婆羅門,這些都是屬世間一方之主,說話都很有力量,若是來勸自己不要相信佛法,自己會不會動搖呢?尤其是信了佛法,遭遇到不如意事,有些人喜歡敲邊鼓說不要相信佛法,為什麼信佛生意還失敗?還有不如意的事呢?有些人會這樣。這段文中說希求魔、梵而修行,追求成為魔王或梵天王,唯是世間所攝。六欲天的魔王,或是初禪天的梵王,這都是天世間。人世間與天世間,稱為一切世間。總之,不論誰來勸自己,自己都不會被動搖或移轉,這時才是淨信。


此顯其信,於聞思修勝解堅固義。又此堅固隨所信解方便顯示,謂智、生、主、淨最勝之者,尚不能動,何況凡流。又堅固義復有差別。謂其信深固,由世間善決定勝解為出世勝解根本故,又由出世清淨勝解所建立故。應當了知淨信深固是標示句;後面根本與建立是解釋句。

[]這是顯示他的信心,由於精進修學聞慧、思慧、修慧,產生勝解,使令信心堅固的意思。怎麼樣的情況,信心算堅固?就是當有智慧的出家人(泛指一切外道的修行人);或是生於最高的種姓的婆羅門;或是天魔:六欲天的大自在天王,是欲界天主;或是離欲清淨的梵天王,這些有力量的人,智慧很高的,或者是種姓很高的,或者是天魔,或者是梵王,如果來勸化自己不要信佛法,都不能動搖,何況凡夫之流的普通人來要勸自己不要信佛法,自己是不會相信他的,信能達到這樣的程度,能算有堅固的信解。又信心堅固裡面的道理也有種種的差別。信心很深刻堅固的次第,是由對世間人天五戒十善都能夠相信、決定,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強而有力殊勝的理解,這是加行智相應的淨信;又由於加行智相應的世間善決定勝解,是出世無漏勝解的根本,這是第一個次第。再來是又由出世清淨勝解,與無分別智相應時,無漏聖道所建立的信心特別深刻堅固,所以名不動,或名不壞信。

《披》智生主淨等者:人世間中,若諸沙門,名智最勝;若婆羅門,名生最勝。天世間中,若魔,名主最勝;若梵,名淨最勝。此說最勝,唯約世俗,由是說彼尚不能動。

[]人世間中,諸沙門就是出家人,智慧是最殊勝。為什麼?出家人棄捨世間俗事出家修行,爭取很多時間修行,所以說沙門稱為智最勝;若是婆羅門在印度來說,是最高的種姓,出生最勝;天世間中,欲界最高的大自在天,也稱為天魔,是欲界天主,稱為主最勝;若是梵天王,離欲清淨,稱為淨最勝。這裡的最勝,是以世俗來說,並不是出世間,由於此人的信心尚且不能被世間最殊勝的人所動搖,稱為淨信深固。


5.精進根攝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住有勢、有勤、有勇健、堅猛,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答:依精進根說。此精進根,略顯其相差別有五。謂被甲精進、方便精進、不下精進、無動精進、無喜足精進。

[]問:佛陀依止哪一個根說這樣的話,安住在有勢力;有勤,指方便、精進;有勇健,勇敢強健;還有很堅定勇猛,於各種善法中,常常不離開善法的車軛呢?答:這句話是依止著精進根來說的。此精進根,要略顯示它的差別相有五種,包括:被甲精進、方便精進、不下精進、無動精進、無喜足精進。被甲精進是形容這個人精進的相貌,就像打仗時身披甲冑,預防敵人的進攻。當修行人修習止觀,準備要跟煩惱作戰也是一樣。這裡說有勢力精進的相貌稱為被甲精進。有勤是指開始行動之後,有加行,就是方便精進。有勇健是指對於廣大善法沒有怯劣,又稱為不下精進。譬如說要成佛,這件事很難,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做到,阿彌陀佛五大阿僧祇劫成就極樂世界,對於這麼廣大的善法中,覺得自己也可以成就,就是不下精進,又名有勇健。堅猛是無動精進,不為寒熱,蚊虻等外境所動搖,天氣冷也可以靜坐,熱時也可以靜坐;有蚊子也可以靜坐,沒有蚊子也可以靜坐;空氣好與不好時都可以靜坐,這個人修行時不為外界所動搖,就是無動精進,也名堅猛。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這是無喜足精進,對於所成就的小小善法,不會得少為足,認為這樣就夠了,稱作於諸善法中常不捨善軛,就是無喜足精進。佛說的是這五種精進的相差別。


6.念根攝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記、無失、無忘、無失法?答:依念根說。此差別義,如攝異門分應知。

[]問:世尊依止哪一個根處說這樣的話: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記、無失、無忘、無失法?答:這是依念根來說。這些念的差別義,如〈攝異門分〉卷83,那裡所說應當了知。其實這是在說九心住。九心住在〈本地分‧聲聞地〉卷30,已經學過了。念就是等於內住;等念就是等住;隨念就是安住,別念就是近住;不忘念就是調順;心明記就是寂靜;無失,就是最極寂靜;無忘,就是專注一趣;無失法,就是等持,這是配合九心住說的。在〈攝異門分〉卷83中還會說到。

《披》如攝異門分應知者:攝異門分說:所言念者,謂住其心故。言等念者,謂等住其心故。如是廣說,應隨九種心住差別,如聲聞地當知其相。(陵本八十三卷十一頁)

[]在〈攝異門分〉說:所謂的念就是生出安住這樣的心,稱作念。等念是指平等的安住在這樣的心念;譬如說現在要數息,生出這樣的心,就是數息念。第二個層次等念,就是心平等安住於息上,名為等念;隨念就是安住,雖然平等相續,不能一直安住,有時候心流散到別的地方去了,能覺知再收回來安住;別念就是近住,指親近這個息,安住在息上;不忘念就是調順,不會被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等相所擾動,保持在所緣境上;心明記就是寂靜,去除貪欲、瞋恚等五蓋及欲恚害等八種惡尋思,能使令心寂靜;無失就是最極寂靜,相續安住在寂靜的狀態;無忘,就是專注一趣,專注在一個所緣境而不散亂;無失法就是等持,心不昏沈不散亂,平等正直而住在所緣境。九種念的道理詳細說明,應隨九種心住的差別相來解釋,如〈聲聞地〉所說,可以了知它的相貌。


7.定根攝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令心住、等住、安住與近住、調、寂靜、寂止、一趣、等持性?答:依定根說。此差別義,如聲聞地應知。

[]問:世尊依止哪一個根處說這樣的話:令心住、等住、安住與近住、調、寂靜、寂止、一趣、等持性?答:這是依定根說。此中令心住等差別的道理,如〈聲聞地〉的九心住所說應當了知。初修憶念善法明記不忘稱作念,念久能專注一境名定,念是修定方法。

《披》如聲聞地應知者:聲聞地說九種心住,一一差別,如彼廣釋應知。(陵本三十卷九頁)

[]九種心住,一一差別相,如〈聲聞地〉詳細的解釋可知。得定,必須要有念,要明記不忘所緣境,才能夠得定。依著不被外境所干擾,不被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不會被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這些種種的蓋障所障,欲、恚、害、國土、親里、不死、輕懱相應、家勢相應等八種惡尋思所干擾,最後心能夠專注一趣、等持,這是世尊說這些話的意思。


8.慧根攝

問: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簡擇法、極簡擇、遍尋求、遍伺察?答:依慧根說。此差別義,亦如聲聞地應知。

[]問:世尊依哪一個根來說這樣的話:簡擇法、極簡擇、遍尋求、遍伺察?答:這是依慧根來說的。簡擇法等這些差別的道理,也如〈聲聞地〉的解釋應當了知。

《披》亦如聲聞地應知者:聲聞地說四種毗鉢舍那,如彼一一別釋應知。(陵本三十卷十一頁)

[]〈聲聞地〉說四種毗鉢舍那觀的方法,有一個一個各別的解釋應當了知。在〈聲聞地〉中說到四種毗鉢舍那。簡別決擇諸法,配合四種毗鉢舍那的第一種「正思擇」,包括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對這些所緣境要正確的,循著佛所說的法來思惟、簡擇盡所有性;極簡擇是配合第二種「最極思擇」,是非常認真、詳細的簡別決斷所緣法的如所有性;徧尋求是配合第三種「周徧尋思」,簡取諸法的相狀周徧,沒有漏掉任何一個法來追求、來思惟盡所有性、及如所有性,這是有分別作意;徧伺察是配合第四種「周徧伺察」,對於所緣境還要詳細的、再深刻的推求盡所有性、及如所有性,稱為周徧伺察,這是配合四種毗鉢舍那來說的四種慧行。

31.雜阿含711

I.愚癡不辨不善,非知思,不知量

[經文] 不思而說,愚癡不辨不善,非知思,不知量。

[論說] 1)自為無因、不平等因所覆藏故,名為雜染。

2)由此愚夫於染因緣,若自若他不如實知,故名愚昧。

3)離清淨故,名不明了。

4)於清淨因不善巧故,說名不善。

5)又乃至於應所說語,如所說語,是處說語,如是一切不如實知,是故說彼為不知量,為不知思。T30,792b


II.貪欲

[經文] 謂眾生貪欲增上,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此物於我有者好,不離愛樂。

[論說] 1.T30316c

1)復次,諸貪欲者者,此是總句。

2)由猛利貪者,謂於他所有,由貪增上,欲為己有,起決定執故。

3)於財者,謂世俗財類。具者,謂所受用資具,即此二種總名為物。

4)凡彼所有定當屬我者,此顯貪欲生起行相。

5)此中略義者,當知顯示貪欲自性、貪欲所緣、貪欲行相。

2.T30631c

1)復次,若於家主起如是欲:云何我當同於家主領諸僕使,隨欲所作?是名貪欲。

2)又起是欲:即彼家主所有父母、妻子、奴婢及諸作使,廣說乃至七攝受事、十資身事,謂飲食等,皆當屬我。

3)又起是欲:云何令他知我少欲知足、遠離、勇猛、精進、安住、正念、寂定、聰慧、諸漏永盡、施戒、多聞?

4)又起是欲:云何令他供養於我?謂諸國王乃至商主,若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等,皆當恭敬、尊重、承事、供養於我。

5)又起是欲:云何令我當得利養、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及資生具?

6)又起是欲:云何令我當生天上天妙五欲以為遊戲?

7)又起是欲:云何令我當生魯達羅世界、毘瑟笯世界、人中希有眾同分中,乃至令我當生他化自在眾同分中?

8)又起是欲:云何令我乃至當得父母、妻子、奴婢、作使、朋友、宰官、親戚、兄弟、同梵行等所有資產? 如是一切皆名貪欲業道所攝。


III.瞋恚

[經文] 於他眾生而起恨心,兇心,計校欲打、欲縛、欲伏,加諸不道,為造眾難,不捨瞋恚。

[論說] 1.T30316c

1)復次,瞋恚心者者,此是總句。

2)惡意分別者,謂於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為損害,起決定執故。

3)當殺者,謂欲傷害其身。

4)當害者,謂欲損惱其身。

5)當為衰損者,謂欲令彼財物損耗。

6)彼當自獲種種憂惱者,謂欲令彼自失財物。此中略義如前應知。

2.T30632a

1)若作是思:彼於我所有無義欲,故我於彼當作無義,是名瞋恚。

2)又作是思:彼於我所已作、正作、當作無義,我亦於彼當作無義,亦名瞋恚。如是廣說九惱害事當知亦爾。

3)又作是思:云何令我於能損害怨家、惡友而得自在縛害、驅擯,或行鞭撻,或散財產,或奪妻妾、朋友、眷屬及家宅等,此惱害心亦名瞋恚。

4)又起是思:云何令彼能損於我怨家惡友?於他處所,遭如上說諸苦惱事,此損害心亦名瞋恚。

5)又作是思:願彼自然發起如是如是身、語、意行,由此喪失資財、朋友、眷屬、名稱,安樂、受命及諸善法,身壞當生諸惡趣中。如是一切惱害之心,皆名瞋恚根本業道。


IV.七覺支

[經文] 1)若(沙門、)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 ,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念覺已,念覺(支)滿足。

2)念覺(支)滿足已,則於選擇、分別、思惟,爾時擇法覺支修習;修擇法覺支已,擇法覺支滿足。

3)彼選擇、分別、思量法已,則精進方便,精進覺支於此修習;修精進覺支已,精進覺支滿足。

4)彼精進方便已,則歡喜生,離諸食想,修喜覺支;修喜覺支已,則喜覺支滿足。

5)喜覺支滿足已,身心猗息,則修猗覺支;修猗覺支已,猗覺 (支)滿足。

6)身猗息已則愛樂,愛樂已心定,則修定覺支;修定覺支已,定覺(支)滿足。

7)定覺 (支)滿足已,貪憂滅則捨心生,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如是無畏!此因此緣, 眾生清淨。無畏白(佛):瞿曇!若一分滿足,令眾生清淨,況復一切!

[論說] 1.T30,864b

復次、於初、中、後,隨闕一支,令如實覺不得圓滿。如其色類,所依、能依流轉安立,隨其生起漸次而說。當知此中念為所依,擇法能依。餘隨所應,當知亦爾。

2.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六,大26435a

七等覺支者,云何為七?答:一念等覺支。二擇法等覺支。三精進等覺支。四喜等覺支。五輕安等覺支。六定等覺支。七捨等覺支。

1)云何念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念等覺支。

2)云何擇法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簡擇法,廣說乃至毘缽舍那,是名擇法等覺支。

3)云何精進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廣說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精進等覺支。

4)云何喜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數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可意,踴躍、非不踴躍,悅受、適悅,調柔性、堪任性,歡悅、歡悅性,歡喜、歡喜性,是名喜等覺支。

5)云何輕安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身輕安、心輕安、輕安性、輕安類,是名輕安等覺支。

6)云何定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等覺支。

7)云何捨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是名捨等覺支。

3.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第七,T26720b

1)念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念等覺支。

2)擇法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遍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般舍那、決擇法性,是名擇法等覺支。

3)精進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心勇悍性,是名精進等覺支。

4)喜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現前極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喜性、喜類,樂和合不別離,歡欣、悅豫,有堪任性,踊躍、踊躍性,歡喜、歡喜性,是名喜等覺支。

5)輕安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身輕安、心輕安,已輕安、輕安類,是名輕安等覺支。

6)定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令心住、等住、安住、近住、堅住、不亂、不散、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定等覺支。

7)捨等覺支云何?謂聖弟子等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是名捨等覺支。


V.解說-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第八,T26491b

1.經文

1)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時有苾芻,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卻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嘗說覺支,覺支此言何義?世尊告曰:此覺支,言顯七覺支。何等為七?謂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如是覺支漸次而起,漸次而得,脩令圓滿。時彼苾芻,復白佛言:云何覺支漸次而起,漸次而得,脩令圓滿?

2)佛告苾芻:若有於身,住循身觀,安住正念,遠離愚癡。爾時,便起念覺支,得念覺支,脩令圓滿。

3)彼由此念,於法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爾時,便起擇法覺支,得擇法覺支,脩令圓滿。

4)彼由擇法,發勤精進,心不下劣。爾時,便起精進覺支,得精進覺支,脩令圓滿。

5)彼由精進,發生勝喜,遠離愛味。爾時,便起喜覺支,得喜覺支,脩令圓滿。

6)彼由此喜,身心輕安,遠離麤重。爾時,便起輕安覺支,得輕安覺支,脩令圓滿。

7)彼由輕安,便受快樂,樂故心定。爾時,便起定覺支,得定覺支,脩令圓滿。

8)彼由心定,能滅貪憂,住增上捨。爾時,便起捨覺支,得捨覺支,脩令圓滿。

於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觀,廣說亦爾。如是覺支漸次而起,漸次而得,脩令圓滿。

2.解說

1)云何念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於此內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彼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內外身,住循身觀,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貪憂。於內外俱受心法三,廣說亦爾。

脩習如是四念住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總名為念,亦名念根,亦名念力,亦名念覺支,亦名正念。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乃至心明記性,是名念覺支。

2)云何擇法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能如實知善、不善法,有罪、無罪法,應脩、不應脩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法,有敵對法、緣生法。

2.1)能如實知善、不善法者?

a.云何善法?謂善身語業、善心心所法、善心不相應行,及擇滅是名善法。

b.云何不善法?謂不善身語業、不善心心所法、不善心不相應行,是名不善法。

c.彼於如是善、不善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善不善法。

2.2)能如實知有罪、無罪法者。

a.云何有罪法?謂三惡行、三不善根、十不善業道,是名有罪法。

b.云何無罪法?謂三妙行、三善根、十善業道,是名無罪法。

c.彼於如是有罪、無罪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有罪、無罪法。

2.3)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者

a.云何應脩法?謂三妙行、三善根、十善業道,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恭敬聽聞、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曾不睡眠勤脩諸善,是名應脩法。復次,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支聖道、四正行、四法跡、奢摩他、毘缽舍那,亦名應脩法。

b.云何不應脩法?謂三惡行、三不善根、十不善業道,親近不善士、聽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非法行,不恭敬聽、不恭敬問、不密護根門、飲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常習睡眠不勤脩善,是名不應脩法。

c.彼於如是應脩、不應脩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

2.4)能如實知下劣、勝妙法者。

a.云何下劣法?謂不善法,及有覆無記,是名下劣法。

b.云何勝妙法?謂諸善法,及無覆無記,是名勝妙法。

c.彼於如是下劣、勝妙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下劣、勝妙法。

2.5)能如實知黑、白法者。

云何黑白法?謂不善法名黑,善法名白。有罪法名黑,無罪法名白。不應脩法名黑,應脩法名白。下劣法名黑,勝妙法名白。是名黑白法。彼於如是黑、白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黑白法。

2.6)能如實知有敵對法者。

云何有敵對法?謂貪、無貪互相敵對。瞋、無瞋互相敵對。癡、無癡互相敵對。是名有敵對法。彼於如是有敵對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有敵對法。

2.7)能如實知緣生法者。

云何緣生法?謂緣起法及緣已生法,總名緣生法。彼於如是緣生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緣生法。

彼如實知善、不善法,廣說乃至緣生法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缽舍那,總名為慧,亦名慧根,亦名慧力,亦名擇法覺支,亦名正見,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乃至毘缽舍那,是名擇法覺支。

3)云何精進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脩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彼脩如是四正勝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總名精進,亦名精進根,亦名精進力,亦名精進覺支,亦名正勤,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精進覺支。

4)云何喜覺支?謂世尊說:

4.1)大名!當知!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佛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如來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如來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諸佛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4.2)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法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法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正法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正法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正法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4.3)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僧伽,謂佛弟子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又佛弟子有預流向、有預流果、有一來向、有一來果、有不還向、有不還果、有阿羅漢向、有阿羅漢果。如是總有四雙八隻補特伽羅,如是僧伽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智見具足。應請、應屈、應恭敬、無上福田、世所應供。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僧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僧伽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僧伽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僧伽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4.4)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戒,謂我淨戒、不缺、不穿、不雜、不穢,堪受供養、無隱昧,善究竟、善受持,智者稱讚,常無譏毀。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戒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自戒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自戒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自戒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4.5)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施,謂我今者善得勝利,雖居無量慳垢所纏眾生眾中,而心遠離一切慳垢,能行惠施。雖處居家,而能不著一切財寶,舒手布施,作大祠祀,供養福田,惠捨具足,樂等分布。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施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自施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自施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自施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

4.6)復次,大名!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天,謂有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如是諸天成就信故、戒故、聞故、捨故、慧故。從此處沒,生彼天中,受諸快樂。我亦有信、戒、聞、捨、慧,亦當生彼,與諸天眾同受快樂。彼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天時,貪不纏心,瞋不纏心,癡不纏心。於諸天所,其心正直,心正直故,得義威勢,得法威勢。於諸天所,能引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樂故心定,心定故於不平等諸有情類,得住平等。於有惱害諸有情類,住無惱害。得預法流,於諸天所,脩隨念故,乃至能證究竟涅槃。彼脩如是六隨念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現前極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喜性、喜類,樂和合不別離,歡欣、悅預,有堪任性,踊躍、踊躍性,歡喜、歡喜性,總名為喜,亦名喜覺支,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住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乃至歡喜、歡喜性,是名喜覺支。

5)云何輕安覺支?謂世尊說:

5.1)慶喜!當知入初靜慮時,語言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一順輕安相。

5.2)入第二靜慮時,尋伺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二順輕安相。

5.3)入第三靜慮時,諸喜靜息,由此為緣,餘法靜息,此名第三順輕安相。

5.4)入第四靜慮時,入出息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四順輕安相。

5.5)入滅想受定時,想受靜息,由此為緣,餘法亦靜息,此名第五順輕安相。

5.6)慶喜!當知!復有第六上妙輕安,是勝、是最勝,是上、是無上,如是輕安最上、最妙,無餘輕安能過此者。此復是何?謂心從貪離染解脫,及從瞋、癡離染解脫,此名第六順輕安相。

思惟此相,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身輕安、心輕安、輕安性、輕安類,總名輕安,亦名輕安覺支,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身輕安、心輕安、輕安性、輕安類,是名輕安覺支。

6)云何定覺支?謂世尊說:苾芻!當知!我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如是我說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

6.1)苾芻!當知!我依何故,作如是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謂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於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如善射師或彼弟子,先學近射泥團草人,後能遠射大堅固物,亦令破壞。苾芻亦爾,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於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彼如是知、如是見故,便從欲漏心得解脫,亦從有漏及無明漏心得解脫。既解脫已,能自知見:我得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依此故,作如是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如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說依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

6.2)隨所應亦爾,謂第二靜慮,應作是說:復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乃至廣說。

6.3)乃至無所有處,應作是說:復有苾芻,先由如是諸行相狀:超一切種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受想行識,乃至廣說。苾芻!當知!乃至想定能辦如是所應作事。

6.4)復有非想非非想處,及滅盡定。我說於彼脩定苾芻,應數入出,彼脩如是七依定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總名為定,亦名定根,亦名定力,亦名定覺支,亦名正定,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覺支。

7)云何捨覺支?

7.1)謂有苾芻,思惟斷界、離界、滅界,由此發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

7.2)彼作是念:我今應於順貪、順瞋、順癡諸法,離貪、瞋、癡,由此發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

7.3)復作是念:我今應於貪、瞋、癡法,心不攝受,由此發起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

7.4)彼審思惟六順捨法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總名為捨,亦名捨覺支,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是名捨覺支。


VI.此復云何?謂七覺支。諸已證入正性離生補特伽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名覺支。即此七種如實覺支,三品所攝。謂三覺支奢摩他品攝,三覺支毘缽舍那品攝,一覺支通二品攝,是故說名七種覺支。謂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此三觀品所攝;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此三止品所攝;念覺支一種,俱品所攝,說名遍行。

[]1)成就五根、五力,就是達到世第一之後,又怎麼樣呢?就是在世第一一剎那以後,就有七覺支出現。就是很多的已經證入到法性的時候、證入到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在這裏面離一切相的境界的這個人。成就證入法性的這個人,有什麼特別呢?就是成就如實的覺悟的智慧,就如色受想行識的真實相而能覺悟的那個智慧,也就是無常、無我的智慧,用這個七種法為支,叫做覺支。這七支能幫助你覺悟苦集滅道,故叫做覺支。七覺支的位置,是在見道這個時候,就是見到真理。廣說就是有七覺支,略說就是有五支。

一、覺所依支,覺悟真理的智慧,它要有所依,依賴一件事才能出現的,就是念。聖道智慧的所依止處,要有念。覺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智慧在見真理的時候,要有念的心所,要把這個法門顯現在你的心裏面,叫做念。

二、覺自性支,覺本身的這一部分,就是擇法,就是觀擇一切法的清淨無我的智慧。這是覺支的本體、本身上的事情。

三、覺出離支,這個清淨的智慧,能出離煩惱,從煩惱裏面出來。為什麼有這種能力呢?就是精進的關係,不精進還是不成就。

四、覺利益支,得到覺以後有什麼好處呢?就是生歡喜心,心裏面歡喜。這是你有這樣的希望,希望成就了,就得歡喜。

五、覺無染支,就是清淨智慧、沒有污染這一部分。這無染支有三種不同,一個輕安、一個定、一個捨。如實覺慧用這七覺支為支,擇法覺支是覺的自性,其餘的,都是支助這個覺支的成就。

2)即此七種如實覺支,三品所攝,就是分三類,就能包括七覺支。七覺支裏面,有三個覺支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又有三個覺支是屬於觀這一類。有一個覺支通於奢摩他品,也通於毘缽舍那品。把這三種分法合在一起,就是七覺支。

3)七種覺支,分成三品,是怎麼分法呢?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此三是屬於觀。擇法覺支,是覺的自性。精進覺支,就是不斷努力地修止觀。喜覺支,成功了心裏歡喜。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這三個覺支,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的。安覺支就是輕安樂,是因為你得到未到地定以上,得到初禪、二禪、三禪裏面就有輕安樂。定覺支,這個修行人,已經得初禪,或者得二禪,得三禪、得四禪,也可能四禪不具足,只是具足一禪、二禪。捨覺支,也是形容這個定,就是不執著。這三個是屬於奢摩他這一類的。念覺支一種,攝於止也攝於觀,它活動的空間大,止也有念活動的空間,觀也有念的活動,所以念心所比較寬。


彼於爾時,最初獲得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見聖諦迹。已永斷滅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修習三蘊所攝八支聖道。此中,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所攝;正語、正業、正命,戒蘊所攝;正念、正定,定蘊所攝。

[]1)那個修行人在那個時候,最初所得的七覺支故,名初有學見聖諦跡,就是初開始,就是初果,他不是無學,還有學,得初果以後要繼續地修止觀,所以叫有學。在這個時候得未曾有,能見到苦集滅道四種道理。跡就是道路,七覺支是見聖諦的道路。

2)成就七覺支有什麼功德呢?永久地消除見道位所攝的一切煩惱,把見道的煩惱完全消滅;簡單說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還剩下來修道所斷的煩惱還在,為了消除修道所斷的煩惱,就是要修習三蘊所攝的八支聖道。三蘊就是戒定慧。

3)這八聖道裏面有正見、正思惟、正精進這三法,是屬於智慧這一類。八正道裏面還有三個,就是正語、正業、正命,在三增上學裏面是屬於戒蘊,屬於戒法。八正道裏面有正念、正定,是屬於定蘊所攝。


復次,廣說道者,中嗢柁南曰: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無量為後

1.為欲勤修四念住故,發起上品猛利欲者,謂為斷除不正作意諸過失故。言精進者,謂為斷除慢緩策勤諸過失故。言策勤者,謂為斷除惛沈、掉舉二隨煩惱諸過失故。言勇悍者,不自輕懱故。言勇銳者,能抗外敵故。不可制伏者,於少下劣不生喜足故。言正念者,不忘教授故。言正知者,能不毀犯所毀犯故。不放逸者,不捨善軛故。住熱光者,能修懈怠對治法故。言正解者,能修毀犯對治法故。念成辦者,能修忘念對治法故。調伏世間者,能修貪、憂一切世法正對治故。此中顯示,勤修念住諸苾芻等,應當修習四種對治。

2.復次,於諸正斷、諸神足中所有異名,廣說應知如聲聞地。

3.復次,於如來所安立正信等,廣說應知如攝決擇分。安住有勢力有精進有勇悍等,廣說應知如菩薩地。

4.復次,簡擇諸法、最極簡擇、周遍尋思、周遍觀察,廣說應知如聲聞地。已得無漏真作意故,緣聖諦境,一切無漏作意相應,名為擇法。言簡擇者,總取一切苦法種類為苦聖諦故。最極簡擇者,各別分別取諸苦故,謂生苦、老苦等。極簡擇法者,依此處所簡擇契經等法故。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又簡擇者,謂審定解了。最極簡擇者,謂審定等解了。極簡擇法者,謂審定近解了。前是尋求道,今是決定道。復有差別。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近解了者,求已決定。


32.雜阿含785

I.世間、出世間

[論說] 略說一切八聖道支,二處所攝:一者、世間,二、出世間。其世間者,三漏、四取所隨縛故,不能盡苦;是善性故,能往善趣。出世間者,與彼相違,能盡眾苦。T30,865c


II.1.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經文] 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論說] 1)T25,312c

世間正見中,說有布施,有罪福,有今世後世,有阿羅漢。信罪福故,能善布施。信有阿羅漢故,能善持戒、善禪定、善梵行。得正見力故,能善不嬈眾生。世間正見是無漏智慧根本。

2)T30,354a: 由三因緣修定行別---七定具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令修行者,心得內定,心正一緣。謂趣入、安住、攝受因緣。若世間正見,了知定有施與等行,及此為依,了知居家迫迮、居家塵染等行,出離所引正思惟,名趣入因緣。既趣入已,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名安住因緣。於趣入因緣,安住因緣,及後方便作意隨行中,所有正精進、正念,名攝受因緣。

[]又八正道的前七種行就是三種因緣,能令修行的人,內心安住在滅諦而得定,此時,以滅諦作為心的唯一所緣境。哪三種因緣?就是趣入的因緣,安住的因緣,攝受的因緣。什麼是趣入因緣?若是世間人的正確思想,就是明白世間上決定有因果的道理。若布施就能得大富,若持戒能得到人天果報,若修學禪定能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決定知道有施與、持戒、修定的因果道理,有現世,也有來生,有生死凡夫,還有聖人,就是世間的正見。這正見為依止,進一步知道,在家生活的空間很狹窄,因為被欲所困,而不是廣大無邊的自由的境界。在家生活的時候,欲使令你染污,不清淨。因為感覺到居家生活的苦惱,想要出離,引發出想要出家的正思惟。所以正見與正思惟,名為趣向、進入出家的因緣。什麼是安住因緣?既然出離煩惱的家,來到非家以後,受持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戒,叫做令身安住的因緣。什麼是攝受因緣?在趣入因緣與安住因緣,及之後以止觀作為方便,令心作意於止觀,隨時安住於止觀行。這三種狀況中,所有的正精進,正念,名為攝受、積聚聖道的因緣。

《披尋記》五二八頁: 又三因緣七種行故等者:八道支中正定為後,前七道支為三因緣,能證彼定,是故此中建立七種。三因緣者:一、趣入因緣,二、安住因緣,三、攝受因緣。七種行者:謂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此七種行與得正定為三因緣,如文可知。於攝受因緣中,當知正精進、正念,遍一切位,從其最初勝善法欲出家受戒,乃至修習寐寤瑜伽,皆遍隨行故。如是漸次修行,後後轉勝、轉增、轉上,皆為正精進念之所攝受,是故名為攝受因緣。此中方便作意,謂即瑜伽作意,應知。


II.2.正見是聖、出世間…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T30, 0762c -正見差別

1.已得無漏真作意故,緣聖諦境一切無漏作意相應,名為擇法。

1)簡擇 -a.簡擇者,總取一切苦法種類為苦聖諦故。b.簡擇者,謂審定、解了。

2)最極簡擇 -a.最極簡擇者,各別分別取諸苦故,謂生苦、老苦等。 b.最極簡擇者,謂審定、等解了。

3)極簡擇法 -a.極簡擇法者,依此處所簡擇契經等法故。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 b.極簡擇法者,謂審定、近解了。前是尋求道,今是決定道。 復有差別: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近解了者,求已決定。

4)黠了 -a.黠了者,了知分別體故。b.黠了者,了知自相故。

5)通達 -a.通達者,通達所知事故。b.通達者,了知共相故。

6)審察 -審察者,謂能定取盡其所有、如其所有,先後漸次,倍增廣故。

7)聰叡 -聰叡者,先後漸次,於彼義中無忘失故。

8)覺、明、慧行 -覺者,謂堪能簡擇俱生之慧。 明者,謂習所得慧。 -慧行者,謂能受持、讀誦、問論、勝決擇等增上了別,即於彼義轉增明了,勤修習慧。

2. -1)毘鉢舍那者,謂即於前所了別義,審觀察故。

2)涉入者,謂先尋思於所緣境,作意思惟,心涉入故。

3)納受者,謂即於彼能攝受故。

4)推尋者,謂取彼諸相故,謂尋求心。

5)極推尋者,謂取彼隨好故,謂伺察心。

6)最極推尋者,謂於得失推搆、尋思、極挍計故。

7)聖教為依而起尋求,說名尋思。

8)現量為依,說名思惟。

9)比量為依,說名分別。

3.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見?答:盡智、無生智。盡所不攝無學慧是名無學正見。


III.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1)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思惟?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尋求、等尋求、近尋求,推覓、等推覓、近推覓,令心於法麁動而轉,是名無學正思惟。

2)正思惟差別

涉入者,謂先尋思,於所緣境作意思惟心涉入故。納受者,謂即於彼能攝受故。推尋者,謂取彼諸相故。極推尋者,謂取彼隨好故。復有差別。推尋者,謂尋求心。極推尋者,謂伺察心。最極推尋者,謂於得失推構尋思極校計故。聖教為依而起尋求,說名尋思;現量為依,說名思惟;比量為依,說名分別。


IV.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不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1.T26,453a集異門論; 481c法蘊足論; 722a品類足論

云何無學正語?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除趣邪命語四惡行,於餘語惡行所得。無學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不行不犯。船筏、橋樑、堤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無表語業。是名無學正語。

2.T30,762c -正語正業正命差別

厭離者,增上意樂,於遠離中起決定故。遠離者,謂從他邊受遠離故。隨離者,謂受已後,能隨守護彼尸羅故。還離者,謂誤犯已,即能如法而悔除故。從此已後,寂止律儀隨護尸羅。寂止者,由具忍辱柔和事故。律儀者,由具少欲、慈心等故。密護根門者,自然不作故。不作者,由他不作故。不行者,由正了知不現行故。不犯者,不由失念而現行故。橋梁者,由此為依,渡惡法故。船筏者,謂依對治,誓能運彼癡狂失道,令渡相違障礙法故。不喜樂者,謂於遠離增上意樂極滿足故。不違越者,謂於一切所學眾中無毀犯故,不棄捨故。不異違越者,謂於一分無穿穴故,不棄捨故。


V.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貪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業?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惡行,於餘身惡行所得。無學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不行、不犯。船筏、橋梁、隄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無表身業,是名無學正業。


VI.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命?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於趣邪命、身、語惡行所得。無學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不行、不犯。船筏、橋梁、隄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無表身語業,是名無學正命。


VII.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勤?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是名無學正勤。


VIII.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論說] 1.T30,762c -正念差別

所言念者,謂住其心故。言等念者,謂等住其心故。如是廣說,應隨九種心住差別,如聲聞地當知其相。

《披》如是廣說等者:念有九種,謂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記、無失、無忘、無失法。如次配屬九種心住差別,謂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知。(陵本三十卷)

2.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念?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是名無學正念。


IX.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轉向苦邊

[經文] 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論說] 1.T26,453a集異門論 -云何無學正定?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無學正定。

2.T30,445a -八支聖道

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答:諸聖有學已見迹者,由八支攝行迹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名為八支聖道。

[]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

1)答:這一切聖人是有學的聖人,已經證入見道的境界,就是初果聖人。成就七覺支之後,還要繼續地用功修行,怎麼修行呢?就修屬於八聖道的行跡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行,有四種行;跡,有四種法跡。

a)就是無貪、無瞋、正念、正定。無貪、無瞋是成就戒的道路。受戒而能持戒清淨,就是因為不貪、不瞋的關係,所以戒增上學就會守護清淨。所以從無貪、無瞋就看出來戒清淨,它是戒清淨的跡。正念是增上定的行跡,成就增上定,就是因為有正念的關係,因為有正念就使令心能夠安住在所緣境不動。有正念,常念、數數憶念所緣境,心就不亂。正念是一種法跡。正定是正智的一種跡。

b)四種正行,就是苦遲通行、樂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速通行。苦樂都有遲、都有速。

b1)修行人如果成就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裏面修四念住的時候,因為定力淺的關係,想要得聖道就辛苦一點,就叫做苦遲通行,就是慢。根性若鈍的話,就會慢;根性若利也可能會快,苦也有遲、也有速。

b2)若是在無色界四空定裏面修四念住,他並不苦,因為無色界四空定裏面沒有苦。但是根性鈍的人,也是很慢才能得聖道;根性利,也就會很快;也有遲、有速的不同。若是得無色界的四空定,定力是很深,但是影響他的觀,使令觀不銳利,所以也可能使令他慢;若是他的根性利,也可能會快一點;所以這裏面也有遲、也有速。

b3)若是得到色界四禪的話,這是樂,也分根性有利、有鈍的不同。如果根性利,他會很快地得聖道,如果根性鈍也可能會很慢,所以苦樂都有遲、都有速。

2)已經見到聖道以後,由八聖道所攝的有四種正行、有四種法跡的正道,能夠沒有殘餘地斷除一切煩惱,對於解脫一切煩惱、見到真理,能夠究竟圓滿地成就。因為見到無我的真理,才能斷煩惱、得解脫。是故名為八支聖道。


當知此中,若覺支時所得真覺、若得彼已以慧安立如證而覺,總略此二,合名正見。由此正見增上力故,所起出離、無恚、無害分別思惟,名正思惟。若心趣入諸所尋思,彼唯尋思如是相狀所有尋思。若心趣入諸所言論,即由正見增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言論,是名正語。若如法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於追求時,若往、若還正知而住;若睹、若瞻、若屈、若伸,若持衣缽及僧伽胝、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或於住時,於已追求衣服等事,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正知而住。是名正業。如法追求衣服、飲食乃至什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是名正命。

[]1)當知這個八正道裏面這個正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七覺支的那個時候,所成就的真覺,就是見到無我的真理,那是真實的智慧,是無分別的智慧,是根本智。若成就真覺之後,用後得的智慧,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你的真覺的境界,就是如你所證悟的真理,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來覺悟他人,這是後得智。根本智和後得智合起來,名為正見。

a)什麼是真覺?真實的覺悟,這是根本的無漏智,無漏智是根本的,後得智是由根本智流出來。所以對後得智來說,這個真覺是根本智。它是無漏智,根本智是清淨無染污的,叫無漏。對於苦集滅道的四諦理,成就無分別的智慧。

b)從根本智不間隔,就是出觀、出定的時候,就是後得智,是有分別。有分別的時候,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

b1)得唯法智,唯獨是正法沒有我可得,只是色受想行識,只是眼耳鼻舌身意,我是不可得。

b2)得非斷智,這一切法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因緣是相續下去,不會作善沒有善報,作惡沒有惡報,不是斷。

b3)得非常智,一切法都是有生滅變化,所以也不是常。有生有滅就是不常,相續所以是不斷。

b4)得緣生行如幻事智,非斷、非常的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如幻如化不真實。所以,這個時候,通達無我的空性、也通達緣生行是如幻如化,這都是聖人的智慧,凡夫這兩種智慧都沒有成就。聖人因為自己覺悟,能善巧地為別人宣說苦集滅道的道理,就叫做以慧安立。由他的智慧能把他所覺悟的道理表達出來,叫做安立。別的人跟他學習,也能如他所證,也可以覺悟、也能證得。當知此即後得無漏的智慧。可見八正道的正見,是包括兩種智慧,和七覺支的擇法覺支有一點不同,擇法覺支是根本智。

2)這位聖人有正見的強大力量的原因,他所生起的出離的思惟、無恚的思惟、無害的分別思惟,就叫做正思惟。沒有錯誤的成分在裏邊,就是因為有正見的力量,他生起的思惟都是清淨的,就是出離的思惟,就是沒有貪欲,也沒有恚、也沒有傷害人的這種分別心,這樣的分別思惟就叫做正思惟。什麼是所起出離、無恚、無害分別思惟?就是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出離伺、無恚伺、無害伺。尋和伺就是粗細的不同。若是這個聖人出定以後,心裏面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就是由無分別的境界趣入到有分別的境界的時候,心裏面也有尋思。他的尋思,彼唯尋思出離、無恚、無害分別相狀這樣的清淨的思惟,對人都是有利益而無有傷害。就是眾生觸惱他,心裏面還是清淨無染污。

3)假設這個聖人由不言說進入到言說的境界的時候,即由正見增上力故,起善思惟,發起種種如法的言論,叫做正語。他說出來的話都是合道理,但是不一定是好聽,是名正語。

4)因為身體還在,這位聖人還是有衣食住的這件事。他如法,不違背佛法,尋求衣服、飲食、或者諸坐臥的這些資具,還有病緣的醫藥、供身的什物,就是各式各式的用品。

a)於追求時,若往若還,正知而住,一來一往,心裏面總是安住在清淨無染的情況下,而不會有染污。就是好的、壞的,心裏面總是平靜。

b)若睹若瞻、若屈若伸、若持衣缽、及僧伽胝、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這些差別的種種的情況,心裏面也都是清淨。

c)這些事情都辦完,回到他的住處,對於已經追求來的衣服飲食等事,他在他住處,也可能是有行有住、或者坐、或者是臥,廣說乃至若解勞睡,解勞睡就是疲倦的時候打一個盹,解除勞倦的睡,這個睡是解勞。也是正知而住,這叫做正業。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正知而住,叫做正業。住時有五種業,一者、身業,二者、語業,三者、意業,四者、晝業,五者、夜業,有這五種不同。若行、若住、若坐,此言顯示住時身業。若語,此言顯示住時語業。若臥、若默、若解勞睡,此言顯示住時意業。若習覺寤,此言顯示住時晝業、夜業、身業、語業。

5)他很誠實地追求衣服飲食乃至食物,遠離一切起邪命法,就是不虛妄,不表示自己有道德,就是誠實地向人有所求,就叫做正命,如果其中有欺誑性就變成邪命。


若遠離攝正語、業、命,彼於證得無漏作意諸覺支時,先已獲得。問:何故此名聖所愛戒?答:以諸聖者、賢善、正至,長時愛樂,欣慕悅意我於何時當正獲得諸語惡行、諸身惡行、諸邪命事不作律儀?由彼長夜於此尸羅深心愛樂,欣慕悅意,故獲得時,名聖所愛。獲得如是聖愛戒已,終不正知而說妄語,終不故思害眾生命,終不故思不與而取,終不故思行欲邪行,終不非法求衣服等。即由如是聖所愛戒增上力故,於修道時,乃至所有語業、身業、養命事轉,亦得名為正語、業、命。依止正見及正思惟、正語、業、命勤修行者,所有一切欲勤精進、出離勇猛勢力發起、策勵其心,相續無間,名正精進。成就如是正精進者,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無顛倒九種行相所攝正念,能攝九種行相心住,是名正念及與正定。

[]1)若是遠離欺誑,就是實實在在、很誠懇、很真實地那樣的正語、正業、正命。那個修行人在七覺支的時候,就成就無漏的作意,一入定的時候,這個清淨心就現前。七覺支那個時候,在八正道之前就已經成就正語、正業、正命。什麼是遠離攝正語、業、命?即諸語惡行、諸身惡行、諸邪命事,不作律儀,就是得聖道的人的道共戒,此亦名為無漏律儀。因為得初果以後,他不到三惡道,因為不會有邪命的這件事,邪命的行為、欺誑人是要到三惡道受苦。得初果以上的聖人,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就表示他沒有三惡道的罪業,所以他的正語、正業、正命都是清淨,沒有欺誑性。

2)問:正語、正業、正命在三增上學裏邊是屬於增上戒。這個增上戒,又名為聖所愛戒,聖人對這個戒很愛護。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

答:這一切成就聖道的人,都是非常的賢善,滅除各式各樣的煩惱,長時期地愛樂這個戒法,關於戒,非常的歡喜。這個聖人對因果有決定的信心,對於善惡果報有決定的信心。作惡會得惡報,心裏不歡喜;做善能得善報,心裏歡喜。所以,若是感覺持戒清淨,他生歡喜心。到佛的境界才能達到沒有過失,所以聖人還是有這樣的心情,總感覺自己持戒還不足,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什麼時候我才能成就語惡行、身惡行、邪命的事情,這個不作的律儀。在沒得聖道之前,在加行位的時候,他就於此尸羅,深心愛樂欣慕悅意,所以得入聖道的時候,獲得聖道的時候,名聖所愛。

3)得入聖道之後,獲得如是聖愛戒已,終不正知而說妄語,就是很分明地知道是這麼回事兒,但是說謊話,叫做正知妄語,聖人決定不這樣。決定不會故意地把眾生命殺害,決定不會故意地偷盜人家東西,決定不會故意地行欲邪行,決定不會非法求衣服等,這時候是得聖道以後,就是道共戒的這種事情。

4)即由如是聖所愛戒增上力故,聖人持戒是這樣有強大的力量,你怎麼樣地苦惱,他不犯戒。因為見道以後他就是這樣子,所以到修道的時候乃至到所有他的語業、身業、養命的事業這些事情現前的時候,亦得名為正語、正業、正命,也是這樣。初見道的時候成就聖所愛戒,所以到修道的時候,一樣也是聖所愛戒。

5)以正見、正思惟、正語業、正命為依止,不斷地老是這樣修行的人,對其他的事情,想要修八解脫、修殊勝的法門的時候,也是要有欲、也要有勤、也要精進和有出離的勇猛,還有勢力發起,勇猛的勢力發起這件事,他能夠策勵其心,相續無間斷,這叫做正精進。正精進修行一個法門的時候,還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還是不違背這些事。

6)成就這樣正精進的聖者,最初發心修四念住,到現在還是四念住。四念住就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的這些事情,由這樣強大的力量故,得無顛倒、沒有錯誤的九種行相所攝的正念,由這個正念成就九種行相的心住,是名正念及與正定。就是有這樣的戒,也有這樣的慧,也有這樣的定,就是三學。


如是一切八支聖道,總立二種,謂無所作及住所作。無所作者,謂正語、正業、正命。住所作者,復有二種。謂奢摩他、毘缽舍那。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是毘缽舍那。正念、正定是奢摩他。

[]這八支聖道是八支,但是也可以分為二種來表示它的意義。哪二種呢?謂無所作及住所作。

1)什麼是無所作?他自然就不會有邪語、邪業、邪命。因為,正見、正思惟的力量,自然不會有惡語業、惡身業、和這些不法的事情。

2)什麼是住所作?復有兩種,謂奢摩他、毘缽舍那。正見、正思惟、正精進,這是毘缽舍那,就是修觀,精進地修觀,正見、正思惟都是觀。正念、正定,是止;這位聖者若得初果,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成功,還要繼續地修止觀,二果、三果乃至阿羅漢,阿羅漢還是止觀,他心裏面還是這樣修行。


如是清淨正語、業、命為所依止,於時時間修習止觀,能斷諸結無餘永斷,能得最上阿羅漢果。長時相續,名為修道,多時串習斷煩惱故。率爾智生名為見道,暫時智起,即能永斷諸煩惱故。由是因緣,正語、業、命於修道中,方始建立。由如是等,漸次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加行方便,是名菩提分修。

[]1)像前面文說的,清淨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所依止,就是以戒律為所依止,就是安住在清淨的律儀裏面。他時時地還修習止、修習觀,能斷各式各樣沒有斷的煩惱,把所有的煩惱,沒有剩餘地都斷除。永久的斷,就是斷種子。煩惱都斷除,得到四果阿羅漢,阿羅漢果在四果裏面是最殊勝,所以是最上。

2)修道時間是很長,不會一下子就成功,叫作修道。因為得初果的聖人還有欲界的煩惱,也有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有愛煩惱、還有見煩惱,所以不是短時間就能斷掉,要長時間、不斷地修習,才能斷煩惱。這樣,有時候出定、有時候入定、有時候要和人說話,所以裏邊也有正語、正業、正命的這些事情。所以在八正道裏面有正語、正業、正命。

3)見道是什麼意思呢?忽然間,無我無漏的智慧出現,叫做見道。見道時間是很短,暫時,就是很短的時間,這個智慧現起,就是把見道所斷的煩惱完全斷掉,他在定裏邊一直地沒有出定,這裏面沒有同人說話的問題,沒有正語、正業、正命這種事情。由是因緣,正語、業、命,在八正道裏面才安立出來,在七覺支裏面沒有安立正語、正業、正命。

4)由前面這麼多的這一大段文裏面說到漸次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加行方便,努力地修行,以此為方便。方便,有的時候表示智慧,有的時候表示行動;這裏就是表示行動,努力修行的行動。這就叫做菩提分修。想修、菩提分修,合起來名為瑜伽修。


3.九種心住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鉢舍那品。若於九種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若於四種慧行中心一境性,是名毘鉢舍那品。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復次,如是心一境性,或是奢摩他品、或是毘缽舍那品。奢摩他就是屬於止,毘缽舍那就是屬於觀。有止的品,有觀的品,有這二種類別。若是這個心一境性,是屬於九種心住中的心一境性,那就是奢摩他品,就屬於止。若有四種智慧的觀察,那樣的心一境性,就是毘缽舍那品,就屬於智慧,有二種不同。九種心住是什麼意思呢?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怎麼叫做內住呢?

1)沒有修奢摩他的時候,心都是在外面色、聲、香、味、觸上,色、聲、香、味、觸,是我們的所緣境界,我們在那裡妄想分別,在那裡面做種種的顛倒迷惑的事情。現在修行的時候,就是從這外面的攀緣境界,攝錄其心,把它抓回來,把這攀緣的心抓住。攝,就是抓住它。錄,就是約束它,叫它不要亂動。把它捉回來,叫它不要動,是攝錄其心。如何攝錄其心?以念,它有一種力量,這個力量也很強大。以念防護其心。怎麼叫做防護其心?不要叫這一念心跑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上,在那裡跑來跑去。

2)繫在於內,繫就是把它綁住它,綁在內裡面,就是修奢摩他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把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繫是用繩子綁起來,表示要特別的努力才可以。3)令不散亂,叫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胡思亂想,不要東想西想。

4)這時候是最初開始的時候,把你的心抓住它,令住於內所緣境上,不到外面散亂,故名內住。所以,選擇一個所緣境,把心從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抓回來,安住在所緣境這裡,就這樣叫內住。


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麤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等住怎麼講呢?

1)就是最初一開始修奢摩他止的時候,把那一念心抓住,把它繫縛住。那個心從無始劫來習慣自由,東想西想,特別的粗。為什麼叫作麤?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動的時候,只是概略的認識,不是微細的境界,所以叫做麤。動,就是亂,這裡想一想,又跑到那個地方。

2)初開始內住的時候,正念的力量,不能使令這一念心等住、遍住,沒有這個力量。

a)什麼是未等住?若心不能安住平等捨位,就叫作未等住。平等,就是不散亂,也不惛沈。沒有修奢摩他的人,心不是惛沈睡眠,再不然就是散亂,東想西想,這是不平等。現在修奢摩他的時候,要使令心平等,就是也不惛沈、也不散亂,這時候就叫做平等。能安住平等捨位,就是把惛沈也棄捨,把散亂也棄捨,這個心明靜而住。但是初開始修行的時候,沒能達到這個境界,叫名未等住。

b)什麼是未遍住?若於所緣不能遍攝令住,名未遍住。若心安住在所緣境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可能安住在那裡沒有動;但是忽然間又跑,你不能普遍、不能夠時時的相續不斷地叫他安住不動,所以叫做不能遍攝令住。遍住,就是一秒鐘一秒鐘,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普遍的心裡面是明靜而住,就叫等住,亦名遍住。

3)初開始用功就是這個樣子,這樣的情形怎麼辦呢?次即於此所緣境界,

a)以相續的方法,就是要加強念力,叫它一秒鐘一秒鐘,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的相續的方法,叫它繼續的明靜而住,就是加強念力。

b)以澄淨的方法,若水混濁就是不澄清,叫它不要動,水就逐漸地澄清。這個心不是貪就是瞋,各式各樣的污濁都是污染,現在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上,就是沒有貪、瞋、痴的境界,就把所有染污的都排除。用功修行的時候,這個念心所,就是清淨的,念叫它進來;染污的把它排除出去,一方面繼續明靜而住;一方面叫所有的染污心都排除出,就叫澄淨方便。

c)挫令微細,強迫的叫這個心微細。微細,就是寂靜,叫它寂靜下來不要動亂。

d)遍攝令住,就是剎那剎那,一秒一秒鐘的,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的普遍的約束你的心,叫它明靜而住不要動亂,故名等住。

e)或是說,由無間殷重加行,令心相續無間斷,殷重就是加強正念的力量,令心相續明靜而住,住一所緣,是名相續方便。止息諸惡尋思及貪欲蓋等隨煩惱,由是因緣令心清淨,是名澄淨方便。


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什麼是安住?這個修行人,雖然這一念心還能這樣內住、等住,然而由於正念失掉,心又跑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打妄想。怎麼辦呢?再把它抓回來,安置到內裡面的所緣境,這叫做安住。


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什麼是近住?就是開始靜坐的時候,應該這樣這樣親近念住,就是心裡面有這麼一個願望,我希望我坐在這裡,能夠接近定的境界,接近念住,就是定的境界。正念安住在所緣境,我希望我能夠與它接近,希望能成就這個境界。親近,就是與它接近。最初有這麼一個願,有這樣的念,我要成就,使令這個念住能現前。一次又一次的警覺你的心,再反觀我現在是不是安住在所緣境上,常常心裡要做這個念。不要叫這個心,跑到色、聲、香、味、觸上活動,故名近住。近住,就是數數作意,使令這一念心叫它安住在所緣境上。要反省自己我是不是親近念住呢?是不是打妄想呢?這就叫做近住。什麼是念住?要守護這一念心,使令於境不要有煩惱的染污,使令這個心清淨的安住在所緣境上,名為念住。


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怎麼叫做調順呢?

1)就是靜坐的人,心裡面常常有種種相來搗亂、破壞奢摩他。哪些相?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十相。怎麼辦呢?這個修行人,先應該取那十個相為過患想。心裡面作念,說這是有過患。我在色聲香味觸相上虛妄分別,在貪瞋癡的虛妄分別,和男女相的虛妄分別,這是有過患。使令我墮落三惡道,使令我苦惱的事情,我一定要把它排斥出去,要這樣喝斥自己。

2)由如是想,就是取彼諸相為過患想,它叫我苦惱不得解脫。這樣作如是觀,它就有增上的力量故。於彼十種相折挫其心,強迫自己排斥出去這些虛妄分別,不令這個心在十相上流動散亂,故名調順。要這樣喝斥自己,做過患想的觀察的時候,這個煩惱散亂的力量就被調伏,心就能夠柔順,就能順於奢摩他,順於明靜而住。


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什麼叫做寂靜住呢?

1)前邊調順,色、聲、香、味、觸是前五識的境界,前五識與色、聲、香、味、觸、男、女相接觸的時候,當時會有貪、瞋、癡的煩惱現起,這是不靜坐的時候。靜坐的時候,前五識不與色、聲、香、味、觸接觸,只是第六識在靜坐的時候在活動,什麼活動呢?有種種的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這些有罪過的尋思,就是虛妄分別。還有貪欲蓋、瞋恚蓋,及疑等這五種蓋的隨煩惱,使令心裡面動亂,不得安寧。怎麼辦呢?心裡面有種種的惡尋思,有種種的蓋出現的時候,要喝斥自己。這些法都是有過患,使令我不得成聖道、不得解脫,把你停留在凡夫的境界,把你引到三惡道。這樣思惟有過患。喝斥自己。

2)這樣思惟過患,喝斥自己的時候,心就不同,就把這些惡尋思及隨煩惱停下來,不令心流散。這個時候,這些擾亂的煩惱賊就遠走,不再擾亂,心裡面寂靜。


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什麼叫做最極寂靜呢?正念又失掉,一失掉,諸尋思、隨煩惱這二種,暫時出現的時候,隨著這些惡尋思、這些隨煩惱一出現的時候,內心裡面立刻就覺知,能夠不忍受,立刻的就把他們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就是現在靜坐的程度,明靜而住的心裡面,暫時有一點染污,立刻就能把它驅逐出去,這就是進步。經過調順、寂靜,這兩個方法的調整、對治,煩惱的力量就減少。這個時候就能到達這個程度,立刻就能把它消滅出去,所以叫做能不忍受,尋即除滅、除遣、變吐。


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

[]怎麼叫做專注一趣呢?這個時候沒有那二種的現行,靜坐的時候,心裡面一直是明靜而住,所有的這些惡尋思、這些煩惱都不出現。前面的最極寂靜還是出現,出現立刻能消除;現在專注一趣,就是有加行、有功用,就是正念在所緣境上安住不動,叫做加行。有功用,就是要勇猛精進。這個時候,就能達到無缺、無間,在時間上,完全是明靜而住,在內心的止觀情況上看,也沒有雜亂的妄念來侵犯。這個時候,這個明靜而住的三摩地,能相續不間斷的下去,就是專一的住在所緣境上。正念剎那剎那都是安住在所緣境,就是專注一趣。一趣,就是一個所緣境上。


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

[]云何等持?

1)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修,是開始。開始以後不斷的這樣用功叫習。一次又一次的這麼樣的修習,多修習,就是不斷的重覆,一次又一次的這麼修習。以此為因緣,常常這樣子修行,最後就得到一種境界,無加行,心裡面不需要作意。無功用,也不需要特別的精進勇猛。任運轉道,正念一提起來,自然地就是清淨、自然地就是明靜而住,這麼樣相續下去,叫做轉。

2)由於達到這麼一個境界,不須要加行,不須要心裡面要有意的安住在所緣境,叫它明靜而住,不須要。不由功用,也不需要特別的精進、勇猛,而內心的等持,任運相續,無散亂轉,這時候心裡面也不惛沈也不散亂,這樣相續,這叫做等持。等,就是也不惛沈也不散亂,明靜而住叫做等。這個明靜而住的境界能保持住,一切時都相續,叫做持。這是九心住,由開始降伏散亂心,到最後無散亂轉,有九個次第,這是欲界定。欲界定想得到很難,但是失掉很容易。得到欲界定,還要繼續努力就能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以後,得到色界初禪也容易。所以,最難的是得到欲界定。


33.雜阿含97

1.沙門

云何補特伽羅異門?謂有六種。何等為六?一、沙門;二、婆羅門;三、梵行;四、苾芻;五、精勤;六、出家。第一、沙門復有四種。何等為四?一、勝道沙門;二、說道沙門;三、活道沙門;四、壞道沙門。當知諸善逝名勝道沙門;諸說正法者名說道沙門;諸修善行者名活道沙門;諸行邪行者名壞道沙門。

[]怎麼叫做補特伽羅異門呢?就是從不同的立場說出不同的人,各式各樣的人不同。有六種不同的人,不同的眾生。何等為六?一、沙門。二、婆羅門。三、梵行。四、苾芻。五、精勤。六、出家。六種補特伽羅裏面,第一種是沙門,沙門還有四種不同的沙門。何等為四?一、勝道沙門。二、說道沙門。三、活道沙門。四、壞道沙門。

1)當知諸善逝,名勝道沙門。逝者去也,到另一地方去;你去得好,你到那地方很好,叫做善逝。所以到涅槃那裏去,這是很好,這個地方是安樂自在,沒有老病死苦,這是善逝。逝,又當消滅,這個人滅除一切煩惱、滅除一切苦,也叫善逝。佛有十種聖號,善逝是其中的一種,稱佛為善逝。這樣,佛叫做勝道沙門,這裏邊也應該包括阿羅漢、辟支佛也是在內,這些人都叫做勝道沙門。

2)諸說正法者,名說道沙門。能為眾生宣揚正法的人,叫做說道沙門,這是指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這些人說。

3)諸修善行者,名活道沙門。這個人不是聖人,但是他相信佛法,能夠修學戒、定、慧的善行,就是常常地精進修學聖道,這個道生起來,就叫做活道。如果忽然間退道心不修行,這個道就死了、就不是活了。活就是生的意思,聖道現起來,在你的身、口、意裏面,有聖道的活動,就叫做活道沙門。

4)諸行邪行者,名壞道沙門。凡夫修行幾天不修行,就是叫做壞道沙門。


諸善逝者,謂已證得貪、瞋、癡等無餘永盡。說正法者,謂為調伏貪、瞋、癡等宣說正法。修善行者,謂為調伏貪、瞋、癡等勤修正行。行邪行者,謂犯尸羅行諸惡法。

[]1)什麼是諸善逝者?這個人已經成就,一切的貪瞋癡的煩惱沒有剩餘地、全部地息滅。

2)什麼是說正法者?正是聖人,聖人所說法名為正法。宣說正法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調伏貪、瞋、癡,我說正法目的,是使令人能夠發心調伏內心貪煩惱、瞋煩惱、愚癡、疑惑、高慢、各式各樣的煩惱的。

3)什麼是修善行者?就是聽聞佛法以後,他就能夠用佛法來調伏自己的貪、調伏自己的瞋、調伏自己的愚癡等這些煩惱。但是煩惱有時候不活動,不活動的時候心裏比較清淨,這時候修學聖道、修四念住、修止觀,就容易修得上來,就能調伏煩惱;若是煩惱已經現起,這個時候想修行困難、不容易。但是有的人在沒有煩惱的時候,能夠多靜坐、修學四念住,有點力量,但是還沒得聖道。雖然沒得聖道,煩惱來的時候能調伏,正念能生起來,能把煩惱降伏!那麼貪心也降伏,瞋心、愚癡心、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樣煩惱都能調伏。

4)什麼是行邪行者?這個出家人犯戒,做很多惡事,殺、盜、淫、妄的事情。


又學、無學名勝道沙門,以無漏道摧滅一切見、修所斷諸煩惱故。若無如來及諸菩薩,為菩提故勤修正行,諸聲聞眾持三藏者,名說道沙門。任持世俗法、毘奈耶,轉正法眼、令不斷故。若諸異生補特伽羅,其性調善,為自利益勤修正行,有羞有悔,愛樂正學,為得未得、為觸未觸、為證未證,勤修加行,有力有能堪得未得、堪觸未觸、堪證未證,名活道沙門。由彼現有諸善法煖,堪能生長聖慧命根,名活、非死,是故名為活道沙門。若諸犯戒補特伽羅,多行惡法,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名壞道沙門。由彼破壞最初所有正道根本,無力無能、非生道器,雖現前有說正道教及現前有證正道者,而彼不得,是故名為壞道沙門。世尊依彼作如是說此初沙門廣說乃至第四沙門,於外沙門、婆羅門教空無所有。若於是處八支聖道安立可得,即於是處有初沙門廣說乃至第四沙門。

[]1)又學無學,名勝道沙門。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都是學,就是他能夠學習聖道。得阿羅漢道以後叫無學,但是也包括佛、辟支佛在裏邊,叫做勝道沙門。前邊說勝道沙門,當知諸善逝者,名勝道沙門,就是專指無學;現在把有學的聖人也包括在內。因為,在他的心裏面有清淨的聖道,就是無常、無我的智慧。有這樣的智慧,能摧滅、能破壞一切見所斷的諸煩惱、修所斷的諸煩惱。見道所斷的主要是薩迦耶見、戒禁取、疑這三種煩惱;修所斷的一切煩惱,就是欲界的九品煩惱,色、無色界各有九品煩惱,能破壞這一切煩惱,所以叫做勝道沙門。

2)這個時期,沒有佛陀在這裏,也沒有菩薩在這裏。這個時候,這些佛教徒為菩提故,就是能發這個願,我為什麼要修行呢?想要得出世間聖人的智慧。有這樣的願,為菩提故,是願。勤修正行,是行,由願而有行。有願以後,他能夠精進不懈怠地修學戒定慧、修學止觀。

a)諸聲聞眾持三藏者,前面說沒有佛陀、沒有諸菩薩,剩下來的就是諸聲聞眾,就是發出離心,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學習苦集滅道,想要出離生死得涅槃的這些人,叫諸聲聞眾。持三藏者,他心裏面能受持佛陀說的經藏、律藏、論藏,這些語言文字的佛法,他能受持,也能為眾生宣說,所以叫做說道沙門。

b)任持世俗法毘奈耶,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語言文字的戒律,這些是屬於世俗的,不是屬於勝義。勝義,是佛菩薩內心的世界的事情。任持,就是能住持,這個沙門有能力能流通一切語言文字的佛法,能作這件事。或者說任持就是弘揚。

c)他能夠宣揚佛陀的三藏教法,三藏教法有什麼好處須要宣傳呢?是眼,就像人有眼睛似的,看見這條道路很平坦、很安全,要走這條路。如果這一條道路不平坦、有危險、有虎狼惡獸,不要走這條路,這是有眼。佛的正法,也就是佛的眼,也是告訴我們這是惡、這是善、這是出世間的聖道、這是無上菩提道,能指示我們、能開示我們三乘聖道,教我們能夠發出離心,不要在欲界、色界、無色界裏面流轉,所以這就叫做眼。正法是眾生的眼睛,能令眾生得到慧眼。令慧眼在世間上不斷的流傳,不要中斷。這裡說道沙門是指聖人,不是指凡夫說。

3)若是很多的凡夫,每個人有不同的業力,得不同的果報,有不同的虛妄分別心,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有各式各樣的智慧,但是都是凡夫的時候,叫做異生。

a)其性調善,為自利益,勤修正行。在凡夫世界這裏邊,有的人在佛法裏面有栽培,他的心很調善,不是那麼樣的顛倒迷惑。為了自己成就聖道的利益,精勤地修學戒定慧的正行,能這樣用功的人。

b)有羞有悔,愛樂正學。雖然是凡夫,但是他有羞恥、有慚愧心,有錯誤能懺悔。愛樂佛法,能努力地修學聖道。

c)為得未得、為觸未觸、為證未證。為了得初果,這個初果還沒得到,我想要得。為觸未觸,二果、三果,我也沒成就,但是我希望成就。為證未證,阿羅漢道我還沒有成就,但是我想要成就。所以,有羞有悔、愛樂正學;為得未得、為觸未觸、為證未證這幾話是願,是發願想要得聖道。勤修加行,是行,能精進地修學戒定慧的正行。

d)有力有能,堪得未得。前面是願和行,有願而又能夠修行的時候,就會有成就。就有了功能,有了力能,什麼功能呢?能得未得的初果,能夠接觸未接觸的二果和三果,能夠證悟四果阿羅漢,四果阿羅漢是沒證悟,現在能證悟。這個時候是說你能夠成就,不是已經成就;你現在正在用功修行,有能力成就,這個時候叫做活道沙門。這個聖道在你心裏面活動,你不斷地修戒定慧,在你身口意上有戒定慧,但是還沒有成聖道。

e)由於那個薄塵行者現在有諸善法暖,他的身口意裏面有善法的暖。暖就是溫暖,和火是同一類。暖繼續增長,就會出來火。火就譬喻聖道的智慧。這個人在心裏面常能修四念住,觀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在奢摩他裏面這樣用功修行,就有暖。這個時候的智慧,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接近聖人的智慧,他有能力能夠生聖慧命根,能夠長聖慧命根。這個聖慧的命根在凡夫的身口意裏面生出來,就是活,而不是死,是故名為活道沙門。前面說的活道沙門,修正行通說凡聖一切位,叫做活道沙門。現在這裏沒有說聖,說加行位的修行人,叫做活道沙門。

4)若諸苾芻不能持戒,犯戒,這種補特伽羅的身、口、意總是有很多罪過。廣說乃至實非梵行,這個人不能持戒,他不是梵行、不是淨行。他的內心裏面都是污穢,沒有聖道的氣氛,聖道的氣氛朽懷。表現於外的相貌好像真實的修行人似,他對人說他是修學聖道,這個人他的道不能活了,持戒是聖道的根本,你不持戒,聖道沒有根本,不能現起,所以叫做壞道沙門。

a)由於那個出家人破壞所受的戒法,這個戒法是所有正道的根本。但是破壞根本的時候,就沒有能力得聖道。他這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他這個人的色受想行識,不能生道,不是生道之器。

b)雖然這個世界上,就是當前有佛教流行在世間,出家人裏面有得證聖道的人,而這個壞道沙門他不能夠宣說聖教,也不能夠現證聖道,是故名為壞道沙門。

5)根據什麼建立這四種沙門呢?若是在這個廣大的地區,有人宣揚八支聖道就是三十七道品,聽聞的人若是隨順學習,就會有初沙門,就是勝道沙門、說道沙門、活道沙門,廣說乃至第四壞道沙門,就會有這個事情。佛陀就根據彼八正道,就會這樣說,說什麼呢?此是勝道沙門、此是說道沙門、此是活道沙門,廣說乃至到第四壞道沙門。在佛法以外的沙門裏面,婆羅門教裏邊,沒有八正道,所以也沒有這四種沙門。


2.婆羅門

第二、婆羅門復有三種:一、種姓婆羅門;二、名想婆羅門;三、正行婆羅門。種姓婆羅門者,謂若生在婆羅門家,從母產門之所生出,父母圓備,名婆羅門。名想婆羅門者,謂諸世間由想、等想,假立言說,名婆羅門。正行婆羅門者,謂所作事決定究竟,已能驅擯惡不善法。如說當知,婆羅門更無有所作,所作事已辨,是謂婆羅門。

[]第二婆羅門,復有三種,一、種姓婆羅門。二、名想婆羅門。三、正行婆羅門。

1)什麼是種姓婆羅門?這個人是生在婆羅門的這個家、這個種族裏面,從母產門之所生出,有父親、有母親,這個人就叫做種性婆羅門,因為在這個族性裏面生的,所以叫做種性婆羅門。

2)什麼是名想婆羅門?諸世間上的這個人,他不是婆羅門的族性,是其他種性的人。但是,由想等想,就給他假立一個名字,叫做婆羅門。

a)什麼是想?構了想是想相,明了性的心和所緣的境界相接觸,心就把所緣的境界顯現在心裏面,這時候就叫做想,還沒有多的分別,就是總想。

b)什麼是等想?了取彼彼生類種性等相差別,是名等想。等,就是各式各樣的差別。內心和外邊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初開始的時候沒有很多分別,也是有個明了性,可

是第一剎那過去,第二剎那、第三剎那,分別心就很多,所以,了取彼彼生類。取,就是把它拿過來,心接觸各式各樣的境界,各式各樣的境界在你心裏面現出來,就叫做取。也就是這個明了性,你明了各式各樣的生類種性等相差別。生,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胎生裏面有各式各樣的人,叫生類,種性等的不同的差別相。等想就是各式各樣的差別想,也就是內心裏面有種種分別。第一個想,就是概略地明了一下而已,沒有作種種分別的時候叫做想;作種種分別的時候就叫做等想。

c)什麼是施設言說?由想和等想觀察思惟,然後,施設言說,就是安立種種的名字,這個人叫佛護、這個人叫法友,安立種種的名字。言說,就是名字。有名字,你才能會說話,沒有名字你不能說話。所以假立言說,就是假方便、不是真實,這叫假立,立出來種種的名字。這個人原來不是婆羅門,但是給他立個名字就叫做婆羅門。

3)什麼是正行婆羅門?婆羅門翻為淨行,這個人有清淨的德行,叫做正行婆羅門。這個人計劃要作這件事情,他能決定把這件事作到究竟圓滿,意願非常得強。已能驅擯惡不善法,就是能夠滅除一切污染。這個人原來有這樣的願望,而現在事實上也的確是做到。驅擯,就是滅除、驅除很多的身口意上的罪過的事情,都把它清除,使令自己的內心清淨,這就叫做正行婆羅門。就像經上這樣說:當知婆羅門,更無有所作。他再不作一切惡事,他就作善事,而決定不作惡。他有這樣的願,而且也這樣作、作成功。所作事已辦,他發願要作這樣的事情,已經成功。這就是正行婆羅門。


3.梵行

第三、梵行,復有三種:一、受遠離梵行;二、暫時斷梵行;三、畢竟斷梵行。受遠離梵行者,謂能受學遠離一切行非梵行習婬欲法。暫時斷梵行者,謂諸異生由世間道離欲界欲。畢竟斷梵行者,謂諸聖者得不還果,復得最上阿羅漢果。

[]第三梵行,復有三種。一、受遠離梵行。二、暫時斷梵行。三、畢竟斷梵行。

1)什麼是受遠離梵行?這個人有這種願,有這能力,能夠接受、能夠學習梵行、能棄捨一切非梵行習婬欲法,就是不做婬欲的事情。婬欲是非梵行,不是清淨的事情,他能遠離不清淨的事情,這叫做受遠離梵行。

2)什麼是暫時斷梵行?很多的眾人裏邊,他是由世間道,就是觀察欲是苦,令人多諸病痛、多諸苦惱,他用這樣的方法棄捨欲界的婬欲的事情,不做這件事,但是是有時間性的、不是永久的,這叫暫時斷梵行的人。

3)什麼是畢竟斷梵行?畢竟斷是究竟地把欲滅掉,欲的煩惱分兩種:一個是欲的事情、一個是欲的煩惱。現在畢竟斷梵行是什麼意思呢?煩惱有現行的煩惱、有種子的煩惱,他不但是現行的煩惱欲沒有,煩惱的種子也消除,就永久也不會再有欲,叫畢竟斷梵行。這是誰呢?就是修學聖道成功的三果聖人,不再來人間,不來欲界,這個聖人是畢竟斷梵行。三果聖人再進一步就成就最殊勝的阿羅漢果,就是四果。這兩種人,畢竟斷梵行。前面初果、二果還不行,如果在家居士得初果、得二果,可能還是有欲,因為不在畢竟斷梵行的範圍內。若是成就三果、成就四果,就是決定不再有婬欲的事情、不再有婬欲的煩惱。


4.苾芻

第四、苾芻復有五種:一、乞丐苾芻;二、自稱苾芻;三、名想苾芻;四、破壞煩惱苾芻;五、白四羯磨受具足戒苾芻。

[]第四苾芻,復有五種。

一、乞丐苾芻,苾芻翻為乞士,若自己沒有生活的所需,向人乞求、同人要飯吃,一般街市上的乞丐叫做乞丐苾芻。

二、自稱苾芻,發心出家,受具足戒,這是苾芻。但是破根本戒,就不是苾芻,他還自稱他是比丘。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根本沒有受戒,但是也是剃髮,穿上出家人的衣服,自稱苾芻,這都是不合法的事情。

三、名想苾芻,就是這個人不是出家的苾芻,但是取一個名字叫做苾芻,叫做名想苾芻。還有一種解釋,就是出家的時候,先是做沙彌,做沙彌的時候,沒有受比丘戒,但是他在大眾僧裏面也算一個數,這個時候,也可以名之為苾芻,但是這個苾芻是名想苾芻,不是真實,他沒有受比丘戒,這時候叫名想苾芻。

四、破壞煩惱苾芻,就是出家受具足戒,然後修學八正道、修學四念住,把愛煩惱、見煩惱都破除,這是真實的比丘。

五、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就是這個人出家以後,要受戒的時候,一白三羯磨就是白四羯磨,這是受具足戒的次第。後兩種比丘是如法,前三種都不是合法,這一共是五種。


5.精勤

第五、精勤復有三種。一、止息犯戒精勤,謂能遠離一切不善身業、語業。二、止息境界精勤,謂密護根門、修防守念及常委念,如前廣說。三、止息煩惱精勤,謂能永斷見、修所斷一切煩惱,及於一切先所生起,或欲尋思或恚尋思、或害尋思,或貪、或瞋、或諸邪見,或忿、恨、覆、惱誑、諂等,能往惡處那洛迦等諸險惡趣非沙門法,隨所生起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當知此中,略有二種止息煩惱:一、止息隨眠;二、止息諸纏。

[]第五精勤,復有三種。

一、止息犯戒精勤,這個人品德很高尚,犯戒的事情都停下來,不犯戒。受戒以後,能夠清淨守護這個戒,決定不犯戒,叫做止息犯戒。這件事是精勤,不但今天這樣子,明天、後天一直永久是這樣子,所以叫做精勤。這個人受戒以後,他的毅力很強、很堅定,能棄捨一切不善的身業、不善的語業,就是持戒清淨。

二、止息境界精勤,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一切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的時候,他能令一切染污心都不動,心能保持清淨。這是什麼呢?就是唯有他自己知道,他能夠保護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是個門,這個門能得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消息,在這個時候也容易有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煩惱出來,這個修行人能保護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使令他沒有煩惱現起,這叫密護根門。他能修護防守念的方法,就是用苦空無常無我,保護自己的心,不要有貪瞋癡。不間斷地這樣用功修行,修行的時候還非常地周密,而不是馬馬虎虎。像前面資糧的地方說過。

三、止息煩惱精勤,在禪堂裏面修四念住的時候,心裏面能夠止息一切煩惱,

1)怎麼樣止息法呢?就是修四念住,能夠永久地斷除見、修所斷的一切煩惱。

2)及於一切先所生起,現在是靜坐修止觀的時候,先所生起就是在靜坐之前,沒有靜坐的時候,內心裏面生出來煩惱,什麼煩惱呢?

a)或是心裏面思惟欲的事情,或是心裏面很憤怒,想要殺人,或者彼此有衝突,不想殺他,但想要傷害他。或者心裏面有其它的貪心,或者是瞋恨心,或諸邪見,是常見、是斷見、是我見、我所見,這些不是正見的思想,這些邪知邪見的事情。

b)或是忿,對方對你不饒益、沒有利益,你心裏面就瞋恨。當時是不高興、是憤怒,過去就沒有事,就是忿。

c)恨,事情過去心裏面還是恨,結恨不捨。

d)覆,是隱藏,同修梵行的人指出來你做什麼錯誤的事情,你要懺悔,反而覆蓋,說我沒有做這些事情,否認這件事,就是隱藏自己的罪過,不肯發露出來,這叫做覆。

e)惱,就是惱亂,多少年前,這個人傷害過我,現在想起來我就恨,我就想要報復,這叫做惱,也是瞋。

f)或者是誑,欺騙人的這些事情。

g)諂曲,就是諂媚的這些事情。

心裏面不能清淨眼耳鼻舌身意,有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乃至到忿、恨、覆、惱、誑、諂等,你有這樣的煩惱業力,能往惡處那洛迦等。什麼叫惡處?就是那洛迦等,那洛迦是地獄;等,就是餓鬼、畜生趣。諸險惡趣,這些地方有什麼不好呢?這個地方是個大苦惱的地方,險惡就是苦惱的地方,到這地方。心裏面有種種煩惱,不密護根門,有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這些事情,這不是修行人應該有的事情。

3)但是沒得聖道之前還是凡夫,有的時候心有煩惱會動,那怎麼辦呢?隨你生起煩惱的時候,立刻地不忍受這件事,把這些煩惱停下來,怎麼辦法呢?平常的時候要多靜坐,養成苦空無常無我的正念,常常地這樣止觀、訓練,它就有力量。有力量的時候,煩惱來了,能不忍受,立刻地把煩惱棄捨,就能做到。如果平常不用功修行,煩惱來了,你知道不對,沒有用,還是隨煩惱去。

4)尋即斷滅除遣,尋就是立刻地,不要隨著煩惱去,說一些惱亂人的話,或者有罪過的行為,要立刻地斷滅這個煩惱。怎麼叫做斷滅呢?就是除遣煩惱的活動,除遣煩惱的現行,把煩惱的現行停下來,叫除遣。要深入觀諸法實相、觀諸法無我,才能夠除掉煩惱的種子,叫變吐。

5)當知此中,若簡要地來說就是兩種,把煩惱能停下來,哪兩種?一個是止息隨眠,就是煩惱的種子把它停下來;第二種是止息諸纏,煩惱在活動的時候,把它停下來。什麼是止息隨眠?若是能夠修四念住,能斷除見、修所斷的一切煩惱,能斷除一切惡不善法,煩惱它能夠發出來種種罪過的事情,叫做一切惡不善法。變吐,是斷除煩惱種子。什麼是止息諸纏?煩惱活動的時候,能用聖道把它停下,就是斷除煩惱的現行。


6.出家

第六、出家復有二種:一、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二、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謂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又若自能出離身中所有一切惡不善法,當知是名真實出家。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謂諸外道或全無衣、或壞色衣、或塗灰等增上外道。復有所餘,如是等類眾多外道。是故說言:若諸沙門、若婆羅門、若修梵行、若諸苾芻、若精勤者、若出家者,如是一切是數取趣所有異門。

[]第六出家,有二種出家的不同。哪兩種呢?一、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善就是有功德、沒有過失,就是佛。佛陀大慈大悲和大智慧為我們說法、說律,在這樣的佛法裏面出家。二、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就是沒有功德而有罪過的地方,就是外道,外道裏邊也有法、律,在那樣的境界裏面出家。

1)什麼是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的人?就是苾芻、苾芻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這五眾。男眾出家就是兩個階級:一個沙彌、一個苾芻;女眾出家三個階級,沙彌尼、式叉摩那、苾芻尼。式叉摩那,女人出家以後,不要立刻受苾芻尼戒,就是先受沙彌尼戒,再受學法女戒,就是要學苾芻尼的根本戒。另外又規定有六法,就是有六條戒要學習。另外要學習所有苾芻尼的戒,全部都要學習。這五種人是在佛法中出家,而這種出家,就是名義上是出家,剃髮、穿上出家人的法服,一方面學習佛法,這就是名義上叫做出家。

2)又,名義出家的人若努力地肯學習佛法,修學四念住,修學三十七道品,自能出離。經過自己的努力,能出離這個五蘊身中很多的惡不善法,就是貪、瞋、癡的煩惱,這些煩惱一發動又造很多的罪業。有煩惱、有罪業,就會招感果報,所以煩惱和業和果報這三種都是惡不善法。現在這個人在佛法裏邊一開始是假名字叫做出家,但是肯努力地修學聖道,從惡不善法裏面解脫出來,雖然還是色受想行識,但是特別地清淨莊嚴而沒有污染,這叫做真實出家。什麼是惡不善法?惡不善法有兩種,一種是現行的惡不善法、一種是種子。現行的惡不善法,持戒、修定,惡不善法就不顯現出來,但是內心裏面還有種子,還有惡不善法的潛在的功能,就須要智慧,見到第一義諦的時候,才能破除惡不善法的種子。這時候是斷惑證真,才是聖人。所以,真實的出家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人成就清淨無漏的智慧與第一義諦相應,這就是出家。

3)什麼是於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的人?就是眾多的外道,什麼外道呢?其中一種的外道就是完全不穿衣服,就是裸體的外道。或者也穿衣服,穿著壞色的衣服;或者是在身體上塗灰等,這些修苦行、特別苦惱的這些外道,叫增上。還有很多的外道。

a)外道的老師得到禪定,有神通,看見牛死掉生天,牛的行為能夠生天,於是就教他的徒弟學習牛、學習狗,這是一種。

b)第二種的外道,就是過去世造罪業,就得要受苦,今生多修苦行,把罪業消除,就解脫,於是乎告訴你修種種的苦行來苦惱自己。這樣有何不對?過去有罪業,罪業成熟使令我們受苦,或者是得病、或者有什麼災難,由如是因得如是果。但是這件事是由過去的罪業成熟、發生作用,使令你受苦。如果自己找苦受,那是另一回事,受苦也不能消滅罪,因為你這個罪不是那個業力招感的苦,是你自己找苦受,與以前的業力沒關係,這是受苦而不能得解脫的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受苦的原因不是業力,是你的煩惱。因為有煩惱你才做錯事,做錯事才受苦;所以煩惱是根本,而不是業。現在若想要不受苦,要修無我觀,斷愛煩惱、斷見煩惱,才能夠滅除苦。

4)所以佛說,若諸沙門這是一類的補特伽羅、若婆羅門補特伽羅、若修梵行的補特伽羅、若諸苾芻的補特伽羅、若精勤者、若出家者,如是一切是數取趣所有的差別,數取趣中不同,有這麼多不同類的眾生。

34.雜阿含1248

1.四魔

當知諸魔略有四種,魔所作事有無量種,勤修觀行諸瑜伽師應善遍知,當正遠離。云何四魔?一、蘊魔;二、煩惱魔;三、死魔;四、天魔。蘊魔者,謂五取蘊。煩惱魔者,謂三界中一切煩惱。死魔者,謂彼彼有情,從彼彼有情眾殀喪殞歿。天魔者,謂於勤修勝善品者,求欲超越蘊、煩惱、死三種魔時,有生欲界最上天子,得大自在為作障礙,發起種種擾亂事業,是名天魔。

[]修學聖道的人,一定會遇見魔這個問題。魔究竟是有多少魔呢?簡要地說就是四種魔;魔所作的事情不止四種,有無量種,不可以數計。勤修觀行,這個人發出離心、發菩提心,精進地修學止觀。行就是心,觀察你的心怎麼樣活動,就是行。心有能行、也有所行。能行當然是心,心在所緣境上活動,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這是所行。所以,觀行就是有能行、有所行,都是所觀的境界。很多的修行人,應該善巧地辨知四種魔和魔所做的事情,要特別注意遠離魔、遠離魔所做的事情,應該這樣,聖道才能成就。哪四種魔呢?一、蘊魔。二、煩惱魔。三、死魔。四、天魔。

1)什麼是蘊魔?就是五取蘊。蘊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種蘊。這五種蘊能生出來種種的煩惱,所以叫取蘊。取有四種,有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蘊,就是這個身體的果報,是由煩惱生起;生起之後,它又能生出煩惱來,所以它就是魔。

2)什麼是煩惱魔?就是三界中一切煩惱。欲界的人在欲上有煩惱,在色聲香味觸上有煩惱;色界天上、無色界天上的人在禪定裏邊有煩惱,愛著禪定,這都是愛煩惱。另外一種見煩惱就通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主要就是我見。見煩惱和愛煩惱包括三界中一切的煩惱;這些煩惱都是魔,都是障礙你修行。

3)什麼是死魔?那個有情、那個有情,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色界天上的人、無色界天上的人,各式各樣的有情。從他同類的眾生裏邊,他死掉,這就叫

做死魔。夭,就是壽命不長,在少年的時候就死掉。喪,不管是少年、是老年死掉,都叫做喪。殞歿,就是這個身體壞、結束。

4)什麼是天魔?超越蘊魔、超越煩惱魔、超越死魔,也就是解脫。他有這個願望,想要解脫這三種魔的時候,有這樣的行動,就修學聖道。勤修勝善品的目的,就是求欲超越蘊、煩惱、死三種魔。有生欲界最上天子,有的眾生在人世間做很多的功德,但是思想有問題,他的功德使令他投生在欲界最高的那一層天,就是他化自在天在那裏,在那裏他有大自在的境界。這個天子就是天魔,為勤修勝善品的這個人作障礙,就現出來很多的擾亂,擾亂這個修行人,叫你止也修不成、觀也修不成,叫你持戒也持得不清淨,就是破壞你戒定慧的這個人,是名天魔。


當知此中,若死所依,若能令死,若正是死,若於其死作障礙事、不令超越,依此四種建立四魔。謂依已生、已入現在五取蘊故,方有其死。由煩惱故,感當來生,生已便有夭喪殞歿。諸有情類命根盡滅殀喪殞歿,是死自性。勤修善者為超死故正加行時,彼天子魔得大自在能為障礙;由障礙故,或於死法令不能出,或經多時極大艱難方能超越。又魔於彼或有暫時不得自在,謂世間道離欲異生,或在此間、或生於彼;或魔於彼得大自在,謂未離欲。若未離欲,在魔手中,隨欲所作;若世間道而離欲者,魔縛所縛、未脫魔罥由必還來生此界故。

[]要知道這四魔裏邊,蘊魔是什麼呢?就是死所依,你有這個身體,才有這個身體的死亡。沒有色受想行識,就沒有死亡這回事,所以蘊是死所依止的地方。若能令死,就是煩惱魔,煩惱魔能令你生、令你死。若正是死,就是死魔。若於其死作障礙事,不令超越。若是這個修行人,想要超越蘊魔、煩惱魔、死魔,但是那個人對於他想要超越這三種魔,不令他超越、不令他解脫,這就是天魔。依此四種,死所依、能令死、正是死、若於其死作障礙事,依這四種建立四魔。

1)死所依怎麼講法呢?依據你的色受想行識已經出現,已經出現什麼意思呢?就是已入現在五取蘊故,這時候才會死亡的,不然就沒有死亡這件事,所以叫做死所依。

2)色受想行識怎麼會生出來?怎麼會出現色呢?由於內心裏有愛煩惱、有見煩惱,所以招感將來的生命,可見煩惱是眾苦之本。色受想行識出現以後就是生,有生必有死,便有夭喪殞歿。所以能令死,實在是煩惱的力量,煩惱能令你生、也能令你死。

3)不管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些種類,只要有色受想行識,就是有命。命根就是業力,得此生命體的那個業力,是這個生命體的根本,業力若結束,這個身體就是非要死不可,你的身體就要夭喪殞歿。死的體性是這樣。

4)精進地修學聖道的這個人,他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為了解脫生老死,解脫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他目的就是解脫這些事情,所以要修學聖道。這個修學聖道的人,努力修行的時候。欲界頂天的天子魔,有大自在力量,能障礙你修學聖道。因為天子魔來迷惑障礙你,使令你不能超越老病死。雖然天子魔來搗亂,但那個修行人不屈服,繼續地用戒定慧、用止觀來調心,心不動,魔也無可奈何,但是經過時間很多,受很的苦、受很多的難,才能超越天子魔。

5)又天子魔對於那位修行人,或者是短時間對這個修行人不得自在,想要搗亂,不能搗亂。這個人的修行超越魔的境界,這是怎麼回事情呢?佛教徒或者是外道,不修四念住,修世間的方法,成就色界四禪或者是無色界的四空定,能解脫世間色聲香味觸的欲,這樣的異生。雖然是解脫世間的欲,還是凡夫。或者這個時候,還在人間在這裏生存。或者壽命到了,就生到色界天或者是無色界天。這個人成就色界、無色界的禪定的人,魔王不能向他搗亂;因為沒有欲,心裏不動。所以,暫時不得自在。

6)或者魔對這個人還是有力量的,就是你內心沒能離欲,還是愛色聲香味觸,那魔王對你來說是得大自在的,要叫你怎麼地你就怎麼地,你不能自主。

7)若是這個修行人雖然用功修行,心裏面還不能離欲的話,他還在魔王手裏,還受魔王的控制,魔王對你還有大自在。隨欲所作,魔王想要叫你怎麼的,你就得怎麼的,你不能夠自主的。

8)若是這位修行人不是修學佛法,是修世間的方法,破除色聲香味觸的欲。離欲的這個人還是為魔縛所繫縛,這個修行人還沒能夠解脫魔王的那條繩子,魔王隨時還可以影響你。由於這個人雖然是離欲,生到色界天、生到無色界天,但是終究有一天還要回到欲界,所以魔王還能控制你。為什麼?世間離欲的人,有禪定的力量,暫時使令欲的種子不動,但是還沒消滅欲的種子。用這樣的方便,跑到無色界天非非想天,這個魔王還可以把你抓回來,怎麼會把他抓回來?因為你的煩惱種子沒有斷,欲的煩惱的種子沒有斷,這就是煩惱魔,煩惱魔又把你抓回到欲界。在色界天、在無色界天多少大劫都沒有欲,但是回到欲界來就有欲,欲的種子就會動,生起現行。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在有欲的人來說,這是很妙的事情、很可愛的事情,就像有九條繩子綁著你,或是說有九種結,結就是繫縛能抓住你。由於內心裏面有九個結,就使令你在生死裏面任運地、不用人教你,自然就歡喜欲,自然樂著。在這個欲,被欲繫縛,自己還不想解脫、不願意解脫,願意被繫縛著。


2.魔事

云何魔事?謂諸所有能引出離善法欲生,耽著諸欲增上力故,尋還退捨,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密護根門;於諸所有可愛色聲香味觸法,由執取相、執取隨好,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於食知量;於諸美味不平等食,由貪愛欲,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精勤修習,初夜、後夜覺寤瑜伽;於睡眠樂、於偃臥樂、於脅臥樂,由懈怠力,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若正安住正知而住;於往來等諸事業時,若見幼少盛年美色諸母邑等,由不如理執取相好,心樂趣入;或見世間諸妙好事,心樂趣入;或於多事多所作中,心樂趣入;或見在家及出家眾歡娛雜處;或見惡友共相雜住,便生隨喜,心樂趣入。當知一切皆是魔事。於佛法僧、苦集滅道、此世他世,若生疑惑,當知一切皆是魔事。住阿練若、樹下、塚間、空閑靜室,若見廣大可怖畏事,驚恐毛豎;或見沙門、婆羅門像、人非人像,欻爾而來,不如正理,勸捨白品、勸取黑品,當知一切皆是魔事。若於利養恭敬稱譽,心樂趣入;或於慳吝廣大希欲不知喜足,忿、恨、覆、惱及矯詐等沙門莊嚴所對治法,心樂趣入。當知一切皆是魔事。如是等類無量無邊諸魔事業,一切皆是四魔所作。隨其所應,當正了知。

[]怎麼叫做魔事?魔王做什麼事情來迷惑人,障礙我們修行呢?

1)就是有很多發心修行的人,能引出離善法欲生,這個善法欲能引出離。善法,就是佛法的戒定慧、三十七道品這個善法,這個戒定慧的善法有什麼好處呢?能引出離,能引導你從生老病死苦裏面得解脫,能引出離的善法欲生起來,所以這個眾生就想要出家、想要修學戒定慧。但是過去久遠劫來,耽著、愛著色聲香味觸的欲,這個欲的力量太強、太大。很快地又把善法欲失掉,又不想要修聖道,又不想出家。這是煩惱魔令你退道心,魔王就是用欲來引導人,令你退道心,這是捨善法欲。這叫做魔事。

2)若是有善法欲這個人出家,心裏面安住在密護根門這裏。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就是門。就是保護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佛法的聖道可以從這裏進來,可以學習。但是貪、瞋、癡的煩惱這些賊,不要進來,叫密護根門。密就是很嚴密,不可以有一點漏洞,保護眼耳鼻舌身意這個門。行住坐臥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遇見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都能向道上會,失掉正念的時候,貪、瞋、癡就出來,但是這時候要保護,把它息滅。修行人對於外邊的世界,所有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由執取相、執取隨好,心樂趣入無始劫來就是這樣。執取相,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前五識,就是概略的相貌。執取隨好,是第六意識,這個相怎麼好、怎麼好,作種種的分別。心樂趣入,心裏面歡喜到色聲香味觸法那裏,就把正念的戒定慧,無貪瞋癡的正念失掉,這個善法欲就失掉,這就叫做魔事。什麼叫做魔事?就是魔王現出可愛的色聲香味觸來迷惑你,令你顛倒。

3)這個修行人,發善法欲出家,出家以後,能安住密護根門,而且能夠安住於食知量,這個修行人對於飲食,知道飲食的量,什麼是量?數量也是量,但作用也是量。我今天吃香蕉它能發生什麼作用,吃蔬菜、吃各式各樣的飲食,要知道它的作用。於諸美味不平等食,我歡喜酸、歡喜辣、歡喜甜的這些美味,吃這樣的飲食,它發生的作用,對於修學聖道不合適,或是有的飲食幫助你修止、幫助你修觀;有的飲食破壞你的止觀。這個修行人安住於食知量,但是於諸美味不平等食,由愛美味飲食的這個欲,總是想辦法今天這個時候吃什麼、明天這個時候要吃什麼,總是想這件事,這就是魔事。因為你對飲食有特別的欲,魔王就用這個事來迷惑你,叫你退道心。

4)若是這個修行人能夠有善法欲、有密護根門、於食知量,又能夠修覺寤瑜伽。若正安住精勤修習初夜後夜覺寤瑜伽,就是白天的三時,初中後三時;夜間的三時,就是初夜和後夜也要用功修行,只是中夜要休息,這叫做覺寤瑜伽。於睡眠樂、於偃臥樂,偃,就是仰在那裏臥;於脅臥,感覺到快樂。由於心裏面懈怠,不歡喜修止觀,心裏就歡喜睡眠,趣入於睡眠,這就是魔事。

5)若是這個修行人能夠有善法欲,持戒清淨、密護根門、於食知量、修覺寤瑜伽、正知而住。怎麼叫做正知而住呢?不管是行住坐臥、到街上去、回來,舉手投足,從早晨起來以後到晚間休息,不管是做什麼事,心裏面要保護內心的清淨,叫正知而住。但是於往來等諸事業時,從講堂到禪堂,從禪堂到宿舍,若往若來,或者從寺廟到城市去、從城市回來等,總是有事情要做。

a)若看見幼小,年少的、盛年的、美色的這種女人的時候,不能如理地分別觀察,不能觀察這是老、病、死,不能觀察這是一堆骨頭,髑髏骨、項骨、齒骨乃至到脅骨、肋骨、髀骨乃至到腳趾、趾骨。執取相好,感覺這個相好,怎麼樣的美妙,心就歡喜愛著這個境界。

b)或是到城市,看見世間各式各樣的事情,感覺到很美,心裏面也跑到那裏。

c)或於多事多所作中,心樂趣入。歡喜作很多的雜事,就不能修止觀。

d)或者看見在家人和出家人眾,很多人在那裏談笑、在一起住。或者看見放逸的人在一起相雜住,感覺到歡喜,心裏面隨順,自己寮房只住我一個人,心裏不歡喜。歡喜這些放逸的境界。這都是魔事。

6)若出家的時候,不歡喜學習佛法,但是在佛教的範圍內生活,到大殿裏面看見佛像,到藏經樓就看見經書,其他地方看到的都是同修梵行的人。經論裏面說到苦集,世間的因果;滅道,出世間因果。佛法經論裏面說此世還有他世,人死掉以後,生命沒有結束,還有來生,或者生天上、或者到三惡道這些事情。你對經論沒有多學習,對這些事情就會有疑惑,是那麼回事嗎?就會有疑惑。當知一切皆是魔事,你對佛法有疑惑心,這就是障礙你修學聖道的魔事。

7)若是這位修行人,居住在寂靜處,在深山裏面住、或是在樹下住、或在埋葬死人的地方、或者空閑的靜室,雖然不是深山裏面,但是住的地方也很寂靜。在這些地方住,這一天忽然間看見很廣大的可恐怖的事情。你就害怕,汗毛都豎起來,看見什麼事情呢?或看見一個沙門的像,看見一個婆羅門的像,這個人像個沙門、像個婆羅門。看見是個人的相、或看見非人的像,就是鬼神的像。欻爾而來,原來看見什麼也沒有,忽然間就出現。這些沙門、婆羅門、人、非人忽然間來了,他說的話不合道理,不合道理地勸你捨白品,棄捨修學聖道;勸取黑品,勸你回到社會上享受五欲樂是好的,勸你修學世間的善法是好的,出世間聖道不能得涅槃,勸你這樣子;當知一切皆是魔事。什麼是廣大可怖畏事?閒居時,或於塵霧,或昏夜分,見大雲氣,聞震雷音,雷的音聲很大,距離你很近。或逢雹雨、獅子虎豹,或遭遇兇惡狡猾欺詐的事情。或是竊劫抄虜,就是有人來偷盜這些事情。或遇非人來相嬈亂、逼迫你。心裏就害怕。

8)或者已經出家,在寺廟裏面修學聖道,

a)在家居士來供養,對於你有恭敬心,來讚歎你,你聽見這些話,心裏面就執著,這是不對的。所以,人家讚歎我的時候,要觀察像作夢的時候有人讚歎我、有人來供養我,醒了,沒有這麼回事。應該作如是觀,不執著這件事。遇見如意的事情,也要作如是觀;遇見不如意的事情,也應該作如是觀,觀察它是虛妄、是畢竟空寂。這樣觀察,如意、不如意的事都是你的聖道的增上緣,般若的智慧逐漸就有力量。所以外邊的境界不是決定是魔事,也不是決定是佛事;是魔事、是佛事在乎你自己的一念心。向道上會,用般若波羅蜜觀察這些魔事,觀察這些如意的事、不如意的事,這些事都是修學聖道的增上緣。不向道上會,用一般的虛妄分別心執著,就是障道因緣。

b)或於慳吝廣大希欲,不知喜足、忿恨覆惱及矯詐等,這些不合道理的事情,都是沙門莊嚴所對治,心樂趣入,當知一切皆是魔事。如是等類無量無邊諸魔事業,一切皆是四魔所作,修學聖道的人,要知道什麼是錯誤、什麼是正確,要知道。

35.雜阿含1155

若有自愛補特伽羅初修業者,始修業時,為隨證得自義利故。先應四處安住正念。然後往詣善達瑜伽,或軌範師,或親教師,或餘尊重似尊重所。云何四處?一、專求領悟,無難詰心處;二、深生恭敬,無憍慢心處;三、唯求勝善,非顯己能處;四、純為安立自他善根,非求利養恭敬名聞處。如是正念到師處已,先求開許請問時分,然後安詳躬申請問。將請問時,偏覆左肩右膝著地,或居下坐曲躬而坐,合掌恭敬深生愧畏,低顏軟語請問瑜伽。我於如是瑜伽行欲求受學,唯願慈悲為我宣說。

[]1)假設在眾生的世界裡邊,有一個眾生,自己愛護他自己。什麼是自愛?站在佛法的態度來說,只有發出離心,想要修學聖道的人,才是自愛;其他的人,都不是愛護自己。因為在世間的塵勞的境界裡邊,放縱自己的貪、瞋、癡,然後就是受生死苦,這是自己苦惱自己,不是自愛。現在這位修行人,想要解脫煩惱賊、要得涅槃,就是到安穩處的地方,這是真實地愛護自己。

2)假設有這樣的人,這種人也是有很多的,但是現在只是說才開始修學聖道的人,就是初修業者。開始修學聖道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這位始修業者,為了隨順證得自義利。證得,就是成就。自義利,自己的義利,就是有道理的利益,合乎道理的利益,是什麼呢?就是涅槃,為了自己成就涅槃,用功修行得涅槃,是你自己的一種清淨莊嚴的功德,所以叫義利。為了成就聖道,要怎麼辦呢?先應該在四個地方安住你的正念。然後再到能夠善巧通達瑜伽的止觀的次第的人的地方。這個人是誰呢?或軌範師,就是阿闍黎。或親教師,就是和尚,有責任教導你,要親自教導你。或者其餘的我們應該尊重的人,就是在佛法上有成就的大善知識,還有其他的和你尊重的人相似的人,也是善知識。你應該到這些人的地方來。

3)云何四處?一、專求領悟無難詰心處。二、深生恭敬無憍慢心處。三、唯求勝善非顯己能處。四、純為安立自他善根非求利養恭敬名聞處。

一、專求領悟無難詰心處,就是這位始修業者,心裡面應該這樣,我到善知識那裡,我的目的,是專一地希求,能夠領解開悟,什麼叫做瑜伽?怎麼樣學習瑜伽?我的目的只是這樣。我不是來難問他,沒這個心,你應該在這裡安住正念。

二、深生恭敬無憍慢心處,對軌範師、親教師、或者尊重、似尊重,都應該在內心深處生起恭敬心。沒有自己自大,瞧不起他,沒這種心情。

三、唯求勝善非顯己能處,到善知識那裡學習瑜伽,就希望我能成就殊勝的聖道,這個不是世間善法所能比,它是超過其餘的一切善法的,所以叫勝善。不是說顯示我有能力,我比你們都強,沒有這種心情。

四、純為安立自他善根非求利養恭敬名聞處,純就是專一,純是安立自他善根,就是成就我自己的善根,成就他人的善根,我的目的只是這樣;不是希求利養、恭敬、名聞,沒這種希圖。什麼是安立善根?這位善知識對於這位初修業的人,如緣起的道理,如四諦的教法,能善巧地為他宣說佛法、宣說瑜伽。能令初修業者發起、建立正信,對於佛法有信心而後能夠安住淨戒。受持淨戒之後,要學習佛法,在心裡面能夠攝持、領納在心,而不忘失。能增長自己惠捨的心情,同情別人的苦難、不如意的事情,以我的體力、我的心力、我的智慧、我的種種的力量,利益他人。這個善知識為他說法,能令他調柔諸見,就是我見、我所見,乃至常見、斷見,戒禁取見、見取見、邪見,這一切錯誤的思想,不像以前那麼剛強,逐漸地柔軟,容易息滅。這是最初的時候,來到佛法裡邊所成就的善根,就是信、戒、聞、捨、慧這五種善根。那個瑜伽師有這種堪能,能安立你自己的善根,能安立他人的善根,或者說這個瑜伽師能安立他自己的善根,也能安立其他人的善根,你就到這個善知識那裡請求教授。非為依護邪瑜伽師貪求利養恭敬名聞,那樣的瑜伽師,你就不要去。

4)這個初修業者,像前面這一段文,安住四種正念。到那位善知識的住處以後,先要請求他的同意,同意什麼呢?請問他開示你的瑜伽的時間,要先跟他約會面的時間。然後到時候,再安詳地,就是很穩重地,不浮動、躁動,親自地向他請問。將請問時遍覆左肩,左肩用衣服覆蓋起來,把右肩袒露出來。右膝蓋著在地下,就是跪下來。或者是居在師長的下邊的一個坐位,身體稍微彎曲一點坐下來。合掌恭敬,深深地生慚愧心、生恐懼心。愧畏,就是恭敬的相貌。低顏軟語,低頭,說話要稍微柔和地請問瑜伽。我對於這樣瑜伽行,想要請求善知識教導我,我接受你的教導,唯願慈悲為我宣說。瑜伽行,行,就是聖道,瑜伽的聖道。

36.雜阿含803

「障隨惑」:又勤修行諸瑜伽師,修習如是入、出息念,爾時應知五障礙法:一者、於其外緣,其心散亂;二者、入出息轉,有所艱難;三者、掉舉、惡作纏現在前;四者、惛沈、睡眠纏現在前;五者、樂與道俗共相雜住。如是五法,於未得定欲求心定,及得定已倍復增長,當知一切能為障礙。奢摩他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習入出息念身心輕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麤重,皆悉遠離。毘缽舍那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生種種尋伺、妄想,謂欲尋伺等不正尋伺,及無明分尋伺所起諸欲想等種種妄想,由正修習入出息念,令尋伺等悉皆靜息。為欲對治彼無明分諸妄想故,純修明分想,令速得圓滿。


1.遠離

1.1.處所圓滿

如是遠離順退分法,修習能順勝分法時,樂住遠離。云何遠離?謂處所圓滿、威儀圓滿、遠離圓滿,是名遠離。云何處所圓滿?謂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山谷、巖穴、稻秆積等,名空閑室。大樹林中,名林樹下。空迥、塚間、邊際臥坐,名阿練若。當知如是山谷、巖穴、稻秆積等,大樹林中,空迥、塚間、邊際臥坐、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總名處所。

[]前邊這一段文,能夠受持清淨戒法,安住淨戒;又能夠密護根門,就是修根律儀;又能夠修覺寤瑜伽、於食知量、正知而住,能夠這樣用功修行的話,就遠離順退分法。順退分法,就是持戒不清淨、不密護根門、不修覺寤瑜伽、不能夠於食知量,不正知而住,這是隨順退墮的一種事情。前邊護養定資糧這些事情,都能這樣學習,就遠離順退分法,就不退,一直地向前進步。順退分法的這種墮落的事情遠離,就有資格修習能順勝分法,正式的可以修瑜伽,可以學習四念住。在這個時候,還需要歡喜在遠離處住。什麼叫做遠離呢?第一是處所圓滿,就是修瑜伽所應該居住的地方是圓滿的。第二個是威儀圓滿,第三個是遠離圓滿,這三個圓滿就叫做遠離處,才能夠用功修行。

怎麼叫做修學聖道所應該居住的地方是圓滿?謂或阿練若,或者居住的這個地方是個寂靜處。或者是在林樹下,或者是在空閑室。

1)山谷、巖穴、稻稈積等,名空閑室。山谷,四面都有山,中間有一個谷,這是空閑室。巖穴,高山上的巖石中有一個洞,那也是空閑室。稻稈積等,稻草有莖,用那個莖搭一個茅蓬,搭一個小房子,就叫做空閑室。

2)大樹林中,名林樹下。林裡邊有樹,在那兒居住。

3)空迥、塚間、邊際臥坐,名阿練若。空迥,迥是很遠的地方,空,就是空曠,空迥應該是平原的地方,但是離聚落、離城市很遠,那個地方很空曠,在那個地方住。塚間,就是埋死人的地方,也是學習聖道應該居住的地方。邊際臥坐,就是你所坐的這些資具,你所臥的地方的資具,都是最下級的,棄在地上都沒有人要的東西,這樣叫阿練若處。

4)當知這樣的山谷、巖穴、稻稈積等,大樹林中,空迴、塚間、邊際臥坐、或阿練若、或林樹下、或空閑室,總名處所。這就是修聖道的人應該居住的地方。


處所圓滿,復有五種。謂若處所,從本已來形相端嚴,眾所喜見,清淨無穢。園林池沼,悉皆具足,清虛可樂。地無高下,處無毒刺,亦無眾多磚石瓦礫。能令見者心生清淨,樂住其中修斷加行,心悅、心喜任持於斷。是名第一處所圓滿。又若處所晝無憒鬧,夜少音聲,亦少蚊虻、風日、蛇蠍諸惡毒觸。是名第二處所圓滿。又若處所,無惡獅子、虎豹、豺狼,怨敵、盜賊,人、非人等,諸恐怖事。於是處所,身意泰然,都無疑慮,安樂而住。是名第三處所圓滿。又若處所,隨順身命眾具易得,求衣服等不甚艱難;飲食支持無所匱乏。是名第四處所圓滿。又若處所,有善知識之所攝受,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居止,未開曉處能正開曉;已開曉處更令明淨。甚深句義以慧通達,善巧方便殷勤開示,能令智見速得清淨。是名第五處所圓滿。

[]什麼是處所圓滿?復有五種。

1)這個地方從久遠以來,那個地方的形相就是很美好,不是人工美,本來就是很好。很多人都很歡喜,看見都生歡喜心。這個地方清淨無穢,那裡面有很多的花,有很多的樹,還有池,還有沼。圓的叫做池,有彎曲的形相叫做沼。這地方都具足。這個地方很清淨、很空虛,沒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什麼是清淨無穢?就是這個地方很平坦,沒有有毒的刺,也沒有眾多磚石瓦礫。看見的人心就生清淨心,歡喜在這個地方住,修行斷煩惱的聖道加行。在這裡住心裡很歡喜,天天努力修行將來一定有成就,心裡面也歡喜。心悅是對地點喜悅,心喜是在這個地方自己推測自己將來會有成就,心裡會心喜。任持,天天照著功課表都做好。於斷是甚麼?主要是斷除一切貪憂的煩惱,斷除一切煩惱。是名第一處所圓滿。

2)這地方白天的時候,沒有憒鬧,沒有雜亂、諠鬧的事情。夜間不能說決定沒有聲音,但是很少。這個地方也少蚊虻、風日、蛇蠍諸惡有毒的這些觸,是名第二處所圓滿。

3)又若處所,無惡獅子、虎、豹、豺、狼,沒有怨敵和盜賊和人非人,非人就是鬼神等,沒有諸恐怖的事情。在這個地方住用功修行,身心都是很安和,都是很平安。不會有什麼顧慮,在這裡一天用功心裡很快樂。是名第三處所圓滿。

4)又這個地方隨順生命的生存所需要的眾具,容易得到。求衣服等,不太難。因為自己的時間都用於修學聖道,不能生產;所以就要乞求飲食,這件事也能支持,也不缺少,是名第四處所圓滿。

5)又若處所,有善知識之所攝受,修行的事情需要有善知識的關照,還要有善知識來照顧。在這個地方住修學聖道,還要有智慧的和你同一志願修學聖道的人在這住,這些都是思想相同的人,共同修學聖道的人。若有善知識,或者有智同梵行者在這裡同住有什麼好處呢?修學聖道的事情,對所學習的法門還有不通達的地方,那個道理還隱藏在裡面沒能顯示出來,善知識有智同梵行者,能幫助你顯示這個道理。有些地方已經明白,但是善知識能令你更進一步的明白那件事,使令你的智慧更增長,心裡面沒有疑惑,沒有無明的這些覆障。諸法實相的甚深文句所詮顯的義理,是要用智慧才能通達,這種智慧自己可能不完全具足,需要善知識的幫助,善知識能夠善巧方便的殷勤的開示,不厭煩的一次又一次的講解這個道理,能令你的智慧,令你的見地,很快的就得成聖道,是名第五處所圓滿。


1.2.威儀圓滿

云何威儀圓滿?謂於晝分,經行、宴坐;於初夜分,亦復如是;於中夜分,右脅而臥;於後夜分,疾疾還起,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臥具,諸佛所許大小繩床、草葉座等,結跏趺坐,乃至廣說。

[]什麼叫做威儀圓滿呢?就是白天,要經行,也要宴坐。夜間在初夜的時候,也是經行、宴坐。於中夜分,右脅臥在這個床上。於後夜分,趕快要起來經行、宴坐。即於如是圓滿的臥具,臥的時候需要的資具,是諸佛所同意,或是大的繩床,或是小的繩床,或者是用草葉把它編織起來成為座。在這上面結加趺坐,乃至廣說。


何因緣故結跏趺坐?謂正觀見五因緣故。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如是威儀順生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如是威儀不極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儀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如是威儀令他見已極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如是威儀一切賢聖同稱讚故。正觀如是五種因緣,是故應當結跏趺坐。

[]什麼原因要跏趺坐呢?正觀見,就是依據正,就是佛的聖教就是正,依據聖教很明顯的看出來有五個理由。

一、由於結跏趺坐這個身體,就攝歛在一起,不管是手或足,都是屈曲的坐在這裡,就是攝斂。這樣的坐法能很快速的令你得到禪定;得到禪定,然後才有輕安樂,從未到地定以上就開始有輕安樂。結跏趺坐的威儀,能隨順而不違背,能夠引生出來輕安樂,這是最殊勝的坐法,所以應該結跏趺坐。

二、因為這樣的結跏趺坐的關係,能經過很長久的時間,這樣結跏趺坐的威儀,不會很快的就疲倦,能經很長的時間。

三、因為這個結跏趺坐的方法是不共法,這樣結跏趺坐,外道和他論,就是佛法以外的這些書,都沒有說這種坐法,所以是不共。

四、這樣結跏趺坐的威儀,別人看見以後,對你也會生出信心、生恭敬心,形相端嚴。

五、這個結跏趺坐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十方三世佛、十方三世佛的弟子,大家共同的同意這件事。這樣的結跏趺坐,一切的賢人、一切聖人都共同稱揚讚歎它是最好。正觀如是五個理由,所以佛教徒想要修禪,應該結跏趺坐。


端身正願者,云何端身?謂策舉身令其端直。云何正願?謂令其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由策舉身令端直故,其心不為昏沈、睡眠之所纏擾。離諂詐故,其心不為外境散動之所纏擾。安住背念者,云何名為安住背念?謂如理作意相應念,名為背念;棄背違逆一切黑品故。又緣定相為境念,名為背念。棄背除遣一切不定地所緣境故。如是名為威儀圓滿。

[]1)端身正願者是什麼意思呢?

a)怎麼樣端正他的身相呢?謂策舉身,令其端直。策舉身,策就是內心下命令,心這樣作意,運動自己的身體使令它端嚴正直,不能向前傾,也不能向後仰,也不能左右的傾斜,要端正。

b)什麼叫作正願?在這裡坐,內心裡面不要有諂曲,也不要有欺詐。如果結跏趺坐,是修行人的相貌;但是內心裡若不修行,就有欺詐的行為,內心裏面也可能另有所圖,就變成諂媚,所以不應該這樣,應該遠離諂曲、遠離欺詐。調柔正直,使令心裡面沒有諂詐的煩惱,叫做調柔。心裡面很真誠,叫做正直。外現的相貌是修行,而內心裡面也是真實修行,就叫正直。

c)由於內心的作意,使令身體端直,這個身體若端直的時候,心裡面就不會有惛沈睡眠來纏擾,心裡容易明靜,修止、修觀都容易相應。因為心裡面沒有諂,沒有詐的原故,所以心就不為外面的境界所纏擾,外面的境界就是散亂、動亂的境界。因為若是只有修學聖道,那是調柔正直;若是另外有所希圖名聞利養,那都是散亂的境界。若能離諂詐,就不會有外面的境界所纏擾,散亂的境界所纏擾。

2)安住背念者,怎麼叫做安住背念?就是在修止觀的時候,身體是端直,策身令其端直,心裡面如理作意,如你所學習的法門的道理作意,警覺你的心,這樣相應的念,就叫做背念。

a)為什麼叫做背念呢?棄捨違逆聖道,一切有過失的這些心理活動,這些染污心都棄捨。能按照你所學習的法門如理作意,當然是一切染污心都不現行,就叫做背念。

b)又緣這個定相為境。定相,就是修三昧有一個所緣境,在那個所緣境上安住其心,就叫做定相為境。你的心就是注意的觀察那個定的相貌,就是明靜的境界為境,這樣的心念,就叫做背念。因為什麼呢?就是棄捨,也就是除遣、排遣出去一切不定散亂虛妄分別的所緣境,都棄捨,所以叫做背念。就叫做威儀圓滿。


1.3.遠離圓滿

云何遠離圓滿?謂有二種。一、身遠離;二、心遠離。身遠離者,謂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是名身遠離。心遠離者,謂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如是此中,若處所圓滿、若威儀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說名遠離。

[]云何叫做遠離圓滿呢?有二種遠離圓滿。一、身遠離,二、心遠離。

1)什麼是身遠離?就是你的身體要有所遠離,遠離什麼呢?不和那些在家人和出家人在一起住,獨自一個人,沒有其他的伴侶,是名身遠離。不是同一志願的人不要在一起住,思想不同的人,不是修同一個法門,要有距離,是名身遠離。

2)什麼是心遠離?

a)就是內心裡面修止觀的時候,要遠離一切染污不清淨的心理,不清淨心現起來立刻要把它消除。遠離一切無記,也不是染污,也不是不染污,這樣的心理活動也要遠離。

b)內心裡面的作意是什麼呢?就是一定要在善的範圍內,修行屬於善的這種作意,如果說能引義利的定地作意,就是使令你心裡面能得到四禪八定的這種作意,定地作意是指果。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定的因。這樣的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這樣的作意能引義利,引出什麼義利呢?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

c)或是這樣解說,什麼是染污作意?你的作意不符合佛陀所說的修行聖道的作意,就是染污作意。如果不是修學聖道,而是修學世間善法,也是染污作意。什麼是無記作意?非如理非不如理作意,如理就是善,非不如理就不是惡。也不是善,也不是惡的作意,是名無記作意。這二種作意,一個染污作意,一個無記的作意,都應該棄捨。如理作意是善的作意,還有二種不同,一、謂能引義利及與定地作意。二、謂定資糧及定加行作意。義利,指涅槃,涅槃的因是義,涅槃的果是利,這是智慧。定地作意,這是屬於奢摩他的定地。定資糧及定加行作意,定的加行,是屬於煖、頂、忍、世第一的範圍;定資糧是在四加行之前的那個階段,在準備修行的因緣的時候的作意。

3)如是此中,若處所圓滿、若威儀圓滿,若身遠離、若心遠離,總攝為一,說名遠離。


2.十六勝行修習

如是於聖諦中善修習已,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唯餘修道所斷煩惱,為斷彼故,復進修習十六勝行。云何名為十六勝行?謂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若長,若短。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

[]像前面這一段文,於四聖諦裡邊,能善巧的這樣修習、這樣觀察。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悉永斷,初入聖道的時候叫作見道,就是見到諸法的寂滅相,成就無漏的無我的智慧,這個時候在這個範圍內應該斷的煩惱都完全斷,這是什麼呢?就是身見、戒取、疑,主要就是這三個煩惱。身見,就是執著有我。戒取,就是外道的這些修行的方法,那不是道。對於聖道沒有疑惑。唯餘修道所斷煩惱,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還是剩餘、還沒斷,就是貪、瞋和五上分結沒斷。為求斷滅彼修道所斷煩惱,還需要繼續的進一步的修行十六勝行。阿那波那念是在凡位的時候修,十六勝行是得聖道以後修行的方法。勝行,勝是殊勝,勝過前邊的見道的修行,現在是修道的修行。修道的時候,這個修行法門勝過見道的法門,就叫作勝行。怎麼叫作十六勝行呢?就是在見道之前,這樣修習的時候,念入息的時候,你有念。我現在還能繼續這樣學習念這個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念這個入出息。這是總說。

1-2)若長、若短。由鼻至臍是入息,由臍至鼻是出息,這個入息和出息時間是比較長一點。中間入息、中間出息,這叫短。注意息的長、短。

3)於覺了遍身入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在奢摩他的時候,就能夠覺察到全身的毛孔都有入息,息從全身的毛孔入。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就是他能這樣學習,注意這件事。於覺了遍身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出息。

4)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息能除身行,入息出息就是身行,現在是能除身行。在入息的時候,就是沒有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的入息。在出息的時候,能除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5)於覺了喜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就是有輕安樂的關係,入息的時候有喜,心裡有歡喜。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於覺了喜出息的時候,也有輕安樂。我今能學覺了喜出息。現在已經由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有喜、也有樂,但是樂這時候不說,說有喜。

6)於覺了樂入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於覺了樂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出息。入息也有樂,出息也有樂。這是第三禪,沒有喜而有樂。初禪、二禪有喜。

7)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息在入的時候有心行這件事,心行是什麼?身行就是出入息;口行就是語行,尋伺是語行,有尋伺才能說話。心行,就是受、想,有受、有想,心就活動,若沒有受、想,心就不能動。於覺了心行的時候,也就覺了心裡面有受有想;在入息的時候心有受有想。我今能學覺了心行的入息。於覺了心行出息的時候,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出息,就是出息的時候也有受想,能覺了受、覺了想。這是什麼?若失忘念,忘掉正念,無常、無我是正念;忘掉正念,虛妄分別來,就是我見慢等相應俱轉。這時候,應該是三果,還是有我見、有高慢心出來,這樣的分別心出來和你的心同時活動。於覺了心行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這個覺了,就是覺了我有我見、我慢,是不對的;速疾通達,就把我見我慢滅掉,觀察無我。

8)於息除心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於息除心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出息。息除,息在這裡不是出入息,當滅字講,就是滅除心行。現在這裡有不合道理的心行,這修行人要把它滅除,所以叫做息除心行。在入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就要滅除。我今能學息除心行,這個修行人有這種堪能性,心裡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就能滅除,有這種能力。出息的時候,有不合道理的心行,他覺知,就能把它滅掉。什麼是應該滅除的心行呢?就是我見、我慢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自己執著有我,就高慢起來,瞧不起別人,這個就是不合道理的心行,就是我慢見等受想心所和心同時活動。這位修行人發覺自己有這樣的不合道理的想法,就是立刻地提起正念,修無我觀,就把我慢見消除,這叫做息除心行。

9)於覺了心入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於覺了心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出息。這位修行人在入息出息的時候,發覺自己的心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不合道理的心行,心的活動,就能學習、能覺了自己心情有不對的地方。哪些?有貪、離貪心等有二十種,於此一切都能如實了知,如實了知,就沒有這麼多的虛妄分別心。

10)於喜悅心入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於喜悅心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就是入息出息的時候,他能夠令自己喜悅,能解決一切問題,有這種堪能性,所以叫我今能學喜悅心出息、入息。就是這個修行人,發覺自己的心為昏沈睡眠這樣的煩惱所覆蓋的時候,立刻地想辦法把他滅除,什麼辦法呢?就是隨你心所歡喜,觀察一種淨妙的境界,就是佛法僧,這是最殊勝的境界,也是自己所恭敬的讚歎的境界。若觀察佛法僧的境界的時候,極能夠善巧地表達出來,勸導自己不要懈怠、勇猛,也會讚歎修學聖道的功德勉勵自己,也感覺到自己非常值得慶幸、值得歡喜:我來到三寶裡面受到佛法僧的護念,能夠修學聖道,就是安慰自己。這樣就把惛沈睡眠這些煩惱滅除。

11)於制持心入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於制持心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在自己的入息、出息的時候,內心裡面有須要制持的地方;制止它,要把他保持清淨,須要這樣做的時候,你就能做得到,這叫做我今能學制持心出息、入息。什麼叫做制持心呢?你的心為掉舉惡作蓋這種煩惱所纏擾的時候,所覆蓋的時候,所障礙的時候,心能夠安住在寂靜,不外馳散。心裡面能把掉舉惡作停止下來,就叫做制持。

12)於解脫心入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於解脫心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些纏縛煩惱來纏擾,能夠修正念把這些煩惱解脫出去,這叫我今能學解脫心出息、入息。前面是個別地一樣一樣說,這是總說。就是心裡面有五蓋現前的時候,能夠遠離這些蓋障,這叫做解脫心出息、入息。

13)於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於無常隨觀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習無常觀,能觀無常,就叫做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前面能夠令心解脫,只是現行煩惱活動的時候,能令他解脫。現在這裡是煩惱的種子,為斷煩惱的隨眠種子,就須要觀察諸行無常法性,觀察一切法剎那生、剎那滅,就能滅除煩惱種子。所以,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出息。

14)於斷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入息。於斷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這個斷。斷,是指斷界。什麼叫做斷界呢?是見道所斷諸行永斷,就是見第一義諦,見一切法寂滅相的時候,叫作見道。見道所斷主要是斷除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把這三種煩惱的種子也斷,就得斷的名字。在這裡思惟無我義,就叫做斷隨觀。前面是思惟無常,這就是思惟無我。

15)於離欲隨觀入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入息。於離欲隨觀出息,我今能學離欲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進一步地修離欲的隨觀,隨,隨逐不捨,就是特別地微細。離欲,就是離欲界。怎麼叫做離欲界呢?就是遠離欲界,前面是初果聖人斷除我見,還沒能離開欲界,因為還有欲。現在進一步地修行,能遠離欲界,就是把貪、瞋也斷。

16)於滅隨觀入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入息。於滅隨觀出息,我今能學滅隨觀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能學滅觀。滅,就把五上分結,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消滅。就是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五種煩惱滅除,就叫做滅界,是屬於有餘依的滅,不是無餘依的滅。


問:如是十六差別云何?答:有學見迹已得四念住等,於入出息所緣作意,復更進修,為斷餘結。是故念言於念入息,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

[]問:這十六種勝行,每一種的差別相怎麼樣情形呢?

1)答:有學見跡,有學就是從初果以後名之為有學,什麼原因這樣呢?內凡、外凡位也在學習佛法,也可以學習經律論,學習戒定慧;但是死以後有可能不學,也可能不信佛,所以不叫做學。若是初果聖人死以後,一定還是學習佛法,正見不失掉,所以這初果以後才名之為學。跡,就是足跡,從跡上能見到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跡。跡,就是聖人走過的道路。現在這個修行人也這樣學習,隨著聖人走過的道路,也見到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見跡。初果聖人已經成就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身、受、心、法都是無常、無我的這樣觀。等,就是等於四正勤、四如意足的這些事情,五根、五力、七覺支,七覺支就是見道;他已經成就這樣的佛法。初開始得到七覺支,就是初果聖人,初獲得七種覺支的時候,叫做初有學見聖諦跡。這時候,能見到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

2)於入出息所緣作意,就是入出息就是所緣,就在這裡邊作意。復繼續地,又修學四念處,還有剩餘的煩惱沒斷,還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斷什麼煩惱呢?五下分結裡面,唯斷除薩迦耶見就是我見,不在色受想行識裡面執著有我。戒禁取這樣的煩惱也滅,就是對外道那些戒法,外道認為那樣的修學可以得聖道,初果聖人認為外道沒有道諦,沒有得聖道的方法。疑,就是對聖道沒有疑惑,對苦集滅道沒有疑惑。貪、瞋還沒有斷,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沒有斷。初果聖人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圓滿,還繼續努力地修學,要斷沒斷的煩惱。還應該繼續努力向前進,修學戒蘊、定蘊、慧蘊,就是戒定慧所攝的八支聖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所以,這地方就是這麼說,初果聖人繼續要修學八正道,也就是繼續修學四念處。所以,初果聖人心裡面做如是念:於念入息的時候,我今能學念於入息。於念出息,我今能學念於出息。都是符合戒定慧。


若緣入息、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出息。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如入息、出息長轉,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轉,即如是了知。如是名為若長、若短。若緣身中微細孔穴入息、出息,周遍隨入諸毛孔中,緣此為境起勝解時,便作念言: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若於是時,或入息、中間入息已滅,出息、中間出息未生,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或出息、中間出息已滅,入息、中間入息未生,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出息、入息遠離位為境,即於此時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又即於此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為因緣故,先未串習入、出息時所有剛彊若觸隨轉,今已串習入出息故,皆得息除,有餘柔軟樂觸隨轉。便作念言: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

[]1-2)若緣入息、出息境的時候,入息、出息是所緣境,能緣的有念、有慧。他心裡面這樣觀察思惟,我今能學念長入息、念長的出息。入息、出息是長,怎麼說它是長呢?和中間入息來對比,中間的入息、出息是短,所以這個地方叫做長。若緣中間入息、中間出息境時,便作念言:我今能學念短入息、念短出息。入息、出息它的時間比較長,在出現的時候。及中間入息、中間出息短,出現的時候。他能了知這是長,這是短。如是名為若長、若短。就是入息、出息是長,中間入息、中間出息是短。

3)若是這個修行人,在未到地定裡邊起毗缽舍那觀的時候,觀察全身微細的毛孔,以全身的微細毛孔為所緣境。怎麼樣觀察微細毛孔呢?入息和出息,不止是鼻端或是面門和肚臍子這裡,入息也周遍全身,出息也周遍全身諸毛孔中。以周遍全身的毛孔為所緣境,起殊勝的觀察的時候,便作念言:我於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遍身入息出息。我現在有這種能力。

4)a)若這個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入息滅、中間入息也滅,出息和中間的出息還沒出現。這個時候,緣入息、出息空無位,入息也沒有,出息也沒有,就叫做空無位。入息、出息遠離位為境,在空無的階段,遠離入息也遠離出息,就這個位為所緣境。或者是這樣,出息滅、中間出息也滅,入息、中間入息沒生,是緣出息、入息空無位,就是出息也沒有,入息也沒有。怎麼叫做空無位呢?就是遠離出息,遠離入息。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心裡面這樣念: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出息。入息出息都是身行,這個時候,空無位、遠離位,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也就是沒有身行,這個時候,以此為境做如是觀。

b)又這位修行人對於出入息的這個境界。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以這些修習為因緣。以前沒有這樣精進連續不斷地修入出息的時候,隨時有一些四大的不調,或者內心遇見什麼不如意境界的時候,就有很強烈的苦惱的感覺;苦觸隨著因緣就會現前。現在由長時期不斷地修入出息念的關係,把剛彊苦觸滅掉,另外的柔軟的快樂的感覺出現。這位修行人就這麼說:於息除身行入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入息。於息除身行的出息,我今能學息除身行的出息。


又於如是阿那波那念勤修行者,若得初靜慮,或得第二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喜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第三靜慮已上,於阿那波那念無有更修加行道理,是故乃至第三靜慮,宣說息念加行所攝。又即如是覺了喜者、覺了樂者,或有暫時生起忘念,或謂有我、我所。或發我慢,或謂我當有,或謂我當無;或謂我當有色,或謂我當無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種種動慢、戲論、造作貪愛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由是加行,便作念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

[]5)又這個人對於阿那波那念,能精進地修行,有可能得初禪,就是從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又進一步得第二禪,這個時候,心裡面就這樣的觀察說:於覺了喜入息出息。入息出息的時候有喜悅的事情,他覺了、發現這件事。我今能學覺了喜入息出息。

6)若得離喜第三靜慮時,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

若得離喜第三靜慮的時候,前面是初禪、二禪,現在進一步成就離喜妙樂地,就是第三禪。便作念言:於覺了樂入息出息。在入息出息的時候,有殊勝的樂觸。我今能學覺了樂入息出息。第三靜慮以上,就是第四靜慮。不會再去念阿那波那念這種加行,沒有這種修行,因為第四禪以上沒有出入息,所以不再修這種法門。所以說從欲界定、未到地定,乃至到第三靜慮這個範圍內,都可以有阿那波那念的修行。若是第四禪,沒有這修行方法。

7-8)又,就前面說的初禪、二禪的覺了喜,三禪的覺了樂,這個修行人。或有暫時生起忘念,就是忘掉正念,有虛妄分別。有什麼妄想呢?或者這時候想:我能夠得初禪,我能得二禪,我能得三禪,你們都不如我。或是可能有這種想法,三禪、初禪、二禪是我所得的,我能得到這樣成就。或發我慢,有我我所見,可能進一步就有我慢、有高慢心;你們都不如我,瞧不起別人。或者進一步又會說:將來我當有,或者將來我沒有,這樣分別。或謂我當有色,這個我是有形色的。或謂我當是無色的,沒有形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者是這些虛妄分別。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或者是這麼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這個修行人在這個時候,有這樣不合道理的想思。

種種動慢,有這個我慢就是動慢,就是這個不如理作意虛妄分別起來,叫動慢。戲論,說是有我;或者我有、或者我無、或者有色、無色這些虛妄分別。造作,做如是觀就是造作。貪愛,愛著這個我、我所。剛一生起來這樣虛妄分別,很快的就會覺悟,用佛法的正見的智慧,通達這是錯誤不應該。對於這個戲論不是很深的染著,因為學習佛法,有無我的智慧,染著不深,容易改變過來,容易清除這些染污的分別。方便斷滅除遣變吐,就是把這個正觀的方便提起來,斷滅這些虛妄分別,除遣這些,把它排除出去。變吐,就是把我見、我慢的種子消滅。什麼是愚痴?不通達色受想行識諸行,執著它是我、是我所有;若執著識是我,色受想行是我所,執著有我就叫做愚痴。什麼是動慢?若執著有我,我慢和它一起的活動,所以很自然的我慢也會出來,就是你有我見,我慢就會動,就叫做動慢。什麼是戲論?謂我當有、或當無等那一段文,這是戲論。什麼是造作?這些不合道理的思惟分別,就是造作。什麼是貪愛?愛味相應叫做貪愛。由於這個人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就是由這個加行,便作是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能覺了,也能息除。


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靜慮,彼定已得初靜慮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觀察所生起心,謂如實知、如實覺了;或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有掉動心,無掉動心;有寂靜心,無寂靜心;有等引心,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彼若有時,見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內住寂止故,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策發其心,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時,見為掉舉、惡作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外住囂舉故,爾時於內安住寂靜,制持其心,是故念言於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出息。若時於心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為因緣故,令現行蓋皆得遠離,於諸蓋中心得清淨,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9)又,這個修行人能夠精進的用功,成就根本的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色界四禪稱為根本是什麼意思?就是更殊勝的功德都從這裡發生出來,所以它是根本。雖然它是有漏,一切無漏的三昧都從這裡出來;得到有漏的四禪,然後再修四念處,有漏的四禪就變成無漏的四禪,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從這裡出來,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得無上菩提,都是從這裡出來,所以稱之為根本。若是成就根本的第一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也決定已經成就初靜慮的近分未至依定,初靜慮的近分就是未到地定,接近初靜慮的那一部分,就是未到地定。以這個定做依止可以修四念處,所以叫未至依定。依這個未至定為依止,觀察自己這一念心是什麼相貌,就觀察出來。所生起心是什麼呢?如實知如實覺了,就是心現起他就知道,知道就會覺了,覺了就是改變錯誤。或者這時候有貪心,或這時候沒有貪心,或者有瞋心,或者離瞋心,或者有癡心,或者離癡心;不於色受想行識執著有我,就離痴心,於色受想行識執著有我我所,就是愚痴。略心,就是昏沈睡眠。散心,就是虛妄分別。下心,心裡面浮動,要制止它叫下心。舉心,心裡面昏沈,要舉,要發動它。或者有掉動心、或者無掉動心,或者有寂靜心、或者無寂靜心,或者有等引心、或者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這一共是二十個心。下邊四念住裡邊,會解釋這二十種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

10)那個修行人有的時候,感覺到自己這個寂靜住明靜心被昏沈睡眠障住,怎麼辦呢?極能夠把這心安住在寂止的境界。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的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鞭策自己、警覺自己,就把昏沈睡眠破除。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什麼是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等?就是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捨、或復念天。

11)那位修行人若有的時候,感覺到它的內心為掉舉、為惡作這樣的障礙覆障其心,遮覆障礙他的明靜的清淨心。為什麼會這樣呢?由於那個修行人失掉正念,心在色聲香味觸法外面的境界上,安住在囂舉,就是浮動。心在外面的境界上動亂,所以就有掉舉惡作的這種障礙。那個時候這位修行人,立刻地把心收回來,在入息出息在這個地方安住寂靜,就是把掉舉、惡作清除、排遺出去,心就寂靜住。就這樣來制伏住掉舉、惡作的這種虛妄分別心,用定力把它攝持住,叫它不要亂。所以,這位修行人自己就這樣地念:對於制持心這樣功夫,把這個心安住在入息出息上,這件事我現在能

學習制持心入息出息,我能這樣學習。

12)若時於念入出息,能夠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的原因,使令五蓋,全部全面地能夠遠離。他的內心對諸蓋都消除,所以心裡面明靜而住。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


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解脫,餘有隨眠復應當斷。為斷彼故,起道現前,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觀察,是故念言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又彼先時,或依下三靜慮,或依未至依定,已於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無常隨觀,復於毘缽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心已,於諸界中,從彼隨眠而求解脫。云何諸界?所謂三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名為斷界。修道所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名為滅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如是彼於見、修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此後更無所應作事,於所決擇已得究竟,是名十六勝行。

[]13)那個修行人對於五蓋能障礙修道人的心,這個時候已經解脫諸蓋障,殘餘的、剩餘的問題就是諸蓋的隨眠,就是貪欲、瞋恚等種子儲藏在他的身心裡面,還應該修學聖道,斷滅它。為斷彼隨眠故,發起聖道,讓聖道現前,這裡聖道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生滅變化。他極能夠精微地,精者微細,就是深入地觀察;懇是真實,很誠懇很真實的這樣觀察,如無常的道理觀察思惟。所以心裡面這樣的念,就是把這個道理顯現在心裡面思惟,就這樣在心裡面有這樣的話:在這個入息出息上

面修無常觀,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他有這種能力做如是觀。怎麼叫做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呢?就是隨時隨地隨各種因緣,無常觀能現前;觀察色也是剎那剎那生滅,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剎那剎那生滅。由於此無常觀的有力量,就能調伏煩惱,不再那麼執著。

14-16)a)又那位修行人在過去的時候,或者他是依下三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就是下三靜慮;四禪不在內,因為四禪沒有出入息,不能修阿那波那念。或者這個修行人沒有得初禪、二禪、三禪,祇是得未到地定,修觀的時候,就以未至定為依止處,修毘缽舍那觀。若是得初禪、二禪、三禪,就在初禪、二禪、三禪裡面修毗缽舍那觀。以前已經修成功奢摩他,瑜伽行就是相應行,就是奢摩他相應,毘缽舍那相應,都叫做瑜伽行。現在是說奢摩他修成功,這個時候,修十六勝行的時候,就依無常隨觀,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無常觀,修無常觀的時候,也叫做修瑜伽行。如是成功奢摩他,就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這個清淨心,使令蓋障都清除,於諸界裡面,從彼蓋障的隨眠種子而希求解脫。

b)諸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三種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什麼叫做斷界呢?初入聖道,成就無我的智慧,見到諸法寂滅相的時候,這時候斷除一切的煩惱心,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從來也沒有斷過,現在是初開始斷煩惱,所以名之為斷。什麼叫做離欲界呢?得初果以後,繼續向前修學聖道,就斷五下分結裡面的貪、瞋這二種煩惱斷掉的時候,就遠離欲界,到色界。什麼叫做滅界呢?一切有漏種子都滅,一切有漏的種子叫做依,因為煩惱的現行依種子為所依,一切愛見的煩惱所依止的煩惱、所依止的種子全面的滅掉,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就是五上分結種子也滅。

c)前面是解釋什麼叫做三界,以下說修止觀。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思惟斷界、離欲界、滅界這三界的寂靜,也就是把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全面的滅除,這時候心裡面是寂靜,再沒有煩惱賊在心裡面搗亂,心裡面寂靜。無論什麼時候,心裡面都是安隱的,沒有災患來苦惱他。這三界的寂靜不是自然的,是要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才可以,也就是修四念處、修無我觀、修無常觀。

d)他得初果以後,要繼續在入息出息上修四念處,修習又多修習,善修、善習、多修習故,從殘餘的修道所斷的煩惱,他的心裡面解脫這一切煩惱。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這三種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他這件事能做到。像前面這段文,那個修行人對於見道所斷一切煩惱,修道所斷一切煩惱皆永斷故,不是暫時地斷,成阿羅漢,一切煩惱都永久地滅盡。此後更無所應作的事情,在色受想行識上觀察無常、無我的道理,這個抉擇已經到究竟圓滿的程度,是名十六勝行。


37.雜阿含46

1.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

云何四種毘鉢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毘鉢舍那。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怎麼叫做四種毘缽舍那呢?就是有出家受大戒的苾芻,依此明靜而住的奢摩他的內心為依止。依止,可以是依靠,也可以是住處,就是依奢摩他為住處。毘缽舍那在什麼地方安住呢?就在奢摩他上住。於諸法中能正思擇,諸法就是所緣境,如果用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色、受、想、行、識就是諸法。或者十八界、十二處,或者十二緣起為所緣境,就是這些諸法。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就是這四種毘缽舍那。

1)怎麼叫做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

a)淨行,行就是心,就是清淨這個心。這個心不清淨,有貪、瞋、癡,有很多的問題就不清淨。或者是依在這個境界上修觀。

b)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有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這也是所緣境。

c)淨惑所緣境界,分世間,出世間。世間,就是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這樣修止觀。出世間的止觀,就是苦、集、滅、道。淨惑所緣,就是清淨這些煩惱的迷惑,依此為所緣境。

d)能正思擇盡所有性,就是依據佛陀的法語觀察,叫做正思擇。思擇什麼呢?思擇盡所有性。什麼是盡所有性?思擇諸事及彼自相。思擇諸事,就是淨行所緣、或者是善巧所緣、或者是淨惑所緣。譬如蘊善巧,觀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思擇彼諸事都是緣起的,色、受、想、行、識都是由因緣現起,叫思擇諸事。及彼自相,緣起的色、受、想、行、識它有自己的相貌。色以變礙為相。受以領納為相。想以取相為相,內心裡面觀察一切、一切事情的相貌,或者取可愛的相,或者取可憎的相。行以造作為相。識以了別為相。思惟這件事是有過患,令我到三惡道,若不這樣做,就不到三惡道;這樣做,我就升到天上去;我這樣做,可以得聖道。這就是思惟諸法及彼自相,是名思惟盡所有性。

2)什麼叫做最極思擇呢?就是前面所緣境界,或者是淨行所緣境界、善巧所緣境界、淨惑所緣境界,這些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就是最高明、最究竟的觀察。究竟是什麼呢?最極思擇如所有性,就是思擇諸法一切共相,及品時理。諸法的共相是什麼呢?色、受、想、行、識各有各的自相,但是它們有共同的相貌,就是無常、無我。能斷煩惱的觀察智慧是要思惟共所有性,才能夠斷煩惱;思惟諸法自相不行,不能斷煩惱。但是思惟諸法的自相,是思惟諸法如所有性的前方便。

3)云何名為周遍尋思?就是前面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都是所緣境界。由慧俱行,由智慧還有其他的心心所法和它在一起,這裡邊也一定有定、念、作意、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這些心所在一起活動。這是一個有分別,以慧為首的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取這個盡所有性的相狀,或如所有性的相狀,這樣普遍的觀察思惟。

4)云何名為周遍伺察?就是前面這個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也還是這個所緣境界。但是現在是審諦,前邊是取彼相狀周遍尋思,還是淺一層的境界。這個地方是深一層的境界。思惟這個盡所有性,也是深一層;這個如所有性也是深一層,就是深一層地思惟觀察。周遍地伺察,更微細地、更深刻的叫做伺。尋就是淺一層的,或者是粗略。但是也是周遍的思惟。


2.三門

又即如是毘鉢舍那,由三門、六事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差別。云何三門毘鉢舍那?一、唯隨相行毘鉢舍那;二、隨尋思行毘鉢舍那;三、隨伺察行毘鉢舍那。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謂於所聞、所受持法,或於教授、教誡諸法,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未思、未量、未推、未察,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思、量、推、察,爾時名為隨尋思行毘鉢舍那。若復於彼既推察已,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毘鉢舍那。是名三門毘鉢舍那。

[]又就是前面說這四種毘缽舍那,由三門、六事的差別所緣,當知復有多種的差別。怎麼叫做三門毘缽舍那?就是進去一道門,再進去還有一道門,再進去又有一道門,就是分這麼三個階級。一、唯隨相行毘缽舍那。二、隨尋思行毘缽舍那。三、隨伺察毘缽舍那。

1)云何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

a)就是你所聽聞的這個法門,可能聽聞很多的法門,但是我不歡喜。所受持法,其中有個法門我歡喜,就放在心裡面,永久也不忘失,這叫做持。放在心裡面,叫做受。或善知識教授你、教誡你那些各式各樣的法門。這二句話表示這法門是有傳承。

b)由等引地如理作意,暫爾思惟。這個等引地,不是欲界定、不是未到地定,一定要四禪八定,才名之為等引定。就是引導你到等的境界來,就是成就四禪八定。在這個禪裡面如理作意,如理作意是什麼呢?就是原來所學習的法門,按照那法門思惟、觀察,等引就是有定,如理作意就是觀。但這個如理作意是暫時,很少的時間思惟一下,按照這個道理或者修蘊善巧、界善巧、乃至緣起善巧,這麼樣地思惟觀察,時間很短。

c)未思、未量、未推、未察。思、量,就是思所成慧;推、察是修所成慧。思所成慧,初開始是思,到最後思慧圓滿叫做量。修所成慧,先開始是推求、觀察,到最後修慧圓滿叫做察。現在未思、未量、未推、未察,表示這個時候暫爾思惟的這個境界,在等引地裡面有聞所成慧的境界。而還沒能到思慧、到修慧的境界。如是名為唯隨相行毘缽舍那。唯隨相行毘缽舍那,在三種智慧裡是屬於聞所成慧。但是這個聞所成慧是在禪裡邊的境界,和一般的聞所成慧還不同。這個聞所成慧的相貌是什麼?就是依靠文句思惟觀察,不可以離開所學習經論的文句,不可以離開師長的教授教誡,要依據那個觀察。聞所成慧的能力,就能夠如文所說的那樣,不可以超越它,文裡邊的意趣不能夠特別的通達,是故名為唯隨相行。隨著文句的相貌思惟觀察,不可以超越文句。

2)若是這位修行人,在等引地裡面,就是色界的禪裡面,復於彼所緣境思量、觀察,那就是超過聞所成慧,進步到思所成慧這個境界,叫思量、觀察。這個時候,這個人就是他不完全是依照文句裡面的義去為人講解,他能超越這段的文句,會另外說出一句話來;但是與佛法的要義不違背,這就是智慧增長,能善意趣。

3)若是這一位修止觀的禪師,又於彼所緣境思量、推察之後,如所安立復審觀察,安立就是內心的分別心,表示思惟分別。如你在思慧的時候,思量、推察,現在又進一步更深刻的觀察思惟,如是名為隨伺察行毘缽舍那,就是修慧。通常解釋聞、思、修三慧,修慧是在禪定裡面;聞慧和思慧是定外的境界。但是這裡面說由等引地如理作意,完全都是在禪定裡面,有三個階段:有暫爾思惟的境界;有復思量審察的境界;又復審觀察,有三個階段。是名三門毘缽舍那。


3.六事

云何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尋思時,尋思六事: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尋思已,復審伺察。云何名為尋思於義?謂正尋思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如是名為尋思於義。云何名為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云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諸法二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如是名為尋思於相。云何名為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法二品:一者黑品,二者白品。尋思黑品過失過患,尋思白品功德勝利。如是名為尋思於品。云何名為尋思於時?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如是事,曾在過去世;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如是名為尋思於時。

[]什麼叫做六事差別所緣的毘缽舍那呢?就是在三摩地裡面尋思的時候,思惟、觀察六種事的時候。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就是六事。

既尋思已,復審伺察。尋思,是粗淺的境界。伺察,是更深微的境界。

1)怎麼叫做尋思於義呢?就是在禪定裡面這樣思惟,這樣這樣的語言,語言就是文句;這一段文有這樣的道理,另一段文有另一段文的道理,如是名為尋思於義。

2)怎麼叫做尋思於事?謂正尋思內外二事,如是名為尋思於事。因緣所生的事,有內外的不同。自家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這是叫內事。其他的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就是外事,這就叫做尋思於事。

3)云何名為尋思於相?謂正尋思一切法都有兩種相:一者、自相,二者、共相。自相,就是這個法本身,不同於其他法的相貌。共相,一切法有共同的相貌。如是名為尋思於相。

4)云何名為尋思於品?謂正尋思諸法有二種品:一個是黑品,一個是白品。怎麼樣尋思黑品呢?尋思黑品的過失,有這樣的過失,有這樣的過患。過失是因,過患就是果。現在做這種錯誤的事情,就引起很多的問題,這是過失。將來還有後患,將來可能要到三惡道,這是患。尋思白品,就是做一切善法,對自己有利益,對他人有利益;將來還有勝利。或者生到天上;或者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上;或者到佛世界;或得涅槃。

5)云何名為尋思於時?謂正尋思過去、未來、現在三時。尋思現在色、受、想、行、識是個人;過去世也是人,也有這樣的色、受、想、行、識。尋思如是事,當在未來世,現在多做白品的功德,未來世或者是天上的色、受、想、行、識。尋思如是事,今在現在世。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沒有決定性,也可能是黑品,也可能是白品;今生得聖道,就超越一般白品和黑品。如是名為尋思於時。


云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尋思因緣以為因緣。由作用道理尋思諸法所有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謂正尋思如是如是義,為有至教不?為現證可得不?為應比度不?由法爾道理,於如實諸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應生信解,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如是名為尋思於理。如是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及前三門毘鉢舍那,略攝一切毘鉢舍那。

[]云何名為尋思於理?謂正尋思四種道理。哪四種道理呢?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1)當知此中由觀待道理。觀待,就是這一件事的出現不能憑空的就出來,它要有所憑藉。譬如由因緣有所生法,所生法要觀待因緣,要憑藉因緣才有所生法;沒有因緣這個所生法不能出現。這個所生法要有所憑藉,這就叫做觀待。

a)尋思世俗以為世俗,就是有名言相,用語言、用文字來表達道理,都叫做世俗,所以在禪定裡尋思這個道理,就是觀待道理。尋思世俗,用名言來表達,都是世俗諦。

b)尋思勝義以為勝義,勝義,就是殊勝的道理,就是離名言相。尋思勝義,是離名言相,那才是勝義。離名言相的勝義世界,就是聖人的境界。

c)尋思因緣以為因緣,前面是說是有名言相或者離名言相,現在說因緣,就是一切因緣生法。不管說不說話,反正高山是出來,出來一個色、受、想、行、識,出來一個眼、耳、鼻、舌、身、意,這就是因緣所生法,這樣叫做因緣。這就叫做觀待道理。

d)觀待有二種,一、施設觀待。二、生起觀待。施設觀待,就是名言,名言是由有智慧的人施設安排。生起觀待,就是沒有這件事,現在出現這件事。若是這樣的事情是言語的活動,語言文字在這上活動,都叫做施設世俗,可以名為世俗。不是言語能在這上活動,就可以名之為勝義。什麼叫做生起觀待呢?各式各樣的因,各式各樣的緣,因也是有勢力,緣也是有勢力,他們都是有力量,這些力量聚合,各式各樣的色、受、想、行、識出現,各式各樣的山河大地也出現。

2)什麼是作用道理?在禪定裡思惟世間上一切法,色法、心法、心所法、無為法,思惟諸法所有的作用,謂如是如是法,有如是如是作用,譬如說眼睛能看,這是它的作用。耳能夠聞,鼻、舌、身、意都有它的作用。地水火風各有各的作用,這叫做作用道理。

3)怎麼叫做證成道理呢?就是由證成道理尋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現證量。量,就是以它為標準。有三種量。在禪定裡面這樣思惟,這樣的道理、這樣的道理,為有至教為證明否?他有佛陀的法語來證明有這樣的道理嗎?這個道理為現量可以證明這件事是真實的嗎?你說這個道理我看不見,但是可以比量,可以證明這件事是對的嗎?說那邊有火,怎麼知道那邊有火?它冒煙,就表示證明有火,這就是可以比量,這樣可以承認,可以接受這件事。

4)怎麼叫做法爾道理呢?法爾道理,自然是這樣子。

a)如實諸法,就是有因緣具足出現一件事,這就是真實,就是事實有這麼回事。

b)成立法性,由這些因緣生法上,就可以成立諸法的法性的道理,說諸法是無常的,諸法是畢竟空的,就可以成立。這件事不是今天有的,無始劫來就是這樣子。也不是佛出世才有,佛出世告訴我們才知道,但是這個道理不是從佛出世才有的,從久遠就是這樣。

c)難思法性,這個法性的道理,是離名言相,不可以思惟,就叫難思法性。

d)安住法性,但是眾生不明白法性的道理,佛菩薩的大智慧安立名言,來表達法性的道理,於是我們可以學習、可以修學、可以得聖道,這叫安住法性。所以,對於這樣的道理,自然是這樣,不是誰創造,該相信這件事。不可以用凡夫的分別心思議這件事情,分別這件事。如是名為尋思於理。如是六事的差別所緣毘缽舍那,和前面那一段三門毘缽舍那,加起來是略攝一切毘缽舍那,都可以包括在內。


問:何因緣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別毘鉢舍那?答:依三覺故,如是建立。何等三覺?一、語義覺。二、事邊際覺。三、如實覺。尋思義故,起語義覺。尋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邊際覺。尋思共相、品、時、理故,起如實覺。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所知境界,所謂語義及所知事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什麼理由建立這樣六種事的差別的毘缽舍那?答:依三種覺,建立六事的差別毘缽舍那。何等三覺?一、語義覺。二、事邊際覺。三、如實覺。

1)尋思義故,起語義覺。這個修止修觀的人,在靜坐的時候,思惟這個義,由種種名顯示種種義。他依據名思惟義,這樣的情形起語義覺,在內心裡面就現出來如是如是語,顯如是如是義的觀察的智慧。

2)尋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邊際覺。在修毘缽舍那觀的時候,內心裡面思惟因緣所生的種種事;思惟色、受、想、行、識,思惟眼、耳、鼻、舌、身、意這種種事。這個種種事裡面所含的義也是非常廣博,在這個時候,思惟什麼義呢?思惟種種事的自相。色以變礙為自相,受以領納為自相,想以取相為相,行以造作為相,識以了別為相。這樣思惟觀察的時候呢?這位修行人,內心裡面就現出來,因緣所生法的事的邊際的思惟觀察。譬如色以變礙為自相,變礙就是他的邊際;受以領納為相,領納就是受的一個邊際;想以取相為相;乃至識以了別為相,這不是了別的,就不是識。就現出來種種事的邊際相,有這樣的觀察智慧。

3)尋思共相、品、時、理故。這位禪師在修毘缽舍那的時候,不只是觀察事的自相,同時也思惟觀察諸法的共相。思惟無常義,色是無常,受、想、行、識,識也是無常的,就是它的共有的相貌。也思惟這個品,黑品是有過失,白品是有功德的品類。也思惟這個時間,這件事出現在過去、出現在未來、也出現在現在。思惟這個理,就是觀待的道理、作用的道理、證成的道理,這種種的道理。就出現六種事,義、事、相、品、時、理。

4)起如實覺。這位禪師修毘缽舍那的時候,心裡面現出來這個如實覺,一切法是因緣有,就思惟它是因緣有,那就是如實覺。思惟這個因緣有的法是無常、是苦的、是空的、是無我的,這也是如實覺。所以就有這三種覺,有語義覺和事邊際覺和如實覺,就有這六種的毘缽奢那的不同。這是有三種覺配合這六事。

5)這位禪師在修毘缽舍那觀的時候,就有那麼多所知的境界,那麼多是多少呢?所謂語義覺、及所知事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就這麼多。所知事的盡所有性,就是事邊際覺,就是也包括因緣事的自相在內。如所有性,就是共相。品、時、理都包括在內。就是這麼多。這三種覺、六種事,就包括瑜伽師所有的所知境界。


4.釋所緣-4.1.不淨觀

云何勤修不淨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依不淨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解了其義。知此不淨實為不淨,深可厭逆;其性朽穢,惡臭生臭。由如是等種種行相,於先所聞依諸不淨所說正法,解了其義。如是名為於諸不淨尋思其義。

[]1)怎麼叫做精勤修習不淨觀的這個法門?他也是思惟觀察六事差別的這個為所緣?六事是所緣;能緣的就是智慧,就是毘缽舍那。能緣的智慧觀察六種差別的所緣境。

修不淨觀,不是自己隨便虛妄分別,要根據不淨的增上正法,就是佛陀開示我們不淨觀的正法,它有強大的力量,所以叫做增上正法。但這一部分正法是屬於不淨觀。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聽聞就是學習佛陀的不淨觀的法門。受持,聽聞以後,能夠在心裡面能夠受、又能夠持。入在自己的心裡面而不失掉,就是念,也就是聞所成慧。這樣又聽聞,又能受持,在心裡面就有一個力量,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故。

2)可是這時候學習不淨觀的這個心,不是一般的虛妄分別心、散亂分別心,是由等引地,就是四禪八定,在禪定裡邊如理作意,就是如佛所說的正法,所表達的道理作意、觀察、思惟,就明白這不淨觀的意義。

3)在禪定裡面思惟不淨觀的道理,就能夠深刻的知道這個是不淨,真實是不淨。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這有漏的果報,是污穢的境界,實為不淨。深深的令我們厭惡這件事,這個心是不隨順這件事,不隨順就不生煩惱。色、受、想、行、識的體性是是腐爛、是污穢。惡臭、生臭,下面的文有解釋。

4)由於這位修行人這樣像前面說,不淨觀有種種的行相,於你最初發心學習佛法的時候所聽聞、學習不淨觀的法門,不淨觀就是你所聞。依諸不淨所說正法,解了其義。依,是根據,也是隨順的意思,佛說不淨觀的這個法門就是正法。正法,正就是聖人的意思,聖人依據種種的文句宣說這個真理,就叫做正法。解了其義,就明白這個道理。這就叫做於諸不淨觀的法門,能夠思惟其義。

5)佛說不淨觀,不淨這句話,是總說,臭穢就是別說。什麼是臭穢?欲界的人要有飲食來長養,飲食到胃裡面,到腸子裡面它就變化,變化後就會有臭穢的東西出現。究竟什麼東西呢?就是屎和尿,這就是不淨的臭穢。因為在腸胃裡面變壞就成就,故叫做臭處。屎尿不淨,就是惡臭。生臭怎麼講呢?在身體裡面,由於飲食的變化成就這個肉血,它也是臭,故叫做生臭。可厭逆這句話是什麼呢?受用淫欲的人,這個身體也是由飲食變壞所成,淫欲也是可厭惡的,是令人顛倒迷惑。現在修不淨觀,是臭穢,心裡面就厭煩它。


云何名為尋思彼事?謂彼如是解了義已,觀不淨物,建立二分:謂內、及外。如是名為尋思彼事。

[]云何名為尋思彼事?那個修行人在禪定裡面,在等引裡面,思惟這個義的時候,解了義以後。觀察生命體這個不淨物,建立兩個部分,內是一部分,外是一部分。內是什麼呢?就是這個身體存在的時候,叫做內。外是什麼?就是在死亡的時候,叫做外。尋思內、外,叫做尋思彼事,就是因緣所生的生命體分這麼兩部分,一個內;一個外,這叫做尋思事。


云何名為尋思自相?謂且於內身中所有朽穢不淨,發起勝解,了知身中有髮毛等,廣說乃至腦膜、小便。復於如是身中所有多不淨物,攝為二界發起勝解。所謂地界及以水界:始於髮毛,乃至大便,起地勝解;始於淚汗,乃至小便,起水勝解。如是名為依內不淨尋思自相。

[]怎麼叫做觀察自相呢?它自己的相貌,不同於其他的事情。

1)謂姑且於你內身裡邊,所有的朽穢不淨,發動你的思惟觀察,而非常的有力量,思惟觀察朽穢不淨。朽穢不淨的勝解,究竟指什麼說呢?就是明了的知道內身中有髮、有毛、有腑、有心、肝、肺、腎這些事情,廣說有三十六物,乃至腦膜、小便,就是這些朽穢不淨,發起勝解,這是指所有的生命這些不淨。

2)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邊,又作如是觀,就是觀察身體裡面有這麼多的不淨物,把它總在一起,分成二個部分,發起勝解,也是有力量的觀察。若是沒得到禪定的時候,心裡面也可以作不淨觀,但是那不是勝解;若是得定的時候,在定裡面觀察,這個時候的認識的力量,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勝解。哪兩個界呢?就是一個地界和水界。始自髮毛、乃至大便,起地勝解,這裡邊屬於堅固性,就是地界。始於淚汗、乃至小便,這是屬於水界。前邊這段文所說的就叫做依內身的不淨,尋思不淨的自相。


復於其外諸不淨物,由青瘀等種種行相,發起勝解。謂先發起青瘀勝解,或親自見、或從他聞,或由分別所有死屍。如是死屍,或男、或女、或非男女,或親、或怨、或是中庸,或劣、或中、或復是勝,或是少年、或是中年、或是老年。取彼相已,若此死屍,死經一日,血流已盡,未至膿爛,於是發起青瘀勝解。若此死屍死經二日,已至膿爛未生蟲蛆,於是發起膿爛勝解。若此死屍死經七日,已生蟲蛆,身體已壞,於是發起爛壞勝解、膨脹勝解。若此死屍為諸狐、狼、鴟、梟、鵰、鷲、烏、鵲、餓狗之所食噉,於是發起食噉勝解。即此死屍既被食已,皮肉血盡,唯筋纏骨,於是發起異赤勝解。若此死屍或被食噉,支節分離散在處處,或有其肉或無其肉或餘少肉,於是發起分散勝解。若此死屍骨節分散,手骨異處、足骨異處、膝骨異處、髀骨異處、髖骨異處、髆骨異處、臂骨異處、脊骨異處、頷輪異處、齒髮異處、髑髏異處,見是事已,起骨勝解。若復思惟如是骸骨,共相連接而不分散,唯取麤相,不委細取支節屈曲;如是爾時起鎖勝解。若委細取支節屈曲,爾時發起骨鎖勝解。

[]什麼叫做外諸不淨物呢?就是青瘀等,顏色變成青瘀,各式各樣的行相,發起勝解。依外不淨修不淨觀的時候,先要發起青瘀的勝解。觀察死屍,變成青瘀的顏色。或者自己親自看見這種青瘀的相貌,或者從善知識邊聽聞青瘀的相貌。或由分別所有死屍,不管是親自見也好,從他聞也好,一定是由第六意識分別所有死屍的青瘀相貌。青瘀的死屍,或者是男、或者是女、或者是非男女、或者是親、或者是怨、或者是中庸性,不親也不怨,或劣、或中、或復是勝。劣就是少福德,沒有福德的人。勝就是大福德的人。中就是也不是劣、也不是勝。青瘀的屍體,或者是少年人,或者是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

1)在禪定裡邊,觀察這個屍體的相貌、種類。若此死屍,死亡才經過一天,身體裡面的血,已經不流,就是流完。這個身體還沒能達到膿爛的程度,所以在內心裡面發動青瘀的勝解的觀察。

2)若這個身體死亡經過二天,已經到膿爛的境界,但是蟲蛆還沒有生,於是發起膿爛的勝解。

3)若此死屍死經七天,已經生出來蟲蛆,蟲蛆都爬出來,身體已經敗壞,於是發起爛壞的勝解,膨脹的勝解。

4)若是這個死屍體為諸狐狼鵸梟鵰鷲烏鵲餓狗,這些禽獸所食噉,於是發起食噉勝解。

5)即此死屍,被禽獸吃掉,這個皮也沒有,肉也沒有,血也沒有,唯獨筋還纏著骨頭,於是發起異赤勝解。赤,在這裡是裸露的意思。人若不穿衣服,裸體叫做赤;現在這裡這也是赤,可是此赤不同彼赤。是這個皮肉血沒有,骨頭露出來,叫做赤,所以叫做異赤。發出來這樣的異赤的勝解。

6)若這個身體被鳥獸食噉以後,支節分離,分散在各地方,或者還有一點肉,或者是沒有肉,或餘很少的肉,於是發起分散的勝解。

7)若此死屍骨節分散的時候,手骨異處,手骨、腕骨、指骨,骨到另一個地方。足骨,又在另一個地方。膝骨也在另一個地方。脾骨也在另外一個地方。髖骨異處、髆骨異處,髆骨就是肩頭這個骨。臂骨異處,脊骨也是在另外一個地方。頷輪異處、齒鬘異處,牙齒和頭髮也在另外的地方。頭骨,髑髏骨也在另外一個地方,所以這是分散。在禪定裡邊這樣觀察,就是發起骨的勝解。

8)若是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又這樣思惟,像前面怎麼多的骨連接在一起並沒有分散,唯獨觀察麤相,就是概略的相貌,沒有詳細的分別支節屈曲的這種相貌。這個時候叫做鎖勝解,因為連在一起就像個鎖鏈似的。

9)若委細取支節屈曲,要詳細、很清楚,不是概略。這樣觀察思惟支節的屈曲,這時候叫做骨鎖勝解。


又有二鎖,一、形骸鎖。二、支節鎖。形骸鎖者,謂從血鑊脊骨,乃至髑髏所住。支節鎖者,謂臂髆等骨連鎖,及髀髆等骨連鎖。此中形骸鎖,說名為鎖。若支節鎖,說名骨鎖。復有二種取骨鎖相,一、取假名綵畫木石泥等所作骨鎖相。二、取真實骨鎖相。若思惟假名骨鎖相時,爾時唯名起鎖勝解,不名骨鎖。若思惟真實骨鎖相時,爾時名起骨鎖勝解。

[]1)又有二種鎖,哪兩種呢?一、形骸鎖。二、支節鎖。什麼是形骸鎖?就是從血鑊脊骨,乃至髑髏所住。鑊,就是鍋。血鑊,就是人的肚子、腹部。脊骨,肚子後面就是脊骨,一直通到上面乃至頭骨所住處,他們連接起來。什麼是支節鎖?就是臂髆等骨連鎖,髆骨就是人的這個肩胛。髆骨和胳臂骨,這些類的骨頭連鎖在一起。及髀髆等骨連鎖,髀骨就是大腿骨。髀骨是在下面,乃至從肩骨等骨,這就比較全部,都連鎖在一起。此中形骸鎖,說名為鎖。若支節鎖,說名骨鎖。

2)復有二種取骨鎖相。一、取假名綵畫木石泥等所作骨鎖相。二、取真實骨鎖相。若是這位禪師思惟觀察綵畫的,或者是用木、用石頭、用泥等所做作的這個骨鎖相。這樣思惟,就是假名骨鎖相時,爾時唯名起鎖勝解,不名骨鎖。若思惟真實骨鎖相時,爾時名起骨鎖勝解。


又即此外造色色相,三種變壞。一、自然變壞;二、他所變壞;三、俱品變壞。始從青瘀乃至膨脹,是自然變壞。始從食噉乃至分散,是他所變壞。若骨、若鎖及以骨鎖,是俱品變壞。若能如是如實了知外不淨相,是名尋思外諸所有不淨自相。

[]又即此以外的造色的色相,就是四大所造的這一切色的形相,也就是肉眼所見的這些形相。有三種不同的變壞。一、自然變壞。二、他所變壞。三、俱品變壞,也有自然的變壞,也有他所變壞。一天一天的時間久,自然的會變壞,就叫做自然變壞。他所變壞,或火所燒、或水所爛、或是狗咬、或者是鳥來吃這些事情。

1)始從青瘀,乃至膨脹,這是自然的變壞。

2)始從食噉,乃至分散,是他所變壞,這是外力的變壞。

3)若骨若鎖,及以骨鎖,是俱品變壞,也有自然的力量的變壞,也有他力的變壞。若能像上面這一段文,這樣的如實了知死亡以後的不淨相,是名尋思外諸所有不淨自相。


云何尋思不淨共相?謂若內身外淨色相未有變壞,若在外身不淨色相已有壞。由在內身不淨色相平等法性、相似法性發起勝解,能自了知我淨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若諸有情成就如是淨色相者,彼淨色相亦有如是同彼法性,譬如在外不淨色相。是名尋思不淨共相。

[]怎麼叫做尋思不淨物的共相呢?

1)就是若內裡面的這個身體,這個身體的外邊就一層的薄皮,這個薄皮叫做相似的清淨,叫做淨色相。因為生存有氣血的滋潤,他還沒有變青瘀膿爛,所以沒有變壞。若是死的時候,這個身體不淨色相,就變成青瘀膿爛,那時候就是已經有變壞。

2)現在這個修行人,在禪定裡面的時候,觀察內身的不淨,觀察它的時候,裡面沒有死亡,但是它也有死亡的青瘀膿爛的那些事情。因為生命體死亡和不死亡之間,有個平等法性,還有相似法性,彼此是相似。發起勝解,發起這樣的觀察,這樣的毘缽舍那的觀察。這樣觀察的結果呢?自己就會明白,我現在這個沒有青瘀膿爛的色相,也有如是死亡的那個色相,相同的法性,和那死亡的境界一樣。

3)若諸有情成就如是淨色相者,他還沒死亡,成就這個正常的色相。他那個清淨的色相,也有死亡的色相,相同的法性。譬如在外已經死亡的那個屍體的形相,生存的人也有這種相。是名尋思不淨共相。什麼是外淨色相未有變壞?我們內身今天也活著還沒死,明天也沒死,相續的生存下去的時候,成就的皮分相似的清淨,與清淨相似,是名外淨色相未有變壞。然而這個雖然是沒有死亡,但是他不會永久的存在的,所以是無常。若是死掉,這個身體就會變成青瘀膿爛、變成散壞這些境界,這個不淨相貌現出來。由自身、由他身、由內身、由外身,都有平等的這種道理,有相似的道理。


云何名為尋思彼品?謂作是思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不如實知。於內、於外諸淨色相,發起貪欲,便為顛倒黑品所攝,是有諍法,有苦、有害、有諸災患、有遍燒惱。由是因緣,發起當來生、老、病、死、愁、歎、憂、苦種種擾惱。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如實隨觀,便無顛倒白品所攝。是無諍法,無苦、無害,廣說乃至由此因緣,能滅當來生老病死乃至擾惱。若諸黑品,我今於彼不應忍受,應斷、應遣。若諸白品,我今於彼未生應生;生已,令住、增長、廣大。如是名為尋思彼品。

[]云何名為尋思彼品?

1)這個禪定的人在禪定裡面這樣思惟觀察,若是我對於那些沒有死亡的相似清淨的色相,他也是不淨,他也是污穢的法性,不是真實知道是不淨。或者對於自己內身發起貪欲,這個是自體愛。於外邊的色相,發起貪欲,就是對有情的貪欲。我若這樣糊塗,有貪心出現,那叫做黑品。我的心裡活動,是屬於黑品這一類。這是有煩惱的境界,就會有苦惱。有煩惱時,就會對於自己有傷害,可能對於對方也有傷害,有諸災患,就是老、病、死,或者到三惡道。有遍燒惱,事情如意不如意,如意也有燒惱,不如意也有燒惱。由於內心有煩惱,煩惱一動,由於這個因緣,發起將來的生、老、病、死,就是愁、歎、憂、苦種種的擾惱。

2)若是我能夠於彼清淨的色相,是不淨的法性。如這個不淨的真實情況隨順觀察的話,心裡面就不會生貪心,能夠滅除顛倒迷惑。這個時候,內心就清淨,所以屬於白品所攝,是沒有煩惱的法,沒有煩惱,所以也就沒有苦,也就沒有害,廣說乃至由此因緣,能滅當來生、老、病、死乃至擾惱。內心的貪心就是要這樣的不淨觀來對治,就有這種作用。貪心就不起,內心就清淨。

3)若是屬於不明、不如實知,是不淨的法性,我就生起貪心,若是這樣的話,我現在對於這個貪心不應該忍受,就是把這個貪心排除出去,應該把這個貪的現行斷除,貪的種子也應該除遣,叫我這內心清淨。

4)若是在白品,無貪心的時候,沒有貪煩惱,心裡面清淨這一類的心。我現在沒有生這個清淨心的話,我應該努力的修不淨觀叫它現起。由於修不淨觀有成就,這個無貪的清淨心生起,生起以後,令它安住不退。這個無貪的心,叫它逐漸的增長、廣大起來。這就叫做尋思彼品。


云何名為尋思彼時?謂作是思若內所有諸淨色相在現在世,若外所有不淨色相亦現在世。諸過去世曾淨色相,彼於過去雖有淨相,而今現在如是次第種種不淨。諸現在世我之所有似淨色相,此淨色相於現在世雖有淨相,於未來世不當不淨,如今現在外不淨色,無有是處。我此色身,去、來、今世,曾如是相、當如是相、現如是相。不過如是不淨法性。如是名為尋思彼時。

[]云何名為尋思彼時?

1)就是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這樣觀察。我所有的這些生命體的淨色相,在現在世,在時間上說是現在。在禪定裡面也會觀察這個死亡的人的色相,就是外所有不淨的色相,也是現在的一念心在思惟這個不淨色相。

2)這樣思惟,過去世他沒有過去的時候,還是現在,他曾經清淨過。那個過去的不淨色相,雖然曾經有淨相,而今天的時候,如是次第,就是有青瘀、膿爛、爛壞,蟲蛆流出來,禽獸吃掉,變成分散。這樣次第種種不淨的相貌都現前。

3)諸現在世這個淨色相,我自己所有的這個似淨色相,此淨色相於現在世,雖然看上去好像清淨似。在未來的時候,我這個身體不會不淨,我這個身體死掉還是清淨,像現在的外色的不淨色,沒有這個道理,也一定是要不淨。

4)我現在這個生命體的色相,過去、未來、現在世。曾經是這樣的形像,現在的時候,生存的時候,好像是清淨,未來的時候,一定也是不淨。將來他的不淨相,現在的這個好像是淨相。他不可以超過不淨的法性的。現在也是不淨,將來也是不淨的。這叫做在時間上修不淨觀。


云何名為尋思彼理?謂作是思若內若外都無有我、有情可得。或說為淨、或說不淨,唯有色相、唯有身形,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又如說言壽、煖及與識,若棄捨身時,離執持而臥,無所思如木。既死沒已,漸次變壞分位可知。謂青瘀等,乃至骨鎖。今我此身,先業煩惱之所引發,父母不淨和合所生,糜飯等食之所增長。此因、此緣、此由藉故,雖暫時有諸淨色相,似可了知,而內身中若內、若外,於常常時種種不淨皆悉充滿。如是名依世俗、勝義及以因緣觀待道理,尋思彼理。

[]怎麼叫做尋思彼理呢?

1)在禪定裡面就這樣想,若內若外都無有我,生存的時候也是沒有我,死亡以後也是沒有我,也沒有有情可得。有情還是我,沒有我可得,也沒有有情可得。為什麼叫有情?有情,就是我,是有分別心,所以叫有情。因為這個身體裡邊是沒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的東西,是沒有我可得。沒有我可以說我是淨,我是不淨。沒有有情可以說他是淨,或是不淨。但是還是有地水火風組成的這個生理的色相,還有身體的這個形體。無有我,無有有情,或說為淨、或說不淨,這就是真諦的形相。於中假想施設言論,謂之為淨、或為不淨,這就是世俗諦的相貌。這是先說真俗二諦的相貌。

2)又像阿含經上說,生命存在的時候有壽,就是生理和心理連在一起的那個力量,就是壽。這個識要在身體裡的時候,這個身體才會有煖,還有一個了別的識。這個身體就是有這三樣東西,一個壽、一個煖、一個識。若是壽命盡,識也就滅,就是棄捨這個身體的時候。沒有識執持這個身體,沒有識保護這個身體,這個時候臥在那裡就不動。它心裡不打妄想,就像一個木頭在那裡似的。這個裡邊沒有我,也沒有名言分別,什麼也沒有,所以這是證明前面說這個道理。死掉以後,逐漸地變壞。有分位的可知。這個時候青瘀,過一個時候就是膿爛,爛壞,生蛆、生蟲,乃至鳥獸吃掉,又是各各異處,逐漸地這些不淨的現象都出來。

3)我這個臭皮囊為什麼會有呢?會出現呢?就是由過去世有業力,加上愛取的煩惱,就由無而有所引發,就是出現那個身體。人間的人是胎生,要假藉父母的幫助,父母的不淨組合起來出現這個身體。還需要有一個力量,就是要吃粥,或者吃乾飯,各式各樣的菜,種種的營養,才能夠長養這個身體。所以要有業力、有煩惱引發、父母的幫助使有這個身體,但是生下來以後還要吃飯,才可以生存。

4)先業煩惱之所引發,就是因。父母不淨和合所生,就是緣。糜飯等食之所增長,就是由藉,其實也是緣。由這三種的關係,雖然暫時可以存在,有這麼一個淨色相出現,好像可以知道這是一個清淨的形相。而內身中若內、若外,於常常時,種種不淨,皆悉充滿,內身裡面很多臭穢的東西,不淨充滿。如是名依世俗勝義、及以因緣觀待道理,尋思彼理。世俗、勝義,也是觀待道理。這裡說因緣,也是觀待道理。能這樣思惟觀察,就叫做尋思彼理。世俗、勝義,這是一個名字,名字有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這都是假想施設,就是施設觀待。下面說由於先業煩惱,及父母不淨,糜飯等食之所長養,這是生起觀待,這個所生法要觀待因緣才有所生法。


復作是思於此不淨,若能如是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如是欲貪,定應當斷。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彼理。

[]復作是思,若是佛教徒肯努力的學習這個不淨觀,若能隨順聖教,能夠善修、又能善習、又能善多修習,能這樣努力的學習的話,能斷除欲的貪愛。能夠這樣修不淨觀的話,內心裡面這個染污,決定應該斷掉。沒有貪心再修無我觀的時候,可以得阿羅漢道。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彼理。


復作是思,如世尊說若於不淨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是至教量。我亦於內,自能現見於諸不淨,如如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令欲貪纏未生不生、生已除遣。是現證量。比度量法,亦有可得。謂作是思,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可於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彼理。

[]1)復作是思,這位禪師心裡面這樣觀察,如世尊所說,若於不淨,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欲貪。這就是至教量。這是佛告訴我們這麼做,我們依教奉行,這是至教量。就是有佛陀的法語做我們的根據,這是可以信受的,所以叫做量。

2)我如果在禪定裡面修如是觀,能看見於內,自能現見於諸不淨。如是如是作意思惟修習,如是如是令欲貪纏,未生的就不生,生已能把這個煩惱除遣。這是自己現前成就的一種智慧。

3)比度量法亦有可得。謂作是思,我怎麼會現在作意思惟,在警覺我的心,我應該作如是觀,怎麼會這樣子呢?我現在作意思惟能對治法,就是不淨觀是能對治。可於能治所緣境界煩惱當生,沒有修不淨觀的人,在所緣境界上就生出來種種的煩惱。但是在禪定裡面修不淨觀這個能對治法的時候,用這個能治,能對治所緣境界的煩惱,煩惱就不生。這叫做比度量。就是你沒有修不淨觀,和修不淨觀來比度這件事。名依證成道理,尋思彼理。


復作是思如是之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謂修不淨能與欲貪作斷對治,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唯應信解。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彼理。是名勤修不淨觀者,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又作這樣的觀察,修不淨觀能滅煩惱這件事,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你修不淨觀的時候,能夠對治內心裡邊的貪心,這件事不應思議、不應分別,不要再思惟,不要再分別。唯應信解,就這樣相信就好,修不淨觀就能對治欲貪,就這樣信解,這樣用功就好。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彼理。法爾,自然是這樣子。是名勤修不淨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修不淨觀,也有六種毘缽舍那的觀察。


4.2.慈愍觀

云何勤修慈愍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依慈愍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由欲利益安樂意樂,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是慈愍相。若能如是解了其義,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義。

[]云何勤修慈愍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依慈愍心,佛說的正法,殊勝的正法。聽聞受持的力量,所以心裡面有這個力量。心裡面發動想要利益眾生、想要安樂眾生。利益,指現在說;安樂,指未來說。對於一切有情,心裡面主動的這樣思惟,我想要給他們安樂、給他們利益,發起這樣有力量的觀察,這叫做慈愍相。若能這樣明白佛所說的慈愍觀的意義。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義。義,就是慈愍觀法門的意義,就是由欲利益安樂意樂,於諸有情作意、與樂,發起勝解,就是這樣意思。


彼既如是解了義已;復能思擇:此為親品、此為怨品、此中庸品。是一切品,皆他相續之所攝故;於中發起外事勝解。又若親品,名為內事;怨、中庸品,名為外事。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事。

[]1)彼既如是解了義已,還能夠認識這個人是我的父母、師長、是我的親愛的人。這個人專是來傷害我的人,是怨家。這個人也不是親,也不是怨,是中庸品。這三品人都是另外的生命體所攝。於中發起外事勝解,你就知道這是另外的一個生命體,有這樣認識。

2)又把三品分成兩種。親品,是內。怨品、中庸品,是外事。如是名為於諸慈愍尋思其事。


復能思擇如是三品,若無苦樂欲求樂者,願彼得樂。今於此中有饒益相,名為親品。不饒益相,名為怨品俱相違相,名中庸品。如是三品,若無苦樂欲求樂者,略有三種欲求樂心差別可得。一者、欲求欲界諸樂;二者、欲求色界有喜勇悅諸樂;三者、欲求離喜諸樂。如是若於欲樂匱乏,願彼皆得無罪欲樂。若於有喜離喜諸樂有所匱乏,當知亦爾。是名尋思慈愍自相。

[]1)這位禪師內心裡面這樣思惟,這樣一共有三品。若是無苦無樂的人,心裡面就想要求樂,這個禪師在禪定裡面這樣思惟:這個無苦無樂的人,希求得到安樂的話。你在禪定裡面發動這樣心,希望他能夠得到安樂,能滿所願。今於此中,有親品的人,他內心裡面願意我的父母得到安樂,饒益他。不歡喜他好,希望他倒楣才好,這不饒益相就是怨品。俱相違相,那就是中庸品,這是按照一般的分別心來說。或是說,我從他那裡得到利益、得到安樂,這個人對我有饒益相。我從他那裡受過他的苦頭,他逼迫過我,傷害過我,那就是不饒益相。

2)前面這一段說的親品、怨品、和中庸品這三品,其中若無苦樂這種人,他的心情想要求得安樂,應該怎麼樣滿足他呢?樂有三種差別可得。

一者、欲求欲界諸樂,就是有的人希望求得欲界的這種欲樂。

二者、欲求色界有喜勇悅諸樂,他想要求得色界天禪定的樂,這個禪定的樂裡面有喜,有歡喜心,還有勇猛、喜悅的,這麼多的快樂。有喜的勇悅之樂,就是初禪和二禪是有喜。

三者、欲求離喜諸樂,有的人,欲求第三禪的樂,是沒有喜而有樂。

3)前面是說所求的樂有三品的差別,現在說是能與樂的差別。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他的心情是這樣。前面說的樂,是有這麼多的樂。若是這一個人歡喜求欲界的樂,因為他沒有欲界的樂,就是匱乏。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就是有這樣的慈,能與樂的心情,願意那個人得到沒有過失的欲樂。若是這個人對於有喜的諸樂,和離喜的諸樂有所缺乏,應當知道也是這樣。你若願意有喜的樂,就給你有喜的樂,願意離喜的諸樂,就給你離喜的樂,所以當知亦爾。前面這一大段文說的話,就叫做尋思慈愍的自相。


復審思擇:若諸親品、若諸怨品、若中庸品。我於其中,皆當發起相似性心、平等性心。何以故?我若作意與親品樂,此未為難。於中庸品作意與樂,亦未甚難。若於怨品作意與樂,乃甚為難。我於怨品,尚應作意願與其樂,何況親品、及中庸品而不與樂。何以故?此中都無能罵、所罵,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唯有音聲、唯有名字。又我此身,隨所生起,有色麤重四大所造;隨所住處,便為如是觸所逼惱。略有二觸,謂音聲觸及手足塊刀杖等觸。是身、及觸,皆是無常;能為如是不饒益者,亦是無常。又復一切有情之類,皆有生老病死等法,本性是苦。故我不應於本性苦諸有情上,更加其苦而不與樂。又亦不應不與怨家做善知識,不攝一切有情之類以為自體。

[]1)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審諦的思擇。若諸親品,就是對我有饒益的人。若諸怨品,有恨的人。若中庸品,有無怨、無恨的。我對於這三種人,都應該發動相同的性質的心情,平等的心情來對待他們。

2)什麼原因要平等呢?要相同呢?我心裡面這樣觀想,與我有親愛的人,我給他樂,這件事不困難,很容易就想上來。於中庸品作意與樂,這不算是難。若於怨品作意與樂,這就比較困難。這位禪師他這樣想,我對於同我有怨恨的人,我都應該觀想願與其樂,何況親品、及中庸品,而不與樂呢?他這麼樣觀想。

3)什麼原因要平等呢?這裡邊給他樂最困難的就是有怨恨的人,有怨恨同他結怨的時候就是罵,他罵我、我罵他,這樣有怨恨。能瞋,就是心裡面忿怒。罵,是表現出來的行為。瞋,就是在心裡面的思想,是忿怒。能弄、所弄,這也是表現出來的行動,就是譏毀他、毀弄他。能打、所打,或者是他打我,或是我打他,傷害他,因為這樣才有恨。但是用佛教徒的觀察,一切眾生都是沒有我的,只是有色、受、想、行、識,沒有我,他也是沒有我,我也是沒有我。那麼,能罵、所罵、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能、所是沒有的,就是因為沒有我的關係,唯有音聲,唯有彼此言語的聲音,這個聲音裡有名字,這裡面我不可得。能弄、所弄、能瞋、所瞋、能打、所打都沒有。那麼恨誰呢?譏弄誰呢?什麼是唯有音聲唯有名字?有我、有你、有他,自他的差別的對立,這是假安立,不是真實的一種事情。就是憑藉一種原因,安立自他的差別。因為我不可得,就沒有能罵、所罵乃至能打、所打。所以能和所這個名字,是假安立的不是真實的,是虛妄的安立。只是在彼此說話的時候,帶有一個音聲而已,音聲裡面也有名字,這都不是真實的。菩薩對於有怨害諸有情所,心裡面觀想只是色、受、想、行、識而已,此中沒有我、也沒有你,沒有這些事情,所以唯獨是色、受、想、行、識的變化。

4)又我現在這個身體,是前生的業力得現在的果報。隨順前世的業力,現在現出來這個有色的麤重,地、水、火、風所組成的眼、耳、鼻、舌、身,是一個很麤重、很卑劣的這麼一大塊,就是地、水、火、風四大所造的麤重的色相。隨這個身體住在什麼地方,因為有麤重的這麼一個身體,就是有人會打你,有人會譏弄你、會罵你,來逼惱我。觸有兩種不同,謂音聲觸,或者用讚歎的形式來毀弄我,或者是破壞的形式來毀弄我。或是用手足塊刀杖等,來同我接觸來傷害我。被觸的這個身體,和這些觸的事情,手足塊刀杖等,都是剎那剎那變易的。另外有一個人,或者用手,或者用足,或者是用塊,用刀杖等,這些事情總合起來說都是無常,都是剎那剎那變易的。他加觸於我的時候,那一剎那間就過去;第二個剎那那個人沒有打我,他也沒有用手打我,也沒有用腳踢我。我要恨,應該恨前一剎那的那個人,但是前一剎那已經過去;現在這個剎那他沒有傷害我。修無常觀的時候,我不應該執著那個人打我、罵我。或是說,我這個身體是前生的業力得的果報,我做了罪過的事情,這個罪過是應該得到的,我不能怨恨人家。我今天得到這種待遇是我的業力得到的,不是因為那個人。

5)前面是修無常觀,現在是修苦觀,用苦來看這件事。又復一切有情之類,不但是一個眾生,一類的眾生,所有的眾生之類,皆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等這些事情。眾生本身就是苦惱,故我不應於本性苦諸有情上,再增加他的痛苦。或者是用語言來增加,或者用手足刀杖來增加他的痛苦,而不與他快樂,希望他苦。什麼是本性是苦?眾生都有色、受、想、行、識,這個麤重的身體,名本性苦。這個麤重苦,就是行苦、壞苦、還有苦苦。壞苦、苦苦不說,就單說這個行苦。這個行苦能隨順生起眾多的痛苦,行苦有這種功能性。所以應該慈悲這種人,而不要再加害他。

6)又我是佛教徒,是學習佛法,我應該生慈悲心,不應該不與怨家作善知識,我應該與怨家做個好朋友,我不應該不與他做朋友。不攝一切有情之類以為自體,我不去觀想一切有情之類和我是同體的,我們若有恨心,那就不能這麼觀想。我是佛教徒我在想:我和一切眾生、和一切怨家都是好朋友,我要觀想這一切和我是同體,應該這樣觀想。他若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他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所以我應該觀想一切怨家都是我的好朋友,希望他們都是快樂。


又世尊言:我不觀見如是種類有情可得,無始世來經歷生死,長時流轉,不互相為或父或母,兄弟姊妹,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若餘尊重、似尊重者。由是因緣,一切怨品,無不皆是我之親品。又怨親品,無有決定真實可得。何以故?親品餘時轉成怨品,怨品餘時轉成親品,是故一切無有決定。故我今者,應於一切有情之類,皆當發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見。及起相似利益意樂,安樂意樂,與樂勝解。是名尋思慈愍共相。

[]1)又佛說,我看不見有這種人,什麼人呢?沒有開頭那一天,時間太久,我們在生死裡面流轉,長時期的流轉,不是互相的我給你做父親,你給我做父親;我給你做母親,你給我做母親,兄弟、姊妹。若出家就做軌範師,或者是親教師,若餘尊重、似尊重者。我看不見有這種人,彼此沒有這種關係。

2)由於佛說這句話的因緣,所以,一切有怨恨的人,沒有一個怨恨的人不是我的親品,都是和我有感情。一起有親厚關係的人常共事,所以有的時候就有衝突。

3)又和我有怨的,和我有親的人,都不是決定。什麼理由呢?我和這個人是有感情,可是經過一個時期,就變成怨家。這個有怨恨的人,又過一段時期,不知道什麼因緣又變成有感情的人,又變成好朋友。所以親品和怨品是不決定。

4)由這樣的原因,我現在應該改變以前的態度,應該對於一切有情這類別,不管是什麼種類的,我應該對他發出來彼此都是平等性的心情。不應該輕視他、仇恨他,不應該發這種心,應該發出來平等性的見地,這樣的智慧來處理這件事。平等性心,就是自然的我應該同他,都是應該看他是父親,是母親這樣。平等性見,就是智慧,用智慧來觀察這件事,不要用煩惱處理這件事。我應該發起我對我的父母,這樣的利益的意樂、安樂的意樂。對我這個怨家,也給他和我父母相同的;我對我父母有這樣的利益意樂、安樂意樂,對這個怨家也要有這樣的利益意樂、安樂意樂,也要這樣做。我待這一切人,他們都是我的父親,都是我的母親這樣。利益意樂,就是現在的意樂,現在我給他很多的饒益。安樂意樂,給他將來的,將來給他這種安樂的意樂。與樂勝解,利益意樂、安樂意樂分現在與未來,但是都是與樂,令他滿意,使令他心情快樂。勝解,就是這樣的觀想,是有力量的,不可以移轉。是名尋思慈愍共相。


復審思擇:我若於彼不饒益者發生瞋恚,便為顛倒,黑品所攝,是有諍法。廣說如前。我若於彼不起瞋恚,便無顛倒,白品所攝,是無諍法。廣說如前。如是名為尋思慈愍黑品、白品。

[]1)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這樣很認真思惟觀察,這個人以前他傷害過我,我今天應該報復他,我應該觸惱他,這樣這個忿怒就來,我若這樣作,我就是錯,就是糊塗,那是有罪過的行為,有罪過的思想,這就是有煩惱的境界。有煩惱就有苦,有煩惱就彼此傷害,各式各樣苦惱的境界來了,廣說如前。

2)若是我用智慧、用慈愍心來處理這件事,我就應該對於他不起憤怒。他以前對我怎麼不好,我不要介意,我對他不起忿怒,那就沒有錯誤。用智慧處理事情,用智慧相應的慈悲心處理事情,都是有意義、有功德,就是沒有錯誤。這樣處理事情,都是屬於有功德這一類,是沒有煩惱的,廣說如前。如是名為尋思慈愍黑品白品。品有分這麼二類,一個是有功德,一個是有罪過。


復審思擇,諸過去世求欲得樂有情之類,彼皆過去,我當云何能與其樂?諸現在世有情之類,我今願彼盡未來世,於一切時常受快樂。是名尋思諸慈愍時。

[]復審思擇,諸過去世的求欲得樂的有情之類,已經過去,現在不在。那個人不在,我怎麼能夠令他得樂呢?這是不可能。很多的現在的有情,我今願彼盡未來世,於一切時常受快樂。要有這種慈愍心,要這樣學習。這就是你在禪定裡面,在時間上修這個慈愍觀。


復審思擇:此中都無我、及有情,或求樂者,或與樂者,唯有諸蘊、唯有諸行,於中假想施設言論此求樂者,此與樂者。又彼諸行,業、煩惱等以為因緣。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慈愍。

[]1)在修慈愍觀的時候,最後應該觀察真理,觀察的時候,此中都無我及有情,就是能修慈愍觀的和慈愍觀的對象,這些人都放在一起觀察,都是沒有我可得的,都是沒有有情可得的。有情也是我,也是執著我,執著我是有情。或者是求樂者,就是在禪定裡所饒益的對象。或與樂者,就是修禪定的這個人。唯有諸蘊、唯有諸行,求樂者也好,與樂者也好,他們只是有色、受、想、行、識諸蘊,就是有這麼多。唯有諸行,唯有這個變動,變動的色、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的變化。有的時候是在人間的色、受、想、行、識;有時候又是天上的色、受、想、行、識;有的時候這色、受、想、行、識在拜佛;有的時候在靜坐。就在這樣變動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想它都是假,就叫做假想。施設言論,依當時的一種因緣就會這樣說:這個人是在求樂的;這個人是與樂的。因為這件事給他這個名字,他現在也不求樂,也不與樂。他若是在那裡念佛,就是念佛者,就是隨時取個名字,而都沒有真實性,沒有我的體性。前面約真俗辨,沒有我,就是真諦。但假想施設言論,此求樂者、此與樂者,這是世俗諦。這是約施設觀待來解釋。

2)又彼諸行,業煩惱等以為因緣,而得果報,這是生起的觀待。前面這一段是根據觀待的道理。施設觀待,生起觀待道理來觀察、修習慈愍觀。


若於慈愍,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瞋恚。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慈愍。

[]若是這個佛教徒,對於慈愍觀肯努力的學習,又能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的話,能斷瞋恚,就有這種作用,能把自己內心的瞋怒心,把它排除出去,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尋思慈愍,觀察慈愍的法門,學習慈愍法門。


如是之義,有至教量;我內智見,現轉可得;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慈愍。

[]這樣修慈愍觀,是有至教量,是有佛陀的法語為證的。這樣修慈愍觀,我內心裡面的這個智慧和見,見有決定、不可移轉的意思。就是這樣學習慈愍觀,現前相續地這樣的慈愍觀的境界出現,這是一個事實,這叫現轉可得。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就是我若不修習慈愍觀,內心有瞋恨,就會造罪;我現在修慈愍觀,把這個瞋心斷出去。這兩件事相比量的時候,事情就是這樣。如是名依證成道理尋思慈愍。


又即此法,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謂修慈愍能斷瞋恚,不應思議、不應分別,應生勝解。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慈愍。是名勤修慈愍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又就是慈愍觀這個法,這裡邊有成立的法性,這個法性的成立,從無始劫來就有,就是成立法性,很久就成立這種法性。難思法性,這個法性是不可思議。安住法性,這個法性經過語言文字上的安立,一切眾生在學習,這個法性一直的流傳下去。內心裡面修慈愍觀,就能把內心的瞋恚消滅。這件事若問,為什麼修慈愍觀是會斷除瞋恚心呢?不要再這樣想,不要分別,那應該怎麼樣呢?應生勝解,就這樣認識就好,認識達到一個有力量的程度,不可移轉。如是名依法爾道理尋思慈愍。法爾,這個法就是那樣,就是自然的意思。是名勤修慈愍觀的人,它有六事,有尋思六事差別所緣的毘缽舍那。六事差別是所緣境;慈愍是能緣。毘缽舍那就是慈愍的毘缽舍那是能緣;六事差別是所緣。


4.3.緣起觀

云何勤修緣起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依緣性緣起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諸法滅故,彼彼法滅。此中都無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諸法;亦無自性、士夫、中間能轉變者轉變諸法。若能了知如是等義,是名尋思諸緣起義。

[]云何勤修緣起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

1)依緣性緣起,修緣起觀的人,要有根據,根據什麼呢?就是根據佛說的緣性,就是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種緣。十二緣起裡面主要是增上緣,裡邊也包括因緣、次第緣、所緣緣,所以總合起來是四種緣的體性。這四種緣能生起一切法,就是緣起,就是十二緣起。

2)增上正法,佛這樣為我們宣說的十二緣起,是增上的正法,就是超越世間一切法。世間的一切法都是戲論,只有佛說的十二緣起是最究竟圓滿,能解決問題,所以,叫增上正法。

3)聽聞、受持增上力故,我們能夠學習佛說的緣起的正法,還能受持,這個時候我們的心裡面就有這殊勝的力量。什麼叫作聽聞受持以後,就成就增上力呢?就是能正了知,會正確的明白。明白什麼事情?這樣法、這樣法出現的時候,另外一個法就出現。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如是如是諸法滅故,彼彼法滅。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4)從因緣生起一切法,因緣滅則一切法滅,從這個道理上看,這裡面沒有自在,沒有作者,沒有生者,沒有化者。

a)自在,這個人有這樣的思想,認為世間上的萬事萬物是大自在天創造。你說你苦,你只是受者,是大自在天叫你受苦。現在佛法的道理上的意思,也沒有這個大自在天。

b)作者,他是一切法的作者,他能創造一切法,佛法不承認這件事。

c)生者、化者,作者是總說;生者和化者是別說。原來沒有這件事,他現在把這件事創造出來,叫作生者。化者,原來有這件事,但是他有這個力量把它轉化一下子,變化一下,叫作化者。

d)能造諸法,生者、化者的力量,能創造世間上的一切法;或者是令人苦惱的這個法也是他創造、能創造戰爭、能創造經濟繁榮,都是大自在天。現在佛法說,沒有自在的作者、自在的生者、自在的化者,能造諸法。

5)亦無自性、士夫,數論者主張宇宙間有一個自性,士夫就是我,原來這個世間上是什麼事沒有,但是這沒有事情的那種休閒的境界,這個我感覺到不舒服,感覺不自在。他希望有點事情好享受,所以這個自性就給他變化世間上的一切法,叫這個我來享受,這一享受,我就被迷惑,就苦惱,他就再修禪定。修禪定的時候,一離欲,然後自性就把變化的諸法又收回去,就得解脫。數論師對於宇宙間的事情是這樣子的見地,士夫就是我,他不是因緣有;這個自性能變出來這一切法,是因緣有。

6)中間能轉變者,自性和士夫中間,這一切有為法,是這個自性能轉變。能轉變者就是那個自性,他所變現的這一切法是可以轉變,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就是二十五諦的意思。在佛法裡面講,這個都是虛妄分別。若能夠明白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如是等義,是名尋思諸緣起義,緣起的道理你就明白。


復審思擇,十二有支,若內若外而起勝解,是名尋思諸緣起事。

[]復審思擇十二有支,就是無明緣行這十二有支,這裡面有內、外的不同,而起勝解。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今天思惟、明天也思惟。思惟老死從那裡來呢?從生來,生緣老死,生從那裡來的呢?從有來。有就是業力,業力沒有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不能名之為有;達到能招感果報的時候,這業力叫做有。有從那裡來呢?取緣有,愛緣取,由愛、取來。愛、取從那裡來呢?從受,受緣愛。受從那裡來呢?從觸來。受的時候,若有般若的智慧,明相應受、明相應觸,這時候不顛倒迷惑,就沒有老病死的苦惱事情,就得涅槃。什麼是內外?內六根、外六境。無明緣行乃至生老死,分十二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有色、聲、香、味、觸、法。但是佛的大智慧,能觀察出來緣起的次第,所以分出十二種差別。


復審思擇,無明支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如是廣說,如前分別緣起支中,是名尋思緣起自相。復審思擇,如是一切緣生諸行,無不皆是本無今有,有已散滅,是故前後皆是無常。皆有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不自在故,中間士夫不可得故,性空無我。是名尋思緣起共相。

[]1)復審思擇無明支、行支、識、名色,思惟這個支。先思惟無明,無明是什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就是不知道過去怎麼回事?也是無我,但是我們不懂;未來是怎麼回事?我們也不懂。不懂未來也是無我的;現在也是無我。不知道無我,就叫做無明。如是廣說,如前分別緣起支中有解釋,這裡不重覆。是名尋思緣起自相。

2)復審思擇如是一切緣生諸行,這一切有為法,行是向前進,就是流動變化,剎那剎那的變化,這一切法都是這樣。

a)沒有一樣事兒,不是皆是本來是沒有,而後來有,就是有因緣的時候就有。所以有沒有地獄?地獄是沒有,那麼怎麼有?因為你造罪,你的罪變現出地獄來。本來也沒有老虎,也沒有毒蛇,為什麼有呢?眾生造這個罪業,這罪業就把自己變成老虎,變成毒蛇,變成餓鬼,變成人天,所有世間上一切有為法,都是本無今有。有以後,也不是永久的有。它的因緣是有時間性,到時候就結束,這件事情沒有,不是決定。所以,無始劫來以前的事情,乃至到無始劫以後的事情,無量劫以後的事情,都是無常變化,都是無常,不是永久。

b)無常的法,它就是生,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法,所以就是苦。它那個體性,是令你苦惱的事情。

c)這些有為法,是令你不自在,不能夠我要怎麼地,就怎麼地。造因的時候,每一樣事情開始的時候,創造的時候,你有自由。願意做佛的事情也可以,願意做地獄的事情,都是聽你自己。等到結果的時候,你不願意受,也得受,沒有你的自由,所以不自在,就是無我。在色受想行識裡邊,在眼耳鼻舌身意裡邊,是沒有我可得,那裡面沒有個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可得。這一切有為法的體性,本身是沒有,是空的,是沒有我,空就是沒有我,叫做空。是名尋思緣起共相。無常、苦、空、無我,這是十二緣起的共相。


復審思擇,我若於彼無常、苦、空無我諸行如實道理,發生迷惑,便為顛倒,黑品所攝。廣說如前。若不迷惑,便無顛倒,白品所攝,廣說如前。是名尋思諸緣起品。

[]又審思擇,我若於彼佛說的無常、苦、空、無我的諸行,真實的道理,我發生迷惑,我不同意是無常、苦、空、無我,就是糊塗,不明白這個道理,貪瞋痴就來,就會造種種罪過,就是黑品所攝,廣說如前。若能明白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就不會發生錯誤,就屬於白品所攝,這時候就有大智慧,有種種功德出現,廣說如前。是名尋思諸緣起品。


復審思擇,於過去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已住;於現在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今住;於未來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當住。是名尋思諸緣起時。

[]復審思擇,

1)於過去世的時候,所得的自體,可能過去世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間,得到一個果報,一個身體,也還是色受想行識。那個身體,也是過去,就是它不能常住。這樣過去的身體,已經在過去的時候,它是存在;但是現在,它已經變過去,也是不存在。

2)現在得到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今天雖然是很活潑地存在,但是它並沒有永久存在的體性,它也變成過去,這個生命體,現在是存在。

3)於未來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也是沒有常性,也不是永久,將來它會存在。是名尋思諸緣起時。


復審思擇,唯有諸業及異熟果,其中主宰都不可得。所謂作者及與受者,唯有於法,假想建立。謂於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中,發起假想施設言論,說為作者及與受者,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性、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若苦若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極於壽量邊際。

[]1)復審思擇唯有諸業及異熟果,我們現在這個生命體裡面,就是有業。業主要是你的心動,表現在身口上,就造很多的業。或者是定業、或者是就是不動業、或者是福業、或者是罪業;及這個業力所得的果報,就是這二件事。在這個業和異熟果裡面,說是有個主宰性,常恆住、不變易的東西是不可得,沒有我可得。有我論者認為有一個作者,有受者。在因名為作者,在果名為受者。就是這個我的體性,它能做善,也可能也能做惡;將來在果報的時候,就是受苦,也可能是受樂。說是有這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我,是作者、是受者。但是佛法說,其中主宰都不可得,也沒有作者,也沒受者。那麼裡邊有什麼呢?就是於這一切有為法,色受想行識有為法,由假想所建立的事情,只有業和果報,另外沒有。

2)就是於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裡面,在十二緣起裡面,發起假想施設言論,說為作者及與受者。就是這個人,在十二緣起裡邊,發動一個假想,不是真實的,就是有所憑藉,有所憑藉叫做假,假者藉也。就是假藉這件事,就給它安立名字,就是假想。這個假想有什麼作用呢?能安立種種言論,說種種話。現在說什麼話呢?十二緣起裡面有一個我會作,有個我會受。我在因地的時候,是作者;在果地的時候,是受者。

3)有如是名,現在或者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間,或者是在地獄、餓鬼裡邊,他有個名稱,他叫什麼名字,叫某甲。如是種,種類,比如說他在人間,或者婆羅門中,是剎帝利中、吠舍、首陀羅。如是性,性就是他的父親叫什麼名字?母親是什麼名字?他是這個種性的人。如是飲食,就是他得到的果報,他的生活情況怎麼樣?如是領受若苦若樂,或者說這個人走運,做十年宰相,就是受樂。或者被人家搞跨,下台,就是受苦。如是長壽,他的壽命或者是七天,或者是一百年,或者是二百年。如是久住,一切異生的壽量,也有的人壽命非常的長;地獄的眾生壽命很長;一個龍,這個龍王壽一中劫,也是很長的;天上幾萬、幾千萬年乃至到八萬大劫,壽命這麼長。如是極於壽量邊際,阿羅漢,心清淨,應該活兩百歲,就能活兩百歲。若是放逸,就是折損自己的壽命。


又於此中,有二種果,及二種因。二種果者,一、自體果;二、受用境界果。二種因者,一、牽引因;二、生起因。自體果者,謂於今世諸異熟生六處等法。受用境界果者,謂愛非愛業增上所起六觸所生諸受。牽引因者,謂於二果發起愚癡,愚癡為先,生福、非福及不動行,行能攝受後有之識,令生有芽。謂能攝受識種子故,令其展轉攝受後有名色種子、六處種子、觸受種子,為令當來生支想所攝識、名色、六處、觸、受,次第生故,今先攝受彼法種子。如是一切,名牽引因。生起因者,謂若領受諸無明觸所生受時,由境界愛生後有愛及能攝受愛品、癡品所有諸取,由此勢力,由此功能潤業種子,令其能與諸異熟果。如是一切,名生起因。由此二因增上力故,便為三苦之所隨逐,招集一切純大苦蘊。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緣起所有道理。

[]又在這個十二緣起裡邊有兩種果報及二種因。二種果是什麼呢?一、自體果,就是你這個身體,就是自體果。二、受用境界果,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自體果,就能享受色、聲、香、味、觸、法,這就是受用境界果。二種因是什麼呢?一、牽引因、二、生起因。牽引因,就是無明、行,熏習識,就有識種子,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種種子。五種種子還沒能達到有的程度,沒能達到招感果報的程度,有愛取再熏習它,它才能達到招感果報的力量,就變成有。這樣說,由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是牽引因。愛、取、有就是生起因。這兩個因合起來,就是得生老死,就是果。

1)什麼是自體果?就是由現在世,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乃至意識,是阿賴耶識生出來。阿賴耶識生出來眼耳鼻舌身意,你的六處等法,這就是你的自體果。所以真實地說,果報是什麼?就是你的一念心,現在的明了的心,是你果報的主要的東西。

2)什麼是受用境界果?謂愛非愛業增上所起六觸所生諸受。就是在過去生存的時候,造作一些業力,有的是得可愛果報的業力;有的是得非愛的果報的業力。這兩種業力都是有力量的,要有力量才能得果報。這兩種業力,給你一個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心裡面有感覺,或者感覺苦,或者感覺樂,這就是你的果報。

3)什麼是牽引因?

a)就是對這二個果,自體果、受用果,發起愚癡,就是不明白是苦、空、無常、無我,就叫做愚癡。凡夫的眾生對於自體果、受用果,生起的這些惑業苦,是以愚癡的迷惑為最先開始。

b)因為不明白是無我、無我所的道理,所以就會生起種種的行動。福就是修學善法,非福就是造罪業。不動行,不動行就是修學禪定,色界定、無色界定都屬於不動業。先因為有愚癡的無明,然後造作罪業,或者是福業,或者是不動業,都是由無明發動出來。

c)不管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它都有一種功能,是什麼呢?攝受後有之識,攝受就是栽培,栽培後有的識,後有是對現在的有說的,現在的有,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現在的生命以後,繼續有生命,所以後來的生命叫後有。後來的生命,主要是有識,就是果報,果報裡邊,識是最主要的。識是從那兒來?就是前一生的福行、非福行、不動行栽培來的。

d)果報裡邊有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些,這些一開始是屬於種子,由種子又得到愛取的薰習,就變成有。在這裡,這個有還不是果報,還是屬於種子。等到這個種子發生作用的時候,它又成就下一期的果報,那個一開始的時候,就是識,然後名色、六處、觸、受,這個時候就叫做芽。這個種子生芽,就是業力開始得果報,叫做芽。就是說凡夫由煩惱而造業,由造業而得果報的次第。

e)眾生因為無明,而發動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是不動業,這樣就攝受識的種子。就是成就下一個生命的識的種子,因為下一個生命它還沒有出現,但是先造成它的種子。並不單是識的種子,這個業力,福行、非福行、不動行,還使令眾生展轉的成就後有的名色的種子,因為有識的種子,不會就停留在這裡,又栽培名色的種子、六處的種子、觸、受的種子。有六處,就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六種境界,接觸就會有感受,這個也是先栽培它的種子。栽培的時候,識為先,有識的種子、名色的種子、六處的種子、觸受的種子,栽培這個種子做什麼呢?就是為了使令將來的生命,生支就是十二有支的生支,生支是什麼?生支就是識,這個時候並不是種子,種子生現行。那個識支和想所攝的識,生支是識。想是什麼?想是名色的名,名裡面所攝的識。名裡面所攝的識,就是前六識,前面那個識支裡邊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也是由種子現行。想所攝識,為簡別不是識支的識,這樣加起來就是名色,名就是受想行識,色就是眼耳鼻舌身,有識支現行,一開始得果報的時候,先是識支現行,而後有名色支的現行,而最後有六處的現行,也有觸受的現行。這生起的時候,是有前後的次第的。栽培種子,也是以識為先,但是種子的存在是同時,但種子現行的時候是有前後的次第。現行的果報沒有出現的時候,眾生的無明和行,先攝受彼果法的種子,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成就這些種子。如是一切名牽引因。所以,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這七支是牽引因,遠遠的能牽引未來的生老死,所以叫做牽引因。

4)什麼是生起因?

a)假設現在六根接觸六種境界的時候,心裡面有所覺受,受是以觸的因緣而出現,所以受這個地方有觸,而觸這個地方也有無明,就是不知道是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苦、空、無常、無我,也不知道色聲香味觸法也是苦、空、無常、無我,就是沒有這種智慧,所以觸裡面有無明,有這樣的無明觸所生出來感覺的時候。

b)有受的時候,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有愛,由這個愛又生出來後有愛,這個生命以後的生命的愛,也就是我愛,就是在色受想行識上,有一種我愛。前面是觸緣受、受緣愛,這是境界愛,生後有愛,就是愛緣取,就是四種取的我語取。在這個同時,在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的時候,還能攝受愛品,這就是欲取,四取裡面的欲取,對色聲香味觸這個欲,這個煩惱也現起。癡品,就是見取、戒禁取。有常見、斷見,或者其他宗教的一些軌則,這是屬於癡品。這樣有我語取、欲取、見取、戒禁取,這四取都具足,所有的這些取著、煩惱都在內。

c)由此愛、取的勢力,愛、取的勢力發生作用的時候,就是叫做功能。潤業種子,就是由無明、行所熏習的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愛取的煩惱一現行的時候,就加強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使令他的力量增長。增長到什麼程度呢?就使令他有力量,能夠送給你一個果報,能有這個力量,這個時候就是有支。前面這一段所說到的愛取有,這就是生起生老死的因。

5)由前面牽引因和生起因,這兩種因的強大的力量故,就有三種的苦惱隨逐你,它和你不分離,終究是要遇到這種苦惱的,就是生、老、死出現,生、老、死三苦之所隨逐,你就招集來很多的純大的苦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個蘊就出現,或者人天的,或者三惡道的,這個苦蘊就出現。前面說由這兩種因,令你得到生老死的果。生老死的出現,要待牽引因和生起因;若沒有這種因,生老死是沒有的,所以叫做觀待道理。思惟這個觀待道理,也就是思惟緣起所有的道理。


復審思擇,於是緣性緣起觀中,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愚癡。又審思擇,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內現證、有比度法,亦有成立法性等義。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緣起所有道理。是名勤修緣起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1)這個修緣起觀的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還很認真的觀察。觀察什麼呢?於是緣性緣起觀中,就是對這緣性,就是四種因緣,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緣的體性。緣起,就是十二緣起。在這樣的觀察裡邊,善修、善習,又能夠多修習,就能把自己內心的糊塗、無明,就能夠息滅,它有這樣的作用。這就是作用道理。

2)又審思擇這個緣起的道理,是有佛陀的法語為證,自己長時期的這樣觀察,也能夠深刻的,有信心。修緣起觀和不修緣起觀是不同,這是比度法。

3)而這樣緣起的道理,從無始劫來,就成就這種法性,法性、法界、法住,這些事情。這樣這一大段所說的話,就是根據作用道理,根據證成道理,根據法爾道理,尋思緣起所有的道理。是名勤修緣起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六事差別是所緣,毗缽舍那是能緣。前面這一大段,就屬於緣起觀的所緣和能緣。


4.4.界差別觀

云何勤修界差別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依界差別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解了一切界義。謂種性義、及種子義、因義、性義,是其界義。如是名為尋思界義。

[]怎麼叫做勤修界差別觀,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謂依界差別的增上教法,就是佛陀為我們開示的界差別法門,這是增上的正法。我們能夠發心聽聞,能夠受持一心而不忘失,這樣就有強大的力量,就能夠正確的通達了所有界的道理。界差別這個界,是指什麼說的呢?或者是聲聞種性、辟支佛種性、或者是菩薩的種性。也有種子義,他有一種功能,能令你得果報。因義,這個為果作因。性義,性也有功能的意思。種性義、種子義、因義、性義,就是界差別這個界字的意思。這就叫做尋思界義,尋思它是有種性、有種子、有因義、有性義,就是界義。


又正尋思地等六界內外差別,發起勝解。如是名為尋思界事。

[]又正尋思地等六界,地、水、火、風、空、識,有內、有外的差別,有內六界、有外六界的差別。在禪定裡面思惟的時候,對於界差別的認識,就會有力量,所以叫做發起勝解。如是名為尋思界事。什麼是內外?自己本身的六界,為內。他有情數的六界,說名為外。


又正尋思地為堅相,乃至風為輕動相,識為了別相,空界為虛空相、遍滿色相、無障礙相。是名尋思諸界自相。又正尋思此一切界,以要言之,皆是無常乃至無我。是名尋思諸界共相。

[]1)又正尋思這六法本身的相貌,地是堅固;水是濕;火是暖;乃至風為輕動的相貌;識為了別的相貌;空界就是虛空的相貌,虛空應該是無障礙的境界,但是他裡面遍滿一切的青黃赤白的相,空也是一種顯色;比如有太陽出來,全部是光明,是遍滿色相,或者這個迴色,都是指虛空說,是遍滿色相。總而言之,他是個無障礙的相貌。是名尋思諸界的自相。

2)又正尋思此一切界,地水火風空識,舉其綱要來說,地水火風空識都是無常相,虛空也是無常,有色法出現的時候,就有障礙,就不是虛空。都是沒有常恆住、不變易的我體,是名尋思諸界的共相。


又正尋思於一合相界差別性不了知者,由界差別所合成身,發起高慢,便為顛倒,黑品所攝。廣說如前。與上相違,便無顛倒,白品所攝。廣說如前。如是名為尋思界品。

[]1)又正尋思一合相,就是地水火風空識組合在一起,叫一合相,這一合相的六界差別的體性,不了知,若是不明白這個一合相,不明白地水火風空識組合起來。由六界的差別所組合的身體,如果不明白無我義的時候,就會發起高慢心,這就是顛倒。執著有我,就會有我慢,這個我慢是錯誤,不應該有我慢,便為顛倒,這是有過失的這一類的東西。像前面不淨觀那個地方說。我慢和瞋心有點相似,瞋心之前你一定執著有我,愛著這個我,就是貪,有瞋、有貪、也有愚癡,各式各樣的煩惱,使令你受老病死的苦惱。

2)與上面這一段文不同,便無顛倒,觀察這個六界所合成身,是無常、是無我,你能這樣覺悟,把智慧增長廣大,就不會有生老死的這一切苦惱。廣說如前。如是名為尋思界的品類,有白、有黑品的不同。


又正尋思去、來、今世六界為緣,得入母胎。如是名為尋思界時。

[]又正尋思,六界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的不同。其中主要是什麼呢?六界為緣得入母胎,這就是中有,中有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組合的為緣,這時候能夠入母胎,入母胎就捨棄中有,變成生有。如是名為尋思界的時間,過去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子,除非你得阿羅漢道才會有變化。什麼是六界為緣得入母胎?三處現前得入母胎,就是有中陰身、有父母合會的這些事情,母親沒有病,正是那個時候,那麼就入母胎。阿賴耶識同那個不淨和合,以不淨為它所依託的地方。這裡,產處沒有障礙的過患,就是空界為緣。若無種子障礙過患,就是父母的不淨,沒有病,就是地界乃至風界,不淨還是地水火風組成的為緣。阿賴耶識和合依託,是即識界為緣。


又正尋思如草木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數名為舍。如是六界為所依故,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假想、等想施設言論,數名為身。復由宿世諸業煩惱及自種子,以為因緣。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

[]1)又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思惟,如要造房子,或者須要草、或者須要木、須要人工各式各樣的,這些眾多的條件都具足,組合起來,中間有個空間,就數名為房舍。這個房舍就是草木等眾緣和合圍繞虛空,這就叫房舍。

2)這樣地水火風空識為所憑藉,就造成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就是這些地水火風四大造色,組成我們的身體裡面的筋骨血肉眾緣和合,圍繞著虛空。這個時候,從無始劫來,有智慧的人就在這裡面假想,暫時有這樣的想法,等想就是經過一個時期,就是有眾多差別的思惟觀察。施設言論,因為有想,有等想的關係,就會安排出來各式各樣的名言,什麼名言呢?就是把這件事,給它個名字,叫做身體。

3)眾多因緣這是一個世俗諦;由這個世俗諦可以看出來,是沒有我可得的,這是約真俗辨。復由宿世諸業煩惱,這是約因緣辨,要因緣才能生起。還有過去世造的業力,或者是福業,或者罪業,或者不動業。造業就熏習為種子,以此種子為因緣,就出現這個生命體。前面這就是依據觀待的道理,思惟諸界的差別道理。


又正尋思若於如是界差別觀,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憍慢。又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內證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是名勤修界差別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又於如是六界差別觀,能夠努力地修、習、多修習,就把我慢心消滅,因為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慢。又依六界,觀察六界組合成身體,沒有我可得,沒有我慢可得,這麼尋思,這是有佛陀的法語開示我們這樣修行。有內證智,你這樣修行,就開智慧,知道是無常、無我。有比度法,能這樣觀察,修六界法門,就知道能得聖道;也知道不修六界,就不能得聖道。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諸界差別道理。是名勤修界差別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


4.5.阿那波那念

云何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依入出息念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於入出息所緣境界,繫心了達,無忘、明記,是阿那波那念義。如是名為尋思其義。

[]怎麼叫做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這個禪師根據這個入出息念的增上正法,入出息是所念,另外要有能念,明靜而住。聽聞、受持增上力故,這個修行人就會知道,於入出息所緣境界,把心安住這裡,注意地思惟它,你會明白。這個入出息,一直地能憶念而不會忘掉,這是出入息法門的念的意義。如是名為尋思其義。


又正尋思入息、出息在內可得,繫屬身故、外處攝故,內外差別。如是名為尋思其事。

[]又正尋思入息出息,在你的身內,是很明顯地可以知道有這件事,這個入出息是繫屬於身體的,是身體所有的事情。外處也有風,這就是外,所以內外有差別。如是名為尋思其事。


又正尋思入息有二,出息有二。若風入內,名為入息;若風出外,名為出息。復正了知,如是為長入息、出息;如是為短入息、出息;如是息遍一切身分。是名尋思諸息自相。又正尋思入息滅已有出息生,出息滅已有入息生,入出息轉繫屬命根及有識身;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無常。是名尋思諸息共相。

[]1)又正尋思,入息有兩種,出息也有兩種。若是風,從鼻入於臍輪以下,就是入息。若風從臍輪開始到鼻,由臍至鼻,從鼻出去,這就叫做出息。靜坐的時候,會知道,這時候入息、出息,有時候長,時間長一點。這息、出息就短,有長短的差別。息普遍到身體的各部份,乃至到腳指頭還有息,全身都有息。是名尋思諸息的自相。

2)又正尋思入息,它不能一直入,到時候就停止,入息就沒有,就是有出息出現。出息,不能一直的出息,到時候出息就不出,這時候就會有入息出現。入息、出息,它的現起是屬於這個命根,就是生理的組織和心理的組織不分離就是命根,如果沒有命的時候,也就沒有入出息。也同時屬於這個有識的身體,沒有身體,當然也就沒有入出息。入、出息本身,及它所依止的身體,也都不是永久的,終究有一天,老、病、死結束。是名尋思諸息的共相,因為無常是諸息共有的相貌。


又正尋思若於如是入息、出息,不住正念,為惡尋思擾亂其心,便為顛倒,黑品所攝,是有諍法。廣說如前。與上相違,便無顛倒,白品所攝,是無諍法。廣說如前。如是名為尋思其品。

[]又正尋思,入息、出息的時候,心裡面不能住在清淨正念上面,為惡尋思擾亂其心,就是親里的尋思、國土的尋思,各式各樣的尋思,擾亂自己的心不得明靜而住。如果沒有正念,正念不出現的時候,就是一定有顛倒心,有我、我所的分別心,屬於黑品,這是有煩惱的境界,像前面解釋,有煩惱就會對自己有傷害,有苦惱,有生、老、病、死這些事情。若是與前面的文所說的道理,是不相順,就沒有這個煩惱,那就是有清淨的戒定慧,沒有煩惱的境界。廣說如前,沒有煩惱就是智慧,智慧生起令其增長廣大。如是名為尋思其品。


又正尋思去、來、今世,入出息轉繫屬身心,身心繫屬入息出息。如是名為尋思其時。

[]又正尋思,過去的、未來的、現在世,觀察入出息繼續的出現的時候,這個入出息是繫屬於身心,要有身,還要有心,才能夠有入出息。入出息繫屬於身,而身繫屬於誰呢?身心繫屬於入出息,互相繫屬。尋思它的時間,有過去、未來、現在的不同。


又正尋思此中都無持入息者、持出息者、入息出息繫屬於彼,唯於從因從緣所生諸行,發起假想施設言論,說有能持入出息者。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其理。

[]又正尋思此中都無持入息者、持出息者,入息、出息繫屬於彼,這就是沒有我。前面說入息、出息繫屬身心,身心也繫屬入出息;現在說思惟沒有持入息者,和持出息者。入息、出息繫屬這個身心,身心一剎那間就滅,剎那剎那滅,沒有真實的身心常住不壞。唯於從因從緣所生諸行,因是名言種子,緣就是增上緣,也應該加上次第緣、所緣緣;從因、從緣所生的色、受、想、行、識的諸行,或者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處。你在這上就發動起來,這都是假和合,沒有真實的我可得,就施設這個假和合的這個境界,就安立一種言論,什麼言論呢?就說有一個能持入出息的,就是你的身心,或者說是假名我。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其理。


又正尋思若於如是入出息念,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尋思。又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內證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唯應信解。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其理。是名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又正尋思,若有入出息是所念、是所緣境,能緣的是誰呢?就是這個念,就是數數的憶念入出息,這個念是能緣。你在觀察入出息念的時候,能夠修習這個念,善多修習的話,就能斷除你的散亂心。又正尋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內證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難思法性、安住法性,不應思議,不應分別,唯應信解。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其理。是名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


如是依止淨行所緣,尋思六事差別觀已,數數於內令心寂靜,數數復於如所尋思,以勝觀行審諦伺察。彼由奢摩他為依止故,令毘鉢舍那速得清淨,復由毘鉢舍那為依止故,令奢摩他增長廣大。若依止善巧所緣,及淨惑所緣,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於其自處,我後當說。

[]前面這五大段,依止淨行所緣的尋思六事差別觀已,這六事是毘缽舍那觀。

1)一次又一次地重覆,不斷地重覆,在心裡邊要學習寂靜的方法,令它不動,不思惟六事差別,就是修止,令心寂靜。

2)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對於所尋思的六事差別,以殊勝的、有力量的觀慧,很認真地、很微細地觀察這件事。這是不斷地修止,也不斷地修觀,為什麼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就是它互相增上。

3)那個禪師,有奢摩他的止,做你的依止處,做你的住處,就能使令觀慧得到清淨,力量也廣大。復由毗缽舍那為依止,修毗缽舍那之後,再修奢摩他,使令奢摩他的力量的增長廣大,是由毗缽舍那的力量成就。而奢摩他的上進,也是由毗缽舍那的幫助成就,互相展轉增勝。所以修毗缽舍那的時候,感覺到不如意,你就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不如意,你也可以修毗缽舍那,這樣互相有幫助。

4)這位禪師現在想要依止善巧所緣,就是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及淨惑所緣:有世間的淨惑所緣、有出世間的淨惑所緣;這善巧所緣和淨惑所緣,也都有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到那個地方的時候,我再解釋。


38.雜阿含1247

1.應時加行-1.1.修習止

云何名為應時加行?謂於時時間修習止相;於時時間修習觀相;於時時間修習舉相;於時時間修習捨相。又能如實了知其止、止相、止時;了知其觀、觀相、觀時;了知其舉、舉相、舉時;了知其捨、捨相、捨時。云何為止?謂九相心住。能令其心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等住寂止、純一無雜,故名為止。云何止相?謂有二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奢摩他品所知事同分影像,是名所緣相。由此所緣,令心寂靜。因緣相者,謂依奢摩他所薰習心,為令後時奢摩他定皆清淨故,修習瑜伽毘鉢舍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緣相。云何止時?謂心掉舉時、或恐掉舉時,是修止時。又依毘鉢舍那所薰習心,為諸尋思之所擾惱,及諸事業所擾惱時,是修止時。

[]怎麼叫作應時加行呢?就是這一個時間,那一個時間。因為修止觀的事情,有的時候,有這個情形;有的時候,有那個情形。沒有成功的時候,常會有問題,所以這個時間不是一個時間,這個時候修習止相,於時時間修習觀相;於時時間修習舉相;於時時間修習捨相。修止觀的人,要如實的了知其止,止相、止時;了知其觀,觀相、觀時;了知其舉,舉相、舉時;了知其捨,捨相、捨時。

1)怎麼叫作止呢?九個相貌的心住的學習,能使令我們的心,無相、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等住寂止、純一無雜,故名為止。

a)什麼是無相?相,色等十相:色、聲、香、味、觸這是五相;另外貪瞋痴加上男女,這十個相。如果我們的心,在這十個相上分別的話,心就會匆忙,不能夠安閒。現在是靜坐的時候,沒有這十個相,就沒有遽務的事情。這是在所緣的境界上說。

b)什麼是無分別?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這些事,很多的尋思,使令心裡面動亂。現在沒有這些尋思令心動亂,所以名無分別。無分別,是在心上說;無相,是在所緣境上說。所以在所緣境上是無相,在心上是無分別。

c)什麼是寂靜?沒有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叫作寂靜。

d)什麼是極寂靜?心裡面遠離一切煩惱的時候,煩惱就是動亂的相貌,不寂靜;沒有煩惱,心裡面就寂靜下來,寂靜下來是很快樂的。所以叫作極寂靜。

e)什麼是等住寂止?九心住的專注一趣,叫作等住寂止。就是安住在寂靜裏面。

f)什麼是純一無雜?前後一味無散亂轉,是名純一無雜。

2)怎麼叫作止相呢?謂有二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

a)什麼是所緣相?靜坐的時候,所緣相是怎麼說的呢?屬於止這一類,這個所緣相,就是所知事的同分,是內心裡面的影像,不是直接觀察外面的境界,叫做所緣相。由於這個所緣境,你能夠安住在所緣境上,心裡面就寂靜。

b)什麼是因緣相?謂依奢摩他所熏習心,就是心是所熏習,能熏習的就是奢摩他,你常能夠學習寂靜其心,這是奢摩他所熏習心。為令後時奢摩他定皆清淨故,修奢摩他的時候,是可能有短時間的寂靜住,但過一會兒心裡又妄想,這樣的奢摩他是不理想,希望怎樣呢?希望我後一個時間的奢摩他,完全不散亂、也不昏沈,奢摩他皆清淨故。修習毘缽舍那所有加行,那麼修習毘缽舍那觀,這個時候,奢摩他就會好一點,毘缽舍那幫助奢摩他清淨的因緣。

3)怎麼叫作止時呢?

a)這一念心,掉舉的時候,掉舉,就是回想過去所經驗的如意的事情。心現在掉舉的時候,就是修止的時候。或是心裡還沒有掉舉,在那裡害怕,顧慮要掉舉,這時候應該修止,這是修止的時間,是這個時候。

b)又依毘缽舍那所熏習心,毘缽舍那就是修觀,就是在熏習這一念心。為諸尋思之所擾惱,修毘缽舍那的時候,心不聽招呼,它不修毘缽舍那,為諸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這些惡尋思的擾亂。及諸事業所擾惱時,就是辦種種的事情,也是自己內心所經過的事情,由於內心裡面的作意,這事情就在心裡面出現。心裡是準備修毘缽舍那,但這事情出來擾亂,這個時候是修止時,也是應該修止把這些散亂停下來。什麼是諸事業所擾惱時?或為乞食,或為恭敬承事師長的事情,或為看病,或為隨順修和敬業這些事情,這些都是合法的事情。但是你做了,在內心裡經驗過,等你修止觀的時候,它會現出來,擾亂你的毘缽舍那修不好。


1.2.修習觀

云何為觀?謂四行、三門、六事差別所緣觀行。云何觀相?謂有二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毘鉢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像。由此所緣,令慧觀察。因緣相者,謂依毘鉢舍那所薰習心,為令後時毘鉢舍那皆清淨故,修習內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云何觀時?謂心沈沒時、或恐沈沒時,是修觀時。又依奢摩他所薰習心,先應於彼所知事境如實覺了;故於爾時是修觀時。

[]1)怎麼叫做觀?就是四種慧行,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四種。能正思擇盡所有性,最極思擇是如所有性;這個思擇盡所有性和思擇如所有性,都有周遍尋思、周遍伺察的事情,這四種是屬於觀行。三門,就是隨相行毘缽舍那、隨尋思行毘缽舍那、隨伺察行毘缽舍那,這也是毘缽舍那觀。盡所有性也有這三種;如所有性的觀察,也是有這三種。六種事差別所緣,義、事、相、品、時、理。這些都叫做觀,這是觀的體性。

2)云何觀相?謂有二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

a)什麼是所緣相?謂毘缽舍那品所知事同分影相,由於這位禪師,有這樣的所緣境,就令你的毘缽舍那的慧,觀察這個所緣相。

b)什麼是因緣相?謂依毘缽舍那所熏習的心,為令後時毘缽舍那皆清淨故。初開始修觀也不是那麼理想,希望我以後修的毘缽舍那能清淨,沒有昏沈,也沒有散亂的干擾,使令它清淨。怎麼辦呢?修習內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就修習內心,叫它停下來,這樣努力地修行,就能幫助毘缽舍那以後能夠清淨,這是因緣相。

3)云何觀時?

a)修止的時候,或者一開始是這樣,或者過一會兒心就沈沒。心沈沒是什麼意思?就是失掉所緣境,但是心裡面並沒有什麼妄想,這個時候容易誤會是得禪定,這時叫做沈沒。或恐沈沒的時候,這時候應該修觀。修觀,所緣境就回來,而且能有如理作意。

b)又依奢摩他所熏習心,先應於彼所知事境如實覺了,應該真實地、深刻地,要覺了這所緣境。熏習心於所知事境如實覺了,這叫做修觀。


1.3.修習舉

云何為舉?謂由隨取一種淨妙所緣境界,顯示勸導慶慰其心。云何舉相?謂由淨妙所緣境界,策勵其心,及彼隨順發勤精進。云何舉時?謂心沈下時、或恐沈下時,是修舉時。

[]1)什麼叫做舉?就是隨自己的意拿到一種淨妙的所緣境,或者是觀佛像的光明這些事情。把這個境界顯示在心裡面,這個心得到這個所緣境,也就是等於是勸導自己,慶慰其心。

2)云何舉的相貌?就是你有淨妙的所緣境界的時候,就會鞭策、勉勵你的心。以及隨順這所緣境,做如是觀的時候,心的勇猛就現起來,就能發勤精進的修止觀。

3)什麼時候是修舉的時候呢?謂心沈下時,心裡面的所緣境沒有,就是沈下的時候。或者是恐怕心沈下,心失掉明了性,這時候應該舉,把心的力量把它舉起來。這時候,明了性就現前,精神就振作起來。這是修舉的時候。


1.4.修習捨

云何為捨?謂於所緣心無染污心平等性,於止觀品調柔、正直任運轉性,及調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隨與任運作用。云何捨相?謂由所緣令心上捨,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過精進。云何捨時?謂於奢摩他、毘鉢舍那品,所有掉舉心已解脫,是修捨時。如是名為應時加行。

[]1)怎麼叫做捨呢?就是這個時候,對於所緣境,心裡面沒有貪瞋痴的染污,也沒有惛沈、睡眠的染污。心平等性,就是又能夠寂靜住,也不惛沈、也不散亂,這時候叫做平等。於止觀品調柔、正直,對於修止、修觀這二類的事情,調柔,煩惱是剛強的,現在沒有煩惱來干擾這個止觀,所以止觀是調柔,就是表示沒有煩惱,隨意自在的意思。正直,就是沒有煩惱的干擾,止觀就正直;修止,止就現前;修觀,觀就現前,叫正直。任運轉性,這個止觀的運轉是很自然的,不須要特別的努力。及調柔心有堪能性,心裡面沒有煩惱的干擾,心裡面調柔,有堪能性,就是有能力修止、也有能力修觀。令心隨與,修止觀的時候,止觀也就是捨,這個捨能令你的心隨與,與就是幫助,就是給你;你修止,這個捨給你力量;你修觀,這個捨也給你力量。給你力量的時候,這個止觀就現前。任運作用,自然的止的作用,自然的觀的作用,就出現,這就叫做捨。或是說,令心隨與任運作用者,止也任運相續,觀也任運相續,沒有散亂的干擾,這樣相續不斷的明靜而住。這時候你的心,能隨順止和觀,能給你這個增上力,為你作增上緣,這時候這就叫做捨。捨就是止觀相應,而且是任運現前的境界。

2)什麼是捨的相貌?安住在所緣境的時候,使令心達到上捨的境界,及於所緣不發所有太過精進,這都是捨相。什麼是上捨?謂由捨相為所緣時,令心安住九心住的最極寂靜,就是這一坐中,可能還有小小的雜念,正念一提起,很快的這些雜念就沒有,把所有不相應的東西,都捨棄,只是純淨的止觀,在任運相續而轉,叫上捨。遠離掉舉和惛沈這些煩惱,這時候就建立名為捨。

3)云何捨時?謂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品所有掉舉,明了心很強,在掉舉的時候,而能夠把掉舉棄捨,是修捨的時候。如是名為應時加行。


2.-1)復次,如經言:應於三相作意思惟,乃至廣說。應時時間,作意、思惟奢摩他等差別之相,不應一向。為欲對治沈掉等故。若於止、舉未串習者,惟一向修,是沈掉相。如此修者,當知住在方便道位。若時時間,思惟捨相,如是在於成滿道位。亦由於此一向修故,於緣起法及聖諦中不思擇故,心不正定,不盡諸漏。於諸諦中,若未現觀,不能現觀;或已現觀,不得漏盡。初之二種,是三摩地能成辦道;第三一種,依三摩地,盡諸漏道。是名略顯此中要義,於時時間,作意、思惟,遍一切故。

[]復次,如經上說:應該在三相上,作意、思惟,乃至廣說。應該時時間作意、思惟這三種相,就是奢摩他的止、舉、捨等不同相,不應該偏面,為什麼呢?為了想要對治惛沈,修舉;對治掉舉,修止;對治不惛沈、不掉舉,修捨。若是對於止、舉不能隨其所應的修習者,只是一向修止或修舉,內心就是惛沈或掉舉的相貌。如此時時間作意、思惟止與舉者,應當知道是在前方便的階段。若是時時間思惟捨相,這樣是在成就、圓滿世間道或出世間聖道的階段。也是由於此行者一向修的緣故,因為對於緣起法及聖諦,不能思惟、觀察的緣故,所以心不入於正定,不能盡諸漏。因為一向修止,所以對於四聖諦,若是尚未現前觀察,就不能夠現前觀察;或是一向修觀,雖已能現前觀察,然而未得正定,也不能得到諸漏永盡。最初的時時間思惟止與舉這二種,這是能夠成就三摩地的道路。第三種,時時間思惟捨相,這是依於三摩地,就能永盡諸漏的道路。這名為簡略地表示這裡重要的含義,因為於時時間作意、思惟,是遍及於一切止、舉、捨的緣故。

2)復次,云何所緣差別?謂相差別。何等為相?略有四種:一、所緣相,二、因緣相,三、應遠離相,四、應修習相。所緣相者,謂所知事分別體相。因緣相者,謂定資糧。應遠離相,復有四種,謂沈相、掉相、亂相、著相。應修習相,當知對治此四種相。

[]復次,什麼是所緣的差別呢?就是相的不同。哪幾種相呢?略說有四種不同:一是所緣相,第二是因緣相,第三是應遠離相,第四是應修習相。什麼是所緣相呢?對於蘊處界等所知事,在心這個能分別的自體中所呈現的相貌,就是所緣相。什麼是因緣相呢?就是定的資糧,如戒律儀、根律儀、於食知量、覺寤瑜伽、正知而住,一直到沙門莊嚴,都是定的資糧。什麼是應該遠離的相貌呢?又有四種,就是沈相、掉相、亂相、著相。什麼是應該修習的相貌呢?應該知道,就是能對治沈相、掉相、亂相、著相。

2-1)何等沈相?謂不守根門,食不知量,初夜後夜不常覺寤勤修觀行,不正知住,是癡行性。眈著睡眠,無巧便慧,惡作俱行欲、勤、心、觀。不曾修習正奢摩他,於奢摩他未為純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其心惛闇,於勝境界不樂攀緣。

[]什麼是惛沈的增上緣呢?就是不守護根門,對於飲食不知道適量,在初夜、後夜沒有常常保持警覺地勤修觀行,不能正知而住,所以惛沈就是愚昧活動時的心理狀況,這四種是惛沈的增上緣。什麼是惛沈的相貌呢?眈著、愛著睡眠,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所以以欲、勤、心、觀三摩地來對治時,心裏卻常常後悔。惛沈會造成什麼障礙?過去不能修習沒有愛、見、慢的奢摩他,所以對於奢摩他,不能成為純善、一向思惟奢摩他相。惛沈以什麼為境呢?其心惛暗,對於殊勝的禪定所緣的境界,不能喜樂地攀緣。

2-2)何等掉相?謂不守根門等四,如前廣說,是貪行性。樂不寂靜,無厭離心,無巧便慧,太舉俱行,如前欲等。不曾修舉,於舉未善,唯一向修。由於種種順隨掉法,親里尋等,動亂其心。

[]什麼是掉舉的增上緣呢?就是不守護根門等四,就像前面說過,這四種也是掉舉的增上緣。掉舉是貪著活動的心理狀況。掉舉的相貌是什麼呢?不歡喜寂靜,對動亂的境界沒有厭離心,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就像前面所說的以欲、勤、心、觀三摩地來對治時,內心常常浮動得太厲害。掉舉會造成什麼障礙?沒能修學對治的法門來對治舉,對於掉舉沒能善加修習來對治,一直地去思惟掉舉。掉舉以什麼為境呢?由於自己種種的原因,隨順掉舉的情況。隨順掉舉是什麼呢?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等,越思惟心裏面就越動亂。

2-3)何等亂相?謂不守根門等四,如前應知,是鈍根性,多求、多務,多諸事業,尋思行性。無巧便慧,無厭離心,不修遠離。於勝境界,不樂攀緣,親近憒鬧,方便間缺,不審了知亂不亂相。

[]什麼是散亂的增上緣呢?就是不守護根門等四,就像前面說過,這四種也是散亂的增上緣。此行者是鈍根性,對於世間塵勞多所貪求,樂於繁多的事務,散亂是尋思活動的心理狀況。什麼是散亂的相貌呢?沒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對於散亂沒有厭離心。也不修習遠離散亂的對治法門。散亂以什麼為境呢?對於禪定的境界,不歡喜攀緣、思惟觀察。對於憒鬧的事情,歡喜去接近。對於得聖道的前方便,間斷、缺少。不能認真地知道散亂相、不散亂相。

《披尋記》三九一頁:不審了知亂不亂相者:於心住中若有諸相、尋思及隨煩惱令心流散擾動,是名亂相。若住一境,依六種想作意思惟:謂無相想、無分別想、寂靜想、無作用想、無所思慕無躁擾想、離諸煩惱寂滅樂想,名不亂相。如下〈聲聞地〉釋(陵本三十二卷五頁)


2-4)何等著相?謂不守根門等四,如前應知,是鈍根性,是愛行性,多煩惱性。不如理思,不見過患。又於增上無出離見。對治如是應遠離相,隨其所應,當知即是應修習相。

[]什麼是著的增上緣呢?就是不守護根門等四,就像前面說過,這四種也是著的增上緣。此行者是鈍根性,著是愛活動的心理狀況,常有許多煩惱的干擾。什麼是著的相貌呢?不能有智慧地思惟事情,不能夠覺悟五欲的過患,又對於增上生的人天果報,沒有出離的思想。對治沈、掉、亂、著這四個是應該遠離相,隨其所對應的,應當知道就是應該修習相。

《披尋記》三九一頁:是愛行性等者:於資生具為性耽染,深生愛著,由是說言是愛行性。或為貪、瞋、癡、慢、尋思隨應現行之所染污,由是說言多煩惱性。於增上生難使遠離,難使厭患,由是說言又於增上無出離見。


3)云何止相?謂所思惟無分別影像之相。

[]什麼是止的相貌呢?心裏面所現出來的所緣境就叫作影相,心安住在所緣境的影相,不分別,就叫作無分別影相。思惟、憶念此無分別影相就是止相。

3-1)云何舉相?謂策心所取隨一淨妙,或光明相相。

[]什麼是舉的相貌呢?警策自己的心,觀察隨順六念法中的任何一種清淨微妙的境界,或者是光明相。

3-2)云何觀相?謂聞、思、修慧所思惟諸法相。

[]什麼是觀的相貌呢?由聽聞而得到的智慧去觀察一切法,名為觀。思惟一切法的真實相,也叫作觀。定中思惟諸法相也叫作觀。

3-3)云何捨相?謂已得平等心,於諸善品增上捨相。

[]什麼是捨的相貌呢?內心不惛沈、不掉舉、不散亂,這時候心是平等的。心己經得到平等之後,對於守護根門等諸善品,能令心增勝上進到平等,繼續保持這些善品。

《披尋記》三九七頁:云何捨相等者:謂於所緣不發所有太過精進,是名已得平等心。復由所緣令心上捨,是名於諸善品增上捨相。此如〈聲聞地〉釋(陵本三十一卷九頁)。或復遠離惛沈掉舉,名已得平等心。最極寂靜,名增上捨。

39.雜阿含1100

云何修作意?謂初修業者始修業時,於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由一境性、及淨諸障,離邪加行,學正加行。彼應最初作如是念:我今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當勤修習四種作意。何等為四?一、調練心作意;二、滋潤心作意;三、生輕安作意;四、淨智見作意。云何調練心作意?謂由此作意,於可厭患法,令心厭離,是名調練心作意。云何滋潤心作意?謂由此作意,於可欣尚法,令心欣樂,是名滋潤心作意。云何生輕安作意?謂由此作意,於時時間於可厭法,令心厭離;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已;安住內寂靜、無相、無分別中,一境念轉。由是因緣,對治一切身心麤重,能令一切身心適悅、生起一切身心輕安,是名生輕安作意。云何淨智見作意?謂由此作意,於時時間即用如是內心寂靜為所依止,由內靜心數數加行,於法觀中修增上慧,是名淨智見作意。

[]怎麼叫修作意呢?初發心修學聖道的人,開始修聖道的時候。於如是所安立普遍相中,由一境性、及淨諸障、離邪加行、學正加行。什麼是如是所安立普遍相?前面說五處,就是護養定資糧處、遠離處、心一境性處、障清淨處、修作意處,這叫作普遍相。對於佛陀這樣安立的普遍相裡面,由一境性,就是得到或者是欲界定的等持,或者未到定地、四禪八定。及淨諸障,前面說四種障,遠離邪加行,學習正加行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應該這樣想,我今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當勤修習四種作意。什麼是斷喜樂?世間上的富貴榮華的事情,富貴榮華被人家搞垮就衰損,或者是沒有搞垮還是很興盛,雖然世間上的事情,衰損也好、興盛也好,都是可厭患,不是可愛的事情,應該精進,歡喜修學聖道,斷除世間上可厭患的事情,這叫斷喜樂。哪四種作意呢?一、調練心作意,二、滋潤心作意,三、生輕安作意,四、淨智見作意。

1)怎麼叫做調練心作意呢?這位禪師由於修行此作意,怎麼樣修習呢?於可厭患的事情,心裡面對它應該生厭離心,時常地在奢摩他裡面,作意厭離此種事情。就是心裡面時常地思惟它的過患,把厭離心發動起來。心原來顛倒迷惑,把它調轉過來,叫它心裡面厭患它,這叫做調練心作意。

2)怎麼叫做滋潤心作意呢?由於這位禪師心裡面常常這樣觀察,怎麼觀察呢?就是對於可以歡喜、可以尊重的事情,但是原來對這種事情,沒有興趣,不歡喜;可是因為學習,有正知正見的時候,要改變自己,就是令心欣樂,時常地思惟這件事是有功德的,令我們轉變凡夫的境界,成為聖人。這樣發歡喜心,這件事它能令我轉凡成聖,對它應該生歡喜心,時常思惟它的功德,是名滋潤心作意。

3)這位禪師這樣學習,從這個時候到那個時候,於可厭惡的事情,常常地作意令心厭離。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使令心歡喜這件事,歡喜戒定慧。厭惡可厭惡的事情,歡喜可歡喜的聖道,這樣的心情就是發願,就是修學聖道開始的前方便。有這樣的願以後,調轉自己的心,安住在寂靜不要動亂,心裡面能夠沒有相,沒有色聲香味觸、貪瞋痴男女的相。無分別中,不要分別欲尋思、恚尋思的分別。一境念轉,心就是安住在一個境界上,相續不斷地明靜而住,應該這樣。由於時常地訓練這一念心,不要顛倒妄想,叫它明靜而住的關係,逐漸地就消除一切身麤重和心麤重。麤重是什麼意思呢?是沒有堪能性,沒有這個能力。沒有什麼能力呢?就是沒有修學聖道的能力。現在常常地靜坐,就把這個無堪能性,逐漸地消除;有身堪能、心堪能,就是能令一切身心適悅,生起一切身心輕安。時常地靜坐,就能使令身和心適悅,感覺到舒服。初開始感覺到舒服,逐漸地就生起輕安樂。先生起心輕安樂,而後生起身輕安樂,生起輕安樂,就表示得定,最低限度得未到地定。身體有輕安樂,這個時候身心有堪能性,有堪能調伏煩惱、堪能得聖道、堪能夠利益眾生。是名生輕安作意。

4)什麼是淨智見作意?生輕安作意,只是成就止,也就是得未到地定,還應該再學習淨智見作意。怎麼樣學習呢?謂由此作意,於時時間,不要懈怠,用所成就的內心寂靜為所依止,所依止就是住處,就是用內心寂靜為住處、為基礎。由於成就內心的寂靜,由這個寂靜的心,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修行。怎麼修行呢?於法觀中修增上慧,於法觀中,就是苦集滅道四諦。修增上慧,修習這個殊勝的智慧,就是觀法無我、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些智慧,是名淨智見作意。在內心寂靜的基礎上,繼續地修無我觀,這就是使令你的智見得清淨,沒有我、我所的執著,就得聖道,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什麼是淨智見作意?智慧就是見,智慧是決斷,見是推求。由於觀察推求,而得到這樣的智慧,主要是指無我的智慧。從文字的佛法,學習什麼叫做無我?事實上心裡面還是有我、我所,現在由於在奢摩他裡面,時常地修無我觀,就使令文字上,無我的智慧得清淨,真實地證悟無我的道理,而在內心裡面沒有我、我所的執著,貪瞋痴也逐漸地輕微,所以叫做淨智見作意。


1.可厭法

彼修行者,於時時間於可厭法,令心厭離;如是於漏及漏處法,能令其心生熱、等熱,生厭、等厭。何等名為可厭患處?略有四種可厭患處。謂自衰損及他衰損,現在、會遇、正現前時,如理作意數思惟故,成可厭處。若自興盛及他興盛,過去、盡、滅、離、變壞時,如理作意數思惟故,成可厭處。

[]1)這位禪師,於時時間,觀察老病死,是可厭惡的,令心厭離。因為時常的觀察可厭惡的法,思惟它的過失,這樣的修行之後,內心裡面就起變化,什麼事情呢?對於漏及漏處法,漏就是煩惱,漏處法就是生煩惱的因緣。對於這個事情,生厭惡心,這是苦惱的境界,就是生熱。等熱,就是各式各樣的煩惱,它就是火,能令我苦惱。

a)什麼是漏?比喻煩惱,漏就是人生瘡,瘡往外流膿、流血。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瘡,從眼耳鼻舌身意,流出來貪瞋痴的煩惱,所以也叫作漏。

b)什麼是漏處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有不如理作意,隨順煩惱的生起。這些生煩惱的因緣,名漏處法。

c)什麼是熱等熱?這些煩惱和生煩惱的因緣,就像火似的,能夠燒惱自己的心,就是熱。遍燒惱,就是普遍的都感覺到不合適,時常地、普遍地感覺到燒惱,感覺到被火燒,就是等熱。

d)什麼是厭等厭?這個修行人對於這件事,心裡面生煩惱這件事,深深地看見這是有過失、有災患的,心自動地生起棄背煩惱的心情,這叫作厭。厭還有三種不同,就是觀察一切法是無常的,一切法是苦的,是變壞法故,這叫作等厭。

2)何等名為可厭患處?略有四種可厭患的地方。是哪四種呢?

a)第一種是自衰損,第二種是他衰損。自衰損,可意的事情,滿意的事情給破壞,身體健康是我所滿意,忽然間身體不健康,這是衰損。老、病、死的事情,都是這樣子。他衰損,不是我衰損,別人有這種事情。這個衰損的事情,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是現在與這個衰損的事情相會遇,倒楣的事情正現前的時候,這叫作自衰損或他衰損。這些不如意的事情現前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法呢?應該如理作意,根據經論上佛菩薩的法語,來觀察這件事,而且應該一次又一次的思惟,這件事就成為可厭煩的地方。

b)若自興盛,及他興盛,這是第三、第四可厭患處。若自興盛,若自己滿意的事情正現前時,及他人滿意的事情正現前的時候,這都是叫作興盛。這些興盛的事情是過去時候,所以站在現在的立場來看,這些興盛的事情滅了。離,與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覺,有距離,因為不是現在。變壞時,就是這些興盛的事情,轉變、破壞、沒有。你能夠如理作意,數數的思惟興盛的事情,及他興盛的事情,這是一個可厭患的地方,而且要數思惟才能夠厭患。


2.可欣法

即彼行者,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如是於彼生欣樂故,能令其心極成津潤,融適澄淨。何等名為可欣尚處?略有三種可欣尚處。一者、三寶;二者、學處清淨尸羅清淨;三者、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

[]1)什麼叫作可欣尚法呢?即彼行者,於時時間,於可欣法,令心欣樂,譬如說三十七道品,這是一個可歡喜的事情;但是我原來的心情,並不是那麼積極的歡喜,現在應該令心欣樂,時常地思惟它的功德,心裡就會生起歡喜。

2)如是對聖道生歡喜心的關係,今天也這樣思惟觀察,明天也這樣思惟觀察,就能夠使令自己的心極成津潤,被這些可欣尚法的威力所滋潤。有什麼好處呢?融適澄淨,融就是消遣,消遣出去一切的污染。適,就是歸,歸於澄淨,歸於清淨,能令自己身心清淨。

3)什麼是可欣尚的境界呢?簡單的說,有三種值得我們特別歡喜的地方。一者、三寶,佛寶、法寶、僧寶。二者、學處清淨、尸羅清淨,就是所應學的這些清淨的戒律。分兩句,學處清淨,是初受戒的時候;尸羅清淨,是受戒以後,能夠持守,令他身心清淨。這是可欣尚法,就是戒律。三者、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這也是一個可欣尚法,就是對於自己在佛法裡邊,所歡喜的聖道,自所證差別,深深的相信,這個聖道是能斷煩惱,能見真理的,是真實不虛。對於修學聖道,能斷惑證真,這件事心裡面很勇猛,而不怯弱。


云何隨念三寶令心欣樂?謂作是念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蒙如來應正等覺為我大師。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善說法毘奈耶中,我得出家。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我與諸具戒、具德,忍辱柔和、成賢善法,同梵行者共為法侶。我今當得賢善命終、賢善殞歿,當得賢善趣於後世。如是名為隨念三寶,令心欣樂。

[]云何隨念三寶的功德,令我們的心,對三寶發歡喜心呢?

1)謂我應該這樣的警覺,我現在能夠獲得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呢?就是我能夠得到佛陀的慈悲,為我作大師,所以這個是一個大善利。

2)我今善得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大利益呢?謂善說法毘奈耶中,一個法、一個律,在這個地方,我能夠在這個地方,能夠出家,做比丘、做比丘尼。

3)我今善得如是大利,得什麼大利呢?謂我與諸具戒、具德,這個比丘、比丘尼,具足清淨戒、具足定慧的功德。忍辱柔和,在大眾裡住,他能夠忍受他人的羞辱;而他的性格不粗暴,特別的柔和。成賢善法,這位比丘、比丘尼,成就賢善法,就是聖人的功德。同梵行者,共為法侶,這些同修聖道的人,和我做好朋友;我一出家,這些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共為法侶。

4)我現在已經出家,在這三寶裡面生活,我應該在三寶裡面有所成就,能斷惑證真,能成就阿羅漢道。賢善命終,心裡面沒有貪瞋痴,貪無餘斷、瞋無餘斷、痴無餘斷,成就大智慧的境界。這樣的人,臨命終的時候,是很安詳自在的,所以是賢善的命終。賢善的殞沒,得阿羅漢叫作賢善命終;如果得三果、得二果、得初果的時候,就是賢善殞沒,就是雖然是死,死得很好,心裡面正念分明,沒有煩惱的現行,所以叫做賢善殞沒。當得賢善趣於後世,如果是沒得阿羅漢道,不能入涅槃,由初果、二果、三果都是這樣。但是這個時候,心裡面也是有無漏的聖道,得到賢善的聖道,就是來到後世的時候,心裡面也還是有聖道。前面這一段文,這就是隨念佛寶、法寶、僧寶,使令心裡面歡喜。我在這樣的境界裡面出家,修學聖道,心裡面歡喜。什麼是賢善命終?就是沒有見煩惱、沒有愛煩惱,所以死亡的時候,是賢善的境界。


云何隨念學處清淨、尸羅清淨,令心欣樂?謂作是念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謂於如來、應、正等覺大師、善說法毘奈耶、善修正行聲聞眾中,我得與彼同梵行者,同戒、同學,同修慈仁身、語、意業,同其所見,同所受用。如是名為隨念學處清淨、尸羅清淨,令心欣樂。謂無悔為先,發生歡喜。

[]怎麼叫做隨念學處的清淨、尸羅清淨?我現在能得到,能成就這樣的大利益,什麼利益呢?謂於如來、應、正等覺大師,善說法毘奈耶,善修正行,我在這樣的清淨的大環境裡面,能修行八正道。聲聞眾中都是修八正道。我和這些聲聞人,是同修梵行的人。同戒,戒和同修,都是一樣的戒。同學同修慈仁身語意,還能夠共同的學習慈悲仁愛的身語意,身也是慈悲、語也是慈悲、意也是慈悲,三業都是這樣。同其所見,我和這些聖人,同是一個見地,他們也是觀法無我,我也觀法無我,但是他們是成功的人。同所受用,共同地受用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是六和敬。就是戒和同修,同修慈仁的身業,慈仁的語業,慈仁的意業,這是身語意業都是和的。同其所見,這是見和同解,就是共同的有無我論的思想。同所受用,就是財,利和同均。前面這段文所說的話,也就是隨念學處清淨、尸羅清淨,能這樣憶念:我受戒的時候清淨,受戒以後我又能持戒清淨,心裡面發歡喜心。因為持戒就沒有悔。如果犯戒,就會後悔,就有憂惱;現在因為無悔,開始的時候原先就是持戒清淨,我沒有犯戒的過失,心裡歡喜。


云何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處令心欣樂?謂作是念我今有力、有所堪能,尸羅清淨,堪為法器,得與如是同梵行者同清淨戒,得與有智正至善士同其所見,我有堪能精勤修習如是正行於現法中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由是令心生大歡喜!如是名為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處,令心欣樂。又,由前後勇猛精進,已得安住所證差別;由隨念此,復於後時所證差別,深生信解,令心欣樂,是名異門。

[]云何於自所證差別深生信解,心無怯弱處,令心欣樂?

1)用自己現在的智慧,能知道自己在佛法僧裡面,所成就的各式各樣的功德。對於聖道,我深深的生起信心,我也可以得聖道,心無怯弱。處,欣樂之處,令心欣樂,你能在這個地方,使令心生歡喜心。

a)這個修行人,因為持戒清淨,所以心裡有這個想法:我今有力量,什麼力量呢?有所堪能。什麼呢?我決定能持戒清淨,我這個清淨的身語意業,可以做為載道的器具,堪為法器。

b)我能夠和這些同梵行的人,共同的持清淨戒。

c)我又能夠與有智慧正至善士,我的所見與他是相同的。正至,就是至正。正就是法性,至就是達到法性這裡,就是與法性相應的聖人,從初果到四果都是這樣。

d)我持戒清淨,所以有這個能力能精進地修學如是正行,就是四念處。

e)於現法中,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就是現在,能得未得的初果,能觸未觸的二果三果,能證未證的四果。還沒得四果,但是思惟自己持戒清淨,將來能得四果,這樣思惟的時候,心裡生大歡喜。如是名為於自所證的差別,我將來能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深深的相信,我有這種堪能性,不會說我不能得聖道,雖然沒得聖道,認為自己能得聖道,心裡就生歡喜。

2)又,由於初發心的時候,勇猛精進的學習佛法;以後又相信自己能得聖道,都會勇猛精進。這個人能夠安住在這樣清淨信心的境界裡邊,還有種種不同的功能。由於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這樣憶念,我在佛法裡面,能得到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所證的差別,深生信解,心裡面也歡喜。什麼是異門?就是對於三寶,是三個門。由於念,持戒清淨這裡面有六和敬;又由於前後勇猛所證的差別,這些事情就叫做異門,有這麼多的門,可以悟入聖道。


3.明修習

彼修行者,於可厭法調練其心,於能隨順諸漏處法有厭患故,令心不向,違逆、棄背、離隔而住;於可欣法悅潤其心,於出、於離所生諸法有親愛故,令心趣向、附著、喜樂,和合而住。如是彼心,由厭由欣二種行相,背諸黑品,向諸白品,易脫而轉。其心如是背諸黑品,由調練心作意故。向諸白品,由滋潤心作意故。於時時間依奢摩他內攝持心,由生輕安作意故。於時時間於法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由淨智見作意故。如是彼心,於時時間為奢摩他、毘鉢舍那之所攝受,堪能與彼一切行相、一切功德作攝受因,經歷彼彼日夜剎那臘縛須臾,逮得勝進。

[]1)彼修行者,於可厭法調練其心,於能隨順諸漏處法有厭患故,對於煩惱和煩惱因緣有厭患故。使令他的心,不趣向這煩惱染污,違逆煩惱的染污,棄背煩惱的染污,和這些染污法有距離這樣住。

2)對於可歡喜的佛、法、僧,和聖道,這是可欣慕的法,用它來滋潤自己的心。對於修學聖道能夠出,已得聖道就能離染污的境界;在出的時候是因,在離的時候是果。對於出、離所生諸法的功德,有親愛心。現在還沒得聖道,因為生歡喜心,心裡面就趣向於聖道;心裡面常常有加行,有聖道的氣氛。有聖道的喜樂與心和合而住。

3)前面這一段文說的情形,這位禪師的內心,因為心裡面厭惡這些有過失的法,因為歡喜這些有功德的法門。厭和欣這二種形相,使令它能棄捨一切有過失的事情;心裡面念念趣向於清淨功德法。易脫而轉,有二個解釋:一個是用厭離心、背棄心,棄捨一切染污法,心裡面念念趣向於清淨的功德法。用一個厭、一個欣,來熏習自己的心,使令心容易解脫一切煩惱,而成就聖道,叫作轉。第二個解釋,我們沒有修行的心,長夜歡喜雜染法。今得轉變,令清淨故,這叫作易脫而轉。

4)那個修行人的內心是這樣棄捨這一切黑品,因為時常的調練心作意,所以能夠背諸黑品。由於背諸黑品,所以能夠向諸白品,因為用白品來滋潤其心作意。於時時間,依奢摩他內攝持心,向裡面攝持其心,令他不要向外攀緣,因為常常靜坐,修奢摩他的關係,所以內心裡面有這樣的相貌。於時時間,對於色、受、想、行、識的法,思擇是苦、空、無常、無我,思惟不淨。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是四種慧行。四種慧行,就是能清淨你的智慧,能清淨你的見地的作意故,所以有這件事。

5)像前面這個文的說明,就可以知道彼禪師的內心裡面,於時時間,為奢摩他的止、毘缽舍那的觀所攝受、所熏習、所栽培。所以這時候有堪能,與彼一切加行的事情,及一切由加行而成就的功德,作為攝受因。能這樣修行,就是能成就一切行相,能成就一切功德,能成就這樣的聖道之因。時時的為奢摩他的止、毘缽舍那觀的熏習,在經歷彼彼日夜,那樣的、那樣的,一天也和這個初夜、後夜,和剎那剎那的和臘縛和須臾,逮得升進,成就進步。用功相應的時候,一天一天都感覺到有進步,昨天心裡面還有執著,今天這執著沒有,那就是很明顯的有進步。


譬如黠慧鍛金銀師或彼弟子,於時時間燒鍊金銀,令其棄捨一切垢穢;於時時間投清冷水,令於彼彼莊嚴具業,有所堪任,調柔隨順。於是黠慧鍛金銀師或彼弟子,以其相似妙工巧智,善了知已;用作業具,隨其所樂莊嚴具中,種種轉變。

[]1)譬如有智慧的鍛鍊金與銀的師傅,或那個金銀師的徒弟,他在工作的時候,時時的燒鍊金銀,令它精緻。燒鍊金銀幹什麼呢?經過燒鍊,金銀就把裡面的垢穢棄捨。燒鍊以後,還要時時間把它投入到清冷水裡面,使令金銀成為各式各樣的莊嚴具的這種業,就是作這種事情,有堪能性,使令金銀有這個能力,使令它作各式各樣的莊飾品,很容易就作成。金銀本身是調柔,能隨順金師、銀師,及彼弟子作什麼、什麼樣的器,都能作上來。

2)這樣燒鍊金銀,還時時的投入清冷水,於是有智慧的鍛金銀師或彼弟子,徒弟的妙工巧智和師父相似,知道這個金銀成就,有這種堪能性,就用這個金銀造成各式各樣的器,各式各樣的莊嚴具,隨其所樂莊嚴具中,種種轉變,都可以作成。


如是勤修瑜伽行者,為令其心棄背貪等一切垢穢,及令棄背染污憂惱,於可厭法深生厭離;為令趣向所有清淨善品喜樂,於可欣法發生欣樂。於是行者,隨於彼彼欲自安立,或奢摩他品、或毘鉢舍那品,即於彼彼能善親附,能善和合,無轉無動;隨其所樂種種義中,如所信解,皆能成辦。

[]1)這個精勤修止觀的這個人,金銀就是譬喻自己的心,為令其心,棄捨貪、瞋、痴的垢穢,就是五蓋的煩惱,也就是於十相裡面,生種種虛妄分別心。斷除五蓋以後,就是欲尋思、恚尋思這些染污的憂惱。於可厭法深生厭離,為令自己的心,趣向所有清淨善品的喜樂。修止觀之前,對清淨法的喜樂,對染污法的厭離,要有這樣的心情才可以。對於可欣法發生歡喜心,所以修止觀的時候,心裡是歡喜。

2)前面你已經準備好了,對染污法的厭惡,對清淨法的好樂,隨這個行者,那個行者,各各行者;這個人願意修不淨觀,那個人願意修緣起觀,就是彼彼欲自安立,想要這個樣成就。或者先修奢摩他,或者先修毘缽舍那品。這位修行者,他歡喜這樣,就能夠於彼彼法門,這樣修學,能善親附,能善和合,能使令那個法門,和自己一念心相合,心與止相合;心與觀相合。無動無轉,他不退轉,他不失掉。隨他所歡喜的種種的義中,種種的境界裡面,就是五停心,如所信解的都能成辦。

40.雜阿含922

云何初修業者始修業時,於修作意如應安立,隨所安立正修行時,最初觸證於斷喜樂、心一境性?謂善通達修瑜伽師,最初於彼依瑜伽行初修業者,如是教誨:善來賢首!汝等今者應依三種取相因緣,或見、或聞、或心比度增上分別,取五種相。一、厭離相;二、欣樂相;三、過患相;四、光明相;五、了別事相。

[]怎麼叫做初修業的人,始修業的時候,對於修作意如應安立,隨所安立正修行時,最初觸證,於斷喜樂心一境性?怎麼能夠成就未到地定?善通達修止觀的這個人,對他的弟子應該怎麼樣教導呢?最初於彼依瑜伽行初修業者,對他這個弟子,應該這樣來教誨他。怎麼教誨?你到這裡來學習止觀太好了。賢首,賢中之首。汝等現在應以三種取相因緣,那三種呢?或者由見分別取五種相,或者由聞取五種相,或心比度,就是內心裡面起這樣觀察,這樣說:我也沒有見,也沒有聞,就是心裡面這樣比度,也就知道這樣分別。取五種相,要拿到這五種事情。那五種呢?一、厭離相。二、欣樂相。三、過患相。四、光明相。五、了別事相。


問:若依瑜伽行初修業者是其貪行,由不淨觀方可調伏。云何教彼取五種相?答:應如是教誨:善來賢首!汝等隨所依止彼彼聚落村邑而住於中,若聞所餘彼彼村邑聚落;或男、或女先受安樂,後遭苦厄。或彼男女,自遭重病,命終殞歿。或彼男女所有知識、親戚、眷屬,遭如是苦。或彼聚落村邑邊際喪失財寶,或是他來強敵所作;或火所燒;或水所漂;或由惡作而有喪失;或由不善修營事業而有喪失;或由不善處分事業而有喪失;或為非愛共財得便而有喪失;或由家火而有喪失。

[]問:假設根據瑜伽,就是止觀,修行的初修業的人,這個人的貪欲心是特別強,應該要假借不淨觀的方法才能夠調伏這個貪心。要怎麼樣教導他取擇五種相貌呢?

1)答:應如是教誨:善來賢首!隨你們依止的那個聚落,又一個聚落,在村邑中,就是住在那個村落、住在那個城市。若聞所餘彼彼村邑、聚落,或男或女,原來是身體健康,生活很安樂,後來突然間就有苦惱、有病痛,這是病衰損。

2)或者那個男,或者是那個女,遇見很嚴重的病就死掉。

3)或者那個男女所有的知識,就是他認識的人,這是一般的人。親戚,就是和他有親厚關係的人,是一個族姓裡邊的人,遇見這個病苦,或者是這個命終殞沒的事情,這是眷屬衰損。

4)或彼聚落村邑邊際喪失財寶,他的財寶失掉。為什麼財寶失掉呢?或者是另外別的人來,有強大力量的敵人給他搶去。或火所燒,或水所漂,失掉財富。或者是由於作種種有罪過的事情,失掉財寶。就是由過去所作的事情,這種事情是非福,不是有功德的事情;但是這個力量很大,就是引發出來這些有賊盜來搶你的財富,或者火所燒,或者水所漂這些事情。或者是這個人,不善於作種種事業,把財寶失掉。或者事業已經開辦,但是已經發生事情的時候不善於處理,失掉財富。或者是彼此間有怨恨的人,不懷好意和你共同管理財富,得到機會的時候,就把財富偷跑,這樣喪失。或由家火而有喪失,這是聞因緣這樣子。


若汝現見,非是傳聞。或即於此村邑聚落,非是所餘村邑聚落。或非是此村邑聚落,亦非他人,即汝自身先所觸證猛利樂受,後還退失,廣說如前。汝既如是聞已、見已,應當生起深心厭患,如是生死甚為重苦,所得自體極大艱辛,而於其中有如是等自他衰損差別可得。謂病衰損、壽命衰損、眷屬衰損、財寶衰損,病病法性,死死法性。

[]1)若是你所看見,非是傳來的聽人說,或即於此村邑聚落,不是別的村邑聚落,或非是此村邑聚落,不是別的人,是你自己自身。以前的時候你觸證,你能享受到猛利的樂受,後來忽然間又失掉,像前面這一段文裡面所說。

2)你既然這樣聞已和見已,得到這些消息,應該生起深深的厭患這些事情。在生死裡邊的人,有很大的痛苦,所得的生命是特別辛苦,就說這個人無始劫來,在人受種種苦,也可能到三惡道裡受種種苦,無量劫來受到人家的宰殺,流的血都過四大海,乃至到自身流血很多很多,乃至飲母親的乳也過四大海。得各式各樣的果報,受各式各樣的痛苦,太多,所以極深心厭患,應該這樣。

3)得到這個生命體的苦惱的境界,過去的事情是不知道,而於其中有如是等自衰損、他衰損的差別,現在是可以知道。就是有病的衰損、有壽命的衰損、有眷屬的衰損、有財寶的衰損;病,病的法性;死,死的法性。什麼意思?病和死現前,這叫病及死。現在也沒有病,也沒有死,將來一定會有病,一定會死掉的,名病法性,及死法性。我們得到這個身體,自然應該是這樣,不可能永久沒有病,永久也不死。


復有一類淨戒衰損、正見衰損。由是因緣,彼諸眾生,於現法中住諸苦惱,於當來世往諸惡趣。諸興盛者,雖現法中住諸安樂,於當來世往諸善趣,而是無常,於彼無常,現可證得。若有領受興盛事者,後時衰損定當現前;諸有領受衰損事者,後時興盛難可現前。諸興盛事,皆是難得、易失壞法。如是汝應深心厭患。極善作意,如理受持。

[]1)復有一類淨戒衰損、正見衰損。淨戒衰損,他破戒,淨戒沒有,這是一種衰損。正見衰損,戒沒有衰損,但是這人的思想不對,有邪知邪見。有的人正見沒有衰損,戒衰損;或者戒也衰損,見也衰損。由於病等的衰損,由於戒見衰損的因緣,這些眾生在現在的生命體裏面,就安住諸苦惱裏面,因為受到這樣的衰損,心情很苦惱。戒衰損、正見衰損,作很多惡事,當來跑到三惡道裡面受苦。

2)戒也沒有衰損,見也沒有衰損,財富也沒有損失,健康也沒有損失,這樣眾多的興盛,雖然在現在的生命體裏面,就安住諸安樂裏面,心情快樂。因為戒不衰損,所以有很多功德,沒有什麼過失,於當來世就不會到三惡道,往諸善趣,或者天上或者人間,在這裡享受五欲之樂。這有什麼不好呢?人間天上的這些五欲之樂不是永久為你享受,它是無常,會有變化。怎麼知道無常呢?現在就看出來,人世間也有很富貴的人,它都是無常;天上的人時間久一點,終究有一天也是死掉,應該可以知道。

3)若如意的事情很多,令他很感覺快樂,但是要知道後時衰損決定會出現,就是如意的事情會失掉。若是已經有衰損的事情出現,出現以後,又有興盛事情出現,這事是不容易。這些令人滿意的事情,身體的健康失掉,失掉再想健康還不容易。財富失掉,還想要有財富,不容易。這些都是不容易得到,而容易失掉。

4)像前面說的你應該深心厭患,對於興盛的事也好,衰損的事也好,都不是好事情,你應該厭離它。要特別努力觀察它,都是令我們苦惱的事情,衰損的事情令我們苦惱;興盛的事情也是令我們苦惱,就是壞苦。應該特別的觀察,要有這樣的認識,要合理的受持這件事,不能忘失。衰損的事情令人苦惱誰不知道呢?就是興盛的事情令人苦惱,你要特別知道。


如是處所,難可保信。我今於是生死流轉,未般涅槃,未解脫心,難可保信。如是衰損、興盛二法,勿現我前。勿彼因緣,令我墮在如是處所,生起猛利、剛強、辛楚、不適意苦。即由此事增上力故,我當至誠喜樂於斷,修不放逸。又我如是多安住故,當於無義能作邊際。如是汝應善極作意,如理受持。

[]1)在這個世間上無常的境界裡邊,很難令你決定相信,可以保證令你相信,沒有這回事情。如何說?我現在在生死裡流轉,我沒有入涅槃,沒能證悟不生不滅諸法寂滅相,那麼我的心就是沒得解脫。現在相信善惡果報,不敢做惡事,靠不住,過幾天不又相信,難可保信。有時候做善,有時候也會做惡。衰損的事情和興盛的這二種事,都是令人苦惱的,不要現在我前,不要跑到我頭上來。

2)不要那些衰損的因緣、興盛的因緣,墮在我這裡,令我墮在如是處所裡面,生起特別猛利、特別剛彊的辛楚,辛楚就是苦惱,不能順我意的這種苦惱。由於他人的衰損,或自家的衰損,從這個經驗上得到智慧的力量,我當至誠的、歡喜的斷煩惱,煩惱是眾苦之本,我要不放逸,努力的修止觀。

3)又我這樣安住於正知正見裡邊,修學止觀,就有可能對於無意義的事情做個邊際,到此為止,再不做這種無意義的事情。前面這一大段文,你應該特別的在心裡邊思惟觀察,思惟觀察得到智慧,就如理的受持不要失掉這個智慧。

41.雜阿含623

又若汝心雖得寂止,由失念故,及由串習諸相、尋思、隨煩惱等諸過失故,如鏡中面所緣影像,數現在前;隨所生起,即於其中當更修習不念作意。謂先所見諸過患相增上力故,即於如是所緣境相,由所修習不念作意除遣散滅,當令畢竟不現在前。

[]1)又若是這一念心,現在靜坐坐的合適,心裡面很寂靜住,忽然間由於失掉正念,就把所緣境忘,就是修行的所緣境失掉。心就跑到原來的這個境界,因為無始劫來,我們習慣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在貪、瞋、癡那裡活動,在男、女那裏活動,習慣這件事,所以修行的所緣境失掉。還有八種尋思,還有五種隨煩惱諸過失,由失掉正念以後,心裡面又跑到原來的境界,就是有這個過失。

2)像人在照鏡子,鏡子裡邊現出一個頭面來,所緣的那個頭面的影像,很清楚,一次又一次地就顯現出來。隨自己的不正念,這個境界要現前,怎麼會現前呢?就是因為憶念才現前。隨你生出,不管是諸相裡邊的那一相,或是尋思那一個尋思,或者是五種隨煩惱那一個煩惱,隨那一種生起,即於其中,當更修習不念作意,就不要念它,所念的境界就不存在。現在因為你得心一境性,力量強大,要不念,它就不念。

3)以前曾經修行過,對於這個諸相,或是諸尋思,或者是隨煩惱都是過患相,你心裡面有厭離心,這個厭離心是有力量,很快的會覺悟,即於如是所緣的境界,由所修習不念的作意,這個所緣的境相就沒有,就除遣排除出去,就不現前,就散失,就滅除,當令畢竟不現在前。問題就是你要有力量,常常修習正念有力量,就能使令這些諸相、諸尋思、諸隨煩惱,究竟地不現在前,令你心清淨。


賢首當知!如是所緣甚為微細,難可通達。汝應發起猛利樂欲,為求通達,發勤精進。世尊依此所緣境相,密意說言汝等苾芻,當知眾善。言眾善者,謂於大眾共集會中,盛壯美色。即此眾善最殊勝者,謂於多眾大集會中,歌舞倡妓。假使有一智慧丈夫,從外而來,告一人曰咄哉男子!汝於今者,可持如是平滿缽油,勿令灩溢;經歷如是大眾中過,當避其間所有眾善、及諸最勝歌舞倡妓,大等生等。今有魁膾,露拔利劍隨逐汝行,若汝缽油一滴墮地;此之魁膾,即以利劍當斬汝首,斷汝命根。

[]1)這時候善知識又告訴他,當知顛倒迷惑的這些所緣境,也是很微細的。我沒有故意地念,它就出來,這是很微細的事情。在道理上,不容易明白,我沒有作意,怎麼忽然間出來這些諸相,出來諸尋思呢?不容易明白這件事。怎麼辦法才能夠明白呢?才能令它畢竟不現在前呢?你應該對欣樂相,對無相、無分別,寂滅樂的境界,要生起猛利的樂欲、歡喜心。為求通達,要精進的用功。怎麼樣精進用功呢?

2)這善知識告訴學生說,世尊根據這個所緣境界,就是已經開始用功修行的人,內心面有諸相的事情,有八種尋思,有隨煩惱的所緣境界。密意說言,就是佛說法的密意隱藏在裡邊,沒有明白的表示出來,但含藏在裡邊,就對你說,你們修止觀的苾芻,要知道眾善這件事。

a)怎麼叫做眾善呢?就是很多人集會在一起的時候,有盛壯的美色。怎麼叫做此眾善最殊勝?很多的美女在那裡,又唱歌又跳舞。

b)假設有一個有智慧的人,從外面來,然後告訴一個人說:咄哉男子!你現在可以拿著缽裡面裝上油,這個油很平、很滿,拿著它以後,不要叫這個油流出來。現在有大眾,就從大眾裡走過去,不能撞到人,就是躲避開,從中間走過去,所有的眾善,那些最勝的歌舞倡妓,和那個大等生等要避開,從中間走過去。大等生等是什麼呢?就是大眾。

c)你拿這個缽油,不要叫它流出來,在大眾中過,另外還有一個魁膾,魁膾就是長得很魁偉的人,以殺生為職業的這個人,手裡拿出利劍,隨著在你後邊,隨著你走。若你拿這個滿缽的油有一滴滴在地上的話,此之魁膾,即以利劍當斬汝頭,就是斬你的頭,斷汝命根,你就活不下去。


苾芻!汝等於意云何?是持缽人,頗不作意專心油缽,拔劍魁膾不平地等,而能作意觀視眾善、及諸最勝歌舞倡妓大等生等耶?不也,世尊!何以故?是持缽人,既見魁膾,露拔利劍隨逐而行,極大怖畏,專作是念:我所持缽油既彌滿,經是眾中極難將度。脫有一滴當墮地者,定為如是拔劍魁膾,當斬我首、斷我命根。是人爾時,於彼眾善、及諸最勝歌舞倡妓大等生等,都不作意、思念、觀視;唯於油缽專心作意而正護持。如是苾芻!我諸弟子,恭敬殷重、專心憶念修四念住,當知亦爾。

[]1)苾芻!你們心裡面怎麼樣?拿缽的這個人,他可能會不注意,不專一其心注意這個油缽,不注意拔劍的魁膾,不注意地不平的事情,而能夠作意,看女人及諸最勝歌舞倡妓大等生等耶?他心裡面會去注意這些事情嗎?

2)不也,世尊!這些苾芻說不會,什麼原因呢?是持缽人既見魁膾,拿著利劍,隨逐而行,極大的怖畏,很恐怖!心裡面祇能這樣注意,我所持缽,油既彌滿,從大眾中經過,很難從這裡走過去,將者行也,極難從大眾中走過去。假設有一滴油,流到地下來,定為如是拔劍魁膾,當斬我者,斷我的命根。這個人那時候,對於彼眾善,及諸最勝歌舞倡妓等,大等生等,他不會動念頭去看看他們在幹什麼。祇是注意這個油缽,護持這個油缽,叫這個油不要流出來,祇能注意做這件事。如是苾芻!我諸弟子,恭敬殷重,專心憶念,修四念住,當知也是這樣。


言眾善者,喻能隨順貪欲纏等隨煩惱法。於中最勝歌舞倡妓,喻能隨順尋思戲論躁擾處法。大等生者,喻色相等十種相法。智慧丈夫喻瑜伽師。平滿油缽,喻奢摩他所安住心,能令身心輕安潤澤,是奢摩他義。露拔利劍隨行魁膾,喻先所取諸相、尋思、隨煩惱中諸過患相。專心將護不令缽油一滴墮地,喻能審諦周遍了知亂、不亂相之所攝受奢摩他道。由是能令諸心相續、諸心流注;由精進力,無間策發。前後一味,無相、無分別、寂靜而轉;不起一心緣於諸相,或緣尋思及隨煩惱。

[]1)眾善是什麼呢?就是比喻能隨順生起貪欲纏的煩惱等,能隨順生起隨煩惱等法,叫做眾善。

2)於中最勝歌舞倡妓,比喻能隨順尋思戲論躁擾處法,就比喻那八種尋思。

3)什麼是大等生等者?喻色相等十種相法。

4)智慧丈夫,就是比喻你的老師。

5)平滿油缽是什麼呢?就比喻坐在那裡修奢摩他,安住其心,令心不動的那一念心就是油缽。常常修奢摩他的時候,能令身心輕安破除一切粗重,所以叫輕安潤澤,這就是奢摩他的意思。

6)露拔利劍隨行魁膾,這是什麼意思呢?比喻所取諸相和八種尋思和隨煩惱中這些過患相,就是令心動亂。

7)專心將護不令缽油一滴墮地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喻能審諦周遍了知亂不亂相之所攝受奢摩他道,就是專心的注意內心的奢摩他,不要昏沈、也不要妄想。奢摩他道,奢摩他就是道,所以叫做道,它是往涅槃的路。

8)因為這樣專心注意心不散亂的關係,也無相、無分別,寂滅而住。能使令剎那剎那的心,相續的明靜而住,相續的流注一境。因為精進的力量,不懈怠、不間斷的鞭策自己,發起精進。前後一味,無相無分別,寂靜而轉。不起一剎那心有妄想攀緣諸相、諸尋思、諸隨煩惱,不會這樣,心裡面能寂靜住。此中諸心相續諸心流注,就是九心住那個第八住,專注一趣。有加行有功用相續而轉,是故說言由精進力,無間策發。前後一味,無相無分別,寂靜而轉,就是九心住最後一個住。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而轉,是故說言不起一心緣諸相等。


相關資料

1.父子合集經,卷14T11961a:佛於一切智  心不生疑惑 正念常現前  如持油滿鉢

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5T27542b:世尊諸根閑寂,覺慧安住,不動如山,心意宴然,猶持石鉢,攝念安靜。若持油器,諸根調順,如寶馬王,正視安庠,來入城內,觀有為法變壞無常。 3.阿毘曇毘婆沙論,卷46T28349c:復世尊諸根無異,其心安住,不動如山,善御其心。如持油鉢制伏五根,如馬正視入迦毘羅城。

4.鞞婆沙論,卷13T28515c:世尊因彼處故,與諸比丘前後圍繞,諸根寂定,意行不動,猶如山地。執心如持油鉢,御五根馬如淨金山,而入彼城。

5.解脫道論,卷10T32447c:念者是心守護如持油鉢,彼四念處足處。

6.菩提行經,卷2T32552b:出家精進心  喻執持油鉢 鉢墜必當死  墜之故驚怖

7.修行道地,T15196a:修行道地,以何方便自正其心?

1)王測試

吾曾聞之,昔有國王選擇一國明智之人,以為輔臣。爾時,國王設權方便無量之慧,選得一人,聰明博達,其志弘雅,威而不暴,名德具足。王欲試之,欲知何如。故以重罪,欲加此人。敕告臣吏盛滿缽油,而使擎之,從北門來至於南門。去城二十里園名調戲,令將到彼。設人持油墮一渧者,便級其頭不須啟問。於是頌曰:

假使其人到戲園,承吾之教不棄油,當敬其人如我身,中道棄油便級頭。

2)其人策略 -2.1)心自懷懅

爾時,群 臣受王重教,盛滿缽油以與其人,兩手擎之甚大愁憂,則自念言:其油滿器,城里人多行路車馬觀者填道。譬如水定,而風吹之,其水波揚。人亦如是,心不安隱。 退自念言:無有一人而勸勉我,言莫恐懅也。是器之油,擎至七步,尚不可詣,況有里數耶?此人憂憒不知所湊,心自懷懅。於是頌曰:

睹人象馬及車乘,大風吹水心如此,志懷怖懅懼不達,安能究竟了此事。

2.2)唯念油缽

其人心念:吾今定死,無復有疑也。設能擎缽,使油不墮,到彼園所,爾乃活耳。當作專計,若見是非,而不轉移。唯念油缽,志不在餘,然後度耳。於是其人安行徐步,時諸臣兵及眾觀人,無數百千隨而視之,如雲興起圍繞太山。於是頌曰:

其人擎缽心堅強,道見若干諸觀者,眾人圍繞而隨之,譬如江海興大雲。

3)種種境 -3.1)父母等親屬

當爾其人擎缽之時,音聲普流莫不聞知,無央數人皆來集會。眾人皆言:觀此人衣,形體舉動定是死囚。斯人消息乃至其家,父母宗族皆共聞之,悉奔走來,到彼子所,號哭悲哀。其人專心,不顧二親、兄弟、妻子及諸親屬,心在油缽,無他之念。於是頌曰:其子啼泣淚如泉,若干種泣哭嘆父,心懷怖懅不省親,專精秉志而持缽。

3.2)觀者擾攘

眾人論說相令稱噭,如是再三。時一國人普來集會,觀者擾攘喚呼震動,馳至相逐躄地復起,轉相登躡間不相容。其人心端,不見眾庶。於是頌曰:

眾人叫喚不休息,前後相逐不容聞,而擎油缽都不觀,如雹雨空無所傷。

3.3)女人端正姝好

觀者復言:有女人來端正姝好,威耀光顏一國無雙,如月盛滿星中獨明。色如蓮華行於御道,像貌巍巍姿色踰人,譬如玉女。又若忉利天王之后,字曰護利,端正姝好,諸天人民莫不敬重,於今斯女昭昭如是。能八種舞,音聲清和,聞者皆喜。 於是頌曰:

舉動而安詳,歌舞不越法,其心懷歡喜,感動一切人。

歌頌聲則悲,其身而逶迤,不疾亦不遲,被服順政齊。

七種微妙音,奇述有五十,三處而清淨,宮商節相和。

身從頭至足,莊嚴寶瓔珞,語言而美雅,猶若甘露降。

3.4)言語不動 -爾時,其人一心擎缽,志不動轉,亦不察視。觀者皆言:寧使今日見此女顏,終身不恨,勝於久存而不睹者也。彼時其人雖聞此語,專精擎缽不聽其言。於是頌曰:

巧便而安詳,其舞最巧妙,一切人貪樂,譬如魔之后。

能動離欲者,何況於凡夫,來往其人邊,擎缽心不傾。

3.4)有大醉象 -3.4.1)暴鳴哮吼

當爾之時,有大醉象,放逸[/]走入於御道。眾人相謂,今醉象來,踏蹴吾等而令橫死。此為魃魅化作象形,多所危害不避男女,身生瘡痍其身麤澀,譬若大髀毒氣下流,舌赤如血其腹委地。口脣如垂行步縱橫,無所省錄人血塗體。獨遊無難進退自在,猶若國王。遙視如山。暴鳴哮吼譬如雷聲,而擎其鼻瞋恚忿怒。於是頌曰:

大象力強甚難當,其身血流若泉源,踏地興塵而張口,如欲危害於眾人。

3.4.2)恐怖觀者

其象如是,恐怖觀者,令其馳散,破壞兵眾諸象[/]逝,一切睹者而欲怖死,能拔大樹,踐害群生,雖得杖痛,無所畏難。於是頌曰:

壞眾及群象,恐怖人或死,排撥諸舍宅,[/]走不畏御。

名聞於遠近,剛強以為德,憍慢無所錄,不忍於高望。

3.4.3)碎諸車乘

爾時,街道市里坐肆諸賣買者,皆懅收物蓋藏閉門,畏壞屋舍人悉避走。又殺象師無有制御,瞋惑轉甚,蹈殺道中象、馬、牛、羊、豬、犢之屬,碎諸車乘,星散狼藉。於是頌曰:

諸坐肆者皆蓋藏,傷害人畜碎車乘,睹見如是閉門戶,狼藉如賊壞大營。

3.4.5)眾人懷振恐怖

或有人見,懷振恐怖不敢動搖。或有稱怨,呼嗟淚下。又有迷惑,不自覺知。有未著衣,曳之而走。復有迷誤,不識東西。或有馳走,如風吹雲,不知所至也。中有惶懅,以腹拍地。又人窮逼張弓安箭,而欲射之。或把刀刃,意欲前挌。中有失色,恍惚妄語。或有懷瞋,其眼正赤。又有屏住,遙睹歡喜。雖執兵仗不能加施。於是頌曰:

於斯迷怖懅,亦有而悲涕,或愕無所難,又有執兵仗。

愁憒躄地者,邈絕不自知,獲是不安隱,皆由見醉象。

3.4.6)有人曉化象咒

彼時有人曉化象咒,心自念言:我自所學調象之法,善惡之儀凡有八百。吾觀是象無此一事,吾今當察從何種出?上種有四,為是中種、下種耶?以察知之,即舉大聲而誦神咒。於是頌曰:

天王授金剛,吾有微妙語,能除諸貢高,羸劣能令強。

3.4.7)伏心使安

彼人即時舉聲稱曰:諸覺明者,無有自大,亦不興熱。棄除恩愛,承彼奉法,修行誠信之所致也。象捐貢高,伏心使安,說此往古先聖二偈言:

婬泆及怒癡,此世三大憍,誠道無諸垢,眾熱為以消。

用彼至誠法,修行亦如是,大意供象王,除惑捨貢高。

3.4.8)便順本道

爾時彼象聞此正教,即捐自大,降伏其心。便順本道,還至象廄。不犯眾人,無所嬈害。其擎缽人不省象來,亦不覺還。所以者何?專心懼死,無他觀念。於是頌曰:

見象如暴雨,而心未曾亂,其雨雖止已,虛空亦不悅。

其人亦如是,不省象往還,執心擎油缽,如藏寶不忘。

3.5)城中失火

3.5.1)煙皆周遍

爾時觀者,擾攘馳散,東西走故。城中失火,燒諸官殿,及眾寶舍樓閣高臺,現妙巍巍展轉連及。譬如大山無不見者,煙皆周遍火尚盡徹。於是頌曰:

其城豐樂嚴正好,宮殿屋舍甚寬妙,而煙普熏莫不達,火熾如人故欲然。

3.5.2)避火,離水

火燒城時,諸蜂皆出,放毒齧人。觀者得痛,驚怪馳走。男女大小,面色變惡。亂頭衣解,寶飾脫落。為煙所熏,眼瞳淚出。遙見火光,心懷怖懅。不知所湊,展轉相呼。父子、兄弟、妻息、奴婢更相教言:避火,離水,莫墮泥坑,爾乃安隱。於是頌曰:

愁憂心懷不自覺,家室親屬及僕從,乘諸象馬悲哀出,言有大火當避捨。

3.5.3)滅火

爾時官兵,悉來滅火。其人專精,一心擎缽,一渧不墮。不覺失火及與滅時,所以者何?秉心專意,無他念故。於是頌曰:

有眾人迷惑,如鳥遇火飛,其火燒殿舍,煙出如浮雲。

頭亂而驚怖,避煙火馳走,一心在油缽,不覺火起滅。

3.6)天大雷電

是時五色雲起,天大雷電。於是頌曰:

既興大霧非時雨,風起吹雲令純陰,虛空普遍無清天,猶暴象群雲如是。

3.7)亂風起吹

爾時亂風起吹地興塵,沙礫瓦石填於王路,拔樹折枝,落諸華實。於是頌曰:

風起揚塵而周普,興雲載水無不遍,暴風忽冥不相見,雷電俱降無不驚。

3.8)霹靂落墮

彼時大雲而焰掣電,霹靂落墮,孔雀皆鳴。天便放雨,墮於諸雹。雖有此變,其人不聞。所以者何?專念油缽。於是頌曰:

其放逸象時,猶如大雲興,墮雹失火風,拔樹壞屋舍。

其人不睹見,何善誰為惡,不覺風雲起,但觀滿缽油。

4)雖遇眾難,其心不移

爾時其人 擎滿缽油,至彼園觀一渧不墮。諸兵臣吏悉還王宮,具為王說所更眾難。而人專心擎缽不動,不棄一渧得至園觀。王聞其言則而歎曰:此人難及人中之雄,不顧親屬 及與玉女,不懅巨象水火之患雷電霹靂。吾聞雷聲愕然怖懅,雖有啟白不省其言,或有心裂而終亡者,或有懷駒而傷胎者。人民所立,悉不自覺。雖遇眾難,其心不 移。如是人者無所不辦,心強如斯終不得難。地獄王考能食金剛。其王歡喜,立為大臣。於是頌曰:

見親族泣涕,及醉象暴亂,雖遭諸恐難,其心不移易。

王睹人如此,心堅定不轉,親愛而弘敬,立之為大臣。

5)護心不隨,攝意第一

爾時正士其心堅固,雖遭善惡及諸恐難。志不轉移,得脫死罪。既自豪貴,壽考長生也。修行道者御心如是,雖有諸患及婬怒癡,來亂諸根。護心不隨,攝意第一,觀其內體,察外他身。痛、痒、心法,亦復如是。於是頌曰:

如人擎油缽,不動無所棄,妙慧意如海,專心擎油器。

若人欲學道,執心當如是,意懷諸德明,皆除一切瑕。

若干之色欲,再興於怒癡,有志不放逸,寂滅而自制。

人身有病疾,醫藥以除之,心疾亦如是,四意止除之。

6)五德除瑕

心堅強者志能如是,則以指爪壞於雪山。以蓮華根鑽穿金山,則以鋸斷須彌寶山。其無有信不能精進,懷而諛諂放逸喜忘。雖在世久,終不能除婬怒癡垢。有信、精進、質 直、智慧、其心堅強,亦能吹山而使動搖。何況而除婬怒癡也!故修行者欲成道德,為信、精進、智慧、朴直,調御其心專在行地。於是頌曰:

直信而精進,智慧無諛諂,是五德除瑕,離心無數穢。

採解無量經,自覺斯佛教,但取其要言,分別義無量。

8.大般涅槃經,卷22T12496b

善男子!譬如世間有諸大眾滿二十五里,王勅一臣,持一油鉢,經由中過,莫令傾覆。若棄一渧,當斷汝命。復遣一人拔刀在後,隨而怖之。臣受王教,盡心堅持,經歷爾所大眾之中。雖見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著彼邪欲,當棄所持,命不全濟。是人以是怖因緣故,乃至不棄一渧之油。

42.雜阿含591

1-2.云何名為了相作意?謂若作意,能正覺了欲界麁相,初靜慮靜相。云何正覺了欲界麁相?謂正尋思欲界六事。何等為六?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云何尋思諸欲麁義?謂正尋思如是諸欲,有多過患、有多損惱、有多疫癘、有多災害。於諸欲中,多過患義,廣說乃至多災害義,是名麁義。云何尋思諸欲麁事?謂正尋思於諸欲中有內貪欲,於諸欲中有外貪欲。

[]什麼是了相作意?就是這個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觀察,觀察的結果就能正確地覺知了解欲界的這些麤鄙的形相,色界初靜慮對比欲界欲,初靜慮是特別美好的地方。怎麼樣才能覺了欲界的麤相呢?就是在內心裡面尋思。尋思什麼呢?欲界的六種事情。何等為六?一、義。二、事。三、相。四、品。五、時。六、理。

1)怎麼樣思惟觀察,欲界的欲是特別麤鄙的道理呢?這位禪師在未到地定裡面尋思、思惟:色聲香味觸的諸欲有很多的過患。有多損惱,有多疫癘,有多災害。於諸欲中多過患義,廣說乃至多災害義,是名麤義。什麼是有多過患?習近諸欲有五種過患。什麼是有多損惱?愁歎憂苦種種熱惱所依處故。什麼是有多疫癘?無量疾病所依處

故。什麼是有多災害?老病死苦所依處故。

2)怎麼樣思惟觀察諸欲麤鄙的事情?這位禪師在未到地定裡面尋思、思惟:於諸欲中有對自己身心的貪欲,於諸欲中有身心之外的貪欲。


3.云何尋思諸欲自相?謂正尋思此為煩惱欲、此為事欲。此復三種,謂順樂受處、順苦受處、順不苦不樂受處。順樂受處,是貪欲依處,是想、心倒依處;順苦受處,是瞋恚依處,是忿恨依處;順不苦不樂受處,是愚癡依處,是覆、惱、誑、諂、無慚、無愧依處,是見倒依處。即正尋思如是諸欲,極惡諸受之所隨逐,極惡煩惱之所隨逐。是名尋思諸欲自相。

[]1)什麼是尋思諸欲自相?這位修行人已經成就未到地定,心裡邊還有欲,障礙他不能成就色界初禪,怎麼辦呢?就是在未到地定的奢摩他裡面,要認真地觀察:這是煩惱欲,這是事欲。煩惱欲,只限於你內心有這個欲的煩惱,思惟這欲的事情。事欲,是做那件事,做那件欲的事當然也是有煩惱的。

2)這個事欲分三種,就是順樂受處,順苦受處,順不苦不樂受處。順樂受處,處就是境界,前五識所接觸的境界,也包括內心的妄想境界。這個境界能隨順引發出來樂的感覺,這是一種境界。順苦受處,這個境界能夠隨順引發出來苦痛的感覺。順不苦不樂受處,這是第三種的差別。

3)順樂受處,是貪欲依處,是想、心倒依處。樂受,是心接觸到境界的時候,有樂的感覺,樂的感覺出現以後會有什麼事情呢?內心就有貪欲,就是愛著這個樂受,貪欲是以樂受為依止而生起。就是想倒依處、心倒依處。想是取相,心裡面取著那個境界,那個境界的相貌顯現在你心裡面,就是想。這個想是顛倒,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心倒,心是指煩惱,接觸到樂受的時候,就在這裡生貪心,就叫做心倒。在還沒有生貪欲之前取著那個境界,而不知道那個境界是有過患,是有災難,是虛妄不真實,不知道;認為是真實,叫想倒。心倒就在想倒為依止而生起貪心,所以是心倒依處。

4)順苦受處是瞋恚依處,如果欲的境界令你生苦惱,這個時候是瞋恚心的依止處,就是這個苦惱令你生瞋心。是忿恨依處,忿恨和瞋恚是一回事,但是在時間上有差別;當時叫做瞋恚,這件事過去以後心裡面還是瞋恚,就叫做忿恨,忿恨不捨。

5)順不苦不樂受處是愚癡依處,如果欲的境界,這個時候也沒有令你生苦惱,也沒有令你感覺到快樂,也不苦也不樂的這個境界的時候,是愚癡的依處。因為這個時候,沒生貪心,也沒生瞋心,心裡面也不知道這也是虛妄,這是畢竟空,這是一個有大災難的地方,不知道就叫作愚癡依處。是覆、惱、誑、諂、無慚、無愧依處,覆就是隱覆、隱藏,我有不對的地方我隱藏,我好像很清淨,隱藏叫做覆。惱是觸惱,我去觸惱這個人叫他苦惱,這是惱。誑,就是欺誑前面那個人。諂媚、無慚、無愧的依止處。自己做錯誤的事情,自己還沒有羞恥心,叫做無慚。我做錯誤的事情沒有羞恥心,我看見有道德的人,看見佛菩薩的時候,心裡也沒有羞恥心,這叫做無愧。是見倒依處,見,有智慧的意思。有智慧的人才能說見倒,沒有智慧的人,只是有想倒、有心倒,還沒有見倒。

6)什麼叫諸欲自相?就是正尋思,不是馬馬虎虎地;是很鄭重地在奢摩他裡面觀察。觀察色聲香味觸各式各樣的欲,這些欲裡面有極惡的,極大罪過的諸受之所隨逐,就是前面說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隨逐你。極惡煩惱之所隨逐,有這麼多的受,由受而又起很多的煩惱,貪煩惱、瞋煩惱、覆、惱、誑、諂、無慚無愧這些煩惱,這些煩惱也隨著都來。是名尋思諸欲自相。


云何尋思諸欲共相?謂正尋思此一切欲,生苦、老苦廣說,乃至求不得苦等所隨逐,等所隨縛。諸受欲者,於圓滿欲驅迫而轉,亦未解脫生等法故,雖彼諸欲,勝妙圓滿而暫時有,是名尋思諸欲共相。

[]這樣思惟諸欲自相,有強大的力量,能夠調伏使令欲煩惱不動,有這個力量但不能斷。要斷這個欲的煩惱,就要思惟共相才可以,共相是有力量。不過目前這個人他是修世間法,世間禪、不是出世間禪。云何尋思諸欲的共相呢?就是一切的欲共有這樣的相貌,這叫做共相。

1)在奢摩他裡面如是觀,這一切的色聲香味觸的欲,有生苦,所有的眾生受生都是有欲,不然他不受生;就是到地獄的眾生,得果報的時候,也是有欲,歡喜那地方,才能去,不然不會受生,不會墮落地獄。所以都有生的苦惱,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僧恚苦,乃至到求不得苦,這麼多的苦等所隨逐,就隨逐這個欲,若有欲就有這麼多的苦隨逐。等所隨縛,隨逐你、綁住你,你歡喜欲,苦就和它在一起。要做如是觀:若有欲就有這麼多的苦。

2)這一切享受欲的人,於圓滿欲驅迫而轉,就是感覺這個欲還不圓滿,還要再好一點,再圓滿一點,你受這樣的欲的逼迫,這樣圓滿欲這個希望心,它驅使、逼迫你活動,想辦法更好一點。希望這個欲更好一點,總感覺不滿足,當然這個人也沒有解脫生老病死這些苦惱的境界。雖然有的人福報大一點,他的欲就比一般人好一點,那個欲就勝妙圓滿;但是圓滿是圓滿,也是暫時的,不會永久的,隨時忽然間就被破壞、敗壞,變成冤家,變成苦惱。這是思惟無常,思惟苦;這是一切欲的共相,都有這種相貌。


3.云何尋思諸欲麁品?謂正尋思如是諸欲皆墮黑品。猶如骨鎖 ,如凝血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如大毒蛇,如夢所見,如假借得諸莊嚴具,如樹端果。追求諸欲諸有情類,於諸欲中,受追求所作苦,受防護所作苦,受親愛失壞所作苦,受無厭足所作苦,受不自在所作苦,受惡行所作苦,如是一切如前應知。

[]怎麼樣來尋思觀察諸欲的麤品?就是在奢摩陀裡面,鄭重地觀察這麼多的欲都是有過患的,都是污穢的,這樣思惟它皆墮黑品。

1)怎麼叫做墮黑品?這裡用譬喻,來顯示諸欲的八種的過患。

a)猶如枯骨,就像枯骨,骨頭上沒有肉,只是骨頭。這個欲就像枯骨似,沒有肉,但是有點味道;有點味道,就一直啃這個骨頭,還不能飽滿,因為沒有肉不能飽滿,但是還是感覺到有味道,不能放棄,所以猶如枯骨。

b)如凝血肉,這個欲就譬喻像凝聚很多血在裡邊的肉。凝血肉有什麼過失呢?就是各式各樣的欲,就引起很多人會來競爭。

c)如草炬火,就是草把它堆在一起,點起火;這個欲就像火似,親近它就是被火燒,令你苦惱。

d)如一分炭火,如大火坑,這個欲是非法的因緣,是罪過的因緣,就像大火坑似的,親近這個欲,到火坑裡出不來,親近欲的時候,會生起渴愛,怎麼叫生渴愛?使令貪愛越來越厲害。

e)如大毒蛇,這個欲就像大毒蛇似,親近它就為蟒毒所害,佛法中的賢人、聖人都遠離這個蟒毒,遠離於欲。

f)如夢所見,像夢裡面看見的事情很滿意,醒夢就沒有;一切的欲也像夢中所見的事一樣,很快的就變,不是真實的,都是虛妄。

g)如假借得諸莊嚴具,這個美好的境界是借來,還要還人家,也是無常。

h)如樹端果,就像樹最高的地方有一個果熟,想要取那個果,可能從樹上掉下來摔死;若親近欲,有喪失生命的危險,是令你放逸的一個所依之地。

2)追求諸欲的這些人,

a)受追求所作苦,追求的時候要做種種的方便,才可能會拿到,很辛苦。

b)受防護所作苦,若拿到欲以後,又怕失掉,要保護它也很辛苦。

c)受親愛失壞所作苦,如果沒有知識保護,或者有知識也沒有保護住,把所親愛的這些欲都失掉,心裡面特別苦。

d)受無厭足所作苦,沒有失掉,這個所有權一直是屬於你,還是不滿足,還要繼續的活動,也還是辛苦。

e)受不自在所作苦,有欲的時候,繼續發展這個欲,還是不自在,很多的人來打主意 ,有很多很多的問題。

f)受惡行所作苦,若對我不利的時候,就是要採取種種非法手段來傷害對方。如是一切苦,如前於食知量中說有追求種類過患。


世尊說習近諸欲,有五過患。謂彼諸欲,極少滋味,多諸苦惱、多諸過患。又彼諸欲,於習近時,能令無厭、能令無足、能令無滿。又彼諸欲,常為諸佛及佛弟子,賢善正行、正至善士,以無量門呵責毀呰。又彼諸欲,於習近時,能令諸結,積集增長。又彼諸欲,於習近時,我說無有惡不善業而不作者。

[]如世尊說:習近諸欲,習近就是親近,就是同這個欲接觸,親近它,有五種過患。

1)你所追求的諸欲,就是你追求到,那個樂的滋味不多,令你滿意的地方不多;而多諸苦惱,其他還有很多苦惱的事情令你苦惱。多諸過患,有苦惱的境界現前,心裡面就苦惱,這就是過患,很多的過患。

2)又彼那麼多的欲,在親近它的時候,雖然欲有很多苦惱境界,但是能叫你不厭煩,你感覺到好;感覺到好,還感覺不滿足,還要再好。能令無滿,沒有限期地永久的追逐下去,滿是限期。無滿,就是沒有限期,沒有說到這個時候就不要欲,今生有欲,來生還是有欲,一直的延續下去。

3)又彼那麼多的欲,凡夫所歡喜的欲,常是為諸佛,及佛陀的弟子;佛陀的弟子是什麼樣人呢?是賢善者,就是非常的誠實,沒有過失、沒有過患,修學聖道的人。正行,不做一切顛倒的事情。正至,他的內心得到清淨的智慧,到第一義諦那裡,心裡面寂靜,破除一切煩惱的流動,就是得聖道的人,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都是這樣。這些人都是善士,沒有貪瞋癡,有諸功德的人叫善士。這些人都是大智慧,用種種的方式呵責受欲的人現在有很多的罪過,毀訾受欲的事情將來有很多的苦惱。

4)又彼那麼多的欲,在親近他的時候,能令很多的煩惱都栽培出來、增長,貪心就特別大,瞋心也特別大。原來沒有這麼多的貪心,也沒這麼多的瞋心;但是一親近欲的時候,貪心就會大起來,瞋心就越來越大起來,疑惑心還是更大,這也是一種過患。

5)又彼諸欲,在習近的時候,佛說沒有惡不善業,這種不善業不作的;什麼有罪過的事情都會做,然後來滿足自己的所欲。


如是諸欲,令無厭足,多所共有,是非法行、惡行之因,增長欲愛,智者所離,速趣消滅,依託眾緣,是諸放逸危亡之地。無常虛偽妄失之法,猶如幻化,誑惑愚夫。

[]1)如是諸欲令無厭足,這麼多的欲,若親近它的時候,令你不滿足。

2)多所共有,很多人都有權力要和你爭。這個欲是共有的,但是受用正法不是。如說這個地方是我的,有這麼多的房地產是我的,轉眼間就是別人的,是共有。所以,不要特別執著這件事:這是我的,這是自己找苦惱吃。

3)是非法行惡行之因,是不合道理的行動,有罪過的事情的一個因緣,你要享受欲,就會做非法行,做惡行。什麼是非法行?非善故名非法行。什麼是惡行?它能使令你墮入三惡道。

4)增長欲愛,這個欲愛一直地增長。煩惱為什麼這麼容易現前呢?從無始以來就老是做這件事,所以很容易生起。

5)智者所離,若相信佛法的智慧的人,要遠離這種事情。

6)速趣消滅,就算你得到欲,也很快的就失掉。

7)依託眾緣,因為它本身它不堅固,它要仗託各式各樣的因緣才能有這個欲,所以它很容易就敗壞。

8)是諸放逸危亡之地,若親近欲就令你放逸,令你危險,生命都丟掉。

9)世間上這些欲都是無常的、是變化的、是虛偽的。無常就好像是常住的,我們認為是常,就被無常所欺騙。本來那些欲都是虛偽的,我們認為是真實的,就被虛偽欺騙。這都是妄失之法,就像幻術所變化的事情好像真的一樣,實在是假的。而這些事情就是愚癡人被它欺騙;就是常、樂、我、淨。無常、苦、無我、不淨,偏要執著它是常、樂、我、淨,這是顛倒。


若現法欲、後法欲,若天上欲、人中欲,一切皆是魔之所行,魔之所住。於是處所,能生無量依意所起惡不善法。所謂貪、瞋及憤諍等,於聖弟子正修學時,能為障礙。由如是等差別因緣,如是諸欲,多分墮在黑品所攝,是名尋思諸欲麁品。

[]若現法欲,就是這個人現在的生活裡邊的境界有欲。若後法欲,就後來的、將來的生命體也有一些令你滿意的這些欲。現法欲、後法欲,在時間上說。若天上欲、若人中欲,這是約處所說。不管是怎麼樣情形,一切都是魔王活動的境界,是魔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不離開這個地方。在這麼多欲的地方,能生出來很多的,依止你的內心生起惡不善法,這就是你不能解脫魔的境界;主要是內心的煩惱魔。所謂貪、瞋及憤諍等。什麼是魔?就是內心裡面的貪心就是魔,你內心裡面的瞋就是魔,你內心裡面的憤恨、鬥諍這些事情都是煩惱魔,就是魔。如果你歡喜到三寶裡邊來為聖人做弟子,修學聖道的時候,這些貪、瞋、憤諍這些煩惱魔能障礙你不能修聖道。這麼多各式各樣的因緣,多分墮在黑品所攝,是名尋思諸欲麤品。


4.云何尋思諸欲麁時?謂正尋思如是諸欲,去來今世,於常常時、於恒恒時,多諸過患、多諸損惱、多諸疫癘、多諸災害。是名尋思諸欲麁時。

[]怎麼叫做尋思諸欲麤時?就是認真的在奢摩他裡面觀察,這麼多的欲在時間上說是過去的、未來的和現在的。就是過去、未來,如果你不轉變,不修四念處不能離欲的話,過去、未來是常常時在欲裡邊,恆恆時在欲裡邊的。像前面說過諸過患,前面說的多諸損惱,多諸疫癘,多諸災害,是名尋思諸欲麤時。


5.云何尋思諸欲麁理?謂正尋思如是諸欲,由大資糧、由大追求、由大劬勞,及由種種無量差別工巧業處,方能招集生起增長。又彼諸欲,雖善生起,雖善增長,一切多為外攝受事;謂父母、妻子、奴婢、作使、親友眷屬。

[]什麼是尋思諸欲麤理?在奢摩他裡,觀察這麼多的欲什麼原因、什麼緣由才能出現呢?由大資糧,有大的福德資糧。前生做過很多有漏的善法,在社會上有很大的貢獻,對多人有幸福的貢獻,對於父母親屬的人都有好心腸的照顧,對於社會上貧苦的大眾也有照顧,要這樣的資糧,才能出現諸欲,令你滿意。由大追求,你做這個功德,有這個資糧,等到今生你還是要去求,那個欲不會自然來。由大劬勞,你要費多少辛苦。及由種種無量差別工巧業處,各式各樣的智慧你才能成就。方能招集生起增長,這欲才能現起,欲才能增長。又那麼多的欲,雖然是善生起,善者能也,你有這麼大的資糧,有這麼大的追求,那麼多的無量差別工巧業處,你是現起諸欲,又能有智慧,使令那個欲得到擴展。一切多為外攝受事,這些欲都是屬於外邊的境界,而是你的所有權,攝受就是由你來控制,但是都是外面的事情。就是父母、妻子、奴婢、作使、親友、眷屬這些人,你去利益這些人,叫這些人都有滿意的欲。這是觀待道理,要有這麼多的因緣才有這樣的欲。


或為對治自內有色麁重四大,糜飯長養,常須覆蔽,沐浴、按摩,壞斷、離散、消滅法身,隨所生起種種苦惱。食能對治諸飢渴苦,衣能對治諸寒熱苦,及能覆蔽可慚羞處,臥具能治諸勞睡苦,及能對治經行住苦,病緣醫藥,能治病苦。是故諸欲,唯能對治隨所生起種種苦惱,不應染著而受用之。唯應正念,譬如重病所逼切人,為除病故服雜穢藥。

[]1)這個欲有什麼作用呢?或為對治自內有色麤重的四大,我們在欲界的內裡面的有色的這種身體,而這是個麤重,粗劣、鄙劣的四大,地水火風。糜飯長養,糜是粥飯,各式各樣的菜來長養你的身體。常須覆蔽,常須要保護這個身體。還要沐浴,還要按摩他。壞斷、離散、銷滅法身,隨所生起種種苦惱,雖然保護,他也還是一樣會壞,身體會壞斷、會離散、會銷滅,這些種種的事情會傷害你的身體。隨著各式各樣的因緣就會現起種種的苦惱,就是壞苦。

a)什麼是為對治自內有色麤重?自內所依,由三個相貌就會完全知道。一、由自性,二、由因緣,三、由過患。

b)由自性是什麼意思呢?謂由有色,顯示其餘一切身之共相,及由麤重顯其各別身之自相。現在身體很健康,病痛就隱藏在那裡這叫做麤重;現在沒有煩惱,煩惱就隱藏在那個無煩惱那個地方,這些種種苦惱的事情都在那裡叫做麤重。

c)由因緣是什麼意思呢?謂由四大,顯示一切身共相因緣,及由糜飯長養,顯示身既生已令住的因緣,沒有飲食長養,身體就不能存在下去。

d)由過患是什麼意思呢?復有二種,謂無常性及與苦性,這是過患。若於寒時為治寒苦,常須覆蔽,要有房子、要有衣服這些事情。若於熱時為治熱苦,常須沐浴。涉路作業有劬勞者,為治勞苦常須按摩,當知此類名為苦性。

e)或者是用手,或者是用土塊、或者石頭塊,或者是木杖等來觸對你的身體,就是破壞法故,能把你的身體的健康破壞。刀若碰到,就把身體弄斷,是斷壞法故。若死掉以後就是埋在地裡面,或火燒,或為種種傍生諸蟲所食噉故,或沒有埋,暴露在曠野裡邊,風日慢慢地也就破壞,皆是散壞磨滅法性,當知此類是無常性。以前大家在一起住,現在分開幾千萬里,叫離散。分散以後又變壞,完全沒有,名為磨滅。

2)食能對治諸飢渴苦,飲食能對治身體裡面飢渴之苦,有這個作用。衣能對治諸寒熱苦,及能覆蔽可慚羞處。臥具能治諸勞睡苦,及能對治經行住苦,病緣醫藥能治病苦。

3)由前面佛陀的開示,對於諸欲應該抱持什麼態度呢?唯能對治隨所生起種種苦惱,應該學習佛法用佛法來對治這些事情,這些煩惱、苦惱的事情。不應染著而受用之,還是可以受用,但是不要執著。

4)修行人就要端正自己的心念,受這些欲的時候,內心保持清淨。譬如那個人得到很重大的病,逼迫他像刀切他似的,這個人為了破除這個病苦,就服用雜穢、污穢,很苦、很澀、很不好的那個藥。


又彼諸欲,有至教量證有麁相。又彼諸欲,如是如是所有麁相,我亦於內現智見轉。又彼諸欲,有比度量,知有麁相。又彼諸欲從無始來本性麁穢,成就法性、難思法性、不應思議、不應分別。是名尋思諸欲麁理。如是名為由六種事,覺了欲界諸欲麁相。

[]1)又這麼多的欲,有佛陀的法語為量,佛陀的法語我們以它為準,可以真實的知道這些欲都是苦,證有麤相。

2)又彼諸欲如是如是所有麤相,像前面講的這些苦惱境界,我自己在心內思惟,我用從佛法聞思修得來智慧觀察,的確是苦,這叫做現證量。

3)又彼那麼多的欲,若是這個欲和那個欲對比的時候,就會知道這都是苦惱境界,這

就是比度量。

4)又彼諸欲從無始劫以來,欲的本性就是麤劣、污穢。成就法性,從來就是這樣子。難思法性,這件事是不可思議。不應該思議,也不要分別。是名尋思諸欲麤理。前邊這一大段文就是由六種事,義、事、相、品、時、理,可以覺了欲界的諸欲的苦惱相。

43.雜阿含568

復次,依靜慮等,當知能入二無心定。一者、無想定,二者、滅盡定。無想定者,唯諸異生,由棄背想作意方便能入。滅盡定者,唯諸聖者,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

[]1)依據色界的四靜慮等,等,就是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成就四禪八定的人。應該知道成就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才能入於二無心定,不然是不能入。二無心定是什麼呢?就是無想定和滅盡定,都是沒有第六意識,就叫做無心定。

2)無想定者是怎麼回事情呢?無想定這個人,唯獨是凡夫,異生就是不同的見有不同的煩惱、不同的業力,得到不同的果報,就叫異生。但是現在是要成就色界第四禪的人,由棄背想作意,就是棄捨、厭離想的作意,不高興這個想,由於這個厭離心的方便,能入於無想定。就是在第四禪裡面,厭惡這個想,慢慢地這個想就沒有,就入於無想定。

3)滅盡定者是怎麼回事情呢?這唯獨是佛教徒得聖道的人;或者已經得阿羅漢,或者是大菩薩,最低限度要成就三果的聖人。由止息想受作意方便能入,就是在禪定裡面要把想、受這兩個心所法停下來,心裡面不要有受、不要有想,要停止它的作意,心裡面作意不願意有想、也不願意有受,以此為方便就能入於滅盡定。


如是二定,由二作意方便能入。謂無想定,由棄背想作意以為上首,勤修加行,漸次能入。若滅盡定,由從非想非非想處,欲求上進,暫時止息所緣作意以為上首,勤修加行,漸次能入。

[]1)如是二定,由二作意方便能入。就是一個棄背想作意,一個是止息想受作意,這兩個作意才能入於這兩個定。

2)修行無想定這個人,由棄背想作意為上首,這裡面也是有止有觀;厭煩呵斥想的過失,這是毘婆奢那,然後心裡面又修奢摩他;奢摩他修完又修毘婆奢那再觀察想的過失、呵責這個想;這樣止而又觀、觀而又止,以為上首,努力的用功,漸次地就能入於無想定。

3)前面無想定,是由色界四禪才可以修無想定;若是滅盡定呢?這是已經得三果以上的聖人,從非想非非想這個地方,欲求上進,就是超越非非想定,向前再進一步。內心裡面是什麼樣的動機呢?暫時止息所緣作意,不是永久的止息所緣作意,不以非想非非想這種作意以為上首,勤修加行漸次能入。


若諸異生作如是念諸想如病、諸想如癰、諸想如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攝受如是背想作意,於所生起一切想中,精勤修習不念作意,由此修習為因緣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入定無間,心不復轉。如是出離想作意為先,已離遍淨貪,未離廣果貪,諸心心法滅,是名無想定,由是方便證得此定。

[]1)若是這個凡夫;就是邪知邪見的人,認為沒有想的時候這就是得涅槃。所以這個異生作如是念,諸想如病,心裡面種種分別就像人有病似。諸想如癰,像那嚴重的病。諸想如箭,像箭射到你的身體裡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攝受如是背想作意,攝是取來,拿過來以後放在心裡面不失掉,叫作攝受;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有成就。就是用這個呵斥想的過失,如病、如癰、如箭,唯有無想寂靜微妙,就是一個麤、一個淨。在禪定裡面也有其他的想,現在不高興這一切想,不念這一切想,把這一切想都停下來。由此修習為因緣故,加行道中是有心位,在前方便努力修行的時候,雖然是修無想定,而實在還是有想,有心。入定無間,若到根本位的時候,入於無想定的時候,加行道和無間道中間是沒有第三法間隔,所以叫無間。心不復轉,這時候內心就是第六識不動,就是無想定。

2)前面外道、邪知邪見這個人,出離想作意,不高興這個想,這樣作意為先,以此為主要的一個觀想。他已離遍淨貪,遍淨天是第三禪,對於第三禪的愛著心解脫。未離廣果貪,無想天是第四禪,第四禪就是廣果天。在廣果天的時候,對於廣果天的境界,愛著心還沒棄捨。成就無想定的時候,這一切心心所法都滅,是名無想定。由前面這樣的方法,就是成就無想定。


若諸聖者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復欲暫時住寂靜住,從非有想非無想處心求上進,心上進時,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如是有學已離無所有處貪,或阿羅漢求暫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是名滅盡定,由是方便證得此定。

[]1)怎麼樣能夠成就滅盡定呢?已得聖道的三果聖人以上,已得非想非非想處,不但是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完全都成就。成就以後,他還想寂靜住,心裡面遠離一切分別。從非有想非無想處這個定,想要再進一步。心上進的時候,向上求一個所緣境的時候,沒有一個所緣境。前面以空為所緣境、識為所緣境、無所有為所緣境、非想非非想為所緣境;現在再求一個所緣境,竟無所得。沒有所緣境,能緣的心也就不動,滅而不轉。

2)這個有學的聖人,要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學習入滅盡定呢?要到無色界的第三個無所有處定的貪沒有,但是還沒有離非想非非常處定的貪,所以不是阿羅漢,還是有學。或者已經離非想非非想處定,得阿羅漢果。求暫住想作意為先,心裡面想要暫時地把這個想停下來,這樣的作意為先,一切的心所法滅,叫作滅盡定。用這個方法就可以入滅盡定。這個是佛教徒,前面無想定是外道。都是把想滅,這是佛教徒?那個是外道?有什麼分別呢?就是:佛教徒有無我觀的智慧;無想定的人沒有這個智慧。

3)什麼是復欲暫時住寂靜住?依非想非非想為所緣相,而入於非非想定的這個人。這個佛教徒在非非想定這個時候,於這兩種心深生厭捨。二心可以有三種說法;一個是非想是一個心、非非想是一個心,對它厭捨,這是第一個說法。第二個說法,對無所有處想和非想非非想這個想,這兩個心都不高興,也厭捨,這是第二個說法。第三個說法就是受、想。厭捨非想非非想處,向前進,要找一個所緣境,沒有法可做所緣境,都滅盡,他的心就寂靜,就入滅盡定。此中二心是什麼呢?謂受及想這二心。由欲暫時住解脫樂,故於此二深生厭捨,住解脫樂就是涅槃樂;入滅盡定和涅槃相似。此二滅故,名滅盡定,亦名想受滅定。

44.雜阿含747

1.「修」:復次、二十一種想俱行修諸覺支者,當知略由二因緣故:一、據相應俱行義,二、據無間俱行義。無常等想俱行修,乃至死想俱行修者,據相應義。不淨等想俱行修,乃至觀空想俱行修者,據無間義。悲等俱行修,應知亦爾。又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行中,諸行愛染,若嬾墮、懈怠,若薩迦耶見,雖已斷滅,習氣隨縛,我慢現行。若貪味愛,若於世間種種妙事欲樂貪愛,若有所餘煩惱隨眠,若希求利養,若希求活命,若諸欲愛,若諸有愛,若隨虛妄分別所起四種欲貪:一、美色貪,二、形貌貪,三、細觸貪,四、承事貪。如是能令生起所有非理過患,及令其心越路而轉。對治彼故,隨其所應,有二十一想俱行修覺支差別。謂為對治四種障故,修無願行想,從無常想乃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為欲對治一種障故,修空行想,苦、無我想。為欲斷滅所餘煩惱隨眠障故,修於三界無相行想。為欲對治希求利養及欲愛故,於諸欲中修過患想。為欲對治希求活命及有愛故,修習死想。為欲對治隨逐虛妄分別所起四欲貪故修不淨想為初,乃至觀空想為後。又此一切,從青瘀想乃至觀空想,當知皆是不淨想攝。又於此中,青瘀想為初,膨脹想為後,對治美色貪;食噉想,分赤想,分散想,對治形貌貪;骸骨想,骨鎖想,對治細觸貪;觀無心識、空有尸想,對治承事貪。又於此中,修慈最極至遍淨等,如三摩呬多地應知其相。


2.「一切法」:復次、依修菩提分法增上,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由諸學及諸學果,攝一切法。云何諸學?謂三種學:一、增上戒,二、增上心,三、增上慧。云何學果?謂有餘依及無餘依二涅槃果。當知此中一切法者,謂善法欲,清淨出家,為證涅槃,先受持戒,由是漸次,乃至獲得究竟涅槃,是故宣說一切諸法,欲為根本。又依淨戒,引求正法,攝受多聞;由聞正法增上力故,能速集證增語明觸,是故說彼以為觸集。又彼皆為流趣明觸所生諸受,乃至有餘依般涅槃界為其後際,為求安樂而發起故,此樂一向無罪性故,是故說彼學所攝法為受流趣。又彼為求所有明觸,及依明觸所生諸受,起聞、思、修所成作意,是故說彼為作意生。又於爾時,於四念住,由觀品念,以觀為依,與內心止為其增上,是故說彼念為增上。又念增上起奢摩他,與後聖諦現觀妙智為上首轉,是故說彼定為上首。又於聖諦,諸現觀中慧為最勝,謂能無餘永盡諸漏,是故說彼慧為最勝。又由一切漏永盡故,獲得究竟明觸生受俱行解脫。即此解脫,非由一切學所攝法數數隨得,唯由頓得,由此解脫,一切樂中為最第一,無罪性故,是故說彼即用解脫以為堅固。又彼如是善解脫心,若諸明觸所生受等,若學所攝所有諸法,并所依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任運自然究竟寂滅,是故說彼皆以涅槃為其後際。應知此中,欲為增上,受持淨戒,名增上戒學。依止觸、受增上心、慧,任持方便所有作意,若念、若定,并其加行,名增上心學。慧為最勝,名增上慧學。如是應知名為三學及彼依持。解脫堅固是有餘依般涅槃界第一學果,涅槃後際是無餘依般涅槃界第二學果。如是略說學及學果,攝一切法。又此諸學及諸學果,能證資糧,當知對治八種過患,修集九想。云何名為八種過患?所謂耽著利養恭敬,愛藏一切後有諸行,懈怠懶惰,薩迦耶見,貪著美味,於諸世間種種妙事欣、欲、貪愛,依止放逸惡行方便,依止邪願修習梵行。云何名為修集九想?一者、修集出家想,二者、修集無常想,三者、修集無常苦想,四者、修集苦無我想,五者、修集厭逆食想,六者、修集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者、修集死想、八者、修集世間平等不平等想,九者、修集有無出沒過患出離想。應知此中所有如法,平等行攝,能往善趣;善身、語、意業,說名平等。所有非法,不平等行攝,能往惡趣;不善身、語、意業,名不平等。又住於此,若生、若長,能生後際所有眾苦,說名為有。從其前際、於現法中有死滅苦,說名為無。餘出、沒等,應知如前已廣分別。


3.隨順學法

云何隨順學法?謂有十種違逆學法;對治彼故,應知十種隨順學法。云何十種違逆學法?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二者、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三者、嬾墮懈怠。四者、薩迦耶見。五者、依於段食貪著美味。六者、於諸世聞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七者、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此復云何?謂十一種。一、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預疑惑。二、樂修斷者,身諸麤重。三、有慢緩者,於修止觀過患作意,惛沈睡眠映蔽其心,令心極略。四、太猛精進者,身疲心惱。五、太劣精進者,不得勝進,善品衰退。六、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深生欣喜。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十一、不應思處而強沈思。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是名十種違逆學法。

[]什麼叫作隨順學法?順於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然後三學才能夠學的成功,所以也應該知道什麼叫作隨順學法。有十種法是不順於戒定慧的,想學習戒定慧它能作障礙,不順於學習聖道。若是能夠破壞十種違逆學法,就應該知道是十種隨順學法。云何十種違逆學法呢?

1)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

2)二者、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就是執著我、我所的這些諸行,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東西,對這些事情執著,就是障礙修學戒定慧。

3)三者、懶墮懈怠。懈怠不肯努力,也是障礙修學戒定慧。

4)四者、薩迦耶見。有我見也障礙修學戒定慧。

5)五者、依於段食貪著美味。對於飲食特別執著,對於修學聖道也有障礙。

6)六者、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世間上,政治、經濟、法律各式各樣的學問,在佛法來說都是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這都是所思念的,發出來好樂心,那也不能修學聖道。

7)七者、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思惟諸法,諸法是瑜伽所緣境,裡面有很多的過患。瑜伽所有過患是甚麼事情呢?有十一種過患。

一、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預疑惑。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寶,就是佛法僧三寶。蘊,就是過去的五蘊、現在的五蘊、未來的五蘊。業,做善事,或者做罪過的事情,是屬於因,能招感果報的力量。果,就是妙行惡行所招感的果報。對於諦、寶、蘊、業、果中心裡面對於它疑惑,是真的嗎?不是真的嗎?不決定。迷惑這種道理不明白,猶豫猜度。這個也能障礙修學聖道。

二、樂修斷者身諸麤重。歡喜修學聖道斷煩惱的人,心裡面有這種意願,但是身體有很多粗重,也是障礙修行。甚麼叫作粗重呢?在白天的時候,常常、數數的親近邪惡的飲食。吃這種飲食身體就不調柔,身體不調柔,心裡受到生理影響,修止觀有困難。

三、有慢緩者,於修止觀過患作意惛沈睡眠,映蔽其心令心極略。就是這個人不精進,不能夠迅速的用功修行,總是拖延、緩慢。於修止觀過患作意,甚麼是止觀的過患應該作意的呢?就是歡喜睡覺,映蔽、覆藏修止觀的心。令心極略,略就是用心少。比如說要睡覺時候還沒有睡著,別的人說話是聽到,但是是沒有分別,就是用心少。不睡覺時候,誰說話立刻就分別,這就是用心多。極略,就是完全不知道。昏沈睡眠障礙心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所以昏沈睡眠是修止觀的過患。

四、太猛精進者身疲心惱。很精進、很勇猛的修行,但是精進的力量太過頭,身體疲勞,心理就苦惱。這時候又不能修行,也是障礙修止觀。

五、太劣精進者不得勝進善品衰退。不是那麼樣精進,但是又太劣。劣精進,就是少少的用功,這樣也不得勝進,就算有成就也會退掉。因為一向修止,智慧不開發,善法容易衰退。

六、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深生欣喜。對於小小的利養、名譽、稱讚,或者在利養裡或者在名譽裡面,就是愛著這件事,深深的生歡喜。

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坐下來老是想以前的如意事情,心裡面不寂靜,心裡很歡喜踴躍,但是躁動、擾亂,修學聖道也有困難。

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我、我所永滅,就是涅槃的境界,對於這件事心裡面有點恐怖,這人也不能修學聖道。

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對於同人說話之中有非量的加行,就是自己應該有一個數量,不要超過。但是他有非量加行,就是在這方面特別的用心,發表的言論有過了頭。什麼地方過了頭呢?雖然同人說話是說的佛法,而歡喜折伏對方,總是挑別人的毛病折伏人家,這件事是引起煩惱的方便,就是容易引起煩惱。這件事對於自己用功修行也有障礙。

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對於過去所經過的事情,所見、所聞、所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這些事情,不是少數而是很多,一樣一樣的事情有多少類別,這些境界裡邊心馳心散。或者是善或者是惡、或者是世間上各式各樣的事情,心裡面跑到那些境界裡邊散亂。這也妨礙自己修學佛法。

十一、不應思處而強沈思。不應該思惟的境界,而勉強的沈下心來思惟那件事,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地方。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什麼是不應思處而彊沈思?不應思處略有六種,思議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的業、思議有情的果報、思議靜慮者的境界、思議諸佛、諸佛的境界。在二十五卷那裡邊說過。

8)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這個人奢摩他已經修行成功,已經獲得色界四禪,對於三昧樂,深深的引起愛著。這樣也障礙修學聖道。

9)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這位修行人歡喜證入無相定,離一切相,使令自己的心湛然寂靜而住。可是在一切有為法裡邊,隨順那件事,隨順那樣的相,而流動散亂其心,這樣也是障礙自己修行。

10)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在他的身接觸到特別苦惱的境界苦惱的感覺,乃至到奪命的苦受,就是特別嚴重的苦的感覺。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愛著他的壽命,希望不要死掉,能夠排除這種苦惱能繼續地生存。隨著自己這樣的希望心,當然是有困難,就是特別的悲傷、感歎,心裡面很困惑。這十種是不順於修學戒定慧的事情。


云何對治如是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謂有十種。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如是十想,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十種障礙學法、違逆學法。當知此中,有四光明:一、法光明;二、義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四、毘缽舍那光明。依此四種光明增上立光明想。今此義中,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障礙法者。

[]1)怎麼叫做對治十種違逆學法,破壞這十種違逆學法是什麼呢?隨順戒定慧這樣的功德有十種不同。

一、不淨想,心裡面觀想這個不淨,就破除第一種障礙修行的違逆法,就是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修不淨觀破除這個障礙。

二、無常想,就是破除第二種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用無常想可以破除。

三、無常苦想,就是破除懶惰懈怠的這種障道因緣。

四、苦無我想,就是破除薩迦耶見,破除我的執著。

五、厭逆食想,破除依於段食貪著美味。

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就是破除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一切世間不是苦就是集,所以都是戲論,都是令人苦惱的事情。

七、光明想,就是破除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

八、離欲想,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就是用離欲想可以破除。佛教徒修學奢摩他成就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在定裡面修四念處,就破除對於禪定裡面的欲,變成無漏的禪定。

九、滅想,就是破除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就是觀察諸行都是寂滅

相,就能入於無相定,而不會有障道的因緣。

十、死想。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這些事情。就是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寂滅相,就沒有這個生死的問題。如是十想能這樣修習,繼續的修,能夠長時期的數數地修習這十種想。能斷十種障礙戒定慧的功德,違逆的學法都能破除。

2)當知這裡邊說到光明想有四種光明的不同。一、法光明,就是表達義的文句,能詮顯種種道理的,這個經論裡面的文句叫做法。二、義光明,就是文句裡邊所詮顯的道理,這也是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就是修止。四、毘缽舍那光明,就是觀。法光明和義光明,是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這一種。奢摩他光明和毘缽舍那光明,是修所成慧。聞慧的法光明和義光明,思慧、修慧都能夠破除內心的煩惱。煩惱比喻是黑暗,法和義和止觀能破除這些黑暗,所以叫做光明。佛陀依據這四種光明的力量,建立光明的觀想。也可以說學習佛法的人,根據這四種光明的力量,在心裡面修光明想。

3)現在這裡邊說的光明想,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取其中能斷除思惟諸法瑜伽作意的障礙法。光明想在心裡面的時候,就能隨順聖道,隨順戒定慧,能引發出來思惟諸法的瑜伽作意。瑜伽作意,就是奢摩他和毘缽舍那。在修止觀的時候,有前面這十一種障礙法,若是有些障礙能用法光明來破,就用法光明;能用義光明,能用奢摩他、毘缽舍那光明,就可以用它來對治。


III.十想

經論的出處

雜阿含

1)雜阿含747, T2,198a

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膖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

2)雜阿含經,卷37T2270a

佛告童子: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增一阿含

T2,780a

a.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獲通作證,漸至涅槃。

b.云何為十?

所謂白骨想、青瘀想、涼脹想、食不消想、血想、噉想、有常無常想、貪食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是謂,比丘!修此十想者,得盡有漏,得至涅槃界。

c.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最為第一

又是,比丘!十想之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最為第一。所以然者?其有修行不可樂想,持信,奉法。此二人必越次取證。

d.當作是學

是故,比丘!若在樹下靜處露坐,當思惟此十想。是故,比丘!當作是學。

T2,0780a-b

a.不堪任行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言:如來今日與諸比丘說十想之法,其能修者,斷諸有漏,成無漏行。如我,世尊!不堪任行此想。所以然者?欲心多故,身意熾盛,不得寧息。

b.當捨淨、常、我、樂想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汝今當捨淨想,思惟不淨想。捨有常想,思惟無常想。捨有我想,思惟無我想。捨可樂想,思惟不可樂想。

c.訶欲

所以然者?若比丘思惟淨想,欲心便熾盛。若思惟不淨想,便無欲心。比丘當知:欲為不淨,如彼屎聚。欲如鸜鵒,饒諸音響。欲無返復,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當念捨欲,如棄塜間。欲還自害,如蛇懷毒。欲無厭患,如飲鹹水。欲難可滿,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羅剎村。欲猶怨家,恒當遠離。欲猶少味,如蜜塗刀。欲不可愛,如路白骨。欲現外形,如廁生華。欲為不真,如彼畫瓶,內盛醜物,外見殊特。欲無牢固,亦如聚沫。是故,比丘!當念遠離貪欲之想,思惟不淨之想。

d.當重思惟十想

汝今,比丘!當憶昔迦葉佛所奉行十想,今當重思惟十想,有漏心便解脫。

e.比丘悔過

爾時,彼比丘悲泣墮淚不能自止,即時頭面禮佛,白世尊言:唯!世尊!愚惑積久,如來躬自說十想,方欲遠離,今自懺悔,後更不犯,唯願如來受其重過,原恕不及。佛告比丘:聽汝改過!勿復更犯。

T2,0789a-b

爾時,比丘姓號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諸聲聞皆稱釋迦弟子。爾時,彌勒與諸弟子說法:汝等比丘!當思惟無常之想、樂有苦想、計我無我想、實有空想、色變之想、青瘀之想、腹脹之想、食不消想、血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此十想者,皆是過去釋迦文佛與汝等說,令得盡有漏,心得解脫。

長阿含經

1)長阿含經,卷2T111c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七法?一者觀身不淨。二者觀食不淨。三者不樂世間。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無常想。六者無常苦想。七者苦無我想。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2)長阿含經,卷8T0151b

復有五法,謂五趣解脫。一者身不淨想。二者食不淨想。三者一切行無常想。四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五者死想。

3)長阿含經,卷8T0152b

復有七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4)長阿含經,卷9T0154c

云何七生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5)長阿含經,卷9T0156c

云何九生法?謂九想:不淨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

6)大集法門經,卷2T01232c

復次,七解脫行想,是佛所說,謂不淨想、死想、飲食不貪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邊想。

中阿含經

1)中阿含經,卷21T01563c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熟解脫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阿難!此五熟解脫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熟解脫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2)中阿含經,卷28T01602c

若比丘得習出家學道心者,得習無常想,得習無常苦想,得習苦無我想,得習不淨想,得習惡食想,得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得習死想,知世間好惡,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有,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滅、味、患、出要如真,得習如是想心者,是謂比丘斷愛除結。正知正觀諸法已,便得苦邊。

3)廣義法門經,卷1T01920a

若聖弟子自如此依於道理,而起正勤,有十種相應法修行。何等為十?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於無常觀於苦想。四於苦法中觀無我想。五厭惡食想。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七生光明想。八觀離欲想。九觀滅離想。十觀死想。

3.1)長老!有十四法,能違能障此不淨想。何等十四?一共女人一處住。二失念心觀視女人。三恒起放逸。四生重欲心。五數習淨想。六不數習不淨想。七恒共作務人聚集而住。八隨彼所行。九不樂聽正法。十不問正法。十一不能守護六種根門。十二食不節量。十三獨住空處不得安心。十四不能如實觀察。

3.2)二無常想者,謂愛著行法為障。

3.3)三於無常苦想者,有六法為障。何等為六?懈怠。二懶惰。三恒樂住息。四放逸。五不能隨行。六不能如實觀察。

3.4)四於苦無我想者,我見為障。

3.5)五厭惡食想者,貪味為障。

3.6)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者,於世間希愛欲為障。

3.7)七生光明想者,有十一法為障。何等十一?一疑惑。二不能思量。三身麁重。四睡弱。五正精勤大過。六正精勤下劣。七心濁。八心驚。九生種種想。十多言說。十一於色起最極瞻視。

3.8)八觀離欲想者,有欲為障。

3.9)九觀滅離想者,隨法執相為障。

3.10)十觀死想者,愛壽為障。

如此等障未曾伏滅,為滅此障,有三種法最多恩德。何等為三?一樂修。二滅離。三多住前二。

3.11)長老!有十四法,於不淨觀,最多恩德。一不共女人一處住。二不失念心觀視女人。三恒不放逸。四不生重欲心。五數習不淨想。六不數習淨想。七不共作務人住。八不隨其所行。九樂聽正法。十樂聞正法。十一守護六根門。十二節量食。十三獨處心得安住。十四能如實觀察。

3.12)長老!一不淨想者,若事修習,則能滅除欲塵愛欲。

二無常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一切行法愛著。

三於無常觀苦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懈怠及懶墮心。

四於苦法中,觀無我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我見。

五厭惡食想者,若事修習,能滅貪味。

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世間希有愛欲。

七生光明想者,若事修習,則能生長智慧及見。

八觀離欲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有欲。

九觀滅離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一切有為法攝。

十觀死想者,若事修習,能除壽命貪愛。

論典

1)十想T25229a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想。

2)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T30437a

謂有十種: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

3)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3T26423c

五成熟解脫想者,云何為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逆食想。五死想。

3.1)無常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於無常行由無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想。

3.2)無常苦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由無常故有是苦者,於諸苦行由苦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苦想。

3.3)苦無我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於無我行由無我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苦無我想。

3.4)厭逆食想云何?答:諸苾芻等應於段食,發起厭逆俱行作意,及起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想思惟段食。其事云何?答:於諸糜飯,應起膖脹死屍勝解。於粥羹臛,應起人之稀糞勝解。於生酥乳酪,應起人之髓腦勝解。於熟酥油沙糖及蜜,應起人之肪膏勝解。於麨,應起骨屑勝解。於餅,應起人皮勝解。於鹽,應起碎齒勝解。於蓮根莖生菜枝葉,應起連髮髑髏勝解。於諸漿飲,應起人之膿血勝解。彼於段食發起如是厭逆、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相思惟段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厭逆食想。

3.5)死想云何?答:於自身命極善作意,思惟無常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死想。如是五種名成熟解脫想。問:何緣此五名成熟解脫想耶?答:解脫有三種:一心解脫、二慧解脫、三無為解脫。由此五想有為解脫,未生令生,生已增長、堅固、廣大,由斯速證無為解脫,由此因緣名成熟解脫想。

4)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6T26432c

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為六?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脫想說。

云何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答:世間謂五取蘊,即色取蘊乃至識取蘊。

有諸苾芻於五取蘊,以有思慮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有恐懼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樂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喜俱行作意、審諦、思惟。彼於五取蘊如是思惟時,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問;何故名為順明分想?答:明有三種:一無學宿住智證明、二無學死生智證明、三無學漏盡智證明。由前六想,令此三明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長、廣大故,名順明分想。

5)阿毘曇甘露味論,卷2T28975b

憶念諸行無常,是謂無常想。

憶念生等苦滿世間,是謂苦想。

憶念內外無常苦不自在空,是謂苦、無我想。

憶念多勤苦得食噉時不淨,是謂觀食想。

憶念生老病死等怖畏、種種煩惱滿世界,是謂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自身內實觀,是謂不淨想。

憶念一切生必得死,是謂死想。

憶念滅一切煩惱、善止,是謂斷想。

憶念非常離欲,是謂無欲想。

憶念五受陰更不生、盡、止、妙、離、涅槃,是謂盡想。是十想常憶念得盡苦際。

6)瑜伽師地論,卷97T30856b

云何名為修集九想?一者修集出家想。二者修集無常想。三者修集無常苦想。四者修集苦無我想。五者修集厭逆食想。六者修集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者修集死想。八者修集世間平等、不平等想。九者修集有無、出沒、過患、出離想。

應知此中所有如法平等行,攝能往善趣善身語意業,說名平等。所有非法不平等行,攝能往惡趣不善身語意業,名不平等。又住於此,若生、若長,能生後際所有眾苦,說名為有。從其前際於現法中有死滅苦,說名為無。餘出沒等,應知如前已廣分別。


III.大智度論 -念、想、智的差別(T25,229a

問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為智?或時名為念?或時名為想?答曰:初習善法,為不失故,但名念;能轉相、轉心故名為想;決定知無所疑故,名為智。


1、釋無常-T25229a

1.1.為何是無常?

與智慧相應相

觀一切有為法無常,智慧相應相,是名無常想。

新新生滅故

a.一切有為法無常者,新新生滅故,屬因緣故,不增積故。b.無常亦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一切有為法不過一念住;二者、相續法壞,故名為無常。(T25372b)

來無所從,滅無所去 -生時無來處,滅亦無去處,是故名無常。

二種(眾生‧世間)無常

二種世間無常故說無常:一者、眾生無常;二者、世界無常。如說:

大地草木皆磨滅,須彌巨海亦崩竭,諸天住處皆燒盡,爾時世界何物常?

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無量,度脫一切諸眾生,名聞普遍滿十方,

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感傷!

眾生無常 -如是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等諸聖人,轉輪聖王諸國王,常樂天王及諸天,聖德尊貴皆亦盡,大火焰明忽然滅。

世界無常 -世間轉壞,如風中燈,如險岸樹,如漏器盛水,不久空竭。

如是一切眾生及眾生住處,皆無常故,名為無常。


1.2.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T25,229a-b

問曰: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答曰:以眾生著常顛倒,受眾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無常想,教化眾生言:「諸法皆無常,汝莫著常顛倒,失行道時!諸佛上妙法,所謂四真諦,四諦中苦諦為初,苦四行中無常行為初。」以是故,菩薩行無常想。


1.3.二種無常想T25,229b

具足、不具足(禽獸亦知)

不具足-見少分者 -問曰:有人見無常事至,轉更堅著。如國王夫人寶女從地中生,為十頭羅剎將度大海,王大憂愁!智臣諫言:王智力具足,夫人還在不久,何以懷憂?答言:我所以憂者,不慮我婦叵得,但恐壯時易過;亦如人好華好果,見時欲過便大生著。如是知無常,乃更生諸結使,云何言無常能令心厭,破諸結使?答曰:如是見無常,是知無常少分,為不具足,與禽獸見無常無異。以是故,佛告舍利弗:「當具足修無常想」。

具足-空中無常亦無

問曰:何等是具足無常想?答曰:觀有為法念念生、滅,如風吹塵,如山上水流,如火焰隨滅。一切有為法,無牢無強,不可取,不可著,為如幻、化,誑惑凡夫。因是無常得入空門,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一念中生、住、滅相不可得:生時不得有住、滅,住時不得有生、滅,滅時不得有生、住。生、住、滅相,性相違故無,是無故無常亦無。


1.4.佛於苦諦中說無常的理由T25,229b

問曰:若無無常,佛何以苦諦中說無常?答曰:

破常說無常,非有實無常

凡夫人生邪見故,謂世間是常。為滅除是常見故,說無常,不為無常是實故說。

為除諸煩惱根本故

復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諸煩惱,今欲拔諸煩惱根本故,說是無常。

為解脫故

諸外道法,但以形離五欲,謂是解脫;佛說邪相因緣故縛,觀無常正相故解脫。

有餘、無餘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有餘;二者、無餘。

如佛說一切人物滅盡,唯有名在,是名有餘;若人物滅盡,名亦滅,是名無餘。

分住、念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身死盡滅;二者、新新生滅。

觀諸法無常為真涅槃道T25,229c

有言持戒為重,所以者何?依戒因緣故,次第得漏盡。

有言多聞為重,所以者何?依智慧故,能有所得。

有言禪定為重,如佛所說,定能得道。

有言以十二頭陀為重,所以者何?能淨戒行故。

如是各各以所行為貴,更不復懃求涅槃。佛言:「是諸功德,皆是趣涅槃分;若觀諸法無常,是為真涅槃道。」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諸法雖空而說是無常想。

無常想是聖道別名

復次,無常想,即是聖道別名。 佛種種異名說道:或言四念處,或言四諦,或言無常想。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盡,能除三界結使。」以是故,即名為道。

1.5.無常想品,T32346c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不淨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

無常想者,謂無常法中定知無常。

問曰:何故一切無常?答曰:是一切法皆從緣生,因緣壞故皆歸無常。問曰:不然!有法雖從緣生而非無常。如外經說:為三祠者,得生常處。又梵世身常。

1)答曰:汝法中亦說:釋提桓因能作百祠,亦復退墮。

2)又偈中說:多諸帝釋等造過百千祠。皆悉無常盡。百千祠者猶不在,故知三祠非常。

3)又釋提桓因及天王等身分亦盡,是故從緣生法無有常者。

4)又汝法中以韋陀為貴,韋陀中說:由智慧故,得不死法。如說見日色大人過於世性,先隨順此人意,能得不死道,更無餘道。小人神小,大人神大,常在身中。若人不知此神相者,雖復讀誦韋陀等經無所益也。

5)又梵世身皆是無常,何以知之?汝法中說:梵王亦常祀祠持戒,為諸功德。若知身常,何故為福?

6)又聞汝經中說:諸梵王有惡婬欲,若有婬欲必有瞋等一切煩惱。若有煩惱,必有罪業,如是罪人云何當能得常解脫?

7)又非一切神仙皆為天祠,亦不一切行梵天道。若此是常,則盡應為之。

8)又一切萬物皆悉無常,所以者何?若地水火風大劫盡時,更無有餘。

9)又時轉如輪,故知無常。

10)又成就戒定慧等無量功德,諸大聖人定光佛等及辟支佛、摩訶三摩等劫初諸王,皆悉無常,當有何物常耶?

11)又佛自說:一切生法皆無常定相,如牛糞經中說:佛以少牛糞示諸比丘,無爾所色常定不變。是經中廣說釋梵轉輪諸王果報亦盡,故知一切無常。

12)又三界一切皆有壽量,阿鼻地獄極壽一劫,僧伽陀地獄壽命半劫,餘則或多或少。龍等極多亦壽一劫,餓鬼極多壽七萬歲,弗于逮壽二百五十歲,拘耶尼壽五百歲,欝單越定壽千歲,閻浮提壽或無量劫或十歲,四天王天壽五百歲,乃至有頂壽八萬劫,故知三界一切無常。

13)又以三種信,信知無常。現見中無有法常,聖人所說中亦無法常。比知中亦無有常,要先現見,後比知故。

14)又若有處常,何有智者滅一切法而求解脫?誰不欲與所愛常共同止,受諸樂者?而實智者皆求解脫,故知生法無得常者。

15)又復當說一切生法皆念念滅,尚無暫住,況有常耶?

問曰:修無常想能辦何事?

1)答曰:能破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壞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掉、慢、無明。

問曰:不然!此無常想亦增貪欲,如人覺知盛年不久,則深著婬欲,知華不久鮮,則速用為樂。知他妙色非已常有,則駛增婬欲。如是隨知無常則生貪著,故無常想不壞貪欲,亦有人知無常故而為殺等。又乃至畜生皆知無常,而亦不能破諸煩惱,是故修無常想無所利益。

2)答曰;以無常故生別離苦,失盛年、安樂、壽命、富貴。智者以此,則不生喜心。無喜心故,不生貪心。因受故愛,受滅則愛滅。故無常想能斷貪欲。

3)又若法無常,即為無我。行者能觀無常、無我,則不生我心。無我心故,無我所心。我、我所無,故何所貪欲。

4)又能修習無常想者,於自他身,見念念死,云何生貪?

5)又行者隨所求事,皆無常壞敗,則為所誑。以虛誑故,不生貪著,如小兒尚知空捲誑,故不生貪著。

6)又眾生不喜不牢固事,如人不憙朽故器物,亦如女人聞某男子命不過七日,雖復盛年、端正、尊貴、勢力,誰當喜者?是人正以無常想,故不生貪著。

7)又智者常習別離想,故不樂和合。所以者何?智者憶念退墮等苦,乃至天欲尚不生貪,但求解脫。汝言:無常增貪欲者,是事不然。若人未斷我慢,見外物無常,故生憂悲。失所愛惜,故生貪求。是凡夫人除捨欲樂,更不知離苦,猶如嬰兒為母所打,還來趣母。智者知苦因猶在,苦不可滅,即捨苦因,所謂五陰。

8)又此行者壞裂內陰,得無我心。雖失外物,不生憂惱,得無我者,更何所求?無常想者,亦無所求。

9)又此無常想,若未能生苦、無我想,則不名具足能破煩惱,故經中說:應一心正觀五陰無常,若不壞內陰,見外物無常,以有我心,故生憂悲,此則不名正觀。

10)又人雖見無常,亦不生厭離,如屠獵等。是人雖知無常,不名善習。

11)又人雖能正觀,而不能常勤修習,則貪心間錯,故說一心。

12)又人少修無常而多煩惱,則不能壞,如藥少病多,此事亦爾。故說一心正觀無常能破煩惱。

13)又知法無常,是名真智慧。真智慧中,無有貪等煩惱。所以者何?以無明因緣故有貪等,當知無常非增貪欲。

14)又無常想能滅一切煩惱,行者若知此物無常,則無有貪。

15)又知此人必自當死,何為生瞋?何有智人瞋將死者?

16)又若法無常,云何以此而生高心?

17)又知諸法無常性故,則不生癡。以無癡故、亦無疑等故,知無常相違諸煩惱。


2.釋苦想T25,230a

2.1.無常故苦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一切有為法無常故苦!

2.2.有為無漏,無常而非愛著,故非苦

問曰:若有為法無常故苦者,諸賢聖人有為無漏法,亦應當苦!答曰:諸法雖無常,愛著者生苦,無所著者無苦!

凡、聖苦的差異

問曰:有諸聖人雖無所著,亦皆有苦,如舍利弗風熱病苦,畢陵伽婆蹉眼痛苦,羅婆那跋提(音聲第一也)痔病苦,云何言無苦?答曰:

聖人有身苦無心苦

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230a

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妬、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

凡夫受身心苦如二箭雙射 -問曰:苦受是心心數法,身如草木,離心則無所覺,云何言聖人但受身苦?答曰:凡夫人受苦時,心生愁惱,為瞋使所使,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說:凡夫人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於樂受中,貪欲使所使;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所使;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

身心二苦 -復次,五識相應苦,及外因緣杖楚、寒熱等苦,是名身苦:餘殘名心苦。

有為無漏非苦 -復次,我言有為無漏法,不著故非苦;聖人身是有漏,有漏法則苦,有何咎?是末後身所受苦,亦微少。


2.3.道無常,與空無我合故非苦-T25,230a-b

問曰:若無常即是苦者,道亦是苦,云何以苦離苦?答曰:

能滅苦,不生諸著

無常即是苦,為五受眾故說;道雖作法故無常,不名為苦。所以者何?是能滅苦,不生諸著,與空、無我等諸智和合故,但是無常而非苦。如諸阿羅漢得道時,說偈言:我等不貪生,亦復不樂死;一心及智慧,待時至而去!

非苦因緣故

佛取涅槃時,阿難等諸未離欲人,未善修八聖道故,皆涕泣憂愁;諸離欲阿那含,皆驚愕;諸漏盡阿羅漢,其心不變,但言世間眼滅疾!以得道力故,雖從佛得大利益,知重佛無量功德而不生苦。以是故,知道雖無常,非苦因緣故,不名為苦;

五受眾是苦,愛著故,敗壞故

但五受眾是苦。何以故?愛著故,無常敗壞故。


2.4.有身即苦,癡故不知T25,230b

復次,苦者,有身常是苦,癡覆故不覺。如說:

騎乘疲極故,求索住立處;住立疲極故,求索坐息處;

坐久疲極故,求索安臥處;眾極由作生,初樂後則苦。

視眴息出入,屈伸坐臥起,行立及去來,此事無不苦!


2.5.佛說苦諦實苦的理由T25,230b-c

問曰:是五受眾為一切皆苦?為苦想觀故苦?若一切皆苦,佛云何說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以苦想故苦,云何說苦諦為實苦?答曰:

樂受不實

五受眾一切皆苦,凡夫人四顛倒因緣,為欲所逼,以五欲為樂。

大苦息故

如人塗瘡,大痛息故以為樂,瘡非樂也。佛說三種受,為世間故,於實法中非是樂!

滅受乃樂故

若五受眾中實有樂,何以故佛說滅五受眾名為樂?

隨眾而樂故

復次,隨其所嗜,樂心則生樂,無定也;樂若實定,不待心著,如火實熱,不待著而熱也;以樂無定,故名為苦。

能生今後世無量苦故

復次世間顛倒樂,能得今世、後世無量苦果報,故名為苦。譬如大河水中著少毒,不能令水異,世間顛倒毒藥,於一切大苦水中則不現。如說:

從天下生地獄時,憶本天上歡樂事,宮觀婇女滿目前,園苑浴池以娛志。

又見獄火來燒身,似如大火焚竹林,是時雖見天上樂,徒自感結無所益!


2.6.苦想品,T32348a

苦三種 -若法侵惱,是名為苦。是苦三種:苦苦、壞苦、行苦。

1)現在實苦,謂刀杖等,是名苦苦。

2)若愛別離時所有苦生,謂妻子等,是名壞苦。

3)若得空、無我心,知有為法皆能侵惱,是名行苦。

隨此苦心名為苦想。

得何等利 -問曰:若修苦想,得何等利?

1)答曰:是苦想有厭離果,所以者何?修苦想者,無依貪憙。無此喜故,則無有愛。

2)又行者若能知法是苦,則不受諸行。若法雖無常、無我,不能生苦,則終不捨。以苦故捨,以捨苦故,於苦得脫。

3)又一切眾生最所怖畏,所謂是苦。若少、壯、老年、賢愚、貴賤知此苦相,皆生厭離。一切行人於泥洹中,能生安隱寂滅心者,皆於生死生苦想故。何以知之?若眾生為欲界繫苦所惱,則於初禪生寂滅想。如是展轉乃至有頂苦之所惱,則於泥洹生寂滅想。

4)又生死中所有過咎,謂苦是也。如經中說:色中過者,謂色無常、壞敗、苦相。

5)又以無明故,貪著此苦。何以知之?眾生於真苦中生樂想故。深生苦想,則得厭離。是故佛言:我為能覺苦者,說苦諦。此中佛因世諦示如是義,隨一切天人世間生樂想處,我諸弟子於中生苦想。生苦想已,則能厭離。

6)又極愚癡處,謂於苦中而生樂想。以此想故,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心識惱亂。若得苦想,則得解脫。

7)又以四食能致後身,以此苦想能斷諸食。如子肉食、如無皮牛食、如火聚食、如百矟刺食,如是說四食中皆是苦義,以此苦想能斷諸食。

8)又修苦想者,意不樂住四識處中,皆見苦故,如癡蛾投火以樂想故。智者知火能燒,則能遠離。凡夫亦爾,無明癡故投後身火,智者以苦想故,能得解脫。

9)又一切三界,皆是苦、苦因緣,於中苦受是苦,能生苦受。是苦因緣,雖不即苦久必能生,是故當觀世間一切皆苦,生厭離心,不受諸法,則得解脫。


3.釋無我想

3.1.苦則無我T25,230c

無我想者,苦則是無我。所以者何?

情塵生識,三和觸生,從觸受念業生

五受眾中盡皆是苦,苦相無有自在,若無自在是則無我;若有我自在者,不應令身有苦。如所說:

諸有無智人,身心計是我,漸近堅著故,不知無常法。

是身無作者,亦無有受者,是身為無生,而作種種事。

六情塵因緣,六種識得生,從三事和合,因緣觸法生;

從觸法因緣,受念業法生。如珠日草薪,和合故火生,

情塵識和合,所作事業成;相續相似有,如種有牙莖!


3.2.我無相故無T25,230c

復次,我相不可得故無我。一切法有相故則知有:如見煙覺熱,故知有火;於五塵中各各別異,故知有情;種種思惟籌量諸法故,知有心心數法。此我無相故,知無我。


3.3.出入氣、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皆非我相T25,230c-231a

問曰:

有出入氣,則是我相;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是我相。若無我,誰有是出入息,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當知有我,在內動發故。

壽命心亦是我法,若無我,如牛無御,有我故能制心入法,不為放逸!若無我者,誰制御心?

受苦樂者是我,若無我者,為如樹木,則不應別苦樂!愛憎、精懃亦如是。我雖微細,不可以五情知,因是相故,可知為有。答曰:

視眴等皆為識相

是諸相皆是識相。有識,則有入出息,視眴、壽命等;若識離身則無。汝等我常遍故,死人亦應有視眴,入出息、壽命等!

出入息等是色法

復次,出入息等是色法,隨心風力故動發,此是識相非我相。

壽命是心不相應行

壽命是心不相應行,亦是識相。

無心定無識 -問曰:若入無心定中,或眠無夢時,息亦出入,有壽命,何以故言皆是識相?答曰:無心定等,識雖暫無,不久必還生,識不捨身故;有識時多,無識時少,是故名識相。如人出行,不得言其家無主。

苦樂、憎愛、精懃等是心相應 -苦樂、憎愛、精懃等,是心相應,共緣,隨心行;心有故便有,心無故便無。以是故,是識相非我相。


3.4.常無常俱無罪福解脫T25,231a

復次,若有我者,我有二種,若常,若無常,如說:

若我是常,則無後身;常不生故,亦無解脫!

亦無妄無作,以是故當知:無作罪福者,亦無有受者;

捨我及我所,然後得涅槃。若實有我者,不應捨我心!

若我無常者,則應隨身滅;如大岸墮水,亦無有罪福。

一切法中無我

如是,我及知者、不知者,作者、不作者,如<檀波羅蜜>中說。不得是我相故,知一切法中無我;若知一切法中無我,則不應生我心。

無我則無我所,我我所離則縛脫涅槃

若無我,亦無我所心,我、我所離故,則無有縛,若無縛則是涅槃。是故行者應行無我想!


3.5.無常、苦、無我之別T25,231a-b

問曰:是無常、苦、無我,為一事?為三事?若是一事,不應說三;若是三事,佛何以故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答曰:

一事三分別

是一事,所謂受有漏法。

觀門分別故,有三種異:

無常行相應,是無常想;苦行相應,是苦想;無我行相應,是無我想。

無常不令入三界,苦令知三界罪過,無我則捨世間。

無常生厭心,苦生畏怖,無我出拔令解脫。

無常者,佛說五受眾是無常;苦者,佛說無常則是苦;無我者,佛說苦即是無我。

無常者,佛示五受眾盡滅相;苦者,佛示如箭入心;無我者,佛示捨離相。

無常者示斷愛;苦者示斷我習慢;無我者示斷邪見。

無常者遮常見;苦者遮今世涅槃樂見;無我者遮著處。

無常者,世間所可著常法是;苦者,世間計樂處是;無我者,世間所可計我牢固者是。


3.6.無我想品,T32348b

行者見一切法皆破壞相,若著色為我,是色敗壞,知是敗壞相故,則離我心,受等亦爾。如人為山水所漂,有所攬捉,皆斷脫失。行者亦爾,所計為我,見此物壞,則知無我。是故,於無我中修無我想。

問曰:修無我想得何等利?

1)答曰:修無我想者,能具苦想。凡夫以我想故,於實苦中不能見苦,以無我想故,於少苦中尚覺其惱。

2)又於無我想,故能行捨心。所以者何?以我想故,畏我永失。若能實知,但失於苦,無我可失,則能行捨。

3)又以無我想,能得常樂。所以者何?一切無常,是中若生我、我所心,則謂我當無,我所亦無,則常有苦。若作是念:無我、我所,諸法壞時,則不生苦。

4)又行者以無我想故,心得清淨。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從我見生,以此事益我故生貪欲,此事損我故生瞋恚。以此是我,即生憍慢。我命終後,當作不作,即生見疑,如是皆以我故,起諸煩惱。以無我想故,諸煩惱斷。煩惱斷故,心得清淨。心清淨故,能等金、石、栴檀、刀斧、稱讚、毀罵,心離憎愛,安隱寂滅,故知無我想者,心得清淨。

5)又除無我想更無餘道,能得解脫。所以者何?說有我者,若知無我、無我所有,能生如是決定心時,即得解脫。

問曰:不然!或以無我想更生貪心,如貪女色皆以非我親故,隨以非我能集罪福。所以者何?自損益身,則無罪福。

1)答曰:有我心者能生貪欲,於自身中生男子相,於他身中生女人相,然後貪著。

2)又貪著之起,皆由假名,彼相即是假名,故非無我而生貪心。

3)又無我心者,不集諸業。如阿羅漢斷我想故,諸業不集。此無我想能斷一切煩惱及業,故應修習。

4.釋食不淨想T25,231b-c -4.1.食不淨想之內容

觀食從不淨因緣生

食厭想者,觀是食從不淨因緣生。

消化生理作用經過

如肉從精血水道生。是為膿虫住處;如酥乳酪,血變所成,與爛膿無異;廚人污垢,種種不淨。

若著口中,腦有爛涎,二道流下,與唾和合,然後成味,其狀如吐,從腹門入;地持、水爛,風動、火煮,如釜熟糜!滓濁下沈;清者在上。譬如釀酒,滓濁為屎,清者為尿。

腰有三孔,風吹膩汁,散入百脈,與先血和合,凝變為肉。

五根生五識;五識次第生意識

從新肉生脂、骨、髓,從是中生身根;從新舊肉合生五情根,從五根生五識;五識次第生意識,分別取相,籌量好醜;然後生我、我所心等諸煩惱,及諸罪業。

觀食如是本末因緣,種種不淨。知內四大與外四大無異,但以我見故,強為我有。

因食厭想而斷五欲乃至五下分結

A.因食厭想故,五欲皆厭T25,231c

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洮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計一鉢之飯,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淨,無所一直,宿昔之間變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變成不淨,惡不欲見。

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貪著,當墮地獄噉燒鐵丸;從地獄出,當作畜生:牛、羊、駱駝,償其宿債;或作猪狗,常噉糞除。如是觀食,則生厭想;因食厭故,於五欲中皆厭。

B.斷五欲亦斷五下分結

行者亦如是,著是飲食,歡喜樂噉,見其好色細滑,香美可口,不觀不淨;後受苦報,悔將何及!若能觀食本末如是,生惡厭心,因離食欲,四欲皆捨,於欲界中樂悉皆捨離;斷此五欲,於五下分結亦斷。

如是等種種因緣惡罪,不復樂著,是名食厭想。


4.2.云何無常等三想;後次第說食厭等四想T25,232a

問曰:無常、苦、無我想,與無漏智慧相應;食厭等四想,與有漏智慧相應,次第法應在前;今何以後說?答曰:

二道(見道、修道) -佛法有二種道:見道,修道。見道中用是三想,破諸邪見等,得聖果,猶未離欲;為離欲故,三想次第說是食厭等四想,得離婬欲等諸煩惱。

十想配三道 -初三想示見諦道,中四想為示學修道,後三想示無學道。

為初、二果度欲故 -初習身念處中,雖有食厭想,功用少故佛不說。今為須陀洹,斯陀含度欲故,無我想次第說食厭等四想。


4.3.食厭想品,T32348c

一切苦生皆由貪食

1)一切苦生皆由貪食,亦以食故,助發婬欲。於欲界中所有諸苦,皆因飲食、婬欲故生。斷食貪故,應修厭想。

2)又如劫初眾生,從天上來化生此間,身有光明飛行自在,始食地味。食之多者,即失威光,如是漸漸有老病死,至今百歲多諸苦惱,皆由貪著食故,失此等利。是故,應正觀食。

3)又貪著飲食故生婬欲,從婬欲故,生餘煩惱。從餘煩惱,造不善業。從不善業,增三惡趣,損天人眾。是故,一切衰惱皆由貪食。

4)又老病死相皆由飲食。

5)又食是深貪著處,婬欲雖重,不能惱人。如為食者,若少壯、老年、在家、出家,無不為食之所惱也。

6)又應食此食而心不著,未離欲者是最為難。如受刀法,如服毒藥,如養毒蛇。是故,佛說:當修習心,以此而食,不為貪食苦之所惱。有諸外道行斷食法,是故佛言:此食不以斷故得離,當思而食。若但斷食,煩惱不盡,則唐死無益。是故,佛說:於此食中應生厭離想,則無上過。

問曰:云何於食應生厭想?

1)答曰:此食體性不淨,極上味食,果皆不淨,是故應厭。

2)又如淨潔香美飲食,不即淨時能利益身,以齒咀嚼,涎唾浸漬,狀如嘔吐,墮生藏中能利益身,故知不淨。

3)又此飲食不知故樂,若人雖得美食,還吐出已,更不能食。當知以不知力故,以之為美。

4)又以飲食因緣,受田作、役使、積聚、守護如是等苦。由此因緣起無量罪。

5)又所有不淨皆因飲食,若無飲食,何由而有皮、骨、血、肉及糞穢等諸不淨物。

6)又所有惡道諸廁虫等,皆以貪著香味故生其中。如業品中說:渴死眾生,生為水虫。憒閙處死,則生鳥中。貪婬欲死,生胞胎中,如是等。

7)又若離此食得大樂,如生色界及泥洹中。

8)又隨以食故有稼穡等苦。

如是觀食不淨苦,故應修厭想。


5.釋一切世間不可樂想T25,232a

5.1.念世間二種惡事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者,若念世間色欲滋味,車乘、服飾,盧觀、園宅,種種樂事,則生樂想;若念世間眾惡罪事,則心生厭想。何等惡事?惡事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土地。

眾生之弊惡

八苦、煩惱苦、業苦、彼此難合苦

A.八苦-眾生有八苦之患: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怨憎同處,所求不得,略而言之,五受眾苦。B.煩惱苦

眾生之罪,婬欲多故,不別好醜,不隨父母師長教誨,無有慚愧,與禽獸無異。

瞋恚多故,不別輕重,瞋毒狂發,乃至不受佛語,不欲聞法,不畏惡道;杖楚橫加,不知他苦;入大闇中,都無所見。

愚癡多故,所求不以道,不識事緣,如搆角求乳;無明覆故,雖蒙日照,永無所見。慳貪多故,其舍如塚,人不向之。

憍慢多故,不敬賢聖,不孝父母,憍逸自壞,永無所直。

邪見多故,不信今世、後世,不信罪福,不可共處。如是等諸煩惱多故,弊敗為無所直。

C.業苦

惡業多故,造無間罪:或殺父母,或傷害賢聖;或要時榮貴,讒賊忠貞,殘害親戚。

D.彼此難合苦T25,232a-b

復次,世間眾生,善好者少,弊惡者多。或時雖有善行,貧賤鄙陋;

或雖富貴端政,而所行不善;

或雖好布施,而貧乏無財;

或雖富有財寶,而慳惜貪著,不肯布施;

或見人有所思,默無所說,便謂憍高自畜,不下接物;

或見好下接物,恩惠普潤,便謂欺誑諂飾;

或見能語善論,便謂恃是小智以為憍慢;

或見質直好人,便共欺誑調捉,引挽陵易;

或見善心柔濡,便共輕陵踏蹴,不以理遇;

若見持戒清淨者,便謂所行矯異,輕賤不數。

如是等眾生弊惡,無一可樂。

土地之弊惡T25,232b

土地惡者,一切土地,多衰無吉,寒熱飢渴;疾病惡疫,毒氣侵害,老病死畏,無處不有。身所去處,眾苦隨之,無處得免!雖有好國豐樂安隱,多為諸煩惱所惱,則不名樂土。一切皆有二種苦:身苦,心苦,無國不有。如說:

有國土多寒,或有國多熱,有國無救護,或有國多惡,

有國常飢餓,或有國多病,有國不修福,如是無樂處。

眾生、土地有如是惡,思惟世間無一可樂。


5.2.色界、無色界退時,其苦甚於下界T25,232b

欲界惡事如是,上二界死時,退時,大生懊惱,甚於下界。譬如極高處墮,摧碎爛壞!


5.3.不可樂想與無常、苦、無我之別

問曰: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何等異而別說?

答曰:

有二種觀:總觀,別觀。前為總觀,此中別觀。

復有二種觀:法觀、眾生觀。前為呵一切法觀,此中觀眾生罪惡不同。

復次,前者無漏道,此中有漏道。

前見諦道,今思惟道。


5.4.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品,T32349a

行者見諸世間一切皆苦,心無所樂。

1)又此行者修離喜定,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死想等,則心不樂一切世間。

2)又此人見所愛者,則增貪欲。見所惡者,則增瞋恚,故俱不樂。

3)又見富貴人,有守護等苦。見貧窮人,有短乏苦。

3)又見好處者,將墮惡處。見惡處者,現受諸苦。

4)又現在富貴知必將墮,亦是貪等煩惱住處。現在貧窮知無因緣可以得出,故不貪樂一切世間。

5)又少有眾生得生好處,多墜惡道。如經中說:少生好處,多生惡處。見此過已,但求泥洹。

6)又此人見貪等過煩惱常隨眾生,如怨伺人,得便便殺。此怨賊中,云何可樂?

7)又見從煩惱生不善業,常追隨逐不善業果終不可脫。如經中說:若汝作惡業,今作、已作、當作,乃至飛空中,終不能得解脫,是故不樂。

8)又生等八苦尚隨福人,況無福者,如是云何當樂世間?

9)又如毒蛇篋、五拔刀賊、空聚落、賊,此岸諸苦常隨眾生,云何可樂?

10)又如醎辛愛河所漂,五欲毒刺,無明黑闇火坑中,苦常隨眾生,云何當樂?

11)又行者知安隱樂少,衰惱苦多。所以者何?見諸世間吉日嘉會,華林敷榮,果實繁茂,國土安樂,無得久者,歡樂者少,受苦者多。是故,不樂一切世間。

問曰:修習此想得何等利?

1)答曰;能於世間種種相中,心不貪著。

2)又修此想故,速得解脫,於生死中不復久住。

3)又此行者得利智慧,常習一切過患相故。

4)又此人心不生煩惱,若生速滅,如一渧水墮熱鐵上。行者以不樂世間,故能深樂寂滅。若不厭世間,則於寂滅不能深樂。是故,應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5.5.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T12589b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間不可樂想,作是念言:

1)一切世間無處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無處不生。若世間中無有一處當得離於生老病死,我當云何樂於世間?一切世間無有進得而不退失,是故世間定是無常。

2)若是無常,云何智人而樂於世?一一眾生周遍經歷一切世間,具受苦樂。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雖為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終生於畜生道中,或為師子、虎、豹、豺、狼、象、馬、牛、驢。次觀轉輪聖王之身,統四天下豪貴自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智者深觀如是事已,生於世間不可樂想。

3)智者復觀世間有法,所謂舍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香花、瓔珞、種種伎樂、財物寶貨,如是等事皆為離苦,而是等物體即是苦。云何以苦欲離於苦?

4)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已,於世間物不生愛樂而作樂想。善男子!譬如有人身嬰重病。雖有種種音樂、倡伎、香花、瓔珞,終不於中生貪愛樂。智者觀已,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深觀一切世間非歸依處、非解脫處、非寂靜處、非可愛處、非彼岸處、非是常樂我淨之法。若我貪樂如是世間,我當云何得離是法?如人不樂處闇,而求光明,還復歸闇。闇即世間,明即出世。若我樂世,增長黑闇,遠離光明。闇即無明,光即智明。是智明因,即是世間不可樂想。一切貪結雖是繫縛,然我今者貪於智明,不貪世間。智者深觀如是法已,具足世間不可樂想。


6.釋死想T25,228a-b

6.1.二種死

念死者,有二種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緣死。是二種死,行者常念:是身若他不殺,必當自死;如是有為法中,不應彈指頃生信不死心。


6.2.修死想有何利益T32,350a-b

行者以死想於壽命中心不決定,故應修習。

又此人常深樂善法,除斷不善。所以者何?眾生多以忘死故,起不善業。若憶念死,則能除斷。

又常念死故,於父母、兄弟、姊妹、親里、知識等中,貪愛則薄。

又修習死想,則為自利,謂能一心集諸善法,世間眾生多樂他利,自捨己利。

又此人能速得解脫,所以者何?隨往來世間,常有此死,是人厭死,故求解脫。


6.3.問曰:應云何修死想?T32,350b 答曰:

以無牢故

先總說一切無常,今但觀身無常,陰相續斷,名曰死想。此身無常,甚於外物。猶如坏瓶無堅牢相。行者觀身又過於此,所以者何?此坏瓶,若加防護或可久住,此身極久不過百歲,以無牢故,當念死想。

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

a.又此身多違害法,謂刀杖、鋒刃、怨賊、坑岸、飲食不消、冷熱風病,取要觀之: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是故應修死想。

念念中常是壞相

又行者見身於念念中常是壞相,無一念可保,故修死想。

無有能却死者

又行者現見少壯、老年、有病、無病,無有能却死者,自念己身亦當如是,故修死想。

死不定

又行者見有不定報業,非一切業盡受百歲,業不定故死亦不定,故應念死。

非時死業

又無始生死中有無量業,有業能妨餘業,我亦應有非時死業。云何當信此命耶?

無逃避處

又行者見死有大力勢,不可以軟言、誘誑、財物、追逐、鬪訟得脫。如大石山,從四方來無逃避處。

身無依、無救

是故行者見身無依、無救,住死道中,故念死想。

無牢固性

又行者常見此身為老病所惱,無牢固性,以念念生滅相續識繫,故修死想。

死是定

又此行者見死是定,命則不定,定勝不定,故修死想。

1)四大各各相害T25,228a

身中四大各各相害,如人持毒蛇篋,云何智人以為安隱?若出氣保當還入,入息保出,睡眠復得還覺,是皆難必!何以故?是身內外多怨故。如說:

或有胎中死,或有生時死,或年壯時死,或老至時死;

亦如果熟時,種種因緣墮。當求免離此:死惡之怨賊,

是賊難可信,捨時則安隱。假使大智人,威德力無上,

無前亦無後,於今無脫者。亦無巧辭謝,無請求得脫,

亦無捍挌處,可以得免者;亦非持淨戒,精進可以脫;

死賊無憐愍,來時無避處!

是故行者不應於無常危脆命中而信望活。

2)一切時中皆有死T25,228a

是身一切時中皆有死,不待老,不應恃是種種憂惱、凶衰身;生心望安隱不死,是心癡人所生。


6.4.如佛為比丘說死想義T25,228b

有一比丘偏袒白佛:我能修是死想!佛言:汝云何修?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歲活!佛言:汝為放逸修死想!有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月活!有比丘言:七日。有言六、五、四、三、二、一日活。佛言:汝等皆是放逸修死想!有言:從旦至食時。有言:一食頃。佛言:汝等亦是放逸修死想!一比丘偏袒白佛:我於出氣不望入,於入氣不望出!佛言:真是修死想,為不放逸比丘!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住時甚少;其猶如幻,欺誑無智。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緣念死想。


6.5.問曰:若人能令閻王歡喜,則得脫死。T32,350b

答曰:是愚癡語。閻王無自在力能為生、殺,但能考檢行善惡事,若受報盡,反得害身因緣故死。


6.6.問曰:何故不說老、病等想,而但說死想?T32,350b-c 答曰:

死奪盡 -老病奪人不能令盡,病奪強健,老奪少壯,親里、財物餘身猶在,死則奪盡。

老病等是死因緣 -又老病等是死因緣,故不別說。

最怖處-經中說:死名大黑闇,無有光明,無救護者,亦無伴黨,無所恃怙,是最怖處,故應念死。 ➃怖畏後世 -又眾生以死因緣,怖畏後世。

一切有死 -又三界中一切有死,老病不爾。


6.7.問曰:若不離眾生有死相者,眾生即是假名,行者何故修習此想?T32,350c

答曰:不壞眾生相者,怖畏於死。若修死想則不生怖畏,故應修習。又無常想等名為近道,不淨、食厭及死想等是名遠道。未得道者,以此等想故能制伏心。


6.8.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T12589c

1)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次修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儲所遶,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

2)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王,行堅疾天復速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

3)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壽命。

4)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惜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習死想。

5)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

6)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7.釋不淨想T25,198c -7.1.五種不淨相

行者依淨戒住,一心行精進,觀身五種不淨相。何等五?一者、生處不淨;二者、種子不淨;三者、自性不淨;四者、自相不淨;五者、究竟不淨。

云何名生處不淨?

頭、足、腹、脊、脅、肋諸不淨物和合,名為女身。內有生藏、熟藏,屎尿不淨,外有煩惱業因緣風,吹識種令入二藏中間。若八月,若九月,如在屎坑中。如偈說:

是身為臭穢,不從華開生,亦不從瞻蔔,又不出寶山。

是名生處不淨。

種子不淨T25,199a

父母以妄想邪憶念風,吹淫欲火故,肉髓膏流,熱變為精。宿業行因緣,識種子在亦白精中住,是名身種。如偈說:

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由淨白生,但從尿道出!

是名種子不淨。

自性不淨T25,199a

從足至頂,四邊薄皮,其中所有不淨充滿;飾以衣服,澡浴華香,食以上饌,眾味餚膳,經宿之間,皆為不淨。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為不淨,何況人衣食?如偈說:

地、水、火、風質,能變除不淨,傾海淨此身,不能令香潔!

是名自性不淨。

自相不淨T25,199a

是身九孔常流不淨,眼流眵淚,耳出結聹,鼻中洟流,口出涎吐,廁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諸毛孔汗流不淨。如偈說:

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是名自相不淨。

究竟不淨T25,199a

是身若投火則為灰,若蟲食則為屎,在地則腐壞為土,在水則脹爛壞,或為水蟲所食。一切死屍中,人身最不淨法,不淨法,九想中當廣說。如偈說:

審諦觀此身,終必歸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人。

是名究竟不淨。


7.2.常有不淨T25,199a-b

所近身物

復次,是身生時、死時,所近身物,所安身處,皆為不淨;如香美淨水,隨百川流,既入大海,變成鹹苦。

身所食噉T25,199b

身所食噉種種美味,好色好香,細滑相饌,入腹海中,變成不淨。是身如是從生至終,常有不淨,甚可患厭!


7.3.云何修不淨想?T32349c

問曰:云何修不淨想?

1)答曰:行者見身種子不淨,謂從父母不淨道生赤白和合。

2)又此身為不淨所成,謂爛壞飲食,汁流潤漬。

3)又生處不淨,謂母胎中不淨充滿。

4)又糞穢等諸不淨物合而為身,於九孔中常流不淨。

5)又身所置處,是處即為不吉不淨。

6)又飲食、衣服來著人身,皆為不淨,為他所惡。

7)又為此身物皆是不淨,如澡浴水,若澡槃等。

8)又從身所出爪髮垢膩及涕唾等,皆是不淨。

9)又見死屍以為不淨,此身死時更有何異?當知本來常是不淨,生時但以我心覆故。謂之為淨。

10)又觸死人者名為不淨,而髮爪等常是死物,無量死虫亦常觸身,故知此身本來不淨。

11)又不淨虱及蠅蚋等諸不淨虫常來觸身,故知不淨。

12)又此身如廁不淨常滿,因是廁中生千種虫,此身亦爾。

13)又此身如塚,所以者何?以死屍處故名為塚,此身亦多死虫在其中住。

14)又此身能造不淨,若淨處好華衣服瓔珞等,由此身故皆為不淨。

15)又諸婆羅門於死家產家不從受食,以不淨故。而此身中,千萬種虫常生常死,則無可從受飲食者,故知不淨。

16)又世間中獄為不淨,此身即是千種虫獄,故名不淨。

17)又此身常須澡浴,若是淨者,何須澡浴耶?

18)又以妙好華香瓔珞莊嚴此身,當知此身體性不淨,假外淨物以為莊嚴。

19)又此人身最為不淨,以餘眾生皮毛爪齒筋骨肌肉,或有任用於人身中,無一可取,以最不淨故。

20)又如憂鉢羅、鉢頭摩諸蓮花等,從不淨中生,故名不淨。是身不爾,不以餘物故令不淨,性是不淨。

21)又此身若淨,則不應以衣裳覆蔽。如人以衣覆屎尿聚欺誑他人,女人如是以服飾覆身誑惑男子,男子亦爾,當知不淨。

22)又周遍此身,常出不淨,謂九孔不淨門及諸毛孔無一淨者,故知不淨。

問曰:修不淨想為得何利?

1)答曰:以取男女淨想,故起貪欲。從此貪欲開諸罪門,修不淨想則能制伏貪欲。所以者何?此身皆是臭穢不淨,但薄皮覆故不可知。似如以衣覆不淨聚,好淨潔者則應遠離。

2)又此行者以青瘀等想壞一切身,以壞身故不生貪欲。又亦現見青瘀等色。

3)問曰:若實未青,何故見青?

答曰:行者以信解力取此青相,見一切色皆為青瘀。

4)問曰:此觀云何非是顛倒?

答曰;此身有青瘀分,如經中說:木中有淨性。

又常修習青瘀相,故能勝餘色,如青珠光能映白色。如是久習青瘀等相,則不淨具足。不淨具足,則不起婬欲。不起婬欲,則諸罪門閉,隨順泥洹。修不淨想,獲如是利。


8-10.釋斷想、離想、盡想T25,232c

三想同緣涅槃相

斷想、離想、盡想者,緣涅槃相。

別釋

斷想

1)斷諸結使故,名斷想;

2)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勤、精進。此諸惡不善法是地獄等苦惱因緣,亦是諸惡名聞及心悔等眾苦之本,是故應斷。T32,350c

2.1)問曰:當云何斷?T32,350c

答曰:得不作法,爾時則斷。又邪憶念是貪欲等諸煩惱因,斷此念故是法則斷。

2.2)問曰:修此斷想,得何等利?T32,350c

答曰:修此想者,常不隨惡法為所應作。又此離八難,人身利者,謂斷煩惱。又樂斷煩惱,是法服毀形,出家人利。若不爾者,唐自辱身。又若行者樂修斷相,則為以法供養於佛。

離想

1)離結使故,名離想;

2)若欲盡不生,是名離欲。念此離欲,故名離想。T32,350c

盡諸結使故,名盡想。

三想之別

問曰:若爾者,一想便足,何以說三?答曰:

如前一法三種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此亦如是,一切世間罪惡深重故三種呵。如伐大樹,不可以一下斷。涅槃微妙法,昔所未得,是故種種讚,名為斷想、離想、盡想。

復次,斷三毒故名為斷;離愛故名為離;滅一切苦,更不生故名為盡。

復次,行者於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正智慧觀,遠諸煩惱,是名離想;得無漏道,斷諸結使,是名斷想;入涅槃時,滅五受眾不復相續,是名盡想。

斷想,有餘涅槃;盡想,無餘涅槃;離想,二涅槃方便門。

如經中說:離欲者得解脫,得解脫即名為斷。若入無餘是名為滅。T32,351a

又經中說:有三性:斷性、離欲性、滅性。若說斷性、離欲性即是阿羅漢,斷一切煩惱,離三界欲,住有餘泥洹。若說滅性即是命終捨壽,斷陰相續,入無餘泥洹。T32,351a

又有二種解脫:慧解脫、心解脫。若說斷,即是離無明,故慧得解脫。若說離欲,即是離愛,心得解脫。二解脫果是名為滅。T32,351a

又若說斷想,即說斷無明漏。若說離欲想,即說斷欲漏、有漏。若說滅想,是此二果。T32,351a

又如經說:斷一切諸行故名斷,離一切諸行故名離,滅一切諸行故名滅。然則此三義一而名異。若修無常想乃至滅想,則一切事訖。滅諸煩惱,斷陰結相續,入無餘泥洹。T32,351a

45.雜阿含57

「少欲」:由三種相,如來心入少欲住中:一、由爾時化事究竟,為欲安住現法樂住;二、由弟子於正行門深可厭薄;三、為化導常樂營為多事多業所化有情。又如前說如來入于寂靜天住,一切因緣,當知此中亦復如是。

「自性」:復次、諸所化者,略有三種所調伏性:一、愚癡放逸性,二、極下劣心性,三、能修正行性。

(恭敬住):復次、由四種相,於四處所生恭敬住,速證無上:一、於所應得,生猛利樂欲故;二、於得方便法隨法行,生猛利愛樂故;三、於大師所,生猛利愛敬故;四、於所說法,生猛利淨信故。

(三種無上):復次、有三種無上,謂妙智無上、正行無上、解脫無上。妙智無上者,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智。正行無上者,謂樂速通行。解脫無上者,謂不動心解脫。當知此中總說智、斷、現法樂住,有學妙智、正行解脫,不名無上,猶有上故。當知一切阿羅漢行,皆得名為樂速通行,一切麤重永滅故,一切所作已辦故。

(見慢):復次、依菩提分擇諸行故,於二時中,由四種相如實遍知薩迦耶見,即於二時無間證得諸漏永盡。云何二時?一、在異生地,二、在見地。云何由四種相?一,由自性故,二、由處所故,三、由等起故,四、由果故。自性故者,謂諸行自性,薩迦耶見及五種行,彼計為我,或為我所。處所故者,謂所緣境。等起故者,謂見取所攝無明觸生受、為緣愛。此復有五緣起次第:謂界種種性為緣生觸種種性,觸種種性為緣生受種種性,受種種性為緣生愛種種性,愛種種性為緣生取種種性。夫緣生者,體必無常。由果故者,謂於三時,薩迦耶見能為障礙:一、依無我諦察法忍時,二、現觀時,三、得阿羅漢時。此中一時,由彼隨眠薩迦耶見增上力故,有惑、有疑。由多修習諦察法忍為因緣故,雖於疑、惑少能除遣,然於修習諦現觀時,由意樂故,恐於涅槃我當無有。由此隨眠薩迦耶見增上力故,於諸行中起邪分別,謂我當斷、當壞、當無,便於涅槃發生斷見及無有見。由此因緣,於般涅槃其心退還,不樂趣入。彼於異時,雖從此過淨修其心,又於聖諦已得現諦,然謂我能證諦現諦;彼於此慢,由隨眠故仍未能離。又時時間,由忘念故觀我起慢,因此慢纏差別而轉,謂我為勝、或等、或劣。前兩位中,由隨眠力能作障礙;於第三位,由習氣力能作障礙。又由三緣,諸行生長:一、由宿世業、煩惱力,二、由願力,三、由現在眾因緣力。於異生地能遍知故,於見地中無間能得見道所斷諸漏永盡;於見地中能遍知故,次斷餘結得阿羅漢,無間證得諸漏永盡。


2.復由四行,於苦諦相正覺了已,次復觀察如是苦諦,何因?何集?何起?何緣?由斷彼故,苦亦隨斷,如是即以集諦四行,了集諦相。謂了知愛能引苦故,說名為因。既引苦已,復能招集令其生故,說名為集。既生苦已,令彼起故,說名為起。復於當來諸苦種子能攝受故,次第招引諸苦集故,說名為緣。

[]復由前面說的這四行: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於苦諦相正覺了已,次復觀察這個苦諦什麼因,何因而有?何所集成?怎麼樣會生起苦?什麼緣的力量使令你有苦?什麼因緣、什麼集、什麼起、什麼緣,而有如是苦諦呢?由於斷了因集起緣,苦也就沒有。如是即以集諦四行,了集諦相。

1)在奢摩他裏面修毗缽舍那觀,了知到愛能引苦故,知道這苦是從什麼地方來呢?是由愛來的。有愛就會有苦,所以愛是苦的因。

2)心裡面有愛一動,就熏習一個力量。常常有愛在活動,這個力量就愈來愈多,它是苦因,但是它還沒有力量把苦引出來。繼續愛,就使令愛所栽培的、所種植的苦因力量加強,它就能招集,把苦能集來、集聚來,能令這個苦出現,能令苦出現的這個力量,叫做集。而這個集是誰?就是這個愛,愛繼續愛的時候就是集。

3)既然不斷的愛所熏成的力量能令苦生起,這時候這個愛叫做生。前邊能令苦生,苦還是沒生,只是有力量叫它生,現在令苦現出來,這叫做起。

4)這個苦現出來以後,就是生老死現出來。這個愛又繼續在那裡,能攝受苦的種子,來種植苦的種子。攝受苦的種子,就是能成就苦的力量,栽培苦的力量。次第招引諸苦集故,以後你栽培苦的種子,叫做集。由這個種子引苦現起,就叫做苦。這個時候就叫做緣。這個緣是指未來的苦,愛能令當來也有苦,叫做緣。前面是因、集、起,是指由過去到現在;這個緣就是由現在到未來。

5)另外解說,

a)什麼是因?謂愛能植眾苦種子,是名為因。我們的愛著心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初開始活動的時候,能種植令你苦惱的功能性。這功能性原來是沒有的,愛一活動,就有了種子,這個種子將來能令你苦,是名為因。

b)什麼是集?既植種已,復能相續潤彼令生,是名為集。既然栽培苦的種子以後,還繼續地愛,這個愛的力量,滋潤那個種子,叫它生苦,是名為集。

c)什麼是起?種既潤已,令於五趣差別生起,是名為起。一開始,謂愛能植眾苦種子,就是無明緣行。無明緣行的結果,就有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既植種已,復能相續潤彼令生,就是十二緣起的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繼續地愛,這個力量能滋潤你以前栽培的那個種子,叫它力量強大,它就有力量令苦生起,是名為集。這個種子既然被愛滋潤以後,這個種子力量更大,大到什麼程度呢?使令你在這個五種趣中:天、人、地獄、餓鬼、畜牲,這五種趣裡邊,不同的果報就現起,是名為起。

d)什麼是緣?既生起已,復與當來諸苦為引發緣,是名為緣。果報現起以後,又怎麼呢?你還繼續愛,又給將來的諸苦,什麼是苦,就是色受想行識,能為將來的眼耳鼻舌身意諸苦為引發緣,又引苦,是名為緣。


復有差別,謂了知愛是取因故。復能招集,即以其取為因有故。復能生起有為上首當來生故。又能引發以生為緣老病死等諸苦法故。隨其所應當知說名因、集、起、緣。

[]復有不同的解釋,

1)謂了知愛是取因故。按十二因緣來說,愛煩惱是取煩惱的前方便,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愛煩惱是取的前方便,因愛而有取,所以愛是取的一個因,這就叫做因。

2)復能招集,即以其取為因有故。這個愛若繼續地愛,到十二因緣裡邊的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這四個取。這四個取,實在也就是愛。所以這個愛再繼續活動、廣大地活動,發展起來,就能招出這集來。什麼叫做集呢?就因為這個取的煩惱的力量為因,而有愛緣取的有,十二緣起的有。就是把那個栽培的種子,因為愛取的滋潤,它的力量強大,能使令你有苦惱現前,這叫做有,這個有就是業力。

3)復能生起有為上首,當來生故。到有的時候,愛沒有完,還是要愛,所以又能生起有為上首當來生故。有,就是強大的業力,以它為導首,將來的生命就現出來,這叫做起。

4)又能引發以生為緣,老病死等諸苦法故。這個有,使令你的生命現起,但是沒有到此為止,又能夠引發出來苦惱的事情。什麼呢?因為生命體現出來以後,就會有老病死等諸苦現起,這就叫做緣。老病死以生為緣,就是以愛為緣,就有老病死的問題。

5)隨其所應,當知說明因集起緣,由前面這段文就應該知道,什麼叫做因、什麼叫做集、什麼叫做起、什麼叫做緣。愛望於取支,說名為因。愛為取的因,取也還是愛,但是這個愛特別重、特別強大起來,還是多方面的愛。望於有支,說名為集,愛對有支來說,叫做集,就是能令你苦惱現起。望於生支,說名為起,十二緣起的生支,就叫做起,就是色受想行識現起,舊的色受想行識一剎那間滅,新的色受想行識一剎那生起,這就叫做生。望於生支,說名為起,這時候愛叫做起。望老死支,說名為緣,愛對老病死來說,就叫做緣。就是,以愛為緣而有老病死。


復有差別,謂正了知煩惱隨眠,附屬所依。愛隨眠等,是當來世後有生因。又正了知彼所生纏,隨其所應,是集、起、緣。謂後有愛能招引故,即是其集。此後有愛,復能發起喜貪俱行愛。此喜貪俱行愛,復與多種彼彼喜愛為緣。如是依止愛隨眠等及三種纏,能生後有,及能發起諸愛差別,是故說名因、集、起、緣。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集諦相。

[]1)復有不同的意義,就是這位禪師在奢摩他裡面,很正確明白一件事,煩惱隨眠,就是在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的時候,煩惱動了、貪瞋癡動了,就是在阿賴耶識裡面造成煩惱種子,這叫做隨眠。煩惱有時候活動,有時候休息,活動叫現行,休息的時候叫做隨眠,隨眠其實就是煩惱的種子,煩惱的功能在那裏,各式各樣煩惱都有隨眠。煩惱種子它在什麼地方住呢?就是附屬你的所依的阿賴耶識裡面,小乘佛教沒有明顯的說阿賴耶識,就是色受想行識裡面,就依附在那裡住,叫做附屬所依。這麼多的煩惱裡面,一個有力量的煩惱,就是愛煩惱。愛煩惱的隨眠種子等,是將來生命現起的一個因,一個種子,一個力量。

2)又正了知,彼所生纏,隨其所應,是集起緣。彼所生纏,彼愛煩惱所現起的煩惱,纏是現起的煩惱。隨眠是種子,種子發生作用的時候,就在心裡面出來種種的煩惱,叫做纏。要知道彼愛隨眠所生的愛煩惱,就是愛煩惱現行叫做纏,隨其各種因緣適應,就叫做集、叫做起、叫做緣。

3)愛煩惱的種子一現行,就有後有愛,愛煩惱種子活動出來叫後有愛,怎麼叫後有愛呢?能招引來以後的生命的現起。生命終究有一天會死掉,以後還有生命,那個生命從那兒來?就是從愛煩惱引出來,這就叫做集。它有這力量,後有愛能引起將來的生命體,這叫做集。

4)這個後有愛又能夠發動出來一種愛,什麼愛呢?喜貪俱行愛,就是內心的喜、內心的貪,這個喜不是清淨,是染污的所以叫做貪。俱行愛,就是和你所愛的境界俱生俱滅,同時活動就叫做俱行愛。

5)這個喜貪俱行愛,它不會知足,這是我的,是我所愛的境界,對於那些還不是我的,繼續發展把它都搶過來,都屬於我的,就是彼彼喜愛為緣,這就叫做緣。

6)如是依止愛隨眠等,愛的隨眠沒有現行,這叫做因。三種纏,就是愛的隨眠種子現出活動有三種煩惱。能生後有,能生起後來的生命。及能發起諸愛差別,就是一個後有愛、一個是喜貪俱行愛、一個是彼彼喜樂愛,這是所愛的差別。依愛的種子,現出來的行動,後有愛、喜貪俱行愛、彼彼喜樂愛這三種愛。在種子的時候叫做因,種子現行的三種愛,按照次第集、起、緣。

a)什麼是愛?現在已經現前的我們的生命體,愛著這個身體,這是一種愛。

b)什麼是後有愛?現在生命體結束,還希望再有一個生命體,叫後有愛。

c)什麼是喜貪俱行愛?就是用你的智慧力量,用你的過去福德的力量,積聚很多的資財、很多的欲,對這些境界深深味著,深深愛著。

d)彼彼喜樂愛是什麼呢?你沒有攝受的資財,不現於你前面,不是你所有,現起種種的追求。不屬於我,我追求過來,還是讓它屬於我的,就叫彼彼喜樂愛。如是行者,由四種行,因集起緣,就明白什麼叫做集諦相貌。

46.雜阿含61

1.復次、有二智,能令見清淨及見善清淨,謂法住智及此為先涅槃智。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涅槃智者,謂於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後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諸行,無餘永斷,廣說乃至名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即此二智,令見清淨及善清淨,要由二門正勤修習,方令彼淨。一、自無力補特伽羅,因他教授能令彼淨;二、自有力補特伽羅,多聞思求,能令彼淨。此中第一補特伽羅,不聰利故,信等諸根唯一味故,止觀所緣於少分法諦察忍轉;與此相違,當知第二補特伽羅。復有三種現觀邊智,修習彼故見得清淨:一、能順生無漏智,二、無漏智,三、無漏智後相續智。初、世間第一法所攝智;第二、若住於彼,能斷見斷一切煩惱;第三、煩惱斷後,解脫相續智。若住中智,便名已入正性離生,超過異生地,未得預流果。雖未剋證第三解脫預流果智,於其中間所住剎那,如未剋證,終無中夭,以時少故,從此無間必證第三。住此位中,如實現見所知境故,名見清淨;有餘惑故,非善清淨。若於此智更多修習,成阿羅漢,一切煩惱皆離繫故,名善清淨。又無餘斷,三相應知:一、由不現行故,二、由界故,三、由事故。不現行者,謂雖生起而不染著,雖未永斷,由數修習諸善法故,令成遠分,諸纏煩惱不復現行。界者,三界如前應知。事謂二事:一、煩惱事,二、是苦事。又於安樂利益隨逐諸離繫品五種界中,有寂靜、微妙勝功德等,乃至涅槃為其最後,差別應知。又於此中,一切依持皆棄捨者,當知割捨父母等事。又於中有、生有、後有無復更生,如其次第,當知說名無有相續、無取、無生。又於三品,由三種門為障礙故,當知建立三結差別:謂未發趣故,雖已發趣邪成立故,於正法中不正行故。即在家品處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品處善說法毘奈耶品。又行趣向逆流行者,解脫惡趣,成就二種解脫決定:一者、煩惱解脫決定,二者、後有解脫決定。由是因緣,故名預流,乃至廣說。又若證得阿羅漢果,先在學地,於諸行中已不執受我及我所,後於諸漏皆得解脫。又與四種義相應故,當知是名阿羅漢相:一者、自事已究竟,應作他事義故;二者、應得自義,一切遍滿道理義故;三者、未來行因已永斷滅,應證現法樂住義故;四者、超有學地,入無學地相應義故。


I. 法住智

[經文]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

[論說]有二智,能令見清淨及見善清淨,謂法住智及此為先涅槃智。

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T30,787b

[]有二種智慧,能令知見清淨及能令知見善清淨。哪二種?就是法住智及以此法住智為先的涅槃智,這二智能令有學知見清淨,以及令無學知見得善清淨。什麼是法住智?就是能了知五蘊諸行的各自相貌種類的差別,以及諸行共同相貌過患的差別。什麼是過患差別?就是隨順苦的感覺、快樂歡喜的感覺、不苦不樂的感覺,這三種情況的諸行,以這些活動了知三種苦的性質。如何了知?a)樂的感覺是樂,為什麼說它是苦呢?因為不會常樂,破壞的時候,心裏面痛苦,所以也叫做苦。b)苦受為什麼是苦呢?苦本來就是令人苦惱。c)不是苦受,也不是樂受,怎麼叫做苦呢?行苦故苦。行,就是遷流變化,不停止的在變化,不停止的在流動。行,它就是苦,為什麼?就是裏面有很多的煩惱種子,隨時會出現壞苦,隨時也會出現苦苦,所以行也是苦。樂受,令人生貪心、生愛心。苦受,令人生出瞋心、憤怒、不平。不苦不樂受,令人愚癡。在樂受的時候也有行苦,在苦受的時候也是有行苦。但是樂受的時候,有貪心;苦受的時候,會有瞋心。貪心、瞋心所擾亂,不覺知有行苦的相貌;若沒有樂受也沒有苦受的時候,行苦的相貌才現出來。為什麼稱為法住智?觀察諸法因果緣起的智慧,因為生緣老死,乃至無明緣行,有佛無佛,這樣的因果是恆常而住,所以此語詞是法就是住,知道此法的智,稱為法住智。或是說對於此緣起法,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內心安住,不會動搖。


II.涅槃智

[經文]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論說]涅槃智者,謂於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後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諸行,無餘永斷,廣說乃至名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T30,787b

[]什麼是涅槃智?就是對於這樣的五蘊諸行,首先生起苦的概念、認知,之後,生起這樣思惟:就是這一切具有三種苦的五蘊諸行,沒有剩餘永遠斷盡,廣說乃至名為涅槃,這樣了知名為涅槃智。如何成就此智?若是對於苦、集、滅、道,以其微妙的智慧,體悟、進入、決定,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的時候,就是見道。自然而然,就會對苦的自體、惑業的集,住於厭逆想。對於諸行息滅的涅槃境界,生起寂靜的認知,就是究竟寂靜、微妙,棄捨一切生死身心所依,乃至廣說。這樣依止那個法住智,以及對於苦與苦的因緣,住於厭逆想。自然就會對於涅槃,能以微妙的智慧,體悟、進入、信解為寂靜等。這樣微妙的智慧,就稱為涅槃智。

[參考]大毗婆沙論一百十卷十八頁云:

1.問:此中何者是法住智?何者是涅槃智耶?

1)有作是說:知集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2)有餘復說:知苦、集智,是法住智。知滅、道智,是涅槃智。

3)或有說者,知苦、集、道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2.問:若爾,何故說先有法住智,後有涅槃智耶?

1)答:雖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後;而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前。故作是說。

2)復有說者,知流轉智,是法住智。知還滅智,是涅槃智。

3)復次,知緣起智,是法住智。知緣起滅智,是涅槃智。

4)復次,知生死智,是法住智。知生死滅智,是涅槃智。

5)有餘師說:近分地智,是法住智。根本地智,是涅槃智。


III.無餘斷等八相

[經文] 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

[論說] 1.T30,787c

又無餘斷,三相應知:一、由不現行故,二、由界故,三、由事故。不現行者,謂雖生起而不染著,雖未永斷,由數修習諸善法故,令成遠分,諸纏煩惱不復現行。界者,三界如前應知。事謂二事:一、煩惱事,二、是苦事。

[]什麼是沒有剩餘永遠斷盡?從三種相貌應該知道。哪三種?一、由不現行故,二、由界故,三、由事故。什麼是纏不現行?就是煩惱雖然生起,而不會染著,雖然沒有永遠斷盡,由於數數地修習種種善法的關係,令煩惱成為遠遠的那部分,所以,種種活動的煩惱不再現前活動。什麼是界?就是三界如前應知,就是見道的斷界,修道的無欲界,無學道的滅界。什麼是事?有二事,一、對煩惱這方面的事情,二、對於苦的事情。

2. T30,766b

無餘斷者,謂是總句。永棄捨者,諸纏斷故。永變吐者,隨眠斷故。永滅者,未來解脫故。永盡者,過去解脫故。永離欲者,現在解脫故。永寂靜者,由見道故。永滅沒者,由修道故。當知此中,由二種道斷煩惱事,顯無餘斷。

[]無餘斷者,就是總說的句子。永棄捨者,種種煩惱的現行斷除的緣故。永變吐者,煩惱的隨眠斷除的緣故。永滅者,煩惱已斷,所以,未來五蘊苦能解脫。永盡者,由過去惑業引生的異熟果報,能解脫。永離欲者,現在五蘊面對欲,能解脫故。永寂靜者,由於見道的緣故,能斷見煩惱。永滅沒者,由於修道的緣故,能斷愛煩惱。應當知道在這裡,由這二種道能斷見愛煩惱,表示沒有剩餘永遠斷盡。


IV.不相續、不起、不出

[經文] 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

[論說] 1.T30,787b

又於中有、生有、後有無復更生,如其次第,當知說名無有相續、無取、無生。

2. T30,766a

不相續者,謂死歿已後,餘識不生故。無取者,謂無所住識,無有趣入名色事故,自體永不生故。無生長者,謂無有名色更增廣故。

[]又對於中有,說名無有相續,因為死後,其他的心識不會生起,沒有中有的生命。生有,說名無取,因為心識不會生起,不會進入名色,新的生命體不會生起。後有,說名無生,因為沒有名色,所以就不會有增長、廣大的關係。


V. 妙、靜、離、滅

[經文] 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論說] 1.T30,787c

又於安樂利益隨逐諸離繫品五種界中,有寂靜、微妙勝功德等,乃至涅槃為其最後,差別應知。又於此中,一切依持皆棄捨者,當知割捨父母等事。

[]又於安樂利益隨逐諸離繫品五種界中,有寂靜、微妙勝功德等,乃至涅槃為其最後,這七種不同應知。安樂,身無危險,就是安;心無憂惱,就是樂,沒有損惱的活動就是安樂。利益,就是種種善行。隨逐,親近而不離。離繫,因為斷除煩惱而遠離有漏法的繫縛,就是擇滅,解脫。品,有品類、品別的意義,將種類或程度相同的收集在一起。界,1)有差別的意義,彼與此的事物有所差別,而沒有混淆。2)持的意義,就是事物各自維持自己的相貌。3)性的意義,就是各別事物固有的體性。4)語根的意義。5)種族的義,就是在事物中,有各種族類,如十八界、六界。6)用以表示領域,如三界。7)因的意義,就是能生起其他事物的原因,如將一切法的種子稱為界。8)用以表示分界,如結界。什麼是離繫品類的五種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因為見道所斷諸行斷的關係,名為斷界。因為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無欲界。就是見修二道已斷煩惱,這個修行人尚有剩餘的所依身的關係,名為有餘依涅槃界。這個所依的身心滅盡的緣故,名為滅界,也稱為無餘依涅槃界。又在這裡,七種攝受事能作為一切有情的所依,能令有情保持安定、成長,都能棄捨。哪七種攝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僕使事。四、朋友官僚兄弟眷屬事。五、田宅邸肆事。六、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七、庫藏事。第一、自家的父母。自家的父母能攝受你,你也攝受父母。攝受,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愛的意思,父母愛兒女就叫做攝受;兒女愛父母也是攝受。第二個有積聚的意思,如天天用功修行,使令戒、定、慧增長叫做攝受,就是積聚的意思。逐漸地增長,逐漸經過你如法的努力,逐漸的使令它成就,叫做攝受。第三個有維持的意思,已經成就,繼續的維持,也有攝受的意思。現在自父母事,最明顯就是愛。

第二、妻子事,也是愛的意思。由愛,會有種種互相照顧的事情。

第三、奴婢僕使事,就是幫助你做種種事情的人,這和愛有關繫,和積聚也有關繫,和維持也有關繫。

第四、朋友、官僚、兄弟、姊妹,這都是屬於眷屬的事情。

第五、田宅邸肆事,這就是財富。要有個地方住,就是要有田地。宅,是住的地方。邸,也是房子、住的地方;或者是有房子而又能出租,叫做邸。肆,做生意的地方。

第六、福業事,為大眾謀福利,做一些利益大眾的事情,就是福業事。及方便作業事,或者是求財富,也要有一些前方便的事情;或者福業事,也要有些前方便的事情。

第七、庫藏事,就是若求得財富,多的時候,財富貯藏還是一件事。

1)什麼是愛盡?就是不希望、不尋求未來的五蘊事的關係。或是在見道所斷的煩惱的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的欲界所有貪愛都遠離不現行的關係,名為愛盡。

2)什麼是離欲?對於現前受用的五欲境界,沒有歡喜、快樂。這二項顯示說明是有餘依涅槃。或是在無欲界,所有色界與無色界的欲貪都遠離的關係,名為無欲。

3)什麼是滅?因為其餘煩惱斷盡的緣故。

4)什麼是涅槃?無餘依涅槃。這二項顯示說明是無餘依涅槃。或是在滅界中,以及在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相應都永遠滅盡的關係,都寂靜的關係,隨其次第,有餘依涅槃,說名為滅;無餘依涅槃,說為涅槃。什麼是四聖諦十六行相?苦諦四相︰非常,觀一切法為因緣所生,念念生滅,無恆存性,故非常。有逼迫性故苦。違我所見故空。性不自在,故名非我。集諦四相︰如種子法,故名為因。能等出現,故名為集。令有續起,故名為生。能有成辦,故名為緣。引發諸有,故名為因。令有等現,故名為集。能有滋產,故名為生。有所造作,故名為緣。滅諦四相︰滅,諸蘊盡故。靜,無貪瞋癡煩惱之擾亂故。妙,無眾患故妙。離,脫離眾災故。道諦四相︰是出要路,故名為道。能契正理,故名為如。能正趣向,故名為行。永超生死,故名為出。


VI. 隨信行、隨法行

[經文]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論說] 1. 二門:他教授、多聞思求

即此二智,令見清淨及善清淨,要由二門正勤修習,方令彼淨。一、自無力補特伽羅,因他教授能令彼淨;二、自有力補特伽羅,多聞思求,能令彼淨。此中第一補特伽羅,不聰利故,信等諸根唯一味故,止觀所緣於少分法諦察忍轉;與此相違,當知第二補特伽羅。T30,787b

[]就是法住智與涅槃智這二種智慧,才能夠令知見清淨,以及令知見善清淨。需要藉由二個入口處,合理的、正確地努力,修治數習,方令彼見清淨。哪二門?一、自己本身沒有智慧力的補特伽羅,因為他人的教授,能令彼見清淨。二、自己本身有智慧力的補特伽羅,藉由許多的聽聞、思惟、尋求等,能令彼見清淨。在這裡,第一種補特伽羅,因為本身不夠聰明伶俐的關係,因為信勤念定慧五根,只是單純地偏於一面的關係;所以,當修習止與觀的所緣時,對於一切法,僅少部份能真實觀察不生不滅的道理,心無妄動,而安住在無生的道理。與這相互違反,應當知道是第二種補特伽羅。


2. 三種現觀邊智

復有三種現觀邊智,修習彼故見得清淨:一、能順生無漏智,二、無漏智,三、無漏智後相續智。初、世間第一法所攝智;第二、若住於彼,能斷見斷一切煩惱;第三、煩惱斷後,解脫相續智。若住中智,便名已入正性離生,超過異生地,未得預流果。雖未剋證第三解脫預流果智,於其中間所住剎那,如未剋證,終無中夭,以時少故,從此無間必證第三。住此位中,如實現見所知境故,名見清淨;有餘惑故,非善清淨。若於此智更多修習,成阿羅漢,一切煩惱皆離繫故,名善清淨。T30,787b

[]又,還有三種現觀邊智,修習彼三種智的緣故,知見得以清淨。哪三種?一、能隨順生起無漏智,就是加行智。二、無漏智,就是根本智。三、得無漏智之後,相續活動的智,就是後得智。第一種加行智,是屬於世間第一法的智。第二種無漏智,若是安住在這個智慧,能夠斷除見道所應斷的一切煩惱。第三種智慧,是煩惱斷除之後,解脫煩惱之後,相續活動的智。若是安住在第二無漏智,就稱為已進入正性離生,超過凡夫的境界,尚未得到預流果。雖然還沒有能夠證得第三解脫預流果智,在尚未證得的中間這一段安住的時間,如果沒有能夠證得果智,終究不會中途而亡,因為時間很少的關係,從此第二智,無有間隔,必定證悟第三智。安住在第三智的階段中,因為能如其真實,現前看見所應該知道的境界的關係,稱為見清淨;還有其餘的煩惱未斷的緣故,不是善清淨。若是在這第三智的狀況下,再多多地修習,能成就阿羅漢,因為斷除一切煩惱而遠離有漏法的繫縛,稱為善清淨。

1)什麼是現觀邊智?就是在見道現觀的後邊所得的世俗智。

2)什麼是正性離生?見道的異名。什麼是正性?係指無漏聖道,或是寂靜涅槃,其性正純而不邪曲。什麼是離生?指斷除由分別而生起的煩惱,或指善根未熟,或是指脫離凡夫之生。概括而言,不只是見道,即使是修道、無學道亦有正性離生之義。但因見道為其初,意義較為偏重,故成為正性離生的異名。

3)什麼是異生?一切聖者都稱為同生,因為一切聖者同樣的契會無我真理、同樣的欲求涅槃。凡夫與聖者不同,因此名為異生。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各別不同的果報。生起不同的思想、不同類別的煩惱、造不同的業、墮落於不同的界,趣往不同五趣等。所以異有二義,別異,就是聖者唯生於人天趣,而異生卻通於五趣。變異,就是異生轉變為邪見等。什麼是異生地?就是凡夫出生、成長的依靠的地方。在這裡會生起不同的思想、不同類別的煩惱、造不同的業、墮落於不同的界,趣往不同五趣等。

4)什麼是隨信行?相信他人所說的法,隨順他人的教導,而活動。或是由反覆薰習此隨信行,因此成為他的個性,所以稱為隨信行者,他首先相信他人的教導,而隨著活動。由於本性多信,若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便作是念:善哉!善哉!所言諦實,定不虛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我於今者應懃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作是念已,遂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由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故。便於後時後分,修得世第一法,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一切皆名隨信行者。此隨信行補特伽羅,或是預流向,或是一來向,或是不還向,謂若具縛或乃至斷五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預流向。若斷六品或乃至斷八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一來向。若離欲染或乃至離無所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不還向。

5)什麼是隨法行?他在先前的時候,由於自己閱讀經論,隨順他所了解的智慧而活動。

由於他天性多思等故,若是遇佛或佛弟子,為說法要、教授、教誡。廣為開闡無常、苦、空、無我等義。他作是念:所為我說無常、苦、空無我等義,我應觀察:為實?為虛?審觀察已,知無顛倒。復作是念:甚為善哉!欲令我修如是觀行,我應無倒精勤修學。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法行。


IX. 須陀洹果

[經文]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

[論說] 1.又於三品,由三種門為障礙故,當知建立三結差別:謂未發趣故,雖已發趣邪成立故,於正法中不正行故。即在家品、處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品、處善說法毘奈耶品。T30,787c

2.又行趣向逆流行者,解脫惡趣,成就二種解脫決定:一者、煩惱解脫決定,二者、後有解脫決定。由是因緣,故名預流,乃至廣說。T30,787c

[]又對於三種品類,由於三種門成為障礙的關係,應當知道建立三種結的不同。就是尚未發動趣向解脫的緣故,所以建立身見為結。雖然已經發動趣向解脫,錯誤地成立的緣故,所以建立戒取為結。在正法中不能正確地活動的緣故,所以建立疑為結。哪三品?就是在家品類的人,生起身見。處惡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品類的人,生起戒取。處善說法毘奈耶品類的人,生起疑結。又活動是趣向背逆生死流的修行者,能解脫三惡趣,成就二種解脫是決定。哪二種?一者、見愛煩惱解脫是決定,二者、後有生死苦解脫是決定。由這些因緣,因此稱為預流,乃至廣說。

1)什麼是三結?有身見結,就是對五蘊諸行,生起有我的見解。這個見結會障礙空三眛門。戒禁取結,就是實行錯誤的戒律,因為執著錯誤戒律為解脫之道。這個戒禁取結會障礙無願三眛門。疑結,就是懷疑正確的道理,就是對佛法的懷疑。這個疑取結會障礙無相三眛門。能斷此三結,則證預流果,得不墮法,定趣菩提。

2)為什麼稱為結?繫縛眾生不能解脫,是結義。令有情與苦相合,是結義。參雜煩惱毒,是結義。

3)什麼是預流果?音譯須陀洹,新譯預流,舊譯入流,又譯作逆流。聲聞乘斷三界見惑之後,方預參於聖者之流,稱為預流果;方達違逆生死瀑流之位,稱為逆流果。

4)什麼是流?就是一切聖道,以此聖道為因,能相續流向涅槃。

5)為什麼稱為預流?流就是聖道,預就是進入。他進入聖道,所以名為預流。


X. 阿羅漢

[經文] 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論說] 又若證得阿羅漢果,先在學地,於諸行中已不執受我及我所,後於諸漏皆得解脫。又與四種義相應故,當知是名阿羅漢相:一者、自事已究竟,應作他事義故;二者、應得自義,一切遍滿道理義故;三者、未來行因已永斷滅,應證現法樂住義故;四者、超有學地,入無學地相應義故。T30, 787c

[]又,若是證悟真理,得阿羅漢果,首先必須在學地的時候,對於五蘊諸行中的任一,已經不會執取領受為我,以及我所。之後,對於種種漏,全部都能得解脫。又因為與四種道理相順和合的緣故,應當知道是名阿羅漢的相貌。哪四種?

一者、自己的煩惱已斷,達到究竟,應該作利益他人的事這個道理的關係。

二者、當來能獲得自己的目標,無餘涅槃,因為對於一切煩惱已周遍圓滿的斷盡這個道理的意義。

三者、未來的五蘊諸行的煩惱因,已經永遠斷滅,當來能證現法樂住的道理的緣故。

四者、超越有學的階段,進入無學階段,是相順和合的道理的緣故。

1)什麼是義?a)意思,b)道理,c)意義、價值、利益等。

2)什麼是自義?能往涅槃,名為自義。能往人天善趣,亦名自義。

3)什麼是相應義?a)等義是相應義。b)等不相離,是相應義。c)等不別異,是相應義。d)等運轉義,是相應義。如車轉時,眾分皆轉,共辦一事;如是心車,於境轉時,心所亦轉,共成一事。故名相應。e)等所作義,是相應義。如秋鴿等,一時詣場,一時食,一時起;非前非後。心心所法,亦復如是。一時趣境,一時受境,一時捨境;故名相應。f)等相順義,是相應義。如人相順,即名相應。心心所法,相順亦爾。g)等和合義,是相應義。如水乳合,說名相應。心心所法,和合亦爾。


2.於集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如是集諦,無餘息滅,故名為滅。一切苦諦,無餘寂靜,故名為靜。即此滅靜,是第一故;是最勝故;是無上故,說名為妙。是常住故、永出離故,說名為離。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滅諦相。

[]1)於集諦相正覺了已,在奢摩他裡面還要這樣觀察,觀察這個集,沒有剩餘,全部都息滅,這就叫做滅。所有的煩惱、煩惱的種子,和煩惱的現行,完全息滅,這叫做滅。什麼是無餘息滅?從修行的次第,有見道所斷煩惱、修道所斷煩惱。若從欲界、色界、無色界來說,五下分結就是欲界,五上分結就是色界、無色界,它們的煩惱都斷掉,連現行的煩惱、種子的煩惱全面都消滅,這叫做無餘息滅。

2)一切苦諦,就是你的果報,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沒有剩餘,完全息滅,內心就寂靜。若有苦惱的時候,也就是有煩惱的時候,心裡面不寂靜。這時候,沒有惑、沒有業,也沒有苦,惑業苦都息滅,所以叫做靜。這是無餘涅槃的境界,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切都息滅,叫做靜。什麼是無餘寂靜?現在這個生命體雖然斷煩惱,但是它現在還是在,也還是有老病死,但是將來的生命體,決定不再生起。這個生命體,一剎那間滅掉,將來不再會有這色受想行識。還存在的這個色受想行識,因為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它自然到時候壽命盡,就結束,是名無餘寂靜。

3)把煩惱完全滅掉,把苦也完全息滅,就是滅、靜,這是第一件事。什麼叫做第一呢?就是最殊勝的境界。怎麼叫做最勝的境界呢?沒有比它再高尚,所以叫做最勝。因為最勝,所以叫做第一,說名為妙,讚歎滅靜的境界是最殊勝。

4)這個滅靜的境界是永久的,不會再變化的,永久的出離惑業苦,所以叫做離。這樣修行的禪師由這四種行,滅、靜、妙、離,就通達滅諦的相貌。


3.道諦

於滅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真對治道,於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能實尋求義故,由於四門隨轉義故,一向能趣涅槃義故,所以說名道、如、行、出。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道諦相。如是名為於四聖諦,自內現觀了相作意。

[]1)於滅諦,用這四種相明白之後,還要繼續努力,要明白真對治道,是真實的,能對治苦、集,能夠得到滅諦。真實的對治道是什麼呢?於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所知境,就是色、受、想、行、識。能通尋求義故,用苦、空、無常、無我這麼觀,就是能通於你所尋求的那個滅諦的境界,就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上,修苦、空、無常、無我的觀,就能通到涅槃那裡,涅槃就是你所尋求的,你所希求的義故,就是道。能通,就是道前的方便,正式修道的這些戒定慧,所有這些法門,這樣用功修行,能通尋求。

2)能實尋求義故,就是無我觀,戒定是幫助智慧,它是助道,真實能夠解決問題,到達涅槃,是無我觀,就是如。如,就是由無我義,能到諸法如那裡,就是一切法寂滅相那裡。修無我觀的時候,就是完全是寂滅相。

3)由於四門隨轉義故,就是行,四門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四諦這是個教法,用語言文字這麼講,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這個語言文字是你得涅槃的門,如果沒有苦集滅道就是沒有門。這是門,它不是涅槃,但是它是涅槃的門。由觀察苦諦,再觀察集諦、觀察滅諦、觀察道諦,繼續不斷老是這樣觀察,所以叫做行。

a)什麼是隨轉?在奢摩他裡面修觀,就是與四聖諦不同的隨轉。苦諦,這時候是觀察苦,先觀察無常、苦、空、無我。集諦,是觀察因、集、起、緣,觀察集諦。滅諦,觀察滅、靜、妙、離。道諦,就是道、如、行、出。是這樣循環的觀察,所以叫做由於四門隨轉義故。

b)什麼是四門隨轉?就是在奢摩他裡面看出生老死的苦惱的境界,這是已知苦諦。老死從什麼地方來?從生來。生是從什麼地方來?從有來。有從什麼地方來?從愛、取來,就是集諦。生滅則老死滅,有滅則生滅,愛取滅則有滅,究竟滅,這是滅諦。若在奢摩他裡面用毗缽舍那,見到老死趣向滅,是什麼?就是行跡,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在奢摩他裡面修行的正觀。跡,就是以前的聖人都是從這條路走過去的,所以是跡。老死由生,生由有來,有由取來,取由愛來,愛由受來,受緣觸,觸緣六處、名色、識、行,十二緣起一直向上推。行是怎麼集的?無明集、無明緣行。行是怎麼滅?無明滅則行滅。什麼是行趣滅行跡,還是要修四念處、八正道,無明才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

4)一向能趣涅槃義故,叫做出。從惑業苦出來,到涅槃,叫做出。如是行者,由四種行,就是道、如、行、出,明白什麼叫做道諦。這是在靜坐的時候所修的毘缽舍那,加起來就是十六種法,每一諦有四,加起來有十六行。前面這一大段文就叫做於四聖諦,自內現觀,自己在心裏面,在毘缽舍那現觀四聖諦的相貌,就是這樣觀察。前面是了相作意於現見蘊所作的觀察,下面是於不現見諸蘊的觀察。


彼既如是於其自內現見諸蘊,依諸諦理,無倒尋思正觀察已。復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蘊,比度觀察。謂彼所有,有為、有漏,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時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彼所有滅,皆永寂靜、常住、安樂。彼所有道,皆能永斷、究竟出離。

[]1)彼那個禪師既然如是,於其自身的色受想行識,在心裏面修止觀。怎麼樣修止觀呢?現前觀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怎麼觀察呢?就是根據佛陀所開示的法語,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沒有顛倒的觀察,正觀察以後。又對於所沒有觀察,沒有觀察的是什麼呢?不同分界,你是欲界的人,我也是欲界的,我們是同分,大家都有欲,就是相同的。現在不同分界,就是不同於我們有欲的人的那個世界,就是色界、無色界。不現見蘊,色界天、無色界天,也有生命體,色界天也是具足五蘊,無色界天有四蘊。那些蘊,我們現在不能現前的看見。但是現在也可以比度觀察,就是現見的蘊就是苦集滅道,用我們現見的蘊就是苦集滅道,來比度觀察色界、無色界,也是這樣觀察。

2)彼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所有的,也是有為法,也是因緣所生法,有生有滅的,所以是有為。有為裏邊,是有漏,就是有煩惱。那個煩惱,是普遍一切處,普遍於色界,普遍於無色界。遍一切種,在一切處,每一處裏邊,還有種種差別。譬如初禪天,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各式各樣的差別。二禪天,有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乃至四禪天。無色界的四空處,都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的時間內,皆有如是法,也都有苦,也都有集。皆墮如是理,墮者入也,他們都是入於這樣的道理裏面,就是有苦而有集,有集而有苦。皆有如是性,苦裏邊也一樣,和欲界也相同,也有無常、苦、空、無我的性;集諦裏面也同樣是有因、集、起、緣,都是一樣。這是說苦、集。

3)彼所有滅,彼色界、無色界一切處、一切種、一切時裏面也有滅諦。也同樣是可以滅除一切煩惱,叫做滅。皆永寂靜,滅除一切苦,它就寂靜,有苦,有煩惱它就浮動,就不寂靜。常住安樂,沒有苦,沒有集,內心是永久的安樂自在,就是滅靜妙離。

4)彼所有道,皆能永斷,究竟出離。彼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也和欲界一樣,也一樣有戒定慧,修學戒定慧,皆能永斷苦集,究竟的得解脫,不為苦集所困擾,他們也有這樣的苦集滅道。

5)什麼是不同分界?生在欲界的人,要依靠欲界的色受想行識的身體,修學戒定慧,就可以成就無分別智。在欲界這樣修學聖道,對於色界、無色界也一樣的能夠觀察。這個所觀的蘊,不是現前能看見,沒得天眼通的人,不能看見,也不能明瞭,說名不同分界,不現見蘊。不是同分界,怎麼觀察呢?就是於觀察的時候,以其現見的蘊,就是欲界的苦空無常無我的蘊,來比度上二界不現見的蘊,就了知他們也是有漏法,是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時,他們也有苦,也有集。他們也有苦,和欲界的人對比起來,他們是行苦。他們也有愛見慢的煩惱,所以也有集。欲界的人,苦諦有四種觀行,集諦有四種觀行,上二界也是這樣。由是說言,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謂如前說無常、苦、空、無我及與因集起緣,這就是苦集二諦的觀行。欲界和上二界,同有滅道的行相。

47.雜阿含262

1.復次由三解脫門增上力故,當知建立四種法嗢柁南:謂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者:依無願解脫門,建立第一、第二法嗢柁南。一切法無我者:依空解脫門,建立第三法嗢柁南。涅槃寂靜者:依無相解脫門,建立第四法嗢柁南。

[]嗢柁南有二解,一者、攝取物惠施他故,二者、要略義,如一切行無常等,是諸法要略義。

復次,為何要說明四法印呢?因為三解脫門是增勝上進的力量,應當知道依此三解脫門,建立四種法印。進入解脫的門有三個。哪三個?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依於無願解脫門,建立一切行是無常、一切行是苦。依於空解脫門,建立一切法無我。依於無相解脫門,建立涅槃寂靜。此從道的角度來說明。


復次,當知有二種法嗢柁南增上行欲:一者、勝解俱行欲,二者、意樂俱行欲。

[]復次,應當知道有二種樂欲,因為四種法印的增勝上進,對於諸行生起樂欲觀察:一個是與勝解同時活動的樂欲,第二個是與意樂同時活動的樂欲。此從修行者的角度來說明。


勝解俱行欲者:由四種法嗢柁南故,於諸行中而生樂欲。

[]勝解俱行欲者,因為聽聞四種法印,對於此法印有深刻的體會,產生決定的了解。對於諸行,樂欲觀察無常、苦、空,對於諸行的止息,樂欲觀察是寂靜。


又於諸行寂靜生樂欲者,由意樂故,獨處空閑,作意思惟。

[]又對於諸行寂靜,生起樂欲觀察,由於意向所樂,獨處空閑,於此注意,於此思惟。


由四種相於彼寂靜,其心退還:一者、於中由見勝利,不趣入故;二者、不信彼得,不淨信故;三者、於彼所緣,不生憙樂,不安住故;四者、於彼而起不樂勝解故。與彼相違,當知即是意樂俱行欲。

[]由於四種相貌的出現,對於諸行寂靜的觀察,此位修行者內心從樂欲觀察退離,還到不觀察的狀況: 一者、對於諸行寂靜,僅僅見到寂靜的殊勝利益,因為不能趣向、進入觀察的原故。

二者、不相信他自己能得到這種寂靜,因為信心不清淨的原故。

三者、對於他觀察的所緣,內心的歡憙與快樂不能生起,因為無法安住於所緣的原故。

四者、對於諸行寂靜,不樂於勝解原故。 與這四種相反的,應當知道,就是與意樂同時活動的樂欲。

又由二緣,依止無我勝解之欲,於彼涅槃,由驚恐故,其心退還:一、由於此欲,不善串習,未到究竟故;二、於作意時,由彼因緣,念忘失故。

[]又由於二種情況,雖然依止於對無我勝解生起樂欲,但是對於他自己若進入涅槃,由於驚恐我沒有的緣故,他的心退失樂欲,還到原來的情況:

一、由於這種對無我勝解而生起的樂欲,不能反覆練習,未達到最好狀況的緣故;

二、在作意無我勝解的時候,由於不熟練,忘失正念的原故。


又此忍欲,未串習故;當爾之時,於諸行中了唯行智,其心愚昧。數數思惟:我我爾時當何所在?尋求我行微細俱行,障礙而轉。由此緣故,彼作是思:我當不有。不作是念:唯有諸行,當來不有。彼由如是隨逐身見,為依止故,發生變異隨轉之識;由驚恐故,於彼寂滅,其心退還。

[]又對於無我忍可的樂欲,未能反覆練習的原故。當作意、思惟的時候,他的心愚昧不知:在諸行中,唯有諸行,其中無有我。反而數數思惟我,那時的我,將在何處?因為此時伴隨著微細尋求我我所的活動,而轉生障礙。由於這種我我所的活動的緣故,他產生這種心思:我將不存在。不會產生這個念頭:只有諸行,當來不有。如此隨從身見,追逐身見而不能捨離,他因為依賴、止住於這樣的身見的緣故,心發生變異,隨身見而轉;由於驚恐害怕的緣故,對於諸行寂滅的樂欲觀察,他的心退失。


復次為斷如是驚恐,有二種法多有所作:一者、於諸有智同梵行所如實自顯;二者、因善法欲,發解了心及調柔心。

[]復次,為了斷除這種驚恐,有二件事情應該多作:

一者、對著那些有智慧同梵行,將自己實際發生的驚恐情形告訴他,不需覆藏。

二者、因為對善法的希求,發起解了心及調柔心。


又發如是解了心者聽聞正法,由三種相、發生歡喜:一者、由補特伽羅增上故;二者、由法增上故;三者、由自增上故。補特伽羅增上者:謂由覩見深可讚仰、具大威力、端嚴大師。及所稱揚善說法者。法增上者:謂所說法能令出離煩惱業苦,及令信解最上深義。自增上者:謂有力能,於所說法能隨覺悟。

[]又發起如是解了心者,聽聞正法,從三種相貌,發生歡喜:一者、由於補特伽羅而增勝上進故;二者、由於法而增勝上進故;三者、由於自己增勝上進故。

補特伽羅增上者:謂因為看見深可讚仰、具大威力、端嚴的大師,及為大師所稱揚的善說法者。

法增上者:謂所宣說的法,能令聽聞者出離煩惱、業、苦,及令聽聞者信解最上深義。

自增上者:謂自己有能力,對於所說的法能隨順、覺悟。


又發如是調柔心者:謂有三見:一者、若依彼而轉,二者、若由彼遍知,三者、若應所引發。

[]又發起如是調柔心者:謂有三見:一者、若依彼而轉,二者、若由彼遍知,三者、若應所引發。


依彼而轉者:謂於諸諦未得現觀,為得現觀,依彼勝解俱行極善串習正見而轉。

[]依彼而轉者:謂對於四聖諦未得到現觀,為了能得到現觀,依於與無我勝解同時活動的正見,盡其所能的反覆練習而轉動。


由彼遍知者:謂依隨順現觀正見,於三事我執薩迦耶見及彼隨眠,斷、常兩見所依止性、并所得果能遍了知。

[]由彼遍知者:謂依於隨順現觀的正見,對於三事執為我的我見及彼我見的隨眠種子,我見為斷、常兩見所依止。從此身、邊二見生起執著及以隨眠,此為所得果。能遍了知。


言三事者:一、若所取,二、若能取,三、若如是取。此何所取?謂五取蘊。誰能取?謂四取。云何而取?謂四識住。隨其次第,如前應知為二取心之所依處。

[]所說的三事是指:一、若所取,二、若能取,三、若如是取。 所取就是五取蘊,能取就是四取,如是取就是四識住。隨順這樣的次第,應知為二取、心的所依處。有二種說法,第一種解說:四識住是前面的所取、能取二心的所依處; 第二種解說:前面所提的三事是我及我所二心的所依處,亦可依此三事起我見已,即與斷常二見為所依止,故前總中明於三事我執即明斷常兩見所依止故。


又即於彼所有諸纏,非理所引緣。彼境界薩迦耶見、生起執著,及彼隨眠。如前應知。

[]又即於彼所有諸纏,是不如理作意所引。以彼境界為所緣,於身見能生起執著,及彼隨眠。如前應知。


云何應所引發?謂住於彼,而能永斷薩迦耶見三事執著,及彼隨眠。於聖諦智,不藉他緣。

[]什麼是所應該引發?謂安住於無我勝解,能永遠斷除有身見,對於三事的執著,及我見的隨眠。對於四聖諦的了解,不需要藉他人的協助。


又若依彼應所遍知正見轉時,於其三處、起我執著;及有隨眠。於諸行中,若集、若沒、不善知故,於處中行、尚不能入;況得出離。

[]又若是依彼應所遍知正見轉時,於其三處,起我執著,及有隨眠。為何?因為對於諸行的集、滅,不能善知的緣故。於處中道而行,尚不能入,何況能得出離?


若隨順現觀正見住時,於三事中所有我執,皆已離繫;猶被隨眠之所繫縛。於諸行中,若集、若沒、能善知故;遠離二邊,入處中行。雖未出離,堪能出離。

[]若是隨順現觀正見住時,於三事中所有的我執,全部已經遠離繫縛,但是還為隨眠所繫縛。為何?因為對於諸行的集、滅,能善知的緣故。遠離常斷二邊,於處中道行能入。雖然尚未出離隨眠,有此能力可以出離。


若已引發聖諦現觀,由正見故,於三事中,無我執著,遠離隨眠。於處中行先趣入已;後由此故,方得出離。當知如是三見轉時,有此差別。

[]若是已經引起、發動聖諦現觀,由於獲得正見故,於三事中,沒有我執著,遠離隨眠。於處中道而行,先前已趣向、進入,之後,由此中道的緣故,方得出離。應當知道如是的三種見轉動的時後,有這些差別。


2.T30,766a

言一切行皆寂止者,謂諸五蘊皆止息故。

復次所言空者,謂離一切煩惱等故。

無所得者,謂離一切所有相故。

言愛盡者,謂不希求未來事故。

言離欲者,謂無現在受用憙樂故。

所言滅者,謂餘煩惱斷故。

言涅槃者,謂無餘依故。


3.盡所有性

3.1.於苦集諦

於此修、習、多修習故,於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由此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空無我無邊際勝解、惡行無邊際勝解、往惡趣無邊際勝解、興衰無邊際勝解,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此中,無邊際者,謂生死流轉。

[]1)在奢摩他裏面,修苦集滅道四諦十六種觀行,要一次又一次的在靜坐中修習。因為又有奢摩他,又有毘缽舍那,若多修習的時候,於苦諦、集諦這二種境界裏面,得無邊際智。苦也是無邊際的,集也是無邊際的,你能通達這個境界,成就這個智慧。

2)由此智故,由此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通達無常的道理,在內心裏面發起,無常也是無邊際的,就有這樣的智慧,這個勝解也等於是智慧。看一個草,一棵樹,這是無常;聽見一個鳥聲,是無常;一色一香,無非都是無常的境界。這種觀的智慧,時時現前,叫做了知無常。

3)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苦也是無邊際,你這樣殊勝的觀想,勝解是智慧,也就是觀想,在奢摩他裏面的觀想。

4)空、無我無邊際勝解,觀一切法是空,觀一切法是無我,也是無邊際的勝解。

5)惡行無邊際勝解,煩惱是無邊際的,隨時有煩惱,煩惱一動就是行,所以惡行,有過失的行,也是無邊際的,你會有這樣的智慧出來。

6)往惡趣無邊際勝解,你有惡行,就會到三惡道,也是無邊際,沒有證初果都是一樣,都會到三惡道。

7)興衰無邊際勝解,就像一個草,也是有興也有衰。一個人作什麼事,也是有興、有衰,普遍一切處都是這樣。

8)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人有老、有病、有死、有愁、有悲、有憂、有苦,這一切的擾惱,擾亂你,叫你心裏面不安,這也是無邊際的勝解。

9)什麼叫做無邊際?謂生死流轉,就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沒有邊際,除非遇見三寶,遇見佛法以後,肯發出離心,肯發菩提心,能接受佛法,這個時候,生死有邊際,到此為止。不然的話生死一直的相續下去。


3.2.於滅諦

如是諸法無邊無際,乃至生死流轉不絕,常有如是所說諸法,唯有生死無餘息滅,此可息滅,更無有餘息滅方便。

[]1)前面說的這麼多無量無邊,諸法的無量無邊,乃至到生死流轉的不絕,不斷,相續的無量無邊。常有前面所說的這麼多的法,常有這些老病死愁悲憂苦,常有興衰,往惡趣的事情,常有惡行的這些事,這些苦也無邊,煩惱也無邊。經過奢摩他,毗缽舍那,修十六種觀行,智慧增長才發覺無量無邊的這些苦惱的事情,這個時候才會進一步有一個智慧才知道,唯有生死無餘息滅,不剩餘的,完全不生不死,把這件事停下來,這樣才能解脫。無量無邊的苦能夠息滅嗎?能,佛法有這種功能,能把無量無邊的苦都息滅。除了佛法以外,其他都不可能滅苦。


即於如是諸有、諸趣死生法中,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起勝解,精勤修習勝解作意。

[]2)就是這位觀行的修行人,在觀察的時候,就觀察諸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三有。諸趣,就是三惡道、人、天、阿修羅諸趣。死生法中,諸有也好,諸趣也好,都是有生有死的,都是在這個範圍裏面流轉。

a)什麼辦法能夠解脫呢?以無願行,無願行就是我不歡喜,我不希望在這裏生存,包括厭離的意思。這裏面都是苦,都是煩惱,都是令你苦惱的老病死憂悲苦惱的境界,我不歡喜這個境界,我厭惡這個境界。在奢摩他裏面發動你的內心,有無常苦這樣觀行,就無願,我再不願在生死裏流轉。修苦觀,修無常觀,修不淨觀,這叫做無願行。

b)無所依行,無所依的對面就是有所依,有我論者說宇宙間的一切事都是以我為所依止處,我是一切法的依止處。現在觀察無我,一切法沒有依止處,一切法都是由因緣有,沒有我可依,也不需要依賴這個我。無所依行,就要觀察無我。

c)深厭逆行,解釋無願行,無所依行,深深地厭惡世間上一切的有漏法。逆就是不順煩惱而行,就是逆行,就是在止觀裏面他的智慧起來,知道什麼是煩惱,內心裏面觀察自己的內心,現在有煩惱,馬上用止觀把它消滅。深深地厭惡這一切有為法是苦惱境界,這苦惱境界是由煩惱來,我若順著煩惱行,沒有辦法得解脫,要逆煩惱行。發起勝解,這樣的觀察,要發動自己勝解的作意。精勤修習勝解作意,要特別精進不要懈怠,一次又一次地多修行,就是修苦、集、滅、道,四諦十六種觀行,勝解作意。這個靜勝解就是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起勝解才能夠靜。滅勝解是滅除一切煩惱。靜,是滅除一切的生死的果報,就是沒有一切生死苦,就是寂靜住。在這裏說修無願行,無所依行就能達到寂靜的境界,所以叫做靜勝解。


復於如是諸有諸生增上意樂,深心厭怖,及於涅槃隨起一行,深心願樂。彼於長夜,其心愛樂世間色、聲、香、味、觸等;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而復於彼,不能趣入、不能證淨、不能安住、不能勝解,其心退轉。於寂靜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有疑慮故,其心數數厭離驚怖。

[]3)在奢摩他裏面,修滅勝解,修靜勝解,然後還要修妙勝解。

a)又對於這樣諸有和諸生,諸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諸生,就是胎卵濕化四生,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對欲有、色有、無色有,有增上的意樂,有強烈、強而有力量的執著心、愛著心。這位禪師,於如是諸有諸生的增上意樂,特別地感受恐怖心,愛樂生死的境界,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眾生對於生死苦惱的境界有愛著心,這位修行人對於這件事有恐怖,他對什麼事情有歡喜心?佛菩薩都在不生不滅的那個地方寂靜住,對這裏生歡喜心。隨起一行,只是愛樂涅槃沒有用,要生起行動,涅槃有四行,滅靜妙離,能發起一行,深深地歡喜,這是妙勝解。起一行都歡喜,何況起四行。

b)彼這個禪師,現在要發心修行,他過去的時候,在長夜裏邊,夜就是黑暗,就是無明;長就是從無始以來,就是在無明裏邊生活。那個人久遠以來,他的心就是愛樂世間色聲相味觸等,歡喜色聲香味觸。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滋長,滋者益也,增益。滋長也就是增長,增長你熏習的那種染著的煩惱的種子,加上還造種種罪業,也都增長。增長以後,阿賴耶識給你積集,積聚起來,積集在那個地方,沒有失掉。這個身體死掉,但是積集的那些煩惱種子在那裏沒有失掉,還在那裏儲藏著,積集在那裏頭。無量劫來,積集很多在自己心裏面。

c)由於無始劫來愛著色聲香味觸,積集很多的惑業的種子,這個種子就障礙你。現在雖然由理智上的觀察,世間上是苦,涅槃是樂,我歡喜到涅槃那裏,特別地歡喜。但是無量劫來積集的色聲香味觸,這個欲的煩惱種子障礙你。歡喜涅槃,但是你於涅槃,不能進入到涅槃那裏,以前栽培的煩惱的種子在那裏障礙你。不能證淨,它障礙你,使你不能夠證悟佛證淨、法證淨、僧證淨、戒證淨這四種證淨。不能安住,無量劫來所積集的色聲香味觸的這些惑業的種子,使令你這個心就是浮動,不能安住在一境界上不動,不能安住在心一境性。不能勝解,不能夠有深入諸法實相的智慧,觀察涅槃的寂靜是殊勝。其心退轉,他心裏也是願意想要趣入涅槃,也想要得四證淨,也想要安住在心一境性上,但是不行,心就退下來,不能向前進。

c1)什麼是不能趣入?於涅槃界不能行履正道,要修八正道才能趣入涅槃。但是你的三業不能行八正道,不能夠實踐這八正道,是名不能趣入。

c2)什麼是不能證淨?不能證澄清性,澄清性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

c3)什麼是不能安住?由於餘生,不能畢竟無轉故,不能心住一緣。餘生就是現在這一生,現在這一剎那是這樣,下一剎那就叫做餘生。你的心不能夠究竟的不動,不能心住一緣。

c4)什麼是不能勝解?不能見寂靜德。我們不知道寂靜的功德,不能覺悟寂靜的功德,因為心裏面老是浮動,所以不知道寂靜的功德的殊勝。這個寂靜是第一義諦。

d)於寂靜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是那個地方沒有生滅。對於寂靜的世界,我們不能夠有深心的希望仰慕,想要到那裏。為什麼不能夠身心生起仰慕呢?因為心裏面還有疑惑,還有顧慮,心裏面感覺到數數的厭離,不高興寂滅的境界,對那個境界有驚怖的心情,有點害怕,這就叫做有疑慮。雖然歡喜涅槃,但是又有點厭離,不高興那個涅槃,數數的厭離。為什麼厭離呢?就是對涅槃那個地方還有疑,還有慮,是故數數驚怖。怎麼叫做疑慮?怎麼叫做驚怖呢?就是在那個時候,心裏面有這樣的想法:觀一切法空都是寂滅相,那個時候我在什麼地方?就叫做驚怖。無我是一個驚怖的地方。


雖於一切苦集二諦,數數深心厭離驚怖,及於涅槃,數數發起深心願樂,然猶未能深心趣入。何以故?以彼猶有能障現觀麁品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作是思惟,我於生死,曾久流轉;我於生死當復流轉,我於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願真是無願,我觀無相真是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然心於彼不能趣入。

[]4)這個修行人雖然是對於世間上的苦,對於世間上的集,這兩種聖諦,他一次又一次,也很深刻的厭離這個苦、厭離這個集,對於這個苦集都有驚怖。因為對苦集有驚怖,涅槃那個地方沒有苦集,所以對於涅槃數數的發起深心願樂,那邊沒有苦集的驚怖,是可愛樂的地方。但是就是不能夠開始行動修八正道,到涅槃那裏。什麼理由?

a)究竟是什麼障礙這個人呢?因為那個修行人心裏面還有一個障礙,這個障礙能障礙他。障礙他什麼呢?能障無分別智的觀察的成就。究竟什麼是能障現觀的呢?就是粗品的我慢,就是執著有我,還有高慢;執我就會有高慢。這個高慢心是很粗的,不是微細的境界。他的我慢的這個心,就是隨你在修止觀的時候,這個我慢落入到你的止觀的作意裏面。間、無間轉,間就是一下子把你的止觀有點間隔。無間,是說我慢心相續地活動。間,是對修止觀來說有間隔。無間,是對我慢本身來說,相續地有我慢的活動。或者說,就是有的時候間隔你的止觀,有的時候也不間隔。有的時候我慢不活動,止觀就不間斷,我慢起來,止觀就被間隔,就被間雜。

a1)什麼是粗品我慢?於趣入涅槃作意中,或有間、或無間我相隨轉。我相隨著轉,隨轉的時間,或者是長,或者是短。在修學聖道的作意,有時被間隔,有時候沒有被間隔。這是一個很粗品的我慢,很粗的、很明顯的是我慢。

a2)在這麼多的修行裏邊,都是沒有我的,我不可得,但是就執著我,我流轉生死。用聖道的智慧觀察,流轉生死的眾生裏面,都是沒有我。凡夫也是無我,聖人也是無我,你還說:我曾流轉生死,我將來流轉生死,這就是錯誤。觀苦、集、滅、道,都是無我的境界,偏說我能觀苦,我能觀滅。非我執我,長時間、不間斷地習慣,老是這樣的思想,就生出來這個我慢的心情。

a3)這位修行人在未到地定裏邊修聖道,是向於聖人的無分別智那裏,向那裏的時候,這個我慢不自覺的就出來,我慢現出來,他自己還不知道,不知道這是個錯誤,所以這個我慢就障礙你,不能成就現觀,不能夠趣入涅槃,不能證淨,也不能夠安住一境。所以你有這個我慢,所以就不能趣入涅槃。

b)在奢摩他裏面,他這樣思惟,

b1)我於過去生無始劫來,在生死裏面很久很久在這兒流轉。未來,還是在生死裏面繼續流轉,還是這樣流轉生死。

b2)我對生死苦有厭離心,有驚怖心,所以我願意到涅槃那裏,我將來是能達到涅槃那裏。因為要得涅槃,就栽培很多的善根。

b3)我能觀苦,真實是苦,觀察色、受、想、行、識真實是苦。

b4)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觀愛是積聚生死的一個因,真實是生死是由愛來。

b5)我能觀滅,真實是滅,煩惱和煩惱的果報滅掉以後,這時候最清淨安樂。

b6)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夠觀察戒定慧的聖道,真實能到涅槃那裏。

b7)我能觀空,真實是空,觀我不可得,這是空,真實是沒有我。

b8)我觀無願,真實是無願,我觀無相,真實是無相的。就是每一樣都是在修學聖道,都加上一個我。這麼多聖道的功德是我能成就。

c)上面是這個我慢的形相,這一段文就是形容我慢在用功修行的時候,有我慢在裏邊共同的行動,就是這樣。雖然是深心願樂,好樂涅槃。現在這個修行的境界,他不能夠契入到涅槃。因為他執著有我,就有我慢。


3.3.於道諦

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棄捨任運隨轉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隨作意行,專精無間,觀察聖諦;隨所生起,心謝滅時,無間生心,作意觀察,方便流注,無有間斷。彼既如是以心緣心,專精無替;便能令彼隨入作意障礙現觀麁品我慢,無容得生。

[]1)那位禪師在滅諦的時候,認為他很有修行,他就自己反省原來有點問題,甚麼問題呢?他就明白我這樣的想法也就是我慢,我認為我有修行,自己就高起來。這樣的煩惱是聖道的障礙,不能夠得聖道。這樣了知、明白以後,他就能很迅速的以無我的智慧,通達我慢是無所有,是畢竟空寂,就是消滅我慢的煩惱,這就叫做道勝解。修無我觀,能夠消除我慢的煩惱,這是道勝解。

2)如的勝解是什麼意思?

a)棄捨任運隨轉作意,任運隨轉作意就是這個我慢。本來是修學聖道,修習苦、空、無常、無我的這種觀法,但是這個我慢任運隨轉,就是很自然的隨順這個聖道的修行就參加在裏面,同你的聖道的觀行共同的活動,所以叫做隨轉。現在通達我慢是不對,就棄捨。棄捨任運隨轉作意的我慢,不感覺自己有可值得高慢的地方。

a1)什麼是棄捨任運隨轉作意?粗品我慢能生作意不復現行。我慢是很粗顯的一種煩惱,你有煩惱的種子,能生起我慢的作意。現在不再有我慢的活動。能生作意,就是我們沒有修行的人,若有什麼優點,就生起我慢心。現在這位禪師,用功修行的時候,因為修行生起我慢,這叫能生作意。現在因為有智慧,反省自己是錯誤,這個我慢的煩惱被制伏,所以不復現行。

b)什麼是制伏一切外所知境?離開了知性的心,這個所緣境是不可得的。但是所緣境還是現前,不執著所緣境是真實有的叫做制伏。若是不作如是觀的時候,認為真實有一個所緣境,這就是迷惑,這是錯誤、這是煩惱。現在這位修行人明白這是錯誤,所以要制伏,離開我的分別心,外邊的所緣境是沒有。制伏自己的虛妄分別,認為在我的分別心以外,有一切法。棄捨任運隨轉作意,是能觀察的智慧是清淨的。制伏一切外所知境,這所觀察的境界也是清淨的,就是如理的,都是契合真理的。你能作如是觀,就是趣入作意,就是能進步到涅槃那裏,能向涅槃那裏前進。如的勝解,就是能觀察的智慧不可得,所觀察的境界也不可得,是名為如。

b1)以心緣心生總厭離,通達三摩地所行影相唯是其識。不由境界心作意生,是名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以心緣心,我慢是一種心法,是心理上的一種煩惱。現在用這個心來觀察我們的心,自己觀察自己的心,能觀察的是智慧,所觀察的心就是煩惱。生總厭離,就生起來厭離,就是感覺錯誤,我認為我很有修行,這是一個錯誤,就是生厭離心。總,就是包括所有的煩惱,不但是我慢,還有其他的煩惱也包括在內,心裏面都不歡喜有煩惱。為什麼棄捨任運隨轉作意呢?就是感覺自己有錯誤,馬上地就把它改正過來,原因就是因為厭離,才做改正的這種觀法。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這位禪師最低限度有未到地定,在定裏邊,內心裏面所行的影像,就是所緣境,就是於所知事同分影像,譬如修不淨觀,外邊有一個不淨的骨鎖,然後在心裏面現出來,是骨鎖的影像,它不就是骨鎖,所以是影像。內心裏面修無我觀,就根據佛陀的法語,如是如是,是無我義,我們根據佛陀的法語,在心裏面現出來無我的相,那也是影像,所以叫做所行影像。這個影像唯是其識,它只是內心的分別,離開你的分別心,這個影像是不可得,它沒有自性的,它沒有獨立的體性,是依靠你內心的分別才能顯現的。所以你要這樣通達,內心這個所緣境,是你內心的分別,要這樣通達。不由境界心作意生,不是由於心外面的境界引發你內心的分別,是你自己變現出來的境界,你的心又依靠它生起分別。若這樣通達,就是能夠制伏,是名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這樣,所緣境就沒有獨立的體性,你的分別心也就不存在,就入於無能、無所、無分別的境界,就向那裏趣入,這叫做趣入作意。

3)行勝解,向前進叫做行,而這是說修行的事情。

a)隨作意行,就是隨順如理的作意,隨順這個作意修行,這個作意是這樣,你要這樣隨順他,這樣不斷地修行,就是不斷地作如是觀。專精無間,專一精純,就是沒有染污。若有染污的分別,加雜在裏邊,就不叫專精。無間,就是不間斷,就是一直地相續地這樣作如是觀。觀察聖諦,隨作意行,就是觀察聖諦,就是觀察不生不滅,我不可得,我所不可得,能緣的不可得,所緣的不可得,就是觀察聖諦,這是第一義觀。

a1)隨勝解作意行,專精無間觀察聖諦。當知此即順決擇分加行位攝。這一位修行人,隨順佛陀所開示的勝解作意,隨順佛所開示的這個修行方法,這樣學習。隨勝解作意行,隨順這樣修行,就是這樣修止觀。專精無間觀察聖諦,能這樣用功不懈怠。當知此即順抉擇分加行位攝。抉擇分,就是入於見道的時候,叫做抉擇分。順抉擇分,就是見道之前用功的時候,是順於抉擇分,就是隨順,也就是趣向,趣向見道的這個位次。這個位次呢?叫做加行位,就是努力修行的這個階段,屬於這個階段。在加行位之前叫做資糧位,資糧位就是準備的階段,準備用功修行的時候。現在準備好了,開始修行的時候是努力修行,是不懈怠的,所以叫做加行位,而加行位,就是順抉擇分。

a2)顯揚聖教論上說,聲聞乘的禪師,從了相作意的時候,就學習四諦,每一諦裏邊有四行,共十六種觀行都是智慧。作十六種觀行的用功,又繼續地這樣修習。先觀察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就是不清淨,所以,全面的厭惡惑業苦,對它不歡喜,而這也就是智慧,就現起。加行位有四個位次,煖、頂、忍、世第一,這裏就是初開始煖這個位次,乃至到下邊有說頂,說忍,說世第一。

b)隨所生起,心謝滅時,無間生心,作意觀察,這是世俗觀。隨所生起,隨著因緣心就會生起,染污的因緣,染污心生起來;清淨的因緣,清淨的心就生起來;隨著染淨的因緣,生起染淨的心。這心一剎那間生起,一剎那間又滅,因為他沒有能力自然地相續住下去。謝滅以後,沒有其他的間隔,一剎那間又生起,剎那滅、剎那生;剎那生又剎那滅,觀察這個心,不是常恒住,它是剎那生滅。作意觀察,你本身要振作起來,主動地,要作如是觀,觀察這個心是無常的,是有生有滅的。前面的觀察聖諦,是不生不滅,所以,有兩種觀察。

c)方便流注,無有間斷。方便是智慧,以智慧為方便,就像水在流似的,相續地一滴一滴地在流注,你作如是觀,也要這樣相續,不要間斷。這就是行的勝解,就是不間斷地前進叫做行。

4)那位禪師能這樣用心來觀察自己的心。專精無替,專精就是沒有污染,這樣觀察而不停止。無替,替者廢也,就是不停止的意思。便能令彼隨入作意,便能令彼我慢隨入作意障礙你的現觀,障礙你見道時的無分別智的這個我慢。這個我慢就是很粗動。現在這位修行人,知道這個粗品的我慢,不容許它再出現,能消滅這個我慢。從煩惱裏邊解脫出來,這叫做出。

a)什麼是以心緣心?以後後能取觀前前能取法。以後後,後一剎那、後一剎那心,去取,取就是觀,觀察前面一剎那,前一剎那的那個能取法,就是能觀察的那個智慧。無間滅的心,就是一剎那間滅,一剎那間又生,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之間沒有其他法來加在裏邊,這叫作無間。無間滅的一心,就是前一剎那心,後一剎那是新起的作意,就是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思惟現前明了性的心是剎那剎那滅,這樣作如實觀,修無常觀。修無常觀就能滅除我慢。若執著有我,我是常恒住、不變異,現在觀察這一念心是剎那生、剎那滅,就沒有我可得,也就沒有我慢可得,就把我慢消滅。

48.雜阿含392

1.「相」: 復次、背聖諦智,不成現觀,諸有沙門,若婆羅門,當知略有十相過患:謂有勝義諸沙門等,意不許彼為沙門等;言亦不數為沙門等;於諸後有生等眾苦皆未解脫;於諸惡趣亦未解脫;堪能棄捨正所學處;不堪能證諸出世間過人勝法,所謂聖道、道果涅槃;向善趣故,堪能尋訪除學、無學餘外福田;於超苦苦更不還果,無所堪能;於現法中究竟悟解,解脫一切有餘依苦,無所堪能。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不背諦智,成就現觀所有沙門、若婆羅門十相功德。


2.如實而通達

2.1.明現觀

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

[]1)從這個世第一,能緣所緣平等智,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就是在四加行的時候,所觀的四聖諦理,所現起的內作意,成就的智慧。繼續不間斷地修止觀,隨前次第所觀諸諦,還是苦集滅道四諦。若是現見,就是欲界的苦諦。若非現見,就是上二界的苦諦。如其苦集滅道的次第,有無分別的決定智慧現前。決定智,一點不猶疑。現見智生,現見苦集滅道的智慧現起。先見苦諦,再集諦、滅諦、道諦,欲界的和無色界,就是八忍、八智,就是十六剎那。什麼是若是現見若非現見等?前說現見諸蘊諦智,即是能生法智種子依處。及不現見蘊比度諦智,即是能生類智種子依處故。法智也好,類智也好,總合而為一,名為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


由此生故,三界所繫見道所斷附屬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麤重,皆悉永斷。此永斷故,若先已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得不還果。彼與前說離欲者相,當知無異。然於此中少有差別,謂當受化生,即於彼處當般涅槃,不復還來生此世間。若先倍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得一來果。若先未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麤重永息,得預流果。

[]2)a)由這個無分別智現前的關係,屬於欲界的,色界、無色界的,這個是見道所斷的煩惱,就是十使,薩迦耶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貪、瞋、癡、慢、疑,這都是屬於見煩惱,三界所繫見道所斷的煩惱。附屬所依,這個煩惱是附屬在你的色、受、想、行、識裏面。諸煩惱品,就是這麼多十使的煩惱。一切麤重,皆悉永斷,麤重就是指煩惱的種子,智慧一現前,煩惱的種子完全沒有,所以叫做斷障。

b)這個三界所繫的、見道所斷的這一切煩惱永斷故。若是這個修行人,在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之前,已經遠離欲界的煩惱。他現在經過或長或短的修行,入如是諦現觀已,就是入無分別智,叫做現觀。無分別智觀察苦集滅道四諦,就得不還果。這個人得三果是離欲,這個離欲的相貌,與前邊說到這個離欲的相貌,也是一樣。可是與前邊那個離欲還有點差別。得三果的這個人,現在是欲界的人,若在這裏死掉,他要受化生,就是胎卵濕化的化生。化生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都是化生。這些不還果聖人,將來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當受化生。就在色界天、無色界天,他就得四果阿羅漢,在那裏入涅槃。不再還來欲界受生死。這就是不同於只是得四禪八定,沒得聖道的人,就不相同。

c)若先倍離欲界貪者,倍,就是一部分。修現觀之前,已經遠離一部份的欲界的貪欲心。欲界的貪欲心沒有完全消除,但是因為修不淨觀的關係,棄捨一部份。那位禪師現在修現觀的時候,也就是修四念處,契入諦現觀,就是觀苦集滅道,成就無分別的智慧。這個時候所成就的果位,是斯陀含果,就是再一來欲界,受一番生死,就得阿羅漢果,得涅槃,叫一來果。在未到地定裏面修不淨觀,破除多少欲,現在現觀相應的時候,就超越初果得二果。

d)若是修現觀之前,在未到地定裏面,沒能棄捨欲界的貪心。他修四念處現在相應,麤重永息,我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的種子息滅,不是暫時的調伏,而是永久的息滅,就是預流果。

d1)什麼是麤重永息得預流果?此中所斷的麤重,謂即一切見道所斷煩惱。就是成就無分別智,把薩迦耶見,這個分別我執滅掉,戒取也滅掉,疑也滅掉,不是偏指現行說,是指種子說的。所以麤重永息得預流果。此中麤重,謂即見道所斷煩惱,見道之前,是加行道。加行道之前,是資糧道。資糧道還沒能調伏煩惱,加行道能夠調伏煩惱,但是沒有斷;由見道開始斷煩惱,修道還斷煩惱,到無學道就煩惱完全斷除。所以有的煩惱是見道所斷,有的煩惱是修道的時候斷,分別所起的煩惱,是見道所斷。我見,有分別的我執,有俱生的我執。現在見道所斷的是斷分別我執,俱生我執還不能斷,要修道的時候才能斷。所以現在說一切見道所斷的煩惱,得預流果。初果聖人,有什麼樣的好處呢?就是永久不再到三惡道。因為,臨命終的時候有正念,所以不墮入三惡道。

d2)什麼是遠塵?什麼是塵?能障現觀,有間無間,我慢現轉。就是我慢,它是能障礙無我的智慧現前。但是這個相貌呢?是有間、無間的不同。在現觀那一方面來說,清淨光明的智慧,被我慢間斷,這個時候心裏面有我慢,無分別智就間斷。我慢不現行,無分別智就是不間斷,是這樣有間、無間。或者說是無間斷就是相續。有間斷就是不相續。我慢煩惱現行的時候,有的時候是剎那剎那相續,就是無間。有的時候不相續,現是現了,一下子就沒有,也叫做有間、無間。我慢現轉,我慢的煩惱就是自己高舉,執著有我,我很了不起,這是我慢顯現出來的行相。塵是什麼?塵就是我慢煩惱,叫做塵。

d3)什麼是離垢?垢是什麼呢?謂彼品及見斷品所有麤重。謂彼品,就是彼我慢那一類,彼我慢品。及見斷品,就是見道所斷的那一類的所有的麤重。我慢的種子,有分別的我慢的種子,有俱生我慢的種子,現在說是見斷品所有麤重,就是見道所斷,分別所起的我慢的種子,就是把這個種子給斷,就叫做離垢。塵?就是我慢的現行。垢呢?就是我慢的種子。把我慢的現行、種子完全消除,叫做遠塵離垢。


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如剎帝利與剎帝利和合無乖、現前觀察,名為現觀。婆羅門等、當知亦爾。

[]3)能知智,能知的智慧就是無我,通達無我的這個智慧。與所知境,所知境就是我空的境界,觀察我不可得。無我的智慧觀察我不可得,無我的境界是所知境。能知的智慧與所知境界和合,融合在一起,而沒有乖違。若執著有我,就是不對。雖然觀察無我,但是還不能真實承認是無我,就是有乖違。現前觀察,無我的智慧顯現在前,觀察這個我不可得,故名現觀。若是作如是觀的時候,那是有分別境界。等到觀察成就,就是無分別的境界。現在這裏,應該是無分別的境界。如剎帝利與剎帝利和合無乖,王族的剎帝利和剎帝利,同一族姓的人,所以他們是和合無乖的。我看你是剎帝利,你看我也是剎帝利,能觀、所觀都是無我的境界,是名為現觀。婆羅門與婆羅門和合無乖,現前觀察,也是這樣。


此亦成就眾多相狀。謂證如是諦現觀故,獲得四智。謂於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若行境界,由失念故,雖起猛利諸煩惱纏;暫作意時,速疾除遣;又能畢竟不墮惡趣;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乃至傍生亦不害命,終不退轉,棄捨所學,不復能造五無間業,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無因而生;終不求請外道為師,亦不於彼起福田想。於他沙門婆羅門等,終不觀瞻口及顏面。唯自見法、得法、知法、證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緣;於大師教、非他所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為清淨;終不更受第八有生,具足成就四種證淨。

[]4)這位得須陀洹果的人,有很多的相貌,可以知道。

a)這位禪師不懈怠,精進地修四念處,現在成就無分別智,就獲得四種智慧。這位禪師,或者經行的時候,或者靜坐的時候。內心裏邊有如理作意,什麼如理作意呢?善推求故,他能夠觀察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可得。

a1)得唯法智,就是唯獨是色、受、想、行、識,眾緣所生的色、受、想、行、識、而已,這裏邊沒有我可得,觀察我不可得。唯獨是因緣所生的色、受、想、行、識的法,只是法,沒有我可得。

a2)得非斷智,又得到不斷的智慧,可以分兩個解釋:一個是只要有因緣,就有因緣所生法,有因緣而沒有所生法就是斷,有所生法就是沒有斷,這是一種解釋。其次,

從智慧的推求,這個人二十歲,面貌是這樣,到八十歲的時候,面貌又一個樣子,前後不同,什麼時候開始不同?是剎那剎那變異。前一剎那的相貌,第二剎那就不見,那麼就是斷了嗎?其實沒有斷。這是微細的非斷,非斷智。

a3)得非常智,觀察這一切有為法,不是常住不變,前一剎那,後一剎那都不同。

a4)得緣生行如幻事智,因緣所生的一切有為法,在凡夫來看都是真實,但是這位須陀洹果的聖人,觀察因緣所生的有為法,都是如幻化似,就是幻術所變。這一切有為法,內裏邊的根身,眼耳鼻舌身意,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乃至意識,根、塵、識這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真實,不執著是真實的。所以知道一切法空,是聖人的智慧,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如鏡中像,這也是聖人的智慧。

b)若是這個時候沒有入定,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活動的時候,失掉正念,不如理作意就來,就會生起猛利的煩惱纏。纏,是煩惱活動的時候。雖然失掉正念,心裏面現起猛利的煩惱,暫作意時,速疾除遣,一下子正念又恢復過來。恢復過來,就知道一切緣生行都是如幻如化,不是真實的,很快地就把煩惱消除。這是初果聖人,也會現煩惱,但是時間很短,就把煩惱結束。

b1)初果聖人死掉以後,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就是因為他能調伏煩惱的關係。

b2)終不故思違越所學,生存的時候,決定不會故意地這樣思惟,違犯佛所制定的戒,所學就是戒,不會故意地犯戒。持戒清淨到什麼程度呢?以殺生戒為例,就是傍生裏面,他也不會隨便傷害它的生命的,就是一個蚊蟲,他也不傷害它的生命。終不退轉,棄捨所學,就是他有煩惱,會用正念來調伏,不會退失道心,棄捨所學的佛法。

b3)不復能造五無間業,這個初果聖人不會再造五無間業,五種墮落無間地獄的業力,就是殺害他的父親,殺害他的母親,弒阿羅漢,破和合僧,轉法輪僧,以及出佛身血,都不會做這種事情。

b4)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無因而生。他有無我的智慧,通達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決定知道一切法的苦,一切法的樂,不是自所作。自所作,就是苦是自己造的苦,樂是自己造的樂,就是說樂是有他自己的自性,這個自性能造出快樂來,苦也有他的自性,這個自性能造出苦來。從佛法的態度,一切法是因緣所生,但是外道的思想,一切法不是因緣所生,怎麼生的呢?是自性所生。每一法都有它的自性,由它的自性生出來苦,生出來樂。現在這個初果聖人,知道世間上苦惱的事情,快樂的事情,都是無自性的,所以不是由自性生的。非他所作,這個他就是大自在天,不是自在天有這個能力叫眾生苦,叫眾生樂。非自他作,這是自他和合所作。就是每一法要有它的自性,又加上大自在天他們和合,造出來苦惱的事情,造出來快樂的事情,初果聖人不同意這種見地。非非自他,無因而生,也不是沒有自他,就是沒有原因的,這件事就出來。那麼怎麼生,是因緣所生,就是他自己的業力,在眾多因緣的幫助,就有這件事。

b5)這個初果聖人不會拜外道為老師,也不會對那個人是有道德,對他供養,能令你得福,不會有這種想法。對於佛法以外的沙門和婆羅門這些外道,終不會看他的臉,注意他,將要說什麼,我應該注意聽聽。看他的口,看他說什麼話,因為你有正知正見。所以真實有正知正見是初果聖人,那是無漏的正見。沒得初果之前,就是聞思修的正知正見,從聞思修裏面得正知正見。

b6)唯自見法,他靠自己的智慧見苦集滅道,能見到什麼是苦,什麼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得法,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知法,得到法以後,自己知道我現在是初果、我是二果、我是三果、我是四果,自己知道。證法源底,他證悟法的源底,就是初果這時候見到緣起的苦集滅道,就是達到究竟。越度疑惑,就是超過疑惑,說是某某人他能得初果、得二果,他不疑惑這件事。說自己得到初果,我或者得二果,這件事也不疑惑。不由他緣,不由他緣有二個意思,一個是在修道的時候,不須要別人來引導你,自然是很善巧的能這樣修行。見道以前,就是在資糧位、加行位這個時候,須要有善知識的開導。得聖道以後,自己自然是知道怎麼修行,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為眾生開示佛法的時候,初果聖人就是根據自己的智慧能宣揚佛法,不假藉別人。於大師教,非他所引,對於佛陀的教導的法語,他對佛陀有信心,不要說是現在,就是死以後,第二生、第三生以後,對於佛的教法,其他的一切外道不能夠引導他,叫他不要信佛。所以得初果以後,沒有隔陰之迷。

b7)於諸法中,得無所畏,就是對他自己所證悟的苦集滅道這種佛法,別人若問他,心裏面沒有恐怖。真實得初果的人,你問他苦集滅道證悟的事情,他心裏面很平靜,他不怕你有所問。

b8)終不妄計吉瑞吉祥以為清淨。世間人認為這是瑞,這是吉祥,這是清淨、是合道理的,是令人滿意的事情,初果聖人不會有這種想法。

b9)終不更受第八有生。這個初果聖人,若不精進,須要再受七番生死,就得阿羅漢道,不會再受第八番生死,最多受七番生死。

b10)具足成就四種證淨,他成就佛、法、僧、戒。佛、法、僧、戒,這四種在他的內心裏那個清淨智慧中,證悟這件事,這是清淨。佛之所以為佛者,所以是法、是僧、是戒,他都能達到那個清淨,無為的境界。他有這樣的信心,有這樣的智慧,成就不可破壞的信心,叫具足成就四種證淨。

2.2.明作意

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於諸聖諦現觀已後,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名遠離作意。

[]1)這位禪師,用煖、頂、忍、世第一,到世第一已前,都叫作勝解作意。勝解作意,就是苦集滅道四諦,每一諦裏面有四種觀行,十六種觀行。最初了相作意也是學習十六種觀行,但是猶為聞思之所間雜,還要向善知識學習。到勝解作意的時候,完全是自己用功,完全是在未到地定裏面,自己作如是觀,而沒有聞思的間雜。

2)這位禪師對於苦集滅道四諦,成就無分別智以後,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名遠離作意。就是由世第一法,一剎那間就是到須陀洹果,須陀洹果這個時候一共有十六剎那。經過十六剎那,就是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身見、戒取、疑,叫做遠離作意。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還沒有得聖道,到遠離作意,這個時候得初果。

49.雜阿含71

1.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論說] 彼有情眾,略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一向安住可愛業果,即於此果耽著受用,謂生天處,專行放逸。二者、一向因轉,謂希求彼,所有沙門、若婆羅門。三者、樂般涅槃諸有情眾。四者、諸雜種類,謂住於此,或住於果,耽著受用;或樂攝受當來愛果;或時時修涅槃資糧,離諸放逸。於前三種有情眾中,隨其所應,當知世間、彼集、滅邊,及薩迦耶、彼集、滅邊(cs.69, 70)。於後第四有情眾中,當知薩迦耶、彼集、彼滅、趣道差別(cs.71)T30,789c

[]那個有情眾,大略地說有四種。哪四種?

第一、一向安住於可愛業的果報,就是對於這個果報樂著、受用,就是生於天的地方,捨棄其餘善法而專行放逸。

第二、一向因轉,就是希望、追求彼可愛業果的所有沙門、婆羅門。

第三、樂於般涅槃的許多有情眾。

第四、許多夾雜各種類別的有情眾,就是住於此,或住於可愛業果,耽著、受用;或樂於攝受當來愛的果報;或是時時刻刻修習涅槃的資糧,遠離種種的放逸。對於前三種有情眾中,隨順其所對應,第一與第二有情眾,應當知道是世間彼集、滅邊。第三有情眾,及薩迦耶彼集、滅邊。在最後第四有情眾中,住於此或住於可愛業果,耽著、受用,或樂於攝受當來愛的果報,應當知道是薩迦耶彼集趣道。或是時時刻刻修習涅槃的資糧,遠離種種的放逸,應當知道是彼滅趣道。


2.餘如是說,差別者:「當知有身,當知、斷有身集,當知、證有身滅,當知、修斷有身道跡」。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論說] 依二種道,當知施設四種行相。云何依二種道?謂依見道,及依修道。云何施設四種行相。一、應遍知行相,二、應永斷行相,三、應作證行相,四、應修習行相。如是四種,三依見道,一依修道。入見道時,諦現觀俱,能遍知苦,斷一分集,證一分滅。於彼一分能斷證者,於修道中,為求無餘斷及證故,如所得道,應勤修習。因修如是諸思擇道及修道故,永斷餘集,證得餘滅。T30,789c

[]依照二種道,應當知道施設、建立四種內心活動的相貌。什麼是依二種道?就是依照見道,以及依照修道。什麼是施設四種行相?第一、應遍知行相。第二、應永斷行相。第三、應作證行相。第四、應修習行相。如是四種,前三諦是依照見道,最後一諦是依照修道。為什麼?a)進入見道的時候,與聖諦現觀同時活動,能夠周遍知道苦,能斷除一部分的集,能證一部分的滅,所以,見道包括三諦。b)對於彼一部分能斷除、親證的人,在修道中,為了追求沒有剩餘的斷除及親證的緣故,如同先前所得道,就是四念處,應該精勤修習。因為修習這樣種種的思擇道及修道的緣故,永遠斷除其餘的集,親身證得其餘煩惱的滅。


3.又復差別者:比丘知有身,斷有身集,證有身滅,修斷有身道,是名比丘斷愛欲、縛、諸結等法,修無間等,究竟苦邊。

[論說]證得如是極究竟者,由五種相,應知究竟。何等為五?謂已證得苦及苦因無餘盡故;堪作他義,一切自義皆圓滿故;證得畢竟斷及智故;能入究竟涅槃城故;即得入已,於其聖住能安住故。

於第一相,有割愛等四種差別[120],如前應知(T30,778a)

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122],如前應知。

於第三相,有畢竟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有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謂已獲得彼對治故[121]

於第四相,譬如世間具五種相名入宮城,隨闕一種不名為入[123]

如是要具與彼相似五種相故,當知名入涅槃宮城。T30,790a

[]證悟無我道理,能得如是最高程度的究竟者。藉由五種相貌,應當知道他已經到達究竟。哪五種?

第一、已經以正智如實證悟真理,能令苦及苦因的惑業,沒有剩餘的滅盡的緣故。

第二、堪能造作利他的目標,因為自己解脫苦與苦因的目標,全部都圓滿的緣故。

第三、以正智如實證悟真理,畢竟斷惑與業,以及得盡智、無生智的緣故。

第四、能夠進入究竟的涅槃城的緣故。

第五、即得進入涅槃城之後,對於其聖住,能夠安心而住的緣故。什麼是聖住?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或是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對於第一種相貌,有割愛等四種差別,如前應知(會編頁34)


4.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究竟邊際,究竟離垢,究竟梵行純淨上士。

[論說]於第三相,有畢竟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有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謂已獲得彼對治故。T30,790a

[]對於第三相,1)有畢竟究竟,因為未來一切五蘊諸行的眾多苦惱事,全部斷盡的緣故,就是苦盡。2)有畢竟無垢,一切見愛煩惱畢竟斷盡的緣故。這二項是畢竟斷。3)有畢竟梵行以為後邊,就是以修道,已經獲得彼煩惱與業的對治的緣故。就是畢竟智。


5.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已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

[論說]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如前應知。T30,790a

[]對於第二相,有阿羅漢盡諸漏等,所有差別,如前(會編頁98)所說。又,若是證悟真理,得阿羅漢果,首先必須在學地的時候,對於五蘊諸行中的任一,已經不會執取領受為我,以及我所。之後,對於種種漏,全部都能得解脫。又因為與四種道理相順和合的緣故,應當知道是名阿羅漢的相貌。哪四種?一者、自己的煩惱已斷,達到究竟,應該作利益他人的事這個道理的關係。二者、當來能獲得自己的目標,無餘涅槃,因為對於一切煩惱已周遍圓滿的斷盡這個道理的意義。三者、未來的五蘊諸行的煩惱因,已經永遠斷滅,當來能證現法樂住的道理的緣故。四者、超越有學的階段,進入無學階段,是相順和合的道理的緣故。


6.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

[論說]於第四相,譬如世間具五種相名入宮城,隨闕一種不名為入。如是要具與彼相似五種相故,當知名入涅槃宮城。何等名具世間五相?一者、闢宮城門;二者、超踰隍塹而不墮落;三者、深起果決而越度之;四者、越隍塹已,逼臨宮闕;五者、非自非餘之所希望,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是入宮,無諸罣礙。T30,790a-b

[]對於第四種相貌,譬如世間具足五種相貌,就稱為進入宮城,隨著這五種相貌,缺少一種,就不能名為入。這樣,需要具足與彼世間相似的五種相貌的緣故,應當知道,名為進入涅槃宮城。什麼是具足世間五種相貌?第一、開啟宮城的大門。第二、超踰城壕而不墮落,隍,城下壕坑,城下有水曰池,無水曰隍。壍,壕坑。第三者、對於涅槃宮深深地生起喜樂,所以果敢堅決而越度隍塹。第四、越度隍塹之後,逼臨宮門。第五、若是自己勝過他人,心生高舉,就是勝幢。現在,戰勝煩惱,不會拿自己與其餘人比較,慢心已斷的關係,稱為勝幢已經倒下,慢慢地進入中宮。這樣進入宮中,沒有種種的罣礙。


7.又復差別者:「云何斷關?謂斷五下分結。云何度塹?謂度無明深塹。云何超越境界?謂究竟無始生死。云何脫諸防邏?謂有愛盡。云何建聖法幢?謂我慢盡」。

[論說]入涅槃宮亦復如是:先斷能順五下分結,如彼闢門。次於涅槃起深坑想,無明怖畏斷無餘故,如超隍塹而不墮落。能到薩迦耶彼岸故,能持最後身故,如彼果決而越度之。將入無餘依涅槃界,如逼宮闕,已斷有愛,於諸境界無復愛生。遍於一切憍慢不起而入涅槃,如非自他之所希望,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前所說五種因緣,入涅槃宮當知亦爾。T30,790b

[]進入涅槃宮也是這樣五種相貌。第一、首先,斷除能夠隨順下分界的五種結,就是欲貪、瞋恚、有身見、戒禁取見、疑。如同彼世間宮殿開啟門戶。第二、接著對於涅槃生起深坑的想法,這種無明的怖畏,斷盡沒有剩餘的緣故,如同超越隍塹而不墮落。第三、能到有身的彼岸的緣故,能夠維持最後身的緣故,如同彼果敢決斷而越度之。第四、將要進入無餘依涅槃界,如同逼進宮闕,已經斷除色、無色界的愛,對於三界的種種境界不會再令愛著心生起。第五、普遍地對於一切憍慢不起,而能進入涅槃,如非自他之所希望,我慢勝幢既仆,徐入中宮。如同前面所說五種因緣,進入涅槃宮當知也是如此。


8.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五枝,成六枝,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

[論說]又既入已,由二種相安住聖住:一、由行故,二、由住故。行由三相,應正了知:一、不共故,二、無染故,三、正依止所依止故。永斷順五下分結故,於諸欲中畢竟離欲,即於是處而遊行故,說名不共。於六恆住常攝受故,名為無染。於一分法思擇遠離,謂惡象馬等,於一分法思擇習近,謂衣服、飲食等,是名為正依止所依。如是於行善清淨已,復由五相應了知住:謂若由此而住,若此為依,若由此離繫,若此為依,若由此相應。當知此中,由不動心解脫而住。於一分法思擇除遣,謂遊行散亂,劬勞因緣,身心疲怠;於一分法思擇忍受,謂寒、熱等,是名為依。由於三種雜染離繫,謂見雜染及愛雜染,尋思雜染。由見雜染得離繫故,於後有中心無動搖。由愛雜染得離繫故,於諸境界不被漂淪。尋思雜染得離繫故,尋思唯善,無有不善。如是名為由此離繫。此依四種靜慮無動三摩地,安住第一現法樂住,是名為依。由與無學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而共相應。又離愛者,於第二身不復生故,於涅槃舍無退轉故,剋證無上圓滿德故。由此五相,應知圓滿住第一住。T30,790b

[]又,既然進入涅槃宮之後,由二種相貌,心安住於聖住。哪二種?一、由行故,二、由住故。什麼是聖住?就是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

1)行由三種相貌,應該正確了知。哪三種?一、不共故,二、無染故,三、正依止所依止故。

第一、什麼是不共?永遠斷除順益下分欲界的五種結的緣故,對於欲界的種種欲中,畢竟捨離欲界的欲,心就在於這個離欲的地方,遊歷諸方的關係,說為不共。

第二、什麼是無染?心於六恆住中,時常攝受的緣故,名為無染。

第三、什麼是正依止所依止?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遠離,就是不與暴惡的象、馬等共同行走。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使用,就是衣服、飲食等四資具,是名為正依止所依。

2)這樣在行為上已得到完善的清淨之後,還可由五種相,應當了知住。哪五種?就是若由此而住,若此為依,若由此離繫,若此為依,若由此相應。

第一、什麼是由此而住?應當知道這些之中,由於四種靜慮不動,心得解脫而住。

第二、什麼是此為依?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除遣,就是遊行散亂,劬勞因緣,身心疲怠。對於一部分法,思惟決擇,應當忍受,就是寒冷、暑熱等,是名為依。

第三、什麼是由此離繫?由於三種雜染離繫,就是見雜染及愛雜染,尋思雜染。由於見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對於後有中,心沒有動搖。由於愛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對於種種境界,心不會被漂流、沉沒。尋思雜染得離繫的緣故,尋思唯獨是善,沒有不是善。這樣名為由此離繫。

第四、什麼是由此為依?此依四種靜慮無動三摩地,安住第一現法樂住,是名為依。

第五、什麼是由此相應?由與無學心善解脫、慧善解脫而共相應。又,什麼是離愛?第一、對於第二身,不會再生起的緣故。對於涅槃舍,不會退轉的緣故。第三、必能證得無上圓滿的功德的緣故。由這五種相貌,應知是圓滿住、第一住。


1.阿羅漢道

彼即於此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有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最後學位,喻如金剛三摩地生。由此生故,便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

[]1)彼那個禪師,對這個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時時地與它在一起叫做親近,時常的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四諦有十六種觀行,十六種觀行主要是前二種,四諦都是要修,但是主要是前二種,苦諦和集諦,最重要的還是苦諦,觀察它是無常、苦、空、無我乃至不淨,就是四念處。多修習,就是不斷地重覆,在奢摩他裏作如是觀。

2)因為這個時候其已經得初果,也可能得二果,也可能得三果,這是因人而異。到攝樂作意這個時候,一方面自己有多少成就,心裏也是歡喜,還繼續努力地這麼修行。這個時候,就使令自己又進一大步,成就什麼功德呢?就是有這樣殊勝的功能。什麼呢?無餘永斷,就是斷煩惱,不是斷一部份,沒有剩餘、完全斷,而且是永久的滅除煩惱,叫無餘永斷。斷什麼煩惱呢?因為他已經見道,所以在見道的時候斷的煩惱已經斷,現在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這個初果已後繼續修四念處的時候所斷的煩惱,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這個時候有欲界的愛煩惱還沒斷,或者是沒有斷清淨,還有上二界的煩惱沒有斷清淨。

3)最後學位,就是你有這種功能,有這種堪能性,能斷除所有的煩惱,有這種能力,這時候達到什麼程度呢?達到最後學位。從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向都叫做學位,都還是努力地要修學止觀。但是這個時候達到學位的最後,還是有學的。

4)喻如金剛三摩地生,這時候這個定地是叫做金剛三摩地,就是像金剛那麼堅固,不可破壞的三摩地出現。

5)由於這個金剛三摩地現前,所以就能夠永斷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乃至最後非非想天的煩惱完全消滅,有這種功能。這個三摩地的殊勝就像金剛那樣寶貴、那樣殊勝。此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這個金剛三摩地有這種功能,能斷所有的煩惱。在最後邊的有學位現出,就從金剛喻定這裏開始,中間沒有其他的事情的間隔,相續的清淨,就究竟的解脫一切煩惱。煩惱解脫之後,清淨的智慧現前。這個清淨智慧就是由毘缽舍那成就,所以修奢摩他是得定,還要修毘缽舍那的慧,修毘缽舍那的慧,還要修奢摩他的定,這樣才是圓滿的。成阿羅漢名無學故,到這個時候就是無學位,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


問:何因緣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答:譬如金剛,望餘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珍寶,最為堅固;能穿、能壞所餘寶物,非餘寶物所能穿壞。如是此三摩地於諸有學三摩地中,最上最勝,最為堅固;能壞一切所有煩惱,非上煩惱所能蔽伏,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

[]問:何因緣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阿羅漢道,道在這裡是在因位,與阿羅漢果相對,這因能通到果那裡,所以叫做道。什麼理由此三摩地叫做金剛喻?

1)答:譬如金剛,望餘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珍寶,金剛比這些寶,都是最堅固。怎麼叫做堅固?能穿洞,能破壞其他的寶物。其餘的寶物想要破金剛是不可以的,所以叫金剛。

2)在有學這個範圍內的修行人的三摩地裡面,這個禪定是最高尚,最殊勝,最為堅固能能破除一切煩惱。非上煩惱所能蔽伏,就是最難斷、最微細的煩惱都不能夠遮蔽金剛喻定,它能降伏你,你不能降伏它。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什麼是上煩惱?就是色、無色界的煩惱,是最微細的煩惱。


2.阿羅漢果-2.1.證極究竟

從此金剛喻三摩地,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麁重種子;其心於彼究竟解脫,證得畢竟種姓清淨。

[]從這一剎那,成就金剛喻定,沒有間斷,永害一切煩惱品的粗重,這是煩惱的種子叫做粗重。那位禪師的那一念心,於彼煩惱究竟得解脫,不受煩惱的繫縛,證得畢竟種性清淨,就是成就究竟的、心性的清淨。他的心究竟清淨,沒有煩惱的污染。什麼是證得畢竟種性清淨?謂證轉依圓滿解脫自性清淨故。依是什麼呢?就是現在這一念心。轉依就是把心轉變一下,原來的心是染污的,現在把它轉變為清淨,就叫做轉依。就是棄捨煩惱的染污,獲得清淨的聖道,叫做轉依。轉依這件事,從初果就開始,但是還不圓滿,要經過二果、三果到四果,到阿羅漢道的時候,得阿羅漢的時候,轉依是圓滿。解脫自性清淨故,解脫一切的煩惱,成就清淨的道力。這個時候,你的自性就是清淨。自性是什麼?就是心,就是你的心清淨,得阿羅漢的時候心清淨。


於諸煩惱究竟盡中,發起盡智。由因盡故,當來苦果,畢竟不生;即於此中起無生智。

[]1)這位阿羅漢於諸煩惱究竟的滅除以後,這個時候,毘缽舍那的智慧叫做盡智就發起,就出現,出現這種智慧叫做盡智。煩惱是因,生死是果,由於煩惱的因滅除,將來的苦果,就是這個生命以後的那個有漏的色、受、想、行、識,究竟是不現前。即於此中,起無生智,將來的苦果不現前叫做無生智。盡智,是說生死的因盡。無生智,生死的果盡。這個時候有能力為別人作功德,因為他本身清淨,有智德,有斷德,假設他有慈悲心的話,就有能力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他有這種能力,這是堪作他義。


彼於爾時成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無復所作,證得自義,盡諸有結;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已具成就十無學法,謂無學正見、正思惟,乃至無學正解脫、正智。

[]2)那位禪師在這個時候,成就阿羅漢道,成就阿羅漢果,就是諸漏已盡,一切煩惱都消除。所作已辦,所應該做的事情都作好,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聖道,戒定慧的聖道已經成辦,已經圓滿、成功。無復所作,再沒有事情好作,在他自己這一方面的事情,沒有事情要做。證得自義,就是成就自己的這一方面義利。盡諸有結,就是滅除一切的生死苦。結,與苦惱和合。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些生死的果報就是苦,不和阿羅漢和合,不同他的心在一起,所有的苦都結束。已正奉行如來聖教,阿羅漢來到佛法裏邊,聽聞佛法,遵照佛陀的教導而修行這件事,他已經這樣做了。心善解脫,他的內心是很好的,清淨莊嚴,解脫一切污染,就是他自己的功德圓滿,是自義圓滿。什麼是證得自義?謂於自身證苦邊際,是名證得自義,是他本身修學聖道,達到苦的邊際,就是到這裏為止,超過這時候再沒有苦,這是證苦邊際,是名證得自義。什麼是盡諸有結?上下分結皆已永斷,上五分結,下五分結,阿羅漢完全把它消除。什麼是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於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這個阿羅漢已經具足、成就十種無學法的十種智慧,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還有正解脫,還有一個正智,這十種智慧,他完全圓滿具足。


於諸住中及作意中,能隨己心自在而轉。隨所樂住或聖、或天、或梵住中,即能安住,隨樂思惟所有正法,能引世間或出世間諸善義利,即能思惟。言聖住者,謂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言天住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言梵住者,謂慈住、悲住、喜住、捨住。

[]3)於諸住中,及作意中,這兩種法,能隨自己的心想要怎麼地就怎麼地,沒有一件事情能障礙他。

a)隨自己心裏的歡喜,我要安住在這裏,或者聖住,聖人的心安住在這裏,在空、無願、無相、滅盡定在這裏住。或天住,天上的人的心在那裏住呢?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這是無色界的四種住。色界天呢?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也是四種,加起來就是八種,是天住。或梵住中,梵住就是慈悲喜捨,是最極清淨的境界。阿羅漢對於聖住、天住、梵住中,隨他心所歡喜的,即能安住,我願意住在那裏,就住在那裏,無障礙。

b)隨他心裏面歡喜思惟,思惟什麼呢?所有正法,就是佛陀所宣揚的這些聖道、聖教。思惟佛說的聖教,就是能引世間義利的,因為若是能夠受持五戒十善,不會到三惡道,可以在欲界人天中住。若修學禪定就可以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這是世間的義利。或出世間諸善義利,出世間的苦集滅道,超越世間的這一切聖道。諸善義利,佛說的正法有兩個作用:一個世間的義利,一個出世間的義利。這樣的正法,阿羅漢他想要思惟,即能思惟。

c)什麼是聖住?謂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

c1)空住,就是在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我可得,思惟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都是無常的,剎那生滅,這裡邊沒有常恆住的,常恆不變的我可得,然後就在這裡安住,離一切分別相。

c2)無願住,思惟世間上的苦集,都是可憎惡的、都是無常的、是老病死的,是可憎惡的,然後無分別住。

c3)無相住,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在寂滅中離一切相,心裡面在這裡無分別住。這是已經得聖道的這些人,心裡面沒有依止處,心裡面無分別住。

c4)滅盡定住,滅盡定住就是超越非非想定,心裡面沒有受,也沒有想,就是第六意識也不動,這個時候是無分別境界。

d)什麼是天住?謂諸靜慮、諸無色住。色界四禪和無色界的四空定,這就是要俱解脫阿羅漢才能到這個境界。

e)什麼是梵住?謂慈住、悲住、喜住、捨住。在禪定裡邊,思惟慈悲喜捨,然後安住那兒不動,就是奢摩他。


又於爾時,至極究竟畢竟無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

[]4)又於得阿羅漢道的時候,得阿羅漢果的時候,清淨的程度,達到究竟的程度。什麼叫做究竟呢?是畢竟無垢,心裏面是決定沒有污染。入定的時候,沒有污染,心裡面清淨。到塵勞的世界,心裡還是清淨,也不會受到影響。他為什麼能斷煩惱呢?因為裡邊有戒定慧,戒定慧的梵行到了邊際,就是究竟。

a)什麼是至極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是名至極究竟。行,就是一切有漏法,一切有漏法都是在動,就是一念分別心在動,一動就有事情,就是有色受想行識這個事情。現在一切行事皆悉斷故,就是將來的色受想行識、生死果報不會現起,現在的生命,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身體還存在,還有心識,這是無漏、沒有煩惱,所以這個色受想行識,只是蘊,而不是取蘊。但是,這個生命以後的生命,再沒有。

b)什麼是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為什麼這個生命結束以後,再沒有臭皮囊的苦惱的果報呢?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煩惱,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已清淨。

c)什麼是畢竟證得梵行邊際?今已獲得彼對治故。為什麼煩惱會沒有呢?煩惱那麼樣的堅固,怎麼會沒有呢?阿羅漢現在已經成就彼煩惱的對治,就是成就聖道,能把煩惱消除。


離諸關鍵,已出深坑,已度深塹,已能摧伏彼伊師迦,是為真聖,摧滅高幢。

[]5)離諸關鍵,關鍵就是門關起來,不可以出去,就是把你障礙住,阿羅漢是解脫一切的障礙,所以,離諸關鍵。已出深坑,也從深坑裡面解脫出來。已度深塹,塹就是溝,坑是一個圓的大坑,溝是很長的,長條。已能摧伏彼伊師迦,伊師迦是山,在王舍城的郊外一個大的高山。這譬喻我慢的高大、堅固,像伊師迦似的,現在阿羅漢把我慢完全消除。是為真聖,這是真實的聖人。摧滅高幢,他是滅掉高慢心,就是最後的煩惱,他滅掉高慢心。

a)什麼是離關鍵?先斷能順五下分結,如離關鍵。離關鍵是什麼意思?在得阿羅漢道之前,就是得三果的時候,就把能順五下分結的煩惱斷掉。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是五下分結。三果聖人就把五下分結完全斷。初果只是斷身見、戒取、疑,到二果、三果就把欲界的貪、瞋斷,所以合起來就是把五下分結斷。這個門開了,沒有上鎖,解脫欲界的欲叫,如離關鍵。

b)什麼是已出深坑已度深塹?次於涅槃起深坑想,無明怖畏斷無餘故,如出深坑。涅

槃,是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切都是無,就是畢竟空境界,是一個大安樂處。什麼叫涅槃?就是這一切有漏法都是不可得,離一切相的境界,此中無我、無我所。外道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沒有,這個我存在,這個我是真常、是獨立的;這個我解脫一切苦惱,唯獨這個我是最後安住不動,湛然不動,就認為是得涅槃。所以聽佛法說涅槃是一切法都是空,我也是空,害怕那個境界,所以認為那是個深坑,就害怕。誰害怕呢?就是無明,不明白道理那個無明,糊塗,害怕涅槃是個深坑,害怕。現在得阿羅漢的這個人,成就涅槃的境界,把無明煩惱斷。涅槃不是深坑,是大安樂處,所以叫做已除深坑,就是斷除無明煩惱。

c)什麼是摧滅高幢?已斷有愛,於諸境界無復愛生,便於一切憍慢不起。已斷有愛,欲有、色有、無色有。欲界的人對欲界的色聲香味觸,是向外攀緣,感覺色聲香味觸很好,愛著這個欲;色界、無色界天的人,不向外攀緣,是內心裡面有禪定,愛著這個禪定,也是欲。現在阿羅漢把欲有的愛,色有、無色有的愛都消滅。於諸境界無復愛生,對一切境界沒有愛著心,觀察這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皆是無常敗壞法,生厭離心,所以不愛著。便於一切憍慢不起,對外面的境界沒有我所愛,對於內裡邊的自體愛也捨棄,因為內裡面觀察這一念心也是無常、無我,是因緣所生,是畢竟空寂的,沒有我可得,沒有慢可生,也不生高慢心。

d)什麼是摧伏彼伊師迦?摧伏薩迦耶見及彼常見。

d1)薩迦耶見,就是我見,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個我。初果聖人,就是把分別我執破壞,不執著有我可得。觀察色受想行都是老病死,都是破壞法,觀察一念分別心也是剎那生滅變化的。而在唯識裡邊說的更清楚,這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身識、意識,都是由種子生現行而有的,它是因緣有的。若是種子不動的時候,識也是不可得。而種子從什麼地方來?由分別來的。心裡面一分別,就薰成種子,都是因緣有的,都是無常變化的。現在阿羅漢摧伏薩迦耶見,把俱生的我執也破掉。分別我執,因分別而有我執,要經過分別才執著有我。俱生我執,不須要分別,任運的就有我,無始劫來的熏習,就是執著有我。現在,修四念處、修無我觀,得初果以後,繼續的修無我觀,才能把俱生我執破掉。

d2)常見,在前邊有尋有伺地那裏,說到得禪定的人,由神通的力量,觀察一切法是常住的,有這樣的邪知邪見。一定要有佛法的毘婆舍那,才能破除一切的邪知邪見。這些人執著薩迦耶見及彼常見,就像伊師迦高山那麼高聳,不可動搖。


2.2.諸餘功德-已斷五支,成就六支,一向守護四所依止。

[]1)已斷五支,成就六支,一向守護四所依止,就是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一切生活所須的,這是四所依。依四所依而立出四種所護,什麼護?命護、力護、心雜染護、正方便護。


最極遠離,獨一諦實,棄捨希求,無濁思惟,身行猗息。

[]2)最極遠離,獨一諦實,棄捨希求,無濁思惟,身行猗息。

a)思所成地有個頌上說:住戲論皆無,踰墻塹離愛,牟尼遊世間,天人不能識。

a1)住戲論皆無,住無,戲論無。住是什麼呢?叫作四識住,色、受、想、行這四個法,是識所住的地方。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識就在色、受、想、行這裡活動,不能離開這個範圍。現在阿羅漢,心裡面能離色、受、想、行,能不受一切法,能達到這個境界,所以這個住是無。戲論無,就是一般的凡夫,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虛妄分別,就叫做戲論。嚴重的造種種的罪業到三惡道;輕微,修五戒十善跑到欲界天,在欲界人天裡邊住。若是再輕微,就是修四禪八定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分成這三種戲論。這些事情阿羅漢都沒有。所以住是無,戲論也沒有。

a2)踰墻塹離愛,就是阿羅漢能遠離一切愛,就像踰墻和踰塹。墻就指欲界的愛;色界、無色界的愛比喻是塹。阿羅漢把欲愛、有愛、無明愛統統消除,叫做踰墻塹離愛。

a3)牟尼遊世間,天人不能識。牟尼,就是寂靜,一切聖人都是寂靜住。因為有煩惱,心裡面就動亂。沒有煩惱,一切時都是寂靜。這個寂靜的聖人,就是阿羅漢以上的聖人都名之為牟尼。他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還是在世間,行、住、坐、臥,我們肉眼也可以看見這一個人,但是他心裡面的境界你不認識,不但是人間的人不認識,超過人間的天世間的人也是不認識,就是有禪定那些人,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有禪定的人,對於阿羅漢也不認識。若是入無餘涅槃,更是不認識。

b)什麼是最極遠離?阿羅漢苾芻,於惡魔怨一切愚夫所繫屬主解脫自在。阿羅漢這個苾芻,對於惡魔怨,他化自在天有惡魔,是佛法的怨,它是破壞佛教。魔,有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一共有四種魔,最厲害的是內心裡面的煩惱魔。一切沒有得聖道的愚夫都繫屬於魔,魔是你的主人,你自己不能作主,是你的煩惱在作主。阿羅漢對各式各樣的魔,完全解脫,魔王不可以指使他,不聽魔的招呼,所以這是最極遠離。

b1)什麼是獨一諦實?如是真阿羅漢,一切天人皆不能識。這樣真實得聖道的阿羅漢,一切天、一切人都不能認識他,是名獨一諦實。諦實,就是真實。我們的身、口、意,不全是真實,就是虛妄分別,裡面沒有戒、定、慧,都是虛妄分別,所以都是不真實。阿羅漢把一切虛妄分別都解脫,就是清淨的戒、定、慧的境界。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都是很寶貴,很清淨光明的境界。

b2)什麼是棄捨希求?棄捨自屬養命珍財,及與生天方便。如果阿羅漢在家的時候,他有很多的財富,都把它丟掉不要。然後,生命還要存在,就是向人乞食。及與生天方便,在家人就是愛著欲,人間的欲還不如天上好,不歡喜世間的珍財,也可以上天上去享受欲樂。阿羅漢,把生天的方便也棄捨不要。若是我們沒有出離的願,沒有得聖道的意願的話,你所作的持戒、修定統統都是生天方便。只是解脫三惡道而已,就是在人間或天上,這是有漏的方便。若有出離的願,持戒、修定,這是聖道的方便,得涅槃的方便。

b3)什麼是無濁思惟?無諸惡見及愛無明種種過失。沒有惡見、我見、我所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這都是見。沒有這些見,是要經過修四念處,長時期的修行成功,才沒有這些惡見,及愛和無明種種的過失。不然的話,雖有出離願,這些你還不能解脫,要經過修行才可以。無濁思惟,就是心裏面沒有這種染污的思惟。

b4)什麼是身行猗息?究竟自在,遊行空閑聚落。阿羅漢,這個時候是究竟的自在,一點障礙也沒有,世間上一切的名聞利養不能夠影響他。遊行空閑聚落,聚落就是社會上的人聚居的地方,或者是一個小的鄉村、一個鎮、一個城市、或者大城市都叫做聚落。空閑聚落,就是阿羅漢不管到什麼地方,都是心裡面與空相應,明白點說,空聚落就是第一義諦。他的身口意是與第一義諦相應,是名身行猗息。他不動,身的動實在就是心動,身那裏能會動呢?是你的心動,身才動,所以一切一切的事情,動的境界在阿羅漢已經息。猗在這裡講,是個語助詞,本身沒有意思。就是身的動完全沒有,其實就是心不動。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獨一無侶,正行已立,名已親近無上丈夫。

[]3)-a)什麼是心善解脫?煩惱有兩種,一個是愛煩惱,一個是見煩惱。我們的煩惱不只是愛,還有其他很多的煩惱,裏邊最有力量的是愛煩惱。所以若把愛煩惱斷,一切煩惱都斷。愛煩惱它有什麼作用呢?愛能夠蒙蔽你的心,叫你的心不自在。斷除愛煩惱,心就解脫。斷除愛煩惱,一定是要有禪定;離欲界的愛,要得色界定,無色界定。若得出世間的三三昧,欲愛,有愛、無明愛,統統都斷除,這裏面包括究竟的解脫,就是心善解脫。b)什麼是慧善解脫?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修四念處,就是斷除三界的煩惱,得到無漏的智慧,解脫我我所,我見的煩惱,叫慧解脫。而這個人的禪定不具足,或者是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沒有修八解脫,定力不具足,不圓滿,就叫做慧善解脫。現在這裡面說阿羅漢,兩種解脫都具足。c)什麼是獨一無侶?阿羅漢的心是沒有伴侶,心能離一切相,叫無侶。我們的心總是要有一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是你的伴侶。阿羅漢,可以沒有所緣境,所以獨一無侶。d)什麼是正行已立?正行就是聖行,已經完全建立起來。e)什麼是已親近無上丈夫?他真實是親近佛陀。佛陀究竟圓滿的境界,獨一無侶的境界,正行已立的境界。阿羅漢也這樣學習,達到這個境界,他真實是親近佛的人,可以名之為親近佛的人。


具足成就六恒住法,謂眼見色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

[]4)他成就六種恒住法,六種恒住是什麼呢?看見可愛的境界,心裡面不愛,不感覺到歡喜。看見醜陋的境界,心裡面也不憂,沒有這種分別。這就是平等位,就在這裡清淨住。安住上捨,他心裡面住在無執著的境界,最高尚無著的境界,這個捨就是不著的境界。正念正知,心裏明明了了地、有清淨的正念,也知道什麼是好、是壞。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嚐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也是這樣。不入定的時候,前五識也和前五塵接觸,心裏還是清淨的,安住上捨。阿羅漢有這種六恒住的功德。


彼於爾時,領受貪欲無餘永盡,領受瞋恚無餘永盡,領受愚癡無餘永盡。彼貪瞋癡皆永盡故,不造諸惡,習近諸善,其心猶如虛空淨水,如妙香檀。普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養。

[]5)成就阿羅漢的時候,

a)領受貪欲無餘永盡,貪欲是心所法而不是心王,它是另外有種子現行。凡夫就是種子現行生貪欲心,心就與它和合在一起,就接受這件事。阿羅漢不是,領受貪欲這件事,無餘永盡,再不接受這件事,不會心裏再有貪欲。我們心裡面遇見不如意的事情,心裡面瞋恨,心就和瞋恨在一起活動,心就是接受。阿羅漢不是,不接受這件事,心裏沒有這件事。凡夫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明白世間因果,也不明白出世間的因果,用自己的愚癡,當作真理。阿羅漢沒這個事情。

b)那個阿羅漢的貪心、瞋心、愚癡心,都永久地消除,不會造作惡事。因為有貪瞋癡才做錯誤的事情,他沒有這種心,所以惡事不造。習近諸善,他親近一切善法,做善事。其心猶如虛空淨水,阿羅漢的心就像虛空似的沒有分別,猶如清淨的水似的沒有染污。如妙香檀,那麼樣地美妙令人歡喜、恭敬。普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養。


2.3.住二涅槃

住有餘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已到彼岸,亦名任持最後有身。先業煩惱所引諸蘊,自然滅故。餘取無故,不相續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此中都無般涅槃者,如於生死無流轉者。唯有眾苦,永滅、寂靜、清涼、滅沒。唯有此處,最為寂靜。所謂棄捨一切所依,愛盡、離欲、永滅、涅槃。當知此中有如是相。

[]1)涅槃分兩種,第一個是有餘依,就是心究竟清淨,但是這個身體是前一生的有漏業所感,雖成就阿羅漢的功德,但是壽命還沒盡,果報還要繼續存在。有剩餘的依,

依就是色受想行識。要靠這個身體修學聖道,也是靠這個身體做惡、做善,都是靠這個身體,沒有這個身體,什麼也不行,所以稱為依。阿羅漢是所有的煩惱通通都消除,還剩下這個身體,但是心裏面是清淨自在的,所以叫做住有餘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生死的大海,無量劫來一直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廣大無邊,很難解脫。阿羅漢超過這個境界。已到彼岸,已到生死彼岸那邊,到涅槃那兒。亦名住持最後有身,就是他現在這個身體還存在,但是這個身體是最後的身體。

2)第二個是無餘依,先業煩惱所引諸蘊,這個身體從那裏來呢?是過去世的業力加上煩惱,這兩種力量來成就這個身體,成就色受想行識諸蘊。自然滅故,現在因為以前那個煩惱沒有,身體到時候自然是要滅。餘取無故,他心裡面沒有愛緣取,沒有煩惱,所以這個生命體就不能相續,就結束。對無餘依的涅槃的世界,而般涅槃,般是入的意思,就是入到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

a)此中都無般涅槃者,無般涅槃者,就是沒有我可得。如於生死,無流轉者,譬如說在生死裏流轉也是沒有我的,生死流轉只是色受想行識的變化,相續的變化就是生死流轉,但是不是有個我在生死裏流轉,只是執著有我而已,並不是真實有我。

b)唯有眾苦,永滅寂靜。得涅槃,就是所有的惑業苦,無量無邊的生死苦,永久的息滅。再沒有苦惱的擾亂,動亂的境界,所以他是入於寂靜的境界。

c)清涼、滅沒,在生死裏流轉的時候,你有貪、瞋、癡,貪、瞋、癡是火,是熱惱,令你苦惱的境界。現在貪、瞋、癡沒有,就清涼。滅沒,就把苦惱的境界,令你熱惱的境界,滅了。老病死都是火,無常也是火,造一切業也都是火,我們都在火裡面,為火所燃燒。現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把惑業苦的火通通息滅。

d)唯有此處,最為寂靜。沒有老病死,沒有惑業苦那個地方,無餘涅槃那個真如的境界,是最寂靜。所謂棄捨一切所依,人間的人,身體是你的所依。三惡道,身體是你的所依。又變成毒蛇,那樣的色受想行識是你的所依。無量無邊的所依,作老虎、作毒蛇,作鳥,或者到地獄,作餓鬼,這麼多的所依,到人間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依,到天上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依。現在得阿羅漢,棄捨一切所依。所依是果報,為什麼能棄捨呢?就是因為愛盡、離欲。欲界的愛盡,色界、無色界的欲也離。永滅涅槃,惑業苦永久地滅,這就是涅槃。無餘涅槃裡面有如是相。


2.4.釋漏盡

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不能習近五種處所。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二者、不能不與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婬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語。五者、不能貯畜受用諸欲資具。如是不能妄計苦樂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應記事。又亦不能於雲、雷電、霹靂、災雹,及見種種怖畏事已,深生驚怖。

[]1)阿羅漢苾芻一切的煩惱永久的消除,不能夠親近五種處所。那五種處所?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他不能故意、動念頭要殺這個眾生,他這個心發不起來。二者、不能不與而取,他自己沒有財富,但是他也不能不與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淫欲法,阿羅漢不作這件事。四者、不能知而妄語,明知道是不對,但是就說謊話,阿羅漢不說謊話。五者、不能貯蓄受用諸欲資具,阿羅漢不積蓄這些諸欲的資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一切事,他不積蓄它。

2)他能永斷這一切煩惱的因,為甚麼他能這樣子?阿羅漢有這麼多的功德的原因,就是他不妄計苦樂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不執著這些事。他認為一切法是因緣有的,這裡面有的是有罪過的,有的是有福的;有的是染污的,有的是清淨的,所以阿羅漢隨順佛教,修學聖道,棄捨一切染污,達到真如的境界。所以這些錯誤的事情都不作。苦樂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都不是。怎麼生呢?是因緣生。因為通達緣起的智慧,所以就能夠遠離一切過失,成就一切功德。

3)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應記事,這些聖者、阿羅漢不能這樣恐怖眾生,不應該說的事情他不說。因為說出來會令人恐怖,阿羅漢不說這些事情。又亦不能於雲雷電霹靂災雹,及見種種怖畏事已深生驚怖,阿羅漢看這些事,沒有深生驚怖的事情。


3.辨作意

當知此中金剛喻定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作意。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由如是等多種作意,依出世道證得究竟。

[]1)當知前面所說的金剛喻定所攝作意,就是加行究竟作意。

2)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最後功德圓滿。由如是等多種作意,依出世道證得究竟,依出世道到最後圓滿。

51.雜阿含670

由諸菩薩已能發起善決定心,於五怖畏,皆悉除斷。善修習無我妙智,分別我想,尚不復轉,況當得有分別我愛,或資生愛,由是因緣,無不活由畏。

[]6-因為諸菩薩已能發起善決定心,發起就是現前,善決定心就是見第一義諦、不退轉。於五種怖畏,皆悉除斷。

6.1-由於這位菩薩修習諸法如的勝義觀,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他能這樣修習。善修習,善者能也,他能這樣修習。觀察我不可得,觀察一切法不可得,他能這樣修習。無我妙智,就是修習無我的智慧。觀察什麼是我的我想,尚且都不復現起。何況當能夠:這是我、這是我所愛的東西,何況有這個分別呢?或者是衣服、飲食、臥具這些的財富,對這些有愛著心呢?更是沒有。沒有我、也沒有我愛、也沒有我所愛。由於他能這樣思惟觀察,沒有說不能生活的恐怖,所以他沒有這個恐怖。


由於他所無所悕望,常自發起如是欲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非於有情有所求覓。由是因緣,無惡名畏。

[]6.2-由於這位菩薩常這樣修四念處觀,觀身受心法不可得,他對別的人也不要求什麼,對別人無所希望。常自發起這樣的要求:我當饒益一切有情。我應當好好努力修學戒定慧,來多多地利益一切眾生。常自發起如是欲樂,就是發起這樣的歡喜心,也是自己的要求,要饒益一切有情。不是對於一切有情那裡:我希望你要供養我!沒有這個希求。因此他也沒有惡名的,沒有名譽不好的這種恐怖,沒有這個顧慮。惡名畏就是你對於他人有所求,就容易受人家的議論。


由離我見,於我無有失壞想轉,故無死畏。

[]6.3-由於這位菩薩沒有我的執著,不執著有我,於我無有失壞想轉,不會說:我現在是垮台,我失壞。沒有這個想法,根本沒有我,也就沒有我被破壞的這種想法。他觀察色受想行識不可得,觀察我不可得,這裡面無生無滅,無我無我所,所以沒有死的恐怖。


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值遇諸佛菩薩,由此決定無惡趣畏。

[]6.4-他自己知道自己死亡以後,於當來世決定會遇見佛、遇見菩薩,一定往生到佛世界。沒得無生法忍的凡夫,或者也沒有到勝解行地,還是在初開始信佛、外凡的虛妄分別的境界,還不願意生到佛世界,現在這個已經得聖道的無生法忍的菩薩,他的想法自知死後,於當來世決定會遇諸佛菩薩,是到佛世界。由此決定無惡趣畏,決定不會說:我要墮落到三惡道。沒有這個害怕,沒有這個恐怖。


由意樂見一切世間,尚無有一與我齊等,何況殊勝。是故無有處眾怯畏。

[]6.5-由於這位菩薩常修四念處觀,他見到一切世間,沒有一個人與我相等,因為我也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此中是沒有高下,何況有殊勝的這件事,是故無有處眾怯畏,沒有這個怖畏。

a)由意樂見一切世間等者:由自了知於大菩提我勝意樂已得清淨故,見一切世間皆無齊等。

a1)這位菩薩自己知道他對於無上菩提的修行,在這個世界上他是修得最圓滿,因為他已經見到第一義諦,在這裡安住不動,其餘的凡夫在虛妄分別那有這個境界。所以於大菩提我勝意樂已得清淨,就是無所得的境界,見一切世間都在有所得裡面虛妄分別,在那裡活動,所以沒有和這位菩薩齊等的境界的,所以沒有處眾的怖畏。


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遠離一切高慢憍傲,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遠離一切世財貪喜。無染污故,無所憎背;有熾然故,無俗意樂,能圓滿證一切善法。

[]7-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有所得的人就害怕這件事。但是這位菩薩沒有這個想法,所以是沒有甚深正法的恐怖。無我是甚深正法,他沒有這個恐怖。遠離一切高慢憍傲,所以這位菩薩也不會有高慢心:我自己很了不起。憍傲是瞧不起別人,他沒有這事情。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別的眾生不饒益他,種種的邪行來染污他,他對於這些事沒有這個分別,所以也不會因此而起瞋恚。遠離一切世財貪喜,對於世間的財,愛著世間的財,歡喜這些事,他也遠離。無染污故、無所憎背,他對於我也不染污,對於我所,對於一切財、世間上的事都沒有取著,所以無所憎背,沒有這件事是我憎惡的,沒有這個分別心。有熾然故,無俗意樂,這一切世間上的事情,都是在那裡顛倒迷惑,叫做有熾然故。這些事情都是世間人、有所得的人才歡喜這些事情,這位菩薩沒有這種愛樂。能圓滿證一切善法,他用這個般若波羅蜜能圓滿的證悟一切都是諸法如,都是善法,此中無取無捨。

a)菩薩如是遠離一切五種怖畏等者:此中隨應結前所說於五怖畏皆悉除斷,是即遠離一切五種怖畏。於大菩提如實證淨已離一切怖畏,是即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於一切種能正隨順解了,是即遠離一切高慢憍傲。於他有情遠離忿害鬥諍,是即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種種邪行所起瞋恚。能引出離無染無等攝受饒益身心歡喜,是即遠離一切世財貪喜。如是別別結前說已復總結顯生歡喜相,是故說無染污及有熾然。由是能圓滿證一切善法。此結歡喜,說名勝利。

a1)對於無上菩提,這是第一義諦的清淨,已經證悟,所以已離一切的怖畏。是即遠離一切聞說甚深正法驚怖。

a2)於一切種能正隨順解了,各式各樣的一切法,他都能隨順諸法如的去通達、解了。是即遠離一切高慢憍傲。

a3)於他有情遠離忿害鬥諍,不會對於有情有忿害心,有鬥諍的意思。是即遠離一切他不饒益的種種邪行所起瞋恚,眾生對他的不饒益,對他的種種邪行這些事情,他心裡面都不動。

a4)能引出離無染無等攝受饒益身心歡喜,他在一切境界上修四念處觀的時候,能引出離,就是能引解脫,他的心於一切法不住色生心,不住一切法生心,他的心是出離、是解脫的、是無染污的,是無等攝受,是殊勝的攝受,用諸法如來攝受一切法,來饒益一切眾生的,他的身心,不管什麼境界,他都是歡喜的。是即遠離一切世財貪喜。如是別別結前說已,一樣一樣結前說,圓滿以後。復總結顯生歡喜相,是故說無染污及有熾然。由是能圓滿證一切善法。此結歡喜,說名勝利。


I.五恐怖-相關資料

1.阿毘曇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九,T28289c

聖人已離五恐怖故,五恐怖者:一不活怖。二惡名怖。三大眾怖。四死怖。五惡道怖

2.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第一,T26235c

以不動法故過五怖畏,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墮惡道畏、大眾威德畏。。彼皆遠離。何以故?是諸菩薩離我等相故。

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七十五,T27386b

聖者已離五怖畏故,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怯眾畏。四命終畏。五惡趣畏。

4.菩薩善戒經,卷第八,T301003b

1)以觀無我、無我所故,不貪於身,是故得離不活怖畏。

2)不求他物,乃至一錢常作是願:云何當令是諸眾生得大利益?是故得離惡名怖畏。

3)遠離我見,離我見故,不見有我,是故,得離死畏。

4)至心了知我捨身已,常與諸佛菩薩共行,是故,得離惡道怖畏。

5)我今至心求出世法,是故,得離大眾怖畏。

5.三具足經,T26360a

菩薩欲得過五怖畏,不解其因覺因饒益。何等為五?一者不活畏。二者惡名聞畏。三者死畏。四者惡道畏。五者大眾威德畏。世尊已示。若汝欲得過五怖畏,應當修滿三種具足。若施具足,離不活畏、惡名聞畏。若戒具足,則離死畏、離惡道畏。若聞具足,則離大眾威德怖畏。

6.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T8908c

猶如大地皆依虛空而得安立,一切衆生執我取相有五怖畏:

一不活畏,常積資財,恐不活故。

二惡趣畏,造不善業,恐墮三塗,恒怖畏故。

三者死畏,愛惜身命,恐喪失故。

四者惡名畏,恒作諸惡,以自覆藏,恐人聞知,常怖畏故。

五者大衆威德畏,於大衆中所發言詞,懷怖畏故。

1)菩薩摩訶薩智慧觀察,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無不活畏。

2)除斷邪行,具淨尸羅,必至涅槃,無惡趣畏。

3)深入緣起,了本無生,則無死畏。

4)住無相理,身心寂靜,無自他相,離惡名畏。

5)成就微妙四無礙辯,處衆無畏猶師子王,是故名爲無大衆畏。


II.離五恐怖

1.業與煩惱

[經文] 若身行不淨行,口不淨行,意不淨行,作諸邪貪、不信、懈怠、不精進、失念、不定、惡慧、慳、不攝者

[參考] 1.中阿含94周那問見經

行非法惡行者,以行是法妙行為般涅槃。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惡戒者,以善戒為般涅槃。不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者,以善慧為般涅槃。

2.中阿含95住法經

比丘者作如是觀,必多所饒益:我為多行增伺,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調、貢高,為多行無調、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污心,為多行無穢污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為多行無惡慧?

3.中阿含96無經

諸賢!比丘者當作如是觀:我為有增伺,為無有增伺?我為有瞋恚心,為無有瞋恚心?我為有睡眠纏,為無有睡眠纏?我為有調、貢高,為無有調、貢高?我為有疑惑,無有疑惑?我為有身諍,為無有身諍?我為有穢污心,為無有穢污心?我為有信,為無有信?我為有進,為無有進?我為有念,為無有念?我為有定,為無有定?我為有惡慧,為無有惡慧?

4.中阿含104優曇婆邏經

若有一清苦行苦行,因此清苦行苦行,無不信、懈怠,有正念正智,無惡慧者,是謂,無恚!行苦行者無穢。

5.中阿含110自觀心經

云何比丘善自觀心?比丘者,若有此觀,必多所饒益:我為多行增伺,為多行無增伺?我為多行瞋恚心,為多行無瞋恚心?我為多行睡眠纏,為多行無睡眠纏?我為多行調貢高,為多行無調貢高?我為多行疑惑,為多行無疑惑?我為多行身諍,為多行無身諍?我為多行穢污心,為多行無穢汙心?我為多行信,為多行不信?我為多行精進,為多行懈怠?我為多行念,為多行無念?我為多行定,為多行無定?我為多行惡慧,為多行無惡慧?

6.中阿含140至邊經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彼愚癡人以如是心出家學道,而行伺欲染著至重,濁纏心中,憎嫉無信,懈怠失正念,無正定,惡慧心狂,調亂諸根,持戒極寬,不修沙門,不增廣行。猶人以墨浣墨所污,以血除血,以垢除垢,以濁除濁,以廁除廁,但增其穢。從冥入冥,從闇入闇,我說彼愚癡人持沙門戒亦復如是。

7.中阿含144算數目揵連經

瞿曇!若復有人不有諛諂,亦不欺誑,庶幾有信,精進不懈,有念、有定,亦有智慧,極恭敬戒,廣修沙門。瞿曇!如是之人,能共事也。

8.cs497cf.T30644b

佛問舍利弗:何等像類比丘聞舉其罪而生瞋恚?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彼比丘諂曲幻偽、欺誑不信、無慚無愧、懈怠、失念、不定、惡慧、慢緩、違於遠離、不敬戒律、不顧沙門、不勤修學、不自省察、為命出家不求涅槃。如是等人,聞我舉罪,則生瞋恚。


II.相關資料

1.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七,T26436c

1.1.七非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不信、二無慚、三無愧、四懈怠、五失念、六不定、七惡慧。

1)云何不信?答:諸不信不信性、不現前信性,不隨順、不印可,不已忍樂、不當忍樂、不現忍樂,心不清淨,是名不信。

2)云何無慚?答:諸無慚乃至廣說,是名無慚。

3)云何無愧?答:諸無愧乃至廣說,是名無愧。

4)云何懈怠?答:諸下精進性、劣精進性、怯精進性、懼精進性。廣說乃至心懈怠、懈怠性、心不勇悍、不勇悍性,是名懈怠。

5)云何失念?答:諸空念性、虛念性、失念性、心外念性,是名失念。

6)云何不定?答:心散亂性。云何心散亂性?答:諸心散性。若心亂性、心躁擾性、心流蕩性、不一境性、不安住性,是名心散亂性。

7)云何惡慧?答:於不如理所引簡擇,執為如理所引。於如理所引簡擇,執為不如理所引,是名惡慧,如是七種名非妙法。

1.2.問:何緣是七名非妙法?

答:非妙,謂非善士。此是彼法,名非妙法,謂此諸法非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說是七名非妙法。

1.3.七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信、二慚、三愧、四精進、五念、六定、七慧。

1)云何信?答: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已忍樂、當忍樂、現忍樂,心清淨。是名信。

2)云何慚?答:諸慚、慚性,乃至廣說,是名慚。

3)云何愧?答:諸愧、愧性,乃至廣說,是名愧。

4)云何精進?答:諸非下精進性,乃至廣說,是名精進。

5)云何念?答: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念。

6)云何定?答:諸心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

7)云何慧?答:於如理所引簡擇覺為如理所引,於不如理所引簡擇覺為不如理所引,是名慧。如是七種名為妙法。

問:何緣是七名為妙法?答:妙謂善士,此是彼法故名妙法,謂此諸法唯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說是七名為妙法。

2.T30354b

1)又有七種魔惑品力,一憎嫉聖教。二現行能往惡趣惡行。三樂習不顧自妙好障法。四樂習不顧他誹毀障法。五於善、不善,有罪、無罪,若劣、若勝,若黑、若白,及廣分別緣起法中,不能解了。六慳垢弊心,積集眾具。七智慧陜劣,愚癡增廣。若能降伏如是七種魔惑品力,當知即是聖法律中信等七力。

2)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所對治法,能令正法衰退隱沒,如是七法三衰損攝,謂受用衰損、增上意樂衰損、方便衰損。於衣服等,樂求妙好,樂欲多求,及彼所起種種受用,名受用衰損。於道及道果、涅槃,心不信解,名增上意樂衰損。懈怠、失念、心亂、惡慧,名方便衰損。受用衰損,是貪不善根品類。意樂方便衰損,是癡不善根品類。與此相違,當知即是白品七法。

3.T30644b:解說cs497

謂補特伽羅多隨煩惱染污相續,不能正證心一境性。云何名為多隨煩惱?謂有諂、誑、矯、詐、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忘念、不定、惡慧、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於所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

1)云何有諂?謂自有過,而不能於大師、智者、同梵行所,如實發露。

2)云何有誑?謂不真實顯己功德,彼實無德,而欲令他諸有智者、同梵行等了知有德。

3)云何有矯?謂於增上戒毀犯尸羅,或於軌範毀犯軌範。由見聞疑他所舉時,遂用餘事,假託餘事。或設外言而相誘引,如經廣說,謂由諂誑增上力故。

4)云何有詐?謂怖他故,或復於彼有所悕故,雖有犯重,而不發露亦不現行,非實意樂,詐於有智、同梵行所,現行親愛、恭敬、耎善、身語二業。

5)云何無慚、無愧?謂觀於自或復觀他,無所羞恥,故思毀犯。犯已,不能如法出離,好為種種鬥調違諍。

6)云何不信?謂於佛、法、僧,心不清淨。於苦、集、滅、道,生不順解。

7)云何懈怠?謂執睡眠、偃臥為樂,晝夜唐捐,捨眾善品。

8)云何忘念?謂於久遠所作、所說,不能隨念,不令隨憶,不守根門,不正知住。

9)云何不定?謂於定地,下至作意亦不能得。

10)云何惡慧?謂住自見取,執不平等難捨言論。

11)云何慢緩?謂不捷利,亦不明了,不自起舉,無所能為,不能以身供侍有智、同梵行者。

12)云何猥雜?謂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又樂尋思諸惡不善欲尋思等,乃至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思、多隨伺察。

13)云何趣向前行?謂受僧祇或復別人諸衣服等所有利養,或請僧祇及與別人,皆名趣向。若諸苾芻於如是事最初前行,故名趣向前行。

14)云何捨遠離軛?謂於遠離邊際臥具,遠離眾惡人所習近似寂靜室,遠棄捨之,不生欲樂。

15)云何於諸學處不甚恭敬?謂遭厄難,寧捨學處,不棄身命,志求身樂及與壽命,不能隨護所有學處。

16)云何不顧沙門?謂棄捨學處,好為退轉,或犯尸羅,行諸惡法,於內腐爛,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況當悕求沙門果,證八支聖道。

17)云何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謂或為王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怨賊之所逼迫,或為債主之所逼切,或為恐怖之所逼切,或為財寶常所匱乏恐畏不活而求出家。不為自調、自靜、自般涅槃而求出家。當知此中依同梵行而共止住有所違犯,發起最初四隨煩惱。依增上戒有所違犯,當知發起無慚、無愧。依增上心及增上慧,當知發起始從不信乃至惡慧諸隨煩惱。此中不信及與懈怠,依俱違犯。忘念、散亂,依增上心違犯而起。惡慧,依犯增上慧起。不信、懈怠增上力故,當知發起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忘念、亂心及與惡慧增上力故,當知發起於諸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


52.雜阿含684


云何如來十力?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如是十種如來智力,當知廣如十力經說。

[]怎麼叫作佛陀的十種智慧力?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如是十種如來智力,當知廣如十力經說。


1.別顯

當知此中諸有所言所說所宣,一切如實皆無虛妄;故名如來。

[]我們要知道這裡面說的如來的含意是什麼?就是佛陀所宣說的都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作如來。所言、所說、所宣分三句話來說,應該怎麼解釋呢?所言就是素怛纜,就是契經。所說就是毗奈耶,佛所說的毗奈耶。所宣就是佛所說的阿毗達磨論。這三種都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叫作如來。如來,就是佛陀成就大智慧,覺悟諸法如,後來又由大悲心,從如中來,來到世俗的世界來教化眾生,教化眾生,為眾生所說的都是真實不虛,所以叫作如來。


1.1.處非處智力

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實轉因,是名為處;亦名建立、亦名為依、亦名為起。淨不淨果不平等因與上相違,是名非處。

[]1)淨不淨果,清淨的果報和不清淨的果報,就是善業所得的果報名之為淨,惡業所得的果報叫作不淨。這兩種果報從什麼地方來的呢?不是從不平等的地方來的。什麼叫作平等?什麼叫作不平等呢?就是善果由善因來的就叫作平等。如果是罪惡的果報從善因來,那就是不平等。但是沒有這個不平等的道理,是非不平等,不是從不平等的地方來。

1-如實轉因,它是從那個真實是它的生起之因;譬如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不是從大梵天那裡來,若是從大梵天來的,就是不平等。轉是生起的意思,就是事實上是真實是它的因,叫作如實轉因,如實生起之因,這就叫作處,就是從這裡現起的。

2-這個處也叫作建立的意思,就是從這裡建立的,清淨的果報和可愛的果報,從什麼地方建立呢?從善法建立。這不可愛的果報從罪惡建立,這就叫作處。

3-亦名為依,依就是依託,也就是依靠,依靠它才建立這樣的果報的,沒有它作依託,這件事不能成就。所以善因為善果的依止處,惡因為惡果的依止處,所以叫作依。

4-亦名為起,起就是生起,善的果報從善因生起的,罪惡的果報從惡因生起的,這就叫作處。

a)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實轉因者:淨不淨業能感淨不淨果,如是因果非不平等。即以此因為依處故,如實智生。由是說言如實轉因。若諸如來應正等覺,如實了知能正宣說,名處智力。

a1)淨不淨業能感淨不淨果,清淨的思想活動、不清淨的思想活動,能招感清淨的果報、不清淨的果報。這樣的因果這就是平等,不是不平等。就是這樣的善因或者惡因,為淨果不淨果的依止處。如實智生,如實的智慧就是從這裡現起的;如果說是大梵天能建立一切因果,若有這樣的認識,就不是真實的智慧,它和事實不相合。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叫作如實轉因,它是真實的生起之因。佛陀能夠真實的了知世出世間因果的道理,所以,能正確的宣說這件事,所以叫作處智力。

5-淨不淨果這兩種果報,如果你認為是不平等的因現起,就是與前面說的道理是相違反的,就叫作非處,就是不合道理。

a)淨不淨果不平等因等者:若執非因以為是因,是名不平等因。即以此因為依處故,顛倒智生,不如實轉。由是說言與上相違。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於此非處如實了知能正宣說,名非處智力。

a1)如果你這個人的思想,固執不是這件事的因,你認為就是這件事的因,就是不合道理,是名不平等因。就是因為你認為不平等因為一切法的依止處,這樣的智慧因此而生起,不如實轉,這個智慧不符合事實,和事實不相符合。轉是現起。因為這樣的意思和前面說的相違、相矛盾。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於此非處如實了知能正宣說,名非處智力。


遠離一切增上慢智,說名如實。

[]2)遠離一切增上慢智,遠離對一切法的理解有增上慢、這樣的智慧。

1-增上慢,就是你所理解的和事實不相符合,有所增加,或者是損減,都叫作增上慢智。他所理解的他不知道是錯誤的,認為是正確的,但事實上是錯,這叫作增上慢智。如果知道自己說的是不對的,叫妄語。他不知道自己說錯,所以他說的話不是妄語,但是和事實不符合這叫增上慢。就是他沒有智慧,他認為他有智慧,這是增上慢。現在佛陀遠離一切增上慢的智慧,所以叫作如實,就是能契合真實。


若一切智、若無滯智、若清淨智,當知說名遠離一切增上慢智。如是一切智等諸句,當知如前最極無上菩提品記。

[]2-怎麼叫作離慢呢?若是你有一切的智慧,你又有無滯智,你又有清淨智,你具足這三種智慧,當知說名遠離一切增上慢智。如是一切智等諸句,這三種智慧,當知如前面在〈菩提品〉有記,在那裡有解釋。

a)若一切智等者: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智無礙轉,名一切智。暫作意時遍於一切無礙速疾無滯智轉,不由數數作意思惟,依一作意遍了知故,名無滯智。一切煩惱並諸習氣畢竟斷故,名清淨智。義如〈菩提分品〉說。

a1)於一切界,界有器世界、有情世界、法界、調伏界、調伏方便界,這就包括一切的差別的事情。一切事,有有為的事、有無為的事。一切品,有善、有惡、有無記的品類的差別。一切時,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你能通達一切界、通達一切事、通達一切品、通達一切時,在這裡面沒有障礙的活動,這叫一切智。

a2)暫作意時,就是很短的時間,心裡面思惟觀察。普遍遍於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時,能無障礙的、迅速的就通達,沒有滯礙,在這裡面沒有一點障礙。不需要一次又一次的作意,要動其心思惟那件事。就是心裡一動就能普遍的明白一切法。這叫作無滯智。

a3)什麼叫作清淨智?清淨是對染污說的,什麼是染污呢?就是煩惱,就是貪瞋癡這些煩惱,一切的煩惱。並諸習氣,這習氣是煩惱的種子。煩惱一動的時候,在內心裡面就造成一種相似的力量,所以叫作習氣。煩惱和煩惱的習氣畢盡斷故,究竟的消滅,名清淨的智慧。如〈菩提分品〉說。


數之次第最居其首,故名第一。以無上故;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說名為力。

[]3-處非處智力在十個數目的次第的排列上看,它是最居其首,它居在前面,所以叫作第一。

4-佛的這個智慧力是最極圓滿的,沒有能夠超過他。

a)以無上故者:義顯於大眾中正師子吼,故名無上。此即初義釋名為力。

a1)無上這句話的義,表示什麼呢?於大眾之中正師子吼,就是佛陀很鄭重的如師子吼似的,所以叫作最殊勝的智慧。此即初義釋名為力,這是第一個解釋。

5-佛的智慧力為什麼會那麼殊勝呢?就是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是很多的,一切種,很多種類的饒益眾生的事情,但是在佛這方面有這樣的功能,全面的能和眾生的利益相應,這是佛的智慧。

6-佛這樣饒益一切眾生,有一些魔怨不高興這件事,來障礙佛陀利益眾生的事情。這件事佛陀怎麼樣呢?佛能夠究竟的超越一切魔怨的大威力,能超過他們的威力,說名為力。以無上故,這句話是總說,下面這兩句是別說的,就叫作力。魔怨,魔是佛法的怨,他不高興佛度化眾生,所以與佛法為怨,所以叫作魔怨。

a)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者:饒益有情有十一相,名一切種。如〈戒品〉饒益有情戒說應知。


攝受如實圓證因故;如其所欲皆能現行,自在轉故;說名成就最上涅槃。以無上故;說名為大。

[]3)現在再總起來顯示處非處智力的大意。

3.1)佛陀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智慧呢?

1-攝受就是成就,成就如實的圓證這樣智慧的因,所以得這樣智慧的果。智慧不是自然有的,是佛陀無量劫來作種種功德的因,現在得這樣的果。因成就,圓滿的證悟大智慧的因,所以有這樣的智慧。

2-有這樣的智慧,有什麼作用呢?就如佛陀所欲的、所想要成就的事情,就能表現出來這個行動,很自在的成就所計劃的事情。說名成就最上涅槃,前面是說攝受如實圓證因,是說得如是智慧的因成就。有如是因成就這樣的果,果成就以後有什麼作用呢?如其所欲皆能現行,自在轉故,這是智慧發生作用的相貌。

3-佛能夠有這樣自在的作用,所以就是成就最上的涅槃。在經論裡面說,阿羅漢也可以得涅槃,第八地菩薩以上,要想入涅槃也是可以,但是功德都不圓滿。現在佛所成就的是最殊勝的涅槃,最圓滿的涅槃。為什麼稱佛的涅槃是最上呢?因為他是最殊勝的,沒有其他的人能高過佛的,說名為大,所以叫大涅槃。

a)攝受如實圓證因故等者:〈決擇分〉說:若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所有一切善及無記諸法種子皆被損害。如來涅槃、當知不爾。一切善法種子不被損害,是名攝受如實圓證之因。及能轉得內緣自在,名如所欲自在而轉。如是說名成就最上涅槃。以無上故,名大涅槃。

a1)〈決擇分〉說,若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若聖弟子可以作兩個解釋,就是佛是聖,這個人是佛的弟子,所以叫聖弟子。或者說佛這個弟子已經得阿羅漢,所以稱之為聖,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他將要契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涅槃有兩種,一個是有餘涅槃,一個是無餘涅槃,就是他是證入不生不滅,但是還有色受想行識的存在,叫作有餘。現在阿羅漢要入無餘涅槃,就是滅掉色受想行識的時候,叫作無餘。

a2)將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內心裡面所有一切的善法,就是他久遠以來在佛法裡面栽培的善法,成就的戒定慧這一切善法。及無記諸法,就是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這些諸法的種子,都被阿羅漢要入涅槃的那一念心消滅,惡就是他得阿羅漢的時候已經消滅愛見煩惱。

a3)若聖弟子,阿羅漢入涅槃的時候,有這樣的情形。若佛陀本人當知不爾。一切善法種子,佛陀發無上菩提心之後,在佛法中栽培的善法的種子,不被佛證入涅槃的時候所傷害,它還繼續的存在。是名攝受如實圓證之因。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所有有為的一切法完全消滅,就是入於不生不滅。所以從唯識宗的立場,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就永久是這樣,不可能再發無上菩提心廣度眾生。是名攝受如實圓證之因,就是從發無上菩提心以後,所成就的一切善法,完全還存在而沒有失壞。

a4)他所成就的無量功德善法都存在,另外還有什麼事情呢?能轉得內緣自在,就是前一剎那沒有成佛的時候,功德還沒有圓滿,一剎那間成佛的時候,就是轉得內緣自在,轉得是進一步,進一步的成就內緣自在,內就是心,心的大自在的境界。名如所欲自在而轉。前面這兩個意思總起來,這叫作成就最上涅槃。以無上故,名大涅槃。


八支聖道所證得故;遠離一切災患畏故;名仙尊位。

[]3.2)佛陀的最上涅槃是怎麼成就呢?是八支聖道所證得故,成就八支聖道以後,能遠離一切災患、一切恐怖,完全消滅,所以得到大自在,這時候就名之為仙尊位。仙尊位就表示八支聖道成就,遠離一切災患畏,所以叫作仙尊位。


能自了知自所證故;說名自知。

[]3.3)佛陀得無上菩提之後,自己了知他自己所成就的境界,叫作自知。


既自證已,由哀愍心,廣為有情等開示故;名轉梵輪。何以故?謂諸如來有是增語,說名為梵,亦名寂靜、亦名清涼。最初能轉,從此已後餘復為餘,如是展轉梵所推運,周旋一切有情眾中,故名梵輪。

[]3.4)佛陀既然自己圓證大涅槃以後,哀愍眾生的苦,所以要利益眾生。

1-怎麼利益眾生呢?廣大的為一切有情平等的開示離苦得樂的法門,這就叫作轉梵輪。前面是說佛陀自己得大涅槃,遠離一切災患畏,能自了知自所證,這是自己的功德圓滿。轉梵輪是普度眾生的意思。

2-什麼理由這麼說呢?謂一切的佛,他有這麼一句話,有這麼一個名字,說名為梵。增語,一切法是沒有名字的,現在給它立個名字是增加的,增加上一句話,所以叫做增語。梵就是清淨的意思。

3--亦名寂靜,謂諸如來有是增語亦名寂靜。寂靜,是對煩惱說的,有煩惱的人心裡面不寂靜,心裡面動亂。佛陀心裡沒有煩惱,所以心裡是寂靜。

4-亦名清涼,眾生心裡有煩惱就是熱惱,現在沒有煩惱就清涼自在。

5-梵輪就是為眾生宣說佛法。佛是最初能轉梵輪的,一開始是由佛陀才能為眾生說法。從佛陀轉法輪之後,聽佛說法的人修學聖道,也得聖道,其他的人,像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也能夠隨順佛陀,學習佛陀為眾生轉法輪,所以餘復為餘。

6-如是展轉梵所推運,就是這樣展轉,一代一代的佛陀的弟子得聖道的人繼續的說法,繼續為眾生轉法輪。這都是展轉的梵所推運,這個梵都是要成就聖道的人,佛是梵,佛的弟子得聖道也名為梵,就是相續不斷的來推運,來推動佛法的運轉。

7-周旋一切有情眾中,周遍的活動在一切有情眾中,故叫作梵輪。


自顯墮在最上施設無上大師圓滿攝故;能說彼道對治一切餘邪道故;於道怨敵異論現前無怯弱故;為欲勝伏一切他論,宣揚廣大無上論故;名大眾中正師子吼。

[]3.5)自顯墮在最上施設,佛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也顯示自己是繫屬於最上施設,墮是繫屬於。

1-最上施設,一切的名言都是安立的,所以叫作施設。但是現在這裡說的施設是最殊勝的。

2-無上大師,佛是最殊勝的大師,佛一切的功德圓滿,所以是最上大師,屬於這一類。

3-佛能夠自己成就這樣的無上菩提,也能宣說彼無上菩提道來對治其餘的邪道,就是來轉化其餘的邪道,使令他們也能成為正知正見的聖者。

4-佛陀為眾生說法的時候,於道怨敵,是道的怨敵,不同於佛法的正知正見的這些異論者,這些邪知邪見的人現前的時候,佛是沒有怯弱。

5-因為佛陀在這個世界上宣揚梵輪,宣揚佛法,同時也有其他的,與佛為怨為敵的異論者,也在這裡宣揚邪知邪見,所以佛一定要降伏這些人,為欲勝伏一切他論,宣揚佛陀的廣大無上的梵輪,故名大眾中正師子吼。


以要言之,當知此中顯發辯了施設開示,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

[]4)簡要的說,當知這裡前面這五段文,其中的要義就是顯發佛的大意來辯了其義。

1-顯發就是標出來這個大意,然後再把它說明白,叫辯了。

2-施設,就是假借名言,把那個大意,把它安立出來,施設名言,然後根據這個名言開示其義。當知此中顯發辯了施設開示,顯發辯了約義說,施設開示約名說,名和義還不能分開。

3-前面的要義是什麼呢?就是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顯發辯了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施設開示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自利行滿,就是佛自己由因至果得無上菩提,這樣的德行圓滿。利他行滿,佛為眾生說法轉大法輪,轉梵輪,是利益眾生的德行圓滿。這兩種德行總合起來,就是自利利他功德都圓滿,是不共於其他的修行人。

a)以要言之等者:此中結顯前說三種略義,自利行滿,結顯經說成就最上涅槃。利他行滿,結顯經說能轉梵輪。自利利他圓滿不共,結顯經說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a1)這裡面就是把前面的文結束,結束的文裡面顯示出來前文所說的三種略義,就是三種要義。那三種呢?自利行滿這一句話,就是結束顯示前面經說的成就最上涅槃,成就最上涅槃就表示佛的自利行滿。

a2)這裡說利他行滿這句話,就是結束這一段文,顯示經裡面說的能轉梵輪那句話。能轉梵輪那句話就是利他行滿。

a3)自利利他圓滿不共這句話,結顯經說於大眾中正師子吼這句話。


復有異門。此中略義,謂所應得勝方便。此勝方便,一切眾會隨所樂欲,或天或人一切皆從我所獲得此勝方便。如病除愈,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如彼疾病除愈方便,當知此顯轉於梵輪。如遮一切邪醫,自稱顯已決定能愈眾疾,當知此顯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5)復有不同於前面的文句。這裡面的要義是什麼呢?就是所應獲得的勝方便。這所應得的勝方便,就是得大涅槃的勝方便。什麼方法能得大涅槃呢?就是你若得到勝方便,就能得大涅槃,所以想要得大涅槃你要先得到勝方便,這勝方便是我們應該成就,就是殊勝的方法,應該就是八正道。

1-這個勝妙的方便法門,一切眾會,不管是相信佛教的眾會,其他的也應該在內。隨所樂欲,隨他所歡喜的,或者他是天,或者他是人,都要從佛這裡才能得到這個勝妙的方便,其他的人不知道什麼叫做勝方便的。

2-如病除愈,人有病,要看醫生吃藥,才能把這個病治療好。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這表示什麼意思呢?一切眾會皆要從佛這裡得到勝方便,這話什麼意思?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這表示佛陀自己知道他已經成就大涅槃,所以他才有這個勝方便。

3-如彼疾病除愈方便,就像那個人有病,但是他現在已經吃藥病好了,他有這個除病的方便。如彼疾病除愈方便這句話表示什麼意思?當知此顯示佛陀能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意思,轉於梵輪,能轉大法輪。

4-如遮一切邪醫,也就像醫生,有的是他是正醫,也有的是邪醫,正醫能遮一切邪醫,除滅一切邪醫。自己對別人宣布我是好醫生,顯示自己。決定能夠治好一切眾生的病,佛陀說佛法也是這樣意思。當知此顯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a)復有異門等者:此中更顯三種略義,名有異門。究竟自義所應證法,名所應得。能得彼法決定勝道,名勝方便。此勝方便皆由如來現等覺已,能正宣說令聖弟子一切正士皆乘此法而得出離,由是說言一切皆從我所獲得。如是總顯前說三種略義,下更分別,如文可悉。此中自知已得大安隱處,即前所說成就最上涅槃應知。

a1)此中再重新顯示這三種要義,名有異門。圓滿的自己的第一義,所應成就的涅槃法,名所應得。就是涅槃法是所應得。

a2)能得彼法決定勝道,能成就涅槃的那個法門,那是決定勝道,決定能勝利的。決定勝道叫作勝方便,就是八正道。

a3)此殊勝的法門就是八正道,皆由如來現等覺已,得無上菩提以後,才能夠無錯誤的、很正確的為一切眾生宣說此八正道。使令佛的弟子,一切的正士,這一切想要得聖道的人,完全要依賴此法才能出離大苦海,由是說言一切皆從我所獲得。如是總顯前說三種略義,下面更說出來,如文可以知道,也就是這一段文如病除愈,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這以下這文。此中自知已得大安隱處,即前所說成就最上涅槃,最上涅槃就是安隱處。


1.2.自業智力

若有諸業已作、已增、已滅,名為過去。若有諸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亦非正作,而是當作,名為未來。若有諸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而是正作、正造、正為,名為現在。

[]1)什麼叫作業?先約時間來說。假設這個人有很多的業力,業力就是由內心裡面有所希求,然後為了完成自己的希望,而有所行動,你這樣作過就有了業,時時作,那麼你的業力就很多。從佛法的開示上看,從無始以來我們就這樣作,所以業力是很多。心動以後你表現在語言上,表現在行動上,在時間上看剎那剎那過去,但是它還造成一個力量,在你心裡面保存下來。

1-若這件事你已經這樣作了,你心裡面有個目的,有個想法,然後你就採取行動這樣作,作了以後,表面上好像沒有什麼事。

2-已增,增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在作業的時候,通過你的身口意,在時間上是過去,但是你心裡面還保存一個力量。這個力量它將來還會發生作用,將來你還是要再繼續作。你作惡事也好,作善事也好,在你心裡面留存一個力量。因為你歡喜的關係,這力量一發作的時候,還要再作,這就是作了又作,作了又作,所以叫作增,就會越來越多。

3-已滅是什麼意思呢?他有了這樣業的因,將來會得果報的,果報消失就結束,所以叫作已滅。我們作的業,是已作、已增、已滅,這件事過去了,但是過去又不完全過去,因為熏習的種子還在你心裡頭,它還要發生作用。

4-若有的業還是有,但是並不是已經作,你沒有作也沒有增,當然也沒有滅,也不是現在正作。而是將來還是要作的,不可能不作,名為未來,這樣就是屬於未來的事情。

5-若有諸業,或者是善業、或者是惡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不是過去的,而是現在正在作這件事,這就是現在。正造是什麼意思呢?這件事還沒作完,還繼續作。正作是已經作好了,正造還沒作好還要繼續作,分這麼兩種,都叫作正為,正作也叫正為,正造也叫正為。這是現在造的業。


如是諸業品類差別,復有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

[]2)前面說有過去的、有未來的、有現在的業,但是品類上還有差別的,有多少差別呢?有三種差別,所謂身業、語業、意業。表現在行動上,就是身業,表現在語言上就是語業,也可能沒有表現在身,也沒有表現在語,只是內心就是意業。但是有身業、有語業,也一定有意業,一定是要有心的。


法受分別,復有四種。如前廣說。謂有法受,得現世樂,後苦異熟,乃至廣說。又此諸業現法當來,有益無益,加行差別,如應當知。

[]3)你造了業會得果報,得果報你就要受這個果報;我造業我受果報,你造業你受果報,我不造業我不受果報。現在不說我,說法,沒有我,只是有色受想行識的法,只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法,這個法來接受你以前業的果報,所以叫法受。

1-法受的分別復有四種不同,如前面在聲聞地有說過。謂有的事情你在受的時候,得現世樂,現在感覺到不錯,感覺到滿意,後來就不是樂了,就是苦惱的果報。得現世樂後苦異熟這件事應該再詳細說,但是這裡就不說。

2-前面說分位,分位就是在時間上、在苦樂上有差別。現在是加行。又此你的身業、語業、意業,或者是善業、惡業,或者是現在有利益、或者無利益。或者是你現在造了業,將來得到好處叫有益,或者沒得到好處叫無益。就是現法也有有益、無益的差別,當來也有有益、無益的差別。

3-你得的果報有有益、無益的差別,你身語意努力作這個業的時候,也是有差別的。如其所應你應該知道。這裡沒有詳細說。

a)法受分別等者:謂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樂,於當來世受樂異熟;或有法受現在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如是名為四種法受。由此諸業或有此世能為利益非於他世,或有他世能為利益非於此世,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為利益,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如是名為四種加行差別。義如〈自他利品〉中說應知。

a1)謂有的法受,現在你作這件事,得到一些滿意的感覺,覺受。將來的時候可不是,跑到三惡道,受苦異熟。

a2)有的是這樣,有的事情你現在感覺到很辛苦,於當來世你可是受樂果報。

a3)或者你作的這種事情,現在也感覺到滿意,於當來世也受到滿意的果報。

a4)現在和當來都是受苦惱的感覺。如是名為四種法受。

a5)由此諸業或有此世,就是現在世能對你有利益,將來就不見得有利益。或有將來你會得到滿意的果報,不是現在世。或有此世及於他世都是有利益。或有此世及於他世俱非利益,如是名為四種加行差別。義如〈自他利品〉中說應知。


若所造業,依此方所,是名為處。

[]4)若所造的業,在這個地方造的,這就叫作處。造業的地方也有關係。


若所造業,以有情數非有情數為所依事,是名為事。

[]5)若你所造的這個業,這個時候你是以有情數,屬於這個範圍造的業,或者是非有情數造業的,這就叫作事,就不一樣,也是有差別的。


若所造業,以不善根或以善根為因緣起,是名為因。

[]6)若所造的業,以不善根,就是貪瞋癡是不善根,你以貪瞋癡來造這個業,就是不善根。或以善根為因緣起,或者是不貪不瞋不癡,或者是信進念定慧,用這樣的因緣造業,就是善根為因緣起,是名為因。


若所造業,感愛非愛過失功德相應諸果,是名異熟。

[]7)若所造的這個業,將來感受不可愛果,有過失。或者是所造業感受的是功德,沒有過失,是功德相應諸果。這就是或者是善或者惡的果報不同,是名叫作異熟,異熟就是果報。


如是略說一切時分,一切品類,一切分位加行差別,一切方所,一切依處,一切因緣,一切過患及與功德。於此一切種類差別,皆如實知;是名如來自業智力。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8)如是略說,一切時分的不同,一切品類的不同,一切分位加行的差別,一切方所的不同,一切依處,一切因緣,一切過患及與功德的差別。眾生造業的時候,有這麼多的種類的差別,佛陀都能真實的了知,沒有錯誤的了知,是名自業智力。除了上面所說的,不能再超過這個,也不能再增加什麼。

a)如是略說一切時分等者:前說過去未來現在,是名一切時分。身語意業,是名一切品類。法受分別,及與諸業加行差別,是名一切分位加行差別。餘易了知。


1.3.靜慮解脫等持業智力

1.3.1.說靜慮等

有四靜慮有八解脫。即由如是靜慮解脫,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隨所樂事,皆能成辦。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而入定時、當知說名等持等至。

[]1)有四靜慮有八解脫。

1-在眾生的世界,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這三個世界,現在說四靜慮是色界的功德,色界的功德大略的分別就是這四種靜慮。

2-有八解脫,四靜慮通於佛教徒,也通於非佛教徒,都有可能學習這種業力。八解脫,這是佛教徒已經成就色界的四靜慮,也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這樣的人相信佛法以後,修八解脫;解脫四靜慮、四空定的繫縛;解脫四靜慮、四空定的污染,得阿羅漢道。

3-他修四靜慮成功,修八解脫這個法門他也成功。由於他成功四靜慮,由於他成功八解脫,他心有堪能,他心有能力,他身體不要動,就是心一動,這事情就作好。他的心有力量,外面的事情不能威脅他,他心是自在的。隨他歡喜的事情他就能成就。


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而入定時,當知說名等持等至。

[]2)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修禪定的所緣境,有的是以地為所緣境,地、水、有火作所緣境、有風,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這都是色類。色類差別三摩地,各式各樣的差別為所緣境。

1-沒有所緣境,你不可以修禪定的。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數數憶念所緣境,它就容易得定,它就不散亂。不散亂就容易得定。你若是憶念所緣境的時候,心就在所緣境這裡安住不動,不念就沒有所緣境,沒有所緣境是不能得定的。

2-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而入定的時候,那個時候可以或者叫等持,或者叫等至。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也可以叫等持,也可以叫等至。若說空、無相、無願名為三摩地,就和四靜慮,四空定又不一樣,等持不是等至。

3-等持,等是平等的意思。怎麼樣叫平等呢?也不昏沉,也不妄想,也不掉舉,也不昏沉,這叫作等。而等怎麼來呢?由持來,你要攝持你的心,叫它不要昏沉,也不要散亂,就是得定,所以這等持,就是得定。

4-等至,至就是長時的修行,達到等的境界,也是定。詳細的分別,等持通於散亂,沒得定的人也可能一剎那,幾剎那安住這裡不動,也可以名之為等持。等至,一定是得到色界四禪,得到四空定,才叫等至,也通於無想定。等持不通於無想定。

a)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等者:謂隨彼彼有色有情差別定心所起諸所緣相,即此所說三摩地相,由是說名等持等至。謂如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是此所說等持差別。又如八勝處三摩缽底及十遍處三摩缽底一分,是此所說等至差別。如是一切有色諸定,皆此等持等至所攝應知。

a1)隨順彼彼,就是一個一個的,一位禪師一位禪師,或者是色界天上的人,一位一位的,成就的禪定彼此是不一樣的,所以叫做差別定心。所現起的所緣相,就是入定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假設說彼此相同都是初禪,但是所緣境不一樣,譬如說用火做所緣境,或者是用水做所緣境,要入定的時候,你一定緣所緣境,就叫做差別定心所起諸所緣相,這句話就是這裡所說的三摩地相,三摩地相就是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就是由你所緣境的三摩地相,說名為等持,說名為等至。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都可以名之為等持,也都可以說是等至。

a2)三摩地相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如有尋有伺這個三摩地,就是初禪。初禪和二禪之間的三摩地叫做無尋唯伺。二禪以上乃至到非非想定,都可以名之為無尋無伺三摩地。舉這個例子,就是這裡所說等持的差別。

a3)前面說是等持的差別,這下面說是八勝處,就是地水火風和青黃赤白。八勝處修成了,就名之為三摩缽底,名之為等至。十遍處就是八勝處再加上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這叫做三摩缽底。這只是說是三摩缽底的一分,還有其他的三摩缽底,是此所說等至差別。前面所說的如是一切有色諸定,還有有色諸定,地水火風、青黃赤白這都是有色,皆此等持等至所攝的,都屬於這一類的等至。


如說世尊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如其定心,大光普照一切梵世妙音說法,但聞其聲,都無所見。乃至廣說。

[]3)如經上說,佛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成就三摩地,成就三摩缽底。

1-隨此色類三摩地,隨順色類,就是以色為所緣境的,色其中有很多的種類,這樣成就三摩地的人。現在說佛隨此色類三摩地的相貌,而入定的時候,就是以地水火風為所緣境,以青黃赤白為所緣境,入定時就是要現出這個相來。

2-入定以後是寂然不動的境界,所以叫做如其定心。如其定心成就以後,就放出來青黃赤白的光明。這個光明普遍的照耀一切的梵世間,梵世間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梵世間。光明普照之後,還發出來微妙的音聲宣揚佛法。其他的人只是聽聞說法的音聲,完全不能看見什麼形相,只是聽見法音。佛入定放大光明,還有詳細的情形,要廣博的說,現在就不說。


如是如來隨欲顯示彼彼事義,或共世間不共世間,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速疾能辦。

[]4)前面是引佛語,所以前文叫做如是,前面這一段文這是佛的境界。隨順佛自己的想法,來顯示各式各樣的事情,各式各樣的道理。顯示出來的事,顯示出來的義,或者是通於世間的,世間也有這個義。或者說不共於世間,世間是沒有這個境界,所以有共與不共的差別。佛隨此色類三摩地相入定的時候,很速疾的就能成就。


當知此中,即由靜慮解脫勢力,心得自在。心自在故;依止於心,隨所樂事,一切成辦。齊此名為修靜慮者一切所作。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如來於此靜慮所作一切種類,皆如實知;是故唯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5)應該知道這裡說的禪定的事情,是說佛的境界,就是由於佛的四靜慮、八解脫的力量,他的心是很自在的,沒有其他的力量能威脅佛的。因為佛陀很自在的成就靜慮解脫的勢力,所以他的心是很自在的,依止佛的靜慮解脫的心的力量,隨所歡喜的事情一切都可以成就,你想要成就這件事就能成就。到此為止,這是成就色界四靜慮的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是這樣子。除這裡所說的,另外沒有再超過這個境界,也不可能會增加多少。佛陀對於前面所說的四靜慮所做的一切事情,一切事情有各式各樣的情形。說是眾生傷害眾生的事情,眾生想要利益眾生的事情,或者修行人有什麼事情,這一切種類,佛陀能夠如其真實的情況而能了知的,是故唯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1.3.2.說得彼智

又若略說此靜慮等有二雜染。一者、為得所未得中障礙雜染。謂無方便善巧加行,及以諸蓋隨一現行。二者、已得所應得中自地雜染。謂煩惱纏及以隨眠。如是清淨,復有四種。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1)又若略說,這一科並不是重覆,是說得到這樣的智慧。

1-此靜慮等有二種不清淨的事情,第一種雜染是什麼事情?為得所未得中,就是沒有成就色界的四靜慮,但是我想要成就,叫得所未得,為了成就所未成就的四靜慮。怎麼叫做沒成就呢?就是有障礙,障礙就是雜染。我想要成就初禪,只是有這個願望,不能夠說是想要得四靜慮,立刻就成就,中間有障礙。

2-什麼叫做障礙雜染呢?就是沒有得色界四靜慮,若想要成就需要有方便善巧加行。方便就是方法,善巧的智慧,那個方法就是善巧的智慧的行動,加行就是行動,知道怎麼樣能得初禪,方法你知道。現在無方便善巧加行,你沒有這個方法,沒有這個智慧成就初禪,這就是障礙雜染。

3-及以諸蓋就是五種蓋,蓋其實就是障礙,五種障礙,第一種是貪欲蓋、第二是瞋恚蓋、第三睡眠蓋、第四掉悔蓋、第五是疑蓋。這五種蓋隨那一種顯現出來,就是雜染,就是障礙。沒有成就色界四禪的人,有這二種障礙:一個是不知道怎麼得到色界四禪,沒有方法,沒有智慧;第二有五種蓋,就是有這二種雜染。

4-第二種,他成就方便善巧,努力的學習禪定成功。已得,就是已經成就色界四禪。已得所應得,色界四禪是應該成就的,他事實上也是成就。自地雜染,成就以後,你成就的色界四靜慮裡面,就在這境界裡面也還有雜染,還有不清淨。這個不清淨是什麼呢?謂煩惱纏及以隨眠。煩惱就是成就色界四靜慮以後,對於所成就的四靜慮有愛,愛著初靜慮、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愛、見、慢、無明,有這麼多的染污。纏,是煩惱出現的時候,煩惱纏繞著你的心,使令心不清淨叫做纏。及以隨眠,有的時候煩惱不現,但是它潛伏在你的心裡面,它隨逐你,不和你分開,在心裡面潛伏著。煩惱沒有活動的時候叫隨眠,活動的時候叫纏。

5-前面是說雜染,若說清淨,也是有四種不同。前面雜染有這麼多,沒得的時候,有二種雜染,已得的時候,也有二種雜染,加起來就是四種。現在若說清淨也還是有四種,這四種是哪四種呢?就和前面相違,就是不同於前面四種,你就應該知道清淨的相貌就是這樣。

a)如是清淨復有四種等者:前二雜染有四差別,如文可知。今說清淨與彼相違亦有四種,故作是說。

a1)前二雜染有四差別,像文所說的,我們可以明白,今說清淨與彼相違亦有四種,也就可以知道。沒成就或者成就色界四禪的時候,有四種雜染。若是佛教徒,他會在禪定裏修八解脫,修四念處,就把雜染消滅,消滅就變成清淨。所以也同樣有這四種不同。


又即如是諸靜慮等種種引發假立名字,隨其色類如應安立;是名建立。

[]2)又,就是不同於前面,還有不同的意思。即如是諸靜慮等,就是色界的初靜慮,初禪叫初靜慮,第二禪也是靜慮,三、四也是靜慮,一共是四種靜慮等。

1-種種引發假立名字,初禪原來是沒有,現在我想有,就是要方便善巧,把它引發出來。引發,是說我們心裡面是有這種功德的,但是潛藏在那裡,要用功修行把它引發出來。怎麼引發呢?假立名字,佛陀在經論裏面說了,假立名字,本來一切法是沒有名字的,現在為了成就這個功德,要立出一個名字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是假立名字。

2-初禪裏要有尋伺的方法,尋伺是什麼?是修不淨觀。修不淨觀就是粗略的思惟就是尋,微細的思惟就叫做伺,這是安立的假名字。還有喜樂,成就色界初禪的時候,心裡面感覺到喜,感覺快樂。喜是第六識,第六識感覺到喜悅;樂是阿賴耶識,因為已經得到禪定,入定的時候,前五識不動。所以樂是指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來攝受轉識,有樂的感覺,是要比喜更微妙的境界。心一境性就是定。這樣,尋伺是成就初禪的方法,能對治欲界的欲煩惱。喜樂是得到的成就,成就初禪的時候,有喜樂的利益;心一境性就是初禪的體性,就是定,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不散亂,就是心一境性。假立出這麼多的名字,這樣修行,就把初禪引發出來。

3-二禪又立出來內等淨、也有喜、也有樂、也有心一境性,立出這個假名字,這樣修行也能成就二禪。初禪的時候,雖然不淨觀都修成了,但是還是要常常的修不淨觀。二禪的時候,就不修不淨觀,這時候心裡是清淨,所以叫內等淨。

4-三禪,假立的有捨、有正念、有正知、有樂、有心一境性,這是五支。三禪的時候,叫做捨,心裡面安住在捨,就是不要喜。不但是沒有尋伺,同時也沒有喜,不高興這個喜。正念,捨掉喜,心裡面沒有喜,心裡面還要覺知這個境界。念是明記不忘的意思,明記,明明了了的記之沒有喜的境界,叫做正念。正知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是初開始得到三禪的時候,有可能會正念失掉,喜又出來,你要知道,知道還要把它除滅。樂,唯有微細、微妙的樂存在,也是心一境性。

4-第四禪也是有四支,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心一境性。第四禪捨清淨,初開始是不苦不樂。成就初禪的人,心裡面沒有憂,沒有憂愁的事情。第二禪除掉苦,第三禪是沒有喜,第四禪沒有樂。去掉尋、伺、喜、樂這些事情,第四禪心裡面也不苦也不樂。這樣沒有尋伺喜樂的境界,很明了現前叫做念清淨,這時候也是心一境性,也是在定裡邊。就是在這四種禪裡邊,假立種種的名字,就是說明四禪成就的方法。

5-隨其色類,隨其四禪的這些形相,因為是屬於色界四禪,不是無色界,所以就屬於色類。修行的時候,應該是在欲界。在欲界的人,感覺欲是苦,所以希望得到色界的禪定。如應安立,如其所應,那個法門應該這樣安立,佛陀就這樣立種種名字,這就叫做建立。建立有二個意思,一個佛陀安立法門的種種差別名相,這是建立;第二是自己按照法門去努力的修學成就,也叫做建立。

a)種種引發假立名字者:謂由種種假立名字,能正引發諸靜慮等故。

a1)列出來法門的差別相,可以這樣用功修行,引發出來諸靜慮等故,所以叫做建立。


又即如是諸靜慮等具證得已;後更勝進,修習圓滿,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是名清淨。

[]3)這又不同於前一段所以叫做又。如是諸靜慮等,佛陀方便善巧所安立的色界四靜慮,這些法門安立好了。

1-具證得已,努力的修色界四禪,經過欲界定、未到地定、然後得到初禪。並且他很有恒心,不怕苦,不怕冷。圓滿的具足,就是四種禪都成就以後,他能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2-後更勝進,成就色界四禪以後,不停止他的修行,還更勝進,更有力量的向前進。修習圓滿,所成就的色界四靜慮,要繼續的修習,繼續的入、住、出。初禪入住出,二禪入住出,三禪、四禪也是入住出。繼續這樣修行,能夠使令所成就的色界四靜慮圓滿。怎麼叫做圓滿呢?得隨所欲,能夠隨你所欲的就能出現。什麼叫做得隨所欲呢?得無艱難,入定、住定、出定不感覺困難,隨你所欲想要入定,就能入,想要住也能住,想要出也能出。得無梗澀,就是入住出都沒有障礙,是名清淨。色界四靜慮成就達到這個程度,叫做清淨。


如來於此如其未得,如其已得,於所得中若劣若勝,若彼假名,若彼所有增進邊際,如是一切皆如實知;故說如來普於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得無上智。

[]4)佛對於色界四靜慮,如其最初的時候是沒得,後來是已得。於所得的四靜慮裡,初開始若劣,是不理想,雖然成就四靜慮,有的時候想要入定,有問題,入住出有問題所以叫做劣。若勝,最後是得自在。

1-若彼假名,所安立的四靜慮的假名字,初禪的假名字,二禪、三禪、四禪都有種種的假名字。

2-若彼所有增進邊際,若是那位修行者,要求所成就的四靜慮能夠圓滿,他繼續的要修習,一直的要入住出練習這個事情的。增進,他的力量就進步,增進到什麼邊際呢?就是得大自在。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就是到了邊際。

3-如是一切皆如實知,初開始想要成就色界四靜慮,乃至到最後增進的邊際,佛都真實的知道,而不會搞錯。

4-所以說佛普遍的對於一切有情,想要成就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得無上的大智慧,知道你現在成就、沒成就,其中的邊際都是明明了了。

a)如其未得等者:此中未得,結顯前說障礙雜染。於所得中若劣,結顯前說自地雜染。若勝,結顯前說四種清淨。餘易可知。

a1)前面說的障礙雜染的意思就是未得。於所得中若劣,這句話結顯前說自地雜染。若勝,這句話結顯前說四種清淨。其他的容易明白。


1.4.根勝劣智力

如所成熟修證圓滿信等五根,成軟中上;當知是名諸根勝劣。

[]如所成熟的,成就而又特別的熟悉,成熟的是什麼呢?就是修證圓滿的信等五根。修是因,證是果。指什麼說的呢?指信等五根,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這五種善根都成就,而且非常圓滿。但是這裡邊成軟中上,就是信等五根還是有軟、有中、有上的差別,所以叫做諸根勝劣。

a)如所成熟等者: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名所成熟。〈成熟品〉說:住聲聞種性,於聲聞乘應可成熟。住獨覺種性,於獨覺乘應可成熟。住佛種性,於無上乘應可成熟。今說如其聲聞獨覺及佛種性,信等五根有軟中上三種差別。依此建立諸根勝劣。

a1)應該成熟的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就是眾生,在生死裡流轉的人。這樣的人應該成就信進念定慧的善根,所以叫做所成熟。

a2)〈成熟品〉說,住聲聞種性,於聲聞乘應可成熟。安住在聲聞種性,就是這個人從久遠以來,他的種性是屬於聲聞乘的。從無始以來,他就是聲聞種性,就是可以得阿羅漢的,他有這種善根,生來就有這種功能。種就是因,生來就有的善根,不是薰修來的,本來就有這種善根,所以叫做種性。

a3)但是種性有三種差別,一種是聲聞種性,就是聽佛說法可以得阿羅漢,他本來是這個種性,所以他應該可以成就聲聞種性的信、進、念、定、慧。

a4)這個眾生本來就屬於獨覺種性,可以得辟支佛道,安住在獨覺種性。於獨覺乘的信、進、念、定、慧可以成熟的;若遇見因緣學習,就會成就獨覺種性的善根。

a5)這個眾生不是聲聞種性,也不是獨覺種性,他本來就有佛性,若遇見因緣,他可以修學聖道,可以得無上菩提,所以於無上乘應可成熟。

a6)今說如其聲聞獨覺及佛種性,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有軟、中、上的差別。軟、中、上是什麼意思?就是三種差別,依此建立諸根勝劣,就是軟是聲聞種性,中就是獨覺種性,上就是佛種性。


1.5.種種勝解智力

若從他信以為其先,或觀諸法以為其先,成軟中上愛樂印解,當知是名種種勝解。

[]1)這位佛教徒若從他信,若隨從別的人的教導,別的人的教授,他才能相信佛法。他最初,先就是最初,當初他來到佛法裡面來,他是這個情形。

2)或觀諸法以為其先,其先這句話,只是說你最初來到佛法裡面栽培善根的時候有這種情形,不是說永久是這樣。或者這位佛教徒來到佛法裡面來,雖然也可能聽別人的教授,但是主要是他自己內心的思惟。觀就是內心裡面思惟,思惟一切法的因緣所生,從這裡栽培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他最初是這樣子,主要是這樣子成就善根的,這就是和前面信為先就不一樣,這個根性就是有這個差別。

3)成軟中上愛樂印解,他成就的善根有軟、中、上的差別。愛樂就是信,或者是從別人,聽別人教授,或者是由別人教授,但是主要是自己思惟觀察而成就信、進、念、定、慧,所以愛樂就是信的意思。印解,就是你對於佛法的信心達到勝解的程度,就是很深入地信解佛法,而不動搖,叫做印,決定、不猶豫。

4)當知是名種種勝解,這就叫做種種勝解。而勝解也還有軟、中、上的不同,就是聲聞種性、獨覺種性、佛種性,也就是這樣叫軟、中、上。但是,聲聞與聲聞來比較,對比起來也有軟、中、上的不同,但是那個不同不是永久的。但是聲聞種性,和辟支佛種性,和佛種性的軟、中、上,這是永久是差別的。勝解這個地方,是說你現在學習佛法,成就勝解。前面的根勝劣智力是說過去,你過去你在佛法裡面成就的善根,是指過去,這兩種有一點差別。


1.6.種種界智力

若廣建立種種種性,或諸聲聞所有種性,或諸獨覺所有種性,或諸如來所有種性,或有種種不定種性;或貪等行差別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當知此中名種種界。

[]1)若廣博地開示,詳細地開示眾生在佛法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種性。

2)或諸聲聞所有種性,就是這個人的善根是屬於聲聞性的。

3)或諸獨覺所有種性,就是最後得聖道成就辟支佛的時候,是沒有老師,所以叫獨覺。

4)或諸如來所有種性,這是有大悲心,有大智慧的人,叫做如來所有種性。

5)或有種種不定種性,或是有各式各樣不定種性,就是這個人的心裡面,他的阿賴耶識裡面也有聲聞種性,也有獨覺種性,也有佛的種性,他有這麼多的差別的種性,他遇見什麼因緣,遇見聲聞種性教授的因緣,他就可以成為阿羅漢;他遇見辟支佛的教授的因緣,他可以成為辟支佛;若遇見大乘佛法的因緣,那他可能會成佛,所以他不是決定某一種性,所以叫做種種不定種性。

6)或貪等行差別道理,前面是說清淨的善法的功德,下面說是染污。這個眾生還有貪瞋癡等差別的行,行就是心。行者動也,是誰動?就是心動。貪也是心,瞋也是心,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心,都是心在動,貪心的動,瞋心的動,或者高慢心的動,是不一樣。

7)說貪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說瞋也是其中的一種,乃至到多說一切眾生有八十千行。十千就是一萬,八十千就是八萬,就是有八萬這麼多的差別,內心的活動有這麼多的差別。

8)當知此中名種種界,在這段文裡面就是種種界。這樣說,界是因的意思。這個聲聞種性也是因,獨覺種性也是因,如來種性也是因。貪等行也是因,但是屬於染污。就是有清淨的因,也有染污的因,都叫做種種界。佛對這件事通達無礙,所以叫種種界智力。


1.7.遍趣行智力

若即如是諸趣入門隨順正行;如貪行者修不淨觀,如聲聞地已廣宣說,當知此等名遍趣行。

[]1)若是前面這些有清淨種性,也有染污種性,各式各樣不同的眾生。

1-這些眾生來到佛法裡面來,他們修學聖道的法門是不一樣。諸趣入門,趣者進也,很多的進入到佛的第一義諦的門,就是從這個門能進入第一義諦,各有不同的門。

2-你能隨順佛陀的教導,能夠努力地如法地修行,就是隨順正行。譬如說貪欲心的活動特別多的人,他的趣入門是什麼呢?就是修不淨觀,修九種不淨,或者五種不淨,各式各樣的不淨觀。修不淨觀,這就是你開始來到佛法裡面修行的門;以此為門,你能夠入於第一義諦。若瞋行者,應該修慈悲觀,就是各有各的門。如聲聞地,已經廣博地宣說趣入門,各式各樣的門。當知此等名遍趣行,這一類的說法,這就叫做遍趣行。指一切眾生很多很多的趣入門,這是有差別;但是佛能普遍地通達這個趣行,有這樣的智慧。


復有異門,謂趣一切五趣之行,當知此等名遍趣行。

[]2)前面說諸趣入門,是入於佛法中的門。還有不同的門,是什麼呢?謂趣一切五趣之行,就是一切眾生到五趣裡邊去。五趣,就是三惡道,加上人、天。到人間來也有門,到天上去也有門,到三惡道去也有門,但是一切眾生也不完全都是一樣的,當知此等名遍趣行,這也叫做遍趣行。


復有異門,謂依種種黨類差別,更互相違,各各異見、異欲諍論,互相違背,諸外道類,即諸沙門或婆羅門所有諸行;或餘一切品類差別,此世他世無罪趣行;當知此等名遍趣行。如迦羅摩經等廣說。

[]3)還有不同的門。

1-謂依種種黨類差別,黨就是朋黨,就是趣味相投,算是一伙人。有不同的思想,他們結為一黨,就是種種的黨類的差別。他們互相衝突,思想不一致。黨類的差別是什麼呢?各各不同的思想,就是各各異見。各各異欲,不同的所欲,他歡喜這個,他歡喜那個。異見,異欲,彼此有衝突就會有諍論。互相違背,我來傷害你,你傷害我。

2-諸外道類,就是在宗教裡面,除了佛法以外,就是外道類。即諸沙門或婆羅門所有諸行,就是印度所說的,沙門是指出家的人,但是不是指佛教徒的出家人。或婆羅門,就是在家的人。他們所有的思想不同,他們的諸行也是不一樣的,也是各各異見、異欲、諍論。

3-或餘一切品類差別,還有其他的不同的。此世他世無罪趣行,這應該是接近佛教,是佛教徒。此世他世,現在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無罪趣行。他世就是未來世,沒有過失的趣行,不作罪,不造作惡事。這在時間上都是剎那剎那地向前進,都有所趣、有所行的,但是有的是有罪過,有的是無罪過;有的有功德,有的無功德。

4-當知此等名遍趣行,這樣說這個遍趣行,每一個眾生都是向前進的,都有各式各樣的趣行不同。現在說這個不但是某一類,是普遍地一切的趣行,佛都是知道的。

5-如迦羅摩經等廣說,遍趣行在這部經裡面說得很詳細的。

a)或餘一切品類差別等者:此說三乘聖道趣涅槃行,名為此世他世無罪趣行。望前外道沙門或婆羅門,名餘一切品類差別,此是內法凡聖補特伽羅攝故。《顯揚論》說:遍趣行智力,謂於一切相乘出離差別中無礙智性。與此義同。

a1)這一句話指佛法裡面的三乘聖道,大家都是向涅槃那裡,名為此世他世無罪趣行。

望前外道沙門或婆羅門,名餘一切品類差別,此是內法凡聖補特伽羅攝故,這一句話是指佛法裡面,佛教徒裡邊也有凡夫、也有聖人,各有不同的趣行。

a2)《顯揚論》說:遍趣行智力。這個總說它的大意,就是佛有遍趣行的智慧力。於一切相乘,一切相就是聲聞種性的相,辟支佛種性的相,佛乘種性的相,各有不同,所以叫做一切相。這些相都是乘,都是能從生死到涅槃那裡,所以叫做乘。出離差別,出離生死的法門不一樣,所以叫做差別。這麼多的差別裡邊,佛都完全能通達無礙的智慧。


1.8.宿住隨念智力

若於種種有情眾中,謂於東方南西北方,種種名字假設安立品類差別。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差別類中,隨念六種略所行行,有無量種宿住隨念。

[]若於種種有情眾中,佛的智慧對於各式各樣的眾生裡邊,謂於東方的眾生,南西北方的眾生,有種種的名字。假設安立,都是假設的,都是安立各式各樣的名字,不同的,佛都是通達的。什麼是假設安立品類的差別?隨某一類眾生過去所有的自體,所有自體就是你自己的身體,可以用八句話來說它的差別,這個眾生很多種類。隨念六種略所行行,這是說八言說句是一種,隨念六種,這六種是簡略地表示眾生所做的事情也是一行一行地。這個人是作木匠是一行,這個人是種田的,這個人是讀書人,這個人是作官的,一行一行地。說八言說句也好,說六種也好,總而言之是有無量種過去,宿是過去,住是他的生命,過去生命的情況佛都能夠知道,所以叫做隨念。念是明記,能夠明記過去的情況叫做念。

a)若於種種有情眾中等者:諸有情眾有六十二。如〈意地〉說。是名種種。於此有情諸方名字施設有異,是名假設安立品類差別。


何等名為八言說句?謂如是名、如是生類、如是種性、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苦樂差別、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壽量邊際。

[]1)何等名為八言說句?

1-謂如是名,這個人叫這個名字。

2-如是生類,他現在是生在這一類;他家是種田的,他是作生意的,他是作官的,就是生類,他生在這一類。

3-如是種性,他是這一個種性,剛才說他是作生意的,或者他是作官的。

4-如是飲食,他日常生活的飲食是這樣。

5-如是領受的是苦或者樂的不同。

6-如是長壽,他的壽命就這麼長。

7-如是久住,能住這麼久,也就是能生存這麼久。

8-如是所有壽量邊際,這就是八言說句。

a)如是長壽等者:此中三種,皆是壽量差別略行所攝。有情壽量種種非一,由此說言如是長壽。有情年齒或少或中或老住有差別,由此說言如是久住。若阿羅漢若諸有學於現法中定般涅槃,若諸異生住最後有,由此說言如是所有壽量邊際。義如〈決擇分〉說。

a1)如是長壽、如是久住這是兩句,如是所有壽量邊際是第三句。此中三句意思沒有差別,就是壽量的差別。略行所攝,也是屬於略行。有情壽量種種非一,壽量是不一樣的,由此說言如是長壽。有情年齒,也就是年歲,或者還是年少的時候,或者是中年,或者是老,住有差別,少也是住,中也是住,老也是住,有少、中、老的生命的差別。由此說言如是久住,他的久就這麼多。

a2)若阿羅漢,就是他在佛法裡修四念處,到阿羅漢的程度。或者這位佛教徒修四念處,在初果、二果、三果的時候,要繼續修行才能得阿羅漢,這時候叫做有學。學也包括修行在內的。若阿羅漢,或者到有學的程度,於現法中,就是現在的生命中,定般涅槃,一定入涅槃,等於是入無餘涅槃。

a3)若諸異生住,這個人也不是阿羅漢,也不是有學,也不是初果、二果、三果,也不是四果;這個時候他是一個凡夫境界,所以叫做異生。異生是對同生說;這些阿羅漢和有學,他們是同生,就是他們的思想就是在苦、空、無常、無我這裡,都是相同的。若是沒入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人,他的思想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歡喜這樣,有的人歡喜那樣,所以叫異生。

a4)住最後有,有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最後;這個身體若結束以後,再沒有身體,所以這個身體叫做最後有。壽量邊際指最後有說的。義如〈決擇分〉說。這是壽量的邊際,如是所有壽量邊際。若是沒有到這樣的程度,還要繼續流轉生死,還沒有到邊際的地方。


何等名為隨言說句六種略行?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三者、父母差別。四者、飲食方軌。五者、興盛衰損。六者、壽量差別。

[]2)何等名為隨言說句六種略行?行就是做種種事,就是心行。心行也是無量無邊的,現在說六種來包括無量無邊的行,所以叫做略行。

一者、呼召假名,呼召就是召呼,就是言說,言說一定要有名字,你才能會說話,沒有名字是不能說話的,而名字是假立的,所以叫做假名。

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剎帝利是田主,就是統治階級,就是國王這一類的,這是王族。等就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這些不同的種性。色類差別,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相是不一樣的。作國王的,和婆羅門,和吠舍、戍達羅的行相都不一樣,所以叫差別。

三者、父母差別,我的父親和我的母親,和你的父母不一樣。

四者、飲食方軌,飲食的方法、軌則都不一樣。

五者、興盛衰損,人的命運有時候興盛,有時候衰損,也是不同的。

六者、壽量也是差別。


由諸世間依憑如是八言說句六種略行,於自於他起言起說:此是我名,此是彼名。我是剎帝利,彼是剎帝利。我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彼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

此是我母,此是彼母。如說其母,父亦如是。我食如是色類飲食,所謂酪漿羹飯糜等。彼食如是色類飲食,乃至廣說。我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彼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我住如是色類年齒,所謂或少或中或老。彼住如是色類年齒,乃至廣說。

[]3)世間上依憑如是,前面說的八言說句,前面說的六種略行,就根據這些。

1-對於自己的事情,或者是對他人的事情,你發表言說。言或者指名說的,說或者指義說的,有通別的不同。這個名字是我的,這是你的名字,這是不一樣。

2-我是剎帝利種性,你也是剎帝利。我不是剎帝利,我是婆羅門,吠舍就是商賈,戍達羅是種田的農民,這是不一樣的。彼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

3-此是我的母親,這是你的母親。如說其母有彼此差別,父也是這樣子。

4-我是食這樣色類的飲食,什麼飲食呢?所謂酪漿羹飯糜等,彼食如是色類飲食,乃至廣說。

5-我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轉就是顯現的意思,這個時候我倒楣,這個時候我走運氣,就是這樣的顯現。彼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我這樣子,你也是這樣子。

6-我現在安住在這樣的行相,色類行相,年齒就是年歲。或者是老年,或者是中年,或者是少年。彼住如是色類年齒,乃至廣說,也有少、中、老的不同。


唯有爾所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差別類中六種略行;過此,無有餘言說句及以略行。是故唯於如是品類,發起隨念,更無有增。

[]4)是我也好,是你也好,就有那麼多,爾所就是那麼多,隨你已經過去的所有自體有八言說句的差別類中,還有六種的略行,就是這麼多。超過這個境界之外,再沒有其他的餘言說句及以略行。是故唯於如是品類,發起隨念,更無有增,不能超過這個範圍。


即於此中若言說行所有行相,若言說句所有標說,及即於此隨起憶念;是故說言并相、并說,皆能隨念。

[]5)即於此中若言說行,有言說這個心裡的活動,所表示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行相。若言說句所有標說,就是標出來你內心的想法。及即於此隨起憶念,並沒有說話,但是憶念你過去的事情。是故說言并相、并說,有的時候只是憶念相,有的時候要表示出來文句的。皆能隨念,佛陀有這樣的能力,都能隨順真實而憶念,沒有錯誤。

a)若言說行所有行相等者:前說六種略所行行,名言說行所有行相。依言說句起言起說,名言說句所有標說。


1.9.死生智力-1.9.1.出能見

此中靜慮說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攝受故;名為天眼。是極圓滿,是善清淨靜慮果故;名極清淨。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說言超過於人。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轉清淨天眼,人中亦無。

[]1)這裡談到靜慮,就叫做天住。天住是什麼?就是靜慮,就是心有了初靜慮,二、三、四靜慮,就名為天住。如果是人間的人,成就色界四禪,也叫做天住。天人的思想活動就是四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就是他的生命。他現在成就色界四靜慮的時候,他的眼睛依靠四靜慮,他的眼睛的功能就和一般的人不一樣。是彼果故,是彼靜慮所成之果。彼攝受故,眼有靜慮的力量來加持的,所以就名為天眼。

a)此中靜慮說名天住等者:〈聲聞地〉說:言天住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頁)今於此中釋名天眼,唯取靜慮名為天住,為顯此眼依靜慮起,是靜慮果,復為靜慮所攝受故。

a1)〈聲聞地〉說,天人的思想是住在什麼地方呢?他就是在四靜慮裡住,就是特別喜樂的境界。諸無色住,就是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無色界天的境界。現在《瑜伽師地論》在這裡解釋,什麼叫做天眼?唯取靜慮名為天住,就是四靜慮,就叫做天住,也就叫做天眼。天眼是根據靜慮現起的,是靜慮的果。復為靜慮所攝受故,天眼為靜慮所加持。

2)四靜慮他的天眼的作用,是極圓滿的、是極善清淨的靜慮所成就的果,他發生的作用,也就叫做極清淨。天眼是極清淨的。

3)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人中的眼睛的名字和天眼都不相似,是故叫做超過於人。

a)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等者:謂於人中說名肉眼,彼所行境有明無障乃可現前。天眼不爾。有障無障若明若闇若近若遠皆可現前,由是說言皆不相似。

a1)人間的肉眼在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有光明。有光明的時候,眼睛才能發生作用,沒有障礙,它的作用才能現前。天人的眼睛,有四靜慮的人那個天眼,不是這樣,有障礙的時候,有一道牆,有一道山,有一個大海,那是有障。或者是沒有這些障礙,或者有日月的光明,或者是沒有光明,或者是近,或者是遠,他的作用都可以現前。所以天人的眼睛,有四靜慮的人的眼睛,和人的肉眼是不相似的。

4)欲界天裡面,亦有生得,生來就有這種眼睛,和天上的眼睛有點兒相似。這樣的天眼,人中也是沒有的。

a)欲界天中亦有生得等者:此說欲界天中亦有天眼,然是生得,非靜慮果,是故名相似轉清淨天眼。為顯此亦超過於人,是故說言人中亦無。當知是義非此所說,非是如來天眼攝故。

a1)此說欲界天中亦有天眼,然是生得,生來就得到,不需要修行,不是成就四靜慮得的果,是故名相似轉清淨天眼。為顯此亦超過於人,是故說言人中亦無。當知是義非此所說,這裡面說的欲界天上人的天眼,不是這裡所要說的,非是如來天眼攝故。


1.9.2.明所見

諸有情類臨欲終沒,名為死時;住在中有,名為生時。

[]1)諸有情類就是有色、受、想、行、識生命體的眾生,類就是各式各樣的眾生。

1-臨欲終沒,就是接近要死亡的時候,就叫做死時,就是死亡的時候,就是色、受、想、行、識結束。

2-生時指什麼說的呢?就是住在中有的時候,就是前一個生命結束,後一個生命開始之前,在這兩個生命的中間,也有一個生命,所以叫做中有。這個中有也是有色、受、想、行、識,也是五種都具足的,五蘊具足的。中有雖然不是生命正式開始,但是它和後一個生命相似。譬如說後一個生命是老鼠,這個中有就像老鼠那樣;如果後一個生命是人,中有就像人那樣子,但是比人小一點,所以叫做中有,在兩個生命中間也有生命。中有投胎以後,中有就結束,那是正式的生命的開始。

3-前一個生命結束,後一個生命出現的時候,就是中有,就叫做生時。中有是怎麼生?中有是化生,就是業力,也就是心力,就是無而忽有;沒有,就忽然間就出現,所以它是化生。住在中有的這個時候,這叫做生時,就是生命現起的時候。

4-生命死亡的時候,肉眼看不大清楚,就是要天眼,都是天眼所見。人死了沒有斷滅,它又有新的生命出現的。這件事是得天眼的人才能知道,得天眼,就是一定要有色界四禪。得到色界四禪以後,再修神通,成功了,才有天眼通,也可以有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可以有。所以先要得禪定,得禪定以後再修行,才能得神通。


趣黑闇者,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如黑羺光及陰闇夜;故名惡色。趣明白者,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及婆羅[-+]斯極鮮白衣;故名好色。

[]2)什麼是惡色呢?就是趣黑闇者,在中有的這個時候,如果是惡色的時候,就是感覺沒有光明,不看見光,是黑闇的境界。

1-黑闇的境界裡邊,由兩種相貌現起這一類的情形。就是意生中有,中有是業力變現。能夠受持五戒十善,就可以做人,也可能生天,就是你的業力的變現,而業力不能離開心獨立;不能離開心,另外有業力獨立的地方,所以還是心。所以叫意生,就是你心變現的。

2-如黑羺光,羺是羊,是黑色的羊,那個黑色裡邊有黑色的光,所以叫做黑羺光。這個中有,就像黑色的羊似的,這就是做惡業所變現。及陰闇夜,就是陰闇的夜,不見有月光,也不看見有星光,星宿的光明,就是陰闇,天很闇。由這兩種相:一個黑羺光的相,一個陰闇夜的相,這就叫做惡色,這就是惡業變現的境界。

3-趣明白者,趣就是向前進,向前進的這個境界是明白的。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現出來這樣的種類的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就像沒有雲霧,只是有月光明這個夜。及婆羅〔病-+尼〕斯極鮮白衣,婆羅〔病-+尼〕就是鹿野苑,那個地方產的極鮮白的衣服,故名好色。意生身,這個中有,是鮮白的,不是黑羺光,故名好色。這是惡色和好色的差別。


諸惡色者,說名為劣;諸好色者,說名為妙。

[]3)惡色就是黑闇的境界,那是最下劣的。美好的顏色,也就是晴明夜極鮮白的衣服的相貌,這是好色,說名為妙。妙,就是叫做好色的意思。


諸下劣者,名往惡趣;諸勝妙者,名往善趣。

[]4)諸下劣者,名往惡趣,就是造惡業,下劣的這個中陰身,中有現出那種行相來,就表示是到三惡道。在中有的時候是個晴明夜鮮白的行相,這個中有本身是個鮮白的行相,就表示這個有情是到善趣,到人或者天的境界。佛的天眼通能見到這個境界。


所有壞戒,及彼等起,說名成就諸身語意三種惡行。

[]4.1)這個中有在生前的時候,也可能是在人間,他沒有做好事,他壞了他的品德,做殺盜淫妄的事情,做了很多。他有很大的自在力,他要做惡事,沒有人能障礙,所以就壞了戒。及彼等起,及彼壞戒的時候,所現起各式各樣的罪過。等,是各式各樣差別,各式各樣的情形,叫做等。各式各樣的罪過的事情的現起,說名成就諸身語意三種惡行。這就是詳細地說出來壞戒的事情。就是他成就,或者是身惡行,或者語惡行,或者意惡行,這三種有罪過的活動。

a)所有壞戒及彼等起等者:所受先壞,是名壞戒。由貪瞋癡為因緣故,能起身語不善業思,名彼等起。成就十種不善業道,名身語意三種惡行。

a1)所受先壞,是名壞戒,就是以前他受過三歸五戒,他壞這個戒,破了戒。

a2)為什麼會壞戒呢?就是因為貪心,就是因為瞋心,因為愚癡心,因為煩惱來的。因為心裡面有貪、心裡面有瞋、有愚癡為因緣故,所以會破戒。所以能起身語不善業思,思就是有目的的,內心裡面有目的,想要做這件事。這樣內心有目的的意願,發動在身語上,這時候這個罪過的事情就出現,名彼等起。

a3)成就十種不善業道,名身語意三種惡行,就是身三、口四、意三,加起來就是十種,這是屬於不善業道,有罪過的事情。


有二邪見。謂壞見者所成邪見,誹謗一切;及住彼意,異品類者,所成邪見,誹謗賢聖。如是皆名,謗賢聖者。

[]4.2)有兩種邪見,就是他內心裡面,思想裡面有問題。謂壞見者,就是破壞自己的正見,他成就邪知見。邪知見是什麼呢?就是誹謗一切善法的因果的道理。你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不相信這個事情。他有這樣的邪知邪見,就是安住在那裡不變動,你告訴他這個思想是錯誤的,他不承認的,這是一種邪見。和這個又不同,另一類所成的邪知邪見,誹謗賢聖,不承認有賢聖的差別。這兩種邪見都是毀謗賢聖人的。

a)有二邪見等者:此說邪見業道有二差別,如有一類大乘惡取空者,名壞見者所成邪見。又如外道空見論者,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廣說乃至世間無有真阿羅漢,名住彼意異品類者所成邪見。如是二種差別應知。

a1)此說邪見業道有二差別,哪兩種呢?有一類他是在大乘佛法裡面學習大乘佛法,大乘惡趣空者。一切法空,不管是《中觀》說一切法空也好,《唯識》說一切法空也好,都是承認有因果的,因果是有,而一切法都是空的,空、有是不相妨礙的。現在這個惡取空者只取著一切法空,破壞因果的成立,這就變成邪見。這是一類大乘佛教徒,他承認他是佛教徒,但是他的思想是這樣,認為一切法都是空的,空的就沒有善惡因果。這是破壞正見的人,所成的邪知邪見。

a2)又如外道空見論者,這個不是佛教徒,他是外道空見論者。現起這樣的思想,又成立這樣的言論。見是在心裡面說,論是在發表成言論這一方面說的。無有施與,不承認有做功德的事情;施與,就是貧苦的人,對他有所幫助。愛養,就是彼此間有感情,相愛的人;我愛我的父母,我愛我的兄弟姊妹,我對他有所布施,有所供給,叫做愛養。祠祀,是說有德行的人,有德行的人不要說是他在世的人,他死掉的時候,人都還是祭祀他、恭敬他、禮拜他,叫做祠祀。現在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的外道的空見論者,他否定這一切。你做施與、愛養、祠祀的這些功德,都是白做,沒有用的,就是沒有善惡因果的問題,不承認有這件事。

a3)外道的空見論者,如果再詳細說,乃至世間沒有真阿羅漢。外道的空見論者,他用功修行,有一點特殊的境界現前的時候,就認為他是阿羅漢。但是不能夠入涅槃,因為沒有能斷愛煩惱,也沒有能斷見煩惱,煩惱還在。臨命終的時候,中有就出現,還是要流轉生死,那麼他就認為就是沒有阿羅漢。若有阿羅漢,應該入無餘涅槃,哪有中有的這件事呢?所以廣說乃至世間沒有真實的阿羅漢。這樣的人是安住在這種邪知邪見的異品,不同於有正知正見的人,所以他所成的邪見是這樣。有這兩種邪知邪見應知。


由邪見故,計著邪因及以邪果;由此為緣,造作邪業。造邪業故,所有法受,或現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現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是故復說起諸邪見業法受因。彼雖成就其餘所有種種善法;而但由此往於惡趣。是故說言由此因緣。

[]4.3)由於這個人有這樣的邪知見的思想,

1-他就執著邪惡的事情能得涅槃,能生天,持牛狗戒能生天。他心裡面有多少境界,就認為得阿羅漢,認為得四禪八定。

2-由於他內心裡面有這個邪見為因緣,所以造很多錯誤的有罪過的事情。

3-他造很多有罪過的事情,這件事在心裡面有所動作的時候,就會有一個結果。所有法受,就是你所造的業,所出現的事情,在你心裡面有感覺的。法受,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有受,有接受這個出現的境界,就是心受。

3-或者這個時候出現樂受。他前生也是造很多的福業,今生雖然做罪過的事情,前生的福業還能得樂果,所以還能有樂受。但是你現在造很多罪過的事情,於當來世受苦異熟,一定有苦的果報現前。

4-或者是現在就受苦的果報,於當來世又受苦的果報。所以這裡面又說,眾生起諸邪見,邪見的行動就是業,將來一定要受苦。現在是做邪見的業,是因,將來會受苦果。

a)起諸邪見業法受因者:謂起邪見造作邪業及現法受,能為當來苦異熟因故。

a1)起邪見的時候是意,就是由這樣的見有行動,所以叫做邪業。及現法受,就是果。現在的邪見、邪業和現法受是將來受苦果的因,是故復說起諸邪見、業、法受因。

5-這個有邪知邪見的人,也不是完全都是罪過的事情,他也會做一些是有功德的事情。雖然成就其餘的所有種種善法的功德,但由於現在他的邪見、邪業、邪法受,就會到三惡道,所以佛就說由此因緣要到三惡道。


名色二種,更互乖離;故名身壞。一切死中,如是死者,最極下劣;故名極死。

[]4.4)臨命終的時候,名、色這兩種。受、想、行、識是心法,地水火風這就是色法。名和色兩種乖離,不和合,就是要死亡,故叫身壞。一切的死亡之中,這樣死的人是最極下劣的,所以叫做極死。若是成就善業的人,他死亡的時候雖然也有苦,但是比較安樂。若是你的罪業成熟,要到三惡道,死亡的時候非常的苦惱,所以叫極死。

a)一切死中等者:謂善心死,不善心死,無記心死,名一切死。即於此中不善心死者:將命終時,見亂色相,極重苦受逼迫於身,是故說名最極下劣。義如〈意地〉中說。

a1)死亡的時候有這三種差別:死的時候心情是善的,或者是不善,或者是無記的,有這三種不同,就是各式各樣的死亡,但是分這三類的差別。即於此中不善心死者:將命終時,見亂色相,就是看見一個混亂的、動亂的行相,極重大的苦惱的覺受逼迫他的身體。是故說名最極下劣。這個道理在第二地〈意地〉中說。


為欲開示那落迦想,是故說言墮險惡趣。為欲開示自性體事,是故復須說那落迦。由非法行,不平等行,往趣於彼;故名為險。於此趣中,觸諸苦觸,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受諸苦惱,平等出現;故名惡趣。墮下分故;大深坑故;難救拔故;甚可悲故;極下賤故;以大綺言常悲怨故;說名為墮。由能發起上品厭離,是故唯說墮那落迦。

[]4.5)佛陀為開示我們那落迦想,那落迦就是地獄,你要生恐怖想,你有這個罪業,就是要到險惡趣。

1-佛陀為欲開示我們自性體事,就是那件事情它特別有的體相,叫自性體事;不共於他法,所以叫做自性。是故復須說那落迦的事情。

2-由非法行,由不合道理的行為,就是邪知邪見的行為,這個業力;邪知邪見的這個非法行,就是不平等行,不合道理的這種行為。由這個業力,往趣於彼那落迦中,故名為險,險者惡也。

3-於此趣中,就是在地獄趣裡面,接觸到很多苦惱的觸受。長時,不是短時間,各式各樣很猛利地、不間斷地受諸苦惱。這個苦惱是長時期的,還是各式各樣的,還是非常猛利的,還是不間斷的。平等出現,不會說有的時候輕一點,有的時候重一點,是不平等。現在不是,一切時都是猛利無間受諸苦惱,所以叫平等出現,故名叫做惡趣。

4-墮落那個極下劣的地方,那個地方是個大深坑,深坑是什麼意思?就是難救拔故,不容易把你救出來的。甚可悲故,這種境界很可悲痛的。極下賤故;以大綺言常悲怨故,就是在那裡受苦的人,沒有辦法心安下來,會說出來很大的污穢的語言,他心裡面很苦惱,常常怨恨,說名為墮。

5-佛為什麼說這種事情呢?這個意在什麼地方呢?由於這樣宣說這件事,能發起上品的厭離心,輕輕的厭離是下品,上品的厭離就是會有力量。所以佛陀在這個地方只是說墮那落迦,沒有說餓鬼、說畜生,這樣是警覺我們的意思。

a)以大綺言常悲怨故者:謂由苦所逼惱常發言音哀吟悲冤,名常悲怨。如是言音不能引義,故名綺言。

a1)由地獄裡面那個苦痛逼惱這個人,所以他常發出來很多的言音;那個言音是很悲哀的,哀吟,悲冤,又不懂得因果的道理,我怎麼可以受這個苦呢?名常悲怨。他在受苦的時候,發出來這樣的言音,不能夠引發出來什麼對他有利益的事情,所以叫做綺言。


當知此中若由此生,若得生已受諸苦惱,若受苦已復起所餘自業所作種種眾苦,如是一切由此諸想之所顯示。

[]4.6)當知這一段文裡面,前面第一科若由此生,若得生已受諸苦惱是第二科。你受很多的苦,又現起來所餘的,其餘的也是自己造的業,由業力變作很多的眾苦,還是要繼續受苦的。地獄眾生這麼多的苦惱,如是一切由此諸想可以顯示出來。由這麼多的名想可以顯示出來眾生地獄的苦惱。

a)若由此生等者:前說邪見業及法受,名由此生。墮險惡趣,受苦異熟,名得生已受諸苦惱。於惡趣中觸諸苦觸,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受諸苦惱平等出現,名受苦已復起所餘自業所作種種眾苦。如是一切黑品因果等相,皆由前說諸差別名之所顯示。


與上相違,隨其所應一切白品,皆當了知。此差別者,善行為先所有諸趣,名為善趣。受極樂故,名樂世界。

[]4.7)前面是說惡趣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的思想和前面的文所說的事情是相違反的,就不是惡法。隨其所應一切白品修學的善法,皆當了知,你就會明白。和前面不同的,善行,你有好心,也有好的行為,這是最重要的。由於你有善業,你招感的果報,就是善的,叫做善趣,就是到安樂的地方。到那個地方,你所遭遇到的事情都是極快樂,所以那個地方不是苦惱的世界,是樂世界。


1.10.漏盡力

一切諸漏所有隨眠,無餘永斷;逮得能治勝無漏心、勝無漏慧,是其最勝增上心攝、增上慧攝。由漏盡故,說名無漏心慧解脫。

[]1)一切諸漏所有隨眠,漏就是煩惱,很多很多的煩惱。

1-煩惱分兩種:一個是現行的煩惱,一個是種子的煩惱。種子的煩惱叫做隨眠。無論什麼樣的現行的煩惱,它都是有隨眠的種子的。有的時候煩惱是不活動,但是煩惱的種子潛伏在那裡,所有的種子還在那裡。

2-要怎麼樣才能夠無餘永斷呢?無餘永斷,沒有剩餘,不但沒有煩惱的現行,煩惱的種子也都消滅。逮得就是獲得,獲得能對治煩惱的勝無漏心、勝無漏慧。勝,就是有力量的無漏心,沒有煩惱的清淨心,一個是心,還有一個是慧。勝無漏慧,有大力量的、沒有煩惱的智慧,這是兩種。心是王,無漏慧是心所法,心和慧是分開。在佛法裡面肯努力修行,有這樣的成就,就是逮得,成就能對治煩惱隨眠的勝無漏心,能對治煩惱的隨眠的勝無漏慧。有慧出現的時候,就把煩惱消滅。

3-這樣的境界是怎麼回事啊?是那最有力量的增上心攝,增上心是什麼?就是定。勝無漏心、勝無漏慧就是增上心攝、增上慧攝,就是殊勝的定慧。殊勝的定慧是由修來。

4-由於前面煩惱的現行、煩惱的隨眠被消除,這個時候就叫做無漏心。有無漏的慧,有無漏的心解脫、有無漏的慧解脫,這個時候你心裡面有智慧和有清淨心。能治是無漏的戒定慧,所治的就是一切煩惱隨眠。


即此心慧二種解脫,於最後有,說名內證第六神通。由依見道及依修道,內所證故。

[]2)就是你成就的增上心和增上慧,這兩種解脫,就是不被煩惱所繫縛的時候。心不被煩惱所繫縛的時候,叫做增上心;慧沒有煩惱的繫縛,就是慧解脫。

1-你成就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的時候,就是最後有,以後那個有是清淨的。原來是由惑業所感得的色受想行識,這是到最後,就是今天為止,以後完全就不是這樣的有,不是這樣的生死果報。說名內證第六神通,第六神通就是漏盡通。

2-第六的漏盡通也不是一下子成就,就是由於依見道,要依靠初開始由煖、頂、忍、世第一到見道,斷除一部份的見煩惱、一部份的愛煩惱;一個我執,一個法執。

3-但是這件事還沒有圓滿,要繼續地修學戒定慧,這樣斷除剩餘的這一切的煩惱,最後的時候在你心裡面成就心解脫、成就慧解脫,這就是漏盡通。


既自證已,如實了知,隨其所欲能為他說;是故說言於現法中自證通慧,具足開覺我生盡等諸句差別。廣說如後攝異門分應知其相。

[]3)既然自己成就心解脫、慧解脫,這時候你有大智慧,就是真實地明白,隨自己之所欲,隨眾生之所欲,你能為他宣揚佛法。成就心解脫、慧解脫以後,才如實地通達佛法,通達諸法實相,隨其所欲能為他說。所以這文上這麼說,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面,由於你自己的努力,成就漏盡通的大智慧。你是圓滿地通達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個諸句的差別義。這四句的法義如後面〈攝異門分〉有解釋,應知其相。

a)我生盡等諸句差別者:謂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諸句差別。如〈攝異門分〉有二種釋應知。

a1)攝異門分那裡有兩種解釋。

1-我生已盡,生就指你的生命體,也叫做有。約小乘佛法解釋,得初果的時候,還有七番生死,一生天上一來人間,這叫做一次,這樣七次就得阿羅漢道。所以得了初果以後,只有七番生死,就是還有七生。現在說我生已盡就是第八生以後沒有,第八番的生死沒有。

2-梵行已立,梵行是什麼?就是八聖道,正見、正思惟等,這是八聖道,他已經成就八正道。他常常這樣用功修學四念處,成就八聖道。成就以後,不會再退失,所以叫梵行已立。

3-所作已辦是什麼呢?就是所應該做的事情已經成就,就是把煩惱斷掉,他的見煩惱、愛煩惱斷掉,一切的煩惱永無餘故,一切的道果已經都成就,成了初果、二果、三果和四果,叫所作已辦。

4-不受後有者,就是把七番的生死也滅掉,所以叫做不受後有。若是按小乘佛法說,這是入無餘涅槃,這是一種解釋。

a2)第二種解釋

1-我生已盡,有兩種生:一個是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生。第二種生是煩惱生,你內心裡有煩惱,有貪瞋癡的煩惱,也叫做生。但是得了初果以後,煩惱不那麼猛盛,就微薄,所以也可以說是我生已盡。這樣說,我生已盡這句話就指初果和二果說。

2-梵行已立,這指第三果說的,就是不還果。因為不還果,這三果是把欲界的愛完全地消滅了,只剩下色界、無色界的煩惱,這個時候所以叫做梵行已立。

3-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指阿羅漢。


5.3.2.1.自性

云何如來十力自性?謂總五根為其自性。由慧勝故,且說十力,慧為自性。所以但言處非處智力;不言信力,不言餘力。如處非處智力,如是餘力,當知亦爾。是名如來十力自性。

[]怎麼叫做佛的十種智力的自身的體性?

1)佛的十力總起來說,以信、進、念、定、慧的五根為它的體性。在信、進、念、定、慧裡邊,慧的力量非常的殊勝,所以姑且說十力是以慧為它的體性,就是十種智力,十種智慧。

2)因為慧為最勝,所以說佛的處非處智力,只說慧力,而不言其他的力,信、進、念、定這四種力沒有講。十種智力只說處非處智力,其餘的九力也沒有說。

3)佛的智力是以慧為體性,其餘的九種力也是這樣,以慧為體性。是名如來十力自性。

a)謂總五根為其自性者:〈決擇分〉說:問:最後三根何等根分?答:是九根分:所謂意根,信等五根,樂、喜、捨根。今說如來十力自性,即最後三根中具知根攝。故彼善根,總以五根為其自性。

a1)〈決擇分〉說:問:二十二根的最後有三個根,就是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這三根。這三根在二十二根裡邊和哪一個根是相契合的呢?或者分當義字講,是哪一個根的意義?或者當合字講,它符合哪一個根的義?回答:最後的三根是二十二根裡面九個根,九個根的義。哪九根呢?所謂意根,信等五根,就是信、進、念、定、慧五根,另外有樂、喜、捨三受根。

a2)十力的自性在二十二根最後三根裡面,就是具知根所攝,屬於這個根。故彼善根,總以五根為其自性。這三根叫做三無漏根,三無漏根就是完全是聖人的境界。

1-第一個未知欲知根,若按照小乘來解釋,就是初果。初見道的時候,有欲界的四諦,色界、無色界的四諦,加起來就是八地。他知道欲界的苦諦,但是欲界的集諦、滅諦、道諦,色、無色界的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還不知道,還想要知道,這叫未知欲知根,這是已經得初果的人。或者說是他是初果向,初果向也是指已經入聖道的人,叫做初果向。

2-加起來是有十六心,就是欲界四諦,色界、無色界四諦,是八諦。每一諦有二心,加起來就是十六心。初果他是初開始見到苦諦,或者就是見到苦諦的一個心,兩個心,然後集、滅、道,每一個都是兩個心。到了十五心的時候,這個時候初果的見道是圓滿,就是得初果。但是十五心沒圓滿的時候,叫做向初果;十五心圓滿的時候,就是得初果。十六心的時候,就是修道,就是初果以後繼續修行。現在未知欲知根就是在初果向的這個時候。

3-知已根,或者說已知根,就是欲界的四諦、色界的四諦,一共是十六心,完全都通達。通達以後,就是得初果以後,就是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到四果向,這個時候都叫做已知根。

4-到阿羅漢的時候,叫做具知根,這時候功德完全圓滿。現在這裡說的如來的十力,就是具知根說。若是約佛來說,具知根到佛的境界才圓滿,所以是具知根攝。


5.3.2.2.分別

云何如來十力分別?謂若略說,由三分別,當知無量。一者、由時分分別。謂於墮在過去未來及現在世一切所知,隨悟入故。二者、由品類分別。謂於一一諸有為事自相、共相、一切行相,隨悟入故。三者、由相續分別。謂於十方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一切相續、一切事義,隨悟入故。即由如是三種分別,如來十力當知無量:是名如來十力分別。

[]怎麼樣來分別如來的十力?若是簡要地說明這個問題,由三種分別來解釋十力的要義。由三種分別,也就應該知道是無量義。

1)一者、由時分分別,就是由時間的這一部份,它是一切法其中的一份,所以叫時分;由時分來分別佛的十力。在時份上怎麼分別呢?謂於一切法屬於過去的,屬於未來的,是屬於現在的;這些過去、未來、現在是佛的所知。隨其因緣,佛都能夠悟入。這是約時間的分別。

2)二者、由品類分別,怎麼分別呢?謂於一樣一樣的有為事,或者是人間的,或者是天上的,或者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得禪定、不得禪定,這一切的品類,這些有為事。自相,它的別相,共相就是通相,一切的行相,隨其因緣,佛的這十種智力都能悟入。

3)三者、由相續分別,什麼叫做相續的分別?謂於十方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一切相續,相續就指身體說的,身體有變化,但是相續的。一切有情界各各差別的,這一切的他的生命,這個生命身口意所作的一切事義,也隨其因緣佛都能悟入。這是分三種分別:一個是時份,一個是品類,一個是相續。

4)由這三種的分別觀察,我們應該通達佛的十力裡面的要義是無量無邊的,是名如來十力分別。


5.3.2.3.不共

云何如來十力不共?謂唯如來有此十力,不共一切聲聞獨覺,是名如來十力不共。

[]佛的如來十力為什麼稱之為不共呢?謂唯如來有此十種智力,不共於一切聲聞,不共於一切獨覺,一切聲聞、獨覺他們沒有這種功德,所以是名如來十力不共。


5.3.2.4.平等

云何如來十力平等?謂此十力,一切如來悉皆平等具足成就;故說平等無有差別。若就如來多所安住;是則如來如是十力,展轉差別。謂餘如來,多住餘力,其餘如來,復住餘力。是名如來十力平等。

[]云何如來十力叫做平等?

1)謂此十力,一切如來悉皆平等具足成就;故說平等無有差別。

2)若是按照佛陀多所安住的那個部份,是則如來如是十力,展轉差別。譬如說釋迦牟尼佛有可能是多住在處非處智力,其他的佛陀,可能多住在其他的力,多住在其餘的智力。另外一位佛又安住在不同的力。一切佛都有這十種智力,這一方面是平等的,但是他安住有點不同。是名如來十力平等。


5.3.2.5.作業

云何如來十力作業?謂如來所有處非處智力,於諸因中如實知因;於諸果中如實知果;及能降伏無因惡因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云何如來十力作業?就是佛陀具足十種智力,他有什麼作用呢?安住在十力作什麼事情呢?

1)佛陀安住在處非處智力裡邊做什麼事情啊?

1-在一切眾生,或者是一切聲聞、獨覺、一切菩薩,於諸因中的時候,如實知因,佛就知道他現在是做這樣的因,或者是聖道的因,或者聲聞、緣覺的因,或者是佛的因,或者是人天的因。

2-於諸果中如實知果,他現在達到結果的程度,佛也是真實知道這件事。

3-能降伏無因惡因,就是有的眾生有邪知邪見,不承認有因這件事,佛能降伏他。還有的眾生有惡因,作罪過的事情,認為是善法的因,所以這是惡因,還有各式各樣的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就是佛教徒以外的這些人,他們有種種邪知邪見這些事情,佛都能降伏他們。


如來所有自業智力,於自所作受用果業,如實了知;及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2)前面處非處智力有總說的意思,在下面九種智力是別說的,有這種差別。如來所有自業智力有什麼作用呢?就是你自己所作的業是將來你受用果的因,如實了知,如實說明果的業因,這件事佛如實了知。及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這是兩個作用:前面是如實了知,這是因,那是果;這是降伏施福移轉的事情,這種種諍論。

a)施福移轉者:謂自或他行施作福;能感他自增上果故。

a1)施福移轉,就是那個人作的功德,業力跑到另外一個人的身上去,另外一個人得福。佛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就是有三世,你現在作福,但是你第二生受苦,沒有得到福,這是有其他的罪業發生作用。你作福那個因,以後還會得到的,不能移轉。誰有這些不同於佛法的正知正見的這些諍論呢?就是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能現三種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3)佛所有的靜慮,就是色界的四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1-佛所成就的四靜慮,表示不是聲聞、緣覺的四靜慮,也不是菩薩的四靜慮。

2-解脫就是八解脫。四靜慮,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若是說八解脫,一定是無漏,因為其中有滅盡定,滅受想定解脫是聖人的境界。

3-等持,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可以說是等持,也可以說是等至。但是八解脫可以說等至,也可以說是等引。這裡面有什麼差別呢?等持,唯是有心定,不通於無心定。無心定就是無想定,色界天第四靜慮裡面有個無想定。滅盡定也是無心定,無心定就不能稱之為等持,等持只是有心定。

4-等至,就是通於有心定,也通於無心定。

5-等持,等,就是也不昏沉、也不散亂。持,能保持這個境界,相續地不變。等至,等還是不昏沉、也不散亂。你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叫做至。是等至,而也可以名之為等持,但是屬於有心定。若說到無心定,可以說等至,而不能說等持,有點差別。

6-如來所有的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的智慧力有什麼作業呢?能示現三種神變的作業,第一個是神境神變,第二個是記說神變,第三是教誡神變。神境神變就是六種神通裡邊的神足通,能現出來種種的神通作用,就能夠使令眾生對於佛陀能夠生起極尊重心。第二個神變是記說神變,就是六種神通裡邊的他心通,能知道你內心的思想。第三個神變是教誡神變,就是隨其所宜宣揚佛法來教導你怎麼樣修行。

7-這個三種神變是由於佛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所以會發生出來這種作用,就是沒有錯誤地教授所教化的眾生。現神通是使令眾生對於佛陀有恭敬心,他就會注意地聽法,這個他心通也是這種作用。如果佛為眾生說法,眾生心情好像很平淡地,就不一定能夠得到利益。

8-前面現三種神變的作用是教化眾生。還有第二個作用,就是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就是眾生他有邪知邪見,對於佛法裡面所宣揚的因果的道理是相違的,和佛法的思想相衝突的,所以叫做異品。還有些怨害的諍論,眾生是有貪瞋癡的;說話的時候,有行動的時候,煩惱也隨著來,所以有怨害的諍論的事情。

9-這些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是誰?就是一切沙門婆羅門等。佛能夠降伏這些人,佛能有神通、有大辯才降伏這些邪知邪見的事情。


如來所有根勝劣智力,於諸有情軟、中、上根,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及能於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

[]4)第四個根勝劣智力有什麼作業呢?佛陀所有的根勝劣智力,對於所教化的眾生,不是同一類的,有軟、中、上根的差別;有軟根、有中根、有上根的差別。也可以解釋是聲聞、緣覺的根性,有佛陀的根性,就可以說是軟、中、上;但是也可以說每一種也都有軟、中、上的差別。這些差別,佛陀能如實地了知,一點也不會有錯誤的。佛不但是能如實了知他們軟、中、上的根性,同時又能夠於彼所化眾生如應如宜,就是如其所應,就是眾生的根性;如宜就是佛法。佛為他宣說法,這法是相應的,與他的根性也是相應的,這樣為他宣說正法。


如來所有種種勝解智力,於諸有情軟、中、上品,淨與不淨,勝解差別,如實了知;其淨勝解令漸增長,不淨勝解令漸捨離。

[]5)佛陀所有的種種勝解智力,佛的殊勝的大智慧力量裡面也很複雜的,所以叫種種。對於所化的眾生,他內心裡面的事情有淨與不淨的差別。

1-淨,就是在佛法裡邊久遠以來栽培的善根,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久遠以來熏習的這些煩惱也有差別,就是不淨的差別;對於淨與不淨的勝解差別。眾生對於清淨這一面也有勝解,也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不淨的這一方面,也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佛陀能夠真實的正知無誤。

2-眾生在佛法裡邊栽培的善根是清淨的勝解,最初栽培的時候,當然是初初的;佛陀為他說法,能使令他清淨的勝解逐漸地增長。對於這些有罪過的事情,惑業苦的勝解,為他說法令他逐漸地棄捨。


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於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其意樂、如其隨眠,依於彼彼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

[]6)佛陀所有的種種界智力,對於所教化的眾生,是有劣、有中、有妙的不同,如實了知。前面是說佛能夠正知所化眾生的程度,根性的差別。下面是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就當作隨順講,能隨順他的根性。如其意樂,意樂就是他所歡喜的事情,能隨順他所歡喜的。如其隨眠,也能夠隨順他內心的煩惱,煩惱種子。根性有種種差別,意樂也有種種差別,隨眠也有種種差別,這樣佛陀的大智慧能依於彼彼,就是所化眾生各種情形,趣入聖道。門,就是初開始的時候,這樣的根性,這樣的意樂,這樣的煩惱隨眠,初開始的時候是什麼法門對他合適呢?佛能知道這件事。趣就是向前進,由不信佛能進步到相信佛法,由是凡夫境界進入到聖人的境界,這叫做趣入。趣入的門,初開始應該學習什麼樣的法門呢?佛能夠沒有錯誤地教授他這個門。隨他的根性、意樂、煩惱的情況,來為他安立這個法門,教授他學習這個法門。

a)劣中妙界部分差別者:欲色無色有情,如次名為劣中妙界應知。

b)能如其根等者:根有三品:謂軟、中、上。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其根。意樂有六:謂不出離意樂等。如下自說。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意樂。隨眠,謂即貪瞋癡慢尋思諸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隨眠。

b1)根有三品:謂軟、中、上,這三種不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這就叫做如其根。意樂有六:謂不出離意樂等,不同的意樂,如下自說。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意樂。隨眠,謂即貪瞋癡慢尋思,貪、瞋、癡、慢都是煩惱,尋思就是心裡面的散亂的境界。諸行,貪、瞋、癡也是行,慢也是行,尋思也是行;就是內心的活動叫做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隨眠。


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於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如聲聞地盡一切種無間宣說顯發辯了施設開示。

[]6.1)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於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這是小乘根性的眾生,佛也能夠與正教授。如聲聞地盡一切種,無間宣說,就是沒有障礙地宣說趣入門。顯發辯了施設開示,顯發就是略說大意,辯了就是詳細地講說。施設開示,就是施設種種法門,然後為眾生開示。


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初業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諸菩薩眾,令心得住?

[]6.2)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初業,始業就是初來到佛法裡面。從什麼時候算是初來到佛法呢?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就是有了願,就是你有一個目標,叫做始業。初業就是開始修行。等持資糧,就是開始修定,怎麼叫做開始修定?要準備成就禪定的資糧,安住淨戒、守護根門、於食知量、減少睡眠、正知而住,這就是等持資糧,先要學習這些事情。攝受就是你自己要努力成就這件事,成就就安住在這個資糧不失掉,安住是不失掉的意思。他目的想要使令心裡面寂靜住這樣的諸菩薩眾,使令自己心能夠得到禪定。


謂諸如來,為無諂曲恭敬愛重等持資糧始業初業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如是告言:善男子來,汝當安處遠離臥具獨一無二,於內寂靜如理思惟,汝之父母所為立名,或汝親教軌範師等所為立名。

[]6.2.1)謂諸如來,為無諂曲,就是沒有虛偽的人,有誠意的人。諂曲是虛偽。有恭敬心,有愛重佛法的誠心,愛重等持的資糧始業初業的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就是一開始的時候施設種種的名言,就是無顛倒地教授這位菩薩。

1-如是告言,如是指下面的文,就這樣開示。善男子來!汝當安處遠離臥具獨一無二。你應該安住在遠離喧鬧的地方,到那個地方住。

2-遠離臥具,就是遠離喧鬧的地方居住,居住的時候就是一個人,獨一無二。

3-於內寂靜如理思惟,住在那裡以後又該做什麼事情呢?就是內心要寂靜住,不要打妄想,這也就是修奢摩他的止。

4-如理思惟,如佛法的正義思惟,這就是如理作意。一個修止,一個修觀。怎麼樣思惟呢?先思惟名字,就是初開始,小的時候,你父母給你起名字,安立一個名稱。或者不是父母,是你的親教師,或者是你的軌範師,和尚、阿闍黎,給你立一個名字,你思惟你的名字。


如是思惟,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或內、或外、或兩中間,於此有中,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

[]6.2.2)如是思惟,就是這樣思惟。

1-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我現在是有這個情形嗎?是有我的嗎?怎麼樣叫做有我呢?離六處法,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地方。離六處法,離開眼耳鼻舌身意,有一個自性的真實,它的體性是真實的。真實解釋為不可破壞。就是它的自性,就是我的自性,它離開六處,六處眼耳鼻舌身意是可破壞的,現在它不是我,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離開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有我的自性,這個自性是真實不可破壞的,是這樣嗎?是這個意思,如是思惟,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我是這樣嗎?這樣思惟。

2-第二個思惟。或者是內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或外,外六處。或兩中間,內六處、外六處是兩,中間就是六識,眼識乃至意識。於此有中,在這裡邊有一個自性真實的我。前面說是離開六處有我,這樣思惟。現在是即六處:內六處、外六處、中間,是在內、外、中間這六處裡邊,在這裡面有個我。如是名想,就是在這裡有個名想。名就是想,如果沒有名是不能想的。施設,就是我的名字叫某甲,就是施設一個名字,在這裡有個我,這個我再施設一個名字,叫某甲,或者是某乙,施設名。這個名就是想所施設的,不想這個名字施設不出來。不管父母安立也好,和尚、阿闍黎也好,也是由想而安立這個名字。名字假立,就是原來沒有名字,現在假立一個名字,立出個名字叫某甲,叫某乙,就可以言說。轉耶,是這樣子現起的嗎?這樣思惟。


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於此法都無所得。

[]6.2.3)汝既如是正思惟已,思惟完了的時候。當於此法都無所得,第一段是離六處,第二段的思惟即六處,這樣思惟。當於此即六處,離六處,內、外、中間,當於此法都無所得,裡面沒有我可得;即六處也沒有我,離開內、外、中間六處也沒有我可得。

a)或內或外或兩中間等者:謂六處法有其內外,或兩中間施設建立。義如〈聲聞地〉於四念住作種種說應知。彼四念住六處法攝。若離六處法自性真實,當知無有內外或兩中間施設可得。今說於彼所為立名,亦作如是假想分別,是故說言或內或外或兩中間於此所為立名性實有中,有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

a1)六處有內六處、有外六處,或兩中間也有六,在這裡施設名字,立名字是我,建立這個假名。這裡邊的義在〈聲聞地〉裡邊,於四念住作種種說應知。而那裡四念住就是六處法攝,還是攝屬於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身,六根和六塵接觸的時候就有受,受裡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主要還是意識,就是心。心若一動,都是法的境界,所以四念住是六處法攝。

a2)如果你自己的思想,在思惟的時候,離開六處法有一個自性真實,當知是沒有的,離開六處沒有我可得。或者說是離六處沒有,即六處,或者內六處,或是外六處,或是兩中間,這裡施設有我可得嗎?這叫施設可得。前面在思惟的時候,初開始思惟的時候,應該沒有定論,即六處是我,離開六處有我,這樣不斷地思惟,最後才結論,當於此法都無所得。

a3)前面是引〈聲聞地〉四念住的說法,現在這裡說於彼所為立名,就是對於父母所為立名,或者是師長為立名。也是這樣子假想分別,就是假想觀察:我這個名字是我,也是即六處,或者是離六處這樣觀察。於此所為立名性實有中,立這個名字,我叫某甲,我叫某乙,這是我。在這裡施設我的名字,我的體性是真常不壞的。在這個真常體性上立出來這個名字,我叫某甲,能這樣子觀察,是這樣嗎?


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但於客法有客想轉。

[]6.2.4)前面是一個問話,還沒有肯定,後來佛才說: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於此法都無所得,這是肯定的一種口氣。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你只有這一條路,就是這樣了知,這樣明白。怎麼明白呢?但於客法有客想轉。

1-客是外來的意思,本來這裡沒有客人;說有客,客是從外來的。我們內裡邊思惟:眼是我、我所否?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內六處、外六處、內外中間這一切法,我們作種種的想法,這都是外來的分別,都是外加上的分別。這些事情也都是客法,都不是本來有的,都是外加的。在這些法上,你有客想轉,也都是外加上來的一個虛妄分別在活動。

2-客有個外來的意思,就不是這件事本來面目,都是外來的。但是這個地方分兩類:一個是法,一個是想。就是在這個法上有這樣的想;其實在來說,法也是想,你心裡一動才有法的。不過現在就分成兩部份:一個是能分別的,一個是所分別;客法就是所分別的法,想就是能分別的法。而所分別的境界也都是假的,不是真實的。能分別的也是假的,都不是真實的。這句話是總說的,下面有詳細的分別。

a)但於客法有客想轉者:此顯名義俱無有實。故於彼義,名為客法。及於彼名,名為客想。〈顯揚頌〉說:由名於義轉,二更互為客。下自釋云:以名於義非稱體故,說之為客。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為客。其義應知。

a1)客法和客想什麼意思呢?這表示能詮的名和所詮的義都沒有真實性。名也是你心裡的想,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先要有想,不然的話就什麼事沒有。此顯名義都不是真實。

a2)故於彼義,就是你所思惟的那個義,你若不思惟還沒有事,你思惟才有義。這個義是客法,是外來的,就是你心的分別來,叫客法。

a3)及於彼名,在客法上安立種種名字,就是客想。安立種種名字,誰安立?就是你心裡的想,你心裡的思想安立種種名字。所詮的境界叫做義,就是法。

a4)〈顯揚頌〉說,安立種種名字,名字有所詮的義,名在所詮義上活動;所詮的義,有能詮的名,這樣。名和義倆互相作客,就是名到義這兒來作客,義到名這個地方來作客。是來作客,一定要走的,不能在這兒住下來的。互為客,一個是假的意思,是假的,是虛妄的;一個是沒有這件事的。有假、有空,有這兩個意思。

a5)《顯揚聖教論》自己解釋說,這個名和義,名本來是詮顯義的;這個義本來沒有名,給它安立個名字。安立個名字,安立的不對,並不稱合,不合於義的體性,和義的體性不合,它就不能在這兒長住,所以說之為客。它不是原來在這裡住的人,他是從外來的。原來住在這裡的人,表示名和義是相合的。它是從外來的,它就和這個所詮的義不相合,說之為客。就是義不歡迎這個名。

a6)前面說是名從外來的,是來詮顯這個義。詮顯這個義,它和這個義不相合,應該沒有這個名字,不要這個名字,所以也有無的意思。

a7)所詮的義也是一樣,也和名的道理一樣,是根本沒有這個義。沒有義,但是我們的習慣,有了名就有義,就執著這個義是真實的,實在這個義是沒有的,所以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為客。這個地方很簡要地把這個名和義解釋完。但於客法有客想轉,有客想轉就是名,有客法就是義;就是一個名、一個義,就是這兩件事。


汝善男子,若於爾時,於自己名,唯有客想,已生已得;復應在內如理思惟,於汝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6.2.5)汝善男子,若於爾時,若是那個時候發菩提心,想要修禪定,就是那個時候。

1-你對於你自己有這個名字,實在就是我,我執著有我。說自己有我,這是你外加來的,外增加上的想法,實在是沒有我的。但是你已經這樣習慣從久遠以來,一直地有這樣的思想,就是這樣的我想已經現起,已得就是時時地這樣分別。

a)唯有客想已生已得者:義顯己名唯假無實故。隨彼假名於義流轉,說名已生。唯有假名施設可得,說名已得。

a1)唯有客想已生已得,這句話的意思顯示你的名字是假的,是假安立的,是沒有真實的體性的。也就是你執著這個我,但是個假名字,是沒有體性的。

a2)已生怎麼講呢?就是隨你安立的名字在所詮義這裡用,在這裡出現。原來這個是沒有名字,現在安立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時時地在這裡用,叫做已生,就是我的名字出現。唯有假名施設可得,說名已得,我想就是分別。

2-前面這一段,就是這樣思惟我的這個名字是外來加上去的。我名,原來沒有來到佛法裡面來的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執著,安立自己的名字,然後執著這是我。現在告訴這是外加來的,不是本來就有這件事的,這就表示我是空無所有的意思。

3-還應該再進一步地在你內心裡面思惟,如理思惟。前面是說我名,現在再詳細地說,於汝眼裡面所有制立的眼名。眼睛原來也沒有眼的名字的,也還是或者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誰,說這是眼睛,這是耳朵,其實也是安立的名字。所有制立的眼睛的名字,有了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哦!這是眼,這就是眼想。也是因為眼想而制立眼的名字。制立眼睛的名字,實在這個眼睛的名字是假施設的,原來沒有名字,就是方便安立的名字。


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6.2.6)在靜坐的時候,這樣的如理作意,就是這樣心裏面思惟觀察:我這個眼睛裏面,唯有兩件事可得,就是一個想、一個法,或者客想、或者客法,也就是一個名、一個義,這兩件事可得。

1-此眼中唯二可得是什麼意思?這眼睛的名字,是假安立的;由眼想安立的眼名字,這個眼是假施設的,就是方便安立,不是本來有的。

2-前面說名、也就是說客想,在下面說客法。就是這個眼睛,眼睛應該是依他起,在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自性裏面,眼睛按道理說,它是依他起的事,依他起的事是因緣所生法,依他起法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所以是唯是虛妄的識。

3-在這個事這裏,安立這個眼的名字,前面是眼想、也就是眼名,這裏說是眼睛這件事;在依他起這個地方沒有名字,而後安立名字,我們就有執著心,就變成遍計執。

4-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就這麼多。一個是眼想、也就是眼名,這眼想、眼名,是在唯識上安立的,就這麼多,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再沒有什麼事情。


於此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且非是眼。此唯有事,於中假立眼名想等。當知自性亦非是眼。

[]6.2.7)這是進一步的思惟。

1-這個眼是什麼?眼就是我們因眼名而見的、而思惟的這個眼睛。這上面所有制立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實在它不是眼睛。我們名之為眼,在這裏起分別的這個眼,這個不是依他起的眼睛,這是遍計執,遍計執是沒有體相的,只是空無所有。

2-前面說這個眼名,安立眼名的這個眼,實在它不是依他起的眼睛。這個地方根本沒有眼的名字,只是原來依他起的事,在依他起的事上,假立名字叫做眼,只是這樣。假立名字為眼的時候,我們又生執著,就是離依他起遠。

3-我們觀察的時候,才知道這依他起的自性,它沒有言說,也不是眼,沒有眼這句話。

a)唯二可得等者:客想客法,說名唯二。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是名客想。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客法。雖於此中實有唯事,然彼自性亦非是眼,是故當知彼唯客法。

a1)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客想客法,說名唯二,客想就是名,客法就是事,也就是義,一個名、一個義;就是這兩個。

a2)客想怎麼講呢?安立眼的名字以後,我們就可以有眼想,但是這件事,這個眼是假施設的,不是真實的,是名叫做客想,就是外來的想法,加上去。

a3)客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唯獨是事,是虛妄的事,它本來也沒有名字,但是我們在裏邊,為了語言的方便、做事的方便,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叫做客法。

a4)雖於此中實有唯事,實有唯事就是依他起,依他起是有。我們執著的眼、執著的一切事,是沒有的;依他起實在是有,但是它不真實,所以叫唯識。

a5)但是這個實有唯識的依他起,它沒有名字,所以它的自性上、它本身,沒有名字、也沒有眼這句話的,所以知道我們說是眼,這是客法,不是依他起,本來沒有這回事、沒有這句話。


何以故?非於此中遠離所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少有眼覺,而能轉故。若有此事體是真實,稱名所說;不應於中更待眼名,方有如是眼覺而轉。唯應自性不由聽聞,不由分別彼所立名,但於此事有眼覺轉。然無如是不待名言覺轉可得。是故此中,唯於客法而有其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汝既如是於其內眼如理思惟;復於眼想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6.2.8)什麼原因這麼講呢?

1-不是在這裏面遠離所立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遠離這件事的時候,小小的有眼的分別現起的。就是我們不立這眼的名字,我們不會有眼的分別,所以這依他起的眼睛,沒有名字的時候,我們沒有眼的分別,就是這個理由,所以它也不是眼。當知自性亦非是眼,為什麼自性不是眼呢?就是原來沒有名字,我們不能起分別,它是眼睛,沒有這個分別。

2-沒有眼睛的名字,我們就不會感覺它是眼睛,你若起這個分別,一定要有名字你才能起分別。我們因為名字而執著它有眼的義;有眼的名,我們就執著有眼的義,因為這個名而執著這個義。這個義若是真實有的話,稱名所說,和你安立的名字是相稱的,名和所詮的義是相稱的。若是這樣的話,就不應該在這裏邊要等待有眼的名字,才有這樣的眼的感覺現起。

3-若是前邊名字所詮的義是有實體性的話,就不應該待名有眼的感覺、有眼的分別,應該怎麼樣呢?唯應自性,就是原來的、就是依他起,沒有名字的這個境界,不需要經過聽人說,這是眼睛。也不需要假借分別:哦!這是眼睛,不需要這樣分別它這個名字。只是看見這個眼睛,我們就有眼的感覺現起,應該是這樣。

4-事實上,不是這樣子。若沒有名言的時候,這個分別心不能現起,眼睛這個分別、這個心理不會現起的。沒有名字的時候,眼睛雖然看見了,心不能分別。

5-所以在這個眼法這件事上,唯有客法,都是外加的。在外加的法上面,還加上一個客的眼名、客的眼想、客的眼假施設。這個名所詮的義,也是客、也是外來的;在義上假立的名字,名字也是外來的,也是後來加上去的;都是客。

6-你這位善男子,既然能夠這樣的修如理作意觀察,對於你本身的眼,能夠如理的思惟,思惟這都是客。復於這眼的名字,眼想就是眼的名字;這個名字也是客、也是外來的。當生當得,名字現起;你可以這樣分別,因為有這個名字,可以這樣,這是眼。你既然能這樣思惟,這是正了知。


如於其眼,如是於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已得已求。若已作意,隨尋隨伺。以要言之,普於一切諸法想中,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6.2.9)前面這一段是在眼裏邊,如理作意。

1-眼的義、眼的名都是客,如是於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這些事情,已得已求,也都是這樣子。也都是安立的假名,也是已得已求。前邊是生、得,這裏也應該是已得、已生,求應該是生的誤植。

2-若是這位善男子能聽佛的話、能聽信佛的教導,已經這樣的作意思惟,隨順佛的教導思惟觀察。尋是粗的觀察;伺是微細的觀察。你能這樣作意、思惟、觀察;這樣說不但是眼是這樣,耳鼻舌身意,廣說乃至一切見聞覺知也都是這樣思惟觀察。

3-以要言之,普遍於一切諸法中,也都是有名、也有義,也是這樣思惟、觀察,唯有是客想,當生當得。這都是虛妄分別,而法的本身是無有少法可得;我們所思想的,在法的本身上完全是沒有的。

a)耳鼻舌身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法,及於一切安立假說自性。如真實義品廣說應知。

a1)此中等言,等取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法,及於一切安立假說自性,在一切法上,所有都是安立的、假說的情形,不是那件事本身是這樣的。如〈真實義品〉廣說應知。


如是汝於自己身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廣說乃至一切法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

[]6.2.10)前面這一段文,你對於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有的這些分別,都是假想,所分別的境界,無有少法可得。

1-能完全的除遣這些虛妄分別,觀察它是無所有的。勤加行道,也不要懈怠,努力地這樣修行。當正攝受,你應該努力的這樣成就。

2-廣博地說,在一切法中,所有的都是假想,所有的分別能盡除遣,完全不要,除掉這些虛妄分別。除掉這虛妄分別有兩個程序:觀察,思惟分別的義都是沒有的;然後再除掉這些虛妄分別。你先要努力的觀察所分別的一切法是無所有的,然後再滅除這些虛妄分別,這就是一個止、一個觀。你要努力的這樣修行,你要成就這個大智慧。


汝由如是一切所知善觀察覺,普於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於一切法所有一切戲論之想,數數除遣;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於此事中,多修習住。

[]6.2.11)汝善男子由於這樣的一切所知善觀察覺,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面對一切法的所知境界,你要善能觀察:你的分別心是虛妄分別。

1-普於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這個事情是很壞、這個事情是很好的,都是你內心的分別。這些想都是虛妄分別,都是外來增加上去的、增益上去的。

2-於一切法所有一切戲論之想,在一切的眼耳鼻舌身意上、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在這一切法上,所有的這些分別都是戲論,都不是真實的,都不合道理。一次又一次地除遣你的虛妄分別。

3-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這樣子修行,你心裏面常與無分別、無相相契合。無分別、無相在一切法上,怎麼個態度呢?唯取義轉。

4-於此事中,多修習住,多就不是全部,你還應該睡覺、還應該休息一會兒。其它的時間,就在這兒修習住。

a)唯取義轉者:唯取其事,唯取真如,名唯取義。唯以實義為所緣故。

a1)唯取其事,就是依他起;唯取真如,就是圓成實。這就叫做義轉。

a2)在習慣上,我們觀察一切事的時候,都認為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如幻如化、是虛妄的,現在要認為它是依起就是如幻如化的、是不真實,有而不真實。

a3)我們的虛妄分別,一定要有名做前提,而後因為名而有種種分別,這樣的種種分別,有所分別的境界、有能分別的心,這一部份完全是畢竟空的、是無所有的。

a4)唯取其事就是依他起,是有,但是不真實。這和遍計執的不真實不一樣。遍計執的不真實,是沒有這件事,空無所有的,無有少法可得的,但是依他起是有,但是不真實,有而不真實,如夢中境,夢中是有這件事,但是不真實。所以依他起的不真實和遍計執的不真實不一樣。依他起的不真實還是有體性的;遍計執的不真實,體性是沒有的。

a5)現在唯取其事,唯取真如,這就是二諦;依他起是世俗諦,唯取真如是勝義諦;這是無分別的境界。唯以實義為所緣故,就是以依他起和真如,是這無分別心、無相心所緣的境界。


汝若如是,當依如來妙智清淨等持種性,獲得無倒心一境性。如是汝等,若於不淨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若於慈愍,若於緣性緣起,若於界差別,若於阿那波那念,若於初靜慮,廣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

[]6.2.11)你這位善男子若是肯聽佛說的教導,肯這樣用功修行。

1-你就是隨順佛陀的大智慧,佛陀的清淨的等持的種性,從佛的智慧,得到無倒的心一境性;成就不顛倒的心一境性就是禪定,這樣的禪定是在第一義諦那裏安住、就是在勝義諦那裏安住不動。這段文說的心一境性,所緣境是勝義諦,也包括依他起,但是若是觀察依他起是生無自然性,唯獨是無有少法可得的境界,就是勝義諦。在那裏安住不動叫做等持,和有所得的世俗的所緣境不一樣。這是聖人,空、無願、無相的境界。這個是獲得無倒心一境性。

2-汝等若於不淨作意思惟,佛陀開示初開始你先應該修不淨觀,這就是另一個門;作意修不淨觀,你修不淨觀也好,但是你對前面說這個唯識的作意,也不要棄捨。

3-若是你修慈愍觀,多瞋眾生修慈愍觀,這又是一個趣入門。

4-若於緣性緣起,就是愚癡眾生修緣起觀。這個緣性就是四種緣、緣起是十二因緣。5-若於界差別,界差別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界,這是界差別觀。

6-若於阿那波那念,這是數息觀。

7-若於初靜慮,廣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於此作意,也還是於這個唯識的作意不要棄捨。那些趣入門可以修、可以不修,但是這個唯識觀勿當捨離。

a)於此作意勿當捨離者:此中作意,謂即前說數數除遣一切戲論之想,及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應知。


汝若如是修此菩薩無倒作意;漸次乃至當得無上正等菩提,究竟出離。當知是名一切菩薩遍趣正行。

[]6.2.12)汝善男子若能這樣修此數數除遣一切戲論之想,及以無分別無相之心,若如是修此菩薩無顛倒作意,漸次地、慢慢地,當得無上正等正覺,究竟的出離煩惱障、所知障。當知是名一切菩薩遍趣正行,前面說的這是菩薩遍趣正行,所有的、普遍地一切眾生,依如是門趣入到正行,而後得無上菩提。


過去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已正施設如是教授;未來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當正施設如是教授;現在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現正施設如是教授。諸聲聞等,於此作意勤修習時,亦能速疾得勝通慧。若能於此無倒作意如實通達;便能獲得諸法現觀。

[]6.2.13)過去如來,就是已經入涅槃的過去的佛,也為開始發菩提心的菩薩,已經如法的施設這樣的法門,教授這些菩薩。

1-未來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當正施設如是教授;現在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現正施設如是教授。三世諸佛都開示這樣的法門。

2-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只是發出離心的諸聲聞等。他們對這個法門也能夠努力的作意,作意是警覺其心,勤修習此法門的時候,亦能夠速疾的,成就殊勝的神通和智慧的。

3-聲聞人或者是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只要是能於此法門不顛倒的作意,就是要認真的學習,就不會搞錯。如實通達,能認真的通達諸法是唯心所現的。這樣修止觀,就能夠成就於一切法得聖人的智慧。諸法現觀,諸法是所緣境,現觀是能緣的智慧。但這能緣的智慧,單獨的指已經成就聖道的聖人,他的觀諸法實相的智慧。現觀,就是清淨的智慧現前,觀諸法實相,這就是聖人。


如來所有遍趣行智力,於一切苦能出離行不出離行,如實了知;及令捨離不出離行,能正授與能出離行。

[]7)如來所有遍趣行智力,就是佛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聖道,他成就的,就是他所有的遍趣行智力。

1-遍就是一切佛教徒,所有的佛教徒,大家都發心向於聖道,叫作趣行。趣是向前進,由凡夫向聖人那個地方去,叫作趣。最初是發無上菩提心,後來開始修學止觀,就是由凡夫向前進,叫作趣。趣就是心,就是你的心有這樣的願,向於無上菩提。行就是心,沒有心誰能行?智力,這是佛陀所證悟的智慧,能通達一切佛教徒向於聖道修行的時候,佛都是如實了知的,所以叫作遍趣行智力。

2-眾生學習佛法的時候,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要從苦惱的境界裡面解脫出來,目的是這樣。能出離行,於這苦惱的境界能解脫出來的這種修行,這樣修行能出離苦,能從苦惱裡面出來。不出離行,你這樣的修行不能從苦惱的境界裡面解脫出來。這都是修行,但是有能出離、有不能出離的。如實了知,佛陀的遍趣行智力,就是對這件事,一點也不會錯誤的了知這件事。

3-佛陀第一步是能知,第二步是教導你,教導你棄捨這個不出離行,能夠正確的教授你,這樣修行是能得解脫的。淺白的說,我們的心有所執著,你的修行也是修行,但是還是在執著裡面,就不能出離苦。若能夠無著,心裡面於一切法不執著,就是一切法不受,就能出離。能正授與能出離行,就是佛才能教授你八正道的法門,其餘的人不行。


如來所有宿住隨念智力,於其前際本事本生數數念已,為令所化諸有情類心生厭離、心生淨信,正為宣說;及能降伏執著常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8)如來所有宿住隨念智力,這個智力有什麼作用呢?

1-對於他過去生的事情,前際是過去。

2-本事,過去生的本事;你原來或者作過罪業的事情、或者作過有功德的事情、在生死裡惑業苦流轉的這些事情,叫作本事。

3-本生,就是過去世行過菩薩道的那個事情,叫作本生事。

4-數數念已,就是數數的,不是一次的,來憶念過去的本事本生。念這個作什麼呢?為的是教化所化的有情類心生厭離,心對過去生死流轉的事情,這些糊塗的事情生厭離心。

5-心生淨信,從過去的事可以知道有因就有果,若是作善、作惡都有果,修學佛法也會得聖道。過去是已經成為事實的事情,所以你會建立清淨的信心。

6-正為宣說,所以佛陀就把過去的本生本事為眾生宣說。

7-說過去的事情令眾生生厭離心、生清淨的信心,又能夠降伏執著常論,過去的事就是滅了、過去了,是無常的境界,所以你執著常,就被降伏,都是有變化的。過去作過國王,現在已經過去,不是一成不變的。誰執著常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能降伏執著常論的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死生智力,於諸弟子過往遷謝當所受生,能正記別;及能降伏執著斷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9)如來所有死生智力,這是佛的天眼通;眾生死的時候,佛能看見。死了以後又生到什麼地方,佛也能看見。

1-於諸弟子過往遷謝,對這個弟子,這一剎那間死掉。過往,本來是現在,忽然間一剎那就死掉,就變成過去,就是過往的遷謝,遷謝移轉。

2-弟子過往遷謝是死,當所受生是生。是他當所受生,將來可以叫作當,或者說你修學善法就應該受生到善處叫作當。

3-能正記別,佛陀因為有死生智力,所以能正確的開示你這件事。

4-佛有死生智力,不但是告訴你死生的問題,還能夠降伏執著斷論,就是作善不得善報、作惡不得惡報,斷滅。執著斷論的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漏盡智力,於自解脫無惑無疑;及能降伏於阿羅漢起增上慢,一切沙門婆羅門等。是名如來十力作業。

[]10)如來所有漏盡智力,對於自己的解脫,他解脫煩惱障,也解脫所知障,對於這件事沒有惑,沒有迷。

1-惑範圍是廣,疑是惑的其中的一種。疑的含義是狹窄、惑的詮義是寬廣的。於自解脫無惑也沒有疑;無惑也有一個意思,就是現在得阿羅漢,這件事沒有惑,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就沒有惑。也不疑,我沒得阿羅漢吧?我得阿羅漢了嗎?就是疑;他也沒有惑、也沒有疑。現在說是得佛的無礙解脫,無惑無疑。因為佛有漏盡智力能通達這件事。

2-或者他是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也有一點修行,他認為他得阿羅漢,其實是沒得阿羅漢,他就認為他得阿羅漢,這叫作增上慢,就是比他事實的情況增加、高估,有這個高慢。佛有漏盡智力,就能降伏這高慢心,你現在是增上慢,沒有得阿羅漢,會知道這件事。一切的沙門婆羅門等,他有阿羅漢的增上慢。佛的十力作業有什有這樣的作用。



53.雜阿含72

I.當說所知法、智及智者

[經文] 當說所知法、智及智者。

[論說] 略由三處,總攝一切黑品、白品:一、由所遍知法故,二、由遍知故,三、由成遍知故。T30,790c

[]簡略地說,由三個地方,總合統攝一切黑品與白品。哪三處?一、由所遍知法故,二、由遍知故,三、由成遍知故。


II.所知法

[經文]云何所知法?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所知法。

[論說] 所遍知法者,謂苦諦,集諦,當知總攝一切黑品。T30,790c

[]什麼是所遍知法?就是苦諦與集諦,應當知道總合統攝一切黑品。


III.

[經文] 云何為智?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

[解說] S.22.23諸比丘!什麼是遍知?諸比丘!貪盡、瞋盡、癡盡,此稱為遍知。

[論說] 遍知者,謂滅諦,當知此攝白品一分。T30,790c

[]什麼是遍知?就是滅諦,應當知道這統攝白品一分,因為剩餘的道諦也是白品,所以說是一分。


IV.智者

[經文] 云何智者?阿羅漢是。阿羅漢者,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非有無他世死;廣說無量,諸數永滅。是名說所知法、智及智者。

[論說]成遍知者,謂補特伽羅及道諦。補特伽羅雖是假有,當知亦是白品所攝,此即如來、諸聖弟子。於世俗諦及勝義諦皆悉善巧,依二道理,如實隨觀俱不可記:謂如來滅後,若有、若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皆不可取,亦不可記。所以者何?且依勝義,彼不可得,況其滅後或有、或無?若依世俗,為於諸行假立如來,為於涅槃?若於諸行,如來滅後無有一行流轉可得,爾時何處假立如來?既無如來,何有、無等?若於涅槃,涅槃唯是無行所顯,絕諸戲論,自內所證。絕戲論故,施設為有,不應道理;亦復不應施設非有,勿當損毀施設妙有,寂靜涅槃。又此涅槃極難知故,最微細故,說名甚深。種種非一諸行煩惱斷所顯故,說名廣大。現量、比量及正教量所不量故,說名無量。T30,790c

[]什麼是成遍知?

1)就是補特伽羅及道諦。補特伽羅雖然是假名有,應當知道也是屬於白品,這就是如來、以及眾多的聖弟子。

2)這些人,對於世俗諦及勝義諦全部完全善巧,依照這二種道理,如其真實,隨順觀察這二類都不可記說。哪些情況不可記說?就是如來入滅之後,還存有?還是沒有?還是存有也沒有?或不是有也不是沒有?都不可以取用,也不可記說。

3)為什麼?故且依照勝義來說,彼如來境界不可思議,所以說不可得,不可取相的緣故。何況如來入滅之後或有、或無?為什麼?因為在勝義諦中,假名如來本不可得,何況其滅後,得說有、無。

4)若是依照世俗諦,是在五蘊諸行,假立如來?還是在涅槃,假立如來?

a)若是在五蘊諸行的話,如來入滅之後,沒有任何一個五蘊諸行流轉可得,哪個時候,在什麼地方假立如來?既然沒有如來,如何說有或說無等等言論?

b)若是在涅槃的話,涅槃唯獨是由沒有五蘊諸行的情況下,才能顯示出來,斷絕種種的戲論,自己內心所體證。斷絕戲論的緣故,施設為有,不合道理;也還是不應該施設非有,因為不可因此說沒有,將會損害、毀謗,施設妙有、寂靜的涅槃。

5)又,這個涅槃極度難以知道的緣故,最微細的緣故,說名甚深。各種各類,不只有一個五蘊諸行、種種煩惱斷滅所顯示出來的緣故,說名廣大。現量、比量及正教量所不量故,說名無量。涅槃正是現量得證,如何說言非現量所量?正就是無分別定現量所量,不是散心五識現量所得,因此說現量所不可量。

2.云何無損惱寂滅?謂與一切依不相應,違背一切煩惱諸苦流轉生起。轉依所顯真無漏界,如說:苾芻永寂滅名真安樂住。又如說:言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我終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由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故我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T30,577b

[]1)什麼是無損惱寂滅?入無餘涅槃以後,與那八種依都是不相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一切煩惱的生起和一切苦的流轉,是相違背;也沒有煩惱的生起,也沒有諸苦的流轉的生起。棄捨色受想行識,這時候顯現出來的是真實、沒有一切漏的世界,就是真如。

2)如佛所說:苾芻永久地沒有這個有漏的色受想行識,完全入於不生不滅,名真安樂住,這是真實的、大自在的境界,沒有苦惱。

3)又如經上佛這樣說:是真實有阿羅漢!聖人的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有這個事啊!聖境是有。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這個事也是有。

《披尋記》一六七八頁:

實有無生無起等者:《集論》中說:何故此滅復名無生?離續生故。何故此滅復名無起?永離此後漸生起故。何故此滅復名無作?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集論五卷十五頁)又云:何故此滅復名無為?離三相故。(集論五卷十四頁)此說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皆應準釋。胎卵二生託生以後,身分圓滿仍未出時,名等生起。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十卷二頁)今謂此滅,說名無等生起。如是一切,由第一義說名實有,簡彼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而安立故。彼唯世俗,說名有故。

[]實有無生無起等者,

a)《集論》中說:何故此滅復名無生。無餘涅槃的離一切相的境界,怎麼叫做無生呢?離續生故,沒得聖道的時候,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是相續不斷。若是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就再也不相續生;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是永久地寂滅,不生。

b)何故此滅又叫做無起?是永離此後漸生起故。色受想行識一剎那間現起,叫做生。什麼叫無起?它要逐漸地增長廣大,叫做起。初一剎那叫做生,後一剎那以後逐漸地生起,叫生起。在無餘涅槃裡面,沒有生、也沒有起。

c)這個寂滅相怎麼叫做無作呢?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就是諸業的依止處,煩惱的依止處,就是心。阿賴耶識就是業力的依止處,和煩惱的依止處。入於無餘涅槃的時候,無餘涅槃不作業的依止處,也不作煩惱的依止處,所以叫做無作。

d)又云:此滅叫做無為,是什麼意思?它遠離生、住、滅的三相。

e)胎卵二生託生以後,胎和卵的這兩種眾生,初開始在託生以後。身體各部份都圓滿

,但是還沒有出胎,也沒有出卵,這個時候叫做等生起。什麼是等?就是遍滿的意思。等生起,就是還沒有出卵、出胎的時候。所以,無等生起,就是沒有等生起。義如有尋有伺地說。現在這裡說這個滅,叫做無等生起。

f)如是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這一切,由第一義說名實有,第一義的無為法叫實有。實有這裡邊,沒有生、沒有起、沒有作、沒有為、沒有等生起。

g)把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挑出去,安立這個無為的實有。有生、有起、有作、有為,那是世俗諦的安立,叫做有;現在第一義諦,就不是那個有,它是實有。

4)若是這位修行人成功,將來沒有有、沒有生、沒有起、沒有作、沒有為、沒有等生起。我以後不會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那要怎麼說呢?由實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等生起;是故我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這個修行人能得到無餘涅槃的境界,所以,我現在才說有生、有起、有作、有為、有等生起,有永出離。

《披尋記》一六七九頁:

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等者:此中義顯若於未來當入涅槃,即於現法不說有永出離。由現法中入般涅槃,是故亦說有永出離。由是證知有此寂滅。

[]若當無有無生無起等者:此中義顯,若於未來當入涅槃的話,即於現法不說有永出離。你當入無餘涅槃,叫做有永出離。你現在沒有入無餘涅槃,就不說你有永出離。由現法中入般涅槃,由於這位聖者他現在就能入無餘涅槃,是故亦說有永出離。從這裡可以證明這個寂滅是有。


世尊依此密意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是謂寂滅。由於此中,所具功德難了知故,名為甚深。極寬博,故名為廣大。無窮盡故,名為無量。數不能數,無二說故,名為無數。T30,577b

[]世尊依此密意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是謂寂滅。

1)由於在這個無餘涅槃裡邊,也就是真如裡邊的功德,很難明白,所以叫做甚深。

2)這個道理是寬博,所以叫做廣大。

3)色受想行識,它不能長久,終究是要滅,有窮盡。但是聖者入無餘涅槃的境界是沒有窮盡的時候,所以叫做無量。

4)用這個數字不能去形容它,為什麼呢?沒有差別的說法;若有差別,就可以數一二三四五。所以叫做無數。

《披尋記》一六七九頁:

由於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謂此涅槃所具功德唯內所證不可思議,名難了知。又佛菩薩無住涅槃攝所有滅。以常安住一切有情利樂事故,名極寬博,及無窮盡。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名無二說。由是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

[]由於此中所具功德等者,謂此涅槃所具功德唯獨聖者他的心智所證悟,是不可思議,名難了知。又佛菩薩的無住涅槃,不住無餘涅槃,也不住有餘涅槃,也不住有為,也不住無為,也具足一切無為的功德。為什麼?因為佛菩薩的大悲心,常安住在一切有情利樂事,就不住在無為;度化眾生而無眾生可度,又不住在有為,所以叫做極寬博,就是廣大,利益眾生的事情非常廣大。在有為這上面說寬博。及無窮盡,就是利益眾生這個事,他的大悲心沒有窮盡的時候。一切言說的戲論,不能形容它,所以叫做無二說。由是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


云何此中數不能數?謂有、非有不可說故,即色、離色不可說故,即受、離受不可說故,即想、離想不可說故,即行、離行不可說故,即識、離識不可說故。所以者何?由此清淨、真如所顯一向無垢,是名無損惱寂滅。T30,577b

[]1)云何此中數不能數?謂有、非有,不可說故。因為真如的境界離一切相,那裡面沒有名言,所以你沒有辦法分別、思惟、言說。也不可以說有,也不可以說非有。為什麼?它離一切相故,不可以說有。但是,它又能廣度眾生,所以不可以說非有。2)即色、離色,不可說故;即受、離受,不可說故;即想、離想,不可說故;即行、離行,不可說故;即識、離識,不可說故。就是即色受想行識,離色受想行識都是不可說的。它是離一切相,不可以說它是色受想行識;但是它又能現色受想行識,廣度眾生,所以,也不可以說即,也不可以說離。所以者何?就是這個大阿羅漢,或者這些大菩薩,那個無住的境界,是清淨真如所顯現。他的境界所顯現,是清淨真如的境界,一向是沒有垢染。是名無損惱寂滅。


參考:中觀論頌講記,觀如來品第二十二

1)佛在阿含經中,對外道的邪執,每以『無記』答覆他。這就是說:勝義諦中,這一切無從說起。現在論主約此深義,顯示如來的勝義不可思議。一 般外道說我及世間,有常無常等的四句,有邊無邊等的四句。初四句是:我及世間常,我及世間無常,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我及世間非常非無常。後四句是:我及世間有邊,我及世間無邊,我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常無常等的四句,是約時間說的,邊無邊等的四句,是約空間說的。如說我有邊,在身體中,如米大、豆大、指大,受空間的限制;說我無邊,我遍一切處,無所不在,就是小我遍通於大我。後二句只是從初二句演出的。緣起有的如來,即緣起的我,意義相同。外道說我有此八句,說如來也就有此八句。外道的這種分別,以性空的正見觀察,在諸法寂滅相的性空中,根本是無有常無常等的四句的;在諸法寂滅相的性空中,也根本是無有邊無邊等四句的。為什麼呢?諸法性空中,是畢竟清淨的,那裡有這些不正的邪見?如加以批評,時間上的常無常,有斷常過;空間中的邊無邊,有一異過。外道雖以我及世間,分別常無常等,但這是以緣起如來的畢竟空寂性而遮破的。

2)外道常以十四句難佛,佛因沒有這些事實,一切置而不答。除了上列的八句外,還有六句是:如來死後去,如來死後不去,如來死後亦去亦無去, 如來死後非去非無去。身與命(我)是一,身與命異。死後去不去,就是有無問題;去不去,就是有沒有如如不變的如來,到死後去。有如來到後世去 ,死後就有如來;不到後世去,死後就無如來。所以去後世就是有,不去就是無。外道所問的如來,即神我,有此四句。佛陀異名的如來,入無餘涅槃後,在不在,有沒有,去不去,也同樣的引起常人的推論。然以佛法真義說 ,這都是戲論,根本是自性實有見的妄執。邪見深厚的人,聽說如來入涅槃,不知涅槃界即一切法的本性空寂,不可以有無分別,妄說入涅槃界即無有如來,這怎麼可以?就是阿羅漢入涅槃,佛也不許說沒有,沒有就是墮入無見的。佛世時,有一比丘說:入無餘涅槃,什麼都沒有。尊者舍利弗等,制止他不要這樣說,這樣說是錯誤的。他不肯接受,佛就叫他來問他:五蘊是無常嗎?是無常的,世尊!無常是苦嗎?是苦的,世尊!苦的是無我嗎?是無我的,世尊!無我離欲入解脫,可以說有無嗎?是不可的, 世尊!既不可以說有,又不可以說無,你為什麼說入無餘涅槃,一切都無有呢?你是愚癡人,你是邪見人!佛不客氣的呵責了他。所以說死後無有,這是極大的邪見!有的以為如來及阿羅漢入涅槃,不可說沒有,應該是有的,不過是真常微妙的不思議有,以為有是可以說的。不知想像為妙有、真有,還是邪見,在緣起假名中,說有、說無,都不是真實。在如來現證寂滅相中,如何可說?所以分別說有,也是非理的。這執有的邪見,比較執空的邪見要輕微些。說有只是一種執著,執著有如來,可以說如來有種種功德,顯示如來的崇高偉大,教人生信心,捨惡行善,還不至於導人作惡。說無,那不但是執著而已,簡直斷人行善之門,引人走上撥無因果的惡道,這該是多麼的危險!經中說:『寧起有見,如須彌山,不可起空見如芥子許』,也可知執無的過失了。有是從緣起法的存在而說的,無是從存在法的否定而說的,這都是世俗的,假名的。真正悟入畢竟空性,得究竟解脫,『滅者即是不可量』。阿含經以從薪有火,薪盡火滅作喻;此火的滅性,不可說何處去,更不可說有說無了。畢竟空寂,是超越有無而不可以有漏心分別是有是無的。後期的大乘佛教,強調『如來實不空』的妙有,以性空為不究竟,這顯然是執著如來是有了。否則,畢見空寂性,離一切戲論, 如何執為不究竟?以性空為究竟而假說妙有,已經容易混入梵我的真常妙有論,何況說不了義呢?中期佛教者說:如來以性空為法身,不可說有說無,也唯有超情絕見,才能保持佛教的特色。所以在諸法性空中思惟如來死後去死後不去,是不可以的。因為如來從本已來,就是畢竟性空的 。如來在世時,破斥外人有無的推論,以不答覆表示此意。可是,如來滅度以後,有所得人,邪見深厚,又紛紛的分別他的是有是無,是有無。灰身滅智的無,與常住微妙的有,同樣的是戲論。戲論是虛妄分別,以為是確如所說所知的。如來超過了戲論,其實阿羅漢等都過戲論的。所以外道以有無等問佛,一概不加答辯。可是世間的人偏要妄自推度,生起種種的戲論,分別如來的是有是無。從自性見出發的戲論,是破壞慧眼,障覆了真智的。有此等戲論,即不能體悟寂滅性,不見法,也不能真見佛了。這唯有破自性見,遠離種種戲論,開般若慧眼,才能真見如來法身。

3)上面說戲論者,永不見佛,或者又要以為離執者能親見如來常住不變。所以,更說此一頌。如來在世時,有緣起的假名如來。此緣起如來所有的實性,就是世間性,不要以為離世間法,別有如來。這是即緣起而顯示本性空寂的。如來的本性,即畢竟空寂,與世間法的性空,平等平等 。所以說:如來無有實自性,世間也就是無有實自性的。在此緣起假名的性空中,如來與世間同等的。在無自性的畢竟空中,世間與如來也沒有差別的,法法都也是平等的。『生死即法身』,約此意說。如來在世,尚且是『若欲見佛者,應觀空無相』,何況如來滅度以後?





54.雜阿含890

云何寂滅異門施設安立?當知此中寂滅異門,有無量種。謂名為常、亦名為恒,亦名久住,亦名無變,亦名有法。

[]怎麼叫做寂滅異門施設安立呢?當知道此中的寂滅。異門就是不同的類別,不同的立場來說寂滅,就有無量種的差別。

1)謂名為常,這個寂滅又名之為常,又名之為恆,又名為久住,亦名為無變,亦名叫做有法。這是說出來五門。

a)謂名為常至亦名有法者:當知此翻諸行五無常性而得此名。云何為五?謂無常性,無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義如攝事分說。與彼相違,如其次第應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

a1)這裡這五個名字是翻過來諸行五種無常性而得到這個名字。無常有五個名字,哪五個呢?謂無常性的名字,無恆性一個名字,非久住性一個名字,不可保性,變壞法性。這五個名字的義如攝事分說。與彼無常的五個名字相違反的,如五無常名字的次第,應知名常,乃至亦名有法。

a2)第一個是無常性,就是剎那剎那壞故,叫做無常。這個無常就是剎那無常。

a3)什麼叫做恆呢?自體繫屬有限住壽,就是那件事的體性,它繫屬於有限的存在,有限度的時間可以存在。它的體性,雖然是剎那剎那滅,但是它可以存在五千年,它可以存在一萬年。這個一萬年,就是它有限的存在的時間,這個就是恆。就比那個剎那長所以叫做恆。但是五千年和一萬年終究也是要結束,還是無恆。或者剎那無常,叫做無常;一期無常,所以叫做無恆。就是一個叫無常,一個叫無恆。

a4)什麼叫做久住呢?外事劫後決定無住,外事,所居住的山河大地。這個山河大地它住應該是二十個中劫。一增一減說是一中劫,二十個中劫算是一個住劫。成、住、壞、空;一個住劫是二十個中劫。成、住、壞、空都是二十個中劫。成、住、壞、空,算是一大劫。現在這裡說是外事劫後決定無住,就是二十個中劫。外事劫後,就是外邊居住的山河大地,二十個劫以後,決定是結束,這是非久住。本來是久住,但是它也結束,是非久住。

a5)第四亦名無變。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故不可保。在無常裡面,第四個是指我們的正報。這個壽量,你應該活一千歲,但是還沒有到一千歲,就有可能有其他的因緣把你的生命就破壞,還沒有到時候就死掉,這叫做不可保。而這個地方叫做無變,名字不太一樣。

a6)第五個,乃至爾所時住,於其中間不定安樂,故變壞法。就是人的生命,終究你會活一千年,或者活兩千年。這麼多的時間裡邊,不能說決定是安樂的,也叫做是變壞法,是可破壞的。

a7)現在說寂滅和無常是相反的,所以就叫做常,不是那個剎那,亦名為恆、亦名久住、亦名無變、亦名有法,就和無常是相反的。


亦名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護、亦名歸依、亦名所趣、亦名安隱、亦名淡泊、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無轉、亦名無垢、亦名難見、亦名甘露、亦名無憂、亦名無沒、亦名無熾、亦名無熱、亦名無病、亦名無動、亦名涅槃、亦名永絕一切戲論。

[]2)

a)亦名舍宅至亦名涅槃者:此中諸名,多分與《集論》同,少分有異,然義可知,如彼應釋。如《集論》說: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何故此滅復名洲渚?三界隔絕故。何故此滅復名弘濟?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此名救護,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歸依?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名勝歸趣?能為歸趣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此名所趣,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復名清涼?諸利益事所依處故。(此名淡泊,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樂事?第一義樂事故。(此名善事,名別義同。由勝義樂說名勝義善故。)何故此滅名趣吉祥?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何故此滅復名不轉?永斷諸趣差別轉故。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此名無垢,名別義同。)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此名無憂,名別義同。憂寂靜故。)何故此滅名不卑屈?離三愛故。(此名無沒,名別義同。不沒三愛中故。)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歎憂苦諸惱亂故。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永離一切散動故。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

a1)此中諸名,多分與《集論》同,少分有異,然義可知,這個道理還是可以明白的。如《集論》所解釋的就可以懂。

1-如《集論》說: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無罪就是沒有苦惱,沒有苦惱而心裡面是喜樂的,這個喜樂的依止處,所以叫做舍宅。就是這個寂滅是個舍宅,是個喜樂的住處。什麼叫做舍宅呢?喜樂所依事故,就是第一義諦的寂滅境界是你的安樂處,是你應該住的地方。我們平常完全是在虛妄分別、在貪瞋癡這裡,在色受想行識這裡、在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這是我們的住處。若是我們照見五蘊皆空,一切法是寂滅相,這些住處不可得,就是以寂滅為住處。

2-何故此滅復名洲渚?洲渚是什麼意思呢?洲渚就是大水裡面一個島,叫做洲渚。三界隔絕故,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同它隔絕,你不在那裡住。

3-何故此滅復名弘濟?這個地方叫救護,怎麼叫做弘濟呢?寂滅的境界能夠保護你,能遮止一切的大苦惱、災難的威脅,能夠消除這些事情,能消除這些苦惱,所以叫做救護,也就叫做弘濟。《集論》上叫做弘濟,這裡說救護;救護,使令你得到一個安全的住處。名字不同,義是一樣的。

4-何故此滅復名歸依?這個寂滅境界叫做歸依,歸依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地方沒有虛妄,虛妄就不是歸依處,這個是意樂方便所依處故,意樂就是你的願望,你想要得涅槃,你想要得無生法忍,想要得聖道,想見第一義諦,這個意樂是願。方便是行動;你有這個願,就修學戒定慧,以戒定慧的方便到第一義諦那裡,這叫做方便。意樂是願,方便是行;願、行所依處故。這個寂滅是你的依止處,願也是到這裡,行也是到這裡,願行的依止處。

5-何故此滅名勝歸趣?這個地方叫所趣。能為歸趣,這個寂滅是你所嚮往的地方,你想要到那個地方,就是這裡。這個地方是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最勝,最殊勝的;這個聖人的境界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就是指這個地方說的,就是你所歸趣的地方,是所依處。

6-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到那個地方以後就沒有恐怖,這是無恐怖的依止處,所以叫做安隱;若有恐怖就不安隱了。

7-何故此滅復名清涼?這個地方叫做淡泊。諸利益事所依處故,對於你有利益的地方,就是在這裡,所以也就是清涼。

8-何故此滅復名樂事?這個地方說善事。第一義樂事故,就是勝義這個地方,這是我們大智慧人所最歡喜的地方,歡喜的事情,此名叫做善事,善事也就是樂事,名別義同。由勝義樂說名勝義善故,由勝義這個地方是快樂的,所以就是勝義的善,叫做勝義善。

9-何故此滅名趣吉祥?這裡叫吉祥,何故此滅叫做趣吉祥呢?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就是為了證得彼吉祥,彼第一義諦。你證得彼,有一個易修的方便,就是聞思修,也就是戒定慧。因為若學習到一個高的程度的時候,戒定慧的修行不是難事,所以易修方便所依處故,是依止處,以此為依止處的。

10-何故此滅復名不轉?這個地方叫無轉。永斷諸趣差別轉故,你若到勝義諦的時候,你不會在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這裡面流轉生死,沒有這個流轉,所以叫做不轉。

11-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所以叫做無漏。就是我們內心裡面這些煩惱,就叫做煩惱魔;遠離這些事情,所以就是沒有漏。此名無垢,名別義同,垢就是漏。

12-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諸法寂滅相又名之為叫做難見,是超過肉眼的境界,也超過天眼的境界,是慧眼、法眼、佛眼的境界,所以是不容易見到。

13-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離開色受想行識這種苦惱的境界,就像人得到甘露似的。

14-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在有餘涅槃的時候,你的清淨心在三三昧裡邊,一切苦都不活動,所以叫做寂靜。若苦就不寂靜。此名無憂,這也叫做無憂。名別義同,無憂就是寂靜,有憂的時候心就不寂靜;無憂,心就寂靜。憂寂靜故,憂沒有了,憂停下來,所以叫寂靜。

15-何故此滅名不卑屈?卑屈就是愛的意思,不卑屈就是不愛的意思。什麼叫愛呢?離三種愛,欲愛、色愛、無色愛,也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愛。遠離這個愛,就是不卑屈的意思,此名無沒,名別義同。不沒三愛中故,不沒就是不陷沒在三愛中。

16-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歎憂苦諸惱亂故,心裡有憂愁、有悲歎,有憂苦諸惱亂故,叫做熾然。現在沒有這些事情,所以叫無熾然。

17-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煩惱是熱,沒有煩惱叫無熱惱。

18-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怎麼叫做不動呢?永離一切散動故,有煩惱就是散動。

19-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涅槃這裡是沒有相的,是一切相都寂滅,是個大安樂住的地方,所以叫做涅槃。這這個地方有個無病,這個地方沒有解釋這個病,但是意思也是一樣,沒有煩惱病。

20-亦名永絕一切戲論者,謂異不異,死後當有或當無等,一切戲論不能說故。即色受想行識、離色受想行識都是異不異,現在不可以這麼講。死後當有,死後還有沒有,或當無等,這都是戲論。現在這個寂滅相,入無餘涅槃的寂滅相,一切戲論不能說故,所以叫做永絕一切戲論。


如是等類,應知說名寂滅異門。是名寂滅異門施設安立。

[]3)這麼多的異門,這麼多的假名,這麼多的名稱,應知說名叫做寂滅的異門;就是寂滅,但不同的名字解釋。這個不同的解釋,施設不同的名字,這麼多的名字安立在寂滅這個地方,名別而義同,這是寂滅異門施設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