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瑜珈論-三雜染

 

云何五識身相應地?謂五識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

[]什麼是五識身相應地呢?謂五識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五識身自性,就是五識身它本身的體性,叫做自性。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這五項,彼此之間不沖突,互相和合、互相隨順,和合起來做一件事叫做相應,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


何等名為五識身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什麼名為五識身耶?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就是這五識。每一個識都有它的體相,所以叫做身。身,是體的意思。


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

[]什麼是眼識的自己的體性呢?以眼根為所依,以色為了別的境界,這樣的明了性,叫做眼識的自性。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1)什麼是彼所依?眼識不能夠獨自的存在發生作用,要有一個憑借,要有一個住處。它的住處是誰呢?就是俱有依。什麼是俱有依呢?就是和它同時的活動,同時的存在,叫做俱有依。它活動的時候,一定它所依靠的這個東西和它同時存在,不然的話它不能活動。眼識有的時候生起作用,有的時候它不起作用。但是眼根是一直相續不斷地存在。俱有依,是增上緣,一個有強大力量,就是眼根,眼根對它幫助的力量很大。眼根若壞,眼識就沒有辦法生起,所以眼根是很重要。

2)什麼是等無間依?就是眼識的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的眼識才能生起。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中間沒有間隔。所以,後一剎那的眼識的生起,依前一剎那的眼識的滅做依止。等無間依,就是意。意有二個解釋:一個是依止義,一個是思量義。現在是指依止義。俱有依,是同時。等無間依,是前後。

3)什麼是種子依?種子依,就是因緣。眼識的生起,要有眼識的種子現行,眼識才能活動。種子,是剎那剎那,所以眼識也是剎那剎那。種子依,以種子為所依,種子是什麼呢?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

a)什麼是一切種子?內心裏面有各式各樣的分別,都是由種子變現,若是沒有種子,不會有那樣的心理作用。譬如阿羅漢,愛煩惱、見煩惱滅掉,心裏清淨,就不會再有欲的分別心。沒有種子,貪、瞋、癡煩惱就不能活動。有這樣的煩惱現行,就是因為有種子。種子是無量無邊,所以稱為一切種子。

b)什麼是執受所依?所依,就是身體。眼、耳、鼻、舌、身是為阿賴耶識所執受,所以,是一個活的生命體。若不執受,就變成死屍。若執受,就有覺受。受,就是有感覺。執,就是阿賴耶識與身體同在,有執持他的力量。

c)什麼是異熟所攝阿賴耶識?誰能執受所依?就是異熟所攝的阿賴耶識。異熟,就是變異而熟。阿賴耶識的現起,是由善、惡的業力。善業、惡業是因,阿賴耶識是果。因中有善、惡,到結果的時候只是無記,所以叫做異。或是異時而熟,善、惡是在前一生,現在這一生,不同的時間才成熟,叫異時而熟,也是變異而熟,逐漸的變異才成熟。屬於這樣一類的是誰呢?就是阿賴耶識,就是一切種子識。一切種子,就在阿賴耶識裏面,阿賴耶識裏面有無量無邊的種子。所以,眼識的生起,不能自己獨自的生起,要依靠另外的力量,就叫做所依。眼識的生起,要依靠三種力量,第一個就是俱有依,第二個是等無間依,第三個是種子依。


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眼,是色。餘,非色。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

[]這樣三依簡略說是兩種所依,就是一個是色,就是物質。一個沒有色。眼是色,就是眼識所依止的眼根。眼根,就是能發眼識的根,是色法組成。其餘的等無間依和種子依,這兩種依不是物質組成。

1)什麼叫做眼?眼識所依止的眼根,是怎麼成就呢?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為何稱為大?因為它是非常廣大,它的作用非常廣大。種,是因的意思。它又是種、它又是大,故名為大種。如大山、大地、大海,都是四大種所創造,所以稱之為是大。大山、大海、大地,由四大種才能夠增長、才能夠成就,所以稱之為種。眼根也是地、水、火、風所創造。這樣四大種所造的眼根,是眼識的依止處,這樣的地、水、火、風的色法,是特別的清淨,特別微妙的一種物質。這樣的眼根,我們不能見到它。

什麼是有對?對,是礙。在這裏有三種礙,就是障礙的有對、境界有對、所緣有對。

a)什麼是障礙有對?譬如牆是地、水、火、風,身體也是地、水、火、風,想從這裏過去,不可以,它有障礙,這叫做障礙有對。同在一時、同在一處都是有障礙。

b)什麼是境界有對?譬如眼只能在色,在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這些色,才是眼的境界,眼在那上面活動,能發生作用,叫做境界有對。眼識在那個地方能夠拘礙。如果耳在形色上,就沒有這種作用,不能拘礙耳。眼對色來說,色是眼的境界,聲音對耳來說,聲音是耳的境界,這叫做境界有對。

c)什麼是所緣有對?所緣,對心法來說,眼識在色的境界上,它能夠緣慮。眼對一切的形色,也能夠發生作用,但是不能緣,因為眼根是物質,不是心法,不能緣慮。能緣慮的是心法,眼識也是心,眼識對色法有緣的作用,所以叫做所緣有對。總之,五個淨色根,是無見、有對,就包括障礙有對、境界有對。因為四大種所造的淨色,它是物質,所以有障礙,而又是境界有對,但不是心法,所以不是所緣有對。

2)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這裏的意,是依止的意思。前一剎那的眼識的滅,是後一剎那生起的條件,所以叫做等無間依。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到阿賴耶識,也是剎那剎那生滅。

3)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無始劫以來,就歡喜愛煩惱、見煩惱,或者我執、法執的熏習,這些戲論的熏習,就在阿賴耶識裏面有了因,有了一種功能,就生出來無量無邊的種子。

a)一切種子識,就是所有的眼識、耳識、鼻識乃至意識,都是要有種子才能生起,這些種子就存在阿賴耶識中。這樣的種子識從那裏來?從無始以來,一直來到現在,心裏面就是愛樂、味著戲論,愛什麼,就被什麼綁住。

b)什麼是戲論呢?心裏面所思惟分別的事情,語言上所表達的事情,身、口、意這一切的事情,不能引義,能引無義。能引無義,不能引義,就叫做戲論。義是什麼呢?就是所希求的事情,沒有罪過,有功德的事情,叫做義。無義,就是能令有罪、苦惱的事情,能引出這種事情。就是身、口、意所做的事情,不能引義,能引無義,這些都叫做戲論。究竟來說是指什麼說呢?就是一個我執、一個法執,就是這兩類。在生滅變化的色、受、想、行、識上面,執著有一個沒有生滅變化的我。用我為基礎,說話,做事,這都能引無義,不能引義,所以這就是一個戲論。第二個戲論,執著一切都是真實,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乃至一切識,這些十八界,一切的境界,凡一念分別心所面對的一切境界,都認為是真實,都認為是很美,就起貪、瞋、癡的煩惱在這上面活動。

c)什麼是熏習?樂著戲論的結果,就叫做熏習。阿賴耶識能受轉識的影響,受他的熏習。轉識,就是前七識,前七識都有所緣境,在所緣境上貪、瞋、癡的活動,就熏習阿賴耶識。受前七轉識的熏習,阿賴耶識裏面就有種子,種子又能生出前七轉識。

d)什麼是一切種子異熟識?所以一切種子是從那裏來?就是日常生活中來,自己創造。前生熏習過那個種子,現在遇見因緣,這種子就發生作用,在心理上就是歡喜。這個種子,就是儲藏在異熟識裏邊。現在眼識要生起,要依靠以前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的眼識種子。


彼所緣者,謂色,有見、有對。此復多種,略說有三,謂顯色、形色、表色。

[]緣,是緣慮,觀察、思惟,叫做緣。什麼是眼識的所緣呢?就是形色、顯色,這些色法。它是眼根、眼識的境界,所以就是有見,發出見的作用。若是聲音,發不出眼識的作用。為什麼呢?它不是眼識的境界,發不出作用。也是有對,就是所緣有對,它是眼識所緣慮。有見有對的色,還是有很多種類,不是一種。簡略的說,歸成一類一類,就有三種色法,顯色、形色、表色。


顯色者,謂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形色者,謂長、短、方、圓、麤、細、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

[]1)顯色是什麼呢?就是青色、是黃色,是紅色,或是白色。光、影、明、闇。光和明有什麼不同呢?太陽發出來的叫做光。或者月亮、星辰,或者是燈,或者是其他的什麼寶珠,發出來的叫做明。影和暗有什麼不同呢?太陽的光照在樹上面,或者是照在一道牆上面,現出來影。其他的色法在影裏面還能顯現出來,就叫做影。若其他的色法在影裏面看不見,就叫做暗。淡一點的就叫做影。重一點,就叫做暗。雲、煙、塵、霧。雲,若在地面上,就是霧。飄到高空,就叫做雲。或者是下過雨,太陽出來一照的時候,水蒸氣多,就是霧。空一顯色是什麼呢?就是太陽出來,我們向高空上看,或者說是碧綠或者說是青色,就叫做空一顯色。迥色,也就是空一顯色。高空的叫做空一顯色。眼睛平平的看去,遠遠的看去,就叫做迥色。一共列出來十三個色。顯,很顯著的顯現出來。

2)形色是什麼呢?長、短、方、圓,粗、細。粗者,大也。細,就是小一點。正,就是整齊。不整齊就叫不正。高、下色。

3)表色是什麼是呢?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內心思想,表現在行動、表現在語言,由外發的身語,就知道內心所思惟,叫做表色。取、捨、屈、伸。手去拿東西叫取,或者放棄。或者是身體的屈、伸。或者身體在行,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這樣一切表現於外的色法,就是內心的境界。因為外面的身語,自己是不能動,一定是心先動,才表現在身語上,所以這叫做表色。表,表示內心的活動,內心的活動表現在外面,叫做表色。


又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形色者,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表色者,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由變異因,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差別生,或即於此處變異生,是名表色。

[]1)為什麼叫顯色呢?就是顏色非常的顯著,非常的明顯,是眼識所活動的地方,所以叫做顯色。青、黃、赤、白、光、影、明、暗、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都是非常顯著,所以叫做顯色。

2)為什麼叫形色?若是色法的積集,就是組識成就,是長的形相、短的形相等。而長短方圓等形相,是由人的分別,說這是長、這是短,這是不決定。對短就說長,對長就說短。對這短就說它是長,對另外更長,就說它是短,所以這是一個分別相。

3)為什麼叫表色?由內心的活動表現在外邊的相貌,叫做表色。也就是這因緣積集的色法,相續地生滅。一切色法的變化,雖然也有其它的原因,主要是心,心在變化,色就在變化。所以,心動是變異的一個原因。心改變主意,原來的心所指揮而現出來的形相停下來,不繼續重復的顯現出來,轉到另外一個地方。所以外面的色法,隨著心的變異就變異。或者是沒有間斷的把它做完。或者中間停下來,不做這件事,過一段時間才繼續的把這件事做完。這件事或者在距離近地方,或者遠的地方,有種種不同的表色現出來。或者就在原來的地方有變化,這叫做表色。


又顯色者,謂光、明等差別。形色者,謂長、短等積集差別。表色者,謂業用為依轉動差別。如是一切顯、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

[]又顯色者,有光影、明暗,各式各樣的差別,這是顯色的差別。形色者,長、短、方、圓這也是有差別。表色的差別是什麼呢?業用,就是心動,發生作用。以心動為依,身相有轉動的差別。或者是行、住、坐、臥,或者是取、捨、屈、伸等等差別。像前面所說,一切的顯色、一切的形色、一切的表色,這麼多的色法是眼所行、眼境界。眼根能在這裏旅行,在這裏遊曆。它是眼的境界,眼能夠領取這個境界。這是眼根說。眼識所行、眼識境界,這是說識,要依根為所依,以境為所緣。現在這麼多的色法,是眼識所行的境界,是眼所旅行的範圍,是眼識所領取的境界。眼識所緣,是眼識在這裏才能有緣慮的作用。顯色、形色、表色,不但是眼根、眼識,同時也是意識所行的地方,意識相應的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所緣的有顯色的名的差別,有形色的名,有表色的名的不同。


又即此色復有三種,謂若好顯色、若惡顯色、若俱異顯色,似色顯現。

[]又即此顯、形、表這種色法,復有三種不同。就是若好的顯色、若惡的顯色,令人不高興,丑陋的顯色。若俱異顯色,也不是好、也不是惡。分別是好、不好,第六意識才會分別,眼、眼識是不會分別。什麼是似色顯現呢?這一切的色法都是阿賴耶識的變現。眼識和意識緣慮的這個色法,和阿賴耶識所顯現的色法是相似。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一切法,都是如化如幻,依他起。但是意識要去緣慮,就變成遍計執,都認為都是真實,但是和阿賴耶識所變現的有點相似。


彼助伴者,謂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及餘眼識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又彼諸法同一所緣、非一行相,俱有、相應,一一而轉。又彼一切,各各從自種子而生。

[]彼眼識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獨地活動,還有幫助它活動的事情。誰是它的助伴呢?

1)與彼眼識同時存在,就是俱有。隨順它,幫助它做事情,叫做相應。這些助伴,叫做心所有法。為什麼叫心所有法?因為恒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所以叫心所有法。恒依心起,一切時,一切處,心所有法一定依心而起,以心為依,才能生起。與心相應,生起來以後,隨順眼識的活動,與它是和合。繫屬於心,歸它統領,不是獨自活動。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究竟指什麼?就是作意、觸、受、想、思這五遍行心所。作意,就是警覺。警覺應起的心法,到境界那裏去注意,這樣的作用叫做作意。觸,作意警覺它,注意,就和境界接觸,叫做觸。受,就是有感覺,有各式各樣的感覺。想,就是取得所緣境的相貌,認識外面的境界。思,就是有動作,認識以後,本身有意志的行動叫做思。為什稱為遍行心所?遍,就是普遍,所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第八阿賴耶識都有這種心所法,所以叫做遍行。眼識還有其他同時有,相應的諸心所有法,也有貪、瞋、癡,各式各樣的事情也是很多。這麼多的心所有法,為眼識的助伴,在所緣境上活動。

2)又彼助伴的這麼多心所有法,和眼識是同一所緣,所緣的境界是無差別,都是緣慮阿賴耶識所變的顯、形、表色。可是緣慮的時候,各式各樣的心所的相貌還是不一樣的。所緣的境界是一樣,但心所在活動的時候,每一個心所的能緣的行相是不同。什麼是行相?行,就是能緣慮的心行。在所緣境上,能緣慮的作用叫做行。因為能慮的心各式各樣,所緣慮的相也不同。行相,可以說行,就是相,也可以說行,不是相。相,是所緣慮。行,是能緣慮。本來是阿賴耶識所變,是同一所緣,可是經過緣慮以後就不同,是同一所緣,非一行相。雖然不是同一行相,可是大家是和合,互相隨順,一個一個的在這活動,合作的相貌是這樣。

3)又彼心王和心所,這麼多的心法,每一個每一個,各各的從他自己過去熏習的種子生起。心一活動,就熏習成種子。這個種子就是再生起的一個力量。


彼作業者,當知有六種。謂唯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唯了別自相。唯了別現在。唯一剎那了別。復有二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又復能取愛、非愛果,是第六業。

[]彼眼識做什麼事情,當知有有六種事情。

1)就是唯獨能了別自境所緣,明了一樣一樣,都是屬於它自己這一部分的境界,是它所緣慮,這就是第一件事。

2)唯獨能了別自相。自相,是對共相說,譬如緣燈的光,光是白的,一了別就完成,這就叫自相,這是現量境界。共相是什麼呢?光是剎那剎那滅,是無常。無常和其他如牆壁、聲音,一切都有無常相,就叫共相。自相,這個是白,眼識只是能明了那個白的自相,不能知共相。

3)唯獨能了別現在。現在的一剎那,能了別。

4)唯獨一剎那。現在只是一剎那,眼識就停下來。

5)眼識的活動,不能夠自主,隨意識的命令活動,所以叫做隨意識轉,隨第六意識的活動,才能活動。怎麼叫做隨意識轉呢?隨善染轉,就是第六意識,有時候善,有時候染污的活動,而眼識就隨順意識活動,所以它也有善、有染。但是在初一剎那的時候,還不能說善、染。因為第六意識能發動有目地的行動,就是業。它有的時候發出善業,有時候發出惡業。眼識,也隨著意識的意思活動,所以叫做隨發業轉。

6)意識有善、染,就是煩惱。發業,是煩惱的活動,是業。取愛非愛果,就是苦,惑業苦。因為第六識發業的時候,眼識也隨著發業,隨順著行動,所以受果報的時候,它也有它一份。眼識也能得到可愛的果報,得到不可愛的果報。如果是染污,造種種罪惡的事情,跑到三惡道,就取得一個不可愛的果報的眼睛。如果是隨順第六意識做善業,取果的時候,在人天的世界,取得一個可愛的眼睛。這是眼識的第六個業。


云何耳識自性?謂依耳了別聲。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耳。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耳,謂四大種所造耳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什麼是耳識的自性?就是以耳根為依止處,了別聲音,了別的作用,就是耳識。根明利,識也就明利,如果根不明利,識也就不明利。什麼是彼耳識的所依?耳根是耳識的俱有依,一定是同時有。耳根若壞,耳識就不行。等無間依,就是意。種子依,就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耳根是什麼呢?為四大種所造,是耳識所依止的淨色,是無見、有對。因為耳根有聞的作用,而沒有見的作用,所以是無見。它也是有對,障礙有對、境界有對。意是什麼呢?耳識無間滅的過去識,就是耳識的等無間依。種子依和前面也是一樣,一切種子識為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屬於耳識這一部份。


彼所緣者,謂聲,無見、有對。此復多種,如螺貝聲、大小鼓聲、舞聲、歌聲、諸音樂聲、俳戲叫聲、女聲、男聲、風林等聲、明了聲、不明了聲、有義聲、無義聲、下中上聲、江河等聲、鬥諍諠雜聲、受持演說聲、論義決擇聲。如是等類,有眾多聲。

[]耳識所緣的是什麼呢?聲是它的所緣。聲音,眼不能在這裏活動,所以叫無見。有對,聲音也是有障礙。小的聲音,被大的聲音障礙住。太遠,聲音就不行。所緣的聲音有許多種類,螺的貝,能夠發出聲音。大小鼓的聲音。舞的聲音。歌的聲音,還有諸音樂的聲音。俳戲叫聲,俳就是戲,做種種的戲,或是種種的聲音。女人的聲音。男聲。風林等等的聲音。聲音上能表達意義,叫明了聲。不明了聲,沒有意義表示出來。聖人會說出來甚深的道理,是有義聲。凡夫說的都是戲論,無義聲。下聲,就是三惡道的眾生發出來的聲音。中聲,人發出來聲音。天上的人發出來的聲音,叫做上聲。江、河、鳥獸所發出的聲音。斗諍的喧雜的聲音。佛教徒受持經、律、論,為人講說的聲音。大家討論佛法的時候,深一層的認識法相,又抉擇的這種聲音。如是等類,聲音是很多。


此略三種,謂因執受大種聲、因不執受大種聲、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初,唯內緣聲。次,唯外緣聲。後,內、外緣聲。此復三種,謂可意聲、不可意聲、俱相違聲。

[]把前面說的那麼多的聲音,歸納成重要的三種。哪三種呢?因執受大種而發出來的聲音,就是依賴執受大種而發出來的聲音。執受什麼意思呢?就是阿賴耶識有力量,執持它,就會生出來覺受,生出來感覺。若沒有阿賴耶識的執,就沒有感覺。阿賴耶識執受的地、水、火、風這大種發出來的聲音,叫做因執受大種聲。就是有情發出來的聲音。阿賴耶識沒有執受它,就是外面的無情的山河大地,發出來的聲音,就是不執受大種發出來的聲音。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也是執受、也是不執受,這樣的地、水、火、風發出來的聲音。第一個因執受大種聲是什麼聲音呢?唯獨是內聲,身體裏面的因緣發出來的聲音。第二個因不執受大種聲,唯獨是指身外之物裏邊的因緣,發出來的聲音,像風聲、水聲、火聲、樹林子裏面發出的聲音。最後一個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就是內身和外物合起來發出來的聲音。譬如彈琴,琴是無情物,人來彈,就發出聲音,叫做內外緣聲。此復三種,就是有的可意,令人歡喜的聲音,有不可意的聲音。俱相違聲,也不是可意、也不是不可意。


又復聲者,謂鳴、音、詞、吼、表彰語等差別之名。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識所行,耳識境界,耳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眼識應知。

[]又聲音指什麼說的呢?鳴,鳥發出來的聲音。吼,或者是獸發出來聲音,或者人憤怒大叫。音,或者音樂的聲音,或者眾多的聲音同時的發作,叫做音。聲,一個人所發出來的聲音,或者一種音樂的聲音。詞,或者是人說話的聲音,裏面有意。表彰語等,或者是人說話,表達內心裏面的事情,叫做語。自言自語,叫做語。若和別人共同談話,就叫做言。或者是自己說話叫做言。和別人共同說話叫做語,各式各樣解釋。總而言之,耳識所緣的聲音,可以有不同名字,來表示聲音的不同,表示聲音的相貌。不管是什麼聲音,只要是聲音,就是耳根的活動範圍,耳根能在那上活動。為什麼呢?因為耳和它相契合,是相應的境界。耳識,以耳根為所依止,了別聲音,在聲音上活動,能知道聲音裏面的差別。聲音是耳識的境界。耳識,在聲音上能夠緣慮。聲音是耳根、耳識的所行境界,耳識的所緣,同時也是意識所活動的地方,意識也是與它相應,也能了別。意識境界,只是了別一下而已,等到知道這個聲音的內容是怎麼一回事,就變成意識所緣。也可以說意識境界,是無分別。意識所緣,是有分別。耳識在活動的時候,不是單獨的活動,有幫助他,為他作伴的一些心所有法,這是助伴。還有業,就是在一起所做的事情。助伴和業,和眼識是一樣。


云何鼻識自性?謂依鼻了別香。彼所依者,俱有依,謂鼻。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鼻,謂四大種所造,鼻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什麼是鼻識的自性?謂依鼻了別香。彼鼻識的所依,就是和它同時存在,是它所依賴,也就是它的住處。就是鼻根,鼻根是鼻識的所依。等無間依是什麼呢?意是它的等無間依。種子依是什麼呢?一切種子阿賴耶識。鼻是指什麼呢?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創造,它是鼻識的依止處。鼻識所依止的四大種所造,是清淨的地、水、火、風,是精微的色法,無見有對。等無間滅意和種子依,像前面的眼識、耳識是一樣,沒有差別。


彼所緣者,謂香,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好香、惡香、平等香,鼻所嗅知根、莖、華、葉、果實之香。如是等類,有眾多香。

[]鼻識所緣的是什麼呢?就是香,是無見、有對,不能用眼識去見,是障礙有對。這個所緣也是很多種,哪幾種呢?按人的意識來分別,有的是好、有的不好。有的是平等香,也不是好、也不是不好。總而言之,就是鼻根所嗅到,鼻識所知道,就是這些物質的根、莖、華、葉、果實的香。根、莖、華、葉、果實之香,是有很多種類,有眾多香。


又香者,謂鼻所聞,鼻所取,鼻所嗅等差別之名。是鼻所行、鼻境界,鼻識所行、鼻識境界、鼻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香,就是鼻根所聞的香。鼻所取,就等於是境界。鼻它有這種功能,能取香。鼻根能嗅香,是好香、是壞香等等不同的名字。是鼻所行的境,所行的範圍,鼻所嗅的境界,鼻識所行的範圍,鼻識所行的境界,鼻識所明了的境界。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云何舌識自性?謂依舌了別味。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舌。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舌,謂四大種所造,舌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什麼是舌識的自性?謂依舌了別味。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舌。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舌根,謂四大種所造的,是舌識所依的淨色,也是無見有對。舌識的等無間滅意,和阿賴耶識的一切種子,如前面所分別。


彼所緣者,謂味,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苦、酢、辛、甘、鹹、淡,可意、不可意、若捨處所,舌所嘗。又味者,謂應嘗、應吞、應噉、應飲、應舐、應吮、應受用,如是等差別之名。

[]舌識所緣的就是味,也是無見、有對。它是這麼多的種類,苦、酢、辛、甘、鹹、淡,可意、不可意。捨處所,捨就是不是可意、也不是不可意。處所,就是境界,就是味。味就是個處所。在處所上,棄捨可意、不可意,沒有這種分別,叫捨。總而言之,是舌所嘗。又味,就是嘗一嘗它是什麼味道,叫做嘗。應吞,一下子就咽下去,叫做吞。應啖,要細細的嚼一嚼,叫做啖。應飲,就像飲水那麼飲。應舐,就是用舌頭舔一下子。應吮,是用口來吸,叫做吮。總而言之,是領受以後,在身體裏面會發生作用,對身體有益。如是等差別的名字。


是舌所行,舌境界;舌識所行,舌識境界,舌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是舌根所行的範圍,是舌的境界,是舌識所行、舌識境界、舌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云何身識自性?謂依身了別觸。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身。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身,謂四大種所造,身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什麼是身識的自性?謂依身了別觸。身識的所依,俱有依,就是身根。等無間依是什麼呢?謂意。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身根,謂四大種所造,是身識所依的淨色,是無見、有對。意及種子,如前分別。


彼所緣者,謂觸,無見、有對。此復多種,謂地、水、火、風、輕性、重性、滑性、澀性、冷、飢、渴、飽、力、劣、緩、急、病、老、死、癢、悶、粘、疲、息、軟、怯、勇。如是等類,有眾多觸。此復三種,謂好觸、惡觸、捨處所觸,身所觸。

[]身識以什麼為所緣呢?觸,是無見、有對。這個觸也有很多種不同。堅、濕、軟、動,這是身根、身識所觸對的境界。有輕、有重,也是身識所觸對的境界。滑、澀是相對。冷、饑、渴、飽。有力量,沒有力量。緊,不緊。病、老、死。癢、悶、粘。疲倦,出、入息。軟,害怕,不害怕。這裏說到很多觸的境界。又把它歸納一下,有三種,謂好觸、惡觸、捨處所觸。


又觸者,謂所摩、所觸,若硬、若軟、若動、若煖,如是等差別之名。是身所行,身境界;身識所行,身識境界,身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又觸,所觸,觸只是碰一下。所摩,移動叫做摩。若硬、若軟。或者是動,或者是暖。如是等差別的名字,都叫做觸。是身所行、身境界,身識所行、身識境界、身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助伴及業如前應知。


復次,雖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識必不得生。要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正復現起,所生眼識方乃得生。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復次,雖然眼根是正常活動,沒有壞。眼所緣的色也出現在面前。但是能生眼識的作意心所,若不動,眼識就不能生起。眼識的活動,第一個條件,要眼不壞。第二個條件,所緣的色現在前。能生的作意活動起來。所生之眼識,才能夠生起。像眼識的生起是這樣。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應知道也是這樣子,和眼識一樣。


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是眼識,二在意識。決定心後,方有染淨。此後乃有等流眼識,善、不善轉,而彼不由自分別力;乃至此意不趣餘境,經爾所時,眼、意二識,或善或染,相續而轉。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復次,從眼識的生起觀察,可以認識到有三種心生起。哪三心呢?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這三心可得。率爾,就是突然間接觸一種境界,不是先有意,這是率爾心。第二個是尋求,率爾心接觸境界的時候,對境界不大明了,就尋求、思惟、觀察是怎麼一回事情,叫做尋求。第三個是決定心,經過尋求的認識,最後明白是這樣子。率爾心,接觸到境界,這是眼識。尋求心和決定心,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決定以後,這時候或者有染污心生起,或者有清淨心生起。從染淨心以後,才有等流的眼識。等流,就是後與前是相等,叫做等。流,是相續。前一剎那是染污,後一剎那也是染污,剎那剎那都是染污,這叫做等流心。前一剎那是清淨心,後一剎那也是清淨心,再後一剎那也是清淨心,這也叫做等流心。染淨以後,才有或者是善,或者染污的眼識活動。眼識有善的眼識、有不善的眼識的生起。而彼眼識,不是由於自己有這樣的分別心,是善、是不善,本身不能。它是受到意識的的影響。第六意識決定染淨以後,有等流的善、或者不善。眼識也就隨著意識的善、不善,也就善、不善,不能自主。乃至,假設第六意識,沒有趣向別的境界,不轉移到別的境界。經過那麼長的時間,一直是在同一個境界上染淨、等流這樣的話,眼識和意識這兩個識,或者是善相續而轉、或者是染污相續而轉,這叫做等流心。如眼識的生起情況,由率爾乃至到等流,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應知也是和眼識一樣。也是率爾,就是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有率爾的情形。率爾以後,就有尋求、決定、染淨。尋求、決定就是第六意識。決定以後,就有染淨。意識一有染淨,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隨著就有染淨,也就相續的有染淨,就變成等流。


復次,應觀五識所依,如往餘方者所乘。所緣如所為事。助伴如同。業如自功能。復有差別,應觀五識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緣如所受用。助伴如僕使等。業如作用。

[]復次,應該觀察前五識的所依,俱有依、等無間依、種子依。這是識生起的依止處,就像一個人到另外的地方,他所坐的車,眼根是他坐的車。識的所緣,就是色、聲、香、味、觸,它所緣慮的境界,就像旅客到另一個地方,做所做的事。他所做的事,就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緣的境界。前五識緣所緣境的時候,還有助伴,這些心所有法幫助它緣慮所緣境,就像往餘方做事,他也有伴侶。前五識在所緣境上所作的了別業,或者一剎那的了別自相。這些了別的功能,就像往餘方者,在他所做的事情上,發出種種的能力,做那件事。五識的自性就用那個人做譬喻。還有不同的譬喻,應觀察五識的依止處,就像居家的人,所住的家。根,就是識所居住的地方。五識的所緣境,就像居家的人所受用的境界。五識都有心所有法,助伴就像居家的人做事的時候,還有仆幫助他做事情。五識發出來的業,就像主人和僕使做事情的時候發出來的作用。


已說五識身相應地。云何意地?此亦五相應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五識身相應地己經說明。什麼是意地?這個意地也是有五個相貌,應該知道。哪五個相貌呢?就是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1.自性

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

[]什麼是意的自性?謂心、意、識。

1)什麼是心?有二義,第一,是集起,就是前七轉識與境界接觸的時候,一切的活動的相貌,第八阿賴耶識都把它收藏起來,成為種子,所以叫做集。種子,再現起一切法的形相。第二,是種種的意思,就是把種種的活動的相貌都能夠收集起來,收集起來以後,又能夠現起種種的分別。

2)什麼是意?有二義,第一,是思量。恒審思量這個我,就是我執、我見、我慢、我愛這四種煩惱,恒審思量這四種煩惱。無有間斷,叫做恒。思惟很深刻,叫做審。第二,是依止。前一剎那識滅掉,為後一剎那的識生起的依止處。

3)什麼是意?是了別的意思。對色、聲、香、味、觸、法有所了別,又引起種種的分別心。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a)什麼是一切種子?無量無邊的種子,就是無量無邊的分別心,熏習阿賴耶識,儲藏成種子。能現起諸法的功能,叫做種子。

b)心是什麼?就是無量無邊的功能所隨逐,不相分離。種子和心不相捨離,常隨逐它。

c)什麼是依止性?就是住處。一切種子所隨逐,所居住的地方,就叫做心。

d)什麼是所隨依附依止性?一切種子所隨依附依止性,與前句有不同。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指有漏種子說,就是生死凡夫,從無始劫來虛妄分別心,所造成的雜染的種子的住處。阿賴耶識者,雜染種子的住處。這句所隨依附性,就是無漏的種子,是本來就有,本俱的無漏種子。但是有的眾生有,有的眾生又是沒有。有無漏種子,也是隨逐心。

e)什麼是依附?無漏種子是對治阿賴耶識,能消滅阿賴耶識,和阿賴耶識不是同一種性,不是同一個性格。所以,它是暫時的依附在阿賴耶識裏面,依附在心裏面。無漏種子將來要依止無垢識。佛的清淨心,是一切無漏的種子的居住處。所以這個雜染心,是無漏種子所隨逐的地方,所依附的地方,所依止的地方。

f)心有這樣功能,它是有漏種子、無漏種子的居住處,第一個涵義。第二,體能執受。心的體,能夠執受眼、耳、鼻、舌、身這前五根,使令它變成一個活潑的生命體,所以叫能執受。這個廣大、現量的無分別的明了性,能夠執持地、水、火、風,使令它能組成五淨色根,使令它有感覺,它有這個作用。

g)異熟所攝。它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在凡夫的時候,有漏的惡業或是善業,把它現出來。在因地的善、惡業,是有善、惡的分別。得果報的時候,是沒有善、惡,不善、不惡的明了性,所以是異。熟,是變異而熟、異時而熟。或者是前一生,或者前多生的善、惡業,得現在這一生的阿賴耶識的現行,所以叫做異時而熟。所攝,是屬於這個。所以,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的這個心性,就是已經成就果報的阿賴耶識。若是在因地,名為一切種子識。在果的時候,叫做異熟識,就是阿賴耶識。


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什麼是意?就是沒有間斷,一直是這樣的活動,所以恒行,就是第七末那意。六識的體性,叫做身。六識體的無間滅的意,就是前一念識滅,為後一念識生起的依止處,叫做無間滅意。過去的時候就叫做意,在現在的時候就叫做識,未來的名心。只是在時間上有分別,過去就名之為意。識是什麼呢?就是已經出現在前,了別所緣境界,能生起識的境界,才是識的所緣境界。


2.所依

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意地的自性,說到心、意、識,就是第六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都包括在內。這裏說到所依,也應該是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都有等無間依,就是自己這個識的前一剎那識過去,就是等無間依,所以叫做意。若是單說第六識,就是它的前一剎那識滅去,就是它的依,就叫做意。什麼是種子依?就是它的生起要有種子才可以,就像前面五識相應地說的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若是末那識,也是由種子才能出現剎那剎那的末那識。阿賴耶識,就是前七轉識,從無始劫來熏習它,阿賴耶識就這樣有,就等於是種子。


3.所緣

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若不共者,所緣即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a)心、意、識的所緣是什麼呢?一切法,都是心、意、識的所緣,如其心、意、識所適合的,就是它所緣。如果是第六識呢?前五識所緣,第六識也能緣。前五識所不能緣,它也能緣。所以乃至到第八識所變現的一切,它都能緣,所以是非常廣大。若是第七識末那識呢?緣第八識的見分,就是阿賴耶識的明了性,無分別的明了性,緣慮那個境界執之為我。同時阿賴耶識裏面種子,它也是能緣的。若是阿賴耶識?眼、耳、鼻、舌、身,山河大地,乃至它本身裏面所受熏一切種子,它都是能緣慮。但是阿賴耶識不緣心法。

b)什麼是不共於前五識的所緣?前五識不能緣心法,但是心、意、識是能緣。所緣慮的境界是什麼呢?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這是心、意、識所緣的境界。

c)受的時候,接觸到一切境界,或者感覺到苦,或者感覺到快樂,或者是不苦不樂。想,就是內心認識一切法的相貌。行蘊,就是有目地的行為。

d)無為,沒有生滅變化。

e)無見無對色,就是眼所不能見,沒有障礙的色法,就是意根所緣的色法。如定自在所生色,大威德三摩地所變現的一切的色法。大威德三摩地,就是佛菩薩在三昧裏面所變現出來的一切境界,這一切色法都屬於無見無對色。或是凡夫的第六識,思惟所見過的一切的色法,這種色法眼識也不能見,也還是無障礙。無見無對色,主要是指有神通的聖人的境界。

f)六內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淨色根。意識對於自己的淨色根,也是不能見,第八識才可以見。前面說受、想、行蘊,沒有說識蘊,就含攝在六內處。

g)及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裏邊無量無邊的種子,都是所緣。一般人第六識,不能緣一切種子,第八識才能緣。根據《攝大乘論》的意思,第七識也能緣。


4.助伴

彼助伴者,謂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貪、恚、無明、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同一所緣,非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各自種子所生。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有所依。

[]幫助心、意、識,一起活動的心所有法是什麼呢?

1)作意、觸、受、想、思,這是遍行心所。只要有心就一定有這樣的心所有法,普遍一切心行,都有這種心所有法。

2)欲、勝解、念、定、慧,這是別境心所,特別的境界才有這樣的心理作用。

a)欲是什麼意思?有歡喜的事情,希望成就,就采取行動,做那件事,所以叫做欲。

b)勝解是什麼意思?對於某一種事情、學問、道理,有強有力的認識,有深刻的認識,不可移轉,不可以改變。

c)念是什麼意思?自己曾經經過的事情,能夠很分明的記憶不忘。

d)三摩地,就是等持,對於所觀察的境界,心能夠專注而不散亂,安住在所緣境界。

e)慧,是對於所觀察的境界,能夠很正確的、很深入的抉擇,決斷而沒有疑問。

定和慧,都是在所觀察的境界上說。勝解,通於散、也通於定。阿賴耶識是無分別的境界,但是它有作意、觸、受、想、思,可見是非常微細。但欲、勝解、念、定、慧,就沒有。

3)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這是十一個善心所。

4)貪、恚、癡、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這是染污的心所。貪、恚、癡、慢、見、疑,這六個是根本煩惱。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一共有十個心所,加無慚、無愧,邪欲、邪勝解,二十染污的心所。

5)惡作、睡眠、尋、伺,是不定心所。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惡。識是無記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惡。與善心所在一起活動,就是善,所以叫做相應善。信、慚愧、無貪、無瞋這些善心所,叫做自性善,本身就是好東西。貪、恚、癡、慢、見、疑,這些本身就是壞東西,自性是惡。前面這麼多類的善心所、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和染污的心所、不定的心所這些類,和識同時在一起合作心所有法,有五十三個,這就是助伴的心所。阿賴耶識,只有五個心所,就是遍行心所。第六識是具足一切的心所,一切心所它都有。前五識才有三十六個心所。第七識具足觸、作意、受、想、思,但是別境心所只有一個慧。它有四個煩惱的心所:我執、我見、我愛、我慢這四個心所,還有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這些心所。成佛以後,每一個識,眼識乃至到阿賴耶識,乃至到無垢識,都是二十一個心所。就是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這是十個。再加上十一個善心所,就是二十一個心所。俱有怎麼講呢?同一所緣的境界,這麼多的心所有法和心王在一起,都是緣一個境界。但是這麼多的心所,有不同的相貌。所緣的境界是一個,但是能緣的相貌就不同。同在一個時間內,大家都在活動,可是不同形相。每一個都從它自己的種子生起。相應怎麼講呢?每一個心所和心王,彼此都我同你相應,你同我相應,我同你合,你也同我合。每一個心所都是有能緣的行相,也有所緣的境界,有等無間依、種子依、俱有依。


5.作業

5.1.約通相辨

彼作業者,謂能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復能取愛、非愛果。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什麼是彼識的活動?

1)就是識能了別它自家的境界,做它的所緣,這是第一個活動。

2)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第六意識,或者是說第七識、第八識,但是主要還是說第六意識或是一剎那的了別,尋求之後,就改變。或是相續了別,就是一剎那、一剎那的相續下來,表示第六意識它有興趣,心裏面沒有散亂,尋求之後,繼續尋求、決定、染淨這樣就一剎那、一剎那相續下來。相續的明了分別所緣境界。

3)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

a)轉,就是活動,剎那間的變動,就是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動的相貌。

b)隨轉,第六識可以繼續的活動。或是說前五識隨著它活動,前五識一剎那間的活動,接著第六識開始活動,前五識隨著它活動。所以轉、隨轉,通於前五識,也是第六識。譬如第六識在對所緣境決定以後,就有染淨。決定以前,還是屬於無記。到染淨的時候,不是善、就是惡,不是染污、就是清淨。這個時候也會相續下去,相續下去,也是隨轉。或者說前五識在一剎那間的活動以後,第六識隨著尋求、決定、染淨、等流,也可以叫隨轉。前五識叫轉,第六識叫隨轉。或者說是第六識是轉,前五識是隨轉。

c)在隨轉的時候,能發出來活動,通過身、口,表現於外的行為,或者是清淨,就是一切善法,或者是不清淨的一切染污法的活動。業,就是活動。

4)復能取愛、非愛果。第六識能取得可愛的果報,或者不可愛的果報。若在因地的時候,能發出來清淨的業。在果的時候,能取得可愛的果報。若在因地的時候,有不淨的業力。在果的時候,就有非愛的果報取得。在取果的時候也是第六識,前五識也隨著,造業的時候是它,受果報也是它。

5)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a)第六識,乃至到第八識,能夠作主活動,別的識就是前五識,由它的引發才能夠有行動。等於說由第六識的作意心所,來警覺前五識去活動。

b)第六識能為因。譬如說尋求、決定、染淨之後,就能發出來等流識身,就是前五識隨著它相似、相續,或者是染污,或者是清淨。


5.2.約最勝辨

又諸意識,望餘識身有勝作業。謂分別所緣,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

[]又,意識也是很多,有善、有惡、有無記,也還有各式各樣的意識,從它的相貌說,叫做諸,體性還是一個。對比前五識的體性,身,是體性的意思。意識有殊勝的作用,什麼是它的殊勝的作用呢?謂分別所緣,緣審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這都是意識殊勝的作用,不是前五識所能辦。


5.2.1.分別所緣

云何分別所緣?由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

[]什麼是分別所緣?有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


1)有相分別者,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別。

[]什麼叫做有相分別呢?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就善名言者,所起分別。

a)於先所受義,善名言者,所起分別。於先所受義,就是先前所領受的義相。前五識是先,前五識和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先接觸,叫做先所受義。先所受了義的時候,第二剎那,就是尋求、決定、染淨,第六意識就開始活動。先所受義,是善名言者才能生起分別,就是要明白很多事物的名字,然後才能夠生起心裏的活動,有種種分別。尋求也是分別、決定也是分別、染淨也是分別,這樣叫做有相分別。

b)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諸根成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成熟。善名言,能夠說話,包含讀很多書。或是善於說話。


2)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

[]什麼叫做無相分別呢?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

a)隨先所引,所起分別。隨順先前尋求、決定、染淨這些的分別,引發出來等流分別,叫做無相分別。

b)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嬰兒等,就是初降生的小孩子,以及知道怎麼遊戲的小孩子。這些小孩子是不善名言者,因為,名言知道的很少,雖然內心也有分別,但是那個分別叫做無相分別。若這二項對比,什麼叫做有相?什麼叫做無相?就是內心要能特別的用心,觀察思惟這件事,叫做有相。有什麼事情,他可以深入的思惟觀察、了解這件事,然後怎麼處理,有這個能力叫做有相分別。無相,就是不能特別的用心,思惟什麼事情,叫做無相。


3)任運分別者,謂於現前境界,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

[]什麼叫做任運分別呢?對於出現在眼前的境界,特別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境界特別大,或者是有什麼特別的境界、情況。內心隨順現前的境界的力量,任運而轉。可能是熟悉它的內涵、意義,一看,內心就能明白是怎麼回事。所以,隨著境界的轉變的情況,也不需要特別的用心,任運的起分別。


4)尋求分別者,謂於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

[]什麼叫做尋求分別呢?就是對於世間上一切的事情,要觀察、思惟,這時候所生起的分別。


5)伺察分別者,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別。

[]什麼叫做伺察分別呢?對於某一事情,已經尋求過,己經觀察過,再深入的觀察,發現更深一層的不同的事情,能夠取到它的相貌、意義,能夠安立名言把它表達出來,這樣所起的分別。佛教徒修學聖道的時候,就是不斷的深入觀察、思惟,才能得聖道。


6)染污分別者,謂於過去顧戀俱行,於未來希樂俱行,於現在執著俱行,所有分別。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或隨與一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

[]什麼叫做染污分別呢?就是有垢穢的分別。

a)對於己經過去的事情,內心還在顧戀、染著。貪著心和心王一起活動,叫做俱行。對於將來的事情,內心希望這件事情能出現,希望能夠屬於我。對於現在前的這些境界,內心愛著。這是約過去、未來、現在,單獨的約貪煩惱來辨別,來說明染污分別。

b)什麼是欲分別?前面分成三世的過去、現在、未來,這都叫做欲分別,主要還是指男、女的欲。什麼是恚分別?遇見不如意的事情,心裏面憤怒,不想對他有什麼好處。什麼是害分別?就是要傷害他。大毗婆沙論的解釋是,想要斷他的命,叫做恚分別。害分別,只是要打一打他就好。或者是隨與某一個煩惱相應所起的分別,其他的高慢、疑惑,各式各樣的煩惱,指根本煩惱說。隨煩惱,就是由根本煩惱等流出來的煩惱,或者昏沈、掉舉、散亂、不正知這一些的煩惱相應,所生起的分別,都叫做染污分別。


7)不染污分別者,若善、若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或威儀路、工巧處及諸變化所有分別。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

[]什麼叫做不染污分別呢?善,對於現在世、未來世,這兩世都能得到利益,叫做善。或者是無記的事情,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叫無記。什麼是善的分別呢?就是出離欲的分別,像修不淨觀,能從欲得解脫,叫出離分別。沒有恚的分別、沒有害的分別。或隨順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十一個善心所法,隨那一個與自己的心相應。什麼是無記的分別呢?就是威儀路,行、住、坐、臥的處所。威儀路,通於善、通於惡、也是無記,通於三性。現在只說這無記這一方面。工巧處,也是通於三性,現在只說無記這一方面。變化,或者是善、或者是無記,而不同於染污。為什麼?因為神通變化,一定是得四禪的人,沒有欲界的欲,不做惡事。若現神通變化,只是善,或是無記。現在也只說無記這一方面。無記的心情發動出來的威儀,由無記的心情做出種種工巧的事業,以無記的心情現出來種種的神通變化,所有的分別,叫做無記分別。無記的分別,和善的分別,總起來名之為不染污分別。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


5.2.2.審慮所緣

云何審慮所緣?謂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如理所引者,謂不增益非真實有,如四顛倒。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亦不損減諸真實有,如諸邪見。謂無施與等諸邪見行。或法住智如實了知諸所知事,或善清淨出世間智如實覺知所知諸法。如是名為如理所引。

[]什麼是審慮所緣呢?很認真、深入的思慮,觀察所緣慮的境界。就是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什麼是如理所引?隨順真理所引起的分別所緣,或者是契合真理的境界,所引起的觀察智慧。

1)就是不增益非真實有。內心思想上增加上去,這個有是不真實,是增益非真實有。現在沒有這過失,是不增益非真實有。什麼叫做增益非真實有?像佛法裏面,常常講的四種顛倒。a)於無常常倒。無常,是因緣生法的真實相。但是認為是常,這個常,就是增加上去,這是個錯誤。b)於苦樂倒。人生一切都是苦,但是認為是樂,這個是增益上去,那件事本身是沒有。c)於不淨淨倒。世間上事情,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煩惱所創造。因是不淨、果也是不淨,但是總認為是很美、很清淨,這也是一種增加上去的一種顛倒。d)於無我我倒。人無我、法無我,都是無我。但是又認為是有我,這個都是顛倒。常、樂、我、淨,在無常、苦、不淨、無我,增加上去常、樂、我』淨,這是不真實有。現在因為學習佛法,深入觀察的時候,就不增益非真實有。無常,就觀察它是無常。苦,就觀察它是苦。不淨,就觀察它是不淨。無我,就觀察是無我,而不是增加常、樂、我、淨。

2)原來真實是有這一件事,就承認是有,不要否認,就叫亦不損減非真實有。像那些外道,有一種顛倒的看法。就是外道得到禪定以後,本來是有善、惡果報,現在看錯,就否認這件事,叫做損減,這就是邪知邪見。

3)或法住智,如實了知諸所知事。從經、律、論的學習,得到堅定的智慧,不輕易動搖,叫做住。通達一切法緣起道理的智慧,叫法住智。如一切法的真實相而了知到所知道的事情。從佛法中的經、律、論得到的智慧,按照名句文所詮的義,正確的了知,叫如實了知。諸所知事,所知道的事情,就是一切的染緣起、一切清淨的緣起、及一切的事情。哪些?或者是五蘊、十八界、十二處,乃至苦、集、滅、道的四諦、十二緣起。

4)或善清淨出世間智,如實覺知所知諸法。以法住智為基礎,進一步的修行,有成就得到善清淨出世間智。初得聖道的時候,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是清淨的出世間智;若得阿羅漢果,是善清淨出世間智。成就出世間智,超越世間名言戲論的智慧,能夠如實覺知所知諸法,就是能夠證悟清淨法性的境界。前面的如實了知,依據名句文。這裏的如實覺知,得無分別智的聖人智慧,能如實覺知諸法。如是名為如理所引。與此相違,當知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謂依無記慧,審察諸法。如是名為審慮所緣。

[]與如理所引相違反,就是不如於理的分別心,所引出來的問題,就是叫做不如理所引。如理所引,就是不增益、不損減,而能成就法住智、清淨的出世間智。與如理所引相違反,就是增益、損減,而不成就法住智、清淨的出世間智。非如理所引、非不如理所引的是什麼呢?由於無記的心理發動出來的活動,也是一種智慧。譬如說工巧明,工巧的智慧。以這樣的智慧,審察一切法,而有所成就。如是名為審慮所緣。


5.2.3.

云何醉?謂由依止性羸劣故,或不習飲故,或極數飲故,或過量飲故,便致醉亂。

[]醉是什麼原因呢?a)就是意識所依止那一部份,羸弱,沒有力量,氣、血太虛,所以容易醉。b)或者說不習慣飲酒。c)或者說數數的飲,不斷的飲酒,連續的飲,飲到最高。d)或者是超過自己的量。就失掉正常,亂了。這件事指第六識說,而不指前五識說。


5.2.4.

云何狂?謂由先業所引,或由諸界錯亂,或由驚怖失志,或由打觸末摩,或由鬼魅所著,而發癲狂。

[]什麼是狂呢?狂,就是亂,失掉正念。一般說,就是神經病、失憶症。什麼原因會這樣子呢?a)就是因為過去生中,造一些罪業,由那個業力引發出來這種問題。哪些?勸人飲酒,做酒的生意。或者給人家吃毒藥,有意的謀害別人。或者故意的恐嚇別人。或者放火燒山林,使令山裏面禽獸傷害很多。b)或是由於地、水、火、風各部份錯亂,不合和、不平衡。為什會如此?因為過去罪過的業力,現在得到這樣的諸界互相不平衡,於似乎得神經錯亂。c)或者有什麼恐怖的事情,失掉正常的心理,得神精病。或者是鬼神現出恐怖的形像,看見就驚恐,得神精錯亂。d)或由於打觸身體裏面的肢節、死穴、死節。若是打或觸到這一節的話,就會痛得特別厲害,導致神經錯亂。e)或者是惡的鬼神,搗亂,神經錯亂,而發癲狂。狂,是第六識,而不是前五識。


5.2.5.

云何夢?謂由依止性羸劣,或由疲倦過失,或由食所沉重,或由暗相作意思惟,或由休息一切事業,或由串習睡眠,或由他所引發,如由搖扇、或由明咒、或由於藥、或由威神,而發昏夢。

[]什麼是作夢的原因?羸劣由依止性羸劣,所以會作夢。包括生理、心理的兩部分羸劣,所以會有夢。b)或由疲倦過失,用腦太過,或者勞動用力的太過,使令疲倦,所以會有夢。c)或由食所沉重,飲食吃太多,胃的容納太多、太重,在生理上起變化,也會有夢。d)或由暗相作意思惟,不思惟明相,思惟暗的形像,就想要睡。e)或由休息一切事業,就是心理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來,一點也不去思惟什麼事情,就睡著。f)或由串習睡眠,就是連續不斷的睡,成了習慣,也有夢。g)或由他所引發,或者由另外的力量,引發睡覺。另外的力量是什麼呢?或者別人搖扇子,就睡著。或由明咒,念咒能令人睡覺。或者是其他的藥,幫助睡覺。或者是有威力的神通力,能令睡覺。


5.2.6.

云何覺?謂睡增者,不勝疲極故,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從夢而覺。

[]什麼是覺醒的原因?a)因睡眠睡太多,感覺到疲極,受不了,所以醒過來。b)有事情要做,到那個時候就醒。c)或者另外有一個力量來引發,從睡夢中醒過來。這也是第六意識的作用,不是前五識。


5.2.7.

云何悶?謂由風、熱亂故,或由捶打故,或由瀉故,如過量轉痢及出血,或由極勤勞而致悶絕。

[]什麼是悶絕的原因?a)身體裏面,風和熱不平衡,混亂的緣故,第六意識就不能活動,悶絕。b)或者是種種的因緣,被打,四大裏面有沖突,第六識不能安住,也就悶絕。c)或者由於排瀉的太過頭,如過量轉痢,或者出血出的太厲害。d)或由於勤勞的太過頭,也會悶絕。


5.2.8.

云何醒?謂於悶已,而復出離。

[]什麼是醒?從悶絕裏面醒過來。從悶絕裏面出來,離開悶絕。


5.2.9.發起身業、語業

云何發起身業、語業?謂由發身、語業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隨順功用為先,身、語業風轉故,從此發起身業、語業。

[]什麼是發起身業、語業的原因?由於發動身業、語業的智先有行動的緣故。什麼是智?就是第六意識相應的智,就是審慮思。為什麼?因為在發動身業、語業之前,先有意業的活動,而意業是思心所。這個有目的行為的領導者,有三個次第:第一,一開始的時候是審慮思,所以是前行。深刻的觀察這件事,應該怎麼樣處理?應該怎麼樣做?叫做審慮思。事情還沒有做,預先考慮它怎麼怎麼回事,叫做智。第二,就是決定思。經過審慮,而後決定這樣做之後,就想要發動身、語,這時候就叫做欲生。第三個次第,就是動發思,動身發語,叫做功用。第六意識動身發語的次第,先審慮而後決定,而後動發。如何動身發語?隨順動身發語功用的心要先動,然後帶動身語行為的風開始活動,從此之後,能夠發起身業、語業。身語業風是什麼呢?就是入、出息的風,周遍全身都有息,就是周遍全身都有風。


5.2.10.離欲

云何離欲?謂隨順離欲根成就故,從他獲得隨順教誨故,遠離彼障故,方便正修無倒思惟故,方能離欲。

[]什麼是離欲的原因?a)隨順離欲的善根成熟,才能夠離欲。b)從善知識那裏得到隨順離欲的法語,隨順離欲的教誨。c)遠離彼很多的障礙。d)方便善巧,就是智慧,以智慧加強理智,正式的隨順善知識的教導、修行,修行的時候要不顛倒的思惟,就是修學止觀,才能遠離一切欲。


5.2.11.離欲退

云何離欲退?謂性軟根故,新修善品者,數數思惟彼形狀相故,受行順退法故,煩惱所障故,惡友所攝故,從離欲退。

[]什麼是離欲退的原因?a)這個人的根性,是鈍根人,沒有遠大的志願,不想要得聖道,不想做聖人。b)才開始修學聖道的人,道力不堅固,如果一次又一次的思惟世間五欲的行狀、相貌,就是要退。c)心裏面能夠忍受有順退法在心裏邊活動,就是心裏不能努力的止觀,常常在塵勞的境界上活動,常常和欲的境界親近,心裏面也常常做是思惟,這樣就不容易離欲。d)自己還是有貪、瞋、癡的煩惱,障礙自己不能得涅槃。e)和惡知識做朋友,同他常常的來往。惡友,就是沒有羞恥的人、有邪知見的人、有懈怠的人、有邪行不道德的行為的人、性怯劣的人。


5.2.12.斷善根

云何斷善根?謂利根者,成就上品諸惡意樂現行法故,得隨順彼惡友故,彼邪見纏極重圓滿到究竟故,彼於一切惡現行中得無畏故,無哀愍故,能斷善根。此中種子亦名善根。無貪、瞋等亦名善根。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違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

[]什麼是斷善根的原因?a)就是利根人,根性特別利,成就行相特別猛利、特別惡的意樂。歡喜做惡事,而且這個心情特別的強。這樣的意樂,表現在行動上,表現在行為上。b)隨順彼惡意樂的惡朋友,有惡知識和他合作,共同的做惡事。c)彼有邪知見煩惱的現行,就是不相信有善惡果報、不相信有阿羅漢、不相信有流轉生死的事情。什麼是邪見?對於惡法有勝解,就是邪見。邪知見到極嚴重的程度,非常的圓滿,到了究竟的程度。d)他在一切身所表現出來的惡行,語業表現出來暴惡的語言,不合道理的語言,一點也不恐怖,做惡事的時候,不怕受惡報,沒有恐怖心。e)無哀愍故。對於一切眾生,或是人類,一點哀愍心也沒有。這種人能夠把善根斷滅。

什麼叫做善根?a)就是在這裏面,種子亦名善根。前一生做過好事,有一點同情心,做一點利益人的事情,就有種子,那個種子,也叫做善根。因為那個善根,能幫助你現在做善事,所以做善根。根有兩個意思:一、能生。前生做一點善事,今生就可能做更大一點的善事。第二個是增上,前一生有善根,那個善根,能幫助你去做好事情。b)沒貪心、沒瞋心、也沒有愚癡心,這也叫做善根,一切善法的根本。這個善根,是指現在的心裏面無貪、無瞋、無癡。

什麼叫做斷善根?善根,有生得善、有加行善。生得善,就是生來的,生來就有一點好心,願意幫助人做好事。加行善,就是從師長,或從善書,增長自己的智慧,有意地利益一切眾生,譬如聞、思、修是屬於加行善。這種加行善,叫做現行善根。與現行善根相違的一種力量,就是不相信因果,使令現行善根不能相續,安立這個情況,叫做斷善根。不是說把無貪、無瞋的善根的種子,做種種功德的種子,永久的消滅,叫做斷善根。只是說在現在的內心,一點好心也沒有,加行善沒有,生得善沒有,在心裏面完全是惡法,這就叫做斷善根。有這樣情況的人,內心裏面的善根也受影響,不容易現行,因為被現在的邪知見降伏,所以叫做斷善根。


5.2.13.續善根

云何續善根?謂由性利根故,見親朋友修福業故,詣善丈夫聞正法故,因生猶豫證決定故,還續善根。

[]什麼是續善根的原因?為什麼斷善根,後來又能夠恢復過來,繼續栽培善根呢?a)就是因為這個人的心性,是屬於利根人。利根人,就是特別認真的人、智慧高的人,能重新的改善自己,創造自己,這是利根人的一種相貌。b)看見親愛的人,和他有感情的朋友,他們能夠修行很多利益人的事情,他受到感動。c)到善知識那裏,聽聞佛法的道理,佛法從根本上說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果報是真實不虛,動搖他原來不相信因果的這種想法。d)因為看見親朋好友修福業,到善知識那裏聽聞正法,因此心裏猶豫,疑惑以前的思想是有問題。後來經過自己思惟觀察,決定,還是有善惡果報。所以,又繼續的栽培善根。


5.2.14.

云何死?謂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此復三種:謂壽盡故,福盡故,不避不平等故。當知亦是時、非時死。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無記心。

[]什麼原因會死亡?因為那個眾生的壽量盡了,就死亡。這壽量極故,而便致死有三種不同。第一個原因,就是壽量盡。第二個原因是福盡,賴於生存的這些條件沒有,就是福盡。第三,不避不平等故,就是壽也沒有盡,福也沒有盡,不能夠躲避這些不合道理的事情,破壞自己身體,所以就死掉。應該知道,三種原因會死,其實也就是兩種,哪兩種呢?一,死的時候到,就死。二,死的時候沒有到,但是死掉。這些是致死的因緣。現在說,將要死亡還沒死,這個時候的內心的情況是怎麼回事?死亡的時候,或者心裏面思惟善法,然後死亡。或者思惟不善法的心,這樣死掉。或者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心,就這樣死掉。臨命終的時候,眾生的內心的世界,有這三種不同。


5.2.14.1.壽、福盡、不避不平等故死

云何壽盡故死?猶如有一隨感壽量滿盡故死,此名時死。云何福盡故死?猶如有一資具闕故死。云何不避不平等故死?如世尊說:九因、九緣未盡壽量而死。何等為九?謂食無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復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醫藥,不知於己若損若益,非時、非量行非梵行。此名非時死。

[]1)為什麼壽命盡了會死亡呢?猶如有一個人,隨前一生所造的業力,所感得的壽命,有那麼長的壽命,而現在生存的時間也正好滿那個數量,這時候才死亡,叫做壽盡故死,叫做時死,這個時間是應該死了。由慈悲心所造的業力,得到的壽命,應該是長一點。沒有慈悲心,隨便的殺害,壽命就會短。但是現在所得到的壽命是前一生的業力,今生的思想行為,對於現在的生命有影響,但是主要是來生。

2)什麼是福盡故死?猶如一個人,生活所需的資具,衣、食、住闕少,就得要死。

3)怎麼叫做不避不平等故死呢?就像佛說,有九個因緣,使令壽命還沒有盡,就死掉。哪九個呢?

a)食無度量。吃東西,要有一個限度,有一定的量數,不能過量。過量,對於身體不好,壽命沒有到就會死掉。

b)食所不宜。吃的東西不合適,若吃有營養的食物,使令生命能夠旺盛的生存下去。若吃的都是毒,就會死亡。經論上說食,有段食、觸食、思食、識食,這四個食。第一個是段食,就是日常生活的這種飲食。一段一段的,吃下去有營養,沒有毒,就會生存下去,這叫做段食。第二個是觸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可意的境界,心裏面感覺到快樂,這也是一種飲食。若是常常的接觸一種不可意的事情,心裏面感覺到苦惱,感覺到悲痛,對自己的壽命有影響,令壽命變薄。第三個是思食,思食是就是有希望。感覺到有希望,對生命的延長很有幫助。第四個是識食,識食就是阿賴耶識。它能執持生理的組織,使令成為一個活潑生命。若是沒有阿賴耶識同它在一起,就是死屍。

c)不消復食,就是吃下的東西沒有消化,還要繼續吃,對身體不好。

d)生而不吐,就是吃下去的東西不消化,應該把它吐出來。但不能把它排泄出去,還在身體裏邊瘀積,生毒,對生命也是危險。

e)熟而持之,凡是瘀積在身體裏邊,時間一多,起變化變成毒,而還是不能排泄的話,這個生命有危險。

f)不近醫藥,自己本身又沒有能力把它排泄出來,又不去親近醫生。

g)不知於己若損若益,這種食品對於自己是有利益、有損害,不知道,就隨便吃。

h-j)非時、非量、行非梵行,非梵行的時間不適當,數量也不適當。這九種原因,就是非時而死。壽命沒有盡,福也沒有盡,因為做這九種之中的一種,就會死掉。


5.2.14.2.善心,或不善心,或無記心

1)云何善心死?猶如有一將命終時,自憶先時所習善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由此因緣,爾時信等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麤想現行。若細想行時,善心即捨,唯住無記心。所以者何?彼於爾時,於曾習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彼憶念。

[]怎麼叫做善心而死呢?猶如有一個人,將要命終的時候,還沒有命終,自己能夠回想以前他所做的一切的善法。或者自己不能憶念,是由別的人,提醒他,要他憶念他自己的功德的善法。由於自己憶念所習善法,或者好朋友令你憶念善法,由此因緣。這個時候內心裏面,就有信、進、念、定、慧、慚、愧、捨這些善法,在心裏面出現。這些戒、定、慧的事情,就是一樣一樣,明明了了的在心裏面顯現出來,叫做乃至粗想現行。若是細想現行,因為內心的思惟的力量薄弱,微細。微細的時候,想善的情形,就棄捨,沒有能力去思惟。這個時候,心裏邊沒有力量思惟過去所造的善法,就變成無記。為什麼變成無記呢?那個人在那個時候,於他過去曾經創造過的善法,不能夠回想,別的人也不能令彼憶念,心力軟弱,沒力量憶念。


2)云何不善心死?猶如有一命將欲終,自憶先時串習惡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彼於爾時,貪、瞋等俱諸不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麤、細等想現行,如前善說。

[]什麼是不善心死呢?猶如有一個眾生,命將欲終的時候,自憶先時連續做過的許多惡事,因為心力強,或者所造的惡事印象非常的深刻,很容易的就想起來。或者自己不能,由別的人令彼憶念。在這個時候,與貪心、瞋心、高慢心,各式各樣的煩惱同時活動的種種不善法,顯現在他的心裏面活動。思惟以前做種種的惡事,心裏明明了了的思惟,叫做粗想現行。過了一個時候,就是細想,細想現行的時候,就變成無記心,就是不能夠回想。像前面善心死亡的情況,一樣的也有粗細的分別。


又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又善心死者,見不亂色相。不善心死者,見亂色相。

3)云何無記心死?謂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將命終時,自不能憶,無他令憶。爾時非善心非不善心死。既非安樂死,亦非苦惱死。

[]又善心死的時候,思惟在生存的時候做種種好事,這個時候心情快樂而死。將要命終的時候,還沒命終,不是有很大的苦受,逼迫他的身體,也是有苦受,但是不是很強,這是善心死。惡心死的時候,很苦惱,並不是快樂。將命終的時候,極重的苦受逼迫於身。因為臨命終的時候,被他傷害的人,這個時候就現出影像,向他報復,所以心裏很苦惱。又做善的人死亡的時候,見到不是很亂的色相。若是作惡事的人,臨命終的時候,見雜亂的一種形相,或者人同他要命,或者現出種種恐怖的形相。什麼是無記心死?就是也做善事,也做不善事,或者也不行善,也不行惡這種人。將命終的時候,自己不能憶念,也沒有別的人能叫他去憶念。那時候,非善心非不善心死。善、惡都不能憶念,叫無記心死。死亡的時候,不感覺特別的苦惱,也不是什麼安樂。


5.2.14.3.隨義雜說

5.2.14.3.1.三性何類先起

又行善、不善補特伽羅將命終時,或自然憶先所習善及與不善,或他令憶。彼於爾時,於多曾習力最強者,其心偏記,餘悉皆忘。若俱平等曾串習者,彼於爾時,隨初自憶或他令憶,唯此不捨,不起餘心。

[]又,做善或不善的眾生,將要命終的時候,自己很容易想起來,以前做的善事,或者做的惡事,或者別人幫助他憶念。那一個眾生在那個時候,對於這一樣事做的最多,所以力量也是最強大,他的內心偏向於把它記起來,在心裏面現出來,其它的不是力量最大,就都忘記,不憶念。若是所做的善事,或者惡事,沒有什麼強弱的不同,是平等,差不多,對於過去曾經不斷的做這種事,那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隨他自已,初開始所想起來的那件事,或者是別的人幫助他想來,唯獨這一樣事,不捨掉,心裏面老是想念這個事,其它做的善事,或者惡事,都不生起。成佛之道所說,隨強、隨習、隨憶念,正好是這裏的意思。


5.2.14.3.2.死因

彼於爾時,由二種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終。謂樂著戲論因增上力,及淨不淨業因增上力。

[]為什麼臨命終的時候會現出來種種的相呢?那個眾生在那個時候,由於二種原因的力量,樂著戲論因增上力,及淨不淨業因增上力。由於這二個原因會現出來種種相,而後就死掉。這個力量是很強大的力量,所以叫增上。哪兩種因增上力呢?第一個,樂著戲論因增上力。什麼是戲論?一切法都是假的,空無所有的,卻認為是真實的,所以在這裏虛妄分別。這個虛妄分別,和那個諸法實相是不相應,相違反,所以,戲論是沒有意義。就是一般說的名言種子,因種種的名字,而有種種的分別,因種種的分別,而有種種的煩惱。樂戲論因非常的廣,所有的淨不淨業因都在內,包括所有的惑業苦。第二個,淨不淨業因增上力。為什麼從名言種子裏面把淨不淨業提出來說明?因為有的只是內心裏虛妄分別,但是有的事情,經過不斷的重復創造,所以力量就強大一點,和其他有不同。淨不淨業,就是善業和惡業,在生死裏流轉中,會發生作用。


5.2.14.3.3.善惡相

受盡先業所引果已,若行不善業者,當於爾時,受先所作諸不善業所得不愛果之前相。猶如夢中,見無量種變怪色相。依此相故,薄伽梵說:若有先作惡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如日後分或山、山峰影等,懸覆、遍覆、極覆。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明趣闇。若先受盡不善業果而修善者,與上相違。當知如是補特伽羅從闇趣明。此中差別者,將命終時,猶如夢中見無量種非變怪色可意相生。

[]這個眾生生存的時候,享受盡了以前的業力所引得的果報,在臨近死亡的時候。若是在生存的時候,造很多的惡業的話,在接近死亡的時候,會先接觸過去所作種種惡業的果報的前相。就是果報還沒正式來,但是先有一個相貌給你看看。不可愛果的前相,究竟是什麼呢?就是像在夢裏邊看見很多種,變化出來各式各樣,不如意的境界。根據人在死亡的時候,作惡業的人會有這個前相,薄伽梵這樣說,若有眾生在死亡之前這一生,或者更前的一生,造作很多罪過的事情,以及增長已。什麼是增長已?可以分二個意思說:一、造了以後,又繼續的造惡業,使令以前第一次造的惡業,所熏成的種子增長。繼續造,原來業力的種子就強大起來,可以得果報,若是造業力量不夠,不能得果報,就不能說是增長。二、若有慚愧心、懺悔,就把業的力量減少、減弱,就不一定得果報,也不能算是增長。若是臨命終的時候,由於我愛煩惱的滋潤,使令這個業力容易得果報。因為先前的憶念,若是如意的境界就染著,不如意的境界就憤怒,就是這個煩惱能幫助你的罪業得果報,這叫做潤。這個愛煩惱,就是滋潤原來的罪業,去得果報。那個眾生在臨命終的時候,就像太陽已經過中午,陽光照著大山,山在平地上就現出一個黑影,或是山的影像,或者山峰的影像。這影像有三種差別,懸覆、遍覆、極覆。什麼是懸覆?懸,就是遠的意思。從遠遠地,這個山的影就過來。臨死的人感覺這個世界上不是光明,這個光明暗下來。什麼是遍覆?就是普遍的被陰影遮覆住,太陽差不多完全落下去,在大山的對面,完全看不到光明,完全是陰影,但是還不是十分黑。什麼是極覆?這個時候完全是黑暗。所以,臨死的這個人,若是惡業發生作用得果報的時候,會顯現出黑暗的形相。當知這個眾生,是從光明的境界,趣向黑暗的地方,到三惡道,受苦。若是這個眾生,在三惡道裏面受盡了不善業的果報,就是死亡的時候,但是在不善業果報之前,他曾經造過善法,現在會發生作用。臨死的時候,現出來的相貌,和前面那個不善業不同,是相違反,就是看不見陰影。當知這個眾生,從黑暗的三惡道裏面,向人天的世界,向光明的地方。做善業,善業果報成熟,和前面的惡業不同的地方是什麼呢?就是將要命終的時候,猶如做夢似的,在夢裏面看見很多種非變怪的色。非變怪色是什麼色呢?是可意相生,令人滿意、歡喜的地方,看見一個大花園,有很多的樹,有很多的花,有很多可愛的境界,有很多的樓閣,有很多美妙的音聲,是些可愛的境界,和前面完全不同。這是說不善、說善,臨命終的時候,現出來相貌的差別。


若作上品不善業者,彼由見斯變怪相故,流汗毛豎,手足紛亂,遂失便穢,捫摸虛空,翻睛咀沫,彼於爾時有如是等變怪相生。若造中品不善業者,彼於爾時,變怪之相或有、或無,設有不具。

[]若是這個眾生,創造上品的不善業,就是做這惡業傷害很多的人,或者是對父母、師長有嚴重的過失、罪過,那是上品。臨命終要死的時候,他看見這樣的變怪的相貌,就是不如意,和恐怖的境界出現。這個眾生流出來很多的汗,全身的寒毛都豎起來,這是恐怖的相貌。臨命終的眾生,手和足忽然間掉動,遂失便穢,手在虛空裏摸,眼睛向上翻,或者嘴裏面嚼有口水,那個臨命終的有情,在臨終的時候,有這些變怪的相貌出現。若造中品不善業,那個時候的變怪之相,或者有、或者沒有,就是有,也不是那麼多。


5.2.14.3.4.潤生相

又諸眾生將命終時,乃至未到惛昧想位,長時所習我愛現行。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由此建立中有生報。

[]又是很多的這些凡夫的有情,將要命終的時候,能夠憶念所造的善業、或者惡業,明明了了,還沒有到惛昧的時候。因為憶念所造的善業、或者惡業,久遠以來,長時期習慣的我愛,在心裏面顯現出來。我愛,就是愛著這個我。由於我愛煩惱的力量,自己心裏想:我要死了,我要沒有。所以,對這個生命體的愛著心更強一點。由於有這樣我愛煩惱的關係,就會創造出來中有。前一剎那色、受、想、行、識死,中有就出來。臨命終時,我愛現行,所以就有中陰身。什麼是生報?中陰身結束以後,所得的果報。生,果報由業力發生出來的,叫做生。報,是酬謝。在生的時候,做很多的善事,或者做很多的惡事,應該酬勞,給你一個果報。果報,當然是由業力創造,可是要假藉我愛的幫助,才能出現。由此我愛的力量建立中有,由此我愛的力量,建立生報。


若預流果及一來果,爾時我愛亦復現行。然此預流及一來果,於此我愛,由智慧力數數推求,制而不著。猶壯丈夫與羸劣者共相捔力,能制伏之。當知此中道理亦爾。若不還果,爾時我愛不復現行。

[]若是參預聖人的這一類初果及二果,臨命終的時候,我愛的煩惱也是出現在心裏面。然而這些聖人,對於此我愛,立刻會反省,愛著我是不對。由無我的智慧力,數數的推求,一次又一次的觀察色、受、想、行、識是沒有我,能制服住他,不執著有我,聖人臨命終的時候,能修無我觀,能制服我愛的煩惱。就像一個很強壯的大丈夫,有力量,與贏弱沒有力量的人,兩個在那裏摔角,爭一爭誰的力量大,那個壯丈夫能把那羸劣者制伏住。當知此中道理也是一樣,初果、二果聖人,能降伏我愛的煩惱。若是不還果,這個時候我愛煩惱不活動,但是又沒得無餘涅槃,還是要受生。為什麼能受生呢?因為我愛煩惱的種子還在,不需要修無我觀,我愛煩惱不會現行。


5.2.14.3.5.解肢節

又解肢節,除天、那落迦,所餘生處一切皆有。此復二種:一、重。二、輕。重謂作惡業者,輕謂作善業者。北拘盧洲,一切皆輕。

[]又是臨命終的時候,有解肢節的事情。什麼是解肢節?臨命終的時候,水大、火大、風大起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會碰到生理上重要的地方,一碰到痛的不得了,這個時候就死了。臨命終的時候,天的有情、那落迦的有情,沒有解肢節的痛苦。除了天、那落迦,剩餘的一切眾生的地方,就是人、畜生、惡鬼、阿修羅,乃至一切鬼神,都有解肢節的痛。天和地獄為什麼沒有呢?因為天是化生,地獄也是化生。化生臨死的時候是頓死,一下子就死,所以沒有解肢節的事情。又,臨命終的時候,解肢節的痛有兩種:一種是特別嚴重,就是造惡業,到三惡道受果報的這些人。另一種,是輕微,就是做善業的眾生,或者來到人間,或者到天上受果報的人。北拘盧洲比其他三洲特別殊勝,壽命也長、福報也特別大。臨死的時候,解肢節痛是屬於輕微的一類。


5.2.14.3.6.根沒頓漸

又色界沒時,皆具諸根。欲界沒時,隨所有根,或具不具。

[]又色界天的眾生臨死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是具足。欲界的眾生臨死的時候,隨原來所有的業力所得的根,或者具足,或者不具足。因為欲界的眾生,有互相殺害的事情,所以六根或者是具足,或者是不具足。色界天不互相殺害,所以沒有諸根缺的問題。


5.2.14.3.7.死名差別

又清淨解脫死者,名調善死。不清淨不解脫死者,名不調善死。

[]阿羅漢斷除愛煩惱、見煩惱,所以沒有愛著,或者說入無餘涅槃,就是清淨解脫死。解脫,就是沒有愛、見的煩惱,也沒愛、見的煩惱所招感的果報。心裏面非常的調和,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的擾亂,這叫調善死。就是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這是調善的境界。又,不清淨,不解脫死者,愛、見的煩惱沒有斷除,就是不清淨。苦惱的色、受、想、行、識還在苦惱他,就是不解脫。這種人要是死掉,就是不調善死。因為臨死的時候不是愛,就是恨,各式各樣的煩惱在活動,所以不能是調善死。


5.2.14.3.8.上、下捨相

又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造善業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當知後識唯心處捨,從此冷觸遍滿所依。

[]又將終了的時候,作惡的人,阿賴耶識對於所依止的身體,從最高的地方,一點一點的棄捨。從頭部向下,冷觸隨起,如此漸捨,到心藏這個位置,就停下來。若是做善業的人,識於所依的身體,從腳向上,一點一點的棄捨。識棄捨的地方就現出冷觸的,就是這樣子,一點一點的棄捨,最後達到心藏的地方。應當知道,最後這個識從什麼地方棄捨呢?從心藏棄捨,從這地方開始,冷觸開始遍滿所依的身體。


5.2.15.

5.2.15.1.中有

云何生?由我愛無間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因已熏習故,淨、不淨業因已熏習故,彼所依體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中有異熟無間得生。

[]生是怎麼個情形呢?為什麼會生呢?a)由於我愛無間已生的緣故。執著有我,愛著我的自體,是我愛。從無始劫來就有我愛,從來就是不間斷的現起我愛,這是生死的一個原因。b)從久遠以來,樂著戲論。什麼是戲論?就是一切因緣生法,都是空無所有,虛妄不真實,但是我執著它是真實,這就是戲論。在執著的一切法相上,安立種種的名句文。依名句文而有種種的語言分別,從語言分別上,又引起種種的執著煩惱,不斷的這樣虛妄分別,這都叫做戲論,都是不真實。不斷的這樣樂著戲論,就在阿賴耶識裏面,熏習名言種子。名言種子,是親生一切法的力量,就叫作因。戲論是一切法生起的原因。久遠以來不斷熏習,已經熏習成就,這是第二個原因。c)內心裏面有目的,而表現在身、口上的行為,叫做淨不淨業,也是受生死的一個原因,也是已熏習故。就是因為這三種熏習,才有生命的開始。那個我愛所依之體就是色、受、想、行、識。因為色、受、想、行、識是所愛,我愛,是能愛。這所依體的色、受、想、行、識,怎麼出現的呢?由前面的名言種子、淨不淨業,這兩種因的力量,增上,表示這個力量很強大。前面列出來三種,而這裡只說二種,因為我愛是通於名言種子,也通於淨不淨業。名言戲論的時候,以我為基礎。造作淨不淨業的時候,也是以我基礎。所以我愛,是名言戲論、淨不淨業的基礎。五蘊這個果報身體,從它自己的種子那裏出現,就是無始樂著戲論因,是這個五蘊的種子。淨不淨業,是幫助這個種子得果報,力量也是非常強大。就在六道這個地方,中有無間得生。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四個有。死有結束,接著中有生起。中有死掉,異熟無間得生。異熟,就是生有和本有,叫做果報。


死生同時如秤兩頭,低昂時等。而此中有必具諸根。造惡業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作善業者所得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死和生是同時的,一剎那間死,就那一剎那就是生。如稱的兩頭,一頭低、一頭昂,這高和低是同時。中有生的時候,一定具足六根。中有,在胎、卵、濕、化四生之中,是屬於化生,原來沒有忽然間就有。由於淨不淨業的力量,無而忽有,身體忽然間就出現,所以決定是具足六根。造惡業的中有是什麼樣子呢?造惡業的人,所得到的中有的生命,就像黑色的羊的光那樣子,或是黑的顏色,就像黑暗的夜間。若不做十惡業,受持五戒十善,修學善法,所得到的中有,像白色衣服那樣的光。或是晴明夜,沒有雲,而有月光,那樣的夜間。


又此中有是極清淨天眼所行。彼於爾時,先我愛類不復現行,識已住故。然於境界起戲論愛,隨所當生,即彼形類中有而生。

[]又此中有,這是極清淨的天眼通所見的境界。極清淨的天眼所行,是得到四禪的人,再修天眼通成功,就有天眼通。禪,有味禪、淨禪、有無漏禪。味禪,就是得禪的時候,愛著禪的輕安樂的味道,就不是極清淨的禪。若淨禪就是不愛著也不生高慢心,這樣的禪,叫極清淨的禪。由這樣的禪修天眼通成功,有天眼通,叫極清淨天眼。先前臨死的時候,長時所習的我愛會活動,而愛著這個臭皮囊。我愛類,是類似。第七識有我愛,而第六識也有我愛,是一類,是相類似,所以叫做類。但是第七識的我愛,是俱生,第六識的我愛,是分別,也有俱生的我愛。那個有情就在中有出現的那個時候,先前我愛類不再活動,因為已經把身體棄捨,有中有的生命出現。所以,我愛類不再現起。但是,對現在所接觸的境界有愛著心。中有,先我愛雖然不活動,接觸境界時,還是生起戲論愛。這個中有,隨他的業力所應該投生的地方,或者是人間,或者天上,或者三惡道。中有的樣子,就是他當生在什麼地方、什麼果報,就是那一類的形相的中有而生。譬如說是做老鼠的話,中有就是老鼠的樣子。若做人,中有就像人的樣子。若做天,就是天的樣子。隨所當生的果報處,即彼果報的形類出來中有。


又中有眼猶如天眼,無有障礙,唯至生處。所趣無礙,如得神通,亦唯至生處。又由此眼,見己同類中有有情及見自身當所生處。又造惡業者,眼視下淨,伏面而行。往天趣者上,往人趣者傍。

[]又中有的五蘊上面的眼根,像天眼似的,在眼所見色的境界上,無有障礙,只是,能看見生處無障礙,不是普遍一切無障礙。想要到什麼地方,也無有障礙,就像得神足通的境界似,沒有障礙,只是到投生的地方,也是無障礙。又由於有這樣的眼睛,能看見自己的同類的中有有情。中有與中有是同類,若是天的中有,能看見人的中有,乃至三惡道的中有,都能看見,因為都是中有,中有能見中有。也能看見他生到什麼地方。又造惡業的人,眼睛是向下看,就看到三惡道的地方很美妙,生歡喜心。他的面是向下而活動,所以眼睛向下看。若生到天上去的人,面向上而走路。若是往人趣,就是向前走。


又此中有,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有得生緣,即不決定。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如是展轉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自此以後,決得生緣。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即於此類生。若由餘業可轉中有種子轉者,便於餘類中生。

[]又此中有,若是沒能得到成就生命的因緣,極長的時間就是生七天,壽命只有七天。若是有得生的因緣,就不一定。若是壽命只能七天,沒能遇見出生的因緣,死而復生,是第二個七,還是最長是七天。如是輾轉沒得生緣,輾轉最長,就是七個七天。從這以後,決定得到生命成就的因緣。又這個中有,只能活七天,不能超過七個七天。那個眾生若是應該做牛,中有就是牛的形相,這時候,牛的果報開始,但不是正式,還要到牛的世界投胎,所以是或即於此類生。或,有個不定的意思。若是有其他的業力能轉變中有種子,就跑到別的眾生類得果報,就是轉變。譬如說業力是在人間受生,如果沒有緣,人的果報不能得,業力就潛伏下來,別的業力出現,就跑到別的眾生那裏受果報。這是可轉變。


又此中有有種種名。或名中有,在死、生二有中間生故。或名健達縛,尋香行故,香所資故。或名意行,以意為依往生處故。此說身往,非心緣往。或名趣生,對生有起故。當知中有,除無色界一切生處。

[]又這裏邊說的中有,有各式各樣的名稱。a)或名字叫做中有,為什麼立這樣的名稱呢?因為在死有和生有,這兩個有的中間出現,所以名之為中有。死有,就是本有的最後一剎那,生命結束的時候,名為死有。生有,就是生命開始的那一剎,名之為生有。在這兩個有的中間,也有生命存在的,就叫做中有。b)或名健達縛,就是尋香行。因為也要飲食,維持生命,就是尋找香的味,去各處走走,為了尋找食品的香,以香為食,所以叫做尋香行。他的生命要香的氣味來滋養,所以叫做尋香行。c)或名意行,因為中有,是以意為依止處,以意往生投胎的那個地方,到受生的那個地方,所以叫做意行。心到那個地方,叫做意行。但是這裏又不是這樣意思,是身往。到受生的地方,是全部的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身都去,不只是心。不是心裏面打妄想,想到那裏,是全部的身體都去,所以叫做身往。d)或名趣生,就是急急的希求到一個地方受生,叫做趣生。趣生,就是趣求生有的現起,希望新的生命能夠正式的現起來,所以叫做對生有起故,安立名字叫做趣生。當知中有這個生命是要減除無色界的一切生處。無色界的一切生處,就是四空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非想處天,是沒有這個中有。因為無色界天,只有受、想、行、識,四個蘊,沒有色蘊。中有裏面是有色,所以無色界的眾生是沒有這個中有。若四個空定修成功,死亡的時候,就在無色界天。


又造惡業者,謂屠羊、雞、豬等,隨其一類,由住不律儀眾同分故,作感那落迦惡不善業及增長已。彼於爾時猶如夢中,自於彼業所得生處,還見如是種類有情及屠羊等事。由先所習喜樂馳趣,即於生處境色所礙,中有遂滅,生有續起。彼將沒時,如先死有,見紛亂色。如是乃至生滅道理,如前應知。

[]又這個眾生在世間,造罪過的事情,什麼事情呢?就是屠羊、屠雞、屠豬等,以此為生活,以此為職業。隨這個人在做這一類,或是屠羊、或者是屠雞、或者是屠豬,或者又屠羊、屠雞、屠豬等等。由於住不律儀眾同分的緣故。眾同分,就是這麼多的人,彼此有相似性,彼此有相通的地方,就叫做眾同分。人和人是同分,而人裏面又是各式各樣的情形,一類一類,彼此相通,叫同分。什麼是律儀?制惡之法名之為律,停止一切有罪過的事情,不許做惡,這樣的法,這樣的戒,叫做律。儀,行於律戒,身行、語行、意行,這三業要隨順於律,能這樣隨順,就叫做律儀。律,是指法上說,這個法在人的身、口、意上實行,就叫做儀。或者內調身、口、意三業,或者是內淨三業,這叫做律。外應真則,名之為儀。外面的行為符合佛所說的真實法則。現在屠羊、雞、豬等這一類人,是不律儀,不守佛的戒法。住,他心甘情願,心裏面很歡喜,願意以此為職業,從這個時候開始就是不律儀眾同分,一直的不棄舍這種事,叫做住。從他開始入這一行,願意很歡喜做這種惡事,這個時候就有不律儀的無表色,這也就是有不律儀的體,等於發心,以後就作屠羊及豬這種事,做這種業,就是感那落迦的惡不善業。這個惡不善業,就是有罪過,沒有功德,這種業力能夠招感那落迦的苦惱,他一直的做,這個罪過一直在增長。那個人到臨死的時候,就像在做夢似,他自己對於他所造的那個惡不善業,所得受生的地方,就是地獄,就在那個地方看見有很多雞、很多豬、很多羊,也有很多殺豬、殺羊的人在那裏。再看到那個地方,有人在那裏屠羊、殺雞、殺豬這些事情。由於在生前的時候,是做這種事情,現在一看見,心裏面很歡喜,很快的跑到那裏。就在受生的那個地方,那個境界,那個境界當然是有色相,就障礙住,不能到別的地方,就在這留下來。他一歡喜那個境界,中有就悶絕,死了。地獄的那個生命,一剎那無間相續的現起,就得果報。那個造那落迦業,感那落迦惡不善業的那個眾生,將要死沒的時候,就像前面說中有還沒出現的時候,死有的那個時候,見到一種不正常,變怪的一些雜亂的境界,苦惱而死。死生同時,如稱兩頭低昂等等的生滅道理。以及前面又說:由二種因增上力故,從自種子即於是處,無間得生,這個道理。就是有名言種子的熏習,加業種子的熏習,這兩種力量使令他得果報。如前應知。


又彼生時,唯是化生,六處具足。復起是心而往趣之,謂我與彼嬉戲受樂,習諸伎藝。彼於爾時顛倒,謂造種種事業及觸冷、熱。若離妄見,如是相貌尚無趣欲,何況往彼。若不往彼,便不應生。如於那落迦,如是於餘似那落迦鬼趣中生,當知亦爾,如癭鬼等。又於餘鬼、傍生、人等及欲、色界天眾同分中,將受生時,於當生處見己同類可意有情,由此於彼起其欣欲,即往生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前應知。

[]又生有生的時候,地獄裏面沒有胎生、卵生、濕生,唯是化生,無而忽有,因為業的增上力,諸根頓起,眼、耳、鼻、舌、身、意,一下子就現起,六處都是具足。在中有的時候,他看見那個境界,心裏面妄想,生起這樣的心情,跑向那裡。心裏想:那些人在那殺豬、殺羊,正合我意,我和他們在一起,嬉戲,會得到快樂,可以習學很多的技能。歡喜、願意到那邊。那個有情在那個時候,他是糊塗、顛倒。什麼糊塗呢?心裏想在這裏殺豬、殺羊,做種種事業,接觸到冷的事情,或者是熱的事情。接觸到冷,希望熱。若接觸熱,就希望冷。希望冷,就下寒冰地獄。若希望熱,就是猛火地獄。若是沒有這個錯誤的看法,那個猛火的境界,寒冰的境界,很多很多苦惱的事情,怎麼會歡喜去呢?尚且沒有求的欲,何況還到那邊呢?若不去,就不會下地獄。因為有妄見,所以下地獄。像這個墮落那落迦的有情,經過的情形是這樣。對於其餘的像地獄,與地獄的苦惱相似的鬼趣中生,和這裏一樣,也是這次第。如癭鬼等,癭鬼,就是這個鬼的脖子那裏,有一個大包,這種痛苦使令他不能吃飯,不能有飲食。這種鬼的世界和地獄相似。又於其餘的鬼趣的眾生、旁生、或者是人,及欲界天、色界天,眾同分裏面,將要受果報的時候,於當生處,看見他自己一類可意有情。由於看見這種境界,對於那個投生的人來說,發起歡喜心,願意到那邊,就到那個地方,就被困住。死生道理,如前應知。


又由三處現前,得入母胎。一、其母調適,而復值時。二、父母和合,俱起愛染。三、健達縛正現在前。復無三種障礙,謂產處過患所作,種子過患所作,宿業過患所作。

[]又胎生這件事,和前面的地獄、餓鬼、畜生又有不同,要三處現前,阿賴耶識才能夠入母胎。哪三處?一、他的母親四大要調和,沒有病。又要遇見正要受孕的那個時候。第二父母和合,俱起愛染。三、健達縛正現在前。又沒有三種障礙,哪三種呢?產處過患所作的障礙,第二種是種子過患所作,第三種是宿業過患所作,這三種障礙沒有,才能入母胎。


云何產處過患?謂若產處為風熱癊之所逼迫,或於其中有麻麥果,或復其門如車螺形,有形有曲,有穢有濁。如是等類產處過患應知。云何種子過患?謂父出不淨非母,或母非父,或俱不出,或父精朽爛,或母,或俱。如是等類種子過患應知。云何宿業過患?謂或父或母不作、不增長感子之業,或復俱無。或彼有情不作、不增長感父母業;或彼父母作及增長感餘子業。或彼有情作及增長感餘父母業。或感大宗葉業。或感非大宗葉業。如是等類宿業過患應知。若無如是三種過患,三處現前,得入母胎。

[]什麼是產處過患?若生產之處為風的病、熱的病、癊的病所逼迫,或於其中有麻、麥、果的大小。或復其門如車螺形,有形、有曲、有穢、有濁。如是等類,產處的過患應知。什麼是種子過患呢?父親出不淨,母親沒有出不淨。或者母親出不淨,而不是父親。或者父母兩個都沒有出不淨。或父精朽爛,或母也是朽爛,或者都是朽爛。如是等類叫做種子過患應知。父母的所遺出來的不淨,叫做種子。什麼叫做宿業的過患呢?或者是父親,或者是母親,沒有造作,或造而不增長能感得兒子的業力。或者父親、母親都沒有造這種業。或者是中有那個人,沒有造作,或者造而沒有增長,有這個業,但力量不夠,也不能夠感父母業。或彼父母,作及增長感另外的人,這個有情就不能入母胎。或彼有情,作及增長感別的父母業,也不能在這個父母投胎。或感大宗葉業,或感非大宗葉業。大宗業是什麼呢?譬如說是皇帝這富貴的人家。宗者,族也。在一個族姓裏邊,他最有權威,一代一代的傳下來,就像一葉一葉的那樣,就是一事一事的傳下來。這些差別的情形叫做宿業過患應知。若無如是三種過患,也三處現前,阿賴耶識就入母胎。


彼即於中有處,自見與己同類有情,為嬉戲等,於所生處,起希趣欲。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謂見父母為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己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會貪。若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遠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生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如漸近彼之處所,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餘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便被拘礙。死生道理,如是應知。

[]那個有情就在中有活動的地方,看見以前共同合作的人,心裏歡喜,對於所生處,起希趣的一種欲,希望能到那裏,有這樣的歡喜心。遠遠的看見同類有情,為了嬉戲等,願意到那裏,到了那裡又不是了,又看見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就起顛倒的錯誤的想法。起顛倒怎麼講呢?就是看見父母起邪行時,不認為是父母行此邪行,乃起錯誤的想法,見己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這個眾生的業力,要使令他做女人,彼即對於父親生起和父親合會的貪心。若業力使令他要做男人,彼即於母起貪這樣。先有這樣的貪欲,而後到那裡,近趣彼處。若是女,願意他母,遠遠的離開。若是男,願意他父親,躲開。生這樣的心情以後,或唯見男,或唯獨看見女,如如的漸近彼之處所的時候,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父母的餘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就把他困住,就是悶絕,中有就死。死生的道理,如是應知。


若薄福者,當生下賤家,彼於死時及入胎時,便聞種種紛亂之聲,及自妄見入於叢林竹葦蘆荻等中。若多福者,當生尊貴家,彼於爾時,便自聞有寂靜美妙可意音聲,及自妄見昇宮殿等可意相現。

[]入胎那位眾生,假設是少福德的人,要生到貧苦的人家裏頭,他在死亡的時候,乃至到入胎的時候,在這一段時期內,就會聽到很多的雜亂、不可愛的聲音。及他自己虛妄的看見,入在叢林裏面,或者是竹、葦裏面,或者是蘆、荻等中,他不知道是入胎,就感覺是到這些地方。若是多福德的人,當生尊貴家,彼於爾時,便自聞有寂靜、美妙可意的音聲。及自己錯誤、虛妄的看見,升到宮殿裏面,他不知道是入胎,認為是到宮殿裏面去。宮殿裏面的境界,是令人很滿意的境界,有這樣的相貌顯現出。


5.2.15.2.生有

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

[]這個時候,中陰身要入胎的時候,父親、母親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的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的相狀。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托。阿賴耶識有三個相貌,第一個是一切種子的相貌,儲藏一切種子。第二,阿賴耶識是異熟所攝,是屬於果報。一切種子是因,異熟所攝就是果。第三,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熟乳凝結的這一段物質,和合起來叫做執。因為執,所以也就有受,也就有感覺。熟乳凝結的那一段,是生命的所依體,要阿賴耶識執受才可以,不執受就是不能受孕。阿賴耶識同熟乳凝結的一段和合,阿賴耶識以凝結的熟乳為所依止處,就寄托在那裏。但是反過來說熟乳凝結,也以阿賴耶識為依托,互相依托。所以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云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

[]什麼是和合依托?就是父母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因為生有一現前,中有就滅。中有是個顛倒的因緣,這些虛妄的聞見,生貪愛心,都是顛倒。和中有滅的同時,生有就現前,是什麼情形呢?就是阿賴耶識裏面種子的能力,由種子發生作用,就在胎裏面有另外一種微細的五淨色根,以及地、水、火、風的大種,和合而出現。另外還有根同分,什麼是根同分?就是淨色根的同分,就是浮根塵,肉眼所見的眼、耳、鼻、舌、身。浮根塵和淨色根是同分,彼此有點相似。根同分究竟是什麼呢?就是精血和合,積聚在一起出現。就在淨色根和浮根塵已經和合而生,這個時候,就是說阿賴耶識住在這個合成一段的裏面。和合而生,生命就相續下去。由本有的生命死掉,中有相續下來。中有死掉,生有又相續下來,生命是有變化,但是相續不斷。這個時候,這就是羯羅藍的這一個階段。入胎以後一共有八個次第,現在是第一個次第。這個羯羅藍的這一段物質裏面,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這四淨色根的大種,唯與身根大種在一起生。及身根的所依處,就是浮根塵。就是由於與這個身根同時生的諸根大種力故,就是眼、耳、鼻、舌諸根的大種的力量故,眼根那四根,次第出現。


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諸根依處次第當生。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就。又此羯羅藍色,心心所安危共同,故名依託。由心心所依託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又此羯羅藍,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

[]又同身根在一起又出現的根所依處大種力故,身根的浮根塵的大種力故,眼的浮根塵,乃至到舌根的浮根塵,也是次第的將會出現。淨色根有淨色根的大種,浮根塵有浮根塵的大種,都是依據大種而出現。大種從那裏來呢?是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

由彼淨色根的諸根,及淨色根的依止處,就是浮根塵,這兩種全部的都出現,這個時候就叫做圓滿,依止成就。依止,就是為心心所法的依止處。淨色根要有浮根塵做依止,心心所法要以諸淨色根為依止。成就,淨色根、浮根塵時時的現前。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所法的安危是共同。有什麼傷害不安樂的事情,是共同的,就是安樂的時候也是共同的,所以叫做依托。怎麼叫做安危共同呢?由於心和心所法,依羯羅藍色為依托處,所以羯羅藍色不壞。如果羯羅藍色本身,被傷害受損,心心所法也是受到傷害。如果羯羅藍色滋養的很好,很健康,很正常,彼心心所法也是很正常,也是很明利。所以說心心所法,和羯羅藍色,是安危共同。又此羯羅藍色,是阿賴耶識最先寄托之處,寄托在那裏就叫做肉心。這樣,阿賴耶識在這個地方是最初寄托,要死亡的時候也是從這裏最後離開。

復次,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隨所生處自體之中,餘體種子皆悉隨逐。是故欲界自體中亦有色、無色界一切種子,如是色界自體中亦有欲、無色界一切種子,無色界自體中亦有欲、色界一切種子。

[]復次,很多無量無邊的種子依止在識裏邊,但是還是有差別,什麼差別呢?若這個眾生有能力能夠入於第一義諦的涅槃,有漏的種子隨逐、依止這個識,無漏的種子也依附這個識裏面,一切種子都具足。若是不能夠入於涅槃,沒有入涅槃的法,就是沒有這個種子,缺少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這三種菩提的種子,就永久的在生死裏流轉。隨這一個有情的業力,使令他到一個地方得果報,得到的生命體,也就是異熟所攝的阿賴耶識。其餘生命體的種子也都是隨著來,不會與識分離。所以欲界眾生的色、受、想、行、識這五個自體中,亦有色、無色界一切的種子。但是要使令它能夠現行,還要再努力,加強原來具足的種子的力量,才能夠升到色界天、升到無色界天。具足種子,所以若修行就能成功。欲界這樣,色界也是。色界天的眾生,阿賴耶識裏面,亦有欲界、無色界的一切種子。所以色界天的眾生死掉,有可能又是來到欲界來,也有的跑到無色界天上。無色界天的眾生,阿賴耶識裏面也有欲界的種子,也有色界天的一切種子。所以無色界天的人死掉,可能來到欲界,也可能是到色界。


5.2.15.3.本有

又羯羅藍漸增長時,名之與色平等增長,俱漸廣大,如是增長乃至依止圓滿。應知此中由地界故,依止造色漸漸增廣。由水界故,攝持不散。由火界故,成熟堅硬。由無潤故,由風界故,分別肢節,各安其所。

[]又羯羅藍,在母胎中逐漸地增長的時候,受、想、行、識和色,彼此是一樣在增長,都是漸漸的廣大起來。這樣增長,不斷的增長,乃至到最後依止圓滿,淨色根與扶根塵都圓滿,一直到這個程度,叫做增長。為什麼能增長呢?應該知道此中增長是這樣。地、水、火、風這個造色,因為地界的力量,使令造色漸漸的增廣,由微小而逐漸地廣大。地界依止造色,而造色又是由地界成就。因為有水界的關係,地、水、火、風彼此能聯合在一起而不分散。由於有火大種,所以地、水、火、風會成熟,堅硬。由無潤故,由風界故,各式各樣的肢節分開,每一部分的肢節都能安在適當的地方。


又一切種子識,於生自體,雖有淨、不淨業因,然唯樂著戲論為最勝因。

[]又一切種子識,對於所得到的果報體裏面,他們的關繫是什麼樣子呢?這裏分三類。第一個名言習氣。什麼是習氣?內心在一切的境界上的虛妄分別,時時的這樣分別、思惟、妄想,對阿賴耶識就熏習一種氣氛,就叫做種子。熏習是現在,種子就為以後的分別、思惟、說話、做事的一種功能,再現起這種活動的功能。什麼是是名言習氣?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語言、說話。先有思想而後才能說話,先有名字,心才能夠思想,有名字才能說話,所以名字、思想、語言是不可分離。這個生命體的出現,當然要有淨不淨業的力量,或者是淨業、或者是不淨業,能夠牽引到人間,或者牽引到天上,或者牽引到地獄,業有這個力量。可是樂著戲論的名言種子,才是得果報的最強大力量,所以稱為親生,種子對於生此果報而言,關繫太密切。所以,名言種子對於得果報體是為最勝因。


於生族姓、色力、壽量、資具等果,即淨、不淨業為最勝因。

[]第二個業習氣。什麼是業習氣?也還是內心的分別、思惟,或者是表現在語言、行動上,就加強熏習的的力量。或者是善業、或者是惡業、或者是無記業,這樣熏習的種子就叫做業習氣。業習氣有什麼樣的作用呢?於生族姓、色力、壽量、資具等果就是以淨不淨業最勝因。什麼是族姓?就是彼此有血統的關繫的親屬,叫做族姓。色,就是身體表現於外的形相,面貌端嚴、或者是丑陋,叫做色。力,或是身體健康,或者多疾病;或者有智慧力,或者是沒有智慧;或者是做事有能力,或者是沒有能力。壽量,就是這壽量比一般長,或者是很短。資具,生活的資具很豐富或者是缺少。等果,這都是所得的果報。這些事情的差別相是什麼原因呢?就是淨業、不淨業為他最殊勝的一個原因。若做淨業,做一些善業,生的族姓,或者色、力、壽量、資具等都是如意。如果做不淨業,族姓、色、力、壽量、資具等就是不如意。名言習氣和淨不淨業對比起來,名言習氣在這裏來說,就叫做引業;淨不淨業這個地方,叫做滿業。引業是什麼呢?就是它的力量能引導你到某一道,名言種子有這個力量,但是也要淨不淨業有支種子幫助。什麼是滿業?就是到六道的某一道裏,影響族姓、色、力、壽命、資具等的力量,令其圓滿。所以,各式各樣的差別的果報,就是由淨不淨業為最勝因,所以叫做滿業。


又諸凡夫,於自體上計我、我所,及起我慢,一切聖者觀唯是苦。

[]第三類的習氣,叫我執習氣。什麼是我執習氣呢?沒有見到法性理的凡夫眾生,就在自己的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上面,執著、衡量、思惟、觀察我我所。這個色、受、想、行、識,只是因緣所生法,剎那剎那變化,這裏面沒有所執著、常恒住不變異的我,但是就執著有我,有我所有的一切法。執著有我、我所,也會生起我慢,就是高慢:我比你強。有我的時候,就愛著這個我;因為愛著這個我,就生出貪、瞋、癡的一切煩惱,這樣,名言習氣、淨不淨業的業習氣,就都生起,凡夫就是這樣。一切的聖人也是觀察自體,觀察色、受、想、行、識的自體只是苦惱而已,那有我、我所可得。為什麼說是苦?通常說的八苦之中的七苦,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這七種苦誰都知道。但是行苦,這種不苦不樂的也是苦,一般人是不知道。譬如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的人,或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在佛法來看,也是行苦。這種苦唯有聖人才能觀察到那是苦,凡夫不知道。聖者能觀察自體是無常、是無我,能夠與第一義諦相應,那麼名言種子、業習氣、我執習氣就都寂滅,就是離苦得樂。


又處胎分中,有自性受,不苦、不樂,依識增長。唯此性受,異熟所攝。餘一切受,或異熟所生,或境界緣生。又苦受、樂受或於一時從緣現起,或時不起。

[]又處胎分中,就是中有死掉,生有、本有現前的時候,還沒有出胎,就在胎裏面的時候。分者,位也,就在這個階段的時候。有一個自性受。自性受是什麼呢?外邊的因緣沒有來幹擾,本身有一種感覺,這叫做自性受,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這個受以阿賴耶識為依止處,不斷的延續、生長下去。唯此自性受是屬於果報本身的一種覺受,其實就是阿賴耶識的受,不苦不樂受、無記受。其餘的一切覺受,或是由果報生出來,也就是業力所生。過去的善業,從異熟識裏面發生作用的時候,引來一些如意的事情,就有樂受。如果有罪業,從異熟識裏面發出來作用的時候,引來一些苦惱的事情,就有苦受。或者是由外面境界的因緣關繫,所以生起苦受、樂受、或者不苦不樂受。又常生活的苦受和樂受,有的時候,從外面的因緣沖擊,顯現出來。或者有的時候,沒有因緣沖擊,不苦、不樂,不現起苦、樂受,就是無常變化。自性受沒有這種分別,一切時都是有,但是有時覺知、有時不覺知。


又種子體,無始時來相續不絕。性雖無始有之,然由淨、不淨業差別熏發,望數數取異熟果,說彼為新。若果已生,說此種子為已受果。由此道理,生死流轉,相續不絕,乃至未般涅槃。

[]又,阿賴耶識裏面的一切種子,從久遠以來,是相續不斷。因為我們不斷的相續分別、虛妄分別,所以種子也就是相續不斷。熏成種子以後,在沒有得果報的時候,一直的在阿賴耶識裏面相續不斷。種子的體性,雖然從無始以來就有,就是名言種子雖然是有力量,但是不能自己得果報,要由淨業、罪業的不同,來熏習它,力量就強大,就和業種子和合起來,得果報。這個種子,與數數的得果報,相比對的來說,就說它是新。因為要淨不淨業的新熏它才能得果報,就是有業種子的幫助它才能得果報,所以就說它為新。但它本身實在是無始就有,因為要假藉新的淨不淨業的種子熏習它,才能得果報。若是果報已經現前,就說此種子已經得果報。就是有感覺,感覺到苦,或是感覺到樂,也是得果報。由這樣的道理,種子在阿賴耶識裏面,一受熏發,就要得果報,使令眾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相續的活動不斷絕,一直的相續下去。到什麼時候才停下來呢?就是要得涅槃。得涅槃以後,一切法不受,就不熏習,不造業,就沒有生死果報可受。


又諸種子未與果者,或順生受,或順後受,雖經百千劫,從自種子一切自體,復圓滿生。雖餘果生要由自種,若至壽量盡邊,爾時此種名已受果。所餘自體種子未與果故,不名已受果。

[]又,內心的虛妄分別,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種子,不斷的熏習,形成很多的種子,還在那裏面。在裏面它不得果報嗎?不是,一定是要得果報。或順生受,或順後受這兩種,其實是三種。第一種就是順現受,造這種業,現在就得果報,這只是滿業,而不是引業。第二種就是順生受,就是第二生受果報。什麼是順?利益的意思,因能利益果,就叫做順。譬如做善業能利益你得一個可愛的果報,因能利益果。或是受的意思,做善得樂果,叫做順。第三種就是順後受,就是第三生以後才能得果報。雖然經過百千劫那麼長遠的時間,這個種子在阿賴耶識裏面不失壞,還是從百千劫前栽培的種子,得到那個自體的果報,還是會圓滿的生起來。這是說定受業。怎麼樣叫定受業呢?就是故思造業。為了達成某一種願望,心裏面考慮、計劃,然後采取行動,把這件事做圓滿,做完心裏面很快樂,這就是定業。假設做完,後悔,這業力得不得果報?不一定。做了以後還要再做,這就是決定得果報,因為它的力量強大,這叫定業。若是定業,就是要重、有力量。所以業有定受業、有不定受業,而有輕、有重的不同。如果是重業,決定是要受果報,不過時間不一定,時間有順生受、有順後受。其中一個種子得果報,而其餘的也會有果報出現,決定是要由它自己本身的種子為因緣,才能得果報。但是要等到現在這個果報的壽量結束的時候,那個時候,成熟的種子才可以起現行得果報。異熟果一定是前一個果報結束,後一個果報才能出現,叫做爾時此種名已受果,已經給你一個果報,給你享受,或者是樂的果報,或者是苦的果報。已受果揀除,所剩餘的自體種子,就是能得果報自體的種子,沒有給果報,所以不名為已受果。


又諸種子即於此身中應受異熟,緣差不受,順不定受攝故,然此種子亦唯住此位。是故一一自體中,皆有一切自體種子,若於一處有染欲,即說一切處有染欲。若於一處得離欲,即說於一切處得離欲。

[]前面是說定受,決定要受果報,屬於那一類。現在是不決定得果報所攝的一類。又一切種子識裏面的種子,得果報的時間,就是在現在的五蘊身裏面,應該得果報,但是因緣有一點不足,就不能受果報。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是屬於不決定這一類,所以就不一定得果報。這個原因在那裏呢?就是最初創造這樣的業力的時候,是屬於輕的業力,不是重業,屬於順現受,但是力量不夠,就順不定受攝。沒有受果報,這種子又怎麼情形?此種子也是一樣的安住在原來狀態,不變。所以每一個眾生他的果報體裏面,就是五蘊身裏面,或者是阿賴耶識裏面,普遍的都有一切果報的自體種子。就是欲界的六道眾生、色界天十八天、無色界四空處,這麼多類眾生的自體種子都是具足,但是有染淨之別。若是這一個眾生,在那一處,有染污欲的話,染污欲就是我愛,通於俱生的我愛、分別所生的我愛。有這個染污的愛,當然愛著自體,也是愛著一切境。那就是說,決定在一切處都是有染污欲。只要內心裏面有我愛,到地獄去也是有我愛,到餓鬼、畜生,來到人間、天上,乃至到非非想天也還是有欲,到任何地方都是有欲。若是佛教徒能修四念處,對一切境界也不愛、對於自我也不愛,這件事做成功,你在人間沒有這種染欲,那到天上也是沒有欲,到非非想天也是沒有欲。所以若於一處得離欲,即說於一切處得離欲。


又於諸自體中所有種子,若煩惱品所攝,名為麤重,亦名隨眠。若異熟品所攝及餘無記品所攝,唯名麤重,不名隨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攝種子,不名麤重,亦非隨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時,所依自體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是故一切所依自體,麤重所隨故,麤重所生故,麤重自性故,諸佛如來安立為苦。所謂由行苦故。

[]又在每一個眾生的阿賴耶識裏面有很多的種子,若是這個種子是屬於煩惱這一類,一動了的時候,不能修行,無堪能,給它安立個名字叫做粗重。它在阿賴耶識裏面隱藏著,也可以給它個名字叫做隨眠。粗重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無堪能,沒有能力修集功德,不能修奢摩他、毗婆舍那、無我觀。隨眠是什麼意思?就是煩惱,引來很多的苦惱,增長一些煩惱,所以叫隨眠。另外的意思,隨,就是隨逐阿賴耶識,儲藏在阿賴耶識裏面,隨逐不舍。眠,就潛伏在阿賴耶識裏面,就是在種子位的時候,在那裏不動。若是異熟品所攝,及餘無記品所攝,唯名粗重,不名隨眠。異熟品,就是這種種子是屬於得果報的這一類種子。譬如阿賴耶識是無記品,是個果報。其餘無記,就是其他的前六識,也不全是善、也不全是惡、也有無記,屬於無記性。就只能叫做粗重,就是無堪能性,不能夠修學善法,不能夠名之為隨眠,因為這種無記性,不是煩惱,不令你生煩惱,所以不名隨眠。若是你有信這種種子,無貪、無瞋、無癡、慚、愧這些善法的種子,他能做善法,能修學善法是這些力量。若信等善法品所攝的這些種子,有堪能性,所以不名粗重。能對治煩惱,不生煩惱,不令你苦惱,所以非隨眠。為什麼?由於這個信等善法的種子,若發生作用的時候,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體,它有能力、有堪能性,不是沒有能力。這個種子生起的時候,就是最好這個時候修行、學習佛法。因此,一切種子所依的自體,說是阿賴耶識,或者說是五蘊身,是一切粗重的煩惱品、或者是無記品的種子所隨,常隨逐它,依附在那裏面,使令它不清淨。而這個自體也是這些粗重的力量所引生,這些煩惱品、無記品的種子所引生。而它的體性還是個粗重,就是這是屬於無記性,像阿賴耶識是個無記性,有這麼多的問題附在那上面,隨時都會出來問題。佛就為它安立一個名字,叫做苦。怎麼叫苦呢?就是行苦故苦,五取蘊苦。為什麼呢?因為裏邊,粗重所隨、粗重所生、粗重自性,隨時有因緣的時候,會生很多的煩惱、會生出來很多的苦惱,所以這才叫做行苦。唯獨聖人觀察這個五蘊是苦而不是樂。


又諸種子,乃有多種差別之名。所謂名界、名種姓、名自性、名因、名薩迦耶、名戲論、名阿賴耶、名取、名苦、名薩迦耶見所依止處、名我慢所依止處。如是等類差別應知。

[]又諸種子,乃有很多種的差別的名稱。種子有不同的名稱。

a)界,在唯識上說十八界這個界,就是一類一類的種子。十八界各有各的種子,它引起現行,就名為十八界。

b)種姓,就是各別的種類叫種子。有本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什麼是本性住種姓?不是由熏習而有,不是由自己努力創造而有,本性本來就有這種種姓,就是無漏的種子。什麼是習所成種姓?遇見好因緣,能夠努力的創造,能修學戒、定、慧,修學六波羅蜜廣度眾生,栽培很多很多的良好的功能,就叫做習所成種姓,指清淨的善法。如果在時間上來說,由現前的一剎那以前,已經有的,叫本性住種姓。這一剎那以後重新創造,就叫做習所成種姓。或者從前一生以前所創造,叫做本性住種姓。從現在、從今生以後重新努力栽培,叫做習所成種姓。等到第二生,現在的習所成種姓又變成本性住種姓。界,還是通於清淨、染污。種姓,就是屬於清淨。

c)自性,每一法的自體叫做自性。每一法有它的自體,而這一切的自體,都有是由種子來的,就是以種子為一切法的自性,種子也名為自性。

d)因,種子也叫做因。因是對果說。能建立種種的果,所以叫做因。它能給你果報,有這種功能,名之為因。

e)薩迦耶,就是我見。前邊說的是各式各樣的種子,現在這是我執種子,或者是俱生,或者是分別起,有四種,我執、我見、我愛、我慢。我執,不知道是沒有我。我見,就是執著有我。我愛,愛著這個自我。我慢,自己高慢起來。這四種煩惱就是俱生的四種煩惱、或者分別起的四種煩惱,就叫做薩迦耶。

f)戲論,就是名言種子。雖然名言種子是見煩惱、愛煩惱,都叫做戲論;主要還是指分別言說,種種的分別言說、言論,叫做戲論。因為用無明相應、執著心相應的分別,都是戲論,與諸法實相不相應。

g)阿賴耶,就是愛著處。心裏面愛著,就熏成種子。種子一現行又是愛著。愛也好、不愛也好,都是執著。

h)取,種子也叫做取。取,也是執著。由煩惱滋潤的種子叫做取。愛緣取,先是愛,而後更數數的愛,愛執著的重,就叫愛名為取。

i)苦,是逼迫的意思。種子生現行,給你苦惱的時候,這時候轉名為苦。

j)薩迦耶見所依止處,名我慢所依止處。薩迦耶見以什麼為依止處?就是種子,阿賴耶識與一切法所熏習的種子不一不異,和阿賴耶識融合為一,執著阿賴耶識是我,所以叫做薩迦見所依止處。執著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種子,執著阿賴耶識有我,也就有我慢,所以也是我慢所依止處。所以,種子是薩迦耶見的依止處,種子是我慢的依止處,而種子是與阿賴耶識融合為一,所以執之為我。有這麼多的不同,應該知道這都是種子的異名。


又般涅槃時,已得轉依諸淨行者,轉捨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於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令緣闕,轉得內緣自在。

[]又,佛教徒努力的修行,入涅槃的時候,是已得轉依諸淨行者。什麼是轉依?轉變這個依止,就是轉變阿賴耶識。把阿賴耶識裏邊的許多有漏種子,經過戒、定、慧的熏習,把裏面轉變。什麼是諸淨行者?三業清淨,內心也是清淨。就是聲聞行者,或者是大菩提心的行者。這兩種有修行的人,經過長時期的修行,已經輾轉、逐漸的棄捨阿賴耶識裏面一切的染污法的種子。種子是一切法的所依,染污種子是染污法的所依,已經棄捨,這個時候阿賴耶識是清淨的。由於深觀諸法實相,能棄捨染污法的種子;而善法、無記法的種子還存在,沒有被消滅,但是現在也是被傷害。為什麼?因為阿賴耶識的現起一定要有有漏法的業力,就是善、惡業的種子幫助名言種子,才能夠現起阿賴耶識。現在把染污法的種子都棄捨,一切善法、無記法的種子,在阿賴耶識的現起的因緣不具足,就是轉令緣闕。什麼是染污法種子?有我、有我愛的人,做一切功德的時候,這個功德也是染污、不清淨。所以,這個地方,包括善法種子在內。下面一切善,應該是一切無漏功德的種子,加上無記法的種子。因此,一切染污法,是阿賴耶識現起的一個條件;現在它被消滅,阿賴耶識緣闕,不能現起;阿賴耶識不現起,一切功德法的種子、無記法種子沒有依止處,所以也被傷害,般涅槃的時候,阿羅漢的阿賴耶識也是不存在,所以轉令緣闕。存在的因緣不具足,這個時候就完全消失,這個時候是什麼境界?就是不生不滅、離一切相、不可思議的真如的境界。什麼是轉得內緣自在?指菩提心的行者。譬如說第八地菩薩可以入無餘涅槃,但是這些大菩薩大悲心的關繫,有十方諸佛的勸請,不入無餘涅槃,那是什麼狀況?沒有染污法的種子,一切功德法的種子還是存在,內心的世界是大自在的境界,無量功德莊嚴的境界,所以能夠現起應化身去廣度一切眾生、去利益一切眾生,大自在的境界出現,叫得內緣自在。內緣自在,內就是指心,就是心自在;心自在,一切法也自在。

又於胎中,經三十八七日,此之胎藏,一切支分皆悉具足。從此已後,復經四日,方乃出生。如薄伽梵於《入胎經》廣說。此說極滿足者,或經九月,或復過此。若唯經八月,此名圓滿,非極圓滿。若經七月、六月,不名圓滿,或復缺減。

[]又阿賴耶識入胎以後,有多少時間在胎裏邊呢?經三十八個七天,在胎藏的時候,手、足、眼、耳各部分,內藏或者外形,一切的部分都是具足,沒有缺少。從三十八個七日以後,還要經過四天,就是兩百七十天,九個月,這時候才能夠出胎。這裏邊的情形在這個《入胎經》說得很詳細。這是說住胎的時間完全滿足,或者是經過九個月出胎,或者超過九個月,就是十個月。若是這個補特伽羅住胎只經過八個月就出胎,名之為圓滿,但是不是極圓滿。若經七月、六月,不名圓滿,或者是還不足六個月。


又此胎藏六處位中,由母所食,生麤津味,而得資長。於羯羅藍等微細位中,由微細津味資長應知。

[]又此胎藏六根這個階段裏面,由母親所飲食之後,生出來麤的津液之味,津液之味就是營養,而得滋長。這胎藏之中,六處位就是很明顯地要出胎的時候。羯羅藍的時候,眼、耳、鼻、舌都還不明顯,這個階段還屬於微細位,就是名色的階段,是微細的那些營養來滋養他,應該知道。


復次,此之胎藏,八位差別。何等為八?謂羯羅藍位、遏部曇位、閉尸位、鍵南位、缽羅賒佉位、髮毛爪位、根位、形位。若已結凝,箭內仍稀,名羯羅藍。若表裏如酪,未至肉位,名遏部曇。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名閉尸。若已堅厚,稍堪摩觸,名為鍵南。即此肉摶增長,支分相現,名缽羅賒佉。從此以後,髮毛爪現,即名此位。從此以後,眼等根生,名為根位。從此以後,彼所依處分明顯現,名為形位。

[]復次,此之胎藏總計起來有八個階段的不同。哪八位?a)羯羅藍位,就是雜穢,猶如薄酪。b)遏部曇位,就是泡,猶如稠酪。c)閉屍位,翻譯為凝結。d)鍵南位,翻為堅厚,就是一個肉摶。e)缽羅賒佉位,翻為支分,現出頭、二足、二臂。f)髮毛爪齒位,髮、毛、爪都現出來。g)根位,就是五淨色根現出來。h)形位,就是扶根塵也現出來。第一、羯羅藍,表面上看是凝結,但是裏面還是很稀薄,用雜穢來形容,就是可厭惡,不可愛。什麼是結凝?結是和合的意思,就是父親、母親的遺體組合起來,凝結在一起,稀就是不稠,是一種流質的相貌。什麼是箭?入胎的這一段不淨,叫做箭。為什麼?因為箭有隨逐不捨的意思,生命體就是大苦惱聚,使令你受很多的苦,而現在是開始,後面有很多的苦隨逐不捨。第二、遏部曇,表面上如酪,裏邊也是如酪,可是還沒有到肉的那個階段。第三、閉屍,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就是成為酥。第四、鍵南,比較堅強一點、厚實一點,可堪摩觸,就是一個肉摶。第五、缽羅賒佉,即此肉摶增長,支分的形相現出來。第六、髮毛爪齒,從此以後,髮毛爪齒現出來。第七、根位,從此以後,眼等根生。第八、形位,從此以後,彼根所依處,就是扶根塵,眼、耳、鼻、舌、身,很分明地顯現出來。


又於胎藏中,或由先業力,或由其母不避不平等力所生隨順風故,令此胎藏或髮、或色、或皮及餘支分變異而生。

[]又於胎藏中,為什麼會有變化呢?或者由於過去世業力使令它有變化。或者是由於他的母親不避不平等力,使令它有變化,怎麼變化呢?或由先業力所生隨順風,或者他母親不避不平等力所生的隨順風。什麼是隨順風?就是果是隨順因,果由因生,現在先世的業力和不平等力是因。果是什麼樣子,要隨順這個因。隨順業力所產生的風,或者不平等力所產生的風,令此胎藏,或髮、或色、或皮、及餘支分,就有變化。


髮變異生者,謂由先世所作能感此惡不善業,及由其母多習灰鹽等味,若飲、若食,令此胎藏髮毛稀尠。

[]附在胎藏裏的眾生,他的頭髮有變化出現。為什麼會這樣?a)先世所作的業力,能得此髮變異生的惡不善業。b)他母親多數是習慣於灰鹽等味。灰,就是雜碎。所食的鹽就是碎,或者是粉。若飲中、若食品中有這種味,使令胎藏裏面的眾生髮毛特別的稀少。


色變異生者,謂由先業因,如前說。及由其母習近煖熱,現在緣故,令彼胎藏黑黯色生。又母習近極寒室等,令彼胎藏極白色生。又由其母多噉熱食,令彼胎藏極赤色生。

[]色變異生者,像前面說能感此惡不善業。及由其母數數的歡喜暖、歡喜熱,這是現在緣,業力是過去的緣。令彼胎藏黑黯色生。又他母親常常的接近極寒冷的房子,歡喜寒冷,令彼胎藏極白色生。又由他母親多數是歡喜啖熱的食品,令彼胎藏極赤色。


皮變異生者,謂由宿業因,如前說。及由其母多習婬欲,現在緣故,令彼胎藏或癬、疥、癩等惡皮而生。

[]皮變異生怎麼樣呢?由宿業為因,像前面說的。以及由其母多習淫欲,這是現在緣,業因是先世緣,這兩個因緣加起來,令彼胎藏,或癬、疥、癩等惡皮而生。


支分變異生者,謂由先業因,如前說。及由其母多習馳、走、跳、躑威儀,及不避不平等,現在緣故,令彼胎藏諸根支分缺減而生。

[]支分變異生者,由先業因,如前說。及由他母親歡喜跑,不但是走得快,而且還歡喜跳。躑是立在那裏不動,然後這樣跳,歡喜這個威儀。及不避不平等這些事情。這些是現在緣。有過去的緣、現在緣,令彼胎藏諸根支分缺減而生。


又彼胎藏,若當為女,於母左脅,倚脊向腹而住。若當為男,於母右脅,倚腹向脊而住。又此胎藏極成滿時,其母不堪持此重胎,內風便發,生大苦惱。又此胎藏,業報所發,生分風起,令頭向下,足便向上,胎衣纏裹,而趣產門。其正出時,胎衣遂裂,分之兩腋。出產門時,名正生位。

[]又彼胎藏,若當為女,於母左邊,背靠著她母親的脊,面向於母親的腹,而住。業力要使令做男人,於母右脅,背靠著腹,面向著脊而住。又此胎藏逐漸的增長到極圓滿的時候,他母親不能夠再持此重胎,長得太大、太重。裏面就有風出來,生大苦惱,是誰生大苦惱?可能是母親苦惱,或是胎兒苦惱。又,此胎藏的業報所發的生分風起,由業報所發來的這種風,這個風能令他出胎,所以叫做生。這個風起來,使令胎兒頭向下,足便向上,胎衣纏裹,而趣產門。其正出時,胎衣就分裂,分成兩邊。出產門時,名正生位。


生後漸次觸生分觸,所謂眼觸乃至意觸。次復隨墮施設事中,所謂隨學世事言說。次復耽著家室,謂長大種類故,諸根成就故。次造諸業,謂起世間工巧業處。次復受用境界,所謂色等,若可愛、不可愛。受此苦、樂,謂由先業因,或由現在緣。隨緣所牽,或往五趣,或向涅槃。

[]a)從母胎裏面生出來以後,逐漸的就接觸到不同的觸,不同的感覺。因為在胎的時候,逐漸的形成,都是有感覺,有阿賴耶識和羯羅藍和合就有覺受,阿賴耶識入母胎以後,一結胎就有覺受,一直是有覺受,都可以名之為身受。現在漸次生出來以後,就又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所接觸的境界。究竟是什麼觸呢?眼所生觸,眼遇見色的時候,也會有觸;耳、鼻、舌、身、意都有觸,有這六觸。從十二因緣來說,觸是出胎以後名之為觸。b)以後又隨順因緣墮在施設事中。墮者、入也,入於施設的事情上面。什麼是施設事呢?就是隨著他母親學習世間的事,學說話。c)以後又耽著、愛著家。就是嬰兒出胎以後,漸漸長大,入於童子位,又入於少年位、入於壯年,逐漸的種類不同。諸根逐漸的成熟,到最後是成熟,能學世間的事業,也能言說,也耽著家室,愛著自己的的家。d)以後有種種的行動,他能發起世間上的工巧。農、商、工,各式各樣,乃至在政府裏做官,都是工巧,都要有知識、要有智慧的學習這些事情。e)以後又能領受而又能有作用,就是所謂色、聲、香、味、觸的這些事情,若是受用可愛的境界、若受用不可愛的境界。不管富貴、貧賤,都有可愛、不可愛,不受也得受。f)接受這個苦惱的境界,也接受這個安樂的境界。什麼原因受此苦樂呢?或者是由過去世所造的善惡業,使令他受苦、或者受樂。或者是因為現在的分別心,或者是一時的糊塗,或者是一時的聰明,在所受用的境界上,或者是苦、或者是樂。g)隨順因緣牽引,如果不相信因果,只要有利可圖這件事就要做,可能要到三惡道。如果有好心腸,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可能是到人間天上。如果遇見善知識,相信佛法,修學戒定慧,就到安隱自在的地方。


又諸有情隨於如是有情類中,自體生時,彼有情類於此有情作四種緣,謂種子所引故,食所資養故,隨逐守護故,隨學造作身語業故。初謂父母精血所引。次彼生已,知其所欲,方求飲食而用資長。次常隨逐,專志守護,不令起作非時之行及不平等行。次令習學世俗言說等事。由長大種類故,諸根成就故,此復於餘,此復於餘。

[]又一切的眾生,隨順他自己業力,來到這樣的有情類中,有情類當然是很多種類別;或者是他是生到貧賤的家庭裏頭,或者是富貴的家庭裏,或者是有學問,或者是沒有學問,各式各樣的情況。這個果報出現以後,他的父母,或者是他的祖父母,於此新來的兒女,作四種幫助。哪四種?第一、種子所引,一開始就是他的父母的精血為他做因緣,使令他可以得到果報。第二、食所資養,彼有情出胎以後,他的父母知道他的所欲,依他所適合,求他所適合的飲食,用這個相適、相應的飲食來資長他的生命。第三、隨逐守護,他的父母常隨逐他,專心的來守護他,不使令他造作不是那個時候的行為,這件事做是合道理,但是現在不能做,叫非時之行。及不平等行,就是不合道理的事情。第四、隨學造業,漸漸長大,就叫他學習語言,也就是讀書、學習世間的事情,就是指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人與人之間的關繫。他逐漸的長大,身心都成熟,也是諸根成熟,所以,有這個能力可以讀書、可以在社會上做事。得到父母的這四種因緣、四種的幫助,所以他能夠可以逐漸的這樣生活,可以獨自的生活下去。他本人得到父母的四種因緣的資助,以後他又有兒女了,他也一樣的給他兒女四種因緣,幫助他兒女。向上推,父母親的父母親也是對他這樣照顧;向下推,父母對兒女也是這樣照顧,所以說兩句此復於餘,此復於餘。


如是展轉,諸有情類無始時來,受苦、受樂,未曾獲得出苦樂法,乃至諸佛未證菩提,若從他聞音及內正思惟,由如是故,方得漏盡。如是句義,甚為難悟,謂我無有,若分、若誰、若事。我亦都非,若分、若誰、若事。

[]這樣祖父母對於父母、父母又對兒女、兒女又對兒女,這樣展轉的流轉生死,無窮無盡的下去。諸有情類,無始時來在生死裏邊,有的時候受苦,有的時候受樂。到天上去樂多,人間有苦、也有樂,三惡道裏邊苦多而樂少,總是這樣子流轉變化。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沒能夠得到超出這種苦樂的法門,一直的在生死裏流轉,沒有辦法得解脫,乃至諸佛菩薩原來也是生死凡夫,沒有證悟無上菩提的時候,也是一樣的生死流轉。後來為什麼他們到涅槃的世界呢?或者是從善知識邊聽聞佛法的法音,聞法以後,內心能夠審諦的思惟佛法的道理。就是因為他有這兩個力量,才能夠斷除煩惱,得成聖道。為什麼眾生會一直的流轉生死?第一個原因,沒有遇見善知識,沒有遇見佛法。第二個原因,就是佛法這個道理不容易明白,所聽聞的佛法的句義不容易明白。語言文字叫做句,它是能顯示;義,是所顯示。這樣的佛法,有能詮的文、有所詮的義,這樣的義甚為難悟。就是聽見佛菩薩說法,但是不容易明白,也不能夠得解脫。什麼樣的句義呢?第一句,謂我無有若分、若誰、若事。第二句,我亦都非若分、若誰、若事。第一句話可以說是觀察自已。第二句話,是觀察他人。什麼是我無有若分、若誰、若事?分,就是時間,時分,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誰,是約人說,一切眾生只是兩類:一個是聖人、一個是凡夫。事,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整句的意思,就是我不可得。一切眾生流轉生死的原因,就是因為執著有我,而實在這個我也是沒有。若過去世、若現在、若未來都是沒有我,我是不可得。約人來說,凡夫是無我,聖人也是無我的。若在色、受、想、行、識上,在眼、鼻、舌、身、意上,在色、聲、香、味、觸、法上,乃至十八界、一切法上,也都是無我,我是沒有的,在這三個地方看不見有我。若能觀察無我,就了脫生死,但是這種話不容易明白。第二句話,我亦都非若分、若誰、若事。前面是觀察自己,這一句話是觀察他人,觀察其餘的一切眾生也是沒有我,也是若分、若誰、若事,也是沒有我可得,只是在一切有為法上有生滅相,就說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並不是有我可得。一切眾生裏面有覺悟的,就修學聖道;有迷惑的,就是惑業苦流轉,所以就有凡夫、有聖人,而實在還是沒有我可得。若事,就是果報。有樂著戲論名言的熏習,加上善業、惡業的熏習,就有果報,只此而已,這個沒有我可得,但是這種道理不容易明白。不明白,不能覺悟,也就不能修學聖道,就在生死裏流轉,受苦受樂而不能得解脫。


5.雜染施設建立

復次,云何雜染施設建立?謂由三種雜染應知。何等為三?一、煩惱雜染。二、業雜染。三、生雜染。

[]復次,什麼是雜染施設建立?就是由於眾生有這三種雜染的事情,所以叫做雜染施設建立。什麼是雜染?雜染就是惡心所,貪、瞋、癡、慢、疑都是惡法,它本身是惡、是染污,它又能染污這個心,使令心也是染污,叫做雜染。什麼是雜?同他在一起叫做雜。無記的心不是善、也不是惡,同這個染污心所在一起,心也染污,叫做雜染。哪三種?

一、煩惱雜染,煩惱本身就是雜染、染污。

二、業雜染,業,有罪業、有福業、不動業。若造罪業的時候,害自己,也害別人,所以這是染污。若是修善法,修禪定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得禪定,這不是罪業,但是這種業是取相、分別執著,執著心還是在,還是不清淨,所以也是染污。

三、生雜染,就是由煩惱雜染發動出來的業雜染,由業雜染就招感很多的果報。生,就是果報,或者是人間的果報,天上的果報,三惡道的果報,都叫做生雜染。為什麼生也是雜染呢?

a)三惡道的苦惱太苦,叫做苦苦,就是它生出苦惱的境界,一現出來就是苦,還令你苦,所以兩個苦。

b)若是得到人間、天上的果報呢?是快樂,不苦,但是失掉快樂的果報就苦,因為同可愛的境界分離,所以叫壞苦。

c)另外有一種眾生就是行苦,不苦不樂也是苦。為什麼?因為行,就是向前進。現在不感覺苦,也不感覺樂,但是時間不是停留在那裏,向前進終究會遇見苦,不是壞苦,就是苦苦,還是苦。所以,在三界五趣裏面流轉生死,也是雜染,也是不理想的東西。煩惱也是雜染,業也是雜染,生還是雜染,所以,在生死裏流轉就是相續的雜染,都是可厭離,不是可愛的地方,所以稱之為雜染。苦諦、集諦這二諦,就是三雜染。


5.1.煩惱雜染

煩惱雜染云何?嗢柁南曰:自性、若分別,因、位、及與門,上品、顛倒攝,差別、諸過患。當知煩惱雜染,由自性故,分別故,因故,位故,門故,上品故,顛倒攝故,差別故,過患故,解釋應知。

[]煩惱是雜染的,內容是什麼呢?嗢柁南說:自性若分別,因位及與門,上品顛倒攝,差別諸過患。解釋這個頌,當知煩惱雜染,由自性、有差別、煩惱的因、前後深淺的次第。門,一個門、一個門。上品故,這個煩惱是屬於上品?是中品?軟品?還有屬於顛倒攝故,差別故,過患故,一共分九部分解釋煩惱雜染。


5.1.1.煩惱自性

煩惱自性者,謂若法生時,其相自然不寂靜起。由彼起故,不寂靜行,相續而轉,是名略說煩惱自性。

[]什麼是煩惱自性?自性,就是它本身的情況,就是每一法本身的情況都叫做自,不是通於其他法,所以叫做自。煩惱的相貌和非煩惱相貌就不一樣,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相貌,所以叫做自性。煩惱的自性是什麼呢?就是若煩惱那一法現起的時候,它的相貌自然的不須要其他的因緣來幫助他,就是不寂靜,現出來就是不寂靜的相貌。一切煩惱的相貌都是不寂靜,不安定。由彼煩惱的種子生出現行,不寂靜的相貌一生起來以後,使令你的身心隨著煩惱那樣,也是不寂靜行,相續而轉。身也不安,心也不安,相續的活動。簡單的說煩惱的自性,就是不寂靜。


5.1.2.煩惱分別

煩惱分別者,或立一種,謂由煩惱雜染義故。或分二種,謂見道所斷、修道所斷。或分三種,謂欲繫、色繫、無色繫。或分四種,謂欲繫記、無記,色繫無記,無色繫無記。或分五種,謂見苦所斷、見集所斷、見滅所斷、見道所斷、修道所斷。

[]什麼是煩惱分別?就是煩惱分別出來各式各樣的煩惱,有差別,由十一個部分來解釋煩惱的分別。

1)或者說煩惱有多少?只有一種煩惱,就是這個煩惱它就是染污,它是一切染污法的根本。因為有煩惱的染污,凡與煩惱沾上邊也都受到它染污。所以,總立為一種煩惱,就是雜染義。

2)或者是分成兩種煩惱,就是見道所斷,修道所斷的煩惱。什麼是見道?覺悟諸法實相的智慧,見到第一義諦,這個時候是無障礙的境界,叫做見道。見道的時候斷除什麼煩惱呢?由分別心引起的煩惱,就是感覺色受想行識裏面,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有我,就有我所有的一切,為了保護我、我所,貪瞋癡都出來。所以,由分別心引起的一切煩惱,在見道的時候都斷掉,也斷煩惱所引起的業,也斷煩惱業所得的果報,三惡道的果報沒有。什麼是修道?雖然能見諸法實相的智慧,但是智慧沒有圓滿,還要繼續努力的修四念處,乃至到佛才圓滿。修道的時候所斷的煩惱是什麼?就是由任運而有的煩惱,不自覺的煩惱就來,不是因為分別來。這個時候修道的時候就是數數的觀諸法實相,觀察色受想行識,就把那任運而起的煩惱也逐漸的斷。

3)或分三種,謂欲繫、色繫、無色繫。什麼是欲繫的煩惱?就是欲界眾生所具足的十種煩惱,就是見煩惱分五種,愛煩惱也分五種。就是有這樣的煩惱,就把你綁在欲界這裏,跳不出去,叫欲繫煩惱。什麼是色繫?就是色界天的眾生,或者成就色界定的人所具足的煩惱,就是沒有瞋,但有其他的九種,當然和欲界的煩惱不一樣。什麼是無色繫?無色界天也是沒有瞋,但有其他的九種。因為境界都很順心,有禪定,所以沒有瞋煩惱。欲界的煩惱是在欲上引起很多煩惱;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眾生,是在他所成就的三摩地上引起的煩惱。

4)或分四種,謂欲繫記、無記、色繫無記、無色繫無記。什麼是記?就是可以言說、分別,可以說明。這些煩惱,很明顯的有染污的相貌,可以記別。什麼是無記?就是不可以說是煩惱,也不可以說是善,就是無記性。前五識、第六識、乃至阿賴耶識,都可以說是無記。什麼是色繫無記?就是色界天的眾生是有煩惱,但是因為禪定,把煩惱調伏,所以沒有煩惱的相貌。有煩惱,但是相貌不明顯,所以叫無記。無色界天的煩惱也是這樣。欲界的眾生,因為是攀緣欲,又沒有定,煩惱活動的很自由,所以相貌很明顯。

5)或分五種,謂見苦所斷、見集所斷、見滅所斷、見道所斷、修道所斷。見道所斷的煩惱分成四種,見苦所斷的煩惱,見集所斷的煩惱,見滅所斷的煩惱,見道所斷的煩惱。修道所斷的煩惱只有一種,不須要刻意的分別,任運地就有煩惱現起,就是修道的時候所斷的煩惱。


或分六種,謂貪、恚、慢、無明、見、疑。或分七種,謂七種隨眠,一、欲貪隨眠,二、瞋恚隨眠,三、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或分八種,謂貪、恚、慢、無明、疑、見、及二種取。或分九種,謂九結,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或分十種,一、薩迦耶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貪,七、恚,八、慢,九、無明,十、疑。

[]6)或分六種,就是貪、恚、慢、無明、見、疑。

7)或分七種,就是七種隨眠,一、欲貪隨眠,二、瞋恚隨眠,三、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什麼是隨眠?就是煩惱不活動的時候,就用睡眠來譬喻,若醒過來就活動,就是有煩惱出來。隨,就是隨逐你的心而不捨離。有的時候活動,有的時候不活動,不活動的時候叫眠。哪七種呢?

一、欲貪隨眠,貪是通於色界、無色界,這裡但是欲界眾生所具足的貪煩惱,就是還沒有離欲的時候的貪煩惱,這個煩惱也有隨眠的現象。

二、瞋恚隨眠,心裏面有恨,這個煩惱也有隨眠的時候。

三、有貪隨眠,這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眾生的貪煩惱,和欲界不一樣。愛著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對於定有所著,有所貪著就是有貪隨眠。

四、慢隨眠,欲貪隨眠、瞋恚隨眠這兩種都是指欲界眾生所具足的煩惱;有貪隨眠,是指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的煩惱。慢隨眠,欲界眾生也是有,色界天、無色界天眾生也是有。

五、無明隨眠,就是不知道前因後果,不知道諸法是緣起,不知道真如的道理,那個愚癡性,也是有隨眠。

六、見隨眠,見煩惱裏面包括多種,後面有解釋。

七、疑隨眠,就是對於苦、集、滅、道有疑問,還不能夠相信。

8)或者是分成八種煩惱,哪八種呢?謂貪、恚、慢、無明、疑、見、及二種取。見包括三種。取有兩種,一個見取,一個戒禁取。後面有解釋。

9)或分成九種煩惱,謂九結: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什麼是結?和合苦,名之為結。能令你與苦和合,叫你受苦,所以叫做結。

一、愛結,就是於可愛的事情有愛煩惱。

二、恚結,對這個不如意的事情,心裏面憤怒。

三、慢結,就是高慢心。

四、無明結,不知道諸法是緣起,自性空,是無我。包括外道惡說法,顛倒的法令人不能開智慧得解脫。

五、見結,就是包括三種見,身見、邊見、邪見。

六、取結,就是戒禁取、見取,這兩種實在是外道所具。

七、疑結,就是親近不善丈夫,聽聞佛法的時候不能如理作意,對佛法還有疑問。

八、嫉結,智慧缺少,就有嫉妒心,別人有榮譽的事情心裏面不舒服。

九、慳結,財富缺乏,就是慳吝。

10)或分十種。一、薩迦耶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六、貪,七、恚,八、慢,九、無明,十、疑。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這叫五利使。貪、恚、慢、無明、疑,是五鈍使。


或分一百二十八煩惱,謂即上十煩惱,由迷執十二種諦建立,應知。何等名為十二種諦?謂欲界苦諦,集諦。色界苦諦,集諦,無色界苦諦,集諦。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無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

[]或是把煩惱分成一百二十八種不同。就是前面十種煩惱。由於眾生迷惑執著十二種諦,所以有這種一百二十八種隨煩惱,應該知道。這十二種諦是什麼呢?

1)就是欲界的眾生有什麼煩惱?一個苦諦的煩惱,一個集諦的煩惱這兩種。

2)色界、無色界,也是有苦諦、集諦。

3)說欲界的眾生,增上彼遍智果。什麼是增上?就是眾生若能夠厭惡苦、集二諦,不高興煩惱的境界,也不高興煩惱得的果報。因為對欲界的苦諦、集諦有厭惡的心,努力學習修行滅、道二諦,所以叫做欲界增上。就是欲界的苦諦、集諦,能幫助滅諦、道諦現起來,就叫做增上。或者說是滅諦、道諦是最殊勝,超過欲界的苦諦、集諦。什麼是遍智?就是普遍觀察的智慧,就是從聞思修的有漏智慧,轉成無漏智慧。有漏智慧、無漏智慧應該都包括在內。斷煩惱的智慧是遍緣一切法,無我、無我所,畢竟空的智慧,所以叫做遍智。什麼是遍智的果呢?就是由於長時期修學止觀的智慧,最後見到真理,見到滅諦,叫做果。所以,彼遍智所顯示的諸法寂滅相的滅諦,就叫做彼遍智果。而遍智本身就是道諦。能顯示的就是道諦,所顯示的就是滅諦。

4)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無色界增上彼遍智果,彼遍智所顯滅諦、道諦,道理是一樣。欲界四諦,色界四諦,無色界也是四諦,合起來一共是十二諦,都是無明煩惱所迷執。


此中,於欲界苦、集諦,及於欲界增上滅、道諦,具有十煩惱迷執。於色界苦、集諦,及於彼增上滅、道諦,除瞋有餘煩惱迷執。如於色界,於無色界亦爾。

[]在這裡,眾生在這麼多的所知境上,有十種煩惱迷惑、染著,不明白。色界天的眾生對於苦諦、集諦及於彼增上滅、道諦,除瞋,有餘煩惱迷執。如於色界,於無色界也是這麼多。欲界苦諦有十種煩惱,集諦、滅諦、道諦也是都具足十煩惱,加起來就是四十個煩惱。色界,瞋不計算在內,就有三十六。無色界也有三十六。共有一百一十二煩惱。若是一百二十八,還缺十六個,這下面算。


於欲界對治修中有六煩惱迷執,謂除邪見、見取、戒禁取、疑。於色界對治修中有五煩惱迷執,謂於上六中除瞋。如於色界對治修中,於無色對治修中亦爾。如迷執,障礙亦爾。

[]見道以後,這位聖人心裏還有任運生起的煩惱,要繼續的修四念處來對治。有什麼煩惱呢?他有六種煩惱的迷惑、執著,哪六種呢?十個煩惱中,除去邪見、見取、戒禁取、疑這四個,還有六個,就是身見、邊見、貪、恚、慢、無明。可見初果、二果的聖人還有這六個煩惱。於色界對治修中,有五個煩惱的迷執,在上面的六個煩惱裏面去掉瞋,還剩五個。如於色界對治修中,於無色界對治修中也是這樣子。加起來就是十個,加上欲界六個,共十六個。十六個加一百一十二,正好是一百二十八煩惱。迷執是這樣子,障礙也是這樣子。什麼是障礙?煩惱對於苦集滅道的真理迷惑執著,不明白就是迷執,若迷執,就障礙你認識什麼是苦集滅道,所以,迷執的作用就是障礙,有迷執就有障礙。迷執是這樣子,障礙也是這樣子。


薩迦耶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等隨觀執五種取蘊。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

[]什麼是薩迦耶見?有身見,就是在有漏的身體上執著有我、我所。如何生起身見?怎麼會有這種執著呢?

1)就是由於常常接觸思想顛倒的人,沒有正知正見的人。

2)聽到不善丈夫說的不符合佛法的緣起法性的道理。

3)聽聞這樣的非正法之後,你不能夠合乎佛法真理的觀察思惟,所以就有分別我執,由分別而生起的我見。

4)由任運失念故,這是指聖人說。任運、自然,正念不存在的時候,無分別的俱生我見就出來,任運地執著有我。

5)等隨觀執五種取蘊,等是普遍、平等,色受想行識都是平等。隨順色受想行識觀察,總起來執著色受想行識這五種蘊是有我。取蘊,因愛取而有五蘊,有五蘊,又繼續的愛取。或者隨其中的一種蘊執著是我,或者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所;或者受是我,其他的色想行識是我所;或者識是我,色受想行是我所。這樣,每一種有四句,色是我,我有諸色,色屬於我,我在色中。五蘊有五個,有二十句我見。

6)這樣觀察以後呢?就有一個分別我執,或者一個不分別的俱生我執,這兩種執著都是染污,不清淨,還是屬於智慧。什麼是染污?就是能引起煩惱,有這樣的分別,就會引起煩惱。所以,薩迦耶見是以分別、不分別染污慧為他的體性。分別我執得初果的時候斷掉,任運不分別的俱生我執,一直到阿羅漢果才斷掉。無著菩薩說有五個理由,不應該執著有我。

第一、異相過失。若說色受想行識是我,我是常住,色受想行識是無常,彼此的相貌不一樣。色受想行識有老病死,我沒有老病死,相貌不一樣,怎麼可以執著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呢?

第二、無常的過失。若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我,色受想行識是無常,若死掉,我也死掉?然而,我是不死,所以,不可以執著色受想行識就是我。

第三、不自在的過失。若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我,我在色受想行識裏面不自在。色受想行識有的時候是非常的痛苦,有的時候也會很快樂。苦惱的時候,我不苦,可以嗎?樂的時候,我不樂嗎?不可以,要隨著色受想行識,所以,不自在。

第四、無身的過失。如果說色受想行識不是我,另外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我就沒有身體,如何能存在?

第五、不由功用解脫的過失。色受想行識的苦、樂,與你沒關繫,因為不受它的影響,你就解脫,是不是?不要執著有我,就沒有這五種過失。


邊執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執五取蘊為我性已,等隨觀執為斷、為常。若分別、若不分別染污慧為體。

[]什麼是邊執見?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分別我執。及由任運失掉無我的正念,就執著五蘊是我。執著有個我,觀察這個我,就會有不同的執著,什麼執著呢?如果色受想行識就是我,色受想行識無常,我就沒有,就是斷見。若離色受想行識之外,另外有一個我是常恒住、不變異,色受想行識老病死了,我還是繼續存在,就是常見。所以,等隨觀執五取蘊,就執著斷見,或者執著常見。為什麼是邊?斷是一邊,常是一邊,所以,叫做邊。邊執見,也有分別的而有,或者是不分別而有,是染污慧為體。


邪見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撥因、撥果或撥作用,壞真實事。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

[]什麼是邪見?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

1)不相信有因,不相信有果報。作善行或作惡行,將來不得善惡果報。

2)或者是撥無作用,什麼是作用呢?

a)造作因,由因的力量發出來作用,就是將來會得果報,果報是因的一種作用。

b)由過去世造罪業,這個罪業的因,能使令來人間受果報,或者是到地獄受果報。由過去世來到今生,這也是一種作用。由今世又到未來世,也是一種作用。撥無過去世、無現在世,撥無現在世、沒有未來世,這也就是作用。

c)父母有任持種子的作用,慢慢生命體才能成就。

d)或者是中陰身,果報滅,一剎那中陰身出來,又另外得果報,中陰身是得作用的開始。若不承認有中陰身,也不承認有化生有情,就是撥作用。

3)不相信世間上有真實阿羅漢,真實有阿羅漢這是一個事實,不相信,就是壞真實事。只有分別的邪見,這個邪見或者是親近不善丈夫,同他學習。或者是不向任何人學習,自己不如理作意,虛妄分別,也會出來邪知見。


見取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以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及所依、所緣、所因、俱有相應等法,比方他見,等隨觀執為最、為上,勝妙第一,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

[]什麼是見取呢?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聽聞不符合正理的法,不合緣起的道理。因為聽聞這樣的法,隨順這樣的法虛妄分別,就有見取的煩惱。取,就是愛著。見,就是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就是他所信仰,他所愛著的這種思想。所依,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緣,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所因,就是種子,從無始劫以來,虛妄熏習的種子是無量無邊。俱有相應等法,就是這所依、所緣是同這個思想同時的活動,同時的生住滅,就是俱有。相應,這樣的知見和他的心意識也是相合。等法,就是這麼多的事情和合起來,就叫做見取。比方他見,就是他的思想和別人的思想相對比的時候。等隨觀執,為最、為上,勝妙第一。平等、普遍的隨一切境界觀察的時候,就執著自己的這個思想是最、是上,是勝妙第一。或者說這個思想能解脫一切罪垢得清淨,能解脫一切煩惱能得涅槃,所以叫做上妙第一。只是用他的虛妄分別,是染污的智慧。染污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樣的分別會引起煩惱,能令他被煩惱所染污。


戒禁取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於彼見、彼見隨行、若戒、若禁及所依、所緣、所因、俱有相應等法,等隨觀執為清淨、為解脫、為出離。唯用分別染污慧為體。

[]什麼是戒禁取呢?謂由親近不善的人,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戒禁取的想法。戒禁取,就是其餘宗教的儀軌,他們所遵守的一切戒律。戒禁取是一種行動、規則,是以見取為首為先,彼見取見是戒禁取所隨行。以見取為首領,戒禁取就隨著它活動。或者這個外道有戒,或者是有禁,或者是有戒也有禁。戒和禁有什麼不同呢?性戒名為戒,遮戒名為禁。保護他的身體、保護他的語言沒有違犯,這叫做戒。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飲食,他各式各樣的威儀,各式各樣的規定,那一部份叫做禁。所依的六根,所緣的六境,所因的種子,這都是同時有,同一生住滅,與戒禁取等法相應。觀察他所尊重、所愛著的戒禁取是清淨,能滅罪。到恒河裏面沐浴能滅罪,持牛狗戒能滅罪,能夠解脫煩惱,能出離生死等。這個戒禁取也是虛妄分別的染污慧為他的體性。這是屬於分別煩惱,見道的時候就斷掉。


貪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可愛境界。若分別、不分別染著為體。

[]什麼是貪?就是由於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就有貪的煩惱生起來。以及不須要虛妄分別,就是任運的失掉正念,這煩惱就出來,這是俱生。所以,貪分兩類,一種是由分別起,一種是由任運失念而生起。貪,是通於修道,不只是見道。於外及內可愛境界,內就是自家的五蘊。外就是自身之外的其餘有情的色受想行識。不管是內是外,能令你生起歡喜心,順生樂受,就是可愛境界。若是由分別生起的貪,或是不分別就有貪,任運的有貪,都是染著為體,就是在可愛的境界上有染著心,是名為貪。


恚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非愛境界。若分別、不分別憎恚為體。

[]什麼是恚?通於見道所斷、修道所斷。也是一樣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和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恚的煩惱出來,這個恚是見道所斷。及由任運失念故,這是修道的時候所斷的恚煩惱。對於外面的非愛境界,或者內裏面的非愛境界,順生苦受,這個時候內心裏面有恚,就是想要傷害對方。這個煩惱有兩種,一種是分別生起的恚,一個是不分別任運生起的憎恚,這個恚煩惱的體性是這樣。


慢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高、下、勝、劣。若分別、不分別高舉為體。

[]什麼是慢?謂由親近不善的人,聞非正法,有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慢的煩惱。及由任運失念故,失掉正念的時候,慢也會出來。於外及內,高下勝劣,年紀大的人叫高,年紀沒有那麼大,就叫做下。品德特別好的人叫做勝,品德馬馬虎虎的就叫做劣。對於這樣的高、下、勝、劣,就會引起高慢心。慢心也是通於二種,若分別所斷,若不分別心所斷,其心高舉為慢的體性。高舉,就是感覺自己有很大的能力,別人不如我,就是這樣想生高慢心。


無明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染污無知為體。

[]什麼是無明?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所以有無明。及由任運失念故,無明也通於修道所斷的煩惱。無明就是對所認識的一切的事情,日常的生活裏面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一切都是所知事。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也是所知事。若分別心生起,或者不分別也自然的生起。無明,最淺白的說,就是不知道有因果的道理,過去的業招感現在的果報,現在的業招感未來的果報。若不明白第一義諦,也是無明。不染污無知,是聖人得阿羅漢以後的煩惱,到佛的時候才清淨,其他的大菩薩都還是有。染污無知,是到阿羅漢才清除去染污的煩惱。


疑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即於所知事,唯用分別異覺為體。

[]什麼是疑?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於所知事,唯用分別。對於苦集滅道,心裏面有疑。這是苦嗎?這個煩惱能夠集成生死苦嗎?修戒定慧能得涅槃嗎?屬於這一類的疑。異覺為體,就是不一樣的理解,不一樣的分別,這一樣事裏面,這樣想可以嗎?可以是那樣子嗎?不決定。對於這件事的認識不能決定,就是猶豫不決,就是疑惑。到初果的時候,疑惑就斷掉,這就是唯獨是屬於分別心的煩惱。


5.1.3.煩惱因

煩惱因者,謂六種因,一、由所依故。二、由所緣故。三、由親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數習故。六、由作意故。由此六因,起諸煩惱。所依故者,謂由隨眠起諸煩惱。所緣故者,謂順煩惱境界現前。親近故者,謂由隨學不善丈夫。邪教故者,謂由聞非正法。數習故者,謂由先殖數習力勢。作意故者,謂由發起不如理作意故,諸煩惱生。

[]煩惱生起的因緣,有六個原因生起煩惱。哪六種?一、由所依故,二、由所緣故,三、由親近故,四、由邪教故,五、由數習故,六、由作意故。由這六個原因,生出來很多的煩惱。

第一、什麼是所依?就是因為心裏面有隨眠,以隨眠為依生起煩惱。隨眠,就是煩惱的種子。隨,是隨逐不捨,煩惱的種子在心裏面居住,和心不分離。但是在心裏面的時候,就是隱藏在那裏不動,沒有動叫做眠。醒覺,就是活動。所以,煩惱的種子有兩個現象,一個在那裏不動,不發生作用。第二個,活動。就是由煩惱的種子生起來煩惱的活動。有煩惱的種子,就生起煩惱的活動,不然的話它不活動。就是說煩惱以隨眠為所依。這個煩惱就是現行的煩惱,活動出來的煩惱,以隱覆在裏面的種子為依止,所以就生出來煩惱。如果沒有隨眠,就不能生煩惱。

第二、什麼是所緣?就是順生各式各樣的煩惱的境界,出現在眼前的時候,煩惱才能生起。若是這個境界它隨順生起愛煩惱,這樣的境界現前的時候,我們的心和這個境界一接觸,這個時候愛煩惱才現行。外面有愛的境界來引誘,內裏面有煩惱的種子,這時候才會生出煩惱。如果沒有境界現前,煩惱也不動。

第三、什麼是親近?就是因為你向不好的人學習,隨順他學習,和他在一起,他就引導你,告訴怎麼貪,怎麼瞋,怎麼愚癡,於是乎你的煩惱就重。

第四、什麼是邪教?就是因為你向那個不善人親近,聽聞他說的不合道理的事情,就是邪教。因此,受到熏習,你的煩惱就特別重。

第五、什麼是數習?就是因為你以前栽培過,怎麼栽培呢?數數地學習,數數地做,做久,這件事你就會做。結果,那個力量非常大,若不數習就沒有。

第六、什麼是作意?就是因為自己遇見一種境界的時候,發起不合道理的想法,就會引起來很多的煩惱生起。


5.1.4.煩惱位

煩惱位者,略有七種,一、隨眠位。二、纏位。三、分別起位。四、俱生位。五、耎位。六、中位。七、上位。由二緣故,煩惱隨眠之所隨眠,一、由種子隨逐故。二、由彼增上事故。

[]1)什麼是煩惱位?位,就是座位,煩惱在這個時候是這樣子,到另一個位置是另一個樣子。或者說是煩惱的位次,煩惱隨順各種不同的因緣就有不同的現象。簡略說有七種。哪七種?

第一、隨眠位,就是種子時的階段。

第二、纏位,就是種子發出來活動的時候,就使令人受苦,纏縛住他不得自在。

第三、分別起位,還是說纏。纏煩惱的生起,有故意分別而生起的煩惱,不如理作意就生出煩惱。

第四、俱生位,也是纏,但是不須要怎麼分別,就任運的生起,與生俱來的就會生起。

第五、軟位,後面三個說到煩惱的輕重。軟位,就是特別輕微的煩惱。

第六、中位,就是中等,中間性質,也不是太軟弱,也不是很強大,這是中位。

第七、上位,就是特別強,煩惱厲害,煩惱很重。七個位,第一個是隨眠位,第二個是纏位,而分別位、俱生位,軟位、中位、上位,這五個位都是纏,都是現行。不過現行中,有分別現行、有俱生現行。現行之後有軟、中、上的不同。

2)煩惱隨眠所以成為隨眠,就是二個理由,哪二種?

第一、由種子隨逐故,就是種子隨逐你的心不捨離,和心在一起。心有二種,一種有粗動分別,一種是微細不明顯。現在是種子隨逐很微細不間斷的那個心,一直隨逐它,就叫做隨眠。煩惱若活動,是在明了心上面發生作用,就叫做現行。沒有活動,隨眠的時候,在微細不間斷、不明顯的那個地方隱藏著,叫隨逐。

第二、由彼增上事故,煩惱隨眠能成為隨眠,是因為彼煩惱的種子有增上事,才有煩惱的隨眠。增上是什麼?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的時候,內心在一切法的境界上活動的時候,就能增上煩惱的種子,就能造成煩惱的種子。煩惱種子從那兒來?就是心在一切法上活動,生出貪心、瞋心、各式各樣的煩惱,這樣才造成煩惱的隨眠。常常這樣做,煩惱種子特別的有力量。造成以後,就一直地隨逐不捨,隨時就生出來煩惱的活動。一活動,又造成煩惱的種子。種子隨時又活動,活動之後,又加強煩惱的種子的力量。由彼煩惱種子,有種種的根境識的活動,來加強煩惱種子的力量。


5.1.5.煩惱門

煩惱門者,略由二門煩惱所惱,謂由纏門及隨眠門。纏門有五種,一、由不寂靜住故。二、由障礙善故。三、由發起惡趣惡行故。四、由攝受現法鄙賤故。五、由能感生等苦故。

[]什麼是煩惱門?門,是出入,就是活動的時候,一定從這裏經過。現在內心的煩惱,簡略說由兩個門,內心為煩惱所擾亂,心就不寂靜、不安樂。哪兩個門呢?就是由纏門及隨眠門。纏,就是煩惱有行動,能夠發生纏的作用,纏繞著你,令你不自在。隨眠,煩惱沒有活動,但是與心沒有分離。纏門有五個相貌的差別。哪五種?

第一、由不寂靜住故,就是活動的時候,使令內心動亂、不寂靜,就是苦惱。

第二、由障礙善故,就是煩惱活動的時候,使令內心顛倒迷惑,顛倒執著。這個時候,若想要做善事是不可能,被煩惱障礙,為什麼?因為做善事是要用智慧,煩惱這樣強,智慧不能活動,所以善事做不來。

第三、由發起惡趣惡行故,煩惱一發動,就會創造墮落惡趣的惡行,這個罪業使令我們到三惡道,煩惱能令我們受這個苦惱。

第四、由攝受現法鄙賤故,為煩惱逼迫,造成罪過的事情,現在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是榮耀的事情也都被取消,被人家呵斥,輿論呵斥我們,這叫攝受鄙賤故。

第五、由能感生等苦故,煩惱一活動,生苦、老苦、病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各式各樣的苦都成就。煩惱活動的時候,我們被煩惱所苦惱,有這五種。


云何隨眠門所惱?謂與諸纏作所依故,及能引發生等苦故。又由七門,一切煩惱於見及修,能為障礙應知。謂邪解了故,不解了故,解了不解了故,邪解了迷執故,彼因依處故,彼怖所生故,任運現行故。

[]1)什麼是隨眠門所惱?煩惱在種子狀態的時候,沒有活動對我有什麼苦惱呢?因為種子為煩惱活動作依止處,若沒有煩惱種子,就沒有煩惱的活動。所有的煩惱活動,都是因為有煩惱種子的關繫。若是為煩惱纏作依止處,煩惱一動,就引發種種的苦,種種苦還是煩惱種子的作用。

2)還可以從七個門來說明,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貪、瞋、癡、慢、疑,這一切煩惱有能力障礙我們見道、修道,應該知道。哪七個門呢?

第一、邪解了故,就是對於所應該知道,所應該認識,所應該通達的事情,不能夠正確的明了。比如身見,在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執著有我,就是明白的不對,對一切法的真實相搞錯。

第二、不解了故,就是無明,什麼叫做第一義諦?不明白。什麼叫做緣起?不明白。什麼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出世間因果的道理?不明白。

第三、解了不解了故,這是疑。疑惑,對於這件事明白多少,但是又不明白,就是猶豫不決。

第四、邪解了迷執故,對於所邪解了的事情,還執著得很厲害。邪解了,主要就是苦諦、集諦。苦諦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生命體,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是苦,所有的苦都在這裏,生苦也是它,老苦也是它,病苦也是它,死苦也是它,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都是在這裏。對五蘊不太明白,但是不承認不明白,反倒認為自己很對,這樣執著。

第五、彼因依處故,色受想行識的苦諦,是煩惱的依止處,就是色受想行識裏面生出煩惱。但是色受想行識也是由煩惱來,所以它又是苦諦的依止處。苦諦以誰為依止處呢?以我們的煩惱為依止處。煩惱依誰為依止處呢?依色受想行識為依止處。所以,對於苦諦的因處、依處都是迷惑不明了。

第六、彼怖所生故,這是說滅、道兩諦。煩惱的作用,使令我們愛樂生死的境界,愛樂顛倒迷惑的境界。煩惱使令我們不歡喜滅、道二諦,對佛所說的大涅槃,離一切相的境界,生恐怖心、害怕。彼滅、道二諦是煩惱生起恐怖的地方,從這裏生恐怖心。

第七、任運現行故,前六句是屬於見道所斷的煩惱,分別煩惱。修道的時候,已得聖道的聖人,所斷的煩惱是任運現行的煩惱,就是不須要特別思惟,這煩惱就出來。


5.1.9.煩惱過患

煩惱過患者,當知諸煩惱有無量過患,謂煩惱起時先惱亂其心,次於所緣發起顛倒,令諸隨眠皆得堅固,令等流行相續而轉。能引自害,能引他害,能引俱害。生現法罪,生後法罪,生俱法罪,令受彼生身心憂苦,能引生等種種大苦。能令相續,遠涅槃樂。能令退失諸勝善法。能令資財衰損散失。能令入眾不得無畏,悚懼無威。能令鄙惡名稱流布十方,常為智者之所訶毀。令臨終時生大憂悔,令身壞已墮諸惡趣,生那落迦中。令不證得自勝義利。如是等過無量無邊。

[]煩惱有什麼過失、災患?若認真的認識一下,這個煩惱的過患是太多。

1)煩惱生起的時候,先惱亂自己的心。煩惱一動,就是不寂靜,與煩惱在一起的心也不寂靜,心裏不安。

2)進一步呢?就在所緣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一切一切的境界,會有錯誤的認識,什麼錯誤的認識呢?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總是認為還能活兩百年,這樣的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本來是苦,認為是快樂。無我我倒,不淨淨倒,發起錯誤的認識,不能明白諸法實相。

3)煩惱發生作用的時候,使令煩惱的種子更堅強,力量更大。

4)因為煩惱活動以後,煩惱種子力量變大,由種子生現行,力量更強大,所以相續活動的時間更長、更久。

5)煩惱一動的時候,能夠引發出來,傷害自己。若是有的煩惱是和別人有關繫,也使令別人受到傷害。有的煩惱只是引自害,有的煩惱是他害,有的煩惱是俱害。多數彼此都不快樂。

6)煩惱動起來,多數會有行動,就是造罪業,由罪業而受苦。若生出來的罪過,使令現在就要受到果報,就稱為生現法罪,就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受苦。或是生後法罪,造罪有可能現在沒受苦,將來生要受苦。或是生俱法罪,現在也受苦,將來還是要受苦。令受彼生,身心憂苦,這是生後法罪,令你遭遇到那一個生命體身心憂苦的感覺。就是能引生等種種大苦,由於自己內心有煩惱,能引發出來地獄、餓鬼、畜生、人間,發出來生老病死等大苦,種種的大苦,使令我們受苦。

7)煩惱一動,造業就受苦,能令生命體,就是色受想行識,和涅槃樂距離的越來越遠。沒有貪瞋癡,就是涅槃樂。

8)若是修學禪定,得到色界四禪、神通,殊勝的善法都成就。但是若不注意,使令貪瞋癡生起來,禪定就會退失。

9)若是謹慎、善巧的經營,得到很多的財富。若是貪瞋癡不加以節制,財富也會失掉。

10)煩惱重,做錯誤的事情,若是有這樣的時候,入大眾之中,心裏面不能無畏,有所恐懼,沒有威德。

11)貪心、瞋心造罪,各式各樣的煩惱造罪的時候,能令鄙惡的名稱,流布到十方。

12)這樣的人,常被高明的大智慧人訶斥。

13)不能制伏自己的煩惱,放縱自己的煩惱,使令自己成就的功德都流失,臨命終的時候,惡境界就出現,這時候生起大憂悔。

14)煩惱太重,身體容易壞。敗壞以後,墮落到惡趣中,到地獄。

15)煩惱使令我們不能夠如實的覺悟第一義諦,得涅槃。自勝義利,自,是自己。勝義,殊勝的義,就是涅槃。利,就是讚歎涅槃裏面有大功德,裏面是沒有罪過,遠離一切過患災難。煩惱有這麼多的過失無量無邊。


I.煩惱差別

煩惱差別者,多種差別應知,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暴流、軛、取、繫、蓋、株杌、垢、常害、箭、所有、根、惡行、漏、匱、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拘礙,如是等類煩惱差別。當知此中,能和合苦,故名為結。令於善行不隨所欲,故名為縛。一切世間增上種子之所隨逐,故名隨眠。倒染心,故名隨煩惱。數起現行,故名為纏深難渡故,順流漂故,故名暴流。邪行方便,故名為軛。能取自身相續不絕,故名為取。難可解脫,故名為繫。覆真實義,故名為蓋。壞善稼田,故名株杌。自性染污,故名為垢。常能為害,故名為常害。不靜相故,遠所隨故,故名為箭。能攝依事,故名所有。不善所依,故名為根。邪行自性,故名惡行。流動其心,故名為漏。能令受用無有厭足,故名為匱。能令所欲常有匱乏,故名為燒。能引衰損,故名為惱。能為鬪、訟、諍、競之因,故名有諍。燒所積集諸善根薪,故名為火。如大熱病,故名熾然。種種自身大樹聚集,故名稠林。能令眾生樂著種種妙欲塵故,能障證得出世法故,名為拘礙。

[]什麼是煩惱差別?多種差別應知,就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暴流、軛、取、繫、蓋、株杌、垢,常害、箭、所有、根、惡行、漏、匱、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拘礙,這是煩惱的不同。

1)當知此中,煩惱又名為結。什麼是結?就是煩惱有這個力量,能叫你和苦惱在一起。

2)煩惱又名為縛。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令你在善行上,不能隨所欲,不得成就。

3)煩惱又叫做隨眠。什麼是隨眠?就是所有有情的內心裏面都有增上的種子,就是有力量的種子,就是有力量的煩惱的功能,在你內心裏面隨逐不捨,和你不分離。表面上,各式各樣煩惱都沒有活動,但是他的心裏面有很多的煩惱種子潛藏著,隨時會出來,就叫做隨眠。它在不活動的時候?就叫做隨眠。

4)什麼是隨煩惱?因為顛倒迷惑心的緣故,就是貪瞋癡活動,就染污你的心,使令心不清淨,使令心不能解脫。

5)什麼是纏?現行是由隨眠的種子生起來的作用,還沒有生起的時候稱之為種子,稱之為粗重,稱之為隨眠。數起現行,一次又一次的發出來活動,各式各樣的煩惱生起來活動,就叫做纏。

6)什麼是暴流?就是河很深,水很猛,不容易渡過,多數人都是被水漂流。煩惱也如是,煩惱深無底,也不容易過,也是漂流一切眾生在生死裏流轉,所以叫做暴流。

7)什麼是軛?過去世的時候,煩惱出來,做種種的罪過的事情,這種邪行的行動,在現在得到果報的時候,使令修學聖道有困難,就叫做軛。

8)什麼是取?現在愛煩惱,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煩惱活動,造很多的罪,在將來世又得果報。現在生命體死掉,又得生命體,是相續,不會斷。就是煩惱會不斷得苦惱的果報,叫做取。能取自身的相續不絕,得生死果報,就叫做取。

9)什麼是繫?繫,就是把你綁住,想要解脫很難,所以叫做繫。

10)什麼是蓋?有貪瞋癡煩惱的時候,就障礙我們對於所應該通達的事情,遮住,不能明白。各式各樣的煩惱起來,覆蓋住內心,令我們不能明白那件事的真義。

11)什麼是株杌?株,樹的根露在地面上叫做株,在裏面叫做根。杌,就是枝葉被火燒的樹。若是土地裏面有這麼多的株杌,使令這塊地不能種田。這是什麼意思呢?若是內心裏面有很多的煩惱,常常的煩惱,煩惱就越來越重,就使令我們沒有堪能性修學聖道。煩惱太多,常常的活動,使令修學善法的堪能性被破壞。

12)什麼是垢?就是煩惱本身是不清淨的東西,它能夠令我們違犯所受的戒。

13)什麼是常害?就是內心裏面的貪瞋癡不是暫時,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到現在,一直到未來,若不修學聖道的話,貪瞋癡的煩惱常常出來傷害自己。

14)什麼是箭?煩惱比如箭,箭一發出去,向前活動,不是靜止的相貌。遠遠的就向那個對象飛去,這是二個相貌。內心裏面的貪瞋癡一動起來,就是不寂靜,各式各樣的煩惱會造罪,這個罪使令我們苦惱。若不遇見佛法,內心裏貪瞋癡的箭,永久是隨著你,不和你分離,一直的要傷害你。

15)什麼是所有?依事,就是我們的生命體,因為不管是善事也好,不管是惡事也好,都要靠這個身體,才能成就。所以身體是依事,就是一切事業的依止處。誰能得到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貪瞋癡。貪瞋癡是能攝,依事是所攝。所以,這個身體是在貪瞋癡的控制之下,是貪瞋癡所擁有的。

16)什麼是根?貪瞋癡是一切不善的罪業的依止處,一切不善的罪業都是由煩惱來。所以,貪瞋癡叫做不善根。根,是能生,是一切不善法的依止。誰是不善法的依止?就是煩惱,所以煩惱又名為根。

17)什麼是惡行?惡者,邪也,不合道理。有的時候用瞋心做出來種種罪過的事情,這是邪行自性;有的時候用愛心做種種罪過的事情,還是邪行;有的時候用種種執著的心,邪知邪見的心,做出種種的罪過的事情。所以,煩惱是邪行自性,因為它的體性是邪。

18)什麼是漏?就是心在種種的所緣境上活動的時候,都是散亂,不能寂靜住。因為散亂,就會發出來種種的貪瞋癡,造種種的身、口、意的罪業,所以叫做漏。由煩惱漏出來種種的罪過,所以叫做漏。

19)什麼是匱?匱,就是缺少,不足不夠,有所缺。為什麼煩惱叫做匱呢?因為,貪瞋癡能令受用無有厭足。當受用五欲的時候,煩惱還是不會放過你,令你沒有厭足,希望再多一點,總是感覺到不足。貪瞋癡叫我們享受五欲,但是叫我們老是不知足,總感覺到不夠,所以稱為匱,煩惱有這樣的一種特性,叫你不滿足。

20)什麼是燒?能令你所欲,令你不滿足。就是所欲的有少,就叫做燒。因為不足,心裏面難過,所以叫做燒。在欲上令你苦惱,就叫匱乏,引起來內心的憂苦,就像火似的來燃燒自己。

21)什麼是惱?由煩惱得到欲,而得到欲的時候,煩惱還繼續來傷害自己,使令自己會引發出來種種倒楣的事情,很多的苦惱的事情。

22)什麼是有諍?內心有煩惱的時候,它會斗訟,會諍兢。如果把愛煩惱斷掉,把見煩惱斷掉,就沒斗訟諍兢的事情。

23)什麼是火?善根,就是無貪心、無瞋心、沒有愚癡心。由這樣的善心積聚種種的功德,叫做諸善根。但是,貪瞋癡一活動,就把集諸善根薪,用火燃燒。如何說燒?一個是不能相續,比如說我繼續做種種功德,但是貪瞋癡一來,功德不能做,就是被燃燒。第二、已經由無貪瞋癡的心,做種種功德,但是猛烈的貪瞋癡若活動的時候,影響以前做的功德。

24)什麼是熾然?得大熱的病使令身心苦惱,內心的貪瞋癡也是一樣,令身心都苦惱。熾,就像猛火燃燒這個相狀,叫熾然。大熱病使令人苦惱,就像火燒似。現在煩惱大病若是活動起來,也像猛火燃燒似。

25)什麼是稠林?稠林,稠密的森林,譬喻我們的身體很多,就是三惡道的身體,地獄的身體,餓鬼的身體,畜生的身體,乃至人間的身體,天上的身體,名式各樣的身體,就像大樹聚集。很多的身體,都是由煩惱生出來的苦果。煩惱有力量能令你生出來種種的五蘊身來受苦。

26)什麼是拘礙?心裏若有煩惱的時候,能令眾生樂著各式各樣微妙的五欲境界,就是執著,愛著不捨。就等於是被煩惱捉住,被色聲香味觸捉住,但是色聲香味觸實在是不能抓住,是愛著五欲的煩惱,它把你抓住,就叫做拘。若有煩惱的時候,能障礙你證得出世間解脫的聖道。


II.建立差別

諸如是等煩惱差別,佛、薄伽梵隨所增強,於彼種種煩惱門中,建立差別。結者,九結:謂愛結等,廣說如前。縛者,三縛:謂貪、瞋、癡。隨眠者,七種隨眠:謂欲貪隨眠等,廣說如前。隨煩惱者,三隨煩惱:謂貪、瞋、癡。纏者,八纏:謂無慚、無愧、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妬、慳悋。暴流者,四暴流:謂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如暴流,軛亦爾。取者,四取: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繫者,四繫:謂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取身繫。蓋者,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株杌者,三株杌:謂貪、瞋、癡。如株杌,如是垢、常害、箭、所有、惡行亦爾。根者,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漏者,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匱者,三匱:謂貪、瞋、癡。如匱,如是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亦爾。拘礙者,有五拘礙:一、顧戀其身。二、顧戀諸欲。三、樂相雜住。四、闕隨順教。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

[]這麼多的煩惱的差別相貌,佛、薄伽梵,隨順所有的煩惱的特性、特徵,各別的不同的相貌,於彼種種的煩惱門裏面,建立煩惱的差別名字。

1)結者,一共有九個結,就是愛結等,廣說這九個結,前面說過。

2)縛者,三縛,就是貪、瞋、癡。

3)隨眠者,七種隨眠,謂欲貪隨眠等,廣說如前。

4)隨煩惱者,三隨煩惱,謂貪,瞋,癡。

5)纏者,八纏,謂無慚、無愧、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妒、慳吝。無慚、無愧這樣的煩惱,障礙佛教徒持戒清淨。惛沈、睡眠,是修學奢摩他的時候,能障礙奢摩,惛沈睡眠來,不能修奢摩他。掉舉、惡作,就是修毗缽舍那的時候,想要如理作意,偏要掉舉不可。惡作,以前做錯事情,心裏面一直的過不去,障礙自己的如理作意。嫉妒、慳吝,就是彼此都是共同的學習聖道的時候,受用法、受用財就會有這樣的心情,一個嫉妒、一個慳吝。使令戒定慧不清淨,不能成就無漏的戒定慧,所以叫做纏。

6)暴流者,四暴流,謂欲暴流、有暴流、見暴流、無明暴流。欲暴流,就是欲界的眾生心裏面有很多的欲,這個欲把眾生困住。有暴流,就是色界、無色界天對禪定有欲,愛著。見暴流,就是所謂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見取見,為見所困。總之,都是無明暴流,不知道這都是虛妄分別,都是空無所有。

7)如暴流有四種,有這種過患,軛也是一樣,有這麼多。

8)取者,四取,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欲取,內心裏面有這樣的欲,所以取著塵勞的境界,主要就是色聲香味觸。見取,出家人棄捨欲,愛著心裏面的思想。戒禁取,外道能受持守護這樣的戒,也就能達到那個目的地,取著這個戒。我語取,在家人是欲取,出家人是見取、戒禁取,這兩種人都有我語取,都是執著有我。我語取,語就是語言,在語言上有這樣一個字。實在是沒有真實體性,但有言說而已,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叫做我語取。

9)繫者,四繫,謂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取身繫。身是什麼呢?是指禪定的意生身。人間的人,是由父母所產生,胎生。欲界天上的人是化生。若是色界的四禪成功,就是往生到色界天,色界天的身體叫做意生身,也可以說是化生。欲界天是化生,由業力使令他得這個身體。色界天的身體,就是隨心意,心怎麼想就怎麼現。貪身繫,就是想要得到色界禪,但是因為有貪,就把你綁住,障礙你不能得到禪定。瞋身繫,就是想要得到色界禪,也是為瞋所障礙。戒禁取身繫,外道有戒禁取,也障礙他得到這個禪定的身體。此實執取身繫,就是見取,取著內心的思想,認為是最殊勝,最高尚,最微妙。很堅固的執著,障礙他得色界定。

10)蓋者,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貪欲蓋,就是想要出家修行,為貪欲所覆障,就是不能出家。瞋恚蓋,出家之後,若有違犯,同梵行者來勸導、教誡、教授,他不接受,心裏面憤怒。若是接受教導,修奢摩他的時候,惛沈、睡眠把奢摩他蓋住。修毗缽舍那,掉舉、惡作又把它蓋住。疑蓋,疑惑心障礙聖道的修學。

11)株杌者,三株杌,謂貪、瞋、癡。貪、瞋、癡常常的活動,使令內心的修學聖道的堪能性都破壞,不能夠修學聖道。

12-16)如株杌如是,垢、常害、箭、所有、惡行也是一樣有同樣的作用。

17)根者,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使令我們作惡事,墮落三惡道,它有這個力量,所以就叫做一切不善法的根本。

18)漏者,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就是外門流注,眼耳鼻舌身意不能夠內斂,就是向外攀緣,向外看色聲香味觸。有漏,是內門流注,非佛教徒修學禪定成就,內心裏面有愛、見、慢。愛著禪定的三昧樂,有我見或者常見、斷見、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使令他不能與聖道相應,所以叫做有漏。無明漏,就是欲漏、有漏的依止處。因為有無明,才有欲漏、有漏,不明白一切法是緣起,畢竟空。無始劫來使令光陰都空過,就是這無明的關繫。

19)匱者,三匱,謂貪、瞋、癡。有這樣煩惱的時候,總是不足。

20-25如匱如是,燒、惱、有諍、火、熾然、稠林也是這樣子。

26)拘礙者,有五種拘礙,一、顧戀其身,二、顧戀諸欲,三、樂相雜住,四、闕隨順教,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

一、顧戀其身,就是心裏面常愛著自己的身體,還要想辦法來照顧他。

二、顧戀諸欲,心裏面老是想色聲香味觸。

三、樂相雜住,就是歡喜彼此在一起住。出家人願意和在家人一起住,這是一個不對的事情。都是出家人在一起住,也會耽誤自己用功。

四、闕隨順教,就是沒有隨順聖道的法語。若想修行的時候,對佛的法語要能夠通達,知道怎麼用功修行,就叫做具足隨順教。

五、得微少善,便生喜足。修止、修觀,有一點成就,就歡喜,就停在那裏。


1.三漏

復次、諸欲界繫一切煩惱,唯除無明,說名欲漏。諸色、無色二界所繫一切煩惱,唯除無明,說名有漏。若諸有情,或未離欲,或已離欲,除諸外道所有邪僻分別,愚癡所生惡見蔽覆其心,依此惡見,於彼諸欲一分尋求,一分離欲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於彼三界所有無智,總攝為一,立無明漏。

[]1)復次,眾多屬於欲界的煩惱,唯獨要扣除無明,不要算,其餘一切欲界煩惱,說名為欲漏。2)眾多屬於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唯獨要扣除無明,不要算,其餘一切色、無色界煩惱,說名為有漏。3)若是三界中眾多有情,包括尚未捨離欲,或是已經捨離欲的眾生,但是要扣除眾多外道所有乖謬不正的分別,愚癡所生起的錯誤的見解,遮蔽覆蓋他的心,依照這種錯誤的見解,對於彼諸欲有一部分會尋求,或是有一部分依定離欲,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這二類的外道,因為有推求的緣故,不符合流注的意思的緣故,所以不屬於這裡的無明漏。那些其他人對三界所有無智,總體攝為一,安立為無明漏。

[參考]三漏,cf.佛光大辭典等

1.又作三有漏,令有情留住於三界之欲漏、有漏、無明漏等三種煩惱。

2.什麼是漏?令心流注漏泄之意,為煩惱之異名。煩惱能從有情的六根漏泄過患,令有情於生死中流轉不息,故別稱為漏。依外門流注故立欲漏,依內門流注故立有漏,依彼二所依門流注,故立無明漏。

3.問何故名漏?漏是何義?答:留住義、淹貯義、流派義、禁持義、魅惑義、醉亂義、是漏義。

a)留住義是漏義者,誰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無色界?所謂諸漏。

b)淹貯義是漏義者,如濕器中,淹貯種子;便能生芽。如是有情,煩惱器中,淹貯業種;能生後有。

c)流派義是漏義者,如泉出水,乳房出乳;如是有情,從六處門,諸漏流派。

d)禁持義是漏義者,如人為他所禁持故,不能隨意遊適四方;如是有情,為諸煩惱所禁持故,循環諸界諸趣諸生,不得自在趣涅槃界。

e)魅惑義是漏義者,如人為鬼之所魅惑,不應說而說,不應作而作,不應思而思。如是有情,為諸煩惱所魅惑故,起身語意三種惡行。

f)醉亂義是漏義者,如人多飲根莖枝葉花果等酒,即便醉亂,不了應作不應作事,無慚無愧,顛倒放逸。如是有情,飲煩惱酒,不了應作不應作事,無慚無愧,顛倒放逸。


2.九結

復次、有九種事,能和合故,當知建立九結差別。云何九事?一、依在家品,可愛有情、非有情數一切境界貪愛纏事。二、即依此品,可惡有情、非有情數一切境界瞋恚纏事。三、依有情數憍慢纏事。若四、五、六,依惡說法諸出家品,三種邪僻勝解纏事,謂依聽聞不正法故,依不如理邪思惟故,依非方便所攝修故,如是差別即為三種。七、於善說法律無勝解纏事。八、依出家品智貧窮事。九、依在家品財貧窮事。由此九事,如其所應,當知配屬愛等九結。此中由嫉變壞心故,於正法內發起法慳,由此當來智慧貧乏。餘隨所應,配屬應知。

[]1)復次,有九種事情,能令你與苦和合的緣故,應當知道建立九結的不同。哪九結?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

2)什麼是九種事情?

一、依在家品類說,對於可愛有情、無情物這一切境界,令貪愛現行的這些事情。

二、依在家品類說,可厭惡的有情、無情物這一切境界,令瞋恚現行的這些事情。

三、依照有情數,令憍慢現行的這些事情。

四、五、六,依照惡說法的眾多出家品類說,有三種乖謬不正勝解現行的事情,哪三種?就是因為依靠聽聞不是合理的教法的緣故,所以生起疑結。依靠不合理的錯誤思惟的緣故,所以生起見結。依靠不是屬於善巧方便的修行的緣故,所以生起取結。這樣的差別,就成為疑、見、取結這三種。

七、對於善說法律的佛法,不知道諸法是緣起,自性空,是無我,對於這些沒有殊勝的了解這些事情,就是無明結。

八、依照出家品類,智慧貧窮的事情。因為嫉妒他人勝過自己,不教導他人自己所知道的法,所以,未來世愚癡暗眛,是屬於智慧貧窮的事情,因此,建立嫉結。

九、依在家品類,財富貧窮的事情。因為不願意將自己擁有的財富,幫助需要的人,所以,未來世貧窮,是屬於財富貧窮的事情,因此,建立慳結。經由這九種事情,如其道理所互相符合,應當知道分配並隸屬於愛等九結。在這裡,由於嫉妒的關係,變異敗壞善心的緣故,所以,對於正法內心發動生起法的慳吝,因此,當來智慧貧乏。其餘隨其所相應,分配並隸屬應該可以知道。

[參考]九結,cf.佛光大辭典等

1.結者,繫縛之義。謂一切眾生,因此妄惑,造作諸業,而為眾苦繫縛,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云結。

1)愛結者,謂三界貪。是染著相,如融膠漆,故名為愛。愛即是結,故名愛結。

2)恚結者,謂五部瞋。於有情等,樂為損苦,不饒益相,如辛苦種,故名為恚。恚即是結,故是名恚結。

3)慢結者,謂三界慢。以自方他德類差別,心恃舉相,說名為慢。如傲逸者,凌篾於他。此復七種。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a)謂因族姓、財位、色力、持戒、多聞、工巧等事,若於劣謂已勝,或於等謂己等,由此令心高舉名慢。b)若於等謂己勝,或於勝謂己等,由此令心高舉名過慢。c)若於勝謂己勝,由此令心高舉名慢過慢。d)若於五取蘊,執我我所,由此令心高舉,名我慢。e)若於未證得預流果等殊勝德中,謂已證得,由此令心高舉,名增上慢。f)若於多分族姓等勝中,謂己少劣,由此令心高舉,名卑慢。g)若實無德,謂己有德,由此令心高舉,名邪慢。如是七慢,總名慢結。

4)無明結者,謂三界無知。以不解了為相。如盲瞽者,違害明故,說名無明。此遮止言,依對治義。如非親友、不實等言,即說怨家虛誑語等。無明即是結,故名無明結。

5)見結者,謂三見。即有身見、邊執見、邪見。a)五取蘊中,無我我所,而執實有我我所相。此染污慧,名有身見。身是聚義。有而是身,故名有身。即五取蘊。於此起見,名有身見。b)即五取蘊非斷非常,於中執有斷常二相,此染污慧,名邊執見。執二邊故。c)若決定執無業、無業果、無解脫、無得解脫道、撥無實事,此染污慧,名邪見。如是三見,名見結。

6)取結者,謂二取。即見取、戒禁取。謂前三見,及五取蘊,實非是勝,而取為勝,此染污慧,名見取。取是推求,及堅執義。戒,謂遠離諸破戒惡。禁,謂受持烏雞鹿狗露形拔髮斷食臥灰。或於妄執生福滅罪諸河池中,數數澡浴。或食根果草菜藥物,以自活命。或復塗灰拔頭髮等,皆名為禁。此二俱非能清淨道,而妄取為能清淨道,此染污慧,名戒禁取。諸婆羅門有多聞者,多執此法以為淨道,而彼不能得畢竟淨。如是二取,名為取結。

7)疑結,謂於四聖諦,令心猶豫。如臨歧路,見結草人,躊躇不決。如是於苦,心生猶豫,為是為非,乃至廣說。疑即是結,故名疑結。

8)嫉結,謂於他勝事,令心不忍。謂於他得恭敬供養財位多聞及餘勝法,心生妒忌,是不忍義。嫉即是結,故名嫉結。

9)慳結,謂於己法財,令心吝惜。謂我所有,勿至於他。慳即是結,故名慳結。

3.問何故名結﹖結是何義﹖答︰繫縛義,是結義。合苦義,是結義。雜毒義,是結義。1)此中繫縛義是結義者,謂結即是繫。云何知然﹖如契經說︰尊者執大藏往尊者舍利子所,問言︰大德!為眼結色,色結眼耶﹖乃至意法,為問亦爾。舍利子言︰眼不結色,色不結眼。此中欲貪,說名能結。乃至意法,亦復如是。如黑白牛,同一靷繫。若有問言︰為黑繫白,白繫黑耶﹖應正答言︰黑不繫白,白不繫黑。此中有靷,說名能繫。由此故知,結即是繫。

2)合苦義是結義者,謂欲界結,令欲界有情,與欲界苦合,非樂。色界結,令色界有情,與色界苦合,非樂。無色界結,令無色界有情,與無色界苦合,非樂。

3)雜毒義,是結義者,謂勝妙生及有漏定。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以雜煩惱故,聖者厭離。如雜毒食,雖復美妙,智者遠之。


3.三縛

復次、由為貪縛所纏縛故,於能隨順樂受境界,心不能捨。如是瞋縛所纏縛故,於能隨順苦受境界,心不能捨。由愚癡縛所纏縛故,於能隨順非苦樂受中庸境界,心不能捨。由此因緣,故立三縛。

[]復次,因為被貪縛所纏繞、束縛的緣故,對於能隨順樂受的境界,內心不能捨離。同樣,因為被瞋縛所纏繞、束縛的緣故,對於能隨順苦受的境界,內心不能捨離。因為被愚癡縛所纏繞、束縛的緣故,對於能隨順非苦樂受中庸的境界,內心不能捨離。由這三種受的因緣,因此,建立三縛。


4.七隨眠

復次、煩惱品所有麤重,隨附依身,說名隨眠。能為種子,生起一切煩惱纏故。當知此復建立七種,由未離欲品差別故,由已離欲品差別故,由二俱品差別故。由未離欲品差別故,建立欲貪、瞋恚隨眠。由已離欲品差別故,建立有貪隨眠。由二俱品差別故,建立慢、無明、見、疑隨眠。如是總攝一切煩惱。

[]1)復次,屬於煩惱品類的所有麤重,隨逐附著在所依的身心,說名為隨眠。能夠作為種子,為什麼?因為能生起一切煩惱的現行的緣故。為什麼稱為隨眠?就是煩惱不活動的時候,就用睡眠來譬喻,若醒過來就活動,就是有煩惱出來。隨,就是隨逐你的心而不捨離。有的時候活動,有的時候不活動,不活動的時候叫眠。

2)應當知道這個隨眠還可以建立為七種。哪七種呢?

一、欲貪隨眠,貪是通於色界、無色界,這裡但是欲界眾生所具足的貪煩惱,就是還沒有離欲的時候的貪煩惱,這個煩惱也有隨眠的現象。

二、瞋恚隨眠,心裏面有恨,這個煩惱也有隨眠的時候。

三、有貪隨眠,這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眾生的貪煩惱,和欲界不一樣。愛著色界的四靜慮,無色界的四空定,對於定有所著,有所貪著就是有貪隨眠。

四、慢隨眠,欲貪隨眠、瞋恚隨眠這兩種都是指欲界眾生所具足的煩惱;有貪隨眠,是指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的煩惱。慢隨眠,欲界眾生也是有,色界天、無色界天眾生也是有。

五、無明隨眠,就是不知道前因後果,不知道諸法是緣起,不知道真如的道理,那個愚癡性,也是有隨眠。

六、見隨眠,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這五見。

七、疑隨眠,就是對於苦、集、滅、道有疑問,還不能夠相信。

3)為什麼要建立七隨眠?由於尚未捨離欲界品類不同的緣故,由於已經捨離欲界品類差別的緣故,由於已離欲以及未離欲這二種差別的緣故。由於尚未捨離欲界品類不同的緣故,建立欲貪、瞋恚隨眠。由於已經捨離欲界品類差別的緣故,建立有貪隨眠。由於已離欲以及未離欲這二種差別的緣故,建立慢、無明、見、疑隨眠。這樣七種總攝一切煩惱。

[參考]七隨眠,cf.佛光大辭典等

1.什麼是隨眠?貪瞋等之煩惱,隨逐有情而不離,故曰隨,煩惱之狀體,幽微而難了知,猶如睡眠之狀體,故曰眠。又隨逐有情而增昏滯,如睡眠,故曰隨眠。就是說諸惑之種子,隨逐於人,眠伏於阿賴耶識中,故曰隨眠,又諸惑之種子,隨逐於人,益增過失,如人之耽眠而益長眠,故名隨眠。

2.問:何故名隨眠?隨眠是何義?答:微細義、隨增義、隨縛義是隨眠義。

微細義是隨眠義者,欲貪等七,行相微細;如七極微,成一細色。隨增義是隨眠義者,欲貪等七,普於一切微細有漏,皆悉隨增。乃至一極微,或一剎那頃,欲貪等七,皆隨增故。隨縛義是隨眠義者,如空行影,水行隨故。空行,謂鳥。水行,謂魚。鳥以翅力,欲度大海;水中有魚,善取其相,而作是念,無有飛鳥能過大海。唯除勇迅妙翅鳥王。即逐其影。鳥乏墮水,魚便吞之。如是隨眠,於一切位恆現起得。非理作意,若現前時,即受等流,或異熟果。

3.外國諸師,作如是說:由四種義,故名隨眠。謂微細義、隨入義、隨增義、隨縛義是隨眠義。a)微細義是隨眠義者,謂欲貪等自性行相,俱極微細。b)隨入義是隨眠義者,謂欲貪等隨入相續,無不周遍,如油在麻,膩在團中,無不周遍。c)隨增義是隨眠義者,謂欲貪等於相續中,展轉隨增,如孩乳母。d)隨縛義是隨眠義者,如空行影,水行隨逐。

4.應以三事,知諸隨眠。一、以自性故,二、以果故,三、以補特伽羅故。

第一、以自性故者,欲貪隨眠,如食興蕖。瞋恚隨眠,如食辛辣。有愛隨眠,如乳母衣。慢隨眠如憍傲人。無明隨眠,如盲瞽者。見隨眠,如失道者。疑隨眠,如臨岐路。

第二、以果故者,欲貪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鴿雀、鴛鴦等中。瞋恚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蜂蝎毒蛇等中。有貪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色無色界。慢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卑賤種族。無明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愚盲種族。見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外道種族。疑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邊鄙種族。

第三、以補特伽羅故者,欲貪隨眠,如難陀等。瞋恚隨眠,如氣噓指鬘等。有貪隨眠,如遏璽多阿邏荼嗢達洛迦等。慢隨眠,如傲士等。無明隨眠,如鄔盧頻螺婆迦葉波等。見隨眠,如善星等。疑隨眠,如摩洛迦子等。


5.隨煩惱

復次、隨煩惱者,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若忿、若恨,如是廣說諸雜穢事。當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貪,名貪不善根。瞋、癡亦爾。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奮發,說名為忿。內懷怨結,故名為恨。隱藏眾惡,故名為覆。染污驚惶,故名熱惱。心懷染污,不熹他榮,故名為嫉。於資生具深懷鄙吝,故名為慳。為欺罔彼,內懷異謀,外現別相,故名為誑。心不正直,不明不顯,解行邪曲,故名為諂。於所作罪,望己不羞,故名無慚。於所作罪,望他不恥,故名無愧。於他下劣,謂己為勝;或復於等謂己為等,令心高舉,故名為慢。於等謂勝,於勝謂等,令心高舉,故名過慢。於勝謂勝,令心高舉,名慢過慢。妄觀諸行為我我所,令心高舉,故名我慢。於其殊勝所證法中,未得謂得,令心高舉,名增上慢。於多勝中,謂己少劣,令心高舉,名下劣慢。實無其德,謂己有德,令心高舉,故名邪慢。心懷染污,隨恃榮譽,形相疏誕,故名為憍。於諸善品不樂勤修,於諸惡法心無防護,故名放逸。於諸尊重及以福田,心不謙敬,說名為傲。若煩惱纏,能令發起執持刀杖、鬥訟違諍,故名憤發。心懷染污,為顯己德,假現威儀,故名為矯。心懷染污,為顯己德,或現親事,或行軟語,故名為詐。心懷染污,欲有所求,矯示形儀,故名現相。現行遮逼,有所乞丐,故名研求。於所得利,不生喜足,悅獲他利,更求勝利,是故說名以利求利。自現己德,遠離謙恭,於可尊重而不尊重,故名不敬。於不順言,性不堪忍,故名惡說。諸有朋疇,引導令作非利益事,名為惡友。耽著財利,顯不實德,欲令他知,故名惡欲。於大人所,欲求廣大利養恭敬,故名大欲。懷染污心,顯不實德,欲令他知,名自希欲。於罵反罵,名為不忍。於瞋反瞋,於打反打,於弄反弄,當知亦爾。於自諸欲,深生貪愛,名為耽嗜。於他諸欲,深生貪著,名遍耽嗜。於勝於劣,隨其所應,當知亦爾。於諸境界深起耽著,說名為貪。於諸惡行深生耽著,名非法貪。於自父母等諸財寶,不正受用,名為執著。於他委寄所有財物,規欲抵拒,故名惡貪。妄觀諸行為我我所,或分別起,或是俱生,說名為見。薩迦耶見為所依止,於諸行中發起常見,名為有見。發起斷見,名無有見。當知五蓋,如前定地已說其相。不如所欲,非時睡纏之所隨縛,故名登瞢。非處思慕,說名不樂。麤重剛強,心不調柔,舉身舒布,故曰頻申。於所飲食不善通達,若過、若減,是故名為食不知量。於所應作而便不作,非所應作而更反作,如所聞思修習法中,放逸為先,不起功用,名不作意。於所緣境,深生繫縛,猶如美睡隱翳其心,是故說名不應理轉。自輕蔑故,名心下劣。為性惱他,故名抵突。性好譏嫌,故名諀訿。欺誑師長、尊重、福田及同法者,名不純直。身、語二業皆悉高疏,其心剛勁,又不清潔,名不和軟。於諸戒、見、軌則、正命,皆不同分,名不隨順同分而轉。心懷愛染,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心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親里尋思。心懷染污,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國土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義,推託遷延,後時望得,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不死尋思。心懷染污,攀緣自他,若劣、若勝,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名輕蔑相應尋思。心懷染污,攀緣施主往還家勢,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家勢相應尋思。愁、歎等事,如前應知。

[]復次,什麼是隨煩惱?有二種意思,第一、若是根本煩惱、若是隨煩惱,一切煩惱都可以總說為隨煩惱,因為展轉互相隨逐而生起。根本煩惱,就是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隨煩惱,就是忿、恨,這樣如下詳細說明種種參雜污穢的事情。第二、扣除根本隨眠,其餘皆名為隨煩惱。

1)應當知道,在這裡,貪能夠生起一切不善法,所以稱貪為不善根。瞋、癡也是這樣。

2)若是瞋恚現行的時候,能令面貌慘裂、怒氣盈滿,說名為忿。什麼是忿?別人當面對自己說些不太合適、沒有什麼利益的話,心理上就憤發,氣不過,當面就生氣。用刀、用槍等,向對方施加暴行。

3)內心懷有怨結,故名為恨。什麼是恨?以忿為先之後,心裡上結一個怨,永久不捨掉、沒有放棄。恨了以後,這口氣忍不下來,下次碰到機會的話,就要報復。

4)隱藏種種惡,故名為覆。什麼是覆?自己違犯過失以後,隱藏起來,不要使人家知道。為了覆藏、隱蓋自己所犯的罪過,別人真正要教誨、教導,使他懺悔得清淨的時候,他不肯發露、不承認。要面子,怕人知道,這個覆是屬於愚癡的一分,是一種愚癡相。什麼是覆罪的作用?不發露、不懺悔,這個罪永久在心裡,有時候想起來,生起懊悔心,良心不安。

5)內心染污,驚懼惶恐,故名熱惱。什麼是惱?以這個忿、恨為先,引起一種要損害對方的心理。表現在外面的是發起一種很粗暴,很壞的話。等於侵犯他、侵陵他、損害對方。如果是單單放在心裡生生氣,還是忿;假使過了,永久不忘,就是恨;當下就發出脾氣、罵人等,這個心理更強化,叫惱。什麼是暴惡言?話說出來像刀一樣的刺,傷害對方,或是漫罵,毫無理性的大吵大鬧。什麼是惱的作用?以惱引發說這個話,使對方心理上憂苦,心理上不得安穩。一方面使人憂苦、不安穩,一方面使自己憂苦、不安穩,都是依惱而引起。或者還可以發生一種非福、罪惡、有罪的身體上行為的行動,或者單是語言方面,發生一種罪行。還可以引起惡名稱這一種不好的結果。

6)心存染污,對於別人的好事情,心理不歡喜,故名為嫉。什麼是嫉妒?對於別人的好事情,心理嫉妒。為什麼要嫉呢?無非是為名、為利,所以對於別人盛的時候,心理上忍不下來,妒忌心就生起來。嫉心有什麼作用呢?實際上自己心裡起種種的憂苦。

7)對於生活所需要的資具,內心存有吝嗇,故名為慳。什麼是慳?捨不得布施,與布施恰恰相違反,內心吝惜。就是對於金錢種種,因為心理上生吝惜,所以不能夠布施,這個就叫做慳。心理上偏在執著利養以及利養的工具。什麼叫利養呢?利,是經濟方面的東西,可以養我們身體的,穿的、吃的、用的種種,可以滋養我們,能維持我們生活,叫做利養。及獲得利養所需要的眾具。所以對經濟方面捨不得,對於這些經濟工具捨不得,是屬於貪的一分。什麼是慳的作用?慳吝心一發展起來,心沒有滿足。什麼是無厭足?由於慳吝故,用不到的東西,還是永遠保持在那裡,愈積愈多。

8)為了欺騙蒙蔽他人,內心懷有不同的計謀,外在表現出別的樣子,故名為誑。什麼是誑?就是對於別人矯妄,虛詐表現,沒有功德表現好像有功德,是屬於貪的一分。什麼是誑的作用?邪命很多都是從誑來的。

9)內心不是正直,有錯誤不會表明出來,不會顯發出來,知解與行事都是邪曲,不正不直,故名為諂。什麼是諂?掩飾自己,怕人知道,把犯的錯誤隱藏在裡面,這一種心是歪曲不直的。為什麼要這樣子?為了執著名利,所以就諂曲,掩飾自己的過失。貪這個名利,是貪;不用正當的方法解決,是愚癡。什麼是諂的作用?有諂心,不受教誨,不但不承認,還用個方法來掩飾。另外,因為他有罪,不肯老老實實的發露、歸依懺悔,所以是不能教化的人,用不著教。

10)對於自己所作的罪過,望向自己不會羞恥,故名無慚。什麼是無慚?對於所做的罪過,因為不尊重自己,不尊重真理,不尊重道德,所以沒有羞恥心。

11)對於自己所作的罪過,望向他人不會羞恥,故名無愧。什麼是無愧?不管社會上批評,不顧外面的輿論,不生羞恥心。無慚、無愧,就是對於罪惡不生羞恥心,不知道羞恥。各式各樣的煩惱及隨煩惱,無慚、無愧都在裡面,同時而有的。

12)七慢

a)於他下劣,謂己為勝;或復於等謂己為等,令心高舉,故名為慢。什麼是慢?不如我的,我曉得我比你好;或者是同我一樣的,我知道你會我也會,可是心裡起慢心,內心的想法是你不如我、我比你好,或者你會,我還不是也會。

b)於等謂勝,於勝謂等,令心高舉,故名過慢。什麼是過慢?你會我也會、你好我也好,可是卻說我比你好,心想我比你高明一點、要好一點。或者,明明他比我好,卻說我們差不多,還是心理上生起高傲的心。

c)於勝謂勝,令心高舉,名慢過慢。什麼是慢過慢?明明別人比自己好,卻說自己比對方好,這樣的心理上的高傲,叫做慢過慢。

d)妄觀諸行為我我所,令心高舉,故名我慢。什麼是我慢?在這個五取蘊上,可能執著色是我,或者是受是我,或者是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隨便執著一種是我。或者是色是我所,或者是受是我所,在五蘊之中,隨便執著一種是我所。因我而生起的慢,普通叫自尊心,就是好像自己比別人好,自己要尊重自己的心理,這就是我慢。

e)於其殊勝所證法中,未得謂得,令心高舉,名增上慢。什麼是增上慢?根本沒有得到這種增上,這種好的法,自以為我已經得到,就自以為比人家高多。什麼是增上?就是殊勝所證之法,就是初果乃至阿羅漢、緣覺、佛諸聖果及心能夠平等而持,心能夠到達平等,有種種神通等功德現起。所以,對於這許多增上殊勝的證法,沒有得到而自以為已經得到,心就高舉,自己比人家好。

f)於多勝中,謂己少劣,令心高舉,名下劣慢。什麼是卑慢?明明別人家殊勝,比他好很多,覺得自己只差一點點,自己少分的下劣,差一點有什麼關係,這樣心就高舉。

g)實無其德,謂己有德,令心高舉,故名邪慢。什麼是邪慢?明明知道自己根本沒有聖果,修持戒定慧的種種功德,可是裝個樣子出來讓人看看自己有,那我比你們好得多。雖然有七種的慢,不過它的作用都是一樣。自己內心傲慢,怎麼會尊敬別人、推重別人呢?心裡對聖者,或是雖未證聖果,有戒、有定的這些人,自己起高傲心,不生尊重的心,都是從慢而來的。

13)內心懷有染污,依靠這些自己所得的繁榮、歡愉,形相不受拘束,故名為憍。什麼是憍?對於一種好的事情,生起染著倨傲。什麼是盛事?就是世間法裡面這些好的事情。有名、有利,有福、有祿、有壽,諸如此類的,都是一種盛事。什麼是染著、倨傲?對自己這個好事情,自己很欣賞自己,生起驕傲的心,心理上很舒服、很歡喜,所以這是屬於貪的一分。什麼是能盡為性?憍能夠使自己的無貪、無瞋、無癡三種善根,慢慢消失。因為有憍,不容易再向上,只有向下。

14)於諸善品不樂勤修,於諸惡法心無防護,故名放逸。什麼是放逸?依貪、瞋、癡、懈怠這四種不正當的心理,對於種種煩惱,內心不防護,對於三十七道品這種種善品的修行法,不能夠修習,也不想去修習。放逸就包括貪、瞋、癡、懈怠綜合起來所發生的作用。有放逸,就慢慢開始做惡,做種種不好的事情。好的,本來有一點點,慢慢就退失,這是放逸的作用。

15)對於眾多值得尊重的人,及以能生福德之田,在各種福田中,佛、佛弟子、修行者等必受尊敬者,稱為敬田。父母及師長等必受報恩者,稱為恩田。受憐憫之貧者、病者等,稱為悲田。內心不謙遜、不恭敬,說名為傲。

16)若是煩惱現前活動,能令他發動、生起忿怒,執持刀或杖,諍鬥,互相訴訟,意見相違,而有諍論,故名憤發。

17)內心懷有染污,為了顯示自己的德行,假裝表現出很有威儀,故名為矯揉造作。

18)內心懷有染污,為了顯示自己的德行,或是表現很容易親近的樣子,或是說一些柔軟的言語,故名為詐欺。

19)內心懷有染污,想要有所希求,矯揉造作,顯示形儀,故名現相。為貪求種種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具因緣,方便顯現自己有殊勝的功德,矯詐構集非常威儀。為誑他故,恆常詐現諸根無掉、諸根無動、諸根寂靜,由是令他謂其有德,當有所施、當有所作。所謂承事,供給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及諸資具。

20)現前表現的行動是遮止、阻擋、逼迫對方,有所乞求,故名研求。

21)對於自己所得到的利益,不會生起歡喜、知足,獲得其他的利益,內心喜悅,希求更多殊勝的利益,是故說名以利求利。

22)自己現出自己的德行,遠離謙遜、恭敬,對於值得尊重,而不尊重,故名不敬。

23)對於不順自己內心的言語,本性不能堪忍,發言麤獷,故名惡說。

24)若是有朋友、伴侶,引導,使令你作不是利益的事情,這些伴侶,名為惡友。

25)耽著財富、利養,顯現出不是真實的德行,想要令他人知道自己是有真實的德行,故名惡欲。

26)對於那些王公貴族,想要希求廣大的利養與恭敬,故名大欲。

27)懷有染污的心,顯現出不是真實的德行,想要令他人知道自己是有真實的德行,名自希欲。

28)於罵反罵,名為不忍。於瞋反瞋,於打反打,於弄反弄,當知亦爾。若有人罵辱他,他報之以罵,稱為不忍。別人對他憤怒,他報之以瞋。別人打他,他報之以打。你戲弄、譏弄他,他報之以弄。應當知道也是稱為不忍。

29)對於自己所有的種種欲,深刻的生起貪愛,名為耽嗜。對於他人的種種欲,深刻的生起貪愛,名遍耽嗜。對於殊勝的種種欲,深刻的生起貪愛,名為耽嗜。對於低劣的種種欲,深刻的生起貪愛,名遍耽嗜。

30)對於種種境界,深刻的生起耽著,說名為貪。

31)對於種種罪惡的行為,深刻的生起耽著,名非法貪。

32)對於屬於自家父母等的眾多財物、寶物,不能正合理的享受使用,名為執著。

33)對於他人委託寄放的所有財物,想要佔為己有,抵賴不想還給別人,故名惡貪。

34)虛妄的觀察五蘊諸行為我、我所,或是內心分別而生起,或是與生俱有,說名為見。以薩迦耶見為所依止,在五蘊諸行,發起常見,名為有見。發起斷見,名無有見。

35)當知五蓋,如前三摩呬多地,已說其相。

36)不是在自己所想要的時刻,被睡眠的問題所隨繫縛,故名登瞢。

37)非處思慕,說名不樂。就是有一類人,雖得好的師長、朋友的教誡教授,卻繫念、思惟房舍、臥具等,而心不喜、不愛、不樂於法。

38)身體麤重、僵硬,內心不調和柔順,所以,舉動身體,舒開展布,伸展四體,解除勞倦,故曰頻申。

39)對於所飲、所食,不能善巧通達,是不是過量,是不是要減少,名為食不知量。

40)對於所應該作的事情,不作,對於不是應該作的事情,反而去作。同樣,在所聞、所思、所修習的法之中,先生起放逸,對於出家遠離所生起善法,不能引發,不能憶念,不能思惟,內心沒有警覺的功用,名不作意。

41)對於所緣的外境,深刻的生起繫縛,就像睡覺睡的很甜美,隱沒、遮蔽他的心,因此,說名不應理轉。

42)因為輕看自己,蔑視自己的緣故,名心下劣。

43)個性歡喜觸惱他人,與人容易抵觸、沖撞,故名抵突。

44)個性歡喜譏議、嫌惡,誹謗、好說人是非,故名諀訿。

45)欺騙惑亂師長、尊重、福田及同法者,名不純直。

46)身、語二業皆悉高疏,其心剛勁,又不清潔,名不和軟。

47)於諸戒、見、軌則、正命,皆不同分,名不隨順同分而轉。

48)八尋思

a)內心懷有愛染,攀緣種種欲,起發意言,令生為隨順,生已相續為隨轉,名欲尋思。

b)內心懷有憎惡,對於他人攀緣不饒益的相貌,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

c)內心懷有損惱,對於他人攀緣惱亂的相貌,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害尋思。

d)內心懷有染污,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故說名親里尋思。什麼是親屬尋思呢?因為親屬或是興盛,或是衰敗;或分離,或和合,發出欣樂、憂慼的內心活動,內心生起籌劃、考慮等。

e)內心懷有染污,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故說名國土尋思。什麼是國土尋思呢?因為過去所住的地方,或是興盛,或是衰敗等相,,發出欣樂、憂慼的內心活動,內心生起籌劃、考慮等。

f)內心懷有染污,攀緣自己斷煩惱的目標,推託不作,或是拖延,說以後有時間再來作,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故說名不死尋思。什麼是不死尋思呢?因為此行者目前是少年,或者是衰老的狀況,在僧團裏面作許多事,或利益他人的事情,發出欣樂、憂慼的內心活動,內心生起籌劃、考慮等。

g)內心懷有染污,攀緣自己與他人,若是低劣、若是殊勝,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輕蔑相應尋思。

h)內心懷有染污,攀緣施主往還家勢,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家勢相應尋思。愁、歎等事,如前應知(88)


6.八纏

復次、一切煩惱皆有其纏,由現行者悉名纏故。然有八種諸隨煩惱,於四時中數數現行,是故唯立八種為纏。謂於修學增上戒時,無慚、無愧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於修學增上心時,惛沈、睡眠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於修學增上慧時,簡擇法故,掉舉、惡作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同法者展轉受用財及法時,嫉妒、慳吝數數現行,能為障礙。

[]復次,一切煩惱都有各自的纏,為什麼稱為纏?由於煩惱現前活動,都名為纏。然而有八種隨煩惱,在四個時間之中,會數數現前活動,因此,唯獨建立這八種為纏。哪四時?第一、在修學增上戒的時候,無慚、無愧數數現行,能成為修戒的障礙。第二、若是在修學增上心的時候,惛沈、睡眠數數現行,能成為修定的障礙。第三、若是在修學增上慧的時候,因為簡別決擇法的緣故,掉舉、惡作數數現行,能成為修慧的障礙。第四、若是共同修學正法的道友,展轉受用財及法的時候,嫉妒、慳吝數數現行,能為障礙。

[參考]八纏cf.佛光大辭典等

1.八纏,纏,為纏縛之義,指煩惱而言。

一、無慚,令於所造之罪,自省無恥者。

二、無愧,令於所造之罪,對他無恥者。

三、嫉,令於他人之盛事,心不喜者。

四、慳,令於所有之財與法,心生吝著者。

五、悔,令於所作之善事,心生追悔者。

六、眠,使心闇昧者。

七、掉舉,使心不安靜者。

八、惛沈,使心惛重者。

2.無慚、慳、掉舉,皆從貪所生。無愧、眠、惛沈,從無明所起。嫉,從瞋起。悔,從疑所起。


7.四暴流

復次、欲貪、瞋等欲界所繫煩惱行者,欲界所繫上品煩惱未斷、未知,名欲暴流。有、見、無明三種暴流,如其所應,當知亦爾。謂於欲界未得離欲,除諸外道,名欲暴流。已得離欲,名有暴流。若諸外道,從多論門,當知有餘二種暴流:謂諸惡見,略攝為一,名見暴流;惡見因緣略攝為一,說名第四無明暴流。

[]1)復次,對於欲貪、瞋等屬於欲界所繫縛的煩惱較強烈的人而言,屬於欲界所繫縛的上品煩惱,尚未斷盡,尚未知道,名欲暴流。有、見、無明三種暴流,如其所應,當知亦爾。就是對於欲界,尚未得到離欲,扣除種種外道,名為欲暴流。

2)若已得捨離種種欲,名為有暴流。

3-4)若是眾多外道,從多數來論說,應當知道有其餘二種暴流,就是種種惡見,簡略地收攝為一,名為見暴流。種種惡見因緣,簡略地收攝為一,說名第四無明暴流。

[參考]四暴流cf.佛光大辭典等

1.四暴流,以煩惱能使善品流失,猶如洪水使家屋樹木流失。

一、欲暴流,指眼、耳、鼻、舌、身相應於色、聲、香、味、觸等五境而起之識想。二、有暴流,指色界、無色界之貪、慢、疑等。

三、見暴流,指錯誤偏邪之思想見解的五見,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四、無明暴流,指與癡相應之煩惱,三界各有五種,合之共為十五種。

2.又四暴流所攝之法,據俱舍論卷二十載,欲界之貪、瞋、慢、疑、纏等二十九惑,為欲暴流。色界、無色界之貪、慢、疑等二十八惑,為有暴流。三界之三十六見,為見暴流。三界之十五無明,為無明暴流。

3.問:何故名瀑流?瀑流是何義:答:漂激義、騰注義、墜溺義是瀑流義。

1)漂激義是瀑流義者,謂諸煩惱等漂激有情,令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流轉。

2)騰注義是瀑流義者,謂諸煩惱等騰注有情,令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流轉。

3)墜溺義是瀑流義者,謂諸煩惱等墜溺有情,令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流轉。


8.四軛

復次、若諸煩惱等分行者,非增、非減,即上所說一切煩惱,說名為軛。

[]復次,若是對於貪瞋癡等諸煩惱都是相等部分的人而言,不是哪一種煩惱增勝、不是哪一種煩惱減弱,就是上面所說的四暴流這一切煩惱,說名為軛。

[參考]四軛cf.佛光大辭典等

四軛,與四暴流同。軛,為扼制牛馬頸之物,令之拖車而不得逃離;故以四軛比喻四種繫縛有情眾生令不得出離生死之煩惱。亦即和合眾苦之煩惱有四種類別。


9.四取

復次、當知依於二品,建立四取:一、在家品,二、外道法中諸出家品。當知此中,若所取,若能取,若所為取,如是一切總說為取。問:何所取?答:欲、見、戒禁、我語,是所取。問:何能取?答:四種欲貪,是能取。問:何所為取?答:為得諸欲及為受用,故起初取;由貪利養及以恭敬增上力故,或為詰責他所立論,或為免脫他所徵難,起第二取;奢摩他支為所依止、為所建立,為欲往趣世間離欲,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三摩缽底,起第三取;為欲隨說分別所計作業受果所有士夫,及為隨說流轉還滅士夫之相,起我語取。如是四取,依於二品:謂受用欲諸在家品,及惡說法毘奈耶中諸出家品。由佛世尊每自稱言,我為諸取遍知、永斷正論大師,故於此法誓修行者,雖帶煩惱身壞命終,而不於彼建立諸取。所以者何?彼於諸欲無所顧戀而出家故,於見、戒禁及以我語無執受故。惡說法者有二差別:一、於見愛展轉發起怨諍論者,二、能證入世間定者。依於見愛展轉發起怨諍論者,建立見取;依能證入世間定者,立戒禁取。二品為依,執著我語,故依俱品立我語取。此中見者,謂六十二,如前應知。邪分別見之所受持,身護、語護,說名為戒。隨此所受形服、飲食、威儀行相,說名為禁。諦故,住故,論說有我,名為我語。執有實物,說名諦故;執可安立,說名住故。又於此中,欲愛為緣,建立欲取;依止智論,利養恭敬等愛為緣,建立見取;定愛為緣,立戒禁取;有、無有愛為緣,立我語取。

[]1)復次,應當知道依照二種品類,建立四種取。哪二種?一、在家的品類,二、外道法中種種出家的品類。應當知道在這裡,若是所取,若是能取,若是所為取,這樣一切總說為取。問:什麼是所取?答:欲、見、戒禁、我語,就是所取。問:什麼是能取?答:對於這四種的欲貪,是能取。問:什麼是所為取?答:a)為了得到種種欲,以及為了享受與使用種種欲,因此,生起最初的欲取,所以,貪著五欲。b)由於貪著利養,及以恭敬的強大力量故,或是為了詰難責問他人所建立的言論,或是為了避免、逃脫他人所徵問責難,生起第二的見取,所以,貪著諸見。c)以奢摩他這部分為所依止、為所建立,為了想要前往、趣向世間的離欲,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的三摩缽底,生起第三的戒禁取,所以,為了得到八種定,受持邪戒。d)為了想要隨順說明虛妄分別所計度,有一個作業的我,有一個接受果報的我,及為了隨順說明有一個流轉還滅的我的相貌,生起第四的我語取。這樣四種取,依照二種品類,就是享受、使用五欲的眾多在家的品類。以及在惡說法毘奈耶中的眾多出家的品類。

2)由於佛、世尊每每自己稱說:我對種種取周遍了知,永遠斷除,宣說正確言論的大師。因此,在這佛法中,誓願修行的人,雖然帶有煩惱,身體敗壞,生命終止,但是不在這些人,建立種種取。為什麼?因為,他們對於五欲沒有顧念、留戀而出家的緣故,對於見、戒禁及以我語不會執著、接受的緣故。

3)於惡說法的眾多出家品類有二種差別。哪二種?一、於見、愛展轉發起怨諍論者,二、能證入世間定者。依於見愛展轉發起怨諍論者,建立見取。依於能證入世間定者,立戒禁取。在家、出家二品為依止,執著我語,因此,見取、戒禁取所依止的薩迦耶見即為我語取。

4)在這裡,a)什麼是見?就是六十二見,就如前面已說(會編91),應該知道。

b)因為接受、執持錯誤的虛妄分別見,所以,以身守護、以語守護,說名為戒。隨著這種戒,而接受這樣的形態、服裝、飲食、威儀的行相,說名為禁。

c)因為真實的緣故,是常住的緣故,論說五蘊有我,名為我語。執著五蘊內有一個真實的我,說名諦故。執著這個我,可以安立,說名住故。

5)又於此中,對於五欲的貪愛為條件,建立欲取。依止智慧的言論,對於利養、恭敬等的貪愛為條件,建立見取。對於定的貪愛為條件,立戒禁取,對於有、無有的貪愛為條件,立我語取。對於所計度的神我,或是認為有,或是認為無,於其中生起貪愛,名我語取。

[參考]四取,cf.佛光大辭典等

1.取,a)即執持、執取、收採、選擇。b)又以二事故名為取,能熾然業、行相猛利。能熾然業者,取令五趣有情業火恒熾然故。行相猛利者,諸取行相極勇健故。c)實則取即煩惱,故能執取生死果,而為迷執之根源。d)問:取是何義?答:薪義是取義,如緣薪故,火得熾然。有情亦爾,煩惱為緣,業得熾盛。復次,纏裹義是取義,如蠶作繭,自纏自裹,乃至於中而自取死。有情亦爾,起諸煩惱,自纏自裹,而於其中喪失慧命,展轉乃至墮諸惡趣。復次,傷害義是取義。如利毒刺,數刺其身,身便損壞。有情亦爾,煩惱毒刺,數刺法身,法身便壞。

2.四取,將三界中之百八煩惱,分為四種類別。

一、欲取,以色、聲、香、味、觸五欲為執著的對象所生起的愛欲。

二、見取,執著邪心分別之見為真實,所謂身見、邊見等。因見取著,故名見取。

三、戒取,執著非正因、非正道為正因、正道。

四、我語取,以我、我所為實在而執著,緣一切內身所起之我執。

3.四取中之欲、見二取,僅執現在而不取未來,故屬斷見;戒禁、我語二取,以其執取未來,故屬常見。欲取為一般在家眾諍論的根本,而後三取則為出家眾諍論的根源。


10.四繫

復次、當知四繫,唯依外道差別建立,如前應知。

[]復次,應當知道四種繫縛,唯獨依於外道差別而建立,如前面已說(會編105)應知。

1)又諸外道,於所妄計一切生處,謂大自在、那羅衍拏、及眾主等無量品類,樂生彼故,名貪身繫。於他諸見異分法中,深憎嫉故,名瞋身繫。依於邪願修梵行故,於同梵行可樂法中起憎背故,由此二緣,於增上戒學能為雜染;當知即彼由戒禁取,於增上心學能為雜染;由此實執取身繫故,於增上慧學能為雜染。如是四法,能於色身、名身趣向所緣安立事中,令心繫縛,故名身繫。又彼在意地故,意分別故,意相應故,意隨眠故,染污意故,名意所成。

[]1)什麼是外道四種繫?第一,種種外道,對於他們所虛妄計度的一切生處,就是大自在、那羅衍拏、及眾主等無量品類,內心歡喜,想要出生在那裡的關係,稱為貪身繫。欲界第六天,名為大自在。梵王,名為那羅衍拏,外道認為一切人皆從梵王生。四大王天,名為眾主。或是解說:大自在者,就是色界最頂天的摩醯首羅。眾主者,梵主。第二,對於其他人種種見解,不同部分的法之中,深刻地厭惡妒忌的緣故,名瞋身繫。依於錯誤地願求,而修習梵行的緣故,這是貪身繫。對於共同修梵行的令人喜悅法中,生起厭惡背逆故,這是瞋身繫。由於這二種條件,對於增上戒學,能為雜染。應當知道就是他由於戒禁取,對於增上心學,能為雜染。由於認為五蘊有我這是真實執取身繫的緣故,對於增上慧學,能為雜染。這樣四法,對於色身與名身,由貪身繫趣向隨順貪處事。由瞋身繫,緣慮背逆瞋恚事。由戒禁取、實執取身繫,安住於彼事中。由於趣、緣、住能令心繫縛,故名身繫。

2)又彼四種身繫在意的活動範圍的緣故,由於意的虛妄分別而生起的緣故,這些心所與意是相合的緣故,在意中遣伏的種子的緣故,染污意能引起煩惱的緣故,名意所成。

[參考]四縛,cf.佛光大辭典等

什麼是四身繫?又作四結、四縛。指繫縛眾生身心,使其流轉於生死之四種煩惱。

欲愛身縛,又作貪欲身縛、貪身繫。謂欲界眾生對於五欲順情等境,心生貪愛,起諸惑業,束縛於身而不得解脫。瞋恚身縛,又作瞋身縛。謂欲界眾生對於五欲違情等境,起瞋恚煩惱而不得解脫。戒盜身縛,又作戒取身繫。謂計非因為因,持守雞戒、狗戒等邪戒,而增長惑業,束縛於身。我見身縛,又作實執取身繫。我見,即我執,於非我之法妄計為我。由此我見而增長諸惑業,束縛於身。


11.五蓋

復次、違背五處,當知建立五蓋差別:一、為在家諸欲境界所漂淪故,違背聖教,立貪欲蓋。二、不堪忍諸同法者呵諫、驅擯、教誡等故,違背所有可愛樂法,立瞋恚蓋;三、由違背奢摩他故,立惛沈、睡眠蓋;四、由違背毘缽舍那故,立掉舉、惡作蓋;五、由違背於法論議無倒決擇、審察諸法大師聖教、涅槃勝解故,建立癡蓋。

[]復次,違背五個道理,應當知道建立五蓋的差別。哪五處?

一、為在家五欲境界所漂流、淪沒的緣故,違背聖者的教導,所以,建立貪欲蓋。

二、不能忍受眾多共同學習佛法者的呵嘖諫正、驅逐擯棄、教誡等故,違背所有可愛、可樂的事情,所以,建立瞋恚蓋。

三、由於違背奢摩他的緣故,所以,建立惛沈、睡眠蓋。

四、由於違背毘缽舍那的緣故,所以,建立掉舉、惡作蓋。

五、由於違背決斷簡擇,對於法的種種論議不能沒有顛倒的決斷簡擇的緣故。違背大師聖教,不能仔細觀察五蘊諸法,對於涅槃不能勝解的緣故,所以,建立癡蓋。

[參考]五蓋,cf.佛光大辭典等

1.蓋,覆蓋之意。謂覆蓋心性,令善法不生之五種煩惱。

一、貪欲蓋,執著貪愛五欲之境,無有厭足,而蓋覆心性。

二、瞋恚蓋,於違情之境上懷忿怒,亦能蓋覆心性。

三、惛沈睡眠蓋,心昏身重,使心性無法積極活動。

四、掉舉惡作蓋,心之躁動,或憂惱已作之事,皆能蓋覆心性。

五、疑蓋,於法猶豫而無決斷,因而蓋覆心性。

2.問:何故名蓋﹖蓋是何義﹖答︰障義、覆義、破義、壞義、墮義、臥義是蓋義。此中,障義是蓋義者,謂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故名為蓋。覆義乃至臥義是蓋義者,如契經說,有五大樹種子雖小,而枝體大覆餘小樹,令枝體等破壞墮臥,不生花果。云何為五?一名建折那,二名劫臂怛羅,三名阿濕縛健陀,四名鄔曇跋羅,五名諾瞿陀。如是有情欲界心樹,為此五蓋之所覆故,破、壞、墮、臥,不能生長七覺支花,四沙門果,故覆等義是蓋義。


12-16.三種株杌、三垢、三種燒害、三種箭、三種所有

復次、若貪、瞋、癡纏所纏故,或彼隨眠所隨眠故,心不調柔,心極愚昧,於得自義能作衰損,故名株杌。復次、於弊下境所起貪欲,名為貪垢。於不應瞋所緣境事所起瞋恚,名為瞋垢。於極顯現愚癡眾生尚能了事所起愚癡,名為癡垢。復次、若貪、瞋、癡數數現行,恆常流溢,燒惱身心,極為衰損,說名燒害。復次、若貪、瞋、癡遠離慚、愧,無慚愧故,一向無間不可制伏,定為傷損,說名為箭。復次、若貪、瞋、癡、慚、愧間雜,由相續故,非剎那故有可制伏,說名所有,是繫所攝極下穢義。

[]1)復次,若是為貪、瞋、癡的現前活動所纏繞的緣故,或是彼貪瞋癡的隨眠種子所隨逐而不能察知的緣故,內心不能調和、柔順,內心極度愚蠢、矇昧,在得到自己解脫的道理上,能夠造成衰落、損壞,故名株杌。

2)復次,對於弊惡、低下的境界,所生起的貪欲,名為貪垢。對於不應該瞋恚的所緣境的事情,所生起的瞋恚,名為瞋垢。對於極度明顯現前的愚癡眾生,尚且能夠了解的事情,所生起的愚癡,名為癡垢。

3)復次,若貪、瞋、癡一次又一次地現前行動,恆常充滿而流出,燃燒、惱害身心,極度能造成衰損,說名燒害。

4)復次,若貪、瞋、癡,遠離慚與愧,因為沒有慚與愧的緣故,一向無有間斷,不可能制止、調伏,一定會造成傷害、損壞,說名為箭。

5)復次,若是貪、瞋、癡、慚、愧相互間隔夾雜,由於相續沒有間斷的緣故,不是剎那的緣故,有可能加以制伏,說名所有。貪欲身繫攝貪所有,瞋恚身繫攝瞋所有,其餘二身繫攝癡所有。什麼是所有?就是極度下劣、污穢的道理。


5.2.業雜染

云何業雜染?嗢柁南曰:自性、若分別,因、位、及與門,增上品、顛倒,差別、諸過患。當知業雜染,由自性故,分別故,因故,位故,門故,上品故,顛倒故,差別故,過患故,解釋應知。

[]什麼是業雜染?嗢柁南曰:自性若分別,因位及與門,增上品顛倒,差別諸過患。

這是頌,底下長行分成九類來解釋業雜染。業的自性是什麼?業的分別是什麼?業的因,業的位,業的門,業的上品,業的顛倒,業的差別,業的過患。


5.2.1.業自性

業自性云何?謂若法生時,造作相起,及由彼生故,身行、語行於彼後時造作而轉,是名業自性。

[]什麼是業自性?業的體性是什麼?

1)假設這一件事生起的時候,生起造作的相貌,就是要有所作為。就是第六意識全面觀察以後,有所決定,要採取行動,這叫做思業。就是這件事出現的時候,內心裏面要有所作為,我要採取行動,達到目的,有這樣的相貌生起,這叫做業。如果是沒有目的,隨便這樣、那樣,都不能算是業。你沒有決定的目的,不希求什麼,心情就是軟弱,沒有力量。若心情是勢在必得,一定要把這一件事做成,要達到。這時候,採取行動的時候是有力量,這時候才叫做業。也就是思心所,先要有所觀察,觀察是好、是壞,對我有損害,是對別人有損害?全面觀察以後,我本身有所求、有一個希望,要滿足我的欲望,我要這樣做,開始決定,有這麼一個過程,不是突然間就會有業。就是審慮思、決定思、動發思這三個思。審慮,審慮的思惟。決定思,審慮的時候還沒決定,審慮思以後心裏面決定,我要這樣做。動發思,內心裏面決定之後,通過身業、語業完成這件事。

2)及由彼生故,心裏面若是決定有所造作,這叫做思業。因為審慮思、決定思這兩個思心所,發起以後,身行、語行,於彼後時造作而轉。身行,就是呼吸,能夠呼吸,身體才能行動,叫做身行。語行,就是心裏面有尋伺,也還是觀察思惟,叫語行。由於審慮思、決定思,發動出來動發思的時候,也就是身行、語行。身行、語行,是於彼審慮思、決定思以後,才能夠造作,才能有所行動。先是思業,而後是思已業。什麼叫做業的自性?就是若法生時,造作相起,這是第一個定義。第二個定義,由彼生故,身行、語行,於彼造作相起以後,造作而轉,就是實際上有行動,這叫做業自性。


5.2.2.業分別

業分別云何?謂由二種相應知:一、由補特伽羅相差別故。二、由法相差別故。此復二種,即善、不善十種業道:所謂殺生、離殺生,不與取、離不與取,欲邪行、離欲邪行,妄語、離妄語,離間語、離離間語,麁惡語、離麁惡語,綺語、離綺語,貪欲、離貪欲,瞋恚、離瞋恚,邪見、離邪見。

[]什麼是業分別?各式各樣的業,是怎麼樣的情形呢?業的差別從兩種相可以明了,哪兩種呢?一、由補特伽羅相差別故,就是由造業的人,來看業的差別。補特伽羅,翻數取趣,就是造業的人。造業的人不同,造的業也就不同。二、由法相差別故,從業法的相貌上有差別。不管是從人、從法上都有兩種差別,就是善的十種業道,和不善的十種業道。人有善不善的不同,業法上也有善不善的不同。所謂殺生、離殺生,殺生就是不善,離殺生就是善。不與取、離不與取,欲邪行、離欲邪行,妄語、離妄語,離間語、離離間語,粗惡語、離粗惡語,綺語、離綺語,貪欲、離貪欲,瞋恚、離瞋恚,邪見、離邪見。


5.2.2.1.補特伽羅相差別建立

5.2.2.1.1.殺生

補特伽羅相差別建立者,謂如經言諸殺生者,乃至廣說。殺生者者此是總句。最極暴惡者謂殺害心正現前故。血塗其手者謂為成殺,身相變故。害、極害、執者謂斷彼命故、解支節故、計活命故。無有羞恥者謂自罪生故。無有哀愍者,謂引彼非愛故。因論生論破外道所執有出家外道名曰無繫,彼作是說:百踰繕那內所有眾生,於彼律儀、若不律儀。為治彼故,說如是言:一切有情所。即彼外道復作是說樹等外物亦有生命。為治彼故,說如是言真實眾生所。此即顯示真實福德遠離對治,及顯示不實福德遠離對治。如是所說諸句,顯示加行殺害。乃至極下捃多蟻等諸眾生所者,此句顯示無擇殺害。於殺生事若未遠離者此顯遇緣容可出離,謂乃至未遠離來,名殺生者。

[]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相貌。就是佛說諸殺生者,乃至廣說。

1)殺生者,這一句話是總說。

2)最極暴惡者,謂殺害心正現前故。這是殺生的一個相貌,就是暴惡達到極點,什麼意思?就是那個補特伽羅他殺害眾生的惡心,正在顯現出來。

3)血塗其手者,謂為成殺,身相變故。就是那個補特伽羅心裏面為了成就殺害生命的這件事,當時他的相貌就轉變成這樣子,就是殺害的時候有血流在手上。

4)害極害執者,謂斷彼命故,解支節故,計活命故。把那個眾生的命終斷,不能夠相續的活下去,叫做害。斷命之後,還要一支一支,一節一節的把它斷開,叫做極害。他的心裏面歡喜、願意用殺生為職業,來養活他的生命,叫做執。

5)無有羞恥者,謂自罪生故。就是他自己願意造這種罪,這種罪已經造出來,有罪的時候是個醜陋的事情,但是他不以為恥,叫做沒有羞恥。

6)無有哀愍者,謂引彼非愛故。就是從無哀愍心裏面,引發出來一個怨家,創造出來一個不可愛的事情。把那個眾生殺害,就是制造出一個不可愛的果報。

7)有出家外道,叫做無繫,就是尼犍子外道。a)外道這樣說:在一百由旬這麼廣大的地區之內,所有的有情眾生,能夠受持清淨的不殺生戒,就是成就律儀。若是不這樣做,在這麼大的範圍內殺害眾生,就沒有律儀的功德。一百由旬內的眾生不要殺,這個話說的不圓滿,應該說無限量的一切眾生所,都不要殺,這樣才圓滿。

b)即彼尼犍子外道,又有一個邪說,就是山河大地上面一切的花草樹木,這些外物也有生命。佛說守護律儀是在真實的有情眾生。草木,這不是真實的眾生,真實的眾生是有情。對有情來說律儀、不律儀,應該是這麼說。在佛法上說,殺害有情的眾生,就是性罪;破壞草木,這是遮罪,這不同性質。

c)在一切眾生所發慈悲心不要殺害,就表示出來,若這樣做的話,會有真實的福德,遠離殺害眾生的罪過,就是對治,遠離就是對治。就是用慈悲心,對治殺害的罪過,這是真實福德的成就,遠離殺生的過失,有這樣對治的功德。

d)以及顯示對於草木,對它們愛護,雖然也是好,但是那不是真實福德的遠離對治。因為它們沒有心識,沒有知覺,沒有苦樂。如是所說諸句,表示這個沒有慈悲心的眾生,由惡心發動出來殺害眾生的行動,很努力做種種殺害眾生的事情。

8)人、天、鬼、神乃至或者一個大牛,或者一條蛇,乃至捃多蟻等諸眾生所。捃多蟻,就是螞蟻的腳壞了,或是蟻的卵。等,或者乃至到其他的蚊蟲,或者一些很小、蠕動的眾生。極下,就是極微小的動物。這個暴惡的有情,看見蛇、猛虎、人,就殺掉他。乃至極下捃多蟻等諸眾生也是殺害。表示那個眾生沒有簡別這個眾生不要殺,而是無所不殺,這叫無擇殺害。

9)這個眾生對於殺害眾生生命的事情,沒有遠離殺害眾生的事。什麼叫做遠離呢?就是不做殺生的事,感覺殺害生命是一個罪過的事情,不願意做罪過的事情。於殺生事若未遠離者,若遇見三寶的因緣,就有可能從殺生的罪業裏面跳出來。但是沒有遇見因緣呢?就不行。所以,乃至尚未遠離殺生以來,都稱為殺生者。


又,此諸句略義者:謂為顯示殺生相貌、殺生作用、殺生因緣、及與殺生事用差別。又,略義者:謂為顯示殺生如實、殺生差別、殺所殺生、名殺生者。又,此諸句顯能殺生補特伽羅相,非顯殺生法相。

[]1)又把要義再重說。就是為顯示殺害眾生的相貌,就是最極暴惡、血塗其手。殺生的作用,就是害,把眾生命殺掉,然後結解支節。殺生因緣,就是無有羞恥,無有哀愍心,或者最極暴惡也是殺生的因緣,就是由此而殺生。及與殺生事用差別,就是一切有情所、真實眾生所、無擇殺害、遇緣容可出離。事差別,一切有情所、真實眾生所,這是殺生的差別。用差別,就是無擇殺害、遇緣容可出離。

2)又略義者,就是為顯示殺生的真實情形,就是一切有情所,一切有情都是所殺害的對象,都是有罪過,這是殺生如實。殺生的差別,就是真實眾生所,草木是無情物,那是有差別不同。殺所殺生,就是無擇殺害。名殺生者,就是遇緣容可出離。

3)又此諸句,顯示能殺害眾生生命的人的相貌,這人怎麼殺生。不是說殺生那個相貌,這裏是講殺生的人,能殺者的相貌。


5.2.2.1.2.不與取

復次,不與取者者,此是總句。於他所有者,謂他所攝財穀等事。若在聚落者,謂即彼事於聚落中,若積集、若移轉。若閑靜處者,謂即彼事,於閑靜處若生、若集、或復移轉。即此名為可盜物數者,謂所不與、不捨、不棄物。若自執受者,謂執為己有。不與而取者,謂彼或時資具闕少執為己有。不與而樂者,謂樂受行偷盜事業。於所不與、不捨、不棄而生希望者,謂劫盜他,欲為己有。若彼物主,非先所與,如酬債法,是名不與。若彼物主,於彼取者而不捨與,是名不捨。若彼物主,於諸眾生不隨所欲受用而棄,是名不棄。自為而取者,謂不與而取故,及不與而樂故。饕餮而取者,謂所不與、不捨、不棄而希望故。不清而取者,謂於所競物為他所勝不清雪故。不淨而取者,謂雖勝他而為過失,垢所染故。有罪而取者,謂能攝受現法、後法非愛果故。於不與取若未遠離者,如前殺生相說,應知。所餘業道亦爾。

[]復次,不與取者,這句話是總句,就是所有的大意,都屬於這一句。

1)什麼是於他所有?什麼是他人的所有權的東西?就是屬於他所有的財穀等事。財,就是金銀寶物,各式各樣珍寶,或者衣服,或者房地產,各式各樣的東西。穀物,就是五穀,這些可以飲,可以食的這些東西,大麥、小麥、稻穀、粟穀、糜黍、胡麻、大豆、小豆等,甘蔗、蒲桃、乳酪等果汁,種種的漿飲。等,牛馬豬羊,乃至國城,妻子,奴婢這一些的事情都包括在內。

2)什麼是若在聚落?這是指財穀的處所,就是彼財或者穀這些東西,於聚落中,很多人居住的地方,或者是村落,或者是城邑、城市。財或者穀這些東西,把他積集在一起,就是積集。有情物,如把馬偷來,離開原來的地方,叫做移轉。

3)什麼是若閑靜處?就是所想要盜取的東西,就在閑靜處那裏。或者是人所種的五穀在那裏生,你能偷它,叫做生。若積集,或者移轉。

4)什麼是即此名為可盜物數?就是前面這麼多的東西,或者聚落中,或者閑靜處,或者是財、或者是穀,或者是牛馬這些東西。物的主人他沒有說給你,也沒有布施的心情,也沒有棄捨,你就沒有所有權。不與,我沒有給你。不捨,是沒有放棄所有權。不棄,我沒有丟掉。

5)什麼是若自執受?自己把它拿過來,或者下命令,叫別人拿。拿了以後,心裏面認為這是我的,這個罪過就成立。

6)什麼是不與而取?或者偷盜那個人,他的生活所須缺少這個東西,他為了滿足自己所須,就把別人東西偷過來,認為這是我的。

7)什麼是不與而樂?人家不給我,也拿過來,歡喜做這件事。就是他歡喜接受這種職業,以偷盜為職業的這種人。

8)什麼是於所不與、不捨、不棄,而生希望?就是物主不與、不捨、不棄,而我要,就生出來希望心,他不與、不捨、不棄是他的事,我還是可以把它拿過來,有這種要求。什麼是生希望?就是劫盜他,你不知道的時候偷過來,或是明明地搶過來。別的東西就是想搶過來屬於我的。什麼是不與?若是那個物的主人,以前沒有答應這個東西給你。如酬債法,就是解釋非先所與的意思,我欠你的錢,現在答應還給你,你來拿,我就給你,這叫做酬債法。現在說,我以前沒答應給你,你就是把它搶過來,是名不與。什麼是不捨?那個取者把東西搶走,那個物主沒有布施的心情,你還是犯罪。若是他同意,你搶走,好,我送給你,那他不犯罪。什麼是不棄?若是那個物的主人,有很多的財富,他同意說,你們隨便拿,隨便受用,你拿去就不犯盜。現在那個物主,沒有這個意思,不隨所欲受用而棄,你若拿去,就犯罪,是名不棄。棄,就是對大眾說,我這些東西你們誰願意,隨意地拿去受用。

9)什麼是自為而取?為了我自己的生活,或者什麼原因,人家沒有給你,就拿去。不給,而你歡喜取。

10)什麼是饕餮而取?饕,是貪財,就像財物這些東西。餮,是貪食,就像食品或是樂飲、樂食這一類的東西。這裡是說那個貪求心特別強的人,對於人家不與、不捨、不棄的東西,而生起偷盜的心,這個時候拿到人家的東西,叫做饕餮而取。

11)什麼是不清而取?就是你拿到的這個東西不是那麼順利,彼此間大家有諍論。兢,就是諍,大家諍這個東西,大家在辯論的時候,我說是我的,你說是你的,他說是他的,大家在辯論。你沒有辯論過,但是你的力量大,東西你還是拿走。不清雪的意思,還是你有道理,這個物是應該屬於你的,只是你的辯才不夠,輸給人家。表面上就是沒有道理,你現在要拿的時候,還是有過失。沒有智慧,把這個過失取消,你把這個東西拿走,還是有過失,叫做不清而取。這個東西是你應該拿去,這是對的,但是大家有諍的時候,你說不過人家,也是拿走,這叫做不清而取。不清,還是有點過失。

12)什麼是不淨而取?這個東西大家爭論,口頭上的辯論,你勝利,把東西拿走。雖然拿走,你用辯才把別人辯倒,還是有過失,這個東西還是有點不清淨。

13)什麼是有罪而取?就是拿這個東西,會令你成就現法罪、後法罪,得到苦惱的果報。表面上不能說是盜,但是你拿到這個物以後,現在會造罪,或者是造後法罪,將來會得惡報,這叫做有罪而取。

14)什麼是於不與取若未遠離?像前面殺生相的最後那一段容可出離,應知。就是這個人隨順他自己的環境、背景,就是順手牽羊,做這種事。但是這個人的本心,如果遇見好因緣,就會不做這個事。還沒有遇見這種好因緣,所以他沒能遠離這種罪過。其他的淫欲的事情,乃至說謊話的事情,就是一些罪惡的事情,也有這種情形。


此中略義者,謂由盜此故成不與取。若於是處,如其差別,如實劫盜,由劫盜故,得此過失,是名總義。又,此中亦顯不與取者相,非不與取法相。當知餘亦爾。

[]此中略義者,這一共是十四句。

1)由盜此故,成不與取。就是於所有這一句。

2-3)若於是處,如其差別。就是若在聚落,若閑靜處,這是兩個地方。如其差別,一個聚落和閑靜處有差別。

4-10)如實劫盜。就是即此名為可盜物處以下到饕餮而取。

11-14)由劫盜故,得此過失。就是不清而取、不淨而取、有罪而取、於不與取若未遠離這四句。這幾句話就是前面一大段文的要義。這裏面也是顯示不與取的人的相貌,非不與取法的相貌,偷盜的那個法的相貌,在後面再說。當知其他的業道也是這樣子。


5.2.2.1.3.欲邪行

復次,欲邪行者者,此是總句。於諸父母等所守護者,猶如父母於己處女,為適事他故勤加守護,時時觀察,不令與餘共為鄙穢。若彼沒已,復為至親兄弟姊妹之所守護。此若無者,復為餘親之所守護。此若無者,恐損家族,便自守護。或彼舅姑,為自兒故勤加守護。有治罰者,謂諸國王、若執理者,以治罰法而守護故。有障礙者,謂守門者所守護故。此中,略顯未適他者三種守護,一、尊重至親、眷屬、自己之所守護。二、王、執理家之所守護。三、諸守門者之所守護。他妻妾者,謂已適他。他所攝者,謂即未適他,為三守護之所守護。若由凶詐者,謂矯亂已而行邪行。若由強力者,謂對父母等公然強逼。若由隱伏者,謂不對彼,竊相欣欲。而行欲行者,謂兩兩交會。即於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者,謂於非道、非處、非時,自妻妾所,而為罪失。此中略義者,謂略顯示若彼所行、若行差別、若欲邪行,應知。

[]復次,欲邪行者,這一句話是總句,總括大義的法句。

1)什麼是於諸父母等所守護?

a)就像父親和母親對於他自己沒有出嫁的女兒,為了出嫁侍奉別的人的緣故,父母特別注意的要守護這個女兒。時時的要觀察她,不令與其餘人共為鄙穢。

b)若彼父親、母親死沒以後,這個女兒誰來守護呢?特別有感情的人,就是親兄弟姐妹來保護他這個親愛的人。

c)至親的同一個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守護,這些人也沒有呢?還有他父親的哥哥、弟弟、兄弟姐妹,這些人還是會守護。

d)若是這個也沒有?如果自己不謹慎,有些不名譽,家族都受到損害,所以自己要守護自己。

e)或者她母親的哥哥、弟弟、姐妹這些人,也等於就是他自己的兒女,所以勤加守護。

2)什麼是有治罰?就是國家的政府,或是執行法律的律師、法官這些人。以一條條成文的法律,來守護這個人,違犯這個法律是不容許。

3)什麼是有障礙?就是這個地區,這個門有人守護,要從這通過,要經過他同意,這也是有守護的力量,非法的人不可以通過。這一段文簡要的大義是表示未適他者,就是沒有出嫁的女孩子,有這三種的守護,於諸父母等所守護,再來就是法律的守護,再就是有障礙的守護。這三種守護,第一、尊重、至親、眷屬、自己之所守護,就是父母是所尊重,和至親的兄弟姐妹、眷屬、自己的守護。第二、王執理家之所守護,國王的執法官,就是法律上的守護。第三、諸守門者之所守護。

4)什麼是他妻妾?就是已經嫁給別的人。

5)什麼是他所攝?就是前面那一段,沒有嫁人的女人,為三種守護所守護。

6)什麼是若由凶詐?凶,就是惡,就是那個人不懷好意,用詐術來欺騙。用怎麼辦法?謂矯亂己而行邪行,矯就是欺詐,內心裏面是要欺騙他,表面上就好像是愛護似的這種行為來惑亂他。如果你相信是真的,就中計。然後就與之行邪行,就是受欺騙。

7)什麼是由強力?就是那個人不講道理,野蠻的一種態度,對他的父親、母親,公然的強逼做這件事。

8)什麼是由隱伏?就是不對他父母有這種強力的行為,但是他們兩方面私下,互相歡喜,同意。所以,隱伏,就是偷偷,不是公開。

9)什麼是行欲行?就是兩兩交會。

10)什麼是即於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就是男、女兩方面,不合道理的欲心而行邪行,這是什麼意思呢?他們是夫妻,但是,不是道、也不是處、也不是時。雖然是合法的夫妻,合法的妾侍,但是非道、非處、非時也還是有過失,屬於欲邪行之類。現在明大略的要義,就是簡略地顯示這個大義,若彼所行,父母守護乃至到舅姑守護,他妻妾、他所攝,就是前五句。若行差別,就是由凶詐、由強力、由隱伏這三句。若欲邪行,就是行欲行,即於此事非理欲心而行邪行,這二句。略義就是分這麼三類。


5.2.2.1.4.妄語

復次,諸妄語者者,此是總句。若王者,謂王家。若彼使者,謂執理家。若別者,謂長者、居士。若眾者,謂彼聚集。若大集中者,謂四方人眾聚集處。若已知者,謂隨前三,所經語言。若已見者,謂隨曾見所經語言。若由自因者,謂或因怖畏或因味著。如由自因,他因亦爾。因怖畏者,謂由怖畏殺、縛、治罰、黜責等故。因味著者,謂為財穀珍寶等故。知而說妄語者,謂覆想、欲、見而說語言。此中略義者,謂依處故,異說故,因緣故,壞想故而說妄語,應知。

[]復次,諸妄語者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若王?就是國王,也包那個族類的人。

2)什麼是若彼使?執法官是王所委派,所以是王的使者,執理審判合法或違法。

3)什麼是若別?另外,就是長者,有道德的人。居士,就是有財富、有地位的人。

4)什麼是若眾?就是王,也有執理家,也有長者、居士,這些人聚集在一處。

5)什麼是若大集中?就是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一處,很多的人。

6)什麼是若已知?六根,合起來是見、聞、覺、知,分成四個。見是眼,聞是耳,覺就是鼻、舌、身,意識是知。若已知者,就是聞、覺、知,這三個。隨前三所經語言,就是前面王家和執理家,這算一。長者居士這是一類。若眾者,謂彼聚集,若大集中者,謂四方人眾聚集處。在這麼多的人眾裏面,聞、覺、知。在前面這麼多的人眾之中,你所知道的語言,他們怎麼說,你知道。

7)什麼是若已見?就是隨你自己在前面這麼多的地方,王家、執理家、長者居士、大眾聚集、四方人眾聚集處,所見、所經過的這些語言。

8)什麼是若由自因?就是見、聞、覺、知,所知道的一切的語言,要向外講說的時候,你本身有什麼原因要這樣說話呢?就是心裏面恐怖,有人有力量命令你,一定要這樣講,不可講別的說法。因為你怕他,說出來的話就不真實,和真實性有違反,這叫怖畏。或者是因為自己愛著,自己有所求,不是別人威脅我,為了完成目的,所以,不能照實說。自己的因是這樣子,他人也是這樣子。什麼是因怖畏?就是由於怖畏,有恐怖。什麼恐怖呢?若不聽命令,就會殺掉你,繫縛你,治罰你,撤職、責罰你。所以,怕受到傷害,不能說老實話。什麼是因味著?就是為財富,或者是穀,或者珍寶等故,貪求種種財物,不能照實說,就說謊話。自己是這樣子,他人也是這樣子。他人就是那個人,為了財富,叫你說謊話。

9)什麼是知而說妄語?就是覆想欲見而說語言。想,就是心與事實接觸的時候,事實是這樣。欲,嘴裏願意像我心裏想的這樣講。見,就是對心所想、所欲的境界,有深一層的看法,認為這件的事情的真實的情形是怎麼樣。想、欲、見,都是對所要說的話的情況,有真實性的認識。現在覆,就是把真實性隱蔽、隱藏起來,說出來與事實不相合的另一種語言,和所想、所欲、見的不同。或者由自己貪心說這種話,或者是由怖畏說這種話,或是各式各樣的原因。這麼多的說法,簡要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於王家、於執理家、於長者居士、於彼聚集、於四方人眾聚集處,這五句是依處。已知、已見這兩句,是異說。自因、他因這兩句,這是因緣。知而說妄語,就是壞想。說出來的話,和心裏面想的是一致,就是真實語。有欺騙人的意思,說的和想的不一樣,明明白白的知道怎麼樣,就是妄語。


5.2.2.1.5.離間語

復次,離間語者者,此是總句。若為破壞者,謂由破壞意樂故。聞彼語已向此宣說,聞此語已向彼宣說者,謂隨所聞順乖離語。破壞和合者,謂能生起喜別離故。隨印別離者,謂能乖違喜更生故。憙壞和合者,謂於已生喜別離中心染污故。樂印別離者,謂於乖違喜更生中心染污故。說能離間語者,謂或不聞或他方便故。此中略義者,謂略顯示,離間意樂、離間未壞方便、離間已壞方便、離間染污心、及他方便,應知。

[]復次,離間語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若為破壞?就是心裏面有這樣的意願,有這樣的動機要破壞對方的和合。

2)什麼是聞彼語已向此宣說,聞此語已向彼宣說?聞某甲的說話之後,向某乙宣說。聞某乙的說話,向某甲說。隨他自己在某甲那裏所聽聞的話,在某乙那裏所聽聞的話,這個話能隨順乖離,能夠破壞他們的感情。有這個作用的話,他就向某甲說,向某乙說。若為破壞,是動機,這第二句就是有行動。

3)什麼是破壞和合?某甲和某乙聽見那個人說出來這個話以後,心裏面歡喜同那個人分開,同他不做好朋友,生出這種心情。

4)什麼是隨印別離?前面是聽見這種話,心裏面就想要離開,同他分離,還只是內心。隨印別離,事實上同他乖違,同他不合,心裏歡喜,所以說又生一番歡喜。印,信也,就是相信那個破壞者的話,採取行動,某甲和某乙分裂,分裂以後,心情快樂。

5)什麼是喜壞和合?就是這個破壞者,把離間語說給某甲、某乙以後,某甲、某乙心情就是要分裂。這個時候,這個破壞者生歡喜心,這叫做染污心,就是罪過的心。

6)什麼是樂印別離?謂就是某甲、某乙相信他的話,他們分裂,就是已經乖違。某甲、某乙心裏面很歡喜,破壞者心也歡喜,就是染污,就是罪過。

7)什麼是說能離間語?這個人破壞某甲、某乙的團結,另外又有某丙、某丁知道這件事,來勸合,不要分裂,不要聽那個人破壞的話。或者是另外有一個情形,有什麼方便呢?就是把這個道理說開,就不分裂。說離間語那個人沒有成功,還是有離間語的罪過。想要對方破裂,滿願,罪過大;沒有滿願,罪過是輕。若為破壞者,謂由破壞意樂故,這一句,就是略顯示離間意樂。離間未壞方便,說離間語,但是還沒有破壞,但是已經採取行動叫方便。這是聞彼語已向此宣說,聞此語已向彼宣說者,謂隨所聞,順乖離語,這是第二句。離間語已壞方便,這是第三句和第四句。離間語說完以後,已經發生作用。離間染污心,這是破壞者本身滿願,心裏生歡喜,這是第五句和第六句。及他方便,使令離間者原來的目的沒成功,是第七句。


5.2.2.1.6.麁惡語

復次,麁惡語者者,此是總句。此中,尸羅支所攝故,名語無擾動。文句美滑故,名悅耳。增上欲解所發起故,非假偽故,非諂媚故,名為稱心。不增益故,應順時機引義利故,名為可愛。趣涅槃宮故,名先首。文句可味故,名美妙。善釋文句故,名分明。顯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攝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勞。離愛味心之所發起故,名無所依止。不過度量故,名非可厭逆。相續廣大故,名無邊無盡。

[]復次,粗惡語者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語無擾動?因為能守護佛的戒法,心裏面與法相應,說出來的話就沒有擾動、浮動、動蕩的這種氣氛,所以叫做語無擾動。由於持戒的人恐怕犯戒,所以說話很謹慎,避免有過失,所以說出的話不擾動。什麼是擾動呢?就是說出來的話叫你心裏面不平,會生出來各式各樣的煩惱。

2)什麼是悅耳?這個佛教徒說出的言句都沒有鄙陋,都是很高尚,所以美。而說出來的道理非常的流暢,不是很勉強,所以叫做滑。這樣說話使人聽起來歡喜,叫做悅耳。

3)什麼是稱心?增上欲解所發起故,什麼是增上欲解?按照增上生道說出來的語言,就是勸人學習人天的善法。或者對於所說的話的這個道理,曾經努力學習過,有深刻的認識,叫做增上欲解,就是有特別的歡喜心。用這樣的增上欲解,發出來的語言,就有真實的內涵,不是虛偽。也不是有諂誑,特別要取悅於人。這樣說出來的道理,真實有研究,說出來是令人心服,令人聽起來也歡喜,所以叫做稱心,稱合他的心意。

4)什麼是可愛?就是如量而說,就說那麼多,不增加。能夠順於那個時間,那個時間也合適。機,就是聽眾的根機,聽眾的程度,而說這個話。而這種語言能引出來義利,能令人得大利益,能開發你的智慧、知識,對你的思想行為有所利益。這樣理智的語言,是人所歡喜,所以叫做可愛。

5)什麼是先首?趣涅槃宮,就是決定勝道,就是三乘聖道,得聖道以後永久是不會再失敗。學習佛法的時候要明明了了,這是人天善法,這是出世間的聖道。為人講的時候,先要決定,是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呢?是勸人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呢?先要確定。趣涅槃宮,就是近趣到涅槃那裏。涅槃,比喻宮殿,是一個安樂的地方。要勸導眾生厭離生死苦,要發心進趣佛的涅槃,以此為先首,以此為中心,以此為最重要,就叫做先首。

6)什麼是美妙?就是為人說法的時候,言句很高尚、很文雅、有意味,叫做美妙。

7)什麼是分明?就是這一段的法語,有總句、有別句。總句,就把這一段的大意列出來,然後用別句加以解釋。所以,能夠很善巧、很恰當,用很多的文句,解釋總句的意義,令你非常的明了,故名分明。

8)什麼是易可解了?文句裏面有所詮顯的道理,講者須要把裏面隱藏的道理,分明的顯示出來,能引發聽的人的歡喜,就是容易明白。

9)什麼是可施功勞?攝受正法,離一切言說相的第一義諦,叫做正法。凡夫想要證悟正法,要採取行動,叫做攝受正法。可施功勞,就是為他講說這樣的佛法,學習的人就憑借你說的佛法,就可以修止觀,可以攝受正法。

10)什麼是無所依止?說法者為人說法的目的,為求名聞利養,就是愛味心之所發起。心裏面有所著,為人說法,就是有所依止,有所執著。離愛味心之所發起,是不可以有所執著的心,應該用無所得的慈悲心,就是無所依止,這樣為人說法才是清淨。

11)什麼是非可厭逆?度量,那個時候、那個地方,那個聽眾、那個學法者,就是這麼多就好,你不可以過量,不可以生厭煩心。

12)什麼是無邊無盡?為人說法的時候,能夠不間斷的演說佛法,所以說無盡。意味是廣大的,不可限量的,所以叫做無邊。


又,從無擾動語,乃至無邊無盡語,應知略攝為三種語:一、尸羅律儀所攝語,謂一種。二、等歡喜語,謂三種。三、說法語,謂其所餘。即此最後又有三種應知:一、所趣圓滿語,謂初一。二、文詞圓滿語,謂次二。三、方便圓滿語,謂其所餘。又,於未來世可愛樂故,名可愛語;於過去世可愛樂故,名可樂語;於現在世事及領受可愛樂故,名可欣語及可意語。應知,即等歡喜語,名無量眾生可愛、可樂、可欣、可意語;即說法語,名三摩呬多語;即尸羅支所攝語,名由無悔等,漸次能引三摩地語。此中毒螫語者,謂毀摩他言,縱瞋毒故。麁獷語者,謂惱亂他言,發苦觸故。所餘麁惡語,翻前白品應知。

[]1)又從無擾動語,乃至到最後一句無邊無盡語,一共是十二句。若用要義收攝,可以歸成三種語,就是分三類。

第一、尸羅律儀所攝語,就是說法這個人,為人講說佛法的時候,有尸羅律儀的功德。

第二、等歡喜語,大家都一樣的聽聞這樣的佛法,發歡喜心,就是悅耳、稱心、可愛。

第三、說法語,就是所講說的佛法,就是從第五句先首以下,一直到第十二無邊無盡。

2)後面說法語這一句,又能分出來三種語,應該知道。哪三種呢?

第一、所趣圓滿,就是趣涅槃宮故名先首這一句法語。所趣圓滿語,就是一切佛教徒學習佛法的時候,內心的意趣、內心的意願,就是到涅槃。

第二、文詞圓滿語,就是美妙和分明這二句。文句可味,文圓滿。善釋文句,詞圓滿。

第三、方便圓滿語,就是易可解了以下共五句。方便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善巧方便的智慧,這個智慧很圓滿。顯然有趣故名易可解了,攝受正法故名可施功勞,離愛味心之所發舉起故名無所依止,不過度量故名非可厭逆,相續廣大故名無邊無盡。

3)等歡喜語,有三種。

第一、於未來世可愛樂故,名可愛語。在未來世的時候這樣講說,還是可愛樂。現在聽聞這種語言感覺到可愛,到未來世的時候,還是感覺到可愛。

第二、於過去世可愛樂故,名可樂語。這樣的語言,佛在過去世這樣講的時候,也是令你發歡喜心的。

第三、於現在世所有的事情,在事實上來體驗這句話的意義的時候,還是感覺到可愛樂,故名可欣語,及可意語。可欣,就是令你可以歡喜。可意,就是令你滿意。這三種語應該就可以知道,就叫做等歡喜語。這個語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平等的歡喜,名無量眾生可愛語,可樂語,可欣、可意語。

4)即說法語,就是趣涅槃宮故名先首底下這幾句話,這是法語,名為三摩呬多語。三摩呬多,就是等引。由這樣的法語,能引導一切眾生趣證涅槃,能到達涅槃的安樂處,有這樣的作用。

5)即尸羅支所攝語,能夠隨順這樣的戒律修行,會得到什麼功德呢?能得到心裏面不會後悔。若犯戒就後悔,不犯戒心裏面不悔恨,心裏面就會喜悅。悅意故心喜。心歡喜故,四大調適,這是身安。身體的調適,繼續的增長,就快樂。安和樂都指身說,悅和喜都指心。因為第六識一直的喜,身就安、樂。這是由於戒律的作用。因為悅、喜、安、樂的關繫,心就能得三摩地的定,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進一步到色界四禪。

6)什麼是毒螫語?就是這個人說出來的話是毀辱別人,為什麼要毀辱人家呢?就是放縱他的瞋心,這個瞋心在語言上動出來,就是毀辱別人。瞋就是毒。所以,瞋心發動出來的語言,就叫做粗惡語。

7)什麼叫做粗獷語?就是說他內心裏面有瞋,說出野蠻的語言,來惱亂別人。那個人心裏本來是平靜的,聽見這種粗獷語,就發出來苦的感覺。苦觸,感覺到苦惱。剩餘的粗惡語是什麼呢?就把前面白品的法語翻過來,就是粗惡語。前面說是語無擾動,掉過來,就是擾動語,不悅耳語,不稱心語,不可愛語,不以涅槃為首的語,不美妙,不分明,不易可解了,不能夠施功勞,有所依止,可厭逆,有邊有盡,這就是粗惡語。


5.2.2.1.7.綺語

復次,諸綺語者者,此是總句。於邪舉罪時,有五種邪舉罪者,言不應時故,名非時語者。言不實故,名非實語者。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言麁獷故,名非法語者。言挾瞋恚故,名非靜語者。又,於邪說法時,不正思審而宣說故,名不思量語。為勝聽者而宣說故,名不靜語。非時而說前後義趣不相屬故,名雜亂語。不中理因而宣說故,名非有教語。引不相應為譬況故,名非有喻語。顯穢染故,名非有法語。又,於歌、笑、嬉戲等時,及觀舞、樂、戲笑、俳說等時,有引無義語。此中略義者,謂顯如前說三時綺語。

[]復次,諸綺語者者,此是總句。

1)於邪舉罪時,有五種邪舉罪者。什麼是邪舉罪?就是另外一個同梵行的人,違犯戒法,這個同梵行的人,要把他的罪舉發出來,揭發出來,懺悔令罪清淨。在舉罪的時候,不合道理,就有五種過失。哪五種?

第一、言不應時故,名非時語者。舉罪的說話時間不對,這個時候不應該舉罪。要找一個適當的時間,舉他的罪,而不是一切時都可以舉人家的罪,這叫做非時語。

第二、言不實故,名非實語者。就是舉罪,舉的不真實,他沒有犯這個過,你說他犯這個過,你誣賴他,這叫做非實語者。

第三、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本來舉發那個同梵行者的罪,是能引出來義利,他能夠承認、能夠懺悔,罪就清淨,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情。但是這樣舉罪的時候,說出來的語言,反倒引出來很多過失,名為非義語者。

第四、言粗獷故,名非法語者。就是你舉罪的時候,說出來的這個語言是粗獷,就是很野蠻的這種語言,名為非法語者。不符合法語的第一義諦,也很難有效。

第五、言挾瞋恚故,名非靜語者。你舉罪的時候,不是用慈悲心舉,而是用瞋恚心。語言裏面有瞋恚的力量在那裏,而舉人家的罪,就叫做非靜語者。不是寂靜的語言,不能靜息他人的煩惱,而能引發別人的煩惱。所以,舉發同梵行者的過失的時候,要應時語,要真實語,引義語,要是法語,要是靜語,才可以。

2)又於邪說法時,就是為人說法是對的,但是這個人有過失,所以叫做有過失的為人說法。什麼過失呢?

第一、不正思審而宣說故,名不思量語。為人說法之前,心裏面要靜下來,要正確的思惟、審核自己為人說法的內容,然後再為人宣說。你沒有正審、思察,就為人說法,名為不思量語,就變成綺語,不是說法。

第二、為勝聽者而宣說故,名不靜語。就是在聽法的人裏面有些特別有身份、有道德的人,你在說法的時候,心裏面不寂靜、浮動,名為不靜語。

第三、非時而說,前後義趣不相屬故,名雜亂語。說法的時候,有初、中、後的分別。初應該說什麼,中間應該說什麼,最後應該說什麼,有一個次第。但是你說的不對,初時說的不應該初時說,中時說的沒有在中時說,後時說的沒有在後時說。前面的義趣、後面的義趣,不連貫、不相契合,互相有點矛盾,名為雜亂語。

第四、不中理因而宣說故,名非有教語。不中理因,不符合道理的因。說這一段話,有一個中心的道理,然後再用眾多的理由,來解釋這個道理,來支持這個道理的成立。能建立的就是因,中心思想就是理,理和因,要相符合。不中理因,就是這個因和理不符合,這樣為人說法,名為非有教語。譬如說聲音是無常,這是理,也就是宗旨。用什麼理由來說明它,用因緣生故,來支持聲音是無常,當然是對。但說是非因緣生故,就不合道理。非因緣生,怎麼說是無常呢?就是不對。

第五、引不相應為譬況故,名非有喻語。理和因說過以後,還要說譬喻,用譬喻表達這個理因的正確。但是這個譬喻,要和它相合、要相應。若不相應,就不足以教化人。如聲音是無常的,是什麼原因,是因緣生的,如瓶子。瓶子是無常的,瓶子是因緣生的,所以它也是無常,容易壞。聲音是因緣生的,所以也是無常。這樣譬喻,和這個理和因是相合、是相應,就是有譬喻的語。如果不相合,非有喻語。

第六、顯穢染故,名非有法語。說法的時候,若是說一些污穢的事情,說染污的事情,名為非有法語。哪些呢?說王論,政府的事情是王論。說賊論,土匪怎麼強劫的事情。男論、女論、飲食論、衣服論,這是不對。

3)又在唱歌、笑,又歌,又笑,又嬉戲,有其他種的這些事情。這個時候,還有舞可觀,還有種種的音樂,名式各樣的遊戲,嬉戲、嬉笑的事情。還有俳說,就是演戲的人,說種種的笑話,逗人樂這些事情。說這種語言,會引起來很多的過失,能引發人的放逸,這也是綺語。這裏面分這麼幾大段,若是用略義來說,像前面一共有三個時間,這三個時間內的語,都是綺語。第一、於邪舉罪時,第二、邪說法的時候,第三、於歌笑嬉戲等事。


5.2.2.1.8.貪欲

復次,諸貪欲者者,此是總句。由猛利貪者,謂於他所有,由貪增上,欲為己有,起決定執故。於財者,謂世俗財類。具者,謂所受用資具。即此二種總名為物。凡彼所有定當屬我者,此顯貪欲生起行相。此中略義者,當知顯示:貪欲自性、貪欲所緣、貪欲行相。

[]復次,諸貪欲者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由猛利貪?就是對於別人所擁有的財物,自己心裏面起貪心,而且特別強烈,這貪特別強、特別有力量,想把它歸屬於我,而且內心想:我決定把他的財物拿過來,屬於我。心裏要達到這個程度的話,名為猛利貪。

2)什麼是於財?就是社會上所施設的流動貨幣,像鈔票一類。什麼是於具?就是日常生活上受用的衣、食、住等。這個財和具兩種合起來,就叫做物。

3)什麼是凡彼所有定當屬我?凡是那個人所有的財富,決定要屬於我。這是顯示貪欲生起的行相。什麼是行相?行,就是內心,心在活動的相貌,就叫行相。內心動的什麼行相呢?就是凡彼所有財具,定當屬我,就是這麼一個分別心,就是貪欲的行相。此中簡略的要義是,前面猛利貪者謂於他所有,由貪增上,欲為己有,起決定執故。這是貪欲的自性,貪欲的性質是這樣。中間一句的財、具,就是貪欲的所緣,貪心就是想這些事情。第三句凡彼所有定當屬我,這是貪欲的行相。


5.2.2.1.9.瞋恚心

復次,瞋恚心者,此是總句。惡意分別者,謂於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為損害,起決定執故。當殺者,謂欲傷害其身。當害者,謂欲損惱其身。當為衰損者,謂欲令彼財物損耗。彼當自獲種種憂惱者,謂欲令彼自失財物。此中略義,如前應知。

[]復次,瞋恚心者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惡意分別?就是內心裏面有惡心。什麼叫做惡心呢?就是對於別的有情的地方,由於內心裏面有強大的瞋恨心,瞋恨心很勇猛,想要傷害那個人。傷害的心情達到什麼程度呢?我決定要損害他,沒有猶豫不決,達到這樣程度的時候,就叫做瞋恚。

2)什麼是當殺?心裏面想要傷害那個人的生命,或者是要殺害他。

3)什麼是當害?內心想要損惱他一下。這樣害是輕一點,殺是重一點。

4)什麼是當為衰損?就是心裏面在想辦法,如何令那個人的財物損減、耗費、損失。這是惡的咒願,或者計劃想一個方便,叫他損失財物。

5)什麼是彼當自獲種種憂惱?就是說想辦法,讓他自動的失掉財物。像前面的貪心一樣,惡意分別,謂於他有情所,由瞋恚增上力,欲為損害,起決定執故,這是瞋的自性。當殺者謂欲傷害其身,當害者謂欲損惱其身,當為衰損者謂欲令自財物損耗,彼當自獲種種憂惱者謂欲令彼自失財物。這都是瞋心的所緣,瞋心發動時候,就是緣這個事情。達到決定要損害他的程度,就是瞋心的行相。


5.2.2.1.10.邪見

復次,諸邪見者者,此是總句。起如是見者,此顯自心忍可欲樂當所說義。立如是論者,此顯授他當所說義。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者,謂由三種意樂非撥施故:一、財物意樂。二、清淨意樂。三、祀天意樂,供養火天名為祠祀。又,顯非撥戒、修所生善能治、所治故,及顯非撥施所生善能治、所治故,說如是言:無有妙行、無有惡行。又,顯非撥此三種善能治、所治所得果故,說如是言:無有妙行、惡行二業果及異熟。又,顯非撥流轉依處緣故,說如是言:無有此世、無有他世。又,顯非撥彼所託緣故,及非撥彼種子緣故,說如是言:無母、無父。又,顯非撥流轉士夫故,說如是言:無有化生有情。又,顯非撥流轉對治還滅故,說如是言:世間無有真阿羅漢,乃至廣說。

[]復次,諸邪見者者,此是總句。

1)什麼是起如是見?這表示那個人自己的心裏面忍可、欲樂。對這個邪見,他忍可、同意。什麼是忍可?就是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思惟、分別,他同意這樣的邪知見,能接受,他心裏認為這樣的思想是對的,這是忍可。什麼是欲樂?就是特別歡喜這樣的思想。他忍可當所說義、欲樂當所說義,當為演說這個道理。還沒有說,但是心裏同意,叫起如是見。

2)什麼是立如是論?這是顯示他要把內心裏面的執著,教授給他人。

3)什麼是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這個有邪見的人,他有禪定,有天眼通,看見一個人在一生中常常的布施。對於自己有親愛關繫的人,有恩德的人,他也能夠布施,也能夠供養。對於死去的人,對於他是他所尊重,或者是親愛、有恩德的人,他也常能夠追念,也能夠供養。但是他死掉以後,生到貧窮家。於是乎這個人就執著,布施是沒有果報,愛養也沒有得到應得的果報,祠祀也沒有得到應得的果報,這叫做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就是因為有三種內心裏面的看法,意樂就是內心有這樣忍可的一種看法,不同意施與是有果報。哪三種意樂呢?第一、財物意樂,由天眼通看不見布施得大富貴的果報,所以不願布施。另一種,對於財物,他特別的愛著、慳吝,所以也不肯布施。第二、清淨意樂,就是斷見或者各式各樣的邪見的意樂,認為這樣的思想是最清淨,所以也不肯布施。人死就完了,布施什麼呢?他認為這是清淨。第三、祀天意樂,供奉天,祭祀天,認為得不到什麼好的果報,也不願意布施。所以駁斥布施有果報的道理。什麼是祠祀?就是供養火天,火是天的口,供養天的食品或衣物,用火來燒,天就得到受用。

4)經上又顯示那個邪見論者,非撥戒所生善、修所生善。

a)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各式各樣的戒,能夠持戒,就能得尊貴身。現在這個有邪見的人,不同意持戒會有功德。什麼是能治、所治?能治就是戒,所治就是犯戒。這個人認為,作種種殺、盜、淫、妄的罪過的事情,不會得果報。那麼能治的戒,也是不存在。所以能治的戒,和所治的破戒,都是不承認。

b)戒是人天善法,修是超過欲界,是色界、無色界天的人修的禪定,是超過散亂的善法。修所生的善法,有能治,也有所治。能治,就是色界定、無色界定;所治,就是欲界的欲被對治,散亂的境界被消除。這個有邪見的人,認為沒有這回事。所以,戒、修,這二種善法所生的善就是能治,能夠消除所對治的這些不如意的罪過的因果。這些他都否定。

c)及顯非撥施所生善,能治所治故。他不同意布施有功德,布施是能治,所治的慳吝、貧窮,都是布施所治。施、戒、修,這三種善法他都不承認。所以他說:無有妙行,無有惡行。沒有妙行,就是沒有施、戒、修。沒有惡行,就是施、戒、修所對治的這些惡行都沒有,不承認這件事。沒有妙行、沒有惡行,這是謗毀因。

5)又顯非撥此三種善能治所治所得果故,這是謗果。因不承認,當然果也不承認,所以就謗毀果報的不成立。所以,他說:無有妙行、惡行二業果及異熟。妙行所得果、惡行所得果,這叫做果。異熟,是造作妙行、惡行,在內心裏面熏成種子,後來又有愛煩惱、取煩惱滋潤妙行、惡行的種子,使令它變異而熟得到果報,叫做異熟。所以,沒有愛、取煩惱來滋潤業力得果之前,叫做果;滋潤以後,叫異熟。就是說一個大概,叫做果;說詳細,就叫異熟。

6)又顯示非撥流轉的依止處的因緣故,說如是言:沒有此世,沒有他世。不是說現在這一世是剎帝利,來生又做剎帝利,不是的。今生剎帝利,來生可能做個婆羅門,也可能做個乞丐,也可能到餓鬼道。今生是個乞丐,來生可能做皇帝,做剎帝利。剎帝利不是決定為剎帝利作緣,婆羅門也不是決定就是婆羅門的緣,都是變化性很大。此世不管是人、是天、是貧、是富、是貴、是賤,都是不決定;來生也是不決定。過去世不決定,現在世不決定,未來世也是不決定,所以叫做無有此世,無有他世。

7)又顯示那個邪見者,謗毀沒有彼所托緣。眾生流轉生死的時候,或者在人間,或者到三惡道,或者是天人,都有寄托的地方,若約人來說,是要有個母親。及非撥彼種子緣故,就是不同意有父親,父親是種子緣。所以,他說如是言:無母、無父。她不是決定是母親,因為第二生可能做她的女兒。不同意他決定是父親,第二生可能做兒子,就是互相的變化,沒有決定性,所以說無母、無父。不是不同意有母親、父親,是有父親、有母親,但是不決定。

8)又顯非撥流轉士夫故,說如是言:無有化生有情。流轉士夫,就是欲界和色界,這兩個世界的眾生死亡以後,是有中有,由中有到另一個地方得果報,叫流轉士夫。就是中有是個流轉士夫,這是一個情形。第二個情形,流轉士夫,就是下一生的果報,初起的那個形相。下一個果報初開始有,就叫生有。一剎那間是生有,第二剎那以後,就叫做本有;等最後死亡的時候,叫死有;死有以後,就是中有。這四個有。流轉士夫也包括生有在內。比如說人間得色界第四禪的無想定的人,死以後,到無想天受生。這裏面有二個事情,一個是中有、一個生有。而這位有神通的外道邪見者,沒看見中有,也沒看見生有,所以就非撥流轉士夫。在人間得無色界四空定的人,死以後,沒有中有,也沒有生有,所以他沒有辦法看見。若是入無餘涅槃的聖人,當然死以後,也沒有中有,也沒有生有,他也看不見這些事情。所以,又顯非撥流轉士夫故,說如是言:無有化生有情。無而忽有的有情是沒有,就等於說是斷滅論,說生死的流轉這件事是不成立。

9)又顯示那個邪見者不同意流轉對治還滅故,若能夠修學無漏的戒定慧,就能夠對治流轉生死的貪瞋癡,成功就還歸於不生不滅的涅槃的境界,這件事他不承認,就說:世間沒有真實的阿羅漢。阿羅漢是對治生死的流轉,成功就還滅到諸法寂滅相。他說沒有真阿羅漢,就等於說是非撥流轉對治還滅。乃至廣說,佛教徒得色界四禪的時候,認為是初果;二禪是二果、三禪是三果;得到第四禪的時候,認為是阿羅漢果。但是他不聽佛說法,所以他一直有這種過失而不能夠改變。臨命終的時候,有中有。所以他認為佛是欺騙他,就有謗佛的這種瞋恨心出來,於是又有地獄的中有出來。


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名正至。於諸有情遠離邪行,行無倒行,故名正行。因時,名此世間。果時,名彼世間。自士夫力之所作故,名為自然。通慧者,謂第六。已證者,謂由見道。具足者,謂由修道。顯示者,自所知故,為他說故。我生已盡等,當知如餘處分別。

[]怎麼知道有真實阿羅漢呢?

1)什麼是正至?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若是能隨順佛教,修四念處成功,就是已經到達聖人的境界,因為見煩惱滅,愛煩惱也滅,另外一個人修行,也能夠把見、愛煩惱滅。比如初果聖人,把見煩惱中的分別我執滅;二果聖人能夠盡斷六品愛煩惱;三果聖人又盡斷剩餘的三品煩惱。阿羅漢果,就把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都寂靜。所以,煩惱消除,就能達到涅槃的境界,叫做正至。

2)什麼是正行?對於所有的一切眾生,若能遠離一切愛、見煩惱的邪行,修行四念處,這是沒有常、樂、我、淨顛倒的行。

3)什麼是此世間?就是因時,修行對治道的時候,修學四念處的時候,修學戒定慧的時候,叫做因,就在此世間。

4)什麼是彼世間?就是果時,這時候得到寂滅涅槃,就是彼世間。因的時候,修對治道,還沒有滅煩惱,所以是此世間,就是繫縛的世界。聖道成就,名彼世間。

5)什麼是自然?能夠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阿羅漢,為什麼能夠成就這樣的聖道呢?他自己肯努力。自士夫力之所作故,他自己肯努力、肯創造,所以他就有成就,叫做自然。自然,憑借自家努力而有這樣的成就,叫做自然。或是出無佛世,他就能修三十七道品,得辟支佛,是自士夫力之所作故。乃至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出無佛世,自然的能夠修三十七道品得無上菩提。

6)什麼是通慧?就是第六通,漏盡通。就是以無常、苦、空、無我智慧,滅除見煩惱、愛煩惱,成就這個通達無礙的智慧,就是阿羅漢的境界。

7)什麼是已證?見道,就是初開始成就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他證實這件事,就是初果須陀洹。

8)什麼是具足?見道以後,聖道還沒有圓滿,為了圓滿無漏功德,繼續修學四念處,就是修道,最後圓滿,就是阿羅漢的功德具足。

9)什麼是顯示?自所知故,為他說故。自所知故,就是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自己知道得悟聖道。為他說故,能夠為他人開示他所覺悟的真理。

10)什麼是我生已盡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所作已辨,一共有四句。當知如別的地方所講。什麼是我生已盡?是指須陀洹果。生,指生死,還有七番生死,但是第八番生死已盡,所以叫我生已盡。什麼是梵行已立?是得聖道,成就以後不退轉,不會再失掉。什麼是所作已辦?就是一切的煩惱都沒有,一切道果都成就,應該作的事情都已經作好。什麼是佛教徒應該作的事情呢?斷煩惱是應該作的事情。什麼是不受後有?就是阿羅漢果。另外一個解釋,我生已盡,就是心裏面有煩惱就叫做生。初果、二果聖人還是有煩惱,但是煩惱不重、輕微,也就名之為我生已盡,就是指初果和二果。梵行已立,就是指三果聖人,對於非梵行的欲沒有,就是欲界的欲沒有。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指阿羅漢果。


此中略義者,謂顯示謗因、謗果、誹謗功用、謗真實事。功用者,謂殖種功用、任持功用、來往功用、感生業功用。又有略義差別,謂顯示誹謗若因、若果、若流轉緣、若流轉士夫、及顯誹謗彼對治還滅。又誹謗流轉者,應知謗因,不謗自相。謗還滅者,應知謗彼功德,不謗補特伽羅。

[]1)這裏面略說它的要義。沒有施與、沒有愛養、沒有祠祀、沒有妙行、沒有惡行,就是謗因。沒有妙行、惡行的果,是謗果。沒有從此世到彼世的功用,這是誹功用,沒有化生有情,也是誹功用。誹謗沒有真實的阿羅漢,謗真實事。什麼是功用?就是植種功用、任持功用、來往功用、感生業功用,分成四種功用。第一、植種功用,就是父親,有種子的這種作用。第二、任持功用,就是母親,有長養身體的這種功用。第三、來往功用,就是從此世到彼世。第四、感生業功用,就是中有,成就後一生的生命體,是由於業力的關係。而這個業出現的作用,就是中有,中有去得那個果報。所以,有這樣的功用,就是中有。

2)又有略義的差別,表示有邪見的這個人,又謗毀因,又謗毀果。斷滅論者僅僅是謗毀果,認為死掉以後,我斷滅,所以也沒有人受果報,果報也沒有。而現在這個邪見論者,又謗因、又謗果。若流轉緣,就是從此世往彼世,五道裏都有流轉的緣。若流轉士夫,就是沒有化生有情。及顯誹謗彼對治還滅,就是謗沒有真實的阿羅漢。

3)又誹謗流轉者,應知謗沒有善、惡行,從此世往彼世,這流轉因。不誹謗有父母的這一方面,還是承認有父母,不是有決定的父母。

4)謗還滅者,應知謗毀彼成就的功德,他沒有非撥那個修行人。


復次,白品一切,翻前應知。所有差別我今當說,謂翻欲邪行中,諸梵行者,此是總句。當知此由三種清淨而得清淨,一、時分清淨。二、他信清淨。三、正行清淨。盡壽行故、久遠行故者,此顯時分清淨。諍處雪故名清,無違越故名淨,此二總顯他信清淨。此中或有清而非淨,應作四句,初句者,謂實毀犯於諍得勝。第二句者,謂實不犯於諍墮負。第三句者,謂實不犯於諍得勝。第四句者,謂實毀犯於諍墮負。不以愛染身觸母邑故,名遠離生臭。不行兩兩交會鄙事故,名遠離婬欲。不以餘手觸等方便而出不淨故,名非鄙愛。願受持梵行故,名遠離猥法。如是名為正行清淨具足。當知略義即在此中。

[]復次,白品的一切善法,和前面的黑品相反,就是白品。白品本身有各式各樣的行相,還是要再說一說。就是和前面的欲邪行相反。一切淨行者的功德,這是總句。

1)當知這個梵行,有三種梵行才算是梵行,才是成就清淨的功德,哪三種呢?一、時分清淨。二、他信清淨。三、正行清淨。

第一、什麼是時分清淨?經文中的盡壽行故,久遠行故,就是在顯示時分清淨。盡他的壽命存在一天,都是修梵行,叫做盡壽行。時間很久,一直的修梵行,叫做久遠行。

第二、什麼是他信清淨?諍處雪故名清,無違越故名淨,此二總顯他信清淨。什麼是諍處雪故名清?諍,就是彼此有諍論,諍的時候我能夠有力量,把你加上我的罪名消除,恢復我的清淨,這叫做清。雪,就是消滅、清洗的意思。什麼是無違越故名淨?真實沒有犯戒,叫無違越,所以是淨。這樣顯示別人對你的信心也清淨。你說持戒清淨,但是大家都說你犯戒,很多人不相信你是清淨,這樣也是不圓滿。

2)此中或是清但是不淨,所以應該由四句話來說,才是圓滿。

第一句,他真實是犯戒,但是大家在諍論的時候,犯戒者有辯才,所以犯戒者勝利,這是不合道理的事情。

第二句,他真實沒犯戒,很清淨,但是大家作羯磨,判他罪的時候,他持戒清淨,但是辯才不夠,不能反駁,所以大家羯磨就是:你犯罪。這事也不圓滿。

第三句,他真實沒有犯戒,大家在諍論的時候,他也勝利。

第四句,他實在是犯戒,大家諍論的時候,他輸,只好承認他犯戒。

3)正行清淨也可有四句。

第一句,不以愛染的身體,就是不以愛染心,接觸女人,名遠離生臭。身體就叫生臭。

第二句,不行兩兩交會的鄙事,所以名為遠離淫欲。

第三句,不以餘手觸等方便而出不淨故,名非鄙愛。

第四句,願受持梵行故,名遠離猥法。如是名為正行清淨具足。這三種清淨這一大段文的要義,就在這三句之中,時分清淨,他信清淨,正行清淨。


又,翻妄語中,可信者,謂可委故。可委者,謂可寄託故。應可建立者,謂於彼彼違諍事中,應可建立為正證故。無有虛誑者,於委寄中不虛誑故、不欺誷故。此中略義者,謂顯三種攝受:一、欲解攝受。二、保任攝受。三、作用攝受。

[]又與妄語相反的就是不妄語,就是誠實語。

第一句,可信,就是可以信賴,可以信任。

第二句,可委,就是你有重要的事情可以托他辦理。

第三句,應可建立,就是說在各式各樣糾紛的事情裏面,可以舉這個人做中間人。因為他不虛偽,不會袒護那一邊,能說真實語,可以算是一個中正不偏袒的證人。

第四句,無有虛誑,就是你委托他辦什麼事情,他到時候不會說虛誑,不欺瞞你。這一段文的略義,有三種攝受的力量,就是一種可以信賴的力量。第一、欲解攝受,就是可信、可委。第二、保任攝受,就是可建立。第三、作用攝受,就是不虛誑。


5.2.2.2.法相差別建立

復次,法相差別建立者,謂即殺生,離殺生等。云何殺生?謂於他眾生起殺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殺方便,及即於彼殺究竟中所有身業。云何不與取?謂於他攝物起盜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盜方便,及即於彼盜究竟中所有身業。云何欲邪行?謂於所不應行、非道、非處、非時起習近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欲邪行方便,及於欲邪行究竟中所有身業。云何妄語?謂於他有情起覆想說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偽證方便,及於偽證究竟中所有語業。云何離間語?謂於他有情起破壞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破壞方便,及於破壞究竟中所有語業。云何麁惡語?謂於他有情起麁語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麁語方便,及於麁語究竟中所有語業。云何綺語?謂起綺語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不相應語方便,及於不相應語究竟中所有語業。云何貪欲?謂於他所有起己有欲樂、起染污心,若於他所有起己有欲樂決定方便,及於彼究竟中所有意業。云何瞋恚?謂於他起害欲樂、起染污心,若於他起害欲樂決定方便,及於彼究竟中所有意業。云何邪見?謂起誹謗欲樂、起染污心,若於起誹謗欲樂決定方便,及於彼究竟中所有意業。

[]復次,約法來說善法、不善法的差別相,法相上的不同安立,就是殺生是黑品,遠離殺生就是白品。善法有善法的相貌,惡法有惡法的相貌,叫做法相差別建立。

1)什麼是殺生呢?就是對於其他眾生,他簡別不是自殺,是另一個人殺害另一個眾生。眾生,表示是有情的眾生,不是無情物。兩個緣:一個他,一個眾生。第三個緣,就是發起殺害那個眾生的想法。欲樂,就是內心的想法,而歡喜這樣做。起殺想,就是在所要殺的這個境界上,起殺的想法。第四個緣,起染污心,或者是因為貪心而殺,或者是瞋心,或者是邪知邪見,各式各樣的煩惱。因為這樣的煩惱染污他的清淨心,做罪過的事情。第五個緣,假設這個人,發動殺的想法,由煩惱來發動這件事,就對彼眾生發出殺的行動,叫做方便。方便就是行為,以行為為方便,來成就他的願望。他開始殺的行動,最後殺的這件事,完全做完。究竟,就是這件事做圓滿。所有身業,一開始到最後,表現在身體上的行動,這個殺罪成立。於他眾生起殺意樂及染污心,這屬於心。若即於彼起殺方便,及即於彼殺究竟中,這是由內心發出行動,由身口的行動,來進行這件事,最後成功。彼眾生因此而死,或者當時沒死,過後因此而死,這個罪過成立,就叫做殺。

2)什麼是不與取?就是對於其他有情的所有權的財物,發起盜的想法,起染污心。若是對彼財物,發起盜的行動,財物舉離本處,這個罪過成立,就叫做不與取。

3)什麼是欲邪行?對於沒有嫁,或者已經嫁,這兩類的女人,都不應該行欲邪行。非道、非處、非時,你數數的和那個人接觸,先起這種想法,欲樂就是想,發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欲邪行的行動,及於欲邪行究竟中所有的身業。

4)什麼是妄語?就是對於其他有情,起覆想說欲樂。覆想,就是心裏面明明白白是這樣意思,但是把它隱藏起來。用另一個意思,向他講,就是說謊話。起染污心,為什麼要同人說謊話,就是有動機,或者是貪心,或者是瞋心,或者是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若即於彼起偽證方便,妄語就是虛偽的一種方便,就說他怎麼、怎麼。及於偽證究竟中所有的語業,就是你說出來,前面那個人聽懂,妄語的罪過就成就,不管是成功、沒成功,只要你有這樣的想,你這樣把這話說出去,對方聽懂,罪就成立。

5)什麼是離間語?就是對於其他有情,心裏面明明了了,打主意要破壞他們的感情。為什麼要破壞呢?因為生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破壞的方便,就是開始進行這件事。及於破壞究竟中,這件事有始有終的做完,你所有的語業,這個離間語的罪過就成立。若是說謊話,說虛妄語,說離間語,你說話,對方沒有聽懂,這不算數,對方要明白。

6)什麼是粗惡語?就是對於其他有情,起粗語欲樂,心裏面打主意,要罵他、要毀辱他、陷害他,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粗語的行動,及於粗語究竟中,計劃想要罵他的語言都說出來,所有的語業,這個粗惡語的罪過就成立。

7)什麼是綺語?就是起綺語欲樂,起染污心。若即於彼起不相應語方便,前面的邪舉罪、邪說法各有五種,都是不相應,都是不對。但是用那樣的話說出來,就是方便。即於不相應語究竟中,說出來的所有的語業,就是綺語。

8)什麼是貪欲?就是對於他人所有的財物,發起這個東西屬於我是最好,就這樣想。起染污心,若於他所有起己有欲樂決定方便,只是內心決定這樣想,還沒採取行動。及於彼究竟中所有意業,決定希望他人所有的財物屬於我。若是表現在身、口,或者是偷盜,就是不與取,又不同。

9)什麼是瞋恚?對於另外一個有情,想要傷害他,有這樣的惡心,起染污心。若於他起欲樂決定方便,最初發起乃至到究竟,最後這個心情決定,計劃要殺害他,所有的意業,就叫做瞋恚。

10)什麼是邪見?就是發起誹謗,撥無因果這些事情,起染污心。若於起誹謗欲樂決定方便,及於彼究竟中所有意業,決定起如是見,立如是論,這個時候,邪見成就。


云何離殺生?謂於殺生,起過患欲解,起勝善心,若於彼起靜息方便,及於彼靜息究竟中所有身業。如離殺生,如是離不與取,乃至離邪見,應知亦爾。此中差別者,謂於不與取起過患欲解,乃至於邪見起過患欲解、起勝善心。若於彼起靜息方便,及於彼靜息究竟中所有意業。如是十種略為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即此三種廣開十種,應知。

[]1)什麼是離殺生?就是對於殺生這件事,起過患的想法。什麼過患?若殺害生命的話,能自害、能他害,能自他俱害;能生現法罪、能生後法罪、能生現法後法罪,會受到種種的身心的憂苦。對於不殺生的事情自己歡喜,起殊勝、最良好的心情,就是無貪、無瞋、無癡,這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叫起勝善心。若他起勝善心,發起對於殺生有過患想,就會停止殺生的活動,在三寶前受不殺生戒,這是靜息殺生的最好的行動。於彼靜息究竟中所有身業,比如最初發心受戒,乃至到受戒的儀式完全圓滿,不殺生的功德成就。

2)如遠離殺生是這樣,離不與取乃至離邪見,應知也是這樣子。但是這裏面有差別相,謂於不與取起過患的欲解,同樣不與取,也是會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生現法罪、生後法罪、生現法後法罪,也會受到很多很多的身心憂苦。乃至邪見,也起過患的欲解,起勝善心,就是要學習無貪、無瞋、無癡這三種善法。若於彼起靜息方便,及於彼靜息究竟中所有意業,就是受十善法的戒,先懺悔發願,然後受三皈,然後受十善戒,這時候十善業的功德就是成就。如是十種略為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就是從這三方面,能把握住無貪、無瞋、無癡,十善業就圓滿。從身業的妙行,語業的妙行,意業妙行,廣開為十種善法,應知。


5.2.3.業因

業因云何?應知有十二種相,一、貪。二、瞋。三、癡。四、自。五、他。六、隨他轉。七、所愛味。八、怖畏。九、為損害。十、戲樂。十一、法想。十二、邪見。

[]業是由什麼樣的原因發出來的呢?應知有十二種相貌。

一、貪,二、瞋,三、癡。所有的業,都是由貪、瞋、癡發出來,所以,貪、瞋、癡是通於一切業的原因。有時候,是偏於貪心,偏於瞋心,偏於邪知邪見。有時候,有貪,又有瞋,又有癡,各式各樣的情形。

四、自,就是自己要這樣做。

五、他,我叫別人去做。

六、隨他轉,隨別人的意願做這件事,我聽別人的命令,不是我要做,是別人叫我做。

七、所愛味,就是自己歡喜這樣做。

八、怖畏,是害怕。那個人他要殺我,我就殺他。

九、為損害,他的存在對我有所損,如老鼠會咬人的東西,先殺它,也叫做損害。

十、戲樂,就是做惡事的時候,像遊戲似的,非常的快樂。

十一、法想,就是認為是合法,我做這種事是對。

十二、邪見,就是撥無因果,殺生不會有惡報,不殺也不會得好報,有這種邪知邪見。


5.2.4.業位

業位云何?應知略說有五種相,謂耎位、中位、上位、生位、習氣位。由耎不善業故,生傍生中。由中不善業故,生餓鬼中。由上不善業故,生那落迦中。由耎善業故,生人中。由中善業故,生欲界天中。由上善業故,生色、無色界。何等名為耎位不善業耶?謂以耎品貪、瞋、癡為因緣故。何等名為中位不善業耶?謂以中品貪瞋、癡為因緣故。何等名為上位不善業耶?謂以上品貪、瞋、癡為因緣故。若諸善業,隨其所應,以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應知。何等生位業?謂已生未滅,現在前業。何等習氣位業?謂已生已滅,不現前業。

[]什麼是業位?就是業的階級,業由有而無,由無而有,其中的次第,就叫做位。應知略說有五種相,就是軟位、中位、上位、生位、習氣位。

1)不善業分三品,就是軟品、中品,上品。若是軟品的不善業,能令你在畜生的世界裏得到一個生命體,這是軟不善業的力量。若是中品、中等的罪業,將來會生到餓鬼的世界得到一個生命體。若是最嚴重的罪業,使令眾生到地獄得一個生命體,這是特別苦。若是下品的善法,在人中得果報。若是中品的善業,生到欲界天中得果報。若是上善業故,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得果報。這一段是從得果報說,底下約因緣來辨。

2)什麼名為軟位不善業?就是以軟品貪、瞋、癡為因緣故,所造的不善業,就名為軟位。業力是由煩惱決定,果報是由業力決定。若是問軟品的不善業是怎麼回事?就是創造業力的煩惱是軟品,所造的業也就不重。什麼名為中位不善業?就是以中品貪、瞋、癡為因緣故,所以所造的業也是中品的不善業。什麼是名為上位不善業?就是以上品貪、瞋、癡為因緣故,所以是上品的不善業。若是發好心做種種的善法,也是有差別,隨眾生的智慧的深淺,也就有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故,造成善業的差別。

3)什麼是生位業?就是當前在做這種功德的時候,還沒停下來,這個業就叫做已生未滅。正在創造業的時候,叫做生,創造業的行動沒有停下來,叫未滅。

4)什麼是習氣位業?習氣,就是數數的這樣做叫習。這樣做以後,在心裏面造成一種氣氛,就是種子。所以,造業的行動停下來,這時候業不現前,習氣就是業種子,就在阿賴耶識裏面儲藏起來,叫做不現前業。


5.2.5.業門

5.2.5.1.與果門

復次,業門云何?此略有二種,一、與果門,二、損益門。與果門者,有五種應知,一、與異熟果;二、與等流果;三、與增上果;四、與現法果;五、與他增上果。

[]復次,什麼是業門?人在屋子裏面,從門出來,叫做門。造業以後,變成習氣,習氣會發動出來事情,給你果報,就是從門出來,就是由習氣位發動到現行。若站在前六識的立場來說,習氣和前六識是不相應,不相應的時候叫習氣位,相應的時候就是得果報。所以門,正好是前六識。這個門有兩種,一、與果門,就是造業後的習氣,給你果報,叫做與果。二、損益門,就是與果再分類。若是作惡業,給你果報時候,就是來損害你;如果作善業,給你果報,就是利益你。與果門者,有五種應知,哪五種?一、與異熟果,就是變異而成熟的果報,是在生死中得的果報。在造業的時候,有善、惡、無記的差別,得果報是無記,所以叫做異熟果。為什麼是無記?因為,果報主體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無記。在人間天上有如意的事情出現,是由阿賴耶識裏生出來。地獄有很多苦,是由阿賴耶識生出來。所以,由果報主來說,是無記;若與前六識相應,還是有苦樂的分別。二、與等流果,三、與增上果,四、與現法果,五、與他增上果。


5.2.5.1.1.與異熟果

與異熟果者。謂於殺生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於那洛迦中受異熟果。如於殺生,如是於餘不善業道亦爾,是名與異熟果。

[]什麼是與異熟果?就是這個人在人間,歡喜殺害生命,與殺生的事情接近,向人家學習,自己這樣做,常常殺害生命。或是以殺生為職業,或者業餘,如釣魚,或者到山上打獵。這樣做,將來在地獄裏面,享受這個異熟果。像殺害生命是這樣子,其餘的不善業道也是。若到地獄受異熟果,這是上品的不善業;中品、下品的不善業,到畜牲世界,到餓鬼的世界受果報。殺生是這樣子,對於其餘不善業道,偷盜、邪淫、妄語,乃至這些各式各樣,也是有下品、中品、上品。


5.2.5.1.2.與等流果

與等流果者,謂若從彼出來生此間,人同分中壽量短促,資財匱乏,妻不貞良,多遭誹謗,親友乖離,聞違意聲,言不威肅,增猛利貪,增猛利瞋,增猛利癡,是名與等流果。

[]什麼是與等流果?就是創造業以後,業酬謝你一個果報,什麼果報呢?就是給你的果和當初造的業相似,叫做等流果。等,彼此相似,流,相續下去。等流果是怎麼給呢?就是從三惡道出來,到人的世界,此人和其他的人大家都是同類,叫做同分。

1)壽量短促,最初造作殺生罪業的時候,使令眾生的壽命中斷,壽命短促。所以到人間的時候,也給你相似的果報,壽命短促。壽量短促,是屬於殺生罪業的等流果。

2)資財匱乏,在因地的時候,造偷盜的罪業,若是嚴重的話,到三惡道先給異熟果,到人間再給等流果。偷盜的時候,使令被偷盜的人,資財匱乏,現在你的資財也是不足,總是有所缺少不夠用。

3)妻不貞良,在因地,有欲邪行的罪過,所以再來到人間,同樣是他的妻子不貞良。

4)多遭誹謗,在因地,說謊,使人受到傷害,來到人間的時候,常常遇見人家毀謗他。

5)親友乖離,在因地,說破壞別人感情的話,現在親友也是同你不合,常常的吵架。

6)聞違意聲,在因地的時候,說些粗惡的語言,令人聽到以後像刀劍刺傷似的,所以來到人間的時候,也會聽見像刀劍的這種語言刺害他。

7)言不威肅,就是綺語,最初好說笑話,說些放逸的話,來到人間說話的時候,得不到人家的尊重,沒有那種威勢。

8-10)增猛利貪,增猛利瞋,增猛利癡,在因地,常常有貪心、瞋心、愚癡心,常常這樣熏習,來到人間貪瞋癡就是重,這叫做等流果,就是原來造十不善業所引發出來。


5.2.5.1.3.與增上果

與增上果者,謂由親近、修習、多修習諸不善業增上力故,所感外分光澤尟少,果不充實,果多朽敗,果多變改,果多零落,果不甘美,果不恒常,果不充足,果不便宜,空無果實。當知善業與此相違。

[]什麼是與增上果?等流果,是在本身正報上的感受;增上果,是在依報上,你所享用的境界上說。因為他常常親近不善業,常常做惡事,所以叫做修習。做了一次又一次,就是多修習諸不善業。因此這個不善業是很有力量,所以叫增上力。不善業給你異熟果,給你等流果之外,又會給你增上果。什麼是增上果呢?

1)光澤尟少,就是由業力招感來的身外之物,或者衣食住,或者是你種的花果,表面上看光潤滋澤的相貌少,總是枯萎的樣子。因為在造殺業的時候,令被殺害的眾生心情苦惱不光澤,所以除了壽命短促之外,所遭遇到的境界,是光澤尟少。

2)果不充實,就是盜業,偷盜的時候令對方有所缺少,給增上果的時候,所得的事情也是不充實,就是有所缺少。

3)果多朽敗,比如種橙子,或者蔬菜,結果的時候都是朽敗,能夠成實的不多,這是欲邪行的果。

4)果多變改,因地的時候,好說謊話,給你增上果的時候,事情總是有變化。

5)果多零落,因地的時候,說離間語,給你增上果的時候,沒有成熟就雕零,敗壞。

6)果不甘美,因地的時候,說粗惡的語言,所以得到的增上果,吃什麼東西,吃的飯香味也不是那麼好。

7)果不恒常,因地的時候,說綺語令人放逸,所以得到的果很快就結束。

8)果不充足,因地的時候,貪心很大,所以得的增上果不充足。

9)果不便宜,因地的時候,常好發怒,得到增上果的時候,不隨你的心意,與你的希望不相應。

10)空無果實,因地的時候,有邪知邪見,得增上果的時候,做生意沒賺到錢。若是修十善業,就和不善業是相反的,所感的外分光澤很多,果也是充實,果也不朽敗,果也不變改,果也不零落,果是甘美,果也是恒常,果是充足,果是便宜,是有結果。


5.2.5.1.4.與現法果

與現法果者。有二因緣,善、不善業與現法果:一、由欲解故;二、由事故。應知欲解復有八種:一、有顧欲解;二、無顧欲解;三、損惱欲解;四、慈悲欲解;五、憎害欲解;六、淨信欲解;七、棄恩欲解;八、知恩欲解。有顧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由增上欲解,顧戀其身,顧戀財物,顧戀諸有,造不善業。無顧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以增上欲解,不顧其身,不顧財物,不顧諸有,造作善業。損惱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他有情補特伽羅,以增上品損惱欲解,造不善業。慈悲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他有情補特伽羅,以增上品慈悲欲解,造作善業。憎害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佛法僧,及隨一種尊重處事,以增上品憎害欲解,造不善業。淨信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佛法僧等,以增上品淨信欲解,造作善業。棄恩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父母所,及隨一種恩造之處,以增上品背恩欲解,欺誑欲解,酷暴欲解,造不善業。知恩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父母等,以增上品知恩欲解,報恩欲解,所作善業。

[]什麼是與現法果呢?就是現在造的罪過,現在就得果報,現在做的功德,現在就得果報。要有兩個因緣才能這樣子。哪二因緣?第一、欲解,欲,就是強烈的願望,我希望成就這件事的心非常的強。解,就是對這件事,有有深刻的認識。第二、事,欲解是在思想上說,事就是表現出來的行動,把這件事做成。從這兩方面來決定你得不得現法果。應知欲解又有八種不同,一、有顧欲解,二、無顧欲解,三、損惱欲解,四、慈悲欲解,五、憎害欲解,六、淨信欲解,七、棄恩欲解,八、知恩欲解。

1)什麼是有顧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顧,就是關心,對這件事很關心這樣的欲解,而造不善業,能夠受現在的果報。就是說有一個人有強烈的希望心,對這件事是有研究。顧戀其身,愛著自己的生命,特別的保護自己。顧戀財物,對財物也是這樣。顧戀諸有,除了生命體和財物之外,其餘自己所有的一切,愛著心也是很強。在這樣的愛著心顧戀的心情之下,造作很多的不善的罪業,這樣的罪業會得現報。

2)什麼是無顧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對自己的身體,沒有那麼多的愛著心,對財物也是,諸有也是。這樣的人造善業,做很多的功德,現在就會得到果報。

3)什麼是損惱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就是對另外一個有情的眾生,以特別強烈的損惱欲解,想要殺害他,想要惱亂他,對殺害他、惱亂他的這件事,有深入的研究,心情非常強烈的要做這個事,造很多的罪過,也會於現法中會受到果報。

4)什麼是慈悲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譬如有一人,對於其他有情補特伽羅,內心裏面有慈悲心,而且還是特別強大的,慈悲心非常的強。就是任何人不能阻礙,一定要把它做成功,會得現報。

5)什麼是憎害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心裏面憤怒,想要傷害對方,有這樣的欲解,造不善業的時候,是受現法果。就是有這麼一個人,對於佛陀,對於佛教無量無邊的微妙法門經書之類,在佛教裏面修學聖道的人。或者是佛,或者佛像,或者法,或者僧,都是我們應該尊重的事情。以增上品憎害欲解,造不善業,要受現報。

6)什麼是淨信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對於佛法僧有清淨的信心,有這樣欲解的人,在佛法僧上面造很多的善業,能受現法果。

7)什麼是棄恩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背棄恩德的人,有這種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就是譬如有一人,對我們有恩的父母,或者在父親那邊,或者在母親那邊,隨那一種有恩的地方。強烈的不承認有恩這件事,有這樣的欲解。欺誑欲解,會對父母有欺誑心,欺騙他的父親母親。酷暴欲解,就是極殘暴的行為,對父親、母親、有恩的人造不善的業,也是得現報。

8)什麼是知恩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就是譬如有一人,對我們有恩的父母,或者在父親那邊,或者在母親那邊,隨那一種有恩的地方。強烈的感覺到父母恩德太大,沒有欺誑欲解、酷暴欲解,而有報恩欲解,有這樣的思想。然後能夠對父母,做很多的功德的事情,現在就會得果報。


由事故者,若不善業,於五無間及彼同分中,亦有受現法果者。五無間業者,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僧;五、於如來所惡心出血。

[]什麼是事呢?假設做惡事,就是五種惡業,能墮落到無間地獄受苦。及於彼無間業同類的一種罪業。這無間罪受現法果,及彼同分中也有受現法果。什麼是五無間業?第一、害母,殺害自己的母親。

第二、害父,殺害自己的父親。父親母親是有恩德的人,殺害自己的父母,罪過太大,這會墮落無間地獄。

第三、害阿羅漢,阿羅漢是聖人,這是最值得尊重的聖人,殺害他,也是要到無間地獄。殺害這三種人,在殺業裏面是最重,成就究竟的殺生罪業。

第四、破僧,破和合僧,在寺院裏面的出家人,本來都是和合,但是從中間說些謊話,說虛妄語,把他們破壞,不和合。破和合僧分兩類:一個破羯摩僧,一個是破轉輪僧。破羯摩僧,就是寺院裏面,因為你說謊話而使令大眾僧分裂,分兩處作羯摩,說戒分兩個地方,大家不能共同的作羯摩說戒。破轉輪僧,就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之外另立一種法,你能同意這件事,這就是破轉輪僧,這是不對。為什麼是很嚴重的罪過?破和合僧以後,大家都不能修學聖道,不能進步。

第五、於如來所惡心出血,惡心的要傷害佛。這五逆罪,通常經論的說法,都是生命存在的時候沒有事,死掉以後,墮落到無間地獄。現在這個文上說,造五無間罪還要受現法果,法律上要制裁他,就是受現法果。


無間業同分者,謂如有一,於阿羅漢尼及於母所,行穢染行。打最後有菩薩。或於天廟衢路市肆,立殺羊法,流行不絕。或於寄託得極委重親友同心耆舊等所,損害欺誑。或於有苦、貧窮、困乏、無依、無怙,為作歸依,施無畏已,後返加害,或復逼惱,或劫奪僧門,或破壞靈廟,是等業名無間同分。

[]什麼是無間業同分?不是害父、害母、害阿羅漢,但是與那種罪過是相同類,是指什麼說呢?1)譬如有一人,對於阿羅漢尼,又是他母親這樣的人,行穢染行,這個罪過和無間業是相等。2)打最後有菩薩,這個菩薩是最後有菩薩,就是一生補處的菩薩,這樣子這也等於是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相似。3)或於供養天的廟,或者在四通八達的道路的街市店鋪裏頭,在那裏成立一個殺羊的地方,而且還是有條例,這種殺羊的法流行不斷。4)或者對於寄托,就是彼此間是可信任,重要事情可以委托。得極委重,委者順也,極能互相隨順,就是彼此間的感情非常的好,極難的事情都能互相隨順。極委,就是能隨順你,而且感情非常的重,有重大親厚關係的這樣的親友,親厚的人,或者是朋友,彼此是同一個心情。耆舊等所,年紀很大叫做耆,或者關係很久。你對這樣親厚關系的人,與你有這樣信心的人,損害他,欺騙他,就是和無間業是相等。5)或者有一種人是很苦惱的人,貧窮生活困難的人,一點依靠也沒有,沒有人能幫助他的人。你能夠做他的救護者、愛護者,照顧他的人,他也死心踏地的和你在一起,依賴你。施無畏已,這個人無依無怙就是有恐怖,你為他做歸依者,就使他沒有恐怖。後來你又來傷害這個人,逼迫他受到很多的苦惱,這也是與無間業是同分。或者劫奪出家人的財物,什麼意思?功德主拿來的財富,是布施給大眾僧,你把它回轉到自己的腰包裏,這叫劫奪僧門。或破壞靈廟,供養佛教寺廟你破壞,或者供養天神的廟你破壞,這個罪過都是很大。前面說的這些事情,都是和五無間的罪業是同類的。


若諸善業,由事重故,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母無正信,勸進開化,安置建立於具信中。如無正信於具信中,如是犯戒於具戒中,慳吝於具捨中,惡慧於具慧中亦爾。如母,父亦爾。或於起慈定者,供養、承事。如於起慈定者,如是於起無諍定、滅盡定、預流果、阿羅漢果,供養、承事亦爾。又親於佛所供養、承事,如於佛所,如是於學、無學僧所亦爾。若即於此尊重事中,與上相違,由損害因緣,起不善業,受現法果。

[]什麼是若諸善業,由事重故受現法果?

1)就是譬如有一人,這個人的母親對於佛法僧沒有正信,不相信佛法。就千方百計的勸諫母親,希望他的思想能進一步,常常開化他,用佛法來化導他,建立他的信心,對於佛法具足信心。假設說母親沒有正信,能勸他發起正信,能這樣子。同樣的,母親常好犯戒,做有罪過的事情,我也是勸進開化,叫他不要犯戒,能安住在持戒清淨,從犯戒裏面解脫出來。母親很慳吝,不肯在三寶裏面作功德,也要勸進開化,使令他從慳吝中解脫出來,布施幫助貧苦的人。母親有智慧,都是邪知邪見,勸進開化自己的母親能夠改變過來,安置他在佛法的光明智慧裏面。如無正信,於具信中安置建立,也是這樣。前面以母為例,能夠勸導自己的父親也是這樣子,一樣能得現報。

2)或於起慈定者,供養承事。什麼是起慈定者?在初禪裏面修四無量心,或者是得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八定,修慈悲定,入慈三昧之後,從慈三昧裏面出來的這種人。現在發恭敬心供養起慈定者,又能為他辦事,這個人就會得現報。前面說從慈三昧裏面出來的人,是這個樣子。從無諍三昧出來的時候,就供養承事也是這樣。無諍三昧是什麼呢?就是得滅盡定的大阿羅漢,日常做一切事情的時候,先入定,看一看今天要到什麼地方做事,經過什麼地方,是不是遇見一些人不高興我。如果從這裏走有人不高興,就不從這裏走,避免任何人因為我而起煩惱。入這樣無諍定的人,從無諍定裏面出來,叫做起無諍定。從滅盡定裏面出來,也是這樣。初入聖道的聖人,若能供養承事,能得現報。阿羅漢是聖道圓滿的人,若對這樣的人供養承事,也是能得現報。

3)又自己親自在佛的地方,供養佛,為佛做事情,也是一樣能得現報。如於佛所是這樣子,對於大眾僧裏面有屬於學,已經成就聖道,聖道還沒有圓滿,或是無學,已經圓滿。這樣的大眾僧也是一樣,可以得現法果。假設一個眾生,對於佛陀或者是大弟子,這些尊重事中,作一些和前面說的事情是相違背,或者是做惡事,或者是毀謗,或者是傷害,或者種種不饒益的事情。由於內心裏面有損害動機的因緣,發動出來種種的罪業,現在就會得到很多苦惱的果報,還有後法果。


5.2.5.1.5.與他增上果

與他增上果者,謂亦由受現法果業。猶如如來所住國邑,必無疾疫、災橫等起,佛神力故,無量眾生無疾、無疫,無有災橫,得安樂住。如佛、世尊,如是轉輪聖王及住慈定菩薩亦爾。若諸菩薩以大悲心,觀察一切貧窮困苦業天所惱眾生,施以飲食、財穀、庫藏,皆令充足,由此因緣,彼諸眾生得安樂住。如是等類,是他增上所生現法受業,應知。

[]什麼是與他增上果?由於前生做的功德,或者現在做的功德,而現在得果報的業力的關係,可是又有其他人的力量大影響很多人,使令很多人受到影響,或者好,或者是壞。就是另外一個人的力量,我們受到影響,叫做與他增上果。也是由於自己有這種業力,所以得到這樣的事情,受到影響。

1)舉一個例子,佛陀在某個國度,某個城市住,這一個地區決定不會有流行病,不會有大的災難這種事情的生起。為什麼呢?因為佛的神力的緣故,無量無邊的眾生沒有疾沒有疫,沒有災橫的生起,能夠很安樂的居住。就是由佛的力量與他增上果。可是亦由受現法果業的關系,和自己還是有關係。如佛世尊的佛神力,是有這樣與他增上果的事情。轉輪聖王和安住在慈三昧的菩薩也能令他居住的地方有這樣事情。

2)若諸菩薩以大悲心觀察一切眾生貧窮的困苦。為什麼會貧窮困苦呢?不相信佛法的人,認為人世間的災難是天降下災難給我們受苦。按佛法的意思不是天,是自己的業力有這樣的罪業來擾亂,所以有貧窮困苦。一般人所謂天,就是業力,所以叫做業天。由業的力量,使令我們受苦惱。菩薩有大福德,布施他飲食,布施他的財穀,給他的庫藏,皆令充足,使令他們的生活美滿。由此因緣,彼諸眾生得安樂住,這叫做與他增上果。所以,本來自己造這樣的罪業,自己受這個苦;自己造這樣的福業,自己得到安樂住。現在與他增上果,就是也能得到別的大力量人的影響,受到他的影響。如是等類,是另外一個人的強大的力量,所引起的現法受業,這樣情形,應該知道。


5.2.5.2.損益門

損益門者,謂於諸有情,依十不善業道,建立八損害門。何等為八:一、損害眾生;二、損害財物;三、損害妻妾;四、虛偽友證損害;五、損害助伴;六、顯說過失損害;七、引發放逸損害;八、引發怖畏損害。與此相違,依十善業道,建立八利益門應知。

[]什麼是損益門?什麼是從業門上發出損益的事情?就是對於眾多有情,依十不善業道,建立八種對眾生有所損害的門,就是由這個門作出不饒益的事情。什麼是八?

一、損害眾生,就是殺害生命。造這樣的業,就有一個門,會生出很多不饒益的事情。

二、損害財物,就是偷盜。造損害眾生財物的盜業,就有一個門,還是損害你的財物。

三、損害妻妾,就是欲邪行。在因地,損害他人的妻妾,就有個門,將來妻妾有問題。

四、虛偽友證損害,就是妄語。虛偽友證,本來是說謊話,而是用真實語的態度,真的你是怎麼,所以叫做證。實在目的就是來傷害這個人。

五、損害助伴,就是離間語。說離間語使令助伴,就是親友間感情損害。

六、顯說過失損害,就是粗惡語。說暴惡的語言毀辱這個人,損害這個人。

七、引發放逸損害,就是綺語。說雜穢語,令人引發放逸的行為,就是綺語的損害。

八、引發怖畏損害,就是貪、瞋、癡。由於貪瞋癡展轉不斷在活動,又引發出來很多的罪過,使令人怖畏的損害。這八個門對於眾生都是有所損害的,其實都是自己創造。與這個十不善業道不同,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虛偽友證損害,不損害助伴,不顯說過失損害,不引發放逸損害,不引發怖畏損害,所以和前面是相反。依十善業道,建立八種,對於一切眾生有利益的門應該知道。


5.2.6.業增上

業增上云何?謂猛利極重業。當知此業由六種相:一、加行故;二、串習故;三、自性故;四、事故;五、所治一類故;六、所治損害故。加行故者,謂如有一,由極猛利貪、瞋、癡纏,及極猛利無貪、無瞋、無癡加行,發起諸業。串習故者,謂如有一,於長夜中,親近、修習、若多修習不善、善業。自性故者,謂依不善業於綺語,麤惡語為大重罪;於麤惡語,離間語為大重罪;於離間語,妄語為大重罪;於欲邪行,不與取為大重罪;於不與取,殺生為大重罪;於貪欲,瞋恚為大重罪;於瞋恚,邪見為大重罪。又於施性,戒性無罪為勝。於戒性,修性無罪為勝。於聞性,思性無罪為勝,如是等。事故者,謂如有一,於佛法僧及隨一種尊重處事,為損、為益,名重事業。所治一類故者,謂如有一,一向受行諸不善業,乃至壽盡無一時善。所治損害故者,謂如有一,斷所對治諸不善業,令諸善業離欲清淨。

[]什麼是業增上?業力怎麼會強大呢?就是創造業力的時候,由猛利的心發出猛利的活動,就是極重大、極嚴重的業力。應當知道這個業由六種相貌。一、加行故,二、串習故,三、自性故,四、事故,五、所治一類故,六、所治損害故。由六種相可以知道這業力是極嚴重。

1)什麼是加行故?加行,就是採取行動。加,就是用力量。加行,就是用勇猛的力量行動,所以業力就重。就是譬如有一個人,由於很勇猛、很銳利的貪瞋癡的煩惱,現前活動。由這樣的煩惱,加行發起諸業,這是惡業。及極猛利無貪、無瞋、無癡,加行發起諸業,這是善業,乃至到無漏業。這些都是由自己的心創造出來,什麼心?就是極猛利貪瞋癡,心猛利故,所以造的業也特別的猛利。

2)什麼是串習故?就是說有一個人,在無明的長夜中,久遠以來一直到現在,長時期。親近,就是接近不善業,令自己歡喜。修習,參與罪業的事情而造作。若多修習,造作的時候,造一次,又造一次,不斷的造,所以業力就重。在無明長夜中親近修習善業,若多修習善業,善業也就會強大。有強烈的無貪瞋癡,有強烈的貪瞋癡,業力會重,造作這件事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造,所以業力會重。

3)什麼是自性故而使罪業重?自性,就是造業本身,從業的本身來說輕重。

a)於綺語,麤惡語為大重罪。說放逸、污穢的語言,令人心不清淨,引發別人的放逸,這種語言和粗惡語來對比的話,暴惡的語言,罪過就大過綺語。

b)於粗惡語,離間語為大重罪。粗惡語和離間語對比的時候,離間語的罪過大。

c)於離間語,妄語為大重罪。離間語和妄語比較,妄語的罪過大。所以這四種語言裏面,綺語的罪過輕,妄語的罪過大。

d)於欲邪行,不與取為大重罪。欲邪行和不與取對比的時候,偷盜的罪業大過欲邪行。

e)於不與取,殺生為大重罪。偷盜的罪業和殺生罪對比的話,殺生罪最嚴重。身三種業,殺生罪最大。所以,十不善業一開頭先說殺,然後盜、欲邪行。口中四過,妄語也在先,這樣的排列次第。

f)於貪欲,瞋恚為大重罪。貪欲和瞋恚對比起來,瞋恚為大重罪。

g)於瞋恚,邪見為大重罪。邪見的罪過還要大過瞋恚。邪見就是愚癡,因為無明黑暗它是罪過的根本。

h)於施性,戒性無罪為勝。從布施本身,和戒本身來對比的話,無罪為勝。戒能不犯罪,不造罪。施不是,施雖然是一種善法,但並不表示這個人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可能還是有罪。戒的體性沒有罪,不造罪,勝過布施的功德。

i)於戒性,修性無罪為勝。修襌定,又高過持戒。因為若不修禪定,雖然能夠不做殺、盜、淫、妄的罪過,但是三業很難完全清淨,因為沒有定力,心還是浮動。所以,修禪定,內心清淨,這種無罪過的境界,又勝過持戒。從施、戒、修三種福事來對比,修禪定的功德大。

j)於聞性,思性無罪為勝,如是等。只是聞,還會造罪。若能夠深入專精思惟,智慧增長,能勝過自己的感情,就會無罪,所以勝過聞所成慧。修慧又能勝過思慧,因為思慧,智慧是增長,但是沒有定;若是得定的時候,智慧是更利害,能夠強過思慧。如是等,就是這一類。

4)什麼是事故?如有一在佛寶這裏,或者法寶,或僧寶這裏,或者隨一種,只是在佛寶,只是在法寶,只是在僧寶那裏,或者是做損害的事情,或者是做饒益的事情,這業力就是重。

5)什麼是所治一類故?就是有一個人,一個方向沒有轉變,接受這件事,就做諸不善業。乃至到最後臨命終的時候,也沒有一個時間做善法,一直做惡業,這個人的惡業就會重。所治是什麼呢?惡業是所對治,把惡消滅,所以叫所治。

6)什麼是所治損害故?就是譬如有一個人,發心要斷所對治的諸不善業,一定要修學三十七道品,對治一切的有漏業。若修四念處無我、無我所,使令十善業沒有貪瞋癡的力量,沒有欲界欲,沒有色界欲,沒有無色界欲,使令一切業都變成清淨無漏的業。


5.2.7.業顛倒

業顛倒云何?此有三種應知:一、作用顛倒,二、執受顛倒,三、喜樂顛倒。作用顛倒者,謂殺生業道,如有一,於餘眾生思欲殺害,誤害餘者。當知此中,雖有殺生,無殺生罪,然有殺生種類、殺生相似同分罪生。若不誤殺其餘眾生,然於非情加刀杖已,謂我殺生。當知此中,無有殺生,無殺生罪,然有殺生種類、殺生相似同分罪生。如殺生業道,如是不與取等一切業道,隨其所應,作用顛倒應知。

[]什麼是業顛倒?業有顛倒的這件事,一共有三種顛倒應知,一、作用上的顛倒,二、執受的顛倒,三、喜樂的顛倒。

1)什麼是作用顛倒?作用,就是殺生的這種行為,在出現的時候有錯誤,什麼情形呢?就是譬如有一人,對於另外一個有情,他內心裏計劃,想要殺害某甲。但是在正式進行這個活動的時候,錯誤的殺害某乙,沒有殺到某甲,就叫做作用顛倒。就是想要殺害的那個人沒殺到,殺到另外一個不想殺的人,雖然是殺,但沒有滿足他的本意,業作的不圓滿,這叫做作用顛倒。

a)這個人沒有犯殺罪嗎?應該知道這件事裏面的情況,雖然他的確殺害一個人,但是沒有殺生的罪過。因為他的動機沒有要殺這個人,所以不夠成犯罪的因緣。

b)但事實上是殺生,又沒有殺生罪,要怎樣來審判?雖然沒有殺生的罪過,可是他在殺生這個種類,有相同的殺生這種行動,所以,相同的罪過生起來,還是有罪。將來會怎樣呢?這個人不下地獄,將來再到人間的時候,得到壽命短促的等流果而已,因為沒有心殺他。

c)想要殺某甲,卻殺一塊木頭,殺一棵植物。沒有誤殺有情眾生,誤殺一個非情,然於非情加刀杖以後,認為我把這個人殺死。結果那個人沒有殺到,還是誤殺,所殺的是非情。

d)罪過是怎麼情形呢?當知此中,沒有殺生,因為沒有殺害有情,所以沒有殺生的罪過。可是於殺生種類,有相似的殺生活動,所以也還是有同分一樣的罪過生起來。雖然有殺生的活動生起來,又沒有構成殺生罪,將來的罪過是什麼呢?在他的增上果得到沒有光澤的果報。如殺生業道如是,不與取等一切業道,隨其所應,作用顛倒應知。


執受顛倒者,謂執無罪福,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無施、無愛乃至廣說一切邪見。彼作是執,畢竟無有能殺所殺,若不與取乃至綺語,亦無施與、受齋、修福、受學尸羅,由此因緣,無罪無福。又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眾生憎梵、憎天、憎婆羅門,若彼憎惡唯應殺害,殺彼因緣,唯福無罪。又於彼所起不與取乃至綺語,唯獲福德,無有非福。喜樂顛倒者,謂如有一,不善業道現前行時,如遊戲法極為喜樂。

[]2)什麼是執受顛倒?執受,是他很堅定的有這樣思想,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由這樣錯誤的思想所造的罪,和一般人也不一樣。

a)執無罪福,譬如有一人,如起是見,立如是論,什麼見?什麼論呢?無施、無愛,乃至廣說一切邪見。他內心的固執是這樣子,究竟沒有能殺,也沒有所殺,沒有因果這件事,殺是這樣子。與取、不與取,沒有功德,沒有罪過,乃至綺語也是這樣子。也沒有施與的功德,受齋的功德,修福的功德,受學尸羅的功德。由於有這樣的思想,所以認為造惡業沒有罪,做善業沒有福,他接受這樣的思想,還堅定的認為是這樣。

b)唯福無罪,又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假設有一人,對於大梵天他憎恨,對於天他也是不高興,還憎恨婆羅門。對於梵、對於天、對於婆羅門有憎恨的人,對這樣的人若殺害他,是有福而無罪,這個人有這樣的執受。又於彼人的地方,發動不與取的事情,乃至欲邪行的事情,乃至妄語、綺語的事情,對於那個人這樣對待他的話,唯得到可愛的果報,而沒有罪過。有這樣的思想而做種種罪過的時候,叫做執受顛倒。

3)什麼是喜樂顛倒?謂如有一人,不善業道現前發動,造作罪過事情的時候,就像內心很快樂在遊玩似那樣,特別的喜樂。造罪過,將來要受三惡道的果報,這是恐怖的事情,應該要有恐怖的心,要有憂愁的想法,而他卻有快樂的想法,這叫做顛倒。這種喜樂顛倒,照樣將來是要受果報。執受顛倒,也是一樣要受果報,並不因為執受而將來不受果報。


5.2.8.業差別

業差別云何?謂有作業、有不作業;有增長業、有不增長業;有故思業、有不故思業。

[]什麼是業差別?業本身的差別是什麼?有作業、有不作業。有增長業、有不增長業。有故思業、有不故思業,這是業體性上不一樣,如桌子是木頭作成,桌子就以木為它的體性,若是這個桌是以鐵造,就是以鐵為它的體性。


如是定異熟業、不定異熟業。異熟已熟業、異熟未熟業。善業、不善業、無記業。律儀所攝業、不律儀所攝業、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施性業、戒性業、修性業。福業、非福業、不動業。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順現法受業、順生受業、順後受業。過去業、未來業、現在業。欲繫業、色繫業、無色繫業。學業、無學業、非學非無學業。見所斷業、修所斷業、無斷業。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曲業、穢業、濁業,清淨業,寂靜業。

[]以下在種類說,是各式各樣。

1)二法有二種,定異熟業、不定異熟業;異熟已熟業、異熟未熟業。

2)三法有十種,善業、不善業、無記業。律儀所攝業、不律儀所攝業、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施性業、戒性業、修性業。福業、非福業、不動業。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順現法受業、順生受業、順後受業。過去業、未來業、現在業。欲繫業、色繫業、無色繫業。學業、無學業、非學非無學業。見所斷業、修所斷業、無斷業。

3)四法有二種,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曲業、穢業、濁業、清淨業、寂靜業。


作業者,謂若思業、若思已,所起身業、語業。不作業者,謂若不思業、若不思已,不起身業、語業。增長業者,謂除十種業。何等為十?一、夢所作業;二、無知所作業;三、無故思所作業;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五、狂亂所作業;六、失念所作業;七、非樂欲所作業;八、自性無記業;九、悔所損業;十、對治所損業。除此十種,所餘諸業名為增長。不增長業者,謂即所說十種業。故思業者,謂故思已,若作業、若增長業。不故思業者,謂非故思所作業。

[]1)什麼是作業?業是由造作而成,若不造作,就沒有這種業。誰造業呢?若思業,若思已所起身業、語業。就是心造作,以心為業的體性。思業是什麼?就是審慮思、決定思,想要造這件事的時候,先要詳細的計劃,叫做審慮。計劃好以後,決定這樣做,叫做決定。計劃的時候,最後決定的時候,都是造業者內心的事情,由心來做。所以,若有審慮思、決定思來創造這件事,所以叫做作業。若思已所起身業語業,就是決定以後,叫做思已。由決定以後,內心發動身業、語業,就叫做作業。由作而成的業,就是由內心計劃、決定,做的時候還是由內心的指揮,所以業的體性,就是心。什麼是不作業?就是若不思業,若不思已不起身業語業。因思而成業,業造好以後就不思,這個時候業就潛伏在那裏,就是業種子潛伏在阿賴耶識那裏。這時候業是不動作,就是不思已。造作的時候,是要起身業、語業,把這件事造完,當然不起身業,不起語業,業力已經成就,就是不作,叫做不作業。作業,是約正在造作的時候,名為作業。不作業,是造好以後,業種子潛伏在那裏,叫做不作業。

2)什麼是增長業?就是扣除十種業不算,剩餘的就是增長業。哪十種?

一、夢所作業。做夢的時候,在造罪業,或者是造功德業。這種業是不增長業,因為業軟弱,力量不大。

二、無知所作業。就是對於所做的這件事,不太明白究竟是有功德呢?有罪過呢?糊糊塗塗的就把這業作。可能因為聽別人的話,而做這件事,這樣情形就是無知所作業。

三、無故思所作業。故思,就是有意發動這件事,這是故思所作業。無故思所作業,不是有意的要做這件事,但是這個事情也是做,這是無故思所作業。譬如說一個有權力的人,下命令叫你做這件事,但是你自己不願意做,但是命令來了不得不做,這叫做無故思所作業。這樣的業力也是軟弱,有可能得果報,也可能不得果報。

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不利所作業,就是沒有猛利的貪瞋癡來發動,造罪過,或者功德。雖然是有意做,但是做的不是那麼踴躍。利,就是猛利,就是動機很強大。這個不利所作業,不一定得果報,也可能得果報。數所作業,就是已做這件事,但是又不願意做,做一次又做,數數的做叫數。不數,做了一次不願意做,這叫不數所作業。

五、狂亂所作業。狂,就是亂,就是神經不正常。神經不正常所作業不一定得果報。因為第六意根有問題,心沒有一個明確的思想,就是糊糊塗塗,不一定得果報。

六、失念所作業。失掉正念,做惡事,但是心裏面知道,做惡事是得罪過。雖然造罪,但是他知道將來要得果報,所以造的時候,心裏面也不是太自在,所以叫失念所作業。這個業也不一定得果報,因為造的時候心裏也不歡喜。

七、非樂欲所作業。就是自己也不歡喜做這件事,有別人推動他做這件事,他也就做。

八、自性無記業。所作的業本身是無記,就是他的動機不是善,也不是惡,由這樣的動機造出來的業,就是無記業。力量薄弱,也不容易得果報。

九、悔所損業。就是造業以後,又後悔,表示懺悔,因為懺悔的力量傷害這個業力,所以,業力就不強。

十、對治所損業。修四念處、修無我觀,把所造的業力傷害,就不一定會得果報。為什麼?所造的業力,沒有得果報的時候,就在種子的狀態。這時候,若是修禪定,或者修四念處觀,能使令業力這種子薄弱,或者是把這種子消滅,叫做對治所損業。除掉上面說的這十種業,剩餘的這一切業叫增長業。什麼是不增長業?就是前面說的十種。所以,造罪業,或者做功德,做完以後心裏歡喜,若有機會還是造,那個業就是在增長,力量就會增長。若是懺悔,知道有罪過,再也不可以造。或者修觀一切法空、無常、無我,這樣,使令罪業消損、不增長,力量不能再大起來,所以就是不增長業。

3)什麼是故思業?就是自己有意要造某一種業,在造的時候,先要經過自己的計劃,然後再造這個業。因為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經過一個時期的考慮、觀察、決定,而後造這個業,多數你不後悔。不後悔,這個業就繼續增長,因為內心歡喜,使令這力量逐漸的強大。所以,故思已,將這個事情做成功,就是作業;因為不後悔,所以這個業是增長。什麼是不故思業?不是有意,一時糊塗做的業,叫做不故思業。這個業就不一定是做的圓滿,也不一定是增長。


順定受業者,謂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順不定受業者,謂故思已,作而不增長業。異熟已熟業者,謂已與果業。異熟未熟業者,謂未與果業。

[]1)什麼是順定受業?造業之後,一定要受果報。就是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這個業是重業,一定要受果報。什麼是順不定受業?就是經過計劃而做,但是這個業是輕業,力量不夠,不能增長,就不一定受果報,叫做不定受業。若是最初造的時候是輕,就是不定受業。但是以後有因緣又繼續造,使令增長,就變成定受業。但是又後悔,又懺悔,又變成不定受業。

2)什麼是異熟已熟業?異熟,就是果報,果報已經成熟的業,就是果報出現。那是什麼呢?就是過去造的業,或者是今生造的業,這個業現在發生作用,給你一個果報。什麼是異熟未熟業?就是已造業,可能是過去造的業,也可能是現在造的業,但是現在沒有發生作用,沒有給你果報,要等到將來。


善業者,謂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業。不善業者,謂貪、瞋、癡為因緣業。無記業者,謂非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亦非貪、瞋、癡為因緣業。

[]什麼是善業?就是在創造業力的時候,不是用貪心、瞋心、愚癡心為因緣發動的業,是用三善根的力量發動這件事的時候,就是善業。什麼是不善業?就是動機裏面有貪、有瞋、有邪知邪見為因緣,創造這件事,就是不善業。什麼是無記業?做這件事的動機裏面,沒有貪、瞋、癡為因緣,也沒有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就是無記的心情,這個業就叫做無記。這樣的業是不容易得果報。因為,若有貪、瞋、癡的心,非要做成不可;若無貪、無瞋、無癡,也是一定要把有意義的事情做成,用的心力特別強,所以一定會得果報。


律儀所攝業者,謂或別解脫律儀所攝業,或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或無漏律儀所攝業。不律儀所攝業者,謂十二種不律儀類所攝諸業。何等十二不律儀類?一、屠羊,二、販雞,三、販豬,四、捕鳥,五、罝兔,六、盜賊,七、魁膾,八、守獄,九、讒刺,十、斷獄,十一、縛象,十二、咒龍。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者,謂除三種律儀業及不律儀類業,所餘一切善、不善、無記業。

[]1)什麼是律儀所攝業?就是或別解脫律儀所攝業,或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或無漏律儀所攝業。

a)什麼是別解脫律儀所攝業?別解脫,就是一樣一樣的解脫,七眾弟子所受的戒。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學法女,這五個都是出家人。出家人的別解脫律儀,是盡形壽的不作惡,也盡形壽的沒有欲。若是優婆塞、優婆夷受的戒,只是盡形壽不作惡,但是不能離欲。八關齋戒叫做近住,不是盡形壽,短時間不作惡,也沒有欲,但是不是盡形壽,所以和比丘出家的戒不同,和在家戒也不同。別解脫律儀所攝業,有出離心的動機,這是屬於聖道。

b)什麼是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靜慮,就是成就色界的四禪,就是靜慮律儀所攝業。成就色界四禪的人,自然是三業清淨,有律儀所攝業。等至,就是四空定,成就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叫做等至。等至,就是達到定的境界,或者成就定才達到那個地方。也自然是三業清淨。果斷,成就色界四靜慮,成就無色界四空定的果,自然能夠斷欲界的一切過失,而且也能夠預防使令它不生起,所以叫做果斷律儀所攝業。

c)什麼是無漏律儀所攝業?無漏,指佛教徒的聖人,能見道,斷除分別煩惱,繼續修道又能斷除俱生的煩惱,這個時候能夠令三惡道的業力種子消滅,決定不到三惡道,所以叫無漏律儀所攝業。這樣,一個是別解脫律儀,一個定共戒,一個道共戒。

2)什麼是不律儀所攝業?就是十二種不律儀類所攝諸業。哪十二不律儀類?一、屠羊,做這種罪過的事情,這是不律儀。二、販雞,也是不律儀。三、販豬,養肥就賣。四、捕鳥。五、置兔,就是網兔子。六、盜賊,這樣職業的人。七、魁膾,就是膾子手,犯罪的人由這個人殺掉。八、守獄,就是牢獄有犯人在那裏,這人在守獄。九、讒刺,專挑別人毛病,殘害人,說壞話這種人。十、斷獄。十一、縛象。十二、咒龍。這十二種是不律儀所攝,都是屬於惡業。

3)什麼是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就是扣除三種律儀業,前面別解脫律儀,靜慮、等至、果斷律儀所攝業,無漏律儀所攝業,及不律儀類業也除掉,所餘一切善、不善、無記業,就叫做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業。


施性業者,謂若因緣,若等起,若依處,若自性。彼因緣者,謂以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彼等起者,謂無貪、無瞋、無癡俱行,能捨所施物,能起身語業思。彼依處者,謂以所施物及受者為依處。彼自性者,謂思所起,能捨所施物身業、語業。如施性業,如是戒性業、修性業,隨其所應,應知。此中,戒性業因緣、等起如前。自性者,謂律儀所攝身、語業等。依處者,謂有情、非有情數物。修性因緣者,謂三摩地因緣,即無貪、無瞋、無癡。等起者,謂彼俱行引發定思。自性者,謂三摩地。依處者,謂十方無苦、無樂等有情界。又具施、戒、修者所有相貌,應知一切,如餘處說。

[]1)什麼是施性業?施性,以施為性的一種業力,由布施所造成的一種業力。性,或者說是體性,或者就是心,由布施的心所造成的業力,叫做施性業。

a)什麼是布施的因緣?就是以無貪、無瞋、無癡善根為因緣發起。沒有染污而有智慧的行動,一種清淨有意義的動機,發動這種布施的業力。

b)什麼是布施的等起?等起,動機是無貪、無瞋、無癡,由這個動機發出來的行動,也一樣是無貪、無瞋、無癡,叫做等起。無貪、無瞋、無癡俱行,有這樣的動機,採取行動的時候,與行動同時的內心境界,也是清淨的,所以叫做俱行。能捨所施物,能把自己所有權的財物,布施出去,利益對方。能起身語業思,等起是指什麼?就是能發動身業,能發動語業的思心所。而現在那個思心所是和無貪、無瞋、無癡同時活動,能施所施物,能起身業、語業,叫做等起。所以,等起有二個意思,最初計劃的時候動機是清淨,採取行動的時候也是清淨的,叫做等起,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採取行動的時候,發動身業、語業的思心所,也還是與無貪、無瞋、無癡同時活動。

c)什麼是布施的依處?就是用你所布施的物,這是一個依處;及接受你布施的那一方面也是依處。依此而成就施的功德。

d)什麼是布施的自性?施業的體性,本身的性質是什麼呢?就是思心所所發動,所做的這件事。什麼事呢?能捨所施物的身語二業。思就是意業,由意業指導身業、語業做這件事,這就是施性業的體性。像上一段說施性業,這樣的因緣,這樣的等起,這樣的依處,這樣的自性。戒性業、修性業,隨其所應,也應該知道,是這樣。

2)此中,戒性業發動的因緣和等起,如前施性說。能夠受持清淨戒法是以什麼為自性呢?就是律儀所攝的身業、語業等,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妄語等,就是身清淨、語清淨,這是戒的自性。在什麼地方來受持這個戒?就在一切有情的境界,和一切無情物的境界上,能夠不殺生、不偷盜、不欲邪行、不妄語,這就是依處。依有情和非有情,成就戒法的清淨,這就是戒的依處。

3)什麼是修性業?修,是指修禪定。什麼是修性因緣?學習三摩地的因緣,就是要具足無貪瞋癡,才能夠成就三摩地。所以,為成就聖道而修三摩地,以無貪、無瞋、無癡做因緣,才能成就三摩地。什麼是修性的等起?就是在學習禪定,同時的那個主要的活動者,就是引發禪定的那個思心所,它是等起者,由它來發動出來這個活動。什麼是自性?就是明靜而住的禪定。什麼是三摩地的依處?謂十方無苦無樂等有情界,就是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在初禪,修四無量心三昧。若是以十方世界無苦無樂的有情、有苦的有情、有樂的有情,要布施他種種的快樂,叫慈三昧。若是緣十方世界有苦惱的有情,對他發悲心,想要解除他的一切痛苦,這是悲三昧。若是有樂的有情,有種種的快樂,修三昧的人就發隨喜的心情,隨順他的快樂而生歡喜心不嫉妒,這是喜三昧。若是在禪定裏面,教導無苦無樂的有情要去掉愚癡心,因為無苦無樂是因緣生法,不要執著無苦無樂。對於有苦的眾生,在三摩地裏面教導他們因果的道理,要棄捨憤怒。對於有種種快樂的眾生,開導種種的樂都是無常,隨時都會變動的,不要生貪心。所以,對於這三種眾生,勸導他們棄捨貪瞋癡的煩惱,這叫做捨三昧。又,具足施、戒、修功德的那個人,能夠做施的功德,能受持清淨戒的功德,能夠修四無量心三昧的功德,這個相貌。應該知道具足那個功德的人,像別的經上說。


福業者,謂感善趣異熟,及順五趣受善業。非福業者,謂感惡趣異熟,及順五趣受不善業。不動業者,謂感色、無色界異熟,及順色、無色界受善業。

[]1)什麼是福業?就是若有福業的話,能使令你感得人趣和天趣的果報,所以叫做感善趣異熟。感善趣異熟,就叫做引業,也叫做總業,就是前一個果報結束,後一個果報還沒有,有一個強大的業力引導他到另一個果報那裏,所以叫做引業。在引業的果報體上,再圓滿一下,使令壽命長一點,智慧大一點,相貌端正一點,各式各樣的事情,都令他滿意一點,這個力量叫做滿業,也叫做別業。順五趣受善業,還有隨順在五趣裏面,由善業的力量,使令你得到一些滿意的事情,那也是福業。譬如惡鬼的世界,也有大福德的境界,也是屬於福業。或者在畜牲的世界,又有一些可愛滿意的事情。地獄完全是苦惱的世界,有很多猛火在燃燒,忽然間有涼風,這就是福業。所以,在五趣裏面受到可愛的境界,也是福業。

2)什麼是非福業?就是感地獄、惡鬼、畜牲惡趣的果報。順五趣受不善業,隨順在五趣裏面受到不如意的苦惱果報的業力。

3)什麼是不動業?就是禪定,四禪八定,就能感色、無色界的果報異熟。修四靜慮成功,就生到色界天。修四空定成功,就到無色界天。還有,隨順在色界和無色界裏面受善業,就是滿業。


順樂受業者,謂福業及順三靜慮受不動業。順苦受業者,謂非福業。順不苦不樂受業者,謂能感一切處阿賴耶識異熟業,及第四靜慮以上不動業。

[]1)什麼是順樂受業?就是創造這樣的業,能夠隨順快樂的享受的事情,使令你得到如意享受的這種業力。是什麼呢?就是福業,可愛的善法。順三靜慮受不動業,順初禪、二禪、三禪,這三靜慮裏面都有殊勝的樂受,也就是不動業。

2)什麼是順苦受業?造這個業,會有苦惱的感受,稱為非福業。就是到三惡道,也包括在人間天上有些苦受。

3)什麼是順不苦不樂受業?不管在善趣受樂,或是在惡趣受苦,只要在三界內得果報,就是能感得在三界五趣六趣一切處的阿賴耶識的果報,而且這個果報是不苦不樂受,造惡業也能得到這個不苦不樂受,造善業也會得到這個不苦不樂受,但是這個不苦不樂受只限於阿賴耶識,這是一種業。以及第四靜慮以上不動業,就是不苦不樂受。


順現法受業者,謂能感現法果業。順生受業者,謂能感無間生果業。順後受業者,謂能感彼後生果業。

[]1)什麼是順現法受業?就是造這樣的業力,現在的五蘊裏邊就能夠感受到那個果報,這樣的業力是順現法受業。

2)什麼是順生受業?就是現在這一生命結束,沒有間隔,第二個生命現起,就能得到果報。能招感無間的生果業,這是隨順生受業。

3)什麼是順後受業?就是第三生以後,才能得果報的一種業力。


過去業者,謂住習氣位,或已與果,或未與果業。未來業者,謂未生未滅業。現在業者,謂已造、已思未謝滅業。

[]1)什麼是過去業?過去業就是在過去的時候,已創造這種業力,在現在來看,它屬於習氣的狀態,就在種子的狀態,熏習這樣的氣氛之後,它在那裏不動,這叫習氣位。習氣位的時候有二個現相,或者習氣已經給果報,已經有作用,給果報以後,就停在那裏。或者沒有給果報,還要待緣,將來才能給果報。

2)什麼是未來業?就是現在沒有創造,將來才能創造。在今天來看,是沒有這個業力,所以叫未生。這個業力還沒有出現,當然也是沒有滅,叫作未來業。

3)什麼是現在業?就是現在創造的業。誰創造?就是思心所,經過詳細的計劃,然後採取行動,把這件事做成功。業做好以後,還沒有落謝,還沒有壞,沒有給果報之前,它一直存在。


欲繫業者,謂能感欲界異熟,墮欲界業。色繫業者,謂能感色界異熟,墮色界業。無色繫業者,謂能感無色界異熟,墮無色界業。

[]1)什麼是欲繫業?就是這個業力,能使令你成就欲界的果報。欲界雖有六道的差別,都是有欲,所以都是屬於欲界。墮欲界業,墮者落也,這個業能令你落在欲界裏。

2)什麼是色繫業?就是得色界的四靜慮,能使令你得到色界的果報。這個業的力量,使令你落在色界裏,在色界裏得果報。

3)什麼是無色繫業?就是能感無色界的果報,能夠墮無色界的業力。


學業者,謂若異生若非異生,學相續中所有善業。無學業者,謂無學相續中所有善業。非學非無學業者,謂除前二,餘相續中所有善、不善、無記業。

[]1)什麼是學業?分兩個意思,第一、異生,第二、非異生。若是異生,在凡夫的時候,遇見三寶,有善知識的引導,發無上菩提心,或者是發出離心,在三寶裏面積集資糧,做種種利益人的功德,而創造出來的一切業力,叫做學業。雖然現在還是凡夫,以解脫為目的,以無上菩提為目的,都叫做善業,就是異生相續中所有善業,就叫做學業。若非異生,不是凡夫,就是聖人,初果、二果、三果,或者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都是學。在初果、二果、三果,一切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的色受想行識裏面,相續就是色受想行識裏面,所有這一切栽培的善法,都叫做學業,因為還要有所學。

2)什麼是無學業?就是四果阿羅漢以上,在他的身體裏面所有的善業。

3)什麼是非學非無學?學和無學都是聖人,異生是凡夫,這裡是指學習佛法而還沒有得聖道的人,都名之為凡夫,不指一般的凡夫說。所以,異生、學、無學,就是由最初發心學習佛法栽培善根,到無學栽培的善根包括在這裏面。這裡的非學非無學,就不是佛教徒,就把前面除外,就不是佛教徒,其餘凡夫的生命體裏面,所栽培的善法、不善法,和無記的業力,就叫做非學非無學業。這三種,就包括一切的人都在內。


見所斷業者,謂受惡趣不善等業。修所斷業者,謂受善趣善、不善、無記業。無斷業者,謂世、出世諸無漏業。

[]1)什麼是見所斷業?就是得無我、無我所的無分別智慧,見到真理的時候,斷什麼業?就是要到三惡道受苦的不善等業。所以,入聖道以後,不因為業力而到三惡道。還滅除什麼樣的業?得初果以後,若死以後,不會再做女人,就是把女人的業滅。

2)什麼是修所斷業?就是得初果以後,不會到三惡道,他一定是在人天裏面,因為還有煩惱、業,不能入無餘涅槃。在善趣裏面,有善業,也還有不善業,還有無記業,所以聖人有的時候,也有苦惱,老病死種種的病痛,一些不如意的事情。

3)什麼是無斷業?就是這個業力是不需要斷。就是世間的業力、出世間的無漏業。什麼是世間無漏業?就是得阿羅漢以後,心裏面也有世間的善業,有出世間的無漏業,因為沒有煩惱,所有的事情都是無漏,所以叫做無斷業,這無漏業是不需要斷。


黑黑異熟業者,謂非福業。白白異熟業者,謂不動業。黑白黑白異熟業者,謂福業。有不善業為惡對故,由約未斷非福業時,所有福業而建立故。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者,謂出世間諸無漏業,是前三業斷對治故。

[]1)什麼是黑黑異熟業?不是善業,不能得可愛果報的一種罪業。什麼是黑黑?就是因也是黑,果報也是黑。在因地時,是染污的貪瞋癡,得的果報,也是不可愛樂。

2)什麼是白白異熟業?就是色、無色界天的不動業。因地修的時候是無貪瞋癡,是清淨的,果報也是可愛,所以是白而又白。

3)什麼是黑白黑白異熟業?就是欲界裏面散亂的褔業。為什叫做黑白黑白?因為在欲界裏面,會有罪惡的業力,同褔業做怨家、做對頭。按照那個眾生,還沒能斷除非褔業,就是還有罪業沒有斷除,同時有褔業,這樣的情形就建立為黑白黑白異熟業。就是有善業的因,同時有罪業的因,得果報的時候,有可愛的果報,也有不可愛的果報。

4)什麼是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無漏的戒定慧是出世間無漏業,能超越世間得大自在的一種功德,就叫非黑非白。什麼是非黑?就是沒有貪瞋癡的染污。什麼是非白?又不是世間有漏的善業。什麼是無異熟業?成就這樣的聖道,得涅槃,不會得世間的生死果報。無漏業,是斷除前面褔業、非褔業、不動業這三種業的對治法門。無漏的戒定慧能斷除有漏的惑業苦。


曲業者,謂諸外道善、不善業。穢業者,謂即曲業,亦名穢業。又有穢業,謂此法異生於聖教中,顛倒見者、住自見取者、邪決定者、猶預覺者所有善、不善業。濁業者,謂即曲業、穢業,亦名濁業。又有濁業,謂此法異生於聖教中,不決定者、猶預覺者所有善、不善業。又有差別,唯於外道法中,有此三業。由邪解行義,故名曲。由此為依,能障所起諸功德義,故名穢。能障通達真如義,故名濁,應知。

[]1)什麼是曲業?就是佛法以外的那些人,所做的善業,所做的不善業。為什麼稱為曲業?因為他們有邪知邪見,由邪知見所造的善業,所造的不善業。表面上是做功德,但是動機不純正,這是由他的邪知邪見,來批判他的善不善業。

2)什麼是穢業?

a)也就是前面的曲業,名為穢業,這些指外道。

b)什麼是顛倒見者?在佛法裏面的人,雖然學習佛法,但是沒有得到佛法的正見,還是有邪見,有錯誤的想法。以這樣的顛倒見,發出來的善業,或者不善業,就名之為穢業,污穢佛法,混亂佛法。

c)什麼是住自見取者?佛法裏面的人,住自見取。取,就是執著。自見取,認為自己的看法是對的,愛著自己的看法,就安住在這裏。對於自己的看法,認為是非常好,不接受別人的教授,這是住自見取者,這樣的異生。

d)什麼是邪決定者?就是他的決定是錯誤,所以叫做邪決定。邪決定,就是對於一切法相本來都是緣起,但是他認為一切法都是空,不符合緣起的定義,他這樣的決定叫做邪決定。

e)什麼是猶預覺者?佛法究竟是有我?是無我?是空?是不空?猶豫不決這種人。顛倒見者、住自見取者、邪決定者、猶預覺者這四種人,有善業和不善業的行為,都名為穢業。

3)什麼是濁業?

a)濁業就是曲業,也就是穢業,名為濁業,這也是指外道。

b)又有濁業,就是此佛法中,還在凡夫的階段,雖然學習佛法,沒有能夠勝解,不能夠決定。猶預覺者,心裏面還在疑惑、不決定。所以做的善不善業,就名為濁業。

4)又,這三種業又有不同的解釋。唯於外道法中有此三種業。

a)外道為什麼做的善不善業是曲業呢?因為有邪知見的思想,或者是斷見、滅見,不相信有因果,或者說一切的遭遇都是神的力量。在這樣的思想推動下,做的善業、惡業,就不同。所以,由邪解發出來的行為,就叫做曲業。

b)由此邪解為行為的依止處,做出來的善不善業有一種力量,能障礙所生起的諸功德義,就是對於社會有真實良好的貢獻,但是由於邪解的障礙,使令他不能得到一個很好的果報,都有障礙,所以叫做穢。

c)能障所起諸功德是有為的功德,通達真如義是無為的功德。所以,邪解行還能障礙他通達真如義,所以叫做濁。應該這樣子注意。


清淨業者,謂此法異生於聖教中,正決定者,不猶預覺者,所有善業。寂靜業者,謂住此法非異生者,一切聖者所有學、無學業。

[]1)什麼是清淨業?此佛法中的凡夫,學習佛法的時候,能夠有一個符合佛意的決定信心,不猶豫的信心。由這樣決定的清淨信心,發出來的行為,都是善業,會得到很令人滿意的果報。所以,什麼時候開始名為佛教徒?就是對於佛法有信心,對佛說的真理,內心裏面忍可、肯定。有這樣信心的時候,對聖人的境界有仰慕之心,有希求的願望,就叫做有信心,這時候可以名之為佛教徒。

2)什麼是寂靜業?安住在佛法裏面,已經成就聖道,不是凡夫。一切聖者成就兩種功德,一個是能斷煩惱,一個是能見到真理。聖人分兩類,一個是學,一個是無學。雖然斷惑證真,但是功德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不斷的努力修學佛法,就叫做學。已經達到一個高層次,就是無學。為什麼稱為寂靜?一切聖者有共同的相貌,就是寂靜,心裏面不動,住在自己的境界。


5.2.9.業過患

業過患云何?當知略說有七過患,謂殺生者殺生為因,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生現法罪,生後法罪,生現法後法罪,受彼所生身心憂苦。

[]什麼是業的過患?做錯誤的事情,應該注意它是有過患,什麼過患呢?要略的說有七種過患。假設說這人是殺害生命,殺生為因,就有七種過患,哪七種呢?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生現法罪,生後法罪,生現法後法罪,受彼所生身心憂苦。


云何能為自害?謂為害生發起方便,由此因緣便自被害,若被繫縛,若遭退失,若被訶毀,然彼不能損害於他。云何能為他害?謂即由此所起方便,能損害他,由此因緣,不自被害乃至訶毀。云何能為俱害?謂即由此所起方便,能損害他,由此因緣,復被他害,若被繫縛乃至訶毀。云何生現法罪?謂如能為自害。云何生後法罪?謂如能為他害。云何生現法後法罪?謂如能為俱害。云何受彼所生身心憂苦?謂為害生發起方便,而不能成六種過失。又不能辦隨欲殺事,彼由所欲不會因緣,便受所生身心憂苦。又有十種過患,依犯尸羅,如《經》廣說應知。又有四種不善業道,及飲諸酒以為第五,依犯事善男學處,佛薄伽梵說多過患應知,廣說如《闡地迦經》。

[]1)什麼是能為自害?若殺害一個生命,這件事對我自己有害,有什麼害呢?就是為了殺害這個人,要做好計劃,開始行動,就是發起方便。由於要殺害對方的時候,結果你被對方害,或者自己被人綁起來,或者自己有什麼特別功德的地方,就失掉,如有什麼財富,失掉;或者有什麼地位,因為我殺人,結果人還沒有殺到,我的地位沒有。做惡事,社會上的輿論就指責你。想要害對方,結果被對方害,自己得這麼多的過犯,而自己又沒能損害對方,這就叫做自害。

2)什麼是能為他害?就是說這個人有預謀,然後按照自己的計劃,開始行動,就把對方傷害。這樣自己沒有受到對方的傷害,也沒有什麼繫縛、退失、訶毀。

3)什麼是能為俱害?就是這個人有預謀,然後按照自己的計劃,開始行動,就把對方傷害。你傷害對方,同時對方也傷害你,所以叫做俱害。

4)什麼是生現法罪?像前面說的自害,你想要害他,結果被他害,等於就是有罪,現在有這種苦惱。

5)什麼是生後法罪?像前面你把對方害,將來一生,這筆帳還要再算一算,就是後法罪。你殺害他,將來他有因緣還來傷害你,這是後法罪。

6)什麼是生現法後法罪?就是互相都受到害,現在有苦惱,將來人與人之間的恩怨,一直相續下去。只有修學戒定慧,斷除自己的貪瞋癡,這時候和任何人的恩愛,任何的怨,都可以停下來,不然的話,沒有停止那一天。

7)什麼是受彼所生身心憂苦?就是那個人,為了要傷害對方的生命,發出來行動,但是沒有成功。還被對方害,他心裏不憂苦嗎?若真的殺人,心裏安嗎?前面一共有六條都有過失,身心都會有憂苦。又不能辦隨欲殺事,指第一條,心裏面想要殺害的事情,沒有做成,心裏面也是憂苦。這個人由於他所要成就的事情因緣不具足,沒成功,所以便受所生身心憂苦。


又有十種過患,依犯尸羅,如《經》廣說應知。又有四種不善業道,及飲諸酒以為第五,依犯事善男學處,佛薄伽梵說多過患應知,廣說如《闡地迦經》。

[]1)又有十種過患,依犯尸羅,如經廣說應知。本論二十二卷有十種過患廣說應知。

2)又有四種不善業道,就是殺生、偷盜,乃至欲邪行,乃至說謊話這些事。及飲諸酒,這就是第五,這就是五種不善業道。依據犯這五種罪過的事情,善男子、善女人應該學這五戒,若是毀犯,佛薄伽梵說你有很多的過患應知,廣說如闡地迦經。


III.

1.惡行

復次、一切不善身業,名為惡行。如說身業,語業、意業,當知亦爾。由此惡業數現行故,於諸惡趣,或已隨得,或當隨得,或現隨得,是故說彼名為惡行。由此示現業雜染義,煩惱雜染前已顯了。

[]復次,一切不善的身業,都名為惡行。如同說身業,語業、意業,應當知道也是如此。由於這個惡業一次又一次現前活動的緣故,對於諸惡趣,或是已經隨逐、證得,或是當來隨逐、證得,或是現在隨逐、證得,因此,說彼三業名為惡行。由此三業顯示、顯現業雜染的道理,煩惱雜染前面已經顯了。

[參考]惡行,cf.佛光大辭典等

問:何故名惡行?惡行有何義?答:可厭毀故名惡。遊履依處故名行。

1)可厭毀故名惡者,如有說言:惡妻子、惡衣食、惡人、惡處、惡往來等。

2)遊履依處故名惡行者,謂斷生命,麤惡語及瞋恚,行有情處。不與取、欲邪行,及貪慾,行資具處。虛誑語,離間語,雜穢語,行於名處。邪見,行名色處。

3)復有說者,感苦受果故名惡。動轉捷利故名行。問:沈溺諸惡,云何捷利?答:彼惡行者有如是巧便,雖行惡行,而令世間不知其惡,故名捷利。

4)復有說者,習近惡人故,能招惡趣故,名惡行。

5)復有說者,有三因緣,故名惡行。謂惡思所思故,惡說所說故,惡作所作故。惡思所思,謂意惡行。惡說所說,謂語惡行。惡作所作,謂身惡行。

6)復有說者,有三因緣,故名惡行。謂惡作義故,可厭毀故,決定能感非愛果故。

惡作義者,行身語意諸惡行故,名為惡行。

可厭毀者,謂行惡行,毀犯尸羅,常為諸天、大師、有智、同梵行者,共所厭毀。

決定能感非愛果者,謂諸所有身語意惡行,無處無容能感可愛果;有處有容感非愛果。


2.二安立業雜染論

復次、有二安立業雜染論:一者、邪論,二者、正論。言邪論者,謂如是說:若有故思,凡所造作諸不善業,一切決定當受惡趣。此論便謗修行梵行,能證涅槃。何以故?諸有情類,不易可得於現法中無有故思造不善業,況在餘生!若彼決定感惡趣者,便應無有解脫可得,是故當知此為邪論。若如是說:諸有故思造不善業,此業亦作、亦增長者,定於當來受不可愛惡趣異熟。若有雖作、不增長者,彼彼法受為依止故,諸所造作或樂、或苦,當於造時,於現法中此業決定,或順樂受,或順苦受。諸有造作如是業已,若無追悔,不修對治補特伽羅,彼於此業若更增長、若不增長,此業雖定順現法受,亦轉令成順惡趣受,於現法中能障解脫。諸有造作如是業已,若生追悔,修習對治補特伽羅,彼於此業若不增長,若更增長,此業雖是順惡趣受,亦轉令成順現法受,不障解脫。是故此論不名誹謗修習梵行,能證涅槃,當知此論是為正論。

[]1)復次,有二種言論,安立業雜染,哪二種?一者、邪論,二者、正論。什麼是安立?a)安置、建立。開始建造稱為安,最終成就稱為立。b)施設差別,亦即用語言、名相來區別種種事物。

2)什麼是邪論?就是這樣說:若是內心有經過仔細思慮、決定要作殺等業,凡是這樣仔細思慮、決定之後,所造作的種種不善業,一切都決定當來要受惡趣的果報。這樣的言論就是毀謗修行梵行,能夠體證涅槃。為什麼?眾多有情的類別,在現在世中造作不善業的時候,沒有不生起故思而造作,更何況在其餘過去生中!若是彼這樣的情況,決定感招惡趣的話,就應該沒有解脫可以得到,因此,應當知道這樣的言論是錯誤的論說。

3)什麼是正論?若是這樣說:

a)若是內心有經過仔細思慮、決定要作殺等業,凡是這樣仔細思慮、決定之後,所造作的種種不善業,而且作過之後,又令其增長,決定會在當來感受不可愛的惡趣異熟。

b)雖然有故思造作,但不令其增長的情況,順樂受或是順苦受,然而以現法受為依止的緣故,諸所造作或樂、或苦,當在造業的時候,在現法中,這個業是決定的,或是順樂受,或是順苦受。什麼意思?若是樂俱行業的情況,順樂受,會受樂異熟。順苦受的情況,會受苦異熟。順不苦不樂受的情況,會受不苦不樂異熟。若是苦俱行業的情況,順樂受,會受樂異熟。順苦受的情況,會受苦異熟。順不苦不樂受的情況,會受不苦不樂異熟。

c)若是有造作這樣的業之後,若是沒有後悔,不修習對治方法的人,他對於這個業,若是再增長、若是不增長,這個業雖然決定隨順在現法中受報,也能轉變這個業令成隨順在惡趣中受報,在現世中能夠障礙解脫。什麼是順現法受?就是順生現在的苦。什麼是順惡趣受?就是順生當來的苦。這一段的意思是說,業有轉變,應該接受現在的輕苦,轉變成當來的重苦。或是下一生,或下下生。

d)若是有造作這樣的業之後,若是生起後悔的心,又修習對治方法的人,他對於這個業,若是不增長,若是更增長,這個業雖然是隨順在惡趣中受報,也能轉變這個業,令成隨順在現法中受報,且不會障礙解脫。這一段的意思是說,若是生起追悔,修習對治方法的緣故,轉變惡趣業令成現在的輕受。因此,這樣的言論,不會名為誹謗修習梵行、能證涅槃,應當知道這樣的言論是為正確、合法的言論。


3.十種對治

復次、若有闕於十種對治,為業雜染之所染污,若有會遇如是十種,便得清淨:一者、若由如是對治,雖有作業而無增長,彼望當來成不定受。二者、若由如是對治,雖未永斷,而更不受。三者、若由如是對治,永斷離繫。四者、守護諸根門故,善修其身,為欲修習增上戒學。五者、修習增上戒已,為欲修習增上心學。六者、修習增上心已,為欲修習增上慧學。七者、修習增上慧已,為斷諸漏。八者、猛利意樂修習。九者、長時修習。十者、無量門對治修習。若有不會如是十種業對治者,為業雜染之所染污;與此相違,當知清淨。

[]復次,若是有闕少十種對治的情況,就為業雜染所染污。若是有會遇這樣十種的情況,就能得清淨。哪十種?

一者、若是由於這樣的對治,雖然有造作這樣的業,而沒有增長,那個已經造作的業望向於未來,變成不決定會受報。

二者、若是由於這樣的對治,雖然尚未永遠斷除,而再也不受報。

三者、若是由於這樣的對治,永遠斷除,捨離繫縛。

四者、守護六根的門戶的緣故,能善巧的修習他的身體行為,為了想要修習增上戒學。

五者、修習增上戒之後,為了想要修習增上心學。

六者、修習增上心之後,為了想要修習增上慧學。

七者、修習增上慧之後,為了想要斷除種種漏。

八者、內心很樂意,很高興的修習。

九者、長時間的修習。

十者、以無量的方法來對治修習。

若是有不會遇這樣十種業對治的情況,就為業雜染所染污。與這個相違,應當知道,能得清淨。


4.不善防護

復次、於現法中,不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彼先造作惡不善業亦令增長,於當來世令其雜染。若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彼不雜染。云何於現法中不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云何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不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謂如有一,於諸不善身、語、意業,纏所發起,能誓遠離,然於能起不正作意相應無明,猶故發起,又於諸善身、語、意業受學隨轉。由此因緣,於現法中,於諸煩惱邪欲、尋求所作眾苦,無有差別。彼唯即於此誓受遠離便生喜足,於現法中不起聖道,不證涅槃。彼雖如是防護而住,於現法中暫時不作惡不善業,然為煩惱隨眠纏縛,既終沒已,後有續生,隨所受身,依先業緣廣起雜染。若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有此差別:謂此依彼誓受遠離,不造新業,故業雖熟,暫觸異熟,尋能變吐。彼唯於此誓受遠離不生喜足,於現法中能起聖道,亦能證得彼果涅槃。彼於爾時,乃至有識身相續住,恆受先業所感諸受。於現法中,彼有識身乃至壽量未滅盡位,常相續住;壽量若盡,捨有識身,於後命根更不成就。由是因緣,識與一切諸受俱滅,後不相續。彼如影受、與其識樹皆滅盡故,遍於一切不可施設。彼於爾時,由二因緣,先所作業,於當來世不能為染:一、由煩惱為其助伴令雜染者,無餘斷故。二、由依此諸行相續成熟雜染,無餘滅故。彼於爾時,諸有情所善友意樂相續轉故,名無怨心;於彼所緣瞋恚斷故,名無恚心;於業異熟深見過患增上緣力誓遠離故,名無染心;已具獲得能對治彼諸聖道故,名無顛倒善解脫心。彼由如是,能具證得六種恆住。若有於彼多所住者,於現法中,雖有種種諸惡不善業緣間雜,由此遠離,一向成善。由是因緣,當知此與先防護住,有其差別。

[]1)復次,在現在世中,不能善巧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彼首先造作惡、不善業,也令其增長,在當來世令其雜染。若是能善巧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者,彼不雜染。什麼是在現法中不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什麼是善防護身、語、意業而住?

2)什麼是不能善巧防護身、語、意業而住?

a)就是譬如有一人,對於種種不善的身、語、意業,因為煩惱現行而發動生起的這些不善業,能發誓遠離,然而在無明中,與能生起不正確、不合理的作意相合、相順的無明,還是會發動,染污前面發誓要遠離惡業的善,所以稱為不能善巧防護。

b)又,在種種善的身、語、意業受學隨順活動的情況下,與能生起不正確、不合理的作意相合、相順的無明,還是會發動。為什麼?種種善的身、語、意業,就是福、不動行。他只知道依照教導的方法,接受這些方法,學習善業、禪定,但不知道如何出離生死輪迴。所以,無明還會生起。

c)由於這個無明的因緣,在現在的生命體中,因為種種煩惱,生起錯誤的欲求、有求等,而造作各種業,感招未來的生等眾苦,與這種情況沒有什麼差別。為什麼這樣說?

他唯獨就是對於這個發誓受戒,遠離惡業,便生起歡喜、知足,在現在的生命體中,不能生起聖道,不能體證涅槃。他雖然這樣防護三業而住,在現在的生命體中,暫時不會作惡、不善業,然而還是為煩惱的隨眠、與纏所束縛。這一期的生命終止、死沒之後,未來的生命體繼續生起,隨著他所感受的果報身,依照過去生的業種子這個因緣,廣泛的生起業雜染。

3)什麼是善巧防護身、語、意業而住?若是善巧防護身、語、意業而住的情況,有這些差別。哪些?

a)就是這個人依照他發誓受戒,遠離不善業,不再造作新的惡業,過去的惡業雖然成熟,但是暫時的接觸到異熟的生命體,馬上就能轉變、出離。

b)他唯獨對於這個發誓受戒,遠離惡業,不會生起歡喜、滿足,在現在的生命體中,能生起聖道,也能體證無我智慧,得到彼無漏果,就是涅槃。

c)他在斷盡見、愛煩惱的時候,一直到這個有識身相續不斷的安住的期間,會恆常的感覺過去業所感招的種種受。在現在的生命體中,他的有識身一直到壽命的量尚未達到滅盡的階段,壽命會恆常相續不斷的安住,這是有餘依涅槃。壽命的數量,若是達到滅盡的階段,就捨棄有識身,對於後來的命根就不會成就。由於後來的命根不會成就的因緣,識與一切種種的受同時滅盡,之後,不會相續。他這時候,如同影子的受,與如樹一樣的識,都滅盡的緣故,周遍的在一切種情況,都不可以語言加以說明。這是無餘依涅槃。

d)他在斷盡見、愛煩惱的時候,由於二種因緣,過去所造作的業,在未來世不能成為染污。哪二種?一、經由煩惱作為他的助伴,令他的心夾雜染污的情況,已經斷盡,沒有剩餘的的緣故,這是煩惱斷盡。二、經由依靠這個五蘊諸行相續不斷,成熟新生命體的雜染,已經斷盡,沒有剩餘的的緣故,這是苦斷盡。

e)他在斷盡見、愛煩惱的時候,對於眾多有情的地方,因為以好朋友的動機來對待,這樣的心情相續不斷的活動的關係,名為沒有怨恨的心。對於他所緣慮的眾多有情,因為瞋恚斷盡的緣故,名為沒有瞋恚的心。對於造業,感得異熟的生命體,深刻的見到造惡業的過失與憂患,因為見到過失與憂患的力量很強大,發誓遠離種種惡業的關係,名為沒有染污的心。已經完全獲得能夠對治彼煩惱、業、苦的種種聖道的緣故,名為沒有顛倒、完善解脫的心。他由於這四種心,能夠完全體證、得到六種恆住。

f)若是有於彼六恆住,多多安住的情況,在現在的生命體中,雖然有種種的眾多惡、不善業的因緣間斷、夾雜,由於這六恆住能夠遠離,完全成就善法。由這樣六恆住的因緣,應當知道這個情況與先前的防護而住,有他的差別。


5.五相成雜染

復次、當知施設領受業異熟論,由五種相成其雜染,由五種相成不雜染。云何名為由五種相成其雜染?謂由施設惡因論故,亦由施設無因論故,及由施設惡因、無因有三過故。此中施設惡因論者,謂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士夫補特伽羅諸所領受,一切皆是宿因所作。如是或謂自在、變化等因所作。施設無因論者,謂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士夫補特伽羅諸所領受,當知一切無因無緣。云何施設惡因、無因有三種過?謂現法中不善俱行不善諸受,宿世業為因,亦有過失;現法業為因,亦有過失。若言此受,宿世惡業以為因者,是則有一,依於不善諸樂法受,而有其樂不善受生,此用宿世諸不善業以為因生,不應道理。何以故?非彼宿世諸不善業,於現法中感樂異熟,應正道理。若言此受用現法中惡業為因,是則退失自意所立諸惡因論及無因論,謂諸所受皆宿因作,乃至廣說,是名初過。又若說言:諸不善法,皆用宿世惡業為因,是則決定所有善法,亦用宿世善法為因。如是所有不善對治,諸善加行俱生精進,皆成無用,如是名為第二過失。又若現在無有士用,是則應無依善不善審正觀察,是所應作、所不應作。又如實智應成無用,謂了知已,此我應轉,此我應成,彼非有故,此亦非有,故如實智理不成就。智不成故念不安住,念不住故無三摩地,無有定故不正尋思令心迷亂,心迷亂故便應欣慕愚夫同意所樂諸根。由彼獲得愚夫同意所樂法故,是則退失并沙門法及沙門論,如是名為第三過失。若略說此有三種過:謂現在世諸不善受,因不成過,謗精進過,謗正智過。

[]復次,應當知道施設領受業異熟的言論,由於五種相貌成就他的雜染,由於五種相貌成就不雜染。什麼名為由於五種相貌成就他的雜染?就是由於施設惡因論故,也由於施設無因論故,及由施設惡因、無因有三種過失故。

1)在這裡,什麼是施設惡因論?這裡說惡因論有二種,

第一、宿作因論,就是說有一類人,或者是沙門、或者是婆羅門,有這樣的思想,有這樣的言論。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現在所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心裏面的痛苦,都是由宿作為因。就是由於過去的時候,造很多的罪惡,所以現在要受苦。

第二、自在等作者論,就是大自在天能夠創造宇宙的萬物,還有其他或者是說梵天,或者時間能創造一切,或者是方所能創造一切,或者微塵能創造一切,種種的論。猶如有一類或者是沙門,或者是婆羅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的苦,或者所受的樂。彼一切所受的苦樂的果報,以誰為因?a)或是以自在變化為因,就是大自在天能變化一切的事情,他變化苦你就得受苦,他變化樂你就是受樂,你只有受,不能創造。b)或者其餘的丈夫變化為因。什麼是丈夫?就是我,就是執著的實我。這麼多的作者論。能有這樣思想的人是誰呢?就是說自在等不平等因論者,作如是計。大自在天能創造萬物,萬物就以大自在天為因,是有因論。但是自在天以誰為因呢?自在天是無因而有。這樣說就是不平等,有的有因,有的無因,是不平等論。而佛法是平等,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所以,說自在等是不平等因論。

2)什麼是施設無因論?謂如有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若有士夫補特伽羅諸所領受,當知一切無因無緣。問:什麼理由?什麼原因?彼諸外道依止內心的尋伺能夠生起這樣的思想,建立這樣的異論呢?就是我和一切的世間都是沒有理由就生出來。答:現在要略的說一說。他看見一切事物的生起,不能相續,就到此為止,以為這是最主要的理由。從這個地方,就有皆無因生的看法。諸內外事,很多的生命體裏面的事情是內,其餘的一切事情都是外。內事、外事,其中不同的情況是太多,種種情況的生起。或是有的時候,看見這個事情出現,但是後來沒有結果,就是見不相續,所以他就主張,皆無因生。或是看世間有什麼事情會生出這無因生的這種見解呢?也就是忽然間有大風生起來,在一個時候忽然間大風又停下來。或者有的時候,忽然間河裏的水有波浪,水多起來,流出來。又到一個時間,忽然間水又沒有,是什麼回事呢?這是無因而有。或時草木茂盛,樹木開花結果,分布出來都很榮茂。又到一個時間,枯竭、凋敝,衰悴、憔悴。由如是故,起無因見,立無因論。

3)什麼是施設惡因、無因有三種過失?就是現在生命體中,與不善業同時活動的不善種種受,若是以宿世的業為因,也有過失。若是以現在的業為因,也有過失。為什麼?a)若是說這個感覺,是以宿世的惡業作為原因的話,那麼如果有一人,依照在作不善業的時候,有種種樂的感受,應該感得苦異熟果。而在現在中,感得樂異熟不善業的感受生起,這是以宿世種種不善業作為原因生起,不合於道理。為什麼?因為他宿世的種種不善業,在現在的生命體中,不能感招樂的異熟,這樣才合於正確的道理。因為,善業感得樂受,若是在現在中,在作不善業同時有樂受,因為是不善的緣故,不可以說因為過去的善業所生。

b)若是說這個感覺,是以現在的惡業作為原因的話,這樣就與自己本意所要建立的言論相違背。哪些?就是建立諸惡因論及無因論,就是諸所有感覺都是宿因所作,乃至自在等作者論、無因論,這是最初的過失。

4)又,若是說眾多的不善法,都是用宿世惡業作為原因,這樣的話,則決定所有的善法,也是用宿世善法作為原因。這樣所有不善的對治,就是與眾多善的活動同時生起的精進,都變成沒有作用,這樣名為第二種過失。

5)又,若是一切都是用宿世業作為原因,現在的努力就沒有作用,這樣的話,應該不需要依照善、不善的仔細、正確的觀察,而思量善是所應該作的,不善所不應該作。又,如其真實的智慧應該成為沒有作用,什麼意思?就是了知什麼是雜染與什麼是清淨之後,這個惡法我應該轉捨,這個善法我應該成就。彼說現在的努力沒有作用的緣故,這個惡法應該轉捨,這個善法應該成就,也就沒有作用。所以,如實智的道理就不能成就。智慧不能成就的關係,念就不能安住。念能不安住的關係,就沒有三摩地。沒有定的關係,就不能正確、合理的尋思,就會令心迷惑錯亂。心迷惑錯亂的關係,就應該欣羡、愛慕與愚夫相同內心所樂的諸根不律儀。由於他獲得與愚夫相同內心所樂的諸根不律儀的關係,這樣就退失沙門的事情,以及沙門的言論,這樣名為第三種過失。若是概略的說,這裡有三種過失,哪三種?就是現在世種種不善受因不能成就的過失,誹謗精進沒有作用的過失,誹謗正智的過失。


云何施設領受一切業異熟論,由五種相成不雜染?謂若能領受者,若由此領受,若如是領受,若領受時如是雜染,如是清淨。當知此中依五取蘊,施設假名補特伽羅為領受者。即此假者,由六觸處故能領受,於母胎中四種差別:謂依精血大種所造,諸業煩惱之所攝受,結生相續有取之識,及母腹中所有孔穴,由如是故得入母胎。次有名色,次有六處,次觸,次受,如是次第而有領受。又即此受,亦用現在觸為其因,亦用宿世業等為因。彼若聽聞諸不正法,非理作意以為因緣,便觸無明觸所生受,受為緣故復生於愛,愛為緣故復生於取,乃至當來生老死等眾苦差別。如是領受諸無明觸所生受時,便有雜染所攝二諦。與此相違,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便能領受明觸所生諸受差別,受此受時,便有清淨所攝二諦。

[]什麼是施設領受業異熟的言論,由於五種相貌成就他的不雜染?就是若能領受者,若由此領受,若如是領受,若領受時如是雜染,如是清淨。

1)什麼是若能領受者?應當知道在這裡,依照五取蘊,以語言施設假借名稱的補特伽羅,作為領受者。

2)什麼是若由此領受?就是這個假借名稱的補特伽羅,作為領受者,由於六觸的地方,就是六根的緣故,所以能領受。

3)什麼是若如是領受?在母胎當中,有四種差別。哪四種?名色、六處、觸、受。在入胎的時候,也需要四個條件,a)依精血大種所造,就是依止父母精血,才能入胎。b)中有趣向於生有,需要強大的業、煩惱才能入胎,所以說諸業煩惱之所攝受。c)連結死有、中有與生有,令生命相續不間斷,俱有取著的識,d)母腹中所有孔穴。由於這樣的關係,得以進入母胎。次有名色,次有六處,次觸,次受,如是次第而有領受。

4)什麼是若領受時如是雜染?又,就是這個感受,也是用現在觸作為他的原因,也是用宿世業等作為原因。彼若是聽聞眾多的不正法,不合理作意以為因緣,就是觸無明觸所生起的感受,以感受為緣的關係,還是生起貪愛,以貪愛為緣的關係,還是生起取,乃至當來生老死等眾多苦惱的差別。這樣的情況,領受眾多的無明觸所生起的感受的時候,就有屬於雜染的苦、集二種諦。

5)什麼是若領受時如是清淨?與這個雜染互相違背,以聽聞正法、合理的作意為因緣的關係,就能領受明觸所生的眾多受的差別,感受這個受的時候,就有屬於清淨的滅、道二種諦。


6.施設業行邪正過患、勝利

復次、當知施設邪業清淨,及邪行中,有二過患。何等為二?一、內證稽留過患,二、他所譏毀過患。云何施設邪業清淨?謂如有一,實非大師,妄分別己自稱大師,宣說如是邪施設論:謂現法中諸所受苦,一切皆是宿因所作。彼見宿世諸不善業為二種因,謂現法中諸不善業,皆是宿業串習所引;諸所受苦,亦是彼業之所造作。由是因緣,修自苦行,令故惡業所招苦果,皆悉變吐,更不造作當不善業。於現法中,又能防護身、語、意住,後當勤修一向善業,令不善法轉成非漏。由此因緣,不善業盡,由彼盡故,眾苦亦盡,證苦邊際。

[]復次,應當知道施設錯誤的業清淨,以及錯誤的行為中,有二種過患。哪二種?一、內心體證延遲的過患,二、他人所譏毀的過患。

1)什麼是施設錯誤的業清淨?就是譬如有一人,事實上不是大師,虛妄分別之後,自己稱為大師,宣說這樣錯誤的施設論。什麼言論?就是現在的生命體中,眾多所領受的苦,一切都是過去業因所造作。

a)他們的見解認為,過去世造做許多的不善業是二種事情的原因。哪二種?第一、就是現在的生命體中,眾多的不善業,都是過去業反覆的學習,反覆的作,所引發出來。第二、眾多所感受的苦,也是彼過去業所造作。

b)由於過去業,是現在的生命體中,不善業與苦受的因緣。所以,修習自苦行,令故惡業所招苦果,全部轉變、棄吐。什麼意思?這個人明白、信受這樣道理。他能夠很努力不懈怠,自己給自己受很多的苦。或者多少天不吃飯,或者吃的很少,或者是太陽曬,或者是用火來烤,或者一個腳站在那裏,冬天不穿衣服,或者都不穿衣服,做很多奇怪的事情給自己苦惱。由這樣現在勤精進受苦,就能將過去造的罪排遣出去,現在多受苦,過去的罪就消除。

c)現在不要再造新的罪過,這樣就把現在的罪業損害,就沒有罪的生起。

d)在現在的生命體中,又能夠防護身、語、意而住,這樣以後的生命就不再有罪。因為把罪業都消除,剩下來只是良好的一種功德,將不善法消滅,都轉變成為沒有漏。

e)什麼是由此因緣不善業盡?就是諸惡業。因為無漏的緣故,叫做業盡,就是一切的罪業盡,也就是無漏。

f)什麼是由業盡故苦盡?就是宿因所作的罪業,所招的苦惱盡了,及現在法方便所招的苦惱也沒有,就叫做業盡故苦盡。現在的生命體上有二種苦惱,一種是宿因所作的罪業,所招的苦惱。一個是現法方便所招的苦惱。

g)什麼是由苦盡故得證苦邊?就是現在的生命要受苦,將來以後的生命體上相續苦盡,一直是沒有苦惱,就是得解脫,達到苦惱的邊際。


云何邪行?謂如有一,不能了知自業雜染,不能了知彼業對治,又於前後所證差別不如實知。彼成如是愚癡法故,於其師所得無根信,於非信處妄生真實聖教勝解。彼由墜墮非實、非理邪論朋黨,他迴動時,於可疑處而不生疑,不尋求師躬往請問:為能正記?為不能記?為能淨疑?為不能淨?為一切智?非一切智?大師去世,於所疑處畢竟隨轉。何以故?大師住世能為決了,此一切智、非一切智。大師滅後,何所請問,云何決了?是名邪行。

[]2)什麼是錯誤的行為?

a)就是譬如有一人,不能了知自己的業雜染,不能了知彼業雜染的對治。又,對於自己前後所體證的差別,不能如實知道。他因為成就這樣愚癡的事情的關係,在他師長的地方,得無根信,就是最初沒有信根,現今因他師長的教導而生起信心。對於不是可信的地方,虛妄生起這是真實聖教的殊勝見解。

b)他由於墜入、墮落不是真實、不合道理的錯誤言論與朋黨中。什麼是朋黨?同類的人以惡相濟而結成的團體。朋,同師門,同類。黨,親也,助也,相助匿非曰黨。當他迴轉活動的時候,對於可以懷疑的地方,而不會生起懷疑,又不會尋求師長,親自前往,請教詢問:這樣的言論能正確、合理的記說?還是不能記說?這樣的言論能令業清淨?還是不能令業清淨?這位論師為一切智?這位論師不是一切智?佛這位大老師去世之後,對於所懷疑的地方,畢竟隨順而轉。為什麼?佛這位大老師住在世間的時候,能為我們決定明了這些懷疑,這是一切智,這不是一切智。佛這位大老師入滅之後,到哪理請教詢問,如何決定明了這些懷疑?是名邪行。


何緣應知如是施設令業清淨,不應道理?由二緣故:謂彼苦行,宿因所作不應理故,由此能盡宿不善業,不應理故。所以者何?軟、中、上品自苦行緣所逼切時,軟、中、上品苦受生故;即此三品逼緣遠離,由所逼切三品苦受不得生故,宿因所作不應道理。又此苦行,無有功能令宿所作能感苦受諸不善業成順樂受,是故彼起如是定見,由自苦行,令宿所作惡業變吐,不應道理。若有是事,彼宿所作能順苦受諸不善業,為能感得於現法中自苦逼切苦受果不?若言感得此苦受果,修自苦行即為唐捐。受彼果已,自然變吐。若如是者,宿世所作諸不善業,非自苦行所能變吐。又即此業一分可吐,謂現法中受彼果者,若餘能順後所受業,彼於後世當受其果,非自苦行可令其果悉皆變吐。若言現在逼切苦受,非宿因作,如是所說諸所領受,一切皆是宿因所作,不應道理。如能隨順苦受惡業,不可令其成順樂受,如是宿世所作能順樂受善業,不可令其成順不苦不樂受業。或彼二種順現法受,不可令其成順後受;若順後受,不可令其成無所受。若未成熟,不可令熟;若已成熟,不可彼彼方便令轉。此中所說要略義者,所謂一切善不善業,自性決定,時分決定,品類決定。若如是者,隨業決定,必能攝受如是類果,於中更自受逼切苦,復何所用!又若此受宿業因,感彼自所許,令業一分減盡,可得少分勝利。由是因緣,如此所計少分勝利亦無所有,如是則為極自稽留,業所縛故,終無解脫。由此道理,是名於此邪論、邪行第一過患,謂於內證自義稽留。

[]3)什麼緣故應該知道這樣的施設令業清淨,是不合道理?

a)由於二種緣的關係,哪二種?一、他現在修習的苦行,是宿因所作,不合道理的關係。二、由於這個苦行,能夠滅盡宿不善業,不合道理的關係。為什麼不合道理?

第一、當以軟、中、上品自苦行的緣所逼切的時候,軟、中、上品的苦受生起的關係。就是這三種品類苦行逼切的緣,若是遠離的時候,由於所逼切三種品類的苦受,不能夠生起的關係,所以,苦行是宿因所作,這是不合道理。

第二、又這種苦行沒有功能,使令過去所作能夠感招苦受的種種不善業,令苦受轉成隨順樂的受。因此,他生起這樣的決定的見解,由於自苦行,使令宿所作的惡業轉變、棄吐,這是不合道理。

b)現在修習的苦行,都是宿因所作,若是有這樣的事情,他宿所作能隨順苦受的種種不善業,是不是能夠感得在現法中自苦逼切的苦受果嗎?

b1)若是說宿業所作能感得這自苦行的苦受果,那麼修習自苦行就是唐徒捐棄。因為,領受彼苦果之後,自然轉變棄吐,又為何要修苦行!若是這樣的情況,宿世所作種種不善業,不是自苦行所能變吐。又,如果你說此苦行,可令少部份的宿業轉變棄吐,什麼呢?就是在現法中領受彼宿業的苦果。如果是這樣,其餘能隨順後生所受的業,他在後世當要感受他的果報,這樣的話,就不是自苦行可令其宿業的果,全部都轉變

棄吐。

b2)若是說現在苦行的逼切苦受,不是宿因所作。這樣你所說的眾多所領受的感覺,一切都是宿因所作,就是不合道理。

c)像這樣能隨順苦受的惡業,不可能令其轉成順樂受。同樣的情形,宿世所作能隨順樂受的善業,不可令其轉成順不苦不樂受的業。或是彼善惡業二種是隨順現法受,不可能令其轉成隨順後生受。若是隨順後生受,不可能令其轉成無所受。若是尚未成熟,不可能令其成熟;若是已經成熟,不可能用這個或那個方法,使令轉變。這裡所說的簡略要義,就是一切善不善業,各自的體性是決定,時分是決定,品類是決定。

d)若是這樣的情況,隨著業是決定,必定能夠成就、領受這樣品類的果報,在這個過程中,更加以自苦行領受逼切的苦受,還有什麼作用!又,若是說此苦行的苦受是宿業為因的話,那麼感招他們自己所許,令宿業的一部分減盡,這樣的情況,還可以得道少部分的勝利。由上面這些因緣,這樣所計量的少部分的勝利也沒有。

e)這樣的話,就是極度自己延遲,被業所束縛的緣故,最終不能解脫。由於上面這些道理,就是稱為於此邪論、邪行第一過患,就是於內體證自己解脫的目標會造成延遲。


云何他所譏毀過患?謂彼依止二種邪論,發起三種自苦惱行。若作是說:所有士夫補特伽羅諸所領受,一切皆是宿因所作,是名第一邪論,謂惡因論。復有說言:如彼最初自在變化,從是已後,諸所領受一切皆是宿業所作,是名第二邪論,謂惡因論。三種自苦行者:謂身、語、意護。身護者,謂不以身與餘有情共相雜住,唯往山林、阿練若處,獨居閑靜,都無所見而修苦行。語護者,謂彼受持默無言禁。意護者,謂心忍受自逼切苦。彼起如是欲樂言說,為他顯示由此二種所見圓滿,及由三種苦行圓滿,能越眾苦。然其自苦不能越度,是故為他之所譏毀。若諸所受一切皆是宿因所作,亦是自在變化因作,亦是三種苦行能越因之所作,是則三種修苦行俱所受眾苦,定是宿世黑業所感,亦是暴惡自在所化,三種苦行皆不能越,是故於今受斯苦受。若彼雖復內證稽留,而有為他所稱讚者,猶尚不可,況此為他稱讚勝利亦無所有!是故名為第二過患。由此分故,唯可譏毀。

[]4)什麼是他所譏毀過患?就是他依止二種錯誤的言論,發動生起三種自苦惱行。

a)什麼是二種錯誤的言論?若作這樣說:所有士夫補特伽羅眾多所領受的感覺,一切都是宿因所作,這稱為第一種邪論,就是惡因論。還有這樣說:如同彼最初開始是以大自在變化為因,從是以後,眾多所領受的一切感覺都是宿業所作,這稱為第二種邪論,就是惡因論。

b)什麼是三種自苦行?就是身、語、意三種防護。

b1)什麼是身防護?就是不與其餘有情共同互相夾雜而住,唯獨前往山林、阿練若處,獨自居住安閑寂靜,都無所見而修苦行。

b2)什麼是語防護?就是他接受、保持沉默不說話的禁令。

b3)什麼是意防護?就是內心忍受自逼切的苦。

c)他生起這樣欲求、喜樂的言說,為他明顯開示:由於這二種所見的圓滿,及由於三種苦行的圓滿,就能夠超越眾多的苦。然而,他自己的苦卻不能越度,因此,為他人所譏毀。為什麼?若是眾多所領受的感覺,這一切都是宿因所作,也是自在變化因所作,也是三種苦行能越因之所作的話,那麼,修習這三種苦行的時候,同時所領受的眾多苦惱,一定是宿世的黑業所感招,也是殘暴兇惡的自在所變化,三種苦行都不能超越,因此,在現今領受這些苦受。

d)若是彼雖然內心體證延遲,而還為他人所稱讚的這種情況,猶尚且不可能,更何況這樣的苦行為他人稱讚的殊勝利益一點也沒有!因此,名為第二過患。由於這部分的緣故,唯獨可令人譏毀。


復次、與上相違,當知施設正業染淨,及正行中有二勝利:一者、內證無滯勝利,二者、他所稱讚勝利。云何施設業雜染論,謂有二業:一者、善業,二者、不善業。於過去世已曾造作善、不善業,今現法中受愛、非愛異熟果等;受愛、非愛果差別時,更復造作善、不善業,由此當來受愛、非愛異熟果等。如是名為業雜染論。云何施設業清淨論?謂如有一不造新業,故業觸已尋復變吐,由對治力永斷無餘,故得清淨;如是名為令雜染業得清淨論。如是施設正業染、淨,名無上論。

[]5)復次,與上面互相違背,應當知道施設正確的業雜染與業清淨,及正行中有二種勝利。哪二種?一者、內證無滯勝利,二者、他所稱讚勝利。

a)什麼是施設業雜染的言論?就是有二種業,哪二種?一者、善業,二者、不善業。什麼是善、不善業?就是在過去世已經曾造作善、不善業,現今在現在的生命體中,領受可愛的異熟果、不可愛的異熟果等。在領受可愛、不可愛異熟果差別的時候,更加以再繼續造作善、不善業,由此繼續造業,當來領受可愛、不可愛異熟果等。這樣就稱為業雜染論。

b)什麼是施設業清淨的言論?就是譬如有一人,不造新的業,過去的業,觸證現前之後,馬上再將其轉變、棄吐,由於對治的力量,將過去業永遠斷除沒有剩餘,因此,能得清淨,這樣名稱為令雜染業得清淨論。這樣的施設正業雜染與清淨,名為無上論。


云何正行?謂如有一,於正法中成就多聞,於業雜染及以清淨,正知雜染、清淨相已,捨不善業,修習善業。彼於聞、思如理作意勤方便已,為證修故,住空閑處,淨修治心。令離諸蓋及眾苦法,為欲斷除貪欲、瞋恚、掉舉、惡作。以九種行安住其心,令心棄捨止所對治,為欲斷除惛沈、睡眠,及以疑蓋。分析六事如理作意修飾其心,令心棄捨觀所對治。從彼止、觀所治出已,能正修學消伏眾苦。彼既如是淨修其心,令離諸蓋、眾苦法已,復於衣服、飲食、臥具、受用儀則淨修其心。若由習近如是衣服乃至臥具,不善法增,善法退減,即便遠離,寧可受用麤弊衣等,惙爾自存,忍受眾苦,進修正行。又由二緣,受用勝妙衣服等因,能令生長惡不善法,謂諸妄想、不正尋思。何等二緣?一、於諸善未能長時串修習故,心不調柔;二、於衣服、飲食等事欲貪堅著。由是因緣,修正行者,調柔其心,令堪所作,於衣服等欲貪堅著,及諸無常眾緣生法,恆常繫念深見過患。爾時雖復受用勝妙衣服等事,而於其中無所雜染。如是行者亦受安樂,亦無有罪,由奢摩他、毘婆舍那修習力故,淨修其心。離諸蓋已,由思擇力,於衣服等邪受用故,雖於爾時暫少成就心一境性,欲貪隨眠仍未斷故,於當來世復為雜染。彼以妙慧通達是已,便修加行,為畢竟斷,受用如法邊際臥具,離諸貪著。先善修治正定資糧,漸次乃至能入清淨第四靜慮。以此為依,證諦現觀,隨得漏盡,心善解脫;於一切苦得離繫故,究竟寂靜所攝受故,微妙清淨一切身心無間滿故,一切煩惱永離繫故,普能領納諸無漏受,是名正行。如是應知內證無滯,及彼相違五種差別他所稱讚。彼於爾時,從諸蓋、纏及一切苦,心善解脫。於現法中,彼諸隨眠無餘永斷,前際後際業及異熟所有雜染皆善解脫,由於現法獲得聖道及道果故。

[]c)什麼是正行?

c1)就是譬如有一人,在正法中成就多聞,對於業雜染及以業清淨已經聽聞。正確知道業雜染、業清淨的相貌之後,捨棄不善業,修習善業。

c2)他對於聞的如理作意,與思的如理作意,以精勤作為方便之後,為了能體證止觀的緣故,住在空閑處,清淨修習,對治內心,令內心遠離五蓋以及眾多苦惱的事情。如何遠離?為了想要斷除貪欲、瞋恚、掉舉惡作,以九種內心活動來安住他的心,令內心棄捨止所要對治的這三種蓋。為了想要斷除惛沈睡眠,及以疑蓋,以分析六事的如理作意,來修改潤飾他的心,令內心棄捨觀所要對治的這二種蓋。從他以九住心、六事來淨修內心,遣除止、觀的障礙之後,能正確、合理的修學,以消滅或調伏眾苦。

c3)他既然這樣清淨修治他的心,令內心遠離種種蓋、眾多苦惱的事情之後,還要對於衣服、飲食、臥具、受用的儀式規則,清淨修治他的心。若是由於接近這樣的衣服乃至臥具,不善法增長,善法退失減少,即要遠離這樣的衣服等,寧可受用粗糙而又破舊的衣服等,停止這些,獨自存活,忍受眾多的苦惱,前進修習正確的行為。又,由於二種條件,享受、使用殊勝微妙衣服等的原因,能令內心生起、增長惡不善法,就是種種諸虛妄的想法,以及不正確、不合理的尋思。哪二種?一、對於種種善尚未能夠長時間的反覆實踐,數數薰習的緣故,內心不能調合柔順。二、對於衣服、飲食等事情,內心的欲求與貪愛十分堅固、染著。由於這二種因緣,修習正行的人,就要調合柔順他的內心,令心堪能於所應該作的止觀。對於衣服等欲求與貪愛堅固、染著,以及眾多無常、眾多因緣所生的事情,恆常繫念止觀所緣,深刻的見到過失、災患。那個時候,雖然還是享受、使用殊勝微妙的衣服等事情,然而在這些衣服等事情中,內心不會被煩惱所染污。這樣的修行者,也能享受安樂,也能沒有罪過。

c4)由於止、觀反覆實踐力量的關係,能清淨修治他的心,捨離種種蓋之後。由於思惟決擇的力量,對於衣服等欲求與貪愛堅固、染著,就是錯誤的受用,能不受雜染。雖然在那個時候,暫時少分的成就心一境性,然而欲貪的隨眠仍然尚未斷除的緣故,在當來世,欲貪的隨眠還是能令心雜染。他以微妙的智慧,通達這個道理之後,就修習加行,為了畢竟斷除欲貪的隨眠,享受、使用合於佛法的邊際臥具,遠離眾多的貪愛、染著。先前完善的修治正定的資糧,逐漸次第的得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乃至能入清淨第四靜慮。以此靜慮為依止,體證四聖諦的現前觀察,隨順四聖諦的觀察,能得漏盡,心得完善的解脫。因為,對於一切苦得以遠離繫縛的緣故;因為見愛煩惱滅盡,所以成就究竟寂靜的緣故;微妙清淨的無漏法,在一切身心中,沒有間斷遍滿的緣故;因為一切煩惱永遠離繫的緣故,普遍的能領納種種的無漏受,這樣的原因,稱為正行。

c5)這樣應該知道自己體證解脫沒有滯留,以及與上面互相違背的五種差別,就是為他人所稱讚。他在那個時候,從眾多的蓋、纏及一切苦,心得完善的解脫。在現在的生命體中,他的眾多隨眠沒有剩餘永遠斷除,前際與後際的業雜染,以及異熟的所有生雜染,都完善的解脫,因為在現在的生命體中,獲得聖道及道果的緣故。


7.三種補特伽羅

復次、略有三種補特伽羅:一者、未入聖教異生,二者、已入聖教有學,三者、已入聖教異生。由三種相,應知最初補特伽羅,第二、第三當知亦爾。云何三相應知最初補特伽羅?謂初,有一補特伽羅,已得成就世間正見,了知有施,乃至廣說。彼於異時,聞不正法為因緣故,而便發起非理作意,世間正見臨將欲滅,雖未一切悉皆已滅而堪能滅。又彼所治誹謗邪見臨將欲生,雖未已生而堪能生。彼於中間,聽聞正法為因緣故,遂還發生如理作意,彼臨欲生誹謗邪見不現行故,說名為斷,然其正見先成就故,不名為生。第二、有一補特伽羅,不成正見及以邪見。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爾乃發生世間正見;彼於邪見不名為斷,先不成故。第三,有一補特伽羅,成就邪見。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斷滅邪見,生起正見。云何三相應知第二補特伽羅?謂於佛等已得證淨,彼於佛等先所現起一切無智,當於諸諦得現觀時先已斷盡,是故於今不名為斷;而於佛等證淨俱行明現前故,說名為生。即以學道,斷修所斷餘品無明,而於其明不名生起,此道與先種類同故。彼無學道將現在前,修斷無明皆悉滅盡,又能生起諸無學明。云何三相應知第三補特伽羅?謂聞無我相應正法。初但由聞,發生信解而未悟入。彼於無我生信解故,能斷我見;未悟入故,不得名為生無我見。如所聞法,復能如理正思惟時,於無我理能悟入故,乃得名為生無我見,於彼隨眠而未能斷。從此已後,由修道力證諦現觀,方斷隨眠,發生無漏。

[]1)復次,簡略的說,有三種補特伽羅,哪三種?一者、尚未進入聖教的異生,二者、已經進入聖教的有學,三者、已經進入聖教的異生。由於三種相貌,應該知道最初的補特伽羅,第二、第三,應當知道也是這樣。

2)什麼是三種相貌應該知道最初的補特伽羅?

a)第一種相貌,有一補特伽羅,已經得到、已經成就世間正見。什麼是世間正見?就是了知有施與、有愛養等乃至廣說。他在另一時間,因為聽聞不正確、不合理的法為因緣的關係,就發動生起不合道理的作意。因此,世間正見臨近於將要滅失,雖然尚未一切世間正見全部都已經滅失,但是有可能滅失。又,他所要對治的誹謗等邪見臨近於將要生起,雖然尚未已經生起,而可能會生起。他在這個期間,因為聽聞正法為因緣故,於是還有發動生起如理作意。因為,他臨近於將要生起誹謗邪見的情況沒有現行的緣故,說名為邪見斷,然而他的世間正見先前就成就的緣故,不能稱為生。

b)第二種相貌,有一補特伽羅,先前沒有成就世間正見及以邪見。因為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的關係,那時候才發動生起世間正見,他對於邪見,不能稱為斷,因為先前沒有成就邪見的緣故。

c)第三種相貌,有一補特伽羅,先前成就邪見。因為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的關係,斷滅邪見,生起正見。

3)什麼是三種相貌應該知道第二補特伽羅?就是以無漏智如實覺知四聖諦理,對佛、法、僧三寶及戒律,已生起正信清淨。

a)他對於佛法僧戒等,先前所現起的一切無智,當於諸諦得現觀時,先前已經斷盡,因此,在現今不名為斷。然而,對於佛法僧戒等,因為與證淨同時行動的明現前的緣故,說名為生。

b)就以有學道斷盡修所斷的其餘品類的無明,然而對於其明,不名為生起,因為,這修道與先前的見道種類是相同的緣故。

c)他的無學道將要現在前,修所斷的無明全部都滅盡,又能生起眾多的無學明。

4)什麼是三種相貌應該知道第三補特伽羅?就是聽聞與無我相和、相順的正法。

a)最初,但是由於聽聞,發生信解,而尚未悟入無我。他對於無我生起信解的緣故,能斷我見。因為尚未悟入無我的緣故,不得名為生起無我見。

b)如他所聽聞的正法,還能夠如其道理合理思惟的時候,對於無我的道理。能夠悟入的緣故,乃得名為生起無我見,但是對於彼無我的隨眠尚未能斷。

c)從這個無我見生起以後,由於修道的力量,以無我智體證諦現觀,方能斷除生別我見的隨眠,發生無漏智。


III.

1.五類二種業

有二種業:一者、重業,二者、輕業。復有二業:一者、增進業,二者、不增進業。復有二業:一者、故思所造業,二者、非故思所造業。復有二業:一者、定所受業,二者,不定所受業。復有二業:一者、異熟已熟業,二者、異熟未熟業。

[]1)有二種業:一者、重業,二者、輕業。

2)復有二業:一者、增進業,二者、不增進業。

什麼是增長業?就是扣除十種業不算,剩餘的就是增長業。哪十種?

一、夢所作業。做夢的時候,在造罪業,或者是造功德業。這種業是不增長業,因為業軟弱,力量不大。

二、無知所作業。就是對於所做的這件事,不太明白究竟是有功德呢?有罪過呢?糊糊塗塗的就把這業作。可能因為聽別人的話,而做這件事,這樣情形就是無知所作業。

三、無故思所作業。故思,就是有意發動這件事,這是故思所作業。無故思所作業,不是有意的要做這件事,但是這個事情也是做,這是無故思所作業。譬如說一個有權力的人,下命令叫你做這件事,但是你自己不願意做,但是命令來了不得不做,這叫做無故思所作業。這樣的業力也是軟弱,有可能得果報,也可能不得果報。

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不利所作業,就是沒有猛利的貪瞋癡來發動,造罪過,或者功德。雖然是有意做,但是做的不是那麼踴躍。利,就是猛利,就是動機很強大。這個不利所作業,不一定得果報,也可能得果報。數所作業,就是已做這件事,但是又不願意做,做一次又做,數數的做叫數。不數,做了一次不願意做,這叫不數所作業。

五、狂亂所作業。狂,就是亂,就是神經不正常。神經不正常所作業不一定得果報。因為第六意根有問題,心沒有一個明確的思想,就是糊糊塗塗,不一定得果報。

六、失念所作業。失掉正念,做惡事,但是心裏面知道,做惡事是得罪過。雖然造罪,但是他知道將來要得果報,所以造的時候,心裏面也不是太自在,所以叫失念所作業。這個業也不一定得果報,因為造的時候心裏也不歡喜。

七、非樂欲所作業。就是自己也不歡喜做這件事,有別人推動他做這件事,他也就做。

八、自性無記業。所作的業本身是無記,就是他的動機不是善,也不是惡,由這樣的動機造出來的業,就是無記業。力量薄弱,也不容易得果報。

九、悔所損業。就是造業以後,又後悔,表示懺悔,因為懺悔的力量傷害這個業力,所以,業力就不強。

十、對治所損業。修四念處、修無我觀,把所造的業力傷害,就不一定會得果報。為什麼?所造的業力,沒有得果報的時候,就在種子的狀態。這時候,若是修禪定,或者修四念處觀,能使令業力這種子薄弱,或者是把這種子消滅,叫做對治所損業。除掉上面說的這十種業,剩餘的這一切業叫增長業。什麼是不增長業?就是前面說的十種。所以,造罪業,或者做功德,做完以後心裏歡喜,若有機會還是造,那個業就是在增長,力量就會增長。若是懺悔,知道有罪過,再也不可以造。或者修觀一切法空、無常、無我,這樣,使令罪業消損、不增長,力量不能再大起來,所以就是不增長業。

3)復有二業:一者、故思所造業,二者、非故思所造業。

什麼是故思業?就是自己有意要造某一種業,在造的時候,先要經過自己的計劃,然後再造這個業。因為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經過一個時期的考慮、觀察、決定,而後造這個業,多數你不後悔。不後悔,這個業就繼續增長,因為內心歡喜,使令這力量逐漸的強大。所以,故思已,將這個事情做成功,就是作業;因為不後悔,所以這個業是增長。什麼是不故思業?不是有意,一時糊塗做的業,叫做不故思業。這個業就不一定是做的圓滿,也不一定是增長。

4)復有二業:一者、定所受業,二者,不定所受業。

什麼是順定受業?造業之後,一定要受果報。就是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這個業是重業,一定要受果報。什麼是順不定受業?就是經過計劃而做,但是這個業是輕業,力量不夠,不能增長,就不一定受果報,叫做不定受業。若是最初造的時候是輕,就是不定受業。但是以後有因緣又繼續造,使令增長,就變成定受業。但是又後悔,又懺悔,又變成不定受業。

5)復有二業:一者、異熟已熟業,二者、異熟未熟業。

什麼是異熟已熟業?異熟,就是果報,果報已經成熟的業,就是果報出現。那是什麼呢?就是過去造的業,或者是今生造的業,這個業現在發生作用,給你一個果報。

什麼是異熟未熟業?就是已造業,可能是過去造的業,也可能是現在造的業,但是現在沒有發生作用,沒有給你果報,要等到將來。


2.十類三種業

有三種業:謂善業,不善業,無記業。復有三業:謂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復有三業:謂順現法受業,順生受業,順後受業。復有三業:謂學業,無學業,非學非無學業。復有三業:謂見所斷業,修所斷業,無斷業。復有三業:謂三曲業,即身曲等。復有三業:謂三穢業,即身穢等。復有三業:謂三濁業,即身濁等。復有三業:謂三淨業,即身淨等。復有三業:謂三默然業,即身默然等。

[]1)有三種業:謂善業,不善業,無記業。

什麼是善業?就是在創造業力的時候,不是用貪心、瞋心、愚癡心為因緣發動的業,是用三善根的力量發動這件事的時候,就是善業。什麼是不善業?就是動機裏面有貪、有瞋、有邪知邪見為因緣,創造這件事,就是不善業。什麼是無記業?做這件事的動機裏面,沒有貪、瞋、癡為因緣,也沒有無貪、無瞋、無癡為因緣,就是無記的心情,這個業就叫做無記。這樣的業是不容易得果報。因為,若有貪、瞋、癡的心,非要做成不可;若無貪、無瞋、無癡,也是一定要把有意義的事情做成,用的心力特別強,所以一定會得果報。

2)復有三業:謂順樂受業,順苦受業,順不苦不樂受業。

什麼是順樂受業?就是創造這樣的業,能夠隨順快樂的享受的事情,使令你得到如意享受的這種業力。是什麼呢?就是福業,可愛的善法。順三靜慮受不動業,順初禪、二禪、三禪,這三靜慮裏面都有殊勝的樂受,也就是不動業。什麼是順苦受業?造這個業,會有苦惱的感受,稱為非福業。就是到三惡道,也包括在人間天上有些苦受。什麼是順不苦不樂受業?不管在善趣受樂,或是在惡趣受苦,只要在三界內得果報,就是能感得在三界五趣六趣一切處的阿賴耶識的果報,而且這個果報是不苦不樂受,造惡業也能得到這個不苦不樂受,造善業也會得到這個不苦不樂受,但是這個不苦不樂受只限於阿賴耶識,這是一種業。以及第四靜慮以上不動業,就是不苦不樂受。

3)復有三業:謂順現法受業,順生受業,順後受業。

什麼是順現法受業?就是造這樣的業力,現在的五蘊裏邊就能夠感受到那個果報,這樣的業力是順現法受業。什麼是順生受業?就是現在這一生命結束,沒有間隔,第二個生命現起,就能得到果報。能招感無間的生果業,這是隨順生受業。什麼是順後受業?就是第三生以後,才能得果報的一種業力。

4)復有三業:謂學業,無學業,非學非無學業。

什麼是學業?分兩個意思,第一、異生,第二、非異生。若是異生,在凡夫的時候,遇見三寶,有善知識的引導,發無上菩提心,或者是發出離心,在三寶裏面積集資糧,做種種利益人的功德,而創造出來的一切業力,叫做學業。雖然現在還是凡夫,以解脫為目的,以無上菩提為目的,都叫做善業,就是異生相續中所有善業,就叫做學業。若非異生,不是凡夫,就是聖人,初果、二果、三果,或者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都是學。在初果、二果、三果,一切得無生法忍的菩薩的色受想行識裏面,相續就是色受想行識裏面,所有這一切栽培的善法,都叫做學業,因為還要有所學。什麼是無學業?就是四果阿羅漢以上,在他的身體裏面所有的善業。什麼是非學非無學?學和無學都是聖人,異生是凡夫,這裡是指學習佛法而還沒有得聖道的人,都名之為凡夫,不指一般的凡夫說。所以,異生、學、無學,就是由最初發心學習佛法栽培善根,到無學栽培的善根包括在這裏面。這裡的非學非無學,就不是佛教徒,就把前面除外,就不是佛教徒,其餘凡夫的生命體裏面,所栽培的善法、不善法,和無記的業力,就叫做非學非無學業。這三種,就包括一切的人都在內。

5)復有三業:謂見所斷業,修所斷業,無斷業。

什麼是見所斷業?就是得無我、無我所的無分別智慧,見到真理的時候,斷什麼業?就是要到三惡道受苦的不善等業。所以,入聖道以後,不因為業力而到三惡道。還滅除什麼樣的業?得初果以後,若死以後,不會再做女人,就是把女人的業滅。什麼是修所斷業?就是得初果以後,不會到三惡道,他一定是在人天裏面,因為還有煩惱、業,不能入無餘涅槃。在善趣裏面,有善業,也還有不善業,還有無記業,所以聖人有的時候,也有苦惱,老病死種種的病痛,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什麼是無斷業?就是這個業力是不需要斷。就是世間的業力、出世間的無漏業。什麼是世間無漏業?就是得阿羅漢以後,心裏面也有世間的善業,有出世間的無漏業,因為沒有煩惱,所有的事情都是無漏,所以叫做無斷業,這無漏業是不需要斷。

6-8)復有三業:謂三曲業,即身曲等。復有三業:謂三穢業,即身穢等。復有三業:謂三濁業,即身濁等。

cf.曲業者,謂諸外道善、不善業。穢業者,謂即曲業,亦名穢業。又有穢業,謂此法異生於聖教中,顛倒見者、住自見取者、邪決定者、猶預覺者所有善、不善業。濁業者,謂即曲業、穢業,亦名濁業。又有濁業,謂此法異生於聖教中,不決定者、猶預覺者所有善、不善業。又有差別,唯於外道法中,有此三業。由邪解行義,故名曲。由此為依,能障所起諸功德義,故名穢。能障通達真如義,故名濁,應知。

6)什麼是曲業?就是佛法以外的那些人,所做的善業,所做的不善業。為什麼稱為曲業?因為他們有邪知邪見,由邪知見所造的善業,所造的不善業。表面上是做功德,但是動機不純正,這是由他的邪知邪見,來批判他的善不善業。

7)什麼是穢業?a)也就是前面的曲業,名為穢業,這些指外道。

b)什麼是顛倒見者?在佛法裏面的人,雖然學習佛法,但是沒有得到佛法的正見,還是有邪見,有錯誤的想法。以這樣的顛倒見,發出來的善業,或者不善業,就名之為穢業,污穢佛法,混亂佛法。

c)什麼是住自見取者?佛法裏面的人,住自見取。取,就是執著。自見取,認為自己的看法是對的,愛著自己的看法,就安住在這裏。對於自己的看法,認為是非常好,不接受別人的教授,這是住自見取者,這樣的異生。

d)什麼是邪決定者?就是他的決定是錯誤,所以叫做邪決定。邪決定,就是對於一切法相本來都是緣起,但是他認為一切法都是空,不符合緣起的定義,他這樣的決定叫做邪決定。

e)什麼是猶預覺者?佛法究竟是有我?是無我?是空?是不空?猶豫不決這種人。顛倒見者、住自見取者、邪決定者、猶預覺者這四種人,有善業和不善業的行為,都名為穢業。

8)什麼是濁業?濁業就是曲業,也就是穢業,名為濁業,這也是指外道。又有濁業,就是此佛法中,還在凡夫的階段,雖然學習佛法,沒有能夠勝解,不能夠決定。猶預覺者,心裏面還在疑惑、不決定。所以做的善不善業,就名為濁業。又,這三種業又有不同的解釋。唯於外道法中有此三種業。外道為什麼做的善不善業是曲業呢?因為有邪知見的思想,或者是斷見、滅見,不相信有因果,或者說一切的遭遇都是神的力量。在這樣的思想推動下,做的善業、惡業,就不同。所以,由邪解發出來的行為,就叫做曲業。由此邪解為行為的依止處,做出來的善不善業有一種力量,能障礙所生起的諸功德義,就是對於社會有真實良好的貢獻,但是由於邪解的障礙,使令他不能得到一個很好的果報,都有障礙,所以叫做穢。能障所起諸功德是有為的功德,通達真如義是無為的功德。所以,邪解行還能障礙他通達真如義,所以叫做濁。應該這樣子注意。

9)復有三業:謂三淨業,即身淨等。

什麼是清淨業?此佛法中的凡夫,學習佛法的時候,能夠有一個符合佛意的決定信心,不猶豫的信心。由這樣決定的清淨信心,發出來的行為,都是善業,會得到很令人滿意的果報。所以,什麼時候開始名為佛教徒?就是對於佛法有信心,對佛說的真理,內心裏面忍可、肯定。有這樣信心的時候,對聖人的境界有仰慕之心,有希求的願望,就叫做有信心,這時候可以名之為佛教徒。

10)復有三業:謂三默然業,即身默然等。

什麼是寂靜業?安住在佛法裏面,已經成就聖道,不是凡夫。一切聖者成就兩種功德,一個是能斷煩惱,一個是能見到真理。聖人分兩類,一個是學,一個是無學。雖然斷惑證真,但是功德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不斷的努力修學佛法,就叫做學。已經達到一個高層次,就是無學。為什麼稱為寂靜?一切聖者有共同的相貌,就是寂靜,心裏面不動,住在自己的境界。


3.四種業

有四種業:一、黑黑異熟業,二、白白異熟業,三、黑白黑白異熟業,四、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有四種業:一、黑黑異熟業,二、白白異熟業,三、黑白黑白異熟業,四、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1)什麼是黑黑異熟業?不是善業,不能得可愛果報的一種罪業。什麼是黑黑?就是因也是黑,果報也是黑。在因地時,是染污的貪瞋癡,得的果報,也是不可愛樂。

2)什麼是白白異熟業?就是色、無色界天的不動業。因地修的時候是無貪瞋癡,是清淨的,果報也是可愛,所以是白而又白。

3)什麼是黑白黑白異熟業?就是欲界裏面散亂的褔業。為什叫做黑白黑白?因為在欲界裏面,會有罪惡的業力,同褔業做怨家、做對頭。按照那個眾生,還沒能斷除非褔業,就是還有罪業沒有斷除,同時有褔業,這樣的情形就建立為黑白黑白異熟業。就是有善業的因,同時有罪業的因,得果報的時候,有可愛的果報,也有不可愛的果報。

4)什麼是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無漏的戒定慧是出世間無漏業,能超越世間得大自在的一種功德,就叫非黑非白。什麼是非黑?就是沒有貪瞋癡的染污。什麼是非白?又不是世間有漏的善業。什麼是無異熟業?成就這樣的聖道,得涅槃,不會得世間的生死果報。無漏業,是斷除前面褔業、非褔業、不動業這三種業的對治法門。無漏的戒定慧能斷除有漏的惑業苦。


4.三因緣令業成重

當知此中,由三因緣令業成重:一、由意樂故,二、由加行故,三、由田故。由意樂者,謂由猛利纏等所作,於同法者見已歡喜,於彼隨法多隨尋思,多隨伺察,如是名為由意樂故令業成重。由加行者,謂於彼業無間所作,殷重所作,長時積集;又於其中勸他令作;又即於彼稱揚讚歎:如是名為由加行故令業成重。由田故者,謂諸有情,於己有恩,若住正行及正行果,於彼發起善作、惡作,當知此業說名為重。與彼相違,說名為輕。

[]應當知道在這裡,由於三種因緣,令業成為重。哪三種?一、由意樂故,二、由加行故,三、由田故。

1)什麼是由意樂?就是由於很勇猛、很銳利的貪瞋癡的煩惱,現前活動,稱為由猛利纏。等,就是猛利的欲樂。由這樣的煩惱發起諸業,這是惡業。及極猛利無貪、無瞋、無癡,發起諸業,這是善業,乃至到無漏業。這些都是由自己的心創造出來,什麼心?就是極猛利貪瞋癡,心猛利故,所以造的業也特別的猛利。對於與自己作相同事情的人,看見之後,內心歡喜,對於他隨順的法,多次隨順這個法,作粗略的思惟,以及細緻的思惟,這樣稱為由意樂故,令業成為重。

2)什麼是由加行?加行,就是採取行動。就是對於那種業沒有間斷的去造作,懇切深厚的去造作,長時間的積聚匯集。又,在自己做的過程中,還勸導他人使令造作。又,就是對於他人造這件事,稱揚、讚歎。這是稱為由加行故,令業成重。

3)什麼是由田故?就是眾多有情,那些有情對於自己有恩的人,就是父母等。若是安住於正行,就是四向。以及正行的果,就是四果及佛等。對這些恩田、敬田,發起善的業、惡的業,應當知道這個業,說名為重。與彼重業互相違背,就說名為輕。什麼是正行?對於所有的一切眾生,若能遠離一切愛、見煩惱的邪行,修行四念處,這是沒有常、樂、我、淨顛倒的行。


5.增進業

若業非是明了所作,或夢中作,或由無覆無記所作,或不善作尋復追悔、對治攝受。又於一切清淨相續所有諸業,如是皆名不增進業。當知異此名增進業。

[]什麼是不增進業?

1)若是這個業不是內心明明了了的情況所作。哪些?

a)無知所作業。就是對於所做的這件事,不太明白究竟是有功德呢?有罪過呢?糊糊塗塗的就把這業作。可能因為聽別人的話,而做這件事,這樣情形就是無知所作業。

b)無故思所作業。故思,就是有意發動這件事,這是故思所作業。無故思所作業,不是有意的要做這件事,但是這個事情也是做,這是無故思所作業。譬如說一個有權力的人,下命令叫你做這件事,但是你自己不願意做,但是命令來了不得不做,這叫做無故思所作業。這樣的業力也是軟弱,有可能得果報,也可能不得果報。

c)不利不數所作業。不利所作業,就是沒有猛利的貪瞋癡來發動,造罪過,或者功德。雖然是有意做,但是做的不是那麼踴躍。利,就是猛利,就是動機很強大。這個不利所作業,不一定得果報,也可能得果報。數所作業,就是已做這件事,但是又不願意做,做一次又做,數數的做叫數。不數,做了一次不願意做,這叫不數所作業。

d)狂亂所作業。狂,就是亂,就是神經不正常。神經不正常所作業不一定得果報。因為第六意根有問題,心沒有一個明確的思想,就是糊糊塗塗,不一定得果報。

e)失念所作業。失掉正念,做惡事,但是心裏面知道,做惡事是得罪過。雖然造罪,但是他知道將來要得果報,所以造的時候,心裏面也不是太自在,所以叫失念所作業。這個業也不一定得果報,因為造的時候心裏也不歡喜。

f)非樂欲所作業。就是自己也不歡喜做這件事,有別人推動他做這件事,他也就做。

2)或是做夢的時候,在造罪業,或者造功德業。這種業不增長,因為業軟弱、無力。

3)或由無覆無記所作,所作的業本身是無記,就是他的動機不是善,也不是惡,由這樣的動機造出來的業,就是無記業。力量薄弱,也不容易得果報。

4)或不善作尋復追悔,就是造業以後,又後悔,表示懺悔,因為懺悔的力量傷害這個業力,所以,業力就不強。

5)對治攝受,修四念處、修無我觀,把所造的業力傷害,就不一定會得果報。為什麼?所造的業力,沒有得果報的時候,就在種子的狀態。這時候,若是修禪定,或者修四念處觀,能使令業力這種子薄弱,或者是把這種子消滅,叫做對治所損業。

6)又於一切清淨相續所有諸業,就是指阿羅漢的所有業,都是不增進業。什麼是清淨相續?因為在阿羅漢的身心相續的生命體中,見愛煩惱已經斷盡,所以是清淨。

這些都稱為不增進業。應當知道與這不同,就名為增進業。所以,造罪業,或者做功德,做完以後心裏歡喜,若有機會還是造,那個業就是在增長,力量就會增長。若是懺悔,知道有罪過,再也不可以造。或者修觀一切法空、無常、無我,這樣,使令罪業消損、不增長,力量不能再大起來,所以就是不增長業。


6.故思所造業

此中故思所造業者,謂先思量已,隨尋思已,隨伺察已而有所作。復或錯亂,或不錯亂。其錯亂者,謂於餘處思欲殺害,或欲劫盜,或欲別離,或欲妄語及欺誑等,如是思已,即以此想別處成辦。當知此中,由意樂故說名為重,不由事故說名為重。不錯亂者,當知其相與此相違。若異此業,是即名為非故思造。

[]1)在這裡,什麼是故思所造業?就是自己有意要造某一種業,在造的時候,先要經過思量、尋思、伺察之後,而造這個業。

2)還有造這個業的時候,有可能出現錯亂,或是不錯亂的情形。什麼是錯亂的情形?就是譬如有一人,對於另外一個有情,他內心裏計劃,想要殺害某甲。但是在正式進行這個活動的時候,錯誤的殺害某乙,沒有殺到某甲,就叫做錯亂。就是想要殺害的那個人沒殺到,殺到另外一個不想殺的人。

a)這個人沒有犯殺罪嗎?應該知道這件事裏面的情況,雖然他的確殺害一個人,但是沒有殺生的罪過。因為他的動機沒有要殺這個人,所以不夠成犯罪的因緣。但事實上是殺生,又沒有殺生罪,要怎樣來審判?雖然沒有殺生的罪過,可是他在殺生這個種類,有相同的殺生這種行動,所以,相同的罪過生起來,還是有罪。將來會怎樣呢?這個人不下地獄,將來到人間的時候,得到壽命短促的等流果而已,因為沒有心殺他。

b)想要殺某甲,卻殺一塊木頭,殺一棵植物。沒有誤殺有情眾生,誤殺一個非情,然於非情加刀杖以後,認為我把這個人殺死。結果那個人沒有殺到,還是誤殺,所殺的是非情。罪過是怎麼情形呢?當知此中,沒有殺生,因為沒有殺害有情,所以沒有殺生的罪過。可是於殺生種類,有相似的殺生活動,所以也還是有同分一樣的罪過生起。雖然有殺生的活動生起來,又沒有構成殺生罪,將來的罪過是什麼呢?在他的增上果得到沒有光澤的果報。

3)這樣殺生的情形,其他業道也是這樣,或是想要劫盜,或想要別離,或像要妄語及欺誑等,這樣的思量之後,就以這樣的想法,在別的地方成就、辦成功。應當知道在這裡,由於內心的欲求、喜樂,所以說名為重,不由於事情的緣故,說為重。

4)什麼是不錯亂?應當知道他的相貌,與上面的互相違背。

5)若是不同與這個故思造業,這樣就名為非故思造。


7.定、不定受業

定受業者,謂故思所起重業。不定受業者,謂故思所造輕業。

[]什麼是順定受業?造業之後,一定要受果報。就是故思已,若作、若增長業。這個業是重業,一定要受果報。什麼是順不定受業?就是經過計劃而做,但是這個業是輕業,力量不夠,不能增長,就不一定受果報,叫做不定受業。若是最初造的時候是輕,就是不定受業。但是以後有因緣又繼續造,使令增長,就變成定受業。但是又後悔,又懺悔,又變成不定受業。


8.異熟已熟業、異熟未熟業

異熟已熟業者,謂已與果業。異熟未熟業者,與此相違。若欲證得阿羅漢時,先所造作決定受業,由異熟果現在前故,能為障礙,不由隨逐身相續故。所以者何?但由彼業生不平等所依身故,能為障礙,令不能得阿羅漢果。若無生受而有後受,於所證得阿羅漢果,不能為障。然彼非不是定受業,何以故?由即依彼煩惱助伴,及即依彼諸行相續,施設此業為定受故。

[]1)什麼是異熟已熟業?異熟,就是果報,果報已經成熟的業,就是果報出現。那是什麼呢?就是過去造的業,或者是今生造的業,這個業現在發生作用,給你一個果報。什麼是異熟未熟業?就是已造業,可能是過去造的業,也可能是現在造的業,但是現在沒有發生作用,沒有給你果報,要等到將來。

2)若是接近體證得到阿羅漢的時候,先前所造作的決定要受報的業,這些業要果報現在眼前的時候,才能夠成為障礙,令他不能得阿羅漢。若是這些業尚未引發果報的時候,不能夠障礙他得阿羅漢,所以說不是由於隨逐身相續的緣故。為什麼這些決定不善業會障礙他得阿羅漢果?因為,這些業能夠生起四大不平等的生命體,造成這個所賴以生存的果報身生病的緣故,所以,能成為障礙,令他不能得阿羅漢果。不是由於業種子隨著追逐本識身的緣故,成為障礙。

3)若是在前身,造生受業,就在現在的生命體得到果報,障礙他不能得到阿羅漢。若是在前身,但是造後受業,就是第三生以後,才能得果報的一種業力。那麼,對於現在這個生命體,就不能障礙他得到阿羅漢。

4)雖然不會障礙他得阿羅漢,然而彼並非不是決定要受報的業。為什麼是定受報?因為那個後受業,若是有煩惱的幫忙,以及因為那個業新的五蘊諸行會繼續,因此,說這個業是定受。阿羅漢由於修道的對治力,雖然有那個後受業,轉令不受,因此,說為不能障礙。因為,阿羅漢已斷盡煩惱的緣故,後有不生的緣故。


十種三業

1.善、不善、無記業

復次,由二因緣,建立善業:一、取愛果故,二、於所緣境,如實遍知及彼果故。由二因緣,立不善業:一、取非愛果故,二、於所緣境邪執著故。於善、不善二種行相不可記故,立無記業。

[]1)復次,由於二種因緣,建立善業。哪二種?一、能取可愛的果報的緣故。二、對於所緣的境界,能如其真實周遍了知,以及因為遍知的緣故,能斷煩惱,得彼解脫果的緣故。

2)由於二種因緣,建立不善業。哪二種?一、能取不可愛的果報的緣故。二、對於所緣的境界,錯誤的執著的緣故。

3)在善、不善這二種行相中,不能說他為善,也不能說他為不善,所以,建立無記業。


2.順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業

順樂受業者,謂初、二、三靜慮地繫,及欲界繫所有善業。順苦受業者,謂能招感惡趣生業。順不苦不樂受業者,謂第四靜慮,及上地等諸所有業。生於餓鬼及傍生中,先業為因,感得樂受,當知此業亦得名為順樂受業。唯除那落迦,於所餘處,當知皆得苦樂雜受,即由彼業增上力故,令此依身苦樂雜住,不相妨礙。

[]1)什麼是順樂受業?就是創造這樣的業,能夠隨順快樂的享受的事情,使令你得到如意享受的這種業力。是什麼呢?就是屬於初禪、二禪、三禪這三靜慮,都有殊勝的樂受,也就是不動業。以及屬於欲界的所有善業,就是福業,可愛的善法。

2)什麼是順苦受業?就是造這個業,能招感到惡趣出生。

3)什麼是順不苦不樂受業?就是第四靜慮,及以上的四無色地等諸所有業。

4)生於餓鬼及傍生中,過去的業為因,能感得快樂的感覺,應當知道這個業也得名為順樂受業。唯獨扣除那落迦,在所剩餘的地方,應當知道都會有苦樂參雜的感覺,就是由於那個業的強大力量的緣故,使令這個所依身,苦與樂參雜而住,不互相妨礙。


3.順現法受、順生受、順後受業

順現法受業者,謂由如是相狀意樂所作諸業;若由如是相狀加行,謂事加行,或身加行,或語加行所作諸業;若由如是相狀良田所作諸業,於現法中異熟成熟,如是名為順現法受業。若所作業,於現法中異熟未熟,於次生中當生異熟,如是名為順生受業。若所作業,現法次生異熟未熟,從此已後異熟方熟,當知是名順後受業。

[]1)什麼是順現法受業?就是造這樣的業力,現在的五蘊裏就能夠感受到那個果報。就是由於這樣相狀的意樂所作的諸業。若是由於這樣相狀的加行,或是事加行,或是身加行,或是語加行,所作的諸業。若是由於這樣相狀的良田所作諸業。在現法中異熟會成熟,這樣的業名為順現法受業。

2)什麼是順生受業?就是現在這一生命結束,沒有間隔,第二個生命現起,就能得到果報。若是所作的業,在現在的生命體中,異熟尚未成熟,於下一生中,當會生起異熟,這樣的業,名為順生受業。

3)什麼是順後受業?就是第三生以後,才能得果報的一種業力。若是所作的業,現生、下一生異熟尚未成熟,從此第二生以後,異熟方才成熟,應當知道這名為順後受業。

[參考]1.與現法果者。有二因緣,善、不善業與現法果:一、由欲解故;二、由事故。應知欲解復有八種:一、有顧欲解;二、無顧欲解;三、損惱欲解;四、慈悲欲解;五、憎害欲解;六、淨信欲解;七、棄恩欲解;八、知恩欲解。有顧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由增上欲解,顧戀其身,顧戀財物,顧戀諸有,造不善業。無顧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以增上欲解,不顧其身,不顧財物,不顧諸有,造作善業。損惱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他有情補特伽羅,以增上品損惱欲解,造不善業。慈悲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他有情補特伽羅,以增上品慈悲欲解,造作善業。憎害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佛法僧,及隨一種尊重處事,以增上品憎害欲解,造不善業。淨信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佛法僧等,以增上品淨信欲解,造作善業。棄恩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父母所,及隨一種恩造之處,以增上品背恩欲解,欺誑欲解,酷暴欲解,造不善業。知恩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於父母等,以增上品知恩欲解,報恩欲解,所作善業。

[]什麼是與現法果呢?就是現在造的罪過,現在就得果報,現在做的功德,現在就得果報。要有兩個因緣才能這樣子。哪二因緣?第一、欲解,欲,就是強烈的願望,我希望成就這件事的心非常的強。解,就是對這件事,有有深刻的認識。第二、事,欲解是在思想上說,事就是表現出來的行動,把這件事做成。從這兩方面來決定你得不得現法果。應知欲解又有八種不同,一、有顧欲解,二、無顧欲解,三、損惱欲解,四、慈悲欲解,五、憎害欲解,六、淨信欲解,七、棄恩欲解,八、知恩欲解。

1)什麼是有顧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顧,就是關心,對這件事很關心這樣的欲解,而造不善業,能夠受現在的果報。就是說有一個人有強烈的希望心,對這件事是有研究。顧戀其身,愛著自己的生命,特別的保護自己。顧戀財物,對財物也是這樣。顧戀諸有,除了生命體和財物之外,其餘自己所有的一切,愛著心也是很強。在這樣的愛著心顧戀的心情之下,造作很多的不善的罪業,這樣的罪業會得現報。

2)什麼是無顧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對自己的身體,沒有那麼多的愛著心,對財物也是,諸有也是。這樣的人造善業,做很多的功德,現在就會得到果報。

3)什麼是損惱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就是對另外一個有情的眾生,以特別強烈的損惱欲解,想要殺害他,想要惱亂他,對殺害他、惱亂他的這件事,有深入的研究,心情非常強烈的要做這個事,造很多的罪過,也會於現法中會受到果報。

4)什麼是慈悲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譬如有一人,對於其他有情補特伽羅,內心裏面有慈悲心,而且還是特別強大的,慈悲心非常的強。就是任何人不能阻礙,一定要把它做成功,會得現報。

5)什麼是憎害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心裏面憤怒,想要傷害對方,有這樣的欲解,造不善業的時候,是受現法果。就是有這麼一個人,對於佛陀,對於佛教無量無邊的微妙法門經書之類,在佛教裏面修學聖道的人。或者是佛,或者佛像,或者法,或者僧,都是我們應該尊重的事情。以增上品憎害欲解,造不善業,要受現報。

6)什麼是淨信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對於佛法僧有清淨的信心,有這樣欲解的人,在佛法僧上面造很多的善業,能受現法果。

7)什麼是棄恩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背棄恩德的人,有這種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就是譬如有一人,對我們有恩的父母,或者在父親那邊,或者在母親那邊,隨那一種有恩的地方。強烈的不承認有恩這件事,有這樣的欲解。欺誑欲解,會對父母有欺誑心,欺騙他的父親母親。酷暴欲解,就是極殘暴的行為,對父親、母親、有恩的人造不善的業,也是得現報。

8)什麼是知恩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就是譬如有一人,對我們有恩的父母,或者在父親那邊,或者在母親那邊,隨那一種有恩的地方。強烈的感覺到父母恩德太大,沒有欺誑欲解、酷暴欲解,而有報恩欲解,有這樣的思想。然後能夠對父母,做很多的功德的事情,現在就會得果報。

2.由事故者,若不善業,於五無間及彼同分中,亦有受現法果者。五無間業者,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僧;五、於如來所惡心出血。

[]什麼是事呢?假設做惡事,就是五種惡業,能墮落到無間地獄受苦。及於彼無間業同類的一種罪業。這無間罪受現法果,及彼同分中也有受現法果。什麼是五無間業?第一、害母,殺害自己的母親。

第二、害父,殺害自己的父親。父親母親是有恩德的人,殺害自己的父母,罪過太大,這會墮落無間地獄。

第三、害阿羅漢,阿羅漢是聖人,這是最值得尊重的聖人,殺害他,也是要到無間地獄。殺害這三種人,在殺業裏面是最重,成就究竟的殺生罪業。

第四、破僧,破和合僧,在寺院裏面的出家人,本來都是和合,但是從中間說些謊話,說虛妄語,把他們破壞,不和合。破和合僧分兩類:一個破羯摩僧,一個是破轉輪僧。破羯摩僧,就是寺院裏面,因為你說謊話而使令大眾僧分裂,分兩處作羯摩,說戒分兩個地方,大家不能共同的作羯摩說戒。破轉輪僧,就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之外另立一種法,你能同意這件事,這就是破轉輪僧,這是不對。為什麼是很嚴重的罪過?破和合僧以後,大家都不能修學聖道,不能進步。

第五、於如來所惡心出血,惡心的要傷害佛。這五逆罪,通常經論的說法,都是生命存在的時候沒有事,死掉以後,墮落到無間地獄。現在這個文上說,造五無間罪還要受現法果,法律上要制裁他,就是受現法果。

3.無間業同分者,謂如有一,於阿羅漢尼及於母所,行穢染行。打最後有菩薩。或於天廟衢路市肆,立殺羊法,流行不絕。或於寄託得極委重親友同心耆舊等所,損害欺誑。或於有苦、貧窮、困乏、無依、無怙,為作歸依,施無畏已,後返加害,或復逼惱,或劫奪僧門,或破壞靈廟,是等業名無間同分。

[]什麼是無間業同分?不是害父、害母、害阿羅漢,但是與那種罪過是相同類,是指什麼說呢?1)譬如有一人,對於阿羅漢尼,又是他母親這樣的人,行穢染行,這個罪過和無間業是相等。2)打最後有菩薩,這個菩薩是最後有菩薩,就是一生補處的菩薩,這樣子這也等於是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相似。3)或於供養天的廟,或者在四通八達的道路的街市店鋪裏頭,在那裏成立一個殺羊的地方,而且還是有條例,這種殺羊的法流行不斷。4)或者對於寄托,就是彼此間是可信任,重要事情可以委托。得極委重,委者順也,極能互相隨順,就是彼此間的感情非常的好,極難的事情都能互相隨順。極委,就是能隨順你,而且感情非常的重,有重大親厚關係的這樣的親友,親厚的人,或者是朋友,彼此是同一個心情。耆舊等所,年紀很大叫做耆,或者關係很久。你對這樣親厚關系的人,與你有這樣信心的人,損害他,欺騙他,就是和無間業是相等。5)或者有一種人是很苦惱的人,貧窮生活困難的人,一點依靠也沒有,沒有人能幫助他的人。你能夠做他的救護者、愛護者,照顧他的人,他也死心踏地的和你在一起,依賴你。施無畏已,這個人無依無怙就是有恐怖,你為他做歸依者,就使他沒有恐怖。後來你又來傷害這個人,逼迫他受到很多的苦惱,這也是與無間業是同分。或者劫奪出家人的財物,什麼意思?功德主拿來的財富,是布施給大眾僧,你把它回轉到自己的腰包裏,這叫劫奪僧門。或破壞靈廟,供養佛教寺廟你破壞,或者供養天神的廟你破壞,這個罪過都是很大。前面說的這些事情,都是和五無間的罪業是同類的。

4.若諸善業,由事重故,受現法果者。謂如有一母無正信,勸進開化,安置建立於具信中。如無正信於具信中,如是犯戒於具戒中,慳吝於具捨中,惡慧於具慧中亦爾。如母,父亦爾。或於起慈定者,供養、承事。如於起慈定者,如是於起無諍定、滅盡定、預流果、阿羅漢果,供養、承事亦爾。又親於佛所供養、承事,如於佛所,如是於學、無學僧所亦爾。若即於此尊重事中,與上相違,由損害因緣,起不善業,受現法果。

[]什麼是若諸善業,由事重故受現法果?

1)就是譬如有一人,這個人的母親對於佛法僧沒有正信,不相信佛法。就千方百計的勸諫母親,希望他的思想能進一步,常常開化他,用佛法來化導他,建立他的信心,對於佛法具足信心。假設說母親沒有正信,能勸他發起正信,能這樣子。同樣的,母親常好犯戒,做有罪過的事情,我也是勸進開化,叫他不要犯戒,能安住在持戒清淨,從犯戒裏面解脫出來。母親很慳吝,不肯在三寶裏面作功德,也要勸進開化,使令他從慳吝中解脫出來,布施幫助貧苦的人。母親有智慧,都是邪知邪見,勸進開化自己的母親能夠改變過來,安置他在佛法的光明智慧裏面。如無正信,於具信中安置建立,也是這樣。前面以母為例,能夠勸導自己的父親也是這樣子,一樣能得現報。

2)或於起慈定者,供養承事。什麼是起慈定者?在初禪裏面修四無量心,或者是得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八定,修慈悲定,入慈三昧之後,從慈三昧裏面出來的這種人。現在發恭敬心供養起慈定者,又能為他辦事,這個人就會得現報。前面說從慈三昧裏面出來的人,是這個樣子。從無諍三昧出來的時候,就供養承事也是這樣。無諍三昧是什麼呢?就是得滅盡定的大阿羅漢,日常做一切事情的時候,先入定,看一看今天要到什麼地方做事,經過什麼地方,是不是遇見一些人不高興我。如果從這裏走有人不高興,就不從這裏走,避免任何人因為我而起煩惱。入這樣無諍定的人,從無諍定裏面出來,叫做起無諍定。從滅盡定裏面出來,也是這樣。初入聖道的聖人,若能供養承事,能得現報。阿羅漢是聖道圓滿的人,若對這樣的人供養承事,也是能得現報。

3)又自己親自在佛的地方,供養佛,為佛做事情,也是一樣能得現報。如於佛所是這樣子,對於大眾僧裏面有屬於學,已經成就聖道,聖道還沒有圓滿,或是無學,已經圓滿。這樣的大眾僧也是一樣,可以得現法果。假設一個眾生,對於佛陀或者是大弟子,這些尊重事中,作一些和前面說的事情是相違背,或者是做惡事,或者是毀謗,或者是傷害,或者種種不饒益的事情。由於內心裏面有損害動機的因緣,發動出來種種的罪業,現在就會得到很多苦惱的果報,還有後法果。


4.有學業、無學業、非學非無學業

有學業者,謂聖弟子,於時時間,依增上戒,依增上心,依增上慧修學無漏,及此後得善有漏業,名有學業。無學業者,謂於一切阿羅漢等身相續中,隨應諸業。此餘諸業,是名非學非無學業。

[]1)什麼是學業?就是聖弟子,初果、二果、三果都是學。在各各時間,依照增上戒學習,進一步依照增上心學習,進一步依照增上慧,修學無漏的三業,及此無漏三業之後,得到的善有漏業,名有學業。

2)什麼是無學業?就是四果阿羅漢以上,在他的身體裏面,無漏三業及有漏善三業。

3)什麼是非學非無學?學和無學都是聖人,扣除這二類之外的凡夫的生命體裏面,所栽培的善法、不善法,和無記的業力,叫做非學非無學業。


5.見所斷、修所斷、無斷業

若見所斷煩惱相應,若此所發思等諸業,一切能往諸惡趣業,此等皆名見所斷業。若修所斷煩惱相應,及此所發思等諸業,如是皆名修所斷業。無斷業者,所謂一切有學、無學出世間業。

[]1)什麼是見所斷業?就是得無我、無我所的無分別智慧,見到真理的時候,斷什麼業?就是見道的時候所斷的煩惱,與這些煩惱相合、相順,或是由此煩惱所發動的思業,以及思已業。思業,包括福業、非福業、不動業。思已業,包括身業、語業、意業。這一切業都能將你帶到三惡道受苦。這些業都名為見所斷業。

2)什麼是修所斷業?就是得初果以後,不會到三惡道,他一定是在人天裏面,因為還有煩惱、業,不能入無餘涅槃。在善趣裏面,有善業,也還有不善業,還有無記業。修道的時候所斷的煩惱,與這些煩惱相合、相順,或是由此煩惱所發動的思業,以及思已業。這些業都名為修所斷業。

3)什麼是無斷業?就是這個業力是不需要斷。就是有學與無學的出世間的無漏業,因為沒有煩惱,所有的事情都是無漏,所以叫做無斷業,這無漏業是不需要斷。


5.1.三種相

當知此中,由三種相,故思所造諸不善業,即於現法作增長已,還復除斷。何等為三?一、現法斷故,二、生斷故,三、後斷故。現法斷者,謂如有一於現法中,故思造業作增長已,尋復厭離,於其所作受厭離故。此是異生未得離欲,住此命終,而未能令於次生位不造彼業,不受異熟,亦未能令於其後位無有是事,於現法中亦未一向能令不造。生斷故者,謂復有一受厭離已,雖是異生而於欲界已得離欲,住此命終,彼於現法更不造作,尚於次生不受異熟,況復生已當有所作!然未解脫後位作業,及受異熟。後斷故者,謂復有一,雖是有學,而於欲界未得離欲,受厭離已,獲得最初或復第二沙門果證。

[]應當知道在這裡,由於三種相貌,故思所造的種種不善業,就在現在生命體中,造作、增長之後,還復除斷。哪三種?一、現法斷故,二、生斷故,三、後斷故。

1)什麼是現法斷?就是譬如有一人,在現在的生命體中,故思造業,造作、增長之後,馬上還生起厭離,對於他所作的事情,領受厭離的緣故。這是異生,尚未得到遠離諸欲,因為安住於厭離,不再繼續造業,命終之後,還生欲界。但是,不能令他在下一生的階段,不會造彼惡業。雖然,在現在的生命體中,厭離所造做的業,但是,不能使令這個已作的惡業,不能牽引他去受報。也尚未能夠令他在第三生的時候,不會再造這樣的事情。在現在的生命體中,雖然能暫時厭離而制伏所造的惡業,也尚未必能一向能令現身更不重造。

2)什麼是生斷?就是還有一人,對於所作的惡業,領受厭離之後,雖然是異生,而對於欲界已經得到遠離諸欲,安住在離欲,命終之後,生於上界。他在現在的生命體中,更不造作惡業。因為,命終之後,生於上界,就沒有下一生的欲界果報身。所以,尚於次生不受異熟,更何況還會生於欲界身之後,將會造作惡業!然而,因為是凡夫,尚未解脫,第三生的時候,感生欲界果報身,還會作惡業。

3)什麼是後斷?就是還有一人,雖然是有學聖人,然而對於欲界尚未得到遠離諸欲,領受厭離諸欲之後,獲得最初或是第二沙門果證。


5.2.發願

彼作是念:凡我所有,由多麤重,由多熱惱,唯應棄捨可厭賤身;所作惡業,願於現法一切皆受;或我所有現法受業,若苦、若樂,皆願與彼俱時而受,勿復令我當於生位、或於後位受彼異熟。如是正心發誓願已,為斷彼故,復修無量,以奢摩他品定所攝正起加行,為令能起彼業因緣究竟盡故,及為進趣離欲愛故。當知此中或瞋意樂,或害意樂,或嫉妒性,或可愛事深生染著,由此為因,於諸有情發起邪行,謂身、語、意所發惡業、種種惡事。若有為欲對治如是能起四種惡業因緣,修四無量勝三摩地,彼乃至於少男、少女,無處無容暫更發起作惡業思,是故彼修如是加行,能盡所有惡業因緣。當知如是正修加行,由二因緣,於其所作及所增長一切惡業,皆能摧伏,謂由修習無量定故。所以者何?所作惡業,但於有量有情境界,欲不饒益意樂所起;所修無量,乃於無量有情境界,欲作饒益意樂所起。又能發起不善業心,下劣界攝,是所對治;所修無量俱行之心,勝妙界攝,是能對治。又心是勝,諸所造業皆屬於心,故說世間並是心胤,繫屬心故,依心轉故。如是行者先發正願為所依止,後善修習無量心定,當於進趣離欲愛時,便能獲得住不還果。若但於此暫生喜足,於現法中不求上進,彼現法中尚不造業,況於生位或於後位!又定不能當受生位、後位異熟。

[]1)他生起這樣的心念:凡是我所有的惡業,或是由於眾多的麤重煩惱,或是由眾多的熱惱纏,而造作這些惡業。唯獨應該棄捨可厭離、低賤果報身所造作的惡業,所以,發願在現在的生命體中,全部領受一切惡業的果報。或是我所有現在就要領受的業,不管是苦惱,或是快樂,全部都希望與彼所有惡業同時領受,不要讓這些惡業,還要令我在下一生的時候,或是在第三生的時候,才領受彼惡業的異熟果。

2)這樣以正確、合理的心,發起誓願之後,為了斷盡彼惡業的緣故,還進一步修習四無量。如何修四無量?以屬於奢摩他品類的定,就是在禪定的基礎之下,修習合理、正確的方法,令四無量生起。為什麼要修四無量?為了使令那些生起惡業的因緣,徹底滅盡的緣故,以及為了能前進、趣向捨離欲界的貪愛的緣故。

a)惡業的因緣如何滅盡?

a1)應當知道在這裡,或是瞋恚意樂,或是害意樂,或是嫉妒性,或是對於可愛的事情深刻的生起染著。由於這四個為原因,對於眾多有情,發動生起錯誤的行為,就是由身、語、意所發動的惡業,或是種種惡事。瞋是慈心斷,害是悲斷,嫉妬是喜斷,可愛事等是捨斷。

a2)若是有人,為了想要對治這樣能生起四種惡業的因緣,所以,修習四無量殊勝的三摩地。這樣的人,他乃至對於年少的男女,沒有地方,也無法容許,他暫時的更發起作惡業的思量。因此,他修習這樣的四無量為加行,能夠滅盡所有惡業的因緣。

a3)應當知道這樣正確、合理的修四無量為加行,由於二種因緣,對於他所作,以及所增長的一切惡業,都能夠摧伏,就是由於修習四無量的定的緣故。為什麼?所造作的惡業,但是對於有限量的有情境界,想要作不饒益意樂所生起。所修習的四無量,乃對於無量的有情境界,想要作饒益意樂所生起。又能夠發動生起不善業的心,是屬於下劣界,是所要對治的心。所修習與無量同時行動的心,是屬於殊勝微妙界,是能對治的心。又,一切法中心是最殊勝,因為種種所造的業,都屬於心。因此,說世間都是心的後嗣,因為繫屬心的緣故,依賴心才能活動的緣故。

b)這樣修行的人,首先發起正確、合理的誓願為所依止,之後,善巧的修習無量心的定。當在前進、趣向捨離欲愛的時候,便能獲得捨離欲愛,而安住於不還果。

3)如果,但是對於此阿那含果,暫時生起歡喜與滿足,在現在的生命體中,不希求更上一層的進步的情況。他在現在的生命體中,尚且不會造惡業,更何況於下一生的階段,或在第三生的階段,造惡業。又,決定不能當受生位、後位的異熟,因為不會來到欲界受生的關係。


6.三曲業

又正法外墮邪見者,行邪道者,所有一切善、不善業,邪見所起,邪見增上力所生故,皆名曲業。

[]又,佛法以外的那些人,墮入邪知邪見,行錯誤的方法,這些外道的所有一切善、不善業,都是由邪見所生起。因為是邪見的強大力量所生起的緣故,一切善、不善業都稱為曲業。


7.三穢業

猛利貪、瞋所起諸業,皆名穢業。

[]猛利的貪與瞋所生起的種種業,都名為穢業。事實上,就是前面的曲業,加上彼貪瞋所生起的業,總名穢業。


8.三濁業

猛利癡者,上品鈍根忘失念者,極闇鈍者癡所起業,皆是濁業。

[]猛利的愚癡的人,或是上品鈍根忘失正念的人,或是極度愚昧遲鈍的人者,從愚癡所生起的業,都是濁業。


9.三淨業

一切能往善趣妙行,皆名淨業。

[]一切能前往善趣的妙行,都名為淨業。在這文中,唯獨是指有漏三業,在人天善趣受生,名為淨業。


10.三默然業

一切能往涅槃妙行,名默然業。

[]一切能往涅槃的妙行,都名為默然業。通於學、無學三業。


一種四業

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復次、能感各別處所那落迦惡業,名黑黑異熟業。能感各別處所天趣善業,名白白異熟業。能感餘處所有諸業,名黑白黑白異熟業。於是處所,有二業果現前可得,是故總說以為一業。若出世間諸無漏業,皆名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若已盡業,若當盡業,二種總名能盡諸業,令未生者當不生故,令已生者得離繫故。由約可愛因果異熟,故說不白。當知各別處所天趣,一向白者,謂過他化自在天處,有欲界中魔王所都眾魔宮殿,及上梵世,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所有善業,總說為一;由彼處所,眼所見色乃至意所知法,一向可愛,相續殊勝增上義故,意門引發意成義故。各別處所那落迦有四:一、大那落迦,二、別那落迦,三、寒那落迦,四、邊那落迦。於此處所,各別純受順樂受業諸果異熟,各別純受順苦受業諸果異熟,是故說名各別處所。又於魔宮、初、二靜慮,純受悅樂;若於第三靜慮已上,純受喜樂。言喜樂者,令心調柔,令心安適,與喜相似,故名為喜,非是喜受;與樂相似,說名為樂,非是樂受。六觸處門恒所領受者,當知即彼名六觸處,及各別處所,因果相屬道理義故。

[]1)什麼是黑黑異熟業?復次,能感招各別處所的那落迦的惡業,名黑黑異熟業。

2)什麼是白白異熟業?能感招各別處所天趣的善業,名白白異熟業。

3)什麼是黑白黑白異熟業?能感招其餘地方的所有諸業,名黑白黑白異熟業。就是在於這個處所,有善惡這二種業的果報,現前可得。因為,有善業的因,同時有罪業的因,所以,得果報的時候,有可愛的果報,也有不可愛的果報。因此,總說以為一業。

4)什麼是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若是出世間的種種無漏業,都名為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什麼是能盡諸業?若是已經滅盡的褔業、非褔業、不動業這三種業,若是當來滅盡的業,這二種,總名能盡諸業。為什麼?能令尚未生起的業,當來不會生起的緣故。能令已生的業,得以遠離繫縛的緣故。什麼是非白?因為世間有漏善業,會感招可愛的異熟果,稱為白。無漏業不是可愛因,不會感招異熟,所以,說不白。

5)應當知道各別處所的天趣,一向是白,就是說超過他化自在天的地方,有一個魔宮殿,是欲界中的魔王所統都眾多魔的地方。以及上界的梵世,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所有的善業,總合說為一類。為什麼?由於在那個處所,眼睛所看見的色,乃至意所知的法,一向可愛。因為,欲界最上天子,身心相續是殊勝,是欲界最有力量的道理的緣故。色界、無色界天,是由意門引發,從意所成就的道理的緣故。

6)各別處所的那落迦有四種。哪四種?一、大那落迦,二、別那落迦,三、寒那落迦,四、邊那落迦。因為在這個處所,各別的純受順樂受業諸果異熟,各別純受順苦受業諸果異熟,因此,說名各別處所。

7)又,在魔宮、初、二靜慮,純受悅樂。若是在第三靜慮已上,純受喜樂。什麼是喜樂?令心調和柔順,令心安樂舒服,與喜相似,因此,名為喜,不是喜受。與樂相似,說名為樂,不是樂受。

8)什麼是六觸處門恒所領受?當知即彼名六觸處,及各別處所,因果相屬道理義故。眼所生觸,乃至意所生處,是名六觸。如是六觸依根、境生,由能生義,故名為處。純受順樂受業、順苦受業諸果異熟,依六處門,恆時領受若樂、若苦,是名恆所領受。即此純受順樂受業、順苦受業諸果異熟,生所依處有多差別,是名各別處所。當知此六觸處是現果相,先業所作,是其因相。因能感果,果能酬因,是名因果相屬道理。


5.3.生雜染

云何生雜染?謂由四種相應知:一、由差別故;二、由艱辛故;三、由不定故;四、由流轉故。

[]什麼是生雜染?生,就是生命,由業、煩惱兩種雜染為因,所得的果報色受想行識。業、煩惱是染污,所以果報也是染污,也是苦惱,所以叫做生雜染。由四個相貌來解釋生雜染,應該要注意,應該要通達。哪四種相貌呢?一、由差別故,二、由艱辛故,三、由不定故,四、由流轉故。


5.3.1.生差別

生差別者,當知復有五種:一、界差別;二、趣差別;三、處所差別;四、勝生差別;五、自身世間差別。界差別者,謂欲界及色、無色界生差別。趣差別者,謂於五趣四生差別。處所差別者,謂欲界中有三十六處生差別,色界中有十八處生差別,無色界中有四處生差別,如是總有五十八生。

[]第一、什麼是由差別?生命的不同?生差別還有五種,一、界差別,二、趣差別,三、處所差別,四、勝生差別,五、自身世間差別。

1)什麼是界差別?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生死凡夫的眾生,在生死裏流轉,就是這三個世界,有這樣的差別。凡是在欲界裏邊流轉生死,雖然眾生有很多的種類,但是都是有欲。色界天是沒有欲,雖然是也有很多種差別,但是都沒有欲。無色界天也是沒有欲,但是連色也沒有,只是精神的活動。

2)什麼是趣差別?趣,就是暫時在這裏,一定還要到另一地方。但這裏主要的是指這個生命體,就是五趣,把阿修羅道或者放在鬼道裏頭,或者是放在天道裏面。四生,胎、卵、濕、化四生的差別  

3)什麼是處所差別?欲界有三十六處的生差別,色界中有十八處的生差別,無色界中有四處的生差別。三界加起來是五十八生差別。


勝生差別者,謂欲界人中,有三勝生。一、黑勝生生,謂如有一生旃荼羅家,若卜羯娑家,若造車家,若竹作家,若生所餘下賤、貧窮,乏少財物、飲食等家。如是名為人中薄福德者。二、白勝生生,謂如有一生剎帝利大富貴家,若婆羅門大富貴家,若諸長者大富貴家,若生所餘豪貴大富多諸財穀、庫藏等家。如是名為人中勝福德者。三、非黑非白勝生生,謂如有一非前二種生處中家者。又欲界天中,亦有三種勝生:一、非天生,二、依地分生,三、依虛空宮殿生。又色界中有三種勝生:一者異生無想天生,二者有想天生,三者淨居天生。又無色界中有三勝生:一、無量想天生,二、無所有想天生,三、非想非非想天生。自身世間差別者,謂於十方無量世界中,有無量有情,無量生差別,應知。

[]4)什麼是勝生差別?a)就是欲界人中有三種勝生。哪三種呢?

一、什麼是黑勝生生?黑,前生造過惡業,所以叫黑。但還是在人間受果報,所以還是勝。現在這個人生到黑勝生的這一類,所以叫做黑勝生生。譬如有一種人,生到旃荼羅的家裏,旃荼羅,就是以殺生為職業的人。若卜羯娑家,就是除糞穢家,做清潔工作。若造車的家,若竹作家,以作竹為職業的人。若生所餘的下賤貧窮,財物不足,飲食也不夠,生活困難。如是名為人中少福德的人。

二、什麼是白勝生生?白,就是善法,由善法為因來到人間受果報叫做勝,這樣的生命叫白勝生,這個人生到白勝生的族類裏面,稱為白勝生生。譬如有一類人,生剎帝利,就是國家的領導人,統治階級,當然是大富貴家。若婆羅門大富貴家,婆羅門是讀書人,有高尚的思想。若諸長者大富貴家,有特別的專業知識,有特別的能力,或者是他為國王能夠服務,得到大富貴這種人。若生所餘豪貴大富,沒有在政府裏做高官,但是也有能力致富。這些人財富特別多,有很多的穀糧,很多的庫藏這種人家,如是名為人中勝褔德者,人中特別有福德的人。

三、什麼是非黑非白勝生生?非黑非白,也沒有大的惡事,也沒有大的善法這種人,指吠舍,作生意這一類人。不是前面的黑勝生,也不是白勝生,是處中。

b)又欲界天裏面亦有三種勝生,一是非天生,就是婆羅門,婆羅門有天福。二、依地分生,在地面上居住的天,就是四大王眾天和忉利天。三、依虛空宮殿生,這是空居天,就是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c)又色界中有三種勝生,哪三種?一者、異生無想天生,還是凡夫,但有無想天的禪定,都是指外道的境界。二者、有想天生,就是其餘,由初禪乃至到第四禪,這是凡夫天,也通於聖人。三者、淨居天生,就是五淨居天,純粹是聖人。

d)又無色界中有三勝生,也有三種勝生,一者、無量想天生,就是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二者、無所有想天生,就是第三無所有處天。三者、非想非非想天生,就是無色界天最高的一層天,非想,沒有粗顯的想,但有微細的微微想,所以還不是無想。

5)什麼是自身世間差別?除娑婆世界之外,在十方虛空裏面,有無量無邊的世界中,有無量的有情,所以也有無量生差別應知。


5.3.2.生艱辛

生艱辛者,如薄伽梵說:汝等長時馳騁生死,身血流注過四大海。所以者何?汝等長夜或生象、馬、駝、驢、牛、羊、雞、鹿等眾同分中,汝等於彼多被斫截身諸支分,令汝身血極多流注。如於象等眾同分中,人中亦爾。又復汝等於長夜中,喪失無量父母、兄弟、姊妹、親屬。又復喪失種種財寶、諸資生具,令汝洟淚極多流注,如前血量。如血、洟淚,如是當知所飲母乳,其量亦爾。如是等類生艱辛苦,無量差別應知。

[]什麼是生艱辛?就是在三界五趣裏面,流轉生死是很艱難,是很辛苦地。

1)像世尊所說,你們這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以來長時期的馳騁生死,從生到死,從死到生,光陰像馳騁似的跑來跑去。身體裏面的血流注出來,如果把它積聚在一起,能超過四大海的海水那麼多。所以者何?汝等眾生,在生死的流轉中時間太長,沒有智慧的光明。或者是生在大象裏面,或者生在馬,或者是駱駝,或者是驢,或者是牛,或者是羊,或者是雞,或者是鹿等等的這些眾生裏面。眾同分,各式各樣同類的身體,人與人是同分,大象與大象是相同的生命體,但是各有各的分。若在象、馬、駝、驢、牛、羊、雞、鹿等中,那個身體多數是被斫,被截斷,身體分成一分一分。令汝身血極多的流注出來。若生在大象、馬、駝、驢等畜牲世界這樣子,生到人的世界來,也是身血極多流注這樣。

2)又復汝等,在長夜之中,喪失無量無邊的父親,無量無邊的母親、哥哥、弟弟、姐妹親屬。又復喪失種種財寶,很多的資生工具,心裏面也是痛,使令鼻涕眼淚極多的流注,就像前面流血那麼多。

3)如血洟淚這麼多,當知所飲母乳,其量也是這麼多,超過四大海水那麼多。我們應該知道,這個生是苦,流血是痛,流淚也是痛,就是飲乳的時候,母親也是愛,兒女也是愛,因愛而有痛,因愛而有苦,所以應知。


5.3.3.生不定

生不定者,如薄伽梵說:假使取於大地所有一切草木根莖枝葉等,截為細籌,如四指量,計算汝等長夜展轉所經父母,如是眾生曾為我母,我亦長夜曾為彼母;如是眾生曾為我父,我亦長夜曾為彼父。如是算計,四指量籌速可窮盡,而我不說汝等長夜所經父母其量邊際。又復說言:汝等有情自所觀察,長夜展轉成就第一極重憂苦,今得究竟。汝等當知,我亦曾受如是大苦。如苦,樂亦爾。又復說言:我觀大地,無少處所可得汝等長夜於此處所未曾經受無量生死。又復說言:我觀世間有情,不易可得長夜流轉不為汝等若母若父、兄弟、姊妹,若軌範師,若親教師,若餘尊重,若等尊重。又如說言:若一補特伽羅於一劫中所受身骨,假使有人為其積集不爛壞者,其聚量高王舍城側廣博脅山。

[]什麼是生不定?

1)如薄伽梵說,假使取於大地所有的一切草、木、根、莖、枝、葉等,把它割成小小的籌。籌,就是計算數目的一種用具,像四個指頭橫著立起來這麼的尺寸。計算汝等長夜展轉所經過的父母。如是眾生曾為我做母親,我也可能長夜為她做母親,誰做誰的母親不是決定,所以說生不定。我給他做父親,他也可能給我做父親,就是這個人他是我的兒,但來生可能是我的父親,就是不決定。這個大地所有的草木、根梗、枝葉把它截斷做成籌,這麼多的籌來計算的話,很快的籌就沒有,不夠用,所以我不說你們長夜生死裏邊所經過,為你做父親,為你做母親,那個數量的邊際是不能說的。

2)佛又這麼說,汝等有情自己觀察自己的情況,在無明黑暗的生死裏面,展轉的流轉生死,成就最強的極重大的憂苦,受過很多的苦。現在遇見佛法,有希望這個苦到此為止,究竟停下來。那是因為學習佛法,心裏不執著才可以。我現在成佛,但是你們知道我以前沒成佛的時候,也和你們眾生一樣,也曾經受過這麼大的苦。在生死裏受苦很多,樂也是有,但是不決定。忽然間苦,忽然間樂,老是靠不住,所以苦樂不定。

3)佛又這麼說,我觀察這麼大的土地,廣大的世界,沒有小小的地方你沒有在這裏受過生死,所以,遍一切處,在那裏生過,也在那裏死過。

4)佛又告訴我們說,我觀察世間的有情,很難得到一個人,長夜流轉不為汝等做父親,或者做母親,或者是兄弟、姐妹。很難可得一個人,沒給你做過阿闍黎,做和尚。若餘尊重,和尚的同學,阿闍黎的同學,都是叫做餘尊重。若等尊重,不是和尚的同學,也不是阿闍黎的同學,但是同樣是有道德的人,所以也是可尊重的。

5)又如佛這麼說,若一個補特伽羅,於一劫中所受生命的身骨,假使有人把骨頭堆積起來,而沒有爛壞的話,積集起來骨身的量,比王舍城旁邊的廣博脅山還要高。


5.3.4.生流轉

云何生流轉?謂自身所有緣起,當知此即說為流轉。云何緣起?嗢柁南曰:體門義差別,次第難釋詞,緣性分別緣,攝諸經為後。

[]什麼是生流轉?先約自己的生命體來說他的緣起,就叫做生流轉。生命體有因緣故,現出生命又結束。什麼是生命的緣起?嗢柁南曰:體、門、義、差別,次第、難、釋詞,緣性、分別緣,攝諸經為後。


5.3.4.1.緣起體

云何緣起體?若略說,由三種相建立緣起。謂從前際中際生,從中際後際生,中際生已若趣流轉,若趣清淨究竟。

[]什麼是緣起的體性?若是簡略的解釋緣起的體性,由三種相建立緣起的道理。第一、從前際,中際生。第二、從中際,後際生。第三、中際生已,若趣流轉,若趣清淨究竟。從前際中際生,從中際後際生,這兩種相是生死的流轉相。中際生已,若趣流轉,若趣清淨究竟,這是還滅。

1)什麼是從前際中際生?從前際,就是從過去的時代。中際,就是現在的生命體,從過去際來。

2)什麼是從中際後際生?後際,就是未來的生命,是從現在的生命體創造而來。過去、現在、未來,這個生命體分三個階段展轉的生起。從前際生,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這是前際。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這是現在際。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就是後際。

3)中際這個生命現起來以後,有二種情形:一個是趣流轉,一個是趣清淨究竟。什麼是趣流轉?就是對於生死的情況,雖然是流很多的血,流很多的淚,又是很痛,還是感覺滿意,就繼續的流轉生死,很難停下來。什麼是趣清淨究竟?如果對於生死的苦,流很多的血,流很多的淚,感覺到沒有意味,生厭離心,就轉到涅槃。趣清淨,就是向清淨的涅槃,就是究竟的解脫惑業苦,成就聖道。


5.3.4.1.1.從前際中際生,中際生已復趣流轉

云何從前際中際生,中際生已復趣流轉?謂如有一,不了前際,無明所攝,無明為緣,於福、非福及與不動,身語意業,若作,若增長。由此隨業識,乃至命終流轉不絕,能為後有相續識因。此識將生果時,由內外貪愛正現在前,以為助伴,從彼前際既捨命已,於現在世自體得生。在母腹中,以因識為緣,相續果識前後次第而生,乃至羯羅藍等位差別而轉。於母胎中,相續果識與名色俱,乃至衰老漸漸增長。爾時,感生受業,名已與異熟果。

[]什麼是從前際中際生,中際生已復趣流轉?

1)就是說有一個人,在過去的時候,不明白這個生命體是幻化、無我、無我所,執著這個生命體,就叫做無明。在長時間的生死裏流轉,很多的事情不明白,都是屬於無明這範圍。哪些?第一、不知道有善惡果報,就是異熟果愚。第二、真實義愚。真實義是什麼?就是涅槃第一義諦。知道做善有善報,還不明白真實義,所以在這社會上會做善事。第三、修禪定,身心自在安樂,沒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的這些事情,還是不能逃離生死之苦。

2)若說無明為緣,於福、非福及與不動業,就是還不明白第一義諦,不能修四念處的聖道,這也是無明。以這樣的無明為緣,所以有造福業,有造非福業,有造不動業。這三種業都是由身語意來創造,若是做這個業,懺悔的話,這個業就不增長。若沒有懺悔,業就逐漸的增長,一次一次再做,業就增長。就叫做無明緣行。

3)什麼是行緣識?自己糊塗造業,有福行、非福行、不動業,這樣造業的時候,業就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熏阿賴耶識的時候,煩惱也在熏習它,業也在熏習它,熏習完之後,所熏習的種子就隨著阿賴耶識相續下來。什麼是隨業識?兩個解釋:第一,所熏習的種子,隨逐識相續下來。第二,業熏習識,識就隨著業向前進。總之,不相捨離,一直到命終相續不斷絕。由此隨業識,乃至命終流轉不絕,這是說明現在這個生命存在的時候是這樣。這個生命結束以後,又有一個生命。這新的生命怎麼來呢?現在這個隨業識,能為將來生命的相續識的因,就是將來的生命是從現在隨業識來。什麼是相續識?就是現在生命體,老病死的時候,一剎那就滅,滅以後,多數有中有。中有壽命就是七天,七天到最後的時候,一剎那就滅,如果沒得果報,第二個剎那又是中有,還是七天。或者七天之內,得果報的因緣出現,還是中有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阿賴耶識出現,那一剎那的阿賴耶識出現,叫做相續識,就是沒有中斷。所以,現在生命體結束,有中有的五蘊相續下來,中有一剎那滅,正式得果報,果報開始的第一剎那,叫做相續識,就是阿賴耶識。現在的隨業識,這一生的所熏習的種子,能為後來生命相續識的因。

4)什麼是識緣名色?隨業識為相續識因,相續識就是果,就是阿賴耶識,隨業識還是阿賴耶識。這個前際生命體的隨業識,是後一生命的阿賴耶識的因。這個隨業識,接近要感得果報的時候,就是要感得相續識的時候,怎麼才能生起呢?要由於內外的貪愛,一個內貪愛,一個外貪愛,這兩種貪愛心現前的時候,它有力量幫助這個隨業識得果報。什麼是內貪愛?就是我愛,愛著自己。人在生存的時候,我愛還是很強烈,時時的有我愛。臨命終的時候,知道我要死,等到真實是死以後,因為我愛,所以,就出來中有。中有的時候,還是有我愛,愛著自己,我愛就是內。什麼是外貪愛?生存的時候,愛著自己所有的一切,也愛別人所有的一切,總是有境界愛。臨命終的時候,還是有境界愛。內愛就是我愛,外貪愛就是我所愛。中有的時候,就是愛著,他要找一個可愛的境界,就看見父母的顛倒,就是那虛妄的境界,不知道是虛妄,貪煩惱就出來,瞋煩惱就出來,這個就叫外貪愛。譬如說,這個眾生臨死的時候,要到八熱地獄,這時候感覺冷的很厲害,就希望有熱的地方,於是乎熱的地方就出現,心裏很歡喜就去,到那去是地獄,就受果報。所以,看見那猛火熱就歡喜,就是外貪愛。由愛著自體的內愛,由愛著外面的境界愛。這兩種愛正現前的時候,前面隨業識裏面業的種子,以前造的業力,得到這兩種愛的幫助,一下子得果報。從過去一剎那,或者是死有的境界,或者是中陰身在死有的境界,一剎那間就滅,就是捨命,果報結束。現在世他的生命體出現,一剎那間出現,就是在母體裏面新的生命開始。這是生起位,識緣名色,色就是父親、母親的遺體。名,就是受想行識,識就是第六識、阿賴耶識。

5)什麼是名色緣六處等?

a)在母腹中,是以因識為緣,因識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裏面有一切種子,這一切種子為名色緣六處的因緣。就是名色緣六處要以一切種子為因緣,這一切種子就叫做因識,它是果報的因。在因的時候它有引發將來果的力量,所以叫做因識。以因識為緣,相續的現起果,就是現出來六處,在母腹中就現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前後次第而生,先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前後次第的現起。在種子的時候,大家都是同時存在,可是種子發生現行的時候,就是得果的時候,還是有前後次第。從識緣名色開始,就有羯羅藍、遏部曇、閉屍、鍵南、缽羅賒佉、發毛爪齒、根、形,一共有八個位次。就是一個期、一個期不同的形相顯現出來,叫做差別而轉。

b)於母胎中,相續果識與名色俱,乃至衰老漸漸增長。什麼是相續果識?一剎那間投胎,就是阿賴耶識。因為,這個果識和前面的中有是相續,中有之前和死有,死有之前就是本有,都是相續。所以,這個生命是相續下去,這是阿賴耶識的力量,所以名為相續果識。與名色俱,與受、想、行、識,還有一些地、水、火、風,在一起和合,叫名色俱。在母胎中是處胎位,然後就出胎,出胎以後有嬰孩、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所以,說乃至衰退老。漸漸增長,名色,也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都逐漸的新陳代謝的增長。

c)爾時,感生受業,名已與異熟果。什麼是感生受業?受業,有現受業、有生受業、有後受業。生受業,就是招感第二生果報的那個業力,令你得到,受就是得到。造的業力,不令你白造,給你一個果報,就是與異熟果。


又此異熟識,即依名色而轉,由必依託六依轉故,是故經言名色緣識。俱有依根,曰色。等無間滅依根,曰名。隨其所應為六識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終,諸識流轉。又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種,若根處所,若彼能生大種,曰色,所餘曰名。由識執受,諸根墮相續法,方得流轉,故此二種依止於識,相續不斷。由此道理,於現在世,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猶如束蘆,乃至命終相依而轉。如是名為:從前際中際諸行緣起生,中際生已流轉不絕。

[]1)什麼是名色緣識?

a)又此異熟識,也就是這色、受、想、行、識的果報,主體就是阿賴耶識。這果識怎麼能夠存在呢?依止名,依止色,它才能活動。由於這個識,決定要依托六依才能活動。六依,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六根,六根是六識所依托,眼識要依眼根,乃至意識要依意根。所以,這異熟識,就包括六識在裏面,不單獨指阿賴耶識,所以要依托六依轉故。什麼是六依轉?前五根是色法,第六意根是心法,所以,即依名色而轉,也就是等於說依六根而轉。所以經上說,名色為識作緣。有兩個意思:為識作所觀察的境界也叫做名色緣識,為識作依托的境界,也叫緣。就是要依賴它,才能生起活動;活動起來以後,還要緣慮它,所以叫做名色緣識。

b)什麼是名?什麼是色?什麼是俱有依根?根是識之所依,識以根為所依。眼識以眼根為所依,耳識以耳根為所依,乃至身根,身識以身根為所依。能依的識,和所依的根,是同時有,所以叫俱有。彼此同時存在,但是此依於彼,彼為此所依,叫做俱有依根,這就是色法,指前五根。什麼是等無間滅意根?不是同時,是前後,指心法。俱有依根是指色法,所以叫俱有依根曰色。等無間滅意根,指前一剎那識滅,為後一剎那識生起的緣,叫做等無間滅意,這也是根,就是第六意根,叫作名。

c)俱有依根、等無間滅意根,隨其所應為六個識的依止處。前五識所依止的根就是俱有依根,第六識就依等無間滅依根。因為識以名色為依,所以,這一期生命一直到最後結束,這一切識才能相續的活動。

2)什麼是識緣名色?

a)又五色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五色根。若根所依大種,物質成就的這個根,也就是所依的堅、濕、暖、動的四大種。五色根是前五識所依,由物質成就的五根。根所依大種,也還是這五根,說明這五根是四大種成就。若根處所,根所在的地方,當然是大種所造,應該是扶根塵,保護淨色根。若彼能生大種,就是它能生出來造色的大種,大種是能造,地、水、火、風是所造。若論色法本身,就是一個四大種,一個四大種所造。若為眼所依止,就是一個淨五色根,一個五根處所,就是淨色根、扶根塵。這二種合起來叫做色。所剩餘,就是受、想、行、識,名為名。

b)另外還有一個識,不是受、想、行、識的那個識,這是另外的阿賴耶識。前面名和色,要由阿賴耶識來執持它、來領取。由阿賴耶識的執受五淨色根,乃至所依大種,若根處所,都是要由阿賴耶識執受。若阿賴耶識執受的時候,就屬於因果相續不斷的事情。或者相續,就是色、受、想、行、識生命體,由阿賴耶識執受它,才能夠屬於生命體的這一法。生命體受到阿賴耶識的執受,方得流轉。所以名與色這兩種要依識作為依止處,才能夠相續不斷下去。

3)由前面說的阿賴耶識執受的道理,於現在世的時候,生命體裏面,識為名色作緣,名色也為識作緣,互相為因緣,互相支持。就像蘆草把它綁成一大捆,可以立在那裏。阿賴耶識和名色也是這樣子,阿賴耶識以名色為緣,名色以阿賴耶識為緣,就成立一個活潑的生命體。從開始受生乃至到生命的結束,都是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互相依賴才能相續的活動下去。前面這段文就是說眾生在生死裏,從無明緣行、行緣識是前際。然後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是中際才生起。中際生已,繼續的流轉生死而不斷絕。


當知此中,依胎生者,說流轉次第。若卵生、濕生者,除處母胎,餘如前說。若於有色有情聚中,謂欲、色界受化生者,諸根決定圓滿而生,與前差別。若於無色界,以名為依,及色種子為依,識得生起;以識為依,名及色種子轉;從此種子色雖斷絕,後更得生,與前差別。又由福業生欲界人天,由非福業生諸惡趣,由不動業生色、無色界。云何不生?由不生故,趣清淨究竟。

[]1)當知前面這一大段文,是依處胎而生的眾生,說出來流轉相續不斷的次第。若是因卵而生、因濕而生的這二類眾生,就是除掉在母胎的這個情形下,其餘的情形如前面說,同樣是以一切種子識為因,相續果識才生起,胎卵濕化四生都是有的。

2)假設在有色世界的很多的眾生裏面,就是欲界、色界中得化生果報的人。這一類眾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決定是很圓滿沒有缺少的就現前。所以,欲界、色界這二個世界裏面化生的眾生,和卵生、濕生是有差別。

3)若這個有情投生到無色界天的話,情形是怎麼樣呢?阿賴耶識以名為依,就是以受想行識為依。以及色種子為依,色種子是什麼呢?欲界的眾生,色界天的眾生,身體的果報是有現行的色法,有現行的地、水、火、風組織的這個五根。無色界裏沒有現行的色法,所以,不能夠用色法現行作為阿賴耶識的依止處,因為,沒有現行的色法。但是阿賴耶識裏面有色法的種子,以色法的種子作為依止處,阿賴耶識可以現起。所以,以名為依,以色種子為依,阿賴耶識能現起來。反過來說,受、想、行、識的名及色種子,這二種法以阿賴耶識為依,才能夠繼續地存在。生到無色界天以後是沒有色,色斷。以後,怎麼又能再生起來呢?因為阿賴耶識裏有種子,還可以從種子裏生出色法。前面阿賴耶識是以現行的色法為依,這裏以色種子為依,後更得生,但是與前面不一樣。

4)又由福業,生在欲的世界,或者是人、或者是天上。非福業,這種業不是可愛,能害人的一種罪業,若是有這個業,這個人就生到地獄、餓鬼、畜生的惡世界。不動業,這是色界、無色界天的不動業,由這個業發生作用的時候,生色、無色界。若是由異熟果愚發動,就是不相信有因果的道理,就造惡事,所以就是非福業生諸惡趣。若是真實義愚,不明白真實義,就會發動福業和不動業,得人天的果報和得不動業的果報。

5)怎麼樣才能不生呢?造非福業,生到三惡道,這是很苦惱。由福業、不動業,生到欲界人天,生到色界、無色界天,享禪定三昧之樂,那個樂也還是生死境界,不是真實的樂。怎麼樣才不生呢?如果能修四念處,觀一切法無我,於一切法不取相,一切法就究竟清淨,到達究竟的清淨涅槃。


5.3.4.1.2.從中際,後際諸行緣起生

云何從中際,後際諸行緣起生?謂中際已生補特伽羅,受二種先業果,謂受內異熟果,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此補特伽羅或聞非正法故,或先串習故,於二果愚。由愚內異熟果故,於後有生苦不如實知。由迷後有,後際無明增上力故,如前於諸行若作、若增長。

[]什麼是從中際,後際諸行緣起生?中際就是現在,後際就是未來。由現在或者是異熟果愚,或者真實義愚,發動福業、非福業、不動業,將來的色、受、想、行、識,就有因緣現起。這件事情是怎麼回事情呢?

1)就是中際已生補特伽羅。中際,就是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這是中際已經現起生命的這個人。會感受到二種果報,這二種果報是過去造的業所引的果報。哪二種?

第一、受內異熟果,就是這個生命體、這個阿賴耶識,是你得到、成就的果報,這是內裏面,就是內異熟果。

第二、境界所生受增上果。境界,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覺受的境界。在這個境界上,心裏面有感覺、有覺受。境界所生受,叫做增上果。什麼是增上果呢?增上,是強大的力量,這是什麼呢?就是你過去的業力力量很大,在得到內異熟果的同時,又得到一個境界的果報,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果報,就是要依賴色、聲、香、味、觸,所有的這些生活的環境,就是果報,這個果報叫做增上果。

2)這兩種果從那來的呢?這個人或者是現在聽聞到不符合佛法的道理,聽聞這樣非正法之後,按著這樣做事,就是無明緣行。或者是過去時常這樣做這種事。所以,二個原因,或聞非正法故,於二果愚;或先串習故,於二果愚,就是對內異熟果、外增上果不明白是苦、空、無常、無我,不明白這是因緣所生,不明白這二果是業力所造。

3)對於現在的異熟果,不知道這是苦惱境界,將來後有的異熟果,還是不明白它也是苦惱境界。由於不明白將來的生命,對於後際的生命體怎麼回事情也是不明白,因為不明白具有強大的力量,就像過去世的事,對於諸行不明白,所以又造種種的業,而這個業沒有懺悔過,沒有修學對治,所以這個業力是增長。總之,不明白現在的內異熟果,對將來的生命還是不明白。和前面說的過去際,對於或者褔行、或者非福行、或者不動行,創造、增長。現在也是一樣不明白道理,還是要於諸行若作、若增長。


由此新所作業故,說此識名隨業識。即於現法中,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

此識於現法中名為因識,能攝受後生果識故。又總依一切識,說名六識身。又即此識,是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此名色種子,是後有六處種子之所隨逐,此六處種子是後有觸種子之所隨逐,此種子觸是後有受種子之所隨逐。如是總名於中際中,後有引因應知,由此能引識乃至受一期身故。

[]1)什麼是行緣識?由於內心裏面有無明,不知道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所以內心有衝動,現在開始造很多的生死業,這個業就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所以說此阿賴耶識名為隨業識,叫做行緣識。以行為緣,而造成阿賴耶識裏面的種子,而這個種子就是業。識就隨順造什麼業,就熏成什麼業種子,它是如實,所以叫做隨業識。或是說識隨這個業而去,如果造的是惡業,跑到三惡道受苦,這個識也就隨著去,所以叫做隨業識。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說無明為緣故行生,行為緣故識生。

2)這個隨業識就是在現在的五蘊身裏面,現在還沒得果,但是已經造成得果的因,所以叫做因識。就是現在的身、口、意三業的行動,在識裏面造成種子,這個種子將來能得果,所以這個時候叫做因識。為什麼叫做因識?因為能攝受後生果識。攝受,就是引發。造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不動業,這個業有能力引發後來的生命體,它有這個力量,所以叫做因識。後生果識故,就是將來的生命。現在生命是過去的因識引來。現在造業,又引未來的生命體叫做果,現在的業叫做因,而那個果,主要就是以阿賴耶識為主,所以叫做果識。

3)因識能攝受後生的果識,因識只是單獨的指一切種子識,事實上的活動的時候,不只是阿賴耶識的一切種子識。所以,又全面的來看,應該是一切識都包括在內。因為活動的時候,實在是前六識活動,不是單獨有阿賴耶識。活動的時候,是指六識身。把活動的成果儲藏起來,能夠攝受、保持不壞,是阿賴耶識的力量,所以就叫做因識。

4)什麼是所引?前面是指能引,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現在解釋什麼叫做所引?

a)什麼是識緣名色?又,就是這個因識,是後有名色種子所隨逐的地方。後有,現在這個身體是現有,現有結束以後還有新的生命,就名為後有。後有的生命是由誰來成就的呢?由名色、六入、觸、受所成就。所以,屬於後有的名色種子之隨逐,名的種子、色的種子是隨逐這個因識。因識與果識,其實只是一個識,對望來說,立出不同的名字。將來能攝受後生果識,就名為因識。若是已經現行,就叫做果識。什麼是名色種子?就是六根、六境、六識這十八界活動的時候,造成的業力,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這裏面也有名的種子、也有色的種子。因為,熏的時候,在受、想、行、識那一方面就叫做名,其餘的就是色。

b)什麼是名色緣六處?此名色種子是後來、將來生命的六根種子的隨逐處。因為有名色,它能為將來的六處作緣。如何說?六處中的眼、耳、鼻、舌、身,是由精微的物質組成,就是名色裏面的色,逐漸的增長,就變成前五根。意處,就是第六意根,就是在名裏面。所以名色種子是六處種子的隨逐處。

c)什麼是六處緣觸?這六處的種子為依,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六處不是現行,是六處的種子。這個種子它又是後有生命體觸種子的隨逐處。因為沒有眼、耳、鼻、舌、身、意,不能與色、聲、香、味、能、法相接觸。所以,一定要有六處,才能夠有觸,而觸也是有種子。

d)什麼是觸緣受?這個種子觸,不是現行的觸,又是後有生命體裏面受種子的隨逐處。那個受由這個觸做依止才能夠出現。有好的觸就有好的受,有壞的觸就有壞的受。這樣加起來,就是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一共五法,是所引。就是前面無明緣行、行緣識是能引,這五法是所引。無明緣行、行緣識是能造者,識、名色、六處、觸、受是所創造的種子,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前面這一段,總起來就是,在中際的時候,造成後有引因,應該知道。無明緣行、行緣識,是前際。識、名色、六入、觸、受,是中際。就在中際裏面,將來的生命以這五法種子為引因,因為能引發出來後有的果報。為什麼這五法種子是後有引因呢?因為由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能引將來的生命體,那一期生命身體的果報。受,取著、成就的意思。


由先異熟果愚,引後有已,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故,起緣境界受愛。由此愛故,或發欲求,或發有求,或執欲取,或執見、戒及我語取。由此愛取和合資潤,令前引因,轉名為有。即是後有生因所攝。從此無間命既終已,隨先引因所引識等,受最為後,此諸行生或漸或頓。

[]1)什麼是受緣愛?

a)由先異熟果愚,什麼是異熟果愚?這異熟果是苦、空、無常、無我,是一個令人苦惱的事情,但是我不知道,我認為很好,就是無明,就是異熟果愚。由這異熟果愚,發出來的活動就是行,有行就有隨業識,能引後有。識、名色、六處、觸、受是後有。無明緣行,行緣識是能引後有,為什麼能引?就是異熟果愚,就是無明,不知道苦、空、無常、無我,所以創造一些活動,把苦惱的境界引發出來。

b)引發出來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法的種子之後。又,由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境界就是增上果,就是前一個生命所創造的業力,所得的增上果。得到增上果以後,內心裏面又緣這個境界,生貪、瞋、癡、慢各式各樣的煩惱,主要是愛煩惱。所以,心有因緣、次第緣、增上緣,緣所緣境的時候,心裏面有受,有受就有愛。為什麼?對於內異熟果,是苦、空、無常、無我,不知道。對於境界,也都是苦、空、無常、無我,不知道,所以叫作愚。境界所生受,就是果,是苦、空、無常,無我,不知道。所以,對境界滿意、歡喜。在境界上有受,或者是樂受、或者苦受、不苦不樂受,有受就有愛,或是欲愛、色愛、無色愛,各式各樣不同的愛。這一段是辨別生因,就是由先異熟果愚,加上第二境界所生受果愚,這兩個愚合起來在活動,就能引後有。

2)什麼是愛緣取?

a)起愛的時候,也有欲愛、色愛、無色愛。由欲愛,就發出欲求,就是欲界人天富貴的果報。由色愛、無色愛就發出來有求。欲求、有求,都是屬於染污。有求為什麼是染污?想要得色界定、無色界四空,這個希望心也是染污,並不是清淨。因為,有所得、有所執著,所以是染污。

b)或執欲取,或執見、戒及我語取。愛增長,這時候叫做取。有愛,但是不一定有活動;愛增長以後,有活動的時候,那個愛就叫作取。什麼是欲取?知道色、聲、味、觸是最好,就是無限量的追求,由欲求而欲取。或執見取,外道執著他的邪知邪見是最高明,不包括我語取在內。執戒,戒就是外道宗教的儀軌,受持的戒法,以為這個戒法是非常美滿。我語取,我語取就是執著我。為什麼稱為我語?我僅僅是言語上而已,實在是沒有我。

3)什麼是取緣有?由此愛和取和合起來,資助、潤澤,使令前面能引、所引的這個引因,轉變成後有的生因,轉名為有。什麼意思?因為繼續這樣的愛、取,就增長、擴大以前所造的引因的力量,力量一大,就不叫引因,轉名為有,就是他有力量可以得到果報。得到果報的那個業力要達到一個程度才可以,現在轉名為有,就是有力量。所以由這個力量會有一個新的生命。也就是將來生命生起的一個條件,屬於這一類。

4)什麼是有緣生?從中際和後際,中間沒有其他事情的間隔。這個中際的生命結束之後,隨著以前造的引因,所引發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在五支種子裏面受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受最為後。這些識、名色、六處、觸、受叫諸行,若是這個種子現起的話,就是得到一個新的生命,有的是逐漸的成長,有的是一下子身體每一部分都具足,就是頓。在胎、卵、濕、化這四生中,濕生和化生這兩類眾生是頓,頓然間這個生命體就出現。人的生命體的成就是漸,就是逐漸次第的一部份、一部份慢慢的大起來。諸天的果報是頓,一下子就長大。所以或漸或頓,有這樣的不同。


如是於現法中,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愛為緣故取,取為緣故有,有為緣故生,生為緣故老病死等諸苦差別,或於生處次第現前,或復種子隨逐應知。如是於中際中,無明緣行等,受緣愛等,為因緣故,後際諸行生。

[]1)如是於現法中,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愛。無明觸,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沒有清淨的智慧與它在一起活動,所以叫做無明觸。不知道所觸的一切境界都是假、都是空、都是無常、無我,所以叫做無明觸所生受,心裏愛煩惱也出來。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沒有智慧在裏面觀察,所以貪、瞋、癡就在活動。有愛,就要取,取為己有。取為緣,能有將來的生命的力量。將來後有生命能現起的原因,是因為無明,愛、取、有的關係。由於愛、取的幫助,熏習原來的那個業力,達到有的程度,就是力量很大的時候,將來後有的生命現出來。若用現在的生命來說,初開始投胎的時候,就是生命體出現,包括識、名色、六處、觸、受。生命體出現的時候,或者是老、或者有病、或者死,隨各式各樣的苦,都不一樣。

2)生老病死,依諸苦差別現前的時候,是什麼情形呢?或者這個修行人,在他受生的地方,或者是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間,很多的老病死的苦惱都現前,或者心理上的苦惱都現前。為什麼?因為有生,所以就為眾多苦惱做因緣。或者在得果報的地方,識、名色、六處、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生,生老病死,次第的這些境界都出來。或者有的眾生沒有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死的這些事情。但是有種子隨逐他的阿賴耶識,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在他的識裏面不相分離。只要將來生命又生起來,就是要老、要病、要死、眾多的苦惱的差別都出現。

3)這樣在中際的時候,還是有無明,無明作因緣就會有行動,有行動這個業力,將來會得果報。受攀緣這個愛,也就是受緣愛,以此為因緣故後際諸行生,就是將來的生命體出現。現在的生命體,是依賴過去生中的業力出現;將來的生命,就是以現在的業力出現。所以,如是於中際中,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這種種的因緣故,將來的生命又出現。每一階段的生命,都是由前一個生命創造的業力成就,或者更前一個生命創造。


5.3.4.1.3.趣清淨究竟

復有先集資糧,於現法中從他聞音,及於二果諸行,若於彼因、彼滅、彼趣滅行如理作意,由此如理作意為緣,正見得生,從此次第得學、無學清淨智見。由此智見,無明及愛永斷無餘。由此斷故,於彼所緣不如實知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由此斷故,永離無明,於現法中證慧解脫。若於無明觸所生受相應心中所有貪愛,即於此心得離繫故,貪愛永滅,於現法中證心解脫。

[]1)還有一類眾生,先積集聖道的資糧,在現在的生命體中,從別人聽聞苦、集、滅、道的法音,以及二個果報的事情,就是內異熟果和增上果,這二果都是行,都是有為法。假設這個人能觀察彼異熟果的因,異熟果的滅,什麼原因能滅異熟果,什麼原因能令異熟果繼續存在呢?如何趣向寂滅的方法?這樣四諦就具足,二果是苦諦。若於彼因,就是集諦;彼滅是滅諦;彼趣滅行就是道諦,就是趣向一切法寂滅相的修行。聽聞佛法中的苦、集、滅、道,聽聞以後,他能夠作意,能夠思惟、觀察。由此如理作意為緣,正見得生,得到什麼樣的正見呢?就是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在他內心裏面決定無疑。這時的正見,是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對一切法的思惟觀察,要強過聞思慧。

2)從此次第得學無學清淨智見。由暖、頂、忍、世第一,繼續努力就得初果,由初果得二果,由二果得三果,由三果得四果,就是這樣的次第向前進,得學和無學的清淨智。學,就是初果、二果、三果,這是學清淨智見。無學,就是四果,這是無學的清淨智見。什麼是清淨智、清淨見?就是滅除見煩惱和愛煩惱,得到無漏的清淨的智慧,所以叫清淨智、見。智,是決斷,這件事決定是這樣子,沒有疑問。見,是推度,就是要觀察是不是這麼回事,再深入地觀察一下。

3)由於從他聞音、如理作意,得到正見,就是修習現觀。得初果,滅除我、我所見。由此無我智見繼續向前進,到阿羅漢果,無明也斷,愛也斷,沒有剩餘。無明是什麼呢?就是執著是我、我所、我慢、我愛,這些都在內。我愛,就是愛這個我,愛著自己的我的體性,叫做我愛。境界愛,是在我愛之外,所攀緣的色、聲、香、味、觸,這上有愛,叫境界愛。這裏的無明,包括自體愛在內。文中的愛,是境界愛。無明是智慧上面的煩惱,愛是感情上面的煩惱。

4)由於這個無明及愛,永斷無餘故。因為已得聖道,觀察自己過去的時候,對於所緣的境界不知道是苦、空、無常、無我。什麼是是無明?沒有無漏的智慧明,就執著它是真實。簡要的說就是二諦,不知道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不知道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這樣的心裏,當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就有覺受,或者是感覺到苦惱,或者是感覺到快樂,或者是不苦不樂,或者是憂愁等。現在,因為斷除無明及愛的關係,於彼以前對於所緣不如實知無明觸所生受,亦復永斷。就是沒有無明觸,無明觸所生受也沒有。

5)由於長時期的修四念處,得阿羅漢,把無明的煩惱永久的消滅。就是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成就清淨光明的般若智慧,解脫無明的繫縛。慧解脫,是從初果開始到阿羅漢果才圓滿,是一切聖者所共有的聖德。

6)沒有成就聖道的人,內心和一切境界接觸的時候都是無明觸,就有無明觸所生的受。所有與受相應的心裏面,是有貪煩惱、也會有瞋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有。因為現在得聖道,內心有光明的智慧與他同時活動,雖然也見色聞聲,但是心裏面沒有貪煩惱的繫縛,也沒有瞋煩惱的繫縛。所以,先得慧解脫以後,面對一切色、聲、香、味、觸的時候沒有貪愛心。這時候,內心貪愛的煩惱永久的滅除,就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因緣生法如幻如化的境界裏面,心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為愛所繫縛,心裏解脫。


設彼無明不永斷者,依於識等受最為後,所有諸行後際應生;由無明滅故,更不復起,得無生法。是故說言:無明滅故行滅,次第乃至異熟生觸滅故,異熟生受滅。於現法中,無明滅故無明觸滅,無明觸滅故無明觸所生受滅,無明觸所生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如前得無生法,由此故說取等惱最為後,諸行永滅。

[]1)假設那個佛教徒,他的無明並不是永久的斷,心裏面還是有執著,這樣的話有什麼問題呢?依於識等受最為後,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法,受是最後,識是最初。這識等五法都是有為法。什麼意思?就是在無明緣行的時候,識裏面熏習許多的種子,這些種子就叫做諸行,都是生滅變化的有為法。因為,內心裏面有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無明沒有斷的話呢?就會繼續滋長識、名色、六處這些種子,就是名言種子,也包括業種子。因為繼續滋潤它,繼續增長它的力量,所以到後際的時候,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現在現行,就是這樣得果報,就是生。

2)如果常修四念處,常修止觀,漸漸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就強,沒有我的執著,不管接觸到什麼境界,常能與第一義相應,叫做無明滅。不再生起這種執著心,不再生起無明的煩惱。依於識等受最為後所有諸行,更不復起。為什麼?現在心裏面能夠在一切境上不取相,不取色、聲、香、味、觸、法,不取眼、耳、鼻、舌、身、意,也不取色、受、想、行、識。於一切法都不取相的時候,將來在後際,識、名色、六入、觸、受,就不生起,不生也就不滅,叫做更不復起,得無生法。

3)因此,佛陀在經上說:執著心滅的時候,由執著心發動出來的業也就沒有,不再造作生死業。行滅再識滅,識滅再名色滅,名色滅再六處滅,六處滅再觸滅,觸滅再受滅。滅,就是不熏,不在阿賴耶識裏面熏習這種種子。所以,行滅則識滅,就不會有隨業識。識滅則名色滅,也不熏習名色的種子。名色滅則六處滅,也不熏習六處的種子。六處滅則觸滅,乃至異熟生觸滅。

a)什麼是異熟生觸?這裡的異熟生,就是從異熟生出來。異熟,就是阿賴耶識,叫果報識,從果報識生出來轉識。阿賴耶識有相識、見識,阿賴耶識先現出根身器界,這是相識;然後現出轉識就是見識。見識和相識相接觸,阿賴耶識現出來根身器界我們不知道,因為它是非常微細;轉識與相識接觸時候我們知道,因為這是粗顯的境界。這個見識與相一接觸,叫做異熟生觸。這異熟生觸,在無明沒有滅的人,叫無明觸,就是執著心,看見什麼都執著是真實的,不與道相應,叫異熟生觸。現在,因為無明滅則行滅的關系,所以異熟生觸也滅,就是無明觸沒有,不再執著是真實。異熟生觸滅,包括後際,也通於現法。

b)什麼是異熟生觸滅故,異熟生受滅?由異熟的種子生出來的識,或生出來受,就是識接觸境界就會有種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生樂受的時候,貪煩惱就來;生苦受,瞋煩惱就來;不苦不樂受的時候,並不是聖人,還是個愚癡的境界。如果無明滅,有智慧的時候,異熟生受不起,以貪、瞋、癡做因緣的受不起,就是明相應觸的境界。

4)於現在的日常生活的境界裏面,因為無明滅,執著心沒有,所以,無明觸滅,執著心的觸,也就息滅。無明觸滅故,無明觸所生受也就滅,這裏的無明觸但說現在。無明觸所生受滅故,愛滅。若是有無明觸,遇到如意受就會生出貪愛的心。現在有明觸,對於如意的境界,知道是水中月、是鏡中像,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由假入空,令心無所住而生其心,愛也就不起。愛滅故,如前得無生法,這時候是現在不是將來。般若光明出現的時候,因為與諸法實相相應,所以,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滅而不生,所以叫做無生法。現在成就無生法,將來才能夠識、名色、六處、觸、受也就不生,所以,就像前文所說的得無生法。前面是指後際,現在是指現在際。

5)由於這個原因,所以經上佛就說:取等惱最為後,諸行永滅。愛滅,所以是取滅。愛的力量增長廣大,就叫做取。這麼大的煩惱,不會只停留在煩惱的境界,已經是有行動,煩惱力量大,造的業力也是大。所以,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的業力,就達到有的程度,可以有果報。因此,取若是滅,有也就滅;有若滅當然生也滅;生滅則老死滅;老死滅則憂悲苦惱滅。這一切有漏的行為,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有漏的生、老、死都結束。這是在現在說。


如是於現法中,諸行不轉。由不轉故於現法中,於有餘依界證得現法涅槃。彼於爾時,唯餘清淨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乃至有識身在,恒受離繫受,非有繫受。此有識身乃至先業所引壽量,恒相續住。若壽量盡,便捨識所持身,此命根後所有命根無餘永滅,更不重熟。又復此識與一切受任運滅故,所餘因緣先已滅故,不復相續永滅無餘,是名無餘依涅槃界,究竟寂靜處。亦名趣求涅槃者,於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如是已說由三種相建立緣起,謂從前際中際生;從中際後際生;又於中際若流轉、若清淨,是名緣起體性。

[]1)像前面說的這樣,在現在色、受、想、行、識的境界裏面,無明、觸、受、愛、取這些境界都不動,因為光明的般若慧出現的時候,這些無明、愛、取、有都不動。由於無明、觸、受、愛、取等不活動的關係,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就在有餘依的境界裏面,證得現法涅槃,現在就入於不生不滅的世界。雖然還是有漏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在這裏活動,但是他的內心是與涅槃相應。成就涅槃,有四種寂靜。哪四種?

第一、苦寂靜,就是將來的生、老、死沒有。

第二、煩惱寂靜,就是現在,念念與諸法實相相應,所以貪沒有,瞋也沒有,愚癡也沒有,念念是清淨,煩惱不活動,是煩惱寂靜。

第三、不損惱有情寂靜,若眾生有種種的毀辱、傷害乃至殺害,他不生瞋心、不報復、不傷害任何人。為什麼?因為,他念念趣向第一義諦、念念與聖義諦相應,不取著色、聲、香、味、觸、法,心不取相。這樣修行,沒有生煩惱的機會。

第四、捨寂靜,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遇見好的境界、壞的境界的時候,內心不憂、不喜,住最上捨,住在最殊勝無著的境界。

2)那位聖人在那個時候,他的內心世界,就是剩下清淨的識緣名色,清淨的名色緣識,沒有煩惱在裏面。有名色,就有六處,就是有六根。有六根就有六識,有六識的六根,就是有識之身還在。這個時候,他長時期受離繫的受,就是沒有執著的受,也可以說是不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心裏遇見一切境界,他不執著,也叫做明相應受,長時期的成就無著的受,遠離貪瞋癡繫縛的受。因為,無明相應受已經滅,所以沒有這個有繫受。

3)這位聖人這個有識之身,是過去世的有漏的福業所招感來的壽命。壽命,就是物質組成的生理組織,和他的心思和合在一起不分離。壽的量還在的時候,這有識身一直還是存在。若是壽量盡,就捨掉這個識所攝持的身體,識也捨掉,就入無餘涅槃。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就是現在這個命根以後的命根,就是後來的那個生命也沒有,完全的棄捨,不再得這種果報。熟,就是成熟的異熟果報。不更重熟,既然成熟已,不會再重熟。生命結束,以後就不會再有這個生命,因為沒有無明、愛、取的因緣,所以就不再得生命。這時候,也就是得這樣無生法,也就是無餘依涅槃。

4)又,入於無餘依涅槃的時候,這個有識身的清淨識,和很多的覺受,或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六受。或是所依粗重受,彼果境界受這兩種受。這一切受自然任運滅的關係。所餘因緣先已滅故,就是命根,就是後際的識、名色、六入、觸、受,在有餘依涅槃的時候就已經滅。所以,這個生命體滅以後,就不會再相續,這個時候永久是寂滅,一點剩餘的東西也沒有,這叫無餘依涅槃界,這是究竟寂靜的地方,這個地方沒有動亂相。

a)什麼是所依粗重受?就是身體很粗重,有所覺受,有四種受。

a1)有色所依受,色就是地、水、火、風,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是地水火風組成,這是有色。有色的前五根,發出五識與境界相接觸有受,這是有色所依受。

a2)無色所依受,就是第六意根是無色,與一切法相連繫,也是有受。

a3)果已成滿粗重受,就是前一生所造的業種子,招感現在的果報。這個果報已經給我們,已經成就,已經圓滿,在果上有所受,這是現在受。

a4)果未成滿粗重受,就是現在造業,但是還沒給果報,是將來的受。

b)彼果境界受,就是約外器世間,心與外器接觸的時候會有受,這個受分成四種。

b1)依持受,大水是依風輪為依止,大水上面有地輪,有情在上面居住,叫做依持受。

b2)資具受,房子是我們的資具,吃飯這些都是資具受。

b3)受用受,或者受苦、或者受樂這些受。

b4)顧戀受,顧戀是貪相應受。有貪心,總想要貪求可愛,要有所享受。

5)證得無餘依涅槃的人,也可以說是趣求涅槃者,一心一意希求涅槃,這是說他的志願。於釋迦牟尼的佛法裏面,八正道的梵行已經成就,就是梵行已立。究竟涅槃,就是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就是究竟到達不生不滅的地方,再也沒有生滅流轉的生死苦。

6)前面這一大段已經講說,用三種相貌,解釋緣起的體性。哪三種呢?從前際中際生,這是第一個相。從中際後際生,這是第二相。又於中際若流轉、若清淨,這是第三相。一共用這樣的三相,來解釋十二緣起的體相,是名緣起體性。


5.3.4.2.緣起門

緣起門云何?謂依八門緣起流轉:一、內識生門;二、外稼成熟門;三、有情世間死生門;四、器世間成壞門;五、食任持門,六、自所作業增上勢力,受用隨業所得愛非愛果門;七、威勢門;八、清淨門。

[]什麼是緣起門?就是依據或是從八個方面來解釋緣起流轉的相貌。什麼是流轉?眾生從無始劫以來,相續不斷的在生死裏面流轉。這些流轉的情況都是因緣生起,沒有一樣是自然而有。哪八門呢?

一、內識生門,內就是有情,一切有情生命體裏面的識,叫做內識。識是怎麼生起呢?就是一切識,要依據內根,緣外境而有識。

二、外稼成熟門,就是身外,生命賴以生存的食品,如農作物、莊稼、稼穡這一切的五穀。當然要有田地、種子、水、肥料、陽光,然後才能有五穀的成熟,這也是緣起。

三、有情世間死生門,有心、意、識的世間,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世間,有死也有生,有生也有死。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乃至生緣老死。

四、器世間成壞門,有情居住的地方,就是器世間。器世間也有成壞,一切眾生共業造成器世間;眾生若離開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壞。

五、食任持門,有情世間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一定要有飲食,就是四種飲食:段食、悅意觸食、意思食、識食。這四種食能任持、能保持他的生命。段食是很重要,可是也要有悅意觸食,也要有意思食,也一定要有阿賴耶識這個識食。

六、自所作業,增上勢力,受用隨業所得愛非愛果門。這第六個緣起門,就是有情世間死生門更詳細的說明。眾生有果報,或者是善報、或者是惡報、或者是超越善惡到色無色界的禪定。為什麼有這樣的果報呢?是他自己所創造的業力所成就。他造的這個業力有強大的力量,隨這個力量就得到果報,就受用,就是果報發出來的作用為他享受。隨他所造的福業,就得到可愛的果報;隨他所做的罪業,就得到不可愛的果。

七、威勢門,就是另外有一種人不歡喜欲,歡喜離欲,就修禪定,得到四禪八定,成就廣大的神通,禪定和神通有大威德、有大力量。這也是緣起。

八、清淨門,另外有一種眾生能夠聽到佛說法的音聲,能夠如理作意,能夠得到正知正見而滅除無明。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前面七種就是流轉門,這清淨就是還滅門。生死流轉、涅槃還滅都是緣起,有八個相貌來解釋緣起。


5.3.4.3.緣起義

緣起義云何?謂離有情義,是緣起義。於離有情,復無常義,是緣起義。於無常,復暫住義,是緣起義。於暫住,復依他義,是緣起義。於依他,離作用義,是緣起義。於離作用,復因果相續不斷義,是緣起義。於因果相續不斷,復因果相似轉義,是緣起義。於因果相似轉,復自業所作義,是緣起義。問:為顯何義,建立緣起耶?答:為顯因緣所攝染污、清淨義故。

[]什麼是緣起的義、緣起的道理?

1)離有情,是緣起義。有情,就是有情識。在色受想行識裏面執著有個我,多數執著誰是我?就執著識是我。為什麼?識有受想行,色是我的住處。和一切境界接觸的時候,他有所覺受。也有想的事情,取著一切境界,能夠安立種種的名言。也會有種種有目地的行動,或者是作善、或者是作惡、或者是作不動、修禪定、或者出世間無漏的功德。所以識是生命的主體。若執著識是我,就是我的本身是有覺知性,我的本身是有情識。這樣,有情即是我,就是所執著的我,是常恒住的,非因緣生,就是有情。什麼是離有情?佛法認為一切都是緣起法,所以在一切法裏面,沒有非緣起的我可得,就是緣起義。若承認有我,不合緣起的道理;一切緣起法裏面沒有我可得,叫離有情義。是緣起義,就是沒有我可得。

2)於離有情,復無常義,是緣起義。緣起裏面還有一個道理,就是離有情以後,復無常義。為什麼這樣說?沒有我以後,還有一切法,這一切法還是無常。沒有常恒住的我,沒有這個非緣起法,那麼其餘的一切法呢?又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也不是常恒住、不變異,這就是緣起的道理。

3)於無常,復暫住義,是緣起義。這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無常還有一個暫時存在的意思,就是生起之後,有剎那的存在,這就是緣起的道理。

4)於暫住,復依他義,是緣起義。這個暫時存在的,剎那間存在的一切法,又是依賴眾多的因緣才現起的,所以叫做緣起義。

5)於依他,離作用義,是緣起義。一切法都有它的種子,種子就是因緣,還有其他眾多的因緣。種子是自,其他眾多的因緣就是他。種子自己能生出來嗎?自己不能生。單獨是其他的因緣能生出來一切法嗎?也不行。自不生,他也不生,共起來也是不能生。沒有這些因緣也是不能生,所以,一切法沒有生起的作用。於依他離作用義是緣起義,就是觀察眾多的因緣裏面,每一種因緣,都是沒有生起果法的作用,這叫離作用,這是緣起義。

6)於離作用,復因果相續不斷義,是緣起義。在每一法中,都沒有生果的作用,而還是有因果相續不斷。這麼多的因緣和合起來還是有法生,有因就有果,因果相續,還是不斷。無我而有法可得,法又是剎那滅,又是暫住,又是緣起,緣起中又無作用,無作用而又有功能能生一切法。緣起的道理是這樣。

7)於因果相續不斷,復因果相似轉義,是緣起義。有因就有果,果又作因,又有果,從無始劫來,一直相續不斷的這樣演變。在相續不斷中,還有因和果是相似的相續。譬如說:做善就得善報,就是相似;做惡得惡報是相似。緣起的道理是這樣。

8)於因果相似轉,復自業所作義,是緣起義。因與果是相似相續不斷,還有你所受的果是你自己的業力所創造,若沒有造這個業,是不得果報。這是緣起的道理。

9)問:為了顯示何種道理而建立緣起的理論呢?答:為了顯示各種不同因緣所繫屬雖然是很多,但是其中有染污、清淨的不同的差別。染污,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乃至生緣老死。清淨,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樣顯示這個道理,顯示這道理有什麼意思?因為,在這裏可以選擇,染污是苦惱,清淨是安樂,就可以重新創造清淨的緣起,能開發、能攝受清淨的緣起。


5.3.4.4.緣起差別

5.3.4.4.1.無明

5.3.4.4.1.1.十九種無知

緣起差別云何?謂於前際無知等,如經廣說。於前際無知云何?謂於過去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於後際無知云何?謂於未來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未來為當有耶?為當無耶?當何體性?當何種類?所有無知。於前後際無知云何?謂於內起不如理猶豫,謂何等是我?我為何等?今此有情從何所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所有無知。

[]什麼是十二緣起的差別?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乃至到生緣老死。無明是什麼意思?就是前際、中際、後際無知,像經中很廣博、很詳細的解說過。

1)於前際無知云何?前際就是過去。無知,就是無明,沒有智慧,對於所了知境界不明白。謂於過去諸行,就是從無量劫來已經過去很多的事情,主要就是色受想行識諸行,都是有為法,所以叫做行。起不如理分別,在內心生起不合道理的分別。什麼是生起不如理分別?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曾無耶,曾何體性,曾何種類,所有無知。

a)謂我於過去為曾有耶?就是計我論者,內心這樣想:色受想行識裏面有一個我,這是常恒住不變異。這個我,在過去世的時候是曾經有過嗎?以前就是有的嗎?如果是有,從無始劫來一直到現在這個我就是常住。

b)為曾無耶?過去世沒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現在忽然間就有?如果這樣的話,這個我不是常住,它遲早會斷。以前沒有,將來也可能沒有,這是斷見。

c)曾何體性?若是過去世就有這個我的體性的話,那麼我的體性是什麼樣子?是善、是惡、是不善不惡?或者是清淨、是染污?

d)曾何種類?我的過去是有,就有我的體性。那麼這個我,它是那一類呢?是天、是鬼、是胎卵濕化?是什麼種類?

e)所有無知,過去是有,不決定,也不知道;過去是無,也不知道。曾何體性,曾何種類也不知道,不決定,這叫做無明。執著有我是常,這是無明;執著有我是斷,也是無明;說它是那種種類,也是無明。執著有我,就是無明。因為,沒有我可得。

2)什麼是於後際無知?謂於將來的色受想行識,也會生起不合道理的虛妄分別。怎麼樣的分別?色受想行識這個我,或者是即蘊是我,或者離蘊是我。這個我在將來的時候是有呢?為是應該沒有呢?若是當有,過去是有,現在、未來有,能夠常恒住不變異;若是未來沒有,就是斷見,自己這麼猶豫不決。當何體性?我將來若是有,我的體性是什麼樣子?是清淨,是染污?當何種類?在胎卵濕化裏是那一類?在五趣裏面是那一趣?對於這些事情所有的無知,就叫做無明。

3)什麼是於前後際無知?於前後際,就是指現在說。現在若是對未來說就是前際,若對過去說就是後際。謂於內起不如理猶豫,就是指內身,這個身體。起不如理的猶豫,不決定,這樣子?那樣子?不決定。怎麼樣不決定法呢?

a)謂何等是我?這個我,從過去際來到現在,這我是什麼樣子?就是在五蘊裏面,色是我,受想行識是我,乃至是識是我。

b)我為何等?這個我,在現在死掉以後,又到未來,這個我又是什麼,什麼是我?我是什麼?不明白,這叫無知。在五蘊裏面,我是色、我是受、我是想、我是行、我是識,這裏猶豫不決、不知道。

c)今此有情從何所來?這個有情過去世,從什麼地方來?從天上來?從人間來?從三惡道來?

d)於此沒已當往何所?現在死掉,到什麼地方,到天上?到地獄?所有無知。於過去際、於未來際、於現在際不明白,不明白究竟這個我是怎麼回事?執著有我,而對這個我,又不太明白,還是猶豫不決,這叫做無明。


於內無知云何?謂於各別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之為我,所有無知。於外無知云何?謂於外非有情數諸行,起不如理作意,謂為我所,所有無知。於內外無知云何?謂於他相續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怨親中,所有無知。

[]4)什麼是於內無知?於內無知,就是指這個身體裏面的事情不明白,就叫做無明。

a)謂於各別諸行,就是一樣一樣的有為法。譬如說眼、耳、鼻、舌、身,這是五淨色根,緣五種境生五識,這是一種行。另外五淨色根的依止處,就是扶根塵。又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這些事情,這也是諸行。

b)起不如作意謂之為我,在各別的這些有為法,有生滅變化的五淨色根、扶根塵、心識,這些諸行上發起不如理的想法,說色是我、或者說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識是我;或者眼是我、耳是我、乃至鼻舌身意是我,就是執著這些事情是我,這實在是無知,這都是不是我,那有我可得?而妄想顛倒執著為我,就是無知,就是無明。

5)什麼是於外無知?就是身外之物,自己還是不知道,那也是無明。

a)謂於外非有情數諸行,不是有情之類,色、聲、香、味、觸,這一切的大地、山河、鳥語、花香這一切事情,外邊不是有情的範圍內所有的有為法。

b)起不如作意謂之為我所,發起不如理的這種作意想法,執著這是我所有,這塊土地是我的,這車子是我的,這房子是我的,種種的這些我所法。我尚不可得,那有我所可得呢?所以是無知,這就是無明。所以,在有情的色、受、想、行、識,執著我、我所;在無情物上,執著是我所有。真實在一切有為法上,沒有常恒住不變異的我。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而執著有我、我所那是無明,所以叫做無知。

6)什麼是於內外無知?謂於他相續諸行,另外一個有情的生命體上,所有的色受想行識就是諸行。他有情也是屬於有情,所以也可以說是內;但是他不是我的生命,所以又說是外。起不如理作意分別,就是這個人是我的怨家,這個人是我親愛的人,這個人也不親、也不怨,是個中等、中間性的人,這也是無知。


於業無知云何?謂於諸業,起不如理分別,謂有作者,所有無知。於異熟無知云何?謂於異熟果所攝諸行,起不如理分別,謂有受者,所有無知。於業異熟無知云何?謂於業及果,起不如理分別,所有無知。

[]7)什麼是於業無知?謂於諸業,就是各式各樣的業,或者是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是不動業、或者是十善業、十惡業,五逆十惡的業。起不如理分別謂有作者,因為業不會自己就會有業,而是要有個作者去創造,才會出來業。因業而執著有我,這個作者就是我,實在就是無知,就是無明,那有我可得呢?所以叫做所有無知。

8)什麼是於異熟無知?對於果報這一方面的一切有為法,生起不合道理的分別,就是這樣的有為法現起的時候,有一個我去接受它,這我為受者,而實在我是不可得,可是不知道,所有無知,所有的無明。

9)什麼是於業異熟無知?就是對於業因,及業因所得果,生起不合道理的分別心,所有的無知,就叫做於業異熟無知。或是說不承認有業,也不承認有果,業與果都是沒有,不承認有因果。這樣的不如理分別所有的無知,就叫做無明。


於佛無知云何?謂於佛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於法無知云何?謂於正法善說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於僧無知云何?謂於僧正行,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

[]10)什麼是於佛無知?就是對於佛所覺悟的菩提無知。菩提,就是如理智、如量智,能覺悟諸法實相的智慧,叫做如理智;通達一切緣起法,就是如量智。佛的菩提就是斷除煩惱障,斷除所知障。

a)對於佛的無上菩提的境界,他不能思惟、觀察,因為不明白,也就沒有辨法思惟。

b)或邪思惟,他會思惟佛菩提,但是他有邪知邪見的關係,思惟的不對。

c)或由放逸,或者這個人貪著世間的五欲,對佛菩提的事情敬而遠之。

d)或由疑惑,或者這個人願意學習,但是沒有甚深的理解,不能建立清淨的信心,所以心裏面疑惑。人能夠得到那樣高的智慧嗎?人能夠沒有煩惱嗎?人能夠大慈大悲的廣度眾生嗎?就是對於佛的功德心裏面有疑惑。

e)或由毀謗,或者是心裏面有成見,有意毀謗佛的功德智慧,也是無明。總之,或不思惟的無知,或邪思惟的無知,或由放逸的無知,或由疑惑的無知,或由毀謗的無知,都叫做無明。

11)什麼是於法無知?對於佛的大智慧所證悟的勝義諦,不明白,也叫做無明。謂於正法,正法是什麼呢?就是佛所覺悟的大涅槃的境界,這是正法。通常說教、行、理。教就是無量無邊的法門,法門裏面說到行,說到理,說到佛的果德,統起來都名為正法。善說性,佛有大智慧善巧的宣說這個正法,來開導迷惑顛倒的眾生,初中後所說的妙法,都是非常有益,能令眾生得大利益。或不思惟,眾生的智慧不夠,沒有辦法思惟、觀察如來的正法,這是無明。或邪思惟,有成見的人作種種的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這就叫做無明。

12)什麼是於僧無知?僧,就是隨佛出家修學聖道有成就的人。謂於僧正行,就是隨佛出家這些人,減少睡眠、雜事,專精的修學四念住,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一種行為。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這也叫做無明。


於苦無知云何?謂於苦是苦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如於苦,當知於集、滅、道無知亦爾。

[]13)於苦無知云何?在學習佛法之後,能夠進入到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的時候,會覺知到苦真是苦,和一般的凡夫不同。因為,凡夫不是真實能夠知道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眾生也知道。但是五取蘊苦,眾生是不知道。像壞苦、苦苦,眾生也能知道;但是行苦就不明白。謂於苦是苦性,苦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是苦性,或者是壞苦,或者是苦苦,或者是行苦。在色受想行識裏面,也會有如意的事情,但是如意的事情忽然間失掉,這就是壞苦。苦苦,很多令他不如意的事情,不能排遣,只有受。或者是沒有苦也沒有樂,也是苦。因為,不可能永久停留在不苦不樂的境界,在時間上剎那剎那的向前進,一定遇見壞苦,或是遇見苦苦,行苦也是苦。所以,凡夫是很難覺悟是苦,唯有聖人對於色受想行識是苦,認識得非常清楚。或不思惟,凡夫不明白,所以不能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所有無知,這就是無明。

14-16)於苦無知,於集、滅、道也是不懂。苦諦是由集諦來,集是因,苦是果,滅是滅除苦。怎麼樣才能滅?要修戒、定、慧的聖道,才能滅除惑業苦。


於因無知云何?謂起不如理分別,或計無因,或計自在、世性、士夫、中間等不平等因,所有無知。如於因無知,於從因所生諸行亦爾。

[]17)什麼是於因無知?因,就是生命體的緣起,也就是一切法的緣起,不明白,這也是無明。就是生起不合道理的觀察、想法,怎麼樣?

a)或者起不如理分別的時候,認為世間上一切眾生的生命體,沒有因緣就有。

b)或計自在,認為世間上的生命,眾生的生命體也好,所居住的世界的情況也好,是有因緣而有。什麼因呢?這些世界上的事情是自在天創造,生命是大自在天創造給我,高山大海是大自在天創造。

c)或計世性,承認有一個真實體性的東西,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就是世間一切法是依他為根源而有,就名之為世性,也叫做冥性。冥性是什麼呢?就是外道入定能觀過去八萬劫的事情,在八萬劫以前就看不明白,心裏想,八萬劫之前我看不明白的地方就叫做冥。那個地方有不可思議的體性,生出來世間一切法,這叫做冥性,也叫做自性。這個自性沒有創造萬法的時候,叫做自性。創造萬法的時候,叫做世性。不管是創造、不創造,我看不懂那回事情,我看不明白就叫冥性。自性,是約有意識的神;冥性,是約一種理性。

d)士夫,士夫就是我,就是執著色受想行識裏面有一個我,我創造世間一切,就是神我。有我論者認為我是萬能,能創造世間的一切萬事萬物。

e)中間,就是梵天王。在初禪和二禪之間,叫中間禪,也就是無尋唯伺三昧。梵天王成就這個三昧,有能力創造世間的萬物。所以,認為世間上的萬事萬物是梵天王創造。

f)等不平等因,等,就是這以上。這以上這麼多的看法是不平等因。什麼是不平等?譬如:大自在天創造宇宙間的萬事萬物,萬事萬物是有因,是以大自在天為因。大自在天是誰創造?沒有人創造他,他是自然而有。那麼萬事萬物是有因,而自在天是無因,這是不平等。很多都是有因,只有一個是無因,所以彼此不平等。

g)所有無知,計無因也是無知。計自在天、計世性、計士夫、計中間禪等不平等因,都是無知,都是無明。就像前面說,對於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的因,不知道怎麼回事?這是無明。

18)從那個因所生出來的萬事萬物,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也不明白。因不明白,果也是不明白,所以也是無明。


又彼無罪故名善,有罪故名不善;有利益故名應修習,無利益故名不應修習;黑故名有罪,白故名無罪;雜故名有分。

[]因果,有善的、有福業的因果;有非福,罪業的因果,就是染淨。清淨的屬善,染污的屬惡。

a)無罪故名善,存好心,不傷害別人,那件事就是善。

b)有罪故名不善,不存好心,傷害別人也就傷害自己,就是有罪過,那件事不善。

c)所做的事情是有利益,對於自己有利益,對於他人也有利益,那麼這樣的事情,就應該去做。

d)若是從符合因果的道理,能夠不做惡事而做善法,就會有真實的利益,應該去做,無利益的事情是不應該做。

e)什麼是有罪?做那件事沒有光明令你苦惱,就是有罪。

f)什麼是無罪?做那件事令你心清淨,得的果報也特別的滿意,所以是無罪。

g)什麼是有分?有的時候做那件事又不純是有罪,也不純是福,有福也有罪。所以得果報的時候,也有福的一面,也有受苦的一面,就是混雜。所以,有分就是有黑白分,就是有苦、也有樂。


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云何?謂增上慢者,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如是略說十九種無知。

[]19)什麼是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為什麼要說六觸處?就是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乃至內心來分別,就在這個地方,開始用功修行。如何說?就是六根與六境,與色聲香味觸接觸的時候,運用智慧,調伏內心的動作,觀察、思惟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無常、無我;觀察、思惟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無常、無我,觀察、思惟一切法空,令心無所住。什麼是如實通達?就是如諸法真實相去通達,去明了、去觀察。這樣才算修行,才能改造自己,不會再墮落在輪迴裏面。在這裡,於六觸處如實通達,而實在沒有如實通達,就認為自己是如實通達,這是無知,這是無明。怎麼叫無明呢?就是這位增上慢的人,把自己看得太高,對於他自己所成就的境界,搞錯,所以顛倒思惟。只是得一點禪定而已,並不是得聖道,但是認為是得聖道,就是無知、無明。這樣,略說十九種無知,就是十九種無明。


5.3.4.4.1.2.七種無知

復有七種無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轉愚;四、最勝愚;五、真實愚;六、染淨愚;七、增上慢愚。前十九無知,今七無知,相攝云何?謂初三無知攝初一,次三無知攝第二,次三無知攝第三,次三無知攝第四,次四無知攝第五,次二無知攝第六,後一無知攝第七。

[]1)除了十九種無知,又有七種的無知,就是七種的無明。哪七種呢?

第一、世愚,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前際、後際、現在際,在這三世上不明白是無我、無我所,所以叫做世愚。

第二、事愚,是約內外說。

第三、移轉愚,就是由未來移轉到現在,由現在移轉到過去。指前面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業能感果報,就是移轉。

第四、最勝愚,就指前面於佛無知、於法無知、於僧無知,三寶是最殊勝。

第五、真實愚,真實愚是苦、集、滅、道,對於出世間的因果不明白。

第六、染淨愚,就是前面於因無知,即因所生法無知,就是因果。因果有善、惡,所以稱為染淨。

第七、增上慢愚,就是於六處觸如實通達無知,就是對沙門果有所不知。

2)前面說的十九種無明,這裏又說七種,彼此的關連,是怎麼樣呢?

a)初三無知攝初一,十九種無知中,初開始三個無知,可以攝持第一個愚,就是世愚。

b)次三無知攝第二,十九種無知中的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可以攝持第二個事愚。指色受想行識的事,都是無我、無我所,但是不知道,認為有我、有我所。

c)次三無知攝第三,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攝第三移轉愚。

d)次三無知攝第四,就是三寶,攝最勝愚。

e)次四無知攝第五,苦、集、滅、道無知,攝第五個真實愚。

f)次二無知攝第六,就是於因無知、即因所生法無知,攝第六個染淨愚。

g)後一無知攝第七,就是於六觸如實通達無知,就是沙門果證的不明白,攝增上慢愚。


5.3.4.4.1.3.五種愚

復有五種愚: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前十九愚,今五種愚,相攝云何?謂見愚,攝前六及於因所生法無知;放逸愚,攝於業異熟俱無知;真實義愚,攝於佛等乃至道諦無知;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當知義愚通攝一切。

[]1)還有五種的無知。

一、義愚,就是不明白道理,對於一切所應該通達的事情,都是不明白。

二、見愚,有智慧,能有所見,在這廣大、複雜的情況中,他能夠看出來一些道理,叫做見。但是這種見,是愚癡的境界,有無明,搞錯,所以叫做愚。

三、放逸愚,想要生到天上,但是又不想要做善事,就叫做放逸愚。

四、真實義愚,對真實義不明白,苦集滅道是真實義,不明白就是愚。

五、增上慢愚,這和前面一樣。

2)前十九種愚,今五種愚,相攝云何?

a)見愚,攝前六及於因所生法無知,見愚可以收攝前十九個愚裏面的前六個愚。以及於因無知,從因所生法無知,這兩個。所以,見愚可以該攝八個無明。

b)放逸愚,攝於業異熟俱無知,就是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俱無知,可以放在放逸愚裏面,生死業都是屬於放逸的事情。

c)真實義愚,可以攝佛、法、僧無知,苦、集、滅、道這七個無知。

d)增上慢愚,攝最後無知。

e)義愚,當知義愚通攝一切,十九個無明都可以包括在內。


5.3.4.4.1.4.六種無明差別

復次,無知、無見、無有現觀、黑闇、愚癡及無明闇,如是六種無明差別,隨前所說七無知事,次第應知。於後二無知事,總合為一,起此最後無明黑闇。復有差別,謂聞、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別,如其次第說前三種;即此所治軟、中、上品差別,說後三種。如是所治差別故、自性差別故,建立六種差別應知。

[]1)復次,現在約能知的智慧,來說無明。無知、無見、無有現觀等有六種無明。不現見的事情,不明白叫做無知;現見的事情,當前就可以見聞覺知的事情,不明白叫做無見。無有現觀,無分別智與真如理相應的時候,叫做現觀。現在說無有現觀,就是凡夫境界。黑闇也是無知,愚癡也是無知,以及無明闇還是無知。這樣一共有六種差別。這六種不同的無明,就是隨順前面所說的七無知事的次第。

第一、無知,就是世愚。

第二、無見,就是事愚。

第三、無有現觀,就是移轉愚,因為沒有聖道的智慧,就是要流轉生死;若有聖道的智慧,生死就停下來。

第四、黑闇,就是最勝愚。

第五、愚癡,就是真實義愚,對於苦集滅道的次第的道理不明白。

第六、無明闇,就是染淨愚和增上慢愚,總合為一,就是這裡最後的無明黑闇。

2)還有不同的含義,就是學習佛法的人,初開始是聞所成慧,再進一步思所成慧,再進一步是修所成慧,這三種智慧。由這三種方法所成就的三種智慧,有什麼作用呢?能消除內心的無明。聞所成慧所對治的無明,就是無知;思所成慧所消除出去的無明,就是無見;修所成慧所對治的無明,就是無有現觀,如其次第說前三種無知。

3)聞思修三慧所對治的無明,是有三種不同。依照無明煩惱力量分軟、中、強,分三品。由聞思修三種智慧,所消除的無明的差別,說為前三種無明。在無明本身的體性上看,也是有軟、中、上品的不同,就是後三種無明。所以,建立六種差別應知。


5.3.4.4.2.

身行云何?謂身業。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動。語行云何?謂語業,餘如前應知。意行云何?謂意業。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動。

[]1)什麼是身行?就是身體的活動所造的業力。通常說出入息是身行,為什麼?因為有入出息、有這口氣,身體才能動。或者,就是身體發出來種種的活動,也叫做身行。這裏,主要是身體發出來的活動。或者是欲界的活動,或者是色界天身的活動。若在欲界來說,就是一個福業,一個非福業。若是在欲界以上的色界天,就是不動業,就是定。這樣福行、非福行、不動行,就是是無明緣行的行。

2)什麼是語行?就是說話所造的業力。內心裏面要有所尋伺,才能夠會說話,所以尋伺叫做語行。或者,說誠實的語言,或者說虛妄的語言這些事情,就叫做語業。其餘像前面身行所說,就是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動。

3)什麼是意行?就是意的造作、意的活動。就是第六意識要活動,一定要有受、想的心所,不然第六意識也不能活動。所以,受、想心所叫做意行。或者,就是思心所,由思為導首,所有的思想活動,都叫做意業。若是欲界有情,意業活動,或者是福業、或者是非福業。若在上二界,唯名不動業,因為他是修禪定。


5.3.4.4.3.

眼識云何?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如眼識如是,乃至意識應知亦爾。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別、差別應知。此於欲界具足六種,色界唯四,無色界唯一。

[]1)什麼是眼識?

a)這個眼識不是指現在的眼識,是這個生命體結束,又出現一個生命體而說。所以,就是在當來,以眼根為依止處,發出來眼識,能明了各式各樣的色境,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就指這個眼識說。

b)這個眼識,是由名言種子才能現起,但是名言種子現起同時也要有有支種子,就是業力的種子。所以,在這裏說所有造的福業,或者造的非福業,造的不動業。由這些業,熏習、引發眼識的種子,叫做種子識。種子即是識,名為種子識。

c)及彼種子所生果識,種子識不能永久停留在種子的狀態,若有因緣得果報的時候,眼識就現行,就是果識。前面是因,這裏是果;因也好,果也好都是識。

2)眼識之外,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同眼識是一樣。也是在當來,依止餘根了別境識,所有福、非福、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及彼種子所生果識。

3)由所依,由於這個識一定要有一個所依根,就是眼識依眼根,耳識依耳根,乃至意識依意根。及境界,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要有一個所緣境,沒那個所緣境,這個識是不活動,不能生起。所依之根、所緣之境不同,所起的了別也就不同。就是依眼根、色境發出來眼識;依耳根及所緣的聲音,發出來的耳識,乃至意識。所以,由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差別應知。

4)這個識,若在欲界的眾生,是具足六種識,眼識、耳識乃至意識。但是色界天的眾生,六識不具足,鼻識、舌識沒有。因為,他們常入定,不需要吃欲界的飲食,所以沒有鼻識、舌識,色界唯四種識。無色界呢?唯有一種,就是第六意識,前五識都沒有。這樣,這個識指六識說,不像前面別的文指阿賴耶識。


5.3.4.4.4.名色

受蘊云何?謂一切領納種類。想蘊云何?謂一切了像種類。行蘊云何?謂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識蘊云何?謂一切了別種類。如是諸蘊,皆通三界。四大種云何?謂地、水、火、風界,此皆通二界。四大種所造色云何?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欲界具十及法處所攝假色,色界有八及法處所攝色,然非一切。此亦二種,謂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及於彼所生果名色。

[]1)名色中的名。

a)什麼是受蘊?就是眾生在當前的境界上,領受不同種類的事情,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各式各樣的情況。這麼多的種類積聚起來,名為受蘊。蘊,積聚的意思。什麼是種類?唯有苦受、唯有樂受、唯有不苦不樂受;有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意觸所生受,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境界。

b)什麼是想蘊?就是眾生生命體存在的時候,會了別、會認識很多不同的事情。想蘊的範圍很寬,能夠分析一切法,能夠建立很多的名言,用很多的名言表達一切法。所以,能詮、所詮,都是想蘊的作用,這麼多的事情總合起來,就叫做蘊。

c)什麼是行蘊?就是一切心所造作意業種類。一切心,有時候是有道德,有的時候是無道德,有的時候貪心,有的時候瞋心,各式各樣的心。各式各樣的心在創造的時候,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業種子。或者是善、或者是惡、或者是無記、或者屬於人、或者屬於天,這是種類不同。

d)什麼是識蘊?就是一切了別種類。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這個了別的範圍非常的大,色受想行都能了別。前面的受、想、行、識,都是通於欲界、色界、無色界。

2)名色中的色。

a)什麼是四大種?前面受想行識,是名色支裏面的名。什麼是色?色是四大種,就是地、水、火、風界。地水火風通於欲界,也通於色界。

b)什麼是四大種所造色?就是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十色處,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加上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境界。法處所攝色,法處,就是第六意根所面對的境界。色、聲、香、味、觸,都是法,也包括在法處之內。另外,就是律儀色、非律儀色、三摩地所行境色,都是法處所攝色。

3)欲界的眾生具足十種色: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及法處所攝的假色也具足。假色,就是律儀色和非律儀色。三摩地所行境色,就是實色。假色是怎麼講呢?就是受律儀戒的時候,戒師作白四羯摩,或者是念戒相的時候,都能夠誠懇、沒有雜念、很分明,在心裏面接受。這樣,在內心造成一種假色,也就是造成一種力量,就是戒體。當受戒的時候,虔誠的祈求戒法,希望能夠得到戒,有這樣的心,就得戒。就是因為內心的祈求、思惟,而成立這樣的色,才顯現出來這種色,所以這個叫做假色,就是因此假立名為色。

4)色界天有八種,及法處所攝色裏面的三種色,但不是三種色全部都有。因為色界天的人,不會有非律儀,所以色界天的人只有三摩地所行境色、律儀色這兩種。

5)名色還可分兩種,一個種子,一個現行這兩種。

第一、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什麼是識種子?就是名色的種子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面叫識種子。所攝受種子名色,就是阿賴耶識能夠受熏,能夠儲藏在那裏,它能接受,所以叫攝受種子,這稱為名色,不是現行的境界。

第二、及於彼所生的果,稱為名色。就是種子的名色,成為現行的名色。


5.3.4.4.5.六處

眼處云何?謂眼識所依淨色,由此於色已見、現見、當見。如眼處如是乃至意處,隨其所應盡當知。於一切處,應說三時業用差別。此亦二種,謂名色種子所攝受種子六處,及彼所生果六處。五在欲、色界,第六通三界。

[]1)什麼是眼處?就是眼根,眼根也叫做眼處。處,生長門,就是由於六根、六境合和的時候,能生出識,所以,是識的生長門。眼處、眼根,究竟指什麼說?就是眼識所依止的淨色,這精微的物質。因為有眼根的關系,眼識就能發生作用。所以,對一切的色法,已能夠見到一切色法,也是現在能見,或者當來能見。

2)如眼處是這樣子,乃至意處,隨其所應也是這樣子,應該知道。就是耳處所依淨色,就是淨色根,由此淨色根的耳根,所以於聲塵已見、現見、當見。

3)於一切處,應說三時業用差別。於一切處,就是六個處。應說三時業用差別,就是前面說的已見、現見、當見。在一切的境界上看,應該說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有三時的作用差別。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或者說已見、現見、當見;已聞、現聞、當聞等。

4)處也分兩種不同,就是名色種子所攝受種子六處,就是六處的種子隨逐名色種子,這是在種子的階段,還沒能夠現出來六處的境界。及彼所生果六處,這就是現行。

5)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前五處是在欲界、在色界;第六是通三界,就是意處是通於三界。


5.3.4.4.6.

眼觸云何?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淨妙等義。如是餘觸各隨別境說相應知。此復二種,謂六處種子所攝受種子觸,及彼所生果觸。欲界具六,色界四,無色界一。

[]1)什麼是眼觸?就是根、境、識這三種法能和合起來,才名之為觸。觸,能夠攝取一切境界的特別清淨、微妙的境界;也能攝取不清淨,不微妙的境界;也可能攝取不到淨妙等。

2)像這樣,其餘的觸,各各隨順自己所常用的境界,說出來這三和觸的相貌,應知就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3)這個觸也是分成兩種,謂六處種子所攝受種子觸,這就是種子觸。及彼所生果觸,就是現行。

4)欲界具六,色界是四;無色界只有一,就是意觸,不具有前五觸。


5.3.4.4.7.

樂受云何?謂順樂諸根境界為緣,所生適悅受,受所攝。苦受云何?謂順苦二為緣,所生非適悅受,受所攝。不苦不樂受云何?謂順不苦不樂二為緣,所生非適悅非不適悅受,受所攝。欲界三,色界二;第四靜慮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唯有第三不苦不樂。此亦二種,謂觸種子所攝受種子受,及彼所生果受。

[]1)什麼是樂受?順樂諸根境界為緣,就是隨順樂受的諸根境界為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境。這根境為緣,能隨順你的心意,發出樂受的感覺,生出令你喜悅的感覺。受所攝,就是與樂受同時活動的心、心所法。

2)什麼是苦受?謂順苦二為緣,就是六根、六境,根和境這兩個,作為隨順苦受生起的因緣,所以就生出令你不歡喜的感覺。受所攝,就是與苦受同時的其他心、心所法。

3)什麼是不苦不樂受?就是以根、境這兩個,作為隨順不苦不樂受生起的因緣,所發生出非適悅受、非不適悅受,還有種種受的所攝。

4)欲界,這三種受都有;色界只有兩種,沒有苦受。初禪、二禪、三禪,這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有。到四禪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定,是沒有苦受、也沒有樂受,只有不苦不樂的無記受,所以色界是二。

5)受也有兩種,就是觸種子所攝受種子,以及彼所生果受。


5.3.4.4.8.

欲愛云何?謂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愛云何?謂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無色愛云何?謂無色界諸行為緣所生,於無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無色界苦果。

[]1)什麼是欲界的愛?欲界的愛是怎麼生起的呢?

a)就是欲界的一切有為法,欲界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有為、有漏的境界為因緣所生出來。愛,就是內心攀緣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心裏面有愛現起,叫做諸行為緣所生。愛通常說,是隨順心所欲,就會生起愛的這種活動;但是不隨順心所欲,就是苦惱的境界,或者是不苦不樂的境界,心裏面也會有愛,就是不歡喜的境界,希望它遠離。

b)於欲界行染污希求,這樣生出的愛,不是清淨的愛,是一種繫縛的境界,所以叫做染污。這種染污繫縛的愛生起以後,不會滿足,還會希求更多。一方面是染著繫縛,一方面不知足,這都是有愛的相貌。

c)由此能生欲界苦果,這樣的心情生起以後,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就是能生欲界的苦果。染污的希求應該有二種,用合理的或者是合法的手段、合法的行為,就是五戒十善這一種,就會生出人天的果。另一種,用非法的手段,做種種惡事,就會生出三惡道的果。三惡道是苦果,人天也是苦果。

2)什麼是色界天的愛?

a)就是色界天的諸行,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色受想行識,主要就是禪悅的境界,禪定裏面的輕安樂,或者是不苦不樂,這些因緣生出的愛著心。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成就色界禪,或者死掉以後生到色界天,都叫做色愛。

b)於色界行,染污希求。有如意的禪悅,因為愛著禪悅的境界,為禪悅的境界所繫縛,所以也是染污。有順心的境界,還是繼續地希求,又發起一種染著的願望。

c)由此能生色界苦果。因為有這樣的情形,就會引出色界的苦果。

3)什麼是無色界天的愛?無色界諸行,沒有色,只是受想行識,空無邊處定乃至到非想非非想處定,這些有為的諸法為緣生出染著心,也還是愛、見、慢。對於無色界行染污的希求,由此能生無色界的苦果。


5.3.4.4.9.

欲取云何?謂於諸欲所有欲貪。見取云何?謂除薩迦耶見,於所餘見所有欲貪。戒禁取云何?謂於邪願所起戒禁所有欲貪。我語取云何?謂於薩迦耶見所有欲貪。初唯能生欲界苦果,餘三通生三界苦果。

[]1)什麼是欲取?就是對於欲界的色聲香味觸這個五欲,有所貪求、有所貪著、有所貪戀,就叫做欲取。取,就是愛增長,愛欲心比以前強烈。或者說愛只是內心裏面有強烈的愛;取的時候,就是一定要把那件事拿到。還是指內心說,可是比以前力量是更大,所以叫做欲取。

2)什麼是見取?欲取是一般的凡夫境界;見取是聰明的凡夫,就是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徒,心裏面有一大套的思想,對於那樣的思想,感覺到非常滿意。什麼是見?就是除薩迦耶見其餘的見。薩迦耶見就是我見、我所見;我見、我所見除外,其餘的斷見、邊見、邪見,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有那樣的見的時候,對於那樣的看法,非常歡喜、愛著,就叫做見取。

3)什麼是戒禁取?邪願,就是錯誤的願望、不正當的希望。譬如說持牛狗戒,希望生天,這是不合道理,就叫做邪願。修種種的苦行,能得解脫,都叫做邪願。邪願是他的希望,要有所行動,才能夠滿足他的願,行動叫做戒禁。要持牛狗戒,守牛戒、守狗戒,或者是為太陽曬,周圍點上火,五熱炙身,用這種行動,能夠生天,能得解脫,叫做戒禁。他對戒禁,非常的滿意、歡喜。

4)什麼是我語取?就是對於所執著的我,非常歡喜、愛著。認為在色受想行識裏面,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的我,色受想行識有老病死,這個我是沒有老病死,所以愛著這個我。對於所執著的我,有愛著心,叫做我語取。為什麼稱為我語?這個我只有這麼一句話,說是我、有我,實在是沒有我,我的體性是沒有。

5)欲取,欲界一般的人都有這種欲取。見取、戒禁取,外道才有這種思想,有這種愛著。我語取,是通於一切眾生,所有的凡夫都有我語取。欲取,只是欲界。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是通於三界。欲取,只能夠使令我們引生欲界的苦惱,或者人天的苦惱,或是到三惡道的苦惱。其餘三個取,使令你得到三界的苦惱。


5.3.4.4.10.

欲有云何?謂欲界本有、業有、死有、中有、生有,及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有,總說名欲有。此復由先所作諸行煩惱攝受之所熏發。色有云何?謂除那落迦、傍生、餓鬼、人有,所餘是色有應知。無色有云何?謂復除中有,所餘是無色有,應知。問:依何義故建立七有,所謂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有,業有,中有?答:依三種所作故。一、能引有謂一。二、趣有有謂一。三、受用果有謂五。

[]1)什麼是欲有?

a)欲界本有,本有就是原來有,就在死有之前,就是有色受想行識的果報,也叫做前死有,在死有以前所有的色受想行識,這叫做本有。

b)業有,業有就是業力,前生所造的業,能使令我們再得果報,叫做業有。本有也就是業有,由業而有。本有是果有,業就是因有。因能有果,在因上說,就是叫做業有。

c)死有,就是本有最後一剎那。

d)中有,中有就是死有和生有中間的這個有。在階段上、在時間上說,叫做中有,實在是生有的開始。

e)生有,就是正式果報開始的一剎那,叫做生有。

f)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有,就是地獄、傍生、餓鬼、人、天,這是五個有。這十個有,總說名為欲有。在十二緣起的有,主要是指業有,其餘的有主要是由業有而有,而業有是由先前所作的諸行煩惱攝受之所熏發。諸行,就是各式各樣的有為法、有漏法,有漏法裏主要指貪瞋癡的煩惱。造業以後,還要有貪瞋癡煩惱攝受,攝受就是給它力量。常常的貪、瞋、愚癡,就給那個業加強力量。熏發,也是攝受的意思。用煩惱熏業,使令它的力量強大,於是乎就出來果報、出來有。所以,雖然有業力,但是若修四念處,斷除煩惱,業的力量就不夠,不能得果報。

2)什麼是色有?就是除掉那落迦、傍生、餓鬼、人有,剩餘的就是色界天的有,應該知道色有包括本有、業有、死有、中有、生有、天有,總名為色有。

3)什麼是無色有?就是還要除掉中有,因為中有是色法,無色界天沒有色。剩餘的是無色有,應該知道包括本有、業有、死有、生有、天有。

4)根據什麼樣的道理安立七個有?哪七有?就是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業有、中有。就是根據三種力量所作的事情,安立這七種有。哪三種所作呢?

一、能引有,就是業力,業力能引出來這一切有。業是能引,它能引出來果報,果報叫做有,在七個有裏面只有一個,就是業有。

二、趣有有,就是趣有之有,趣者,向也,能向有那邊。它本身是有,能向於有那邊,在七有裏面,就是中有。中有本身有色受想行識,能向於生有那邊。

三、受用果有,受用果,得到果的時候,可以給你一點享受。就是其餘的那落迦、傍生、餓鬼、人、天這五種有,這五種果報,是給你享受。


5.3.4.4.11.

生云何?謂於胎、卵二生,初託生時。等生云何?謂即於彼身分圓滿,仍未出時。趣云何?謂從彼出。起云何?謂出已增長。出現云何?謂於濕、化二生,身分頓起。蘊得云何?謂即於彼諸生位中,五取蘊轉。界得云何?謂即彼諸蘊,因緣所攝性。處得云何?謂即彼諸蘊,餘緣所攝性。諸蘊生起云何?謂即彼諸蘊,日日飲食之所資長。命根出現云何?謂即彼諸蘊,餘壽力故,得相續住。此生支略義者,謂若生自性(生、出現),若生處位(生、趣、起),若所生(蘊得),若因緣所攝(界得、處得),若任持所引(諸蘊生起),若俱生依持(命根出現),是名略義。

[]1)什麼是生?就是在胎生與卵生這兩種生,他的果報開始寄托在母腹裏面受生的時候,就叫做生。

2)什麼是等生?就是在母腹的胎藏裏面,他的身體各部分圓滿,頭、手足等各部分圓滿,但是還沒有出胎,這個時候叫做等生。等,有圓滿的意思,由不圓滿到圓滿。

3)什麼是趣?從胎裏面出來,這時候叫做趣。

4)什麼是起?從胎裏面出來以後,他的身分逐漸地增長,長大、成熟。

5)什麼是出現?在濕、化生這兩種眾生,他的身體,頭、身、手、足,忽然間就現前。

6)什麼是蘊得?就是在生、等生、趣、起、出現這五個裏面,都是有色受想行識五蘊現起。得,就是成就。這個五蘊,由業力種子,現在果報現前,叫做蘊得。前一個五蘊生老病死結束,中間的中有五蘊也死掉,現在生、等生、趣、起、出現,又得五蘊,所以叫五蘊得。五取蘊,就是五取蘊是由取而有,有五蘊以後,又有取的煩惱。取,可以包括一切煩惱在內。轉是現前、出現的意思。

7)什麼是界得?就是十八界也是現前。就是前面的色受想行識五取蘊的因緣所攝性。因緣是什麼?是種子。十八界這個界,就是種子。眼界、色界、眼識界,每一界都是由種子現起的,所以叫做界。都是有它的因而現行,由種子而有。所以,在種子這個範圍內的力量,就是屬於因緣的功能性,而現起十八界。

8)什麼是處得?處,就是十二處,內六處和外六處。得,成就十二處。就是彼色受想行識五蘊,屬於其餘的緣,就是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比如六根對六識來說,就是增上緣;六境就是所緣緣;前一剎那的六識,為後一剎那的六識的等無間緣。所以,屬於其餘的緣而現起,就是十二處。

9)什麼是蘊生起?由種子才能現起諸蘊,而現行之後,還要每一天用飲食來滋長,它才能夠繼續存在。就是具足四種食,段食、悅意觸食、意思食、識食。

10)什麼是命根出現?就是彼色受想行識諸蘊,能相續的存在,另外要有一個壽命的力量來支持,這個五蘊才能相續的存在。所以,不只是要有飲食,另外還要有命根。什麼是命根?就是另外一個業力,將生理的組織和心理的組織,和合在一起、不分離的力量,使令他相續的存在,叫做壽。

11)現在把這生的十種相貌再把它略說出來。

a)若是生自性,就是包括生和出現。

b)若是生處位,就是生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處。在這個地方、在這個時候,是這樣子;另一個時候,一個地方,又一樣,這叫做生處位。包括等生、趣、起。

c)若是所生,就包括蘊得,就是五蘊是所生,就是種子所生。

d)若是因緣所攝,就是包括界得、處得。

e)若是任持所引,就是諸蘊的生起。諸蘊所引而說是任持所引,當然是由業力的任持,它能夠存在,由業力攝持的力量,就是引。蘊的出現,由業力的牽引而出來。任持,就是業力抓住它,往外拉,果報才能見到,叫任持所引。

f)若俱生依持,就是命根出現。俱生,同時存在,沒有先後。依持,五蘊以命根為所依,而命根能攝持它使令它不壞。這是前面十種生的要義。


5.3.4.4.12.

衰云何?謂依止劣故,令彼掉動。老云何?謂髮色衰變。攝云何?謂皮膚緩皺。熟云何?謂火力衰減,無復勢力受用欲塵。氣力損壞云何?謂性多疾病故,無有勢力能作事業。黑黶間身云何?謂黯黑出現,損其容色。身脊傴曲、喘息奔急云何?謂行步威儀,身形所顯,由此發起極重喘嗽。形貌僂前云何?謂坐威儀位,身首低曲。憑據杖策云何?謂住威儀位,依杖力而住。昏昧云何?謂臥威儀位,數重睡眠。羸劣云何?謂即於此位無力速覺。損減云何?謂念慧衰退。衰退云何?謂念慧劣故,至於善法不能現行。諸根耄熟云何?謂身體尪羸。功用破壞云何?謂彼於境不復明利。諸行朽故云何?謂彼於後將欲終時。其形腐敗云何?謂壽量將盡,身形臨壞,於諸事業,無復功能。此老略義者,謂依止變壞(衰),鬚髮變壞(老),充悅變壞(攝),火力變壞(熟),無病變壞(氣力損壞),色相變壞(黑黶間身),威儀變壞(身脊傴曲喘息奔急、形貌僂前、憑據杖策、昏昧、羸劣),無色諸根變壞(損減、衰退),有色諸根變壞(諸根耄熟、功用破壞),時分已過(諸行朽故),壽量將盡(其形腐敗),略義應知。

[]1)什麼是衰?就是這個身體沒有力量、劣弱,使令這個色受想行識不安穩,掉動、不安定。依止,就是色受想行識,因為一切的活動以色受想行識為依止處,沒有色受想行識,什麼事也沒有。

2)什麼是老?就是頭髮的顏色也有變化、衰老。

3)什麼是攝?就是皮膚鬆弛,有皺紋。

4)什麼是熟?就是四大裏面的火大的力量減少,吃東西吃不多,吃多就不消化,身體也怕冷,沒有力量享受色聲香味觸。

5)什麼是氣力損壞?就是色受想行識裏面,容易有病,沒有力量能作事情。

6)什麼是黑黶間身?就是這個身體裏面有痣,有黑點出來,損害他的容貌顏色。

7)什麼是身脊傴曲喘息奔急?身脊,後面的脊梁。傴曲,就是彎腰駝背。喘息奔急,有的時候氣、呼吸不那麼穩定,就是氣急,喘起來。就是行步的威儀,若一動起來,就喘息奔急。身形所顯,身的形相顯示出來,就是身脊傴曲,彎腰駝背是身形所顯。由此發起極重喘嗽,身體一動就喘、就咳嗽,就是喘息奔急。

8)什麼是形貌僂前?形貌,身形的相貌。僂,也是駝背,但是頭向前,身體不是那麼端正。坐威儀位,坐在那裏,就駝背、頭就向前,這是一種相貌。身首低曲,頭抬不起來。

9)什麼是憑據杖策?住的時候,威儀的相貌。依杖力而住,要拄著杖、憑據這個杖。策,也是杖,要憑據杖的力量才能夠立在那裏,才能住在那裏。若沒有杖就站不穩。

10)什麼是昏昧?謂臥威儀位,就是昏昧的時候,只能臥下來。數重睡眠,數數的要睡覺,睡得很重。

11)什麼是羸劣?羸瘦沒有力量。就是在睡眠的時候,無力速覺,沒有力量,都遲鈍,不是快醒覺。

12)什麼是損減?念慧衰退,這是指心理上說。念是記憶力,記憶力不好。智慧也退,以前是有很大、很多的智慧,現在這個智慧不夠,觀察力不夠。

13)什麼是衰退?由於念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劣弱,以前有很多的功德的善法,現在不行,作不來。由念慧劣,是故名衰。由信等善法不能現行於前,是故名退。

14)什麼是諸根耄熟?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老了。耄,是高年的時候,稱之為耄;或者是八十歲、九十歲稱之為耄。熟,是老。身體尪羸,身體多病,而特別的羸弱。

15)什麼是功用破壞?就是六根的作用,眼根的作用乃至意根的作用破壞。謂於彼境,謂彼六根在六種境界上,不像以前那樣的明,眼睛也不明,耳根也不明,乃至意根也不夠明,沒有那麼好用。

16)什麼是諸行朽故?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口鼻舌身意這些諸行,都是朽故,不是那麼強壯。故,就是陳舊。謂彼於後將欲終時,那個老年人在後來的時間,將要結束,命將要終了。

17)什麼是其形腐敗?謂壽量將盡,壽量沒有多少。身體臨近到破壞的時候,所以對於任何事情,都沒有能力做。

18)現在再把它歸納成要義。依止變壞是第一句。鬚髮變壞是第二句。充悅變壞,是第三句。充悅,應該說是身體健康,心情快樂。火力變壞是第四句,無病變壞,是第五句。色相變壞是第六句。威儀變壞是第七句。無色諸根變壞是第八句,就是意根,意根裏面很多的功德,像念、慧這一類的事情。有色諸根變壞是第九句,就是前五根。時分已過壽量將盡,就是第十句。


5.3.4.4.13.

彼彼有情云何?謂那落迦等有情。種類云何?謂即彼一切。終云何?謂諸有情離解支節而死。盡云何?謂諸有情由解支節而死。壞云何?謂識離身。沒云何?謂諸色根滅。捨壽云何?謂氣將盡位。捨煖云何?謂不動位。棄捨諸蘊,命根謝滅云何?謂時死。死云何?謂遇橫緣非時而死。時運盡云何?謂初死未久位;又死魔業名時運盡。此死略義者,謂若死(終、盡),若死法(壞、沒),若死差別(捨壽~時運盡),若死後位(死魔業),是名略義。如是名為:緣起差別,應知。

[]1)什麼是彼彼有情?那一個、那一個眾生呢?就是那落迦等有情,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這一切眾生。

2)什麼是種類?就是那一類有情裏面還有很多的差別,但是這些眾生都要死。

3)什麼是終?謂諸有情,離解支節而死。什麼是解支節?支節,就是身體裏面有某一部份,若碰到它是痛得厲害,這個人就會死亡。人死亡的時候,地水火風不平衡,破壞支節,就死掉。什麼是離解支節而死?就是沒有解支節而死這件事,這就是化生的有情,它是一下子就死掉,頓然間就死亡。

4)什麼是盡?謂諸有情,由解支節而死。這不是化生的有情,死亡時是逐漸的死,所以,就有破壞支節的時候的痛,這樣痛苦而死。

5)什麼是壞?謂識離身。就是明了性的眼識,乃至阿賴耶識,離開地水火風組織的這個生命體,同它相分離。

6)什麼是沒?謂諸色根滅。前五根都是物質所成,所以稱為色根。

7)什麼是捨壽?謂氣將盡位,就是出入息將要盡的這個時候、這個階段。

8)什麼是捨暖?謂不動位,這個人身體不能動。

9)什麼是棄捨諸蘊、命根謝滅?謂時死,就是壽命滿,就死掉。命根就是壽,生理的組織和心理連在一起不分離,叫做命,繼續的存在叫做壽。命根謝滅的時候,就是時死,壽命盡了。棄捨諸蘊,生存的時候是蘊,若是死掉的時候,不名之為蘊。

10)什麼是死?謂遇橫緣非時而死,遇見一些意外的事情,或者是發生車禍;或者從懸崖上掉下來,摔死;或者其他的水火刀兵這些事情。壽命還沒有盡就死掉,這個時候叫做死。

11)什麼是時運盡云何?初死還沒有多久的時候,叫做時運盡。又死魔業,名時運盡。什麼是死魔業?就是時運盡,把生命破壞,叫做死魔業。

12)什麼是這個死的要義?若死就是初二句。若死法就是第三到第四句。若死差別就是第五到第十句。若死後位就是第十一句,是名略義。如是名為緣起差別應知。


5.3.4.5.緣起次第難

5.3.4.5.1.順次第-第一差別

問:何因緣故,無明等諸有支,作如是次第說?答:諸愚癡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彼發起邪行。由邪行故,令心顛倒。心顛倒故,結生相續。生相續故,諸根圓滿。根圓滿故,二受用境。受用境故,若耽著、若希求。由希求故,於方覓時,煩惱滋長。煩惱滋長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由所起業滋長力故,於五趣生死中苦果生。苦果生已,有老死等苦。謂內身變異所引老死苦,及境界變異所引憂歎苦,熱惱之苦。是故世尊,如是次第說十二支。

[]問:什麼理由無明等諸有支,作這樣的次第宣說出來?先說無明而後說行,而後說識乃至最後說生、老死,這個次第為什麼這樣排列呢?

答:1)為什麼要先說無明緣行呢?很多愚癡的人,一定要先不明白所應該明白的事情,就是無明。什麼是所應知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主要是自己的生命體,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情呢?自己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明白道理,心裏面不認為不明白,會作種種的妄想,作種種的分別,於是就發動種種不合道理的行動。哪些?就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這三件事。為什麼稱為邪行?發出來這麼多的活動裏面,沒有一件事是對自己真實有利益,都是苦惱的事情,不是一個解脫的事情。

2)為什麼次說行緣識呢?因為,做福行、或者做非福行、或者是不動行。做這樣有漏業的事情以後,在阿賴耶識裏面成為種子,並沒有現行得果報。但是得果報的時候,種子就發生作用,使令你心裏糊塗。心顛倒,就是中有投胎時的一剎那心,心裏面糊塗,沒有正念,也就是有愛煩惱或者瞋煩惱。

3)為什麼次說識緣名色呢?心顛倒故,結生相續。這裏是說現行,造的業種子,現在發生作用,叫你得果報的時候,心裏面糊塗、顛倒。心裏面不是愛煩惱,就是瞋煩惱,有這樣顛倒的煩惱的緣故,就結生相續。結,就是和合,這一念明了性的識,和父母的遺體相和合,生命體就出來,叫做生,由結而生。這時候,就是前一個生命滅,後一個生命相續下來,沒有斷。雖然有生滅,但是沒有斷,又相續下去。這個時候,色受想行識都具足。識緣名色,識是阿賴耶識的種子,也就是阿賴耶識為名色作因緣。在識名色這個時候,六根還沒有成就,成就的是意根和身根,眼、耳、鼻、舌還沒有。投胎的這個人,自己不知道,還認為是有正常的身體的樣子,在一個地方住在那裏。他心裏面也照常的有種種的妄想,所以也是有色、受、想、行、識都具足。受想行識叫做名;父母的遺體就是色;再加上阿賴耶識,就是這些和合起來,叫做結生相續。

4)為什麼次說名色緣六處呢?生命體成就、相續下去,沒有中斷。識、名色成就以後,加上母親的滋養,加上自己的業力,就逐漸的增長,所以叫做相續。相續到一個階段,叫諸根圓滿,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圓滿,六根都成就。

5)為什麼次說六處緣觸、觸緣受呢?根圓滿故,二受用境。根圓滿,約胎生來說,就是出胎。出胎以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圓滿,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就會有識。根和識這二個,受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就有觸,也就是有受。

6)為什麼次說受緣愛?受用境故,若耽著,若希求。受用境故,因為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和六識,要受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的關係。受用境界的時候,有滿意、有不滿意。若是滿意的境界,就耽著、愛著滿意的境界,貪心就來,捨不得和這種愛著的境界分離。若希求,就希求繼續有滿意的境界,為我享受,指未來的所愛的境界。

7)為什麼次說愛緣取?由希求故,於方覓時煩惱滋長。因為貪心愈來愈大,所希求的也是愈來愈多,老是不感覺到滿足,有匱乏苦,不斷的要追求。周遍一切處,追求的時候,原來的愛煩惱,也包括瞋煩惱,一切的煩惱都在內,繼續的增長廣大,就是取。在內心裏面愛煩惱增長,叫做取,而實在這裏面是有行動,但是只在煩惱這一方面說就叫做愛緣取。

8)為什麼次說取緣有?煩惱滋長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煩惱愈來愈厲害,滋長就是生長,同時也就是有行動,就會發動出來,招感後來果報的業,或者是可愛的業,或者是非可愛的業;也可說是福業、非福業。由現在愛、取煩惱的滋長,使令以前造的業的力量變大,大到可以招感後來的果報,後來的果報不是愛,就是非愛。

9)為什麼次說有緣生?由所起業滋長力故,於五趣生死中苦果生。由自己的身口意,主要是內心所發動出來的這個業。由煩惱的滋長的力量,這個業的力量也大起來,所以在五趣生死裏邊,苦惱的果報就現出來。而那個生是什麼呢?也還是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

10)為什麼次說生緣老死?苦果生已,有老死等苦。這個苦果已現前,就是識名色已現前,繼續的增長,就有老死這麼多的苦惱。什麼是老死等苦?就是內裏面的這個身體,地水火風組成的身體,變化的時候,就會有老死的痛苦。境界變異,就是所緣的境界,有外邊的境界,也有內身的境界。自己老病的時候,心裏面也不痛快。若外邊所愛的一切的境界也變化,內心裏面就會引起憂歎苦、熱惱之苦。憂,憂愁。歎,就是發出來語言,非常地傷心。熱惱之苦,就是內心裏面煩擾不安。所以世尊把這十二因緣,是這樣的次第宣說出來。

《披尋記》三○七頁:境界變異所引憂歎苦熱惱者:此所引苦,餘處說名愁歎苦憂惱。由可愛事無常轉變,悲傷心戚故名愁。由彼發言恣嗟欷歔故名歎。因此拊膺故名苦。內懷冤結故名為憂。因茲迷亂故名為惱。複有餘釋,如下〈攝事分〉說,(陵本八十八卷三頁)今此所說,次第少異,然義無別,故應准釋。

[]境界變異所引憂歎苦熱惱者:此所引苦,餘處說名愁(悲)歎苦憂惱。愁(悲)歎苦憂惱和這裏說憂歎苦熱惱,應該是沒有很多的差別。由於可愛的事情無常,轉變,悲傷心戚,就叫做愁。由彼發言恣嗟欷歔故名為歎,發出來語言。恣嗟就是悲痛,發出來聲音,叫做恣嗟。欷歔就是哭泣,故名為歎。因此拊膺故名為苦,拊膺就是拍自己胸、打自己的身體,就叫做苦。內懷冤結故名為憂,心裏面恨,故名憂。因茲迷亂故名為惱,迷惑擾亂,叫做惱。還有不同的解釋。如下攝事分裏面說。

5.3.4.5.2.順次第-第二差別

復有次第差別,謂依二種緣,建立緣起次第。一、內身緣,二、受用境界緣。內身緣,前六支所攝(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用境界緣,後六支所攝(受、愛、取、有、生、老死)。先於內身起我執等愚,由此不了諸業所引苦果異熟故,發起諸業,既發起已,即隨彼業,多起尋思。由業與識為助伴故,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根初起所攝苦果,根圓滿所攝苦果,受用境界所攝苦果。即名色為先,觸為最後。又於現法中,依觸緣受,發起於愛。由受用境界緣,廣起追求,或由事業門,或由利養門,或由戒禁門,或由解脫門,發起欲求、內身求、邪解脫求;如是求時,令先所起煩惱及業所引五趣生死果生。既得生已,老死隨逐。

[]1)還有不同的次第差別,佛說十二緣起,是依二種因緣,建立十二緣起的次第。哪二個?一、內身緣,就是這個生命體的因緣,從這裏來建立緣起的次第。二、受用境界緣,由貪瞋的分別心,受用外面境界,從這個立場來安立次第。

2)內身緣,從內身這一方面的情況安立緣起,就是十二緣起的前六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這六個。這六個是按照內身的情況,安立次第。受用境界緣,後六支所攝,由內心享受外境、愛著外境的這一方面來安立,其餘的後邊六個支的次第,從受開始一直到生老死。

3)為什麼約內身緣安立前六支的次第?

a)眾生最開始的一個大毛病,先對內身起我執等愚,身體裏面沒有我,而偏要執著有我,不應該有我執,而執著有我,這就是糊塗。起我執以後,而自己就要有所求,來保護這個我。

b)由於沒有智慧,不但不明白無我的道理,同時也不明白諸業所引苦果異熟故。不明白若是發動出這樣的業,或者福業、非福業、不動業,將來的後果是苦惱,到三惡道是苦,來到人間也是苦,到諸天得禪定也還是苦。不是壞苦就是苦苦,再不然就是行苦。所以,毫無疑問發動這件事情,就創造這個業力,這就是無明緣行。

c)在造業的時候,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業的種子。造業以後,隨業又生種種的尋思,隨順無明煩惱的尋思,就是愛取,又是潤業,業就會強起來。

d)無明緣行的時候,造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是不動業,這個業力與阿賴耶識作助伴,就是陪伴它、同它合作,就能招感將來三種苦惱的果報。哪三種?

第一、根初起所攝的苦果。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有這六根,在初起的時候,只有身根、意根;其他的眼、耳、鼻、舌是後起。所以,根初起所攝的苦果,就是名色。

第二、根圓滿所攝苦果。根圓滿就是六處,這個時候六根都有,在這個範圍內的苦果。

第三、受用境界所攝苦果。受用境界,就是與境界相接觸,接觸的時候也是苦果。這三種苦果在十二緣起裏面就是名色為先;然後就是六處;最後就是觸。

4)為什麼約受用境界緣安立後六支的次第?

a)又在現在的生命體中,隨順六根接觸六種境界,這個時候內心裏面有覺受。因為受有順樂受,有順苦受,有順不苦不樂受的情況。所以,順樂受的時候,貪愛心就生起來,這個時候是受緣愛。

b)受用可愛的境界的時候,貪心就增長,廣大的追求所愛的境界,就是取,愛緣取。或由事業門,或由利養門,或由戒禁門,或由解脫門,發起欲求、內身求、邪解脫求。或由事業門,或者這個人創造很多的事業,或者在政府裏做事。或由利養門,自己做農工商這些事情,得到財富。或由戒禁門,就是外道持種種戒,由這一方面滿足他所希求的事情。或由解脫門,指外道,就是邪梵行求,要解脫六道輪迴的苦惱,希望得到涅槃。發起欲求,發起對世間的塵勞,色、聲、香、味、觸的希求。內身求,就是由戒禁門,希望將來得到一個快樂的生命,生到天上享天福。邪解脫求,就是由解脫門希望得到色界的四禪,或者無色界的四空,認為就是得涅槃,解脫生死苦。

c)這樣求的時候,在愛緣取的說明,這是偏重於內心的煩惱那一方面說。實在的情形是,在煩惱活動的時候,也會造業。令先所起煩惱及業,就是在內身緣的時候,無明所起的煩惱,及無明所造的行的業力,就在阿賴耶識裏面引出來,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是業所成就的種子,由現在愛取的煩惱,加強那五支的力量,所以就引出來五趣生死果生。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這三支是能生支。

d)五趣生死果生,就是所生支。既得生已,老病死、憂悲苦惱也隨著來。


5.3.4.5.3.順次第-第三差別

復有次第差別,謂由三種有情聚:一、樂出世清淨;二、樂世間清淨;三、樂著境界。

由初聚故,滅諸緣起,增白淨品。由第二有情聚故,不如實知諸諦道理。若住正念,或作福業,或作有漏修所引不動業。若不住正念,便發非福業,或起追悔所引,或不追悔,歡喜所引心相續住。彼又如前,於下中上生處次第,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名色為先,觸為最後。由第三有情聚故,依現受用境所生受,於現法中如前次第,起後六支,謂受為先,老死為後。

[]1)還有不同的理由,說明十二緣起次第的不同。就是無量無邊的眾生裏面,可以分成三類,哪三類呢?

一、樂出世清淨,歡喜佛法,希望解脫生死苦,得到涅槃,超越世間的涅槃是最清淨。

二、樂世間清淨,他歡喜人天的境界,這是最清淨。表示不願意做惡事,歡喜做善法。但是這個人還是靠不住,煩惱來,也會做惡事。

三、樂著境界,將來的事情不管,歡喜眼前的色聲香味觸,這是他所追求。

2)樂出世清淨的這個佛教徒,學習四念處,滅除無明,無明滅故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逐漸的增長無漏的智慧,就得涅槃。

3)樂世間清淨的這一類,是創造生死,

a)不能真實的通達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世間是苦,三惡道是苦,人天也是苦,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苦諦;不知道苦諦是由集諦來;又不知道出世間的滅諦、道諦。

b)若是他的心安住在正念,不損害任何人。有可能做一些利益自己、利益他人的好事情。若進一步,能夠修學梵行,放捨世間的欲,修學禪定,得色界定、無色界定,但是是有漏。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修四念處,只是降伏表面上的煩惱,煩惱的種子還在,所以是有漏。雖然是有漏,但是是屬於禪定,所以叫做修。由這樣努力的修行,能引出不動業,達到色界定、無色界定這個高深的禪定的境界,成就這樣的業。

c)若是心不安住在正念,就不管是道德、不道德,只要對我有利就行,於是乎就會創造很多不可愛、很多苦惱、有罪過的事情,就要到三惡道。

d)或起追悔所引,就是發非福業的時候,就創造一種追悔,就是以前造罪業,現在有點後悔。這有兩個時候,一個在生存的時候,心不安就會後悔;一個在死亡的時候中陰身出現,惡果報出現,後悔。心相續住,就是造這種業,熏習在他的阿賴那識裏面。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或不追悔歡喜所引,住正念,做福業的時候,心裏歡喜,等到死亡的時候,中陰身現前的時候也快樂,因為有可愛的境界出現。若是造不動業,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也不追悔、不後悔,也是心情快樂。這種境界也還是無明緣行、行緣識。心相續住,就是行緣識的境界,造這個業就在阿賴那識裏面相續的存在下去,造業這個業就不失壞,就相續的安住在阿賴耶識裏面。

e)這個第二類眾生和前面一樣,於下中上生處,下就是三惡道;中就是人天;上就是色、無色界的地方。隨其次第,能夠招感當來的三種苦果,就是名色為先,觸為最後,中間是六處。

4)第三有情這一類的人,依據、隨順愛著的心情活動。在現在所受用的境界上生出來順樂受、順苦受、順不苦不樂受。於現法中,如前次第,起後六支,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六支就出來,所以有這樣的次第。


5.3.4.5.4.逆次第

問:何因緣故,逆次第中,老死為先,說諸緣起?答:依止宣說諦道理故,以生及老死能顯苦諦。如世尊言:新名色滅為上首法。問:何故不言諸無明滅為上首耶?答:依心解脫者而施設故。由彼於現法中,種子苦及當來苦果,不生而滅,故說名色為先,受為最後,得究竟滅。又於現法中,受諸受時,愛及隨眠永拔不起,說名為滅;由彼滅故,以彼為先,餘支亦滅。如是等類,宣說緣起次第應知。

[]問:什麼理由?不按照順的次第,逆著次第說,先說老死,然後說生,一直說到無明。為什麼要先從老死這地方說十二緣起呢?

1)答:根據佛陀宣說苦集滅道四諦道理的次第,所以,先說老死。以生及老死能顯苦諦,這個生命體一開始,苦惱就來,最後就老死,這樣的講解,能顯示人生是苦,使令我們生厭離心,發道心。

2)像佛在《阿含經》裏面說:新名色滅為上首法。新名色,就是現在生起的名色,在十二緣起裏面,就是生支,就是識緣名色,生命體就從這裏開始。為什麼是新?前面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的這個名色,是指種子,是以前的、是舊的;現在這個生老死的生,是指現行。種子生現行,這個生命體開始,這個時候叫新名色。這個名色滅,不生,為最重要的部分。

3)問:為什麼不講很多的無明滅為最上首、為最重要?怎麼說是新的名色滅為上首、為最重要的呢?答:這句話是根據心解脫者而說。心解脫者是誰?是阿羅漢,無明滅得慧解脫,愛滅得心解脫。前面說新名色滅,這句話是根據得心解脫的阿羅漢而施設。施設,就是這樣安排。

4)由於那個阿羅漢,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就是現在的日常生活的境界裏面。種子苦,就是阿賴那識裏面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阿羅漢的異熟識裏面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也有這種種子,但是沒有力量,所以當來苦果不生。當來苦果是什麼?就是生老死的生。那個生不能生起,所以將來的生老死的生就是滅。因為這樣的關係,名色滅故,說名色為先,受為最後,得究竟滅。阿羅漢不會再投胎,所以沒有生。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是最後滅。

5)又阿羅漢於現法中,接觸色聲香味觸法,也會有受。因為阿羅漢有聖道的力量,有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愛煩惱不動。遇見可愛的境界不愛,遇見不可愛的境界不恨,也不憂、也不喜,住最上捨,就是聖道的力量把愛和隨眠永久的消滅,永久也不會再生起。就是愛、取不再滋潤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不加強它的力量,所以,新名色滅,新名色沒辦法生起。由彼那個生,就是新名色滅,生滅故,老死滅,老死滅故,憂悲苦惱滅,剩餘的支也都滅。前面有順的次第的解釋,有逆次第的解釋,所以宣說十二緣起的次第是這樣,應該知道。


5.3.4.6.緣起釋詞

問:何故緣起說為緣起?答:由煩惱繫縛往諸趣中數數生起,故名緣起。此依字釋名。復次,依託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故名緣起。此依剎那義釋。復次,眾緣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故名緣起。如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餘。依此義故釋名應知。復次,數數謝滅,復相續起故,名緣起。此依數壞數滅義釋。復次,於過去世覺緣性已,等相續起故,名緣起。如世尊言:我已覺悟,正起宣說。即由此名展轉傳說,故名緣起。

[]問:有什麼理由佛安立緣起的名字?

1)答:由煩惱繫縛,由於有愛、有憎,有各式各樣的煩惱。煩惱把我們綁住,這就叫做緣。往諸趣中,煩惱把我們綁住,綁到天道、人道、三惡道裏面。什麼是起呢?數數生起,一次、又一次在五趣裏面現出來生命。這依照字,來解釋緣起的名字。

2)復次,依止很多的因緣,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剎那生、剎那滅,剎那滅、剎那生,滅了是沒有,但是又繼續的和合生。和合生,又滅,滅了,又生,故名緣起。依托眾緣就是屬於緣;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就是起。這是依止剎那生滅來解釋。

3)復次,眾多現行的事情剎那、剎那的都過去,但是在創造的時候,剎那、剎那的熏成種子,還在你心裏面相續住,沒有分離,沒有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將來的時候,內心裏面那個種子,就發生作用,又生起果報,這叫做緣起。如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非餘。根據這個道理解釋緣起的名字,應該知道。

a)此有故彼有,這件事情有,所以就有那件事。無明有故行有,行有故識有,識有故名色有,名色有故六處有,乃至生有故老死有。此生故彼生,無明生故行生,行生故識生,識生故名色生,乃至生生故老死生。

b)另外一種解釋此有故彼有,是無作用緣生義。此生故彼生,是無常緣生義。什麼是無作用緣生呢?就是每一個無量無邊的所生法,各有各的因緣,就是這樣的因緣而生起一切法,不是大自在天生,也不是神我生,不是邪因緣生。什麼是無常因緣生呢?所生法是無常,能生的因緣也是無常。若是不生不滅的無為法,不能生一切法。此生故彼生,就是否認無為能生一切法。所生的是有為,是有生有滅,能生的因緣也是有生有滅。

c)非餘,不是那個餘。餘,就指梵天王來說,指無為法來說。那個是不能作生諸法的因緣,所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眾緣過去而不捨離,依自相續而得生起,這都是有為的境界,都是自己的分別心,自己的身口意,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創造,這樣是諸法生起的因緣;不是梵天王,也不是無為法。

4)復次,數數的謝滅,數數指一期生命的生滅,滅以後,又相續的生起,又有新的生命生起,這叫做緣起。就是數數的有因緣生起,而又數數的滅壞;滅壞之後,又有因緣又生起,所以叫做緣起。這是依照數數的有破壞的因緣,數數的滅壞的道理來解釋。

5)復次,佛在過去世,成佛的時候,覺悟一切眾生在生死裏流轉,是由因緣有的。

a)緣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因緣的體性。因緣裏面,有的是因緣,有的是等無間緣,有的是增上緣,有的是所緣緣,因緣的體性有這麼多的差別。

b)什麼是等相續起?佛成道的時候,覺悟一切緣起的體性,覺悟以後,所宣說的緣起,和佛所覺悟的緣起,是相等的。或是說等,就是如實,不增也不減。按照諸法緣起的真實情況,相續的為我們宣說出來,叫做起。覺緣性是緣,等相續起是起。佛自己覺悟,叫做緣;為我們宣說,叫做起。等是佛的智慧,說法說得非常的真實,所以能相續的為一切眾生轉法輪,故名緣起。

c)佛自己說:我已經覺悟緣起的道理,正起宣說,正就是等,也就是真實不虛。發起這樣的宣說,來開導我們。即由此名展轉傳說,故名叫做緣起。


5.3.4.7.緣起緣性

問:無明望行為幾種緣?答:望諸色行(身語業),為增上緣;望無色行(意業),為三緣,謂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如是餘支為緣多少,應如此知。謂有色支望有色支為一增上緣;望無色支為二緣,謂所緣緣及增上緣。若無色支,望有色支唯為一緣;望無色支為三緣,謂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1)問:無明和行相望,就是相對的時候,為幾種緣?無明對行來說,無明有幾個力量來幫助這個行呢?行的生起,無明給它多少力量?給它做幾種緣?

答:在這裡的行,分兩種,色行、無色行。或是說三種行,身行、口行、意行。身行、口行,是屬於色行,是有形相。意行,是心法,不是地水火風,就叫無色行。

a)無明若對色行來說,它有幾種緣?是什麼力量呢?無明對色行來說,在四緣裏面是增上緣,就是幫助它生起活動。身、語言的活動,無明都有力量幫助它們生起活動。

b)無明若對無色行,對意行,就是內心的活動來說,無明能給它幾種力量呢?就是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第一、等無間緣,就是前一剎那心過去,後一剎那才能生起。第二、所緣緣,就是次一剎那心要依前一剎那心為緣,才能生起,生起來以後又能緣前一剎那的心。第三、增上緣,就是幫助它活動,次一念心生起來幫助它活動。

2)無明望行是這樣,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乃至生緣老死,其餘的支有多少緣也應該這樣可以知道。

3)就是有色支望有色支,為一增上緣。望無色支為二緣,謂所緣緣、及增上緣。

a)有色支望有色支,就是名色望六處。名是心法,色就是色法。六處裏面眼、耳、鼻、舌、身這五處是色支;意處就是心法,就是無色支。所以,名色裏面的色,對六處來說,就是有色支望有色支,有色與有色相望,看看他們在四緣裏面是那一種關係呢?只有一個緣,就是增上。名色裏面的四大,能逐漸的加強前五處的成就。

b)有色支若對無色支來說,為二緣,就是所緣緣,以及增上緣。

4)若無色支望有色支,唯為一緣。望無色支為三緣,謂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a)若無色支望有色支,唯為一緣,就是增上緣。

b)若無色支望無色支,譬如說愛緣取,愛是心法,是無色支,取也是無色支。就是無色支望無色支,有三個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問:何故諸支相望無因緣耶?答:因緣者,自體種子緣所顯故。問:若諸支相望無因緣者,何故說言依因果體性建立緣起耶?答:依增上緣所攝引發因、牽引因、生起因故,說名為因。問:幾支是引因所攝?答:從無明乃至受。問:幾支是生因所攝?答:從愛乃至有。問:幾支是生、引二因果所攝耶?答:於現法、後法中,識等乃至受,於生老死位,所攝諸支。

[]1)問:何故諸支相望無因緣耶?答:因緣不是說這個支和那一個支相對望,因緣是自己和自己來相望。譬如無明,就是無明的種子能生起無明的現行,愛種子生起愛煩惱的現行,六處的種子生六處的現行。不是和別的支相望,是自己和自己相望,叫做自家的種子來顯示因緣的道理。諸支相望,無明支對行支、行支對名色支、名色支對六處支、六處緣觸、觸緣生、生緣老死,都是在現行上的法相望,所以沒有提到因緣。每一法都有因緣,可是這裏就沒有提這件事。

2)問:若是說現行的十二緣起,不談種子,就是活動出來的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彼此相望,就不需要談到因緣,若這樣的話,又為什麼說依因的體性、果的體性來建立十二緣起呢?這樣說就有因緣的意思,怎麼能說沒有呢?答:前面說因果體性建立緣起,是依增上緣所攝的引發因、牽引因、生起因,這三因都是屬於增上緣。屬於增上緣的引發因叫做因,牽引因叫做因,生起因叫做因,所以叫做因果體性建立緣起。

3)問:在十二緣起裏面那幾個支是屬於引因呢?答:從無明乃至受,無明、行這是能引支。識、名色、六處、觸、受是所引支。一個能引,一個所引。

4)問:幾支是生因所攝?答:就是愛緣取、取緣有,這是生因所攝。

5)問:幾支是生、引二因果所攝耶?生因所攝,能生因就是愛取有,所生的就是生老死。生因和引因所造成的果有幾支呢?答:就是現在的生命體裏面,有識、名色、六處、觸、受一共是五支,這五支是引因。於後法中,就是生老死,加上愛取熏習識、名色、六處、觸、受,就變成生因。就是有愛取的熏習,識、名色、六處、觸、受,就叫做有,就叫做生因;若沒有愛取的熏習,識、名色、六處、觸、受,就叫做引因。有熏習,叫做生因;生老死,就是生因的果。所以,生引二因果所攝是誰呢?就是現法、後法中的識、名色乃至受,就是引因,它也是生因。由此引因、生因感得生老死的果。生老死是果,就是二因所得果,於生老死位所攝諸支,就是生、引二因所得果。

《披尋記》三一二頁:依增上緣所攝引發因等者:《緣起初勝法門經》說:唯依一增上緣說無明緣行,次第乃至生緣老死。此增上緣複有二種:一遠,二近。當知遠增上緣,即此所說牽引因;近增上緣,即此所說生起因。前能引後,展轉增勝,即此所說引發因。是故經說唯依一增上緣。此中三因,如前〈有尋有伺地〉釋。

[]依增上緣所攝引發因等者,這《緣起初勝法門經》裏面說,唯依一個增上緣說無明緣行,次第乃至生緣老死,此增上緣復有二種,一個是遠的增上緣、第二個是近的增上緣。當知遠的增上緣,即此所說的牽引因。牽引因是什麼呢?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是牽引因,引出識、名色、六處、觸、受。近增上緣,即此所說生起因。生起因是什麼?就是愛、取、有。為什麼叫做近增上緣呢?約它和生老死相近,愛取有就是與生老死近。若是前面的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對生老死來說就是遠,所以都是增上緣。引發因是什麼?前能引後展轉增勝,前一支引起後一支,無明引起行、行引起識、識引起名色、名色引六處,乃至生引老死。引發因是通於牽引因和生起因。


5.3.4.8.緣起分別緣

5.3.4.8.1.十二支次第分別

5.3.4.8.1.1.辨為緣

5.3.4.8.1.1.1.無明緣行

問:若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何因緣故,於緣起教中,不先說耶?答:彼唯是不斷因故,非雜染因故。所以者何?非不愚者起此作意,依雜染因說緣起教。無明自性是染污,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故,彼不能染污無明,然由無明力所染污。又生雜染,業、煩惱力之所熏發,業之初因謂初緣起。是故,不說不如理作意。

[]問:若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不合道理的分別心,就會引起無明的活動。若是這樣的話,為什麼在很多的經裏面說到緣起的時候,沒有先說不如理作意呢?

1)答:彼不如理作意,只是不能使令無明中斷的一個因由,不是無明雜染的原因。為什麼這樣講呢?不是那個沒有無明的人,就是有無明的人才會生起不如理作意,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不如理作意還以無明為因,互相為因緣而生起。

2)依雜染因說緣起教,說十二緣起的聖教,裏面有原則,是染污的,才把它列在十二緣起裏面。無明它的體性是染污的,所以把它列在緣起裏面。不如理作意自性不是染污性,就不符合緣起的規則。非如理作意,雖然能夠為無明作因,但是它不能染污無明。但是由無明的力量把不如理作意染污。

3)又生雜染,業、煩惱力之所熏發,業之初因,謂初緣起。生雜染,就是在五道裏面現出來色受想行識,都是染污。這個染污是怎麼來的呢?

a)業力之所熏發,是業所熏發,是你造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不動業,得到果報,才有生雜染的現起。業的開始的那個因緣,就是最初的緣起,就是無明。

b)煩惱力之所熏發,不但是業,還有煩惱的力量來熏發它,才能夠成為果報。所以,生所以是雜染的關係,就是業的雜染的力量,煩惱雜染的力量,這裏面沒有不如理作意的事情。所以,不提不如理作意。因為,不如理作意非染污,不應該排在十二緣起裏面;第二它雖為無明作因緣,但是無明也為不如理作意為因緣。所以,它不是最開始的一個,不能夠把它排在十二緣起裏面。


問:何故不說自體為自體緣耶?答:由彼自體若不得餘緣,於自體雜染不能增長,亦不損減,是故不說。問:何因緣故,福行、不動行由正簡擇功力而起,仍說用無明為緣耶?答:由不了達世俗苦因為緣,起非福行;由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生福及不動行。是故,亦說彼以無明為緣。問:如《經》中說:諸業以貪、瞋、癡為緣。何故此中,唯說癡為緣耶?答:此中,通說福、非福、不動業緣,貪瞋癡緣唯生非福業故。問:身業語業,思所發起,是則行亦緣行,何故但說無明緣行?答:依發起一切行緣而說故,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而說故。

[]1)問:什麼原因不說無明的自體,為自體作因緣呢?過去的無明為現在的無明作因緣,為什麼不這樣說?要說不如理作意為無明之因呢?答:由彼無明的自體,就是這一剎那心就是無明,無明的自體若不得其他的因緣來影響它的話,無明自體的雜染不能增長,也不損減。若得到其他的因緣,得到如理作意的因緣,得到其他種種戒定慧的因緣,無明逐漸的就損減,不是它本身能夠有這個作用。所以,沒有說無明自體為自體因緣,因為,本身沒有這個力量,所以不說。

2)問:什麼原因福行、不動行也是以無明為緣起呢?因為,福行、不動行,由正揀擇功力而起,為何還以無明為緣起呢?正揀擇,由於那個有正確智慧的人,觀察應該做好事,不要做壞事,所以,因為正揀擇的力量,生起福行、不動行。福行、不動行還是由智慧發動。作三惡道的事情,由無明發動,是煩惱發動。福行、不動行是由正確的智慧所發起,應該說是由如理作意發動,為什麼仍說用無明為緣,發動出來福行、不動行呢?這個是不合道理。

答:a)由於有無明的關係,不明白世俗的苦因為緣,起非福行。世俗的苦因為緣是什麼呢?就是世俗的人,也知道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等是苦。但是,若是有無明,就不了達世俗苦因緣故,就造作很多罪過的事情,而這些罪過的事情就使令你到地獄、畜生、餓鬼道受苦,或者在人間受苦。你不知道做這種事情,將來是要受苦,這個不知道就是無明,所以,仍說用無明為緣。

b)由於那個人不明白,從勝義諦上來看,天上的人還是苦。人間的富貴榮華也好,天上的富貴榮華,乃至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最殊勝的禪定,在勝義上來說,也都是苦惱的境界,並不是樂,這還是無明。所以,就會創造福德,就是在廣大的地區,對人民有貢獻,或者是在佛法僧裏面有大的功德。這種人做功德有執著心,還是無明。勝義苦什麼意思呢?這種苦要通達勝義的人才能知道,就是聖人才能知道世間富貴榮華是苦,天上的禪定境界也是苦;凡夫不知道,所以叫做勝義苦。不了達勝義苦因為緣,就能夠創造五戒十善的功德,就生福;努力的修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成就不動行。因此,說福行、不動行是正揀擇功力而起,也是說以無明為緣,也不知道這是苦、空、無常、無我。

3)問:如經中說作福業、不動業、罪業,是以貪、瞋、癡為緣。現在為什麼只說愚癡的無明為緣,而沒有說貪、瞋為緣呢?答:這裏面不是個別的說福業、非福業、不動業,而是統一起來說,共通的以無明為緣,造福業、非福業、不動業。若說是貪、瞋、癡為因緣,只是造非福業說。若無明為緣,涵義就廣大,能造福業,能造不動業,也能造非福業。如果經中說以貪瞋癡為因緣,只是說創造一些不可愛的果報。

4)問:身業的活動、語言的活動,是由思心所發動。為什麼不說思所發起,為什麼只說無明緣行呢?

答:a)依發起一切行緣而說故,就是無明能夠普遍的發動一切的行,為一切行做因緣。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無明都能發動出來,所以就說無明緣行。若是思心所也能發動出來行,它只能發出身業、語業的行,就不廣,不是普遍,所以就不說。

b)及依生善染污思緣而說故。思心所能推動出來的是身業、語業,但是有的時候它的力量不是很強;若是由無明來發動,就是特別有力量。比如說是由思心所能發動出來善的活動,或者是發動出來染污的活動。但是有的時候思心所發動出來是無記,並不是善、也不是惡。若由無明發動,就比思心所來的力量大,所以依無明來發動生善、染污作緣,所以就說無明,而不說思心所。而思心所發動出來的因緣,也是由無明發動,無明是最根本,所以,說無明緣行,而不說思心所。


5.3.4.8.1.1.2.行緣識

問:識亦以名色為緣,何故此中但說行為緣耶?答: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故,非如名色但為所依、所緣,生起緣故。

[]問:要有名色,這個識才能活動,所以,名色是識活動的因緣。為什麼十二緣起裏面只說行為識的緣,而不說名色為識的緣呢?

答:a)由無明發動出來的種種福行、罪行、不動行,能夠為識作雜染的因緣,因為有無明的關係,行都是雜染,能令識雜染,能令識不清淨。這樣創造以後,能引發識、名色、六處種子的果。能生後有生老死的果,能有這樣的作用,所以就說行為緣識,而不說以名色為緣。

b)非如名色這一支,但能為識作依止處,為識作所緣境,能令識生起而已,它沒有無明的那個力量,能令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的力量。名色沒有這個力量,所以說行緣識,而不說名色為識緣。什麼是所依?名色這個色為識的所依,就是前五根。若是第六識,也有第六意根,就是名,這是所依。什麼是所緣?識生起,又能夠緣受想行識。名色是識能生起活動的因緣,但是造種種業還是行的力量,所以說行為緣識,不說名色緣識。

c)作善業、作福業,要有一些智慧,要有一些善心所,才能發動福業、不動業。可是,福業和不動業的最後的結果,也還是在生死裏面,不是解脫的涅槃,所以也還有無明的成份來發動這件事。若是造罪過的事情,沒有發動福業的智慧,就是說造罪業的時候,也還是無明為因緣生起。作福業的時候,造不動業的時候,直接發動的這個力量,是一種良善的心理活動。或者是相信因果的這種信心,智慧發動。但是遠的方面來說,也有無明的力量在裏面。若是造罪業的時候,不管是近、遠都是無明。


5.3.4.8.1.1.3.識緣名色

問:名色亦由大種所造,及由觸生,何故但說識為緣耶?答:識能為彼新生因故,彼既生已,或正生時,大種及觸,唯能與彼為建立因。問:如《經》中說:六界為緣得入母胎。何故此中唯說識界?答:若有識界,決定於母胎中,精血大種,腹穴無闕故。又識界勝故。又依一切生、一切有生時而說故。

[]1)問:名色裏面這個色當然是大種所造,就是父母的遺體。名色裏面這個名,就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和色和合,就有觸,生出來受想行識這一切的事情。這樣說,就不但是識作緣,生起名色。什麼理由在十二緣起裏面只說識是名色的緣?

答:a)名色的現起,是要以識為它生起的一個增上緣。因為一切眾生得果報的時候,是由識作前導,才得果報。識先入母胎,這個時候才有名色現起,所以,識能為彼名色作開始生起的一個重要的條件。識若不來入母胎的話,名色是不能夠出現。

b)彼名色既然現起來以後,或者是正生的時候,才談到大種或觸的事情。大種和觸出現,能與彼名色作建立的一個因。識的力量是最初開始,識是最先的,名色才能建立,所以就說識緣名色。

2)問:如經中說:六界為緣,得入母胎。六界,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其實就是中陰身,它是六界具足,就是色受想行識都具足。得入母胎,識入母胎的時候,不但是識,一定是有色法,就是所謂中有。為什麼識單獨不能夠入母胎?因為要有色,識寄托在色上,才能由此至彼,所以一定要有中有,能傳識故。這樣在入母胎的時候,一定是中有入母胎,一入的時候,中有就悶絕。為什麼但說一個識,而沒有說其他?

答:a)假設入母胎的時候,有識為主要因緣的話,決定於母胎中,也會具足父母的遺體,就是四大種,也有腹穴,這些事情都是具足,所以就只說識入母胎。入母胎的那一剎那,中陰身先滅,識一剎那入母胎,就說阿賴耶識。同時就是有精血和大種,有腹穴,就是地、水、火、風、空、識都具足。

b)在地、水、火、風、空、識這六界裏面,以識界為最殊勝,力量是最強大的,所以就說識,其他的就不說。不說,並不是沒有,還是有,但是以識為主,就說識。

c)又依據、根據一切的胎、卵、濕、化的眾生,一切三有的眾生受生的時候,都是要有識,識是遍一切處,所以就說識。


5.3.4.8.1.1.4.名色緣六處

問:六處亦以飲食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名色為緣耶?答:此中,說名色是彼生因故,彼既生已,亦以飲食為任持因。

[]問: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這六根的成就,也是要有飲食作因緣,作增上緣,才能夠成立。為什麼十二緣起裏面,只說名色為六處的因緣呢?答:六處也是以飲食為緣,但是以名色為緣,是特別重要,是彼六處生起的一個重要的條件。如果沒有名色的話,六處是不能生起,就是無明緣行的時候有引因,愛緣取、取緣有的時候,名色就變成生因,是生起六處重要的條件,所以說名色緣六處。六處以名色為因,生起以後,還是需要飲食。在母腹裏面,需要母親的滋養,出胎以後也需要飲食來任持、攝持,使令他安住不壞,繼續增長廣大。


5.3.4.8.1.1.5.六處緣觸

問:觸以三和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六處為緣?答:若有六處,定有餘二無闕故。又六處勝故,由六處攝二種故。

[]問:觸就是根、境、識,這三法和合起來叫做觸,為什麼在十二緣起裏面只說是六處為觸的因緣?答:若只有六處的時候,決定有其餘的六識、六境這兩種不會缺少。又六處在根、境、識這三法之中,六根是太重要,所以從這一方面說。由這六處能把那兩種該攝在內。因為六根的時候,才有六識。假設說沒有眼根,眼識就沒有,沒有六根就沒有六識,所以根還是很重要。


5.3.4.8.1.1.6.觸緣受

問:若自所逼迫,若他所逼迫,若時候變異,若先業所引,皆得生受。何故此中但顯觸為彼緣?答:觸是彼近因故,由觸所引故,餘緣所生受,亦從觸生故,必不離觸,是故偏說。

[]問:若是這個人自己逼迫自己,或者別人逼迫你,或是時節氣候,春、夏、秋、冬,寒熱的天氣有變化。或者過去有什麼特別的業力所引,或者功德的業力,或者罪過的業力,都會生起一種特別的感受。或者是樂受、或者是苦受、或者不苦不樂受。受既然是有這麼多不同的原因,為什麼這十二緣起裏面但說觸緣受呢?答:觸是那個受最親近的一個條件。自所逼迫、他所逼迫、時候變異、先業所引,都是要經過觸才能夠有受,所以說觸緣受。由於觸的作導引它也有受,其他的因緣所生受,也要通過觸才能夠生起。雖然生起受的原因很多,總而言之,決定不可以離開觸而有受,所以偏說觸緣受。


5.3.4.8.1.1.7.受緣愛

問:經中亦說:無明為緣生愛,順愛境界,亦得為緣。何故此中,但說受為緣耶?答:以受力故,於相似境,或求和合,或求乖離。由愚癡力,但於諸受起盡等相,不如實知,由此不能制御其心。

[]問:經中也有這樣的說法,由於這個人糊塗沒有智慧,各式各樣的無明的因緣,引起這個人的愛欲心,愛是由無明生起。隨順愛的這種境界,可愛的境界出現的時候,一接觸它,就會有愛出現,所以叫順愛境界,也可以為緣而生愛。何故此中但說受為緣而生起愛呢?

答:a)貪愛心的生起,是以受的力量的緣故。就是心與境界接觸以後,有順樂受、順苦受、順不苦不樂受,有受的力量才會生起愛。於相似境,就是所受的境界和所愛的境界是相似的,但是在心裏上是前後的差別。前一剎那是受,後一剎那是愛,在時間上有剎那、剎那的不同,但是是相似。受的境界、受的力量與相似的境界,對於滿意的境界就希望占有它,求和合。但是不滿意的境界,就求遠離。若可意事、不可意事為所緣的時候,是名順愛境界。由可意事順和合愛,不可意的事,不願意同它在一起,就願意乖離,裏面也有愛,就愛它乖離。所以,受是愛生起的最近的一個條件,不是疏遠。

b)由無明的力量,只是在諸受的境界,各式各樣的受,或者苦受、或者樂受、不苦不樂受;或者是生起受的因緣;或者受息滅的因緣;或者苦、集、滅、道,從這地方分別苦、集、滅、道的事情;或者是觀察受的過失;或者對於受生起愛著的滋味;或者於受觀察過失、過患;觀察受的出離。起盡,起就是生起的時候,盡就是滅的時候。各式各樣的受生起的時候、滅盡的時候,或者是其他的行相。在這樣的法相上,不能夠真實的了知,這些都是畢竟空寂,無常、無我、無所有。不知道,就認為是有,而在這裏生種種執著。由於不了知,執著它是真實有,就不能夠制伏、駕禦,就是不能降伏自己的心,心就生愛心。無明,是普遍的為一切煩惱作生起的因緣;受是為愛煩惱作最親近生起的因緣,有通別的不同。無明為愛因緣這句話是對,但是無明是普遍為一切煩惱做生起的因緣;受單獨只為愛作因緣。


5.3.4.8.1.1.8.愛緣取

問:由隨眠未斷,順彼諸法,取皆得生,何故此中但說愛為取緣?答:由希望生故,於追求時,能發隨眠,及能引彼隨順法故。

[]問:由隨眠未斷,隨眠就是種子,四個取的隨眠沒有斷。沒有修學聖道,種子是不能斷。煩惱的種子沒有斷,就隨順彼法的因緣出現的時候,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就會現出來。色、聲、香、味、觸,有欲的隨眠未斷,接觸色聲香味觸的時候,欲就出來。見取、戒禁取、我語取也是這樣,這四種取都有欲貪,皆得生。隨眠未斷就會生取,什麼原因十二緣起裏面單說愛為取做因緣,而生起取的煩惱呢?

答:由於愛煩惱生起的時候,對於所愛的境界生起希望,總感覺到不足,要希望得更多的時候,就要追求。這時候,內心裏面有強烈的愛,同時還有行動的時候,就能發動、能增長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的種子。愛煩惱有強烈的希望,在追求的時候,不但是能夠增長取的隨眠力量,還能夠引出來,制造出來彼取的隨順法,就是隨順於欲取、隨順於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的事情。有愛的追求,就是創造取的生起的條件,所以,愛對於取的生起力量太大,不只是隨眠的力量,所以就說愛緣取。


5.3.4.8.1.1.9.取緣有

問:前已說無明為緣,發起業有,何故今者說取緣有?答:由取力故,即令彼業於彼彼生處,能引識、名色等果。

[]問:在取緣有之前,已經說過無明為增上緣,會發出來業,就是發出來行,行就是有。現在什麼理由又說取緣有呢?前面已經說業就是有,業能有果,業是因,由因而有果,所以業就是有。答:因為,愛的力量增長,廣大的追求所愛的事情,由這個力量的關係。即令彼無明發出來的業,力量增長,就不同於無明緣行的那個時候的行。因為,受到取熏習的關係,於天的生處、人間的生處、或者三惡道的生處,就有力量能引發出來生死的果報,就是識、名色等果就生出來,就說取緣有。


5.3.4.8.1.1.10.有緣生

問:生亦以精血等為緣,何故此中,唯說有緣生耶?答:由有有故,定有餘緣無闕。又有勝故,唯說彼為緣。

[]問:生緣老死的生,實在就是識緣名色,所以也是以父母的遺體為緣,何故此中只是說業力令生命生起呢?答:由於那個有情具足有的業力,這業力若是具足的話,也就決定有其他的那些緣,就是精血、父母的遺體的因緣,也一定是有,乃至中有這些事也都具足,不會缺少,所以說有緣生。雖然有這麼多的緣,可是有的力量是最強大,所以就說彼有為緣。


5.3.4.8.1.1.11.生緣老死

問:亦由遠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為緣,老死可得,何故此中,但說生緣老死耶?答:雖由彼諸緣,必以生為根本故。縱闕彼緣,但生為緣,定有老死故。

[]問:人的生命衰老、死亡這件事,也是由於走遠路,旅途的勞頓,使令老死。或者是不避不平等,已經吃飽還吃,或者都是沒消化又再吃,還有其他的很多事情。你不能夠躲避這些不平等的事情,也會老死。還有他所逼迫等這些事情為緣,老死可得,何故此中但說生緣老死呢?答:一個人老死,有很多的因緣會造成這件事,但是其中一定是生是最根本。一定是識、名色、六處以後,才有老死。就算闕遠行、不避不平等、他所逼迫等,但生為緣,也決定是要有老死。


5.3.4.8.1.2.明彼攝

5.3.4.8.1.2.1.約煩惱等道辨

問:此十二支,幾是煩惱道?幾是業道?幾是苦道?答:三(無明、愛、取為煩惱雜染攝)是煩惱道,二(行、有為業雜染攝)是業道,餘(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是苦道。

[]問:此十二支,幾是煩惱道?幾是業道?幾是苦道?道,就是從這裏通到另一個地方,不是停留在這裏。由煩惱通到業,由業又到果報,由果報又通到煩惱,就這樣流轉生死,所以叫做道。無明緣行等十二個部份,若按照三種道來說,幾個是煩惱道?幾個是業道?幾個是苦道呢?

答:a)三是煩惱道,就是無明、愛、取。無明,能發動出來種種的業。有愛取的因緣,又能增長已經發動的業力的力量,使令它的力量強大起來,能夠招感果報。但是愛取的時候,也是有無明;無明的時候,也是有愛取。只是在已經造成的業力上,再增加它的力量的時候,叫做愛、取。

b)二是業道,行、有這二個是屬於業道。無明,通過身口意行動的時候,有所造作,這個時候就有業的出現。

c)餘是苦道,識、名色、六入、觸、受,再加生、老死,這七個是我們苦惱的境界。其實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生。生就有老死,這是一個苦惱的境界。不但是三惡道,人天也一樣都是苦。


5.3.4.8.1.2.2.約因果等辨

問:幾唯是因?幾唯是果?幾通因果?答:初一(無明)唯因,後一(老死)唯果,餘通因果。又即於此問,更作餘答:三(無明、愛、取為發業潤生)唯是因,二(生、老死業異熟所生)唯是果,當知所餘亦因亦果。

[]問:十二支裏面,那幾個只是因?那幾個只是果?又那幾個通於因、也通於果呢?

1)答:a)初一唯因,第一個無明,它只是因,能夠創造出來生死的業力,得果報,它有這個力量。它能夠有力量染污其他的法,這是生死的根本。

b)後一唯果,最後一個就是老死、憂悲苦惱,只是果。它是受染污,不能染污別人。

c)餘通因果,其餘的十個也是因、也是果。行若對無明來說,行就是果;但是行若是對識,行又是因,展轉的也都通於因,也都通於果。生是老死的因,但對於有來說,生就變成果。所以,第一個是因;最後一個是果;其餘的都是又通於因、又通於果。

2)又即於前面這個問題,幾是因?幾是果?幾通因果?更作其他的不同於前面的回答。三唯是因,就是無明、愛、取這三個是因,發業潤生此為根本,發業就是無明,潤生就是愛、取。以此為根本,才有這這麼多的苦惱,所以說唯是因。後面的生、老死是果,樂著戲論及業異熟之所生故,樂著戲論就是煩惱。及業異熟之所生故,就是有生老死。其餘的也是因、也是果。


5.3.4.8.1.2.3.約獨雜相辨

問:幾是獨相?幾是雜相?答:三(無明、愛、取)是獨相,行等是雜相。問:何故行、有是雜相?答:由二種說故,謂能引愛非愛果故,及能生趣差別故。問:何故識與名色、六處一分有雜相?答:由三種說故,謂依雜染時故,依潤時故,依轉時故。問:何故識乃至受與老死有雜相?答:由二種說故,謂別顯苦相故,及顯引生差別故。

[]1)問:十二支裏面,幾個有自己獨立的相貌,各別的相貌?幾個是混雜、混合的相貌?答:三個是獨相,就是無明、愛、取。它和其他的支是不相混雜,所以叫做獨相。其他的行等就是雜相,就是與其他的支有混合的形相。

2)問:何故行有等是雜相?答:行與有還是有差別。行,就是這一種業力創造以後,這個時候叫做行。有,是經過後來愛取煩惱的滋潤,又加強它的力量,這時候,行改個名字叫做有,就是可以有果報。行、有都是業力,但是它們是互相混合,有什麼不同呢?從兩方面來解釋它是雜相,就是有兩個理由。

a)能引愛非愛果故,行這個時期、這個階段,它有能力引發出來可愛的果報和不可愛的果報,這個時候有這個力量。只是有這個力量能引,事實上還沒有出現事實。

b)以及能生五趣的差別,到有的時候,就是由愛取煩惱的滋潤,就能發生出來五趣果報的差別。行和有是混合,所以是雜。有引愛非愛果,生趣差別果報的不同,所以叫做雜相。就是它們的關係有混雜的這種事情。

3)問:什麼原因識與名色、六處一分它有混合的相貌呢?識緣名色,這裏不是指阿賴耶識說,而是指六識。識,是名色裏面的一分,因為,名就是受想行識,識就是名裏面的一分。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裏面有個意處,識就是意處。識在五蘊裏面是一分;到名色裏面又是一分;在六處裏面又是一分。所以,識支到名色裏面也有它,六處裏面還有它,所以它和那麼多的支合起來,所以它有雜相。為什麼識有雜相呢?答:分三個時期來說它是雜相。

a)依雜染時,就是由邪行令心顛倒,所以它有雜。識這個時候,也就由邪行故令心顛倒。邪行,是一種錯誤、罪過的活動,其實裏面主要還是無明,無明就令心顛倒。無明和行令心顛倒,邪行裏面包括無明。本來識是無記,但是現在是惡,就是因為無明和行。無明就是它有所希圖,要採取行動的時候,識就糊塗,不明白道理,所以這是個雜。它不能保持它本來的相貌,因為加上別的力量在裏面,它糊塗,所以是雜。

b)依彼潤時,就是建立名色支,邪行造業就變成種子,而這時候,愛、取煩惱,同時有業,所以使令原來無明、行所栽培的種子就有力量能夠招感未來的果報。這個時候,都有識在裏面,所以依潤時,也是雜。

c)依轉時,就是六處。六處它裏面有六識,而主要是第六識。第六識依據六處活動,攀緣色聲香味觸法。所以,就是依據六處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這時候就是識。這樣,在雜染的時候有識;依潤生的時候也有識;到六處的時候還有識,所以,識這一支,能到名色支,又到六處裏面,所以它是雜。

4)問:什麼緣故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支和生老死有混合的相貌?答:從兩方面可以看出來這個雜相,就是別顯苦相故,及顯引生差別故。

a)別顯苦相,有兩種,一個是苦的因相,一個是苦的果相。最初無明緣行、行緣識。行緣識的時候,就栽培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這個是特別的顯示出來苦惱的因相。生老死出現的時候,生就是種子生現行,約人來說就是得果報,從投胎的時候就開始,這是顯示苦惱的果相。從苦惱的因相、苦惱的果相就看出來,識名色乃至受與生老死是雜,它們是在一起,由因而有果。

b)顯引生差別故,由前面這個業力,到五趣裏面得果報,或者天,或者是人,或者三惡道的差別。生老死這個生是什麼?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叫做生。老死是什麼?老死還是這個,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


5.3.4.8.2.緣義分別

復次,於緣起中,云何數往義?謂生已不住義。云何和合義?謂諸緣聚集義。云何起義?謂諸緣和合之所引攝新新生義。云何緣起?云何緣生?謂諸行生起法性,是名緣起;即彼生已說名緣生。

[]1)復次,在十二緣起中,緣起的道理怎麼講呢?前面解釋緣起的時候,曾經說由煩惱繫縛數往諸趣中。數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它在某一道裏面得到果報,得到果報以後,並不是永久在那裏存在,結束之後,又到另一個地方,又重新再開始;開始又結束,又重新開始。就是數數的去,就是生已不住的意思。在那裏出現果報,叫做生。生以後,又不是在那裏常住,又結束又生,生又不住,不住又生,就叫做數往。

2)前面說依托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叫做緣起。什麼叫做和合呢?就是各式各樣的應該具足的條件,都聚集在一起,就叫做和合。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緣具足,就叫做和合。四個緣叫緣性,十二支叫緣起。

3)什麼是起義?就是眾多的因緣和合以後,引發出來,就是得到,攝就是拿到,也就是成就一個果報,叫做起。而這個起是新新生義,所得的果報是剎那、剎那,新新就是剎那、剎那的意思。一剎那就過去,又一剎那又生起,所以是新新生義。這一切法剎那剎那的生起,也就是果報,而果報就是剎那剎那在變動,叫做起。

4)什麼是緣起?什麼是緣生?緣起是在因上說,緣生是在果上說。

a)什麼是緣起?就是這一切的有為法,是已經生起的有為法,是生起法性。能生起有為法的那個因緣,叫做緣起。就是諸行的生起法,諸行就是果,這一切有為法就是果法,是由因緣生起。能生起有為法的因,就是每一法有每一法的因緣,那個因緣法,叫做生起法性。它的性質是能為果法作因,叫做生起法性。因能引起果,叫做緣起。

b)什麼是緣生?就是彼緣起法生出來果法以後,叫做緣生。就是每一法都有很多的別相,每一個別相給它立個名字。


問:幾支苦諦攝及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支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種子性。問:幾支集諦攝?答:所餘支。

[]1)問:十二緣起裏面,那一支是屬於苦諦?苦諦應該是一種果報。及現法為苦,苦有因、有果的不同,就是現在它就是苦。答:就是生和老死這二支是苦諦,而且這兩個,就是現在的五蘊就是苦。

2)問:幾支苦諦攝,現在不是苦,它將來才是苦?答:識乃至受這五支的種子性,就是生的種子性,它還在種子的時候。由無明緣行創造這樣的種子,沒有得果報,沒有成為現行,這個時候就是當來為苦,將來那個種子若是生現行的時候就苦,現在還不苦,就是潛藏在那裏。

3)問:幾支集諦攝?答:所餘那五支就是集諦。集諦就是煩惱,無明、愛、取,行、有。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屬業道,加起來就是集諦,屬於能集成種種痛苦。


5.3.4.8.3.十二支前後相望分別

5.3.4.8.3.1.辨為緣

5.3.4.8.3.1.1.無明望行

問:無明與行為作俱有緣?為作無間滅緣?為作久遠滅緣?答:當知具作三緣。謂由無知,於隨順諸行法中,為俱有覆障緣,為彼彼事發起諸行。又由惡見、放逸、俱行無知,為無間滅生起緣,發起諸行。又由無知,為久遠滅引發緣故,建立順彼當生相續。

[]問:十二緣起裏面第一支是無明,第二支就是行,無明和行的關係是什麼樣呢?為作俱有緣,為作無間滅緣,為作久遠滅緣?它是屬於那一種呢?答:當知具作三緣,無明與行有這三種的關係。

1)什麼是俱有緣?俱有,是同時的活動,無明與行同時活動,同時存在合作做事情。

a)謂由無知,就是無明。

b)於隨順諸行法中,就是愛、非愛的境界出現的時候,如果境界能順於自己的貪心,可能不做什麼惡事,也可能會做點善事,就會做福業。如果不能滿願,就是要用非法的手段來完成,就可能造罪。境界出現的時候,有的時候是順於做善、福業;有的時候是順於造罪業。若是同樣的情況,出現在有色界定和無色界定的人面前,他不造福業、非福業,也可以名之為順。所以,從兩方面說,從心裏面的順,從境界上的順。

c)為俱有覆障緣,由於無知,不知道三界以內沒有安樂的事情,都是苦惱的事情。就把諸法的真實相遮蓋住,障礙你去知道它的真實相,無知有這種作用。

d)為彼彼事發起諸行,就是為了彼彼的事情,哪些?想要得人天的福報,生到天上享天福;或人間的富貴;或者想要得禪定。為彼彼你所希望的事情,發出來種種的行動。

2)什麼是無間滅緣?無間,就是有前後,前後是不同。

a)又由惡見放逸俱行無知,惡見,就是身見、邊見、見取、戒禁取、邪見這五見。總而言之,是指過去、現在、未來,這一切的有為法,一切因緣所生法,不明白諸法真實相,不能夠如理的分別,叫做惡見。因為惡見,當然不知道如理作意,不知道這是有過患,就這樣做,放逸自己。和惡見、放逸,同時活動的無明。

b)為無間滅生起緣,無間滅,就是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中間沒有間隔。就是無明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行就出現。

c)發起諸行,發起來各式各樣的活動。

3)什麼是久遠滅緣?

a)又由無知,為久遠滅引發緣故。又由於沒能夠遇見佛法僧,沒能修學聖道,就是無明緣行,愛取有,所以造很多的業,識、名色、六處、觸、受就有。識、名色、六處、觸、受有以後,沒有立刻得果報,要經過很久,或者第二生,或者第三生、第四生,或者百千萬年以後,就是很久遠以後,這件事才停下來。就是由於無明造業,業久遠以後能引發果報出現,到那個時候果報經過多久,才結束,叫做久遠滅。

b)建立順彼當生相續,因為這樣的關係,就是建立、成就隨順彼當來生命的相續的果報出現,當來的生命的果報又相續下去,所以,這是久遠滅的引發緣。若是從因緣的展轉來看,只要發動、建立一種關係,它很難結束,一定一直的相續下去,展轉不間斷的引發下去。所以,在佛法裏面栽培善根,也是一樣沒有完。這一生栽培,第二生遇見因緣,善根又發動就增長,第三生、第四生繼續的增長。


5.3.4.8.3.1.2.行望識等

問:云何應知諸行望識為三種緣?答:由能熏發彼種子故,為俱有緣。次後由彼勢力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由彼當來果得生故,為久遠滅引發緣。如行望識,如是識望名色,名色望六處,六處望觸,觸望受亦爾。

[]問:怎麼樣才能知道這諸行望識的三種緣?答:

a)由能熏發彼種子故,為俱有緣。由於行在創造的時候,就在阿賴耶識裏面造成種子,造成一種力量。行來熏種子的時候,是同時;種子生現行也是同時,所以叫做俱有緣。

b)次後由彼勢力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在熏成種子以後,由那個種子的力量,繼續的相續下去,那個種子還是在剎那剎那生滅。種子是行創造的,行就為種子的無間滅生起的因緣。

c)由彼當來果得生故,為久遠滅引發緣。由於那個種子,將來受到愛取的熏習的時候,果就生出來,就是久遠滅的引發緣。如行望識如是,識望名色,名色望六處,六處望觸,觸望受,也同樣有這三種緣。這是約種子說,種子是同時熏習成就,所以識望名色,名色望六處,六處望觸,觸望受,沒有前後的次第,都是同時。所以就是有俱有緣;它也一樣也是為無間滅生起緣;它將來會得果報,所以為久遠滅引發緣。若是得果報以後,識、名色就有先後次第,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就有先後次第。


5.3.4.8.3.1.3.受望愛

問:云何應知受望愛為三種緣?答:當知由彼起樂著故,為俱有緣。從此無間由彼勢力,起追求等作用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建立當來,難可解脫彼相續故,為久遠滅引發緣。

[]問:怎麼樣才知道受對望愛也有這三種關係?答:

a)當知由彼起樂著故,為俱有緣。有受的時候,就會有愛。愛,就是樂著樂受,受和愛就是同時,所以叫做俱有緣。

b)從此無間,由彼勢力起追求等,作用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從愛樂著樂受,樂著樂受就不能停下來。由這個愛的力量就會發動廣大的追求,有這種作用的活動。這樣活動呢?這就是剎那剎那的延續下去,叫無間滅生起緣。

c)建立當來難可解脫彼相續故,為久遠滅引發緣。追求的時候,使令這愛的種子更牢固,更有力量。這樣,愛的種子與所愛建立這樣的關係,是很難解脫,一直的相續下去。不但種子是相續,現行也要相續下去,就叫做為久遠滅引發緣。


5.3.4.8.3.1.4.愛望取

問:云何愛望取為三種緣?答:由欲貪俱行,於隨順取法中,欲樂安立故,為俱有緣。

由無間滅,勢力轉故,為生起緣。建立當來,難可解脫彼相續故,為久遠滅引發緣。

[]問:云何愛望取為三種緣?答:

a)由欲貪俱行,於隨順取法中,欲樂安立故,為俱有緣。取裏面第一個取,就是欲取,第二個是見取,第三個是戒禁取,第四個是我語取,而四個取裏面都有欲貪。第一個取,就是貪著色聲香味觸,愛著欲樂的事情。色聲香味觸是所欲,心裏面的欲貪就是能欲。欲貪俱行,能欲的取與所欲的境界,同時活動叫俱行。在一起活動的時候,於隨順取法中,歡喜五種欲,可意的五種欲就隨順你的欲貪,所以叫隨順。見取、戒禁取、我語取也是這樣。欲樂安立故,所歡喜的事情就是願意那樣安排,願意那樣創造出來,叫做安立。我願意有如意的色聲香味觸,就追求這樣的色、這樣的聲、香、味、觸,就安立出來、出現。見取,是思想上的事情。他歡喜斷見、常見,或者是邪見,各式各樣的思想。感覺這樣的理論心裏很滿意,他就這樣安立、追求。這樣,所取和能取的心情是同時存在,有所支持,就叫做俱有緣。

b)由無間滅勢力轉故,為生起緣。做善業或者做惡業,就把種子造成,那個種子的力量,繼續的存在下去,為將來得果報的一個因緣。

c)建立當來難可解脫的彼相續故,為久遠滅的引發緣。現在所造成的染污、罪過,或者是清淨、安樂的業力,在你的心裏面剎那剎那的相續下去,將來能創造出來、能出現。那個事情若出現的時候,是不容易解脫。久遠滅引發緣,指來生不是現生,所以叫做久遠。那件事出現的時候,也不是永久,也是要無常,所以叫做滅。就是現在創造的力量能引發將來久遠的時候的果報,有這樣的緣。


5.3.4.8.3.1.5.取望有

問:云何取望有為三種緣?答:由與彼俱,令業能招諸趣果故,為俱有緣。又由彼力,於此生處能引識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又能引發彼界功能故,為久遠滅引發緣。

[]問:云何取望有為三種緣?取是屬於煩惱,有是屬於業力。取煩惱和業力,它們相對起來有什麼樣的關係呢?怎麼樣也能成為三種緣呢?答:

a)由與彼俱,令業能招諸趣果故,為俱有緣。由與彼俱,就是有與彼取在一起,煩惱在活動的時候,就把那個有造成,就是業力。以前,在無明緣行的時候造成這個業力,現在愛、取的煩惱出現的時候,就是把以前的那個業力變成有,將來能有果報。而這時候果報還沒有出現的時候,這個業力和取是同時。取和業在一起,使令那個業加強力量,能取得諸趣的果報,或是人趣、或是天趣、或是三惡道的果報,這叫做俱有緣。

b)又由彼力,於此生處能引識等故,為無間滅生起緣。又,由彼取的力量,於此生處,或者人、或者天、或者三惡道受生之處。能引發出來識、名色、六入、觸、受的果報。能把這個果報生出來,取對有來說能有這種力量,把原先的業力造成有以後,這個有就能夠生起將來的果報。現在還沒生,它現在這個時候剎那生、剎那滅,剎那滅、剎那生,這樣相續下去,將來能生起果報,就是無間滅生起緣。

c)又能引發彼界功能故,為久遠滅引發緣。取對有來說,能夠引發那個世間的功能,或者地獄的世界、或者餓鬼的世界、或者人的世界、或者天的世界,能引發那個世界的果報的功能故。為久遠滅引發緣,隔一生所以叫做久遠,能引發出來那個力量。這裏面說三種緣,第一種緣俱有緣:是在創造的時候。無間滅生起緣:創造以後這個業力還沒有得果報,還繼續存在的情況。久遠滅引發緣:到一個時候,他得果報。


5.3.4.8.3.1.6.有望生等

問:云何有望生為三種緣?答:熏發彼種子故,為俱有緣。由彼勢力無間隨轉故,為生起緣。雖久遠滅,而果轉故,為引發緣。如有望生,當知生望老死,為緣亦爾。

[]問:云何有望生為三種緣?有就是業力,能令你有果報,或者欲有、色有、或者是無色有。生,就是果報的出現。有是出現果報的一個力量,這個力量對果報來說,也是有三種緣,怎麼情形呢?答:a)熏發彼種子故,為俱有緣。種子,功能的意思,就是創造一種功能,這是無明緣行的時候,創造這種功能。在有這個時候,又由煩惱的發動,加強以前的種子的功能。所以,有和生是在一起,就是現在的有,就是未來的生。

b)由彼勢力無間隨轉故,為生起緣。由於那個有的力量無間斷,隨順你的識不斷的活動下去、相續下去,作為那個生的出現的力量,這是生起緣。

c)雖久遠滅而果轉故,為引發緣。久遠滅,就是第二生,不是現在生,時間可能是很久。到第二生的時候,那個果現出來,就叫做引發緣。有望生有這三種緣,生望老死也有這三種緣,有俱有緣。生,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我們的生命體。也就在眼耳鼻舌身意上面,也就是在色受想行識上說老病死。所以生和老死是俱有、是同時。由生的相續不斷,就是無間滅,由它久遠滅的引發緣,就是老死的出現也是有生的關係。


5.3.4.8.3.1.7兼釋有支建立

復次,建立有支,有二種:一、就勝分建立,謂取所攝受業,如前已說。二、全分建立,謂業及識,乃至受所有種子,取所攝受,建立為有應知。

[]復次,建立有支,有二種有支:

一、就勝分建立,就是按特別殊勝、特別有力量的這一方面來說這個有支。就是因為愛的煩惱特別強的時候,叫做取。這個時候所攝受的業力,就是所支持的業力,就是給與力量的業力。取的煩惱加強業的力量,叫攝受業。如前面十二緣起上說過。

二、全分建立,就是約全部份來說,就是無明造業的時候,這個業就在識裏面,有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這些種子又經過取煩惱的力量,使令它的力量加強,所以叫取所攝受。這時候,這個業力叫做有,以前的時候叫做種子,叫做名色、六入、觸、受種子,現在力量強可以有果報,所以叫做建立為有,應知道全分建立是這樣。全分建立和勝分建立有什麼不同呢?勝分建立是約取煩惱說;全分建立是約取煩惱所加強的業力說,就是種子,這個種子是全面。


5.3.4.8.3.1.8.業用

問:是諸有支,唯有次第與行為緣,乃至老死更有餘業用耶?答:即此業用及於各別所行境中,如其所應,所有業用當知,是名第二業用。問:無明唯與行為緣,亦與餘支為緣耶?答:無明乃至亦與老死為緣。前言唯與行為緣者,但說近緣義。如是所餘盡應當知。

[]1)問:無明支、行、識、名色乃至生緣老死這麼多的支,都是屬於有支,能令我們有生死苦。無明為行作緣,行為識作緣,識為名色作緣,名色為六處作緣,六處為觸作緣,觸緣受,受緣愛乃至生緣老死。唯有這樣的緣,還有其他的作用呢?答:

a)即此業用,就是前面說的無明,它的作用能發動行,行的作用能發動出來名色,名色能發動出來六處,就是這樣的業用。

b)及於各別所行境中,如其所應。無明所行境、行所行境,識、名色、六入、觸各別的境界裏面。隨它各別的情形所適合,也有它們的作用。

c)由無明的種子生出來無明的現行,行也有種子生現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每一法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種子,由種子生現行都是這樣,這都是因緣。

d)無明緣行,無明對行來說是增上緣,因為發動出來福行、罪行、或者是不動行,是由無明的力量發動出來。如其所應所有的業用,就是各別各別的情形,無明緣行,這就是增上緣。行緣識也是可以增上緣,但是裏面也有可能是因緣,行緣識有身行、語行,還有個意行。意行和識來對比來說有可能是因緣,也有的是次第緣、也有的是無間滅緣,各式各樣的。如其所應,所有的作用就是不同。當知是名第二業用,就是增上緣。第一個業用是因緣,每一法都由它自己的種子現出來的,那就是因緣。所以就是有因緣、有增上緣、還有無間滅緣、還有一個所緣緣。

2)問:無明的煩惱,能為行作增上緣。因為有無明,所以就會發動種種的福行、或者是罪行、或者不動行,所以無明為行作緣。或與其它的支,識、名色、六入、生老死,無明也為它們有助力嗎?答:無明為行作緣,那是特別親切有力量。但是,它又能為識、名色、六入、觸、受乃至愛、取、有、生老死,也是能做因緣。就是無明是普遍的為一切染污法作因緣,都有力量。前面說無明唯與行為緣,是說無明與行,它們是很親切的關係,所以有那樣的緣。如是除行以外,剩餘的就是識、名色以下,完全都有無明的力量,所以應該知道。


5.3.4.8.3.1.9.後支非前支緣

復次,後支非前支緣。何以故?如為斷後支故,勤作功用斷於前支,由前斷故後亦隨斷,非為斷前故勤作功用斷於後支。是故當知,唯此為彼緣。

[]復次,十二緣起後面的支不能為前支作因緣。什麼理由呢?譬如說這個修行人,為斷滅、消除後面的老死,就精進的修四念處,修一切法無我、無我所,把前面的生斷,生斷,老死自然就沒有。由前面那一支斷,後面也就隨著斷。譬如沒有生,老死也就沒有。這個修行人不是為了斷滅生支,勤加功用斷於後支。所以,可以知道唯前支為後支的緣,要想斷後支就要斷前支。


5.3.4.8.3.2.釋義別

問:云何說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斷緣,餘得生義故。問: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無常緣,餘得生義故。

[]1)問:為什麼說此有故彼有?這樣事情有,就會有那一件事。答:由於若沒有斷除這個緣,那麼其餘的就會生起。沒有斷無明,就有行;沒有斷行,識、名色就不能斷。無明有故行有,行有故識有,識有故名色有,就是此有故彼有。由未斷緣,餘得生義故,表示修行人還沒能斷除煩惱的種子,種子若沒有斷,現行的果報就會生起。

2)問: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無常緣,就是沒有常住,總是有生滅變化,一切法都是由生滅變化的因緣造成,其餘的法就出現。譬如有緣生老死,生老死是所生,有就是能生。有是無常,生老死也是無常。


問:何故說言有生故有老死,要由生緣而有老死,如是乃至無明望行?答:由此言教道理,顯從無實作用緣餘得生義故。問:何故說言有生故有老死,非離生緣而有老死,如是乃至無明望行?答:由此言教道理,顯從自相續緣,即自相續餘得生義故。

[]1)問:為什麼有生所以有老死呢?一定要有生的因緣才能夠有老死。生緣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種法果報現前,然後才能夠有老死,所以要由生緣而有老死。怎麼樣會有老死生呢?有生故有老死生。怎麼樣會有生呢?由有故有生。怎麼會有有呢?有愛取故有有。為什麼會有愛取呢?就是觸緣受,有受故有愛取。為什麼會有受呢?就是有觸。為什麼有觸呢?有六處。為什麼有六處?有名色。為什麼有名色?有識,就是有業力。這樣向前推,推到最初就是由無明而有行。答:由於佛在阿含經裏面說這樣的道理,顯示從無實作用緣,餘得生義故。無實作用緣,就是所生法不是自然有,要有因緣才有所生法,因緣是沒有真實的作用,譬如種子不能單獨得果報,要假藉其他的因緣,所以都有一個不生義,因有不生義,緣也有不生義。所有的因緣也都沒有真實作用,但是一切法由因緣出現。所以,餘得生義故。

2)問:經上有什麼理由這樣說有生才有老死?離開生緣,有老死嗎?沒有,如是乃至無明望行。答:由前面這句話:有生故有老死,這句話的道理顯示出來什麼呢?從自相續緣,從你自己流轉生死相續的因緣,看你的生死輪迴不斷。什麼是從自相續緣呢?即自相續,餘得生義故,就是自己得到一個色受想行識,而這個色受想行識又會創造生死的因,又得果報。自己的生命體由自家的力量創造,也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識創造,剩餘的也就出現。


5.3.4.8.4.十二支為緣抉擇分別

5.3.4.8.4.1.依四句答

5.3.4.8.4.1.1.無明與行

問:若法無明為緣,彼法是行耶?設是行者,彼無明為緣耶?答:應作四句。或有行非無明為緣,謂無漏及無覆無記身語意行。或無明為緣而非是行,謂除行所攝有支,所餘有支。或有亦無明為緣亦是行,謂福、非福、不動身語意行。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問:假設一件事情是由無明的力量生起,由於自己沒有知識、沒有智慧,有特別錯誤的見解,因此而發動出來一種活動,那麼這個活動就是以無明為緣而生起。那件事是不是十二緣起裏面的行呢?假設說那一件事是行,那麼這種行是以無明的力量發動出來的嗎?什麼是行呢?或者是發動出來的行為對自己、對於他人都是有利益。或是對自己有傷害,對於別人也有傷害。或是修色界定,或者是無色界定。就是福行、罪行、不動行這三行。

答:應該分成四句來說明這個道理。

1)或有行,非無明為緣。有一種行動,但不是無明的力量發動,就是無漏,及無覆無記,身語意行。

a)什麼是無漏身語意行?就是修四念處,斷煩惱,無漏就是沒有煩惱,這種行動是能滅除煩惱,不滋長煩惱,所以,也是行,但不是無明的力量發動。

b)什麼是無覆無記?無記,就是不能說它是善、也不能說它是惡。無記有兩種:一種有覆,覆是隱藏,表面上看不出來什麼事情,但是裏面有貪瞋癡的煩惱,但表面上沒有痕跡,就是有覆。表面上是無記,但裏面是有煩惱,叫做有覆。譬如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的人,他也是各式各樣的煩惱。但是因為有高深的禪定就把煩惱折伏,就不明顯,這種情形就叫有覆無記。第二種情形沒有煩惱,是無覆,沒有煩惱隱伏在這裏,但是也不能說它是善,也不能說它是惡。

c)什麼是無覆無記身語意行?或者是身體發出來的行動,說出來的話,內心裏面的思想,是屬於無覆無記。屬於這樣的情形,也不是無明為緣,無明是染污,由它推動出來的身行、語行、意行,也是染污。

2)或無明為緣而非是行,謂除行所攝有支,所餘有支。是無明發動,但不是屬於行,就是,把屬於行的這一部份除掉,其餘的十個支,也是無明為緣。

3)或有亦無明為緣亦是行,或者有的情形是無明為緣發動出來的行,就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福行、非福行、不動行,一定是要通過身語意才能造作出來。

4)把前面這三句除掉,剩餘的就是第四句。


5.3.4.8.4.1.2.行與識等

問:若行為緣,彼亦識耶?設是識者,行為緣耶?答:應作四句。或行為緣非識,謂除識所餘有支。或識非行為緣,謂無漏識及無覆無記識,除異熟生。或亦識亦行為緣,謂後有種子識及果識。除如是相,是第四句。由此道理,乃至觸緣受,隨其所應,四句應知。

[]問:若行為緣,彼亦識耶?設是識者,行為緣耶?造作出來的行為、造作出來的業力,能使令這個人的心變成這樣。譬如這個人生存的時候是男人,但死以後第二生變成女人,就是中陰身投胎的時候,中陰身是個女人的思想。為什麼會變呢?這個業力使令他變成這樣,所以行為緣。業力發動出來的情形,一定是識嗎?假設是識,就是思想上的活動,一定是行做發動的因緣嗎?

答:應該列出來四句來解答這個問題。

1)或行為緣非識,謂除識所餘有支。這個人的業力發動出來事情,但是那不是識。就是扣除識之外,其餘的有支,名色、六處、觸、受也與無明有關係,也與行有關係。但不是識。

2)或識非行為緣,謂無漏識及無覆無記識,除異熟生。或者是識,思想上的事情,但不是以行為緣。

a)什麼是無漏識?這個人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成功,是聖人。聖人的時候,正念一提起來,這個識是無漏,就是沒有煩惱,光明的智慧和這個識在一起活動,叫無漏識。而這個識的活動就不是行為緣,不是世間上的有漏的業力作因緣,是無漏業的力量。

b)什麼是無覆無記識,除異熟生?無覆無記識,就指阿賴耶識。異熟生,異熟就是阿賴耶識,由阿賴耶識生出來的識,就是前六識。所以除異熟生,就是前六識不在內,只是阿賴耶識的無覆無記識,阿賴耶識無覆無記識是它自己的種子現起來,就不是行為緣。

c)這個地方還可以再分別,阿賴耶識若約增上緣來說,行也是有力量,這個業力使令你得到一個阿賴耶識,就是在因中的時候,有善、有惡,到果上的時候是無記。這樣說是約增上緣來,就是行為緣。若按因緣來說,就不是行為緣。它本身的種子現出來無覆無記識,就不是行為緣。

3)或亦識亦行為緣,這是第三句。也是識,也是行為緣,就是行緣識。就是後有種子識及果識。

a)什麼是後有的種子識?後有是對現有說,現在的有就是現在的生命體,後有是這個身體以後的生命體,叫後有。後來有的生命體,是由阿賴耶的種子變現出來。所以,後有是從種子識來。而種子識是由行來。創造的業力,就在阿賴耶識這裏熏成種子,那個種子將來得一個後有的果報。

b)什麼是果識?種子識是在因上說,若在果的時候,就是種子變現出來果報。

4)除如是相,就是第四句。其他的就是第四句。由前面行與識,這個情況也是四句。經過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也和前面行緣識是一樣。因為這幾句也都是由行的業力,在阿賴耶識裏面熏成的種子,這些種子有識、有名色、有六處、有觸、有受,都是行熏成的種子,就和識一樣。


5.3.4.8.4.1.3.受與愛

問:若受為緣,皆是愛耶?設是愛者,皆受為緣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是愛非受為緣,謂希求勝解脫,及依善愛而捨餘愛。或受為緣而非是愛,謂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所餘有支法生。或有受為緣亦是愛,謂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染污愛生。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問:心和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就有感覺。因受而得到滿意的、可愛的境界享受。若是不受的時候,這個愛是沒有。所受一定是可愛的嗎?感覺到可愛的事情,一定是受作因緣的嗎?答:應該作四句來回答這個問題。

1)或有是愛非受為緣。或者所追求是我所歡喜的,我所愛的事情,但不是以受為緣,就是從來沒有經驗過。什麼呢?謂希求勝解脫,及依善愛而捨餘愛。

a)什麼是希求勝解脫?就是佛教徒因為學習佛法,對於世間上的欲、這些愛的事情不滿意,希求一個更高尚的境界,就是勝解脫,有強大的力量能解脫一切苦。因為世間上的受緣愛,都是令人苦惱的事情,令人苦惱。如何說?追求這個愛,就是苦惱的事情;追求到還是苦惱,害怕有一天會失掉;失掉以後,還是苦惱。因為看到這一點,不再追求這件事,追求更殊勝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聖人的境界。這件事也是你自己所愛,歡喜這件事,才肯採取行動,所以,也可以說是愛。

b)什麼是依善愛而捨餘愛?就是修學色界定、無色界定,色界定、無色界定是好過欲,所以稱之為善愛。剩餘的,就是世界上的榮華富貴、世間上的五欲,我不要這個愛。依善愛而捨餘愛,也不是以受為緣。因為,想要得禪定的人,現在沒有經驗過禪定,不是以前經驗作因緣,是另一種智慧加上清淨的信心,這也是愛,但不是受為緣。

2)或受為緣而非是愛。或是受為緣,但不是愛,就是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

a)什麼是無明觸所生受?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沒有明,沒有四念處的光明,沒有四念處的氣氛、沒有般若的氣氛,就是原來貪瞋癡的習慣,這時候,所生的受,就是一般凡夫的境界。

b)什麼是除無明觸所生受?就是修行人的六根、六識和六種境界接觸的時候,有明觸所生受,就是有般若的智慧。見到滿意的境界,心裏面不是那麼愛著;見到不滿意的境界也不執著;見到非滿意、非不滿意的境界也不執著。用般若的智慧,超越這些境界,因為這都是如幻如化,如夢中境、如鏡中相,都是畢竟空寂。這樣心無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所以不是愛。

c)什麼是所餘有支生?雖然,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但是不是愛,受為緣而不是愛。所餘有支生,就是另外屬於聖道的無漏行,無漏的功德境界,不是一般的有漏境界。所以,所餘有支法生,就是意生身、法性生身。就是愛煩惱、見煩惱斷盡以後,入無餘涅槃以後,得到法性生身的那種因緣。

3)或有受為緣亦是愛,這是第三句,也是受為緣也是愛。就是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染污愛生。不修行的境界就是無明觸,就是糊塗的執著心,與受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染污的愛就生起。就是要找可愛的境界,不可愛的境界希望它遠離,就在愛、憎裏面生活。修行人的境界就是明相應觸的時候,超越愛、憎的境界,是無住生心的境界。

4)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5.3.4.8.4.2.依順後句答

5.3.4.8.4.2.1.愛與取

問:若愛為緣皆是取耶?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答:當知此中,是順後句。謂所有取皆愛為緣,或愛為緣而非是取,謂除取所餘有支,及緣善愛勤精進等諸善法生。

[]問:若愛為緣,皆是取耶?平常的凡夫習慣,愛著一個境界的時候,繼續要追求這個愛,愛才能增長,就叫作取。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煩惱增長,都是以愛為因緣的嗎?答:當知此中是順後句。若愛為緣,皆是取耶?這是前句。設是取者,皆愛為緣耶?這是後一句。當知此中是順後句,就是從第二句,應該從後面那一句來解答問題,就把前一句也包括在內。

1)謂所有取,皆愛為緣。取,就是愛心非常重,就是你不斷的愛,這個愛就會嚴重,所以,所有取皆愛為緣。

2)或愛為緣而非是取。但是以愛為緣不是取,愛沒增長。

3)謂除取所餘有支。就是愛為緣不是取,是其他的有支。譬如生老死,自己的生命體你也會愛它,生不斷的增長就變成老死,自己還是愛。這就不是愛緣取。

4)緣善愛勤精進等諸善法生。愛為緣而不是取,就是緣善愛,另外殊勝善法的愛,或者是精進勇猛的修學戒定慧。諸善法生,得到四禪八定,或者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得無生法忍,這個人情形就轉變。就是愛為緣,而不是取。


5.3.4.8.4.2.2.取與有

問:若取為緣皆是有耶?設是有者皆取為緣耶?答:亦應作順後句。謂所有有皆取為緣。或取為緣而非是有,謂除有所餘有支。

[]問:若取作助緣而生起來的,一定是有嗎?有,就是有強大的力量能招感果報。假設有強大的力量能有果報,都是用取作助緣的嗎?答:這個問題也應該從後面這一句來回答,就是設是有者,皆取為緣耶?這句話。

1)所有的有,只要它的力量強大能達到有果報的程度,這樣的業力一定是取作助緣。

2)或者是取是為它作緣,但是它不是有。就是除掉有,剩下十二緣起裏面別的支。


5.3.4.8.4.2.3.有與生

問:若有為緣皆是生耶?設是生者皆有為緣耶?答:諸所有生皆有為緣。或有為緣而非是生,謂除生所餘老死最後有支。

[]問:若強大的業力為助緣,使令它的果報現起,有為緣皆是生嗎?設是生者,皆有為緣耶?

1)答:諸所有眾生的生命現起的時候,都是有作緣才能現起。

2)或有為緣而不是生。就是把生不算,就是剩下的老死,老死在十二緣起裏面它是最後的一個支。


5.3.4.8.4.2.4.生與老死

問:若生為緣皆老死耶?設是老死皆生為緣耶?答:所有老死皆生為緣。或生為緣而非老死。所謂疾病,怨憎合會,親愛別離,所求不遂,及彼所起愁歎憂苦,種種熱惱。

[]問:若是生為緣,就一定是老死嗎?設是老死,皆生為緣耶?

1)答:只要生命體衰老,死亡,一定是有一個生命現起做緣。

2)或生為緣而非老死。生命體是現前,不是給老死作緣。就是生命體現前,不是老、不是死,而是有病,也是生為緣。或者不是病,和憎惡的人、憎恨的人在一起,不可以分離,這也是生為緣。和親愛的人願意在一起,但非要分開不可,這也是生為緣。還有其他種種的希求,有障礙不能成就,也是生為緣。及彼所起愁歎憂苦,種種熱惱,因為有病而愁歎憂苦種種熱惱,或者是怨憎合會,而引起的愁歎憂苦種種熱惱。親愛別離,所求不逐這一切引起的愁歎憂苦種種熱惱,也是以生為緣。


5.3.4.8.5.所障能障分別

問:是諸有支,幾與道支所攝正見為勝障礙?答:無明及彼所起意行,若有一分能為勝障。如於正見,如是於正思惟,及正精進亦爾。若正語、正業、正命,以身行、語行,及有一分,為勝障礙。若正念、正定,以餘有支,為勝障礙應知。

[]問:這麼多的部分,一共是十二有支,那一個支與道支裏面所攝正見為最強大的障礙?正見是什麼呢?就是得初果以後的聖人,觀色受想行識是無我、無我所的無分別智慧。因為,與諸法實相相應、與第一義諦相應,所以叫做正見。什麼是勝障礙?想要得正見,有障礙,就是特別有力量、特別的能障礙你。十二緣起是生死流轉的惑業苦的境界,對於正見都有障礙。現在說勝障礙,就是它有最大的力量障礙。

1)答:無明及彼所起意行,若有一分,能為勝障。

a)無明,就是執著有個我。得聖道就是要無我,有我正好障礙無我的智慧。

b)及彼所起意行,無明為行做因緣,使令行生起。行,就是身、語、意行這三行,最重要的是意行,它的力量大,能障礙正見的生起。

c)若有一分,就是即有一分。有支,就是自己造業,造罪業或者造福業,達到有感果報的程度。有支現前的時候,也是能障礙你。若到三惡道,有若到三惡道,很明顯的是不能修行。在人天的世界也是,大福德的境界一來,想修行也不行,就把你障礙住。所以,對於正見有大障礙,就是無明和行,三行裏面是意行,再加上有支的一分,因為有支也是有身、語、意這三分,意的這一分能為大力量的障礙。

2)像前面說的正見,是無明和意行,和有的一分能障礙它。對於八正道裏面的正思惟和正精進,也是有勝障。正思惟和正精進是聖人有分別的智慧,也是無明和所起意行及有一分能做障礙。這個障礙當然是在沒成就的時候,沒得聖道之前才有這個作用。已經得聖道的人,無漏的正見、正思惟、正精進已經出現,無明是不能障礙。

3)若正語、正業、正命,以身行、語行,及有一分,為勝障礙。正語、正業、正命是屬於戒。就是無明緣行的行裏面,一個身行和語行,也應該有無明的力量。無明發動出來的身行和語行,以及屬於身、屬於語那一分,對於正語、正業、正命有障礙。

4)若正念、正定,以餘有支為勝障礙應知。正念、正定就是屬於定。以餘有支,十二有支裏面,除去前面說的這幾支以外,剩餘的支是最有力量的障礙,使令正念、正定不能成就,最厲害就是愛取。愛取在活動的時候,想要得禪定,是不可能的事情。


5.3.4.8.6.不有及滅分別

問:是諸有支,幾唯雜染品?幾通雜染、清淨品?答:四唯雜染品,餘通雜染、清淨品。問:云何生支通二品耶?答:若生惡趣及有難處,唯是雜染品。若生人天諸無難處,此通染、淨品。當知餘支,隨其所應,皆通二品。

[]1)問:是諸有支,那幾支唯獨是雜染?唯獨是不清淨?那幾支又是雜染、又不是雜染而是清淨的呢?答:十二有支裏面,四個品是雜染。披尋記說四,應該做三,謂無明、愛、取這三個是雜染。窺基的解釋,說四唯雜染品,無明、愛、取、老死。因為,人到老的時候,不能用戒定慧調自己,就是雜染。或是說,另外一個是識,識也是雜染,是指中有投胎的時候最後一剎那是染污心,所以也是染污。這樣,無明、愛、取加識,或者是加老,就是雜染品。剩下就是八個支,通於雜染,也通於清淨。

2)問:生支怎麼能說它是通於兩方面,又是清淨又是不清淨呢?

a)答:眾生若是生到三惡道,生到地獄、餓鬼、畜生世界,這都是苦惱的境界,這是雜染。以及生到有難的地方,譬如說八難,學習佛法有困難。或是八無暇,無暇,就是沒有時間。三惡道就是八難中的三個,另外,生到長壽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生在人間,有盲、聾、喑、啞,也不能學習佛法,就只好貪瞋癡活動。佛前、佛後,世界上沒有佛法。還有世智辯聰、邪知邪見,毀謗佛法不肯學習佛法。到北俱盧洲的時候,也不肯學習佛法。所以,生就是雜染品。

b)若生在人間,或者生在天上,也沒有難,沒有這麼多的困難,有時間來學習佛法,感覺學習佛法沒有困難,所以,這就是清淨。這個生也通於染、也通於淨,在乎自己決定。其餘的支,就是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隨其所應皆通染、淨兩品。


5.3.4.8.6.1.無明與行

問:何等無明不有故行不有?何等無明滅故行滅耶?答:有三種:發起、纏、隨眠無明,由此無明滅故,彼無明滅,由彼滅故,行亦隨滅。

[]問:那一種無明沒有,行也就不有?那一類的無明滅掉,行就沒有呢?答:無明有三種。哪三種呢?第一發起無明、第二纏無明、第三隨眠的無明。

1)發起無明,就是這無明能發起種種的業,就是發業無明,最初發動要造這個業力,或者福業、罪業、不動業。

2)纏無明,纏,就是無明活動出來的時候,心意識不能自主,就是無明來作主,就是被它纏住,不能自主,叫纏。

3)隨眠無明,就是無明沒有活動出來,就在阿賴耶識裏面沒有動,這是無明的種子。無明種子發動出來叫纏,纏的無明造種種業,叫發起無明。或者這樣分別,發起無明,就是無明緣行這個無明;纏,就是愛取有的愛取,叫作纏,就是潤生無明;隨眠無明,就是無明沒有活動出來。

4)由此無明滅故,彼無明滅。隨眠無明滅,纏無明也就沒有,纏無明沒有,發業無明也沒有。隨眠無明怎麼滅呢?要深入諸法實相,就是毗缽舍那,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

5)由彼滅故,行亦隨滅。由無明滅,行就滅,不發動行,就沒有。但是,有般若波羅密,行六度萬行廣度眾生而無眾生可度,這是聖人的境界。


5.3.4.8.6.2.行與識

問:何等行不有故識不有?何等行滅故識滅耶?答:諸行於自相續中,已作已滅,及未起對治。又由意行有故,起身語行,由此有故彼有。彼無故,彼緣識亦無,此若全滅,當知識亦隨滅。

[]問:何等行不有故,識不有?何等行滅故,識滅耶?

1)答:諸行於自相續中,已作已滅,及未起對治。

a)諸行於自相續中,就是無明緣行的時候,身行、語行一動作,就是在你的生命體相續不斷。生命出現又老死,死又出現,總是相續、不會斷。

b)已作、已滅,就是已經做的這個行,得果報,又滅。然後,這一段的業力結束,但是繼續造,還是有無量無邊的業力。

c)及未起對治,就是沒有遇見三寶,不能夠修四念處來對治你的業力。沒對治它,所以,有這個行就有這個識,若是沒這個行就沒這個識。

2)又有意行有故,起身語行。無明緣行這個行,主要是意行,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要造福行、罪行、不動行,因此,意行就存有,就發出來語言、發出來動作,就是身、語行。所以,由此有故彼有,就是意行有故,身、語行就是要有。

3)彼無故,彼緣識亦無。若是能對治,那個行就沒有,就沒作用。如何對治?就是行若發動的時候,得果報要有愛取的滋潤、支持,業力才能得果報。但是,若是修四念處把愛取消滅,以前造的業力得不到愛取的資助,行就不能發生作用,就等於是沒有。所以,行不能發生作用,彼為緣而識生起,這件事也沒有。

4)此若全滅,當知識亦隨滅。彼若全滅,意行所造的滅,身行、語行也都滅。若是修行只得初果,三惡道的這一部分是滅。在人、天,還要流轉七番生死,就不是全滅。假使得阿羅漢果以上,就是完全滅。當知識亦隨滅,中有就不顛倒,識也就滅。


5.3.4.8.6.3.識與名色等

問:何等識不有故名色不有?何等識滅故名色滅耶?答:種子識不有故,果識不有,此俱滅故,俱名色滅。如識望名色道理,如是餘支乃至受,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如無明緣行道理,如是愛緣取,取緣有道理,當知亦爾。如行緣識道理,如是有緣生,當知亦爾。如識緣名色道理,生緣老死,當知亦爾。

[]問:何等識不有故,名色不有?何等識滅故,名色滅耶?

1)答:種子識不有故,果識不有。此俱滅故,俱名色滅。

a)種子識,就是阿賴耶識,在阿賴耶識的時候,就是人在生存的時候,前六識遇見境界,無明、愛、取就活動,就在識裏面熏成種子,這時候就叫種子識。如果沒有熏成種子識,因為修四念處力量強大,雖然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心裏不著,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不熏成種子。種子識已經沒有,將來也不會再得果。若有種子識,將來因緣成熟的時候,種子就要得果報,就叫做果識。

b)此俱滅故,俱名色滅。沒有因識,也就沒有果識,因果識這兩個識都沒有,和識在一起現出來名色的果報也沒有,自然是滅。怎麼樣種子識才能滅呢?就是不要有愛取。六根接觸六境的時候,有般若智慧,就沒有愛取的熏習,是種子識不有。種子識不有,果識也不有;果識也不有,名色也不有,就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

2)如識望名色的道理是這樣子,餘支就是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這幾支,隨他們所適當、所合適,也和識望名色一樣,就是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也是這樣子。但是這是約種子說。

3)如無明緣行,無明是煩惱,行是業力,無明的煩惱為業力生起的因緣,業力要煩惱來發動,這個道理是要這樣。但是愛緣取,愛和取都是煩惱,愛煩惱若得到因緣的時候,愛的煩惱會增長,就變成取。愛煩惱動的時候和取煩惱的不同在那裏呢?取就是追求所愛而有行動,取是有行動的愛煩惱,所以,比愛來得強。取緣有和無明緣行道理是一樣,就是由煩惱而增長業的力量,所以彼此是相似。

4)如行緣識道理如是,有緣生當知亦爾。由業力發動以後,造成果報。但是果報生起分成二個階段,先造成種子,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再由煩惱資助種子,才得果報。有緣生的道理,和前面行緣識,其實道理是一樣。但事實上有點差別,就是行緣識那個行,是由無明發動出來的業,這個有緣生的有,是經過愛取又加強力量的業力,所以有和行也有這樣的差別。這個生老死的生是有現行,就是得果報的開始。

5)前面這個識能為名色作因緣,名色才能現起。而生緣老死當知也是這樣子。老死指什麼說的呢?就指那個生說,和識緣名色的道理是一致。


5.3.4.8.6.4.受與愛

問: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何等受滅故愛滅耶?答:如行緣識道理,當知亦爾。

[]問: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何等受滅故愛滅耶?答:如行緣識道理,當知亦爾。愛、取、有是能生支,生、老死是所生。無明、行是能引,識、名色、六入、觸、受是所引。能生與所生,能引與所引,這個道理是一樣,所以說如行緣識的道理,當知亦爾。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何等受滅故愛滅?就和行緣識的道理一樣,行滅故識滅,行不有故識不有,道理是一樣。在十二緣起來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處、觸、受,是過去的事情;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是現在。都是屬於因,生老死是果,是將來所得到的果。

a)何等受不有故愛不有?無明相應受不有,就是明相應受出來,明相應受若出來,染污的愛就沒有。

b)何等受滅故愛滅?無明相應受,為明所滅,所以染污的愛不出現。

c)如行緣識道理,當知也是這樣子。行滅則識滅,行不有故識就不有。這樣是說過去的行緣識。若是現在能夠受不有故愛不有,受滅故愛滅,將來不會有行的業力,不會有中陰身的顛倒投胎,生死就解脫。


5.3.4.8.7.依緣起門分別

問:如前所說八緣起門,幾門是十二支緣起所顯,幾門非耶?答:三門是彼所顯,謂二一分所顯,一全分所顯,餘門非。何等為二一分所顯?謂內識生門,自業所作門。何等為一全分所顯?謂有情世間轉門。

[]問:如前所說八緣起門,幾門是十二支緣起所顯?幾門非耶?依緣起門才有流轉生死。第一、內識生門,第二、外緣成熟門,第三、有情世間死生門,第四、器世間成壞門,第五、食任持門,第六、自所作業增上勢力受用隨業所得愛非愛果門,第七、威勢門,第八、清淨門。八個門裏面,有幾個門是這裏說的十二緣起所顯示的道理呢?有幾門說的道理和十二緣起是不一致的,不屬於十二緣起?

1)答:這八個門裏面有三個門是彼十二門所顯示的道理,三個門和十二緣起的道理說的是一致。哪三個呢?謂二一分所顯,其中有兩個門是十二緣起裏面的一分,顯示十二緣起裏面一分的道理。一全分所顯,一個門是顯示十二緣起全部的道理。除這三門之外,還有五個和十二緣起都沒有關係。

2)何等為二一分所顯?就是八門裏面,第一個門就是內識生門,就是行緣識這個識,是十二支裏面的一支,也就是十二分裏面的一分。所以,內識生門,就是說識支,指十二支裏面的一分。自業所作門,是八門裏面的第六門,就是無明緣行的行,或者說是有也是一門。

3)何等為一全分所顯?謂有情世間轉門。一全分所顯,就有一個門可以全部的顯示十二緣起的道理。就是有情世間轉門,就是八門裏面的第三門。有情在世間上怎麼流轉呢?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


5.3.4.8.8.緣起勝利過患分別

問:不如實知緣起道理者,有幾種過患耶?答:有五。謂起我見,及能發起前際俱行見。如前際俱行見,如是後際俱行見、前後際俱行見,亦爾。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於現法中不般涅槃,是名第五過患。問:如實知者有幾種勝利耶?答:翻前五過,應知勝利亦有五種。

[]1)問:若是我們不能夠真實的知道緣起的道理,無明緣行、行緣識的道理,會有幾種過患呢?答:有五種的過患。

第一過患,不知道緣起的道理,就會生起我見。在色受想行識上面,發起錯誤的認識,就是有我,這是生死的根本。

第二過患,及能發起前際俱行見,前際,就是久遠以來過去時候。因為有我見,會發起我在過去也是曾有耶?我於過去世沒有嗎?我是什麼樣子?什麼體性的?就會執著,或者是常見,者是斷見,這是前際俱行見。俱行見,就是和五蘊是一起,和這一切有為法在一起,叫俱行。

第三、四過患,前際俱行見是那樣子,後際俱行見,前後際俱行見也是那樣。這個生命死了,以後還有我嗎?就變成常見。沒有我?就變成斷見。前後際就是現在,現在是在後際之前,是在前際之後。執著有個我,這個我是常、是不常,也是這樣子。

第五過患,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就是戒取見。我見是薩迦耶見,前際、中際、後際,就是邊見。

a)又於彼見猛利堅執,對於他自己那個見解、思想,特別有大力量的堅固的執著,執著有個我。

b)有取,若是有取,多數是執常見的人,這麼執著,有取著。

c)有怖,如果說是沒有我,可能會很恐怖。

d)於現法中不般涅槃,對於自己的見地執著的很厲害,有恐有怖這樣的人,在現在生命體,就算遇見佛法,也不能夠接受,所以,不可能入涅槃。因為,對於涅槃是害怕,要無我,才可入涅槃,有我,對涅槃有怖,所以不能入涅槃。是名第五過患。過患的根本就是我,有我見,觀察色受想行識裏面有我,或者是即色受想行識是我,或者是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個我,總而言之是執著有我。這個我是大患之本,一切的貪瞋癡都是從這裏來的,所以它是過患。

2)問:如實知者有幾種勝利耶?假設一個眾生有善根,遇見佛說十二緣起的道理的時候,能信受、能如實的知道:一切眾生都是這樣惑業苦的流轉,只是惑業苦的流轉,不是我在流轉。什麼是如實知?表示能信受奉行,能修四念處,能破除自己的顛倒妄想執著,破除我見,破除這五種的邪知見。會得到多少種殊勝的利益?殊勝利益,就是出世間聖人的空、無相、無願的三三昧、三解脫,乃至得涅槃的勝利。答:就是把前面那五種過失翻過來,就可以知道五種勝利。不起我見,是一個大利,就是大功德的力量;於前發起前際俱行見也沒有;後際俱行見也沒有;前後際俱行見也沒有;又於彼見,猛利堅執,有取有怖,於現法中不般涅槃這種過失也沒有。就是於現法中能般涅槃。若常常修四念處,觀察無我、無我所,就知道自己能得聖道。


5.3.4.8.9.諸門分別

5.3.4.8.9.1.實非實有攝

復次,是十二支緣起,幾支是實有?謂九。幾支非實有?謂餘。

[]復次,是十二支緣起,幾支是真實有?九支是真實有。幾支非真實有呢?就是剩餘的三支,就是有、生、老死這三支。這麼道理是什麼?

a)有,就是前面無明緣行的那個行,經過愛、取的滋潤、支持,給與力量,就名為有。因為,離開那個行,另外沒有這個有可得,所以,這個有是假。

b)生和老死,生是什麼呢?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無明發動行,造成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愛、取滋潤它,它的力量夠了,這個生命就出現,就是生、老死。所以,生、老死本身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離開這五個,另外沒有生,沒有老死可得。因此,生、老死,沒有自己的體性,只是假名有而已。其餘的九個,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都是本身有體性。


5.3.4.8.9.2.一事非一事攝

幾一事為自性?謂五(無明、識、觸、受、愛)。幾非一事為自性?謂餘。

[]十二緣起裏面,那幾個支是一事為自體性?五個。哪五個?無明、識、觸、受、愛,它本身就是一個。其餘的七個都不是一。行,有身行、語行、意行是三個,它不是一。有,也是身行、語行、意行,就不是一。生,裏面有識、名色、六處、觸、受,這都叫做生,所以不是一。老死,裏面有屬於心法,也屬於色法,所以也不是一。


5.3.4.8.9.3.所知障因攝

幾是所知障因?謂一(無明)。

[]十二緣起裏面,那幾個緣起支是屬於所知障的因呢?就是無明第一支,包括不染污的煩惱在內,就是所知障。障,就是障礙,一種是煩惱障,一種是所知障。煩惱障,是凡夫的煩惱;所知障,能障礙所知的真理,阿羅漢斷煩惱障,還是有所知障。這個煩惱是最微細,不能夠造生死業,不能令得生死果報。但是對於度化眾生有妨害,智慧就有所不足。


5.3.4.8.9.4.苦因果攝

幾能生苦?謂五(無明、行、愛、取、有)。幾苦胎藏?謂五(識、名色、六處、觸、受)。幾唯是苦?謂二(生、老死)。

[]在十二支裏面,那幾支是能生出來苦惱?有五個支是屬於這一類,就是無明、行、愛、取、有,無明和愛、取是屬於煩惱,行、有是屬於業,這五支能制造痛苦給自己。幾個支是屬於在胎藏裏受苦?有五個,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法。眾生在母胎的時候,由這五法受胎藏的苦。這五法是生、老死的因,由它而有生、老死,所以它也算是在因裏,是因苦。那幾個唯獨是苦的體性?就是生、老死這兩個唯獨是苦。


5.3.4.8.9.5.因果分等攝

幾說為因分?謂前六,無明乃至觸,及愛、取、有三說為因分。幾說為果分?謂後二說為果分。幾說為雜因果分?謂所餘支說為雜分。所以者何?有二種受,名為雜分: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二、謂現法與愛為緣果受。此二雜說為觸緣受。

[]1)十二支裏面,那幾支是屬於因的一部分?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這六個,是屬於因,能招感果的因。及愛、取、有這三個,制造痛苦的因。

2)那幾支說它是果分?就是生、老死這兩支是果。

3)幾支說它是雜因果分?又是因又是果呢?剩下受一支就是。什麼原因說受是屬於因又屬於果呢?事實上,有兩種受,就說它又屬於因又屬於果,因果相雜說為雜分。

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謂後法,果是在因以後,因是在果之前,現在這個受它是後法的因。怎麼作因法呢?依觸為緣因受,這個受是依觸作因緣,才能生起受。現在是在種子的時期,還沒有現行,所以這個受是因受,它不是果,將來果是以此為因。

二、謂現法與愛為緣果受。就是由因有現行,顯現出來色受想行識的形體,顯現出來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時候的這個受,能夠給愛欲做生起的因緣,要有受而後才能生起愛,所以受是愛的生起之緣,這個就是果,是由因現出來的果。經過色受想行識,經過眼耳鼻舌身意,內心裏面有感受,就是果報。內心裏面感覺到如意那就是果,感覺到不如意也是果。所以,受是雜分,就是因果相雜。


5.3.4.8.9.6.能生二果攝

復次,幾支能生愛非愛境界果?幾支能生自體果?謂前六支能生前果,後三支能生後果,一支俱生二果。

[]復次,十二支裏面幾個部分能生出來愛非愛境界果?順心的境界就是愛,違背心的境界就不是可愛,這兩種也都是果。幾支能生自體果?自體就是生命體,這個五蘊身,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果。所以,兩種果,生命體是一種果,愛非愛又是一種果。

a)謂前六支能生前果,前面無明乃至觸這六支,是能生前面的愛非愛境界果。因為有觸才生出受,於是乎就有愛非愛的境界果出現。

b)後三支能生後果,就是愛、取、有這三支能生出自體果,這個生命體是由愛、取、有生出。前一生的愛取有生現在的生命體,這叫能生自體果。能生愛非愛境界果是現在,是當時的感覺。

c)一支俱生二果,就是受,是通於愛非愛境界果也是受,生自體是果也是受。


5.3.4.8.9.7.受俱不俱攝

復次,幾支樂受俱行?謂除二(受、老死),所餘支。幾支苦受俱行?謂即彼及所除中一(老死)。幾支不苦不樂受俱行?謂如樂受道理應知。幾支不與受俱行?謂所除中一(受)。

[]1)復次,幾支樂受俱行?俱就是在一起,不俱就是不在一起。如意的感覺和你在一起活動。謂除二所餘支,就是把受支、老死這兩支除掉,所剩餘的這十支,就是樂受俱行。因為老死這一支多數是苦惱的境界,不是樂受,所以把它除掉。受這一支也除掉,原因就是它本身就是受,不能說它還與受支相應。

2)十二支裏面那幾支是與苦受在一起活動呢?就是彼前面那十支,以及所除掉的老死。

3)幾支不苦不樂受俱行?不苦不樂受就和樂受一樣,所以一共是十支。

4)幾支不與受俱行?就是所除掉的受支。


5.3.4.8.9.8.三苦俱行攝

復次,幾支壞苦攝?謂樂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幾支苦苦攝?謂苦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幾支行苦攝?謂所有壞苦、苦苦支,亦是行苦支;或有行苦所攝,非餘二苦。謂不苦不樂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

[]1)復次,幾支是屬於壞苦?壞苦,就是樂的感覺被破壞以後就苦。謂樂受俱行支,就是前面的樂受被破壞,就是壞苦攝。及非受俱行支一分,就是受支。一分,譬如說無明,無明也有樂受,也有苦受,也有不苦不樂受,所以壞苦受是無明支裏面的一分。這樣樂受是一分,苦受也是一分,不苦不樂受也是一分。非受俱行支也是一分,非受俱行支就是受支,受支裏面有樂受、有苦受、有不苦不樂受,現在說壞苦也就是樂受,也是受支的一分。

2)幾支苦苦攝?苦受叫做苦苦。什麼是苦苦?就是一切有為法有生、住、滅三相。苦一生起就是苦。苦存在的時候,繼續是苦,所以苦叫做苦苦。生時苦,住時苦,滅時就不苦。壞苦,樂的境界出現的時候是樂,繼續存在的時候也是樂,破壞才是苦,所以叫做壞苦。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謂苦受俱行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愛、取、有、生、老死,是凡有苦受的俱行支都有苦苦,也是其中的一分。及非受俱行支的一分也是苦。

3)幾支行苦攝?一切有為法,都是在生住異滅的變化,在時間上說都是剎那剎那的向前進,就叫做行苦。行苦,包括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都在內,這個範圍是很廣。這種行苦能感覺到它是苦,聖人才能知道,凡夫還是不感覺。

a)謂所有壞苦和苦苦這兩部分,也是屬於行苦在內。因為壞苦和苦苦,特別的顯著,引起我們內心的注意,就把行苦的相貌覆住,心裏面不感覺,實在也是有行苦,所以壞苦、苦苦,也是行苦所攝。

b)或者行苦所攝這一部分的苦,不是壞苦、行苦這兩個苦,單獨的有行苦。就是苦苦也沒有顯現,壞苦也沒有顯現的時候,這個時候才叫做行苦。什麼情形?謂不苦不樂受俱行支,就是在十二緣起裏面,沒有苦沒有樂,這樣的覺受和無明、行、識、名色,在一起活動的時候,就叫做行苦。及非受俱行支一分,就是受支,這時候俱行支一分,因為那裏面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單指不苦不樂受,所以是那一支的一分。


5.3.4.8.9.9.定生可得不可得攝

問:於一切生處及三摩缽底中,皆有一切支現行可得耶?答:不可得。謂無想天中,及滅盡定、無想定中有色支可得,非無色支。若生無色界無色支可得,非有色支。

[]問:於一切生處及三摩缽底中,皆有一切支現行可得耶?一切生處,就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受生的地點。三摩缽底,翻為等至,等就是定,平等就是定,心裏面也不昏沉也不散亂,叫做平等。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都是得定的人,是不是皆有一切支現行?答:不是一切都有。謂無想天中,及滅盡定、無想定中,有色支可得,非無色支。

a)無想天,是在色界天的第四禪裏面,有一層天叫做無想天,他們的十二支和人間的人不一樣。

b)滅盡定,是超過非非想定以上的佛教徒,把一切的受想心所、第六意識,乃至第七識都清淨,入於無分別的境界。

c)無想定,是在人間修學四禪,得到無想定,還沒生到無想天。

d)有色支可得,無想天,滅盡定的人,無想定的人。這三種人有色支可得,就是有眼耳鼻舌身,四大地水火風,這個生理的組織,這樣的色支是有的。

e)非無色支,無色支沒有,他們沒有愛取的煩惱。無想天,在入無想定的時候,心裏面沒有愛取;滅盡定的人,也沒有愛、取支;入無想定的人,也是沒有。十二支都不具足。這是按照方便的說法,指六識說;若是把阿賴耶識在內,還是有無色支。

f)若生到無色界天的人,有受想行識的心法,這心支是有。果報上面的眼、耳、鼻、舌、身是沒有,他沒有色支。


5.3.4.8.9.10.上下地攝

問:頗有依支得離支耶?答:有。謂依上地支,離下地支。此但一分非全,唯暫時非究竟。

[]問:頗有依支得離支耶?可能有這樣的人依此支的成就,可以遠離另一種支嗎?答:有這種情形。譬如說得初禪的人,或者得二禪的人,觀想二禪的境界是有大功德,初禪是有過患。若這樣觀想,就把初禪的境界取消,得到二禪。成就二禪,又觀察二禪的過患,觀察三禪的功德,就除掉二禪的境界。這樣講法,在十二支裏面,只是其中的一支,就是行支。不是全部的十二緣起。唯暫時,非究竟,這是暫時的,不是究竟,就是入定的時候這樣,出定的時候又不是這樣。所以,是暫時,而不是究竟。


5.3.4.8.9.11.染污不染污攝

問:幾支染污?幾支不染污?答:三染,餘通二種。若不染污,善及無覆無記別故,分為二種應知。

[]問:十二緣起裏面,那幾支是染污、不清淨?幾支是沒有染污、清淨呢?答:無明、愛、取這三支是染污,因為它是煩惱,所以是染污。其他的九支是通於染、通於淨。惡心所活動的時候,是染污。惡心所不活動的時候,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善心所活動,一個是無覆無記心所活動,所以有這兩種差別。若是說第七識,第七識因為有我癡、我愛、我見、我慢,也是染污、不清淨。但是第七識是緣第八識,而不是緣色聲香味觸法,所以在面對一切外境來說,就不提第七識。所以,若是提第七識就是有覆無記,現在不提第七識,只是提第八識,就是無覆無記,沒有煩惱,所以無覆,沒有善也沒有惡,所以也是無記。不染污分這麼兩種,應該知道。


5.3.4.8.9.12.三界繫攝

問:幾支欲界繫?答:一切支,和合等起故。問:幾支色界繫?答:一切一分。問:云何應知彼有老耶?答:彼諸行有朽壞腐敗性故。如色界繫,當知無色界繫亦爾。

[]1)問:十二支裏面,那幾支是屬於欲界煩惱所繫縛?答:十二支都是,欲界眾生都有十二支。因緣具足,就全面都現起,一個也不會少,所以稱為等起。

2)問:十二支裏面那幾支是屬於色界煩惱所繫縛?答:十二支裏面都是一部分,屬於色界,每一支裏面只有一分。什麼是一分?

a)色界天的無明、愛、取唯是有覆無記。雖然也有愛、見、慢的煩惱,但是被禪定鎮伏住,煩惱的相貌不明顯,只是有覆無記這個煩惱。欲界眾生貪瞋癡太多,就是不善,但是色界天裏面不是。

b)若是第二行支,唯獨是善法,而沒有惡法,因為沒有欲界這麼多的煩惱。

c)若是第十有支,唯獨是善及無覆無記。

d)無明、愛、取是三個,加上行是四個,加上有是五個,十二支去掉五還有七個,都是善而不是染。這樣說色界天的十二支,是和欲界完全不同,是清淨。

3)問:這樣說生、老死,色界天的人也具足,怎麼知道彼有老呢?答:彼色界天的人,壽命特別長,到最後也是一樣也要死,所以有朽壞、有腐敗的這種情形。像色界繫是這樣子,無色界繫也是這樣。


5.3.4.8.9.13.學等攝

問:幾支是學?答:無。問:幾支是無學?答:亦無。問:幾支是非學非無學?答:一切。問:所有善有漏支,彼何故非學耶?答:墮流轉故。若學所有善有漏法,彼與流轉相違故,及用明為緣故,非支。

[]1)問:十二支裏面,那幾個支是學人所有?學人,就是從初果以上。為什麼稱為學呢?因為,入聖道以後,這個人不會退,不但今生繼續學習佛法,來生也能學習佛法,所以才名之為學。答:得初果以後,就沒有十二支。為什麼?就是無我,修四念處破除這個我,正念現前的時候,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心無所住。所以,沒有無明、行,也就沒有識、名色等。

2)問:幾支是無學?答:阿羅漢也是沒有這十二支。初果聖人等,還是有色受想行識,但是色受想行識是清淨,與無漏的智慧在一起活動,就不是染污。

3)問:幾支是也不是學、也不是無學?答:凡夫,也不是阿羅漢果,也不是四果向,也不是三果、二果,初果也不是。凡夫,從無明乃至生老死,一切通通都有。

4)問:所有善有漏支,彼何故非學耶?凡夫修學四念處,所以是善,但煩惱未斷,是有漏,怎麼不是說他是學呢?答:雖然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修無我觀,我見還在。沒有斷除我見,有我執的時候,或者做善、做惡,就使令你從清淨無為的境界掉下來,在有為的世界生死流轉。所以,不給學的名字,也不給非學的名字,因為墮流轉。

5)若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向的聖人,煩惱還沒有清淨,他的善法還是有漏法。因為入聖道的人,他的無漏的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和流轉生死是衝突,雖有煩惱不能牽引他到生死來流轉。所以,還有學的名字。及用明為緣故,心一動的時候,明與他相應活動,不執著常樂我淨,不執著有我我所,般若的智慧使令煩惱不活動,而且繼續的用明的話,能消滅一切的煩惱。所以凡夫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處、觸、受乃至生老死,在這位聖人來說是沒有。


5.3.4.8.9.14.分斷全斷攝

問:預流果當言幾支已斷耶?答:一切一分無全斷者,如預流果。如是一來果亦爾。問:不還果當言幾支已斷耶?答:欲界一切,色、無色界不定。問:阿羅漢當言幾支已斷耶?答:三界一切。

[]1)問:預流果當言幾支已斷耶?預流果,預有兩個意思,預是先,就是所有的聖人,他是最先證悟聖道,所以叫做預,叫做先。還有個解釋是參與,原來是凡夫,他現在是證悟聖道,所以叫做預。流,就是聖人的境界,他能夠悟入聖人的境界,成就聖人的功德,就是見到諸法實相。當言幾支已斷耶?應該說十二支裏面,那幾支他斷了呢?答:十二支每一支,他只消滅一部分,沒有完全把十二支都斷掉。因為預流果還有煩惱,斷我見以後,在身語意發出來的行動,就不是無明緣行。無明支不只是我見,他把我見斷,只是斷一部分。行、識、名色、六處、觸、受,也都是一部分,不是全部。愛、取的煩惱,是修道的時候才斷,見道的時候還沒能斷掉愛取,所以不是完全斷,還有很多沒有斷。但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也是能夠把愛取消除一分。初果聖人是這樣子,一來果也是和初果一樣,還有欲界的煩惱沒有斷,只是每支裏面斷除一部分。什麼是一來呢?就是他欲界的煩惱沒有完全的消除,還有一部分,這一部分的欲界煩惱的力量,能使令這個聖人還在欲界一來一往。或者從人間到天上,從天上回到人間;或者從天上來到人間,由人間又回到天上。

2)問:不還果當言幾支已斷耶?答:欲界一切,色無色界不定。不還果,就是三果聖人,把欲界的煩惱全部的消除,就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不再回到欲界。當言幾支已斷耶?十二緣起裏面,那幾個支已經斷了呢?答:欲界的煩惱完全沒有,欲界的十二緣起通通沒有。色、無色界是不決定,因為三果聖人就是欲界的煩惱斷,還有很長一大段才能到阿羅漢果。在欲界裏面有三個果,初果、二果、三果,色界天、無色界天這二個世界合成一個阿羅漢果。在欲界這個地方定的果特別多,因為欲界的煩惱難斷,若是沒有禪定的人斷欲界的煩惱很難。若是色界天、無色界天有定的聖人,斷煩惱容易。有什麼煩惱?得到那個禪定之後,對於那個禪定就有愛見慢,初禪是這樣子,二禪、三禪乃至非非想天都是這樣子。得三果的聖人,有可能是由初禪生到二禪,由二禪到三禪,由三禪到四禪,由四禪到空無邊處定、識無邊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這樣可能,他斷初禪的煩惱,二禪還沒有,斷二禪,三禪還沒有,所以,色無色界的這些十二因緣是不決定。斷色界四禪的十二因緣,無色界的還在,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的十二因緣斷,無所有處定還沒有,這很長遠的這一大段路,不能決定說。但是有一樣事可以說決定,就是總是有一部分沒有斷,所以還是三果。

3)問:阿羅漢果應該說幾支已斷耶?答: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十二因緣通通消滅,三界內的一切煩惱都不能繫縛。若十二因緣用樹做譬喻,無明與行是樹根;識、名色、六處、觸、受是幹;愛、取、有譬喻是花;生、老死譬喻樹開的果。若是阿羅漢就是根、幹、花、果通通沒有;若是初果聖人,都還有一部分沒有完全斷,或者說是有愛、取、有,有生老死的一部分;凡夫是根、幹、花、果都是有;阿羅漢是完全沒有。


5.3.4.9.緣起諸經

5.3.4.9.1.釋說道理

復次,於彼彼《經》中,由幾種言說道理說緣起耶?謂略說由六種言說道理:一、由順次第說(無明緣行…生緣老死),二、由逆次第說(生有故老死有…無明有故行有),三、由一分支說(有受用世俗境界緣起及一切生身差別緣起,當知此唯識支行支所攝),四、由具分支說(有一切生身相續緣起),五、由黑品說(前緣後隨),六、由白品說(前斷後滅)。

[]復次,彼那一部經裏面,有多少種不同的說十二緣起的道理?什麼道理說不同的緣起呢?有十二支緣起,又說是十支,有的說九支,還有說五支,或是各式各樣不同的說法。有什麼道理呢?有六個道理才有這樣的說法。哪六種呢?

一、由順次第說,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順著次第說明十二緣起的道理。

二、由逆次第說,從後面說,生緣老死,為什麼有老死呢?是因為有生。為什麼有生呢?因為有有。為什麼有有呢?因為有取。為什麼有取呢?因為有愛。為什麼有愛呢?因為有受。為什麼有受呢?有觸。乃至到為什麼有行?因為有無明的關係,無明則有行。有漏的十二緣起是這樣子。若是佛教徒修學聖道的時候,也有順次第說,也有逆次第說。順次第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觸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順著次第說。逆次第說:就是生滅則老死滅、有滅則生滅、取滅則有滅、愛滅則取滅、受滅則愛滅,乃至無明滅則行滅。所以,流轉門有順次第的說法,也有逆次第的說法;還滅門也有兩種。

三、由一分支說,沒有說十二個緣起,只說一分。如說受用世俗境界緣起,受用緣起。或者說一切生身差別緣起,就是生。或者約因說,就是行。

四、由具分支說,一切生身相續緣起,一切眾生的果報,由此至終,相續不斷的生死流轉,就是具足十二緣起十二個分。

五、由黑品說,就是染污的有漏法,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等。

六、由白品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無漏的修行人的境界。經上有六種不同的情形來說這十二緣起。


5.3.4.9.2.釋甚深義

5.3.4.9.2.1.所知義

問:如世尊說緣起甚深。此甚深義,云何應知?答:由十種相,應知緣起甚深義。謂依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說。依無常義者,謂非自作從自種子生,亦待他緣。又從他緣生,亦待自種子。又從自種子又從他緣生,而種及緣於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又復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又諸有支,雖無始來其相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又緣起支雖剎那速滅,然似停住運動相現。依苦義者,謂緣起支,一味苦相而似三種相現。依空義者,謂緣起支,雖離有情作者受者,然似不離,顯現而說。依無我義者,謂緣起支,雖不自在,實無有我相,然似我相顯現。依勝義諦,諸法自性雖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

[]問:經裏面佛說緣起的道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這個道理是很深妙。這個甚深義,我們怎麼能知道?要怎麼樣才能明白呢?

答:從十種相貌,就可以知道緣起的深義。哪十種呢?就是依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有四義。依無常義,有六義,加起來就是十義。

1)依無常的道理,顯示緣起的深義。什麼是無常呢?由無而有,由有而無。

a)從自種子生,亦待他緣。十二緣起本來是沒有,怎麼有呢?自種子生,是你創造的種子,或者是福業的種子,或者是罪業的種子,或者是不動業的種子。所以,十二緣起就開始。亦待他緣,自種子能生十二緣起,但是自己還不夠力量,還要藉重其他的因緣。種子是因緣,還要借重其他的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這個時候十二因緣才能開始。這就是由無而有,這是無常的相貌。

b)又從他緣生,亦待自種子。緣起法,也要有其他重要力量的幫助,這件事才能現起。但是沒有自種子還是不行,就是自己要努力,還要其他因緣的協助才可以。

c)又從自種子及從他緣生,又一定要從自己的種子,還要從他的因緣和合起來,才可以生起。單獨是自己的種子也不能生,單獨是助緣也是不能生起,一定是因緣和合才可以生起。而種及緣於此生事,無作無用亦無運轉,而自家創造的種子和另外的助緣,於此因緣所發生的所生法,這個種子它也沒有這種作用,緣也沒這個作用,所以不能夠創造出來所生法的運轉。為什麼?因緣所生法,因和緣本身是剎那生滅變化,不是一個牢固不可破壞的東西,也是因緣所生法,所以它是無常敗壞法,沒有作用能引起所生法。或是說,一切法本身畢竟空寂,是因緣所生,所生法自性是空無所有。

d)又復此二因性功能,非不是有。因緣和合的功能,對於所生法還不是沒有,還是能生出所生法來。所以,因緣還是有生法的功能,但是又說無作無用亦無運轉。如何說?因不能生一切法,只有種子,不能生一切法。只有緣也不能生一切法。因若不能生,緣也不能生,和合起來還是不能生。沒有因緣也不生。但是,一切法還是因緣所生。

e)又十二緣起,就是眾生流轉生死的相貌,從無始以來這種因果流轉的相貌,本來就是那樣,就是成就。然剎那剎那新新相轉,剎那剎那的變動,新新就是變動的意思。後一剎那不是前一剎那,所以都是新的,就是剎那剎那的變動,它的相貌是轉變有變化,所以,剎那剎那新新相轉。

f)又緣起支,雖剎那速滅,然而好像沒有變動似,還停在那裏,運動的相貌還是顯現在那裏,又不感覺到頓生頓滅,感覺到繼續停在那裏,肉眼遲鈍看不到。再加上頓生頓滅的迅速,更不容易看出。

2)依苦的道理,顯示緣起的深義。十二緣起是一味苦相,一味苦相就是行苦。行苦是一味,只是這麼一個味,而不是另外有其他的味,所以叫一味的苦相。但是有相似,彼此相似就是不真實,就有壞苦、苦苦、行苦這三種的相貌現出來,也就是在行苦之中,我們感覺到壞苦出現,感覺到苦苦出現,而這個壞苦和苦苦裏面也就有這個行苦。沒有壞苦,沒有苦苦,這個行苦就現出。

3)依空的道理,顯示緣起的深義。這十二緣起支,雖然是說沒有這個有情,什麼是有情?就是在這色受想行識裏面,執著有常恒住不變異的我,叫做有情。一切法的存在,這十二支的緣起,都是因緣有,不是由我創造。所以,也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若是有我,都是我創造一件事,成功之後,我來享受,所以,我也是作者,也是受者。然而事實上,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就是彼此間這個因果關係一點也不混亂。又好像沒有離開我,好像還是有我,顯現出來這種因果關係不混亂的境界,還是很明顯。

4)依無我的道理,顯示緣起的深義。空與無我的差別,若是說色受想行識是我,這個我是沒有,叫做無我義。若是離色受想行識另外有個我,沒有這個我,叫做空義。

a)謂緣起支,雖不自在,實無有我相,然似我相顯現。每一個緣起支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所以,老死是不自在,生也不自在,要有有才有生,所以生本身的自性不可得。這樣觀察的時候,每一緣起支都是不自在,實在是沒有常恒住不變異的這個我可得。可是,又好像有我的相貌顯現出來,還是很清楚地顯現出來一個行,顯現出來一個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個系統還是很清楚的顯現出來,不會同其他的眾生混亂。這約補特伽羅無我說。

b)依勝義諦,諸法自性雖不可說,而言諸法自性可說。勝義諦,就是圓成實性,就是最殊勝的境界,就是佛的無分別智所證悟的境界,叫做勝義。諦,不顛倒沒有錯誤。佛所覺悟的道理是什麼呢?勝義諦是什麼呢?諸法自性,就是一切法本來的境界,本來的那個事情。佛所覺悟的勝義諦是離一切名言相,不能有能所這樣分別。所以,諸法自性不可以用語言文字表達。雖然是不可說,而佛菩薩還是說一切法是無常,是苦,是畢竟空寂,怎麼修行四念處,怎麼得道,這也是一個甚深義。


5.3.4.9.2.2.能知智

問:應以幾智知緣起耶?答:二。謂以法住智,及真實智。云何以法住智?謂如佛施設開示,無倒而知。云何以真實智?謂如學見迹,觀甚深義。

[]問:應該具足幾種智慧,才能通達緣起的道理呢?答:二,謂以法住智及真實智。用這兩種智慧才可以明白。

1)什麼叫做法住智呢?就是說如佛所安立的文句開示緣起的道理,能夠虛心的在這上面學習,就是聞思修,能夠不顛倒沒有錯誤的如實而知,就叫做法住智。看這文的意思,還沒有得聖道,也要經過聞思修的學習,才能夠成就法住智,通達緣起甚深義。

2)什麼叫做真實的智慧?謂如學見跡,觀甚深義。學,是初果以上的人;見跡,就是見道。初果以上的人,見到勝義諦,就是苦真是苦等四諦,真實知,不是聽聞,不是思惟推度,叫做見跡。跡,是行跡,或者足跡,順著足跡,就可以知道走到什麼地方。佛菩薩大智慧安立種種的名言文句,能詮顯佛菩薩所見的真理。我們順著佛菩薩安立的名句,就見到佛所見的真理。這樣,能詮一切真理的語言文句叫做跡,也可以說叫做句、法句、義句,能詮的是法,所詮的是義。什麼叫做真實智?就是得到學的程度的聖人,見到諸法真義的人,成就無漏無分別的智慧,能觀察諸法緣起的甚深義,對於無常、無我的甚深義,知道、明白,那個智慧就叫做真實智。法住智就是在凡位的時候,以聞思修學習佛法所成就的智慧;真實智,就是入聖道以後無漏的智慧。


5.3.4.9.3.釋說緣起

問:如世尊言:是諸緣起,非我所作亦非餘作,所以者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云何法性?云何法住?云何法界?答:是諸緣起,無始時來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如成就性,以無顛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為因,是故說彼名為法界。

[]1)問:如世尊這麼說,一切法的緣起,非是佛所創作,也不是其他的人所作,就是本來就是這樣子。為什麼這麼說?緣起的道理,若是佛出現世間,或者佛沒有出現世間,緣起的道理還是那樣,名為安住法性、法住、法界,就叫做緣起。

2)什麼是法性?什麼是法住?什麼是法界呢?

a)答:什麼是法性?這麼多緣起的道理,從無始時以來,這個道理本來就是那樣成就,自然就是那樣,就叫做法性,法的本性就是這樣子,可見是常住不變,永久是這樣。

b)什麼是法住?如前邊無始時來成就的法性,佛菩薩的大智慧,以沒有錯誤、非常正確、恰到好處的文句來安立,表達那個法性的道理,這叫做法住。那麼法性,以無倒的語言文句把它表達出來,這叫做法住。住,有安定不變的意思,還是原樣並沒有變化。或者說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以後,凡夫若是肯學習,就能有法性的相貌顯現在心裏面,就叫做住。

c)什麼是法界?由於這個法住,以無始時來理成就性的法性做因。就是,法住是以彼法性為因,才有語言文字的安立;有語言文字的安立,這個法性理才能表達出來,所以說彼法性叫做法界。界,就是因。因為法性的因,才有法住的這種語言文字的表達。因此,法住以法性為因,所以法性也名為法界。沒有語言文字的時候,叫做法性。有語言文字時候,就叫做法住。從法住這方面說,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叫法住,從根本上說是以法性為因,所以法性又名為法界。


5.3.4.9.4.釋別別說

5.3.4.9.4.1.釋妨難

5.3.4.9.4.1.1.自性為緣難

問:如《經》言:生若無者,無處無位,生可是有?若一切種生非有者,生緣老死,應不可得。何故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耶?答:依自種子,果生說故,謂識乃至受支,是生種子故,義說為生。由此有故,後時即此果支,名有緣生。如是餘支,如《經》所說,隨其所應,盡當知。

[]1)問:a)像經上說,生若是沒有的話,無處、無位,生可是有?當然沒有。處,就是處所,應該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處所;或者是五趣六道,都可以說是處。位,就是每一類的眾生,這個生命體生老死,從無明開始,乃至到老、死,一個階級一個階級的,就叫做位。若是無處、無位,生就不可能是有。

b)若一切種生非有者,生緣老死應不可得。若一切種生非有者,就是一切處、一切位叫做種,這些都是沒有生的話,由生為緣而有老死這件事,應該是沒有。就是由生而有老死,這是增上緣,現在說若是沒有生,也就沒有老死,若一切種生沒有的話,生緣老死這句話是不可得,不可能有老死。

c)何故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耶?經上什麼理由在這一個緣起上面,說彼自性為緣,自性得生起?這是因緣的意思,不是增上緣。經上是說沒有生就沒有老死,可見生和老死不是因緣,而這上面說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這靠因緣說,因緣和增上緣是兩回事情。究竟怎麼說才對呢?

2)答:a)依自種子果生說故。生老死是果,它的生起是要依靠它自家的種子,果才能現起;就像種子能生芽,種子是芽的因緣,水土是增上緣。

b)識、名色、六處、觸、受是生緣老死的這個生的種子。而識乃至受,這是無明緣行的這個行所造的種子,按這個種子義來說,這個種子就叫做生。譬如說,在母胎的時候,就有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五種,這個時候就已經現行,果報開始。說種子是在還沒投胎以前,投胎就受果報。在行緣識的時候,創造這五種種子,由這五種子才能夠得果報,才能有識、名色、六處、觸、受的投胎,這就是由種子,叫做自性為自性的緣。按道理來說,這時候五個種子現行,就叫做生,就是果報開始現出來。

c)由此有故,後時即此果支,名有緣生。由有識、名色、六處種子的現行,所以後時也就有生老死的果出現。什麼是有緣生?有是在生以前,有的時候,還在種子的階段,還沒有投胎。由此識、名色、六處種子的有,後時即有生老死的果出現,所以,叫做有緣生。若只說是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這是增上緣。現在說由此有故,由種子有故,把因緣算上去,才有這生老死的果,所以這時候叫有緣生。

d)如是餘支,如經所說,隨其所應盡當知。

《披尋記》三三九頁:問如經言生若無者等者:依下答釋,當知識乃至受五法種子亦名為生,生因義故。此若無者,於一切處於一切位生應非有。此中生言即是生支,自體果故。若因及果一切種無,餘定無能與老死果;由是說言,生緣老死應不可得。

[]識乃至受這五法的種子也叫做生,因為,生它是果的因的意思。沒有這個因,就沒那個果。此中生的這句話,就指生老死那個生支,生支是自體果故,這個生支這個時候就是果,就是前面識、名色、六處、觸、受那個種子的自體果故。因,種子是因緣,由因緣生現行,現行是以因緣為自體,因為它們是同一類。譬如無漏的種子生無漏的現行,若是有漏的種子生無漏的現行,不是因緣,那是增上緣。若因及果一切種無,生也沒有,果也沒有。餘定無能與老死果,除了這個以外,還有誰有這個力量給你一個老死的果呢?這果從那來呢?由是說言,生緣老死不可得。

《披尋記》三三九頁:如是餘支至盡當知者:(攝事分)說:由三種相於其老死如理觀察:一者、觀察細因緣故,二者、觀察粗因緣故,三者、觀察非不定故。感生因緣,亦名為生;即生自體,亦名為生。前生是細,後生為粗。此中觀前細生有故,而有老死;亦觀由後粗生緣故,得有老死。當來老死,細生為因;現法老死,粗生為因。乃至廣說如觀老死,生有取愛各由二種如理觀察,當知亦爾。(陵本九十三卷六頁)今說餘支隨其所應,意謂生有取愛應知。

[]由三種相於其老死如理觀察:一者、觀察細因緣故,二者、觀察粗因緣故,三者、觀察非不定故。感生因緣,亦名為生;即生自體,亦名為生。前生是細,後生為粗。1)感生因緣,亦名為生。這是識、名色、六處、觸、受在種子的時候,是感生的因緣,這也叫做因緣,在種子的時候也叫做生。

2)即生自體亦名為生。即生自體是什麼呢?就是已經投胎,這時候有識、名色、六處、觸、受,也叫做生。這兩個生可是不一樣,但都名為生。

3)前生是細,在種子的時候是微細。後生為粗,已經投胎,已經現行,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時候就是粗的生。

4)此中觀前細生有故,而有老死。現在這裏面說是自性,何故此中說彼自性緣自性耶?此中觀前細生有故,就是微細的種子有故,而有老死,就是自性為自性的因緣。亦觀由後粗生緣故,得有老死。後生就是已經投胎,那時現行的識、名色,由那個因是粗的,是生緣故得有老死。

5)當來老死,細生為因;現法老死,粗生為因。當來老死,就是最初無明緣行,創造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的時候,這時候老死還沒有出現,叫做當來老死,是細生為因,以種子為因。現法老死,以粗生為因,就是老死已經出現,這個時候以粗生為因,就是種子生現行成為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個時候就是粗生為因。生緣老死的生指什麼說?就指識、名色、六處、觸、受說,在過去的時候叫做識、名色、六處、觸、受,現在的時候叫做生。現在說這生老死的生,就是已經開始投胎,已經識、名色、六處、觸、受有了,這時候就叫做生。


5.3.4.9.4.1.2.更互為緣難

問:已說一切支非更互為緣,何故建立名色與識互為緣耶?答:識於現法中,用名色為緣故;名色復於後法中,用識為緣故。所以者何?以於母腹中有相續時,說互為緣故。由識為緣,於母腹中諸精血色名所攝受,和合共成羯羅藍性。即此名色為緣,復令彼識於此得住。

[]問:十二緣起前面都是說不是互相為因緣。什麼是互相為因緣呢?若是無明為行做因緣,只是單方面的;若是說行為無明也做因緣,就是更互為緣。前面,只是說無明為行做因緣,行為識做因緣,識為名色做因緣,乃至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沒有說更互為緣。為什麼建立名色與識互為緣呢?

1)答:識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的情形。用名色為緣故,識要用名色做它的因緣,這個識才能夠存在,才能現起。就是名色是識的依托的地方,叫做名色為緣,名色是識依止的因緣,依止處。阿賴耶識要有個依止處,以名色為它的依止處,名色也是阿賴耶識在這裏出現的一個緣。

2)名色復於後法中,用識為緣故。什麼是後法呢?如果是前一個生命、後一個生命,後一個生命叫後法;或者後一剎那,在前一剎那的時候,識依名色為緣,後一剎那的時候,名色也用識為緣,沒有識這名色也沒辦法存在。

3)為什麼這樣子呢?胎生的眾生在母腹中,有相續的時候,就是中有死了就是生有,生有一剎那以後就是本有,生命就相續下來。相續的時候,說識也為名色做緣,名色也依識為緣,就是互為緣故。

4)有情在母腹中,精血的地水火風的這四大,它為阿賴耶識執受,又為心、心所法的依托處。這樣心法與父母的精血和合,這時候名為羯羅藍性。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執受,也就沒有心、心所的依托,就不叫羯羅藍性。所以,名色是以識為緣,才能成立。

5)就是前面這個名色,精血和受想行識,它又是為阿賴耶識做緣。做什麼緣呢?彼阿賴耶識在這裏寄托,如果沒有名色,阿賴耶識也是不能住,所以就是互相為緣。


5.3.4.9.4.1.3.齊識轉還難

問:何故菩薩觀黑品時,唯至識支,其意轉還,非至餘支耶?答:由此二支更互為緣故,如識緣名色,如是名色亦緣識,是故觀心至識轉還。於餘支中,無有如是轉還道理,於此一處,顯示更互為緣道理,故名轉還。於還滅品中,名色非是後有識還滅因,由此因緣復過觀察。

[]問:什麼原因菩薩觀黑品時,就是觀生死的緣起,觀苦集二諦,苦集二諦是黑品,滅諦、道諦是白品,就是無漏還滅的緣起。菩薩修緣起觀的時候,就是修生死的緣起,也觀察涅槃的緣起。在觀察生死的緣起的時候,只到識支就停下來。從老死開始觀,為什麼有老死?因為有生。為什麼有生?因為有有。為什麼有有?因為有取。為什麼有取?因為有愛。為什麼有愛?因為有受。就這麼向上推,到為什麼有名色?因為有識。到這來,不超過識支,不觀行和無明。又回來,識又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乃至生緣老死,又回到老死。從老死開始觀,觀到識,然後識又回到名色、六處,又回到老死。不到剩餘的行和無明呢?怎麼不向前觀,什麼理由要這樣觀察呢?

1)答:識緣名色,互相為因緣的關係,所以,就不過去,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識緣名色,如是名色亦緣識,互相為因緣。所以,菩薩修緣起觀的時候,修雜染品的流轉生死緣起的時候,就到識這裏就回來,不過去。

2)剩餘的那麼多的支裏面沒有轉還的道理,所以在其餘的地方不這麼觀,唯獨在這裏顯示更互為緣的道理,所以有轉還的意思。

3)於還滅品來說,就是觀白品的十二緣起,就是還滅道理的時候,名色雖然也是給識作緣,但是它不是識還滅的原因,名色滅,識還是不滅,所以它不是後有識還滅因。什麼是後有識?後有是以識為開頭,才開始有。若沒有識,後有是不能成立。因為,它不是還滅的因緣,所以觀察還滅緣起的時候,還要越度這個識。識如何才能滅呢?行滅則識滅,不是名色滅則識滅,而是行滅則識滅。行為什麼能滅呢?無明滅則行滅,無明和行若滅,就完全都滅。所以,觀還滅緣起的時候,越度這個識觀行,觀無明。若不是還滅的緣起,就是流轉緣起的時候,就是不觀,觀到識這裏就停下來。為什麼能停下來呢?原因就是識和名色是互為緣。

《披尋記》三四○頁:唯至識支其意轉還者:逆觀緣起,從初老死乃至識支,意便轉還,不越度轉。此復云何?謂即以識為其邊際,齊此作意不更向前觀行無明,是名不越度轉。便復順次重觀一一所已觀處,是名退還,如緣起聖道經說。今約識與名色更互為緣為問,說意轉還,略有差別;謂觀識支不越度轉,還觀名色,是名轉還。菩薩觀緣起時,若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名觀察黑品,由增益義是黑品故,如下自釋。

[]唯至識支其意轉還者:逆觀緣起,從初老死乃至識支,是逆觀緣起。菩薩觀察的智慧到那裏就回來,沒有超過這個識,這又有什麼意思呢?作意到這裏停下來,不再向前觀察行和無明的事情,是名不越度轉。又重複觀以前已經觀的,又重新觀一遍,又觀到老死,是名退還,如緣起聖道經說。現在約識與名色更互為緣為問,說意轉還,略有差別,和聖道經有一點不同。又回來觀名色,是名轉還。菩薩觀緣起時,若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名觀察黑品,由增益是黑品故。《大毗婆沙論》上有個解釋,說菩薩這個時候用愛著心觀緣起的時候就到此為止,若是不愛著,歡喜寂滅法性的時候就過去。識緣名色,誰是識的因緣?是行;行是誰的因緣,以誰為緣?無明緣行。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這樣觀一切法寂滅,當時的心情不同,所以這樣觀。


5.3.4.9.4.2.釋差別

5.3.4.9.4.2.1.緣起道理別

問:何因緣故說緣起支非自作、非他作、非俱作、亦非無因生耶?答:生者非有故,緣無作用故,緣力所生故。

[]問:什麼原因說緣起支,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也不是俱作,也不是無因而有?為什麼這樣說呢?答:生者非有故,前面說自作、他作都是生者,這個生者是沒有;緣無作用故,就是非俱作;亦非無因生,就是緣力所生故。這三句,解釋前面那四句。

1)生者非有故,自作和他作是沒有,或者說是沒有這個力量能生起。自作,前面的解釋是因緣,就是種子;他作,就是其餘的一切增上緣等,都沒有生起的力量。為什麼沒有?從兩方面說:第一方面,就是自作的種子因緣,他作的增上緣或者是所緣緣、次第緣,這一切法都是剎那間滅,剎那間生起,剎那間滅,沒有生的力量。第二,一切的緣起法,就是依他起法,依他起法非自然有。遍計執是本性空,是無有少法可得。什麼是非自然有?就是本性空,在畢竟空上看當然非有故,不可能有所生法。

2)緣無作用故,非俱作,就是自單獨的不能生,他也不能單獨的生,那麼和合起來也是不能有作用,就是緣無作用故。

3)緣力所生故,就是解釋第四句,亦非無因生。有因緣不能生,無因緣就生嗎?無因緣也不能生,還是要因緣生。因緣是畢竟空故不能生,剎那頓生頓滅,是一種虛妄的境界,也是不能生。緣力所生故,還是自、他因緣所生,這就叫做緣起甚深義。


5.3.4.9.4.2.2.緣起譬喻別

問:於緣起中,何等是苦芽?誰守養苦芽?何等為苦樹?答:無明、行緣所引識乃至受是苦芽。受緣所引愛,乃至有是守養苦芽。生與老死,當知是苦樹。問:幾緣起支當知如炷?答:識乃至受。問:幾支如膏?答:無明行,愛取有。問:幾支如焰?答:生、老死應知。

[]1)問:於緣起中,何等是苦芽?芽是從種子剛剛生出來,就是苦的開始。那幾支是保護這個苦的芽,叫它不要枯萎,繼續滋養它,叫這苦惱強大起來呢?那幾支是這個苦完全壯大起來?

答:a)無明、行作緣,引發出來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是所引,無明、行是能引。識乃至受,就是所引出來的種子,就是苦芽,是由無明、行引發出來。

b)由受為緣,所引發出來的愛、取、有,這是守養苦芽,是我們自己保護這個苦芽,保護這個種子漸漸叫它有力量。因為,這個受是無明相應受,所以能保護有漏的種子不枯萎,而且漸漸的強大。

c)生與老死,當知是苦樹。生,就是果報開始,識、名色、六處、觸、受出來,然後有老死,這是苦的樹,苦的軀幹,就是具體的顯現出來。這樣,無明、行創造出來苦的種子,然後由受緣愛、愛緣取,把種子又強大起來,然後生出這個生老死的苦。

2)問:幾個緣起支當知在譬喻像那個燈炷、燈心似?答:識乃至受,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個是燈的炷,也就是生命體的重要部份。

3)問:幾支如膏油呢?答:無明、行、愛、取、有,這是油。用無明、行、愛、取、有這五樣,就是煩惱和業力來滋養識、名色、六入、觸、受。

4)問:幾支如焰?答:生、老死應知。


5.3.4.9.4.2.3.緣起增減別

問:何因緣故,於緣起黑品教中說名增益?答:一切有支,純大苦聚為後果故。又諸有支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問:何因緣故,於白品教中說名損減?答:由一切支前前永斷後後減故。又是純大苦聚損減因故。

[]1)問:什麼理由在十二緣起的黑品教中說名增益?黑品就是苦、集,這是有雜染分別的地方,令我們在無明長夜裏面受苦,所以是黑品。佛開導我們流轉生死的境界裏面,總是增長這件事,或說增加。本來沒有三惡道,也沒有人天這種苦惱的境界,由於作惡事,自己創造、增加。

a)答:一切有支,純大苦聚為後果故。一切有支,十二個支裏面都是有支,都是無中生有,由虛妄分別把它創造出來。從無明、行一直向後看,生老死這是一個大苦惱的積聚,積聚很多很多的苦,三惡道的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為緣起支後面的一個結果,這個果是由自己的無明、行,後面愛、取、有創造。

b)又諸有支,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從老死向前看,前面一個支為後一個支的生起因緣,一直到無明,無明是行生起的因緣,行是識生起的因緣。總是前前的那一支生起,後後那一支隨著就生起來,所以這也是增。就是前面那個力量大,把後面那個帶起來,前面那個緣是因,後面就是果。很明顯的前面十支都是因,後邊生、老死是大苦聚,很明白的把因果分開,所以,由前面的積聚引出後邊的大苦惱。前前為緣,後後所隨故,都是前前為緣,除無明和生、老死,無明是因,老死是果,中間的十支都是又是因又是果。前面若不作緣,後面這一支就沒有。

2)問:何因緣故於白品教中說名損減?於白品教中,就是滅諦和道諦,是清淨的不是污染的,所以叫做白品。是什麼理由名之為損減呢?

a)答:就是十二個支,每一個支看,前前那一支若是永斷,後後的那一支就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所以,把苦惱的境界息滅,就是損減。

b)又是純大苦聚損減因故。學習聖道的時候,就是把生老死的純大苦聚消滅,把前面的因就是無明、行消滅,就沒有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有明相應觸、明相應受的時候,也沒有愛取,就沒有有,這樣生老死就沒有。所以,生老死的純大苦聚也就損減,把因先滅,果也就沒有。


5.3.4.9.4.2.4.有因法苦別

問:幾緣起支名有因法?答:謂前七(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問:幾緣起支名有因苦?答:餘五(愛、取、有、生、老死)。

[]1)問:幾緣起支叫做有因法?就是這個法是有因。答:就是前七支,就是無明、行這是二支,識、名色、六處、觸、受這是五支,這五支是苦的芽,這就是法,它是有因的,就是由無明、行為它的因,才有識五支,才有苦芽。若消滅苦因,這個苦、這個法,這個識五支也就沒有。所以,這七支總合起來叫做有因法,就是後邊的識、名色、六處、觸、受,以無明、行為因。

2)問:幾緣起支叫做有因苦呢?答:餘五就是愛、取、有這三個,生、老死二個,加起來就五個。生、老死是苦,愛、取、有是這苦的因,這五個叫做有因苦。


5.3.4.9.4.2.5.滅盡所顯別

問:幾支滅是漏盡所顯?答:三(無明、愛、取)。問:幾支滅是緣盡所顯?答:即此三是餘支緣故(無明、愛、取能為雜緣,此滅故餘滅)。問:幾支滅是受盡所顯?答:一(受),謂由煩惱已斷故,所依滅時,此一切受皆永息滅故。

[]1)問:十二支裏面那幾個支滅掉是漏盡所顯?那幾支是表示煩惱盡了?答:其中的三支,就是無明和愛、取,這是煩惱。無明、愛、取若是盡,斷掉種子,就是永久的滅除,就叫做漏盡。所以,漏盡所顯,就是把無明、愛、取消滅。

2)問:幾支滅是緣盡所顯?答:無明、愛、取這三個,它是其餘的一切支生起的因緣,其餘的一切支自己是不能生起的,要依賴無明、愛、取的力量才能生起,所以無明、愛、取是其餘支生起的緣。

3)問:幾支滅掉是受盡所顯?心與一切法接觸的時候,心裏面有感覺,感覺到苦,感覺到樂,感覺到不苦不樂。這個支滅掉,就沒有受。那幾個支有這種作用呢?

a)答:就是受支,或是說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者苦、樂、憂、喜、捨這五受。但是,站在佛法的立場來說,只有兩種受:一個是無明觸所生受,一個是明觸所生受。

b)謂由煩惱已斷故,就是無明、愛、取斷掉以後,就是無明觸所生受消滅,就是明相應觸生起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與一切法相觸的時候,就是用明的智慧與一切法接觸。

c)所依滅時,此一切受皆永息滅故。所依,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這個生命體。若是一切煩惱永斷,生命體這個時候,只有明相應受還在。若是入於不生不滅的時候,就是所依滅,這時候色受想行識沒有,明相應受也沒有,一切受都沒有,完全都滅。


5.3.4.9.4.3.釋建立

5.3.4.9.4.3.1.七十七智

問:何因緣故,依止緣起建立七十七智耶?答:為顯有因雜染智故。又復為顯於自相續自己所作雜染智故。又復為顯前際諸支無始時故。又復為顯後際諸支容有雜染還滅義故。又復為顯支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於一一支皆作七智,當知總有七十七智。

[]問:何因緣故依止緣起建立七十七智耶?怎麼樣能建立七十七個智慧呢?

1)答:為顯有因雜染智故,就是顯示在三界裏面流轉生死,受生死大苦是有因,不是無因。在人世間三界裏面受苦,苦是從那裏來?佛開示十二緣起,告訴我們這些雜染的苦惱境界是有原因,開導你建立這樣的智慧,這叫做有因雜染智。你聽佛說的緣起論,從聞思修的學習上可以決定,是有因而不是無因,這是一種智慧。雜染智,就是在雜染法裏面,生起一個有因的智慧;或者說生出一個正知正見,一切法是有因果,但是你還是凡夫,所以還是雜染。

2)又復為顯於自相續自己所作雜染智故。學習佛所說的緣起論,顯示出來你自己的生命,受苦也好,受樂也好,是你自己創造,自作自受,顯示生出來這樣的智慧。這兩種智慧破除無因論和邪因論。

3)又復為顯前際諸支無始時故。說十二緣起,又顯示出來一種智慧,什麼智慧呢?前際,就是無始以來就有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為什麼有老死?由生來;為什麼有生?由有來;為什麼有有?由愛取,就是最初是無明緣行從這來,無始以來就是這樣。若說無始,這就平等,都是由因緣有。

4)又復為顯後際諸支容有雜染、還滅義故。將來的時候,還是一樣,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老死,還是這樣。後際的時候,若是遇見惡知識,就是無明緣行,就是愛取有;若遇見善知識,就是無明滅則行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就會還滅,也會有這樣智慧。但說前際和後際,當然還有中際,由前際而中際生,由中際而後際生,所以一定是有中際,就是現在際。所以,前際的十二緣起,後際的十二緣起,和現在際的十二緣起,這是三種智慧,都是緣起。加上前面兩種智慧,就是五種智慧。

5)又復為顯支所不攝諸有漏慧遍知義故。又佛為我們開示十二緣起的時候,也就顯示出來這十二支所不攝的諸有漏智慧。什麼智慧呢?就是我們從緣起上聞思修學習的時候,建立清淨的信心,修四念處,觀色受想行識,因為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緣老死,苦惱就出來。又觀察,生滅則老死滅,取滅則有滅,愛滅則取滅,無明滅則行滅。大苦聚是由因緣生,因緣若滅,苦聚就滅。這又是兩種智慧,觀世間集是一個智慧,觀世間滅又是一種智慧。

a)什麼是支所不攝?這樣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進步,成就聞思修的智慧,乃至得無生法忍,這是十二緣起所不攝,十二緣起是苦集二諦,現在是滅道二諦,滅道二諦是清淨,不是苦集二諦所攝。

b)諸有漏慧,沒得無生法忍以前這是有漏慧,還是煩惱的慧,還不是清淨無漏。

c)遍知義,知道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些道理。所以,兩種智慧,加上前面的五種,合起來就是七種智慧。

6)於這十二支裏面,一一支都作這七種智慧,都安立這七種智慧,當知總有七十七個智慧。如何算?無明不立七種智慧,後面這十一支,每一支都有七種智慧,就是七十七個智慧。但是,無明,就是執著有我。通達無我、無我所,就是滅無明,所以,若是修無我觀,就是滅除緣起的根本。如何觀?如老死,觀老死、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的趣滅行寂。每一支裏面都是苦集滅道,這樣觀,都有這七種智慧。


5.3.4.9.4.3.2.四十四智

問:何因緣故,於緣起中,建立四十四智耶?答:為顯於一一支,依四聖諦觀察道理,是故總有四十四智。

[]問:何因緣故於緣起中建立四十四智耶?

答:在每一支都觀察四聖諦的道理。譬如生,用四諦道觀察這個生,就是苦諦。苦是怎麼來?生怎麼來?就是生的集。生的滅?沒有生的時候,無識、名色、六處、觸、受,就是無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境界就是滅。生如何滅?要修學聖道,趣滅行寂,那才能夠滅除這個生。這樣有、愛、取,一直到前面都是一樣;但是到無明那個地方,就沒有這麼多。這是四十四個智慧。


5.3.4.10.約緣境辨

復次,若生欲界,依欲界身引發上地若眼、若耳,由此見聞下地、自地所有色聲。又依此身,起三界意及不繫意,而現在前。若生色、無色界,除其下地,一切現前,如在欲界。

[]1)復次,若是生到欲界的人天,修學四禪八定成就,雖然成就四禪,還不是四禪天上的人,還是欲界的人。依靠欲界的生命體引發出來;上地,就是四禪八定,你得到上面的禪定,就在禪定裏面引發出來色界天的眼睛、耳朵,就是天眼通、天耳通。由此見聞下地自地所有色聲,得到四禪的天眼、天耳,由天眼、天耳可以見聞下地,就是欲界地乃至三惡道都可以看得見。下地自地,就是欲界所有的色、所有的聲都可以看見,不是用欲界的眼耳,是用色界天的眼耳看見。

2)又,還是依欲界這個身體,在禪定裏面起三界的意,也可以起欲界的意,能起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意,這是禪定意。及不繫意,一切愛見慢煩惱所不繫縛的清淨心,這是聖人清淨的智慧。而現在前,顯現在前,聖人的境界出現。

3)前面是欲界的人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還是依欲界身。現在說是在欲界死掉,生到色界、無色界天,在色界定、無色界定裏面。這時候他們不願意看下欲界的事情,本身的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一切都是現前明明了了,就像你在欲界的時候,看欲界的世界,也是那樣子。


5.3.5.明對治

復次,此三種雜染,謂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為欲斷故,修六種現觀,應知。何等為六?謂思現觀、信現觀、戒現觀、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

[]復次,此三種雜染,就是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就是十二緣起。為了要斷除這三種雜染,要學習六種現觀,才能夠斷除三雜染,應該知道。哪六種現觀呢?

1)思現觀,就是經過聞所成慧的學習,然後思惟緣起的道理,思惟到什麼程度呢?決定無疑,決定是這樣子,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無明滅則行滅,生滅則老死滅,思惟到決定的時候,叫做思現觀。

2)信現觀,就是相信佛寶、法寶、僧寶。對三寶的信心特別的牢固而不可破壞。

3)戒現觀,就是得到對於惡事決定不做的律儀,決定不做惡事。信、戒現觀,就是對於佛、法、僧、戒,得到不可破壞的信心。要到初果的時候,才有這種功德。所以,思現觀是在凡位的時候,思現觀進一步就是修慧,這時候應該包括修慧在內。信現觀以後,就是得初果以後;戒現觀,就是得聖道的時候,戒是清淨了,決定不會再做惡事,所以也決定不會墮落三惡道。

4)現觀智諦現觀,就是得初果,清淨無漏的智慧出現,見到諸法的真諦。

5)現觀邊智諦現觀,就是後得智。現觀智諦現觀是根本智,現觀邊智諦現觀是後得智。

6)究竟現觀,雖得聖道,但是慧還沒有圓滿,一直到功德究竟圓滿。這個時候,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也究竟清淨,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