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智論]三結等
1)有三結。謂有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
2)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3)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
4)四瀑流。謂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
5)四軛。謂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
6)四取。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7)四身繫。謂貪欲身繫、瞋恚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身繫。
8)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
9)五結。謂貪結、瞋結、慢結、嫉結、慳結。
10)五順下分結。謂貪欲順下分結、瞋恚順下分結、有身見順下分結、戒禁取順下分結、疑順下分結。
11)五順上分結。謂色貪順上分結、無色貪順上分結、掉舉順上分結、慢順上分結、無明順上分結。
12)五見。謂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13)六愛身。謂眼觸所生愛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愛身。
14)七隨眠。謂欲貪隨眠、瞋恚隨眠、有貪隨眠、慢隨眠、無明隨眠、見隨眠、疑隨眠。
15)九結。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結。
16)九十八隨眠。謂欲界繫三十六隨眠。色無色界繫各三十一隨眠。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如是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1.1.關於五結及九十八隨眠
此三結等皆是契經所說,唯除五結及九十八隨眠。
1)此中應除如是二論。所以者何?一切阿毘達磨皆為解釋契經。此二論既非契經所說,是故應除。
由此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一切阿毘達磨皆為釋經。因如是如是經,作如是如是論。非經說者皆應除之。
2)有說:不應除此二論。所以者何?彼二亦是契經說故。謂於增一阿笈摩五法中說五結。九十八法中說九十八隨眠。時經久遠而俱亡失。此本論師以願智力憶念觀察。於此重敘而解釋之。
3)有說:此二雖非經說而不應除。
3.1)問:五結既非契經所說。何故不除?
答:諸論皆隨作者意樂,不違法相,欲造便造。謂於此中說遍行結、非遍行結、遍行非遍行結。
+說遍行結者如三結。說非遍行結者如五結。說遍行非遍行結者如九結。
+由此五結雖非經說而不應除。
3.2)問:九十八隨眠既非經說。何故不除?
答:阿毘達磨皆為釋經。七種隨眠是經所說。今作論者廣以行相界部差別而分別之。是故此論亦不應除。
1.2.先立章
1)問:何故於此先立章耶?
1.1)答:為欲顯示諸門義故。若不立章門,義無由得顯。如彩畫者不能彩畫虛空。
1.2)復次,欲令此論久住世故。謂此論中雖善立蘊納息章門。而百千眾中乃有一人能具誦持。況不善立。誰當有能誦持如是雜亂文句?無誦持者便速隱沒。
1.3)復次,若不立章則空無所問。必有所依而發問故。
2)問:何故論者依經立章?
2.1)答:諸所造論皆為釋經。故諸經中所有種種不相似義,今此解釋立為雜蘊。乃至見義立為見蘊。然一一蘊具一切義。
2.2)復次,為顯契經義無量故。非如外典文多義少或全無義。如邏摩衍拏書有一萬二千頌。唯明二事。一明邏伐拏劫私多去。二明邏摩將私多邏。佛經不爾。若文若義無量無邊。無量者義難測故。無邊者文難知故。譬如大海無量無邊。無量者深。無邊者廣。
2.3)復次,欲顯契經堪問難故。
非如外典不堪問難。若問難時轉增無義。如獼猴子不耐打觸。若打觸時便失糞穢。
佛經不爾。堪任問難。若問難時生淨戒色善根妙觸。如婆羅痆斯所出疊衣堪耐打觸。若打觸時發鮮淨色及勝妙觸。
2.4)復次,欲顯契經發則妙故。
謂有三事覆則妙。發則不妙。一愚人。二女人。三外道書論。
復有三事發則妙。覆則不妙。一智人。二日月。三佛法經論。
2.5)復次,欲顯契經堪思擇故。
+非如外典不堪思擇。若思擇時能使有情慧眼損減。如人觀日損減眼根。
+佛法不爾堪任思擇。若思擇時慧眼增益。如人觀月增長眼根。
3)問:何故於此先立章後作問耶?
3.1)答:如造舍法故。如欲造舍,先立基址,後方結搆。
如是尊者欲造法舍。如基址法故先立章。如結搆法故後作門。
3.2)復次,如種樹法故。如欲種樹,先治其地,然後種殖。
如是尊者欲種法樹。如治地法故先立章。如種殖法故後作門。
3.3)復次,如結鬘法故。如欲結鬘,先經其縷,然後結花。
如是尊者欲結法鬘。如經縷法故先立章。如結花法故後作門。
3.4)復次,如彩畫法故。如欲彩畫,必先作模,後填眾彩。
如是尊者欲畫法像。如作摸法故先立章。如填彩法故後作門。
3.5)復次,如刻鏤法故。如欲刻鏤,必先作朴,後刻支體。
如是尊者欲鏤法像。如作朴法故先立章。如刻支體法故後作門。
3.6)復次,如觀行法故。如瑜伽師先立大種及所造色。後以極微剎那分析。
尊者亦爾。如立大種及所造色故先立章。如以極微剎那分析故後作門。
3.7)復次,如佛說法故。如佛說法先摽後釋。謂先摽言六界、六觸處、十八意近行及四依處說名有情。後復釋言。如是名六界。乃至如是名四依處。
尊者亦爾。如先摽法故先立章。如後釋法故後作門。
3.8)復次,欲現二種善巧法故。謂先立章現於義善巧。後作門現於文善巧。
如義善巧、文善巧。當知義力、文力、義無礙解。法無礙解。義無礙解。究竟法無礙解,究竟亦爾。
3.9)復次,顯己智見無錯亂故。謂若智見有錯亂者。其所造論亦復錯亂。不能立蘊納息章門。若彼智見無錯亂者。其所造論亦不錯亂。能善立蘊納息章門。
尊者顯己智見無謬故先立章然後作門。
4)問:何故立章先依三結。後乃至依九十八隨眠耶?
4.1)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作論者隨己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
4.2)脇尊者曰:一切生疑。謂若先說三不善根。或乃至先說九十八隨眠者。亦皆有疑。何緣立章先依於彼。故但所說不違法相。若先若後俱無有失。
4.3)復有說者,阿毘達磨應以相求。不應責其先後次第。
4.4)或有說者,此中亦可隨少因緣釋其次第。然阿毘達磨義理深廣。若復釋此便為繁亂。難可受持故不復釋。
4.5)有作是說:此中欲顯漸增法故。謂先說三。次四次五。乃至最後說九十八。
4.6)復次,顯煩惱樹漸增長故。先說三結。乃至後說九十八隨眠。
4.7)有餘師說:欲顯斷彼漸次證得沙門果故。
謂三結斷證得初果。是以先說三不善根。
欲漏倍斷得第二果。即彼盡斷得第三果。是故次說。
餘二漏斷得第四果。是故後說。
瀑流、扼、取、身繫、蓋等無別斷證。皆重顯示三漏故說。
是故此中先說三結。乃至後說九十八隨眠。
1.3.三結-自性、義
[*引文]有三結。謂有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
1)問:此三結以何為自性?答:以二十一事為自性。
謂有身見結三界見苦所斷有三事。
戒禁取結三界見苦、道所斷有六事。
疑結三界見苦、集、滅、道所斷有十二事。
此二十一事是三結自性。我、物、相、分、自體、本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問:何故名結?結是何義?
答:繫縛義是結義。合苦義是結義。雜毒義是結義。
2.1)此中繫縛義是結義者。
謂結即是繫。云何知然?如契經說:尊者執大藏往尊者舍利子所。問言:大德!為眼結色?色結眼耶?乃至意法為問亦爾。舍利子言:眼不結色。色不結眼。此中欲貪說名能結。乃至意法亦復如是。如黑白牛同一靷繫。若有問言:為黑繫白?白繫黑耶?應正答言:黑不繫白。白不繫黑。此中有靷說名能繫。由此故知結即是繫。
2.2)合苦義是結義者。
謂欲界結令欲界有情與欲界苦合非樂。
色界結令色界有情與色界苦合非樂。
無色界結令無色界有情與無色界苦合非樂。
2.3)雜毒義是結義者。
謂勝妙生及有漏定。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等。以雜煩惱故聖者厭離。
如雜毒食。雖復美妙。智者遠之。
1.4.三結永斷證預流果
如世尊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得不墮法,定趣菩提,極七反有,七生天上,七生人中。流轉往來,作苦邊際。
問:如阿毘達磨說:八十八隨眠永斷證預流果。池喻經說:無量苦斷證預流果。何故此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耶?
1)答:應作是說:此是世尊為所化生有餘略說。
2)復次,世尊觀察所化有情意樂、隨眠,為說法要。意樂者謂善根。隨眠者謂煩惱。觀察如是意樂、隨眠。略說法要斷彼煩惱。所說稱量不少不多。少說不能斷彼煩惱。多說於彼則為唐捐。譬如良醫觀察病者病及病因。授以方藥。所授稱量不少不多。少則不能除其病苦。多則於彼亦為唐捐。
3)復次,所說法要有略有廣。略者謂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廣者謂說八十八隨眠永斷及說無量苦斷證預流果。如略說廣說。諸不分別說分別說。總說別說。無異說有異說。不遍說遍說。頓說漸說。當知亦爾。
4)復次,為利根者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為鈍根者說八十八隨眠永斷及說無量苦斷證預流果。如為利根鈍根者說。諸為因力緣力。內力外力。自思惟力他說法力。開智者說智者說。當知亦爾。
5)復次,為誘怯弱所化有情。顯示易行。如牽手故。謂怯弱者怖多所行。為誘進之於多說少。此中應說佛栗氏子於多聞少便奉行喻。謂有苾芻名佛栗氏子。如來在世於佛法出家。是時已制過二百五十學處。於半月夜說別解脫戒經時。聞說自愛諸善男子樂學戒者應如是學。便生怯弱。誰能於此眾多學處具足奉行。便詣佛所頂禮雙足白言世尊:我今不能守護如是眾多學處,請退還家,修本俗業。世尊哀慜軟言訶擯。復勸諭曰:善哉!善哉!佛栗氏子!汝能修學三學處不?謂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彼聞數少。歡喜踊躍。即白佛言:我能修學彼學。如是三種學時。便為已學一切學處。如是世尊若說八十八隨眠永斷。或說無量苦斷證預流果者。則所化有情心生怯弱。誰能拔此八十八種大煩惱樹?誰能越此八十八種大煩惱河?誰能竭此八十八種大煩惱海?誰能碎此八十八種大煩惱山?誰能修此八十八種煩惱對治?由世尊說三結永斷證預流果。彼聞數少歡喜踊躍。便勤修學三結對治。斷三結時諸見所斷皆得永斷。同對治故。
6)復次,世尊於此說勝事故。謂見所斷諸煩惱中三結最勝。是故尊者妙音說曰:於見所斷諸煩惱中三結最勝。餘皆屬此。如因見生貪、瞋、慢等。
7)復次,世尊於此說上首故。謂此三結是見所斷煩惱上首。如勇健將常在軍前。由此勢力諸見所斷煩惱生長難可制伏。
8)復次,世尊於此說勝功德勝怨敵故。勝功德者謂預流果。勝怨敵者謂此三結。
9)復次,佛於此說三三摩地近障法故。謂有身見是空近障。戒禁取是無願近障。疑是無相近障。
10)復次,如是三結近見道者數現行故。如雜蘊說:忍作意持見、疑不行,設行不覺。煩惱微細覺慧劣故。見謂有身見及戒禁取。疑即是疑。
11)復次,由此三結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偏說。
12)復次,由此三結過患增盛、堅固、眾多。是故偏說。
謂有身見結是六十二見趣根本。諸見趣是餘煩惱根本。餘煩惱是業根本。諸業是異熟果根本。依異熟果,一切善、不善、無記法皆得生長。戒禁取結能起種種無義苦行。疑結能使有情疑前際、疑後際、疑前後際。於內猶豫,此為何物?云何此物?誰現有?誰當有?如是有情生從何來?死往何所?
13)復次,如是三結已斷已遍知。乃至阿羅漢猶相似轉。
13.1)謂有身見結苦類智忍時已斷已遍知。諸阿羅漢猶相似轉。謂作是說:我鉢、我衣、我同住、我弟子、我房舍、我資具。於無我中而說有我。
13.2)戒禁取結道類智忍時已斷已遍知。諸阿羅漢猶相似轉。如洗手足住阿練若。但畜三衣常行乞食。乃至具足受持十二杜多功德。謂得清淨。曾聞尊者路摩尚祇迦。雖是阿羅漢每日洗浴謂得清淨。此類極多。
13.3)疑結道類智忍時已斷已遍知。諸阿羅漢猶相似轉。謂阿羅漢遠見竪物便生猶豫。杌耶人耶?為男?為女?若見二路亦懷疑惑。此是正道?非正道耶?見二衣鉢亦懷猶豫:是我所有?他所有耶?如是一切。
14)復次,諸瑜伽師以三結斷為其上首。總證一切見所斷結諸擇滅故。
15)復次,諸瑜伽師以三結斷為其上首。總覺一切見所斷結諸擇滅故。
16)復次,如是三結是順下分通三界故。貪欲、瞋恚雖是順下分。而不通三界。邊執見、邪見、見取、慢、無明等雖通三界。非順下分故不說斷。
17)復次,七隨眠中諸預流果已永斷者。此中說故。謂預流果七隨眠中已永斷二。謂見及疑。見有二種。謂緣自地、他地差別。於中各說一上首者。
18)復次,於九結中諸預流果已永斷者。此中說故。謂預流果於九結中已斷三結。謂見、取、疑。是故尊者妙音說曰:此經應言永斷三結證預流果。謂見、取、疑。
19)復次,十隨眠中諸預流果已永斷者。此中說故。十隨眠者。謂五見、疑、貪、恚、慢、癡。預流於此十隨眠中已永斷六。謂五見、疑。此中唯說永斷三結不說六者。但說轉故。謂此六中有身見是轉。邊執見是隨轉。戒禁取是轉。見取是隨轉。疑是轉。邪見是隨轉。已說轉當知亦說隨轉。是故但說永斷三結。
20)復次,此經略現門梯隥故。謂見所斷諸煩惱中。有唯一部。有通二部。有通四部。
若說有身見。當知總說唯一部者。
若說戒禁取。當知總說通二部者。雖更無別通二部隨眠。而戒禁取則名通二部。或復說彼相應俱有。
若說疑。當知總說通四部者。
21)復次,見所斷結。有是自界遍行。有是他界遍行。
若說有身見。當知總說自界遍行。
若說戒禁取、疑當知總說他界遍行。
21.1)問:何故自界遍行但說一結?他界遍行說二結耶?
答:他界遍行通有漏緣、無漏緣故。
若說戒禁取。當知總說有漏緣結。
若說疑。當知總說無漏緣結。
如自界遍行他界遍行。諸自地遍行他地遍行。當知亦爾。
22)復次,見所斷結。有是有漏緣。有是無漏緣。
若說有身見及戒禁取。當知總說有漏緣結。
若說疑當知總說無漏緣結。
22.1)問:何故說二有漏緣結?無漏緣結但說一耶?
答:有漏緣結有是自界自地緣。有是他界他地緣。
若說有身見。當知總說自界自地緣者。
若說戒禁取。當知總說他界他地緣者。
如有漏緣無漏緣。諸有諍緣無諍緣。世間緣出世間緣。有愛味緣無愛味緣。耽嗜依緣出離依緣。墮界緣不墮界緣。順結緣不順結緣。順取緣不順取緣。順纏緣不順纏緣。當知亦爾。
23)復次,見所斷結。有有為緣。有無為緣。
若說有身見及戒禁取。當知總說有為緣結。
若說疑。當知總說無為緣結。有為緣結說二所以,如前應知。
如有為緣無為緣。諸常緣無常緣。恒緣非恒緣。有變易緣無變易緣。當知亦爾。
24)復次,見所斷結。有是見性。有非見性。
若說有身見及戒禁取。當知總說是見性結。
若說疑當知總說非見性結。是見性結說二所以如前應知。
如見性非見性。諸視性非視性。推求性非推求性。樂尋覓性非樂尋覓性。樂迴轉性不樂迴轉性。堅執性不堅執性。數取境性不數取境性。當知亦爾。
25)復次,見所斷結。有是不善。有是無記。
若說戒禁取疑。當知總說諸不善結。
若說有身見。當知總說諸無記結。諸不善結說二所以如前應知。
如不善無記。有異熟無異熟。感二果感一果。無慚無愧相應。無慚無愧不相應。當知亦爾。
26)復次,見所斷結有歡行相轉。有慼行相轉。
若說有身見及戒禁取當知總說歡行相轉者。
若說疑當知總說慼行相轉者。歡行相轉說二所以如前應知。
27)復次,如是三結障三淨蘊。是故偏說。
謂有身見障淨戒蘊。有說:障淨定蘊。
戒禁取障淨定蘊。有說:障淨戒蘊。
疑障淨慧蘊。
如障三淨蘊。諸障三學、三修、三清淨。當知亦爾。
28)復次,如是三結障八支聖道。是故偏說。
謂有身見障正語、正業、正命。有說:障正念、正定。
戒禁取障正念、正定。有說:障正語、正業、正命。
疑障正見、正思惟、正精進。
29)復次,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說預流果永斷三結。
謂世間疑已得聖者。猶執有我。猶執吉凶。猶懷疑惑。故世尊說永斷此三,證預流果。以預流果,初聖果故。
1.5.預流
問:為初得道故名預流?為初得果故名預流?設爾何失?兩俱有過。若初得道故名預流,則第八聖應名預流。第八聖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從勝數之是第八故。彼最初得無漏道故。若初得果故名預流,則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者,入正性離生至道類智位,應名預流。爾時證得四聖果中最初果故。
1)有作是說:以初得道故名預流。
問:第八聖者應名預流。
1.1)答:若初得道,具緣道智乃名預流。第八聖者雖初得道,而未具得緣道智故不名預流。
1.2)復次,若初得道是道類智,修道果道所攝道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
1.3)復次,若初得道具三緣者乃名預流。一捨已得道。二得未得道。三得結斷一味得。捨已得道者謂捨見道。得未得道者謂得修道。得結斷一味得者謂得三界見所斷結一味斷得。第八不爾。
1.4)復次,若初得道具五緣者乃名預流。一捨已得道。二得未得道。三得結斷一味得。四頓得八智。五一時修十六行相。第八不爾。
1.5)復次,若初得道已斷一切見所斷結。無事煩惱忍所斷惑見邪性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
1.6)復次,若初得道有相、有施設,可共談論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
1.7)復次,若初得道容死生者乃名預流。第八不爾。
2)有餘師說:以初得果故名預流。
問: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者。入正性離生至道類智位應名預流。
2.1)答:若初得果是漸次,非超越乃名預流。餘則不爾。
2.2)復次,若初得果證初解脫。是初得度。住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
2.3)復次,若初得果。先未以世俗道倍離欲染及全離欲染而得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
2.4)復次,若初得果。先未以世俗道證欲界法六品斷。或九品斷而得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
2.5)復次,若初得果。是四果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
2.6)復次,若初得果。是四向四果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
2.7)復次,若初得果。是四雙八隻補特伽羅中最初果者。乃名預流。餘則不爾。
2.8)復次,若初得果。地道俱定者。乃名預流。
謂一來果地雖定而道不定。有漏、無漏道俱能得故。
不還果地道俱不定。依六地有漏無漏道皆能得故。
阿羅漢果道雖定而地不定。依九地皆能得故。
預流果地道俱定。唯依未至定無漏道得故。
3)復有說者,不以初得道故名預流。亦不以初得果故名預流。然以成就預流果故名預流。補特伽羅名依法立。如酥油瓶藥水等故。
3)問:以何義故名預流耶?
答:流謂聖道。預者謂入。彼入聖道故名預流。
4)問:一來、不還及阿羅漢亦入聖道。應名預流。
答:若依此義亦不遮彼。然預流果初故受名。餘依別德更立異稱。
1.6.得不墮法
1)問:一來、不還、阿羅漢亦得不墮法。何故唯說預流果得不墮法耶?
1.1)答:亦應說餘而不說者。應知此經是有餘說。
1.2)復次,諸果各有勝義、顯義。謂預流果不墮法勝、不墮法顯。故說不墮。不墮惡趣故。
一來果一來法勝、一來法顯。故說一來。唯一往來故。
不還果不還法勝、不還法顯。故說不還。不還欲界故。
阿羅漢果無生法勝、無生法顯。故說無生。不受後有故。是故預流獨說不墮。
2)問:異生亦有得不墮法。何故於此不說異生?
2.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2.2)復次,彼不定故。謂諸異生於不墮法有得不得。諸預流者定得不墮。故偏說之。
1.7.定趣菩提,極七反有
1)定者,謂住正性定聚。諸預流者定般涅槃故說為定。緣已變故。猶如坏器。三層閣上投之於地。未至地頃。雖曰未破。必當破故亦名為破。
2)趣菩提者。盡、無生智,名曰菩提。彼於菩提願樂、忍可、敬重、愛欲、隨順、趣向、臨至名趣。
3)極七返有者。謂唯受七有。
4)問:應言十四有。或二十八有。若此唯依本有說者應言十四有。天上人中各七有故。若依本有、中有說者則二十八有。天人各有十四有故。謂七本有及七中有。何故但說極七有耶?
4.1)答:如七葉樹不過七故說極七有。謂天與人本有、中有各有七故。
+如餘經說:佛轉法輪四諦三轉十二行相。非唯三轉十二行相。應說十二轉四十八行相。謂於四諦各有三轉十二行相。然一一諦各有三轉十二行相。不過三轉十二行相故說此言。
+餘經亦說:有七處善及三義觀。速於聖法毘奈耶中。能盡諸漏。不應但說有七處善。彼應說有三十五處善或無量處善。不過七故作如是說。謂於五蘊或於餘法。一一各有七處善故。此亦如是。
+又餘經說:苾芻我今當說二法。二謂眼色乃至意法。彼不應言二。應說有十二。不過二故說二法言。此亦如是。
5)問:何預流唯經七有流轉往來不增不減?
5.1)脇尊者曰:若增若減亦俱生疑。唯受七有不違法相故不應責。
5.2)復次,彼異熟因但有爾所感異熟果勢力在故。
5.3)復次,彼業力故能受七有。聖道力故不至第八。如為七步毒蛇所螫。大種力故能行七步。毒勢力故不至第八。
5.4)復次,若受八有。彼第八生應無聖道。聖道法爾不依欲界第八身故。彼第八生若無聖道。應見諦已還不見諦。得聖果已還不得果。入現觀已還不現觀。成聖者已還作異生。勿有斯過。故唯七有。
5.4)復次,若受八有便越三世。過殑伽沙應正等覺法毘奈耶則於如來非內眷屬。如過七族不名為親。
5.5)復次,增上忍時已除欲界人天七生。色無色界處別一生。於諸餘生得非擇滅。若法已得非擇滅者必不現前故唯七有。
5.6)復次,彼於欲界上下七處有受生義。七處謂人及六欲天。於中往來人天相間故受七有。
5.7)復次,欲界九品煩惱勢力有差別故彼受七有。
5.8)復次,彼於七有修七覺支得圓滿故。唯受七有。
5.9)復次,彼於七有修七依定七種聖道得圓滿故。唯受七有。
5.10)復次,彼於七有修七隨眠能對治道得圓滿故。唯受七有不增不減。
1.8.七生天上,七生人中
七生天上、七生人中者。此依圓滿預流而說故。人天有等受七生。然有預流人天生別。謂或天七人六。或人七天六。或天六人五。或人六天五。或天五人四。或人五天四。或天四人三。或人四天三。或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或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此中且說極多生者故說預流人天各七。
1)問:圓滿預流何處滿七?為在天上?為在人中?受第七有般涅槃耶?
1.1)此中有說:若依此生得預流果,即說此生入七有數。
1.2)彼作是說:若人中得果則天上滿七而般涅槃。若天上得果則人中滿七而般涅槃。
1.3)有作是說:若依此生得預流果,不說此生入七有數。
1.4)彼作是說:若人中得果還人中滿七而般涅槃。若天上得果還天上滿七而般涅槃。
1.5)應知此中初說非理。以得果生中有全是異生攝故。是則預流唯應說受二十七有。而施設論說:預流者二十八有流轉往來作苦邊際故。不應說初得果生入七有數。
2)問:受七有者前六生中起聖道不?
有說:不起。若當起者應般涅槃。
有說:亦起。業力持故不般涅槃。
3)問:若滿七有無佛出世彼在家得阿羅漢耶?
有說:不得。彼要出家受餘法服得阿羅漢。
有說:彼在家得阿羅漢已。後必出家受餘法服。
如是說者,彼法爾成佛弟子相乃得極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師迦山中修道。本是聲聞出無佛世。獼猴為現佛弟子相。彼皆學之,證獨覺果,無學不受外道相故。
1.9.流轉往來,作苦邊際
流轉往來者,天上壽盡來生人中。人中壽盡,往生天上。如富貴者林苑遊觀。
流謂中有。轉謂本有。作苦邊際者,是證苦邊際義。
問:此苦邊際為在苦中?為在苦外?若在苦中應非邊際。若在苦外世間現喻當云何通?如世金籌初中後際無不是金。苦之邊際亦應是苦。
1)有作是說:苦邊際者謂在苦中。即阿羅漢最後諸蘊體。
雖是苦非後苦因,不生後苦,後苦不續,名苦邊際。
2)有餘師說:苦邊際者,謂在苦外,即是涅槃。永出苦故,名苦邊際。世間現喻不必須通,非三藏攝不須釋故。世法聖法理各別故。
2.三不善根
[*引文]有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2.1.三不善根-自性、義
1)問:此三不善根以何為自性?
答:以十五事為自性。
1.1)謂貪、瞋不善根,各欲界五部為十事。
1.2)癡不善根欲界四部及見苦所斷一分為五事。
謂欲界繫見集、滅、道、修所斷癡全是不善,立不善根。
見苦所斷癡有十種。即五見、疑、貪、瞋、慢、俱不共無明以為第十。於中八種是不善故。立不善根。身、邊二見相應無明是無記故非不善根。
2)問:根是因義。身邊二見相應無明,既是一切不善法因。何故不立不善根耶?
答:若法體是不善,能為一切不善法因者立不善根。身邊二見相應無明,雖是一切不善法因。而體是無記故非不善根。由此三不善根以十五事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3)問:何故名不善根?不善根是何義?
答:於諸不善法,能生、能養、能增、能益、能攝、能持、能滋長義。是不善根義。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於諸不善法,為因、為種子、為轉、為隨轉、為等起、為攝益義。是不善根義。
大德說曰:於諸不善法,為本、為能植、為轉、為隨轉、能攝益義。是不善根義。
2.2.三不善根-何故立為根
1)問:若不善因義是不善根義。前生不善五蘊與後生未生不善五蘊為因。前生十不善業道與後生未生十不善業道為因。前生不善三十四隨眠與後生未生不善三十四隨眠為因。如是等不善法皆應立不善根。何故但說三不善根?
1.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此是世尊觀所化者宜聞法故有餘略說。
1.2)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餘不能知。若法應立不善根者。則便立之故不應責。
1.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大師知此貪瞋癡三於諸不善為因,勢用偏重偏近故立為根。
1.4)復次,不善法中。此三最勝,名義勝故偏立為根。
1.5)復次,不善法中。此三難斷、難破、難越故偏立根。
1.6)復次,不善法中。此三過重、過多、過盛故偏立根。
1.7)復次,此三近障三種善根。是三善根增上怨敵。是故偏立為不善根。
1.8)復次,離欲染時,此三極作留難、障礙,如守獄卒。是故偏立為不善根。
1.9)復次,諸不善法此為上首。猶如猛將在軍前行。由此勢力諸餘不善皆得生長故偏立根。
1.10)復次,諸不善法此三為因、為根、為導、為集、為緣、為等起、為能作、為主、為本故立為根。
因者如種故。根者堅牢故。導者能引故。集者能生故。緣者能助故。等起者能發生故。能作者能長養故。主者能攝受故。本者能為依故。
1.11)復次,以此三法具五義故立不善根餘法不爾。
謂此三法通五部、遍六識。是隨眠性,能發麁惡身語業。斷善根時為強加行。
通五部者,謂通見苦乃至修所斷。此簡五見及疑。
遍六識者,謂眼識乃至意識相應。此簡慢。
是隨眠性者,謂貪不善根是欲貪隨眠性。瞋不善根是瞋恚隨眠性。癡不善根是無明隨眠性。此簡諸纏煩惱垢等。
能發麁惡身語業者。如契經說:貪瞋癡生一切麁惡身語意業。
斷善根時為強加行者。如施設論說:諸斷善根云何而斷?以何行相斷?謂如有一是極猛利貪、瞋、癡類乃至廣說。此二俱釋不善根義。
2)問:增上邪見能斷善根。何故不立不善根耶?
2.1)答:斷善加行及正斷時此三皆勝故立為根。邪見唯於斷善時勝,非加行位故不立根。謂諸內外染淨事業。加行時難。究竟時易。如諸菩薩見老病死逼惱世間。為救濟故,初發無上正等覺心。由此心故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無有留礙常不退轉。初菩提心甚為難得。非後盡智、無生智時。所修未來三界善法。是故邪見非不善根。
2.2)復次,斷善根時,此三為轉,亦為隨轉故立為根。邪見非轉亦非隨轉故不立根。
2.3)有作是說:斷善根時,貪、瞋但為轉。癡亦為隨轉故立為根。
邪見但為隨轉非轉,究竟時易故不立根。
2.4)復次,邪見所以能斷善根。應知皆由貪瞋癡力。是故但立貪等為根。
謂不善根摧伏善法。令無勢力羸劣衰損。然後邪見能斷善根。
2.5)復次,先說具五義者立不善根。邪見不爾。謂唯四部、意識相應,雖是隨眠性,而不能發麁惡身語業。見所斷心於身語業非近因等起、剎那等起故。非斷善時為強加行。是故邪見非不善根。由前五義總簡諸餘不善五蘊。
謂不善色蘊五義皆無。
不善受想識蘊。及非隨眠纏垢相應行蘊。雖通五部,遍六識,能發麁惡身語業。而闕餘二義。
不善不相應行蘊。雖通五部而闕後四義。
諸隨眠中五見及疑。雖是隨眠性而闕餘四義。
慢雖通五部,是隨眠性,能發麁惡身語業。而闕餘二義。
十纏中,惛沈、掉舉、無慚、無愧。雖通五部,遍六識,能發麁惡身語業。而闕餘二義。
睡眠。雖通五部,而闕餘四義。
忿、覆、惡作、嫉、慳。雖亦能發麁惡身語業。而闕餘四義。
諂、誑、憍、害、恨、惱是煩惱等流故名煩惱垢。雖亦能發麁惡身語業。而闕餘四義。故皆不立為不善根。
2.6)復次,貪瞋癡三是業增上根本集故立不善根。
如契經說:迦邏摩!當知貪瞋癡三是業根本集。應知此經依增上說。餘非增上故不立根。
2.7)復次,貪瞋癡三盡故業盡故立為根。
如契經說:貪瞋癡盡故諸業亦隨盡。此經亦依增上義說。
2.8)復次,貪、瞋、癡三展轉相引。展轉相助故立為根。
如契經說:貪能起瞋,瞋能起貪,無明助二。應知亦從貪、瞋而起。
2.9)復次,此於三受多隨增故立不善根。餘法不爾。如說於樂受貪隨增。於苦受瞋隨增。於不苦不樂受癡隨增。
2.3.隨增
1)問:於一一受一切隨增。何故此中作如是說?
1.1)答:從多分故作如是說。謂於樂受貪多隨增。於苦受瞋多隨增。於不苦不樂受癡多隨增。
1.2)復次,貪依樂受而起。以樂受為根本。造多惡行,引多苦果。
瞋依苦受而起。以苦受為根本。造多惡行,引多苦果。
癡依不苦不樂受而起。以不苦不樂為根本。造多惡行,引多苦果。故作是說。
1.3)復次,此三佛說是違順故立不善根。餘法不爾。謂契經說:諸有情類由違順力多興鬪諍。
如諸天眾與阿素洛由違順力數起鬪諍。亦如邏摩、邏伐拏等為私多等起諸鬪諍。因斯殺害無量有情。當知皆是由違順力。違者謂瞋。貪名為順。
2)問:此中何故不說癡耶?
2.1)答:癡即在此二分中攝。已說違順則已說癡。若諸有情不愚癡者。為天妙境尚不造惡。況為人間及惡趣境。而興鬪諍造諸惡業。因斯流轉受苦無窮。
2.2)復次,略現煩惱梯隥門故。說不善根唯有三種。謂諸煩惱三品所攝,貪品、瞋品、癡品為三。如契經說:佛告梵志。若諸有情為二十一煩惱染心。雖自執有真實淨法得畢竟淨。而墮惡趣受下賤身。
2.3)大德法救於彼經中,攝諸煩惱皆入三品。謂貪瞋癡三品差別說一則說彼品一切。如說貪品瞋品癡品。如是親品怨品中品。有恩品有怨品無二品。適意品不適意品非二品。應知亦爾。
2.4)復次,由三不善根起十惡業道,墮十惡處,是故偏說。
云何三不善根起十惡業道?如契經說:殺生有三種。謂貪瞋癡生,乃至邪見應知亦爾。施設論亦說:三不善根是十惡業道生長因本。
云何由彼墮十惡處?如契經說:殺生業道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眾生當墮地獄、傍生、鬼界。廣說乃至邪見亦爾。施設論亦說:殺生業道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最上品者墮無間地獄。次微劣者墮大炎熱地獄。次微劣者墮炎熱地獄。次微劣者墮大號叫地獄。次微劣者墮號叫地獄。次微劣者墮眾合地獄。次微劣者墮黑繩地獄。次微劣者墮等活地獄。次微劣者墮傍生趣。最微劣者墮餓鬼界。廣說乃至邪見亦爾。
2.5)復次,若世尊說為內垢者立不善根。餘法不爾。
如契經說:內垢有三謂貪瞋癡。如說內垢。內怨、內嫌、內賊亦爾。
2.6)復次,若世尊說有增減者立不善根。餘法不爾。
如契經說:云何貪增、瞋增、癡增?云何貪減、瞋減、癡減?於餘煩惱不說增減。是故不立為不善根。
2.7)復次,若說增上退因緣者立不善根。餘法不爾。
如說:苾芻、苾芻尼等。若自觀見貪、瞋、癡增。應自了知退諸善法。
2.8)復次,若佛說為煩惱障者立不善根。餘法不爾。
如說:云何名煩惱障?謂有一類貪、瞋、癡三。數數現行增上猛利。
2.9)復次,若世尊說彼為塵者立不善根。餘法不爾。
如契經說:塵有三種謂貪、瞋、癡。如說為塵、根栽、垢穢、熱惱、毒箭、火、刺、刀、毒癰、病亦爾。是故立三不善根。
3)問:三不善根云何現起?
3.1)答:若心起貪,瞋則不起。若心起瞋,貪則不起。此二心起決定有癡。所以者何?貪、瞋行相更互相違,癡不爾故。貪行相歡。瞋行相慼。無明行相,俱不相違。
3.2)復次,貪現起時,令身增益,攝持身故。瞋現起時,令身損減,毀壞身故。癡於此二俱不相違。
3.3)復次,貪起令身柔軟調適。欣樂所緣。若愛前境,晝夜觀之,無厭足故。瞋起令身麁澁剛強。憎背所緣。若憎前境,乃至不欲舉眼看故。癡於二事,俱不相違。
2.4.三不善根皆通五部亦遍六識
三不善根皆通五部,亦遍六識。所以者何?
1)若不善根唯見所斷,則修所斷不善應無根而生。
2)若不善根唯修所斷,則見所斷不善應無根而生。故不善根定通五部。
3)若不善根唯在意地,則五識中不善應無根而生。
4)若不善根唯在五識,則意地不善應無根而生。故不善根定遍六識。
5)若貪俱起諸不善心,由二根故說名有根。謂貪及彼相應無明。
6)若瞋俱起諸不善心,由二根故說名有根。謂瞋及彼相應無明。
7)餘惑俱起諸不善心,由一根故說名有根。謂唯無明。
2.5.多處說根
問:多處說根。謂有處說有身見為根。或有處說世尊為根。或有處說欲為根。或有處說不放逸為根。或有處說自性為根。此諸根名義何差別?
1)答:說有身見為根者,依諸見趣。謂執我我所故六十二見趣生長。
2)說世尊為根者,依所說法。謂唯佛能說雜染、清淨、繫縛、解脫、流轉、還滅等諸妙法門。
3)說欲為根者,依集善法。謂要有欲能集諸善。
4)說不放逸為根者,依守善法。謂不放逸故能守護諸善。諸放逸者雖有善法而復退壞。
5)說自性為根者,依不捨自體。謂一切法以自性為根,不失自體。
6)問:若爾,無為法亦應名有根。
答:若依此義,諸無為法說名有根,亦無有過。
有說:有處說自性為根者,依同類因。謂同類因與後生未生自性類法為同類因故。
7)問:苦法智忍及俱起法應名無根。
答:此雖無同類因而為他同類因。諸無為法則不如是。
有作是說:苦法智忍及俱起法,雖無同類因。而有相應、俱有因故,不名無根法。
評曰:應作是說:此中自體說名自性。無處說因為自性故。
3.三漏
[*引文]有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
3.1.問:此三漏以何為自性?
1)答:以百八事為自性。
謂欲漏以欲界四十一事為自性。即貪五、瞋五、慢五、見十二、疑四、纏十。
有漏以色無色界五十二事為自性。即貪十、慢十、見二十四、疑八。
無明漏以三界十五事為自性。即欲、色、無色界各五部無明。由此三漏以百八事為自性。
2)品類足說:
云何欲漏?謂欲界除無明諸餘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漏。
云何有漏?謂色無色界除無明諸餘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有漏。
云何無明漏?謂三界無知是名無明漏。彼言應理。
+若作是說,緣三界無知是名無明漏。則應不攝無漏緣無明。
3)問:身語惡行為是隨煩惱?非隨煩惱耶?設爾何失?若是隨煩惱,此中何故不說?若非隨煩惱,識身足論當云何通?如彼說:身語惡行是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是隨煩惱、非纏。應棄、應捨、應斷、應遍知,能生後苦異熟。
3.1)有作是說:身語惡行是隨煩惱。
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若法是隨煩惱,亦是纏者,此中說之。身語惡行雖是隨煩惱,而非纏故。此中不說。
3.2)復有說者,身語惡行非隨煩惱。
問:識身足論當云何通?答:識身足論應作是說:身語惡行是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非隨煩惱、非纏。乃至廣說。而彼論說是隨眠煩惱者,以身語惡行為隨煩惱所擾惱,故亦名隨煩惱。
問:若爾,彼亦為結所繫乃至為纏所纏,亦應名結乃至名纏。
答:理亦應然而不說者應知彼是有餘之說。
復次,彼論為現異聞異說。由異說故義則易解。
復次,彼論為現二門、二略、二階、二隥、二炬、二明、二文、二影。由斯門等二義俱通。如彼自性非結等故名非結等。亦非隨煩惱自性故應名非隨煩惱。如彼為隨煩惱所擾惱故名隨煩惱。亦為結所繫乃至纏所纏故應名為結乃至名纏。彼但為現二門等故。各彰一說二義俱通。是故三漏以百八事為其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3.2.問:何故名漏?漏是何義?
1)答:留住義、淹貯義、流派義、禁持義、魅惑義、醉亂義是漏義。
1.1)留住義是漏義者。誰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無色界。所謂諸漏。
1.2)淹貯義是漏義者。如濕器中淹貯種子便能生芽。如是有情煩惱器中淹貯業種能生後有。
1.3)流派義是漏義者。如泉出水,乳房出乳。如是有情從六處門諸漏流派。
1.4)禁持義是漏義者。如人為他所禁持故。不能隨意遊適四方。如是有情為諸煩惱所禁持故。循環諸界、諸趣、諸生。不得自在趣涅槃界。
1.5)魅惑義是漏義者。如人為鬼之所魅惑。不應說而說,不應作而作,不應思而思。如是有情為諸煩惱所魅惑故,起身語意三種惡行。
1.6)醉亂義是漏義者。如人多飲根、莖、枝、葉、花、果等酒即便醉亂。不了應作不應作事,無慚、無愧、顛倒、放逸。如是有情飲煩惱酒,不了應作不應作事、無慚、無愧、顛倒、放逸。
1.7)聲論者說阿薩臘縛者(āsrava)。薩臘縛(srava)是流義。阿(ā)是分齊義。如言天雨阿波吒梨。或施財食阿旃荼羅。阿言顯此乃至彼義。如是煩惱流轉有情,乃至有頂,故名為漏。
2)問:若留住義是漏義者,諸業亦有留住功能。如契經說:二因二緣留諸有情久住生死。謂煩惱、業。由煩惱、業為種子故生死難斷、難破、難滅。有人八歲或十歲時斷煩惱盡得阿羅漢。但由業力仍住生死。或九十歲有至百年。何故唯說煩惱為漏不說業耶?
2.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2.2)復次,業不定故。
謂或有業留諸有情久住生死。或復有業令諸有情對治生死。煩惱不爾故獨名漏。
2.3)復次,業以煩惱為根本故。
謂定無有不斷煩惱而捨諸業。是故唯說煩惱為漏。
2.4)復次,業由煩惱勢力引故。但說煩惱是漏非業。
有煩惱盡而壽住者,亦由煩惱餘勢力故。如以泥團擲壁,雖乾而不墮者,應知此是濕時餘力。
2.5)復次,煩惱盡故而般涅槃,非由業盡,故業非漏。諸阿羅漢業積如山後蘊不續,般涅槃故。
3.3.無明漏
問:何故欲界諸煩惱等除無明立欲漏。色無色界諸煩惱除無明立有漏。三界無明立無明漏耶?
1)答:先作是說:留住義是漏義。
1.1)欲界有情所以住欲界者。
由彼期心於欲。憙樂於欲。欽羨於欲。希望於欲。思求於欲。尋訪於欲。耽湎於欲。
是故欲界煩惱等除無明立欲漏。
1.2)色、無色界有情所以住色無色界者。
由彼期心於有。憙樂於有。欽羨於有。希望於有。思求於有。尋訪於有。耽湎於有。
是故色、無色界煩惱除無明立有漏。
1.3)三界有情所以期心欲、有。乃至耽湎欲、有,而住三界者。
皆由無知之力。是故三界無明立無明漏。
2)復次,欲界有情雖亦求有而多求欲。是故欲界煩惱等除無明立欲漏。
色、無色界有情全不求欲,但求於有。
3)有作是說:雖亦求欲而多求有。是故色無色界煩惱除無明立有漏。
三界有情所以多求欲及有者,由無知力。是故三界無明立無明漏。
4)復次,
4.1)若界有成、有壞,是界所生煩惱等除無明立欲漏。
4.2)若界有成、無壞,是界所生煩惱除無明立有漏。三靜慮地雖亦有成、有壞,而第四靜慮及無色界有成、無壞,故從多說。
4.3)若界有成、有壞及界有成、無壞有情住者,由無知力。是故三界無明立無明漏。
5)有餘但釋立有漏因。謂住於此有,求彼有。若住於彼,無求此有。故彼煩惱除無明立有漏。
5.1)譬喻論師但立二漏。謂無明漏及有愛漏。二際緣起之根本故。謂無明是前際緣起根本。有愛是後際緣起根本。
5.2)問:彼云何釋經三漏耶?
答:彼說有愛有二種。謂有不善、有無記。有有異熟、有無異熟。有感二果、有感一果。有無慚無愧相應。有無慚無愧不相應。
+諸不善、有異熟、感二果、無慚無愧相應者,立欲漏。由此愛故,欲界餘煩惱等除無明,亦名欲漏。
+諸無記、無異熟、感一果、無慚無愧不相應者,立有漏。由此愛故,色、無色界餘煩惱除無明,亦名有漏。
5.3)問:何故由愛餘煩惱等除無明名欲漏及有漏耶?
答:以愛難斷、難破、難越、過重、過多、過盛,能令界別、地別、部別。由愛勢力,生諸煩惱。乃至廣說愛之過患。是故由愛餘煩惱等得二漏名。
6)問:何故三界無明別立無明漏耶?
6.1)脇尊者曰:佛知諸法性相勢用無有錯謬。若法堪任獨立漏者便獨立漏。若不堪任獨立漏者便共立漏故不應責。
6.2)復次,前已說漏是留住義。無餘煩惱留諸有情久住生死如無明者。故獨立漏。
6.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佛知無明留諸有情久住生死。勢力速疾尤重親近過餘煩惱。故獨立漏。
6.4)復次,因無明故於所知境有愛恚癡。故獨立漏。
6.5)復次,由無明故令諸有情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內、不知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果、不知業果。不知善行、不知惡行。不知因、不知從因生法。不知佛、法、僧寶。不知苦、集、滅、道。不知善不善法。不知有罪無罪。不知應修不應修。不知勝劣、不知黑白。於總別緣起緣生諸法及六觸處。無實智見、有黑闇癡。是故獨立無明為漏。
6.6)復次,無明難離、有大過患,故獨立漏。貪雖難離而無大過患。瞋雖有大過患而非難離。慢等俱無,故共立漏。
6.7)復次,經說無明為諸惡首。故獨立漏。
如說無明為上首為前相故。生無量種惡不善法。復於其中無慚、無愧。
6.8)復次,無明自體尤重、作業尤重,故獨立漏。
自體尤重者。謂與一切煩惱相應亦有不共。
作業尤重者。謂共一切煩惱作業亦獨作業。餘煩惱等則不如是。
6.9)復次,經說無明為惡趣本。故獨立漏。
如說:諸此世他世,顛墜惡趣者,皆無明為本,亦貪欲為因。
6.10)復次,經說無明名為浪耆。故獨立漏。
如契經說:苾芻!當知真實浪耆即無明是。謂有毒蟲名為浪耆。自身既盲,生子亦盲。彼若螫他亦令他盲。無明亦爾。自既盲暗令相應法亦成盲暗。若在有情相續中起亦令盲暗。
6.11)復次,無明在三界緣一界生愚。謂無色界四蘊。
在九地緣一地生愚。謂非想非非想處四蘊。
有九品緣一品生愚。謂非想非非想處下下品四蘊。故獨立漏。
問:餘他界地遍行隨眠應如無明各獨立漏。
答:無明偏多,故獨立漏。謂有九種他界地緣遍行無明。即邪見等七種相應及二不共。
+邪見、見取、疑但有二。戒取唯一。故不應難。
6.12)復次,無明是諸煩惱上首周普遍行。故獨立漏。
6.12.1)上首者。謂無明覆故於四聖諦,不樂、不忍、昏迷不了。如飢餓人先遇麁食飽餐噉已,於後雖得種種餚饌而不甘樂。如是有情無明麁食久蘊心中。後時雖遇四諦美食而不甘樂。
+由不樂故,便生猶豫。謂此是苦為非苦耶?乃至是道為非道耶?如是無明引生猶豫一切猶豫能引決定。若遇正說得正決定,便知有苦乃至有道。
+若遇邪說得邪決定,便謂無苦乃至無道。如是猶豫引生邪見。
+彼作是念:若無四諦,決定有我及有我所。如是邪見引生身見。
+復作是念:此我我所為斷為常?若見所執相似相續便謂為常即是常見。若見所執變壞不續,便謂為斷即是斷見。如是身見引生邊見。
+彼於三見隨計一種能得清淨、解脫、出離即是戒取。如是邊見引生戒取。
+復作是念:如是三見既得清淨、解脫、出離,便為最勝即是見取。如是戒取引生見取。
+彼愛自見,憎恚他見。於自他見稱量起慢。如是無明於引隨眠最為上首。
+由隨眠故,引起十纏。謂忿、嫉纏是瞋等流。覆纏有說是貪等流。有餘師說:是癡等流。應作是說:是二等流。或貪名利覆藏自罪。或由無知覆藏罪故。惛沈、睡眠及無愧纏是癡等流。掉舉與慳及無慚纏是貪等流。惡作纏是疑等流。
+隨眠亦引六煩惱垢。謂害、恨垢是瞋等流。惱垢是見取等流。誑、憍垢是貪等流。諂垢是五見等流。如是無明復為上首引生纏垢。
6.12.2)周普者,從無間獄,乃至有頂,皆可得故。又異生位、見位、修位皆成就故。又於諸法自相共相皆迷起故。
6.12.3)遍行者,非以無明一剎那起,能緣五部、為五部因、五部隨增說名遍行。
但由無明遍一切處同類起故,說名遍行。謂與遍行隨眠俱起即名遍行。與不遍行隨眠俱起名不遍行。
自界他界。自地他地。有漏無漏緣。有為無為緣。亦如是說。與諸煩惱俱起和合。如團中膩,如麻中油故名遍行。由此無明具上三義故獨立漏。
3.4.如契經說:彼由非理作意起故。欲漏、有漏、無明漏未生者便生,已生者倍復增廣。
問:有爾所煩惱生。還爾所煩惱滅。一剎那後必不住故。云何而說三漏生已倍增廣耶?
1)答:依下中上漸增說故。謂下品生已為中品緣。中品生已為上品緣。故作是說。
2)復次,依等無間緣說倍復增廣。謂下品煩惱生已。與中品為等無間緣。中品煩惱生已。與上品為等無間緣。故作是說。
3)復次,依同類遍行因說倍復增廣。謂下品煩惱生已與中品為二因。中品煩惱生已與上品為二因。故作是說。
4)復次,依取果與果說倍復增廣。謂下品煩惱生已能取能與中品果。中品煩惱生已能取能與上品果。故作是說。
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非煩惱多說倍增廣。依彼生已不復還墮未生位中。故作是說。
6)復次,依彼生已不復還墮未來世中。故作是說。
7)復次,依數數生。故作是說。謂一煩惱生已復起非理作意。不依對治便生第二。復生第三乃至百千。故作是說。
8)復次,依漸猛利故作是說。謂下煩惱生已復起非理作意。不依對治便生中品,復生上品,展轉增盛。故作是說。
9)復次,依隨境轉故作是說。謂隨緣一色等境界煩惱生已。由彼復起非理作意,不依對治。更緣聲等生諸煩惱。故作是說。
10)大德說曰:依一有中纏多行故說倍增廣。謂具縛者,從無間獄乃至有頂煩惱皆等自地煩惱無增減故。然有現行不現行者。若起非理作意,不依對治,便數現行。若起如理作意依對治者,便不現行。故作是說。
3.5.如契經說:漏有七種為害熱惱。謂或有漏是見所斷乃至廣說:
問:勝義漏有三種。謂欲漏、有漏、無明漏。何故於此說七漏耶?
1)答:此中漏具亦說漏聲。如諸經中於彼彼具亦說彼彼,如前廣說。
2)脇尊者曰:佛說法已有異所化來至會中。如來憐愍以別文句,復說七漏令彼得解。
3)復次,佛說三漏利根已解。為鈍根者復說七漏。如利鈍根。因力緣力。內力外力。內思惟力外聞法力。開智說智。應知亦爾。
4)尊者望滿作如是說:佛此中說二勝義漏。謂見所斷及修所斷。
見所斷漏,以自名說。
修所斷漏,依對治說。
彼對治有二種。謂伏對治及斷對治。
於中前五,依伏對治。最後一種,依斷對治。故說七漏。
3.6.如契經說:正知見彼得阿羅漢果時,從欲、有、無明漏心得解脫。
問:離欲界染時,從欲漏心得解脫。離有頂染時,從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佛何故說正知見彼得阿羅漢果時,從欲等三漏心得解脫?
1)答:此中於已解脫亦說今解脫聲。此即於近以遠聲說。如說今者從何所來。又如餘處已斷說斷。已入說入。已受說受。此亦如是。
2)復次,依欲有漏雙究竟滅。故作是說。
3)復次,依證三漏一味斷得。故作是說。
4)復次,依集漏斷。故作是說。
5)復次,依滅作證。故作是說。如說:得阿羅漢果時,九十八隨眠滅作證。
6)復次,依得無學治彼法智。故作是說。
7)復次,依得無學離彼繫性。故作是說。
8)復次,依相續斷。故作是說。謂無始來,數斷欲漏,二漏續起。今斷二漏,無復相續。
9)復次,依斷彼緣。故作是說。謂無始來,二漏與彼作三種緣。今斷二漏彼緣永斷。
10)復次,依厭對治。故作是說。謂彼證得第四果時,總厭三漏,我無始來為彼誑惑心不解脫。今得解脫,深生厭離。
11)問:爾時五蘊皆得解脫。何故但說心解脫耶?
答:心於五蘊最勝故說。謂若說勝亦已說餘。如王得脫,眷屬亦爾。
復次,以心為首,總說五蘊皆得解脫。
復次,以依心故名心所法。以心大故名大地法。故但說心。
復次,修他心智無間道時,但緣心故作如是說。心諸勝事如餘廣說。
4.四法
4.1.四瀑流
[*引文]有四瀑流。謂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
1)問:此四瀑流以何為自性?
答:以百八事為自性。
1.1)謂欲瀑流以欲界二十九事為自性。即貪五、瞋五、慢五、疑四、纏十。
1.2)有瀑流以色無色界二十八事為自性。即貪十、慢十、疑八。
1.3)見瀑流以三界三十六事為自性。即欲、色、無色界各十二見。
1.4)無明瀑流以三界十五事為自性。即欲、色、無色界各五部無明。
由此四瀑流以百八事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問:何故名瀑流?瀑流是何義?
答:漂激義、騰注義、墜溺義是瀑流義。
2.1)漂激義是瀑流義者。謂諸煩惱等漂激有情令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流轉。
2.2)騰注義是瀑流義者。謂諸煩惱等騰注有情令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流轉。
2.3)墜溺義是瀑流義者。謂諸煩惱等墜溺有情令於諸界、諸趣、諸生、生死流轉。
3)問:若墜溺等義是瀑流義者。順上分結應非瀑流,彼令有情趣上生故。
3.1)答:順上分義異瀑流義。謂依界地立順上分結,彼令有情趣上界地故。
依解脫道立為瀑流。雖生有頂而令有情沈沒生死,不至解脫及聖道故。
3.2)尊者妙音亦作是說:雖久生上而為瀑流之所漂溺,退善品故。
3.3)尊者左受作如是說:此中增上數行煩惱如瀑流故說名瀑流。
4)問:何故別立見為瀑流、軛、取,而不別立為見漏耶?
4.1)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若法堪任別建立者則別立之。若不爾者便總建立。
4.2)復次,諸見輕躁,行相猛利,於留住義,不隨順故。
與餘遲鈍煩惱合立為欲有漏。與漂激等義相隨順是故別立瀑流、軛、取。
如一車等駕以二牛性俱躁急車等必壞。若彼二牛一遲一疾互相制御便無所損。故不別立見為見漏。
4.3)復次,見性躁動,順離染法,不順留住。
是故與餘遲鈍煩惱合立為漏。於漂激等其義相順。故別立為瀑流、軛、取。
5)問:若見躁動,順離染法,不應立為瀑流、軛、取,以瀑流等順沈溺故。
答:為呵外道著諸見故,別立諸見為瀑流等。
謂諸外道隨起見趣,邪推求境。便於生死轉復沈溺,無有出期。
譬如老象陷溺淤泥,隨動其身,轉復沈溺。
6)分別論者說有四漏。謂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於彼論宗不須問答。
4.2.四軛
[*引文]有四軛。謂欲軛、有軛、見軛、無明軛。
1)此軛自性如瀑流說,而義有異。謂漂溺義是瀑流義。和合義是軛義。
2)謂諸有情為四瀑流所漂溺已。復為四軛和合繫礙,便能荷擔生死重苦。如牽捶牛,置之轅軛,勒以鞦鞅,能挽重載。故一切處說瀑流已,即便說軛,義相隣故。
4.3.四取
[*引文]有四取。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1)問:此四取以何為自性?
答:以百八事為自性。
1.1)謂欲取以欲界三十四事為自性。即貪五、瞋五、慢五、無明五、疑四、纏十。
1.2)見取以三界三十事為自性。即欲、色、無色界見各有十。
1.3)戒禁取以三界六事為自性。即欲、色、無色界戒禁取各二。
1.4)我語取以色無色界三十八事為自性。即貪十、慢十、無明十、疑八。
由此四取以百八事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問:何故名取?
2.1)答:以三事故說名為取。一執持故。二收採故。三選擇故。
2.2)又以二事故名為取。一能熾然業。二行相猛利。
能熾然業者。取令五趣有情業火恒熾然故。行相猛利者。諸取行相極勇捷故。
3)問:取是何義?
3.1)答:薪義是取義。如緣薪故,火得熾然。
有情亦爾。煩惱為緣,業得熾盛。
3.2)復次,纏裹義是取義。如蠶作繭,自纏、自裹。乃至於中而自取死。
有情亦爾,起諸煩惱,自纏、自裹,而於其中傷失慧命。展轉乃至墮諸惡趣。
3.3)復次,傷害義是取義。如利毒刺,數刺其身,身便損壞。
有情亦爾。煩惱毒刺,數刺法身,法身便壞。
4)問:何故無明別立漏,瀑流、軛而不別立取耶?
4.1)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若於此中堪別立者則別立之。若不爾者便總建立故不應責。
4.2)復次,前說以三事故名取。
謂執持、收採、選擇。無明雖有前二而無第三故不別立取。以無明愚暗不能選擇法故。
4.3)復次,前說以二事故名取。
謂能熾然業及行相猛利。無明雖能熾然業而非行相猛利故不別立取。以無明遲鈍不能決了法故。
5)問:何故五見中四見合立為見取?一見別立為戒禁取耶?
5.1)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若於見中堪別立者則別立之。若不爾者便總建立故不應責。
5.2)復次,前說以二事故名取。
謂能熾然業及行相猛利。五趣有情,由戒禁取熾然諸業,等餘四見故別立取。
5.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五趣有情,由戒禁取熾然諸業勢用速疾尤重親近。過餘四見故別立取。
5.4)復次,以戒禁取違逆聖道,遠離解脫故別立取。
違逆聖道者。由戒禁取,捨真聖道。妄計種種非理苦行能得清淨。如斷飲食,臥灰,臥杵,面隨日轉,服氣,服水。或唯噉果。或但食菜。或著弊衣或全露體。執如是等能得清淨。
遠離解脫者。如如修行苦行邪道,如是如是遠離解脫。
5.5)復次,以戒禁取欺誑內外二道故別立取。
欺誑內道者。如執洗淨受持十二杜多功德,能證清淨。
欺誑外道者。如執種種即前所說非理苦行,能得清淨。
5.6)尊者妙音亦作是說:此戒禁取現見生苦如炎熾火。欺誑二道如惑嬰兒故別立取。
6)問:何故名我語取?為以行相?為以所緣?若以行相,薩迦耶見應名我語取我行相轉故。若以所緣,諸法無我如何可說我語取耶?
答:不以行相、不以所緣名我語取。有前失故。
然欲界煩惱除見立欲取。色無色界煩惱除見立我語取。
7)問:何故爾耶?
7.1)答:欲界煩惱依婬欲轉、依境界轉、依眾具轉、依他身轉。故立欲取。
色、無色界煩惱與彼相違,依內起故。立我語取。
7.2)復次,欲界煩惱感內身時,須婬欲、須境界、須眾具、須第二故立欲取。
色無色界煩惱感內身時,與彼相違故立我語取。
7.3)復次,欲界煩惱感內身時,唯依非定,多因外門、外事故立欲取。
色無色界煩惱感自身時,唯依於定,多因內門、內事故立我語取。
7.4)復次,欲界煩惱不能感得廣大身形、長久壽量故立欲取。
色無色界煩惱能感得廣大身形。如色究竟天身長萬六千踰繕那。
亦能感得長久壽量。如非想非非想處壽八萬大劫。故彼煩惱立我語取。
8)問:何故欲漏、瀑流、軛、取亦攝諸纏,有漏等中全不攝彼?
8.1)有作是說:有漏乃至我語取中亦攝諸纏。品類足說:云何有漏?謂色無色界除無明諸餘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有漏。有瀑流、軛及我語取亦應攝纏。
8.2)應作是說:上界纏少不自在故不說為有漏。乃至我語取欲界雖多而見所斷不具足故,不自在故。但總說十纏,不別說五部。
9)問:諸煩惱垢何故不說為漏等耶?
9.1)有作是說:彼亦說在欲漏等中。品類足說:云何欲漏?謂欲界除無明諸餘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漏。乃至廣說。隨煩惱者即煩惱垢。
9.2)應作是說:煩惱垢麁不堅住故不說漏等。不信、懈怠、放逸,亦由過輕微故不說漏等。
如契經說:如是四取。無明為因、無明為集,是無明類,從無明生。
10)問:餘經皆說愛為取緣。此經何故作如是說?
10.1)答:依近因故說愛為取緣。依遠因故說無明為取因等。如近因遠因。在此在彼。現前不現前。此眾同分餘眾同分。應知亦爾。
10.2)復次,依同類因故說愛為取緣。依同類、遍行因故說無明為取因等。
10.3)復次,為破外道虛妄僻執故說無明為取因等。謂諸外道雖捨居家。無取、無積,勤修苦行。而由無智,著諸見趣。墮險惡道,無有出期。故說無明為取因等。
11)問:愛即攝在欲取等中,何故乃說愛為取緣?
答:即貪隨眠初起名愛。後增名取,故不相違。
復次,即貪隨眠下品名愛。中上名取,故不相違。
4.4.四身繫
[*引文]有四身繫。謂貪欲身繫、瞋恚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身繫。
1)問:此四身繫以何為自性?
答:以二十八事為自性。
1.1)謂貪欲、瞋恚身繫,各欲界五部為十事。
1.2)戒禁取身繫三界各二部為六事。
1.3)此實執身繫三界各四部為十二事。
由此四身繫以二十八事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問:何故名身繫?身繫是何義?
答:縛身義、結生義是身繫義。
2.1)縛身義是身繫義者。
謂此四種於生死中,縛有情身,等縛、遍縛。如集異門說:貪欲身繫未斷未遍知故。於彼彼身、彼彼形、彼彼所得自體為因、為緣、為縛、為等縛、為遍縛、為結相續。如結鬘師或彼弟子取種種花,集置一處。以縷結作種種花鬘。縷與花鬘為因、為緣、為縛、為等縛、為遍縛、為結相續。餘三身繫廣說亦爾。
2.2)結生義是身繫義者。
如契經說:三事合故得入母胎。一者父母俱有染心。二者其母無病值時。三者健達縛正現在前。爾時健達縛愛恚二心展轉現在前,方得結生。故結生義是身繫義。
3)問:若縛身等義是身繫義者。餘煩惱等亦有此義,何故不立為身繫耶?
3.1)有作是說:此是世尊觀所化者有餘略說。
3.2)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若法堪任立身繫者則便立之。若不爾者則不建立故不應責。
3.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佛知此四縛有情身,等縛、遍縛勢用速疾尤重親近,過餘煩惱。是故偏立。
3.4)復次,此四身繫縛二部身,過餘煩惱。是故偏立。
謂初二身,繫縛在家者身,過餘煩惱。後二身繫縛出家者身,過餘煩惱。如在家出家。有室宅無室宅。有攝受無攝受。有積聚無積聚。有眷屬無眷屬。無遠離有遠離。應知亦爾。
3.5)復次,此四身繫縛三界身,過餘煩惱。是故偏立。
謂初二身繫縛欲界身過餘煩惱。後二身繫縛色無色界身過餘煩惱。
3.6)復次,此四身繫起二諍根過餘煩惱。是故偏立。
謂初二身繫起愛諍根。後二身繫起見諍根。如契經說:執瓶持杖梵志詣大迦多衍那所,作是問言:何因何緣剎帝利與剎帝利諍?婆羅門與婆羅門諍?吠舍與吠舍諍?戍達羅與戍達羅諍?尊者答言:彼由貪、瞋,愛諍根故互興鬪諍。梵志復言:何因何緣諸出家者無有室宅攝受積聚面相鬪諍?尊者答言:彼由戒禁取及此實執,見諍根故互興鬪諍。如二諍根。二邊、二箭、二戲諍、二我執。應知亦爾。
3.7)復有說者,此中現門、現略、現入故但說四。謂諸煩惱或唯見所斷。或通見修所斷。
若說後二身繫,當知總說唯見所斷者。若說初二身繫,當知總說通見修所斷者。
3.8)復次,諸煩惱或是遍行或非遍行。
若說後二身繫。當知總說是遍行者。若說初二身繫。當知總說非遍行者。
3.9)復次,諸煩惱或是見性或非見性。
若說後二身繫。當知總說是見性者。若說初二身繫。當知總說非見性者。
3.10)復次,諸煩惱或唯異生現行。或通異生聖者現行。
若說後二身繫。當知總說唯異生現行者。若說初二身繫。當知總說通異生聖者現行者。
3.11)復次,諸煩惱或歡行相轉。或慼行相轉。
若說瞋恚身繫。當知總說慼行相轉者。若說餘三身繫。當知總說歡行相轉者。
3.12)復次,諸煩惱或唯欲界繫。或通三界繫。
若說初二身繫。當知總說唯欲界繫者。若說後二身繫。當知總說通三界繫者。
故為現門、現略、現入。契經但說四種身繫。
5.五法
5.1.五蓋
[*引文]有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
1)問:此五蓋以何為自性?
答:以欲界三十事為自性。
1.1)謂貪欲、瞋恚各欲界五部為十事。
1.2)惛沈、掉舉各三界五部,通不善、無記。唯不善者立蓋為十事。
1.3)睡眠唯欲界五部,通善、不善、無記。唯不善者立蓋為五事。
1.4)惡作唯欲界修所斷,通善、不善。唯不善者立蓋為一事。
1.5)疑通三界四部,通不善、無記。唯不善者立蓋為四事。
由此五蓋以欲界三十事為自性。
2)問:蓋有何相?
2.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自性即相。相即自性。以一切法,自性與相不相離故。
2.2)復次,耽求諸欲是貪欲相。憎恚有情是瞋恚相。身心沈沒是惛沈相。身心躁動是掉舉相。令心昧略是睡眠相。令心變悔是惡作相。令心行相猶豫不決是疑相。已說蓋自性及相。所以今當說。
3)問:何故名蓋?蓋是何義?
答:障義、覆義、破義、壞義、墮義、臥義是蓋義。
3.1)此中障義是蓋義者。謂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故名為蓋。
3.2)覆義乃至臥義是蓋義者。如契經說:有五大樹種子雖小。而枝體大覆餘小樹。令枝體等破、壞、墮、臥,不生花果。云何為五?一名建折那。二名劫臂怛羅。三名阿濕縛健陀。四名鄔曇跋羅。五名諾瞿陀。如是有情欲界心樹。為此五蓋之所覆故。破、壞、墮、臥,不能生長七覺支花,四沙門果故。覆等義是蓋義。
4)問:若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是蓋義者。餘煩惱等亦有此義,世尊何故不說蓋耶?
4.1)有作是說:此是世尊為所化者有餘略說。
4.2)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有蓋相者便立為蓋。無蓋相者,則不立之故不應責。
4.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佛知此五能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善根。勢用捷速尤重親近。過所餘法。故偏立蓋。
4.4)復次,如是五蓋因時果時俱能為障。故偏立蓋。
因時為障者。此五隨一現在前時。心尚不能起有漏善、無記。何況聖道。
果時為障者。由此五蓋,墮諸惡趣。便總障礙一切功德。
4.5)復次,如是五蓋欲界有情多數現起,行相微細。餘煩惱等則不如是。故偏立蓋。
謂慢、見等,欲界有情起者甚少。如地獄等豈能起慢,我所受苦勝他苦耶?傍生趣中如蝦蟇等愚癡闇劣,豈能發起諸惡見趣?是故尊者妙音說曰:諸餘煩惱雖障聖道。而此五種數數現行,行相微細是故偏立。
4.6)復次,此五障定及障定果。勝餘煩惱故偏立蓋。
4.7)復次,此五能障三界離染九遍知道四沙門果。勝餘煩惱故偏立蓋。
4.8)復次,貪欲令遠離諸欲法。瞋恚令遠離諸惡法。惛沈睡眠令遠毘鉢舍那。掉舉惡作令遠奢摩他。彼由遠此離諸欲惡法及毘鉢舍那、奢摩他故,便為疑箭惱壞其心。為有諸惡不善業果?為非有邪?因斯造作種種惡業。是故偏立此五為蓋。
4.9)復次,貪欲、瞋恚破壞戒蘊。惛沈睡眠破壞慧蘊。掉舉惡作破壞定蘊。彼由破壞此三蘊故。便為疑箭惱壞其心。為有諸惡不善業果?為非有邪?因斯造作種種惡業。是故偏立此五為蓋。
4.10)復次,貪欲、瞋恚障礙戒蘊。惛沈睡眠障礙慧蘊。掉舉惡作障礙定蘊。彼由障礙此三蘊故。便為疑箭惱壞其心。為有諸惡不善業果?為非有邪?因斯造作種種惡業。是故偏立此五為蓋。
如說破壞障礙三蘊。破壞障礙三學、三修、三淨亦爾。
4.11)復有說者,此中現門、現略、現入。是故但立此五為蓋。
謂煩惱等或唯一部。或通四部。或通五部。
若說惡作當知總說唯一部者。若說疑蓋當知總說通四部者。若說餘蓋當知總說通五部者。
4.12)復次,諸煩惱等或唯見所斷。或唯修所斷或通見修所斷。
若說疑蓋當知總說唯見所斷者。若說惡作當知總說唯修所斷者。若說餘蓋當知總說通見修所斷者。
4.13)復次,諸煩惱等或是隨眠或非隨眠。
若說貪欲瞋恚疑蓋。當知總說是隨眠者。若說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當知總說非隨眠者。
4.14)復次,諸煩惱等或是遍行。或非遍行或通二種。
若說疑蓋當知總說是遍行者。若說貪欲瞋恚惡作。當知總說非遍行者。若說惛沈掉舉睡眠。當知總說通二種者。
4.15)復次,諸煩惱等或唯異生現行。或通異生聖者現行。
若說疑惡作蓋。當知總說唯異生現行者。若說餘蓋當知總說通異生聖者現行者。
4.16)復次,諸煩惱等或歡行相轉。或慼行相轉或通二種。
若說貪欲當知總說歡行相轉者。若說瞋恚惡作疑蓋。當知總說慼行相轉者。若說惛沈睡眠掉舉。當知總說通二種者。故為現門、現略、現入。契經但立此五為蓋。
5)問:蓋名有五,體有幾耶?
答:體有七種。謂貪欲蓋名體俱一。瞋恚、疑蓋應知亦爾。惛沈睡眠蓋名一體二。掉舉惡作蓋應知亦爾。如名對體。名施設對體施設。名異相對體異相。名異性對體異性。名分別對體分別。名覺慧對體覺慧。應知亦爾。
6)問:何故貪欲、瞋恚、疑一一別立蓋。惛沈睡眠、掉舉惡作二二合立蓋耶?
6.1)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若法堪任別立蓋者則別立之。若不爾者便共立蓋故不應責。
6.2)復次,若是隨眠亦纏性者各別立蓋。若是纏性非隨眠者二共立蓋。
6.3)復次,若是圓滿煩惱性者各別立蓋。若非圓滿煩惱性者二共立蓋。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五義具足者,名圓滿煩惱。
6.4)復次,以三事故名共立蓋。謂一食故。一對治故。等荷擔故。
此中一食一對治者。謂貪欲蓋以淨妙相為食。不淨觀為對治。由此一食一對治故別立一蓋。
瞋恚蓋以可憎相為食。慈觀為對治。由此一食一對治故別立一蓋。
疑蓋以三世相為食。緣起觀為對治。由此一食一對治故別立一蓋。
惛沈睡眠蓋以五法為食。一瞢憒。二不樂。三頻欠。四食不平性。五心羸劣性。以毘鉢舍那為對治。由此同食同對治故共立一蓋。
掉舉惡作蓋以四法為食。一親里尋。二國土尋。三不死尋。四念昔樂事。以奢摩他為對治。由此同食同對治故共立一蓋。
等荷擔者。貪欲、瞋恚、疑一一能荷一蓋重擔故別立蓋。
惛沈、睡眠二二能荷一蓋重擔故共立蓋。如城邑中一人能辦一所作者則令別辦。若二能辦一所作者則令共辦。又如椽梁強者用一弱者用二此亦如是。
7)問:何緣五蓋次第如是?
7.1)答:如是次第於文於說,俱隨順故。
7.2)復次,如是次第授者受者俱隨順故。
7.3)復次,五蓋如是次第生故。世尊如是次第而說。是故尊者世友說曰:得可愛境便生貪欲。失可愛境次生瞋恚。失此境已心便羸弱。次生惛沈。由惛沈故心便憒悶。次生睡眠。從彼覺已次生掉舉。既掉舉已次生惡作。從惡作後復引生疑。由此五蓋次第如是。
8)問:佛說五蓋差別有十。云何分五為十蓋耶?
答:以三事故分五為十。一內外故。二自體故。三善惡故。
8.1)內外者。謂有貪欲蓋緣內而起。有貪欲蓋緣外而起故成二蓋。
有瞋恚蓋是瞋自體。有瞋恚蓋是瞋因緣故成二蓋。
8.2)自體者。謂有惛沈蓋。有睡眠蓋。有掉舉蓋。有惡作蓋。二分成四。
8.3)善惡者。謂疑於善惡分成二蓋故。
由三事分五為十。此十一一能障通慧、菩提、涅槃故名為蓋。
9)問:七隨眠中慢、無明、見。世尊何故不立蓋耶?
9.1)答:慢非蓋者,能隱覆心故名為蓋。慢能策心,令心高舉故不立蓋。
9.2)無明所以不立蓋者,等荷擔故說名為蓋。無明隱覆行相轉故。荷擔偏重,不順等義故不立。在此蓋類中。
9.3)見非蓋者,能滅慧故說名為蓋。見即是慧,不可自性還滅自性故慧非蓋。
問:因論生論,蓋能總滅有為善法。何故但說蓋滅慧耶?
答:以慧勝故但說滅慧。即總說滅有為善法勝尚能滅況餘劣者。如人能伏千人敵者。諸餘劣者豈不能伏。
10)問:色、無色界諸煩惱等何故非蓋?
10.1)答:彼無蓋相故不立蓋。
10.2)復次,蓋能障礙三界離染、四沙門果、九遍知道。色無色界諸煩惱等無如是能故不立蓋。
10.3)復次,蓋能障礙定及定果。色無色界諸煩惱等無如是能故不立蓋。
10.4)復次,蓋能障礙三道、三根、三種律儀、三種菩提、三慧、三蘊、三學、三修、三淨。色無色界諸煩惱等。無如是能故不立蓋。
三道者謂見道、修道、無學道。三根者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三種律儀者謂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無漏律儀。三種菩提者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三慧者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蘊者謂戒蘊、定蘊、慧蘊。三學、三修、三淨亦爾。
10.5)復次,蓋唯不善。色無色界諸煩惱等皆是無記。故不立蓋。
11)問:因論生論。何故唯立不善為蓋非無記耶?
11.1)答:障善法聚故名為蓋。由此蓋者唯是不善。如契經說:善法聚者謂四念住。近障此者謂惡法聚。惡法聚者即是五蓋。
11.2)尊者妙音亦作是說:雖諸煩惱障聖道故皆應名蓋。而為有情深厭離故唯說不善。
12)問:無慚、無愧既唯不善,遍與一切不善心俱。何故非蓋?
12.1)有作是說:此是世尊為受化者有餘略說。
12.2)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若法堪任立為蓋者則便立之。若不爾者不立為蓋故不應責。
12.3)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無慚無愧雖與一切不善心俱,唯是不善。而造惡時,無羞無恥於所造惡多諸巧便。於障覆義不顯了故不立為蓋。
12.4)尊者妙音亦作是說:無慚無愧雖於所作不善業中勢用增上。而於障覆義不顯了故不立蓋。
12.5)尊者佛陀提婆說曰:無慚無愧雖障戒蘊。而彼勢用不及貪瞋。雖障定蘊而彼勢用不及掉舉及以惡作。雖障慧蘊而彼勢用不及惛沈及以睡眠故不立蓋。
13)問:嫉、慳二結何故非蓋?
13.1)答:亦應名蓋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13.2)有作是說:此是世尊為受化者簡略而說。
13.3)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堪立蓋者則便立之。若不爾者不立為蓋故不應責。
13.4)尊者世友作如是言:嫉慳二種惱亂二趣。及與出家在家二眾故立為結。然於障覆義不增強故不立蓋。
13.5)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嫉慳二結蓋義不顯故不立蓋。
13.6)尊者覺天作如是說:嫉慳二結障戒定慧勢用不及貪欲蓋等故不立蓋。
14)問:忿覆二纏何故非蓋。
14.1)答:亦應名蓋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14.2)有作是說:此是如來為所度生簡略之說。
14.3)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堪立蓋者則便立之。不堪立者便不立蓋故不應責。
14.4)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忿覆二纏於障覆心義不顯了故不立蓋。
14.5)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忿覆二纏於障覆義非增上故不立為蓋。
14.6)尊者覺天作如是說:忿覆二纏障戒蘊等勢用。不及貪欲蓋等故不立蓋。
14.7)西方諸師作如是說:忿覆二種無別體故不別立蓋。
15)問:六煩惱垢何故非蓋?
15.1)答:亦應名蓋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15.2)有作是說:此是如來為所度生簡略之說。
15.3)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堪立蓋者則便立之。不堪立者便不立蓋故不應責。
15.4)尊者世友作如是言:六煩惱垢行相麁動不順蓋義故不立蓋。
15.5)尊者妙音亦作是說:六煩惱垢不順蓋相故不立蓋。微細數行是蓋相故。
15.6)尊者覺天作如是說:六煩惱垢障戒定慧勢用。不及貪欲蓋等故不立蓋。如契經說:無明蓋所覆,愛結所繫縛愚智。俱感得如是有識身。
16)問:無明能覆亦能縛,愛結能縛亦能覆。何故但說無明所覆,愛結縛耶?
16.1)答:俱應說二而不說者。應知彼是有餘之說。
16.2)復次,欲令所說義易解故。以種種語種種文說。
16.3)復次,彼經欲現二門、二略、二階、二蹬、二明、二炬、二文、二影。如說:無明所覆,愛結亦應爾。如說:愛結所縛,無明亦應爾。欲現二門乃至二影互相顯照故作是說。
16.4)復次,先作是說:覆是蓋義,無餘煩惱覆障慧眼如無明者。是故但說無明所覆。縛是結義,無餘煩惱繫縛有情流轉生死如愛結者。是故但言愛結所縛。諸有情類無明所盲,愛結所縛,不能趣入究竟涅槃。此中應說二狂賊喻。昔有二賊恒在嶮路。若捉得人一坌其眼。一縛手足。彼人既盲復被繫縛不能逃避有情亦爾。無明所盲。愛結所縛。不能趣入究竟涅槃。流轉生死恒受苦惱。
16.5)尊者妙音亦作是說:無明所盲,愛結所縛。便容造作惡不善業。
16.6)復次,依增上義故作是說。謂無明覆用增上。愛結縛用增上。
16.7)復次,依多分義故作是說。謂無明多分能覆。愛結多分能縛。
5.2.五結
[*引文]有五結。謂貪結、瞋結、慢結、嫉結、慳結。
1)問:此五結以何為自性?
答:以三十七事為自性。
謂貪結、慢結各三界五部為三十事。
瞋結欲界五部為五事。
嫉結、慳結各欲界修所斷為二事。
由此五結以三十七事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問:何故名結?結是何義?
答:繫縛義、合苦義、雜毒義是結義。此廣如上三結中說。
3)問:何故但立此為結耶?
3.1)答:亦應說餘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3.2)有作是說:此是世尊為所化者簡略而說。
3.3)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堪立結者則建立之。不堪立者便不建立故不應責。
3.4)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此中但說迷色等事自相煩惱繫心為結。
貪、瞋、慢三,唯是迷事自相煩惱故立為結。
五見及疑,唯是迷理共相煩惱。
無明雖復通迷理事。而多迷理故不立結。
嫉、慳二纏亦但迷事惱亂二部及二趣故過患多故亦立為結。
餘纏及垢無如是事故不立結。
3.5)尊者妙音亦作是說:此五於事結心過重故立為結。
3.6)尊者覺天作如是說:此五於事數數現行惱亂自他過患尤重故立為結。
餘煩惱等無如是事故不立結。
5.3.五順下分結
[*引文]有五順下分結。謂貪欲順下分結、瞋恚順下分結、有身見順下分結、戒禁取順下分結、疑順下分結。
1)問:此五順下分結以何為自性?
答:以三十一事為自性。
謂貪欲、瞋恚順下分結。各欲界五部為十事。
有身見順下分結,三界見苦所斷為三事。
戒禁取順下分結,三界各見苦道所斷為六事。
疑順下分結三界,各四部為十二事。
由此五順下分結以三十一事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問:何故名順下分結?順下分結是何義耶?
答:如是五結下界現行下。界所斷結。下界生取。下界等流異熟果故。名順下分結。下界者謂欲界。
3)問:若爾一切煩惱皆是下界現行。身在欲界一切煩惱皆容起故。六十四隨眠是下界所斷,欲界三十六。非想非非想處二十八。唯在欲界方能斷故。三十六隨眠結下界生。欲界三十六隨眠,一一現在前皆令欲界生相續故。三十四隨眠,能取下界等流、異熟果。欲界三十四隨眠是不善,能為異熟因故。二隨眠唯能取下界等流果。欲界有身見、邊執見,是無記故,不能取異熟果。如是一切煩惱皆應名順下分結。世尊何故唯說此五名順下分結非餘煩惱耶?
3.1)答:亦應說餘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3.2)有作是說:此是世尊為所化者簡略而說。
3.3)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若法堪立順下分結則建立之。若不堪者便不建立故不應責。
3.4)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佛知此五下界現行。下界所斷。結下界生。取下界果。勢用捷速尤重親近過餘煩惱。故偏立為順下分結。
3.5)復次,下有二種。謂界下、有情下。界下者謂欲界。有情下者謂異生。
由初二結過患重故不越欲界。由後三結過患重故不越異生。故唯立此五為順下分結。
3.6)復次,下有二種。謂地下、有情下。地下謂欲界。有情下謂異生。
由初二結過患重故不出下地。由後三結過患重故不出下有情故。但說此五名順下分結。
3.7)復次,此五於彼欲界有情。猶如獄卒及防邏者。故偏立為順下分結。
謂初二結猶如獄卒。後之三結如防邏者。如有罪人禁在牢獄。有二獄卒恒守禦之不令輒出。復有三人常為防邏。彼人設以親友財力傷害獄卒走出遠去。三防邏者還執將來閉置牢獄。此中牢獄即喻欲界。罪人即喻愚夫異生。二獄卒者喻初二結。三防邏人喻後三結。若有異生以不淨觀傷害貪欲。復以慈觀傷害瞋恚。離欲乃至無所有處。生初靜慮乃至有頂。彼有身見、戒禁取、疑還執將來置在欲界。
3.7)尊者妙音亦作是說:二結未斷未遍知故不出欲界。三結未斷未遍知故。還生欲界故。偏說此五名順下分結。
3.8)尊者左受亦作是說:二所縛故不越欲界。三未斷故還墮欲界。故偏立此五為順下分結。
3.9)復次,此中現門、現略、現入故。偏說此五名順下分結。謂諸煩惱或唯一部或通二部。或通四部或通五部。
若說有身見。當知總說唯一部者。
若說戒禁取。當知總說通二部者。
若說疑。當知總說通四部者。
若說貪欲瞋恚。當知總說通五部者。
如是唯見所斷。通見修所斷。是遍行非遍行。唯異生現行。通異生聖者現行。歡行相轉慼行相轉。應知亦爾。
3.10)復次,通見修所斷諸煩惱中。唯有貪瞋獨立遍六識。唯見所斷諸煩惱中。唯身見等三為轉為上首故。偏立此五為順下分結。
3.11)復次,若問何故初二結立順下分。應如不善根中廣答。若問何故後三結立順下分應如三結中廣答。由此二問答總遮餘煩惱
4)問:何故隨煩惱非順下分結?
4.1)答:彼亦應是順下分結而不說者。當知有餘。
4.2)有作是說:此是世尊為所化者簡略之說。
4.3)復有說者,若令下界及下有情生相續者立順下分。諸隨煩惱不能結生故不立為順下分結。如契經說:汝等應受持我前所顯五順下分結。爾時,會中摩洛迦子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我已受持世尊所說五順下分。世尊告曰:云何受持?彼言貪欲即是欲貪隨眠纏心是順下分。世尊已顯,我已受持。乃至疑結廣說亦爾。佛言:癡人!外道異學聞汝所說當訶詰汝。如病嬰兒仰臥床上。彼尚不了色等欲塵,況能現起貪欲纏心。然彼猶有欲貪隨眠。乃至疑結廣說亦爾。
5)問:如佛所說五順下分彼具受持寧被訶責?
5.1)答:訶所取義非所取名。訶所解義非所解名。遮所說義不遮其名。
謂彼具壽說起煩惱名順下分,非不起者。佛說煩惱若未斷時名順下分,不必現起。
5.2)復次,彼說煩惱要現行時名順下分。佛說成就亦得名為順下分結。
5.3)復次,彼說煩惱要現在時名順下分。佛說三世皆得名為順下分結。
5.4)復次,彼說煩惱要纏心時名順下分。佛說若纏若隨眠位皆得名為順下分結。
如說貪欲纏及隨眠不正善斷時名順下分結。乃至疑結廣說亦爾。
5.4.五順上分結
[*引文]有五順上分結。謂色貪順上分結、無色貪順上分結、掉舉順上分結、慢順上分結、無明順上分結。
1)問:此五順上分結以何為自性?
答:以八事為自性。
謂色貪即色界修所斷愛為一事。
無色貪即無色界修所斷愛為一事。
掉舉、慢、無明即色無色界各修所斷掉舉、慢、無明為六事。
由此五順上分結以八事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問:何故名順上分結?順上分結是何義?
答:令趣上義。令向上義。令上生相續義。是順上分結義。
3)問:若趣上等義是順上分結義者。順上分結應非瀑流。墜溺等是瀑流義故。
答:瀑流義異順上分義。
謂依界地立順上分,彼令有情趣上生故。
依解脫道立為瀑流。雖生有頂而令有情沈沒生死,不至解脫及聖道故。
4)問:何故色界無色界貪各別立為順上分結。餘三二界合立一耶?
4.1)答:餘三亦應依界別立。而不爾者當知有餘。
4.2)復次,欲令所說義易解故以種種語種種文說。
4.3)復次,世尊欲現二門、二略、二階、二隥、二明、二炬、二文、二影。如愛依界別立二結。掉舉、慢、無明亦應各立二。如掉舉等二界合立愛亦應爾。如是便應順上分結。或八或四為現二門乃至二影互相顯照故作是說。
4.4)復次,愛令界別、地別、部別,愛能增長一切煩惱。愛有愛處,所說多過,故依界別立為二結。掉舉等三無如是事故。上二界合立為一。
5)問:何故唯修所斷立為順上分結?
5.1)答:令趣上生名順上分。見所斷結亦令墮下故不立為順上分結。
5.2)復次,上人所行名順上分。上人是聖非諸異生。見所斷結唯異生起故不立為順上分結。於聖者中,唯不還者所起諸結立順上分。
6)問:因論生論,何故預流及一來者所起諸結非順上分?
6.1)答:順上分者謂趣上生。預流、一來所起諸結亦令生下故不立為順上分結。
6.2)復次,若越度界亦得果者彼所起結立順上分。預流一來雖復得果非越度界故。彼所起非順上分。
6.3)復次,若越度界亦斷不善煩惱盡者所起諸結立順上分。預流一來二事俱闕故。所起結非順上分。
6.4)復次,若越度界順下分結亦斷盡者彼所起結名順上分。預流一來二事俱闕故。所起結非順上分。
6.5)復次,順上分結與順下分所依各異。若身中起順上分結彼必不起順下分結。若身中起順下分結彼必不起順上分結。預流一來身中容起順下分結故。必不起順上分結。
6.6)復次,若不復起似異生業。彼所起結立順上分。預流一來猶復現起似異生業故所起結非順上分。云何彼起似異生業?謂樂著雜綵、塗飾、香花,受畜金銀、珍玩、寶物,驅役作使,猶行捶罰。亦與男女同處一床,摩觸屍骸,生細滑想。又無慚恥行非梵行。此等名為似異生業。
6.7)復次,若有不復生於血滴。增羯吒私。入於母胎生熟二藏中間住者彼所起結名順上分。預流一來容有此事故。所起結非順上分。如彼契經說:質怛羅居士告諸親友。汝等當知。我定不復生於血滴增羯吒私。入於母胎生熟二藏中間止住。我已永斷五順下分不復還退受欲界生。
6.8)尊者妙音亦作是說:解脫貪欲、瞋恚結者。我說解脫入母胎事。
7)問:順上分中。掉舉自性為是結不?設爾何失?若是結者,品類足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結法?謂九結。云何非結法?謂除九結諸餘法。若非結者,此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五順上分結。謂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答:應言是結。
7.1)問:品類足說當云何通?答:外國諸師所誦異此。謂彼誦言:云何結法?謂九結及順上分結中掉舉。云何非結法?謂除九結及順上分結中掉舉諸餘法。
7.2)問:迦濕彌羅國諸師何故不如彼誦?答:此亦應如彼誦而不誦者有別意趣。以彼掉舉是結非結不決定故。謂掉舉性少分是結即上二界者。少分非結即欲界者。或有是結即聖所起者。或有非結即異生起者。有位是結即已離欲染聖者所起。有位非結即未離欲染聖者所起。
7.3)問:何故掉舉上二界者是結?欲界者非結耶?答:以欲界非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無勝定慧能覺掉舉為擾亂事故不立結。色無色界是定界。是修地。是離染地。有勝定慧能覺掉舉為擾亂事故立為結。如近村邑雖發大聲亦不為患。阿練若處雖發小聲亦以為患。
復次,欲界多有非法煩惱。如忿恨等覆障掉舉令不明了故不立結。色無色界無多如此非法煩惱覆障掉舉。彼明了故立之為結。如近村邑惡行苾芻雖多不覺。阿練若處惡行苾芻雖少易覺。
8)問:惛沈、掉舉俱通三界。俱遍六識。俱通五部。並與一切染污心俱。何緣掉舉立順上分?非惛沈耶?
8.1)答:以彼掉舉為過猛利過重過多故佛立為順上分結。亦由此故立十煩惱大地法中。
又由此故,外國所誦品類足說:云何結法?謂九結及順上分結中掉舉。
又由此故,雜蘊已說:云何不共無明隨眠?云何不共掉舉纏?
又由此故,施設論說:異生欲貪隨眠起時有五法起。一欲貪隨眠。二欲貪隨眠。隨生有誦欲貪隨眠增益。三無明隨眠。四無明隨眠。隨生有誦無明隨眠增益。五掉舉。惛沈不爾故不立為順上分結。
8.2)復次,以掉舉纏行相明利所作捷速。擾亂五支四支定慧故。佛立為順上分結惛沈行相闇昧遲鈍與定相似,能隨順定故,惛沈者能速發定故不立為順上分結。
8.3)復次,惛沈既是無明等流。無明復是順上分結。覆障惛沈令不明了。是故惛沈非順上分。
9)問:上界亦有諂誑憍三。何不立為順上分結?
9.1)答:諸煩惱垢麁動易息繫縛用劣。故不立在諸結聚中。
9.2)即由此義,脇尊者言:佛知諸法性相勢用。堪立結者便立為結。若不爾者則不立之故不應責。
9.3)尊者妙音亦作是說:諂誑憍等麁動易息。不順結義故不立結。一切隨眠纏中少分可立為結。
5.5.五見
[*引文]有五見。謂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1)問:此五見以何為自性?
答:以三十六事為自性。
謂有身見、邊執見,各三界見苦所斷為六事。
邪見、見取各三界四部為二十四事。
戒禁取,三界各見苦道所斷為六事。
由此五見以三十六事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問:何故名見?見是何義?
答:以四事故名見。一徹視故。二推度故。三堅執故。四深入所緣故。
2.1)徹視故者謂能徹視,故名為見。
問:此見既邪,又是顛倒,云何名視?答:雖邪顛倒,而性是慧,能見所緣,故亦名視。如人見境若明若昧俱名視故。
2.2)推度故者謂能推度,故名為見。
問:一剎那頃如何推度?答:性猛利故亦能推度。
2.3)堅執故者謂能堅執,故名為見。
此見於境僻執堅牢,非聖慧刀,無由令捨。佛佛弟子執聖慧刀截彼見芽方令捨故。如有海獸名室首魔羅。彼所嚙物非刀不能解。謂彼若嚙諸草木等要截其芽方令捨故。如有頌言:愚人所受持,鱣魚所銜物,室首魔羅嚙,非刀不能解。
2.4)深入所緣故者謂性猛利深入所緣。如針墮泥故名為見。
2.5)復次,以二事故名見。一觀視故。二決度故。
2.6)復次,以三事故名見。一有見相故。二成所作故。三於境無礙故。
2.7)復次,以三事故名見。一意樂故。二執著故。三推究故。
2.8復次,以三事故名見。一意樂故。二加行故。三無知故。
意樂故者謂意樂壞者。加行故者謂加行壞者。無知故者謂俱壞者。
復次,意樂故者謂邪修定者。加行故者謂邪推求者。無知故者謂邪聞法者。
已釋諸見總義。一一別義今當釋。
3)問:何故名有身見?答:此見於有身轉故名有身見。
4)問:餘見亦有於有身轉。彼應名有身見。
答:此見於自身轉非他身。於有身轉非無身故名有身見。
餘見於自身轉或於他身轉。於有身轉或於無身轉故不名有身見。
於自身轉者謂自界地緣。於他身轉者謂他界地緣。於有身轉者謂有漏緣或有為緣。於無身轉者謂無漏緣或無為緣。
5)問:邊執見亦於自身轉非他身。於有身轉非無身。彼應名有身見。
5.1)答:義雖俱有而初得名。後所立名更隨餘義。謂彼別執斷常二邊故。隨此義名邊執見。
5.2)復次,此見於有身轉執我我所故名有身見。
餘見雖亦有於有身轉而不執我我所故不名有身見。
5.3)復次,此見於有身轉作我我所行相故名有身見。
餘見雖亦有於有身轉而不作我我所行相故不名有身見。
5.4)復次,此見於有身轉計我作我受故名有身見。
餘見雖亦有於有身轉而不計我作我受故不名有身見。
5.5)復次,此見於有身轉順施戒修故名有身見。餘見雖亦有於有身轉而不順施戒修故不名有身見。
5.6)復次,此見於有身轉不違業果故名有身見。餘見雖亦有於有身轉而違業果故不名有身見。
5.7)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此見但於自身轉故名有身見。即五取蘊名為自身。
問:何緣取蘊名自身耶?答:自因緣力之所作故。自業煩惱所得果故。對邊執見問答如前。
6)問:何故名邊執見?
6.1)答:此見執二邊故名邊執見。謂於斷常二邊轉故。如契經說:迦多衍那!若以正慧如實知見世間集者。則於世間不執為無執為無者。即是斷見。謂彼若見後身生時,便作是念:如是有情死此生彼必定非斷。若以正慧如實知見世間滅者。不執為有執為有者。即是常見。謂彼若見諸蘊界處別別相續,便作是念:如是有情有生有滅,必定非常。
6.2)復次,此見所執極邊鄙故名邊執見。謂諸外道執有實我已為愚猥。況復執我為斷為常而非邊鄙。
6.3)復次,此見所執極邊遠故名邊執見。謂諸外道執有實我於無我理已為邊遠。況復執我為斷為常而非邊遠。
6.4)復次,此執二邊行相轉故名邊執見。謂執斷常二行相轉。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我不與世間諍。而世間與我諍。
7)問:此經所說其義云何?
7.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世尊定說有因果故。謂佛若遇常見外道彼說諸法有果無因。以無因故自性常有。世尊告曰。汝言有果我亦說有。汝言無因是愚癡論。世尊若遇斷見外道彼說諸法有因無果。以無果故當來斷滅。世尊告曰:汝言有因我亦說有。汝言無果是愚癡論。佛於二論各許一邊離斷離常而說中道。故作是說:我不與世間諍。而世間與我諍。
7.2)復次,世尊是如法論者。諸外道等是非法論者。如法論者法爾無諍。非法論者法爾有諍。
7.3)復次,佛於世俗隨順世間彼於勝義不隨順佛。
7.4)復次,世尊善斷二諍根故。二諍根者謂愛及見。佛已永斷故說無諍。世間未斷故說有諍。
7.5)大德說曰:世尊是如理論者。諸外道等是非理論者。如理論者法爾無諍。非理論者法爾有諍。如馬涉險步有低昂。若遊平路行無差逸。
7.6)復次,佛是見義、見法、見善、見調柔者故說無諍。世間不爾故說有諍。
8)問:何故名邪見?答:邪推度故說名邪見。問:若爾五見皆邪推度。何獨說此為邪見耶?
8.1)答:依別行相立此名故。別行相者謂無行相。若不依此而立名者。則應五種皆名邪見。五見皆是邪推度故。然無行相過患尤重故。唯依此立邪見名。
8.2)復次,若邪推度亦壞事者說名邪見。所餘四見雖邪推度而不壞事故別立名。
8.3)復次,若邪推度謗因果者說名邪見。所餘四見雖邪推度不謗因果故別立名。
8.4)復次,若邪推度與施戒修極相違者說名邪見。餘見不爾故別立名。
8.5)復次,若邪推度亦謗過去、未來、現在正等菩提三寶歸者說名邪見。餘見不爾故別立名。
8.6)復次,若邪推度壞二恩者說名邪見。餘見不爾故別立名。二恩者謂法恩、生恩。
壞法恩者謂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惡行業果異熟、無此世、無他世。
壞生恩者謂無父、無母、無化生有情世間、無有真阿羅漢、正至、正行。乃至廣說。
8.7)復次,若邪推度起二怨者說名邪見。餘見不爾故別立名。起二怨者。一起法怨。二起生怨。
起法怨者謂言無施與乃至廣說。
起生怨者謂言無父母乃至廣說。
8.8)復次,若邪推度壞現量者說名邪見。餘見不爾故別立名。
如人陷墜熾火坑中。為誑世間言我受樂。邪見有情亦復如是。居種種苦蘊界處中邪見纏心言我無苦。如是說者。名壞現量。
8.9)復次,若邪推度名暴惡者說名邪見。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諸邪見者隨彼見力所有身業語業、思求、願行。及彼種類一切能招不可愛、不可憙、不可樂、不可意果。所以者何?彼邪見是暴惡見故。所餘四見雖邪推度而非暴惡故別立名。
9)問:何故名見取?答:此取諸見故名見取。問:此通取五取蘊。何故但名見取耶?
9.1)答:此因諸見通取五蘊故但名見取。
9.2)復次,以何相故立見取名。謂若取見或取餘蘊,執最勝者立見取名。
9.3)復次,此應名見等取。略去等言但名見取。
9.4)復次,此多取見故名見取。
10)問:何故名戒禁取?答:此取諸戒禁故名戒禁取。問:此通取五取蘊。何故但名戒禁取耶?
10.1)答:此因戒禁通取五蘊故。但名戒禁取。
10.2)復次,以行相故名戒禁取。謂取戒禁或取餘蘊,執能淨者名戒禁取。
10.3)復次,此見應名戒禁等取。略去等言故。但名戒禁取。
10.4)復次,此多取戒禁故。名戒禁取。
11)問:何故二見俱名為取?
答:由此二見取行相轉故俱名取。謂有身見執我我所。邊執見執斷常。邪見執無。取此諸見以為最勝故名見取。取諸戒禁能得淨故名戒禁取。
復次,前之三見推度所緣勢用猛利故名為見。後之二見執受能緣勢用猛利故名為取。
6.其餘
6.1.六愛身
[*引文]有六愛身。謂眼觸所生愛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愛身。
如是愛身,應說一種。如九結中三界諸愛總立愛結。
或應說二。如七隨眠中欲界愛,立欲貪隨眠。色、無色界愛立有貪隨眠。
或應說三。如契經說:苾芻!當知。三愛河者即三界愛。
或應說四。如契經說:有諸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因飲食、因臥具、因有無有愛生時生,住時住,著時著。
或應說五。謂見苦、集、滅、道及修所斷愛。
或應說九。謂上上品乃至下下品愛。
或應說十八。如十八愛行。
或應說三十六。如三十六愛行。
或應說百八。如百八愛行。若以在身剎那分別有無量愛。
1)問:世尊何故廣一愛等。略無量愛等說六愛身耶?
答:約所依故。謂從一愛至無量愛。無不皆依六根、六門、六階、六隥、六跡、六路、六眾,而出六識相應故但說六。
2)問:瞋恚、無明亦依六根,廣說乃至六識相應。世尊何故說六愛身,不說六瞋恚、六無明身耶?
2.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2.2)復次,已說愛身,當知則亦說瞋恚、無明身,所依等故。
2.3)復次,愛通三界、獨行、遍六識故說為身。瞋恚雖亦獨行遍六識。而不通三界。無明雖亦通三界。而非獨行遍六識故不說為身。
2.4)復次,愛通三界、獨行、遍六識。異生聖者俱得現行故說為身。瞋恚雖亦獨行遍六識。異生聖者俱得現行。而不通三界。無明雖亦通三界。異生聖者俱得現行而非獨行遍六識故不說為身。
2.5)復次,愛能分別諸界、諸地、諸部亦能生長一切煩惱故立為身。瞋恚無明無如是事故不說為身。
3)問:何故名身?
答:多愛積集故名為身。
謂非一剎那眼觸所生愛名眼觸所生愛身。要多剎那眼觸所生愛乃名眼觸所生愛身。乃至意觸所生愛身亦爾。如獨一象不名象軍。要多象集乃名象軍。馬軍、步軍應知亦爾。是故多愛方名愛身。
4)問:有身見等亦多積集應名為身。何獨說愛?
答:有身見等亦應名身。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復次,有身見等唯在意地,不在五識故不名身。
5)問: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亦通六識,何不名身?
5.1)答:亦應名身而不說者。當知此是有餘之說。
5.2)復次,前說通三界、獨行、遍六識者說之為身。惛沈、掉舉,雖通三界而非獨行遍六識故不得名身。無慚無愧二義俱闕故不名身。
5.3)復次,隨眠微細勢用增強可名為身。纏垢麁動勢用羸劣故不名身。
5.4)復次,前說愛能分別諸界、諸地、諸部故說為身。有身見等無如是義尚不名身。何況纏垢。
6.2.七隨眠
[*引文]有七隨眠。謂欲貪隨眠、瞋恚隨眠、有貪隨眠、慢隨眠、無明隨眠、見隨眠、疑隨眠。
1)問:此七隨眠以何為自性?
答:以九十八事為自性。
謂欲貪、瞋恚隨眠各欲界五部為十事。
有貪隨眠色無色界各五部為十事。
慢、無明隨眠各三界五部為三十事。
見隨眠三界各十二為三十六事。
疑隨眠三界各四部為十二事。
由此七隨眠以九十八事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問:何故名隨眠?隨眠是何義?
答:微細義、隨增義、隨縛義是隨眠義。
2.1)微細義是隨眠義者。欲貪等七行相微細。如七極微成一細色。
隨增義是隨眠義者。欲貪等七普於一切微細有漏皆悉隨增。乃至一極或一剎那頃欲貪等七皆隨增故。
隨縛義是隨眠義者。如空行影水行隨故。空行謂鳥。水行謂魚。鳥以翅力欲度大海。水中有魚善取其相而作是念:無有飛鳥能過大海。唯除勇迅妙翅鳥王。即逐其影鳥乏墮水魚便吞之。如是隨眠於一切位恒現起得非理作意。若現前時即受等流或異熟果。
2.2)復次,微細義是隨眠義者依自性說。
隨增義是隨眠義者依作用說。
隨縛義是隨眠義者依彼得說。
2.3)復次,微細義是隨眠義者依自性說。
隨增義是隨眠義者依相續說。
隨縛義是隨眠義者依習氣堅牢說。
2.4)復次,微細義是隨眠義者依過去隨眠說。
隨增義是隨眠義者依現在隨眠說。
隨縛義是隨眠義者依未來隨眠說。
2.5)復次,微細義是隨眠義者依行相說。
隨增義是隨眠義者依所緣縛說。
隨縛義是隨眠義者依相應縛說。
2.6)復次,微細義、隨增義是隨眠義者依相應隨眠說。隨縛義是隨眠義者依不相應隨眠說。
問:隨眠皆與心等相應。如何言依不相應說?
答:此中於得立隨眠名得隨眠故。說名隨眠。
2.7)外國諸師作如是說:由四種義故名隨眠。謂微細義、隨入義、隨增義、隨縛義是隨眠義。
微細義是隨眠義者。謂欲貪等自性行相俱極微細。
隨入義是隨眠義者。謂欲貪等隨入相續無不周遍。如油在麻膩在團中無不周遍。
隨增義是隨眠義者。謂欲貪等於相續中展轉隨增。如孩乳母。
隨縛義是隨眠義者。如空行影水行隨逐。
2.8)復次,微細義是隨眠義者依自性說。
隨入義是隨眠義者依相應說。
隨增義是隨眠義者依行相說。
隨縛義是隨眠義者依彼得說。
2.9)應以三事知諸隨眠。一以自性故。二以果故。三以補特伽羅故。
+以自性故者。欲貪隨眠如食興蕖。瞋恚隨眠如食辛辣。有愛隨眠如乳母衣。慢隨眠如憍傲人。無明隨眠如盲瞽者。見隨眠如失道者。疑隨眠如臨岐路。
+以果故者。欲貪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鴿、雀、鴛鴦等中。瞋恚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蜂、蝎、毒蛇等中。有貪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色無色界。慢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卑賤種族。無明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愚盲種族。見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外道種族。疑隨眠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當生邊鄙種族。
+以補特伽羅故者。欲貪隨眠如難陀等。瞋恚隨眠如氣噓、指鬘等。有貪隨眠如遏璽多、阿邏荼、嗢達洛迦等。慢隨眠如傲士等。無明隨眠如鄔盧頻螺婆迦葉波等。見隨眠如善星等。疑隨眠如摩洛迦子等。
3)問:嫉、慳何故不立隨眠?
3.1)答:彼二無有隨眠相故。
3.2)復次,隨眠微細彼二麁動。
3.3)復次,隨眠輕微彼二尤重。
3.4)復次,隨眠猛利彼二數行。
3.5)復次,隨眠是根本煩惱彼二是煩惱等流。謂嫉是瞋恚等流。慳是欲貪等流。
3.6)復次,隨眠習氣堅固如於此地燒擔山木火滅雖久其地猶熱。彼二習氣不堅固。如於此地燒草樺皮。火纔滅已其地便冷。
3.7)復次,隨眠難伏。彼二易伏。是故彼二不立隨眠。餘纏及垢准二應說。
6.3.九結
[*引文]有九結。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結。
1)問:此九結以何為自性?
答:以百事為自性。
謂愛、慢、無明結。各三界五部為四十五事。
恚結唯欲界五部為五事。
見結有十八事。謂有身見、邊執見各三界見苦所斷為六事。邪見三界各四部為十二事。
取結有十八事。謂見取三界各四部為十二事。
戒禁取三界各見苦道所斷為六事。
疑結三界各四部為十二事。
嫉、慳結各欲界修所斷為二事。
由此九結以百事為自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問:何故名結?結是何義?答:繫縛義、合苦義、雜毒義是結義。所餘廣釋如三結處已釋。諸結總義一一自性今當廣說。
3)云何愛結?謂三界貪。然三界貪於九結中總立愛結。七隨眠中立二隨眠。謂欲界貪名欲貪隨眠。色無色界貪名有貪隨眠。於餘經中立為三愛。謂欲愛、色愛、無色愛。問:此三何別?
3.1)答:世尊所化根有三品。為利根者說一愛結。為中根者說二隨眠。為鈍根者說三界愛。
3.2)復次,世尊所化修有三種。為初習業者說一愛結。為已熟修者說二隨眠。為超作意者說三界愛。
3.3)復次,世尊所化樂有三種。為樂略者說一愛結。為樂廣者說三界愛。為樂略廣者說二隨眠。
3.4)復次,合苦義是結義。以三界貪俱令有情苦合非樂故立一愛結。
隨增義是隨眠義。以欲界貪外門隨增。色無色貪內門隨增故立二隨眠。
染境義是愛義。以所染著欲色無色境有差別故。立三界愛。
4)云何恚結?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問:若於非情欲為損害亦應是恚。何故不說?
答:從多說故。謂此恚結多於有情欲為損害。少於非情。是故不說。
復次,從重說故。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其罪甚重。非於非情。是故不說。
復次,從本說故。謂此恚結要於有情欲為損害。然後方於非情亦起。是故不說。
復次,依想說故。謂於非情若起恚結。亦於彼處起有情想。是故但說於有情起。
5)云何慢結?謂七種慢。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慢謂於劣謂己勝。於等謂己等令心高舉。
過慢謂於等謂己勝。於勝謂己等令心高舉。
慢過慢謂於勝謂己勝令心高舉。
我慢謂於五取蘊謂我我所令心高舉。
增上慢謂未得勝德謂己已得令心高舉。
卑慢謂於他多勝謂己少劣令心高舉。
邪慢謂實全無德謂己有德。如是七慢總名慢結。
6)云何無明結?謂三界無知此說為善。若作是說緣三界無知。即應不攝無漏緣無明。
7)云何見結?謂三見即有身見、邊執見、邪見。總名見結。
8)云何取結。謂二取即見取、戒禁取。總名取結。
問:何故五見中三見立見結。二見立取結耶?
答:於合苦時,由名等故。謂前三見同是女名。後之二見同是男名。以見是女聲。取是男聲故。
復次,於合苦時由事等故。謂見結、取結各攝十八事。
復次,攝隨眠亦等故。謂見結、取結於九十八隨眠中各攝十八。
復次,前三見是推度非執受故。合立見結。後二見是推度亦執受故。合立取結。
復次,前三見等推度境故。合立見結。後二見等推度見故。合立取結。
9)云何疑結?謂於諦猶豫。
問:何故說此於諦猶豫?
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如有人遠見竪物便生猶豫杌耶?人耶?設彼是人為男?為女?或見二道便生猶豫。是所往路?為復非耶?見二衣鉢亦生猶豫是我所有?他所有耶?或疑此等是實疑結。欲令彼疑,得決定故。今顯此疑,但是欲界無覆無記邪智為體非真疑結。真疑結者謂於苦等四諦猶豫。
10)云何嫉結?謂心妬忌。云何慳結?謂心悋護。
10.1)問:何故說此二相別耶?
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謂世間人於嫉謂慳。於慳謂嫉。於嫉謂慳者。如有見他所得好事。心生妬忌便謂為慳。然實妬忌是嫉非慳。於慳謂嫉者。如有見他悋護妻等便謂為嫉。然實悋護是慳非嫉。為令彼疑得決定故。說嫉與慳二相差別。
10.2)問:何故於十纏中。唯立慳、嫉為結?
+答:唯此二纏有結相故。餘無結相故不立結。
+復次,以後顯初故但說二。謂十纏中嫉慳居後,說後為結則已顯初。
+復次,以嫉與慳獨立離二故立為結。餘纏不爾。獨立者謂自力現行。離二者謂一向不善。
++忿、覆二纏雖能獨立亦復離二。而似隨眠為隨眠相之所映奪。其相不顯故不立結。由此義故。外國諸師說:此二種即隨眠性。
++惛沈、掉舉不能獨立他力起故亦不離二。或是不善或無記故。
++睡眠、惡作雖亦獨立而不離二。睡眠通善、不善、無記。惡作通善、不善性故。
++無慚、無愧雖是離二而非獨立。唯嫉與慳獨立離二異隨眠相故立為結。
+復次,以嫉與慳最為鄙賤深可厭毀故立為結。
+復次,以嫉與慳性甚猥弊違背正理故立為結。謂他榮勝於自無損。何緣於他橫生妬忌?雖復積聚百千珍財終不能持一錢往至後世。何緣固情悋護而不施他?
+復次,由二法故。令諸有情於生死中多受毀辱。一無威德。二極貧窮。無威德者由多嫉妬。極貧窮者由多慳悋。若無威德極貧窮者。父母兄弟妻子僮僕尚輕蔑之。況非親者。故十纏中立二為結。
+復次,嫉慳於彼欲界有情猶如獄卒及防捍者。如有罪人縶在囹圄二卒禁守不令得出。復有清潔莊嚴園林二人防捍不令得入。囹圄者喻惡趣。園林者喻人天。獄卒防捍喻嫉與慳。欲界有情所以縶在惡趣囹圄不能得出。復不得入人天園者。以嫉與慳二結障故。如契經言:時天帝釋往詣佛所。作如是問:由何結故人天及龍阿素洛等屢興戰鬪?世尊告曰。由嫉與慳。
10.3)問:諸有情類或具九結。或有六結。或有三結。或全無結。
具九結者。謂具縛異生。
有六結者。謂已離欲染異生及未離欲染聖者。
有三結者。謂已離欲染聖者。
全無結者。謂阿羅漢。
10.4)無成二結及一結者。佛何故說由嫉與慳人天龍等屢興戰鬪?
答:彼經但說諸富貴者數現行結不說成就。謂天帝釋二天中尊,由嫉與慳,與非天眾數戰鬪故。但說二結。
復次,佛為呵責天帝釋故。於彼契經說此二結。謂諸天中有蘇陀味勝阿素洛。阿素洛宮有端正女勝彼諸天。天自慳味嫉他美女。非天慳女嫉他美味。天為美女往非天處。非天為味復往天宮。是故諸天與阿素洛由嫉慳結數興戰鬪。爾時天帝與阿素洛適鬪戰已。心猶恐怖來詣佛所。作如是問:由何結故人天及龍阿素洛等屢興戰鬪?彼意問言:由何結故天與非天數興戰鬪?故佛告曰:由嫉與慳。佛意告言:汝等天眾及阿素洛由嫉慳結數興戰鬪。故嫉與慳是汝等患,亦是重擔,傷害汝等應速捨離。
10.5)問:六煩惱垢何故非結?
答:相麁動故。若相微細繫縛堅牢可立為結。垢相麁動繫義不堅故不立結。
6.4.九十八隨眠
[*引文]有九十八隨眠。謂欲界繫三十六隨眠。色無色界繫各三十一隨眠。
此即以九十八事為自性。隨眠名義如前已釋。
問:何故說此九十八隨眠耶?
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本論師隨欲作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
復次,為止著文沙門意故。謂有沙門執著文字離經所說終不敢言。彼作是說誰有智慧過於佛者。佛唯說有七種隨眠如何強增為九十八。為遮彼意,廣七隨眠為九十八。
1)謂依行相、界、部別故。
七隨眠中欲貪隨眠,部別故為五。瞋恚隨眠亦爾。(5+5=10)
有貪隨眠界別故為二。部別故為五。界、部別故為十。(10)
慢隨眠界別故為三。部別故為五。界、部別故為十五。無明隨眠亦爾。(15+15=30)
見隨眠界別故為三。行相別故為五。部別故為十二。行相、界、部別故為三十六。(36)
疑隨眠界別故為三。部別故為四。界、部別故為十二。(12)
是故七隨眠依行相、界、部別故為九十八隨眠。廣略雖異而體無差別。(10+10+30+36+12=98)
2.[發智論]三結等性-幾不善?幾無記?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不善?幾無記?
1)答:三結中,一無記。二應分別。
謂戒禁取、疑結,或不善,或無記。
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2)三不善根,唯不善。
3)三漏中。一無記。二應分別。
謂欲漏。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及彼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
無明漏。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
4)四瀑流中。一無記。三應分別。
謂欲瀑流。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及彼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
見瀑流。或不善。或無記。欲界三見是不善。欲界二見、色無色界五見是無記。
無明瀑流。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
5)如四瀑流,四軛亦爾。
6)四取中。一無記。三應分別。
謂欲取。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及彼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
見取。或不善。或無記。欲界二見是不善。欲界二見、色無色界四見是無記。
戒禁取。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7)四身繫中。二不善。二應分別。
謂戒禁取、此實執身繫。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8)五蓋唯不善。
9)五結中。三不善。二應分別。
謂貪慢結。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10)五順下分結中。二不善。一無記。二應分別。
謂戒禁取、疑結。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11)五順上分結唯無記。
12)五見中。二無記。三應分別。
謂邪見、見取、戒禁取。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13)六愛身中。二不善。四應分別。
謂眼、耳、身觸所生愛身。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梵世是無記。
意觸所生愛身。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14)七隨眠中。二不善。一無記。四應分別。
謂慢、疑隨眠。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無明隨眠。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
見隨眠。或不善。或無記。欲界三見是不善。欲界二見、色無色界五見是無記。
15)九結中。三不善。六應分別。
謂愛、慢、取、疑結。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無明結。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
見結。或不善。或無記。欲界一見是不善。欲界二見、色無色界三見是無記。
16)九十八隨眠中。三十三不善。六十四無記。一應分別。
謂欲界見苦所斷無明隨眠。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不善?幾無記?
2.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1)謂或有說:一切煩惱皆是不善。由不巧便所攝持故。如譬喻者。
為遮彼意,顯諸煩惱有是不善,有是無記。
若諸煩惱由不巧便所攝持故是不善者。此不巧便應非不善、非不巧便所攝持故。
不巧便者即是無知。所攝持者是相應義。自體不與自體相應,故不巧便應非不善。
2)復有欲令欲界煩惱皆是不善。色、無色界一切煩惱皆是無記。
為遮彼意,顯示欲界有身見、邊執見及彼相應無明,亦是無記。
3)復有說者,欲現門義,故作斯論。
謂前已說何故於此先立章耶?為欲顯示諸門義故。若不立章門義無由得顯。
如彩畫者不能彩畫虛空。既立章已應顯門義。
2.2.解釋:答三結中...是無記
1)[*引文]答:三結中一無記。
+謂有身見。
問:何故有身見是無記耶?
1.1)答:若法是無慚、無愧自性。與無慚、無愧相應。是無慚、無愧等起等流果者是不善。
有身見,非無慚、無愧自性。不與無慚、無愧相應。非無慚、無愧等起等流果。故是無記。
1.2)復次,此有身見,非一向壞意樂故非不善。無慚無愧不相應故非一向壞意樂。
1.3)復次,此見不違施戒修故。謂執我者作如是說:由布施故,我當富樂。由持戒故,我當生天。由修定故,我當解脫。故是無記。
1.4)復次,此有身見唯迷自體,不逼惱他故是無記。謂執我者眼見色時言:我見色,色是我所。廣說乃至意了法時言:我了法,法是我所。雖於自體有此倒執。而不惱他故是無記。
1.5)復次,此有身見無異熟果故是無記。
1.6)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此有身見不能發起麁身語業故是無記。
問:不善煩惱亦有不能起麁身語業者,應是無記。
答:貪瞋癡慢若增盛時,必能發起麁身語業。此有身見設增盛時,亦不能起麁身語業。故是無記。
1.7)復次,此有身見不令有情墮諸惡趣故是無記。
問:不善煩惱亦有不令墮惡趣者,應是無記。
答:不善煩惱若增盛時,必令有情墮諸惡趣。此有身見設增盛時亦終不令墮諸惡趣。故是無記。
1.8)復次,此見不能感非愛果。故是無記。
問:此見既令後有相續。後有即是非愛果攝。如何不能感非愛果?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我終不讚起後有者。所以者何?若起後有一剎那者則為增苦。苦者即是非愛果攝。
答:此中所說非愛果者是苦苦類。契經所說非愛果者通三苦類。此有身見令有相續,非苦苦類,故不相違。
1.9)復次,此有身見雖起後有,為苦苦本說為增苦。而不與彼為異熟因。故是無記。
1.10)大德說曰:此有身見是顛倒執,是不安隱,是愚癡類。故是不善。若有身見非不善者,更有何法可名不善?如世尊說:乃至愚癡皆是不善。
1.11)彼說不應理,非異熟因故。
若有身見皆不善者,色、無色界應有苦苦。然世尊說乃至愚癡皆不善者,非巧便故說為不善。不言能感不愛果故。
2)[*引文]二應分別。謂戒禁取、疑結,或不善或無記。
問:應分別者義何謂耶?
答:應分析故名應分別。謂後二結。一分是不善。一分是無記。故應分別。
分別論者作如是言:所問二結,應分別記非一向等。由此故言二應分別。謂彼二結。
3)[*引文]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問:何故色無色界煩惱是無記耶?
3.1)答:若法是無慚無愧自性。與無慚無愧相應。是無慚無愧等起等流果者是不善。色、無色界煩惱不爾。故是無記。
3.2)復次,色無色界煩惱非一向壞意樂。故非不善。無慚無愧不相應故非一向壞意樂。
3.3)復次,色無色界煩惱無異熟果故是無記。
問:因論生論。何故色無色界煩惱無異熟果耶?
答:四支五支定所伏故。如毒蛇等呪術所伏不能為害。此亦如是。
復次,上界無彼異熟器故。若彼煩惱有異熟者應是苦受。苦受必是欲界所繫。不應上界煩惱異熟是欲界繫。故彼煩惱定無異熟。
復次,彼邪見等非極顛倒。於分相似處所起故。不惱他故但是無記。謂彼邪見謗言無苦。然上二界有相似樂。上界見取執彼諸蘊以為第一。然彼亦有相似第一。彼戒禁取執彼諸蘊以為能淨。然彼亦有相似能淨。謂色界道能淨欲界。無色界道能淨色界。故彼煩惱定非不善。
3.4)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上界煩惱不能發起麁身語業。故是無記。
問:不善煩惱亦有不能起麁身語業者應是無記。
答:不善煩惱若增盛時,必能發起麁身語業。上界煩惱設增盛時,亦不能起麁身語業。故是無記。
3.5)復次,上界煩惱不令有情墮諸惡趣。故是無記。
問:不善煩惱亦有不令墮惡趣者應是無記。
答:不善煩惱若增盛時,必令有情墮諸惡趣。上界煩惱設增盛時,亦終不令墮諸惡趣。故是無記。
3.6)復次,彼惑不能感非愛果。故是無記。
問:彼惑既令後有相續。後有即是非愛果攝。如何不能感非愛果?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我終不讚起後有者。所以者何?若起後有一剎那者則為增苦。苦者即是非愛果攝。
答:此中所說非愛果者是苦苦類。契經所說非愛果者通三苦類。上界煩惱令有相續,非苦苦類故不相違。
3.7)大德說曰:上界煩惱若是無記,更有何法可名不善?如世尊說:若諸煩惱能發起業皆是不善。
3.8)彼說非理。若彼煩惱是不善者。色無色界應有苦苦。
然世尊說若諸煩惱能發起業皆不善者。依惡業說,故不相違。
2.3.解釋:三不善根,唯不善
[*引文]三不善根,唯不善。
1)以彼自性是不善。
2)復與一切不善法為因、為本、為道路、為由序、為能作、為生、為緣、為有、為集、為等起故。
2.4.解釋:三漏中...餘是無記
1)[*引文]三漏中一無記。
+謂有漏。由上所說諸因緣故。色無色界一切煩惱皆是無記。
2)[*引文]二應分別謂欲漏,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及彼相應是不善。
無慚無愧者。顯彼自性唯是不善。
及彼相應者。顯欲漏中三十四事及三少分亦是不善。三少分者。謂彼相應惛沈、睡眠、掉舉少分。
3)[*引文]餘是無記。
謂欲漏中有身見、邊執見及三少分皆是無記。三少分者。謂有身見、邊執見相應惛沈睡眠掉舉少分。如是五法無慚無愧不相應故皆非不善。
問:無慚不與無慚相應。無愧不與無愧相應。豈是無記?
答:無慚雖不與無慚相應。而與無愧相應。無愧雖不與無愧相應。而與無慚相應。俱不相應者方是無記故。
4)[*引文]無明漏,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相應是不善。
謂欲界見集、滅、道及修所斷無明唯是不善。見苦所斷三見、疑、慢、貪、瞋相應及不共無明亦是不善。
5)[*引文]餘是無記。
謂欲界二見相應及色無色界一切無明。無慚無愧不相應故皆是無記。
問:何故十纏中唯說與無慚無愧相應耶?
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作論者隨欲造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
5.1)復次,此二唯是不善,遍與一切不善心相應。是故偏說。
5.2)忿、覆、嫉、慳雖唯是不善,而不遍與一切不善心相應。
5.3)惛沈、掉舉雖遍與一切不善心相應,而非唯是不善。
5.4)睡眠、惡作二義俱無。是故不說隨眠與垢。准此應知。
無慚、無愧二義俱有與不善義多少量等。如函蓋相稱故偏說相應。
2.5.解釋:四瀑流中...四軛亦爾
1)[*引文]四瀑流中一無記。
謂有瀑流。義如前說。
2)[*引文]三應分別。謂欲瀑流。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及彼相應是不善。
無慚無愧者,顯彼自性唯是不善。
及彼相應者,顯欲瀑流中二十四事及三少分亦是不善。三少分者。謂彼相應惛沈、睡眠、掉舉少分。
3)[*引文]餘是無記。
謂欲瀑流中,與有身見、邊執見相應惛沈、睡眠、掉舉少分。無慚無愧不相應故皆是無記。
4)[*引文]見瀑流或不善或無記。欲界三見是不善。
謂邪見、見取、戒禁取,無慚無愧相應故。
5)[*引文]欲界二見、色無色界五見是無記。
無慚無愧不相應故。
6)[*引文]無明瀑流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相應是不善。
謂欲界見集、滅、道及修所斷無明唯是不善。見苦所斷三見、疑、慢、貪、瞋相應及不共無明亦是不善。
7)[*引文]餘是無記。謂欲界二見相應及色無色界一切無明。無慚無愧不相應故皆是無記。
8)[*引文]如四瀑流,四軛亦爾。
瀑流與軛名體等故。
2.6.解釋:四取中。一無記。三應分別。
謂欲取。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及彼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
見取。或不善。或無記。欲界二見是不善。欲界二見、色無色界四見是無記。
戒禁取。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1)[*引文]四取中一無記。
謂我語取。義如前說。
2)[*引文]三應分別。謂欲取,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及彼相應是不善。
無慚無愧者,顯彼自性唯是不善。
及彼相應者,顯欲取中二十八事及四少分亦是不善。四少分者謂彼相應惛沈、睡眠、掉舉、無明少分。
3)[*引文]餘是無記。
謂欲取中與有身見、邊執見相應惛沈、睡眠、掉舉、無明少分。無慚無愧不相應故皆是無記。
4)[*引文]見取。或不善或無記。欲界二見是不善。
謂邪見、見取。
5)[*引文]欲界二見色無色界四見是無記。
欲界二見者,謂有身見、邊執見。色無色界四見者。謂五見中除戒禁取。
6)[*引文]戒禁取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
無慚無愧相應故。
7)[*引文]色無色界是無記。
無慚無愧不相應故。
2.7.解釋:四身繫中...是無記
1)[*引文]四身繫中二不善。
謂貪欲、瞋恚。
2)[*引文]二應分別。謂戒禁取、此實執身繫。欲界是不善。
無慚無愧相應故。
3)[*引文]色無色界是無記。
無慚無愧不相應故。
2.8.解釋:五蓋唯不善
[*引文]五蓋唯不善。
皆與無慚無愧相應故。
2.9.解釋:五結中...是無記
1)[*引文]五結中三不善。
謂瞋、嫉、慳結。
2)[*引文]二應分別。謂貪、慢結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
無慚無愧相應故。
3)[*引文]色無色界是無記。
無慚無愧不相應故。
2.10.解釋:五順下分結...是無記
1)[*引文]五順下分結中。二不善。
謂貪欲、瞋恚。
2)[*引文]一無記。
謂有身見。
3)[*引文]二應分別。謂戒禁取、疑結。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2.11.解釋:五順上分結唯無記
[*引文]五順上分結唯無記。
無慚無愧不相應故。
2.12.解釋:五見...是無記
1)[*引文]五見中二無記。
謂有身見、邊執見。
2)[*引文]三應分別。謂邪見、見取、戒禁取。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2.13.解釋:六愛身...是無記
1)[*引文]六愛身中二不善。
謂鼻、舌觸所生愛身。
2)[*引文]四應分別。謂眼、耳、身觸所生愛身。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梵世是無記。意觸所生愛身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
2.14.解釋:七隨眠...是無記
1)[*引文]七隨眠中二不善。
謂欲貪、瞋恚隨眠。
2)[*引文]一無記。
謂有貪隨眠。
3)[*引文]四應分別。謂慢、疑隨眠。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無明隨眠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相應是不善。
+謂欲界見集、滅、道及修所斷無明。見苦所斷有身見、邊執見不相應無明。
4)[*引文]餘是無記。
謂欲界有身見、邊執見相應無明及色無色界一切無明。
5)[*引文]見隨眠或不善或無記。欲界三見是不善。
謂邪見、見取、戒禁取。
6)[*引文]欲界二見色無色界五見是無記。
2.15.解釋:九結...是無記
1)[*引文]九結中三不善。
謂恚、嫉、慳結。
2)[*引文]六應分別謂愛、慢、取、疑結或不善或無記。欲界是不善。色無色界是無記。無明結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相應是不善。餘是無記。
義如前說。
3)[*引文]見結或不善或無記。欲界一見是不善。
謂邪見。
4)[*引文]欲界二見。
謂有身見邊執見。
5)[*引文]色無色界三見是無記。
2.12.解釋:九十八隨眠...餘是無記
1)[*引文]九十八隨眠中三十三不善。六十四無記。一應分別。謂欲界見苦所斷無明隨眠或不善或無記。無慚無愧相應是不善。
謂有身見、邊執見不相應無明。
2)[*引文]餘是無記。
謂有身見、邊執見相應無明。
2.13.問:何故名善、不善、無記?
1)答:若法巧便所持。能招愛果。性安隱故名善。
巧便所持者顯道諦。能招愛果者顯苦集諦少分即有漏善。性安隱者顯滅諦。
若法非巧便所持。能招不愛果。性不安隱故名不善。此總顯苦集諦少分即諸惡法。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2)復次,若法能招可愛果、樂受果故名善。
若法能招不愛果、苦受果故名不善。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3)復次,若法能引可愛有芽及解脫芽故名善。
若法能引非愛有芽故名不善。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4)復次,若法能令生善趣故名善。若法能令生惡趣故名不善。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5)復次,若法墮還滅品。性輕昇故名善。
若法墮流轉品。性沈重故名不善。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6)霧尊者言:
6.1)由四事故名善。一自性故。二相應故。三等起故。四勝義故。
自性故者謂自性善。有說是慚愧。有說是三善根。
相應故者謂相應善即彼相應心心所法。
等起故者謂等起善即彼所起身語二業不相應行。
勝義故者謂勝義善即是涅槃安隱故名善。
分別論者亦作是說:自性善謂智。相應善謂識。等起善謂身語業。勝義善謂涅槃。
6.2)由四事故名不善。一自性故。二相應故。三等起故。四勝義故。
自性故者謂自性不善。有說是無慚無愧。有說是三不善根。
相應故者謂相應不善即彼相應心心所法。
等起故者謂等起不善即彼所起身語二業不相應行。
勝義故者謂勝義不善即是生死不安隱故名不善。
分別論者亦作是說:自性不善謂癡。相應不善謂識。等起不善謂身語業。勝義不善謂生死。
7)脇尊者言:
若法是如理作意自性。與如理作意相應。從如理作意等起。是如理作意等流、離繫果故名善。
若法是非理作意自性。與非理作意相應。從非理作意等起。是非理作意等流果故名不善。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8)復次,若法是慚愧自性。與慚愧相應。從慚愧等起。是慚愧等流、離繫果故名善。
若法是無慚無愧自性。與無慚無愧相應。從無慚無愧等起。是無慚無愧等流果故名不善。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9)復次,若法是三善根自性。與三善根相應。從三善根等起。是三善根等流、離繫果故名善。
若法是三不善根自性。與三不善根相應。從三不善根等起。是三不善根等流果故名不善。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10)復次,若法是信等五根自性。與信等五根相應。從信等五根等起。是信等五根等流離繫果故名善。
若法是五蓋自性。與五蓋相應。從五蓋等起。是五蓋等流果故名不善。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11)集異門說:何故名善?答:由此能引可愛、可憙、可樂、悅意、如意果故名善。此顯等流果。
復次,由此能招可愛、可喜、可樂、悅意、如意異熟故名善。此顯異熟果。
何故名不善?答:由此能引不可愛、不可憙、不可樂、不悅意、不如意果。故名不善。此顯等流果。
復次,由此能招不可愛、不可憙、不可樂、不悅意、不如意異熟。故名不善。此顯異熟果。
若法與彼二種相違。故名無記。
12)問:世尊定記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一切法者謂十二處。如是諸法世尊顯說、施設、開示。如何可立為無記耶?
答:非為不說故名無記。然諸善法佛記為善。諸不善法記為不善。若法不可記善不善說為無記。
復次,佛記善法有可愛果。記不善法有非愛果。若法無彼二果可記說為無記。
復次,由二事故善法可記。一由自性。二由異熟。不善亦爾。無記雖有自性可記。而無異熟故名無記。或有不說故名無記。如諸經中應捨置記。四種記論雜蘊已說。
3.[發智論]三結等熟-幾有異熟?幾無異熟?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有異熟?幾無異熟?
答:諸不善有異熟。諸無記無異熟。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有異熟?幾無異熟?
3.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1)謂或有執:離思無異熟因。離受無異熟果。如譬喻者。
為止彼意顯異熟因及異熟果俱通五蘊。
2)或復有執:諸異熟因果。若熟已因體便無。如飲光部。彼作是說:諸異熟因果未熟位其體猶有。果若熟已其體便無。如外種子芽未生位其體猶有。芽若生已其體便無。
為遮彼意顯異熟因果已熟位其體猶有。
3)或復有執:善不善業無異熟果。如諸外道。
為破彼義顯善惡業有異熟果。為止此等種種異執顯己所宗。故作斯論。
4)復次,勿為止他顯示己義。但為開發諸法實性令生正解。故作斯論。
3.2.解釋:答諸不善...無異熟
[*引文]答:諸不善有異熟。諸無記無異熟。
此廣分別應准前門。
3.2.1.問:有異熟者義何謂耶?為與自異熟法俱名有異熟?為與他異熟法俱名有異熟?設爾何失?若與自異熟法俱名有異熟則因果應並。伽他所說復云何通?如說:作惡不即受,非如乳成酪,猶灰覆火上,愚蹈久方燒。有薩闍草磨置乳中即便成酪。業果不爾。如灰覆火。愚夫輕蹈。初雖不覺後便被燒。作惡亦爾。因時雖樂至果熟時有惡趣苦。若與他異熟法俱名有異熟。則應聖道亦有異熟。與他異熟俱時起故。
答:自異熟俱名有異熟。
問:若爾因果應並。伽他所說復云何通?
1)答:俱有二種。一者有俱。二者並俱。
1.1)有俱者如有因有果、有所緣、有異熟。
有因有果者。如因謝已,百俱胝劫果乃現前。相去雖遠。而後名有因。前名有果。
有所緣者。如人住此觀日月輪發生眼識。此彼相去雖四十千踰繕那量。而此眼識名有所緣。
有異熟者。如造業已,百俱胝劫異熟方起。相去雖遠。而前業因名有異熟。
1.2)並俱者。如有尋、有伺、有喜、有警覺。
有尋者謂尋相應法。
有伺者謂伺相應法。
有喜者謂喜根相應法。
有警覺者謂作意相應法。應知此中有異熟者。依有俱說,不依並俱。
2)復次,俱有二種。一者有俱。二者合俱。
有俱者。如有因有果、有所緣、有異熟。
合俱者。如有尋、有伺、有喜、有警覺。應知此中有異熟者。依有俱說,不依合俱。
3)復次,俱有三種。一者近俱。二者遠俱。三者近遠俱。
近俱者。如有尋、有伺、有喜、有警覺。
遠俱者。如有因、有果、有所緣、有異熟。
近遠俱者。如有漏、有隨眠、有緣、有事。
有漏者謂漏相應法及漏所緣法。有隨眠亦爾。
有緣者謂與彼緣近遠諸法。有事亦爾。
事謂因事或所繫事。應知此中有異熟者。依遠俱說,不依餘二。
3)問:何故名異熟?
答:異類而熟故名異熟。
熟有二種。一同類。二異類。
同類熟者謂等流果。即善生善。不善生不善。無記生無記。
異類熟者謂異熟果。即善、不善法招無記果。餘問答義如雜蘊說。
4.[發智論]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見所斷?幾修所斷?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見所斷?幾修所斷?
4.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1)謂譬喻者作如是說:異生不能斷諸煩惱。
大德說曰:異生無有斷隨眠義。但能伏纏。若作是說於理無損。
1.1)問:彼何故作此執?
答:依契經故。謂契經說:若以聖慧見法斷者是名真斷。非諸異生已有聖慧故未能斷。
1.2)問:若爾。經說復云何通?如說:苾芻!彼猛憙子已斷欲染。已斷色染。已斷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染。生非想非非想處。又說外仙已離欲染。
彼作是答:所引契經不斷說斷,不離說離。如餘契經不斷說斷,不離說離。
何等契經不斷說斷?如說:愚執我我所,死時皆永斷,智者既知此,不執我我所。
何等契經不離說離?如說:有村邑中童男童女。戲弄灰土以造舍宅。於此舍宅未離染時修營擁衛。若時離染毀壞捨去。如此二經不斷說斷不離說離。所引契經義亦應爾。
1.3)然諸異生於諸煩惱。實未永斷但能暫伏。
謂離染時,以世俗道攀初靜慮,離欲界染。漸次乃至攀非想非非想處,離無所有處染。非想非非想處無上可攀故不能離。猶如蚇蠖緣草木時,攀上捨下。若至極處無上可攀即便退下。如人上樹應知亦然。如野干等踐暴麻蘆。但損苗莖不除根栽。異生離染應知亦然。唯能暫伏不能永斷。
+為遮彼意,顯諸異生,以世俗道亦能斷結。
2)或復有執:必無聖者以世俗道斷煩惱義。彼作是說:聖者何緣捨無漏道而用世俗?
+為遮彼意,顯有聖者以世俗道斷煩惱義。
3)或復有執:一切煩惱皆悉頓斷。無漸斷義。彼作是說: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煩惱頓斷。即由彼定斷一切惑。是故說名金剛喻定。猶如金剛能破鐵石、牙骨、貝玉、末尼等故。彼雖許有四沙門果。然斷煩惱要金剛定。
3.1)問:前之三果未能斷惑。何用立為?
彼作是答:前之三果伏諸煩惱。引金剛定令現在前。方能永斷故非無用。譬如農夫左手握草右執利鎌一時刈斷。
+為遮彼意,顯諸煩惱有二對治。謂見及修二道差別。一一現前皆能永斷。
4)或復有執:於四聖諦得現觀時頓而非漸。
+為斷彼執,顯於四諦得現觀時漸而非頓。
見所斷惑如修所斷,不應一時斷一切故。若於四諦得現觀時頓非漸者。便違聖教。如契經說:給孤獨長者來詣佛所白佛言。世尊!於四聖諦得現觀時,為頓?為漸?世尊告曰:如四桄梯漸登非頓。
5)或復有執:一切煩惱無有見修所斷差別。
為遮彼意,顯諸煩惱定有見修所斷差別。
為止此等種種異執顯己所宗。故作斯論。
復次,勿為止他顯示己義。但為開發諸法實性令生正解。故作斯論。
4.2.[發智論]三結
答:三結中,有身見結。見為前行,有二句,或見所斷,或見、修所斷。若有身見非想非非想處繫。隨信、隨法行現觀邊苦忍斷,是見所斷。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如有身見結。五順下分結中,有身見結。五見中,有身見、邊執見亦爾。戒禁取、疑結。見為前行,有二句,或見所斷,或見、修所斷。若戒禁取、疑非想非非想處繫。隨信、隨法行現觀邊諸忍斷,是見所斷。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如戒禁取、疑結。四瀑流、軛中,見瀑流、軛。四取中,見取、戒禁取。四身繫中,戒禁取、此實執身繫。五順下分結中,戒禁取、疑結。五見中,邪見、見取、戒禁取。七隨眠中,見、疑隨眠。九結中,見取、疑結亦爾。
1)[*引文]答:三結中,有身見結。見為前行有二句。或見所斷。或見修所斷。
問:前行是何義?答:先立義、先答義是前行義。
先立義是前行義者。先立見所斷句。後立不定句。
先答義是前行義者。先以見所斷句答。後以不定句答。
云何見所斷?
2)[*引文]若有身見,非想非非想處繫。隨信、隨法行現觀邊苦忍斷。是見所斷。
謂有身見,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可得。世俗道起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有身見。於非想非非想處有身見。此世俗道無能斷力。便住不進。後若見道現在前時,方能斷彼。
此中有身見者。定彼自性。
非想非非想處繫者。定彼地。
隨信、隨法行者。定彼能斷補特伽羅。
現觀邊苦忍者。定彼對治道。
斷者。定彼道所作。若有身見有不雜對治、決定對治、不共對治。
聖者斷非異生。聖道斷非世俗。見道斷非修道。忍斷非智者。是此所說。
3)[*引文]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
何者是餘?謂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有身見。
彼若異生斷以修道斷。聖者斷以見道斷。
異生斷以世俗道斷。聖者斷以無漏道斷。
異生斷以智斷。聖者斷以忍斷。
異生斷以九品斷九品。聖者斷以一品斷九品。
異生斷數起斷。聖者斷不起斷。
異生斷不觀諦斷。聖者斷觀諦斷。
4)[*引文]如有身見結。五順下分結中有身見結。五見中有身見、邊執見亦爾。
自性同故,俱通九地,唯一部故。
5)[*引文]戒禁取疑結。見為前行有二句。或見所斷或見修所斷。
前行義如上說。
云何見所斷?
6)[*引文]若戒禁取、疑,非想非非想處繫。隨信、隨法行現觀邊諸忍斷。是見所斷。
謂戒禁取、疑,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可得。
世俗道起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戒禁取、疑。於非想非非想處戒禁取、疑。此世俗道無能斷力,便住不進。後若見道現在前時,方能斷彼。
此中戒禁取、疑者。定彼自性。
非想非非想處繫者。定彼地。
隨信、隨法行者。定彼能斷補特伽羅。
現觀邊諸忍者。定彼對治道。
斷者。定彼道所作。
若戒禁取、疑,有不雜對治、決定對治:不共對治。
聖者斷非異生。聖道斷非世俗。見道斷非修道。忍斷非智者是此所說。
7)[*引文]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
何者是餘?謂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戒禁取、疑。
彼若異生斷以修道斷。聖者斷以見道斷。
異生斷以世俗道斷。聖者斷以無漏道斷。
異生斷以智斷。聖者斷以忍斷。
異生斷以九品斷九品。聖者斷以一品斷九品。異
生斷數起斷。聖者斷不起斷。
異生斷不觀諦斷。聖者斷觀諦斷。
8)[*引文]如戒禁取、疑結。四暴流、軛中,見暴流、軛。四取中,見取、戒禁取。四身繫中,戒禁取、此實執取身繫。五順下分結中,戒禁取、疑結。五見中,邪見、見取、戒禁取。七隨眠中,見、疑隨眠。九結中,見取、疑結亦爾。
自性同故,俱通九地,唯四部故。
4.3.[發智論]三不善根
貪不善根。修為前行,有二句,或修所斷,或見、修所斷。若貪不善根學見迹諸智斷,是修所斷。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如貪不善根。瞋、癡不善根。三漏中,欲漏。四瀑流軛中,欲瀑流軛。四取中,欲取。四身繫中,貪欲、瞋恚身繫。五蓋中,除惡作、疑,餘蓋。五結中,瞋結。五順下分結中,貪欲、瞋恚結。七隨眠中,欲貪、瞋恚隨眠。九結中,恚結亦爾。
1)[*引文]貪不善根。修為前行,有二句。或修所斷,或見修所斷。
問:前行是何義?答:先立義、先答義是前行義。
先立義是前行義者。先立修所斷句。後立不定句。
先答義是前行義者。先以修所斷句答。後以不定句答。
云何修所斷?
2)[*引文]若貪不善根學見迹諸智斷,是修所斷。
謂貪不善根五部可得。即見苦乃至修所斷。見道起能斷見苦乃至見道所斷貪不善根。於修所斷貪不善根。此見道無能斷力。便住不進。後勝修道現在前時方能斷彼。
此中貪不善根者定彼自性。
學見迹者定彼能斷補特伽羅。
諸智者定彼對治道。
斷者定彼道所作。
若貪不善根有不雜對治、決定對治、不共對治。
聖者斷非異生。修道斷非見道。智斷非忍者是此所說。
3)[*引文]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
何者是餘?謂前四部貪不善根,即見苦乃至見道所斷。
彼若異生斷以修道斷。聖者斷以見道斷。
異生斷以世俗道斷。聖者斷以無漏道斷。
異生斷以智斷。聖者斷以忍斷。
異生斷以九品斷九品。聖者斷以一品斷九品。
異生斷數起斷。聖者斷不起斷。
異生斷不觀諦斷。聖者斷觀諦斷。
3.1)問:此中所說若貪不善根學見迹諸智斷是修所斷者。顯聖者身中修所斷貪不善根。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者。顯異生聖者身中見所斷貪不善根。餘有異生身中修所斷貪不善根。此中何故不說?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彼已說在前所說中。所以者何?以部差別建立煩惱。不以在身諸煩惱。部有五無六。聖者見道現在前時,斷見所斷。後若修道現在前時,斷修所斷。異生修道現在前時,總斷五部。以諸異生不能分別五部差別,唯能總斷。說異生斷修所斷言。即已說彼,故不別說。
復次,說學見迹諸智斷言。即已顯彼故不別說。異生身中修所斷者。即學見迹智所斷故。
4)[*引文]如貪不善根。瞋、癡不善根。三漏中欲漏。四暴流軛中欲暴流軛。四取中欲取。四身繫中貪欲、瞋恚身繫。五蓋中,除惡作、疑,餘蓋。五結中瞋結。五順下分結中貪欲、瞋恚結。七隨眠中欲貪、瞋恚隨眠。九結中恚結亦爾。
自性同故,俱唯欲界,通五部故。
4.4.[發智論]三漏
有漏、無明漏。見為前行,有三句,或見所斷,或修所斷,或見、修所斷。若有漏、無明漏非想非非想處繫。隨信、隨法行現觀邊諸忍斷,是見所斷。若有漏、無明漏學見迹諸智斷,是修所斷。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如有漏、無明漏。四瀑流、軛中,有無明瀑流、軛。四取中,我語取。五結中,貪、慢結。六愛身中,意觸所生愛身。七隨眠中,有貪、慢、無明隨眠。九結中,愛、慢、無明結亦爾。
1)[*引文]有漏、無明漏。見為前行有三句。或見所斷。或修所斷。或見修所斷。
問:前行是何義?答:先立義、先答義是前行義。
先立義是前行義者。先立見所斷句。次立修所斷句。後立不定句。
先答義是前行義者。先以見所斷句答。次以修所斷句答。後以不定句答。
云何見所斷?
2)[*引文]若有漏、無明漏非想非非想處繫。隨信、隨法行現觀邊諸忍斷,是見所斷。
謂有漏,從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可得。無明漏,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可得。世俗道起能斷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有漏。欲界乃至無所有處無明漏。於非想非非想處有漏、無明漏。此世俗道無能斷力。便住不進。後若見道現在前時,方能斷彼。見所斷者。
此中有漏、無明漏者定彼自性。
非想非非想處繫者定彼地。
隨信、隨法行者定彼能斷補特伽羅。
現觀邊諸忍者定彼對治道。
斷者定彼道所作。若有漏、無明漏,有不雜對治、決定對治、不共對治。
聖者斷非異生。聖道斷非世俗。見道斷非修道。忍斷非智者是此所說。
云何修所斷?
3)[*引文]若有漏、無明漏學見迹諸智斷,是修所斷。
謂彼有漏、無明漏有五部。見道現在前時,斷前四部。於修所斷有漏、無明漏。此見道無能斷力,便住不進。後勝修道現在前時,方能斷彼。
此中有漏、無明漏者定彼自性。
學見迹者定彼能斷補特伽羅。
諸智者定彼能斷對治道。
斷者定彼道所作。若有漏、無明漏,有不雜對治、決定對治、不共對治。
聖者斷非異生。修道斷非見道。智斷非忍者是此所說。
4)[*引文]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
何者是餘?謂從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有漏。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無明漏。異生身中五部。聖者身中四部。
彼若異生斷以修道斷。聖者斷以見道斷。
異生斷以世俗道斷。聖者斷以無漏道斷。
異生斷以智斷。聖者斷以忍斷。
異生斷以九品斷九品。聖者斷以一品斷九品。
異生斷數起斷。聖者斷不起斷。
異生斷不觀諦斷。聖者斷觀諦斷。
5)[*引文]如有漏、無明漏。四暴流軛中有無明暴流軛。四取中我語取。五結中貪、慢結。六愛身中意觸所生愛身。七隨眠中有貪、慢、無明隨眠。九結中愛、慢、無明結亦爾。
自性同故,俱通八九地。及通五部故。
6)前行有三種。一不共前行。二畢竟前行。三最初前行。
6.1)不共前行者如三結等。畢竟前行者如三不善根等。最初前行者如有漏、無明漏等。
6.2)若諸煩惱通三界繫,唯見所斷。彼見為前行有二句如三結等。
6.3)若諸煩惱唯欲界繫,通於五部。彼修為前行有二句如三不善根等。
6.4)若諸煩惱通三界繫,亦通五部。彼見為前行有三句如有漏、無明漏等。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4.5.[發智論]五蓋
惡作蓋修所斷。如惡作蓋。五結中,嫉、慳結。五順上分結。六愛身中,前五愛身。九結中,嫉、慳結亦爾。疑蓋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九十八隨眠中。二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
1)[*引文]惡作蓋修所斷。
異生、聖者俱以九品智斷彼故。
2)[*引文]如惡作蓋。五結中嫉、慳結。五順上分結。六愛身中前五愛身。九結中嫉、慳結亦爾。
同是九品智所斷故。
3)[*引文]疑蓋,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
此唯欲界前四部故。
4)[*引文]九十八隨眠中,二十八見所斷。
謂有頂前四部。
5)[*引文]十修所斷。
謂三界修所斷部。
6)[*引文]餘若異生斷修所斷。世尊弟子斷見所斷。
謂下八地前四部。
問:若二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餘不定者。品類足論何故說九十八隨眠中,八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耶?
6.1)答:此文是了義。彼文是不了義。
此文無別意趣。彼文有別意趣。
此文無別因緣。彼文有別因緣。
此文依勝義諦說。彼文依世俗諦說。
6.2)復次,彼論依漸次者、具縛者、非超越者說。
此論依非漸次者、不具縛者、超越者說。
6.3)復次,彼論唯依聖者離染、非異生、聖道作用、非世俗說。
此論通依聖者、異生離染、聖道、世俗道作用說。
6.4)復次,此論是決定說。彼論依異門說。
謂先離欲乃至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者。彼見道中,亦證下八地見所斷法無漏離繫得。故作是說。八十八見所斷十修所斷。
6.5)尊者妙音亦作是說:此論所說依決定理。
品類足論說八十八見所斷者。依證無漏解脫得說。或依漸次得果者說。
4.6.問:何故名見所斷?何故名修所斷耶?見不離修,修不離見。如何建立二所斷名?
1)答:雖見道中亦有如實修可得。修道中亦有如實見可得。而見者是慧。修者是不放逸。
如實者是增廣義或猛利義。見道中慧多不放逸少。修道中不放逸多慧少。故彼所斷名有差別。
2)復次,如實者是平等義或相似義。雖見道中有爾所慧。亦有爾所不放逸。修道中有爾所不放逸。亦有爾所慧。而見道中慧用增勝。不放逸用劣弱。修道中不放逸用增勝。慧用劣弱。故彼所斷名有差別。
3)尊者世友作如是說:雖觀四諦斷諸煩惱。不可分別此見所斷、此修所斷。而由見力斷棄吐者名見所斷。如已得道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分齊品類漸令微薄乃至究竟。皆斷盡者名修所斷。
4)有作是說:見所斷者亦名修所斷。見道中亦有如實修故。修所斷者亦名見所斷。修道中亦有如實見故。於此義中,若由見力斷棄吐者名見所斷。如已得道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分齊品類漸令微薄乃至究竟。皆斷盡者名修所斷。
4.7)問:此說何義?
1)答:此說見道是猛利道。暫現在前一時能斷九品煩惱。
修道是不猛利道。數數修習久時方斷九品煩惱。
如利鈍二刀同截一物。利者頓斷。鈍者漸斷。暫見斷者名見所斷。數修斷者名修所斷。
2)復次,若以見增上道斷者名見所斷。若以修增上道斷者名修所斷。
3)復次,若以見、慧二相道斷者名見所斷。若以見、智、慧三相道斷者名修所斷。
4)復次,若以眼、明、覺、慧四相道斷者名見所斷。若以眼、明、覺、智、慧五相道斷者名修所斷。
5)復次,若以諸忍斷者名見所斷。若以諸智斷者名修所斷。
6)復次,若九品以一品斷者名見所斷。若九品以九品斷者名修所斷。
7)復次,若以未知當知根斷者名見所斷。若以已知根斷者名修所斷。
8)復次,若如析石而斷者名見所斷。若如絕藕絲而斷者名修所斷。
9)復次,若違勇決者名見所斷。若違加行者名修所斷。
10)復次,未見諦而觀諦斷者名見所斷。若已見諦重觀諦斷者名修所斷。
11)復次,若以一因道而斷者名見所斷。若以二因道而斷者名修所斷。
12)復次,如大力士擐甲冑而斷者名見所斷。如尪疾人御驢車而斷者名修所斷。
13)復次,若斷彼時唯修自所觀諦諸行相者名見所斷。若斷彼時亦修他所觀諦諸行相者名修所斷。
14)復次,若以向道未成就果而斷者名見所斷。若以向道已成就果而斷者名修所斷。
15)復次,若以無分齊品類道斷者名見所斷。若以有分齊品類道斷者名修所斷。
16)復次,若以隨信、隨法行道斷者名見所斷。若以信勝解、見至、身證道斷者名修所斷。
17)復次,若以初頓起道而斷者名見所斷。若以後數起道而斷名修所斷。
18)復次,若彼離繫四沙門果攝者名見所斷。若彼離繫或三或二或一沙門果攝者名修所斷。
19)復次,若所斷法緣無事者名見所斷。若所斷法緣有事者名修所斷。
20)復次,若彼斷已永不退者名見所斷。若彼斷已或退或不退者名修所斷。
21)復次,若解脫已不復縛者名見所斷。若解脫已或復縛或不復縛者名修所斷。
22)復次,若離繫已不復繫者名見所斷。若離繫已或復繫或不復繫者名修所斷。
23)復次,若斷彼時忍為無間道智為解脫道者名見所斷。若斷彼時智為無間道智為解脫道者名修所斷。
24)復次,若斷彼時智為加行道、忍為無間道、智為解脫道者名見所斷。
若斷彼時智為加行、無間、解脫道者名修所斷。
25)復次,若法先得非擇滅,後得擇滅者名見所斷。
若法或先得非擇滅,後得擇滅。或先得擇滅,後得非擇滅。或一時得二滅者名修所斷。
26)復次,若斷彼時修緣一諦道者名見所斷。若斷彼時修緣四諦道者名修所斷。
27)復次,若斷彼時修四行相道者名見所斷。若斷彼時修十六行相道者名修所斷。
28)復次,若斷彼時唯修相似道者名見所斷。若斷彼時修相似、不相似道者名修所斷。
29)復次,若斷彼時修二或一三摩地者名見所斷。若斷彼時修三三摩地者名修所斷。
30)復次,若斷彼時不起斷者名見所斷。若斷彼時或起斷、或不起斷者名修所斷。
5.[發智論]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見苦所斷?乃至幾修所斷?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見苦所斷?乃至幾修所斷?
5.1.問:何故作此論?
1)答:前門雖已止頓斷沙門意,而未遮頓現觀者意。亦未顯漸現觀義。今欲遮顯頓漸現觀。
2)有作是說:前門雖已遮頓現觀者意。亦已顯漸現觀義。而不麁顯明了現見。今令麁顯明了現見。
3)或有說者,今欲顯示五部煩惱及五對治。
五部煩惱者。謂見苦所斷乃至修所斷。
五部對治者。謂苦忍、苦智是見苦所斷對治。乃至道忍、道智是見道所斷對治。苦、集、滅、道及世俗智是修所斷對治。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5.2.[發智論]答三結中,有身見結,見苦所斷。如有身見結。五順下分結中,有身見結。五見中,有身見、邊執見亦爾。戒禁取結,有二種,或見苦所斷,或見道所斷。如戒禁取結。四取中,戒禁取。四身繫中,戒禁取身繫。五順下分結中,戒禁取結。五見中,戒禁取亦爾。疑結有四種。或見苦所斷,乃至或見道所斷。如疑結。四瀑流軛中,見瀑流、軛。四取中,見取。四身繫中,此實執身繫。五蓋中,疑蓋。五順下分結中,疑結。五見中,邪見、見取。七隨眠中,見、疑隨眠。九結中,見取、疑結亦爾。
1)[*引文]答:三結中,有身見結,見苦所斷。
問:何故有身見唯見苦所斷?
1.1)答:此見唯於苦處轉故。觀察苦時此見便斷。
1.2)復次,此見唯於果處轉故。觀察果時此見便斷。
1.3)復次,有身見結是倒自性。一切顛倒皆見苦斷。顛倒斷時此見亦斷。同對治故。
1.4)復次,此煩惱麁初無間道苦法類忍現在前時即便永斷。
若煩惱細後無間道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能斷盡。
如衣有垢不堅著者纔洗便淨。若堅著者以淳灰等用功浣之然後得淨。
亦如瓦器膩不深入水盪便淨。膩深入者或以湯煮或以火燒然後得淨。
1.5)尊者妙音亦作是說:此見麁故初無間道現在前時即便永斷。衣器二喻亦如前說。
1.6)復次,非此見根深入境地。不深入故其性羸劣。初無間道苦法類忍現在前時即便永斷。
若煩惱根深入境地。後無間道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能斷盡。
譬如樹根不深入地。小風吹之即便摧倒。根深入者大風吹之乃可摧倒。
1.7)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此有身見緣五蘊起。如實觀見五取蘊時此見便斷。
1.8)復次,此有身見從常樂淨我想而生。四想斷時此見便斷。
1.9)大德說曰:此有身見緣有身生名有身見。若觀有身無我我所此見便斷。故有身見結唯見苦所斷。
2)[*引文]如有身見結。五順下分結中有身見結。五見中有身見、邊執見亦爾。
自性同故。俱迷苦故。
3)[*引文]戒禁取結有二種。或見苦所斷。或見道所斷。
問:何故戒禁取非見集、滅所斷耶?
3.1)答:外道唯於苦、道,起此戒禁取故。謂諸外道亦能謂集如垢穢處。亦能謂滅如洗浴處。
彼謂集是垢穢處故不生悕求。彼謂滅是洗浴處故妄生悕求。妄悕求故,發起種種無利苦行。
如如發起無利苦行。如是如是煩惱垢增。染污身心去涅槃遠。
如人為除身體垢故穢水澡浴。如如澡浴如是如是更增垢穢。故戒禁取唯通二部。
3.2)復次,此戒禁取唯於苦、道二處轉故。苦處轉者見苦所斷。道處轉者見道所斷。
3.3)復次,此戒禁取唯於穢、淨二處轉故。穢處轉者見苦所斷。淨處轉者見道所斷。
3.4)復次,此戒禁取唯有二種。謂內外道所起差別。內道起者見苦所斷。外道起者見道所斷。
3.5)復次,此戒禁取唯有二種。謂非因計因及非道計道。非因計因者見苦所斷。非道計道者見道所斷。
4)[*引文]如戒禁取結。四取中戒禁取。四身繫中戒禁取身繫。五順下分結中戒禁取結。五見中戒禁取亦爾。
自性同故。
5)[*引文]疑結有四種。或見苦所斷乃至或見道所斷。
問:何故無有修所斷疑?答:未見事時心有猶豫。見彼事已猶豫即除故無有疑是修所斷。
6)[*引文]如疑結。四瀑流軛中見瀑流軛。四取中見取。四身繫中此實執身繫。五蓋中疑蓋。五順下分結中疑結。五見中邪見見取。七隨眠中見疑隨眠。九結中見取、疑結亦爾。
體類同故。
5.3.[發智論]三不善根有五種。或見苦所斷。乃至或修所斷。如三不善根。三漏、四瀑流軛中,除見,餘瀑流軛。四取中,欲取、我語取。四身繫中,貪欲、瞋恚身繫。五蓋中,除惡作、疑,餘蓋。五結中,貪、瞋、慢結。五順下分結中,貪欲、瞋恚結。六愛身中,意觸所生愛身。七隨眠中,除見、疑,餘隨眠。九結中,愛、恚、慢、無明結亦爾。
1)[*引文]三不善根有五種。或見苦所斷。乃至或修所斷。
五部皆有貪、瞋、癡故。
2)[*引文]如三不善根。三漏、四瀑流軛中除見餘瀑流軛。四取中欲取、我語取。四身繫中貪欲、瞋恚身繫。五蓋中除惡作、疑,餘蓋。五結中貪、瞋、慢結。五順下分結中貪欲、瞋恚結。六愛身中意觸所生愛身。七隨眠中除見、疑,餘隨眠。九結中愛、恚、慢、無明結亦爾。
2.1)體類同故。雖總說此皆通五部。而別分別有一、有二、有四、有五。
2.2)欲漏等中有身見、邊執見、惡作、嫉、慳、忿、覆唯一部。
戒禁取唯二部。
邪見、見取、疑唯四部。
貪、瞋、慢等通五部故。
5.4.[發智論]惡作蓋修所斷。如惡作蓋。五結中,嫉、慳結。五順上分結。六愛身中,前五愛身。九結中,嫉、慳結亦爾。九十八隨眠中。二十八見苦所斷。十九見集所斷。十九見滅所斷。二十二見道所斷。十修所斷。
1)[*引文]惡作蓋修所斷。
智所斷故。
2)[*引文]如惡作蓋。五結中嫉、慳結。五順上分結。六愛身中前五愛身。九結中嫉、慳結亦爾。
同依事轉,品類等故。
3)[*引文]九十八隨眠中。二十八見苦所斷。
苦處轉故。
4)[*引文]十九見集所斷。
集處轉故。
5)[*引文]十九見滅所斷。
滅處轉故。
6)[*引文]二十二見道所斷。
道處轉故。
7)[*引文]十修所斷。
依事轉故。
5.5.問:此中何者名見苦所斷。乃至何者名修所斷耶?
1)答:若對治決定、對治所緣決定者名見苦乃至見道所斷。
若對治不決定、對治所緣不決定者名修所斷。
2)復次,若處所決定、對治所緣決定者名見苦乃至見道所斷。
若處所不決定、對治所緣不決定者名修所斷。
3)復次,若苦忍、苦智為對治者名見苦所斷。乃至若道忍、道智為對治者名見道所斷。
若苦、集、滅、道及世俗智為對治者名修所斷。
4)復次,若苦法類忍斷者名見苦所斷。乃至若道法類忍斷者名見道所斷。
若四法類智及世俗智斷者名修所斷。
5)復次,若觀苦諦斷者名見苦所斷。乃至若觀道諦斷者名見道所斷。
若或觀苦諦。乃至或觀道諦。或觀餘事斷者名修所斷。
6)復次,若違苦諦觀者名見苦所斷。乃至若違道諦觀者名見道所斷。
若違四諦觀及違餘事觀者名修所斷。
6.[發智論]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見?幾非見?
答:三結中。二見。一非見。三不善根,非見。三漏中。一非見。二應分別。謂欲漏。或見。或非見。欲界五見是見。餘非見。有漏,或見,或非見。色、無色界五見是見。餘非見。四瀑流、軛中。一見。三非見。四取、四身繫中,俱二見,二非見。五蓋、五結。俱非見。五順下分結中。二見。三非見。五順上分結非見。五見是見。六愛身非見。七隨眠中。一見六非見。九結中。二見七非見。九十八隨眠中。三十六是見。六十二非見。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見?幾非見?
6.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1)謂或有執:一切煩惱皆是見性。所以者何?行相猛利說名為見。一切煩惱各於自業行相猛利。
如有身見執我我所行相猛利。
邊執見執斷執常行相猛利。
邪見執無行相猛利。
見取執最勝行相猛利。
戒禁取執能淨行相猛利。
疑猶豫行相猛利。
貪染著行相猛利。
瞋憎惡行相猛利。
慢高舉行相猛利。
無明不了行相猛利。故諸煩惱皆是見性。
2)或復有執:一切煩惱皆非見性。所以者何?了達諸法說名為見。一切煩惱於自所緣皆不了達故非見性。
3)為止彼意,顯諸煩惱。有是見性,有非見性。故作斯論。
4)[*引文]答:三結中二見一非見。
二見者謂有身見、戒禁取。一非見者謂疑。
餘廣說如本論。廣釋見義如前已說。謂五見處。
7.[發智論]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有尋有伺?幾無尋唯伺?幾無尋無伺?
答:三結,三種。三不善根及欲漏,有尋有伺。有漏、無明漏。除欲瀑流、軛、取,餘瀑流、軛、取,三種。欲瀑流、軛及欲取,有尋有伺。餘三取及三身繫,有尋有伺。餘二身繫,三種。五蓋及三結,有尋有伺。餘二結及三順下分結,三種。餘二順下分結,有尋有伺。五順上分結中無色貪,無尋無伺。餘四及五見,三種。前五愛身及欲貪、瞋隨眠,有尋有伺。第六愛身及餘五隨眠,三種。九結中瞋、嫉、慳結,有尋有伺。餘六三種。九十八隨眠中。欲界三十六,有尋有伺。色界三十一三種。無色界三十一。無尋無伺。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有尋有伺?幾無尋唯伺?幾無尋無伺?
7.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從欲界乃至有頂皆有尋伺。如譬喻者。彼何故作此執?依契經故。謂契經說:心麁性名尋。心細性名伺。然麁細性從欲界乃至有頂皆可得。故知三界皆有尋伺。
2)大德說曰:對法諸師所說非理。所以者何?心麁細性三界皆有。契經說此即是尋伺。而言尋伺唯二地有。謂欲界及梵世。故對法者所說非理。亦名惡說、惡受持者。不名善說、善受持者。
3)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我等所說及所受持是善、非惡。所以者何?施設麁細有多種故。
謂有處說:纏是麁。隨眠是細。此中尋伺非麁非細。此二非纏、非隨眠故。
或有處說:色蘊是麁。四蘊是細。此中尋伺是細非麁,行蘊攝故。
或有處說:欲界是麁。初靜慮是細。此中尋伺俱通麁細,二地皆有尋及伺故。
或有處說:初靜慮是麁。第二靜慮是細。此中尋伺是麁非細,初靜慮上無尋伺故。
如是等處施設麁細有多品類。不應定執麁性名尋。細性名伺。亦不應執尋伺二種三界皆有。然契經說:尋伺是心麁細性者。依下二地,能擾動心麁細性說。第二靜慮乃至有頂,心離擾動,故無尋伺。又彼既說二定以上有尋有伺。云何建立有尋伺等三地有異?
4)彼作是說:欲界、初靜慮一切善、染、無覆無記及靜慮中間。乃至有頂,染污心等名有尋有伺地。
靜慮中間,善及無覆無記心等名無尋唯伺地。
第二靜慮乃至有頂,善及無覆無記心等名無尋無伺地。
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尋伺寂靜,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入第二靜慮具足住。
5)彼作是說:此經依善、無覆無記。不依染說尋伺寂靜。
6)彼說非理。所以者何?有何因緣入第二定,唯善、無記、尋伺寂靜,非染污耶?寧說染污尋伺寂靜,非善、無記。所以者何?諸染污法離染時捨。善、無記法越界地時,方捨盡故。然譬喻者是無知果、黑闇果、不勤加行果。故說尋伺三界皆有而尋與伺。
7)下二地有,上七地無。是為正。為止如是他宗所說,顯示正理,故作斯論。
7.2.略釋
[*引文]答:三結三種。
謂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或無尋無伺。
云何有尋有伺?謂在欲界及初靜慮。
云何無尋唯伺?謂在靜慮中間。
云何無尋無伺?謂在上三靜慮及四無色。
餘廣說如本論。
7.3.問:此中何者名有尋有伺?何者名無尋唯伺?何者名無尋無伺耶?
1)答:若與尋伺俱、尋伺相應、是尋伺等起、尋伺所轉者名有尋有伺。
若不與尋俱唯與伺俱。不與尋相應唯與伺相應。非尋等起唯伺等起。尋已寂靜唯伺所轉者名無尋唯伺。
若非尋伺俱。非尋伺相應。非尋伺等起。非尋伺所轉者。名無尋無伺。
2)復次,若有種種尋求、種種伺察者名有尋有伺。
若無種種尋求,有種種伺察者名無尋唯伺。
若無種種尋求,亦無種種伺察者名無尋無伺。
3)復次,若有數數尋求、數數伺察者名有尋有伺。
若無數數尋求,有數數伺察者名無尋唯伺。
若無數數尋求,亦無數數伺察者名無尋無伺。
8.[發智論]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樂根相應?幾苦、喜、憂、捨根相應?
答:三結中,有身見、戒禁取結,三根相應,除苦、憂根。疑結,四根相應,除苦根。三不善根中,貪不善根,三根相應,除苦、憂根。瞋不善根,三根相應,除樂、喜根。癡不善根,及欲漏、無明漏,五根相應。有漏,三根相應,除苦、憂根。四瀑流、軛中,欲無明瀑流、軛,五根相應。有瀑流、軛,三根相應,除苦、憂根。見瀑流、軛,四根相應,除苦根。四取中欲取,五根相應。見取,四根相應,除苦根。戒禁、我語取,三根相應,除苦、憂根。瞋恚身繫,三根相應,除樂、喜根。餘三身繫,及貪欲蓋,三根相應,除苦憂根。瞋恚蓋,三根相應,除樂、喜根。惛沈掉舉蓋,五根相應。睡眠蓋,三根相應,除樂、苦根。惡作、疑蓋,二根相應,謂憂、捨根。五結中貪、慢結,三根相應,除苦、憂根。瞋結,三根相應,除樂、喜根。嫉結,二根相應,謂憂、捨根。慳結,二根相應,謂喜、捨根。五順下分結中瞋恚結,三根相應,除樂、喜根。疑結,四根相應,除苦根。餘三結,三根相應,除苦、憂根。五順上分結中無色貪結,一根相應謂捨根。餘四結及四見。三根相應。除苦、憂根。邪見四根相應。除苦根。六愛身中前五愛身。二根相應。謂樂、捨根。第六愛身及欲、有、貪、慢隨眠。三根相應。除苦、憂根。瞋恚隨眠。三根相應。除樂、喜根。見、疑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無明隨眠。五根相應。九結中愛、慢取結。三根相應。除苦、憂根。恚結三根相應。除樂、喜根。無明結。五根相應。見、疑結。四根相應。除苦根。嫉結二根相應。謂憂、捨根。慳結二根相應。謂喜、捨根。九十八隨眠中欲界四見慢。及見所斷貪。二根相應。謂喜、捨根。疑及見所斷瞋。二根相應。謂憂、捨根。邪見及見所斷無明。三根相應。除樂、苦根。修所斷貪。三根相應。除苦、憂根。瞋三根相應。除樂、喜根。無明五根相應。色界三十一隨眠。三根相應。除苦、憂根。無色界三十一隨眠。一捨根相應。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樂根相應?幾苦、喜、憂、捨根相應?
8.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諸法生時,漸次非頓。如譬喻者。
大德說曰:諸法生時次第而生無並起義。如經狹路有多商侶一一而過。尚無二人一時過義。況得有多。諸有為法亦復如是。一一從自生相而生。別和合生理不俱起。
2)阿毘達磨諸論師言:
有因緣故說有為法別和合生,一一從自生相生故。
有因緣故說有為法一和合生。不相離者一時生故。
謂依生相說有為法別和合生。若依剎那說有為法一和合生。不相離者必俱起故。
3)或復有執:力、無力義是名相應、不相應義。
謂若此法由彼力生。即說此法與彼相應。
若法不由彼力生者。雖俱時起無相應義。
如由彼心力此心生故。得說此心與彼心相應。
又由心力心所生故。得說心所與心相應。
又由心所力心所生故。得說心所與心所相應。
不由心所力心得生故。不可說心與心所相應。
+為遮彼意,顯示心與心所相應。心所亦與心所相應。心所又得與心相應。唯心與心無相應義。一身二心,不俱起故。
4)或復有執:諸法各與自性相應。不與他性。彼作是說:相愛重義是相應義。無法與法極相愛重。如自性者。是故唯與自性相應。
+為遮彼意,顯示唯與他性相應。相應名義,異體相望,而建立故。如心、心所展轉相望。同一所依、一所緣等,互不相捨,名相應故。
5)或復有執:諸法與自性無相應義,亦非不相應。
無相應義者,諸法不待自性而生故。
非不相應者,極相愛重是相應義故。
+為遮彼意,顯示諸法不亂相應。故作斯論。
8.2.問:何故但問與受相應?
1)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作論者隨欲造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
2)復次,以受與受行相各別,不違成就,而違現行是故偏問。
不違成就者。一身容成就五受根故。
違現行者。必無二受,俱時現行故。
3)復次,以受隨根轉變而起。於一受體建立五根,餘法不爾故偏問受。
4)復次,受居十二緣起輪中。猶如車轂是故偏問。
5)復次,以一切法皆歸趣受是故偏問。
6)復次,除受更問何根相應。
若問命等八根相應,便為非理,不相應故。
若問信等五、三無漏相應。亦為非理,唯是善故。
若問餘染及想思等心所相應。亦為非理。無根相故。或有即是煩惱性故。
若問念定及慧相應。亦為非理。煩惱相應無根相故。或有即是煩惱性故。
若問意根。亦不應理。依心建立相應法故。又心相應無差別故。
受有根相。非煩惱體。能生煩惱。故問相應。
8.3.解釋
1)[*引文]答:三結中有身見、戒禁取結,三根相應。除苦、憂根。
問:此何故除苦根?答:苦根在五識。此二結在意地故不相應。
問:此何故除憂根?答:憂慼行相轉。此二結歡行相轉故不相應。
總說此二,三根相應。別分別者,
若在欲界、初、二靜慮,喜捨相應。
若在第三靜慮,樂、捨相應。
若在第四靜慮及無色界,唯捨相應。是故總說三根相應。
2)[*引文]疑結四根相應,除苦根。
2.1)問:此何故除苦根?答:苦根在五識,疑在意地故不相應。
總說疑結,四根相應。別分別者。
若在欲界,憂、捨相應。
若在初、二靜慮,喜、捨相應。
若在第三靜慮,樂、捨相應。
若在第四靜慮及無色界,唯捨相應。是故總說四根相應。
2.2)問:何故疑結,若在欲界不與喜根相應。若在初、二靜慮,則與喜根相應耶?
答:歡慼行相不相應故。謂欲界疑慼行相轉。喜根歡行相轉。行相既別無相應義。初、二靜慮,疑與喜根俱,歡行相轉故得相應。以等義是相應義故。
復次,欲界喜麁、疑細。故不相應。
2.3)問:何故欲界喜麁?答:欲界有情不應起而起故。於欲界事亦不應起而起故。
云何欲界有情不應起而起?謂欲界有情本性是苦。復加餘苦應生厭離而更踴躍,豈不是麁。
云何於欲界事不應起而起?謂若見他顛蹶迷謬應生慈愍而更歡笑,豈不是麁。
欲界疑結,沈思故細。麁細既別無相應義。
初、二靜慮疑、喜俱細故得相應。
2.4)復次,欲界疑結敦重,喜根輕躁故不相應。初靜慮二俱敦重故得相應。
2.5)復次,欲界疑結於內門轉。欲界喜根於外門轉故不相應。初二靜慮俱內門轉故得相應。
2.6)復次,欲界疑結如主。喜根如客故不相應。初二靜慮二皆如主故得相應。
2.7)復次,欲界疑結雖不與喜受相應而與憂受相應。初二靜慮疑結若不與喜受相應便為無受。喜是彼地自性受故。若疑心聚全無受者,便違相依及相應法,勿有斯過。是故疑結初二靜慮喜根相應。
3)[*引文]三不善根中,貪不善根,三根相應,除苦、憂根。
以苦、憂根,慼行相轉。貪不善根,歡行相轉故不相應。
4)[*引文]瞋不善根,三根相應,除樂、喜根。
以樂、喜根,歡行相轉。瞋不善根,慼行相轉故不相應。
5)[*引文]癡不善根及欲漏、無明漏,五根相應。
以彼皆通六識身,歡慼行相轉故。
6)[*引文]有漏,三根相應,除苦、憂根。
以色、無色界,無憂苦根故。彼無憂苦因。根蘊當廣說。除邪見,餘廣說如本論。
7)[*引文]邪見,四根相應,除苦根。
以苦根在五識,邪見在意地故不相應。
總說邪見四根相應。別分別者。
若在欲界,三根相應,除樂、苦根。
若在初二靜慮,喜、捨根相應。
若在第三靜慮,樂、捨根相應。
若在第四靜慮及無色界,唯捨根相應。
8)問:欲界邪見何者喜根相應?何者憂根相應耶?
8.1)答:或有本來不好施與、不好愛樂、不好祠祀。彼後若遇邪見外道。聞說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惡行業果異熟。聞已歡喜,作是念言:我從本來,不好施與乃至祠祀甚為好事。以彼無果、無異熟故。如是邪見喜根相應。
8.2)或有本來好行施與、好行愛樂、好行祠祀。彼後若遇邪見外道。聞說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惡行業果異熟。聞已憂慼,作是念言:我從本來,好行施與乃至祠祀極為唐捐。以彼無果、無異熟故。如是邪見憂根相應。廣釋相應義。六因中已說。
9.[發智論]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
答:三結三種。三不善根及欲漏。欲界繫。有漏二種。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無明漏三種。欲瀑流、軛及欲取。欲界繫。有瀑流、軛及我語取。二種。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餘瀑流軛及餘二取,三種。四身繫中貪欲、瞋恚及五蓋,欲界繫。餘二身繫三種。五結中貪、慢及三順下分結,三種。餘三結及貪欲、瞋恚順下分結,欲界繫。五順上分結中色貪,色界繫。無色貪,無色界繫。餘三結二種,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五見及第六愛身,三種。眼、耳、身觸所生愛身,二種。或欲界繫。或色界繫。鼻、舌觸所生愛身。欲界繫。七隨眠中欲貪、瞋恚。欲界繫。有貪二種。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餘隨眠三種。九結中恚、嫉、慳結。欲界繫。餘結三種。九十八隨眠中三十六,欲界繫。三十一色界繫。三十一無色界繫。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
9.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欲界所有煩惱及隨煩惱名數。色、無色界亦有。
為止彼意,顯示欲界是不定地多諸煩惱及隨煩惱。色無色界是定地故少諸煩惱及隨煩惱。如瞋隨眠及惡作等。彼界無故。
2)或復有執:有漏、瀑流軛、我語取,欲界亦有緣內而生諸煩惱等得彼名故。
為止彼意,顯有漏等不通欲界。上二界惑定所攝藏多緣內起得彼名故。
3)或復有執:嫉、慳二纏梵世亦有。如分別論者。問:彼何故作此執?答:依契經故。
謂契經說:大梵天王告諸梵眾:我等不須往詣沙門喬答摩所,禮敬聽法。即住此處,當令汝等度生老死,證永寂滅。彼說梵王為嫉、慳結纏繞心故,作如是語。
為遮彼意,顯嫉慳結唯欲界有。
4)或復有執:梵世有覆纏。問:彼何故作此執?答:依契經故。
謂契經說:大梵天王不了尊者馬勝所問恐梵眾知。方便引出軟言愧謝。彼說梵王由覆纏故引出眾外方申不了。
為遮彼意,顯示覆纏唯欲界有。然大梵王為慢、諂、誑、覆蔽心故便作是語。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9.2.解釋
[*引文]答:三結三種。
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餘廣說如本論。
問:何故名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耶?
1)答:繫在欲故名欲界繫。繫在色故名色界繫。繫在無色故名無色界繫。
如牛馬等繫在於柱或在於橛名柱等繫。
2)復次,為欲界足所繫縛故名欲界繫。
為色界足所繫縛故名色界繫。
為無色界足所繫縛故名無色界繫。足謂煩惱。如伽他言:佛所行無邊,無足誰將去。
如人有足,則得自在遊涉八方,無足不爾。如是有情有煩惱足,則能遊涉諸界、趣、生。無煩惱足則不如是。諸佛永斷煩惱足故。於界、趣、生無復流轉。然由定慧所行無邊。
3)復次,欲界窟宅所攝藏故。欲界我執所執著故名欲界繫。
色界窟宅所攝藏故。色界我執所執著故名色界繫。
無色界窟宅所攝藏故。無色界我執所執著故名無色界繫。窟宅謂愛。我執謂見。
4)復次,為欲界愛所滋潤。我我所見所執著故名欲界繫。
為色界愛所滋潤。我我所見所執著故名色界繫。
為無色界愛所滋潤。我我所見所執著故名無色界繫。
5)復次,欲界樂欲所堅著故名欲界繫。
色界樂欲所堅著故名色界繫。
無色界樂欲所堅著故名無色界繫。樂者謂愛。欲者謂見。
6)復次,為欲界生死所繫縛故名欲界繫。
為色界生死所繫縛故名色界繫。
為無色界生死所繫縛故名無色界繫。
7)復次,為欲界垢所污故、毒所害故、穢所染故名欲界繫。
為色界垢所污故、毒所害故、穢所染故名色界繫。
為無色界垢所污故、毒所害故、穢所染故名無色界繫。一切煩惱皆名為穢,非唯是瞋故通三界。
8)復次,為欲界煩惱所繫縛故名欲界繫。
為色界煩惱所繫縛故名色界繫。
為無色界煩惱所繫縛故名無色界繫。
10.[發智論]1)諸結墮欲界,彼結在欲界耶?答:應作四句。有結墮欲界彼結非在欲界。謂纏所纏色界沒。起欲界中有及惡魔住梵世。纏所纏故。訶拒如來。有結在欲界彼結非墮欲界。謂纏所纏欲界沒。起色界中有及住欲界。色無色界結現在前。有結墮欲界彼結亦在欲界。謂纏所纏欲界沒。起欲界中有、生有及住欲界。欲界結現在前。有結非墮欲界彼結亦非在欲界。謂纏所纏色界沒。起色界中有、生有。色界沒生無色界。無色界沒生無色界。無色界沒生色界。及住色界,色無色界結現在前。住無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
2)諸結墮色界,彼結在色界耶?答:應作四句。有結墮色界彼結非在色界。謂纏所纏欲界沒。起色界中有及住欲界。色界結現在前。有結在色界彼結非墮色界。謂纏所纏色界沒。起欲界中有及惡魔住梵世。纏所纏故。訶拒如來。及住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有結墮色界彼結亦在色界。謂纏所纏色界沒。起色界中有、生有及住色界。色界結現在前。有結非墮色界亦非在色界。謂纏所纏欲界沒。起欲界中有、生有。欲界沒生無色界。無色界沒生無色界。無色界沒生欲界。及住欲界,欲無色界結現在前。住無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
3)諸結墮無色界,彼結在無色界耶?答:諸結在無色界。彼結墮無色界。有結墮無色界,彼結非在無色界。謂住欲、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諸結非墮欲界,彼結非在欲界耶?答:應作四句。翻上應知。諸結非墮色界,彼結非在色界耶?答:應作四句。翻上應知。諸結非墮無色界,彼結非在無色界耶?答:如是。有結非在無色界,彼結非不墮無色界。謂住欲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
[大毘婆沙論]
諸結墮欲界彼結在欲界耶乃至廣說。
此中墮者,墮有六種。一界墮。二趣墮。三補特伽羅墮。四處墮。五有漏墮。六自體墮。
1)界墮者。如此中說:諸結墮欲界彼結在欲界等。此中意說:若是此界法即名墮此界。
若欲界法名墮欲界。若色界法名墮色界。若無色界法名墮無色界。
2)趣墮者。如說法者行法施時發是願言:以此法施令墮諸趣有情速出生老病死。
3)補特伽羅墮者。如毘奈耶說:有三補特伽羅墮僧數中令僧和合。
4)處墮者。如品類足說: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墮法處色。
5)有漏墮者。如品類足說:云何墮法?謂有漏法。
6)自體墮者。如大種蘊說:有執受是何義?答:此增語所顯墮自體法。
7)於六墮中,此中唯依界墮作論。
8)此中在者在有四種。一自體在。二器在。三現行在。四處在。
自體在者。謂一切法各住自體、自我、自物、自相、自分、自本性中。
器在者。如棗等在盆中,天授等在舍中。
現行在者。若法於此現行可得。
處在者。若法於此處可得。
此中總依四在作論。或具不具。如應當知。
10.1.解釋:諸結墮欲界,彼結在欲界耶...無色界結現在前
1)[*引文]諸結墮欲界彼結在欲界耶?答:應作四句。有結墮欲界彼結非在欲界。謂纏所纏色界沒。起欲界中有。
色界沒生欲界者唯是異生。彼欲界中有在色界起,法應如是。死有滅處,中有現前。如種滅處,萌芽現前。彼從死有至中有時。欲界三十六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2)[*引文]及惡魔住梵世。纏所纏故,訶拒如來。
2.1)纏所纏者。
有說忿纏。彼忿纏心訶拒佛故。
有說覆纏。彼覆纏心訶拒佛故。
有說嫉纏。彼嫉纏心訶拒佛故。
有說慳纏。彼慳纏心訶拒佛故。
評曰:應作是說:於九纏中隨一現前而訶拒佛。除眠,不能發語業故。
2.2)問:何故名魔?答:斷慧命故。或常放逸而自害故。
2.3)問:何故名惡?答:懷惡意樂、成就惡法及惡慧故。
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勃惡者死,生彼處故,說名為惡。
2.4)問:魔住梵世何所為耶?答:訶拒佛故。
2.5)問:彼有何力能住梵世?答:梵所引故。
如契經說: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爾時有一梵天住在梵世。起惡見趣。此處是常恒、不變易純永出離。更無有常恒、不變易純永出離,過此處者。爾時世尊知彼心已。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從此處沒至梵世出。去彼梵天不遠而住。時彼梵天遙見佛已即命佛曰:善來!大仙!此處是常恒、不變易純永出離。更無有常恒、不變易純永出離,過此處者。仁能厭捨災患欲界而來至此甚為善哉。宜於此間安樂常住。世尊告曰:此處非常恒、不變易純永出離。而汝謂常恒、不變易純永出離。由重無明蔽汝心故。汝應省察過去諸梵墮欲界者如花果落。云何妄計此為常等?如是梵天再三自讚。佛亦再三訶彼所說。爾時彼梵覩佛威光難為抗敵。又住寂靜離欲地中。不樂言論便作是念:誰能與佛為敵論耶?念已便憶。魔與如來恒為怨對必能抗敵。即以神力引置梵世化作欲地而安處之。爾時彼梵復白佛言:此處是常乃至廣說。世尊告曰:此處非常。廣說如上。魔便白佛:大仙!應隨梵天所說,勿復違拒,當奉行之。若違拒者,譬如有人吉祥天神來過其舍。以刀杖等驅逐令出。亦如有人從高轉墮,放捨手足便墜深坑。又如有人從樹端落,放捨手足墮必至地故。應奉順梵天所說。復白佛言:仁豈不見我等梵眾圍繞梵天。敬順其言不敢違逆。佛時告曰:汝非梵王亦非梵眾。乃是惡魔。無有恥愧。橫來相擾。爾時惡魔知佛覺已,心懷愧惱不能自退。梵以神力令彼還宮。
2.6)因彼契經而作此論。是謂有結墮欲界,彼結非在欲界。
墮欲界者是界墮,非餘墮。
非在欲界者,色界可得故。此有三在,除自體在,不在自界現在前故。
3)[*引文]有結在欲界,彼結非墮欲界。謂纏所纏欲界沒,起色界中有。
欲界沒生色界者,通異生及聖者。彼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法應如是。死有滅處,中有現前。如種滅處萌芽現前。彼從死有至中有時。
若異生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若聖者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4)[*引文]及住欲界,色、無色界結現在前。
謂住欲界,不死、不生,而色、無色界結現在前。彼通異生及聖者。
若異生,色、無色界六十二隨眠隨一現前。謂愛、見、疑、慢上靜慮者。
若聖者,色、無色界修所斷六隨眠隨一現前。謂愛、慢上靜慮者。
彼定後煩惱現在前。煩惱後定現在前。是謂有結在欲界非墮欲界。
在欲界者,有三在,除自體在,不在自界現在前故。
非墮欲界者。墮色、無色界故。是界墮非餘墮。
5)[*引文]有結墮欲界,彼結亦在欲界。謂纏所纏欲界沒,起欲界中有、生有。
5.1)欲界沒生欲界者。通異生及聖者。
異生於五趣生無礙。
聖者於二趣生無礙。謂人天。
5.2)從死有至中有時。
若異生欲界三十六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若聖者欲界修所斷四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5.3)從中有至生有亦爾。
6)[*引文]及住欲界,欲界結現在前。
謂住欲界不死不生,而欲界結現在前。彼通異生及聖者。
若異生欲界三十六隨眠隨一現前。
若聖者欲界修所斷四隨眠隨一現前。是謂有結墮欲界亦在欲界。
墮欲界者是界墮非餘墮。
亦在欲界者具四在,以在自界現在前故。
7)[*引文]有結非墮欲界,彼結亦非在欲界。謂纏所纏色界沒,起色界中有、生有。
7.1)色界沒生色界者。通異生及聖者。
若異生生上亦生下。一一處有多生。
若聖者生上不生下。一一處唯一生。
7.2)從死有至中有時。
若異生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若聖者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7.3)從中有至生有亦爾。
8)[*引文]色界沒,生無色界。
彼亦通異生及聖者。從死有至生有時。
若異生無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若聖者無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9)[*引文]無色界沒生無色界。
9.1)彼亦通異生及聖者。
若異生生上亦生下。一一處有多生。
若聖者生上不生下。一一處唯一生。
9.2)從死有至生有時。
若異生無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若聖者無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10)[*引文]無色界沒生色界。
彼唯異生。從死有至中有時。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令生相續。
11)[*引文]及住色界,色無色界結現在前。
謂住色界不死不生,而色無色界結現在前。彼通異生及聖者。
若異生色無色界六十二隨眠隨一現前。謂愛、見、疑、慢上靜慮者。
若聖者色無色界修所斷六隨眠隨一現前。謂愛、慢上靜慮者。
彼定後煩惱現在前。煩惱後定現在前。
12)[*引文]住無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
謂住無色界不死不生,而無色界結現在前。彼通異生及聖者。
若異生無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
若聖者無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前。是謂有結非墮欲界亦非在欲界。
非墮欲界者。墮色無色界故。是界墮非餘墮。
非在欲界者。在色無色界現在前故。容具四在。亦在自界現在前故。
10.2.解釋:諸結墮色界,彼結在色界耶...無色界結現在前
[*引文]諸結墮色界彼結在色界耶?答:應作四句。
1)如文廣說。然與欲界四句相翻。
謂前初句作此第二句。前第二句作此初句。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雖麁翻前而細有異故。
2)復廣說:
2.1)謂前初句有二種。一色界沒,起欲界中有。二魔住梵世,訶拒如來。
今第二句有三種。即前二及住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
2.2)前第二句有三種。一欲界沒,起色界中有。二住欲界,色界結現在前。三住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今初句但有前二。
2.3)前第三句有二種。一欲界沒,起欲界中有、生有。二住欲界,欲界結現在前。
今第四句有七種。謂即前二及別有五。一欲界沒,生無色界。二無色界沒,生無色界。三無色界沒,生欲界。四住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五住無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
2.4)前第四句有七種。一色界沒,起色界中有、生有。二色界沒,生無色界。三無色界沒,生無色界。四無色界沒,生色界。五住色界,色界結現在前。六住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七住無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
今第三句但有二種。謂前第一及前第五既有此異故。
3)復廣說墮在多少,准前應知。
10.3.解釋:諸結墮無色界,彼結在無色界耶...無色界結現在前
1)[*引文]諸結墮無色界,彼結在無色界耶?答:諸結在無色界彼結墮無色界。
以無色界現在前者。定非欲色二界結故。
2)[*引文]有結墮無色界,彼結非在無色界。謂住欲,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
謂住下二界不死不生,無色界結現在前。彼通異生及聖者。
若異生無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謂愛、見、疑、慢上靜慮者。
若聖者無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前。謂愛、慢上靜慮者。
彼定後煩惱現在前。煩惱後定現在前。是謂有結墮無色界彼結非在無色界。
墮無色界者。是界墮非餘墮。
非在無色界者。在欲色界現在前故。此有三在,除自體在。不在自界現在前故。
3)[*引文]諸結非墮欲界,彼結非在欲界耶?答:應作四句翻上應知。
謂前欲界初句作此第二句。前第二句作此初句。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
4)[*引文]諸結非墮色界,彼結非在色界耶?答:應作四句翻上應知。
謂前色界初句作此第二句。前第二句作此初句。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
5)[*引文]諸結非墮無色界,彼結非在無色界耶?答:如是。
以無色界現在前結決定非墮欲色界故。
6)[*引文]有結非在無色界,彼結非不墮無色界。謂住欲,色界、無色界結現在前。
謂住下二界不死不生,無色界結現在前。彼通異生及聖者。
若異生無色界三十一隨眠隨一現前。謂愛、見、疑、慢上靜慮者。
若聖者無色界修所斷三隨眠隨一現在前。愛、慢上靜慮者。
彼定後煩惱現在前。煩惱後定現在前。是謂有結非在無色界彼結非不墮無色界。
非在無色界者。在欲色界現在前故。此有三在,除自體在。不在自界現在前故。
非不墮無色界者。是界墮非餘墮。此結墮無色界故。
7)問:何故於此立非句耶?
7.1)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本論師隨欲造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
7.2)復次,欲顯言論得自在故。謂於言論得自在者能立非句。若於言論不自在者。尚不能依是句作論況立非句。
7.3)復次,欲令弟子生覺意故。謂依非句而作論者。則諸弟子能生覺意。謂諸法性此亦可爾,彼亦可爾,不相違背。
7.4)復次,或有非句與是句別。如後補特伽羅品中。是句有四三二。非句有五六四。今則不爾,故立非句。
11.[發智論]具見世尊弟子,諸色未斷彼色繫耶?答:如是。設色繫彼色未斷耶?答:如是。諸受、想、行、識未斷彼受、想、行、識繫耶?答:如是。有受、想、行、識繫,彼受、想、行、識非未斷。謂家家。或一來。或一間。欲界修所斷。上中品結已斷遍知。彼相應受、想、行、識,下品結繫。具見世尊弟子,諸色已斷彼色離繫耶?答:如是。設色離繫彼色已斷耶?答:如是。諸受、想、行、識已斷,彼受、想、行、識離繫耶?答:諸受、想、行、識離繫。彼受想行識已斷。有受想行識已斷。非離繫。謂家家。或一來。或一間。欲界修所斷上中品結已斷遍知。彼相應受想行識下品結繫。
[大毘婆沙論]
具見世尊弟子。乃至廣說。
11.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1)謂有執:色九品漸次分分而斷。如外國師。彼作是說:如諸染污心心所法九品漸斷,色亦應爾。
為遮彼意,顯諸染污心心所法九品漸斷。色、有漏善、無覆無記心心所法。要由第九無間道力,一時頓斷。
2)問:何故染污心心所法九品漸斷。色、有漏善、無覆無記心心所法。要由第九無間道力一時斷耶?
2.1)答:明與無明互相違故。謂下下明起,斷上上無明。乃至上上明起,斷下下無明。
色、有漏善、無覆無記與明、無明,俱不相違。然與明、無明為依安足處。如燈與闇更互相違。器及油炷不違於二,然能為依及安足處。
2.2)復次,染心心所是自性斷,與道相違。墮何品道現在前時,便斷彼品。令失成就,得不成就。色、有漏善、無覆無記非自性斷,不正違道。諸染污色,加行道時已失成就。諸有漏善、無覆無記多分斷已,猶有成就隨地第九無間道時,正斷染污心心所法。令色等上所緣縛盡故,亦說名斷。色等法如燈明起,正能破闇。兼能熱器、燒炷、盡油。
3)復次,勿為止他,顯己宗義。但為顯示諸法正理,開悟學者,故作斯論。
11.2.略毘婆沙
1)問:為簡何事說具見言?世尊弟子復簡何事?
答:說具見言為簡隨信、隨法行者。世尊弟子為簡異生。
2)問:何故隨信、隨法行者不名具見?
2.1)答:若相續中,已具見四諦。已斷四邪見者得名具見。
隨信、隨法行者未已具見四諦,當具見故。未已斷四邪見,當已斷故不名具見。
2.2)復次,若相續中,已斷四種無知愚闇。已起四種無漏智者得名具見。
隨信、隨法行者未已斷四種無知愚闇。當已斷故。未已起四種無漏智。當已起故不名具見。
2.3)復次,若相續中,已破四種猶豫疑網。已起四種決定聖智者得名具見。
隨信、隨法行者未已破四種猶豫疑網。當已破故。未已起四種決定聖智。當已起故不名具見。
2.4)復次,若相續中,無如霜雹及餘災害煩惱、惡行、顛倒見者得名具見。
隨信、隨法行者猶有此事不名具見。如諸稼穡有災害者不名為具。此亦如是。
2.5)復次,若已降伏四諦洲者得名具見。
隨信、隨法行者。未已降伏四諦洲故不名具見。
3)問:何故異生不名世尊弟子?
3.1)答:若聞佛說三寶、四諦,決定信受者名世尊弟子。
異生聞說三寶、四諦。或信不信故不名世尊弟子。
3.2)復次,若唯事佛不事餘天者名世尊弟子。異生事佛或事餘天故不名世尊弟子。
3.3)復次,若於三寶得證淨者名世尊弟子。異生不爾故不名世尊弟子。
3.4)復次,若於佛法心不移動如門閫者名世尊弟子。
異生於佛法其心輕動如柳絮疊花故不名世尊弟子。
3.5)復次,若聞正法已。不為邪聞所壞者名世尊弟子。
異生聞正法已。或為邪聞所壞故不名世尊弟子。
4)問:此中說何等名具見世尊弟子耶?
答:此中說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名具見世尊弟子。
5)諸色未斷彼色繫耶乃至廣說。
5.1)此中諸色,若時名斷即時離繫。若時離繫即時名斷。先斷後離繫,先離繫後斷,無是事故。
5.2)染污心心所法。或先斷後離繫。或斷時即離繫。彼有九品。謂上上乃至下下。
5.3)前八品先斷後離繫。下下品斷時即離繫。謂上上品斷已,猶為後八品為所緣繫。乃至前八品斷已猶為下下品為所緣繫。同地九品展轉相緣為繫事故。
5.4)若斷第九品時,九品皆得離繫。於前八品所緣繫盡。彼相應繫先已盡故名得離繫。於第九品二繫俱盡故得離繫。是謂此處略毘婆沙。
11.3.解釋
1)[*引文]具見世尊弟子諸色未斷,彼色繫耶?答:如是。設色繫彼色未斷耶?答:如是。
1.1)前已說諸色若時名斷即時離繫。若時離繫即時名斷。先斷後離繫。先離繫後斷無是事故。以一切色最後無間道所斷故。爾時即名得離繫故。
1.2)預流、一來,五地諸色未斷而繫。
1.3)不還,
未離初靜慮染,四地諸色未斷而繫。
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三地諸色未斷而繫。
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二地諸色未斷而繫。
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一地諸色未斷而繫。
2)[*引文]具見世尊弟子諸受、想、行、識未斷,彼受、想、行、識繫耶?答:如是。
謂預流、一來有三界修所斷受、想、行、識未斷而繫。
不還未離初靜慮染。有八地修所斷受、想、行、識未斷而繫。
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有七地修所斷受、想、行、識未斷而繫。
乃至已離無所有處染。有一地修所斷受、想、行、識未斷而繫。
3)[*引文]有受、想、行、識繫,彼受、想、行、識非未斷。謂家家或一來或一間。欲界修所斷上中品結已斷遍知。彼相應受、想、行、識下品結繫。
3.1)此中家家,已斷欲界前三品或四品結。亦已斷彼相應受、想、行、識。
彼相應受、想、行、識猶為欲界後六品或五品結為所緣繫。
3.2)一來,已斷欲界前六品結。亦已斷彼相應受、想、行、識。
彼相應受、想、行、識猶為欲界後三品結為所緣繫。
3.3)一間,已斷欲界前七品或八品結。亦已斷彼相應受、想、行、識。
彼相應受、想、行、識猶為欲界後二品或一品結為所緣繫。是謂繫非未斷。
4)[*引文]具見世尊弟子諸色已斷,彼色離繫耶?答:如是。設色離繫,彼色已斷耶?答:如是。
4.1)前已說諸色若時名斷即時離繫。若時離繫即時名斷。先斷後離繫。先離繫後斷無是事故。以一切色最後無間道所斷故。爾時即名得離繫故。
4.2)謂不還者,
已離色染。五地諸色已斷離繫。
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四地諸色已斷離繫。
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三地諸色已斷離繫。
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二地諸色已斷離繫。
未離初靜慮染。一地諸色已斷離繫。
5)[*引文]具見世尊弟子諸受、想、行、識已斷。彼受、想、行、識離繫耶?答:諸受、想、行、識離繫。彼受、想、行、識已斷。
5.1)謂阿羅漢,三界見、修所斷受、想、行、識已斷離繫。
5.2)不還,已離無所有處染。三界見所斷及八地修所斷受、想、行、識已斷離繫。
已離識無邊處染,未離無所有處染。三界見所斷及七地修所斷受、想、行、識已斷離繫。
乃至未離初靜慮染。三界見所斷及一地修所斷受、想、行、識已斷離繫。
5.3)預流、一來,三界見所斷受、想、行、識已斷離繫。
6)[*引文]有受、想、行、識已斷非離繫。謂家家或一來或一間。欲界修所斷上中品結已斷遍知。彼相應受、想、行、識下品結繫。
6.1)此中家家,已斷欲界前三品或四品結。亦已斷彼相應受、想、行、識。
彼相應受、想、行、識猶為欲界後六品或五品結為所緣繫。
6.2)一來,已斷欲界前六品結。亦已斷彼相應受、想、行、識。
彼相應受、想、行、識猶為欲界後三品結為所緣繫。
6.3)一間,已斷欲界前七品或八品結。亦已斷彼相應受、想、行、識。
彼相應受、想、行、識猶為欲界後二品或一品結為所緣繫。是謂已斷非離繫。
11.4.問:諸預流者,若斷欲界上上品結。亦即斷彼相應受等。彼相應受等猶為八品結為所緣繫。若斷欲界上中品結。亦即斷彼相應受等。彼相應受等猶為七品結為所緣繫。此中何故不說預流?但說家家、一來、一間為繫非未斷及斷非離繫?
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1.1)復次,諸預流者壞相不定。是故不說。謂具縛者無如是義。不具縛者有如是義。家家等三皆有此義。其相不壞決定故說。
1.2)復次,諸預流者。若斷欲界一二品結。無死生義故不說之。
如斷五品。謂瑜伽師得初果已,為斷欲界修所斷結起大加行,必無未斷一大品結有死生故。如斷五品必無未斷第六品結有死生義。家家等三有死生故。此中偏說。
2)問:色、無色界八地受等亦有已斷非離繫義。及有猶繫非未斷義。如斷一品八品猶繫。乃至斷八品第九品猶繫。此中何故但說欲界不說色界無色界耶?
2.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2.2)復次,此中且顯初入加行。已說欲界即亦說彼。
2.3)復次,漸斷欲界修所斷結建立多種補特伽羅。謂斷三四說名家家。若斷第六說名一來。若斷七八。
3)問:欲界修所斷下品結分斷如一間者。亦有已斷非離繫義。及有猶繫非未斷義。此中何故但說欲界修所斷結上中品斷。又彼相應受、想、行、識。亦有上中品結繫義。如斷上上八品猶繫。若斷上中七品猶繫。若斷三四六五猶繫。何故但說下品結繫?
3.1)答:亦應說彼而不說者。應知此是有餘略說。欲令智者思力增故。
3.2)此中家家是預流差別。一間是一來差別。
3.3)家家有二種。謂生二家三家別故。
生二家者謂斷欲界前四品結。餘有欲界二有種子。
生三家者謂斷欲界前三品結。餘有欲界三有種子。
4)問:何故無有斷五品結名家家耶?
答:若斷第五,必斷第六成一來故。第六品結性羸劣故不能獨障證一來果。如一縷絲不能制象。
一間者。謂斷欲界前七品或八品結。餘有欲界一有種子。
5)問:彼或猶有二品結在。何故說彼為一間耶?
5.1)答:不以一品煩惱在故名為一間。但以彼有一有種子名一間故。
5.2)有餘師說:無斷八品名一間者。所以者何?若斷第八,必斷第九,成不還故。第九品結性羸劣故不能獨障證不還果。如一縷絲不能制象。如無斷五名為家家。
5.3)如實義者,有斷八品名為一間。無斷五品名家家者。所以者何?
+斷五品已,若斷第六證一來果。猶生欲界,自地所有引眾同分,定應熟業有與果義,不極為障。第六品結性羸劣故。不能獨障證一來果。故無斷五名家家者。
+斷八品已,若斷第九證不還果。決定無有生欲界義,自地所有引眾同分。定應熟業無與果義。極為障礙。第九品結雖性羸弱,而能助彼障不還果。故有斷八名一間者。
+由此故說有情三位定應熟業極作障礙。一者從頂將入忍位。二者將證不還果位。三者將得阿羅漢位。謂從頂位將入忍時,惡趣所有引眾同分,定應熟業極作障礙。義言:汝若得入忍位,決定不受三惡趣生。我於誰身當受異熟?由此於彼,極作障礙。
+聖者將離欲界染時,欲界所有引眾同分,定應熟業極作障礙。義言:汝若證不還果,決定不復受欲界生。我於誰身當受異熟?由此於彼極作障礙。
+聖者將離有頂染時,二界所有引眾同分。定應熟業極作障礙。義言:汝若成阿羅漢,決定不復受後有生。我於誰身當受異熟?由此於彼極作障礙。故無斷五名為家家。有斷第八名一間者。
5.4)家家有二謂天家家及人家家。
天家家者。謂於天上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一天處或二天處或三天處受二三生。或一天家或二天家或三天家受二三生。
人家家者。謂於人中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一洲處或二洲處或三洲處受二三生。或一人家或二人家或三人家受二三生。
5.5)一間有二謂天一間及人一間。
天一間者謂於天上唯受一生。或四大王眾天。或三十三天。或夜摩天。或覩史多天。或樂變化天。或他化自在天。受此一生。
人一間者。謂於人中唯受一生。或贍部洲。或東勝身洲。或西牛貨洲。受此一生。
5.6)由三緣故建立家家。一由業故。二由根故。三由結故。
由業故者謂先造作增長欲界二有或三有業。
由根故者謂彼已得對治欲界三品或四品結無漏諸根。
由結故者謂彼已斷欲界三品或四品結。於此三緣隨一不具不名家家。
5.7)由三緣故建立一間。一由業故。二由根故。三由結故。
由業故者謂先造作增長欲界一有業。
由根故者謂彼已得對治欲界七品或八品結無漏諸根。
由結故者謂彼已斷欲界七品或八品結。於此三緣隨一不具不名一間。
6)問:聖者為造欲界引眾同分業不?
6.1)有說:不造。所以者何?以欲界多諸過患,多諸災橫。是故聖者不造欲界引眾同分業。但造欲界滿眾同分業。問:若爾,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佛讚慈氏成佛事時。會中有學未離欲者。聞已發願:使我見彼勝妙事已,乃般涅槃。
答:彼豐資緣未觸重苦暫發此願。若觸重苦即便厭離一切有生。作是念言:設有是事能如怖鳥速飛於空。我亦今時速趣滅度。故彼不造能引欲界眾同分業。彼作是說:
家家二有或三有業。異生位造非於聖位。
三四品結或異生位或聖位斷。
一間一有業唯異生位造。
七八品結或異生位或聖位斷。
6.2)有說:聖者亦造欲界引眾同分業。彼業所引眾同分果。勢力熾盛。殊勝微妙。清淨鮮白。無諸過患。無諸災橫。隨順善品。彼作是說:
家家二有或三有業異生位造或於聖位。
三四品結或異生位或聖位斷。
一間一有業或異生位或聖位造。
七八品結或異生位或聖位斷。
7)問:若在欲界經生聖者,為復得生上二界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
+若得生者,增壹經說當云何通?如說:有五種補特伽羅。此間下種、此間究竟。一極七返有。二家家。三一來。四一間。五現法般涅槃。此間下種者謂在欲界入正性離生。此間究竟者謂在欲界得諸漏盡。有五補特伽羅。此間下種彼間究竟。一中般涅槃。二生般涅槃。三有行般涅槃。四無行般涅槃。五上流般涅槃。此間下種者謂在欲界入正性離生。彼間究竟者謂在色無色界得諸漏盡。
+若不生者,帝問經頌當云何通?如彼頌說:三於此知法,二於彼勝進,既得勝進已,俱昇梵輔天。彼第二說復云何通?如說:大德!我行如理,若有教誨我當奉行,即於此間作苦邊際。若無教誨,曾聞殊妙色究竟天。我後命終,當生於彼。
7.1)答:若在欲界經生聖者,不復得生色、無色界。
問:若爾,帝問經頌當云何通?答:彼二雖昇梵世而非死生謂有釋女名瞿比迦。有三苾芻常入其舍,以妙音聲為彼說法。彼聞法已心生淨信。厭患女身,願為男子。命終生在三十三天。為帝釋兒端嚴殊妙。天為立字稱瞿博迦。時三苾芻自愛聲故。命終生在健達縛中。健達縛者是天樂神,晝夜常為諸天作樂。時瞿博迦見已,便識告言:我昔聞汝法音,厭患女身。願為男子,命終生此三十三天。為帝釋兒端嚴殊妙。汝等曾修無上梵行,寧生卑賤健達縛中?時三樂神聞彼語已,二極羞愧,得離欲染,以神通力昇梵輔天。一猶住此,是故彼二雖昇梵世而非死生。有說:彼二雖有死生而不違理。謂昔人中但曾修得順決擇分。命終生在健達縛中。由瞿博迦譏誚彼故二極羞愧。得入見道,離欲界染,證不還果。命終生在梵輔天中。故有死生亦不違理。
問:彼第二說。復云何通?如說:大德我行如理。廣說如前。
答:帝釋不解阿毘達磨。不知欲界經生聖者不得上生故作是說。
問:彼對佛前作違理語。世尊何故不訶制之?
答:佛知彼言。雖復違理而不障道故不訶制。後入法性自當解了,恐彼羞恥故不訶之。
7.2)有說:欲界經生聖者,亦有得生色、無色界。
問:若爾,增壹經說當云何通?如說有五補特伽羅。乃至廣說。
答:聖者有二種。一有雜亂有移轉。二無雜亂無移轉。
有雜亂有移轉者,應知如帝問經說。無雜亂無移轉者,應知如增壹經說。由斯理趣二說善通。
7.3)評曰:若在欲界經生聖者,定不復生色無色界。所以者何?
若在欲界經生聖者必無三事。一者不退。二者不轉根。三者不生色無色界。聖道久住彼相續中,極堅牢故。恐上二界有長時苦同欲界故。
12.[發智論]有五補特伽羅。謂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見至、身證。此五補特伽羅。於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成就?幾不成就?答:隨信行。於三結。苦類智未已生皆成就。苦類智已生。二成就。一不成就。於三不善根。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皆不成就。於三漏。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二成就。一不成就。於四瀑流、軛、取。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三成就。一不成就。於四身繫。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於五蓋。未離欲染、道法智未已生皆成就。道法智已生。四成就。一不成就。已離欲染皆不成就。於五結。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二成就。三不成就。於五順下分結。未離欲染、苦類智未已生皆成就。苦類智已生。四成就。一不成就。已離欲染、苦類智未已生三成就。二不成就。苦類智已生。二成就。三不成就。於五順上分結。未離色染皆成就。已離色染。四成就。一不成就。於五見。苦類智未已生皆成就。苦類智已生。三成就。二不成就。於六愛身。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未離梵世染。四成就。二不成就。已離梵世染。一成就。五不成就。於七隨眠。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五成就。二不成就。於九結。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六成就。三不成就。於九十八隨眠。未離欲染、苦法智未已生皆成就。苦法智已生、苦類智未已生、欲界見苦所斷皆不成就。餘皆成就。苦類智已生、集法智未已生、三界見苦所斷皆不成就。餘皆成就。集法智已生、集類智未已生、三界見苦所斷及欲界見集所斷皆不成就。餘皆成就。集類智已生、滅法智未已生、三界見苦集所斷皆不成就。餘皆成就。滅法智已生、滅類智未已生、三界見苦集所斷及欲界見滅所斷皆不成就。餘皆成就。滅類智已生、道法智未已生、三界見苦集滅所斷皆不成就。餘皆成就。道法智已生、三界見苦集滅所斷及欲界見道所斷皆不成就。餘皆成就。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苦類智未已生欲界一切不成就。餘皆成就。苦類智已生、集類智未已生、欲界一切及色無色界見苦所斷不成就。餘皆成就。集類智已生、滅類智未已生、欲界一切及色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成就。餘皆成就。滅類智已生、欲界一切、色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不成就。餘皆成就。已離色染、苦類智未已生、欲色界一切不成就。餘皆成就。滅類智已生、集類智未已生、欲色界一切及無色界見苦所斷不成就。餘皆成就。集類智已生、滅類智未已生、欲色界一切及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成就。餘皆成就。滅類智已生、欲色界一切及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不成就。餘皆成就。如隨信行。隨法行亦爾。
[大毘婆沙論]
有五補特伽羅謂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見至、身證。乃至廣說。
12.1.問:何故尊者此結蘊中,依五補特伽羅作論。後智、定蘊中,依七補特伽羅作論。謂於此五加慧解脫及俱解脫?
1)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2)復次,此結蘊中,依有結者,而作論故不說後二。
智定蘊中,依有智、定者,而作論故。有結、無結者俱應說之。
3)復次,此結蘊中,依有煩惱者,而作論故不說後二。
智定蘊中依有智定者,而作論故。有煩惱、無煩惱者俱應說之。
4)復次,此結蘊中以補特伽羅為章。以煩惱為門故不說後二。
智定蘊中以補特伽羅為章。以智定為門故亦說後二。
是故此彼依五、依七補特伽羅而造於論。
12.2.云何七補特伽羅?
1)云何隨信行補特伽羅?
1.1)謂有一類。本來稟性多信、多愛、多恩、多樂、多隨順、多勝解。不好思量、觀察、簡擇。
1.2)由彼稟性多信等故,有時遇佛或佛弟子為說法要,教授、教誡。廣為開闡無常、苦、空無我等義。彼作是念:所為我說無常、苦、空、無我等義甚為善哉。欲令我修如是觀行。我應無倒精勤修學。
1.3)彼勤修學無常、苦、空、無我等觀。既淳熟已,漸次引起世第一法。次復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一切皆名隨信行者。
1.4)此隨信行補特伽羅。或是預流向。或是一來向。或是不還向。
謂若具縛或乃至斷五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預流向。
若斷六品或乃至斷八品結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一來向。
若離欲染,或乃至離無所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彼於見道十五心頃名不還向。
2)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
2.1)謂有一類。本來稟性多思、多量、多觀察、多簡擇。不好信、愛、恩、樂、隨順及與勝解。
2.2)由彼稟性多思等故。有時遇佛或佛弟子為說法要,教授、教誡。廣為開闡無常、苦、空、無我等義。彼作是念:所為我說無常、苦、空、無我等義。我應觀察為實?為虛?審觀察已,知無顛倒。復作是念:甚為善哉。欲令我修如是觀行。我應無倒精勤修學。所餘廣說如隨信行。
3)云何信勝解補特伽羅?
3.1)謂隨信行得道類智,捨隨信行,得信勝解。
3.2)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答: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隨信行名。得名者得信勝解名。捨道者捨見道。得道者得修道。
3.3)此信勝解補特伽羅。或是預流果。或是一來向。或是一來果。或是不還向。或是不還果。或是阿羅漢向。
謂住預流果未勝進來名預流果。
若從此勝進名一來向。
若住一來果未勝進來名一來果。
若從此勝進名不還向。
若住不還果未勝進來名不還果。
若從此勝進名阿羅漢向。
4)云何見至補特伽羅?
4.1)謂隨法行得道類智,捨隨法行,得見至。
4.2)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答: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隨法行名。得名者得見至名。捨道者捨見道。得道者得修道。
4.3)此見至補特伽羅。或是預流果。乃至或是阿羅漢向。如信勝解應說其相。
5)云何身證補特伽羅?
5.1)謂信勝解或見至,以身具證八解脫,未以慧盡諸漏。彼捨信勝解或見至得身證。
5.2)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外國諸師作如是說: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信勝解或見至名。得名者得身證名。捨道者捨信勝解或見至道。得道者得身證道。
5.3)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此捨名得名。非捨道得道。信勝解等得滅定時,不捨、不得,無漏道故。
6)云何慧解脫補特伽羅?
6.1)謂信勝解或見至,但以慧盡諸漏。未以身具證八解脫。彼捨信勝解或見至得慧解脫。
6.2)問:彼於爾時何所捨得?答: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信勝解或見至名。得名者得慧解脫名。捨道者捨修道。得道者得無學道。
7)云何俱解脫補特伽羅?
7.1)謂慧解脫,或見至、或身證,以身具證八解脫,亦以慧盡諸漏。彼捨慧解脫或見至或身證得俱解脫。
7.2)若先得阿羅漢果,後得滅定。彼捨慧解脫得俱解脫。
但捨名得名。非捨道得道。如捨信勝解等,得身證說。
7.3)若先得滅定,後得阿羅漢果。彼捨身證得俱解脫。
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身證名。得名者得俱解脫名。捨道者捨修道。得道者得無學道。
7.4)若諸菩薩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彼盡智時,捨見至,得俱解脫。
捨名得名。捨道得道。捨名者捨見至名。菩薩修位名見至故。得名者得俱解脫名。諸佛皆是俱解脫故。捨道者捨修道。得道者得無學道。
7.5)西方師說:菩薩學位先起滅定,後得菩提。彼捨身證得俱解脫。
7.6)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三十四念得菩提故。菩薩學位未起滅定故。盡智時定捨見至,得俱解脫。必無鈍根未得滅定得盡智時,成俱解脫故。無捨信勝解,得俱解脫者。
12.3.何故名...
1)問:何故名俱解脫?
答:障有二分。一煩惱障。二解脫障。於二分障心解脫故名俱解脫。
問:若先得阿羅漢果,後得滅定者,彼於解脫障何等心解脫?有漏耶?無漏耶?
有說:有漏以無漏心得盡智時已解脫故。
評曰:應作是說:有漏、無漏俱得解脫。所以者何?解脫有二種。一者行世解脫。二者在身解脫。彼未得滅定時,入出定心不得行世。不行世故不得在身。
若得滅定,入出定心行世在身故名解脫。是故有漏無漏二心俱得解脫。如俱解脫依義立名。前五立名亦應依義。
2)問:何故名隨信行?
2.1)答:由彼依信,隨信行故,名隨信行。謂依有漏信隨無漏信行。依有縛信隨解脫信行。依有繫信隨離繫信行。由信為先得入聖道。
2.2)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以來性多信故。
2.3)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不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作。
2.4)或聞他勸汝應商賈。或應事王。或應習學書、算印等種種伎藝以自存活。亦不思察。廣說乃至。聞已便作。
2.5)或聞他勸汝應出家亦不思察:為應出家?不應出家?為能出家?不能出家?為能持戒?不能持戒?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他勸已即便出家。
2.6)既出家已。若聞他勸汝應誦習,彼不思察:為應誦習?不應誦習?為能誦習?不能誦習?為有宜便?為無宜便?為素怛纜?為毘柰耶?為阿毘達磨?聞他勸已即便誦習。
2.7)或聞他勸營理僧事亦不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作。
2.8)或聞他勸住阿練若,亦不思察:我為應住?為不應住?我為能住?為不能住?為有宜便?為無宜便?聞已便住。
2.9)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信行。
3)問:何故名隨法行?
3.1)答:由彼依法,隨法行故名隨法行。謂依有漏法隨無漏法行。依有縛法隨解脫法行。依有繫法隨離繫法行。由慧為先得入聖道。
3.2)如是種類補特伽羅從本以來性多慧故。
3.3)若聞他勸汝應務農以自存活,彼便思察:我為應作?為不應作?我為能作?為不能作?為有宜便?為無宜便?審思察已然後作之。餘廣如前隨信行說。
3.4)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法行。
4)問:隨信行者。如有爾所信亦有爾所慧。隨法行者。如有爾所慧亦有爾所信。何故一名隨信行?一名隨法行耶?
4.1)答:或但信他展轉修行而入聖道。或自思察展轉修行而入聖道。
若但信他展轉修行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自思察展轉修行入聖道者名隨法行。
4.2)復次,或由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不廣大而入聖道。或由三力皆悉廣大而入聖道。
若由三力皆不廣大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三力皆悉廣大入聖道者名隨法行。
4.3)復次,或由止行而入聖道。或由觀行而入聖道。
若由止行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觀行入聖道者名隨法行。
4.4)復次,或樂奢摩他。或樂毘鉢舍那。
樂奢摩他者名隨信行。樂毘鉢舍那名隨法行。如樂憙欲亦爾。
4.5)復次,或由止為先而入聖道。或由觀為先而入聖道。
若由止為先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觀為先入聖道者名隨法行。
4.6)復次,或有奢摩他增或有毘鉢舍那增。
奢摩他增者名隨信行。毘鉢舍那增者名隨法行。
4.7)復次,或由止熏心依觀得解脫。或由觀熏心依止得解脫。
若由止熏心依觀得解脫者名隨信行。若由觀熏心依止得解脫者名隨法行。
4.8)復次,或有鈍根或有利根。
若鈍根者名隨信行。若利根者名隨法行。
4.9)復次,或有說智或有開智。
有說智者名隨信行。有開智者名隨法行。
4.10)復次,或由緣力而入聖道。或由因力而入聖道。
若由緣力入聖道者名隨信行。若由因力入聖道者名隨法行。
4.11)復次,或得增上心奢摩他,非增上慧毘鉢舍那。或得增上慧毘鉢舍那,非增上心奢摩他。
前名隨信行。後名隨法行。
4.12)復次,如世尊說二因二緣能生正見。一外聞他法音。二內如理作意。
若外聞他法音多者名隨信行。若內如理作意多者名隨法行。
4.13)復次,如契經說:人有四法多有所作。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若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多者名隨信行。若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多者名隨法行。
4.14)復次,或有多住無貪善根。或有多住無癡善根。
多住無貪善根者名隨信行。多住無癡善根者名隨法行。
4.15)復次,或有外信有情。或有內思正法。
外信有情者名隨信行。內思正法者名隨法行。
5)問:何故名信勝解?
答:由彼依信,得信勝解故名信勝解。謂依見道所攝信,得修道所攝信勝解。依向道所攝信,得果道所攝信勝解。
復次,由彼補特伽羅以信為先,心脫三結是故名信勝解。
6)問:何故名見至?
答:由彼依見,得至於見,故名見至。謂依見道所攝見,得至修道所攝見。依向道所攝見,得至果道所攝見。
復次,由彼補特伽羅以見為先心,脫三結是故名見至。
7)問:信勝解亦應名信至,見至亦應名見勝解。何故一名信勝解?一名見至耶?
答:如信勝解名信勝解,見至亦應名見勝解。如見至名見至,信勝解亦應名信至。而不爾者,欲現異相異門說法令諸智者愛樂受持,不相雜亂。
8)問:何故名身證?
答:由彼以身證八解脫。未以慧盡諸漏故名身證。
9)問:何故名慧解脫?
答:由彼以慧盡諸漏,未以身證八解脫故名慧解脫。俱解脫名如前已釋。
10)問:如見道中,依利鈍別建立二種補特伽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修道中,亦依利鈍別建立二種補特伽羅。謂信勝解及見至。何故無學道中不依利鈍別建立二種補特伽羅,而總說一或慧解脫或俱解脫耶?
10.1)答: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或有漏道為斷對治。或無漏道為斷對治。
若非想非非想處,唯無漏道為斷對治故。總立一補特伽羅。
10.2)復次,前位或有貪多行者。或有不者。
若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身等無貪故總立一補特伽羅。
10.3)復次,前位或有癡多行者。或有不者。
若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身等無癡故總立一補特伽羅。
10.4)復次,前位或有慢多行者或有不者。
若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身等無慢故總立一補特伽羅。
10.5)復次,以無學位解脫平等故總立一補特伽羅。
如契經說:如來解脫與阿羅漢苾芻解脫等無差別。
10.6)復次,以無學位同剪三界煩惱重髻。同截有頂煩惱頸首。同越三界後有關津。同棄三界所有愛欲。故總立一補特伽羅。
10.7)有作是說:無學位中亦有二種補特伽羅謂時解脫、不時解脫。
11)問:若爾,唯應建立二種補特伽羅。謂鈍及利。或應立六補特伽羅。謂見、修、無學位各有二種。即隨信行乃至第六不時解脫。如何立七補特伽羅?
答:由五緣故建立七種。一由加行故。二由根故。三由定故。四由解脫故。五由定及解脫故。
由加行故者謂隨信行及隨法行。
由根故者謂信勝解及見至。
由定故者謂身證。
由解脫故者謂慧解脫。
由定及解脫故者謂俱解脫。
12.4.或應說
1)隨信行者
1.1)或應說一謂七種中名隨信行。
1.2)或應說三謂由根故。即下、中、上。
1.3)或應說五謂由種性故。即退法乃至堪達。
1.4)或應說十五謂由道故。即苦法智忍乃至道類智忍位。
1.5)或應說七十三謂由離染故。
即欲界具縛、離一品乃至九品染為十。
離初靜慮一品乃至九品染為九。欲界第十即初靜慮具縛者故不別說。後類應知。
乃至離無所有處一品乃至九品染為九。合七十三。(10+7*9=73)
1.6)或應說六百五十七謂由所依故。即三洲、六欲天所依,各有前說七十三種。(3+6=9*73=657)
若以根、種性、道、離染、所依,二合、三合、四合、五合,其數增長,如理應思。
若以在身剎那分析應說無量隨信行者。此中總說一隨信行。
2)如隨信行數,隨法行亦爾。根、道、離染、所依等故。唯種性別,以隨法行唯是不動種性攝故。
3)信勝解者
3.1)或應說一謂七種中名信勝解。
3.2)或應說三謂由根故。
3.3)或應說五謂由種性故。
3.4)或應說八十一謂由離染故。
即欲界具縛、離一品乃至九品染為十。
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各一品乃至九品染為六十三。
離非想非非想處一品乃至八品染為八合八十一。
有說:離染故應說八十二。謂前說八十一加離有頂第九品染無間道時。
3.5)或應說四百五謂由所依故。
即欲界所依有八十一。
初靜慮所依有七十二。
第二靜慮所依有六十三。
第三靜慮所依有五十四。
第四靜慮所依有四十五。
空無邊處所依有三十六。
識無邊處所依有二十七。
無所有處所依有十八。
非想非非想處所依有九謂彼具縛及離一品乃至八品染為九。合四百五。
3.6)有說此應說四百一十四。
謂欲界所依有八十二。
初靜慮所依有七十三。
第二靜慮所依有六十四。
第三靜慮所依有五十五。
第四靜慮所依有四十六。
空無邊處所依有三十七。
識無邊處所依有二十八。
無所有處所依有十九。
非想非非想處所依有十。謂彼具縛及離一品乃至八品染為九。離第九品無間道時為彼第十。
此依九地所依分別。若依二十九處所依分別其數多少如理應思。以根、種性、離染、所依,二三四合數更增廣。若以在身剎那分析應說無量。信勝解者此中總說一信勝解。
4)如信勝解,見至亦爾。根及離染、所依等故。唯種性別,以諸見至唯是不動種性攝故。
5)身證者
5.1)或應說一謂七種中名身證。
5.2)或應說三謂由根故。
5.3)或應說六謂由種性故。即退法乃至不動法。
5.4)或應說九謂由離染故。即非想非非想處具縛及離一品乃至八品染為九。
復有說者此應說十謂即前九加離第九無間道時為彼第十。
5.5)或應說二十七謂由所依故。欲界所依有九。色界所依有九。無色界所依有九。此唯非想非非想處。非三無色。得滅定者不生彼故。
有說此應說三十。謂三界各加第九無間道時。此依三界、所依分別。若依地、處、所依分別,其數多少如理應思。以根、種姓、離染、所依,二三四合數更增廣。若以在身剎那分析有無量。身證者此中總說為一身證。
6)慧解脫者
6.1)或應說一謂七種中名慧解脫。
6.2)或應說三謂由根故。
6.3)或應說六謂由種性故。
6.4)或應說九謂由所依故。即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所依。此依九地所依分別。若依二十九處所依分別成二十九。若以根、種性、所依,二三合數如理應思。若以在身剎那分析即有無量。慧解脫者此中總說一慧解脫。
7)如慧解脫數,俱解脫亦爾。有差別者謂彼所依,以俱解脫不在下三無色處故。
12.5.解釋
1)[*引文]此五補特伽羅於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成就?幾不成就?
此中尊者以補特伽羅為章,以諸煩惱為門故作斯問。
2)[*引文]答:隨信行於三結苦類智未已生,皆成就。苦類智已生。二成就。一不成就。
二成就者謂戒禁、取疑。彼通三界二四部故。一不成就者謂薩迦耶見。彼唯通三界見苦所斷故。
3)[*引文]於三不善根,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皆不成就。
此三唯是欲界繫故。已離欲染者彼異生位先已離故。後准應知。
4)[*引文]於三漏,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二成就。一不成就。
二成就者謂有漏、無明漏。一不成就者謂欲漏。
5)[*引文]於四瀑流軛取,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三成就。一不成就。
三成就者謂有見、無明瀑流軛、見、戒禁、我語取。一不成就者謂欲瀑流軛取。
6)[*引文]於四身繫,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
二成就者謂戒禁取、此實執身繫。二不成就者謂貪欲、瞋恚身繫。
7)[*引文]於五蓋,未離欲染道法智未已生皆成就。道法智已生四成就一不成就。已離欲染皆不成就。
五蓋唯是欲界繫故。四成就者謂前四蓋。一不成就者謂疑蓋。道法智已生彼已斷故。
8)[*引文]於五結,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二成就。三不成就。
二成就者謂貪、慢結。通三界繫故。三不成就者謂瞋、嫉、慳結。唯欲界繫故。
9)[*引文]於五順下分結,未離欲染苦類智未已生皆成就。苦類智已生。四成就。一不成就。四成就者謂初後各二。一不成就者謂有身見。
10)[*引文]已離欲染,苦類智未已生。三成就二不成就。
三成就者謂後三。二不成就者謂初二。
11)[*引文]苦類智已生。二成就。三不成就。
二成就者謂後二。三不成就者謂初三。
12)[*引文]於五順上分結,未離色染皆成就。已離色染。四成就。一不成就。
四成就者謂除色貪。一不成就者謂色貪。
13)[*引文]於五見,苦類智未已生皆成就。苦類智已生。三成就。二不成就。
三成就者謂後三。二不成就者謂初二。
14)[*引文]於六愛身,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未離梵世染。四成就。二不成就。
四成就者謂初後各二。二不成就者謂鼻、舌、觸所生愛身。
15)[*引文]已離梵世染。一成就。五不成就。
一成就者謂第六。五不成就者謂前五。
16)[*引文]於七隨眠,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五成就。二不成就。
五成就者謂有貪等五。二不成就者謂欲貪、瞋恚。
17)[*引文]於九結,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六成就。三不成就。
六成就者謂愛等六。三不成就者謂恚、嫉、慳。
18)[*引文]於九十八隨眠,未離欲染。苦法智未已生皆成就者。
謂具縛者苦法智忍時一切隨眠無不成就。餘廣說如本論。
12.6.廣解
1)隨信行
問:何故不說道類智已生耶?答:彼若已生,非隨信行。是故不說。
2)如隨信行,隨法行亦爾。此二地、道、離染、所依。若定、若生無不皆等,唯根有異。謂鈍根者名隨信行。利根者名隨法行故。
3)信勝解
3.1)於三結,皆不成就。彼唯見所斷故。
3.2)於三不善根,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皆不成就。彼唯欲界繫故。
未離欲染者謂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
已離欲染者謂不還果、阿羅漢向。彼或異生位已離欲染。或至聖位方離欲染。後准應知。
3.3)於三漏,未離欲染皆成就。已離欲染。二成就一不成就。
二成就者謂有漏、無明漏。一不成就者謂欲漏。
3.4)於四瀑流軛,未離欲染三成就一不成就。三成就者謂欲有無明瀑流軛。一不成就者謂見瀑流軛。
已離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二成就者謂有、無明瀑流軛。二不成就者謂欲、見瀑流軛。
3.5)於四取,未離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二成就者謂欲、我語取。二不成就者謂見、戒禁取。
已離欲染一成就三不成就。一成就者謂後一。三不成就者謂前三。
3.6)於四身繫,未離欲染二成就二不成就。二成就者謂前二。二不成就者謂後二。
已離欲染皆不成就。前二唯欲界繫。後二唯見所斷故。
3.7)於五蓋,未離欲染四成就一不成就。四成就者謂前四。一不成就者謂後一。
已離欲染皆不成就。前四後一皆欲界繫故。
3.7)於五結,未離欲染皆成就。
已離欲染二成就三不成就。二成就者謂貪、慢結。三不成就者謂瞋、嫉、慳。
3.8)於五順下分結,未離欲染二成就三不成就。二成就者謂前二。三不成就者謂後三。
已離欲染,皆不成就。前二欲界繫。後三見所斷故。
3.9)於五順上分結,未離色染皆成就。
已離色染四成就一不成就。四成就者謂除色貪。一不成就者謂色貪。
3.10)於五見,皆不成就彼唯見所斷故。
3.11)於六愛身,未離欲染皆成就。
已離欲染,未離梵世染,四成就二不成就。四成就者謂初後各二。二不成就者謂中間二。
已離梵世染,一成就五不成就。一成就者謂後一。五不成就者謂前五。
3.12)於七隨眠,未離欲染五成就二不成就。五成就者謂欲貪瞋恚有貪慢無明。二不成就者謂見疑。
已離欲染,三成就四不成就。三成就者謂有貪、慢、無明。四不成就者謂餘四。
3.13)於九結,未離欲染六成就三不成就。六成就者謂愛恚慢無明嫉慳結。三不成就者謂見取疑結。
已離欲染,三成就六不成就。三成就者謂愛、慢、無明。六不成就者謂餘六。
3.14)於九十八隨眠,
+未離欲染,十成就、八十八不成就。十成就者謂三界修所斷。八十八不成就者謂三界見所斷。
+已離欲染,未離色染,六成就、九十二不成就。六成就者謂色無色界修所斷。九十二不成就者。謂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所斷。
+已離色染,三成就九十五不成就。三成就者謂無色界修所斷。九十五不成就者謂三界見所斷。及欲、色界修所斷。
4)如信勝解,見至亦爾。此二地、道、離染、所依。若定、若生,無不皆等。唯根有異。謂鈍根者名信勝解。利根者名見至故。
5)身證
5.1)於三結、三不善根,皆不成就。
以三結唯見所斷故。三不善根唯欲界繫故。身證必已離三界見所斷及下八地修所斷故。
5.2)於三漏,二成就一不成就。二成就者謂有、無明漏。一不成就者謂欲漏。
5.3)於四瀑流軛,二成就二不成就。二成就者謂有、無明。二不成就者謂欲、見。
5.4)於四取,一成就三不成就。一成就者謂我語取。三不成就者謂餘三取。
5.5)於四身繫及五蓋皆不成就。前二身繫及五蓋唯欲界繫故。後二身繫唯見所斷故。
5.6)於五結,二成就三不成就。二成就者謂貪、慢結。三不成就者謂瞋、嫉、慳結。
5.7)於五順下分結,皆不成就。前二唯欲界繫。後三唯見所斷故。
5.8)於五順上分結,四成就一不成就。一不成就者謂色貪。四成就者謂餘四。
5.9)於五見,皆不成就。於見所斷,久已離故。
5.10)於六愛身,一成就五不成就。一成就者謂第六。五不成就者謂前五。
5.11)於七隨眠,三成就四不成就。三成就者謂有貪、慢、無明。四不成就者謂餘四。
5.12)於九結,三成就六不成就。三成就者謂愛、慢、無明。六不成就者謂餘六。
5.13)於九十八隨眠,三成就九十五不成就。三成就者謂無色界修所斷。九十五不成就者謂三界見所斷。及欲色界修所斷。
12.7.頗有
1)問:頗有聖者成就九十八隨眠耶?
答:有。謂具縛者入正性離生,住苦法智忍時。
2)問:頗有聖者已斷八十八隨眠,未斷十隨眠,而未得果耶?
答:有。謂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住滅類智時。彼欲界三十六隨眠。色界三十一隨眠。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二十一隨眠已斷。未斷無色界見道所斷七及修所斷三隨眠而未得果住向道故。
3)問:頗有已斷九十八隨眠,而未得阿羅漢果耶?
答:有。謂已離無所有處染,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彼已斷欲界三十六隨眠。色界三十一隨眠。下三無色三十一隨眠。而未得阿羅漢果,彼或是異生,或是不還者故。
4)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九十八隨眠依界建立,不依地故。由此彼問應答言無。
13.[發智論]三結等緣
有身見與有身見為幾緣?有身見與戒禁取?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為幾緣?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與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為幾緣?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與有身見?乃至無色界修所斷慢隨眠為幾緣?答:有身見與有身見,為或四、三、二、一緣。云何四?如有身見無間起有身見。即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四緣。云何三?如有身見無間起有身見。不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三緣,除所緣。或有身見無間起餘心,後起有身見。即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三緣,除等無間。云何二?如有身見無間起餘心,後起有身見。不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二緣,謂因、增上。云何一?後生有身見,與前生有身見。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未來有身見,與過去現在有身見。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未來現在有身見,與過去有身見。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欲界有身見。與色無色界有身見。為一增上。色無色界有身見。與欲界有身見。若作等無間。為等無間、增上。不作等無間。一增上。色界有身見。與無色界有身見。為一增上。無色界有身見。與色界有身見。若作等無間。為等無間、增上。不作等無間,一增上。如有身見。與有身見。應知有身見。與餘一切非遍行。餘一切非遍行。與一切非遍行。一切遍行。與一切非遍行亦爾。有身見與戒禁取。為或四三二一緣。云何四?如有身見無間起戒禁取。即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四緣。云何三?如有身見無間起戒禁取。不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三緣,除所緣。或有身見無間起餘心。後起戒禁取。即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三緣。除等無間。云何二?如有身見無間起餘心。後起戒禁取。不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二緣,謂因、增上。云何一?後生有身見。與前生戒禁取。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未來有身見。與過去現在戒禁取。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未來現在有身見。與過去戒禁取。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欲界有身見。與色無色界戒禁取。為一增上。色無色界有身見。與欲界戒禁取。若作所緣。非等無間。為所緣增上。若作等無間非所緣。為等無間所緣增上。若作等無間及所緣。為等無間所緣增上。不作等無間及所緣。一增上。色界有身見。與無色界戒禁取。為一增上。無色界有身見。與色界戒禁取。若作所緣。非等無間。為所緣增上。若作等無間。非所緣。為等無間增上。若作等無間及所緣。為等無間所緣增上。不作等無間及所緣。一增上。如有身見與戒禁取。應知有身見。與餘一切遍行。切遍行與一切遍行。餘一切非遍行。與一切遍行亦爾。
[大毘婆沙論]
有身見與有身見為幾緣?有身見與戒禁取。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為幾緣?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與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為幾緣?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與有身見乃至無色界修所斷慢隨眠為幾緣?乃至廣說。
13.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執:緣無實性。如譬喻者。問:彼師何故作此執耶?答:彼依契經故作是執。謂契經說:無明緣行。彼作是言:無明無異相。行有異相。云何無異相法與有異相法作緣而有實?大德說曰:諸師隨想、施設緣名非實有性。為遮彼執,顯實有緣。故作斯論。
1)若執諸緣無實性者,應一切法皆無實性。四緣具攝一切法故。
謂因緣攝一切有為法。
等無間緣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心心所法。攝餘過去、現在一切心心所法。
所緣緣、增上緣總攝一切法。
2)復次,若諸緣性非實有者。則一切法無甚深義。
謂若顯示一切法時,若不攝在諸緣觀察,則為麁淺,易可了知。
若攝在緣而觀察者,則為甚深過四大海。唯佛種智能究竟知。
3)復次,若諸緣性非實有者。應不施設三種菩提。
謂以上智觀察緣性名佛菩提。若以中智觀察緣性名獨覺菩提。若以下智觀察緣性名聲聞菩提。
4)復次,若諸緣性非實有者。覺慧應無三品轉義。
4.1)謂諸覺慧下應常下。中應常中。上應常上。然諸覺慧下可為中。中可為上。故諸緣性定實有體。有功能故。
4.2)由此尊者妙音說曰:若諸緣性非實有者。師應不能令弟子慧初劣後勝。弟子亦應常為弟子不轉成師。然由諸緣性實有故。師令弟子慧得漸增。弟子有時得成師義。故諸緣性決定實有。
4.3)問:若諸緣性是實有者。云何通彼所引契經?答:無明自體雖無異相而所作業得有異相。謂無量門、無量梯隥。功能差別與行作緣。譬如一人有五伎藝。彼體雖一,而用有五。
5)復次,為欲顯示諸有為法自性羸劣,不得自在。依怙於他,無自作用。不隨己欲。故作斯論。
5.1)自性羸劣者,謂諸有為法,從緣生性,立自性名。
有說:有為有生滅故自性羸劣。
有說:有為從緣生故自性羸劣。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色是無常。諸因諸緣能生色者亦是無常。既是無常因緣所起色云何常?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由羸劣故,諸有為法。或四緣生或三緣生或二緣生。尚無一緣獨能生者,何況無緣?故有為法自性羸劣。如羸病者。或四人扶或三人扶。或二人扶方能起住。尚無一人獨令起住,何況無人?
5.2)不得自在者,謂諸有為法,無自力用,而可得生。
5.3)依怙於他者,謂諸有為法,必依怙他,方能起用。
5.4)無自作用者,謂諸有為法,不能自起分別作用。誰造於我?我為造誰?
5.5)不隨己欲者,謂諸有為法,無自欲樂:勿令我生!勿令我滅!而得遂者。
6)復次,為欲開示迷緣起者緣起正理。故作斯論。
謂或有執:唯有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是緣起法。
為令彼迷得開解故。顯有為法皆是緣起。眾世所言,此中應說。
7)復次,勿為止他顯己宗義。但欲開示緣起正理,令他得解。故作斯論。
13.2.解釋:有身見與有身見
1)[*引文]答:有身見與有身見,為或四、三、二、一緣。
問:何故此中問有身見與有身見為幾緣?答言為或四三二一緣。後智蘊中,問:法智與法智為幾緣?答言因、等無間、所緣、增上耶?
1.1)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1.2)復次,此彼應同而有異者。是作論者,以種種說,作種種文,莊嚴於義。使不雜亂,令易受持。
1.3)復次,為欲顯示二門、二略、二階、二隥、二炬、二明、二文、二影。如此所說,彼亦應然。如彼所說,此亦應然。故作是說。
1.4)復次,此說是了義。彼說不了義。此說無別意。彼說有別意。此說無別因。彼說有別因。此說是勝義。彼說是世俗。
1.5)復次,此所作論,依四分別。一分別界。二分別世。三分別剎那。四分別等無間緣。
彼所作論,依一分別。謂但分別等無間緣。故此所說與彼有異。此中四者。
2)[*引文]云何四?如有身見無間起有身見。即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四緣。
2.1)謂一剎那有身見,無間第二剎那有身見現在前。
2.2)此後所生即緣前起。彼前與後具作四緣。謂因、等無間、所緣、增上緣。
因緣者。謂前生有身見,與後生有身見為二因。謂同類因及遍行因。
等無間緣者。謂後生有身見,從前生有身見,無間而生。
所緣緣者。謂後生有身見,緣前生有身見而生。
增上緣者。謂前於後,或唯無障或不礙生。
2.3)此中因緣如種子法。等無間緣如開避法。所緣緣如任杖法。增上緣如不障法。
2.4)後生有身見,由前生有身見為四緣攝受故。能行世,能取果,能作業,能知緣。
此中三者。
3)[*引文]云何三?如有身見,無間起有身見,不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三緣,除所緣。
3.1)謂一剎那有身見,無間第二剎那有身見現在前。
3.2)此後所生不緣前起。謂或緣色、受、想、行、識。或除前有身見,緣所餘行蘊。彼前與後但作三緣。謂因、等無間、增上緣。釋此三緣如前廣說。
3.3)後生有身見,由前生有身見,為三緣攝受故。能行世,能取果,能作業,能知緣。
4)[*引文]或有身見,無間起餘心,後起有身見。即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三緣,除等無間。
4.1)謂一剎那有身見,無間第二剎那有身見不現在前。
4.2)或邊執見,或邪見,或見取,或戒禁取,或疑,或貪,或瞋,或慢,或無明,或有漏善,或無覆無記心現在前。
4.3)此後還起有身見即緣前生有身見。彼前與後但作三緣謂因、所緣、增上緣。釋此三緣如前廣說。
4.4)後生有身見,由前生有身見,為三緣攝受故。能行世、能取果、能作業、能知緣。
此中二者。
5)[*引文]云何二?如有身見,無間起餘心,後起有身見。不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二緣。謂因、增上。
5.1)謂一剎那有身見,無間第二剎那有身見不現在前。或邊執見乃至或無覆無記心現在前。
5.2)此後還起有身見不緣前生有身見。謂或緣色、受、想、行、識。或除有身見,緣所餘行蘊。彼前與後但作二緣。謂因、增上緣。釋此二緣如前廣說。
5.3)後生有身見,由前生有身見為二緣攝受故。能行世、能取果、能作業、能知緣。
此中一者。
6)[*引文]云何一?後生有身見與前生有身見,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
以後與前無因緣、無等無間緣義故。
問:何故此中問一答二?
6.1)答:論者作論立法非一。或有先遮後答。或有先答後遮。
先遮後答者。如此中說: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者是遮二緣。不作所緣,一增上者。是答一緣。
先答後遮者。如一行納息說:若前生未斷則繫者是答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者是遮不繫。
6.2)復有說者,此俱是答。謂後與前。若作所緣,便為二緣,答前二問。不作所緣,但為一緣,答此一問。前答二中,但答一分。所未答者,此中答之。後准此釋。
7)[*引文]未來有身見與過去、現在有身見。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未來、現在有身見,與過去有身見。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
7.1)問:現在有身見正有作用可能緣境。過去有身見作用已息如何能緣?而此中說,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
答:過去有身見曾在現在時,緣彼已滅。今雖過去追談彼用。故作是說。
7.2)問:此中前說後生有身見與前生有身見,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者。說過去後生有身見與過去前生有身見為二一緣。何故不說未來有身見與未來有身見為二一緣耶?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此中但說有前後者。彼無前後,故略不說。
7.3)問:未來生位與未生者豈無前後?
答:世無別故不名前後。
7.4)問:若爾,過去前生後生世既無別,應非前後。
答:彼法曾在現在等時,有世別義,故成前後。未來不爾,故略不說。
13.3.解釋:三界
1)[*引文]欲界有身見,與色、無色界有身見,為一增上。
1.1)謂欲界有身見,於上二界有身見。或唯無障或不礙生故為一增上緣。
1.2)非因緣者謂界、地別,因果斷故。
1.3)非等無間緣者謂無下地煩惱,無間上地煩惱現在前故。
1.4)非所緣緣者謂決定無上地煩惱緣下義故。
2)[*引文]色、無色界有身見,與欲界有身見。若作等無間,為等無間、增上。不作等無間,一增上。
2.1)謂若住色無色界有身見俱生心而命終,起欲界有身見俱生心而結生者。
彼色、無色界有身見,與欲界有身見,為等無間、增上緣。
非因緣者,義如前說。
非所緣緣者謂諸有身見不緣他地故。
2.2)若不住色無色界有身見俱生心而命終,起欲界有身見俱生心而結生者。
彼色無色界有身見,與欲界有身見,但為一增上緣。
非等無間緣者謂彼欲界有身見,非色無色界有身見無間生故。
非餘二緣,義如前說。
3)[*引文]色界有身見,與無色界有身見,為一增上。
義如前說。
4)[*引文]無色界有身見,與色界有身見。若作等無間,為等無間、增上。不作等無間,一增上。
此中諸義。准前應知。
5)[*引文]如有身見與有身見。應知有身見與餘一切非遍行。餘一切非遍行與一切非遍行。一切遍行與一切非遍行亦爾。
5.1)謂諸隨眠類別有十,即五見、五非見。
五見者謂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五非見者謂疑、貪、瞋、慢、無明。
5.2)此中五名遍行謂邪見、見取、戒禁取、疑、無明。五名非遍行謂有身見、邊執見、貪、瞋、慢。此中有身見、邊執見,雖遍緣自地故名遍行。而不緣他地故亦名非遍行。由此攝在非遍行中。
5.3)如有身見與有身見。應知有身見與餘一切非遍行亦爾者。
如有身見與有身見為緣多少。
有身見與餘一切邊執見、貪、瞋、慢。為緣多少亦爾。
5.4)餘一切非遍行與一切非遍行亦爾者。
如有身見與有身見為緣多少。
邊執見與邊執見、貪、瞋、慢、有身見。
貪與貪、瞋、慢、有身見、邊執見。
瞋與瞋、慢、有身見、邊執見、貪。
慢與慢、有身見、邊執見、貪、瞋為緣多少亦爾。
5.5)一切遍行與一切非遍行亦爾者。
如有身見與有身見為緣多少。
邪見、見取、戒禁取、疑、無明。一一與有身見、邊執見、貪、瞋、慢為緣多少亦爾。
13.4.有身見與戒禁取
1)[*引文]有身見,與戒禁取為緣。或四三二一緣。
此中四者。
2)[*引文]云何四?如有身見,無間起戒禁取。即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四緣。
2.1)謂有身見,剎那無間戒禁取剎那現在前。此後所生即緣前起。彼前與後具作四緣。謂因、等無間、所緣、增上緣。
因緣者。謂前生有身見與後生戒禁取為二因。謂同類因及遍行因。
等無間緣者。謂後生戒禁取從前生有身見無間而生。
所緣緣者。謂後生戒禁取緣前生有身見而生。
增上緣者。謂前於後或唯無障或不礙生。
2.2)此中因緣如種子法。等無間緣如開避法。所緣緣如任杖法。增上緣如不障法。
2.3)後生戒禁取,由前生有身見為四緣攝受故。能行世、能取果、能作業、能知緣。
此中三者。
3)[*引文]云何三?如有身見,無間起戒禁取。不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三緣,除所緣緣。
3.1)謂有身見,剎那無間戒禁取剎那現在前。此後所生戒禁取,不緣前有身見起。謂或緣色、受、想、行、識。或除有身見,緣所餘行蘊。彼前生有身見,與後生戒禁取但作三緣。謂因、等無間、增上緣。釋此三緣如前廣說。
3.2)後生戒禁取,由前生有身見為三緣攝受故。能行世、能取果、能作業、能知緣。
4)[*引文]或有身見,無間起餘心,後起戒禁取。即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三緣,除等無間。
4.1)謂有身見,剎那無間戒禁取剎那不現在前。或有身見、或邊執見、或邪見、或見取、或疑、或貪、或瞋、或慢、或無明、或有漏善、或無覆無記心現在前。此後方起戒禁取,即緣前生有身見。彼前生有身見與後生戒禁取但作三緣。謂因、所緣、增上緣。釋此三緣如前廣說。
4.2)後生戒禁取,由前生有身見為三緣攝受故。能行世、能取果、能作業、能知緣。
此中二者。
5)[*引文]云何二?如有身見,無間起餘心,後起戒禁取。不思惟彼前生與後生為二緣。謂因、增上。
5.1)謂有身見,剎那無間戒禁取剎那不現在前。或有身見乃至無覆無記心現在前。此後方起戒禁取,不緣前生有身見。謂或緣色、受、想、行、識。或除有身見,緣所餘行蘊。彼前生有身見,與後生戒禁取但作二緣。謂因、增上緣。釋此二緣如前廣說。
5.2)後生戒禁取,由前生有身見為二緣攝受故。能行世、能取果、能作業、能知緣。
此中一者。
6)[*引文]云何一?後生有身見與前生戒禁取。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
以後與前無因緣、無等無間緣義故。此中問答,如前應知。
7)[*引文]未來有身見與過去現在戒禁取。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未來現在有身見與過去戒禁取。若作所緣,為所緣、增上。不作所緣,一增上。
此中問答,如前應知。
8)[*引文]欲界有身見,與色無色界戒禁取,為一增上。
謂欲界有身見,於上二界戒禁取,或唯無障,或不礙生故為一增上緣。
非因緣者,謂界、地別,因果斷故。
非等無間緣者,謂無下地煩惱無間上地煩惱現在前故。
非所緣緣者,謂決定無上地煩惱緣下義故。
9)[*引文]色無色界有身見,與欲界戒禁取。若作所緣,非等無間,為所緣、增上。
謂若不住色無色界有身見俱生心而命終,起欲界戒禁取俱生心而結生。
此欲界戒禁取,緣色無色界有身見起。彼色無色界有身見,與欲界戒禁取,為所緣、增上緣。
非因緣者,義如前說。
非等無間緣者,謂彼欲界戒禁取,非色無色界有身見無間生故。
10)[*引文]若作等無間,非所緣,為等無間、增上。
謂若住色無色界有身見俱生心而命終,起欲界戒禁取俱生心而結生。
此欲界戒禁取,不緣色無色界有身見起。彼色無色界有身見,與欲界戒禁取為等無間、增上緣。
非因緣者,義如前說。
非所緣緣者,此不緣彼故。
11)[*引文]若作等無間及所緣,為等無間、所緣、增上。
謂若住色無色界有身見俱生心而命終,起欲界戒禁取俱生心而結生。
此欲界戒禁取,緣色無色界有身見起。彼色無色界有身見,與欲界戒禁取為等無間、所緣、增上。
非因緣者,義如前說。
12)[*引文]不作等無間及所緣,一增上。
謂若不住色無色界有身見俱生心而命終,起欲界戒禁取俱生心而結生。
此欲界戒禁取,不緣色無色界有身見起。彼色無色界有身見,與欲界戒禁取,但為一增上緣。
非餘三緣,義如前說。
13)[*引文]色界有身見,與無色界戒禁取,為一增上。
義如前說。
14)[*引文]無色界有身見,與色界戒禁取。若作所緣,非等無間為所緣、增上。若作等無間,非所緣,為等無間、增上。若作等無間及所緣,為等無間、所緣、增上,不作等無間及所緣,一增上。
此中諸義,准前應知。
15)[*引文]如有身見,與戒禁取。應知有身見與餘一切遍行。一切遍行與一切遍行。餘一切非遍行與一切遍行亦爾。
15.1)如有身見與戒禁取。應知有身見與餘一切遍行亦爾者。
如有身見與戒禁取為緣多少。有身見,與邪見、見取、疑、無明為緣多少亦爾。
15.2)一切遍行與一切遍行亦爾者。
如有身見與戒禁取為緣多少。邪見,與邪見、見取、戒禁取、疑、無明。
見取與見取、戒禁取、疑、無明、邪見。
戒禁取與戒禁取、疑、無明、邪見、見取。
疑與疑、無明、邪見、見取、戒禁取。
無明與無明、邪見、見取、戒禁取、疑為緣多少亦爾。
15.3)餘一切非遍行與一切遍行亦爾者。
如有身見與戒禁取為緣多少。邊執見、貪、瞋、慢,一一與邪見、見取、戒禁取、疑、無明為緣多少亦爾。
13.5.若問
於諸法中,若問攝應依界分別。若問智應依諦分別。若問識應依處分別。若問煩惱應依部分別。如是分別諸法相時,則易示現、易可施設。
1)此中問煩惱故應依五部分別。五部者謂見苦所斷、見集、滅、道及修所斷。
見苦所斷煩惱有二種。一遍行。二不遍行。見集所斷煩惱亦爾。
見滅所斷煩惱有二種。一有漏緣。二無漏緣。見道所斷煩惱亦爾。
修所斷煩惱唯有一種。謂不遍行。
2)此中見苦所斷遍行煩惱與見苦所斷遍行煩惱為四緣。謂因、等無間、所緣、增上。
因緣者,有四因。謂相應、俱有、同類、遍行。
等無間緣者,謂見苦所斷遍行煩惱,無間見苦所斷遍行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見苦所斷遍行煩惱,緣見苦所斷遍行煩惱而生。
增上緣者,謂此與彼唯無障生。
3)見苦所斷遍行煩惱與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為四緣。
因緣者,有二因。謂同類、遍行。
等無間緣者,謂見苦所斷遍行煩惱,無間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緣見苦所斷遍行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4)見苦所斷遍行煩惱,與見集所斷遍行煩惱為四緣。
因緣者,唯一因。謂遍行。
等無間緣者,謂見苦所斷遍行煩惱,無間見集所斷遍行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見集所斷遍行煩惱,緣見苦所斷遍行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6)見苦所斷遍行煩惱,與見集所斷不遍行煩惱。及見滅、道、修所斷一切煩惱為三緣,除所緣。
因緣者,唯一因。謂遍行。
等無間緣者,謂見苦所斷遍行煩惱,無間彼諸煩惱現在前。
增上緣如前說。
非所緣緣者,彼諸煩惱不能緣他部,非遍行故。
7)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與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為四緣。
因緣者,有三因。謂相應、俱有、同類。
等無間緣者,謂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無間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緣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8)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與見苦所斷遍行煩惱為四緣。
因緣者,唯一因。謂同類。
等無間緣者,謂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無間見苦所斷遍行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見苦所斷遍行煩惱,緣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9)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與見集所斷遍行煩惱為三緣,除因。
等無間緣者,謂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無間見集所斷遍行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見集所斷遍行煩惱,緣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非因緣者,非遍行法不與他部煩惱為因。
10)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與見集所斷不遍行煩惱。及見滅、道、修所斷一切煩惱為等無間、增上緣。
等無間緣者,謂見苦所斷不遍行煩惱,無間彼諸煩惱現在前。
增上緣如前說。
非餘二緣者,不遍行法定非他部染法因故。不遍行惑定不能緣他部法故。
11)如見苦所斷二種煩惱與九種煩惱為緣多少。見集所斷二種煩惱與九煩惱為緣多少應知亦爾。
12)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與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為四緣。
因緣者,有三因。謂相應、俱有、同類。
等無間緣者,謂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無間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緣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13)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與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為三緣,除所緣。
因緣者。唯一因。謂同類。
等無間緣者,謂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無間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現在前。
增上緣如前說。
非所緣緣者,謂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唯緣擇滅。非煩惱故。
14)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與見苦集所斷遍行煩惱為三緣,除因。
等無間緣者,謂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無間見苦集所斷遍行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見苦集所斷遍行煩惱,緣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非因緣者,非遍行法於他部染無因義故。
15)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與見苦集所斷不遍行煩惱。及見道、修所斷一切煩惱為等無間、增上緣。非因、非所緣。
等無間緣者,謂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無間彼諸煩惱現在前。
增上緣如前說。非因緣義亦如上說。
非所緣緣者,彼諸煩惱非遍行故不緣他部。
16)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與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為三緣,除所緣。
因緣者,有三因。謂相應、俱有、同類。
等無間緣者,謂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無間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現在前。
增上緣如前說。
非所緣緣者,彼緣擇滅非煩惱故。
17)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與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為四緣。
因緣者,唯一因。謂同類。
等無間緣者,謂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無間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見滅所斷有漏緣煩惱,緣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18)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與見苦集所斷遍行煩惱為三緣,除因。
等無間緣者,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無間見苦集所斷遍行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見苦集所斷遍行煩惱,緣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非因緣者,不遍行惑與他部染不為因故。
19)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與見苦集所斷不遍行煩惱及見道、修所斷一切煩惱,為等無間、增上緣。非因非所緣。
等無間緣者,謂見滅所斷無漏緣煩惱,無間彼諸煩惱現在前。
增上緣如前說。
非因緣者,不遍行惑與他部染無因義故。
非所緣緣者,彼諸煩惱不遍行故不緣他部。
20)如見滅所斷二種煩惱。與九種煩惱為緣多少。見道所斷二種煩惱。與九煩惱為緣多少應知亦爾。
21)修所斷煩惱與修所斷煩惱為四緣。
因緣者,有三因。謂相應、俱有、同類。
等無間緣者,謂修所斷煩惱,無間修所斷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修所斷煩惱,緣修所斷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22)修所斷煩惱,與見苦集所斷遍行煩惱為三緣,除因。
等無間緣者,謂修所斷煩惱,無間見苦集所斷遍行煩惱現在前。
所緣緣者,謂見苦集所斷遍行煩惱,緣修所斷煩惱而生。
增上緣如前說。
非因緣者,非遍行法不為他部染法因故。
23)修所斷煩惱,與見苦集所斷不遍行煩惱。及見滅道所斷一切煩惱,為等無間、增上緣。非因非所緣。
等無間緣者,謂修所斷煩惱,無間彼諸煩惱現在前。
增上緣如前說。
非因緣者,非遍行法不為他部染法因故。
非所緣緣者,不遍行惑皆不能緣他部法故。
24)又諸煩惱有十五部。謂三界各有見苦乃至修所斷五部。於中一一與十五部為緣多少如理應思。
25)又一一界五部煩惱分為九種。合二十七。於中一一與二十七為緣多少如理應思。
1.[發智論]結一行---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
有九結。謂愛結乃至慳結。
[大毘婆沙論]
有九謂愛結乃至慳結。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恚結繫耶?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1.1.一行略毘婆沙
1)此中事者。事有五種。一自體事。二所緣事。三繫事。四因事。五攝受事。
1.1)自體事者,如見蘊說:
若事能通達,彼事能遍知耶?設事能遍知,彼事能通達耶?彼於諸忍、諸智自體,以事聲說。
即彼復說:若事已得,彼事成就耶?設事成就,彼事已得耶?
此中有說:一切法自體,以事聲說。
有作是說:若法有得者,以事聲說。
1.2)所緣事者,如品類足說:
一切法皆是智所知隨其事。云何隨其事?謂若法是此智所行境。彼於所緣,以事聲說。
然契經說:當為汝等說四十四智事及七十七智事者。
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彼經說自體事。謂諸忍智緣有支者,以事聲說。
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彼經說所緣事。謂諸忍智所緣有支,以事聲說。
1.3)繫事者,如此中說: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恚結繫耶乃至廣說。
此中五部法,以事聲說。謂見苦、集、滅、道、修所斷法。是五部煩惱所繫事故說名繫事。
1.4)因事者,如品類足說:云何有事法?云何無事法?彼意說有因法無因法。
又伽他說:苾芻心寂靜,能永斷諸事,彼生死盡故,不受於後有。
彼頌意說:一切生死皆依於因。有因故有生死。因斷故生死盡。由此不復受未來三有生。
1.5)攝受事者,如契經說:應捨田事、宅事、財事攝受之心。應離田事、宅事、財事攝受之業。
又伽他說:若於田事財,牛馬等僮僕,男女親別欲,是人名極貪。
又在家者作如是言:我攝此事,我持此事。諸如是等名攝受事。
2)復有五事。一界事。二處事。三蘊事。四世事。五剎那事。
於此十事。此中但依繫事作論。不依餘九。
3)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所繫事是實,能繫結亦實。補特伽羅是假。
犢子部說:所繫事是實,能繫結亦實,補特伽羅亦是實。
譬喻者說:能繫結是實,所繫事是假,補特伽羅亦假。
3.1)問:彼何故說所繫事是假耶?
答:彼說有染與無染境,不決定故知境非實。謂如有一端正女人種種莊嚴來入眾會。有見起敬。有見起貪。有見起瞋。有見起嫉。有見起厭。有見起悲。有見生捨。
應知此中,子見起敬。諸耽欲者見而起貪。諸怨憎者見而起瞋。諸同夫者見而起嫉。諸有修習不淨觀者見而起厭。諸離欲仙見起悲慜。作如是念:此妙色相不久當為無常所滅。諸阿羅漢見而生捨。由此故知境無實體。
3.2)彼說非理。所以者何?若境非實,應不作緣,生心、心所。若爾,應無染淨品法。補特伽羅定非實有,佛說無我無我所故。
4)諸煩惱有與五識相應。有與意識相應。
4.1)五識相應者。
若在過去繫過去事。若在現在繫現在事。若在未來生法者繫未來事。不生法者繫三世事。
4.2)意識相應者。
若在過去。若在未來。若在現在。皆容繫三世事。
4.3)復次,眼識相應煩惱於色處,作所緣繫。於彼相應意處、法處,作相應繫。
耳識相應煩惱於聲處,作所緣繫。於彼相應意處、法處,作相應繫。
鼻識相應煩惱於香處,作所緣繫。於彼相應意處、法處,作相應繫。
舌識相應煩惱於味處,作所緣繫。於彼相應意處、法處,作相應繫。
身識相應煩惱於觸處,作所緣繫。於彼相應意處、法處,作相應繫。
意識相應煩惱於十二處,作所緣繫。於彼相應意處、法處,作相應繫。是謂一行略毘婆沙。
1.2.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
1.2.1.愛結...恚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恚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恚結繫,必有愛結繫。或有愛結繫,無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未斷。
1[*引文]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恚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恚結繫,必有愛結繫。或有愛結繫,無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未斷。
1)此中愛結,通三界、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2)恚結唯欲界、通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3)諸具縛者。
3.1)於欲界、五部事。若有愛結繫,亦有恚結繫。若有恚結繫,亦有愛結繫。
3.2)於色無色界五部事。有愛結繫,無恚結繫。
4)不具縛者。
4.1)於欲界五部事。隨未斷處有愛結繫,亦有恚結繫。若已斷處,無愛結繫,亦無恚結繫。
4.2)於色無色界五部事。隨未斷處,有愛結繫,無恚結繫。
4.3)若已斷處無愛結繫,亦無恚結繫。由愛結長,恚結短故。所問應作順後句答。
2[*引文]若於此事有恚結繫,必有愛結繫。
謂於欲界五部,未斷盡事。
3[*引文]或有愛結繫,無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未斷。
1)此中或有八地未斷。乃至或有非想非非想處未斷。
2)於此地中或有五部未斷。乃至或有修所斷未斷。
3)於此部中或有九品未斷。乃至或有下下品未斷。此中總相說未斷言。
4)問:何故色無色界五部法無恚結繫耶?答:以上二界,無恚結故。
5)問:何故上二界無恚結耶?答:彼於恚結,非田器故。
5.1)復次,諸瑜伽師厭患恚結,求上二界。
若上二界有恚結者,諸瑜伽師不應求彼勤修加行。若法下地有上地亦有者,是則應無漸次滅法。此若無者亦應無有究竟滅法,是所引故。若復撥無究竟滅法,則亦應撥解脫出離。勿有斯過,故上二界,無有恚結。
5.2)復次,恚結必依麁澁相續。
色無色界相續細滑,勝奢摩他所滋潤,故無有恚結。
5.3)復次,若於此界,有憂、苦根,則有恚結。
諸有情類依憂、苦根,於他相續起瞋恚故。色無色界無憂、苦根,故無恚結。
5.4)復次,若欲界中有無慚、無愧,則有恚結。
有情依止無慚、無愧,於他相續起瞋恚故。上二界無無慚無愧,故無恚結。
5.5)復次,若於是界有嫉與慳,則有恚結。
諸有情類依止嫉、慳,於他相續起瞋恚故。色無色界無嫉無慳,故無恚結。
5.6)復次,若於是界有女男根,則有恚結。
諸有情類依女男根,於他相續起瞋恚故。色無色界無女男根,故無恚結。
5.7)復次,若於此界有段食貪,則有恚結。
諸有情類依段食貪,於他相續起瞋恚故。色無色界無段食貪,故無恚結。
5.8)復次,若於此界有婬欲愛,則有恚結。
諸有情類依婬欲愛,於他相續起瞋恚故。色無色界無婬欲愛,故無恚結。
5.9)復次,若於此界有五重蓋,則有恚結。
諸有情類依五重蓋,於他相續起瞋恚故。色無色界無五重蓋,故無恚結。
5.10)復次,若於是界有五妙欲,則有恚結。
諸有情類依五妙欲起瞋恚故。色無色界無五妙欲,故無恚結。
5.11)復次,若於是界有怨憎相,則有恚結。
怨憎相者。謂九惱事。色無色界無怨憎相,故無恚結。
由此尊者妙音說言:有情若遇諸怨憎相,便起恚結。諸怨憎相上二界無,故無恚結。
5.12)復次,慈是恚結近對治道。色界有慈故無恚結。如處若有吠嵐婆風。是處雲烟必不得住。
色界無故,無色亦無。非諸煩惱下地所無,上地得有,漸次斷故。
1.2.2.愛結...慢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慢結繫耶?答:如是。設有慢結繫,復有愛結繫耶?答:如是。
[*引文]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慢結繫耶?答:如是。設有慢結繫,復有愛結繫耶?答:如是。
1)謂愛、慢結,俱通三界、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長短等故。所問應作如是句答。
2)若具縛者,三界、五部事皆為二結繫。
3)不具縛者,
3.1)隨已斷處,無二結繫。
3.2)若未斷處,有二結繫。
或有九地,乃至或有一地。
於此地中或有五部乃至或有一部。
於此部中或有九品乃至或有一品。故言如是。
1.2.3.愛結...無明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無明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愛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愛結繫。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無明結未斷。
[*引文]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無明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愛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愛結繫。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無明結未斷。
1)此中愛結,通三界、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2)無明結,通三界、五部。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3)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事。若有愛結繫,亦有無明結繫。若有無明結繫,亦有愛結繫。
4)不具縛者,於已斷處,或有遍行無明結繫,無愛結繫。無明結長,愛結短故。所問應作順前句答。
4.1)謂於三界、五部事中,若有愛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愛結繫。廣說如前。
4.2)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愛、無明結,於自部事已斷盡故俱不能繫。
見集所斷遍行無明結,於見苦所斷事,為所緣繫。
見集所斷愛結,於見苦所斷事,非所緣繫,非遍行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
1.2.4.愛結...見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見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4.1)或有愛結繫,無見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
4.2)或有見結繫,無愛結繫。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見結未斷。
4.3)或有二俱繫。謂具縛者於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二結繫。
4.3)或有二俱不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於見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如對見結,對疑結亦爾。
1[*引文]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見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1)此中愛結,通三界、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2)見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3)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事。若有愛結繫,亦有見結繫。若有見結繫,亦有愛結繫。
4)不具縛者,
愛結通五部故長。唯有漏緣非遍行故短。
見結唯四部故短。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故長。
此二互有長短義故。所問應作四句而答。
2[*引文]或有愛結繫,無見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
1)此中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者。謂彼邪見自性及見取、戒禁取、疑、貪、瞋、慢、不共無明等聚相應、不相應法。於此諸法,愛未斷故,有愛結繫。彼於自聚,為所緣繫及相應繫。若於他聚為所緣繫、非相應繫,無見結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餘未斷者,於此見結不相應法,非所緣繫,無漏緣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彼於修所斷法,愛未斷故,有愛結繫。
或有九地愛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愛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九品愛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愛結未斷。
無見結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修所斷部,無見結故。
3[*引文]復次,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
此中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如前說。於此諸法及於修所斷法,有愛結繫,無見結繫亦如前說。
4[*引文]復次,具見世尊弟子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
1)此中道類智已生,具見三界四聖諦故,名為具見。
2)彼於修所斷法,愛未斷故,有愛結繫。
或有九地愛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愛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九品愛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愛結未斷,無見結繫。所以者何?一切見結彼已斷故。
5[*引文]或有見結繫,無愛結繫。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見結未斷。
1)此中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愛結、見結,二俱已斷。
2)見集所斷見結未斷故,於見苦所斷法,為所緣繫。
3)見集所斷愛結雖未斷,而於見苦所斷法,非所緣繫,非遍行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
6[*引文]或有二俱繫。謂具縛者於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問:何故名具縛者?答:由此有情一切支分皆能縛故。一切支分皆被縛故,名為具縛。
1)一切支分皆能縛者。五部煩惱皆能為縛。
2)一切支分皆被縛者。五部諸法皆被繫縛。
3)此具縛者,
於見苦所斷法,有一部愛結繫。二部見結繫。
於見集所斷法亦爾。
於見滅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一部愛結繫。三部見結繫。
於見結不相應法。有一部愛結繫。三部見結繫。
於見道所斷法亦爾。
於修所斷法,有一部愛結繫。二部見結繫。
7[*引文]復次,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於見集所斷法。有一部愛結繫。一部見結繫。
於見滅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一部愛結繫。二部見結繫。
於見結不相應法。有一部愛結繫。一部見結繫。
於見道所斷法亦爾。
於修所斷法。有一部愛結繫。一部見結繫。
爾時,於見苦所斷法。雖有見結繫,而無愛結繫。故此不說。
8[*引文]復次,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二結繫。
此中於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各有一部愛結繫。一部見結繫。
爾時,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修所斷法。雖有愛結繫,而無見結繫。故此不說。
9[*引文]復次,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二結繫。
此中於見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一部愛結繫。一部見結繫。
爾時,於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修所斷法。雖有愛結繫,而無見結繫。故此不說。
10[*引文]或有二俱不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於見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如對見結,對疑結亦爾。
1)此中諸法能繫所繫俱已斷故,皆離二結。謂愛見結,俱離繫故。
2)此復應作頗設問答。
頗有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愛結繫,無見結繫。非不見隨眠之所隨增耶?答:有。
3)謂六品結斷已入正性離生。集智已生,滅智未生。
3.1)見滅、道所斷前六品見結相應法,有愛結繫。後三品愛結,緣彼未斷故。無見結繫。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
3.2)自部前六品,無漏緣見結亦已斷故。自部後三品,無漏緣見結雖未斷,而於前六品已斷見結相應法。非所緣繫,無漏緣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
3.3)而見隨眠非不隨增。見取、戒禁取,自部後三品,於前六品猶隨增故。見隨眠通五見。見結唯是前三見故。
11[*引文]如對見結。對疑結亦爾。
謂如見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疑結亦爾。是故愛結,若對疑結,如對見結。
1.2.5.[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取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5.1)或有愛結繫,無取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
5.2)或有取結繫,無愛結繫。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取結未斷。
5.3)或有二俱繫。謂具縛者,於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法,有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法,有二結繫。
5.4)或有二俱不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於見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取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1)此中愛結,通三界、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2)取結,通三界、唯四部、有漏緣、通遍行非遍行。
3)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事。若有愛結繫,亦有取結繫。若有取結繫,亦有愛結繫。
4)不具縛者,愛結通五部故長。唯非遍行故短。
取結通遍行、非遍行故長。唯四部故短。此二互有長短義故。所問應作四句而答。
1[*引文]或有愛結繫,無取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於修所斷法,有愛結未斷。
1)此中或有九地愛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愛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九品愛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愛結未斷。
2)由未斷故有愛結繫,無取結繫。所以者何?遍行取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非遍行取結未斷。已斷於修所斷法非能繫故。修所斷部無取結故。
2[*引文]或有取結繫,無愛結繫。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取結未斷。
1)此中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愛結、取結二俱已斷。
2)見集所斷取結未斷故。於見苦所斷法為所緣繫。
3)見集所斷愛結雖未斷,而於見苦所斷法,非所緣繫、非遍行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
3[*引文]或有二俱繫。謂具縛者,於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具縛者,於見苦所斷法。有一部愛結繫。二部取結繫。於見集所斷法亦爾。
於見滅所斷法。有一部愛結繫。三部取結繫。於見道所斷法亦爾。
於修所斷法。有一部愛結繫。二部取結繫。
4[*引文]復次,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於見集所斷法。有一部愛結繫。一部取結繫。
於見滅、道所斷法。各有一部愛結繫。二部取結繫。
於修所斷法。有一部愛結繫。一部取結繫。
爾時於見苦所斷法。雖有取結繫,而無愛結繫。故此不說。
5[*引文]復次,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於見滅、道所斷法。各有一部愛結繫。一部取結繫。
爾時,於修所斷法。雖有愛結繫,而無取結繫。故此不說。
6[*引文]復次,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於見道所斷法。有一部愛結繫。一部取結繫。
爾時,於修所斷法雖有愛結繫而無取結繫。故此不說。
7[*引文]或有二俱不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於見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
此中諸法能繫所繫俱已斷故皆離二結。謂愛取結,俱離繫故。
1.2.6.愛結...嫉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愛結繫。或有愛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未斷。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如愛結對後作一行,慢結對後作一行亦爾。
1[*引文]若於此事,有愛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愛結繫。或有愛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未斷。
1)此中愛結,通三界、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2)嫉結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
3)諸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事。若有愛結繫,亦有嫉結繫。若有嫉結繫,亦有愛結繫。
於欲界見所斷四部事及色無色五部事,有愛結繫,無嫉結繫。
4)不具縛者,
4.1)若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事具二結繫。
於三界見所斷四部事。隨未斷處,有愛結繫,無嫉結繫。若已斷處無二結繫。
於色無色界修所斷事,有愛結繫,無嫉結繫。
4.2)已離欲染,於欲界五部事無二結繫。於色無色界五部事,隨未斷處,有愛結繫,無嫉結繫。
若已斷處,無二結繫。由愛結長,嫉結短故。所問應作順後句答。
5)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愛結繫。謂於欲界修所斷未離繫事。
6)或有愛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有愛結未斷。
此中或有四部愛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愛結未斷。
7)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未斷。
此中或有八地愛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愛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五部愛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愛結未斷。
於此部中或有九品愛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愛結未斷。
由未斷故有愛結繫,無嫉結繫。所以者何?見所斷部無嫉結故。色無色界亦無嫉結。彼無嫉,慳如前恚說。
2[*引文]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
謂嫉與慳俱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故。
3[*引文]如愛結對後作一行,慢結對後作一行亦爾。
謂愛與慢俱通三界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故。
1.3.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
1.3.1.恚結...慢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恚結繫,亦有慢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恚結繫,必有慢結繫。或有慢結繫,無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慢結未斷。
[*引文]若於此事,有恚結繫,亦有慢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恚結繫,必有慢結繫。或有慢結繫,無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慢結未斷。
1)此中恚結,唯欲界、通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2)慢結,通三界、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3)諸具縛者,
於欲界五部事。若有恚結繫,亦有慢結繫。若有慢結繫,亦有恚結繫。
於色無色界五部事。有慢結繫,無恚結繫。
4)不具縛者,
於欲界五部事。隨未斷處,有恚結繫,亦有慢結繫。若已斷處,無恚結繫,亦無慢結繫。
於色無色界五部事。隨未斷處,有慢結繫,無恚結繫。若已斷處,無慢結繫,亦無恚結繫。
5)由恚結短,慢結長故。所問應作順前句答。
5.1)若於此事,有恚結繫,必有慢結繫。謂於欲界五部未斷盡事。
5.2)或有慢結繫,無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慢結未斷。
此中或有八地未斷。乃至或有一地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五部未斷。乃至或有一部未斷。
於此部中或有九品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未斷。
1.3.2.恚結...無明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恚結繫,亦有無明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恚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恚結繫。謂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無明結未斷。於色無色界法,有無明結未斷。
1[*引文]若於此事,有恚結繫,亦有無明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恚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恚結繫。謂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無明結未斷。
1)此中恚結,唯欲界、通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2)無明結,通三界、五部、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3)諸具縛者,
於欲界五部事。若有恚結繫,亦有無明結繫。若有無明結繫,亦有恚結繫。
於色無色界五部事。有無明結繫,無恚結繫。
4)不具縛者,
於欲界已斷處。或有遍行無明結繫,無恚結繫。
於色無色界未斷處亦爾。
5)由恚結短無明長故。所問應作順前句答。
5.1)若於此事,有恚結繫,必有無明結繫。謂於欲界五部未斷盡事。
5.2)或有無明結繫,無恚結繫。謂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無明結未斷。
此中未離欲染者,若已離欲染,於欲界法二結俱無故,說未離彼。
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恚與無明二俱已斷。見集所斷遍行無明猶未斷故。
於見苦所斷法,為所緣繫。見集所斷恚結,於見苦所斷法,非所緣繫、非遍行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
2[*引文]復次,於色無色界法,有無明結未斷。
此中或有八地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無明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五部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無明結未斷。
於此部中或有九品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無明結未斷。
由未斷故有無明結繫。無恚結繫,彼無恚結故。
1.3.3.恚結...見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恚結繫,亦有見結繫耶?
答:應作四句。
3.1)或有恚結繫,無見結繫。謂未離欲染。
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3.2)或有見結繫,無恚結繫。謂未離欲染。
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見結未斷。
於色無色界法,有見結未斷。
3.3)或有二俱繫。
謂具縛者,於欲界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二結繫。
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見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二結繫。
3.4)或有二俱不繫。
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并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
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并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
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
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
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
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如對見結。對疑結亦爾。
1[*引文]若於此事有恚結繫亦有見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1)此中恚結,唯欲界、通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2)見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3)諸具縛者,
於欲界五部事。若有恚結繫,亦有見結繫。若有見結繫,亦有恚結繫。
於色無色界五部事。有見結繫,無恚結繫。
4)不具縛者,
恚結通五部故長。唯欲界、有漏緣、非遍行故短。
見結通三界、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故長。唯四部故短。
此二互有長短義故。所問應作四句而答。
2[*引文]或有恚結繫,無見結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1)此中,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者。
謂邪見自性及見取、戒禁取、疑、貪、瞋、慢、不共無明等聚相應、不相應法。
於此諸法,恚未斷故,有恚結繫。彼於自聚,為所緣繫及相應繫。若於他聚為所緣繫,非相應繫,無見結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餘未斷者,於此見結不相應法,非所緣繫,無漏緣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彼於欲界修所斷法。恚未斷故,有恚結繫。
或有九品恚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恚結未斷。無見結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修所斷部,無見結故。
3[*引文]復次,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此中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如前說。
於此諸法及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繫,無見結繫。亦如前說。
4[*引文]復次,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彼於欲界修所斷法。恚未斷故。有恚結繫。無見結繫,如前應知。
5[*引文]或有見結繫,無恚結繫。謂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見結未斷。於色無色界法,有見結未斷。
1)此中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見苦所斷恚結、見結二俱已斷。
見集所斷見結未斷故,於見苦所斷法為所緣繫。
見集所斷恚結雖未斷,而於見苦所斷法,非所緣繫、非遍行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
2)於色無色界法,有見結未斷者。
或有八地見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見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四部見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見結未斷。
由未斷故,有見結繫,無恚結繫,彼無恚故。
6[*引文]或有二俱繫。謂具縛者,於欲界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1)此具縛者,
於欲界見苦所斷法。有一部恚結繫。二部見結繫。於欲界見集所斷法亦爾。
於欲界見滅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一部恚結繫。三部見結繫。
於彼見結不相應法。有一部恚結繫。二部見結繫。於欲界見道所斷法亦爾。
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一部恚結繫。二部見結繫。
7[*引文]復次,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於欲界見集所斷法。有一部恚結繫。一部見結繫。
於欲界見滅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一部恚結繫。二部見結繫。
於彼見結不相應法。有一部恚結繫。一部見結繫。於欲界見道所斷法亦爾。
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一部恚結繫。一部見結繫。
爾時,於欲界見苦所斷法。雖有見結繫而無恚結繫。故此不說。
8[*引文]復次,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二結繫。
此中未離欲染,於欲界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各有一部恚結繫。一部見結繫。
爾時,於欲界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修所斷法。雖有恚結繫而無見結繫。故此不說。
9[*引文]復次,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見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二結繫。
此中未離欲染,於欲界見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一部恚結繫。一部見結繫。
爾時,於欲界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修所斷法。雖有恚結繫,而無見結繫。故此不說。
10[*引文]或有二俱不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并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并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
1)此中諸法能繫所繫俱已斷故,皆離二結。謂恚見結,俱離繫故。
2)問:欲界有恚。彼於恚結得離繫時可說不繫。色無色界本無恚結。如何言彼恚結不繫?
2.1)答:不繫有二種。一從繫得不繫。二本性無繫。故名不繫。
欲界諸法有恚結故。得解脫時,說彼從繫而得不繫。
上二界法本無恚結。故說彼為本性不繫。以不繫言含二種義故此說為二俱不繫。
2.2)如毘奈耶說有二種補特伽羅。名為清淨。一者本來不犯禁戒。二者犯已如法悔除。
第一本性無染故名清淨。第二從染得淨故名清淨。不繫亦爾。故無有失。
3)問:色無色界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何者是耶?
答:彼邪見自性及見取、戒禁取、疑、貪、慢、不共無明等聚相應、不相應法。
相應法者,謂邪見自性及見取乃至不共無明聚中心心所法。
不相應法者,謂邪見乃至不共無明聚中,所有四相及彼諸得聚中能相所相。
11[*引文]如對見結。對疑結亦爾。
謂如見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疑結亦爾。
是故恚結,若對疑結,如對見結。
1.3.4.恚結...取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恚結繫,亦有取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4.1)或有恚結繫,無取結繫。謂未離欲染。
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4.2)或有取結繫,無恚結繫。謂未離欲染。
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取結未斷。於色無色界法,有取結未斷。
4.3)或有二俱繫。
謂具縛者,於欲界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見滅、道所斷法,有二結繫。
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見道所斷法,有二結繫。
4.4)或有二俱不繫。謂未離欲染。
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
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
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
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
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
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恚結繫,亦有取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1)此中恚結,唯欲界、通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2)取結,通三界、唯四部、有漏緣、通遍行、非遍行。
3)諸具縛者,
於欲界五部事。若有恚結繫,亦有取結繫。若有取結繫,亦有恚結繫。
於色無色界五部事。有取結繫,無恚結繫。
4)不具縛者,
恚結,唯欲界、非遍行故短。通五部故長。
取結,唯四部故短。通三界、遍行、非遍行故長。
此二互有長短義故。所問應作四句而答。
2[*引文]或有恚結繫,無取結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此中或有九品恚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恚結未斷。由未斷故,有恚結繫,無取結繫。所以者何?遍行取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非遍行取結於修所斷法未斷已斷,俱不能繫故。修所斷部,無取結故。
3[*引文]或有取結繫,無恚結繫。謂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苦所斷法,有見集所斷取結未斷。於色無色界法,有取結未斷。
1)此中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欲界見苦所斷恚結、取結二俱已斷。
欲界見集所斷取結未斷故。於欲界見苦所斷法為所緣繫。
欲界見集所斷恚結雖未斷,而於欲界見苦所斷法,非所緣繫、非遍行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
2)於色無色界法有取結未斷者。
或有八地取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取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四部取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取結未斷。
由未斷故有取結繫,無恚結繫。彼無恚故。
4[*引文]或有二俱繫。謂具縛者,於欲界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具縛者,
1)於欲界見苦所斷法。有一部恚結繫。二部取結繫。
2)於欲界見集所斷法亦爾。
3)於欲界見滅所斷法。有一部恚結繫。三部取結繫。
4)於欲界見道所斷法亦爾。
5)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一部恚結繫。二部取結繫。
5[*引文]復次,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見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1)此中於欲界見集所斷法。有一部恚結繫。一部取結繫。
2)於欲界見滅、道所斷法。各有一部恚結繫。二部取結繫。
3)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一部恚結繫。一部取結繫。
爾時,於欲界見苦所斷法。雖有取結繫,而無恚結繫。故此不說。
6[*引文]復次,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見滅、道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亦未離欲染。於欲界見滅、道所斷法。各有一部恚結繫。一部取結繫。
爾時,於欲界修所斷法。雖有恚結繫,而無取結繫。故此不說。
7[*引文]復次,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見道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亦未離欲染。於見道所斷法。有一部恚結繫。一部取結繫。
爾時,於欲界修所斷法。雖有恚結繫,而無取結繫。故此不說。
8[*引文]或有二俱不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
此中諸法能繫所繫俱已斷故,皆離二結。謂恚取結,俱離繫故。
1.3.5.恚結...嫉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恚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恚結繫。或有恚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有恚結未斷。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
1[*引文]若於此事,有恚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恚結繫。或有恚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1)此中恚結,唯欲界、通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2)嫉結,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
3)諸具縛者,
於欲界修所斷事。若有恚結繫,亦有嫉結繫。若有嫉結繫,亦有恚結繫。
於欲界見所斷事。有恚結繫,無嫉繫結。
4)不具縛者,
若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事具二結繫。
於欲界見所斷事,隨未斷處,有恚結繫,無嫉結繫。若已斷處,無二結繫。
若已離欲染,於欲界五部事無二結繫。
5)於色無色界五部事。若具縛、若不具縛一切時無二結繫。
6)由恚結長,嫉結短故。所問應作順後句答。
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恚結繫。謂於欲界修所斷,未離繫事。
或有恚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有恚結未斷。
此中或有四部恚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恚結未斷。
由未斷故有恚結繫無嫉結繫。所以者何?見所斷部無嫉結故。
2[*引文]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
謂嫉與慳俱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故。
1.4.無明...見...取...疑...嫉...慳
1.4.1.無明結...見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無明結繫,亦有見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見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見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如對見結。對疑結亦爾。
1[*引文]若於此事,有無明結繫,亦有見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見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見結繫。乃至廣說。
1)此中無明結,通三界、五部、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2)見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3)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事。若有無明結繫,亦有見結繫。若有見結繫,亦有無明結繫。
4)不具縛者,無明結長,見結短故。所問應作順後句答。
5)若於此事,有見結繫,必有無明結繫。謂於三界五部,有見結未斷事。
6)或有無明結繫,無見結繫。
2[*引文]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
1)此中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者。
謂彼邪見自性及見取、戒禁取、疑、貪、瞋、慢、不共無明等聚相應、不相應法。
於此諸法,無明結未斷故,有無明結繫。彼於自聚為所緣繫及相應繫。若於他聚為所緣繫,非相應繫,無見結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餘未斷者,於此見結不相應法,非所緣繫,無漏緣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2)彼於修所斷法,無明結未斷故有無明結繫。
或有九地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無明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九品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無明結未斷,無見結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修所斷部無見結故。
3[*引文]復次,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及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
此中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如前說。
於此諸法及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繫,無見結繫,亦如前說。
4[*引文]復次,具見世尊弟子。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
此中或有九地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無明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九品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無明結未斷。
由未斷故,有無明結繫,無見結繫。所以者何?一切見結彼已斷故。
5[*引文]如對見結。對疑亦爾。
謂如見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疑結亦爾。是故無明結,若對疑結,如對見結。
1.4.2.無明結...取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無明結繫,亦有取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取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取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
1[*引文]若於此事,有無明結繫,亦有取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取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取結繫。乃至廣說。
1)此中無明結,通三界、五部、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2)取結,通三界、唯四部、有漏緣、通遍行、非遍行。
3)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事。若有無明結繫,亦有取結繫。若有取結繫,亦有無明結繫。
4)不具縛者,無明結長,取結短故。所問應作順後句答。
5)若於此事,有取結繫,必有無明結繫。謂於三界五部有取結未斷事。
6)或有無明結繫,無取結繫。
2[*引文]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於修所斷法,有無明結未斷。
此中或有九地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無明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九品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無明結未斷。
由未斷故,有無明結繫,無取結繫。所以者何?遍行取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非遍行取結未斷已斷於修所斷法非能繫故。修所斷部無取結故。
1.4.3.無明結...嫉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無明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無明結未斷。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
[大毘婆沙論]
1[*引文]若於此事,有無明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無明結繫。或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無明結未斷。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
1)此中,無明結,通三界、五部、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2)嫉結,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
3)諸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事。若有無明結繫,亦有嫉結繫。若有嫉結繫,亦有無明結繫。
於欲界見所斷四部事,及色無色界五部事。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
4)不具縛者,
4.1)若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事具二結繫。
於三界見所斷四部事,隨未離繫處,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若已離繫處無二結繫。
於色無色界修所斷事,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
4.2)已離欲染,於欲界五部事無二結繫。於色無色界五部事,隨未離繫處,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若已離繫處,無二結繫。
5)由無明結長,嫉結短故。所問應作順後句答。
6)若於此事,有嫉結繫,必有無明結繫。謂於欲界修所斷未離繫事。
7)或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有無明結未離。
此中或有四部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無明結未斷。
8)於色無色界法,有無明結未斷。
此中或有八地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無明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五部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無明結未斷。
於此部中或有九品無明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無明結未斷。
由未斷故,有無明結繫,無嫉結繫。所以者何?見所斷部,無嫉結故。色無色界亦無嫉故。
2[*引文]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
謂嫉與慳,俱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故。
1.5.見...取...疑...嫉...慳
1.5.1.見結...取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見結繫,亦有取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見結繫,必有取結繫。或有取結繫,無見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有取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有取結未斷。
1[*引文]若於此事,有見結繫,亦有取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見結繫,必有取結繫。或有取結繫,無見結繫。乃至廣說。
1)此中,見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2)取結,通三界、唯四部、有漏緣、通遍行、非遍行。
3)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事。若有見結繫,亦有取結繫。若有取結繫,亦有見結繫。
4)不具縛者,有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有取結繫,無見結繫。
5)由見結短。取結長故。所問應作順前句答。
6)若於此事,有見結繫,必有取結繫。謂於三界五部未離見結繫事。
7)或有取結繫,無見結繫。
2[*引文]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有取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有取結未斷。
1)此中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如前說。
2)於此諸法,取結未斷故,有取結繫。彼於自聚,為所緣繫及相應繫。若於他聚為所緣繫,非相應繫,無見結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餘未斷者,於此見結不相應法,非所緣繫、無漏緣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1.5.2.見結...疑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見結繫,亦有疑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2.1)或有見結繫,無疑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見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見結未斷。
2.2)或有疑結繫,無見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疑結相應法,有疑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疑結相應法,有疑結未斷。
2.3)或有二俱繫。謂具結者,於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苦、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2.4)或有二俱不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見滅、道所斷見疑一結不相應法。并於修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及於見道所斷見、疑二結不相應法。并於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於見、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見結繫,亦有疑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1)此中見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2)疑結亦爾。
3)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事。若有見結繫,亦有疑結繫。若有疑結繫,亦有見結繫。
4)不具縛者,見疑二結各於自聚有繫故長。各於他聚無繫故短。是故所問應作自本四句而答。
2[*引文]或有見結繫,無疑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見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見結未斷。
此中見滅、道所斷見結相應法者。謂彼邪見相應心心所法。見結於彼有相應繫,以未斷故。無所緣繫、無漏緣故。疑結於彼全無繫義。所以者何?遍行疑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餘未斷者,於見結相應法,非所緣繫、無漏緣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
3[*引文]或有疑結繫,無見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疑結相應法,有疑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疑結相應法,有疑結未斷。
此中見滅、道所斷疑結相應法者。謂彼疑相應心心所法。疑結於彼有相應繫,以未斷故。無所緣繫、無漏緣故。見結於彼全無繫義。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餘未斷者,於疑結相應法,非所緣繫、無漏緣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
4[*引文]或有二俱繫。謂具結者,於見、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具縛者,於見苦所斷法,有二部見結繫。二部疑結繫。
於見集所斷法亦爾。
於見滅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三部見結繫。二部疑結繫。
於見滅所斷疑結相應法。有三部疑結繫。二部見結繫。
於見滅所斷見疑一結不相應法。有二部見結繫。二部疑結繫。
於見道所斷法亦爾。
於修所斷法。有二部見結繫。二部疑結繫。
5[*引文]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苦、集、滅、道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見苦所斷法。有一部見結繫。一部疑結繫。
於見集所斷法亦爾。
於見滅所斷見結相應法。有二部見結繫。一部疑結繫。
於見滅所斷疑結相應法。有二部疑結繫。一部見結繫。
於見滅所斷見疑二結不相應法。有一部見結繫。一部疑結繫。
於見道所斷法亦爾。
於修所斷法。有一部見結繫。一部疑結繫。
6[*引文]或有二俱不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見滅、道所斷見疑一結不相應法。并於修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及於見道所斷見、疑二結不相應法。并於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於見、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
此中諸法能繫所繫俱已斷故,皆離二結。謂見疑結,俱離繫故。
見滅、道所斷見疑二結不相應法。雖未離自部繫。而見疑二結於彼不繫故名無二結繫。
1.5.3.見結...嫉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見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3.1)或有見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見結未斷。
3.2)或有嫉結繫,無見結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
3.3)或有二俱繫。謂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結繫。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3.4)或有二俱不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并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及於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并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如見結對後作一行。疑結對後作一行亦爾。
1[*引文]若於此事,有見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1)此中見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2)嫉結,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
3)諸具縛者,
於欲界修所斷事。若有見結繫,亦有嫉結繫。若有嫉結繫,亦有見結繫。
於欲界見所斷四部事。及色無色界五部事,有見結繫,無嫉結繫。
4)不具縛者,
4.1)若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於三界見所斷四部事。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事。有見結繫,無嫉結繫。
於欲界修所斷事具二結繫。
4.2)集智已生滅或道智未生。
於欲界修所斷事,有嫉結繫,無見結繫。
於三界見滅或道所斷見結相應法。有見結繫,無嫉結繫。
於三界見苦集所斷法。及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無二結繫。
4.3)若已離欲染,於欲界五部事,無二結繫。於色無色界五部事。隨未離見結者,有見結繫,無嫉結繫。若已離見結者,無二結繫。
5)此二互有長短義故。所問應作四句而答。
2[*引文]或有見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見結未斷。
1)此中於欲界見所斷法,有見結未斷者。或有四部見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見結未斷。
2)於色無色界法,有見結未斷者。
或有八地見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見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四部見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見結未斷。
由未斷故有見結繫無嫉結繫。所以者何?見所斷部及上二界無嫉結故。
3[*引文]或有嫉結繫,無見結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
此中或有九品嫉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品嫉結未斷。由未斷故,有嫉結繫,無見結繫。所以者何?遍行見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餘未斷者,於修所斷法不能為繫,無漏緣故。修所斷部無見結故。
4[*引文]或有二俱繫。謂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部見結繫。一部嫉結繫。
5[*引文]復次,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未離欲染者。或有九品未離。乃至或有一品未離。
彼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一部見結繫。一部嫉結繫。
6[*引文]或有二俱不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并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及於見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并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
此中或有已斷故不繫。或有本無故不繫。
7[*引文]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
謂嫉與慳,俱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故。
8[*引文]如見結對後作一行。疑結對後作一行亦爾。
謂見與疑,俱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故。
1.6.取...疑...嫉...慳
1.6.1.取結...疑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取結繫,亦有疑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疑結繫,必有取結繫。或有取結繫,無疑結繫。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疑結不相應法,有取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疑結不相應法,有取結未斷。
1[*引文]若於此事,有取結繫,亦有疑結繫耶?答:若於此事,有疑結繫,必有取結繫。或有取結繫,無疑結繫。乃至廣說。
1)此中取結,通三界、唯四部、有漏緣、通遍行、非遍行。
2)疑結,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3)諸具縛者,於三界五部事。若有取結繫,亦有疑結繫。若有疑結繫,亦有取結繫。
4)不具縛者,有於見滅、道所斷疑結不相應法。有取結繫,無疑結繫。
5)由取結長,疑結短故。所問應作順後句答。
6)若於此事有疑結繫,必有取結繫。謂於三界五部未離疑結事。
7)或有取結繫,無疑結繫。
2[*引文]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滅、道所斷疑結不相應法,有取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道所斷疑結不相應法,有取結未斷。
此中見滅、道所斷疑結不相應法者。謂彼疑自性及見取、戒禁取、貪、瞋、慢、不共無明等聚相應、不相應法。於此諸法,取結未斷,故有取結繫。彼於自聚為所緣繫及相應繫。若於他聚為所緣繫,非相應繫,無疑結繫。所以者何?遍行疑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餘未斷者,於此疑結不相應法,非所緣繫、無漏緣故。非相應繫,是他聚故。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1.6.2.取結...嫉結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取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1)或有取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取結未斷。
2)或有嫉結繫,無取結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
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
3)或有二俱繫。謂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結繫。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4)或有二俱不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
1[*引文]若於此事,有取結繫,亦有嫉結繫耶?答:應作四句。
1)此中取結,通三界、唯四部、有漏緣、通遍行、非遍行。
2)嫉結,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
3)諸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事。若有取結繫,亦有嫉結繫。若有嫉結繫,亦有取結繫。
於欲界見所斷四部事及色無色界五部事。有取結繫,無嫉結繫。
4)不具縛者,
4.1)若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
於三界見所斷四部事。及色無色界修所斷事。有取結繫,無嫉結繫。
於欲界修所斷事具二結繫。
4.2)集智已生滅或道智未生。
於欲界修所斷事,有嫉結繫,無取結繫。
於三界見滅或道所斷事,有取結繫,無嫉結繫。
於三界見苦、集所斷事,無二結繫。
4.3)若已離欲染。
於欲界五部事,無二結繫。於色無色界五部事,隨未離取結者。有取結繫,無嫉結繫。
若已離取結者,無二結繫。
5)此二互有長短義故。所問應作四句而答。
2[*引文]或有取結繫,無嫉結繫。謂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取結未斷。
此中於欲界見所斷法,有取結未斷者。或有四部取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取結未斷。
於色無色界法,有取結未斷者。或有八地取結未斷。乃至或有一地取結未斷。
於此地中或有四部取結未斷。乃至或有一部取結未斷。
由未斷故,有取結繫,無嫉結繫。所以者何?見所斷部及上二界,無嫉結故。
3[*引文]或有嫉結繫,無取結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欲界修所斷法,有嫉結未斷。
此中或有九品未斷。乃至或有一品未斷。由未斷故,有嫉結繫,無取結繫。所以者何?遍行取結緣五部者彼已斷故。餘未斷者,於修所斷法不能為繫,非所緣故。修所斷部,無取結故。
4[*引文]或有二俱繫。謂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具縛者,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部取結繫。一部嫉結繫。
5[*引文]復次,未離欲染,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二結繫。
此中未離欲染者,或有九品未離。乃至或有一品未離。
彼苦智已生,集智未生。於欲界修所斷法。有一部取結繫。一部嫉結繫。
6[*引文]或有二俱不繫。謂未離欲染。集智已生,滅智未生。於見苦、集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滅智已生,道智未生。於見苦、集、滅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於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已離欲染。於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色染。於欲色界法,無二結繫。已離無色染。於三界法,無二結繫。
此中或有已斷故不繫。或有本無故不繫。
7[*引文]如對嫉結,對慳結亦爾。
謂嫉與慳,俱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故。
1.7.嫉...慳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嫉結繫,亦有慳結繫耶?答:如是。設有慳結繫,復有嫉結繫耶?答:如是。
[*引文]若於此事,有嫉結繫,亦有慳結繫耶?答:如是。設有慳結繫,復有嫉結繫耶?答:如是。
謂嫉、慳結,俱唯欲界修所斷故。所問應作如是句答。
1)若未離欲染,
於欲界修所斷法,具二結繫。
於三界見所斷法。及色無色界修所斷法,無二結繫。
2)已離欲染,於三界一切法,無二結繫。長短相似故言如是。
3)問:嫉結依他而轉,慳結依自而轉。何緣互相問俱答如是耶?
3.1)有作是說:
嫉結於他能緣亦現起。於自能緣不現起。
慳結於自能緣亦現起。於他能緣不現起。此據能緣故言如是。
3.2)復有說者,此二俱緣自他而起。
4)問:嫉結緣他而起可爾。緣自而起云何?
答:如有施主為二苾芻作資生具。一則成好,一不成好。不成好者見而生嫉,作是念言:彼資生具如我所得,豈不快哉!此嫉亦能緣自而起。
5)問:慳結緣自而起可爾。緣他而起云何?
答:如有一類見他施時,便起慳心,作如是念:彼人何用施他物為。然所施物自全無分,此慳亦能緣他而起故答如是。於理無違。
2.歷六
2.1.愛、恚、慢、嫉、慳、非遍行無明結歷六-過去...未來...現在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耶?
[大毘婆沙論]
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耶乃至廣說。
1)此中諸結有二種。一迷自相。二迷共相。
1.1)迷自相者,謂愛、恚、慢、嫉、慳結。
1.2)迷共相者,謂無明、見、取、疑結。
2)迷自相諸結中愛結,於三界五部事能為繫。
未來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
過去不定,謂於此事,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現在亦不定,謂於此事,若現在前則繫。不現在前則不繫。
3)慢結亦爾。
4)恚結,於欲界五部事能為繫。
未來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
過去不定。謂於此事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現在亦不定。謂於此事若現在前則繫。不現在前則不繫。
5)嫉結,於欲界修所斷事能為繫。
未來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
過去不定。謂於此事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現在亦不定。謂於此事若現在前則繫。不現在前則不繫。
6)慳結亦爾。
7)迷共相諸結。於三界五部事能為繫。
過去、未來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
現在不定。謂於此事若現在前則繫。不現在前則不繫。是謂歷六、小七、大七,略毘婆沙。
2.1.1.過去愛結繫...未來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耶?答:如是。設有未來,復有過去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耶?答:如是。
所以者何?前說愛結於三界五部事能為繫。未來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故。
2[*引文]設有未來,復有過去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所以者何?前說愛結過去不定。謂於此事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故。
問:若時過去愛結已斷。即時未來愛結亦已斷。若時過去愛結未斷。即時未來愛結亦未斷。今何故說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耶?
1)外國諸師作如是說:
若前生未斷則繫者。說中三品結。
若前未生則不繫者。說下三品結。
設生已斷則不繫者。說上三品結。
2)迦濕彌羅國諸論師言:
若前生未斷則繫者。說九品結。
若前未生則不繫者。說後三品結。
設生已斷則不繫者。說前六品結。
3)如過去前六品愛結已斷,未來亦爾。後三品愛結雖未斷而未生故。在未來為繫非過去。
此中意說。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未斷。亦有前生愛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若於此事,雖有未來愛結未斷。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2.1.2.過去愛結繫...現在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復有過去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所以者何?前說愛結現在亦不定。
謂於此事,若現在前則繫。不現在前則不繫故。
1)謂於此事,若起愛結現在前。則有現在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或起餘結現在前。或起善、無覆無記心現在前。或於餘處,起愛結現在前。或無心時,則無現在愛結繫義。
2[*引文]設有現在,復有過去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如前廣說。
2.1.3.未來愛結繫...現在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繫,亦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復有未來耶?答:如是。
1[*引文]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繫,亦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此中義意亦如前說。
2[*引文]設有現在,復有未來耶?答:如是。
此中義意如前已說。
2.1.4.過去愛結繫...未來、現在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必繫。現在若現在前。設有未來、現在,復有過去耶?答:若前生未斷即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即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必繫。現在若現在前。
此中義意並如前說。
2[*引文]設有未來、現在,復有過去耶?答:若前生未斷即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即不繫。
此中義意亦如前說。
2.1.5.未來愛結繫...過去、現在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耶?答:或有未來,無過去、現在。謂於此事,愛結未斷,而前未生。設生已斷,不現在前。或有未來及過去,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不現在前。或有未來及現在,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現在前,而前未生,設生已斷。或有未來及過去、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亦現在前。設有過去、現在,復有未來耶?答:如是。
1[*引文]若於此事,有未來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耶?答:
此中有四句。
2[*引文]或有未來,無過去、現在。謂於此事,愛結未斷,而前未生。設生已斷,不現在前。
此中愛結未斷者,顯有未來愛結。
而前未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愛結。
不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愛結。
3[*引文]或有未來及過去,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不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不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愛結。
既有愛結前生未斷。即亦顯有未來愛結。是故此中不別說有。
4[*引文]或有未來及現在,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現在前,而前未生,設生已斷。
此中有愛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愛結。
而前未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愛結。
既有愛結現在前即亦顯彼未來有故不別說未來有義。
5[*引文]或有未來及過去、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亦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亦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愛結。
既有過去現在愛結,未來亦有不說自成。
6[*引文]設有過去、現在,復有未來耶?答:如是。
此中義意已如前說。
2.1.6.現在愛結繫...過去、未來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現在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耶?答:未來必繫。過去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設有過去、未來,復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如愛結歷六。應知恚、慢、嫉、慳、非遍行無明結歷六亦爾。
1[*引文]若於此事,有現在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耶?答:未來必繫。過去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並如前說。
2[*引文]設有過去未來復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
此中義意亦如前說。
3[*引文]如愛結歷六。應知恚、慢、嫉、慳、非遍行無明結歷六亦爾。
迷自相結義相似故雖有廣狹而得相類。
2.2.[發智論]見、取、疑、遍行無明結歷六-過去...未來...現在
1)若於此事,有過去見結繫,亦有未來耶?答:如是。設有未來,復有過去耶?答:如是。
2)若於此事,有過去見結繫,亦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復有過去耶?答:如是。
3)若於此事,有未來見結繫,亦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復有未來耶?答:如是。
4)若於此事,有過去見結繫,亦有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必繫。現在若現在前。設有未來、現在。復有過去耶?答:如是。
5)若於此事,有未來見結繫,亦有過去、現在耶?答:過去必繫。現在若現在前。設有過去、現在,復有未來耶?答:如是。
6)若於此事,有現在見結繫,亦有過去、未來耶?答:如是。設有過去未來,復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如見結歷六。應知取、疑、遍行無明結歷六亦爾。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見結繫,亦有未來耶?答:如是。設有未來,復有過去耶?答:如是。
2[*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見結繫,亦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復有過去耶?答:如是。
3[*引文]若於此事,有未來見結繫,亦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復有未來耶?答:如是。
4[*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見結繫,亦有未來、現在耶?答:未來必繫。現在若現在前。設有未來、現在。復有過去耶?答:如是。
5[*引文]若於此事,有未來見結繫,亦有過去、現在耶?答:過去必繫。現在若現在前。設有過去、現在,復有未來耶?答:如是。
6[*引文]若於此事,有現在見結繫,亦有過去、未來耶?答:如是。設有過去未來,復有現在耶?答:若現在前。如見結歷六。應知取、疑、遍行無明結歷六亦爾。
所以者何?先作是說。迷共相諸結於三界五部事能為繫。
過去、未來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
現在不定。謂於此事,若現在前則繫。不現在前則不繫故。
[*引文]如見結歷六。應知取、疑、遍行無明結歷六亦爾。
迷共相結義相似故雖有廣狹而得相類。
3.小大七攝-過去...未來...現在
3.1.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現在恚結繫
3.1.1.過去愛結繫...過去恚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恚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設有過去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恚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愛結未斷,亦有前生恚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恚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前生愛結未斷,而前於此恚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恚結繫義。
2[*引文]設有過去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恚結未斷,亦有前生愛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前生恚結未斷,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1.2.過去愛結繫...未來恚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恚結繫耶?答:若未斷。設有未來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恚結繫耶?答:若未斷。
云何未斷?謂未離欲染,必亦有未來恚結繫義。
2[*引文]設有未來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未來恚結未斷,亦有前生愛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未來恚結未斷,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1.3.過去愛結繫...現在恚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恚結繫耶?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恚結繫耶?答:若現在前。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愛結未斷,亦有恚結現在前,則有現在恚結繫義。
2)若於此事,或起餘結現在前。或起善、無覆無記心現在前。或於餘處起恚結現在前。或無心時,則無現在恚結繫義。
2[*引文]設有現在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恚結現在前,亦有愛結前生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恚結現在前,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1.4.過去愛結繫...過去、現在恚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恚結繫耶?答: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現在恚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無恚結前生。設生已斷不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恚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無恚結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現在恚結繫,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有恚結現在前。而前未生,設生已斷。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現在恚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現在前。設有過去、現在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恚結繫耶?答:
此中有四句。
2[*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現在恚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無恚結前生。設生已斷不現在前。
1)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2)無恚結前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恚結。
3)不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恚結。
3[*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恚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無恚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恚結。
無恚結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恚結。
4[*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現在恚結繫,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有恚結現在前。而前未生,設生已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恚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恚結。
而前未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恚結。
5[*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現在恚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恚結。
有恚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恚結。
6[*引文]設有過去現在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1.5.過去愛結繫...未來、現在恚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恚結繫耶?答:或有過去愛結繫,無未來、現在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前生未斷。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恚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未斷不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恚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現在前。設有未來、現在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恚結繫耶?答:
此中有三句。
2[*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無未來、現在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前生未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於色無色界法者。遮有未來、現在恚結。
彼無恚結如前應知。
3[*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恚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未斷不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及有恚結未斷者。顯有未來恚結。
未斷者必有未來繫義故。
不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恚結。
4[*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恚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及有恚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恚結。
此未來有不說自成。以現在前者未來必有故。
5[*引文]設有未來、現在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1.6.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恚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恚結繫耶?答: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未來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前生未斷。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恚結繫,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未斷,而無恚結前生。設生已斷。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恚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設有過去、未來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恚結繫耶?答:
此中有三句。
2[*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未來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前生未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於色無色界法者。遮有過去、未來恚結。
3[*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恚結繫,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未斷,而無恚結前生。設生已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恚結未斷者。顯有未來恚結。
無恚結前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恚結。
4[*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恚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恚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恚結。
此未來有不說自成。以有過去者,未來必有故。
5[*引文]設有過去、未來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1.7.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現在恚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恚結繫耶?答: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未來、現在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前生未斷。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恚結繫,無過去、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未斷。而前未生。設生已斷。不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現在恚結繫,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現在前。而前未生,設生已斷。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未來恚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而無恚結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恚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現在前。設有過去、未來、現在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恚結繫耶?答:
此中有五句。
2[*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未來、現在恚結繫。謂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前生未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於色無色界法者。遮有三世恚結。
3[*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恚結繫,無過去、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未斷。而前未生。設生已斷。不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恚結未斷者。顯有未來恚結。
而前未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恚結。
不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恚結。
4[*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現在恚結繫,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現在前。而前未生,設生已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恚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恚結。
此未來有不說自成。義如前說。
而前未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恚結。
5[*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未來恚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而無恚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恚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恚結。
此未來有不說自成。義如前說。
而無恚結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恚結。
6[*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恚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恚結前生未斷。及有恚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恚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恚結。
有恚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恚結。
此未來有不說自成。
有過去、現在者。必亦有未來故。
7[*引文]設有過去、未來、現在恚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2.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現在嫉結、慳結
[發智論]如對恚結,對嫉結、慳結亦爾。差別者,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前生未斷,無過去、未來、現在嫉結、慳結。
1[*引文]如對恚結,對嫉結、慳結亦爾。
俱唯欲界故。以愛對彼,作小七句。如對恚結說。
2[*引文]差別者,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有愛結前生未斷,無過去、未來、現在嫉結、慳結。
1)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二七句中有過去愛結。
2)於欲界見所斷法。及於色無色界法,無三世嫉、慳結者。遮二七句中有過去、未來、現在嫉、慳結。
3)此於欲界見所斷法,與前差別。以嫉、慳二結唯修所斷故。
3.3.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現在慢結
3.3.1.過去愛結繫...過去慢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慢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設有過去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慢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愛結未斷,亦有前生慢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慢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前生愛結未斷,而前於此慢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慢結繫義。
2[*引文]設有過去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慢結未斷,亦有前生愛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前生慢結未斷,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3.2.過去愛結繫...未來慢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慢結繫耶?答:如是。設有未來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慢結繫耶?答:如是。
所以者何?前說慢結,於三界五部事能為繫。未來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故。
2[*引文]設有未來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未來慢結未斷,亦有前生愛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未來慢結未斷,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3.3.過去愛結繫...現在慢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慢結繫耶?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慢結繫耶?答:若現在前。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愛結未斷,亦有慢結現在前,則有現在慢結繫義。
2)若於此事,或起餘結現在前。或起善、無覆無記心現在前。或於餘處,起慢結現在前。或無心時,則無現在慢結繫義。
2[*引文]設有現在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慢結現在前,亦有愛結。
2)前生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3)若於此事,雖有慢結現在前,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4)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3.4.過去愛結繫...過去、現在慢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慢結繫耶?答: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現在慢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無慢結前生,設生已斷不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慢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無慢結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現在慢結繫,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慢結現在前,而前未生,設生已斷。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慢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及有慢結現在前。設有過去、現在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慢結繫耶?答:
此中有四句。
2[*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現在慢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無慢結前生,設生已斷不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未斷。
無慢結前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慢結。
不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慢結。
3[*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慢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無慢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慢結。
無慢結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慢結。
4[*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現在慢結繫,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慢結現在前,而前未生,設生已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慢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慢結。
而前未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慢結。
5[*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慢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及有慢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慢結。
有慢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慢結。
6[*引文]設有過去、現在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3.5.過去愛結繫...過去、現在慢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慢結繫耶?答:未來必繫。現在若現在前。設有未來、現在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慢結繫耶?答:未來必繫。現在若現在前。
此中未來必繫者。未來慢結若未斷時,定繫三界五部一切事故。
現在若現在前者。義如前說。
2[*引文]設有未來、現在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3.6.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慢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慢結繫耶?答:未來必繫。過去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設有過去、未來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慢結繫耶?答:未來必繫。過去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二義並如前說。
2[*引文]設有過去、未來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亦如前說。
3.3.7.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現在慢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慢結繫耶?答: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慢結繫,無過去、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無慢結前生。設生已斷,不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未來慢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無慢結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現在慢結繫,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慢結現在前。而無前生,設生已斷。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慢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及有慢結現在前。設有過去、未來、現在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慢結繫耶?答:
此中有四句。
2[*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慢結繫,無過去、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無慢結前生。設生已斷,不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無慢結前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慢結。
不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慢結。
此未來有不說自成。
彼愛結未斷,此慢必有故。
3[*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未來慢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無慢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慢結。
無慢結現在前者。遮有現在慢結。
此未來有不說自成。義如前說。
4[*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現在慢結繫,無過去。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慢結現在前。而無前生,設生已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慢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慢結。
而無前生,設生已斷者。遮有過去慢結。
此未來有不說自成。慢結現在前,必有未來故。
5[*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慢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及有慢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慢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慢結。
有慢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慢結。
此未來有不說自成。義如前說。
6[*引文]設有過去、未來、現在慢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4.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現在無明結
3.4.1.過去愛結繫...過去無明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無明結繫耶?答:如是。設有過去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無明結繫耶?答:如是。
所以者何?前說迷共相諸結於三界五部事能為繫。過去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無明既亦是共相結,故答如是。
2[*引文]設有過去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無明結未斷,亦有前生愛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前生無明結未斷。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4.2.過去愛結繫...未來無明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無明結繫耶?答:如是。設有未來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無明結繫耶?答:如是。
所以者何?前說共相諸結於三界五部事能為繫。未來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故。
2[*引文]設有未來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未來無明結未斷,亦有前生愛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未來無明結未斷,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4.3.過去愛結繫...現在無明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無明結繫耶?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無明結繫耶?答:若現在前。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愛結未斷,亦有無明結現在前。則有現在無明結繫義。
2)若於此事,或起善、無覆無記心現在前。或於餘處,起無明結現在前。或無心時,則無現在無明結繫義。
2[*引文]設有現在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無明結現在前,亦有愛結前生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無明結現在前。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4.4.過去愛結繫...過去、現在無明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無明結繫耶?答:過去必繫。現在若現在前。設有過去、現在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無明結繫耶?答:過去必繫。現在若現在前。
此中義意並如前說。
2[*引文]設有過去、現在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4.5.過去愛結繫...過去、現在無明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無明結繫耶?答:未來必繫。現在若現在前。設有未來、現在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無明結繫耶?答:未來必繫。現在若現在前。
此中義意並如前說。
2[*引文]設有未來、現在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4.6.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無明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無明結繫耶?答:如是。設有過去、未來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無明結繫耶?答:如是。
所以者何?前說共相諸結於三界五部事能為繫。過去」未來未斷,定繫彼三世一切事故。
2[*引文]設有過去、未來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4.7.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現在無明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無明結繫耶?答:過去未來必繫。現在若現在前。設有過去、未來、現在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無明結繫耶?答:過去未來必繫。現在若現在前。
此中義意皆如前說。
2[*引文]設有過去、未來、現在無明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5.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現在見結、取結、疑結
3.5.1.過去愛結繫...過去見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見結繫耶?答:若未斷。設有過去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見結繫耶?答:若未斷。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愛結未斷,見結亦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見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前生愛結未斷,而見結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見結繫義。
3)如道類智已生,於修所斷法,有愛結前生未斷。
4)集類智已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有愛結前生未斷。
5)由此義故。此中總說若未斷言。不說道類智未至、已生位。由彼位亦有有愛無見故。迷共相結過去未斷,必繫三世所繫事故。非如愛等作不定說。
2[*引文]設有過去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見結未斷,亦有前生愛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前生見結未斷。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5.2.過去愛結繫...未來見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見結繫耶?答:若未斷。設有未來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見結繫耶?答:若未斷。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愛結未斷,見結亦未斷。即於此事,亦有未來見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前生愛結未斷,而見結已斷。即於此事,無有未來見結繫義。餘如前說。
2[*引文]設有未來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未來見結未斷,亦有前生愛結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未來見結未斷,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5.3.過去愛結繫...現在見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見結繫耶?答:若現在前。設有現在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現在見結繫耶?答:若現在前。
1)謂於此事,若有前生愛結未斷,亦有見結現在前,則有現在見結繫義。
2)若於此事,或起餘結現在前。或起善、無覆無記心現在前。或於餘處,起見結現在前。或無心時,則無現在見結繫義。
2[*引文]設有現在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謂於此事,若有見結現在前,亦有愛結前生未斷。即於此事,亦有過去愛結繫義。
2)若於此事,雖有見結現在前,而前於此愛結未生。雖餘處生,而於此事亦名未生。
3)設生已斷,即於此事,無有過去愛結繫義。
3.5.4.過去愛結繫...過去、現在見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見結繫耶?答: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而見結已斷。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見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見結未斷。而不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亦有見結現在前。設有過去、現在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見結繫耶?答:
此中有三句。
2[*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而見結已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而見結已斷者。遮有過去、現在見結。
謂集類智已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有前生愛結未斷。
道類智已生,於修所斷法,有前生愛結未斷。
3[*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見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見結未斷。而不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見結未斷者。顯有過去見結。彼未斷位,於所繫事,必有過去見結繫故。
而不現在前者。遮有現在見結。
4[*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亦有見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亦有見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見結。
此過去有不說自成。見結現在前,過去必有故。
5[*引文]設有過去、現在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5.5.過去愛結繫...未來、現在見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見結繫耶?答:或有過去愛結繫,無未來、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而見結已斷。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見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見結未斷。而不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見結現在前。設有未來、現在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見結繫耶?答:
此中有三句。
2[*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無未來、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而見結已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而見結已斷者。遮有未來現在見結。餘如前說。
3[*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未來見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見結未斷。而不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見結未斷者。顯有未來見結。彼未斷位,於所繫事必有未來見結繫故。
而不現在前者。遮有現在見結。
4[*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未來、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見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見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見結。
此未來有不說自成。見結現在前,未來必有故。
5[*引文]設有未來、現在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5.6.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見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見結繫耶?答:若未斷。設有過去、未來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見結繫耶?答:若未斷。
此中義意如前應知。
2[*引文]設有過去、未來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5.7.過去愛結繫...過去、未來、現在見結繫
[發智論]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見結繫耶?答: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未來、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而見結已斷。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未來見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見結未斷。而不現在前。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亦有見結現在前。設有過去、未來、現在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1[*引文]若於此事,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見結繫耶?答:
此中有三句。
2[*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無過去、未來、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而見結已斷。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而見結已斷者。遮有過去、未來、現在見結。
謂集類智已生,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有愛結前生未斷。
道類智已生,修所斷法,有愛結前生未斷。
3[*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及有過去未來見結繫,無現在。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及有見結未斷。而不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有見結未斷者。顯有過去、未來見結。
而不現在前者遮有現在見結。
4[*引文]或有過去愛結繫。亦有過去、未來、現在見結繫。謂於此事,有愛結前生未斷。亦有見結現在前。
此中有愛結前生未斷者。顯有過去愛結。
亦有見結現在前者。顯有現在見結。
此過去未來有不說自成。見結現在前,必有過去、未來故。
5[*引文]設有過去、未來、現在見結繫,復有過去愛結繫耶?答:若前生未斷則繫。若前未生。設生已斷則不繫。
此中義意廣如前說。
3.5.8.其餘小七
[發智論]如對見結。對取結、疑結亦爾。如愛結對後作小七。乃至嫉結對慳結。隨其所應。作小七亦爾。
1[*引文]如對見結。對取結、疑結亦爾。
1)俱唯三界見所斷故。以愛對彼,作小七句。如對見說。
2)於中亦有少分差別。
謂取結,唯有道類智已生,於修所斷法,有愛結前生未斷者。有過去愛。無三世取。
非如見結集類智已生,於見滅道所斷見結不相應法,有愛結前生未斷者,亦有過去愛,無三世見。差別義少故此不說。
2[*引文]如愛結對後作小七。乃至嫉結對慳結。隨其所應。作小七亦爾。
1)此中隨其所應者,唯慢與愛,俱通三界、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故。對後作小七句,皆如愛說。
2)無明通三界五部,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3)見、疑,通三界、唯四部,通有漏、無漏緣、遍行、非遍行。
4)二取,通三界、唯四部。有漏緣、通遍行、非遍行。
5)恚,唯欲界、通五部。唯有漏緣、非遍行。
6)嫉、慳,唯欲界修所斷、有漏緣、非遍行。
7)如是諸結寬狹有異。對後七句有不同者。是故須說隨所應言。
3.5.9.二對一的小七
[發智論]如小七。大七亦爾。差別者,以二對一,乃至以八對一。如過去愛等為首有七,乃至過去、未來、現在愛等為首。亦各有七。如是應知有七七句。
1[*引文]如小七。大七亦爾。差別者,以二對一,乃至以八對一。
1)謂以過去愛結、恚結,
先對過去慢結。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慢結作七句。如以過去愛結、恚結,對慢結作七句。對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結各作七句亦爾。
2)次除愛結。以過去恚結、慢結,
先對過去無明結。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無明結作七句。如以過去恚結、慢結,對無明結作七句。對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結各作七句亦爾。
3)次除恚結。以過去慢結、無明結。
先對過去見結。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見結作七句。如以過去慢結、無明結,對見結作七句。對取結、疑結、嫉結、慳結各作七句亦爾。
4)次除慢結。以過去無明結、見結。
先對過去取結。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取結作七句。如以過去無明結、見結。對取結作七句。對疑結、嫉結、慳結各作七句亦爾。
5)次除無明結。以過去見結、取結。
先對過去疑結。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疑結作七句。如以過去見結、取結對疑結作七句。對嫉結、慳結各作七句亦爾。
6)次除見結。以過去取結、疑結。
先對過去嫉結。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嫉結作七句。如以過去取結、疑結。對嫉結作七句。對慳結作七句亦爾。
7)復除取結。以過去疑結、嫉結。
先對過去慳結。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慳結作七句。
8)如以二結對一結。以三、以四、以五、以六、以七、以八結,對一結亦爾。
2[*引文]如過去愛等為首有七,乃至過去、未來、現在愛等為首。亦各有七。如是應知有七七句。
此中有說:
1)以過去愛等。先對過去恚等。
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恚等為初七句。
2)以過去愛等。先對未來恚等。
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後對過去恚等為第二七句。
3)以過去愛等。先對現在恚等。
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後對未來恚等為第三七句。
4)以過去愛等。先對過去現在恚等。
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後對現在恚等。為第四七句。
5)以過去愛等。先對未來現在恚等。
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後對過去現在恚等。為第五七句。
6)以過去愛等。先對過去未來恚等。
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後對未來現在恚等。為第六七句。
7)以過去愛等。先對過去未來現在恚等。
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後對過去未來恚等。為第七七句。是謂小七。
3.5.10.大七
1)以過去愛、恚等。先對過去慢等。
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慢等為初七句。
2)以過去愛、恚等。先對未來慢等。
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後對過去慢等。為第二七句。
3)以過去愛、恚等。先對現在慢等。
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後對未來慢等為第三七句。
4)以過去愛、恚等。先對過去現在慢等。
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後對現在慢等。為第四七句。
5)以過去愛、恚等。先對未來現在慢等。
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後對過去現在慢等。為第五七句。
6)以過去愛、恚等。先對過去未來慢等。
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後對未來現在慢等。為第六七句。
7)以過去愛、恚等。先對過去未來現在慢等。
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後對過去未來慢等。為第七七句是謂大七。如是所說唐捐其功。於文無益於義無益。以重說故。
3.5.11.又非唯七七句應作是說。
3.5.11.1.小七
1)以過去愛等。先對過去恚等。
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恚等。為初七句。
2)以未來愛等。先對未來恚等。
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後對過去恚等。為第二七句。
3)以現在愛等。先對現在恚等。
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後對未來恚等。為第三七句。
4)以過去現在愛等。先對過去現在恚等。
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後對現在。為第四七句。
5)以未來現在愛等。先對未來現在恚等。
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後對過去現在恚等。為第五七句。
6)以過去未來愛等。先對過去未來恚等。
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後對未來現在恚等。為第六七句。
7)以過去未來現在愛等。先對過去未來現在恚等。
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後對過去未來恚等。為第七七句。是謂小七。
3.5.11.2.大七
1)以過去愛恚等。先對過去慢等。
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後對過去未來現在慢等。為初七句。
2)以未來愛恚等。先對未來慢等。
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後對過去慢等。為第二七句。
3)以現在愛恚等。先對現在慢等。
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後對未來慢等。為第三七句。
4)以過去現在愛恚等。先對過去現在慢等。
次對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後對現在慢等。為第四七句。
5)以未來現在愛恚等。先對未來現在慢等。
次對過去未來。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後對過去現在慢等。為第五七句。
6)以過去未來愛恚等。先對過去未來慢等。
次對過去未來現在。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後對未來現在慢等。為第六七句。
7)以過去未來現在愛恚等。先對過去未來現在慢等。
次對過去。次對未來。次對現在。次對過去現在。次對未來現在。後對過去未來慢等。為第七七句。若作是說功不唐捐。於文有益於義有益。不重說故。又唯有七七句。
3.5.12.問:一行、歷六、小七、大七。有何差別?
1)答:名即差別。謂名一行。名歷六。名小七。名大七故。
2)復次,依一行法,作問答故名一行。依六句法,作問答故名歷六。依七句法,作問答以一對一故名小七。依七句法,作問答以二對一,乃至以八對一故名大七。
3)復次,以不相似法對不相似法作問答。不以世定故名一行。
以相似法對相似法作問答。以世定故名歷六。
以不相似法對不相似法作問答。以世定。以一對一故名小七。
以不相似法對不相似法作問答。以世定以二對一。乃至以八對一故名大七。
一行、歷六、小七、大七。是謂差別。
4.攝
4.1.[發智論]攝幾隨眠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於九十八隨眠中。一一攝幾隨眠?答:一切應分別。
1)謂三結中,有身見結攝三。戒禁取結攝六。疑結攝十二。
2)三不善根中。貪、瞋不善根各攝五。癡不善根攝四。一少分。
3)三漏中。欲漏攝三十一。有漏攝五十二。無明漏攝十五。
4)四瀑流中。欲瀑流攝十九。有瀑流攝二十八。見瀑流攝三十六。無明瀑流攝十五。
5)如四瀑流。四軛亦爾。
6)四取中。欲取攝二十四。見取攝三十。戒禁取攝六。我語取攝三十八。
7)四身繫中。貪欲、瞋恚身繫各攝五。戒禁取身繫攝六。此實執身繫攝十二。
8)五蓋中。貪欲、瞋恚蓋各攝五。疑蓋攝四。餘蓋無所攝。
9)五結中。貪、慢結各攝十五。瞋結攝五。嫉、慳結無所攝。
10)五順下分結中。貪欲、瞋恚結各攝五。有身見結攝三。戒禁取結攝六。疑結攝十二。
11)五順上分結中。色貪結攝一少分。無色貪結攝一少分。掉舉結無所攝。慢結攝二少分。無明結攝二少分。
12)五見中。有身見、邊執見各攝三。邪見、見取各攝十二。戒禁取攝六。
13)六愛身中。眼、耳、身觸所生愛身各攝二少分。鼻、舌觸所生愛身各攝一少分。意觸所生愛身攝十三。二少分。
14)七隨眠中。欲貪、瞋恚隨眠各攝五。有貪隨眠攝十。慢、無明隨眠各攝十五。見隨眠攝三十六。疑隨眠攝十二。
15)九結中。愛、慢、無明結各攝十五。恚結攝五。見取結各攝十八。疑結攝十二。嫉、慳結無所攝。
16)九十八隨眠中。欲界有身見攝欲界有身見。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攝無色界修所斷無明。
1)[*引文]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於九十八隨眠中。一一攝幾隨眠?答:一切應分別。
4.1.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謂或有說:諸法攝他性,非自性攝。如分別論者。彼依假名契經。及依世俗言論故作是說。
1)依假名契經者,
1.1)如契經說:諸臺帳等所有中心為臺帳等。眾材所依能任持彼令不散墜。故說中心能攝於彼。然彼中心與眾材異而說能攝。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1.2)餘經亦說:於五根中慧根最勝。慧根能攝諸餘四根。然彼慧根與四根異而說能攝。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1.3)又餘經說:世尊告彼手長者言:汝以何法攝自徒眾?徒眾云何受汝所攝?手長者言:世尊為我說四攝事。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事。我以此四攝自徒眾。徒眾由此受我所攝。然手長者與徒眾異而說攝眾。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1.4)餘經復說: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慧蘊攝。正念、正定,定蘊攝。然正思惟、正精進與慧蘊異。正念與定蘊異。而說彼攝。故知諸法皆攝他性非自性攝。
2)依世俗言論者,謂世間說戶樞攝扇。縷攝衣服。附攝薪等。在家者說:我能攝田、諸畜、財寶、僮僕、家屬。出家者說:我攝徒眾、資具、衣鉢。如是能攝與所攝異。故知諸法皆攝他性。
3)為止彼意,顯一切法皆攝自性是勝義攝。
3.1)若攝他性,是勝義者。則一法自性應是一切法。一法生時一切法應生。一法滅時一切法應滅。
3.2)復有別失。應見苦所斷,即見集、滅、道、修所斷攝。斷見苦所斷時,見集所斷等煩惱亦應斷。3.3)若爾,修後諸對治道應成無用。勿有此過,故一切法唯攝自性,是勝義攝。
4)問:若一切法唯攝自性是勝義攝非他性者。分別論者所引契經、世俗言論當云何通?
4.1)答:所引契經是不了義。依假名說有別意趣。謂契經說:諸臺帳等所有中心為臺帳等。眾材所依能任持彼。令不散墜。故說中心能攝彼者,於任持義假立攝聲。此任持彼不散墜故,假立攝名。非勝義攝。
4.2)又契經說:於五根中慧根最勝。慧根能攝餘四根者。於方便義,假立攝聲。慧為方便令餘四根亦速運轉能辦大事。假立攝名。非勝義攝。
4.3)又契經說:以四攝事攝徒眾者。於能引彼,令不離散,假立攝聲。由四攝事,方便誘引,假立攝名。非勝義攝。
4.4)又契經說:正思惟、正精進亦慧蘊攝。正念亦定蘊攝者。於隨順義,假立攝聲。以正思惟、正精進,隨順慧蘊。正念隨順定蘊故,假立攝名。非勝義攝。
4.5)又彼所引世俗言論,戶樞攝扇。縷攝衣服。附攝薪等。依任持義,假說攝名。非勝義攝。在家者說能攝田等。出家者說攝徒眾等。依饒益義,假說攝名。非勝義攝。
5)攝他性者,待時、待因,而立攝名。非究竟攝。
待時者,謂有時能攝。有時不攝。
待因者,謂有因能攝。有因不攝。故非究竟。如有頌曰:
有因故起愛,有因故起憎,世間無無因,而起愛憎者。
6)攝自性者,不待時因而有攝義。是究竟攝。
不待時者,諸法無時不攝自性。以彼一切時不捨自體故。
不待因者,諸法無因而攝自性。以不待因緣而有自體故。
若欲觀察一切法者。應先觀彼自性攝義。
7)問:觀察諸法自性攝時,有何勝利?得何功德?
7.1)答:除去我想及一合想。修習法想別想易滿。
謂諸有情若有我想、一合想者。貪、瞋、癡等煩惱增盛。由增盛故,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愁、歎、憂、苦諸災患事。
7.2)若除我想及一合想。便觀色法,如麵麨聚,不久離散。觀無色法,前後不俱,不久磨滅。總觀一切有為之法。猶如沙摶風飄散壞。由此便得空解脫門相似種子。
7.3)觀有為法空、非我故。便於生死深不願樂。由此復得無願解脫門相似種子。
7.4)彼於生死不願樂故。便於涅槃深心願樂。由此復得無相解脫門相似種子。
7.5)彼於如是三三摩地。依下生中,依中生上,依上發慧。離三界染,得三菩提,證永寂滅。觀察諸法自性攝時。便獲如是勝利功德。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4.1.2.一切應分別
此中一切應分別者,謂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一一所攝隨眠各異。是故一切皆應分別。
1)謂三結中,
1.1)有身見結攝三者。
謂此結於九十八隨眠中攝三隨眠。即三界見苦所斷有身見隨眠。此約總種類說攝三隨眠。若別分別,欲界者攝欲界有身見。色界者攝色界有身見。無色界者攝無色界有身見。此一一界有三世別。過去者攝過去有身見。未來者攝未來有身見。現在者攝現在有身見。此復一一有多剎那。各自相攝,後准應知。
1.2)戒禁取結攝六者。
謂此結於九十八隨眠中攝六隨眠。即三界見苦、道所斷戒禁取隨眠。
1.3)疑結攝十二者。
謂此結於九十八隨眠中攝十二隨眠。即三界見苦、集、滅、道所斷疑隨眠。
2)三不善根中
2.1)貪、瞋不善根,各攝五者。謂攝欲界五部貪、瞋。
2.2)癡不善根,攝四一少分者。謂攝欲界後四部及見苦所斷不善無明。
3)三漏中,
3.1)欲漏攝三十一者。謂攝欲界三十六隨眠中,除五無明,餘三十一。
3.2)有漏攝五十二者。謂攝色無色界六十二隨眠中,除十無明,餘五十二。
3.3)無明漏攝十五者。謂攝三界各五部無明。
4)四瀑流中
4.1)欲瀑流攝十九者。謂攝欲界五部貪、瞋、慢及四部疑。
4.2)有瀑流攝二十八者。謂攝色無色界各五部貪、慢及各四部疑。
4.3)見瀑流攝三十六者。
謂攝三界各十二見。即有身見、邊執見各一。戒禁取二。邪見、見取各四。為十二。
4.4)無明瀑流攝十五者。謂攝三界各五部無明。
5)如四瀑流,四軛亦爾者。名義雖別而體同故。
6)四取中,
6.1)欲取攝二十四者。謂攝欲界五部貪、瞋、慢、無明及四部疑。
6.2)見取攝三十者。謂攝三界各十見。即前所說十二見中,除二戒禁取,餘十見。
6.3)戒禁取攝六者。謂攝三界各二戒禁取。
6.4)我語取攝三十八者。謂攝色無色界各五部貪、慢、無明及各四部疑。
7)四身繫中,
7.1)貪欲、瞋恚身繫各攝五者。謂攝欲界五部貪、瞋。
7.2)戒禁取身繫攝六者。謂攝三界各二戒禁取。
7.3)此實執身繫攝十二者。謂攝三界各四見取。
8)五蓋中,
8.1)貪欲、瞋恚蓋各攝五者。謂攝欲界五部貪、瞋。
8.2)疑蓋攝四者。謂攝欲界四部疑。
8.3)餘蓋無所攝者。惛沈、睡眠、掉舉、惡作是纏性故,不攝隨眠。
9)五結中,
9.1)貪、慢結各攝十五者。謂攝三界各五部貪、慢。
9.2)瞋結攝五者。謂攝欲界五部瞋。
9.3)嫉、慳結無所攝者。此二結非隨眠性故。
10)五順下分結中,
10.1)貪欲、瞋恚結各攝五者。謂攝欲界五部貪、瞋。
10.2)有身見結攝三者。謂攝三界各一有身見。
10.3)戒禁取結攝六者。謂攝三界各二戒禁取。
10.4)疑結攝十二者。謂攝三界各四部疑。
11)五順上分結中,
11.1)色貪結攝一少分者。謂攝色界修所斷少分貪。
11.2)無色貪結攝一少分者。謂攝無色界修所斷少分貪。
11.3)掉舉結無所攝者。非隨眠性故。
11.4)慢結攝二少分者。謂攝色無色界各修所斷少分慢。
11.5)無明結攝二少分者。謂攝色無色界各修所斷少分無明。
12)五見中,
12.1)有身見、邊執見各攝三者。謂攝三界各一有身見、邊執見。
12.2)邪見、見取各攝十二者。謂攝三界各四邪見、見取。
12.3)戒禁取攝六者。謂攝三界各二戒禁取。
13)六愛身中,
13.1)眼、耳、身觸所生愛身各攝二少分者。謂各攝欲色界修所斷各少分貪。
13.2)鼻、舌觸所生愛身各攝一少分者。謂各攝欲界修所斷少分貪。
13.3)意觸所生愛身攝十三二少分者。謂攝三界各前四部。及無色界修所斷貪并欲色界修所斷各少分貪。
14)七隨眠中,
14.1)欲貪、瞋恚隨眠各攝五者。謂攝欲界五部貪、瞋。
14.2)有貪隨眠攝十者。謂攝色無色界各五部貪。
14.3)慢、無明隨眠各攝十五者。謂攝三界各五部慢、無明。
14.4)見隨眠攝三十六者。謂攝三界各十二見。
14.5)疑隨眠攝十二者。謂攝三界各四部疑。
15)九結中,
15.1)愛、慢、無明結各攝十五者。謂攝三界各五部貪、慢、無明。
15.2)恚結攝五者。謂攝欲界五部瞋。
15.3)見、取結各攝十八者。
謂見結攝三界各一有身見、邊執見、四邪見。取結攝三界各二戒禁取、四見取。
15.4)疑結攝十二者。謂攝三界各四部疑。
15.5)嫉、慳結無所攝者。非隨眠性故。
16)九十八隨眠中,
欲界有身見攝欲界有身見。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攝無色界修所斷無明者。各各自攝彼自性故。
4.1.3.問:云何諸法各攝自性?
1)答:自性於自性,是有、是實、是可得故,說名為攝。
2)自性於自性,非異、非外、非離、非別、恒不空故,說名為攝。
3)自性於自性,非不已有、非不今有、非不當有,故名為攝。
4)自性於自性,非增、非減,故名為攝。
5)諸法自性攝自性時。非如以手取食,指捻衣等。然彼各各執持自體,令不散壞,故名為攝。於執持義,立以攝名。故勝義攝,唯攝自性。
4.2.[發智論]前攝後...後攝前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為前攝後?後攝前耶?
1)答:三結三不善根。互不相攝。
2)三結三漏。三結二漏少分互相攝。餘不相攝。
3)三結四瀑流。三結三瀑流少分互相攝。餘不相攝。
4)如對四瀑流。對四軛亦爾。
5)三結四取。三結一取三少分互相攝。餘不相攝。
6)三結四身繫。一結一身繫互相攝。餘不相攝。
7)三結五蓋。一結少分一蓋互相攝。餘不相攝。
8)三結五結。互不相攝。
9)三結五順下分結。三結三順下分結互相攝。餘不相攝。
10)三結五順上分結。互不相攝。
11)三結五見。二結二見互相攝。餘不相攝。
12)三結六愛身。互不相攝。
13)三結七隨眠。三結一隨眠一少分。互相攝。餘不相攝。
14)三結九結。三結一結二少分。互相攝。餘不相攝。
15)三結九十八隨眠。三結二十一隨眠。互相攝。餘不相攝。
16)如是乃至九結九十八隨眠。七結九十八隨眠。互相攝。餘不相攝。
[*引文]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為前攝後後攝前耶?
4.2.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重遮遣分別論者執他性攝。及重開顯應理論者說自性攝,令轉分明。故作斯論。
1)答:三結三不善根。互不相攝者。謂自性各別故。
2)三結三漏。三結二漏少分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三結與欲漏、有漏中,有身見、戒禁取、疑互相攝。自性同故。
與無明漏及二漏少分,互不相攝。自性異故。後准應知。
3)三結四瀑流。三結三瀑流少分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三結與欲、有、見瀑流中,有身見、戒禁取、疑互相攝。
與無明瀑流及三瀑流少分,互不相攝。
4)如對四瀑流,對四軛亦爾。自性同故。
5)三結四取。三結一取三少分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三結與戒禁取及餘三取中,有身見、疑互相攝。與餘三取少分,互不相攝。
6)三結四身繫。一結一身繫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戒禁取結與戒禁取身繫互相攝。與餘三身繫互不相攝。
7)三結五蓋。一結少分一蓋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疑結中不善者與疑蓋互相攝。與餘四蓋互不相攝。
8)三結五結。互不相攝者。自性異故。
9)三結五順下分結。三結三順下分結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三結與五順下分結中,有身見、戒禁取、疑結互相攝。與餘二結互不相攝。
10)三結五順上分結。互不相攝者。自性異故。
11)三結五見。二結二見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前三結與五見中,有身見、戒禁取互相攝。與餘三見互不相攝。
12)三結六愛身。互不相攝者。自性異故。
13)三結七隨眠。三結一隨眠一少分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三結與疑隨眠及見隨眠中,有身見、戒禁取互相攝。與餘五隨眠及見隨眠中餘三見互不相攝。
14)三結九結。三結一結二少分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三結與九結中疑結及見結中有身見,取結中戒禁取互相攝。
與餘六結及見結中餘二見,取結中見取互不相攝。
15)三結九十八隨眠三結二十一隨眠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三結與九十八隨眠中,三有身見、六戒禁取、十二疑隨眠互相攝。與餘七十七隨眠互不相攝。
16)如是乃至九結九十八隨眠。七結九十八隨眠互相攝。餘不相攝者。
謂九結中前七結與九十八隨眠互相攝。後二結與隨眠互不相攝。此二俱非隨眠性故。
此中舉初三結舉後九結與後廣辨相攝。三不善根乃至七隨眠與後相攝略不說者。相易了故。
5.[發智論]令欲、色、無色有相續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令欲有相續?幾令色有相續?幾令無色有相續?答:一切應分別。
1)謂三結令三有相續。
2)三不善根。及欲漏。令欲有相續。
3)有漏令色無色有相續。無明漏令三有相續。
4)四瀑流軛中。欲瀑流軛令欲有相續。有瀑流軛令色無色有相續。見、無明瀑流軛令三有相續。
5)四取中。欲取令欲有相續。見、戒禁取令三有相續。我語取令色無色有相續。
6)四身繫中。初二令欲有相續。後二令三有相續。
7)五蓋令欲有相續。
8)五結中。貪、慢結令三有相續。餘三結令欲有相續。
9)五順下分結中。初二令欲有相續。後三令三有相續。
10)五順上分結中。色貪令色有相續。無色貪令無色有相續。餘三令色無色有相續。
11)五見令三有相續。
12)六愛身中。眼、耳、身觸所生愛身令欲色有相續。鼻、舌觸所生愛身令欲有相續。意觸所生愛身令三有相續。
13)七隨眠中。欲貪、瞋恚令欲有相續。有貪令色無色有相續。餘四令三有相續。
14)九結中。嫉、恚、慳結令欲有相續。餘六結令三有相續。
15)九十八隨眠中。欲界三十六令欲有相續。色界三十一令色有相續。無色界三十一令無色有相續。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幾令欲有相續?幾令色有相續?幾令無色有相續?答:一切應分別。
5.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
1)謂或有執:不染污心亦令有相續,如分別論者。
1.1)問:彼何故作此執?答:彼依契經故作此執。謂契經說:菩薩正知入母胎。正知住母胎。正知出母胎。既有正知入母胎者。正知即在不染污心故。不染污心亦令有相續。為遮彼意,顯唯染污心能令有相續。故作斯論。
1.2)問:云何通彼所引契經?答:依無倒想說正知言。謂諸有情多起倒想而入母胎。男入胎時,於母起愛,於父起恚。女入胎時,於父起愛,於母起恚。謂彼與己有順違故。後有菩薩入母胎時心無顛倒。於父父想,於母母想。雖俱親愛,而無異心。有親愛故,心有染污。無倒想故,名為正知。故彼契經不違我義。
2)復次,所以作此論者。謂或有執:唯愛與恚,令有相續如譬喻者。
2.1)問:彼何故作此執?答:依契經故。謂契經說三事合故得入母胎。一者父母交愛和合。二者母身是時調適。三健達縛正現在前。時健達縛二心互起謂愛、恚俱。由此故知唯愛與恚令有相續。為遮彼意,顯一切煩惱皆令有相續。故作斯論。
2.2)問:云何通彼所引契經?答:契經說:彼中有位,心正結生時,非唯愛、恚。故我所說不違彼經。
3)復次,所以作此論者。謂或有執:惡趣唯用恚心結生。善趣唯用愛心結生。為遮彼意,顯欲界一切處三十六隨眠一一現前,令生相續。色界一切處三十一隨眠一一現前令生相續。無色界一切處三十一隨眠一一現前令生相續。故作斯論。
4)復次,勿為止他顯示己義。然為顯示諸法正理,開悟有情,故作斯論。
5.2.有
然諸有聲說多種義。
1)此中有者,說眾同分及隨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如說:諸在欲界死生者,皆受欲有邪等。
2)彼亦說眾同分及隨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如說:諸纏所纏受地獄有等。
3)彼亦說眾同分及隨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如說:受欲有時最初得幾業所生根等。
4)彼亦說眾同分及隨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如說:四有謂本有、死有、中有、生有。
5)彼亦說眾同分及隨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如說:諸捨欲有,受欲有。彼一切欲界法滅,欲界法現在前邪等。
6)彼亦說眾同分及隨眾同分有情數五蘊。如說:云何有法?謂一切有漏法。
7)彼說一切有漏法名有。如說:頗勒懼那!當知識食能令後有生起。
8)彼說結生心及眷屬名有。如說:阿羅陀!當知若業能令後有相續是名有者。
9)彼說能引後有思名有。如說:取緣有。
10)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彼說時分五蘊名有。
11)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彼說能引後有諸業名有。如說七有。一地獄有。二傍生有。三鬼界有。四天有。五人有。六業有。七中有。
12)彼說五趣及彼因、彼方便名有。謂地獄有等即是五趣。業有是彼因。中有是彼方便。
如說:云何欲有?謂諸業欲界繫取為緣。能趣後生。乃至廣說。
13)彼說業及異熟名有。不說取緣。
問:若爾,門論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欲有欲界一切隨眠隨增。色有色界一切隨眠隨增。無色有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欲有可爾。所以者何?欲界五部業皆能感異熟。彼容欲界一切隨眠所隨增故。色無色有云何可爾。所以者何?彼界唯有修所斷業感異熟故。
13.1)答:彼門論中。應說欲有欲界一切隨眠隨增。色有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無色有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而不爾者,有別意趣。謂五部結有心是有眷屬。故亦假說為有。故說一切隨眠隨增。
13.2)有說:彼論有章有門。章中但說業及異熟名有,不說取緣。
門中具說彼業、異熟及說取緣。故說一切隨眠隨增。
13.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彼論師先立章義,後以門通。如何門中與章說異?是故前說於理為善。
5.3.問:何故名有?
答:有增、有減,故名為有。
問:若爾,聖道亦有增減,應亦名有。
1)答:若有增減,亦能長養,攝益、任持有者,說名為有。
聖道雖有增減,而損減、違害、破壞諸有。故不名有。
2)復次,若有增減,亦令諸有生老病死不斷絕者,說名為有。
聖道雖有增減,而令諸有生老病死皆斷不續。故不名有。
3)復次,若有增減,亦是趣苦集行。趣有世間生老病死集行者,說名為有。
聖道雖有增減,而是趣苦滅行。趣有世間生老病死滅行。故不名有。
4)復次,若有增減,亦是薩迦耶見事、顛倒事、愛事、隨眠事。貪、瞋、癡安足處。有垢、有毒、有過、有刺、有濁墮、有墮苦集諦者,說名為有。
聖道雖有增減,而與此一切相違。故不名有。
5)復有說者,此可怖畏,故名為有。
問:若爾,涅槃亦可怖畏,應亦名有。如契經說:苾芻!當知。無聞異生,以愚癡故,怖畏涅槃。謂於是處我不有。我所亦不有。我當不有。我所亦當不有。
5.1)答:若有怖畏,是正見者起,說名為有涅槃。雖有怖畏而是邪見者起。故不名有。
5.2)復次,若有怖畏,通異生及聖者起,說名為有涅槃。雖有怖畏而是異生,非聖者起。故不名有。
6)有作是說:是苦法器故名為有。
問:有亦是樂法器。如契經說:大名!當知。色若一向是苦非樂。非樂所隨,無少樂喜所隨逐者。應無有情為求樂故,染著於色。大名!當知。以色非一向苦亦是樂,亦是樂所隨,是少樂喜所隨逐故。有諸有情為求樂故染著於色。又契經說:決定建立三受無雜。一樂。二苦。三非苦樂。又契經說:道依、道具,涅槃依道,以道樂故,證樂涅槃。是故諸有非唯苦器。寧以苦器釋有名耶?
答:生死法中,雖有少樂而苦多故,立苦器名。是故諸有,唯名苦器。如毒瓶中置一渧蜜。不由此故名為蜜瓶。但名毒瓶,以毒多故。有亦如是。多苦所依,但名苦器。
5.4.相續
然諸相續略有五種。一中有相續。二生有相續。三時分相續。四法性相續。五剎那相續。
1)中有相續者。謂死有蘊滅,中有蘊生。此中有蘊續死有蘊。是故名為中有相續。
2)生有相續者。謂中有蘊滅,或死有蘊滅,生有蘊生。
此生有蘊續中有蘊。或續死有蘊。是故名為生有相續。
3)時分相續者。謂羯剌藍乃至盛年時分蘊滅。頞部曇乃至老年時分蘊生。此頞部曇乃至老年時分蘊續羯剌藍乃至盛年時分蘊。是故名為時分相續。
4)法性相續者。謂善法無間不善法或無記法生。
此不善法或無記法續前善法。不善法或無記法無間。廣說亦爾。是故名為法性相續。
5)剎那相續者。謂前前剎那無間後後剎那生。此後後剎那續前前剎那。是故名為剎那相續。
6)此五相續亦得攝在二相續中。前三不離法性、剎那二相續故。法性亦得入剎那中。一切皆是剎那性故。
7)此五相續。
界者。欲界具五。色界唯四除時分。無色界唯三除中有及時分。
趣者。地獄唯四除時分。餘四趣皆具五。
生者。四生皆具五種相續。
8)此中但依中生二有相續作論。
5.5.煩惱令有相續
1)謂三結令三有相續者。此依總種類說。然此三結通三界繫。
欲界繫者令欲有相續。色界繫者令色有相續。無色界繫者令無色有相續。生有、中有,最初剎那隨一現前而結生故。餘隨本論,如理應知。
2)問:隨眠能令諸有相續,非纏、非垢,不堅牢故。意地煩惱令有相續,非五識身,正結生時,定有意識,無五識故。何緣本論說五蓋、嫉、慳結、鼻、舌觸所生愛身,令欲有相續。眼、耳、身觸所生愛身,令欲、色有相續。掉舉、順上分結,令色、無色有相續耶?
2.1)答:本論應說:
貪欲、瞋恚、疑蓋,令欲有相續。
貪、慢、無明、順上分結,令色、無色有相續。
意觸所生愛身,令三有相續。
餘二蓋、嫉、慳結、掉舉、順上分結、前五觸所生愛身,不令有相續。
2.2)而不作是說者,應知此文有別意趣。謂未解脫餘二蓋等,命終還生欲有等故。說彼能續欲有等言。然結生時,非由彼力。
3)復次,由三緣故,說諸煩惱令有相續。一未斷故。二能感有異熟果故。三結生時能潤有故。
3.1)諸在意地,不善隨眠,三緣具有。無記隨眠不能感有。但有二緣。
3.2)諸在五識,不善隨眠不能潤有。但有二緣。無記隨眠唯有未斷,無餘二緣。
3.3)不善纏、垢,但有二緣,無能潤有。無記纏、垢,唯有一緣。謂未斷故。
3.4)惛沈蓋等,由未斷故。或感有故。說能續有,非能潤有。於理無違。
6.[發智論]依何定滅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依何定滅?
1)答:三結或依四。或依未至滅。
2)三不善根及欲漏。依未至滅。
3)有漏、無明漏。或依七。或依未至滅。
4)四瀑流軛中。欲瀑流軛。依未至滅。有、無明瀑流軛或依七。或依未至滅。見瀑流軛或依四。或依未至滅。
5)四取中。欲取依未至滅。見、戒禁取或依四。或依未至滅。我語取或依七。或依未至滅。
6)四身繫中。初三依未至滅。後二或依四。或依未至滅。
7)五蓋依未至滅。
8)五結中。貪、慢結或依七。或依未至滅。餘三結依未至滅。
9)五順下分結中。初二依未至滅。後三或依四。或依未至滅。
10)五順上分結中。色貪或依四。或依未至滅。餘四或依七。或依未至滅。
11)五見或依四。或依未至滅。
12)六愛身中。鼻、舌觸所生愛身依未至滅。眼、耳、身觸所生愛身或依初。或依未至滅。意觸所生愛身或依七。或依未至滅。
13)七隨眠中。欲貪、瞋恚依未至滅。有貪、慢、無明或依七。或依未至滅。見疑或依四。或依未至滅。
14)九結中。愛、慢、無明或依七。或依未至滅。恚、嫉、慳依未至滅。見、取、疑或依四。或依未至滅。
15)九十八隨眠中。欲界三十六依未至滅。色界三十一。及無色界見所斷或依四。或依未至滅。無色界修所斷或依七。或依未至滅。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依何定滅?
6.1.問:何故作此論?
1)答:欲顯諸佛,出現世時,有勝事故。
1.1)施設論說:遶贍部洲有轉輪王路廣一踰繕那。無輪王時,海水所覆,無能見者。若轉輪王出現于世。大海水減一踰繕那。此輪王路爾乃出現。金沙遍布眾寶莊嚴。栴檀香水以灑其上。轉輪聖王巡幸洲渚,與四種軍,俱遊此路。
1.2)如是諸佛未出世時,根本地依無能見者。諸有斷結,皆依邊地。若具十力轉法輪王出現于世。根本地依爾乃出現。菩提分法金沙遍布。種種功德眾寶莊嚴。四澄淨水以灑其上。佛與無量無邊眷屬俱遊此路,趣涅槃城。由是因緣,故作斯論。
2)復次,為遮分別論者有諸煩惱不依定滅。
彼作是說:若有聖者生在非想非非想處。彼無聖道現在前義。壽量盡時,煩惱亦盡,成阿羅漢。名為齊頂。為遮彼執,顯無煩惱不依定滅,故作斯論。
3)此中定者,顯對治道。
謂對治道或說為定。或說為道。或名對治。或名作意。或說為行。言雖有異,其義無別。
4)此中滅者,顯示永斷。
謂此永斷或說為滅。或說為盡。或名離染。或名離繫。或名解脫。言雖有異其義無別。
6.2.二論師
昔此法內有二論師。一名侍毘羅。二名瞿沙伐摩。
1)尊者侍毘羅作如是說:此中說永斷、無餘斷、畢竟斷、無片影斷。如是永斷,是聖者非異生。是聖道能,非世俗道。所以者何?因七依經,造此論故。彼經唯說七根本地。謂四靜慮、下三無色。非根本地有世俗道能斷煩惱。故知唯聖者用無漏道斷。
2)尊者瞿沙伐摩作如是說:此中說永斷、無餘斷、畢竟斷、無片影斷。如是永斷,是聖者亦異生。是聖道能,亦世俗道。
3)問:豈不此論,因七依經。如何異生依根本地起世俗道有永斷義?
答:由此因緣,說阿毘達磨照了契經等,猶如明燈。契經等中所未說者,此中說之。所未現者,此中現之。彼有餘說,此無餘說。是故聖者及諸異生,依七根本及八邊地,起聖、世俗道,俱能永斷結。如是二說俱得善通。此本論文容二義故。
6.3.三結
1)答:三結或依四,或依未至滅者。
四謂四靜慮地。未至謂未至地及靜慮中間。此二俱名未至地故。
2)問:此地何故名未至耶?答:未入根本,能現在前,斷諸煩惱,故名未至。
3)問:契經唯說根本為依,非未至地。此中何故說三結,或依四,或依未至滅?
3.1)答:此中應說:或依四或未至滅。不應言:依未至滅。而言依未至滅者。有別意趣。
謂後依言重說根本。此中意言:三結或依四滅者或四根本依滅。或依未至滅者或未至四根本依而滅。
如有問他:汝為入城作此事?為未入城作此事?此中一城前後再說。依言亦爾。於理無違。
3.2)復次,依言有通、有別。別者唯說諸根本地,如七依經。通者通說根本、邊地,如此中說。故此依言亦不違理。
4)然此三結,依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可得。
欲界者唯依未至滅。
初靜慮者或依初靜慮或依未至滅。
第二靜慮者或依二靜慮或依未至滅。
第三靜慮者或依三靜慮或依未至滅。
第四靜慮及四無色者。或依四靜慮或依未至滅。
所以者何?三結永斷、無餘斷、畢竟斷、無片影斷。必以見道。
5)然諸見道,唯依六地。謂四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
若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如是三結依未至滅。
乃至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如是三結依第四靜慮滅。
雖唯有第四靜慮及四無色地。三結或依四或依未至滅。而依總種類說。餘亦無失。
雖依八地邊起世俗道亦分斷三結,而非永斷,故此不說。
6)然此三結永斷,唯在道類忍時。若別說者,有身見永斷唯在苦類忍。故言依四、依未至滅。
6.4.三不善根、三漏
1)三不善根及欲漏,依未生滅者。
離欲染時,彼永斷故。若異生、若聖者、若有漏道、若無漏道,俱依未至。離欲染故。
2)有漏、無明漏,或依七或依未至滅者。
七謂四靜慮及下三無色即七依定。
未至謂未至定及靜慮中間。此二俱名未至地故。
2.1)此中,有漏從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可得。
2.2)無明漏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可得。
2.3)此二俱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方得永斷。彼非想非非想處染,依九地道而得永離。故言或依七或依未至滅。
3)然無明漏,欲界者唯依未至滅。
4)有漏、無明漏,初靜慮者,依初靜慮,或依未至滅。
第二靜慮者,依二靜慮或依未至滅。
乃至識無邊處者,依四靜慮、下二無色,或依未至滅。
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者,依四靜慮、下三無色,或依未至滅。依總種類亦得說。
餘或依七,或依未至滅。
5)此中但說二永斷處故。唯聖者無漏道斷。即是最後金剛喻定。
餘隨所應,如本論說。異生、聖者、世俗、聖道永斷差別,如理應知。
7.[發智論]繫
1)諸結過去,彼結已繫耶?答:諸結過去,彼結已繫。有結已繫,彼結非過去。謂結未來、現在已繫。
2)諸結未來,彼結當繫耶?答:應作四句。
2.1)有結未來,彼結非當繫。謂結未來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定不當退。
2.2)有結當繫,彼結非未來。謂結過去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定當退。
2.3)有結未來,彼結亦當繫。謂結未來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定當退。
2.4)有結非未來,彼結亦非當繫。謂結過去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定不當退。及現在結。
3)諸結現在,彼結今繫耶?答:諸結現在,彼結今繫。有結今繫,彼結非現在。謂結過去、未來、今繫。
[大毘婆沙論]
諸結過去。彼結已繫耶乃至廣說。
7.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說:過去、未來非實有體。
2)或復有說:煩惱斷已,畢竟不退。
為遮彼說,顯示過去、未來實有。及顯煩惱斷已有退。故作斯論。
7.2.繫
1)應知此中先名已繫,後名當繫,現名今繫。
2)又於此中,有作是說:結用名繫。
3)有作是說:結得名繫。然結於得,有三種類。一如牛王引得前行。二如犢子隨得後行。三如形質與影得俱。如牛王者先結後得。如犢子者先得後結。如形質者結與得俱。
7.3.解釋
1[*引文]諸結過去,彼結已繫耶?答:諸結過去,彼結已繫。
謂結在過去,彼得亦過去。曾為繫故,說名已繫。
2[*引文]有結已繫,彼結非過去。謂結未來、現在已繫。
即諸結在未來、現在。彼得在過去曾為繫故。此結如犢子隨得後行故。
3[*引文]諸結未來,彼結當繫耶?答:應作四句。
義不定故。
4[*引文]有結未來,彼結非當繫。謂結未來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定不當退。
1)此中已斷者謂已得斷遍知。已遍知者謂已得智遍知。已滅者謂已得擇滅。已吐者謂已斷繫得、已證離繫得。
2)有作是說: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同顯捨義。
3)定不當退者,
3.1)謂不退法阿羅漢。未來三界見修所斷結,定不當退。
3.2)退法阿羅漢,未來三界見所斷結,定不當退。
3.3)不退法不還。若已離無所有處染。未來三界見所斷結及下八地修所斷結,定不當退。
3.4)乃至若未離初靜慮染。未來三界見所斷結。及欲界修所斷結,定不當退。
3.5)退法不還及預流、一來。未來三界見所斷結,定不當退。
3.6)不退法異生。若已離無所有處染,如菩薩等。未來下八地見、修所斷結,定不當退。
3.7)乃至若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未來一地見修所斷結,定不當退。
是謂有結未來,彼結非當繫。
5[*引文]有結當繫,彼結非未來。謂結過去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定當退。
1)此中諸句義如前釋。
2)定當退者,
2.1)謂退法阿羅漢,過去三界修所斷結,有定當退。
2.2)退法不還,若已離無所有處染。過去下八地修所斷結,有定當退。
2.3)乃至若未離初靜慮染,過去一地修所斷結,有定當退。
2.4)退法異生若已離無所有染,過去下八地見、修所斷結,有定當退。
2.5)乃至若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過去一地見、修所斷結,有定當退。
是謂有結當繫彼結非未來。
6[*引文]有結未來,彼結亦當繫。謂結未來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定當退。
此中已斷等如初句釋。定當退者如第二句釋。然前說過去,今說未來。
7[*引文]有結非未來,彼結亦非當繫。謂結過去已斷、已遍知、已滅、已吐。定不當退。及現在結。
此中諸句如初句釋。然前說未來,今說過去及現在結者。謂現在結亦非未來,是現在故。亦非當繫,是今繫故。
8[*引文]諸結現在,彼結今繫耶?答:諸結現在,彼結今繫。
謂現在諸結,定有現在得。如形質影,必俱有故。
9[*引文]有結今繫,彼結非現在。謂結過去、未來、今繫。
即過去、未來結,有現在得。過去結者,如牛王引得前行。未來結者,如犢子隨得後行。彼得現在故名今繫。
8.[發智論]道
諸用此道,斷欲界結。退此道時,還得彼結繫不?答:還得彼結繫。諸用此道,斷色無色界結。退此道時,還得彼結繫不?答:還得彼結繫。
[大毘婆沙論]
諸用此道斷欲界結。退此道時,還得彼結繫不乃至廣說。
8.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定無退起諸煩惱義。如分別論者。
彼引世間現喻為證。謂作是說:
1)如瓶破已,唯有餘瓦,不復作瓶。諸阿羅漢亦應如是。金剛喻定破煩惱已,不應復起諸煩惱退。
2)如燒木已,唯有餘灰,不還為木。諸阿羅漢亦應如是。無漏智火燒煩惱已,不應復起諸煩惱退。
3)彼引此等世間現喻。證無退起諸煩惱義。為遮彼執,顯有退起諸煩惱義。若無退者,便違契經。
3.1)如契經說:阿羅漢有二種。一退法。二不退法。
3.2)又契經說:由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隱沒忘失。云何為五?一多營事業。二樂諸戲論。三好和鬪諍。四憙涉長途。五身恒多病。
3.3)又契經說:有阿羅漢名瞿底迦。是時解脫,六反退已。於第七時,恐復退失。以刀自害,而般涅槃。故知定有起煩惱退。
4)問:若有退義,分別論者所引現喻,當云何通?
答:不必須通。所以者何?彼非素怛纜、非毘捺耶、非阿毘達磨。但是世間麁淺現喻。世間法異賢聖法異,不應引世間法難賢聖法。若必須通,當說喻過。喻既有過,為證不成。
4.1)如瓶破已,必有餘瓦。得阿羅漢已,有餘煩惱不?若有煩惱者,應非阿羅漢。若無煩惱者,即義與喻別不應為證。
4.2)如燒木已,定有餘灰。得阿羅漢已,有餘煩惱不?若有煩惱者,應非阿羅漢。若無煩惱者,即義與喻別不應為證。
4.3)然世間木無被燒義。但木極微與火極微為因已滅。此火極微與灰極微為因已滅。
應作是說:木是火因,火是灰因。而世間想謂火燒木,令木成灰。木既滅已,猶有餘灰。非全無物,故喻與法義不相似。
4.4)又阿羅漢斷諸煩惱,非令全無,過去、未來煩惱性相,猶實有故。若相續中,違煩惱道未現在前。爾時名為煩惱未斷。若相續中,違煩惱道已現在前。斷諸繫得,證離繫得。不成就煩惱名煩惱已斷。
4.5)應作是說:修習聖道是希有事。今阿羅漢雖斷煩惱而不令無。是故尊者妙音說曰:煩惱不在自身中行,說名為斷,非令全無。如說天授舍宅中無,非謂天授餘處亦無。煩惱斷時,應知亦爾。過去有故。若遇退緣為因,引生未來煩惱故,必有起煩惱退義。
5)問:分別論者云何釋通應理論者所引契經?答:彼說退時,退道非果。以沙門果是無為故。
6)問:既許有退。退道、退果有何差別,而說無退?又彼許退無學道時,為得學道?為全不得?若得學道果亦應退,非無學果成學道故。若全不得,便有大過。退無學道,不得學道。若爾,應住異生位故。若非異生及學、無學,應離凡聖,有別有情,許即便非世尊弟子故。應許有起煩惱退。
7)分別論者又說隨眠是纏種子。隨眠自性心不相應。諸纏自性與心相應。纏從隨眠生。纏現前故,退諸阿羅漢。已斷隨眠、纏既不生,彼如何退。故說無退是應正理。
8)彼如是說是無知果。是黑闇果。是無明果。是不勤方便果。
9)然實有起煩惱義。為止彼宗及顯退法相應正理。故作斯論。
8.2.問:退以何法為自性耶?
1)有作是說:若起如是煩惱諸纏現前故退。即以此法為退自性。
若作是說,退以不善、有覆無記為其自性。
2)有餘師說:若退墮時,隨順退者是退自性。
若作是說,以一切法為退自性。由退墮時,諸法皆有隨順退義。
3)譬喻尊者作如是言:退無自性,唯假施設。所以者何?身中先有諸善功德。今遇退緣退失此法有何自性。
3.1)如人有財為賊所奪。有人問曰:汝今失財,以何為體?
財主答曰:我本有財,今為賊奪,但無財物,知有何體?
3.2)如人有衣為他奪去露形而住。有人問曰:汝今無衣,以何為體?
衣主答曰:我先有衣,今被奪去,知有何體?
3.3)如人衣破。有人問曰:汝今衣破,用何為性?
衣破者曰:我衣先完,今衣破已,知有何性?如是身中先有勝德,今唯退失,有何自性?
4)評曰:退自性者,是不成就無覆無記。即是非得心不相應行蘊所攝。即在復有所餘如是類法心不相應中攝。應知退與順退法異。
4.1)退以不成就、非得為自性。無覆無記心不相應行蘊所攝。
4.2)順退法,以一切不善、有覆無記為其自性。如僧破與破僧罪異。僧破以不和合為自性。無覆無記心不相應行蘊所攝。破僧罪以虛誑語為自性。僧成就破,破僧人成就罪。如是退與順退法異故。
5)退自性決定實有,是不相應行蘊所攝。即是非得,其理極成。
8.3.問:為煩惱現在前故退?為退已煩惱現在前?設爾何失?
二俱有過。所以者何?
1)若煩惱現在前故退者,
1.1)品類足說當云何通:如說三緣故,起欲貪隨眠。一欲貪隨眠未斷、未遍知。二順欲貪纏法現在前。三於彼有非理作意。廣說乃至。起疑隨眠應知亦爾。
1.2)契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由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謂多營事業乃至身恒多病。
1.3)定蘊所說復云何通?如說:由非學非無學心退起學法得。云何彼是阿羅漢而起煩惱現在前?又何等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
2)若退已煩惱現在前者。
2.1)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若時心遠心剛強起無色界三纏現在前。謂貪、慢、無明,而多起慢。彼三纏內隨一現前。應說彼退無色貪盡,住色貪盡中。
2.2)識身論說復云何通?如說:一類補特伽羅無色染污心現在前故。捨無學善根、學善根相續。退無學心,住學心。
2.3)品類足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順退法?謂不善及有覆無記。住何等心後,煩惱現在前?
3)答:應作是說:煩惱現在前故退。
問:此已善通後諸違難。前諸違難當云何通?答:皆非違難。所以者何?
3.1)品類足說三緣故起諸隨眠者。依未斷盡煩惱者說,
+1謂起煩惱現在前者。或有已斷盡自地煩惱。或有未斷盡自地煩惱。彼依未斷盡自地煩惱而起煩惱現在前者說。
+2又起煩惱現在前者。或退或不退。彼依不退而起煩惱現在前者說。
+3又起煩惱現在前者。或染污心無間。或不染污心無間。彼依染污心無間而起煩惱現在前者說。
+4煩惱現在前者。有具因緣、有不具因緣。彼依具因緣而起煩惱現在前者說。謂諸有情三因緣故起諸煩惱名具因緣。一由因力。二由境界力。三由加行力。欲貪隨眠未斷、未遍知者說因力。順欲貪纏法現在前者說境界力。於彼有非理作意者說加行力。
+5復次,為遮外道所說意趣故作是說。由三緣故起諸隨眠。謂外道說專由境界起諸煩惱。若有境界煩惱便生。若境界壞煩惱不起。為遮彼意,說諸纏起,亦因未斷自類隨眠。亦由彼有非理作意。
3.2)契經中說:由五種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者。彼於退具說退因緣。如餘經說彼具名彼。
3.3)定蘊所說:
+1由非學非無學心退起學法得者。彼說根退,不說果退。
復次,煩惱相應心亦名非學非無學。故說果退,亦不違理。
+2云何彼是阿羅漢而起煩惱現在前者。
先是阿羅漢後起煩惱現在前。若起煩惱現在前,便非阿羅漢。
如先異生,後入聖道。入聖道已,便非異生。
如先學者,後起無學法。起無學法已,便非學者。此亦如是於理何違。
+3何等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者。
++若畢竟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起彼地纏現在前故。退者即彼地善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
++若未畢竟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起彼地纏現在前故。退者即彼地或善心或染污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乃至初靜慮應知亦爾。
++若畢竟離欲界染起欲界纏故。退者即欲界或善心或無覆無記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
++若未畢竟離欲界染起欲界纏故。退者即欲界或善心或染污心或無覆無記心,無間起煩惱現在前。
++此中。若未得根本善靜慮無色定現在前者。彼不能起色無色界纏現在前故退。但能起欲界纏現在前故退。
++若得根本善靜慮現在前非無色定者。彼不能起無色界纏現在前故退。但能起欲色界纏現在前故退。
++若得根本善靜慮無色定現在前者。彼能起三界纏現在前故退。
4)有餘師說:退已煩惱現在前。
問:此已善通前諸違難。後諸違難當云何通?答:皆非違難。所以者何?
4.1)施設、識身二論所說。依覺知位不說退時。謂先雖退而未覺知。煩惱現在前乃覺知故。如有先誦四阿笈摩。餘務所纏遂便忘失。乃至未誦猶不覺知。後若誦時方知忘失。彼雖先忘而今始覺。此亦如是先退後知。依知時說,故不違理。
4.2)品類足說:不善及有覆無記名順退法者。依損善品,轉遠善品,故作是說。如如煩惱現在前時。如是如是損遠善品故說順退。非謂煩惱現在前時方退。善法先已退故。
+住何等心後煩惱現在前者。住欲界無覆無記心後,煩惱現在前。謂威儀路及工巧處非異熟生性羸劣故。
+問:豈不羸劣彌順於退?答:若於淨品,其性雖劣,而於染品力強勝者,住彼便退。退已煩惱,即現在前。異熟生心於淨染品性俱劣故,住彼心時,非進非退。
+有說:欲界三無記心隨住一種,皆有退義。此心無間煩惱現前。然此欲界無覆無記心。
有與三界纏相違者。住此心時,必不退起三界煩惱。
有與欲色界纏相違,不與無色界纏相違者。住此心時雖不退起欲色界煩惱。而容退起無色界煩惱。
有與欲界纏相違,不與色無色界纏相違者。住此心時雖不退起欲界煩惱。而容退起色無色界煩惱。
有與三界纏皆不相違者。住此心時皆容退起三界煩惱。
5)評曰:此二說中,前說為善。要起煩惱現在前時,乃成退失勝功德故此說退位。若退性者,不必要起煩惱現前。不退無學位有退性者故。
8.4.問:退時為住意地?為住五識身耶?
答:應作是說:住意地退,非五識身。
1)問:若爾,云何通隖陀衍那事。昔有王號隖陀衍那。將諸宮室詣水跡山,除去男子。純與女人奏五妓樂。縱意嬉戲,樂音清妙,香氣馚馥。命諸女人露形而舞。時有五百離欲仙人乘神境通,經此上過。有見妙色,有聞妙聲,有嗅妙香,皆退神通。墮此山上,如折翼鳥,不復能飛。王見問:曰汝等是誰。諸仙答曰:我是仙人。王復問言:汝得非想非非想處根本定不?仙人答言:我等未得。王乃至問:汝等為得初靜慮不?仙乃至答:我等曾得,而今已退。時王瞋忿作如是言:不離欲人如何觀我宮人婇女,極非所宜。便拔利劍斷截五百仙人手足。彼諸仙人有住眼識退者,有住耳識退者,有住鼻識退者。如何言住意地退耶?
2)猛憙子事復云何通。昔有仙人名猛憙子。食時常受勝軍王請。每至食時,乘神通力,如雁王飛至王宮上。王自承接,抱置金床,燒香、散花、恭敬、禮拜,以妙飲食而供養之。仙人食訖,除器澡漱,呪願王已,飛空而去。王於後時,以國事故,欲詣餘處,作是念言:我行去後,誰當如我承事仙人?脫不如法,仙人性躁。或呪咀我,令失王位。或斷我命,或害國人。便問少女:我行去後,汝能如我事仙人耶?女答言能。王遂慇懃約勅少女,令如常法供養仙人。然後乃行營理國事。仙人後日臨至食時飛空而來至王宮所。王女承抱置金床上。仙人離染力微劣故,觸細軟觸,退失神通。如常受供,食訖澡漱及呪願已,欲乘空去,而不能飛。入王苑中,欲修舊道。聞象馬等種種喧聲雖極作意而不能得。時彼仙人知室羅筏城中士女恒作是念:若大仙人履地行者,我等當得接足供養。彼仙爾時便起矯慧。語王女曰:汝告城中,今日仙人履地而出,諸所欲作皆應作之。於是王女即便依教。諸人聞已,除去城中瓦礫糞穢掃灑清淨。嚴列幢幡,燒香、散花,作諸音樂,莊飾嚴麗猶如天城。是時仙人步行而出,去城不遠,入林樹間,欲修舊道。聞諸鳥聲,其心驚亂,而不能得。便捨此去,詣於河邊。復聞水中龍魚騰躍,心既喧擾,而不能修。遂即登山,作如是念:我退善品,都由有情。設我曾修戒禁苦行,當感有翅猫狸之形,水陸空行無脫我者。發惡願已,毒心稍息。須臾復能離八地染,後生非想非非想處。有頂寂止甘露門田。八萬劫中受閑靜樂。業壽盡已,還生此間,苦法林中。作猫狸獸身及兩翅各廣五十踰繕那量。以此大身害有情類空行水陸無得免者。從此命終,墮無間獄。受諸劇苦,難有出期。如是仙人住身識退。如何言住意地退耶?
3)復云何通天帝釋事?謂釋迦佛未出世時,有一仙人名為洲胤。天帝數往諮受法義。後於一時,天帝乘輦欲往仙所。阿素落女設芝夫人竊作是念:今天帝釋將無捨我,欲往其餘諸美人所。便先昇輦,自隱其形,令天帝釋不知同往。臨至仙所,迴顧見之。因即告言:汝何來?此仙人不欲見諸女人。宜速還宮,不應住此。設芝推託不欲還宮。天帝既忿,以華莖擊夫人。遂以諂媚音謝。仙人聞之,便生欲愛,退勝定故,螺髻便墮。此即仙人住耳識退。如何言住意地退耶?
4)答:應知此等住意地退。由眼等識,引令起故,作如是說,於理無違。
5)尊者僧伽筏蘇說曰:住五識退,於理何違。五識取境時,亦生煩惱故。謂對治力極羸劣者,眼見色等亦容退故。
6)評曰應作是說:住意地退,非五識身。對違順境,要有分別,起煩惱故。由此故說,若住意地,有六勝事,不共五識。一退、二離染、三死、四生、五斷善根、六續善根。
8.5.三種退
1)退有三種。一已得退。二未得退。三受用退。
1.1)已得退者,謂先已得諸勝功德,遇緣而退。
1.2)未得退者,如伽他說:我觀天世間,退於聖慧眼,由耽著名色,不見四真諦。
此頌意說:一切有情若勤方便皆應獲得諸聖慧眼。但由耽著名與色故,不能精懃修正方便。於四真諦,未得現觀。於聖慧眼,有未得退。
又如頌言:愚夫眾所敬,是則為衰損,於頂而退墮,斷滅諸善根。
此頌佛依天授而說。謂彼已起暖善根,不久當起頂善根。中間貪著勝名利故,於頂善根有未得退。從此展轉斷滅善根。諸如是等名未得退。
1.3)受用退者,謂於已得諸勝功德,不現在前。如佛於已得諸佛功德不現在前。獨覺於已得獨覺功德不現在前。聲聞於已得聲聞功德不現在前。餘亦應爾。
2)問:如是三退,佛、獨覺、聲聞各有幾種?
2.1)答:佛有一種。謂受用退,已得諸功德有不現前故。
無未得退,住諸有情最勝根故。
無已得退,諸佛皆是不退法故。
2.2)獨覺有二種。謂未得退及受用退。
未得退者,未得諸佛最勝根故。
受用退者,有已得功德不現在前故。
無已得退,獨覺皆是不退法故。
2.3)聲聞乘中,不時解脫有二種。謂未得退及受用退。
未得退者,未得諸佛、獨覺根故。
受用退者,有已得功德不現在前故。
無已得退,不時解脫非退法故。
2.4)時解脫具三種。
已得退者,已得功德有可退故。
未得退者,未得三乘不退根故。
受用退者,有已得功德不現在前故。
3)有作是說:
3.1)佛全無退。
無已得退者,諸佛皆是不退法故。
無未得退者,住諸有情最勝根故。
無受用退者,佛於過去三無數劫。修集百千難行苦行,皆為利樂一切有情。得成佛已,晝夜六時,觀有情界無可化者而不饒益。是故諸佛無受用退。雖有功德不現在前,非本所期故不名退。
3.2)獨覺唯有一受用退。有已得功德,不現在前故。
無未得退者,於獨覺乘根性已定,更不求佛勝根性故。
無已得退者,獨覺皆是不退法故。
3.3)聲聞乘中不時解脫亦唯有受用退,有已得功德不現在前故。
無未得退者,於聲聞乘根性已定,更不求佛獨覺乘故。
無已得退者,不時解脫不退法故。
3.4)時解脫有二種。
一已得退,已得功德有可退故。
二受用退,有已得功德不現在前故。
無未得退者,於時解脫根性已定,不求三乘勝根性故。
4)評曰:此二說中,初說為善。諸佛定有受用退故。獨覺、聲聞於勝根性有欽羨故。時解脫者有可轉作不時解脫。如何說彼無未得退?
8.6.問:云何知佛有受用退?
答:契經說故。如契經說:佛告阿難:如來所得四增上心現法樂住。我說於彼展轉有退,如與弟子共集會時。若不動心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我說於彼都無有退。由此知佛有受用退。
1)問:此經為說有已得退?為當說有受用退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此經說已得退者,四增上心現法樂住亦不應退。諸佛皆是不退法故。若此經說受用退者,不動心解脫亦應有退。非一切時現在前故。答:此中說佛有受用退。
2)問:此已善通前所設難。後所設難當云何通?謂不動心解脫亦應有退,非一切時現在前故。
2.1)答:不動心解脫,以成就為勝。若得彼法,更無所作。故雖不現前,而不說為退。四增上心現法樂住以現行為勝。不現前者,便說為退。
2.2)有作是說:此契經中,說未至定名不動心解脫。說根本靜慮名增上心現法樂住。
世尊多起未至定現在前,非根本靜慮。謂食前、食後、將說法時。及說法竟,并說法已,入靜室時。佛雖於諸定能速疾入。而於最近者數入非餘。故佛數數入未至定。如勇健者雖於諸處能速往來。而於近處數數遊從,非於遠處。故作是說。
2.3)有餘師說:此契經中,說利益他事名不動心解脫。說自利益事名增上心現法樂住。
世尊多起利益他事現在前。非自利益事。故作是說。
2.4)或有說者,此契經中,說慈悲名不動心解脫。說喜捨名增上心現法樂住。
世尊多起慈悲現在前。少起喜捨。故作是說。
2.5)復有說者,此契經中,說大悲名不動心解脫。說大捨名增上心現法樂住。
世尊多起大悲現在前。少起大捨。故作是說。
2.6)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此契經中,說一切結永斷遍知名不動心解脫。說一切種有為功德名增上心現法樂住。佛於一切無為功德恒成就故說為不退。佛於一切有為功德有不起者故說有退。有為功德以起現前為勝事故。
2.7)尊者覺天作如是說:此契經中,說能得得名不動心解脫。說所得得名增上心現法樂住。
佛於一切所得功德有不現前故說有退。諸能得得恒現在前故說不退。
3)問:若佛亦有受用退者,此受用退何者最多為佛?為獨覺?為聲聞耶?
答:此受用退,佛最為多。非獨覺、聲聞,彼功德少故。謂佛一剎那頃功德不現在前有受用退。多於二乘盡眾同分於諸功德有受用退。所以者何?如來功德無量、無數、微妙、熾盛、最勝、清淨。過諸世界極微塵量一一功德皆應現前。若不現前,有受用退。故受用退,佛最為多。如轉輪王統四洲渚。若一日夜捨自國土有受用退。多餘小王盡眾同分捨自國土有受用退。
4)前來且說三乘無學於三種退有具不具。學位、異生隨其所應當准此說。
8.7.預流果無退
如定蘊說:以何等故上三果有退非預流果耶?且彼文說。
1)見所斷煩惱,於無事起故斷已不退。
1.1)云何說彼於無事起?謂無處轉故。
1.2)云何無處轉?謂於我轉故。於勝義諦,我畢竟無故。彼煩惱斷已不退。
2)修所斷煩惱,於有事起故斷已有退。
2.1)云何說彼於有事起?謂有處轉故。
2.2)云何有處轉?謂於少分淨相轉故。
2.3)云何名為少分淨相?謂於髮、爪、脣、齒、面、目、手、足、指等形顯色中,有少淨相。於中亦有諸不淨相。觀不淨相,由如理作意,先離煩惱。觀彼淨相,由非理作意,起煩惱退。
3)無有少法有我我所,可令觀彼,退無我觀。
如契經說:一切法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者、無補特伽羅。於此身內,空無士夫、無能作者、無遣作者、無能受者、無遣受者,純空行聚。是故一切見所斷結,聖慧斷已,皆永不退。是故無退預流果者。
4)復次,永斷三界見所斷結,立預流果。無退三界見所斷結永斷者故。
5)復次,永斷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立預流果。無退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永斷者故。
問:云何無退彼永斷者?答:以彼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斷已不可還續。
6)復次,以忍對治無事煩惱,立預流果。必無退忍,起無事結故彼不退。
7)復次,由見道力得預流果,定無退失見道者故。
8)問:因論生論。何故定無退見道者?
8.1)答:以見道是極速疾道,不起期心道。無容退失如是道故。
8.2)復次,諸瑜伽師入見道已,名墮法河、墮大法流、墮法波浪、墮法洄澓。尚無暇能起有漏善、無覆無記心。況有能起染污心退。如人墮在山谷、瀑流,隨浪漂溺。尚不能據此彼兩岸,何況能出。
8.3)復次,見道能治三界所有見所斷結。無退三界見所斷結對治道故。
8.4)復次,見道能治所有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無退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對治道故。
8.5)復次,見道能治忍所對治無事煩惱。無有退彼對治道故。
8.6)復次,見道創見四聖諦理,決了明白。無於此理重迷謬者。故必不退。
9)問:如至無學位,有退住修道。寧無至修位退住見道者?
9.1)答:修道位中,有起煩惱現在前義。見道位中,無起煩惱現在前義。是故彼此不可為例。
9.2)復次,修道位中,容有退者故。至無學位有退住修道。見道位中無有退者。故至修道位無退住見道。
10)問:退阿羅漢果,住預流果時,名退不還、一來果不?
10.1)答:亦名退彼。所以者何?住彼下故。如人從彼第三層舍,墮至于地。彼人亦說墮初二層此亦如是。
問:本不成就中間二果,今何言退?答:已不成就,復不成就故亦名退。
問:如何說彼已不成就,復不成就?答:彼先已遠,今更遠故。
10.2)復次,先斷爾所煩惱盡故建立二果。今還退起爾所煩惱故說彼退。
10.3)復次,先斷二果所對治得今還退起故說彼退。
10.4)復次,先用如是無間解脫,斷諸煩惱得二果者。今還退起所斷煩惱令彼二道遠而更遠故說彼退。
10.5)復次,不還、一來果是阿羅漢因故退果時,因亦名退。
11)問:預流果亦是阿羅漢因,退阿羅漢時預流應退。
答:此預流果是下聖位。退上果時,極住此果。若復退失預流果者,應本得果今還不得。見道位中,無住義故。應本見諦,今還不見。應本現觀,今非現觀。應本聖者,今成異生。欲令無有如是等過。故無退失預流果義。
復次,以預流果是見道證。先說見道必無退義。是故無退預流果者。此說位退,不說根性。
8.8.轉根
1)預流果轉根,亦有退者,故退根本沙門果。若未還得,無命終義。若退彼向,雖未還得,容可命終。所以者何?根本果位易見、易施設。謂此是預流果,乃至此是阿羅漢果。是故退已,若未還得,必不命終。向位難見、難施設。故從彼退已,雖未還得,有命終義。
2)復次,根本果位諸瑜伽師於果發起增上慶悅。
如務農者於六月中修治稼穡,後收子實積置場中生大慶悅。此亦如是。
故退果時,生大憂惱。若未還得,終不捨命。
向中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
4)復次,根本果位具三因緣。一捨曾得道。二得未曾得道。三證結斷一味得。
故退果時,若未還得,必不命終。
向即不爾,故退彼位,雖未還得,容可命終。
5)復次,根本果位具五因緣。一捨曾得道。二得未曾得道。三證結斷一味得。四頓得八智。五一時修十六行相。
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
向中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
6)復次,根本果位是瑜伽師最勝安隱穌息之處。
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義。
向即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理。
7)復次,根本果位所有結斷是所作及所作究竟。所有聖道是功用及功用究竟。
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
向中結斷是所作,非所作究竟。所有聖道是功用,非功用究竟。
故退向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
8)復次,根本果位容諸行者廣修聖道。
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
向中不容廣修聖道。故退向已,雖未還得,有命終義。
9)復次,根本果位諸瑜伽師能善了知功德過失。功德者謂道及道果。過失者謂生死因果。
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
向中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
10)復次,根本果位諸瑜伽師方能善取四聖諦相。向中不爾,事未成故。如人道行於四方相未能善取。若坐一處,方能善取。果向亦然。
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理。
若退向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
11)復次,根本果位若退失時,有證知者,故未還得,必不命終。退失向時,無證知者,故未還得,有命終義。如村邑中若被劫奪有證知者,速可還得。兩村邑間若被劫奪無證知者,難可還得。
12)復次,根本果位諸瑜伽師先廣加行安足堅固。由此退時,若未還得,終不捨命。向中不爾,故退彼時,若未還得,有命終理。預流果先廣加行者。謂彼先求解脫果故,精勤修習惠施、淨戒、不淨觀、持息念、念住、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及煖、頂、忍、世第一法。并見道中十五心頃。即此總名安足堅固。
12.1)有作是說:從初乃至世第一法名廣加行。見道十五心名安足堅固。
一來果先廣加行者。謂即前說,及離欲染諸加行道、六無間道、五解脫道即此名為安足堅固。
12.3)有作是說:預流果名安足堅固。
不還果先廣加行者,謂即前說及離欲染諸加行道、三無間道、二解脫道。即此名為安足堅固。
12.4)有作是說:一來果名安足堅固。
阿羅漢果先廣加行者。謂即前說及離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染。一一地各有諸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并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諸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即此總名安足堅固。
12.5)有作是說:不還果名安足堅固。
13)復次,根本果位諸瑜伽師斷絕止息一切生分。
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無命終義。
向中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理。
謂預流果除欲界七生。及色無色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
一來果除欲界二生。及色無色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
不還果除色無色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
阿羅漢果於一切生得非擇滅,不復生故。
14)復次,根本果位諸瑜伽師總集三界見修所斷煩惱斷得。
故退果時,若未還得,終不捨命。
向中不爾,故退彼時,雖未還得,有命終義。
謂預流果位總集三界見所斷煩惱斷得。
一來果位總集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斷六品煩惱斷得。
不還果位總集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所斷九品煩惱斷得。
阿羅漢果位總集三界見修所斷一切煩惱斷得。
15)復次,根本果位是瑜伽師本所求處。
故退果已,若未還得,必不命終。
向位不爾,故退彼時,若未還得,有命終義。
8.9.決定不起下地纏退
1)若離欲界染,或離初靜慮染。或復乃至離無所有處染,此後得入正性離生。後若退者,決定不起下地纏退。但容得起上地纏退。所以者何?下地煩惱,有漏、無漏二對治道所殘害故。無有勢力,起彼而退。
2)復次,斷彼纏後,有見道生,鎮壓其上,故不能起下地纏退。
譬如有人從山墮落,墮後復有頹山壓上。尚不能動,況能起行。
3)復次,斷彼纏後,有忍智生,無有退忍智者。故不能起下地纏退。
4)復次,斷彼纏後,起法類智,無有全退法類智者。故不能起下地纏退。
5)復次,斷彼纏後,起增上忍、世第一法,無退增上忍、世第一法者。故不能起下地纏退。
6)復次,異生離欲界染乃至離無所有處染時,地地見修所斷煩惱總為一束,作九品斷。後入見道,得聖果已。設起下地煩惱退者,為但得彼修所斷結?為亦得彼見所斷結?若但得彼修所斷結,如何二結同一道斷。退彼道時,但唯得一。若亦得彼見所斷結,如何得聖果,成見所斷結。是故異生隨離何地、何品染已後,若得入正性離生,得聖果已。必無還起先時所斷煩惱退義。
8.10.金剛喻定
問:如當得阿羅漢果,住金剛喻定時,猶成就非想非非想處下下品結。若退阿羅漢果,還起非想非非想處下下品結時,為亦得成就金剛喻定不?
1)答:不得成就金剛喻定。所以者何?金剛喻定用大功力加行、作意,修習而得。彼下下品結,不由功力加行作意修習而得。是故退時,但得彼結,不得此定。
2)復次,金剛喻定勝進時得。彼下下品結退墮時得。是故退時但得彼結不得此定。
3)復次,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違彼結現行,不違彼成就。是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猶成就彼結。非想非非想處下下品結現在前時。違金剛喻定現行,亦違成就。是故退起彼品結時必不成就金剛喻定。
4)復次,金剛喻定是無間道。無住無間道而退者。亦有無退已住無間道者。有住解脫道而退者。亦有退已住解脫道者。
5)有作是說:亦有住勝進道而退者。及有退已住勝進道者。是故住金剛喻定時,成就有頂下下品結。退起有頂下下品結時。必不還得金剛喻定。
8.11.何處、何人
問:何處有退?答:欲界有退非餘界。人趣有退,非餘趣。
1)問:欲界天中何故無退?答:無退具故。
2)問:豈不彼天有五妙欲勝於人趣,寧說為無?答:諸契經中說五退具,天中非有,故說為無。
復次,六欲天中,初入聖道,得聖果者,皆是利根。諸利根者皆不退故。
3)問:鈍根人中,入聖道已,後生天上為有退不?
答:彼亦不退。所以者何?經生聖者決定不退。亦不轉根。亦不得生色無色界。聖道於彼相續中住既經多時,極堅牢故。
4)問:三惡趣中,何故不退?答:彼無離染,入聖道義。既無勝德,於何說退?
5)問:色無色界既有勝德,何故無退?答:彼無退具,功德堅牢。是故不退。
6)問:何等人可退?何等人不可退耶?
6.1)答:有人信他隨他意欲而入聖道。有人自信隨自意欲而入聖道。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2)復次,有不思量觀察得失而入聖道。有極思量觀察得失而入聖道。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3)復次,有人因力、加行力、不放逸力皆不廣大。有人三力皆悉廣大。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4)復次,有信為先而入聖道。有慧為先而入聖道。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5)復次,有奢摩他為先而入聖道。有毘鉢舍那為先而入聖道。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6)復次,有行止行。有行觀行。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7)復次,有多愛樂希求於止。有多愛樂希求於觀。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8)復次,有止增上。有觀增上。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9)復次,有止熏心,依觀得解脫。有觀熏心,依止得解脫。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10)復次,有得內心止,不得增上慧法觀。有得增上慧法觀,不得內心止。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11)復次,有樂習定,不樂多聞。有樂多聞,不樂習定。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12)復次,有樂自利,不樂利他。有樂利他,不樂自利。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13)復次,有隨信行種性。有隨法行種性。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14)復次,有鈍根者。有利根者。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15)復次,有緣力入道。有因力入道。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16)復次,有外友力入道。有內友力入道。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17)復次,有從他聞法力入道。有內正思惟力入道。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18)復次,有無貪增上。有無癡增上。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19)復次,契經中說:人有四法能多所作。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初二法增上者可退。後二法增上者不可退。
6.20)復次,有心善解脫,慧不善解脫。有慧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初人可退。後人不可退。
6.21)有作是說:有心善解脫,慧不善解脫。有慧善解脫,心不善解脫。此二人可退。有心善解脫、慧善解脫。此人不可退。
7)問:諸已退者,住經幾時?
7.1)答:住經少時。乃至未覺彼尋覺已速修勝進。
7.2)復次,彼起煩惱現前退時,深生慚愧,速即令斷。如明眼人晝日平地忽自顛蹶。速起四顧勿有他人見我者不?如是行者起煩惱時深生慚愧。勿有諸佛或佛弟子或餘善人知我者不?故速令斷,還復本位。
7.3)復次,彼起煩惱現前退時,燒身心故,速令還滅。如軟體者迸火觸身不能堪耐,速即除滅。
7.4)復次,彼起煩惱現前退時,嫌臭穢故,速便除斷。如樂淨人有少糞穢墮彼身上,速即除洗。
7.5)復次,彼起煩惱現前退時,身心重故,速便棄捨。如羸弱者忽得重擔力所不逮,速即棄之。
7.6)有作是說:退者不定,不自在故,起諸煩惱。或速能斷,還復本位。或經久時,方得本果。謂以欲界聞思慧力,引起修慧聖道現前。轉信勝解,成見至根。然後復趣阿羅漢果。故彼退已,遲速不定。
8)問:若退不還阿羅漢果已,為復作彼不應作事耶?
答:不復能作。所以者何?退上果者所作事業,與先未得上果聖人事業異故。
8.12.六種阿羅漢
1)阿羅漢有六種。一退法。二思法。三護法。四安住法。五堪達法。六不動法。
1.1)此中退法者,謂彼應退。
1.2)思法者,謂彼思已,持刀自害。
1.3)護法者,謂彼殷重守護解脫。
1.4)安住法者,謂彼不退,亦不昇進。
1.5)堪達法者,謂彼堪能達至不動。
1.6)不動法者,謂彼本得不動種性。或由練根而得不動。
2)問:退法阿羅漢必退耶?乃至堪達法阿羅漢必練根至不動耶?
2.1)有作是說:阿羅漢中退法必退。思法必思持刀自害。護法必能守護解脫。安住法必能不退,亦不昇進。堪達法必能練根至不動。以是事故。彼名退法乃至名堪達法。
2.2)若作是說。依六作用,建立六種阿羅漢名。彼說欲界具有六種。色無色界唯有二種。謂安住及不動法。
2.3)如是說者,退法阿羅漢不必退。乃至堪達法阿羅漢不必練根至不動法。
3)問:若爾,何故彼名退法?乃至彼名堪達法耶?
答:阿羅漢中退法者不必退。若退從此種性非餘。乃至堪達法者不必練根至不動法。若能練根至不動者。決定從此種性非餘。若作是說,依六種性建立六種阿羅漢名。此說三界皆具六種。六種種性遍三界故。
4)問:云何建立如是六種阿羅漢耶?答:依根建立。
5)問:根有九品。謂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云何依根建立六種不立九耶?
5.1)有作是說:此六種中,
退法成就二品根。謂下下、下中。
思法成就一種根。謂下上。
護法成就一種根。謂中下。
安住法成就一種根。謂中中。
堪達法成就一種根。謂中上。
不動法阿羅漢成就一種根。謂上下。
獨覺成就一種根。謂上中。
佛成就一種根。謂上上。
5.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無一成就二品根故。利根尚無具二品根者。況鈍根者有具二品根。
5.3)應作是說:
阿羅漢中退法成就下下品根。
思法成就下中品根。
護法成就下上品根。
安住法成就中下品根。
堪達法成就中中品根。
從時解脫練根至不動法。成就中上品根。
本種性不動法成就上下品根。
獨覺成就上中品根。
如來成就上上品根。
5.4)有說:六種阿羅漢中。
退法作一事。謂退。
思法作二事。謂退及思。
護法作三事。謂退、思、護。
安住法作四事。謂退、思、護及安住。
堪達法作五事。謂退、思、護、安住及練根至不動。
5.5)如是說者。
退法作三事。一退住學根。二練根至思。三即住彼般涅槃。
思法作四事。一退住學根。二退住退法根。三練根至護。四即住彼般涅槃。
護法作五事。一退住學根。二退住退法根。三退住思法根。四練根至安住。五即住彼般涅槃。
安住法作六事。一退住學根。二退住退法根。三退住思法根。四退住護法根。五練根至堪達。六即住彼般涅槃。
堪達法作七事。一退住學根。二退住退法根。三退住思法根。四退住護法根。五退住安住法根。六練根至不動法。七即住彼般涅槃。
6)問:思法阿羅漢退住學根時,得何學根?為得退法種性學根?為得思法種性學根?
答:彼得退法種性學根,非思法種性學根。所以者何?彼先於學位未得思法學根故。今若退得思法學根。是進非退不應正理。契經中說有阿羅漢名喬底迦。是時愛心解脫,彼六反退失阿羅漢果已。第七反還得阿羅漢果時。恐復退失以刀自害。
7)問:彼為是退法?為是思法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是退法,何緣自害?若是思法何故退耶?答:應作是說。彼是退法。
問:若爾何故以刀自害?答:彼厭退故,以刀自害。若先不退,而自害者乃是思法。
有作是說:彼從退法練根至思。仍恐退故,以刀自害,故不違理。若本性思至無學位決定無有退住學義。
8.13.解釋
[*引文]諸用此道,斷欲界結。退此道時,還得彼結繫不?答:還得彼結繫。諸用此道,斷色無色界結。退此道時,還得彼結繫不?答:還得彼結繫。
1)此中有說:結用名繫。謂先離染時,斷諸結繫用。退時還得彼結繫用。
2)有作是說:結得名繫。謂離染時,斷諸結得。今退道時,還得結得。
3)結用、結得互相資助。但有一時,必有第二。為縛不捨,名為結用,不必現在。得結屬已是結得用。此唯現在,過去、未來,無得用故。
4)問:若道能斷結,住此道不退。若住此道退,此道不斷結。謂無間道能斷諸結,無住此道而有退者。住解脫道容有退者,無用此道斷諸結義。今何故說諸用此道斷三界諸結,退此道時,還得彼結繫?
4.1)答:此不違理。所以者何?無間道是解脫道因。解脫道是無間道果。退此果時,亦說因退。
4.2)復次,諸無間道是煩惱得對治。退起煩惱得時,亦說退彼。
4.3)復次,為斷煩惱故立無間道。退起煩惱時,亦說退彼。
4.4)復次,斷名有二。一通二別。別唯無間道。通通解脫道。今依通義,故不相違。
4.5)尊者僧伽筏蘇說曰:住無間道及解脫道,俱有退義。如預流者已斷前五品煩惱起上上品纏。退時名退前五品無間、解脫道。
4.6)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必無有住無間道退,亦無退已,住無間道。是故前說於理為善。謂退果時,名退因等。
9.[發智論]遍知
1)有九遍知。
謂欲界見苦、集所斷結盡。第一遍知。
色無色界見苦、集所斷結盡。第二遍知。
欲界見滅所斷結盡。第三遍知。
色無色界見滅所斷結盡。第四遍知。
欲界見道所斷結盡。第五遍知。
色無色界見道所斷結盡。第六遍知。
五順下分結盡。第七遍知。
色愛結盡。第八遍知。
一切結盡。第九遍知。
2)為九遍知攝一切遍知?為一切遍知攝九遍知?
答:一切攝九。非九攝一切。不攝何等?
2.1)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三界見苦所斷結盡,非九所攝。
2.2)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欲界修所斷結盡。非九所攝。
2.3)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色界修所斷結盡。非九所攝。
2.4)已離色染。未離無色染。無色界修所斷結盡。非九所攝。
3)有八補特伽羅。一預流向。二預流果。三一來向。四一來果。五不還向。六不還果。七阿羅漢向。八阿羅漢果。此八補特伽羅。於九遍知幾成就?幾不成就?
3.1)答:預流向。或不成就。或成就一二三四五。
謂苦法智忍。乃至集法智忍位。不成就。
集法智、集類智忍位。成就一。
集類智、滅法智忍位。成就二。
滅法智、滅類智忍位。成就三。
滅類智、道法智忍位。成就四。
道法智、道類智忍位。成就五。
3.2)預流果成就六。
3.3)一來向,若倍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如預流向。若從預流果,趣一來果者。及一來果。成就六。
3.4)不還向。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如預流向。若從一來果。趣不還果者。成就六。
3.5)不還果。成就一。謂五順下分結盡。
3.6)阿羅漢向。或成就一。或成就二。謂未離色染者。成就一。已離色染者。成就二。
3.7)阿羅漢果。成就一。謂一切結盡。
[大毘婆沙論]
有九遍知。謂欲界見苦集所斷結盡第一遍知。色無色界見苦集所斷結盡第二遍知。欲界見滅所斷結盡第三遍知。色無色界見滅所斷結盡第四遍知。欲界見道所斷結盡第五遍知。色無色界見道所斷結盡第六遍知。五順下分結盡第七遍知。色愛結盡第八遍知。一切結盡第九遍知。
9.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說:無斷遍知,諸無為法無自性故。
為止彼宗,顯無為法,實有自性故。斷遍知決定實有。
2)或復有說:此斷遍知,非唯有九。一切擇滅皆得名為斷遍知故。
為遮彼說,顯斷遍知唯有九種。後當顯說立九因緣。
3)有說:斷遍知唯有一種。以一切擇滅體唯一故。
為遮彼意,顯斷遍知,體非唯一。故作斯論。
9.2.斷何名遍知?
問:斷是無為,不能緣慮,無決了用,何名遍知?
1)答:此雖不能緣慮、決了,而是智果故名遍知。如阿羅漢是解果故亦名為解。如六觸處是業果故亦名舊業。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為通。此斷亦爾。是智果故亦名遍知。
2)問:修所斷斷是智果故,可名遍知。見所斷斷乃是忍果,何名遍知?
答:彼斷亦是世俗智果。謂世俗道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彼八地中,見所斷斷是世俗智果故亦名遍知。
3)問:若世俗道有作用處,見所斷斷是智果故可名遍知。此於非想非非想處無斷作用,彼見所斷斷云何名遍知?
3.1)尊者僧伽筏蘇說曰:彼是慧果故名遍知。斷有二種。一是智果。二是慧果。此中慧果說名遍知。
3.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契經但說有二遍知。一智遍知。二斷遍知。佛曾不說有慧遍知。又慧非智應名遍慧,何名遍知?知是智故。
3.3)應作是說:忍所得斷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復能證故,亦名智果。謂金剛喻定是勝義。沙門彼所證滅名沙門果。由此定證得阿羅漢果時,總證得三界見、修所斷斷。是故此斷,亦名遍知。
3.4)復次,忍是智眷屬,故亦名智。此忍所得滅亦名遍知。
3.5)復次,此斷既由智種族得,故名遍知。如瞿答摩種族所出名喬答摩。
3.6)復次,此斷既有遍知相故,亦名遍知。由此亦為智所證故。如過去、未來眼,雖不見色,而不捨眼相故亦名為眼。
3.7)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此斷應立理遍知名。謂遍了知勝義諦理、究竟諦理,而證得故。
3.8)脇尊者言:此斷應立捨遍知名。謂遍了知生死過失,永捨生死,而證得故。
3.9)如是二說,雖不違理,而經但說斷遍知名。故三說中,初說為善。
9.3.斷自性
然斷自性亦名為斷。亦名為離。亦名為滅。亦名為諦。亦名遍知。亦名沙門果。亦名有餘依涅槃界。亦名無餘依涅槃界。如是八種於諸位中有具不具。
1)謂苦法智忍滅,苦法智生時。彼所得斷,
名斷、名離、名滅、名諦。
未名遍知。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2)苦類智忍滅,苦類智生時。彼所得斷,
名斷、名離、名滅、名諦。
未名遍知。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3)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彼所得斷,
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欲界見苦、集所斷結盡遍知。
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4)集類智忍滅,集類智生時。彼所得斷。
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色無色見苦、集所斷結盡遍知。
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5)滅法智忍滅,滅法智生時。彼所得斷。
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欲界見滅所斷結盡遍知。
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6)滅類智忍滅,滅類智生時。彼所得斷。
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色無色界見滅所斷結盡遍知。
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7)道法智忍滅,道法智生時。彼所得斷。
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欲界見道所斷結盡遍知。
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8)道類智忍滅,道類智生時。彼所得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色無色界見道所斷結盡遍知。名沙門果。謂預流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爾時,此斷及三界見苦、集、滅所斷結斷。并欲界見道所斷結斷。總證一味離繫得。彼斷爾時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即前所得。名沙門果。謂預流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9)預流求證一來果。
9.1)斷欲界一品乃至五品結時。彼所得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未名遍知。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9.2)斷第六品結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彼所得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未名遍知。名沙門果。謂一來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爾時,此斷及三界見所斷結斷。并欲界修所斷前五品結斷。總證一味離繫得。彼斷爾時名斷、名離、名滅、名諦。未名遍知。即前所得名沙門果。謂一來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10)一來求證不還果。
10.1)斷第七第、八品結時。彼所得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未名遍知。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10.2)斷第九品結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彼所得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五順下分結盡遍知。名沙門果。謂不還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爾時此斷及三界見所斷結斷。并欲界修所斷前八品結斷。總證一味離繫得。彼斷爾時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五順下分結盡遍知。名沙門果。謂不還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11)離初靜慮乃至第三靜慮各九品結。及離第四靜慮前八品結時。彼所得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未名遍知。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離第四靜慮第九品結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彼所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色愛盡遍知。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問:此色愛盡遍知云何建立?為色界一切修所斷結盡?為第四靜慮一切修所斷結盡?為第四靜慮修所斷下下品結盡耶?
有作是說:唯第四靜慮修所斷下下品結盡。
有餘師說:唯第四靜慮一切修所斷結盡。
評曰:應作是說:色界一切修所斷結盡。皆是色愛盡遍知。然斷下下品結時,得遍知名。
12)離空無邊處。乃至無所有處各九品結。及離非想非非想處前八品結時。彼所得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未名遍知。未名沙門果。未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13)離彼第九品結金剛喻定滅,初盡智生時。彼所得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一切結盡遍知。名沙門果。謂阿羅漢果。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爾時此斷及三界見所斷結斷。及下八地修所斷結斷。并非想非非想處前八品修所斷結斷。總證一味離繫得。彼斷爾時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謂一切結盡遍知。名沙門果。謂阿羅漢果。名有餘依涅槃界。未名無餘依涅槃界。
14)若阿羅漢蘊界處滅,後更不續。入無餘依涅槃界已。爾時彼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即前所得名沙門果。謂阿羅漢果。不名有餘依涅槃界。而名無餘依涅槃界。
9.4.遍知此名唯在九位
問:一切擇滅皆名為斷。斷是智果故皆應名遍知。何故此名唯在九位,餘位不得遍知名耶?
答:唯九位中。或四緣具或五緣具得遍知名。餘位不然,故唯立九。謂前六位,唯見道果。具四緣故,得遍知名。一滅雙因。二離俱繫。三得無漏離繫得。四缺有頂諸遍行。後之三位,是修道果。具五緣故,得遍知名。即前四緣及永度界。
1)謂苦法智忍滅。苦法智生時。
未滅雙因。雖滅見苦所斷因。未滅見集所斷因故。
未離俱繫。雖離見苦所斷繫。未離見集所斷繫故。
唯得無漏離繫得。未缺有頂諸遍行。雖有一緣闕三緣故。彼所得斷未名遍知。
2)苦類智忍滅,苦類智生時。
未滅雙因。雖滅見苦所斷因。未滅見集所斷因故。
未離俱繫。雖離見苦所斷繫。未離見集所斷繫故。
然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雖有二緣闕二緣故。彼所得斷未名遍知。
3)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見苦所斷因。今滅見集所斷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見苦所斷繫。今離見集所斷繫故。
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具四緣故。彼所得及前斷名第一遍知。
4)集類智忍滅,集類智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見苦所斷因。今滅見集所斷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見苦所斷繫。今離見集所斷繫故。
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具四緣故。彼所得及前斷名第二遍知。
5)滅法智忍滅,滅法智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見苦、集所斷因。今滅見滅所斷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見苦、集所斷繫。今離見滅所斷繫故。
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具四緣故。彼所得斷名第三遍知。
6)滅類智忍滅,滅類智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見苦、集所斷因。今滅見滅所斷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見苦、集所斷繫。今離見滅所斷繫故。
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具四緣故。彼所得斷名第四遍知。
7)道法智忍滅,道法智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見苦、集所斷因。今滅見道所斷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見苦、集所斷繫。今離見道所斷繫故。
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具四緣故。彼所得斷名第五遍知。
8)道類智忍滅,道類智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見苦、集所斷因。今滅見道所斷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見苦、集所斷繫。今離見道所斷繫故。
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具四緣故。彼所得斷名第六遍知。
如是六種唯見道果。具四緣立。
9)離欲界修所斷一品乃至八品染時。
未滅雙因。雖滅一品乃至八品因。未滅八品乃至一品因故。
亦未離俱繫。雖離一品乃至八品繫。未離八品乃至一品繫故。
雖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而未永度界。雖有二緣闕三緣故。彼所得斷未名遍知。
10)離彼第九品染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八品因,今滅第九品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八品繫。今離第九品繫故。
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并永度欲界。具五緣故。彼所得及前斷名第七遍知。謂五順下分結為盡遍知。
11)離四靜慮修所斷各一品乃至八品染時。
未滅雙因。雖滅一品乃至八品因。未滅八品乃至一品因故。
未離俱繫。雖離一品乃至八品繫。未離八品乃至一品繫故。
雖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而未永度界。雖有二緣闕三緣故。彼所得斷未名遍知。
12)離前三靜慮修所斷各第九品染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八品因。今滅第九品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八品繫。今離第九品繫故。
雖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而未永度界。雖有四緣闕一緣故。彼所得斷未名遍知。
13)離第四靜慮修所斷第九品染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八品因。今滅第九品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八品繫。今離第九品繫故。
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并永度色界。具五緣故。彼所得及前斷名第八遍知。謂色愛盡遍知。
14)離四無色修所斷各一品乃至八品染時。
未滅雙因。雖滅一品乃至八品因。未滅八品乃至一品因故。
亦未離俱繫。雖離一品乃至八品繫。未離八品乃至一品繫故。
雖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而未永度界。雖有二緣闕三緣故。彼所得斷未名遍知。
15)離前三無色修所斷各第九品染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八品因。今滅第九品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八品繫。今離第九品繫故。
雖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而未永度界。雖有四緣闕一緣故。彼所得斷未名遍知。
16)離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第九品染金剛喻定滅,初盡智生時。
名滅雙因。先滅八品因。今滅第九品因故。
亦離俱繫。先離八品繫。今離第九品繫故。
既得無漏離繫得。及缺有頂諸遍行并永度無色界。具五緣故。彼所得及前斷名第九遍知。謂一切結盡遍知。此後三種是修道果具五緣立。
9.5.預流一、來不說總集諸斷立一遍知
問:四沙門果是穌息處。於諸斷皆證一味離繫得。何故不還、阿羅漢果總集諸斷立一遍知。預流、一來不說總集諸斷立一遍知?
1)答:雖得四果位皆總集斷。而後二果時具二義故。總集諸斷立一遍知。二義者何?一者得果。二者越界。
1.1)得預流果、一來果時,雖是得果而非越界。
1.2)離第四靜慮第九品染時。雖是越界而非得果。
1.3)得不還果時二義無闕。一者得果。謂得不還果。二者越界。謂越欲界。
1.4)得阿羅漢果時亦具二義。一者得果。謂得阿羅漢果。二者越界。謂越無色界。
1.5)言總集者是合一義。於無色界分離染故得預流果。全離染故得阿羅漢果。於欲界分離染故得一來果。全離染故得不還果。於色界分離全離染俱不得果。唯於二處二義無闕。謂得果時亦即越界故。阿羅漢及不還果總集諸斷立一遍知。
2)復次,要具二義處方總集遍知。一者於三界中隨越一界。二者於順下順上分結中隨盡一種。
得預流果、一來果時二義皆闕。離第四靜慮第九品染時。雖越色界而闕一義。
得不還果時二義無闕。一越欲界。二順下分結盡。
得阿羅漢果時亦具二義。一越無色界。二順上分結盡故。後二果位方總集遍知。
3)復次,要具二義處方總集遍知。一者於三界中隨越一界。二者於不善、無記煩惱中隨盡一種。
得預流果、一來果時二義皆闕。離第四靜慮第九品染時。雖越色界而闕一義。
得不還果時二義無闕。一越欲界。二不善煩惱盡。
得阿羅漢果時亦具二義。一越無色界。二無記煩惱盡故。後二果位方總集遍知。
4)復次,要具二義處方總集遍知。一者於三界中隨越一界。二者於有異熟無異熟煩惱中隨盡一種。
得預流果、一來果時二義皆闕。離第四靜慮第九品染時。雖越色界而闕一義。
得不還果時二義無闕。一越欲界。二有異熟煩惱盡。
得阿羅漢果時亦具二義。一越無色界。二無異熟煩惱盡故。後二果位方總集遍知。
5)復次,要具二義處方總集遍知。一者於三界中隨越一界。二者於感二果一果煩惱中隨盡一種。
得預流果、一來果時二義皆闕。離第四靜慮第九品染時。雖越色界而闕一義。
得不還果時二義無闕。一越欲界。二感等流、異熟二果煩惱盡。
得阿羅漢果時亦具二義。一越無色界二唯感等流一果煩惱盡故。後二果位方總集遍知。
6)復次,要具二義處方總集遍知。一者於三界中隨越一界。二者於無慚無愧相應不相應煩惱中隨盡一種。
得預流果、一來果時二義皆闕。離第四靜慮第九品染時。雖越色界而闕一義。
得不還果時二義無闕。一越欲界。二無慚無愧相應煩惱盡。
得阿羅漢果時亦具二義。一越無色界。二無慚無愧不相應煩惱盡故。後二果位方總集遍知。
7)復次,要具二義處方總集遍知。一者於三界中隨越一界。二者於五趣、四生中隨盡一種。
得預流果、一來果時二義皆闕。離第四靜慮第九品染時。雖越色界而闕一義。
得不還果時二義無闕。一越欲界。二盡人趣胎生。
得阿羅漢果時亦具二義。一越無色界。二盡天趣化生故。後二果位方總集遍知。
9.6.如是九遍知。誰捨幾?誰得幾?
答:有諸有情無捨、無得。謂諸異生。
問:此中問答不依異生。但依聖者為有。聖者於九遍知無捨得不?答:有。
1)謂住本性有勝進時亦無捨得。
謂苦法智忍滅,苦法智生時。及苦類智忍滅,苦類智生時。皆於九遍知無捨無得。
2)集法智忍滅,集法智生時。無捨、得一。
3)集類智忍滅,集類智生時。無捨得一。
4)滅法智忍滅,滅法智生時。無捨得一。
5)滅類智忍滅,滅類智生時。無捨得一。
6)道法智忍滅,道法智生時。無捨得一。
7)道類智忍滅,道類智生時。
若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亦無捨得一。
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捨五得一。謂捨前五。得五順下分結盡遍知。
此中有說:六地見道捨得皆爾。
有說:後五三法智位不得遍知。
8)聖者離欲界一品乃至八品染時。無捨無得。
9)離第九品染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捨六得一。謂捨前六,得五順下分結盡遍知。
10)離初靜慮一品染。乃至離第四靜慮八品染時。無捨無得。
11)離第四靜慮第九品染。無間道滅,解脫道生時。無捨得一。謂色愛盡遍知。
12)離空無邊處一品染。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八品染時。無捨無得。
13)離非想非非想處第九品染。金剛喻定滅初盡智生時。捨二得一。謂捨五順下分結盡及色愛盡遍知。得一切結盡遍知。
14)此說勝進時遍知捨得。退時亦有捨得此義。
14.1)謂阿羅漢起無色界纏退時。捨一得二。謂捨第九得第八、第七。
14.2)即彼起色界纏退時。捨一得一。謂捨第九得第七。
14.3)即彼起欲界纏退時。捨一得六。謂捨第九得前六。
14.4)已離色界染不還者。起色界纏退時。捨一無得。謂捨色愛盡遍知。
14.5)即彼起欲界纏退時。捨二得六。謂捨第八、第七。得前六。
14.6)未離色界染不還者。起欲界纏退時。捨一得六。謂捨五順下分結盡。得前六。
14.7)未離欲界染聖者。起欲界纏退時。於九遍知無捨無得。
9.7.幾是...果
1)如是九遍知。問:幾是靜慮果?答:九是靜慮及眷屬果。
2)問:幾是無色果?答:二是無色及眷屬果。謂色愛盡及一切結盡。
3)問:幾是根本靜慮果?答:五。謂第二、第四、第六及後二。
有說:第二、第四及後三為五。
尊者妙音說:此有八。謂除第七。
4)問:幾是靜慮眷屬果?答:九。謂未至定非餘。靜慮中間如根本靜慮說。
5)問:幾是根本無色果?答:一。謂第九。
6)問:幾是無色眷屬果?答:一。謂第八是空無邊處近分非餘。
7)問:幾是見道果?答:六。謂前六。有說:七。謂前七。
8)問:幾是修道果?答:三。謂後三。
9)問:幾是忍果?答:應說如見道果。
10)問:幾是智果?答:應說如修道果。
11)問:幾是法智果?答:三。謂後三。
12)問:幾是類智果?答:二。謂後二。
13)問:幾是法智品果?答:六。謂第一、第三、第五及後三。
14)問:幾是類智品果?答:五。謂第二、第四、第六及後二。有說:六。謂第二第四第六及後三。
15)問:幾是世俗道果?答:二。謂第七第八。
16)問:幾是無漏道果?答:九。無漏道力得一切故。
9.8.問:若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彼何時得色愛盡遍知?
1)尊者僧伽筏蘇說曰:道類智時得。由彼爾時名為住果,亦住向故。
1.1)評曰:彼不應作是說。非住果時,名住向故。謂得果時,未起一念,向道現前。如何名向?
2)有餘師說:彼後若離空無邊處染。爾時乃得色愛盡遍知。謂彼爾時,修未來無漏諸靜慮地彼斷對治故。
2.1)彼亦不應作如是說。爾時但修未來無漏諸靜慮地無色對治,非色對治故。
3)復有說者,彼後當得阿羅漢果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乃得此色愛盡遍知。謂彼爾時總於三界見修所斷煩惱等斷。同證一味離繫得故。
3.1)彼亦不應作如是說。爾時諸斷總集為一。名一切結盡遍知。如何說得色愛盡遍知?
4)應作是說:彼定從果起勝進道現在前時。方乃得此色愛盡遍知。
4.1)若不許彼決定從果起勝果道現在前者。
諸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入正性離生道類智時,得第三果。
既不起勝果道現在前。彼若命終,生第四靜慮或無色界。應不成就無漏樂根。若爾便違十門納息。如說:誰成就樂根?答:若生遍淨。若生遍淨下。若聖者生遍淨上。勿有此失故。
4.2)必應許諸得果已,彼定從果起勝果道。爾時方名得色愛盡遍知。
5)由此理趣,若先已離欲界三四品染,入正性離生道類智時,得預流果。若經生者定是家家。
6)若先已離欲界七八品染,入正性離生道類智時,得一來果。若經生者定是一間。
7)若不許彼得聖果已決定從果起勝果道。彼若經生,云何成就三、四、七、八品無漏對治根。
9.9.解釋:攝
1[*引文]為九遍知攝一切遍知?為一切遍知攝九遍知?答:一切攝九。非九攝一切。
此中九者如前說。一切者,此及餘斷。一切體寬故能攝九。此九體狹,故不能攝一切。如大器能覆小器。非小器能覆大器。
2[*引文]不攝何等?謂苦智已生,集智未生。三界見苦所斷結盡,非九所攝。
即苦法智忍滅,苦法智生時。所得欲界見苦所斷一切法斷。及苦類智忍滅,苦類智生時。所得色無色界見苦所斷一切法斷。如是諸斷非九所攝。立見道果初二遍知。緣未具故。
3[*引文]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欲界修所斷結盡。非九所攝。
謂諸聖者離欲界一品乃至八品修所斷染。所得諸斷非九所攝。立修道果第一遍知。緣未具故。
4[*引文]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色界修所斷結盡。非九所攝。
謂諸聖者離初靜慮一品修所斷染。乃至離第四靜慮八品修所斷染。所得諸斷非九所攝。立修道果第二遍知緣未具故。
5[*引文]已離色染。未離無色染。無色界修所斷結盡。非九所攝。
謂諸聖者離空無邊處一品修所斷染。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八品修所斷染。所得諸斷非九所攝。立修道果第三遍知緣未具故。
1)問:諸異生者離欲界一品見修所斷染。乃至離無所有處九品見修所斷染。所得諸斷亦非九所攝。此中何故不說?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此中但依聖者作論。不依異生。以九遍知,唯在聖者身中立故。
2)問:諸已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彼先所得諸斷。今至聖位隨其所應。乃至未得見修道果斷遍知名。彼斷亦非此九所攝。此中何故不說彼耶?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此中略顯初入門故。相麁者說不說細者。
復次,此中但說具縛異生入聖道者。彼非具縛而入聖道。是故不說。
9.10.解釋:八補特伽羅
[*引文]有八補特伽羅。一預流向。二預流果。三一來向。四一來果。五不還向。六不還果。七阿羅漢向。八阿羅漢果。
問:如是八種補特伽羅。名既有八,實體有幾?
1)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此名有八,實體唯五。
謂預流向、阿羅漢果。名有二種實體亦二。
預流果、一來向。名雖有二實體唯一。
一來果、不還向。名雖有二實體唯一。
不還果、阿羅漢向。名雖有二實體唯一。帶果行向有情一故。
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八補特伽羅名體俱有八。彼作是說:
諸預流者乃至未起勝彼果道,成就預流果故名預流者。
若起勝彼果道,便捨預流果故。名一來向非預流者。
諸一來者乃至未起勝彼果道。成就一來果故名一來者。
若起勝彼果道,便捨一來果故。名不還向非一來者。
諸不還者乃至未起勝彼果道。成就不還果故名不還者。
若起勝彼果道,便捨不還果。故名阿羅漢向非不還者。以依根立補特伽羅故。不可言一有二種故。
2.1)彼所造生智論言:
問:一來向成就預流果不?答:不成就。
問:不還向成就一來果不?答:不成就。
問:阿羅漢向成就不還果不?答:不成就。
3)評曰:應作是說:諸有漸次得四果者。彼名雖八,實體唯五。如名體、名施設、體施設、名異相、體異相。名異性、體異性。名建立、體建立。名差別、體差別。名分別、體分別。名覺、體覺。應知亦爾。
4)問:若八實體唯有五者。云何建立此八種名?
答:依道現行故立八種。
4.1)謂預流者乃至未起勝彼果道。彼預流果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
於一來向未得、未在身、未成就、未現在前。名預流果、非一來向。
4.2)若起勝彼果道現在前。彼一來向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
於預流果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名一來向、非預流果。
4.3)諸一來者乃至未起勝彼果道。彼一來果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
於不還向未得、未在身、未成就、未現在前。名一來果、非不還向。
4.4)若起勝彼果道現在前。彼不還向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
於一來果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名不還向、非一來果。
4.5)諸不還者乃至未起勝彼果道。彼不還果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
於阿羅漢向未得、未在身、未成就、未現在前。名不還果、非阿羅漢向。
4.6)若起勝彼果道現在前。彼阿羅漢向得而亦在身,成就亦現在前。
於不還果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現在前。名阿羅漢向、非不還果。
故體雖五,而名有八。
4.7)若并超越得四果者。即名有八,體有七種。
謂見道中,有一來向,無預流果。有不還向,無一來果。唯決定無阿羅漢向,無不還果。故體有七。
9.11.[發智論]此八補特伽羅。於九遍知幾成就?幾不成就?
答:預流向。或不成就。或成就一二三四五。謂苦法智忍。乃至集法智忍位。不成就。集法智、集類智忍位。成就一。集類智、滅法智忍位。成就二。滅法智、滅類智忍位。成就三。滅類智、道法智忍位。成就四。道法智、道類智忍位。成就五。預流果成就六。一來向,若倍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如預流向。若從預流果,趣一來果者。及一來果。成就六。不還向。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如預流向。若從一來果。趣不還果者。成就六。不還果。成就一。謂五順下分結盡。阿羅漢向。或成就一。或成就二。謂未離色染者。成就一。已離色染者。成就二。阿羅漢果。成就一。
[大毘婆沙論]
此八補特伽羅。於九遍知幾成就?幾不成就?乃至廣說。
此中以補特伽羅為章,以遍知為門。已說八種補特伽羅。今說此八於九遍知有不成就,有成就者。此成就者有少、有多。
1)謂預流向,或不成就。或成就一二三四五。
不成就者,謂苦法智忍乃至集法智忍位。此五心頃於見修道九種遍知皆未成就。四緣五緣俱未具故。
成就一者。謂集法智、集類智忍位。此二心頃俱成就欲界見苦集所斷法斷,一遍知故。
成就二者。謂集類智、滅法智忍位。此二心頃成就三界見苦集所斷法斷,二遍知故。
成就三者。謂滅法智、滅類智忍位。此二心頃成就三界見苦集所斷法斷及欲界見滅所斷法斷,三遍知故。
成就四者。謂滅類智道法智忍位。此二心頃成就三界見苦集滅所斷法斷四遍知故。
成就五者。謂道法智道類智忍位。此二心頃成就三界見苦集滅所斷法斷。及欲界見道所斷法斷。五遍知故。
2)預流果成就六。謂道類智乃至未起勝彼果道。成就三界見所斷法斷,六遍知故。
3)一來向,若倍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如預流向。
謂或不成就即見道初五心頃。或成就一二三四五即見道後十心頃。如其次第二二剎那。
4)若從預流果,趣一來果者。及一來果成就六。
謂從起勝預流果道。乃至離欲染第六無間道。皆名趣一來果者。
從道類智,或離欲染第六解脫道。乃至未起勝彼果道。名一來果。
俱成就六。即三界見所斷法斷六遍知。
5)不還向,若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如預流向。
5.1)謂或不成就,即見道初五心頃。或成就一二三四五,即見道後十心頃。如其次第二二剎那。
5.2)此中有說:若已離欲染,依六地入正性離生者,皆如預流向說。謂一切結盡。
5.3)有作是說:若已離欲染,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者,如預流向說。
若依上五地,入正性離生者,非如預流向。謂從苦法智忍乃至集類智忍未成就遍知。
從集類智乃至滅類智忍成就一。謂色無色界見苦、集所斷法斷遍知。
從滅類智乃至道類智忍成就二。謂色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法斷遍知。以上五地道非欲界法斷對治故。於集、滅、道三法智時,不得欲界見所斷法斷三遍知。
6)若從一來果,趣不還果者,成就六。
謂從起勝一來果道。乃至離欲染第九無間道,皆名趣不還果者。
彼成就六。謂三界見所斷法斷六遍知。
7)不還果,成就一。謂五順下分結盡。
從道類智或離欲染第九解脫道。乃至未起勝彼果道名不還果。
彼成就一五順下分結盡遍知。總三界見所斷斷。及欲界修所斷斷為自性故。
8)阿羅漢向,或成就一,或成就二。謂未離色染者,成就一。已離色染者,成就二。謂
從起勝不還果道。乃至金剛喻定皆名阿羅漢向。
彼若未離色界染盡,成就一。謂五順下分結盡遍知。
若已離色界染者,成就二。謂次前一及色愛盡遍知。
9)阿羅漢果,成就一。謂一切結盡遍知。總集三界一切法斷為自性故。
10)獨覺、大覺,如阿羅漢。俱唯成就第九遍知。
9.12.獨覺、菩薩
1)問:獨覺學位為成就幾?答:部行喻者,如聲聞說。麟角喻者,如菩薩說。
2)問:菩薩聖位成就幾耶?
2.1)答:且見道中。
2.2)有作是說:如預流向,初五心頃全未成就。後十心頃,如其次第。二二剎那成就一二三四五種。
2.3)復有說者,初七心頃全未成就。
從集類智乃至滅類智忍,成就一。謂色無色界見苦集所斷法斷遍知。
從滅類智乃至道類智忍,成就二。謂色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法斷遍知。第四靜慮非欲界法斷對治故。於集滅道三法智時。不得欲界見所斷法斷三遍知。
從初道類智乃至金剛喻定,皆成就一。謂五順下分結盡遍知。
3)問:菩薩何時得色愛盡遍知?
3.1)尊者僧伽筏蘇說曰:初道類智位即得此遍知。
評曰:彼不應作是說。無一念頃,得果向故。
3.2)有作是說: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初無間道時,得此遍知。
彼亦不應作如是說。爾時,但修無色對治道,非色對治故。
3.3)復有說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得此遍知。
彼亦不應作如是說。爾時,總於三界一切見、修所斷法斷。得一味離繫得名得一切結盡遍知。如何今時得色愛盡?
3.4)應作是說。菩薩聖位決定不得色無色界見道所斷法斷遍知。及色愛盡遍知。總集遍知故。無容修彼斷對治故。
1.[發智論]頓漸繫離繫
三界各有二部結。謂見、修所斷。
1)於欲界見、修所斷二部結。
頗有頓得繫耶?答:有。謂已離欲染異生,從離欲染退時。及色無色界沒,生欲界時。
頗有頓離繫耶?答:有。謂異生離欲染時。
頗有漸得繫耶?答:無。
頗有漸離繫耶?答:有。謂世尊弟子。先離彼見所斷結。後離彼修所斷結。
2)於色界見、修所斷二部結。
頗有頓得繫耶?答:有。謂已離色染異生,從離色染退時。及無色界沒,生欲、色界時。
頗有頓離繫耶?答:有。謂異生離色染時。
頗有漸得繫耶?答:無。
頗有漸離繫耶?答:有。謂世尊弟子。先離彼見所斷結。後離彼修所斷結。
3)於無色界見、修所斷二部結。
頗有頓得繫耶?答:無。
頗有頓離繫耶?答:無。
頗有漸得繫耶?答:無。
頗有漸離繫耶?答:有。謂世尊弟子。先離彼見所斷結。後離彼修所斷結。
[大毘婆沙論]
三界各有二部結,謂見、修所斷。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1.1.問:何故作此論?
1)答:欲顯三界各二部結,令諸有情受種種苦。謂此諸結於生死中,與諸有情,作大繫縛,作大無義,作大嶮伏。由有此故,令諸有情於三界中,受諸苦惱,輪迴生死。數入母胎生熟藏間,住冥闇處,種種不淨之所逼切。生已不知此結過患,復還染習,受苦無窮。
2)欲令有情於此諸結知見覺已,勤修對治,斷此諸結,得永涅槃。不復輪迴,受生死苦。如不覺知怨家、繫縛、無義、嶮伏,則不能避。若覺知者,便能避之。
3)故應思惟、籌量、觀察、訶毀諸結種種善語乃至經生亦不忘失。如慈愛子初生之時,便作是說:三界各有見、修所斷二部諸結。有情由此所繫縛故,數入母胎,受諸苦惱。輪迴生死,難有出期。
3.1)問:尊者何故於初生時,作如是語?
答;以彼尊者在母胎中眾苦逼切,便作是念:何緣有情數入母胎,受如是苦。作是念已,由宿愛樂多聞願力,即能了知。皆由三界各二部結未永斷故。由是初生,便能訶毀二部諸結種種過患。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1.2.部、頓
1)問:此中部言欲顯何義?
答:欲顯眾義。如苾芻部名苾芻眾。婆羅門部名婆羅門眾。餘亦如是。部、眾、群、聚,名異義同。
2)問:此中頓言欲顯何義?答:顯一時義。
云何知然?契經說故。如契經說:憍薩羅主勝軍大王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退坐一面。以敬愛語,慰問世尊。佛亦隨宜,而慰喻彼。既問喻已,復白佛言:我昔聞佛曾說此語。去、來、今世,無有沙門、婆羅門等,於一切法具實智見。若言有者,必無是處。喬答摩尊憶此語不?佛言:不憶。復白佛言:世或有人惡受文義,異受、異說。喬答摩尊必不應爾。唯願審憶,為我說之。佛言:大王!我憶往昔曾作是語。去、來、今世,無有沙門、婆羅門等,於一切法頓得智見。若言有者,必無是處。決定經於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積漸具六波羅蜜多。然後乃能於一切法具實智見。故知頓者,欲顯一時。
1.3.解釋:二部頓漸
1[*引文]於欲界見、修所斷二部結。頗有頓得繫耶?答:有。謂已離欲染異生,從離欲染退時。及色無色界沒,生欲界時。
1)謂諸異生已離欲染。
若起欲界下下纏退。頓得欲界見、修所斷下下品結。
若起欲界下中纏退。頓得欲界見、修所斷下下、下中二品結。
乃至若起欲界上上纏退。頓得欲界見、修所斷九品諸結。先頓斷故,今還頓得。
2)又上二界沒,生欲界時。九品纏中,隨起何品,令生相續,皆頓得欲界見修所斷九品諸結。故有頓得此繫。
2[*引文]頗有頓離繫耶?答:有。謂異生離欲染時。
此說異生離欲染位。總束欲界見、修所斷諸煩惱結,以為九品。如刈草法品品頓斷。
1)謂以下下品無間道。頓斷欲界見修所斷上上品結。
2)乃至以上上品無間道。頓斷欲界見修所斷下下品結。故有頓離此繫。
3[*引文]頗有漸得繫耶?答:無。
謂決定無先得欲界見所斷結,後得欲界修所斷結。亦決定無先得欲界修所斷結,後得欲界見所斷結。故無漸得此繫。
4[*引文]頗有漸離繫耶?答:有。謂世尊弟子。先離彼見所斷結。後離彼修所斷結。
謂諸聖者,先以見道,斷欲界見所斷結。後以修道,斷欲界修所斷結。故有漸離此繫。
5[*引文]於色界見、修所斷二部結。頗有頓得繫耶?答:有。謂已離色染異生,從離色染退時。及無色界沒,生欲、色界時。
1)謂諸異生已離色染。
若起色界下下纏退。頓得色界見修所斷下下品結。
若起色界下中纏退。頓得色界見修所斷下下、下中二品結。
乃至若起色界上上纏退。頓得色界見修所斷九品諸結。此說自地。
若起彼下地九品纏中一一退時。皆頓得上地見修所斷九品諸結。
若起欲界九品結中一一退時。亦皆頓得色界見修所斷九品諸結。
1.1)有作是說:此中應言:已離色染異生,起欲界及梵世纏退時。頓得色界見修所斷二部諸結。
1.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此中總說頓得界繫,不說地故。若起第四靜慮纏退。乃至若起欲界纏退。皆頓得色界見修所斷結。其義無異,先頓斷故,今還頓得。
2)又無色界沒,生欲、色界時。九品纏中隨起何品令生相續。皆頓得色界見修所斷九品諸結。
2.1)有作是說:此中應言:無色界沒,生欲界及梵世時。頓得色界見修所斷二部諸結。
2.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此中總說頓得界繫,不說地故。若生第四靜慮乃至若生欲界。皆頓得色界見修所斷諸結。其義無異。故有頓得此繫。
6[*引文]頗有頓離繫耶?答:有。謂異生離色染時。
此說異生離色染位。總束色界一一靜慮見修所斷諸煩惱結各為九品。如刈草法品品頓斷。
1)謂下下品無間道,頓斷色界一一靜慮見修所斷上上品結。
2)乃至以上上品無間道,頓斷色界一一靜慮見修所斷下下品結。故有頓離此繫。
7[*引文]頗有漸得繫耶?答:無。
謂決定無先得色界見所斷結。後得色界修所斷結。亦決定無先得色界修所斷結。後得色界見所斷結。故無漸得此繫。
8[*引文]頗有漸離繫耶?答:有。謂世尊弟子。先離彼見所斷結。後離彼修所斷結。
謂諸聖者,先以見道,斷色界見所斷結。後以修道,斷色界修所斷結。故有漸離此繫。
9[*引文]於無色界見、修所斷二部結。頗有頓得繫耶?答:無。
謂無異生全離無色染,後起自下纏退。頓得無色界見修所斷結義。亦無異生三界上沒,生三界時。頓得無色界見修所斷結義。故無頓得此繫。
10[*引文]頗有頓離繫耶?答:無。
謂無異生於無色界全離染義。故決定無頓離無色界見修所斷結。此約界說不約地故。雖約地說有頓離義,而非此中意所顯示。故無頓離此繫。前無頓得,准此應知。
11[*引文]頗有漸得繫耶?答:無。
謂決定無先得無色界見所斷結。後得無色界修所斷結。亦決定無先得無色界修所斷結。後得無色界見所斷結。故無漸得此繫。
12[*引文]頗有漸離繫耶?答:有。謂世尊弟子。先離彼見所斷結。後離彼修所斷結。
謂諸聖者,先以見道,斷無色界見所斷結。後以修道,斷無色界修所斷結。故有漸離此繫。
1.4.問:異生、聖者,隨離何地九品染時,幾無間道?幾解脫道而得離耶?
1)有作是說:異生但以三無間道、三解脫道,離九品染。
謂以下品無間、解脫道,離上三品染。
以中品無間、解脫道,離中三品染。
以上品無間、解脫道,離下三品染。聖者亦爾。
2)有餘師說:異生但以一品無間、解脫道,頓離九品染。聖者以九品無間、解脫道,漸離九品染。所以者何?異生道鈍,於所知斷,不能分折作九品異。故一品道而頓斷之。聖者道利,於所知斷,能善分折作九品異。故九品道而漸斷之。
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若作是說,欲顯異生劣於聖者。翻顯聖者劣於異生。若諸異生以一品道離九品染。聖者以九品道離九品染。豈非聖者劣於異生。如多服毒,飲少藥時,便能總吐,誰不稱善。
4)應作是說:異生、聖者,無不皆以九無間道、九解脫道,離九品染。
4.1)問:若爾,異生、聖者有何差別?
答:異生以九無間道、九解脫道。總束見、修所斷諸結以為九品。如刈草法品別頓斷。
聖者以一無間道、一解脫道,頓斷九品見所斷結。以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漸斷九品修所斷結。是謂異生、聖者差別。
1.5.問:異生、聖者,隨離何地九品染時,以幾加行?以幾入定而得離耶?
1)有作是說:以三加行,以三入定,離九品染。
謂以初加行,以初入定,離上三品。
以第二加行,以第二入定,離中三品。
以第三加行,以第三入定,離下三品。
2)評曰:應作是說:此事不定。
或有以一加行,以一入定,離九品染。
或有乃至以九加行,以九入定,離九品染。
1.6.問:異生、聖者,隨離何地九品染時,為止息?為不止息耶?
1)有作是說:異生不止息。聖者或止息或不止息。
2)復有說者,聖者不止息。異生或止息或不止息。
3)評曰:應作是說:此事不定。謂異生、聖者,俱或止息或不止息,離九品染。
4)有餘師說:離欲界染不止息。離色、無色界染,或止息或不止息。
5)或有說者,離色、無色界染不止息。離欲界染,或止息或不止息。
評曰:應作是說:此事不定。離三界染,皆或止息或不止息,而離九品。
1.7.問:異生、聖者起纏退時,起何品纏?得何品結?
1)有作是說:
1.1)異生
於下三品中隨起一纏退時,得下三品結。
於中三品中隨起一纏退時,得下中六品結。
於上三品中隨起一纏退時,得九品結。
1.2)聖者
起下下品纏退時,得下下品結。
起下中品纏退時,得下下、下中二品結。
乃至起上上品纏退時,得九品結。
2)復有說者,異生於九品中隨起一品纏退時,皆得九品結。聖者退時,義如前說。所以者何?異生但以世俗定力,任持相續。諸世俗定力羸劣故,淨不堅牢,染法易得。聖者亦以無漏定力,任持相續。諸無漏定力強勝故,淨法堅牢,染法難得故。
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異生、聖者俱。未曾見不服毒藥而致死者。
4)應作是說。異生,若起下下品纏退時,得下下品結。若起下中品纏退時,得下下、下中二品結。乃至若起上上品纏退時,得九品結。聖者亦爾。
問:若爾,異生、聖者有何差別?
4.1)答:異生,若起下下品纏退時。頓得見修所斷下下品結。
若起下中品纏退時。頓得見修所斷下下、下中二品結。
乃至若起上上品纏退時。頓得見修所斷九品結。
4.2)聖者,若起下下品纏退時,唯得修所斷下下品結。
若起下中品纏退時。唯得修所斷下下下中二品結。
乃至若起上上品纏退時。唯得修所斷九品結。見所斷結無退得義。是謂異生、聖者差別。
5)有餘師說:
若起欲界下三品中隨一纏退時。得欲界下三品結。
若起欲界中三品中隨一纏退時。得欲界下中六品結。
若起欲界上三品中隨一纏退時。得欲界九品結。
若起色無色界下下品纏退時。得彼下下品結。
若起色無色界下中品纏退時。得彼下下、下中二品纏。
乃至若起色無色界上上品纏退時。得彼九品結。
6)或有說者,若起欲界九品中隨一纏退時。皆得欲界九品結。
若起色無色界纏退時。義如前說。所以者何?欲界無定,染法易得。色無色界有定,染法難得故。
7)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斷煩惱時,皆由定故。
應作是說:三界九地諸煩惱中。
若起下下品纏退時。皆唯得下下品結。
若起下中品纏退時。皆得下下下中二品結。
乃至若起上上品纏退時。皆得九品結。
1.8.命終
1)生欲界聖者有三事命終。一全離染而命終。二全退而命終。三分離染而命終。
異生但有二事命終。一全離染而命終。二全退而命終。無分離染而命終者。
2)生色界聖者有二事命終。一全離染而命終。二分離染而命終。無有退者。色無色界無退義故。
異生但有一事命終。謂全離染,彼無退故。無分離染而命終故。
3)生無色界聖者、異生應知亦爾。
4)問:何故聖者有分離染而命終?異生不爾?
4.1)答:以諸聖者有無漏定,任持相續,令極堅固。異生但有世俗諸定。任持相續,非極堅固。
4.2)復次,聖者成就勝奢摩他、毘鉢舍那。異生不爾。
4.3)復次,聖者成就無漏道力,隨意所為。異生不爾。是故聖者有分離染而命終義。異生即無。
4.4)有作是說:
4.4.1)以諸聖者具三種力。一聖道力。二煩惱力。三定業力。
定業力故有全離染而命終義。
煩惱力故有全退已而命終義。
聖道力故有分離染而命終義。
4.4.2)異生但有二種力。謂煩惱力。定業力。無聖道力。
定業力故有全離染而命終義。
煩惱力故有全退已而命終義。
無聖道力故無分離染而命終義。
4.5)有餘師說:
4.5.1)聖者有三力。一道力。二煩惱力。三定業力。
由道力故有全離染而命終。
由煩惱力故有全退已而命終。
由定業力故有分離染而命終。
若全離染,得此地生,非擇滅故。決定受業,便不與果。由此定業為留難故。
有分離染而命終者。如家家等。
4.5.2)異生但有二力。謂道力、煩惱力。無定業力。
由道力故有全離染而命終。
由煩惱力故有全退已而命終。
無定業力故無分離染而命終。
設全離染而有還生此地義故。決定受業不為留難。
4.6)或有說者,分離染位有別立聖補特伽羅。
謂離欲界三四品染,別立家家。
離六品染,別立一來。
離七八品,別立一間。
是故聖者有分離染而命終義。異生定無分離染位,如聖別立補特伽羅。是故彼無分離染已而命終義。
4.7)復有說者,聖者於定有自在力故離染時,有離少分而命終者。
異生於定無自在力故離染時,無離少分而命終者。
4.8)尊者僧伽筏蘇說曰:異生亦有分離染位而命終者。然命終已結生心時,先所斷結必還成就。
4.9)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彼命終心勢力劣故。先所斷結已得成就。是故前說於理為善。
1.9.問:以世俗道離諸染時,無間、解脫有幾行相?
1)答:諸無間道有三行相。一麁行相。二苦行相。三障行相。
諸解脫道有三行相。一靜行相。二妙行相。三離行相。
2)問:無間道中何行相後起解脫道何行相耶?
2.1)有作是說:
從麁行相無間道後,起靜行相為解脫道。
從苦行相無間道後,起妙行相為解脫道。
從障行相無間道後,起離行相為解脫道。
2.2)有餘師說:
從麁行相無間道後。起妙行相為解脫道。
從苦行相無間道後。起靜行相為解脫道。
從障行相無間道後。起離行相為解脫道。麁妙、苦靜、障離對故。
2.3)評曰:此事不定。
從麁行相無間道後。容起靜等三種行相為解脫道。
從苦行相無間道後。容起妙等三種行相為解脫道。
從障行相無間道後。容起離等三種行相為解脫道。以
此六種有漏行相隨離染者所樂起故。
1.10.問:以世俗道離諸染時,無間、解脫各緣何地?
1)答:離欲染時,九無間道唯緣欲界。九解脫道緣初靜慮。
問:若爾,善通根蘊所說。如說:頗有思惟色界法,而能遍知欲界耶?答:有。彼意說斷遍知。云何二道所緣行相而不雜亂?若此二道所緣行相有雜亂者。於離染事如何不為障礙留難?答:如是二道所緣行相雖有雜亂。於離染事然不能為障礙留難。所以者何?彼於離染諸逕路中已善修習加行成故。如見道中,緣欲界忍智後,緣有頂忍智現在前。緣有頂忍智後,緣欲界忍智現在前。雖有所緣行相雜亂。於現觀事,然不能為障閡留難。所以者何?彼於現觀諸逕路中,已善修習加行成故。此亦如是。故無有失。
2)有作是說:離欲染時,九無間道、八解脫道皆緣欲界。最後解脫緣初靜慮。
如以滅道智,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九無間道、八解脫道皆緣滅道。最後解脫道,緣非想非非想處有漏四蘊,此亦如是。
3)有餘師說:離欲染時,或無止息或有止息。
無止息者,九無間道、八解脫道皆緣欲界。最後解脫道緣初靜慮。
有止息者,或離一品,即便止息。或離二品,而便止息。如是乃至或離八品方乃止息。
若離一品即止息者。彼無間道緣欲界。解脫道緣初靜慮。
若離二品便止息者。彼二無間道。一解脫道緣欲界。第二解脫道緣初靜慮。
如是乃至若離八品方止息者。彼八無間道、七解脫道皆緣欲界。第八解脫道緣初靜慮。
4)或有說者,離欲染時,九無間道、九解脫道皆緣欲界。如以苦集智離欲染時,九無間道、九解脫道皆緣欲界。此亦如是。
4.1)問:若爾,雖無無間、解脫所緣行相雜亂過失。根蘊所說當云何通?如說:頗有思惟色界法而能遍知欲界耶?答:有。彼意說斷遍知。
答:根蘊依近加行而說。謂修行者將離欲染,先起如是分別思惟。欲界苦麁障,初靜慮靜妙離。
4.2)問:若爾,根蘊後說復云何通?如說:頗有思惟無色界法而能遍知欲界耶?答:無。彼意說斷遍知。豈修行者,將離欲染不先起此分別思惟。欲界苦麁障,無色界靜妙離耶?
答:雖起如是分別思惟,而遠非近。非於思惟無色界後即能引生離欲染道。思惟色界是近加行即能引生離欲染道。故彼二說非互相違。
5)復有說者,離欲染時,九無間道、九解脫道皆緣初靜慮。
5.1)問:若爾,善通根蘊所說。如說:頗有思惟色界法而能遍知欲界耶?答:有。彼意說斷遍知。又無二道所緣行相雜亂過失。云何緣他地能離餘地染?
答:此亦無失。如滅道智離諸染時,雖緣滅道而斷苦集。此亦如是。
6)評曰:如是諸說雖各能生弟子覺慧。而最初說於理為善。
謂九無間道皆緣欲界。九解脫道皆緣初靜慮。所以者何?以世俗道離欲染時,厭下欣上,方能離故。如離欲染,離上七地染。應知亦爾。
1.11.問:世俗無間、解脫道中,一一能修幾種行相?
1)答:諸異生者,離欲染時。
九無間道中修三行相。謂苦麁障。
八解脫道中修六行相。謂苦麁障及靜妙離。
最後解脫道中即修此六行相。亦修未來初靜慮地無邊行相。
如是乃至離無所有處染。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2)若諸聖者,離欲染時。
九無間道中修十九行相。謂麁等三及有漏無漏十六聖行相。
八解脫道中修二十二行相。謂麁等三、靜等三。及有漏無漏十六聖行相。
最後解脫道中即修此二十二行相。亦修未來初靜慮地無邊行相。
3)即諸聖者離初靜慮染時。
九無間道中修十九行相。謂麁等三及唯無漏十六聖行相。
八解脫道中修二十二行相。謂麁等三、靜等三。及唯無漏十六聖行相。
最後解脫道中即修此二十二行相。亦修未來第二靜慮地無邊行相。
如是乃至離無所有處染。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1.12.問:何故初靜慮近分通修有漏無漏十六聖行相。上地近分唯修無漏耶?
1)答:初靜慮近分有聖行相。故能通修有漏無漏十六聖行相。
上地近分無聖行相。故唯能修無漏行相。
2)有作是說:
2.1)諸異生者離欲染時。
九無間道中修九行相。謂麁等三及慈、悲、喜、捨、不淨觀、持息念。
八解脫道中修十二行相。謂即前九及靜等三。
最後解脫道中即修此十二行相。亦修未來初靜慮地無邊行相。
2.2)若諸聖者離欲染時。
九無間道中修二十五行相。謂麁等三、慈、悲、喜、捨、不淨觀、持息念。及有漏無漏十六聖行相。
八解脫道中修二十八行相。謂即前二十五及靜等三。
最後解脫道中即修此二十八行相。亦修未來初靜慮地無邊行相。上地近分修義如前。
3)問:何故初靜慮近分能修如是種種行相。上地近分不能修耶?
答:初靜慮近分有種種善根。故能修此種種行相。上地近分諸善根少故不能修種種行相。
復次,欲界煩惱有種種相,還修種種善根。對治上地煩惱,無種種相故彼不修種種對治。
1.13.問:現在俱行負重有用。世俗無間及解脫道行相所緣。已如前說。未來修者,為何所緣?
1)答:離欲染時。
九無間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唯緣欲界。
八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緣欲界及初靜慮。靜等三行相。唯緣初靜慮。
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通緣三界。靜等三行相,緣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2)離初靜慮染時。
九無間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唯緣初靜慮。
八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緣初、二靜慮。靜等三行相唯緣第二靜慮。
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通緣三界。靜等三行相緣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3)離第二靜慮染時。
九無間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唯緣第二靜慮。
八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緣第二、第三靜慮。靜等三行相唯緣第三靜慮。
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通緣三界。靜等三行相,緣第三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4)離第三靜慮染時。
九無間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唯緣第三靜慮。
八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緣第三、第四靜慮。靜等三行相,唯緣第四靜慮。
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通緣三界。靜等三行相,緣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5)離第四靜慮染時。
九無間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唯緣第四靜慮。
八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緣第四靜慮及空無邊處。靜等三行相唯緣空無邊處。
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及靜等三行相,緣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5.1)問:若離第四靜慮染,八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能緣第四靜慮及空無邊處者。識身論說當云何通?如說:頗有無色界善心能了別色、無色界法耶?答:無。彼遮剎那,不遮相續。
5.2)謂一剎那頃無色界善心,能了別色無色法者,無有是處。
5.3)若離彼染八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或緣色界第四靜慮。或緣無色界空無邊處,斯有是處。故遮剎那,不遮相續。此與彼說,俱為善通。
6)離空無邊處染時。
九無間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唯緣空無邊處。
八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緣空無邊處及識無邊處。靜等三行相唯緣識無邊處。
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及靜等三行相。緣識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7)離識無邊處染時。
九無間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唯緣識無邊處。
八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緣識無邊處及無所有處。靜等三行相,唯緣無所有處。
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及靜等三行相,緣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
8)離無所有處染時。
九無間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唯緣無所有處。
八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緣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靜等三行相,唯緣非想非非想處。
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麁等三行相及靜等三行相,唯緣非想非非想處。
1.14.問:何故最後解脫道中所修未來靜慮所攝麁等行相通緣三界。無色所攝麁等行相唯緣無色界耶?
1)答:靜慮地中有遍緣智,能緣自地、下地、上地。無色地中無遍緣智,唯緣自上,不緣下地。
2)復次,靜慮地中功德麁顯易知易了。非無色地。
3)復次,靜慮地中多諸功德、多諸勝利。無色不爾。
4)復次,靜慮地中善有種種異相、異性。無色不爾。
5)復次,靜慮地中有異相、根異相、受異相心心所法。無色不爾。
是故爾時所修未來靜慮所攝麁等行相通緣三界。無色所攝麁等行相唯緣無色界。
2.果攝七
2.1.[發智論]欲界見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不還、阿羅漢果。或無處。
色界見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或無處。
無色界見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
無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
[大毘婆沙論]
欲界見所斷結盡何果攝。乃至廣說。
2.1.1.問:何故作此論?
答:先說三界二部諸結頓漸得捨。未說彼斷是何果攝?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2.1.2.解釋
1[*引文]欲界見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1)四沙門果攝者。謂彼結盡,證預流果時,即預流果攝。
證一來果時,即一來果攝。
證不還果時,即不還果攝。
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或無處者。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3)次第者,道現觀二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引文]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不還、阿羅漢果。或無處。
1)不還果攝者。謂彼結盡證不還果時,即不還果攝。
2)阿羅漢果攝者。謂彼結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3)或無處者。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4)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離欲染第九無間道滅時,方斷彼盡。第九解脫道生時,證不還果。彼結盡即不還果攝故。
3[*引文]色界見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1)四沙門果攝者。謂彼結盡證預流果時,即預流果攝。乃至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或無處者。謂諸異生已離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3)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道類智忍滅時,方斷彼盡。道類智生時,隨其所應,證前三果。彼結盡即前三果攝故。
4[*引文]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或無處。
1)阿羅漢果攝者。謂彼結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或無處者。謂諸異生已離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及道類智等諸有學位,彼結盡非果攝。
3)次第者。從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乃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結盡非果攝。
5[*引文]無色界見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
1)謂彼結盡,證預流果時,即預流果攝。乃至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無異生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有異生能離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故。
3)亦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道類智忍滅時,方斷彼盡。道類智生時,隨其所應證前三果。彼結盡即前三果攝故。
6[*引文]無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
1)謂彼結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無異生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有異生能離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結故。
3)亦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斷彼盡。初盡智生時,證阿羅漢果。彼結盡即阿羅漢果攝故。
2.2.五部結
[發智論]有五部結。謂見苦所斷結。乃至修所斷結。
見苦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見集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見滅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見道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
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
[大毘婆沙論]
有五部結。謂見苦所斷結。乃至修所斷結。
2.2.1.問:何故作此論?
答:先雖說三界二部結盡,諸果所攝。而未說五部結盡,諸果所攝。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2.2.2.解釋
1[*引文]見苦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1)四沙門果攝者。謂彼結盡,證預流果時,即預流果攝。乃至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或無處者。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見苦所斷結故。
3)次第者。苦現觀一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引文]見集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1)四沙門果攝者。如前說。
2)或無處者。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見集所斷結故。
3)次第者集現觀一心頃滅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3[*引文]見滅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1)四沙門果攝者。如前說。
2)或無處者。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見滅所斷結故。
3)次第者。滅現觀一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4[*引文]見道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
1)謂彼結盡證預流果時,即預流果攝。乃至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見道所斷結故。
3)亦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道類智忍滅時,方斷彼盡。道類智生時,隨其所應證前三果。彼結盡即前三果攝故。
5[*引文]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
1)謂彼結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結故。
3)亦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斷彼盡。初盡智生時,證阿羅漢果。彼結盡即阿羅漢果攝故。
2.3.九部結
[發智論]有九部結。謂苦法智所斷結。乃至修所斷結。
苦法智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苦類智。乃至道法智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道類智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
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
[大毘婆沙論]
有九部結。謂苦法智所斷結。乃至修所斷結。
2.3.1.問:何故作此論?
答:先雖說五部結盡,諸果所攝。而未說九部結盡,諸果所攝。今欲說之,故作斯論。即前五部諸結,依對治差別,說為九部。謂法類智品各別所對治結,分為八部。雜所對治,總為一部,故有九部。
2.3.2.解釋
1[*引文]苦法智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1)四沙門果攝者。謂彼結盡證預流果時,即預流果攝。乃至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或無處者。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3)次第者。苦現觀三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引文]苦類智乃至道法智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1)四沙門果攝者。如前說。
2)或無處者。
2.1)若苦類智所斷結盡,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見苦所斷結故。次第者。苦現觀一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2)若集法智所斷結盡。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次第者集現觀三心頃。滅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3)若集類智所斷結盡。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見集所斷結故。次第者集現觀一心頃。滅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4)若滅法智所斷結盡。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次第者滅、道現觀各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5)若滅類智所斷結盡。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見滅所斷結故。次第者滅現觀一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6)若道法智所斷結盡。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次第者道現觀二心頃,彼結盡非果攝,故說無處。
3[*引文]道類智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
謂彼結盡證預流果時,即預流果攝。乃至證阿羅漢果,即阿羅漢果攝。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見道所斷結故。亦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道類智忍滅時,方斷彼盡。道類智生時,隨其所應證前三果。彼結盡即前三果攝故。
4[*引文]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
謂彼結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結故。亦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斷彼盡。初盡智生時,證阿羅漢果。彼結盡即阿羅漢果攝故。
2.3.3.問:為無間道能斷諸結?為解脫道能斷諸結?設爾何失?
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無間道能斷諸結。此文所說當云何通?如說:苦法智所斷結。乃至道類智所斷結。若解脫道能斷諸結,智蘊所說當云何通?如說:諸結見苦所斷,彼結非苦智斷,是苦忍斷。乃至諸結見道所斷,彼結非道智斷,是道忍斷?
1)答:應作是說。唯無間道能斷諸結。問:若爾,善通智蘊所說。此文所說當云何通?
2)答:此文應作是說。有九部結。謂苦法智忍所斷。乃至道類智忍所斷。而不作是說者,有別意趣。謂忍屬智是智助伴。諸忍所斷名智所斷。如臣所作名王所作。
3)復次,無間道正能斷結。解脫道持令不生。謂無間道雖正斷結。若無解脫道持令不生者。彼結還起,便為過患。顯解脫道,於斷有用故。此文說法類智斷。
4)復次,無間、解脫同一所作。於斷結事,俱有勢力。
如二力士同害一怨。一撲置地一令不起。不爾還起能為過患。
又如二人同逐一賊。一驅令出一牢閉門。不爾還入能為過患。
又如二士同捉一蛇。一內瓶中一牢蓋口。不爾還出能為過患。
無間、解脫斷結亦然。顯解脫道於斷有用故。此文說法類智斷。
5)復次,欲顯解脫道於無間道所斷結中,有多作用。此多作用,如根蘊說。故此文說法類智斷。
6)復次,諸無間道正斷結。得諸解脫道與彼諸結斷得俱生。既得彼斷有斷彼用。故此文說法類智斷。
7)復次,斷有二種。一別二通。別唯無間,通解脫。此依通說故不違理。
8)復次,此中諸忍,以智名說。能引智故,因立果名。如飢渴名因彼、因觸。故能斷結唯無間道。
2.4.十五部結
[發智論]有十五部結。謂三界各有五部。見苦所斷結。乃至修所斷結。
欲界見苦、集、滅、道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不還、阿羅漢果。或無處。
色界見苦、集、滅、道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或無處。
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無色界見道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
無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
[大毘婆沙論]
有十五部結。謂三界各有五。即見苦所斷結。乃至修所斷結。
2.4.1.問:何故作此論?
答:先雖說九部結盡,諸果所攝。而未說十五部結盡,諸果所攝。今欲說之。故作斯論。謂約界、部二門,分別諸結差別有十五種。
2.4.2.解釋
1[*引文]欲界見苦、集、滅、道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1)四沙門果攝者。謂彼結盡證預流果時,即預流果攝。乃至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或無處者。
2.1)若欲界見苦所斷結盡。
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次第者。苦現觀三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2)若欲界見集所斷結盡。
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次第者。集現觀三心頃。滅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3)若欲界見所斷結盡。
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次第者。滅、道現觀各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4)若欲界見道所斷結盡。
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次第者。道現觀二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引文]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不還、阿羅漢果或無處。
1)不還果攝者。謂彼結盡,證不還果時,即不還果攝。
2)阿羅漢果攝者。謂彼結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3)或無處者。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離欲染第九無間道滅時,方斷彼盡。第九解脫道生時,證不還果即不還果攝故。
3[*引文]色界見苦、集、滅、道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1)四沙門果者。如前說。
2)或無處者。
2.1)若色界見苦所斷結盡。
謂諸異生已離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次第者。苦現觀一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2)若色界見集所斷結盡。
謂諸異生已離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次第者。集現觀一心頃。滅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3)若色界見滅所斷結盡。
謂諸異生已離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次第者。滅現觀一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4)若色界見道所斷結盡。
謂諸異生已離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道類智忍滅時,方斷彼盡。道類智生時,隨其所應,證前三果。彼結盡即前三果攝故。
4[*引文]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或無處。
1)阿羅漢果攝者。謂彼結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或無處者。謂諸異生已離色染,彼結盡非果攝。
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及道類智等諸有學位彼結盡非果攝。
次第者。從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乃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結盡非果攝。
5[*引文]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或無處。
1)四沙門果者。如前說。
2)或無處者。
2.1)若無色界見苦所斷結盡。
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見修所斷結故。
次第者。苦現觀一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2)若無色界見集所斷結盡。
無有異生非果攝義。義如前說。
次第者。集現觀一心頃。滅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2.3)若無色界見滅所斷結盡。
無有異生非果攝義。義如前說。
次第者。滅現觀一心頃。道現觀三心頃。彼結盡非果攝。
6[*引文]若無色界見道所斷結盡,何果攝?答:四沙門果。
謂彼結盡證預流果時,即預流果攝。乃至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無有異生非果攝義。義如前說。
亦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道類智忍滅時,方斷彼盡。道類智生時,隨其所應證前三果。彼結盡即前三果攝故。
7[*引文]無色界修所斷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
謂彼結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無有異生非果攝義。義如前說。
亦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斷盡。初盡智生時,證阿羅漢果。彼結盡即阿羅漢果攝故。
2.5.三結等
[發智論]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一一盡,何果攝?
1)答:三結中,
1.1)有身見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
如三結中有身見盡。應知五順下分結中有身見。五見中有身見、邊執見盡亦爾。
1.2)戒禁取、疑盡。四沙門果攝。
如三結中戒禁取、疑盡。應知四瀑流軛中見瀑流軛。四取中見取、戒禁取。四身繫中戒禁取、此實執身繫。五順下分結中戒禁取、疑。五見中邪見、見取、戒禁取。七隨眠中見、疑隨眠。九結中見取、疑結盡亦爾。
2)三不善根盡。不還、阿羅漢果攝。或無處。
如三不善根盡。應知三漏中欲漏。四瀑流軛中欲瀑流軛。四取中欲取。四身繫中貪欲、瞋恚。五蓋中前四蓋。五結中瞋、嫉、慳結。五順下分結中貪欲、瞋恚。六愛身中鼻、舌、觸所生愛身。七隨眠中欲貪、瞋恚。九結中恚、嫉、慳結盡亦爾。
3)有漏、無明漏盡。阿羅漢果攝。
如有漏、無明漏盡。應知四瀑流軛中有無明瀑流軛。四取中我語取。五結中貪、慢結。五順上分結中除色貪餘四。六愛身中意觸所生愛身。七隨眠中有貪、無明、慢。九結中愛、慢、無明結盡亦爾。
4)疑蓋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
5)色貪順上分結盡。阿羅漢果攝。或無處。
如色貪順上分結盡。應知眼、耳、身觸所生愛身盡亦爾。
6)九十八隨眠中。
欲界見苦、集、滅、道所斷隨眠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
欲界修所斷隨眠盡。不還、阿羅漢果攝。或無處。
色界見苦、集、滅、道所斷隨眠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
色界修所斷隨眠盡。阿羅漢果攝。或無處。
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隨眠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
無色界見道所斷隨眠盡。四沙門果攝。
無色界修所斷隨眠盡。阿羅漢果攝。
[大毘婆沙論]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一一盡,何果攝?
2.5.1.問:何故作此論?
答:先雖說十五部結盡諸果所攝。而未說十六章煩惱盡諸果所攝。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2.5.2.解釋
1[*引文]答:三結中有身見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
1)四沙門果攝者。謂彼盡證預流果時,即預流果攝。乃至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或無處者。謂無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有身見故。
3)次第者。苦現觀一心頃。集、滅現觀各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有身見盡非果攝。
2[*引文]如三結中有身見盡。應知五順下分結中有身見。五見中有身見、邊執見盡亦爾。
自性等故。同對治故。
3[*引文]戒禁取、疑盡。四沙門果攝。
四果攝義如前應知。此無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戒禁取、疑故。亦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道類智忍滅時,方斷彼盡。道類智生時,隨其所應證前三果。戒禁取、疑盡即前三果攝故。
4[*引文]如三結中戒禁取、疑盡。應知四瀑流軛中見瀑流軛。四取中見取、戒禁取。四身繫中戒禁取、此實執身繫。五順下分結中戒禁取、疑。五見中邪見、見取、戒禁取。七隨眠中見、疑隨眠。九結中見取、疑結盡亦爾。
自性等故。同對治故。
5[*引文]三不善根盡。不還、阿羅漢果攝。或無處。
1)不還果攝者。謂彼盡證不還果時,即不還果攝。
2)阿羅漢果攝者。謂彼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3)或無處者。
謂諸異生已離欲染,彼盡非果攝。
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彼盡非果攝。
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離欲染第九無間道滅時,方斷彼盡。第九解脫道生時,證不還果即不還果攝故。
6[*引文]如三不善根盡。應知三漏中欲漏。四瀑流軛中欲瀑流軛。四取中欲取。四身繫中貪欲、瞋恚。五蓋中前四蓋。五結中瞋、嫉、慳結。五順下分結中貪欲、瞋恚。六愛身中鼻、舌、觸所生愛身。七隨眠中欲貪、瞋恚。九結中恚、嫉、慳結盡亦爾。
自性等故。同對治故。
7[*引文]有漏、無明漏盡。阿羅漢果攝。
1)謂彼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無有異生,非果攝義。所以者何?無異生者能離非想非非想處有漏無明漏故。
3)亦無次第者。非果攝義。所以者何?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斷彼盡。初盡智生時,證阿羅漢果。彼盡即阿羅漢果攝故。
8[*引文]如有漏、無明漏盡。應知四瀑流軛中有無明瀑流軛。四取中我語取。五結中貪、慢結。五順上分結中除色貪餘四。六愛身中意觸所生愛身。七隨眠中有貪、無明、慢。九結中愛、慢、無明結盡亦爾。
自性等故。同對治故。
9[*引文]疑蓋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
1)四沙門果攝者如前說。
2)或無處者。
謂諸異生已離欲染疑蓋盡非果攝。
已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疑蓋盡非果攝。
次第者。道現觀二心頃疑蓋盡非果攝。
10[*引文]色貪順上分結盡阿羅漢果攝或無處。
1)阿羅漢果攝者。謂彼盡證阿羅漢果時,即阿羅漢果攝。
2)或無處者。
謂諸異生已離色染,彼盡非果攝。
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及道類智等諸有學位彼盡非果攝。
次第者。從離第四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乃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盡非果攝。
11[*引文]如色貪順上分結盡。應知眼、耳、身觸所生愛身盡亦爾。
1)自性等故。同對治故。然有差別。
2)此中應言或無處者。
謂諸異生已離梵世染,彼盡非果攝。
已離梵世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及道類智等諸有學位,彼盡非果攝。
次第者。從離初靜慮染第九解脫道。乃至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彼盡非果攝。
12[*引文]九十八隨眠中。欲界見苦、集、滅、道所斷隨眠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
此如十五部結中欲界前四部盡說。
13[*引文]欲界修所斷隨眠盡。不還、阿羅漢果攝。或無處。
此如十五部結中欲界第五部盡說。
14[*引文]色界見苦、集、滅、道所斷隨眠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
此如十五部結中色界前四部盡說。
15[*引文]色界修所斷隨眠盡。阿羅漢果攝或無處。
此如十五部結中色界第五部盡說。
16[*引文]無色界見苦、集、滅所斷隨眠盡。四沙門果攝。或無處。
此如十五部結中無色界前三部盡說。
17[*引文]無色界見道所斷隨眠盡。四沙門果攝。
此如十五部結中無色界第四部盡說。
18[*引文]無色界修所斷隨眠盡。阿羅漢果攝。
此如十五部結中無色界第五部盡說。
2.6.四向四果
[發智論]預流向中諸結盡,何果攝?答:無處。
預流果中諸結盡,何果攝?答:預流果。
一來向中諸結盡,何果攝?答:預流果。或無處。
一來果中諸結盡,何果攝?答:一來果。
不還向中諸結盡,何果攝?答:一來果。或無處。
不還果中諸結盡,何果攝?答:不還果。
阿羅漢向中諸結盡,何果攝?答:不還果。或無處。
阿羅漢果中諸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
2.6.1.解釋
1[*引文]預流向中諸結盡,何果攝?答:無處。
所以者何?預流果前無沙門果,攝彼盡故。
2[*引文]預流果中諸結盡,何果攝?答:預流果。
謂此果中總攝三界見所斷諸結盡。
3[*引文]一來向中諸結盡,何果攝?答:預流果或無處。
1)預流果攝者。謂此果中總攝三界見所斷諸結盡。
2)或無處者。謂倍離欲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諸結盡非果攝。
3)次第者。欲界前五品修所斷諸結盡非果攝。所以者何?是勝果道所證得故。如勝果道非果所攝。所得結盡理亦應爾。
4[*引文]一來果中諸結盡,何果攝?答:一來果。
謂此果中總攝三界見所斷諸結盡。及攝欲界修所斷前六品諸結盡。
5[*引文]不還向中諸結盡,何果攝?答:一來果或無處。
1)一來果攝者。謂此果中。總攝三界見所斷諸結盡。及攝欲界修所斷前六品諸結盡。
2)或無處者。謂已離欲乃至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者。見道十五心頃,諸結盡非果攝。
3)次第者。欲界修所斷第七、第八品諸結盡非果攝。
6[*引文]不還果中諸結盡,何果攝?答:不還果。
謂此果中總攝三界見所斷諸結盡。及攝欲界修所斷諸結盡。
7[*引文]阿羅漢向中諸結盡,何果攝?答:不還果或無處。
1)不還果攝者。謂此果中總攝三界見所斷諸結盡。及攝欲界修所斷諸結盡。
2)或無處者。謂離初靜慮一品。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八品染諸結盡非果攝。所以者何?是勝果道所證得故。如勝果道非果所攝。所得結盡理亦應爾。
8[*引文]阿羅漢果中諸結盡何果攝?答:阿羅漢果。
謂此果中總攝三界見修所斷諸結盡。
2.6.2.問:此中為說諸向果中所成就諸結盡?為說諸向果中新所證得諸結盡?設爾何失?
二俱有過。所以者何?
1)若說諸向果中所成就諸結盡者,前三果中諸結盡不應唯說自果攝。
1.1)如已離欲前五品染,入正性離生者。至道類智時,證預流果。彼欲界修所斷五品結盡,非此果攝,何故不說或無處耶?
1.2)又已離欲前八品染,入正性離生者。至道類智時,證一來果。彼欲界修所斷第七、八品結盡非此果攝。何故不說或無處耶?
1.3)又已離欲乃至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者。至道類智時,證不還果。彼上二界七地修所斷結盡非此果攝。何故不說或無處耶?
2)若說諸向果中新所證得諸結盡者。後三向中諸結盡不應亦說前果攝。向中新所證結盡,定非前果所攝故。
3)答:此中總說諸向果中所成就諸結盡。
4)問:若爾,善通後三向難。前三果難當云何通?
答:此說具縛入見道者故。前三果所成就結盡,唯說自果攝。
有作是說:此中果位說新所證所求滿故。向位未滿所求事故總說成就故。向果位二說善通。
2.7.具見世尊弟子。
[發智論]未離欲染。欲界修所斷諸結盡,何果攝?答:一來果。或無處。
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色界修所斷諸結盡,何果攝?答:無處。
已離色染,未離無色染。無色修所斷諸結盡,何果攝?答:無處。
2.7.1.解釋
1[*引文]具見世尊弟子未離欲染。欲界修所斷諸結盡,何果攝?答:一來果或無處。
1)一來果攝者。謂欲界修所斷前六品諸結盡。
2)或無處者。謂欲界修所斷第七第八品諸結盡。
2[*引文]已離欲染,未離色染。色界修所斷諸結盡,何果攝?答:無處。
謂離初靜慮一品乃至第四靜慮八品染。彼修所斷諸結盡非果攝。
3[*引文]已離色染,未離無色染。無色修所斷諸結盡,何果攝?答:無處。
謂離空無邊處一品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八品染。彼修所斷諸結盡非果攝。
2.7.2.四沙門果
此中說有四沙門果。謂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問:何故說此四沙門果?
1)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說:四沙門果唯是無為。如分別論者。問:彼何故作是說?答:依契經故。如契經說:佛告苾芻:吾當為汝說沙門性及沙門、沙門果。云何沙門性?謂八支聖道。云何沙門?謂成就此法者。云何沙門果?謂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云何預流果?謂永斷三結。云何一來果?謂永斷三結,薄貪、瞋、癡。云何不還果?謂永斷五順下分結。云何阿羅漢果?謂永斷貪瞋癡及一切煩惱。依此經故說沙門果唯是無為。
2)為遮彼意,顯沙門果,亦有為亦無為。
2.1)若沙門果唯無為者,便違契經。如契經說:有行四向,有住四果。此中住者,住有為果,非無為果。以無為果不可住故。彼作是說:無為果中亦可說住故。施設論作如是說:彼住於斷,不求勝進。為得未得。為獲未獲。為觸未觸。為證未證。彼論非證。所以者何?彼論意說。住於道故,謂住斷者。非如乘象馬,住象馬上。但於證斷道,不進不退,說名為住。
2.2)有餘契經,唯說有為是沙門果。如說五根增上猛利,迅速圓滿,名俱解脫阿羅漢果。次減劣者,名慧解脫阿羅漢果。次減劣者,名不還果。次減劣者,名一來果。最減劣者,名預流果。此中。唯說信等五根勝劣差別名,沙門果故。知沙門果,非但是無為。
3)問:若沙門果亦是有為。云何通彼所引契經?
3.1)答:四沙門果實通有為、無為。而彼契經且說是無為者。所以者何?唯說果故。若法是沙門果,非沙門性者,彼經說之道。是沙門果,亦是沙門性,故彼不說。
3.2)復次,若法是婆羅門果,非婆羅門性者,彼經說之道。是婆羅門果,亦是婆羅門性故彼不說。
3.3)復次,若法是梵行果,非梵行性者,彼經說之道。是梵行果,亦是梵行性故彼不說。
3.4)復次,若法是果,非有果者,彼經說之道。是果,亦是有果故彼不說。
3.5)復次,若法是離,非有離者,彼經說之道。是離,亦是有離故彼不說。
3.6)復次,若法是所求,非所厭者,彼經說之道。是所求,亦是所厭故彼不說。
為止如是他宗所說,欲顯自宗,故說四果。
3.7)復次,勿為止他顯示己義。但為開發法相正理,令他了知,故說四果。
2.7.3.四沙門果自性
問:四沙門果自性是何?
1)答:品類足論作如是說:
1.1)預流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
云何有為預流果?謂證預流果者於諸學法已正當得。已得者謂過去。正得者謂現在。當得者謂未來。
云何無為預流果?謂證預流果者於諸結斷已正當得。已得者謂過去。正得者謂現在。當得者謂未來。
問:道是有為,墮在三世,可說於彼已正當得。斷是無為,不墮三世,云何說於彼已正當得耶?
答:品類足論應作是說。於諸結斷得獲觸證,不應說言已正當得。作是說者有別意趣。欲顯彼斷得及相續得者。謂彼斷得,在過去名已得。在現在名正得。在未來名當得。相續者謂證斷相續。在過去名已得。在現在名正得。在未來名當得。
1.2)又彼論說一來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
云何有為一來果?謂證一來果者。於諸學法已正當得。餘如前說。
云何無為一來果?謂證一來果者。於諸結斷已正當得。餘如前說。
1.3)不還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
云何有為不還果?謂證不還果者。於諸學法已正當得。餘如前說。
云何無為不還果?謂證不還果者。於諸結斷已正當得。餘如前說。
1.4)阿羅漢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
云何有為阿羅漢果?謂證阿羅漢果者。於諸無學法已正當得。餘如前說。
云何無為阿羅漢果?謂證阿羅漢果者。於諸結斷已正當得。餘如前說。
2)施設論中亦作是說:
2.1)預流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
2.1.1)云何有為預流果?謂此果得及此得得。此果得者。謂有為無為預流果得。此得得者。謂此果得之得。由此果得故,成就預流果。由此得得故,成就此果得。若諸學根、學力、學戒、學善根、八學法。及此種類諸學法。是名有為預流果。
2.1.2)云何無為預流果?謂三結永斷。及此種類諸結法永斷。八十八隨眠永斷。及此種類隨眠法永斷。是名無為預流果。
2.2)一來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
2.2.1)云何有為一來果?謂此果得及此得得。餘如前說。若諸學根、學力、學戒、學善根、八學法。及此種類諸學法。是名有為一來果。
2.2.2)云何無為一來果?謂三結永斷。及此種類諸結法永斷。八十八隨眠永斷。及此種類隨眠法永斷貪瞋癡倍斷。及此種類煩惱法倍斷。是名無為一來果。
2.3)不還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
2.3.1)云何有為不還果?謂此果得及此得得。餘如前說。若諸學根、學力、學戒、學善根、八學法。及此種類諸學法。是名有為不還果。
2.3.2)云何無為不還果?謂五順下分結永斷。及此種類諸結法永斷。九十二隨眠永斷。及此種類隨眠法永斷。是名無為不還果。
2.4)阿羅漢果有二種。謂有為及無為。
2.4.1)云何有為阿羅漢果?謂此果得及此得得。餘如前說。若諸無學根、無學力、無學戒、無學善根、十無學法。及此種類諸無學法。是名有為阿羅漢果。
2.4.2)云何無為阿羅漢果?謂貪瞋癡永斷。及一切煩惱永斷。越一切趣,斷一切路。滅三種火,渡四瀑流。摧諸傲慢,離諸渴愛,破阿賴耶。無上究竟、無上寂靜、無上安樂。及諸愛盡、離滅、涅槃。是名無為阿羅漢果。是謂四沙門果自性、我、物、相、分、本性。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2.7.4.何故名沙門果
1)問:何故名沙門果?沙門果是何義?
答:所有聖道是沙門性。有為、無為及諸擇滅。是此果故名沙門果。
2)問:若爾,此果不應唯四。
2.1)謂見道中八忍品是沙門性。八智品是有為沙門果。八部法斷是無為沙門果。
2.2)離欲界染時,九無間道是沙門性。九解脫道是有為沙門果。九品法斷是無為沙門果。
2.3)如是乃至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應知亦爾。如是便有八十九有為沙門果。八十九無為沙門果。
2.4)若依此說。此沙門果有二百六十七。謂八十九在過去。八十九在現在。八十九在未來。
2.5)品類足論作如是說:云何果法?謂一切有為法及擇滅。隨諸聖道爾所剎那。即有爾所有為沙門果。隨有漏法有爾所量。擇滅無為亦有爾所。隨有爾所擇滅無為。即有爾所無為沙門果。若以剎那在身分別。便有無量沙門果體,何故唯說四沙門果?
3)有作是說:此是世尊為受化者所宜聞故,有餘略說。
4)脇尊者曰:唯佛世尊能具正智諸法性相勢用分齊。餘不能知。若此堪立沙門果者,即便立之。若不堪者,便不建立。故不應難。
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此是世尊為開智者簡要而說。故不應難。
6)復次,此四果位易見、易施設。謂此是預流果,乃至此是阿羅漢果。所餘諸位難見難、施設。故佛但說四沙門果。
7)復次,此四果位。諸瑜伽師於果發起增上慶悅。餘位不爾。如務農者於六月中修治稼穡。後收子實積置場中,生大慶悅。此亦如是。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8)復次,此四果位具三因緣。一捨曾得道。二得未曾得道。三證結斷一味得。餘位不爾。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9)復次,此四果位具五因緣。一捨曾得道。二得未曾得道。三證結斷一味得。四頓得八智。五一時修十六行相。餘位不爾。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10)復次,此四果位是瑜伽師最勝、安隱、穌息之處。餘位不爾。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11)復次,此四果位所有聖道是功用,是功用究竟。所有結斷是所作,是所作究竟。餘位聖道是功用,非功用究竟。餘位結斷是所作,非所作究竟。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12)復次,此四果位。容修行者廣修聖道。餘位不爾。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13)復次,此四果位。諸瑜伽師能善了知功德過失。功德者謂道及道果。過失者謂生死因果。餘位不爾。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14)復次,此四果位。諸瑜伽師方能善取四聖諦相。餘位不爾。如人道行,於四方相未能善取。若坐一處方能善取。此亦如是。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15)復次,此四果位。若退失時,有證知者。餘位不爾。如村邑中,若被劫奪有證知者,非兩中間。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16)復次,此四果位。諸瑜伽師先廣加行,安足堅固。餘位不爾。
16.1)預流果先廣加行者。謂彼先求解脫果故,精勤修習惠施、淨戒、不淨觀、持息念、念住、聞、思、修慧。及煖頂忍世第一法。并見道中十五心頃。即此總名安足堅固。
16.2)有說:從初乃至世第一法名廣加行。見道十五心名安足堅固。
16.3)一來果先廣加行者。謂即前說及離欲染諸加行道、六無間道、五解脫道,即此名為安足堅固。
16.4)有說:預流果名安足堅固。不還果先廣加行者。謂即前說及離欲染諸加行道、三無間道、二解脫道。即此名為安足堅固。
16.5)有說:一來果名安足堅固。阿羅漢果先廣加行者。謂即前說及離初靜慮一品染諸加行道。乃至金剛喻定。即此總名安足堅固。
16.5)有說:不還果名安足堅固。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17)復次,此四果位。諸瑜伽師斷絕止息一切生分。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除欲界七生及色無色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
一來果,除欲界二生及色無色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
不還果,除色無色界一一處一生。餘一切生得非擇滅。
阿羅漢果於一切生,得非擇滅。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18)復次,此四果位。諸瑜伽師總集三界見修所斷煩惱斷得。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位,總集三界見所斷煩惱斷得。
一來果位總集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所斷前六品煩惱斷得。
不還果位總集三界見所斷。及欲界修所斷九品煩惱斷得。
阿羅漢果位總集三界見修所斷一切煩惱斷得。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19)復次,此四果位。是瑜伽師本所求處。餘位不爾。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0)復次,此四果位。諸瑜伽師說有退者若未還得,必不命終。餘位不爾。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1)復次,此四果位。對治五趣得非擇滅。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對治地獄、傍生、鬼趣,得非擇滅。
一來果對治人趣一分,得非擇滅。
不還果對治人趣全分,得非擇滅。
阿羅漢果對治天趣,得非擇滅。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2)復次,此四果位對治四生得非擇滅。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對治卵生、濕生,得非擇滅。
一來果對治胎生一分,得非擇滅。
不還果對治胎生全分,得非擇滅。
阿羅漢果對治化生,得非擇滅。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3)復次,此四果位對治二邊。餘位不爾。言二邊者。謂欲界及有頂。
對治欲界邊故得一來、不還果。對治有頂邊故得預流、阿羅漢果。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4)復次,此四果位對治二有根本。餘位不爾。二有根本者。謂欲界及有頂。
對治欲界有根本故得一來、不還果。對治有頂有根本故得預流、阿羅漢果。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5)復次,此四果位能永對治二種惡思。及彼異熟所依諸蘊。餘位不爾。
二種惡思者。謂斷善根思及起無間業思。
預流果能永對治斷善根思。
一來果能永對治起無間業思。
不還果能永對治彼異熟果。
阿羅漢果能永對治彼所依諸蘊。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6)復次,此四果位對治三法。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對治三結。
一來果對治三不善根及欲漏一分。
不還果對治三不善根及欲漏全分。
阿羅漢果對治有漏、無明漏。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7)復次,此四果位對治四法。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對治見瀑流軛、見取、戒禁取及後二身繫。
一來果對治欲瀑流軛取及初二身繫一分。
不還對治欲瀑流軛取及前二身繫全分。
阿羅漢果對治有無明瀑流軛及我語取。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8)復次,此四果位對治五法。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對治疑蓋、後三順下分結及五見。
一來果對治前四蓋、瞋、嫉、慳結。及前二順下分結一分。
不還果對治前四蓋、瞋、嫉、慳結。及前二順下分結全分。
阿羅漢果對治貪、慢結。及五順上分結。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9)復次,此四果位對治六愛身。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對治見所斷、意觸所生愛身。
一來果對治鼻、舌觸所生愛身一分。
不還果對治鼻、舌觸所生愛身全分。
阿羅漢果對治眼、耳、身觸所生愛身。及修所斷、意觸所生愛身。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30)復次,此四果位對治七隨眠。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對治見、疑隨眠。
一來果對治欲貪、瞋恚隨眠一分。
不還果對治欲貪、瞋恚隨眠全分。
阿羅漢果對治有貪、慢、無明隨眠。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31)復次,此四果位對治九結。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對治見取、疑結。
一來果對治恚、嫉、慳結一分。
不還果對治恚、嫉、慳結全分。
阿羅漢果對治愛、慢、無明結。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32)復次,此四果位對治九十八隨眠。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對治三界見所斷隨眠。
一來果對治欲界修所斷隨眠一分。
不還果對治欲界修所斷隨眠全分。
阿羅漢果對治色無色界修所斷隨眠。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33)復次,此四果位各出一種重煩惱際。餘位不爾。
謂預流果出見所斷重煩惱際。
一來果出能等起五無間業重煩惱際。謂欲界前六品煩惱能等起五無間業。後三品不爾。勢力劣故。不還果出諸不善重煩惱際。
阿羅漢果出諸無記重煩惱際。故佛唯說四沙門果。
2.7.5.問:何故離欲界染立二沙門果?謂一來、不還果。離色無色界染立一沙門果,謂阿羅漢果耶?
1)脇尊者曰:唯佛世尊能具正知諸法性相勢用分齊,餘不能知。若離此染,堪立二果,便即立二。若離此染,堪立一果,便即立一。故不應難。
2)復次,四沙門果無不皆因離三界染,而得建立。
謂離三界見所斷染,立預流果。
若離三界見所斷染。及離欲界修所斷前六品染,立一來果。
若離三界見所斷染。及離欲界修所斷染,立不還果。
若離三界見修所斷染,立阿羅漢果。
3)復次,以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色無色界是定界,是修地,是離染地。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
4)復次,以欲界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色無色界易斷、易破、易可越度。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
5)復次,以欲界過患增盛、過患堅固、過患眾多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色無色界與此相違。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
6)復次,以欲界煩惱,猶如瀑流難可越度。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如人渡河,其水深廣,濤波漂急,數數止息,乃能渡之。如契經說:邑主!當知。言瀑流者喻五妙欲。
色無色界與此相違。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
7)復次,以欲界是嶮難界、煩惱增重、作業增重。猶如重擔難可越度。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
色無色界非嶮難界、煩惱、作業,設有增重而易越度。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
如人擔重登嶮難山,數數止息,乃能越度。若至平地,雖復擔重,而易遠涉。此亦如是。
8)復次,以欲界是雜穢界。猶如淤泥,雜諸糞穢,難可出離。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
色無色界與此相違。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如糞聚上造立宮室。雖復妙好人不樂住。色無色界亦復如是。為居欲界雜穢法上。雖復妙好賢聖不樂。是故尊者僧伽筏蘇作如是說:此欲界中多諸過失。謂喪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亡失財位。或被割截耳、鼻、手、足及諸身分。或復遭於四百四病。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受諸劇苦。如是欲界多諸過失。若離彼染。總立一切四沙門果猶少況二。
9)復次,以欲界有男身、女身,難可越度。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
色無色界唯有男身,易可越度。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
10)復次,以欲界有男根、女根,難可越度。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
色無色界無男女根,易可越度。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
11)復次,以欲界有不善、無記二種煩惱,難可越度。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
色無色界唯有一種無記煩惱,易可越度。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
如不善、無記二種煩惱。如是有異熟、無異熟。生二果、生一果。無慚無愧相應、不相應煩惱。應知亦爾。
12)復次,以欲界有苦根、憂根、無慚、無愧、嫉、慳、段食。及婬欲愛、五蓋、五欲、諸惡趣等種種過患,難可出離。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
色無色界與此相違。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
13)復次,欲界具有十八界、十二處等多有漏法,難可出離。故離彼染立二沙門果。
色無色界有漏法少。故離彼染唯立一沙門果。
2.7.6.問:何故離見所斷染立初一沙門果?離修所斷染立後三沙門果耶?
答:見所斷染,易可遠離。故離彼時立初一沙門果。修所斷染,難可遠離。故離彼時立後三沙門果。
問:前說聖道是沙門性、有為、無漏及諸擇滅是此果故名沙門果。無漏道力所證得者可立此名。世俗道力所證得者如一來、不還果。云何名沙門果?
1)答:如無漏道,離欲界染,若倍、若全,立果分齊。如是聖者,以世俗道離欲界染,若倍、若全,亦立一來及不還果。故二亦得沙門果名。
2)尊者僧伽筏蘇說曰:以世俗道,離欲染時,亦修未來諸無漏道,所得二果是彼果故。亦得建立沙門果名。
2.1)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未來聖道未有作用。如何於彼此得果名?
3)有餘師說:以世俗道,離欲染時,無漏道得恒相續轉。所得二果是彼果故。亦得建立沙門果名。3.1)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得無斷結證斷作用。如何於彼此得果名?
4)復有說者,以世俗道,得二果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總證三界見修所斷一味斷得。前所得斷是此果故名沙門果。此定是真沙門性故。
4.1)彼亦不應作如是說。所以者何?得二果時,未得此定。若得此定,失彼果名。如何彼二名沙門果?
4.2)應作是說:從多立名。多是聖道所得果故。謂世俗道,得二果時。三界一切見所斷斷,皆是聖道力所得故名沙門果。雖有欲界六品九品修所斷斷,非聖道得。然從多分,亦得建立沙門果名一無漏得總所得故。
2.7.7.問:如是所說四沙門果幾是假名?幾是實義?
1)答:二是假名。謂一來、不還果。二是實義。謂預流、阿羅漢果。
2)問:何故一來、不還果名假名果。預流、阿羅漢果名實義果耶?
答:諸世俗道是假名道,中間二果少彼所得。以多從少,名假名果。諸無漏道是實義道。初後二果全彼所得。故初後果,名實義果。
3)復次,中間二果,有漏、無漏二道共得名假名果。假名即是共所得義。如共有者名假名物。初後二果唯是無漏道力所得名實義果。實義即是獨所得義。如獨有者名實義物。
4)復次,中間二果,世俗、聖道假設名言而證得故。名假名果。謂彼二道在未來時,假作義言。既同一事,誓一所作,一應隨喜。初後二果唯聖道得。非由二道假設名言而證得故。名實義果。
5)有餘師說:假名果者。謂初二果唯聲聞乘所證得故。實義果者。謂後二果一切聲聞、獨覺、大覺皆證得故。多是實義。少是假名。
6)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少多非表假實義故。此中前說於理為善。所以者何?沙門果者是沙門性力所引得。唯無漏道,是沙門性。成就彼者名真沙門。故彼所得二果名實義沙門果。諸世俗道非沙門性。成就彼者名假沙門。故彼所得二果名假名沙門果。
2.7.8.問:道是有為,有下中上,隨因力生,可名為果。斷是無為,無下中上,非因所生云何名果?
答:斷雖不生,而是所得,加行證故亦名為果。謂瑜伽師住高山頂或居靜室。節量飲食,減省睡眠及資身具。受持小七大七日法頂安定鎮行毱法杖。從今日沒,至明日出。發起殊勝勇猛精進。展轉引生無漏聖道。由斯證得四沙門果時,示導者讚慰彼言:善哉!善哉!汝能精進修正加行,今得此果。如務農者於六月中修治畦壠耘稼穡,後收子實積置場中。舊務農者讚慰彼曰:善哉!善哉!汝於六月多設劬勞,今得此果。故道與斷,俱得果名。
2.7.9.幾是...果
如是所說四沙門果。
1)問:幾是靜慮果?答:四是靜慮及眷屬果。
2)問:幾是無色果?答:一。謂阿羅漢果。
3)問:幾是根本靜慮果?答:二。謂不還果、阿羅漢果。
4)問:幾是靜慮近分果?答:四。謂初靜慮近分非餘靜慮。中間如根本說。
5)問:幾是根本無色果?答:一。謂阿羅漢果。
6)問:幾是無色近分果?答:無。
7)問:幾是見道果?答:三。謂除阿羅漢果。
8)問:幾是修道果?答:三。謂除預流果。
9)問:幾是忍果?答:三。謂除阿羅漢果。
10)問:幾是智果?答:三謂除預流果。
11)問:幾是法智果?答:三。謂除預流果。
12)問:幾是類智果?答:一。謂阿羅漢果。
13)問:幾是法智品果?答:三。謂除預流果。
14)問:幾是類智品果?答:四。
15)問:幾是世俗道果?答:二。謂一來果及不還果。
16)問:幾是無漏道果?答:四。
2.7.10.現見沙門果
1)如契經說;摩揭陀主吠提呬子未生怨王。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退坐一面而白佛言:為有現見沙門果不?佛言:亦有。王問:云何?世尊告曰:我今問王。應隨意答。若王給侍或諸僮僕不自在者。有時見王昇高臺殿,設五伎樂,與諸眷屬歡娛嬉戲。彼既見已,作是念言:我亦是人如何不爾。然王宿世多修福業。故於今生受斯勝報。我於今者應修勝業亦當如王眾所欽羨。作是念已,便捨家法。剃除鬚髮,被服袈裟。受持三歸及清淨戒。於十業道,能斷、能修。王餘使人於外見已。尋還啟白,具陳上事。請王追取,如本驅策。王聞其言如所請不?王言:不也。若有此人,我應往見,禮敬、供養。如彼本時供事於我。我於今者而供事之,盡其形壽。施與衣服、飲食、醫藥、房舍、臥具。及諸資緣令無匱乏。佛告王曰:如此之事,豈非現見沙門果耶?王白佛言:誠如聖教。
1.1)問:諸沙門果實唯有四,何故此經復說第五?
答:真沙門果實唯有四。此說現見沙門果者,但是出家近士用果。
1.2)問:出家既非真沙門性。如何說有沙門果耶?
答:出家雖非真沙門性。而世假立沙門性名。故諸世間見出家者,便謂我見如是沙門。是故出家近士用果。亦得假立沙門果名。此現見名表非實義。
2)師子吼經復作是說:唯我法內有四沙門。謂初沙門乃至第四。外道法內無真沙門及婆羅門。唯有空號。於如是事,處大眾中,正師子吼都無所畏。
2.1)應知此中初沙門者謂諸預流。第二沙門者謂諸一來。第三沙門者謂諸不還。第四沙門者謂諸阿羅漢。
2.2)脇尊者曰:應知此中佛隨勝者於先而說初沙門者謂諸阿羅漢。第二沙門者謂諸不還。第三沙門者謂諸一來。第四沙門者謂諸預流。
3)善賢經中,復作是說:若此處有八支聖道當知是處有四沙門。謂初沙門乃至第四。
3.1)此中有說:趣四果向名四沙門。初沙門者謂預流向。第二沙門者謂一來向。第三沙門者謂不還向。第四沙門者謂阿羅漢向。
3.2)脇尊者曰:此契經中說四種向及說四果。若此處有八支聖道者即說四向。當知是處有四沙門者即說四果。
4)准陀經中亦作是說:沙門有四,無有第五。四沙門者。一勝道沙門。二示道沙門。三命道沙門。四污道沙門。
4.1)應知此中勝道沙門者。謂佛世尊自能覺故。一切獨覺應知亦然。
示道沙門者。謂尊者舍利子。無等䨥故。大法將故。常能隨佛轉法輪故。一切無學聲聞應知亦爾。命道沙門者。謂尊者阿難陀。雖居學位而同無學多聞聞持具淨戒禁。一切有學應知亦然。
污道沙門者。謂莫喝落迦苾芻憙盜他財物等是。
5)問:如上所引三種經中所說沙門有何差別?
5.1)有作是說:師子吼經說沙門者謂住四果。善賢經中說沙門者謂行四向。准陀經中說沙門者謂住四果及行諸向。
5.2)有餘師說:師子吼經說沙門者謂住四果。善賢經中說沙門者謂行四向及住四果。准陀經中說沙門者謂具足攝一切沙門。
5.3)或有說者,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住四果。准陀經中說沙門者謂住果向一切沙門。
5.4)復有說者,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學無學。准陀經中說沙門者謂學無學及非學非無學。
5.5)有作是言: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諸聖者。准陀經中說沙門者謂諸聖者及諸異生。
5.6)復有說言: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持戒者。准陀經中說沙門者謂持戒者及犯戒者。
5.7)或復有說:此三經中所說沙門義無差別。
問:前二經說有四沙門。污道沙門豈四所攝?答:亦四所攝謂預流向。然預流向有近有遠。近謂見道。遠謂此前順決擇分、順解脫分,乃至正信而出家者。如契經說:有四種預流支。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支因向名義無差別。
問:善賢經說:若此處有八支聖道,當知是處有四沙門。污道沙門豈此所攝?答:亦此所攝。以聖道支有實有假。實謂無漏正見等八。假謂有漏正見等八。污道沙門亦得成就有漏正見。故彼亦是初沙門攝。
5.8)復有說者,前二經說四種沙門即是第三契經所說勝道等四非預流等。故此三經所說無異。
6)問:初經所說當云何通?唯我法內有四沙門。佛於眾中正師子吼。世尊豈說唯我法內有毀犯戒而師子吼?
6.1)答:說亦無失。所以者何?污道沙門雖復破戒,而不破見。雖破加行,不破意樂。設有問言:汝犯戒惡,為善?為不善?彼言:不善。
為應作?為不應作?彼言:不應作。
為有異熟?為無異熟?彼言:有異熟。
為得可愛果?為得不可愛果?彼言:得不可愛果。
為惡趣受?為善趣受?彼言:惡趣受。
為自身受?為他身受?彼言:自身受。
為是師過?為是教過?為是自過?彼言:非師過。亦非教過,是我之過。
彼有如是有漏正見。信有因果,不愚因果。如是正見。九十六種外道所無。故佛眾中正師子吼。依彼而說亦無有過。
2.7.11.三種人
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實知見有三種人,於諸有情,多有所作,其恩難報。假使盡形,以諸上妙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緣而供養之。亦不能報。云何為三?
一者有人為他說法,令捨家法,趣於非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淨戒。
二者有人為他說法。令知集法,皆是滅法。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
三者有人為他說法。令盡諸漏,證得無漏,心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能通達生已盡等,具足而住。
問:勸他令受近事律儀,是人亦名多有所作,其恩難報。此契經中何故不說?
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2)復次,出家律儀是因是果。故經偏說。謂此是近事律儀果。苾芻律儀因故。
3)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入於聖法。故經偏說。
謂入聖法略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
世俗者,謂捨離家法,趣於非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淨戒。
勝義者。謂從世第一法,入苦法智忍。
4)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脫庸賤事。故經偏說。
謂在家者多為種種庸賤惡事之所逼切。諸出家人解脫此故。
5)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解脫眾苦。故經偏說。
謂出家者解脫現身諸苦惱事。由此展轉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生死法故。
6)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受現法樂。由此展轉,復得畢竟自在安樂。故經偏說。
7)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現佛出世。故經偏說。
現佛出世略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
世俗者。謂捨離家法,趣於非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淨戒。
勝義者。謂於四聖諦,得真淨覺。初出家時,已現世俗佛出於世。既出家已展轉修行,復現勝義佛出於世。
8)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學諸佛身。故經偏說。
謂諸佛身略有二種。一者生身。二者法身。
若捨家法,趣於非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淨戒。當知即是學佛生身。
若能展轉修習正行。於四聖諦,起真淨覺。當知即是學佛法身。
9)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學諸佛行。故經偏說。
然諸佛行略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
世俗者,謂捨離家法,趣於非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以正信心,受持淨戒。
勝義者,謂於四聖諦能正了知。初出家時,已能隨學世俗佛行。既出家已,精進修行。復能隨學勝義佛行。
10)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入佛法海。故經偏說。
謂若有人棄捨家法淨信出家。即名初入諸佛法海。
若盡諸漏,證般涅槃。名究竟入諸佛法海。
11)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決定趣入真解脫路。故經偏說。
如契經說:諸出家者。於四聖諦定得如實智見現觀。
12)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決定當得三種律儀謂。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無漏律儀。故經偏說。
13)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決定當得三種善蘊。謂戒蘊、定蘊、慧蘊。故經偏說。
如三善蘊,如是三學、三修、三淨應知亦爾。
14)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決定當得三種正道。謂見道、修道、無學道。故經偏說。
如三正道,三地亦爾。
15)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決定當得三無漏根。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故經偏說。
16)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如應當得三種菩提。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故經偏說。
17)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決定當得三種牟尼。謂身牟尼、語牟尼、意牟尼。故經偏說。如三寂靜,三清淨亦爾。
18)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身心遠離。故經偏說。謂出家時身便少事。身少事故心亦少事。由斯遠離煩惱惡業。
19)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身心離垢。故經偏說。謂出家時身便清淨。身清淨故心亦清淨。身心淨故煩惱業垢速得除滅。
20)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身心妙好。故經偏說。謂出家時身便妙好。身妙好故心亦妙好。
21)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身心端嚴。故經偏說。謂出家時身便端嚴。身端嚴故心亦端嚴。
22)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決定當得究竟寂靜即是涅槃。故經偏說。
23)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得不共法。故經偏說。謂出家時,威儀服飾所作事業。不與一切在家者共。
24)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棄煩惱業。故經偏說。謂出家時,剃除鬚髮,被服袈裟,受持淨戒。煩惱、惡業,皆漸捨離。出家形飾非彼器故。如香潔人臭穢不住。
25)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作無盡業,得無盡財。作無罪業,得無罪財。作無害業,得無害財。作不共外道業,得不共外道財。作不共異生業,得不共異生財。故經偏說。
26)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一向修學螺畫之行。謂盡壽修清白梵行。諸在家者不能如是。故經偏說。問:螺畫之行其義云何?
26.1)尊者世友作是說:昔此洲內有二仙人。一名餉佉。二名履企。具足第一軌則梵行。諸在家者皆不能及。勸人出家即勸同彼。
26.2)有作是說:如螺貝上彫畫文像堅固難壞。風吹日曝及餘外緣卒難毀滅。出家人行亦復如是。在家不能修如是行。雖暫受持而尋毀壞。
26.3)有餘師說:如螺貝上彫畫文像清潔明了,無諸垢穢。出家人行亦復如是。在家不能修如是行。雖極受持而猶雜穢。現見在家得不還果。雖離欲染而處居家。受畜生數、非生數物。所作事業未甚清淨。況有在家得初二果,與異生類無有差別。出家之人雖破禁戒,猶勝在俗受持戒者。故經偏說。勸人出家,其恩難報。
27)復次,勸出家者。即是勸人修尊貴業。所得果報,勝琰魔王、輪王、帝釋。故經偏說。勸人出家其恩難報。勸人受持近事戒等。無如是事。故經不說。
2.7.12.問:何故此經唯說令得初後二果,其恩難報。不說令得中間二果?
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2)復次,此中具攝四沙門果。所以者何?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者,說前三果。
謂諸具縛及離欲界五品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預流果。
若離欲界六七品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一來果。
若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不還果。
令盡諸漏及得無漏,心慧解脫者即是令得阿羅漢果。故此經中具攝四果。
3)復次,此經說得初後二果,即具說得四沙門果。現始終故。
始謂預流果。終者即是阿羅漢果。如現始終,如是初入已度。加行究竟。應知亦爾。
4)復次,此經說得初後二果,即已說得中間二果。
謂得預流果者,決定無間得一來果。得阿羅漢果者決定次前得不還果故。
5)復次,初後二果定由無漏道力所得故偏說之。中間二果或是世俗道力所得故此不說。如有漏、無漏道力所得。繫縛、解脫道力所得,應知亦爾。
6)復次,初後二果俱超非想非非想處而得故偏說之。
謂預流果超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得。阿羅漢果超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得。
7)復次,此經略現初入門故。由此但說初後二果。
謂諸沙門果,有因見道得。有因修道得。
若說預流果,應知總說見道得者。
若說阿羅漢果,應知總說修道得者。
如見道修道得如是。見地、修地。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得。應知亦爾。
8)復次,諸沙門果,有因見所斷煩惱盡故立。有因修所斷煩惱盡故立。
若說預流果,應知總說因見所斷煩惱盡故立者。
若說阿羅漢果,應知總說因修所斷煩惱盡故立者。
如因見修所斷煩惱盡故立。如是因無事有事煩惱盡故。忍所對治、智所對治煩惱盡故立。應知亦爾。
9)復次,諸沙門果,有因對治見戲論故立。有因對治愛戲論故立。
若說預流果,應知總說因對治見戲論故立者。
若說阿羅漢果,應知總說因對治愛戲論故立者。
如因對治二種戲論故立。如是因對治二邊、二箭、二諍根故立,應知亦爾。
10)復次,諸沙門果。或因頓斷煩惱故得。或因漸斷煩惱故得。
若說預流果,應知總說因頓斷煩惱故得者。謂及超越得一來、不還果者。
若說阿羅漢果,應知總說因漸斷煩惱故得者。謂及次第得一來、不還果者。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此經但說令他證得初後二果,其恩難報。
3.成三
3.1.[發智論]學法
1)諸預流者
1.1)所成就學法。此法預流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云何攝?答:有為預流果。已得不失。
云何不攝?答:諸預流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
1.2)設法預流果攝。此是學法耶?答:或學。或非學非無學。
云何學?答:有為預流果。
云何非學非無學?答:無為預流果。
2)諸一來者。
2.1)所成就學法。此法一來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云何攝?答:有為一來果。已得不失。
云何不攝?答:諸一來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
2.2)設法一來果攝。此是學法耶?答:或學。或非學非無學。
云何學?答:有為一來果。
云何非學非無學?答:無為一來果。
3)諸不還者。
3.1)所成就學法。此法不還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云何攝?答:有為不還果。已得不失。
云何不攝?答:諸不還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
3.2)設法不還果攝。此是學法耶?答:或學。或非學非無學。
云何學?答:有為不還果。
云何非學非無學?答:無為不還果。
4)諸阿羅漢。
4.1)所成就無學法。此法阿羅漢果攝耶?答:如是。
4.2)設法阿羅漢果攝。此是無學法耶?答: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
云何無學?答:有為阿羅漢果。
云何非學非無學?答:無為阿羅漢果。
[大毘婆沙論]
諸預流者所成就學法。此法預流果攝耶乃至廣說。
3.1.1.問:何故作此論?
答:先唯說無為沙門果。今欲說有為、無為沙門果。故作斯論。
此中所問,先略後廣。謂先問所成就學、無學法。次問所成就無漏法。後問所成就一切法。
3.1.1.2.解釋
1[*引文]諸預流者,所成就學法。此法預流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義不定故。
2[*引文]云何攝?答:有為預流果,已得不失。
已得者。謂信勝解已得信勝解預流果攝種性諸根。見至已得見至預流果攝種性諸根。
不失者。謂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故。不失信勝解預流果攝種性諸根。或不退失。
3[*引文]云何不攝?答:諸預流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
謂離欲界修所斷前六品染諸加行道、六無間道、五解脫道、諸勝進道。如是學法預流者,雖成就而非預流果所攝。以勝果道,非果攝故。
4[*引文]設法預流果攝此是學法耶?答:或學、或非學非無學。
義不定故。
5[*引文]云何學?答:有為預流果。
謂道類智等及彼眷屬。
6[*引文]云何非學非無學?答:無為預流果。
謂三界見所斷法斷。
7[*引文]諸一來者,所成就學法。此法一來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義不定故。
8[*引文]云何攝?答:有為一來果,已得不失。
已得者。謂信勝解已得信勝解一來果攝種性諸根。見至已得見至一來果攝種性諸根。
不失者。謂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故。不失信勝解一來果攝種性諸根。或不退失。
9[*引文]云何不攝?答:諸一來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
謂離欲界修所斷後三品染諸加行道、三無間道、二解脫道。諸勝進道如是學法。一來者雖成就,而非一來果所攝。以勝果道非果攝故。
10[*引文]設法一來果攝此是學法耶?答:或學或非學非無學。
義不定故。
11[*引文]云何學?答:有為一來果。
謂道類智等。或離欲染第六解脫道等及彼眷屬。
12[*引文]云何非學非無學?答:無為一來果。
謂三界見所斷法斷。及欲界前六品修所斷法斷。
13[*引文]諸不還者,所成就學法。此法不還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義不定故。
14[*引文]云何攝?答:有為不還果,已得不失。
已得者。謂信勝解已得信勝解不還果攝種性諸根。見至已得見至不還果攝種性諸根。
不失者。謂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故。不失信勝解不還果攝種性諸根。或不退失。
15[*引文]云何不攝?答:諸不還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
謂離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諸加行道、無間道。及有學解脫道、勝進道。如是學法。不還者雖成就,而非不還果所攝。以勝果道非果攝故。
16[*引文]設法不還果攝此是學法耶?答:或學或非學非無學。
義不定故。
17[*引文]云何學?答:有為不還果。
謂道類智等或離欲染第九解脫道等及彼眷屬。
18[*引文]云何非學非無學?答:無為不還果。
謂三界見所斷法斷。及欲界修所斷法斷。
19[*引文]諸阿羅漢,所成就無學法。此法阿羅漢果攝耶?答:如是。
謂阿羅漢所成就一切加行、無間、解脫、勝進道,皆是阿羅漢果攝。以彼無有勝果道故。無有勝果可趣求故。
20[*引文]設法阿羅漢果攝。此是無學法耶?答: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
義不定故。
21[*引文]云何無學?答:有為阿羅漢果。
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及彼眷屬。
22[*引文]云何非學非無學?答:無為阿羅漢果。
謂三界一切見修所斷法斷。
3.2.[發智論]無漏法
1)諸預流者
1.1)所成就無漏法。此法預流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云何攝?答:有為無為預流果。已得不失。
云何不攝?答:諸預流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預流者所成就非擇滅。
1.2)設法預流果攝。此是無漏法耶?答:如是。
2)諸一來者
2.1)所成就無漏法。此法一來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云何攝?答:有為無為一來果。已得不失。
云何不攝?答:諸一來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一來者所成就非擇滅。
2.2)設法一來果攝。此是無漏法耶?答:如是。
3)諸不還者
3.1)所成就無漏法。此法不還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云何攝?答:有為無。為不還果。已得不失。
云何不攝?答:諸不還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不還者所成就非擇滅。
3.2)設法不還果攝。此是無漏法耶?答:如是。
4)諸阿羅漢
4.1)所成就無漏法。此法阿羅漢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云何攝?答:有為無為阿羅漢果。已得不失。
云何不攝?答:阿羅漢所成就非擇滅。
4.2)設法阿羅漢果攝。此是無漏法耶?答:如是。
1[*引文]諸預流者所成就無漏法。此法預流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義不定故。
2[*引文]云何攝?答:有為、無為預流果,已得不失。
1)有為預流果者。謂道類智等及彼眷屬。無為預流果者。謂三界見所斷法斷。
2)已得者。謂信勝解已得信勝解預流果攝種性諸根。見至已得見至預流果攝種性諸根。及已得三界見所斷法斷。
3)不失者謂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故。不失信勝解預流果攝種性諸根。或不退失。
3[*引文]云何不攝?答:諸預流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預流者所成就非擇滅。
1)諸預流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者。
謂離欲界修所斷前六品染諸加行道、六無間道、五解脫道、諸勝進道。如是無漏法。預流者雖成就。而非預流果所攝。以勝果道非果攝故。
2)及彼所證諸結盡者。
謂欲界前五品修所斷法斷。是勝果道所證斷故。如勝果道。非此果攝。
3)并預流者所成就非擇滅者。
謂預流者於三界及無漏法得非擇滅。彼雖成就此非擇滅。而此非擇滅非預流果攝。所以者何?非擇滅是無記。預流果是善故。
4[*引文]設法預流果攝。此是無漏法耶?答:如是。
謂有為及無為預流果俱是無漏故。
5[*引文]諸一來者,所成就無漏法。此法一來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義不定故。
6[*引文]云何攝?答:有為、無為一來果,已得不失。
1)有為一來果者。謂道類智等。或離欲染第六解脫道等及彼眷屬。
2)無為一來果者。謂三界見所斷法斷。及欲界前六品修所斷法斷。
3)已得者。謂信勝解已得信勝解一來果攝種性諸根。見至已得見至一來果攝種性諸根。及已得三界見所斷法斷。并欲界前六品修所斷法斷。
4)不失者。謂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故。不失信勝解一來果攝種性諸根。或不退失此及欲界前六品修所斷法斷。
7[*引文]云何不攝?答:諸一來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一來者所成就非擇滅。
1)諸一來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者。
謂離欲界修所斷後三品染諸加行道、三無間道、二解脫道、諸勝進道。如是無漏法。一來者雖成就。而非一來果所攝。以勝果道非果攝故。
2)及彼所證諸結盡者。
謂欲界第七第八品修所斷法斷。是勝果道所證斷故。如勝果道非此果攝。
3)并一來者所成就非擇滅者。
謂一來者於三界及無漏法得非擇滅。彼雖成就此非擇滅。而此非擇滅非一來果攝。所以者何?非擇滅是無記。一來果是善故。
8[*引文]設法一來果攝。此是無漏法耶?答:如是。
謂有為、無為一來果。俱是無漏故。
9[*引文]諸不還者所成就無漏法。此法不還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義不定故。
10[*引文]云何攝?答:有為、無為不還果,已得不失。
1)有為不還果者。謂道類智等。或離欲染第九解脫道等及彼眷屬。
2)無為不還果者。謂三界見所斷法斷。及欲界修所斷法斷。
3)已得者。謂信勝解已得信勝解不還果攝種性諸根。見至已得見至不還果攝種性諸根。及已得三界見所斷法斷。并欲界修所斷法斷。
4)不失者。謂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故。不失信勝解不還果攝種性諸根。或不退失此及欲界修所斷。法斷。
11[*引文]云何不攝?答:諸不還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不還者所成就非擇滅。
1)諸不還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者。
謂離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諸加行道、無間道。及有學解脫道、勝進道。如是無漏法。不還者雖成就,而非不還果所攝。以勝果道非果攝故。
2)及彼所證諸結盡者。
謂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各九品修所斷法斷。及非想非非想處前八品修所斷法斷。是勝果道所證斷故。如勝果道非此果攝。
3)并不還者所成就非擇滅者。
謂不還者於三界及無漏法得非擇滅。彼雖成就此非擇滅。而此非擇滅非不還果攝。所以者何?非擇滅是無記。不還果是善故。
12[*引文]設法不還果攝。此是無漏法耶?答:如是。
謂有為、無為不還果。俱是無漏故。
13[*引文]諸阿羅漢所成就無漏法。此法阿羅漢果攝耶?答:或攝或不攝。
義不定故。
14[*引文]云何攝?答:有為、無為阿羅漢果,已得不失。
1)有為阿羅漢果者。謂盡智、無生智、無學正見及彼眷屬。
2)無為阿羅漢果者。謂三界見修所斷法斷。
3)已得者。謂時解脫已得時解脫阿羅漢果攝種性諸根。不時解脫已得不時解脫阿羅漢果攝種性諸根。及已得三界見修所斷法斷。
4)不失者。謂時解脫不轉根作不時解脫故。不失時解脫阿羅漢果攝種性諸根。或不退失此及三界修所斷法斷。
15[*引文]云何不攝?答:阿羅漢所成就非擇滅。
謂阿羅漢於三界及無漏法得非擇滅。彼雖成就此非擇滅。而此非擇滅非阿羅漢果攝。所以者何?非擇滅是無記。阿羅漢果是善故。
16[*引文]設法阿羅漢果攝。此是無漏法耶?答:如是。
謂有為、無為阿羅漢果俱是無漏故。
3.3.[發智論]諸法
1)諸法預流者成就。此法預流果攝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預流者成就,非預流果攝。謂預流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預流者所成就非擇滅有漏法。
有法預流果攝,非預流者成就。謂預流果未得已失。
有法預流者成就,亦預流果攝。謂預流果已得不失。
有法非預流者成就,亦非預流果攝。謂除前相。
2)諸法一來者成就。此法一來果攝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一來者成就,非一來果攝。謂一來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一來者所成就非擇滅有漏法。
有法一來果攝,非一來者成就。謂一來果未得已失。
有法一來者成就,亦一來果攝。謂一來果已得不失。
有法非一來者成就,亦非一來果攝。謂除前相。
3)諸法不還者成就。此法不還果攝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不還者成就,非不還果攝。謂不還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不還者所成就非擇滅有漏法。
有法不還果攝,非不還者成就。謂不還果未得已失。
有法不還者成就,亦不還果攝。謂不還果已得不失。
有法非不還者成就,亦非不還果攝。謂除前相。
4)諸法阿羅漢成就。此法阿羅漢果攝耶?答:應作四句。
有法阿羅漢成就非阿羅漢果攝。謂阿羅漢所成就非擇滅有漏法。
有法阿羅漢果攝非阿羅漢成就。謂阿羅漢果未得已失。
有法阿羅漢成就亦阿羅漢果攝。謂阿羅漢果已得不失。
有法非阿羅漢成就亦非阿羅漢果攝。謂除前相。
1[*引文]諸法預流者成就。此法預流果攝耶?答:應作四句。
此成就果攝互有寬狹故。
2[*引文]有法預流者成就,非預流果攝。謂預流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預流者所成就非擇滅有漏法。
1)此中有四法。前三如前說。
2)彼所成就有漏法者,總有三種。謂善、染污、無覆無記。
善復有二。謂加行善及生得善。
染污謂三界修所斷染法。
無覆無記謂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如是諸法預流者成就非預流果攝。果唯無漏。此有漏故。
3[*引文]有法預流果攝,非預流者成就。謂預流果未得已失。
1)未得者。謂信勝解未得見至預流果攝種性諸根。及見至不得信勝解預流果攝種性諸根。
2)已失者。謂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故。失信勝解預流果攝種性諸根。或有退失。
4[*引文]有法預流者成就,亦預流果攝。謂預流果已得不失。
應知此中義如前說。
5[*引文]有法非預流者成就,亦非預流果攝。謂除前相。
1)此中相聲即名所表。謂若法已稱、已說名所表者,作前三句,此中除之。
2)若法未稱、未說名所表者,作第四句。
3)此復云何?謂善、染污、無覆無記。善有二種。謂有漏及無漏。有漏善者。謂預流者所不成就,加行、離染、生得善。無漏善者。謂預流者所不成就下位上位一切聖道。及所未得上位擇滅。
染污者。謂三界見所斷染法。及預流者已斷欲界修所斷染法。
無覆無記者。謂預流者所不成就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及一切變化心等。如是諸法是第四句。
6[*引文]諸法一來者成就,此法一來果攝耶?答:應作四句。
此成就果攝互有寬狹故。
7[*引文]有法一來者成就,非一來果攝。謂一來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一來者所成就非擇滅有漏法。
1)此中有四法。前三如前說。
2)彼所成就有漏法者。總有三種。謂善、染污、無覆無記。
善復有二。謂加行善及生得善。
染污謂欲界後三品修所斷染法。及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法。
無覆無記謂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如是諸法。一來者成就,非一來果攝。果唯無漏。此有漏故。
8[*引文]有法一來果攝非一來者成就。謂一來果未得已失。
未得者。謂信勝解未得見至一來果攝種性諸根。及見至不得信勝解一來果攝種性諸根。
已失者。謂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故。失信勝解一來果攝種性諸根。或有退失。
9[*引文]有法一來者成就,亦一來果攝。謂一來果已得不失。
應知此中義如前說。
10[*引文]有法非一來者成就,亦非一來果攝。謂除前相。
1)此中相聲即名所表。謂若法已稱、已說名所表者,作前三句。此中除之。
2)若法未稱、未說名所表者作第四句。
3)此復云何?謂善、染污、無覆無記。善有二種。謂有漏及無漏。有漏善者。謂一來者所不成就加行、離染、生得善。無漏善者。謂一來者所不成就下位上位一切聖道。及所未得上位擇滅。
染污者。謂三界見所斷染法。及一來者已斷欲界修所斷染法。
無覆無記者。謂一來者所不成就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及一切變化心等。如是諸法是第四句。
11[*引文]諸法不還者成就,此法不還果攝耶?答:應作四句。
此成就果攝互有寬狹故。
12[*引文]有法不還者成就,非不還果攝。謂不還者所得勝進無漏根等有為法。及彼所證諸結盡。并不還者所成就非擇滅有漏法。
1)此中有四法。前三如前說。
2)彼所成就有漏法者。總有三種。謂善、染污、無覆無記。
善復有三。謂加行、離染、生得善。
染污。謂色無色界修所斷染法。
無覆無記。謂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及變化心等。如是諸法。不還者成就。非不還果攝。果唯無漏。此有漏故。
13[*引文]有法不還果攝,非不還者成就。謂不還果未得已失。
未得者。謂信勝解未得見至不還果攝種性諸根。及見至不得信勝解不還果攝種性諸根。
已失者。謂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故。失信勝解不還果攝種性諸根。或有退失。
14[*引文]有法不還者成就,亦不還果攝。謂不還果已得不失。
應知此中義如前說。
15[*引文]有法非不還者成就,亦非不還果攝。謂除前相。
1)此中相聲即名所表。謂若法已稱、已說名所表者,作前三句。此中除之。
2)若法未稱未說名所表者作第四句。
3)此復云何?謂善、染污、無覆無記。善有二種。謂有漏及無漏。有漏善者。謂不還果所不成就加行、離染、生得善。無漏善者。謂不還者所不成就下位上位一切聖道。及所未得上位擇滅。
染污者。謂三界見所斷染法。及欲界修所斷染法。
無覆無記者。謂不還者所不成就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及變化心等。如是諸法是第四句。
16[*引文]諸法阿羅漢成就,此法阿羅漢果攝耶?答:應作四句。
此成就果攝互有寬狹故。
17[*引文]有法阿羅漢成就,非阿羅漢果攝。謂阿羅漢所成就非擇滅有漏法。彼所成就非擇滅者。
1)如前廣說。
2)彼所成就有漏法者,總有二種。謂善及無覆無記。
善有三種。謂加行、離染、生得善。
無覆無記。謂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及變化心等。如是諸法。阿羅漢成就,非阿羅漢果攝。果唯無漏。此有漏故。
18[*引文]有法阿羅漢果攝,非阿羅漢成就。謂阿羅漢果未得已失。
1)未得者。謂時解脫未得不時解脫阿羅漢果攝種性諸根。及不時解脫不得時解脫阿羅漢果攝種性諸根。
2)已失者。謂時解脫轉根作不時解脫故。失時解脫阿羅漢果攝種性諸根。或有退失。
19[*引文]有法阿羅漢成就,亦阿羅漢果攝。謂阿羅漢果已得不失。
應知此中義如前說。
20[*引文]有法非阿羅漢成就,亦非阿羅漢果攝。謂除前相。
1)此中相聲即名所表。謂若法已稱已說名所表者作前三句。此中除之。
2)若法未稱未說名所表者作第四句。
3)此復云何?謂善、染污、無覆無記。善有二種。謂有漏及無漏。有漏善者。謂阿羅漢所不成就加行、離染、生得善。無漏善者。謂諸學法。
染污者。謂三界見修所斷染法。
無覆無記者。謂阿羅漢所不成就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及變化心等。如是諸法是第四句。
3.4.問:信勝解為轉根作見至不?設爾何失?
二俱有過。所以者何?
1)若信勝解轉根作見至者。後根蘊中何故不說?如彼說:若捨無漏根,得無漏根,彼皆從果至果耶?答:若從果至果。彼皆捨無漏根,得無漏根。有捨無漏根,得無漏根。非從果至果,謂現觀邊道類智現在前時。及時解脫阿羅漢練根作不動時。此本論師有何勞倦而不說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
2)若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者。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此說:有法預流果攝非預流者成就。謂預流果未得已失。若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者。如何預流果有得已而失耶?
2.1)後智蘊說復云何通?如彼說:預流者於三三摩地未來皆成就過去。若已滅不失即成就現在。若現在前即成就。若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者。如何預流者有三摩地已滅而失?為簡彼故說有已滅而不失耶?
2.2)識身論說復云何通?如彼說:有過去無學心是已了非今了非當了。謂時解脫阿羅漢退阿羅漢果,作信勝解。彼練根作見至已,還得阿羅漢果。彼時解脫道所攝無學心。是已成就非今成就非當成就。彼於成就施設了聲。是已了者是已成就。非今了者非今成就。非當了者非當成就。
2.3)若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者。
如何彼說:時解脫阿羅漢退阿羅漢果,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已,還得阿羅漢果耶?
3)答:應作是說:有信勝解轉根作見至。
問:若爾善通後所設難,後根蘊中何故不說?
3.1)答:後根蘊中應作是說:有捨無漏根,得無漏根,非從果至果。謂現觀邊道類智現在前時。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退法等練根作思法等時。及時解脫練根作不動時。而不作是說者,有別意趣。謂彼舉始舉終。影顯中故。說現觀邊道類智現在前時者。即是舉始。說時解脫練根作不動時者。即是舉終。由舉始終,影顯中間,有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若學位中無練根義至無學位亦應如是。如學位中無救護無勢力。無學位中亦應爾。故亦顯有退法等轉根作思法等。如舉始終。如是舉初入、已度。加行、究竟應知亦爾。
3.2)尊者僧伽筏蘇說曰: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即攝在根蘊所說中。即是從果至果攝故。
謂預流者,修習練根加行道,已趣一來果。若得一來果,即名轉根。得果與轉根時,無差別。
若一來者,修習練根加行道,已趣不還果。若得不還果,即名轉根。得果與轉根時,無差別。
3.3)問:何故無有得預流果、阿羅漢果即名練根?
彼作是答:出過欲界,是無始來數數舊法。無一有情於欲界染,未曾離故。由此得有求轉根者,倍離、全離欲界染故。得二果時,亦即轉根。出過有頂,非無始來數數舊法。無一有情於有頂染,曾已離故。由此無有求轉根者,分離、全離有頂染故。得二果時,亦即轉根。
3.4)問:如汝所說學位練根,進得二果。即是從果至果攝故不別說者。無學位中,有六種性轉退法作思法。乃至轉安住作堪達時。後根蘊中何故不說?但說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耶?
3.4.1)彼作是答:此亦攝在根蘊說中。所以者何?轉退法作思法時。不捨退法根而得思法根。乃至轉安住作堪達時。不捨前四根,而得堪達根。若轉堪達作不動時。頓捨前五根,得不動根故。彼但說時解脫練根作不動時。捨無漏根,得無漏根,非從果至果。不說轉退法等作思法等。
3.4.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尚無有一成就二根。況有成就五品根者。
又不還者,修習練根加行道已,雖不能得阿羅漢果,何故不能轉作見至?
諸異生輩雖不得果,而有轉根,何緣聖者離得果時,無轉根義。離染轉根加行各別。如何離染得二果時,亦即轉根?故後根蘊舉始舉終,影顯中故。不說信勝解練根作見至。亦不說退法等練根作思法等。
4)有餘師說:無信勝解轉根作見至。
4.1)問:若爾,善通根蘊所說。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此說:有預流果未得已失。若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者。如何預流果有得已而失耶?
彼於此中有作是說:不成就過去、未來得。有作是說:有成就過去、未來得。
4.1.1)若作是說:不成就過去、未來得者。
彼說預流果得在未來名未得。在過去名已失。在現在名成就。
4.1.2)若作是說:有成就過去、未來得者。
彼說預流果有三種。謂下、中、上。
若初住下預流果時,於中上預流果名未得。於下品預流果名成就。不應說已失,無所已失故。
若初住中預流果時,於上預流果名未得。於下預流果名已失。於中預流果名成就。
若初住上預流果時,於中下預流果名已失。於上預流果名成就。不應說未得,無所未得故。
4.2)問:若初住中預流果者,於下未得。若初住上預流果者,於中下俱未得。如何說已失耶?
4.2.1)彼作是答:超過彼故,說名已失。謂彼先時有可得義,今至勝位,已超過彼,更不可得故名已失。由斯理趣,雖信勝解無有轉根作見至者。而得說預流果有未得、已失義。
4.2.2)後智蘊說復云何通?如彼說:預流者於三三摩地,未來皆成就過去。若已滅不失,即成就現在。若現在前即成就。若信勝解不轉根作見至者。如何預流者有三三摩地已滅而失?為簡彼故,說有已滅而不失耶?
彼作是答:後智蘊中應作是說:預流者於三三摩地未來皆成就,過去已滅即成就。不應說不失,而說不失者,是誦者錯謬。
4.2.3)識身論說復云何通?如彼說時解脫阿羅漢退阿羅漢果作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已還得阿羅漢果。
彼作是答:我不能通識身論文,極明了故。
評曰:既不能通識身論說。又前損減智蘊論文。雖通此文,亦不應理。故應信受有信勝解能轉根作見至。若有學位不能轉根。無學位中亦應不轉。如有學位無救護無勢力。無學位中亦應爾。
3.5.轉根
1)故尊者佛護作如是說: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有六事不共。一者在欲界不在色無色界。二者依靜慮不依無色定。三者用無漏道不用世俗道。四者用法智不用類智。五者是已退非未退。六者住果非住勝果道。
1.1)問:彼何故在欲界非在色、無色界耶?
彼作是答:由說法力,方能轉根。唯欲界中有說者故。
1.2)問:彼何故依靜慮不依無色定耶?
彼作是答:學位練根要依得果地。無依無色定得學果者。故學轉根不依無色。
1.3)問:彼何故用無漏道不用世俗道耶?
彼作是答:要猛利道方能轉根。世俗道鈍故彼不用。
1.4)問:彼何故唯用法智不用類智?
彼作是答:要生欲界方能轉根。欲界唯得法智自在。故彼不用類智轉根。
1.5)問:彼何故是已退者,非未退者?
彼作是答:厭患退者方求練根。要曾退已而有厭患。故未退者無轉根義。
1.6)問:彼何故住果非住勝果道?
彼作是答:若住勝果道而練根者。應練根時,捨多道得少道。彼應名退,不名為進。故唯住果有轉根義。以練根時唯得果故。
2)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學轉根時於彼六事。三事應理,三事不可。
2.1)謂彼所說:學位轉根在欲界非在色無色界者。
此事應理。唯欲界有轉根義故。
2.2)又彼所說:彼依靜慮,不依無色定者。
此亦應理。唯依靜慮得學果故。
2.3)又彼所說:彼用無漏道,不用世俗道者。
此亦應理。學位練根如見道故。
2.4)然彼所言:彼用法智,不用類智者。
此事不可。所以者何?義不定故。謂生欲界,或有於法智得自在,非類智。或有於類智得自在,非法智故。
2.5)又彼所言:是已退者,非未退者。
此亦不可。所以者何?義不定故。謂或已退或復未退。然怖畏退或求勝根而練根故。
2.6)又彼所言:彼住果非住勝果道者。
此亦不可。所以者何?義不定故。謂學練根或住果位或住勝果道,求利根故或畏退故。
3)問:若住勝果道而轉根者,捨多道得少道,豈非退耶?
答:彼求利根,不求多道,故無有失。如多銅鐵貿少金銀,豈名失利。
4)問:於欲界內何處轉根,為但人中?為亦天上?
答:唯在人中,受教勝故。又畏退故。
5)問:人四洲內何處轉根?
尊者窶沙筏摩說曰:唯贍部洲有轉根義。贍部洲人根猛利故。
評曰應作是說:人三洲內皆得轉根。除北俱盧無勝德故。
6)問:為依男身有轉根義?為亦依女?
有作是說:唯依男身有轉根義。男身功德勝女人故。
評曰應作是說:諸轉根者亦依男身亦依女身。以依女身亦能發起勝功德故。
7)問:隨依何地先得學果,後即依彼而轉根耶?
有說:即依彼學者轉根,亦有依餘地然勝非劣。
+1謂初二果,依未至定,得果轉根,不依餘地。
+2若不還果,依彼地得,即依彼地,而後轉根。或依餘地然勝非劣。
+3諸不還者極少成就三地果。極多成就六地果。
+3.1謂次第者,離欲界染第九解脫道時,彼成就三地不還果。即未至定、初靜慮及靜慮中間。
+3.2若已離欲染即依此三地入正性離生者。彼道類智時,亦即成就此三地不還果。
+3.3若依第二靜慮,入正性離生者。彼道類智時,成就四地不還果。謂前三地及第二靜慮。
+3.4若依第三靜慮,入正性離生者。彼道類智時,成就五地不還果。謂前四地及第三靜慮。
+3.5若依第四靜慮,入正性離生者。彼道類智時,成就六地不還果。謂前五地及第四靜慮。
+4依初三地,得不還果已。
即依此三地而轉根者。彼捨三地不還果,得三地不還果。
即彼若依第二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三地不還果,得四地不還果。
即彼若依第三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三地不還果。得五地不還果。
即彼若依第四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三地不還果。得六地不還果。
+5若依第二靜慮,得不還果已。
即依第二靜慮而轉根者。彼捨四地不還果,得四地不還果。
即彼若依第三靜慮而轉根者。彼捨四地不還果。得五地不還果。
即彼若依第四靜慮而轉根者。彼捨四地不還果。得六地不還果。
+6若依第三靜慮,得不還果已。
即依第三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五地不還果,得五地不還果。
即彼若依第四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五地不還果,得六地不還果。
+7若依第四靜慮,得不還果已。
即依第四靜慮而轉根者。彼捨六地不還果,得六地不還果。
+8無依上地得不還果,後依下地而轉根者。所以者何?勿捨多道得少道故。應名損減不名增益。
+9或有說者,有依上地得不還果,後依下地而轉根者。彼作是說:
+9.1依第四靜慮得不還果已。
若依第三靜慮而轉根者。彼捨六地不還果。得五地不還果。
即彼若依第二靜慮而轉根者。彼捨六地不還果。得四地不還果。
即彼若依初靜慮等三地而轉根者。彼捨六地不還果。得三地不還果。
+9.2依第三靜慮得不還果已。
若依第二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五地不還果。得四地不還果。
即彼若依初靜慮等三地而轉根者。彼捨五地不還果。得三地不還果。
+9.3依第二靜慮得不還果已。
若依初靜慮等三地而轉根者。彼捨四地不還果。得三地不還果。
此中但說與前異者。依自上地而轉根者捨得多少如前應知。
3.6.問:若依上地得不還果,後依下地而轉根者。既捨多道,得少道故。應名損減,豈是增益?
答:彼求利根,不求多道,捨多得少亦無有過。如多賤貨貿少貴珍,乃名增益不名損減。
依果說已,若依道說諸不還者。
1)未離初靜慮染,
若依初靜慮等三地而轉根者。彼捨三地聖道,得三地聖道。
2)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
若依初靜慮等三地而轉根者。彼捨四地聖道。得三地聖道。
3)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
若依初靜慮等三地而轉根者。彼捨五地聖道。得三地聖道。
4)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
若依初靜慮等三地而轉根者。彼捨六地聖道。得三地聖道。
5)已離第四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
若依初靜慮等三地而轉根者。彼捨七地聖道。得三地聖道。
6)已離空無邊處染,未離識無邊處染。
若依初靜慮等三地而轉根者。彼捨八地聖道。得三地聖道。
7)已離識無邊處染。
7.1)若依初靜慮等三地而轉根者。彼捨九地聖道。得三地聖道。
7.2)未離第二靜慮染。若依第二靜慮而轉根者。彼捨四地聖道。得四地聖道。
7.3)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若依第二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五地聖道。得四地聖道。
8)乃至已離識無邊處染。
8.1)若依第二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九地聖道。得四地聖道。
8.2)未離第三靜慮染。若依第三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五地聖道。得五地聖道。
8.3)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若依第三靜慮而轉根者。彼捨六地聖道。得五地聖道。
9)乃至已離識無邊處染。
9.1)若依第三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九地聖道。得五地聖道。
9.2)未離第四靜慮染。若依第四靜慮而轉根者。彼捨六地聖道。得六地聖道。
9.3)已離第四靜慮染,未離空無邊處染。若依第四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七地聖道。得六地聖道。
10)乃至已離識無邊處染。
10.1)若依第四靜慮而轉根者。彼捨九地聖道。得六地聖道。
10.2)已離初靜慮等染。若依第二靜慮等而轉根者。捨得多少如理應思。
3.7.無色轉根
無依無色而轉根者。學果不依無色定故。應作是說:若於上地已得自在,而依下地學轉根等。亦得上地無漏果道。然轉根時不得無色,彼定無有不還果故。此中應作頗設問答。
1)頗有聖者捨九地聖道,得六地聖道,而名為進,不名退耶?
答:有。謂已離識無邊處染。信勝解依第四靜慮而轉根時。
2)頗有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染,而但成就一地聖道耶?
答:有。謂已離無所有處染。依未至定,入正性離生。彼見道中十五心頃。
3)頗有不還者已離無所有處染。唯成就三地無漏果道耶?
答:有。謂已離無所有處染。信勝解於上地不得自在。依未至定,或初靜慮或靜慮中間轉根作見至時。
4)頗有身證者不成就無漏無色定耶?
答:有。謂身證、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
5)問:已離無所有處染。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既捨三無色無漏對治道,於三地斷為亦捨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捨彼斷,云何不成就彼三地煩惱?若不捨者,云何捨彼道而不捨斷耶?答:應作是說:不捨彼斷。
6)問:既捨彼道,如何不捨三地斷耶?
答:下三無色地有二對治道。一者世俗。二者無漏。學轉根時,雖捨彼無漏,而不捨世俗。由世俗得,持彼斷故。學轉根時不失彼斷。
7)問:若世俗道有作用處,學轉根時,可不捨斷。若世俗道無作用處,學轉根時,寧不捨斷。如離非想非非想處一品乃至八品染已,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彼非想非非想處修所斷法斷為捨?為不捨?若捨彼斷,云何不成就彼地煩惱?若不捨者,云何捨彼對治而不捨斷?
7.1)有作是說:必無分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而轉根者。彼若轉根,或全離染,或復全退。
7.2)復有說者,亦有分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而轉根者。雖捨彼道而不捨斷。
7.3)評曰:應作是說:彼雖捨道亦捨彼斷,而不成就彼地煩惱。如諸異生已離無所有處染,命終生非想非非想處。彼於欲界乃至識無邊處,若道、若斷。雖皆捨之,而不成就彼地煩惱。此亦如是故不應難。
8)問:下地煩惱不依上身,可捨道斷,而不成就下地煩惱。上地煩惱亦依下身,學轉根時,既捨道斷,云何不成就已所斷煩惱?
答:分離非想非非想處一品乃至八品染已,而轉根者。離彼染後,起如見道、無間、解脫,持彼相續,不令復退。如異生位,已離無所有處染,入正性離生。得不還果已,必不退起先所斷結。此亦如是故不應難。
3.8.幾...道
1)問: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用幾加行道?幾無間道?幾解脫道?而轉根耶?
1.1)有作是說:彼用一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而轉根。
1.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學無漏根非久修習易可轉故。
1.3)應作是說:彼但用一加行道、一無間道、一解脫道而轉根,如見道故。
2)問: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用幾加行道?幾無間道?幾解脫道?而轉根耶?
2.1)有作是說:彼用一加行道、一無間道、一解脫道而轉根。
2.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以無學根是久修習難可捨故。又捨重果,更得重果,多用功故。如人壞舍復造舍時。多用功力非如創造。
2.3)應作是說:彼用一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而轉根,如修道故。
3.9.有漏、無漏
1)問: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加行道等為有漏?為無漏耶?
答:彼加行道或有漏或無漏。未來所修通有漏及無漏。
彼無間道一向無漏。未來所修亦唯無漏。
彼解脫道一向無漏。未來所修。有作是說:亦唯無漏。復有說者,爾時通修有漏、無漏。
2)問: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加行道等為有漏?為無漏耶?
答:彼加行道或有漏或無漏。未來所修通有漏及無漏。
九無間道、八解脫道一向無漏。未來所修亦唯無漏。
第九解脫道一向無漏。未來所修通有漏及無漏。彼於爾時隨其所應,兼修三界諸善根故。
3.10.曾得、未曾得
1)問: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加行道等為是曾得?為未曾得耶?
答:彼加行道,或是曾得,或未曾得。無間、解脫道,俱唯未曾得。
問: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加行道等為是曾得?為未曾得耶?
答:彼加行道,或是曾得,或未曾得。九無間道、九解脫道,唯未曾得。
2)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加行、無間道是信勝解道攝。解脫道是見至道攝。
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是時解脫道攝。第九解脫道是不時解脫道攝。
3)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
若住果而轉根者。彼加行、無間、解脫道皆是果道攝。
若住勝果道而轉根者。彼加行、無間道是勝果道攝。解脫道是果道攝。
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彼加行、無間、解脫道皆是果道攝。彼無勝果道故。
4)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
若住果而轉根者。彼捨果道,得果道。
若住勝果道而轉根者。彼捨果道及勝果道,唯得果道。
時解脫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時。唯捨果道,得果道。無學位無勝果道故。
5)阿羅漢有六種。謂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不動法。
5.1)退法阿羅漢轉根作思法時。彼捨退法根,得思法根。
5.2)思法阿羅漢轉根作護法時。彼捨思法根,得護法根。
5.3)護法阿羅漢轉根作安住法時。彼捨護法根,得安住法根。
5.4)安住法阿羅漢轉根作堪達法時。彼捨安住法根,得堪達法根。
5.5)堪達法阿羅漢轉根作不動法時。彼捨堪達法根,得不動法根。
6)如是五位一一皆用一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而得轉根。
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起時,有得無捨。
第九解脫道起時,有得有捨。謂捨退法等根,得思法等根。
7)前四位加行、無間、解脫道。及第五位加行、無間、八解脫道。皆是時解脫道攝。
第九解脫道是不時解脫道攝。
3.11.修道六種
如無學道有六種性。修道亦有此六種性。謂學退法種性乃至學不動法種性。
1)問:信勝解轉根作見至時。
1.1)若住退法種性者。為轉退法種性根即得不動法種性根?為轉退法種性根,但得思法種性根。漸次勝進,最後方得不動法種性根。
1.2)乃至若住安住法種性者。為轉安住法種性根即得不動法種性根?為轉安住法種性根,但得堪達法種性根。復轉堪達法種性根,方得不動法種性根耶?
2)有作是說:若住退法種性者。轉退法種性根,即得不動法種性根。不由漸次勝進方得。乃至若住安住法種性者。轉安住法種性根即得不動法種性根。不由漸次勝進方得。所以者何?學位轉根異無學位。謂無學位難捨、難得,要多功用漸次乃成。學位不爾,故頓轉得。
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捨得難易,但由無間、解脫多少。不由漸頓而有差別。
應作是說:若住退法種性者。轉退法種性根,但得思法種性根。漸次勝進方至不動。乃至若住安住法種性者。轉安住法種性根,但得堪達法種性根。復轉堪達法種性根方得不動法種性根。
4)如是五位一一皆用一加行道、一無間道、一解脫道而得轉根。彼加行、無間道起時,有得無捨。解脫道起時,有得有捨。謂捨退法等種性根,得思法等種性根。前四位加行、無間、解脫道。及第五位加行、無間道皆是信勝解道攝。第五位解脫道是見至道攝。
3.12.見道位亦有此六種性
1)如修道位有六種性。見道位亦有此六種性。謂學退法種性乃至學不動法種性。然見道位無轉根者。所以者何?見道速疾不起意樂,一起相續要至修道,方有更起餘加行故。
2)如見道位有六種性。相應行地亦有此六種性。謂相應行退法種性。乃至相應行不動法種性。此地中有六種性者。謂㬉、頂、忍、世第一法。此是聖道近加行故。緣諦行相似聖道故。依身及定同見道故。前位不爾故不立六種性。
3)此相應行地亦有轉根義。
謂轉退法㬉種性根起思法㬉種性根。
轉思法㬉種性根起護法㬉種性根。
轉護法㬉種性根起安住法㬉種性根。
轉安住法㬉種性根起堪達法㬉種性根。
轉堪達法㬉種性根起不動法㬉種性根。
轉聲聞㬉種性根起獨覺㬉種性根。
轉聲聞獨覺㬉種性根起佛㬉種性根。
4)如說㬉位,頂位亦爾。
5)忍位有異。
謂轉退法忍種性根起思法忍種性根。
漸次乃至轉堪達法忍種性根起不動法忍種性根。
轉聲聞忍種性根起獨覺忍種性根。
無轉聲聞、獨覺忍種性根起佛忍種性根義。所以者何?忍違惡趣,諸得忍性者於諸惡趣得非擇滅。菩薩有時乘大願力,生諸惡趣,饒益有情故。二乘忍位,無趣佛乘理。
5.1)有餘師說:聲聞㬉、頂位有轉趣獨覺及佛義。獨覺㬉、頂位無轉趣佛義。所以者何?如佛無師自然覺悟,獨覺亦爾。如佛期心一結跏坐,引發一切善功德聚。從不淨觀乃至發起盡、無生智中間相續不起異心,獨覺亦爾。
5.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麟角喻獨覺㬉、頂位中,可無趣佛義。部行喻者㬉、頂位中,轉趣佛乘不違理故。由此前說於理為善。
6)問:相應行地諸轉根者。為有無間、解脫道不?
6.1)有說:亦有。謂轉退法等種性起思法等種性時。一一別有一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以久修習有漏種性,難捨得故。如無學位轉無漏根。
6.2)有餘師說:一一但有一加行道、一無間道、一解脫道修習㬉等。非久遠故,易捨易得。如有學位轉無漏根。
6.3)復有說者,相應地中諸轉根者。但起加行數數修習厭劣欣勝。乃至轉得勝位種性。
無無間道及解脫道。以得勝時,不捨劣故,非如聖位。諸轉根者無成就二品無漏種性故。得勝品時必捨劣品故。須無間及解脫道。
6.4)評曰:相應地中諸轉根者。雖不捨劣得勝品根,而得勝時,劣品種性不現行故亦名為捨。故轉退法種性等起思法種性等時。用多加行,引一無間、一解脫道,而得轉根亦不違理。修習㬉等非久遠故有漏加行,難成辦故。若轉趣餘乘,無無間、解脫,時經久遠乃成辦故。世第一法位雖有六種性,然不轉根,一剎那故。
7)前預流果位亦有六種性。既有轉根,亦有退者。故有於彼作問答言。
頗有退預流果,而不成就見所斷結耶?答:有。謂退勝種性時。
4.死生
4.1.[發智論]受...有
1)諸在欲界死生者。皆受欲有耶?答:應作四句。
有在欲界死生非受欲有。謂欲界沒。起色界中有。
有受欲有非在欲界死生。謂色界沒。起欲界中有。
有在欲界死生亦受欲有。謂欲界沒。起欲界中有、生有。
有非在欲界死生亦非受欲有。謂色界沒,生色、無色界。無色界沒,生無色、色界。
2)諸在色界死生者。皆受色有耶?答:應作四句。
有在色界死生非受色有。謂色界沒。起欲界中有。
有受色有非在色界死生。謂欲界沒。起色界中有。
有在色界死生亦受色有。謂色界沒。起色界中有、生有。
有非在色界死生亦非受色有。謂欲界沒,生欲、無色界。無色界沒,生無色、欲界。
3)諸在無色界死生者。皆受無色有耶?
答:諸在無色界死生者。皆受無色有。
有受無色有,非在無色界死,而在無色界生。謂欲色界沒,生無色界。
[大毘婆沙論]
諸在欲界死生者皆受欲有耶乃至廣說。
4.1.1.問:何故作此論?
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說:三界死生皆無中有。
為止彼宗,顯欲、色界,定有中有,無色界無。
2)或復有說:無色界中,亦有色故,亦有中有,如欲、色界。
為止彼宗,顯無色界無諸色故,亦無中有。
3)或復有執:欲、色界中,業猛利者即無中有。業遲鈍者,即有中有。
為止彼宗,顯欲色界皆有中有。故作斯論。
4)所說有聲顯多種義。一行納息已廣說之。此中有聲,顯屬眾同分有情數五蘊。
4.1.2.解釋
1[*引文]諸在欲界死生者。皆受欲有耶?答:應作四句。
在欲界死生與受欲有,互有寬狹故。
2[*引文]有在欲界死生,非受欲有。謂欲界沒,起色界中有。
1)此通異生及諸聖者。
2)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所以者何?法應如是。若於是處死有蘊滅,即於此處中有蘊生。如種滅處即有芽生法應爾故。
3)此中在欲界死者。謂欲界死有,在欲界滅故。
4)在欲界生者。謂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故。
5)非受欲有者。謂受色有即受色界中有諸蘊。
3[*引文]有受欲有,非在欲界死生。謂色界歿,起欲界中有。
1)此唯異生。
2)欲界中有,在色界起。所以者何?法應如是。廣說如前。
3)此中受欲有者。謂受欲界中有諸蘊。
4)非在欲界死者。謂色界死有,在色界滅故。
5)非在欲界生者。謂欲界中有,在色界起故。
4[*引文]有在欲界死生,亦受欲有。謂欲界歿,起欲界中有、生有。
1)此通異生及諸聖者。異生於五趣皆得受生。聖者唯於人天有受生義。
2)此中,若從死有,趣中有時,
在欲界死者。謂欲界死有,在欲界滅故。
在欲界生者。謂欲界中有,在欲界起故。
受欲有者。謂受欲界中有諸蘊。
3)若從中有,趣生有時。
在欲界死者。謂欲界中有,在欲界滅故。
在欲界生者。謂欲界生有,在欲界起故。
受欲有者。謂受欲界生有諸蘊。
5[*引文]有非在欲界死生,亦非受欲有。謂色界歿,生色、無色界。無色界歿,生無色、色界。
1)色界歿,生色界者。謂生中有及生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
1.1)此中若從死有,趣中有時,
非在欲界死者。謂色界死有,在色界滅故。
非在欲界生者。謂色界中有,在色界起故。
非受欲有者。謂受色有即受色界中有諸蘊。
1.2)若從中有,趣生有時,
非在欲界死者。謂色界中有,在色界滅故。
非在欲界生者。謂色界生有,在色界起故。
非受欲有者。謂受色有即受色界生有諸蘊。
2)色界歿,生無色界者。謂生生有,以無色界無中有故。此通異生及諸聖者。
此中非在欲界死者。謂色界死有,在色界滅故。
非在欲界生者。謂無色界生有,在無色界起故。
非受欲有者。謂受無色有,即受無色界生有諸蘊。
3)無色界歿,生無色界者。謂生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
此中非在欲界死者。謂無色界死有,在無色界滅故。
非在欲界生者。謂無色界生有,在無色界起故。
非受欲有者。謂受無色有即受無色界生有諸蘊。
4)無色界歿,生色界者。謂生中有。此唯異生。
此中非在欲界死者。謂無色界死有,在無色界滅故。
非在欲界生者。謂色界中有,在色界起故。
非受欲有者。謂受色有即受色界中有諸蘊。
6[*引文]諸在色界死生者,皆受色有耶?答:應作四句。
在色界死生與受色有,互有寬狹故。
7[*引文]有在色界死生,非受色有。謂色界歿,起欲界中有。
此唯異生。欲界中有,在色界起。
此中在色界死者。謂色界死有,在色界滅故。
在色界生者。謂欲界中有,在色界起故。
非受色有者。謂受欲有即受欲界中有諸蘊。
8[*引文]有受色有,非在色界死生。謂欲界歿,起色界中有。
此通異生及諸聖者。色界中有,在欲界起。
此中受色有者。謂受色界中有諸蘊。
非在色界死者。謂欲界死有,在欲界滅故。
非在色界生者。謂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故。
9[*引文]有在色界死生,亦受色有。謂色界歿,起色界中有、生有。
1)此通異生及諸聖者。異生生上亦生下,一一處容受多生。聖者生上不生下,一一處唯受一生。
2)此中,若從死有,趣中有時。
在色界死者。謂色界死有,在色界滅故。
在色界生者。謂色界中有,在色界起故。
受色有者。謂受色界中有諸蘊。
3)若從中有,趣生有時。
在色界死者。謂色界中有,在色界滅故。
在色界生者。謂色界生有,在色界起故。
受色有者。謂受色界生有諸蘊。
10[*引文]有非在色界死生,亦非受色有。謂欲界歿,生欲界、無色界。無色界歿,生無色界、欲界。
1)欲界歿,生欲界者。謂生中有及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
1.1)此中,若從死有,趣中有時。
非在色界死者。謂欲界死者有,在欲界滅故。
非在色界生者。謂欲界中有,在欲界起故。
非受色有者。謂受欲有即受欲界中有諸蘊。
1.2)若從中有,趣生有時。
非在色界死者。謂欲界中有,在欲界滅故。
非在色界生者。謂欲界生有,在欲界起故。
非受色有者。謂受欲有即受欲界生有諸蘊。
2)欲界歿,生無色界者。謂生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
此中非在色界死者。謂欲界死有,在欲界滅故。
非在色界生者。謂無色界生有,在無色界起故。
非受色有者。謂受無色有即受無色界生有諸蘊。
3)無色界歿,生無色界者。謂生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
此中非在色界死者。謂無色界死有,在無色界滅故。
非在色界生者。謂無色界生有,在無色界起故。
非受色有者。謂受無色有即受無色界生有諸蘊。
4)無色界歿,生欲界者。謂生中有,此唯異生。
此中非在色界死者。謂無色界死有,在無色界滅故。
非在色界生者。謂欲界中有,在欲界起故。
非受色有者。謂受欲有即受欲界中有諸蘊。
11[*引文]諸在無色界死生者,皆受無色有耶?答:諸在無色界死生者,皆受無色有。
謂無色界無諸色故。無下中有在彼起義故。不可說在彼死生,不受彼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異生生上亦生下,一一處容受多生。聖者生上不生下,一一處唯受一生。
12[*引文]有受無色有,非在無色界死,而在無色界生。謂欲色界歿,生無色界。
唯生生有。此通異生及諸聖者。
此中受無色有者。謂受無色界生有諸蘊。
非在無色界死者。謂欲、色界死有,在欲色界滅故。
而在無色界生者。謂無色界生有,在無色界起故。
4.2.[發智論]在...有幾
1)諸在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2)諸在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三。謂欲界異生、色界異生、聖者。
3)諸在無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二。謂無色界異生、聖者。
1[*引文]諸在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1)此中欲界異生、聖者。通中有、生有。
2)色界異生、聖者唯中有。生有不在欲界起故。
欲界歿,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不在欲界死處。是故此唯有四。不得說六。無色界生,不依色處。故不可言在欲界起。
2[*引文]諸在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三。謂欲界異生、色界異生、聖者。
1)此中欲界異生唯中有。
2)色界異生、聖者通中有、生有。
3)色界歿,生無色界者。無色界生有,不依色故,不可說彼在色界起。故此唯三。不得說五。
3[*引文]諸在無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二。謂無色界異生、聖者。
中有必依色處起故。無色界歿,生欲色界者。中有不在無色界起。故此唯二,不得說四。
4.3.[發智論]非...非
1)諸非在欲界死生者。皆非受欲有耶?答:應作四句。
有非在欲界死生非不受欲有。謂色界沒。起欲界中有。
有非受欲有非不在欲界死生。謂欲界沒。起色界中有。
有非在欲界死生亦非受欲有。謂色界沒,生色、無色界。無色界沒,生無色界。
有非不在欲界死生亦非不受欲有。謂欲界沒,起欲界中有、生有。
2)諸非在色界死生者。皆非受色有耶?答:應作四句。
有非在色界死生非不受色有。謂欲界沒。起色界中有。
有非受色有非不在色界死生。謂色界沒。起欲界中有。
有非在色界死生亦非受色有。謂欲界沒,生欲、無色界。無色界沒,生無色、欲界。
有非不在色界死生亦非不受色有。謂色界沒,起色界中有、生有。
3)諸非在無色界死生者。皆非受無色有耶?
答:諸非在無色界死生者。皆非受無色有。
有非受無色有,非不在無色界死,而非在無色界生。謂無色界沒,生欲、色界。
1[*引文]諸非在欲界死生者皆非受欲有耶?答:應作四句乃至廣說。
謂前欲界四句中初句,作此第二句。第二句作此初句。第三句作此第四句。第四句作此第三句。此中諸義,如前應知。
2[*引文]諸非在色界死生者皆非受色有耶?答:應作四句乃至廣說。
謂前色界四句中初句作此第二句。第二句作此初句。第三句作此第四句。第四句作此第三句。此中諸義,如前應知。
3[*引文]諸非在無色界死生者,皆非受無色有耶?答:諸非在無色界死生者,皆非受無色有。
謂受無色有者,必在無色界生故。
4[*引文]有非受無色,有非不在無色界死,而非在無色界生。謂無色界歿,生欲、色界。
1)此唯異生。無色界歿,生欲色界中有諸蘊。
2)此中非受無色有者。謂受欲、色有故。
3)非不在無色界死者。謂在無色界死故。
4)而非在無色界生者。謂在欲、色界生故。
4.4.[發智論]非...有幾
1)諸非在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五。謂欲界異生、色、無色界異生、聖者。
2)諸非在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六。謂三界異生、聖者。
3)諸非在無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1[*引文]諸非在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五。謂欲界異生、色、無色界異生、聖者。
問:此應有八,云何說五?謂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欲界異生。無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聖者。無色界歿,生色界異生。如是有八寧說五耶?
答:種類同故,但說有五。
謂色界歿,生色界異生。及無色界歿,生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及無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無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色界歿,生無色界聖者。及無色界歿,生無色界聖者。此二雖別,而無色界聖者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餘有欲界異生、色界聖者,各為一故,足前為五。
2[*引文]諸非在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六。謂三界異生、聖者。
問:此應有九,云何說六?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聖者。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聖者。無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聖者。無色界歿,生欲界異生。如是有九,寧說六耶?
答:種類同故,但說有六。
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及無色界歿,生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及無色界歿,生無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無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欲界歿,生無色界聖者。及無色界歿,生無色界聖者。此二雖別,而無色界聖者種類同故合說為一。餘有欲界聖者、色界異生及聖者,各為一故,足前為六。
3[*引文]諸非在無色界死生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問:此應有七,云何說四?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聖者。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欲界異生。如是有七,寧說四耶?答:種類同故但說有四。
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及色界歿,生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欲界歿,生色界異生。及色界歿,生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欲界歿,生色界聖者。及色界歿,生色界聖者。此二雖別,而色界聖者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餘有欲界聖者,足前為四。
頗有欲界死,不生欲界耶乃至廣說。此中所說與前異者。謂遮生有,故說不生。設起中有,亦說不生。
5.不六種
5.1.[發智論]頗有...不生
1)頗有欲界死不生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生無色界。或般涅槃。
頗有欲界死不生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生無色界。或般涅槃。
頗有欲界死不生無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或般涅槃。
2)頗有色界死不生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生無色界。或般涅槃。
頗有色界死不生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生無色界。或般涅槃。
頗有色界死不生無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或般涅槃。
3)頗有無色界死不生無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或般涅槃。
頗有無色界死不生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生無色界。或般涅槃。
頗有無色界死不生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生無色界。或般涅槃。
[*引文]頗有欲界死,不生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生無色界或般涅槃。
1)起欲、色界中有者。謂欲界歿,起欲、色界中有。雖在欲界起,非生有故說不生欲界。
2)生無色界者。謂欲界歿,生無色界生有。彼不在欲界,故說不生欲界。
3)般涅槃者。謂欲界歿,諸漏盡者便般涅槃。永不生故,說不生欲界。
4)餘文廣釋准前應知。
5)問:無色界歿,生欲、色界者。彼二中有何處現在前?
5.1)有作是說:在第四靜慮。
5.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所以者何?若無色界有方處者可作是說。然無色界無有方處,何緣遠至第四靜慮。
5.3)有餘師說:若從彼歿,生無色界即在彼方處中有現在前。
5.4)彼亦不應作如是說。所以者何?若作是說,從無色界歿,生無色界者,云何可爾?
5.5)應作是說:若欲色界歿,生無色界。及無色歿,生無色界者。彼無色界歿,生欲、色界時。彼二中有,即當生處而現在前。
5.2.[發智論]不生...有幾
1)諸欲界死不生欲界者。有幾耶?答:六。謂三界異生、聖者。
諸欲界死不生色界者。有幾耶?答:六。謂三界異生、聖者。
諸欲界死不生無色界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2)諸色界死不生色界者。有幾耶?答:五。謂欲界異生、色、無色界異生、聖者。
諸色界死不生欲界者。有幾耶?答:五。謂欲界異生、色、無色界異生、聖者。
諸色界死不生無色界者。有幾耶?答:三。謂欲界異生、色界異生、聖者。
3)諸無色界死不生無色界者。有幾耶?答:二。謂欲、色界異生。
諸無色界死不生欲界者。有幾耶?答:四。謂無色界異生、聖者、欲、色界異生。
諸無色界死不生色界者。有幾耶?答:四。謂無色界異生、聖者、欲、色界異生。
[*引文]諸欲界死不生欲界者有幾耶?答:六。謂三界異生、聖者乃至廣說。
問:何故不說般涅槃者?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復次,此中說死更受生者。般涅槃者死已不生,故此不說。
復次,此納息內依諸有情補特伽羅而興問答。般涅槃者捨有情數,墮於法數,不可施設補特伽羅故此不說。後准應知。
5.3.[發智論]頗有...不生三界
頗有欲界死不生三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或般涅槃。
頗有色界死不生三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或般涅槃。
頗有無色界死不生三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或般涅槃。
[大毘婆沙論]
[*引文]頗有欲界死不生三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或般涅槃乃至廣說。
此中亦遮生有作論故。起中有及般涅槃者,皆名不生。
5.4.[發智論]不生三界…有幾
諸欲界死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諸色界死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三。謂欲界異生、色界異生、聖者。
諸無色界死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二。謂欲、色界異生。
1[*引文]諸欲界死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即欲界歿,生欲色界中有中者。
2[*引文]諸色界死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三。謂欲界異生、色界異生、聖者。
即色界歿,生欲色界中有中者。
3[*引文]諸無色界死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二。謂欲、色界異生。
即無色界歿,生欲色界中有中者。聖者不生下界地故,唯說異生。
5.5.[發智論]未離...不生
頗有未離欲染命終不生欲界耶?答:有。謂起欲界中有。
頗有未離色染命終不生欲色界耶?答:有。謂起欲色中有。
頗有未離無色染命終不生三界耶?答:有。謂起欲色界中有。
[大毘婆沙論]
頗有未離欲染命終不生欲界耶乃至廣說。
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說:唯伏煩惱,亦得上生。如譬喻者。
1.1)為遮彼意,顯伏煩惱,不得上生。要斷下地,諸煩惱盡,方得上生,故作斯論。
1.2)分別論者,撥無中有,於此等問,極生迷惑。謂未離此地染,命終不生此及下地。
1.3)若信中有,於此等問,不生迷惑,遮生有故。
2)問:如何得知未離下染,不得生上?
2.1)答:下地煩惱障礙上地諸功德故。未得上地根本功德,不生彼故。
2.2)若執唯伏下地煩惱即得上生。諸以欲界聞、思、慧力,伏煩惱者,彼應不生三界九地。
2.3)聞、思慧力,能伏三界九地煩惱,令不起故。非修慧力,伏諸煩惱令不現行,勝聞思慧。以聞思慧分別諸法,伏諸煩惱,勝修慧故。
5.6.[發智論]未離...有幾
諸未離欲染命終不生欲界者。有幾耶?答:二。謂欲界異生、聖者。
諸未離色染命終不生欲色界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諸未離無色染命終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1[*引文]諸未離欲染命終不生欲界者有幾耶?答:二。謂欲界異生、聖者。
未離欲染不上生故。但有欲界住中有中異生、聖者。
2[*引文]諸未離色染命終不生欲色界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問:此應有七,云何說四?謂欲界沒,生欲界異生、聖者。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欲界異生。如是有七寧說四耶?
答:種類同故,但說有四。謂
欲界歿,生欲界異生。及色界歿,生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欲界歿,生色界異生。及色界歿,生色界異生。此二雖別,而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欲界歿,生色界聖者。及色界歿,生色界聖者。此二雖別,而色界聖者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餘有欲界聖者足前為四。
3[*引文]諸未離無色染,命終不生三界者有幾耶?答:四。謂欲、色界異生、聖者。
問:此應有九,云何說四?謂欲界沒,生欲界異生、聖者。欲界沒,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色界異生、聖者。色界歿,生欲界異生。無色界歿,生色界異生。無色界歿,生欲界異生。如是有九,寧說四耶?
答:種類同故。但說有四。
謂欲界歿,生欲界異生。及色無色歿,生欲界異生。此三雖別,而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欲界歿,生色界異生。及色無色歿,生色界異生。此三雖別,而色界異生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欲界歿,生色界聖者。及色界歿,生色界聖者。此二雖別,而色界聖者種類同故合說為一。
餘有欲界聖者足前為四。前來生言,皆說中有,依遮生有而作論故。
6. [發智論]幾隨眠隨增?幾結繫耶?
1)此中欲界異生、聖者。幾隨眠隨增?幾結繫耶?
答:異生九十八隨眠隨增、九結繫。聖者十隨眠隨增、六結繫。
2)色界異生聖者。幾隨眠隨增?幾結繫耶?
答:異生六十二隨眠隨增、六結繫。聖者六隨眠隨增、三結繫。
3)無色界異生聖者。幾隨眠隨增?幾結繫耶?
答:異生三十一隨眠隨增、六結繫。聖者三隨眠隨增、三結繫。
6.1解釋
1[*引文]此中欲界異生、聖者幾隨眠隨增?幾結繫耶?答:異生九十八隨眠隨增、九結繫。聖者十隨眠隨增、六結繫。
1)此中者,謂前來所說諸有情中一切有情總唯有六。謂三界各有異生及聖者。
2)欲界異生,具九十八隨眠隨增、具九結繫。
3)欲界聖者唯有修所斷十隨眠隨增。見所斷者皆已斷故。
4)六結繫者,除見、取、疑,此三聖者亦已斷故。
2[*引文]色界異生、聖者幾隨眠隨增?幾結繫耶?答:異生六十二隨眠隨增、六結繫。聖者六隨眠隨增、三結繫。
1)異生六十二隨眠隨增者。謂色無色界各三十一。欲界三十六彼已斷故。
2)六結繫者,除恚、嫉、慳,定界無故。
3)聖者六隨眠隨增者。謂色無色界修所斷各三。彼已斷欲界修所斷四故。
4)三結繫者。謂愛、慢、無明。餘已斷故。
3[*引文]無色界異生、聖者幾隨眠隨增?幾結繫耶?答:異生三十一隨眠隨增、六結繫。聖者三隨眠隨增、三結繫。
1)異生三十一隨眠隨增者。謂無色界三十一種。餘已斷故。
2)六結繫者,除恚、嫉、慳,彼界無故。
3)聖者三隨眠隨增者,謂無色界修所斷三。餘已斷故。
4)三結繫者,謂愛、慢、無明。餘已斷故。
6.2.何故
1)問:欲界有情非上二界隨眠隨增。此何故說欲界異生具九十八隨眠隨增,欲界聖者修所斷十隨眠隨增。色界有情非無色界隨眠隨增。此何故說色界異生有六十二隨眠隨增,色界聖者修所斷六隨眠隨增?
1.1)答:依不解脫彼得說故。
謂欲界異生,雖非色、無色界隨眠隨增。而未解脫彼隨眠得,故說隨增。
欲界聖者,雖非色無色界修所斷隨眠隨增。而未解脫彼隨眠得,故說隨增。
由此色界異生、聖者說無色界隨眠隨增,亦不違理。
1.2)復次,此依彼得現行說故。
謂欲界異生,雖非色無色界隨眠隨增。而有彼得現在轉故,亦說隨增。
欲界聖者,雖非色無色界修所斷隨眠隨增。而有彼得現在轉故,亦說隨增。
由此色界異生、聖者說無色界隨眠隨增,亦不違理。
1.3)復次,此依彼得,已得、未得、正得說故,亦不違理。
已得者說彼過去得。未得者說彼未來得。正得者說彼現在得。
謂欲色界異生、聖者,雖非上界隨眠隨增。而有三世彼隨眠得流轉未斷,故說隨增。
1.4)復次,依容現起故作是說。
謂欲界異生、聖者,雖非色無色界隨眠隨增。而容現起彼隨眠故,亦說隨增。謂離欲染已,彼容現起故。由此色界異生、聖者說無色界隨眠隨增,應知亦爾。雖彼退已,亦容現起下界隨眠。而已斷故。有能畢竟不復退故,不說下界隨眠隨增。
1.5)復次,顯彼等流曾現起故作如是說,亦不違理。
謂欲界有情,從不可知本際已來。無不曾起色無色界諸隨眠者,故說隨增。
色界有情,從不可知本際已來。無不曾起無色界諸隨眠者,故說隨增。
2)問:色無色界有情,從不可知本際已來。無不曾起欲色二界諸隨眠者,何故不說亦為下界隨眠隨增?答:雖亦曾起,而已斷故,不說隨增。
3)問:亦有聖者具九十八隨眠。謂具縛者住苦法智忍時。此中何故說欲界聖者但有十種隨眠隨增耶?
3.1)答:雖亦有此而時少故,但說有十隨眠隨增。謂初剎那具九十八。此剎那後,即已斷十,倏忽便至第十六心。時間既促故。但說有修所斷十隨眠隨增。
3.2)復次,入見道者有七十三。前九有情初剎那頃,雖具成就九十八種而不現行。以見道位善有漏心,尚不得起,況起染污無覆無記。
3.3)此中唯依現行煩惱,建立有情分位差別。故說聖者極多唯十隨眠隨增。唯此十種容現起故。
4)餘處亦依現行煩惱,建立有情分位差別。
如契經說:有一梵志來詣佛所問言:世尊當為天耶?佛言:不也。復問:當為龍、阿素洛、健達縛、揭路荼、緊㮏落、莫呼洛伽、藥叉、邏剎娑、非人、人耶?佛言;不也。所以者何?梵志!當知。若有諸漏未斷、未遍知,以現行故。當生天趣,可當為天。廣說乃至當生人趣,可當為人。我於諸漏已斷、已遍知。如斷樹根截多羅頭。由此諸漏永不現行。於諸後有得不生法故。我決定不當為天。廣說乃至不當為人。
5)有處亦依現行異熟,建立有情分位差別。
如契經中有伽他曰:佛是真人,自調常定,恒遊梵路,心樂寂靜。
若受此界異熟相續即名此界受生有情。謂受欲界異熟相續即名欲界受生有情。
若受色界異熟相續即名色界受生有情。
若受無色界異熟相續即名無色界受生有情。佛既受人異熟相續。證真實法故名真人。
6)此論亦依現行異熟,建立有情界地差別。
如十門中說:誰成就眼根?謂生色界。
若生欲界,已得未失。誰不成就眼根?謂生無色界。
若生欲界,未得已失。此依三界異熟相續。
若現在前,名生此界,餘法不定,故不依說。
6.3.問:何故尊者此納息中數依中有,而作論耶?
1)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1)謂或有執:三界受生,皆無中有,如分別論者。
1.2)或復有說:欲色界生,定有中有,如應理論者。
2)問:分別論者依何量故,執無中有?
2.1)答:依至教量。謂契經說:若有一類造作、增長五無間業,無間必定生地獄中。
既言無間必生地獄故知中有,決定為無。
2.2)又伽他說:再生汝今過盛位,至衰將近琰魔王,欲往前路無資糧,求住中間無所止。
既說中間無所止處。故知中有決定為無。
2.3)又說過難證無中有。謂如影光中無間隙死有,生有應知亦然。
3)問:應理論者依何量故說有中有?
3.1)答:依至教量。如契經說: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俱現在前。一者母身是時調適。二者父母交愛和合。三健達縛正現在前。
除中有身,何健達縛?前蘊已壞,何現在前?故健達縛即是中有。
3.2)又經說有中般涅槃。中有若無,此依何立?
3.3)餘經復說: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止於愛而施設取。
世尊既說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愛立取。故知中有決定非無。若無中有,意成有情名何所表?
3.4)又說過難,證有中有。謂從此洲歿,生北俱盧等。若無中有,此身既滅,彼身未生中間應斷。是則彼身本無而有。此身亦則本有而無。法亦應爾。本無而有,有已還無。勿有斯過,故有中有。
6.4.應理論者釋通
1)問:應理論者云何釋通分別論者所引至教,而說中有,是有非無?
1.1)答:彼所引經是不了義,是假施設,有別意趣。所以者何?
且彼經說:若有一類造作、增長五無間業,無間必定生地獄者。
彼經意遮餘趣、餘業,不遮中有。
遮餘趣者。謂無間業定招地獄,不招餘趣。有此業者,命終定生捺落迦中,非餘趣故。
遮餘業者。謂無間業順次生受,非順現法受,非順後次受。由此業力,命終定墮捺落迦中受異熟故。此是彼經所說意趣。
1.2)若如經文而取義者。彼經既說造作、增長五無間業,無間必定生地獄中。豈造四、三、二、一、餘業,不生地獄,而但說五。
1.3)又說無間生地獄中,豈造業已,第二剎那即墮地獄。然造業已,有經百年方墮地獄。是故不應如文取義,便執中有決定為無。所引伽他亦同此釋。謂遮餘趣及遮餘業說無中間,不遮中有。
2)問:應理論者云何釋通分別論者所說過難。而說中有定有非無?
2.1)答:彼所設難不必須通。所以者何?非三藏故,世俗法異、賢聖法異。不應引世俗法而詰難賢聖法。
2.2)若必須通,應說喻過喻。
既有過為證不成,謂如影光,非有情數,無根、無心,死有、生有豈同彼耶?
又如影光俱時而起。死有、生有豈俱生耶?
又此影光無間隙喻,乃證中有是有非無。謂如影光無間、無隙。如是死有趣中有時,無間無隙。復從中有趣生有時,亦無間隙。是故中有定有非無。
6.5.分別論者釋通
問:分別論者云何釋通應理論者所引至教。而執中有決定為無?
1)答:彼所引經是不了義,是假施設,有別意趣。所以者何?且初經說入母胎者要由三事廣說乃至。三健達縛正現在前。健達縛言經不應說彼,無鼓等諸樂器故,應說蘊行,彼蘊行故。
1.1)應理論者便詰彼言:縱說蘊行,或健達縛,俱證中有是有非無。異此蘊行,言何所表?
分別論者復作責言:汝說四生皆有中有,胎卵可有三事入胎。濕化二生云何可爾?故所引經非應正理。
1.2)應理論者箴喻彼言:三事入胎隨應而說。誰令三事要遍四生?非設此言便遮中有。
2)分別論者通第二經言:有中天住彼入滅。由此經說中般涅槃。
又捨欲界已,未至色界,而入滅者,名中般涅槃。
或受色界眾同分已,未經多時,而入滅者,名中般涅槃。
或生色界壽量未盡,而入滅者,名中般涅槃。是故此名非證中有。
2.1)應理論者便詰彼言:此中天名佛何處說?
經但說有二十八天。謂四大王眾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不說有中天。汝依何而說?
2.2)又經說:有生般涅槃,汝亦應許有天名生住彼入滅。
2.3)又契經說:有行般涅槃乃至上流。汝亦應許有天名有行乃至上流。既無別天名為生等,如何別立有天名中。
2.4)又汝所說捨欲界已,未至色界,而入滅者,名中般涅槃亦不應理。所以者何?既捨欲界,未至色界。若無中有依何身住,而般涅槃?故汝所言空無實義。
2.5)又汝所說,或受色界眾同分已,未經多時,而入滅者,名中般涅槃。此亦非理。所以者何?生般涅槃,依此立故。
2.6)又無色界亦應說有中般涅槃。生彼未久,有盡餘結,而入滅故。若爾無色亦應說有七善士趣,便違契經。以契經說七善士,趣唯色界故。
2.7)又汝所說,或生色界壽量未盡,而入滅者,名中般涅槃,此亦非理。所以者何?一切有情多分中殀,唯除人趣北俱盧洲。及住覩史多天一生所繫菩薩。諸餘中殀而入滅者皆應名為中般涅槃。是則此名非唯色界,故彼所說皆不應理。
3)分別論者通第三經言:意成有情即是無色界。
3.1)謂有出家犢子梵志。已離欲染,得天眼通。彼有同學已離色染,先此命終,生無色界。犢子梵志以天眼通。欲色界中遍觀不見。便作是念:彼斷滅耶?為決自疑來至佛所。以所疑事而白佛言:喬答摩尊!願為解說。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止何法而施設取?世尊告曰:梵志!當知。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止於愛,而施設取。佛意告言:汝之同學從此命終,生無色界,依愛立取,非謂斷滅。
3.2)應理論者便詰彼言:經說意成表多種義。或表中有。或表化身。或表劫初人。或表上二界,何緣知此表無色天不表中有。
分別論者作如是說:寧知此言唯表中有,不表無色。
3.3)應理論者作如是言:即以此經知表中有。謂此經說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愛立取。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豈離中有?非無色界可名未生。故彼通經,定不應理。
4)問:分別論者云何釋通應理論者所設過難,而執中有決定為無?
4.1)答:諸從死有,至生有時,要得生有,方捨死有。如折路迦緣草木等,先安前足,方移後足。是故死生中無斷過。
4.2)應理論者便詰彼言:若作是說,則有大過。謂人中死生地獄者,應先得地獄諸蘊。後方捨人中諸蘊。若爾,趣壞所依身壞,有一身內二心俱生。
趣壞者。謂彼於爾時是地獄趣,亦人趣攝。
身壞者。謂彼於爾時是地獄身,亦人身攝。
有一身內二心俱生者。謂死有、生有二心俱生。一有情身二心並起,心既有二,身應非一。故彼所說非為釋難。
5)問:此二論師於一中有,一說為有,一執為無。如是二說,何者為勝?
5.1)答:應理論者所說為勝。所引至教及設過難彼不通故。然分別論者是無知果、黑闇果、無明果,不勤加行果。由此決定撥無中有。
5.2)然此中有是實有物,與實有物性相相應。
6)如是為止他宗所說及顯自宗所說正理,故作斯論。
復次,勿為止他,顯己宗說。然為顯示諸法正理,開悟學者,故作斯論。
6.6.問:一切中有為是趣攝?非趣攝耶?設爾何失?
二俱有過。所以者何?
1)若是趣攝,
1.1)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彼論說:為五趣攝四生?為四生攝五趣?答:四生攝五趣,非五趣攝四生。不攝何等?不攝中有。
1.2)法蘊論說復云何通?如彼論說:云何眼界?答:四大種所造清淨色是眼。及眼根、眼處、眼界、地獄、傍生、鬼、天、人眼。修所成眼及中有眼。
1.3)品類足論復云何通?如彼論說:云何眼根?謂四大種所造淨色。能視、能見眼界、眼處、眼根所攝。地獄、傍生、鬼、天、人眼。或復所餘中有等眼。
2)若非趣攝,尊者達羅達多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中有趣向彼趣,即彼趣攝。如稻穀芽雖非稻穀,能引彼故,亦名稻穀。
3)有作是說:諸趣中有即諸趣攝。
3.1)問:若爾,善通尊者達羅達多所說。施設論說當云何通?
答:施設論文應作是說:四生、五趣展轉相攝,隨其種類。而不爾者,應知彼文誦者錯謬。
3.2)問:法蘊論說復云何通?
答:法蘊論文應作是說:地獄、傍生、鬼、天、人眼、修所成眼。不應復說及中有眼。而復說者有別意趣。謂中有眼雖即趣攝,以微細故,復別顯之。如賊軍將雖賊軍攝,以罪重故。訶諸賊已,復別訶之。又如女人雖欲具攝,以過重故。毀欲具已,復別毀之。中有亦爾。雖即趣攝,以微細故。復別顯之。由此已通品類足說。
4)有說:中有非趣所攝。
4.1)問:若爾,善通施設論等。尊者達羅達多所說當云何通?
答:彼不須通非三藏故。文頌所說或然不然。達羅達多是文頌者言多過實,故不須通。若必須通應求彼意。謂諸中有似所趣形故。說攝在所向諸趣。地獄中有,形如地獄。乃至人中有,形即如人。而實中有,非趣所攝。
5)評曰:此二說中,後說為善。所以者何?趣謂所趣。即所至處。中有趣彼,非所至處。猶如道路故非趣攝。
復次,趣非擾亂,中有擾亂。是故中有非趣所攝。
復次,趣多安住,中有不住。如風陽焰故非趣攝。
復次,諸趣是果,中有是因。因不即果故非趣攝。如因非果,作非所作,取非所取,向非所向,應知亦爾。
復次,諸趣相麁,中有相細,細不即麁,故非趣攝。如細非麁,不現見非現見,不明了非明了,應知亦爾。
復次,中有在彼二趣中間,故非趣攝。如田邑土、世界中間非田等攝。
復次,趣是根本善惡業招。彼加行業招於中有。因既有異故不相攝。
6.7.問:何界、地、處有中有耶?
1)有作是說:業猛利者即無中有。業遲鈍者即有中有。由此地獄及諸天中皆無中有。業猛利故。人、傍生、鬼或有中有或無中有。業不定故。
2)復有說者,化生有情即無中有,業猛利故。三生有情或有中有,或無中有,業不定故。
3)有餘師說:若用順定受業,而招生者,即無中有。若用順不定受業,而招生者,即有中有。
4)應作是說:欲色界生,定有中有。連續處別死有、生有,令不斷故。無色界生,定無中有。
問:何故無色界定無中有耶?
4.1)答:非田器故。謂色法是中有田器。無色界生無諸色故。定無中有。
4.2)復次,連續處別死有、生有,令不斷故,而起中有。無色界生無方處別可須連續,而起中有,故無色界定無中有。
4.3)復次,若界、地、處受二種業,異熟果者便有中有。
二種業者。一順中有受業。二順生有受業。
復有二種。一順起受業。二順生受業。
復有二種。一順起異熟業。二順生異熟業。
復有二種。一順細果業。二順麁果業。
無色界中唯受一種業異熟果,故無中有。一種業者。謂順生有受業乃至順麁果業。
4.4)復次,若界、地、處,受加行、根本二種業異熟果者便有中有。無色界中,唯受根本業異熟果故無中有。
4.5)復次,若界、地、處、受二種業異熟果者,便有中有。二種業者。一有色業。二無色業。
復有二種。一相應業。二不相應業。
復有二種。一有所依業。二無所依業。
復有二種。一有所緣業。二無所緣業。
復有二種。一有行相業。二無行相業。
復有二種。一有警覺業。二無警覺業。
無色界中唯受一種業異熟果故無中有。一種業者。謂無色業乃至有警覺業。
4.6)復次,若界、地、處,受能趣所趣業異熟果者便有中有。無色界中唯受所趣業異熟果,故無中有。如能趣所趣。能續所續。應知亦爾。
4.7)復次,若界、地、處受身語意三種業異熟果者。便有中有。無色界中,唯受一種意業異熟果故無中有。
4.8)復次,若界、地、處受善五蘊異熟果者便有中有。無色界中,唯受善無色四蘊異熟果故無中有。
4.9)復次,若界、地、處受十善業道異熟果者便有中有。無色界中,唯受後三善業道異熟果故無中有。
4.10)復次,若界、地、處受黑黑或白白或黑白黑白業異熟果者便有中有。無色界中,不受此三業異熟果故無中有。
4.11)復次,若界、地、處有鮮白因及鮮白果者便有中有。無色界中,雖有鮮白因。而無鮮白果故無中有。
4.12)復次,若界、地、處有去有來,便有中有。無色界中,無去無來故無中有。
6.8.問:若此處死,還生此處,如聞有死生自屍中,既無去來,何須中有連續二有令不斷耶?
1)答:有情死已,或生惡趣。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般涅槃。
生惡趣者,識在腳滅。
生人中者,識在臍滅。
生天上者,識在頭滅。
般涅槃者,識在心滅。
2)諸有死已,生自屍中為蟲等者。彼未死時,多愛自面,故彼死已,生自面上。既從彼腳,來生自面。若無中有,誰能連續。無此處死,還生此處。捨身受身,必移轉故。設有是事,無色亦無,故無色界定無中有。
3)問:無色界歿,生欲色界者。既隨當生處,中有現前。彼無往來,何用中有?
答:彼先已造感中有業,雖無往來,亦受中有,業力所引,必應起故。
6.9.問:中有可轉不可轉耶?
1)譬喻者說:中有可轉。以一切業皆可轉故。
彼說:所造五無間業尚可移轉,況中有業。若無間業不可轉者。應無有能出過有頂。有頂善業最為勝故。既許有能過有頂者。故無間業亦可移轉。
2)阿毘達磨諸論師言: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感中有業,極猛利故。
3)問:若中有於界不可轉者。無聞苾芻事當云何通?
有族姓子於佛法中適出家已,不學多聞。即便居在阿練若處,堅持禁戒,心樂寂靜。乘宿因力,修世俗定。若起世俗初靜慮時,便謂得預流果。乃至若起世俗第四靜慮時,便謂得阿羅漢果。彼一生中,起增上慢。未得謂得。未獲謂獲。未解謂解。未證謂證。不求勝進。彼命終時,第四靜慮中有現前,便作是念:一切結縛我已永斷,應般涅槃,更無生處,何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邪見,撥無解脫。若有解脫,我應得之。由謗涅槃邪見力故,第四靜慮中有便滅。無間地獄中有現前。命終後生無間地獄。是則中有於界可轉,寧說於界不可轉耶?
答:住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謂彼將死,由業勢力,第四靜慮生相現前。彼既見已,便作是念:一切結縛我已永斷,應般涅槃,更無生處,何緣有此生相現前?遂起邪見,撥無解脫。若有解脫,我應得之。由謗涅槃邪見力故。第四靜慮生相便滅。無間地獄生相現前。命終後,生無間地獄。住本有位,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違理。
4)問:若中有於趣不可轉者。善惡行者事當云何通?
室羅筏國昔有二人。一恒修善。一常作惡。修善行者,於一身中,恒修善行未嘗作惡。作惡行者於一身中,常作惡行未嘗修善。修善行者,臨命終時,順後次受惡業力故。欻有地獄中有現前。便作是念:我一身中恒修善行未嘗作惡,應生天趣,何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念言:我定應有順後次受惡業。今熟故此地獄中有現前。即自憶念一身已來所修善業,深生歡喜。由勝善思現在前故。地獄中有即便隱歿。天趣中有,欻爾現前。從此命終生於天上。作惡行者臨命終時,順後次受善業力故。欻有天趣中有現前。便作是念:我一身中常作惡行未嘗修善,應生地獄,何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邪見,撥無善惡及異熟果。若有善惡異熟果者,我不應然。由謗因果邪見力故。天趣中有尋即隱歿,地獄中有欻爾現前。從此命終生於地獄。是則中有於趣可轉。寧說中有不可轉耶?
答:彼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謂諸有情臨命終位,有愛、非愛生相現前。
如契經說:修善行者臨命終時,見妙堂閣、園林、池沼、伎樂、香花。處處陳列,寶飾輿等,似欲相迎。作惡行者臨命終時,見嶮溝壑、猛火烟焰、刀山、劍樹、毒刺、稠林、狐狼、野干、猫狸、塚墓、穢惡眾具,似欲相迎。修善行者臨命終位,順後次受惡業力故,有地獄趣生相現前。彼既見已,便作是念:我一身中,恒修善行未嘗作惡,應生天趣,何緣有此生相現前?遂起念言:我定應有順後次受惡業今熟,故此地獄生相現前。即自憶念一身已來所修善業,深生歡喜。由勝善思現在前故。地獄生相,即便隱歿。天趣生相欻爾現前。從此命終,生於天上。作惡行者臨命終時,順後次受善業力故。欻有天趣生相現前。彼既見已,便作是念:我一身中,常作惡行未嘗修善,應生地獄,何緣有此生相現前?遂起邪見,撥無善惡及異熟果。若有善惡異熟果者,我不應然。由謗因果邪見力故。天趣生相便即隱歿。地獄生相欻爾現前。從此命終,生於地獄。彼本有位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違理。
5)問:若中有於處不可轉者。彼影堅王事當云何通?
摩揭陀國昔有大王名曰影堅。恒樂修集覩史多天勝妙善業。命終乘彼中有之身往彼天處,至妙高山脇多聞王宮邊。正遇為王造諸飲食,其色鮮潔香氣美妙。見已起愛作是念言:願且生此,受斯飲食。然後乃趣覩史多天。作是念時,彼天中有尋即隱歿。多聞天子中有現前。因此便生多聞天處。是則中有於處可轉。寧說中有不可轉耶?
答:彼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謂影堅王為假名子未生怨王閉在囹圄,斷諸飲食,削足下皮,飢渴所逼,受諸苦惱。爾時佛在鷲峯山中,憐愍彼故,身放慈光,從窓牖入,照觸王身。令王少時身心安隱。便作是念:世尊大慈,寧不垂愍救我苦厄。爾時世尊知王心念,便告尊者大目揵連:汝可速詣影堅王所。如我辭曰:大王!當知。我於大王,所應作者皆已作訖。謂已永拔諸惡趣苦,人中少時定受惡業,佛尚不免。況王小聖而得免耶?宜自安心,勿甚憂惱。爾時尊者大目揵連承佛語已,即入勝定,起神境通。鷲峯山沒,於王宮出。如處泉池出沒自在。欻然踊現影堅王前。告彼王曰:大王!當知。如來大慈所言無二。深見因果,能善記別,故遣我來慰問於汝。令告汝曰:大王!當知。我於大王,所應作者,皆已作訖。謂已永拔諸惡趣苦,人中少時定受惡業,佛尚不免。況王小聖而得免耶?宜自安心勿甚憂惱。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因復為王說種種法。時王飢渴所逼惱故,於所說義不能領解。白目連曰:諸天食中,何天段食最為美妙?宜為我說,我願欲聞。時大目揵連次第讚說六欲天中美妙飲食。王初聞說四天王處,多聞王宮美妙飲食。便即捨命,生彼天宮。與多聞王而作太子。王為立號名最勝尊。尋從彼天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歡喜踊躍,數自稱名。我最勝尊願佛垂念。彼住本有臨命終時,覩史多天生相先現。愛多聞室美妙食時,覩史多天生相便歿。多聞天子生相現前。從此命終,受彼中有。乘斯中有,而生彼天。既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
6.10.住中有位
1)問:住中有位,為經幾時?
答:經於少時,速求生故。謂住中有,於六處門,遍求生緣,速往和合。
2)問:若受中有,即遇生緣此彼和合,可速往彼。與彼緣會,於中結生。若遇生緣不和合者,如何彼住不經多時?如有父在迦濕彌羅國,母在至那。或有母在迦濕彌羅國,父在至那。如是生緣難可和合。如何中有速往結生?
答:應知有情作父母業有定、不定故。於父母有可轉義、不可轉義。
2.1)若於父母,俱可轉者,即往餘父母和合處結生。
2.2)若於父可轉,於母不可轉者。即彼女人性雖貞潔,受持五戒,具足威儀。而必與餘男子和合。令中有者速往結生。
2.3)若於母可轉,於父不可轉者。即彼男子性雖賢良,受持五戒,威儀具足。而必與餘女人和合。令中有者速往結生。
2.4)若於父母,俱不可轉者。即彼有情未命終位,由業力故,令其父母,雖有住緣,而不顧戀。必起相趣、和合之心。彼相趣時,於所經處。毒不能害,刃不能傷,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及餘種種夭橫因緣,皆不能礙,必得和合。令彼有情既命終已,適受中有,即往結生。
3)問:若諸有情欲常增者,可隨中有,速往結生。若有欲心不常增者,如何中有隨往結生?
如馬春時,欲心增盛,餘時不爾。
牛於夏時,欲心增盛,餘時不爾。
狗於秋時,欲心增盛,餘時不爾。
熊於冬時,欲心增盛,餘時不爾。如何有情適受中有,令彼和合而往結生?
3.1)答:由彼有情住中有位,業增上力,令其父母非時欲心,亦得增盛。相趣、和合,彼得結生。
3.2)有餘師說:相似類中,亦得結生,故無有失。
謂馬春時,欲心增盛,餘時不爾。驢一切時,欲心增盛。應生馬中者,以非時故,轉生驢中。
牛於夏時,欲心增盛,餘時不爾。野牛恒時,欲心增盛。應生牛中者,以非時故,轉生野牛中。
狗於秋時,欲心增盛,餘時不爾。野干恒時,欲心增盛。應生狗中者,以非時故,轉生野干中。
熊於冬時,欲心增盛,餘時不爾。羆一切時,欲心增盛。應生熊中者,以非時故,轉生羆中。
3.3)雖彼形相與餘相似,而眾同分如本不轉。以諸中有,不可轉故。如是中有住經少時,必往結生速求生故。
4)尊者設摩達多說曰:中有極多住七七日。四十九日定結生故。
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中有極多住經七日。彼身羸劣不久住故。
6)問:若七日內生緣和合彼可結生。若爾所時生緣未合彼豈斷壞?
答:彼不斷壞。謂彼中有乃至生緣未和合位。數死數生無斷壞故。
大德說曰:此無定限。謂彼生緣速和合者,此中有身即少時住。若彼生緣多時未合,此中有身即多時住,乃至緣合方得結生。故中有身住無定限。
6.11.形量
1)問:中有形量大小云何?
答:欲界中有,如五六歲小兒形量。色界中有,如本有時形量圓滿。
2)問:若欲界中有如五六歲小兒形量。云何於父母起顛倒想,生愛恚耶?
答:形量雖小而諸根猛利。如本有時能作諸事業。如壁等上畫老人形,其量雖小而有老相。
3)問:菩薩中有其量云何?
答:如住本有盛年時量。三十二相莊嚴其身。八十隨好而為間飾。身真金色圓光一尋。由此菩薩住中有時,照百俱胝四大洲等。如百千日一時俱照。梵音深妙令人樂聞。如美音鳥其聲清亮。智見無礙,離諸雜染。
4)問:菩薩中有若如是者法善現頌當云何通?如說:
白象相端嚴,具六牙四足,正知入母腹,寢如仙隱林。
答:此不須通非三藏故。文頌所說或然不然。諸文頌者言多過實。若必須通,應求彼意,隨現夢相,故作是說。謂彼國中夢見此相,以為吉瑞。故菩薩母夢見此事,欲令占相。諸婆羅門聞已咸言:此相甚吉。故法善現,作如是說。亦不違理。菩薩已於九十一劫不墮惡趣,況最後身受此中有,而入母胎。是故智者不應依彼所說文頌。而言菩薩所受中有如白象形。
5)問:中有諸根為具不具?
5.1)答:一切中有皆具諸根,初受異熟必圓妙故。
5.2)有作是說:中有諸根亦有不具。隨本有位所不具根,彼亦不具。如印印物,像現如印。如是中有趣本有故。如本有時,有根不具。
5.3)此中初說於理為善。謂中有位於六處門遍求生處,根必無缺。此說眼等,非女男根。色界中有無彼根故。欲界中有彼亦不定。當受卵胎二類生者,住中有位,有女男根。至卵胎中方有不具。若不爾者,應無當受卵胎生義。
6)問:一切中有形狀云何?
6.1)答:中有形狀如當本有。謂彼當生地獄趣者,所有形狀即如地獄。乃至當生天趣中者,所有形狀即如彼天。中有、本有,一業引故。
6.2)有作是說:若此命終受中有者。中有形狀即如此身。如印印物像現如印。
6.3)彼說非理。所以者何?無色界歿,受欲色界中有身者何所似耶?豈有諸天所受中有形如地獄。寧有地獄所受中有形如諸天。又色界歿,生欲界者。所受中有應非女男。欲界命終,生色界者。所受中有應是女男。是故此中初說應理。
7)問:若中有形狀如當本有。一狗等腹中,容有五趣中有頓起。既有地獄中有現前,如何不能焚燒母腹?地獄本有多為猛火所焚燒故?
答:彼居本有亦不恒燒。如暫遊增或餘地獄。
施設論說:有時等活捺落迦中,冷風暫起有聲唱言;等活!等活!爾時有情尋復等活。本有尚然。況在中有。設許恒燒,如不可見,亦不可觸。以中有身極微細故。火亦應爾。諸趣中有,雖居一腹,非互觸燒,業所遮故。母腹亦爾故不被燒。
8)問:若在小處有情命終,生色界者。如何容受色界中有大形狀耶?
答:中有色身微細無礙,寧恐處小而不容受。雖中有形如當本有,而事業等不必皆同。
6.12.行相
1)問:諸趣中有行相云何?
1.1)答:地獄中有,頭下足上,而趣地獄。故伽他言:
顛墜於地獄,足上頭歸下,由毀謗諸仙,樂寂修苦行。
1.2)諸天中有,足下頭上。如人以箭仰射虛空。上昇而行往於天趣。
1.3)餘趣中有,皆悉傍行。如鳥飛空往所生處。又如壁上畫作飛仙舉身傍行,求當生處。
2)問:中有行相皆如是耶?
2.1)答:應作是說:不必皆爾。且依人中命終者說。
若地獄死,還生地獄,不必頭下足上而行。
若天中死,還生天趣,不必足下頭上而行。
若地獄死,生於人趣,應首上昇。
若天中死,生於人趣,應頭歸下。
鬼及傍生二趣中有,隨所往處如應當知。
2.2)有餘師說:中有行相一切皆爾。所以者何?表所造業,有差別故。
謂地獄業極穢下故。初受中有,頭必歸下。後隨所往,行相不定。
生諸天業極勝上故。初受中有,首必上昇。後隨所往,行相不定。
餘三種業非極上下。故彼中有,初皆傍行。後隨所往,行相不定。
2.3)復有說者,一切中有初受所造業異熟故。皆表所造業有差別。
地獄中有是極下業所得果故。隨行動時足上頭下。
諸天中有是最上業所得果故。隨行動時足下頭上。
餘三中有是處中業所得果故。隨行動時首之與足等無上下。雖彼所往上下不定,而行動時頭足必爾。
6.13.問:中有生時為有衣不?
1)答:色界中有一切有衣,以色界中慚愧增故。慚愧即是法身衣服。如彼法身具勝衣服生身亦爾。故彼中有常與衣俱。欲界中有多分無衣,以欲界中多無慚愧。唯除菩薩及白淨苾芻尼所受中有,恒有上妙衣服。
2)有餘師說:菩薩中有亦無有衣。唯有白淨苾芻尼等。所受中有常與衣俱。
3)問:何緣菩薩中有無衣而白淨等中有有衣?
答:由白淨尼曾以衣服施四方僧故。彼中有常有衣服。
4)問:若爾,菩薩於過去生以妙衣服施四方僧。白淨尼等所施衣服碎為微塵猶未為比。如何菩薩中有無衣。而彼中有常有衣服?
答:由彼願力異菩薩故。謂白淨尼以衣奉施四方僧已,便發願言:願我生生常著衣服。乃至中有亦不露形。由彼願力所引發故。所生之處常豐衣服,彼最後身所受中有,常有衣服。入母胎位乃至出時,衣不離體。如如彼身漸次增長如是如是衣隨漸大。後於佛法正信出家,先所著衣,變為法服。受具戒已,轉成五衣。於佛法中,懃修正行,不久便證阿羅漢果。乃至最後般涅槃時,即以此衣纏身火葬。菩薩過去三無數劫所修種種殊勝善行,皆為迴向無上菩提利益安樂諸有情故。由斯行願,於最後身,居諸有情最尊勝位。眾生遇者無不蒙益。是故菩薩所受中有,雖具相好而無有衣,願力有殊,不應為難。諸有發願如白淨尼,所受中有亦有衣服。應知此中前說應理。菩薩功德慚愧增上。諸餘有情色界中有,所不及故。在中有位,必不露形。
6.14.問:在中有位,資段食不?
1)答:色界中有,不資段食。欲界中有,必資段食。
2)問:欲界中有段食云何?
2.1)有作是說:欲界中有,至有食處,便食彼食。至有水處,便飲彼水。由彼飲食以自存濟。
2.2)此說非理。所以者何?中有極多,難周濟故。謂契經說:如從袋等瀉粳米等,置倉鑊中,數極稠密。五趣有情所受中有,散在處處,數量過彼。若彼受用諸飲食者,一切世間所有飲食,唯供狗犬一類中有,尚不周濟,況餘中有而可充足。又中有身既極輕妙,受麁重食,身應散壞。
2.3)應作是說:中有食香,非食麁質,故無前過。謂有福者,歆饗清淨華果食等輕妙香氣,以自存活。若無福者,歆饗糞穢臭爛食等輕細香氣,以自存活。又彼所食香氣極少,中有雖多而得周濟。
6.15.中有多種名
如是中有有多種名。或名中有。或名揵達縛。或名求有。或名意成。
1)問:何故中有或名中有?
1.1)答:居死有後,在生有前。二有中間,有自體起。欲色有攝,故名中有。
問:餘有亦在二有中間,有自體起。三有所攝寧非中有?
1.2)答:若有居在二有中間,輕細難見、難明、難了,立中有名。餘有雖在二有中間,麁重易見、易明、易了,不名中有。
1.3)復次,若有居在二有中間,是界、是生,非趣所攝,名為中有。餘有雖在二有中間,界、生、趣攝,故非中有。
1.4)復次,若有居在二有中間。已捨前趣,未至後趣,說為中有。餘有雖在二有中間,而未捨前趣。或已至後趣,故非中有。
2)問:何故中有名健達縛?
答:以彼食香而存濟故。此名唯屬欲界中有。
3)問:何故中有名求有耶?
答:於六處門,求生有故。如住中有,求後有心,相續猛利。住餘不爾。故獨中有,立求有名。
4)問:何故中有復名意成?
答:從意生故。
謂諸有情或從意生。或從業生。或從異熟生。或從婬欲生。
4.1)從意生者。謂劫初人及諸中有,色無色界并變化身。
4.2)從業生者。謂諸地獄。如契經說:地獄有情,業所繫縛,不能免離。由業而生,不由意樂。
4.3)從異熟生者。謂諸飛鳥及鬼神等。由彼異熟勢輕健故能飛行空。或壁障無礙。
4.4)從婬欲生者。謂六欲天及諸人等。
諸中有身從意生故。乘意行故名為意成。
6.16.入胎
世尊經中作如是說:三事和合,得入母胎。父母俱有染心和合。母身調適無病是時。及健達縛正現在前。此健達縛爾時二心展轉現前,入母胎藏。
1)此中三事和合者。謂父及母并健達縛三事和合。
2)父母俱有染心和合者。謂父及母俱起婬貪,而共合會。
3)母身調適無病是時者。
3.1)謂母起貪身心悅豫,名身調適。
持律者說:由母起貪,身心渾濁。如春夏水,渾濁而流。不能自持名身渾濁。
3.2)母腹清淨,無風熱痰,互增逼切,故名無病。由此九月或十月中任持胎子令不損壞。
3.3)言是時者。謂諸母邑有穢惡事。月月恒有血水流出。此若過多,由稀濕故,不得成胎。此若太少,由乾稠故,亦不成胎。若此血水不少、不多、不乾、不濕。方得成胎,名為是時。是中有者入胎時故。謂母血水於最後時,餘有二滴。父精最後,餘有一滴,展轉和合,方得成胎。
4)及健達縛正現在前者。謂即中有,此處現在前。非於餘處,非前非後。
5)此健達縛爾時二心展轉現前,入母胎藏者。
謂健達縛將入胎時,於父、於母,愛恚二心,展轉現起,方得入胎。
5.1)若男中有,將入胎時,於母起愛,於父起恚。作如是念:若彼丈夫離此處者,我當與此女人交會。作是念已,顛倒想生。見彼丈夫遠離此處,尋自見與女人和合。父母交會精血出時。便謂父精是自所有。見已生喜,而便迷悶。以迷悶故,中有麁重。既麁重已,便入母胎。自見己身在母右脇,向脊蹲坐。爾時中有諸蘊便滅,生有蘊生,名結生已。
5.2)若女中有,將入胎時。於父起愛,於母起恚。作如是念:若彼女人離此處者,我當與此丈夫交會。作是念已,顛倒想生。見彼女人遠離此處,尋自見與丈夫和合。父母交會精血出時。便謂母血是自所有。見已生喜,而便迷悶。以迷悶故,中有麁重。既麁重已,便入母胎。自見己身,在母左脇,向腹蹲坐。爾時中有諸蘊便滅,生有蘊生名結生已。
5.3)諸有情類多起如是顛倒想已,而入母胎。唯除菩薩將入胎時,於父父想,於母母想。雖能正知而於其母,起親附愛。乘斯愛力,便入母胎。餘隨所應,義如前說。
6.17.何處入
1)問:中有何處入於母胎。
有作是說:中有無礙,隨所樂處,而便入胎。
2)問:若中有身無能障礙,如何依住此母胎中?
答:業力所拘,故依此住。有情業力不可思議。無障礙物令有障礙。是故於此不應為難。
應作是說:中有入胎,必從生門,是所愛故。由此理趣,諸雙生者,後生為長。所以者何?先入胎者,必後出故。
3)問:菩薩中有何處入胎?
答:從右脇入,正知入胎,於母母想,無婬愛故。
復有說者,從生門入,諸卵胎生法應爾故。
4)問:輪王、獨覺先中有位,何處入胎?
答:從右脇入,正知入胎,於母母想無婬愛故。
復有說者,從生門入,諸卵胎生法應爾故。
有餘師說:菩薩福慧極增上故。將入胎時,無顛倒想,不起婬愛。輪王獨覺雖有福慧,非極增上。將入胎時,雖無倒想亦起婬愛。故入胎位,必從生門。
6.18.福業
施設論說:若彼父母福業增上。子福業劣不得入胎。若彼父母福業劣薄。子福業勝不得入胎。要父母子三福業等,方得入胎。
問:若富貴丈夫與貧賤女合。或富貴女人與貧賤男合。如何中有亦得入胎?
答:富貴男子與貧賤女人合時,必於自身起下劣想。於彼女人生尊勝想。
富貴女人與貧賤男子合時。必於自身生下劣想。於彼男子起尊勝想。
貧賤男子與富貴女人合時。必於自身生尊勝想。於彼女人起下劣想。
貧賤女人與富貴男子合時。必於自身起尊勝想。於彼男子生下劣想。
子於父母將入胎位應知亦然。故入胎時皆有等義。
6.19.礙
1)問:中有微細一切牆壁、山崖、樹等,皆不能礙。此彼中有為相礙耶?
有作是說:此彼中有亦不相礙。以極微細,相觸身時,不覺知故。
復有說者,此彼中有亦互相礙。以相遇時,此彼展轉,有語言故。
2)問:若爾,寧說中有無礙?答:於餘無礙,非謂中有。
3)問:此彼中有皆相礙耶?
答:自類相礙,非於餘類。謂地獄中有但礙地獄中有。乃至天中有但礙天中有。
有作是說:劣礙於勝,以麁重故。勝不礙劣,以細輕故。
謂地獄中有礙五中有。
傍生中有礙四中有。
鬼界中有礙三中有。
人中有礙二中有。
天中有唯礙天中有。
6.20.疾
1)問:神境通力與中有位諸有所行何者為疾?
有作是言:中有行疾。所以者何?經說業力勝神通故。
如是說者,神境通力行勢迅速,非諸中有。
2)問:若爾,何故經說業力勝神境通?
答:依無障礙,故作是說。不依行勢。
謂佛神通能礙一切有情神通。
獨覺神通除佛能礙諸餘神通。
舍利子神通,除佛、獨覺,能礙一切有情神通。
大目乾連神通,除佛、獨覺及舍利子能礙一切有情神通。
諸利根者神通能礙一切鈍根者神通。
3)無佛、獨覺、一切聲聞。及餘有情、呪術、藥物能礙中有,令不往趣應受生處。
4)然必往彼隨類結生。由此契經說諸業力勝神通力。
5)若依行勢而作論者。應說神通勝於中有。
6.21.見
1)問:中有為能互相見不?答:能互相見。
2)問:誰能見誰?
2.1)有作是說:地獄中有,唯見地獄中有。乃至天中有唯見天中有。
2.2)有餘師說:地獄中有,唯見地獄中有。傍生中有見二中有。鬼界中有見三中有。人中有見四中有。天中有見五中有。
2.3)復有說者,地獄中有見五中有。乃至天中有亦見五中有。
3)問:諸本有眼見中有不?有作是說:地獄、傍生、鬼、人趣眼,不見中有。唯天趣眼能見中有。
4)問:諸天趣眼誰能見誰?
4.1)有作是說:四大王眾天眼,除自上處中有,見下中有。乃至他化自在天眼,除自上處中有,見下中有。初靜慮天眼,除自上處中有,見下中有。乃至第四靜慮天眼,除自上處中有,見下中有。
4.2)復有說者,欲界天眼不見中有。色界天眼能見中有,唯能見下,不見自上。
4.3)若作是說,無生得眼能見第四靜慮中有。
4.4)應作是說:住本有者,諸生得眼皆無能見中有身者。唯極清淨修得天眼能見中有。
問:云何知然?答:契經說故。謂契經說:若男、若女具淨尸羅,修諸善法。彼命終已,得意成身。如白衣光或如明夜。極淨天眼乃能見之。若男、若女毀犯淨戒,作諸惡法。彼命終已,得意成身。如黑羺光或如闇夜。極淨天眼乃能見之。由此故知住本有者諸生得眼,皆無能見中有身者。
6.22.入無間...中有
毘奈耶說:度使魔羅伽誅藥叉、提婆達多、毘盧宅迦。皆即此身陷入無間大地獄中受諸劇苦。
問:此等為受中有身不?
1)答:受中有身。然以迅速難可覺知,故作是說。初一剎那死有蘊滅,中有蘊生。後一剎那,中有蘊滅,生有蘊生。由此迅速難可覺知。
2)有作是說:彼於佛等起重惡行。臨命終時,身極厚重。故此大地不能持彼。如油沃沙即便陷入。既入地已,方乃命終。受中有身,後生地獄。是故說彼皆即此身陷入無間大地獄中。依初陷時,而作是說。
3)有餘師說:彼業猛利未及命終。無間地獄火焰上踊,纏縛彼身,牽入地獄。彼於中路,方乃命終,受中有身。後至地獄,捨中有身,方得生彼。依初去時,而作是說,亦不違理。
6.23.天帝
如契經說:爾時天帝即於佛前說伽他曰:大仙應當知,我即於此座,還得天壽命,唯願尊憶持。
問:天帝爾時有死生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有死生,應受中有。如何時眾恒見彼身。若無死生,如何彼說還得天壽?
1)答:應作是說:彼無死生。
問:若爾善通前所設難。伽他所說當云何通?
1.1)答:依脫惡趣,故作是說。謂佛為彼略說法要。彼見真諦,得預流果。於諸惡趣畢竟解脫。隨意所樂人天受生。故於佛前歡喜踊躍,作諸愛語,說此伽他。如人因他解脫牢獄。隨意所樂,歡娛遊適。還至他所,作如是言:我賴汝恩還得壽命。天帝亦爾。故不相違。
1.2)復次,彼依解脫見道所斷諸煩惱病,故作是說。謂佛為彼略說法要。令斷一切見道所斷諸煩惱病。安住第一無病聖道及道果中。故於佛前歡喜踊躍說此伽他。如人遇醫,重病得愈。隨意受用諸飲食等。還至醫所,作如是言:我賴汝恩還得身命。天帝亦爾。故不相違。
1.3)復次,彼依獲得四神足壽故於佛前,說如是頌。如契經說:苾芻!當知,何等為壽?謂四神足。世尊為彼略說法要。令不起座,得四神足。故於佛前歡喜踊躍。作諸愛語,說此伽他。
1.4)復次,彼依獲得慧命根故,作如是說。如契經說:諸命根中慧命最勝。謂佛為彼略說法要。令得慧命,故於佛前歡喜踊躍。作諸愛語,說此伽他。
問:豈天帝釋先無慧根,今聞法已方乃獲得?答:先雖有慧而是有漏。今得無漏故作是說。
1.5)復次,彼依解脫五種衰相,故作是說。謂諸天中將命終位,先有二種五衰相現。一小二大。
1.5.1)云何名為小五衰相?
一者諸天往來轉動,從嚴身具,出五樂聲。善奏樂人所不能及。將命終位,此聲不起。
有說:復出不如意聲。
二者諸天身光赫弈,晝夜恒照,身無有影。將命終時,身光微昧。
有說:全滅身影便現。
三者諸天膚體細滑,入香池浴,纔出水時,水不著身,如蓮花葉。將命終位,水便著身。
四者諸天種種境界,悉皆殊妙,漂脫諸根。如旋火輪不得暫住。將命終位,專著一境,經於多時,不能捨離。
五者諸天身力強盛,眼嘗不瞬。將命終時,身力虛劣,眼便數瞬。
1.5.2)云何名為大五衰相?
一者衣服先淨今穢。
二者花冠先盛今萎。
三者兩腋忽然流汗。
四者身體欻生臭氣。
五者不樂安住本座。
1.6)前五衰相現已猶可轉。後五衰相現已不可轉。時天帝釋已有五種小衰相現。不久當有大衰相現。心生憂怖,作是念言:誰能救我如是衰厄?我當歸誰得免斯難?作是念已,便自了知。除佛世尊無能救護,尋詣佛所,求哀請救。佛為說法,便得見諦。令彼衰相一時皆滅,故於佛前歡喜踊躍。作諸愛語,說此伽他。
1.7)諸有欲令順現受業引眾同分。彼作是說:天帝即於聽法座上,更新引得命等八根。
諸有欲令順現受業不能引得眾同分者。彼作是說:天帝即於聽法座上,除五衰相,身位如本。由此理趣,故無死生。
2)有餘師說:時天帝釋亦有死生。
問:若爾,善通伽他所說前所設難,當云何通?謂有死生必受中有,如何時眾恒見彼身?
答:一切天中,本有、中有皆是化生。諸化生者死無遺質。中有迅速。故眾不知天帝釋身而有間斷。
問:施設論說:天初生時,如五歲等小兒形量。天懷膝上,欻爾化生。彼天便謂是我男女。此新生天亦言:彼天是我父母。其量既小,如何時眾皆見如本?
2.1)答:初生雖小,生已尋大。時間迅速眾不覺知。
2.2)復有說者,眾雖覺知而作是念:此天帝釋神力自在。於世尊前自現神變。或大或小,不謂死生。
有餘師說:非一切天於初生時身量皆小,如帝釋等。大威德天於初生時及中有位皆如本有,盛年時量。故雖死生而眾不覺。
2.3)如是說者,彼無死生。故二說中,初說為善。經死生者,身心變故。
6.24.轉變
施設論說:劫初時人,有忽腹行,身形既變,共號為蛇。復有欻然生第三牙,身形既變,共號為象。
問:如是轉變有死生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有死生,應受中有。如何眾人不見間斷。若無死生,如何人趣即作傍生?
1)答:應作是說。彼無死生。
問:若爾,善通前所設難。如何人趣即作傍生?
1.1)答:非即人趣轉作傍生。但彼身形前後有異。
1.2)於中,有說:彼恒是人。然宿業因,興衰不定。初福業勝,故作人形。後時食惡,諂曲增故。人形相滅,變作傍生。如或有人被他呪術。變似驢等而實是人。
1.3)復有說者,彼是傍生。然彼適從極光淨歿,乘宿惡業,受傍生趣。前福餘勢,初時似人。後時食惡,諂曲增故。人形相滅,復傍生形。如蝦蟇身,前後轉變。前名科斗,顯黑形圓。後名蝦蟇,形方顯雜。然彼前後俱是傍生。劫初變人應知亦爾。
2)有餘師說:彼有死生。
問:若爾,善通後所設難。前所設難當云何通?謂有死生,必受中有。如何眾人不見間斷?
2.1)答:劫初時人,本有、中有皆是化生。諸化生者死無遺質。中有迅速時人不知。彼所受身而有間斷。
2.2)如是說者,彼無死生故。二說中初說為善。經死生者多忘本事。既憶本事,故非死生。
1. [發智論]四十二
二十二根。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五取蘊。六界。有色、無色法。有見、無見法。有對、無對法。有漏、無漏法。有為、無為法。過去、未來、現在法。善、不善、無記法。欲界、色界、無色界繫法。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見所斷、修所斷、無斷法。四諦。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八智。三三摩地。三重三摩地。三結。三不善根。三漏。四瀑流。四軛。四取。四身繫。五蓋。五結。五順下分結。五順上分結。五見。六愛身。七隨眠。九結。九十八隨眠。
[大毘婆沙論]
二十二根。乃至九十八隨眠。如是四十二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應廣分別。
1.1.二十二根
二十二根者。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根、意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此廣分別。如後根蘊根納息中。
1.2.十八界
十八界者。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1.2.1.廣說、略說
1)此界契經,亦名略說,亦名廣說。
名略說者,對大記經,如大譬喻、大涅槃等。名廣說者。對處契經。
2)彼處契經,亦名略說,亦名廣說。
名略說者,對界契經。
名廣說者,對蘊契經。
3)彼蘊契經,亦名略說,亦名廣說。
名略說者,對處契經。
名廣說者,對諸所有受皆是苦等經。
4)彼諸所有受皆是苦等經。但名略說,不名廣說。
5)有作是說:
此界契經等,亦名略說,亦名廣說。即依自說不對餘經。謂界經中廣說色、心。略說心所故。
彼處契經,亦名略說,亦名廣說。即依自說不對餘經。謂處經中廣說色。略說心、心所故。
彼蘊契經,亦名略說,亦名廣說。即依自說不對餘經。謂蘊經中廣說心所。略說色心故。
彼諸所有受皆是苦契經,但名略說不名廣說。
6)復有說者,
此界契經,名為廣說,亦攝一切法。彼大譬喻、大涅槃等經雖名廣說,而不攝一切法。
彼處契經,雖攝一切法,而非廣說。是處中說故。
彼蘊契經,不名廣說,是略說故。亦不攝一切法,但攝有為,非無為故。
彼諸所有受皆是苦等經,不名廣說,是極略說故。
於中亦有攝一切法者,如說諸法空無我等。
7)有餘師說:
更無略說契經。如世尊說:施有二種。一者法施。二者財施經等。
更無廣說契經。如大譬喻、大涅槃經等。
8)如是諸說,雖各有義。然佛、世尊於所知境。先作廣說,後作略說。謂於所知境先廣說十八界。後即於此略說為十二處。復即於此除無為法略說為五蘊。是名世尊廣略說法。
9)即依如是廣略說法。佛告尊者舍利子言:我於法寶能廣略說。而能解者甚為難得。復依如是廣略說法。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廣略說法,此定當有解法寶者。於如是事應作譬喻。如海龍王久處大海。增長威勢,上昇虛空。興布大雲,遍覆空界。掣電晃曜,震大雷音。普告世間:我當注雨。一切藥草、卉木叢林,聞如是聲,皆大驚慴,咸作是念:此大龍王處大海中,久增威勢。今若注雨,未有息期。我等皆當定為漂沒。爾時,大地聞如是聲,心不驚疑,面無異色。虛懷仰請海龍王言:唯願恣情降注大雨,過百千歲我悉能受。世尊亦爾。曾於過去釋迦牟尼、帝幢、寶髻、然燈、勝觀。乃至最後迦葉波佛所。增長福德、智慧資糧。昇有餘依涅槃空界。興大悲雲遍覆世間。發勝慧電普照一切。虛空非我無畏雷音。遍告所化舍利子等:我於法寶能廣略說,而能解者,甚為難得。時諸所化除舍利子,聞佛此言皆生怯懼,咸作是念:佛得如是昔所未得名句文身,為我等說,恐不能解。唯舍利子六十劫中,增長智見猛利圓滿,猶如大地。聞佛此言,心不驚疑。面無異色,能無所畏,而請佛言:唯願如來廣略說法,此定當有解法寶者。
10)問:亦應有法,非諸聲聞、獨覺境界。彼舍利子何緣無畏作如是請?
10.1)答:彼唯請佛,聲聞所知,非佛所知。聲聞境界,非佛境界。聲聞所行,非佛所行。聲聞根所及,非佛根所及,故不違理。
10.2)復次,知佛開許,故作是請。謂舍利子作如是念:世尊慈悲諸所說法,必應稱量,定有饒益。要於田器,而雨法雨。所雨法雨,終不唐捐。諸所發言,必依法器。若非法器,終不發言。世尊既知我有爾所堪受法器,作如是言。故知世尊開許我請。是故尊者請佛無畏。
11)問:佛為何等所化有情,說蘊、處、界廣略三法?
11.1)答:佛隨所化所愚而說。
謂愚於界者為說十八界。若愚於處者為說十二處。若愚於蘊者為說五蘊。
11.2)復次,世尊所化略有三種。一初習業。二已串修。三超作意。
初習業者為說十八界。已串修者為說十二處。超作意者為說五蘊。
11.3)復次,世尊所化有三種根。謂鈍、中、利。
為鈍根者說十八界。為中根者說十二處。為利根者說五蘊。
11.4)復次,世尊所化有三種智。一者開智。二者說智。三者引智。
為開智者說五蘊。為說智者說十二處。為引智者說十八界。
11.5)復次,世尊所化有三種樂。謂廣、中、略。
為樂廣者說十八界。為樂中者說十二處。為樂略者說五蘊。
11.6)復次,世尊所化有三憍逸。一恃姓憍逸。二恃財憍逸。三恃命憍逸。
恃姓憍逸者為說十八界。謂族姓義是界義。種類貴賤無差別故。
恃財憍逸者為說十二處。謂生門義是處義。隨有所生尋散盡故。
恃命憍逸者為說五蘊。謂積聚義是蘊義。有為積聚尋散滅故。
11.7)復次,世尊所化有三種愚。一者愚色心。二者愚於色。三者愚心所。
愚色心者為說十八界。於此界中廣說色心,略說心所故。
愚於色者為說十二處。於此處中廣說色,略說心心所故。
愚心所者為說五蘊。於此蘊中廣說心所,略說色心故。
11.8)復次,
為計我者說十八界。謂一身中,有多界別,無一我故。
為愚所依及所緣者說十二處。謂分別識有六所依、六所緣故。
為我慢者說五蘊。謂身唯有生滅五蘊,不應恃怙起我慢故。佛為此等所化有情說蘊處界廣略三法。
1.2.2.自性
1)問:此十八界名有十八,實體有幾?
答:此界實體,或有十七,或有十二。
若說六識,便失意界。離六識身,無別意界。故十八界名有十八,實體十七。
若說意界,便失六識。離此意界,無別六識。故十八界名有十八,實體十二。
如名與體。名施設、體施設。名異相、體異相。名異性、體異性。名差別、體差別。名建立、體建立。名覺、體覺。應知亦爾。
2)問:若十八界,名有十八,體或十七,或十二者,云何建立十八界耶?
答:以三事故,建立十八。一以所依。二以能依。三以境界。
以所依故,立六內界。謂眼界乃至意界。
以能依故,立六識界。謂眼識界乃至意識界。
以境界故,立六外界。謂色界乃至法界。
3)問:若以所依、能依、境界各有六故,立十八界有差別者。諸阿羅漢最後念心,應非意界。依彼不能生後識故。
答:彼亦是意界。依彼不能生後識者,非彼為障。但餘緣障故後識不起。設後起者,亦作所依。如有餘緣,不生芽等。豈沃壤地非芽等依。
4)此十八界過去、未來、現在皆具。問:過去可有此十八界。以六識身,無間已滅,名意界故。未來、現在,如何亦有十八界耶?
答:此十八界依相而立。三世各有十八界相。若未來現在識無意界相者,過去識亦應無以相無轉故。
5)問:等無間緣未來未有。現在過去亦應不立。此既得立意界應然。
答:等無間緣依用而立。未來未有等無間法故不可立等無間緣。設立於誰有此緣用?此十八界依相而立。未來雖無識所依用。而已有識可立所依。故此與彼不可為例。
6)諸阿羅漢最後念心。雖非等無間緣,而是意界,准此應知。
7)餘契經中,世尊自說:惡叉聚喻。說此喻已,告諸苾芻:有情身中有多界性,彼亦攝在此十八界。所依、能依、境界攝故。又佛於彼多界經中,說界差別有六十二。彼亦攝在此十八界。即所依等三事攝故。問:何故世尊為眾說彼六十二界?
7.1)答:為對外道,身見為本,有六十二見趣別故。
7.2)又世尊告天帝釋言:憍尸迦!當知。世有種種界,隨各所想,而各執著。隨各執著,而各說之。各言此實,餘皆愚妄。彼亦攝在此十八界。即所依等三事攝故。
7.3)有作是說:彼經諸見以界聲說。皆唯攝在此法界中。
7.4)尊者左受作如是說:以四事故,立十八界。一自性故。二所作故。三能作故。四蘊差別故。
以自性故,建立色界乃至法界。
以所作故,建立眼識界乃至意識界。
以能作故,建立眼界乃至意界。
以蘊差別故,建立十八界。謂色蘊差別,建立十界、一界少分。識蘊差別,建立七心界。三蘊攝在一法界中。如是名為諸界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已說界自性所以今當說。
1.2.3.問:何故名界?界是何義?
答:種族義是界義。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不相似義、分齊義是界義。種種因義是界義。聲論者說:馳流故名界。任持故名界。長養故名界。
1)應知此中種族義是界義者。如一山中有多種族。謂金、銀、銅、鐵、白鑞、鉛、錫、丹青等石、白墡土等異類種族。如是於一相續身中,有十八界異類種族。
2)段義是界義者。如有次第安布段物,得種種名。
謂次第安布材木等段,名為宮、殿、臺、觀、舍等。
次第安布餘甘子等段,名阿摩洛迦。
次第安布竹篾等段,名蓋、扇等。
次第安布骨肉等段,名男女等。
如是次第安布眼等十八界段,名為有情、摩納婆等。
3)分義是界義者。謂男身中有十八分。女等亦爾。即十八界。
4)片義是界義者。謂男身中有十八片。女等亦爾。即十八界。
5)異相義是界義者。謂眼界相異。乃至意識界相異。
6)不相似義是界義者。謂眼界不似餘界。乃至意識界不似餘界。
7)分齊義是界義者。謂眼界分齊異餘十七界。乃至意識界分齊異餘十七界。
8)種種因義是界義者。謂因此故有眼界,非即因此乃至有意識界。乃至因此故有意識界非即因此乃至有眼界。
9)聲論者說:馳流故名界者。謂此諸界馳流三界、五趣、四生,輪轉生死。
10)任持故名界者。謂此諸界任持自性。
11)長養故名界者。謂此諸界長養他性。
是故種族義是界義。乃至長養故名為界。
1.2.4.眼界
已總說界立名所因。今當一一別說其相。
問:眼界云何?答:諸眼於色,已、正、當見。及彼同分是名眼界。
1)已見色者謂過去眼。正見色者謂現在眼。當見色者謂未來眼。
2)及彼同分者,此國諸師說:有四種。
一者過去彼同分眼。謂眼界不見色已滅。
二者現在彼同分眼。謂眼界不見色正滅。
三者未來彼同分眼。謂眼界不見色當滅。
四者未來畢竟不生眼界。
3)外國諸師說:有五種。三如前說。
未來畢竟不生眼界分為二種。一有識屬眼界。二無識屬眼界。
舊外國師同此國說。舊此國師同外國說。
4)諸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同分眼。於餘有情,亦名同分。
諸不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彼同分眼。於餘有情,亦名彼同分。
5)有作是說:諸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同分眼。於餘有情名彼同分。
諸不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彼同分眼。於餘有情亦名彼同分。
6)復有說者,諸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同分眼。於餘有情,非同分,亦非彼同分。
諸不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彼同分眼。於餘有情,非同分,亦非彼同分。
7)彼不應作是說。云何有眼而非同分,非彼同分?應作是說:於三說中,初說應理。
8)問:豈用他眼能見色耶?答:誰說能用他眼見色。
9)問:若無能用他眼見色。如何有情自見色眼,於餘有情亦名同分?
答:以有用眼根恒定故。眼界用者謂能見色。如眼於色有用已滅說為同分。於自於他此同分名恒無改轉。雖無能用他眼見色,而有用眼,恒名同分。正滅、當滅應知亦爾。
10)問:同分眼能見色。彼同分眼不能見色。云何見色眼是不見色眼之同分?不見色眼是彼見色眼之同分耶?
答:彼此二眼互為因故。謂見色眼與不見色眼為因。不見色眼亦與見色眼為因。
復次,彼此二眼互相生故。謂見色眼能生不見色眼。不見色眼復能生見色眼。
復次,彼此二眼互相引故。謂見色眼能引不見色眼。不見色眼復能引見色眼。
復次,彼此二眼互相轉故。謂見色眼能轉不見色眼。不見色眼復能轉見色眼。
復次,彼此二眼互相續故。謂見色眼能續不見色眼。不見色眼復能續見色眼。
復次,見色眼與不見色眼,俱一界攝。俱一處攝。俱一根攝。同一見性故。見色眼是不見色眼之同分。不見色眼復是彼見色眼之同分。如眼界、耳、鼻、舌、身界亦爾。同分、彼同分,品類差別皆相似故。
1.2.5.問:色界云何?
答:諸色為眼已、正、當見及彼同分,是名色界。
1)已所見者謂過去色。正所見者謂現在色。當所見者謂未來色。
2)及彼同分者。謂有四種彼同分色。
一者過去彼同分色。謂色界不為眼所見已滅。
二者現在彼同分色。謂色界不為眼所見正滅。
三者未來彼同分色。謂色界不為眼所見當滅。
四者未來畢竟不生色界。
3)或有色界,於一有情是同分。於二、三、四乃至百千諸有情等亦是同分。
謂此色界,是一有情眼所見。亦是二、三、四乃至百千諸有情等眼所見故。如百千人同觀初月。
3.1)然此色界,於諸緣彼生眼識者名同分。於不緣彼生眼識者名彼同分。
3.2)又如眾中有一伎女,形容端正,眾具莊嚴。諸有緣之起眼識者,彼色界名同分。諸有不緣起眼識者,即彼色界名彼同分。
3.3)又如法師昇座說法。言辭清辯,形貌端嚴。諸有緣之起眼識者,彼色界名同分。諸有不緣起眼識者。即彼色界名彼同分。
4)或有色界,於一有情名彼同分。於二、三、四乃至百千諸有情等亦名彼同分。
謂彼色界,在隱映處,無量有情不能見故。
5)或有色界,一切有情眼所不見。即彼色界於一切時名彼同分。如妙高山中心之色。及大地中大海下色。一切有情無有見者。
5.1)問:彼色豈非天眼境界?答:彼色雖是天眼境界。而無用故,此不觀之。
復次,非一切時,天眼現起。故有彼色,天眼不見。
5.2)問:彼色豈非佛眼境界?答:彼色雖是佛眼境界。而無用故,佛不觀之。
復次,非一切時有佛出世。如今無佛既無佛眼故。有彼色,非佛眼見。
6)問:何故見色眼於自有情名同分。於餘有情亦名同分。而所見色於見者名同分。於不見者名彼同分耶?答:容一色界,多有情見。無一眼界,二有情用故。
6.1)謂有色界,一有情見。容二、三、四乃至百千有情亦見,是共見故。
諸有見者,此色界於彼名同分。諸不見者此色界於彼名彼同分。
6.2)無一眼界,二有情用。況多有情,是不共故。
諸用此眼能見色者,此眼於彼名同分。諸餘有情眼,若見色、若不見色。此眼於彼亦名有作用。眼既是不共。於一切時,相恒定故。
7)如色界,聲、香、味、觸界亦爾。同分、彼同分品類差別,皆相似故。
8)然於此義,或有欲令唯嗅、嘗、覺各自身中諸香、味、觸。
8.1)彼作是說:香、味、觸界,依世俗理。如色界說。謂諸世間作如是語:汝所嗅香,我等亦嗅。汝所嘗味,我等亦嘗。汝所覺觸,我等亦覺。
8.2)依勝義理,香、味、觸界,如眼界說。謂一有情所嗅香界,餘不能嗅。若一有情所嘗味界,餘不能嘗。若一有情所覺觸界,餘不能覺。
8.3)問:若一觸界,二有情身,各在一邊,共所逼觸。豈非勝義如色界說?
答:如是觸界有多極微和集一處。二身逼觸各得一邊,無共得者。故勝義理,如眼界說。香、味、觸界,准此應知。
9)復有欲令亦嗅、嘗、覺他及非情諸香味觸。
9.1)彼作是說:香、味、觸界,若已受用及受用時,依世俗理,如色界說。謂諸世間說共得故。
9.2)依勝義理,如眼界說。一所受用,餘不得故。
9.3)若未受用香、味、觸界。依勝義理,亦有共得,如色界說義。謂在未來,當至現在。有多人等共得義故。
9.4)若依前義,應作是說。香、味、觸界,依世俗理,如色界說。依勝義理,如眼界說。
9.5)若依後義,應作是說。香、味、觸界若已受用及受用時。依世俗理,如色界說。依勝義理,如眼界說。
9.6)若未受用,依勝義理。亦可得言,如色界說。
10)是故諸論皆作是說:如色界,聲、香、味、觸界亦爾。以香、味、觸可共得故。
1.2.6.問:眼識界云何?
答:眼及色為緣所生眼識,是名眼識界。
1)問:眼識生時,除自性,餘一切法皆作緣。何故但眼色為緣?
1.1)答:此中且說增勝緣故。謂若法是眼識所依、所緣者。此中說之,眼是眼識所依。色是眼識所緣。是故偏說。餘法不爾。
1.2)復次,若法是眼識近增上緣者,此中說之。眼及色與眼識作近增上緣。勝眼識上生住異滅。是故偏說。
1.3)復次,若法是眼識不共勝緣者,此中說之。眼及色與眼識作不共勝緣。勝眼識生住異滅。是故偏說。
2)問:眼識亦以色為緣生。何故名眼識不名色識耶?
答:亦有經說此名色識。如說:色界為緣生色識。乃至法界為緣生法識。
問:但有一經作如是說。餘一切經皆說眼識。如何不說名色識耶?
2.1)答:眼是內故,但名眼識。色是外故,不名色識。
2.2)復次,眼是所依故但名眼識。色是所緣故不名色識。
2.3)復次,眼是根故但名眼識。色是根義故不名色識。
2.4)復次,眼是有境故但名眼識。色是境故不名色識。
2.5)復次,眼是不共故但名眼識。色是共故不名色識。
2.6)復次,諸立名者皆就所依,顯所立名,有差別故。
眼是識所依根故,但名眼識。乃至意是意識所依根故,但名意識。
如聲唯就所依立名,顯所立名,有差別故。如依鼓起,但名鼓聲。若依貝起,但名貝聲。依箜篌等應知亦爾。
3)問:眼等六識皆依意生。何緣前五不名意識?
答:若法是識不雜、不共、不亂所依識名依。
彼眼是眼識不雜、不共、不亂所依,故名眼識。
廣說乃至身是身識不雜、不共、不亂所依,故名身識。
意是五識雜、共、亂依。是故前五不名意識。
4)問:若爾。意識亦應不說名意識耶?
答:意識更無不雜、不共、不亂所依如前五識。是故但說名為意識。以是因緣應作四句。
有法是眼識所依非等無間緣。謂俱生眼。
有法是眼識等無間緣非所依。謂無間已滅諸心所法。
有法是眼識所依亦是等無間緣。謂無間已滅意界。
有法非眼識所依亦非等無間緣。謂除前相。
乃至身識四句亦爾。若法是意識所依亦是等無間緣。
有法是意識等無間緣而非所依。謂無間已滅諸心所法。
5)尊者世友亦作是說:眼識亦以色為緣生。何緣眼識不名色識?
5.1)答:眼是眼識所依。色不爾故。
5.2)復次,眼是眼識勝緣。色不爾故。
5.3)復次,眼唯墮自相續。色不定故。
5.4)復次,眼唯在近。色不定故。
5.5)復次,眼唯在內。色不定故。
5.6)復次,眼是不共。色不爾故。
5.7)復次,眼唯有執受。色不定故。
5.8)復次,眼有損益,識隨損益。色不爾故。
問:色若有損益,識亦隨損益。若無色者,眼識不生,亦應名色識。何緣但說名眼識耶?
答:此不應例。所以者何?有眼根者,雖一色壞,更緣餘色,眼識可生。若無眼根,雖有多色,恒現在轉,眼識不生。是故眼識損益,隨根不隨於色。
5.9)復次,眼有下中上,識隨下中上。色不爾故。
5.10)復次,眼是不共。色不定故。
有緣一界色生二界眼識。無依一界眼生二界眼識故。
有緣一趣色生五趣眼識。無依一趣眼生二趣眼識。況有多故。
有緣一生色生四生眼識。無依一生眼生二生眼識。況有多故。
5.11)復次,眼是眼識勝增上緣。色不爾故。
6)大德說曰:若眼有留難,識亦有留難。若眼無留難,識亦無留難。故名眼識不名色識。
問:若色有留難,眼識亦有留難。無所緣色,眼識不生故。
答:色有眾多。眼唯有一。不應為例。謂若有眼,雖一色壞,而緣第二,眼識得生。若第二壞,緣第三色,眼識得生。餘壞緣餘,生識亦爾。
若一身中眼根壞者,設有無量那庾多色正現在前。緣彼眼識,皆不得生。是故眼識不名色識。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7)問:有契經言:眼所識色。此有何意?諸色但是眼識所識。眼根不能了別色故。
7.1)答:彼於所依,顯能依事,故不違理。謂佛世尊或於所依顯能依事。或於能依顯所依事。
於所依顯能依事者。如彼經言:眼所識色。
於能依顯所依事者。如有處說: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名所見。
7.2)復次,彼經應言:眼識所識色。誦者錯謬,故彼但言眼所識色。
7.3)復次,彼經應言:眼識所識色。略去中間,故但說眼所識色。如說牛車、擇滅等故。
7.4)復次,彼契經中,依勝具說故不違理。如伎、染、書,依勝具說。此亦如是。
如作伎樂時,雖有樂具及諸子女并餘助伴。而伎樂主,偏得其名。是勝具故。
又如染衣等時,非無水器、染師、助伴。而彼染色,偏得其名。是勝具故。
又如書時,非無水墨、盛貯墨器及人葉等。而筆勝故,偏得其名。
此亦如是。雖識色時,有多識具,謂空、明等。而眼勝故,偏得其名。故彼經說眼所識色。
7.5)復次,眼是識色所依止故。彼契經言:眼所識色。如言道路是商侶等所應行處。然彼道路但是腳足所應行處。彼商侶等是彼腳足所依止故,偏得其名。此亦如是。如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亦爾。緣生立名,釋通經義,皆相似故。
1.2.7.問:意界云何?
答:諸意於法,已、正、當了及彼同分,是名意界。
1)已了法者謂過去意界。正了法者謂現在意界。當了法者謂未來意界。
2)及彼同分者謂未來畢竟不生意界。無有過去、現在意界是彼同分。心心所法必託所緣,方能起故。由此未來當生意界,亦必是同分。
3)問:意界若緣十七界起,是同分不?
答:亦是同分。如眼界等,有見等用,必是同分。意界亦爾,有了用者即名同分。
1.2.8.問:法界云何?
答:諸法為意已、正、當了,是名法界。
已為意了者謂諸法界已為過去意界所了。
正為意了者謂諸法界正為現在意界所了。
當為意了者謂諸法界當為未來意界所了。
1)問:法界為有彼同分不?答:無。所以者何?
以無有法,非去來今無量意識所了別故。有意識起,一剎那中,唯除自性、相應、俱有。了別所餘一切法故。
2)問:餘十七界亦是意識所了別境,應皆是同分。便無彼同分,如何說有彼同分耶?
答:餘十七界不依意識立為同分及彼同分。但依各別根境相對。謂眼對色,色對眼。乃至身對觸觸對身。
3)問:若爾,意界及意識界,唯應對法界,立同分、彼同分。是則緣餘十七界者,應非同分?
3.1)答:理應如是。然以意界及意識界能通了別一切法故。依自作用,立為同分。如眼等根有見等用,必不立為彼同分故。
3.2)有餘師說:法界總攝一切法盡。以十七界亦名法故,無斯過失。
3.3)彼不應作是說。法名雖通,而法界別故。由此前說,於理為善。
4)此中應作頗設問答。頗有俱有法,有是同分,有是彼同分耶?
答:有。謂彼同分十七界上生住異滅。法界攝故,恒名同分。
5)頗有相應、俱有法,有是同分,有是彼同分耶?
答:有。謂未來不生意界、意識界等是彼同分。彼相應心所法及彼隨轉色、不相應行,法界攝故,恒名同分。
1.2.9.問:意識界云何?
答:意及法為緣所生意識是名意識界。此中問答分別如眼識界應知。
1)問:何緣六識界不說彼同分?
1.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1.2)復次,六識界是生所顯。依生建立彼同分心是不生故,唯說同分。
1.3)復次,六識界是用所顯。依用建立彼同分心無作用故,唯說同分。
1.4)復次,六識界皆是意界攝。已說意界有彼同分。應知即已說六識界。故不復說。
2)問:若爾,不應立六識界。此六即是意界攝故。
答:雖即意界,而為建立。根境識三各有六故。復別說有六識差別。
1.2.10.問:諸契經中說心、意、識。如是三種差別云何?
1)或有說者,無有差別。心即是意,意即是識。此三聲別,義無異故。
1.1)如火名火亦名焰頂。亦名熾然。亦名生明。亦名受祀。亦名能熟。亦名黑路。亦名鑽息。亦名烟幢。亦名金相。如是一火有十種名。聲雖有異,而體無別。
1.2)如天帝釋亦名鑠羯羅。亦名補爛達羅。亦名莫伽梵。亦名婆颯縛。亦名憍尸迦。亦名設芝夫。亦名印達羅。亦名千眼。亦名三十三天尊。如是一主有十種名。聲雖有異,而體無別。
1.3)如對法中說受名受。亦名等受。亦名別受。亦名覺受。亦名受趣。如是一受有五種名。聲雖有異,而體無別。故契經說心、意、識三。聲雖有異,而無差別。
2)復有說者,心、意、識三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名心、名意、名識,異故。
3)復次,世亦差別。謂過去名意。未來名心。現在名識故。
4)復次,施設亦有差別。謂界中施設心。處中施設意。蘊中施設識故。
5)復次,義亦有差別。謂心是種族義。意是生門義。識是積聚義。
6)復次,業亦有差別。
6.1)謂遠行是心業。如有頌曰:能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調伏此心者,解脫大怖畏。
6.2)前行是意業。如有頌曰: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淨言作,苦樂如影隨。
6.3)續生是識業。如契經說:入母胎時,識若無者。羯剌藍等不得成就。故知續生是識業用。
7)復次,
7.1)彩畫是心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諸傍生趣由心彩畫,有種種色。
7.2)歸趣是意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是五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意根總領受彼所行境界。意歸趣彼,作諸事業。
7.3)了別是識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識能了別種種境事。
8)復次,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
9)脇尊者言:滋長、分割是心業。思量、思惟是意業。分別、解了是識業。
應知此中滋長者是有漏心。分割者是無漏心。思量者是有漏意。思惟者是無漏意。分別者是有漏識。解了者是無漏識。心、意、識三是謂差別。
1.2.11.問:眼、色、眼識界,為必同繫?為亦有異繫耶?
答:如是三種,或有同繫,或有異繫。
1)云何同繫?
1.1)謂生欲界,以欲界眼,見欲界色時。彼欲界眼、欲界色,生欲界眼識。
即彼以初靜慮眼,見初靜慮色時。彼初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1.2)若生初靜慮,以初靜慮眼,見初靜慮色時。彼初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是名同繫。
2)云何異繫?
2.1)謂生欲界,以初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初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2.2)即彼以第二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第二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初靜慮色時,彼第二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第二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2.3)即彼以第三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第三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初靜慮色時。彼第三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第三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三靜慮色時。彼第三靜慮眼、第三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2.4)即彼以第四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第四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初靜慮色時。彼第四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第四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三靜慮色時。彼第四靜慮眼、第三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四靜慮色時。彼第四靜慮眼、第四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2.5)若生初靜慮,以初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初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所餘廣說如生欲界。
2.6)若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廣說隨相應知。
3)頗有異繫眼、異繫色,生異繫眼識耶?
答:有。
3.1)謂以第二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第二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3.2)以第三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第三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3.3)見第二靜慮色時。彼第三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3.4)以第四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第四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第四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三靜慮色時。彼第四靜慮眼、第三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如是三種各異地繫。是謂眼色識同繫、異繫義。
1.2.12.問:身、眼、色、眼識界為必同繫?為亦有異繫耶?
答:如是四種或有同繫或有異繫。
1)云何同繫?
謂生欲界,以欲界眼,見欲界色時。彼欲界身、欲界眼、欲界色,生欲界眼識。
若生初靜慮,以初靜慮眼,見初靜慮色時。彼初靜慮身、初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是謂同繫。
2)云何異繫?
2.1)謂生欲界,以初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欲界身、初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初靜慮色時。彼欲界身、初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2.2)即彼以第二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欲界身、第二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初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二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二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2.3)即彼以第三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欲界身、第三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初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三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三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三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三靜慮眼、第三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2.4)即彼以第四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欲界身、第四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初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四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四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三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四靜慮眼、第三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四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四靜慮眼、第四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2.5)若生初靜慮,以初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初靜慮身、初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2.6)即彼以第二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初靜慮身、第二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初靜慮色時。彼初靜慮身、第二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初靜慮身、第二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2.7)即彼以第三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初靜慮身、第三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初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三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初靜慮身、第三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三靜慮色時。彼初靜慮身、第三靜慮眼、第三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2.8)即彼以第四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初靜慮身、第四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初靜慮色時。彼初靜慮身、第四靜慮眼、初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初靜慮身、第四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三靜慮色時。彼初靜慮身、第四靜慮眼、第三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四靜慮色時。彼初靜慮身、第四靜慮眼、第四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2.9)如生初靜慮。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廣說隨相應知。有差別者。
若生第二靜慮,應一切時說第二靜慮身。
若生第三靜慮,應一切時說第三靜慮身。
若生第四靜慮,應一切時說第四靜慮身。
3)頗有異繫身、異繫眼、異繫色,生異繫眼識耶?
答:有。
3.1)謂生欲界,以第三靜慮眼,見第二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三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3.2)即彼以第四靜慮眼,見第二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四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三靜慮色時。彼欲界身、第四靜慮眼、第三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3.3)若生第二靜慮。以第三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第二靜慮身、第三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3.4)即彼以第四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第二靜慮身、第四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三靜慮色時。彼第二靜慮身、第四靜慮眼、第三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3.5)若生第三靜慮,以第四靜慮眼,見欲界色時。彼第三靜慮身、第四靜慮眼、欲界色,生初靜慮眼識。
見第二靜慮色時。彼第三靜慮身、第四靜慮眼、第二靜慮色,生初靜慮眼識。
4)如是四種各異地繫。是謂身、眼、色、識同繫、異繫義。
5)如說眼界、色界、眼識界及與身同繫、異繫。如是耳界、聲界、耳識界及與身同繫、異繫,廣說隨相應知。
1.2.13.問:鼻、香、鼻識界。為必同繫?為亦有異繫耶?
1)答:如是三種唯有同繫。謂欲界鼻、欲界香,生欲界鼻識。雖有餘繫鼻,而無香鼻識。故此不說。
2)問:身、鼻、香、鼻識界為必同繫?為亦有異繫耶?
答:如是四種唯有同繫。謂欲界身、欲界鼻、欲界香,生欲界鼻識。雖有餘繫身及鼻界,而無香、鼻識,故此不說。
3)如鼻界、香界、鼻識界及與身唯同繫。如是舌界、味界、舌識界及與身唯有同繫。廣說隨相應知。
1.2.14.問:身、觸、身識界為必同繫?為亦有異繫耶?
答:如是三種。或有同繫或有異繫。
1)云何同繫?
謂生欲界,彼欲界身、欲界觸,生欲界身識。
若生初靜慮,彼初靜慮身、初靜慮觸,生初靜慮身識。是謂同繫。
2)云何異繫?
謂生第二靜慮,彼第二靜慮身、第二靜慮觸,生初靜慮身識。
若生第三靜慮,彼第三靜慮身、第三靜慮觸,生初靜慮身識。
若生第四靜慮,彼第四靜慮身、第四靜慮觸,生初靜慮身識。
3)是謂異繫身觸,必無異地繫義。以根境合,方生識故。根境麁細,必相似故。
4)此中無四相對同異身界無別所依身故。
1.2.15.問:意、法、意識界。為必同繫。為亦有異繫耶?
答:如是三種,或有同繫,或有異繫。
1)云何同繫?
謂欲界意、欲界法,生欲界意識。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意、非想非非想處法,生非想非非想處意識。是謂同繫。
2)云何異繫?
2.1)有作是說:欲界善心無間唯有未至定現在前。未至定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
2.2)或有說者,欲界善心無間有未至定或初靜慮現在前。彼二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
2.3)復有說者。欲界善心無間有未至定或初靜慮或靜慮中間現在前。彼三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
2.4)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欲界善心無間有未至定或初靜慮或靜慮中間或第二靜慮現在前。彼四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如超定時,初靜慮等無間超第二靜慮等而第三靜慮等現在前故。
2.5)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定不定心,相生異故。
3)應作是說:欲界善心無間有未至定或初靜慮現在前。彼二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
彼無間勢力唯能至此故。
3.1)謂欲界善心無間或未至定或初靜慮現在前時。彼欲界意、初靜慮地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彼二無間欲界善心現在前時。彼初靜慮地意、欲界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3.2)初靜慮無間順次入第二靜慮時。彼初靜慮意、第二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第二靜慮無間逆次入初靜慮時。彼第二靜慮意、初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3.3)第二靜慮無間順次入第三靜慮時。彼第二靜慮意、第三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第三靜慮無間逆次入第二靜慮時。彼第三靜慮意、第二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3.4)第三靜慮無間順次入第四靜慮時。彼第三靜慮意、第四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第四靜慮無間逆次入第三靜慮時。彼第四靜慮意、第三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3.5)第四靜慮無間順次入空無邊處時。彼第四靜慮意、空無邊處意識、法。或無色界繫或不繫。
空無邊處無間逆次入第四靜慮時。彼空無邊處意、第四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3.6)空無邊處無間順次入識無邊處時。彼空無邊處意、識無邊處意識、法。或識無邊處繫或無所有處繫。或非想非非想處繫。或不繫。
識無邊處無間逆次入空無邊處時。彼識無邊處意、空無邊處意識、法。或無色界繫或不繫。
3.7)識無邊處無間順次入無所有處時。彼識無邊處意、無所有處意識、法。或無所有處繫。或非想非非想處繫。或不繫。
無所有處無間逆次入識無邊處時。彼無所有處意、識無邊處意識、法。或識無邊處繫或無所有處繫。或非想非非想處繫。或不繫。
3.8)無所有處無間順次入非想非非想處時。彼無所有處意、非想非非想處意識、法。或非想非非想處繫。或不繫。
非想非非想處無間逆次入無所有處時。彼非想非非想處意、無所有處意識、法。或無所有處繫。或非想非非想處繫。或不繫。
3.9)初靜慮無間順超入第三靜慮時。彼初靜慮意、第三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第三靜慮無間逆超入初靜慮時。彼第三靜慮意、初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3.10)乃至識無邊處無間順超入非想非非想處時。彼識無邊處意、非想非非想處意識、法。或非想非非想處繫。或不繫。
非想非非想處無間逆超入識無邊處時。彼非想非非想處意、識無邊處意識、法。或識無邊處繫。或無所有處繫。或非想非非想處繫。或不繫。餘地隨相皆應廣說。
4)如是已說順逆入定。次復應說入定、定果。此中定果者十四變化心。
謂欲界、初靜慮各有四。第二靜慮有三。第三靜慮有二。第四靜慮有一。
4.1)且欲界有四變化心者。謂初靜慮果乃至第四靜慮果。此四變化心無間淨四靜慮現在前。淨四靜慮無間此四變化心現在前。
4.2)欲界初靜慮果變化心無間淨初靜慮現在前時。彼欲界意、初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淨初靜慮無間欲界初靜慮果變化心現在前時。彼初靜慮意、欲界意識、法。即所變化或四處或二處。
4.3)如是乃至欲界第四靜慮果變化心無間淨第四靜慮現在前時。彼欲界意、第四靜慮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淨第四靜慮無間欲界第四靜慮果變化心現在前時。彼第四靜慮意、欲界意識、法。即所變化或四處或二處。
4.4)餘十靜慮果變化心對淨靜慮廣說,隨相應知。
5)如是已說入定、定果。次復應說命終受生。
5.1)謂欲界歿,生初靜慮時。彼欲界意、初靜慮意識、法。或上八地繫。或不繫。
5.2)初靜慮歿,生欲界時。彼初靜慮意、欲界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5.3)欲界歿,乃至生非想非非想處時。彼欲界意、非想非非想處意識、法。或非想非非想處繫或不繫。
5.4)非想非非想處歿,乃至生欲界時。彼非想非非想處意、欲界意識、法。或三界繫。或不繫。
5.5)乃至無所有處歿,生非想非非想處時。彼無所有處意、非想非非想處意識、法。或非想非非想處繫。或不繫。
5.6)非想非非想處歿,生無所有處時。彼非想非非想處意、無所有處意識、法。或無所有處繫或非想非非想處繫。或不繫。是謂異繫。
6)此中無四相對同異。以意界等通在九地。不必依止色身起故。
1.2.16.問:此六識身幾有分別?幾無分別?
答:前五識身唯無分別。第六識身或有分別,或無分別。且在定者,皆無分別。不在定者,容有分別。計度分別遍與不定意識俱故。此中且說眼識後起分別意識。
問:以欲界眼,見欲界色。及以色界眼,見欲、色界色時。於彼色起幾種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幾種分別意識?
1)答:已斷善根者,
眼見色時。於彼色起二種眼識。謂染污、無覆無記。
此後於彼,復起三種分別意識。謂善、染污、無覆無記。
2)不斷善根者,若諸異生未離欲界染。
眼見色時,於彼色起三種眼識。謂善、染污、無覆無記。
此後於彼,復起欲界三種分別意識。謂善、染污、無覆無記。
3)即彼若生欲界,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
3.1)以欲界眼,見諸色時,於彼色起二種眼識。謂除染污。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
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初靜慮二種。不退法者,欲界、初靜慮各二種。謂除染污。
3.2)即彼以初靜慮眼,
+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初靜慮二種,除染污。欲界若退法者三種。不退法者二種。
+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初靜慮三種。欲界若退法者二種。除無記。不退法者唯善。
4)即彼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
4.1)以初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初靜慮二種。不退法者欲界二種。初靜慮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二種。初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初靜慮各唯善。
4.2)即彼以第二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前二靜慮各二種。不退法者欲界、第二靜慮各二種。初靜慮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第二靜慮各二種。初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初靜慮各唯善。第二靜慮二種。
+3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初靜慮各二種。第二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初靜慮各唯善。第二靜慮三種。
5)即彼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
5.1)以初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前三靜慮各二種。不退法者欲界及第三靜慮各二種。前二靜慮各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第二、第三靜慮各二種。初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二靜慮各唯善。第三靜慮二種。
5.2)即彼以第二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前二靜慮各二種。不退法者欲界二種。前二靜慮各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第二靜慮各二種。初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二靜慮各唯善。
+3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初靜慮各二種。第二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二靜慮各唯善。
5.3)即彼以第三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前三靜慮各二種。不退法者欲界、第三靜慮各二種。前二靜慮各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第二、第三靜慮各二種。初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二靜慮各唯善。第三靜慮二種。
+3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初第三靜慮各二種。第二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二靜慮各唯善。第三靜慮二種。
+4見第三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前二靜慮各二種。第三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二靜慮各唯善。第三靜慮三種。
6)即彼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
6.1)以初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四靜慮各二種。不退法者欲界及第四靜慮各二種。前三靜慮各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後三靜慮各二種。初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唯善。第四靜慮二種。
6.2)即彼以第二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四靜慮各二種。不退法者欲界、第四靜慮各二種。前三靜慮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後三靜慮各二種。初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唯善。第四靜慮二種。
+3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初、第三、第四靜慮各二種。第二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唯善。第四靜慮二種。
6.3)即彼以第三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四靜慮各二種。不退法者欲界、第四靜慮各二種。前三靜慮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後三靜慮各二種。初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唯善。第四靜慮二種。
+3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初、第三、第四靜慮各二種。第二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唯善。第四靜慮二種。
+4見第三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初、第二、第四靜慮各二種。第三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唯善。第四靜慮二種。
6.4)即彼以第四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四靜慮各二種。不退法者欲界、第四靜慮各二種。前三靜慮各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後三靜慮各二種。初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唯善。第四靜慮二種。
+3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初、第三、第四靜慮各二種。第二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唯善。第四靜慮二種。
+4見第三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初、第二、第四靜慮各二種。第三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唯善。第四靜慮二種。
+5見第四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二種。第四靜慮三種。不退法者欲界及前三靜慮各唯善。第四靜慮三種。
7)即彼若已離第四靜慮染。以四靜慮眼,見五地色。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及五地分別意識多少。隨相應知。此中已離初靜慮染等,以欲界眼見諸色時。於彼色起眼識分別。准前易了,故不復說。
1.2.17.異生
1)若諸異生,生初靜慮。未離初靜慮染。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二種眼識除染污。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三種。初靜慮二種。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三種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二種。初靜慮三種。
2)即彼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
2.1)以初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眼識分別。廣說如前。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二種眼識。所起分別如前應知。
2.2)即彼以第二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三種。前二靜慮二種。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及第二靜慮各二種。初靜慮三種。
+3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及初靜慮各二種。第二靜慮三種。
3)即彼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以三地眼見四地色。
4)或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
5)或已離第四靜慮染。以四地眼見五地色。於彼色起眼識分別。准前應知。
6)如說異生生初靜慮。如是即彼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一一廣說隨相應知。已說異生。
1.2.18.聖者生欲界
1)若諸聖者,未離欲界染。
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三種眼識。此後於彼復起欲界三種分別。
2)即彼若生欲界,已離欲界染,未離初靜慮染。
2.1)以欲界眼,
見諸色時。於彼色起二種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初靜慮二種。不退法者欲界、初靜慮各二種。
2.2)即彼以初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初靜慮二種。欲界若退法者三種。不退法者二種。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初靜慮三種。欲界唯善。
3)即彼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
3.1)以初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初靜慮二種。不退法者欲界二種。初靜慮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唯善。初靜慮若退法者三種。不退法者唯善。
3.2)即彼以第二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若退法者欲界三種。前二靜慮各二種。不退法者欲界、第二靜慮各二種。初靜慮唯善。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唯善。第二靜慮二種。初靜慮若退法者三種。不退法者唯善。
+3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欲界、初靜慮各唯善。第二靜慮三種。
4)即彼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以三地眼見四地色。
5)或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
6)或已離第四靜慮染。以四地眼見五地色。於彼色起眼識分別。隨相應知。
7)此中已離初靜慮染等。以欲界眼,見諸色時。於彼色起眼識分別。准前易了,故不復說。
1.2.19.聖者生色界
1)已說聖者生欲界。即彼若生初靜慮,未離初靜慮染。
+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二種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初靜慮二種分別。
+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三種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初靜慮三種分別。
2)即彼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第二靜慮染。
2.1)以初靜慮眼,
+1見欲界色時。於彼色起眼識分別。准前應知。
+2見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二種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前二靜慮二種分別。
2.2)即彼以第二靜慮眼,
+見欲界、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前二靜慮各二種分別。
+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初靜慮唯善。第二靜慮三種
3)即彼已離第二靜慮染,未離第三靜慮染。
3.1)以初靜慮眼,見欲界、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眼識分別准前應知。
3.2)即彼以第二靜慮眼,
+見欲界、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初及第三靜慮各二種。第二靜慮唯善。
+2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前二靜慮各唯善。第三靜慮二種。
3.3)即彼以第三靜慮眼,
+見欲界、初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初及第三靜慮各二種。第二靜慮唯善。
+見第二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前二靜慮各唯善。第三靜慮二種。
+見第三靜慮色時。於彼色起無覆無記眼識。此後於彼復起分別意識。前二靜慮各唯善。第三靜慮三種。
4)即彼已離第三靜慮染。未離第四靜慮染。
5)或已離第四靜慮染。以四地眼見五地色時。於彼色起眼識分別。隨相應知。
6)如說聖者生初靜慮。如是即彼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一一廣說隨相應知。
1.2.20.自地、他地
1)此中眼識,依自地眼,緣下地色,容有二種謂除染污。緣自地色,容有三種。若依上地眼,唯無覆無記。善、染污眼識,唯生自地,容現在前。由此必定繫屬生故。
2)善分別意識,能緣一切自、上、下地。染污分別意識,唯能緣自、上地。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能緣自、下地。善及染污分別意識生自、下地,容現在前,非生上地。無覆無記分別意識,唯生自地容現在前。由此必定繫屬生故。
3)眼識後起分別意識,非唯一生。設經多生,緣所見色,亦得起故。
4)問:何緣生在後三靜慮,而得現起初靜慮眼識耶?
4.1)譬喻者說:誰說生在後三靜慮,而能現起初靜慮地眼等諸識?然後三靜慮自有眼等識,依自地根了自下境。若不爾者,云何生上作巧方便,引初靜慮眼等諸識令現在前?
4.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應作是說:後三靜慮無眼等識。所以者何?無尋伺故。眼等五識恒與尋伺相應起故。
5)問:何緣生在後三靜慮,不引欲界眼等諸識令現在前,而但引起初靜慮識?
5.1)有作是說:欲界劣故,生在勝地,不欲引彼眼等諸識令現在前。
5.2)有餘師說:彼界別故。謂欲界繫眼等諸識,與上地根不同界繫。
初靜慮識與上地根雖不同地。而界同故,亦依彼起。
5.3)或有說者,欲界眼等識非修果、非通果故。依上地根,不得現起。
初靜慮眼等識是修果、是通果故。依上地根,亦得現起。
5.4)復有說者,欲界眼等識非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故。依上地根,不得現起。
初靜慮眼等識是定界、是修地、是離染地故。依上地根,亦得現起。
5.5)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生後三靜慮,得起初靜慮眼等諸識,不起欲界。
6)如說眼識依諸地、根,了諸地色,引意識中三種分別數有多少。耳等諸識,准此應知。
1.2.21.成就
1)問:諸成就眼界,亦成就色界耶?
答:若成就眼界,亦成就色界。有成就色界,不成就眼界。謂生欲界,若未得眼。或得已失。
未得眼者。謂羯剌藍等位及生盲者。
得已失者。謂得眼已或腐爛。或被挑或蟲食。或餘緣壞。
2)問:諸成就眼界,亦成就眼識界耶?答:應作四句。
2.1)有成就眼界,不成就眼識界。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不現在前。
2.2)有成就眼識界,不成就眼界。謂生欲界,若未得眼,或得已失。
2.3)有成就眼界,亦成就眼識界。
謂生欲界已得眼而不失。或生初靜慮。或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現在前。
2.4)有不成就眼界,亦不成就眼識界。謂生無色界。
3)問:諸成就色界,亦成就眼識界耶?
答:若成就眼識界,亦成就色界。
有成就色界,不成就眼識界。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不現在前。
4)問:若不成就眼界,亦不成就色界耶?
答:若不成就色界,亦不成就眼界。
有不成就眼界,非不成就色界。謂生欲界若未得眼或得已失。
5)問:諸不成就眼界,亦不成就眼識界耶?答:應作四句。
5.1)有不成就眼界,非不成就眼識界。謂生欲界若未得眼。或得已失。
5.2)有不成就眼識界,非不成就眼界。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不現在前。
5.3)有不成就眼界,亦不成就眼識界。謂生無色界。
5.4)有非不成就眼界,亦非不成就眼識界。
謂生欲界已得眼而不失。或生初靜慮。或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現在前。
6)問:諸不成就色界,亦不成就眼識界耶?
答:若不成就色界。亦不成就眼識界。
有不成就眼識界,非不成就色界。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不現在前。
7)問:諸眼界不成就得成就,亦色界耶?
答:若色界不成就得成就,眼界亦爾。
有眼界不成就得成就,非色界。謂生欲界,漸得眼界。
8)問:諸眼界不成就得成就,亦眼識界耶?答:應作四句。
8.1)有眼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識界。
謂無色界歿,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或生欲界,漸得眼界。
8.2)有眼識界不成就得成就,非眼界。
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現在前。或從彼歿,生欲界及初靜慮。
8.3)有眼界不成就得成就,亦眼識界。謂無色界歿生欲界及初靜慮。
8.4)有眼界非不成就得成就,亦非眼識界。謂除前相。
9)問:諸色界不成就得成就,亦眼識界耶?答:應作四句。
9.1)有色界不成就成就,非眼識界。謂無色界歿,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
9.2)有眼識界不成就得成就,非色界。
謂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眼識界現在前。或從彼歿,生欲界及初靜慮。
9.3)有色界不成就得成就,亦眼識界。謂無色界歿,生欲界及初靜慮。
9.4)有色界非不成就得成就,亦非眼識界。謂除前相。
10)問:諸眼界成就得不成就,亦色界耶?答:應作四句。
10.1)有眼界成就得不成就,非色界。謂生欲界已得眼而失。
10.2)有色界成就得不成就,非眼界。謂欲界無眼者歿,生無色界。
10.3)有眼界成就得不成就,亦色界。謂欲界有眼者歿,生無色界。或色界歿,生無色界。
10.4)有眼界非成就得不成就,亦非色界。謂除前相。
11)問:諸眼界成就得不成就,亦眼識界耶?答:應作四句。
11.1)有眼界成就得不成就,非眼識界。謂生欲界已得眼而失。或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歿,生無色界。
11.2)有眼識界成就得不成就,非眼界。謂欲界無眼者歿,生無色界。或欲界、初靜慮歿,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或即住彼眼識界已現在前而斷。
11.3)有眼界成就得不成就,亦眼識界。謂欲界有眼者歿,生無色界。或初靜慮歿,生無色界。
11.4)有眼界非成就得不成就,亦非眼識界。謂除前相。
12)問:諸色界成就得不成就,亦眼識界耶?答:應作四句。
12.1)有色界成就得不成就,非眼識界。謂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歿,生無色界。
12.2)有眼識界成就得不成就,非色界。謂欲界、初靜慮歿,生第二、第三、第四靜慮。或即住彼眼識界已現在前而斷。
12.3)有色界成就得不成就,亦眼識界。謂欲界、初靜慮歿,生無色界。
12.4)有色界非成就得不成就,亦非眼識界。謂除前相。
13)如眼界、色界、眼識界,展轉相對有十二論。如是耳界、聲界、耳識界,展轉相對。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展轉相對亦各應有十二論。如是則說同分對同分。若不同分對不同分。
14)應作是說:眼界、色界、眼識界,有五種三論。耳界、聲界、耳識界有四種三論。鼻界、香界、鼻識界有三種三論。舌界、味界、舌識界有二種三論。身界、觸界、身識界有一種三論。如是一一隨相應知。
1.3.十二處
十二處者,謂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
1.3.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
謂契經說:有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合掌恭敬慰問佛已,退坐一面。而白佛言:喬答摩尊!常為眾說一切。云何一切?齊何施設此一切言。佛告生聞婆羅門曰:我說一切,即十二處。所謂眼處乃至法處。如來齊此施設一切。若有沙門、婆羅門等作如是說:我能捨佛所說一切,別更施設有一切言。彼但有語,而無實義。若還問之,便不能了。後自思審,轉生迷悶。所以者何?非彼境故。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1.3.2.處自性
1)問:若作是說:言一切者謂十八界。或作是說:言一切者謂五蘊及無為。或作是說:言一切者謂四諦及虛空、非擇滅。或作是說:言一切者謂名與色。如是等說豈但有語而無實義?
答:此中遮義,不遮於文。但遮義施設,不遮文施設。佛意說言一切法性,皆攝入此十二處中。若有說言:我能施設別更有法,不攝在此十二處中。彼但有語,而無實義。非佛意說十二處外,無名色等差別法門。
2)然佛所說十二處教最上、勝妙,非餘法門。
問:何故此教最上、勝妙?
2.1)答:此是處中說攝一切法故。十八界教雖攝一切法,而是廣說,難可受持。五蘊教非唯略說,難可解了,而亦不能攝一切法。以蘊不攝三無為故。唯佛所說十二處教攝諸法盡,非廣非略。是故說為最上、勝妙。故作是言。
2.2)若欲觀察諸法性相,當依如是十二處教。若依如是十二處教,觀察諸法所有性相,便生十二爾焰智光,復現十二實義影像。如人瑩拭十二明鏡,懸在諸方。若入其中,便現十二自身影像。
3)一一有情身中,有十二處可得。
問:若一身中有十二處。云何建立十二處耶?
3.1)答:以彼自性、作用別故。謂十二處雖在一身。而十二種自性、作用,有差別故,非互相雜。如一室內有十二人,伎藝各別。雖同一室,而有十二自性、作用。
3.2)復次,以二事故,立十二處。一以所依。即眼等六。二以所緣。即色等六。
3.3)復次,以三事故,立十二處。一以自性。二以所依。三以所緣。
自性故者。謂立眼處乃至法處。
所依故者。謂立眼處乃至意處。
所緣故者。謂立色處乃至法處。如是名為諸處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1.3.3.所以
已說處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處?處是何義?
答:生門義是處義。生路義、藏義、倉義、經義、殺處義、田義、池義、流義、海義、白義、淨義是處義應知。
1)此中生門義是處義者。如城邑中,出生諸物。由此長養諸有情身。
如是所依及所緣內,出生種種心心所法。由此長養染淨相續。
2)生路義是處義者。如道路中,通生諸物。由此長養諸有情身。
如是所依及所緣內,通生種種心心所法。由此長養染淨相續。
3)藏義是處義者。如庫藏中,有金銀等寶物積集。
如是所依及所緣內,有心心所諸法積集。
4)倉義是處義者。如篅倉中,有稻麥等諸穀積集。
如是所依及所緣內,有心心所諸法積集。
5)經義是處義者。如織經上,編布諸緯。
如是所依及所緣上,遍布種種心心所法。
6)殺處義是處義者。如戰場中,斷百千頭,令墮於地。
如是所依及所緣內,有無量種心心所法,為無常滅之所滅壞。
7)田義是處義者。如在田中,有無量種苗稼生長。
如是所依及所緣內,生長種種心心所法。
8)池義是處義者。如有問言:水從何池出,何處道不通,何處攝世間,苦樂等皆盡。
世尊告曰:眼耳鼻舌身,意及諸餘處,此攝名及色,能令無有餘。
水從此池出,此處道不通,此處攝世間,苦樂等皆盡。
9)流義是處義者。如有問言:諸處將流泄,以何能制防,若從彼已流,誰復能偃塞。
世尊告曰:諸處將流泄,正念能制防,若從彼已流,淨慧能偃塞。
10)海義是處義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有情類,以眼為海。現前諸色是彼濤波。於色濤波,自制抑者能度眼海,得免洄澓邏剎娑等種種嶮難。乃至意法廣說亦爾。
11)白義是處義者。謂眼等處麁顯明了。
12)淨義是處義者。謂眼等處貞實澄潔。是謂生門乃至淨義。
外論說此名勃路拏。如摩健地迦出家外道說:喬答摩說諸勃路拏,皆來入我呪術章句。勃路拏聲含二種義。一根本義。二能作義。以十二處與心心所為根本故。及能作動心心所故。已總說處立名所因。今當一一別說其相。
1.3.4.相
1.3.4.1.眼、色
1)問:眼處云何?
答:諸眼於色已、正、當見及彼同分是名眼處。已見色等言如界中已釋。乃至意處應知亦爾。
2)問:色處云何?
答:諸色為眼已、正、當見及彼同分是名色處。已所見等言如界中已釋。乃至法處應知亦爾。
3)問:若十色處、法處少分皆體是色。何故唯一名色處耶?
3.1)答:唯此一處色相麁顯易見、易了故名色處,餘處不爾故立別名。
3.2)復次,唯此一處是二眼境。謂肉、天眼故名色處。餘處不爾故立別名。
3.3)復次,唯此一處是三眼境。謂肉、天、聖慧眼故名色處。餘處不爾故立別名。
3.4)復次,唯此一處是二眼境、眼識所緣故名色處。
是故尊者妙音說曰:若二眼境、眼識所緣,立色處名。餘處不爾。
3.5)復次,若有麁細長短,此彼方處可了,立色處名。餘處不爾故非色處。
3.6)復次,若形相大及可積聚易了知者,立色處名。餘處不爾故非色處。
3.7)復次,若可種植、增長易了,立色處名。餘處不爾故非色處。種植、增長通內外分。
外分種植謂下種時。增謂萌芽時。長謂莖、葉、花、果時。
內分種植謂羯剌藍位。增謂頞部曇位。長謂閉尸、鍵南、鉢羅、奢佉等位。
3.8)復次,若可施設為方隅性,立色處名。餘處不爾故非色處。
唯於色處施設一切方隅自性。非餘處故。
3.9)復次,若可施設踰繕那性,立色處名。餘處不爾故非色處。
唯於色處施設一切踰繕那性。非餘處故。
3.10)復次,若能覆蓋諸餘色法。如巾帽者立色處名。餘處不爾故非色處。
唯有色處能總覆蓋諸餘色法。非餘處故。
3.11)復次,若處具有形色顯色,立色處名。餘處不爾故非色處。
3.12)復次,若處具有二十種色或二十一立色處名。餘處不爾故非色處。
1.3.4.2.觸處
問:何故名觸處?為是可觸故名觸處?為體是觸故名觸處?為觸所緣故名觸處?設爾何失。三皆有過。所以者何?若是可觸故名觸處,極微展轉,既不相觸。如何觸處是可觸耶。若體是觸故名觸處。大種、造色非觸自性。如何觸處體是觸耶?若觸所緣故名觸處。此亦是餘心心所境。如何但說觸所緣耶?
1)答:應作是說:此是可觸故名觸處。
問:極微展轉既不相觸。如何觸處是可觸耶?
2)答:依世俗說,不依勝義。謂世共說眼所受境名可見。耳所受境名可聞。鼻所受境名可嗅。舌所受境名可嘗。身所受境名可觸。意所受境名可知。是故可觸故名觸處。
3)復次,緣生身識故名觸處。如契經說: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是勝義,了別境心故。此所緣名為觸處。
4)復次,此名觸處,亦名養處。由此長養諸餘色法,令增盛故。
如能增喜,名為喜處。此能長養,故名養處。
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極微展轉互相觸不?答:互不相觸。若相觸者,即應住至第二剎那。
6)大德說曰:一切極微實不相觸。但由無間假立觸名。
7)有作是說:極微展轉實不相觸,亦非無間。但和合住,彼此相近,假立觸名。
1.3.4.3.法處
問:十二處體無非是法。何故唯一立法處名?
1)答:雖十二處體皆是法,而但於一立法處名,亦無有失。有譬喻故。
1.1)如十八界,體雖皆法。而但於一立法界名。
1.2)又如十智,雖皆緣法。而但於一立法智名。
1.3)又如七覺支,雖皆能擇法。而但於一立擇法覺支名。
1.4)又如六隨念,雖皆緣法。而但於一立法隨念名。
1.5)又如四念住,雖皆緣法。而但於一立法念住名。
1.6)又如四證淨,雖皆緣法。而但於一立法證淨名。
1.7)又如四無礙解,雖皆緣法。而但於一立法無礙解名。
1.8)又如三寶三歸,雖體皆法。而但於一立法寶法歸名。
此亦如是,雖十二處體皆是法。而但於一立法處名亦無有失。
2)復次,法處有一名。餘處有二名。
一名者謂共名,以十二處皆是法故。
二名者謂共、不共名。共名如前。不共名者謂眼處等,欲令易了,顯不共名。
法處更無不共名故,但顯共名。故名法處。
3)復次,生有為法生相。唯在此處攝故獨名法處。
4)復次,四有為相是一切法印封、幖幟。簡別有為,異無為故。彼相唯在此處攝故獨名法處。
5)復次,名句文身詮表、顯示諸法性相,令易解了。彼三唯在此處攝故獨名法處。
6)復次,如諸窓牖,通風行故,名風行處。法處亦爾。通生諸法,故名法處。諸煩惱、業及定、慧等,能生一切有為法故。及能通證無為法故。
7)復次,達一切法皆空、非我、空解脫門。在此處攝故名法處。
8)問:能執諸法為我、我所薩迦耶見,亦此處攝。如何此處不名我處?
8.1)答:薩迦耶見是虛妄執,不稱諸法實相而解。是故此處不立我名。空解脫門證法實相,是故此處依彼名法。
8.2)復次,擇滅涅槃是常、是善、不變、不易。生老病死所不能壞,是勝義法。彼法唯在此處攝故獨名法處。
8.3)復次,分別諸法自相、共相。安立諸法自相、共相。破自性愚及所緣愚。於一切法不增不減,如實解慧。唯此處攝故名法處。餘處不爾故別立名。
8.4)復次,此攝多法故名法處。攝多法者。謂於此處有色非色法。相應不相應法。有所依無所依法。有所緣無所緣法。有行相無行相法。有警覺無警覺法。有為法無為法。餘處不爾故別立名。
8.5)復次,此處對意故名法處。謂眼等處唯對色等。唯有意處對一切法故。對意者別得通名。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十二處中一名法處。
1.3.5.次第
別說諸處一一相已。今應復說諸處次第。
1)問:何故世尊先說內處,後說外處?答:以依六識所依、所緣,次第說故。
2)問:何故世尊於六內處先說眼處。乃至後說意處。於六外處先說色處。乃至後說法處?
2.1)答:隨順文詞,詮表相故。
2.2)復次,隨順說者、受者、持者,次第法故。
2.3)復次,隨順麁細次第法故。
謂六內處眼處最麁。是故前說。乃至意處最細。是故後說。
六外處中色處最麁。是故前說。乃至法處最細。是故後說。
2.4)復次,依定不定次第說故。
六內處中前五定取現在境故前說。意處取境不決定故後說。謂以三世及無為法。或總或別為所取故。
前五處中前四定取所造色故前說。身處取境不決定故後說。謂以能造及所造色。或總或別為所取故。
前四處中於所取境遠速明者前說。此相違者後說。依內六處前後次第說。外六處次第亦爾。
2.5)復次,依處上下次第說故。
謂一身中眼處最上。耳處次下。鼻處次下。舌處次下。身多在下。意無方處故最後說。
依六內處前後次第說。六外處應知亦爾。
2.6)復次,依諸有情展轉相遇禮儀次第故作是說。
謂相遇時,先互相見。次與言論。次奉香花。次設飲食。次授細妙臥具等事。由此最後互相得意故。十二處次第如是。
3)問:云何建立內處、外處?為依於法?為依於我?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依於法,法無作用。於無作用一切法中,云何建立內處、外處。若依於我,我實性無。如何依我,立內外處?
3.1)答:唯依法立,然非一切。謂六識身是染淨法所依止處。若與六識作所依者,名為內處。作所緣者,名為外處。故依法立內外處名。
3.2)復次,若法是根立為內處。若法是根義立為外處。
3.3)復次,若法是有境立為內處。若法是境立為外處。
3.4)有說:依我立內外處。我即是心。我執依故。於此心上假立我名。
如契經說:由善調伏我,智者得生天,應善調伏心,心調能引樂
既善調心,即善調我。故知心上,假立我名。此我所依,立為內處。我所緣者立為外處。然內外名非圓成實。謂於我是內者於他名外。於我是外者於他名內故。而且依一立內外,名非不決定。
1.3.6.如契經說:汝等苾芻。於內六處應如實知。
問:於外六處亦應如實知。何故世尊唯勸知內處?
1)答:世尊欲令諸弟子輩多於內門修靜慮故。
如契經說:汝等苾芻!應觀內根不應緣外。
2)復次,世尊欲令諸弟子輩內修靜慮無所增益。
如契經說:汝等苾芻!應內修定,勿妄增益常、樂、我、淨。
汝等苾芻!應內修定,如實觀察,諸行無常、苦、空、非我、因、集、生、緣。由此八種聖慧行相,於一切時應觀諸有。
3)復次,世尊欲令諸弟子輩於內修習不共靜慮。
如世尊說:汝等苾芻!應內修定,不應修習諸共靜慮。謂麁、苦、障、靜、妙、離觀。
汝等苾芻!應內修定。謂應修習不共靜慮,觀察諸有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有苦、是空、非我。由此八種勝尋思杖。能遍摧伏一切有生。
4)復次,此契經中,唯勸觀察內六處者。以內是外所依止故,亦勸觀彼。所以者何?以有我故,便有我所。有我見故,有我所見。有五我見故,有十五我所見。有我執故,有我所執。有我癡故,有我所癡。有我愛故,有我所愛。為養內我,求外資具。
5)復次,世尊欲令諸弟子等先於內法修念住故。
謂修行者先緣內法修習念住。既成滿已方緣於外。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是故世尊唯勸知內。
1.3.7.如契經說有六內處。契經復說有六觸處。
問:此二六處有何差別?
1)或有說者,此二無別。所以者何?六內處即六觸處。六觸處即六內處。聲雖有異而義無別。
2)復有說者,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名內六處名六觸處故。
3)復次,諸同分者名六觸處。彼同分者名六內處。
4)復次,諸可生法名六觸處。不可生法名六內處。
5)復次,有業用者名六觸處。無業用者名六內處。
若作是說,諸現在者名六觸處。過去、未來者名六內處。
6)復次,諸已生者名六觸處。未已生者名六內處。
若作是說。過去、現在名六觸處。未來名六內處。
7)復次,心心所法正依住者名六觸處。心心所法不正依住,唯空轉者名六內處。
8)復次,眼等六處作觸所依義名六觸處。作餘心心所法所依義名六內處。
9)脇尊者言:眼等六處自性名內六處。若有所作名六觸處。如苾芻鉢。若說自性,但名為鉢。苾芻用時名苾芻鉢。
10)尊者望滿作如是言:眼等六處自體名內六處。若與觸作所依名六觸處。如鐵酥鉢。若說自體但名鐵鉢。若盛酥時名鐵酥鉢。
11)問:眼等六處亦為受等之所依止。何故但名觸處不名受等處耶?
11.1)答:亦應說受等處而不作是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11.2)復次,契經舉勝兼顯劣者。謂於一切心心所中,觸最為勝。若說觸處當知兼顯名受等處。
11.3)復次,心心所法以觸為命。觸所住持,觸所引發。由觸力故,能現在前。故名觸處。謂心心所於境流散。由觸攝持,令得和合。又若無觸,諸心心所應如死屍不能觸對自所緣境。皆由觸力。有觸境用。如有命根,身能覺觸。是故眼等但名觸處。
1.3.8.如契經說:六內處名此岸六外處名彼岸。
1)問:六內外處與此彼岸,有何相似而作是說?
1.1)答:與心心所作所依緣。有近有遠,似此彼岸,故作是說。如河兩岸。近者名此。遠者名彼。
如是六處與心心所。作所依者近故如此岸。作所緣者遠故如彼岸。
1.2)復次,是心心所初入、已渡。如此彼岸故作是說。如諸有情。初入河處名為此岸。已渡河處名為彼岸。如是與心心所法作所依者,如初入故名此岸。作所緣者如已度故名彼岸。故內外處名此彼岸。
1.3)復次,契經中說:寂滅涅槃名為彼岸。涅槃唯是外處所攝既名彼岸。故內六處得此岸名。
如契經說:薩迦耶是此岸。薩迦耶滅是彼岸。薩迦耶者即是生死。於生死中,六內處勝故。六內處得此岸名。既六內處名為此岸故。六外處得彼岸名。
2)問:此中何法如河,而說六內外處如此彼岸耶?
答:心心所法如河故。內外處如此彼岸。如有瀑河漂此彼岸。情非情物同趣大海。心心所法亦復如是。漂內外處所攝有情。同趣生老病死大海。
3)問:於此河中誰為船栰?
答:八支聖道如有船栰。百千眾生之所依止。從河此岸,渡至彼岸,隨意遊適。如是無量無邊有情依止聖道。從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自在遊賞故。八聖道猶如船栰。
1.3.9.如契經說:有八勝處、有十遍處。
問:彼八與十既亦名處。何故但有十二處耶?
答:彼八與十皆攝在此十二處中。謂彼自性、俱有、相應,即此意處、法處攝故。
1.3.10.如契經說:有四無色處。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問:何故世尊於四無色以處聲說?
答:為破外道解脫執故。謂諸外道執四無色為四涅槃。
一執空無邊處名無身涅槃。
二執識無邊處名無邊意涅槃。
三執無所有處名淨聚涅槃。
四執非想非非想處名世間窣堵波涅槃。
為破如是外道涅槃執故。說四無色名為生處,非真解脫。真解脫者乃名涅槃。
1.3.11.如契經說:復有二處。一無想有情處。二非想非非想處。
問:何故世尊說此二處?
1)答:為破外道解脫想故。
謂諸外道於此二處起解脫想。為破彼想。佛說此二名為生處非真解脫。
2)復次,為破外道不還想故。
謂諸外道於此二處起不還想。為破彼想。佛說此二名退還處。謂彼處沒,退還諸界、諸趣、諸生。流轉生死,無息期故。
3)復次,為破外道不散想故。
謂諸外道執此二處是真解脫,不復散壞。為破彼執。佛說此二是散壞處。謂從彼歿,散向諸界、諸趣、諸生。流轉生死無息期故。若從無想有情天歿,決定散墮欲界受生。若從非想非非想歿,非聖散墮下地受生。
4)復次,觀此二處壽量長遠。諸外道等執為解脫。唯諸異生所受生處壽量長遠,無有過於無想天者。謂彼壽量五百大劫。一切有情所受生處,壽量長遠無過非想非非想處。謂彼壽量八萬大劫。為遣外道此解脫執。佛說此二名為生處非真解脫。
5)復次,佛於餘處以二名說。一名有情居。二名為識住。於此二處亦二名說。一名有情居。二名為處。故於此二以處聲說。謂受生處。
6)復次,佛說諸識住,定是有情居。有有情居而非識住。謂此二處顯非無此故說處名。即是有情所居處義。
1.3.12.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往詣佛所作如是言:大德!世尊!施設諸處為無有上謂十二處,攝一切法。此是世尊無餘知見,過此更無所知見法。若有沙門、婆羅門等,覺所知法過世尊者無餘是處。
1)問:尊者舍利子如何能知此十二處攝一切法,而讚佛言:施設諸處為無有上?
答:由教故知。謂舍利子得四證淨,於佛所說決定信受。曾聞世尊說十二處攝一切法。由此故知。
2)問:尊者舍利子於十二處唯有教智,無證智耶?
答:亦有證智。謂舍利子於十二處亦能一一無倒證知。
3)問:佛舍利子於十二處。俱能一一無倒證知。佛舍利子有何差別?
3.1)答:佛能於此十二處法。一一證知自相共相。
3.2)尊者舍利子於此十二處法。唯能一一證知共相。於彼自相未能一一如實證知。謂有無量諸處差別。皆攝入此十二處中。而舍利子須他顯示,乃能知故。
3.3)復次,尊者舍利子於十二處,一一證知,由他教引。佛於十二處一一證知皆能自覺不由他教。
3.4)復次,佛於十二處。具一切智一切種智。尊者舍利子於十二處唯有一切智,無一切種智。
3.5)復次,佛於十二處。不依六識而能證知唯有爾所。
尊者舍利子於十二處。要依六識,方能證知唯有爾所。謂舍利子作是念言:一切識身唯有六種識身定有所依所緣。此所依緣定有十二。故十二處不增不減。
3.6)復次,尊者舍利子雖於十二處一一證知。而要先思惟佛所說法。謂佛先說十二處名。後隨此名一一分別。世尊分別十一處已。時舍利子作是念言:前十一處所不攝法,必應攝在最後法處。故作是說:大德!世尊!施設諸處為無有上。謂十二處攝一切法。世尊證知十二處相。不由思惟他所說教故。舍利子雖能證知十二處相。而與佛智極有差別。是故號佛為無上尊。
1.4.五蘊
五蘊者,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1.4.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中說:有五蘊,色乃至識。雖作是說而不廣釋。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1.4.2.五蘊自性
1)問:色蘊云何?
1.1)答:如契經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
1.2)餘經復說:云何色蘊?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乃至識蘊廣說亦爾。
1.3)阿毘達磨作是說言: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是名色蘊。
2)問:此三處說,義有何異?答:各為遮止他宗所說。
3)問:如契經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此為遮止何宗所說?
答:此為遮止覺天等說。謂佛觀察未來世中,有覺天等當作是說:四大種外無別所造。為遮彼意故作是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顯離大種,有所造色。
4)問:餘經復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乃至廣說。此為遮止何宗所說?
答:此為遮止外道所說。謂佛在世有出家外道名為杖髻。撥無過去、未來。為遮彼意,故世尊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乃至廣說。顯有過去、未來色等。
5)問:阿毘達磨作如是言: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此為遮止何宗所說?
答:此為遮止譬喻者說。謂譬喻者撥無法處所攝諸色故。此尊者法救亦言:諸所有色皆五識身所依、所緣。如何是色非五識身所依、所緣?為遮彼意故作是說:云何色蘊?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
6)問:若法處所攝諸色是實有者。尊者法救所說當云何通?
答:不必須通非三藏故。若必須通當正彼說。諸所有色皆五識所依,及六識所緣法處所攝色。雖非五識所依、所緣。而是意識所緣色攝。
復次,法處所攝色,依四大種而得生。故從所依說在身識所緣中。故彼尊者說亦無失。
7)問:受蘊云何?答: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契經及阿毘達磨皆作是說。
8)問:想蘊云何?答:六想身。謂眼觸所生想。乃至意觸所生想。契經及阿毘達磨皆作是說。
9)問:行蘊云何?答:契經說:此是六思身。謂眼觸所生思。乃至意觸所生思。
阿毘達磨說:此行蘊。略有二種。謂相應行、不相應行。乃至廣說。
問:世尊何故於相應、不相應行蘊中,偏說思為行蘊,非餘行耶?
答:思於施設行蘊法中,最為上首。思能導引、攝養諸行,故佛偏說。如愛施設集諦法中,最為上首。愛能導引、攝養諸集,故佛偏說。
復次,造作、有為故名為行。思是造性,餘法不爾。故佛偏說思為行蘊。
10問:識蘊云何?答:六識身。謂眼識乃至意識。契經及阿毘達磨皆作是說。
如是名為諸蘊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1.4.3.何故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蘊?蘊是何義?
答:聚義是蘊義。合義是蘊義。積義是蘊義。略義是蘊義。若世施設即蘊施設。若多增語即蘊增語。
1)聚義是蘊義者。
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為一聚,立為色蘊。乃至識蘊,聚義亦爾。
2)合義是蘊義者。
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為一合,立為色蘊。乃至識蘊合義亦爾。
3)積義是蘊義者。
如種種物總為一積,名雜物蘊。如是諸色總為一積立為色蘊。乃至識蘊積義亦爾。
4)略義是蘊義者。
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略一處,立為色蘊。乃至識蘊略義亦爾。
4.1)問:過去、未來、現在諸色可略聚耶?
答:雖不可略聚其體,而可得略聚其名。乃至識蘊應知亦爾。
4.2)問:若爾,無為亦應立蘊。諸無為名可略聚故。
答:諸有為法有作用故,有略聚義。雖體有時,不可略聚者。而略聚其名,立色等蘊。諸無為法無作用故,無略聚義。雖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為蘊。
5)若世施設即蘊施設者。
謂色蘊可施設有三世。乃至識蘊亦可施設有三世故。
6)若多增語即蘊增語者。
如多財名財蘊。多穀名穀蘊。多軍名軍蘊。雖多人眾不相疊肩。而同一事故名為軍。如是俱胝那庾多等諸極微色。雖相去遠,以相同故,合立色蘊。乃至識蘊無量剎那雖相去遠。而相同故,合立識蘊。
問:若多增語是蘊增語者,為有一極微名色蘊不?
6.1)有作是說:非一極微可立色蘊。若立色蘊要多極微。
6.2)復有說者,一一極微有蘊相故。亦可各別立為色蘊。若一極微無色蘊相。眾多聚集亦應非蘊。
6.3)阿毘達磨諸論師言:若觀假蘊應作是說:一極微是一界、一處、一蘊少分。
若不觀假蘊應作是說:一極微是一界、一處、一蘊。
如人於穀聚上取一粒穀。他人問言汝何所取?彼人若觀穀聚,應作是答:我於穀聚取一粒穀。
若不觀穀聚應作是答:我今聚穀。乃至識蘊一一剎那,問答亦爾。
1.4.4.次第
如是已釋諸蘊總名。今應分別諸蘊次第。
問:何故世尊先說色蘊。乃至最後說識蘊耶?
1)答:隨順文辭詮表相故。
2)復次,隨順說者、受者、持者,次第法故。
3)復次,隨順麁細次第法故。
謂五蘊內色蘊最麁故佛先說。
於四蘊內受蘊最麁故。次色說。
3.1)問:受等四蘊無有方處,無形質故。如何可說有麁有細耶?
答:雖無方處亦無形質。而依行相,立麁細名。如世有言:我手足痛。我頭腹痛。我支節痛。痛即是受。以受如色,可施設故。於無色蘊說受最麁。
於三蘊內想最為麁。女男等想易了知故,次受後說。
於二蘊內行蘊相麁。貪、瞋、癡等相易了故,次想後說。
識蘊最細,總取境相,難了知故。最在後說。
4)復次,從無始來,
男女於色,更相愛樂,故先說色。
更相愛色,由貪受味,故次說受。
此貪受味,由顛倒想,故次說想。
此顛倒想,由煩惱生,故次說行。
一切煩惱,依識而生染污諸識,故後說識。
5)復次,
二種色觀於入佛法為甘露門。謂不淨觀及持息念。故先說色。
既觀色已,能見受過故,次說受。
見受過已,想不顛倒故,次說想。
想無倒已,煩惱不生故,次說行。
無煩惱故,識便清淨故,後說識。
6)復次,
色蘊如器,為無色蘊所依、所緣。是故先說。
受如飲食,是正所貪,故次說受。
想如助味,由顛倒想,貪著諸受,故次說想。
行如廚人,諸煩惱、業能有造作,故次說行。
識如食者,能了別境,故後說識。
7)復次,依界地故,說五先後。
謂欲界中,有諸妙欲,色相顯了,故先說色。
諸靜慮中,有喜樂等,受相顯了,故次說受。
前三無色,取空等相想顯了,故次說想。
有頂地中,思最為勝,行相顯了,故次說行。
色等四種即四識住。識是能依,故最後說。
1.4.5.問:五蘊有為皆應名行,何緣於一獨立行名?
1)答:如十八界雖皆是法。而但於一立法界名。廣說乃至三寶三歸雖皆是法而但立一法寶法歸。如是五蘊雖皆是行。而但於一立行蘊名亦無有過。
2)復次,行蘊有一名。餘蘊有二名。一名者謂共名謂五種蘊皆是行故。二名者謂共、不共名。
共名如前。不共名者謂餘四蘊,欲令易了,顯不共名。行蘊更無不共名故。但顯共名,故名行蘊。
3)復次,生一切行生相,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
4)復次,四有為相是一切行印封幖幟。簡別有為,異無為故。彼相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
5)復次,名句文身詮表顯示諸行性相、作用差別,令易解了。彼三唯在此蘊攝故獨名行蘊。
6)復次,覺一切行皆空、非我、空解脫門。此蘊攝故獨名行蘊。
問:能執諸行為我我所薩迦耶見亦此蘊攝。如何此蘊不名我蘊?
答:薩迦耶見是虛妄執,不稱諸行實相而解。是故此蘊不立我名。空解脫門覺行實相。是故此蘊依彼名行。
7)復次,分別諸行自相、共相。安立諸行自相、共相。破自性愚及所緣愚。於一切行不增不減,如實解慧,唯此蘊攝故名行蘊。餘蘊不爾故別立名。
8)復次,此攝多行故名行蘊攝。多行者謂此蘊中有相應不相應行。有所依無所依。有所緣無所緣行。有行相無行相行。有警覺無警覺行。餘蘊不爾故立別名。
9)復次,行謂造作。有為法中,能造作者,思最為勝。思但攝在此行蘊中。故此行蘊獨名為行。
1.4.6.問:大地法等諸心所中。何故別立受、想為蘊?餘心所法不別立耶?
1)脇尊者言:唯佛通達諸法性相、作用差別。若法堪任獨立蘊者,便獨立蘊。若不堪任獨立蘊者,便共立蘊。故不應責。
2)復次,世尊欲以異相、異文,莊嚴於義。故作是說。謂佛若以異相、異文,莊嚴於義,則受化者欣樂受持,不生厭倦。
3)復次,世尊欲現二門、二略、二階、二隥、二炬、二明、二光、二影,故作是說。謂如受、想各別立蘊。餘心所法亦應別立。如餘心所合立行蘊。受、想亦應合立為蘊。如是則應蘊有無量。或但有三,以現二門乃至二影故。蘊有五不減不增。
4)復次,世尊欲顯二門法要。是故別立受想為蘊。謂諸心所有是根性、有非根性。若說受別立蘊,當知已說是根心所。若說想別立蘊,當知已說非根心所。如根性非根性。明性非明性。現見性非現見性。喜觀性非憙觀性。妙性非妙性。勝性非勝性。有勢力性無勢力性。增上性非增上性應知亦爾。
5)復次,受想二法二界所顯,故別立蘊。謂受蘊色界所顯。喜樂等受色界增故。想蘊無色界所顯空識等想無色界增故。
6)復次,由二法故。諸瑜伽師於二界勞倦故別立蘊。謂受力故,諸瑜伽師於色界勞倦。想力故,諸瑜伽師於無色界勞倦。
7)復次,諸有情類耽著樂受,執顛倒想,生死輪迴,受諸劇苦。欲令了知此二過患,故別立蘊。
8)復次,受想二法為因,發起二諍根本。勝餘法故,別立為蘊。謂受能發起愛諍根本。想能發起見諍根本。如能發起二諍根本。如是能發起二雜染、二邊、二箭、二戲論、二我所應知亦爾。
9)復次,受想二法別立識住故獨立蘊。餘心所法總立識住故共立蘊。
10)復次,諸瑜伽師厭惡受想入滅盡定,故別立蘊。
如施設論說:云何加行得滅盡定?以何方便起滅盡定?謂初修業者於一切行,不作功用,亦不思惟,但作是念:誰未生故受想得生?誰已生故受想便滅?作是念已,能如實知:滅定未生故受想得生。若滅定生,受想便滅。知已厭離受想二法。乃至不生,得滅盡定。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別立受想各為一蘊。
1.4.7.問:無為何故不立蘊耶?
1)答:無蘊相故不立為蘊。謂蘊是聚積相。無為無此相故不立為蘊。
2)復次,無為是蘊究竟滅處故不立蘊。如瓶衣等究竟滅處非瓶衣等。
3)復次,諸有為法生滅相應。有因有緣得有為相,可立為蘊。諸無為法生滅不相應。無因無緣不得有為相故不立蘊。
4)復次,諸有為法屬因、屬緣,因緣和合可立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蘊。
5)復次,諸有為法為生所起。為老所衰。為無常所滅。可立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蘊。
6)復次,諸有為法流行於世。取果與果有諸作用。能了所緣可立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蘊。
7)復次,諸有為法墮在三世。與苦相應有前後際。有下中上可立為蘊。諸無為法與此相違故不立蘊。
8)復次,諸無為法無五蘊相。不可立在此五蘊中。亦不可立為第六蘊。無聚積等諸蘊相故。
9)復次,蘊是作相。諸無為法無有作相故不立蘊。
10)復次,蘊從他生。諸無為法不從他生故不立蘊。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無為非蘊。
1.4.8.如契經說:有五種功德蘊。謂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
1)問:蘊應有十。如何說五?
答:彼戒等蘊皆攝在此色等五中,故蘊唯五。如契經說:尊者阿難告諸苾芻作如是語:我親從佛邊受八萬法蘊,從諸苾芻所傳,受得二千。
2)問:世尊既說眾多法蘊。如何但說有色等五?
答:彼多法蘊皆攝在此色等五中故蘊唯五。
3)問:彼諸法蘊是何蘊攝?
有作是說:一切法蘊語為自性。彼說攝在此色蘊中。
有餘師說:一切法蘊名為自性。彼說攝在此行蘊中。是故世尊唯說五蘊。
4)問:一一法蘊其量云何?
4.1)有作是說:有法蘊論六千頌成。一一法蘊各如彼量。
4.2)復有說者,如世尊說:蘊、處、界、食、緣起、諦、寶、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如是等類一一法門各一法蘊。不可定說有爾所頌。
4.3)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一一法蘊有五十萬五千五百五十頌文。
4.4)有餘師說:一一法蘊有十五萬五千五百五十頌文。
4.5)有餘復言:一一法蘊唯有一萬五千五百五十頌文。
4.6)評曰:彼皆不應作如是說。應作是說:受化有情有八萬行。為對治彼八萬行故。世尊為說八萬法蘊。彼諸有情依佛所說八萬法蘊入佛法中。作所應作,各得究竟。
1.5.五取蘊
五取蘊者,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1.5.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五取蘊。謂色取蘊乃至識取蘊。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辯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分別。故作斯論。
1.5.2.自性
1)問:色取蘊云何?
答:若色有漏、有取。彼色在過去、未來、現在。或起欲、或起貪、或起瞋、或起癡、或起怖。或復隨起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色取蘊。
此中起欲、起貪者謂起愛結。起瞋者謂起恚結。起癡者謂起無明結。
2)起怖者,
2.1)有作是說:此中不應說或起怖。所以者何?怖即煩惱。若說煩惱即已說怖。
問:若爾,此怖以何煩惱為自性?
2.2)有作是說:以有身見為自性。所以者何?執有我者,多怖畏故。若說有身見即已說怖。
2.3)有餘師說:以愛為自性。所以者何?若有愛者,多怖畏故。
2.4)復有說者,以無智為自性。所以者何?諸無智者,多怖畏故。若說無明即已說怖。
2.5)評曰:應作是說:此所起中應別說怖。所以者何?有別心所與心相應,是怖自性,此即攝在。復有所餘如是類法與心相應心所法內,非諸煩惱。
3)問:此怖自性於何處有?答:在欲界有,非上二界。
4)問:若怖自性,色界中無。云何釋通契經所說?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有極光淨先生諸天,見後生者覩劫火焰,心生恐怖,而慰喻言:大仙!勿怖!大仙!勿怖!我數曾見此劫火焰燒空梵宮,即於彼滅。伽他所說。復云何通?如說:聞說長壽天,有妙色名譽,深心懷厭怖,如鹿對師子。
答:經頌於厭,以怖聲說。
5)問:若爾,厭、怖有何差別?
5.1)答:名即差別。謂彼名厭此名為怖。
5.2)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怖唯欲界,厭通三界。
5.3)復作是說:怖在煩惱品,厭在善根品。
5.4)復作是說:怖通染污、無覆無記。厭唯是善。
5.5)大德說曰:於衰損事,深心疑慮,欲得遠離,說名為怖。已得遠離,深心憎惡,說名為厭。如是名為厭怖差別。
6)問:異生、聖者誰有怖耶?
有作是說:異生有怖。聖者無怖。所以者何。聖者已離五怖畏故。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怯眾畏。四命終畏。五惡趣畏。
評曰:應作是說:異生、聖者二皆有怖。
7)問:聖者已離五種怖畏,如何有怖?
答:聖者雖無五種大怖,而有所餘暫時小怖。
8)問:何等聖者有餘小怖。為有學位?無學位耶?
有作是說:唯有學位有餘小怖。以怖唯是煩惱品故。
評曰:應作是說:學、無學位皆容有怖。學謂預流、一來、不還者。無學謂阿羅漢、獨覺,除佛、世尊。佛無恐怖毛竪等事。於一切法如實通達,得無畏故。
9)或復隨起一心所隨煩惱者。謂緣色生諸餘遍行及修所斷餘煩惱等。
10)問:受取蘊云何?
答:若受有漏有取。彼受在過去、未來、現在。或起欲、或起貪、或起瞋、或起癡、或起怖。或復隨起一心所隨煩惱。是名受取蘊。此中廣釋如前。應知有差別者。謂隨起一隨煩惱中。緣此受生諸餘遍行及見所斷餘非遍行。
11)如受取蘊,如是想、行及識取蘊廣說。應知是名取蘊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1.5.3.何故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取蘊?取蘊是何義?
1)答:此從取生,復能生取,故名取蘊。
2)復次,此從取轉,復能轉取,故名取蘊。
3)復次,此由取引,復能引取,故名取蘊。
4)復次,此由取長養,復能長養取,故名取蘊。
5)復次,此由取增廣,復能增廣取,故名取蘊。
6)復次,此由取流派,復能流派取,故名取蘊。
7)復次,此蘊屬取,故名取蘊。如臣屬王,故名王臣。諸有漏行都無有我。設有問言:汝屬於誰?應正答言:我屬於取。
8)復次,諸取於此,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故名取蘊。
9)復次,諸取於此,增長、廣大,故名取蘊。
10)復次,諸取於此,長養、攝受,故名取蘊。
11)復次,諸取於此,染著難捨。猶如塵垢染著衣服,故名取蘊。
12)復次,諸取於此,深生樂著。如魚鼈等樂著河池,故名取蘊。
13)復次,此是諸取巢穴、舍宅,故名取蘊。謂依此故,貪、瞋、癡、慢、見、疑纏垢。皆得生長。
13.1)應知此中依同分取,立取蘊名。謂依欲界取,名欲界取蘊。依色界取,名色界取蘊。依無色界取,名無色界取蘊。如依三界同分取,立取蘊名。
13.2)依九地取應知亦爾。
13.3)此於界、地,無雜亂故。
若於相續容有雜亂。謂依自取他蘊名取蘊,亦依他取自蘊名取蘊。
若於相續無雜亂者。一切外物應非取蘊。以外物中無諸取故。然諸外物依有情取立取蘊名互生長故。
14)問:蘊與取蘊有何差別?
答:名即差別。彼名為蘊,此名取蘊。
復次,蘊通有漏、無漏。取蘊唯有漏。
復次,蘊攝三諦。取蘊攝二諦。
復次,蘊攝十七界、一界少分。取蘊攝十五界、三界少分。
復次,蘊攝十一處、一處少分。取蘊攝十處、二處少分。
復次,蘊攝五蘊。取蘊攝五蘊各少分。
復次,於蘊中有流轉者受訶責。有還滅者受讚歎。於取蘊中有流轉者受訶責。無還滅者受讚歎。蘊與取蘊是謂差別。
1.6.六界
六界者,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1.6.1.問:何故作此論?
1)答:是作論者意欲爾故。謂本論師隨自意欲,而作此論,不違法相,故不應責。
2)復次,不應詰問此本論師。所以者何?世尊施設十八界已。復於此中,略出少分施設六界。故此六界、十八界中,攝五界全、四界少分。
3)五界全者謂前五識界。四界少分者謂色、觸、意及意識界。
此中空界攝色界少分。
地、水、火、風界攝觸界少分。
識界攝意界、意識界少分。以此二界通有漏、無漏。識界唯攝有漏分故。
4)由此六界、十八界中,攝五界全、四界少分。
1.6.2.問:置本論師,世尊何故十八界中略出少分,施設六界?
1)答:觀受化者所宜差別。謂有所化於所知境,但愚少分。或有所化於所知境,愚於一切。
愚少分者為說六界。愚一切者為說十八界。
2)復次,世尊所化有利根者、有鈍根者。為利根者說六界。為鈍根者說十八界。
3)復次,世尊所化有開智者、有說智者。為開智者說六界。為說智者說十八界。
4)復次,世尊所化有樂略者、有樂廣者。為樂略者說六界。為樂廣者說十八界。
5)復次,於十八界為略現門,故說六界。謂十八界中有是色、有非色。
若說前五界,當知已說諸是色界。若說識界,當知已說諸非色界。
6)復次,十八界中有有見有無見。若說空界,當知已說諸有見者。若說餘五界,當知已說諸無見者。
7)復次,十八界中有有對有無對。若說前五界,當知已說諸有對者。若說識界。當知已說諸無對者。
8)復次,十八界中有相應有不相應。若說識界,當知已說諸相應者。若說餘五界,當知已說不相應者。如相應不相應。如是有所依無所依。有所緣無所緣。有行相無行相。有警覺無警覺。應知亦爾。
9)復次,由此六界,能生、能養、能長有情色無色身,故復施設。
能生者謂識界。能養者謂地、水、火、風界。能長者謂空界。
10)復次,由此六界,能引、能持、能增有情色無色身,故復施設。
能引者謂識界。能持者謂地、水、火、風界。能增者謂空界。
11)復次,由此六界,是根本有情事。是遍行有情事。是無始有情事。是無分別有分別有情事。故復施設。
11.1)根本有情事者。謂欲色界受生有情,從結生心乃至死有,無此六界無勢用時。
11.2)遍行有情事者。謂欲色界一切有情,從結生心乃至死有,無此六界不增上時。
11.3)無始有情事者。謂不可知本際已來諸有情類,從結生心乃至死有,無此六界不作用時。
11.4)無分別有分別有情事者。謂有有情未可分別是男是女。如羯剌藍、頞部、曇閉、尸揵南位。如是六界亦有勢用。或有有情已可分別是男、是女、鉢羅、奢佉等位。如是六界亦有勢用。
1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由此六界,得入母胎,勢用增上,故復施設。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佛世尊於十八界略出少分。施設如是六界差別。
1.6.3.自性
1)問:地界云何?
答:堅性。雖此地界總是堅性,而此堅性差別無邊。謂內外分堅性各異。
1.1)內分中堅性者。
謂髮毛爪齒塵垢皮肉。筋骨脈心脾腎肝肺胃肚腸糞。生藏熟藏手足支節。如是等中所有堅性。此諸堅性有勝有劣。謂足堅性勝手堅性。若諸有情少時手行,手皮血肉,即便壞盡。若以足行,盡眾同分足皮血肉都無損壞。由此故知內分堅性有勝有劣。
1.2)外分中堅性者。
謂地山、礫石、塼瓦、草木、螺蜯、䗾蛤、銅鐵、金銀、白鑞、鉛錫、末尼、真珠、珊瑚、琥珀、珂貝、璧玉。帝青、大青、末羅羯多。杵藏、石藏、颯頗胝迦。及紅頗黎、吠琉璃等所有堅性。
1.3)此內外分種種堅性。以相同故,略為一聚,總名地界。
2)問:水界云何?
答:濕性。雖此水界總是濕性,而此濕性差別無邊。謂內外分濕性各異。
2.1)內分中濕性者。謂淚污、涕唾、肪膏、髓腦、涎膽、痰、癊、膿、血、尿等所有濕性。
2.2)外分中濕性者。謂江河、池沼、泉井、溝渠、四大海等所有濕性。
2.3)此內外分種種濕性。以相同故,略為一聚,總名水界。
3)問:火界云何?
答:煖性。雖此火界總是煖性。而此煖性差別無邊。謂內外分煖性各異。
3.1)內分中煖性者。
謂身中熱、等熱、遍熱。由此所飲、所食、所噉,皆易消熟,令身安隱。此若增時,便成熱病。
3.2)外分中煖性者。
謂炬燈燭陶竈爐等火聚炎焰,燒諸城村、山林、曠野。及諸藥草、日輪、未尼、天龍宮殿所出光焰。并地獄等諸火煖性。
3.3)應作是說:內火煖性熱於外火。所以者何?若以飲食置釜鑊中,下然熾火經一日夜。猶不能令形色變易。如在腹中經須臾頃。
3.4)此內外分種種煖性,以相同故,略為一聚,總名火界。
4)問:風界云何?
答:輕等動性。雖此風界總是動性。而此動性差別無邊。謂內外分動性各異。
4.1)內分中動性者。
謂有上行風有下行風。有住脇風有住腹風。有住背風有如鍼風。有如刀風。有蓽茇羅風有婆呾瑟恥羅風。有婆呾寠拉摩風。有入息風有出息風。有隨身分支節行風所有動性。
4.2)外分中動性者。
謂有四方風。或有塵風。或無塵風。或毘濕縛風。或吠嵐婆風。或小風。或大風。或風輪風等所有動性。
4.3)此內外分種種動性,以相同故。略為一聚,總名風界。
5)問:空界云何?
5.1)答:如契經說:有眼穴空。有耳穴空。有鼻穴空。有面門空。有咽喉空。有心中空。有心邊空。有通飲食處空。有貯飲食處空。有棄飲食處空。有諸支節毛孔等空。是名空界。
5.2)阿毘達磨作如是說;云何空界?謂隣礙色。礙謂積聚,即牆壁等有色。近此名隣礙色。如牆壁間空。叢林間空。樹葉間空。窓牖間空。往來處空。指間等空。是名空界。
5.3)有作是說:此文應言:云何空界?謂隣難除色。然色有二種。一者易除謂有情數。二者難除謂無情數。此空界色多近非情牆壁樹等,而施設故名隣難除色。
5.4)舊對法者及此國師俱說空界處處皆有。謂骨肉、筋脈、皮血、身分。晝夜、明闇、形顯等處,皆有此色。
5.5)問:緣空界色,眼識生不?
有說:緣此眼識不生。謂空界色雖眼識境,而此眼識畢竟不生。
復有說者,緣空界色,眼識亦生。
5.6)問:若爾,何故見不明了?
答:此空界色晝為明所覆。夜為闇所覆。故眼雖見而不明了。
5.7)問:虛空、空界有何差別?
答:虛空非色,空界是色。虛空無見,空界有見。虛空無對,空界有對。虛空無漏,空界有漏。虛空無為,空界有為。
5.8)問:若此虛空是無為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世尊以手摩捫虛空,告苾芻眾:豈佛以手摩捫無為而告弟子?
答:彼於空界,說虛空聲。非謂虛空手可摩捫。
+餘經亦說:佛告苾芻:若有畫師或彼弟子,持諸彩色來作是言:我能彩畫虛空,作種種文像,有是事不?苾芻白佛:無有是事。彼亦於空界,說虛空聲。
+又伽他說:獸歸林藪,鳥歸虛空,聖歸涅槃,法歸分別。彼亦於空界,說虛空聲。
+復有頌言:虛空無鳥跡,外道無沙門,愚夫樂戲論,如來則無有。彼亦於空界,說虛空聲。
+有餘經說:鳥步虛空,跡難可現,亦不可尋。彼亦於空界,說虛空聲。
+有處問虛空,而答以空界。如品類足作如是言:云何虛空?謂有虛空無障無礙色於中行周遍增長。
5.9)問:何故問虛空而答以空界?
答:虛空微細,難可顯說。空界相麁,易可開示。以麁顯細,故作是說。
5.10)問:以何緣故知有虛空?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以佛說故知有虛空。謂契經中,佛處處說虛空、虛空。故知實有。
5.11)問:為但信教知有虛空。為此虛空亦現量得?
+答:亦現量得。若無虛空一切有物應無容處。既有容受諸有物處知有虛空。
+復作是說:以有往來聚集處故,知有虛空。若無彼因,彼亦不有。
言彼因者即是虛空。虛空是彼容受因故。
+復作是說:容有礙物,知有虛空。若無虛空彼無容處。
+復作是說:若無虛空,應一切處皆有障礙。既現見有無障礙處故,知虛空決定實有。無障礙相是虛空故。
+大德說曰:虛空不可知,非所知事故。所知事者色非色性,虛空與彼俱不相應。所知事者謂此彼性,虛空與彼俱不相應。此虛空名但是世間分別假立。
+評曰應作是說:實有虛空,非彼不知即謂非有。由前教理,實有虛空。
5.12)問:若爾,虛空有何作用?
答:虛空無為無有作用。然此能與種種空界作近增上緣。彼種種空界能與種種大種作近增上緣。彼種種大種能與有對造色等作近增上緣。彼有對造色能與心心所法作近增上緣。若無虛空,如是展轉因果次第皆不成立。勿有此失。是故虛空體相實有,不應撥無。
6)問:識界云何?答:五識身及有漏意識。
問:何故無漏識不立識界耶?
6.1)答:與識界相,不相應故。若法能長養諸有。攝益諸有。任持諸有者。立六界中。
無漏意識能損減諸有。散壞諸有。破滅諸有。是故不立在六界中。
6.2)復次,若法能令諸有相續生老病死流轉不絕者,立六界中。
無漏意識與此相違。是故不立在六界中。
6.3)復次,若法是趣苦集行,亦是趣有世間生老病死集行者,立六界中。
無漏意識與此相違。是故不立在六界中。
6.4)復次,若法是有身見事。顛倒事愛事。隨眠事與貪瞋癡為安足處。有垢有毒有穢有刺。有過有濁墮在諸有苦集諦攝者立六界中。無漏意識與此相違。是故不立在六界中。
6.5)尊者世友作是問言:此六界中何故不攝無漏意識?即自答言:如是六界從諸漏生。無漏意識不從漏生。
6.6)復作是說:如是六界能生諸漏。無漏意識不生諸漏。
6.7)復作是說:如是六界是我執緣。無漏意識非我執緣。
6.8)復作是說:如是六界是有情依。無漏意識非有情依。
6.9)復作是說:如是六界是異熟依。無漏意識非異熟依。
6.10)復作是說:如是六界是入胎緣。無漏意識非入胎緣。
6.11)復作是說:如是六界無始來有。無漏意識非無始有。
6.12)大德說曰:如是六界是自體分。無漏意識非自體分。
6.13)脇尊者言:如是六界是生死依。無漏意識非生死依。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無漏意識不立識界。
7)問:蘊、取蘊、界有何差別?
答:名即差別。謂名為蘊,名為取蘊,名為界故。
復次,於有為法施設蘊。於有漏法施設取蘊。於有情數法施設界。
復次,蘊有流轉還滅作用。取蘊唯有流轉作用。界有結生入胎作用。
如是名為蘊、取蘊、界三種差別。
1.7.二法
1.7.1.有二法。謂有色、無色法。
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遮遣補特伽羅。及為顯示智殊勝故。
為欲遮遣補特伽羅者。謂顯唯有有色、無色法,畢竟無實補特伽羅故。
及為顯示智殊勝者。謂有聰慧殊勝智者,由此二法通達一切,此二遍攝一切法故。
由此二緣故作斯論。
1.7.1.1.自性
1)問:有色法云何?答:謂十處、一處少分。
十處者。謂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處。一處少分者。謂法處少分。
2問:無色法云何?答:謂一處、一處少分。一處者謂意處。一處少分者。謂法處少分。
3)問:此中何等名有色法、無色法耶?
答:若法有色名,體是色者,名有色法。若法有非色名,體非色者,名無色法。
4)或有法雖有色名,而體非色。
4.1)如契經說:寂靜解脫超有色法,至無色法。應知此中有色法者即有色定。
4.2)又契經說:身證色定具足而住。
4.3)又如有言:我今正受如是色受。
4.4)又如佛說:我以如是色經典句付屬汝等,應正受持。如是等處雖有色名,而體非色。
5)若有色名,體是色者,名有色法。或色體有色用。或色用有色體。或體與相互相有故立有色名。
6)復次,若法體是四大種。或是四大種所造者,名有色法。
若法體非四大種,或非四大種所造者,名無色法。
7)復次,若法大種為因及體是所造色者,名有色法。
若法非大種為因及體非所造色者,名無色法。
8)復次,若法可種植、可增長者,名有色法。
若法不可種植及不可增長者,名無色法。
9)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有色相者,名有色法。
9.1)名有色相?謂有漸次積集相者,名有色相。
9.2)復作是說:若有漸次散壞相者,名有色相。
9.3)復作是說:若有形質可取相者,名有色相。
9.4)復作是說:若有方所可取相者,名有色相。
9.5)復作是說:若有大小所取相者,名有色相。
9.6)復作是說:若有障礙可取相者,名有色相。
9.7)復作是說:若有怨害可取相者,名有色相。
9.8)復作是說:若有損害可取相者,名有色相。
9.9)復作是說:若增益可取相者,名有色相。
9.10)復次,若有三種色相可得,名有色相。謂或有色有見有對。或復有色無見有對。或復有色無見無對。
9.11)復作是說:若有牽來引去相者,名有色相。
9.12)復作是說:有變礙相,名有色相。
問:若有變礙相名有色相者。過去、未來極微無表。既無變礙,應無色相。若無色相,體應非色?
答:彼亦是色得色相故。謂過去色雖今無變礙而曾有變礙。未來色雖今無變礙,而當有變礙。極微一一,雖無變礙,而多積集即有變礙。無表自體雖無變礙,而彼所依有變礙故,亦名變礙。所依者何?謂四大種。所依有變礙,故無表亦可說有變礙。如樹動時,影亦隨動。
9.13)復作是說:若有容受障礙相者,名有色相。
9.14)復作是說:若有大種為因相者,名有色相。
9.15)復作是說:無一切色同一色相。所以者何?眼處色相異乃至法處所攝色相異。
9.16)大德說曰:若有能壞有對色相是有色相。與前所說色相相違,名無色相。
10)若法有此無色相者。名無色法。
問:墮法處色,何不攝在十色處中?
10.1)答:若色可以剎那極微而分析者,立十色處。
墮法處色,雖有剎那可分析義。而無極微可分析義故不攝在十色處中。
10.2)復次,若色可作五識所依及所緣者,立十色處。
墮法處色不與五識作所依緣,故不攝在十色處中。
10.3)復次,若色有障礙可立十色處。
墮法處色,既無障礙,故不攝在十色處中。
11)問:為欲界色多?色界色多耶?
11.1)答:若依處說,欲界色多、色界色少。所以者何?以欲界色攝二處全、九處少分。色界色唯攝九處少分。
11.2)若依體說,色界色多、欲界色少。所以者何?以色界身處俱廣大故。謂色界身形量廣大過於欲界。色界處所亦復如是。施設論說:如從此處至梵眾天。從梵眾天至梵輔天。其量亦爾。廣說乃至。如從此處至善見天。從善見天至色究竟其量亦爾。故色界色多於欲界。
1.7.2.復有二法。謂有見、無見法。
1.7.2.1.問:何故作此論?
1)答:為欲遮遣補特伽羅。及為顯示智殊勝故。
為欲遮遣補特伽羅者。謂顯唯有見、無見法,畢竟無實補特伽羅故。
及為顯示智殊勝者。謂有聰慧殊勝智者,由此二法通達一切。此二遍攝一切法故。
2)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一切法皆是有見。如尊者妙音彼作是說:一切法皆是有見,慧眼境故。為止彼意,顯一切法。或是有見或是無見。由此三緣,故作斯論。
1.7.2.2.自性
1)問:有見法云何?答:一處謂色處。
2)問:無見法云何?答:十一處。謂餘十一處。
3)問:有見無見是何義耶?
3.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現所現及可示現在此在彼,是有見義。與此相違是無見義。
3.2)大德說曰:是眼所照。是眼所行。是眼境界,是有見義。與此相違是無見義。
3.3)脇尊者言:若有影像,明了可見是有見義。與此相違是無見義。
4)問:何故有色十一處中唯一色處說名有見?
答:唯一色處麁顯易了。廣說如前。十一色內唯一色處,立色處名。此有見法有二十種,謂長、短、方、圓、正、不正、高、下、青、黃、赤、白、影、光、明、暗、雲、烟、塵、霧。
復有說者,此有二十一。謂前二十種,加空一顯色。
5)問:此二十色內,幾有顯無形?幾有顯有形?
5.1)答:二十色內,八有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暗。餘十二色有顯有形。
5.2)有說:此中應作四句。
或有色有顯無形。謂青、黃、赤、白、影、光、明、暗。此八種色有顯可知,無形可知故。
或有色有形無顯。謂身表色。此有形可知,無顯可知故。
或有色有顯有形。謂長、短、方、圓、正、不正、高、下、雲、烟、塵、霧。此十二種有顯有形而可知故。
或有色無顯無形。謂除前相。即空界色。
6)問:水鏡等中所有影像為是實有?非實有耶?
譬喻者說:此非實有。所以者何?面不入鏡,鏡不在面。如何鏡上有面像生?
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此是實有,是眼所見,眼識所緣,色處攝故。
7)問:面不入鏡,鏡不在面。云何實有?
答:生色因緣有多種理,非一種理,故彼非難。
如緣月光,月愛珠器,得有水生,非不實有。彼所生水有水用故。
如緣日光及日愛珠、牛糞末等。而有火生,非不實有。彼所生火有火用故。
如緣鑽燧及人功力。而有火生非不實有。彼所生火有火用故。
如是緣水鏡等及人面等有影像生,非不實有。所生影像能為所緣,生覺念故。
8)問:世間所聞諸谷響等,為是實有?非實有耶?
譬喻者說:此非實有。所以者何?一切音聲剎那性故。於此處生即此處滅。剎那頃生自然即滅。如何能至谷等生響?
阿毘達磨諸論師言:此是實有。是耳所聞、耳識所緣,聲處攝故。
9)問:聲剎那生即此處滅。如何能至谷等生響?
答:生聲因緣非一種理,有多種理,故彼非難。如緣脣、齒、舌、齶、喉等,相擊出聲。彼所出聲非不實有,生耳識故。如是緣聲及緣谷等而有響生,非不實有。能為所緣,生覺念故。
1.7.3.復有二法。謂有對、無對法。
1.7.3.1.問:何故作此論?
1)答:為欲遮遣補特伽羅。及為顯示智殊勝故。
為欲遮遣補特伽羅者。謂顯唯有有對無對法,畢竟無實補特伽羅。
及為顯示智殊勝者。謂有聰慧殊勝智者,由此二法通達一切,此二遍攝一切法故。
2)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2.1)謂或有執:若與對俱說名有對,不與對俱說名無對。
若作是說。五識身等名為有對。所依、所緣俱對礙故。
2.2)或復有執:若與瞋俱說名有對。不與瞋俱說名無對。
若作是說。瞋相應品心心所法說名有對。
3)為止彼意,顯有礙色說名有對。此所餘法說名無對。由此三緣,故作斯論。
1.7.3.2.自性
1)問:有對法云何?答:十處。謂五內色處。及五外色處。
2)問:無對法云何?答:二處。謂意處及法處。
3)問:有對、無對是何義耶?
3.1)答:諸極微積聚是有對義。非極微積聚是無對義。
3.2)復次,諸可分析是有對義。不可分析是無對義。
3.3)復次,諸可積集是有對義。不可積集是無對義。
3.4)復次,諸有障礙是有對義。若無障礙是無對義。
3.5)復次,諸有形質是有對義。若無形質是無對義。
3.6)復次,若能容受。及能障礙是有對義。若不能容受及不能障礙是無對義。
3.7)脇尊者言:若可分析則可積集。若可積集則有障礙。若有障礙則有形質。若有形質則能容受及能障礙。若能容受及能障礙是有對義。與上相違是無對義。
3.8)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有細分相、有障礙相,是有對相。無細分相、無障礙相,是無對相。
3.9)大德說曰:若能容受及能障礙相,是有對相。若不能容受及不能障礙,是無對相。
3.10)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若可施設極微積聚性,顯色長短性,隨生音響性者。是有對相。與此相違是無對相。此中極微積聚性者,說八處顯色。長短性者說色處。隨生音響性者說聲處。
3.1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極微雜合積集住相,是有對相。與此相違是無對相。
3.12)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能據處所,展轉相礙,是有對相。與此相違是無對相。
1.7.3.3.障礙有對
應知有對總有三種。一障礙有對。二境界有對。三所緣有對。
1)障礙有對者。
如以手擊手,以手擊石,以石擊石,以石擊手,以杵擊鍾。此等展轉更相障礙。如是名為障礙有對。
2)境界有對者。
如眼根等諸有境法各於自境界,有所拘礙。如是名為境界有對。
3)所緣有對者。
如心心所有所緣法。各於自所緣有所拘礙。如是名為所緣有對。
如是三種有對法中。此中但說障礙有對。
4)問:障礙有對十色處中,幾處展轉有相礙義?
4.1)有作是說:唯有觸處有相礙義,餘十一處無相礙義,非所觸故。
4.2)或有說者,唯有五處有相礙義。謂內處中唯有身處。若外處中色、香、味、觸。彼作是說:若以手擊手,即以五擊五。若以手擊石,即以五擊四若。以石擊石,即以四擊四。若以石擊手,即以四擊五。若以杵擊鍾,亦以四擊四。
4.3)復有說者,唯有九處有相礙義。十色處中,唯除聲處。若不爾者,有以手等擊眼處等時,應不生苦。
4.4)評曰:應作是說:十種色處皆有礙義。若聲處無礙者,此應無積聚義。又不應名障礙有對。
1.7.3.4.境界有對
施設論說:眼定對色,色定對眼。廣說乃至意定對法,法定對意。彼師但依境界有對,而造彼論,故作是說。
或有眼於水有礙於陸無礙,如魚等眼。
或有眼於陸有礙於水無礙,如人等眼。
或有眼於水於陸二俱有礙。如水邏剎娑捕魚人等眼。
或有眼於水於陸二俱無礙。謂除前相,即被翳眼。
或有眼於夜有礙於晝無礙。如鵂鶹等眼。
或有眼於晝有礙於夜無礙。如人等眼。
或有眼於晝於夜二俱有礙。如馬、鹿、猫、狸等眼。
或有眼於晝於夜二俱無礙。謂除前相,即被翳眼。
此中有礙者,謂境界有對。
1.7.4.復有二法。謂有漏、無漏法。
1.7.4.1.問:何故作此論?
1)答:為欲遮遣補特伽羅。及為顯示智殊勝故。
為欲遮遣補特伽羅者。謂顯唯有有漏、無漏法,畢竟無實補特伽羅。
及為顯示智殊勝者。謂有聰慧殊勝智者,由此二法通達一切。此二遍攝一切法故。
2)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執:佛身無漏,如大眾部。
問:彼何故作此執?答:依契經故。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來生在世間,長在世間,出世間住。不為世法之所染污。彼作是說:既言如來出世間住,不為世法之所染污。由此故知佛身無漏。
3)為止彼意,顯佛生身唯是有漏。
3.1)若佛生身是無漏者,便違契經。如契經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縛。愚夫智者感有識身。世尊亦是智者所攝身,定應是無明愛果。是故佛身定應有漏。
3.2)又若佛身是無漏者,無比女人不應於佛生身起愛。指鬘於佛不應生瞋。諸憍傲者不應生慢。隖盧頻螺迦葉波等不應生癡。於佛生身,既有發起貪、瞋、癡、慢。故知佛身定非無漏。
4)問:若佛生身是有漏者,云何通彼所引契經?
4.1)答:彼說法身,故不成證。謂彼經說:如來生在世間,長在世間者說佛生身。出世間住不為世法所染污者說佛法身。
4.2)復次,依佛不隨世法轉義,說彼契經,故無有失。謂世八法隨世間轉。世間亦隨世八法轉。雖世八法隨世間轉。而佛不隨世八法轉。
4.3)復次,依佛解脫世八法義。說彼契經,故無有失。
5)問:佛亦曾遇此世八法。如何說佛解脫此耶?
5.1)謂一日中勇猛長者曾奉施佛三百千衣。諸如是等,名佛遇利。
5.2)佛入娑羅婆羅門邑乞食不得空鉢而還。諸如是等,名佛遇衰。
5.3)佛於生時名譽上至他化自在。得菩提時名譽上至色究竟天。轉法輪時名譽上至大梵王宮。諸如是等名佛遇譽。
5.4)佛為戰遮婆羅門女孫陀利女惡心毀謗。惡名流布十六大國。諸如是等名佛遇毀。
5.5)佛為跋羅墮闍梵志以五百頌現前譏罵諸如是等,名佛遇譏。
5.6)即此梵志須臾迴此五百頌言現前讚佛。如是論力及隖波離以妙伽他現前讚佛。
尊者舍利子以眾多頌現前讚佛無上功德。
尊者阿難陀以眾多頌現前讚佛希有妙法。諸如是等名佛遇稱。
5.7)佛有輕安及勝受樂。一切有情所不能及名佛遇樂。
5.8)佛有頭痛、背痛、腹痛。及有傷足出血等事名佛遇苦。既有此事如何解脫?
6)答:雖遇此事而不生染。故說世尊於此解脫。
6.1)謂佛雖遇利等四法。而心不生高歡喜愛。
6.2)又佛雖遇衰等四法。而心不生下慼憂恚。如妙高山據金輪上。八方猛風不能傾動。世尊亦爾住戒金輪。此世八法所不能動。是故名為於此解脫。解脫此故說為不染。非謂生身亦是無漏。
6.3)然佛生身,從漏生故,說為有漏。能生他漏,故名有漏。
7)是故為止他宗所說及顯己宗無顛倒理。并前二緣,故作斯論。
1.7.4.2.自性
1)問:有漏法云何?答:十處、二處少分。謂意處、法處少分。
2)問:無漏法云何?答:二處少分。謂即意處、法處少分。
3)問:有漏、無漏其義云何?
3.1)答:若法能長養諸有。攝益諸有。任持諸有,是有漏義。與此相違是無漏義。
3.2)復次,若法能令諸有相續生老病死,流轉不絕,是有漏義。與此相違是無漏義。
3.3)復次,若法是趣苦集行。及是趣諸有世間生老病死行,是有漏義。與此相違是無漏義。
3.4)復次,若法是有身見事,苦集諦攝,是有漏義。與此相違是無漏義。
3.5)復次,若法能令諸漏增長,是有漏義。若法能令諸漏損減,是無漏義。
3.6)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有漏相者,從漏生相,是有漏相。能生漏相是有漏相。無漏相者與此相違。
3.7)大德說曰:若離此事,諸漏不有。應知此事是有漏相。若離此事諸漏得有。應知此事是無漏相。
3.8)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若法是漏生長依處是有漏相。與此相違是無漏相。
1.7.5.復有二法。謂有為、無為法。
1.7.5.1.問:何故作此論?
1)答:為欲遮遣補特伽羅。及為顯示智殊勝故。
為欲遮遣補特伽羅者。謂顯唯有有為、無為法,畢竟無實補特伽羅故。
及為顯示智殊勝者。謂有聰慧智殊勝者,由此二法通達一切。此二遍攝一切法故。
2)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2.1)謂或有執:有對法是有為。無對法是無為。
2.2)或復有執。有漏法是有為。無漏法是無為。
3)為止彼意,顯無對法及無漏法俱通有為、無為。由此三緣故作斯論。
1.7.5.2.自性
1)問:有為法云何?答:十一處、一處少分。謂法處少分。
2)問:無為法云何?答:一處少分。謂法處少分。
3)問:有為、無為是何等義?
3.1)答:若法有生、有滅、有因、有果,得有為相,是有為義。
若法無生、無滅、無因、無果,得無為相,是無為義。
3.2)復次,若法依屬因緣和合作用,是有為義。若法不依屬因緣和合作用,是無為義。
3.3)復次,若法為生所起。為老所衰。為無常所滅。是有為義。與此相違是無為義。
3.4)復次,若法流轉於世。能取果有作用分別所緣。是有為義。與此相違是無為義。
3.5)復次,若法墮世、墮蘊,與苦相續。前後變易,有下中上,是有為義。與此相違是無為義。
3.6)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何等有為相?謂墮世相、墮蘊相,是有為相。何等無為相?謂不墮世相、不墮蘊相,是無為相。
3.7)大德說曰:若法由有情加行,而有聚散,是有為相。若法由有情加行,而無聚散,是無為相。
3.8)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若法由因緣作,是有為相。若法不由因緣作,是無為相。
3.9)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若法與有為相合,是有為相。若法不與有為相合,是無為相。
1.8.三法
1.8.1.復有三法。謂過去、未來、現在法。
1.8.1.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世與行異。如譬喻者分別論師。
1.1)彼作是說:世體是常,行體無常。行行世時,如器中果。從此器出,轉入彼器。亦如多人,從此舍出,轉入彼舍。諸行亦爾。從未來世,入現在世。從現在世,入過去世。
1.2)為止彼意,顯世與行,體無差別。謂世即行,行即是世。故大種蘊作如是說:世名何法?謂此增語所顯諸行。
2)復有愚於三世自性。謂撥無過去未來。執現在是無為法。
為止彼意,顯過去、未來,體相實有。及顯現在是有為法。所以者何?
2.1)若過去、未來非實有者。應無成就及不成就。如第二頭、第三手、第六蘊、第十三處、第十九界。無有成就及不成就。過去未來法亦應爾。既有成就及不成就。故知實有過去未來。
2.2)又應詰彼撥無過去未來體者。
若有異熟因,在現在世時。彼所得果,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若言在現在,應說異熟因果同時。如是便違伽他所說:作惡不即受,非如乳成酪,猶灰覆火上,愚蹈久方燒。
若言彼果不在三世,彼應無果。以異熟果,非無為故。若無果者,因亦應無。如第二頭、第三手等。
2.3)若有異熟果,在現在世時。彼所酬因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若言在現在,應說異熟因果同時。如是便違前所引頌。
若言彼因不在三世,彼應無因。以異熟因非無為故。若無因者,果亦應無。如第二頭、第三手等。
3)復次,若過去未來非實有者。應無出家受具戒義。
如有頌言:若執無過去,應無過去佛,若無過去佛,無出家受具。
4)復次,若過去未來非實有者。應出家眾皆有正知而虛誑語。
如有頌言:若執無過去,而言歲少多,彼應日日增,正知虛誑語。
5)復次,若過去未來非實有者。彼現在世應亦是無。觀過去、未來,施設現在故。
若無三世,便無有為。若無有為,亦無無為。觀有為法,立無為故。若無有為、無為,應無一切法。若無一切法,應無解脫、出離、涅槃。如是便成大邪見者。勿有斯過。故知實有過去未來。
6)又現在世非無為法。因緣生故,有作用故。無為不爾。如是為遮他宗所說及顯正理。故作斯論。
1.8.1.2.自性
1)問:過去法云何?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各一分。
2)問:未來法云何?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各一分。
3)問:現在法云何?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各一分。
4)問:如是三世以何為自性?答:以一切有為法為自性。
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應知亦爾。
1.8.1.3.何故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世?世是何義?答:行義是世義。
問:諸行無來無去。云何行義是世義?所以者何?諸行若來,不應有去,來相合故。諸行若去,不應有來,去相合故。復次,諸行若來,則來處應空缺。諸行若去,則去處應盈礙。是故尊者世友說言:諸行無來亦無有去。剎那性故,住義亦無。諸行既無來去等相。如何立有三世差別?
1)答:以作用故,立三世別。即依此理,說有行義。
謂有為法未有作用名未來。正有作用名現在。作用已滅名過去。
2)復次,色未變礙名未來。正有變礙名現在。變礙已滅名過去。
受未領納名未來。正能領納名現在。領納已滅名過去。
想未取相名未來。正能取相名現在。取相已滅名過去。
行未造作名未來。正有造作名現在。造作已滅名過去。
識未了別名未來。正能了別名現在。了別已滅名過去。
3)復次,眼未見色名未來。正能見色名現在。見色已滅名過去。
廣說乃至意未了法名未來。正能了法名現在。了法已滅名過去。
問:現在眼等若彼同分無見等用應非現在?答:彼雖無有見等作用。而決定有取果作用。是未來法同類因故,諸有為法在現在時,皆能為因,取等流果。此取果用遍現在法,無雜亂故。依之建立過去、未來、現在差別。
4)復次,諸有為法三有為相未已作用名未來。一已作用二正作用名現在。三已作用名過去。
5)復次,諸有為法未有四緣作用名未來。正有四緣作用名現在。四緣作用已滅名過去。
6)復次,諸有為法未有六因作用名未來。正有六因作用名現在。六因作用已滅名過去。
7)復次,諸有為法未取未與士用果名未來。正取正與士用果名現在。取與士用果已滅名過去。
8)復次,諸有為法未取未與等流果名未來。正取或與等流果名現在。取或與等流果已滅名過去。
9)復次,不善善有漏法。未取未與異熟果名未來。正取未與異熟果名現在。取異熟果已滅名過去。
10)復次,諸有為法未酬相應俱有因名未來。正酬相應俱有因名現在。酬相應俱有因已滅名過去。
11)復次,諸有為法未已酬同類遍行因名未來。已酬未滅名現在。已酬已滅名過去。
12)復次,異熟無記法未已酬異熟因名未來。已酬未滅名現在。已酬已滅名過去。
13)復次,諸有為法未已起滅名未來。已起未已滅名現在。已起已滅名過去。
14)復次,諸有為法未已起壞名未來。已起未已壞名現在。已起已壞名過去。
15)復次,諸有為法未已起離名未來。已起未已離名現在。已起已離名過去。
如起對滅、壞、離。生對滅、壞、離亦爾。然契經中,未來亦說已生等者。依彼種類,故作是說。如說:有法已生、已有、已作。有為、有所作、緣已生。有盡法、有費法、有離法、有滅法、有壞法。欲令不壞無有是處。此中已生者唯說生所生法。已有者顯有自性。已作者顯有過患。有為者顯有造作。有所作者顯業有果。緣已生者顯因緣合。有盡、費、離、滅、壞法者顯定當有。欲令不壞無有是處者。顯不自在。
16)復次,諸有為法在二世前名過去。在二世後名未來。在二世中名現在。
17)復次,諸有為法為三世因名過去。為二世因名現在。為一世因名未來。
18)復次,諸有為法是三世果名未來。是二世果名現在。是一世果名過去。
19)復次,諸有為法觀過去現在故施設未來。不觀未來故施設未來。無第四世故。
觀未來、現在,故施設過去。不觀過去故施設過去,無第四世故。
觀過去、未來。故施設現在。不觀現在故施設現在。無第四世故。
如是名為三世差別。依此建立諸行行義。由此行義、世義得成。
1.8.1.4.生、滅
1)問:諸有為法未來生時,為已生而生?為未已生而生?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已生而生者,云何諸行非轉還耶?若未已生而生者,云何諸行非本無而有耶?答:應作是說:
1.1)有因緣故,已生而生。
謂一切法已有自性,本來各住自體相故。已有體故,說名已生。
非從因緣已生自體。因緣和合,起故名生。
1.2)有因緣故,未已生而生。
謂未來法名未已生。有從因緣,正得生故。
2)問:諸有為法未來生時,為已有故而生?為未已有故而生?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已有故而生者,自體已有,復何用生?若未已有故而生者,應一切法本無今有。說一切有應不得成?
答:應作是說:已有而生。
2.1)問:若爾,善通後所設難。前所設難當云何通?答:體雖已有而無作用。今遇因緣而生作用。
2.2)問:作用與體為一?為異?答:不可定說為一為異。
如有漏法,一一體上有無常等眾多義相。不可定說為一為異。此亦如是。故不應責。
3)問:為此法生即此法滅?為餘法生餘法滅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此法生,即此法滅者。應未來生,即未來滅。若餘法生,餘法滅者。應色等生,餘受等滅?
答:應作是說:
3.1)有因緣故,說此法生,即此法滅。謂色蘊生,即色蘊滅。乃至識蘊生即識蘊滅。
3.2)有因緣故,說餘法生,餘法滅。謂未來世生,現在世滅。
4)問:諸有為法未來生時,為世體生?為世中生?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世體生者,一法生時,應未來世一切法生。此既生已,應無未來。此復已滅,應無現在,便壞三世一切有義。若世中生者,云何諸行非異世耶?
答:應作是說:
4.1)有因緣故,說世體生。以一剎那行生時,即是未來世生故。
4.2)有因緣故,說世中生。未來世行有多剎那。於中唯一剎那生故。
5)問:諸有為法未來生時,為自性生?為他性生?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自性生者,云何非本無自性,今有自性。本無實物,今有實物。若他性生者,云何不捨自性,成無性相?
答:應作是說:非自性生,亦非他性生。然於自性,有如是法生已而滅。
1.8.1.5.五蘊
1)問:若法是色性,彼法是過去性耶?答:應作四句。
1.1)有法是色性,非過去性。謂未來、現在色性。
1.2)有法是過去性,非色性。謂過去四蘊性。
1.3)有法是色性,亦過去性。謂過去色性。
1.4)有法非色性,亦非過去性。謂未來、現在四蘊性及無為性。
1.5)如以色性對過去性有四句(4)。以色性對未來、現在性亦各有四句(4*3=12)。如色蘊對三世有三四句。受、想、行、識蘊對三世亦爾。如是便有十五四句。(5*3*4=60)
2)問:若法是色性,彼法是方處性耶?
答:若法是方處性,彼定是色性。有法是色性非方處性。謂過去、未來色。及現在極微、無表色性。
3)問:若法是受性,彼法非方處性耶?
答:若法是受性,彼定非方處性。有法非方處性,而非是受性。謂想、行、識蘊。及極微、無表色、無為性。如受蘊,想乃至識蘊,應知亦爾。
4)問:若法是色。彼法有變礙耶?
答:若法有變礙,彼定是色。有法是色,而無變礙。謂過去、未來色。及現在極微、無表色。
5)問:若法是受。彼法能領納耶?
答:若法能領納,彼定是受。有法是受,非能領納。謂過去、未來受。
6)問:若法是想。彼法能取像耶?
答:若法能取相,彼定是想。有法是想,非能取相。謂過去、未來想。
7)問:若法是行。彼法能造作耶?
答:若法能造作,彼定是行。有法是行,非能造作。謂過去、未來行。
8)問:若法是識。彼法能了別耶?
答:若法能了別,彼定是識。有法是識,非能了別。謂過去、未來識。
1.8.1.6.增減
1)問:未來諸法有出無入。過去諸法有入無出。如何未來不施設減?如何過去不施設增?
1.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為已計數,而言未來不施設減。復言過去不施設增耶?既未計數如何可言不可施設未來有減?過去有增?然過去、未來法無邊量故。不可施設有增、有減。如大海水無量無邊。取百千瓶不知其減。投百千瓶不知其增。
1.2)復作是說:未來諸法未已起未已滅故,不施設減。過去諸法已起、已滅故,不施設增。
1.3)復作是說:未來諸法未已起已壞故,不施設減。過去諸法已起已壞故,不施設增。
1.4)復作是說:未來諸法未已起已離故,不施設減。過去諸法已起已離故,不施設增。
如起對滅、壞、離。以生對滅、壞、離,廣說亦爾。
1.5)大德說曰:若有礙物流行世者。可言施設有減有增。然有為法緣合故生,生已即滅。如何施設過去有增?未來有減?
1.6)脇尊者曰:過去、未來法無作用。如何施設有增有減?
1.8.1.7.積聚、離散
1)問:過去、未來為有積聚?如現在世牆壁等物。為無積聚各離散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有積聚,如現在世牆壁等者。云何施主造所捨物功不唐捐?云何去來非有方所?云何壁等不皆是常?云何去來非可現見?若無積聚各離散者,云何可說有過去事?如契經說:過去有王名大善見。都香茅城,居善法殿。如是等事無量無邊。云何可說有未來事?如契經說:未來有佛號慈氏尊。爾時有王名曰蠰佉。所都大城名鷄覩末。如是等事無量無邊。云何宿住隨念智觀過去事?死生智觀未來事?妙願智觀過去、未來事?未來諸法來集現在時,如何聚物非本無今有?現在諸法散往過去時,如何聚物非有已還無?
2)有作是說:過去、未來亦有積聚。如現在世牆壁等物。
問:若爾,善通後所設難。前所設難當云何通?
2.1)且諸施主造所捨物所設功力,寧不唐捐?
答:為現見故。謂未造時物雖已有,而未現見。施主造已方可現見。故不唐捐。
2.2)云何去來非有方所?答:許有方所,復有何過。
2.3)云何壁等不皆是常?答:剎那無常,與彼合故。
2.4)云何去來非可現見?
答:彼非現在五識境故,非可現見。要與現在五識為境,方可現見。
3)評曰:過去、未來,非有積聚,如現在物但各離散。
問:若爾,善通前所設難。後所設難當云何通?
3.1)且云何說有過去事?答:如曾現在,說亦無失。
3.2)云何可說有未來事?答:如當現在,說亦無失。
3.3)云何宿住隨念智等觀察過去、未來事耶?
+答:如曾所更,如當所受。而觀過去、未來世事,此有何過,而不能通。
+復有說者,如呼諸字,次第相續,引生名句,顯所說義。雖彼諸字不可積集,而能引生名句顯義。如是過去、未來世法,雖無積聚。而能生智,隨其所應知所知境。
+復有說者,以現在事,類觀去來。猶如農夫以現稼穡,類知前後。
3.4)未來諸法來集現在時,如何聚物非本無今有?現在諸法散往過去時,如何聚物非有已還無?
答:三世諸法因性果性。隨其所應次第安立。體實恒有無增無減。但依作用說有說無。諸積聚事,依實有物,假施設有,時有時無。如是此宗許有無義,有何過難,而不能通。分位有無,是所許故。
1.8.1.8.四大論師
說一切有部有四大論師。各別建立二世有異。
謂尊者法救說類有異。
尊者妙音說相有異。
尊者世友說位有異。
尊者覺天說待有異。
1)說類異者。彼謂諸法於世轉時,由類有異,非體有異。
1.1)如破金器等作餘物時,形雖有異,而顯色無異。
1.2)又如乳等變成酪等時,捨味勢等,非捨顯色。
1.3)如是諸法,從未來世至現在世時,雖捨未來類,得現在類。而彼法體,無得無捨。
復從現在世至過去世時,雖捨現在類,得過去類。而彼法體,亦無得無捨。
2)說相異者。彼謂諸法於世轉時,由相有異,非體有異。一一世法有三世相。一相正合二相非離。
2.1)如人正染一女色時,於餘女色不名離染。
2.2)如是諸法
住過去世時,正與過去相合。於餘二世相不名為離。
住未來世時,正與未來相合。於餘二世相不名為離。
住現在世時,正與現在相合。於餘二世相不名為離。
3)說位異者。彼謂諸法於世轉時,由位有異,非體有異。
3.1)如運一籌,置一位名一。置十位名十。置百位名百。雖歷位有異,而籌體無異。
3.2)如是諸法經三世位。雖得三名,而體無別。
3.3)此師所立,世無雜亂。以依作用,立三世別。謂有為法未有作用名未來世。正有作用名現在世。作用已滅名過去世。
4)說待異者。彼謂諸法於世轉時,前後相待,立名有異。
4.1)如一女人待母名女。待女名母。體雖無別,由待有異,得女母名。
4.2)如是諸法,待後名過去。待前名未來。俱待名現在。
4.3)彼師所立,世有雜亂。所以者何?前後相待,一一世中有三世故。
謂過去世,前後剎那名過去、未來。中間名現在、未來。三世類亦應然。
現在世法,雖一剎那,待後待前及俱待故,應成三世。豈應正理?
5)說相異者,所立三世,亦有雜亂。一一世法彼皆許有三世相故。
6)說類異者,離法自性說何為類?故亦非理。諸有為法從未來世至現在時,前類應滅。從現在世至過去時,後類應生。過去有生,未來有滅,豈應正理。故唯第三立世為善。諸行容有作用時故。
1.8.2.復有三法。謂善、不善、無記法。
1)問:善法云何?答:善五蘊及擇滅。
2)問:不善法云何?答:不善五蘊。
3)問:無記法云何?答:無記五蘊及虛空、非擇滅。餘義廣說如前不善納息。
1.8.3.復有三法。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繫法。
1)問:欲界繫法云何?答:欲界繫五蘊。
2)問:色界繫法云何?答:色界繫五蘊。
3)問:無色界繫法云何?答:無色界繫四蘊。餘義廣說亦如前不善納息。
1.8.4.復有三法。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
1)問:學法云何?答:學五蘊。
2)問:無學法云何?答:無學五蘊。
3)問:非學非無學法云何?答:有漏五蘊及三無為。
4)問:學等三法其義云何?
4.1)答:以無貪瞋癡道,學斷貪瞋癡,是學義。
以無貪瞋癡道,不學斷貪瞋癡。已學斷故,是無學義。
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2)復次,以無愛道學斷愛、非愛事是學義。以無愛道學斷愛者遮無學道。非愛事者遮世俗道。
以無愛道不學斷愛,已學斷故。亦非愛事,是無學義。以無愛道不學斷愛者遮學道。非愛事者遮世俗道。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3)復次,學斷煩惱、學諦現觀是學義。
不學斷煩惱,已學斷故。亦不學諦現觀,已學諦現觀故是無學義。
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4)復次,學斷二求謂欲求、有求。學滿一求謂梵行求是學義。
不學斷二求,已學斷故。不學滿一求。已學滿故,是無學義。
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5)復次,若相續中有煩惱得,亦有無漏道得,而學斷煩惱是學義。
若相續中,無煩惱得,而有無漏道得。不學斷煩惱,已學斷故,是無學義。
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6)復次,若相續中未離貪愛,有無漏道得,而學斷貪愛是學義。
若相續中,已離貪愛,而有無漏道得。不學斷貪愛,已學斷故是無學義。
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7)復次,見、修道攝是學義。無學道攝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8)復次,見、修地攝是學義。無學地攝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9)復次,未知當知、已知根攝是學義。具知根攝是無學義。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10)復次,隨信行、隨法行、信勝解、見至、身證。五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學義。
慧解脫、俱解脫。二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無學義。
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11)復次,四向及前三果。七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學義。
第四果一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無學義。
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4.12)復次,十八學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學義。
九無學聖者身中諸無漏道是無學義。
與二相違是非學非無學義。
5)問:住學果者乃至未起勝果道時,諸無漏道云何名學?
答:學阿世耶猶未息故。彼無漏道亦得名學。
1.8.5.復有三法。謂見所斷、修所斷、無斷法。
1)問:見所斷法云何?答:隨信、隨法行現觀邊忍所斷。
此復云何?謂見所斷八十八隨眠及彼相應心心所法,彼所等起不相應行。是名見所斷法。
2)問:修所斷法云何?答:學見迹修所斷。
此復云何?謂修所斷十隨眠。及彼相應,彼所等起身、語二業。彼所等起不相應行。并不染污諸有漏法。是名修所斷法。
3)問:無斷法云何?答:無漏五蘊。及三無為。餘義廣說如前不善納息。
1.9.四諦者。謂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1.9.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有四聖諦。雖作是說而不廣辯。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未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1.9.2.自性
問:如是四諦自性云何?
1)阿毘達磨諸論師言:五取蘊是苦諦。有漏因是集諦。彼擇滅是滅諦。學無學法是道諦。
2)譬喻者說:諸名色是苦諦。業、煩惱是集諦。業、煩惱盡是滅諦。奢摩他、毘鉢舍那是道諦。
3)分別論者作如是說:
3.1)若有八苦相是苦、是苦諦。餘有漏法是苦、非苦諦。
3.2)招後有愛是集、是集諦。餘愛及餘有漏因是集、非集諦。
3.3)招後有愛盡是滅、是滅諦。餘愛盡及餘有漏因盡是滅、非滅諦。
3.4)學八支聖道是道、是道諦。餘學法及一切無學法是道、非道諦。
若作是說,諸阿羅漢但成就苦滅二諦。不成就集道二諦。所以者何?招後有愛諸阿羅漢已斷盡故。學八支聖道得阿羅漢果時皆已捨故。
4)尊者妙音作如是說:
4.1)若墮自相續五蘊。若墮他相續五蘊。若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蘊。如是一切皆是苦、是苦諦。
+修觀行者起現觀時,唯觀墮自相續五蘊為苦。不觀墮他相續五蘊。及無情數諸蘊為苦。所以者何?逼切行相是苦現觀。墮他相續及無情數蘊於自相續,非逼切故。
+彼生智論作如是說:自相續蘊極自逼切。非他相續及無情數蘊。非離自身他及非情能相逼切。無自身者他及非情何所逼切。故現觀時,唯觀墮自相續五蘊為苦非餘。
4.2)若墮自相續五蘊因。若墮他相續五蘊因。若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蘊因。如是一切皆是集、是集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唯觀墮自相續五蘊因為集不觀墮他相續五蘊因。及無情數諸蘊因為集。
4.3)若墮自相續五蘊盡。若墮他相續五蘊盡。若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蘊盡。如是一切皆是滅、是滅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唯觀墮自相續五蘊盡為滅。不觀墮他相續五蘊盡。及無情數諸蘊盡為滅。
4.4)若墮自相續五蘊對治。若墮他相續五蘊對治。若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蘊對治。如是一切皆是道、是道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唯觀墮自相續五蘊對治為道。不觀墮他相續及無情數諸蘊對治為道。
5)如是說者,若墮自相續五蘊。若墮他相續五蘊。若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蘊。如是一切皆是苦是苦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皆觀為苦。
問:逼切行相是苦現觀。墮他相續及無情數蘊。於自相續既非逼切。修觀行者起現觀時,何故亦觀為苦?
5.1)答:設彼於自不能逼切亦觀為苦。所以者何?
無始時來,於一切苦皆起無智。為對治彼皆應起智。
無始時來,於一切苦皆起猶豫。為對治彼皆應起決定。
無始時來,於一切苦皆起誹謗。為對治彼皆應起信。故應遍觀一切為苦。
5.2)況彼於自亦能逼切。所以者何?
若有為他所打觸者。亦生大苦。豈非逼切。
若有空中木石瓦等墮自身上。亦生大苦。豈非逼切。
5.3)既有逼切自相續義。故現觀時,亦觀為苦。
6)若墮自相續五蘊因。若墮他相續五蘊因。若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蘊因。如是一切皆是集是集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皆觀為集。
7)若墮自相續五蘊盡。若墮他相續五蘊盡。若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蘊盡。如是一切皆是滅是滅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皆觀為滅。
8)若墮自相續五蘊對治。若墮他相續五蘊對治。若有情數及無情數諸蘊對治。如是一切皆是道是道諦。修觀行者起現觀時皆觀為道。如是名為四諦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1.9.3.何故
已說諦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諦?諦是何義?答:實義是諦義。真義、如義、不顛倒義、無虛誑義是諦義。
1.9.4.虛空、非擇滅
問:若實義是諦義。乃至無虛誑義是諦義者。虛空、非擇滅亦有實義乃至無虛誑義。何故世尊不立為諦?
1)答:若法是苦、是苦因、是苦盡、是苦對治者。世尊立為諦。
虛空非擇滅非苦、非苦因、非苦盡、非苦對治。是故世尊不立為諦。
2)復次,若法是蘊、是蘊因、是蘊盡、是蘊對治者立為諦。
虛空非擇滅非蘊、非蘊因、非蘊盡、非蘊對治故不立為諦。
3)復次,若法是疾病、是疾病因、是疾病盡、是疾病對治者立為諦。
虛空非擇滅非疾病、非疾病因、非疾病盡、非疾病對治故不立為諦。
4)復次,若法是癰、箭、惱、害、過患。是癰、箭、惱、害、過患因。是癰、箭、惱、害、過患盡。是癰、箭、惱、害、過患對治者立為諦。虛空非擇滅於彼皆非故不立為諦。
5)復次,若法是重擔、是能荷重擔、是重擔盡、是重擔對治者立為諦。
虛空非擇滅於彼皆非故不立為諦。
6)復次,若法是此岸、是彼岸、是河、是船栰者立為諦。
虛空非擇滅於彼皆非故不立為諦。
7)復次,若法是苦、是苦因、是道、是道果者立為諦。
虛空非擇滅非苦、非苦因、非道、非道果故不立為諦。
8)復次,若法有因性、果性者立為諦。虛空非擇滅無因性果性故不立為諦。
9)復次,虛空非擇滅無漏故非苦集諦。無記故非滅諦。無為故非道諦。
10)復次,虛空非擇滅不墮世故非三諦。無記故非滅諦。
11)復次,虛空非擇滅非蘊自性故非三諦。無記故非滅諦。
12)復次,虛空非擇滅不隨苦故非三諦。無記故非滅諦。
13)復次,若法是邪見及無漏慧所緣者立為諦。虛空非擇滅非邪見及無漏慧所緣故不立為諦。
14)復次,若法是無明及明所緣者立為諦。虛空非擇滅非無明及明所緣。故不立為諦。
15)復次,若法是雜染事及清淨事者立為諦。虛空非擇滅非雜染事及清淨事。故不立為諦。
16)復次,若法是可欣事及可厭事者立為諦。虛空非擇滅非可欣事及可厭事。故不立為諦。
17)復次,若法是欣作意事及厭作意事者立為諦。虛空非擇滅非欣作意事及厭作意事。故不立為諦。
1.9.5.不顛倒、虛誑
1)問:若不顛倒義是諦義者。四種顛倒應非諦攝。所以者何?顛倒轉故?
1.1)答:以餘緣故立為顛倒。以餘緣故是諦所攝。
謂三緣故立為顛倒。一決度故。二增益故。三一向倒故。是有、是實,實相相應故是諦攝。
1.2)復次,彼於無常計常,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故立為倒。以有因性果性故是諦攝。
2)問:若無虛誑義是諦義者。諸虛誑語應非諦攝。所以者何?虛誑轉故?
2.1)答:以餘緣故立虛誑語。謂違自想,誑惑他故。以餘緣故是諦所攝。謂是有、是實,實相相應。
2.2)復次,以餘緣故立虛誑語。謂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言聞,聞言不聞。不覺言覺,覺言不覺。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以餘緣故是諦所攝。謂有因性果性是故實義是諦義。乃至無虛誑義是諦義。
1.9.6.建立
問:此四聖諦,云何建立?為依實事?為依因果?為依現觀而建立耶?設爾何失。三皆有過。所以者何?若依實事而建立者,諦應有三。謂苦集諦,無別體故應合為一。滅為第二,道為第三。故有三諦。若依因果而建立者,諦應有五。謂有漏法,因果別故既立為二。諸無漏道,亦有因果應分為二。滅為第五,故有五諦。若依現觀而建立者,諦應有八。謂瑜伽師入現觀位,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先別觀欲界諸行因。後合觀色無色界諸行因。先別觀欲界諸行滅。後合觀色無色界諸行滅。先別觀欲界諸行對治。後合觀色無色界諸行對治。故有八諦。
1)答:應作是說:此四聖諦依因果立。
1.1)問:若爾,應有五諦非四?答:聖道因果合立一故,諦四非五。謂無漏道因性果性皆是能趣苦有世間生老病死,究竟滅行,故合立一。
1.2)問:若爾,有漏因性果性皆是能趣苦有世間生老病死,流轉集行,亦應合一。諦應唯三?
答:雖爾,行相有別、有總。是故建立聖諦唯四。謂於有漏果性有四行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於有漏因性有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於無漏道因性果性。總唯有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
2)有作是說:以三緣故建立四諦。一實事故。二因果故。三謗信故。
2.1)實事故者。謂此四諦實事有二。一者有漏。二者無漏。
2.2)因果故者。謂有漏事有因果性。果性立苦諦。因性立集諦。
無漏事中有二種類。一有因性有果性。二有果性無因性。
有因性有果性者立道諦。有果性無因性者立滅諦。
2.3)問:何故有漏事因性果性各立一諦。無漏道因性果性合立一諦耶?
答:緣彼謗信有別總故。謂於有漏因性、果性各別起謗。一於果性謗實非苦。二於因性謗實非集。
又於有漏因性果性各別生信。一於果性信實是苦。二於因性信實是集。
於無漏道因性果性。總起一謗謂謗非道。總生一信謂信是道。是故三緣建立四諦。
3)復有說者,依現觀故建立四諦。
問:若爾,聖諦應八非四?答:諦行相同,故四非八。
3.1)謂欲界苦及色無色界苦。雖別現觀而同是苦諦。及同苦等行相所觀故合立一。
3.2)欲界諸行因及色無色界諸行因。雖別現觀而同是集諦。及同因等行相所觀故合立一。
3.3)欲界諸行滅及色無色界諸行滅。雖別現觀而同是滅諦。又同滅等行相所觀故合立一。
3.4)欲界諸行對治。及色無色界諸行對治。雖別現觀而同是道諦。又同道等行相所觀故合立一。
故依現觀建立四諦不增不減。
1.9.7.相
問:苦、集、滅、道各有何相?
1)脇尊者曰:逼迫是苦相。生長是集相。寂靜是滅相。出離是道相。
2)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流轉是苦相。能轉是集相。止息是滅相。還滅是道相。
3)復作是說:生依流轉是苦相。能轉生依是集相。生依止息是滅相。能滅生依是道相。
4)大德說曰:於實有事建立諦名。謂五取蘊。如從爐出極熱鐵團。
4.1)三苦所隨順苦流轉沒在苦海雜苦而住。如苦合成,猶如鐵團。與火合故,火勢隨逐,極熱如火。
此五取蘊亦復如是。與苦合故,如苦合成。故與苦合,是苦諦相。
4.2)如是苦蘊從煩惱生。由業轉變諸趣流轉。無始相續,故能生轉是集諦相。
4.3)此煩惱業究竟離故。於諸趣生不復流轉。故不流轉是滅諦相。
4.4)修淨戒定,正觀生滅。能斷有因,能證有盡。故能斷證是道諦相。
1.9.8.問:若諦有四,何故世尊說有一諦?
如伽他說:一諦無有二,眾生於此疑,別說種種諦,我說無沙門。
1)此頌意言唯有一諦。外道猶豫別說有多。佛說彼法中無沙門道果。沙門道果,依一諦故。
2)脇尊者曰:言一諦者,謂四聖諦各唯有一。
唯一苦諦無第二苦。
唯一集諦無第二集。
唯一滅諦無第二滅。
唯一道諦無第二道。
故說一諦不違說四。
3)復次,言一諦者。謂一滅諦。為欲遮遣餘解脫故。
3.1)謂諸外道說四解脫。
一無身解脫。即空無邊處。
二無邊意解脫。即識無邊處。
三淨聚解脫。即無所有處。
四世窣堵波解脫。即非想非非想處。
3.2)佛作是說:彼非真實解脫出離,是無色有。真解脫者唯一滅諦究竟涅槃。
4)復次,言一諦者。謂一道諦。為欲遮遣餘道諦故。
4.1)謂諸外道說多道諦。
如執自餓為道。或執臥灰為道。或執隨日轉為道。或執飲風飲水食果食菜為道。或執露形為道。或執臥刺棘等為道。或執不臥為道。或執著弊故衣為道。或執服諸藥物斷食為道。
4.2)佛作是說:彼非真道。是邪僻道。是虛偽道。是矯詐道。如是諸道非諸善士所應習行。是諸惡人所應遊履。真淨道者。謂一道諦。即正見等八支聖道。
5)復次,言一諦者。謂一滅諦。永捨一切生死苦故。
6)又一諦者。謂一道諦。能斷一切生死因故。
1.9.9.餘契經中說有二諦。一世俗諦。二勝義諦。
問:世俗、勝義二諦云何?
1)有作是說:於四諦中。
前二諦是世俗諦。男女行住及瓶衣等。世間現見諸世俗事。皆入苦集二諦中故。
後二諦是勝義諦。諸出世間真實功德。皆入滅道二諦中故。
2)復有說者,於四諦中。
前三諦是世俗諦。苦集諦中有世俗事。義如前說。
佛說滅諦如城、如宮或如彼岸。諸如是等世俗施設滅諦中有。是故滅諦亦名世俗。
唯一道諦是勝義諦。世俗施設此中無故。
3)或有說者,四諦皆是世俗諦攝。
前三諦中有世俗事。義如前說。
道諦亦有諸世俗事。佛以沙門婆羅門名說道諦故。唯一切法空非我理,是勝義諦。空非我中,諸世俗事絕施設故。
4)評曰:應作是說:四諦皆有世俗勝義。
4.1)苦集中有世俗諦者。義如前說。
4.2)苦諦中有勝義諦者。謂苦、非常、空、非我理。
4.3)集諦中有勝義諦者。謂因、集、生、緣理。
4.4)滅諦中有世俗諦者。佛說滅諦如園、如林、如彼岸等。
4.5)滅諦中有勝義諦者。謂滅、靜、妙、離理。
4.6)道諦中有世俗諦者。謂佛說道如船栰、如石山、如梯隥、如臺觀、如花、如水。
4.7)道諦中有勝義諦者。謂道、如、行、出理。
由說四諦皆有世俗、勝義諦故。世俗、勝義俱攝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虛空非擇滅亦二諦攝故。
5)問:世俗中世俗性,為勝義故有?為勝義故無?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世俗中世俗性,勝義故有者。應唯有一諦謂勝義諦。若世俗中世俗性,勝義故無者。亦應唯有一諦謂勝義諦。
答:應作是說:世俗中世俗性,勝義故有。若世俗中世俗性,勝義故無。佛說二諦言應非實。佛說二諦言既是實。故世俗中世俗性勝義故有。
6)問:若爾,唯應有一諦。謂勝義諦?答:實唯有一諦。謂勝義諦。
7)問:若爾。何故立有二諦?
7.1)答:依差別緣,立有二諦,不依實事。若依實事唯有一諦。謂勝義諦。依差別緣建立二種。
7.2)若依此緣,立世俗諦。不依此緣,立勝義諦。
7.3)若依此緣,立勝義諦。不依此緣,立世俗諦。
7.4)譬如一受有四緣性。
若依此緣立因緣性。不依此緣乃至立增上緣性。
若依此緣乃至立增上緣性。不依此緣乃至立因緣性。
7.5)又如一受有六因性。
若依此緣立相應因性。不依此緣乃至立能作因性。
若依此緣乃至立能作因性。不依此緣乃至立相應因性。
7.6)二諦亦爾。依別緣立,不依實事。
8)問:世俗、勝義亦可施設各是一物,不相雜耶?答:亦可施設。其事云何?
8.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顯名是世俗。所顯法是勝義。
8.2)復作是說:隨順世間所說名是世俗。隨順賢聖所說名是勝義。
8.3)大德說曰:宣說有情、瓶、衣等事。不虛妄心所起言說是世俗諦。
宣說緣性緣起等理。不虛妄心所起言說是勝義諦。
8.4)尊者達羅達多說曰:名自性是世俗。此是苦集諦少分。
義自性是勝義。此是苦集諦少分。及餘二諦、二無為。
1.9.10.三種婆羅門諦
如契經說:出家梵志總有三種婆羅門諦。云何為三?
謂有出家梵志作如是說:一切有情皆不應害。如是所說是諦非虛。是名第一婆羅門諦。
復有出家梵志作如是說:我非彼所有,彼非我所有。如是所說是諦非虛。是名第二婆羅門諦。
復有出家梵志作如是說:諸有集法皆有滅法。如是所說是諦非虛。是名第三婆羅門諦。
問:此中何者是婆羅門?何者是諦?
1)答:此中意說出家外道名婆羅門。彼所說中前三是諦,餘皆虛妄。
1.1)一切有情皆不應害者。謂諸有情皆不應殺。
1.2)我非彼所有,彼非我所有者。謂我不屬彼,彼不屬我。
1.3)諸有集法,皆有滅法者。謂諸有生,皆歸於滅。
2)復有說者,此中意說住佛法者名婆羅門。即前所說三種名諦。為對外道,佛說此經。
2.1)謂有外道自謂我是真婆羅門,而為祠祀殺諸牛羊。及多聚集雜類眾生而斷其命。
佛對彼故作如是說:損害他者非真婆羅門。真婆羅門者,於諸有情皆不應害。
2.2)復有外道自謂我是真婆羅門。而為生天受諸欲樂勤修梵行。
佛對彼故作如是說:為天欲樂修梵行者非真婆羅門。真婆羅門者於諸所有,志無繫屬,而修行梵行。
2.3)復有外道自謂我是真婆羅門。而執斷常乖於中道。
佛對彼故作如是說:執斷常者非真婆羅門。真婆羅門者知有集法皆有滅法。集故非斷。滅故非常。非斷非常,契於中道。
3)復次,此經意說三解脫門所有加行。
一切有情皆不應害者。說空解脫門加行。
我非彼所有,彼非我所有者。說無願解脫門加行。
諸有集法皆,有滅法者。說無相解脫門加行。
4)有作是說:此經意說三解脫門,如其次第。
5)或有說者,此經意說三三摩地。謂空、無願、無相三種,如其次第。
6)復有說者,此經意說戒蘊、定蘊、慧蘊三種如其次第。
7)如說三蘊如是。三學、三修、三淨應知亦爾。
1.9.11.如契經說:佛告苾芻觀四方者。謂觀四諦。
1)問:世尊何故於四聖諦以方聲說?
答:觀所化者宜聞說故。謂有所化聞以方聲。說四聖諦即易悟入。故佛於諦說四方聲。如餘契經。佛為所化於八解脫說八方聲。所化聞之即易悟入。此經亦爾。故於四諦說四方聲。
2)問:四諦、四方有何相似?而於四諦說四方聲?答:四諦、四方,四數等故。
3)問:佛於何諦說何方聲?
3.1)答:佛於苦諦說東方聲。於彼集諦說西方聲。以現觀時,先觀苦諦,次觀集故。
3.2)有作是說:東方如集,西方如苦。先因後果,次第說故。佛於道諦說南方聲。道諦南方俱應供故。佛於滅諦說北方聲。滅諦北方俱最勝故。
1.9.12.如契經說:於四聖諦應知慧根。
問:此為依攝?為依所緣?若依攝者,四諦、慧根互不相攝。如何於四諦說應知慧根?若依所緣,即一切法皆是所緣,何獨四諦?
1)答:應作是說:此不依攝,不依所緣,而作是說。
1.1)然於建立四聖諦時,慧用最勝。故作是說:於四聖諦應知慧根。
1.2)如於建立四證淨時,信用最勝。故作是說:於四證淨應知信根。
1.3)如於建立四正勝時,精進用最勝。故作是說:於四正勝應知精進根。
1.4)如於建立四念住時,念用最勝。故作是說:於四念住應知念根。
1.5)如於建立四神足時,定用最勝。故作是說:於四神足應知定根。此中亦爾。
2)有作是說:此依所緣。
問:慧根既能緣一切法。何獨四諦作是說耶?
答:若法有漏無漏慧緣。此中偏說。虛空非擇滅唯有漏慧緣,故此不說。
1.9.13.如契經說:尊者舍利子作如是言:諸善法生,皆四聖諦攝,趣四聖諦。
問:三諦有為說生可爾。滅諦無為既無生義。如何可說諸善法生攝在四諦?
1)答:此經意說諸善法生無不攝在四聖諦中,不言四諦一一皆攝所生善法,於理何違。
2)復次,生有二種。一有自性故名為生。二從緣起故名為生。
有自性故名為生者。生言顯體非滅壞義。
從緣起故名為生者。生言欲顯從緣起義。
諸善法中具二生者,三諦所攝。唯有自性故名生者,滅諦所攝。故經所說亦不違理。
3)復次,生有二種。一作用生。二彼得生。
諸善法中具二生者三諦所攝。唯彼得生者,滅諦所攝。擇滅雖不生,而得生故。
4)脇尊者曰:此契經中。
說諸忍、智名所生善。此諸忍智隨應攝在四聖諦中不言遍攝。
言趣諦者是緣諦義。謂苦忍、苦智道諦攝,緣苦諦。集忍、集智道諦攝,緣集諦。滅忍、滅智道諦攝,緣滅諦。道忍、道智道諦攝,緣道諦。
1.9.14.如契經說:佛告苾芻: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說拔濟法。謂四聖諦。宣說開示四聖諦法。拔濟有情出生死故。
1)問:何故說此拔濟法耶?
1.1)答:欲顯要由自勤修道,有拔濟義。不由他修。云何知然?契經說故。如契經說:有婆羅門名道德迦。來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合掌恭敬而說頌言:
稽首此人間,勇猛真梵志,淨眼普觀照,願能除我疑。
1.2)問:今此頌中欲顯何義?
答:彼婆羅門稟性懶惰謂他修道能除自惑。故對佛說愛語伽他。欲顯世尊是天梵志,乘勇猛願,來生人間。為濟有情,已修聖道。唯願哀愍除我疑惑。
1.3)世尊於是為說頌言:我於脫汝疑,必無自在力,要汝見勝法,方能越瀑流。
今此頌中。世尊欲顯無他修道,斷自惑義。若有此義,我坐樹下修聖道時,一切有情煩惱應斷。我於一切具大慈悲,而諸有情惑未頓斷。故無他道,斷自惑義。如他服藥,自病不除。要自服藥,其病方愈。由此故知,要自修道有拔濟義,不由他修。是故世尊說拔濟法。此拔濟法即四聖諦。欲令有情依此修道,見四聖諦,斷自疑惑。
2)問:言拔濟者是何義耶?
2.1)答:從嶮難處,引諸有情置平坦處,故名拔濟。
嶮難處者。謂異生性,如深坑谷及山巖等諸可畏處。
平坦處者。謂諸聖性,如大王路。
由佛宣說四聖諦法。從異生性極嶮難處,引諸有情置諸聖性極平坦處。謂令入道及得道果故名拔濟。
2.2)復次,從平等處,引入正性故名拔濟。
平等處者謂世第一法。
正性者謂苦法智忍。
由佛宣說四聖諦法。引諸有情從世第一法入苦法智忍故名拔濟。
2.3)復次,從大苦處,引諸有情置大樂處故名拔濟。
大苦處者謂生死。
大樂處者謂涅槃。
由佛宣說四聖諦法,引諸有情令出生死,得大涅槃故名拔濟。
3)問:何故四諦名拔濟法?非界、處、蘊?
答:觀四聖諦入道、得果、離染、盡漏。觀界、處、蘊不如是故。
復次,觀四聖諦令所化者,近入聖道,近證法身。觀界、處、蘊是遠加行。謂修行者遠加行中,初習業位觀十八界。已串修位觀十二處。超作意位觀於五蘊。燸、頂、忍等近加行中,方觀四諦,能入聖道,證果法身。故唯四諦名拔濟法。
1.9.15.聖諦
問:言聖諦者是何義耶?為是善故名為聖諦?為無漏故名為聖諦?為聖者成就故名聖諦耶?設爾何失。三皆有過。所以者何?若是善故名聖諦者,四中後二可名聖諦,唯是善故。前二既通三種如何亦名聖諦?若無漏故名聖諦者。四中後二可名聖諦,是無漏故。前二既有漏,如何名聖諦?若聖者成就故名聖諦者,非聖者亦成就如何獨名聖諦?如說誰成就苦集諦?謂一切有情。誰成就滅諦?謂不具縛者。
1)答:應作是說:聖者成就故名聖諦。
1.1)問:若爾,善通前二種難。第三難云何通?
答:聖具成四故名聖諦。異生不爾。
1.2)問:亦有聖者不具成四,如具縛者見道初心,滅諦爾時猶未成故?
答:時分少故,非如異生。謂具縛者見道初心雖未成四。此後必具成就四種。異生恒時不具成四。是故苦等獨名聖諦。
2)復次,聖者品中有具成四故名聖諦。異生品中無成四者故非彼諦。
3)復次,若聖法印印相續者得聖者名。彼所有諦故名聖諦。
4)復次,若已得聖所愛戒名為聖者。彼所有諦故名聖諦。
5)復次,若已得聖慧名為聖者。彼所有諦故名聖諦。
6)復次,若已得聖奢摩他、毘鉢舍那名為聖者。彼所有諦故名聖諦。
7)復次,若已得聖財名為聖者。彼所有諦故名聖諦。
8)復次,若已入聖胎名為聖者。彼所有諦故名聖諦。
9)復次,若已得聖覺支、道支名為聖者。彼所有諦故名聖諦。
10)尊者僧伽筏蘇說曰:佛在世時,異生、聖者共興諍論。
諸異生說諸行是常、樂、淨、有我。諸聖者說諸行無常、苦、空、非我。
諸異生說我言是諦。聖者復說我言是諦。為滅諍故。共詣佛所請佛決之。
佛作是言:聖言是諦,餘言非諦。所以者何?聖於苦等現知見覺,所言是諦,異生不爾。是故四諦唯屬聖者非諸異生,故名聖諦。
1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如是四諦,唯諸聖者聖慧通達,故名聖諦。
1.9.16.問:苦聖諦云何?
答:如契經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非愛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略說一切五取蘊苦是名苦聖諦。
1)應知此中,
與生相合,故名生苦。
與住異相合故名老苦。
與逼惱相合故名病苦。
與滅相合故名死苦。
與非愛會相合故名非愛會苦。
與愛別離相合故名愛別離苦。
與不自在、不隨所欲相合故名求不得苦。
如是諸苦皆是有漏、取蘊所攝故名略說一切五取蘊苦。
2)復次,
生是一切苦安足處、苦之良田故名生苦。
老能衰變可愛盛年故名老苦。
病能損壞可愛安適故名病苦。
死能斷滅可愛壽命故名死苦。
不可愛境與身合時,引生眾苦故名非愛會苦。
諸可愛境遠離身時,引生眾苦故名愛別離苦。
求如意事不果遂時,引生眾苦故名求不得苦。
如是諸苦皆是有漏、取蘊所攝故名略說一切五取蘊苦。
3)問:五取蘊苦其量廣大,何故名略?
答:苦雖廣大,而略說之,故名為略。謂五取蘊苦患極多,不可廣說,欲令所化總生厭離故略說之。譬如有人多諸過惡不可廣說。有問彼過,但可總答,是極惡人。言雖是略,而過甚廣。此亦如是故名略說五取蘊苦。
4)問:於諸蘊中,為有樂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諸蘊中亦有樂者,何故名苦諦,而不名樂諦?若諸蘊中全無樂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契經說:大名!當知。色若一向有苦無樂,非樂所隨,不生喜樂。遠離樂者有情不應為樂於色,起貪起著。以諸色中有苦有樂,亦樂所隨,亦生喜樂。不離樂故,有情為樂於諸色中,起貪起著。乃至於識廣說亦爾。又說三受各定建立不相雜亂。謂樂及苦、不苦不樂。又契經說:道依資糧,涅槃依道。以道樂故,得涅槃樂。道既是樂,如何蘊中可說無樂?
4.1)答:應作是說:於諸蘊中,亦有少樂。以諸蘊中,苦多樂少,少從多故,但名苦蘊。如毒瓶中置一渧蜜,少從多故,但名毒瓶。諸蘊亦爾。樂少苦多,唯名苦諦。
4.2)有作是說:於諸蘊中全無樂故,但名苦諦。
5)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
5.1)答:相待立名,假說有樂。
謂受上苦時,於中苦起樂想。受中苦時,於下苦起樂想。受地獄苦時,於傍生苦起樂想。受傍生苦時,於鬼界苦起樂想。受鬼界苦時,於人苦起樂想。受人苦時,於天苦起樂想。受有漏苦時,於無漏道亦生樂想。故說有樂。
5.2)復有說者,若依世間施設,於諸蘊中亦說有樂。
謂諸世間飢時得食,渴時得飲。寒時得煖,熱時得冷。行疲倦時,得車馬等。皆言得樂。
若依賢聖施設,於諸蘊中應說無樂。謂諸聖者從無間獄乃至有頂諸蘊、界、處。皆等觀見如熱鐵團。
6)評曰。應知此中初說為善。苦多樂少,但名苦諦。
1.9.17.問:苦集聖諦云何?
答:如契經說:諸所有愛及後有愛、喜俱行愛、彼彼喜愛。是名苦集聖諦。
問:諸有漏法能為因義,皆是集諦。何故世尊但說集諦是愛非餘?
1)答:愛於施設集聖諦中,勢用增強,非餘有漏。故偏說愛是集非餘。然有漏法皆是集諦。如施設行蘊中,思最勝故,說思非餘。而實相應、不相應行皆是行蘊。是故偏說愛為集諦。
2)復次,愛是三世眾苦因本、道路、由緒,能作生、緣、集、起,勝故偏說集諦。
3)復次,愛能數數招集苦果,勝故偏說。
如有頌言:如樹根未拔,斫斫還復生,未斷愛隨眠,數數感眾苦。
4)復次,愛於有情,能燒、能潤是故偏說。因時能潤,果時能燒。如熱油渧墮在身時,能燒、能潤。愛於有情亦復如是。
5)復次,以愛能起,如起尸鬼,能招生業。是故偏說。
如有水處,有起尸鬼能起死尸。有愛身中,有招生業,能招生死。
6)復次,以愛能攝有情、無情、內外諸事是故偏說。
攝有情者。由愛勢力,攝受妻子、奴婢、作使、象馬、牛羊、駝驢等事。
攝無情者。由愛勢力,攝受宮殿、舍宅、珍財及穀麥等。
7)復次,愛能長養男身、女身是故偏說。
謂諸有情由愛勢力,能正供養父母、師長。及能養育妻子、作使、朋友、眷屬乃至禽獸。由愛勢力,從一谷中,殘害生類,持至餘谷,養育其子。
8)復次,以愛勢力,欲得未來生趣、自體,由欲得故,便起希望。由希望故,即便求覓。由求覓故,得生趣體,故偏說愛。
9)復次,愛能滋潤諸有生死,令不萎枯,是故偏說。如水能潤樹木、藥草,令不萎枯。
10)復次,愛能潤識,生後有芽。謂由愛力,得入母胎,滋潤精血,令住胎藏,是故偏說。
11)復次,若有所依、所緣行相,能起愛者。即此所依、所緣行相,起餘煩惱。猶如魚王所遊止處,小魚皆隨。此亦如是,由此說愛名煩惱王,是故偏說。
12)復次,若相續中,有貪愛者。諸餘煩惱皆集其中。如潤濕衣塵垢易著。是故偏說愛為集諦。
13)復次,若相續中,有貪愛水。諸餘煩惱皆悉樂住。如有水處,魚蝦蟇等皆悉樂住,是故偏說。
14)復次,愛如熾火,能燒一切。
又如鹹水,飲無足時是故偏說。
如熾火中,投諸物類。悉皆燒盡無充足時。
又如渴人飲以鹹水。隨飲隨渴無厭足時。
如是身中未離愛者,貪著境界無滿足時。
15)復次,愛能和合別異有情,令不別異是故偏說。如水和合別異砂等令不相離。
16)復次,愛令有情善法生澁無所堪能。愛潤有情令有住著不能出離是故偏說。
謂諸有情由愛勢力,所修善法生澁無能。
又潤有情令於生死所在執著,不能超昇。如蠅蜂等至酥油蜜濕皮等上膠粘翅足,不能飛空。
17)復次,愛於有情因位果位,所作有異,是故偏說。
謂所起愛於諸有情因時,隨順如善親友。果時違害,如惡怨家。如諸商人入海採寶。至一洲渚遇邏剎斯。先現善顏作諸愛語。以禮供事請以為夫。後知委信方便誘引。禁鐵城中飲食血肉。漸至都盡唯有餘骨。愛邏剎斯亦復如是。先令有情嬉戲造惡,後令墮惡趣,受種種劇苦。
18)復次,愛是起因,是故偏說。如契經說:業為生因,愛為起因,生死流轉。
19)復次,愛難斷離是故偏說。如人忽遇二邏剎斯。一作母形難可免離。二作怨形易可免離。如是有情未離欲染。有二煩惱數數現行。一者貪欲難可斷離。二者瞋恚易可斷離。
20)復次,愛數現行微細難覺是故偏說。如善鏇師所用利器。所有斷盡微細難知。
21)復次,愛於有支漸立三種是故偏說。謂初起時說名為愛。次增廣位說名為取。死後得果說名無明。
22)復次,有十染法,愛為上首是故偏說。如契經說:佛告阿難:緣愛故求。緣求故得。緣得故集。緣集故貪。緣貪故著。緣著故慳。緣慳故攝受。緣攝受故守護。緣守護故執持刀杖。鬪諍、欺誑、諂詐、輕侮。生無量種惡不善法。
23)復次,愛於染污八等至中,勢力增強是故偏說。如說味相應初靜慮,為在定時味?為出定已味?應言:出定已味。非在定時味。乃至味相應非想非非想處,廣說亦爾。
24)復次,佛說貪愛縛諸異生,如繩繫鳥是故偏說。
25)復次,佛說貪愛如網、如藤籠縛難免是故偏說。
26)復次,佛說貪愛深廣難渡,猶如大海是故偏說。
27)復次,佛說貪愛長遠,如河難可尋偃是故偏說。
如契經說言:長河者喻三種愛。謂欲愛、色愛、無色愛。
28)復次,以佛說貪愛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偏說。
29)復次,佛說貪愛多諸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
30)復次,佛說貪愛能令界別、地別、部別及能生長一切煩惱是故偏說。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有漏法中,唯愛一種,世尊偏說為集聖諦。而集聖諦,非唯愛攝。
1.9.18.問:苦滅聖諦云何?
答:如契經說:即諸所有愛及後有愛、喜俱行愛、彼彼喜愛。無餘斷、棄、吐、盡、離、滅、靜、沒。是名苦滅聖諦。
問:既說諸愛無餘斷等名滅聖諦。即集亦滅,如何但說苦滅聖諦?
1)答:此亦應說集滅聖諦。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2)復次,已說苦滅當知即說集諦亦滅。以苦與集是一物故。
3)復次,若說苦滅應知已說集諦亦滅。要滅其因,果乃滅故。
4)復次,為所化者欣樂滅故,但說苦滅。謂所化者於苦厭心,勝於厭集。無始時來,為苦逼故。今聞佛說苦滅聖諦,便生歡喜,言此弊惡眾苦滅盡,甚為快哉。由此喜心,速求證滅。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世尊但說苦滅聖諦。而不說為集滅聖諦。
1.9.19.問:趣苦滅道聖諦云何?
答:如契經說八支聖道。謂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趣苦滅道聖諦。
問:此亦應說趣集滅道,如何但說趣苦滅道?
1)答:此亦應說趣集滅道。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2)復次,已說趣苦滅道當知即說趣集滅道。以苦與集非別物故。
3)復次,若說趣苦滅道應知已說趣集滅道。要滅因已果方滅故。
4)復次,為所化者欣樂滅道,故作是說。謂所化者厭苦情深,聞說此道能趣苦滅極生歡喜。由此速能修道加行。是故但說趣苦滅道。
5)復次,欲顯聖道唯能遮苦,令永不生,故作是說。謂設問道:汝為有力令因非因,果非果不?道答不能。然諸因緣能生苦者。我能對治令不生苦。是故但說趣苦滅道。
6)復次,為欲遮遣於道誹謗。是故但說趣苦滅道。謂有幼年七八歲等證無學果。乃至百歲壽命方盡。於其中間受種種苦。如受四百四病等苦。世人見之便誹謗道。言此聖道不能盡苦。是故世尊作如是說:聖道能滅後有眾苦。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世尊但說趣苦滅道。而不說為趣集滅道。
1.9.20.次第
問:何故世尊先說苦諦。乃至最後說道諦耶?
1)答:隨順文辭故作是說。謂作是說文辭隨順。
2)復次,若作是說隨順說者、受者、持者非餘次第。
3)復次,依現觀時,故作是說。謂次第法略有三種。一生起次第。二易說次第。三現觀次第。
3.1)生起次第者。
謂四念住、四靜慮、四無色等。諸瑜伽師先起身念住,是故先說。乃至後起法念住,是故後說。靜慮、無色廣說亦爾。
3.2)易說次第者。
謂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道支等。雖四正勝俱時而有而易說故。先說斷惡後說修善。於斷惡中,先說斷已生惡。後說遮未生惡。於修善中,先說起未生善。後說增已生善。若作是說,言辭輕便。四神足等廣說亦爾。
3.3)現觀次第者。
謂四聖諦。諸瑜伽師於現觀位。先現觀苦,故佛先說。次現觀集,故佛次說。次現觀滅,故佛次說。後現觀道,故佛後說。
1.9.21.現觀次第
問:因論生論。何故行者入現觀時,先現觀苦乃至最後現觀道耶?
1)答:依麁細故。
謂四諦中苦諦最麁故先現觀。漸次乃至道諦最細故後現觀。如學射時先射麁物。漸次乃至能射毛端。
2)復次,以迷苦愚,能持迷集愚。乃至迷滅愚能持迷道愚。若未除迷苦愚,終不能除迷集愚。乃至若未除迷滅愚,終不能除迷道愚。故先現觀苦乃至最後現觀道。
3)復次,以迷苦愚,能引迷集愚。乃至迷滅愚能引迷道愚。若未遮迷苦愚,必不能遮迷集愚。乃至若未遮迷滅愚,必不能遮迷道愚。故先現觀苦乃至最後現觀道。
4)復次,以苦諦觀,能引集諦觀。乃至滅諦觀能引道諦觀。若未起苦諦觀,必不能起集諦觀。乃至若未起滅諦觀,必不能起道諦觀。故先現觀苦乃至最後現觀道。
5)復次,以苦諦觀,是集諦觀因、本、道路、由緒,能作生、緣、集、起。乃至滅諦觀是道諦觀因、本、道路、由緒,能作生、緣、集、起。若未起苦諦觀,必不能起集諦觀。乃至若未起滅諦觀,必不能起道諦觀故。先現觀苦乃至最後現觀道。
6)復次,苦諦觀是集諦觀加行所依門、安足處。乃至滅諦觀是道諦觀加行所依門、安足處。若未起苦諦觀,必不能起集諦觀。乃至若未起滅諦觀,必不能起道諦觀故。先現觀苦乃至最後現觀道。
7)脇尊者言:修觀行者知五取蘊如病、如癰、如箭等已。次求其因知是集諦。次求無處知是滅諦。後求對治知是道諦。如軟弱人身遭病等。為苦所逼便起念言:我此病等因何而生?知因風、熱、痰、癊等起。復作是念:何當得愈?知除滅時。復作是念:由何當愈?知服藥等。由此因緣故先現觀苦。乃至最後現觀道。
8)復次,修觀行者知五取蘊多諸過患。次求其因次,求其滅,後求對治。如人有子專行劫盜。作如是念:我子因誰而作此惡?知因惡友。復作是念:子所行惡何時當止?知調善時。復作是念:誰令調善?知由善友。由此因緣故先現觀苦。乃至最後現觀道。
9)問:先因後果隨順次第。何故行者先現觀苦,後現觀集?答:知苦斷集,次第順故。
10)問:知苦斷集,順何次第?答:此順世間伐樹次第。
謂伐樹者先斷枝等,然後拔根。伐生死樹次第亦爾。先知苦者,如斷枝等。後斷集者如拔樹根。
11)問:先道後滅,隨順次第。何故行者先現觀滅,後現觀道?答:證滅修道,次第順故。
12)問:證滅修道順何次第?
12.1)答:此順所趣、能趣次第。
若先說修道,後說證滅者。不知此道為是誰道?
若先說證滅,後說修道者。即知此道是趣滅道。
如人問他當示我道。他反詰言汝問何道?其人報言問某城道。他遂答言此是彼道。先說證滅,後說修道。應知亦爾,舉滅示道,順次第故。
12.2)復次,諸瑜伽師先以緣三諦道,斷迷三諦愚。後以緣道諦道,斷迷道諦愚。故先現觀滅後乃現觀道。譬如有人先觀他面知其好醜。後欲自知面好醜故取鏡照之。由此因緣先現觀滅後現觀道。
1.9.22.自相、共相
問:現觀諦時,為觀自相?為觀共相?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觀自相,諸法自相差別無邊,應無觀諦得究竟者。且地自相無邊差別。觀未窮盡,而便命終。況更能觀諸餘自相。若觀共相,如何四諦不頓現觀?復於何時,以如實智觀諦自相。於諦自相,若不能觀,云何名為現觀諦者?答:應作是說:觀於共相。
問:如何四諦不頓現觀?
1)答:現觀諦時雖觀共相,而不現觀一切共相。謂但現觀少分共相。然自共相差別無邊。
且地大種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三大種。名共相者一切地界皆堅相故。大種造色合成色蘊。如是色蘊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餘四蘊。名共相者諸色皆有變礙相故。即五取蘊合成苦諦。如是苦諦亦名自相亦名共相。名自相者對餘三諦。名共相者諸蘊皆有逼迫相故。思惟如是共逼迫相。即是思惟苦及非常空非我相。亦即名為苦諦現觀。如是現觀若對諸諦名自相觀。若對諸蘊名共相觀。由對諸蘊名共相觀。故現觀時名觀共相。由對諸諦名自相觀。故於四諦不頓現觀。
2)復次,一諦非四。四諦非一。故於四諦不頓現觀。
3)復次,一行相非四。四行相非一。故於四諦不頓現觀。
4)復次,有漏無漏相各差別。故於四諦不頓現觀。
5)復次,有為無為相各差別。故於四諦不頓現觀。
6)復次,果因所證能證各別。故於四諦不頓現觀。
7)復次,以四聖諦或相有異或性相異。故無一時頓現觀義。
8)復次,能覺所覺根與相義。行相所緣境與有境相各有別。故於四諦不頓現觀。
9)復次,於一一諦尚不頓觀。況有一時頓觀四諦。
謂現觀位,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
先別觀欲界集。後合觀色無色界集。
先別觀欲界滅。後合觀色無色界滅。
先別觀欲界道。後合觀色無色界道。
故無頓觀四聖諦義。
10)問:因論生論。何故行者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耶?
答:依麁細相,而起現觀。欲界苦麁,故先現觀。色無色界苦細,故後現觀。
問:若爾,色界苦麁,應先現觀。無色界苦細,應後現觀。如何一時觀二界苦?
10.1)答:俱定地攝,故合現觀。謂欲界苦非定地攝,故先別觀。色無色界苦俱定地攝,故後合觀。
10.2)復次,欲界苦,與身俱現執受故先別觀。色無色苦,不與身俱非現執受,故後合觀。
10.3)復次,欲界苦,現痛逼迫,如荷重擔,故先別觀。色無色界苦,非現痛逼迫如荷重擔故後合觀。
10.4復次,欲界苦,現惱行者如現怨敵故先別觀。色無色界苦,非現惱行者如現怨敵故後合觀。
10.5)復次,欲界苦,近故先別觀。色無色界苦,遠故後合觀。如近遠。如是隣逼非隣逼。和合非和合。此身眾同分餘身眾同分。應知亦爾。
10.6)復次,欲界苦,現見故先別觀。色無色界苦,不現見故後合觀。
問:入現觀位,於色無色界苦若不現見,云何名現觀耶?
答:現見有二種。一執受現見。二離染現見。入現觀位,於欲界苦具二現見故名現觀。於色無色界苦唯有離染現見,故名現觀。如商賈者有兩擔財。一自身擔二使他擔。自身擔者具二現見。一知重現見。二知財現見。使他擔者唯一現見。謂知財現見。
10.7)復次,欲界苦,有善、不善、無記三種故先別觀。色無色界苦,唯有善、無記二種故後合觀。
10.8)復次,行者成就欲界異生性故,先別觀欲界苦。不成就色無色界異生性故,後合觀色無色界苦。謂法應爾,若成就此界異生性者即先觀此界苦。
10.9)復次,於欲界苦,先起誹謗,故先別現觀而生於信。於色無色界苦,後起誹謗,故後合現觀而生於信。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先別觀欲界苦。後合觀色無色界苦。三諦現觀准此應知。
11)問:若以共相現觀諦者,復於何時以如實智觀諦自相?於諦自相,若不能觀。云何名為現觀諦者?
11.1)答:非如實智於諸自相,以自相觀名諦現觀。而如實智於諸自相,以共相觀名諦現觀。
11.2)復次,於諦自相、共相無知。現觀諦時,一切頓斷,雖觀共相而亦得名如實現觀諸諦自相。
11.3)復次,苦非常等名諦自相。此於諸蘊即名共相。故於諸諦觀苦等時,即名現觀自相、共相。蘊等自相差別無邊。觀之不能斷諸煩惱。故現觀位,不各別觀。
12)問:入現觀時,既總觀蘊。如何於諦不總觀耶?
12.1)答:入現觀時,觀四諦理。斷迷四諦,別相煩惱。無一煩惱總迷四諦。故於四諦不總現觀。於諸蘊中有總迷惑。故於諸蘊得總現觀。
12.2)又蘊自相非諸諦理。無始已了,故不復觀。四諦自相無始未了。故今於彼各別現觀。
1.9.23.如契經說:苦聖諦應以慧遍知。阿毘達磨說:智所遍知謂一切法。
問:若一切法是所遍知,如阿毘達磨說。何故契經唯說以慧應遍知苦?
1)答:契經唯依出世間慧,說苦聖諦是應遍知。阿毘達磨總依世間、出世間慧,說一切法是所遍知。如世間出世間。有漏無漏。縛解。繫不繫應知亦爾。
2)復次,契經唯依近遍知慧,說苦聖諦是應遍知。阿毘達磨依近、遠慧,說一切法是所遍知。如近遠。隣逼非隣逼。和合非和合應知亦爾。
3)復次,契經唯依觀共相慧,說苦聖諦是應遍知。阿毘達磨總依觀自相、共相慧,說一切法是所遍知。如自相共相慧。自相共相覺。自相共相作意應知亦爾。
4)復次,契經唯依不共慧,說苦聖諦是應遍知。阿毘達磨總依共、不共慧,說一切法是所遍知。
5)復次,契經依現觀時,說苦聖諦是應遍知。阿毘達磨依行諦時,說一切法是所遍知。
6)復次,契經依施設覺,說苦聖諦是應遍知。阿毘達磨依勝義覺,說一切法是所遍知。
6.1)問:施設覺者義何謂耶?
答:依果麁顯易見,方便說遍知苦。依生死因不續,方便說永斷集。依具二德不在身,方便說應證滅。依能永斷諸煩惱道,方便說應修道。如是名為施設覺義。非盡理故,立施設名。
7)脇尊者言:
世尊唯說應遍知苦。或謂唯苦是應遍知故。對法中說一切法是所遍知。
世尊唯說集應永斷。或謂唯集是應永斷故。對法中說有漏法皆應永斷。
世尊唯說滅應作證。或謂唯滅是應作證故。對法中依得作證說諸善法皆應作證。
世尊唯說道應修習。或謂唯道是應修習故。對法中總說一切善有為法皆應修習。
此則顯示經義不了。阿毘達磨是了義說。
8)復次,為令永斷生死道路,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謂有身見是六十二見趣根本。見趣是餘煩惱根本。諸餘煩惱是業根本。諸業復是異熟根本。依止異熟生長一切善、不善、無記法。由此輪轉生死無窮。遍知苦時,斷有身見。身見斷故,生死路絕。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9)復次,為令永斷五我見、十五我所見。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10)復次,為令永斷有身見、邊執見。及為證得空、無願三摩地。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11)復次,從無始來,諸有情類於五取蘊,起我、有情、命者、生者及養育者、數取趣想。誰能斷此諸惡倒想,令得法想?謂苦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12)復次,從無始來,於苦、非常、空、非我蘊,起常、樂、我、淨想。誰能斷此諸顛倒想。令得無顛倒想?謂苦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13)復次,從無始來,諸有情類雖為諸蘊損惱逼切,如荷重擔。而於諸蘊希求貪著,如諸嬰兒,雖為乳母打罵逼切,而歸附之。欲令有情斷蘊貪著。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14)復次,從無始來,諸有情類由諸煩惱、惡行顛倒,令心心所於境邪曲。誰令正直?謂苦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15)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便能安住無倒想心。設彼現觀苦聖諦已,於餘聖諦不復現觀。
有人問言:此五取蘊為苦?為樂?答言:唯苦。如熱鐵團。
復問取蘊為常?非常?答言:非常。一剎那後決定不住。
復問取蘊為淨?不淨?答言:不淨。如糞穢聚。
復問取蘊有我?無我?答言:無我。作者、受者皆不可得,唯空行聚。
此無顛倒由苦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16)復次,
取蘊如病性不調適。
取蘊如癰性能逼惱。
取蘊如箭性能損害。
取蘊如刀性能傷切。
取蘊如毒性能殺害。
取蘊如火性能焚燒。
取蘊如怨性不饒益。
取蘊如邊城恒為種種業、煩惱賊之所侵擾。
能知此者謂苦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17)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名遇真佛出現世間。名入勝義如理正法。名真出家。名真受用正法財寶,得無障礙。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18)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名捨曾緣、得未曾緣。名捨共、得不共。名捨世間、得出世間。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19)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開未曾開聖道門故。能捨未曾捨異生性。能得未曾得聖性。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20)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捨名、得名。捨界、得界。捨性、得性。
捨名得名者。謂捨異生名。得聖者名。
捨界得界者。謂捨異生界分。得聖者界分。
捨性得性者。謂捨異生種性。得聖者種性。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21)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得心、不得心因。得苦、不得苦因。得明、不得明因。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22)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捨五同分、得八同分。
五同分者謂五無間業同分。八同分者謂四向四果同分。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23)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則捨如柳絮異生性。住如帝幢佛法性。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24)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名為最初得法證淨。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25)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名最初得無有是處。如契經說:無有是處。見聖諦者故斷他命,越所學處乃至廣說。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26)復次,諸瑜伽師。若遍知苦,名為最初入大法海。登大法山。摧大怨敵。昇大法座。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27)復次,苦應遍知,非皆永斷。集應永斷,不應唯遍知。滅應作證,不應唯遍知。道應修習,不應唯遍知。故佛唯說應遍知苦。
28)復次,於四聖諦皆應遍知。苦在最初,故唯說苦。
1.9.24.如契經說:苦集聖諦應以慧永斷。阿毘達磨說:應永斷者謂有漏法。
若說唯愛是集諦者,應問彼言諸有漏法皆應永斷,如對法說。何故世尊唯說愛應永斷,非餘一切有漏法耶?彼應如前愛為集答。若說一切有漏法因是集諦者,應問苦諦亦應永斷,何故唯說集應永斷?
1)答:佛為捨苦,故作是說:汝等若欲捨眾苦者,應永斷集。集永斷故,苦則不生,名真捨苦。
2)復次,佛為捨果,故作是說:汝等若欲捨苦果者,應永斷因。因永斷故,苦果不生名真捨果。
3)復次,為止苦流,故作是說:如止流者當堰水源。欲止苦流,應永斷集。
4)復次,永斷集故,便害俱因離俱繫得無漏離繫得。滅有頂遍行因。故佛唯說集應永斷。
5)復次,若斷因者,果即隨斷。若滅因者,果即隨滅。若棄因者,果即隨棄。若吐因者,果即隨吐。故佛唯說集應永斷。
6)復次,世尊欲令諸有情類捨蘊重擔,故作是說。謂如有人荷負重擔經嶮難處,而復蹎蹶為擔逼切欲脫無由。有人語言:欲脫此擔,當斷擔索乃可脫之。如是有情荷蘊重擔,經歷生死諸嶮難處。為蘊重擔之所逼切故。佛告言:汝等若欲脫蘊重擔,當永斷集。集既斷已,蘊擔便脫。
7)復次,為對外道故作是說。謂諸外道苦果所逼,雖厭苦果而不斷因。如愚癡狗,捨人逐塊。故佛告彼汝等厭苦當永斷集。集因斷已,苦果不生,便得解脫。
8)復次,集引三界下中上果。若永斷集苦果不生。是故世尊告有情類。汝等厭苦當永斷集。
9)復次,集能生長三種苦果。若永斷集彼不生長。是故世尊告有情類。若厭三苦當永斷集。
10)復次,集能生長四種苦生。若永斷集彼不生長。是故世尊告有情類。若厭四苦當永斷集。
11)復次,集能生長五種苦趣。若永斷集彼不生長。是故世尊告有情類。若厭五苦當永斷集。
12)復次,苦但應捨不應斷之。故佛唯說集應永斷。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世尊唯說集應永斷。
1.9.25.如契經說:苦滅聖諦應以慧作證。阿毘達磨說:得作證者謂諸善法。
問:若諸善法皆應作證,如對法說。何故世尊唯作是說滅應作證?
1)答:滅是解脫離繫為相。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2)復次,滅無處所亦無所依。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3)復次,滅雖是因而無有果。滅雖是果而無有因。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4)復次,滅雖是因而無有因。滅雖是果而無有果。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5)復次,滅是能作非有能作。是緣非有緣。是離非有離。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6)復次,滅令蘊無而不變法。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7)復次,滅能息三、墮四、遮五。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8)復次,滅是一味廣大道果。能淨四姓及諸名言名無上法。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9)復次,滅唯無漏得通二種。滅唯非學非無學得通三種。滅一諦攝得三諦攝。滅唯不繫得通三種。滅唯不斷得通二種。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10)復次,滅是善亦是常。是善亦離世。是善亦離蘊。是善無三品。是善無前後。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11)復次,滅是沙門果非沙門。是婆羅門果非婆羅門。是梵行果非梵行。是道果非道。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12)復次,為證滅故證有為善。故佛唯說滅應作證。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佛唯說滅應作證。
1.9.26.如契經說:趣苦滅道聖諦,應以慧修習。阿毘達磨說:應修習法者謂有為善法。
問:諸有為善皆應修習,如對法說。何故世尊唯作是說應修聖道?
1)答:聖道應修不應永斷。非如餘善應斷應修。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2)復次,聖道唯有得修、習修。非如餘善具四種修。所謂得、習、對治、除遣。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3)復次,聖道具善、無漏二聖。非如餘善,唯有善聖。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4)復次,聖道應修、不斷緣彼貪等煩惱。非如餘善亦修、亦斷緣彼煩惱。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5)復次,聖道應修是出、非沒。非如餘善雖是應修亦出、亦沒。謂出欲界,沒初靜慮。乃至出無所有處,沒非想非非想處。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問:得聖道者離欲染已,生初靜慮。乃至離無所有處染,已生非想非非想處。如何聖道是出非沒?
答:雖有是事,而諸聖道不招異熟。非如餘善能招異熟。故諸聖道唯名為出。
6)復次,修習聖道能損諸有。能害諸有。能破諸有。
修習餘善長養諸有。攝益諸有。任持諸有。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7)復次,修習聖道斷有流轉生老病死,令不相續。
修習餘善,續有流轉生老病死,不令間斷。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8)復次,修習聖道是趣苦有世間生老病死滅行。
修習餘善是趣苦有世間生老病死集行。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9)復次,修習聖道非有身見事,乃至不墮苦集諦攝。
修習餘善是有身見事。乃至墮在苦集諦攝。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10)復次,修習聖道非界趣生生老病死流轉之因。
修習餘善是界趣生生老病死流轉之因。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11)復次,修習聖道令界趣生生老病死流轉都盡。
修習餘善令界趣生生老病死流轉無盡。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12)復次,聖道唯是可愛、可愛果。可喜、可喜果。可意、可意果。可欣、可欣果。可樂、可樂果。
餘善不爾。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13)復次,聖道是沙門、是沙門果。是婆羅門、是婆羅門果。是梵行、是梵行果。是道、是道果。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14)復次,修習聖道定趣涅槃。修習餘善所趣不定。故佛唯說應修聖道。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佛唯說應修聖道。
1.9.27.十六行相自性
有十六行相,緣四聖諦起。
謂緣苦諦有四行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
緣集諦有四行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緣。
緣滅諦有四行相。一滅、二靜、三妙、四離。
緣道諦有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
1)問:十六行相名有十六,實體有幾?
有作是說:名有十六,實體有七。謂緣苦諦四種行相名有四種,實體亦四。緣餘三諦各四行相,名雖有四,實體唯一。
2)問:何故緣苦有四行相,名有四種,實體亦四。緣餘三諦而不爾耶?
答:緣苦行相是四顛倒,近對治故。如四顛倒名體各四。緣餘三諦所起行相,非四顛倒,近對治故。名雖有四,實體唯一。
評曰:應作是說:十六行相名與實體,俱有十六。如名與體。名施設、體施設。名異相、體異相。名異性、體異性。名差別、體差別。名建立、體建立。名覺了、體覺了。應知亦爾。
3)問:言行相者自性是何?
3.1)答:自性是慧。
應知此中慧是行相,亦是能行、亦是所行。
與慧相應心心所法,雖非行相,而是能行亦是所行。
與慧俱有不相應行。及餘有法雖非行相,亦非能行,而是所行。
3.2)有作是說:言行相者,總以一切心心所法為其自性。
若作是說,諸心心所皆是行相。亦是能行亦是所行。
餘一切法雖非行相。亦非能行,而是所行。
3.3)復有說者,所言行相以一切法為其自性。
若作是說,諸相應法亦是行相,亦是能行,亦是所行。
不相應法雖是行相亦是所行,而非能行。
3.4)評曰:應作是說:言行相者自性是慧,如初所說。如是名為行相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1.9.28.何故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行相?行相是何義?答:於諸境相,簡擇而轉,是行相義。
1)問:何故名苦?廣說乃至何故名出?
1.1)答:傷痛逼迫如荷重擔。違逆聖心故名為苦。
1.2)由二緣故說名非常。一由所作。二由屬緣。
由所作者。諸有為法一剎那頃能有所作。第二剎那不復能作。
由屬緣者。諸有為法繫屬眾緣。方有所作。
1.3)違我所見故名為空。
1.4)違於我見故名非我。
1.5)如種子法故名為因。
1.6)能等出現故名為集。
1.7)令有續起故名為生。
1.8)能有成辦故名為緣。譬如埿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
1.9)取蘊永盡故名為滅。
1.10)有為相息故名為靜。
1.11)是善是常故名為妙。
1.12)最極安隱故名為離。是離自體,非有離故。
1.13)違害邪道故名為道。
1.14)違害非理故名為如。
1.15)趣涅槃宮故名為行。
1.16)能永超度故名為出。是能出性,非沒性故。
2)復次,
2.1)麁重所逼故名為苦。
2.2)性不究竟故名非常。
2.3)內離士夫、作者、受者、遣作受者故名為空。
2.4)性不自在故名非我。
2.5)引發諸有故名為因。
2.6)令有等現故名為集。
2.7)能有滋產故名為生。
2.8)有所造作故名為緣。
2.9)性不相續,盡諸相續故名為滅。
2.10)三火永寂故名為靜。
2.11)脫諸災橫故名為妙。
2.12)出眾過患故名為離。
2.13)是出要路故名為道。
2.14)能契正理故名為如。
2.15)能正趣向故名為行。
2.16)永超生死故名為出。
1.9.29.問:有四行相觀生死果。何故此果但名苦諦,不名非常、空、非我諦?
1)答:亦應說為非常等諦。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2)復次,既說為苦諦,當知已說為非常、空及非我諦,以相同故。
3)復次,苦相不共唯有漏法,是苦非餘,故名苦諦。非常等三是餘共相。謂非常相三諦皆有。空、非我相遍一切法。故此不名非常等諦。
4)復次,苦違諸有。有情聞之能捨生死,故名苦諦。美妙飲食持與小兒。若語是苦,彼便遠棄。語非常等彼無捨心。是故不名非常等諦。
5)復次,生死有苦,愚智同信。外道聞之亦不誹謗。聞非常等,有不生信。故名苦諦非非常等。
6)復次,能知所知易分別故,但名苦諦,非非常等。謂佛世尊說有苦智。故此所知,但名苦諦。如智所知。覺所覺。根根義。行相所緣。有境及境。應知亦爾。
7)復次,此苦諦名舊所傳說是舊文句。過去諸佛過殑伽沙皆以苦名表示此諦。今佛亦爾故不應責。
8)復次,此諦四相苦相最初。是故世尊但名苦諦。
1.9.30.問:有四行相觀生死因。何故此因但名集諦,不名因等三種諦耶?
1)答:亦應說為因生緣諦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2)復次,既說為集諦,當知已說因、生、緣諦,以相同故。
3)復次,能知所知易分別故,但名集諦非因生緣。謂佛世尊說有集智。故此所知,但名集諦。如智所知。覺所覺等應知亦爾。
4)復次,此集諦名舊所傳說是舊文句。過去諸佛過殑伽沙皆以集名表示此諦。今佛亦爾故不應責。
5)復次,集相但於有漏法有。招集生死,非無漏故。因、生、緣相,無漏亦有。聖道亦名因、生、緣故。集不共故,立以諦名。是故世尊但名集諦。
1.9.31.問:有四行相觀於涅槃。何故涅槃唯名滅諦,不名靜等三種諦耶?
1)答:亦應說為靜妙離諦。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2)復次,既說為滅諦,當知已說靜、妙、離諦以相同故。
3)復次,能知所知易分別故。但名滅諦,非靜、妙、離。謂佛世尊說有滅智。故此所知,但名滅諦。如智所知。覺所覺等應知亦爾。
4)復次,滅名不共,故立諦名。滅名唯顯究竟滅故。靜名濫定。妙離濫道。故不名為靜妙離諦。
5)復次,此滅諦名舊所傳說是舊文句。過去諸佛過殑伽沙皆以滅名表示此諦。今佛亦爾故不應責。
6)復次,此諦四相滅相最初,是故世尊但名滅諦。
1.9.32.問:有四行相觀於聖道。何故聖道但名道諦不名如等三種諦耶?
1)答:亦應說為如行出諦。而不說者是有餘說。
2)復次,既說為道諦,當知已說如、行、出諦,以相同故。
3)復次,能知所知易分別故。但名道諦,非如、行、出。謂佛世尊說有道智。故此所知,但名道諦。如智所知。覺所覺等應知亦爾。
4)復次,道名唯顯趣涅槃路,故立諦名。如濫正理。行通有漏。出通涅槃。故此不名如行出諦。
5)復次,此道諦名舊所傳說是舊文句。過去諸佛過殑伽沙皆以道名表示此諦。今佛亦爾故不應責。
6)復次,此諦四相道相最初,是故世尊但名道諦。
1.9.33.毘奈耶
毘奈耶說:世尊有時為四天王先以聖語說四聖諦。四天王中,二能領解二不領解。世尊憐愍饒益彼故。以南印度邊國俗語說四聖諦。謂瑿泥迷泥蹋部達部。二天王中一能領解一不領解。世尊憐愍饒益彼故。復以一種篾戾車語說四聖諦。謂摩奢覩奢僧攝摩薩縛怛羅毘刺遲。時四天王皆得領解。
1)問:佛以聖語說四聖諦能令所化皆得解不?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言能者,後二天王聞聖語說,何故不解?若不能者,伽他所說當云何通?如有頌言: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獨為我說種種義。
1.1)一音者謂梵音。若至那人來在會坐。謂佛為說至那音義。如是礫迦葉筏那達剌陀末牒婆佉沙覩貨羅博喝羅等人來在會坐。各各謂佛獨為我說自國音義。聞已隨類各得領解。
1.2)又貪行者來在會坐。聞佛為說不淨觀義。若瞋行者來在會坐。聞佛為說慈悲觀義。若癡行者來在會坐。聞佛為說緣起觀義。憍慢行等類此應知。
1.3)此伽他中既作是說。如何可說佛以聖語說四聖諦,不令一切所化有情皆得領解。
2)有作是說:佛以聖語說四聖諦能令一切所化有情皆得領解。
問:若爾,何故後二天王聞聖語說而不能解?
答:彼四天王意樂有異。為滿彼意故佛異說。謂二天王作如是念:若佛為我以聖語說四聖諦者,我能受行。第三天王作如是念:若佛為我以南印度邊國俗語說四諦者,我能受行。第四天王作如是念:若佛為我隨以一種篾戾車語說四諦者,我能受行。是故世尊隨彼意說。
3)復次,世尊欲顯於諸言音皆能善解故作是說。謂有生疑佛唯能作聖語說法。於餘言音未必自在。為決彼疑,佛以種種言音說法。顯於諸方言音自在。所說法要聞皆受行。
4)復次,有所化者依佛不變形言而得受化。有所化者依佛轉變形言而得受化。
4.1)依佛不變形言得受化者。若變形言而為說法彼不能解。
如說佛在摩揭陀國,為度池堅步行十二踰繕那故,七萬眾生皆得見諦。彼皆依佛不變形言而得受化。若變形言為說法者。彼諸眾生應不見諦。
4.2)依佛轉變形言得受化者。若不變形言而為說法彼不能解。
是故世尊作三種語。為四天王說四聖諦。
5)復有說者,佛以一音說四聖諦。不令一切所化有情皆能領解。世尊雖有自在神力。而於境界不能改越。如不能令耳見諸色,眼聞聲等。
問:若爾,前頌當云何通?答:不必須通非三藏故。諸讚佛頌言多過實。
如分別論者。讚說世尊心常在定。善安住念及正知故。
又讚說佛恒不睡眠,離諸蓋故。如彼讚佛,實不及言前,頌亦然故不須釋。
6)復次,如來言音遍諸聲境,隨所欲語,皆能作之。
謂佛若作至那國語,勝在至那中華生者。乃至若作博喝羅語,勝在彼國中都生者。以佛言音遍諸聲境故。彼伽他作如是說。
7)復次,佛語輕利速疾迴轉。雖種種語而謂一時。謂佛若作至那語已無間復作礫迦國語。乃至復作博喝羅語。以速轉故皆謂一時。如旋火輪非輪輪想。前頌依此故亦無違。
8)復次,如來言音雖有多種,而同有益故說一音。
1.9.34.如契經說:佛告苾芻:
此苦聖諦,我昔未聞。於此法中如理作意,由此便生眼、智、明、覺。
此苦聖諦,慧應遍知,我昔未聞乃至廣說。
此苦聖諦,慧已遍知,我昔未聞乃至廣說。集、滅、道諦廣說亦爾。
1)此苦聖諦,我昔未聞等。顯未知當知根。
2)此苦聖諦,慧應遍知等。顯已知根。
3)此苦聖諦,慧已遍知等。顯具知根。集、滅、道諦各顯三根應知亦爾。
4)大德法救作如是說:我思此經,舉身毛竪。以佛所說必不違義,定有次第。今此契經越次第說具知根。後復說未知當知根故。非佛、獨覺及諸聲聞。得有如是觀行次第。具知根後如何復起初無漏根。若捨此經必不應理。佛初說故,以五苾芻而為上首。八萬諸天聞此所說皆證法故。若欲不捨,復違次第,故思此經,舉身毛竪。
5)然後大德雖作是言,而不捨經。但迴文句彼作是說。此經應言:
此苦聖諦,我昔未聞乃至廣說。集、滅、道諦廣說亦爾。
此苦聖諦,慧應遍知。此集聖諦,慧應永斷。此滅聖諦,慧應作證。此道聖諦,慧應修習。昔未聞等廣說如前。
此苦聖諦慧,已遍知。此集聖諦,慧已永斷。此滅聖諦,慧已作證。此道聖諦,慧已修習。昔未聞等廣說如前。
若作是說不失次第。隨順現觀非如經說。
6)阿毘達磨諸論師言:不應輒迴此經文句。過去無量諸大論師。利根多聞過於大德。尚不敢迴此經文句。況今大德而可輒迴。但應尋求此經意趣。謂說法者依二次第。
一依隨順說法次第如此經說。二依隨順現觀次第如大德說。
7)脇尊者言:此經不說三無漏根。但說菩薩菩提樹下,欲界聞、思所成慧力,修行四諦。
8)問:世尊既說我由此觀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豈有聞思證菩提義?
答:菩薩由此聞思慧力,伏除一切四聖諦愚。由此定當證無上覺。故說由此證得菩提。如人先時濕皮覆面。後得除去,以穀覆之。其障輕微,可言無障。故此非說三無漏根。
1.9.35.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相,生眼、智、明、覺。
1)問:此應有十二轉四十八行相。何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耶?
1.1)答:雖觀一一諦,皆有三轉十二行相。而不過三轉十二行相,故作是說。
如預流者極七反有。及七處善并二法等。
此中眼者謂法智忍。智者謂諸法智。明者謂諸類智忍。覺者謂諸類智。
1.2)復次,眼是觀見義。智是決斷義。明是照了義。覺是警察義。
2)問:此四聖諦若自性斷者,亦所緣斷耶?
答:應作四句。
有自性斷非所緣斷。謂緣無漏苦集及無所緣諸有漏法。
有所緣斷非自性斷。謂緣有漏聖道。
有自性斷亦所緣斷。謂緣有漏苦集。
有非自性斷亦非所緣斷。謂緣無漏聖道。及無所緣聖道滅諦。
1.10.四靜慮者。謂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
1.10.1.問:何故作此論?
答:欲令疑者得決定故。
謂品類足說:云何初靜慮?謂初靜慮攝善五蘊。乃至云何第四靜慮?謂第四靜慮攝善五蘊。彼唯說善靜慮。或有生疑,靜慮唯善、非染、亦非無覆無記。
為決彼疑,顯四靜慮,通善及染、無覆無記,故作斯論。
1.10.2.自性、何故
問:此四靜慮自性云何?答:各以自地五蘊為自性。是名靜慮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靜慮?為能斷結故名靜慮?為能正觀故名靜慮?若能斷結故名靜慮,則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慮。若能正觀故名靜慮,則欲界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靜慮。
1)有作是說:以能斷結故名靜慮。
+問:諸無色定亦能斷結應名靜慮?
答:若定能斷不善、無記二種結者,名為靜慮。諸無色定,唯斷無記,非不善故不名靜慮。
+問:若作是說,唯未至定可名靜慮,上地不斷不善結故。
答:上地雖無彼斷對治。而有不善厭壞對治。以能厭壞亦名能斷。
+問:若作是說,上地滅道法智品。及彼一切類智品應非靜慮。皆非欲界斷及厭壞二對治故。
答:彼於欲界雖無全界、全地對治。而彼界、地,容有不善厭壞對治。由此勢力,餘亦得名。
1.1)復次,四靜慮,中有能對治不善結者。無色全無,故靜慮名不通無色。
1.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色界六地於欲界結,皆有斷對治及厭壞對治。然未至定已斷彼結。餘地對治無彼可斷。雖無彼可斷,而有對治用。如日三分皆能破暗。初分已破餘無可破。又如六人共一怨家。一人已殺餘無可殺。又如六燈皆能破暗。持一入室其暗已除。餘五入時無暗可破。如是六地於欲界結。皆有斷能,非唯未至。若不爾者,依上五地入見道時,應不證得欲見所斷諸結離繫。既能證得。故知六地於欲界結有斷對治。
1.3)復次,若定能斷見修所斷二結盡者,名為靜慮。諸無色定唯能斷修所斷結盡,故非靜慮。
1.4)復次,若能斷結五蘊俱生能為所依,起多功德。能具攝受四支、五支。能發六通,具四通行。三種變現、三明、三根、三道、三地、四沙門果、九遍知道。見修二道、法類二智。及忍智者,名為靜慮。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具上所說功德,故非靜慮。
2)復有說者,以能正觀故名靜慮。
問:若爾欲界有三摩地,亦能正觀應名靜慮。
2.1)答:若能正觀,亦能斷結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有能正觀,而不能斷結故不名靜慮。
2.2)復次,若能正觀堅固、難壞、相續、久住。於所緣境,長時注意,而不捨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無如是德,故非靜慮。
2.3)復次,若三摩地具有定名、定用,能正觀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有定名,而無定用。如泥椽梁有名無用,故非靜慮。
2.4)復次,若三摩地非散亂風之所搖動,如密室燈,能正觀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多散亂風之搖動。如四衢燈故非靜慮。
3)如是說者,要具二義方名靜慮。謂能斷結及能正觀。欲界三摩地雖能正觀而不能斷結。諸無色定雖能斷結,而不能正觀故非靜慮。
3.1)復次,若能遍觀、遍斷結者,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遍觀而不能遍斷結。諸無色定二義俱無故非靜慮。
3.2)復次,若能靜息一切煩惱。及能思慮一切所緣,名為靜慮。欲界三摩地雖能思慮一切所緣。不能靜息一切煩惱。諸無色定兩義都無故非靜慮。
3.3)復次,諸無色定有靜無慮。欲界三摩地有慮無靜。色定俱有故名靜慮。靜謂等引。慮謂遍觀。故名靜慮。
1.10.3.禪支
四靜慮支總有十八。
謂初靜慮有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
第二靜慮有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
第三靜慮有五支。一行捨、二正念、三正慧、四受樂、五心一境性。
第四靜慮有四支。一不苦不樂受、二行捨清淨、三念清淨、四心一境性。
1)問:四靜慮支名有十八,實體有幾?
1.1)答:唯有十一。
謂初靜慮支名與實體,俱有五種。
第二靜慮支雖有四。而三如前,增內等淨。
第三靜慮支雖有五。而第五如前,但增前四。
第四靜慮支雖有四。而後三如前,但增第一。
故靜慮支名有十八實體十一。
1.2)復有說者,實體唯十。謂三靜慮樂合為一。
1.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初、二靜慮是輕安樂。第三靜慮別是受樂。初、二靜慮樂行蘊攝。第三靜慮樂受蘊攝。故前所說,於理為善。如名實體。名施設、體施設。名異相、體異相。名異性、體異性。名差別、體差別。名建立、體建立。名覺、體覺。應知亦爾。
2)問:此中何者是靜慮?何者是靜慮支?
答:心一境性是靜慮。以三摩地為自性故。此及所餘是靜慮支。
3)問:若三摩地是靜慮者。初、第三靜慮應各唯四支。第二、第四靜慮應各唯三支。則靜慮支應唯十四。云何乃說十八支耶?
答:三摩地是靜慮,亦是靜慮支。餘是靜慮支,非靜慮故有十八。如擇法是覺,亦是覺支。餘是覺支非覺。正見是道,亦是道支。餘是道支非道。離非時食是齋,亦是齋支。餘是齋支非齋。此亦如是。如是名為靜慮支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4)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靜慮支?靜慮支是何義?
答:寂靜思慮故名靜慮。隨順此靜慮故名靜慮支。以隨順義。負重擔義。成大事義。堅勝義。分別義是支義故。
4.1)隨順義者。若法隨順此地靜慮。名此地靜慮支。
4.2)負重擔義者。若法能引此地靜慮。名此地靜慮支。
4.3)成大事義者。若法能辦此地靜慮。名此地靜慮支。
4.4)堅勝義者。若法助成此地靜慮,令其堅勝。名此地靜慮支。
4.5)分別義者。如軍車等諸分別異故名軍車等支。如是靜慮諸分別異名靜慮支。
1.10.4.雜無雜相
如是已釋靜慮支名。次應分別雜無雜相。
1)問:若是初靜慮支,亦是第二靜慮支耶?
答:應作四句。
有是初支非第二支。謂尋、伺。
有是第二支非初支。謂內等淨。
有是初支亦是第二支。謂喜、樂、心一境性。
有非初支亦非第二支。謂除前相。
2)問:若是初靜慮支,亦是第三靜慮支耶?
答:應作四句。
有是初支非第三支。謂尋、伺、喜、樂。
有是第三支非初支。謂捨、念、慧、樂。
有是初支亦是第三支。謂心一境性。
有非初支亦非第三支。謂除前相。
3)問:若是初靜慮支,亦是第四靜慮支耶?
答:應作四句。
有是初支非第四支。謂尋、伺、喜、樂。
有是第四支非初支。謂不苦不樂、捨、念。
有是初支亦是第四支。謂心一境性。
有非初支亦非第四支。謂除前相。
4)問:若是第二靜慮支,亦是第三靜慮支耶?
答:應作四句。
有是第二支非第三支。謂內等淨、喜、樂。
有是第三支非第二支。謂捨、念、慧、樂。
有是第二支亦是第三支。謂心一境性。
有非第二支亦非第三支。謂除前相。
5)問:若是第二靜慮支,亦是第四靜慮支耶?
答:應作四句。
有是第二支非第四支。謂內等淨、喜、樂。
有是第四支非第二支。謂不苦不樂、捨、念。
有是第二支亦是第四支。謂心一境性。
有非第二支亦非第四支。謂除前相。
6)問:若是第三靜慮支,亦是第四靜慮支耶?
答:應作四句。
有是第三支非第四支。謂慧、樂。
有是第四支非第三支。謂不苦不樂。
有是第三支亦是第四支。謂捨、念、心一境性。
有非第三支亦非第四支。謂除前相。
1.10.5.輕安、行捨
問:輕安、行捨一切地有。何故初、二靜慮立輕安為支,非行捨。第三、第四靜慮立行捨為支,非輕安耶?
1)答:先說隨順是支義故。謂輕安唯隨順初、二靜慮,故立為支。行捨唯隨順第三、第四靜慮,故立為支。
2)復次,互相覆故。謂初、二靜慮輕安用勝,能覆行捨,故立為支。第三、第四靜慮行捨用勝,能覆輕安,故立為支。問:何故此二能互相覆?答:此二行相更相違故。謂輕安相輕舉。行捨相沈靜。俱時而有,更互相違。如人一時亦行亦住。亦睡亦覺一向相違。而善心中對治各異,故得俱起。謂輕安能對治惛沈。行捨能對治掉舉。
3)復次,
為對治欲界五識身。及所引身麁重故。初靜慮立輕安為支。
為對治初靜慮三識身。及所引身麁重故。第二靜慮立輕安為支。
第二、第三靜慮無麁識身。及所引身麁重可對治故。第三、第四靜慮不立輕安為支。彼既不立輕安為支。故立行捨為支。
4)復次,
初、二靜慮,有染污喜擾動身心。故世尊說:應習輕安,不應住捨。是故初、二靜慮唯立輕安為支。
第三、第四靜慮,無染污喜擾動身心。故世尊說:但應住捨,勿習輕安。是故第三、第四靜慮唯立行捨為支。
5)復次,
初、二靜慮輕安有因。謂諸善喜。如契經說:心有喜故身則輕安。是故初、二靜慮唯立輕安為支。
第三、第四靜慮輕安無因。謂無善喜。唯應住捨。故彼但立行捨為支。
6)復次,第三靜慮棄捨極喜。第四靜慮棄捨極樂。故此唯立行捨為支。初二靜慮既不立行捨為支。故立輕安為支無相違故。
1.10.6.內等淨
問:內等淨即是信,諸地皆有。何故唯在第二靜慮立為支耶?
1)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信唯順第二靜慮。是故唯此立信為支。
2)復次,初靜慮中尋伺如火。身識如泥。令心相續。熱惱濁亂,信不明淨。如熱泥中,面像不現。
第二靜慮無尋伺火及識身泥。心相續中,信相明淨。如清冷水,面像得現。故於此立內等淨支。
第三靜慮有極悅受。
第四靜慮有勝捨受,覆心相續,信相不顯,故彼及初,皆不建立內等淨支。
3)復次,第二靜慮。諸瑜伽師於離染中,初生信勝。故唯此立內等淨支。
謂瑜伽師離欲界染,起初靜慮現在前時。作是思惟:我雖已離不定界染,諸定地染為可離耶?彼後復離初靜慮染,第二靜慮現在前時。於界地染,俱可離中,初生大信。如欲界染,我既能離。色、無色染,亦必可離。如初靜慮染既可離,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定可離。彼初靜慮現在前時,未生定信。後二靜慮現在前時,雖有定信而非初故信相不顯。故皆不立內等淨支。
4)復次,起增上信,必依大喜。因喜信者,信必堅固。第二靜慮有極勝喜故唯此立內等淨支。
1.10.7.慧
問:慧遍諸地,何故唯於第三靜慮立為支耶?
1)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慧唯順第三靜慮。故但於彼立正慧支。
2)復次,第三靜慮有適悅受。諸適悅中,此最為勝。耽著此故,諸瑜伽師不欲欣求上地勝法。此受即是自地留難。對治此故,立正慧支。是故世尊作如是說:應以正慧,覺了此樂。勿固貪著,不求上地。上下地中無有自地極樂留難如此地者。故彼不立正慧為支。
3)復次,初靜慮中,有麁尋伺,覆障正慧。
第二靜慮,有極喜躍,覆障正慧。
第四靜慮,有勝捨受,覆障正慧。以勝捨受是無明分,正慧是明。明無明分互相違害。故皆不立正慧為支。第三靜慮無有如彼覆正慧法,故立為支。
1.10.8.念
問:念遍諸地,何故唯在後二靜慮立念為支?
1)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念唯順後二靜慮。故但於彼立念為支。
2)復次,後二靜慮。俱有地地增上留難。對治彼故,立念為支。餘地不爾。
2.1)謂第二靜慮,有極勝喜,輕躁漂溺。如邏剎斯。
諸瑜伽師由此衰退不能堅固。離自地染。為對治彼,第三靜慮立念為支。
是故世尊作如是說:應住正念,勿為下地喜所漂溺,退失自地。
2.2)第三靜慮,有極勝樂,生死樂中,此為最上。留礙行者,如詐親怨。
諸瑜伽師由此衰退不能堅固。離自地染。為對治彼,第四靜慮立念為支。
是故世尊作如是說:應住正念,勿為下地樂所留礙,退失自地。
3)復次,初靜慮中,有麁尋伺,猶如暴風覆障正念。
第二靜慮有極喜躍,如水濤波,覆障正念。故俱不立正念為支。
後二靜慮無此過失。是故俱立正念為支。
1.10.9.菩提分
1)問:若是靜慮支亦是菩提分耶?
答:應作四句。
有是靜慮支非菩提分。謂伺、樂受、捨受。
有是菩提分非靜慮支。謂精進、正語、正業、正命。
有是靜慮支亦是菩提分。謂餘菩提分法。
有非靜慮支亦非菩提分。謂除前相。
2)問:何故伺、樂受、捨受,不立菩提分耶?
答:被覆損故。謂伺被正思惟之所覆損。樂受被輕安樂之所覆損。捨受被行捨之所覆損。故不立為菩提分法。
3)問:若爾何故立靜慮支?
3.1)答:菩提分中為策正見,立正思惟為菩提分。伺行相細,策正見中,為尋覆損。
立靜慮支,為遮下地惡不善法,不相覆損。
3.2)菩提分中,輕安、樂受,同一剎那有相覆損。靜慮支中,地別建立,無覆損義。
3.3)菩提分中,行捨、受捨,同一剎那有相覆損。靜慮支中,對治利益,支用各別,不相覆損。
4)問:何故精進非靜慮支?
4.1)答:諸靜慮支順自地勝。精進於順他地為勝。
謂初靜慮精進順第二靜慮為勝。乃至無所有處精進。順非想非非想處為勝。故彼不立為靜慮支。
4.2)復次,精進損害三摩地因。三摩地因即是勝樂。
如契經說:樂故心定。勤精進者身心多苦。修三摩地身心多樂。是故精進非靜慮支。
5)問:何故正語、正業、正命,非靜慮支?
答:靜慮支者。謂與靜慮相應住境,必有所依、所緣、行相。及有警覺乃名相應。
正語、業、命無如是義。是故不立為靜慮支。由此四相及諸得等不相應法皆不應立為靜慮支。非助等持住一境故。
6)問:何故慚、愧、無貪、無瞋。不放逸、不害等,非靜慮支耶?
答:非極隨順諸靜慮故。此諸善法,多於欲界散地惡法為近對治。勢力增強,非於定地。是故不立為靜慮支。
7)問:心、想、思等,何故不立為靜慮支?
7.1)答:非極隨順諸靜慮故。心順流轉,定順還滅。故心不立為靜慮支。
7.2)復次,心勝如王。諸心所法皆如臣佐。定是心所,故心不立為靜慮支。如諸國王不事臣佐。
想、思、觸、欲、皆順流轉,作用偏勝。定順還滅。故彼不立為靜慮支。
作意,唯在欲界散地。對境用勝,非諸定地。故亦不立為靜慮支。
勝解,唯於無學位勝。靜慮遍於一切位勝。故彼不立為靜慮支。
8)復次,此中應以諸靜慮支。對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展轉相攝。
9)復應以初靜慮支乃至第四靜慮支,對菩提分法展轉相攝。
10)復應以初靜慮支乃至第四靜慮支。對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展轉相攝。應隨其相一一廣說。
1.10.10.近分、無色定
1)問:靜慮近分及無色定為立支不?若立支者,此何不說?若不立者,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頗有空無邊處定,於空無邊處定,根勝、道勝、定勝而支等耶?答:有。謂從空無邊處定起,無間復入空無邊處定。
有作是說:靜慮近分及無色定亦建立支。
2)問:若爾,善通施設論說。今於此中何故不說?
答:理亦應說,而不說者。應知此中是有餘說。
謂初靜慮近分,如根本亦有五支。然除喜受,增捨受。
第二靜慮近分,如根本亦有四支。亦除喜受,增捨受。
第三靜慮近分,如根本亦有五支。然除樂受,增捨受。
第四靜慮近分及無色定,如根本第四靜慮皆亦有四支。
3)評曰:應作是說:靜慮近分及無色定皆不立支。功德少故,苦道攝故。
4)問:若爾,善通此中所說。施設論說當云何通?
答:依因長養,故說為勝。言支等者,謂覺、道支。
1.10.11.禪支的數目
1)問:何故初及第三靜慮俱立五支。第二第四靜慮俱立四支耶?
1.1)答:前說隨順是支義故。謂四靜慮各有爾所能隨順法,不增不減。
1.2)復次,
欲界諸惡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初靜慮建立五支為牢強對治。
第二靜慮重地極喜難斷、難破、難可越度。第三靜慮建立五支為牢強對治。
初及第三靜慮俱無如是難斷、難破、難越度法。是故第二、第四靜慮唯立四支。以彼俱不假牢強對治故。
1.3)復次,
為對治欲界增上五欲境貪故,初靜慮立五支。
為對治第二靜慮五部重地喜愛故。第三靜慮亦立五支。
初及第三靜慮俱無如是所對治故。第二、第四靜慮俱唯立四支。
1.4)復次,
為欲隨順超定法故。謂從五支定超入五支定。
復從四支定,超入四支定。以支等者易可超入。
2)問:若從第三靜慮超入空無邊處。復從第四靜慮超入識無邊處。彼俱無支,云何隨順?
答:諸外內事,初作時難。後成辦時,不假隨順。
2.1)且外事者,
如遮諾迦與臣懷月。十二年中學造金法。初成一粒如穬麥量,便師子吼。我等今者能造金山。
2.2)言內事者。
如瑜伽師修神境通。初學離地如半苣蕂。次復離地如一苣蕂。如是漸漸半麥一麥。半指一指。半搩一搩。半肘一肘。半尋一尋。彼後成時,隨心欲往色究竟天,自在能往。
2.3)超定亦爾,初時難故,假支齊等。後時易故,設不立支,亦能超入。故初第三各立五支。第二第四各立四支。
1.10.12.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有四天道,能令有情未淨者淨,淨者轉明。
問:何故世尊作如是說?
1)答:欲令有情於生天道,深生厭怖,欣求安住勝義天道。生天者。謂三十三天。彼有四苑莊嚴殊妙。一名眾車。二名麁惡。三名歡喜。四名雜林。如是四苑有四衢道。天諸婇女遊集其中。諸勝美人於中遊止。種種音樂恒時擊奏。安置種種餚膳飲食。寶樹行列。枝條蔭映。花葉茂盛。香氣氛氳。果實繁多光淨甘美。隨欲變鳥雅韻和鳴。諸天於中受諸欲樂。遊戲既畢相與入苑。
2)於此正法、毘奈耶中,擇滅涅槃如彼天苑。四妙靜慮如四衢道。通明婇女遊集其中。解脫無礙美人遊止。三藏音樂恒時擊奏。安置淨喜餚膳飲食。菩提分法寶樹行列。無量、解脫、勝處、遍處枝條蔭映。覺支、道支花葉茂盛。諸妙淨戒香氣氛氳。諸沙門果光淨甘美學與無學。隨欲變鳥雅韻和鳴。眾聖於中受勝定樂。遊戲既畢俱入涅槃。
1.10.13.第一天道
云何名為四種天道?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一天道。
1)離欲惡不善法者。
問:得初靜慮時,總離欲界一切法。何故但說離欲惡不善法耶?
1.1)答:惡不善法以為上首。總離欲界,故作是說。
1.2)復次,
惡不善法違害聖道,自性應斷。彼若斷已,不復成就。是故偏說。
諸有漏善、無覆無記,不違聖道,非自性斷。彼若斷已,猶可成就。是故不說。
然有漏善、無覆無記。斷惡不善時,亦隨說斷。同一對治故、一時斷故。如燈違暗,非炷油器。而破暗時,亦能燒炷,盡油熱器。
1.3)復次,惡不善法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偏說。
1.4)復次,惡不善法多諸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
1.5)復次,惡不善法離欲染時,極為障礙、留難、繫縛。如暴獄卒。故偏說之。
1.6)復次,諸瑜伽師專為斷彼惡不善法,修初靜慮。是故偏說。
1.7)復次,諸瑜伽師憎惡彼故,總捨欲界。故偏說離惡不善法。
1.8)復次,惡不善法上地所無,故偏說離。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說離欲惡不善法。
2)問:此中何者是欲?何者是惡不善法耶?
2.1)答:事具欲是欲。煩惱欲是惡不善法。
2.2)復次,欲謂五欲。惡不善法謂五蓋。
2.3)復次,欲謂欲愛。惡不善法謂欲界諸餘煩惱。
2.4)復次,欲謂欲尋。惡不善法謂恚、害尋。
2.5)復次,欲謂欲界。惡不善法謂恚、害界。
2.6)復次,欲謂欲想。惡不善法謂恚、害想。
2.7)復次,欲謂欲愛。惡不善法謂即欲愛。此即說離種種欲愛。
3)有尋、有伺者。
與尋俱法名有尋。與伺俱法名有伺。
4)離生者。
問:上地中離,勝妙清淨過初靜慮。何故唯說此名離生?
4.1)答:此中舉初以顯後故。作如是說。世尊有處舉後顯初。
如說:云何非自他害?謂在非想非非想處。如舉初後。始入、已度。加行、究竟。應知亦爾。
4.2)復次,初得離生,發希奇想。後時不爾,故作是說。
4.3)復次,以初靜慮,唯從離生。後諸靜慮,亦從定生。從離生故,名為離生。
如水生者說名水生。陸地生者說名陸生。
4.4)復次,初靜慮離二無漏定為眷屬故。獨名離生。謂未至定、靜慮中間。
4.5)復次,初靜慮離是後離門所依、加行、因、本、道路。及安足處,獨得離名。
4.6)復次,初靜慮離牽引、任持、長養後離,獨得離名。
4.7)復次,初靜慮離是後諸離生、緣、集、起,獨得離名。
4.8)復次,上地諸離決定依止初靜慮離得,及前起故。初靜慮獨得離名。
4.9)復次,諸瑜伽師離欲界染,起初靜慮現在前時。歡喜踊躍,勝於後時故獨名離。如飢渴人初得飲食。雖復麁惡而生歡喜。勝於後時得美飲食。
4.10)復次,三種行者,依初靜慮得入離生。得果練根及盡諸漏,故獨名離。三種行者。謂具縛者、分離欲者、全離欲者。
4.11)復次,為令疑者,得決定故。獨立離名。
如欲界中,有尋、有伺。有諸識身尊卑眷屬。
初靜慮中,亦有此事。或有生疑。如欲界無離,初靜慮亦爾。為決此疑,說初靜慮有離非欲。
4.12)復次,欲界無離近對治彼。故初靜慮獨立離名。
4.13)復次,唯初靜慮能離三界一切煩惱,獨立離名。
4.14)復次,唯初靜慮有四沙門果道、九遍知果道、具三十七菩提分法故獨名離。
4.15)復次,唯初靜慮能離所有苦根、憂根、男根、女根、無慚、無愧、食愛、婬愛、五蓋、五欲、慳、貪、嫉、恚、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等故獨名離。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初靜慮獨名離生。
5)喜樂者。
喜謂喜根。樂謂輕安樂。
復次,喜受蘊攝。樂行蘊攝。
6)初靜慮具足住者。
謂得、獲、成就初靜慮善五蘊。得、獲、成就名具足住。
1.10.14.第二天道
復次,尋伺滅、內等淨、心一趣、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二天道。
1)尋、伺滅者。
問:得第二靜慮時,總滅初靜慮一切法。何故但說尋、伺滅耶?
1.1)答:以尋伺為上首。總滅初靜慮,故作是說。
1.2)復次,尋伺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偏說。
1.3)復次,尋伺多諸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
1.4)復次,尋伺離初靜慮染時,極為障礙、留難繫縛。如暴獄卒。故偏說之。
1.5)復次,諸瑜伽師專為斷尋伺,修第二靜慮。是故偏說。
1.6)復次,諸瑜伽師憎惡尋伺故。總捨初靜慮。故偏說之。
1.7)復次,尋伺上地所無。是故偏說。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但說尋伺滅。
2)內等淨者。
2.1)內謂心。等淨謂信,由信平等令內心淨,故名內等淨。
2.2)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尋伺躁動,擾亂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如波浪息,水則澄清。是故說信名內等淨。
2.3)復作是說:染喜騰躍,渾濁定心。信能除彼令心等淨。如離泥濁水則澄清。是故說信名內等淨。
2.4)大德法救作如是說:行者將入第二靜慮,心於定境,信向樂住。不流馳散,久住一境。得第二定,斯有是處。此由信力,是故說信名內等淨。
3)心一趣者。
謂一門轉,非如欲界心六門轉。初靜慮中,心四門轉。第二靜慮心,一門轉故名一趣。即是心行一境界義。
4)無尋無伺者。謂尋伺已滅。
5)定生者。
問:初靜慮亦有定。何故唯說第二靜慮名定生耶?
1.1)答:第二靜慮等持增盛,勝妙清淨過初靜慮。是故偏說。
1.2)復次,第二靜慮,定所引發,定所長養。初靜慮後現在前故,名為定生。
非如初靜慮,非定所引發。非定所長養。欲界心後現在前故。不名定生。
1.3)復次,初靜慮心有定不定。有內門轉、有外門轉。有緣內事、有緣外事。
第二靜慮心多在定。多唯內門轉。唯緣內事。故名定生。
1.4)復次,第二靜慮滅語言本。語言本者。謂尋與伺。
如契經說: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不尋伺。第二靜慮尋伺已滅,無語言本,故說定生。
1.5)復次,第二靜慮,名聖默然。故名定生。
如契經說:佛告目連:汝等勿輕第二靜慮。此是聖者默然法故。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定生唯在第二靜慮。
6)喜樂者。喜謂喜根。樂謂輕安樂。
復次,喜受蘊攝。樂行蘊攝。
7)第二靜慮具足住者。得、獲、成就第二靜慮善五蘊。得、獲、成就,名具足住。
1.10.15.第三天道
復次,離喜、住捨、正念、正慧、身受樂、聖應說捨、第三靜慮具足住。是名第三天道。
1)離喜者。
問:得第三靜慮時,總離第二靜慮諸有漏法,何故但說離喜耶?
1.1)答:以喜為上首。總離第二靜慮諸有漏法。故偏說喜。
1.2)復次,以喜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偏說之。
1.3)復次,以喜多諸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
1.4)復次,以喜離第二靜慮染時,極為障礙、繫縛留難。如暴獄卒。故偏說之。
1.5)復次,諸瑜伽師專為對治喜故,修第三靜慮。是故偏說。
1.6)復次,諸瑜伽師憎厭喜故,總捨第二靜慮。故偏說之。
1.7)復次,喜上地無,餘法容有故偏說喜。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說離喜。
2)住捨、正念、正慧者。捨謂行捨。正念謂勝善念。正慧謂勝善慧。
3)身受樂者。身謂意身。
有作是說:意有樂時,亦令大種所造色身,有適悅樂。此即意識相應樂受,名身受樂。
4)聖應說捨者。聖謂諸佛及聖弟子。應為他說,應自住捨。
問:聖於諸地皆應說捨。何故唯說第三靜慮?
4.1)答:第三靜慮具自他地二種留難故偏說之。
+他地留難者。謂第二靜慮喜漂沒輕躁,如邏剎斯。能令瑜伽師於第二靜慮離染衰退。故說應捨。勿為此喜之所留難。
+自地留難者。謂第三靜慮樂,生死樂中,此樂最勝。諸瑜伽師染著此樂。不求上地勝妙功德。故說道者,為初習業諸瑜伽師。說此樂受是留難處,不應染著。
4.2)復次,佛及弟子應為他說第三靜慮自地、他地。留難過失,勸他令捨。是故名為聖應說捨。
+謂為他說第三靜慮,有勝樂受,能令眾生染著迷悶。不求上地勝妙功德。汝等應住正念、正知。勿為此樂之所留難。
+亦為他說第二靜慮,有勝喜受,能令眾生漂溺輕躁退失第二靜慮離染。汝等應住正念及捨。勿為此喜之所留難。如舊商主為新商人說諸國邑所有過患。謂如是國如是邑中,多諸婬女、博戲、矯詐、酒肆、賊難,應遠防之。勿令汝等喪失財貨。
5)第三靜慮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第三靜慮善五蘊。得、獲、成就名具足住。
1.10.16.第四天道
復次,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第四天道。
1)斷樂者。
問:得第四靜慮時。總離第三靜慮諸有漏法。何故但說斷樂耶?
1.1)答:以樂為上首。總離第三靜慮諸有漏法故偏說樂。
1.2)復次,以樂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故偏說之。
1.3)復次,以樂多諸過患、熾盛堅牢。是故偏說。
1.4)復次,以樂離第三靜慮染時,極為障礙、繫縛留難。如暴獄卒。故偏說之。
1.5)復次,諸瑜伽師專為對治樂,故修第四靜慮。是故偏說。
1.6)復次,諸瑜伽師憎厭樂故。總離第三靜慮。故偏說之。
1.7)復次,樂上地無,餘法容有。故偏說樂。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說斷樂。
2)斷苦者。
問:離欲染時,修觀行者已斷苦根。何故今離第三靜慮染時乃說斷苦?
2.1)答:此於已斷說名為斷。謂於遠事而說近聲。
如已來者亦說今來。如說:大王從何處來?
如已解脫說解脫聲。如說:由此知見,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離欲染時,心已解脫欲漏。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時,心解脫有漏、無明漏。
如於已入而說入聲。如說:菩薩入正性離生,得現觀邊世俗智。
如於已受,而說受聲。如說:受樂受時,如實知受樂受無有,自知現在受者。故知已受,而說受聲。此中亦爾,已斷說斷。謂於遠事而說近聲。
2.2)復次,依雙法盡,俱說斷聲。言雙法者謂苦與樂。
離欲染時,雖苦已盡,而樂未盡。今離第三靜慮染已,苦樂俱盡俱說斷聲。
2.3)復次,斷樂者。謂斷第三靜慮樂根。斷苦者。謂斷彼相應心心所法。
2.4)復次,斷樂者。謂斷第三靜慮樂根。斷苦者。謂斷第三靜慮入出息。
諸賢聖者於入出息生於苦想,過諸異生於無間獄所起苦想。
2.5)復次,斷樂者。謂斷第三靜慮樂根。斷苦者。謂即斷彼樂根。如說:無常故苦。
3)先喜憂沒者。
離欲染時,憂根已沒。離第二靜慮染時,喜根已復沒。是故說今先喜憂沒。
4)不苦不樂者。謂不苦不樂受。
5)捨清淨者。謂行捨。
6)念清淨者。謂善念。
問:下地亦有無漏捨念。何故但說第四靜慮捨念清淨?
6.1)答:第四靜慮,捨念俱離八擾亂事,故名清淨。苦、樂、憂、喜、入息、出息、尋、伺名為八擾亂事。此中皆無,獨名清淨。
6.2)復次,第四靜慮,無內外災,故名清淨。下三靜慮,有內外災不名清淨。
謂初靜慮內,有尋伺火,故外為火災所燒。
第二靜慮內,有極喜水,故外為水災爛。
第三靜慮內,有出入息風,故外為風災飄。
第四靜慮無此三災,故說清淨。
6.3)復次,第四靜慮,所依身器三災不及。念無忘失、捨、無諠雜。非如下地故說清淨。
6.4)復次,第四靜慮,離諸煩惱及隨煩惱。故說捨念清淨非餘。
謂有捨念離諸煩惱非隨煩惱。謂下三靜慮無漏捨念。
或有捨念離隨煩惱非諸煩惱。謂第四靜慮有漏捨念。
或有捨念離諸煩惱及隨煩惱。謂第四靜慮無漏捨念。
或有捨念非離煩惱及隨煩惱。謂下三靜慮有漏捨念及欲界一切捨念。
應知此中隨煩惱者。即上所說八擾亂事。
6.5)復次,第四靜慮所依色身澄潔明淨。譬如燈光,捨念依彼。故亦清淨。
6.6)復次,第四靜慮是圓滿依,諸依中勝。是究竟地,諸地中尊。故彼捨念亦名清淨。
6.7)復次,第四靜慮定名不動,定之勢力遍所依身。故彼捨念亦名清淨。
6.8)復次,第四靜慮是七依定齊,下上俱有三無漏定。故由此捨念亦名清淨。
6.9)復次,第四靜慮有二事廣。一處所廣。二善根廣。故彼捨念亦名清淨。
6.10)復次,第四靜慮過殑伽沙菩薩依之,入正性離生。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故彼捨念亦名清淨。
6.11)復次,第四靜慮三瑜伽師依之,得入正性離生,得果盡漏。謂佛、獨覺及諸聲聞。故彼捨念亦名清淨。
6.12)復次,第四靜慮大種造色、顯色、形色皆極勝妙故。彼捨念亦名清淨。
6.13)復次,依第四靜慮,宿住隨念智能緣欲界及四靜慮諸宿住事故。彼捨念亦名清淨。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第四靜慮所有捨念,獨名清淨。
7)第四靜慮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第四靜慮善五蘊。得、獲、成就名具足住。
1.10.17.如契經說:有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
1)問:何故名為增上心所?
1.1)答:此中心所即三摩地。無三摩地具大勢力、有大功用,能成大事,能如根本四靜慮者。故此獨名增上心所。
1.2)復次,四靜慮中有無量種增上心所殊勝功德。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礙解、無諍、願智、邊際定等。是故獨名增上心所。
1.3)復次,依四靜慮,諸瑜伽師以無量門受心所樂。謂前所說諸功德門。及空空等三三摩地是故獨名增上心所。
1.4)復次,此四靜慮樂通行攝。是故獨名增上心所。
2)問:四靜慮中,亦有能引後樂功德。何故但說現法樂住?
2.1)答:亦應說為後法樂住。而不說者應知此經是有餘說。
2.2)復次,若說此為現法樂住。應知已說後法樂住。以後法樂,用現法樂為因得故。
如契經說:先於此間修彼等至,後方生彼。
2.3)復次,後法樂住依止、繫屬現法樂住。現法樂住不依止繫屬後法樂住。
是故但說現法樂住,即已說彼。
2.4)復次,現法樂住與後法樂住為加行門。若已說此,即已說彼。
2.5)復次,現法樂住是因,後法樂住是果。若已說因,即已說果。如因果如是。能作所作。能生所生。能成所成。能續所續。能引所引。能轉所轉。能相所相。應知亦爾。
2.6)復次,現法樂近、後法樂遠。若已說近,即已說遠。如近遠如是。隣逼非隣逼。和合非和合。此身眾同分。餘身眾同分。應知亦爾。
2.7)復次,現法樂住若愚、若智。內道、外道。正觀、邪觀。皆共信有。故偏說之。
後法樂住有不信者,如諸外道是故不說。
2.8)復次,諸愚夫類多貪現樂,不求後樂。於現樂中,貪少欲樂。不求廣大離欲妙樂。
世尊欲令捨小欲樂,得四靜慮廣大妙樂。作如是說:汝等若求廣大樂者,當捨欲樂,修四靜慮。是故但說現法樂住。
2.9)復次,以四靜慮現在前時,必受現樂。故偏說之。
後樂不定,或退生下或進生上。或般涅槃是故不說。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世尊但說四種靜慮名現法樂。近分、無色雖亦有樂義。而苦通行攝故不說之。
1.10.18.如契經說:如是四種增上心所、現法樂住。諸修定者數數入出,應正了知寂靜、解脫超過諸色。四無色定。諸修定者數數入出,應正宣示。
問:何故世尊於四靜慮勸應了知。於四無色勸應宣示?
1)答:靜慮麁顯、明了、易見。諸修定者從彼出已,復樂欲入。
故佛告言:若欲復入,應正了知入出定相勿有謬失。
無色微細、相隱、難見。諸修定者從彼出已,不樂復入。
故佛告言:若不樂復入,應正宣示他入出定相勿令忘失。
2)復次,四靜慮中多有種種異相功德。諸修定者從彼出已,復樂欲入。
故佛告言:若樂復入,應正了知入出定相勿有謬失。
無色定中,無有多種異相功德。諸修定者從彼出已,不樂復入。
故佛告言:若不樂復入,應正宣示他入出定相勿令忘失。
3)復次,四靜慮中根受心所有多異相。諸修定者從彼出已復樂欲入。
故佛告言:若樂復入,應正了知入出定相勿有謬失。
無色定中根受心所無多異相。諸修定者從彼出已不樂復入。
故佛告言:若不樂復入,應正宣示他入出定相勿令忘失。
4)復次,四靜慮中有無量種功德勝利。諸修定者從彼出已復樂欲入。
故佛告言:若樂復入,應正了知入出定相勿有謬失。
無色定中無無量種功德勝利。諸修定者從彼出已不樂復入。
故佛告言:若不樂復入,應正宣示他入出定相勿令忘失。
5)復次,四靜慮中有遍照智,緣自上下。諸修定者從彼出已復樂欲入。
故佛告言:若樂復入,應正了知入出定相勿有謬失。
無色定中無遍照智能緣自上,不緣下地。諸修定者從彼出已不樂復入。
故佛告言:若不樂復入,應正宣示他入出定相勿令忘失。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佛於靜慮勸應了知。於四無色勸應宣示。
1.10.19.如契經說:四種靜慮有四勝利。四無色定有一勝利。
1)問:何故靜慮勝利有四。無色定中勝利唯一?
1.1)答:即由前說種種因緣。靜慮、無色勝利有異。此中復有二不共答。謂靜慮中有三種定。一有尋有伺。二無尋唯伺。三無尋無伺。無色定中唯有一種無尋無伺。
1.2)復次,四靜慮中有三種受。謂喜、樂、捨。
無色定中唯有捨受。故四靜慮勝利有四。無色定中勝利唯一。
2)問:靜慮勝利有何差別?
2.1)答:名即差別。謂名靜慮名勝利故。
2.2)復次,靜慮三種。謂善、染污、無覆無記。勝利唯善。
2.3)復次,靜慮二種謂有漏、無漏。勝利唯無漏。
2.4)復次,靜慮或色界繫。或不繫。勝利唯不繫。
2.5)復次,靜慮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勝利唯學、無學。
2.6)復次,靜慮或見所斷。或修所斷。或非所斷。勝利唯非所斷。
2.7)復次,靜慮通染、不染。勝利唯不染。
2.8)復次,靜慮通有異熟、無異熟。勝利唯無異熟。
2.9)復次,靜慮三諦攝除滅諦。勝利唯道諦攝。是謂靜慮勝利差別。
1.10.20.如契經說:初靜慮憂根滅。第二靜慮苦根滅。
1)問:離欲染時,斷憂及苦。契經何故作是說耶?
1.1)答:依過對治,故作是說。
謂離欲染位,雖斷苦根。而未名為過苦對治。
於初靜慮得離染時,過苦對治,故說苦滅。苦對治者謂初靜慮。
1.2)復次,依過族姓及苦所依,故作是說。
謂離欲染位,雖斷苦根。而未過苦所依、族姓。
於初靜慮得離染時,過苦所依及苦族姓,故說苦滅。所依、族姓。謂諸識身。
2)問:離欲染位,雖斷憂根。而未過彼對治、所依及彼族姓,不應說憂初靜慮滅?
2.1)答:憂根對治、所依、族姓皆在意識。既與憂根同在意識。故正斷時,即說彼滅。
苦根所依及苦族姓,不與對治同在一識。故過對治、所依、族姓,方說苦滅。
2.2)有作是說:第二靜慮苦根滅者。謂尋伺滅。
以諸賢聖於尋伺中發生苦想。過諸異生厭地獄苦,能生苦想故名苦根。
1.10.21.有契經中說
1)有契經中說:四靜慮猶如床座。
問:世尊何故說四靜慮如床座耶?
1.1)答:是高勝性、攝受性故。
高勝性者對欲界說。以四靜慮出欲界故。
攝受性者對善法說。靜慮攝受多善法故。
1.2)復次,諸賢聖者於無始來生死長途,極生疲厭。故於靜慮暫時憩息。
如倦長途,暫居床座。故於靜慮說床座聲。
2)有契經說:四種靜慮譬如涼風。
問:世尊何故說四靜慮如涼風耶?答:此能止業、煩惱熱故。
謂初靜慮能止欲界種種不善業、煩惱熱。
第二靜慮能止初靜慮尋伺相應業煩惱熱。
第三靜慮能止第二靜慮極憙相應業煩惱熱。
第四靜慮能止第三靜慮極樂相應業煩惱熱。
故說靜慮譬如涼風。
3)有契經中說:四靜慮如妙飲食。
問:世尊何故說四靜慮如飲食耶?答:有能任持法身義故。
如村邑中諸妙飲食,皆送王城,長養尊勝。
如是種種勝妙善根。皆集靜慮,長養法身。
故說靜慮如妙飲食。
4)有契經中,佛為梵志說:第四靜慮名究竟迹。
問:世尊何故為婆羅門捨前三靜慮,說第四靜慮名究竟迹?
4.1)答:有婆羅門聞佛具有一切智見。復聞諸佛無不皆依第四靜慮,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一切施設第四靜慮為究竟迹。彼作是念:若佛施設第四靜慮是究竟迹。決定具有一切智見。
4.2)作是念已,來問世尊。佛知彼意,故但為說第四靜慮是究竟迹。彼聞決定,信佛具有一切智見。
4.3)佛又告彼婆羅門言:第四靜慮是如來迹。是佛所行、佛所習近。如野龍象夏日中時。從稠林出見地方所。其地沃潤花果茂盛。流泉浴池其水清美。雜花映發甚可愛樂。見已歡喜,以牙掘地,而安其足。世尊亦爾。第四靜慮行捨現前,掘爾焰地,而安智足。
4.4)應知此中如來迹者,說第四靜慮究竟奢摩他。佛所行者,說第四靜慮究竟毘鉢舍那。佛所習近者,總說第四靜慮究竟止觀。
5)有契經中說:四靜慮皆是樂住。
5.1)問:世尊何故說四靜慮是樂住耶?
+答:根本靜慮易現在前,故名樂住,非如近分。及無色定難現在前。所以者何?
+諸有情類為欲界業煩惱繫縛,引未至定令現在前,極為艱難。如被反縛,甚難自解。有情亦爾。既為欲界業煩惱縛為解自縛,引未至定極為艱難。修不淨觀或持息念。經於十年或十二年。有能引起未至定者。有不能引,故極艱難。
+若離欲染,起初靜慮,不由功用故易現前。
+從初靜慮,復欲引起靜慮中間,多用功力。異心所滅、異心所生。麁心所滅、細心所生。尋俱者滅。伺俱者生。故定中間,亦難現起。譬如有人以木破木,多用功力,然後乃破。以初靜慮自地心所有滅有生,亦復如是。
+後三靜慮近分難起。根本易起,如初應知。
5.2)問:已離下染,起無色定。亦不艱難,寧非樂住?
+答:雖離下染,以無色定極微細故,起亦艱難。起靜慮時,易於彼故。
+又無色界既無諸色,非皆信有。故修行者欲起彼定,亦甚艱難。如爪長者來白具壽阿難陀言:我等在家長夜貪著色等五境。聞無色界,極生驚恐,如臨深坑。云何有情而都無色?故難信有,以難信故,起極艱難。
5.3)復次,依四靜慮,易可離染。非近分等,故名樂住。
譬如二人俱往一處。一從陸路一則乘船。雖俱到彼,而乘船者,不為艱難,非陸路者。
如是有情,有依靜慮而離染者。有依近分或依無色而離染者。雖俱離染,而依靜慮不為艱難,非近分等。故唯靜慮得樂住名。
5.4)復次,唯靜慮中具二種樂故名樂住。一樂受樂、二輕安樂。
前三靜慮皆具二樂。
第四靜慮雖無受樂,而輕安樂勢用廣大,勝前二樂。
近分、無色雖有輕安,而不廣大,故不名樂。
5.5)復次,樂有二種。一者主樂。二者客樂。主樂者謂依靜慮起靜慮。客樂者謂依靜慮起無色住。住靜慮地具起二樂,故名樂住。住無色地,不具二樂故,非樂住。近分非勝,故不得名。
5.6)復次,四靜慮中,無惱害樂,勢用廣大。非近分等故名樂住。
如契經說:若於是處無諸惱害說名為樂。
5.7)復次,根本靜慮現在前時,長養大種遍身中生,令身充悅故名樂住。
近分定等現在前時,長養大種唯心邊生,非極充悅故非樂住。
有作是說:近分定等現在前時,長養大種雖遍身生。而長養用,不及靜慮現在前時長養大種。故非樂住。譬如二人同一池浴。一身入水。一用手澆。雖俱洗浴而入水者,潤益為勝非手澆者。
5.8)復次,四靜慮中,止觀力等故名樂住。近分定中觀強止劣。無色定中止強觀劣,俱非樂住。
5.9)復次,四靜慮中,精進與止平等而轉,故名樂住。雖一切地精進力強。而靜慮中為止所制。故平等轉。餘地不爾故非樂住。
5.10)復次,四靜慮中,增上捨斷,離染可得,故名樂住。
謂離染時,有二種斷。一增上捨斷。二有功用斷。
依近分、無色離諸染時,名有功用斷,極艱難故。
依根本靜慮離諸染時,名增上捨斷。任運轉故。譬如二人俱詣一方。一乘良馬。一乘惡馬。乘良馬者,甚不艱難至所詣處。乘惡馬者,甚為艱難方得至彼。
5.11)復次,四靜慮中,無功用道,離染可得故名樂住。近分無色有功用道。而得離染故非樂住。
如多人眾俱渡大河。有依草束。有依浮瓠。有依棑筏。有依船舫。依船舫者,任運安樂,得至彼岸。依餘物者,怖畏艱難,而到彼岸。有情亦爾。度煩惱河。有依靜慮。有依餘地。雖俱從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而依靜慮者,安樂易到,故名樂住。非依近分無色者。由如是等種種因緣。唯四靜慮名為樂住。如名樂住如是亦名觸住、俱住。
1.11.四無量者。一慈 、二悲、三喜、四捨。
1.11.1.問:何故靜慮無間說無量耶?
1)答:靜慮引起四無量故。
2)復次,靜慮、無量更相引故。
3)復次,以四無量是靜慮中,勝功德故。
1.11.2.自性、相
1)問:此四無量自性是何?
答:慈、悲俱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對治瞋故。若兼取相應隨轉,則四蘊、五蘊為自性。欲界者四蘊。色界者五蘊。
2)問:若慈、悲俱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對治瞋者。慈對治何等瞋?悲對治何等瞋耶?
2.1)答:慈對治斷命瞋。悲對治捶打瞋。
2.2)復次,慈對治應瞋處瞋。悲對治不應瞋處瞋。
2.3)有作是說:慈無量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對治瞋故。悲無量以不害為自性,對治害故。
3)喜以喜根為自性。若兼取相應隨轉,則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
問:若喜無量,以喜根為自性者。品類足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喜無量?謂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若彼所起身語二業。若彼所起心不相應行皆名為喜。豈有喜受與受相應?
3.1)答:彼文應說。謂喜及喜相應想、行、識。不應言受而言受者是誦者謬。
3.2)復次,彼論總說五蘊為喜無量自性。雖喜受與受不相應。而餘心心所法與受相應。故作是說亦不違理。
3.3)有餘師說:此喜無量,欣為自性。欣體非受,別有心所,與心相應。
3.4)有說:欣在喜根相應聚中可得。
3.5)有作是說:喜根後生,欣由喜力所引起故。若作是說,此喜無量與受相應,亦不違理。
4)捨以無貪善根為自性,對治貪故。若兼取相應隨轉。則欲界者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五蘊為自性。如是名為無量自性。
5)問:此四無量其相云何?
5.1)答:自性即是相。相即是自性。自性與相不相離故。
5.2)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授與饒益是慈相。除去衰損是悲相。慶慰得捨是喜相。忘懷平等是捨相。
1.11.3.何故
已說無量自性及相。所以今當說。
1)問:何故名無量?無量是何義?答:普緣有情,對治無量戲論煩惱。故名無量。
2)問:戲論有二種。一愛戲論。二見戲論。何無量對治何戲論耶?
2.1)答:無量不能斷諸煩惱,但能制伏,或令轉遠。有時四種皆對治愛。有時四種皆對治見。
若依四種近對治說。應言:
慈悲近對治見戲論,以見行者多瞋恚故。
喜捨近對治愛戲論。以愛行者多親附故。
有作是說:
慈悲近對治愛戲論。
喜捨近對治見戲論。
2.2)復次,普緣有情,對治無量放逸煩惱故名無量。謂四無量能近對治欲界放逸諸煩惱故。
2.3)復次,如是四種是諸賢聖廣遊戲處故名無量。如富貴人有無量種廣遊戲處。謂諸園苑、宮殿、臺閣、遊獵等處。
2.4)復次,如是四種能緣無量有情為境,生無量福,引無量果。故名無量。
1.11.4.界、地等
1)此四無量,界者在欲、色界。
2)地者,
2.1)慈、悲、捨三在七地。謂欲界、四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
2.2)有說:在十地。謂四靜慮、四近分、靜慮中間及欲界。喜無量在三地。謂欲界、初、二靜慮。
2.3)有餘師說:初、二靜慮,無悲無量。所以者何?初、二靜慮有勝喜受歡行相轉。悲無量慼行相轉。初、二靜慮若有悲者,則一心中有歡有慼,便違正理。
問:若爾,初、二靜慮如何有無漏厭?答:無漏厭與真實作意相應,不違於喜。
如如於境,覺真實相。如是如是深生喜慰。
如如於境,深生喜慰。如是如是復欣彼覺。如人求寶而掘於地。
如如掘地。如是如是得諸寶物。
如如得寶。如是如是復欣掘地。悲無量與勝解作意相應。故違於喜。
評曰:應作是說。初、二靜慮有悲無量。云何知然?有至教故。如定蘊說:初、二靜慮攝。初二靜慮四無量等,故知有悲。
3)此四無量所依者。唯依欲界身而得現起。
4)行相者。慈有與樂行相。悲有拔苦行相。喜有喜慰行相。捨有捨置行相。
5)所緣者。唯緣欲界。唯緣聚集。唯緣和合。唯緣有情。謂緣欲界五蘊、二蘊有情為境。
若諸有情住自地心者,則緣彼五蘊。若諸有情住他地心,或無心者則,緣彼二蘊。
5.1)有作是說:
初靜慮無量緣欲界有情。
第二靜慮無量緣欲界及初靜慮有情。
第三靜慮無量緣欲界及初、二靜慮有情。
第四靜慮無量緣欲界及下三靜慮有情。
5.2)復有說者,
初靜慮無量緣欲界及初靜慮有情。
第二靜慮無量緣欲界及初二靜慮有情。
第三靜慮無量緣欲界及下三靜慮有情。
第四靜慮無量緣欲界及四靜慮有情。
5.3)有餘師說:
慈無量緣欲界及下三靜慮。所以者何?慈無量與樂行相轉。唯四地中有樂受故。
悲無量唯緣欲界。所以者何?悲無量拔苦行相轉。唯欲界中有苦受故。
喜無量緣欲界及初二靜慮。所以者何?喜無量喜慰行相轉。唯三地中有喜受故。
捨無量緣欲界四靜慮。所以者何?捨無量捨置行相轉。一切地中有捨受故。
5.4)評曰:此諸說中初說為善。謂四但緣欲界為境。
6)念住者。此四唯與法念住俱。
7)智者。此四唯與世俗智俱。
8)三摩地者。此四不與三摩地俱。唯有漏故。
9)根相應者。
慈、悲、捨三與喜、樂、捨三根相應。喜全不與受根相應。若兼說彼相應隨轉,則喜亦與喜根相應。
10)過去、未來、現在者。
此四無量皆通三世。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可生法緣未來不可生法。緣三世。
11)善、不善、無記者。此四無量唯是善緣三種。
12)欲界、色界、無色界繫者。此四無量欲、色界繫,唯緣欲界繫。
13)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此四無量唯非學非無學,唯緣非學非無學。
14)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者。此四無量唯修所斷,緣見、修所斷。
15)緣名、緣義者。此四無量通緣二種。
16)緣自相續、緣他相續者。此四無量唯緣他相續。
17)加行得、離染得者。此四無量皆通二種。
17.1)應知此中離染得者,謂初靜慮無量離欲界染故得。第二靜慮無量離初靜慮染故得。第三靜慮無量離第二靜慮染故得。第四靜慮無量離第三靜慮染故得。或離自地、上地染時修得無量。
17.2)加行得者。謂四無量多由加行而現在前。佛不由加行而現在前。獨覺由下加行而現在前。聲聞由中上加行而現在前。異生不定,種姓多故。
18)曾得、未曾得者。此四無量皆通二種。一切聖者及住後有異生皆通二種。諸餘異生唯是曾得。
有作是說:一切聖者及住內法異生皆通二種。外法異生唯是曾得。
1.11.4.加行
問:此四無量加行云何?答:緣七有情而起加行。
1)七有情者。謂分欲界一切有情為怨、親、中三品差別。怨、親二品,復各分三謂下、中、上。中品有情總為一種無差別故。
2)於此七品有情境中。若欲修慈,
2.1)先緣親品。於親品中,先緣上品。上品親者謂自父母、軌範、親教。或餘隨一可尊重處、智慧、多聞、同梵行者。
2.2)於此上品親有情境,作是思惟:云何當令此有情類得如是樂?
2.3)然心剛強難可調伏。從無始來串習成故。於極有恩諸有情所,惡阿世耶任運生長。善阿世耶雖作意起,而不能住。復應勇勵思其重恩,制心令住。如以芥子投於錐鋒。雖有著時,而難可住。久習不已,加行乃成。由善巧力投之方住。如是行者於上品親要勤修習與樂意樂。經於多時乃得堅住。
2.4)於上品親與樂意樂得堅住已。次於中親,復修如是與樂意樂。此既成已,次於下親,復修如是與樂意樂。
2.5)此既成已,次於中品。次於下怨。次於中怨。後於上怨。各修如是與樂意樂。
2.6)漸次修習至成滿時,普於欲界一切有情,與樂意樂平等相續。如於上親,上怨亦爾。齊此名為修慈究竟。
3)修悲、修喜,次第亦然。拔苦、慶慰意樂有別。
云何當令此有情類離如是苦?是悲意樂。
此有情類得樂離苦,豈不快哉。是喜意樂。
4)欲修捨時,先緣中品。謂於彼起捨置意樂。中品有情最易捨故。緣親發愛。緣怨發瞋。故緣處中。初修於捨。
4.1)捨中品已。次捨下怨。次捨中怨。次捨上怨。次捨下親。次捨中親。次捨上親。先捨其怨。後捨親者,瞋心易捨,非愛心故。
4.2)漸次修習至成滿時,普於欲界一切有情。捨置意樂平等相續。無異分別。猶如持秤。緣有情類如總觀林。齊此名為修捨究竟。
1.11.5.能修
問:何等有情能修無量?答:有情種性略有二種。一於有情樂求過失。二於有情樂求功德。
1)若於有情樂求失者。
於四無量多不能修。所以者何?阿羅漢等欲求其失,亦可得故。彼於先時亦有瑕隙。故令我等今輕毀之。誰能於彼作饒益事?
2)若於有情樂求德者。
於四無量多分能修。所以者何?斷善根者欲求其德,亦可得故。彼於先時多修善業。故今感得尊貴家生,形貌、端嚴、眾所樂見。言詞威肅、聞皆敬受。智慧多聞人皆推仰。我應於彼作饒益事。
1.11.6.次第
問:此四無量次第云何?為如說而生?為別有次第?
1)有作是說:如說而生。謂瑜伽師
先於欲界諸有情類欲與饒益。與饒益者即是慈相。故佛說慈以為第一。
次於欲界諸有情類欲除衰損。除衰損者即是悲相。故佛說悲以為第二。
彼諸有情既得饒益復離衰損。次應於彼而生慶慰。慶慰彼者即是喜相。故佛說喜以為第三。
既於有情生慶慰已。次應於彼平等捨置。等捨置者即是捨相。故佛說捨以為第四。
故四無量如說而生。
2)復有說者,此四無量先悲、次慈、次喜、後捨。
謂瑜伽師先於欲界諸有情類欲除衰損。次復於彼欲與饒益。次復於彼深生慶慰。最後於彼平等捨置。
3)尊者僧伽筏蘇說曰:悲、喜二種互相制御。若先起悲,次必生喜。悲令心下,須喜策故。若先生喜,次必起悲。喜令心舉,須悲制故。
4)評曰:應作是說:非四無量如說而生。所以者何?
修觀行者隨樂生故。有觀行者先起於慈。次悲、次喜、後起於捨。
廣說乃至有觀行者先起於捨。次喜、次悲、後起於慈。
或有不定有觀行者得慈非餘。廣說乃至有觀行者得捨非餘。
或有不定非四無量有順次入。或逆次入。或順超入。或逆超入。如通、解脫、勝處、遍處。
1.11.7.先後
1)問:若未起初靜慮無量,能起第二靜慮無量不?乃至若未起第三靜慮無量,能起第四靜慮無量不?
1.1)有說:不能。初靜慮無量與第二靜慮無量為加行門,依梯隥故。乃至第三靜慮無量與第四靜慮無量為加行門,依梯隥故。
1.2)有說:亦能。謂觀行者若依此地得自在力,即依此地先起無量。未起下地無漏聖道,尚起上地無漏聖道。況四無量而不能起。
2)問:為下地無量後起上地無量速疾?為上地無量後起下地無量速疾耶?
答:上地無量後起下地無量速疾。非下地無量後起上地無量速疾。如學梵書,後學佉盧瑟吒書速疾。非學佉盧瑟吒書,後學梵書速疾。
3)問:初靜慮無量,無間即能起第二靜慮無量不?乃至第三靜慮無量,無間即能起第四靜慮無量不?依逆次第為問亦爾。
3.1)有說:不能。必修自地加行引發,方現前故。
3.2)有說:亦能。已熟修者起一加行。或無加行能歷諸地。或上或下,起無量故。
4)問:慈無量等,無間即能起悲無量等不?
4.1)答:如定蘊說。思惟何等入慈等至?謂樂有情。乃至思惟何等入捨等至?謂捨有情。
4.2)有作是說:彼說無量俱生行相。復有說者,彼說無量等無間緣。
若作是說,彼說無量俱生行相。慈無量等,無間能生悲無量等。
若作是說,彼說無量等無間緣。慈無量等,無間不能生悲無量等。四種加行各有差別,自加行後,現在前故。
1.11.8.作意
應知作意略有三種。一自相作意。二共相作意。三勝解作意。
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為堅相。水為濕相。火為煖相。風為動相。如是一切。
共相作意者。如十六聖行相俱生作意等。
勝解作意者。如不淨觀、持息念、解脫、勝處、遍處等俱生作意。
問:此四無量於三種中,為與何等作意俱生?
答:唯與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1.11.9.何等樂
問:且慈無量欲與他樂,緣何等樂與有情耶?
1)有作是說:彼緣第三靜慮中樂,欲與有情。生死樂中,此最勝故
若作是說。諸有未得第三靜慮,彼應不能起慈無量。
2)或有說者,彼餘生中曾受第三靜慮中樂。今復依止第三靜慮起宿住隨念智。緣曾受樂欲與有情。
若作是說。諸有未得第三靜慮宿住智者,彼應不能起慈無量。
3)復有說者。彼緣無間所受諸樂,欲與有情。謂飲食樂或車乘樂。或衣服樂或臥具樂。或餘種種近所受樂。緣此諸樂欲與有情。
4)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彼緣有情所受樂相,欲令有情恒受此樂。
若作是說。慈應不能普緣有情。所以者何?非諸有情皆有樂故。
5)復作是說:彼緣有情起樂根相,欲令有情恒受此樂。
若作是說。慈應不能普緣有情。所以者何?非諸有情於一切位。恒起樂根現在前故。
6)復作是說:彼緣有情所受飲食、車乘、衣服。及臥具等種種樂相。欲令有情恒受此樂。
若作是說。慈應不能普緣有情。所以者何?非諸有情皆得如是諸樂具故。
7)大德說曰:先加行時,緣曾所見諸有情樂。以憐愍心,起勝解想。欲令一切欲界有情。平等皆得如是樂具。由此因緣皆受勝樂。
7.1)此中意說:諸瑜伽師居近村城阿練若處。於日初分,著衣持鉢。入近村城,如法乞食。於所經處見諸有情純受勝樂。謂乘象馬、輦輿等行。眾寶嚴身、僮僕、侍衛、音樂讚詠。陳列香花受極快樂,如諸天子。
7.2)見諸有情唯受劇苦。謂無衣服,頭髮蓬亂、身體臭穢。手足皴裂、執破瓦盂、巡行乞匃。飢窮苦逼如諸餓鬼。
7.3)見是事已,速還住處。收衣洗足、結跏趺坐。柔軟身心令其調適。離諸障蓋有所堪能。憶想先時所見苦樂。於有情類等起憐愍。欲令皆受所見勝樂。
8)問:所緣有情非皆得樂。如何慈觀非顛倒耶?
8.1)答:利益意樂所等起故。安樂意樂所等起故。調善意樂所等起故。憐愍意樂所等起故。如理作意所等起故。善根相應故。慚愧相應故。自性是善故。伏諸煩惱故。遠離煩惱故。不名顛倒。
復有說者,設名顛倒亦無有失。
8.2)問:若名顛倒應成不善?答:顛倒有二種。一自性。二所緣。具二顛倒乃名不善。
慈無量觀雖有所緣顛倒,而非自性顛倒,故非不善。
8.3)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慈無量觀雖不能令所緣有情皆得勝樂。而亦緣彼諸有情類樂具為境,故非顛倒。
8.4)復作是說:緣諸有情樂根為境,故非顛倒。
8.5)復作是說:修此加行能伏瞋纏,故非顛倒。
8.6)大德說曰:如是慈觀能違瞋心,故非顛倒。
9)問:此慈無量為緣一有情欲與其樂?為緣多有情欲與其樂?
答:此慈無量初修習時,緣多有情欲與其樂。總緣有情,修慈心故。後成滿已,緣一緣多。欲與其樂,隨意自在。如慈無量問答分別。悲亦應爾。
1.11.10.如契經說:慈俱行心、無怨、無對、無惱、無害、廣大、無量、善修習故。與樂勝解遍緣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上下。若竪、若橫,緣此世間遍一切分、遍一切處一切有情慈俱行心。與樂勝解、遍具足住。乃至廣說。
1)問:此慈無量緣諸有情。何故經說緣一方等?
答:此經應言:緣東方等諸有情類。而言遍緣一方等者,於有情類,以方聲說。如舉其器,示器中物。
2)此經復說:緣此世間遍一切分、遍一切處一切有情,慈俱行心、與樂勝解、遍具足住者。
問:此慈無量緣諸有情,為以方域邊際而觀?為以有情邊際而觀?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以方域邊際觀者。何故經說緣此世間遍一切分、遍一切處一切有情。若以有情邊際觀者,何故非別得有情海邊際?
2.1)有作是說:此以方域邊際而觀。問:若爾,善通後所設難。前所設難當云何通?
答:應知此說:少分一切。謂一切言略有二種。一少分一切。二一切一切。此經但說少分一切。故不違理。
2.2)復有說者,此以有情邊際而觀。問:若爾,善通前所設難。後所設難當云何通?
答:雖無別得有情邊際。而有總得有情邊際。如四生攝一切有情。無一有情非四生攝。
或有說者,佛以有情邊際而觀。餘以方域邊際而觀。
有餘師說:佛及獨覺俱以有情邊際而觀。聲聞、異生但以方域邊際而觀。
評曰:應作是說:此不決定。以四無量皆是假想。皆與勝解作意相應。
或有一切皆以有情邊際而觀。或有一切皆以方域邊際而觀。
1.11.11.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我七歲中修慈心故。七成壞劫不來生此。世界壞時生極光淨。世界成已生空梵宮。作大梵王威德自在。於千世界我為獨尊。復於後時來生欲界。三十六反作天帝釋。於無量世作轉輪王。具四種兵成就七寶。以法御世亦號法王。
1)此經所言七歲中者,佛意正說經七雨時。
謂昔勝時有一菩薩名大威勇。於中印度作大國王。以大威恩統攝一切。然彼國土時多暑熱。去城不遠有一大林。其地高涼花果茂盛。草木青翠泉池清冷。時彼國人於雨四月。多捨城邑來此避暑。各隨所樂作諸事業。時菩薩王以國事務及諸城邑委任大臣。亦往此林居高靜處。離欲界染,修四無量。雨四月中,無時懈廢。既度雨際,節氣漸涼。林中諸人各還城邑作諸事業。爾時菩薩亦從林出。還詣王都設大法祀。廣修施福以諸飲食、衣服、香花、象馬、輦輿、房舍、僮僕、燈明、臥具。及醫藥等奉施沙門。并婆羅門、貧病、孤獨、遠行、羈客、諸乞求者。既修施已,受持淨戒。如是往還,經於六反。至第七反,過雨際時。
1.1)有說:壽終生極光淨。
1.2)有作是說:壞劫時至,菩薩命終,生極光淨。故知七歲,謂七雨時。
2)問:菩薩所修四無量定是色界繫。可由此故,生極光淨及生梵天。云何復作帝釋、輪王?豈色界業招欲界果?
2.1)答:菩薩爾時起三無量。一欲界繫,由此得作帝釋、輪王。二初靜慮繫,由此得作大梵天王。三第二靜慮繫,由此得生極光淨天。
2.2)復次,欲界雖無根本無量,而有無量入出定心。此招輪王、帝釋異熟。
根本無量感極光淨或大梵王。
2.3)復次,欲界雖無究竟無量,而有加行。由此得作帝釋輪王。究竟無量,能招梵王或極光淨。
2.4)復次,欲界具有一切善根相似種子。乃至亦有相似滅定,由有無量相似善根,得作輪王或天帝釋。由有無量真實善根,得生梵天或極光淨。
2.5)復次,菩薩林中,修無量故。生極光淨或作梵王。由還王都,設大施會,作轉輪王。由受持戒,作天帝釋。
2.6)復次,此經中說三福業事。謂施、戒、修。如彼經說:苾芻!當知。我念過去造三種業,得三種果。由彼我今具大威德。所謂布施、調伏、寂靜。布施即是施福業事。調伏即是戒福業事。寂靜即是修福業事。施福業事能感輪王。戒福業事感天帝釋。修福業事感大梵王或極光淨。
1.11.12.如契經說:有三種福業事。
一施性福業事。謂以諸飲食衣服香花。廣說乃至及醫藥等奉施沙門、婆羅門等。
二戒性福業事。謂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飲酒等。
三修性福業事。謂慈俱行心、無怨、無對、無惱、無害。廣說如前。悲、喜、捨俱行心,廣說亦爾。
問:色、無色界有多善根。何故唯說此四無量為修性福業事耶?
1)答:世間唯於饒益他事,起福業想。
色、無色界諸善根中,無欲饒益他,如四無量者。是故偏說此為修福業事。
2)復次,世於福果,起於福想。諸善根中無有能感廣饒益果,如無量者。是故偏說。
3)復次,此四無量及所得果。堅牢難壞,故獨名福。如伽他說:
福非火所燒,風亦不能碎,福非水所爛,能淨持世間。
福能與王賊,勇猛相抗拒,不為人非人,之所能侵奪。
福終無損失,如堅固伏藏,以決定能招,此世他世樂。
4)問:非福亦非火所燒等。此中何故唯說福耶?
答:非福雖非火所燒等,而非福果為火等壞。四無量福及所得果,於去來今非火等壞。
1.11.13.如契經說:佛告苾芻:妙眼弟子於諸學處,若有一切及一切種善圓滿者,身壞命終生於梵世。於諸學處,若有一切及一切種不善圓滿者,身壞命終或生他化自在天。或生樂變化天。或生覩史多天。或生夜摩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四大王眾天。或生大剎帝利家。或生大婆羅門家。或生大長者家。或生隨一大富貴家。生如是等諸尊勝家,豐饒財寶,倉庫盈溢。具大宗葉,多諸眷屬、僮僕、作使、象馬、輦輿。恒受快樂。
1)問:若爾,妙眼應勝世尊。所以者何?妙眼弟子於諸學處善圓滿者,得生梵世。不善圓滿者,生六欲天。及生人中受富貴快樂。世尊弟子於諸學處善圓滿者,生天解脫。不善圓滿者,墮諸惡趣,受諸劇苦。理豈爾耶?
答:不應以佛格量妙眼。所以者何?佛弟子中最卑小者。謂預流果尚勝妙眼。況餘尊者。又即世尊昔菩薩位作梵志師名為妙眼。不應以彼格量世尊。
2)問:豈菩薩時勝已成佛?
2.1)答:非彼勝佛,但有別意。謂彼妙眼樂修梵住。彼諸弟子求生梵世。故為開示修梵住法。彼弟子中樂修梵住,若已圓滿起梵住者,身壞命終生於梵世。彼弟子中樂修梵住,若未圓滿起梵住者,身壞命終隨福多少,生六欲天。及生人趣,諸尊勝家,受大快樂。
2.2)又彼勝時,人皆純善,不修無量加行善根,亦得生天人中受樂。況修無量加行善根而不生天人中受樂。佛為弟子證得涅槃,制別解脫律儀學處。若有弟子不犯律儀,不破學處,不越軌則,不踰界分。彼得生天及證解脫。若有弟子犯律儀、破學處、越軌則、踰界分。彼命終已,墮諸惡趣。妙眼弟子於四梵住諸學處中,修滿未滿。世尊弟子於別解脫律儀學處,有持有犯。故彼與佛不應格量。
2.3)又彼經說:爾時妙眼作如是念:吾今不應與諸弟子同生一處,應修上慈生極光淨。作是念已,便速修起第二靜慮勝慈無量。於此命終,生極光淨。
3)問:妙眼菩薩既近佛地。決定應離財法二慳。何緣自修第二靜慮勝慈無量,生彼上天。但為弟子說初靜慮四梵住法令生梵世?
答:彼觀弟子根器所宜。故但為彼說初靜慮。
復次,彼諸弟子是婆羅門。長夜期心希求梵世。故但為說生梵世因。
復次,世無佛時無有能起後三靜慮諸無量者。唯除隣近佛地菩薩。
4)問:上地無量明淨勝妙過於下地。何故彼說第二靜慮名上慈耶?
答:觀初靜慮說彼為上。
復次,勝彼弟子所修無量。故名上慈。
復次,妙眼所修是未曾得過曾得者。故名上慈。
復次,世無佛時無有能起後三靜慮諸無量者。唯有妙眼能起第二靜慮無量。故名為上。是故尊者妙音說曰:異生無能起上三地諸無量者。由佛說力世尊弟子亦能起之。
1.11.14.梵住
問:何故無量名梵住耶?
1)答:梵世在初、具可得故。
謂未至定雖在最初。而非具有,彼無喜故。
第二靜慮雖復具有,而非最初。
上地俱闕。唯初靜慮梵天所居。最初、具有,故名梵住。
2)復次,對治非梵故名梵住。非梵即是欲界煩惱。初靜慮中慈、悲、喜、捨。近對治彼故名梵住。
3)復次,對治非梵行故名梵住。非梵行者謂婬欲事。初靜慮中慈、悲、喜、捨。近對治彼故名梵住。
4)復次,修梵行者身中可得。故名梵住。
5)復次,梵謂世尊。慈、悲、喜、捨,佛所施設。故名梵住。
6)復次,梵謂梵音,慈、悲、喜、捨,梵音所說。故名梵住。
7)復次,修此四種,得生梵天。為大梵王,故名梵住。
8)復次,以四無量,於梵福中,最勝、最尊。故名梵住。
1.11.15.梵住、無量
問:梵住、無量有何差別?
1)有作是說:無有差別。謂四梵住即四無量。
2)復有說者。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此名梵住。彼名無量故。
3)復次,對治非梵名為梵住。對治戲論名為無量。
4)復次,對治非梵行名為梵住。對治戲論行名為無量。
5)復次,修梵行者身可得名為梵住。離戲論者身中可得名為無量。
6)復次,對治不信名為梵住。對治放逸名為無量。
7)復次,在梵世者名為梵住。在上地者名為無量。
8)復次,在未至定及梵世者名為梵住。在上地者名為無量。
9)復次,在未至定及梵世者名為梵住,亦名無量。在上地者唯名為無量。
10)復次,曾所得者名為梵住。未曾得者名為無量。
11)復次,內道所得名為梵住亦名無量。外道所得唯名梵住。
12)復次,共所得者名為梵住。不共得者名為無量。
13)是故尊者妙音說曰:
梵住是共。異生與聖者共競此法故。
無量是不共。聖者與異生不共競此法故。梵住、無量是謂差別。
1.11.16.梵福
1)佛說有四補特伽羅能生梵福。云何為四?
謂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未曾立窣堵波處,為佛舍利起窣堵波。是名第一補特伽羅能生梵福。
復有一類補特伽羅。於未曾立僧伽藍處。為佛弟子起僧伽藍。是名第二補特伽羅能生梵福。
復有一類補特伽羅。佛弟子眾既破壞已還令和合。是名第三補特伽羅能生梵福。
復有一類補特伽羅。修四梵住。是名第四補特伽羅能生梵福。
2)譬喻者說:如是契經非皆佛說。此中前三亦非一切皆生梵福。彼所得果不相似故。
2.1)謂若有人在佛生處。得菩提處。轉法輪處。般涅槃處。起大制多眾寶嚴飾。
復有餘人。更於諸處。聚砂石等作小制多。彼二生福豈得相似。
2.2)又若有人為佛弟子造僧伽藍高廣嚴飾。如誓多林、竹林、大林、闇林寺等。
復有餘人。為佛弟子隨宜造立小僧伽藍。彼二生福豈得相似。
2.3)又若有人令彼天授所破僧眾還得和合。
復有餘人。能善和息憍餉彌等僧鬪諍事。彼二生福豈得相似。
2.4)故知彼經,非皆佛說。亦非一切皆生梵福。四梵住經是佛所說。此四梵住皆是梵福。
3)阿毘達磨諸論師言:如是契經皆佛所說。此中四種皆生梵福。
問:彼所得果豈相似耶?
3.1)答:所為等故皆生梵福。謂未曾立窣堵波處。為佛世尊真實大梵起窣堵波。若大若小皆生梵福。
3.2)於未曾立僧伽藍處。為佛弟子修梵行者起僧伽藍。若大若小皆生梵福。
3.3)佛弟子眾若大若小既破壞已。不得同修清淨梵行。若令和合還得同修清淨梵行。故和合者皆生梵福。所為既等。故前三中。事雖有異,而福無別。
4)復次,饒益等故,皆生梵福。
4.1)如修無量為欲饒益無量有情。如是未立窣堵波處。為佛舍利起窣堵波。亦為饒益無量有情。謂於是處無量百千。諸有情類以諸香花、寶幢、幡蓋及伎樂等。諸供養具而供養之。由此起善身語意業。或種豪族多饒財寶。形貌端嚴眾所愛敬。具大威德勝善種子。或種輪王及天帝釋、并魔王等諸善種子。或種聲聞、獨覺及佛菩提種子。如是饒益無量有情。
4.2)如修無量,為欲饒益無量有情。如是未立僧伽藍處。為佛弟子起僧伽藍。亦為饒益無量有情。謂於是處無量百千諸有情類。以諸飲食、臥具、醫藥、種種資具奉施供養。或經一日或經七日、半月、一月。或經五年。或常相續。由此起善身語意業。佛弟子眾由此因緣。受持、讀誦、思惟、解說三藏文義。起不淨觀或持息念、別總念住。或煖、頂、忍、世第一法。入正決定,得果漏盡。由此因緣令施主等或種豪族。廣說乃至。或種聲聞、獨覺及佛菩提種子。如是饒益無量有情。
4.3)如修無量,為欲饒益無量有情。如是和合佛弟子眾。亦為饒益無量有情。謂僧破已。應入見道,得果盡漏。受持、讀誦、思惟、解說三藏文義。住阿練若、修不淨觀、持息念等。所有善品皆不得成。應種三乘菩提種者亦不能種。由此三千大千世界法輪不轉。乃至淨居諸天亦有異心現起。佛弟子眾還和合時,應入見道,得果盡漏。乃至應種三乘種者。皆能成辦。由此三千大千世界法輪復轉。乃至淨居諸天皆無異心現起。如是饒益無量有情。饒益等故,皆生梵福。
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5.1)若未曾立窣堵波處。為佛舍利起窣堵波。由四因緣能生梵福。一以廣大思願捨多財故。二令無量有情種善根故。三諸所營造善究竟故。四安置如來身界藏故。
5.2)若未曾立僧伽藍處。為佛弟子起僧伽藍。由四因緣能生梵福。一以廣大思願捨多財故。二令無量有情種善根故。三諸所營造善究竟故。四無所依止佛弟子眾。令得依止修善業故。
5.3)若僧破已還令和合。由四因緣能生梵福。一捨離四種語惡行故。二攝受四種語妙行故。三破壞非法故。四建立正法故。
5.4)若有修習四無量者。由四因緣能生梵福。一離違順故。二斷諸蓋故。三得梵果故。四繫屬梵故。由此四種皆生梵福。
6)問:此四梵福其量云何?
6.1)有作是說:若業能招轉輪王果。齊此名為一梵福量。
6.2)有餘師說:若業能招天帝釋果。齊此名為一梵福量。
6.3)或有說者,若業能招他化自在天王勝果。齊此名為一梵福量。
6.4)復有說者,若業能招梵天王果。齊此名為一梵福量。
6.5)或復有說:世界成時,一切有情能感世界增上果業。齊此名為一梵福量。
6.6)有餘復說:除近佛地菩薩善業。諸餘有情能招財富增上果業。齊此名為一梵福量。
6.7)復有餘說:大梵天王最初請佛轉正法輪所得梵福。齊此名為一梵福量。
7)問:梵王何時得此梵福?
7.1)有作是說:彼初發心欲往請佛。當於爾時即得梵福。
彼師不應作如是說。若作是說,應未作業而便得福。
7.2)復有說者,正請佛時,得此梵福。
彼亦不應作如是說。正請佛時,心是欲界無覆無記。無覆無記無異熟果豈名梵福。
應作是說:大梵天王既請佛已,還歸梵宮。世尊於後轉正法輪。五苾芻眾八萬諸天皆得見諦。諸神傳唱聲至梵宮。梵王聞已歡喜踊躍。作是念言:由我請佛轉正法輪。饒益無邊諸有情類。我所應作念已作訖。梵王爾時乃得梵福。
8)評曰:如是諸說。一梵福量皆是讚美此梵福言,未為稱實。而實梵福,無量無邊。是廣大思所引發故。
1.11.17.如契經說: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必無災橫,而致命終。
1)問:何故爾耶?
1.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以慈三摩地是不害法故。
1.2)復作是說:慈三摩地威勢大故。
1.3)復作是說:慈三摩地為饒益他。諸天善神皆擁衛故。
1.4)復作是說:修靜慮者靜慮境界。具神通者神通境界。所有威德不思議故。
1.5)復作是說:住慈定者起勝分心。非勝分心,有死生故。
1.6)大德說曰:若住慈定,色界大種遍身分生。令所依身堅密如石。故不可害。
2)問:悲、喜、捨定為可害不?若可害者,何故慈定與悲、喜、捨俱無量攝?而獨慈定不可害耶?若不可害者,經何故不說?答:應作是說:悲、喜、捨定亦不可害。
3)問:若爾,此經何故不說?
3.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3.2)復次,既說慈定。應知亦說悲、喜、捨定種類同故。
3.3)復次,慈定在初。若說慈定應知已說悲、喜、捨定。
3.4)復次,住悲等定雖不可害。而出定時身有微苦。慈定不爾是故偏說。
3.5)復次,住悲等定雖不可害。而皮有損。慈定不爾是故偏說。
3.6)復次,悲等根本雖不可害。而加行時,則可傷害。慈則不爾是故偏說。
曾聞有人雖得欲界慈定加行。而犯王法時法司者執送見王。白言:此人犯應死罪。時王乘象欲出城遊。見已遣人撿王法律。知其所犯王應手害。王遂大瞋以矛欑彼。其人見已便起慈心。令所欑矛還趣王所。去王不遠而投於地。王見驚怖問罪人言:汝有何術能為此事?其人答言:我無異術。見王瞋故,遂起慈心。令惡心者不能為害。王因懺謝,遂釋放之。由此故知修慈加行亦不可害。悲等不爾。
1.11.18.如契經說:修慈斷瞋。修悲斷害。修喜斷不樂。修捨斷貪瞋。
1)問:既說慈、捨俱對治瞋。所對治瞋有何差別?
答:慈對治斷命瞋。捨對治捶打瞋。
復次,慈對治是處瞋。捨對治非處瞋。
2)問:無量為能斷煩惱不?若能斷者,定蘊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慈、悲、喜、捨皆不能斷諸結。若不能斷者,此經云何通?答:應作是說。無量不能斷諸煩惱。
3)問:若爾,善通定蘊所說。此經所說當云何通?答:斷有二種。一暫時斷。二畢竟斷。
依暫時斷,此經說能斷。依畢竟斷,定蘊說不斷。如是經論二說善通。如暫斷畢竟斷。如是有片斷無片斷。有影斷無影斷。有餘斷無餘斷。有隨縛斷無隨縛斷。有分斷無分斷。制伏斷拔根斷。伏諸纏斷害隨眠斷。應知亦爾。
4)問:若四無量不斷煩惱。餘經所說復云何通?如說:苾芻修慈心定。若不勝進,住不還果。廣說乃至修捨心定。應知亦爾?
4.1)答:彼經說聖道名慈等心定。如諸經中佛於聖道。或說為想。或說為受。或說為思。或說為意。或說為燈。或說為信、精進、念、定、慧。或說為船筏。或說為山石。或說為水華。一一引經如餘處說。彼經亦爾。於無漏道說慈等聲。亦不違理。
4.2)復次,為求慈等四種梵住離欲染者。或是異生或是聖者。
若是異生,先離欲染,得慈等定。於後得入正性離生,證不還果。
若彼先時,於欲界染,未得全離。後時得入正性離生。證預流果或一來果。
彼後證得不還果者是慈等力。
若是聖者離欲染時,得慈等定及不還果。依此故說修慈等定,得不還果。亦不違理。
1.11.19.如契經說:修不淨觀能斷欲貪。修捨無量亦斷欲貪。此二何別?
答:修不淨觀對治婬欲貪。修捨無量對治境界貪。
復次,修不淨觀對治顯色貪。修捨無量對治形色貪。
復次,修不淨觀對治細觸貪。修捨無量對治容儀貪。
復次,修不淨觀對治形貌貪。修捨無量對治有情貪。是謂差別。
1.11.20.如契經說:與慈俱修念等覺支。依止離。依止無欲。依止滅。迴向於捨。悲喜捨三說亦如是。
1)問:無量有漏。覺支無漏。云何有漏與無漏俱?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由四無量,調伏其心。令心質直,有所堪能。從此無間引起覺支。覺支無間引起無量。無量、覺支相雜而起。故說為俱而實不並。
2)問:四無量中何者最勝?
2.1)有作是說:慈最為勝。所以者何?不可害故。
2.2)有餘師說:悲最為勝。所以者何?佛以大悲說正法故。
2.3)或有說者,喜最為勝。所以者何?斷不樂故。
2.4)復有說者,捨最為勝。所以者何?斷貪、瞋故。
2.5)大德說曰:由二因緣,捨最為勝。
一由所作。謂若修捨能斷貪瞋。
二由寂靜。謂於有情無分別轉。故捨最勝。
1.11.21.大悲
問:世尊何故但說大悲。不說大慈、大喜、大捨?答:皆應說大。
1)以佛身中一切功德皆是大故。
2)為欲饒益無量有情心所起故。
3)為欲拔濟無量有情心所起故。
4)為欲哀愍無量有情心所起故。
5)於諸有情善心平等相續轉故。
6)然於此中不應為問。所以者何?
若悲自性即是大悲,可為此問。然悲、大悲自性各別。故不應問。
7)而諸經中亦有處說大慈、大喜及大捨言。
1.11.22.悲與大悲
問:悲與大悲有何差別?
1)答:名即差別。謂名為悲。名大悲故。
2)復次,悲以無瞋善根為自性。大悲以無癡善根為自性。
3)復次,悲對治瞋不善根。大悲對治癡不善根。
4)復次,悲在四靜慮。大悲唯在第四靜慮。
5)復次,悲是無量攝。大悲非無量攝。
6)復次,悲在異生聖者身中成就。大悲唯在聖者身中成就。
9)復次,悲在聲聞、獨覺及佛身中成就。大悲唯在佛身成就。
10)復次,悲但能悲而不能救。大悲能悲亦復能救。
如有二人住大河岸。見有一人為水所溺,一唯扼手悲嗟而已,不能救之,悲亦如是。第二悲念投身入水而救濟之。大悲亦爾。
1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悲但緣欲界苦所苦有情。大悲緣三界苦所苦有情。
12)復作是說:悲但緣麁苦所苦有情。大悲緣麁細苦所苦有情。
13)復作是說:悲但緣苦苦所苦有情。大悲緣三苦所苦有情。
14)復作是說:悲但緣身苦所苦有情。大悲緣身心苦所苦有情。
15)復作是說:悲但緣現法苦所苦有情。大悲緣現法及後法苦所苦有情。
16)復作是說:悲但緣近苦所苦有情。大悲緣近遠苦所苦有情。
17)復作是說;悲但緣現在苦所苦有情。大悲緣三世苦所苦有情。
18)大德說曰:大悲是佛第四靜慮不共住法。能遠隨行、能細隨行、能遍隨行。普於一切怨、親、中品諸有情類平等而轉。悲與異生、聲聞、獨覺皆等成就。定不能緣色、無色界。悲與大悲是謂差別。
1.11.23.問:以何義故名為大悲?
1)答:拔濟大苦諸有情類。故名大悲。大苦者,謂地獄、傍生、鬼界中苦。
2)復次,拔濟沈溺三毒淤泥諸有情類,安置聖道及聖道果。故名大悲。
3)復次,以大利益、大安樂事攝有情類。故名大悲。
謂令有情修身語意三種妙行,感大尊貴、多饒財寶。形貌端嚴、眾所愛敬。輪王、帝釋、魔王等果。及種三乘菩提種子。如是等事皆由大悲。
4)復次,大價所得故名大悲。
4.1)非如獨覺、聲聞菩提。於一齋日,以一摶食,施與一人,發勝思願。便名樹彼菩提種子。由斯展轉得彼菩提。
4.2)大悲要由經多時分。於一切處,以一切種上妙樂具,施諸有情。乃至身命都無悋惜,發勝思願,方名樹彼大悲種子。由斯展轉乃得大悲。
5)復次,大加行得故名大悲。
5.1)非如聲聞菩提唯六十劫修加行得。獨覺菩提唯經百劫修加行得。
5.2)如來大悲三無數劫。修習百千難行苦行然後乃得。故名大悲。
6)復次,依大身住故名大悲。
非如獨覺、聲聞菩提依下劣身亦得現起。
大悲要依具三十二大丈夫相所莊嚴身。八十隨好間飾支體。身真金色圓光一尋觀無厭足。依如是身方得現起。故名大悲。
7)復次,捨大法樂故名大悲。
謂佛棄捨最上勝妙圓滿清淨不共法樂。數數踰越無量百千俱胝輪圍山等。為他說法不辭勞倦。故名大悲。
8)復次,由此勢力能令大士作難作事。故名大悲。
謂佛世尊為眾生故,捨尊貴位。或作陶師。或作力士。或作樂人。或作獵師。或作婬女。或作乞人。或引難陀遍遊五趣。或現近遠而化指鬘。雖具慚愧,為化女人現陰藏相。雖離掉舉,為化眾生現廣長舌。作如是等極難作事。故名大悲。
9)復次,由此勢力,動大捨山,令不安住。故名大悲。佛有二種不共住法。一者大捨。二者大悲。
9.1)若佛大捨現在前時,假使一切世界有情皆被燒然如乾薪聚。雖佛前住而不視之。
9.2)若起大悲,乃至見一眾生受苦。那羅延身雖極堅固,難可搖動。而猶猛風吹芭蕉葉。由此等義故名大悲。
1.11.24.毘柰耶說:佛以普慈,慈蔭有情,而為說法。
問:諸有情類由佛普慈,慈蔭之時,為得樂不?若得樂者,何故地獄、傍生、鬼界。及餘苦厄諸有情類。由佛慈蔭而不離苦?若不得樂,伽他所說當云何通?如說:鬼神以惡意,欲來趣向人,雖未觸害身,而已生苦怖。惡意向人,即令苦怖。佛心慈蔭,寧不得樂。
1)有作是說:佛以普慈慈蔭有情亦令得樂。
問:若爾,善通伽他所說。前所設難當云何通?
答:佛觀有情業可轉者,普慈緣彼即令得樂。若觀彼業不可轉者,佛不緣彼而起普慈。
2)復有說者,佛雖以普慈慈蔭有情。而諸有情不即得樂。
問:若爾,善通前所設難。伽他所說當云何通?
答:佛以普慈慈蔭他故。現種種事乃令得樂。鬼神亦應現可畏事。方令苦怖非唯慈心。
世尊所現種種事者。或現神通。或現愛事。或現妙藥。或現妙觸。或現樂影。如是所現其類極多。
2.1)現神通者。
+1曾聞佛住王舍大城,鶖鷺池邊,竹林精舍。時有居士請佛及僧。欲往其家設大施會。佛日初分著衣持鉢與苾芻眾,入王舍城。未生怨王惡友天授所教化故。縱極狂醉護財大象,欲害如來。爾時如來申舉右手,於五指端化五師子。象見驚怖反顧避之。佛於其後化作大坑。其坑深廣各百千肘。象見轉怖便顧左右。佛於左右。化作高牆俱欲頹壓。象見惶懼。仰視虛空。佛於空中化作大石。周匝猛焰將欲墮落。象見驚惶周慞遍顧。佛又處處化作猛火。唯佛足邊清涼安靜。象既見已醉心醒悟。佛知調伏滅五師子。象前以鼻摩世尊足。佛以百福莊嚴相手。摩彼象頂。便以象語而為說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汝應於我起敬信心。不久必得脫傍生趣。象聞法已,起敬信心。厭離象身不復飲食。命終生在三十三天念荷佛恩。來詣佛所。佛為說法見四聖諦。禮敬佛已還自天宮。時世皆言護財大象。佛慈蔭故,狂醒生天。此中慈蔭謂現神通。
+2佛於餘處復現神通。曾聞佛欲般涅槃時,遊力士邑,至播波村,住彼村邊。尺蠖林內力士聞已共集議言:我等皆應同詣佛所。若不往者。當罰五百古大金錢。充邑家用。時有力士名曰盧遮。豪望多財心不信佛。竊作是念:我不惜錢。但不能違親友制約。遂與邑人同詣佛所。頂禮佛足却住一面。爾時阿難謂盧遮曰:汝來見佛,甚為善哉。無上福田不久當往娑羅林間,入大寂滅。盧遮性直白阿難言:我來見佛,非自心願。但不能違親友制約。阿難以手牽盧遮臂,前詣佛所而白佛言:盧遮力士不信三寶。唯願世尊為說法要。佛作是念:此愛行人貪著五欲。若為說法卒未能解。佛愍彼故為現神通。化作一坑,屍糞充滿,臭烟熢㶿,猛火洞然。其中出聲:盧遮力士!若不信佛,聽受法者。彼命終已定生此中。盧遮見聞身心戰懼。便歸投佛。佛為說法。心生信已,即受三歸。時世皆言。盧遮力士佛慈蔭故令信三寶。此中慈蔭謂現神通。
2.2)現愛事者。
+曾聞佛住彌絺羅邑大自在天菴羅林內。有梵志婦名婆斯搋。喪失六子,心遂狂亂。追念子故,露形馳走。遇來入此菴羅林中,遙見世尊多百千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狂者見佛法爾便醒。彼既羞慚曲躬而坐。爾時佛告尊者阿難。汝可取衣與梵志婦。吾欲為彼說正法要。阿難受教取衣與之。彼著衣已禮佛而坐。佛作是念:此婆斯搋心沒憂海,假使今者過殑伽沙佛為說法,亦不能解。佛愍彼故為現神通。化作六子在其前住。彼見歡喜憂惱便息。佛為說法見四聖諦。時世皆言。此婆斯搋。佛慈蔭故狂醒見諦。此中慈蔭謂現愛事。
+佛於餘處復現愛事。曾聞佛往室羅筏國住誓多林給孤獨園。有一梵志。稻田成熟垂當收刈令一子守。忽遇災雹田壞子亡。梵志發狂露形馳走。遇來入此誓多林中。遙見世尊多百千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狂者見佛法爾便醒。前禮佛足退坐一面。佛作是念:此婆羅門心沒憂海,假使今者過殑伽沙佛為說法。亦不能解。佛愍彼故為現神通。化作稻田及所愛子。彼見歡喜憂惱便息。佛為說法見四聖諦。時世皆言。此婆羅門。佛慈蔭故狂醒見諦。此中慈蔭謂現愛事。
2.3)現妙藥者。
曾聞世尊遊迦尸邑。展轉來至婆羅痆斯。住施鹿林仙人墮處。有一居士名曰大軍。彼居士婦亦名大軍。夫婦二人俱信三寶。恒以資具恣佛及僧。有一苾芻服吐下藥。吐下過量因致風虛。醫人處方須服肉汁。時看病者往居士家。具以上事告居士婦。彼居士婦遣使持錢向市買肉。時彼國王名為梵授。生子歡喜普勅城中一日斷殺。使者遍城求肉不得。時居士婦知已念言:我恣佛僧諸資身具。彼病苾芻藥須肉汁。今既不獲或因致死。復念:世尊昔菩薩位。為救他命數捨身肉。今我亦應學菩薩行。即入靜室手執利刀。自割髀肉持與使者。令辦肉汁施病苾芻。病者得已不作憶念。因即服之所患便愈。時居士婦苦痛所逼。呻吟在室不任自安。居士外來問其所在。家人因以先事具白居士。入室見婦呻吟遂發瞋忿。沙門釋子極無慚愧。如何受施不知時宜。施雖無厭受應知量。尋往佛所欲白世尊。正值如來為眾說法。瞻仰尊顏瞋心便止,竊作是念:未應白佛。先當請佛及苾芻僧。因至家中乃可具白。遂前禮佛退坐一面。佛說法竟。即從坐起請佛及僧。明當受供。佛知請意默然許之。居士還家夜辦供具。晨朝敷座遣使白佛。營供已訖惟聖知時。爾時世尊以日初分。著衣持鉢將苾芻僧。往居士家。敷座而坐。知而故問。家母在何?居士答言:在室病苦。佛告居士:汝可語之。大悲世尊今令喚汝。佛非唯解內緣起法。亦善能知外緣起事。即以神力引香山中療刀瘡藥。封塗其瘡令止苦痛。平復如本。居士入室告其妻言:大悲世尊令我喚汝。妻曰:佛力不可思議。纔聞世尊令仁喚我。瘡苦痛止乎復如本。夫妻喜躍倍加敬信。共詣佛所頂禮雙足。佛為說法俱見聖諦。時世皆言。大軍夫妻。佛慈蔭故瘡愈見諦。此中慈蔭謂現妙藥。
+佛於餘處復現妙藥。昔勝軍王斷賊手足棄城塹中。世尊爾時著衣持鉢為乞食故將欲入城。彼賊見佛舉聲大喚:唯願世尊垂哀救苦。佛非唯解內緣起法。亦善能知外緣起事。即以神力引香山中療刀瘡藥。封塗其瘡令止苦痛。因為說法。賊聞法已見四聖諦。時世皆言。乃至惡賊。佛慈蔭故苦止見諦。此中慈蔭謂現妙藥。
2.4)現妙觸者。
+曾聞佛住鷲峯山南。提婆達多居鷲峯北。晝夜頭痛不能寢食。阿難愍彼具白世尊。佛申右手如象王鼻穿鷲峯山。摩天授頂現細妙觸。發誠諦言:我於天授慈心憐愍。與羅怙羅等無異者。當令天授頭痛即止。天授頭痛應聲便止。遂顧念言:誰手見觸。既知佛手。而作是言:善達醫方可用自活。時人皆曰。乃至天授佛慈蔭故頭痛得除。此中慈蔭謂現妙觸。
+佛於餘處復現妙觸。曾聞世尊巡行房舍。至一房內見一苾芻。病臥糞中不能起動。彼見佛已悲號白佛:世尊!我今無歸無救。世尊告曰:汝本出家。豈不歸依三界慈父。彼言:如是。佛復告言:汝何乃言無歸無救。汝曾瞻養病苾芻耶?答言:不曾。佛言:故宜他不看汝。世尊便自扶病苾芻。脫彼身衣安置一處。復以竹片刮去彼身所著糞穢。以白土泥塗摩支體。天帝注水而沐浴之。復以牛糞塗其房中。更敷新草扶令安坐。浣所污衣曝乾令著。佛分半食而與食之。以福莊嚴細妙觸手。摩其頂上。令彼病苦應時即愈。因為說法成阿羅漢。時世皆言。乃至病者佛慈蔭故病除得果。此中慈蔭謂現妙觸。
2.5)現樂影者。
+曾聞世尊與舍利子一處經行。時有一鳥為鷹所逐。怖急便趣舍利子影。怖猶不止舉身戰慄。復趣佛影身心坦然。時舍利子合掌白佛:如何此鳥至我影中猶有恐懼。纔至佛影。心無驚怖身不戰慄。世尊告言:汝六十劫修不害意。我於三大無數劫中修不害意。汝有害習。我已永斷,故令如是。時世皆言。乃至小鳥佛慈蔭故令怖畏除。此中慈蔭謂現樂影。
+佛於餘處復現樂影。曾聞愚暴毘盧宅迦。壞如天宮劫比羅國。誅戮釋種劫奪珍財。將五百釋女還室羅筏國。共昇臺觀而自矜誇釋種豪慢我已誅訖。釋女語言:釋種為戒所防制故令汝誅殺。毘盧宅迦聞已大忿。此諸釋女猶懷傲慢。皆截手足棄城塹中。釋女爾時苦痛所逼。各專念佛請垂哀愍。佛知彼念。大悲所牽屈申臂頃尋至其所。念天帝釋令持衣覆。自放身光照諸釋女。時諸釋女蒙光影覆。苦痛皆除身心安隱。因為說法皆見聖諦。命終生妙三十三天。世人皆言。佛慈蔭故乃至釋女皆獲利樂。此中慈蔭謂現樂影。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非慈蔭即令得樂。
1.11.25.如契經說:修慈究竟極至遍淨天。修悲究竟極至空無邊處。修喜究竟極至識無邊處。修捨究竟極至無所有處。
問:修慈究竟極至遍淨。是事可爾。得彼果故、繫屬彼故。修三無量究竟極至下三無色。云何可爾?豈有色界善,招無色果耶?
1)答:有作是說:此說甚深。彌勒下生當解此義。
2)復有說者,尊者寂授能解此義。此本論師當造論時。逢彼在定不獲請問。
3)有餘師說:佛觀所化宜於無色說無量聲。乃能悟解。故作是說。如於解脫,說八方聲。
4)或有說者,此中佛於第三靜慮、下三無色對治覺支。說為慈等。故不違理。
5)有餘復言:與彼相似,故作是說。
謂慈無量樂行相轉。樂受極至第三靜慮。
悲無量苦行相轉。有色便有斷手足等種種苦事。
空無邊處訶責諸色似悲行相。
喜無量歡行相轉。識無邊處於識歡悅似喜行相。
捨無量捨行相轉。無所有處多所棄捨似捨行相。故依相似說無量聲。
6)復次,至彼樂住故作是說。
6.1)謂樂修慈者。
離欲界染,起初靜慮,心不樂住。更求勝進。
離初靜慮染,起第二靜慮,亦復如是。
離第二靜慮染,起第三靜慮時,心便樂住。
6.2)樂修悲者。
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起第四靜慮心不樂住。更求勝進。
離第四靜慮染,起空無邊處時,心便樂住。
6.3)樂修喜者。
離欲界乃至第四靜慮染,起空無邊處心不樂住。更求勝進。
離空無邊處染,起識無邊處時,心便樂住。
6.4)樂修捨者。
離欲界乃至空無邊處染,起識無邊處心不樂住。更求勝進。
離識無邊處染,起無所有處時,心便樂住。故依樂住說無量聲。
7)復次,依相隨順故作是說。
謂慈所起欲界等流順第三靜慮。第三靜慮所起欲界等流順慈。
廣說乃至捨所起欲界等流順無所有處。無所有處所起欲界等流順捨。故依相順說無量聲。
8)復次,為對外道於無色界起解脫想。故於無色說無量聲。顯無色界皆如無量非真解脫。
是故尊者妙音說曰:諸外道輩愚無色界執為解脫。故佛於彼說無量聲。顯似無量非真解脫。
1.12.四無色者謂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1.12.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
謂或有說:無色界有色。如分別論者。
或復有說。無色界無色。如應理論者。
1)問:分別論者依何教理,說無色界亦有色耶?
答:依契經故。
1.1)謂契經說:名色緣識,識緣名色。
無色界既有識,亦應有名色。
1.2)餘經復說:壽、煖、識三恒和合不相離。不可施設離別殊異。
無色界中既有壽、識,亦應有煖。
1.3)餘經復說:離色、受、想、行,不應說識有去來住、有死、有生。
無色界中,既得有識。亦應具足有四識住。
1.4)復有過難。
若無色界全無色者,欲色界死,生無色界。或二萬劫。或四萬劫。或六萬劫。或八萬劫。諸色斷已後死還生欲色界時,色云何起?若色斷已,還得起者。般涅槃已,諸行既斷,亦應後時還起諸行。勿有此失。故無色界決定有色。
2)問:應理論者依何教理,說無色界全無色耶?
答:依契經故。
2.1)謂契經說:色界出離欲。無色界出離色。寂滅涅槃出離有為。
既說無色界出離色。故無色界定無諸色。
2.2)餘經復說:入靜慮時,觀一切色、受、想、行、識,如病、如癰。乃至廣說。入無色定時,觀一切受、想、行、識,如病、如癰。乃至廣說。
由此故知無色界中定無諸色。
2.3)餘經復說:無色諸定寂靜、解脫、超過諸色。
由此故知無色界中定無諸色。
2.4)餘經復說: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
故無色界定無諸色。
2.5)復有過難。若無色界猶有色者,應無漸次滅法。若無漸次滅法。應無究竟滅法。若無究竟滅法。應無解脫出離涅槃。勿有此過故。無色界決定無色。
3)問:此二說中,何者為善?答:應理論師所說為善。
4)問:應理論者云何釋通分別論者所引契經?
4.1)答:彼所引經是不了義。是假施設有別意趣。所以者何?如來說法。或依欲界。或依色界。或依無色界。或依欲、色界。或依色、無色界。或依三界。或依離三界。
依欲界者。如說三界、三尋、三想。謂欲、恚、害。
依色界者。如說四靜慮。
依無色界者。如說四無色。
依欲、色界者。如彼所引經。
依色、無色界者。如說修定意所成等。
依三界者。如說三界及三有等。
依離三界者。如說涅槃及聖道等。
4.2)且彼所引等一契經:名色與識互為緣者。依欲、色界說。
若無色界,唯名與識,更互為緣。若即如文,而取義者。即彼經說:六處緣觸。豈無色界具有六處。
4.3)又彼所引第二契經:壽煖識三不相離者。亦依欲、色界說。
若無色界,唯壽與識,互不相離。若即如文,而取義者。即彼經說:壽煖識三不可施設離別殊異。豈此三種蘊、界、處門。不可施設離別殊異。
4.4)又彼所引第三契經:離色、受、想、行,不應說識有去來等者。亦依欲、色界說。
若無色界,應說離受、想、行,不應說識有去來等。若即如文,而取義者,如餘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豈上二界亦資段食。
5)問:云何通彼所說過難?答:此不須通,非三藏故。若必須通應示義趣。
謂於三界死生往來。或色續色。或色續無色。或無色續無色。或無色續色。故不應說:諸色斷已,復云何起?無斷義故。
6)問:若離色已,復還生色。般涅槃已,應還起行?
答:離有二種。一暫時離。二究竟離。暫時離者復可還生。究竟離者必不復起。故不應難。
7)問:分別論者云何釋通應理論者所引契經?
彼作是說:此所引經是不了義。是假施設有別意趣。所以者何?謂彼經說:無色界出離色者。出離麁色,非無細色。如說色界出離諸欲。而色界中猶許有色。說無色界出離諸色。無色界中應許有色。
8)彼不應作是說:
8.1)不說色界出離色故可猶有色。說無色界出離色故應定無色。
8.2)又如色界說出離欲,細欲亦無。說無色界出離色故,亦無細色。
8.3)又無色界無麁受等,亦應說為無受等界。
8.4)又色界色細,於欲界應說色界亦名無色。下三無色麁於有頂,應說下三名有色界。故彼所說定不應理。
8.5)彼於餘經及說過難皆不能通。是故應知:分別論者是無知果。黑闇果。無明果。不勤加行果。說無色界猶有細色。然無色界諸色皆無。
9)為止如是他宗所說,顯示己宗所有正義。非但止他顯己所說。亦為顯示諸法正理。令他解了。故作斯論。
1.12.2.云何空無邊處?
1)品類足說:空無邊處總有二種。謂定及生。若生彼處,無覆無記受想行識。如是總名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說亦如是。
1.1)此中定者,謂無色定。生者即說無色界生。
1.2)若生彼處,無覆無記受想行識。此言說彼四蘊異熟。
2)契經中說: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名空無邊處。
2.1)此中超諸色想者。謂超眼識相應想。
問:離初靜慮染時,已超此想。何故今說超諸色想耶?
+1答:過所依故。過有二種。一過自性。二過所依。
離初靜慮染時,過彼自性,說名為超。
離第四靜慮染時,過彼所依,說名超彼。
+2復次,過現行故。過有二種。一者斷過。二者不現行過。
離初靜慮染時,斷諸色想,說名為超。
離第四靜慮染時,彼不現行,說名超彼。
+3復次,過住處故。過有二種。一過欲貪。二過住處。
離初靜慮染時,過彼欲貪,說名為超。
離第四靜慮染時,過彼住處說名超彼。
+4復次,若生第四靜慮,眼識引彼色貪現前故。
離第四靜慮染時,亦說超諸色想,不復引起緣色貪故。
2.2)滅有對想者。謂滅耳、鼻、舌、身識相應想。
+1問:離欲界染時,已滅鼻、舌識相應想。離初靜慮染時,已離耳、身識相應想。何故今說滅有對想耶?答:前諸答中隨其所應亦通此問。
有餘師說:瞋相應想名有對想。
+2問:離欲界染時,已滅一切瞋相應想。何故今說滅有對想耶?答:過依處故。
謂諸依處能起瞋想。今離第四靜慮染時,皆超過彼,故名為滅。
+3問:何故不名滅諸色想,超有對想?答:亦應互說,欲現異文,令生愛樂。
復次,欲現二門。乃至廣說。
2.3)不思惟種種想者。謂不現起第四靜慮意識相應諸雜亂想。
+1問:種種想者義何謂耶?答:此想緣種種處差別相故。
謂染污者,緣十處差別相。不染污者,緣十二處差別相。是故此想名種種想。
+2問:何故說不思惟種種想耶?答:以種種想,離第四靜慮染時,極作留難、繫縛、障礙如暴獄卒。故世尊說:離第四靜慮染時,不應思惟起種種想。如是便能速離此染。
2.4)入無邊空、空無邊處者。
問:此何故名空無邊處?為以自性?為以所緣?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以自性,空無邊處以四蘊為自性,不應名空。若以所緣,空無邊處緣四聖諦及虛空、非擇滅。云何但名空無邊處?+1答:應作是說。此不以自性,亦不以所緣。但以加行故名空無邊處。
如施設論說:以何加行修空無邊處定?由何加行入空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牆上、樹上、崖上、舍上等諸虛空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空相。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初無色定故。說此名空無邊處。
+2復次,法爾初遠離色地名空無邊處。
+3復次,法爾初解脫色地名空無邊處。謂瑜伽師先攀上色地,離下色地染。
若離第四靜慮染時,攀空無邊處四蘊,而離第四靜慮染。先緣上地作虛空想。後方引起離下染道。如人上樹,先攀上枝,而捨下枝。若至樹端,更無上枝,而可攀故,但起空想。
+4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空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空想現前。
曾聞苾芻出此定已,便舉兩手捫摸虛空。有見問言:汝何所覓?苾芻答曰:我覓自身。彼言:汝身即在床上。如何餘處更覓自身?故從此出,起虛空想。此想即是前定等流。
2.5)具足住者。
謂得、獲、成就空無邊處善四蘊。於得、獲、成就說具足住聲。是故名為空無邊處。
1.12.3.云何識無邊處?
如契經說: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是名識無邊處。
問:此何故名識無邊處?為以自性?為以所緣?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以自性,識無邊處以四蘊為自性,不應但名識無邊處。若以所緣,識無邊處緣四聖諦及虛空、非擇滅,亦不應但名識無邊處?
1)答:應作是說:此不以自性,亦不以所緣,但以加行名識無邊處。
2)如施設論說:以何加行修識無邊處定?由何加行入識無邊處定?謂初業者,先應思惟清淨眼等六種識相,取此相已,假想、勝解、觀察、照了無邊識相。以先思惟無邊識相,而修加行。展轉引起第二無色定。故說此名識無邊處。
3)復次,依等流故,說此定名識無邊處。謂瑜伽師從此定出,必起相似識相現前。謂於識相歡悅而住。
4)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識無邊處善四蘊。於得、獲、成就說具足住聲。是故名為識無邊處。
1.12.4.云何無所有處?
如契經說: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是名無所有處。
問:此何故名無所有處?
答:此中無我無我所故。
問:一切地中無我我所。何獨此名無所有處?
答:無有餘地能令我執及我所執。羸劣穿薄勢力減少如此地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
復次,此地無有真實常恒不變易法。損伏常見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
復次,此地無有所趣所歸屋舍室宅能為救護。摧伏憍慢懈怠放逸勝諸餘地。故此獨名無所有處。
復次,此地中無無邊行相初捨彼相。故此獨名無所有處。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於此定中無能所攝行相轉故。如說非我有處有時有所屬物。亦無處時物屬我者。故此獨名無所有處。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無所有處善四蘊。於得獲成就說具足住聲。是故說名無所有處。
問:佛何故說無所有處獨名捨耶?
答:捨謂聖道能盡捨故。有聖道地此最為後故於此地獨立捨名。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此地近捨假想勝解無邊行相。麁觀解故獨立捨名。
大德說曰:此地棄捨作意功用無邊行相心心所法。無功用住故獨名捨。
1.12.5.云何非想非非想處?
如契經說: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名非想非非想處。
1)問:此何故名非想非非想處?答:此地中無明了想相。亦無無想相故,名非想非非想處。
無明了想相者,非如七地有想定故。
亦無無想相者,非如無想及滅定故。由此地想,闇鈍、羸劣。不明了、不決定故名非想非非想處。
具足住者。謂得、獲、成就非想非非想處善四蘊。於得獲成就說具足住聲。是故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2)問:欲界、非想非非想處。何緣無有無漏道耶?
2.1)答:非由器故。謂彼二地非無漏道所依。由器故,無漏道二地中無。
2.2)復次,斷有根故。謂彼二地是有根本。諸無漏道斷有根本。故無漏道二地中無。
2.3)復次,斷二邊故。謂彼二地是下上邊。諸無漏道能斷二邊,住於中道故彼地無。
2.4)復次,欲界無定,亦非修地,非離染地。有頂闇鈍、不決似疑。諸無漏道必依定界、修離染地,明利決定故二地無。
2.5)復次,欲界地中掉舉增上。有頂地中寂止增上。非無漏道所依止處。
3)問:何故世尊於無色定皆說超言,靜慮不爾?
答:佛於靜慮亦說超言。如世尊告隖陀夷言:苾芻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而住。我說是火亦是所斷,亦是應超。乃至第四靜慮亦爾。
4)問:唯一經說靜慮應超。餘經皆說無色是超。此有何意?
4.1)答:靜慮中有種種異相不相似法。故不說超。無色不爾。故獨說超。
4.2)復次,靜慮中有異相諸根、異相諸受及有異相心心所法。故不說超。無色不爾。故獨說超。
4.3)復次,靜慮中有多種功德、多種勝利。故不說超。無色不爾。故獨說超。
4.4)復次,靜慮麁顯明了現見。故不說超。無色細隱不明了、不現見。故獨說超。
4.5)復次,靜慮遍緣自上下地。故不說超。無色唯能緣自上地。故獨說超。
4.6)復次,以諸靜慮與上下地,雖不死生而有往來。謂神通力。從下往上,從上來下。故不說超。無色地中無如是義。故獨說超。
4.7)復次,以諸靜慮與上下地中,有交雜。下地中有上地現前。上地中有下地現前。既有交雜。故不說超。無色地中無如是義。故獨說超。
4.8)復次,生上靜慮,起下地法。如諸識身變化心等。故不說超。生上無色,必不起下諸有漏法。故獨說超。
4.9)復次,生上靜慮,有下地法得常隨轉。如變化心等。故不說超。生上無色,必無下地諸有漏法得隨轉義。故獨說超。由如是等種種因緣。佛於無色說有超言。靜慮不爾。
1.12.16.如契經說:空無邊處二萬劫壽。識無邊處四萬劫壽。無所有處六萬劫壽。非想非非想處八萬劫壽。
問:何故無色壽量有倍增者,有增半者,有增少分者耶?
1)答:如異熟因有爾所力。還受爾所異熟果故。
2)復次,空、識無邊處,有無邊行相,亦有餘行相。
謂空無邊處無邊行相招萬劫壽。餘行相亦招萬劫壽。
識無邊處無邊行相招二萬劫壽。餘行相亦招二萬劫壽。
此上更無無邊行相。唯有餘行相。故彼壽量不倍增下。
然無所有處,別有摧伏我我所等。勝善觀行,異於餘地。由彼善招二萬劫壽。故餘行相所招壽量亦倍倍增。
3)復次,空、識無邊處有奢摩他、毘鉢舍那。
謂空無邊處奢摩他招萬劫壽。毘鉢舍那亦招萬劫壽。
識無邊處奢摩他招二萬劫壽。毘鉢舍那亦招二萬劫壽。
此上無勝毘鉢舍那。唯有奢摩他。故彼壽量不倍增下。餘如前說。
4)復次,四無色地皆無多種功德法故。一一等有二萬劫壽。上三無色離下地染。有少多故倍倍增壽。
謂識無邊處,已離下一無色地染,招二萬劫壽并本二萬為四萬劫。
無所有處,已離下二無色地染。招四萬劫壽并本二萬為六萬劫。
非想非非想處,已離下三無色地染。招六萬劫壽并本二萬為八萬劫。
1.13.八解脫者。
一有色觀諸色解脫。
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
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
四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解脫。
五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解脫。
六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解脫。
七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解脫。
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1.13.1.自性、何故
1)問:此八解脫自性是何?
答:初三解脫,以無貪善根為自性,皆對治貪故。若兼取相應隨轉。則欲界者以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以五蘊為自性。四無色處解脫皆以四蘊為自性。想、受滅解脫,以不相應行蘊為自性。如是名為解脫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2)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解脫?解脫是何義?答:棄背義是解脫義。
3)問:若棄背故名解脫者。何等解脫棄背何心?
3.1)答:初、二解脫棄背色貪心。第三解脫棄背不淨觀心。四無色處解脫各自棄背次下地心。想受滅解脫棄背一切有所緣心。故棄背義是解脫義。
3.2)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心於煩惱,解脫清淨。故名解脫。
3.3)大德說曰:由勝解力,而得解脫。故名解脫。
3.4)脇尊者言:有所背捨故名解脫。
1.13.2.總相分別
此八解脫。
1)界者。
初三解脫是色界。前三無色處解脫。有漏者是無色界。無漏者是不繫。後二解脫是無色界。
2)地者。
2.1)初、二解脫,在初二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餘地亦有相似善根。而不立為初二解脫。所以者何?
+欲界散亂,棄背力劣,故不建立。
+初、二解脫,棄背欲界,及初靜慮識身所引緣色貪心。故初、二靜慮,立初、二不淨解脫。
+第二、第三靜慮無識身所引緣色貪心。故第三、第四靜慮不立初、二不淨解脫。
2.2)第三解脫,在第四靜慮。下地亦有相似善根。而不立為第三解脫。所以者何?立淨解脫,為欲棄背不淨觀心。
+若在下地,為不淨觀力所摧伏。不廣、不明,故不建立。
+第三靜慮,雖無初、二不淨解脫,而為勝樂,所迷亂故。不廣、不明,故不建立。
2.3)第四解脫,在空無邊處。
問:於此地中何法是解脫。何法非解脫?
答:離第四靜慮染諸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及生得善等非解脫。餘有為善是解脫。
2.4)第五解脫,在識無邊處。
問:於此地中何法是解脫。何法非解脫?
答:離空無邊處染諸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及生得善等非解脫。餘有為善是解脫。
2.5)第六解脫,在無所有處。
問:於此地中何法是解脫。何法非解脫?
答:離識無邊處染諸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及生得善等非解脫。餘有為善是解脫。
2.6)第七解脫在非想非非想處。
問:於此地中何法是解脫。何法非解脫?
答:離無所有處染諸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及生得善等非解脫。餘有為善是解脫。
2.7)想、受滅解脫,在非想非非想處。
3)所依者。
初三解脫,依欲界身起。想受滅解脫,依欲、色界身起。餘四解脫,依三界身起。
4)行相者。
初二解脫,作不淨行相。第三解脫作淨行相。四無色處解脫,作十六行相。或餘行相。想受滅解脫不作行相。
5)所緣者。
5.1)初三解脫,緣欲界色處。
5.2)第四解脫,緣四無色。及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
若四無色及類智品、非擇滅、并虛空。若謂一物。若謂多物。一切皆緣。
5.3)第五解脫,緣後三無色。及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
若後三無色及類智品、非擇滅、并虛空。若謂一物。若謂多物。一切皆緣。
5.4)第六解脫,緣後二無色。及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
若後二無色及類智品、非擇滅并虛空。若謂一物。若謂多物。一切皆緣。
5.5)第七解脫,緣非想非非想處。及彼因、彼滅一切類智品。
若非想非非想處及類智品、非擇滅、并虛空。若謂一物。若謂多物。一切皆緣。
5.6)想受滅解脫無所緣。
5.7)有作是說:空無邊處解脫,亦緣第四靜慮非擇滅。餘所緣如前說。
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解脫,亦緣無所有處非擇滅。餘所緣如前說。
6)念住者。
初三解脫,身念住俱。四無色處解脫四念住俱。想受滅解脫,若依自性、相雜念住,應言非念住俱。若依所緣念住,應言是法念住。
7)智者。
初三解脫,世俗智俱。前三無色處解脫六智俱。謂苦、集、滅、道智、類智、世俗智。非想非非想解脫世俗智俱。想受滅解脫不與智俱。
8)三摩地者。初三及後二解脫非三摩地俱。前三無色處解脫三三摩地俱。或非三摩地俱。
9)根相應者。初二解脫喜、捨根相應。想受滅解脫非根相應。餘五解脫皆捨根相應。
10)三世者。皆通三世。
11)緣三世者。
初三解脫,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若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
四無色處解脫。緣三世及離世。想受滅解脫無所緣。
12)善、不善、無記者。皆唯是善。
13)緣善、不善、無記者。初三解脫緣三種。四無色處解脫唯緣善、無記。想受滅解脫無所緣。
14)三界繫及不繫者。
初三解脫唯色界繫。後二解脫唯無色界繫。前三無色處解脫。有漏者無色界繫。無漏者是不繫。
15)緣三界繫及不繫者。初三解脫唯緣欲界繫。四無色處解脫緣無色界繫及不繫。想受滅解脫無所緣。
16)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初三及後二解脫。唯非學非無學。前三無色處解脫通三種。
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
初三解脫唯緣非學非無學。四無色處解脫緣三種。想受滅解脫無所緣。
18)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者。
初三及後二解脫唯修所斷。前三無色處解脫。有漏者修所斷。無漏者非所斷。
19)緣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者。初三解脫唯緣修所斷。四無色處解脫緣三種。想受滅解脫無所緣。
20)緣名、緣義者。
初三解脫唯緣義。四無色處解脫。若謂無色界亦有名者,彼說通緣名義。若謂無色界無名者彼說唯緣義,想受滅解脫無所緣。
21)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
初解脫緣自他相續。
第二、第三解脫。有說:唯他相續。有說:通緣自他相續。
四無色處解脫緣三種。想受滅解脫無所緣。
22)加行得、離染得者。
想受滅解脫,唯加行得。餘七解脫亦加行得亦離染得。
22.1)離染得者,初靜慮地解脫離欲界染時得。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離無所有處染時得。彼後由加行現在前。
22.2)加行得者,由加行故得。亦由加行故現在前。
聲聞或由中加行。或由上加行。獨覺由下加行。佛不由加行得及現前。
23)曾得未曾得者。想受滅解脫唯未曾得。餘七解脫通曾得、未曾得。
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曾得及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
1.13.3.別相分別
如是已說解脫總相。一一別相今應廣說。
1)有色觀諸色是初解脫。
1.1)有色者。
謂有內各別色想,未離、未捨、未除。
1.2)觀諸色者。
謂為離、捨、除內各別色想,由勝解作意,觀外諸色。若青瘀、若膿爛、若膖脹、若骨鎖。
1.3)是初解脫者。
初,謂名數,次第在初。或入此定次第在初。
解脫,謂入此定時,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總名解脫。
2)內無色想觀外色是第二解脫。
2.1)內無色想者。
謂內各別色想,已離、已捨、已除。
2.2)觀外色者。
謂不為離、捨、除內各別色想,而由勝解作意觀外諸色。若青瘀等廣說如前。第二及解脫亦如前說。
2.3)問:為觀外色時,有內無色想?為觀外色時,無內無色想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觀外色時,有內無色想者。云何一心不作二解?若作二解應有二體。一心二體與理相違。若觀外色時,無內無色想者。此中所說當云何通?謂內無色想,觀外色是第二解脫?
答:應作是說:若觀外色時,無內無色想。
2.4)問:若爾,善通前所設難,此中所說當云何通?
+1答:依觀行者,期心說故。
謂觀行者先作期心:我若於內無色想時,應觀外色。世尊依彼故作是說:內無色想觀外色。
+2復次,依觀行者,先起分別修行說故。
謂觀行者先作如是分別修行:我若於內無色想時,應觀外色。故作是說。
+3復次,此中文句依義准說。
謂若內無色想時,義准必應觀外諸色。若觀外色時義,准必應內無色想。
+4復次,此中文句兼加行善根說。
內無色想者,說加行善根。觀外色者,說究竟善根。
+5復次,內無色想者約所依說。觀外色者約所緣說。
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是第三解脫。
3.1)問:此淨解脫為即有色觀諸色?為即內無色想觀外色耶?若即有色觀諸色者,此與初解脫有何差別?若即內無色想觀外色者,此與第二解脫有何差別?
答:應作是說:此淨解脫即內無色想觀外色。
3.2)問:若爾。此與第二解脫有何差別?
+1答:名即差別。謂彼名第二。此名第三。
+2復次,地亦有差別。謂彼在初、二靜慮。此在第四靜慮。
+3復次,相續亦有差別。謂第二解脫通依內外道相續。淨解脫唯依內道相續。
+4復次,第二解脫作不淨行相。淨解脫作淨行相。
+5復次,第二解脫對治色貪。淨解脫對治不淨觀。
+6復次,第二解脫少加行少功用得。淨解脫多加行多功用得。
+7復次,第二解脫自性明淨,所緣不明淨。自性勝妙,所緣非勝妙。
淨解脫自性、所緣,俱明淨、俱勝妙。是謂第二第三差別。
3.3)問:修觀行者何故修此淨解脫耶?
+1答:欲試善根滿未滿故。謂觀行者作是念言:雖觀不淨相不起煩惱。而未知善根為成滿不?若觀淨相煩惱不生,乃知善根已得成滿。故觀淨相修淨解脫。
+2復次,修觀行者觀不淨相心沈慼故,善品不增。為令善品更增進故。復觀淨相修淨解脫。如遊塚間數觀屍穢。心沈慼故善品不增。為令善品更增進故。觀妙園林流泉池沼。或遊城邑觀諸妙事令心欣悅能修勝善。此亦應然故觀淨相。
+3復次,修觀行者久觀不淨。心便樂著善品不增。為令善品得增進故。捨不淨觀修淨解脫。
+4復次,修觀行者欲顯自心堅牢不退。謂緣淨境煩惱不生況緣餘境。故觀淨相修淨解脫。
+5復次,修觀行者顯自善根有大勢力。謂緣淨境煩惱不生況緣餘境。故觀淨相修淨解脫。
+6復次,顯淨解脫非諸有情皆能修起。唯妙勝解樂淨天歿。來生人中乃能修起。故修行者修淨解脫。曾聞苾芻於日後分,來詣佛所,求好房舍。佛勅阿難與好房舍。阿難受勅而授與之。彼苾芻言:宜淨掃灑。懸繒幡蓋、燒香散花。敷軟床褥、安置好枕。我乃受之,不爾不用。阿難於是具以白佛。佛言隨索皆應與之。爾時阿難具辦授與。苾芻受已,於夜初分起淨解脫。因是次第起餘解脫。諸漏永盡成阿羅漢。復修加行,引起神通。於晨朝時乘通而去。阿難於後往詣彼房不見苾芻。但見床座,尋往白佛。佛告阿難:汝勿輕彼。彼於昨夜起淨解脫及餘解脫,成阿羅漢,引起神通,晨朝已去。然彼苾芻從妙勝解樂淨天歿,來生人中。彼若不得淨妙房舍便不能修第三解脫。乃至不得極果神通。由是故知此淨解脫非諸有情皆能修起。唯樂淨者乃能起之。
3.4)第三與解脫亦如前說。
4)四無色解脫,如四無色說。
5)想受滅解脫,如後根蘊當廣分別。數及解脫准前應知。
1.13.4.問:何故靜慮少分善根立為解脫?無色地一切皆立解脫耶?
1)答:靜慮麁顯明了、見見,故少善根立為解脫。無色細隱不明了、不現見故根本地,皆立解脫。
2)復次,靜慮中有種種異相不相似法。故少善根立為解脫。無色不爾是故總立。
3)復次,靜慮中有異相根、受、心心所法。故少善根立為解脫。無色不爾是故總立。
4)復次,靜慮有多功德勝利。故少善根立為解脫。無色不爾是故總立。
5)復次,靜慮遍緣自上下地。故少善根立為解脫。無色唯緣自上非下,是故總立。
6)復次,靜慮解脫唯是有漏,故別建立。無色解脫亦通無漏是故總立。
問:因論生論。何故靜慮解脫唯有漏?無色解脫通有漏、無漏耶?
答:前說五門亦通答此。此中復有一不共答。謂靜慮中所有解脫,唯與勝解作意相應。諸無色中所有解脫,多與真實作意相應,故不相似。
1.13.5.問:何故世尊於八解脫以方聲說?
答:觀所化故,如於四諦,說四方聲 。
問:解脫與方有何相似?答:解脫與方俱有八故。
問:方乃有十,如何相似?
1)答:如調象法,唯依八方。非上下方是故相似。
2)復次,如人平面唯視八方。如是正心修八解脫。
3)復次,如依八方能調龍象。解脫亦爾。依八加行而現在前,除解脫障。
4)尊者妙音作如是說:方與解脫三同、三異。
4.1)言三同者。
一如調象者。要趣於方,乃能調象。世尊亦爾。要趣解脫能調所化。
二如調象者。於一時間,唯趣一方而調一象。世尊亦爾。一時唯依一種解脫調一所化。
三如調象者。令所調象,趣一方時去餘方遠。世尊亦爾。令所化生起一解脫現在前時餘解脫遠不現行故。
4.2)言三異者。
一如調象者。要趣於方乃能調象。世尊不爾。端坐一處亦令所化能起解脫。
二如調象者。於一時間唯趣一方而調一象。世尊不爾。於一時間令多所化起多解脫。
三如調象者。令所調象趣一方時去餘方遠。世尊不爾。令所化生起一解脫現在前時餘解脫近由成就故。
5)復次,佛欲自顯是勝調御。故於解脫說以方聲。
曾聞憍薩羅主勝軍大王。勅捕象人捕大野象。令調象者依調象法善調御之。象既調已,王與象師共乘遊獵。時所乘象見雌象群。欲心熾盛即便奔逐。象師盡術制不能迴。王與象師俱被傷損。遇因攀樹命濟還宮。王責象師付法刑罰。時調象者白大王言:彼象實調,願王許驗。時象貪息,便速還宮。象師見之,將詣王所。遂於象頂置熱鐵丸徐語之言:此是最後調伏汝法,應忍受之。若不忍受,必以先來調汝苦事,次第調汝。象聞便忍不動如山。時熱鐵丸燒然象頂。如燒樺皮,王見嗟怪,令去鐵丸。告象師曰:此象既調,先何故爾?象師跪白:我能調身,不能調心。王言:頗有能調心者。象師曰:有。謂佛世尊。能調眾生身心諸病。王聞歡喜尋與象師。乘所調象往詣佛所。見佛世尊多百千眾圍遶說法。前禮佛足退坐一面。佛即為王說甚深法,非諸獨覺、聲聞所知。因告苾芻:如調象者。正調象時,於八方內,但趣一方而調於象。調馬牛等亦復如是。無上調御調所化時,頓依八方而調所化。言八方者喻八解脫。故顯世尊是勝調御。於八解脫說以方聲。
1.13.6.如契經說:有一苾芻來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說有明界、淨界、空無邊處界、識無邊處界、無所有處界、非想非非想處界、滅界。如是七界緣何施設?世尊告曰:緣闇故,施設明界。緣不淨故,施設淨界。緣色趣故,施設空無邊處界。緣邊際故,施設識無邊處界。緣所有故,施設無所有處界。緣有身故,施設非想非非想處界。緣有身滅,故施設滅界。
1)問:此中苾芻依何事問?世尊復以何事而答?
答:此中苾芻依八解脫覆相而問。佛亦以此覆相而答。
明界者謂初二解脫。淨界者。謂第三解脫。四無色處界者。謂四無色解脫。滅界者。謂想受滅解脫。
2)問:何故苾芻依八解脫覆相而問?
答:以彼苾芻少欲、喜足,覆藏己善。不欲令他知自有德,故作此問。
3)問:何故世尊以八解脫覆相而答?
答:欲令苾芻意樂滿故。謂彼苾芻作如是念:若佛為我覆相而答。八解脫者豈不善哉。由此世尊覆相而答。
4)此中
4.1)緣闇故,施設明界者。闇謂欲界,緣色處貪。初二解脫是彼對治,故緣彼立。
4.2)緣不淨故,施設淨界者。不淨謂初、二解脫。第三解脫是彼對治,故緣彼立。
4.3)緣色趣故,施設空無邊處界者。色趣謂第四靜慮。第四解脫是彼對治,故緣彼立。
4.4)緣邊際故,施設識無邊處界者。邊際謂空無邊處,彼住色邊際故。第五解脫是彼對治故緣彼立。
4.5)緣所有故,施設無所有處界者。所有謂識無邊處,彼有無邊行相轉故。第六解脫是彼對治故緣彼立。
4.6)緣有身故,施設非想非非想處界者。有身謂無所有處。此猶有生死身,非全無所有故。第七解脫是彼對治,故緣彼立。
4.7)緣有身滅故,施設滅界者。有身滅謂非想非非想處。以彼能滅無所有處,有身法故。第八解脫是彼對治,故緣彼立。
5)有作是說:此中苾芻依略廣離三界染覆相而問。世尊亦以此覆相而答。
5.1)明界者。略顯離欲界染加行道。此緣闇施設者。闇謂欲界緣五欲貪。色界加行是彼對治故緣彼立。
5.2)淨界者。略顯離欲界染。
5.3)空無邊處界者。略顯離色界染。
5.4)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界者。廣顯離無色界染。
5.5)滅界者。略顯離無色界染。
6)此中有說:
明界者。略顯離欲界染。唯未至定,斷欲闇故。
淨界者。廣顯離色界染。以四靜慮等皆名淨故。
空無邊處界者。略顯離色界染。
後三無色處界者。廣顯離無色界染。
滅界者。略顯離無色界染。
欲界唯有一地染故。略顯對治。色無色界各有四地染故。廣略顯彼對治。
7)譬喻者說。此中苾芻依八等至覆相而問。佛亦以此覆相而答。然此經文誦者增減。謂增減界而減廣界。
明界者。謂初二靜慮。此緣闇施設者。闇謂外緣諸蓋。初二靜慮是彼對治故緣彼立。
淨界者。謂第三靜慮。
廣界者。謂第四靜慮。
四無色處界。即四無色處。
1.13.7.即此經說。時彼苾芻聞佛所說歡喜敬受。復白佛言:世尊!明界乃至滅界由何定得?佛告苾芻:如是諸界由自行餘定得。苾芻聞已,歡喜敬受禮佛而去。
此中有說:彼問得界。復有說者,彼問得斷。
1)若問得界,彼問意言:如是諸界,由何定得彼體?佛答意言:明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界。由自行定得。
1.1)自行定者。謂自近分。由自近分離下地染,得自地解脫。
謂由初靜慮近分,離欲界染,得初二解脫。
由第四靜慮近分,離第三靜慮染,得淨解脫。
由空無邊處近分,離第四靜慮染,得空無邊處解脫。
乃至由非想非非想處近分,離無所有處染,得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1.2)唯有滅界,由餘定得。餘定者謂有所依定。即是非想非非想處。彼是諸有根本定故。
或有說:此名有勝定。於諸有中此最勝故。
或說:此名想受滅定。是想受滅入出定故。由此定得第八解脫。
2)若問得斷,彼問意言:如是諸界,由何定得彼斷?佛答意言:明界乃至無所有處界。由自行餘定得。
2.1)自行定者。謂自近分即有漏定。餘定者謂諸無漏定。
欲界乃至無所有處,皆由此二定離染得彼斷。
非想非非想處界,但由餘定得。唯無漏定,能離非想非非想處染,得彼斷故。
滅界,但由餘得。餘謂有身。滅即是涅槃。般涅槃時,捨滅盡定,說名為斷。由餘涅槃,而得彼斷故說彼由餘得。
1.14.八勝處者。
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
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
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
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青、黃、赤、白。復為四種。
如是八種名八勝處。
1.14.1.自性、何故
1)問:此八勝處自性是何?
答:無貪善根以為自性,對治貪故。若兼取相應隨轉。則欲界者以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以五蘊為自性。如是名為勝處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2)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勝處?勝處是何義?
2.1)答:勝所緣境,故名勝處。
2.2)復次,勝諸煩惱,故名勝處。雖觀行者非一切能勝所緣境。而於所緣不起煩惱亦名為勝。
如契經說:於此處勝,故名勝處。
1.14.2.總相分別
此八勝處
1)界者。皆是色界。
2)地者。前四勝處在初二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後四勝處在第四靜慮。
3)所依者。皆依欲界身起。
4)行相者。一切皆非分明行相。
5)所緣者。皆緣欲界一切色處。
5.1)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尊者無滅在室羅筏住一精舍。爾時有四悅意天女。來至尊者座前而立。白言:我等於四色處轉變自在。隨所愛色皆能化作。以相娛樂隨心所玩。衣服嚴具皆能現之。願垂納受以充供侍。尊者無滅作是念言:我應緣彼起不淨觀。作是念已,入初靜慮。緣彼不能起不淨想。乃至後入第四靜慮緣亦不能起不淨想。復作是念:此天女身有種種色惑亂人意。若彼純作一種色者,我能於彼起不淨觀。念已語言:姊等前說於四色處轉變自在。願能為我皆現青色。天女奉教即為現青。緣亦不能起不淨想。復作是念:彼於四色轉變自在。若作餘色或能緣之起不淨觀。念已語言:願現黃色。天女即為皆現黃色。緣亦不能起不淨想。復語天女皆現赤色。緣亦不能起不淨想。復作是念:於諸色中白色最能順不淨觀。我當令彼皆現白色。念已語言願現白色。天女復為皆現白色。緣亦不能起不淨想。尊者無滅作是念言:天色殊妙不可勝伏。於是閉目默然而坐。天知尊者都無染心。相顧既慚,忽然不現。時尊者定不勝彼境。境亦不能勝尊者定。如二力士展轉力齊不能相勝。此亦如是。此經所說當云何通?
答:尊者無滅於天色境雖不能勝。舍利子等利根勝定,皆能勝之。
5.2)問:緣佛身色,頗有能起不淨觀不?
+有說:不能。以佛身色光明赫曜清淨無垢。無有能緣起不淨想。
+有作是說:一切異生、聲聞、獨覺。皆不能緣諸佛身色起不淨想。唯佛世尊於佛身色容有能緣起不淨想。
+或有說者,不淨觀有二種。一觀色過患。二觀色緣起。
觀色過患者。不能緣佛起不淨想。
觀色緣起者。亦能緣佛起不淨想。
+復有說者,不淨觀有二種。一於自相轉。二於共相轉。
於自相轉者。不能緣佛起不淨想。
於共相轉者。亦能緣佛起不淨想。
5.3)問:諸不淨觀為在意地為在五識?答:在意地,非五識。
5.4)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說:眼見色已,隨觀不淨,如理思惟。廣說乃至身覺觸已,隨觀不淨如理思惟?答:由五識身方便引起諸不淨觀故作是說。如意近行實唯意地。五識引起此亦應爾。
5.5)問:諸不淨觀唯緣色處。但應說言眼見色已,隨觀不淨如理思惟。何故亦言耳聞聲已,廣說乃至身覺觸已如理思惟?
+答:如不淨觀能伏色貪,亦能伏餘四境貪故。作如是說亦不違理。
+有作是說:眼見色已,廣說乃至身覺觸已。一一皆能引起緣色不淨觀故作如是說。
+或有說者,非不淨觀緣聲等起。別有殊勝不淨行相。能緣聲等不淨相生。
+復有說者,諸瑜伽師。先緣色處修不淨觀。得成熟已,後緣聲等。起厭患想,勝伏彼境。能伏者善。若不能伏,復緣色處,起不淨觀。如習鬪戰而活命者從木棚出。與他鬪戰得勝者善。若不得勝還入木棚。此亦如是故不相違。
+有餘師說:此契經中,不說緣色起不淨觀。但說於色等,起厭患想。觀此成滿已,乃至能厭心心所法。故彼經說意知法已,隨觀不淨,如理思惟。故不淨言顯厭患想,非不淨觀。
故八勝處唯以欲界一切色處為所緣境。
6)念住者。此八唯與身念住俱。
7)智者。一切唯與世俗智俱。
8)三摩地者。一切不與三摩地俱。
9)根相應者。總說但與喜、捨相應。
10)三世者。皆通三世。
11)緣三世者。此八勝處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若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
12)善、不善、無記者。皆唯是善。
13)緣善、不善、無記者。皆緣三種。
14)三界繫及不繫者。皆唯色界繫。
15)緣三界繫及不繫者。皆唯緣欲界繫。
16)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皆唯非學非無學。
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皆唯緣非學非無學。
18)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者。皆唯修所斷。
19)緣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者。皆唯緣修所斷。
20)緣名、緣義者。皆唯緣義。
21)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初二緣自他相續。
後六,有說:唯緣他相續。有說:通緣自他相續。
22)加行得、離染得者。皆通二種。
離染得者。在初靜慮者,離欲界染時得。在第二靜慮者,離初靜慮染時得。在第四靜慮者,離第三靜慮染時得。彼後由加行現在前。
加行得者,由加行故得。亦由加行故現在前。聲聞或由中加行。或由上加行。獨覺由下加行。佛不由加行得及現前。
23)曾得、未曾得者。皆通曾得未曾得。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皆通二種。外法異生唯是曾得。
1.14.3.別相分別
如是已說勝處總相。一一別相今應廣說。
1)內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是初勝處。
1.1)此中內有色想者。謂有內各別色想未離、未捨、未除。
1.2)觀外色者。謂為離、捨、除各別內色想。由勝解作意,觀外諸色。
1.3)少者。謂二種少。一所緣少。二自在少。
1.4)若好者。謂不弊壞青、黃、赤、白色。
1.5)若惡者。謂弊壞青、黃、赤、白色。
1.6)於彼諸色,勝知、勝見者。謂為調伏欲貪故。斷壞欲貪故。超越欲貪故。於彼諸色,起勝知見,勝伏彼色。謂攝受彼及調伏彼。猶如大家及大家子攝受、調伏自諸僕使。是故名為勝知勝見。
1.7)是初勝處者。
初謂名數,次第在初。或入彼定次第在初。
勝處者。謂入彼定時,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總名勝處。
2)如初勝處,應知第二勝處亦爾。有差別者。
2.1)謂此第二觀外色多。多有二種一所緣多。二自在多。餘如前說。
3)內無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是第三勝處。
3.1)此中內無色想者。謂內各別色想已離、已捨、已除。
3.2)觀外色者。謂不為離、捨、除內各別色相。而由勝解作意,觀外諸色。餘如前說。
4)如第三勝處,應知第四勝處亦爾。有差別者。謂第四勝處觀外色多。
5)內無色想,觀外色青、青顯、青現、青光無量。無量、淨妙、可喜、可樂,不可違逆。如隖莫迦花。或婆羅痆斯染青衣色。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五勝處。
5.1)此中內無色想外觀色,義如前說。
5.2)青者。謂諸青色。若大、若小,總說為青。
5.3)青顯者。謂彼青色,眼所照了,眼所行境故名青顯。
5.4)青現者。謂彼青色,如為眼識所了別已,引生意識,亦分別之故名青現。
5.5)青光者。謂彼青色,光明照曜故名青光。
5.6)無量者。謂彼青色,廣無邊際故名無量。
5.7)無量淨妙者。謂如青色廣無邊際。彼淨妙相亦無邊際。是故名為無量淨妙。
5.8)可憙者。謂彼青色可欣、可悅,令意悅豫故名可憙。
5.9)可樂者。謂彼青色可愛、可玩。若緣於此,不復希餘,故名可樂。
5.10)不可違逆者。謂彼青色,令心堪忍、隨順、趣向。是故名為不可違逆。
5.11)如隖莫迦花或婆羅痆斯染青衣色者。謂彼極青故引為喻。
5.12)於彼諸色勝知勝見。義如前說。
5.13)有如是想者。謂於彼青色有如前說青想現前。
5.14)是第五勝處。義亦如前。
6)如說青勝處,說黃、赤、白勝處,應知亦爾。有差別者。
黃勝處應說如羯尼迦羅花。
赤勝處應說如槃度時縛迦花。
白勝處應說如隖殺私星婆羅痆斯。
黃、赤、白衣隨類應說。
7)問:四顯色中,何者最勝?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白色最勝,世共說此是吉祥故。如四方中東方最勝。是吉祥故。白色亦爾。
大德說曰:緣白色時令心明淨。以不隨順惛沈睡眠。能任持身故最為勝。
1.15.十遍處者。謂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遍處。
1.15.1.自性、何故
1)問:此十遍處自性是何?
答:前八遍處,以無貪善根為自性,對治貪故。若兼取相應隨轉。即欲界者以四蘊為自性。色界者以五蘊為自性。後二遍處,俱以四蘊為自性。如是名為遍處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
2)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問:何故名遍處?遍處是何義?
答:由二緣故,名為遍處。一由無間。二由廣大。
2.1)由無間者。謂純青等勝解作意,不相間雜,故名無間。
2.2)由廣大者。謂緣青等勝解作意,境相無邊,故名廣大。
2.3)大德說曰:所緣寬廣無有間隙故名遍處。
1.15.2.總相分別
此十遍處。
1)界者。前八遍處是色界。後二遍處是無色界。
2)地者。前八遍處在第四靜慮。第九遍處在空無邊處。第十遍處在識無邊處。所以者何?
以淨解脫在第四靜慮,由此能入後四勝處。此後四勝處,復能入前八遍處。
2.1)此中解脫,唯於所緣,總取淨相,未能分別青、黃、赤、白。
2.2)後四勝處,雖能分別青、黃、赤、白,而未能作無邊行相。
2.3)前四遍處,非唯分別青、黃、赤、白。而亦能作無邊行相。
謂觀青等一一無邊,復思青等為何所依?知依大種故。
次觀地等一一無邊。復思此所覺色,由何廣大?知由虛空故。
次起空無邊處。復思此能覺誰為所依?知依廣識故。
次復起識無邊處。此所依識無別所依。故更不立上為遍處。
3)所依者。前八遍處唯依欲界身起。後二遍處通依三界身起。
4)行相者。此十皆作無邊行相。
5)所緣者。前八遍處,唯緣欲界色處。後二遍處各緣自地四蘊。
6)念住者。前八遍處,身念住俱。後二遍處法念住俱。
7)智者。一切皆與世俗智俱。
8)三摩地者。一切不與三摩地俱。
9)根相應者。一切唯與捨根相應。
10)三世者。皆通三世。
11)緣三世者。前八遍處,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若生法緣未來。若不生法緣三世。後二遍處俱緣三世。
12)善、不善、無記者。皆唯善。
13)緣善、不善、無記者。前八遍處緣三種。後二遍處緣善、無記。
14)三界繫及不繫者。前八遍處唯色界繫。後二遍處唯無色界繫。
15)緣三界繫及不繫者。前八遍處唯緣欲界繫。後二遍處唯緣無色界繫。
16)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皆唯非學非無學。
17)緣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者。皆唯緣非學非無學。
18)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者。皆唯修所斷。
19)緣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者。前八遍處唯緣修所斷。後二遍處緣見、修所斷。
20)緣名、緣義者。皆緣義。
21)緣自相續、他相續、非相續者。
前八遍處。有說:唯緣他相續。有說:通緣自他相續。
後二遍處,俱緣自他相續。
22)加行得、離染得者。皆通加行得及離染得。
22.1)離染得者。
前八遍處,離第三靜慮染時得。
第九遍處,離第四靜慮染時得。
第十遍處,離空無邊處染時得。彼後由加行現在前。
22.2)加行得者。
由加行故得。亦由加行故現在前。
聲聞或由中加行。或由上加行。獨覺由下加行。佛不由加行得及現前。
23)曾得、未曾得者。皆通曾得未曾得。謂諸聖者及內法異生通曾得、未曾得。外法異生唯是曾得。
1.15.3.問:此十遍處加行云何?
1)答:前四遍處,以眼識為加行。至成滿時,緣青、黃、赤、白四色處為境。
中四遍處,以身識為加行。至成滿時,緣地、水、火、風四觸處為境。
2)有作是說:前七遍處,以眼識為加行。中一遍處以身識為加行。所以者何?地、水、火遍處。以形顯色為所緣故。風遍處以動性觸為所緣故。
3)復有說者,前八遍處,皆以眼識為加行。所以者何?風遍處亦以色為所緣故。如世間說:東風、南風、西風、北風。有塵風無塵風。毘隰縛風。吠嵐婆風。風輪風等。故風遍處亦緣色處。
4)空無邊處以空為加行。
5)識無邊處以識為加行。
1.15.4.別相分別
如是已說遍處總相。一一別相今應略說。
1)於一切青,若上、若下、若傍、無二、無量,起一青想是初遍處。
1.1)一切青者。謂諸青色若小、若大,總名為青。
1.2)上者謂上方。下者謂下方。傍者謂四方四維。無二者。謂純青相無餘間雜。無量者。謂無邊際。
1.3)起一青想者。謂由勝解作意,於一切處,起一青想。
1.4)是初遍處者。
初謂名數,次第在初。或入此定次第在初。
遍處謂入此定時,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總名遍處。
2)如青遍處廣說。乃至識無邊處遍處亦爾。有差別者。
後二遍處不應說色。唯應說受、想、行、識蘊。
3)問:前八遍處可有上下。彼所緣境有方處故。後二遍處緣空、緣識。所緣既無方處上下。云何可說有上下耶?
3.1)答:後二遍處所緣雖無上下方所。而所依定有三品。故可說上下。
上謂依上品定。下謂依下品定。復言傍者依中品定。
3.2)復次,修觀行者。身所居處有上下故可言上下傍。
謂處等其事云何?下者住人中。中者住四大王眾天。上者住三十三天。
如是乃至他化自在展轉相望為下中上。上者名上。下者名下。中者名傍。
4)問:何故第三靜慮無解脫、勝處、遍處耶?
4.1)答:非田器故乃至廣說。
4.2)復次,對治欲界、初靜慮中識身所引緣色貪故。初、二靜慮立緣不淨解脫、勝處。
第二、第三靜慮無識身所引緣色貪故。第三第四靜慮不立緣色不淨解脫、勝處。
前三靜慮,有尋、伺、喜、樂。及入出息擾亂事故,無淨解脫。
後四勝處、前八遍處,緣淨妙境,能伏煩惱,其事甚難。是故必依無擾亂地,乃得成就。
4.3)復次,第三靜慮,去欲界遠。於靜慮中,又非最勝。故無解脫、勝處、遍處。
4.4)復次,第三靜慮如第三無色。無多功德,故無解脫等。
謂空、識無邊處,有無邊行相功德。非想非非想處,有滅定功德。
無所有處無無邊行相,又無滅定。是故此地功德減少。第三靜慮如彼亦無解脫、勝處、遍處功德。
4.5)復次,第三靜慮有生死中最勝受樂。能令行者耽著迷亂故無解脫、勝處、遍處。
5)問:若爾應無無量、通等諸餘功德?
答:言功德少,不說全無。若此地中無無量等,應此靜慮空無功德。
復次,無量總緣,通慧遊戲此地。得有解脫、勝處、遍處功德。
別緣色等,伏諸煩惱,以難成故。此地中無。
1.15.5.如契經說:得地遍處定者,作如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地之與我,無二無別。得餘遍處定者。隨自所緣,廣說亦爾。
問:得遍處定者,必已離第三靜慮染,彼所起我見必是第四靜慮。若第四靜慮我見,必唯緣第四靜慮地等。前八遍處,但緣欲界色處為境。如何可說與彼我見同緣地等?
1)有作是說:此中於未得彼定者,說得彼定者聲。如非沙門說名沙門。非婆羅門說名婆羅門。
謂以欲界聞思所成,初學修習地等遍處。猶未能斷欲界煩惱,未得根本地等遍處。故緣地等,容起我見。
2)或有說者,仍舊名說亦不相違。如有國王雖失王位。仍舊名說亦呼為王。如是先得地遍處等。今雖退失仍名得者。彼起欲界我見,緣欲界地等計我,於理無違。
3)復有說者,依速入出遍處我見。作如是說亦不相違。謂彼先得地遍處等,後速退起欲界我見。緣執欲界地等為我。速復還得第四靜慮地遍處等。彼緣欲界地等為境。如提婆達多先得靜慮。以神境通力變作小兒。著金縷俗衣作五花頂。在未生怨太子膝上婉轉而戲。仍令太子知是尊者提婆達多。時未生怨憐愛抱弄。嗚而復以唾置口中。提婆達多貪利養故遂咽其唾。故佛訶曰:汝是死屍,食人唾者。彼咽唾時便退靜慮。速復還得令所變身在太子膝如故而戲。遍處我見應知亦爾。
4)有餘師說:此中有身見執第四靜慮地等為我。前八遍處亦緣第四靜慮地等。
4.1)問:豈不前八遍處緣欲界色耶?答:亦緣欲界色,亦緣第四靜慮色。
4.2)問:色界諸天純一白色。云何緣彼作青等耶?答:色界有情純一白色。彼非情數亦有青等。
5)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若有身見與八遍處相應、俱有。可設難言:如何相應、俱有法?或緣第四靜慮或緣欲界。然有身見、前八遍處,非相應、非俱有,不應為難。
而一有情名計我者,亦名得定者。以有身見,故名計我者。以遍處故,名得定者。有身見執第四靜慮地等為我。前八遍處緣欲界色,非俱時故,善通此經。此有身見與八遍處所依身同,所緣境異。
1.15.6.如契經說:有地等定、有地等遍處。
1)問:此地等定與地等遍處有何差別?
1.1)答:地等定在欲界、四靜慮。地等遍處唯在第四靜慮。
1.2)復次,加行時名地等定。成滿時名地等遍處。
1.3)復次,因時名地等定。果時名地等遍處。
1.4)復次,若作少分解時名地等定。若作周遍解時名地等遍處。是謂差別。
2)問:解脫、勝處、遍處有何差別?
答:名即差別。謂此名解脫。此名勝處。此名遍處。
2.1)復次,下品善根名解脫。中品善根名勝處。上品善根名遍處。
2.2)復次,小善根名解脫。大善根名勝處。無量善根名遍處。
2.3)復次,唯因名解脫。唯果名遍處。通因果名勝處。
2.4)復次,能有棄背名解脫。能勝伏境名勝處。能廣所緣名遍處。
2.5)復次,唯作勝解名解脫。能伏煩惱名勝處。於所緣境無二無量名遍處。
2.6)復次,若得解脫未必已得勝處、遍處。
若得勝處必已得解脫,未必已得遍處。
若得遍處必已得解脫及勝處。所以者何?從解脫入勝處。從勝處入遍處。故是謂解脫、勝處、遍處差別。
3)此中,八智、三三摩地。三重三摩地。如後智蘊當廣分別。
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如此蘊初已廣分別。
2. [發智論]隨增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於九十八隨眠中,一一有幾隨眠隨增耶?
1)答:眼根,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耳、鼻、舌、身根亦爾。
3)女根,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4)男、苦根亦爾。
5)命根,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6)信等五根亦爾。
7)意根,一切隨眠隨增。
8)捨根亦爾。
9)樂根,色界一切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10)喜根,色界一切欲界。除無漏緣疑。及彼相應無明。餘一切隨眠隨增。
11)憂根,欲界一切隨眠隨增。
12)三無漏根,無隨眠隨增。
13)眼、耳、鼻、舌、身,色、聲、觸,眼、耳、身識界。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14)眼、耳、鼻、舌、身、色、聲、觸處。色蘊、色取蘊、前五界。有色、有見、有對法亦爾。
15)香、味、鼻、舌識界。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16)香、味處亦爾。
17)意、法、意識界。一切隨眠隨增。
18)意、法處、後四蘊、後四取蘊、識界。無色、無見、無對、有漏、有為法、過去、未來、現在、非學非無學法亦爾。
19)無漏、無為法。無隨眠隨增。
20)學、無學,無斷法亦爾。
21)善及修所斷法。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2)不善及欲界繫法。欲界一切隨眠隨增。
23)無記法,色無色界一切。欲界二部。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24)色界繫法,色界一切隨眠隨增。
25)無色界繫法。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
26)見所斷法,見所斷一切隨眠隨增。
27)苦、集諦,一切隨眠隨增。
28)滅、道諦,無隨眠隨增。
29)法、類、苦、集、滅、道智、三三摩地亦爾。
30)四靜慮,色界一切隨眠隨增。
31)四無量,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32)前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他心智亦爾。
33)四無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
34)後五解脫、後二遍處,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35)世俗智,除無漏緣見,餘一切隨眠隨增。
36)三重三摩地,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37)有身見結,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38)有身見、順下分結、有身見、邊執見亦爾。
39)戒禁取結,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
40)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
41)戒禁取及戒禁取身繫、順下分結戒禁取亦爾。
42)疑結,見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漏緣無明隨眠隨增。
43)疑順下分結、疑隨眠、疑結亦爾。
44)貪、瞋不善根,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
45)前二身繫、前二蓋、瞋結、前二順下分結、前二隨眠、恚結亦爾。
46)癡不善根,欲界除無漏緣無明,餘一切隨眠隨增。
47)欲漏,欲界一切隨眠隨增。
48)欲瀑流、軛、取、惛沈睡眠、掉舉蓋亦爾。
49)有漏,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
50)有瀑流軛、我語取亦爾。
51)無明漏,除無漏緣無明,餘一切隨眠隨增。
52)無明瀑流、軛、無明隨眠、無明結亦爾。
53)見瀑流軛,見所斷有漏緣。及見相應無漏緣無明隨眠隨增。
54)見取、邪見、見隨眠、見結亦爾。
55)此實執身繫,見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
56)見取、取結亦爾。
57)惡作蓋,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58)嫉、慳結、鼻、舌觸所生愛身、嫉、慳結亦爾。
59)疑蓋,欲界見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漏緣無明隨眠隨增。
60)貪、慢結,三界有漏緣隨眠隨增。
61)意觸所生愛身慢隨眠、愛、慢結亦爾。
62)色貪,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63)無色貪,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64)後三順上分結,色、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65)眼、耳、身觸所生愛身,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66)有貪隨眠,色、無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
67)欲界見苦所斷隨眠。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68)欲界見集所斷隨眠。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69)欲界見滅所斷隨眠。欲界見滅所斷,除無漏緣不共無明。餘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70)欲界見道所斷隨眠。欲界見道所斷。除無漏緣不共無明。餘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71)欲界修所斷隨眠,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72)色無色界五部隨眠。廣說亦爾。差別者應說自界。
[*引文]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於九十八隨眠中,一一有幾隨眠隨增耶?
2.1.問:何故作此論?
1)答:為依前章,顯門義故。謂依前說四十二章,顯隨眠等十種門義。
2)復次,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2.1)謂或有執:無學身中,眼根等法亦是無漏。
為遮彼執,顯眼根等唯是有漏,是諸隨眠所隨增故。
2.2)或復有執:煩惱顛倒無實所緣。
為遮彼執,顯諸煩惱有實所緣。
2.3)或復有執:無有所緣相應縛義。若於所緣有縛義者,緣無漏法應有縛義。若於相應有縛義者,彼得斷已亦應有縛。
為遮彼執,顯有所緣相應縛義。所緣縛者,唯於有漏隨眠緣彼必隨增故。雖緣無漏而不隨增故無縛義。相應縛者,要彼相應煩惱未斷。煩惱斷已,雖有相應而無縛義。
3)復次,為遮有縛而於自身起增上慢謂已解脫。
謂彼暫時伏諸煩惱。而稱自身已得解脫。欲令彼知於自眼等猶有貪等隨眠隨增。
4)復次,為廣分別契經義故。
謂契經中說眼根等有諸貪等隨眠隨增。雖有此言不廣分別。今欲分別故作斯論。
2.2.五部法
應知此中有五部法,即為五部隨眠隨增。
五部法者,謂見苦所斷法乃至修所斷法。五部隨眠應知亦爾。
1)此中見苦所斷法,為見苦所斷一切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2)見集所斷法,為見集所斷一切隨眠。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3)見滅所斷法,為見滅所斷一切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4)見道所斷法,為見道所斷一切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5)修所斷法,為修所斷一切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2.3.十種法
復次,有十種法,復為九種隨眠隨增。
十種法者,謂見苦、集、滅、道所斷,各有二種法。一相應。二不相應。修所斷,亦有二種法。一染污。二不染污。九種隨眠者,謂見苦、集所斷隨眠,各有二種。一遍行。二不遍行。見滅、道所斷隨眠,各有二種。一有漏緣。二無漏緣。及修所斷隨眠。總為九種。
1)此中見苦所斷相應法,為見苦所斷一切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自部者。隨其所應有所緣、相應縛。
他部者。唯有所緣縛。
2)見苦所斷不相應法,為見苦所斷一切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皆唯有所緣縛。
3)見集所斷相應法,為見集所斷一切隨眠。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自部者。隨其所應有所緣、相應縛。
他部者。唯有所緣縛。
4)見集所斷不相應法,為見集所斷一切隨眠。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皆唯有所緣縛。
5)見滅所斷相應法,為見滅所斷一切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自部,有漏緣者。隨其所應有所緣、相應縛。無漏緣者,唯有相應縛。
他部者。唯有所緣縛。
6)見滅所斷不相應法,為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皆唯有所緣縛。
7)見道所斷相應法,為見道所斷一切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自部,有漏緣者。隨其所應有所緣、相應縛。無漏緣者。唯有相應縛。
他部者。唯有所緣縛。
8)見道所斷不相應法,為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皆唯有所緣縛。
9)修所斷染污法,為修所斷一切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自部者,隨其所應有所緣、相應縛。
他部者,唯有所緣縛。
10)修所斷不染污法,為修所斷一切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
皆唯有所緣縛。
11)應知此中,
見苦所斷遍行隨眠。
於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法。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
於餘自地、自部、他部諸有漏法。但為所緣縛。
12)見苦所斷不遍行隨眠。
於見苦所斷不遍行隨眠相應法。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
於餘自地、自部、他部諸有漏法。但為所緣縛。
13)見集所斷遍行隨眠。
於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法。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
於餘自地、自部、他部諸有漏法。但為所緣縛。
14)見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於見集所斷不遍行隨眠相應法。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
於餘自地、自部諸有漏法。但為所緣縛。
15)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
於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法。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
於餘自地、自部諸有漏法。但為所緣縛。
16)見滅所斷無漏緣隨眠。
於見滅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法。隨其所應但為相應縛。
17)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於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法。隨其所應有所緣相應縛。
於餘自地、自部諸有漏法。但為所緣縛。
18)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
於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法。但為相應縛。
19)修所斷隨眠。
於修所斷隨眠相應法。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
於餘自地、自部諸有漏法。但為所緣縛。
2.4.四十一種法
復次,有四十一種法。復為三十六種隨眠隨增。
1)四十一種法者。
謂見苦所斷有十一法。即十隨眠、相應法、并不相應法為十一。
見集所斷有八法。即七隨眠相應法、并不相應法為八。見滅所斷亦爾。
見道所斷有九法。即八隨眠相應法。并不相應法為九。
修所斷有五法。即四隨眠相應法、并不相應法為五。
2)三十六種隨眠者。
謂見苦所斷有十。見集、滅所斷各七。見道所斷有八。修所斷有四。唯依部說,不依界故。
3)此中有身見相應法,
3.1)為有身見及彼相應無明隨眠之所隨增。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此即總說。
3.2)若別說者,若於彼為所緣縛。即於彼非相應縛。若於彼為相應縛,即於彼非所緣縛。餘應准此。
3.3)此復為餘見苦所斷一切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但為所緣縛。
3.4)如有身見相應法。邊執見及見苦所斷邪見。乃至慢相應法隨應亦爾。
4)見苦所斷不共無明相應法。
為見苦所斷不共無明隨眠之所隨增。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
此復為餘見苦所斷一切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但為所緣縛。
5)見苦所斷不相應法。
為見苦所斷一切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但為所緣縛。
6)如見苦所斷十一法。見集所斷八法,隨應亦爾。
7)見滅所斷邪見相應法。
為見滅所斷邪見。及彼相應無明隨眠之所隨增。但為相應縛。
此復為餘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但為所緣縛。
8)如見滅所斷邪見相應法。見滅所斷疑相應法隨應亦爾。
9)見滅所斷見取相應法。
為見滅所斷見取。及彼相應無明隨眠之所隨增。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
此復為餘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但為所緣縛。
10)如見滅所斷見取相應法。見滅所斷貪、瞋、慢相應法隨應亦爾。
11)見滅所斷不共無明相應法。
為見滅所斷不共無明隨眠之所隨增。但為相應縛。
此復為餘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但為所緣縛。
12)見滅所斷不相應法。
為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但為所緣縛。
13)如見滅所斷八法。見道所斷九法。隨應亦爾。
14)修所斷貪相應法。
為修所斷貪及彼相應無明隨眠之所隨增。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
此復為餘修所斷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但為所緣縛。
15)如修所斷貪相應法。修所斷瞋、慢相應法。隨應亦爾。
16)修所斷不共無明相應法。
為修所斷不共無明隨眠之所隨增。隨其所應為所緣、相應縛。
此復為餘修所斷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但為所緣縛。
17)修所斷不相應法。
為修所斷一切隨眠。及遍行隨眠之所隨增。但為所緣縛。
18)若說攝法,應依十八界。若說諸識,應依十二處。若說諸智,應依四聖諦。若說諸隨眠,應依五部。今說隨眠故。依五部分別隨眠隨增差別。
2.5.解釋二十二根
[發智論]答:眼根,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耳、鼻、舌、身根亦爾。女根,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男、苦根亦爾。命根,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信等五根亦爾。意根,一切隨眠隨增。捨根亦爾。樂根,色界一切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喜根,色界一切欲界。除無漏緣疑。及彼相應無明。餘一切隨眠隨增。憂根,欲界一切隨眠隨增。三無漏根,無隨眠隨增。
1[*引文]眼根,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眼根,通欲、色界,唯修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然此眼根,通在五地。謂欲界、四靜慮。此五各為自地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引文]耳、鼻、舌、身根亦爾者。
亦通欲、色界五地。唯修所斷,如眼根故。
3[*引文]女根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女根唯欲界,修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4[*引文]男、苦根亦爾者。
亦唯欲界,修所斷如女根故。
5[*引文]命根,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命根,通三界,唯修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然此命根通在九地。謂欲界、四靜慮、四無色。此九各為自地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6[*引文]信等五根亦爾者。
信等五根通有漏、無漏。有漏者亦通三界、九地。唯修所斷如命根故。無漏者非隨眠隨增。
7[*引文]意根一切隨眠隨增者。
意根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三界五部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然此意根在九地。謂欲界、四靜慮、四無色。此九各為自地一切隨眠隨增。無漏者非隨眠隨增。
8[*引文]捨根亦爾者。
亦通有漏無漏。有漏者亦通三界、九地、五部如意根故。
9[*引文]樂根,色界一切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樂根通欲、色界,唯三地有。謂欲界、初及第三靜慮。
1)欲界者在五識。初靜慮者在三識。此二俱唯修所斷故。一一各為自地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第三靜慮者,在意識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五部及通一切隨眠相應故。自地一切隨眠隨增。無漏者非隨眠隨增。
10[*引文]喜根,色界一切欲界。除無漏緣疑及彼相應無明。餘一切隨眠隨增者。
喜根,通欲、色界,唯三地有。謂欲界、初、二靜慮。
1)欲界者通五部。不與瞋、疑隨眠相應。由喜根歡行相轉。瞋、疑慼行相轉。歡慼相違不相應故。
2)欲界喜根,除見滅、道所斷疑及彼相應無明。為餘一切欲界隨眠隨增。見滅、道所斷疑及彼相應無明。於喜根非所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縳,不相應故。
3)餘疑及瞋雖不相應,而於喜根有緣縛義。故說喜根欲界,除無漏緣疑。及彼相應無明。餘一切隨眠隨增。
4)初、二靜慮喜根,俱通有漏、無漏。有漏者,俱通五部及通一切隨眠相應。定地疑亦與喜樂相應故。各自地一切隨眠隨增故。說喜根色界一切隨眠隨增。無漏者非隨眠隨增。
11[*引文]憂根,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
憂根,唯欲界,通五部。及一分隨眠相應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12[*引文]三無漏根,無隨眠隨增者。
一切無漏法,非諸隨眠隨增事故。所以者何?
1)若法是有身見事。是顛倒事。是隨眠事。是貪瞋癡所安足處。有垢、有穢、有濁者。為諸隨眠之所隨增。無漏法不爾。故非隨眠之所隨增。
2)復次,若處有愛是處即為隨眠隨增。如濕膩處塵穢易著。無漏法不爾。故非隨眠之所隨增。
3)復次,若法有身見執為我我所。是處即為隨眠隨增。無漏法不爾。
4)復次,若法是隨眠所緣事。及隨增事者。即為隨眠之所隨增。無漏法雖是隨眠所緣事,而非隨增事故。非隨眠之所隨增。
5)復次,若法是隨眠所緣處。亦是隨增處者。即為隨眠之所隨增。無漏法雖是隨眠所緣處。而非隨增處故非隨眠之所隨增。
6)脇尊者曰:無漏滑淨非諸隨眠能安其足。是故不為隨眠隨增。如吠琉璃極滑淨者。蚊虻蠅等不能安足。
7)大德說曰:無漏焰熱非諸隨眠能安其足。是故不為隨眠隨增。如焰熱地不可安足。
8)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無漏威猛隨眠緣彼而不隨增。如栴茶羅子觀威猛王面心極戰怯。
9)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緣有漏法起隨眠時,隨眠漸增。如人觀月眼根增長。故有漏法隨眠隨增。
緣無漏法起隨眠時,隨眠漸減。如人觀日眼根損減。故無漏法不為隨眠之所隨增。
2.6.解釋:十八界...三法
[發智論]眼、耳、鼻、舌、身,色、聲、觸,眼、耳、身識界。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眼、耳、鼻、舌、身、色、聲、觸處。色蘊、色取蘊、前五界。有色、有見、有對法亦爾。香、味、鼻、舌識界。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香、味處亦爾。意、法、意識界。一切隨眠隨增。意、法處、後四蘊、後四取蘊、識界。無色、無見、無對、有漏、有為法、過去、未來、現在、非學非無學法亦爾。無漏、無為法。無隨眠隨增。學、無學,無斷法亦爾。善及修所斷法。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不善及欲界繫法。欲界一切隨眠隨增。無記法,色無色界一切。欲界二部。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色界繫法,色界一切隨眠隨增。無色界繫法。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見所斷法,見所斷一切隨眠隨增。
1[*引文]眼、耳、鼻、舌、身,色、聲、觸,眼、耳、身識界。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此十一界,通欲、色界。唯修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此依界說。
然地有異。謂眼等八通在五地故。為五地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眼、耳、身識唯在二地。謂欲界、初靜慮故。唯二地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引文]眼、耳、鼻、舌、身,色、聲、觸處、色蘊、色取蘊。前五界、有色、有見、有對法亦爾者。
如是諸法,亦通欲、色界五地。唯修所斷,如眼界等故。
3[*引文]香、味、鼻、舌識界,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如是四界,唯欲界、修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4[*引文]香、味處亦爾者。
亦唯欲界修所斷,如香界等故。
5[*引文]意、法、意識界一切隨眠隨增者。
如是三界皆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三界、九地、五部。及通一切隨眠相應故。為一切隨眠隨增。
無漏者,非隨眠隨增。
6[*引文]意、法處、後四蘊、後四取蘊、識界。無色、無見、無對。有漏、有為法、過去、未來、現在。非學非無學法亦爾者。
此諸法中,有唯有漏,有通有漏無漏。
諸有漏者,皆通三界、九地、五部。及通一切隨眠相應故。為一切隨眠隨增。無漏者非隨眠隨增。7[*引文]無漏無為法,無隨眠隨增。學、無學、無斷法亦爾者。
皆無漏故義如前說。
8[*引文]善及修所斷法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此中善法通有漏、無漏。修所斷法唯有漏。諸有漏者皆通三界九地。唯修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無漏者非隨眠隨增。
9[*引文]不善及欲界繫法。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
如是二法,唯欲界通五部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10[*引文]無記法,色無色界一切欲界二部。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者。
無記法。謂色、無色界諸染污法。及無覆無記法。欲界,有身見、邊執見品諸染污法。及無覆無記法。并虛空、非擇滅。
若色、無色界無記法。通二界八地五部故。為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
若欲界無記法染污者。唯見苦所斷故。為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不染污者唯修所斷故。為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虛空、非擇滅,非隨眠隨增。
11[*引文]色界繫法,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
此唯色界通四地五部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12[*引文]無色界繫法,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
此唯無色界,通四地、五部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13[*引文]見所斷法,見所斷一切隨眠隨增者。
此通三界九地及前四部故。有爾所隨眠隨增。修所斷隨眠。不能緣見所斷法故。非修所斷隨眠隨增。
2.7.解釋:四諦...八智
[發智論]苦、集諦,一切隨眠隨增。滅、道諦,無隨眠隨增。法、類、苦、集、滅、道智、三三摩地亦爾。四靜慮,色界一切隨眠隨增。四無量,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前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他心智亦爾。四無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後五解脫、後二遍處,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世俗智,除無漏緣見,餘一切隨眠隨增。
1[*引文]苦、集諦一切隨眠隨增者。
苦、集二諦,總攝三界、九地、五部諸有漏法故。為一切隨眠隨增。
2[*引文]滅、道諦無隨眠隨增。法、類、苦、集、滅、道智、三三摩地亦爾者。
皆無漏故,一切不為隨眠隨增。三三摩地唯無漏者,此中唯說三解脫門所攝定故。
3[*引文]四靜慮,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
此四靜慮通有漏無漏。有漏者唯色界,通五部,通染污不染污。若定若生皆是此四靜慮所攝。是故總為色界一切隨眠隨增。無漏者非隨眠隨增。
4[*引文]四無量,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此中唯說成滿無量,唯在色界。然喜無量,唯在初、二靜慮。餘三無量通在四靜慮,皆唯修所斷。是故總說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5[*引文]前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他心智亦爾者。
此中亦說成滿解脫、勝處、遍處故。唯色界修所斷攝。依地差別,如前應知。他心智通有漏無漏。有漏者唯在色界,通四靜慮,唯修所斷故。此及前三種有漏如無量說。
6[*引文]四無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
四無色中,前三通有漏無漏。第四唯有漏。諸有漏者,唯無色界,通五部,通染污不染污。若定若生皆是此四無色所攝。是故總為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無漏者非隨眠隨增。
7[*引文]後五解脫、後二遍處,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此中有漏者,隨地差別。皆唯無色界,唯修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無漏者非隨眠隨增。
8[*引文]世俗智,除無漏緣見。餘一切隨眠隨增者。
此世俗智,通三界、九地、五部、染污、不染污一切有漏慧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除無漏緣見者。謂除見滅道所斷邪見。彼於世俗智非所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邪見即是世俗智故。
1)然諸隨眠,於世俗智所緣、相應二縛。差別應作四句。
1.1)或有隨眠於世俗智。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有漏緣見。
1.2)或有隨眠於世俗智。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除無漏緣見。諸餘無漏緣隨眠。
1.3)或有隨眠於世俗智。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除有漏緣見。諸餘有漏緣隨眠。此即總說。
若別說者,若於彼為所緣縛,即於彼非相應縛。若於彼為相應縛,即於彼非所緣縛。
1.4)或有隨眠於世俗智。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謂無漏緣見。
2)於此義中,霧尊者說四句有異。
2.1)或有隨眠於世俗智。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自地緣世俗智見隨眠未斷。
2.2)或有隨眠於世俗智。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除自地、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見隨眠。諸餘自地、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隨眠未斷。
2.3)或有隨眠於世俗智。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除自地緣世俗智見隨眠。諸餘自地緣世俗智隨眠未斷。此即總說。若別說者。若於彼為所緣縛,即於彼非相應縛。若於彼為相應縛。即於彼非所緣縛。
2.4)或有隨眠於世俗智。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謂一切他地隨眠。及自地隨眠已斷。設未斷者,而是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見隨眠。
2.8.解釋:三三摩地...四身繫
[發智論]三重三摩地,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有身見結,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有身見、順下分結、有身見、邊執見亦爾。戒禁取結,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戒禁取及戒禁取身繫、順下分結、戒禁取亦爾。疑結,見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漏緣無明隨眠隨增。疑順下分結、疑隨眠、疑結亦爾。貪、瞋不善根,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前二身繫、前二蓋、瞋結、前二順下分結、前二隨眠、恚結亦爾。癡不善根,欲界除無漏緣無明,餘一切隨眠隨增。欲漏,欲界一切隨眠隨增。欲瀑流、軛、取、惛沈睡眠、掉舉蓋亦爾。有漏,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有瀑流軛、我語取亦爾。無明漏,除無漏緣無明,餘一切隨眠隨增。無明瀑流、軛、無明隨眠、無明結亦爾。見瀑流軛,見所斷有漏緣。及見相應無漏緣無明隨眠隨增。見取、邪見、見隨眠、見結亦爾。此實執身繫,見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見取、取結亦爾。
1[*引文]三重三摩地,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重三摩地通三界九地。唯修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2[*引文]有身見結,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者。
謂三結中,有身見結,通三界九地,唯見苦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3[*引文]有身見、順下分結、有身見、邊執見亦爾者。
謂五順下分結中,有身見及五見中有身見、邊執見。亦通三界九地唯見苦所斷。如三結中有身見故。
4[*引文]戒禁取結,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者。
謂三結中,戒禁取結。通三界九地,唯見苦道所斷。唯有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於戒禁取非所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不相應故。
5[*引文]戒禁取及戒禁取身繫、順下分結、戒禁取亦爾者。
謂四取中戒禁取。四身繫中戒禁取。五順下分結中戒禁取。五見中戒禁取。
亦通三界九地,唯見苦道所斷。唯有漏緣,如三結中戒禁取故。
6[*引文]疑結,見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漏緣無明隨眠隨增者。
謂三結中,疑結通三界九地、前四部,通有漏無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見所斷有漏緣者。謂見苦集所斷一切及見滅道所斷有漏緣隨眠。見滅道所斷無漏緣隨眠。於疑結。非所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或異聚故。或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7[*引文]疑順下分結、疑隨眠、疑結亦爾者。
謂五順下分結中疑結。七隨眠中疑隨眠。九結中疑結。亦通三界九地、前四部、有漏無漏緣。如三結中疑結故。
8[*引文]貪、瞋不善根,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者。
謂三不善根中貪、瞋,唯欲界通五部。唯有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無漏緣隨眠,於貪、瞋。非所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異聚故。餘准應知。
9[*引文]前二身繫、前二蓋、瞋結、前二順下分結、前二隨眠、恚結亦爾者。
謂四身繫中貪、瞋。五蓋中貪、瞋。五結中瞋結。五順下分結中貪、瞋。七隨眠中欲貪、瞋恚。九結中恚結。亦唯欲界、通五部、唯有漏緣。如貪、瞋不善根故。
10[*引文]癡不善根,欲界,除無漏緣無明。餘一切隨眠隨增者。
謂三不善根中癡,唯欲界、通五部、有漏無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除無漏緣無明者。見滅道所斷無漏緣相應不共無明,於癡不善根,非所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11[*引文]欲漏,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
謂三漏中欲漏,唯欲界、通五部、有漏無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12[*引文]欲暴流、軛、取、惛沈睡眠、掉舉蓋亦爾者。
謂四暴流中欲暴流。四軛中欲軛。四取中欲取。五蓋中惛沈睡眠掉舉蓋。亦唯欲界、通五部、有漏無漏緣,如欲漏故。
13[*引文]有漏,色無色界一切隨眠隨增者。
謂三漏中有漏,通色無色界八地、五部、有漏無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14[*引文]有暴流、軛、我語取亦爾者。
謂四暴流中有暴流。四軛中有軛。四取中我語取。亦通色無色界八地、五部。有漏無漏緣如有漏故。
15[*引文]無明漏,除無漏緣無明。餘一切隨眠隨增者。
謂三漏中無明漏,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無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除無漏緣無明者。彼於無明漏,非所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
16[*引文]無明暴流、軛、無明隨眠、無明結亦爾者。
謂四暴流中無明暴流。四軛中無明軛。七隨眠中無明隨眠。九結中無明結。亦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無漏緣,如無明漏故。
17[*引文]見暴流、軛,見所斷有漏緣。及見相應無漏緣。無明隨眠隨增者。
謂四暴流中見暴流。四軛中見軛。通三界、九地、前四部。有漏無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除無漏緣邪見、疑。及彼疑相應無明。并無漏緣不共無明。以彼於見暴流、軛,非所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或他聚故。
18[*引文]見取、邪見、見隨眠、見結亦爾者。
謂四取中見取。五見中邪見。七隨眠中見隨眠。九結中見結。亦通三界、九地、前四部、有漏無漏緣。如見暴流、軛故。
19[*引文]此實執身繫,見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者。
謂四身繫中此實執身繫。通三界、九地、前四部。唯有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20[*引文]見取、取結亦爾者。
謂五見中見取。九結中取結。亦通三界、九地、前四部。唯有漏緣。如此實執身繫故。
2.9.解釋:五蓋...九結
[發智論]惡作蓋,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嫉、慳結、鼻、舌觸所生愛身、嫉、慳結亦爾。疑蓋,欲界見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漏緣無明隨眠隨增。貪、慢結,三界有漏緣隨眠隨增。意觸所生愛身慢隨眠、愛、慢結亦爾。色貪,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無色貪,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後三順上分結,色、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眼、耳、身觸所生愛身,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有貪隨眠,色、無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
1[*引文]惡作蓋,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謂五蓋中惡作蓋,唯欲界、修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2[*引文]嫉、慳結、鼻、舌、觸所生愛身、嫉、慳結亦爾者。
謂五結中嫉、慳結。六愛身中鼻、舌、觸所生愛身。九結中嫉、慳結。亦唯欲界、修所斷,如惡作蓋故。
3[*引文]疑蓋,欲界、見所斷、有漏緣。及疑相應無漏緣無明隨眠隨增者。
謂五蓋中疑蓋,唯欲界、通前四部。有漏無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除欲界無漏緣疑、邪見。及彼邪見相應無明。并無漏緣不共無明。以彼於疑蓋。非所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自性與自性不相應故。或他聚故。
4[*引文]貪、慢結,三界有漏緣隨眠隨增者。
謂五結中貪、慢結,通三界、九地、五部。唯有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5[*引文]意觸所生愛身、慢隨眠、愛、慢結亦爾者。
謂六愛身中意觸所生愛身。七隨眠中慢隨眠。九結中愛、慢結。亦通三界、九地、五部。唯有漏緣。如五結中,貪慢結故。
6[*引文]色貪,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謂五順上分結中色貪,唯色界四地、修所斷。不還者身中現行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異生位中色界遍行已於彼貪有所緣縛故。
7[*引文]無色貪,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謂五順上分結中無色貪,唯無色界四地、修所斷。不還者身中現行故。有爾所隨眠隨增。餘如前說。
8[*引文]後三順上分結,色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謂五順上分結中掉舉、慢、無明,通色無色界八地唯修所斷。不還者身中現行故。有爾所隨眠隨增。餘如前說。
9[*引文]眼、耳、身觸所生愛身,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者。
謂六愛身中,眼、耳、身觸所生愛身,通欲界、初靜慮,唯修所斷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10[*引文]有貪隨眠,色、無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者。
謂七隨眠中有貪隨眠,通色、無色界八地、五部。唯有漏緣故。有爾所隨眠隨增。
2.9.九十八隨眠
[發智論]欲界見苦所斷隨眠。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欲界見集所斷隨眠。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欲界見滅所斷隨眠。欲界見滅所斷,除無漏緣不共無明。餘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欲界見道所斷隨眠。欲界見道所斷。除無漏緣不共無明。餘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欲界修所斷隨眠,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色無色界五部隨眠。廣說亦爾。差別者應說自界。
1[*引文]欲界見苦所斷隨眠。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者。
謂九十八隨眠中欲界見苦所斷十隨眠。一一皆為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2[*引文]欲界見集所斷隨眠。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者。
謂九十八隨眠中欲界見集所斷七隨眠。一一皆為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3[*引文]欲界見滅所斷隨眠。欲界見滅所斷,除無漏緣不共無明。餘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者。
謂九十八隨眠中欲界見滅所斷七隨眠。一一皆為爾所隨眠隨增。
4[*引文]欲界見道所斷隨眠。欲界見道所斷除無漏緣不共無明。餘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者。
謂九十八隨眠中欲界見道所斷八隨眠。一一皆為爾所隨眠隨增。
見滅道所斷中,俱說除無漏緣不共無明者。彼於隨眠。非所緣縛緣無漏故。非相應縛不與隨眠相應故。
5[*引文]欲界修所斷隨眠。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者。
謂九十八隨眠中。欲界修所斷四隨眠。一一皆為爾所隨眠隨增。
6[*引文]色、無色界五部隨眠廣說亦爾等者。
謂九十八隨眠中,色界五部三十一。無色界五部三十一。一一皆為自界、自部。及遍行隨眠隨增。廣如欲界說,以相同故。
1)此中隨眠於諸隨眠,為所緣縛及相應縛。寬狹不等應作四句。
1.1)或有隨眠。於諸隨眠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有漏緣不共無明。
1.2)或有隨眠。於諸隨眠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除無漏緣不共無明。諸餘無漏緣隨眠。
1.3)或有隨眠。於諸隨眠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除有漏緣不共無明。諸餘有漏緣隨眠。此即總說。若別說者。若於彼為所緣縛即於彼非相應縛。若於彼為相應縛即於彼非所緣縛。
1.4)或有隨眠。於諸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謂無漏緣不共無明。
2)於此義中。霧尊者說四句有異。
2.1)或有隨眠。於諸隨眠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自地不共無明緣彼未斷。
2.2)或有隨眠。於諸隨眠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除自地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不共無明諸餘自地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隨眠未斷。
2.3)或有隨眠。於諸隨眠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除自地緣彼不共無明。諸餘自地緣彼隨眠未斷。此即總說。若別說者。若於彼為所緣縛即於彼非相應縛。若於彼為相應縛。即於彼非所緣縛。
2.4)或有隨眠。於諸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謂諸隨眠已斷。設未斷者。若他地隨眠。若自地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不共無明。
2.10.有尋有伺
1)問:若諸隨眠有尋有伺。彼於有尋有伺法為所緣縛耶?
答:應作四句。
1.1)有諸隨眠。有尋有伺而於有尋有伺法非所緣縛。謂諸隨眠有尋有伺而已斷。設未斷而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有諸隨眠。
1.2)於有尋有伺法為所緣縛而非有尋有伺。謂諸隨眠無尋唯伺。是有漏緣緣彼未斷。
1.3)有諸隨眠。有尋有伺亦於有尋有伺法為所緣縛。謂諸隨眠有尋有伺。是自地有漏緣緣彼未斷。
1.4)有諸隨眠。非有尋有伺。亦於有尋有伺法非所緣縛。謂諸隨眠無尋唯伺而已斷。設未斷而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及諸隨眠無尋無伺。
2)問:若諸隨眠無尋唯伺。彼於無尋唯伺法為所緣縛耶?
答:應作四句。
2.1)有諸隨眠無尋唯伺。而於無尋唯伺法非所緣縛。謂諸隨眠無尋唯伺而已斷。設未斷而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
2.2)有諸隨眠於無尋唯伺法為所緣縛。而非無尋唯伺。謂諸隨眠有尋有伺。是自地有漏緣緣彼未斷。
2.3)有諸隨眠無尋唯伺。亦於無尋唯伺法為所緣縛。謂諸隨眠無尋唯伺。是有漏緣緣彼未斷。
2.4)有諸隨眠非無尋唯伺。亦於無尋唯伺法非所緣縛。謂諸隨眠有尋有伺而已斷。設未斷而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若諸隨眠有尋有伺而是他地。及諸隨眠無尋無伺。
3)問:若諸隨眠無尋無伺。彼於無尋無伺法為所緣縛耶?
答:應作四句。
3.1)有諸隨眠無尋無伺。而於無尋無伺法非所緣縛。謂諸隨眠無尋無伺而已斷。設未斷而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無漏緣。
3.2)有諸隨眠於無尋無伺法為所緣縛。而非無尋無伺。謂諸隨眠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是自地有漏緣緣彼未斷。
3.3)有諸隨眠無尋無伺。亦於無尋無伺法為所緣縛。謂諸隨眠無尋無伺。是自地有漏緣緣彼未斷。
3.4)有諸隨眠非無尋無伺。亦於無尋無伺法非所緣縛。謂諸隨眠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而已斷。設未斷而他界緣。或他地緣。或自界他界緣。或自地餘法緣。或無漏緣。
4)問:若諸隨眠有尋有伺。彼於有尋有伺法為相應縛耶?
答:若諸隨眠於有尋有伺法為相應縛,彼必有尋有伺。
或有隨眠有尋有伺。而於有尋有伺法非相應縛。謂諸隨眠有尋有伺而已斷。
5)問:若諸隨眠無尋唯伺。彼於無尋唯伺法為相應縛耶?
答:應作四句。
5.1)有諸隨眠無尋唯伺。而於無尋唯伺法非相應縛。謂諸隨眠無尋唯伺而已斷。
5.2)有諸隨眠於無尋唯伺法為相應縛。而非無尋唯伺。謂諸隨眠有尋有伺。於無尋唯伺法為相應縛。
5.3)有諸隨眠無尋唯伺。亦於無尋唯伺法為相應縛。謂諸隨眠無尋唯伺而未斷。
5.4)有諸隨眠非無尋唯伺。亦於無尋唯伺法非相應縛。謂諸隨眠有尋有伺而已斷。及諸隨眠無尋無伺。
6)問:若諸隨眠無尋無伺。彼於無尋無伺法為相應縛耶?
答:應作四句。
6.1)有諸隨眠無尋無伺。而於無尋無伺法非相應縛。謂諸隨眠無尋無伺而已斷。
6.2)有諸隨眠於無尋無伺法。為相應縛而非無尋無伺。謂諸隨眠無尋唯伺。於無尋無伺法為相應縛。
6.3)有諸隨眠無尋無伺。亦於無尋無伺法為相應縛。謂諸隨眠無尋無伺而未斷。
6.4)有諸隨眠非無尋無伺。亦於無尋無伺法非相應縛。謂諸隨眠無尋唯伺而已斷。及諸隨眠有尋有伺。
7)頗有法是有漏是心所。無尋唯伺未斷未遍知。而非無尋唯伺隨眠隨增耶?
答:有。謂欲界尋。
8)頗有法是有漏是心所。無尋唯伺未斷未遍知。而為有尋有伺隨眠隨增耶?
答:有。謂欲界、初靜慮尋。
9)頗有法是有漏是心所無尋無伺。而非無尋無伺隨眠隨增耶?
答:有。謂靜慮中間伺。
10)頗有聚。一時生。一時住。一時滅。一所依。一所緣。同行相。生時俱生。滅時俱滅。而隨眠於彼有是相應縛有非相應縛耶?
答:有。謂不共無明聚。無明於彼有是相應縛。謂於無明相應法有非相應縛。謂於無明自性。
3.[發智論]二緣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於九十八隨眠中,一一有幾隨眠隨增耶?
[*引文]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於九十八隨眠中,一一有幾隨眠隨增耶?
3.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義故。謂譬喻者作如是說:眼等六識身所緣境各別。彼說意識別有所緣。不緣眼等五識所緣。又說六識唯緣外境。不緣內根亦不緣識。
為遮彼意,顯前五識各別所緣,唯緣外境不緣根、識。意識所緣與五識境有同、有異,亦緣內根,亦緣諸識。
復次,為欲顯示諸法正理,令他了知。故作斯論。
3.2.所緣法---十六種
應知此中所緣諸法有十六種。謂三界各五部。及無漏法。能緣諸識,亦有如是十六種異。
問:此中何法幾識所緣?
1)答:欲界見苦所斷法,五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四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五法智品無漏識。
2)欲界見集所斷法,五識所緣亦爾。有差別者,
謂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3)欲界見滅所斷法,六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五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六法智品無漏識。
4)欲界見道所斷法,六識所緣亦爾。有差別者。謂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
5)欲界修所斷法,五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四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五法智品無漏識。
6)色界見苦所斷法,八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四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五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七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八類智品無漏識。
7)色界見集所斷法八識所緣亦爾。有差別者。
謂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8)色界見滅所斷法九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四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五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
七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八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九類智品無漏識。
9)色界見道所斷法九識所緣亦爾。有差別者。謂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
10)色界修所斷法八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四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五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七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八類智品無漏識。
11)無色界見苦所斷法十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四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五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修所斷善識。
七無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八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九無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十類智品無漏識。
12)無色界見集所斷法十識所緣亦爾。有差別者。
謂無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13)無色界見滅所斷法十一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四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五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修所斷善識。
七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八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九無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
十無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
十一類智品無漏識。
14)無色界見道所斷法十一識所緣亦爾。有差別者。謂無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
15)無色界修所斷法十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四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五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修所斷善識。
七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八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九無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十類智品無漏識。
16)無漏法十識所緣。
一欲界見滅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四色界見滅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五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修所斷善識。
七無色界見滅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八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九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十法類智品無漏識。
3.3.問:此十六識一一有幾隨眠隨增?
1)答:欲界見苦所斷識。
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2)欲界見集所斷識。
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3)欲界見滅所斷識。
欲界見滅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4)欲界見道所斷識。
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5)欲界修所斷識。
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6)色無色界各五部識亦爾。有差別者。謂各應說自界、無漏識。非隨眠隨增義如前說。
3.4.所緣法-三十二種
1)復次,此中所緣法有三十二種。
謂前十六法各有二種。
前四部二種者。一相應。二不相應。
修所斷二種者。一染污。二不染污。
無漏法二種者。一有為。二無為。有為無漏謂法類智品。無為無漏謂三無為。
2)能緣識亦有三十二種。
謂前十六識各有二種。
見苦集所斷二者。一遍行隨眠相應識。二不遍行隨眠相應識。
見滅所斷二者。一有為緣隨眠相應識。二無為緣隨眠相應識。
見道所斷二者。一有漏緣隨眠相應識。二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修所斷二者。一染污識。二不染污識。
無漏有二者。一法智品無漏識。二類智品無漏識。
此中一一法有爾所識所緣。一一識有爾所隨眠隨增。各隨所應准前應說。
3.5.所緣法-百二十種
1)復次,此中所緣法有百二十。
1.1)謂三界、五部染污法有九十八。即九十八隨眠品。
此中若彼自性。若彼相應。若彼等起。皆名彼品。
1.2)三界修所斷不染污法有十七。謂欲界七。色界六。無色界四。
+欲界七者。謂善有二。一生得善法。二加行善法。無記有五。一異熟生法。二威儀路法。三工巧處法。四通果無記法。五自性無記法。
+色界六者。謂善有二。如欲界說。無記有四。除工巧處。餘如欲界說。
+無色界四者。謂善有二。如欲界說。無記有二。一異熟生。二自性無記。
+無漏法有五。謂法智品類智品。及三無為。
2)能緣識有百一十四。
2.1)謂三界、五部染污識有九十八。即九十八隨眠相應識。
2.2)三界修所斷不染污識有十四。
+謂欲界有六。一生得善識。二加行善識。三異熟生識。四威儀路識。五工巧處識。六通果無記識。
+色界有五。除工巧處識。餘如欲界說。
+無色界有三。一生得善識。二加行善識。三異熟生識。
+無漏識有二。一法智品無漏識。二類智品無漏識。
此中一一法有爾所識所緣。一一識有爾所隨眠隨增。各隨所應准前應說。
3)問:生得善識能緣何法?
答:欲、色界者。能緣三界及無漏一切法。無色界者。能緣自上地有漏無漏一切法及虛空。
4)問:加行善識能緣何法?
答:欲、色界者。能緣三界及無漏一切法。無色界者。能緣自上地有漏無漏一切法及虛空。并次下地有漏法。
5)問:異熟生無記識能緣何法?
答:欲界不善果者。唯緣欲界修所斷法。善果者。唯緣欲界五部法。
色界者。緣自下地一切有漏法。有說唯緣自地五部法。
無色界者。唯緣自地五部法。
6)問:威儀路識能緣何法?答:欲界者。唯緣欲界五部法。色界者。唯緣欲色界五部法。
7)問:工巧處識能緣何法?答:唯緣欲界五部法。
8)問:通果無記識能緣何法?答:欲界者。唯緣欲界修所斷法。色界者。唯緣欲色界修所斷法。
9)問:虛空非擇滅何識所緣?答:三界修所斷善識所緣。
3.6.解釋:二十二根
3.6.1.眼等五根
[發智論]答:眼根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三界四部。耳、鼻、舌、身根亦爾。
1[*引文]眼根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三界四部者。
1)眼根,通欲、色界五地,唯修所斷。十六識內八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五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六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七無色界修所斷善識。即空無邊處近分善心。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八無漏識。謂苦集法類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眼根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眼根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苦集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五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六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七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苦集類智品相應識故。此識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八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九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無色界修所斷善識故。此識無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十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無色界修所斷善識故。此識無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十一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苦集類智品相應識故。此識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十二無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
無色界修所斷善識等故。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眼根緣緣識。緣緣眼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眼根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2[*引文]耳、鼻、舌、身根亦爾者。
謂耳等根亦通欲色界五地。唯修所斷,如眼根故。
3.6.2.女、男根、苦根、命根、意根、捨根
[發智論]女根,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男、苦根亦爾。命根,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意根,一切隨眠隨增。捨根亦爾。
1[*引文]女根緣識,欲界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1)女根,唯欲界修所斷,十六識內五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此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五無漏識。謂苦集法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女根緣識,欲界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女根緣緣識,十六識內九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女根緣緣識。緣緣女根。
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女根緣緣識。緣緣女根。
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是女根緣緣識。緣緣女根。
苦集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女根緣緣識。緣緣女根。
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五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女根緣緣識。緣緣女根。
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故。此識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六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女根緣緣識。緣緣女根。
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故。此識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七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女根緣緣識緣緣女根。
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等故。此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八無色界修所斷善識。是女根緣緣識。緣緣女根。
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故。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九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女根緣緣識。緣緣女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女根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引文]男、苦根亦爾者。
謂男、苦根,亦唯欲界修所斷。如女根故。
3[*引文]命根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三界、四部者。
1)命根,通三界、九地、唯修所斷。十六識內十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如欲界三部識。色無色界各三部識亦爾。合為九識。
十無漏識。謂苦集法類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故。說命根緣識,三界、三部隨眠隨增。
2)命根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命根緣緣識。緣緣命根。
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命根緣緣識。緣緣命根。
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是命根緣緣識。緣緣命根。
苦集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命根緣緣識。緣緣命根。
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如欲界四部識。色無色界各四部識亦爾。有差別者。謂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緣緣命根。苦集類智品相應識。後准應知。合為十二識。
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命根緣緣識。緣緣命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命根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4[*引文]意根緣識,緣緣識,有為緣者。
1)意根,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無漏法類智品故。十六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五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如欲界五部有為緣識。色無色界各五部有為緣識亦爾。合為十五識。
十六無漏識。謂苦集道法類忍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意根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
2)意根緣緣識,亦十六識所緣。
此意根緣緣識隨眠隨增。亦如意根緣識說。
故說意根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
5[*引文]捨根亦爾者。
捨根,亦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無漏法類智品,如意根故。
3.6.3.樂根
[發智論]樂根緣識。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欲無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
[*引文]樂根緣識,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欲無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者。
1)樂根,通欲界、初及第三靜慮。欲界者。五識身相應。初靜慮者。三識身相應。此二唯有漏、修所斷。第三靜慮者。意識相應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五部。無漏者通法類智品故。
此樂根十六識內十二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五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六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七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此識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
八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九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十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十一無色界修所斷善識。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十二無漏識。謂苦集道法類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樂根緣識,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2)樂根緣識,十六識內十四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
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
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
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苦集道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
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五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
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無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六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
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無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七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
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相應識。及道類智品無漏識故。此識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八無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
無色界修所斷善識等故。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及色界五部有為緣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隨其所應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隨其所應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此五并前八合為十三識。
十四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樂根緣緣識。緣緣樂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樂根緣緣識。欲無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
3.6.4.喜根
[發智論]喜根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
[*引文]喜根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者。
1)喜根,通欲界及初二靜慮。唯意識相應。欲界者。唯有漏、通五部。初二靜慮者。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五部。無漏者通法類忍智品故。
此喜根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五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如欲界五部有為緣識。色界五部有為緣識亦爾。合為十識。
十一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十二無色界修所斷善識。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十三無漏識謂苦集道法類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喜根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2)喜根緣識,十六識內十五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
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
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
自部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
自部一切隨眠相應識。及苦集道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五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
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如欲界五部有為緣識。色界五部有為緣識亦爾。合為十識。
十一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
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無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十二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
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無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十三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苦集道類智品相應識故。此識無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十四無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
無色界修所斷善識等故。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十五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喜根緣緣識。緣緣喜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喜根緣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隨眠隨增。
3.6.5.憂根
[發智論]憂根緣識。欲界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
[*引文]憂根緣識。欲界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1)憂根,唯欲界、有漏、意識相應、通五部。十六識內七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遍行隨眠隨增。
五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六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此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七無漏識。謂苦集法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憂根緣識,欲界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憂根緣識,十六識內十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
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
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
自部有為緣隨眠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
自部有漏緣隨眠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遍行隨眠隨增。
五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
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六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
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故。此識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七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
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故。此識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八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
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等故。此識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九無色界修所斷善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
色界修所斷善。及無覆無記識故。此識無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十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憂根緣緣識。緣緣憂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憂根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3.6.6.信等五根、三無漏根
[發智論]信等五根緣識、緣緣識。三界四部。三無漏根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
[*引文]信等五根緣識、緣緣識三界四部者。
1)信等五根,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三界、九地、唯修所斷。無漏者通九地、法類智品。
故此信等五根。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如欲界四部識。色無色界各四部識亦爾。合為十二識。
十三無漏識。謂苦集道法類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信等五根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2)信等五根緣識,十六識內亦十三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信等五根緣緣識。緣緣信等五根。
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信等五根緣緣識。緣緣信等五根。
自部他部。隨其所應有漏識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信等五根緣緣識。緣緣信等五根。
自部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苦集道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信等五根緣緣識。緣緣信等五根。
欲界修所斷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如欲界四部識。色、無色界各四部識亦爾。合為十二識。
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信等五根緣緣識。緣緣信等五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信等五根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3.6.7.三無漏根
[發智論]三無漏根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
[*引文]三無漏根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者。
1)三無漏根,通苦、集、滅、道、法、類智品。十六識內七識所緣。
一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修所斷善識。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如欲界二部識。色無色界各二部識亦爾。合為六識。
七無漏識。謂道法類智品。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三無漏根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2)三無漏根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三無漏根緣緣識。緣緣三無漏根。
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苦所斷一切。及見集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是三無漏根緣緣識。緣緣三無漏根。
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等故。此識欲界見集所斷一切。及見苦所斷遍行隨眠隨增。
三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是三無漏根緣緣識。緣緣三無漏根。
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道法智品相應識故。此識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是三無漏根緣緣識。緣緣三無漏根。
欲界修所斷善識等故。此識欲界修所斷一切。及遍行隨眠隨增。
如欲界四部識。色無色界各四部識亦爾。合為十二識。
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是三無漏根緣緣識。緣緣三無漏根有漏無漏識故。此識非隨眠隨增。
故說三無漏根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3.6.8.眼界...法界
[發智論]眼、耳、鼻、舌、身,色、聲、觸界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三界四部。眼、耳、鼻、舌、身、色、聲、觸處、色取蘊、前五界、有見、有對法亦爾。香、味、鼻、舌識界緣識。欲界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香、味處亦爾。眼、耳、身識界緣識。欲色界三部。緣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意界、意識界緣識、緣緣識。有為緣、意處、後四蘊、有為法、過去、未來、現在法亦爾。法界緣識。三界一切。緣緣識。有為緣、法處、無色、無見、無對、善法亦爾。
1[*引文]眼、耳、鼻、舌、身、色、聲、觸界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三界、四部。眼、耳、鼻、舌、身、色、聲、觸處、色取蘊。前五界、有見、有對法亦爾者。
如是諸法皆通欲、色界、五地、唯修所斷故。如眼根等,應知其相。
2[*引文]香、味、鼻、舌識界緣識。欲界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香、味處亦爾者。
如是諸法皆唯欲界修所斷故。如女根等,應知其相。
3[*引文]眼、耳、身識界緣識,欲、色界、三部。緣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者。
1)如是諸法,通欲界及初靜慮。唯修所斷。十六識內七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如欲界三部識。色界三部識亦爾。合為六識。
七無漏識。謂苦集法類智品。
故眼、耳、身識界緣識,欲、色界三部隨眠隨增。
2)如是緣識,十六識內十一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如欲界四部識。色界四部識亦爾。合為八識。
九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十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十一苦集道法類智品無漏識。
故眼、耳、身識界緣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4[*引文]意界、意識界緣識、緣緣識,有為緣。意處、後四蘊、有為法、過去、未來、現在法亦爾者。
如是諸法皆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無漏法類智品。如意根等,應知其相。
5[*引文]法界緣識,三界一切。緣緣識,有為緣。法處、無色、無見、無對、善法亦爾者。
1)此諸法中除善,餘法皆通三界、九地、五部、有漏及無漏法類智品并三無為故。十六識所緣。
2)此諸緣識,亦十六識所緣。唯除無為緣識。
3)善法,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三界九地唯修所斷。無漏者。通法類智品并擇滅。故此善法亦十六識所緣。然見苦集所斷中,唯取遍行隨眠相應識。見滅道所斷中,唯取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4)此善法緣識亦十六識所緣。唯除無為緣識。
故此諸法緣識,三界一切隨眠隨增。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
3.6.9.色蘊...無為法
[發智論]色蘊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有色法亦爾。後四取蘊緣識,有漏。緣緣識,有為緣。識界、有漏法、見所斷法亦爾。無漏法緣識,三界三部及遍行。緣緣識,有為緣。無斷法亦爾。無為法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有為緣。
1[*引文]色蘊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有色法亦爾者。
1)色蘊及有色法,俱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欲、色界、五地、唯修所斷。無漏者通六地、法類智品。故十六識內十一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如欲界四部識。色界四部識亦爾。合為八識。
九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十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十一無漏識。謂苦集道法類智品。
故色蘊等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2)此色蘊等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謂三界各四部識。除見滅所斷識。然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中。唯取遍行隨眠相應識。合為十二識。
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色蘊等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2[*引文]後四取蘊緣識,有漏緣。緣緣識,有為緣。識界、有漏法、見所斷法亦爾者。
1)此諸法中,除見所斷,餘法皆通三界、九地、五部、唯有漏。
2)見所斷法,通三界、九地、前四部、唯有漏故。
3)皆十六識所緣。然除見滅道所斷無漏緣識。此諸緣識亦十六識所緣。然除見滅所斷無為緣識。
故此諸法緣識,有漏緣隨眠隨增。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
3[*引文]無漏法緣識,三界、三部及遍行。緣緣識,有為緣。無斷法亦爾者。
1)無漏及無斷法,謂滅道諦及虛空非擇滅。故十六識內十識所緣。
一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如欲界三部識。色無色界各三部識亦爾。合為九識。
十無漏識。謂滅道法類智品。
故此二法緣識,三界、三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2)此二法緣識十六識所緣。於中唯除無為緣識。
故此二法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
4[*引文]無為法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有為緣者。
1)三無為法,十六識內七識所緣。
一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修所斷善識。
如欲界二部識。色無色界各二部識亦爾。合為六識。
七無漏識。謂滅法類智品。
故無為法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2)無為法緣識十六識所緣。於中唯除無為緣識。
故無為法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
3.6.10.不善法...修所斷法
[發智論]不善法緣識,欲界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欲界繫法亦爾。無記法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有漏緣。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無色界有為緣。色界繫法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無色界繫法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有漏緣。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學無學法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非學非無學法緣識,三界、四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緣緣識,有為緣。修所斷法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三界、四部。
1[*引文]不善法緣識,欲界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欲界繫法亦爾者。
不善等法,唯欲界、通五部故。如前憂根,應知其相。
2[*引文]無記法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有漏緣。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無色界有為緣者。
1)無記法,通三界。欲界者修所斷及見苦所斷中有身、邊執見品。色、無色界者通五部并二無為。故無記法十六識內十四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一切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及色無色界各五部識。於中唯除無漏緣識。合為十三識。
十四無漏識。謂苦集法類智品。
故無記法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
2)無記法緣識,十六識內十五識所緣。除欲界見滅所斷識。色無色界各五部識中除無為緣識。
故無記法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無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
3[*引文]色界繫法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者。
1)色界繫法通五部故。十六識內十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及色界五部有漏緣識。合為八識。
九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十無漏識。謂苦集類智品。
故色界繫法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色界繫法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及色界五部有為緣識。合為八識。
九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十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十一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十二無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色界繫法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隨眠隨增。
4[*引文]無色界繫法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有漏緣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者。
1)無色界繫法,通五部故。十六識內十二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如欲界三部識。色界三部識亦爾。合為六識。及無色界五部有漏緣識。合為十一識。
十二無漏識。謂苦集類智品。
故無色界繫法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
2)無色界繫法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謂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識。
色界四部識,除見滅所斷識。於見道所斷識中,唯取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無色界五部、有為緣識。合為十二識。
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無色界繫法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
5[*引文]學無學法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者。
學、無學法,唯無漏,通四諦、法類智品故。如三無漏根,應知其相。
6[*引文]非學非無學法緣識,三界、四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緣緣識,有為緣者。
此法,通三界、五部,唯有漏故。十六識所緣。唯除見道所斷無漏緣識。
故非學非無學法緣識,三界、四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此法緣識亦十六識所緣。然除無為緣識。
故此法緣緣識,有為緣隨眠隨增。
7[*引文]修所斷法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三界、四部者。
修所斷法,通三界、九地故。如命根,應知其相。
3.6.11.苦諦...喜無量
[發智論]苦、集諦緣識,有漏緣。緣緣識,有為緣。世俗智亦爾。滅諦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有為緣。道諦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苦、集、滅、道智及三三摩地亦爾。四靜慮緣識,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欲無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慈、悲、捨無量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亦爾。喜無量緣識,欲色界三部。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亦爾。
1[*引文]苦、集諦緣識,有漏緣。緣緣識,有為緣。世俗智亦爾者。
苦、集諦等,皆通三界、九地、五部、唯有漏故。如後四取蘊等,應知其相。
2[*引文]滅諦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有為緣者。
如無為法,應知其相。
3[*引文]道諦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苦集滅道智。及三三摩地亦爾者。
如三無漏根,應知其相。
4[*引文]四靜慮緣識,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欲無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者。
1)四靜慮,通有漏無漏。有漏者唯色界、通五部。無漏者通四諦、法類智品。
故四靜慮,十六識內十二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四欲界修所斷善識。此及色界五部有為緣識合為九識。
十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十一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十二無漏識。謂苦集類智品道法類智品。
故四靜慮緣識,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2)四靜慮緣識,十六識內十四識所緣。
除欲無色界各見滅所斷識。
及除色界無為緣識。無漏識中取苦集道智品。
故四靜慮緣緣識,欲無色界四部、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
5[*引文]慈、悲、捨無量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亦爾者。
1)三無量,通色界四地。淨解脫等,唯第四靜慮,皆唯有漏、修所斷故。十六識內八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四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五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七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八無漏識。謂苦集類智品。
故三無量等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三無量等緣識,十六識內十二識所緣。
謂欲界見苦、集、修所斷識。
及色無色界各四部識。除見滅所斷識。於見道所斷中,唯取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中,唯取遍行隨眠相應識。合為十一識。
十二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三無量等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隨眠隨增。
6[*引文]喜無量緣識,欲色界三部。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亦爾者。
1)喜無量等,唯初二靜慮、有漏、修所斷故。十六識內七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四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五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七無漏識。謂苦集類智品。
故喜無量等緣識,欲色界三部隨眠隨增。
2)喜無量等緣識,十六識內十識所緣。
謂欲界見苦、集、修所斷識。
及色界四部識。除見滅所斷識。於見道所斷中,唯取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合為七識。
八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九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十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喜無量等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3.6.12.前三無色...後二解脫及後二遍處
[發智論]前三無色緣識、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非想非非想處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有漏緣。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解脫緣識、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後二解脫及後二遍處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
1[*引文]前三無色緣識、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者。
1)前三無色,通有漏無漏。有漏者唯無色界通五部。無漏者通四諦類智品故。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如欲界三部識。色界三部識亦爾。及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并無色界五部有為緣識。合為十二識。
十三無漏識。謂苦集道類智品。
2)前三無色緣識,亦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謂欲界見苦、集、修所斷識。
及色界四部識。除見滅所斷識。并無色界五部有為緣識。合為十二識。
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前三無色緣識及緣緣識,俱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
2[*引文]非想非非想處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有漏緣。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者。
1)非想非非想處,唯有漏、通五部故。十六識內十二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如欲界三部識。色界三部識亦爾。及無色界五部有漏緣識。合為十一識。十二無漏識謂苦集類智品。
故非想非非想處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
2)非想非非想處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謂欲界見苦集修所斷識。
及色界四部識。除見滅所斷識。於見道所斷中,唯取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并無色界五部有為緣識。合為十二識。
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非想非非想處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隨眠隨增。
3[*引文]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解脫緣識、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者。
1)此三解脫,通有漏無漏。有漏者唯無色界、修所斷、加行善攝。無漏者唯類智品故。
十六識內十二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
如欲界三部識。色界三部識亦爾。及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合為七識。
八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九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十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十一無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十二無漏識謂苦集道類智品。
2)此三解脫緣識,亦十二識所緣。
謂欲界見苦、集、修所斷識。
色無色界各四部識。除見滅所斷識。合為十一識。
十二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此三解脫緣識、緣緣識,俱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隨眠隨增。
4[*引文]後二解脫及後二遍處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者。
1)此四法,唯無色界、修所斷、加行善攝故。十六識內十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識。如欲界三部識。色界三部識亦爾。合為六識。
七無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八無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九無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十無漏識。謂苦集類智品。
故此四法緣識,三界三部隨眠隨增。
2)此四法緣識,十六識內十二識所緣。
謂三界各見苦、集、修所斷識。
及色無色界各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并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此四法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隨眠隨增。
3.6.13.法智、類智
[發智論]法智緣識,欲界二部及遍行。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類智緣識,色無色界二部及遍行。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
1[*引文]法智緣識,欲界二部及遍行。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1)法智,在六地故。十六識內四識所緣。
一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修所斷善識。
三色界修所斷善識。
四無漏識。謂道法智品。
故法智緣識,欲界二部及遍行。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法智緣識,十六識內九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
四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五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七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八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九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法智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引文]類智緣識,色無色界二部及遍行。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者。
1)類智,在九地故。十六識內六識所緣。
謂色無色界各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及三界修所斷善識。合為五識。
六無漏識。謂道類智品。
故類智緣識,色無色界二部及遍行。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此類智緣識,十六識內十二識所緣。
謂三界各見苦、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及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并色無色界各見道所斷一切隨眠相應識。合為十一識。十二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類智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隨眠隨增。
3)問:何界何地見道所斷邪見?緣何品何地聖道耶?
3.1)有作是說:彼邪見但緣斷對治聖道。
3.2)若作是說:
欲界邪見,但緣未至定所攝聖道。
初靜慮邪見,但緣三地所攝聖道。
第二靜慮邪見,但緣四地所攝聖道。
第三靜慮邪見,但緣五地所攝聖道。
第四靜慮。及無色界邪見。皆但緣六地所攝聖道。
3.3)復有說者,彼邪見亦緣厭壞對治聖道。若作是說,
欲色界邪見,皆緣六地所攝聖道。
空無邊處邪見,緣七地所攝聖道。
識無邊處邪見,緣八地所攝聖道。
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邪見,俱緣九地所攝聖道。
3.4)評曰:應作是說:
欲界見道所斷邪見,緣六地一切法智品聖道。
色無色界見道所斷邪見,皆緣九地一切類智品聖道。以種類同故。
3.6.14.他心智、三重三摩地
[發智論]他心智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三重三摩地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三界、四部。
1[*引文]他心智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緣緣識,三界四部者。
1)他心智,通有漏無漏。有漏者通色界四地、唯修所斷、加行善攝。無漏者通四靜慮地、道法類智品。故他心智十六識內十一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他界緣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四欲界修所斷善識。
五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六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七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八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
九無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相應識。
十無色界修所斷善識。
十一無漏識。謂苦集類智品。及道法類智品。
故他心智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2)他心智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謂三界各四部識。除見滅所斷。無色界見苦集所斷識中,唯取遍行隨眠相應識。合為十二識。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他心智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2[*引文]三重三摩地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三界四部者。
1)三重三摩地,通三界、九地、唯修所斷、加行善攝。故十六識內十識所緣。
一欲界見苦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二欲界見集所斷遍行隨眠相應識。
三欲界修所斷善。及染污無覆無記識。如欲界三部識。色無色界各三部識亦爾。合為九識。
十無漏識。謂苦集法類智品。
故三重三摩地緣識,三界三部隨眠隨增。
2)三重三摩地緣識,十六識內十三識所緣。
謂三界各四部識除見滅所斷。合為十二識。十三苦集道智品無漏識。
故三重三摩地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3.6.15.有身見結... 無明漏
[發智論]有身見結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三界、四部。有身見順下分結、有身見、邊執見亦爾。戒禁取結緣識,三界三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緣緣識,三界四部。戒禁取及戒禁取身繫、戒禁取順下分結、戒禁取亦爾。疑結緣識,有漏緣。緣緣識,有為緣。無明漏、瀑流、軛、見取、此實執身繫。貪、慢結、疑順下分結。邪見、見取、意觸所生愛身、慢、無明、見、疑隨眠、愛、慢、無明、見取、疑結亦爾。
1[*引文]有身見結緣識,三界三部者。
謂此結緣識,三界各見苦集修所斷三部隨眠隨增。
2[*引文]緣緣識,三界四部者。
謂此結緣緣識,三界各四部隨眠隨增。除見滅所斷。
3[*引文]有身見順下分結、有身見、邊執見亦爾者。
謂五順下分結中有身見。五見中有身見、邊執見緣識。緣緣識,隨眠隨增亦如三結中有身見結說。
4[*引文]戒禁取結緣識,三界三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者。
謂此結緣識,三界各見苦集修所斷三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
5[*引文]緣緣識,三界四部者。
謂此結緣緣識,三界各四部隨眠隨增。除見滅所斷。
6[*引文]戒禁取及戒禁取身繫、戒禁取順下分結、戒禁取亦爾者。
謂四取中戒禁取。四身繫中戒禁取。五順下分結中戒禁取。五見中戒禁取緣緣識。緣緣識隨眠隨增。亦如三結中戒禁取結說。
7[*引文]疑結緣識有漏緣者。
謂此結緣識,三界各五部有漏緣隨眠隨增。
8[*引文]緣緣識有為緣者。
謂此結緣緣識,三界各五部有為緣隨眠隨增。
9[*引文]無明漏、暴流、軛、見取、此實執身繫、貪慢結、疑順下分結、邪見、見取、意觸所生愛身、慢、無明、見、疑隨眠、愛、慢、無明、見取、疑結亦爾者。
謂三漏中無明。四暴流軛中無明。四取中見取。四身繫中此實執。五結中貪慢。五順下分結中疑。五見中邪見見取。六愛身中意觸所生愛。七隨眠中慢無明見疑。九結中愛慢無明見。及取疑緣識。緣緣識隨眠隨增。亦如三結中疑結說。
3.6.16.三不善根...眼、耳、身觸所生愛身
[發智論]三不善根及欲漏緣識,欲界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欲瀑流、軛、取、前二身繫、除惡作餘蓋、瞋結、前二順下分結。欲貪、瞋恚隨眠、恚結亦爾。有漏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有漏緣。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有為緣。有瀑流、軛、我語取、有貪隨眠亦爾。惡作蓋緣識,欲界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嫉、慳結、鼻、舌觸所生愛身、嫉、慳結亦爾。色貪順上分結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後四順上分結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眼、耳、身觸所生愛身緣識,欲色界三部。緣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
1[*引文]三不善根及欲漏緣識,欲界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四法緣識,欲界五部、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引文]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四法緣緣識,欲界五部、有為緣。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3[*引文]欲暴流、軛、取、前二身繫、除惡作餘蓋、瞋結、前二順下分結。欲貪、瞋恚隨眠、恚結亦爾者。
謂四暴流軛取中欲。四身繫中前二。五蓋中除惡作餘。五結中瞋。五順下分結中前二。七隨眠中欲貪瞋恚。九結中恚結緣識隨眠隨增。亦如三不善根及欲漏說。
4[*引文]有漏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有漏緣者。
謂有漏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無色界各五部有漏緣隨眠隨增。
5[*引文]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有為緣者。
謂有漏緣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無色界各五部有為緣隨眠隨增。
6[*引文]有暴流、軛、我語取、有貪隨眠亦爾者。
謂四暴流軛中有。四取中我語。七隨眠中有貪。緣識緣緣識隨眠隨增。亦如三漏中有漏說。
7[*引文]惡作蓋緣識,欲界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蓋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8[*引文]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蓋緣緣識,欲界四部,除見滅所斷。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9[*引文]嫉、慳結、鼻、舌、觸所生愛身、嫉、慳結亦爾者。
謂五結中嫉慳。六愛身中鼻舌觸所生愛。九結中嫉慳。緣識緣緣識隨眠隨增。亦如惡作蓋說。
10[*引文]色貪順上分結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結緣識,欲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11[*引文]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者。
謂此結緣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無色界各四部隨眠隨增,除見滅所斷。
12[*引文]後四順上分結緣識,三界三部者。
謂此結緣識,三界各見苦集修所斷三部隨眠隨增。
13[*引文]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四部者。
謂此結緣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無色界各四部,除見滅所斷隨眠隨增。
14[*引文]眼、耳、身觸所生愛身緣識,欲色界三部者。
謂此愛身緣識,欲色界各見苦集修所斷三部隨眠隨增。
15[*引文]緣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愛身緣緣識,欲色界各四部,除見滅所斷。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3.6.17.欲界見苦...無色界見道
[發智論]欲界見苦、集及修所斷隨眠緣識,欲界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欲界見滅所斷隨眠緣識,欲界三部及見滅所斷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欲界見道所斷隨眠緣識,欲界三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色界見苦、集及修所斷隨眠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色界見滅所斷隨眠緣識,欲色界三部及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色界見道所斷隨眠緣識,欲色界三部。及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無色界見苦、集及修所斷隨眠緣識,三界三部。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無色界見滅所斷隨眠緣識,三界三部。及無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無色界見道所斷隨眠緣識,三界三部。及無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
1[*引文]欲界見苦、集及修所斷隨眠緣識。欲界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隨眠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2[*引文]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隨眠緣緣識,欲界四部,除見滅所斷。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3[*引文]欲界見滅所斷隨眠緣識,欲界三部及見滅所斷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隨眠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及見滅所斷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4[*引文]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隨眠緣緣識,欲界五部、有為緣。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5[*引文]欲界見道所斷隨眠緣識,欲界三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隨眠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6[*引文]緣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隨眠緣緣識,欲界四部除見滅所斷。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7[*引文]色界見苦集及修所斷隨眠緣識,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隨眠,欲色界各見苦、集、修所斷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8[*引文]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者。
謂此隨眠緣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無色界各四部,除見滅所斷隨眠隨增。
9[*引文]色界見滅所斷隨眠緣識,欲色界三部。及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隨眠緣識,欲色界各見苦、集、修所斷三部。及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10[*引文]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有為緣。無色界四部者。
謂此隨眠緣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界五部有為緣。無色界四部,除見滅所斷隨眠隨增。
11[*引文]色界見道所斷隨眠緣識,欲色界三部。及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者。
謂此隨眠緣識,欲色界各見苦集修所斷三部。及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12[*引文]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者。
謂此隨眠緣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無色各四部,除見滅所斷隨眠隨增。
13[*引文]無色界見苦、集及修所斷隨眠緣識,三界三部者。
謂此隨眠緣識,三界各見苦集修所斷三部隨眠隨增。
14[*引文]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者。
謂此隨眠緣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無色界各四部,除見滅所斷隨眠隨增。
15[*引文]無色界見滅所斷隨眠緣識,三界三部。及無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者。
謂此隨眠緣識,三界各見苦、集、修所斷三部。及無色界見滅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
16[*引文]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界四部。無色界有為緣者。
謂此隨眠緣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界四部,除見滅所斷。無色界五部有為緣隨眠隨增。
17[*引文]無色界見道所斷隨眠緣識,三界三部。及無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者。
謂此隨眠緣識,三界各見苦、集、修所斷三部。及無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隨增。
18[*引文]緣緣識,欲界三部。色無色界四部者。
謂此隨眠緣緣識,欲界見苦、集、修所斷三部。色無色界各四部,除見滅所斷隨眠隨增。
問:何故此中但說緣識及緣緣識,不說緣緣緣識等耶?
答:為遮展轉無窮過故。謂若更說第三緣識。復應更說第四緣識。如是展轉即為無窮。
復次,如等無間緣,但應思惟至第二轉。不應思惟第三轉等。所緣緣亦應爾。
復次,諸法緣識與緣緣識隨眠隨增。多分有異。故定應說:第三轉等隨眠隨增。多分無異故不復說。
復次,阿毘達磨略示方隅。令開智者展轉悟入。故不復說第三轉等。
4.[發智論]意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於三界十五部心中。一一等無間。生幾心耶?
[*引文]意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於三界十五部心中。一一等無間生幾心耶?
4.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說:心與心為等無間緣非心所。心所與心所為等無間緣非心。如譬喻者。為遮彼意,顯心心所展轉能作等無間緣。非唯相似。故作斯論。
4.2.此中欲顯等無間緣。是故唯問心心所法。
1)問:此中何故但問生有漏心?不問生無漏心耶?
答:此是結蘊,唯有漏心,能增長結。故偏說之。
2)問:分別諸結,但依五部。今何故問十五心耶?
答:今此蘊中,非唯顯結,亦顯結事。此通三界,故問三界十五部心,心心所中心最為勝。故此獨問,不問心所。此中生者,說正生時,等無間緣作用時故說一切心總有十六,即前十五及無漏心。
3)問:此十六心展轉相望各從幾生?復各生幾?
3.1)答:欲界前四部心。各從十五心生,除無漏心。
唯能生欲界五部心。非下地染污心,能生上地心故。亦非染污心,能生無漏心故。
3.2)欲界修所斷心。從十六心生。復能生十六心。
3.3)色界前四部心。從十一心生,除欲界前四部心及無漏心。唯能生欲色界十心。
3.4)色界修所斷心。從十二心生,除欲界前四部心。復能生十六心。
3.5)無色界前四部心。從七心生謂自界五部心。及欲色各修所斷心。復能生十五心,除無漏心。
3.6)無色界修所斷心。從八心生謂自界五部心。欲色界各修所斷心。及無漏心。復能生十六心。
3.7)無漏心。從四心生。復能生四心。謂三界各修所斷心及無漏心。非無漏心與染污心相入出故。
4)此中總據一切有情。或一切時容有而說。非但說一補特伽羅,於一剎那有如是事。
4.3.二十二根
[發智論]答:意根等無間生十五心。捨及信等五根亦爾。樂根等無間生十一心。苦根等無間生五心。憂根亦爾。喜根等無間生十心。未知當知根等無間不生心。已知具知根等無間生三心。
1[*引文]意根等無間生十五心者。
十六心中除無漏心,非所說故。此則總說。有差別者。
1)若未離欲界染,
欲界意根等無間容生六心。
謂欲界五及色界修所斷心。即未至定加行善心。
2)若已離欲界染,未離色界染。
欲界意根等無間容生十心。
謂欲界五,如退等時。及色界五,如續生等時。
3)若已離色界染,
欲界意根等無間容生十一心。
謂欲界五如退等時。色界一如入定時。無色界五如續生時。
4)若未離色界染,
色界意根等無間容生十一心。
謂欲界五如續生或退等時。色界五。無色界修所斷心。即空無邊處近分加行善心等如入定時。
5)若已離色界染,
5.1)色界意根等無間容生十一心。
謂欲界修所斷心。即通果心等。色界五如退等時。無色界五如續生等時。
5.2)無色界意根等無間容生十五心。
謂欲界五如續生時。色界五如續生退等時。及無色界五。
2[*引文]捨及信等五根亦爾者。
生十五心,如意根故。
3[*引文]樂根等無間生十一心者。
謂欲色界各五。及無色界修所斷心。即第三靜慮樂根等無間。超入空無邊處。有漏定故。樂等四受及五識身必不命終故。等無間不生無色前四部心。
4[*引文]苦根等無間生五心者。
謂欲界五。
5[*引文]憂根亦爾者。
亦生五心,如苦根故。非從憂苦能入定心。彼與定心極相違故。
6[*引文]喜根等無間生十心者。
1)謂欲色界各五部心。欲界喜根生欲界五。色界喜根生色界五。
非欲界喜根等無間。生色界染污喜俱心。
亦非色界喜根等無間。生欲界染污喜俱心。喜根唯能引自地煩惱故。
2)此中有說:色界喜根等無間生欲界善、無記心。欲界喜根等無間,不生色界善無記心。要欲界捨根等無間能生色界心等故。
7[*引文]未知當知根等無間不生心者。
不生三界十五心故。即由此義,經說見道名無相者。無間不生有漏心故。
8[*引文]已知具知根等無間生三心者。
謂三界修所斷善心。
1)此中得預流、一來果已。
或以欲界心出。或以未至定心出。
2)得不還果已。
若依未至定者,亦以此二心出。若依餘五地者,皆以自地出。
3)得阿羅漢果已。
若依未至定者,或以欲界心出。或以未至定心出。
若依無所有處者,或以無所有處心出。或以非想非非想處心出。若依餘地者,皆以自地心出。
4.4.
[發智論]眼、耳、身識界等無間。生十心。鼻、舌識界等無間。生五心。不善法亦爾。意、法、意識界等無間。生十五心。意、法處、後四蘊、後四取蘊、識界、無色、無見、無對。有漏、有為法。現在、善、無記。三界繫、非學非無學。見、修所斷法亦爾。無漏法等無間。生三心。學無學無斷法亦爾。過去法等無間。生二心。未來法不生心。苦、集諦等無間。生十五心。四靜慮、四無色、世俗智亦爾。道諦等無間。生三心。類苦、集、滅、道智、三三摩地亦爾。四無量等無間。生六心。第一、第二、第四、第五解脫、前四勝處、他心智亦爾。第三、第六、第七解脫等無間。生五心。後四勝處、十遍處亦爾。第八解脫。不生心。法智等無間。生二心。三結等無間。生十五心。有、無明漏。有、見、無明瀑流、軛、後三取、後二身繫、貪、慢結。後三順下分結、後四順上分結。五見、意觸所生愛身。後五隨眠、愛等六結亦爾。三不善根及欲漏等無間。生五心。欲瀑流、軛、取、前二身繫、五蓋、瞋、嫉、慳結。前二順下分結。鼻、舌觸所生愛身。欲貪、瞋恚隨眠、恚、嫉、慳結亦爾。色、無色貪順上分結等無間。生十心。後四順上分結等無間。生三心。眼、耳、身觸所生愛身亦爾。欲界三十六隨眠等無間。生五心。色界三十一隨眠等無間。生十心。無色界三十一隨眠等無間。生十五心。
1[*引文]眼、耳、身識界生十心者。
謂欲色界各五部。唯生自界。
2[*引文]鼻、舌識界生五心者。
謂欲界五部。
3[*引文]無漏法生三心者。
謂三界修所斷。
4[*引文]過去法生二心者。
謂色無色界修所斷。即出滅定、無想異熟、無想定心至生用時。過去能入心心所法。爾時方有等無間緣,取與果用。
問:出無想異熟心,為通色界五部?為但修所斷耶?設爾何失。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通色界五部,此中何故不說?謂此中應說過去生六心。何故但言過去生二?若但修所斷,根蘊所說當云何通?如說:彼想起已,彼諸有情從彼處歿。彼想應言或善或無記。於彼想色界有漏緣隨眠隨增?
1)答:應作是說:出無想異熟心通色界五部。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
1.1)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2.2)復次,此中但說出無想滅定心,加行功用力所引故。
出無想異熟心,非加行功用力所引起。故此不說。
2.3)復次,此中但說唯是善心出。無想異熟心或善或染或無記。故此不說。
2)有作是說:出無想異熟心,唯修所斷。問:根蘊所說當云何通?
答:彼文應作是說:於彼想色界遍行隨眠隨增。然遮無漏緣故說有漏緣隨眠隨增。
3)評曰:此二說中前說為善。
4)問:何故彼想非無漏緣隨眠隨增?
答:彼執無想為涅槃。執無想定為聖道。是故爾時不起邪見撥無滅道。從此以後容起邪見。
5[*引文]未來法不生心者。
非等無間緣故。
6[*引文]四無量生六心者。
謂色界五部及欲界修所斷。緣欲界故,緣有情故,不能引起無色界心。
前二解脫、前四勝處,應知亦爾。緣欲界故。
7[*引文]第四、第五解脫生六心者。
謂無色界五部。及色界修所斷。
8[*引文]他心智生六心者。
謂色界五部及欲界修所斷。五通等無間不能引起無色界心。
9[*引文]第三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生五心者。
謂色界五部皆事別觀,不能引起無色界心。
10[*引文]後二遍處生五心者。
謂無色界五部是假想觀,不能引起色界定心。
11[*引文]第八解脫不生心者。
雖是心等無間而非心等無間緣故。
12[*引文]法智生二心者。
謂欲色界修所斷心。緣欲界四諦故,不能引起無色界心。
13[*引文]色貪順上分結生二心者。
謂欲色界修所斷心,下地染心,不生上故。
14[*引文]後四順上分結生三心者。
謂三界修所斷心。由此五結,不還身中方現行故。餘文易了,故不分別。
5.尋伺
[發智論]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一一所增隨眠。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答:應言眼根所增隨眠具三。耳、鼻、舌、身、命、意、樂、喜、信等五根所增隨眠亦爾。女根所增隨眠。有尋有伺。男、苦、憂根所增隨眠亦爾。眼、耳、鼻、舌、身、色、聲、觸、意、法、意識界所增隨眠具三。眼、耳、鼻、舌、身、色、聲、觸、意、法處、五蘊、五取蘊、六界、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有為法。過去、未來、現在、善、無記、色界繫、非學非無學、見修所斷法所增隨眠亦爾。香、味、鼻、舌識界所增隨眠。有尋有伺。香、味處、不善、欲界繫法所增隨眠亦爾。眼、耳、身識界所增隨眠。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無色界繫法所增隨眠。無尋無伺。苦、集諦所增隨眠具三。四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他心、世俗智、三重三摩地所增隨眠亦爾。初靜慮所增隨眠。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後三靜慮所增隨眠。無尋無伺。四無色、後六解脫、後四勝處、十遍處所增隨眠亦爾。三結所增隨眠具三。有、無明漏、後三瀑流、軛、取、後二身繫、貪、慢結、後三順下分結、除無色貪餘四順上分結、五見、第六愛身、後五隨眠、愛等六結所增隨眠亦爾。三不善根所增隨眠。有尋有伺。欲漏、瀑流、軛、取、前二身繫、五蓋、瞋、嫉、慳結、前二順下分結、鼻舌觸所生愛身、初二隨眠、恚、嫉、慳結所增隨眠亦爾。無色貪所增隨眠。無尋無伺。眼、耳、身觸所生愛身所增隨眠。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欲界三十六隨眠所增隨眠。有尋有伺。色界三十一隨眠所增隨眠具三。無色界三十一隨眠所增隨眠。無尋無伺。
[*引文]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一一所增隨眠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5.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說:尋伺是心麁細相故。乃至有頂諸染污心皆有尋伺。是故尋伺三界皆有。如譬喻者。為遮彼執,顯唯欲界及初靜慮、未至定中有尋有伺。靜慮中間無尋唯伺。第二靜慮乃至有頂無尋無伺。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1[*引文]眼根所增隨眠具三者。
謂緣眼根所增隨眠,通欲界、四靜慮五地、遍行及修所斷。如是隨眠,若在欲界及初靜慮有尋有伺。若在靜慮中間無尋唯伺。若在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無尋無伺。故說具三。後說具三者皆准此應知。然無尋無伺地。或多或少。
2[*引文]女根所增隨眠有尋有伺者。
彼所增隨眠唯在欲界故。
3[*引文]眼、耳、身識界所增隨眠。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者。
眼等五識,雖有尋有伺,而在初靜慮者,亦為靜慮中間隨眠作所緣縛故。彼所增隨眠亦通無尋唯伺。
4[*引文]初靜慮所增隨眠,或有尋有伺或無尋唯伺者。
初靜慮言:總顯未至、根本、靜慮中間三地諸法,故說有二。
設唯顯根本,亦必有二。靜慮中間、初靜慮等所有隨眠,緣三地故。餘文易了,故不分別。
6.捨等五根
[發智論]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一一所增隨眠。當言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相應耶?答:應言眼根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耳、鼻、舌、身、命、樂、捨、信等五根所增隨眠亦爾。女根所增隨眠。三根相應。除樂、苦根。男、喜、憂根所增隨眠亦爾。意根所增隨眠。五根相應。苦根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樂根。眼、耳、鼻、舌、身及意識界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眼、耳、鼻、舌、身處、見所斷法所增隨眠亦爾。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識、意、法界所增隨眠。五根相應。色、聲、香、味、觸、意、法處、五蘊、五取蘊、六界、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有為法、過去、未來、現在、善、不善、無記、欲界繫、非學非無學、修所斷法所增隨眠亦爾。色界繫法所增隨眠。三根相應。除苦、憂根。無色界繫法所增隨眠。捨根相應。苦、集諦所增隨眠。五根相應。世俗智所增隨眠亦爾。初靜慮所增隨眠。三根相應。除苦、憂根。慈、悲、捨無量、他心智所增隨眠亦爾。第二靜慮所增隨眠。喜、捨根相應。喜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所增隨眠亦爾。第三靜慮所增隨眠。樂、捨根相應。第四靜慮所增隨眠。捨根相應。四無色、後六解脫、後四勝處、十遍處所增隨眠亦爾。三重三摩地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三結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貪不善根、見瀑流、軛、取、戒禁取、貪欲、戒禁取、此實執身繫。貪欲蓋、貪慢結、貪欲、有身見、戒禁取、疑。順下分結、五見、六愛身、欲貪、慢、見、疑隨眠、愛、慢、見取、疑結所增隨眠亦爾。瞋不善根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樂根。瞋恚身繫、瞋恚蓋、瞋恚結、瞋恚順下分結、瞋恚隨眠恚結所增隨眠亦爾。癡不善根所增隨眠。五根相應。欲、無明漏、瀑流、軛、欲取、惛沈掉舉蓋、無明隨眠結所增隨眠亦爾。有漏所增隨眠。三根相應。除苦、憂根。有瀑流、軛、我語取、色貪、掉舉、慢、無明順上分結、有貪隨眠所增隨眠亦爾。睡眠、惡作、疑蓋所增隨眠。三根相應。除樂、苦根。嫉、慳結及九結中嫉、慳結所增隨眠亦爾。無色貪所增隨眠。捨根相應。欲界見所斷一切及修所斷慢隨眠所增隨眠。三根相應。除樂、苦根。欲界修所斷貪隨眠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欲界修所斷瞋隨眠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樂根。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所增隨眠。五根相應。色界三十一隨眠所增隨眠三根相應。除苦、憂根。無色界三十一隨眠所增隨眠。捨根相應。
[*引文]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一一所增隨眠。當言: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相應耶?
6.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
1.1)樂苦二受隨所依身。從欲界乃至第四靜慮皆有。
1.2)喜憂二受隨所依心。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皆有。
為遮彼意,
欲顯樂受,唯在欲界、初及第三靜慮。
苦憂二受,唯在欲界。
喜受唯在欲界、初、二靜慮。
唯有捨受遍在諸地。
2)或復有執:心心所法次第而起互不相應。如譬喻者。
為遮彼意,顯心心所俱時而生,有相應義。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6.2.解釋
1[*引文]眼根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者。
眼根所增隨眠,通欲色界五地、遍行及修所斷。
1)若在欲界,喜、憂、捨根相應。
2)若在初、二靜慮,喜、捨根相應。
3)若在第三靜慮,樂、捨根相應。
4)若在第四靜慮,唯捨根相應。是故總說四根相應。
6)苦根,唯與五識相應。五識中無緣眼根等諸隨眠。故彼定不與苦根相應。
2[*引文]女根所增隨眠,三根相應,除樂苦根者。
女根所增隨眠,唯在欲界。欲界樂苦俱在五識。故彼不與樂苦相應。
3[*引文]意根所增隨眠,五根相應者。
意根,通與五受相應。故相應縛五根相應。若所緣縛有四,除苦。
4[*引文]三重三摩地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者。
苦根,唯緣色等五境,非定等故。三三摩地唯無漏故,不增隨眠,非此所說。
餘文易了不復分別。恐諸智者生厭惓故。
7.成就不成就
[發智論]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誰成就?誰不成就?答:眼根,色界及欲界已得不失成就。無色界及欲界未得已失不成就。耳、鼻、舌根亦爾。身根,欲、色界成就。無色界不成就。女、男根,欲界已得不失成就。色、無色界及欲界未得已失不成就。命、意、捨根一切有情皆成就。樂根,遍淨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苦根,欲界成就。色、無色界不成就。喜根,極光淨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憂根,未離欲染成就。已離欲染不成就。信等五根,不斷善根成就。已斷善根不成就。三無漏根,已得不失成就。未得已失不成就。眼、耳、鼻、舌界,色界及欲界已得不失成就。無色界及欲界未得已失不成就。眼、耳、鼻、舌處亦爾。身、色、聲、觸界,欲、色界成就。無色界不成就。身、色、聲、觸處、色取蘊、前五界、有見有對法、欲色界繫法亦爾。香、味、鼻、舌識界,欲界成就。色、無色界不成就。香、味處亦爾。眼、耳、身識界,梵世以下及生上三靜慮現在前成就。不現在前及無色界不成就。意、法、意識界,一切有情皆成就。意、法處、後四蘊、四取蘊、識界。無色、無見、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法。過去、未來、現在。無記、無色界繫、非學非無學、修所斷、無斷法亦爾。色蘊,欲、色界及無色界聖者成就。無色界異生不成就。有色法亦爾。善法,不斷善根成就。已斷善根不成就。不善法,未離欲染成就。已離欲染不成就。學、無學法,已得不失成就。未得已失不成就。見所斷法,道類智未已生成就。已生不成就。苦、集諦,一切有情皆成就。非想非非想處、世俗智亦爾。滅諦,已得不失成就。未得已失不成就。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他心智亦爾。道諦,已得成就。未得不成就。法、類、苦、集、滅、道智、三三摩地、三重三摩地亦爾。初靜慮,梵世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第二靜慮,極光淨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第三靜慮,遍淨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第四靜慮,廣果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空無邊處,空無邊處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識無邊處,識無邊處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無所有處,無所有處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有身見結,苦類智未已生成就。已生不成就。有身見順下分結、有身見、邊執見亦爾。戒禁取、疑結,道類智未已生成就。已生不成就。見瀑流、軛、取、戒禁取、後二身繫、戒禁取、疑順下分結、後三見、見、疑隨眠、見取、疑結亦爾。三不善根,未離欲染成就。已離欲染不成就。欲漏、瀑流、軛、取、前二身繫、前四蓋、瞋、嫉、慳結、前二順下分結、鼻、舌、觸所生愛身、欲貪、瞋恚隨眠、恚、嫉、慳結亦爾。有、無明漏,未離無色染成就。已離無色染不成就。有、無明瀑流、軛、我語取、貪、慢結、後四順上分結、意觸所生愛身、有貪、慢、無明隨眠、愛、慢、無明結亦爾。疑蓋,未離欲染異生及未離欲染聖者道法智未已生成就。已離欲染異生聖者及未離欲染聖者道法智已生不成就。色貪順上分結,未離色染成就。已離色染不成就。眼、耳、身、觸所生愛身,未離梵世染成就。已離梵世染不成就。欲界見苦所斷隨眠,未離欲染異生。及未離欲染聖者苦法智未已生成就。已離欲染異生聖者。及未離欲染聖者苦法智已生不成就。欲界見集所斷隨眠,未離欲染異生。及未離欲染聖者集法智未已生成就。已離欲染異生聖者。及未離欲染聖者集法智已生不成就。欲界見滅所斷隨眠,未離欲染異生。及未離欲染聖者滅法智未已生成就。已離欲染異生聖者。及未離欲染聖者滅法智已生不成就。欲界見道所斷隨眠,未離欲染異生。及未離欲染聖者道法智未已生成就。已離欲染異生聖者。及未離欲染聖者道法智已生不成就。欲界修所斷隨眠,未離欲染成就。已離欲染不成就。色界見苦所斷隨眠,未離色染異生。及未離色染聖者苦類智未已生成就。已離色染異生聖者。及未離色染聖者苦類智已生不成就。色界見集所斷隨眠,未離色染異生。及未離色染聖者集類智未已生成就。已離色染異生聖者。及未離色染聖者集類智已生不成就。色界見滅所斷隨眠,未離色染異生。及未離色染聖者滅類智未已生成就。已離色染異生聖者。及未離色染聖者。滅類智已生不成就。色界見道所斷隨眠,未離色染異生。及未離色染聖者道類智未已生成就。已離色染異生聖者。及未離色染聖者道類智已生不成就。色界修所斷隨眠,未離色染成就。已離色染不成就。無色界見苦所斷隨眠,苦類智未已生成就。已生不成就。無色界見集所斷隨眠,集類智未已生成就。已生不成就。無色界見滅所斷隨眠,滅類智未已生成就。已生不成就。無色界見道所斷隨眠,道類智未已生成就。已生不成就。無色界修所斷隨眠,未離無色染成就。已離無色染不成就。
[*引文]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誰成就?誰不成就?
7.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無實成就不成就性,唯假建立。
2)欲顯成就不成就性是實有物。若不爾者,便違契經。
2.1)如契經說:應知如是補特伽羅成就善法及不善法。
2.2)又契經說:我成就十力、四無所畏等。
3)若無成就、不成就性,異生、聖者、有學、無學、斷善根者、不斷善者,決定建立皆不得成。決定因緣不可得故。
4)然成就者、不成就者,是世俗有。若成就性、不成就性是勝義有。
如死生者是世俗有。諸死生法是勝義有。
入出定者是世俗有。所入出定是勝義有。
作者受者是世俗有。業異熟果是勝義有。
5)如是成就、不成就性是勝義有。施設成就、不成就者是世俗有。
謂若身中有成就性名成就者。若彼身中有不成就性名不成就者。
如樹等是假。色等四塵是實。如是補特伽羅是假。色等五蘊是實。於此假者身相續中。依得非得,說有成就不成就法。由此因緣故作斯論。
7.2.解釋
1[*引文]眼根,色界及欲界已得不失成就者。
1)色界諸天皆具根故,決定成就眼等五根。
2)此具根言依顯者說。女男根不顯無亦名具根。又容有者,彼皆成就,故說具根。非一切有,勿憂苦等彼亦有故。
3)及欲界已得者,謂鉢羅奢佉位以後。
4)不失者,謂不爛壞、不墮落、不蟲食、不被害。
2[*引文]無色界及欲界未得已失不成就者。
1)無色界無色故,不成就眼等根。
2)及欲界未得者。謂羯剌藍、頞部、曇閉、尸鍵南位。
3)已失者。謂爛壞、墮落、蟲食、被害。
3[*引文]耳、鼻、舌根亦爾者。
如眼根說。
4[*引文]身根,欲、色界成就者。
有色界生,必有身根故。
5[*引文]無色界不成就者。
彼無色故。
6[*引文]女男根,欲界已得不失成就者。
如眼根說。
7[*引文]色、無色界及欲界未得已失不成就者。
色無色界無女男根,無婬愛故。厭捨此根,生彼界故。色無色界無段食故。必因段食有此根故。因無慚愧有此根故。又女男根彼無用故。
7.3.男女根
1)問:若爾,鼻、舌彼亦應無。彼無嗅香、甞味事故?
答:鼻舌二根於彼有用。謂莊嚴身及起言說。女男二根令身醜陋。有慚愧者必隱覆之。
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上二界無招彼業故。
2)問:色無色界既無男根,應非丈夫?
答:色無色界有丈夫用,故名丈夫。丈夫用者,謂能離欲、能成善事,故名丈夫。如契經說:四向四果皆名丈夫。非諸女人皆無向果。如契經說:此大生主,雖是女人而入聖道,得果盡漏亦名丈夫。於此義中應作四句。
2.1)或有丈夫不成就男根。謂生色無色界等。
2.2)或有成就男根而不名丈夫。如扇搋、半擇迦等。
2.3)或有丈夫亦成就男根。謂具男根,離欲染等。
2.4)或有非丈夫亦不成就男根。謂除前相。
7.4.身根
1)胎、卵、濕生漸命終者,
1.1)漸捨眼等六種色根。於身根中,亦有漸捨。謂手足等。若捨一切身根極微即便命終。若地獄中,解諸支節,乃至糜爛亦有身根。
1.2)有說:爾時,亦有眼等。若全無者,後應不生。異熟斷已,後不續故。
1.3)有作是說:諸地獄中,眼等六根斷已更續。業所引故。趣法爾故。
如人等中,支節斷壞不可還續。地獄等中支節斷已,尋復續生。諸趣法爾,不可相例。故彼眼等斷已還生。
2)身根必無全分斷者。
2.1)若全分斷,無更續義。是諸色根所依止故。彼有少分身根極微。依此後時,還生支節。諸支節內所有身根斷已還生,如眼根等。
2.2)有餘師說:諸地獄中雖解身支為百千分。而諸分內皆有身根。諸分中間,有連續故。如碎杜仲及藕根莖。亦如破苽蔕不相離。若相離者,身根即無。非一有情有二身故。而世現見斷諸蟲身。為多分已,猶行動者。風勢所轉非有身根。
7.5.解釋:命、意、捨根、樂根
1[*引文]命、意、捨根,一切有情皆成就者。
皆通三界九地諸位,恒成就故。
2[*引文]樂根,遍淨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者。
樂根,唯在欲界、初及第三靜慮,通有漏、無漏。
欲界、初靜慮者唯有漏。第三靜慮者通二種。諸有漏者,生上捨下,故不成就。諸無漏者生上地時,不捨下地。無漏唯有得果轉根,退時捨故。
1)問:若生第二靜慮,未離第二靜慮染。彼成就何地樂根?
答:彼成就第三靜慮染污樂根。若彼已離第二靜慮染,復得第三靜慮無染樂根。是故若生遍淨以下皆成就樂根。此遍淨言:總顯自地,舉後顯前。餘皆准此。
2)問:頗有聖者生在第四靜慮以上,不成就樂根耶?
2.1)有說:亦有。謂已離第三靜慮染。依第二靜慮及下三地,入正性離生。得不還果已,不起後向。命終往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彼不成就樂根。
2.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
若已離上地染,依下地,入正性離生者。彼得果已,必起勝果道。修上地無漏得上地滅,然後命終。
如已離欲界三、四品。或七、八品染,入正性離生。彼得果已,必起勝果道。修勝品無漏得勝品滅然後命終。
3)問:若已離第三靜慮染,依第二靜慮及下三地。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彼不起後向命終往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彼成就何樂根?
答:彼於上地,若得自在當練根時。亦能修上無漏樂根。
設於上地不得自在,彼得果已,亦必起勝果道。修上無漏然後命終。
是故聖者生遍淨上,決定成就無漏樂根。成就喜根,准此應說。
7.6.解釋:苦根、 憂根、三無漏根
1[*引文]苦根,欲界成就。色無色界不成就者。
1)欲界有情乃至佛亦成就苦根。違境逼時,不由分別,而生苦故。
2)色無色界無苦根者。由勝定力所滋潤故,無違境故,無有不善業煩惱故。又色無色是勝界故。
3)謂劣界中勝身亦有苦受,如欲界聲聞及獨覺、大覺。
若勝界中劣身,亦無苦受。如色、無色界異生。
如有災秋時,嘉苗亦遭蟲食等事。無災秋時,穢草亦無蟲食等事。
2[*引文]憂根,未離欲染成就。已離欲染不成就者。
憂根,必由分別而起。未離欲者分別生憂。已離欲者起分別時,不生憂慼。是故憂根是善性者若離欲染亦不成就,欲界煩惱所引發故。
3[*引文]三無漏根,已得不失成就。未得已失不成就者。
1)謂未知當知根,
已入見道名已得。
道類智未現在前名不失。
苦法智忍未現在前名未得。
道類智現前以後名已失。
2)已知根
已起道類智或退阿羅漢果名已得。
盡智未現在前名不失。
道類智未現在前或未退阿羅漢果名未得。
盡智現前以後名已失。
3)具知根,
盡智現在前名已得。
不退阿羅漢果名不失。
盡智未現在前名未得。
退阿羅漢果名已失。
7.7.解釋: 身、色、聲觸界... 眼、耳、身識界
1[*引文]身、色、聲觸界,欲色界成就。無色界不成就者。
問:身、色觸界可爾。聲界云何恒時成就?
1)有作是說:大種合離必生聲界。有情若在欲、色界中,大種恒有,故常發聲。
2)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若四大種必恒生聲,此所生聲何大種造?若即此造,應名有對色一四大種生。若說餘造,餘四大種,復必生聲。如是展轉有無窮過。
3)應作是說:生欲色界有情身中,多四大種在一身內。有相擊者,便發生聲。不相擊者,即無聲起。雖一身中,必有聲界。非諸身分皆遍發聲。
4)尊者覺天作如是說:非欲色界恒成就聲。此本論文依多分說。
2[*引文]眼、耳、身識界,梵世以下及生上三靜慮現在前成就。不現在前及無色界不成就者。
1)謂生欲界及初靜慮,隨其所應成就。
染污或善三識諸無記中,有慣習者亦恒成就。如勝威儀、工巧、通果。
2)若生第二靜慮以上,唯無記者時有現前即便成就。
若不現前則不成就。以五識身性羸劣故,他地現起勢不堅強。
若意識中變化心等。設生他地,勢亦堅強,故不現前,亦得成就。
3[*引文]無漏、無為,如意界等恒成就者。
謂非擇滅一切有情無不成就非擇滅故。後無斷法准此應知。
4[*引文]三重三摩地,如道諦等。已得成就。未得不成就者。
得已必無退捨事故。將般涅槃,方修得故。般涅槃已,非有情數。故不可說不成就言。
餘文易了故不分別。
8.遍知
[發智論]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一一得遍知時,於九十八隨眠中,幾隨眠得遍知?於九結中,幾結盡?答:眼根,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耳、鼻、舌、身根亦爾。女、男根,得遍知時欲愛盡。異生三十六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聖者四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苦、憂根亦爾。命根,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意、捨、信等根亦爾。樂根,得遍知時遍淨愛盡。即樂根得遍知無結盡。喜根,得遍知時極光淨愛盡。即喜根得遍知無結盡。眼、耳、鼻、舌、身、色、聲、觸界,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眼、耳、鼻、舌、身、色、聲、觸處、色蘊、色取蘊、前五界、有色、有見、有對法、色界繫法亦爾。香、味、鼻、舌識界,得遍知時欲愛盡。異生三十六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聖者四隨眠得遍知三結盡。香、味處、不善、欲界繫法亦爾。眼、耳、身識界,得遍知時梵世愛盡。即眼、耳、身、識界得遍知無結盡。意、法、意識界,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意、法處、後四蘊、四取蘊、識界、無色、無見、無對、有漏、有為法、過去、未來、現在、善、無記、無色界繫、非學非無學、修所斷法亦爾。見所斷法,得遍知時未離色愛者,道類智現在前十四隨眠得遍知三結盡。已離色愛者,道類智現在前七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苦、集諦,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非想非非想處、後二解脫、世俗智、三重三摩地亦爾。初靜慮,得遍知時梵世愛盡。即初寂慮得遍知無結盡。第二靜慮,得遍知時極光淨愛盡。即第二靜慮得遍知無結盡。喜無量、初解脫、前四勝處亦爾。第三靜慮,得遍知時遍淨愛盡。即第三靜慮得遍知無結盡。第四靜慮,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三無量、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他心智亦爾。空無邊處,得遍知時空無邊處愛盡。即空無邊處得遍知無結盡。空無邊處解脫、遍處亦爾。識無邊處,得遍知時識無邊處愛盡。即識無邊處得遍知無結盡。識無邊處解脫、遍處亦爾。無所有處,得遍知時無所有處愛盡。即無所有處得遍知無結盡。無所有處解脫亦爾。有身見結,得遍知時苦類智現在前。未離色染者十八隨眠得遍知無結盡。已離色染者九隨眠得遍知無結盡。有身見順下分結、有身見、邊執見亦爾。戒禁取、疑結,得遍知時道類智現在前。未離色染者十四隨眠得遍知三結盡。已離色染者七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見瀑流、軛、取、戒禁取、後二身繫、後二順下分結、後三見、見、疑隨眠、見取、疑結亦爾。三不善根及欲漏,得遍知時欲愛盡。異生三十六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聖者四隨眠得遍知三結盡。欲瀑流、軛、取、前二身繫、前四蓋、瞋、嫉、慳結、前二順下分結、鼻、舌、觸所生愛身、欲貪、瞋恚隨眠、恚、嫉、慳結亦爾。有漏、無明漏,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有、無明瀑流、軛、我語取、貪、慢結、後四順上分結、意觸所生愛身、有貪、慢、無明隨眠、愛、慢、無明結亦爾。疑蓋,得遍知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聖者道法智現在前八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色貪,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眼、耳、身觸所生愛身,得遍知時梵世愛盡。即三愛身得遍知無結盡。欲界見苦所斷隨眠,得遍知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聖者苦法智現在前十隨眠。得遍知無結盡。欲界見集所斷隨眠,得遍知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聖者集法智現在前七隨眠。得遍知無結盡。欲界見滅所斷隨眠,得遍知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聖者滅法智現在前七隨眠。得遍知無結盡。欲界見道所斷隨眠,得遍知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聖者道法智現在前八隨眠。得遍知無結盡。欲界修所斷隨眠,得遍知時欲愛盡。異生三十六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聖者四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色界見苦所斷隨眠,得遍知時異生色愛盡。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苦類智現在前十八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色界見集所斷隨眠,得遍知時異生色愛盡。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集類智現在前十二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色界見滅所斷隨眠,得遍知時異生色愛盡。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滅類智現在前十二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色界見道所斷隨眠。得遍知時。異生色愛盡。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道類智現在前十四隨眠。得遍知三結盡。色界修所斷隨眠,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無色界見苦所斷隨眠,得遍知時苦類智現在前。未離色染者十八隨眠得遍知無結盡。已離色染者九隨眠得遍知無結盡。無色界見集所斷隨眠,得遍知時集類智現在前。未離色染者十二隨眠得遍知無結盡。已離色染者六隨眠得遍知無結盡。無色界見滅所斷隨眠,得遍知時滅類智現在前。未離色染者十二隨眠得遍知無結盡。已離色染者六隨眠得遍知無結盡。無色界見道所斷隨眠,得遍知時道類智現在前。未離色染者十四隨眠得遍知三結盡。已離色染者七隨眠得遍知三結盡。無色界修所斷隨眠,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引文]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一一得遍知時。於九十八隨眠中,幾隨眠得遍知?於九結中幾結盡?
8.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色法亦有見所斷者。
為遮彼意,顯諸色法非見所斷。
2)或復有執:異生不能斷見所斷隨眠。
3)有餘復執:異生不能斷諸隨眠,唯能制伏。
為遮彼意,顯諸異生能斷欲界乃至無所有處見、修所斷隨眠,唯除有頂。故作斯論。
8.2.遍知
然諸遍知略有二種。一智遍知。二斷遍知。此中但依斷遍知,而作論。
1)斷是擇滅,雖非遍知,是遍知果,故名遍知。如六觸處說名故業,果立因名。遍知亦爾。
2)又此中說得遍知者,謂斷彼盡,隨斷何法究竟盡時,名得遍知。非要唯依九遍知說。
8.3.解釋:眼根... 樂根
1[*引文]眼根,得遍知時,色愛盡者。
謂眼根,在五地即欲界、四靜慮。
欲愛盡時,欲界眼根得遍知。乃至第四靜慮愛盡時,第四靜慮眼根得遍知。
今依究竟得遍知說。故色愛盡,名得遍知。餘皆准此。
2[*引文]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者。
異生,爾時斷色界見、修所斷三十一隨眠盡故。
3[*引文]無結盡者。
謂九結中,爾時無一究竟盡故。雖諸隨眠亦名為結,而此中說差別法門。謂說隨眠,依九十八。說結依九。餘例應知。
4[*引文]聖者三隨眠得遍知者。
聖者,爾時唯色界修所斷三隨眠得遍知故。
5[*引文]無結盡者。
謂九結中無一結盡。
6[*引文]女男根,得遍知時,欲愛盡者。
謂女男根,唯在欲界故。欲愛盡名得遍知。
7[*引文]異生三十六隨眠得遍知者。
異生,爾時斷欲界見修所斷三十六隨眠盡故。
8[*引文]三結盡者。
謂九結中,爾時恚、嫉、慳結究竟盡故。
9[*引文]聖者四隨眠得遍知者。
聖者,爾時唯欲界修所斷四隨眠得遍知故。
10[*引文]三結盡者。
如異生說。然恚結中,唯修所斷。
11[*引文]命根,得遍知時,無色愛盡者。
謂命根在九地,欲愛盡時,欲界命根得遍知。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愛盡時。非想非非想處命根得遍知。今依究竟得遍知說。故無色愛盡名得遍知。
12[*引文]三隨眠得遍知者。
爾時斷無色界修所斷三隨眠盡故。
13[*引文]三結盡者。
謂九結中,愛、慢、無明三結盡故。
14[*引文]樂根,得遍知時,遍淨愛盡即樂根得遍知者。
1)爾時,不得九十八隨眠中一隨眠究竟盡。故作是說。餘例應知。
2)然得遍知有十七位。
謂四法忍智、四類忍智時,唯得見所斷諸法遍知。
欲界乃至無所有處八地愛盡時,通得見、修所斷諸法遍知。
非想非非想處一地愛盡時,唯得修所斷諸法遍知。
諸法於此十七位中名得遍知。
隨相應說,恐文繁廣,不別顯示。
9.滅作證
[發智論]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一一滅作證時,於九十八隨眠中幾隨眠滅作證?於九結中幾結盡?答:眼根,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耳、鼻、舌、身根亦爾。女、男根,滅作證時欲愛盡。異生三十六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聖者得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苦、憂根亦爾。命根,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意、捨、信等五根亦爾。樂根,滅作證時遍淨愛盡。即樂根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喜根,滅作證時極光淨愛盡。即喜根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眼、耳、鼻、舌、身、色、聲、觸界,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眼、耳、鼻、舌、身、色、聲、觸處、色蘊、色取蘊、前五界、有色、有見、有對法、色界繫法亦爾。香、味、鼻、舌識界,滅作證時欲愛盡。異生三十六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聖者得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香、味處、不善、欲界繫法亦爾。眼、耳、身識界,滅作證時梵世愛盡。即三識界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意、法、意識界,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意、法處、後四蘊、四取蘊、識界、無色、無見、無對。有漏、有為法、過去、未來、現在、善、無記、無色界繫、非學非無學、修所斷法亦爾。見所斷法,滅作證時得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苦、集諦,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非想非非想處、後二解脫、世俗智、三重三摩地亦爾。初靜慮,滅作證時梵世愛盡。即初靜慮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第二靜慮,滅作證時極光淨愛盡。即第二靜慮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喜無量、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亦爾。第三靜慮,滅作證時遍淨愛盡。即第三靜慮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第四靜慮,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三無量、淨解脫、後四勝處、前八遍處、他心智亦爾。空無邊處,滅作證時空無邊處愛盡。即彼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空無邊處解脫、遍處亦爾。識無邊處,滅作證時識無邊處愛盡。即彼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識無邊處解脫、遍處亦爾。無所有處,滅作證時無所有處愛盡。即彼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無所有處解脫亦爾。有身見結。滅作證時苦類智現在前。十八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有身見順下分結、有身見、邊執見亦爾。戒禁取、疑結,滅作證時得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時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見瀑流、軛、取、戒禁取、後二身繫、戒禁取、疑順下分結、後三見、見、疑隨眠、見取、疑結亦爾。三不善根及欲漏,滅作證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聖者得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欲瀑流、軛、取、前二身繫、前四蓋、瞋、嫉、慳結、前二順下分結、鼻、舌、觸所生愛身、欲貪、瞋恚隨眠、恚、嫉、慳結亦爾。有漏、無明漏,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有、無明瀑流、軛、我語取、貪、慢結、後四順上分結、意觸所生愛身、有貪、慢、無明隨眠、愛、慢、無明結亦爾。疑蓋,滅作證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聖者道法智現在前八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色貪,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眼、耳、身觸所生愛身,滅作證時梵世愛盡。即三愛身滅作證無結愛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欲界見苦所斷隨眠,滅作證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聖者苦法智現在前十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欲界見集所斷隨眠,滅作證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聖者集法智現在前七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欲界見滅所斷隨眠,滅作證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聖者滅法智現在前七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欲界見道所斷隨眠,滅作證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聖者道法智現在前八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欲界修所斷隨眠,滅作證時異生欲愛盡。三十六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聖者得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色界見苦所斷隨眠,滅作證時異生色愛盡。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苦類智現在前十八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色界見集所斷隨眠,滅作證時異生色愛盡。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集類智現在前十二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色界見滅所斷隨眠,滅作證時異生色愛盡。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滅類智現在前十二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色界見道所斷隨眠,滅作證時異生色愛盡。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得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色界修所斷隨眠,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無色界見苦所斷隨眠,滅作證苦類智現在前十八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無色界見集所斷隨眠,滅作證時集類智現在前十二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無色界見滅所斷隨眠,滅作證時滅類智現在前十二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無色界見道所斷隨眠,滅作證時得預流果。八十八隨眠滅作證三結盡。至一來果亦爾。至不還果九十二隨眠滅作證六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無色界修所斷隨眠,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引文]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一一滅作證時。於九十八隨眠中,幾隨眠滅作證?於九結中幾結盡?
9.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止他宗,顯正理故。
1)謂或有執:金剛喻定現在前時,頓斷一切三界見、修所斷煩惱。此前諸位唯能伏纏,於諸隨眠皆未能斷。如頓斷沙門。彼說:頓覺得無學果。如夢覺時,頓捨惛睡。
為遮彼意,顯斷隨眠分位差別有八十九。此諸位中,皆證滅故。
2)或復有執:唯無間道,斷隨眠得。唯解脫道,能證彼滅。如西方沙門。彼作是說:非無間道不斷煩惱。非解脫道不證彼滅。
為遮彼意,顯無間道能斷煩惱,隔煩惱得令不續故。亦能證滅,引離繫得,令正起故。
諸解脫道唯名證滅。與離繫得,俱現前故。
3)又為顯示滅作證理,令智者知。故作斯論。
9.2.作證
1)於法作證略有二種。一智作證。二得作證。
智作證者,謂一切法智能證知。得作證者,謂諸善法、通果、無記得能證獲。此中唯依得作證說。
2)於中但依滅作證說。滅謂擇滅。於諸位中,起得證滅名滅作證。
3)此滅作證,隨位差別有八十九。
謂四法忍智、四類忍智時。及九地各九無間、解脫道時,四法類忍智時,唯證見所斷法滅。
非想非非想處前八無間解脫道時,唯證修所斷法滅。
餘七十三時,通證見修所斷法滅。
4)又滅作證,總有五位。
謂各自品對治道時。及證得四沙門果時。并練根時。
應說有六,而練根時必得果故,即四果攝故說五時。
5)三界見修所斷煩惱於此五位滅作證時,有具不具。
5.1)或有煩惱唯有一時。
謂非想非非想處第九品修所斷。即證得阿羅漢果時。
5.2)或有煩惱唯有二時。
謂非想非非想處前八品修所斷。及下七地各九品修所斷。即各自品對治道時。及證得阿羅漢果時。欲界第九品修所斷亦二時。謂證得後二果時。
5.3)或有煩惱唯有三時。
謂欲界第七八品修所斷即各自品對治道時。及證得後二沙門果時。
欲界第六品修所斷亦三時。謂證得後三沙門果時。
5.4)或有煩惱唯有四時。
謂色無色界見道所斷。即證得四沙門果時。
欲界前五品修所斷亦四時。謂各自品對治道時。及證得後三沙門果時。
5.5)或有煩惱具有五時。
謂三界見苦、集、滅所斷。及欲界見道所斷。即各自品對治道時。及證得四沙門果時。此依聖者滅作證說。若依異生八地見修所斷煩惱。皆唯自品對治道時名滅作證。餘有漏法滅作證時,准前煩惱應知分位。歷眼根等四十二章辯滅作證,如本論說。
9.3.問:前遍知門與此滅作證門有何差別?
1)答:前遍知門顯眼根等究竟盡時,得斷差別。
滅作證門顯眼根等究竟盡時,及後諸位證滅差別。謂後諸位,復數證得眼根等滅,一味得故。
2)西方諸師作如是說:
前遍知門,顯無間道,斷煩惱得。
滅作證門,顯解脫道,證離繫得。
3)此國諸師作如是說:
前遍知門,唯顯無間道,斷煩惱得。
滅作證門,通顯無間、解脫道,證離繫得。
4)復次,前遍知門,唯顯初位,得斷遍知。滅作證門,通顯初後,於滅作證。
是謂遍知與滅作證二門差別。
10.十門
10.1.五位
此十門中,通前所說四十二章,有五位別。
1)謂前所說四十二章,總有三類。
1.1)謂二十二根乃至見修所斷、無斷法,名境界類。
1.2)四聖諦乃至三重三摩地名功德類。
1.3)三結乃至九十八隨眠名過失類。
2)境界類中,二十二根。最初多故,別作一位。
3)過失類中,九十八隨眠。最後多故,別作一位。
4)餘三類法,各作一位,故合有五。
5)於五位中,有相似者各略相類。不相似者各廣分別。智者於此應善了知。
10.2.十門分別
此中尊者略以十門,通前所說四十二章。於中差別,復有多種。
1)謂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於九十八隨眠中。一一有幾隨眠隨增?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一一有幾隨眠隨增?
2)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幾為所緣縛非相應縛?幾為相應縛非所緣縛?幾為所緣縛亦相應縛?幾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幾為所緣縛非相應縛?幾為相應縛非所緣縛?幾為所緣縛亦相應縛?幾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幾為所緣縛非相應縛?幾為相應縛非所緣縛?幾為所緣縛亦為相應縛?幾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
3)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於三界十五部心中。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4)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5)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樂、苦、喜、憂、捨根相應耶?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樂乃至捨根相應耶?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樂乃至捨根相應耶?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樂乃至捨根相應耶?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樂乃至捨根相應耶?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樂乃至捨根相應耶?
6)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誰成就?誰不成就?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誰成就?誰不成就?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誰成就?誰不成就?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誰成就?誰不成就?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誰成就?誰不成就?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誰成就?誰不成就?
7)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於九十八隨眠中。幾隨眠得遍知?於九結中幾結盡?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幾隨眠得遍知?幾結盡?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幾隨眠得遍知?幾結盡?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幾隨眠得遍知?幾結盡?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幾隨眠得遍知?幾結盡?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幾隨眠得遍知?幾結盡?
8)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於九十八隨眠中。幾隨眠滅作證?於九結中幾結盡?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幾隨眠滅作證?幾結盡?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幾隨眠滅作證?幾結盡?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幾隨眠滅作證?幾結盡?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幾隨眠滅作證?幾結盡?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幾隨眠滅作證?幾結盡?
9)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各九結中幾結所繫?三縛中幾縛所縛?十隨眠中幾隨眠隨增?六垢中幾垢所染?十纏中幾纏所纏?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10)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如是種類有無量門。通前所說四十二章。諸有智者應隨決擇。
10.3.十門解說
10.3.1.第一門---幾隨眠隨增
1)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於九十八隨眠中。一一有幾隨眠隨增?
1.1)答:眼根滅,緣識,欲、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緣緣識,欲、色界有為緣。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1.2)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亦爾。
1.3)女根滅,緣識,欲界二部及遍行。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緣緣識,欲界有為緣。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隨增。
1.4)男、苦、憂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亦爾。
1.5)命根滅,緣識,三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緣緣識,三界有為緣隨眠隨增。
1.6)意、捨、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2)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一一有幾隨眠隨增?
2.1)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2.2)耳、鼻、舌、身、命、意、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亦爾。
2.3)女根斷道,緣識,欲界四部。色界三部隨眠隨增。
緣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2.4)男、苦、憂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亦爾。
2.5)樂根斷道,緣識,欲、色界四部。無色界二部。及遍行隨眠隨增。
緣緣識,三界、四部隨眠隨增。
2.6)喜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2.第二門--- 幾為所緣縛...非相應縛
10.3.2.1.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幾為所緣縛非相應縛?幾為相應縛非所緣縛?幾為所緣縛亦相應縛?幾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
1)答:眼根,
1.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欲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緣眼根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眼根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二部。及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1.2)眼根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眼根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
2)耳、鼻、舌、身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3)女根,
3.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者。無也。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女根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色界二部。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及無色界一切隨眠。
3.2)女根,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界三部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女根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界見滅所斷。一切色無色界二部。及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4)男、苦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5)命根,
5.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緣命根三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命根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三部隨眠。
5.2)命根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三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三界三部隨眠。
命根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
6)意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者。無也。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緣意根三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三界有漏緣隨眠。
意根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無為緣隨眠。
7)捨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8)樂根,
8.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欲無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緣樂根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界遍行修所斷。及色界有漏緣隨眠。
樂根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無色界見滅所斷一切。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8.2)樂根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三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界三部見道所斷有漏緣。色界一切有漏緣。無色界遍行。修所斷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樂根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無色界見滅所斷一切及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隨眠。
9)喜根,
9.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無色界遍行。修所斷及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緣喜根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色界一切有漏緣隨眠。
喜根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無色界見滅所斷一切及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9.2)喜根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三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色界一切有漏緣。無色界遍行。修所斷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喜根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及無色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
10)憂根,
10.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者。無也。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界一切有漏緣隨眠。
憂根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界一切無漏緣。色界二部。及苦集所斷不遍行。及無色界一切隨眠。
10.2)憂根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界一切有漏緣。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憂根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色無色界二部。及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11)信等五根,
11.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及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緣信等五根。三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信等五根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
11.2)信等五根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者。無也。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三界三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信等五根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
12)三無漏根,
12.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遍行修所斷。及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者。無也。
三無漏根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及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12.2)三無漏根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三界遍行修所斷。及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三無漏根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2.2.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幾為所緣縛非相應縛?幾為相應縛非所緣縛?幾為所緣縛亦相應縛?幾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
1)答:眼根滅,
1.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欲色界遍行。修所斷及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欲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者無也。
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色界見道所斷一切。見苦集所斷不遍行。及無色界一切隨眠。
1.2)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見道所斷有漏緣。欲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及無色界遍行。修所斷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色界遍行。修所斷及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
眼根滅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無色界見滅所斷一切。及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2)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3)女根滅,
3.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欲色界遍行。修所斷及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者無也。
女根滅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界見道所斷一切。見苦集所斷不遍行。色界二部見苦集所斷不遍行。及無色界一切隨眠。
3.2)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欲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色界遍行修所斷及欲界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
女根滅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界見滅所斷無為緣。色無色界二部。及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4)男、苦、憂、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5)命根滅,
5.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遍行修所斷。及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滅所斷無為緣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者無也。
命根滅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道所斷一切。及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5.2)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三界遍行修所斷及見滅所斷有為緣隨眠。
命根滅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無為緣隨眠。
6)意、捨、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2.3.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幾為所緣縛非相應縛?幾為相應縛非所緣縛?幾為所緣縛亦相應縛?幾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
1)答:眼根斷道,
1.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見道所斷有漏緣。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眼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
1.2)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者無也。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三界三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眼根斷道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
2)耳、鼻、舌、身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3)女根斷道,
3.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欲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欲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女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欲色界見滅所斷一切。色界見道所斷一切。及無色界一切隨眠。
3.2)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色無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色界三部。及欲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女根斷道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及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4)男、苦、憂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5)命根斷道,
5.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見道所斷有漏緣。及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三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命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
5.2)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者無也。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者。謂三界三部。及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命根斷道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
6)意、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7)樂根斷道,
7.1)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三界見道所斷有漏緣。欲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無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欲色界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色界遍行。及修所斷隨眠。
樂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及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7.2)緣緣識所增隨眠。
有為所緣縛非相應縛。謂無色界見苦集所斷不遍行隨眠。
有為相應縛非所緣縛。謂三界見道所斷無漏緣。及他界地緣遍行隨眠。
有為所緣縛亦相應縛。謂欲色界三部。無色界遍行修所斷。及三界見道所斷有漏緣隨眠。
樂根斷道緣緣識所增隨眠。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無也。
若非此所增隨眠。而於此非所緣縛。亦非相應縛者。謂三界見滅所斷一切隨眠。
8)喜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3.第三門---等無間生幾心
1)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於三界十五部心中,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答:眼根緣識及緣緣識。一一等無間生十五心。
耳乃至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2)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2.1)答:眼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一一等無間生十五心。
2.2)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2.3)女根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心。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五心。
2.4)男、苦、憂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3)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答:眼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一一等無間生十五心。
耳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4)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答: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心。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五心。
耳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5)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一一等無間生十五心。
耳乃至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6)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一一等無間生幾心?
6.1)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一一等無間生十五心。
6.2)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6.3)女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心。緣緣識所增隨眠等無間生十五心。
6.4)男、苦、憂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4.第四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
1)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答:眼根緣識及緣緣識各具三。
耳乃至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2)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答:眼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各具三。
耳乃至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3)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答:眼根滅緣識及緣緣識各具三。
耳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4)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答:眼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各具三。
耳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5)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各具三。
耳乃至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6)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耶?
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各具三。
耳乃至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5.第五門---樂、苦、喜、憂、捨根相應
1)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樂、苦、喜、憂、捨根相應耶?
答:眼根緣識及緣緣識四根相應,除苦根。
耳乃至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2)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樂乃至捨根相應耶?
答:眼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
耳乃至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3)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樂乃至捨根相應耶?
答:眼根滅緣識及緣緣識四根相應,除苦根。
耳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4)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樂乃至捨根相應耶?
答:眼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
耳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5)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當言:樂乃至捨根相應耶?
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四根相應,除苦根。
耳乃至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6)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當言:樂乃至捨根相應耶?
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四根相應,除苦根。
耳乃至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6.第六門---誰成就?誰不成就?
1)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誰成就?誰不成就?
1.1)答:眼根緣識,空無邊處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緣緣識一切有情皆成就。
1.2)耳、鼻、舌、身根緣識及緣緣識亦爾。
1.3)女根緣識,欲色界及聖者生無色界成就。異生生無色界不成就。
緣緣識,空無邊處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
1.4)男、苦、憂根緣識及緣緣識亦爾。
1.5)命根緣識及緣緣識。一切有情皆成就。
1.6)意、樂、喜、捨、信等五、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2)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誰成就?誰不成就?
2.1)答:眼根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染不成就。
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
2.2)耳、鼻、舌、身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2.3)女根緣識所增隨眠,未離色界染成就。已離色界染不成就。
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染不成就。
2.4)男、苦、憂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2.5)命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
2.6)意、樂、喜、捨、信等五、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3)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誰成就?誰不成就?
3.1)答:眼根滅緣識,欲色界及聖者生無色界成就。異生生無色界不成就。緣緣識一切有情皆成就。
3.2)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亦爾。
3.3)女根滅緣識,欲色界及聖者生無色界成就。異生生無色界不成就。
緣緣識,空無邊處以下。及聖者生上成就。異生生上不成就。
3.4)男、苦、憂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亦爾。
3.5)命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一切有情皆成就。
3.6)意、捨、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4)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誰成就?誰不成就?
4.1)答: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未離色界染成就。已離色界染不成就。
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
4.2)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4.3)女根滅緣識所增隨眠。未離色界染成就。已離色界染不成就。
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染不成就。
4.4)男、苦、憂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4.5)命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
4.6)意、捨、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5)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誰成就?誰不成就?
5.1)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一切有情皆成就。
5.2)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亦爾。
5.3)女根斷道緣識,欲色界及聖者生無色界成就。異生生無色界不成就。此緣緣識一切有情皆成就。
5.4)男、苦、憂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6)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誰成就?誰不成就?
6.1)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無色界染成就。已離無色界染不成就。
6.2)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
6.3)女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未離色界染成就。已離色界染不成就。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未離空無邊處染成就。已離空無邊處染不成就。
6.4)男、苦、憂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7.第七門---幾隨眠得遍知?於九結中幾結盡?
1)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於九十八隨眠中,幾隨眠得遍知?於九結中幾結盡?
1.1)答:眼根緣識得遍知時,空無邊處愛盡。即眼根緣識得遍知無結盡。
此緣緣識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1.2)耳、鼻、舌、身根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亦爾。
1.3)女根緣識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此緣緣識得遍知時,空無邊處愛盡。即女根緣緣識得遍知,無結盡。
1.4)男、苦、憂根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亦爾。
1.5)命根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1.6)意、樂、喜、捨、信等五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2)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幾隨眠得遍知?幾結盡?
2.1)答:眼根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空無邊處愛盡。即眼根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2.2)耳、鼻、舌、身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亦爾。
2.3)女根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空無邊處愛盡。即女根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2.4)男、苦、憂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亦爾。
2.5)命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2.6)意、樂、喜、捨、信等五、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亦爾。
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3)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幾隨眠得遍知?幾結盡?
3.1)答:眼根滅緣識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此緣緣識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二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3.2)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亦爾。
3.3)女根滅緣識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此緣緣識得遍知時,空無邊處愛盡。即女根滅緣緣識得遍知,無結盡。
3.4)男、苦、憂根滅。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亦爾。
3.5)命根滅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3.6)意、捨、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4)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幾隨眠得遍知?幾結盡?
4.1)答: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4.2)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亦爾。
4.3)女根滅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空無邊處愛盡。即女根滅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4.4)男、苦、憂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亦爾。
4.5)命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4.6)意、捨、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5)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幾隨眠得遍知?幾結盡?
5.1)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5.2)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亦爾。
5.3)女根斷道緣識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此緣緣識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5.4)男、苦、憂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得遍知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6)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幾隨眠得遍知?幾結盡?
6.1)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6.2)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亦爾。
6.3)女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得遍知,無結盡。聖者三隨眠得遍知,無結盡。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無色愛盡。三隨眠得遍知,三結盡。
6.4)男、苦、憂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得遍知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8.第八門---幾隨眠滅作證?於九結中幾結盡?
1)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於九十八隨眠中,幾隨眠滅作證?於九結中幾結盡?
1.1)答:眼根緣識滅作證時,空無邊處愛盡。即眼根緣識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此緣緣識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1.2)耳、鼻、舌、身根。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亦爾。
1.3)女根緣識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此緣緣識滅作證時,空無邊處愛盡即女根緣緣識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1.4)男、苦、憂根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亦爾。
1.5)命根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1.6)意、樂、喜、捨、信等五、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2)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幾隨眠滅作證?幾結盡?
2.1)答:眼根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空無邊處愛盡。即眼根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2.2)耳、鼻、舌、身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亦爾。
2.3)女根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空無邊處愛盡。即女根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2.4)男苦憂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亦爾。
2.5)命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2.6)意、樂、喜、捨、信等五、三無漏根。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3)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幾隨眠滅作證?幾結盡?
3.1)答:眼根滅緣識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此緣緣識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3.2)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亦爾。
3.3)女根滅緣識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此緣緣識滅作證時空無邊處愛盡。即女根滅緣緣識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3.4)男、苦、憂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亦爾。
3.5)命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3.6)意、捨、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4)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幾隨眠滅作證?幾結盡?
4.1)答:眼根滅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4.2)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亦爾。
4.3)女根滅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空無邊處愛盡。即女根滅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4.4)男、苦、憂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亦爾。
4.5)命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4.6)意、捨、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5)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幾隨眠滅作證?幾結盡?
5.1)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5.2)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亦爾。
5.3)女根斷道。緣識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此緣緣識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5.4)男、苦、憂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滅作證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6)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幾隨眠滅作證?幾結盡?
6.1)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6.2)耳、鼻、舌、身、命、意、樂、喜、捨、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亦爾。
6.3)女根斷道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色愛盡。異生三十一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聖者三隨眠滅作證。無結盡。至阿羅漢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此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得阿羅漢果。九十八隨眠滅作證。九結盡。
6.4)男、苦、憂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所增隨眠滅作證時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9.第九門---幾結所繫?幾縛所縛?幾隨眠隨增?幾垢所染?幾纏所纏?
1)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各九結中幾結所繫?三縛中幾縛所縛?十隨眠中幾隨眠隨增?六垢中幾垢所染?十纏中幾纏所纏?
答:眼根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耳乃至信等五根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2)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答:眼根緣識及緣緣識。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耳乃至信等五根。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3)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答:眼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耳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4)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答:眼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耳乃至信等五根斷道。緣識及緣緣識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3.10.第十門---成就不成就...幾結所繫?幾縛所縛?幾隨眠隨增?幾垢所染?幾纏所纏?
1)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1.1)答:成就眼根者。
1.1.1)若異生,
未離欲染。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縛所縛。
已離初靜慮染。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1.1.2)若聖者,
+1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道類智未已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八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道類智已生,未離欲染。六結所繫。三縛所縛。四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2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道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七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道類智已生,未離初靜慮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3已離初靜慮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道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七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道類智已生,未離無色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已離無色染,無結繫。乃至無纏纏。
1.2)成就耳、鼻、舌、身、女、男、命、意、樂、苦、喜、捨、信等五根者亦爾。
1.3)成就憂根者。
1.3.1)若異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1.3.2)若聖者。
苦類智未已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道類智未已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八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道類智已生。六結所繫。三縛所縛。四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1.4)成就未知當知根者。
+1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八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2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七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3已離初靜慮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七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1.5)成就已知根者。
若未離欲染。六結所繫。三縛所縛。四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若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若已離初靜慮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1.6)成就具知根者。
無結繫。乃至無纏纏。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2)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答:成就眼乃至具知根。緣識及緣緣識者。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成就眼根者說。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3)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3.1)答:成就眼根滅者。
3.1.1)若異生。
+1未離初靜慮染。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2已離初靜慮染。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3.1.2)若聖者。
+1未離初靜慮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道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七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道類智已生,未離初靜慮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2已離初靜慮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道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七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道類智已生,未離無色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3已離無色染。
無結繫。乃至無纏纏。
3.2)成就耳、鼻、舌、身、女、男、命、信等五根滅者亦爾。
3.3)成就意根滅者。
3.3.1)若異生。
+1未離欲染。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2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3已離初靜慮染。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3.3.2)若聖者。
+1未離欲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道類智未已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八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道類智已生,未離欲染。六結所繫。三縛所縛。四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2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道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七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道類智已生,未離初靜慮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3已離初靜慮染,入正性離生。
苦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道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七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道類智已生,未離無色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4已離無色染。無結繫。乃至無纏纏。
3.4)成就樂、苦、喜、憂、捨根滅者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4)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答:成就眼根乃至信等五根滅。緣識及緣緣識者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成就意根滅者說。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5)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5.1)答:成就眼根乃至信等五根斷道者。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亦如前成就意根滅者說。
5.2)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者。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成就意根滅。緣識及緣緣識者說。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6)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6.1)答:不成就眼、耳、鼻、舌、女、男根者。
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成就眼根者說。
6.2)不成就身根者。
+若異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若聖者。
未離無色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已離無色染無結繫。乃至無纏纏。
6.3)不成就樂喜根者。
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6.4)不成就苦根者。
+若異生。
未離初靜慮染。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已離初靜慮染。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若聖者。
未離初靜慮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無色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已離無色染無結繫。乃至無纏纏。
6.5)不成就憂根者。
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成就眼根滅者說。
6.6)不成就信等五根者。
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6.7)不成就未知當知根者。
+若異生。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成就眼根異生說。
+若聖者。
未離欲染。六結所繫。三縛所縛。四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已離初靜慮染,未離無色染。三結所繫。二縛所縛。三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已離無色染無結繫。乃至無纏纏。
6.8)不成就已知根者。
6.8.1)若異生。
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不成就未知當知根異生說。
6.8.2)若聖者。在見道,
+1未離欲染,
苦類智未已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八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2已離欲染,未離初靜慮染,
苦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七隨眠隨增。三垢所染。二纏所纏。
+3已離初靜慮染,
苦類智未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苦類智已生。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七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6.8.3)在無學道,無結繫。乃至無纏纏。
6.9)不成就具知根者。
若異生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不成就已知根異生說。
若聖者在見道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不成就已知根者在見道說。
在修道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不成就未知當知根者在修道說。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7)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7.1)答:不成就眼根緣識者。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7.2)不成就耳、鼻、舌、身、女、男、苦、憂根緣識者。及不成就女、男、苦、憂根緣緣識者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8)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8.1)答:不成就眼根滅者。
+1若異生
在欲界。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在識無邊處以上。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2若聖者。
在見修道。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聖者說。
8.2)不成就耳、鼻、舌、身、女、男、樂、苦根滅者亦爾。有差別者。
8.3)不成就女、男、苦根滅者。應言在第二靜慮以上。
8.4)不成就樂根滅者。應言在第三靜慮具縛。及在空無邊處以上。
8.5)不成就喜根滅者。
+若異生。
在欲界具縛。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在第四靜慮以上。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若聖者。具縛入正性離生初剎那頃。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8.6)不成就憂根滅者亦爾。有差別者。應言在第二靜慮以上。
8.7)不成就命及信等五根滅者。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
+若異生。如前未離欲染諸異生說。
+若聖者。在見修道。如前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諸聖者說。
8.8)不成就意、捨根滅者。
若異生具縛。若聖者具縛。入正性離生初剎那頃。俱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9)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滅。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9.1)答:不成就眼根滅緣識者。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9.2)不成就耳、鼻、舌、身、樂、喜根滅緣識者。及不成就女、男、苦、憂根滅緣識。及緣緣識者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0)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10.1)答:不成就眼根斷道者。
+若異生。
在欲界。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在識無邊處以上。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若聖者。在見修道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諸聖者說。
10.2)不成就耳、鼻、舌、身、女、男、樂、苦根斷道者亦爾。有差別者。
10.3)不成就女、男、苦根斷道者。應言在第二靜慮以上。
10.4)不成就樂根斷道者。應言在第三靜慮未起加行道。及在空無邊處以上。
10.5)不成就喜根斷道者。
+若異生
在欲界。九結所繫。三縛所縛。十隨眠隨增。六垢所染。十纏所纏。
在第四靜慮以上。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若聖者在見修道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未離欲染在見修道諸聖者說。
10.6)不成就憂根斷道者亦爾。有差別者。應言在第二靜慮以上。
10.7)不成就命、信等五根斷道者。
若異生若聖者。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在欲界不成就眼根斷道。異生聖者說。
10.8)不成就意、捨根斷道者。
若異生若聖者。諸結所繫乃至諸纏所纏。如前在欲界不成就喜根斷道異生聖者說。通餘章義准此應知。
11)不成就眼根乃至無色界修所斷無明隨眠斷道。緣識及緣緣識者。幾結所繫?乃至幾纏所纏?
11.1)答:不成就女根斷道緣識者。六結所繫。二縛所縛。九隨眠隨增。一垢所染。二纏所纏。
11.2)不成就男、苦、憂根斷道緣識者亦爾。通餘章義准此應知。決擇餘門准前應說。
標籤
- 00雜阿含總圖 (49)
- 01法句經總圖 (7)
- 02俱舍論總圖 (9)
- 03禪經總圖 (6)
- 04心理學 (12)
- 上課概論 (56)
- 大毘婆沙論 (2)
- 大乘經 (33)
- 大乘論 (29)
- 大般若經 (29)
- 大般涅槃經 (1)
- 大寶積經 (16)
- 中阿含 (36)
- 古德 (2)
- 正法念處經 (72)
- 阿毘達磨 (21)
- 現觀莊嚴論 (40)
- 無說而說 (12)
- 集論 (46)
- 楞伽經 (6)
- 瑜珈論 (9)
- 解深密經 (3)
- 對比 (1)
- 維摩詰所說經 (20)
- 雜阿含 (207)
- 雜阿含圖 (67)
-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 (34)
- dia (2)
- ubunt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