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64-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一名伽耶山頂經)-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No.465-伽耶山頂經-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No.466-佛說象頭精舍經-隋天竺三藏毘尼多流支譯
No.467-大乘伽耶山頂經-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譯
No.1531-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一名伽耶山頂經論)-天親菩薩造,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1.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如是我聞:一時佛初得道,在摩伽陀國伽耶山祠,與大比丘眾千人俱,其先悉是編髮仙人,皆阿羅漢,所作已辦,心得自在,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解脫。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伽耶城象頭精舍。爾時如來成佛未久,與大比丘眾滿足千人——皆是過去往昔螺髻仙人,所作已辦,棄捨重擔,久離生死,盡諸煩惱,平等空慧,正受智心,一切覺知,到於彼岸,皆阿羅漢。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伽耶城山頂精舍,與大比丘眾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長髮梵志,皆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解脫,心得自在、到於彼岸。
元魏本: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住伽耶城伽耶山頂塔初得菩提,與大比丘眾滿足千人俱,其先悉是編髮梵志,應作已作、所作已辦,棄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一切心得自在,已到彼岸皆是阿羅漢。
見諸眾生煩惱縛,起菩提願為救拔,如是正覺慈悲尊,頂禮造論釋經故。
我論能盡煩惱怨,救護諸有斷惡道,如是二種最勝利,一切外道論中無。
此修多羅所攝有九分:一、序分;二、所應聞弟子成就分;三、三昧分;四、能觀清淨分;五、所觀法分;六、起分;七、說分;八、菩薩功德勢力分;九、菩薩行差別分。
論曰:1)如是我聞一時等,集法者語。住伽耶城者,示現所住處成就故。伽耶山頂者,示現彼形相大眾行住處故。塔者,示現為彼能供養者興供養故。初得菩提者,即彼成佛時故。與大比丘眾者,以其大故;以不增不損故,滿足千比丘。辮髮梵志者,此明學無學比丘。是名聽者成就。餘者次說諸菩薩行差別。彼菩薩行有二種攝法所攝。何等為二?一者因攝;二者果攝。
2)又伽耶山頂塔者,根本序分,以無量諸佛所住處故,示現彼處諸佛如來集故。此法門者,諸佛如來所攝護故。應聞此修多羅者,攝取成就學無學,其先悉是辮髮梵志。又無學者有八種德。何等為八?一者所作畢竟,如經:應作已作故。二者畢竟過於應作已作,如經:所作已辦故。三者遠離三昧障,如經:棄捨重擔故。四者捨離所受重擔,如經:逮得己利故。彼重擔者,所謂五陰。五者證涅槃,如經:盡諸有結故。六者過三界,如經:正智心得解脫故。七者依不顛倒受教修行,如經:一切心得自在已到彼岸故,以善遠離諸煩惱故。八者如實修行四如意足,如經:皆是阿羅漢故。又阿羅漢者,能受信者所施物故,故名應供。又學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善畢竟持戒學道故;二者如心所求畢竟滿足故。次說三昧分。
2.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菩薩萬人,皆從十方世界來集,有大威德,皆得諸忍、諸陀羅尼、諸深三昧,具諸神通。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香象菩薩、勇施菩薩、隨智行菩薩以為上首,如是等菩薩大眾,百千萬億,其數無量;并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眾圍繞。
復與無量大菩薩摩訶薩眾俱。
復與無量諸菩薩摩訶薩眾俱。
元魏本:諸菩薩摩訶薩無量無邊,皆從十方世界來集,有大威德,皆得諸忍諸陀羅尼、諸深三昧具諸神通,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香象菩薩、勇施菩薩、勇修行智菩薩等而為上首,如是諸菩薩摩訶薩其數無量;并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眾圍繞。
3.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爾時世尊,入諸佛甚深三昧,如實諦觀諸法性相,而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慧,除諸重擔、度三有險道,滅無明、得真明,拔邪箭、斷渴愛,成法船、擊法鼓、吹法蠡、建法幢,轉生死種,示涅槃性,閉塞邪道,開於正路,離諸惡業,示于福田。
爾時,世尊獨坐思惟,入諸三昧,遍觀法界,自覺成道——具一切智,所作已訖,棄諸重擔,度生死流,捨離慳貪,拔三毒刺,盡諸渴愛,集大法船,擊大法鼓,吹大法蠡,建大法幢,已斷生死——演說正法:閉諸惡趣,開善道門,永離惡土,遊諸淨國。
爾時,世尊得成正覺其日未久,寂然宴坐入于三昧,觀察法界作是念言:我已證菩提、已得聖智慧、已辦所應作、已捨諸重擔、已出生死曠野、已捨離無明,獲於智明、已拔毒箭、已盡渴愛、已證法界、已擊法鼓、已吹法螺、已建法幢、已捨離生死眼說於法眼、已閉惡道開眾善道、已捨非田示諸福田。
元魏本:爾時世尊獨靜無人,入於諸佛甚深三昧觀察法界。而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慧,所作已辦、除諸重擔、度諸有險道、滅無明、得真明、拔諸箭、斷渴愛,成法船、擊法鼓、吹法蠡、建法幢、轉生死種、示涅槃性、閉塞邪道、開於正路、離諸罪田、示于福田。
論曰:入三昧觀察者,示現非是思量境界故。又入三昧者,示現不同聲聞、辟支佛故。此明非聲聞、辟支佛境界故。已說三昧分。次說能觀清淨分。
論曰:能觀清淨者,示現已得菩提故,如經:而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得菩提者,示現勝彼聲聞辟支佛證智故,如經:得一切智慧故。彼得一切智慧者,有十七種。何等十七?一者本願滿足,如經:所作已辦故。二者捨離所取重擔,如經:除諸重擔故。又重擔者,所謂五陰。三者善斷一切諸煩惱障,如經:度諸有嶮道故。四者善斷一切智障,如經:滅無明故。五者證如實妙法,如經:得真明故。六者離一切邪箭,如經:拔諸箭故。七者離諸顛,如經:斷渴愛故。八者成就出世間慧,如經:成法船故。九者轉妙法輪,如經:擊法鼓故。十者出無我妙聲,善能降伏一切諸魔,如經:吹法螺故。十一者善能降伏一切外道,如經:建法幢故。十二者善斷一切諸結因緣,如經:轉生死種故。十三者說世間出世間妙法,如經:示現涅槃性故。十四者善能遠離顛倒取相,如經:閉塞邪道故。十五者轉八聖道,如經:開於正路故。十六者善能遠離外道福田,如經:離諸罪田故。十七者示現三寶福田,如經:示于福田故。已說能觀清淨分。次說所觀法分。
4.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我今當觀,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以身得?為以心得?若以身得,身則無知、無作,如草木瓦石,四大所造從父母生,以衣服、飲食、臥具、澡浴而得存立,必歸敗壞無常磨滅。而是菩提,但有名字世俗故說,無形、無色、無定、無相、無向、無入、無道,過諸言說出於三界,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亦無所得、亦無戲論,無問、無示、無有文字、無語言道。
我觀彼法,誰修菩提、誰得菩提、誰欲得者?過去、現在、及以未來,誰之所證?為是身得、為心得乎?若以身得,是身無知,猶如草木、沙礫、牆壁,無所覺知。四大和合,父母所生,常須飲食、衣服、澡浴、摩拭,終歸敗壞,是磨滅法。是菩提者,但有空名,而無實相,無聲、無色、無成、無見、無入、無知、無去、無來,如是等法,亦無繫縛。能過諸法,超出三界,無見、無聞、無我我所、無作者、無處所、無窟宅、無取、無著、無出、無入、無願、無住、無相、無貌、無彼、無此、無示,猶如幻化。以十二因緣生,無處所、不可見、離相,如虛空現,寂靜,無聲、無響、無文、無字、亦無言說。如是知者,是名菩提。
我今審觀如是之法,誰能現證、已證、當證?為身證耶?為心證乎?若身證者,身是頑鈍,無覺、無思,猶如草木、牆壁、瓦石,從於四大父母所生,無常敗壞散滅之法,必假塗、洗、衣、食等緣而得存立。
元魏本:我今當觀彼法,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何等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者是所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為以身得?為以心得?若以身得,身則無知、無覺,如草、如木、如塊、如影,無所識知,四大所造,從父母生,其性無常;假以衣服、飲食、臥具、澡浴而得存立,此法必歸敗壞、磨滅。
論曰:以何等人能證菩提?以何等智能證菩提?何者是所證菩提?觀彼三法,於三世中虛妄分別無有實體。
論曰:經言:為以身得、為以心得者,示現身心不證菩提故。此明何義?以離身心更無實者。如愚癡人虛妄分別,無有如是證菩提者故。以何等人能證菩提?彼法於三世中虛妄分別無實體者,以非身得菩提示現,有八種法示現彼身不證菩提。何等為八?一者無作者,如經:若以身得,身則無知無覺故。二者虛妄取相成就,如經:如草如木如塊如影故。三者遠離諸想,如經:無所識知故。四者以諸因緣和合故生,如經:四大所造故。五者體本不淨,如經:從父母生故。六者念不住,如經:其性無常故。七者如危朽物不可常保,如經:假以衣服飲食臥具澡浴而得存立故。八者體是不實,如經:此法必歸敗壞磨滅故。已說非身得菩提示現。以何等人得菩提者,彼法於三世中虛妄分別無有實體。次說以何等智能證菩提。彼法於三世中虛妄分別無實體者,以非心得菩提示現。
5.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若以心得,心從眾緣生,眾緣生故空如幻,無處、無相、無性,亦無所有,於是中得菩提者,所用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法皆空但有名字,以世俗故而有言說,是皆憶想分別,實無所有,無有根本,亦無體相。無受、無著、無染、無離,一相所謂無相。是故於此法中,無有得者。無所用法,亦無菩提。如是通達,是則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以心得,是心無定,猶如幻化,皆因過去妄想業生,無形、無執,猶如虛空。菩提者,無有處所,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一切法空。雖復言說,有名無實,是無為法,空、無相、無作、非有、非無、非可示現、無說、無聞。夫菩提者,非過去得、非未來得、非現在得,亦不離三世得,無相、非作、非不作,若能如是覺了三世法者,即是菩提。
若心證者,心如幻化,無相、無形,無所依處、無所容受。又菩提者,隨於世間而立名字,無音響、無形色,無成實、無相狀,無來、無去,不出、不入。過於三界無有處所,不可見聞、不可憶念;離攀緣處非戲論境,無所入、無文字,不可動搖、不可安立。絕於一切語言之道,而言現證、已證、當證,但惟名字虛妄分別,無生、無起、無有體性,不可取、不可說、不可愛著,是中實無已成正覺、現成正覺及當成者。若能如是無證、無成,乃得名為成正覺耳。何以故?菩提者離於一切變動相故。
元魏本:若以心得,1)心則如幻,2)從眾緣生,3)無處、4)無相、5)無物、6)無所有。菩提者,但有名字世俗故說,1)無聲、2)無色、3)無成、4)無行、5)無入,6)不可見、7)不可依,8)去來道斷,9)過諸言說,10)出於三界,11)無見、12)無聞、13)無覺、14)無著、15)無觀,16)離戲論、17)無諍、18)無示,19)不可觀、20)不可見,21)無響、22)無字,23)離言語道。如是能證菩提者,以何等智?證菩提者所證菩提法者,如是諸法但有名字,但假名說,但和合名說,依世俗名說,1)無分別分別說,2)假成無成、3)無物離物、4)無取、5)不可說、5)無著。彼處無人證、無所用證亦無法可證,如是通達,是則名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異離異、無菩提相。
論曰:有六種法示現彼心不得菩提。何等為六?一者見顛倒法虛妄誑惑愚癡凡夫,如經:心則如幻故。二者依善不善諸因緣生,如經:從眾緣生故。三者無定住處,如經:無處故。四者虛妄分別取相實不可得,如經:無相故。五者自性空,如經:無物故。六者遠行,如經:無所有故。已說非心得菩提示現。以何等智得菩提者,彼法於三世中虛妄分別無有實體。次說何者是所證菩提?彼法於三世中虛妄分別無有實體。
論曰:經言菩提者但有名字世俗故說者,示現可證法但有名,用虛妄分別,其體無實故。彼但有名字,世俗故說。有二十三種。何等二十三?一者無事,如經:無聲故。二者過覺境界,如經:無色故。三者諸法體空,如經:無成故。四者離諸相,如經:無行故。五者過一切世間凡夫境界,如經:無入故。六者過識境界,如經:不可見故。七者無可依處,如經:不可依故。八者不生滅,如經:去來道斷故。九者過一切世間名字,如經:過諸言說故。十者善不善行諸法不可得,如經:出於三界故。十一者離見者,如經:無見故。十二者過耳識境界,如經:無聞故。十三者過意識境界,如經:無覺故。十四者不住,如經:無著故。十五者如虛空,如經:無觀故。十六者無為,如經:離戲論故。十七者無諸患、離諸漏,如經:無諍故。十八者過小智境界,如經:無示故。十九者無量,如經:不可觀故。二十者他不能見,如經:不可見故。二十一者內心無知,如經:無嚮故。二十二者無物可見,如經:無字故。二十三者不可說,如經:離言語故。
論曰:次說云何證菩提者,彼亦但有假名名字,依世俗說,虛妄分別無實體故。彼依世俗名說有六種。何等為六?一者不實分別,如經:無分別分別說故。二者體空,如經:假成無成故。三者我不可得,如經:無物離物故。四者過世間慧,如經:無取故。五者過言語道,如經:不可說故。六者遠離我我所,如經:無著故。
又經言:彼處無人證、無所用證亦無法可證。如是通達,是則名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此明何義?明能證人、明所用證智、明所證境界。彼如是法,以何等法用妙正智慧,如實知所見所知所證,是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又經言:無異離異、無菩提相者,此明何義?無異離異二句,明彼證法清淨寂靜故。無菩提相義,如向所說。
6.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會中,立佛右面,執大寶蓋,以覆佛上。時文殊師利默知世尊所念如是,即白佛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善男子、善女人云何發心?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若無相是菩提者,今善男子、善女人等,因何而住,得成菩提?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知佛所念而作是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諸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應云何住?
元魏本: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立佛右面,執大寶蓋以覆佛上。時,文殊師利默知世尊所念如是,即白佛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善男子、善女人云何於菩提發心住?
已說所觀事分。次起分者,此中復有何義?以三昧事訖故,以說時至故,是故應起。
又於此中有二種義:一者以三昧中所觀察義,欲為文殊師利說故;二者文殊師利問、如來答故。何故如來唯告文殊師利而不告餘者?以依對文殊師利說此法故。又復何故唯對文殊師利說此法門?以此所說法門深故,是故告彼深智慧菩薩。又何以故唯文殊師利問?以如來但告文殊師利故。是故文殊師利問,隨順義故。彼所發問,以心清淨問,答清淨故。次顯說分。
7.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善女人,當隨菩提相,而發其心。世尊,菩提相者當云何說?佛告文殊師利:菩提相者,出於三界,過世俗法,語言道斷,滅諸發、無發,是發菩提。文殊師利!是故菩薩應滅諸發,發菩提心,無發是發菩提。發菩提心者,如如法性,相如實際,無分別,不緣身心,是發菩提。不著諸法,不增、不減、不異、不一,是發菩提。如鏡中像、如熱時焰、如影、如響、如水中月,應當如是發菩提心。
佛告文殊師利:諸菩薩等學菩提者,應如是住。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諸菩薩等應云何住?佛告文殊師利:夫菩提者,超出三界,越於言說,離諸文字,無有住處。復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住無所住,是住菩提;住無執著,是住菩提;住於空法,是住菩提;住於法性,是住菩提;住一切法無有體相,是住菩提;住無量信,是住菩提;住無增減,是住菩提;住無異念,是住菩提;住如鏡像、如空谷響、如水中月、如熱時焰,文殊師利!住如是等法,是住菩提。
佛言:文殊師利!如菩提相,應如是住。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何者是菩提相?佛言:文殊師利!菩提相者獨超三界,雖隨世俗而有名字,遠離一切音聲言說。諸菩薩眾發趣菩提,從初發心則無所趣。是故,文殊師利!諸善男子、善女人,應以遠離發趣之心而住菩提。文殊師利!若諸菩薩能發趣於無所趣者,是則趣向菩提之道。文殊師利!趣於無自性是趣向菩提、趣於無處所是趣向菩提、趣於法界性是趣向菩提、趣於一切法中無所執著是趣向菩提、趣於實際無差別是趣向菩提、趣於如鏡中像、如光中影、如水中月、如熱時焰是趣向菩提。
元魏本:佛告文殊師利:善男子、善女人,應如彼菩提相而發心住。文殊師利言:世尊!菩提相者,當云何知?佛告文殊師利:菩提相者,出於三界,過一切世俗名字語言,過一切響,無發心發、滅諸發,是發菩提心住。是故,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過一切發,是發心住。1)文殊師利!無發是發菩提心住。2)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無物發住,是發菩提心住。3)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無障礙住,是發菩提心住。4)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如法性住,是發菩提心住。5)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不執著一切法,是發菩提心住。6)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不破壞如、實際,是發菩提心住。7)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不移、不益、不異、不一,是發菩提心住。8)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如鏡中像、如熱時炎,如影、如響、如虛空、如水中月,應當如是發菩提心住。
論曰:彼發清淨有九種。何等為九?一者捨一切戲論,如經:文殊師利!無發是發菩提心住故。二者捨取諸法,如經: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無物發住是發菩提心住故。三者如虛空,如經: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無障礙住是發菩提心住故。四者寂靜,如經: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如法性住是發菩提心住故。五者捨取常無常相,如經: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不執著一切法是發菩提心住故。六者不毀道不捨道,如經: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不破壞如實際是發菩提心住故。七者離謗離著,如經: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不移不益不異不一是發菩提心住故。八者入一切法一相,如經:文殊師利!發菩提心者,如鏡中像、如熱時焰、如影、如響、如虛空、如水中月,應當如是發菩提心住故,又如實修行般若波羅蜜。餘四句過三界等者,如前所說應知。已顯說分。次說菩薩功德勢力分。
8.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爾時會中,有天子,名月淨光德,得阿惟越致。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菩薩緣何事故行菩薩道?文殊師利言:汝可以此問於世尊。佛即告文殊師利:汝答月淨光德天子所問行法。
爾時,淨光焰天子白文殊師利童子言:云何修行?以何等業是菩薩行?
爾時眾中有天子名淨月威光,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諸菩薩摩訶薩修習何行?依何處修?
元魏本:爾時,會中有天子名月淨光德,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問文殊師利言:諸菩薩摩訶薩初觀何法故行菩薩行?依何法故行菩薩行?
9.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文殊師利謂天子言:汝可善聽,我今當說。天子當知,諸菩薩道,以大悲為本,緣於眾生。
天子言:菩薩大悲以何為本?文殊師利言:以直心為本。
又問:直心以何為本?答言:於一切眾生等心為本。
又問:等心以何為本?答言:無別異行為本。
又問:無別異行以何為本。答言:以深淨心為本。
又問:深淨心以何為本?答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本。
又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何為本?答言:以六波羅蜜為本。
又問:六波羅蜜以何為本。答言:方便慧為本。
又問:方便慧以何為本?答言:不放逸為本。
又問:不放逸以何為本?答言:三善行為本。
又問:三善行以何為本?答言:以十善業道為本。
又問:十善業道以何為本?答言:以攝六根為本。
又問:攝六根以何為本?答言:以正憶念為本。
又問:正憶念以何為本?答言:以正觀為本。
又問:正觀以何為本?答言:以堅念不忘為本。
文殊師利言:天子!於諸眾生起大慈心,是菩薩行。
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諸菩薩等云何修行,起大慈心?文殊師利言:天子!無諂誑心,是菩薩大慈。
天子復白文殊師利:云何修行,得無諂誑?文殊師利言:天子!於一切眾生起平等心,是無諂誑,諸菩薩等應如是學。
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云何修行,於一切眾生起平等心?文殊師利言:無彼、無此、無諸異見,是平等行,諸菩薩等應如是學。
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復云何修無彼、無此、無諸異見,於一切眾生起平等行?文殊師利言:天子!善念恭敬,無彼、無此、無諸異見及平等法,諸菩薩等應如是修。
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善念恭敬,乃至無彼、無此、無諸異見,因何而起?文殊師利言:天子!善念恭敬,因發菩提心,諸菩薩等應如是學。
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菩提心者因何而起?文殊師利言:天子!菩提心者,從六波羅蜜起。
天子復白文殊師利:六波羅蜜從何而起?文殊師利言:天子!從方便智慧起。
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方便智慧,從何而起?文殊師利言:天子!方便智慧,從不放逸起。
天子復白文殊師利:不放逸者復從何起?文殊師利言:天子!不放逸者,從修三善業起。
天子復問:修三善業,因何而起?文殊師利言:天子!從修十善業起。
天子復問:修十善業,因何而起?文殊師利言:天子!從善攝身、口、意起。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此三善業,復因何起?文殊師利言:從善思惟起。
天子復問:善思惟者,因何而起?文殊師利言:從善思觀行起。
天子復問:善思觀行,因何而起?文殊師利言:從憶持不忘起。
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修大悲行,依於一切眾生處修。
淨月天子又問言:菩薩大悲依何心起?文殊師利菩薩言:菩薩大悲依無諂誑心起。
又問言:無諂誑心依何而起?答言:無諂誑心依於一切眾生平等心起。
又問:於一切眾生平等心依何而起?答言:依於入非一非異法性心起。
又問:入非一非異法性心依何而起?答言:依深信心起。
又問:深信心依何而起?答言:依菩提心起。
又問:菩提心依何而起?答言:依六波羅蜜起。
又問:六波羅蜜依何而起?答言:依方便慧起。
又問:方便慧依何而起?答言:依不放逸起。
又問:不放逸依何而起?答言:依三種淨行起。
又問:三種淨行依何而起?答言:依十善業道起。
又問:十善業道依何而起?答言:依持淨戒起。
又問:持淨戒依何而起?答言:依如理思惟起。
又問:如理思惟依何而起?答言:依觀察心起。
又問:觀察心依何而起?答言:從憶持不忘起。
元魏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以大悲為本,為諸眾生。
1)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大悲,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大悲,以直心為本。
2)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直心,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直心,以於一切眾生平等心為本。
3)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平等心,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平等心,以無異離異行為本。
4)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無異離異行,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無異離異行,以深淨心為本。
5)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深淨心,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深淨心,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本。
6)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六波羅蜜為本。
7)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六波羅蜜,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六波羅蜜,以方便慧為本。
8)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方便慧,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方便慧,以不放逸為本。
9)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不放逸,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不放逸,以三善行為本。
10)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三善行,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三善行,以十善業道為本。
11)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十善業道,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十善業道,以持戒為本。
12)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持戒,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持戒,以正憶念為本。
13)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正憶念,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正憶念,以正觀為本。
14)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正觀,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正觀,以堅念不忘為本。
論曰:諸菩薩摩訶薩功德勢力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如心所求一切滿足;二者無障礙樂說辯才說法。如心所求一切滿足者,以起上上勝勝法故。彼起上上勝勝法者,有十四種。何等十四?一者受教不忘,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正觀,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正觀,以堅念不忘為本故。二者善取正教觀有為法,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正憶念,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正憶念,以正觀為本故。三者無彼處過,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持戒,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持戒,以正憶念為本故。四者不隨順諸過,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十善業道,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十善業道,以持戒為本故。五者善修十善業道,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三善行,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三善行,以十善業道為本故。六者身口意業三法清淨,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不放逸,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不放逸,以三善行為本故。七者戒清淨,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方便慧,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方便慧,以不放逸為本故。八者隨順利益一切眾生,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六波羅蜜,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六波羅蜜,以方便慧為本故。九者滿足一切助菩提法,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六波羅蜜為本故。十者不疲倦,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深淨心,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深淨心,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本故。十一者業果清淨,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無異離異行,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無異離異行,以深淨心為本故。十二者修行清淨,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平等心,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於諸眾生平等心,以無異離異行為本故。十三者作利益一切眾生清淨,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直心,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直心,以於一切眾生平等心為本故。十四者心清淨,如經: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大悲,以何為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大悲,以直心為本故。
又經言:爾時會中有天子名月淨光德,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問文殊師利言:諸菩薩摩訶薩,初緣何法故行菩薩行?依何法故行菩薩行?文殊師利答言:諸菩薩摩訶薩行,大悲為本,為諸眾生,如是等修多羅,從後向前解釋應知。
10.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天子言:文殊師利!菩薩有幾心,能攝因、能攝果?文殊師利言:天子!諸菩薩有四心,能攝因、能攝果。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行道心,三者不退轉心,四者一生補處心。初發心,為行道心作因緣;行道心,為不退轉心作因緣;不退轉心,為一生補處心作因緣。
天子復問:憶持不忘,有幾種心?以何因緣,而得果報?文殊師利言:天子!菩薩摩訶薩有四種發心,從因得果。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係念修行,三者、不退,四者、與善同生。因初發心,而得係念;因修係念,得不退轉;因不退轉,與善同生。
爾時,淨月威光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諸菩薩發菩提心凡有幾種,於因、於果而得成就?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諸菩薩發菩提心凡有四種,於因、於果而得成就。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解行住發心,三者、不退轉發心,四者、一生補處發心。應知初發心為解行住因,解行住發心為不退轉因,不退轉發心為一生補處因,一生補處發心為一切智因。
元魏本: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有幾種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
已說如心所求一切滿足。次說無障礙樂說辯才說法。
11.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復次,天子當知,初發心如種穀田中,行道心如穀子增長,不退轉心如華果始成,補處心如花果有用。又初發心如車匠集材,行道心如釿治材木,不退轉心如安施材木,一生補處心如車成運致。又初發心如月新生,行道心如月五日,不退轉心如月十日,一生補處心如月十四日,如來智慧如月十五日。又初發心能過聲聞地,行道心能過辟支佛地,不退轉心能過不定地,一生補處心安住定地。又初發心如學初章,行道心如學第二章,不退轉心如能以章為用,一生補處心如通達深經。又初發心從因生,行道心從智生,不退轉心從斷生,補處心從果生。又初發心因勢力,行道心智勢力,不退轉心斷勢力,補處心果勢力。又初發心如病者求藥,行道心如分別藥,不退轉心如病服藥,補處心如病得差。又初發心法王家生,行道心學法王法,不退轉心能具足學法王法;補處心學法王法能得自在。
復次,天子!初發心者,猶如種子種之良田;係念修行,猶如苗生;修行不退,猶如莖、幹、枝葉增長;與善同生,猶如華果結實、成熟。發心、係念修行、不退、與善同生,亦復如是。
復次,天子!初發心人,猶如車匠,善知眾木;繼念修行,猶如合木;修行不退,猶如車成;與善同生,猶如載用。發心、繼念修行、不退、與善同生,亦復如是。
復次,天子!初發心者,猶如初月;繼念修行,如五日月、乃至七日月;修行不退,如十日月;與善同生,如十四日月;如來智慧滿足、無缺,如十五日月。發心、繼念修行、不退、與善同生,亦復如是。
復次,天子!初發心人,過聲聞地;第二發心,過辟支佛地;第三發心,過不定地;第四發心,得於定地。
復次,天子!如噁、啊等音,悉是一切字之根本,初發心者,亦復如是,悉是一切善之根本;如學文字,得少分智,繼念修行,亦復如是;得少分智,猶如算師總計無量,知其分齊,不退轉心,亦復如是;知心不退,譬如有人明解經論,與善同生,善心明了,亦復如是。
復次,天子!初發心者,繼念善因;第二發心,繼念智慧;第三發心,繼念禪定;第四發心,繼念於果。
復次,天子!初發心者,受持善因;第二發心,受持智慧;第三發心,受持禪定;第四發心,受持於果。
復次,天子!初發心者,善因成就;第二發心,智慧成就;第三發心,禪定成就;第四發心,正果成就。
復次,天子!初發心者,因善入道;第二發心,因智入道;第三發心,因禪入道;第四發心,因果入道。
復次,天子!初發心者,如醫識藥;第二發心,善知藥分;第三發心,隨病授藥;第四發心,令得服行。
復次,天子!因初發心,生法王家;第二發心,學法王法;第三發心,修法王行;第四發心,滿足王位;是名四種發心。
復次,天子!應知初發心如田中下種,解行住發心如牙漸增長,不退轉發心如枝、葉、花、果次第出生,一生補處發心如果實成熟。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如造車人先集於材,第二發心如得材已各別治淨,第三發心如彼匠人造車成就,第四發心如以其車引重致遠。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猶如初月,第二發心如五日夜至七夜月,第三發心如十日夜月,第四發心如十四日夜月。應知如來所有智慧譬如明月至十五夜,一切光色悉皆圓滿。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超聲聞地,第二發心超辟支佛地,第三發心超不定地,第四發心住決定地。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譬如有人初學字母,第二發心如彼學人漸解分析,第三發心如學已久善算數,第四發心如學成熟了達諸論。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菩薩住因,第二發心菩薩住智,第三發心菩薩住斷,第四發心菩薩住果。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因所攝,第二發心智所攝,第三發心斷所攝,第四發心果所攝。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從因而起,第二發心從智而起,第三發心從斷而起,第四發心從果而起。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因差別分,第二發心智差別分,第三發心斷差別分,第四發心果差別分。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如採集眾藥,第二發心如分辯藥性,第三發心如隨病合藥,第四發心如服藥除愈。
復次,天子!第一發心生法王家,第二發心學法王法,第三發心學得解了,第四發心學得自在。
元魏本:1)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有四種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行發心;三者、不退發心;四者、一生補處發心。
2)復次,天子!初發心如種種子,第二行發心如牙生增長,第三不退發心如莖、葉、華、果初始成就,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如果等有用。
3)復次,天子!初發心如車匠集材智,第二行發心如斫治材木淨智,第三不退發心如安施材木智,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如車成運載智。
4)復次,天子!初發心如月始生,第二行發心如月五日,第三不退發心如月十日,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如月十四日,如來智慧如月十五日。
5)復次,天子!初發心能過聲聞地,第二行發心能過辟支佛地,第三不退發心能過不定地,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安住定地。
6)復次,天子!初發心如學初章智,第二行發心如差別諸章智,第三不退發心如算數智,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如通達諸論智。
7)復次,天子!初發心從因生,第二行發心從智生,第三不退發心從斷生,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從果生。
8)復次,天子!初發心因攝,第二行發心智攝,第三不退發心斷攝,第四一生補處發心果攝。
9)復次,天子!初發心因生,第二行發心智生,第三不退發心斷生,第四一生補處發心果生。
10)復次,天子!初發心因差別分,第二行發心智差別分,第三不退發心斷差別分,第四一生補處發心果差別分。
11)復次,天子!初發心如取藥草方便,第二行發心如分別藥草方便,第三不退發心如病服藥方便,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如病得差方便。
12)復次,天子,初發心學法王家生,第二行發心學法王法,第三不退發心能具足學法王法,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學法王法能得自在。
論曰:無礙樂說辯才說法,有四種發菩提心攝取十地,以種種差別說故。彼種種差別有十二句。經言:天子又問:文殊師利!諸菩薩摩訶薩有幾種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有四種心,能成就因能成就果。何等為四?一者初發心;二者行發心;三者不退發心;四者一生補處發心者,初發心能與第二行發心作因,第二行發心能與第三不退發心作因,第三不退發心能與第四一生補處發心作因。此句明上上因勝勝不失故。
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如種種子,第二行發心如芽生增長,第三不退發心如莖葉華果初始成就,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如果等有用等者,示現從清淨因成就清淨果故。
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如車匠集材智者,以依諸願則能攝取一切佛法故。第二行發心如斫治材木淨智者,以成就清淨戒故。第三不退發心如安施材木智者,以依慧方便修一切行皆相應故。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如車成運載智者,以不捨先許重擔故。
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如月始生,第二行發心如月五日,第三不退發心如月十日,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如月十四日,如來智慧如月十五日等者,以示現上上大力清淨故。
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能過聲聞地者,以初地前菩薩利根,觀察一切菩提分法故。第二行發心能過辟支佛地者,以初地前菩薩依般若勝智,能集諸菩薩無量行故。第三不退發心能過不定地者,此已入初地得證智故。又過聲聞辟支佛地者,以過一切功用行故。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安住定地者,以善住王子地故。
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如學初禪智者,以觀下地法故。第二行發心如差別諸章智者,以智慧增長差別故。第三不退發心如算數智者,以方便智能數一切法故。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如通達諸論智者,以得證智故。
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從因生者,以自性清淨本來成就故。第二行發心從智生者,以攝取世間出世間聞慧方便故。第三不退發心從斷生者,以過一切世間戲論故。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從果生者,以自然成就一切行故。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因攝者,以信行助道淳熟故,又以觀初地境界故。第二行發心智攝者,以依境界淳熟觀功用行故。第三不退發心斷攝者,以依修行境界未得佛法觀故。第四一生補處發心果攝者,以依果淳熟,隨所有佛國土應成佛處即成佛故。
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因生者,以不顛倒修行善根性故。第二行發心智生者,以不顛倒法究竟性故。第三不退發心斷生者,以不顛倒修行性故。第四一生補處發心果生者,以得心自在故。
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因差別分者,以攝取無量善根故。第二行發心智差別分者,以無量無邊法門畢竟究竟故。第三不退發心斷差別分者,以入無量三昧門故。第四一生補處發心果差別分者,以無量神通奮迅隨意自在用故。
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如取藥草方便者,以攝取對治煩惱病法故。第二行發心如分別藥草方便者,以知對治煩惱病隨相應藥故。第三不退發心如病服藥方便者,以依知諸方便隨相應受用故。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如病得差方便者,以煩惱病滅故。
又經言復次天子!初發心學法王家生者,以降伏一切聲聞辟支佛故。第二行發心學法王法者,以學一切得勝處故。第三不退發心能具足學法王法者,以得修道勝果故。第四一生補處發心學法王法能得自在者,以於一切法中能得自在無障礙故。
12.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爾時大眾中,有天子名定光明主,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定光明主天子,語文殊師利法王子言: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略道?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淨光焰天子白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摩訶薩速疾道?菩薩行是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會中有天子名決定光明,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何者是菩薩摩訶薩速疾道,諸菩薩摩訶薩行此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元魏本:爾時,大眾中有天子名定光明主,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時定光明主天子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何等是諸菩薩摩訶薩畢竟略道?諸菩薩摩訶薩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曰:已說菩薩功德勢力分。次說菩薩行差別分。
13.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文殊師利言:天子!菩薩摩訶薩略道有二,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方便,二者慧。攝善法名為方便,分散諸法名為慧;又方便名為隨眾生行,慧名不轉一切法相;方便名待應眾生心,慧名不待一切法;方便名和合諸法,慧名捨離諸法;方便名起因緣,慧名滅因緣;方便名知分別諸法,慧名不分別法性;方便名莊嚴佛土,慧名莊嚴佛土無所分別;方便名知眾生諸根利鈍,慧名不得眾生;方便名能至道場,慧名能得一切佛法。
文殊師利言:天子!速疾道有二種,菩薩摩訶薩乘此二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方便道,二者、般若道。受持方便智故,能觀一切眾生;受持般若故,觀一切法空,能斷疑執。以方便智故,和合諸法;以般若故,諸法不合。方便為因,般若為果。以方便故,知一切法;以般若故,知諸法空。以方便智,莊嚴佛國;以般若故,知諸佛國,皆悉平等。以方便故,知諸眾生根性差別;以般若故,知諸眾生根性皆空。以方便故,得甘露味,證成菩提;以般若故,覺諸佛法,平等正道。
文殊師利菩薩言:天子!菩薩摩訶薩速疾道有二種,諸菩薩摩訶薩行此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為二?一者、方便道,二者、般若道。方便道者攝諸善法,般若道者了知簡擇;方便道者不捨眾生,般若道者能捨諸法;方便道者知法和合,般若道者知不和合;方便道者能為因緣,般若道者能至寂滅;方便道者能知諸法差別之相,般若道者能知法界無差別理;方便道者能具莊嚴諸佛國土,般若道者能知諸佛國土平等;方便道者能知眾生根行不同,般若道者能知根行空無所有;方便道者令諸菩薩詣於道場,般若道者能令菩薩逮無所覺。
元魏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諸菩薩摩訶薩略道有二種,諸菩薩摩訶薩以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方便道;二者、慧道。1)方便者知攝善法智,2)慧者如實知諸法智,3)又方便者觀諸眾生智,4)慧者離諸法智;5)又方便者知諸法相應智,6)慧者知諸法不相應智;7)又方便者觀因道智,8)慧者滅因道智。1)又方便者知諸法差別智,2)慧者知諸法無差別智;3)又方便者莊嚴佛土智,4)慧者莊嚴佛土平等無差別智;5)又方便者入眾生諸根行智,6)慧者不見眾生智;7)又方便者得至道場智,8)慧者能證一切佛菩提法智。
論曰:法主世尊親在眾中,何故乃問文殊師利?以為示現諸菩薩摩訶薩功德故。此以何義?以諸眾生於菩薩所起輕慢心,令生尊重恭敬心故。諸菩薩摩訶薩行差別有二種道。何等為二?一者因清淨道;二者功德清淨道。因清淨道者,以示現勝因清淨故。彼勝因清淨者,以四種發心說。何等為四?一者說助清淨道;二者說功德智道;三者說實際證道;四者說如實修行道。功德清淨道者有八種。何等為八?一者攝取智教化一切眾生,如經:又方便者,知攝善法智故。二者能忍一切眾生諸不善行,如經:慧者,如實知諸法智故。三者集諸白淨法,如經:又方便者,觀一切眾生智故。四者觀一切菩提分法,如經:慧者,離諸法智故。五者知諸法和合相,如經:又方便者,知諸法相應智故。六者知諸法不同相,如經:慧者,知諸法不相應智故。又慧者知諸法不相應智者,以種種願故。七者如實知可化眾生,如經:又方便者,觀因道智故。八者集種種助道,如經:慧者,滅因道智故。已說功德清淨道。次說因清淨道。
論曰:因清淨道亦有八種。何等為八?一者觀善不善法,如經:又方便者,知諸法差別智故。二者離諸因緣一切法根本,如經:慧者,知諸法無差別智故。三者離一切障礙,如經:又方便者,莊嚴佛土智故。四者斷一切和合,如經:慧者,莊嚴佛土平等無差別智故。五者如實知,如經:又方便者,入眾生諸根行智故。六者入一法門,如經:慧者,不見眾生智故。七者如實知一切凡夫虛妄分別,如經:又方便者,得至道場智故。八者證寂靜界,如經:慧者,能證一切佛菩提法智故。
14.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天子當知,菩薩摩訶薩復有二道,以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助道,二者斷道。助道者五波羅蜜,斷道者般若波羅蜜。
復有二道。何等為二?一者有繫道,二者無繫道。有繫道者五波羅蜜,無繫道者般若波羅蜜。
復有二道,一者有量道,二者無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別,無量道者不取相分別。
復有二道,一者智道,二者斷道。智道者,初地至七地,斷道者,八地至十地。
復次,天子!復有二行,能令菩薩摩訶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有為者,總攝五波羅蜜;無為者,總攝般若波羅蜜。復有二行,能令菩薩摩訶薩疾得菩提。何等為二?一者、有漏行,二者、無漏行。有漏行者,五波羅蜜;無漏行者,般若波羅蜜。復有二行,能令菩薩摩訶薩疾得菩提。何等為二?一者、住行,二者、不住行。住行者,五波羅蜜;不住行者,般若波羅蜜。復有二行,能令菩薩摩訶薩疾得菩提。何等為二?一者、有量,二者、無量。有量者,五波羅蜜;無量者,般若波羅蜜。有量行者,是有相法;無量行者,是無相法。復有二行,能令菩薩摩訶薩疾得菩提。何等為二?一者、智行,二者、定行。以智行故,從初地至七地;以定行故,從八地至十地。
天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速疾道。云何為二?一者、資糧道,二者、決擇道。資糧道者謂施等五波羅蜜,決擇道者謂般若波羅蜜。有著道、無著道,有漏道、無漏道,皆如是說。
復有二種速疾道。云何為二?一者、有量道,二者、無量道。有量道者謂有相位,無量道者是無相位。
復有二種速疾道:所謂智道及以斷道。智道者謂從初地至第七地,斷道者從於八地至第十地。
元魏本:1)復次,天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略道,諸菩薩摩訶薩以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一者、助道;二者、斷道。助道者五波羅蜜,斷道者般若波羅蜜。
2)復有二種略道。何等為二:一者、有礙道;二者、無礙道。有礙道者五波羅蜜,無礙道者般若波羅蜜。
3)復有二種略道。何等為二?一者、有漏道;二者、無漏道。有漏道者五波羅蜜,無漏道者般若波羅蜜。
4)復有二種略道。何等為二?一者、有量道;二者、無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別,無量道者不取相分別。
5)復有二種略道。何等為二?一者、智道;二者、斷道。智道者謂從初地乃至七地,斷道者謂從八地乃至十地。
論曰:復有二種略道,何等為二?一者功德道;二者智道。功德道者,集種種善根,如經:助道者,五波羅蜜故。智道者,通達一切法,如經:斷道者,般若波羅蜜故。
又經言:復有二種略道。何等為二?一者有礙道;二者無礙道。有礙道者五波羅蜜者,以行三界故,此初地已前。無礙道者般若波羅蜜者,以過三界入初地證智故。
又經言:復有二種略道。何等為二?一者有漏道;二者無漏道。有漏道者五波羅蜜者,以成就世間果故,此初地已前。無漏道者般若波羅蜜者,以成就出世間果故,此已得出世間智故。
又經言:復有二種略道。何等為二?一者有量道;二者無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別者,以遍取識境界故。無量道者不取相分別者,以過識境界不見遍取故。
又經言:復有二種略道。何等為二?一者智道;二者斷道。智道者謂從初地乃至七地者,以如實知有為界故。斷道者謂從八地乃至十地者,以如實知無為界故。
15.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隨智勇行,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何謂為菩薩義?何謂為菩薩智?文殊師利言:善男子!義名無用,智名有用。何謂義名無用?義是無為,無為法於法無用、非用。又義者,非染相、非離相,是義於法無用非用。又義不增不減,於法無用非用。天子,何謂為智?智是忍道,是心所用非無用。是故,智名有用非無用。智功歸於斷,是故智名有用非無用。智名善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是處非處,是故智名有用非無用。
爾時,不怯弱智總持菩薩白文殊師利童子:菩薩摩訶薩云何知義?云何知智?文殊師利言:善男子!義者無體,智亦無體。不怯弱智總持菩薩。
復問文殊師利:云何義無體,智亦無體?文殊師利言:善男子!義無體者,無為、無作、無相、無貌、無來、無去,是名為義;智無體者,非定法、非不定法,是名為智;如是受持。義者無體,非有、非無;智者體空,非有、非無;無取、無捨,如是受持。
復次,義者,非定、非非定;智者,名為心道,心、智平等,無有分別;如是受持。
復次,智者,以禪為體,禪、智平等,無有分別。以方便故,觀陰、入、界、十二因緣生死流轉,善惡之相猶如幻化,非有、非無。菩薩摩訶薩應當如是觀於諸法。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勇修智信,白文殊師利菩薩言:大士!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所知義?云何為菩薩摩訶薩所修智?文殊師利菩薩言:善男子!義非和合,智是和合。
勇修智信菩薩言:大士!以何因故義非和合,智是和合?文殊師利菩薩言:善男子!義是無為,無為則非義,非義中無有法若和合、若不和合。義是無變異、無成實,不可取、不可捨,皆如是說。善男子!智名為道,道與心和合,非不和合。復次,善男子!智惟是和合,非不和合。
勇修智信菩薩言:大士!何因緣故智惟是和合,非不和合?文殊師利菩薩言:善男子!智善能觀察蘊處界、善觀察緣起法、善觀察處非處,以是故惟和合,非不和合。
元魏本: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勇修行智,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何謂菩薩摩訶薩義?何謂菩薩摩訶薩智?文殊師利答言:善男子!義名不相應,智名相應。勇修行智菩薩言:文殊師利!何謂義名不相應?何謂智名相應?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義名無為,彼義無有一法共相應,無有一法不共相應。何以故?以無變無相故。義者無有一法共相應,無有一法不共相應,以本不成就義故,是故無有一法共相應,無有一法不共相應。義者不移不益,無有一法共相應,無有一法不共相應故。
1)善男子!智者名道!道者心共相應非不相應。善男子!以是義故,智名相應非不相應。
2)復次,善男子!智名斷相應。是故,善男子!智名相應法非不相應法。
3)復次,善男子!智名善觀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是處非處。善男子!以是義故,智名相應非不相應。
論曰:經言:善男子!義名不相應,智名相應者,示現實際有四種。
又經言:善男子!義名無為,彼義無有一法共相應、無有一法不共相應。何以故?以無變無相故者。1)以離諸無常過故,是故經言:義者無有一法共相應、無有一法不共相應故。2)以自體性住故,如經:以本不成就義故。是故經言:無有一法共相應、無有一法不共相應故。3)以常真如法界實體住故,是故經言:義者不移不益,無有一法共相應、無有一法不共相應故。4)又無有一法不移不益者,以法界不增不減故。
論曰:經言:善男子!智者名道。道者心共相應非不相應者,自此以下次說為證法界,有三種句、六種十法。此明何義?以何等智、云何證、為何義、何處住能證法界。以何等智者,以三種句、六種十法示現。云何三種句示現何等智?智者謂道,道者心相應法非不相應法,
是故經言:善男子!以是義故,智名相應非不相應故。又智共眷屬能證法界。何以故?以心清淨故道清淨,以道清淨故心清淨故。
又經言:復次善男子!智名斷相應。是故善男子!智名相應法非不相應法者,以遞共依止故。
又經言:復次善男子!智名善觀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是處非處。善男子!是故智名相應非不相應者,以如實知可知境界故。
已說三種句。次說六種十法,初說十種智。
16.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復次,天子,諸菩薩有十智。何等為十?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義智,四者方便智,五者慧智,六者攝智,七者波羅蜜智,八者大悲智,九者成就眾生智,十者不著一切法智。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種智行。何等為十?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義智,四者、方便智,五者、般若智,六者、受持智,七者、波羅蜜智,八者、大悲智,九者、憐愍教化眾生智,十者、不著一切諸法智。是名菩薩十種智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何等為十?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義智,四者、方便智,五者、般若智,六者、攝智,七者、波羅蜜智,八者、大悲智,九者、教化眾生智,十者、於一切法無所著智。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智。
元魏本: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何等為十?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義智;四者、方便智;五者、慧智;六者、攝智;七者、波羅蜜智;八者、大悲智;九者、教化眾生智;十者、不著一切法智。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種智。
論曰:經言: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智。何等為十?一、因智者,以善知無始世來解脫種子故。二、果智者,以如實知無始世來種種業報故。三、義智者,以善知自利利他故。四、方便智者,以能增長微少善根令無量故。五、慧智者,以能觀察善不善法故。六、攝智者,以攝取法施資生施故。七、波羅蜜智者,以善知成就種種善根故。八、大悲智者,以依善根能起善行故。九、教化眾生智者,以善觀察時非時故。十、不著一切諸法智者,以離二邊修行中道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種智。已說初十種智。次說第二十種發。
17.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復次,天子!諸菩薩有十發。何等為十?一者身發,欲令眾生身業清淨故;二者口發,欲令眾生口業清淨故;三者意發,欲令眾生意業清淨故;四者內發,一切內物不貪著故;五者外發,欲令眾生住正行故;六者智發,具足佛智故;七者慈發,念一切功德莊嚴故;八者眾生成熟發,守護智慧藥故;九者有為智發,具足定聚故;十者無為智發,心不著三界故。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清淨行。何等為十?一者、自發身業清淨行,二者、發一切眾生身業清淨行,三者、自發口業清淨行,四者、發一切眾生口業清淨行,五者、自發意業清淨行,六者、發一切眾生意業清淨行,七者、發一切眾生清淨平等行,八者、發一切眾生外清淨平等行,九者、發諸佛清淨智行,十者、發淨佛國土成就眾生行——若有眾生,遇諸疾病,給施醫藥,令得安樂;具煩惱者,以無為智,而教化之,令離三界;悉令滿足,功德智慧,無為之道——是名菩薩具足十種清淨之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起。何等為十?一者、身發起,為一切眾生淨治身業故;二者、口發起,為一切眾生淨治口業故;三者、心發起,為一切眾生淨治意業故;四者、內發起,於一切眾生無所取著故;五者、外發起,於一切眾生行平等行故;六者、智發起,修習一切佛智故;七者、國土發起,示現一切佛剎功德莊嚴故;八者、教化眾生發起,知諸煩惱病藥故;九者、真實發起,能成就決定聚故;十者、無為智滿足發起,於一切三界心無所著故。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發起。
元魏本: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何等為十?一者、身發,欲令一切眾生身業清淨故;二者、口發,欲令一切眾生口業清淨故;三者、意發,欲令一切眾生意業清淨故;四者、內發,以不虛妄分別一切諸眾生故;五者、外發,以於一切眾生平等行故;六者、智發,以具足佛智清淨故;七者、清淨國土發,以示一切諸佛國土功德莊嚴故;八者、教化眾生發,以知一切煩惱病藥故;九者、實發,以成就定聚故;十者、無為智滿足心發,以不著一切三界故。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種發。
論曰:經言: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何等為十?一者身發,欲令一切眾生身業清淨故。二者口發,欲令一切眾生口業清淨故。三者意發,欲令一切眾生意業清淨故者,以為遠離身口意業一切惡行,發大精進故。四者內發,以化一切眾生令學彼處故,不虛妄分別一切眾生故者,以不著諸法故。五者外發,於一切眾生平等行故者,以遠離憎愛故。六者智發,以具足佛智清淨故者,以平等教化一切眾生故。七者清淨國土發,以示一切佛國土功德莊嚴故者,以聞慧智不顛倒求法故。八者教化眾生發,以知一切煩惱病藥故者,以於一切法中得自在故。九者實發,以成就定聚故者,以如實知心使隨相應說法故。十者無為智滿足心發者,以發實法故,不著一切三界故者,以心不著虛妄法故。又實不實心離虛妄取相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種發。已說第二十種發。次說第三十種行。
18.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復次,天子!諸菩薩有十行。何等為十?一者波羅蜜行,二者攝行,三者慧行,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助慧法行,七者求智法行,八者心清淨行,九者觀諸諦行,十者一切所愛無貪著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方便。何等為十?一者、彼岸方便,二者、受持方便,三者、智慧方便,四者、方便方便,五者、大悲方便,六者、智滿足方便,七者、慧滿足方便,八者、靜念方便,九者、真實行方便,十者、於一切眾生無諸憎愛平等方便。是名菩薩十種方便。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為十?一者、波羅蜜行,二者、攝物行,三者、般若行,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慧資糧行,七者、求智資糧行,八者、清淨信心行,九者、入諸諦行,十者、不分別愛憎境行。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行。
元魏本: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為十?一者、波羅蜜行;二者、攝事行;三者、慧行;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助慧法行;七者、求助智法行;八者、心清淨行;九者、觀諸諦行;十者、於一切愛不愛事不貪著行。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種行。
論曰:經言: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何等為十?一、波羅蜜行者,以助菩提法滿足故。二、攝事行者,以能教化諸眾生故。三、慧行者,以如實觀生滅法故。四、方便行者,以如實知一切法故。五、大悲行者,以心不求證涅槃故。六、求助慧法行者,以為得四無畏故。七、求助智法行者,以為自然得一切法故。八、心清淨行者,以於一切法中無疑惑故。九、觀諸諦行者,以入第一義諦故。十、於一切愛不愛事不貪著行者,如前所說離憎愛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種行。已說何等智。次說云何證,第四十一種無盡觀示現。
19.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復次,天子!諸菩薩復有十思惟盡。何等為十?一者思惟事盡,二者思惟受盡,三者思惟法盡,四者思惟煩惱盡,五者思惟見盡,六者思惟邪盡,七者思惟愛盡,八者思惟不著盡,九者思惟結使盡,十者思惟著道場行盡。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分別身無盡。何等為十?一者、分別事物無盡,二者、分別煩惱無盡,三者、分別法無盡,四者、分別渴愛無盡,五者、分別諸見無盡,六者、分別善惡無盡,七者、分別造作無盡,八者、分別無執、無著無盡,九者、分別和合無盡,十者、分別菩提智圓滿無盡。是名十種分別身無盡。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無盡觀。何等為十?一者、身無盡觀,二者、事無盡觀,三者、法無盡觀,四者、愛無盡觀,五者、見無盡觀,六者、資糧無盡觀,七者、取無盡觀,八者、無所執著無盡觀,九者、相應無盡觀,十者、道場識自性無盡觀。善男子!如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盡觀。
元魏本: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有十一種無盡觀?何等為十一?一者、身無盡觀;二者、事無盡觀;三者、煩惱無盡觀;四者、法無盡觀;五者、愛無盡觀;六者、見無盡觀;七者、助道無盡觀;八者、取無盡觀;九者、不著無盡觀;十者、相應無盡觀;十一者、道場智性無盡觀。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一種無盡觀。
論曰:經言:諸菩薩摩訶薩有十一種無盡觀。何等為十一?一身無盡觀者,以如實觀聖非聖有為無為身故。二者事無盡觀者,以如實觀實不實義故。三、煩惱無盡觀者,以如實觀淨染法故。四、法無盡觀者,以如實觀上中下一切諸法故。五、愛無盡觀者,以如實觀善不善法故。六、見無盡觀者,以如實觀顛倒不顛倒見故。七、助道無盡觀者,以如實觀種種門修集善根迴向大菩提故。八、取無盡觀者,以如實觀無邊眾生界故。九者不著無盡觀者,不著義如向所說。十、相應無盡觀者,以如實觀是義非義故。十一、道場智性無盡觀者,以隨眾生信示現坐道場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一種無盡觀。已說云何證。次說為何義,第五十種對治法示現。
20.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復次,天子!諸菩薩復有十治法。何等為十?一者治慳貪心,雨布施雨故;二者治破戒心,三法清淨故;三者治瞋恚心修行慈忍故;四者治懈怠心,求佛法無厭故;五者治不善覺觀心,得禪定解脫自在故;六者治愚癡心,生助決定般若波羅蜜法故;七者治諸煩惱心,生助道法故;八者治顛倒道心,修助四諦法故;九者治心時、非時自在行故;十者治我觀無我法故。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調伏行。何等為十?一者、調伏善行,二者、調伏慳悋、捨施如雨行,三者、調伏不精進行,四者、調伏三業行,五者、調伏毒心不瞋怒行,六者、調伏起慈愍心行,七者、調伏嬾惰心行,八者、調伏勤修佛法行,九者、調伏不善心、不行諸惡行,十者、調伏禪定解脫自在行。
復有十種調伏行。何等為十?一者、調伏破愚癡無智行,二者、調伏方便總持般若波羅蜜行,三者、調伏煩惱行,四者、調伏生起道行,五者、調伏總持信實行,六者、調伏不墮惡道行,七者、調伏不善心行,八者、調伏時、非時自在行,九者、調伏自身行,十者、調伏觀空行。是名十種調伏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調伏行。何等為十?一者、調伏慳嫉行,捨施如雨故;二者、調伏破戒行;三業清淨故;三者、調伏瞋恚行,修習慈心故;四者、調伏懈怠行,求法無倦故;五者、調伏不善行,得禪解脫神通故;六者、調伏無明行,生決定善巧慧資糧故;七者、調伏諸煩惱行,圓滿一切智資糧故;八者、調伏顛倒行,出生真實不顛倒資糧道故;九者、調伏不自在行,於時非時自在故;十者、調伏著我行,觀察諸法無我故。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調伏行。
元魏本: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對治法。何等為十?一者、對治慳貪心,雨布施雨故;二者、對治破戒心,身口意業三法清淨故;三者、對治瞋恚心,修行清淨大慈悲故;四者、對治懈怠心,求諸佛法無疲倦故;五者、對治不善覺觀心,得禪定解脫奮迅自在故;六者、對治愚癡心,生助決定慧方便法故;七者、對治諸煩惱心,生助道法故;八者、對治顛倒道,集實諦助道,生不顛倒道故;九者、對治不自在心,法時非時得自在故;十者、對治有我相,觀諸法無我故。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種對治法。
論曰:經言: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對治法者,以十波羅蜜清淨故。何等為十?一者檀波羅蜜清淨,如經:對治慳貪心,雨布施雨故。二者尸波羅蜜清淨,如經:對治破戒心,身口意業三法清淨故。三者羼提波羅蜜清淨,如經:對治瞋恚心,修行清淨大慈悲故。四者毘離耶波羅蜜清淨,如經:對治懈怠心,求諸佛法無疲惓故。五者禪波羅蜜清淨,如經:對治不善覺觀心,得禪定解脫奮迅自在故。六者般若波羅蜜清淨,如經:對治愚癡心,生助決定慧方便法故。七者方便波羅蜜清淨,如經:對治諸煩惱心,生助道法故。八者願波羅蜜清淨,如經:對治顛倒道,集實諦助道,生不顛倒道故。九者力波羅蜜清淨,如經:對治不自在心,法時非時得自在故。十者智波羅蜜清淨,如經:對治有我相,觀諸法無我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種對治法故。已說為何義。次說何處住,第六十種寂靜地示現。
21.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復次,天子!諸菩薩復有十善地。何等為十?一者,身善離身三惡故;二者,口善離口四惡故;三者,意善離心三惡故;四者,內善不著見身故;五者,外善不著一切法故;六者,不著助智善,不貪助道法故;七者不自高,善思惟聖道性故;八者除身善,修集般若波羅蜜故;九者離倒善,不誑一切眾生故;十者不惜身命,善以大悲化眾生故。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調伏他。何等為十?所謂調伏遠離身三惡業、口四惡業、意三惡業。復有十種內外觀法,不起執著。何等為十?一者、觀身內界,皆悉是空,不起執著;二者、觀身外界,亦悉是空,不起執著;三者、觀內外諸法皆悉是空,不起執著;四者、於一切智不起執著;五者、所修行道不起執著;六者、觀諸賢聖地不起執著;七者、久修清淨不起執著;八者、住於般若波羅蜜不起執著;九者、於講論法教化眾生,不起執著;十者、觀諸眾生,起大方便慈悲憐愍,不起執著。是名十種內外觀法不起執著。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寂靜地。何等為十?一者、身寂靜地,遠離三種身不善業故;二者、口寂靜地,淨治四種口業故;三者、心寂靜地,永捨三種意惡行故;四者、內寂靜地,不執著自身故;五者、外寂靜地,不執著一切諸法故;六者、智資糧寂靜地,不執著所行道故;七者、不自高寂靜地,觀察聖智自性故;八者、究竟邊際神通寂靜地,出生般若波羅蜜故;九者、滅戲論寂靜地,不欺誑一切眾生故;十者、不顧戀身心寂靜地,大悲教化眾生故。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寂靜地。
元魏本: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寂靜地。何等為十?一者、身寂靜,以離三種身不善業故;二者、口寂靜,以清淨四種口業故;三者、心寂靜,以離三種意惡行故;四者、內寂靜,以不著自身故;五者、外境界寂靜,以不著一切法故;六者、智功德寂靜,以不著道故;七者、勝寂靜,以如實觀聖地故;八者、未來際寂靜,以彼岸慧助行故;九者、所行世事寂靜,以不誑一切眾生故;十者、不惜身心寂靜,以大慈悲心教化一切眾生故。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種寂靜地。
論曰:經言:諸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寂靜地。何等為十?一者身寂靜,以離三種身不善業道故。二者口寂靜,以清淨四種口業故。三者心寂靜,以離三種意惡行故者,以三種戒善清淨故。四者內寂靜,以不著自身故者,以離邪我見故。五者外境界寂靜,以不著一切法故者,以離常無常法故。六者智功德寂靜,以不著道故者,以不著有物無物故。七者勝寂靜,以如實觀聖地故者,以不見聲聞辟支佛地,如實觀察諸佛菩薩聖地故。八者未來際寂靜,以彼岸慧助行故者,以遠離一切虛妄取相故。九者所行世事寂靜,以不誑一切眾生故者,以如實知世諦第一義諦,不顛倒說法故。十者不惜身心寂靜,以大慈悲心教化一切眾生故者,以為教化眾生,一切處生不疲倦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十種寂靜地。已說證法界。自此已下,次說諸菩薩摩訶薩隨順如實修行義。
22.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復次,天子!諸菩薩貴隨法行者,能得菩提,非不貴隨法行。隨法行者,如說能行。不隨法行者,但有言說,不能如所說行。
復次,天子!諸菩薩復有二隨法行。何等為二?一者行道,二者行斷。復有二隨法行。何等為二?一者身自修行善,二者教化眾生。復有二隨法行。何等為二?一者行智行,二者不行智行。復有二隨法行。何等為二?一者善分別諸地,二者不分別地非地。復有二隨法行。何等為二?一者知諸地過,而能轉進;二者善知具足,從一地至一地。復有二隨法行。何等為二?一者善知聲聞、辟支佛道;二者善知佛道,不退轉行。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作堅固心,修菩提道。若不如是堅固菩提,不名菩薩。云何堅固?身、口、意等三業相應,不相違背,是名堅固。云何不堅固?身、口、意等三業不相應,共相違背,是名不堅固。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正行,堅固菩提心。何等為二?一者、正念菩提行,二者、修行禪定,斷諸煩惱行。是名二種正行堅固菩提心。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正行堅固。何等為二?一者,自調身行,二者,調眾生身行。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二種正行堅固。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正行堅固。何等為二?一者、勤修習故,得一切智,二者、不修習故,而得一切智。是名菩薩摩訶薩二種正行堅固。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正行堅固。何等為二?一者、住地方便正行堅固,二者、住地不動正行堅固。是名菩薩摩訶薩二種正行堅固。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正行堅固。何等為二?一者、遠離染地正行堅固,二者、於地地方便自行圓滿正行堅固。是名菩薩摩訶薩二種正行堅固。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正行堅固。何等為二?一者、於聲聞、辟支佛地示現正行堅固,二者、於佛菩提方便不退正行堅固。是名菩薩摩訶薩二種正行堅固。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正行堅固,無量方便,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如實行者能得菩提,不如實行則不能得。如實行者,如其所說則如是行;不如實行者但有言說,不能信受、不能修習。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道如實行,二者、斷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自調伏如實行,二者、教化眾生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有功用智如實行,二者、無功用智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善建立諸地如實行,二者、善觀察諸地無差別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善遠離諸地過失如實行,二者、善圓滿諸地功德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行。何等為二?一者、善說聲聞辟支佛地如實行,二者、善說諸佛菩提不退轉法如實行。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如實行法。若能如是如實行者,當知是人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勤修學。
元魏本: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如實修行得菩提,非不如實修行得菩提。善男子!云何名為諸菩薩摩訶薩如實修行?
1)善男子!如實修行者如說能行故,不如實修行者但有言說,不能如實修行故。
2)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智如實修行道;二者、斷如實修行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
3)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調伏自身如實修行;二者、教化眾生如實修行。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
4)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功用智如實修行;二者、無功用智如實修行。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
5)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善知分別諸地如實修行;二者、善知諸地無差別方便如實修行。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
6)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離諸地過如實修行;二者、善知地地轉方便如實修行。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
7)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能說聲聞、辟支佛地如實修行;二者、善知佛菩提不退轉方便如實修行。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
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等無量無邊如實修行,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如實修行;諸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如實修行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為難。
論曰:經言: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如實修行得菩提,非不如實修行得菩提。善男子!云何名為諸菩薩摩訶薩如實修行?如實修行者如說能行故。不如實修行者,但有言說不能如實修行故者,以如所說如是修行,以不違先言故。
又經言: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智如實修行道;二者斷如實修行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者,以如實知證聲聞辟支佛智,而不取彼處以為究竟故。
又經言: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調伏自身如實修行者,以自取妙道如實修行故。二者教化眾生如實修行者,以化餘眾生令入正道如實說法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故。
又經言: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功用智如實修行者,以作心行菩薩行功用智故。二者無功用行智如實修行者,菩薩於修道中住,以無作心行菩薩行無功用行智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故。
又經言: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善知分別諸地如實修行者,以善智慧方便故。二者善知諸地無差別方便如實修行者,以入一相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故。
又經言: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離諸地過如實修行者,以離二邊故。二者善知地地轉方便如實修行者,以修行善法不休息精進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故。
又經言:復次善男子!諸菩薩摩訶薩復有二種如實修行。何等為二?一者能說聲聞辟支佛地如實修行者,以善學一切法故。二者善知佛菩提不退轉方便如實修行者,以證真如法如實知修行方便故。如經:善男子!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二種如實修行。
論曰:修行四種勝因,成就四種勝果及餘,如實修行故。彼勝果者,諸如來智,於一念中知三世事皆相應故。
23.
-
姚秦本
隋本
唐本
爾時佛讚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汝能為諸菩薩摩訶薩說本業道,誠如所說。說是法時,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文殊師利法王子,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歡喜信受。
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
說此法時,文殊師利、無量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一切大眾,聞佛說法,信受頂禮,歡喜奉行。
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
佛說此經已,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勇修智信菩薩摩訶薩、淨月威光天子、決定光明天子,及餘眾會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元魏本:爾時,佛讚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汝今善能為諸菩薩摩訶薩說本業道,誠如汝所說。說是法時,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文殊師利法王子等,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論曰:善哉者,以不顛倒說法故,隨順如來所說法故。
論曰:有三種義是故歡喜。何等為三?一、說者清淨,以於諸法得自在故;二、所說法清淨,以如實證知清淨法體故;三、依所說法得果清淨,以得淨妙境界故。如經: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