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品………………………………………………………………………………………16
一法品
一法謂有情,依食依行住,於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尊 ……………………………18
二法品
二法謂名色,乃至盡無生,總二十七門,應隨次別釋 ……………………………24
三法品
初三法有十,謂根尋行界,前三各有二,後一有四種。
二三法有十,世言依處行,心數趣上座,聚舉不護三。
三三法有九,謂三愛漏求,及有黑闇身,怖受苦慢類。
四三法有十,謂火福欲樂,及慧根眼仗,六一火慧二。
五三法有十,謂學修住定,導淨默增上,無上明各三。
四法品
初四法有十,念斷神慮諦,想無量無色,聖種果各四。
二四法有九,謂支淨智力,處蘊依跡法,各四智有二。
三四法有九,行修業受軛,離繫與瀑流,取繫各四種。
四四法有十,謂大種食住,愛不應行問,施攝生自體。
五四法有八,謂流利趣苦,四語惡妙行,四非聖聖言。
五法品
初五法十種,謂蘊取妙欲,慳趣蓋栽縛,下上結各五。
後五法十四,謂不忍及忍,損減與圓滿,語路無能處,
勝支解脫想,解脫處根力,不還及淨居,出離界各五。
六法品
初六法十種,謂內外識觸,及受想思愛,退不退各六。
後六有十四,謂喜憂捨恒,界出根喜通,明念上觀類。
七法品
支數具財力,非妙妙各二,識住與隨眠,事止諍各七。
八法品
道支數取施,懈怠精進福,眾世法解脫,勝處各八種。
九法品
此中略有二種九法,所謂九結、九有情居。
十法品
此中略有二種十法,謂十遍處、十無學法。
……
一法品
一法謂有情,依食依行住,於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尊。 …………………………………18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一切有情皆依行住、於諸善法不放逸勝,是謂一法。
二法品
二法謂名色,乃至盡無生,總二十七門,應隨次別釋 ……………………………………24
1)有二法,謂名、色 ……………………………………………………………………24
2)復有二法,謂無明、有愛。
3)復有二法,謂有見、無有見。
4)復有二法,謂無慚、無愧。
5)復有二法,謂慚、愧。
6)有二法,謂惡言、惡友 ………………………………………………………………27
7)復有二法,謂善言、善友。
8)復有二法,謂入罪善巧、出罪善巧。
9)復有二法,謂入定善巧、出定善巧。
10)復有二法,謂界善巧、作意善巧。
11)復有二法,謂質直、柔和 ……………………………………………………………31
12)復有二法,謂堪忍、可樂。
13)復有二法,謂和順、供養。
14)復有二法,謂具念、正知。
15)復有二法,謂思擇力、修習力。
16)復有二法,謂不護根門、食不知量 …………………………………………………34
17)復有二法,謂能護根門、於食知量。
18)復有二法,謂匱戒、匱見。
19)復有二法,謂破戒、破見。
20)復有二法,謂具戒、具見。
21)復有二法,謂淨戒、淨見。
22)復有二法,謂見、如理勝 ……………………………………………………………41
23)復有二法,謂厭、如理勝。
24)復有二法,謂於善不喜足、於斷不遮止。
25)復有二法,謂奢摩他、毘缽舍那。
26)復有二法,謂明、解脫。
27)復有二法,謂盡智、無生智。
三法品
1)三不善根者,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49
2)三善根者,謂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根。
3)三不善尋者,謂欲尋、恚尋、害尋。
4)三善尋者,謂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
5)三惡行者,謂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6)三妙行者,謂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
7)欲界、恚界、害界
8)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
9)欲界、色界、無色界
10)色界、無色界、滅界
11)三世者,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56
12)三言依者,謂過去言依、未來言依、現在言依
13)三色處者,謂有三處攝一切色。何等為三?一者有色有見有對、二者有色無見有對、三者有色無見無對
14)三行者,謂身行、語行、意行
15)三心者,一漏瘡喻心、二電光喻心、三金剛喻心
16)三補特伽羅者,一者覆慧補特伽羅、二者膝慧補特伽羅、三者廣慧補特伽羅
17)三上座者,謂生年上座、世俗上座、法性上座
18)三聚者,謂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不定聚
19)三舉罪事者,謂見舉罪事、聞舉罪事、疑舉罪事
20)三不護者,謂諸如來三業無失,可有隱藏恐他覺知,故名不護。何等為三?
一者如來所有身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身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二者如來所有語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語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三者如來所有意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意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21)三愛者,一欲愛、二色愛、三無色愛 ……………………………………68
復有三愛,一欲愛、二有愛、三無有愛
22)三漏者,一欲漏、二有漏、三無明漏
23)三求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
24)三有者,一欲有、二色有、三無色有
25)三黑闇身者,一過去黑闇身、二未來黑闇身、三現在黑闇身
26)三怖者,一病怖、二老怖、三死怖
27)三受者,一樂受、二苦受、三不苦不樂受
28)三苦性者,一苦苦性、二壞苦性、三行苦性
29)三慢類者,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
30)三火者,一貪火、二瞋火、三癡火 ……………………………………73
31)三火者,一應奉事火、二應給施火、三應供養火
32)三福業事者,一施類福業事、二戒類福業事、三修類福業事
33)三欲生者:
有諸有情,樂受現前諸妙欲境,彼於現前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人全、天一分,是第一欲生。
有諸有情,樂受自化諸妙欲境,彼於自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樂變化天,是第二欲生。
有諸有情,樂受他化諸妙欲境,彼於他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他化自在天,是第三欲生
34)三樂生者:
有諸有情,即如是身,離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梵眾天是第一樂生。
有諸有情,即如是身,定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極光淨天是第二樂生。
有諸有情,即如是身離喜之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遍淨天是第三樂生
35)初三慧者,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
36)後三慧者,一學慧、二無學慧、三非學非無學慧
37)三根者,一未知當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
38)三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聖慧眼
39)三仗者,一聞仗、二離仗、三慧仗
40)三學者,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 ……………………………………81
41)三修者,一修戒、二修定、三修慧
42)三住者,一天住、二梵住、三聖住
43)三定者,一有尋有伺三摩地、二無尋唯伺三摩地、三無尋無伺三摩地
44)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
45)三清淨者,一身清淨、二語清淨、三意清淨
46)三寂默者,一身寂默、二語寂默、三意寂默
47)三增上者,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
48)三無上者,一行無上、二智無上、三解脫無上
49)三明者,謂無學三明,一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二無學死生智作證明、三
無學漏盡智作證明
四法品
1)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 ………………………………90
2)四正斷者: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一。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二。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三。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四。
3)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4)四靜慮者,謂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
5)四聖諦者,一苦聖諦、二苦集聖諦、三苦滅聖諦、四趣苦滅道聖諦
6)四想者,一小想、二大想、三無量想、四無所有想
7)四無量者,一慈無量、二悲無量、三喜無量、四捨無量
8)四無色者,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
9)四聖種者:
一有苾芻,隨得衣服便生喜足,讚歎喜足,不為求覓衣服因緣,令諸世間而生譏論。若求不得終不懊歎,引頸希望,撫胸迷悶;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耽嗜、迷悶、藏護、貯積,於受用時能見過患,正知出離,彼由隨得衣服喜足,終不自舉,陵篾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繫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
二有苾芻,隨得飲食便生喜足,廣說如前。
三有苾芻,隨得臥具便生喜足,廣說如前。
四有苾芻,愛斷樂斷,精勤隨學,於斷愛樂;愛修樂修,精勤隨學,於修愛樂。彼由如是斷修愛樂,終不自舉,陵篾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繫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
10)四沙門果者,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
11)四預流支者,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 …………………95
12)四證淨者,如契經說,成就四法說名預流。何等為四?一佛證淨、二法證淨、三僧證淨、四聖所愛戒
13)四智者,謂法智、類智、他心智、世俗智
復有四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14)四力者,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定力、四慧力
15)四處者,一慧處、二諦處、三捨處、四寂靜處
16)四蘊者,一戒蘊、二定蘊、三慧蘊、四解脫蘊
17)四依者,一思擇一法應遠避、二思擇一法應受用、三思擇一法應除遣、四思擇一法應忍受
18)四法跡者,一無貪法跡、二無瞋法跡、三正念法跡、四正定法跡
19)四應證法者,謂或有法是身應證、或復有法是念應證、或復有法是眼應證、或復有法是慧應證
20)四行者,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 ………………………101
復有四行,一不堪忍行、二堪忍行、三調伏行、四寂靜行
21)四修定者:
一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
二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
三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
四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
22)四業者,一黑黑異熟業、二白白異熟業、三黑白黑白異熟業、四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23)四法受者,一有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二有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三有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四有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
24)四軛者,一欲軛、二有軛、三見軛、四無明軛
25)四離繫者,一於欲軛離繫、二於有軛離繫、三於見軛離繫、四於無明軛離繫
26)四瀑流者,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見瀑流、四無明瀑流
27)四取者,一欲取、二見取、三戒禁取、四我語取
28)四身繫者,一貪身繫、二瞋身繫、三戒禁取身繫、四此實執取身繫
29)四大種者,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 ………………………………………112
30)四食者,一段食或麤或細、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31)四識住者,一色識住、二受識住、三想識住、四行識住
32)四愛者:
一有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二有苾芻、苾芻尼等,因飲食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三有苾芻、苾芻尼等,因臥具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四有苾芻、苾芻尼等,因有無有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33)四不應行而行者,一貪欲故不應行而行、二瞋恚故不應行而行、三愚癡故不應行而行、四怖畏故不應行而行
34)四記問者,一應一向記問、二應分別記問、三應反詰記問、四應捨置記問
35)四種施者,一者有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二者有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三者有施,施者受者俱清淨;四者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
36)四攝事者,一布施攝事、二愛語攝事、三利行攝事、四同事攝事
37)四生者,一卵生、二胎生、三濕生、四化生
38)四得自體者,一有得自體,唯可自害非可他害;二有得自體,唯可他害非可
自害;三有得自體,自他俱可害;四有得自體,自他俱不可害
39)順流行等四補特伽羅者:一順流行補特伽羅、二逆流行補特伽羅、三自住補特伽羅、四到彼岸補特伽羅 ………………………………………123
40)自利行等四補特伽羅者:一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二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三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四有補特伽羅,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
41)從闇趣闇等四補特伽羅者:一有補特伽羅從闇趣闇、二有補特伽羅從闇趣明、三有補特伽羅從明趣闇、四有補特伽羅從明趣明
42)自苦等四補特伽羅者:一有補特伽羅,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二有補特伽羅,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三有補特伽羅,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四有補特伽羅,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
43)四語惡行者,一虛誑語、二離間語、三麤惡語、四雜穢語
44)四語妙行者,一離虛誑語、二離離間語、三離麤惡語、四離雜穢語
45)四非聖言者,一不見言見、二不聞言聞、三不覺言覺、四不知言知
46)四聖言者,一不見言不見、二不聞言不聞、三不覺言不覺、四不知言不知
45.1)四非聖言者,一見言不見、二聞言不聞、三覺言不覺、四知言不知
46.1)四聖言者,一見言見、二聞言聞、三覺言覺、四知言知
五法品
1)五蘊者:一色蘊、二受蘊、三想蘊、四行蘊、五識蘊…………………………………144
2)五取蘊者:一色取蘊、二受取蘊、三想取蘊、四行取蘊、五識取蘊。
3)五妙欲者:一、眼所識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色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眼所識色妙欲。
二、耳所識聲,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聲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耳所識聲妙欲。
三、鼻所識香,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香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鼻所識香妙欲。
四、舌所識味,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味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舌所識味妙欲。
五、身所識觸,可愛可樂、可喜可意,此可愛觸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身所識觸妙欲。
4)五慳者:一住處慳、二家慳、三色讚慳、四利養慳、五法慳。
5)五趣者:一地獄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
6)五蓋者: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153
7)五心栽者,云何為五?答:具壽當知!
如有一類,於大師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大師疑
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一於大師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如有一類,於正法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正法疑
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二於正法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如有一類,於所學處,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所學疑
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三於所學處心栽,未斷未遍知。
如有一類,於教誡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教誡疑
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四於教誡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如有一類,於諸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稱讚護念敬愛,於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陵辱、觸惱,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稱讚護念敬愛,於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陵辱、觸惱,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五於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8)五心縛者,云何為五?答:
具壽當知!如有一類,於身未離貪、未離欲、未離親、未離愛、未離渴。彼由於身未離貪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一於身未離貪等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於諸欲境未離貪、未離欲、未離親、未離愛、未離渴。彼由於欲未離貪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二於欲未離貪等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樂與在家、出家離住,於樂同樂,於苦同苦,同喜同憂,於諸事務皆共興起,究竟隨轉,不相捨離。彼由樂與在家、出家雜住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
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三樂相雜住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於諸正論,是聖、除遣,能趣向心,離蓋、可樂,所謂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智見論、少欲論、喜足論、損減論、省事論、永斷論、離染論、寂滅論、隨順緣性緣起等論,彼於宣說如是論時,不恭敬聽,不屬耳聽,不住受教心,不行法隨法,越大師教,於諸學處不樂受學。彼由宣說如是論時,不恭敬聽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四於諸正論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少小證得,雖有後時所作勝事而中止息。彼由少小證得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五於後勝所作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9)五順下分結者,云何為五?一欲貪順下分結、二瞋恚順下分結、三有身見順下分結、四戒禁取順下分結、五疑順下分結。
10)五順上分結者,云何為五?一色貪順上分結、二無色貪順上分結、三掉舉順上分結、四慢順上分結、五無明順上分結。
11)五不忍過失者,云何為五?一者暴惡、二者憂悔、三者眾生不愛不樂、四者十方惡名流布、五者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地獄。 ……………………162
12)五能忍功德者:一者不暴惡、二者不憂悔、三者眾生愛樂、四者十方善名流布、五者身壞命終當生善趣天上。
13)五損減者,云何為五?答:一者親屬損減、二者財富損減、三者無病損減、四者戒損減、五者見損減。
14)五圓滿者,云何為五?一者親屬圓滿、二者財富圓滿、三者無病圓滿、四者戒圓滿、五者見圓滿。
15)五語路者,云何為五?答:一者或時語或非時語、二者或實語或不實語、三者或引義利語或引無義利語、四者或細軟語或麤獷語、五者或慈愍語或瞋恚語。
16)五無堪能處者,云何為五?謂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故思斷生命,無復堪不與物盜心取,無復堪行非梵行習婬欲法,無復堪能正知說虛誑語,無復堪能貯積受用諸欲樂具………167
17)五勝支者,云何為五?
具壽當知!諸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第一勝支。
復次具壽!諸聖弟子,無諂、無誑,淳直性類,於大師有智同梵行者所,如實自顯,是名第二勝支。
復次具壽!諸聖弟子,少疾、無病,成等熟腹,非極冷熱,時節調和,無諸苦惱,由斯飲食易正消化,是名第三勝支。
復次具壽!諸聖弟子,勤精進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常不捨軛,假使唯餘皮筋骨在,身諸血肉皆悉乾枯,為得所求殊勝善法,發勤精進,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若未證得,精進熾然終無中廢,是名第四勝支。
復次具壽!諸聖弟子,具慧安住,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聖慧、出慧、善通達慧、彼所作慧、正盡苦慧,是名第五勝支。
18)五成熟解脫想者,云何為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逆食想、五死想。
19)五解脫處者,云何為五?
具壽當知!若諸苾芻、苾芻尼等,或有大師為說法要,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
如如大師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
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一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而能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如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
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二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亦不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而能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如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三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亦不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亦不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而能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如如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處趣,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四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亦不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亦不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亦不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而能善取隨一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如如善取隨一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心喜,生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五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最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20)五根者,云何為五?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
21)五力者,云何為五?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175
22)五不還者,云何為五?一者中般涅槃補特伽羅、二者生般涅槃補特伽羅、三者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四者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五者上流補特伽羅。
23)五淨居天者,云何為五?答:一無煩天、二無熱天、三善現天、四善見天、五色究竟天。
24)五出離界者,云何為五?
具壽當知!諸有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諸欲,便於諸欲,心不趣入、不信樂、不安住、無勝解,卷縮不伸,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如燒筋羽,卷縮不伸。如是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諸欲,便於諸欲,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若念出離,便於出離,深心趣入、信樂、安住、有勝解,不卷縮、恒舒泰,心不厭毀,任運現行,其心安樂,易善修習,於諸欲緣所起諸漏、損害、熱惱皆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不受彼因彼緣諸受,如是名為於欲出離。於恚、無恚,於害、無害,於色、無色,應知亦爾。
具壽當知!諸有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有身,便於有身,心不趣入、不信樂、不安住、無勝解,卷縮不伸,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如燒筋羽,卷縮不伸。如是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有身,便於有身,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若念有身滅涅槃,便於有身滅涅槃,深心趣入、信樂、安住、有勝解,不卷縮、恒舒泰,心不厭毀,任運現行,其心安樂,易善修習,於有身緣所起諸漏、損害、熱惱皆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不受彼因彼緣諸受,如是名為有身出離。
六法品 ……………………184
1)六內處者,云何為六?答:一眼內處、二耳內處、三鼻內處、四舌內處、五身內處、六意內處。
2)六外處者,云何為六?答:一色外處、二聲外處、三香外處、四味外處、五觸外處、六法外處。
3)六識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識身、二耳識身、三鼻識身、四舌識身、五身識身、六意識身。
4)六觸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身、二耳觸身、三鼻觸身、四舌觸身、五身觸身、六意觸身。
5)六受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受身、二耳觸所生受身、三者鼻觸所生受身、四舌觸所生受身、五身觸所生受身、六意觸所生受身。
6)六想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想身、二耳觸所生想身、三鼻觸所生想身、四舌觸所生想身、五身觸所生想身、六意觸所生想身。
7)六思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思身、二耳觸所生思身、三鼻觸所生思身、四舌觸所生思身、五身觸所生思身、六意觸所生思身。
8)六愛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愛身、二耳觸所生愛身、三鼻觸所生愛身、四舌觸所生愛身、五身觸所生愛身、六意觸所生愛身。
9)六順退法者,云何為六?答:一於佛不恭敬住、二於法不恭敬住、三於僧不恭敬住、四於學不恭敬住、五具惡言、六遇惡友。
10)六順不退法者,云何為六?答:一於佛有恭敬住、二於法有恭敬住、三於僧有恭敬住、四於學有恭敬住、五具善言、六遇善友。
11)六喜近行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喜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喜處香近行、四舌嘗味已,順喜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喜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喜處法近行。 ……………………188
12)六憂近行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憂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憂處香近行、四舌嘗味已,順憂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憂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憂處法近行。
13)六捨近行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二耳聞聲已,順捨處聲近行、三鼻嗅香已,順捨處香近行、四舌嘗味已,順捨處味近行、五身覺觸已,順捨處觸近行、六意了法已,順捨處法近行。
14)六恒住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二耳聞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三鼻嗅香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四舌嘗味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五身覺觸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六意了法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15)六界者,云何為六?答: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
16)六出離界者,云何為六?答:
一、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慈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瞋所纏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慈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瞋所纏縛;若心猶為瞋所纏縛,無有是處,謂慈心定必能出離一切瞋縛。
二、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悲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害所纏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悲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害所纏縛;若心猶為害所纏縛,無有是處,謂悲心定必能出離一切害縛。
三、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喜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不樂纏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喜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不樂纏縛;若心猶為不樂纏縛,無有是處,謂喜心定必能出離一切不樂。
四、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捨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欲貪瞋纏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捨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欲貪瞋纏縛;若心猶為欲貪瞋纏縛,無有是處,謂捨心定必能出離一切欲貪瞋。
五、有具壽作如是言:我於無相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隨相識纏縛。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無相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隨相識纏縛;若心猶為隨相識纏縛,無有是處,謂無相心定必能出離一切隨相識。
六、有具壽作如是言:我雖遠離我慢不觀見我我所,而我心猶為疑猶豫箭纏縛損害。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遠離我慢不觀見我我所,無處無容,其心猶為疑猶豫箭纏縛損害;若心猶為疑猶豫箭纏縛損害,無有是處,謂遠離我慢不觀見我我所者,必能出離一切疑猶豫箭。
17)六諍根法者,云何為六?答:
謂有一類,有忿有恨。若有忿恨,便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若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即不見法,若不見法即不顧沙門,若不顧沙門便起染著、輕弄、鬥諍。由起染著、輕弄、鬥諍為所依止,令多眾生無義無利,受諸苦惱,由此能引無量天人無義無利諸苦惱事。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內或外有所未斷,即應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斷,無得放逸。汝等應使如是諍根無餘斷滅,如先未起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內或外皆悉已斷,即應發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護,令當來世永不復起,是為正斷善斷諍根。如有忿恨,若有覆惱、若有嫉慳、若有誑諂、若有邪見、倒見,廣說亦爾。
復有一類,取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棄捨。若取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棄捨,便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若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即不見法,若不見法即不顧沙門,若不顧沙門便起染著、輕弄、鬥諍。由起染著、輕弄、鬥諍為所依止,令多眾生無義無利,受諸苦惱,由此能引無量天人無義無利諸苦惱事。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內或外有所未斷,即應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斷,無得放逸。汝等應使如是諍根無餘斷滅,如先未起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內或外皆悉已斷,即應發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護,令當來世永不復起,是為正斷善斷諍根。[如有忿恨],若有覆惱、若有嫉慳、若有誑諂,如是一切皆如前說。
18)六可喜法者,云何為六?答:
若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業,是名第一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發可意,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喜、無違、無諍、一趣。
復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語業,是名第二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復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意業,是名第三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復有苾芻,以法獲得如法利養,下至缽中所受飲食,於此利養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別藏隱,是名第四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復有苾芻,諸所有戒,無缺、無隙、無雜、無穢,應供、無執、善究竟、善受取,諸有智者稱讚無毀,於如是戒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無所藏隱,是名第五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復有苾芻,諸所有見,是聖出離,能善通達,若起作彼,能正盡苦,於如是見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修學,無所藏隱,是名第六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發可意,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喜、無違、無諍、一趣。
19)六通者,云何為六?一神境智證通、二天耳智證通、三他心智證通、四宿住智證通、五死生智證通、六漏盡智證通。
20)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為六?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
21)六隨念者,云何為六?答:一佛隨念、二法隨念、三僧隨念、四戒隨念、五捨隨念、六天隨念。
22)六無上法者,云何為六?一見無上、二聞無上、三利無上、四學無上、五行無上、六念無上。
23)六觀待者,云何為六?答:一觀待色、二觀待聲、三觀待香、四觀待味、五觀待觸、六觀待法。
24)六生類者,云何為六?答:一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二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三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四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五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六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七法品
1)七等覺支者,云何為七?答:一念等覺支、二擇法等覺支、三精進等覺支、四喜等覺支、五輕安等覺支、六定等覺支、七捨等覺支。 ……………………202
2)七補特伽羅者,云何為七?答:一隨信行補特伽羅、二隨法行補特伽羅、三信勝解補特伽羅、四見至補特伽羅、五身證補特伽羅、六慧解脫補特伽羅、七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3)七定具者,云何為七?答: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
4)七財者,云何為七?一者信財、二者戒財、三者慚財、四者愧財、五者聞財、六者捨財、七者慧財。
5)七力者,云何為七?答:一信力、二精進力、三慚力、四愧力、五念力、六定力、七慧力。
6)七非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不信、二無慚、三無愧、四懈怠、五失念、六不定、七惡慧。
7)七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信、二慚、三愧、四精進、五念、六定、七慧。
6.1)復有七非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不知法、二不知義、三不知時、四不知量、五不自知、六不知眾、七不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
7.1)復有七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知法、二知義、三知時、四知量、五自知、六知眾、七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
8)七識住者,云何為七?答:有色有情,種種身種種想,如人及一分天,是名第一識住。有色有情,種種身一種想,如梵眾天劫初起位,是名第二識住。有色有情,一種身種種想,如光音天,是名第三識住。有色有情,一種身一種想,如遍淨天,是名第四識住。無色有情,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名第五識住。無色有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名第六識住。無色有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名第七識住。
9)七隨眠者,云何為七?答:一欲貪隨眠、二瞋隨眠、三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
10)七無過失事者,云何為七?
具壽當知!有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第一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安住淨戒,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具足,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常無毀犯,是名第二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親近善友,善為伴侶,與善交通,是名第三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樂居閑寂,具二遠離,謂身遠離及心遠離,是名第四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勤精進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常不捨軛,是名第五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具念安住,成就最勝常委念支,久作久說皆能憶念,是名第六無過失事。
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具慧安住,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聖慧、出慧、善通達慧、彼所作慧、正盡苦慧,是名第七無過失事。
11)七止諍法者,云何為七?答:一現前毘柰耶、二憶念毘柰耶、三不癡毘柰耶、四求彼自性毘柰耶、五取多人語毘柰耶、六取自言持毘柰耶、七如草覆地毘柰耶,如是名為七止諍法。
八法品
1)八道支者,云何為八?答: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八正定。 ……………………223
2)八補特伽羅者,云何為八?答:一證預流果向、二證預流果、三證一來果向、四證一來果、五證不還果向、六證不還果、七證阿羅漢果向、八證阿羅漢果。
3)八種施者,云何為八?答:一隨至施、二怖畏施、三報恩施、四求報施、五習先施、六要名施、七希天施、八為莊嚴心,為資助心,為資瑜伽,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義故施。
4)八懈怠事者,云何為八?
具壽當知!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缽,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不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少,身力羸劣,不能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一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缽,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得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多,身飽悶重,不能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二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營事業,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營事業,身力勞倦,今於夜分不能進修行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三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作諸事業,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作事業,不應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長養身力。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四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行道路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行道路,身力勞倦,今於夜分不能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五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當行道路,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行道路,不應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長養身力。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六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正為病苦之所嬰纏,作如是念:我正病苦之所嬰纏,身力羸劣,不任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七懈怠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病苦嬰纏雖愈未久,作如是念:我遭病苦之所嬰纏,雖愈未久,身力羸劣,不任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八懈怠事。如是八種名懈怠事。
5)八精進事者,云何為八?
具壽當知!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缽,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不遂心,便作是念:我食雖小而身輕利,堪能進修所修勝行。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一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缽,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得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多,身力強盛,堪能進修所修勝行。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二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營事業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營事業,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自策勤補先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三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作諸事業,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作事業,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預精勤,補當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四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行道路,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行道路,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自策勤,補先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五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當行道路,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行道路,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預精勤,補當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六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正為病苦之所嬰纏,便作是念:我既病苦之所嬰纏,或有是處因斯病苦之所嬰纏,便捨身命,於大師教空無所得。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七精進事。
復次具壽!如有一類,病苦嬰纏雖愈未久,作如是念:我遭病苦之所嬰纏,雖愈未久,或有是處病苦還起,因斯病苦便捨身命,於大師教空無所得。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八精進事。如是八種名精進事。
6)八福生者,云何為八?具壽當知!如有一類,施諸沙門或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苦行衣服、飲食及諸香華、房舍、臥具并燈明等資生什物,見富貴人便作是念:由此布施所集善根,願我來生當得如是富貴人類。彼於此心,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由彼於心,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先雖愛樂下劣諠雜,後便欣求勝妙寂靜。彼有是處,身壞命終,還生人中,得富貴類;雖受富貴自在安樂,而具尸羅心願清淨,先人身中尸羅淨故,是名第一福生。如願生人得富貴類,如是願生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應知亦爾。然梵眾天有差別者應說離欲。
7)八種眾者,云何為八?答:一、剎帝利眾;二、婆羅門眾;三、長者眾;四、沙門眾;五、四大王眾天眾;六、三十三天眾;七、魔天眾;八、梵天眾。
8)八世法者,云何為八?答:一得、二不得、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
9)八解脫者,云何為八?答:若有色觀諸色,是第一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諸色,是第二解脫。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是第三解脫。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第四解脫。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是第五解脫。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是第六解脫。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第七解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第八解脫。
10)八勝處者,云何為八?答:
內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一勝處。
內有色想,觀外色多,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二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三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色多,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四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猶如烏莫迦花,或如婆羅[病-丙+尼]斯深染青衣,若青、青顯、青現、青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五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黃、黃顯、黃現、黃光。猶如羯尼迦花,或如婆羅[病-丙+尼]斯深染黃衣,若黃、黃顯、黃現、黃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黃、黃顯、黃現、黃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六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赤、赤顯、赤現、赤光。猶如槃豆時縛迦花,或如婆羅[病-丙+尼]斯深染赤衣,若赤、赤顯、赤現、赤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赤、赤顯、赤現、赤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七勝處。
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白、白顯、白現、白光。猶如烏沙斯星色,或如婆羅[病-丙+尼]斯極鮮白衣,若白、白顯、白現、白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白、白顯、白現、白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八勝處。
九法品
1)九結者,云何為九?答: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 ……………………236
2)九有情居者,云何為九?答:
有色有情,有種種身有種種想,如人及一分天,是第一有情居。
有色有情,有種種身有一種想,如梵眾天劫初起位,是第二有情居。
有色有情,有一種身有種種想,如光音天,是第三有情居。
有色有情,有一種身有一種想,如遍淨天,是第四有情居。
有色有情,無想、無別想,如無想有情天,是第五有情居。
無色有情,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第六有情居。
無色有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第七有情居。
無色有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第八有情居。
無色有情,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如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第九有情居。
十法品
1)十遍處者,云何為十? ……………………239
具壽當知!地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一遍處。
復次具壽!水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二遍處。
復次具壽!火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三遍處。
復次具壽!風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四遍處。
復次具壽!青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五遍處。
復次具壽!黃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六遍處。
復次具壽!赤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七遍處。
復次具壽!白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八遍處。
復次具壽!空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九遍處。
復次具壽!識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十遍處。
2)十無學法者,云何為十?
答:一無學正見、二無學正思惟、三無學正語、四無學正業、五無學正命、六
無學正勤、七無學正念、八無學正定、九無學正解脫、十無學正智。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一,尊者舍利子說,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緣起品第一
1.世尊一時遊力士生處,至波波邑,住折路迦林。時彼邑中諸力士眾,於恒聚戲東西村間嗢跋諾迦舊制多所,共造臺觀,瑩飾初成,未有沙門、婆羅門等及諸力士曾所受用。
2.時力士眾聞佛世尊將苾芻僧住近林內,互相慶慰咸共議言:我等所修勝妙臺觀,應先請佛及苾芻僧無上福田於中止住,然後我等隨勝善業所獲資財於中受用。由斯我等長夜獲得利益安樂,豈不善哉。諸力士眾作是議已,各集徒侶并諸眷屬,出波波村,往如來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右遶三匝,退坐一面。
3.時薄伽梵以慈軟音,慰問力士并諸眷屬,復以種種微妙法門,示現、教導、讚勵、慶喜,說是事已,默然而住。
4.諸力士輩聞佛所說,歡喜、踊躍,即從座起,合掌、恭敬,俱白佛言:我此邑中諸力士眾,於恒聚戲東西村間嗢跋諾迦舊制多所,共造臺觀,瑩飾初成,未有沙門、婆羅門等及諸力士曾所受用。唯願世尊哀愍我等,將諸弟子於中止住,令我長夜利益、安樂。
5.爾時,如來哀愍彼故,將諸弟子往住其中,復以妙音為諸力士宣揚種種施果差別。問答往還,過初夜分,諸力士輩并其眷屬聞法、歡喜,禮佛而去。
6.爾時,世尊告舍利子:吾今背痛,暫當寢息。汝可代吾,為苾芻眾宣說法要,勿空度也。時,舍利子默然受教。佛便四疊嗢怛羅僧,敷為臥具,大衣為枕,端身累足,右脇而臥,如理作意,住光明想及當起想,具念、正知,如大寶山寂然無動。
7.爾時,舍利子告苾芻眾言:此波波村離繫親子,處無慚眾,自號為師,其人命終,未逾旬月,諸弟子輩兩兩結朋,諍訟紛紜,互相[夌*欠]蔑,各言法律我解非餘,如我所知是法是律,我之所說應理合儀,汝等於斯悉皆絕分。於其師教,各隨己執,迴換前後,或減、或增,破析支離,遂成多部。欲知勝負,便共激論,為脫過難,遞相誹斥。雖有論言,而無論道,口出刀矟,以相殘害。諸有白衣信彼法者,見其弟子乖諍如斯,皆共瞋嫌,毀而捨去。
8.時舍利子復告眾言:此波波村離繫親子,所有法律惡說、惡受,不能出離,不趣正覺,是可壞法,無趣、無依。我等如來、應、正等覺大師法律,善說、善受,能永出離,能趣正覺,非可壞法,有趣、有依。我等今應聞佛住世,和合結集法毘奈耶,勿使如來般涅槃後,世尊弟子有所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1.如是我聞:一時,佛於末羅遊行,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漸至波婆城闍頭菴婆園。爾時,世尊以十五日月滿時,於露地坐,諸比丘僧前後圍繞。
2.世尊於夜多說法已,告舍利弗言:今者四方諸比丘集,皆共精勤,捐除睡眠,吾患背痛,欲暫止息,汝今可為諸比丘說法。對曰:唯然!當如聖教。爾時,世尊即四牒僧伽梨,偃右脇如師子,累足而臥。
3.時,舍利弗告諸比丘: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命終未久,其後弟子分為二部,常共諍訟相求長短,迭相罵詈,各相是非:我知此法,汝不知此,汝在邪見,我在正法。言語錯亂,無有前後。自稱己言,以為真正。我所言勝,汝所言負,我今能為談論之主,汝有所問,可來問我。
4.諸比丘!時,國人民奉尼乾者,厭患此輩鬪訟之聲,皆由其法,不真正故;法不真正,無由出要,譬如朽塔不可復圬,此非三耶三佛所說。
5.諸比丘!唯我釋迦無上尊法,最為真正,可得出要,譬如新塔易可嚴飾,此是三耶三佛之所說也。諸比丘!我等今者,宜集法、律,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集異門足論一法品第二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一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一法云何?嗢柁南曰:一法謂有情,依食、依行住,於一切善法,不放逸為尊。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一切有情皆依行住,於諸善法不放逸勝,是謂一法。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諸比丘!如來說一正法,一切眾生皆仰食存。如來所說復有一法,一切眾生皆由行往。是為一法如來所說,當共集之,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1.一切有情依食住
1.1.何等是食
一切有情依食住者,何等是食而言有情皆依食住?如世尊說:苾芻!當知食有四種,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資益諸求生者。何謂四食?一者、段食,若麁、若細。二者、觸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由此四食,說諸有情皆依食住。
[參考]
1.雜阿含486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於一法,生正厭離、不樂、背捨,得盡諸漏,所謂一切眾生由食而存。
2.雜阿含371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謂一、麤摶食。二、細觸
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1.2.何緣故知
何緣故知諸有情類皆依食住?
1)謂諸有情於彼彼聚,由此諸食未盡為因,有想、等想施設言說,活住、存濟,差別而轉。
2)若諸有情於彼彼聚,由此諸食已盡為因,有想、等想施設言說,死歿、殞逝,差別而轉。
由此故知,諸有情類皆依食住。
[參考]部多,bhūta 已生之有情。玄應音義二十四曰:部多,已生義,含多解,故仍置本名。
1.3.有為、無常、非恒、變易、緣已生
1)問:如是四食,當言有為?當言無為?答:應言有為。
2)問:如是四食,當言常?當言無常?答:應言無常。
3)問:如是四食,當言恒?當言非恒?答:應言非恒。
4)問:如是四食,當言變易?當言不變易?答:應言變易。
5)問:如是四食,當言緣已生?當言非緣已生?答:應言緣已生。
[參考]
1.雜阿含293經
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
2.雜阿含1356經
云何名為常?常者唯涅槃。云何為無常?謂諸有為法。云何名為直?謂聖八正道。云何名為曲?曲者唯惡徑。
3.雜阿含1085經
世尊告諸比丘:一切行無常,一切行不恒、不安,非穌息,變易之法,乃至當止一切有為行,厭離、不樂、解脫。
4.雜阿含214經
眼、色因緣生眼識,彼無常、有為、心緣生,色若眼、識,無常、有為、心緣生,此三法和合觸,觸已受,受已思,思已想,此等諸法無常、有為、心緣生,所謂觸、想、思。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1.4.攝、見、對、心、心所、相應
1)問:如是四食,當言名攝?當言色攝?答:段食應言色攝,餘三食應言名攝。
2)問:如是四食,當言有見?當言無見?答:應言無見。
3)問:如是四食,當言有對?當言無對?答:段食應言有對,餘三食應言無對。
4)問:如是四食,當言是心?當言非心?當言是心所?當言非心所?當言心相應?當言心不相應?
答:段食應言非心、非心所、心不相應。觸、意思食,應言是心所,與心相應。識食應言唯是心。
1.5.善、不善、無記
問:如是四食,當言善?當言不善?當言無記?
答:段食應言無記,餘三食應言或善、或不善、或無記。
1.5.1.觸食
1)云何善觸食?
答:若善有漏觸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充悅、隨充悅,護、隨護,轉、隨轉,持、隨持,是謂善觸食。
2)云何不善觸食?
答:若不善觸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謂不善觸食。
3)云何無記觸食?
答:若無記觸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謂無記觸食。
1.5.2.意思食
1)云何善意思食?
答:若善有漏觸相應諸思、等思、現前等思,已思、思類,造心意業,是謂善意思食。
2)云何不善意思食?答:若不善觸相應諸思、等思,乃至意業,是謂不善意思食。
3)云何無記意思食?答:若無記觸相應諸思、等思,乃至意業,是謂無記意思食。
1.5.3.識食
7)云何善識食?答:若善有漏思相應諸心、意、識,是謂善識食。
8)云何不善識食?答:若不善思相應諸心、意、識,是謂不善識食。
9)云何無記識食?答:若無記思相應諸心、意、識,是謂無記識食。
1.6.漏、學、繫
1)問:如是四食,當言有漏?當言無漏?答:應言有漏。
2)問:如是四食,當言學?當言無學?當言非學非無學?答:應言非學非無學。
3)問:如是四食,當言欲界繫?當言色界繫?當言無色界繫?答:段食應言欲界繫,餘三食應言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
1.7.諸食皆是段食耶?觸食耶?意思食耶?識食耶?
1)問:諸食皆是段食耶?答:諸段食皆是食,有是食非段食,謂餘三食及世俗。
2)問:諸食皆是觸食耶?答:諸觸食皆是食,有是食非觸食,謂餘三食及世俗。
3)問:諸食皆是意思食耶?答:諸意思食皆是食,有是食非意思食,謂餘三食及世俗。
4)問:諸食皆是識食耶?答:諸識食皆是食,有是食非識食,謂餘三食及世俗。
1.7.1.諸段食皆是食
問:諸段皆是食耶?答:應作四句。
1)有是段而非食,謂段為緣,諸根損減,大種變壞。
2)有是食而非段,謂餘三食及世俗。
3)有是段亦是食,謂段為緣,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
4)有非段亦非食,謂除前相。
1.7.2.諸觸皆是食
問:諸觸皆是食耶?答:應作四句。
1)有是觸而非食,謂無漏觸及有漏觸為緣,諸根損減,大種變壞。
2)有是食而非觸,謂餘三食及世俗。
3)有是觸亦是食,謂有漏觸為緣,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
4)有非觸亦非食,謂除前相。如觸食有四句,意思、識食應知亦爾。
1.8.生食等
1.8.1.食為緣生食等
頗有食為緣,生食、生非食、生食非食耶?答:生。
1)云何食為緣,生食?答:段食為緣,生餘三食。
2)云何食為緣,生非食?答:段食為緣,生受、想、作意等。
3)云何食為緣,生食非食?答:段食為緣,生餘三食及受、想、作意等。
1.8.2.非食為緣生食等
頗有非食為緣,生非食、生食、生食非食耶?答:生。
1)云何非食為緣,生非食?答:如眼及色為緣,生受、想、作意等。
2)云何非食為緣,生食?答:如眼及色為緣,生觸、意思、識食。
3)云何非食為緣,生食非食?答:如眼及色為緣,生觸、意思、識食,及受、想、作意等。
1.8.3.食非食為緣生食等
頗有食非食為緣,生食非食、生食、生非食耶?答:生。
1)云何食非食為緣,生食非食?答:如眼及色、眼識為緣,生觸、意思、識食,及受、想、作意等。
2)云何食非食為緣,生食?答:如眼及色、眼識為緣,生觸、意思、識食。
3)云何食非食為緣,生非食?答:如眼及色、眼識為緣,生受、想、作意等。
1.9.斷、遍知
1)問:若段食已斷、已遍知,觸食亦爾耶?
答:若觸食已斷、已遍知,段食亦爾。
有段食已斷、已遍知,非觸食,謂已離欲染,未離上染。如以段食對觸食,對意思、識食亦爾。
2)問:若觸食已斷、已遍知,意思食亦爾耶?答:如是。如以觸食對意思食,對識食亦爾。
3)問:若意思食已斷、已遍知,識食亦爾耶?答:如是。
1.10.離染
問:若於食已斷、已遍知,彼於欲、色、無色界已離染耶?
1)答:若於段食已斷、已遍知,彼於欲界已離染,非於色、無色界。
2)若於餘三食已斷、已遍知,彼於欲、色、無色界皆已離染。
3)爾時於一切,一切事、一切種、一切位、一切處、一切結,皆已離染故。
2.一切有情依行住
2.1.何等是行
一切有情依行住者,何等是行,而言有情皆依行住?
1)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諸有情,於彼彼聚,不死、不殞,不破、不沒,不失、不退,皆由壽住,命根相續。
2)此壽、命根,說名為行,由此行故一切有情存濟住活。
3)此行於彼,能護、隨護,能轉、隨轉,由此故說一切有情皆依行住。
[參考]
1.雜阿含298經
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一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
2.雜阿含568經
尊者!若死、若入滅盡正受,有差別不?答:捨於壽、暖,諸根悉壞,身命分離,是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捨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滅正受差別之相。
2.2.何緣故知
何緣故知諸有情類皆依行住?
1)謂諸有情於彼彼聚,由此壽行未盡為因,有想、等想,施設言說,活住、存濟,差別而轉。
2)若諸有情於彼彼聚,由此壽行已盡為因,有想、等想,施設言說,死沒、殞逝,差別而轉。由此故知諸有情類皆依行住。
2.3.有為、無常、非恒、變易、緣已生
1)問:如是壽行,當言有為?當言無為?答:應言有為。
2)問:如是壽行,當言常?當言無常?答:應言無常。
3)問:如是壽行,當言恒?當言非恒?答:應言非恒。
4)問:如是壽行,當言變易?當言不變易?答:應言變易。
5)問:如是壽行,當言緣已生?當言非緣已生?答:應言緣已生。
2.4.攝、見、對、心、心所、相應
1)問:如是壽行,當言名攝?當言色攝?答:應言名攝。
2)問:如是壽行,當言有見?當言無見?答:應言無見。
3)問:如是壽行,當言有對?當言無對?答:應言無對。
4)問:如是壽行,當言是心?當言非心?當言是心所?當言非心所?當言心相應?當言心不相應?
答:應言非心、非心所、心不相應。
2.5.善、不善、無記
問:如是壽行,當言善?當言不善?當言無記?答:應言無記。
2.6.漏、學、繫
1)問:如是壽行,當言有漏?當言無漏?答:應言有漏。
2)問:如是壽行,當言學?當言無學?當言非學非無學?答:應言非學非無學。
3)問:如是壽行,當言欲界繫?當言色界繫?當言無色界繫?答:應言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云何欲界繫?答:欲界壽。云何色界繫?答:色界壽。云何無色界繫?答:無色界壽。
2.7.斷、遍知
1)問:若欲界壽已斷、已遍知,色界壽亦爾耶?
答:若色界壽已斷、已遍知,欲界壽亦爾。
有欲界壽已斷、已遍知,非色界壽,謂已離欲染,未離色染。
2)問:若欲界壽已斷、已遍知,無色界壽亦爾耶?
答:若無色界壽已斷、已遍知,欲界壽亦爾。
有欲界壽已斷、已遍知,非無色界壽,謂已離欲染,未離無色染。
3)問:若色界壽已斷、已遍知,無色界壽亦爾耶?
答:若無色界壽已斷、已遍知,色界壽亦爾。
有色界壽已斷、已遍知,非無色界壽,謂已離色染,未離無色染。
2.8.離染
問:若於壽行已斷、已遍知,彼於欲、色、無色界已離染耶?
1)答:若於欲界壽行已斷、已遍知,彼於欲界已離染,非於色、無色界。
2)若於色界壽行已斷、已遍知,彼於欲色界已離染,非無色界。
3)若於無色界壽行已斷、已遍知,彼於欲、色、無色界皆已離染。
4)爾時於一切,一切事、一切種、一切位、一切處、一切結,皆已離染故。
3.於一切善法不放逸勝
於一切善法不放逸勝者,云何不放逸?
答:若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常習、常修,堅作、恒作,數修不止,名不放逸。
[參考]雜阿含882經
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百草藥木,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種種善法,皆依不放逸為本。...
譬如一切薩羅,阿耨大薩羅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為第一。
集異門足論二法品第三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二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二法云何?嗢柁南曰:二法謂名色,乃至盡無生,總二十七門,應隨次別釋。
1)有二法,謂名、色。2)復有二法,謂無明、有愛。3)復有二法,謂有見、無有見。4)復有二法,謂無慚、無愧。5)復有二法,謂慚、愧。6)復有二法,謂惡言、惡友。7)復有二法,謂善言、善友。8)復有二法,謂入罪善巧、出罪善巧。9)復有二法,謂入定善巧、出定善巧。10)復有二法,謂界善巧、作意善巧。11)復有二法,謂質直、柔和。12)復有二法,謂堪忍、可樂。13)復有二法,謂和順、供養。14)復有二法,謂具念、正知。15)復有二法,謂思擇力、修習力。16)復有二法,謂不護根門、食不知量。17)復有二法,謂能護根門、於食知量。18)復有二法,謂匱戒、匱見。19)復有二法,謂破戒、破見。20)復有二法,謂具戒、具見。21)復有二法,謂淨戒、淨見。22)復有二法,謂見、如理勝。23)復有二法,謂厭、如理勝。24)復有二法,謂於善不喜足、於斷不遮止。25)復有二法,謂奢摩他、毘鉢舍那。26)復有二法,謂明、解脫。27)復有二法,謂盡智、無生智。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1)諸比丘!如來說二正法:一名,二色。2)復有二法:一癡,二愛。3)復有二法:有見、無見。4)復有二法:一無慚,二無愧。5)復有二法:一有慚,二有愧。6)復有二法:一盡智,二無生智。7)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欲愛:一者淨妙色,二者不思惟。8)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瞋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9)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邪見:一者從他聞,二者邪思惟。10)復有二法,二因二緣生於正見:一者從他聞,二者正思惟。11)復有二法,二因二緣:一者學解脫,二者無學解脫。12)復有二法,二因二緣:一者有為界,二者無為界。
1.名、色
此中有二法,謂名、色者。
1)名云何?答: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及虛空、擇滅、非擇滅,是謂名。
2)色云何?答:四大種及所造色,是謂色。
[參考]
1.雜阿含486經
復有二法,名及色。
2.雜阿含298經
緣識名色者,云何名?謂四無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云何色?謂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此色及前所說名,是為名色。
2.無明、有愛
復有二法,謂無明、有愛者。
1)無明云何?答:如法蘊論說。
2)有愛云何?答:色、無色界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有愛。
[註]如法蘊論緣起品說:云何無明?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於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於善作業無知,惡作業無知,善惡作業無知。於因無知,因所生法無知。於佛、法、僧無知。於苦、集、滅、道無知。於善、不善法無知。於有罪、無罪法無知。於應脩、不應脩法無知。於下劣、勝妙法無知。於黑白法無知。於有敵對法無知。於緣生無知。於六觸處如實無知。如是無知、無見、非現觀,黑闇、愚癡、無明、盲冥。罩網、纏裹、頑騃、渾濁、障蓋、發盲。發無明、發無智、發劣慧。障礙善品,令不涅槃。無明漏、無明瀑流、無套軛。無明毒根、無明毒莖、無明毒枝、無明毒葉、無明毒花、無明毒果。癡、等癡、極癡。欣、等欣、極欣。癡類、癡生,總名無明。
[參考]
1.雜阿含305經
若法應知、應了者,悉知、悉了。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悉斷。若法應知、應作證者,悉皆作證。若法應知、應修習者,悉已修習。
1)何等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所謂名色。
2)何等法應知、應斷?所謂無明及有愛。
3)何等法應知、應證?所謂明、解脫。
4)何等法應知、應修?所謂止、觀。若比丘於此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悉斷。若法應知、應作證者,悉知、悉證。若法應知、應修者,悉知、悉修,是名比丘斷愛結縛,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2.雜阿含490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使者。云何為使?舍利弗言:使者,七使,謂貪欲使、瞋恚使、有愛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
3.雜阿含71經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又復差別者:云何斷關?謂斷五下分結。云何度塹?謂度無明深塹。云何超越境界?謂究竟無始生死。云何脫諸防邏?謂有愛盡。云何建聖法幢?謂我慢盡。
4.雜阿含298經
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3.有見、無有見
復有二法,謂有見、無有見者。
1)有見云何?答:若謂我、世間常,由此發起,忍樂觀見,是謂有見。
2)云何無有見?答:若謂我、世間斷,由此發起,忍樂觀見,是謂無有見。
[參考]
1.雜阿含57經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彼六入處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彼觸、受、愛、行,亦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如是觀者,而見色是我,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不見我在識,復作斷見、壞有見。不作斷見、壞有見,而不離我慢。不離我慢者,而復見我,見我者即是行。
2.雜阿含133經
若有見言:有我、有世間、有此世、常、恒、不變易法。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若復有見:非此我、非此我所、非當來我、非當來我所。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3.雜阿含262經
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4.無慚、無愧
復有二法,謂無慚、無愧者。
1)無慚云何?答:如世尊說,有無慚者,於可慚法而不生慚。可慚法者,謂諸惡不善法,順雜染,順後有,有熾然苦異熟,順當來生老死。彼於如是惡不善法生時,無慚、無所慚、無別慚,無羞、無所羞、無別羞,無崇敬、無所崇敬,無隨屬、無所隨屬,於自在者,無怖畏轉,是謂無慚。
2)無愧云何?答:如世尊說,有無愧者,於可愧法而不生愧。可愧法者,謂諸惡不善法,乃至順當來生老死。彼於如是惡不善法生時,無愧、無所愧、無別愧,無恥、無所恥、無別恥,於諸罪中,不怖、不畏,不見怖畏是謂無愧。
[參考]
1.中阿含45慚愧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無慚無愧,便害愛恭敬;若無愛恭敬,便害其信;若無其信,便害正思惟;若無正思惟,便害正念正智;若無正念正智,便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無解脫,便害涅槃。
5.慚、愧
復有二法,謂慚、愧者。
1)慚云何?答:如世尊說,諸有慚者,於可慚法而生於慚。可慚法者,謂諸惡不善法,乃至順當來生老死。彼於如是惡不善法生時,有慚、有所慚、有別慚,有羞、有所羞、有別羞,有崇敬、有所崇敬,有隨屬、有所隨屬,於自在者,有怖畏轉,是謂慚。
2)愧云何?答:如世尊說,諸有愧者,於可愧法而生於愧。可愧法者,謂諸惡不善法,乃至順當來生老死。彼於如是惡不善法生時,有愧、有所愧、有別愧,有恥、有所恥、有別恥,於諸罪中,有怖有畏,能見怖畏是謂愧。
[參考]
1.中阿含45慚愧經
若比丘有慚有愧,便習愛恭敬;若有愛恭敬,便習其信;若有其信,便習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習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若有解脫,便習涅槃。
2.雜阿含679經
1)何等為慚力是學力?謂羞恥,恥於起惡不善法諸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慚力是學力。
2)何等為愧力是學力?謂諸可愧事而愧,愧起諸惡不善法煩惱數,受諸有熾然苦報,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是名愧力是學力。
3.雜阿含1243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淨法,能護世間。何等為二?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二淨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序,顛倒渾亂,如畜生趣。以有二種淨法,所謂慚、愧,是故世間知有父母,乃至師長尊卑之序,則不渾亂,如畜生趣。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若無有,慚愧二法者,違越清淨道,向生老病死。
世間若成就,慚愧二法者,增長清淨道,永閉生死門。
6.惡言、惡友
復有二法,謂惡言、惡友者。
1)惡言云何?答:如法蘊論說。
2)惡友云何?答:亦如法蘊論說。
[註]如法蘊論雜事品說:
1)云何起惡言?謂有一類,若親教、親教類,軌範、軌範類,及餘隨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如法告言:汝從今去,勿壞身業,勿壞語業,勿壞意業,勿行不應行處,勿親近惡友,勿作三惡趣業。如是教誨,稱法應時,於所脩道,隨順、磨瑩,增長、嚴飾,宜便常委,助伴、資糧。而彼有情不欣、不喜、不愛、不樂,於師等言,違戾、左取,而不右取,毀訾、非撥,及於師等起勃詈言,諸如是等,名起惡言。
2)云何樂惡友?謂有一類,好近惡友。言惡友者,謂諸屠羊、屠鷄、屠猪、捕鳥、捕魚、獵獸、劫盜、魁膾、典獄、縛龍、煮狗及罝弶等,是名惡友。復有一類,毀犯尸羅,習行惡法,內懷腐敗,外現堅貞,類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亦名惡友。於如是等諸惡友所,親近、承事,隨順、愛樂,名樂惡友。
[參考]雜阿含1174經
腐敗者,犯戒行惡不善法,腐敗寡聞,猶莠稗、吹貝之聲,非沙門為沙門像,非梵行為梵行像。
7.善言、善友
復有二法,謂善言、善友者。
1)善言云何?答:如有一類,若親教、若同親教,若軌範、若同軌範,若餘隨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如法告言:汝從今去,勿壞身業,勿壞語業,勿壞意業,勿行不應行處,勿親近惡友,勿作三惡趣業。如是教誨,稱法應時,於所修道,隨順、磨瑩,增長、嚴飾,宜便常委,助伴、資糧。於此教誨,欣、喜、愛、樂,信受、隨順,不左取而右取,不拒逆,不毀訾,不非撥,是謂善言。
2)善友云何?答:如法蘊論說。
[註]如法蘊論預流支品說:云何為善士?
1)謂佛及弟子。
2)又諸所有補特伽羅
2.1-10)具戒,具德,離諸瑕穢,成調善法,堪紹師位,成就勝德,知羞、悔過、善守、好學。
2.11-20)具知、具見、樂思擇、愛稱量、觀察、性聰敏、具覺、慧、息追求、有慧類。
2.21-30)離貪、趣貪滅。離瞋、趣瞋滅。離癡、趣癡滅。調順、趣調順。寂靜、趣寂靜。
2.31-40)解脫、趣解脫。越度、趣越度。妙覺、趣妙覺。涅槃、趣涅槃。樂調、順諦。
2.41-50)離憍、放逸,好慧、忍辱、柔和、升直道如見。專自調伏、專自寂靜、專自涅槃。為纔支身,遊諸國邑王都聚落,求衣、食等。
2.51-53)具質直,具調順,具足質直及調順。
2.54-56)具忍辱,具柔和,具足忍辱及柔和。
2.57-59)具供養,具恭敬,具足供養及恭敬。
2.60-62)具正行,具守根,具足正行及守根。
2.63-65)具軌範,具所行,具足軌範及所行。
2.66-70)具信、尸羅及聞、捨、慧。
2.71-80)自具淨信,亦能勸勵安立有情同具淨信。自具尸羅及聞、捨、慧,亦能勸勵安立有情,同具尸羅及聞、捨、慧,是名善士。
8.入罪善巧、出罪善巧
復有二法,謂入罪善巧、出罪善巧者。
1)入罪善巧云何?
1.1)答?罪,謂五部五蘊罪。何等為五?一者他勝;二者眾餘;三者墮煮;四者對首;五者惡作。
1.2)入罪善巧,謂如實知見,如是苾芻犯他勝罪,如是苾芻犯眾餘罪,如是苾芻犯墮煮罪,如是苾芻犯對首罪,如是苾芻犯惡作罪。
1.3)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苾芻犯趣他勝罪,如是苾芻犯趣眾餘罪,如是苾芻犯趣墮煮罪,如是苾芻犯趣對首罪,如是苾芻犯趣惡作罪。
1.4)復次,如實知見,此苾芻犯如是他勝罪,此苾芻犯如是眾餘罪,此苾芻犯如是墮煮罪,此苾芻犯如是對首罪,此苾芻犯如是惡作罪。
1.5)復次,如實知見,此苾芻犯趣如是他勝罪,此苾芻犯趣如是眾餘罪,此苾芻犯趣如是墮煮罪,此苾芻犯趣如是對首罪,此苾芻犯趣如是惡作罪。
1.6)復次,如實知見,諸苾芻所犯罪,若重、若輕,若深、若淺,若有餘、若無餘,若隱覆、若不隱覆、若顯了、若不顯了,若已發露、若未發露,若已除滅、若未除滅,若可說、若不可說,若可作、若不可作,於如是入種種罪中,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謂入罪善巧。
2)出罪善巧云何?
2.1)答:罪,謂五部、五蘊罪,如前說。
2.2)出罪善巧,謂如實知見眾餘、墮煮、對首、惡作四罪可出。
2.3)其事云何?如有說言:我如是說,如是顯,於如是罪,非說、非顯。
2.4)我如此說,如此顯,於如是罪,是說、是顯。
2.5)我如是顯了,如是發露,如是作法,於如是罪,非發露、非除滅。
2.6)我如此顯了,如此發露,如此作法,於如是罪,是發露、是除滅。
於如是出種種罪中,解了乃至毘鉢舍那,是謂出罪善巧。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二---二法品第三之二
9.入定善巧、出定善巧
復有二法,謂入定善巧、出定善巧者。
1)入定善巧云何?
1.1)答:定,謂八部八蘊定,即四靜慮、四無色定。
1.2)入定善巧,謂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入初靜慮定。如是補特伽羅,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1.3)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於初靜慮定,有善巧作意。如是補特伽羅,乃至於非想非非想處定,有善巧作意。
1.4)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入初靜慮道,如是補特伽羅,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道。
1.5)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於入初靜慮道,有善巧作意,如是補特伽羅,乃至於入非想非非想處道,有善巧作意。
1.6)其事云何?如有說言:我如是作意、如此作意,於入初靜慮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善近了,善分別、善思惟、善通達。
1.7)我如是想、如是觀、如是勝解、如是任持、如是分別,於入初靜慮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1.8)我如是攝心、策心、伏心、持心、舉心、捨心、制心、縱心,於入初靜慮定,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1.9)如是法,於入定及入定善巧,無作用、無利益,無多所作,但為障礙,我於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1.10)我如是法,於入定及入定善巧,有作用、有利益,有多所作,不為障礙,我於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1.11)於如是入種種定中,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謂入定善巧。
2)出定善巧云何?
2.1)答:定,謂八部八蘊定,即四靜慮、四無色定。
2.2)出定善巧,謂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出初靜慮定。如是補特伽羅,乃至出非想非非想處定。
2.3)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於出初靜慮定,有善巧作意。如是補特伽羅,乃至於出非想非非想處定,有善巧作意。
2.4)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出初靜慮道。如是補特伽羅,乃至出非想非非想處道。
2.5)復次,如實知見,如是補特伽羅,於出初靜慮道,有善巧作意。如是補特伽羅,乃至於出非想非非想處道,有善巧作意。
2.6)其事云何?如有說言:我如是作意、如此作意,於出初靜慮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善近了、善分別、善思惟、善通達。
2.7)我如是想、如是觀、如是勝解、如是任持、如是分別,於出初靜慮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2.8)我如是攝心、策心、伏心、持心、舉心、捨心、制心、縱心,於出初靜慮定,乃至出非想非非想處定,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2.9)我如是法,於出定,乃至出定善巧,無作用、無利益,無多所作,但為障礙,我於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2.10)我如是法,於出定,乃至出定善巧,有作用、有利益,有多所作,不為障礙,我於此法,善等了,乃至善通達。
2.11)於如是出種種定中,解了乃至毘鉢舍那,是謂出定善巧。
10.界善巧、作意善巧
復有二法,謂界善巧、作意善巧者。
1)界善巧云何?
1.1)答:如有苾芻,如實知見十八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1.2)復次,如實知見六界,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1.3)復次,如實知見六界,謂欲界、恚界、害界,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
1.4)復次,如實知見六界,謂樂界、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明界。
1.5)復次,如實知見四界,謂受界、想界、行界、識界。
1.6)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1.7)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色界、無色界、滅界。
1.8)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過去界、未來界、現在界。
1.9)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劣界、中界、妙界。
1.10)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善界、不善界、無記界。
1.11)復次,如實知見三界,謂學界、無學界、非學非無學界。
1.12)復次,如實知見二界,謂有漏界、無漏界。
1.13)復次,如實知見二界,謂有為界、無為界。
1.14)於如是種種界,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謂界善巧。
2)作意善巧云何?
2.1)答:如有苾芻,或受持素呾纜、或受持毘奈耶、或受持阿毘達磨,或聞親教師說、或聞軌範師說、或聞展轉傳授藏說、或聞隨一如理者說,依止如是如理所引聞所成慧,於眼界乃至意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2)於地界乃至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3)於欲、恚、害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出離、無恚、無害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空、非我。
2.4)於樂、苦、喜、憂、捨、無明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5)於受、想、行、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6)於欲、色、無色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7)於色、無色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滅界,有善巧作意,思惟空、非我。
2.8)於過去、未來、現在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9)於劣、中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妙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10)於善、不善、無記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11)於學、無學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空、非、我。於非學非無學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12)於有漏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無漏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2.13)於有為界,有善巧作意,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於無為界,有善巧作意,思惟空、非我。
2.14)復次,如有苾芻,如實知見過去、未來、現在作意,善、不善、無記作意,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作意,學、無學、非學非無學作意,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作意,於如是等種種作意,解了乃至毘鉢舍那,是謂作意善巧。
[參考]如法蘊論多界品說。
11.質直、柔和
復有二法,謂質直、柔和者。
1)質直云何?答:心不剛性、心不強性,心不硬性、心純質性,心正直性、心潤滑性,心柔軟性、心調順性,是謂質直。
2)柔和云何?答:身不剛性、身不強性,身不硬性、身純質性,身正直性、身潤滑性,身柔軟性、身調順性,是謂柔和。
[註]如法蘊論雜事品說:不和軟性、不調柔性。
[參考]
1.雜阿含703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所有法,彼彼意解作證,悉皆如來無畏智所生。若比丘來為我聲聞,不諂、不偽,質直心生,我則教誡、教授,為其說法。晨朝為彼教誡、教授說法,至日中時,得勝進處。若日暮時,為彼教誡、教授說法,至晨朝時得勝進處。如是教授已,彼生正直心,實則知實,不實知不實,上則知上,無上則知無上,當知、當見、當得、當覺者,皆悉了知,斯有是處。
2.雜阿含1118經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長夜真實,不幻、不偽,賢善、質直。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如是不幻、不偽,賢善、質直,當如是學。
12.堪忍、可樂
復有二法,謂堪忍、可樂者。
1)堪忍云何?答:謂能忍受寒、熱、飢、渴,風、日,蚊、虻、蛇、蠍等觸。又能忍受他麁惡語,能起身中,猛利、切心、奪命苦受,是謂堪忍。
2)可樂云何?答:設有事至,不可容納,不可矜持,不可迴轉,不可忍耐,而能於彼不暴、不惡,不麁、不獷,堪忍可樂,易可共住,止息眾惡。若有事至,可能容納,可能矜持,可能迴轉,可能忍耐,亦能於彼不暴、不惡,不麁、不獷,堪忍可樂,易可共住,止息眾惡,是謂可樂。
[註]如法蘊論雜事品說:不忍。
[參考]
1.雜阿含693經
謂自在王力者,王者現自在威力。斷事大臣力者,大臣現斷事之力。結恨女人力者,女人之法現結恨力。啼泣嬰兒力者,嬰兒之法現啼泣力。毀呰愚人力者,愚人之法觸事毀呰。審諦黠慧力者,智慧之人常現審諦。忍辱出家力者,出家之人常現忍辱。計數多聞力者,多聞之人常現思惟計數。
2.雜阿含830經
迦葉氏白佛言:時,世尊於崩伽闍聚落崩伽耆林中,為諸比丘說戒相應法,讚歎是戒。我爾時於世尊所,心得不忍、不歡喜,心不欣樂,而作是言:是沙門極制是戒,讚歎是戒。世尊!我今日自知罪悔,自見罪悔,唯願世尊受我悔過,哀愍故!
3.雜阿含994經
爾時,世尊見尊者婆耆舍憑床欲起,語言:婆耆舍!莫自輕動!世尊即坐,問尊者婆耆舍:汝所患苦,為平和可堪忍不?身諸苦痛為增為損?
4.雜阿含1038經
尊者阿那律問訊長者:堪忍安樂住不?長者答言:如是,尊者!堪忍樂住。先遭疾病,當時委篤,今已蒙差。尊者阿那律問長者言:汝住何住,能令疾病苦患時得除差?長者白言:尊者阿那律!我住四念處,專修繫念故,身諸苦患時得休息。何等為四?謂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
5.雜阿含1110經
時,帝釋御者見阿修羅王,身被五縛,在於門側。帝釋出入之時,輒瞋恚、罵詈。見已,即便說偈,白帝釋言:釋今為畏彼,為力不足耶? 能忍阿修羅,面前而罵辱!
釋即答言:不以畏故忍,亦非力不足,何有黠慧人,而與愚夫對。
御者復白言:若但行忍者,於事則有闕,愚癡者當言,畏怖故行忍。是故當苦治,以智制愚癡。
帝釋答言:
我常觀察彼,制彼愚夫者,見愚者瞋盛,智以靜默伏。
非力而為力,是彼愚癡力,愚癡違遠法,於道則無有。
若使有大力,能忍於劣者,是則為上忍,無力何有忍?
於他極罵辱,大力者能忍,是則為上忍,無力何所忍?
於己及他人,善護大恐怖,知彼瞋恚盛,還自守靜默。
於二義俱備,自利亦利他,謂言愚夫者,以不見法故。
愚夫謂勝忍,重增其惡口,未知忍彼罵,於彼常得勝。
於勝己行忍,是名恐怖忍。於等者行忍,是名忍諍忍。
於劣者行忍,是則為上忍。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常行忍辱,讚歎於忍。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如是行忍,讚歎於忍,應當學!
6.中阿含193牟犁破群那經
若有比丘為遠離、依遠離、住遠離,善語、恭順,成就善語、恭順法者,我說彼善語、恭順。所以者何?或有一善護、善逝行者,謂因他無惡語言也。若他不惡語言者,便不瞋恚,亦不憎嫉,不憂纏住,不憎嗔恚,不發露惡。彼諸比丘見已,便作是念:此賢者忍辱、溫和、堪耐,善制、善定、善息。若他惡語言者,便嗔恚、憎嫉,而憂纏住,憎恚、發惡。彼諸比丘見已,便作是念:此賢者惡性,急弊、麤獷,不定、不制、不息。
13.和順、供養
復有二法,謂和順、供養者。
1)和順云何?答:若有樂作可憙樂語、可愛味語,容貌熙怡,遠離頻蹙,先言慰問:具壽!善來。事可忍不?可存濟不?安樂住不?食易得不?樂作如是可憙語等諸悅豫事,是謂和順。
2)供養云何?答:供養有二種:一、財供養;二、法供養。
2.1)財供養云何?答:以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具,於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隨惠施,能棄、能捨、能遍棄捨,是謂財供養。
2.2)法供養云何?答:以素呾纜,或毘奈耶,或阿毘達磨,或親教語,或軌範語,或傳授藏,或餘隨一可信者語,於他有情能惠、能施、能隨惠施,能棄、能捨、能遍棄捨,是謂法供養。如是二種,總名供養。
[註]如法蘊論雜事品說:慳。
[參考]
1.雜阿含994經
尊者婆耆舍語尊者富隣尼言:汝往詣世尊所,持我語白世尊言:尊者婆耆舍稽首世尊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得自安樂住不?
2.雜阿含540經
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身遭病苦。時,有眾多比丘詣尊者阿那律所,問訊慰勞已,於一面住,語尊者阿那律言:尊者阿那律!所患增損可安忍不?病勢漸損不轉增耶?
3.中阿含192加樓烏陀夷經
尊者烏陀夷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世尊告曰:烏陀夷!無有所乏,安隱快樂,氣力如常耶?尊者烏陀夷白曰:唯然。世尊!我無所乏,安隱快樂,氣力如常。
14.具念、正知
復有二法,謂具念、正知者。
1)具念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善法,諸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是謂具念。
2)正知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善法,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謂正知。
[註]如法蘊論念住品說:正念、正知。
15.思擇力、修習力
復有二法,謂思擇力、修習力者,
1)思擇力云何?
1.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應如是學,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謂我若行身惡行者,現自厭毀,亦復為他天神、諸佛之所訶責,亦為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譏嫌,一切世界惡名流布,身壞命終,墮嶮惡趣,生於地獄。
1.2)由正了知諸身惡行,現法、當來招惡異熟,故能勤斷諸身惡行,亦能勤修諸身妙行。
1.3)於語惡行,及意惡行,廣說亦爾,乃至勤修語、意妙行。
1.4)若能如是因思擇,依思擇,住思擇,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思擇,亦名為力,是謂思擇力。
2)修習力云何?
2.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修念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2.2)修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等覺支。依止厭、依止離、依止滅,迴向於捨。
2.3)若能如是因修習,依修習,住修習,斷不善法,修諸善法,說名修習,亦名為力,是謂修習力。
3)問:何故名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此力,能斷、能碎、能破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故名為力。
[參考]雜阿含661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二種力。何等為二?謂數力及修力。何等為數力?謂聖弟子空閑林中樹下,作如是思惟:身惡行,現法、後世受於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我當自悔教,他亦悔我,大師亦當悔我,大德梵行亦當悔我,以法責我,惡名流布,身壞命終,當生惡趣、泥犁中。如是現法後報,身惡行斷,修身善行。如身惡行,口、意惡行亦如是說,是名數力。何等為修力?若比丘學於數力,聖弟子數力成就已,隨得修力,得修力已,修力滿足。
16.不護根門、食不知量
復有二法,謂不護根門、食不知量者,
1)不護根門云何?
1.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聞異生,眼見色已,由眼根故,取相、隨好。
1.2)即於是處,不護眼根,由住不護,起世貪、憂,惡、不善法隨心生長。
1.3)彼於眼根,不防、不守,由斯故說,不護眼根。以不護眼根,貪、瞋、癡生長。
1.4)耳、鼻、舌、身、意根亦爾。且說意根者,謂意了法已,由意根故,取相、隨好。
1.5)即於是處,不護意根,由住不護,起世貪、憂,惡、不善法隨心生長。
1.6)彼於意根,不防、不守,由斯故說,不護意根。以不護意根,貪、瞋、癡生長。
1.7)彼由發起非理思擇。眼見諸色,耳聞諸聲,鼻嗅諸香,舌嘗諸味,身覺諸觸,意了諸法。於六根門不防、不等防、不遍防,不藏、不覆,不蔽、不寂靜,不調伏、不守護,是謂不護根門。
2)食不知量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無聞異生,不思擇而食,為勇健故,為傲逸故,為顏貌故,為端嚴故,而食所食。
2.1)不思擇而食者,謂住非理所引思擇,而食所食。
2.2)為勇健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身勇健。能作重業,能荷重擔。資益壽量,久住世間。能摧怨敵,能越車乘,能遠跳擲,能作種種世間掉戲。
2.3)為傲逸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我傲逸。憍醉之心起、等起,生、等生,相續引發[夌*欠]蔑一切,隨情所樂,作縱逸業。
2.4)為顏貌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容貌光鮮,膚體潤滑。
2.5)為端嚴故,食所食者,謂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成就第一、美妙形色,眾所愛敬。
2.6)諸有如是愛重飲食,於諸飲食不平等性,不知量性,不黠慧性,不了其相,不了相已,不自裁量,我今但應食爾所食,是謂食不知量。
[參考]雜阿含255經
摩訶迦旃延言:善哉!善哉!婆羅門!問不守護門,是如法問,今當為汝說不守護門。
1)婆羅門!愚癡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念色,而起緣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
2)不住身念處,故於心解脫、慧解脫無如實知。
3)於彼起種種惡不善法,不得無餘滅盡,於心解脫、慧解脫妨礙,不得滿足。
4)心解脫、慧解脫不滿故,身滿惡行,不得休息,心不寂靜。
5)以不寂靜故,於其根門,則不調伏、不守護、不修習。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
17.能護根門、於食知量
復有二法,謂能護根門、於食知量者。
1)能護根門云何?
1.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眼見色已,由眼根故,不取其相,不取隨好。
1.2)即於是處,能護眼根,由住能護,不起世貪、憂,惡不善法,不隨心生長。
1.3)彼於眼根,能防、能守,由斯故說,能護眼根,以能護眼根,貪、瞋、癡不起。
1.4)耳、鼻、舌、身、意根亦爾。且說意根者,謂意了法已,由意根故,不取其相、不取隨好。
1.5)即於是處,能護意根,由住能護,不起世貪、憂,惡不善法,不隨心生長。
1.6)彼於意根,能防、能守,由斯故說,能護意根,以能護意根,貪、瞋、癡不起。
1.7)彼由發起如理思擇。眼見諸色,耳聞諸聲,鼻嗅諸香,舌嘗諸味,身覺諸觸,意了諸法,於六根門能防、能等防、能遍防,能藏、能覆,能蔽、能寂靜,能調伏、能守護,是謂能護根門。
2)於食知量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諸多聞聖弟子,能思擇而食,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而食所食。但為此身,暫住存濟,止息飢渴,攝受梵行,而食所食,為斷故受,不起新受,無罪存濟,力樂安住。而食所食。
2.1)能思擇而食者,謂住如理所引思擇而食所食。
2.2)不為勇健,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身勇健。能作重業,能荷重擔,資益壽量,久住世間。能摧怨敵,能越車乘,能遠跳擲,能作種種世間掉戲。
2.3)不為傲逸,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令我傲逸。憍醉之心起、等起,生、等生,相續引發[夌*欠]蔑一切,隨情所樂,作縱逸業。
2.4)不為顏貌,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容貌光鮮,膚體潤滑。
2.5)不為端嚴,食所食者,非如一類食所食時,起如是心:我食此食,必使飽滿,當令我身成就第一、美妙形色,眾所愛敬。
2.6)但為此身,暫住存濟,食所食者,謂身亦名身,身根亦名身,五色根亦名身,四大種所造聚亦名身。於此義中,說四大種所造聚身。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令四大種所造聚身,暫住、等住,近住、安住,故名暫住。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令四大種所造聚身,存、隨存,濟、隨濟,護、隨護,轉、隨轉,故名存濟。
2.7)但為止息飢渴,食所食者,此中飢渴所起苦受,說名飢渴。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當令飢渴所起苦受,暫時止息,不為惱害。
2.8)但為攝受梵行,食所食者,謂離婬欲亦名梵行,八支聖道亦名梵行。於此義中,八支聖道說名梵行。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為欲攝受、隨順、增益八支聖道。
2.9)為斷故受,不起新受,食所食者,不食為緣所起苦受,說名故受。飽食為緣所起苦受,說名新受。諸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為斷故受,不起新受,非為充悅。
2.10)為無罪存濟,而食所食者,存濟有二種:一有罪存濟;二無罪存濟。
云何有罪存濟?答:如有一類矯妄、詭詐,現相、激磨,以利求利,而求飲食。如是方便,得飲食已,歡喜受用,貪愛、迷悶,耽著、不捨,不見過患,不知出離,如是名為有罪存濟。
云何無罪存濟?答:非如一類矯妄、詭詐,現相、激磨,以利求利,而求飲食。如實方便,得飲食已,如法受用,不貪、不愛,不迷、不悶,不耽、不著,能見過患,善知出離,如是名為無罪存濟。諸聖弟子但為如是無罪存濟,而食所食。
2.11)為力樂故,食所食者,謂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欲令身力得不衰退,心受喜樂,能辦善事。
2.12)為安住故食所食者,謂聖弟子食所食時,但起是心:我食此食,欲令行、立、坐、臥,讀誦、修定等時,身心安隱。諸有如是不重飲食,於諸飲食,有平等性,有知量性,有黠慧性,能了其相,既了相已,能自裁量,我今但應食爾所食,是謂於食知量。
[註]如法蘊論雜事品說:貪。矯妄、詭詐,現相、激磨,以利求利。
[參考]
1.雜阿含275經
1)彼難陀比丘關閉根門故,若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若諸眼根增不律儀、無明闇障、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諸律儀。防護於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諸律儀,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
2)飲食知量者,難陀比丘於食繫數: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故起苦覺,令息滅,未起苦覺,令不起故,成其崇向故。氣力安樂,無罪觸住故。如人乘車,塗以膏油,不為自高,乃至莊嚴,為載運故。又如塗瘡,不貪其味,為息苦故。如是,善男子難陀知量而食,乃至無罪觸住,是名難陀知量而食。
2.雜阿含255經
摩訶迦旃延!云何復名善守護門?摩訶迦旃延語婆羅門言:善哉!善哉!汝能問我善守護門義。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守護門義。多聞聖弟子眼見色已,於可念色不起緣著,不可念色不起瞋恚。常攝其心,住身念處,無量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於彼所起惡不善法,寂滅無餘,於心解脫、慧解脫而得滿足。解脫滿足已,身觸惡行悉得休息,心得正念,是名初門善調伏守護修習。如眼及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
3.中阿含80迦絺那經
當復學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根。
4.中阿含10漏盡經
若用飲食,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令身久住,除煩惱、憂慼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隱,無病故也。
18.匱戒、匱見...19.破戒、破見
復有二法,謂匱戒、匱見者。
1)匱戒云何?
1.1)答: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
1.2)復次,若斷生命、若不與取、若非梵行。
1.3)復次,諸所有不善戒、諸所有非理所引戒、諸所有障礙定戒,是謂匱戒。
2)問:何故名匱戒?
2.1)答:此法自性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憙、不可意、不安隱、不正直、不可欣、不悅意、違正理。
2.2)復次,此法能得不可愛果、不可樂果、不可憙果、不可意果、不安隱果、不正直果、不可欣果、不悅意果、違正理果。
2.3)復次,此法能感不可愛異熟、不可樂異熟、不可憙異熟、不可意異熟、不安隱異熟、不正直異熟、不可欣異熟、不悅意異熟、違正理異熟,故名匱戒。
3)匱見云何?
3.1)答:諸所有見,無惠施、無親愛、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無妙行惡行業果異熟,無此世、無他世,無母、無父、無化生有情,無世間阿羅漢、正至、正行,謂於此世、他世,自通達作證,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3.2)復次,諸所有不善見,諸所有非理所引見,諸所有障礙定見,是謂匱見。
4)問:何故名匱見?答:此法自性不可愛,乃至違正理。復次,此法能得不可愛果,乃至違正理果。復次,此法能感不可愛異熟,乃至違正理異熟,故名匱見。如匱戒、匱見,應知破戒、破見亦爾。
[註]如法蘊論學處品說: 鄔波索迦有五學處。詳解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
[參考]中阿含15思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於中,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口有四業,意有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1)云何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一曰殺生,極惡飲血,其欲傷害,不慈眾生,乃至蜫蟲。
二曰不與取,著他財物,以偷意取。
三曰邪婬,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姉妹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或為他婦女,有鞭罰恐怖,及有名假賃至華鬘,親犯如此女。是謂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2)云何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一曰、妄言,彼或在眾,或在眷屬,或在王家,若呼彼問,汝知便說,彼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為己為他,或為財物,知已妄言。
二曰、兩舌,欲離別他,聞此語彼,欲破壞此,聞彼語此,欲破壞彼,合者欲離,離者復離,而作群黨,樂於群黨,稱說群黨。
三曰、麤言,彼若有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說如是言。
四曰、綺語,彼非時說,不真實說,無義說,非法說,不止息說,又復稱歎不止息事,違背於時而不善教,亦不善訶。是謂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3)云何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一曰、貪伺,見他財物諸生活具,常伺求望,欲令我得。
二曰、嫉恚,意懷憎嫉而作是念:彼眾生者,應殺、應縛、應收、應免、應逐擯出。其欲令彼受無量苦。
三曰、邪見,所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齋、無有呪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多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
20.具戒、具見...21.淨戒、淨見
復有二法,謂具戒、具見者。
1)具戒云何?
1.1)答: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
1.2)復次,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
1.3)復次,諸所有學戒、諸所無學戒、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戒,是謂具戒。
2)問:何故名具戒?
2.1)答:此法自性可愛、可樂、可憙、可意、安隱、正直、可欣、悅意、隨順正理。
2.2)復次,此法能得可愛果、可樂果、可憙果、可意果、安隱果、正直果、可欣果、悅意果、順正理果。
2.3)復次,此法能感可愛異熟、可樂異熟、可憙異熟、可意異熟、安隱異熟、正直異熟、可欣異熟、悅意異熟、順正理異熟,故名具戒。
3)具見云何?
3.1)答:諸所有見,有惠施、有親愛、有祠祀,有妙行、有惡行,有妙行惡行業果異熟,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化生有情,有世間阿羅漢、正至、正行,謂於此世、他世,自通達作證具足住,如實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3.2)復次,諸所有學見、諸所有無學見、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見,是謂具見。
4)問:何故名具見?答:此法自性可愛,乃至隨順正理。復次,此法能得可愛果,乃至順正理果。復次,此法能感可愛異熟,乃至順正理異熟,故名具見。如具戒、具見,應知淨戒、淨見亦爾。
[參考]
1.雜阿含784經
何等為正見?謂說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何等為正志?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何等為正語?謂離妄語、離兩舌、離惡口、離綺語。何等為正業?謂離殺、盜、婬。何等為正命?謂如法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非不如法。何等為正方便?謂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何等為正念?謂念隨順,念不妄、不虛。何等為正定?謂住心、不亂、堅固、攝持、寂止、三昧、一心。
2.雜阿含624經
世尊告欝低迦:汝當先淨其初業,然後修習梵行。欝低迦白佛:我今云何淨其初業,修習梵行?佛告欝低迦: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
3.中阿含長80迦絺那經
1)尊者阿那律陀告諸比丘:諸賢!我本未出家學道時,厭生老病死,啼哭、懊惱、悲泣、憂慼,欲斷此大苦聚。
2)諸賢!我厭已而作是觀:居家至狹,塵勞之處,出家學道,發露曠大。我今在家為鎖所鎖,不得盡形壽,修諸梵行,我寧可捨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3)諸賢!我於後時,捨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4)諸賢!我出家學道,捨族姓已,受比丘學,修行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介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
5)諸賢!我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我於殺生淨除其心。
6)諸賢!我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而後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歡喜無悋,不望其報,我於不與取淨除其心。
7)諸賢!我離非梵行,斷非梵行,勤修梵行,精勤妙行,清淨無穢,離欲斷婬,我於非梵行淨除其心。
8)諸賢!我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我於妄言淨除其心。
9)諸賢!我離兩舌,斷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說群黨,我於兩舌淨除其心。
10)諸賢!我離麤言,斷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說,清和柔潤,順耳入心,可喜可愛,使他安樂,言聲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我於麤言淨除其心。
11)諸賢!我離綺語,斷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順時得宜,善教善訶,我於綺語淨除其心。
12)諸賢!我離治生,斷治生,棄捨稱量及斗斛,不受財貨,不縛束人,不望折斗量,不以小利侵欺於人,我於治生淨除其心。
13)諸賢!我離受寡婦、童女,斷受寡婦、童女,我於受寡婦、童女淨除其心。
14)諸賢!我離受奴婢,斷受奴婢,我於受奴婢淨除其心。
15)諸賢!我離受象、馬、牛、羊,斷受象、馬、牛、羊,我於受象、馬、牛、羊淨除其心。
16)諸賢!我離受雞、猪,斷受雞、猪,我於受雞、猪淨除其心。
17)諸賢!我離受田業、店肆,斷受田業、店肆,我於受田業、店肆淨除其心。
18)諸賢!我離受生稻、麥、豆,斷受生稻、麥、豆,我於受生稻、麥、豆淨除其心。
19)諸賢!我離酒,斷酒,我於飲酒淨除其心。
20)諸賢!我離高廣大床,斷高廣大床,我於高廣大床淨除其心。
21)諸賢!我離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斷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我於花鬘、瓔珞、塗香、脂粉淨除其心。
22)諸賢!我離歌舞、倡妓及往觀聽,斷歌舞、倡妓及往觀聽,我於歌舞、倡妓及往觀聽淨除其心。
23)諸賢!我離受生色像寶,斷受生色像寶,我於受生色像寶淨除其心。
24)諸賢!我離過中食,斷過中食,一食,不夜食,學時食,我於過中食淨除其心。
3.雜阿含91經
婆羅門白佛言:世尊!在家之人有幾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佛告婆羅門: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後世安、後世樂。何等為四?謂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
1)何等為信具足?謂善男子於如來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諸天、魔、梵及餘世人同法所壞,是名善男子信具足。
2)何等戒具足?謂善男子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是名戒具足。
3)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捨,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4)云何為慧具足?謂善男子苦聖諦如實知,習、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後世安、後世樂。
4.雜阿含344經
1)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言:多聞聖弟子於此法、律,成就何法,名為見具足,直見成就,成就於佛不壞淨,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尊者舍利弗語尊者摩訶拘絺羅:多聞聖弟子於不善法如實知、不善根如實知、善法如實知、善根如實知。
1.1)云何不善法如實知?不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不善法,如是不善法如實知。
1.2)云何不善根如實知?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是名不善根,如是不善根如實知。
1.3)云何善法如實知?善身業、口業、意業,是名善法,如是善法如實知。
1.4)云何善根如實知?謂三善根,無貪、無恚、無癡,是名三善根,如是善根如實知。尊者摩訶拘絺羅!如是多聞聖弟子不善法如實知、不善根如實知、善法如實知、善根如實知,故於此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2)尊者摩訶拘絺羅語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餘耶?尊者舍利弗言:有。若多聞聖弟子於食如實知,食集、食滅、食滅道跡如實知。
2.1)云何於食如實知?謂四食。何等為四?一者麁摶食,二者細觸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是名為食,如是食如實知。
2.2)云何食集如實知?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是名食集,如是食集如實知。
2.3)云何食滅如實知?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樂著無餘斷、捨、吐、盡、離欲、滅、息、沒,是名食滅,如是食滅如實知。
2.4)云何食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食滅道跡,如是食滅道跡如實知。若多聞聖弟子於此食如實知、食集如實知、食滅如實知、食滅道跡如實知,是故多聞聖弟子於正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3)尊者摩訶拘絺羅復問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餘耶?尊者舍利弗言:尊者摩訶拘絺羅!復更有餘,多聞聖弟子於病如實知、病集如實知、病滅如實知、病滅道跡如實知。
3.1)云何有病如實知?謂三病,欲病、有病、無明病,是名病,如是病如實知。
3.2)云何病集如實知?無明集是病集,是名病集如實知。
3.3)云何病滅如實知?無明滅是病滅,如是病滅如實知。
3.4)云何病滅道跡如實知?謂八正道,如前說,如是病滅道跡如實知。若多聞聖弟子於病如實知、病集如實知、病滅如實知、病滅道跡如實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法、律正見具足,乃至悟此正法。
4)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餘耶?尊者舍利弗語尊者摩訶拘絺羅:亦更有餘,多聞聖弟子於苦如實知、苦集如實知、苦滅如實知、苦滅道跡如實知。
4.1)云何苦如實知?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怨憎會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說五受陰苦,是名為苦,如是苦如實知。
4.2)云何苦集如實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集著,是名苦集,如是苦集如實知。
4.3)云何苦滅如實知?若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染著無餘斷,乃至息、沒,是名苦滅,如是苦滅如實知。
4.4)云何苦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如上說,是名苦滅道跡,如是苦滅道跡如實知。多聞聖弟子如是苦如實知,苦集、苦滅、苦滅道跡如實知。如是聖弟子於我法、律具足正見,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道,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5)復問尊者舍利弗:正有此法,復有餘耶?尊者舍利弗答言:更有餘,謂多聞聖弟子老死如實知、老死集如實知、老死滅如實知、老死滅道跡如實知,如前分別經說。
5.1)云何老死集如實知?生集是老死集,生滅是老死滅,老死滅道跡,謂八正道,如前說,多聞聖弟子於此老死如實知,乃至老死滅道跡如實知。如是聖弟子於我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5.2)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聖弟子於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
5.3)云何行如實知?行有三種,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如實知。
5.4)云何行集如實知?無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
5.5)云何行滅如實知?無明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
5.6)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如前說。摩訶拘絺羅!是名聖弟子行如實知,行集、行滅、行滅道跡如實知,於我法、律正見具足,直見成就,於佛不壞淨成就,來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6)摩訶拘絺羅復問尊者舍利弗:唯有此法,更有餘耶?舍利弗答言:摩訶拘絺羅!汝何為逐,汝終不能究竟諸論,得其邊際。若聖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明,何須更求?
22.見、如理勝
復有二法,謂見、如理勝者。
1)見云何?答:謂依出離、遠離善法,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謂見。
2)如理勝云何?
2.1)答:謂有苾芻如其所見,若由如是諸行、相、狀,世間正見未生而生,彼便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彼由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便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
2.2)復次,若有苾芻如其所見,若由如是諸行、相、狀,隨一出離、遠離善法,未生而生,彼便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彼由如理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便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二種,總名如理勝。
[註]如法蘊論預流支品說。
[參考]中阿含153鬚閑提經
鬚閑提!有四種法,未淨聖慧眼而得清淨。云何為四?親近善知識,恭敬、承事,聞善法,善思惟,趣向法次法。鬚閑提!汝當如是學,親近善知識,恭敬、承事,聞善法,善思惟,趣向法次法。...
鬚閑提!汝親近善知識,恭敬、承事已,便聞善法。聞善法已,便善思惟。善思惟已,便趣向法次法。趣向法次法已,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
23.厭、如理勝
復有二法,謂厭、如理勝者。
1)厭云何?答:謂依四種順厭處法,而生於厭。
2)如理勝云何?答:謂正思惟,引生聖道。何等為四順厭處法?一自衰損順厭處法;二他衰損順厭處法;三自興盛順厭處法;四他興盛順厭處法。
2.1)依自衰損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我因放逸、依放逸、住放逸、由放逸故,造斯惡事。我今當令惡不善法未生者不生,已生者永斷。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自衰損厭如理勝。
2.2)依他衰損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他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彼因放逸、依放逸、住放逸、由放逸故,造斯惡事。我今當令惡不善法,未生者不生,已生者永斷。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他衰損厭如理勝。
2.3)依自興盛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自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我因不放逸、依不放逸、住不放逸、由不放逸故,作斯善事。我今當令諸勝善法,未生者生,已生者倍復增廣。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自興盛厭如理勝。
2.4)依他興盛順厭處法,而生於厭如理勝者,如有一類等隨觀見他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究竟圓滿,增上淳熟,便作是念:彼因不放逸、依不放逸、住不放逸、由不放逸故,作斯善事。我今當令諸勝善法,未生者生,已生者倍復增廣。彼由如是出離勇猛所引生厭,是名為厭。既生厭已,如理思惟,復令聖道,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修集、出現,是名道如理勝,如是名為依他興盛厭如理勝。
[參考]
1.雜阿含922經
1)世尊告諸比丘:世有四種良馬,有良馬駕以平乘,顧其鞭影馳駃,善能觀察御者形勢,遲速左右,隨御者心。是名,比丘!世間良馬第一之德。
2)復次,比丘!世間良馬不能顧影而自驚察,然以鞭杖觸其毛尾則能驚速察御者心,遲速左右,是名世間第二良馬。
3)復次,比丘!若世間良馬不能顧影,及觸皮毛能隨人心,而以鞭杖小侵皮肉則能驚察,隨御者心,遲速左右。是名,比丘!第三良馬。
4)復次,比丘!世間良馬不能顧其鞭影,及觸皮毛,小侵膚肉,乃以鐵錐刺身,徹膚傷骨,然後方驚,牽車著路,隨御者心,遲速左右,是名世間第四良馬。
5)如是於正法、律有四種善男子。何等為四?
謂善男子聞他聚落有男子、女人疾病困苦,乃至死,聞已,能生恐怖,依正思惟,如彼良馬顧影則調,是名第一善男子於正法、律能自調伏。
6)復次,善男子不能聞他聚落若男、若女老、病、死苦,能生怖畏,依正思惟。見他聚落若男、若女老、病、死苦,則生怖畏,依正思惟,如彼良馬觸其毛尾,能速調伏,隨御者心,是名第二善男子於正法、律能自調伏。
7)復次,善男子不能聞、見他聚落中男子、女人老、病、死苦,生怖畏心,依正思惟,然見聚落、城邑有善知識及所親近老、病、死苦,則生怖畏,依正思惟,如彼良馬,觸其膚肉,然後調伏,隨御者心,是名善男子於聖法、律而自調伏。
8)復次,善男子不能聞、見他聚落中男子、女人及所親近老、病、死苦,生怖畏心,依正思惟。然於自身老、病、死苦能生厭怖,依正思惟,如彼良馬侵肌徹骨,然後乃調,隨御者心,是名第四善男子於聖法、律能自調伏。
2.中阿含15思經
1)彼多聞聖弟子如是具足精進戒德,成就身淨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調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2)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多聞聖弟子其心如是無量善修,若本因惡知識,為放逸行,作不善業,彼不能將去,不能穢汙,不復相隨。
3)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慈心解脫者,而於後時,彼身、口、意寧可復作不善業耶?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自不作惡業,惡業何由生?
4)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當勤修慈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慈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此。
5)比丘應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善業,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
6)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如是,悲、喜、心與捨俱。
24.於善不喜足、於斷不遮止
復有二法,謂於善不喜足、於斷不遮止者。
1)於善不喜足云何?
1.1)答:於善喜足者,如有一類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唯得少禁,便生喜足。唯得離欲,便生喜足。唯得不淨觀,便生喜足。唯得持息念等,便生喜足。或唯得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便生喜足。或唯得慈無量,乃至捨無量,便生喜足。或唯得空無邊處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便生喜足。或唯得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便生喜足。或唯得神境智證通、天耳智證通、他心智證通、宿住隨念智證通、死生智證通,便生喜足,此等名為於善喜足。
1.2)於善不喜足者,如有一類非唯得少戒,便生喜足,廣說乃至,非唯得死生智證通,便生喜足。彼作是念:我修諸善,乃至未得阿羅漢果,於其中間終不喜足。是名於善不喜足。
2)於斷不遮止云何?
2.1)答:於斷遮止者。
2.1.1)如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未能證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我所修斷,空虛、無果,無利、無義,無味、無益。由彼於斷,謂無勝利,便生厭患,誹謗、毀呰,如是名為於斷遮止。
2.1.2)復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未能證得如理善法,或雖證得而不了知,便作是念:我所修斷,空虛、無果,無利、無義,無味、無益。由彼於斷,謂無勝利,便生厭患,誹謗、毀呰,如是亦名於斷遮止。
2.2)於斷不遮止者。
2.2.1)如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未能證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如世尊說,無處無容善男子等勤修正行,而不證得如理善法。由我所修正行未滿,是故未證如理善法。我所修斷,定應不空、不虛,有果、有利,有義、有味、有益。由彼於斷,知有勝利,不生厭患,誹謗、毀呰,是名於斷不遮止。
2.2.2)復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未能證得如理善法,或雖證得而不了知,便作是念:如世尊說,無處無容善男子等勤修正行,而不證得如理善法。由我所修正行未滿,是故未證如理善法。我所修斷,定應不空、不虛,有果、有利,有義、有味、有益。由彼於斷,知有勝利,不生厭患,誹謗、毀呰,是名於斷不遮止。
2.2.3)復有一類為斷不善法,為圓滿善法,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不息,作是念言:云何令我速疾證得如理善法?彼於如是勇猛、精進,熾然、愛樂,勤修習時,遂能證得如理善法,便作是念:我所修斷,決定不空、不虛,有果、有利,有義、有味、有益。由彼於斷,知有勝利,不生厭患,誹謗、毀呰,是名於斷不遮止。
[參考]中阿含182馬邑經
1)云何如沙門法及如梵志法?身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為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若汝作是念:我身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
2)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若身清淨,當復作何等?當學口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口行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為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
3)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若身、口清淨,當復作何等?當學意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意行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為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
4)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若身、口、意行清淨,當復作何等?當學命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命行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為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命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
5)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身、口、意、命行清淨,當復作何等?比丘當學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恒欲起意。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根。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諸根,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
6)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諸根,當復作何等?比丘當學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諸根,正知出入,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為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
7)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諸根,正知出入,當復作何等?比丘當學獨住遠離,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靖處,山巖、石室,露地、穰[卄/積],或至林中,或在塚間。彼已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靖處,敷尼師壇,結跏趺坐,正身正願,反念不向,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瞋恚、睡眠、掉悔,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彼於疑惑淨除其心。
8)彼斷此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趣向漏盡智通作證。
9)彼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
10)亦知此漏如真,知此漏習、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
11)彼如是知、如是見已,則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
12)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13)是說沙門,說梵志,說聖,說淨浴。云何沙門?謂息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沙門。云何梵志?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梵志。云何為聖?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為聖。云何淨浴?謂淨浴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污,為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淨浴。是謂沙門,是謂梵志,是謂為聖,是謂淨浴。
25.奢摩他、毘鉢舍那
復有二法,謂奢摩他、毘鉢舍那者。
1)奢摩他云何?答:善心一境性,是謂奢摩他。
2)毘鉢舍那云何?答:奢摩他相應,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謂毘鉢舍那。
3)如世尊說:非有定無慧,非有慧無定,要有定有慧,方證於涅槃。
3.1)非有定無慧者,謂若有如是類慧,則有獲得如是類定。若無如是類慧,則無獲得如是類定,故說非有定無慧。
3.2)非有慧無定者,謂若有慧,是定所生,以定為集,是定種類,由定而發。若有如是類定,則有獲得如是類慧。若無如是類定,則無獲得如是類慧,故說非有慧無定。
3.3)要有定有慧,方證於涅槃者,愛盡離滅,名曰涅槃,要具定慧,方能證得。若隨闕一,必不能證。由此因緣,故作是說,要有定有慧,方證於涅槃。
4)復次,或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不得增上慧法觀。或有補特伽羅,得增上慧法觀,不得內心止。或有補特伽羅,不得內心止,亦不得增上慧法觀。或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亦得增上慧法觀。
4.1)何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不得增上慧法觀?答:若補特伽羅得世間四靜慮,不得出世聖慧。
4.2)何等補特伽羅得增上慧法觀,不得內心止?答:若補特伽羅得出世聖慧,不得世間四靜慮。
4.3)何等補特伽羅不得內心止,亦不得增上慧法觀?答:若補特伽羅不得世間四靜慮,亦不得出世聖慧。
4.4)何等補特伽羅得內心止,亦得增上慧法觀?答:若補特伽羅得世間四靜慮,亦得出世聖慧。
5)如說世間四靜慮相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者,此顯內心止。
6)如說出世聖慧所攝,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者,此顯增上慧法觀。是名奢摩他、毘鉢舍那。
[參考]
1.雜阿含964經
佛告婆蹉:有二法,修、習、多修習,所謂止、觀。此二法修、習、多修習,得知界、果,覺了於界,知種種界,覺種種界。如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令我三結盡,得須陀洹。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種種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皆悉得。是故,比丘!當修二法,修、習、多修習,修二法故,知種種界,乃至漏盡。
2.雜阿含975經
佛告外道:不清淨者,令其清淨,是名比丘方便所應。不調令調,是名比丘方便所應。諸不定者,令得正受,是名比丘方便所應。不解脫者,令得解脫,是名比丘方便所應。不斷令斷,不知令知,不修令修,不得令得,是名比丘方便所應。
1)云何不淨,令淨?謂戒不淨者,令其清淨。
2)云何不調伏,令其調伏?謂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不調伏,令其調伏,是名不調伏者,令其調伏。
3)云何不定,令其正受,謂心不正定,令得正受。
4)云何不解脫者,令得解脫?謂心不解脫貪欲、恚、癡,令得解脫。
5)云何不斷令斷?謂無明、有愛,不斷令斷。
6)云何不知令知?謂其名色,不知令知。
7)云何不修令修?謂止、觀,不修令修。
8)云何不得令得?謂般涅槃,不得令得,是名比丘方便所應。
3.雜阿含464經
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4.uv.32.25,dhp.372
nāsti aprajñasya vai dhyānaṃ prajñā nādhyāyato ‘sti ca
yasya dhyānaṃ tathā prajñā sa vai nirvāṇasāntike.
法句經:無禪不智,無智不禪,道從禪智,得至泥洹T4,572a
出曜經:無禪不智,無智不禪,道從禪智,得近泥洹T4,766b
法集要頌經:無禪則無智,無智則無禪,道從禪智生,得近圓寂路T4,796c
5.雜阿含818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比丘增上戒學,非增上意、增上慧學。有增上戒、增上意學,非增上慧學。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習滿足。如是聖弟子增上慧方便隨順成就住者,無上慧壽而活。
6.雜阿含820經
1)何等為增上戒學?謂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犯則隨悔。所以者何?我不說彼不堪能,若彼戒隨順梵行、饒益梵行、久住梵行,如是比丘戒堅固、戒師常住、戒常隨順生,受持而學。如是知、如是見,斷三結,謂身見、戒取、疑。斷此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是名學增上戒。2)何等為增上意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於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結,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是名增上意學。
3)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重於慧,慧增上。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有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學。
26.明、解脫
復有二法,謂明、解脫者。
1)明云何?答:無學三明。何等為三?一者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二者無學死生智作證明;三者無學漏盡智作證明,是謂明。
2)解脫云何?答:三種解脫。何等為三?一者心解脫;二者慧解脫;三者無為解脫。
2.1)心解脫者,謂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名心解脫。
2.2)慧解脫者,謂無癡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名慧解脫。
2.3)無為解脫者,謂擇滅,是名無為解脫。
3)此中心解脫,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
3.1)云何學?答:學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學。
3.2)云何無學?答:無學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無學。
3.3)云何非學非無學?答:有漏無貪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非學非無學。
4)慧解脫,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
4.1)云何學?答:學無癡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學。
4.2)云何無學?答:無學無癡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無學。
4.3)云何非學非無學?答:有漏無癡善根相應心,已勝解、當勝解、今勝解,是謂非學非無學。
5)無為解脫,唯非學非無學。是名明、解脫。
[參考]
1.雜阿含885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無學三明。何等為三?謂無學宿命智證通、無學生死智證通、無學漏盡智證通。1)云何無學宿命智證通?謂聖弟子知種種宿命事,從一生至百千萬億生,乃至劫數成壞,我及眾生宿命所更如是名、如是生、如是性、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受分齊;我及眾生於此處死、餘處生,於餘處死、此處生,有如是行、如是因、如是信,受種種宿命事,皆悉了知,是名宿命智證明。
2)云何生死智證明?謂聖弟子天眼淨過於人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善色、惡色,上色、下色,向於惡趣,隨業受生如實知;如此眾生身惡行成就、口惡行成就、意惡行成就,謗聖人,邪見受邪法因緣故,身壞命終,生惡趣泥犁中。此眾生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不謗毀聖人,正見成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人中,是名生死智證明。
3)云何漏盡智證明?謂聖弟子此苦如實知,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如實知。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漏盡智證明。
2.雜阿含710經
世尊告諸比丘:聖弟子清淨信心,專精聽法者,能斷五法,修習七法,令其滿足。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睡眠、掉悔、疑,此蓋則斷。何等七法?謂念覺支,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此七法修習滿足,淨信者,謂心解脫。智者,謂慧解脫。貪欲染心者,不得不樂。無明染心者,慧不清淨。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若彼比丘離貪欲,心解脫,得身作證。離無明,慧解脫,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3.雜阿含254經
尊者二十億耳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於世尊法中,得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當於爾時,解脫六處。云何為六?離欲解脫、離恚解脫、遠離解脫、愛盡解脫、諸取解脫、心不忘念解脫。
1)世尊!若有依少信心,而言離欲解脫,此非所應。貪、恚、癡盡,是名真實離欲解脫。
2)若復有人依少持戒,而言我得離恚解脫,此亦不應。貪、恚、癡盡,是名真實離恚解脫。
3)若復有人依於修習利養遠離,而言遠離解脫,是亦不應。貪、恚、癡盡,是真實遠離解脫。
4-6)貪、恚、癡盡,亦名離愛,亦名離取,亦名離忘念解脫。如是,世尊!若諸比丘未得羅漢,未盡諸漏,於此六處,不得解脫。
27.盡智、無生智
復有二法,謂盡智、無生智者。
1)盡智云何?答:謂如實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此所從生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盡智。
2)無生智云何?答:謂如實知,我已知苦,不復當知。我已斷集,不復當斷。我已證滅,不復當證。我已修道,不復當修。此所從生智、見、明、覺、解、慧、光、觀,是名無生智。
3)復次,若如實知已盡欲漏、有漏、無明漏,是名盡智。若如實知所盡三漏,不復當生,是無生智。4)復次,若如實知已盡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盡智。若如實知所盡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不復當起,是名無生智。
集異門足論三法品第四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三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三法云何?此中有五嗢柁南頌。初嗢柁南曰:
初三法有十,謂根尋行界,前三各有二,後一有四種。
1)有三不善根。2)三善根。3)三不善尋。4)三善尋。5)三惡行。6)三妙行。7)欲、恚、害三界。8)出離、無恚、無害三界。9)欲、色、無色三界。10)色、無色、滅三界。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諸比丘!是為如來所說,當共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諸比丘!如來說三正法,1)謂三不善根: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癡。2)復有三法,謂三善根:一者不貪,二者不恚,三者不癡。3)復有三法,謂三不善行:一者不善身行,二者不善口行,三者不善意行。4)復有三法,謂三不善行: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5)復有三法,謂三惡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6)復有三法,謂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7)復有三法,謂三不善想:欲想、瞋想、害想。8)復有三法,謂三善想:無欲想、無瞋想、無害想。9)復有三法,謂三不善思:欲思、恚思、害思。10)復有三法,謂三善思:無欲思、無恚思、無害思。11)復有三法,謂三界:欲界、恚界、害界。12)復有三法,謂三界: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13)復有三法,謂三界:色界、無色界、盡界。
1.三不善根
三不善根者,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1)貪不善根者。
1.1)貪云何?答:謂於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內縛、欲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總名為貪。
1.2)不善根云何?答:謂此貪法是不善性,能為無量不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病根、癰根,箭根、惱根,苦根、穢根,濁根、諸雜染根,不清淨根、不鮮白根,是故名為貪不善根。
2)瞋不善根者。
2.1)瞋云何?答: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杌,欲為擾惱。已瞋、當瞋、現瞋。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忿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總名為瞋。
2.2)不善根云何?答:謂此瞋法是不善性,能為無量不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病根、癰根,箭根、惱根,苦根、穢根,濁根、諸雜染根,不清淨根、不鮮白根,是故名為瞋不善根。
3)癡不善根者。
3.1)癡云何?答: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於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於善作業無知、惡作業無知、善惡作業無知。於因無知、因所生法無知。於佛無知、法無知、僧無知。於苦無知、集無知、滅無知、道無知。於善法無知、不善法無知。於有罪法無知、無罪法無知。於應修法無知、不應修法無知。於下劣法無知、勝妙法無知。於黑法無知、白法無知。於有敵對法無知,於緣生法無知,於六觸處如實無知。如是無知、無見、非現觀、黑闇、愚癡、無明、盲冥、罩網、纏裹、頑騃、渾濁、障蓋,發盲、發無明、發無智、滅勝慧,障礙善品,令不涅槃。無明漏、無明暴流、無明軛、無明毒根、無明毒莖、無明毒枝、無明毒葉、無明毒花、無明毒果,癡、等癡、極癡,欣、等欣、極欣,癡類、癡生、欣類、欣生,總名為癡。
3.2)不善根云何?答:謂此癡法是不善性,能為無量不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病根、癰根,箭根、惱根,苦根、穢根,濁根、諸雜染根,不清淨根、不鮮白根,是故名為癡不善根。
如世尊說:諸惡貪瞋癡,惱害自心者,如樹心有蝎,皮果等皆衰。
[註]如法蘊論雜事品說:貪、瞋、癡。
[參考]
1.雜阿含613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不善聚、善聚。何等為不善聚?謂三不善根,是名正說。所以者何?純不善積聚者,謂三不善根。云何為三?謂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云何為善聚?謂四念處。所以者何?純善滿具者,謂四念處,是名善說。云何為四?謂身念處,受、心、法念處...如三不善根,如是三惡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三想,欲想、恚想、害想,三覺,欲覺、恚覺、害覺,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2.雜阿含1065經
世尊!手比丘命終,當生何處?云何受生?後世云何?佛告諸比丘:是手比丘成就三不善法,彼命終當生惡趣泥犁中。何等三不善法?謂貪欲、瞋恚、愚癡。此三不善法結縛於心,釋種子手比丘生惡趣泥犁中。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貪欲瞋恚癡,結縛士夫心,內發還自傷,猶如竹蘆實。
無貪恚癡心,是說為黠慧,內發不自傷,是名為勝出。
是故當離貪,瞋恚癡冥心,比丘智慧明,苦盡般涅槃。
2.三善根
三善根者,謂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根。
1)無貪善根者。
1.1)無貪云何?答:謂於欲境諸不貪、不等貪,不執藏、不防護、不堅著,不愛、不樂,不迷、不悶,不耽嗜、不遍耽嗜,不內縛、不欲、不求,不耽湎,非苦集,非貪類,非貪生,總名無貪。
1.2)善根云何?答:謂無貪法是善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無病根、無癰根,無箭根、無穢根、無濁根、不雜染根,清淨根、鮮白根,是故名為無貪善根。
2)無瞋善根者。
2.1)無瞋云何?答:謂於有情,不欲損害,不懷栽杌,不欲擾惱。非已瞋、非當瞋、非現瞋。不樂為過患、不極為過患。意不憤恚,於諸有情,不相違戾,不欲為過患。非已為過患、非當為過患、非現為過患,總名無瞋。
2.2)善根云何?答:謂無瞋法是善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無病根、無癰根,無箭根、無穢根、無濁根、不雜染根,清淨根、鮮白根,是故名為無瞋善根。
3)無癡善根者。
3.1)無癡云何?答:謂知前際智、後際智、前後際智。知內智、外智、內外智。知業智、異熟智、業異熟智。知善作業智、惡作業智、善惡作業智。知因智、因所生法智。知佛智、法智、僧智。知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知善法智、不善法智。知有罪法智、無罪法智。知應修法智、不應修法智。知下劣法智、勝妙法智。知黑法智、白法智。知有敵對法智,知緣生法智,知六觸處如實智。如是智、見、明、覺、解、慧、光、觀,總名無癡。
3.2)善根云何?答:謂無癡法是善性,能為無量善法根,是故此法能為無病根、無癰根,無箭根、無穢根、無濁根、不雜染根,清淨根、鮮白根,是故名為無癡善根。如世尊說:
若離貪瞋癡,說名為智者,亦名為上士,不惱害自心。
是故應遠離,貪瞋及無明,勤修起慧明,速得眾苦盡。
[參考]
1.雜阿含1180經
世尊即說偈言:非朋欲勝朋,王不伏難伏,妻不求勝夫,無子不恭父。
無會無智者,無智不法言,貪恚癡悉斷,是則名智者。
2.雜阿含1333經
時,彼天神即說偈言:
其心欲遠離,正於空閑林,放心隨外緣,亂想而流馳。
調伏樂世心,常樂心解脫,當捨不樂心,執受安樂住。
思非於正念,莫著我我所,如以塵頭染,是著極難遣。
莫令染樂著,欲心所濁亂,如釋君馳象,奮迅去塵穢。
比丘於自身,正念除塵垢,塵者謂貪欲,非世間塵土。
黠慧明智者,當悟彼諸塵,於如來法律,持心莫放逸。
塵垢謂瞋恚,非世間塵土,黠慧明智者,當悟彼諸塵。
於如來法律,持心莫放逸,塵垢謂愚癡,非世間塵土。
明智黠慧者,當捨彼諸塵,於如來法律,持心莫放逸。
3.三不善尋
三不善尋者,謂欲尋、恚尋、害尋。
1)欲尋云何?答:欲貪相應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總名欲尋。
2)恚尋云何?答:瞋相應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總名恚尋。
3)害尋云何?答:害相應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總名害尋。
如世尊說:惡尋伏眾生,令於穢見淨,倍增長貪愛,自為堅固縛。
[註]如法蘊論雜事品說:欲尋、恚尋、害尋。
[參考]
1.雜阿含458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因生欲想,非無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無因。
1)云何因生欲想?謂緣欲界也。緣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愚癡凡夫起欲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如是邪因緣故,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欲想。
2)云何因緣生恚想、害想?謂害界也。緣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覺、害熱、害求,愚癡凡夫起害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起三處邪因緣已,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害想。
3)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如是安於生,生危嶮想,不求捨離,不覺、不吐,彼則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遠有曠野,大火卒起,彼無有力能滅火者,當知彼諸野中眾生悉被火害。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危嶮想,身壞命終,生惡趣中。
2.雜阿含752經
迦摩比丘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謂欲者。云何為欲?佛告迦摩:欲,謂五欲功德。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欲,貪欲覺想者,是則士夫欲,眾色常住世,行者斷心欲。
3.雜阿含785經
1)何等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志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2)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4.三善尋
三善尋者,謂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
1)出離尋云何?
1.1)答:於諸欲尋,思惟過患,謂此欲尋是不善法,諸下賤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呵厭。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能滅智慧、能礙彼品、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證涅槃。如是思惟諸欲尋過患時,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名出離尋。
1.2)復次,為斷欲尋,於出離尋思惟功德,謂出離尋是勝善法,是尊勝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稱讚。不為自害、不為他害、不為俱害、不滅智慧、不礙彼品、不障涅槃。受持此法,能生通慧、能引菩提、能證涅槃。如是思惟出離尋功德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出離尋。
1.3)復次,思惟欲尋,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轉動,勞倦、羸篤,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變壞法。如是思惟諸欲尋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出離尋。
1.4)復次,為斷欲尋,思惟彼滅是真寂靜,思惟彼道是真出離。如是思惟彼滅道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出離尋。
1.5)復次,思惟捨心定及道,捨心定相應無想定、滅定、擇滅。如是思惟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出離尋。
1.6)復次,思惟出離及出離相應受、想、行、識,及彼等起身、語業心不相應行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出離尋。
2)無恚尋云何?
2.1)答:於諸恚尋思惟過患,謂此恚尋是不善法,諸下賤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呵厭。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能滅智慧、能礙彼品、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證涅槃。如是思惟諸恚尋過患時,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名無恚尋。
2.2)復次,為斷恚尋,於無恚尋思惟功德,謂無恚尋是勝善法,是尊勝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稱讚。不為自害、不為他害、不為俱害、不滅智慧、不礙彼品、不障涅槃。受持此法,能生通慧、能引菩提、能證涅槃。如是思惟無恚尋功德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恚尋。
2.3)復次,思惟恚尋,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轉動,勞倦、羸篤,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變壞法。如是思惟諸恚尋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恚尋。
2.4)復次,為斷恚尋,思惟彼滅是真寂靜,思惟彼道是真出離。如是思惟彼滅道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恚尋。
2.5)復次,思惟慈心定及道,慈心定相應無想定、滅定、擇滅。如是思惟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恚尋。
2.6)復次,思惟無恚及無恚相應受、想、行、識,及彼等起身、語業心不相應行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恚尋。
3)無害尋云何?
3.1)答:於諸害尋思惟過恚,謂此害尋是不善法,諸下賤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呵厭。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能滅智慧、能礙彼品、能障涅槃。受持此法,不生通慧、不引菩提、不證涅槃。如是思惟諸害尋過患時,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搆畫,思惟、分別,名無害尋。
3.2)復次,為斷害尋,於無害尋思惟功德,謂無害是勝善法,是尊勝者信解、受持。一切如來及諸弟子、賢貴善士,共所稱讚。不為自害、不為他害、不為俱害、不滅智慧、不礙彼品、不障涅槃。受持此法,能生通慧、能引菩提、能證涅槃。如是思惟無害尋功德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害尋。
3.3)復次,思惟害尋,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轉動,勞倦、羸篤,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恒,不可保信,是變壞法。如是思惟諸害尋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害尋。
3.4)復次,為斷害尋,思惟彼滅是真寂靜,思惟彼道是真出離。如是思惟彼滅道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害尋。
3.5)復次,思惟悲心定及道,悲心定相應無想定、滅定、擇滅。如是思惟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害尋。
3.6)復次,思惟無害及無害相應受、想、行、識,及彼等起身、語業心不相應行時,諸心尋求,乃至分別,名無害尋。
如世尊說:樂滅諸惡尋,勤修不淨觀,常念斷貪愛,能壞堅固縛。
[註]如法蘊論多界品說: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
[參考]
1.雜阿含784經
何等為正志?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
2.雜阿含458經
1)諸比丘!有因生出要想,非無因。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謂出要界,緣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覺、出要熱、出要求,謂彼慧者出要求時,眾生三處生正,謂身、口、心,彼如是生正因緣已,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出要想。
2)云何因緣生不恚、不害想?謂不害界也,不害界因緣生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覺、不害熱、不害求,彼慧者不害求時,眾生三處正,謂身、口、心。彼正因緣生已,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不害想。
3)若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不害想,不捨離、不覺、不吐,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邊有曠野,大火卒起,有人堪能手足滅火,當知彼諸眾生依草木者,悉不被害。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正想,不捨、不覺、不吐,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
5.三惡行
三惡行者,謂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1)身惡行云何?
1.1)答: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
1.2)復次,斷生命、不與取、非梵行。
1.3)復次,諸所有不善身業、諸所有非理所引身業、諸所有身業能障礙定,總名身惡行。
2)語惡行云何?
2.1)答: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
2.2)復次,諸所有不善語業、諸所有非理所引語業、諸所有語業能障礙定,總名語惡行。
3)意惡行云何?
3.1)答:貪欲、瞋恚、邪見。
3.2)復次,諸所有不善意業、諸所有非理所引意業、諸所有意業能障礙定,總名意惡行。
如世尊說:若造身惡行、語意惡行已,不修對治者,當墮於地獄。
[參考]雜阿含1042經
世尊!何因、何緣有眾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佛告諸婆羅門長者:行非法行、行危嶮行因緣故,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諸婆羅門長者白佛:行何等非法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佛告婆羅門長者:殺生,乃至邪見,具足十不善業因緣故。婆羅門!是非法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6.三妙行
三妙行者,謂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
1)身妙行云何?
1.1)答: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
1.2)復次,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
1.3)復次,諸學身業、諸無學身業、諸善非學非無學身業,總名身妙行。
2)語妙行云何?
2.1)答: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
2.2)復次,諸學語業、諸無學語業、諸善非學非無學語業,總名語妙行。
3)意妙行云何?
3.1)答:無貪、無瞋、正見。
3.2)復次,諸學意業、諸無學意業、諸善非學非無學意業,總名意妙行。
如世尊說:若修身妙行、語意妙行已,無餘緣礙者,當生天受樂。
[參考]
1.雜阿含1042經
婆羅門白佛:何因緣諸眾生身壞命終,得生天上?佛告婆羅門長者: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復問:世尊!行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壞命終,得生天上?佛告婆羅門長者:謂離殺生,乃至正見,十善業跡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婆羅門長者!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剎利大性家、婆羅門大性家、居士大性家,悉得往生。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因緣故。
2.雜阿含1299經
彼天子說偈問佛:何戒何威儀?何得何為業?慧者云何住?云何往生天?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遠離於殺生,持戒自防樂,害心不加生,是則生天路。
遠離不與取,與取心欣樂,斷除賊盜心,是則生天路。
不行他所受,遠離於邪婬,自受知止足,是則生天路。
自為己及他,為財及戲笑,妄語而不為,是則生天路。
斷除於兩舌,不離他親友,常念和彼此,是則生天路。
遠離不愛言,軟語不傷人,常說淳美言,是則生天路。
不為不誠說,無義不饒益,常順於法言,是則生天路。
聚落若空地,見利言我有,不行此貪想,是則生天路。
慈心無害想,不害於眾生,心常無怨結,是則生天路。
苦業及果報,二俱生淨信,受持於正見,是則生天路。
如是諸善法,十種淨業跡,等受堅固持,是則生天路。
7.欲、恚、害三界
8.出離、無恚、無害三界
欲界、恚界、害界,及出離界、無恚界、無害界,如《法蘊論》說。
[註]如法蘊論多界品說:欲界、恚界、害界。無欲界、無恚界、無害界。
9.欲、色、無色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亦如《法蘊論》說。如世尊說:
諸有能遍知,欲色無色界,超一切依故,當觸無餘依。
身證甘露界,無漏不思議,世尊說涅槃,為饒益含識。
[註]如法蘊論多界品說:欲界、色界、無色界。
[參考]雜阿含461經
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有三界。云何三?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爾時,尊者阿難即說偈言:
曉了於欲界,色界亦復然,捨一切有餘,得無餘寂滅。
於身和合界,永盡無餘證,三耶三佛說,無憂離垢句。
10.色、無色、滅三界
色界、無色界、滅界,亦如《法蘊論》說。如世尊說:
住色界有情,及住無色界,不證知滅故,定當往後有。
若遍知色界,不住於無色,趣向究竟滅,後解脫生死。
[註]如法蘊論多界品說:色界、無色界、滅界。
[參考]雜阿含462經
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有三界,色界、無色界、滅界,是名三界。即說偈言:
若色界眾生,及住無色界,不識滅界者,還復受諸有。
若斷於色界,不住無色界,滅界心解脫,永離於生死。
第二嗢柁南曰:二三法有十,世言依處行,心數趣上座,聚舉不護三。
11)有三世、12)三言依、13)三色處、14)三行、15)三心、16)三補特伽羅、17)三上座、18)三聚、19)三舉罪事、20)三不護。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三法,謂三論:過去有如此事,有如是論;未來有如此事,有如是論;現在有如此事,有如是論。復有三法,謂三長老:年耆長老、法長老、作長老。復有三法,謂三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復有三法,謂三發:見發、聞發、疑發。
11.三世
三世者,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1)過去世云何?答: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謂過去世。
2)未來世云何?答: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謂未來世。
3)現在世云何?答: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謂現在世。
4)問:世是何義?答:世是顯示諸行增語。
[註]如法蘊論多界品說:過去界?謂過去五蘊,是名過去界。云何未來界?謂未來五蘊,是名未來界。云何現在界?謂現在五蘊,是名現在界。
[參考]雜阿含715經
有三世。何等為三?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
12.三言依
三言依者,謂過去言依、未來言依、現在言依。
1)過去言依者,云何過去?云何言?云何依而說過去言依耶?
1.1)答: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謂過去。
1.2)即依如是過去諸行,所起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
1.3)即前所說過去諸行,亦名為依。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能作生、緣、集、等起故。依過去行,起諸言說故,過去諸行名過去言依。
2)未來言依者,云何未來?云何言?云何依而說未來言依耶?
2.1)答: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謂未來。
2.2)即依如是未來諸行,所起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
2.3)即前所說未來諸行,亦名為依。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能作生、緣、集、等起故。依未來行,起諸言說故,未來諸行名未來言依。
3)現在言依者,云何現在?云何言?云何依而說現在言依耶?
3.1)答: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謂現在。
3.2)即依如是現在諸行,所起語言,唱詞、評論,呼召、宣說,顯示、教誨,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謂言。
3.3)即前所說現在諸行,亦名為依。是言因本眼路緣起,無間引發,能作生、緣、集、等起故。依現在行,起諸言說故,現在諸行名現在言依。
4)無第四、第五者。依有為說,謂有為法唯有三種,更無第四、第五可得。
5)有說:此依一切法說,諸無為法,即是現在言依攝故,更無第四、第五可得。如世尊說:
樂言想有情,恒依言想住,未遍知言想,趣生死無窮。
若遍知言想,於他無所說,亦不樂他說,常欣修靜慮。
寂定勤精進,見生死盡邊,摧伏諸魔軍,至生死彼岸。
[參考]
1.雜阿含306經
比丘云何知?云何見而得見法?爾時,世尊告彼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1)有二法。何等為二?眼、色為二,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
2)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那羅、摩[少/兔]闍、摩那婆、士夫、福伽羅、耆婆、禪頭。
3)又如是說:我眼見色,我耳聞聲,我鼻嗅香,我舌甞味,我身覺觸,我意識法。
4)彼施設又如是言說: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
5)比丘!是則為想,是則為誌,是則言說,此諸法皆悉無常、有為、思願、緣生。若無常、有為、思願、緣生者,彼則是苦。又復彼苦生,亦苦住,亦苦滅,亦苦數數出生,一切皆苦。
6)若復彼苦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息、沒,餘苦更不相續,不出生,是則寂滅,是則勝妙。所謂捨一切有餘、一切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7)耳、鼻、舌,身觸緣,生身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是無色陰,身根是色陰,此名為人。如上說,乃至滅盡,涅槃。
8)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如上廣說,乃至滅盡、涅槃。
9)若有於此諸法,心隨入住,解脫不退轉,於彼所起繫著,無有我。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則為見法。
2.中阿含119說處經
1)世尊告諸比丘:此有三說處,無四、無五。若比丘見已,因彼故說,而說我見、聞、識、知,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云何為三?比丘,因過去世說,而說如是過去世時有。比丘!因未來世說,而說如是未來世時有。比丘!因現在世說,而說如是現在世時有。是謂三說處,無四、無五。
2)若比丘見已,因彼故說而說我見、聞、識、知,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因所說善習得義,因不說不善習得義。
3)賢聖弟子兩耳一心聽法,彼兩耳一心聽法已,斷一法、修一法、一法作證,彼斷一法、修一法、一法作證已,便得正定。賢聖弟子心得正定已,便斷一切婬、怒、癡,賢聖弟子如是得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4)因其所說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
4.1)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不一向答者,分別論、不分別答者,詰論、不詰答者,止論、不止答者,如是此賢者不得共說,亦不得共論。
4.2)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使一向答者,分別論、分別答者,詰論、詰答者,止論、止答者,如是此賢者得共說,亦得共論。
5)復次,因其所說,更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
5.1)若使此賢者於處、非處不住者,所知不住者,說喻不住者,道跡不住者,如是此賢者不可共說,亦不可共論。
5.2)若此賢者於處、非處住者,所知住者,說喻住者,道跡住者,如是此賢者可得共說,亦可得共論。
6)因所說時,止息口行,捨已所見,捨怨結意,捨欲、捨恚、捨癡、捨慢,捨不語、捨慳嫉,不求勝、不伏他,莫取所失,說義、說法。說義、說法已,教復、教止,自歡喜,令彼歡喜,如是說義,如是說事,是聖說義,是聖說事,謂至竟漏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有諍論議,雜意懷貢高,非聖毀呰德,各各相求便。
但求他過失,意欲降伏彼,更互而求勝,聖不如是說。
若欲得論議,慧者當知時,有法亦有義,諸聖論如是。
慧者如是說,無諍無貢高,意無有厭足,無結無有漏。
隨順不顛倒,正知而為說,善說則然可,自終不說惡。
不以諍論議,亦不受他諍,知處及說處,是彼之所論。
如是聖人說,慧者俱得義,為現法得樂,亦為後世安。當知聰達者,非倒非常說。
13.三色處
三色處者,謂有三處攝一切色。何等為三?一者有色有見有對;二者有色無見有對;三者有色無見無對。
1)云何有見有對色?答:一處。
2)云何無見有對色?答:九處。
3)云何無見無對色?答:一處少分。
[參考]雜阿含322經
1)云何眼是內入處?佛告彼比丘: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淨色,不可見,有對。
2)耳、鼻、舌、身內入處亦如是說。
3)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意是內入處,不廣分別。云何意是內入處?佛告比丘:意內入處者,若心、意、識非色,不可見,無對,是名意內入處。
4)復問:如世尊說,色外入處,世尊略說,不廣分別。云何?世尊!色外入處。佛告比丘:色外入處,若色四大造,可見,有對,是名色是外入處。
5)復白佛言:世尊說聲是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聲是外入處?佛告比丘:若聲四大造,不可見,有對,如聲,香、味亦如是。
6)復問:世尊說觸外入處,不廣分別。云何觸外入處?佛告比丘:觸外入處者,謂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見,有對,是名觸外入處。
7)復問:世尊說法外入處,不廣分別。佛告比丘: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14.三行
三行者,謂身行、語行、意行。
1)身行云何?答:身亦名身行,身業亦名身行,入息出息亦名身行。於此義中,意說入息出息身行。所以者何?入息者,呼吸外風,令入身內。出息者,引發內風,令出身外。由此勢力,令身動轉,通暢安隱,故入出息說為身行。
2)語行云何?答:語亦名語行,語業亦名語行,尋伺亦名語行。於此義中,意說尋伺語行。所以者何?要尋伺已,能發語言,非無尋伺,是故尋伺說為語行。
3)意行云何?答:意亦名意行,意業亦名意行,想思亦名意行。於此義中,意說想思意行。所以者何?以想及思是心所法,依止於心,繫屬於心,依心而轉,扶助於心,是故想思說為意行。
[參考]雜阿含568經
1)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所,禮諸上座已,詣尊者伽摩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謂行者,云何名行?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2)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答言: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3)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答:長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4)復問:尊者!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15.三心
三心者,一漏瘡喻心;二電光喻心;三金剛喻心。
1)漏瘡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稟性暴惡,言憙麁獷。少有觸惱,便多憤恚,結怨佷[仁-二+戾],語言兇勃。如惡漏瘡,纔被物觸,便多流出,膿血不止。彼心亦爾,少遇違緣,即便憤恚,怨恨不息。問:何故彼心名漏瘡喻?答:彼心、意、識,暫觸違緣,便速發生種種穢惡,是故名曰漏瘡喻心。
2)電光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住空閑,精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如是寂靜心定。依是定心,能永斷五順下分結,得不還果。受上化生,即住上界,得般涅槃,不復還來生於欲界。如過夏分,至秋初時,從大雲臺,電光發已,暫現色像,速還隱沒。如是一類補特伽羅,居阿練若,乃至廣說,彼所得心,名電光喻。問:何故彼心名電光喻?答:彼心、意、識,證不還果,暫能照了,速還隱沒,是故名曰電光喻心。
3)金剛喻心云何?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住空閑,精勤修習,多修習故,證得如是寂靜心定。依是定心,能盡諸漏,證得無漏心、慧解脫,於現法中,以勝通慧,自證覺受圓滿功德,謂自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譬如金剛,無有少物而不能斷,或穿、或破,所謂若鐵、若牙,若貝、若角,若珠、若玉石等。如是一類補特伽羅,居阿練若,乃至廣說,彼所得心名金剛喻。問:何故彼心名金剛喻?答:彼心、意、識,證無學果,無結縛等而不能壞,是故名曰金剛喻心。
[參考]
1.雜阿含1170經
世尊告諸比丘:如癩病人,四體瘡壞,入茅荻中,為諸刺葉針刺所傷,倍增苦痛;如是愚癡凡夫六觸入處受諸苦痛亦復如是。如彼癩人,為草葉針刺所傷,膿血流出;如是愚癡凡夫,其性弊暴,六觸入處所觸則起瞋恚,惡聲流出,如彼癩人。所以者何?愚癡無聞凡夫心如癩瘡。我今當說律儀、不律儀。云何律儀?云何不律儀?愚癡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念色而起貪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於彼次第隨生眾多覺想相續,不見過患;復見過患,不能除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是名不律儀。云何律儀?多聞聖弟子若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捨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2.中阿含6善人往經
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七善人所往至處及無餘涅槃。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受教而聽。佛言:云何為七?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如是行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
1)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燒麩,纔燃便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一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2)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上已即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二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3)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從上來還,未至地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三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4)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然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地而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生般涅槃,是謂第四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5)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少薪草上,若烟若燃,燃已便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行般涅槃,是謂第五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6)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烟若燃,燃盡已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無行般涅槃,是謂第六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7)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烟若燃,燃已便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已,或至道、至水、至平地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上流阿迦膩吒般涅槃,是謂第七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8)云何無餘涅槃?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而已得證。我說彼,比丘!不至東方,不至西方、南方、北方、四維、上、下,便於現法中息迹滅度。我向所說七善人所往至處及無餘涅槃者,因此故說。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雜阿含499經
尊者舍利弗語月子比丘言:若有比丘心法善修心者,能離貪欲心、瞋恚、愚癡心,得無貪法、無恚、無癡法,是比丘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1)譬如村邑,近有大石山,不斷、不壞、不穿、厚密,正使東方風來,不能令動,亦復不能過至西方。如是南、西、北方、四維風來,不能傾動,亦不能過。如是,比丘心法善修心者,離貪欲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得無貪法、無恚法、無癡法,是比丘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2)譬如因陀銅鐵及銅柱深入地中,築令堅密,四方風吹不能傾動。如是,比丘心法善修心已,離貪欲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得無貪法、無恚法、無癡法,是比丘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3)譬如石柱長十六肘,八肘入地,四方風吹不能傾動。如是,比丘心法善修心已,悉離貪欲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得無貪法、無恚法、無癡法,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4)譬如火燒未燒者,燒已不復更燒。如是,比丘心法修心已,離貪欲心,離瞋恚心,離愚癡心,得無貪法、無恚法、無癡法,能自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16.三補特伽羅
三補特伽羅者,一者覆慧補特伽羅;二者膝慧補特伽羅;三者廣慧補特伽羅。
1)云何覆慧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苾芻哀愍,為說法要,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在法座,於所說法,初、中、後分,皆不能知。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亦不能了。所以者何?彼都無慧,猶如覆器,亦如覆瓶,雖多溉水,竟無受入。如是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廣說乃至彼都無慧,是名覆慧補特伽羅。
2)問:何故名覆慧補特伽羅?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欲知,而無慧故,皆不能知。彼有是慧,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欲了,而無慧故,亦不能了,故名覆慧補特伽羅。
3)云何膝慧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苾芻哀愍,為說法要,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在法座,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能知。而從座起,於所說法,初、中、後分,皆不能了,先雖領受,而後忘失。譬如有人得妙飲食,置於膝上,以失念故,欻從座起,皆悉墜落。如是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廣說乃至而後忘失,是名膝慧補特伽羅。
4)問:何故名膝慧補特伽羅?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隨所欲知。以有慧故,雖皆能知。彼有是慧,而從座起,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雖皆欲了,而無慧故,皆不能了。先雖領受,而後忘失,故名膝慧補特伽羅。
5)云何廣慧補特伽羅?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苾芻哀愍,為說法要,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在法座,於所說法,初、中、後分,皆悉能知。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亦悉能了,復能善知所說義趣。如剎帝利女、或婆羅門女、或長者女、或居士女,清水沐浴,妙香塗身,梳剪髮爪,瑩飾眉面,服鮮淨衣,著諸纓絡,以環釧等,而自莊嚴,唯少花鬘,未冠其首。有諸尊者持妙花鬘,謂嗢鉢羅、瞻博迦等,隨其所好,而授與之。諸女爾時,歡喜踊躍,恭敬受取,冠在頂上,深心愛翫,終無遺失。如是一類補特伽羅,為聽法故,苾芻前坐,乃至善知所說義趣,是名廣慧補特伽羅。
6)問:何故名廣慧補特伽羅?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時,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隨所欲知,以有慧故,皆悉能知。彼有是慧,從座起已,於所說法,初、中、後分,隨所欲了,以有慧故,亦悉能了,復能善知所說義趣,故名廣慧補特伽羅。如世尊說:
覆慧不聰明,雖數多聞法,無智不能了,如灌覆瓶器。
膝慧勝於前,坐聽雖能了,而起已皆忘,如遺膝上食。
廣慧最為勝,在法座若起,於文義俱了,如女冠花鬘。
具持念辯才,樂修淨業染,斷憍慢放逸,能捨諸惡趣。
17.三上座
三上座者,謂生年上座、世俗上座、法性上座。
1)云何生年上座?答:諸有生年尊長耆舊,是謂生年上座。
2)云何世俗上座?答:如有知法富貴長者,共立制言:諸有知法,大財、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屬、大徒眾,勝我等者,我等皆應推為上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由此因緣,雖年二十,或二十五,若能知法,得大財位,大族、大力,有大眷屬、大徒眾者,皆應和合推為上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2.1)如諸國土、城邑、王都,其有多聞,妙解算數,辯才、書印,或隨一一工巧業處勝餘人者,皆共和合推為上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2.2)如商侶中有多財者,眾人和合推為上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2.3)如得為王,或大臣等,眾人皆共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2.4)如難陀王長髮王種欲興戰爭,召馬勝王剎帝利種,重賜財寶,令其示現種種技能。知彼勝已,告大臣曰:封主!當知,吾欲敬禮剎帝利種馬勝王足。大臣白言:天不應禮剎帝利種馬勝王足。所以者何?彼是臣佐,君不應禮臣佐之足。如是等事有無量種,今此意說長髮王種難陀王時世俗上座。
3)云何法性上座?
3.1)答:諸受具戒耆舊長宿,是謂法性上座。
3.2)有說此亦是生年上座。所以者何?佛說出家受具足戒名真生故。
3.3)若有苾芻得阿羅漢,諸漏永盡,已作所作,已辦所辦,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解脫,心善自在。此中意說,如是名為法性上座。如世尊說上座頌言:
心掉多綺語,染意亂思惟,雖久隱園林,而非真上座;
具戒智正念,寂靜心解脫,彼於法能觀,是名真上座。
[參考]雜阿含547經
1)有執杖梵志年耆根熟,詣食堂所,於一面柱杖而住。須臾默然已,語諸比丘:諸長老!汝等何故見老宿士不共語問訊,恭敬命坐?時,尊者摩訶迦旃延亦在眾中坐。時,尊者摩訶迦旃延語梵志言:我法有宿老來,皆共語問訊,恭敬禮拜,命之令坐。
2)梵志言:我見此眾中無有老於我者,不恭敬禮拜、命坐,汝云何言:我法見有宿老,恭敬禮拜,命其令坐?摩訶迦旃延言:梵志!若有耆年八十、九十,髮白齒落,成就年少法者,此非宿士。雖復年少年二十五,色白髮黑,盛壯美滿,而彼成就耆年法者,為宿士數。
3)梵志問言:云何名為八十、九十,髮白齒落,而復成就年少之法。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為宿士數?尊者摩訶迦旃延語梵志言:有五欲功德。謂眼識色,愛、樂、念,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愛、樂、念。於此五欲功德,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濁。
4)梵志!若如是者,雖復八十、九十,髮白齒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雖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於五欲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濁,若如是者,雖復年少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成就老人法,為宿士數。
18.三聚
三聚者,謂邪性定聚、正性定聚、不定聚。
1)云何邪性定聚?答:五無間業。
2)云何正性定聚?答:學、無學法。
3)云何不定聚?答:除五無間業,餘有漏法及無為。
19.三舉罪事
三舉罪事者,謂見舉罪事,聞舉罪事,疑舉罪事。
1)見舉罪事者,云何見?云何舉罪?云何事而說見舉罪事耶?
1.1)答:見,謂見有苾芻,故思斷生命,不與物而取,行非梵行婬欲法,正知而說虛誑語,故思出不淨,非時食,飲諸酒,自手掘地,壞生草木,歌舞作樂,冠飾花鬘,放逸縱蕩,是名為見。
1.2)舉罪,謂五種舉罪:一者、覺察舉罪;二者、憶念舉罪;三者、應告羯磨舉罪;四者、布灑他時安立舉罪;五者、於恣舉時安立舉罪。
1.2.1)云何覺察舉罪?答:謂有覺察。他苾芻言:具壽!已犯如是如是罪,應發露,勿覆藏。發露,則安隱。不發露,罪益深。是名覺察舉罪。
1.2.2)云何憶念舉罪?答:謂有教他,令自憶念。告言:具壽!汝已曾犯如是如是罪,應發露,勿覆藏。發露,則安隱。不發露,罪益深。是名憶念舉罪。
1.2.3)云何應告羯磨舉罪?答:謂應告言:具壽!不應不令我覺,默然從此住處出去,我於具壽,欲有少言。是名應告羯磨舉罪。
1.2.4)云何布灑他時安立舉罪?答:謂布灑他時,所差舉者,作如是言:此苾芻眾,和合共坐,作布灑他,我某苾芻為布灑他之所差舉。是名布灑他時安立舉罪。
1.2.5)云何於恣舉時安立舉罪?答:謂恣舉時,所差舉者,作如是言:此苾芻眾,和合共坐,作恣舉事,我某苾芻為恣舉眾之所差舉。是名於恣舉時安立舉罪。是名舉罪。
1.3)事,謂即前所見犯事,是名為事。如是合名見舉罪事。
2)聞舉罪事者,云何聞?云何舉罪?云何事而說聞舉罪事耶?
2.1)答:聞,謂聞有苾芻,故思斷生命,不與物而取,行非梵行婬欲法,正知而說虛誑語,故思出不淨,非時食,飲諸酒,自手掘地,壞生草木,歌舞作樂,冠飾花鬘,放逸縱蕩,是名為聞。
2.2)舉罪,謂五種舉罪,如前說是名舉罪。
2.3)事,謂即前所聞犯事,是名為事。如是合名聞舉罪事。
3)疑舉罪事者,云何疑?云何舉罪?云何事而說疑舉罪事耶?
3.1)答:疑,謂五緣而生於疑:一由色故;二由聲故;三由香故;四由味故;五由觸故。
3.1.1)由色故者,謂見苾芻,非時入聚落,非時出聚落,或與女人入出叢林,或親狎外道,或親狎扇搋半擇迦,或親狎苾芻尼,或親狎婬女,或親狎小男,或親狎大女,或親狎寡婦。見如是等可疑事已,便生疑念:觀此具壽,現行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隨順行。如是具壽,定應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色而生於疑。
3.1.2)由聲故者,謂聞苾芻,非時入聚落,非時出聚落,或與女人入出叢林,或親狎外道,或親狎扇搋半擇迦,或親狎苾芻尼,或親狎婬女,或親狎小男,或親狎大女,或親狎寡婦。聞如是等可疑事已便生疑念:聞此具壽,現行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隨順行。如是具壽,定應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聲而生於疑。
3.1.3)由香故者,如有苾芻,或為澡手,或為洗面,或為飲水,或隨一緣,入餘苾芻所住之處,嗅雜染香,謂女人香、或酒肉香、或塗薰香,或餘隨一婬泆之香。嗅是香已,便生疑念:今此具壽所住之處,既有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隨順香,定應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香而生於疑。
3.1.4)由味故者,如有苾芻,或為澡手、或為洗面、或為飲水,或隨一緣入餘苾芻所住之處,見彼苾芻口中,含嚼雜染諸味,謂耽餔羅、龍腦、荳宼,或餘隨一淫泆之味。見彼苾芻嘗是味已,便生疑念:今此具壽,舌嘗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隨順味,定應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味而生於疑。
3.1.5)由觸故者,如有苾芻,或為澡手、或為洗面、或為飲水,或隨一緣入餘苾芻所住之處,見彼苾芻所止床座,寶香挍飾,細軟雜綵,錦繡綾羅,以為敷具。於床兩頭,俱置丹枕,迦陵伽褐而覆其上,於彼住處,復見女人,端正少年,或坐、或臥。見是事已便生疑念:今此具壽,身觸如是不清淨,非沙門,非隨順觸,定應已犯非梵行法。是名由觸而生於疑。是名為疑。
3.2)舉罪,謂五種舉罪如前說。是名舉罪。
3.3)事,謂即前所疑犯事,是名為事。如是合名疑舉罪事。
[參考]
1.雜阿含496經
舍利弗告諸比丘:若諸比丘諍起相言,有犯罪比丘、舉罪比丘。彼若不依正思惟自省察者,當知彼比丘長夜強梁,諍訟轉增,共相違反,結恨彌深,於所起之罪,不能以正法、律止令休息。若比丘有此已起諍訟,若犯罪比丘、若舉罪比丘!俱依正思惟自省察尅責,當知彼比丘不長夜強梁,共相違反,結恨轉增,於所起之罪,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1)云何比丘正思惟自省察?
比丘應如是思惟:我不是、不類、不應作罪,令彼見我。若我不為此罪,彼則不見,以彼見我罪,不喜嫌責,故舉之耳。餘比丘聞者,亦當嫌責,是故長夜諍訟,強梁轉增,諍訟相言,於所起之罪,不能以正法、律止令休息,我今自知,如己輸稅。是名比丘於所起罪能自觀察。
2)云何舉罪比丘能自省察?
舉罪比丘應如是念:彼長老比丘作不類罪,令我見之,若彼不作此不類罪者,我則不見。我見其罪,不喜故舉,餘比丘見,亦當不喜故舉之,長夜諍訟,轉增不息,不能以正法、律止所起罪,令其休息。我從今日,當自去之,如己輸稅。如是舉罪比丘善能依正思惟,內自觀察。是故,諸比丘有罪及舉罪者,當依正思惟,而自觀察,不令長夜強梁增長。諸比丘!得不諍訟,所起之諍,能以法、律止令休息。
2.雜阿含497經
世尊!若舉罪比丘欲舉他罪者,令心安住,幾法得舉他罪?...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舉他罪。云何為五?實非不實,時不非時,義饒益非非義饒益,柔軟不麁澁,慈心不瞋恚。...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被舉比丘復以幾法自安其心?...念言:彼何處得,為實莫令不實,令時莫令非時,令是義饒益莫令非義饒益,柔軟莫令麁澁,慈心莫令瞋恚。
3.雜阿含924經
1)世間惡丈夫於正法、律有八種過。何等為八?若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罪而發舉時,彼則瞋恚,反呵責彼言:汝愚癡,不辯不善,他立舉汝,汝云何舉我?如彼惡馬,後脚雙蹹,前脚跪地,斷鞅折軛,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一之過。
2)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反出他罪,猶如惡馬怒項折軛,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二之過。
3)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不以正答,橫說餘事,瞋恚憍慢,隱覆嫌恨,不忍,無所由作,如彼惡馬不由正路,令車翻覆,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三之過。
4)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令其憶念,而作是言:我不憶念!觝突不伏,如彼惡馬却縮轉退,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四之過。
5)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時,輕蔑不數其人,亦不數僧,攝持衣鉢,隨意而去,如彼惡馬加以鞭杖,縱橫馳走,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五之過。
6)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時,自處高床、與諸上座共諍曲直,如彼惡馬雙脚人立,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六之過。
7)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時,默然不應,以惱大眾,如彼惡馬加其鞭杖,兀然不動,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七之過。
8)復次,比丘!諸梵行者以見聞疑舉時,則便捨戒,自生退沒,到於寺門,而作是言:汝默然快喜安住,我自捨戒退沒。如彼惡馬叢聚四足,伏地不動,是名丈夫於正法、律第八之過。是名比丘於正法、律有八種丈夫過惡。
20.三不護
三不護者,謂諸如來三業無失,可有隱藏,恐他覺知,故名不護。何等為三?一者、如來所有身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身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二者、如來所有語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語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三者、如來所有意業,清淨現行,無不清淨,現行意業,恐他覺知,須有藏護。
1)云何如來所有身業清淨現行?
1.1)答:身業清淨現行者,謂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
1.2)復次,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
1.3)復次,所有學身業清淨現行、所有無學身業清淨現行、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身業清淨現行,總名身業清淨現行。
1.4)於此義中,意說如來所有無學身業清淨現行,及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身業清淨現行。如來具足圓滿成就如是身業清淨現行,故說如來所有身業清淨現行。
2)云何如來無不清淨現行身業?
2.1)答:不清淨現行身業者,謂斷生命、不與取、欲邪行。
2.2)復次,斷生命、不與取、非梵行。
2.3)復次,所有不善身業、所有非理所引身業、所有身業能障礙定,總名不清淨現行身業。
2.4)如來於此不清淨現行身業,已斷、已遍知,如斷草根多羅樹頭,令永於後成不生法。由此如來無可隱匿,覆蔽、藏護,勿他見我此穢身業,故說如來無不清淨現行身業。
3)云何如來所有語業清淨現行?
3.1)答:語業清淨現行者,謂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
3.2)復次,所有學語業清淨現行、所有無學語業清淨現行、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語業清淨現行,總名語業清淨現行。
3.3)於此義中,意說如來所有無學語業清淨現行,及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語業清淨現行。如來具足圓滿成就如是語業清淨現行,故說如來所有語業清淨現行。
4)云何如來無不清淨現行語業?
4.1)答:不清淨現行語業者,謂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
4.2)復次,所有不善語業、所有非理所引語業、所有語業能障礙定,總名不清淨現行語業。
4.3)如來於此不清淨現行語業,已斷、已遍知,如斷草根多羅樹頭,令永於後成不生法。由此如來無可隱匿,覆蔽、藏護,勿他見我此穢語業,故說如來無不清淨現行語業。
5)云何如來所有意業清淨現行?
5.1)答:意業清淨現行者,謂無貪、無瞋、正見。
5.2)復次,所有學意業清淨現行、所有無學意業清淨現行、所有善非學非無學意業清淨現行,總名意業清淨現行。
5.3)於此義中,意說如來所有無學意業清淨現行,及所有善非學非無學意業清淨現行。如來具足圓滿成就如是意業清淨現行,故說如來所有意業清淨現行。
6)云何如來無不清淨現行意業?
6.1)答:不清淨現行意業者,謂貪、瞋、邪見。
6.2)復次,所有不善意業、所有非理所引意業、所有意業能障礙定,總名不清淨現行意業。
6.3)如來於此不清淨現行意業,已斷、已遍知,如斷草根多羅樹頭,令永於後成不生法。由此如來無可隱匿,覆蔽、藏護,勿他見我此穢意業,故說如來無不清淨現行意業。
第三嗢柁南曰:三三法有九,謂三愛漏求,及有黑闇身,怖受苦慢類。
21)有三愛、22)三漏、23)三求、24)三有、25)三黑闇身、26)三怖、27)三受、28)三苦性、29)三慢類。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三法,謂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復有三法,謂三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復有三法,謂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復有三法,謂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復有三法,謂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
21.三愛之一
三愛者,一、欲愛;二、色愛;三、無色愛。
1)欲愛云何?
1.1)答:於諸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欲愛。
1.2)復次,於欲界繫,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欲愛。
1.3)復次,下從無間大地獄,上至他化自在天,於此所攝,色、受、想、行、識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欲愛。
2)色愛云何?
2.1)答:於諸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色愛。
2.2)復次,於色界繫,十四界、十處、五蘊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色愛。
2.3)復次,下從梵眾天,上至色究竟天,於此所攝,色、受、想、行、識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色愛。
3)無色愛云何?
3.1)答:於無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色愛。
3.2)復次,於無色界繫,三界、二處、四蘊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色愛。
3.3)復次,如欲、色界,決定處所,上下差別,不相雜亂,無色界中無如是事。然可依定、依生勝劣,說有下上,謂下從空無邊處天,上至非想非非想處天。於此所攝,受、想、行、識諸法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色愛。如世尊說:
有愛諸士夫,長世數流轉,數受胎藏苦,往還諸有中。
斷愛諸有情,瀑流已斷故,無愛潤生故,不流轉後有。
[參考]
1.雜阿含895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愛。何等為三?謂欲愛、色愛、無色愛。為斷此三愛故,當求大師。
2.雜阿含1157經
世尊知火與婆羅門心念已,即說偈言:
王天日日雨,田夫日夜耕,數數殖種子,是田數收穀。
如人數懷妊,乳牛數懷犢,數數有求者,則能數惠施。
數數惠施故,常得大名稱,數數棄死屍,數數哭悲戀。
數數生數死,數數憂悲苦,數數以火燒,數數諸蟲食。
若得賢聖道,不數受諸有,亦不數生死,不數憂悲苦。不數數火燒,不數諸蟲食。
21.三愛之二
復有三愛:一、欲愛;二、有愛;三、無有愛。
1)欲愛云何?答:於諸欲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欲愛。
2)有愛云何?答:色、無色界,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有愛。
3)無有愛云何?答:欣無有者,於無有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有愛。此復如何?如有一類怖畏所逼、怖畏所惱,憂苦所逼、憂苦所惱,苦受觸故,作是念言:云何當令我身死後,斷壞、無有,永絕眾病,豈不樂哉。彼欣無有,於無有中,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染,是謂無有愛。如世尊說:
愛所執有情,心貪有無有,魔軛所軛故,身常不安樂。
流轉諸有中,生已歸老死,如犢子愛乳,隨母嘗不離。
[參考]雜阿含1324經
時,針毛鬼說偈問佛:
一切貪恚心,以何為其因,不樂身毛竪,恐怖從何起?
意念諸覺想,為從何所起,猶如新生兒,依倚於乳母。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愛生自身長,如尼拘律樹,展轉相拘引,如籐綿叢林。
若知彼所因,當令鬼覺悟,度生死海流,不復重增有。
22.三漏
三漏者,一、欲漏;二、有漏;三、無明漏。
1)欲漏云何?答:除欲界繫無明,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謂欲漏。
2)有漏云何?答:除色、無色界繫無明,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謂有漏。
3)無明漏云何?答:三界無智,是謂無明漏。如世尊說:
若苾芻已斷,欲有無明漏,諸漏永盡故,無影般涅槃。
[參考]
1.雜阿含896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有漏。何等為三?謂欲有漏、有有漏、無明有漏,為斷此三有漏故,當求
大師。
2.雜阿含823經八二三
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學戒滿足、定滿足、慧滿足。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是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增上慧
學。
3.中阿含111達梵行經
云何知漏?謂有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是謂知漏。
23.三求
三求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
1)欲求云何?答:住欲有者,於欲界法,未得為得,諸求、隨求、平等隨求,悕求、欣求,思求、勤求,是謂欲求。
2)有求云何?答:住色、無色有者,於色、無色界法,未得為得,諸求乃至勤求,是謂有求。
3)梵行求云何?答:離二交會,說名梵行,八支聖道亦名梵行。於此義中,意說八支聖道梵行。諸有於此八支聖道,未得為得,諸求乃至勤求,是謂梵行求。
4)復次,欲求者,非求死後,當生諸有。然於現在,可意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諸資生具,未得為得,諸求乃至勤求,是名欲求。
5)有求者,有謂五取蘊。何等為五?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如有一類作是念言:云何令我得未來世如是類色、受、想、行、識?彼於死後,當生諸有,色等五蘊,諸求乃至勤求,是名有求。
6)梵行求者
6.1)從世第一法,趣苦法智忍時,有梵行求,非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聖道說名梵行。彼於爾時,未得、未近得,未有、未現有。
6.2)從苦法智忍,趣苦法智時,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聖道說名梵行,彼於爾時,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現有。
6.3)如是從苦法智,趣苦類智忍。從苦類智忍,趣苦類智。從苦類智,趣集法智忍。從集法智忍,趣集法智。從集法智,趣集類智忍。從集類智忍,趣集類智。從集類智,趣滅法智忍。從滅法智忍,趣滅法智。從滅法智,趣滅類智忍。從滅類智忍,趣滅類智。從滅類智,趣道法智忍。從道法智忍,趣道法智。從道法智,趣道類智忍。從道類智忍,趣道類智。從道類智,趣道類智。或趣所餘無漏智時,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聖道說名梵行,彼於爾時,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現有。
6.4)復次,若世間道,證一來果、不還果時,有梵行求,非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聖道說名梵行,彼於爾時,未得、未近得,未有、未現有。
6.5)若無漏道,證預流果,或證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時,有梵行求,亦有梵行。所以者何?八支聖道說名梵行,彼於爾時,已得、已近得,已有、已現有。如世尊說:
具念定正知,諸佛真弟子,正知求聖道,終不求餘事。
若悕求已滅,聖道當趣盡,苾芻求盡故,無影般涅槃。
[參考]
1.雜阿含1183經
時,婆羅門即詣世尊所,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獨入此恐怖,深邃叢林中,堅住不傾動,善修正勤法。
無歌舞音樂,寂默住空閑,我所未曾見,獨樂深林者。
欲求於世間,自在增上主?為三十三天,天上自在樂?
何故深林中,苦行自枯槁?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若欲種種求,諸界多種著,彼一切皆是,愚癡之根本。
如是一切求,我久悉已吐,不求不諂偽,一切無所觸。
於一切諸法,唯一清淨觀,得無上菩提,禪思修不樂。
2.中阿含97大因經
阿難!緣愛有求者,此說緣愛有求,當知所謂緣愛有求。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有求耶?答曰:無也。阿難!是故當知是求因、求習、求本、求緣者,謂此愛也。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求。
3.中阿含204羅摩經
佛言:有二種求,一曰聖求,二曰非聖求。
1)云何非聖求?
1.1)有一實病法、求病法,實老法、死法、愁憂慼法,實穢污法、求穢污法。
1.2)云何實病法、求病法?云何病法耶?兒子、兄弟是病法也。象馬、牛羊、奴婢、錢財、珍寶、米穀是病害法,眾生於中觸染貪著,憍慠受入,不見災患,不見出要,而取用之。
1.3)何老法、死法、愁憂慼法,穢污法耶?兒子、兄弟是穢污法,象馬、牛羊、奴婢、錢財、珍寶、米穀是穢法害法,眾生於中染觸貪著,憍慠受入,不見災患,不見出要,而取用之。
1.4)彼人欲求無病、無上、安隱涅槃,得無病、無上、安隱涅槃者,終無是處。
1.5)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污、無上、安隱涅槃,得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污、無上、安隱涅槃者,終無是處。是謂非聖求。
2)云何聖求耶?
2.1)有一作是念:我自實病法,無辜求病法,我自實老法、死法,愁憂慼法,穢污法,無辜求穢污法。
2.2)我今寧可求無病、無上、安隱涅槃,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污法、無上、安隱涅槃。
2.3)彼人便求無病、無上、安隱涅槃,得無病、無上、安隱涅槃者,必有是處。
2.4)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污、無上、安隱涅槃,得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污、無上、安隱涅槃者,必有是處。
24.三有
三有者,一、欲有;二、色有;三、無色有。
1)欲有云何?答:若業欲界繫取為緣,欲感當有彼業異熟,是謂欲有。
2)色有云何?答:若業色界繫取為緣,欲感當有彼業異熟,是謂色有。
3)無色有云何?答:若業無色界繫取為緣,欲感當有彼業異熟,是謂無色有。
[參考]雜阿含298經
緣取有者,云何為有?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25.三黑闇身
三黑闇身者,一、過去黑闇身;二、未來黑闇身;三、現在黑闇身。
1)過去黑闇身者,云何過去?云何黑闇?云何身而說過去黑闇身耶?
1.1)答:過去者,謂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謂過去。
1.2)黑闇者,謂於過去行,發起種種求解異慧,廣說乃至疑猶豫箭,是謂黑闇。
1.3)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於此義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謂無智,由黑故闇,說名黑闇,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說名為身,故名過去黑闇身。
2)未來黑闇身者,云何未來?云何黑闇?云何身而說未來黑闇身耶?
2.1)答:未來者,謂諸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謂未來。
2.2)黑闇者,謂於未來行,發起種種求解異慧,廣說乃至疑猶豫箭,是謂黑闇。
2.3)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於此義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謂無智,由黑故闇,說名黑闇,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說名為身,故名未來黑闇身。
3)現在黑闇身者,云何現在?云何黑闇?云何身而說現在黑闇身耶?
3.1)答:現在者,謂諸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謂現在。
3.2)黑闇者,謂於現在行,發起種種求解異慧,廣說乃至疑猶豫箭,是謂黑闇。
3.3)身者,有說與疑相應無明名身。於此義中,即疑名身。所以者何?黑名無智,由黑故闇,說名黑闇,此即是疑。即此黑闇,說名為身,故名現在黑闇身。
26.三怖
三怖者,一、病怖;二、老怖;三、死怖。
1)病怖者,云何病?
1.1)答:頭痛等,廣說如法蘊論,是謂病。
1.2)云何怖?答:如有一類見他病已,深生厭患,自念我身,亦有此分、亦有此性、亦有此法、未越此法,由此便生驚恐、怖畏,惶懼、毛竪,是謂怖。由病起怖,故名病怖。
2)老怖者,云何老?
2.1)答:髮落等,廣說如法蘊論,是謂老。
2.2)云何怖?答:如有一類見他老已,深生厭患,廣說乃至,惶懼、毛竪,是謂怖。由老起怖,故名老怖。
3)死怖者,云何死?
3.1)答:彼彼有情,即於彼彼諸有情聚,移轉、壞沒,廣說如法蘊論,是謂死。
3.2)云何怖?答:如有一類見他死已,深生厭患,廣說乃至,惶懼、毛竪,是謂怖。由死起怖,故名死怖。如世尊說:
諸異生雖能,厭病老死法,而不能如實,厭此所依身。
我能厭此身,深了知此法,故不樂久住,速入無餘依。
我觀一切種,無疾少年命,病老死所壞,唯出離安隱。
我已勤精進,通達究竟迹,雖不習諸欲,而捨修梵行。
[註]如法蘊論聖諦品所說:云何老苦?云何病苦?云何死苦?
[參考]中阿含王64天使經
1)閻王復問:汝本不見一村邑中,或男或女,幼小嬰孩,身弱柔軟,仰向自臥大小便中,不能語父母,父母抱移離不淨處,澡浴其身,令得淨潔。彼人答曰:見也。天王!閻王復問:汝於其後有識知時,何不作是念:我自有生法,不離於生,我應行妙身、口、意業。
2)閻王復問:汝本不見一村邑中,或男或女,年耆極老,壽過苦極,命埀欲訖,齒落頭白,身曲軁步,拄杖而行,身體戰動耶?彼人答曰:見也。天王!閻王復問:汝於其後有識知時,何不作是念:我自有老法,不離於老,我應行妙身、口、意業。
3)閻王復問:汝本不見一村邑中,或男或女,疾病困篤,或坐臥床,或坐臥榻,或坐臥地,身生極苦甚重苦,不可愛念,令促命耶?彼人答曰:見也。天王!閻王復問:汝於其後有識知時,何不作是念:我自有病法,不離於病,我應行妙身、口、意業。
4)閻王復問:汝本不見一村邑中,或男或女,若死亡時,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鵄所啄,犲狼所食,或以火燒,或埋地中,或爛腐壞耶?彼人答曰:見也。天王!閻王復問:汝於其後有識知時,何不作是念:我自有死法,不離於死,我應行妙身、口、意業。
27.三受
三受者,一、樂受;二、苦受;三、不苦不樂受。
1)樂受云何?
1.1)答:順樂受觸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樂受。
1.2)復次,修初、第二、第三靜慮時,順樂受觸所生身樂、心樂,平等受、受所攝,是謂樂受。
2)苦受云何?答:順苦受觸所生身苦、心苦,不平等受、受所攝,是謂苦受。
3)不苦不樂受云何?答:順不苦不樂受觸所生身捨、心捨,非平等非不平等受、受所攝,是謂不苦不樂受。如世尊說:
具念定正知,諸佛真弟子,能正知諸受,令貪等不生;
於諸受及道,俱令漸次滅,苾芻受盡故,無影般涅槃。
[註]如法蘊論蘊品所說:復有三受。
[參考]雜阿含王468經
佛告羅睺羅:有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於樂受,為斷樂受貪使故,於我所修梵行。斷苦受瞋恚使故,於我所修梵行。斷不苦不樂受癡使故,於我所修梵行。羅睺羅!若比丘樂受貪使已斷、已知,苦受恚使已斷、已知,不苦不樂受癡使已斷、已知者,是名比丘斷除愛欲縛,去諸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樂受所受時,則不知樂受,貪使之所使,不見出要道。
苦受所受時,則不知苦受,瞋恚使所使,不見出要道。
不苦不樂受,正覺之所說,不善觀察者,終不度彼岸。
比丘勤精進,正知不動轉,如此一切受,慧者能覺知。
覺知諸受者,現法盡諸漏,明智者命終,不墮於眾數。眾數既已斷,永處般涅槃。
28.三苦性
三苦性者,一、苦苦性;二、壞苦性;三、行苦性。
1)苦苦性云何?答:欲界諸行,由苦苦故苦。
2)壞苦性云何?答:色界諸行,由壞苦故苦。
3)行苦性云何?答:無色界諸行,由行苦故苦。
4)復次,不可意諸行,由苦苦故苦。可意諸行,由壞苦故苦。順捨諸行,由行苦故苦。
5)復次,若諸苦受、若彼相應法、若彼俱有法,若從彼生,若彼種類不可愛異熟果,由苦苦故苦。若諸樂受、若彼相應法、若彼俱有法,若從彼生,若彼種類可愛異熟果,由壞苦故苦。若不苦不樂受、若彼相應法、若彼俱有法,若從彼生,若彼種類非可愛非不可愛異熟果,由行苦故苦。
6)復次,苦苦性云何?答:諸身所有,由苦苦故苦。所以者何?依身生起老、病、死等種種苦故。壞苦性云何?答:如世尊說:可意朋友、可意眷屬、可意境界,若變壞時、若遭毀謗[夌*欠]蔑等時,發生愁、歎、憂、苦、悲、惱,彼於爾時,由壞苦故苦。行苦性云何?答:除苦苦性及壞苦性,諸餘有漏行,由行苦故苦。
[參考]雜阿含1122經
我等今日請問世尊,若智慧優婆塞,有餘智慧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云何教化、教誡說法?
1)佛告難提:若有智慧優婆塞,當詣餘智慧優婆塞、優婆夷疾病困苦者所,以三種穌息處而教授之言:仁者!汝當成就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
2)以是三種穌息處而教授已,當復問言:汝顧戀父母不?彼若有顧戀父母者,當教令捨,當語彼言:汝顧戀父母得活者,可顧戀耳,既不由顧戀而得活,用顧戀為?
3)彼若言不顧戀父母者,當歎善隨喜,當復問言:汝於妻子、奴僕、錢財諸物有顧念不?若言顧念,當教令捨,如捨顧戀父母法。
4)若言不顧念,歎善隨喜,當復問言:汝於人間五欲顧念以不?若言顧念,當為說言:人間五欲惡露不淨,敗壞臭處,不如天上勝妙五欲。教令捨離人間五欲,教令志願天上五欲。
5)若復彼言心已遠離人間五欲,先已顧念天勝妙欲,歎善隨喜,復語彼言:天上妙欲無常、苦、空、變壞之法,諸天上有身勝天五欲。
6)若言已捨顧念天欲,顧念有身勝欲,歎善隨喜,當復教言:有身之欲,亦復無常、變壞之法,有行滅、涅槃、出離之樂,汝當捨離有身顧念,樂於涅槃寂滅之樂為上、為勝。彼聖弟子已能捨離有身顧念,樂涅槃者,歎善隨喜。
29.三慢類
三慢類者,一、我勝慢類;二、我等慢類;三、我劣慢類。
1)我勝慢類云何?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之種族、形色,作業、工巧,財位、壽量、力等,或總或別,皆勝於彼。由此起慢、已慢、當慢,心高舉、心恃蔑,是謂我勝慢類。
2)我等慢類云何?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之種族、形色,作業、工巧,財位、壽量、力等,或總或別,皆等於彼。由別因緣,而起於慢、已慢、當慢,心高舉、心恃蔑,是謂我等慢類。
3)我劣慢類云何?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之種族、形色,作業、工巧,財位、壽量、力等,或總或別,皆劣於彼。由別因緣,而起於慢、已慢、當慢,心高舉、心恃蔑,是謂我劣慢類。
[註]如法蘊論雜事品所說:慢。
[參考]
1.雜阿含63經
多聞聖弟子住六觸入處,而能厭離無明,能生於明。彼於無明離欲而生於明,不有、不無、非有無、非不有無,非有我勝、非有我劣、非有我相似,我知、我見。作如是知、如是見已,所起前無明觸滅,後明觸集起。
2.雜阿含149經
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我勝、我等、我卑。
第四嗢柁南曰:
四三法有十,謂火福欲樂,及慧根眼仗,六一火慧二。
30-31)有三火、32)三福業事、33)三欲生、34)三樂生、35-36)三慧、37)三根、38)三眼、39)三仗。火、慧各二,餘六各一。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三法,謂三火:欲火、恚火、愚癡火。復有三法,謂三福業:施業、平等業、思惟業。復有三法,謂三欲生本:一者由現欲生人天,二者由化欲生化自在天,三者由他化欲生他化自在天。復有三法,謂三樂生:一者眾生自然成辦,生歡樂心,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時。二者有眾生以念為樂,自唱善哉,如光音天。三者得止息樂,如遍淨天。復有三法,謂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復有三法,謂三眼:肉眼、天眼、慧眼。
30.初三火
初三火者,一、貪火;二、瞋火;三、癡火。
1)貪火云何?
1.1)答:謂於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內縛、欲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總名為貪。
1.2)由此貪愛所蔽伏者,發生種種身熱、心熱、身心俱熱,身燒、心燒、身心俱燒,身惱、心惱、身心俱惱。
1.3)又由貪愛纏為緣故,長夜領受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異熟果,是謂貪火。
2)瞋火云何?
2.1)答: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杌,欲為擾惱,已瞋、當瞋、現瞋,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忿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總名為瞋。
2.2)由此瞋恚所蔽伏者,發生種種身熱、心熱、身心俱熱,身燒、心燒、身心俱燒,身惱、心惱、身心俱惱。
2.3)又由瞋恚纏為緣故,長夜領受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異熟果,是謂瞋火。
3)癡火云何?
3.1)答: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廣說乃至癡類、癡生、改類、改生,總名為癡。
3.2)由此愚癡所蔽伏者,發生種種身熱、心熱、身心俱熱,身燒、心燒、身心俱燒,身惱、心惱、身心俱惱。
3.3)又由愚癡纏為緣故,長夜領受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可意異熟果,是謂癡火。如世尊說:
諸有愚夫類,貪瞋癡火燒,如次耽欲境,害生憎聖法。
於三毒熾火,若不如實知,便耽著有身,不能趣寂滅。
由斯履邪路,墮三惡趣中,受劇苦淪迴,不解脫魔縛。
正等覺弟子,晝夜常精進,以穢想慈慧,如次滅三火。
從斯入聖道,降伏諸魔軍,證得二涅槃,清涼無取漏。
[參考]雜阿含93經
然,婆羅門!今善男子先所供養三火應斷令滅。何等為三?謂貪欲火、瞋恚火、愚癡火。所以者何?若貪火不斷不滅者,自害害他,自他俱害,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得罪,緣彼而生心法憂苦,恚火、癡火亦復如是。婆羅門!若善男子事積薪火,隨時辛苦,隨時然,隨時滅火因緣受苦。
31.後三火
後三火者,一、應奉事火;二、應給施火;三、應供養火。
1)應奉事火云何?答:父母是子所應奉事。
1.1)如世尊為高直身形婆羅門說:云何名為應奉事火?謂世父母應受其子種種樂具,隨處、隨時,無倒奉事。
1.2)云何其子以諸樂具,隨處、隨時,無倒奉事應奉事火?謂族姓子,以精進力,及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所得財物樂具,隨處、隨時,無倒奉事、供養。
1.3)父母何故名為應奉事火?謂族姓子,從彼而生,由彼長養,乃得成立,是故父母,諸佛說為應奉事火。
2)應給施火云何?答:妻子、奴婢、作使、親友,是其家主所應給施。
2.1)如世尊為高直身形婆羅門說:云何名為應給施火?謂世妻子、奴婢、作使及諸親友,應受家主種種樂具,隨處、隨時,無倒給施。
2.2)云何家主以諸樂具,隨處、隨時,無倒給施應給施火?謂族姓子,以精進力,及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所得財物樂具,隨處、隨時,無倒給施。
2.3)妻子、奴婢、作使、親友何故名為應給施火?謂族姓子,如法居家,其妻子等,無倒承事,如教為作所應作業,令無匱乏,速得成辦。是故妻子、奴婢、作使及諸親友,諸佛說為應給施火。
3)應供養火云何?答:真沙門、婆羅門,是諸施主所應供養。
3.1)如世尊為高直身形婆羅門說:云何名為應供養火?謂沙門、婆羅門,若已離貪,或復修行調伏貪行。若已離瞋,或復修行調伏瞋行。若已離癡,或復修行調伏癡行。如是沙門及婆羅門應受施主種種樂具,隨處、隨時,無倒供養。
3.2)云何施主以諸樂具,隨處、隨時,無倒供養應供養火?謂族姓子,以精進力,及手足力,若汗血力,如法所得財物樂具,隨處、隨時,無倒供養。
3.3)如前所說諸沙門、婆羅門,何故名為應供養火?謂族姓子,供養阿羅漢及諸有學者,彼是世間真福田故,能令施主於中樹福,感得最勝此世、他世、富樂異熟及解脫果。是故真沙門及真婆羅門諸佛說為應供養火。餘世間火,非應奉事,給施、供養,彼不能令諸有情類得勝果故。如世尊說:
智者能如法,祭事前三火,生有樂世間,證無苦解脫。
[參考]雜阿含93經
然婆羅門當勤供養三火,隨時恭敬,禮拜奉事,施其安樂。何等為三?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1)何者為根本火?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其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養父母,令得安樂,是名根本火。
2)何故名為根本?若善男子從彼而生,所謂父母,故名根本。善男子以崇本故,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以安樂。
3)何等為居家火?善男子隨時育養,施以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苦,如法所得,供給妻子、宗親、眷屬、僕使、傭客,隨時給與,恭敬施安,是名家火。
4)何故名家?其善男子處於居家,樂則同樂,苦則同苦,在所為作皆相順從,故名為家。是故善男子隨時供給,施與安樂。
5)何等名田火?善男子隨時恭敬,尊重供養,施其安樂?謂善男子方便得財,手足勤勞,如法所得,奉事供養諸沙門、婆羅門,善能調伏貪、恚、癡者,如是等沙門、婆羅門,建立福田,崇向增進,樂分樂報,未來生天,是名田火。
6)何故名田?為世福田,謂為應供,是故名田。是善男子隨時恭敬,奉事供養,施其安樂。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根本及居家,應供福田火,是火增供養,充足安隱樂。
無罪樂世間,慧者往生彼,如法財復會,供養所應養。
供養應養故,生天得名稱。
32.三福業事
三福業事者,一、施類福業事;二、戒類福業事;三、修類福業事。
1)施類福業事者,云何施類?云何福?云何業?云何事而說施類福業事耶?
1.1)答:施類者,謂施主布施諸沙門、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華鬘、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施類。復次,或由身布施,謂或施身,或施身業,或施所捨物。或由語布施,謂或施語、或施語業,或施所捨物。或由意布施,謂或施意、或施意業、或施捨心,是名施類。
1.2)福者,謂施俱行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福。
1.3)業者,謂施俱行諸思,等思、現等思,已思、思類,作心意業,是名業。
1.4)事者,謂施主、受者及所施物,是名事。
1.5)此中施類名施類,亦名福,亦名業,亦名事。
此中福名為福,亦名業,亦名事,亦名施類。
此中業名為業,亦名事,亦名施類,亦名福。
此中事唯名事。
2)戒類福業事者,云何戒類?云何福?云何業?云何事而說戒類福業事耶?
2.1)答:戒類者,謂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妄語,離飲窣羅、迷麗耶、末陀放逸處酒,是名戒類。
2.2)福者,謂戒俱行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福。
2.3)業者,謂戒俱行諸思,等思、現等思,已思、思類,作心意業,是名業。
2.4)事者,謂若防、若止,若遮、若離害生命事,是離害生命事。
若防、若止,若遮、若離不與取事,是離不與取事。
若防、若止,若遮、若離欲邪行事,是離欲邪行事。
若防、若止,若遮、若離虛妄語事,是離虛妄語事。
若防、若止,若遮、若離飲窣羅、迷麗耶、末陀放逸處酒事,是離飲諸酒事。是名事。
[註]如法蘊論學處品所說:鄔波索迦有五學處。
2.5)此中戒類名為戒類,亦名福,亦名業,亦名事。
此中福名為福,亦名業,亦名事,亦名戒類。
此中業名為業,亦名事,亦名戒類,亦名福。
此中事名為事,亦名戒類,亦名福,亦名業。
3)修類福業事者,云何修類?云何福?云何業?云何事而說修類福業事耶?
3.1)答:修類者,謂慈、悲、喜、捨四無量,是名修類。
3.2)福者,謂無量俱行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福。
3.3)業者,謂無量俱行諸思,等思、現等思,已思、思類,作心意業,是名業。
3.4)事者,謂所緣事,緣彼而起四無量,是名事。
3.5)此中修類名為修類,亦名福,亦名業,亦名事。
此中福名為福,亦名業,亦名事,亦名修類。
此中業名為業,亦名事,亦名修類,亦名福。
此中事唯名事。如世尊說:
智者能依法,勤學施戒修,生無苦世間,受三種樂果。
[參考]雜阿含264經
佛告比丘: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從是已後,復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百千反,作轉輪聖王,領四天下,正法治化,七寶具足,所謂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玉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千子具足,皆悉勇健。於四海內,其地平正,無諸毒刺,不威、不迫,以法調伏。....比丘!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比丘當知,凡夫染習五欲,無有厭足,聖人智慧成滿,而常知足。比丘!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是故,比丘!永息諸行,厭離、斷欲、解脫。
33.三欲生
三欲生者。
1)有諸有情,樂受現前諸妙欲境,彼於現前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人全天一分,是第一欲生。
2)有諸有情,樂受自化諸妙欲境,彼於自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樂變化天,是第二欲生。
3)有諸有情,樂受他化諸妙欲境,彼於他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謂他化自在天,是第三欲生。
1.1)此中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不可近得,非有、非現有,但於諸蘊界處,由想、等想、假言說轉,謂為有情、那羅、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由斯故說,有諸有情。
1.2)樂受現前諸妙欲境者,謂彼有情恒樂受用、藏護、積集、委寄、安置,隨本所生現前欲境。
1.3)彼於現前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者,謂彼有情於所受用、藏護、積集、委寄、安置,隨本所生現前欲境,有勢力,得自在,隨意受用。
1.4)謂人全者,顯一切人。天一分者,顯欲界下四天。是第一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一。欲生者,謂此於欲界生。
2.1)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
2.2)樂受自化諸妙欲境者,謂樂變化天,造化、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隨所愛樂,化作種種男女等事,而自娛樂,謂若天女化作天男而自娛樂,若諸天男化作天女而自娛樂。
2.3)彼於自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者,謂樂變化天,造作、增上如是類業,彼由此業,隨所愛樂,化作種種男女等事,彼於此事,有勢力,得自在,隨意受用。
2.4)謂樂變化天者,顯一切樂變化天。是第二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欲生者,謂此於欲界生。
3.1)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
3.2)樂受他化諸妙欲境者,謂他化自在天,造作、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與諸他化自在天,雖同一類身、同一趣、同一生、同一進趣,而有高下、勝劣差別。諸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令高勝天子於中受用。
3.3)彼於他化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者,謂他化自在天,造作、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隨所愛樂,令他下劣天子,化作種種色、聲、香、味、觸諸妙欲境。彼高勝天子,於此欲境,有勢力,得自在,隨意受用。譬如梵天雖同類、同一趣、同一生、同一進趣,而有高下、勝劣差別,謂梵眾天下劣,梵輔天高勝。梵輔天下劣,大梵天高勝。他化自在天亦復如是,造作、增長如是類業,彼由此業,廣說如前。
3.4)謂他化自在天者,顯一切他化自在天。是第三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三。欲生者,謂此於欲界生。
34.三樂生
三樂生者。
1)有諸有情,即如是身,離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梵眾天,是第一樂生。
2)有諸有情,即如是身,定生喜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極光淨天,是第二樂生。
3)有諸有情,即如是身,離喜之樂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而住,謂遍淨天,是第三樂生。
1.1)此中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不可近得,非有、非現有,但於諸蘊、界、處,由想、等想、假言說轉,謂為有情、那羅、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由斯故說,有諸有情。
1.2)即如是身者,身名為身,身業亦名身,身根亦名身,五有色根亦名身,四大種聚亦名身。今此義中,意說四大種聚身,故說即如是身。
1.3)離生喜樂者,謂初靜慮中,所可得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離生喜樂。
1.4)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者,謂梵眾天於此離生喜樂,隨欲而得,無艱、無難,即此離生喜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
1.5)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住者,謂彼爾時,由離生喜樂,身心無苦惱,安樂而住。如世尊於分別生記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從此處沒,生梵眾天,數現受離生喜樂。彼先住此入初靜慮,亦數現受離生喜樂。彼先後所受離生喜樂,無異、無差別,依定等故。謂先此間,於初靜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後方生彼梵眾天故,二所受離生喜樂,品類相似。
1.6)謂梵眾天者,顯初靜慮梵眾等天。是第一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一。
樂生者,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樂生。
2.1)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
2.2)即如是身者,身名為身,乃至廣說。
2.3)定生喜樂者,謂第二靜慮中,所可得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定生喜樂。
2.4)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者,謂極光淨天,於此定生喜樂,隨欲而得,無艱、無難,即此定生喜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
2.5)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住者,謂彼爾時,由定生喜樂,身心無苦惱,安樂而住。如世尊於分別生記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從此處沒,生極光淨天,數數現受定生喜樂。彼先住此,入第二靜慮,亦數現受定生喜樂。彼先後所受定生喜樂,無異、無差別,依定等故。謂先此間,於第二靜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後方生彼極光淨天故,二所受定生喜樂,品類相似。
2.6)謂極光淨天者,顯第二靜慮極光淨等天。是第二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二。樂生者,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樂生。
3.1)復次,有諸有情者,謂諸有情,諦義、勝義,不可得,廣說如前。
3.2)即如是身者,身名為身,乃至廣說。
3.3)離喜之樂者,謂第三靜慮中,所可得樂,平等受、受所攝,是名離喜之樂。
3.4)之所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者,謂遍淨天於此離喜之樂,隨欲而得,無艱、無難,即此離喜之樂,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能令如是四大種聚身,滋潤、遍滋潤,適悅、遍適悅,充滿、遍充滿。
3.5)滋潤乃至遍充滿已,安樂住者,謂彼爾時,由離喜之樂,身心無苦惱,安樂而住。如世尊於分別生記經中說:苾芻!當知,如修定者,從此處沒,生遍淨天,數數現受離喜之樂。彼先住此,入第三靜慮,亦數現受離喜之樂。彼先後所受離喜之樂,無異、無差別,依定等故。謂先此間,於第三靜慮,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後方生彼遍淨天故,二所受離喜之樂,品類相似。
3.6)謂遍淨天者,顯第三靜慮遍淨等天。是第二者,謂隨算數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此居第三。樂生者,謂此生處長時受安隱樂,離苦樂,樂受樂,故名樂生。
[參考]中阿含168意行經
1)佛言:云何意行生?若有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梵身天中。諸梵身天者,生彼住彼,受離生喜、樂,及比丘住此,入初禪,受離生喜、樂,此二離生喜、樂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梵身天中,如是意行生。
2)復次,比丘覺、觀已息,內靖、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晃昱天中。諸晃昱天者,生彼住彼,受定生喜、樂,及比丘住此,入第二禪,受定生喜、樂,此二定生喜、樂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晃昱天中,如是意行生。
3)復次,比丘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彼此定樂欲住,彼此定樂欲住已,必有是處,住彼樂彼,命終生遍淨天中。諸遍淨天者,生彼住彼,受無喜樂,及比丘住此,入第三禪,受無喜樂,此二無喜樂無有差別,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後生彼,彼此定如是修、如是習、如是廣布,生遍淨天中,如是意行生。
35.初三慧
初三慧者,一、聞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
1)聞所成慧云何?
1.1)答:因聞、依聞,由聞建立,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
1.2)其事如何?如有苾芻,或受持素呾纜、或受持毘奈耶、或受持阿毘達磨,或聞親教師說、或聞軌範師說、或聞展轉傳授藏說、或聞隨一如理者說,是名為聞。
1.3)因此聞,依此聞,由此聞建立故,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是名聞所成慧。
2)思所成慧云何?
2.1)答:因思、依思,由思建立,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
2.2)其事如何?謂如有一如理思惟,書數、算印,或隨一一所作事業,是名為思。
2.3)因此思,依此思,由此思建立故,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是名思所成慧。
3)修所成慧云何?
3.1)答:因修、依修,由修建立,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
3.2)其事如何?謂如有一方便善巧,自勤修習,諸離染道。由此所修離染道故,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為修。
3.3)因此修,依此修,由此修建立故,於彼彼處,有勢力,得自在正遍通達,是名修所成慧。
3.4)有作是說:如此亦是思所成慧。所以者何?唯依佛法不共所修,乃可名為修所成慧。今此義中,依諸等引所起寂靜慧,皆名修所成慧。
36.後三慧
後三慧者,一、學慧;二、無學慧;三、非學非無學慧。
1)學慧云何?答:學作意相應,於法揀擇、極揀擇、最極揀擇,解了、等了、近了、遍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是名學慧。
2)無學慧云何?答:無學作意相應,於法揀擇,廣說乃至毘鉢舍那,是名無學慧。
3)非學非無學慧云何?答:有漏作意相應,於法揀擇,廣說乃至毘鉢舍那,是名非學非無學慧。
[參考]
1.雜阿含761經
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說學及無學。諦聽,善思念之。何等為學?謂學正見成就,學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是名為學。何等為無學?謂無學正見成就,無學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成就,是名無學。
2.雜阿含762經
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說聖漏盡。云何為聖漏盡?謂無學正見成就,乃至無學正定成就,是名聖漏盡。
3.雜阿含934經
摩訶男問尊者阿難:云何為學人戒?云何為無學人戒?云何學人三昧?云何無學人三昧?云何學人慧?云何無學人慧?云何學人解脫?云何無學人解脫?尊者阿難語摩訶男:此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受持學戒。受持學戒具足已,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如是三昧具足已,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如實知,此苦滅如實知,此苦滅道跡如實知。如是知、如是見已,五下分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此五下分結斷,於彼受生,得般涅槃阿那含,不復還生此世。彼當爾時,成就學戒、學三昧、學慧、學解脫,復於餘時盡諸有漏,無漏解脫、慧解脫,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彼當爾時成就無學戒、無學三昧、無學慧、無學解脫。
37.三根
三根者,一、未知當知根;二、已知根;三、具知根。如法蘊論廣說其相。如世尊說:
學者學諸根,恒隨正直道,常委勤精進,守護於自心。
初慧根無間,生第二慧根,若第三慧根,解脫位方有。
不動解脫位,諸有結永盡,無漏根圓滿,樂止息諸根。
將入永寂滅,任持最後身,降伏諸魔軍,證畢竟常樂。
[註]如法蘊論根品所說: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參考]雜阿含642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根,未知當知根、知根、無知根。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覺知學地時,隨順直道進,精進勤方便,善自護其心。
如自知生盡,無礙道已知,以知解脫已,最後得無知。
不動意解脫,一切有能盡,諸根悉具足,樂於根寂靜。
持於最後身,降伏眾魔怨。
38.三眼
三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聖慧眼。
1)肉眼云何?答:雜骨肉血,淨四大種所造眼界、眼處、眼根,是名肉眼。
2)天眼云何?答:不雜骨肉血,極淨四大種所造眼界、眼處、眼根,是名天眼。
3)聖慧眼云何?答:諸有學慧及無學慧,并一切善非學非無學慧,是名聖慧眼。如世尊說:
肉眼最為劣,天眼名次上,聖慧眼最勝,有三種差別。
諸世間善慧,能順趣決擇,學無學正知,盡生老病死。
大覺天人中,名稱最高遠,亦由慧速證,妙覺莊嚴身。
[註]天眼,如法蘊論修定品所說:云何名為殊勝智見?
39.三仗
三仗者,一、聞仗;二、離仗;三、慧仗。
1)聞仗云何?
1.1)答:多聞、聞持、聞積集者,若所說法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於如是法,具足多聞,憶持所聞,言教純熟,專意觀察所聞言教,於諸法義,見善通達,是名為聞。
1.2)因此聞,由此聞建立故,能斷不善法,能修諸善法,此名為聞,亦名為仗,亦名聞仗,故名聞仗。
2)離仗云何?
2.1)答: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為離。
2.2)因此離,依此離,由此離建立故,能斷不善法,能修諸善法,此名為離,亦名為仗,亦名離仗,故名離仗。
3)慧仗云何?
3.1)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是名為慧。
3.2)因此慧,依此慧,由此慧建立故,能斷不善法,能修諸善法,此名為慧,亦名為仗,亦名慧仗,故名慧仗。如世尊說:
聞仗最為劣,離仗名次上,慧仗最為勝,精進力具足。
具念樂靜定,知世間生滅,於一切解勝,至世邊彼岸。
第五嗢柁南曰:五三法有十,謂學修住定,導淨默增上,無上明各三。
40)有三學、41)三修、42)三住、43)三定、44)三示導、45)三清淨、46)三寂默、47)三增上48)、三無上、49)三明。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三法,謂三戒:增盛戒、增盛意、增盛慧。復有三法,謂三聚:戒聚、定聚、慧聚。復有三法,謂三堂:賢聖堂、天堂、梵堂。復有三法,謂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復有三法,謂三變化:一者神足變化,二者知他心隨意說法,三者教誡。復有三法,謂三相:止息相、精勤相、捨相。復有三法,謂三憂:身憂、口憂、意憂。復有三法,謂三增盛:我增盛、世增盛、法增盛。復有三法,謂三明:自識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盡智明。
40.三學
三學者,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
1)增上戒學云何?答:安住具戒,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悉皆具足,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是名增上戒學。
2)增上心學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增上心學。
3)增上慧學云何?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是名增上慧學。如世尊說:
苾芻具三學,樂修如理行,增上戒心慧,恒相續現行。
具精進勢力,及明盛靜慮,常守護諸根,勤行不放逸。
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爾,如前後亦爾,如後前亦然。
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爾,勝伏諸方所,由不放逸定。
說此為學迹,不放逸而住,由能了能捨,故得心解脫。
世說為等覺,雄猛至行邊,明行俱圓滿,恒住無忘失。
命根不相續,愛盡解脫故,如燈火涅槃,究竟心解脫。
[參考]
1.雜阿含816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謂增上慧學。爾時,世尊即說偈言:三學具足者,是比丘正行,增上戒心慧,三法勤精進。
勇猛堅固城,常守護諸根。如晝如其夜,如夜亦如晝。
如前如其後,如後亦如前,如上如其下,如下亦如上。
無量諸三昧,映一切諸方,是說為覺跡,第一清涼集。
捨離無明諍,其心善解脫,我為世間覺,明行悉具足。
正念不忘住,其心得解脫,身壞而命終,如燈盡火滅。
2.雜阿含817經
何等為增上戒學?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律儀,威儀行處具足,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何等為增上意學?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何等為增上慧學?是比丘此苦聖諦如實知,集、滅、道聖諦如實知,是名增上慧學。
41.三修
三修者,一、修戒;二、修定;三、修慧。
1)修戒云何?答:於諸善戒,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修戒。
2)修定云何?答:於諸善定,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修定。
3)修慧云何?答:於諸善慧,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修慧。如世尊說:
善修戒定慧,至極究竟者,已永盡諸有,無垢亦無憂。
於著得解脫,具利慧深定,超眾魔境界,遍照如日輪。
[參考]雜阿含827經
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田夫有三種作田,隨時善作。何等為三?謂彼田夫隨時耕磨,隨時溉灌,隨時下種。彼田夫隨時耕磨、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長,今日果實,今日成熟,若明日、後日也。諸比丘!然彼長者耕田、溉灌、下種已,不作是念:今日生長、果實、成熟,若明日、若復後日。而彼種子已入地中,則自隨時生長,果實成熟。如是,比丘於此三學隨時善學?謂善戒學、善意學、善慧學已,不作是念: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若明日、若後日。不作是念:自然神力能令今日,若明日、後日,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彼已隨時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已,隨彼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譬如,比丘!伏鷄生卵,若十乃至十二,隨時消息,冷暖愛護。彼伏鷄不作是念:我今日,若明日、後日,當以口啄,若以瓜刮,令其兒安隱得生。然其伏鷄善伏其子,愛護隨時,其子自然安隱得生。如是,比丘善學三學,隨其時節,自得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42.三住
三住者,一、天住;二、梵住;三、聖住。
1)天住云何?答:謂四靜慮。何等為四?謂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世間四靜慮中,隨為一靜慮故行,爾時,我為天住而行。若時我於世間四靜慮中,隨為一靜慮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天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世間四靜慮中,隨於一靜慮,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天住。
2)梵住云何?答:謂四無量。何等為四?謂慈、悲、喜、捨。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為一無量故行,爾時我為梵住而行。若時我於四無量中,隨為一無量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梵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四無量中,隨於一無量,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梵住。
3)聖住云何?答: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如世尊為吠那補梨婆羅門說:梵志!當知,若時我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為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故行,爾時,我為聖住而行。若時,我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為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故住,或坐、或臥,爾時我為聖住而住,或坐、或臥。如是出離、遠離所生善法中,隨於一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親近、數習,殷重、無間,勤修不捨,是名聖住。
43.三定
三定者,一、有尋有伺三摩地;二、無尋唯伺三摩地;三、無尋無伺三摩地。
1)云何有尋有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尋俱、伺俱,尋等起、伺等起,尋相應、伺相應,依尋、伺轉,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
2)云何無尋唯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非尋俱、唯伺俱,非尋等起、唯伺等起,尋不相應、唯伺相應,尋已止息,唯依伺轉,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
3)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非尋俱、非伺俱,非尋等起、非伺等起,尋不相應、伺不相應,若尋、若伺,俱已止息,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註]有尋有伺,如法蘊論靜慮品所說:有尋有伺三摩地。
[參考]中阿含72長壽王本起經
阿那律陀!我復作是念:我當修學三定,修學有覺有觀定,修學無覺少觀定,修學無覺無觀定。阿那律陀!我便修學三定,修學有覺有觀定,修學無覺少觀定,修學無覺無觀定。
1)若我修學有覺有觀定者,心便順向無覺少觀定,如是我必不失此智見。阿那律陀!如是我知如是已,竟日、竟夜、竟日夜修學有覺有觀定。阿那律陀!我爾時行此住止行,若我修學有覺有觀定者,心便順向無覺無觀定,如是我必不失此智見。阿那律陀!如是我知如是已,竟日、竟夜、竟日夜修學有覺有觀定。阿那律陀!我爾時行此住止行。
2)阿那律陀!若我修學無覺少觀定者,心便順向有覺有觀定,如是我必不失此智見。阿那律陀!如是我知如是已,竟日、竟夜、竟日夜修學無覺少觀定。阿那律陀!我爾時行此住止行,若我修學無覺少觀定者,心便順向無覺無觀定,如是我必不失此智見。阿那律陀!如是我知如是已,竟日、竟夜、竟日夜修學無覺少觀定。阿那律陀!我爾時行此住止行。
3)阿那律陀!若我修學無覺無觀定者,心便順向有覺有觀定,如是我必不失此智見。阿那律陀!如是我知如是已,竟日、竟夜、竟日夜修學無覺無觀定。阿那律陀!我爾時行此住止行,若我修學無覺無觀定者,心便順向無覺少觀定,如是我不失此智見。阿那律陀!如是我知如是已,竟日、竟夜、竟日夜修學無覺無觀定。阿那律陀!我爾時行此住止行。
44.三示導
三示導者,一、神變示導;二、記心示導;三、教誡示導。
1)神變示導者,云何神變?云何示導而說神變示導耶?
1.1)答:神變者,謂諸神變,現神變、已神變、當神變,謂諸所有變一為多,變多為一,或顯、或隱,若知、若見,各別領受。牆壁、山巖、崖岸等障,身過無礙,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是名神變。
1.2)示導者,謂有苾芻雖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若不令他知見,但名神變自在,不名示導。若有苾芻能於多種神變境界,各別領受,亦能令他知見,名神變自在,亦名示導。
1.3)是故,所說神變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神變,亦名示導,由此說名神變示導。
2)記心示導者,云何記心?云何示導而說記心示導耶?
2.1)答:記心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一類,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或隨記過去、或隨記未來、或隨記現在。或隨記久所作、或隨記久所說。或隨記少,謂隨記心。或隨記多,謂隨記心所法。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
2.2)或有一類,不由占相,不由言說,隨記他心。然由天神,或由非人,聞彼聲故,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廣說如前。
2.3)或有一類,不由天神,不由非人,聞彼聲故,隨記他心。然由內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彼意如此、彼意如是、彼意轉變,廣說如前。
2.4)復有一類,不由內心,知他有情心所尋伺,隨記他心。然由現見他有情住無尋無伺三摩地,見已念言:如是具壽,無尋無伺意行微妙。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此如此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是名記心。
2.5)示導者,謂有苾芻,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廣說乃至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若不令他知見,但名記心自在,不名示導。
2.6)若有苾芻,或由占相,或由言說,隨記他心,廣說乃至如是具壽,從此定出,當起如是如是尋伺。諸所隨記,一切如實,非不如實,亦能令他知見,名記心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記心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記心,亦名示導,由此說名記心示導。
3)教誡示導者,云何教誡?云何示導而說教誡示導耶?
3.1)答:教誡者,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謂有苾芻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此是苦集聖諦應永斷,此是苦滅聖諦應作證,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是名教誡。
3.2)示導者,謂有苾芻雖能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若他聞已,不起諦順忍,不得現觀邊世俗智,但名教誡自在,不名示導。
3.3)若有苾芻能為他宣說,此是苦聖諦應遍知,乃至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應修習,亦能令他聞已,起諦順忍,得現觀邊世俗智,名教誡自在,亦名示導。是故所說教誡示導,要能令他見、等見,了、等了,調伏隨順,乃名教誡,亦名示導,由此說名教誡示導。
[註]神變,如法蘊論神足品所說:云何此四名為神足?
[參考]
1.雜阿含179經
爾世尊為千比丘作三種示現教化。云何為三?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
1)神足示現者,世尊隨其所應,而示現入禪定正受,陵虛至東方,作四威儀,行、住、坐、臥,入火三昧,出種種火光,青、黃、赤、白、紅、頗梨色,水火俱現、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周圓四方亦復如是。爾時,世尊作種種神變已,於眾中坐,是名神足示現。
2)他心示現者,如彼心、如彼意、如彼識,彼應作如是念,不應作如是念。彼應作如是捨,彼應作如是身證住,是名他心示現。
3)教誡示現者,如世尊說:諸比丘!一切燒然。云何一切燒然?謂眼燒然,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然,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以何燒然,貪火燒然、恚火燒然、癡火燒然,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然。
2.中阿含143傷歌邏經
世尊復告傷歌邏曰:有三示現:如意足示現、占念示現、教訓示現。
1)摩納!云何如意足示現?有一沙門梵志,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於如意足心得自在,行無量如意足之功德,謂分一為眾,合眾為一,一則住一。有知、有見,不礙石壁,猶如行空。沒地如水,履水如地。結加趺坐,上昇虛空,猶如鳥翔。今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以手捫摸,身至梵天。摩納!是謂如意足示現。
2)摩納!云何占念示現?
2.1)有一沙門梵志,以他相占他意,有是意、如是意、實有是意,無量占、不少占,彼一切真諦,而無有虛設。
2.2)不以他相占他意者,但以聞天聲,及非人聲而占他意,有是意、如是意、實有是意,無量占、不少占,彼一切真諦,而無有虛設。
2.3)不以他相占他意,亦不聞天聲,及非人聲,占他意者。但以他念、他思、他說,聞聲已,占他意,有是意、如是意、實有是意,無量占不少占,彼一切真諦,而無有虛設。
2.4)不以他相占他意,亦不以聞天聲,及非人聲,占他意,亦不以他念、他思、他說,聞聲已,占他意者。但以見他入無覺無觀定,見已,作是念:如此賢者不念、不思,如意所願。彼賢者從此定寤,如是念。彼從此定寤,即如是如是念。彼亦占過去,亦占未來,亦占現在。久所作,久所說。亦占安靜處,住安靜處。亦占至心、心所有法。摩納!是謂占念示現。
3)摩納!云何教訓示現?
3.1)有一沙門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3.2)彼為他說: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3.3)汝等共來,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3.4)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他為他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摩納!是謂教訓示現。
45.三清淨
三清淨者,一、身清淨;二、語清淨;三、意清淨。
1)身清淨云何?
1.1)答: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
1.2)復次,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非梵行。
1.3)復次,諸所有學身業、諸所有無學身業、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身業,如是一切名身清淨。
2)語清淨云何?
2.1)答: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
2.2)復次,諸所有學語業、諸所有無學語業、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語業,如是一切名語清淨。
3)意清淨云何?
3.1)答:無貪、無瞋、正見。
3.2)復次,諸所有學意業、諸所有無學意業、諸所有善非學非無學意業,如是一切名意清淨。如是世尊說:
身語意淨中,我說無漏淨,名圓滿清淨,能永淨諸惡。
[參考]雜阿含1047經
善業因、善心因、善見因,身壞命終,必生善趣天上。婆羅門!
1)云何為善業?謂離殺生、不樂殺生,乃至不綺語,是名善業。
2)云何善心?謂不貪、不恚,是名心善。
3)云何為見善?謂正見不顛倒,乃至見不受後有,是名見善。是名業善因、心善因、見善因,身壞命終,得生天上。譬如四方摩尼珠,擲著空中,隨墮則安。如是彼三善因,所在受生,隨處則安。
46.三寂默
三寂默者,一、身寂默;二、語寂默;三、意寂默。
1)身寂默云何?答:無學身律儀,名身寂默。
2)語寂默云何?答:無學語律儀,名語寂默。
3)意寂默云何?答:無學心,名意寂默。如世尊說:
身語意默中,我說無漏默,名圓滿寂默,永寂諸惡故。
47.三增上
三增上者,一、世增上;二、自增上;三、法增上。
1)世增上云何?
1.1)答:如世尊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今此世間,有多眾集。夫眾集處,必有天神,成就天眼,具他心智,若近、若遠,皆能覩見,心劣、心勝,悉能了知。我若發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則諸天神現知見我。既知見已,互相謂言:今應共觀此善男子,已能厭俗,正信出家,云何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
1.2)又於世間,大眾集處,或現有佛及佛弟子,成就天眼,具他心智,若近、若遠,皆能覩見,心劣、心勝,悉能了知。我若發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則諸聖眾現知見我。既知見已互相謂言:今應共觀此善男子,已能厭俗,正信出家,云何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
1.3)復作是念:彼諸世間,雖見知我,而不及我自審了知,故我今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彼因如是自審知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沈,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世間增上力故,能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世間增上勢力,起善有漏,或無漏道,名世增上。
2)自增上云何?
2.1)答:如世尊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我已厭俗,正信出家,不應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數數宜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
2.2)彼因如是自審知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沈,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自我增上力故,能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自我增上勢力,起善有漏,或無漏道,名自增上。
3)法增上云何?
3.1)答:如世尊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在樹下,或住空閑,學所學法,應作是念: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所說之法,善說、現見,離諸熱惱,隨順應時,來觀、來嘗,智者內證。如是正法我已了知,不應復生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數數宜應自審觀察,勿生如是不善尋、伺,能為諸惡、耽嗜所依。
3.2)彼因如是自審知見,發勤精進,身心輕安,遠離惛沈,安住正念,心定一趣,制伏愚癡。彼由正法增上力故,能斷不善,修諸善法。如是正法增上勢力,起善有漏,或無漏道,名法增上。如世尊說:
世無有智者,樂作諸惡業,彼能自通達,諦實虛妄故。
賢善者能證,不應自輕篾,應常省己惡,有便無隱覆。
世現有天神,佛及佛弟子,恒見知愚者,造作諸惡行。
是故世增上,自法增上力,能斷不善法,修法隨法行。
我說有勇健,能摧伏魔軍,度生老病死,證彼永寂滅。
[註]善說...智者內證,如法蘊論證淨品所說:云何法證淨?
[參考]
1.雜阿含1081經
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波羅[木*奈]城乞食。時,有異比丘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於其路邊,住一樹下,起不善覺,以依惡貪。爾時,世尊見彼比丘住一樹下,以生不善覺,依惡貪嗜,而告之曰:比丘!比丘!莫種苦種,而發熏生臭,汁漏流出。若比丘種苦種子,自發生臭,汁漏流出者,欲令蛆蠅不競集者,無有是處!時,彼比丘作是念:世尊知我心之惡念。即生恐怖,身毛皆竪。
2.雜阿含1082經
有異比丘亦復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畢,還精舍,洗足已,入安陀林,坐一樹下,入晝正受。是比丘入晝正受時,有惡不善覺起,依貪嗜心。時,有天神,依安陀林住止者,作是念:此比丘不善不類,於安陀林坐禪而起不善覺,心依惡貪,我當往呵責。作是念已,往語比丘言:比丘!比丘!作瘡疣耶?比丘答言:當治令愈!天神語比丘:瘡如鐵鑊,云何可復?比丘答言:正念正智,足能令復。天神白言:善哉!善哉!此是真賢治瘡,如是治瘡,究竟能愈,無有發時。
3.雜阿含661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二種力。何等為二?謂數力及修力。何等為數力?謂聖弟子空閑林中樹下,作如是思惟:身惡行,現法、後世受於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我當自悔教,他亦悔我,大師亦當悔我,大德梵行亦當悔我,以法責我惡名流布,身壞命終,當生惡趣泥犁中。如是現法後報,身惡行斷,修身善行。如身惡行,口、意惡行亦如是說,是名數力。何等為修力?若比丘學於數力,聖弟子數力成就已,隨得修力,得修力已,修力滿足。
48.三無上
三無上者,一、行無上;二、智無上;三、解脫無上。
1)行無上云何?答:無學八支聖道,是名行無上。
2)智無上云何?答:無學八智,是名智無上。
3)解脫無上云何?答:盡智、無生智,是名解脫無上。
[參考]雜阿含110經
瞿曇!復云何教諸弟子,於佛法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告火種居士:正以此法,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如實知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彼於爾時成就三種無上,智無上、解脫無上、解脫知見無上。成就三種無上已,於大師所恭敬、尊重、供養如佛。世尊覺一切法,即以此法調伏弟子,令得安隱、令得無畏、調伏寂靜、究竟涅槃。世尊為涅槃故,為弟子說法。
49.三明
三明者,謂無學三明:一、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二、無學死生智作證明;三、無學漏盡智作證明。
1)云何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
1.1)答:如實憶知諸宿住事,謂如實憶知過去世,或一生、或十生、或百生、或千生、或百千生、或多百生、或多千生、或多百千生、或壞劫、或成劫、或壞成劫、或多壞劫、或多成劫、或多壞成劫。
1.2)我於如是有情聚中,曾作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曾食如是食,曾受如是苦、如是樂,曾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量邊際。
1.3)我曾從彼處死,生於此處。復從此處死,生於彼處。
1.4)於如是等,若形相、若因緣、若言說無量種宿住事,皆能隨念,如實憶知,是名無學宿住隨念智作證明。
1.5)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前生相續智,是名明。
2)云何無學死生智作證明?
2.1)答:以淨天眼,超過於人,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若好色、若惡色,若劣、若勝,若往善趣、若往惡趣。
2.2)如是有情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發起邪見,毀謗賢聖,成就邪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諸惡趣,生地獄中。
2.3)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語妙行,成就意妙行,發起正見,讚歎賢聖,成就正見業法受因,由此因緣,身壞命終,昇諸善趣,生於天中。
2.4)於如是等諸有情類業果差別,皆如實知,是名無學死生智作證明。
2.5)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自業智是名明。
3)云何無學漏盡智作證明?
3.1)答:如實知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趣苦滅道聖諦。彼如是知如是見,心解脫、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已如實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無學漏盡智作證明。
3.2)問:此中何者是明?答:知漏盡智是名明。如世尊說:
牟尼如宿住,見善惡趣別,了生死已盡,得究竟通慧。
知心永解脫,貪等一切漏,成就三明故,名具三明者。
[參考]雜阿含885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無學三明。何等為三?謂無學宿命智證通、無學生死智證通、無學漏盡智證通。
1)云何無學宿命智證通?謂聖弟子知種種宿命事,從一生至百千萬億生,乃至劫數成壞,我及眾生宿命所更如是名、如是生、如是性、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受分齊;我及眾生於此處死、餘處生,於餘處死、此處生,有如是行、如是因、如是信,受種種宿命事,皆悉了知,是名宿命智證明。
2)云何生死智證明?謂聖弟子天眼淨過於人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善色、惡色,上色、下色,向於惡趣,隨業受生如實知。如此眾生身惡行成就、口惡行成就、意惡行成就,謗聖人,邪見受邪法因緣故,身壞命終,生惡趣泥犁中。此眾生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不謗毀聖人,正見成就,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人中,是名生死智證明。
3)云何漏盡智證明?謂聖弟子此苦如實知,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道跡如實知。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有漏心解脫、有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漏盡智證明。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觀察知宿命,見天惡趣生,生死諸漏盡,是則牟尼明。
知心得解脫,一切諸貪愛,三處悉通達,故說為三明。
集異門足論四法品第五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四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四法云何?此中有五嗢拕南頌。
初嗢拕南曰:初四法有十,念斷神慮諦,想無量無色,聖種果各四。
1)有四念住、2)四正斷、3)四神足、4)四靜慮、5)四聖諦、6)四想、7)四無量、8)四無色、9)四聖種、10)四沙門果。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1)復有四法,謂四念處。2)復有四法,謂四意斷。3)復有四法,謂四神足。4)復有四法,謂四禪。5)復有四法,謂四聖諦。6)復有四法,謂四思惟。7)復有四法,謂四梵堂。8)復有四法,謂四無色定。9)復有四法,謂四賢聖族。10)復有四法,謂四沙門果。
2.中阿含86說處經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此諸年少比丘我當云何教呵?云何訓誨?云何為彼而說法耶?世尊告曰:阿難!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若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者,我與諸年少比丘從世尊聞已,當善受持。世尊告曰:阿難!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及諸年少比丘廣分別說。尊者阿難等受教而聽。...
1)阿難!我本為汝說四念處,觀身如身,觀覺、心、法如法。阿難!此四念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念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2)阿難!我本為汝說四正斷,比丘者,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未生善法為生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已生善法為住故、不忘故、不退故、轉增多故、廣布故、滿具足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阿難!此四正斷,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正斷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阿難!我本為汝說四如意足,比丘者,成就欲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如是精進定、心定,成就觀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阿難!此四如意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如意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4)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禪,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阿難!此四禪,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禪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5)阿難!我本為汝說四聖諦,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阿難!此四聖諦,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聖諦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6)阿難!我本為汝說四想,比丘者,有小想、有大想、有無量想、有無所有想。阿難!此四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7)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量,比丘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阿難!此四無量,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量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8)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色,比丘者,斷一切色想,乃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阿難!此四無色,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色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9)阿難!我本為汝說四聖種,比丘、比丘尼者,得麁素衣而知止足,非為衣故求滿其意。若未得衣,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衣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不觸不計。見災患,知出要,而用衣,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謂比丘、比丘尼正住舊聖種。如是食、住處,欲斷樂斷,欲修樂修,彼因欲斷樂斷,欲修樂修故,不自貴、不賤他,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謂比丘、比丘尼正住舊聖種。阿難!此四聖種,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聖種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10)阿難!我本為汝說四沙門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最上阿羅漢果。阿難!此四沙門果,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沙門果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1.四念住
四念住者,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
1)身念住云何?答:十有色處及法處所攝色,是名身念住。
2)受念住云何?答:六受身,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是名受念住。
3)心念住云何?答:六識身,謂眼識乃至意識,是名心念住。
4)法念住云何?答:受蘊所不攝無色法處,是名法念住。
5)復次,身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身念住。受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受念住。心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心念住。法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法念住。
6)復次,緣身慧名身念住,緣受慧名受念住,緣心慧名心念住,緣法慧名法念住。
[註]四念住,如法蘊論念住品所說:四念住。
[註]身念住,如法蘊論處品所說:十二處。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念處。於是,比丘內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內外身身觀,精勤不懈,憶念不忘,捨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
2.四正斷
四正斷者。
1)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一。
2)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二。
3)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三。
4)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第四。
1.1)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
答:為斷已生惡、不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一正斷。
2.1)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
答:為遮未生惡、不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二正斷。
3.1)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
答:為起未生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三正斷。
4.1)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正斷云何?答:為增已生善法,增上所起諸善有漏及無漏道,如是名為第四正斷。
[註]四正斷,如法蘊論正勝品所說:四正勝。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意斷。於是,比丘未起惡法,方便使不起。已起惡法,方便使滅。未起善法,方便使起。已起善法,方便思惟,使其增廣。
3.四神足
四神足者,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1)云何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欲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2)云何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勤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3)云何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心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4)云何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答:觀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註]四神足,如法蘊論神足品所說:四神足。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神足。於是,比丘思惟欲定滅行成就。精進定、意定、思惟定,亦復如是。
4.四靜慮
四靜慮者,謂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
1)云何初靜慮?答:初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初靜慮。
2)云何第二靜慮?答:第二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二靜慮。
3)云何第三靜慮?答:第三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三靜慮。
4)云何第四靜慮?答:第四靜慮所攝善五蘊,是名第四靜慮。
[註]四靜慮,如法蘊論靜慮品所說:四靜慮。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禪。於是,比丘除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於初禪。滅有覺、觀,內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離喜修捨、念、進,自知身樂,諸聖所求,憶念、捨、樂,入第三禪。離苦、樂行,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
5.四聖諦
四聖諦者,一、苦聖諦;二、苦集聖諦;三、苦滅聖諦;四、趣苦滅道聖諦。
1)云何苦聖諦?答五取蘊,謂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是名苦聖諦。
2)云何苦集聖諦?答:諸有漏因,是名苦集聖諦。
3)云何苦滅聖諦?答:擇滅無為,是名苦滅聖諦。
4)云何趣苦滅道聖諦?答:諸學法、無學法,是名趣苦滅道聖諦。
[註]四聖諦,如法蘊論聖諦品所說:四聖諦。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聖諦: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出要聖諦。
6.四想
四想者,一、小想;二、大想;三、無量想;四、無所有想。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狹小諸色,謂或思惟青瘀、或思惟膿爛、或思惟破壞、或思惟膖脹、或思惟骸骨、或思惟骨鎖、或思惟地、或思惟水、或思惟火、或思惟風、或思惟青、或思惟黃、或思惟赤、或思惟白、或思惟諸欲過患、或思惟出離功德,與此俱行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小想。大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廣大諸色而非無邊,謂或思惟青瘀,廣說如前,是名大想。無量想云何?答:作意思惟廣大諸色其量無邊,謂或思惟青瘀,廣說如前,是名無量想。無所有想云何?答此即顯示無所有處想。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思惟:少思惟、廣思惟、無量思惟、無所有思惟。
2.雜阿含46經
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3.中阿含215第一得經
復次,有四想,有比丘想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眾生如是樂想意解者,變易有異。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則厭彼,厭彼已,尚不欲第一,況復下賤?
4.中阿含111達梵行經
1)云何知想?謂有四想。比丘者,小想亦知,大想亦知,無量想亦知,無所有處想亦知,是謂知想。
2)云何知想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想,是謂知想所因生。
3)云何知想有報?謂說也。隨其想便說,是謂知想有報。
4)云何知想勝如?謂或有想想色,或有想想聲,或有想想香,或有想想味,或有想想觸,是謂知想勝如。
5)云何知想滅盡?謂更樂滅想便滅,是謂知想滅盡。
6)云何知想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想滅道。
7)若比丘如是知想,知想所因生,知想有報,知想勝如,知想滅盡,知想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想。
7.四無量
四無量者,一、慈無量;二、悲無量;三、喜無量;四、捨無量。
1)慈無量云何?答:諸慈及慈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慈無量。
2)悲無量云何?答:諸悲及悲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悲無量。
3)喜無量云何?答:諸喜及喜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喜無量。
4)捨無量云何?答:諸捨及捨相應受想行識,若彼等起身語業、若彼等起心不相應行,是名捨無量。
[註]四無量,如法蘊論無量品所說:四無量。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梵堂:一慈、二悲、三喜、四捨。
8.四無色
四無色者,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
1)空無邊處云何?答:空無邊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空無邊處。
2)識無邊處云何?答:識無邊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是名識無邊處。
3)無所有處云何?答:無所有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是名無所有處。
4)非想非非想處云何?答:非想非非想處略有二種:一定;二生。若定若生所有受想行識,及有一類定所等起心不相應行,即滅想受定,是名非想非非想處。
[註]四無色,如法蘊論無色品所說:四無色。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無色定。於是,比丘越一切色想,先盡瞋恚想,不念異想,思惟無量空處。捨空處已,入識處。捨識處已,入不用處。捨不用處已,入有想無想處。
9.四聖種
四聖種者。
一、有苾芻,隨得衣服,便生喜足,讚歎喜足,不為求覓衣服因緣,令諸世間而生譏論。若求不得,終不懊歎,引頸希望,撫胸迷悶。若求得已,如法受用,不生染著,耽嗜、迷悶、藏護、貯積。於受用時,能見過患,正知出離。彼由隨得衣服喜足,終不自舉[,夌*欠]篾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繫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
二、有苾芻,隨得飲食,便生喜足,廣說如前。
三、有苾芻,隨得臥具,便生喜足,廣說如前。
四、有苾芻,愛斷、樂斷,精勤隨學,於斷愛樂。愛修、樂修,精勤隨學,於修愛樂。彼由如是斷修愛樂,終不自舉,[夌*欠]篾於他,而能策勤,正知、繫念,是名安住古昔聖種。
1)隨得衣服喜足聖種云何?
答:隨得衣服喜足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衣服喜足聖種。
2)隨得飲食喜足聖種云何?
答:隨得飲食喜足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飲食喜足聖種。
3)隨得臥具喜足聖種云何?
答:隨得臥具喜足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隨得臥具喜足聖種。
4)愛樂斷修聖種云何?答:愛樂斷修增上,所生諸善有漏及無漏道,是名愛樂斷修聖種。
[註]四聖種,如法蘊論聖種品所說:四聖種。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賢聖族。於是,比丘衣服知足,得好不喜,遇惡不憂,不染不著,知所禁忌,知出要路。於此法中,精勤不懈,成辦其事,無闕無減,亦能教人成辦此事,是為第一知足住賢聖族。從本至今,未常惱亂;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及世間人,無能毀罵。飯食、牀臥具、病瘦醫藥,皆悉知足,亦復如是。
10.四沙門果
四沙門果者,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阿羅漢果。
1)預流果云何?答:預流果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
有為預流果者,謂證預流果時所有學法,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有為預流果。
無為預流果者,謂證預流果時所有擇滅,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無為預流果。
2)一來果、不還果應知亦爾。
3)阿羅漢果云何?答:阿羅漢果有二種:一、有為;二、無為。
有為阿羅漢果者,謂證阿羅漢果時所有無學法,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有為阿羅漢果。
無為阿羅漢果者,謂證阿羅漢果時所有擇滅,或已得,或今得,或當得,是名無為阿羅漢果。
[註]四沙門果,如法蘊論沙門果品所說:四沙門果。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沙門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第二嗢柁南曰:二四法有九,謂支淨智力,處蘊依迹法,各四智有二。
11)有四預流支、12)四證淨、13)四智、14)四力、15)四處、16)四蘊、17)四依、18)四法迹、19)四應證法。智有二門,餘八各一。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須陀洹支。復有四法,謂四智。復有四法,謂四處。復有四法,謂四法足。復有四法,謂四受證。
11.四預流支
四預流支者,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
1)云何親近善士?
1.1)答:善士者,謂佛及弟子。
1.2)復次,諸有補特伽羅具戒、具德,離諸瑕穢,成調善法,堪紹師位,成就勝德,知羞、悔過,善守、好學,具知、具見。樂思擇,愛稱量,喜觀察。性聰敏、具覺慧、息追求、有慧類。離貪、趣貪滅,離瞋、趣瞋滅,離癡、趣癡滅。調順、趣調順,寂靜、趣寂靜,解脫、趣解脫,具如是等諸勝功德,是名善士。
1.3)若能於此所說善士,親近、承事,恭敬、供養,如是名為親近善士。
2)云何聽聞正法?
2.1)答:正法者,謂前說善士,未顯了處,為正顯了。未開悟處,為正開悟。以慧通達深妙句義,方便為他宣說、施設,安立、開示。
2.2)以無量門正為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如是等名正法。
2.3)若能於此所說正法,樂聽、樂聞,樂受持、樂究竟,樂解了、樂觀察,樂尋思、樂推究,樂通達、樂觸,樂證、樂作證。為聞法故,不憚艱辛。為受持故,數以耳根對說法音,發勝耳識,如是名為聽聞正法。
3)云何如理作意?答:於耳所聞,耳識所了,無倒法義。耳識所引,令心專注,隨攝、等攝,作意、發意,審正思惟,心警覺性,如是名為如理作意。
4)云何法隨法行?答:如理作意所引出離、遠離所生諸勝善法,修習堅住,無間精勤,如是名為法隨法行。
[註]四預流支,如法蘊論預流支品所說:四預流支。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須陀洹支:比丘於佛得無壞信,於法、於僧、於戒得無壞信。
12.四證淨
四證淨者,如契經說:成就四法說名預流。何等為四?一、佛證淨;二、法證淨;三、僧證淨;四、聖所愛戒。
1)云何佛證淨?
1.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1.2)彼以此相,隨念諸佛,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是名佛證淨。
2)云何法證淨?
2.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法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
2.2)彼以此相,隨念正法,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是名法證淨。
3)云何僧證淨?
3.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於僧,謂佛弟子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
3.2)於此僧中,有預流向、有預流果,有一來向、有一來果,有不還向、有不還果,有阿羅漢向、有阿羅漢果,如是總有四雙八隻補特伽羅佛弟子眾。
3.3)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智見具足,應請、應屈,應恭敬、無上福田,世所應供。
3.4)彼以此相隨念於僧,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愛慕、愛慕性,心澄、心淨,是名僧證淨。
4)云何聖所愛戒?答:無漏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聖所愛戒。
5)問:何故名為聖所愛戒?答:聖,謂諸佛及佛弟子,彼於此戒,愛慕、欣喜,忍順、不逆,是故名為聖所愛戒。諸預流者成就此四。
[註]四證淨,如法蘊論證淨品所說:四證淨。
13.四智之一
四智者,謂法智、類智、他心智、世俗智。
1)法智云何?答:緣欲界行,諸無漏智。緣欲界行因,諸無漏智。緣欲界行滅,諸無漏智。緣欲界行能斷道,諸無漏智。復次,緣法智及緣法智地,諸無漏智,是名法智。
2)類智云何?答:緣色、無色界行,諸無漏智。緣色、無色界行因,諸無漏智。緣色、無色界行滅,諸無漏智。緣色、無色界行能斷道,諸無漏智。復次,緣類智及緣類智地,諸無漏智,是名類智。
3)他心智云何?答:若智,修所成,是修果。依止修,已得不失,能知欲、色界和合現前他心心所及一分無漏他心心所,是名他心智。
4)世俗智云何?答:諸有漏慧,是名世俗智。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
13.四智之二
復有四智,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1)苦智云何?答:於五取蘊,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無漏智,是名苦智。
2)集智云何?答:於有漏因,思惟因、集、生、緣所起無漏智,是名集智。
3)滅智云何?答:於諸擇滅,思惟滅、靜、妙、離所起無漏智,是名滅智。
4)道智云何?答:於無漏道,思惟道、如、行、出所起無漏智,是名道智。
14.四力
四力者,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定力;四、慧力。
1)信力云何?答:依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殖淨信,是有根生,安立、堅固,一切沙門及婆羅門、諸天、魔、梵、若餘世間,皆無有能,如法牽奪,是名信力。
2)精進力云何?答: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為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精進力。
3)定力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定力。
4)慧力云何?答:如實了知是苦聖諦,如實了知是苦集聖諦,如實了知是苦滅聖諦,如實了知是趣苦滅道聖諦,是名慧力。
5)問:何故名力?答:以因此力、依此力、住此力,能斷、能碎、能破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故名為力。
[參考]雜阿含666,675經
1)何等為信力?謂聖弟子於如來所入於淨信,根本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諸同法所不能壞,是名信力。
2)何等為精進力?謂修四正斷。
3)定力者,當知是四禪。
4)何等為慧力?謂四聖諦。
15.四處
四處者,一、慧處;二、諦處;三、捨處;四、寂靜處。
1)慧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最勝慧處,謂漏盡智。是故苾芻應成就漏盡智。若成就漏盡智,說名成就最勝慧處。是名慧處。
2)諦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最勝諦處,謂不動解脫。諦者,謂如實法。誑者,謂虛妄法。是故苾芻應成就不動解脫。若成就不動解脫,說名成就最勝諦處。是名諦處。
3)捨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先所執受無智、無明,越正路法,今時應捨、應變吐、應除棄。苾芻!當知,最勝捨處,謂棄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是故苾芻應成就此涅槃。若成就此涅槃,說名成就最勝捨處。是名捨處。
4)寂靜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貪染惱心,令不解脫。瞋染惱心,令不解脫。癡染惱心,令不解脫。苾芻!當知,此貪、瞋、癡,無餘永斷、變吐、除棄、愛盡、離染、永滅、靜、沒,名真寂靜。是故苾芻應成就真寂靜。若成就真寂靜,說名成就最勝寂靜處。是名寂靜處。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處:實處、施處、智處、止息處。
2.中阿含162分別六界經
人有四住處,此說何因?謂真諦住處、慧住處、施住處、息住處。…
1)比丘!是謂比丘第一正慧,謂至究竟滅訖,漏盡比丘成就於彼,成就第一正慧處。
2)比丘!此解脫住真諦,得不移動。真諦者,謂如法也。妄言者,謂虛妄法。比丘!成就彼第一真諦處。
3)比丘!彼比丘施說施若本,必有怨家,彼於爾時,放捨、吐離、解脫、滅訖。比丘!是謂比丘第一正惠施,謂捨離一切世盡,無欲、滅、息、止,比丘成就於彼,成就第一惠施處。
4)比丘!彼比丘心為欲、恚、癡所穢,不得解脫。比丘!此一切婬、怒、癡盡,無欲、滅、息、止,得第一息。比丘!成就彼者成就第一息處。
16.四蘊
四蘊者,一、戒蘊;二、定蘊;三、慧蘊;四、解脫蘊。
1)戒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戒、若無學戒、若一切善非學非無學戒,皆是戒蘊。是名戒蘊。
2)定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定、若無學定、若一切善非學非無學定,皆是定蘊。是名定蘊。
3)慧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慧、若無學慧、若一切善非學非無學慧,皆是慧蘊。是名慧蘊。
4)解脫蘊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三蘊記別經》中作如是說:苾芻!當知,我說學解脫、若無學解脫、若一切善非學非無學解脫,皆是解脫蘊。是名解脫蘊。
[參考]雜阿含921經
世尊告諸比丘:世有良馬,四能具足,當知是良馬,王所服乘。何等為四?所謂賢善、捷疾、堪能、調柔。如是善男子四德成就,世所宗重,承事供養,為無上福田。何等為四?謂善男子成就無學戒身、無學定身、無學慧身、無學解脫身。
17.四依
四依者,一、思擇一法應遠避;二、思擇一法應受用;三、思擇一法應除遣;四、思擇一法應忍受。
1)云何思擇一法應遠避?
1.1)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審思擇,惡象、惡馬、惡牛、惡狗、惡水牛等當遠避之。
1.2)應審思擇,株杌、毒刺、坑塹、崖谷、井廁、河等當遠避之。
1.3)應審思擇,惡行、惡威儀、惡友、惡伴侶、惡行處、惡臥具等當遠避之。惡臥具者,謂若受用如是臥具,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不應分別處而生分別,不應測量處而生測量,不應猜疑處而生猜疑,如是臥具我說為惡,汝等苾芻應當遠避。是名思擇一法應遠避。
2)云何思擇一法應受用?
2.1)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審思擇,如法衣服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遮防蚊虻、寒熱、蛇蠍等觸,及為覆蔽深可羞恥醜陋身形。
2.2)應審思擇,如法飲食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此身暫住存濟,止息飢渴,攝受梵行,為斷故受,不起新受,無罪、存濟,力樂、安住。
2.3)應審思擇,如法臥具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遮防寒熱、風雨,及得最勝安隱寂靜。
2.4)應審思擇,如法醫藥當受用之,不為勇健,不為傲逸,不為顏貌,不為端嚴,但為止息未起已起所有疾病,得修善業。是名思擇一法應受用。
3)云何思擇一法應除遣?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已起欲尋、恚尋、害尋,不應韞畜,應速斷滅,變吐、除遣。是名思擇一法應除遣。
4)云何思擇一法應忍受?
4.1)答:如薄伽梵於《防諸漏記別經》中作如是說:汝等苾芻應起精進,有勢、有勤,勇悍、堅猛,不捨善軛。
4.2)假使我身,血肉枯竭,唯皮筋骨,連拄而存,若本所求勝法未獲,終不止息所起精進。
4.3)又精進時,身心疲惓,終不由斯而生懈怠。應深忍受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
4.4)又應忍受他人所發,能生身中猛利辛楚、奪命苦受毀辱語言。是名思擇一法應忍受。
[參考]中阿含10漏盡經
1)云何有漏從離斷耶?比丘!見惡象則當遠離,惡馬、惡牛、惡狗、毒蛇、惡道、溝坑、屏廁、江河、深泉、山巖。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若諸梵行與其同處,人無疑者而使有疑,比丘者應當離。惡知識、惡朋友、惡異道、惡閭里、惡居止,若諸梵行與其同處,人無疑者而使有疑,盡當遠離。若不離者,則生煩惱、憂慼,離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離斷也。
2)云何有漏從用斷耶?比丘!若用衣服,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蚊虻、風雨、寒熱故,以慚愧故也。若用飲食,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令身久住,除煩惱、憂慼故,以行梵行故,欲令故病斷,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隱無病故也。若用居止房舍、床褥、臥具,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嚴飾故,但為疲惓得止息故,得靜坐故也。若用湯藥,非為利故,非以貢高故,非為肥悅故,但為除病惱故,攝御命根故,安隱無病故。若不用者,則生煩惱、憂慼,用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用斷也。
3)云何有漏從忍斷耶?比丘!精進斷惡不善,修善法故,常有起想,專心精勤,身體、皮肉、筋骨、血髓皆令乾竭,不捨精進,要得所求,乃捨精進。比丘!復當堪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虱,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病,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忍。若不忍者,則生煩惱、憂慼,忍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忍斷也。
4)云何有漏從除斷耶?比丘!生欲念不除斷捨離,生恚念、害念不除斷捨離,若不除者,則生煩惱、憂慼,除則不生煩惱、憂慼,是謂有漏從除斷也。
18.四法迹
四法迹者,一、無貪法迹;二、無瞋法迹;三、正念法迹;四、正定法迹。
1)云何無貪法迹?答:無貪者,謂於欲境,諸不貪、不等貪,廣說乃至,非貪類、非貪生,是名無貪。法迹者,謂即無貪,亦名為法,亦名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為無貪法迹。
2)云何無瞋法迹?答:無瞋者,謂於有情,不欲損害,不懷栽杌,不欲擾惱,廣說乃至,非已為過患、非當為過患、非現為過患,是名無瞋。法迹者,謂即無瞋,亦名為法,亦名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為無瞋法迹。
3)云何正念法迹?答:正念者,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正念。法迹者,謂即正念,亦名為法,亦名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為正念法迹。
4)云何正定法迹?答:正定者,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定令心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正定。法迹者,謂即正定,亦名為法,亦名為迹,亦名法迹,是故名為正定法迹。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法足:不貪法足、不瞋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
19.四應證法
四應證法者,謂或有法是身應證、或復有法是念應證、或復有法是眼應證、或復有法是慧應證。
1)云何有法是身應證?答:謂八解脫,是身應證。
2)云何有法是念應證?答:謂宿住事,是念應證。
3)云何有法是眼應證?答:謂死生事,是眼應證。
4)云何有法是慧應證?答:謂諸漏盡,是慧應證。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受證:見色受證、身受滅證、念宿命證、知漏盡證。
第三嗢拕南曰:三四法有九,行修業受軛,離繫與瀑流,取繫各四種。
20)有四行、21)四修定、22)四業、23)四法受、24)四軛、25)四離繫、26)四瀑流、27)四取、28)四身繫。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道。復有四法,謂四受。復有四法,謂四受。復有四法,謂四縛。復有四法,謂四扼。復有四法,謂四無扼。
20.四行之一
四行者,一、苦遲通行;二、苦速通行;三、樂遲通行;四、樂速通行。
1)云何苦遲通行?答:靜慮不攝下品五根,是名苦遲通行。
2)云何苦速通行?答:靜慮不攝上品五根,是名苦速通行。
3)云何樂遲通行?答:靜慮所攝下品五根,是名樂遲通行。
4)云何樂速通行?答:靜慮所攝上品五根,是名樂速通行。
[註]四通行,如法蘊論通行品所說:四通行。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道:苦遲得、苦速得、樂遲得、樂速得。
20.四行之二
復有四行:一、不堪忍行;二、堪忍行;三、調伏行;四、寂靜行。
1)云何不堪忍行?
1.1)答:謂不堪忍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
1.2)又不堪忍他人所發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奪命、苦受罵辱語言,如是種類,是名不堪忍行。
2)云何堪忍行?
2.1)答:謂能堪忍寒熱、飢渴、蛇蠍、蚊虻、風雨等觸。
2.1)又能堪忍他人所發能生身中辛楚、猛利、奪命、苦受罵辱語言,如是種類,是名堪忍行。
3)云何調伏行?
3.1)答:眼見色時,專意繫念,防護眼根,調伏其心,不令發起煩惱、惡業。
3.2)耳聞聲時,鼻嗅香時,舌嘗味時,身覺觸時,意了法時,專意繫念,防護耳根,廣說乃至,防護意根,調伏其心,不令發起煩惱、惡業,是名調伏行。
4)云何寂靜行?
4.1)答:謂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四通行、四法迹、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寂靜行。
4.2)問:何故說此名寂靜行?答:以於此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能令已生貪欲、瞋恚、愚癡、慢等,寂靜、等寂靜、最極寂靜,是故說此名寂靜行。
21.四修定
四修定者,一、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二、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三、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四、有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
1)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
答:於初靜慮所攝,離生喜樂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現法樂住。
2)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
答:於光明想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最勝知見。
3)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
答:於受、想、尋、觀俱行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勝分別慧。
4)云何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
答:於第四靜慮所攝,清淨捨念俱行阿羅漢果無間道攝心一境性,若習、若修,堅作、常作,精勤修習,是名修定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為能獲得諸漏永盡。如薄伽梵於波羅衍拏起問中說:
斷欲想憂怖,離惛沈睡眠,及惡作掉舉,得捨念清淨。
法輪為上首,得正智解脫,我說斷無明,得勝分別慧。
[註]四修定,如法蘊論修定品所說:四修定。
22.四業
四業者,一、黑黑異熟業;二、白白異熟業;三、黑白黑白異熟業;四、非黑非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1)云何黑黑異熟業?
1.1)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布剌拏說:圓滿!當知,
1.1.1)世有一類補特伽羅,造有損害身、語、意行。
1.1.2)彼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有損害法。
1.1.3)彼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已,感得有損害自體。
1.1.4)彼感得有損害自體已,生有損害世間。
1.1.5)彼生有損害世間已,觸有損害觸。
1.1.6)彼觸有損害觸已,受有損害受,一向不可愛、一向不可樂、一向不可喜、一向不可意,如那落伽諸有情類。
1.1.7)彼由此類,有此類生。生已,復觸如是類觸,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圓滿!當知,是名黑黑異熟業。
1.2)解說
1.2.1)造有損害身、語、意行者,謂造不善身、語、意行。於此義中,意說不善身、語、意行,名有損害身語意行。
1.2.2)彼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有損害法者,謂造不善身、語、意行已,造作、增長不遠離法。於此義中,意說造作、增長不遠離法,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
1.2.3)彼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已,感得有損害自體者,謂造作、增長不遠離法已,感得地獄中有。於此義中,意說地獄中有,名有損害自體。所以者何?謂住彼中有中,眼所見色、耳所聞聲、鼻所嗅香、舌所嘗味、身所覺觸、意所了法,一切不可意、非可意,不悅意、非悅意,不可意相、非可意相,不平等相、非平等相,彼由此緣,純受憂苦。
1.2.4)彼感得有損害自體已,生有損害世間者,謂感得地獄中有已,生地獄趣。於此義中,意說地獄趣,名有損害世間。所以者何?謂生地獄趣已,眼所見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不可意、非可意,廣說乃至,不平等相、非平等相,彼由此緣純受憂苦。
1.2.5)彼生有損害世間已,觸有損害觸者,謂生地獄趣已,觸地獄觸。於此義中,意說地獄觸,名有損害觸。
1.2.6)彼觸有損害觸已,受有損害受者,謂觸如是類觸,定受如是類受。觸順苦受觸時,必受苦受,由此故說,觸有損害觸已,受有損害受。
1.2.7)一向不可愛、一向不可樂、一向不可喜、一向不可意者,謂彼苦受,一切有情皆共不愛、不樂,不憙、亦不可意,由此故說,一向不可愛,乃至不可意。
1.2.8)如那落迦諸有情類者,謂顯趣向地獄世間諸有情類,由此故說,如那落迦諸有情類。
1.2.9)彼由此類,有此類生者,謂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緣,而生於彼,由此故說,彼由此類有此類生。
1.2.10)生已,復觸如是類觸者,謂生地獄已,復觸地獄觸,由此故說,生已復觸如是類觸。
1.3)廣說隨自造業-不應言
1.3.1)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者,謂設若造有損害身、語、意行,若不造有損害身、語、意行。俱積、集增長有損害法,或俱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
1.3.2)若積集、增長有損害法,若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俱感得有損害自體,或俱不感得有損害自體。
1.3.3)若感得有損害自體,若不感得有損害自體,俱生有損害世間,或俱不生有損害世間。
1.3.4)若生有損害世間,若不生有損害世間,俱觸有損害觸,或俱不觸有損害觸。
1.3.5)若觸有損害觸,若不觸有損害觸,俱受有損害受,或俱不受有損害受。
1.3.6)則不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
1.4)廣說隨自造業-應言
1.4.1)以若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則積集增長有損害法。若不造有損害身語意行,則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
1.4.2)若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則感得有損害自體。若不積集增長有損害法,則不感得有損害自體。
1.4.3)若感得有損害自體,則生有損害世間。若不感得有損害自體,則不生有損害世間。
1.4.4)若生有損害世間,則觸有損害觸。若不生有損害世間,則不觸有損害觸。
1.4.5)若觸有損害觸,則受有損害受。若不觸有損害觸,則不受有損害受。
1.5)由此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是名黑黑異熟業者,謂此業是不善感非愛異熟。
2)云何白白異熟業?
2.1)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當知,
2.1.1)世有一類補特伽羅,造無損害身、語、意行。
2.1.2)彼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無損害法。
2.1.3)彼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已,感得無損害自體。
2.1.4)彼感得無損害自體已,生無損害世間。
2.1.5)彼生無損害世間已,觸無損害觸。
2.1.6)彼觸無損害觸已,受無損害受,一向可愛、一向可樂、一向可喜、一向可意,如超段食天諸有情類。
2.1.7)彼由此類,有此類生,生已,復觸如是類觸。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圓滿!當知,是名白白異熟業。
2.2)解說
2.2.1)造無損害身、語、意行者,謂造善身、語、意行。於此義中,意說善身、語、意行,名無損害身、語、意行。
2.2.2)彼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無損害法者,謂造善身、語、意行已,造作、增長遠離法。於此義中,意說造作、增長遠離法,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
2.2.3)彼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已,感得無損害自體者,謂造作、增長遠離法已,感得色界中有。於此義中,意說色界中有,名無損害自體。所以者何?謂住彼中有中,眼所見色、耳所聞聲、身所覺觸、意所了法,一切可意、非不可意,悅意、非不悅意,可意相、非不可意相,平等相、非不平等相,彼由此緣,純受喜樂。
2.2.4)彼感得無損害自體已,生無損害世間者,謂感得色界中有已,生色界天趣。於此義中,意說色界天趣,名無損害世間。所以者何?生色界天趣已,眼所見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可意、非不可意,廣說乃至,平等相、非不平等相,彼由此緣,純受喜樂。
2.2.5)彼生無損害世間已,觸無損害觸者,謂生色界天趣已,觸色界天觸。於此義中,意說色界天觸,名無損害觸。
2.2.6)彼觸無損害觸已,受無損害受者,謂觸如是類觸,定受如是類受。觸順樂受觸時,必受樂受,由此故說,觸無損害觸已,受無損害受。
2.2.7)一向可愛、一向可樂、一向可喜、一向可意者,謂彼樂受,無量有情皆共可愛、可樂、可喜、可意,由此故說,一向可愛乃至可意。
2.2.8)如超段食天諸有情類者,謂顯趣向色界世間,由此故說,如超段食天諸有情類。
2.2.9)彼由此類,有此類生者,謂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緣,而生於彼,由此故說,彼由此類,有此類生。
2.2.10)生已復觸如是類觸者,謂生色界已,復觸色界觸,由此故說,生已復觸如是類觸。
2.3)廣說隨自造業-不應言
2.3.1)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者,謂設若造無損害身語意行,若不造無損害身語意行,俱積集增長無損害法,或俱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
2.3.2)若積集、增長無損害法,若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俱感得無損害自體,或俱不感得無損害自體。
2.3.3)若感得無損害自體,若不感得無損害自體,俱生無損害世間,或俱不生無損害世間。
2.3.4)若生無損害世間,若不生無損害世間,俱觸無損害觸,或俱不觸無損害觸。
2.3.5)若觸無損害觸,若不觸無損害觸,俱受無損害受,或俱不受無損害受。
2.3.6)則不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
2.4)廣說隨自造業-應言
2.4.1)以若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則積集、增長無損害法。若不造無損害身、語、意行,則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
2.4.2)若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則感得無損害自體。若不積集、增長無損害法,則不感得無損害自體。
2.4.3)若感得無損害自體,則生無損害世間。若不感得無損害自體,則不生無損害世間。
2.4.4)若生無損害世間,則觸無損害觸。若不生無損害世間,則不觸無損害觸。
2.4.5)若觸無損害觸,則受無損害受。若不觸無損害觸,則不受無損害受。
2.4.6)由此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是名白白異熟業者,謂此業是善感可愛異熟。
3)云何黑白黑白異熟業?
3.1)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當知,
3.1.1)世有一類補特伽羅,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
3.1.2)彼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
3.1.3)彼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已,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
3.1.4)彼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已,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
3.1.5)彼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已,觸有損害、無損害觸。
3.1.6)彼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已,受有損害、無損害受相間相雜,如人及一分天諸有情類。
3.1.7)彼由此類,有此類生,生已復觸如是類觸。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圓滿!當知,是名黑白黑白異熟業。
3.2)解說
3.2.1)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者,謂造善、不善身語意行。於此義中,意說善、不善身語意行,名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
3.2.2)彼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已,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者,謂造善、不善身語意行已,造作增長遠離、不遠離法。於此義中,意說造作增長遠離、不遠離法,名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
3.2.3)彼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已,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者,謂造作增長遠離、不遠離法已,感得人及欲界天中有。於此義中,意說人及欲界天中有,名有損害無損害自體。所以者何?謂住彼中有中,眼所見色、耳所聞聲、鼻所嗅香、舌所甞味、身所覺觸、意所了法,一切可意、亦不可意,悅意、亦不悅意,可意相、亦不可意相,平等相、亦不平等相,彼由此緣,雜受苦樂。
3.2.4)彼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已,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者,謂感得人及欲界天中有已,生人及欲界天趣。於此義中,意說人及欲界天趣,名有損害、無損害世間。所以者何?謂生人及欲界天趣已,眼所見色,乃至意所了法,一切可意、亦不可意,廣說乃至,平等相、亦不平等相,彼由此緣,雜受苦樂。
3.2.5)彼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已,觸有損害、無損害觸者,謂生人及欲界天趣已,觸人及欲界天觸。於此義中,意說人及欲界天觸,名有損害、無損害觸。
3.2.6)彼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已,受有損害、無損害受者,謂觸如是類觸,定受如是類受。觸順苦、樂觸時,必受苦、樂受,由此故說,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已,受有損害、無損害受。
3.2.7)相間相雜者,謂苦樂受相間、相雜,而現在前,由此故說,相間相雜。
3.2.8)彼由此類,有此類生者,謂彼有情有所依事,有因、有緣,而生於彼,由此故說,彼由此類有此類生。
3.2.9)生已,復觸如是類觸者,謂生人及欲界天已,復觸人及欲界天觸,由此故說,生已復觸如是類觸。
3.3)廣說隨自造業-不應言
3.3.1)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者,謂設若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若不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俱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或俱不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
3.3.2)若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若不積集有損害、無損害法,俱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或俱不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
3.3.3)若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若不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俱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或俱不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
3.3.4)若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若不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俱觸有損害、無損害觸,或俱不觸有損害、無損害觸。
3.3.5)若觸有損害、無損害觸,若不觸有損害、無損害觸,俱受有損害、無損害受,或俱不受有損害、無損害受,則不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
3.4)廣說隨自造業-應言
3.4.1)以若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則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若不造有損害、無損害身語意行,則不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
3.4.2)若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則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若不積集增長有損害、無損害法,則不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
3.4.3)若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則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若不感得有損害、無損害自體,則不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
3.4.4)若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則觸有損害、無損害觸。若不生有損害、無損害世間,則不觸有損害、無損害觸。
3.4.5)若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則受有損害、無損害受。若不觸有損害、無損害觸,則不受有損害、無損害受。
3.4.6)由此應言,是故我說彼諸有情隨自造業。是名黑白黑白異熟業者,謂此業是善、不善,感可愛、非可愛異熟。
4)云何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4.1)答:如世尊為持俱胝牛戒補剌拏說:圓滿!當知,若能盡黑黑異熟業思,若能盡白白異熟業思,若能盡黑白黑白異熟業思,是名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4.2)此中不黑者,謂此業,非如不善業,由不可意、黑,說名為黑,故名不黑。
4.3)不白者,謂此業,非如有漏善業,由可意、白,說名為白,故名不白。
4.4)無異熟者,謂此業,非如前三業能感異熟,故名無異熟業。
4.5)能盡諸業者,謂此業是學思,能趣損減。所以者何?謂若學思能趣損減,於前三業,能盡、遍盡,隨得永盡。於此義中,意說名業能盡諸業。由此故說,不黑不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
[參考]
1.中阿含111達梵行經
1)云何知業?謂有二業:思、已思業,是謂知業。
2)云何知業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業,是謂知業所因生。
3)云何知業有報?謂或有業黑、有黑報,或有業白、有白報,或有業黑白、黑白報,或有業不黑不白、無報,業、業盡,是謂知業有報。
4)云何知業勝如?謂或有業生地獄中,或有業生畜生中,或有業生餓鬼中,或有業生天上,或有業生人間,是謂知業勝如。
5)云何知業滅盡?謂更樂滅業便滅,是謂知業滅盡。
6)云何知業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業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業,知業所因生,知業有報,知業勝如,知業滅盡,知業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業。
2.雜阿含1039經
1)淳陀!何等為黑、黑報,不淨、不淨果,負重向下,乃至觸以不觸,悉皆不淨?淳陀!謂殺生惡業,手常血腥,心常思惟撾捶殺害,無慚無愧,慳貪悋惜,於一切眾生乃至昆蟲,不離於殺。於他財物、聚落、空地,皆不離盜。行諸邪婬,若父母、兄弟、姊妹、夫主、親族,乃至授花鬘者,如是等護,以力強干,不離邪婬。不實妄語,或於王家、真實言家、多眾聚集,求當言處,作不實說,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言聞,聞言不聞,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因自因他,或因財利,知而妄語,而不捨離,是名妄語。兩舌乖離,傳此向彼,傳彼向此,遍相破壞,令和合者離,離者歡喜,是名兩舌。不離惡口罵,若人軟語說,悅耳心喜,方正易知,樂聞無依說,多人愛念,適意、隨順三昧。捨如是等,而作剛強,多人所惡,不愛、不適意、不順三昧說。如是等言,不離麁澁,是名惡心。綺飾壞語,不時言、不實言、無義言、非法言、不思言,如是等,名壞語。不捨離貪,於他財物而起貪欲,言:此物我有者好。不捨瞋恚弊惡,心思惟言:彼眾生應縛、應鞭、應伏、應殺。欲為生難。不捨邪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報、無福,無善行惡行、無善惡業果報,無此世、無他世,無父母、無眾生生世間,無世阿羅漢等趣等向此世他世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淳陀!是名黑、黑報,不淨、不淨果,乃至觸以不觸,皆悉不淨。
2)淳陀!有白、白報,淨有、淨果,輕仙上昇,成就已,晨朝觸地,此淨我淨者,亦得清淨;若不觸者,亦得清淨,把牛糞團,手執生草,淨因淨果者,執與不執,亦得清淨。淳陀!何等為白、白報,乃至執以不執,亦得清淨?謂有人不殺生,離殺生,捨刀杖,慚愧,悲念一切眾生。不偷盜,遠離偷盜,與者取,不與不取,淨心不貪。離於邪婬,若父母護,乃至授一花鬘者,悉不強干起於邪婬,離於妄語,審諦實說,遠離兩舌,不傳此向彼,傳彼向此,共相破壞,離者令和,和者隨喜,遠離惡口,不剛強,多人樂其所說。離於壞語,諦說、時說、實說、義說、法說、見說。離於貪欲,不於他財、他眾具作己有想,而生貪著,離於瞋恚,不作是念:撾打縛殺,為作眾難。正見成就,不顛倒見,有施、有說報、有福,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父母、有眾生生,有世阿羅漢於此世他世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淳陀!是名白、白報,乃至觸與不觸,皆悉清淨。
23.四法受
四法受者,一、有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二、有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三、有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四、有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
1)云何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喜樂俱,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貪欲、瞋恚、邪見。彼害生命,廣說乃至邪見為緣,得喜、得樂。如是種類身樂、心樂,是不善、不善類,究竟攝受,能障通慧,能障等覺,能障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樂、後苦異熟。
2)云何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憂苦俱,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瞋、正見。彼離害生命,廣說乃至正見為緣,得憂、得苦。如是種類身苦、心苦,是善、善類,究竟攝受,能引通慧,能證等覺,能得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苦、後樂異熟。
3)云何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憂苦俱,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貪欲、瞋恚、邪見。彼害生命,廣說乃至邪見為緣,得憂、得苦。如是種類身苦、心苦,是不善、不善類,究竟攝受,能障通慧,能障等覺,能障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苦、後苦異熟。
4)云何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與喜、樂俱,離害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無貪、無瞋、正見。彼離害生命,廣說乃至正見為緣,得喜、得樂。如是種類身樂、心樂,是善、善類,究竟攝受,能引通慧,能證等覺,能得涅槃,是名法受能感現樂、後樂異熟。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受:有現作苦行後受苦報;有現作苦行後受樂報;有現作樂行後受苦報;有現作樂行後受樂報。
2.中阿含174受法經
世尊告諸比丘:世間真實有四種受法。云何為四?或有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或有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或有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或有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
1)云何受法現樂、當來受苦報?或有沙門、梵志,快莊嚴女共相娛樂,作如是說:此沙門、梵志於欲,見當來有何恐怖?有何災患?而斷於欲,施設斷欲?此快莊嚴於女身體樂更樂觸。彼與此女共相娛樂,於中遊戲,彼受此法,成具足已,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方作是念:彼沙門、梵志於欲見此當來恐怖,見此災患故,斷於欲,施設斷欲。我等因欲、諍欲、緣欲故,受如是極苦、甚重苦也。...
2)云何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或有一自然重濁欲、重濁恚、重濁癡,彼數隨欲心,受苦憂慼,數隨恚心、癡心,受苦憂慼。彼以苦以憂,盡其形壽,修行梵行,乃至啼泣墮淚,彼受此法,成具足已,身壞命終,必昇善處,生於天中,是謂受法現苦、當來受樂報。
3)云何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或有沙門、梵志裸形無衣,或以手為衣..或事日、月、尊祐大德,叉手向彼。如此之比,受無量苦,學煩熱行,彼受此法,成具足已,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是謂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
4)云何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或有一自然不重濁欲、不重濁恚、不重濁癡,彼不數隨欲心,受苦憂慼,不數隨恚心、癡心,受苦憂慼,彼以樂以喜,盡其形壽,修行梵行,乃至歡悅心。彼受此法,成具足已,五下分結盡,化生於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是謂受法現樂、當來亦受樂報。
24.四軛
四軛者:一、欲軛;二、有軛;三、見軛;四、無明軛。
1)云何欲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欲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欲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諸欲中,所有欲貪、欲欲、欲親、欲愛、欲樂、欲悶、欲耽、欲嗜、欲憙、欲藏、欲隨、欲著,纏壓於心,是名欲軛。
2)云何有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有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有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諸有中,所有有貪、有欲、有親、有愛、有樂、有悶、有耽、有嗜、有憙、有藏、有隨、有著,纏壓於心,是名有軛。
3)云何見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見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見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諸見中,所有見貪、見欲、見親、見愛、見樂、見悶、見耽、見嗜、見憙、見藏、見隨、見著,纏壓於心,是名見軛。
4)云何無明軛?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諸愚夫無聞異生,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彼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不如實知故,於六觸處,所有執著,無明、無智隨眠隨增,是名無明軛。如世尊說:
有情與欲軛,有見軛相應,愚癡為上首,於生死流住。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扼:欲扼、有扼、見扼、無明扼。
2.雜阿含490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流者,云何為流?
舍利弗言:流者,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扼者。云何為扼?扼如流說。
25.四離繫
四離繫者,一、於欲軛離繫;二、於有軛離繫;三、於見軛離繫;四、於無明軛離繫。
1)云何於欲軛離繫?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欲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欲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諸欲中,所有欲貪、欲欲、欲親、欲愛、欲樂、欲悶、欲耽、欲嗜、欲憙、欲藏、欲隨、欲著,不纏壓心,是名於欲軛離繫。
2)云何於有軛離繫?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有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有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諸有中,所有有貪、有欲、有親、有愛、有樂、有悶、有耽、有嗜、有憙、有藏、有隨、有著,不纏壓心,是名於有軛離繫。
3)云何於見軛離繫?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見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見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諸見中,所有見貪、見欲、見親、見愛、見樂、見悶、見耽、見嗜、見憙、見藏、見隨、見著,不纏壓心,是名於見軛離繫。
4)云何於無明軛離繫?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多聞聖弟子,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能如實知。彼於六觸處集、沒、味、患、出離如實知故,於六觸處,所有執著,無明、無智,不纏壓心,是名於無明軛離繫。如世尊說:
若斷欲有軛,及超越見軛,遠離無明軛,便得安隱樂。
彼於現法中,證得永寂滅,遠離一切軛,必不往後有。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無扼:無欲扼、無有扼、無見扼、無無明扼。
26.四瀑流
四瀑流者,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見瀑流;四、無明瀑流。云何欲瀑流?答:除欲界繫諸見無明,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瀑流。云何有瀑流?答:除色無色界繫諸見無明,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有瀑流。云何見瀑流?答:謂五見: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五、戒禁取。如是五見,名見瀑流。云何無明瀑流?答:三界無智,是名無明瀑流。
2.雜阿含490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流者,云何為流?
舍利弗言:流者,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扼者。云何為扼?扼如流說。
27.四取
四取者,一、欲取;二、見取;三、戒禁取;四、我語取。
1)云何欲取?答:除欲界繫諸見及戒禁取,諸餘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欲取。
2)云何見取?答:謂四見:一、有身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四、見取。如是四見,合名見取。
3)云何戒禁取?答:如有一類於戒執取,謂執此戒,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或於禁執取,謂執此禁,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或於戒禁俱執取,謂執此戒禁,俱能清淨、能解脫、能出離、能超苦樂至超苦樂邊。是名戒禁取。
4)云何我語取?答:除色、無色界繫諸見及戒禁取,諸餘色、無色界繫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是名我語取。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見受。
2.雜阿含490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取者,云何為取?
舍利弗言:取者,四取,謂欲取、我取、見取、戒取。
3.中阿含29大拘絺羅經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受如真,知受習、知受滅、知受滅道如真。云何知受如真?謂有四受:欲受、戒受、見受、我受,是謂知受如真。云何知受習如真?謂因愛便有受,是謂知受習如真。云何知受滅如真?謂愛滅受便滅,是謂知受滅如真。云何知受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受滅道如真。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受如真,知受習、知受滅、知受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28.四身繫
四身繫者,一、貪身繫;二、瞋身繫;三、戒禁取身繫;四、此實執取身繫。
1)云何貪身繫?
1.1)答:貪者,謂於欲境,諸貪、等貪,廣說乃至,貪類、貪生,是名為貪。
1.2)身繫者,謂此貪未斷、未遍知,於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彼所得自體,為因、為緣,繫、等繫、各別繫,相連、相續,方得久住。如巧鬘師,或彼弟子,聚花置前,以長縷結,作種種鬘,此花用縷,為因、為緣,結、等結、各別結,相連、相續,方得成鬘。此貪亦爾,未斷、未遍知,於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彼所得自體,為因、為緣,繫、等繫、各別繫,相連、相續,乃得久住,是名身繫。
2)云何瞋身繫?答:瞋者,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廣說乃至,現為過患,是名為瞋。身繫者如前說。
3)云何戒禁取身繫?答:戒禁取及身繫,俱如前說。
4)云何此實執取身繫?
4.1)答:此實執取者,謂或有執我,及世間常,此實,餘癡妄。
4.2)或復有執我及世間無常,此實,餘癡妄。
4.3)或復有執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此實,餘癡妄。
4.4)或復有執我及世間非常非無常,此實,餘癡妄。
4.5)或復有執我及世間有邊,此實,餘癡妄。
4.6)或復有執我及世間無邊,此實,餘癡妄。
4.7)或復有執我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此實,餘癡妄。
4.8)或復有執我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癡妄。
4.9)或復有執命者即身,此實,餘癡妄。
4.10)或復有執命者異身,此實,餘癡妄。
4.11)或復有執如來死後有,此實,餘癡妄。
4.12)或復有執如來死後非有,此實,餘癡妄。
4.13)或復有執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此實,餘癡妄。
4.14)或復有執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此實,餘癡妄。如是等,名此實執取。身繫者,謂此實執取未斷、未遍知,於彼彼有情等,如前廣說,是名身繫。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縛:貪欲身縛、瞋恚身縛、戒盜身縛、我見身縛。
2.雜阿含490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縛者。云何為縛?
舍利弗言:縛者,四縛,謂貪欲縛、瞋恚縛、戒取縛、我見縛。
3.雜阿含962經
1)瞿曇!云何瞿曇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耶?
佛告婆蹉種出家:我不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常,是則真實,餘則虛妄。
2)云何瞿曇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邊無邊、非邊非無邊,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有後死、無後死、有無後死、非有非無後死?佛告婆蹉種出家:我不作如是見、如是說,乃至非有非無後死。
3)爾時,婆蹉種出家白佛言:瞿曇!於此見,見何等過患,而於此諸見,一切不說?佛告婆蹉種出家:若作是見,世間常,此則真實,餘則虛妄者,此是倒見、此是觀察見、此是動搖見、此是垢污見、此是結見,是苦、是閡、是惱、是熱,見結所繫,愚癡無聞凡夫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生。
4)婆蹉種出家!若作是見,世間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是命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有後死、無後死、有無後死、非有非無後死。此是倒見,乃至憂、悲、惱、苦生。
第四嗢拕南曰:四四法有十,謂大種食住,愛不應行問,施攝生自體。
29)有四大種、30)四食、31)四識住、32)四愛、33)四不應行而行、34)四記問、35)四種施、36)四攝事、37)四生、38)四得自體。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種食。復有四法,謂四識住處。復有四法,謂四記論。復有四法,謂四攝法。復有四法,謂四生。
29.四大種
四大種者,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此四,廣如《法蘊論》六界中說。
[註]四大種,如法蘊論多界品所說:六界。
30.四食
四食者,一、段食或麁或細;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1)云何段食或麁或細?
1.1)答:若段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充悅、隨充悅,護、隨護,轉、隨轉,持、隨持,是名段食。
1.2)云何施設段食麁、細?答:依所資養有情大小及段,漸次施設。
1.3)麁、細其事如何?
1.3.1)答:如燈祇羅獸等所食為麁,尼民祇羅獸等所食為細。尼民祇羅獸等所食為麁,泥彌獸等所食為細。泥彌獸等所食為麁,龜鼈魚等所食為細。龜鼈魚等所食為麁,餘水生蟲所食為細。
1.3.2)復次,象馬牛等所食為麁,羊鹿猪等所食為細。羊鹿猪等所食為麁,野干狗等所食為細。野干狗等所食為麁,鴈孔雀等所食為細。鴈孔雀等所食為麁,餘陸生蟲所食為細。
1.3.3)復次,若諸有情食諸草木枝條葉等,彼食是麁。若諸有情食飯粥等,彼食是細。若諸有情食飯粥等,彼食是麁。若諸有情食酥油等,彼食是細。
1.3.4)復次,若諸有情以口嘴舌攝取段食,用齒咀嚼而吞食之,彼食是麁。若諸有情在胎卵中段食津液,從臍而入資養其身,彼食是細。
1.3.5)復次,若諸有情食有便穢,彼食是麁。若諸有情食無便穢,彼食是細。如有食香酥陀味等,雖有所食而無便穢,如是施設段食麁細。
2)云何觸食?
2.1)答:若有漏觸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名觸食。
2.2)其事如何?答:如鵝、鴈、孔雀、鸚鵡、鸜鵒、春鸚、離黃、命命鳥等,既生卵已,時時親附、時時覆育、時時溫暖,令生樂觸。
2.3)若彼諸鳥,於所生卵,不時時親附、覆育、溫暖,令生樂觸,卵便腐壞。若彼諸鳥,於所生卵,時時親附、覆育、溫暖,令生樂觸,卵不腐壞。如是等類,說名觸食。
3)云何意思食?
3.1)答:若有漏思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名意思食。
3.2)其事如何?答:如魚、龜、鼈、室首摩羅、部盧迦等,出至陸地生諸卵已,細沙覆之復還入水。若彼諸卵思母不忘,便不腐壞。若彼諸卵不思念母,即便腐壞。如是等類,名意思食。
[註]室首摩羅,śiśumāra參考: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四
失収摩羅,失或作室。収,或作守,又作獸。善見云:鰐魚也。廣州土境有,其形如象,長二丈餘,有四足。似鼉,齒至利,擒鹿入水,齧腰即斷。大婆沙論云:有海獸,名室首魔羅,彼所嚙物,非刀不能解。謂彼若嚙諸草木等,要以利劍,斷截其牙,然後乃捨。或名殺子魚,由其自食子也。
4)云何識食?
4.1)答:若有漏識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名識食。
4.2)其事如何?答:如世尊教頗勒窶那記經中說:頗勒窶那!當知,識食能令當來後有生起。如是等類,說名識食。
[註]識食,如法蘊論緣起品所說:云何識緣名色?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種食:摶食、觸食、念食、識食。
2.長阿含30第四分世記經忉利天品第八
佛告比丘:一切眾生以四食存。何謂為四?摶細滑食為第一,觸食為第二,念食為第三,識食為第四。
1)彼彼眾生所食不同。閻浮提人種種飯、[麩-夫+少]麵、魚肉以為摶食,衣服、洗浴為細滑食。拘耶尼、弗于逮人亦食種種飯[麩-夫+少]麵、魚肉以為摶食,衣服、洗浴為細滑食。欝單曰人唯食自然粳米,天味具足以為摶食,衣服、洗浴為細滑食。龍、金翅鳥食黿鼉、魚鱉以為摶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阿須倫食淨摶食以為摶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四天王、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食淨摶食以為摶食,洗浴、衣服為細滑食。自上諸天以禪定喜樂為食。
2)何等眾生觸食?卵生眾生觸食。
3)何等眾生念食?有眾生因念食得存,諸根增長,壽命不絕,是為念食。
4)何等識食?地獄眾生及無色天,是名識食。
3.中阿含29大拘絺羅經
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大拘絺羅!頗更有事因此事,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耶?答曰:有也。尊者舍梨子!謂有比丘知食如真,知食習、知食滅、知食滅道如真。云何知食如真?謂有四食,一者摶食麤、細,二者更樂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識食,是謂知食如真。云何知食習如真?謂因愛便有食,是謂知食習如真。云何知食滅如真?謂愛滅食便滅,是謂知食滅如真。云何知食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食滅道如真。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如是知食如真,知食習、知食滅、知食滅道如真者,是謂比丘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中。
31.四識住
四識住者,一、色識住;二、受識住;三、想識住;四、行識住。云何色識住?答:若色有漏,隨順諸取,於彼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或生起欲,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色識住。受、想、行、識住,廣說亦爾。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識住處:色識住、緣色、住色,與愛俱增長,受、想、行識中亦如是住。
2.雜阿含64經
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
32.四愛
四愛者,一、有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二、有苾芻、苾芻尼等,因飲食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三、有苾芻、苾芻尼等,因臥具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四、有苾芻、苾芻尼等,因有、無有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1)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1.1)答:此中衣服者,謂毛所成、或扇那所成、或芻摩所成、或麻所成、或建鼓羅所成、或絲所成、或綿所成、或[疊*毛]所成、或憍砧娑所成、或突窶羅所成、或阿遮爛陀所成。
1.2)又衣服者,謂總覆衣、出著衣、內服衣,單裙、複裙,單掩腋、複掩腋,於如是等種種衣服,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衣服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2)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飲食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答:此中飲食者,謂五種應噉、五種應食。五種應噉者,一、根,二、莖,三、葉,四、花,五、果。五種應食者,一、飯,二、粥,三、餅麨,四、魚肉,五、羹臛。於如是等種種飲食,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飲食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3)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臥具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3.1)答:此中臥具者,謂院宇、房堂、樓閣、臺觀、長廊、圓室、龕窟、廳庌、草葉等菴、土石等穴。
3.2)又臥具者,謂床座、氍褥、眠單、臥被,氍[叟*毛]、緂罽枕、褐机橙。於如是等種種臥具,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臥具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4)云何苾芻、苾芻尼等,因有、無有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4.1)答:此中有者,謂五取蘊,即是色、受、想、行、識取蘊。
4.2)無有者,謂此五取蘊當來斷滅。
4.3)如有一類作是念言:願我當來五蘊生起。
4.4)復有一類作是念言:願我死後五蘊斷滅。
4.5)於有、無有,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染愛,是名苾芻、苾芻尼等,因有、無有愛,應生時生,應住時住,應執時執。
[參考]雜阿含1083經
1)如是,宿德比丘學道日久,不樂嬉戲,久修梵行,大師所歎,諸餘明智修梵行者亦復加歎。是等比丘依止城邑聚落,晨朝著衣持鉢,入城乞食,善護身口,善攝諸根,專心繫念,能令彼人不信者信、信者不異,若得財利、衣被、飲食、床臥、湯藥,不染、不著,不貪、不嗜,不迷、不逐,見其過患,見其出離,然復食之。食已,身心悅澤,得色得力,以是因緣,常得安樂。
2)彼年少比丘出家未久,未閑法、律,依諸長老,依止聚落,著衣持鉢,入村乞食,不善護身,不守根門,不專繫念,不能令彼不信者信、信者不變。若得財利、衣被、飲食、臥具、湯藥,染著貪逐,不見過患,不見出離,以嗜欲心食,不能令身悅澤,安隱快樂。緣斯食故,轉向於死,或同死苦。所言死者,謂捨戒還俗,失正法、正律。同死苦者,謂犯正法、律,不識罪相,不知除罪。
33.四不應行而行
四不應行而行者,一、貪欲故不應行而行;二、瞋恚故不應行而行;三、愚癡故不應行而行;四、怖畏故不應行而行。
1)云何貪欲故不應行而行?
1.1)答:如有一類,或親教師、或軌範師、或同親教、或同軌範、或隨一一往還親友,於僧眾中,有諍事起。
1.2)彼作是念:若與師等,共為朋黨,便墮非法。若與師等,不為朋黨,便墮不義。
1.3)雖作是念,而為貪欲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貪欲故不應行而行。
2)云何瞋恚故不應行而行?
2.1)答:如有一類,有怨嫌者,於僧眾中,有諍事起。
2.2)彼作是念:若助怨嫌,於情不可。若為乖反,於理有違。
2.3)雖作是念,而為瞋恚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瞋恚故不應行而行。
3)云何愚癡故不應行而行?
3.1)答:如有一類稟性闇鈍,或親教師、或軌範師、或同親教、或同軌範、或隨一一往還親友,於僧眾中,有諍事起。
3.2)彼作是念:我今不知是非好惡,但應朋助親教師等。
3.3)彼為愚癡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愚癡故不應行而行。
4)云何怖畏故不應行而行?
4.1)答:如有一類,或國王親友、或大臣親友、或強賊親友,於僧眾中,有諍事起。
4.2)彼作是念:若我不助有勢力者,由是因緣,或失名利、或失衣鉢、或失身命,是故我今定應朋助有勢力者。
4.3)彼由怖畏所蔽伏故,起惡身、語,是名怖畏故不應行而行。如世尊說:
諸有貪瞋癡,怖故違法者,彼退失名利,猶如黑分月。
[參考]中阿含135善生經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罪。云何為四?行欲、行恚、行怖、行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欲恚怖及癡,行惡非法行,彼必滅名稱,如月向盡沒。
居士子!人因四事故,便得多福。云何為四?不行欲、不行恚、不行怖、不行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斷欲無恚怖,無癡行法行,彼名稱普聞,如月漸盛滿。
34.四記問
四記問者,一、應一向記問;二、應分別記問;三、應反詰記問;四、應捨置記問。
1)云何應一向記問?
1.1)答:若有問言:世尊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耶?佛所說法是善說、現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證耶?佛弟子眾具足妙行、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耶?苦、集、滅、道是聖諦耶?一切行無常耶?一切法無我耶?涅槃寂靜耶?
1.2)如是等問,有無量門,應一向記:世尊是如來、阿羅漢,廣說乃至,涅槃是寂靜等,是名應一向記問。
1.3)何故此問應一向記?答:以於此問,若一向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一向記。
2)云何應分別記問?
2.1)答:若有問言:云何為法?得此問時,應分別記:法有多種,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善、或不善、或無記。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或學、或無學、或非學非無學。或見所斷、或修所斷、或非所斷。
2.2)如是等法有無量門,應分別記,是名應分別記。
2.3)問:何故此問應分別記?答:以於此問,若分別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分別記。
3)云何應反詰記問?
3.1)答:若有問言:為我說法。得此問時,應反詰記:法有多種,汝問何法?為過去?為未來?為現在?為善?為不善?為無記?為欲界繫?為色界繫?為無色界繫?為學?為無學?為非學非無學?為見所斷?為修所斷?為非所斷。
3.2)如是等法有無量門,應反詰記,是名應反詰記。
3.3)問:何故此問應反詰記?答:以於此問,若反詰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反詰記。
4)云何應捨置記問?
4.1)答:若有問言:世間常耶?無常耶?亦常亦無常耶?非常非無常耶?世間有邊耶?無邊耶?亦有邊亦無邊耶?非有邊非無邊耶?命者即身耶?命者異身耶?如來死後有耶?非有耶?亦有亦非有耶?非有非非有耶?
4.2)於如是等,不應理問,應捨置記。謂應記言:佛說此問,是不應記,常、無常等,不應理故。是名應捨置記。
4.3)問:何故此問應捨置記?答:以於此問,若捨置記,能引義利、能引善法、能引梵行、能發通慧、能生等覺、能證涅槃,故於此問應捨置記。如世尊說:
初應一向記,次應分別記,三應反詰記,四應捨置記。
於如此四問,知次而記者,引義利善法,及梵行純淨。
甚深難降伏,知義非義俱,捨非義取義,審觀名智者。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記論:決定記論,分別記論、詰問記論、止住記論。
2.中阿含221箭喻經
1)世有常,我不一向說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如是,世無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我不一向說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也。
2)何等法我一向說耶?此義我一向說,苦、苦習、苦滅、苦滅道跡,我一向說。以何等故,我一向說此?此是義相應,是法相應,是梵行本,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是故我一向說此。是為不可說者則不說,可說者則說,當如是持,當如是學。
3.中阿含119說處經
1)因其所說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
1.1)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不一向答者,分別論、不分別答者,詰論、不詰答者,止論、不止答者,如是此賢者不得共說,亦不得共論。
1.2)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使一向答者,分別論、分別答者,詰論、詰答者,止論、止答者,如是此賢者得共說,亦得共論。
2)復次,因其所說,更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
2.1)若使此賢者於處、非處不住者,所知不住者,說喻不住者,道跡不住者,如是此賢者不可共說,亦不可共論。
2.2)若此賢者於處、非處住者,所知住者,說喻住者,道跡住者,如是此賢者可得共說,亦可得共論。因所說時,止息口行,捨已所見,捨怨結意,捨欲、捨恚、捨癡、捨慢、捨不語、捨慳嫉、不求勝、不伏他,莫取所失,說義、說法。說義、說法已,教復教止,自歡喜、令彼歡喜,如是說義,如是說事,是聖說義,是聖說事,謂至竟漏盡。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若有諍論議,雜意懷貢高,非聖毀呰德,各各相求便。
但求他過失,意欲降伏彼,更互而求勝,聖不如是說。
若欲得論議,慧者當知時,有法亦有義,諸聖論如是。
慧者如是說,無諍無貢高,意無有厭足,無結無有漏。
隨順不顛倒,正知而為說,善說則然可,自終不說惡。
不以諍論議,亦不受他諍,知處及說處,是彼之所論。
如是聖人說,慧者俱得義,為現法得樂,亦為後世安。當知聰達者,非倒非常說。
35.四種施
四種施者,一者有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二者有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三者有施,施者、受者俱清淨;四者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
1)云何有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
1.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主,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
1.2)能受施者,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是名有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
1.3)何故此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不成就。是故此施,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
2)云何有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
2.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主,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
2.2)能受施者,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是名有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
2.3)何故此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不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成就。是故此施,受者清淨、施者不清淨。
3)云何有施,施者、受者俱清淨?
3.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者,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
3.2)能受施者,亦具淨戒,住律儀,有依見,有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有施、有果異熟。是名有施,施者、受者俱清淨。
3.3)何故此施,施者、受者俱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亦成就。是故此施,施者、受者俱清淨。
4)云何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
4.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若有施者,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
4.2)能受施者,亦不具淨戒,不住律儀,無依見,無果見,依如是見,說如是言:決定無施、無果異熟。是名有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
4.3)何故此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答:諸支分、諸資糧,施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施者不成就。諸支分、諸資糧,受者應修集。彼支分、彼資糧,受者亦不成就。是故此施,施者、受者俱不清淨。如世尊說:
具戒施缺戒,清淨而證法,信業果異熟,是唯施者淨。
缺戒施具戒,不淨引非法,謗業果異熟,是唯受者淨。
缺戒施缺戒,不淨引非法,謗業果異熟,我說無大果。
具戒施具戒,清淨而證法,信業果異熟,我說有大果。
信業果異熟,施自所尊重,父母僮僕等,智者咸稱讚。
身語意無著,行苾芻妙行,不求自富貴,而能廣施他。
諸有已離欲,施已離欲者,我說如是施,財施中最尊。
[參考]中阿含180瞿曇彌經
阿難!有四種布施,三淨施。云何為四?或有布施,因施主淨,非受者。或有布施,因受者淨,非施主。或有布施,非因施主淨,亦非受者。或有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
1)阿難!云何布施因施主淨,非受者耶?
1.1)施主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
1.2)受者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施果。是謂布施因施主淨,非受者也。
2)阿難!云何布施因受者淨,非施主耶?
2.1)施主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施果。
2.2)受者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是謂布施因受者淨,非施主也。
3)阿難!云何布施非因施主淨,亦非受者耶?
3.1)施主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施果。
3.2)受者亦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施果。是謂布施非因施主淨,亦非受者。
4)阿難!云何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耶?
4.1)施主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
4.2)受者亦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是謂布施因施主淨,受者亦然。於是,世尊說此頌曰:
精進施不精進,如法得歡喜心,信有業及果報,此施因施主淨。
不精進施精進,不如法非喜心,不信業及果報,此施因受者淨。
懈怠施不精進,不如法非喜心,不信業及果報,如是施無廣報。
精進施於精進,如法得歡喜心,信有業及果報,如是施有廣報。
奴婢及貧窮,自分施歡喜,信業信果報,此施善人稱。
正護善身口,舒手以法乞,離欲施離欲,是財施第一。
36.四攝事
四攝事者,一、布施攝事;二、愛語攝事;三、利行攝事;四、同事攝事。
1)云何布施攝事?
1.1)答:此中布施者,謂諸施主布施沙門及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飲食、湯藥、衣服、花鬘、塗散等香,房舍、臥具、燈燭等物,是名布施。
1.2)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布施中,法施最勝,是名布施。
1.3)攝事者,謂由此布施,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
1.4)如是布施,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布施攝事。
2)云何愛語攝事?
2.1)答:此中愛語者,謂可喜語、可味語、舒顏平視語、遠離顰蹙語、含笑前行語、先言慶慰語、可愛語、善來語,謂作是言:善來!具壽!汝於世事可忍、可度、安樂住不?汝於飲食、衣服、臥具及餘資緣勿有乏少?諸如是等種種安慰問訊語言,名善來語。此及前說,總名愛語。
2.2)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愛語中,最為勝者,謂善勸導諸善男子、善女人等,屬耳聽法,時時說法、時時教誨、時時決擇,是名愛語。
2.3)攝事者,謂由此愛語,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
2.4)如是愛語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愛語攝事。
3)云何利行攝事?
3.1)答:此中利行者,謂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難,困苦、無救,便到其所,起慈愍心,以身、語業,方便供侍,方便救濟,是名利行。
3.2)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利行中,最為勝者,謂不信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信圓滿。若破戒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戒圓滿。若慳貪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施圓滿。若惡慧者,方便勸導,調伏、安立,令慧圓滿。諸如是等說名利行。
3.3)攝事者,謂由此利行,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
3.4)如是利行,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利行攝事。
4)云何同事攝事?
4.1)答:此中同事者,謂於斷生命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斷生命。若於不與取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不與取。若於欲邪行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欲邪行。若於虛誑語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虛誑語。若於飲諸酒深厭離者,為善助伴,令離飲諸酒。諸如是等說名同事。
4.2)復次,如世尊為手長者說:長者!當知諸同事中,最為勝者,謂阿羅漢、不還、一來、預流果等。與阿羅漢、不還、一來、預流果等而為同事,是名同事。
4.3)攝事者,謂由此同事,於他等攝、近攝、近持、令相親附。
4.4)如是同事於他有情,能等攝、能近攝、能近持、能令親附,是故名為同事攝事。如世尊說:
布施及愛語,利行與同事,如應處處說,普攝諸世間。
如是四攝事,在世間若無,子於其父母,亦不欲孝養。
以有攝事故,有法者隨轉,故得大體者,觀益而施設。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攝法:惠施、愛語、利人、等利。
2.雜阿含667經
何等為攝力?謂四攝事,惠施、愛語、行利、同利。
3.雜阿含668經
若最勝施者,謂法施。最勝愛語者,謂善男子樂聞,應時說法。行利最勝者,諸不信者能令入信,建立於信。立戒者以淨戒,慳者以施,惡智者以正智,令入建立。同利最勝者,謂阿羅漢以阿羅漢,阿那含以阿那含,斯陀含以斯陀含,須陀洹以須陀洹,淨戒者以淨,而授於彼。
4.雜阿含669經
若所有法,是眾之所取,一切皆是四攝事。或有一取施者,或一取愛語者,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者。過去世時,過去世眾,以有所取者,亦是四攝事。未來世眾,當有所取者,亦是四攝事。或一取施者,或一取愛語,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布施及愛語,或有行利者,同利諸行生,各隨其所應。
以此攝世間,猶車因釭運。世無四攝事,母恩子養忘,
亦無父等尊,謙下之奉事。以有四攝事,隨順之法故,
是故有大士,德被於世間。
5.中阿含未曾有法品40手長者經
世尊告曰:手長者!汝今有此極大眾,長者!汝以何法攝此大眾?彼時手長者白曰:世尊!謂有四事攝,如世尊說,一者惠施,二者愛言,三者以利,四者等利。世尊!我以此攝於大眾,或以惠施,或以愛言,或以利,或以等利。世尊歎曰:善哉!善哉!手長者!汝能以如法攝於大眾,又以如門攝於大眾,以如因緣攝於大眾。手長者!若過去有沙門、梵志,以如法攝大眾者,彼一切即此四事攝於中或有餘。手長者!若有未來沙門、梵志,以如法攝大眾者,彼一切即此四事攝,於中或有餘。手長者!若有現在沙門、梵志,以如法攝大眾者,彼一切即此四事攝於中或有餘。
37.四生
四生者,一、卵生;二、胎生;三、濕生;四、化生。
1)云何卵生?
1.1)答:若諸有情從卵而生,謂在卵[穀-禾+卵],先為卵[穀-禾+卵]之所纏裹,後破卵[穀-禾+卵],方得出生。
1.2)此復云何?如鵝鴈、孔雀、鸜鵒、鸚鵡、春鸚、離黃、命命鳥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并一類人。
1.3)復有所餘諸有情類,從卵而生,謂在卵[穀-禾+卵],先為卵[穀-禾+卵]之所纏裹,後破卵[穀-禾+卵]方出生者,皆名卵生。
2)云何胎生?
2.1)答:若諸有情,從胎而生,謂在胎藏,先為胎藏之所纏裹,後破胎藏,方得出生。
2.2)此復云何?如象、馬、駝、牛、驢、羊、鹿、水牛、猪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一類鬼、一類人。
2.3)復有所餘諸有情類,從胎而生,謂在胎藏,先為胎藏之所纏裹,後破胎藏,方出生者,皆名胎生。
3)云何濕生?
3.1)答:若諸有情,展轉溫暖、展轉潤濕、展轉集聚,或依糞聚、或依注道、或依穢廁、或依腐肉、或依陳粥、或依叢草、或依稠林、或依草菴、或依葉窟、或依池沼、或依陂湖、或依江河、或依大海、潤濕地等,方得出生。
3.2)此復云何?如蟋蟀、飛蛾、蚊虻、蠓蚋、麻生蟲等,及一類龍、一類妙翅、并一類人。
3.3)復有所餘諸有情類,展轉溫暖,廣說乃至,或依大海、潤濕地等,方得生者,皆名濕生。
4)云何化生?
4.1)答:若諸有情,支分具足,根不缺減,無所依託,欻爾而生。
4.2)此復云何?謂一切天、一切地獄、一切中有,及一分龍、一分妙翅、一分鬼、一分人。
4.3)復有所餘諸有情類,支分具足,根不缺減,無所依託,欻爾生者,皆名化生。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38.四得自體
四得自體者,一、有得自體,唯可自害,非可他害;二、有得自體,唯可他害,非可自害;三、有得自體,自、他俱可害;四、有得自體,自、他俱不可害。
1)云何有得自體,唯可自害,非可他害?
1.1)答:若諸有情,自有勢力,能斷自命,他無勢力,能斷其命。
1.2)此復云何?謂有欲界戲忘念天,或時遊戲,最極娛樂,經於多時,身疲念失,由此緣故,則便命終。
1.3)復有欲界意憤恚天,或時忿怒,最極憤懣,角眼相視,經於多時,由此緣故,則便殞沒。
1.4)復有所餘諸有情類,自有勢力,能斷自命,他無勢力,能斷其命,是名有得自體,唯可自害,非可他害。
2)云何有得自體,唯可他害,非可自害?
2.1)答:若諸有情,自無勢力,能斷自命,他有勢力,能斷其命。
2.2)此復云何?謂處卵[穀-禾+卵],或母胎中,若羯剌藍、若頞部曇、若閉尸、若鍵南、若鉢羅奢佉,諸根未滿,諸根未熟。
2.3)復有所餘諸有情類,自無勢力,能斷自命,他有勢力,能斷其命,是名有得自體,唯可他害,非可自害。
3)云何有得自體,自、他俱可害?
3.1)答:若諸有情,自有勢力,能斷自命,他亦有勢力,能斷其命。
3.2)此復云何?謂象、馬、駝、牛、驢、羊、鹿、水牛、猪等。
3.3)復有所餘諸有情類,自有勢力,能斷自命,他亦有勢力,能斷其命,是名有得自體,自他俱可害。
4)云何有得自體,自他俱不可害?
4.1)答:若諸有情,自無勢力,能斷自命,他亦無勢力,能斷其命。
4.2)此復云何?謂一切色、無色界天,住無想定、滅定、慈定、中有有情,住最後有諸有情類,佛使、佛記諸轉輪王,及輪王母懷彼胎時,後身菩薩及菩薩母懷彼胎時,殑耆羅嗢怛羅婆羅痆斯長者子、王舍城長者子、耶舍童命哀羅伐拏龍王、善住龍王、婆羅呼馬王、琰摩王等一切地獄。
4.3)復有所餘諸有情類,自無勢力,能斷自命,他亦無勢力,能斷其命,是名有得自體,自、他俱不可害。
第五嗢柁南曰:五四法有八,謂流利趣苦,四語惡妙行,四非聖聖言。
39)有順流行等四補特伽羅、40)自利行等四補特伽羅、41)從闇趣闇等四補特伽羅、42)自苦等四補特伽羅、43)四語惡行、44)四語妙行、45)四非聖言、46)四聖言。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如來說四正法,謂口四惡行。復有四法,謂口四善行。復有四法,謂四不聖語。復有四法,謂四聖語。
39.順流行等四補特伽羅
順流行等四補特伽羅者,一、順流行補特伽羅;二、逆流行補特伽羅;三、自住補特伽羅;四、到彼岸補特伽羅。
1)云何順流行補特伽羅?
1.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染習諸欲,造不善業,是名順流行補特伽羅。
1.2)問:何故名順流行補特伽羅?答:愛是生死流,此補特伽羅,順彼、趣彼,臨至於彼,是彼道路,是彼行迹,故名順流行補特伽羅。
2)云何逆流行補特伽羅?
2.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於貪、瞋、癡,為性猛利,數數厭患貪、瞋、癡生,作意憂苦。彼由厭患、作意憂苦,乃至命終,常勤修習,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名逆流行補特伽羅。
2.2)問:何故名逆流行補特伽羅?答:愛是生死流,此補特伽羅,於斷愛法,隨順、趣向,臨至於彼,是彼道路,是彼行迹,故名逆流行補特伽羅。
3)云何自住補特伽羅?
3.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住阿練若,或居樹下,或處空閑,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若正思惟,證得如是寂靜心定。隨此定心,斷五順下分結,當受化生,即於彼處,得般涅槃,不復退還,生此欲界,是名自住補特伽羅。
3.2)問:何故名自住補特伽羅?答:此補特伽羅自住化生界,得般涅槃,不復退還,生此欲界,故名自住補特伽羅。
4)云何到彼岸補特伽羅?
4.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住阿練若,或居樹下,或處空閑,若習、若修,若多所作、若正思惟,證得如是寂靜心定。隨此定心,永盡諸漏,證得無漏心、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證通慧,具足領受,能正了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到彼岸補特伽羅。
4.2)問:何故名到彼岸補特伽羅?答:生死有身,名為此岸。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名為彼岸。此補特伽羅,於彼愛盡、離染、永滅、涅槃彼岸,能得、能獲、能觸、能證故,名到彼岸補特伽羅。如世尊說:
於欲未伏離,沒欲界愛中,我說名順流,數數受生死。
若安住正念,不染習欲惡,厭捨欲憂苦,我說名逆流。
學斷五煩惱,滿無退五法,得心勝定根,我說名自住。
普於勝劣法,解脫滅無餘,智者至世邊,我說到彼岸。
[參考]
1.雜阿含793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順流道,有逆流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順流道?謂邪見,乃至邪定。何等為逆流道?謂正見,乃至正定。...如順流、逆流,如是退道、勝道,下道、上道。
2.中阿含4水喻經
佛言:云何為七?或有人常臥;或復有人出已還沒;或復有人出已而住;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或復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此七水喻人,我略說也。如上所說,如上施設。汝知何義?何所分別?有何因緣?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佛便告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1)佛言:云何有人常臥?謂或有人為不善法之所覆蓋,染汙所染,受惡法報,造生死本,是謂有人常臥。猶人沒溺,臥于水中,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初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2)云何有人出已還沒?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失信不固,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而不堅固,是謂有人出已還沒。猶人溺水,既出還沒,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二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3)云何有人出已而住?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是謂有人出已而住,猶人溺水,出已而住,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三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4)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四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5)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婬、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便得苦際,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五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6)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五下分結盡,謂貪欲、瞋恚、身見、戒取、疑,五下分結盡已,生於彼間,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六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7)云何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謂人既出,得信善法,持戒、布施、多聞、智慧,修習善法,彼於後時信固不失,持戒、布施、多聞、智慧,堅固不失,住善法中,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有人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梵志。猶人溺水,出已而住,住已而觀,觀已而渡,渡已至彼岸,至彼岸已,謂住岸人。我說彼人亦復如是,是謂第七水喻人,世間諦如有也。
40.自利行等四補特伽羅
自利行等四補特伽羅者,一、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二、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三、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四、有補特伽羅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
1)云何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
1.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於諸善法,有速諦察忍。
1.2)彼於諸法,為知義故、為知法故,精勤修習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
1.3)而言詞不調善,語具不圓滿,亦不成就上首語、美妙語、顯了語、易解語、無依語、無盡語。
1.4)乃至於義,為令他知,不能示現、不能教導、不能讚勵、不能慶慰。
1.5)不能讚歎示現、教導、讚勵、慶慰修善者者,不能勤為四眾說法,是名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無利他行。
2)云何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
2.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於諸善法,無速諦察忍。
2.2)彼於諸法,不為知義、不為知法,不勤修習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
2.3)而言詞調善,語具圓滿,亦成就上首語、美妙語、顯了語、易解語、無依語、無盡語。
2.4)乃至於義,為令他知,能示現、能教導、能讚勵、能慶慰。
2.5)亦能讚歎示現、教導、讚勵、慶慰修善者者,亦能勤為四眾說法,是名有補特伽羅有利他行無自利行。
3)云何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
3.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於諸善法,有速諦察忍。
3.2)彼於諸法,為知義故、為知法故,精勤修習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
3.3)言詞調善,語具圓滿,亦成就上首語、美妙語、顯了語、易解語、無依語、無盡語。
3.4)乃至於義,為令他知,能示現、能教導、能讚勵、能慶慰。
3.5)亦能讚歎示現、教導、讚勵、慶慰修善者者,亦能勤為四眾說法,是名有補特伽羅有自利行亦有利他行。
4)云何有補特伽羅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
4.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自於諸善法,無速諦察忍。
4.2)彼於諸法,不為知義、不為知法,不勤修習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
4.3)言詞不調善,語具不圓滿,亦不成就上首語、美妙語、顯了語、易解語。
4.4)乃至於義為令他知,不能示現,不能教導,不能讚勵,不能慶慰。
4.5)不能讚歎示現、教導、讚勵、慶慰修善者者,不能勤為四眾說法,是名有補特伽羅無自利行亦無利他行。
[參考]
1.中阿含1善法經
1)云何比丘知人勝如?謂比丘知有二種人,有信、有不信;若信者勝,不信者為不如也。
2)謂信人復有二種,有數往見比丘、有不數往見比丘;若數往見比丘者勝,不數往見比丘者為不如也。
3)謂數往見比丘人復有二種,有禮敬比丘、有不禮敬比丘;若禮敬比丘者勝,不禮敬比丘者為不如也。
4)謂禮敬比丘人復有二種,有問經、有不問經;若問經者勝,不問經者為不如也。
5)謂問經人復有二種,有一心聽經、有不一心聽經;若一心聽經者勝,不一心聽經者為不如也。
6)謂一心聽經人復有二種,有聞持法、有聞不持法;若聞持法者勝,聞不持法者為不如也。
7)謂聞持法人復有二種,有聞法觀義、有聞法不觀義;若聞法觀義者勝,聞法不觀義者為不如也。
8)謂聞法觀義人復有二種,有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之;有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若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者勝;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者為不如也。
9)謂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人復有二種,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有不自饒益,亦不饒益他,不饒益多人,不愍傷世間,不為天、不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若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此人於彼人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
2.雜阿含1306經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阿難!為何等人不愚、不癡、有智慧,聞尊者舍利弗善說諸法而不歡喜?所以者何?舍利弗比丘持戒多聞,少欲知足,精勤正念,智慧正受,超智、捷智、利智、出智、決定智、大智、廣智、深智、無等智,智寶成就,善能教化,示、教、照、喜,亦常讚歎示、教、照、喜,常為四眾說法不惓。
41.從闇趣闇等四補特伽羅
從闇趣闇等四補特伽羅者,一、有補特伽羅從闇趣闇;二、有補特伽羅從闇趣明;三、有補特伽羅從明趣闇;四、有補特伽羅從明趣明。
1)云何有補特伽羅從闇趣闇?
1.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補羯娑家、工巧家、妓樂家,及餘隨一種姓穢惡、貧窮、困苦、衣食乏少、下賤家生,形色醜陋,人所輕賤,眾共策使,是名為闇。
1.2)彼依此闇,造身惡行,造語惡行,造意惡行。彼由如是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嶮惡趣,生地獄中。
1.3)當知如是補特伽羅,譬如有人從黑闇處,往黑闇處。從糞穢廁,墮糞穢廁。從惡瀑流,入惡瀑流。脫一牢獄,趣一牢獄。用臭穢血,洗臭穢血。依貧賤身,造惡行者,亦復如是,是名從闇趣闇補特伽羅。
2)云何從闇趣明補特伽羅?
2.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是名為闇。
2.2)彼依此闇,造身妙行,造語妙行,造意妙行。彼由如是妙行因緣,身壞命終,超昇善趣,生於天中。
2.3)當知如是補特伽羅,譬如有人從地上隥。從隥上座。從座上輿。從輿上馬。從馬上象。從象昇殿。依貧賤身,造妙行者,亦復如是,是名從闇趣明補特伽羅。
3)云何從明趣闇補特伽羅?
3.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姓家、或婆羅門大族姓家、或諸長者大族姓家、或諸居士大族姓家、或餘隨一大族姓家。其家多有種種珍寶、衣服、飲食、奴婢、作使,象馬、牛羊、庫藏、財穀,及餘資具無不充滿。生是家已,形相端嚴,言詞威肅,眾所敬愛,是名為明。
3.2)彼依此明,造身惡行,造語惡行,造意惡行。彼由如是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嶮惡趣,生地獄中。
3.3)當知如是補特伽羅,譬如有人下殿乘象。下象乘馬。下馬乘輿。下輿居座。下座居隥。從橙墮地。依富貴身,造惡行者,亦復如是,是名從明趣闇補特伽羅。
4)云何從明趣明補特伽羅?
4.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姓家,廣說乃至是名為明。
4.2)彼依此明,造身妙行,造語妙行,造意妙行。彼由如是妙行因緣,超昇善趣,生於天中。
4.3)當知如是補特伽羅,譬如有人從隥趣隥。從座趣座。從輿趣輿。捨馬乘馬。捨象乘象。從殿趣殿。依富貴身,造妙行者,亦復如是,是名從明趣明補特伽羅。如世尊說:
諸有貧賤人,無信有瞋忿,慳貪樂作惡,好妄想邪見。
見沙門梵志,具戒多聞者,不恭敬呵毀,言我無可施。
毀施受施具,彼死生隨業,墮惡趣地獄,是從闇趣闇。
諸有貧賤人,有信無瞋忿,具慚愧正見,樂施離慳貪。
見沙門梵志,具戒多聞者,歡喜而迎奉,等供養恭敬。
讚施受施具,彼死生隨業,昇善趣天處,是從闇趣明。
諸有富貴人,無信有瞋忿,慳貪樂作惡,好妄想邪見。
見沙門梵志,具戒多聞者,不恭敬呵毀,言我無可施。
毀施受施具,彼死生隨業,墮惡趣地獄,是從明趣闇。
諸有富貴人,有信無瞋忿,具慚愧正見,樂施離慳貪。
見沙門梵志,具戒多聞者,歡喜而迎奉,等供養恭敬。
讚施受施具,彼死生隨業,昇善趣天處,是從明趣明。
[參考]雜阿含1146經
大王!當知,有四種人。何等為四?有一種人,從冥入冥。有一種人,從冥入明。有一種人,從明入冥。有一種人,從明入明。
1)大王!云何為一種人從冥入冥?謂有人生卑姓家,若生旃陀羅家、魚獵家、竹作家、車師家,及餘種種下賤工巧業家,貧窮短命,形體憔悴,而復修行卑賤之家,亦復為人下賤作使,是名為冥。處斯冥中,復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當生惡趣,墮泥梨中。猶如有人從闇入闇,從廁入廁,以血洗血,捨惡受惡。從冥入冥者亦復如是。是故名為從冥入冥。
2)云何名為從冥入明?謂有世人生卑姓家,乃至為人作諸鄙業,是名為冥。然其彼人於此冥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登床跨馬,從馬昇象,從冥入明亦復如是。是名有人從冥入明。
3)云何有人從明入冥?謂有世人生富樂家,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家、長者大姓家,及餘種種富樂家生,多諸錢財,奴婢、客使,廣集知識,受身端正,聰明黠慧,是名為明。於此明中,行身惡行,行口惡行,行意惡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惡趣,墮泥梨中。譬如有人從高樓下乘於大象,下象乘馬,下馬乘輿,下輿坐床,下床墮地,從地落坑,從明入冥者亦復如是。
4)云何有人從明入明?謂有世人生富樂家,乃至形相端嚴,是名為明。於此明中,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以是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化生。譬如有人從樓觀至樓觀。如是,乃至從床至床,從明入明者亦復如是。是名有人從明入明。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貧窮困苦者,不信增瞋恨,慳貪惡邪想,癡惑不恭敬。
見沙門道士,持戒多聞者,毀呰而不譽,障他施及受。
如斯等士夫,從此至他世,當墮泥梨中,從冥入於冥。
若有貧窮人,信心少瞋恨,常生慚愧心,惠施離慳垢。
見沙門梵志,持戒多聞者,謙虛而問訊,隨宜善供給。
勸人令施與,歎施及受者,如是修善人,從此至他世。
善趣上生天,從冥而入明,有富樂士夫,不信多瞋恨。
慳貪疾惡想,邪惑不恭敬,見沙門梵志,毀呰而不譽。
障他人施惠,亦斷受施者,如是惡士夫,從此至他世。
當生苦地獄,從明入冥中,若有富士夫,信心不瞋恨。
常起慚愧心,惠施離瞋姤,見沙門梵志,持戒多聞者。
先奉迎問訊,隨宜給所須,勸人令供養,歎施及受者。
如是等士夫,從此至他世,生三十三天,從明而入明。
42.自苦等四補特伽羅
自苦等四補特伽羅者,一、有補特伽羅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二、有補特伽羅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三、有補特伽羅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四、有補特伽羅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
1)云何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1.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世有一類補特伽羅,受持苦行,惡自存活,露體、無衣,不居宅舍。手捧飲食,不須器等。
1.2)受飲食時,非隔刀杖,非隔鐺釜,非隔盆瓮、非狗在門所受飲食、非蠅依附、非雜穢、非分段、非纏裹、非覆蔽。
1.3)授飲食者不言進來、不言退去、不言止住。
1.4)非懷胎孕,非新產生,非飲兒乳所得飲食,非故為造,亦非變壞。
1.5)不食肉、不食魚、不食脯腊、不飲酒、不飲漿、或全不飲。
1.6)或一受食、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
1.7)或一家乞、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
1.8)或食一摶、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
1.9)或隔日食、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或隔半月、或隔一月。
1.10)或食草菜、或食稗莠、或食牛糞、或食菓蓏、或食糠粃、或食米臍、或食麥臍、或食穭豆,或處曠野食諸根菓,乃至或食零菓落葉。
1.11)有雖被服,而著麻葈,或著[卄/頃]紵、或著茅蒲、或著莎蔍、或著毛褐、或著緂罽、或著獸皮、或著鳥羽、或著簡牘、或著樹皮。
1.12)或有被髮、或復蓬頭、或作小髻、或作大髻。
1.13)或剃鬚留髮、或剃髮留鬚、或二處俱留、或五處俱剃。
1.14)或唯拔髮、或唯拔鬚、或鬚髮俱拔。
1.15)或常舉兩手、或恒翹一足、或樂常立、或捨床座、或樂蹲坐而修苦行。
1.16)或依臥刺、或依臥灰、或依臥杵、或依臥板、或適牛糞塗地而臥。
1.17)或樂事火,乃至日三事火。或樂昇水,乃至日三昇水。或翹一足隨日轉視行。如是等無量勤苦、等苦、遍苦,自苦諸行,是名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1.18)問:何故如是補特伽羅名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答:由彼自苦,而活其命故,名自苦、自勤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2)云何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補特伽羅?
2.1)答:若屠羊、若屠雞、若屠猪,若捕鳥、若捕魚、若獵獸,若作賊、若魁膾、若縛龍、若司獄、若煮狗、若罝弶等,是名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補特伽羅。
2.2)問:何故如是補特伽羅名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答:由彼苦他,而自活命,故名苦他、勤苦他,非自苦、非自勤苦補特伽羅。
3)云何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補特伽羅?
3.1)答:如王祠主欲祠祀時,先於城內,結置祠壇。以諸酥油,自塗支體。散髮、露頂,被黑鹿皮,手執鹿角,揩磨支體。或時祀火,或時祭天。於祠壇中,自餓、自苦。以金色犢母牛置前,先構一乳,用祀火天,第二為王、第三為后、第四為宰輔、餘為餘親愛。
3.2)於祠壇中,殺害種種牛王、水牛、牸牛、犢子、雞、猪、羊等諸傍生類。責罰、恐怖親屬左右,令其悲泣、憂苦、愁歎,是名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補特伽羅。
3.3)問:何故如是補特伽羅名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答:由彼自苦,亦苦於他,而活其命,故名自苦、自勤苦,亦苦他、勤苦他補特伽羅。
4)云何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4.1)答:謂諸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出現世間。
4.2)宣說正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
4.3)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聞是法已,深生淨信,生淨信已,作是思惟:在家迫迮,多諸塵穢,猶如牢獄。出家寬曠,離諸諠雜,猶若虛空。染室家者,不能相續,盡其形壽,精勤修習,純一、圓滿,清白梵行,是故我今應以正信,剃除鬚髮,被服袈裟,棄捨家法,出趣非家。
4.4)既思惟已,財位、親屬,若少、若多,悉皆棄捨。
4.5)既棄捨已,以正信心,剃除鬚髮,被服袈裟,遠離家法,出趣非家。
4.6)既出家已,受持淨戒,精勤守護別解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圓滿。於微小罪,深見怖畏。於諸學處,能具受學。
4.7)離害生命,棄諸刀杖,有慚、有愧,具慈、具悲,於諸有情,下至蟻卵,亦深憐愍,終不損害,畢竟遠離害生命法。
4.8)離不與取,能施、樂施,若淨施物知量而受,於諸所有不生染著,攝受清淨無罪自體,畢竟遠離不與取法。
4.9)離非梵行,常修梵行,遠行、妙行,其心清潔,遠離生臭、婬欲穢法,畢竟遠離非梵行法。
4.10)離虛誑語,常樂實語、諦語、信語、可承受語、世無諍語,畢竟遠離虛誑語法。
4.11)離離間語,不破壞他,不聞彼語,為破壞故,向此而說。不聞此語,為破壞故,向彼而說。常樂和合已破壞者,諸和好者讚令堅固,常樂宣說和合他語,不破壞語,畢竟遠離離間語法。
4.12)離麁惡語,所發語言,不麁、不礦,亦不苦楚。令他嫌恨,亦令多人不愛、不樂、不欣、不喜,障礙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麁惡語,皆能斷滅。所發語言,和軟、順耳,悅意、可樂,圓滿、清美,明顯、易了,令他樂聞,無依、無盡。令多有情可愛、可樂、可欣、可喜,能令修習等引、等持,於如是等諸美妙語,常樂發起,畢竟遠離麁惡語法。
4.13)離雜穢語,凡所發言,應時、應處,稱法、稱義,有實、有真,能寂、能靜,有次序、有所為,應理、合儀,無雜、無穢,能引義利,畢竟遠離雜穢語法。
4.14)遠離買賣,偽秤、偽斗,偽斛凾等。
4.15)終不攝養象、馬、牛、驢、雞、猪、狗等諸傍生類。
4.16)亦不攝養奴婢、作使、男女、大小、朋友、親屬。
4.17)終不受畜穀、麥、豆等,亦不受畜金、銀、等寶。
4.18)不非時食,或唯一食。
4.19)非時、非處,終不遊行。
4.20)若語、若默,不生譏論。
4.21)於衣喜足,粗得蔽身。於食喜足。纔除飢渴。
4.22)凡所遊住,衣鉢自隨,如鳥飛止,不捨嗉翼。
4.23)彼由此故,成就戒蘊、密護根門,安住正念。由正念力,防守其心,眼見諸色、耳聞諸聲、鼻嗅諸香、舌嘗諸味、身覺諸觸、意了諸法,不取其相,不執隨好。於此諸處,住根律儀,防護貪、、憂、惡、不善法,畢竟不令隨心生長。
4.24)彼由戒蘊、密護根門,觀、顧、往、來,屈、申、俯、仰,著衣、持鉢,皆住正知。
4.25)彼既成就清淨戒蘊,密護根門,正念、正知。隨所依止城邑、聚落,於日初分,執持衣鉢,守護諸根,安住正念,威儀庠序,修行乞食。既得食已,還至本處。
4.26)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持坐具,往阿練若、曠野、山林,遠惡有情,捨諸臥具。其處唯有非人所居,或住空閑,或在樹下,結加趺坐,端直其身,捨異攀緣,住對面念,心恒專注。
4.27)遠離貪瞋、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惑、猶豫、諸隨煩惱,能礙善品,令慧力羸,不證涅槃,住生死者,由斯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得住第四靜慮。
4.28)彼由如是殊勝定心,清白、無穢,離隨煩惱,柔軟、堪能,得住無動。其心趣向能證漏盡智、見、明、覺。
4.29)能如實知見,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
4.30)由如是知,如是見故,心解脫欲漏、有漏、無明漏。
4.31)既解脫已,如實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4.32)問:何故如是補特伽羅名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答:由彼不自苦,亦不苦他,而活其命,故名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補特伽羅。
[參考]
1.中阿含18師子經
師子!或有沙門、梵志,裸形、無衣,或以手為衣,或以葉為衣,或以珠為衣。或不以瓶取水,或不以魁取水。不食刀杖劫抄之食,不食欺妄食,不自往,不遣信,不來尊、不善尊、不住尊。若有二人食,不在中食,不懷妊家食,不畜狗家食。設使家有糞蠅飛來,便不食也。不噉魚,不食肉,不飲酒,不飲惡水,或都無所飲,學無飲行。或噉一口,以一口為足。或二口、三、四,乃至七口,以七口為足。或食一得,以一得為足。或二、三、四,乃至七得,以七得為足。或日一食,以一食為足,或二、三、四、五、六、七日、半月、一月一食,以一食為足。或食菜茹,或食稗子,或食穄米,或食雜[麩-夫+廣],或食頭頭邏食,或食麤食。或至無事處,依於無事,或食根,或食果,或食自落果。或持連合衣,或持毛衣,或持頭舍衣,或持毛頭舍衣,或持全皮,或持穿皮,或持全穿皮。或持散髮,或持編髮,或持散編髮。或有剃髮,或有剃鬚,或剃鬚髮。或有拔髮,或有拔鬚,或拔鬚髮。或住立斷坐,或修蹲行。或有臥刺,以刺為床,或有臥果,以果為床。或有事水,晝夜手抒,或有事火,竟昔然之。或事日、月、尊祐、大德,叉手向彼,如此之比受無量苦,學煩熱行。師子!有此苦行,我不說無。師子!然此苦行為下賤業,至苦至困,凡人所行,非是聖道。
2.中阿含104優曇婆邏經
1)或有沙門、梵志倮形無衣,或以手為衣,或以葉為衣,或以珠為衣,或不以瓶取水,或不以櫆取水,不食刀杖劫抄之食,不食欺妄食,不自往、不遣信,不求來尊,不善尊,不住尊。若有二人食,不在中食,不懷姙家食,不畜狗家食,設使家有糞蠅飛來而不食,不噉魚,不食肉,不飲酒,不飲惡水,或都無所飲,學無飲行,或噉一口,以一口為足,或二、三、四,乃至七口,以七口為足,或食一得,以一得為足,或二、三、四乃至七得,以七得為足,或日一食,以一食為足,或二、三、四、五、六、七日、半月、一月一食,以一食為足。或食菜茹,或食稗子,或食[木*祭]米,或食雜[麩-夫+黃],或食頭頭邏食,或食麤食,或至無事處,依於無事,或食根,或食果,或食自落果,或持連合衣,或持毛衣,或持頭舍衣,或持毛頭舍衣,或持全皮,或持穿皮,或持全穿皮,或持散髮,或持編髮,或持散編髮,或有剃髮,或有剃鬚,或剃鬚髮,或有拔髮,或有拔鬚,或拔鬚髮,或住立斷坐,或修蹲行,或有臥刺,以刺為床,或有臥果,以果為床,或有事水,晝夜手抒,或有事火,竟昔然之,或事日月尊祐大德,叉手向彼。如此之比,受無量苦,學煩熱行。...
2)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於世間,彼捨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已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趣向漏盡智通作證。彼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亦知此漏、知此漏習、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3.中阿含80迦絺那經
1)尊者阿那律陀告諸比丘:諸賢!我本未出家學道時,厭生老病死、啼哭懊惱、悲泣憂慼,欲斷此大苦聚。
2)諸賢!我厭已而作是觀:居家至狹,塵勞之處,出家學道,發露曠大。我今在家為鎖所鎖,不得盡形壽修諸梵行,我寧可捨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3)諸賢!我於後時捨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
4)諸賢!我出家學道,捨族姓已,受比丘學,修行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介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
5)諸賢!我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我於殺生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而後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歡喜無悋,不望其報,我於不與取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非梵行,斷非梵行,勤修梵行,精勤妙行,清淨無穢,離欲斷婬,我於非梵行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我於妄言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兩舌,斷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說群黨,我於兩舌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麤言,斷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說,清和柔潤,順耳入心,可喜可愛,使他安樂,言聲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我於麤言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綺語,斷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順時得宜,善教善訶,我於綺語淨除其心。
6)諸賢!我離治生,斷治生,棄捨稱量及斗斛,不受財貨,不縛束人,不望折斗量,不以小利侵欺於人,我於治生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受寡婦、童女,斷受寡婦、童女,我於受寡婦、童女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受奴婢,斷受奴婢,我於受奴婢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受象、馬、牛、羊,斷受象、馬、牛、羊,我於受象、馬、牛、羊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受雞、猪,斷受雞、猪,我於受雞、猪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受田業、店肆,斷受田業、店肆,我於受田業、店肆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受生稻、麥、豆,斷受生稻、麥、豆,我於受生稻、麥、豆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酒,斷酒,我於飲酒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高廣大床,斷高廣大床,我於高廣大床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斷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我於花鬘、瓔珞、塗香、脂粉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歌舞、倡妓及往觀聽,斷歌舞、倡妓及往觀聽,我於歌舞、倡妓及往觀聽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受生色像寶,斷受生色像寶,我於受生色像寶淨除其心。
諸賢!我離過中食,斷過中食,一食,不夜食,學時食,我於過中食淨除其心。
7)諸賢!我已成就此聖戒聚,當復學極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隨所遊至,與衣鉢俱,行無顧戀,猶如鷹鳥與兩翅俱,飛翔空中。諸賢!我亦如是,隨所遊至,與衣鉢俱,行無顧戀。
8)諸賢!我已成就此聖戒聚及極知足,當復學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守護眼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根。
9)諸賢!我已成就此聖戒聚及極知足,守護諸根,當復學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申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10)諸賢!我已成就此聖戒聚及極知足,守護諸根,正知出入,當復學獨住遠離,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山巖石室、露地蘘[卄/積],或至林中,或在塚間。
11)諸賢!我已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敷尼師檀,結加趺坐,正身正願,反念不向,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我於貪伺淨除其心。如是嗔恚、睡眠、調悔、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我於疑惑淨除其心。
12)諸賢!我已斷此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
13)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如意足智通作證。
14)諸賢!我得無量如意足,謂分一為眾,合眾為一,一則住一,有知有見,不礙石壁,猶如行空;沒地如水,履水如地,結加趺坐,上昇虛空,猶如鳥翔。今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以手捫摸身至梵天。
15)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天耳智通作證。諸賢!我以天耳聞人、非人音聲,近遠、妙與不妙。
16)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他心智通作證。諸賢!我為他眾生所念、所思、所為、所行,以他心智知他心如真,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無穢、合散、高下、小大、修不修、定不定,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
17)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憶宿命智通作證。諸賢!有行有相貌,憶本無量昔所經歷,謂一生、二生、百生、千生、成劫、敗劫、無量成敗劫,彼眾生名某,彼昔更歷,我曾生彼,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訖,此死生彼,彼死生此,我生在此,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如是飲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訖。
18)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生死智通作證。諸賢!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妙與不妙,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若此眾生成就身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聖人,邪見,成就邪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此眾生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不誹謗聖人,正見、成就正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上生天中。
19)諸賢!我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柔軟善住,得不動心,學漏盡智通作證。諸賢!我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苦滅道如真,知此漏、知此漏習、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43.四語惡行
四語惡行者,一、虛誑語;二、離間語;三、麁惡語;四、雜穢語。
1)云何虛誑語惡行?
1.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虛誑語者,或在質諒者前、或在大眾中、或在王家、或在執理家、或在親友家,為令證故,作是問言:汝善男子!應自憶念,若知便說,不知勿說,若見便說,不見勿說。
1.2)彼得此問,不知言知,或知言不知,不見言見,或見言不見。
1.3)彼或自為,或復為他,或為財利,正知而說虛誑語,不離虛誑語。
1.4)廣釋
1.4.1)此中,有虛誑語者,謂不離虛誑語者、不斷虛誑語者、不厭虛誑語者、安住虛誑語者、成就虛誑語者,是名有虛誑語者。
1.4.2)或在質諒者前者,謂或村落質諒者、或城邑質諒者、或邦國質諒者,如是等質諒者,若會遇、若和合、若現前,是名或在質諒者前。
1.4.3)或在大眾中者,謂或剎帝利眾、或婆羅門眾、或長者眾、或沙門眾,如是等諸大眾,若會遇、若和合、若現前,是名或在大眾中。
1.4.4)或在王家者,謂有國王、輔臣圍繞,若會遇、若和合、若現前,是名或在王家。
1.4.5)或在執理家者,謂執理眾聚集、評議,若會遇、若和合、若現前,是名或在執理家。
1.4.6)或在親友家者,謂諸親友聚集言論,若會遇、若和合、若現前,是名或在親友家。
1.4.7)為令證故,作是問言者,謂勸請彼說誠諦言,欲決是非,故共審問。
1.4.8)汝善男子!應自憶念,若知便說,不知勿說,若見便說,不見勿說者,謂令憶念先所受境,依實而說,可為明證,此勸誡言。若於是事,已見、已聞、已覺、已知,便可宣說、建立、開示。若於是事,不見、不聞、不覺、不知,勿謬宣說、建立、開示,故作是言:汝善男子!應自憶念,若知便說,不知勿說,若見便說,不見勿說。
1.4.9)彼得此問,不知言知,或知言不知,不見言見,或見言不見者。
+1此中不知言知者,謂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說為所聞。彼實耳識未聞、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此等名為不知言知。
+2或知言不知者,謂彼耳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此等名為或知言不知。
+-3不見言見者,謂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為所見,彼實眼識未受、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如是名為不見言見。
+4或見言不見者,謂彼眼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見,如是名為或見言不見。
1.4.10)彼或自為,或復為他,或為財利,正知而說虛誑語者。
+1此中彼或自為者,如有一類自行劫盜,被執送王,王親檢問:咄哉!男子!汝於他物實作賊耶?彼作是念:我若實答,王定瞋忿,重加刑罰,或打、或縛、或驅出國、或奪資財、或復斷命。我當自覆、自等覆,自藏、自等藏,自護、自等護,作虛誑語,可免刑罰。作是念已,便白王言:我於他物曾不劫盜,願王鑑照,我實非賊。如是名為彼或自為。
+2或復為他者,如有一類親友作賊,被執送王,王親檢問,不得情實,為作證故,追檢問言:汝之親友實作賊不?彼作是念:我若實答,王定瞋忿,令我親友重遭刑罰,或打、或縛、或驅出國、或奪資財、或復斷命。我為親友應覆、等覆,應藏、等藏,應護、等護,作虛誑語,令免刑罰。作是念已,便白王言:我之親友於他財物,曾不劫盜,願王鑑照,彼實非賊。如是名為或復為他。
+3或為財利者,如有一類心懷貪欲,作是思惟:我當施設虛誑妄語,方便求覓可愛色、聲、香、味、觸境,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財。作是念已,即便追覓,由此因緣,作虛誑語,如是名為或為財利。
+4正知而說虛誑語者,謂審決已,數數宣說,演暢、表示虛誑語言,是名正知而說虛誑語。
1.4.11)不離虛誑語者,謂於惡心、不善心,所起惡行、不善行所攝,虛誑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虛誑語惡行。
[註]虛誑語者,如法蘊論學處品所說:何名為虛誑語者?
2)云何離間語惡行?
2.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離間語者,聞此語向彼說,為破此故。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彼故,諸和合者,令其乖離。已乖離者,令永間隔,愛樂離間、說離間語、不離離間語。
2.2)廣釋
2.2.1)此中有離間語者者,謂不離離間語者、不斷離間語者、不厭離間語者、安住離間語者、成就離間語者,是名有離間語者。
2.2.2)聞此語向彼說,為破此故者,謂聞此說,順破壞語、順不堅語、順不攝語、順不喜語,向彼宣說,令彼聞已,便於此處,乖反背叛,是名聞此語向彼,說為破此故。
2.2.3)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彼故者,謂聞彼說順破壞語、順不堅語、順不攝語、順不喜語,向此宣說,令此聞已,便於彼處,乖反背叛,是名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彼故。
2.2.4)諸和合者,令其乖離者,謂往此彼展轉和合,隨順喜樂,無諍者所,方便破壞,令其乖離,是名諸和合者,令其乖離。
2.2.5)已乖離者,令永間隔者,謂往此彼已相乖反、背叛者所,作如是言:善哉!汝等已能展轉,乖反、背叛。所以者何?汝等長夜更相呰毀,言不具信、戒、聞、捨、慧故,能展轉乖反、背叛,甚為善哉。此彼聞已,轉相乖反,轉相背叛,是名已乖離者,令永間隔。
2.2.6)愛樂離間者,謂於此彼,乖反、背叛,深生愛樂,不厭、不捨,是名愛樂離間。
2.2.7)說離間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離間語言,是名說離間語。
2.2.8)不離離間語者,謂於惡心、不善心,所起惡行、不善行所攝,離間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離間語惡行。
3)云何麁惡語惡行?
3.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麁惡語者,彼所發語,能惱澁強,令他辛楚,令他憤恚,眾生不愛、眾生不樂、眾生不喜、眾生不悅,令心擾亂,能障等持,說麁惡語、不離麁惡語。
3.2)廣釋
3.2.1)此中有麁惡語者者,謂不離麁惡語者、不斷麁惡語者、不厭麁惡語者、安住麁惡語者、成就麁惡語者,是名有麁惡語者。
3.2.2)彼所發語能惱者,謂所發語,鄙穢、麁獷,是名能惱。
3.2.3)澁強者,謂所發語,不滑、不軟,亦不調順,是名澁強。
3.2.4)令他辛楚者,謂所發語,令能聞者,無利、無樂,是名令他辛楚。
3.2.5)令他憤恚者,謂所發語,先自憤恚,忿惱、憂慼,亦令他生憤恚等事,是名令他憤恚。
3.2.6)眾生不愛、眾生不樂、眾生不喜、眾生不悅者,謂所發語,令多有情不愛、不樂、不喜、不悅,是名眾生不愛乃至不悅。
3.2.7)令心擾亂者,謂所發語,令心躁動、擾濁,不得安定,是名令心擾亂。
3.2.8)能障等持者,謂所發語,令他聞已,其心躁動、擾濁,不得安定,是名能障等持。
3.2.9)說麁惡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麁惡語言,是名說麁惡語。
3.2.10)不離麁惡語者,謂於惡心、不善心所起,惡行、不善行所攝,麁惡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麁惡語惡行。
4)云何雜穢語惡行?
4.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雜穢語者,說非時語、非實語、非真語、無法語、無義語、不寂語、不靜語,無喻、無釋、不相應、不相近、雜亂、無法、能引無義,說雜穢語、不離雜穢語。
4.2)廣釋
4.2.1)此中有雜穢語者者,謂不離雜穢語者、不斷雜穢語者、不厭雜穢語者、安住雜穢語者、成就雜穢語者,是名有雜穢語者。
4.2.2)說非時語者,謂所說語,非時、不應時,非節、不應節,非分、不應分,是名說非時語。
4.2.3)非實語者,謂所說語,不實、不稱實,是名非實語。
4.2.4)非真語者,謂所說語,虛妄、變異,是名非真語。
4.2.5)無法語者,謂所說語,宣說、顯了、表示、開發純非法事,是名無法語。
4.2.6)無義語者,謂所說語,宣說、顯了、表示、開發純無義事,是名無義語。
4.2.7)不寂語者,謂所說語,非諸智者先思而說,率爾而說,是名不寂語。
4.2.8)不靜語者,謂所說語,數數宣唱、告示、諠雜,是名不靜語。
4.2.9)無喻者,謂所說語,無譬喻。
4.2.10)無釋者,謂所說語,無解釋。
4.2.11)不相應者,謂所說語,義不應文,文不應義,是名不相應。
4.2.12)不相近者,謂所說語,前後不相續,或意趣有異,是名不相近。
4.2.13)雜亂者,謂所說語,不一、不定,名為雜亂。若所說語,純一決定,名無雜亂。
4.2.14)無法者,謂所說語,越素呾纜及毘柰耶、阿毘達磨,是名無法。
4.2.15)能引無義者,謂所說語,能引種種不饒益事,是名能引無義語。
4.2.16)雜穢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雜穢語言,是名說雜穢語。
4.2.17)不離雜穢語者,謂於惡心、不善心所起,惡行、不善行所攝,雜穢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雜穢語惡行。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如來說四正法,謂口四惡行:一者妄語,二者兩舌,三者惡口,四者綺語。
2.雜阿含1039經
1)不實妄語,或於王家、真實言家、多眾聚集,求當言處,作不實說,不見言見,見言不見,不聞言聞,聞言不聞,知言不知,不知言知,因自因他,或因財利,知而妄語,而不捨離,是名妄語。
2)兩舌乖離,傳此向彼,傳彼向此,遍相破壞,令和合者離,離者歡喜,是名兩舌。
3)不離惡口罵,若人軟語說,悅耳心喜,方正易知,樂聞無依說,多人愛念,適意、隨順三昧。捨如是等,而作剛強,多人所惡,不愛、不適意、不順三昧說。如是等言,不離麁澁,是名惡心。
4)綺飾壞語,不時言、不實言、無義言、非法言、不思言,如是等,名壞語。....離於妄語,審諦實說,遠離兩舌,不傳此向彼,傳彼向此,共相破壞,離者令和,和者隨喜,遠離惡口,不剛強,多人樂其所說。離於壞語,諦說、時說、實說、義說、法說、見說。
3.雜阿含1048經
1)世尊告諸比丘:若殺生人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必得短壽。
2)不與取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錢財多難。
3)邪婬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所有妻室為人所圖。
4)妄語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多被譏論。
5)兩舌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親友乖離。
6)惡口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常聞醜聲。
7)綺語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言無信用。
8)貪欲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貪欲。
9)瞋恚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瞋恚。
10)邪見多習多行,生地獄中,若生人中,增其愚癡。
4.中阿含15思經
1)云何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一曰妄言,彼或在眾,或在眷屬,或在王家,若呼彼問,汝知便說,彼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為己為他,或為財物,知已妄言。
2)二曰兩舌,欲離別他,聞此語彼,欲破壞此,聞彼語此,欲破壞彼,合者欲離,離者復離,而作群黨,樂於群黨,稱說群黨。
3)三曰麤言,彼若有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說如是言。
4)四曰綺語,彼非時說,不真實說,無義說,非法說,不止息說,又復稱歎不止息事,違背於時而不善教,亦不善訶。是謂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5.中阿含16伽藍經
1)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
2)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兩舌,斷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群黨,彼於兩舌淨除其心。
3)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麤言,斷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說,清和柔潤,順耳入心,可喜可愛,使他安樂,言聲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彼於麤言淨除其心。
4)伽藍!多聞聖弟子離綺語,斷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順時得宜,善教善訶,彼於綺語淨除其心。
6.中阿含63鞞婆陵耆經
1)阿難!難提波羅陶師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
2)阿難!難提波羅陶師離兩舌,斷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群黨,彼於兩舌淨除其心。
3)阿難!難提波羅陶師離麤言,斷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說清和柔潤,順耳入心,可喜可愛,使他安樂,言聲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彼於麤言淨除其心。
4)阿難!難提波羅陶師離綺語,斷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順時得宜,善教善訶,彼於綺語淨除其心。
44.四語妙行
四語妙行者,一、離虛誑語;二、離離間語;三、離麁惡語;四、離雜穢語。
1)云何離虛誑語妙行?
1.1)答:如世尊說:苾芻1當知,有斷虛誑語、離虛誑語者,諦語、樂實、可信、可保、可住世間無諍,說如是語,離虛誑語。
1.2)廣釋
1.2.1)此中,有斷虛誑語、離虛誑語者者,謂斷虛誑語者、離虛誑語者、厭虛誑語者、安住不虛誑語者、成就不虛誑語者,是名斷虛誑語、離虛誑語者。
1.2.2)諦語者,謂所說語,是實、非不實,是真、非不真,不虛妄、不變異,是名諦語。
1.2.3)樂實者,謂樂諦語、愛諦語,不厭、不捨,是名樂實。
1.2.4)可信、可保、可住世間無諍者,謂由諦語,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若餘世間天人眾生,皆共信保、安住、無諍,是名可信、可保、可住世間無諍。
1.2.5)說如是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不虛誑語。
1.2.6)離虛誑語者,謂於善心、調柔心所起,善行、調柔行所攝,離虛誑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名離虛誑語妙行。
2)云何離離間語妙行?
2.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斷離間語、離離間語者,不欲破壞,不聞此語向彼說,為破壞此。不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壞彼。諸乖離者,令其和合。已和合者,令永堅固,愛樂和合,說如是語,離離間語。
2.2)廣釋
2.2.1)此中,有斷離間語、離離間語者者,謂斷離間語者、離離間語者、厭離間語者、安住不離間語者、成就不離間語者,是名有斷離間語離離間語者。
2.2.2)不欲破壞者,謂欲和合。
2.2.3)不聞此語向彼說,為破壞此者,謂聞此說,順破壞語、順不堅語、順不攝語、順不喜語,不向彼說。勿彼聞已,便於此處,乖反、背叛,是名不聞此語向彼說,為破壞此。
2.2.4)不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壞彼者,謂聞彼說,順破壞語、順不堅語、順不攝語、順不喜語,不向此說。勿此聞已,便於彼處,乖反、背叛,是名不聞彼語向此說,為破壞彼。
2.2.5)諸乖離者,令其和合者,謂往此彼展轉乖反背叛者所,種種方便,令其和好,更相愛樂,是名諸乖離者,令其和合。
2.2.6)已和合者,令永堅固者,謂往此彼展轉和合隨順憙樂無諍者所,作如是言:善哉!汝等能共和合,隨順憙樂,不相乖諍。所以者何?汝等長夜更相讚美,言具淨信、戒、聞、捨、慧,故無乖諍,甚為善哉。此彼聞已,轉共和合,隨順憙樂,永無乖諍,是名已和合者,令永堅固。
2.2.7)愛樂和合者,謂於此彼,和合、隨順,憙樂無諍,深生愛樂,不厭、不捨,是名愛樂和合。
2.2.8)說如是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不離間語。
2.2.9)離離間語者,謂於善心、調柔心所起,善行、調柔行所攝,離離間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離離間語妙行。
3)云何離麁惡語妙行?
3.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斷麁惡語、離麁惡語者,彼所發語,無過、悅耳,入心、高勝,美妙、明了,易解、樂聞,可尚無依,眾生所愛、眾生所樂、眾生所憙、眾生所悅,令心無亂,能順等持,說如是語,離麁惡語。
3.2)廣釋
3.2.1)此中,有斷麁惡語、離麁惡語者者,謂離麁惡語者、斷麁惡語者、厭麁惡語者、安住離麁惡語者、成就離麁惡語者,是名有斷麁惡語、離麁惡語者。
3.2.2)彼所發語,無過者,謂所發語,無曲、穢濁,亦不剛強,是名無過。
3.2.3)悅耳者,謂所發語,能令聞者利益、安樂,是名悅耳。
3.2.4)入心者,謂所發語,令心離蓋及隨煩惱,安隱而住,是名入心。
3.2.5)高勝者,謂宮城語,如宮城中人所發語,於餘城邑人,所發語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上、為妙,故名高勝。離麁惡語亦復如是,於餘語言為最、為勝、為尊、為高、為上、為妙,是名高勝。
3.2.6)美妙者,謂所發語,不疎、不密、不隱、不顯,是名美妙。
3.2.7)明了者,謂所發語,不急、不緩,是名明了。
3.2.8)易解者,謂所發語,易可了知,是名易解。
3.2.9)樂聞者,謂所發語,軟滑、調順,是名樂聞。
3.2.10)可尚者,謂所發語,應可供養,是名可尚。
3.2.11)無依者,謂所發語,不希名利,是名無依。
3.2.12)眾生所愛、眾生所樂、眾生所憙、眾生所悅者,謂所發語,令多有情愛、樂、憙、悅,是名眾生所愛乃至所悅。
3.2.13)令心無亂者,謂所發語,令心安定,無躁、無動,亦無擾濁,是名令心無亂。
3.2.14)能順等持者,謂所發語,令他聞已,其心安定,無躁、無動,亦無擾濁,是名能順等持說。
3.2.15)如是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不麁惡語。
3.2.16)離麁惡語者,謂於善心、調柔心所起,善行、調柔行所攝,離麁惡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名離麁惡語妙行。
4)云何離雜穢語妙行?
4.1)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斷雜穢語、離雜穢語者,彼有時語、實語、真語、法語、義語、寂語、靜語、有喻有釋、相應、相近、無雜亂、有法、能引義,說如是語,離雜穢語。
4.2)廣釋
4.2.1)此中,有斷雜穢語、離雜穢語者者,謂離雜穢語者、斷雜穢語者、厭雜穢語者、安住離雜穢語者、成就離雜穢語者,是名有斷雜穢語、離雜穢語者。
4.2.2)彼有時語者,謂所說語,應時、離非時,應節、離非節,應分、離非分,是名時語。
4.2.3)實語者,謂所說語,稱實、離非實,是名實語。
4.2.4)真語者,謂所說語,不虛妄、不變異,是名真語。
4.2.5)法語者,謂所說語,宣說、顯了、表示、開發純如法事,是名法語。
4.2.6)義語者,謂所說語,宣說、顯了、表示、開發純有義事,是名義語。
4.2.7)寂語者,謂所說語,是諸智者先思而說,非率爾說,是名寂語。
4.2.8)靜語者,謂所說語,非數宣唱、告示、諠雜,是名靜語。
4.2.9)有喻、有釋者,謂所說語,有譬喻、有解釋,是名有喻、有釋。
4.2.10)相應者,謂所說語,義應於文,文應於義,是名相應。
4.2.11)相近者,謂所說語,前後相續,意趣無異,是名相近。
4.2.12)無雜亂者,謂所說語,純一決定,名無雜亂。若所說語,不一、不定,名為雜亂。
4.2.13)有法者,謂所說語,不越素呾纜及毘柰耶、阿毘達磨,是名有法。
4.2.14)能引義者,謂所說語,能引種種有饒益事,是名能引義。
4.2.15)說如是語者,謂數宣說、演暢、表示不雜穢語。
4.2.16)離雜穢語者,謂於善心、調柔心所起,善行、調柔行所攝,離雜穢語,不離、不斷、不厭、不息,如是語言、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名離雜穢語妙行。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口四善行:一者實語,二者軟語,三者不綺語,四者不兩舌。
3.雜阿含1048經
1)若離殺生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必得長壽。
2)不盜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錢財不喪。
3)不邪婬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妻室修良。
4)不妄語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被譏論。
5)不兩舌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親友堅固。
6)不惡口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常聞妙音。
7)不綺語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言見信用。
8)不貪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愛欲。
9)不恚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瞋恚。
10)正見修習多修習,得生天上;若生人中,不增愚癡。
45.四非聖言
四非聖言者,一、不見言見;二、不聞言聞;三、不覺言覺;四、不知言知。
1)云何不見言見、非聖言?
1.1)答: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為所見。有實眼識未受、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如是名為不見言見、非聖言。
1.2)有實已見,起不見想,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不見言見,彼實已見故。
2)云何不聞言聞、非聖言?
2.1)答: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說為所聞。有實耳識未受、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如是名為不聞言聞、非聖言。
2.2)有實已聞,起不聞想,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不聞言聞,彼實已聞故。
3)云何不覺言覺、非聖言?
3.1)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說為所覺。有實三識未受、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如是名為不覺言覺、非聖言。
3.2)有實已覺,起不覺想,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覺,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不覺言覺,彼實已覺故。
4)云何不知言知、非聖言?
4.1)答:意識所受,意識所了,說為所知。有實意識未受、未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知,如是名為不知言知、非聖言。
4.2)有實已知,起不知想,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知,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不知言知,彼實已知故。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不聖語:不見言見,不聞言聞,不覺言覺,不知言知。
46.四聖言
四聖言者,一、不見言不見;二、不聞言不聞;三、不覺言不覺;四、不知言不知。
1)云何不見言不見、聖言?
1.1)答: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為所見。有實眼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未見,如是名為不見言不見、聖言。
1.2)有實已見,起不見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見,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不見言不見,彼實已見故。
2)云何不聞言不聞、聖言?
2.1)答: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說為所聞。有實耳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名為不聞言不聞、聖言。
2.2)有實已聞,起不聞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不聞言不聞,彼實已聞故。
3)云何不覺言不覺、聖言?
3.1)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說為所覺。有實三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名為不覺言不覺、聖言。
3.2)有實已覺,起不覺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不覺言不覺,彼實已覺故。
4)云何不知言不知、聖言?
4.1)答:意識所受,意識所了,說為所知。有實意識未受、未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知,如是名為不知言不知、聖言。
4.2)有實已知,起不知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知,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不知言不知,彼實已知故。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聖語:見則言見,聞則言聞,覺則言覺,知則言知。
45.1.四非聖言
復次,四非聖言者,一、見言不見;二、聞言不聞;三、覺言不覺;四、知言不知。
1)云何見言不見、非聖言?
1.1)答: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為所見。有實眼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見,如是名為見言不見、非聖言。
1.2)有實不見,而起見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見,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見言不見,彼實不見故。
2)云何聞言不聞、非聖言?
2.1)答: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說為所聞。有實耳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名為聞言不聞、非聖言。
2.2)有實不聞,而起聞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聞,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聞言不聞,彼實不聞故。
3)云何覺言不覺、非聖言?
3.1)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說為所覺。有實三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名為覺言不覺、非聖言。
3.2)有實不覺,而起覺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覺,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覺言不覺,彼實不覺故。
4)云何知言不知、非聖言?
4.1)答:意識所受,意識所了,說為所知。有實意識已受、已了,而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知,如是名為知言不知、非聖言。
4.2)有實不知,而起知想,彼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不知,如是雖名非聖言,而不名知言不知,彼實不知故。
46.1.四聖言
復次,四聖言者,一、見言見;二、聞言聞;三、覺言覺;四、知言知。
1)云何見言見、聖言?
1.1)答:眼識所受,眼識所了,說為所見。有實眼識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如是名為見言見、聖言。
1.2)有實不見,而起見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見,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見言見,彼實不見故。
2)云何聞言聞、聖言?
2.1)答:耳識所受,耳識所了,說為所聞。有實耳識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如是名為聞言聞、聖言。
2.2)有實不聞,而起聞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聞,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聞言聞,彼實不聞故。
3)云何覺言覺聖言?
3.1)答:三識所受,三識所了,說為所覺。有實三識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覺,如是名為覺言覺、聖言。
3.2)有實不覺,而起覺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覺,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覺言覺,彼實不覺故。
4)云何知言知聖言?
4.1)答:意識所受,意識所了,說為所知。有實意識已受、已了,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知,如是名為知言知、聖言。
4.2)有實不知,而起知想,彼不隱覆此想、此忍、此見、此質直事,言我已知,如是雖名聖言,而不名知言知,彼實不知故。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一---五法品第六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五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五法云何?此中有二嗢拕南頌。初嗢拕南曰:
初五法十種,謂蘊取妙欲,慳趣蓋栽縛,下上結各五。
1)有五蘊、2)五取蘊、3)五妙欲、4)五慳、5)五趣、6)五蓋、7)五心栽、8)五心縛、9)五順下分結、10)五順上分結。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受陰。五正法,謂五入。復有五法,謂五憎嫉。復有五法,謂五蓋。復有五法,謂五下結復有五法,謂五上結。
1.五蘊
五蘊者,一;色蘊;二;受蘊;三;想蘊;四;行蘊;五;識蘊。
1)云何色蘊?答: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
2)云何受蘊?答: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受蘊。
3)云何想蘊?答: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想蘊。
4)云何行蘊?答: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行蘊。
5)云何識蘊?答: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識蘊。
[參考]雜阿含58經
世尊!云何名陰?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總說陰,是名為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是,比丘!是名為陰。
1.1)廣釋色蘊
1.1.1)此中諸所有色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色?
+1答:盡所有色,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如是名為諸所有色。
+2復次,盡所有色,謂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如是名為諸所有色。
1.1.2)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云何過去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色。
1.1.3)云何未來色?答:若色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色。
1.1.4)云何現在色?答:若色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色。
1.1.5)若內、若外者。
+1云何內色?答:若色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色。
+2云何外色?答:若色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色。
1.1.6)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色、細色?答:觀待施設麁色、細色。復如何等?
+1答: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有見有對色名麁。若觀待有見有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細。
+2若觀待無見無對色,則無見有對色名麁。若觀待無見有對色,則無見無對色名細。
+3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麁。若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細。
+4若觀待不繫色,則色界色名麁。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繫色名細。如是施設麁色、細色,如是名為若麁、若細。
1.1.7)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色、勝色?答:觀待施設劣色、勝色。復如何等?
+1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不善色名劣。若觀待不善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勝。
+2若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覆無記色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勝。
+3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覆無記色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色,則有漏善色名勝。
+4若觀待無漏善色,則有漏善色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色,則無漏善色名勝。
+5若觀待色界色,則欲界色名劣。若觀待欲界色,則色界色名勝。
+6若觀待不繫色,則色界色名劣。若觀待色界色,則不繫色名勝。如是施設劣色勝色,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1.1.8)若遠、若近者。
+1云何遠色?答:過去、未來色。
+2云何近色?答:現在色。
+3復次,云何遠色?答:若色過去,非無間滅。若色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色。
+4云何近色?答:若色過去,無間已滅。若色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色。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1.1.9)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1.1.10)說名色蘊者,云何說名色蘊?答:於此色蘊,顯色、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色蘊。
[參考]雜阿含41經
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實知。
2.1)廣釋受蘊
2.1.1)諸所有受者,云何名為諸所有受?答:盡所有受,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如是名為諸所有受。
2.1.2)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
+1云何過去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受。
+2云何未來受?答:若受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受。
+3云何現在受?答:若受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受。
2.1.3)若內、若外者。
+1云何內受?答:若受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受。
+2云何外受?答:若受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受。
2.1.4)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受細受?答:觀待施設麁受、細受。復如何等?
+1答:若觀待無尋、唯伺受,則有尋、有伺受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受,則無尋、唯伺受名細。
+2若觀待無尋、無伺受,則無尋、唯伺受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受,則無尋、無伺受名細。
+3若觀待色界受,則欲界受名麁。若觀待欲界受,則色界受名細。
+4若觀待無色界受,則色界受名麁。若觀待色界受,則無色界受名細。
+5若觀待不繫受,則無色界受名麁。若觀待無色界受,則不繫受名細。如是施設麁受、細受,如是名為若麁、若細。
2.1.5)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受、勝受?答:觀待施設劣受、勝受。復如何等?
+1答:若觀待有覆、無記受,則不善受名劣。若觀待不善受,則有覆、無記受名勝。
+2若觀待無覆、無記受,則有覆、無記受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受,則無覆、無記受名勝。
+3若觀待有漏善受,則無覆、無記受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受,則有漏善受名勝。
+4若觀待無漏善受,則有漏善受名劣。若觀待有漏善受,則無漏善受名勝。
+5若觀待色界受,則欲界受名劣。若觀待欲界受,則色界受名勝。
+6若觀待無色界受,則色界受名劣。若觀待色界受,則無色界受名勝。
+7若觀待不繫受,則無色界受名劣。若觀待無色界受,則不繫受名勝。如是施設劣受、勝受,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2.1.6)若遠、若近者。
+1云何遠受?答:過去、未來受。
+2云何近受?答:現在受。
+3復次,云何遠受?答:若受過去,非無間滅。若受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受。
+4云何近受?答:若受過去,無間已滅。若受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受。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2.1.7)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2.1.8)說名受蘊者,云何說名受蘊?答:於此受蘊,顯受、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受蘊。
[參考]雜阿含41經
云何受如實知?有六受身,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
3.1)廣釋想蘊
3.1.1)諸所有想者,云何名為諸所有想?答:盡所有想,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如是名為諸所有想。
3.1.2)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
+1云何過去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想。
+2云何未來想?答:若想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想。
+3云何現在想?答:若想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想。
3.1.3)若內、若外者。
+1云何內想?答:若想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想。
+2云何外想?答:若想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想。
3.1.4)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想細想?答:觀待施設麁想、細想。復如何等?
+1答:若觀待無尋、唯伺想,則有尋、有伺想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想,則無尋、唯伺想名細。
+2若觀待無尋、無伺想,則無尋、唯伺想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想,則無尋、無伺想名細。
+3若觀待色界想,則欲界想名麁。若觀待欲界想,則色界想名細。
+4若觀待無色界想,則色界想名麁。若觀待色界想,則無色界想名細。
+5若觀待不繫想,則無色界想名麁。若觀待無色界想,則不繫想名細。如是施設麁想、細想,如是名為若麁、若細。
3.1.5)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想勝想?答:觀待施設劣想、勝想。復如何等?
+1答:若觀待有覆、無記想,則不善想名劣。若觀待不善想,則有覆、無記想名勝。
+2若觀待無覆、無記想,則有覆、無記想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想,則無覆、無記想名勝。
+3若觀待有漏善想,則無覆、無記想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想,則有漏善想名勝。
+4若觀待無漏善想,則有漏善想名劣。若觀待有漏善想,則無漏善想名勝。
+6若觀待色界想,則欲界想名劣。若觀待欲界想,則色界想名勝。
+7若觀待無色界想,則色界想名劣。若觀待色界想,則無色界想名勝。
+8若觀待不繫想,則無色界想名劣。若觀待無色界想,則不繫想名勝。如是施設劣想、勝想,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3.1.6)若遠、若近者。
+1云何遠想?答:過去、未來想。
+2云何近想?答:現在想。
+3復次,云何遠想?答:若想過去,非無間滅。若想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想。
+4云何近想?答:若想過去,無間已滅。若想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想。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3.1.7)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3.1.8)說名想蘊者,云何說名想蘊?答:於此想蘊,顯想、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想蘊。
[參考]雜阿含41經
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實知。
4.1)廣釋行蘊
4.1.1)諸所有行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行?答:盡所有行,謂六行身。何等為六?謂眼觸所生行,耳、鼻、舌、身、意觸所生行,如是名為諸所有行。
4.1.2)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
+1云何過去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行。
+2云何未來行?答:若行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行。
+3云何現在行?答:若行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行。
4.1.3)若內、若外者。
+1云何內行?答:若行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行。
+2云何外行?答:若行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若非情數,是名外行。
4.1.4)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行、細行?答:觀待施設麁行、細行。復如何等?
+1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有尋、有伺行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行,則無尋、唯伺行名細。
+2若觀待無尋、無伺行,則無尋、唯伺行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行,則無尋、無伺行名細。
+3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麁。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細。
+4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麁。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細。
+5若觀待不繫行,則無色界行名麁。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繫行名細。如是施設麁行、細行,如是名為若麁、若細。
4.1.5)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行、勝行?答:觀待施設劣行、勝行。復如何等?
+1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不善行名劣。若觀待不善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勝。
+2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有覆、無記行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勝。
+3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覆、無記行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行,則有漏善行名勝。
+4若觀待無漏善行,則有漏善行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行,則無漏善行名勝。
+5若觀待色界行,則欲界行名劣。若觀待欲界行,則色界行名勝。
+6若觀待無色界行,則色界行名劣。若觀待色界行,則無色界行名勝。
+7若觀待不繫行,則無色界行名劣。若觀待無色界行,則不繫行名勝。如是施設劣行、勝行,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4.1.6)若遠、若近者。
+1云何遠行?答:過去、未來行。
+2云何近行?答:現在行。
+3復次,云何遠行?答:若行過去,非無間滅。若行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行。
+4云何近行?答:若行過去,無間已滅。若行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行。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4.1.7)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4.1.8)說名行蘊者,云何說名行蘊?答:於此行蘊,顯行、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行蘊。
[參考]雜阿含41經
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
5.1)廣釋識蘊
5.1.1)諸所有識者,云何名為諸所有識?答:盡所有識,謂六識身。何等為六?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如是名為諸所有識。
5.1.2)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者。
+1云何過去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已聚集、已出現,落謝、過去、盡滅、離變,過去性、過去類、過去世攝,是名過去識。
+2云何未來識?答:若識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轉、未已現轉,未聚集、未出現,未來性、未來類、未來世攝,是名未來識。
+3云何現在識?答:若識已起、已等起,已生、已等生,已轉、已現轉,聚集、出現,住未已謝,未已盡滅,未已離變,和合現前,現在性、現在類、現在世攝,是名現在識。
5.1.3)若內、若外者。
+1云何內識?答:若識在此相續,已得、不失,是名內識。
+2云何外識?答:若識在此相續,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是名外識。
5.1.4)若麁、若細者,云何施設麁識、細識?答:觀待施設麁識、細識。復如何等?
+1答:若觀待無尋、唯伺識,則有尋、有伺識名麁。若觀待有尋、有伺識,則無尋、唯伺識名細。
+2若觀待無尋、無伺識,則無尋、唯伺識名麁。若觀待無尋、唯伺識,則無尋、無伺識名細。
+3若觀待色界識,則欲界識名麁。若觀待欲界識,則色界識名細。
+4若觀待無色界識,則色界識名麁。若觀待色界識,則無色界識名細。
+5若觀待不繫識,則無色界識名麁。若觀待無色界識,則不繫識名細。如是施設麁識、細識,如是名為若麁、若細。
5.1.5)若劣、若勝者,云何施設劣識、勝識?答:觀待施設劣識、勝識。復如何等?
+1答:若觀待有覆、無記識,則不善識名劣。若觀待不善識,則有覆、無記識名勝。
+2若觀待無覆、無記識,則有覆、無記識名劣。若觀待有覆、無記識,則無覆、無記識名勝。
+3若觀待有漏善識,則無覆、無記識名劣。若觀待無覆、無記識,則有漏善識名勝。
+4若觀待無漏善識,則有漏善識名劣。若觀待有漏善識,則無漏善識名勝。
+5若觀待色界識,則欲界識名劣。若觀待欲界識,則色界識名勝。
+6若觀待無色界識,則色界識名劣。若觀待色界識,則無色界識名勝。
+7若觀待不繫識,則無色界識名劣。若觀待無色界識,則不繫識名勝。如是施設劣識、勝識,如是名為若劣、若勝。
5.1.6)若遠、若近者。
+1云何遠識?答:過去、未來識。
+2云何近識?答:現在識。
+3復次,云何遠識?答:若識過去,非無間滅。若識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識。
+4云何近識?答:若識過去,無間已滅。若識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識。如是名為若遠、若近。
5.1.7)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者,云何一切略為一聚?答:推度、思惟、稱量、觀察,集為一聚,是故名為如是一切略為一聚。
5.1.8)說名識蘊者,云何說名識蘊?答:於此識蘊,顯識、顯蘊、顯身、顯聚,是故名為說名識蘊。
[參考]雜阿含41經
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
2.五取蘊
五取蘊者,一、色取蘊;二、受取蘊;三、想取蘊;四、行取蘊;五、識取蘊。
1)云何色取蘊?答:若色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色取蘊。
2)云何受取蘊?答:若受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受取蘊。
3)云何想取蘊?答:若想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想取蘊。
4)云何行取蘊?答:若行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行取蘊。
5)云何識取蘊?答:若識有漏,隨順諸取,於此諸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欲生時生,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是名識取蘊。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2.雜阿含58經
1)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2)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陰,以何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觸?佛告比丘: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
3)世尊!陰即受,為五陰異受耶?佛告比丘: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
4)世尊!有二陰相關耶?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猶若有一人如是思惟:我於未來得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是名比丘陰陰相關也。
3.中阿含86說處經
世尊告曰: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盛陰,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阿難!此五盛陰,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盛陰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五妙欲
1)五妙欲者。
一、眼所識色,可愛、可樂、可憙、可意。此可愛色,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眼所識色妙欲。
二、耳所識聲,可愛、可樂、可憙、可意。此可愛聲,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耳所識聲妙欲。
三、鼻所識香,可愛、可樂、可憙、可意。此可愛香,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鼻所識香妙欲。
四、舌所識味,可愛、可樂、可憙、可意。此可愛味,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舌所識味妙欲。
五、身所識觸,可愛、可樂、可憙、可意。此可愛觸,能引諸欲,隨順染著,名身所識觸妙欲。
2)云何眼所識色妙欲?答:若色欲界繫,眼觸所生愛所緣,是名眼所識色妙欲。
云何耳所識聲妙欲?答:若聲欲界繫,耳觸所生愛所緣,是名耳所識聲妙欲。
云何鼻所識香妙欲?答:若香欲界繫,鼻觸所生愛所緣,是名鼻所識香妙欲。
云何舌所識味妙欲?答:若味欲界繫,舌觸所生愛所緣,是名舌所識味妙欲。
云何身所識觸妙欲?答:若觸欲界繫,身觸所生愛所緣,是名身所識觸妙欲。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又,諸比丘!如來說五正法,謂五入: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
2.中阿含111達梵行經
1)云何知欲?謂有五欲功德,可愛、可喜、美色、欲想應、甚可樂。云何為五?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是謂知欲。
2)云何知欲所因生?謂更樂也。因更樂則便有欲,是謂知欲所因生。
3)云何知欲有報?謂隨欲種愛樂著而住彼,因此受報有福處、無福處、不動處,是謂知欲有報。
4)云何知欲勝如?謂或有欲欲色,或有欲欲聲,或有欲欲香,或有欲欲味,或有欲欲觸,是謂知欲勝如。
5)云何知欲滅盡?謂更樂滅欲便滅,是謂知欲滅盡。
6)云何知欲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欲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欲,知欲所因生,知欲受報,知欲勝如,知欲滅盡,知欲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欲。
3.雜阿含752經
世尊!所謂欲者。云何為欲?佛告迦摩:欲,謂五欲功德。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雜五色,彼非為愛欲,貪欲覺想者,是則士夫欲,眾色常住世,行者斷心欲。
4.五慳
五慳者,一、住處慳;二、家慳;三、色讚慳;四、利養慳;五、法慳。
1)云何住處慳?答:若於住處,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此住處,屬我非餘。我於此處,經行、敷設,居止、受用,勿餘復得。彼於住處,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住處慳。
2)云何家慳?答:若於施主家,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願此施主家,屬我非餘。我於此家,獨入、獨出、往還、親昵、居止、受用,勿餘復得。彼於施主家,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家慳。
3)云何色讚慳?答:若於色讚,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
+1願我獨得微妙好色,眾所樂見,顏貌端正,成就第一、清淨、圓滿,諸顯形色,餘無及者。
+2願我獨得廣大名稱、善聲、善譽,遍諸方維,一切世間皆共讚頌,餘無及者。
+3唯我善知,受用、飲食及餘資具,令所飲食,隨時消化,資具長養,面色光澤皮膚細軟,眾所愛樂,餘不能及。
+4唯我善知,冠帶、衣服及諸嚴具,莊飾形貌,令極顯好,餘皆不及。
+5彼於色讚,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色讚慳。
4)云何利養慳?答:若於利養,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
+1願我獨得世間利養,餘不能得。
+2願獨差我受諸利養,不差餘人。
+3願獨知我具大福慧,隨時布施、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財,一切世間無及我者。
+4彼於利養,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利養慳。
5)云何法慳?答:若於教法,顧戀、繫心,謂如有一作如是念:
+1願我獨能宣說正法,餘皆不能。
+2願我獨能令他誦念,餘皆不能。
+3願我獨能問答決擇,餘皆不能。
+4願我獨能持素怛纜及毘奈耶、阿毘達磨,餘皆不能。
+5願我獨能分別、解釋善理教者所造諸論及自能造,餘皆不能。
+6彼於教法,顧戀繫心,於他有情障礙、遮止,不施、不惠、不隨施惠,不棄、不捨、不遍棄捨,是名法慳。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憎嫉:住處憎嫉、檀越憎嫉、利養憎嫉、色憎嫉、法憎嫉。
5.五趣
五趣者,一、地獄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
1)云何地獄趣?
1.1)答:與諸地獄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地獄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地獄趣。
1.2)復次,由上品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地獄,生地獄中,結地獄生,是名地獄趣。
1.3)復次,地獄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地獄趣。
2)云何傍生趣?
2.1)答:與諸傍生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傍生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傍生趣。
2.2)復次,由愚鈍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往於傍生,生傍生中,結傍生生,是名傍生趣。
2.3)復次,傍生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傍生趣。
3)云何鬼趣?
3.1)答:與諸鬼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鬼界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鬼趣。
3.2)復次,由慳悋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鬼界,生鬼界中,結鬼界生,是名鬼趣。
3.3)復次,鬼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鬼趣。
4)云何人趣?
4.1)答:與諸人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人中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人趣。
4.2)復次,由下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人中,生於人中,結人中生,是名人趣。
4.3)復次,人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人趣。
5)云何天趣?
5.1)答:與諸天眾一性、一類,眾同分等,依得、事得、處得。若諸所有生天上已,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是名天趣。
5.2)復次,由上品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往於天上,生於天上,結天上生,是名天趣。
5.3)復次,天趣者,是名、是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故名天趣。
[參考]
1.雜阿含955經
世尊告諸比丘:眾生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譬如,比丘!若有士夫轉五節輪,常轉不息。如是眾生轉五趣輪,或墮地獄、畜生、餓鬼及人、天趣,常轉不息。如是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是故,比丘!當如是學:斷除諸有,莫令增長。
2.中阿含111達梵行經
1)云何知漏?謂有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是謂知漏。
2)云何知漏所因生?謂無明也。因無明則便有漏,是謂知漏所因生。
3)云何知漏有報?謂無明纏者,為諸漏所漬,彼因此受報,或得善處,或得惡處,是謂知漏有報。
4)云何知漏勝如?謂或有漏生地獄中,或有漏生畜生中,或有漏生餓鬼中,或有漏生天上,或有漏生人間,是謂知漏勝如。
5)云何知漏滅盡?謂無明滅,漏便滅,是謂知漏滅盡。
6)云何知漏滅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知漏滅道。若比丘如是知漏,知漏所因生,知漏受報,知漏勝如,知漏滅盡,知漏滅道者,是謂達梵行,能盡一切漏。
6)五蓋、7)五心栽、8)五心縛、9)五順下分結、10)五順上分結。
6.五蓋
五蓋者,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惛沈睡眠蓋;四、掉舉惡作蓋;五、疑蓋。
1)貪欲蓋者。
1.1)云何貪欲?答:於諸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內縛、希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是名貪欲。
1.2)云何貪欲蓋?答:由此貪欲,障心、蔽心,鎮心、隱心,蓋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貪欲蓋。
2)瞋恚蓋者。
2.1)云何瞋恚?答:於諸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孽,欲為擾惱,已瞋、當瞋、現瞋,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憤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是名瞋恚。
2.2)云何瞋恚蓋?答:由此瞋恚,障心、蔽心,鎮心、隱心,蓋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瞋恚蓋。
3)惛沈、睡眠蓋者。
3.1)云何惛沈?答:所有身重性、心重性,身不調柔性、心不調柔性,身惛沈、心惛沈,[夢-夕+登]瞢、憒悶,是名惛沈。
3.2)云何睡眠?答:染污心中,所有眠夢,不能任持,心昧略性,是名睡眠。
3.3)云何惛沈、睡眠蓋?答:由此惛沈、睡眠,障心、蔽心,鎮心、隱心,蓋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惛沈睡眠蓋。
4)掉舉、惡作蓋者。
4.1)云何掉舉?答:諸有令心不寂、不靜,掉舉、等掉舉、心掉舉性,是名掉舉。
4.2)云何惡作?答:染污心中,所有令心變悔、惡作、惡作性,是名惡作。
4.3)云何掉舉、惡作蓋?答:由此掉舉、惡作,障心、蔽心,鎮心、隱心,蓋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掉舉、惡作蓋。
5)疑蓋者。
5.1)云何疑?答: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躊躇、猶豫,猶豫箭,不悅、不悅行,不決度、不悟入,非已一趣、非當一趣、非現一趣,是名疑。
5.2)云何疑蓋?答:由此疑故,障心、蔽心,鎮心、隱心,蓋心、覆心,纏心、裹心,故名疑蓋。
[註]五蓋,如法蘊論靜慮品所說:云何惡不善法?謂五蓋。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戲蓋、疑蓋。
7.五心栽-大師、正法、所學、教誡、有智梵行者
7.1.五心栽者,云何為五?具壽!當知,
1)如有一類,於大師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大師,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一,於大師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2)如有一類,於正法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正法,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二,於正法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3)如有一類,於所學處,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所學,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三,於所學處,心栽未斷、未遍知。
4)如有一類,於教誡所,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教誡,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四,於教誡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5)如有一類,於諸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稱讚,護念、敬愛。於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夌*欠]辱、觸惱,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若於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稱讚,護念、敬愛。如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夌*欠]辱、觸惱,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五,於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未斷未遍知。
7.2.廣釋
1)若於大師,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一,於大師所,心栽未斷、未遍知者。
1.1)云何大師?答:謂諸如來、應、正等覺,是名大師。
1.2)云何於大師所,疑惑、猶豫?答:於諸如來、應、正等覺,發起種種疑惑、猶豫,是名於大師所疑惑、猶豫。
1.3)云何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大師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
1.4)云何是名第一?答: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1.5)云何於大師所心栽?答:若於如來、應、正等覺,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於大師所,疑惑、猶豫,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大師所心栽。
1.6)云何未斷、未遍知?答:彼於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斷、未遍知。
2)若於正法,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二,於正法所,心栽未斷、未遍知者。
2.1)云何正法?答:愛盡、離滅、究竟、涅槃,是名正法。
2.2)云何於正法,疑惑、猶豫?答:若於愛盡、離滅、究竟、涅槃,生起種種疑惑、猶豫,是名於正法,疑惑、猶豫。
2.3)云何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正法,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
2.4)云何是名第二?答: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二。
2.5)云何於正法所,心栽?答:若於愛盡、離滅、究竟、涅槃,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於正法所,疑惑、猶豫,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正法所,心栽。
2.6)云何未斷、未遍如?答:彼於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斷、未遍知。
3)若於所學,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三,於所學處,心栽未斷、未遍知者。
3.1)云何所學?答: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正知、正見,施設學處,是名所學。
+1如說我如是學、我學此事,於理善法,不能證得。
+2我如是學、我學此事,於理善法,則能證得。
3.2)云何於所學,疑惑猶豫?答:於諸如來、應、正等覺,施設學處,生起種種疑惑、猶豫,是名於所學,疑惑、猶豫。
3.3)云何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所學,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
3.4)云何是名第三?答: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三。
3.5)云何於所學心栽?答:若於如來、應、正等覺,正知、正見,施設學處,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於所學處,疑惑、猶豫,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所學處心栽。
3.6)云何未斷、未遍知?答:彼於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斷、未遍知。
4)若於教誡,疑惑、猶豫,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四,於教誡所,心栽未斷、未遍知者。
4.1)云何教誡?答: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正知、正見,半月半月所說別解脫戒經,是名教誡。
+1如說我如是教誡、我教誡此事,於理善法,不能證得。
+2我如是教誡、我教誡此事,於理善法,則能證得。
4.2)云何於教誡,疑惑、猶豫?答: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半月半月所說別解脫戒經,生起種種疑惑、猶豫,是名於教誡,疑惑、猶豫。
4.3)云何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教誡,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
4.4)云何是名第四?答: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四。
4.5)云何於教誡所心栽?答:若於如來、應、正等覺,正知、正見,半月半月所說別解脫戒經,生起種種疑惑、猶豫,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於教誡所,疑惑、猶豫,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教誡所心栽。
4.6)云何未斷、未遍知?答:彼於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斷、未遍知。
5)若於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乃至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稱讚,護念、敬愛。如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夌*欠]辱、觸惱,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是名第五,於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未斷、未遍知者。
5.1)云何大師?答:謂諸如來、應、正等覺。
5.2)云何有智同梵行者?答:謂舍利子、大採菽氏、大營搆氏、大飲光、大執藏、大劫庀那、大迦多衍那、大准陀、大善見、大路、大名、無滅、欲樂、金毘羅等賢聖弟子,是名有智同梵行者。
5.3)若為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者共所稱讚,護念、敬愛,是名苾芻上座聰慧,久入佛法,久修梵行,即此苾芻,名有智梵行者。
5.4)云何如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夌*欠]辱、觸惱?答:於彼有智梵行者所,起瞋恚心,發不隨順語、不隨順語表、毀辱、[夌*欠]突,是名如是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夌*欠]辱、觸惱。
5.5)云何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答:若於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夌*欠]辱、觸惱,便於彼斷,不能發起隨順心、隨順欲、隨順信、隨順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不悟入、無勝解、無淨信。
5.6)云何是名第五?答: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5.7)云何於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答:若於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夌*欠]辱、觸惱,便於彼心,自作栽事。譬如農夫雖有良田,若不耕墾,即便堅硬,多諸栽孽,穢草不植,何況嘉苗。於諸有智梵行者所,瞋恚、毀罵,[夌*欠]辱、觸惱,亦復如是,覆蔽其心,令心剛強,作栽孽事,尚不令心得邪決定,況正決定。是名於諸有智梵行者所心栽。
5.8)云何未斷、未遍知?答:彼於心栽,未降伏、未永害,是名未斷、未遍知。
[參考]
1.雜阿含906經
1)迦葉!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正法沈沒。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已,然復依猗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稱歎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而依止住。是名,迦葉!五因緣故,如來正法於此沈沒。
2)迦葉!有五因緣令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稱歎者,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迦葉!是名五因緣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
3)是故,迦葉!當如是學:於大師所,當修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讚歎者,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
2.中阿含206心穢經
1)云何不拔心中五穢?或有一疑世尊,猶豫、不開意、不解意、意不靖。若有一疑世尊,猶豫、不開意、不解意、意不靖者,是謂不拔第一心穢,謂於世尊也,如是法、戒、教。若有諸梵行,世尊所稱譽,彼便責數、輕易、觸嬈、侵害,不開意、不解意、意不靖,是謂第五不拔心中穢,謂於梵行也。...
2)云何善拔心中五穢?或有一不疑世尊,不猶豫、開意、意解、意靖。若有不疑世尊,不猶豫、開意、意解、意靖者,是謂第一善拔心中穢,謂於世尊也,如是法、戒、教。若有梵行,世尊所稱譽,彼不責數、不輕易、不觸嬈、不侵害,開意、意解、意靖,是謂第五善拔心中穢,謂於梵行也。
8.五心縛---身、欲、樂相雜住、諸正論、後勝所作
8.1.五心縛者,云何為五?
1)具壽!當知,如有一類,於身未離貪、未離欲、未離親、未離愛、未離渴。彼由於身未離貪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一,於身未離貪等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2)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於諸欲境,未離貪、未離欲、未離親、未離愛、未離渴。彼由於欲未離貪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二,於欲未離貪等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3)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樂與在家、出家雜住,於樂同樂、於苦同苦、同喜同憂,於諸事務皆共興起,究竟隨轉,不相捨離。彼由樂與在家出家雜住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三,樂相雜住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4)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於諸正論是聖除遣,能趣向、心離蓋、可樂所,謂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智見論、少欲論、喜足論、損減論、省事論、永斷論、離染論、寂滅論、隨順緣性緣起等論。彼於宣說如是論時,不恭敬聽、不屬耳聽、不住受教心、不行法隨法,越大師教,於諸學處,不樂受學。彼由宣說如是論時,不恭敬聽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四,於諸正論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5)復次,具壽,如有一類,少小證得,雖有後時所作勝事,而中止息。彼由少小證得等故,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若於熾然、加行等,心不悟入乃至無勝解,是名第五,於後勝所作心縛,未降伏、未永害。
8.2.廣釋
1)此中於身,未離貪、未離欲、未離親、未離愛、未離渴者,謂顧戀身,令心被縛,不得出離,故說於身未離貪等。
1.1)便於熾然、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者,
+1云何便於熾然?謂若於身生顧戀者,便於永斷,精勤、勇猛,勢用、策勵,不可制伏,策心相續,是名熾然。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熾然。
+2云何便於加行?謂若於身生顧戀者,便於永斷,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是名加行。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加行。
+3云何便於永斷?謂若於身生顧戀者,便於永斷,八聖道支,是名永斷。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永斷。
+4云何便於寂靜?謂若於身生顧戀者,便於永斷,住空閑室,是名寂靜。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寂靜。
+5云何便於證得上義?謂若於身生顧戀者,便於永斷,證得愛盡、離滅、涅槃,是名證得上義。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證得上義。
1.2)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者,謂若於身生顧戀者,彼於永斷,不起隨順心、隨順信、隨順欲、隨順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故說心不悟入等。
1.3)是名第一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1.4)於身未離貪等心縛者,謂若於身深生顧戀,彼心被縛,甚縛、極縛,如被壯人以堅繩索縛已,水澆,彼名被縛甚縛、極縛。如是於身深生顧戀,彼心被縛甚縛、極縛。
1.5)言未降伏未永害者,謂未斷未遍知。
2)於欲未離貪等心縛,廣說亦爾。
3)樂與在家出家雜住者,謂常樂與在家出家諠雜而住。
3.1)於樂同樂,於苦同苦者,謂於樂事,同受其樂。於諸苦事,同受其苦。
3.2)同喜、同憂者,謂於喜事,同生歡喜。於諸憂事,同起愁憂。
3.3)於諸事務,皆共興起,究竟隨轉,不相捨離者。謂於種種所作事業,皆共相助,身心無怠。餘如前說。
4)於諸正論者。云何正論?謂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發起語論、言說、宣唱、評議、顯了、詞辯、語路、語音、語業、語表,是名正論。
4.1)言是聖者,有二種聖,謂由善故,及無漏故。此中言論,由善故聖。非由無漏故,說是聖言。
4.2)除遣者,謂此正論長夜能引少欲、喜足、易滿、易養、損減、除遣、杜多功德、知量、清淨,故名除遣。
4.3)能趣向心離蓋、可樂者,今此義中說心名心,謂此正論令心斷蓋、清淨、可樂,由斯故說,能趣向心離蓋可樂。
+1言戒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犯戒過患,持戒功德,故名戒論。
+2言定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散動過患、正定功德,故名定論。
+3言慧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惡慧過患、妙慧功德,故名慧論。
+4解脫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邪解脫過患、正解脫功德,故名解脫論。
+5解脫智見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邪智過患、正智功德,故名解脫智見論。
+6少欲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多欲過患、少欲功德,故名少欲論。
+7喜足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不喜足過患、喜足功德,故名喜足論。
+8損減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增益生死過患、損減生死功德,故名損減論。
+9省事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多事過患、省事功德,故名省事論。
+10永斷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諸結過患、斷結功德,故名永斷論。
+11離染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貪染過患、離染功德,故名離染論。
+12寂滅論者,謂此正論能正顯了有身過患、滅有身功德,故名寂滅論。
+13隨順緣性緣起論者,謂此正論能正宣說、施設、建立、顯了緣起緣已生法及彼善忍,故名隨順緣性緣起論。
4.4)彼於宣說如是論時,不恭敬聽、不屬耳聽,不住受教心、不行法隨法,越大師教,於論學處不樂受學者,謂纏所纏。
+1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熾然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精勤、勇猛、勢用、策勵,不可制伏、策心、相續,是名熾然。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熾然。
+2便於加行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若習、若修、若多所作,是名加行。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加行。
+3便於永斷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八聖道支,是名永斷。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永斷。
+4便於寂靜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住空閑室,是名寂靜。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寂靜。
+5便於證得上義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證得愛盡、離滅、涅槃,是名證得上義。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證得上義。
4.5)心不悟入、無淨信、不安住、無勝解者,謂纏所纏,於諸正論不能恭敬屬耳聽等,便於永斷,不起隨順心、隨順信、隨順欲、隨順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故說心不悟入等。
4.6)是名第四,及心縛言,准前應說。
5)少小證得,雖有後時所作勝事,而中止息者。
5.1)云何少小證得?謂如一類唯得戒禁,便生喜足。或復乃至唯證少分死生智通,便生喜足,如是等名少小證得。
5.2)雖有後時所作勝事者,謂彼未能永斷煩惱,亦未證得諸煩惱斷,由斯故說,雖有後時所作勝事。
5.3)而中止息者,謂捨善軛、精進懈廢,由此故名而中止息。
5.4)便於熾然者,謂於此界未作劬勞、未斷諸結,便於永斷精勤、勇猛、勢用、策勵,不可制伏、策心、相續,是名熾然。彼於此中,不起欲樂,由斯故說,便於熾然。便於加行、永斷、寂靜、證得上義等,皆准前應說。
5.5)是名第五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5.6)於後勝所作心縛者,謂於此界未作劬勞、未斷諸結,心便被縛甚縛極縛。如被壯人以堅繩索縛已水澆,彼名被縛甚縛極縛。如是有後勝所作者,彼於此界未作劬勞、未斷諸結,心便被縛甚縛極縛。
5.7)言未降伏、未永害者,謂未斷、未遍知。
[參考]
1.雜阿含551經
復問:云何名習近相讚歎?尊者摩訶迦旃延答言:在家、出家共相習近,同喜、同憂、同樂、同苦,凡所為作,悉皆共同,是名習近相讚歎。復問:云何不讚歎?在家、出家不相習近,不同喜、不同憂、不同苦、不同樂,凡所為作,悉不相悅可,是名不相讚歎。
2.中阿含206心穢經
1.云何不解心中五縛?
1)或有一身不離染、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若有身不離染、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者,彼心不趣向,不靖、不住、不解,自方便斷燕坐。若有此心不趣向,不靖、不住、不解,自方便斷燕坐者,是謂第一不解心縛,謂身也。
2)復次,於欲不離染、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若有於欲不離染、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者,彼心不趣向,不靖、不住、不解,自方便斷燕坐。若有此心不趣向,不靖、不住、不解,自方便斷燕坐者,是謂第二不解心縛,謂欲也。
3)復次,有一所說聖義相應,柔軟無疑蓋,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損、說不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燕坐、說緣起,如是比丘,沙門所說者,彼心不趣向,不靖、不住、不解,自方便斷燕坐。若有此心不趣向,不靖、不住、不解,自方便斷燕坐者,是謂第三不解心縛,謂說也。
4)復次,數道俗共會,調亂、憍慠、不學問。若有數道俗共會,調亂、憍慠、不學問者,彼心不趣向、不靖、不住、不解,自方便斷燕坐。若此心不趣向,不靖、不住、不解,自方便斷燕坐者,是謂第四不解心縛,謂聚會也。
5)復次,少有所得故,於其中間住,不復求昇進。若有少所得故,於其中間住,不復求昇進者,彼心不趣向,不靖、不住、不解,自方便斷燕坐。若此心不趣向,不靖、不住、不解,自方便斷燕坐者,是謂第五不解心縛,謂昇進也。…
2.云何解心中五縛?
1)或有一身離染、離欲、離愛、離渴。若有身離染、離欲、離愛、離渴者,彼心趣向,靖、住、解,自方便斷燕坐。若有此心趣向,靖、住、解,自方便斷燕坐者,是謂第一解心中縛,謂身也。
2)復次,於欲離染、離欲、離愛、離渴。若有於欲離染、離欲、離愛、離渴者,彼心趣向,靖、住、解,自方便斷燕坐。若有此心趣向,靖、住、解,自方便斷燕坐者,是謂第二解心中縛,謂欲也。
3)復次,有一所說,聖義相應,柔軟無疑葢,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損、說不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燕坐、說緣起,如是比丘,沙門所說者,彼心趣向,靖、住、解,自方便斷燕坐。若有此心趣向,靖、住、解,自方便斷燕坐者,是謂第三解心中縛,謂說也。
4)復次,不數道俗共會,不調亂、不憍慠學問。若有不數道俗共會,不調亂、不憍慠學問者,彼心趣向,靖、住、解,自方便斷燕坐。若有此心趣向,靖、住、解,自方便斷燕坐者,是謂第四解心中縛,謂不聚會也。
5)復次,少有所得故,於其中間不住,復求昇進。若有少所得故,於其中間不住,復求昇進者,彼心趣向,靖、住、解,自方便斷燕坐。若此心趣向,靖、住、解,自方便斷燕坐者,是謂第五解心中縛,謂昇進也。
9.五順下分結
五順下分結者,云何為五?一、欲貪順下分結;二、瞋恚順下分結;三、有身見順下分結;四、戒禁取順下分結;五、疑順下分結。
1)欲貪順下分結者,欲貪云何?
1.1)答:於諸欲境,諸貪、等貪,廣說乃至貪類、貪生,是名欲貪。
1.2)順下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
1.3)由此欲貪,未斷、未遍知故,便往欲界,生於欲界,結欲界生,故名欲貪順下分結。
2)瞋恚順下分結者,瞋恚云何?答:於諸有情欲為損害,廣說乃至現為過患,是名嗔恚順下分結,廣說如前。
3)有身見順下分結者,有身見云何?答:於五取蘊等,隨觀見我或我所,從此起忍、欲、慧、觀、見,是名有身見順下分結,廣說如前。
4)戒禁取順下分結者,戒禁取云何?
4.1)答:如有一類,執取於戒,謂由此戒,能得清淨、解脫、出離、超諸苦樂,及能證得超苦樂處。
4.2)復有一類,執取於禁,謂由此禁,能得清淨、解脫、出離、超諸苦樂,及能證得超苦樂處。
4.3)或有一類執取戒禁,謂由戒、禁,能得清淨、解脫、出離、超諸苦樂,及能證得超苦樂處。是名戒禁取順下分結,廣說如前。
5)疑順下分結者,疑云何?答: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廣說乃至非現一趣,是名疑順下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疑,未斷、未遍知故,便往欲界,生於欲界,結欲界生,故名疑順下分結。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下結:身見結、戒盜結、疑結、貪欲結、瞋恚結。
2.中阿含205五下分結經
佛言:阿難!或有一為欲所纏,欲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欲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恚所纏,恚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恚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身見所纏,身見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身見轉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戒取所纏,戒取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戒取轉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阿難!或有一為疑所纏,疑心生已,不知捨如真,彼不知捨如真已,疑轉熾盛,不可制除,是下分結。
10.五順上分結
五順上分結者,云何為五?一、色貪順上分結;二、無色貪順上分結;三、掉舉順上分結;四、慢順上分結;五、無明順上分結。
1)色貪順上分結者,色貪云何?答:於色界繫,修所斷法,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貪愛,是名色貪。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色貪,未斷、未遍知故,便往色界,生於色界,結色界生,故名色貪順上分結。
2)無色貪順上分結者,無色貪云何?答:於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貪愛,是名無色貪。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無色貪,未斷、未遍知故,便往無色界,生於無色界,結無色界生,故名無色貪順上分結。
3)掉舉順上分結者,掉舉云何?答:於色、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不寂靜、不極寂靜、掉舉生性、等掉舉生性、心躁擾性,是名掉舉。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掉舉,未斷、未遍知故,便往色、無色界,生於色、無色界,結色無色界生,故名掉舉順上分結。
4)慢順上分結者,慢云何?答:於色、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慢恃執、慢性、心高舉、心輕蔑,是名慢順上分結,廣說如前。
5)無明順上分結者,無明云何?答:於色、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無智、愚癡、無明、黑闇。是名無明。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無明,未斷、未遍知故,便往色無色界,生於色無色界,結色無色界生,故名無明順上分結。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上結:色愛、無色愛、無明、慢、掉。
2.雜阿含270經
世尊告諸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後嗢拕南曰:
後五法十四,謂不忍及忍,損減與圓滿,語路無能處,
勝支解脫想,解脫處根力,不還及淨居,出離界各五。
11)有五不忍過失、12)五能忍功德、13)五損減、14)五圓滿、15)五語路、16)五無堪能處、17)五勝支、18)五成熟解脫想、19)五解脫處、20)五根21)五力、22)五不還、23)五淨居天、24)五出離界。
11.五不忍過失
五不忍過失者,云何為五?一者暴惡;二者憂悔;三者眾生不愛不樂;四者十方惡名流布;五者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地獄。
1)云何暴惡?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集諸刀杖,樂為損害,故名暴惡。
2)云何憂悔?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彼行身、語、意惡行已,多生憂悔,身心熱惱,故名憂悔。
3)云何眾生不愛、不樂?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若被他罵,即還反罵。若被他瞋,即還反瞋。若被他打,即還反打。若被他害,即還反害。若被他弄,即還反弄,由此眾生,不愛、不樂。彼由如是反罵等緣故,說眾生不愛、不樂。
4)云何十方惡名流布?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常與鬪諍,好相言訟,輕弄、毀蔑,由此惡名十方流布。彼由如是鬪諍等緣,故說十方惡名流布。
5)云何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地獄?答:諸不能忍補特伽羅,不忍因緣,多行增上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彼行增上身、語、意惡行已,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大地獄中,受諸劇苦,故說身壞命終,當墮惡趣地獄。
[參考]
1.雜阿含985經
云何還舉?謂於罵者還罵,瞋者還瞋,打者還打,觸者還觸,是名還舉。
云何不還舉?謂罵者不還罵,瞋者不還瞋,打者不還打,觸者不還觸,是名不還舉。
2.雜阿含1152經
有年少賓耆迦婆羅門來詣佛所,於世尊面前作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爾時,世尊告年少賓耆迦:若於一時吉星之日,汝當會諸宗親眷屬耶?賓耆白佛:如是,瞿曇!佛告賓耆:若汝宗親不受食者,當如之何?賓耆白佛:不受食者,食還屬我。佛告賓耆:汝亦如是,如來面前作麁惡不善語,罵辱呵責,我竟不受,如此罵者,應當屬誰?賓耆白佛:如是,瞿曇!彼雖不受,且以相贈,則便是與。佛告賓耆:如是不名更相贈遺,何得便為相與?賓耆白佛:云何名為更相贈遺名為相與?云何名不受相贈遺不名相與?佛告賓耆:若當如是罵則報罵,瞋則報瞋,打則報打,鬪則報鬪,名相贈遺,名為相與,若復,賓耆!罵不報罵,瞋不報瞋,打不報打,鬪不報鬪,若如是者,非相贈遺,不名相與。
3.雜阿含661經
何等為數力?謂聖弟子空閑林中樹下,作如是思惟:身惡行,現法、後世受於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我當自悔教,他亦悔我,大師亦當悔我,大德梵行亦當悔我,以法責我,惡名流布,身壞命終,當生惡趣泥犁中。如是現法後報,身惡行斷,修身善行。如身惡行,口、意惡行亦如是說,是名數力。
12.五能忍功德
五能忍功德者,一者不暴惡;二者不憂悔;三者眾生愛樂;四者十方善名流布;五者身壞命終當生善趣天上。
1)云何不暴惡?答,諸有能忍補特伽羅,能忍因緣,不集刀杖,不為損害,名不暴惡。
2)云何不憂悔?答:諸有能忍補特伽羅,能忍因緣,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彼行身、語、意妙行已,不生憂悔,身心清涼,名不憂悔。
3)云何眾生愛樂?答:諸有能忍補特伽羅,能忍因緣,罵不反罵,瞋不反瞋,打不反打,害不反害,弄不反弄,由此眾生,悉皆愛樂。彼由如是不反罵等緣故,名眾生愛樂。
4)云何十方善名流布?答:諸有能忍補特伽羅,能忍因緣,常無鬪諍,不相言訟,輕弄、毀蔑,由此十方善名流布。彼由如是無鬪諍等緣故,說十方善名流布。
5)云何身壞命終,當生善趣天上?答:諸有能忍補特伽羅,能忍因緣,多行增上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彼行增上身、語、意妙行已,身壞命終,當生善趣,天世界中,受諸妙樂,故說身壞命終,當生善趣天上。
13.五損減
五損減者,云何為五?一者親屬損減;二者財富損減;三者無病損減;四者戒損減;五者見損減。
1)親屬損減云何?
1.1)答:若有親屬遭諸災害,謂由王故、賊故、火故、水故、死故。又少親屬,亦得名為,親屬損減,如是名為親屬損減。
1.2)問:何故名為親屬損減?答:以如是法,非可愛、非可樂、非可忍、無救護、有違損、不可意,是故名為親屬損減。
2)財富損減云何?
2.1)答:若有財富遭諸災害,謂由王故、賊故、火故、水故、怨故。又少財寶,亦得名為財富損減,如是名為財富損減。
2.2)問:何故名為財富損減?答:以如是法,非可愛、非可樂、非可喜、非可意,餘如前說。
3)無病損減云何?
3.1)答:若於身中,遭如是病,謂頭痛等,廣說如前。又此身中。多有疹疾,亦得名為無病損減,如是名為無病損減。
3.2)問:何故名為無病損減?答:以如是法,非可愛等,廣說如前。
4)戒損減云何?
4.1)答:害生命、不與取、欲邪行、虛誑語、離間語、麁惡語、雜穢語。又諸所有不善戒、若諸所有非理所引戒、若諸所有障礙定戒,如是一切名戒損減。
4.2)問:何故名為戒損減耶?
+1答:以如是法,非可愛、非可樂、非可忍、無救護、有違損、不可意。
+2以如是法,非可愛果、非可樂果、非可喜果、非可意果、非適意果、不悅意果。
+3以如是法,非可愛異熟、非可樂異熟、非可喜異熟、非可意異熟、非適意異熟、不悅意異熟。是故名為戒損減。
5)見損減云何?
5.1)答:諸所有見,無施與、無祠祀、無愛樂,乃至廣說。又諸所有不善見、若諸所有非理所引見、若諸所有障礙定見,如是一切名見損減。
5.2)問:何故名為見損減耶?答:以如是法,非可愛,廣說乃至不悅意異熟,是故名為見損減。
14.五圓滿
五圓滿者,云何為五?一者親屬圓滿;二者財富圓滿;三者無病圓滿;四者戒圓滿;五者見圓滿。
1)親屬圓滿云何?
1.1)答:若有親屬無諸災害,謂非王故、賊故、火故、水故、死故。又多親屬,亦得名為親屬圓滿,如是名為親屬圓滿。
1.2)問:何故名為親屬圓滿?答:以如是法,可愛、可樂、可忍、有救護、無違損、稱可意,是故名為親屬圓滿。
2)財富圓滿云何?
2.1)答:若有財富無諸災害,謂非王故、賊故、火故、水故、怨故。又多財寶,亦得名為財富圓滿,如是名為財富圓滿。
2.2)問:何故名為財富圓滿?答:以如是法,可愛、可樂、可喜、可意,餘如前說。
3)無病圓滿云何?
3.1)答:若於身中無如是病,謂頭痛等,廣說如前。又此身中,無諸疹疾,亦得名為無病圓滿,如是名為無病圓滿。
3.2)問:何故名為無病圓滿?答:以如是法,是可愛等,廣說如前。
4)戒圓滿云何?
4.1)答: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麁惡語、離雜穢語。又諸所有善戒、若諸所有如理所引戒、若諸所有不障礙定戒,如是一切名戒圓滿。
4.2)問:何故名為戒圓滿耶?
+1答:以如是法,可愛、可樂、可忍、有救護、無違損、稱可意。
+2以如是法,可愛果、可樂果、可喜果、可意果、適意果、悅意果。
+3以如是法,可愛異熟、可樂異熟、可喜異熟、可意異熟、適意異熟、悅意異熟。是故名為戒圓滿。
5)見圓滿云何?
5.1)答:諸所有見,有施與、有祠祀、有愛樂,乃至廣說。又諸所有善見、若諸所有如理所引見、若諸所有不障礙定見,如是一切名見圓滿。
5.2)問:何故名為見圓滿耶?答:以如是法,是可愛,廣說乃至悅意異熟,是故名為見圓滿。
15.五語路
五語路者,云何為五?一者或時語或非時語;二者或實語或不實語;三者或引義利語或引無義利語;四者或細軟語或麁獷語;五者或慈愍語或瞋恚語。
1)或時語或非時語者,
1.1)問:云何非時語?答:有二種非時:一者內、二者外。
+1內非時云何?答:且如舉他罪苾芻,或貪纏所纏、或瞋纏所纏、或癡纏所纏、或遭劇苦、或有重病、或復不能與他言論,是為內非時。
+2外非時云何?答:且如舉他罪苾芻,所欲舉者,或貪纏所纏、或瞋纏所纏、或癡纏所纏、或遭劇苦、或有重病、或復不能受他言論、或未受具補特伽羅現在前住,是名外非時。
+3此中所有若內非時、若外非時,總略為一數為非時,如是時語名非時語。
1.2)問:云何時語?答:有二種時:一者內、二者外。
+1內時云何?答:且如舉他罪苾芻,非貪纏所纏、非瞋纏所纏、非癡纏所纏、無劇苦、無重病、復有堪能與他言論,是名內時。
+2外時云何?答:且如舉他罪苾芻,所欲舉者,非貪纏所纏、非瞋纏所纏、非癡纏所纏、無劇苦、無重病、復有堪能受他言論、無未受具補特伽羅現在前住,是名外時。
+3此中所有內時、外時,總略為一數之為時,如是時語名為時語。是故名為或時語或非時語。
2)或實語或不實語者,
2.1)問:云何不實語?答:且如苾芻舉他苾芻,不見、不聞、不疑,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彼如是語名不實語。
2.2)問:云何實語?答:且如苾芻舉他苾芻,實見、實聞、實疑,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彼如是語名為實語。是故名為或實語或不實語。
3)或引義利語或引無義利語者,
3.1)問:云何引無義利語?答:且如苾芻舉他苾芻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然他苾芻於如是罪,已陳首、已發露、已顯示、已悔除。實無餘言有餘,彼如是語名引無義利語。
3.2)問:云何引義語?答:且如苾芻舉他苾芻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然他苾芻於如是罪,未陳首、未發露、未顯示、未悔除,或有餘言有餘,彼如是語名引義利語。是故名為或引義利語或引無義利語。
4)或細軟語或麁獷語者,
4.1)問:云何麁獷語?答:且如苾芻,於他苾芻,結恨、憤發,兇暴、惡意,作如是言:汝見如是所犯罪不?汝是惡沙門、愚鈍沙門、無羞恥沙門,難調、難伏。汝應陳首如是諸罪,勿有覆藏。彼如是語,名麁獷語。
4.2)問:云何細軟語?答:且如苾芻往他苾芻所,作如是言:具壽!已犯如是如是罪,應陳首、應發露,勿覆藏。陳首則安樂,不陳首不安樂。彼如是語,名細軟語。是故名為或細軟語或麁獷語。
5)或慈慜語或瞋恚語者,
5.1)問:云何瞋恚語?答:且如苾芻,於他苾芻有瞋恚心、有損害心,而舉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彼如是語,名瞋恚語。
5.2)問:云何慈慜語?答:且如苾芻,於他苾芻有慈慜心與慈慜具,往至其所舉所犯戒、犯見、犯軌則、犯淨命罪。彼如是語,名慈慜語。是故名為或慈慜語或瞋恚語。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發:非時發、虛發、非義發、虛言發、無慈發。
復有五法,謂五善發:時發、實發、義發、和言發、慈心發。
2.雜阿含497經
1)佛告舍利弗: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舉他罪。云何為五?實非不實、時不非時、義饒益非非義饒益、柔軟不麁澁、慈心不瞋恚。舍利弗!舉罪比丘具此五法,得舉他罪。
2)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被舉比丘復以幾法自安其心?佛告舍利弗:被舉比丘當以五法令安其心。念言:彼何處得,為實莫令不實,令時莫令非時,令是義饒益莫令非義饒益,柔軟莫令麁澁,慈心莫令瞋恚。舍利弗!被舉比丘當具此五法,自安其心。
3)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見舉他罪者,不實非實、非時非是時、非義饒益非為義饒益、麁澁不柔軟、瞋恚非慈心。世尊!於不實舉他罪比丘,當以幾法饒益令其改悔?佛告舍利弗:不實舉罪比丘當以五法饒益令其改悔,當語之言:長老!汝今舉罪,不實非是實,當改悔;不時非是時、非義饒益非是義饒益、麁澁非柔軟、瞋恚非慈心,汝當改悔。舍利弗!不實舉他罪比丘當以此五法饒益令其改悔,亦令當來世比丘不為不實舉他罪。
4)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被不實舉罪比丘復以幾法令不變悔?佛告舍利弗:被不實舉罪比丘當以五法不自變悔。彼應作是念:彼比丘不實舉罪非是實、非時非是時、非義饒益非是義饒益、麁澁非柔軟、瞋恚非慈心,我真不變悔。被不實舉罪比丘當以此五法自安其心,不自變悔。
5)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比丘舉罪實非不實、時不非時、義饒益不非義饒益、柔軟非麁澁、慈心非瞋恚,實舉罪比丘當以幾法饒益令不改變?佛告舍利弗:實舉罪比丘當以五法饒益令不變悔,當作是言:長老!汝實舉罪非不實、時不非時、義饒益不非義、柔軟非麁澁、慈心非瞋恚。舍利弗!實舉罪比丘當以此五法義饒益令不變悔,亦令來世實舉罪比丘而不變悔。
6)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被實舉罪比丘當以幾法饒益令不變悔?佛告舍利弗:被舉罪比丘當以五法饒益令不變悔,當作是言:彼比丘實舉罪非不實,汝莫變悔;時不非時、義饒益不非義饒益、柔軟非麁澁、慈心非瞋恚,汝莫變悔。
7)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見被實舉罪比丘有瞋恚者。世尊!被實舉罪瞋恚比丘當以幾法令於瞋恨而自開覺?佛告舍利弗:被實舉罪瞋恚比丘當以五法令自開覺,當語彼言:長老!彼比丘實舉汝罪,非不實,汝莫瞋恨乃至慈心非瞋恚,汝莫瞋恨。舍利弗!被實舉罪瞋恚比丘當以此五法,令於恚恨而得開覺。
8)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實、不實舉我罪者,於彼二人,我當自安其心。若彼實者,我當自知,若不實者,當自開解言:此則不實,我今自知無此法也。
16)五無堪能處、17)五勝支、18)五成熟解脫想、19)五解脫處、20)五根
16.五無堪能處
五無堪能處者,云何為五?謂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故思斷生命,無復堪不與物盜心取,無復堪行非梵行習婬欲法,無復堪能正知說虛誑語,無復堪能貯積受用諸欲樂具。
1)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故思斷生命者,謂由彼因、彼緣,故思斷生命,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故,於彼因緣,已永斷、已遍知,如斷樹根截多羅頂,令後有趣,成不生法故,名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故思斷生命。
2-4)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不與物盜心取,行非梵行習婬欲法,正知說虛誑語亦爾。
5)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貯積受用諸欲樂具者,謂由彼因、彼緣,貯積受用諸欲樂具,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故,於彼因緣,已永斷、已遍知,如斷樹根截多羅頂,令後有趣,成不生法故,名阿羅漢苾芻諸漏已盡,無復堪能貯積受用諸欲樂具。
[參考]雜阿含845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五恐怖怨對休息,三事決定,不生疑惑,如實知見賢聖正道,彼聖弟子能自記說:地獄、畜生、餓鬼惡趣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1)何等為五恐怖怨對休息?若殺生因緣罪怨對恐怖生,若離殺生者,彼殺生罪怨對因緣生恐怖休息。若偷盜、邪婬、妄語、飲酒罪怨對因緣生恐怖。彼若離偷盜、邪婬、妄語、飲酒罪怨對者,因緣恐怖休息,是名罪怨對因緣生五恐怖休息。
2)何等為三事決定,不生疑惑?謂於佛決定離於疑惑,於法、僧決定離疑惑,是名三法決定離疑惑。
3)何等名為聖道如實知見?謂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聖道如實知見。若於此五恐怖罪怨對休息、於三法決定離疑惑、於聖意如實知見,是聖弟子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17.五勝支
17.1.五勝支者,云何為五?
1)具壽!當知,諸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第一勝支。
2)復次,具壽!諸聖弟子無諂、無誑、淳直性類,於大師、有智同梵行者所,如實自顯,是名第二勝支。
3)復次,具壽!諸聖弟子少疾、無病,成等熟腹,非極冷熱,時節調和,無諸苦惱,由斯飲食易正消化,是名第三勝支。
4)復次,具壽!諸聖弟子勤精進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常不捨軛。假使唯餘皮筋骨在,身諸血肉皆悉乾枯,為得所求殊勝善法,發勤精進,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捨善軛,若求證得,精進熾然,終無中廢,是名第四勝支。
5)復次,具壽!諸聖弟子具慧安住,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聖慧、出慧、善通達慧,彼所作慧正盡苦慧,是名第五勝支。
17.2.廣釋
1)於如來所,修植淨信者,
1.1)如來云何?答:應、正等覺,說名如來。
1.2)淨信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信、信性,隨順性、印可性,已愛樂、當愛樂、現愛樂性、心清淨性,故名淨信。即此淨信,於如來所,已修植、當修植、現修植,由斯故說,於如來所,修植淨信。
1.3)言根生者,謂此淨信有二種根:一者無漏智;二者無漏善根,故名根生。
1.4)言安住者,謂由如是行相,根生,即由如是行相,安住。若由如是行相,安住,即由如是行相,根生,故名安住。
1.5)不能引奪者,謂由成就如是淨信,一切世間,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門、若婆羅門、若餘眾生、諸天人類,皆不能引、不能奪、不能引奪,不能傾、不能等傾、不能等極傾,不能搖、不能等搖、不能等極搖,不能動、不能等動、不能等極動。是故說為不能引奪。
1.6)是名第一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1.7)言勝支者,謂由淨信增盛,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後後轉勝,故名勝支。
2)言無諂者。
2.1)諂云何?答:諸心險性,若心姦性、若心曲性、心雜亂性、心不顯了性、心不正直性、心不調善性,皆名為諂。無如是諂,故名無諂。
2.2)言無誑者,誑云何?答:偽斗、偽秤、偽函、偽語,於他罔帽、極罔帽、遍罔帽,罔帽業,欺弄迷惑,皆名為誑。無如是誑,故名無誑。
2.3)淳直性類者,謂重顯了無諂、誑性,是故復說:淳直性類。
2.4)於大師、有智同梵行者所,如實自顯者,
+1大師云何?答:謂諸如來、應、正等覺,說名大師。
+2有智同梵行者云何?答:謂舍利子、大採菽氏、大營搆氏、大迦葉波、大執藏、大劫庀那、大迦多衍那、大准陀、大善見、大路、大名、無滅、欲樂、金毘羅等,皆名有智同梵行者。
+3若彼具壽多貪、瞋、癡,有所違犯,便於大師及諸有智同梵行所,如實陳首,施設、建立、分別、顯了,發露、開示,無所覆藏,由斯故說於大師有智同梵行者所如實自顯。
2.5)是名第二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二。
2.6)言勝支者,謂由無諂誑增盛,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後後轉勝,故名勝支。
3)言少疾者,
3.1)多疾云何?答:謂頭痛等,乃至廣說,及餘多種逼惱疹疾,能生種種不安隱觸,住在身中,皆名多疾。如是疾無,故名少疾。
3.2)言無病者,重顯少疾。
3.3)成等熟腹,非極冷熱,時節調和,無諸苦惱,由斯飲食,易正消化者,謂彼成就非極冷熱,平等成就生熟二藏。
+1若有成就極冷藏者,諸所飲噉,極遲成就,令身沈重,無所堪任,不能精勤修勝斷行。
+2若有成就極熱藏者,諸所飲噉,極速成熟,令身羸劣,無所堪任,不能精勤修勝斷行。
+3由彼成就非極冷熱生熟二藏,時節調和,無諸苦惱,有所飲噉,易正消化,令身強盛,有所堪任故,能精勤修勝斷行。
3.4)是名第三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三。
3.5)言勝支者,謂由少疾等增盛,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後後轉勝,故名勝支。
4)勤精進住者,
4.1)精進云何?
+1答:若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精勤勇猛、勢用、策勵,不可制伏、策心、相續,是名精進。
+2由彼成就如是精進,於所修習,能行勝行,進趣證會,是故說為勤精進住。
4.2)言有勢者,謂彼上品精進圓滿,故名有勢。
4.3)言有勤者,謂即顯示精進堅固,故名有勤。
4.4)言有勇堅猛者,謂由成就精進力故,勇決而取、堅住而取、猛利而取,諸有所取是善非惡,隨所取相,守護不捨,如獲他國善能守護,是故說為有勇堅猛。
4.5)於諸善法,常不捨軛者,謂於善法,不捨勤勇,精進無斷,是故說為於諸善法,常不捨軛。
4.6)為得所求殊勝善法,若未證得,精進熾然,終無中廢者,謂若未得阿羅漢果,精進熾然,常無懈廢,由斯故說為得所求殊勝善法,若未證得精進熾然終無中廢。
4.7)是名第四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四。
4.8)言勝支者,謂由精進增盛,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後後轉勝,故名勝支。
5)具慧安住者,
5.1)慧云何?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於諸法相,能簡擇、極簡擇,廣說乃至毘鉢舍那,是名為慧。
5.2)言安住者,謂由成就如是慧故,於諸法相,能行勝行,進趣證會,由斯故說具慧安住。
5.3)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者,世間謂五取蘊。云何為五?謂色取蘊、受、想、行、識取蘊。彼由成就如是慧故,能如實知此五取蘊生及變壞,由斯故說,成就世間有出沒慧。
5.4)言聖慧者,有二種聖:一者善故聖;二者無漏故聖。此慧具由二種聖故,說名為聖,故名聖慧。
5.5)言出慧者,謂彼成就如是慧故,能出離欲界,及能出離色、無色界,故名出慧。
5.6)善通達慧者,謂彼成就如是慧故,於苦、集、滅、道諦,由苦、集、滅、道相,能通達、善通達、各別通達,是故名為善通達慧。
5.7)彼所作慧者,謂彼所引學無間道所有勝慧,此中說為彼所作慧。
5.8)正盡苦慧者,
+1正云何?答:因故、門故、理趣故、行相故,說名為正。
+2盡苦慧者,五取蘊名為苦,此慧能令五取蘊盡、等盡、遍盡,證永盡故,名盡苦慧。
5.9)是名第五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5.10)言勝支者,謂由具慧增盛,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後後轉勝,故名勝支。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滅盡枝:一者比丘信佛、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二者比丘無病,身常安隱。三者質直無有諛諂,能如是者,如來則示涅槃徑路。四者自專其心,使不錯亂,昔所諷誦,憶持不忘。五者善於觀察法之起滅,以賢聖行,盡於苦本。
2.中阿含212一切智經
若成就此五斷支,必得善師如來、無所著、正盡覺,必得可意,無不可意,亦於長夜得義饒益,安隱快樂。云何為五?
1)多聞聖弟子信著如來,根生定立,無能奪者,謂沙門、梵志、天及魔、梵及餘世間,是謂第一斷支。
2)復次,大王!多聞聖弟子少病、無病,成就等食道,不熱不冷,正樂不諍,謂食飲消、正安隱消,是謂第二斷支。
3)復次,大王!多聞聖弟子無諂、無誑、質直,現如真世尊及諸梵行,是謂第三斷支。
4)復次,大王!多聞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第四斷支。
5)復次,大王!多聞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第五斷支。
18.五成熟解脫想
五成熟解脫想者,云何為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逆食想;五、死想。
1)無常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於無常行,由無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想無常。
2)苦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由無常故,有是苦者。於諸苦行,由苦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苦想。
3)苦、無我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於無我行,由無我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苦無我想。
4)厭逆食想云何?
4.1)答:諸苾芻等應於段食,發起厭逆俱行作意,及起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想思惟段食。
4.2)其事云何?
+1答:於諸糜飯,應起膖脹死屍勝解。
+2於粥羹臛,應起人之稀糞勝解。
+3於生酥乳酪,應起人之髓腦勝解。
+4於熟酥油、沙糖及蜜,應起人之肪膏勝解。
+5於麨,應起骨屑勝解。
+6於餅,應起人皮勝解。
+7於鹽,應起碎齒勝解。
+8於蓮根莖、生菜、枝葉,應起連髮髑髏勝解。
+9於諸漿飲,應起人之膿血勝解。
+10彼於段食,發起如是厭逆、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相思惟段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厭逆食想。
5)死想云何?答:於自身命,極善作意,思惟無常,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死想。
6)如是五種名成熟解脫想。問:何緣此五名成熟解脫想耶?答:解脫有三種:一、心解脫;二、慧解脫;三、無為解脫。由此五想,有為解脫,未生令生、生已增長,堅固、廣大,由斯速證無為解脫。由此因緣,名成熟解脫想。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趣解脫:一者身不淨想,二者食不淨想,三者一切行無常想,四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五者死想。
2.中阿含86說處經
世尊告曰: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盛陰,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阿難!此五盛陰,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盛陰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熟解脫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阿難!此五熟解脫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熟解脫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19.五解脫處
19.1.五解脫處者,云何為五?
1)具壽!當知,若諸苾芻、苾芻尼等,或有大師,為說法要,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如、如大師,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一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2)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而能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如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二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3)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亦不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而能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如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三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4)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亦不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亦不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而能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如、如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處趣,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四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5)復次,具壽!若諸苾芻、苾芻尼等,雖無大師,或餘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亦不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亦不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亦不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而能善取隨一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如、如善取隨一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如是、如是於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生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是名第五解脫處。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漏未盡者,能盡諸漏。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疾能證得。
19.2.廣釋
1)此中大師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者,
1.1)問:大師云何?
+1答:即諸如來、應、正等覺,說名大師。
+2問: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云何?答:解憍陳那、馬勝、賢勝、霧氣、大名、那舍、圓滿、無垢、妙臂、牛主、舍利子、大採菽氏、大迦葉波、大劫庀那、大營搆氏、大迦多衍那、大執藏、大善見、大路、隨順、無滅、欲樂、金毘羅等,皆名尊重有智同梵行者。
+3問:法云何?答:名身、句身、文身,是名為法。即前大師、尊重、有智同梵行者,以諸名身、句身、文身,為彼宣說,施設、建立,開顯、分別,明了、開示,由此故言,為說法要。
1.2)如如大師,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為說法要,如是、如是,彼於法要,能正了知,若法、若義者,
+1問:能正了知若法云何?答:名身、句身、文身是名為法。彼於此法,等了、近了、明了,通達品類差別,獲得無二、無退轉智故,名能正了知若法。
+2問:能正了知若義云何?答:名身、句身、文身,所顯、所了,所說、所遍說,所示、所等示,所開名義,彼於此義,等了、近了、明了,通達品類差別,獲得無二、無退轉智,是名能正了知若義。
1.3)由正了知,若法、若義,便發起欣者,最初所發喜名為欣,彼於此欣,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聚集、出現,由斯故說,便發起欣。
1.4)欣故生喜者,謂上品欣,轉名為喜,彼於此喜,起、等起,生、等生,轉、現轉,聚集、出現,由斯故說,欣故生喜。
1.5)心喜故身輕安者,謂彼從欣生心喜故,於現法中,身重性斷、心重性斷,身有堪能、心有堪能,身細滑、心細滑,身輕軟、心輕軟,身離蓋、心離蓋,身無懶惰、心無懶惰,身無疲倦、心無疲倦,由斯故說,心喜故身輕安。
1.6)身輕安故受樂者,謂由身有堪能、心有堪能,廣說乃至身無疲倦、心無疲惓故,身便有樂,心受妙喜,由斯故說,身輕安故受樂。
1.7)受樂故心定者,謂受樂故,遠離勞倦,無勞倦法平等行故,心住、等住、近住、一趣、得三摩地,由斯故說,受樂故心定。
1.8)心定故如實知見者,謂彼若時,心住、等住,無二、無轉。爾時,於苦如實知見苦,於集、滅、道,如實知見集、滅、道,由斯故說心定故如實知見。
1.9)如實知見故生厭者,謂彼若時,於苦如實知見苦,於集、滅、道,如實知見集、滅、道,爾時於五取蘊,便生厭毀、違逆而住,由斯故說,如實知見故生厭。
1.10)厭故能離者,謂彼若時,於五取蘊,能生厭毀、違逆而住。爾時,便於貪、瞋、癡三不善根,能損、能薄,令漸缺減。如人以水浸漬黃衣,置日光中,染色速脫。如是,若時於五取蘊,能生厭毀、違逆而住,爾時,便於三不善根,能損、能薄,令漸缺減,由斯故說,厭故能離。
1.11)離故得解脫者,謂彼若時,能損、能薄,能漸缺減三不善根,爾時,便於貪、瞋、癡等,心得解脫,由斯故說,離故得解脫。
1.12)是名第一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1.13)解脫處者,此中何謂解脫處耶?答:此中七法名解脫處:一者正了知法;二者正了知義;三者欣;四者喜;五者輕安;六者樂;七者定。
1.14)是諸苾芻、苾芻尼等者,謂若能引學無間道。於此義中,說為苾芻、苾芻尼等。
1.15)安住此處者,謂住此處,等住、近住,是故說為安住此處。
1.16)念未住者,能住正念者,謂能住四念住。
1.17)心未定者,能住正定者,謂能住四靜慮。
1.18)漏未盡者,能盡諸漏者,問:諸漏云何?答:有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彼於此三漏,能盡、等盡、遍盡、現盡、當盡、速盡,由斯故說,漏未盡者,能盡諸漏。
1.19)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能疾證得者,謂諸愛盡、離、滅、涅槃,說為無上安隱涅槃。彼速於此,能得、隨得,能觸、能證,由斯故說,未得無上安隱涅槃者,能疾證得。
2)而能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者,謂以廣大音聲讀誦如先所聞究竟法要。
3)而能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者,謂彼而能為他宣說,施設、建立,開顯、分別,明了、顯示如先所聞究竟法要。
4)而能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者,謂能獨處寂靜,尋思、遍尋思,簡擇、遍簡擇,觀察、遍觀察如先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
5)而能善取隨一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者,謂能善取定及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入、住、出相,餘如前說。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喜解脫入。若比丘精勤不懈,樂閑靜處,專念一心,未解得解,未盡得盡,未安得安。何謂五?於是,比丘聞如來說法,或聞梵行者說,或聞師長說法,思惟觀察,分別法義,心得歡喜,得歡喜已,得法愛,得法愛已,身心安隱,身心安隱已,則得禪定,得禪定已,得實知見,是為初解脫入。於是,比丘聞法喜已,受持諷誦,亦復歡喜,為他人說,亦復歡喜,思惟分別,亦復歡喜,於法得定,亦復如是。
2.雜阿含565經
尊者阿難語諸童子言:帝種!如來、應、等正覺說四種清淨,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解脫清淨。
1)云何為戒清淨?謂聖弟子住於戒,波羅提木叉,戒增長,威儀具足,於微細罪能生恐怖,受持學戒。戒身不滿者,能令滿足;已滿者,隨順執持,欲精進方便超出,精勤勇猛,堪能諸身心法,常能攝受,是名戒淨斷。
2)苦種!云何名為心淨斷?謂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具足住;定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執受,欲精進乃至常執受,是名心淨斷。
3)苦種!云何名為見淨斷?
3.1)謂聖弟子聞大師說法。如是如是說法,則如是如是入如實正觀。如是如是得歡喜、得隨喜、得從於佛。
3.2)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然從餘明智尊重梵行者說,聞尊重梵行者如是如是說,則如是如是入如實觀察。如是如是觀察,於彼法得歡喜、隨喜,信於正法。
3.3)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亦復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隨先所聞,受持者重誦習,隨先所聞受持者如是如是重誦已。如是如是得入彼法,乃至信於正法。
3.4)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然先所聞法為人廣說,先所聞法如是如是為人廣說。如是如是得入於法,正智觀察,乃至信於正法。
3.5)復次,聖弟子不聞大師說法,復不聞明智尊重梵行者說,又復不能先所受持重誦習,亦復不以先所聞法為人廣說,然於先所聞法獨一靜處思惟觀察。如是如是思惟觀察,如是如是得入正法,乃至信於正法。如是從他聞,內正思惟,是名未起正見令起,已起正見令增廣,是名未滿戒身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方便,乃至常攝受,是名見淨斷。
4)苦種!云何為解脫清淨斷?謂聖弟子貪心無欲解脫,恚、癡心無欲解脫。如是解脫,未滿者令滿,已滿者隨順攝受,欲精進乃至常攝受,是名解脫淨斷。
3.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解脫處,若比丘、比丘尼因此故,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云何為五?
1)阿難!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比丘、比丘尼說法。阿難!若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比丘、比丘尼說法,彼聞法已,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第一解脫處,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
2)復次,阿難!世尊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但如本所聞、所誦習法而廣讀之。
3)若不廣讀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隨本所聞、所誦習法為他廣說。
4)若不為他廣說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隨本所聞、所誦習法心思惟分別。
5)若心不思惟分別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善受持諸三昧相。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善受持諸三昧相者,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第五解脫處,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
20.五根
五根者,云何為五?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此五根相,如前廣說。
[註]五根,如法蘊論根品所說:五根。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根,信根,精進、念、定、慧根。阿難!此五根,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根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21)五力、22)五不還、23)五淨居天、24)五出離界。
21.五力
五力者,云何為五?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1)問:信力云何?答: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信力。
2)問:精進力云何?答:於已生不善法,為永斷故,生欲策勵,乃至廣說四種正斷,是名精進力。
3)問:念力云何?答:於內身住循身觀,乃至廣說四種念住,是名念力。
4)問:定力云何?答: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廣說四種靜慮,是名定力。
5)問:慧力云何?答:如實了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行聖諦,是名慧力。
6)問:何故名力?答:因如是力、依如是力、住如是力,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皆可斷截,摧伏、破壞,故名為力。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力,信力,精進、念、定、慧力。阿難!此五力,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力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雜阿含675經
彼信力,當知是四不壞淨。精進力者,當知是四正斷。念力者,當知四念處。定力者,當知是四禪。慧力者,當知是四聖諦。
22.五不還
五不還者,云何為五?一者中般涅槃補特伽羅;二者生般涅槃補特伽羅;三者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四者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五者上流補特伽羅。
1)云何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1.1)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已斷五順下分結,未斷五順上分結,造作、增長,起異熟業、非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是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1.2)問:何故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根極猛利,結極微薄,已超欲界,未至色界,於其中間,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2)云何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2.1)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五順下分結已斷、已遍知,五順上分結未斷、未遍知,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生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生已不久,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是名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2.2)問:何故名生般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纔生未久,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2.3)復次,有說如是補特伽羅,纔生未久,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此後乃至盡壽而住,方入無餘般涅槃界故,名生般涅槃補特伽羅。
3)云何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3.1)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五順下分結已斷、已遍知,五順上分結未斷、未遍知,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生已後時,依有行道、以有勤行、有勤作意,修不息加行道,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是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3.2)問:何故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依有行道、以有勤行、有勤作意,修不息加行道,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3.3)復次,有說,由此補特伽羅,依有為緣定,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4)云何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4.1)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五,順下分結已斷、已遍知,五順上分結未斷、未遍知,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生已後時,依無行道,以無勤行、無勤作意,修止息加行道,進斷餘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是名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4.2)問:何故名無行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依無行道,以無勤行、無勤作意,修止息加行道,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4.3)復次,有說,由此補特伽羅,依無為緣定,進斷餘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故,名無行般涅槃補特伽羅。
5)云何上流補特伽羅?
5.1)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五,順下分結已斷、已遍知,五順上分結未斷、未遍知,乃至現入雜修世俗第四靜慮,將命終時,退三靜慮,住初靜慮,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梵眾天中。
5.2)生已後時,現入世俗第二靜慮,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光音天中。
5.3)生已後時,現入世俗第三靜慮,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遍淨天中。
5.4)生已後時,現入世俗第四靜慮,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廣果天中。
5.5)生已後時,現入下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無煩天中。
5.6)生已後時,現入中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無熱天中。
5.7)生已後時,現入上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善現天中。
5.8)生已後時,入上勝品雜修世俗第四靜慮,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善見天中。
5.9)生已後時,入上上品最極圓滿雜修世俗第四靜慮,臨命終時,造作、增長,起異熟業及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往生色界色究竟天。生已後時,方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入無餘依般涅槃界,是名上流補特伽羅。
5.10)問:何故名上流補特伽羅?答:有二種流,謂生死業及彼煩惱。彼於此二俱未斷、未遍知,彼由此因及此緣故,上行、隨行,上流、隨流故,名上流補特伽羅。
5.11)復次,有作是言,說由此不還補特伽羅,漸次勝進,於後後定,能領、隨領,能受、隨受,永無退轉,故名上流。
5.12)復次,上流略有二種。何謂為二?一者行色界,二者行無色界。行色界者,以色究竟天為最極處。行無色界者,以非想非非想處天為最極處。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人: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阿迦尼吒。
2.雜阿含821經
何等為增上意學?是名比丘重於戒,戒增上,重於定,定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於彼彼分細微戒學,乃至受持學戒。如是知、如是見,斷五下分結,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斷此五下分,能得中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生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無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有行般涅槃。彼地未等覺者,得上流般涅槃,是名增上意學。
3.中阿含6善人往經
佛言:云何為七?
1)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如是行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燒麩,纔燃便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一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2)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上已即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二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3)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從上來還,未至地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是謂第三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4)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然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地而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生般涅槃,是謂第四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5)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少薪草上,若烟若燃,燃已便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行般涅槃,是謂第五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6)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烟若燃,燃盡已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無行般涅槃,是謂第六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7)復次,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若如鐵洞燃俱熾,以椎打之,迸火飛空,墮多薪草上,若烟若燃,燃已便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已,或至道、至水、至平地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上流阿迦膩吒般涅槃,是謂第七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有。
8)云何無餘涅槃?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行如是者,無上息迹慧之所見,而已得證。我說彼,比丘!不至東方,不至西方、南方、北方、四維、上、下,便於現法中息迹滅度。我向所說七善人所往至處及無餘涅槃者,因此故說。
23.五淨居天
五淨居天者,云何為五?答:一、無煩天;二、無熱天;三、善現天;四、善見天;五、色究竟天。
1)云何無煩天?
1.1)答:謂此與彼諸無煩天,是一類、為伴侶、共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皆同。
1.2)又,若生在無煩天中,所有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蘊,是名無煩天。
1.3)復次,以無煩天,於苦見苦、於集見集、於滅見滅、於道見道故,名無煩天。
1.4)復次,以無煩天,身無煩擾、心無煩擾,由彼身心,無煩擾故,領受寂靜、遍淨、無漏、微妙諸受故,名無煩天。
1.5)復次,此是彼名異語、增語、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無煩天故,名無煩天。
2)云何無熱天?
2.1)答:謂此與彼諸無熱天,同一類、為伴侶、共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皆同。
2.2)又,若生在無熱天中,所有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蘊,是名無熱天。
2.3)復次,以無熱天,於苦見苦、於集見集、於滅見滅、於道見道故,名無熱天。
2.4)復次,以無熱天,身無熱惱、心無熱惱,由彼身心,無熱惱故,領受寂靜、遍淨、無漏、微妙諸受故,名無熱天。
2.5)復次,此是彼名異語、增語、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無熱天故,名無熱天。
3)云何善現天?
3.1)答:謂此與彼諸善現天,同一類、為伴侶、共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皆同。
3.2)又,彼生在善現天中,所有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蘊,是名善現天。
3.3)復次,以善現天,於苦見苦、於集見集、於滅見滅、於道見道故,名善現天。
3.4)復次,以善現天形色微妙,眾所樂觀,清淨端嚴,超過無煩、無熱天眾故,名善現天。
3.5)復次,此是彼名異語、增語、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善現天故,名善現天。
4)云何善見天?
4.1)答:謂此與彼諸善見天,同一類、為伴侶、共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皆同。
4.2)又,彼生在善見天中,所有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蘊,是名善見天。
4.3)復次,以善見天,於苦見苦、於集見集、於滅見滅、於道見道故,名善見天。
4.4)復次,以善見天形色轉微妙,眾所轉樂觀、轉清淨端嚴,超過無煩、無熱、善現天眾故,名善見天。
4.5)復次,此是彼名異語、增語、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善見天故,名善見天。
5)云何色界究竟天?
5.1)答:謂此與彼諸色究竟天,同一類、為伴侶、共眾同分,依得、事得、處得皆同。
5.2)又,復生在色究竟天中,所有無覆無記色、受、想、行、識蘊,是名色究竟天。
5.3)復次,以色究竟天,於苦見苦,於集見集,於滅見滅,於道見道故,名色究竟天。
5.4)復次,以色究竟天所得自體,於生色趣,最勝、第一故,名色究竟天。
5.5)復次,此天亦名礙究竟天。礙謂礙身,此是礙身最究竟處故,名礙究竟天。
5.6)復次,此是彼名異語、增語、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謂色究竟天,或謂礙究竟天故,名色究竟天,或名礙究竟天。
[參考]
1.長阿含30世記經-閻浮提州品第一
1)於他化自在天、梵加夷天中間,有摩天宮,縱廣六千由旬,宮牆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重,乃至無數眾鳥相和而鳴,亦復如是。
2)過梵伽夷天宮由旬一倍,有光音天宮。
3)過光音天由旬一倍,有遍淨天宮。
4)過遍淨天由旬一倍,有果實天宮。
5)過果實天由旬一倍,有無想天宮。
6)過無想天由旬一倍,有無造天宮。
7)過無造天由旬一倍,有無熱天宮。
8)過無熱天由旬一倍有善見天宮。
9)過善見天由旬一倍有大善見天宮。
10)過大善見天由旬一倍有色究竟天宮。
11)過色究竟天上有空處智天、識處智天、無所有處智天、有想無想處智天,齊此名眾生邊際、眾生世界,一切眾生生、老、病、死、受陰、受有,齊此不過。
24.五出離界
24.1.五出離界者,云何為五?
1)具壽!當知,諸有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諸欲,便於諸欲,心不趣入、不信樂、不安住、無勝解、卷縮不伸、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如燒筋羽,卷縮不伸。如是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諸欲,便於諸欲,心不趣入,乃至廣說。若念出離,便於出離,深心趣入、信樂安住、有勝解、不卷縮、恒舒泰,心不厭毀,任運現行,其心安樂,易善修習,於諸欲緣所起諸漏、損害、熱惱,皆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不受彼因、彼緣諸受,如是名為於欲出離。
2-4)於恚無恚,於害無害,於色無色,應知亦爾。
5)具壽!當知,諸有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有身,便於有身,心不趣入、不信樂、不安住、無勝解、卷縮不伸、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如燒筋羽,卷縮不伸。如是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若念有身,便於有身,心不趣入,乃至廣說。若念有身滅涅槃,便於有身滅涅槃,深心趣入、信樂安住、有勝解、不卷縮、恒舒泰,心不厭毀,任運現行,其心安樂,易善修習,於有身緣所起諸漏、損害、熱惱,皆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不受彼因、彼緣諸受,如是名為有身出離。
24.2.廣釋
1)此中諸有者,
1.1)謂如是名、如是姓、如是類、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壽邊際,故名諸有。
1.2)多聞者,謂聞多正法。多正法者,謂契經、應誦、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聞此諸法,故名多聞。
1.3)聖弟子者,聖謂諸佛,佛之弟子名聖弟子。諸能歸依佛、法、僧者,一切皆得聖弟子名,故名聖弟子。
1.4)具猛利見者,
+1云何猛利?答:上品圓滿,故名猛利。
+2云何為見?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於法簡擇、極簡擇,廣說乃至毘鉢舍那,故名為見。
1.5)若念諸欲者,云何名諸欲?答:欲亦名諸欲,欲界亦名諸欲,五妙欲境亦名諸欲。今此義中意說五妙欲境名諸欲,由此故名,若念諸欲。
1.6)便於諸欲,心不趣入、不信樂、不安住、無勝解者,謂聖弟子於妙欲境,以稱讚俱行作意,審思惟時,不起隨順心、隨順信、隨順欲、隨順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由此故名,便於諸欲,心不趣入、不信樂、不安住、無勝解。
1.7)卷縮、不伸者,謂聖弟子於諸妙欲,以稱讚俱行作意,審思惟時,心不樂住、不隨順、不趣向、不臨入,故名卷縮、不伸。
1.8)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者,謂聖弟子於諸妙欲,以稱讚俱行作意,審思惟時,於諸妙欲,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故,名棄捨而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
1.9)若念出離者,云何出離?答:出離亦名出離,出離界亦名出離,色界善根亦名出離,初靜慮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初靜慮名出離,由此故名,若念出離。
1.10)便於出離,深心趣入、信樂安住、有勝解者,謂聖弟子於此出離,以勝解俱行作意,審思惟時,便生隨順心、隨順信、隨順欲、隨順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由此故名,便於出離,深心趣入、信樂安住、有勝解。
1.11)不卷縮、恒舒泰者,謂聖弟子於此出離,以稱讚俱行作意,審思惟時,心樂安住,順趣、臨入,故名不卷縮、恒舒泰。
1.12)心不厭毀、任運現行者,謂聖弟子於此出離,以稱讚俱行作意,審思惟時,非如於欲,心不樂住,厭惡、毀呰,制伏、違逆,由此故言,心不厭毀、任運現行。
1.13)其心安樂者,謂聖弟子當於爾時,其心安樂,無勞、無損,成無倦法,由此故言,其心安樂。
1.14)易修習者,謂聖弟子當於爾時,數數修習,數數作意,相應修習,故名易修習。
1.15)善修習者,謂聖弟子當於爾時,因故、門故、理故、行故,殷重修習、堅住修習、恭敬修習、作意修習故,名善修習。
1.16)於諸欲緣所起諸漏、損害、熱惱,皆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者,謂聖弟子由此因緣,於諸欲中,心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由斯故說,於諸欲緣所起諸漏、損害、熱惱,皆得解脫,從彼起已離繫解脫。
1.17)不受彼因、彼緣諸受者,謂於諸欲,若未斷、未遍知,便受苦受。若已斷、已遍知,不受苦受,由斯故說,不受彼因、彼緣諸受。
1.18)如是名為於欲出離者。問:今於此中何謂出離?答:永斷諸欲,亦名出離。超過諸欲,亦名出離。捨離塵俗,亦名出離。色界善根,亦名出離。初靜慮,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初靜慮名出離。
2)於恚無恚者,
2.1)問:恚云何?答:恚亦名恚,恚界亦名恚。今此義中,意說恚界名恚。
2.2)問:無恚云何?答:無恚亦名無恚,無恚界亦名無恚,慈心定亦名無恚。今此義意說慈心定名無恚。
3)於害無害者,
3.1)問:害云何?答:害亦名害,害界亦名害。今此義中,意說害界名害。
3.2)問:無害云何?答:無害亦名無害,無害界亦名無害,悲心定亦名無害。今此義中,意說悲心定名無害。
4)於色無色者,
4.1)問:色云何?答:色亦名色,色界亦名色,四靜慮亦名色。今此義中,意說四靜慮名色。
4.2)問:無色云何?答:無色亦名無色,無色界亦名無色,四無色亦名無色。今此義中,意說四無色名無色。
4.3)諸有多聞聖弟子眾具猛利見者,如前說。
4.4)若念有身者,有身亦名有身,五取蘊亦名有身。今此義中,意說五取蘊名有身。
4.5)便於有身心不趣入等,如前欲說。
4.6)若念有身滅者,有身滅亦名滅,擇滅亦名滅。今此義中,意說擇滅名滅非餘。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五法,謂五出要界:一者比丘於欲不樂、不動,亦不親近,但念出要,樂於遠離,親近不怠,其心調柔,出要離欲,彼所因欲起諸漏纏,亦盡捨滅,而得解脫,是為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妬出要、色出要、身見出要,亦復如是。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出要界。云何為五?
1)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欲,彼因極重善觀欲故,心便不向欲,不樂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欲,穢惡、厭患欲。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欲,彼因極重善觀欲故,心便不向欲,不樂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欲,穢惡、厭患欲。觀無欲,心向無欲,樂無欲,近無欲,信解無欲,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欲,及因欲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欲生,如是欲出要。阿難!是謂第一出要界。
2)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恚,彼因極重善觀恚故,心便不向恚,不樂恚,不近恚,不信解恚。若恚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恚,穢惡、厭患恚。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恚,彼因極重善觀恚故,心便不向恚,不樂恚,不近恚,不信解恚。若恚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恚,穢惡、厭患恚。觀無恚,心向無恚,樂無恚,近無恚,信解無恚,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恚,及因恚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恚生,如是恚出要。阿難!是謂第二出要界。
3)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害,彼因極重善觀害故,心便不向害,不樂害,不近害,不信解害。若害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害,穢惡、厭患害。阿難!猶如鷄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害,彼因極重善觀害故,心便不向害,不樂害,不近害,不信解害;若害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害,穢惡、厭患害。觀無害,心向無害,樂無害,近無害,信解無害,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害,及因害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害生,如是害出要。阿難!是謂第三出要界。
4)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色,彼因極重善觀色故,心便不向色,不樂色,不近色,不信解色。若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色,穢惡、厭患色。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色,彼因極重善觀色故,心便不向色,不樂色,不近色,不信解色。若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色,穢惡、厭患色。觀無色,心向無色,樂無色,近無色,信解無色,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色,及因色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色生,如是色出要。阿難!是謂第四出要界。
5)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己身,彼因極重善觀己身故,心便不向己身,不樂己身,不近己身,不信解己身。若己身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己身,穢惡、厭患己身。阿難!猶如鷄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己身,彼因極重善觀己身故,心便不向己身,不樂己身,不近己身,不信解己身。若己身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己身,穢惡、厭患己身。觀無己身,心向無己身,樂無己身,近無己身,信解無己身,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己身,及因己身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己身生,如是己身出要。阿難!是謂第五出要界。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五---六法品第七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六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六法云何?此中有二嗢柁南頌。初嗢柁南曰:初六法十種,謂內外識觸,及受想思愛,退不退各六。
1)有六內處、2)六外處、3)六識身、4)六觸身、5)六受身、6)六想身、7)六思身、8)六愛身、9)六順退法、10)六順不退法。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如來說六正法,謂內六入。復有六法,謂外六入。復有六法,謂六識身。復有六法,謂六觸身。復有六法,謂六受身。復有六法,謂六想身。復有六法,謂六思身。復有六法,謂六愛身。
1.六內處
六內處者,云何為六?答:一、眼內處;二、耳內處;三、鼻內處;四、舌內處;五、身內處;六、意內處。云何眼內處?答:若眼於色,或已見、或今見、或當見,或彼同分,是名眼內處。耳、鼻、舌、身、意內處,隨所應,當廣說。
[註]六內處,如法蘊論根品所說:六根。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又,諸比丘!如來說六正法,謂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內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阿難!此六內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內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雜阿含323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內入處。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
2.六外處
六外處者,云何為六?答:一、色外處;二、聲外處;三、香外處;四、味外處;五、觸外處;六、法外處。云何色外處?答:若色為眼或已見、或今見、或當見,或彼同分,是名色外處。聲、香、味、觸、法外處,隨所應,當廣說。
[註]六外處,如法蘊論處品所說。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外六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外處,色處,聲、香、味、觸、法處。阿難!此六外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外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雜阿含324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外入處。云何為六?謂色是外入處,聲、香、味、觸、法是外入處,是名六外入處。
3.六識身
六識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識身;二、耳識身;三、鼻識身;四、舌識身;五、身識身;六、意識身。云何眼識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於眼所識色諸了別性、極了別性、了別色性,是名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隨所應,當廣說。
[註]六識處,如法蘊論多界品所說:十八界。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阿難!此六識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識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雜阿含325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識身。云何為六?謂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是名六識身。
4.六觸身
六觸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身;二、耳觸身;三、鼻觸身;四、舌觸身;五、身觸身;六、意觸身。云何眼觸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於眼所識色,諸觸、等觸、等觸性、已觸、當觸,是名眼觸身。耳、鼻、舌、身、意觸身,隨所應,當廣說。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觸身:眼觸身,耳、鼻、舌、身、意觸身。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更樂身,眼更樂,耳、鼻、舌、身、意更樂。阿難!此六更樂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更樂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雜阿含326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觸身。云何為六觸身?謂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是名六觸身。
5.六受身
六受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受身;二、耳觸所生受身;三者、鼻觸所生受身;四、舌觸所生受身;五、身觸所生受身;六、意觸所生受身。云何眼觸所生受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觸為緣故受。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眼觸為因,眼觸等起、眼觸種類、眼觸所生、眼觸所起作意相應,於眼所識色諸受、等受、別受、已受、當受,是名眼觸所生受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身,隨所應,當廣說。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覺身,眼覺,耳、鼻、舌、身、意覺。阿難!此六覺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覺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雜阿含327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受身。云何為六?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六受身。
6.六想身
六想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想身;二、耳觸所生想身;三、鼻觸所生想身;四、舌觸所生想身;五、身觸所生想身;六、意觸所生想身。云何眼觸所生想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觸為緣故想。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眼觸為因,眼觸等起、眼觸種類、眼觸所生、眼觸所起作意相應,於眼所識色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眼觸所生想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身,隨所應,當廣說。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想身: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想身,眼想,耳、鼻、舌、身、意想。阿難!此六想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想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雜阿含328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想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六想身。
7.六思身
六思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思身;二、耳觸所生思身;三、鼻觸所生思身;四、舌觸所生思身;五、身觸所生思身;六、意觸所生思身。云何眼觸所生思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觸為緣故思。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眼觸為因,眼觸等起、眼觸種類、眼觸所生、眼觸所起作意相應。於眼所識色,諸思、等思、現前等思、已思、當思,作心意業,是名眼觸所生思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思身,隨所應,當廣說。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思身: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法思。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思身,眼思,耳、鼻、舌、身、意思。阿難!此六思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思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雜阿含329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思身。云何為六?謂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六思身。
8.六愛身
六愛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愛身;二、耳觸所生愛身;三、鼻觸所生愛身;四、舌觸所生愛身;五、身觸所生愛身;六、意觸所生愛身。云何眼觸所生愛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觸為緣故受,受為緣故愛。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於眼所識色,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樂,是名眼觸所生愛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愛身,隨所應,當廣說。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愛身:色愛身,聲、香、味、觸、法愛身。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愛身,眼愛,耳、鼻、舌、身、意愛。阿難!此六愛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愛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雜阿含330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愛身。云何為六愛身?謂眼觸生愛,耳、鼻、舌、身、意觸生愛,是名六愛身。
9.六順退法
六順退法者,云何為六?答:一、於佛不恭敬住;二、於法不恭敬住;三、於僧不恭敬住;四、於學不恭敬住;五、具惡言;六、遇惡友。
1)於佛不恭敬住者,云何於佛不恭敬性?答:於佛世尊諸不恭敬性、不等恭敬性、不與自在性、不等與自在性,是名於佛不恭敬性。
2-4)於法、於僧、於學亦爾。
5)具惡言者,云何惡言性?答:如前惡語說。
6)遇惡友者,云何惡友性?答:如前惡友說。
[註]如法蘊論雜事品說:
1)云何起惡言?謂有一類,若親教、親教類,軌範、軌範類,及餘隨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如法告言:汝從今去,勿壞身業,勿壞語業,勿壞意業,勿行不應行處,勿親近惡友,勿作三惡趣業。如是教誨,稱法應時,於所脩道,隨順、磨瑩,增長、嚴飾,宜便常委,助伴、資糧。而彼有情不欣、不喜、不愛、不樂,於師等言,違戾、左取,而不右取,毀訾、非撥,及於師等起勃詈言,諸如是等,名起惡言。
2)云何樂惡友?謂有一類,好近惡友。言惡友者,謂諸屠羊、屠鷄、屠猪、捕鳥、捕魚、獵獸、劫盜、魁膾、典獄、縛龍、煮狗及罝弶等,是名惡友。復有一類,毀犯尸羅,習行惡法,內懷腐敗,外現堅貞,類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亦名惡友。於如是等諸惡友所,親近、承事,隨順、愛樂,名樂惡友。
10.六順不退法
六順不退法者,云何為六?答:一、於佛有恭敬住;二、於法有恭敬住;三、於僧有恭敬住;四、於學有恭敬住;五、具善言;六、遇善友。
1)於佛有恭敬住者,云何於佛有恭敬性?答:於佛世尊諸恭敬性,有恭敬性、有與自在性、有怖隨自在轉性,是名於佛有恭敬性。
2-4)於法、於僧、於學亦爾。
5)具善言者,云何善言性?答:如前善語說。
6)遇善友者,云何善友性?答:善友謂佛及佛弟子,廣說乃至行遠離癡、調伏癡行,是名善友性。若於如是善友,諸習近、等習近,親近、等親近,恭敬、承事,是名遇善友。
[註]如集異門論二法品說:復有二法,謂善言、善友者。
後嗢柁南曰:後六有十四,謂喜憂捨恒,界出根喜通,明念上觀類。
11)有六喜近行、12)六憂近行、13)六捨近行、14)六恒住、15)六界、16)六出離界、17)六諍根法、18)六可喜法、19)六通、20)六順明分想、21)六隨念、22)六無上法、23)六觀待、24)六生類。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界。復有六法,謂六出要界。復有六法,謂六諍本。復有六法,謂六思念。復有六法,謂六無上。復有六法,謂六察行。
後嗢柁南曰:後六有十四,謂喜憂捨恒,界出根喜通,明念上觀類。
11)有六喜近行、12)六憂近行、13)六捨近行、14)六恒住、15)六界、16)六出離界、17)六諍根法、18)六可喜法、19)六通、20)六順明分想、21)六隨念、22)六無上法、23)六觀待、24)六生類。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界。復有六法,謂六出要界。復有六法,謂六諍本。復有六法,謂六思念。復有六法,謂六無上。復有六法,謂六察行。
11.六喜近行
六喜近行者,云何為六?答:
一、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
二、耳聞聲已順喜處聲近行。
三、鼻嗅香已順喜處香近行。
四、舌嘗味已順喜處味近行。
五、身覺觸已順喜處觸近行。
六、意了法已順喜處法近行。
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已,於一向可愛、一向可樂、一向可欣、一向可意色,以順喜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喜處,作意、思惟,所生喜受,是名眼見色已順喜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喜近行亦爾。
[參考]
1.雜阿含336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喜行。云何為六?如是。比丘!若眼見色,喜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喜於彼法處行。諸比丘!是名六喜行。
2.中阿含163分別六處經
1)云何六喜依著?云何六喜依無欲?眼見色已生喜,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1.1)云何喜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未得者欲得,已得者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著。
1.2)云何喜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無欲。
2)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喜,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2.1)云何喜依著?意知法可喜、意念、愛法、欲相應樂,未得者欲得,已得者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著。
2.2)云何喜依無欲?知法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法無常、苦、滅法,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無欲。
12.六憂近行
六憂近行者,云何為六?答:
一、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
二、耳聞聲已順憂處聲近行。
三、鼻嗅香已順憂處香近行。
四、舌嘗味已順憂處味近行。
五、身覺觸已順憂處觸近行。
六、意了法已順憂處法近行。
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已,於一向不可愛、一向不可樂、一向不可欣、一向不可意色,以順憂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憂處作意、思惟所生憂受,是名眼見色已順憂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憂近行亦爾。
[參考]
1.雜阿含337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憂行。云何為六?諸比丘!若眼見色,憂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憂於彼法處行。諸比丘!是名六憂行。
2.中阿含163分別六處經
1)云何六憂依著?云何六憂依無欲?眼見色已生憂,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1.1)云何憂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未得者不得,已得者過去、散壞、滅、變易、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著。
1.2)云何憂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作是念:我何時彼處成就遊,謂處諸聖人成就遊。是為上具觸願恐怖,知苦憂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無欲。
2)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憂,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2.1)云何憂依著?意知法可喜、意念、愛法、欲相應樂,未得者不得,已得者過去、散壞、滅、變易、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著。
2.2)云何憂依無欲?知法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法無常、苦、滅法,憶已作是念:我何時彼處成就遊?謂處諸聖人成就遊。是為上具觸願恐怖,知苦憂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無欲。
13.六捨近行
六捨近行者,云何為六?答:
一、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
二、耳聞聲已順捨處聲近行。
三、鼻嗅香已順捨處香近行。
四、舌嘗味已順捨處味近行。
五、身覺觸已順捨處觸近行。
六、意了法已順捨處法近行。
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者,謂眼見色已,於非可愛、非不可愛,非可樂、非不可樂,非可欣、非不可欣,非可意、非不可意色,以順捨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捨處作意、思惟所生捨受,是名眼見色已順捨處色近行。耳、鼻、舌、身、意捨近行亦爾。
[參考]
1.雜阿含338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捨行。云何為六?諸比丘!謂眼見色,捨於彼色處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捨於彼法處行,是名比丘六捨行。
2.中阿含163分別六處經
1)云何六捨依著?云何六捨依無欲?眼見色已生捨,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1.1)云何捨依著?眼知色生捨,彼平等、不多聞、無智慧、愚、癡、凡夫,為色有捨,不離色,是謂捨依著。
1.2)云何捨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捨住。若有至意修習捨,是謂捨依無欲。
2)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捨,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
2.1)云何捨依著?意知法生捨,平等、不多聞、無智慧、愚、癡、凡夫,為法有捨,不離法,是謂捨依著。
2.2)云何捨依無欲?意知法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法無常、苦、滅法,憶已捨住。若有至意修習捨,是謂捨依無欲。
14.六恒住
六恒住者,云何為六?答:
一、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二、耳聞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三、鼻嗅香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四、舌嘗味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五、身覺觸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六、意了法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1)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者,謂眼見色於可愛、不可愛,可樂、不可樂,可欣、不可欣,可意、不可意,或所依止、或等無間、或所緣、或處所、或增上色,以順捨處作意思惟。若於此色,由順捨處作意思惟所生妙捨,是名眼見色已,不喜、不憂,具念、正知,恒安住捨。
2)耳、鼻、舌、身、意恒住亦爾。
3)問:此中捨者何所謂耶?答: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驚覺、任運住性,應知此中說名為捨。
4)復次,有說,六識相應緣色聲香味觸法境捨受名捨。今此義中,應知意說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驚覺、任運住性,行捨名捨。
[參考]雜阿含339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為六,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正念正智捨心住。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是名比丘六常行。
15.六界
六界者,云何為六?答: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分別此六,如《法蘊論》。
[註]六界,如法蘊論多界品說:六界。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界:地界、火界、水界、風界、空界、識界。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阿難!此六界,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界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16.六出離界-慈、悲、喜、捨、無相、離我慢
六出離界者,云何為六?答:
一、有具壽作如是言:
1)我於慈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瞋所纏縛。
2)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慈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瞋所纏縛。若心猶為瞋所纏縛,無有是處。
3)謂慈心定必能出離一切瞋縛。
4)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瞋縛永斷亦名出離,超越瞋縛亦名出離,諸慈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慈心定名出離。
二、有具壽作如是言:
1)我於悲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害所纏縛。
2)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悲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害所纏縛。若心猶為害所纏縛,無有是處。
3)謂悲心定必能出離一切害縛。
4)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害縛永斷亦名出離,超越害縛亦名出離,諸悲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悲心定名出離。
三、有具壽作如是言:
1)我於喜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不樂纏縛。
2)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喜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不樂纏縛。若心猶為不樂纏縛,無有是處。
3)謂喜心定必能出離一切不樂。
4)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不樂永斷亦名出離,超越不樂亦名出離,諸喜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喜心定名出離。
四、有具壽作如是言:
1)我於捨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欲貪、瞋纏縛。
2)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捨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欲貪、瞋纏縛。若心猶為欲貪、瞋纏縛,無有是處。
3)謂捨心定必能出離一切欲貪、瞋。
4)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欲貪、瞋永斷亦名出離,超越欲貪、瞋亦名出離,諸捨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捨心定名出離。
五、有具壽作如是言:
1)我於無相心定,雖已習、已修、已多所作,而我心猶為隨相識纏縛。
2)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於無相心定已習、已修、已多所作,無處無容,其心猶為隨相識纏縛。若心猶為隨相識纏縛,無有是處。
3)謂無相心定必能出離一切隨相識。
4)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隨相識永斷亦名出離,超越隨相識亦名出離,無相心定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無相心定名出離。
六、有具壽作如是言:
1)我雖遠離我慢,不觀見我、我所,而我心猶為疑、猶豫箭纏縛損害。
2)應告彼曰:勿作是言。所以者何?若有具壽遠離我慢,不觀見我、我所,無處無容,其心猶為疑、猶豫箭纏縛損害。若心猶為疑、猶豫箭纏縛損害,無有是處。
3)謂遠離我慢,不觀見我、我所者,必能出離一切疑、猶豫箭。
問:此中出離,何所謂耶?答:我慢永斷亦名出離,超越我慢亦名出離。今此義中,意說超越諸慢名出離。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出要界。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瞋恚。餘比丘語言:汝勿作此言,勿謗如來,如來不作是說:欲使修慈解脫,更生瞋恚想,無有是處。佛言:除瞋恚已,然後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脫,生憎嫉心;行喜解脫,生憂惱心;行捨解脫,生憎愛心;行無我行,生狐疑心;行無想行,生眾亂想。亦復如是。
17.六諍根法-忿恨、覆惱、嫉慳、誑諂、邪見倒見、取著自見
六諍根法者,云何為六?答:
1)謂有一類有忿、有恨,
1.1)若有忿恨,便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
1.2)若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即不見法。
1.3)若不見法,即不顧沙門。
1.4)若不顧沙門,便起染著,輕弄、鬪諍。
1.5)由起染著,輕弄、鬪諍,為所依止,令多眾生無義、無利,受諸苦惱。由此能引無量天人無義、無利,諸苦惱事。
1.6)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內、或外,有所未斷,即應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斷,無得放逸。汝等應使如是諍根無餘斷滅,如先未起如是諍根。
1.7)汝等若見,或內、或外,皆悉已斷,即應發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護,令當來世永不復起,是為正斷,善斷諍根。
2-5)如有忿恨、若有覆惱、若有嫉慳、若有誑諂、若有邪見倒見,廣說亦爾。
6)復有一類取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棄捨。
6.1)若取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棄捨,便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
6.2)若於大師,不能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即不見法。
6.3)若不見法,即不顧沙門。
6.4)若不顧沙門,便起染著,輕弄、鬪諍。
6.5)由起染著,輕弄、鬪諍,為所依止,令多眾生無義、無利,受諸苦惱。由此能引無量天人無義、無利、諸苦惱事。
6.6)如是諍根,汝等若見,或內、或外,有所未斷,即應聚集、和合,精勤方便求斷,無得放逸。汝等應使如是諍根無餘斷滅,如先未起如是諍根。
6.7)汝等若見,或內、或外,皆悉已斷,即應發起正念、正知、猛利之心,精勤防護,令當來世永不復起,是為正斷,善斷諍根。
7)有忿有恨、若有覆惱、若有嫉慳、若有誑諂,如是一切皆如前說。
8)有邪見倒見者,
8.1)云何邪見?答:諸所有見,無施與、無祠祀、無愛樂,廣說乃至無自覺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邪見。
8.2)言倒見者,謂即邪見,所見顛倒。
9)取著自見,起堅固執,難教棄捨者,
9.1)云何取著自見?答:執我及世間常,唯此諦實,餘皆愚妄,廣說乃至執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唯此諦實,餘皆愚妄,是名取著自見。
9.2)云何起堅固執?答:即由取著自見,是故起堅執。
9.3)云何難教棄捨?答:由於自見起愛樂、等愛樂、現前愛樂,是故難教厭離解脫。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諍本:若比丘好瞋不捨,不敬如來,亦不敬法,亦不敬眾,於戒穿漏,染汙不淨;好於眾中多生諍訟,人所憎惡,嬈亂淨眾,天、人不安。諸比丘!汝等當自內觀,設有瞋恨,如彼嬈亂者,當集和合眾,廣設方便,拔此諍本;汝等又當專念自觀,若結恨已滅,當更方便,遮止其心,勿復使起。諸比丘!佷戾不諦、慳恡嫉妬、巧偽虛妄、自因己見謬受不捨、迷於邪見與邊見俱,亦復如是。
2.中阿含196周那經
1)佛言:阿難!或有一人瞋惱者結纏。
1.1)阿難!謂人瞋惱者結纏,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已,便於眾中起如是諍。謂此鬪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
1.2)阿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而不盡者,為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阿難!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而不盡者,為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
1.3)阿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無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阿難!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無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
2-5)如是不語結、慳嫉、諂誑、無慚無愧。
6)惡欲、邪見、惡性不可制。
6.1)阿難!若有一人惡欲、邪見、惡性不可制,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已,便於眾中起如是諍,謂此鬪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
6.2)阿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而不盡者,為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阿難!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而不盡者,為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
6.3)阿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無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阿難!猶人為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鬪諍,汝於內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無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
18.六可喜法-慈身、語、意業、利養、戒、見
18.1.六可喜法者,云何為六?答:
1)若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業,是名第一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發可意,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喜、無違、無諍、一趣。
2)復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語業,是名第二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3)復有苾芻,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意業,是名第三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4)復有苾芻,以法獲得,如法利養,下至鉢中所受飲食。於此利養,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別藏隱,是名第四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5)復有苾芻,諸所有戒,無缺、無隙、無雜、無穢,應供、無執,善究竟、善受取,諸有智者稱讚、無毀。於如是戒,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無所藏隱,是名第五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廣說乃至無諍一趣。
6)復有苾芻,諸所有見,是聖、出離,能善通達。若起作彼,能正盡苦,於如是見,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修學,無所藏隱,是名第六可喜法。由此法故,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發可意,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喜、無違、無諍、一趣。
18.2.廣釋
1)於大師所者,
1.1)云何大師?答: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說名大師。
1.2)及諸有智同梵行者,云何有智同梵行者?答:解憍陳那乃至廣說,是名有智同梵行者。
1.3)起慈身業者,云何慈身業?答?興起俱行、哀愍俱行所有身業。此中意說,名慈身業。
1.4)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此慈身業和合現前,由斯故說,於大師所及諸有智同梵行者起慈身業。
1.5)是名第一可喜法者,謂如是法,是能隨順,甚可愛樂,長養端嚴,應供常委,支具資糧,是故名可喜法。
+1能發可愛者,謂由此法,能發可愛。
+2能發尊重者,謂由此法,能發尊重。
+3能發可意者,謂由此法,能發可意。
+4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喜、無違、無諍、一趣者,謂由此法,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喜、無違、無諍、一趣。此中,攝受謂令和合。言一趣者,謂趣一境,一味現前。
2-3)如慈身業,慈語、意業,應知亦爾。
4)以法獲得如法利養者,
4.1)云何以法獲得如法利養?答:若諸利養,不由矯妄而得、不由詭詐而得、不由現相而得、不由激發而得、不由以利求利而得。然受用時,無罪生長,故名以法獲得如法利養。
4.2)下至鉢中所受飲食者,謂下至墮鉢中飲食尚共受用,況餘財物。
4.3)於此利養,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別藏隱者,
+1謂以法獲得如法利養,是名於此利養。
+2若苾芻、苾芻尼、正學、勤策、勤策女、近事、近事女,是名有智同梵行者。
+3以法所得如法利養,應與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用,不應各別藏隱受用。
4.4)是名第四可喜法等,如前廣說。
5)諸所有戒者,
5.1)云何名為諸所有戒?答:無漏身業、語業及命清淨,一切皆名諸所有戒。
5.2)無缺、無隙、無雜、無穢者,謂於此戒,恒隨作、恒隨轉,平等共作、平等共轉,故名無缺、無隙,無雜、無穢。
+1言應供者,謂諸有情有貪、瞋、癡,名為給使。若諸有情離貪、瞋、癡,名為應供,應受給使,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常供養故。
+2言無執者,謂聖弟子,於戒不起,若取、若執。
+3善究竟者,謂於此戒,善守、善護,至極究竟。
+4善受取者,謂於此戒,殷重恭敬,具足攝受。
+5諸有智者稱讚、無毀者,謂諸佛及弟子名有智者。此諸智者皆共稱讚、無訶毀者,由斯故說,諸有智者稱讚、無毀。
5.3)於如是戒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受持,無所藏隱者,
+1云何名為於如是戒?答:謂平等戒。平等戒者,謂八聖道支中正語、正業、正命名平等戒。
+2與諸有智同梵行者,謂解憍陳那等,皆名有智同梵行者。
+3等共受持無所藏隱者,謂於此戒,與諸有智同梵行者,共一義利,共一所趣,彼此相似。
5.4)是名第五可喜法等,如前廣說。
6)諸所有見者,
6.1)云何名為諸所有見?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於諸法相,諸簡擇、極簡擇,乃至廣說,如是名為諸所有見。
6.2)是聖、出離等,如前廣說。[參考]集異門論:第五勝支,聖慧、出慧、善通達慧,彼所作慧、正盡苦慧。
6.3)於如是見與諸有智同梵行者等共修學無所藏隱者,
+1云何名為於如是見?答:謂平等見。平等見者,謂八聖道支中正見名平等見。
+2餘如前說。如是亦名六和敬法。
[參考]
1.中阿含196周那經
阿難!我今令汝說六慰勞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尊者阿難白曰:唯然。當受教聽。佛言:云何為六?
1)慈身業,向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
2-3)慈口業,慈意業。
4)若法利如法得,自所得飯食,至在鉢中,如是利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
5)若有戒不缺不穿,無穢無異,如地不隨他,聖所稱譽,具足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
6)若有聖見、出要,明見、深達,能正盡苦,如是見分布,施諸梵行,是法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
2.中阿含142雨勢經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今為汝等說六慰勞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白曰:唯然。佛言:云何為六?
1)以慈身業向諸梵行,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
2-3)如是慈口業、慈意業。
4)若有法利,如法得利,自所飯食,至在鉢中,如是利分,布施諸梵行,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
5)若有戒不缺、不穿、無穢、無黑,如地不隨他,聖所稱譽,具善受持,如是戒分,布施諸梵行,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
6)若有見是聖出要,明了深達,能正盡苦,如是見分,布施諸梵行,是慰勞法。愛法樂法,令愛令重,令奉令敬,令修令攝,得沙門,得一心,得精進,得涅槃。
19.六通
六通者,云何為六?一、神境智證通;二、天耳智證通;三、他心智證通;四、宿住智證通;五、死生智證通;六、漏盡智證通。
1)云何神境智證通?
1.1)答:領受、示現種種神境,乃至廣說,是名神境智證通。
1.2)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於諸神境所有妙智。
2)云何天耳智證通?
2.1)答:以天耳聞種種音聲,謂人聲、非人聲,遠聲、近聲等,是名天耳智證通。
2.2)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於天耳境所有妙智。
3)云何他心智證通?
3.1)答:於他有情補特伽羅尋伺心等皆如實知,謂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如是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不定心、定心,不修心、修心,不解脫心、解脫心,皆如實知,是名他心智證通。
3.2)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於他心等所有妙智。
4)云何宿住智證通?
4.1)答:能隨憶念過去無量諸宿住事,謂或一生,乃至廣說,是名宿住智證通。
4.2)問:此中通者,何所謂耶?答:於諸宿住所有妙智。
5)云何死生智證通?答:如明廣說。
6)云何漏盡智證通?答:亦如明廣說。
[註]如集異門論三法品所說:三示導、三明。
20.六順明分想
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為六?答:
1)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脫想說。
2)云何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2.1)答:世間謂五取蘊,即色取蘊乃至識取蘊。
2.2)有諸苾芻於五取蘊,以有思慮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有恐懼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樂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喜俱行作意、審諦、思惟。
2.3)彼於五取蘊,如是思惟時,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3)問:何故名為順明分想?
3.1)答:明有三種。一、無學宿住智證明;二、無學死生智證明;三、無學漏盡智證明。
3.2)由前六想,令此三明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長廣大,故名順明分想。
[註]如集異門論五法品所說:五成熟解脫想。
[參考]
1.雜阿含1034經
佛告童子: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2.中阿含113諸法本經
世尊告諸比丘:
1)若諸異學來問汝等:
+1一切諸法以何為本?汝等應當如是答彼:一切諸法以欲為本。
+2彼若復問:以何為和?當如是答:以更樂為和。
+3彼若復問:以何為來?當如是答:以覺為來。
+4彼若復問:以何為有?當如是答:以思想為有。
+5彼若復問:以何為上主?當如是答:以念為上主。
+6彼若復問:以何為前?當如是答:以定為前。
+7彼若復問:以何為上?當如是答:以慧為上。
+8彼若復問:以何為真?當如是答:以解脫為真。
+9彼若復問:以何為訖?當如是答:以涅槃為訖。
2)是為,比丘!欲為諸法本,更樂為諸法和,覺為諸法來,思想為諸法有,念為諸法上主,定為諸法前,慧為諸法上,解脫為諸法真,涅槃為諸法訖。是故,比丘當如是學。
3)習出家學道心,習無常想,習無常苦想,習苦無我想,習不淨想,習惡食想,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習死想。知世間好惡,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有,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滅、味、患、出要如真,習如是想心。
4)若比丘得習出家學道心者,得習無常想,得習無常苦想,得習苦無我想,得習不淨想,得習惡食想,得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得習死想。知世間好惡,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有,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滅、味、患、出要如真,得習如是想心者,是謂比丘斷愛除結,正知正觀諸法已,便得苦邊。
21.六隨念
六隨念者,云何為六?答:一、佛隨念;二、法隨念;三、僧隨念;四、戒隨念;五、捨隨念;六、天隨念。
1)云何佛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於世尊所,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來、阿羅漢,廣說乃至佛、薄伽梵。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念性、隨念性、別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佛隨念。
2)云何法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謂佛正法善說,乃至知者內證。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正法,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法隨念。
3)云何僧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僧,謂佛弟子具足妙行,廣說乃至無上福田、世所應供。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僧,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僧隨念。
4)云何戒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戒,謂此淨戒無缺、無隙,廣說乃至,諸有智者稱讚、無毀。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戒,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戒隨念。
5)云何捨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捨,謂我善得無染財利,我於慳垢所縛眾中,能離慳垢,心無染著,舒手惠施所有財物,棄捨財物,心無所顧,分布施與,心無偏黨。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自捨,見為根本,證智相應,廣說如前,是名捨隨念。
6)云何天隨念?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天,謂有四大王眾天、有三十三天、有夜摩天、有覩史多天、有樂變化天、有他化自在天。若有成就無倒信、戒、聞、捨、慧者,從此捨命,得生彼天;我亦成就無倒信、戒、聞、捨、慧善,云何不得當生彼天?若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天,見為根本,證智相應,諸念隨念、別念、憶念,念性、隨念性、別念性,不忘性、不忘法性、心明記性,是名天隨念。
[註]1.六隨念,如法蘊論證淨品所說:四證淨。
2.六隨念,如法蘊論覺支品所說:云何喜覺支?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思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
22.六無上法-見、聞、利、學、行、念
六無上法者,云何為六?一、見無上;二、聞無上;三、利無上;四、學無上;五、行無上;六、念無上。
1)云何見無上?答:
1.1)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往觀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或復往觀若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我說彼類,雖有所見,非無所見,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見。
1.2)若有修植清淨信愛,往觀如來或佛弟子。我說彼類為無上見,能自利益、能自安樂、能令自身安隱而住,超越災愁,滅諸憂苦,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見無上。
2)云何聞無上?答:
2.1)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往聽象聲、馬聲,車聲、步聲,螺聲、大小鼓聲、呼叫聲、歌舞聲、伎樂聲,或復往聽若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所說邪法。我說彼類,雖有所聞,非無所聞,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聞。
2.2)若有修植清淨信愛,往聽如來或佛弟子所說正法。我說彼類為無上聞,能自利益,廣說乃至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聞無上。
3)云何利無上?答:
3.1)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或得妻子,或得珍財,或得諸穀,或行親友,或於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得深信樂。我說彼類,雖名得利,非不得利,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利。
3.2)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於如來及佛弟子得深信樂。我說彼類得無上利,能自利益,廣說乃至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利無上。
4)云何學無上?答:
4.1)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或學乘象,或學乘馬,或學乘車,或學彎弓,或學放箭,或學執鉤,或學執索,或學執排,或學上乘,或學下乘,或學馳走,或學跳躑,或學書數,或學算印,或學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所說學處。我說彼類,雖有所學,非無所學,而是下劣,本性異生,非賢聖學。
4.2)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學如來及佛弟子所說學處。我說彼類為無上學,能自利益,廣說乃至能疾證得如理法要。是名學無上。
5)云何行無上?答:
5.1)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行調象行,或調馬行,或調人行,或調牛行,或事火行,或事月行,或事日行,或事藥行,或事珠行,或事星宿、宮殿等行,或行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所受持行。我說彼類,雖有所行,非無所行,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行。
5.2)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行如來及佛弟子所行之行。我說彼類為行無上,能自利益,廣說乃至,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行無上。
6)云何念無上?答:
6.1)如世尊說:苾芻!當知,如有一類補特伽羅,或念妻子、或念財穀、或念親友、或念沙門、若婆羅門,發起邪見,邪見行者及彼邪法。我說彼類,雖有所念,非無所念,而是下賤,本性異生,非賢聖念。
6.2)若有修植清淨信愛,能念如來及佛弟子。我說彼類為念無上,能自利益、能自安樂、能令自身安隱而住,超越災愁,滅諸憂苦,疾能證得如理法要。是名念無上。此中,世尊說伽他曰:
若得離相應,安隱無上見,聞利學行念,必得趣無憂。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無上:見無上、聞無上、利養無上、戒無上、恭敬無上、憶念無上。
23.六觀待
六觀待者,云何為六?答一、觀待色;二、觀待聲;三、觀待香;四、觀待味;五、觀待觸;六、觀待法。
1)云何觀待色?答:若色有漏、有取,於此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或欲、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應生時生,是名觀待色。
2-5)聲、香、味、觸觀待亦爾。
6)云何觀待法?答:若法有漏、有取,於此諸法,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或欲、或貪、或瞋、或癡,或隨一一心,所隨煩惱,應生時生,是名觀待法。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六法,謂六察行:眼察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察法。
24.六生類
六生類者,云何為六?答:一、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二、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三、有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四、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五、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六、有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1)云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1.1)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少飲食家。彼生此家,形容醜陋,人不憙見、眾共訶毀,多分為他作諸事業,故名為黑。
1.2)如是黑類,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由行三種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趣,生地獄中,受諸劇苦,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2)云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2.1)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少飲食家。彼生此家,形容醜陋,人不憙見、眾共訶毀,多分為他作諸事業,故名為黑。
2.2)如是黑類,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由行三種妙行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世界中,受諸妙樂,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3)云何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3.1)答:如有一類生貧賤家,謂旃荼羅家,廣說乃至少飲食家。彼生此家,形容醜陋,人不憙見、眾共訶毀,多分為他作諸事業,故名為黑。
3.2)如是黑類,聞有如來為眾宣說如實所證法、毘柰耶,便往聽受。
+1既聽受已,得淨信心。
+2彼成如是淨信心故,作是思惟:居家迫迮,譬如牢獄,多諸塵穢,出家寬廣,猶若虛空,一切善法因之生長。
+3又作是念:耽著居家,彼尚不能恒修世善,況能盡命精勤修學純一、圓滿、清白梵行。
+4是故,我應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勤修梵行。
+5既思念已,便於後時,棄捨親財,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
+6受持淨戒,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具足,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常無毀犯。
+7依斯戒蘊,漸次勤修,乃至證得第四靜慮。
+8由定心故乃至漏盡,證得無漏心、慧解脫,廣說乃至不受後有,是名黑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4)云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4.1)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或婆羅門大族、或長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餘隨一富貴家生,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彼生此家,形容端正,人皆樂見、眾共稱美,故名為白。
4.2)如是白類,行身妙行、行語妙行、行意妙行,由行三種妙行因緣,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世界中,受諸妙樂,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白法。
5)云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5.1)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或婆羅門大族、或長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餘隨一富貴家生,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彼生此家,形容端正,人皆樂見、眾共稱美,故名為白。
5.2)如是白類,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由行三種惡行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趣,生地獄中,受諸劇苦,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黑法。
6)云何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6.1)答:如有一類生富貴家,謂剎帝利大族、或婆羅門大族、或長者大族、或居士大族、或餘隨一富貴家生,多饒財寶倉庫盈溢,故名為白。
6.2)如是白類,聞有如來為眾宣說如實所證法、毘柰耶,便往聽受。
+1既聽受已,得淨信心。
+2彼成如是淨信心故,作是思惟:居家迫迮,譬如牢獄,多諸塵穢。出家寬廣,猶若虛空,一切善法因之生長。
+3又作是念:耽著居家,彼尚不能恒修世善,況能盡命精勤修學純一、圓滿、清白梵行。
+4是故,我應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勤修梵行。
+5既思念已,便於後時,棄捨親財,剃除鬚髮,身被法服,正信捨家,出趣非家。
+6受持淨戒,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具足,於微小罪具大怖畏,受諸學處常無毀犯。
+7依斯戒蘊,修根律儀,具念、正知,斷蓋,證得四種靜慮,由斯展轉乃至漏盡,得心解脫及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證通慧,具足覺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白生類補特伽羅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註]1.六生類,如集異門論四法品所說:41.從闇趣闇等四補特伽羅。
2.六生類,如集異門論四法品所說:42.自苦等四補特伽羅-四、有補特伽羅非自苦非自勤苦亦非苦他非勤苦他。
七法品第八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七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七法云何?嗢拕南曰:支數具財力,非妙妙各二,識住與隨眠,事止諍各七。
1)有七等覺支、2)七補特伽羅、3)七定具、4)七財、5)七力、6)七非妙法、7)七妙法、6.1)復有七非妙法、7.1)復有七妙法、8)七識住、9)七隨眠、10)七無過失事、11)七止諍法。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七法,謂七覺意。復有七法,謂七三昧具。七正法,謂七非法。復有七法,謂七正法。復有七法,謂七識住。復有七法,謂七勤法。復有七法,謂七想。
1.七等覺支
七等覺支者,云何為七?答:一、念等覺支;二、擇法等覺支;三、精進等覺支;四、喜等覺支;五、輕安等覺支;六、定等覺支;七、捨等覺支。
1)云何念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念等覺支。
2)云何擇法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簡擇法,廣說乃至毘鉢舍那,是名擇法等覺支。
3)云何精進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廣說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精進等覺支。
4)云何喜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欣、極欣、數欣、欣性、欣類,適意、悅意、可意,踴躍、非不踴躍,悅受、適悅,調柔性、堪任性,歡悅、歡悅性,歡喜、歡喜性,是名喜等覺支。
5)云何輕安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身輕安、心輕安,輕安性、輕安類,是名輕安等覺支。
6)云何定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等覺支。
7)云何捨等覺支?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性,是名捨等覺支。
[註]七等覺支,如法蘊論覺支品所說:七覺支。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七法,謂七覺意: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七覺支,念覺支,擇法、精進、喜、息、定、捨覺支。阿難!此七覺支,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七覺支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中阿含142雨勢經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我為汝等更說七不衰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白曰:唯然。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修念覺支,依捨離、依無欲、依滅盡,趣向出要,擇法、精進、喜、息、定。修捨覺支,依捨離、依無欲、依滅盡,趣向出要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2.七補特伽羅
七補特伽羅者,云何為七?答:一、隨信行補特伽羅;二、隨法行補特伽羅;三、信勝解補特伽羅;四、見至補特伽羅;五、身證補特伽羅;六、慧解脫補特伽羅;七、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1)云何隨信行補特伽羅?
1.1)答:此隨信行補特伽羅,先凡位中,稟性多信,多愛、多淨、多勝解、多慈愍,少思惟、少稱量、少觀察、少簡擇、少推求。
1.2)彼由多信、多愛、多淨、多勝解、多慈愍故,得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
1.3)由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以無量門分別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
1.4)便作是念:善哉!善哉!所言諦實,定不虛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我於今者,應懃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
1.5)作是念已,遂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
1.6)由勤觀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故,便於後時後分,修得世第一法。
1.7)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相應聖道。觀欲界行,為無常、或苦、或空、或無我,隨一現前,乃至未起道類智現在前,爾時名隨信行。是名隨信行補特伽羅。
2)云何隨法行補特伽羅?
2.1)答:此隨法行補特伽羅,先凡位中,稟性多思惟、多稱量、多觀察、多簡擇、多推求,少信、少愛、少淨、少勝解、少慈愍。
2.2)彼由多思惟、多稱量、多觀察、多簡擇、多推求故,得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
2.3)由遇如來或佛弟子宣說正法,教授、教誡,以無量門分別開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
2.4)便作是念:善哉!善哉!所言諦實,定不虛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我於今者,應自審知,應自審見,應自審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
2.5)作是念已,便自審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
2.6)由自審察諸行無常,有漏行苦,一切法空、無我故,便於後時後分,修得世第一法。
2.7)從此無間,生苦法智忍,相應聖道。觀欲界行,為無常、或苦、或空、或無我,隨一現前,乃至未起道類智現在前,爾時名隨法行。是名隨法行補特伽羅。
3)云何信勝解補特伽羅?答:即隨信行補特伽羅,得道類智故,捨隨信行性,入信勝解數,是名信勝解補特伽羅。
4)云何見至補特伽羅?答:即隨法行補特伽羅,得道類智故,捨隨法行性,入見至數,是名見至補特伽羅。
5)云何身證補特伽羅?答:若補特伽羅,雖於八解脫身,已證具足住,而未以慧永盡諸漏,是名身證補特伽羅。
6)云何慧解脫補特伽羅?答:若補特伽羅,雖於八解脫身,未證具足住,而已以慧永盡諸漏,是名慧解脫補特伽羅。
7)云何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7.1)答:若補特伽羅,於八解脫身,已證具足住,而復以慧永盡諸漏,是名俱解脫分補特伽羅。
7.2)問:何故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答:有二分障,一、煩惱分障;二、解脫分障,是名俱分。此補特伽羅,於彼二分障,心俱解脫、極解脫、永解脫,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註]八解脫,如集異門論八法品所說:八解脫。
[參考]
1.雜阿含936經
1)佛告摩訶男:善逝大師、善逝大師者,聖弟子所說,口說善逝,而心正念直見,悉入善逝。正法律、正法律者,聖弟子所說,口說正法,發心正念直見,悉入正法。善向僧、善向僧者,聖弟子所說,口說善向,發心正念直見,悉入善向。如是,摩訶男!聖弟子於佛一向淨信,於法、僧一向淨信,於法利智、出智、決定智,八解脫具足身作證,以智慧見,有漏斷知。如是聖弟子不趣地獄、畜生、餓鬼,不墮惡趣,說阿羅漢俱解脫。
2)復次,摩訶男!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彼知見有漏斷,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慧解脫。
3)復次,摩訶男!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而不見有漏斷,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身證。
4)復次,摩訶男!若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不得八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然於正法、律如實知見,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見到。
5)復次,摩訶男!聖弟子一向於佛清淨信,乃至決定智慧,於正法、律如實知見,不得見到,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信解脫。
6)復次,摩訶男!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於五法增上智慧,審諦堪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法行。
7)復次,摩訶男!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乃至五法少慧,審諦堪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信行。
2.中阿含127福田經
給孤獨居士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世中為有幾福田人?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云何為二?一者學人,二者無學人。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居士!云何十八學人?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謂十八學人。居士!云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
3.七定具
七定具者,云何為七,答: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如是七種,即七道支,應如彼相,一一別說,是名定具。問:何故名定具?答:定謂正定,由七道支,資助、圍繞,令彼增盛,具大勢力,自在運轉,究竟圓滿,故名定具。
[註]七等覺支,如法蘊論覺支品所說:七覺支。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七法,謂七三昧具: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
2.雜阿含754經
世尊!所謂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云何為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佛告舍利弗:謂七正道分為賢聖等三昧,為根本,為眾具。何等為七?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舍利弗!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是名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
3.中阿含189聖道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令眾生得清淨,離愁慼啼哭,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而有七支,於聖正定說習、說助,亦復說具。云何為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若有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所以者何?正見生正志,正志生正語,正語生正業,正業生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賢聖弟子如是心正定,頓盡婬、怒、癡,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頓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中正見最在其前。
4.七財
七財者,云何為七?一者信財;二者戒財;三者慚財;四者愧財;五者聞財;六者捨財;七者慧財。1)云何信財?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信財。
2)云何戒財?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飲諸酒,是名戒財。
3)云何慚財?答:如世尊說:有具慚者,於可慚羞,惡、不善法,有諸雜染能感後有,有極熾然苦異熟果,能引後世生老死法,深起慚羞,是名慚財。
4)云何愧財?答:如世尊說:有住愧者,於可愧恥,惡、不善法,有諸雜染能感後有,有極熾然苦異熟果,能引後世生老死法,深生愧恥,是名愧財。
5)云何聞財?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多聞、聞持,其聞積集,謂佛所說無上法要,初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彼於如是無上法要,具足多聞,能持語義,極善通利,心無散亂,見善通達,是名聞財。
6)云何捨財?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於為慳垢所纏眾中,能離慳垢,雖住居家而心無著,能行惠捨,能舒手施,常樂棄捨,好設祠祀,惠捨具足,於行施時,平等分布,是名捨財。
7)云何慧財?答:如世尊說:苾芻!當知,有聖弟子,能如實知,此是苦聖諦、此是苦集聖諦、此是苦滅聖諦、此是趣苦滅道聖諦,是名慧財。此中,世尊說伽他曰:
男子或女人,具信戒慚愧,聞捨慧財者,真富貴應知。
我說彼大士,不虛度一生,常生天人中,受富貴妙樂。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七法,謂七正法:有信、有慚、有愧、多聞、精進、總持、多智。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七財,信財,戒、慚、愧、聞、施、慧財。阿難!此七財,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七財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中阿含142雨勢經
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成就信財、戒財、慚財、愧財、博聞財、施財,成就慧財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4.雜阿含914經
佛告聚落主:我憶九十一劫以來,不見一人施一比丘,有盡有減。聚落主!汝觀今日有人家大富,多錢財、多眷屬、多僕從,當知其家長夜好施,真實寂止,故致斯福利。聚落主!有八因緣,令人損減福利不增。何等為八?王所逼、賊所劫、火所焚、水所漂、藏自消減、抵債不還、怨憎殘破、惡子費用,有是八種為錢財難聚。聚落主!我說無常為第九句。
5.七力
七力者,云何為七?答:一、信力;二、精進力;三、慚力;四、愧力;五、念力;六、定力;七、慧力。
1)云何信力?答:如世尊告諸苾芻言:有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乃至廣說,是名信力。
2)云何精進力?答:如世尊說: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乃至廣說四種正勝,是名精進力。
3)云何慚力?答:如世尊說:有具慚者,於可慚羞惡不善法,乃至廣說,是名慚力。
4)云何愧力?答:如世尊說:有住愧者,於可愧恥惡不善法,乃至廣說,是名愧力。
5)云何念力?答:如世尊說,於此內身住循身觀,乃至廣說四種念住,是名念力。
6)云何定力?答:如世尊說: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定力。
7)云何慧力?答:如世尊告諸苾芻言:有聖弟子,能如實知此是苦聖諦,乃至廣說,是名慧力。
此中世尊說伽他曰:
若有諸苾芻,具信勤慚愧,及念定慧力,速得盡眾苦。
[參考]
1.雜阿含691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七力。何等為七?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何等為信力?於如來所起信心,深入堅固,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同法所不能壞,是名信力。何等為精進力?謂四正斷......如上廣說。何等為慚力?謂恥惡不善法......如上說。何等為愧力?於可愧事愧,愧起惡不善法......如上說。何等為念力?謂四念處......如上說。何等為定力?謂四禪......如上說。何等為慧力?謂四聖諦......如上說。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七力,信力,精進、慚、愧、念、定、慧力。阿難!此七力,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七力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3.中阿含142雨勢經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我為汝等更說七不衰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白曰:唯然。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成就信力、精進力、慚力、愧力、念力、定力,成就慧力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6.七非妙法
七非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不信;二、無慚;三、無愧;四、懈怠;五、失念;六、不定;七、惡慧。
1)云何不信?答:諸不信不信性、不現前信性,不隨順、不印可、不已忍樂、不當忍樂、不現忍樂,心不清淨,是名不信。
2)云何無慚?答:諸無慚乃至廣說,是名無慚。
3)云何無愧?答:諸無愧乃至廣說,是名無愧。
4)云何懈怠?答:諸下精進性、劣精進性,怯精進性、懼精進性,廣說乃至心懈怠、懈怠性,心不勇悍、不勇悍性,是名懈怠。
5)云何失念?答:諸空念性、虛念性,失念性、心外念性,是名失念。
6)云何不定?答:心散亂性。
7)云何心散亂性?答?諸心散性,若心亂性、心躁擾性、心流蕩性、不一境性、不安住性,是名心散亂性。
8)云何惡慧?答:於不如理所引簡擇,執為如理所引。於如理所引簡擇,執為不如理所引,是名惡慧。如是七種名非妙法。
9)問:何緣是七名非妙法?答:非妙,謂非善士,此是彼法,名非妙法。謂此諸法,非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說是七名非妙法。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諸比丘!如來說七正法,謂七非法:無信、無慙、無愧、少聞、懈怠、多忘、無智。
2.雜阿含497經
佛告舍利弗:若彼比丘諂曲、幻偽、欺誑、不信、無慚、無愧、懈怠、失念、不定、惡慧、慢緩、違於遠離、不敬戒律、不顧沙門行、不求涅槃、為命出家。如是比丘不應教授,與共言語。所以者何?此等比丘破梵行故。
7.七妙法
七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信;二、慚;三、愧;四、精進;五、念;六、定;七慧。
1)云何信?答:諸信信性、現前信性,隨順印可、已忍樂、當忍樂、現忍樂,心清淨,是名信。
2)云何慚?答:諸慚慚性乃至廣說,是名慚。
3)云何愧?答:諸愧愧性乃至廣說,是名愧。
4)云何精進,答:諸非下精進性乃至廣說,是名精進。
5)云何念?答:諸念隨念,廣說乃至心明記性,是名念。
6)云何定?答:諸心住,廣說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
7)云何慧?答:於如理所引簡擇覺為如理所引,於不如理所引簡擇覺為不如理所引,是名慧。如是七種名為妙法。
8)問:何緣是七名為妙法?答:妙謂善士,此是彼法,故名妙法。謂此諸法唯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說是七名為妙法。
[參考]
1.雜阿含497經
若彼比丘不諂曲、不幻偽、不欺誑、信心、慚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慢緩、心存遠離、深敬戒律、顧沙門行、志崇涅槃、為法出家。如是比丘應當教授。所以者何?如是比丘能修梵行,能自建立故。
2.中阿含3城喻經
云何聖弟子得七善法?
1)謂聖弟子得堅固信,深著如來,信根已立,終不隨外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是謂聖弟子得一善法。
2)復次,聖弟子常行慚耻,可慚知慚,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二善法。
3)復次,聖弟子常行羞愧,可愧知愧,惡不善法穢汙煩惱,受諸惡報,造生死本,是謂聖弟子得三善法。
4)復次,聖弟子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聖弟子得四善法。
5)復次,聖弟子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是謂聖弟子得五善法。
6)復次,聖弟子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是謂聖弟子得六善法。
7)復次,聖弟子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聖弟子得七善法也。
6.1.七非妙法
復有七非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不知法;二、不知義;三、不知時;四、不知量;五、不自知;六、不知眾;七、不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
1)不知法者,謂不了知如來教法,謂契經、應誦、記說、伽他、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是名不知法。
2)不知義者,謂不了知彼彼語義,謂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是名不知義。
3)不知時者,謂不了知是時非時,謂此時應修止相,此時應修舉相,此時應修捨相等,是名不知時。
4)不知量者,謂不了知種種分量,謂所飲、所食、所嘗、所噉,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睡、若覺、若語、若默,若解勞悶等所有分量,是名不知量。
5)不自知者,謂不了知自德多少,謂自所有若信、若戒、若聞、若捨、若慧、若教、若證、若念、若族姓、若辯才等,是名不自知。
6)不知眾者,謂不了知眾會勝劣,謂此是剎帝利眾、此是婆羅門眾、此是長者眾、此是居士眾、此是沙門眾、此是外道眾,我於此中應如是行、應如是住、應如是坐、應如是語、應如是默等,是名不知眾。
7)不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者,謂不了知補特伽羅德行勝劣,謂如是如是補特伽羅,有如是如是德行或勝或劣,是名不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如是七種名非妙法。
8)問:何緣是七名非妙法?答:非妙謂非善士,此是彼法,名非妙法。謂此諸法非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說是七名非妙法。
7.2.七妙法
復有七妙法者,云何為七?答:一、知法;二、知義;三、知時;四、知量;五、自知;六、知眾;七、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
1)知法者,謂正了知如來教法,謂契經、應誦、記說、伽他、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是名知法。
2)知義者,謂正了知彼彼語義,謂如是如是語,有如是如是義,是名知義。
3)知時者,謂正了知是時非時,謂此時應修止相、此時應修舉相、此時應修捨相等,是名知時。
4)知量者,謂正了知種種分量,謂所飲、所食、所嘗、所噉,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睡、若覺、若語、若默、若解勞悶等所有分量,是名知量。
5)自知者,謂正了知自德多少,謂自所有若信、若戒、若聞、若捨、若慧、若教、若證、若念、若族姓、若辯才等,是名自知。
6)知眾者,謂正了知眾會勝劣,謂此是剎帝利眾、此是婆羅門眾、此是長者眾、此是居士眾、此是沙門眾、此是外道眾,我於此中應如是行、應如是住、應如是坐、應如是語、應如是默等,是名知眾。
7)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者,謂正了知補特伽羅德行勝劣,謂如是如是補特伽羅,有如是如是德行或勝或劣,是名知補特伽羅有勝有劣。如是七種名為妙法。
8)問:何緣是七名為妙法?答:妙謂善士,此是彼法,故名妙法。謂此諸法唯善士邊可獲可得,此是彼士所有現有,故名妙法。
[參考]中阿含1善法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便於賢聖得歡喜樂,正趣漏盡。云何為七?謂比丘知法、知義、知時、知節、知己、知眾、知人勝如。
1)云何比丘為知法耶?謂比丘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是義,是謂比丘為知法也。
1.1)若有比丘不知法者,謂不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如是比丘為不知法。
1.2)若有比丘善知法者,謂知正經、歌詠、記說、偈咃、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是謂比丘善知法也。
2)云何比丘為知義耶?謂比丘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為知義也。
2.1)若有比丘不知義者,謂不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如是比丘為不知義。
2.2)若有比丘善知義者,謂知彼彼說義是彼義、是此義,是謂比丘善知義也。
3)云何比丘為知時耶?謂比丘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為知時也。
3.1)若有比丘不知時者,謂不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如是比丘為不知時。
3.2)若有比丘善知時者,謂知是時修下相,是時修高相,是時修捨相,是謂比丘善知時也。
4)云何比丘為知節耶?謂比丘知節,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為知節也。
4.1)若有比丘不知節者,謂不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如是比丘為不知節。
4.2)若有比丘善知節者,謂知若飲若食,若去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若大小便,捐除睡眠,修行正智,是謂比丘善知節也。
5)云何比丘為知己耶?謂比丘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為知己也。
5.1)若有比丘不知己者,謂不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如是比丘為不知己。
5.2)若有比丘善知己者,謂自知我有爾所信、戒、聞、施、慧、辯、阿含及所得,是謂比丘善知己也。
6)云何比丘為知眾耶?謂比丘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為知眾也。
6.1)若有比丘不知眾者,謂不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如是比丘為不知眾。
6.2)若有比丘善知眾者,謂知此剎利眾、此梵志眾、此居士眾、此沙門眾、我於彼眾應如是去、如是住、如是坐、如是語、如是默,是謂比丘善知眾也。
7)云何比丘知人勝如?
+1謂比丘知有二種人,有信、有不信;若信者勝,不信者為不如也。
+2謂信人復有二種,有數往見比丘、有不數往見比丘;若數往見比丘者勝,不數往見比丘者為不如也。
+3謂數往見比丘人復有二種,有禮敬比丘、有不禮敬比丘;若禮敬比丘者勝,不禮敬比丘者為不如也。
+4謂禮敬比丘人復有二種,有問經、有不問經;若問經者勝,不問經者為不如也。
+5謂問經人復有二種,有一心聽經、有不一心聽經;若一心聽經者勝,不一心聽經者為不如也。
+6謂一心聽經人復有二種,有聞持法、有聞不持法;若聞持法者勝,聞不持法者為不如也。
+7謂聞持法人復有二種,有聞法觀義、有聞法不觀義;若聞法觀義者勝,聞法不觀義者為不如也。
+8謂聞法觀義人復有二種,有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之;有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若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者勝;不知法、不知義、不向法次法、不隨順法、不如法行者為不如也。
+9謂知法、知義、向法次法、隨順於法、如法行人復有二種,有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有不自饒益,亦不饒益他,不饒益多人,不愍傷世間,不為天、不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若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此人於彼人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譬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者,於彼中為極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如是若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此二人如上所說,如上分別,如上施設,此為第一,為大,為上、為最、為勝、為尊、為妙,是謂比丘知人勝如。
8.七識住
8.1.七識住者,云何為七?答:
1)有色有情種種身、種種想,如人及一分天,是名第一識住。
2)有色有情種種身、一種想,如梵眾天劫初起位,是名第二識住。
3)有色有情一種身、種種想,如光音天,是名第三識住。
4)有色有情一種身、一種想,如遍淨天,是名第四識住。
5)無色有情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名第五識住。
6)無色有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名第六識住。
7)無色有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名第七識住。
8.2.廣釋
1)有色有情種種身、種種想,如人及一分天,是名第一識住
1.1)此中有色者,謂彼有情,有色施設、有色身、有有色處、有有色界、有色蘊,故名有色。
1.2)有情者,謂諦義、勝義,雖諸有情不可獲、不可得、無所有、非現有,而依蘊、界、處,假立有情,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轉,謂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故名有情。
1.3)種種身者,謂彼有情有種種顯色身、種種相、種種形,非一顯色、非一相、非一形,故名種種身。
1.4)種種想者,謂彼有情有樂想、苦想、不苦不樂想,故名種種想。
1.5)如人及一分天者,謂總顯示人及欲界天,故名如人及一分天。
1.6)是名第一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1.7)識住者,云何識住?答:即此所繫所有色、受、想、行、識蘊,總名識住。
2)有色有情種種身、一種想,如梵眾天劫初起位,是名第二識住
2.1)有色者,謂彼有情,有色施設、有色身、有有色處、有有色界、有色蘊,故名有色。
2.2)有情者,謂諦義、勝義,雖諸有情不可獲、不可得,無所有、非現有,而依蘊、界、處,假立有情,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轉,謂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故名有情。
2.3)種種身者,謂彼有情,有種種顯色身、種種相、種種形,非一顯色、非一相、非一形故,名種種身。
2.4)一種想者,
+1謂諸有情有時、有分,於此世界劫將壞時,多往生上光音等天眾同分中。於彼具足意成色身,根無缺減,支分圓滿,形顯清淨,喜為所噉,喜為所食,長壽久住,有時、有分。
+2於此世界劫初成時,於下空中,有空宮殿,欻然而起,有一有情,由壽盡故、業盡故、福盡故,先從光音等天眾同分沒,生下梵世,空宮殿中,獨一、無二,無諸侍者,長壽久住。
+3時彼有情長時住已,欻然生愛及生不樂,作如是念:云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為我伴侶?
+4當彼有情起此心願,有餘有情亦壽盡故、業盡故、福盡故,復從光音等天眾同分沒,生下梵宮與前有情共為伴侶。
+5時前生者便作是念:我先於此獨一、無二,見壽久住,長時住已,欻然生愛及生不樂,作如是念:云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為我伴侶?我起如是心願之時,是諸有情便生此處,滿我意願,為我伴侶。是故,當知此有情類是我所化,我於此類及餘世間,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起者,是真父祖。
+6時諸有情亦作是念:我等曾見如是有情獨一、無二,長壽久住。時彼有情長時住已,欻然生愛及生不樂,作如是念:云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為我伴侶?於彼正起此心願時,我等便生彼同分內為彼伴侶。由斯我等是彼所化,彼於有情及世間物,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起者,是真父祖。故名一想。
2.5)如梵眾天者,謂此義中,總顯生在梵眾等天,有種種身,唯有一想。
2.6)劫初起住者,謂劫初生時。
2.7)是名第二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二。
2.8)識住者,云何識住?答:即此所繫所有色、受、想、行、識蘊,總名識住。
3)有色有情一種身、種種想,如光音天,是名第三識住
3.1)有色者,謂彼有情有色,施設有色身,有有色處,有有色界、有色蘊,故名有色。
3.2)有情者,謂諦義、勝義,雖諸有情不可獲、不可得,無所有、非現有,而依蘊、界、處,假立有情,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轉,謂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故名有情。
3.3)一種身者,謂彼有情有一顯色身、一種相、一種形,無種種顯色、無種種相、無種種形,故名一種身。
3.4)種種想者,謂彼有情有樂想、不苦不樂想,故名種種想。
3.5)如光音天者,謂總顯示光音等天。
3.5)是名第三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三。
3.6)識住者,云何識住?答:即此所繫所有色、受、想、行、識蘊,總名識住。
4)有色有情一種身、一種想,如遍淨天,是名第四識住。
4.1)有色者,謂彼有情,有色施設,有色身,有有色處,有有色界、有色蘊,故名有色。
4.2)有情者,謂諦義、勝義,雖諸有情不可獲、不可得,無所有、非現有,而依蘊、界、處,假立有情,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轉,謂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故名有情。
4.3)一種身者,謂彼有情有一顯色身、一種相、一種形,無種種顯色、無種種相、無種種形,故名一種身。
4.4)一種想者,謂彼有情唯有樂想,故名一種想。
4.5)如遍淨天者,謂總顯示遍淨等天。
4.6)是名第四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四。
4.7)識住者,云何識住?答:即此所繫所有色、受、想、行、識蘊,名識住。
5)無色有情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名第五識住。
5.1)無色者,謂彼有情,無色施設、無色身、無有色處、無有色界、無色蘊,故名無色。
5.2)有情者,謂諦義、勝義,雖諸有情不可獲、不可得,無所有、非現有,而依蘊、界、處,假立有情,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轉,謂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故名有情。
5.3)超一切色想者,謂超一切眼識身相應想。
5.4)滅有對想者,謂滅四識身相應想。
5.5)不思惟種種想者,謂無五身識所引意識相應緣色等種種障礙定想。
5.6)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者,謂總顯示空無邊天。
5.7)是名第五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5.8)識住者,云何識住,答:即此所繫所有受、想、行、識蘊,總名識住。
6)無色有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名第六識住。
6.1)無色者,謂彼有情無色施設、無色身、無有色處、無有色界、無色蘊,故名無色。
6.2)有情者,謂諦義、勝義,雖諸有情不可獲、不可得,無所有、非現有,而依蘊、界、處,假立有情,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轉,謂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故名有情。
6.3)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者,謂總顯示識無邊處天。
6.4)是名第六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六。
6.5)識住者,云何識住?答:即此所繫所有受、想、行、識蘊,總名識住。
7)無色有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名第七識住。
7.1)無色者,謂彼有情無色施設、無色身、無有色處、無有色界、無色蘊,故名無色。
7.2)有情者,謂諦義、勝義,雖諸有情不可獲、不可得,無所有、非現有,而依蘊、界、處,假立有情,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轉,謂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故名有情。
7.3)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者,謂總顯示無所有處天。
7.4)是名第七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七。
7.5)識住者,云何識住?答:即此所繫所有受、想、行、識蘊,總名識住。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七法,謂七識住: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是,是初識住;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識住;或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識住;或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識住;或有眾生,空處住、識處住、不用處住。
2.中阿含97大因經
2.1.云何七識住?
1)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是謂第一識住。
2)復次,阿難!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是謂第二識住。
3)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是謂第三識住。
4)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是謂第四識住。
5)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是謂第五識住。
6)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是謂第六識住。
7)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是謂第七識住。
8)阿難!云何有二處,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是謂第一處。
9)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是謂第二處。
2.2.不住
1)阿難!第一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2)阿難!第二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3)阿難!第三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4)阿難!第四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5)阿難!第五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6)阿難!第六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7)阿難!第七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答曰:不也。
8)阿難!第一處者,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答曰:不也。
9)阿難!第二處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答曰:不也。
10)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
9.七隨眠
七隨眠者,云何為七?答:一、欲貪隨眠;二、瞋隨眠;三、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
1)云何欲貪隨眠?答:若於諸欲,諸貪、等貪,乃至廣說,是名欲貪隨眠。
2)云何瞋隨眠?答:若於有情,欲為損害,乃至廣說,是名瞋隨眠。
3)云何有貪隨眠?答:於色、無色,諸貪、等貪,乃至廣說,是名有貪隨眠。
4)云何慢隨眠?答:諸慢恃執,乃至廣說,是名慢隨眠。
5)云何無明隨眠?答:三界無智,是名無明隨眠。
6)云何見隨眠?答:五見是名見隨眠,謂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如是五見名見隨眠。
7)云何疑隨眠?答:於諦猶豫,是名疑隨眠。
[參考]
1.雜阿含490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使者。云何為使?舍利弗言:使者,七使,謂貪欲使、瞋恚使、有愛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
2.雜阿含1028經
時,多有比丘疾病。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往至伽梨隸講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諸比丘:當正念正智以待時,是則為我隨順之教。
1)比丘!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
2)云何正智?謂比丘若來若去,正知而住,瞻視觀察,屈申俯仰,執持衣鉢,行、住、坐、臥、眠、覺,乃至五十、六十,依語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
3)如是,比丘!正念正智住者能起樂受,有因緣,非無因緣。
+1云何因緣?謂緣於身,作是思惟: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
+2樂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
+3身及樂受,觀察無常,觀察生滅,觀察離欲,觀察滅盡,觀察捨彼。觀察身及樂受無常,乃至捨已,若於身及樂受貪欲使者,永不復使。
4)如是,正念正智生苦受因緣,非不因緣。
+1云何為因緣?如是緣身,作是思惟: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
+2苦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
+3身及苦受觀察無常,乃至捨,於此及苦受瞋恚所使,永不復使。
5)如是,正念正智生不苦不樂受因緣,非不因緣。
+1云何因緣?謂身因緣,作是思惟: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
+2彼不苦不樂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
+3彼身及不苦不樂受觀察無常,乃至捨,若所有身及不苦不樂受無明使使,使永不復使。
6)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厭離,於受、想、行、識厭離,厭離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樂覺所覺時,莫能知樂覺,貪欲使所使,不見於出離。
苦受所覺時,莫能知苦受,瞋恚使所使,不見出離道。
不苦不樂受,等正覺所說,彼亦不能知,終不度彼岸。
若比丘精勤,正智不傾動,於彼一切受,黠慧能悉知。
能知諸受已,現法盡諸漏,依慧而命終,涅槃不墮數。
10.七無過失事-信、戒、善友、閑寂、勤精、具念、具慧
10.1.七無過失事者,云何為七?
1)具壽!當知,有聖弟子,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第一無過失事。
2)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安住淨戒,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具足,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常無毀犯,是名第二無過失事。
3)復次,具壽!有聖弟子,親近善友,善為伴侶,與善交通,是名第三無過失事。
4)復次,具壽!有聖弟子,樂居閑寂,具二遠離,謂身遠離及心遠離,是名第四無過失事。
5)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勤精進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常不捨軛,是名第五無過失事。
6)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具念安住,成就最勝常委念支,久作久說,皆能憶念,是名第六無過失事。7)復次,具壽!有聖弟子具慧安住,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聖慧、出慧、善通達慧,彼所作慧、正盡苦慧,是名第七無過失事。
10.2.廣釋
1)於如來所,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沙門、或婆羅門、或天、魔、梵、或餘世間,如法引奪,是名第一無過失事。
1.1)於如來所,修植淨信者,
+1云何如來?答:應、正等覺說名如來。
+2云何淨信?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信、信性,廣說乃至心清淨性,故名淨信。
+3即此淨信於如來所,已修植、當修植、現修植,是故說為於如來所修植淨信。
+4根生等言,如前廣說。
1.2)是名第一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1.3)無過失事者,謂能顯示清淨永斷。
2)安住淨戒,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軌則所行無不具足,於微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常無毀犯,是名第二無過失事。
2.1)安住淨戒者,
+1云何淨戒?答:諸所作業,謂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是名淨戒。
+2安住者,謂成就淨戒,修行勝行,進趣、契會,故名安住。
2.2)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者,
+1云何別解脫?答:謂諸如來、應、正等覺廣說,乃至佛薄伽梵自知、自見,為諸苾芻半月、半月常所宣說別解脫契經,是名別解脫。
+2問:何緣說此名別解脫?答:最勝善法,由此為門、此為上首、此為初緣,別行、別住,由斯故立,別解脫名。
+3精勤守護此律儀者,謂於如是別解脫法,恒隨作、恒隨轉,由斯故說,精勤守護別解脫律儀。
2.3)軌則、所行無不具足者,謂諸苾芻眾有五非軌則及五非所行。
+1云何名為五非軌則?答:一、他勝罪;二、眾餘罪;三、墮煮罪;四、別首罪;五、惡作罪。
+2云何名為五非所行?答:一、國王家;二、執惡家;三、婬女家;四、音樂家;五、酤酒家。
+3諸聖弟子於此所說五非軌則、五非所行,常樂遠離,止息、棄捨,於正軌則及正所行具足成就,由斯故說,軌則所行無不具足。
2.4)於微小罪見大怖畏者,謂於小罪,起極怖想,由斯故說,於微小罪見大怖畏。
2.5)受學學處,常無毀犯者,
+1謂聖弟子不作是念:我於如是如是學處,應勤修學。我於如是如是學處,不勤修學。
+2諸聖弟子常作是念: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廣說乃至佛薄伽梵自知、自見,凡所制立一切學處,我皆受學,常無毀犯。由斯故說,受學學處常無毀犯。
2.6)是名第二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二。
2.7)無過失事者,謂能顯示清淨永斷。
3)親近善友,善為伴侶,與善交通,是名第三無過失事。
3.1)親近善友者,
+1云何善友?答: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佛弟子皆名善友。
+2復次,若有補特伽羅具戒、具德,乃至廣說,故名善友。
+3於斯善友親近、等親近、極親近,隨順、承奉,供養、恭敬,是故說為親近善友。
3.2)云何名為善?為伴侶?
+1答:於斷生命、若不與取、若欲邪行、若虛誑語、若飲諸酒,皆能遠離,止息、棄捨,厭患、永斷,說名謂善。
+2與此善者,為伴為侶,隨順趣向,身心無二,是故說為善為伴侶。
3.3)云何名為與善交通?
+1答:若於具信、具戒、多聞、具捨、具慧,隨轉、隨屬,隨順、不逆,是故說為與善交通。
+2復次,若於具足出離、遠離善法,隨轉、隨屬,隨順、不逆,是故說為與善交通。
+3復次,若於具足出離、遠離善法,一樂、一欲、一喜、一愛,同樂、同欲、同喜、同愛,是故說為與善交通。
3.4)是名第三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三。
3.5)無過失事者,謂能顯示清淨永斷。
4)樂居閑寂,具二遠離,謂身遠離及心遠離,是名第四無過失事。
4.1)樂居閑寂者,
+1云何名為樂居閑寂?答:諸空逈舍,皆名閑寂。
+2若住此中,歡喜愛樂,不生愁思,心無厭怖,是故說為樂居閑寂。
4.2)具二遠離,謂身遠離及心遠離者,
+1謂住此中,能勤修學,內心寂止,不離靜慮,成就妙觀,長空逈舍,勤修自義。
+2能勤修學,內心寂止者,謂住此中,能勤精進,修學世間四種靜慮。
+3不離靜慮者,謂於世間四種靜慮,常勤思慕,不下、不劣,無怯、無斷,是故說為不離靜慮。
+4成就妙觀者,謂於世間四種靜慮相應妙慧具足成就,是故說為成就妙觀。
+5長空逈舍者,謂住閑寂、空逈舍中,由簡擇力,歡喜愛樂,不生愁思,心無厭怖,增長身心及諸善法,是故說為長空逈舍。
+6勤修自義者,謂諸愛盡、離、滅、涅槃,名最上義,亦名自義。於如是義,精勤修學,求疾證得,是故說為勤修自義。
4.3)是名第四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四。
4.4)無過失事者,謂能顯示清淨增語。
5)勤精進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於諸善法,常不捨軛,是名第五無過失事。
5.1)勤精進住者。
+1云何精進?答:若於出離、遠離所生善法,精勤、勇猛,勢用、策勵,不可制伏,策心、相續,是名精進。
+2由彼成就如是精進,於所修習能行勝行,進趣、證會,是故說為勤精進住。
5.2)有勢者,謂彼上品精進圓滿,故名有勢。
5.3)有勤者,謂即顯示精進堅固,故名有勤。
5.4)有勇堅猛者,謂由成就精進力故,勇決而取、堅住而取、猛利而取,諸有所取是善非惡,隨所取相,守護不捨,如獲他國善能守護,是故說為有勇堅猛。
5.5)於諸善法,常不捨軛者,謂於善法,不捨勤勇,熾然精進,無間、無斷,是故說為於諸善法常不捨軛。
5.6)是名第五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5.7)無過失事者,謂能顯示清淨增語。
6)具念安住,成就最勝常委念支,久作久說,皆能憶念,是名第六無過失事。
6.1)具念安住者,云何為念?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諸念、隨念乃至廣說,是名為念。
6.2)成就最勝常委念支者,謂八支聖道說名常委,此念是彼一支所攝,謂正念支,是故說為成就最勝常委念支。
6.3)久作久說皆能憶念者,謂由此念,於曾更事,不忘、不失,令心明記,是故記為久作久說皆能憶念。
6.4)是名第六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六。
6.5)無過失事者,謂能顯示清淨增語。
7)具慧安住,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聖慧、出慧、善通達慧,彼所作慧、正盡苦慧,是名第七無過失事。
7.1)具慧安住者,
+1云何名慧?答:若依出離、遠離所生善法,於諸法相,能簡擇、極簡擇,廣說乃至毘鉢舍那,是名為慧。
+2言安住者,謂由成就如是慧故,於諸法相,能行勝行,進趣證會,由斯故說具慧安住。
7.2)成就世間有出沒慧者,
+1世間,謂五取蘊。云何為五?謂色取蘊、受、想、行、識取蘊。
+2彼由成就如是慧故,能如實知此五取蘊生及變壞,由斯故說,成就世間有出沒慧。
7.3)言聖慧者,有二種聖:一者善故聖;二者無漏故聖。此慧具由二種聖故,說名為聖故名聖慧。
7.4)言出慧者,謂彼成就如是慧故,能出離欲界,及能出離色、無色界,故名出慧。
7.5)善通達慧者,謂彼成就如是慧故,於苦集滅道諦,由苦集滅道相,能通達、善通達、各別通達,是故名為善通達慧。
7.5)彼所作慧者,謂彼所引學無間道所有勝慧,此中說為彼所作慧。
7.6)正盡苦慧者,
+1云何名正?答:因故、門故、理趣故、行相故,說名為正。
+2盡苦慧者,五取蘊名為苦,此慧能令五取蘊盡、等盡、遍盡,證永盡故,名盡苦慧。
7.7)是名第七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七。
7.8)無過失事者,謂能顯示清淨增語。此中世尊說伽他曰:
具信戒善友,居寂樂精勤,成就念正知,名七無過事。
[參考]中阿含145瞿默目揵連經
尊者阿難答曰:雨勢!世尊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有十法而可尊敬,我等若見比丘有此十法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云何為十?
1)雨勢!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行增上戒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2)復次,雨勢!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誦習至千,意所推觀,明見深遠。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多聞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3)復次,雨勢!比丘作善知識,作善朋友,作善伴黨。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善知識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4)復次,雨勢!比丘樂住遠離,成就二遠離,身及心也。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樂住遠離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5)復次,雨勢!比丘樂於燕坐,內行正止,亦不離伺,成就於觀,增長空行。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樂燕坐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6)復次,雨勢!比丘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隨所遊至,與衣鉢俱,行無顧戀。猶如鷹鳥,與兩翅俱,飛翔空中。如是比丘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隨所遊至,與衣鉢俱,行無顧戀。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知足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7)復次,雨勢!比丘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恒憶不忘。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有正念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8)復次,雨勢!比丘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精懃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9)復次,雨勢!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雨勢!我等若見比丘極行慧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10)復次,雨勢!比丘諸漏已盡,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雨勢!我等若見比丘諸漏盡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雨勢!世尊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此十法而可尊敬。雨勢!我等若見比丘行此十法者,則共愛敬、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
11.七止諍法
七止諍法者,云何為七?答:一、現前毘柰耶;二、憶念毘柰耶;三、不癡毘柰耶;四、求彼自性毘柰耶;五、取多人語毘柰耶;六、取自言持毘柰耶;七、如草覆地毘柰耶。如是名為七止諍法。問:何緣是七名止諍法?答:諍謂彼此鬪訟、違諍。由斯七法,隨一現前,令所起諍,皆調止息,由此因緣名止諍法。
[參考]
1.中阿含142雨勢經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我為汝等更說七不衰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時,諸比丘白曰:唯然。佛言:云何為七?若比丘應與面前律與面前律,應與憶律與憶律,應與不癡律與不癡律,應與自發露與自發露,應與居與居,應與展轉與展轉,眾中起諍,當以如棄糞掃止諍法止之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若比丘行此七不衰法,受持不犯者,比丘必勝,則法不衰。
2.中阿含196周那經
復次,阿難!有七止諍,一者應與面前止諍律。二者應與憶止諍律。三者應與不癡止諍律。四者應與自發露止諍律。五者應與君止諍律。六者應與展轉止諍律。七者應與如棄糞掃止諍律。
1)阿難!云何應與面前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面前止諍律也。
1.1)阿難!一人者一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
1.2)一人者二人、一人者多人、一人者眾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
1.3)二人者二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
1.4)二人者多人、二人者眾、二人者一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
1.5)多人者多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
1.6)多人者眾、多人者一人、多人者二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
1.7)眾者眾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
1.8)眾者一人、眾者二人、眾者多人教訶,護以法、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
阿難!是謂應與面前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面前止諍律也。
2)阿難!云何應與憶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憶止諍律也。
2.1)阿難!若有一人犯戒而不憶,諸比丘見已,便語彼曰:汝曹犯戒而不自憶,汝應從眾求於憶律,眾當共與賢者憶律。
2.2)阿難!若處有眾和集會者,彼比丘應詣,偏袒著衣,脫屣入眾,稽首禮長老上尊比丘足,長跪叉手,白長老上尊比丘曰:諸尊!聽我曾犯戒而不憶,我今從眾求於憶律,願眾和合與我憶律。
2.3)阿難!為彼比丘故,眾共和集,應與憶律,以法以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
阿難!是謂應與憶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憶止諍律也。
3)阿難!云何應與不癡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不癡止諍律也。
3.1)阿難!若有一人狂發,而心顛倒,彼狂發心顛倒已,多不淨行,非沙門法,不順法行,而說違犯。彼於後時,還得本心,諸比丘見已,便語彼曰:汝曹狂發,而心顛倒,狂發心顛倒已,多不淨行,非沙門法,不順法行,而說違犯。賢者於後還得本心,賢者可從眾求不癡律,眾當共與賢者不癡律。
3.2)阿難!若處有眾和集會者,彼比丘應詣,偏袒著衣,脫屣入眾,稽首禮長老上尊比丘足,長跪叉手,白長老上尊比丘曰:諸尊!聽我曾狂發而心顛倒,狂發心顛倒已,多不淨行,非沙門法,不順法行而說違犯。我於後時還得本心,我今從眾求不癡律,願眾和合與我不癡律。
3.3)阿難!為彼比丘故,眾共和集,應與不癡律,以法以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
阿難!是謂應與不癡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不癡止諍律也。
4)阿難!云何應與自發露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自發露止諍律也。
4.1)阿難!若有一人犯戒,或有語者,或不語者,或有憶者,或不憶者。
4.2)阿難!若處有眾和集會者,彼比丘應詣,偏袒著衣,脫屣入眾,稽首禮長老上尊比丘足,長跪叉手,白長老上尊比丘曰:諸尊!聽!我犯某戒,我今向長老上尊比丘至心發露,自說顯示,不敢覆藏,更善護持,後不復作。
4.3)阿難!諸比丘眾當問彼比丘曰:賢者自見所犯耶?彼應答曰:實自見所犯。眾當語彼:更善護持,莫復作也。阿難!是謂應與自發露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自發露止諍律也。
5)阿難!云何應與君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與君止諍律也。
5.1)阿難!若有一人不知羞恥,不悔見聞,從他疑者惡欲,彼犯戒已,稱一處知,稱一處見,稱一處知已,稱一處見,稱一處見已,稱一處知,在眾中稱一處知,在眾中稱一處見,稱一處知已,稱一處見,稱一處見已,稱一處知。
5.2)阿難!為彼比丘故,眾共和集,應與君律,君無道、無理,君惡不善。所以者何?謂君犯戒已,稱一處知,稱一處見,稱一處知已,稱一處見,稱一處見已,稱一處知,在眾中稱一處知,在眾中稱一處見,稱一處知已,稱一處見,稱一處見已,稱一處知。阿難!是謂應與君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與君止諍律也。
6)阿難!云何應與展轉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展轉止諍律也。
6.1)阿難!有二比丘於其中間若干意起諍,謂是法、非法,是律、非律,是犯、非犯,或輕、或重,可說、不可說,可護、不可護,有餘、無餘,可悔、不可悔。
6.2)阿難!彼比丘猥處止此諍,若猥處止者,此諍當言止。若猥處不止者,此諍可白眾。
6.3)若於眾中止者,此諍當言止。若於眾中不止者,阿難!相近住者,於中若有比丘持經、持律、持母者,此比丘共往至彼,說此諍事。
6.4)若在道路止者,此諍當言止。若道路不止者,此諍當復向眾說。
6.5)若在眾止者,此諍當言止。若在眾不止者,阿難!若多伴助者,持經、持律、持母者,阿難!彼比丘應者止此諍,以法以律,如尊師教,面前令歡喜。阿難!是謂應與展轉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展轉止諍律也。
7)阿難!云何應與如棄糞掃止諍律?云何斷此諍?謂因如棄糞掃止諍律也。
7.1)阿難!若有住處,諸比丘眾鬪訟憎嫉,相憎共諍。
7.2)阿難!彼諸比丘分立二部,分立二部已,若於一部中有長老上尊者,或有次者,有宗主者,或有次者。
7.3)阿難!此比丘語彼比丘曰:諸賢!聽!我等無道無理,我等惡不善。所以者何?我等於此善說法、律,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鬪訟憎嫉,相憎共諍。諸賢!因此諍,我等犯戒者除偷羅柘,除家相應,我自為己,亦為彼諸賢故,今向賢至心發露,自說顯示,不敢覆藏,更善護持,後不復作。
7.4)阿難!若此部中無一比丘應者,阿難!此比丘應往至彼第二部,到已稽首,禮長老上尊比丘足,長跪叉手,白長老上尊比丘曰:諸尊!聽!我等無道無理,我等惡不善。所以者何?我等於此善說法、律,至信、捨家、無家、學道,鬪訟憎嫉,相憎共諍。諸賢!因此諍,我等犯戒者除偷羅柘,除家相應,我自為己,亦為彼諸賢故,今向長老上尊至心發露,自說顯示,不敢覆藏,更善護持,後不復作。
7.5)阿難!彼比丘當語此比丘曰:賢者!汝自見犯戒耶?彼應答曰:實自見所犯。彼當語此:更善護持,莫復作也。第二部亦復如是。阿難!是謂應與如棄糞掃止諍律,如是斷此諍,謂因如棄糞掃止諍律也。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八---八法品第九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八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八法云何?嗢柁南曰:道支數取施,懈怠精進福,眾世法解脫,勝處各八種。
1)有八道支、2)八補特伽羅、3)八種施、4)八懈怠事、5)八精進事、6)八福生、7)八種眾、8)八世法、9)八解脫、10)八勝處。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八法,謂八聖道。復有八法,謂八人。諸比丘!如來說八正法,謂世八法。復有八法,謂八解脫。
1.八道支
八道支者,云何為八?答: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八、正定。此八道支如前廣說。
[註]八道支,如法蘊論聖諦品所說:云何趣苦滅道聖諦?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八法,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2.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八支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謂為八。阿難!此八支聖道,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八支聖道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2.八補特伽羅
八補特伽羅者,云何為八?答:一、證預流果向;二、證預流果;三、證一來果向;四、證一來果;五、證不還果向;六、證不還果;七、證阿羅漢果向;八、證阿羅漢果。如是八種補特伽羅,如《法蘊論》廣說其相。
[註]八補特伽羅,如法蘊論證淨品所說:云何僧證淨?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八法,謂八人:須陀洹向、須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羅漢向、阿羅漢。
3.八種施
八種施者,云何為八?答:一、隨至施;二、怖畏施;三、報恩施;四、求報施;五、習先施;六、要名施;七、希天施;八、為莊嚴心、為資助心、為資瑜伽、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義故施。
1)云何隨至施?答:如有一類施隣近者、施親近者、施現至者,謂作是念:云何乞者現來至此而不施耶?是名隨至施。
2)云何怖畏施?答:如有一類有怖故施、有畏故施,由怖畏纏而行惠施。彼作是念:若不行施,勿有如是如是衰損。是名怖畏施。
3)云何報恩施?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彼既曾施我如是如是物,我亦應施彼如是如是物。豈得彼恩而不酬報?是名報恩施。
4)云何求報施?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今若施彼如是如是物,彼亦當施我如是如是物。期他反報而行惠施,是名求報施。
5)云何習先施?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之父祖常行惠施,我家長夜惠施無斷。我今生在信家施家,我家本來常樂布施,我若不施便斷種族。為護種族而行惠施,是名習先施。
6)云何要名施?答:如有一類為得廣大、妙善稱譽、聲頌、美名,遍諸方域而行惠施,是名要名施。
7)云何希天施?答如有一類希求生天勝異熟果,而行惠施,謂我命終當生天上,由今布施受天妙樂,是名希天施。
8)云何為莊嚴心、為資助心、為資瑜伽、為得通慧、菩提、涅槃、上義故施?答:如有一類作是念言:我心長夜為貪、瞋、癡之所雜染,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行惠施,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脫,解脫故證涅槃。如是布施,漸次增長諸勝妙法,展轉證得菩提、涅槃、微妙上義。世尊於此說伽他言:
於眾相圓滿,所捨離慳貪,施質直應時,必獲於大果。
智者善淨心,施可祠可愛,以心清淨故,遂證得於欣。
即從此欣心,復發生勝喜,由此心喜故,又起身輕安;
從此身輕安,智者心受樂,由心受樂故,定心一境轉;
依如是勝定,心淨無染濁,調順有堪能,發如實知見;
由如實知見,便厭患於身,既厭患於身,智者正能離;
以能遠離故,解脫貪瞋癡,智者自應知,梵行立生盡。
如是大利益,應知由布施,若緣此修行,必證得常樂。
[參考]
1.雜阿含998經
彼天子說偈問佛:
施何得大力?施何得妙色?施何得安樂?施何得明目?
修習何等施,名曰一切施?今啟問世尊,願為分別說。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施食得大力,施衣得妙色,施乘得安樂,施燈得明目,
虛舘以待賓,是名一切施,以法而誨彼,是則施甘露。
2.雜阿含1159經
瞿曇!我於家中常行布施,若一人來,施於一人;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與。我如是施,得多福不?佛告婆羅門:汝如是施,實得大福。所以者何?以於家中常行布施,一人來乞,即施一人,二人、三人,乃至百千,悉皆施與故,即得大福。
時,魔瞿婆羅門即說偈言:
在家所為作,布施復大會,因此惠施故,欲求大功德。
今問於牟尼,我之所應知,同梵天所見,為我分別說。
云何為解脫,勝妙之善趣?云何修方便,得生於梵世?
云何隨樂施,生明勝梵天?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施者設大會,隨彼愛樂施,歡喜淨信心,攀緣善功德。
以其所建立,求離諸過惡,遠離於貪欲,其心善解脫。
修習於慈心,其功德無量,況復加至誠,廣施設大會。
若於其中間,所得諸善心,正向善解脫,或餘純善趣。
如是勝因緣,得生於梵世,如是之惠施,其心平等故。
得生於梵世,其壽命延長。
3.雜阿含1288經
彼天子而說偈言:
慳悋生於心,不能行布施,明智求福者,乃能行其惠。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怖畏不行施,常得不施怖,怖畏於飢渴,慳惜從怖生。
此世及他世,常癡飢渴畏,死則不隨死,獨往無資粮。
少財能施者,多財難亦捨,難捨而能捨,是則為難施。
無知者不覺,慧者知難知,以法養妻子,少財淨心施。
百千耶盛會,所獲其福利,比前如法施,十六不及一。
打縛惱眾生,所得諸財物,惠施安國土,是名有罪施。
方之平等施,稱量所不及,如法不行非,所得財物施。
難施而行施,是應賢聖施,所往常獲福,壽終上生天。
4.中阿含155須達哆經
世尊問曰:居士家頗行施耶?須達哆居士答曰:唯然。世尊!家行布施,但為至麤,不能好也。糠飯麻羹,薑菜一片。世尊告曰:居士!若施麤食及施妙食,俱得報耳。
1)居士!若行麤施,不信施、不故施、不自手施、不自往施、不思惟施、不由信施、不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不欲得好家,不欲得好乘,不欲得好衣被,不欲得好飲食,不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不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
2)居士!若行麤施,信施、故施、自手施、自往施、思惟施、由信施、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欲得好家,欲得好乘,欲得好衣被,欲得好飲食,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其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
3)居士!若行妙施,不信施、不故施、不自手施、不自往施、不思惟施、不由信施、不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不欲得好家,不欲得好乘,不欲得好衣被,不欲得好飲食,不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不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
4)居士!若行妙施,信施、故施、自手施、自往施、思惟施、由信施、觀業果報施者,當觀如是受報。心欲得好家,欲得好乘,欲得好衣被,欲得好飲食,欲得好五欲功德。所以者何?以其至心故行施也。居士!當知受報如是。
4.八懈怠事
八懈怠事者,云何為八?具壽!當知,
1)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鉢,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不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少,身力羸劣,不能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一懈怠事。
2)復次,具壽!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鉢,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得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多,身飽悶重,不能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二懈怠事。
3)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營事業,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營事業,身力勞倦,今於夜分,不能進修行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三懈怠事。
4)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作諸事業,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作事業,不應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長養身力。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四懈怠事。
5)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行道路,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行道路,身力勞倦,今於夜分,不能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五懈怠事。
6)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當行道路,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行道路,不應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長養身力。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六懈怠事。
7)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正為病苦之所嬰纏,作如是念:我正病苦之所嬰纏,身力羸劣,不任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七懈怠事。
8)復次,具壽,如有一類,病苦嬰纏雖愈未久,作如是念:我遭病苦之所嬰纏,雖愈未久,身力羸劣,不任進修所修勝行,且應偃臥,以自將息。作是念已,遂不精勤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八懈怠事。
9)如是八種名懈怠事。問:何緣此八名懈怠事?答:懈怠者,謂懈惰。由斯八事,未生而生、生已倍復增長廣大,由此因緣名懈怠事。
5.八精進事
八精進事者,云何為八?
1)具壽!當知,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鉢,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不遂心,便作是念:我食雖小,而身輕利,堪能進修所修勝行。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一精進事。
2)復次,具壽!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於日初分,著衣持鉢,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眾多飲食。若得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多,身力強盛,堪能進修所修勝行。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二精進事。
3)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營事業,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營事業,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自策勤,補先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三精進事。
4)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作諸事業,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作事業,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預精勤,補當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四精進事。
5)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晝行道路,作如是念:我於晝時,既行道路,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自策勤,補先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五精進事。
6)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當行道路,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行道路,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於夜分,應預精勤,補當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六精進事。
7)復次,具壽!如有一類,正為病苦之所嬰纏,便作是念:我既病苦之所嬰纏,或有是處因斯病苦之所嬰纏便捨身命,於大師教空無所得。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七精進事。
8)復次,具壽!如有一類,病苦嬰纏雖愈未久,作如是念:我遭病苦之所嬰纏雖愈未久,或有是處病苦還起,因斯病苦,便捨身命,於大師教空無所得。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八精進事。
9)如是八種名精進事。問:何緣此八名精進事?答:精進者,謂策勵。由此八事,未生而生、生已倍復增長廣大,由此因緣名精進事。
6.八福生
八福生者,云何為八?
1)具壽!當知,如有一類,施諸沙門、或婆羅門、貧窮、苦行道、行乞者苦行,衣服、飲食及諸香華、房舍、臥具、并燈明等資生什物。見富貴人便作是念:由此布施所集善根,願我來生,當得如是富貴人類。彼於此心,若習、若修、若多所作。由彼於心,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先雖愛樂下劣諠雜,後便欣求勝妙寂靜。彼有是處,身壞命終,還生人中,得富貴類,雖受富貴,自在、安樂,而具尸羅,心願清淨,先人身中,尸羅淨故,是名第一福生。
2-8)如願生人,得富貴類,如是願生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應知亦爾。然梵眾天有差別者,應說離欲。
9)此中是名第一乃至第八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乃至第八。
10)言福生者,問:何故說此名為福生?答:攝受福果,生於此處,故名福生。
7.八種眾
八種眾者,云何為八?答:一、剎帝利眾;二、婆羅門眾;三、長者眾;四、沙門眾;五、四大王眾天眾;六、三十三天眾;七、魔天眾;八、梵天眾。云何剎帝利眾?答:顯示彼色、顯示彼蘊、顯示彼部,是名剎帝利眾。乃至梵眾,廣說亦爾。
8.八世法
八世法者,云何為八?答:一、得;二、不得;三、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
1)云何名得?答:若於可愛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生什物,諸得、別得、已得、當得,是名為得。
2)云何不得?答:若於可愛色、聲、香、味、觸、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資生什物,諸不得、不別得、不已得、不當得,是名不得。
3)云何名毀?答:諸有隱背,不現在前,不稱、不讚、不歎、不美,亦不揄揚,言彼信、戒、聞、捨、慧等,皆不具足,是名為毀。
4)云何名譽?答:諸有隱背,不現在前,稱讚、歎美,亦復揄揚,言彼信、戒、聞、捨、慧等,悉皆具足,是名為譽。
5)云何名稱?答:諸不隱背,正現在前,不訶、不毀、不罵、不辱,稱讚、歎美,亦復揄揚,言汝信、戒、聞、捨、慧等,悉皆具足,故名為稱。
6)云何名譏?答:諸不隱背,正現在前,訶毀、罵辱、不稱、不讚、不歎、不美,亦不揄揚,言汝信、戒、聞、捨、慧等,皆不具足,是名為譏。
7)云何名苦?答:順苦受觸所觸故,生身及心苦,不平等受,受類所攝,是名為苦。
8)云何名樂?答:順樂受觸所觸故,生身及心樂,是平等受,受類所攝,是名為樂。
世尊於此說伽他言:
得不得毀譽,及稱譏苦樂,無常意生欲,變壞法難保。
智者如實知,現見伏生死,於愛非愛法,心不生欣恚。
彼雖逢順違,而能棄伏滅,於一切解脫,至世邊彼岸。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諸比丘!如來說八正法,謂世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9.八解脫
9.1八解脫者,云何為八?
1)答:若有色,觀諸色,是第一解脫。
2)內無色想,觀外諸色,是第二解脫。
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是第三解脫。
4)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第四解脫。
5)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是第五解脫。
6)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是第六解脫。
7)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第七解脫。
8)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第八解脫。
9.2.廣釋
1)若有色,觀諸色,是第一解脫
1.1)若有色,觀諸色者,
+1謂彼於內,各別色想,未遠離、未別遠離,未調伏、未別調伏,未滅沒、未破壞。
+2彼由於內,各別色想,未遠離、未別遠離,未調伏、未別調伏,未滅沒、未破壞故,由勝解力,觀外諸色,或作青瘀、或作膿爛、或作破壞、或作離散、或作啄噉、或作異赤、或作骸骨、或作骨鎖,是名若有色觀諸色。
1.2)第一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1.3)解脫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解脫。
2)內無色想,觀外諸色,是第二解脫
2.1)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者,
+1謂彼於內,各別色想,已遠離、已別遠離,已調伏、已別調伏,已滅沒、已破壞。
+2彼由於內,各別色想,已遠離、已別遠離,已調伏、已別調伏,已滅沒、已破壞故,由勝解力,觀外諸色,或作青瘀、或作膿爛、或作破壞、或作離散、或作啄噉、或作異赤、或作骸骨、或作骨鎖,是名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2.2)第二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二。
2.3)解脫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解脫。
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是第三解脫
3.1)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者,
+1問:此淨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淨解脫定?
+2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取青樹相,所謂青莖、青枝、青葉、青花、青菓,或取青衣、青嚴具相,或取所餘種種青相。
+3既取如是諸青相已,由勝解力,思惟、想念、觀察、安立、信解此色是某青相。
+4彼既如是由勝解力,思惟、想念、觀察、安立、信解此色是某青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色是青非餘。
+5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色定是青故。未能住心,入淨解脫定。
+6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青相,繫念、思惟,謂此是青非非青相。
+7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入淨解脫定。
+8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9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色定是青相。
+10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青相無二、無轉,便能證入淨解脫定。
+11如觀青相,觀黃、赤、白,隨其所應,亦復如是。
3.2)第三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三。
3.3)解脫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是名解脫。
4)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是第四解脫
4.1)超一切色想者,
+1云何色想?答:眼識身相應諸想、等想性、現想性、已想性、已現想性、當想性、當現想性,是名色想。
+2復次,有說,五識身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色想。今此義中,眼識身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色想。
+3入此定時,於彼色想,皆能超越、平等超越、最極超越,是故說超一切色想滅。
4.2)有對想者,
+1云何有對想?答:四識身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有對想。
+2復次,有說,五識身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有對想。
+3復次,有說,瞋恚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有對想。今此義中,四識身相應諸想、等想,乃至廣說,是名有對想。
+4入此定時,彼有對想已斷、已遍知,已遠離、已別遠離,已調伏、已別調伏,已滅沒、已破壞,是故說為滅有對想。
4.3)不思惟種種想者,
+1云何種種想?答:有覆纏者,所有染污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諸所有想。
+2若不善諸所有想、若非理所引諸所有想,能障礙定,如是一切名種種想。
+3入此定時,於種種想,不引發、不隨引發、不等引發、不思惟、不已思惟、不當思惟,由斯故說不思惟種種想。
4.4)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者,
+1問:此空無邊處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空無邊處解脫定?
+2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先應思惟第四靜慮為麁、苦、障,後應思惟空無邊處為靜、妙、離。
+3彼既思惟第四靜慮為麁、苦、障,亦復思惟空無邊處為靜、妙、離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相續思惟空無邊處。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相續思惟空無邊處故,未能住心,入空無邊處解脫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專繫念、思惟空無邊處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入空無邊處解脫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是空無邊處。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如是空無邊處,無二、無轉,便能證入空無邊處解脫定。
4.5)第四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四。
4.6)解脫者,謂此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識,皆名解脫。
5)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是第五解脫
5.1)超一切空無邊處者,云何超一切空無邊處?答:將欲趣入識無邊處時,於一切空無邊處想,皆能超越、平等超越、最極超越,是故說為超一切空無邊處。
5.2)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者,
+1問:此識無邊處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識無邊處解脫定?
+2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先應思惟空無邊處為麁、苦、障,後應思惟識無邊處為靜、妙、離。
+3彼既思惟空無邊處為苦、麁、障,亦復思惟識無邊處為靜、妙、離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相續思惟識無邊處。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相續思惟識無邊處故,未能住心,入識無邊處解脫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專繫念、思惟識無邊處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入識無邊處解脫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是識無邊處。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如是識無邊處,無二、無轉,便能證入識無邊處解脫定。
5.3)第五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5.4)解脫者,謂此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識,皆名解脫。
6)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是第六解脫
6.1)超一切識無邊處者,云何超一切識無邊處?答:將欲趣入無所有處時,於一切識無邊處想,皆能超越、平等超越、最極超越,是故說為超一切識無邊處。
6.2)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者,
+1問:此無所有處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無所有處解脫定?
+2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先應思惟識無邊處為苦、麁、障,後應思惟無所有處為靜、妙、離。
+3彼既思惟識無邊處為苦、麁、障,亦復思惟無所有處為靜、妙、離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相續思惟無所有處。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相續思惟無所有處故,未能住心,入無所有處解脫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專繫念、思惟無所有處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入無所有處解脫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是無所有處。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如是無所有處,無二、無轉,便能證入無所有處解脫定。
6.3)第六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六。
6.4)解脫者,謂此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識,皆名解脫。
7)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是第七解脫
7.1)超一切無所有處者,云何超一切無所有處?答:將欲趣入非想非非想處時,於一切無所有處,皆能超越、平等超越、最極超越,是故說為超一切無所有處。
7.2)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者,
+1問:此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定?
+2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先應思惟無所有處為苦、麁、障,後應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為靜、妙、離。
+3彼既思惟無所有處為苦、麁、障,亦復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為靜、妙、離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相續思惟非想非非想處。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相續思惟非想非非想處故,未能住心,入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專繫念、思惟非想非非想處相。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入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是非想非非想處。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如是非想非非想處,無二、無轉,便能證入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定。
7.3)第七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七。
7.4)解脫者,謂此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識,皆名解脫。
8)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第八解脫
8.1)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者,云何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答:將欲趣入想受滅解脫時,於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想,皆能超越、平等超越、最極超越,是故說為超一切非想非非想處。
8.2)入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者,
+1問:此想受滅解脫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入想受滅解脫定?
+2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一切行,不願造作,不欲思覺,而入於定,但作是念:云何當令未生想受暫時不生,已生想受暫時息滅?
+3彼於諸行,不願造作,不欲思覺,而入於定,但作是念:云何當令未生想受暫時不生,已生想受暫時息滅?故隨心所願,有時能令未生想受暫時不生,已生想受暫時息滅,齊此名入想受滅解脫定。
8.3)第八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八。
8.4)解脫者,
+1謂此定中,諸解脫、異解脫、異極解脫,已解脫、當解脫,是名解脫。
+2復次,若法想微細為因,想微細為等無間,由想不和合義,非不成就義,是名解脫。
8.5)此中想受滅解脫定者,云何想受滅?云何想受滅解脫?云何想受滅解脫定,而說想受滅解脫定耶?
+1答:想受滅者,謂想及受,滅寂、靜沒,是名想受滅。
+2想受滅解脫者,謂想受滅諸解脫、異解脫、異極解脫、已解脫、當解脫,是名想受滅解脫。
+3想受滅解脫定者,謂想受滅及想受滅解脫,不隱、不背,現前自在,身所證得,是名想受滅解脫定。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復有八法,謂八解脫:色觀色,一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滅瞋恚想住空處解脫,四解脫;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度有想無想處住想知滅,八解脫。
2.中阿含97大因經
復次,阿難!有八解脫。云何為八?
1)色觀色,是謂第一解脫。
2)復次,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解脫。
3)復次,淨解脫身作證成就遊,是謂第三解脫。
4)復次,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解脫。
5)復次,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解脫。
6)復次,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解脫。
7)復次,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解脫。
8)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解脫身作證成就遊,及慧觀諸漏盡知,是謂第八解脫。
9)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3.中阿含163分別六處經
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者。
1)此何因說?
+1調御士者,此說調御士趣一方,或東方、或南方、或西方、或北方;
+2調御象者,調御象趣一方,或東方,或南、西、北方;
+3調御馬者,調御馬趣一方,或東方,或南、西、北方;
+4調御牛者,調御牛趣一方,或東方,或南、西、北方也。
2)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
+1於中方者,色觀色,是謂第一方。
+2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方。
+3淨解脫身觸成就遊,是謂第三方。
+4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方。
+5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方。
+6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方。
+7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方。
+8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盡身觸成就遊,慧觀漏盡斷智,是謂第八方。
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者,因此故說。
10.八勝處
10.1.八勝處者,云何為八?答:
1)內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一勝處。
2)內有色想,觀外色多,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二勝處。
3)內無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三勝處。
4)內無色想,觀外色多,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四勝處。
5)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1若青、青顯、青現、青光,猶如烏莫迦花,或如婆羅痆斯深染青衣,若青、青顯、青現、青光。
+2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五勝處。
6)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1若黃、黃顯、黃現、黃光,猶如羯尼迦花,或如婆羅痆斯深染黃衣,若黃、黃顯、黃現、黃光。
+2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黃、黃顯、黃現、黃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六勝處。
7)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1若赤、赤顯、赤現、赤光,猶如槃豆時縛迦花,或如婆羅痆斯深染赤衣,若赤、赤顯、赤現、赤光。
+2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赤、赤顯、赤現、赤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七勝處。
8)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1若白、白顯、白現、白光,猶如烏沙斯星色,或如婆羅痆斯極鮮白衣,若白、白顯、白現、白光。
+2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白、白顯、白現、白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八勝處。
10.2.廣釋
1)內有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一勝處
1.1)內有色想者,
+1謂彼於內,各別色想,未遠離、未別遠離,未調伏、未別調伏,未滅沒、未破壞。
+2由彼於內,各別色想,未遠離、未別遠離,未調伏、未別調伏,未滅沒、未破壞,名內有色想。
1.2)故觀外色少者,謂所觀色,其量甚小,微細非多,故名為少。
1.3)若好者,謂所觀色,已善磨瑩青、黃、赤、白,故名若好。
1.4)若惡者,謂所觀色,未善磨瑩青、黃、赤、白,故名若惡。
1.5)於彼諸色,勝知、勝見者,
+1謂即於彼所觀諸色,已伏欲貪、已斷欲貪、已超欲貪。於彼已得勝知、勝見,降伏自在,都無所畏。如貴勝人或貴勝子,以勝知、見,執取僮僕,降伏自在,都無所畏。
+2諸瑜伽師亦復如是,於所觀色,已伏欲貪、已斷欲貪、已超欲貪。於彼已得勝知、勝見,降伏自在,都無所畏。
1.6)有如是想者,謂如實想正現在前。
1.7)第一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1.8)勝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勝處。
2)內無色想,觀外色多,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四勝處。
2.1)內無色想觀外色多等者,謂所觀色,其量廣大,無邊、無際,故名為多。餘如前說。
2.2)內無色想者,
+1謂彼於內,各別色想,已遠離、已別遠離,已調伏、已別調伏,已滅沒、已破壞。
+2由彼於內,各別色想,已遠離、已別遠離,已調伏、已別調伏,已滅沒、已破壞,故名內無色想。
2.3)觀外色少多等,皆如前說。
3)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五勝處
3.1)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1若青者,謂總顯示所有青色、青聚、青眾,故說若青。
+2青顯者,謂此青色是顯非形,故說青顯。
+3青現者,謂此青色如是眼識所行境界,亦是意識所行境界,故說青現。
+4青光者,謂此青色能現,能發種種光明,故說青光。
3.2)餘如前說。如說若青等,若黃等亦爾。
[參考]中阿含215第一得經
復次,有八除處。云何為八?
1)比丘,內有色想,外觀色,少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一除處。
2)復次,比丘!內有色想,外觀色,無量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二除處。
3)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少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三除處。
4)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四除處。
5)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青色,青見青光。猶如青水華,青青色,青見青光。猶如成就波羅[木*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青青色,青見青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青色,青見青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五除處。
6)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黃黃色,黃見黃光。猶如頻頭歌羅華,黃黃色,黃見黃光。猶如成就波羅[木*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黃黃色,黃見黃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黃黃色,黃見黃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六除處。
7)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赤赤色,赤見赤光。猶如加尼歌羅華,赤赤色,赤見赤光。猶如成就波羅[木*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赤赤色,赤見赤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赤赤色,赤見赤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七除處。
8)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白,白色、白見、白光;猶如大白,白色、白見、白光;猶如成就波羅[木*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白,白色、白見、白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白,白色、白見、白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八除處。
九法品第十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九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九法云何?此中略有二種九法,所謂九結、九有情居。
1.九結
九結者,云何為九?答: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
1)云何愛結?答:三界貪是名愛結。
2)云何恚結?答:於諸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孽,欲為擾惱,已瞋、當瞋、現瞋,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憤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是名恚結。
3)云何慢結?答:有七慢類,說名慢結。云何為七?答: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此七慢類合為慢結。
4)云何無明結?答:三界無智名無明結。
5)云何見結?答:三種見名見結。云何為三?答:一、薩迦耶見;二、邊執見;三、邪見。如是三見合為見結。
6)云何取結?答:二種取名取結。云何為二?答:一、見取;二、戒禁取。如是二取合為取結。
7)云何疑結?答:於諦猶豫是名疑結。
8)云何嫉結?答:心不忍許是名嫉結。
9)云何慳結?答:心有祕悋是名慳結。
[註]1.九結,如法蘊論雜事品所說:瞋、癡、嫉、慳、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2.九結,如集異門論七法品所說:七隨眠。
[參考]雜阿含490經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結者。云何為結?
舍利弗言:結者,九結,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他取結、疑結、嫉結、慳結。
2.九有情居
2.1.九有情居者,云何為九?答:
1)有色有情,有種種身,有種種想,如人及一分天,是第一有情居。
2)有色有情,有種種身,有一種想,如梵眾天劫初起位,是第二有情居。
3)有色有情,有一種身,有種種想,如光音天,是第三有情居。
4)有色有情,有一種身,有一種想,如遍淨天,是第四有情居。
5)有色有情,無想、無別想,如無想有情天,是第五有情居。
6)無色有情,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第六有情居。
7)無色有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第七有情居。
8)無色有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第八有情居。
9)無色有情,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如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第九有情居。
2.2.廣釋
1)有色有情,有種種身,有種種想,如人及一分天,是第一有情居
1.1)此中有色者,謂彼有情,有色施設、有色身、有有色處、有有色界、有色蘊,故名有色。
1.2)有情者,謂諦義、勝義,雖諸有情不可獲、不可得,無所有、非現有,而依蘊、界、處,假立有情,諸想、等想,施設、言說轉,謂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故名有情。
1.3)種種身者,謂彼有情有種種顯色身、種種相、種種形,非一顯色、非一相、非一形故,名種種身。
1.4)種種想者,謂彼有情有樂想、苦想、不苦不樂想,故名種種想。
1.5)如人及一分天者,謂總顯示人及欲界天,故名如人及一分天。
1.6)是第一者,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1.7)有情居者,謂諸有情所居、所住、所依、所止、所樂生處,即總顯示此中所有有漏色、受、想、行、識蘊,名有情居。
2)有色有情,有種種身,有一種想,如梵眾天劫初起位,是第二有情居
2.1)有色、有情、種種身者,義如前說。
2.2)一種想者,
+1謂諸有情有時、有分,於此世界劫將壞時,多往生上光音等天眾同分中。於彼具足意成色身,根無缺減,支分圓滿,形顯清淨,長壽久住。
+2有時、有分,於此世界劫初成時,於下空中,有空宮殿欻然而起。
+3有一有情壽、業、福盡,從彼處沒,生下梵世空宮殿中,獨一無侶,長壽久住。
+4時彼有情長時住已,欻然生愛及生不樂,作如是念:云何當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為我伴侶?
+5當彼有情起此心願,有餘有情壽、業、福盡,復從彼沒,生下梵宮,與前有情共為伴侶。
+6時前生者便作是念:此有情類是我所化。我於此類及餘世間,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起者,是真父祖。
+7時諸有情亦作是念:我等有情是彼所化。彼於有情及世間物,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起者,是真父祖。故名一想。
2.3)如梵眾天者,謂此義中,總顯生在梵眾等天,有種種身,唯有一想。
2.4)劫初起位者,謂劫初生時。
2.5)是第二等,義如前說。
3)有色有情,有一種身,有種種想,如光音天,是第三有情居
3.1)有色有情者,亦如前說。
3.2)一種身者,謂彼有情有一顯色身、一種相、一種形,無種種顯色、無種種相、無種種形,故名一種身。
3.3)種種想者,謂彼有情有樂想、不苦不樂想,故名種種想。餘如前說。
4)有色有情,有一種身,有一種想,如遍淨天,是第四有情居。
4.1)有色有情,一種身者,亦如前說。
4.2)一種想者,謂彼有情唯有樂想,故名一種想。餘如前說。
5)有色有情,無想、無別想,如無想有情天,是第五有情居。
5.1)有色有情者,亦如前說。
5.2)言無想者,總顯無想。
5.3)無別想者,別顯無想。此中以想而為上首,顯無一切心心所法。
5.4)如無想有情天者,謂別顯示無想有想天。
5.5)是第五等,義如前說。
6)無色有情,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第六有情居
6.1)無色者,謂彼有情無色施設、無色身、無有色處、無有色界、無色蘊,故名無色。
6.2)有情者,如前說。
6.3)超一切色想等,如八解脫中廣說。然於此中,唯取有漏受、想、行、識為有情居。
7)無色有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第七有情居。
8)無色有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第八有情居。
9)無色有情,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如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第九有情居。
[註]九有情居,如集異門論七法品所說:七識住。
[參考]長阿含9眾集經
諸比丘!如來說九正法,所謂九眾生居: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是,是初眾生居;復有眾生,若干種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時是,是二眾生居;復有眾生,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是三眾生居;復有眾生,一身一想,遍淨天是,是四眾生居;復有眾生,無想無所覺知,無想天是,是五眾生居;復有眾生,空處住,是六眾生居;復有眾生,識處住,是七眾生居;復有眾生,不用處住,是八眾生居;復有眾生,住有想無想處,是九眾生居。
十法品第十一之一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十法自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十法云何?此中略有二種十法,謂十遍處、十無學法。
1.十遍處
1.1.十遍處者,云何為十?
1)具壽!當知,地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一遍處。
2)復次,具壽!水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二遍處。
3)復次,具壽!火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三遍處。
4)復次,具壽!風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四遍處。
5)復次,具壽!青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五遍處。
6)復次,具壽!黃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六遍處。
7)復次,具壽!赤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七遍處。
8)復次,具壽!白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八遍處。
9)復次,具壽!空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九遍處。
10)復次,具壽!識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十遍處。
1.2.廣釋
1)地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一遍處
1.1)問:地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地遍處定?
+1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大地彼彼方所,若高、若下、若刺、若杌、若醎、若榛、若險、若穢,如是等處皆不思惟。
+2於此大地彼彼方所,平坦顯了,猶如掌中,具淨園林可愛樂處,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地相。
+3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地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地非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地故,未能證入地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地相,繫念、思惟,謂此是地非為水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地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己,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地相。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地相,無二、無轉,能入地定,而未能入地遍處定。
1.2)問:若此未能入地遍處定者,地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地遍處定?
+1答:即依如前所入地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2一趣定已,復想此地,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地。
+3彼想此地,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地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地。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地故,未能證入地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地相,繫念、思惟此遍是地非遍水等。思惟此相,精進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地遍處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地。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地,無二、無轉,從此乃入地遍處定。
1.3)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
1.4)是第一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一。
1.5)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2)水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二遍處。
2.1)問:水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水遍處定?
+1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世界或取大水注相、或取大泉水相、或取大池水相、或取大陂水相、或取大湖水相、或取殑伽水相、或取鹽母那水相、或取設臘婆水相、或取阿視羅筏底水相、或取莫醯河水相,乃至或取東大海水相、或取南大海水相、或取西大海水相、或取北大海水相、或取四大海水相、或取大水輪相。
+2於如是等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水相。
+3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水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水非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水故,未能證入水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水相,繫念、思惟,謂此是水非為地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水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水相。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水相,無二、無轉,能入水定,而未能入水遍處定。
2.2)問:若此未能入水遍處定者,水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水遍處定?
+1答:即依如前所入水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2一趣定已,復想此水,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水。
+3彼想此水,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水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水。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水故,未能證入水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水相,繫念、思惟,此遍是水非遍地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水遍處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水。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水,無二、無轉,從此乃入水遍處定。
2.3)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
2.4)是第二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二。
2.5)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3)火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三遍處
3.1)問:火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火遍處定?
+1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世界或取清淨日輪火相、或取妙藥光明火相、或取神珠光明火相、或取星宿宮殿火相、或取火聚大猛焰相、或取燒村大火焰相、或取燒城大火焰相、或取燒川大火焰相、或取燒野大火焰相、或取燒十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二十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三十載木大火焰相、或復取燒四十載木大火焰相、或復取燒五十載木大火焰相、或復取燒百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千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百千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無量百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無量千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無量百千載木大火焰相。彼見如是諸火焰相,先漸熾然、復極熾然、轉遍熾然、後皆洞然。
+2於如是等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火相。
+3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火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火非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火故,未能證入火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火相,繫念、思惟,謂此是火非為水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火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火相。
+7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火相,無二、無轉,能入火定,而未能入火遍處定。
3.2)問:若此未能入火遍處定者,火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火遍處定?
+1答:即依如前所入火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2一趣定已,復想此火,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火。
+3彼想此火,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火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火。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火故,未能證入火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火相,繫念、思惟,此遍是火非遍水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火遍處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火。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火,無二、無轉,從此乃入火遍處定。
3.3)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
3.4)是第三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三。
3.5)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4)風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四遍處。
4.1)問:風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風遍處定?
+1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世界或取東方所有風相、或取南方所有風相、或取西方所有風相、或取北方所有風相、或取有塵風相、或取無塵風相、或取吠濕摩風相、或取吠嵐婆風相、或取小風相、或取大風相、或取無量風相、或取大風輪相。
+2於如是等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風相。
+3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風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風非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風故,未能證入風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風相,繫念、思惟,謂此是風非為火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風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風相。
+7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風相,無二、無轉,能入風定,而未能入風遍處定。
4.2)問:若此未能入風遍處定者,風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風遍處定?
+1答:即依如前所入風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2一趣定已,復想此風,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風。
+3彼想此風,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風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風。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風故,未能證入風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風相,繫念、思惟,此遍是風非遍火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風遍處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風。
+7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風,無二、無轉,從此乃入風遍處定。
4.3)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4.4)是第四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四。
4.5)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5)青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五遍處。
5.1)問:青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青遍處定?
+1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世界或取青樹、或取青葉、或取青花、或取青果、或取青衣、或取種種青莊嚴具、或取青雲、或取青水、或取種種諸餘青物。
+2彼於如是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青相。
+3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青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青非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青故,未能證入青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青相,繫念、思惟,謂此是青非為黃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青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青相。
+7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青相,無二、無轉,能入青定,而未能入青遍處定。
5.2)問:若此未能入青遍處定者,青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青遍處定?
+1答:即依如前所入青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2一趣定已,復想此青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青。
+3彼想此青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青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青。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青故,未能證入青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青相,繫念、思惟,此遍是青非遍黃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如行乃漸能入青遍處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青。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青,無二、無轉,從此乃入青遍處定。
5.3)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
5.4)是第五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五。
5.5)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6)黃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六遍處。
6.1)問:黃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黃遍處定?
+1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世界或取黃樹、或取黃葉、或取黃花、或取黃果、或取黃衣、或取種種黃莊嚴具、或取黃雲、或取黃水、或取種種諸餘黃物。
+2彼於如是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黃相。
+3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黃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黃非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黃故,未能證入黃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黃相,繫念、思惟,謂此是黃非為青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黃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黃相。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黃相,無二、無轉,能入黃定,而未能入黃遍處定。
6.2)問:若此未能入黃遍處定者,黃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黃遍處定?
+1答:即依如前所入黃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2一趣定已,復想此黃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黃,彼想此黃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黃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黃。
+3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黃故,未能證入黃遍處定。
+4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黃相,繫念、思惟,此遍是黃非遍青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黃遍處定。
+5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6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黃。
+7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黃,無二、無轉,從此乃入黃遍處定。
6.3)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
6.4)是第六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六。
6.5)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7)赤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七遍處。
7.1)問:赤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赤遍處定?
+1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世界或取赤樹、或取赤葉、或取赤花、或取赤果、或取赤衣、或取種種赤莊嚴具、或取赤雲、或取赤水、或取種種諸餘赤物。
+2彼於如是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赤相。
+3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赤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赤非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赤故,未能證入赤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赤相,繫念、思惟,謂此是赤非為黃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赤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赤相。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赤相,無二、無轉,能入赤定,而未能入赤遍處定。
7.2)問:若此未能入赤遍處定者,赤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赤遍處定?
+1答:即依如前所入赤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2一趣定已,復想此赤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赤。
+3彼想此赤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赤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赤。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赤故,未能證入赤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赤相,繫念、思惟,此遍是赤非遍黃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赤遍處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赤。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赤,無二、無轉,從此乃入赤遍處定。
7.3)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
7.4)是第七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七。
7.5)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8)白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八遍處。
8.1)問:白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白遍處定?
+1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世界或取白樹、或取白葉、或取白花、或取白菓、或取白衣、或取種種白莊嚴具、或取白雲、或取白水、或取種種諸餘白物。
+2彼於如是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白相。
+3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白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白非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白故,未能證入白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白相,繫念、思惟,謂此是白非為赤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白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白相。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白相,無二、無轉,能入白定,而未能入白遍處定。
8.2)問:若此未能入白遍處定者,白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白遍處定?
+1答:即依如前所入白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2一趣定已,復想此白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白。
+3彼想此白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白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白。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白故,未能證入白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白相,繫念、思惟,此遍是白非遍赤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白遍處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白。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白,無二、無轉,從此乃入白遍處定。
8.3)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
8.4)是第八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八。
8.5)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9)空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九遍處。
9.1)問:空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空遍處定?
+1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世界取舍上空、或地上空、或樹上空、或巖上空、或山上空、或川中空、或谷中空。
+2於此等空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空相。
+3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空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空非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空故,未能證入空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空相,繫念、思惟,謂此是空非為識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空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空相。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空相,無二、無轉,能入空定,而未證入空遍處定。
9.2)問:若此未能入空遍處定者,空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空遍處定?
+1答:即依如前所入空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2一趣定已,復想此空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空。
+3彼想此空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空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空。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空故,未能證入空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空相,繫念、思惟,此遍是空非遍識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空遍處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空。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空,無二、無轉,從此乃入空遍處定。
9.3)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
9.4)是第九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九。
9.5)言遍處者,謂此空無邊處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10)識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十遍處。
10.1)問:識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而能證入識遍處定?
+1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於此身中或取清淨眼識相、或取清淨耳識相、或取清淨鼻識相、或取清淨舌識相、或取清淨身識相、或取清淨意識相。
+2於此諸識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識相。
+3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識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識非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識故,未能證入識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識相,繫念、思惟,謂此是識非為空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識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識相。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識相,無二、無轉,能入識定,而未能入識遍處定。
10.2)問:若此未能入識遍處定者,識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識遍處定?
+1答:即依如前所入識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
+2一趣定已,復想此識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識。
+3彼想此識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識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識。
+4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識故,未能證入識遍處定。
+5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識相,繫念、思惟,此遍是識非遍空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入識遍處定。
+6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7既於加行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識。
+8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識,無二、無轉,從此乃入識遍處定。
10.3)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10.4)是第十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十。
10.5)言遍處者,謂此識無邊處定中所有善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參考]中阿含215第一得經
復次,有十一切處。云何為十?有比丘無量地處修一,思惟上下諸方不二,無量水處,無量火處,無量風處,無量青處,無量黃處,無量赤處,無量白處,無量空處,無量識處第十修一,思惟上下諸方不二。
2.十無學法
十無學法者,云何為十?答:一、無學正見;二、無學正思惟;三、無學正語;四、無學正業;五、無學正命;六、無學正勤;七、無學正念;八、無學正定;九、無學正解脫;十、無學正智。
1)云何無學正見?答:盡智、無生智,盡所不攝無學慧,是名無學正見。
2)云何無學正思惟?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思惟、等思惟、近思惟,尋求、等尋求、近尋求,推覓、等推覓、近推覓,令心於法麁動而轉,是名無學正思惟。
3)云何無學正語?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除趣邪命語四惡行,於餘語惡行所得無學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不行不犯,船筏橋樑堤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無表語業,是名無學正語。
4)云何無學正業?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惡行,於餘身惡行所得無學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不行不犯,船筏橋梁隄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無表身業,是名無學正業。
5)云何無學正命?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簡擇力故,於趣邪命身語惡行所得無學遠離、勝遠離、近遠離、極遠離,寂靜律儀無作無造,棄捨防護不行不犯,船筏橋梁隄塘牆塹,於所制約不踰不踰性、不越不越性無表身語業、是名無學正命。
6)云何無學正勤?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制勵意不息,是名無學正勤。
7)云何無學正念?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念、隨念、專念、憶念,不忘不失、不遺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記性,是名無學正念。
8)云何無學正定?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亂攝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無學正定。
9)云何無學正解脫?答:諸聖弟子,於苦思惟苦、於集思惟集、於滅思惟滅、於道思惟道,無學作意相應所有心勝解、已勝解、當勝解,是名無學正解脫。
10)云何無學正智?答:盡智、無生智,是名無學正智。
[參考]
1.長阿含9眾集經
諸比丘!如來說十正法,所謂十無學法,無學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方便、正定、正智、正解脫。
2.中阿含189聖道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令眾生得清淨,離愁慼啼哭,滅憂苦懊惱,便得如法,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而有七支,於聖正定說習、說助,亦復說具。云何為七?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若有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正定,有習、有助,亦復有具。所以者何?正見生正志,正志生正語,正語生正業,正業生正命,正命生正方便,正方便生正念,正念生正定,賢聖弟子如是心正定,頓盡婬、怒、癡,賢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頓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中正見最在其前。
1)若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若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
+1云何邪見?謂此見無施、無齋、無有呪說,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邪見。
+2云何正見?謂此見:有施有齋,亦有呪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正見。
+3是為見邪見是邪見者,是謂正見。見正見是正見者,亦謂正見。
+4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方便。
+5比丘以念斷於邪見,成就正見,是謂正念。
+6此三支隨正見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2)若見邪志是邪志者,是謂正志。若見正志是正志者,亦謂正志。
+1云何邪志?欲念、恚念、害念,是謂邪志。
+2云何正志,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是謂正志。
+3是為見邪志是邪志者,是謂正志。見正志是正志者,亦謂正志。
+4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志成就正志,是謂正方便。
+5比丘以念斷於邪志,成就正志,是謂正念。
+6此三支隨正志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3)若見邪語是邪語者,是謂正語。若見正語是正語者,亦謂正語。
+1云何邪語?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是謂邪語。
+2云何正語?離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是謂正語。
+3是為見邪語是邪語者,是謂正語。見正語是正語者,亦謂正語。
+4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語成就正語,是謂正方便。
+5比丘以念斷於邪語,成就正語,是謂正念。
+6此三支隨正語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4)若見邪業是邪業者,是謂正業。若見正業是正業者,亦謂正業。
+1云何邪業?殺生、不與取、邪婬,是謂邪業。
+2云何正業?離殺、不與取、邪婬,是謂正業。
+3是為見邪業是邪業者,是謂正業。見正業是正業者,亦謂正業。
+4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業成就正業,是謂正方便。
+5比丘以念斷於邪業,成就正業,是謂正念。
+6此三支隨正業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5)若見邪命是邪命者,是謂正命。若見正命是正命者,亦謂正命。
+1云何邪命?若有求無滿意,以若干種畜生之呪,邪命存命,彼不如法求衣被,以非法也。不如法求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以非法也,是謂邪命。
+2云何正命?若不求無滿意,不以若干種畜生之呪,不邪命存命,彼如法求衣被,則以法也。如法求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則以法也,是謂正命。
+3是為見邪命是邪命者,是謂正命。見正命是正命者,亦謂正命。
+4彼如是知已,則便求學,欲斷邪命,成就正命,是謂正方便。
+5比丘以念斷於邪命,成就正命,是謂正念。
+6此三支隨正命從見方便,是故正見最在前也。
6)云何正方便?比丘者,已生惡法為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未生惡法為不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未生善法為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已生善法為住不忘不退,轉增廣布,修習滿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是謂正方便。
7)云何正念?比丘者,觀內身如身,觀至覺、心、法如法,是謂正念。
8)云何正定?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正定。
9)云何正解脫?比丘者,欲心解脫,恚、癡心解脫,是謂正解脫。
10)云何正智?比丘者,知欲心解脫,知恚、癡心解脫,是謂正智也。
11)是為學者成就八支,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
+1云何學者成就八支?學正見至學正定,是為學者成就八支。
+2云何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無學正見至無學正智,是謂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
+3所以者何?正見者,斷於邪見,若因邪見生無量惡不善法者,彼亦斷之。
+4若因正見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5至正智者斷於邪智,若因邪智生無量惡不善法者,彼亦斷之。
+6若因正智生無量善法者,彼則修習,令滿具足。
爾時,舍利子告苾芻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一法乃至十法,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與大眾皆共和合,親對世尊,已結集竟。諸苾芻眾皆應受持,為他演說,廣令流布。佛滅度後,勿有乖違,當令隨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讚勸品第十二
1.爾時,世尊知舍利子為苾芻眾說法已訖,從臥而起,身心調暢,整理衣服,結加趺坐,讚舍利子:善哉!善哉!汝今善能於此臺觀,與苾芻眾和合,結集如來所說增一法門。汝可從今為諸大眾數復宣說如是法門,此法能令諸天人等,長夜證會義利、安樂。
2.世尊復告苾芻眾言:汝等皆應受持、讀誦舍利子說集異法門。如是法門,能引大善、大義、大法、清白梵行,復證通慧、菩提、涅槃。淨信出家諸善男子,受持、讀誦如是法門,不久定當辦所辦事。
3.時薄伽梵說是語已,諸苾芻眾歡喜踊躍,頂禮佛足,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