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雜阿含-267


五0(二六七)狗繫著柱;s22.100 dutiya gaddulabaddh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不離於柱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生死,不知苦際。諸比丘!譬如狗,繩繫著柱,結繫不斷故。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 柱。如是凡愚眾生,於色不離貪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輪迴於色,隨色轉,若住、若臥,不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隨受、想、行、識轉,若住、若 臥,不離於(受、想、行)識。

3.斑色鳥
諸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比丘!我不見一色種種如斑色鳥,心復過是。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種種故色種種。

4.嗟蘭那鳥
是故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諸比丘!長夜心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比丘當知!汝見嗟蘭那鳥種種雜色不?答言:曾見,世尊!佛告比丘:如嗟蘭那鳥種種雜色,我說彼心種種雜,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嗟蘭那鳥心種種故,其色種種。

5.畫師、畫師弟子
是故當善觀察思惟於心,長夜種種貪欲、瞋恚、愚癡所染;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譬如畫師、畫師弟子,善治素地,具眾彩色,隨意圖畫種種像類。

6.樂著色故,復生未來諸色
如是比丘!凡愚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於色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色;樂著色故,復生未來諸色。如是凡愚,不如實知受…。想…。行…。(不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識;樂著識故,復生未來諸識。

7.當生未來色、受、想、行、識故,於色不解脫
當生未來色、受、想、行、識故,於色不解脫,受、想、行、識不解脫,我說彼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8.以不樂著故,不生未來色
有 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不樂著於色;以不樂著故,不生未來色。如實知受…。想…。行…。(如實知)識,識集,識 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故,不樂著於識;不樂著故,不生未來諸識。不樂著於色、受,想、行、識故,於色得解脫,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等解脫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9.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若趨,若住,若坐,若臥
[經文] 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柱。
[論說] 1.愚夫異生於有漏事,有四憙足,當知多分是諸外道。何等為四?一、於人身憙足,二、於欲界天身喜足,三、於生梵世喜足,四、於到邊際有頂喜足。愚夫於彼,隨其次第,若趨,若住,若坐,若臥。T30,782a
[]愚夫異生(bālapṛthagjana),對於四聖諦愚昧的凡夫,是不同於聖者的有生命之類,又因為受五趣別異之果報,因為起變異而生邪見等,所以稱為異生。對於隨順增上煩惱的事情,或是與煩惱同生同滅,互相增益的事情。若是擁有四種喜悅與知足,應當知道較多的部分是諸外道(tīrthika)。哪四種?一、對於人身有喜悅與知足,二、對於欲界天身有喜悅與知足,三、對於生在梵世(brahmaloka),梵天所支配之世界有喜悅與知足,四、對於到邊際三有之頂(bhavāgra)的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有喜悅與知足。愚昧的凡夫對於彼四處,隨順這次第,分別說為趨向,因為人有許多事業,常需奔走。說為住,因為欲界天已停息種種事業,所以如立住。說為坐,因為梵天是禪定之處,所以如坐。說為臥,因為有頂天最寂靜,所以如臥。

2.復有五種一切愚夫愛所行路。一者、後有,二者、未來所求境界,三者、將得現前境界,四者、已得所有境界,五者、現前受用境界。當知於彼,如其次第趨等差別。應知此中趨有二種:一於後有,二於未來所求境界。
[]又,所有的愚夫貪愛所活動的道路,有五種。第一,貪愛活動於後有(punar- bhava),後世之身心。第二,貪愛活動於未來所追求的境界。第三,貪愛活動於將要得到的現前境界。第四,貪愛活動於已得到的所擁有境界。第五,貪愛活動於現前受用境界。應當知道在這五種,如同其次第,可分別配為初二名趨,第三名住,第四名坐,後一名臥。應知在這裡,趨有二種,對於後有,及對於未來所求境界。

3.復有四種愛所行路。一者、意業希求境界,二者、身語二業,三者、獲得,四者、於所得中隨其所欲,若轉、若習。此是發業愛所行路,若求境界,或復諸有。當知於彼四種行路,如其次第趨等差別。
[]又,有四種貪愛所活動的道路。第一,以意業希求所未得的境界。第二,以身業或語業,將要得到的現前境界。第三,已獲得所有的境界。第四者,於所得正受用境界中,隨其所想要,若是要轉賣,若是自受用。這四種是能發動三業的愛所活動的道路。若是追求境界,或是再追求諸有。應當知道對於彼四種行路,如其次第,分別配為初名趨,第二名住,第三名坐,第四名臥。

4.如說趨等,於餘所說諸有漏事所有憙足、愛所行路,憙樂,戲論,染著,耽湎──四處差別,如其次第,當知亦爾。
[]如同說趨等四種差別,同樣的在上面所說的諸有漏事中的所有四種憙足、五種與四種愛所行路,如其次第,分別配為憙樂,戲論,染著,耽湎四處差別,應當知道也是如此。

II. 觀察於心
[經文] 諸比丘!當善思惟,觀察於心。所以者何?長夜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故。比丘!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
[解說] tasmāt iha bhikkhave, bhikkhunā abhikkhaṇaṃ sakaṃ cittaṃ paccavekkhitabbaṃ. S.22.100因此,諸比丘!比丘應當常常觀察自己的心。
dīgharattam idaṃ cittaṃ saṃkiliṭṭhaṃ rāgena dosena mohenāti. S.22.100長久以來,這個心為貪欲所染,瞋恚、愚癡所染故。
cittasaṃkilesā bhikkhave, sattā saṃkilissanti. cittavodānā sattā visujjhanti S.22.100諸比丘!因為心染污,所以眾生染污,因為心清淨,所以眾生清淨。
[論說] 1.復有二種遊愛行路果相差別:一、心差別,二、身差別。T30,782b
1.1.心差別者,復有二種:一、品類差別,二、雜染差別。品類差別者,謂由自性故,所依故,所緣故,助伴故。雜染差別者,謂由貪、瞋、癡等所有煩惱及隨煩惱。
1.2.身差別者,亦有二種:一、種種身差別故,二、一種身差別故。當知此中心之所有雜染差別,能為二種身差別因。為斷彼故,諸修行者應以無倒數數作意勤修觀行。
[]遊行在貪愛所活動的道路,其果報的相貌有二種差別,一種是心差別,另一種是身差別。什麼是心差別?可分為二種,一種是品類差別,另一種是雜染差別。什麼是品類差別?謂由於各自的體性,所依的身心,所緣的境界,幫助心生起的心所。什麼是雜染差別?謂由貪、瞋、慢、無明、見、疑等六種根本煩惱(mūla-kleśa)及二十種隨煩惱(upakleśa),隨根本煩惱而起之煩惱。什麼是身差別?也有二種,第一,是欲界五趣,因為有種種身體的差別。第二,是色界,因為只有一種身體的差別。應當知道在這裡,內心的所有雜染差別,能成為二種身差別的原因。為了斷除彼內心的雜染,諸修行者應該以無顛倒、反覆地作意,精勤修習止觀。

2.復由四種因差別故,令果差別:謂若於此差別,若由此差別,若即此差別,若如此差別。於此差別者,謂於善趣、惡趣所有差別。由此差別者,謂由貪、瞋、癡所染污心令彼差別。即此差別者,謂五種行所攝受身種種差別。如此差別者,謂於諸行流轉、雜染、清淨因緣,及清淨體,不如實知,生憙樂等,及趨走等種種差別。
[]復由於四種因的差別,令果有差別,哪四種?若於此差別、若由此差別、若即此差別、若如此差別。什麼是在此果報的差別?就是在善趣、惡趣的所有差別。什麼是由此煩惱,令果有差別?因為心被貪、瞋、癡所染污,造成彼果有差別。什麼是即此差別?就是五蘊的諸行所攝受的身,有種種差別。什麼是如此差別?就是對於諸行流轉的集與滅,諸行的味是雜染,諸行的患是清淨因緣,諸行的離是清淨體,不能如實知道,所以生起憙樂等,及趨走等種種差別。


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雜阿含-266

四九(二六六)長夜輪迴;s22.99 gaddulabaddh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長夜輪迴
爾時、佛告諸比丘:(眾生)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

3.百穀、草木,皆悉枯乾
有時長久不雨,地之所生,百穀、草木,皆悉枯乾。諸比丘!若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4.大海水悉皆枯竭
諸比丘!有時長夜不雨,大海水悉皆枯竭。諸比丘!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5.須彌山王皆悉崩落
諸比丘!有時長夜,須彌山王皆悉崩落。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長夜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6.此大地悉皆敗壞
諸比丘!有時長夜,此大地悉皆敗壞,而眾生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眾生長夜生死輪迴,愛結不斷,不盡苦邊。

7.長夜繞柱輪迴而轉
比丘!譬如狗子繫柱,彼繫不斷,長夜繞柱輪迴而轉。如是比丘!愚夫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長夜輪迴,順色而轉。如是不如實知受…。想…。行…。(不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長夜輪迴,順識而轉。

8.隨色轉故,不脫於色
諸比丘!隨色轉,隨受轉,隨想轉,隨行轉,隨識轉。隨色轉故,不脫於色;隨受、想、行、識轉故,不脫於(受、想、行、)識。以不脫故,不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9.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
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故,不隨色轉)。如實知受…。想…。行…。(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故,不隨識轉。不隨轉故,脫於色,脫於受、想、行、識,我說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10.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生死,T30,781c
[論說]有二世間,攝一切行: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有情世間名種類生死,器世間名器生死。種類生死,不同其餘生死法故,望器生死,當知略有五不同分:
1.謂器生死,共因所生;種類生死,但由不共,是名第一因不同分。
2.又器生死,於無始終前後際斷;種類生死,於無始終相續流轉常無斷絕,是名第二時不同分。
3.又器生死,或火、水、風之所斷壞;種類生死,則不如是,是名第三治不同分。
4.又器生死,因無永斷;種類生死,則不如是,是名第四斷不同分。
5.又器生死,斷而復續;種類生死,斷已無續,是名第五續不同分。

[]有二種世間,統攝一切活動的現象:一個是有情世間,第二是器世間。有情世間名為種種類別的生死。能容納眾生居住如器,所以稱為器世間,又名為器生死。種類生死,因為不同於其餘的生死現象的緣故,望向器世間的生死,當知略說有五種不同的部分:
1.器生死是由有情增上為因所生成。種類生死,但是由各自不同的業所生,這就是第一種原因不相同的部分。
2.又器生死,在無始無終的時間中,後際的壞劫到前際的成劫的過程,有空劫的間斷。種類生死,在無始無終的時間中,相續的流轉,常無斷絕,這就是第二種,時間不相同的部分。
3.又器生死,或是火災令欲界、色界初禪天悉成灰燼;水災令第二禪天悉被浸沒;風災令第三禪天悉被飄散。種類生死,則不是這樣,這就是第三種,治不相同的部分。
4.又器生死,因無法永遠斷除。種類生死,則不是這樣,這就是第四種,斷壞不相同的部分。
5.又器生死,斷壞之後,會再相續。種類生死,斷除之後,不會再相續,這就是第五種,相續不相同的部分。


II. 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
[經文] 於無始生死,無明所蓋,愛結所繫,長夜輪迴,不知苦之本際。
[解說] anamataggoyaṃ bhikkhave saṃsāro. pubbākoṭi na paññāyati avijjānīvaraṇānaṃ sattānaṃ taṇhāsaṃyojanānaṃ sandhāvataṃ saṃsarataṃ. s.22.99諸比丘!輪迴生死的起始難知。為無明所蓋,愛結所繫的眾生,正奔走,流轉時,不知輪迴的起始。
[論說] 1.又於生死,由五種相,一切愚夫流轉不息:T30,781c-782a
一、由愛因故,二、由愛果故,三,由愛自性故,四、由因展轉故,五、即因展轉依止前際無窮盡故。此中無明,是名愛因。能往善趣、惡趣諸業,是名愛果。由往善趣業故,愛結所繫,愚夫自然樂往;由往惡趣業故,愛鎖所縶,愚夫雖不欲往,強逼令去。愛自性者,略有三種:一、後有愛,二、憙貪俱行愛,三、彼彼喜樂愛。如是三愛,略攝為二:一者、有愛,二者、境愛。後有愛者,是名有愛。憙貪俱行愛者,謂於將得現前境界,及於已得未受用境,並於現前正受用境所有貪愛。彼彼喜樂愛者,謂於未來所希求境所有貪愛。當知此中由憙貪俱行愛故,名愛結繫;由後有愛及彼彼喜樂愛故,名愛鎖繫。若於彼事愛結所繫,名為馳走;若於彼事愛鎖所繫,名為流轉。又於長世因展轉來諸行相續,前際難知,後無窮盡,由是五相流轉。
[]又在生死輪迴中,由於五種相貌的原因,一切的愚夫流轉生死,無法停息:一、由於愛因故,二、由於愛果故,三,由於愛自性故,四、由於因展轉故,五、就是因展轉依止前際無窮盡故。
第一,由於愛因的緣故。什麼是愛的因呢?就是無明。
第二,由於愛果的緣故。什麼是愛的果呢?就是能往生到善趣或惡趣的種種業。
第三,由於愛自性的緣故。什麼是愛的自性呢?因為往生善趣的業,又被愛結所繫縛,愚夫自然樂於前往。因為往生惡趣的業,又被愛鎖所縶取,愚夫雖然不想前往,強逼令其前去。愛的自性簡略地說有三種:一、後有愛,二、憙貪俱行愛,三、彼彼喜樂愛。這三種愛,簡略地可歸納為二種:一者、有愛,二者、境愛。什麼是有愛呢?就是對於後有的貪愛。什麼是憙貪俱行愛愛呢?就是對於將要得到的出現在眼前的境界的貪礙。以及對於已經得到,但尚未享用的境界,以及對於現在正享受境界的所有貪愛。什麼是彼彼喜樂愛呢?就是對於未來所希求境的所有貪愛。應當知道,在這裡,由於與憙貪同時的愛,名為愛結所繫。由於後有愛及彼彼喜樂愛,名為愛所鎖繫。若是對於彼事,愛結所繫,名為馳走;若是對於彼事,愛鎖所繫,名為流轉。
第四,由於因展轉故。什麼是因展轉?由種子起現行,現行又形成新的種子,如此種子為因展轉相續。
第五,因展轉依止前際無窮盡故。什麼是因展轉依止前際無窮盡?又長時間以來,種子為因,展轉傳來,令身心依止的諸行相續不斷,這樣的相續的前際難以了知,後際無有窮盡。由是五相眾生流轉不息。

III.譬如狗子繫柱
[經文] 比丘!譬如狗子繫柱,彼繫不斷,長夜繞柱輪迴而轉。
[解說] seyyathāpi bhikkhave sā gaddulabaddho daḷhe khīle vā thambhe vā upanibaddho tameva khīlaṃ vā thambhaṃ vā anuparidhāvati,anuparivattati. s.22.99諸比丘!譬如狗子被綁在堅牢的柱或椿,他僅能繞柱或椿跑、轉。
[論說] 愚夫當知復由五相所縛:一、於彼處縛,二、由彼而縛,三、正是能縛,四、依彼故縛,五、有所領受。
1.於彼處縛者,謂由能往善趣業故,於善趣柱而繫縛之;或由能往惡趣業故,於惡趣撅而繫縛之。又由喜貪俱行愛故,於自事柱而繫縛之。由彼彼喜樂愛及後有愛故,於自事撅而繫縛之。
2.由彼而縛者,調愚夫異生為無明縛。
3.正是能縛者,謂自同類於苦無厭相似法故。
4.依彼故縛者,謂依後蘊而被縛故。
5.有所領受者,謂領受彼生等眾苦。T30,782a
[]愚夫應當知道復由五種相貌所繫縛:一、於彼處縛,二、由彼而縛,三、正是能縛,四、依彼故縛,五、有所領受。
1.什麼是於彼處縛呢?因為能往生善趣的業,所以將其繫縛在善趣柱;或是因為能往生惡趣的業,所以將其繫縛在惡趣撅。又因為喜貪俱行愛,將其繫縛在各自的生命體柱。因為彼彼喜樂愛及後有愛,將其繫縛在各自的生命體撅。
2.什麼是由彼而縛呢?愚夫異生由彼無明而縛。
3.什麼是正是能縛呢?就是對於已得的自體,因六觸處所生受,染著的緣故,希求如此同類的受,因此對於行苦無有厭離,因為行苦前後相似現象的緣故。
4.什麼是依彼故縛呢?就是依彼後有蘊而被縛,因為由業所生。
5.什麼是有所領受呢?就是領受彼生等眾苦。

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雜阿含-265

四八(二六五)泡沫,s22.95 pheṇapiṇḍūpama suttaṃ

五陰譬喻經,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T2,501)

佛說水沫所漂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T2,501)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阿毘陀處恆河側。



2.聚沫-諸所有色

爾 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如是 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3.水泡-諸所有受

諸 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如是比 丘!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 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4.野馬流動-諸所有想

諸 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 馬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 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5.大芭蕉樹-諸所有行

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於山林,見大芭蕉樹,[*]直 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 蕉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 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6.幻師-諸所有識

諸 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 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 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7.重宣此義而說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8.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智境界:
當知於所知事,有七種如實通達智行:一、已得智,二、未得智,三、無顛倒智,四、是處非有知非有智,五、是處所餘知不空智,六、苦不淨智,七、速滅壞智。
又由十五種相覺了諸行,能速斷滅一切行愚。何等十五?謂水界所生故,無我似我而顯現故,不任隨欲而造作故,覺了諸色猶如聚沫。三和合生相似法故,如雲、地、雨和合方便,覺了諸受喻若浮泡。於所知境,能顯,能燒,能使迷亂相似法故,覺了諸想同於陽焰。薩迦耶見根本斷故,多品自體因差別故,剎那量後時無暫停相似法故,覺了諸行譬芭蕉柱。有取之識,依四識住,發起種種自體隨轉相似法故,覺了諸識方於幻事。T30,781c
[]對於蘊、處、界等所知事,應該知道有七種如實通達智慧的方式:一、已得智。二、未得智。三、無顛倒智。四、遍計所執非有,知非有智。五、依他起性不空,知不空智,六、苦不淨智,七、速滅壞智。
又由於十五種相貌,覺悟明了諸行,所以能夠迅速地斷滅一切行的愚癡。哪十五種相貌呢?1)色法是水界所生起。2)色法是無我,卻以相似與我的相貌呈現。3)生起之後,不會聽憑想要的樣子而塑造,因為這三個相貌,所以覺了諸色猶如聚沫。4-6)根、境、識三者和合所生,沒有真實的法體故,如同因為雲、地、雨和合的關係,生起浮泡,所以覺了諸受如同浮泡。7)對於所知境,能顯現各種樣子,8)能燒惱眾生,9)能使眾生迷亂,沒有真實的法體故,所以覺了諸想同於陽焰。10)以薩迦耶見為根本的煩惱斷盡故,11)多種品類的各自體性的諸行,從因所生起,因此有不同故,12)剎那數量以後,沒有暫停,沒有真實的法體故,所以覺了諸行譬芭蕉柱。13)有取著的識,14)依於色受想行等四種識的住處,15)能發起種種識自體,隨順此識轉而造作罪、福、不動行,沒有真實的法體故,所以覺了諸識比喻為幻事。

II.五喻
1.復次,色如聚沫者:速增減故,水界生故,思飲食味水所生故,不可揉捼故。非如泥團,可令轉變造作餘物,是故說言不可揉捼(ㄖㄨㄛˊ)。又實非聚,似聚顯現,能發起一有情解故。
[]復次,什麼是色如聚合的泡沫呢?快速地增長、消減故,由水界所生故,因為思念飲食的滋味時,口中能生水故,不可用雙手摩擦故,不同於泥土團塊,可令土團轉變,或塑造成其餘的物品,因此說為不可揉捼。又實際上不是聚集,以類似聚集而呈現出來,能令心生起實有一個有情的認知故。

2.受喻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堅住、相似法故。言如地者,所謂諸根,彼生依故。言如雲者,謂諸境界。言如雨者,所謂諸識。如雨擊者,所謂諸觸。如浮泡者,所謂諸受速疾起謝,不堅住故。
[]什麼是受如水面上的泡沫呢?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起,不能長久地堅固停住,相似法故。什麼是如地呢?就是諸根,彼受生起的依據。什麼是如雲呢?就是諸境界。什麼是如雨呢?就是諸識。什麼是如雨擊呢?就是諸觸。什麼是如浮泡呢?諸受快速生起、凋謝,不能堅固停住故。

3.想同陽焰者,颷(ㄅㄧㄠ)動性故,無量種相變易生故,令於所緣發顛倒故,令其境界極顯了故,由此分別男女等相成差別故。
[]什麼是想如同陽焰呢?迅疾地搖動的性質故。無量種類的相狀,變化改易生起故。令心對於所緣,引發錯誤地認識故。令其所認識的境界,極為明顯易了故,由此想,分別男女等相貌,成種種的不同故。

4.云何行類芭蕉?如明眼人者,謂聖弟子。言利刃者,謂妙慧刀。言入林者,謂於五趣舉意攀緣;種種自性眾苦差別同樹法故。為取端直芭蕉柱者,謂為作者、受者、我見。截其根者,謂斷我見。㱟折葉者,委細簡擇,唯有種種思等諸行差別法故。彼於其中都無所獲者,謂彼經時無堅住故。何況堅實者,何況有餘常恒實我作者、受者,而可得見。
[]什麼是行類似芭蕉呢?什麼是如明眼人呢?就是聖弟子。什麼是利刃呢?就是微妙智慧刀。什麼是入林呢?就是對於五趣,舉動心意,隨外境而轉,種種五趣自性的眾苦不同,同於種種樹的狀況故。什麼是為取端直芭蕉柱呢?就是為了尋找作者、受者、我的知見。什麼是截其根呢?就是斷我見。什麼是㱟折葉呢?就是詳細地簡別、決擇,只有種種思等諸心所的差別法故。什麼是彼於其中都無所獲呢?彼經過一段時間,沒有堅牢而住故。什麼是何況堅實呢?何況有其餘常久、恒存、真實的我、作者、受者,而可得找到?

5.云何識如幻事?言幻士者,隨福、非福、不動行識。住四衢道者,住四識住。造作四種幻化事者,謂象馬等,如象身等雖現可見,而無真實象身等事。如是應知隨福非福不動行識,住四識住,雖有作者及受者等我相可見,然無真實我性可得。又識於內隱其實性,外現異相,猶如幻像。
[]什麼是識如幻事呢?什麼是幻士?隨順福業、非福業、不動業的識。什麼是住四衢道?安住於四種識的住處。什麼是造作四種幻化事?就是象、馬等,譬如象身等,雖然現前可看見,然而沒有真實的象身等事。這樣應知隨福業、非福業、不動行的識,安住於四種識的住處,雖然有作者及受者等我的相貌可見,然而沒有真實的我體性可得。又識在內心,隱藏他的真實體性,外面表現不一樣的相貌,猶如幻像。

III.
1.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
pheṇapiṇḍūpamaṃ rūpaṃ vedanā bubbuḷupamā marīcikūpamā saññā saṃkhārā kadalūpamā, māyūpamañca viññāṇaṃ, desitādiccabandhunā
2.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周全、圓滿,諦觀、思惟,明記不忘所緣,善巧地觀察:五蘊是不真實、不堅固,在五蘊中,無有我、我所。
yathā yathā nijjhāyati yoniso upaparikkhati, rittakaṃ tucchakaṃ hoti. yo naṃ passati yoniso. (s22.95)如如思惟,如理觀察,無實不堅固,彼如理見此。
3.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
[]關於這個眾苦積聚的色身,廣大智慧的佛陀說:若是捨離三法,這個色身就是現成的棄物。yo imaṃ kāyaṃ ārabbha bhūripaññena desitaṃ,pahānaṃ tiṇṇaṃ dhammānaṃ rūpaṃ passatha chaḍḍitaṃ. (s22.95)
4.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壽命、體溫及心識,當捨離此三的時候,剩餘的色身部分,永遠地丟棄在墳墓間,猶如木頭沒有心識。āyu usmā ca viññāṇaṃ yadā kāyaṃ jahantimaṃ apaviddho tadā seti parabhattaṃ acetanaṃ. (s22.95)
5.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
[]此色身恆常這樣,是虛幻假偽,引誘愚昧的人,此身如殺手、如有毒的刺,沒有堅固,etādisāyaṃ santāno māyāyaṃ bālalāpinī, vadhako eso akkhāto sāro ettha na vijjati. (s22.95)
6.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比丘精勤地修習,以如殺等觀察此色身,日夜恆常專一求精,正知、正念而住,有為的諸行長久地止息,永遠得到涅槃的清涼處。
evaṃ khandhe avekkheyya bhikkhu āraddhavīriyo, divā vā yadi vā rattiṃ sampajāno paṭissato. (s22.95)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
jaheyya sabbasaṃyogaṃ kareyya saraṇattano, careyyādittasīsova patthayaṃ accutaṃ padanti. (s22.95)應斷一切結,為己歸依處,猶如燃頭想,應希不動境。
IV.觀色如聚沫
[經文]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解說] ayaṃ gaṃgānadī mahantaṃ pheṇapiṇḍaṃ āvaheyya. tam enaṃ cakkhumā puriso passeyya nijjhāyeyya yoniso upaparikkheyya, tassa taṃ passato nijjhāyato yoniso upaparikkhato rittakaññeva khāyeyya kucchakaññeva khāyeyya, asārakaññeva khāyeyya. kiṃ hi siyā bhikkhave, pheṇapiṇḍe sāro? (s22.95) 此恒河引起大聚沫。明目士夫觀察、審慮、如理觀察。觀察、審慮、如理觀察時,見到僅僅是虛、偽、無實。彼聚沫中如何堅實?
[論說]1)言觀察者,此說於慧。言審慮者,說三摩地。如理觀察者,此說二法無顛倒轉。T30,768c
2)雖實無有而顯現者,謂於此中實無樂故。虛者,空無我故。偽者,不淨故。不堅者,無常故。此則顯示無四顛倒。T30,768c


雜阿含-264

四七(二六四)小土摶,s.22.96 gomaya piṇḍupama suttaṃ
cf. 中阿含經61,牛糞喻經;增壹阿含經,(二四)高幢品,四經。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頗有色常,恆,不變易,正住耶?
時 有異比丘,於禪中思惟,作是念: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住耶?如是受、想、行、識常,恆,不變易,正住耶?是比丘晡時從禪起,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 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禪中思惟作是念:頗有色常,恆,不變易,正住耶?如是受、想、行、識常,恆,不變易,正住耶?今白世尊:頗有色常,恆,不變易, 正住耶?頗有受、想、行、識常,恆,不變易,正住耶?

3.小土摶
爾時、世尊手執小土摶,告彼比丘言:汝見我手中土摶不?比丘白佛:已見,世尊!比丘!如是少土,我不可得;若我可得者,則是常,恆,不變易,正住法。

4.自憶宿命
佛 告比丘: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 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從是以後,復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百千反作轉輪聖王,領四天下,正法治化。七寶具足,所謂輪寶,象寶,馬寶,摩尼寶,玉 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千子具足,皆悉勇健。於四海內,其地平正,無諸毒刺。不威、不迫,以法調伏。
a.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龍象,皆以眾寶莊嚴而挍飾之,寶網覆上,建立寶幢,布薩象王最為導首,朝、晡二時自會殿前。我時念言:是大群象,日日再反往來,蹈殺眾生無數。願令四萬二千象,百年一來。即如所願,八萬四千象中,四萬二千象百年一至。
b.灌頂正法,復有八萬四千匹馬,亦以純金為諸乘具,金網覆上,婆羅馬王為其導首。
c.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寶車,所謂金車、銀車、琉璃車、頗梨車,師子、虎、豹皮、雜色欽婆羅以為覆襯,跋求毘闍耶難提音聲之車為其導首。
d.灌頂王法,領八萬四千城,安隱豐樂,人民熾盛,拘舍婆提王而為上首。
e.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宮殿,所謂金、銀、琉璃、頗梨,摩尼琉璃由訶而為上首。
f.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四種寶床,所謂金、銀、琉璃、頗梨,種種繒褥、氍氀、[-+][*]、迦陵伽臥具以敷其上。安置丹枕。
g.復次、比丘!灌頂王法,復有八萬四千四種衣服,所謂迦尸細衣,芻摩衣,頭鳩羅衣,拘沾婆衣。
h.復次、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玉女,所謂剎利女,似剎利女,況復餘女。
i.復次、比丘!灌頂王法,有八萬四千釜食,眾味具足。
j.比丘!八萬四千玉女中,唯以一人以為給侍。
k.八萬四千寶衣,唯著一衣。
l.八萬四千寶床,唯臥一床。
m.八萬四干宮殿,唯處一殿。
n.八萬四千城,唯居一城,名拘舍婆提。
o.八萬四千寶車,唯乘一車,名毘闍耶難提瞿沙。
p.出城遊觀,八萬四千寶馬,唯乘一馬,名婆羅訶,毛尾紺色。
q.八萬四千龍象,唯乘一象,名布薩陀,出城遊觀。

5.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
比 丘!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比丘!當知凡夫染習五欲,無有厭足,聖人智慧成滿而 常知足。比丘!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是故比丘!永息諸行,厭離,斷欲,解脫。

6.無常、苦、無我
比 丘!色為常、無常?比丘白佛言:無常,世尊!若無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言:是苦,世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寧復於中計我,異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比丘白佛言:無常,世尊!若無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言:是苦,世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 法,聖弟子寧復於中計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7.當觀十一種
佛告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8.生厭,離欲,解脫
比丘!於色當生厭,離欲,解脫。如是於受、想、行、識,當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9.成阿羅漢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常念土摶譬教授,獨一靜處,精勤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見法,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時彼尊者亦自知法,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I. 頗有色常,恆,不變易,正住耶
[經文] 世尊!我於禪中思惟作是念:頗有色常,恆,不變易,正住耶?
[解說] atthi nu kho bhante, kiñci rūpaṃ yaṃ rūpaṃ niccaṃ dhuvaṃ sassataṃ, aviparināmadhammaṃ sassatisamaṃ tatheva ṭhassati?(s22.96)
世尊!頗有色是恆常、固定、永恆的,具有不變易的特質,猶如永恆之物而住?

II. 小土摶
[經文] 爾時、世尊手執小土摶,告彼比丘言:汝見我手中土摶不?比丘白佛:已見,世尊!比丘!如是少土,我不可得;若我可得者,則是常,恆,不變易,正住法。
[解說] atha kho bhagavā parittaṃ gomayapiṇḍaṃ pāṇinā gahetvā taṃ bhikkhuṃ etad avoca: ettako pi kho bhikkhu, attabhāvapaṭilābho natthi nicco dhuvo sassato aviparināmadhammo, (s22.96)
爾時、世尊用手拿小牛糞摶,告訴那位比丘:「比丘!縱使如是[少量的牛糞摶],不可得我體是常、定、恆、不變易法。
ettako cepi bhikkhu, attabhāvapaṭilābho abhavissa nicco dhuvo sassato aviparināmadhammo, nayidaṃ brahmacariyavāso paññāyetha sammā dukkhakkhayāya. (s22.96)
比丘!若如是[少量的牛糞摶]的我可得是常、定、恆、不變易法。依梵行而住者不能正確地了知,而令苦盡。
[論說] 由五因緣,當知一切自體諸行皆悉無常。T30,781b
謂一切自體壽量有限。假使有人欲自祈驗,我今以手執持泥團或牛糞團,能經幾時。作是願已,隨取彼團。是人爾時任情所欲,能執不捨;乃至於後,欲棄即棄,欲持即持。非如所受必死之身,至壽盡際,尚不能遂己之所欲延一剎那,況乎久住?又一切自體因所生故,彼因作故。是無常故。又有自體廣大興盛,終歸磨滅而可得故。謂在色界、欲界天人,大梵、帝釋、轉輪王等。又由無倒阿笈摩故,謂佛世尊,於諸自體無常法性,現見現證而宣說故。復有三種諸受欲者圓滿差別,由是因緣,諸受欲者恆常戲論。何等為三?一、資產圓滿,二、自體圓滿,三、廣大殊勝有情供養圓滿。
當知復有三種因緣,能得如是圓滿差別:謂施;戒調伏諸根俱行;及欲界慈修所得果,慈為先導,慈為因處,於諸有情損害寂靜行相轉故。
[]由於五種原因,將能夠知道一切各自主體的種種活動全部都是無常。
第一個,就是一切自體的壽量是有限的。假使有人想要親自驗證:我現在用手握著泥團或牛糞團,到底能夠維持多久?作這樣的願求之後,隨手而取彼團。那時候,這個人隨他所想要,能拿著不放,之後,想要丟棄就丟棄,想要拿就拿。然而所承受的必定會死的身軀就不是這樣,只要在壽命滅盡的時刻,想要多延長一剎那,尚且不能實現,更何況長久住世呢?
第二個,又因為一切自體都是因緣所生起的緣故,由彼因造作的緣故,是無常的緣故。
第三個,又有些自體,雖然廣大、興盛,最終歸向消滅,而可得故。就是在色界與欲界天與人,大梵、帝釋、轉輪王等。
第四個,又由於沒有顛倒的聖教的緣故,就是佛、世尊對於諸自體是無常法性,現前知見,現前體證,而宣說的緣故。
第五個,又享受五欲的人,有三種圓滿的不同,由於這三種不同的因緣,享受五欲的人恆常說錯誤無意義的言論。哪三種圓滿呢?第一,資產的圓滿。二,自體的圓滿。三,廣大殊勝有情供養的圓滿。應當知道,又有三種因緣,能得這樣三種圓滿的差別。哪三種呢?第一,布施。第二,戒與調伏諸根在一起。第三,在欲界時,修慈心無量所得到的果報,慈在前引導,慈為因處,對於種種有情的損害,寂靜行相轉故。
成實論,卷13T32,347a
佛自說:一切生法皆無常定相。如牛糞經中說:佛以少牛糞示諸比丘,無爾所色常定不變。是經中廣說釋、梵、轉輪諸王果報亦盡,故知一切無常。

III.三種業報
[經文] 比丘!此是何等業報,得如是威德自在耶?此是三種業報。云何為三?一者、布施,二者、調伏,三者、修道。比丘!當知凡夫染習五欲,無有厭足,聖人智慧成滿而常知足。比丘!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是故比丘!永息諸行,厭離,斷欲,解脫。
[解說] iti kho bhikkhu, sabbe te saṃkhārā atītā niruddhā, viparinatā. evaṃ aniccā kho bhikkhu, saṃkhārā, evaṃ addhuvā kho bhikkhu saṃkhārā, evaṃ anassāsikā kho bhikkhu saṃkhārā, yāvañcidaṃ bhikkhu, alameva sabbasaṃkhāresu nibbindituṃ alaṃ virajjituṃ alaṃ vimuccitunti. (s22.96)
比丘!這一切諸行,過去已滅,已變易。比丘!如是諸行是無常。比丘!如是諸行是無恒。比丘!如是諸行是不安。比丘!故應厭患、應離,應解脫於一切諸行。
 

雜阿含-263

四六(二六三)修習, s22.101 vāsijaṭopama suttaṃ, 『增支部』「七集」六七經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國雜色牧牛聚落。

2.以知見故得諸漏盡
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

3.修習
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習何等?謂不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4.譬如伏雞
譬 如伏雞,生子眾多,不能隨時蔭覆,消息冷暖,而欲令子以觜、以爪啄卵自生,安隱出,當知彼子無有自力,堪能方便以觜、以爪安隱出。所以者何?以彼雞母不能 隨時蔭卵冷暖,長養子故。如是比丘不勤修習,隨順成就,而欲令得漏盡解脫,無有是處。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何等?謂不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 覺,道。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雖不欲令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 道。如彼伏雞,善養其子,隨時蔭覆,冷暖得所,正復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諸子自能方便安隱出。所以者何?以彼伏雞隨時蔭覆,冷暖得所故。如是比丘善 修方便,正復不欲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勤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5.譬如巧師、巧師弟子
譬如巧師、巧師弟子,手持斧柯,捉之不已,漸漸微盡,手指處現,然彼不覺斧柯微盡而盡處現。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不自知見今日爾所漏盡,明日爾所漏盡,然彼比丘知有漏盡。所以者何?以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6.譬如大舶
譬如大舶,在於海邊,經夏六月,風飄、日暴,藤綴漸斷。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一切結、縛、使、煩惱、纏,漸得解脫。所以者何?善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7.不起諸漏
說是法時,六十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知、見
[經文] 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
[解說] jānato 'haṃ bhikkhave, passato āsavānaṃ khayaṃ vadāmi. no ajānato no apassato. kiñca bhikkhave, jānato kiṃ passato āsavānaṃ khayo hoti: iti rūpaṃ iti rūpassa samudayo iti rūpassa atthagamo, evaṃ kho bhikkhave, jānato evaṃ passato āsavānaṃ khayo hoti. (s22.101)
諸比丘!我以知見故說諸漏盡,非不知見故。諸比丘!因知道什麼,見到什麼故,諸漏盡?謂色,色的生起,色的息滅。諸比丘!以如是知,如是見故,諸漏盡。
[論說] 為欲證得未得真實究竟解脫,略有三法,能令獲得速疾通慧。一者、智力,二者、不放逸力,三者、數習力。
1.智力者,謂若住彼,堪能無間永盡諸漏,當知即是有學智見。
2.不放逸力者,已獲得如是知見,即依如是所得之道,方便勤修,於心防護惡不善法。
3.數習力者,謂即依此方便勤修,常作常轉,終不謂我為於今日得盡諸漏心解脫耶,為於來日,為於後日?由此邪思,令心厭倦。無厭倦已,便無怯畏;無怯畏已,不捨加行,能盡諸漏。T30,780c
[]為了想要證得尚未得到的真實究竟的解脫,簡略地說有三種方法,能令行者獲得漏盡通慧,疾斷滅諸漏。一者智慧的力量,二者不放逸的力量,三者反反覆覆地練習的力量。
1.什麼是智慧力?假若安住於彼智慧,有能力無有間斷,永遠斷盡諸漏,應當知道此智慧就是有學的智見。
2.什麼是不放逸力?已經獲得這樣的有學知見,就依照如是得到知見的道,以此道為方便,精勤修行,防護心,遠離惡、不善法。
3.什麼是數習力?就依照此方便,精勤修習,常常操作,常常觀察,始終不認為:我能不能在今天斷盡諸漏,心得解脫耶?還是明天?還是後天?由於此種錯誤地思惟,將會讓心厭倦於修行。心沒有生起厭倦之後,對於修行無有膽怯、怖畏;無有膽怯、怖畏之後,不捨棄努加修行,所以能斷盡諸漏。
[倫記]初中,言數習力者,常作、常轉,終不作期,謂我為於今日、明日、後日、當得盡漏令心厭倦,不作此期則無厭倦。

4. 問:智、見何差別?
答:若照過去及以未來非現見境,此慧名智;照現在境,此慧名見。
又所取為緣,此慧名智;能取為緣,此慧名見。
又聞、思所成,此慧名智;修所成者,此慧名見。
又能斷煩惱,此慧名見;煩惱斷已,能證解脫,此慧名智。
又緣自相境,此慧名智;緣共相境,此慧名見。
又由假施設,遍於彼彼內外行中,或立為我,或立有情,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等,或立軍、林及舍、山等,以如是等世俗理行緣所知境,此慧名智;若能取於自相、共相,此慧名見。
又尋求諸法,此慧名智;既尋求已,伺察諸法,此慧名見。
又緣無分別影像為境,此慧名智;緣有分別影像為境,此慧名見。
又有色爾焰影像為緣,此慧名見;無色爾焰影像為緣,此慧名智。
[]問:智、見有何不同?
1)答:若是能觀照過去及以未來,這些不能直接認識的境,此種慧,稱為智;能觀照現在,能直接認識的境,此種慧,稱為見。
2)又以所取的境為對象,此種慧名為智;以能取的心為對象,此種慧名為見。
3)又由聽聞正法、思惟正法所形成的慧,名為智;修止觀所形成的慧名為見。
4)又能斷煩惱的慧,名為見;煩惱斷已,能證知從煩惱得解脫的慧名為智。
5)又攀緣各自不同的相貌為境,此種慧名為智;攀緣諸法的無常、苦等共同的相貌為境,此種慧名見。
6)又經由語言的假借施設,普遍地對於各各內外有為法中,或是安立為我,或是安立有情,天、龍、藥叉、尋香神、非天、金翅鳥、歌舞神、大蟒神等,或是安立軍隊、森林及屋舍、山等,以如是等世俗理行緣所知境,此慧名智;若是對諸法能取自相與共相,此慧名見。
7)又尋求諸法,此慧名智;既尋求已,伺察諸法,此慧名見。
8)又攀緣所緣的影像,安住其念,不復觀察簡擇,是名無分別影像。以此無分別影像為境,此慧名智;攀緣所緣的影像,觀察審定功德過失,是名有分別影像。以有分別影像為境,此慧名見。
9)又有色爾焰影像為緣,此慧名見;無色爾焰影像為緣,此慧名智。
[倫記]又有色爾焰者,舊云智母,景師傳三藏言:猶是所緣,則有色所緣與色所緣影像。達師云:此云境界。

II. 不修方便
[經文] 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習何等?謂不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解說] bhāvanānuyogam ananuyuttassa bhikkhave, bhikkhuno viharato kiñcā'pi evaṃ icchā uppajjeyya: "aho vata me anupādāya āsavehi cittaṃ vimucceyyā "ti, atha khv assa neva anupādāya āsavehi cittaṃ vimuccati.(s22.101)
諸比丘!當比丘不與精勤修習相應而住時,生起如是欲:啊!願我真的不取著,我的心能解脫於諸漏。那麼他絕對不能不取著,他的心絕對不能解脫於諸漏。
taṃ kissa hetu? abhāvitattā tissa vacanīyaṃ. kissa abhāvitattā? abhāvitattā catunnaṃ satipaṭṭhānānaṃ, abhāvitattā catunnaṃ sammappadhānānaṃ, abhāvitattā catunnaṃ iddhīpādānaṃ, abhāvitattā pañcannaṃ indriyānaṃ, abhāvitattā pañcannaṃ balānaṃ, abhāvitattā sattannaṃ bojjhaṃgānaṃ, abhāvitattā ariyassa aṭṭhaṅgikassa maggassa. (s22.101)
此是什麼原因?應說:不修習。不修習何等?謂不修習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聖八支道。
[論說] 1.T30,780c
彼由如是若智、若見為所依止,方便修時,復更勤修四善巧事:一、觀察事,二、捨取事,三、出受事,四、方便事。
觀察事者謂四念住,為欲對治四顛倒故,如實遍知一切境故。
捨取事者謂四正斷,為欲斷除不善法故,及為修集諸善法故。
出受事者謂四神足,依四靜慮次第超出,始從憂根乃至樂故。
方便事者謂諸根、力、覺支、道支,當知即是能斷見、修所斷煩惱正方便故。
[]彼行者依賴、止住於這樣的智、見,在努力修行的時候,更加精勤地修習四種善巧的課題:一、觀察事,二、捨取事,三、出受事,四、方便事。
什麼是觀察事?就是四念住。為什麼要修四念住呢?為了想要對治常、樂、我、淨四顛倒的緣故,及為了平等不虛地周遍了知一切境的緣故。
什麼是捨取事?就是四正斷。為什麼要修四正斷呢?為了想要斷除不善法的緣故,及為了修習、集合諸善法的緣故。
什麼是出受事?就是四神足。為什麼要修四神足呢?為了超越出離種種受的緣故,依照四靜慮的次第,逐漸地超越、出離,開始先從憂根乃至樂的緣故。
什麼是方便事?就是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為什麼要修五根、五力、七覺支、八道支呢?應當知道此四項就是能斷除見道與修道所斷煩惱的真正的方法故。
[倫記]初中,言如實偏知一切境者,四念住境界一切法也。出受事者,謂初禪出憂根,乃至四禪出樂根也。

2.T30,781a-b
如是勤修善巧事者,當知有四種所依、能依義。所依義者,謂觀行者,正勤修習。能依義者,謂成就學諸無漏法而未清淨,餘無明所纏裹故。
[]這樣勤奮地修習善巧事的人,應當知道有此四種善巧事的所依與能依義。什麼是所依義?觀行者正確努力地修習。什麼是能依義?成就有學的諸無漏法,然而尚未清淨,被其餘的無明所纏繞、裹扎的緣故。
[倫記]次辨所能依中,景師云:如是勤修善巧事者,當知有四種所依、能依者,通明前四,皆有所依、能依者。所依義者:謂觀行、正勤修習,為前四善巧所依義也。能依義者,謂學人無漏法依止勤有故是能依,餘無明在未得清淨,泰師云:前辨三十七道品總為四善巧事,想義為二,前三念住、正斷、神足等為所依事在見道故,後一,根、力、覺、道支等學人所有諸無漏法為能依事。

又彼諸法,由清淨道後方清淨,此清淨道當知復有四種差別:一者、習近正法,正審靜慮;二者、親事善友;三者、以尸羅、根護、少欲等法熏練其心;四者、獨處空閑,用奢摩他、毘鉢舍那,勝正安樂以為翼從。
又清淨者,謂即依彼清淨行道多修習故,令有學法,破無明,趣無學地。
[]又彼善巧事的諸法,經由清淨道,之後方能得到清淨,這裡所說的清淨道,應當知道又有四種不同。第一,親近正法、正確審觀所緣的禪定;第二,親近、事奉善知識;第三,以守護戒、根門、少欲知足等法,熏習、磨練自己的心;第四,獨處空閑處,用奢摩他、毘鉢舍那所得到的殊勝、真正的安樂,作為輔翼隨從。
又什麼是清淨?就是依循彼四種清淨行道,多加修習的緣故,能令有學的聖者,破除無明,趣向無學地。
[倫記]下明清淨道,二番解釋。前番云:彼諸法由清淨道,後方清淨者,向前七門助道品,此由得無學清淨道,後清淨。

又為得真實究竟解脫,當知略有五種漸次:一者、先集資糧以為依止;二者、以此為依,修奢摩他、毘鉢舍那;三者、以此為依,具諦現觀涅槃勝解;四者、以此為依,於劣少證不生喜足,亦不安住,於可厭法深生厭患;五者、以此為依,證得最後金剛喻定相應學心。
[]又為了得到真實究竟的解脫,應當知道簡略地說有五種逐漸的次第。
第一,首先,要聚集資糧作為依止。
第二,以此資糧作為依止,修行奢摩他、毘鉢舍那。
第三,以此止觀作為依止,對於四聖諦的現觀,具足圓滿,對於涅槃寂靜,決定不移。
第四,以此涅槃勝解作為依止,對於劣弱微少的體證,不會生起歡喜、滿足,也不會安住在現況,對於可厭的五蘊諸法,深生厭患。
第五,以此厭患作為依止,證得最後金剛喻定相應的有學心。

III. 譬如伏雞
[經文] 譬如伏雞,生子眾多,不能隨時蔭覆,消息冷暖,而欲令子以觜、以爪啄卵自生,安隱出,當知彼子無有自力,堪能方便以觜、以爪安隱出。所以者何?以彼雞母不能隨時蔭卵冷暖,長養子故。
[解說] seyyathāpi bhikkhave, kukkuṭiyā aṇḍāni aṭṭha vā dasa vā dvādasa vā. tānassu kukkuṭiyā na sammā adhisayitāni na sammā pariseditāni na sammā paribhāvitāni. (s22.101)
諸比丘!譬如母雞,有八、十、十二個卵;母雞不以正確的方法蔭卵,保暖,孵化。
kiñcā'pi tassā kukkuṭiyā evaṃ icchā uppajjeyya: "aho vata me kukkuṭapotakā pādanakhasikhāya vā mukhatuṇḍakena vā aṇḍakosaṃ padāletvā sotthinā abhinibbhijjeyyu"nti. atha kho abhabbā'va te kukkuṭapotakā pādanakhasikhāya vā mukhatuṇḍakena vā aṇḍakosaṃ padāletvā sotthinā abhinibbhijjituṃ. (s22.101)
而母雞生如是欲:啊!真的願我的雞子們能夠以腳爪啄或以觜喙離開蛋,安隱出來。那時,彼子不能以腳爪啄或以觜喙離開蛋,安隱出來。
taṃ kissa hetu? tathā hi pana bhikkhave, kukkuṭiyā aṇḍāni aṭṭha vā dasa vā dvādasa vā tāni kukkuṭiyā na sammā adhisayitāni na sammā pariseditāni na sammā paribhāvitāni. (s22.101)
這是什麼原因?諸比丘!因為母雞有八、十、十二個卵;但不以正確的方法蔭卵,保暖,孵化。

IV. 譬如斧柯
[經文] 譬如巧師、巧師弟子,手持斧柯,捉之不已,漸漸微盡,手指處現,然彼不覺斧柯微盡而盡處現。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不自知見今日爾所漏盡,明日爾所漏盡,然彼比丘知有漏盡。
[解說] seyyathāpi bhikkhave, palagaṇḍassa vā palagaṇḍantevāsissa vā vāsijaṭe dissante vā aṃgulipadāni dissati aṃguṭṭhapadaṃ. no ca khvassa evaṃ ñāṇaṃ hoti: "ettakaṃ vata me ajja vāsijaṭaṃ khīṇaṃ ettakaṃ hiyyo, ettakaṃ pare"ti. atha khvassa khīṇe khīṇaṃ tveva ñāṇaṃ hoti. (s22.101)
諸比丘!譬如當見巧師、巧師弟子的斧柄的時候,可以看見手指痕跡及,拇指痕跡。而他沒有如是的了知:今天我的斧柄耗損這麼多,昨日耗損這麼多,其他日子耗損這麼多。然當耗盡時,自知已盡。
evam eva kho bhikkhave, bhāvanānuyogam anuyuttassa bhikkhuno viharato kiñcāpi na evaṃ ñāṇaṃ hoti "ettakaṃ vata me ajja āsavānaṃ khīṇaṃ, ettakaṃ hiyyo, ettakaṃ pare" ti. atha khvassa khīṇe khīṇaṃ tveva ñāṇaṃ hoti. (s22.101)
諸比丘!如是當比丘與精勤修習相應而住時,不會如是知:今天我的諸漏耗損這麼多,昨日耗損這麼多,其他日子耗損這麼多。然當耗盡時,自知已盡。

V. 譬如大舶
[經文] 譬如大舶,在於海邊,經夏六月,風飄、日暴,藤綴漸斷。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一切結、縛、使、煩惱、纏,漸得解脫。
[解說] seyyathāpi bhikkhave, sāmuddikāya nāvāya vettabandhanabaddhāya vassamāsāni udake pariyādāya hemantikena thalaṃ ukkhittāya vātātapaparetāni vettabandhanāni. tāni pāvussakena meghena abhippavuṭṭhāni appakasirena paṭippassambhanti pūtikāni bhavanti. (s22.101)
諸比丘!譬如航海的舶以藤結縛綁年年月月完全在水中,因冬季故,被拉至陸地,其藤結為風與日熱所壞。這些藤結為帶雨的雲所淋,毫無困難地會消失,腐爛。
evam eva kho bhikkhave, bhāvanānuyogam anuyuttassa bhikkhuno viharato appakasireneva saññojanāni paṭippassambhanti, putikāni bhavantīti. (s22.101)
諸比丘!如是比丘與精勤修習相應而住時,諸結毫無困難地消失,腐壞。

成實論,卷15T32, 361c
1.念處、煖等法
問曰:若爾者,念處、煖等法中,有無常想。此法皆應是無漏?
答曰:念處等中,若是無漏有何咎耶?
2.行須陀洹果
問曰:凡夫心不應是無漏。亦凡夫心有妄念等,云何當是無漏?
答曰:此人非真是凡夫,是人名行須陀洹果。
3.住念處等中,名遠行
問曰:行須陀洹果在見諦道中,念處等法不名見諦。
答曰:行須陀洹果有近,有遠。住念處等中,名遠行者。見諦,名近。
3.1.何以知之?佛於斧柯喻經中說:若知、若見故,得漏盡,知見何法?謂此色等、此色等生、此色等滅。若不修道,則不得漏盡,修之則得,如抱卵喻。
3.2.又行者常修道品,煩惱微塵,雖不數覺,盡已乃知,如斧柯喻。
3.3.又行者常修三十七品,欲縛、結纏易可散壞,如海舡喻。故知從念處來修習道品,皆名行初果者。
3.4.又若一念、若十五念中,不得修習。當知此是遠行須陀洹者。
4.後三喻是三果道
問曰:初說知此色等、此色等生、此色等滅,是初果道。後三喻是三果道,是故不名行初果者。
答曰:若卵不抱則壞,抱則成就。如是從念處來初發修習,若不能成,不名為行。能成,則是學人,名不爛壞能堪受者。是故,若於念處等中爛壞,則名凡夫。若修習成,則名行初果者,猶在[-+]中。若得出[-+],名須陀洹。故知在念處等中,名遠行者。

雜集論
遮止門者,謂若處顯示依止此事,遮止此事。如斤柯喻經中,依止漏盡,遮止四種補特伽羅:一處正法外。二處正法中,但得聞思,便生喜足。三於修慧中,心生怯弱,四資糧未滿。告諸比丘,我知我見我說漏盡,如是等一段經文,遮止第一。不勤精進修習觀行者,遮止第二。說斤柯喻,遮止第三。說船筏喻,遮止第四。
Pratikṣepam ukhaṃ yatredam ārabhyedaṃ pratikṣipyata iti pradarśyate / tadyathā vāsyaupamyasūtre āsravakṣayam ārabhya catvāraḥ pudgalāḥ pratikṣipyante / ito bāhyaka iha dhārmikaḥ śrutacintāmātrasaṃtuṣṭaḥ bhāvanāyāṃ paritasyamāno 'paripūrṇasaṃbhāraś ca / jānataś cāhaṃ bhikṣavaḥ paśyataś cāsravāṇāṃ kṣayaṃ vadāmīty evamādinā sūtrakhaṇḍenādyaḥ pudgalaḥ pratikṣiptaḥ / bhāvanāyogamanuyuktasyety evamādinā dvitīyaḥ / vāsyaupamyadṛṣṭāntena tṛtīyaḥ / naudṛṣṭāntena caturtha iti //(Abhidh-s-bh 143)
[王恩洋譯]什麼是遮止門呢?若於是處,明顯地表示依止這件事,攔阻這件事。如說:行十不善,不得人天。譬如在斧柯喻經中,有這四種人,不能得到漏盡。
1)我知我見,我說漏盡,遮止第一種人,要具正知、正見,自內證受,方得漏盡。既處正法外,即無正知、正見,自內證受,云何能得漏盡耶?
2)不勤精進修習觀行,遮止第二種人,雖住正法中,已得聞、思正知正見,然由於此,便生喜足,便不勤修實智觀行,即不能得內證實智,故亦不能得彼漏盡。
3)說斧柯喻,遮止第三種人,手執斧柯,能斷薪木。如得修慧,能斷煩惱。既於修慧心生怯弱,不勇勤求,如煩惱何,故亦不得漏盡。
4)說船筏喻,遮止第四者,要具船筏,方渡大海,要具資糧,方入聖道,資糧不具,修行無依,故於漏盡,亦不能得。是此經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