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雜阿含807經

雜阿含807經
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諸比丘勿復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二月坐禪,無一比丘敢往來者,唯除送食及布薩時。爾時,世尊坐禪二月過已,從禪覺,於比丘僧前坐,告諸比丘:若諸外道出家來問汝等:沙門瞿曇於二月中云何坐禪?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禪思惟住。所以者何?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若長若短,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我悉知已,我時作是念:此則麁思惟住,我今於此思惟止息已,當更修餘微細修住而住。爾時,我息止麁思惟已,即更入微細思惟,多住而住。時,有三天子,極上妙色,過夜來至我所。一天子作是言:沙門瞿曇時到。復有一天子言:此非時到,是時向至。第三天子言:非為時到,亦非時向至,此則修住,是阿羅訶寂滅耳!佛告諸比丘:若有正說,聖住、天住、梵住、學住、無學住、如來住,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無學人現法樂住者,謂安那般那念,此則正說。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天住、梵住,乃至無學現法樂住。

[大毘婆沙論]
1.如契經說:佛告苾芻:吾欲兩月宴坐,汝等不須參問。唯除送食、布灑他時。於是世尊入室宴坐。
問:世尊何故久宴坐耶?
1)答:去來諸佛過殑伽沙,法爾皆應如是宴坐。
2)尊者世友作如是言:欲為諸天說密法故。
3)有說:為斷慢緩苾芻放逸心故。
4)有說:為觀病苾芻故。
5)有說:欲為他界有情說妙法故。
6)有說:為策退杜多行諸苾芻故。
7)有說:哀愍未來所化諸有情故。
+謂未來世所化有情聞是事已,作如是念:如來猶故多時宴坐。我輩寧得不宴坐耶?
8)有說:為遮外道謗故。
+謂諸外道毀謗佛言:此喬答摩!好處闠閙,愛多言論,捨離閑居、寂靜之樂。
+為止此等種種謗故,多時宴坐。
9)有說:任持菩提分法功德樹故。
+如種樹已,須更修治。菩提分樹亦復如是雖已圓滿,仍須經久宴坐任持。
10)有說:為受妙法樂故。
11)有說:為觀所證微妙諸佛法故。
12)有說:任持難行苦行所勞身故。
13)有說:欲現雖久證得無上菩提,而深敬重,猶如今時初證得故。
14)大德說曰:由二因緣,如來經於兩月宴坐。一者自受大法樂故。二者哀慜諸有情故。
15)脇尊者言:為他於法,生渴仰故。
+如彼經說:過二月已,爾時世尊從宴坐起,出到逈處,敷座而坐,現如是相。令諸苾芻來詣佛所。
15.1)問:世尊爾時現何等相?
+有作是說:令地微動。
+有餘師說:放勝光明。
+或有說者,出梵音聲。
+復有說者,化作苾芻,前後圍繞,問訊恭侍。時諸苾芻見已,知佛從宴坐起,深心慚愧。我等何為不早詣佛?便相告命,共往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問訊起居,退坐一面。世尊告曰:若有外道來問汝言:汝等大師二月宴坐,入何等定?應答彼言,入持息念。
15.2)問:諸外道輩尚不知有持息念名,況知自性。世尊何故作是說耶?
+答:為欲引攝諸外道等所化有情,入佛法故。謂有外道及信彼法所化有情,聞佛世尊二月宴坐,入持息念,生希有心。來詣佛所,佛為說法,彼信奉行。
+復次,為欲守護新學苾芻,令於佛法不背捨故。謂有苾芻初入佛法,學持息念,心不敬重,欲歸外道,更求異法。因佛此言,諸外道輩來詣佛所,恭敬受法。是諸苾芻,心便不退。
16)問:佛宴坐時,遍入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何故但說入持息念?
+答:雖入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而,持息念是彼上首,是故偏說。
+復次,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皆是息念前後眷屬,是故世尊說持息念。

2.十六行
1)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已念入出息,了知我已念入出息。我已念短入出息,了知我已念短入出息。我已念長入出息,了知我已念長入出息。我已覺遍身入出息,了知我已覺遍身入出息。我已止身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身行入出息。
1.1)問:入出息為先短後長?為先長後短耶?
答:先短後長。云何知然?如施設論說:菩薩初入定時,其息速疾。久入定已,息便安住。如人擔重,經嶮難處,其息速疾。後至平道,息便安住。故入出息,先短後長。
1.2)問:此觀息風,從鼻而入,還從鼻出。何故乃說我覺遍身入出息耶?
答:息念未成,觀入出息,從鼻入出。息念成已,觀身毛孔,猶如藕根,息風周遍於中入出。
1.3)問:若爾,何故非出定耶?
+答:意樂、加行,俱未息故。如菩薩時,雖作此觀,而不出定。亦以意樂、加行未息,故無有過。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如觀一切大種、造色所合成身,皆是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癰、如箭、不淨。以不捨離,緣息風覺,不名出定,此亦應爾。
1.4)止身行者,謂令息風漸漸微細,乃至不生。
1.5)應知此中念入出息者是總。念短入出息等是別。
1.6)復次,念入出息者,是欲界持息念。
+念短息者是初靜慮。
+念長息者是第二靜慮。
+覺遍身者是第三靜慮。
+止身行者是第四靜慮。
2)又彼經說:我已覺喜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喜入出息。我已覺樂入出息,了知我已覺樂入出息。我已覺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心行入出息。我已止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心行入出息。
+應知此中覺喜者,觀初、二靜慮地喜。
+覺樂者,觀第三靜慮地樂。
+覺心行者,觀想及思。
+止心行者,謂令心行漸漸微細乃至不生。
3)又彼經說:我已覺心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心入出息。我已令心歡喜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歡喜入出息。我已令心攝持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攝持入出息。我已令心解脫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解脫入出息。
+應知此中覺心者,謂觀識體。
+令心歡喜等者,佛雖不復令心歡喜,攝持、解脫。然菩薩時有如是事,故復重觀。
4)又彼經說:我已隨觀無常、斷、離、滅入出息,了知我已隨觀無常、斷、離、滅入出息。
4.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隨觀無常者,謂觀息風無常。
+隨觀斷者,觀八結斷。
+隨觀離者,觀愛結斷。
+隨觀滅者,觀結法斷。
4.2)有說:
+隨觀無常者,觀四大種無常。
+隨觀斷者,觀無明結斷。
+隨觀離者,觀愛結斷。
+隨觀滅者,觀餘結斷。
4.3)有說:
+隨觀無常者,觀色身無常。
+隨觀斷者,觀過去結斷。
+隨觀離者,觀現在結斷。
+隨觀滅者,觀未來結斷。
4.4)有說:
+隨觀無常者,觀大種、造色等皆是無常。
+隨觀斷者,觀苦受斷。
+隨觀離者,觀樂受斷。
+隨觀滅者,觀不苦不樂受斷。
4.5)大德說曰:
+隨觀無常者,觀五取蘊無常。
+隨觀斷者,觀五取蘊空、無我。
+隨觀離者,觀五取蘊苦。
+隨觀滅者,觀五取蘊不轉寂滅。
[參考]雜阿含803經
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3.又彼經說:今我此定猶為麁淺,我應更入餘深細定。
問:此中何者是深細定?
1)有說:第四靜慮。
2)有說:無色。
3)有說:滅定。

4.又彼經說:時有三天,端嚴殊妙,過於夜分,來至我所。第一天言此已命過。第二天言此當命過。第三天言此非已死亦非當死。然住勝定,寂靜如是。
問:彼是何天寧作異說?
1)答:是欲界天,根品異故。
2)謂鈍根者作如是念:此大沙門無入出息,身不動搖,無思作業,必已命過。
3)若中根者作如是念:此大沙門猶有煖氣,身不爛壞。雖非已死,而當命過。
4)若利根者曾見諸佛及聖弟子入如是定。身心不動,後時還出,故作是言:此非已死乃至廣說。

5.又彼經說:佛告苾芻。若有問言:云何聖住?云何天住?云何梵住?云何佛住?云何學住?云何無學住?應正答言,謂持息念。所以者何?此持息念能令學者證所未證,能令無學者得現法樂住。
1)此持息念,
+不雜煩惱故名聖住。
+自性光淨故名天住。
+自性寂靜故名梵住。
+諸佛多住故名佛住。
+學所得故名為學住。
+無學得故名無學住。
+學者由此得勝現觀,斷除煩惱,故名證所未證。
+無學者由此得不動心解脫,故名得現法樂住。
2)有說:此持息念。
+是聖所有,能引聖性,故名聖住。廣說乃至。是無學所有,能引無學性,故名無學住。
+學者由此能證阿羅漢果,故名證所未證。
+無學者由此住四種樂,故名得現法樂住。
+四種樂者,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中阿含119說處經

中阿含119說處經
世尊告諸比丘:此有三說處,無四、無五。若比丘見已,因彼故說,而說我見、聞、識、知,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云何為三?比丘,因過去世說,而說如是過去世時有。比丘!因未來世說,而說如是未來世時有。比丘!因現在世說,而說如是現在世時有。是謂三說處,無四、無五。若比丘見已,因彼故說而說我見、聞、識、知,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因所說善習得義,因不說不善習得義。

1.三種言依
如契經說:有三種言依。無第四、第五。云何為三?謂依過去說曾諸法。依未來說當諸法。依現在說今諸法。

1)問:言依以何為自性?答:品類足說言:依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
2)問:言即是語,彼依是名。但應一界、一處、一蘊所攝。何故言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耶?
+答:彼論應說:言依一界、一處、一蘊所攝。而言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者,依展轉因,故作是說。謂語依名轉,名依義轉。義是言展轉依義中,具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故。說者、聽者皆為於義。是故彼論依展轉因,說言依自性。
+有說:言依是名及所說義。是故具有十八界等。以言依名及義轉故。
3)問:何故但依三世法,說三言依。不依無為法,說言依耶?
+答:亦應說無為法是言依。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無為攝在現在品中,以現在法得無為故。
+有說:言多分依有為法轉故。無為法不說言依。
+有說:為止有情增上愚故說三言依。於有為法所起無明多增上故。
+有說:有情多於三世猶豫故。佛為說三種言依。
+有說:為止外道執有我故說三言依。謂外道言若無我者,我言何依故。佛為說三種言依。我言但依三世起故。
+有說:為止撥無去來二世,并止現在是無為執,說三言依。依是有體、有用法故無必無體。無為無用,故非言依。
+有說:有為法麁,多信是有。易起言說,故立言依。無為法細,少信是有,難起言說。故非言依。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有為、無為分為二聚。若彼聚中,三事可得。謂語名義立為言依。無為聚中,雖得有義。而無餘二,故非言依。
+大德說曰:若法有用,取果、與果,可立言依。無為無用,是故不說。
+脇尊者言:有為諸法與言可有俱時轉義,故立言依。無為不然,是故不說。
4)問:若依過去,說未來、現在法。依未來,說過去、現在法。依現在,說過去、未來法。彼是何等言依攝耶?
+有作是說:彼不攝在三言依中。
+復有說者,若依過去說,未來、現在。即攝在過去中。
乃至若依現在,說過去未來。即攝在現在中。
+有餘師說:若依過去,說未來、現在。未來者攝在未來。現在者攝在現在乃至。
若依現在,說過去、未來。過去者攝在過去。未來者攝在未來。前說言依,義為體故。
5)問:若於一時頓說二世。或復三世何言依攝?
+有作是說:彼不攝在三言依中。
+復有說者,隨能顯名,在何世攝。即說攝在彼世言依。
+有餘師說:隨所顯義,在何世攝。即說攝在彼世言依。前說言依,義為體故。
6)問:契經但說有三種言依,於義已足。何故復說無第四、第五?
+答:無第四者,遮第四世。恐有執有第四世故。無第五者,遮無為法。恐執無為是言依故。
+有說:二言鄭重遮止,欲令所說義決定故。
+契經依世建立言依,故說有三,無四、無五。
+若依如理作意建立言依。應說有一,無第二、第三。無第二者,遮有第二如理作意。無第三者,遮如理作意所不攝法。
+若依止觀建立言依。應說有二,無第三、第四義。如前說。
+若依三解脫門建立言依。應言有三,無第四、第五義。如前說。
+若依四聖諦建立言依。應說有四,無第五、第六義。如前說。
+若依五蘊建立言依。應說有五,無第六、第七義。如前說。
+若依六隨念建立言依。應說有六,無第七、第八義。如前說。
+若依七等覺支建立言依。應說有七,無第八、第九義。如前說。
+若依八聖道支建立言依。應說有八,無第九、第十義。如前說。
+若依九次第定建立言依。應說有九,無第十、第十一義。如前說。
+若依如來十力建立言依。應說有十,無第十一、第十二義。如前說。
+如是若依餘法建立言依,應如理說。此經依世建立言依,故但說三,無四、無五。

2.四事-處非處、智論、分別、道跡
即此經中,作如是說:應以四事觀察補特伽羅,知彼具壽為可與語?為不可與語?云何為四?一者處非處。二者智論。三者分別。四者道跡。若於此四善安住者,彼可與語。與此相違,不可與語。
[參考]中阿含119說處經
復次,因其所說,更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若使此賢者於處、非處不住者,所知不住者,說喻不住者,道跡不住者,如是此賢者不可共說,亦不可共論。若此賢者於處、非處住者,所知住者,說喻住者,道跡住者,如是此賢者可得共說,亦可得共論。

問:如是四事有何差別?
1)答: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如實知是處非處。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如實知智及爾焰。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如實知世俗勝義。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如實知趣苦集行及趣苦滅行。
2)有說: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如實知眼色為緣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是處。耳等為緣生眼識。乃至眼等為緣生意識非處。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如實知十智差別。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如實知了義經及不了義經。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如實知四種行跡。
3)有說: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如實知有理無理。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如實知聖者正論。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如實知假設言論。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如實知他言句義,前中後別,而輒酬對。
4)有說: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能如實立所立宗。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能堪受他所問難。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善了知詭誑真實。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能成辦增上覺慧。
5)有說: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於自宗他宗。不善安住,而有所說。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了知他以量為先,有所詰難。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了知他前後次第,相應言論。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能滿足所求勝事。
6)有說: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善了知現非現量。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於先所聞堅執不捨,不欲觀察前後德失。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於他正說心懷猶豫,如不能決是飯是酥。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了知現、比、至教為先問難。
6)脇尊者言: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於所知境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於能知智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於邪正教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於邪正行不善了知。
7)尊者僧伽筏蘇說曰: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於多界經中所說,處非處義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於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事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於雜染清淨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於趣色滅行乃至趣識滅行不善了知。與上相違名善安住。

3.四事-四問
即此經中,復作是說:應以四事觀察補特伽羅,知彼具壽為可與語?為不可與語?云何為四?一者應一向記問。二者應分別記問。三者應反詰記問。四者應捨置記問。若於此四如應記者,彼可與語。與此相違不可與語。
[參考]中阿含119說處經
因其所說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不一向答者,分別論、不分別答者,詰論、不詰答者,止論、不止答者,如是此賢者不得共說,亦不得共論。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使一向答者,分別論、分別答者,詰論、詰答者,止論、止答者,如是此賢者得共說,亦得共論。

1)云何名應一向記問?此問應以一向記故。
+謂有問言:如來、應、正等覺耶?法善說耶?僧妙行耶?一切行無常耶?一切法無我耶?涅槃寂靜耶?應一向記此皆如是。
+問:何故此問應一向記?
+答:此問能引義利,能引善法,隨順梵行,能發覺慧,能得涅槃。是故此問,應一向記。
2)云何名應分別記問?此問應以分別記故。
謂有請言:為我說法。應告彼言:法有多種,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有善、有不善、有無記。有欲界繫、有色界繫、有無色界繫。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有見所斷、有修所斷、有不斷。欲說何者?
3)云何名應反詰記問?此問應以反詰記故。
+謂有問言:為我說法。應反詰言:法有眾多。汝問何者?眾多法者,謂過去等如前廣說。
+問:應分別記論,應反詰記論,有何差別?
+答:答意雖無差別,而問意有異。謂彼問者有為知解故問,有為觸惱故問。
3.1)若為知解故問,應告彼言:法有多種。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廣說乃至。有見所斷、有修所斷、有不斷。欲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過去法。應告彼言:過去法亦有多種。有善、有不善、有無記。欲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善法。應告彼言:善法亦有多種。有色、有受、想、行、識。欲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色法。應告彼言:色法亦有多種。有離殺生,乃至有離雜穢語。欲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離殺生。應告彼言:離殺生有三種。謂從無貪生,從無瞋生,從無癡生。欲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從無貪生。應告彼言:無貪生者,復有二種。謂表、無表。欲說何者?
若為知解故發問者,則應如是分別而答。
3.2)若為觸惱故問,應反詰言:法有眾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有過去乃至有不斷。
+若言:為我說過去法。應反詰言:過去法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善、不善、無記。
+若言:為我說善法。應反詰言:善法亦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色乃至識。
+若言:為我說色法。應反詰言:色法亦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離殺生乃至離雜穢語。
+若言:為我說離殺生。應反詰言:離殺生亦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從無貪生乃至從無癡生。
+若言:為我說從無貪生。應反詰言:從無貪生亦有眾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表及無表。
+若為觸惱故發問者,則應如是總相反詰。令彼問盡,或令自答。
3.3)如有為知解故問。有為觸惱故問。如是有為求善故問。有為試他覺慧淺深故問。有為求義故問。有為摧他故問。有質直故問。有諂曲故問。有柔和故問。有憍傲故問應知亦爾。如是名為分別反詰。二論差別。
4)云何名應捨置記問?此問應以捨置記故。
4.1)謂有外道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世間常耶乃至廣說四句。世間有邊耶乃至廣說四句。世尊告曰:皆不應記。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世間。來詣佛所,作如是問。
+佛作是念:實我定無。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答言:常或無常等。便不應理,實我本無。如何可說:常、無常等。
+如有問他此石女兒,恭敬、孝順及愛語不?彼作是念:石女無兒。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我答言:恭敬、孝順及愛語者。便不應理,石女無兒。如何可說有恭敬等。此亦如是,所問非有、非真、非實,不應道理,故佛不答。
4.2)復有外道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命者即身,為異身耶?世尊告曰:俱不應記。
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命者,來詣佛所作如是問。
+佛作是念:實我定無。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我答言即身或異。便不應理,實我本無。如何可說與身一異。
+如有問他兔角牛角為相似不?彼作是念:兔角本無。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我答言相似或不相似。便不應理,兔角本無。如何可說與牛角相似不相似耶?此亦如是。所問非有、非真、非實。不應道理,故佛不答。
4.3)復有外道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如來死後為有?為無?乃至四句。世尊告曰:皆不應記。
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如來。彼執此我本無,而有問:佛死後為有?為無?乃至廣說。佛作是念:如是本無,今有實我畢竟無體。若答此我今尚是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今有無。若我答言死後有等,便不應理。如是實我今尚是無,如何可說死後有等。所問非有、非真、非實。不應道理,故佛不答。
4.4)復有外道來詣佛所,
+白佛言:喬答摩!自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自作自受。佛說無我,故不應答,義如前說。
+彼復問言:他作他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自在天等。彼能作我受果。佛說無我,故不應答,義如前說。
+彼復問言自他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自他。佛說無我,故不應答,義如前說。
+彼復問言:非自他作,無因而生。無作無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世尊常說果從因生。自作自受,故不應答。
5)問:何故於彼外道諸問應捨置耶?
答:彼問不引義利,不引善法,不順梵行,不發覺慧,不得涅槃。是故彼問皆應捨置。
6)問:前三有答,可名為記。第四無答,云何名記?
答:佛雖告言:此不應記。而實已與答理相應。是根本答,故亦名記。令彼問者得正解故。
7)或有默然,於理得勝。況酬彼問,而非記耶?
昔有外道名扇帙略,聰明廣學,是大論師。為論議故,來入迦濕彌羅國。爾時,此國有阿羅漢名筏素羅,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學窮內外,恒住波利質呾羅林中。時扇帙略為捔論故,來詣其所,共相問訊,種種慰勞在一面坐。白言:苾芻!欲相捔論。尊者與我,誰先立宗?筏素羅言:我是舊住,應先立宗。但汝遠來,稍當疲倦,隨意先立。時扇帙略便立宗言:一切立論皆有報答,覺慧若盡,其論乃窮。時筏素羅默然而住,彼扇帙略與諸弟子歡喜而起,唱如是言:今此苾芻已墮負處。時筏素羅告彼弟子:汝師若是扇帙略者,不久當悟誰墮負處。彼諸弟子聞之嗤笑,隨逐其師。從林而出,時扇帙略尋即思惟,何故沙門作如是說,乃便自悟。我立論言:一切立論皆有報答。苾芻默然。是我墮負,深生慚赧。告弟子言:吾所立論,今已墮負。可與汝等馳還懺謝。弟子白言:何名墮負?時扇帙略具為述之。弟子報言:已對大眾得勝而來,何須復往懺謝取辱?其師報曰:我寧於智者邊受劣?不能於愚者邊取勝?即與弟子還入林中,到尊者所,頂禮雙足。作如是言:尊者得勝,我已墮負。尊者是師,我是弟子。從今以後,請常教誨。如是默然,於理得勝。況酬彼問,而不名答。是故四種皆名為記。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雜阿含1041經

雜阿含1041經
有生聞梵志...白佛言:瞿曇!我有親族,極所愛念,忽然命終,我為彼故,信心布施,云何?世尊!彼得受不?佛告婆羅門:非一向得。若汝親族生地獄中者,得彼地獄眾生食以活其命,不得汝所信施飲食。若生畜生、餓鬼、人中者,得彼人中飲食,不得汝所施者。婆羅門!餓鬼趣中,有一處名為入處餓鬼,若汝親族生彼入處餓鬼中者,得汝施食。婆羅門白佛:若我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者,我信施誰應食之?佛告婆羅門:若汝所可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者,要有餘親族、知識生入處餓鬼趣中者得食之。婆羅門白佛:瞿曇!若我所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亦無更餘親族、知識生入處餓鬼趣者,此信施食誰當食之?佛告婆羅門:設使所為施親族、知識,不生入處餓鬼趣中,復無諸餘知識生餓鬼者,且信施而自得其福,彼施者所作信施,而彼施者不失達嚫。

[發智論]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趣耶?
1)答: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是故祭祀,則到非餘。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命命鳥等,雖如意自在,飛翔虛空,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然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能飛翔虛空。鬼趣亦爾,由法爾力,祭祀則到,餘趣不爾。
2)又,如一類那洛迦,能憶宿住,亦知他心。一類傍生、一類餓鬼,能憶宿住,亦知他心,及起烟焰,興雲致雨,作寒熱等。雖能作是事,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然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能作是事。鬼趣亦爾,由法爾力,祭祀則到,餘趣不爾。
3)復次,有人長夜起如是欲,如是愛樂:我當娶婦,為兒娶婦,為孫娶婦,令生子孫,紹繼不絕。我命終已,若生鬼趣,彼念我故,當祭祀我。由彼長夜有此欲樂,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大毘婆沙論]
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趣耶。乃至廣說。

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釋經故。如契經說: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我有親里命過,欲施其食,彼為得我食不?世尊告言:此事不定。所以者何?諸有情類有五趣別。若汝親里生地獄中,食地獄食,以自存活,彼不能受汝食。生傍生趣、天趣、人趣,亦復如是。若汝親里生鬼趣中,則能受汝所施飲食。婆羅門言:若我親里不生鬼趣,所施飲食誰當受之。佛語彼言:餓鬼趣中,無汝親里,無有是處。乃至廣說。彼經雖作是說,而不說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2.問:彼婆羅門何故不問佛: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
1)答:有二緣故,謂彼或是利根,或是鈍根。若是利根自能解了,不須問佛。若是鈍根不能生疑,故不問佛。
2)問:何故世尊不為彼說唯施餓鬼則到因緣?
答:亦二緣故,謂彼或是利根,或是鈍根。若是利根自能解了,不須佛說。若是鈍根非法器故,佛不為說。

3.解釋:何緣祭祀,餓鬼則到...彼趣法爾...則到非餘
[*引文]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趣耶?答: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1)此中問意此趣為以下賤故到?為以高貴故到?設爾何失?若以下賤故到者,則祭祀地獄、傍生彼亦應到。若以高貴故到者,則祭祀人天彼亦應到。
2)此中答意不以下賤故到,亦不以高貴故到。
3)然由二緣,一由彼趣法爾故。二由業異熟故。
+於中先顯示彼趣法爾,謂彼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4.解釋: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命命鳥等...餘趣不爾
1)欲令此義得分明故,引世現喻。
[*引文]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命命鳥等。雖如意自在、飛翔虛空,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然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能飛翔虛空。鬼趣亦爾,由法爾力,祭祀則到。餘趣不爾。
2)謂如傍生趣中,鵝、雁、孔雀等。由趣法爾力,能飛翔虛空久住。遊戲人離神足、呪術、藥草。欲住虛空,去地四指。經須臾頃,猶無能者。然彼神力威德不勝於人。餓鬼亦爾,由趣法爾力,祭祀則到非餘。

5.解釋:又,如一類那洛迦,能憶宿住,亦知他心...餘趣不爾
1)欲令前義重分明故,引第二喻。
[*引文]又如一類那落迦,能憶宿住,亦知他心。一類傍生、一類餓鬼,能憶宿住,亦知他心,及起烟焰,興雲致雨,作寒熱等。雖能作是事,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然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能作是事。鬼趣亦爾,由法爾力,祭祀則到,餘趣不爾。
2)此中一類那落迦,能憶宿住者。
2.1)如契經說:地獄眾生作如是念:大德沙門、婆羅門等,觀欲將來,能作過患,是大怖畏。恒為我等說斷欲法,我等雖聞而不能斷。今因欲故,受大苦惱。又作是念:我等昔於淨行沙門、婆羅門等,作邪惡行。由彼為因,今受此苦。
2.2)問:彼於何時能作是念?答:於初生時,非中、後時。所以者何?彼初生時,未受苦痛,能作是念。若受苦痛,今生所受,尚不能憶。況先所受。
2.3)問:彼住何心,能作是念?善耶?染污耶?無覆無記耶?答:三種皆能。
2.4)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非工巧處,彼無工巧事故。非異熟生,彼異熟心是五識故。
2.5)問:彼如是念,為在意地?為五識身?答:在意地,非五識身。五識中無此分別故。
2.5)問:彼如是念,為憶幾生?答:彼唯憶一生。謂所從沒來生此者。有說:能憶多生乃至五百。
3)亦知他心者,
謂地獄中有,生處得知,能知他心。然無事可顯。
3.1)問:彼於何時能知他心?答:唯初生時,所以者何?若受苦痛,心便悶亂故。
3.2)問:彼住何心知他心耶?答:住三性,心皆能知。
3.3)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非工巧處。異熟生如前說。
3.4)問:為在意地?為五識身?答:在意地,非五識身。以五識身緣色法故。
4)一類傍生能憶宿住者,
如契經說:婆羅門告餉佉狗言:若是我父刀提耶者,可昇此座。彼便昇之。復語之言:若是我父刀提耶者,可食此飯。彼便食之。又復告言:若是我父刀提耶者,汝命終時所藏財寶,今可示我。彼便示之。
4.1)問:何時能憶宿住事耶?答:初、中、後時,並皆能憶。
4.2)問:住何心憶?答:住三性心。
4.3)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皆能憶。
4.4)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身。
4.5)問:能憶幾生?有說:唯能憶一生,謂所從沒來生此者。有說:能憶多生,乃至五百。
云何知然?傳說:有一女人置兒一處,有緣他行。須臾有狼,負其兒去。眾人捕逐,而語之言:汝今何緣負他兒去?狼言:此女五百生來常殺我子。我亦於其五百生中常殺其子。若彼能捨舊怨嫌心,我亦捨之。女言:已捨。狼觀此女,口雖言捨,而心不捨。即便斷其子命而去。
5)亦知他心者,謂傍生趣亦知他心。即如彼狼知女心事。
5.1)問:何時能知?答:三時皆知。
5.2)問:住何心知?答:住三性心。
5.3)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皆能知。
5.4)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
6)一類餓鬼能憶宿住者,
如伽他說:我昔集資財,以法或非法,他今受富樂,我獨受貧苦。
6.1)問何時能憶?答:三時皆能。
6.2)問:住何心憶?答:住三性心。
6.3)問:何無覆無記?答:三種如前說。
6.4)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身。
6.5)問:能憶幾生?答:乃至五百。
云何知然?傳聞:有一女人為鬼所執,羸困欲死。呪師語言:汝今何故惱他女人。鬼言:此女五百生來常害我命。我亦於其五百生中常害彼命。彼若能捨舊怨嫌心,我亦捨之。女言:已捨。鬼觀此女,口雖言捨,而心不捨。便害而去。
7)亦知他心者,即如彼鬼知女心事。
1)問:何時能知?答:三時皆能。
2)問:住何心知?答:住三性心。
3)問:何無覆無記?答:三種如前說。
4)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
8)及起烟焰,興雲致雨,作寒熱等者。
此唯傍生趣能,非餘趣。傍生趣中唯龍能,非餘類。
8.1)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說:有天能興雲,有天能降雨,有天作寒熱,有天起風雷。
答:應知彼經說龍為天。如餘經說:佛告阿難:汝看天雨為不雨耶?彼亦於龍以天聲說。
8.2)問:起烟焰等為多龍作?為一龍耶?答:一龍亦能。
8.3)問:若爾,何故經作是說:有天能興雲,有天能致雨,乃至廣說?
答:隨別所樂,故作是說。謂或有龍,唯樂興雲。或復有龍,唯樂致雨。餘亦如是。
8.4)此中烟焰雲雨等事,是龍加行所引發故。唯是彼龍近士用果。若從龍宮所流出水,非彼加行所引發故。是一切有情共增上果。
9)如地獄等,由趣法爾力,雖有如上所說事。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鬼趣亦爾,由趣法爾力。祭祀則到非餘。
10)復有說者:五趣皆有法爾勝事。
+謂地獄趣,異熟色等斷已還續。餘趣不爾。
+傍生趣中,有能飛空興雲雨等。
+餓鬼趣中,祭祀則到。
+人趣能受善戒、惡戒,修勝品善,勇猛強記、智力深遠。
+天趣中,欲天隨其所須,應念則至。色、無色天有勝生、勝定。
11)復有說者:諸方亦有法爾勝事。
+謂支那國,雖奴僕等皆衣繒絹。餘方貴勝所不能得。
+印度等國,乃至貧賤皆衣[疊*毛]衣。餘方貴人亦不能得。
+迦濕彌羅國中,秋時牛頸繫欝金花鬘。餘方勝人所不能得。
+北方貧人飲葡萄酒。餘方富者亦不能得。如諸方有法爾勝事。餓鬼亦爾,祭祀則到。
12)有說:諸趣法爾有異。
+謂四趣中,一一皆有生處得智。唯人趣無,三惡趣有。如前廣說。
13)天趣有能憶宿住者。如伽他說:我施誓多林,蒙大法王住,賢聖僧受用,故我心歡喜。
14)彼亦知他心,而無現事可說。何時憶知等?如傍生、鬼,隨應廣說。

6.問:此生處得智為憶、知幾趣?
1)有說:各唯自憶、知。
2)有說:地獄唯憶知地獄。傍生憶知二趣。餓鬼憶知三趣。天憶知五趣。
3)問:若傍生不知天者,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善住龍王等知帝釋心念乃至廣說?
答:此是比知,非現知故,無相違過。
4)如是說者,此事不定。如狼及鬼,憶、知人故。
5)問:何故人趣無此智耶?答:非田、非器。乃至廣說。
6)復次,人趣有瞻相智、覩言相智、本性念生智、妙願智等,覆蔽彼故。如生處得智,餘趣皆有,唯人趣無。如是祭祀,唯鬼趣到,餘趣不爾。

7)解釋:復次,有人長夜起如是欲...祭祀則到非餘。
1)如是已顯示由趣法爾力,祭祀餓鬼則到非餘。今當顯示,由業異熟。
[*引文]復次,有人長夜起如是欲,如是愛樂:我當娶婦,為兒娶婦,為孫娶婦,令生子孫,紹繼不絕。我命終已,若生鬼趣。彼念我故,當祭祀我。由彼長夜有此欲樂。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2)謂彼由起如是欲樂,引發諸業,生鬼趣中。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3)如諸聚落、城邑中人,或為子孫不斷絕故。或為財產轉增盛故。或為富名久流傳故。以法、非法,集諸財寶、牛羊等物。於己親屬尚不欲與,況施他人。彼由慳貪纏縛心故,捨人同分,生鬼趣中。於自舍宅、水竇、廁溷、不淨處住。彼有親屬追戀生苦,作是念言:彼集財產自不受用,亦不施人,今生何所?遂集親里,請諸沙門、婆羅門等,設大施會。願此資彼,捨苦受樂。爾時餓鬼於自住處,見如是事。於自親里,生眷屬想。於其財物,生己有想。即時歡喜。於福田所,生信敬心。於其所作,起隨喜心,便離重苦。由此因緣祭祀則到。
4)問:若爾何故不名他作業他受果耶?
4.1)答:不爾。彼於爾時,由生敬信、隨喜心故,見施功德、慳貪過失。由此增長捨相應思,成順現受業,得現法果故。
4.2)尊者世友說曰:今所受果是先業所引,先業有障,以今業除之故,無他作業他受果失。
+謂彼餓鬼先世已造感飲食業,但由慳貪障蔽心故。於所飲食,起倒想見,不得受用。
+然彼餓鬼有二種,一樂淨。二樂不淨。彼樂淨者,以慳貪故,河見非河,水見為血。所有飲食見為不淨。樂不淨者,河見乾枯,水見無水,滿飲食器悉見為空。
+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彼便信敬,起隨喜心。見施功德、慳貪過失。捨相應思得增長故,除想見倒。彼樂淨者,見河是河,見水澄清。於諸飲食,皆見淨妙。樂不淨者,見河盈溢,見水是水。見飲食器悉皆盈滿。故彼親里祭祀則到。
4.3)有作是說:彼先世亦有感飲食業,但由慳貪所覆蔽故,今時感得怯劣身心。諸飲食處必有大力鬼神守護,彼怯劣故不能得往。設復得往,亦不敢食。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廣說乃至捨相應思得增長故,令彼身心轉得強勝,由此能至有飲食處,食其飲食。由此因緣祭祀則到。是故無有他作業他受果失。
4.4)大德說曰:彼先雖造感飲食業,以微劣故,未能與果。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廣說乃至捨相應思得增長故,先所作業便能與果。故彼親里祭祀則到。由此無有他作業他受果失。
5)問:捨相應思得增長已,為但感資具?為亦感得勝身心耶?
答:二種俱得。勝身心者,捨劣色、香、味、觸,得勝色、香、味、觸。捨無威德,得有威德。感資具者,謂得飲食、衣服、園林、宅舍等事。
6)問:若生餘趣,親里為其修福業者,彼亦得不?
答:若彼亦能生於信敬、隨喜之心,令捨俱思得增長者,亦得其福。
7)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此中從多分說,謂餓鬼中多有是事。餘趣不爾故。
+有說:鬼趣多有如是業故。謂造此業者,多生鬼趣故。
+有說:鬼趣於人常希求故。
+有說:鬼趣飢渴所逼,於一切處常有希望。是故偏說。此中應辨五趣義。如定蘊當廣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