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0.般若波羅蜜-4.八方便-4.諦方便

4.諦方便
4.1.差別
[智嚴]云何菩薩觀諦方便?所謂甚深難入。云何難入?若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苦智者觀陰無生,集智者觀斷愛因,滅智者觀無明等諸煩惱無有和合,道智者得平等觀,於一切法無所倚著。菩薩若於四聖諦中作如是觀,而不取證,為化眾生,是名菩薩觀諦方便。復有三諦。何等三?俗諦、第一義諦、相諦。云何俗諦?若世間所用語言、文字、假名法等。云何第一義諦?乃至無有心行,何況當有言語文字。云何相諦?觀一切相同於一相,一相者即是無相。菩薩隨順俗諦而不厭倦,觀第一義諦而不取證,觀諸相諦一相無相,是名菩薩觀諦方便。復有二諦。何等二?俗諦、第一義諦。何等俗諦?若說苦集道諦。若世間語言、文字、假名法等。云何第一義諦?若於涅槃法終不忘失。何以故?如與法界其性常故,菩薩隨俗不生厭倦,觀第一義而不取證。復有一諦。何等為一?於一切法無所倚著,為化眾生現有所著,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諦法善巧?舍利子!當知菩薩摩訶薩有四種行入諦善巧。何等為四?所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舍利子!云何名為苦智乃至道智?謂於諸蘊本無生智,如是之智名為苦智。於諸染愛永斷滅智,如是之智名為集智。謂於一切無生無壞,如是之智名為滅智。於一切時諸所緣法無有損益,如是之智名為道智。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於是四諦以如是等智慧了知,雖復明達而不作證。何以故?為欲成熟諸眾生故。如是具足名諦善巧。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諦善巧者,復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世俗諦,二者勝義諦,三者相諦。舍利子!世俗諦者,當知乃至世間所有語言文字音聲假說,如是等相名世俗諦。勝義諦者,所謂若於是處尚非心行,況復文字而能陳說,如是等法名勝義諦。相諦者,所謂諸相即是一相,如是一相即是無相,如是說者名為相諦。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世俗諦為眾生故說無厭倦,勝義諦者於中作證而無退墮,於彼相諦深達本性了知無相。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學諦法善巧。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精勤修學諦善巧者,如實當知復有一諦無有第二。何等一諦?所謂滅諦。舍利子!諸佛如來於此一諦明了通達無有增益,既通達已,為處增益諸含生等宣說如是一諦之法,令彼修學悟無增益故。舍利子!若有菩薩作如是知,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云何菩薩觀諦方便?所謂甚深難入。云何難入?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諦法善巧?]
1)若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舍利子!當知菩薩摩訶薩有四種行入諦善巧。何等為四?所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舍利子!云何名為苦智乃至道智?]
1-苦智者,觀陰無生。
[謂於諸蘊,本無生智,如是之智名為苦智。]
2-集智者,觀斷愛因。
[於諸染愛,永斷滅智,如是之智名為集智。]
3-滅智者,觀無明等諸煩惱無有和合。
[謂於一切,無生、無壞,如是之智名為滅智。]
4-道智者,得平等觀,於一切法,無所倚著。
[於一切時,諸所緣法,無有損益,如是之智名為道智。]
5-菩薩若於四聖諦中作如是觀,而不取證,為化眾生,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於是四諦,以如是等智慧了知,雖復明達,而不作證。何以故?為欲成熟諸眾生故。如是具足名諦善巧。]
(慧(prajñā),了解自相 (svalakṣaṇa)。智(jñāna),了解共相。在這裡,慧還是慧。智是了解空性。)
2)復有三諦。何等三?俗諦、第一義諦、相諦。
[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諦善巧者,復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世俗諦,二者勝義諦,三者相諦。]
1-云何俗諦?若世間所用語言,文字、假名法等。
[舍利子!世俗諦者,當知乃至世間所有語言,文字、音聲、假說,如是等相名世俗諦。]
2-云何第一義諦?乃至無有心行,何況當有言語文字。
[勝義諦者,所謂若於是處尚非心行,況復文字而能陳說,如是等法名勝義諦。]
3-云何相諦?觀一切相,同於一相,一相者,即是無相。
[相諦者,所謂諸相即是一相,如是一相即是無相,如是說者名為相諦。]
4-菩薩隨順俗諦,而不厭倦。觀第一義諦,而不取證。觀諸相諦,一相無相,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世俗諦,為眾生故說無厭倦。勝義諦者,於中作證,而無退墮。於彼相諦,深達本性,了知無相。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學諦法善巧]
3)復有二諦。何等二?俗諦、第一義諦。
1-何等俗諦?若說苦、集、道諦。若世間語言、文字、假名法等。
2-云何第一義諦?若於涅槃法,終不忘失。何以故?如與法界,其性常故,
3-菩薩隨俗不生厭倦,觀第一義,而不取證。
4)復有一諦。何等為一?於一切法,無所倚著,為化眾生現有所著,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精勤修學諦善巧者,如實當知復有一諦,無有第二。何等一諦?所謂滅諦。舍利子!諸佛如來於此一諦,明了、通達,無有增益。既通達已,為處增益諸含生等,宣說如是一諦之法,令彼修學悟無增益故。舍利子!若有菩薩作如是知,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4.2.五陰
[智嚴]復次,五陰苦。若見五陰苦相,是名為苦觀。苦即空,是名苦智觀苦聖諦。若觀五陰諸煩惱愛因見因,是名為集。若觀愛因見因,不取不著不希不求,是名集智觀集聖諦。若五陰畢竟盡相,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不住,是名為滅,能如是知,是名滅智觀滅聖諦。若得道者證集滅智比智知已,是名為道。若於是中悉見空性,是名道智觀道聖諦。若能如是觀四聖諦,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復應修學諦法善巧。舍利子!諦善巧者,謂善通達諸聖諦故。何等名為通達聖諦?舍利子!苦聖諦者謂五受蘊,其性實苦是名苦諦。菩薩摩訶薩於是諦中通達五蘊皆為苦相,夫苦相者即為空相,如是則名為苦聖諦。舍利子!集聖諦者五受蘊因,隨眠愛見是名集諦。菩薩摩訶薩於此因法,若愛若見無有增益,無取無迷明了通達,如是則名為集聖諦。舍利子!滅聖諦者,若五受蘊究竟滅盡是名滅諦。菩薩摩訶薩觀是諦法,不失前際、不往後際、不住現在,明了通達,如是則名為滅聖諦。舍利子!道聖諦者,若依彼道證得苦智集智滅智,無第二智,是名道諦。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諦明了通達無有分別,是則名為趣苦滅行聖諦。是故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於此諦以智觀察,亦令眾生觀察解了,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1)復次,五陰苦。
1-若見五陰苦相,是名為苦觀。苦即空,是名苦智觀苦聖諦。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復應修學諦法善巧。舍利子!諦善巧者,謂善通達諸聖諦故。何等名為通達聖諦?舍利子!苦聖諦者,謂五受蘊,其性實苦,是名苦諦。菩薩摩訶薩於是諦中,通達五蘊皆為苦相。夫苦相者即為空相,如是則名為苦聖諦。]
(五蘊是苦。五蘊的相就是苦。當他知道苦的相就是空[,而且不像聲聞者所相信的真實有],這就是於苦知苦的聖諦。)
2-若觀五陰諸煩惱愛因、見因,是名為集。若觀愛因、見因,不取、不著、不希、不求,是名集智觀集聖諦。
[舍利子!集聖諦者,五受蘊因,隨眠愛、見,是名集諦。菩薩摩訶薩於此因法,若愛、若見,無有增益,無取、無迷,明了、通達,如是則名為集聖諦。]
(對於五蘊而言,以愛隨眠為因、以見隨眠為因,稱為集。若於這二者愛因、見因,不取、不著、不觸,這就是於集知集的聖諦。)
3-若五陰畢竟盡相,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不住,是名為滅。能如是知,是名滅智觀滅聖諦。
[舍利子!滅聖諦者,若五受蘊究竟滅盡是名滅諦。菩薩摩訶薩觀是諦法,不失前際、不往後際、不住現在,明了通達,如是則名為滅聖諦。]
(若五蘊究竟滅、盡,前際不生,未來不死,現在不住,是名為滅聖諦。能如是知,這就是於滅知滅的聖諦。)
4-若得道者,證集、滅智、比智知已,是名為道。若於是中,悉見空性,是名道智觀道聖諦。
[舍利子!道聖諦者,若依彼道,證得苦智、集智、滅智,無第二智,是名道諦。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諦,明了、通達,無有分別,是則名為趣苦滅行聖諦。]
(若依彼道,證得苦智、集智、滅智,無第二智,是名趣苦滅行聖諦。若於是中,知道空性,這就是於道知道的聖諦。)
5-若能如是觀四聖諦,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是故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於此諦,以智觀察,亦令眾生觀察、解了,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若於此四聖諦,以如是智,觀察,不以虛妄分別諦的方式,觀察,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4.3.受
[智嚴]若一切受,是名為苦。若於諸受思惟分別,是名苦智觀苦聖諦,受因和合是名為集。若於受因知如真實,是名集智觀集聖諦。若除諸受無受者受,觀受滅盡不證於滅,為化眾生,是名滅智觀滅聖諦。若有所受,是名為道。雖有和合猶如筏喻,不為所受不求於道,是名道智觀道聖諦。作如是知,見四聖諦清淨平等,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是諦法,又應觀知如是四諦。云何苦諦?於諸一切能受所受皆是苦諦。於如是中善當簡擇,即此智性善簡擇覺明了通達,是名菩薩苦聖諦。云何集諦?若從是因諸蘊集起皆是集諦。於如此因如實了知,是名菩薩苦集聖諦。云何滅諦?諸受永息無所覺受是名滅諦。雖觀受滅而不作證,如是通達,是名菩薩苦滅聖諦。云何道諦?若善修習離受聖道是名道諦。譬如船筏不求於受亦不求道,是名菩薩趣苦滅行聖諦。如是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訶薩如是現觀,依寂靜定發四種見,而此四見非畢竟淨。若能通達如此法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1-若一切受,是名為苦。若於諸受,思惟分別,是名苦智觀苦聖諦。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是諦法,又應觀知如是四諦。云何苦諦?於諸一切能受所受皆是苦諦。於如是中,善當簡擇,即此智性,善簡擇覺,明了、通達,是名菩薩苦聖諦。]
(一切受是苦,名為苦。於彼諸受,以智,思惟、知道,這就是於苦知苦的聖諦。)
2-受因和合是名為集。若於受因知如真實,是名集智觀集聖諦。
[云何集諦?若從是因諸蘊集起皆是集諦。於如此因如實了知,是名菩薩苦集聖諦。]
(若從是因諸受集起,名為集。於如此因如實了知,這就是於集知集的聖諦。)
3-若除諸受,無受者受。觀受滅盡,不證於滅,為化眾生,是名滅智觀滅聖諦。
[云何滅諦?諸受永息,無所覺受,是名滅諦。雖觀受滅,而不作證,如是通達,是名菩薩苦滅聖諦。]
(若中斷諸受,而且領受無受。觀察受滅盡,不證於滅,為化眾生,這就是於滅知滅的聖諦。)
4-若有所受,是名為道。雖有和合,猶如筏喻,不為所受,不求於道,是名道智觀道聖諦。
[云何道諦?若善修習離受聖道,是名道諦。譬如船筏,不求於受,亦不求道,是名菩薩趣苦滅行聖諦。]
(若由受而得道,則此受如船筏。若渴求受,則不求道,這就是於道知道的聖諦。)
5-作如是知,見四聖諦,清淨平等,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如是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訶薩如是現觀,依寂靜定發四種見,而此四見非畢竟淨。若能通達如此法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當他以這樣的方式,看見四聖諦。因為清淨的緣故,他觀察四聖諦是平等,這就是菩薩的諦善巧。)

4.4.生
[智嚴]復次,略說生苦是名為苦。若觀於生,是名苦智觀苦聖諦。生從因緣,是名為集。若觀有非有,是名集智觀集聖諦。一切生非生,是即非滅,若法不生即無有滅,是名為滅。若觀此滅即是滅智觀滅聖諦。若如是等,推求稱量思惟分別,是名為道。若滅如是求稱量等,入法門者,是名道智觀道聖諦。若住於智不證聖諦,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是諦法善巧通達,若證於滅則苦不生,觀無生智是名苦智。舍利子!有為生緣觀察此有非有非無,如是之智名為集智。舍利子!一切生者即是無生,了知此故都無所滅,此無滅智名盡滅智。舍利子!若如是道無所稱量、無所追尋、無所觀察,名廣大智,如是之智名為道智。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此諦法善能建立,而於諦智無所住著,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是諦法善巧。
1)復次,略說生苦,是名為苦。若觀於生,是名苦智觀苦聖諦。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是諦法善巧通達,若證於滅,則苦不生,觀無生智,是名苦智。]
(略說生是苦,名為苦。若觀無生的智,這就是於苦知苦的聖諦。)
2)生從因緣,是名為集。若觀有、非有,是名集智觀集聖諦。
[舍利子!有為生緣,觀察此有,非有、非無,如是之智,名為集智。]
(生,是以有為緣,若有,則為集。知道有的無有[或有、非有],這就是於集知集的聖諦。)
3)一切生非生,是即非滅,若法不生,即無有滅,是名為滅。若觀此滅,即是滅智觀滅聖諦。
[舍利子!一切生者即是無生,了知此故都無所滅,此無滅智名盡滅智。]
(一切生者,即是無生,無生就是滅。若法不生,即無有滅。若無滅智,即盡、滅智聖諦。)
4)若如是等,推求、稱量、思惟、分別,是名為道。若滅如是求、稱量等入法門者,是名道智觀道聖諦。
[舍利子!若如是道,無所稱量、無所追尋、無所觀察,名廣大智,如是之智,名為道智。]
(若如是等計量、稱量、尋找、通達、進入的智,即於道知道的聖諦。)
5)若住於智,不證聖諦,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此諦法,善能建立。而於諦智,無所住著,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是諦法善巧。]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0.般若波羅蜜-4.八方便-3.入方便

 3.入方便
[智嚴]云何菩薩觀入方便?如佛所說,眼空、我空、我所空。何以故?是眼性中無我無我所,耳鼻舌身意空亦復如是。觀是入者見一切法,若善不善,無有二相,是名菩薩觀入方便。若眼入色入,若見眼色離欲,不證離欲法,是名菩薩觀入方便。耳入聲入鼻入香入舌入味入身入觸入意入法入,若見離欲,不證離欲法,是名菩薩觀入方便。所謂入者,若聖入非聖入。云何聖入?若修集道。云何非聖入?不修集道。若菩薩住道,於不修道者生大悲心,不捨入道,是名菩薩觀入方便。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處法善巧?舍利子!處法善巧者,眼為是空無我我所。菩薩摩訶薩如實了知如是眼性,乃至意為是空無我我所。菩薩摩訶薩如實了知如是意性,菩薩摩訶薩雖於諸處不積集不善而積集於善,然於善不善中不起二相,如是了知是名菩薩摩訶薩處法善巧。又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於眼處色處而能通達善巧了知?舍利子!謂於眼色觀見離欲,然於離欲而不作證。如是了知,是名菩薩處法善巧。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即此意法觀見離欲,然於離欲而不作證。如是了知,是名菩薩處法善巧。又舍利子!諸佛如來說微妙法,或說聖處或非聖處。言聖處者堪受道法,非聖處者遠離道法。菩薩摩訶薩安住於道,於離道住諸眾生所,獲得大悲不捨道處。若有菩薩如是了知善通達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處法善巧。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應勤修學處法善巧。
1)云何菩薩觀入方便?如佛所說,眼空、我空、我所空。何以故?是眼性中無我、無我所,耳、鼻、舌、身、意空,亦復如是。觀是入者見一切法,若善、不善,無有二相,是名菩薩觀入方便。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處法善巧?舍利子!處法善巧者,眼為是空、無我、我所。菩薩摩訶薩如實了知如是眼性。乃至意為是空、無我、我所,菩薩摩訶薩如實了知如是意性。菩薩摩訶薩雖於諸處,不積集不善,而積集於善,然於善不善中,不起二相,如是了知是名菩薩摩訶薩處法善巧。]
2)若眼入、色入,若見眼色離欲,不證離欲法,是名菩薩觀入方便。
[又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於眼處色處而能通達善巧了知?舍利子!謂於眼色,觀見離欲,然於離欲而不作證。如是了知,是名菩薩處法善巧。]
3)耳入、聲入、鼻入、香入、舌入、味入、身入、觸入、意入、法入。若見離欲,不證離欲法,是名菩薩觀入方便。
[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即此意法,觀見離欲,然於離欲而不作證。如是了知,是名菩薩處法善巧。]
4)所謂入者,若聖入非聖入。云何聖入?若修集道。云何非聖入,不修集道。
[又舍利子!諸佛、如來說微妙法,或說聖處,或非聖處。言聖處者堪受道法,非聖處者遠離道法。]
5)若菩薩住道,於不修道者,生大悲心,不捨入道,是名菩薩觀入方便。
[菩薩摩訶薩安住於道,於離道住諸眾生所,獲得大悲,不捨道處。若有菩薩如是了知善通達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處法善巧。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應勤修學處法善巧。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0.般若波羅蜜-4.八方便-2.界方便

 2.界方便
[智嚴]云何菩薩知界方便?法界、地界、水火風界,是法界中無有堅相濕相熱相動相,法界眼界耳界鼻舌身意界,是法界中無有見相聞相嗅相別相覺相知相。法界色界聲香味觸法,是法界中,無眼可見相、耳可聞相、鼻可嗅相、舌可別相、身可覺相、意可知相。法界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是法界中,無眼識知色,乃至無意識知法。法界色界法界非色作相,乃至法界亦復如是。法界我界無二無別。法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我界生死界涅槃界無二無別,法界虛空界,一切法界我界空界,無相無願無作不出不生無所有等如涅槃。虛空涅槃及一切法,等無有二。如是無量有為法界入無為界,能如是知如是說者,是名菩薩知界方便。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界法善巧?舍利子!界法善巧者,所謂法界即為地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堅鞕相故。又法界者即為水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濕潤相故。又法界者即為火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成熟相故。又法界者即為風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搖動相故。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於是中如實了知,是則名為界法善巧。又舍利子!言法界者即眼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照明相故。又法界者即耳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聞聲相故。又法界者即鼻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嗅香相故。又法界者即舌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甞味相故。又法界者即身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覺觸相故。又法界者即意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分別相故。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於是中如實了知,是則名為界法善巧。又舍利子!如是我界與法界平等,有情界與法界平等,欲界色界及無色界與法界平等,生死界涅槃界與法界平等,如是乃至虛空界法界及一切法界皆悉平等。舍利子!以何義故而得平等?謂由空平等故一切法平等,無變異平等故一切法平等。又舍利子!若有宣說有為界證入、無為界證入,如是則有無量無邊。若諸菩薩摩訶薩作是簡擇證入法界,是則名為界法善巧。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應勤修習界法善巧。
*云何菩薩知界方便?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界法善巧?]
1)法界、地界、水、火、風界。是法界中,無有堅相、濕相、熱相、動相。
[舍利子!界法善巧者,
所謂法界即為地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堅鞕相故。
又法界者即為水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濕潤相故。
又法界者即為火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成熟相故。
又法界者即為風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搖動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於是中如實了知,是則名為界法善巧。]
(善入法界的智[無分別智]。[法界是生起聲聞、緣覺、佛法、力、無畏的原因,是以勝義諦為相]。縱使法界是等同於地界[地界沒有不同於法界,因為在勝義諦中,自性空。]法界沒有堅鞕相[因為這堅鞕相僅僅是愚夫的顛倒想]。)
2)法界、眼界、耳界、鼻、舌、身、意界。是法界中,無有見相、聞相、嗅相、別相、覺相、知相。
3)法界、色界、聲、香、味、觸法。是法界中,無眼可見相、耳可聞相、鼻可嗅相、舌可別相、身可覺相、意可知相。
4)法界、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是法界中,無眼識知色,乃至無意識知法。
[又舍利子!
言法界者即眼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照明相故。
又法界者即耳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聞聲相故。
又法界者即鼻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嗅香相故。
又法界者即舌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甞味相故。
又法界者即身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覺觸相故。
又法界者即意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分別相故。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於是中如實了知,是則名為界法善巧。]
5)法界、色界。法界,非色作相,乃至法界亦復如是。
6)法界、我界,無二無別。
[又舍利子!如是我界與法界平等]
7)法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有情界與法界平等,欲界、色界及無色界與法界平等,]
8)我界、生死界、涅槃界無二無別。
[生死界、涅槃界與法界平等,]
9)法界、虛空界。
[如是乃至虛空界、法界及一切法界,皆悉平等。]
10)一切法界、我界、空界,無相、無願、無作、不出、不生、無所有等如涅槃。虛空涅槃及一切法,等無有二。
[舍利子!以何義故而得平等?謂由空平等故,一切法平等,無變異平等故,一切法平等。]
(為什麼他們是平等?他們是平等,
1-因為他們的空性是相同,
2-因為他們的無相是相同,
3-因為他們的無願是相同,
4-因為他們的無生是相同,
5-因為他們的無起是相同,
6-因為他們的無有是相同,
7-因為他們的一切法無雜亂是相同,
8-因為他們的無障礙是相同,
9-因為他們的虛空界是相同,
10-因為他們的涅槃界是相同。)
11)如是無量有為法界,入無為界。能如是知如是說者,是名菩薩知界方便。
[又舍利子!若有宣說有為界證入、無為界證入,如是則有無量、無邊。若諸菩薩摩訶薩作是簡擇證入法界,是則名為界法善巧。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應勤修習界法善巧。]

參考:中阿含181-多界經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0.般若波羅蜜-4.八方便-1.陰方便-2.五陰

 1.2.五陰
[智嚴]色如水沫。如水沫性,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色亦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色方便。受喻如泡,想喻如焰,行如芭蕉,識喻如幻。如泡、如焰、如芭蕉、幻性,無我、無眾生,無命、無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受、想、行、識方便。諸陰如夢、如響,如像、如影,如化、如化等性,無我、無眾生、無命、無人。是諸陰等亦復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陰方便。所謂陰者,即世間相。世間相者,是可壞相。如可壞相,即無常性、苦性、無我性、寂滅性。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陰方便。
[玄奘]舍利子!我說此色喻如聚沫。何以故?舍利子!即此聚沫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數取、無養育、無意生、無摩納婆,以聚沫性即色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又舍利子!我說此受喻如水泡。何以故?舍利子!即此水泡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數取、無養育、無意生、無摩納婆,以水泡性即受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又舍利子!我說此想喻如陽焰。何以故?舍利子!即此陽焰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數取、無養育、無意生、無摩納婆,以陽焰性即想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又舍利子!我說此行喻如芭蕉。何以故?舍利子!即此芭蕉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養育、無數取、無意生、無摩納婆、無作者、無受者,以芭蕉性即行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又舍利子!我說此識喻如幻事。何以故?舍利子!即此幻事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養育、無數取、無意生、無摩納婆、無作者、無受者,以幻事性即識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舍利子!所言蘊者說名世間,世間之法即敗壞相,是故當知諸世間性即蘊自性。舍利子!何等名為世間性耶?謂無常性苦性無我性,如是等性名為蘊性,如是蘊性即世間性。菩薩摩訶薩若於是中善巧知者,是則名為蘊法善巧。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習蘊法善巧。
1)色如水沫。如水沫性,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色亦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色方便。
[舍利子!我說此色喻如聚沫。何以故?舍利子!即此聚沫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數取、無養育、無意生、無摩納婆。以聚沫性,即色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
(色如聚沫rūpaṃ phenapiṇḍopamaṃ,但是如聚沫,就是沒有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無人、無數取、無意生、無摩納婆。若聚沫的自性[本質],也即是色自性。若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
2)受喻如泡。vedanā budbudopamā
[又舍利子!我說此受喻如水泡。何以故?舍利子!即此水泡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數取、無養育、無意生、無摩納婆,以水泡性,即受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
3)想喻如焰。saṃjñā marīcyupamā
[又舍利子!我說此想喻如陽焰。何以故?舍利子!即此陽焰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數取、無養育、無意生、無摩納婆,以陽焰性,即想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
4)行如芭蕉。saṃskāraḥ kadalyupamo
[又舍利子!我說此行喻如芭蕉。何以故?舍利子!即此芭蕉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養育、無數取、無意生、無摩納婆、無作者、無受者,以芭蕉性,即行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
5)識喻如幻vijñānaṃ māyopamaṃ。
[又舍利子!我說此識喻如幻事。何以故?舍利子!即此幻事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養育、無數取、無意生、無摩納婆、無作者、無受者,以幻事性,即識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
6)如泡、如焰、如芭蕉、幻性,無我、無眾生,無命、無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受、想、行、識方便。
7)諸陰如夢、如響,如像、如影,如化。如化等性,無我、無眾生、無命、無人,是諸陰等亦復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陰方便。
8)所謂陰者即世間相,世間相者是可壞相。如可壞相即無常性、苦性、無我性、寂滅性。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陰方便。
[舍利子!所言蘊者說名世間,世間之法即敗壞相,是故當知諸世間性,即蘊自性。舍利子!何等名為世間性耶?謂無常性、苦性、無我性,如是等性名為蘊性?如是蘊性即世間性。菩薩摩訶薩若於是中善巧知者,是則名為蘊法善巧。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習蘊法善巧。]
參考:1.雜阿含-265
1)聚沫-諸所有色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2)水泡-諸所有受
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3)野馬流動-諸所有想
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4)大芭蕉樹-諸所有行
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於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5)幻師-諸所有識
諸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6)重宣此義而說偈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
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2.雜阿含231經
有比丘名三彌離提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謂世間者,云何名世間?佛告三彌離提:危脆敗壞,是名世間。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0.般若波羅蜜-4.八方便-1.陰方便-1.十喻

 10.4.八方便
[智嚴]舍利弗!云何菩薩慧者處所具八方便?何等八?諸陰方便、諸界方便、諸入方便、諸諦方便、諸緣方便、三世方便、諸乘方便、諸法方便。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大乘大菩薩藏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獲得般若分別善巧。當知是菩薩摩訶薩即以此法於諸法中明了通達獲得善巧。舍利子!云何名為如是般若分別善巧?舍利子!如是善巧無量無邊,吾今略說十種善巧。何等為十?所謂蘊法善巧、界法善巧、處法善巧、諦法善巧、無礙解善巧、依趣善巧、資糧善巧、道法善巧、緣起善巧、一切法善巧。舍利子!如是十種微妙善巧所有分別,若通達者是則名為般若分別,菩薩摩訶薩於是善巧應當修學。
(什麼是智的境?[就是智所了解的所緣或事]有八法善巧。何等八法善巧?蘊法善巧、界法善巧、處法善巧、諦法善巧、緣起善巧、三世善巧、諸乘善巧、一切法善巧。)

1.陰方便

1.1.十喻
[智嚴]云何諸陰方便?若說諸陰如沫如泡,如熱時焰,如芭蕉樹,如幻如夢,如呼聲響,如鏡中像,如影如化。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蘊法善巧?舍利子!蘊法善巧者,所謂依諸蘊法起於言說。何等言說?舍利子?如是言說猶如幻化陽焰夢中傳響光影,是故如來以無礙辯為諸眾生說如是法。
1)云何諸陰方便?若說諸陰如沫、如泡,如熱時焰,如芭蕉樹,如幻、如夢,如呼聲響,如鏡中像,如影、如化。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蘊法善巧?舍利子!蘊法善巧者,所謂依諸蘊法,起於言說。何等言說?舍利子!如是言說猶如幻化、陽焰、夢中、傳響、光影,是故如來以無礙辯,為諸眾生,說如是法。]
*tatra katamad bodhisattvasya skandhakauślyam?yad idaṃ skandhānām udāharaṇanidarśanaṃ  phenapiṇḍanidarśanaṃ;  budbudanidarśanaṃ;  marīcinidarśanaṃ;  kadalīdrumanidarśanaṃ;  māyānidarśanaṃ;  svapnanidarśanaṃ;  pratiśrutkānidarśanaṃ;  pratibhāsanidarśanaṃ;  pratibimbanidarśanaṃ;  nirmitanidarśanaṃ. 什麼是蘊法善巧? [就是了解他們的相與自性]以言說來解釋蘊。如沫、如泡,如熱時焰,如芭蕉樹,如幻、如夢,如呼聲響,如鏡中像,如影、如化[十喻]

參考《大智度論》卷6: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犍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

是十喻,為解空法故。

1.如幻
1.1.問曰:
1)若一切諸法空如幻,何以故諸法有可見、可聞、可嗅、可甞、可觸、可識者?
2)若實無所有,不應有可見,乃至可識。
3)復次,若無而妄見者,何以不見聲、聞色?
4)若皆一等空無所有,何以有可見、不可見者?以諸法空故,如一指第一甲無,第二甲亦無,何以不見第二甲,獨見第一甲?以是故知:第一甲實有故可見,第二甲實無故不可見。

1.2.答曰:
1)諸法相雖空,亦有分別可見、不可見。譬如幻化象、馬及種種諸物,雖知無實,然色可見,聲可聞,與六情相對,不相錯亂。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可見、可聞,不相錯亂。
2)如《德女經》說:德女白佛言:世尊!如無明內有不?佛言:不!外有不?佛言:不!內外有不?佛言:不!世尊!是無明從先世來不?佛言:不!從此世至後世不?佛言:不!是無明有生者、滅者不?佛言:不!有一法定實性,是名無明不?佛言:不!爾時德女復白佛言:若無明無內,無外,亦無內外,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亦無真實性者,云何從無明緣行乃至眾苦集?世尊!譬如有樹,若無根者,云何得生莖、節、枝、葉、華、果?佛言:諸法相雖空,凡夫無聞無智故,而於中生種種煩惱,煩惱因緣作身、口、意業,業因緣作後身,身因緣受苦受樂。是中無有實作煩惱,亦無身、口、意業,亦無有受苦樂者。譬如幻師,幻作種種事。於汝意云何?是幻所作內有不?答言:不!外有不?答言:不!內外有不?答言: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不?答言:不!幻所作有生者滅者不?答言:不!實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答言:不!佛言:汝頗見頗聞幻所作妓樂不?答言:我亦聞亦見。佛問德女:若幻空,欺誑無實,云何從幻能作伎樂?德女白佛:世尊!是幻相爾,雖無根本而可聞見。佛言:無明亦如是,雖不內有,不外有,不內外有;不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亦無實性,無有生者、滅者,而無明因緣諸行生,乃至眾苦陰集。如幻息,幻所作亦息;無明亦爾,無明盡,行亦盡,乃至眾苦集皆盡。
3)復次,是幻譬喻,示眾生一切有為法空不堅固;如說:一切諸行如幻,欺誑小兒,屬因緣,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幻。

2.如炎
1)如炎者,炎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見如野馬,無智人初見謂之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結使煩惱日光熱諸行塵,邪憶念風,生死曠野中轉,無智慧者謂為一相,為男、為女。是名如炎。
2)復次,若遠見炎,想為水,近則無水想。無智人亦如是,若遠聖法,不知無我,不知諸法空,於陰、界、入性空法中,生人相、男相、女相;近聖法,則知諸法實相,是時虛誑種種妄想盡除。以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炎。

3.如水中月
1)如水中月者,月實在虛空中,影現於水;實法相月在如、法性、實際虛空中,而凡天人心水中有我、我所相現。以是故名如水中月。
2)復次,如小兒見水中月,歡喜欲取,大人見之則笑。無智人亦如是,身見故見有吾我;無實智故,見種種法;見已歡喜,欲取諸相:男相、女相等;諸得道聖人笑之。
3)如偈說:
如水中月炎中水,夢中得財死求生;有人於此實欲得,是人癡惑聖所笑!   
4)復次,譬如靜水中見月影,攪水則不見。無明心靜水中,見吾我、憍慢諸結使影;實智慧杖攪心水,則不見吾我等諸結使影。以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水中月。

4.如虛空
1)如虛空者,但有名而無實法。虛空非可見法,遠視故,眼光轉見縹色。諸法亦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慧故,棄實相,見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種種雜物心著。
2)如小兒仰視青天,謂有實色,有人飛上極遠而無所見,以遠視故,謂為青色。諸法亦如是。以是故說如虛空。
3)復次,如虛空性常清淨,人謂陰曀為不淨。諸法亦如是,性常清淨,婬欲、瞋恚等曀故,人謂為不淨。
4)如偈說:
如夏月天雷電雨,陰雲覆曀不清淨;凡夫無智亦如是,種種煩惱常覆心。   
如冬天日時一出,常為昏氣雲蔭曀;雖得初果第二道,猶為欲染之所蔽。   
若如春天日欲出,時為陰雲所覆曀;雖離欲染第三果,餘殘癡慢猶覆心。   
若如秋日無雲曀,亦如大海水清淨;所作已辦無漏心,羅漢如是得清淨。   
5)復次,虛空無初、無中、無後,諸法亦如是。
6)復次,如摩訶衍中,佛語須菩提:虛空無前世,亦無中世,亦無後世,諸法亦如是。彼經,此中應廣說。是故說諸法如虛空。
7)問曰:虛空實有法。何以故?若虛空無實法者,若舉、若下,若來、若往,若屈、若申,若出、若入等,有所作應無有,以無動處故。
1-答曰:若虛空法實有,虛空應有住處。何以故?無住處則無法。若虛空在孔穴中住,是為虛空在虛空中住,以是故不應孔中住;若在實中住,是實非空,則不得住,無所受故。
2-復次,汝言住處是虛空,如石壁實中,無有住處;若無住處則無虛空,以虛空無住處,故無虛空。
3-復次,無相故無虛空;諸法各各有相,相有故知有法。如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識識相,慧解相,世間生滅相,涅槃永滅相;是虛空無相故無。
8)問曰:虛空有相,汝不知故言無,無色處是虛空相。
1-答曰:不爾!無色是名破色,更無異法,如燈滅,更無法。以是故,無有虛空相。
2-復次,是虛空法無。何以故?汝因色故,以無色處是虛空相。若爾者,色未生時,則無虛空相。
3-復次,汝謂:色是無常法,虛空是有常法。色未有時,應先有虛空法,以有常故。若色未有,則無無色處;若無無色處,則無虛空相;若無相則無法。以是故虛空但有名而無實。如虛空,諸法亦如是,但有假名而無實。以是故,諸菩薩知諸法如虛空。

5.如響
1)如響者,若深山狹谷中,若深絕㵎中,若空大舍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為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更有聲,名為響。響事空,能誑耳根。
2)如人欲語時,口中風名憂陀那,還入至臍,觸臍響出,響出時觸七處退,是名語言。
3)如偈說:
風名憂檀那,觸臍而上去;是風七處觸,項及齗齒脣,   
舌咽及以胸,是中語言生。愚人不解此,惑著起瞋癡;   
中人有智慧,不瞋亦不著,亦復不愚癡,但隨諸法相。   
曲直及屈申,去來現語言,都無有作者。是事是幻耶?   
為機關木人?為是夢中事?我為熱氣悶,有是為無是?   
是事誰能知?是骨人筋纏,能作是語聲,如融金投水。   
以是故言諸菩薩知諸法如響。

6.犍闥婆城
1)如犍闥婆城者,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此城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揵闥婆城。
2)有人初不見揵闥婆城,晨朝東向見之,意謂實樂;疾行趣之,轉近轉失,日高轉滅;飢渴悶極,見熱氣如野馬,謂之為水,疾走趣之,轉近轉滅;疲極困厄,至窮山狹谷中,大喚啼哭,聞有響應,謂有居民,求之疲極而無所見;思惟自悟,渴願心息。無智人亦如是,空陰、界、入中見吾我及諸法,婬瞋心著,四方狂走,求樂自滿,顛倒欺誑,窮極懊惱;若以智慧知無我無實法者,是時顛倒願息。
3)復次,揵闥婆城非城,人心想為城;凡夫亦如是,非身想為身,非心想為心。
4)問曰:一事可知,何以多喻?
1-答曰:我先已答,是摩訶衍如大海水,一切法盡攝;摩訶衍多因緣故,多譬喻無咎。
2-復次,是菩薩甚深利智故,種種法門,種種因緣,種種喻,壞諸法;為人解故,應多引喻。
3-復次,一切聲聞法中,無揵闥婆城喻,有種種餘無常喻,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及《幻網經》中空譬喻。以是揵闥婆城喻異故,此中說。
5)問曰:聲聞法中以城喻身,此中何以說揵闥婆城喻?
答曰:聲聞法中城喻眾緣實有,但城是假名;揵闥婆城眾緣亦無,如旋火輪,但惑人目。聲聞法中為破吾我故,以城為喻;此中菩薩利根深入諸法空中故,以揵闥婆城為喻。以是故說如揵闥婆城。

7.如夢
1)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人亦如是,諸結使眠中,實無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實,亦復自笑。以是故言如夢。
2)復次,夢者眠力故,無法而見;人亦如是,無明眠力故,種種無而見有,所謂我、我所,男女等。
3)復次,如夢中無喜事而喜,無瞋事而瞋,無怖事而怖;三界眾生亦如是,無明眠故,不應瞋而瞋,不應喜而喜,不應怖而怖。
4)復次,夢有五種:
1-若身中不調,若熱氣多,則多夢見火,見黃、見赤。
2-若冷氣多,則多見水、見白。
3-若風氣多,則多見飛、見黑。
4-又復所聞見事多思惟念故,則夢見。
5-或天與夢,欲令知未來事故。
是五種夢皆無實事而妄見。人亦如是,五道中眾生,身見力因緣故,見四種我:色陰是我,色是我所,我中色,色中我。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四五二十。得道實智慧覺已,知無實。
5)問曰:不應言夢無實。何以故?識心得因緣便生;夢中識有種種緣,若無此緣,云何生識?
答曰:無也!不應見而見,夢中見人頭有角,或夢見身飛虛空,人實無角,身亦不飛,是故無實。
6)問曰:實有人頭,餘處亦實有角;以心惑故,見人頭有角。實有虛空,亦實有飛者;以心惑故,自見身飛,非無實也。
答曰:雖實有人頭,雖實有角,但人頭生角者,是妄見。
7)問曰:世界廣大,先世因緣種種不同;或有餘國,人頭生角,或一手一足,有一尺人,有九頭人,人有角何所怪?
1-答曰:若餘國人有角可爾,但夢見此國所識人有角,則不可得。
2-復次,若人夢見虛空邊、方邊、時邊,是事云何有實?何處無虛空、無方、無時?以是故夢中無而見有。
3-汝先言:無緣云何生識?雖無五塵緣,自思惟念力轉故,法緣生。若人言有二頭,因語生想;夢中無而見有,亦復如是。
4-諸法亦爾,諸法雖無而可見、可聞、可知。如偈說:
如夢、如幻、 如揵闥婆;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以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夢。

8.如影
1)如影者,影但可見而不可捉;諸法亦如是,眼情等見、聞、覺、知,實不可得。
如偈說:
是實知慧,四邊叵捉;如大火聚,亦不可觸;  
法不可受,亦不應受。   
2)復次,如影,映光則現,不映則無;諸結煩惱遮正見光,則有我相、法相影。
3)復次,如影,人去則去,人動則動,人住則住。善惡業影亦如是,後世去時亦去,今世住時亦住,報不斷故,罪福熟時則出。
如偈說:
空中亦逐去,山石中亦逐,地底亦隨去,海水中亦入!   
處處常隨逐,業影不相離。
以是故說諸法如影。
4)復次,如影空無,求實不可得;一切法亦如是,空無有實。
5)問曰:影空無有實,是事不然!何以故?
1-《阿毘曇》說:云何名色入?青、黃、赤、白、黑、縹、紫、光、明、影等,及身業三種作色,是名可見色入。汝云何言無?
2-復次,實有影,有因緣故,因為樹,緣為明,是二事合有影生,云何言無?若無影,餘法因緣有者,亦皆應無!
3-復次,是影色,可見長短、大小、麁細、曲直,形動影亦動,是事皆可見,以是故應有。
6)答曰:影實空無,
1-汝言阿毘曇中說者,是釋阿毘曇義人所作;說一種法門,人不體其意,執以為實。如《鞞婆沙》中說:微塵至細,不可破,不可燒。是則常有!
2-復有三世中法,未來中出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無所失。是則為常!
3-又言:諸有為法,新新生滅不住。若爾者,是則為斷滅相!何以故?先有今無故。
4-如是等種種異說,違背佛語,不可以此為證。
7)影今異於色法,色法生必有香、味、觸等,影則不爾,是為非有。
如瓶二根知:眼根、身根;影若有,亦應二根知,而無是事。以是故,影非有實物,但是誑眼法;如捉火㷮,疾轉成輪,非實。
8)影非有物!若影是有物,應可破可滅;若形不滅,影終不壞,以是故空。
9)復次,影屬形,不自在故空,雖空而心生眼見。
以是故說諸法如影。

9.如鏡中像
1)如鏡中像者,如鏡中像非鏡作,非面作,非執鏡者作,亦非自然作,亦非無因緣。
1-何以非鏡作?若面未到,鏡則無像,以是故非鏡作。
2-何以非面作?無鏡則無像。
3-何以非執鏡者作?無鏡、無面則無像。
4-何以非自然作?若未有鏡、未有面則無像,像待鏡、待面然後有。以是故非自然作。
5-何以非無因緣?若無因緣應常有;若常有,若除鏡、除面,亦應自出,以是故非無因緣。
2)諸法亦如是,非自作,非彼作,非共作,非無因緣。
1-云何非自作?我不可得故,一切因生法不自在故,諸法屬因緣故,是以非自作。
2-亦非他作者,自無故他亦無,若他作則失罪福力。他作有二種:若善、若不善;若善應與一切樂,若不善應與一切苦。若苦樂雜,以何因緣故與樂?以何因緣故與苦?
3-若共,有二過故:自過、他過。
4-若無因緣生苦樂,人應常樂,離一切苦;若無因緣,人不應作樂因、除苦因;一切諸法必有因緣,愚癡故不知。
6)譬如人從木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如是等種種各有因緣。是苦樂和合因緣,是苦樂和合因緣生:先世業因,今世若好行、若邪行緣,從是得苦樂;是苦樂種種因緣,以實求之,無人作,無人受,空五眾作,空五眾受。無智人得樂,婬心愛著,得苦生瞋恚;是樂滅時,更求欲得。如小兒見鏡中像,心樂愛著,愛著失已,破鏡求索,智人笑之;失樂更求,亦復如是,亦為得道聖人所笑。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7)復次,如鏡中像實空,不生不滅,誑惑凡人眼;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空無實,不生不滅,誑惑凡夫人眼。
8)問曰:鏡中像從因緣生,有面、有鏡、有持鏡人、有明,是事和合故像生;因是像生憂喜,亦作因,亦作果,云何言實空,不生不滅?
1-答曰:從因緣生,不自在故空;若法實有,是亦不應從因緣生。何以故?若因緣中先有,因緣則無所用;若因緣中先無,因緣亦無所用。
2-譬如,乳中若先有酪,是乳非酪因,酪先有故;若先無酪,如水中無酪,是乳亦非因;若無因而有酪者,水中何以不生酪?若乳是酪因緣,乳亦不自在,乳亦從因緣生;乳從牛有,牛從水草生,如是無邊,皆有因緣。以是故因緣中果,不得言有,不得言無,不得言有無,不得言非有非無,諸法從因緣生,無自性,如鏡中像。
3-如偈說:
若法因緣生,是法性實空;若此法不空,不從因緣有。   
譬如鏡中像,非鏡亦非面,亦非持鏡人,非自非無因。   
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10.如化
1)如化者,
1-十四變化心:初禪二:欲界、初禪;二禪三: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2-是十四變化心,作八種變化:
一者、能作小乃至微塵。
二者、能作大乃至滿虛空。
三者、能作輕乃至如鴻毛。
四者、能作自在:能以大為小,以長為短,如是種種。
五者、能有主力(有大力人無所下故言有主力」)。
六者、能遠到。
七者、能動地。
八者、隨意所欲盡能得:一身能作多身,多身能作一;石壁皆過,履水蹈虛,手捫日月;能轉四大:地作水、水作地,火作風、風作火,石作金、金作石。
3-是變化復有四種:欲界藥物、寶物、幻術能變化諸物;諸神通人神力故,能變化諸物;天龍鬼神輩得生報力故,能變化諸物;色界生報、修定力故,能變化諸物。
2)如化人無生老病死、無苦無樂,異於人生,以是故空無實。一切諸法亦如是,皆無生住滅。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3)復次,化生無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無有實。人身亦如是,本無所因,但從先世心生今世身,皆無有實。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4)如變化心滅則化滅;諸法亦如是,因緣滅果亦滅,不自在。
5)如化事雖實空,能令眾生生憂苦、瞋恚、喜樂、癡惑;諸法亦如是,雖空無實,能令眾生起歡喜、瞋恚、憂怖等。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6)復次,如變化生法,無初、無中、無後;諸法亦如是。
7)如變化,生時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諸法亦如是。
8)復次,如變化相,清淨如虛空,無所染著,不為罪福所污;諸法亦如是,如法性,如如,如真際,自然常淨。譬如閻浮提四大河,一河有五百小河屬,是水種種不淨,入大海水中皆清淨。
9)問曰:不應言變化事空。何以故?變化心亦從修定得,從此心作種種變化,若人、若法;是化有因有果,云何空?
1-答曰:如影中已答,今當更答。此因緣雖有,變化果空。如口言無所有,雖心生口言,不可以心口有故,所言無所有。便是有;若言有第二頭、第三手,雖從心口生,不可言有頭、有手。
2-如佛說:觀無生,從有生得脫;依無為,從有為得脫。雖觀無生法無,而可作因緣,無為亦爾;變化雖空,亦能生心因緣。譬如幻、焰等九譬喻雖無,能生種種心。
10)復次,是化事於六因、四緣中求不可得,是中六因、四緣不相應故空。
11)復次,空不以不見為空,以其無實用故言空。
以是故言諸法如化。
12)問曰:若諸法十譬喻皆空無異者,何以但以十事為喻,不以山河石壁等為喻?
1-答曰:諸法雖空而有分別,有難解空,有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難解空。
2-復次,諸法有二種:有心著處,有心不著處。以心不著處解心著處。
13)問曰:此十譬喻,何以是心不著處?
1-答曰:是十事不久住,易生易滅故,以是故,是心不著處。
2-復次,有人知十喻,誑惑耳目法,不知諸法空故,以此喻諸法。
3-若有人於十譬喻中心著,不解種種難論,以此為有,是十譬喻不為其用,應更為說餘法門。
14)問曰:若諸法都空,不生不滅,是十譬喻等種種譬喻,種種因緣論議,我已悉知為空。若諸法都空,不應說是喻;若說是喻,是為不空。
1-答曰:我說空,破諸法有。今所說者,若說有,先已破;若說無,不應難!
2-譬如執事比丘高聲舉手唱言:眾皆寂靜!是為以聲遮聲,非求聲也。以是故,雖說諸法空,不生不滅,愍念眾生故,雖說非有也。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0.般若波羅蜜-3.十六法

 10.3.十六法
[智嚴]舍利弗!菩薩慧者,有十六法不於中住。云何十六?不住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乃至不住無明滅至生死滅;不住根本身見,乃至不住六十二見;不住高下,乃至不住世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住慢慢、增上慢、勝慢、我慢、下慢、憍慢、邪慢,乃至不住二十煩惱;不住因貪所起諸結,若麁、若細、若上中下,乃至不住貪欲所起一切諸結;不住癡闇、覆蓋諸礙,乃至不住因癡所起一切諸結;不住婬欲、愛濁,不住陰死、煩惱、天魔,乃至不住因魔所起諸魔事等;不住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乃至不住取眾生相;不住業障、報障、法障、煩惱障、諸見障,乃至不住一切習氣;不住思想、憶想、分別想、緣相想境界見聞覺知,乃至不住一切諸結;不住隨眾生心行智,乃至不住八萬四千法聚;不住慳貪、布施、破戒、持戒、瞋恚、忍辱、懈怠、精進、亂意、禪定、愚癡、智慧,乃至不住諸波羅蜜伴非伴等;不住定亂、邪正、善不善、世間、出世間、可作、不可作、有漏、無漏、有為、無為、黑法、白法、生死涅槃,乃至不住一切諸法伴非伴等;不住眾生異相、諸乘異相、佛界異相、諸佛異相、諸法異相、聖眾異相,乃至不住一切異相;不住知不知、識不識、世諦真諦,乃至不住一切諸相。所謂菩薩思惟慧者,無聞、無行、無身、無相、無形、無為,如是真慧,不住一切憶想、思惟、心作、止住、名字異相。舍利弗!是名菩薩真智慧者不住如是十六法中。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有般若自性清淨,不與一切有為行法而共同止。舍利子,何等諸法不與同止?舍利子!所謂如是般若不與無明而共同止,不與諸行而共同止,如是廣說乃至不與老死而共同止。舍利子!如是般若不與身見而共同止,乃至不與身見為本六十二見趣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高慢而共同止,不與下劣而共同止,不與世間八法而共同止。舍利子!如是般若不與蘊界處法而共同止,乃至不與一切所緣作意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慢同止,不與下慢邪慢同止,乃至不與隨煩惱等二十一法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微細下劣中上品貪同止,乃至不與一切煩惱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愚暗翳膜障蓋諸纏同止,乃至不與一切隨順退分諸法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欲諍穢濁煩惱魔同止,不與蘊魔死魔天魔同止,乃至不與一切魔業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執我同止,不與有情命者數取養育意生摩納婆等同止,乃至不與住我見等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業障同止,不與煩惱障法障見障報障智障同止,乃至不與一切隨俗習氣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思惟分別同止,不與相貌所緣見聞念識同止,乃至不與一切結縛增益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慳捨同止,不與持犯忍恚勤怠靜亂愚慧同止,乃至不與一切波羅蜜多能治所治諸法智性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遠離同止,不與住不遠離邪性正性善及不善有罪無罪生死涅槃同止,乃至不與一切相對治法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種種差別性同止,不與國土差別性諸佛差別性有情差別性諸法差別性同止,乃至不與一切差別性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無智同止,不與智識世俗勝義乃至不與一切有情相貌作意而共同止。如是般若不與慧不現行同止,不與無身無形無相無為同止,乃至不與一切思惟心意識安住等法而共同止。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有般若微妙清淨,不與如是無量無邊有為行法而共同止。舍利子!如是名為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般若之相應如是學。
*舍利弗!菩薩慧者,有十六法不於中住。云何十六?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有般若自性清淨,不與一切有為行法而共同止。舍利子,何等諸法不與同止?]
([智的本質,事實上,智不被智所對治法所染污]智不與十六法共住。云何十六?)
1)不住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舍利子!所謂如是般若不與無明而共同止,不與諸行而共同止,如是廣說乃至不與老死而共同止。]
2)乃至不住無明滅至生死滅。
3)不住根本身見,乃至不住六十二見。
[舍利子!如是般若不與身見而共同止,乃至不與身見為本六十二見趣而共同止]
4)不住高下,乃至不住世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如是般若不與高慢而共同止,不與下劣而共同止,不與世間八法而共同止。]
5)不住慢慢、增上慢、勝慢、我慢、下慢、憍慢、邪慢,乃至不住二十煩惱。
[舍利子!如是般若不與蘊、界、處法而共同止,乃至不與一切所緣作意而共同止。]
[如是般若不與慢同止,不與下慢、邪慢同止,乃至不與隨煩惱等二十一法而共同止。]
6)不住因貪所起諸結,若麁、若細、若上中下,乃至不住貪欲所起一切諸結。
[如是般若,不與微細、下劣、中上品貪同止,乃至不與一切煩惱而共同止。]
7)不住癡、闇、覆、蓋、諸礙,乃至不住因癡所起一切諸結。
[如是般若不與愚、暗、翳膜、障、蓋、諸纏同止,乃至不與一切隨順退分諸法而共同止。]
8)不住婬欲、愛濁。不住陰死、煩惱、天魔,乃至不住因魔所起諸魔事等。
[如是般若不與欲諍、穢、濁、煩惱、魔同止。不與蘊魔、死魔、天魔同止,乃至不與一切魔業而共同止。]
9)不住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乃至不住取眾生相。
[如是般若不與執我同止,不與有情、命者、數取、養育、意生、摩納婆等同止,乃至不與住我見等而共同止。]
10)不住業障、報障、法障、煩惱障、諸見障,乃至不住一切習氣。
[如是般若不與業障同止,不與煩惱障、法障、見障、報障、智障同止,乃至不與一切隨俗習氣而共同止。]
11)不住思想、憶想、分別想、緣相想、境界、見、聞、覺、知,乃至不住一切諸結。
[如是般若不與思惟、分別同止,不與相貌、所緣、見、聞、念、識同止,乃至不與一切結縛增益而共同止。]
12)不住隨眾生心行智,乃至不住八萬四千法聚。
13)不住慳貪、布施。破戒、持戒。瞋恚、忍辱。懈怠、精進。亂意、禪定。愚癡、智慧。乃至不住諸波羅蜜伴、非伴等。
[如是般若不與慳捨同止,不與持犯、忍恚、勤怠、靜亂、愚慧同止,乃至不與一切波羅蜜多能治、所治諸法智性,而共同止。]
14)不住定、亂。邪、正。善、不善。世間、出世間。可作、不可作。有漏、無漏。有為、無為。黑法、白法。生死、涅槃,乃至不住一切諸法伴、非伴等。
[如是般若不與遠離同止,不與住不遠離。邪性、正性。善及不善。有罪、無罪。生死、涅槃同止,乃至不與一切相對治法而共同止。]
15)不住眾生異相、諸乘異相、佛界異相、諸佛異相、諸法異相、聖眾異相,乃至不住一切異相。
[如是般若不與種種差別性同止,不與國土差別性、諸佛差別性、有情差別性、諸法差別性同止,乃至不與一切差別性而共同止。]
16)不住知不知、識不識、世諦真諦,乃至不住一切諸相。
[如是般若不與無智同止,不與智識。世俗、勝義。乃至不與一切有情相貌作意而共同止。]
17)所謂菩薩思惟慧者,無聞、無行、無身、無相、無形、無為,如是真慧。
[如是般若不與慧不現行同止,不與無身、無形、無相、無為同止]
18)不住一切憶想、思惟、心作、止住、名字、異相。舍利弗!是名菩薩真智慧者不住如是十六法中。
(但是,它不與一切相的作意、心、意、識、所依、名字、相、一性、種種性而共同止。)
[乃至不與一切思惟、心、意、識、安住等法而共同止。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所有般若微妙清淨,不與如是無量無邊有為行法而共同止。舍利子!如是名為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般若之相應如是學。]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0.般若波羅蜜-2.三十二事

 10.2.三十二事
1.善入思惟
[智嚴]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具三十二事善入思惟。何等三十二?善入受持定、善入分別慧、善入心柔和、善入身獨行、善入十二緣、善入不斷、善入不常、善入因緣生法、善入無眾生無命無人、善入無來去住處、善入無進不斷因果、善入空不懈、善入無相不廢、善入無願不捨、善入不證空無相無願、善入生諸禪三昧、善入不隨禪定生、善入生諸通智、善入不證無漏法、善入內觀法、善入不證決定、善入思量有為法過患、善入不著有為法、善入觀一切眾生無我而不捨大悲、善入一切趣諸怖畏處、善入雖生諸趣非業故生、善入離欲、善入不證離欲法、善入捨所樂欲、善入不捨法樂、善入捨一切戲論諸覺、善入不捨方便諸觀。舍利弗!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三十二事善入思惟。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為求如是深極妙善清白覺慧故,由是妙善淨法明門,精勤方便如理證入觀如理句。舍利子!云何名為如理證入?復以何等為如理句?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如理證入者,謂依奢摩他證入、毘鉢舍那證入、正行證入、如理證入、身遠離證入、心調順證入、非斷證入、非常證入、因緣證入、緣起證入、無有情無命者無數取者證入、未來已來若有若無證入、無有轉移因果不壞證入。雖修集空無相無願證入,而不取空無相無願證故。雖於三摩地三摩鉢底證入,而不以如是等力受生證故。雖取神通智證入,而不盡諸漏證故。雖觀察無生證入,而不正趣決定證故。雖觀眾生無我證入,而不捨大悲證故。雖觀一切有生可怖證入,而故取諸有證故。雖於寂滅離欲證入,然於離欲法不作證故。雖捨樂妙欲證入,而不捨樂法證故。雖捨一切戲論思覺證入,而不捨善巧方便證故。舍利子!如是名為如理證入。菩薩摩訶薩欲得如是如理證入,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多故。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具三十二事善入思惟。何等三十二?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為求如是深極妙善清白覺慧故,由是妙善淨法明門,精勤方便,如理證入,觀如理句。舍利子!云何名為如理證入?復以何等為如理句?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如理證入者]
(智的門,或如何經由智,而知道法的相?大德舍利弗!以如理作意為入門[,能進入事物的真實義],有三十二事。何等三十二?
這一段,以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來解說,而上一段以聞為相是聞所成慧。
artha,a.是目標,被視為目標。可能來自詞根ṛ,去、移動、到達、獲得。b.事物或對象,可理解作為一個詞的目標。c.意義。
yoniśas,被視為等同於yukta/yukti/yoni。
(1)合理yukta,是聖道、涅槃。按照如理作意,有思與修。由於如理作意,一個人能進入事物的真實義,所以,稱如理作意是入門。義門artha-praveśa,進入意義,就是由思所成慧所決定,由修所成慧所開發之後,了解這個意義。這個就是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或是(2)合理yukta,a.是聖道、涅槃,但也是依於感官概念、推論的邏輯辯論。b.不會傳授錯誤知識的老師的指導。作意,不與老師的指導相違背的作意。如理作意,當進入這樣的作意,就是如理作意。
praveśa,入、門,以如理作意而進入,或是以如理作意而了解自性、差別。])
1-10)
1-śamatha-sthāna-praveśa 善入受持定[依奢摩他證入]
(śamatha-sthāna奢摩他處,就是奢摩他是處。śamatha-sthāna-praveśa進入奢摩他處,意思:他了解奢摩他的自性[本質]。或他安住於那個奢摩他中)
2-vipaśyanā-vyavacāra-praveśa 善入分別慧[毘鉢舍那證入]
(vipaśyanā-vyavacāra,依毘鉢舍那,他思惟有為、無為法的自共相。praveśa入,因為這樣的思惟,能了解事物的真實義,所以稱為praveśa。)
3-citta-karmaṇyatā-praveśa 善入心柔和[心調順證入]
([止與觀]能進入心堪能性[如他想要的,能緣慮任何對象]。)
4-kāya-viveka-praveśa 善入身獨行、[身遠離證入]
(住在遠離處,如山巖、空寂處。)
5-citta-viveka-praveśa 善入心遠離
(說明專注於止觀修習。)
6-pratītya-samutpāda-praveśa 善入十二緣[緣起證入]
7-satya-ānulomika-praveśa 善入隨順諦
8-anuccheda-praveśa 善入不斷[非斷證入]
9-aśāśvata-praveśa 善入不常、[非常證入]
10-hetu-pratyaya-praveśa 善入因緣生法、[因緣證入]
11-20)
11-nirātma-niḥsattva-nirjīva-niḥpudgala-praveśa 善入無眾生、無命、無人[無有情、無命者、無數取者證入]
12-nirāgti-gati-sthiti-praveśa 善入無來、去、住處[未來、已來、若有、若無證入]
13-asaṃskrānti-hetu-phala-avipraṇāśa-praveśa 善入無進不斷因果[無有轉移因果不壞證入]
(在因與果之間的連結不斷,雖然沒有任何法移動。)
14-śūnyatā-animitta-apraṇihita-parijaya-praveśa
善入空不懈、善入無相不廢、善入無願不捨[雖修集空、無相、無願證入]
15-śūnyatā-animitta-apraṇihita-asākṣātkaraṇa-praveśa
善入不證空、無相、無願[而不取空、無相、無願證故。]
16-dhyāna-samādhi-samāpatty-utpāda-naya--praveśa
善入生諸禪、三昧[雖於三摩地、三摩鉢底證入]
(經由智,入令禪、定、等至生起的方法。)
17-dhyāna-samādhi-samāpatti-vaśa-anutpāda-praveśa
善入不隨禪定生[而不以如是等力受生證故]
(但是由悲心的力量,考慮到欲界的眾生)
18-abhijñā-jñāna-praveśa
善入生諸通智[雖取神通智證入]
19-āsrava-kṣaya-asākṣātkaraṇa-praveśa
善入不證無漏法[而不盡諸漏證故]
20-adhyātma-avekṣā-praveśa 善入內觀法
21-32)
21-aniyata-avatāra-praveśa
善入不證決定[雖觀察無生證入,而不正趣決定證故]
22-saṃskṛta-doṣa-paritulana-praveśa
善入思量有為法過患
23-asaṃskṛta-asākṣātkaraṇa-praveśa
善入不著有為法
24-sarva-sattva-nairātmya-pratyavekṣaṇa-praveśa
善入觀一切眾生無我[雖觀眾生無我證入]
25-mahākaruṇa-anutsarga-praveśa
而不捨大悲[而不捨大悲證故]
26-sarva-upapatti-bhaya-darśana-praveśa
善入一切趣諸怖畏處[雖觀一切有生可怖證入]
27-saṃcintya-nitya-sarva-bhava-parigraha-praveśa
善入雖生諸趣非業故生
28-udvega-vairāgya-praveśa
善入離欲[雖於寂滅離欲證入]
29-vairāgya-dharma-asākṣātkaraṇa-praveśa
善入不證離欲法[然於離欲法不作證故]
30-kāma-rati-guṇa-upekṣā-praveśa
善入捨所樂欲[雖捨樂妙欲證入]
31-dharma-raty-anutsarga-praveśa
善入不捨法樂[而不捨樂法證故]
32-sarva-prapañca-vikalpa-virati-praveśa
善入捨一切戲論諸覺[雖捨一切戲論思覺證入]
33-upāya-kauśalya-prapañca-vikalpa-avirati-praveśa
善入不捨方便諸觀[而不捨善巧方便證故]
舍利弗!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三十二事,善入思惟。
[舍利子!如是名為如理證入。菩薩摩訶薩欲得如是如理證入,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多故。]
(大德舍利弗!這稱為菩薩的三十二事,善入如理作意。)

2.善思惟
[智嚴]又復,善思惟者,所謂善順句。善順句者,是不始句,是不終句,是不住句,是無依句,是不動句,是不猗句,是平等句,是非等句,是真實句,是正真句,是不變句,是清淨句,是永寂句,是不然句,是不舉句,是不下句,是不滅句,是不增句,是不共句,是不戲論句,是如句,是不如句,是如非如句,是非如非不如句,是如實句,是三世平等句,是三際句,是不住色句,是不住受想行識句,是不住地大句,是不住水火風句,是不住眼界色界眼識界句,是不住耳界聲界耳識界句,是不住鼻界香界鼻識界句,是不住舌界味界舌識界句,是不住身界觸界身識界句,是不住意界法界意識界句,是念義句,是念智句,是了義經句,是念法句,是名菩薩善入思惟。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何學是正法如理之句?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當如是知,如理句者即出生句、即趣理句、即法門句、即面門句、即是因句、即積集句、即不相違句、即無諍論句、即是捨句、即無執取句、即無棄捨句、即無戲論句、即無捨句、即無誹謗句、即無輕蔑句、即隨足句、即無諍句、即無退轉句、即無對治句。又舍利子!如理句者實性之句、如性之句、非不如性句、真如之句、如理之句、三世平等句、離分別句。又舍利子!如理句者色識無依住句、受想行識識無依住句、眼色眼識性無依住句、耳聲耳識性無依住句、鼻香鼻識性無依住句、舌味舌識性無依住句、身觸身識性無依住句、意法意識性無依住句。又舍利子!如理句者即名依義句、即名依法句、即名依智句、即名依了義句。
1-10)
([智門被稱為yoni徹底地,現在從詞源學解說它的意思。yoni,子宮、女性生產的器官、出生之處、源頭。副詞:基本地、徹底地]。大德舍利弗!所謂徹底地yoni,
1-yukti-pada,詞作為推理[它不欺騙,因此是合理的,徹底地yoni在意義上是依四道理,參考《瑜伽師地論》 卷25:謂依四道理無倒觀察。何等為四?一、觀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證成道理,四、法爾道理。]
2-yukta-pada,合理句[法真實自性,或聖道、涅槃]。
3-dvāra-pada,門句[入禪那、神通、十力、四無畏等]。
4-hetu-pada,因句。
5-pratyaya-pada,緣句。
6-anirodha-pada,不滅句。
7-avirodha-pada,不相違句。
8-upekṣā-pada,捨句。
9-anupādāna-pada,無執取句。
10-ahāna-pada,無棄捨句。
11-20)
11-apratyaya-pada,無緣句。
12-anāśraya-pada,無依句。
13-anāśrita-pada,無所依句。
14-acalita-pada,無動句。
15-avicalita-pada,無擾動句。
16-asamāropa-pada,無屬性句。
17-samatā-pada,平等句。
18-viṣamatā-pada,不平等句。
19-satya-pada,真實句。
20-samyak-pada,正真句。
21-30)
21-nirvikāra-pada,不變句。
22-apunaḥkārya-pada,不再作句。
23-śānta-pada,寂靜句。
24-praśānta-pada,極寂靜句。
25-upaśānta-pada,近寂靜句。
26-niṣprapañca-pada,不戲論句。
27-anutkṣepa-pada,不舉句。
28-aprakṣepa-pada,不增句。
29-avikala-pada,不缺減句。
30-anadhika-pada,不增上句。
31-40)
31-aniṣkāsana-pada,不遠離句。
32-niṣpratipakṣa-pada,無對治句。
33-parama-pada,最上句。
34-tattva-pada,真實句。
35-tathatā-pada,如性句。
36-avitathā-pada,不離如句。
37-ananya-tathatā-pada,不異如句。
38-yathābhūta-pada,如實句。
39-avipraṇāśa-pada,不壞句。
40-bhūta-koṭi-pada,眾生際句。
40-50)
41-trikāla-samatā-pada,三世平等句。
42-trikāla-apariccheda-pada,三世離分別句。
43-rūpa-vijñāna-aniśraya-pada,色識無依住句。
44-vedanā-saṃjñā-saṃskāra-vijñāna-vijñāna-aniśraya-pada,受想行識識無依住句。
45-pṛthivī-dhātu-vijñāna-aniśraya-pada,地界識無依住句。
46-abdhātu-tejodhātu-vāyudhātu-vijñāna-aniśraya-pada,水火風界識無依住句。
47-cakṣu-rūpa-cakṣurvijñāna-dhātv-aniśraya-pada,眼界色界眼識界無依住句。
48-śrota-śabda-śrotravijñāna-dhātv-aniśraya-pada,耳界聲界耳識界無依住句。
49-ghrāṇa-gandha-ghrāṇavijñāna-dhātv-aniśraya-pada,鼻界香界鼻識界無依住句。
50-jihvā-rasa-jihvāvijñāna-dhātv-aniśraya-pada,舌界味界舌識界無依住句。
51-60)
51-kāya-spraṣṭavya-kāyavijñāna-dhātv-aniśraya-pada,身界觸界身識界無依住句。
52-mano-dharma-manovijñāna-dhātv-aniśraya-pada,意界法界意識界無依住句。
53-artha-pratisaraṇa-pada,依義句。
54-dharma-pratisaraṇa-pada,依法句。
55-jñāna-pratisaraṇa-pada,依智句。
55-nitārtha-pratisaraṇa-pada,依了義句。

3.又善思惟
[智嚴]又復,善思惟者,所謂一切諸法若我、無我,如是諸法隨順觀察。若知眾生無有我者,即是隨順觀察諸法。如是觀察即是善入思惟。如善思惟,即是思惟生死涅槃同一法界,觀是二句無有差別,如是見者是名勤進善入思惟。若觀黑法及以白法二性平等無有差別,是名勤進善入思惟。若觀諸枙及以無枙不動不恃,是名勤進善入思惟。若菩薩起善思惟,為諸眾生而不捨離,於諸法相亦不分別,是名菩薩發善思惟。舍利弗!如聞行者,如是得入報善思惟,是名為慧。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何應學如理正觀?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應作如是正觀諸法,所謂我如理故則觀諸法一切如理,我無我故則觀諸法亦復無我,眾生無我故則觀諸法亦復無我。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作是觀者名如理觀。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如理方便?舍利子!當知是菩薩摩訶薩不觀如理生死性與彼如理涅槃性共相交雜,作如是觀是則名為如理方便。又是菩薩觀煩惱性與涅槃性同一合相無有差異,亦不分別相應違背,作如是觀是則名為如理方便,亦得名為如理正觀。舍利子!當知菩薩摩訶薩所有一切如理方便,皆於無量眾生處起,若眾生處不棄捨、於諸法不破壞,是名菩薩如理方便。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是相、如是聞、如是如理證入、如是如理觀察、如是如理正見等流,是名菩薩如理正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當如是修行正行,皆為成滿般若波羅蜜多故。
1)又復,善思惟者,所謂一切諸法。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何應學如理正觀?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應作如是正觀諸法。]
(大德舍利弗!所謂徹底地yoni,就是[關連]一切法。[為了教導智的因與果,所以經文說]何以故?)
2)若我無我,如是諸法隨順觀察。
[所謂我如理故,則觀諸法一切如理。我無我故,則觀諸法亦復無我。]
(如於我[就是在自己的取蘊],觀為無我。同樣的,他應該依據推論yukti,觀察諸法。)
3)若知眾生無有我者,即是隨順觀察諸法。如是觀察,即是善入思惟。
[眾生無我故,則觀諸法亦復無我。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作是觀者名如理觀。]
(如於眾生,觀為無我。同樣的,他應該依據推論yukti,觀察諸法。這樣的見,就是如理見。)
4)如善思惟,即是思惟生死涅槃同一法界,觀是二句無有差別,如是見者是名勤進善入思惟。
[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如理方便?舍利子!當知是菩薩摩訶薩不觀如理生死性與彼如理涅槃性,共相交雜,作如是觀是則名為如理方便。]
(若生死界的徹底yoni[就是本性prakṛti],也即是涅槃界的徹底yoni[就是本性prakṛti]。若一個人,從平等與無差別,這樣來看,則稱為如理實踐[yoniśaḥ-prayoga]。)
5)若觀黑法及以白法二性平等無有差別,是名勤進善入思惟。
[又是菩薩觀煩惱性與涅槃性,同一合相,無有差異。]
(若煩惱的本質[svabhāva],與清淨的本質,從平等與無差別,這樣來看,則稱為如理實踐。)
6)若觀諸枙及以無枙,不動、不恃,是名勤進善入思惟。
[亦不分別,相應違背,作如是觀,是則名為如理方便,亦得名為如理正觀。]
(若他,不以道理、無道理的方式[yukty-ayukti],思量事情,則稱為如理實踐。)
7)若菩薩起善思惟,為諸眾生而不捨離。
[舍利子!當知菩薩摩訶薩所有一切如理方便,皆於無量眾生處起。]
8)於諸法相亦不分別,是名菩薩發善思惟。
[若眾生處不棄捨,於諸法不破壞,是名菩薩如理方便。]
(他不應該棄捨[生於]眾生處,於諸法也不應該[由他的意願,來]破壞,則稱為菩薩入如理的實踐。)
9)舍利弗!如聞行者,如是得入報善思惟,是名為慧。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知如是相、如是聞、如是如理證入、如是如理觀察、如是如理正見等流,是名菩薩如理正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當如是修行正行,皆為成滿般若波羅蜜多故。]
([因此,為了總結上面所說的智行相等等,說到法的果就是智。]如是,大德舍利弗!對於菩薩而言,法的行相、聞行相、入如理的等流果,稱為智。)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0.般若波羅蜜-1.八十行

 10.般若波羅蜜
10.1.八十行
[智嚴]爾時,舍利弗語無盡意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仁已快說菩薩禪波羅蜜。唯願仁者,當說菩薩般若波羅蜜,如諸菩薩所得無盡般若波羅蜜。善男子!般若波羅蜜,云何行?云何入?無盡意言:唯,舍利弗!般若波羅蜜,如聞修行善入思惟。舍利弗言:唯,善男子!云何如聞修行?無盡意言:聞者具八十行。何等八十?欲修行順心行、畢竟心行、常發起行、親近善友行、無憍慢行、不放逸行、恭敬行、隨順教行、從善語行、數往法師所行、至心聽法行、善思惟行、不亂心行、勤進心行、生寶想行、起藥想行、除諸病行、念器行、進覺行、意喜行、入覺行、聞無厭行、增長捨行、調智行、親近多聞行、發歡喜行、身輕悅行、心柔和行、聞無疲倦行、聞義行、聞法行、聞威儀行、聞他說行、聞所未聞行、聞諸通行、不求餘乘行、聞諸波羅蜜行、聞菩薩藏行、聞諸攝法行、聞方便行、聞四梵行、聞念正智行、聞生方便行、聞無生方便行、觀不淨行、思惟慈行、觀因緣行、觀無常行、觀苦行、觀無我行、觀寂滅行、觀空行、觀無相行、觀無願行、觀無作行、作善行、持真實行、不失行、好惡住處防護心行、勤進無懈行、善分別諸法行、知諸煩惱非伴侶行、護諸善法自伴侶行、降伏煩惱非伴侶行、親近正法財行、斷諸貧窮行、智者所讚行、欣樂利根行、眾聖所勸行、令非聖者生歡喜行、觀諸諦行、觀陰過患行、思量有為多過患行、思義行、不作一切惡行、自利利他行、隨順增進諸善業行、進增上行、得一切佛法行。舍利弗!是名菩薩如其所聞具八十行。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依此勤修行菩薩行。舍利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菩薩藏微妙法門慇懃鄭重聽聞受持、若讀若誦、思擇義理,既能通達復為他人廣宣敷演開示其要。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訶薩聞我說已如法奉行,於菩薩藏微妙法門慇懃鄭重聽聞受持、讀誦研尋、通達其義,為他宣說廣開示已,當知是人證得如是無盡慧相。舍利子,如是慧者為何等相?云何入證?舍利子!所言慧者以聞為相,菩薩之人如理證入,是故說為無盡慧相。又舍利子!如是之相,我當廣說。謂此相者,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欲樂為相、欲解為相、方便為相、善友為相、無慢為相、於多聞所恭敬為相、尊重為相、旋繞為相、謙敬為相、親覲為相、諦聞為相、承事為相、思惟為相、不亂為相、珍寶想為相、良藥想為相、息諸病想為相、念器為相、趣覺為相、樂大慧為相、證入覺為相、聞無厭足為相、捨增益為相、調順離薪為相、親近多聞者為相、於諸作事喜愛為相、身調適為相、心勇銳為相。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聽法眾無倦聽聞為相、聽聞正義為相、聽聞正法為相、聽聞正行為相、聽聞證智為相、聽聞波羅蜜多為相、聽聞菩薩藏法為相、聽聞諸攝法為相、聽聞方便善巧為相、聽聞梵住為相、聽聞神通為相、聽聞正念正智為相、聽聞念住為相、聽聞正勝為相、聽聞神足為相、聽聞緣起為相、聽聞無常為相、聽聞苦法為相、聽聞無我為相、聽聞寂靜為相、聽聞空為相、聽聞無相為相、聽聞無願為相、聽聞無加行為相、聽聞善根加行為相。又舍利子!如是自在為相、聞法為相、對治雜染為相、制伏一切煩惱想為相、讚美智者為相、親覲聖者為相、遠離非聖為相、聽聞聖者為相、聽聞諸根為相、聽聞修習隨念為相、聽聞覺分為相、聽聞聖八支道為相、聽聞如來力無所畏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無礙辯才十八不共佛法為相。
1)爾時,舍利弗語無盡意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仁已快說菩薩禪波羅蜜。唯願仁者,當說菩薩般若波羅蜜,如諸菩薩所得無盡般若波羅蜜。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依此勤修行菩薩行。舍利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菩薩藏微妙法門,慇懃、鄭重,聽聞、受持,若讀、若誦,思擇義理。既能通達,復為他人,廣宣敷演,開示其要。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訶薩聞我說已,如法奉行。於菩薩藏微妙法門,慇懃、鄭重,聽聞、受持,讀誦、研尋,通達其義,為他宣說,廣開示已,當知是人,證得如是無盡慧相。]
2)善男子!般若波羅蜜,云何行?云何入?
[舍利子,如是慧者為何等相?云何入證?]
(什麼是那個智的行相[ākāra,或自性]?什麼是入[或由智,了解法相]?)
3)無盡意言:唯,舍利弗!般若波羅蜜,如聞修行,善入思惟。
[舍利子!所言慧者以聞為相,菩薩之人如理證入,是故說為無盡慧相。]
(以聞[學習]為行相,以如理作意為入。)
4)舍利弗言:唯,善男子!云何如聞修行?
[又舍利子!如是之相,我當廣說。]
(什麼是聞行相?如何入?[智的行相,就是聞,可解說為智的自性。但另一種解說為從聞生起的84智的行相。行相,另一種解說為因。什麼是智的因?])
5)無盡意言:聞者具八十行。何等八十?欲修行順心行、畢竟心行、常發起行、親近善友行、無憍慢行、不放逸行、恭敬行、隨順教行、從善語行、數往法師所行、至心聽法行、善思惟行、不亂心行、勤進心行、生寶想行、起藥想行、除諸病行、念器行、進覺行、意喜行、入覺行、聞無厭行、增長捨行、調智行、親近多聞行、發歡喜行、身輕悅行、心柔和行、聞無疲倦行、聞義行、聞法行、聞威儀行、聞他說行、聞所未聞行、聞諸通行、不求餘乘行、聞諸波羅蜜行、聞菩薩藏行、聞諸攝法行、聞方便行、聞四梵行、聞念正智行、聞生方便行、聞無生方便行、觀不淨行、思惟慈行、觀因緣行、觀無常行、觀苦行、觀無我行、觀寂滅行、觀空行、觀無相行、觀無願行、觀無作行、作善行、持真實行、不失行、好惡住處防護心行、勤進無懈行、善分別諸法行、知諸煩惱非伴侶行、護諸善法自伴侶行、降伏煩惱非伴侶行、親近正法財行、斷諸貧窮行、智者所讚行、欣樂利根行、眾聖所勸行、令非聖者生歡喜行、觀諸諦行、觀陰過患行、思量有為多過患行、思義行、不作一切惡行、自利利他行、隨順增進諸善業行、進增上行、得一切佛法行。
[謂此相者,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欲樂為相、欲解為相、方便為相、善友為相、無慢為相、於多聞所恭敬為相、尊重為相、旋繞為相、謙敬為相、親覲為相、諦聞為相、承事為相、思惟為相、不亂為相、珍寶想為相、良藥想為相、息諸病想為相、念器為相、趣覺為相、樂大慧為相、證入覺為相、聞無厭足為相、捨增益為相、調順離薪為相、親近多聞者為相、於諸作事喜愛為相、身調適為相、心勇銳為相。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聽法眾無倦聽聞為相、聽聞正義為相、聽聞正法為相、聽聞正行為相、聽聞證智為相、聽聞波羅蜜多為相、聽聞菩薩藏法為相、聽聞諸攝法為相、聽聞方便善巧為相、聽聞梵住為相、聽聞神通為相、聽聞正念正智為相、聽聞念住為相、聽聞正勝為相、聽聞神足為相、聽聞緣起為相、聽聞無常為相、聽聞苦法為相、聽聞無我為相、聽聞寂靜為相、聽聞空為相、聽聞無相為相、聽聞無願為相、聽聞無加行為相、聽聞善根加行為相。又舍利子!如是自在為相、聞法為相、對治雜染為相、制伏一切煩惱想為相、讚美智者為相、親覲聖者為相、遠離非聖為相、聽聞聖者為相、聽聞諸根為相、聽聞修習隨念為相、聽聞覺分為相、聽聞聖八支道為相、聽聞如來力無所畏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無礙辯才十八不共佛法為相。]
(智的自性、行相或因,什麼是菩薩聞的行相?有八十四行相。
1-10)
1-chandākāram,欲行
欲,想要聞法。
a.由於想要聽聞,學習與智生起。沒有欲,學習與智就不能生起。因此,欲被了解為智生起的因。
b.或是說由於學習,欲生起。沒有學習,欲就不能生起。因此,學習被了解為欲生起的因。如此,欲與學習[智]就是彼此的因。
c.或是說,如果問:什麼是智的自性?以欲為行相。在意義上,應該:智以欲為自性。
所以,有三個可能意思:一、欲是聞與智的因,欲是智的因。二、聞是欲的因,欲、聞是彼此的因。三、欲是智的自性。
2-āśayākāram 意樂行
引用菩薩地卷35來解說,但是內文是關於adhyāśaya:最初發心堅固菩薩,於諸眾生發起二種善勝意樂。一者、利益意樂,二者、安樂意樂。利益意樂者,謂欲從彼諸不善處,拔濟眾生,安置善處。安樂意樂者,謂於貧匱無依無怙諸眾生所,離染污心,欲與種種饒益樂具。
3-adhyāśayākāraṃ 增上意樂行。4-prayogākāraṃ 勤修行。
5-kalyāṇamitrākāraṃ 善友行
參考《瑜伽師地論》 [攝事品] 卷44:復次,菩薩成就幾相,能為善友?由幾種相,善友不虛?成就幾相,令善友性作信依處? 復有幾種善友菩薩,於所化生為善友事?菩薩幾種親近善友?由幾種想,於善友所聽聞正法?由幾種處,於善友所聽聞法時,於說法師不作異意?
6-nirmāṇākāram 無慢行。7-apramādākāraṃ 不放逸行。8-gauravākāraṃ 恭敬行。9-pradakṣiṇākāraṃ 極尊重行。10-suvacanākāraṃ 善言行。
11-20)
11-paryupāsanākāram承事行。12-avahitaśrotrākāraṃ至心聽法行。13-manasikārākāram作意行。14-avikṣepākāram 不散亂行。15-avasthānākāraṃ 安住行。
16-ratna-saṃjñākāraṃ 寶想行[以學習,或聽正法為珍寶]。
17-bhaiṣajya-saṃjñākāraṃ 藥想行[以學習為藥,因為可去掉貪、瞋、癡三毒]。
18-kleśa-vyādhi-śamanākāraṃ 息煩惱病行。19-smṛti-bhajanākāraṃ 念器行。20-gati-bodhanākāraṃ 進覺行。
21-30)
21-matirocanākāraṃ 意喜行。22-buddhipraveśākāram 入覺行。23-atṛpta-buddha-dharma-śravaṇākāraṃ 聽聞佛法無厭行。24-tyāga-vṛṃhaṇākāraṃ 增長捨行。25-dāntājāneyākāraṃ 了知調伏行。26-bahu-śruta-sevanākāraṃ 親近多聞行。27-satkṛtya-prīty-anubhavanākāraṃ喜樂容受所作行。28-kāyaudbilyākāraṃ 身調適行。29-cittaprahlādanākāram  心悅樂行。30-aparikheda-śravaṇākāraṃ 聞無疲倦行。
31-40)
31-artha-śravaṇākāraṃ 聞義[道、涅槃]行。32-dharma-śravaṇākāraṃ 聞法行。33-pratipatti-śravaṇākāraṃ 聞正行[八聖道等]行。34-paradeśanā-śravaṇākāraṃ 聞他說[捨棄堅持自己的看法,因為沒有慢的緣故]行。35-aśruta-śravaṇākāraṃ 聞所未聞妙法行。36-abhijñā-śravaṇākāram  聞神通行。37-anyayāna-aspṛhaṇā-śravaṇākāraṃ 不求餘乘行。38-prajñāpāramitā-śravaṇākāraṃ 聞諸波羅蜜多行。39-bodhisatva-piṭaka-śravaṇākāraṃ 聞菩薩藏行。40-saṃgraha-vastu-śravaṇākāram 聞攝事行。
41-50)
41-upāya-kauśalya-śravaṇākāraṃ 聞方便善巧行。42-brahma-vihāra-śravaṇākāraṃ 聞梵行行。43-smṛti-saṃprajanya-śravaṇākāraṃ 聞正念正知行。44-utpāda-kauśalya-śravaṇākāram 聞已生善巧行。45-anutpāda-kauśalya-śravaṇākāram 聞未生善巧[就是勝義諦的智,遠離主客,以究竟為特徵,是如實智]行。46-aśubhākāraṃ 觀不淨行。47-maitryākāraṃ 觀慈行。48-pratītya-samutpādākāraṃ 觀緣生行。49-anityākāraṃ 觀無常行。50-duṣkhākāram 觀苦行。
51-60)
51-anātmākāraṃ 觀無我行。52-śāntākāraṃ 觀寂滅行。53-śūnyatākāraṃ 觀空行。54-animittākāraṃ 觀無相行。55-apraṇihitākāraṃ 觀無願行。56-anabhisaṃskārākāraṃ 無作行。57-kuśala-abhisaṃskārākāraṃ 善作行。58-satyādhiṣṭhānākāraṃ 建立真實行。59-avipraṇāśākāraṃ 無減失行[業與果異熟]。60-svādhīnākāraṃ 單己[依靠自己]行。
61-70)
61-svacittārakṣaṇākāraṃ 守護自心[不做不應該做]行。62-vīryasyāśraṃsanākāraṃ 精進不懈行。63-dharma-nidhyaptyākāraṃ 諦察諸法行。64-kleśa-vipakṣākāraṃ 對治煩惱行。65-svapakṣa-parikarṣaṇākāraṃ 希求自分善法行[菩薩的位置,是要見證淨法。為了保護這個位置,他不會被其他人攻擊,而進入煩惱的力量中]。66-para-pakṣa-kleśa-nigrahākāraṃ 降伏他分煩惱行[魔、外道]。67-sapta-dhana-samavaśaraṇākāraṃ 依止七財行。68-sarva-dāridrya-upacheda-ākāraṃ 斷諸貧窮行。69-sarva-vidvat-praśastākāraṃ 讚諸有智行。70-paṇḍita-abhinandanākāraṃ 欣樂智者行。
71-84)
71-ārya-saṃmatākāraṃ 聖贊同行。72-anārya-prasādanākāraṃ 非聖淨信行。73-satya-darśanākāraṃ 見諦行。74-skandha-doṣa-vivarjanākāraṃ 遠離諸蘊過失行。75-saṃskṛta-doṣa-paritulana-ākāram 稱量有為過失行。76-artha-pratiśaraṇākāraṃ 依義行。77-dharma-pratiśaraṇākāraṃ 依法行。78-jñāna-pratiśaraṇākāraṃ 依智行。79-nītārtha-pratiśaraṇākāraṃ 依了義行。80-sarva-pāpa-akaraṇa-ākāraṃ 一切惡無作行。81-ātma-parahita-ākāraṃ 利益自他行。82-sukṛta-karma-ananutapyana-ākāraṃ 於善脩作不後悔行[聽聞本身就是以善為自性,]。83-viśeṣa-gamanākāraṃ 趣向殊勝行。84-sarva-buddha-dharma-pratilābhākāram 得一切佛法行。
6)舍利弗!是名菩薩如其所聞具八十行。

[玄奘]1)如是舍利子!當知菩薩摩訶薩若於此聽聞,即於此解了。若於此解了,即於此正行。何以故?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於菩薩藏微妙法門,聞相趣入,方便無量。吾今略說四十一種。舍利子!何等為相?
一者若有菩薩於此法門,生欲樂者,當知此菩薩摩訶薩即為聽聞,聞便解了,既解了已,便行正行。
二者若有菩薩於此法門,生於欲解,當知此人即是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者若有菩薩於此法門,方便趣入,當知此人即是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四者若有菩薩親近善友,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五者若有菩薩於多聞所,心無有慢,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六者若有菩薩恭敬多聞,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七者若有菩薩於多聞者,生尊重心,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八者若有菩薩於多聞所,旋遶奉敬,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九者若有菩薩於多聞所,行謙下心,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十者若有菩薩親近多聞,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十一若有菩薩於多聞所,攝耳諦聽,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十二若有菩薩於多聞所,承事迎逆,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十三若有菩薩於多聞所,思惟義趣,心定不亂,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十四若有菩薩於多聞所,起珍寶想,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十五若有菩薩於多聞所,起良藥想,此人即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十六若有菩薩於多聞所,能起息滅貪、瞋、癡想,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十七若有菩薩於多聞所,聞已能持,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十八若有菩薩趣覺於法,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十九若有菩薩於多聞所,樂其智慧,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二十若有菩薩於多聞所,聞已覺悟,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二十一若有菩薩聞無厭足,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二十二若有菩薩聞說柁那,便增長捨,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二十三若有菩薩聞說尸羅,便守護戒,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二十四若有菩薩聞說羼底,便能修忍,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二十五若有菩薩聞說毘利耶,便起正勤,無倦精進,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二十六若有菩薩聞說靜慮,便入靜慮,其心不散,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二十七若有菩薩聞說般羅若,其心決定,便修智慧,為盡諸漏,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二十八若有菩薩於多聞所,生大歡喜,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二十九若有菩薩聽聞法已,身調適者,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十若有菩薩聽聞法已,其心勇銳,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十一若有菩薩聞大乘經,心生信欲,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十二若有菩薩聞攝法已,其心趣入,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十三若有菩薩聞說念住,便即趣於身、受、心、法,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十四若有菩薩聞說正勝,便於惡法已生、未生,若背若捨。若彼善法已生、未生,不捨覺轉,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十五若有菩薩聞說神足,即能奉行,生身輕性、生心輕性、生欲輕性,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十六若有菩薩聞說靜慮,便靜思惟,其心趣入,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十七若有菩薩聞諸法中,不輕蔑行,便於眾生起大慈心,於入苦者起大悲心,於正法所起大喜心,於不善所起大捨心,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十八若有菩薩聞說根已,其心趣入於彼諸根,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慧根、三摩地根,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三十九若有菩薩聞說覺分,其心趣入覺悟法性,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四十若有菩薩聞說道支,其心趣入涅槃正路,此人則為聽聞、解了,行於正行。
四十一若有菩薩聞說如來力、無所畏、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無礙辯才、十八不共佛法,及餘無量諸佛正法皆聽聞已,其心趣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人如是如法聽聞,既聽聞已,便能解了,既解了已,行於正行。舍利子!我已說是四十一法趣入聞相、諸菩薩摩訶薩當於中學。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聞慧本相。
2)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行菩薩行者,應於如是大菩薩藏微妙法門,鄭重聽聞,受持、讀誦,思惟其義,通微妙法,復為他人廣分別說,是行資糧。
3)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而起正行?舍利子!菩薩於法起正行者,
1-所謂如說修行,建立而住,是名於法而起正行。
2-若復有能一切不取,是名於法而起正行。何以故?舍利子!若取於法,即名邪行。無處無位執取法人,由如是法能得出離,必無是處。何以故?無取行人、於法無行,尚應生疑,無作用故,況取法行而非邪行?是故應當不取諸法而行正行。
3-又舍利子!若於諸法無有障礙,是名正行。
4-若於諸法,不輕蔑者,是名正行。
5-若於諸法,不取、不捨、不生、不滅,是名正行。
6-乃至若於諸法,無合、無散,是名正行。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37.觀法念處

 37.觀法念處
[智嚴]舍利弗!云何菩薩觀法念處?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何於法隨法觀察修習念住?
(什麼是菩薩的於法隨法觀[以智慧,觀察有為、無為、有漏、無漏的空性]念住[經由三摩地所得一境性]呢?)

1.法、非法
[智嚴]常以慧眼見一切法,至坐道場未曾中失。是菩薩當觀法時,不見一法乃至微相,離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滅無物,亦不見一法,乃至微相不入十二緣者。菩薩觀法,見諸非法無不是法。云何為法?謂無我義、無眾生義、無壽命義、無人義,是名為法。云何非法?謂我見、眾生見、壽命見、人見、斷見常見、有見無見,是名非法。
[玄奘]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以聖慧眼觀見諸法,乃至坐於道場,於其中間無有迷失。是菩薩於一切法住隨法觀,不見少法遠離於空、遠離無相、遠離無願、遠離無生、遠離無起,及以遠離無加行者。又重觀察,不見少法遠離緣起。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隨法觀故,不觀於法及以非法。此中何者以定為法?謂無我義是名法義,無有情義、無命者義、無數取趣義,如是等義是名為法。復以何等為非法義?所謂我見、有情見、命者見、數取趣見、斷見常見、有見無有見,如是等見是名非法。
1)常以慧眼,見一切法,至坐道場,未曾中失。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以聖慧眼,觀見諸法,乃至坐於道場,於其中間,無有迷失。]
(以聖慧眼[具有無分別相],觀見[自性空,在]諸法[中],乃至坐於道場,於其中間,無有迷失。)
2)是菩薩當觀法時,不見一法乃至微相,離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滅、無物。亦不見一法,乃至微相,不入十二緣者。
[是菩薩於一切法住隨法觀,不見少法遠離於空、遠離無相、遠離無願、遠離無生、遠離無起,及以遠離無加行者。又重觀察,不見少法遠離緣起。]
(於法隨法觀而住的菩薩,不見少法,遠離於空、遠離無相、遠離無願、遠離無為、遠離無生、遠離無有、遠離無物[依照勝義諦]。於法隨法觀而住的菩薩,不見少法,遠離緣起[依照世俗諦]。)
3)菩薩觀法,見諸非法,無不是法。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隨法觀故,不觀於法及以非法。
(於法隨法觀而住的菩薩,惟獨見法,不見非法[或是說:依照真實來看事情,不依照非真實。])
3.1)云何為法?謂無我義、無眾生義、無壽命義、無人義,是名為法。
[此中何者以定為法?謂無我義是名法義,無有情義、無命者義、無數取趣義、斷義、常義、無有義、無無有義,是名為法。]
(什麼是法[真實]?謂無我義,無有情義、無命者義、無數取趣義,如是等義是名為法。)
3.2)云何非法?謂我見、眾生見、壽命見、人見、斷見、常見、有見無見,是名非法。
[復以何等為非法義?所謂我見、有情見、命者見、數取趣見、斷見常見、有見無有見,如是等見是名非法。]
什麼是非法[非真實]?謂我見、有情見、命者見、數取趣見、斷見、常見、有見、無有見,是名非法。)

2.一切法是法,一切法是非法
[智嚴]復次,一切法是法,一切法是非法。何以故?觀空、無相、無願,是名一切法是法。我慢、憍慢、我及我所攝取諸見,是名一切法非法。
[玄奘]又舍利子!舉要而言,一切諸法,或名為法,或名非法。何以故?若能了知如是諸法皆空、無相及以無願,即一切法並名為法。若有計著我及我所諸見隨眠,即一切法並名非法。
1)復次,一切法是法,一切法是非法。
[又舍利子!舉要而言,一切諸法,或名為法,或名非法。]
2)何以故?觀空、無相、無願,是名一切法是法。
[何以故?若能了知如是諸法皆空、無相及以無願,即一切法,並名為法。]
3)我慢、憍慢、我及我所攝取諸見,是名一切法非法。
[若有計著我及我所諸見隨眠,即一切法,並名非法。]

3.煩惱性即菩提性
[智嚴]是菩薩觀法時,不見有法非菩提因、出世道因,是菩薩知一切法悉是出世,得無礙大悲,觀一切法煩惱結縛如幻化相,知是諸法非有煩惱非無煩惱。何以故?了諸法義無有二性,是諸煩惱無隱藏處無有聚集。若解煩惱即解菩提,如煩惱性即菩提性。是菩薩安住正念,無有一法可作分別,無諸障礙善能解了正住法性。如住法性即住眾生性,如住眾生性即住虛空性,如住虛空性即住一切法性。
[玄奘]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住隨法觀已,不見一法而非佛法、而非是佛、而非是道、而非解脫、而非出離者。是菩薩摩訶薩了知諸法皆出離已,又復獲得無障大悲,觀諸眾生所有煩惱皆從虛假妄想而生,知諸煩惱體性自離。何以故?是諸煩惱等趣了義,無少煩惱可積可集。如是隨覺即是菩提,煩惱之性即菩提性。菩薩如是雖安住念而無所住,非憶非忘,而能了知念所安住。何以故?所安住念即名法界,若住法界即住有情界,若住有情界即住虛空界,由如是故說此諸法與虛空等。
1)是菩薩觀法時,不見有法非菩提因、出世道因。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住隨法觀已,不見一法而非佛法、而非是佛、而非是道、而非解脫、而非出離者。]
(於法隨法觀而住的菩薩,不見一法而非佛法、而非是菩提、而非是道、而非解脫、而非出離者。)
2)是菩薩知一切法悉是出世,得無礙大悲。
[是菩薩摩訶薩了知諸法皆出離已,又復獲得無障大悲。]
(已經了知諸法皆出離之後,他獲得大悲三摩地門,稱為於眾生無障。)
3)觀一切法、煩惱結縛,如幻化相,知是諸法非有煩惱,非無煩惱。
[觀諸眾生所有煩惱,皆從虛假妄想而生,知諸煩惱體性自離。]
(他獲得這種想法:一切法、一切煩惱都是虛假[,因為知道他們如幻、沒有自性]:這些法離煩惱,這些法與煩惱沒有關聯。)
4)何以故?了諸法義,無有二性,是諸煩惱無隱藏處,無有聚集。
[何以故?是諸煩惱,等趣了義,無少煩惱可積、可集。]
(為什麼?因為這些趣入於了義[空義],所以,沒有煩惱的積集,沒有貪的狀態、沒有瞋的狀態、沒有癡的狀態。)
5)若解煩惱即解菩提,如煩惱性即菩提性。
[如是隨覺即是菩提,煩惱之性即菩提性。]
(因為如是覺了這些煩惱,,就是菩提。煩惱的自性就是菩提的自性。)
6)是菩薩安住正念,無有一法可作分別,無諸障礙,善能解了正住法性。
[菩薩如是雖安住念,而無所住,非憶非忘,而能了知念所安住。]
(雖然菩薩如是安住念,而沒有安住、發起、建立任何事物。)
7)如住法性,即住眾生性。如住眾生性,即住虛空性。如住虛空性,即住一切法性。
[何以故?所安住念,即名法界。若住法界,即住有情界。若住有情界,即住虛空界。由如是故說此諸法與虛空等。]
(他知道事物的真實狀態是安住[,由於空,永遠沒有變化],那就是為何一切法界稱為住。若彼處法界所安住,即有情界所安住。若彼處有情界所安住,即虛空界所安住。那就是為何諸法如虛空。)

4.盡智、無生智
[智嚴]菩薩觀法時,依於佛法解一切法即是佛法,其心爾時不生盡智無為。雖盡而亦不盡入無生智,亦觀眾生不捨假名。
[玄奘]舍利子!如是住隨法觀菩薩摩訶薩依趣佛法故,信解諸法即是佛法。雖復發起如是盡智,而於無為盡滅之法能不作證。雖復發起無生之智,愍諸含識而現受生,又不捨離無生實際。
1)菩薩觀法時,依於佛法,解一切法即是佛法,其心爾時,不生盡智無為。
[舍利子!如是住隨法觀菩薩摩訶薩,依趣佛法故,信解諸法即是佛法。雖復發起如是盡智,而於無為盡滅之法,能不作證。]
(於法隨法觀而住的菩薩,趣入佛法。信解諸法就是佛法。雖然正生起盡智,但不會令有為法滅盡。)
2)雖盡而亦不盡入無生智,亦觀眾生,不捨假名。
[雖復發起無生之智,愍諸含識而現受生,又不捨離無生實際。]
(他生起無生智,而雖然正生起有情見[為利益他們,以世俗諦而言],卻不捨離無生。)

5.法念處
[智嚴]法念處者,安住正念一切諸法,所謂聲聞、緣覺、菩薩、正覺所知一切假名諸法。盡未來際,終不忘失。又法念處者,說無量行,親近佛法,壞諸魔眾,得自然智。舍利弗!是名菩薩正法念處,而不可盡。
[玄奘]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於諸法中安住念故,遍能攝受二乘諸法。雖於一切假立諸法安住於念,而此正念,無散、無失,乃至後際。於一切法隨法觀察,修習念住,能以無量言說所說,不平等境平等趣入一切佛法,能令一切眾生心喜,能摧一切堅固魔軍,因是證得自然大智。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法隨法觀察修習念住。是則名為四種念住善巧之法。如是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欲得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應當修習念住善巧。
1)法念處者,安住正念一切諸法。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於諸法中,安住念故。]
(所謂法念住,就是於諸法的念中,安住。)
2)所謂聲聞、緣覺、菩薩、正覺所知一切假名諸法。
[遍能攝受二乘諸法。雖於一切假立諸法,安住於念。]
(乃至聲聞、緣覺、菩薩、等正覺的法與法的名稱,他於諸法的念中,安住[就是知道這些是空性]。)
3)盡未來際,終不忘失。
[而此正念,無散、無失,乃至後際。]
(乃至後際,由於這個正念,他無散、無失。當他正安住於一切法的究竟念中,乃至後際,由於這個正念,他無散、無失。)
4)又法念處者,說無量行,親近佛法,壞諸魔眾,得自然智。
[於一切法隨法觀察,修習念住,能以無量言說所說。不平等境平等趣入一切佛法,能令一切眾生心喜,能摧一切堅固魔軍,因是證得自然大智。]
(所謂於法隨法觀念住,這個是表達無盡的詞。也是表達一切所行境、趣入一切佛法、能令一切眾生心喜、能摧一切魔軍、證得自然智的詞。)
5)舍利弗!是名菩薩正法念處,而不可盡。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法隨法觀察修習念住。是則名為四種念住善巧之法。如是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欲得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者,應當修習念住善巧。]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36.觀心念處

36.觀心念處
[智嚴]云何菩薩觀心念處?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何於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1.菩提之心
[智嚴]菩提之心不忘不失,正念不亂如是觀心,心生已滅無有住相,不於內住不從外來。我初所發菩提心者,是心已盡過去變異,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若心所集諸善根等,亦是過去盡滅變異,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若心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亦滅盡變異之法,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不生心,我以何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提心不與善根心合,善根心不與迴向心合,迴向心不與菩提心合。若菩薩作是觀時不驚不怖,是名菩薩勤精進也。
[玄奘]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無有忘念,密護防守離諸散亂,觀察於心生滅散壞念念不住,於內於外不住不轉,是名菩薩正觀於心。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憶最初曾所發心,如是諸心生已即滅、離散變壞,不可了知詣何方所。又我所有無量諸心積集善根,生已即滅,離散變壞無有方所。又我所有無量心相迴向菩提,而心體相不能自了。云何此心能作是念:我當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何以故?以此心體不能了心、不能觀心、不能通達於自心故。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若菩提心由善根心無有失者,則善根心由迴向心無有迷失。若迴向心由菩提故無有失者,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有失。是菩薩摩訶薩作是觀已,於無迷失不恐不怖。
*
1)菩提之心,不忘、不失,正念、不亂。(不忘菩提心,以念守護,而不散亂)
[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無有忘念,密護防守,離諸散亂。]
2)如是觀心:心(心本身與菩提心)生已滅,無有住相。不於內住,不從外來。
[觀察於心:生滅、散壞,念念不住,於內、於外,不住、不轉,是名菩薩正觀於心。]
3)我初所發菩提心者,是心已盡,過去、變異,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憶最初曾所發心,如是諸心,生已即滅,離散、變壞,不可了知詣何方所。]
4)若心所集諸善根等,亦是過去、盡滅、變異,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
[又我所有無量諸心積集善根,生已即滅,離散、變壞,無有方所。]
5)若心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亦滅盡、變異之法,不至方所,不可宣說,無有住處。
[又我所有無量心相迴向菩提。]
6)心不知心,心不見心,心不生心,我以何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而心體相,不能自了。云何此心能作是念:我當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何以故?以此心體不能了心、不能觀心、不能通達於自心故。]
7)是菩提心不與善根心合。善根心不與迴向心合。迴向心不與菩提心合。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若菩提心由善根心無有失者,則善根心由迴向心無有迷失。若迴向心由菩提故無有失者,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有失。]
8)若菩薩作是觀時,不驚、不怖,是名菩薩勤精進也。
[是菩薩摩訶薩作是觀已,於無迷失,不恐、不怖。]

2.心性、莊嚴
[智嚴]又復思惟觀察甚深十二因緣不失因果,知是心性屬眾因緣,不可長養無作無繫。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如法修行如所莊嚴。我今當勤修集莊嚴不離心性。云何心性?云何莊嚴?心性者,猶如幻化無主無作無有施設;莊嚴者,所作布施悉以迴向嚴淨佛土。心性者,如夢所見心相寂滅;莊嚴者,具足持戒修集諸通。心性者,如鏡中像其相清淨;莊嚴者,所修諸忍悉以迴向無生法忍。心性者,如熱時焰究竟寂滅;莊嚴者,於一切善深發精進迴向具足無上佛法。心性者,無色無對無所為作;莊嚴者,一切所修禪定解脫三摩跋提迴向具足佛之禪定。心性者,不可得見亦不可取;莊嚴者,於一切問難善能分別迴向具足佛之智慧。心性者,無緣不生;莊嚴者,常觀善根。心性者,無因不生;莊嚴者,因助菩提而發起心。心性者,捨離六塵心則無起;莊嚴者,入佛境界。
[玄奘]復作是念:此緣起法因果不壞,雖復是心法性無有自性、無有作用、無有主宰,然此諸法依止因緣而得生起。我當隨其所欲積集善根,既積集已修相應行,終不捨離是心法性。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云何此中積集之相?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積集之相,是心本性猶如幻化,無有一法而可施者。是心法性而能布施一切眾生,迴向積集莊嚴佛土,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是心本性如夢所見其相寂靜,是心法性而能積集守護尸羅皆為迴向神通作用,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是心本性猶如陽焰究竟盡滅,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可樂忍辱之力迴向積集莊嚴菩提,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心本性者如水中月究竟遠離積集之相,是心法性而能發起一切正勤迴向成熟無量佛法,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心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覩見,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迴向諸佛勝三摩地,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觀此心性本非色相、無見無對、不可了知,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慧句差別說智迴向圓滿諸佛智慧,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心無所緣無生無起,是心法性而能建立無量善法攝受色相,如是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心無所因亦無所生,是心法性而能攝受覺分法因,是則名為善根積集。又舍利子!心性遠離六種境界亦不生起,是心法性而能引發菩提境界因所生心,是則名為善根積集。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1)又復思惟、觀察:甚深十二因緣,不失(壞)因、果。(他又這樣想:心本質是空,但緣起是很深奧,因為沒有破壞因與果。)
[復作是念:此緣起法因果不壞。]
2)知是心性,屬眾因緣,不可長養,無作、無繫。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縱使心的真實情況是如此,就是自性空,但是一切法是依於因與緣。沒有移動者、沒有活動者、沒有擁有者、沒有長養者)
[雖復是心法性,無有自性、無有作用、無有主宰,然此諸法,依止因緣,而得生起。]
3)如法修行,如所莊嚴。我今當勤修集莊嚴,不離心性。(根據我的欲求,我將建立因[如捨棄所有物]與果[凈化佛土],我將努力於建立[根據世俗諦],但我將不會捨棄心的真實狀態[根據勝義諦,心沒有被生起]。)
[我當隨其所欲,積集善根,既積集已,修相應行,終不捨離是心法性。]
3.1)云何心性?云何莊嚴?心性者,猶如幻化,無主、無作、無有施設。莊嚴者,所作布施悉以迴向嚴淨佛土。(什麼是心的法性[真實狀態]?什麼是建立?心如幻,此中,沒有任何的布施者,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捨棄一切擁有物,迴向於凈化一切佛國土。這稱為建立。)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云何此中積集之相?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觀積集之相,是心本性。猶如幻化,無有一法而可施者。是心法性,而能布施一切眾生,迴向積集莊嚴佛土,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3.2)心性者,如夢所見,心相寂滅。莊嚴者,具足持戒,修集諸通。(心如夢,以寂靜為特徵,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積集戒、學、頭陀功德、菩提資糧,迴向於一切智。這稱為建立。)
[又舍利子!是心本性,如夢所見,其相寂靜。是心法性,而能積集、守護尸羅,皆為迴向神通作用,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3.3)心性者,如鏡中像,其相清淨。莊嚴者,所修諸忍,悉以迴向無生法忍。(心如鏡中像,一開始就不真實,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將諸忍、柔和,迴向於圓滿無生法忍。這稱為建立。)
[又舍利子!是心本性,猶如陽焰,究竟盡滅。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可樂忍辱之力,迴向積集莊嚴菩提,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3.4)心性者,如熱時焰,究竟寂滅。莊嚴者,於一切善深發精進,迴向具足無上佛法。
[又舍利子!心本性者,如水中月,究竟遠離,積集之相。是心法性,而能發起一切正勤,迴向成熟無量佛法,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心如熱時焰[沒有水],是[與主客]遠離,因為究竟遠離,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將於諸善根發勤精進,迴向於圓滿諸佛法。這稱為建立。)
3.5)心性者,無色、無對,無所為作。莊嚴者,一切所修禪定、解脫、三摩跋提,迴向具足佛之禪定。
[又舍利子!心本性者,不可取得,不可覩見。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迴向諸佛勝三摩地,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心是無色、無見、無對[如虛空遍於各處]、不可了知,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將一切所修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跋提,迴向於具足佛的三摩地。這稱為建立。)
3.6)心性者,不可得見,亦不可取。莊嚴者,於一切問難,善能分別,迴向具足佛之智慧。
[又舍利子,觀此心性,本非色相、無見、無對、不可了知。是心法性,而能修習一切慧句差別說智,迴向圓滿諸佛智慧,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心是不可取、無相、無見、無住,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當他將於一切問難,經由分析,來解說的智慧,迴向於圓滿佛的智慧。這稱為建立。)
3.7)心性者,無緣不生。莊嚴者,常觀善根。
[又舍利子!心無所緣,無生、無起。是心法性,而能建立無量善法,攝受色相,如是名為善根積集。]
(心是沒有所緣的對象,就不生起[就是,沒有以對象為因與緣],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為了成就諸佛的法,他生起以諸善根為對象的心。這稱為建立。)
3.8)心性者,無因不生。莊嚴者,因助菩提而發起心。
[又舍利子!心無所因,亦無所生。是心法性,而能攝受覺分法因,是則名為善根積集。]
(心沒有原因,就不生起,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為了諸菩提分法的緣故,他令心生起。這稱為建立。)
3.9)心性者,捨離六塵,心則無起。莊嚴者,入佛境界。
[又舍利子!心性遠離六種境界,亦不生起。是心法性,而能引發菩提境界因所生心,是則名為善根積集。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心遠離六種境界,就不生起,這稱為心的法性。但是,為了諸佛法境界的緣故,他令心生起。這稱為建立。)

3.繫念
[智嚴]如是菩薩觀是心行繫念神通,得神通已能知一切眾生諸心,既知心已如其心量而為說法。又觀心行繫念大悲,教化眾生無有厭倦;又觀心行,不起盡滅變異之相,不捨生死相續煩惱。正念是心,知無生起,成正決定。如是行者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極是心勢,以一念智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薩正心念處而不可盡。
[玄奘]復次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又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心住隨心觀,為求證得勝神通故,繫縛其心修學通智。得神通已,但以一心而能善知一切心相。既了知已,依心自體宣說諸法。舍利子!如是住隨心觀菩薩摩訶薩,以大悲力制御其心,成熟眾生而無厭倦。由是菩薩住隨心觀故,不為心盡不為心滅安住於心,但為令心遠離生死相續結縛而安住心。又復以諸心念智力,安住諸法無生無起正決定性,而不退墮二乘地中。又以是力持心相續,乃至成滿一切佛法,一剎那心相應妙慧,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1)如是菩薩觀是心行,繫念神通。得神通已,能知一切眾生諸心。既知心已,如其心量,而為說法。
[復次,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又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心,住隨心觀,為求證得勝神通故,繫縛其心,修學通智。得神通已,但以一心,而能善知一切心相。既了知已,依心自體,宣說諸法。]
(於心隨心觀而住的菩薩,為了得神通故,於心而行[心一境性]。他經由已得神通的心,能知一切眾生內心的活動。已經知道之後,依照他們各自的本性,宣說諸法。)
2)又觀心行,繫念大悲,教化眾生,無有厭倦。
[舍利子!如是住隨心觀菩薩摩訶薩,以大悲力,制御其心,成熟眾生,而無厭倦。]
(於心隨心觀而住的菩薩,為了得大悲故,於心而行。他經由已得大悲的心,成熟眾生,而無厭倦。)
3)又觀心行,不起盡滅、變異之相,不捨生死相續煩惱。
[由是菩薩住隨心觀故,不為心盡,不為心滅,安住於心,但為令心遠離生死相續結縛,而安住心。]
(於心隨心觀而住的菩薩,不會為了心盡故、心滅故[像聲聞、獨覺專注於寂靜、涅槃,想反地,他以方便故,在生死流中,不斷善根],令心生起。但是,他生起心,與在生死流中的善根相連接。)
4)正念是心,知無生起,成正決定。如是行者,不墮聲聞、辟支佛地。
[又復以諸心念智力,安住諸法無生、無起,正決定性,而不退墮二乘地中。]
(雖然,經由心念的智,他安住於入決定的法,[什麼是決定?知道一切是]無生、無起、無滅,而不退墮二乘地中。)
5)極是心勢,以一念智,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菩薩正心念處而不可盡。
[又以是力持心相續,乃至成滿一切佛法。一剎那心相應妙慧,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
(又以是力,持心相續[不放棄智與方便的結合],乃至成滿一切佛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自己與其他所有眾生]。一剎那心相應妙慧,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 35.觀受修受行

35.觀受修受行
1.諸受一切皆苦
[智嚴]云何菩薩觀受修受行?菩薩如是思惟:諸受一切皆苦。善分別受,智慧籌量,知受寂滅。若受樂時,不貪所欲。若受苦時,觀三惡道,起大悲心,不生瞋恚。若受不苦不樂時,不起愚癡。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何於受隨受觀察修習念住?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諸所有受一切皆苦。我於今者具覺慧力,於如是受當善決擇,以智決擇、以慧決擇、方便決擇。是菩薩摩訶薩既具如是勝決擇力,雖受於樂,當樂觸時,即於一切善道眾生,起大慈心,不為貪欲隨眠所惱。雖受於苦,當苦觸時,即於一切惡道眾生,起大悲心,不為瞋恚隨眠所惱。雖復受諸不苦不樂,當觸受時,不為無明隨眠所惱。
*1)云何菩薩觀受修受行?
[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云何於受隨受觀察修習念住?]
2)菩薩如是思惟:諸受一切皆苦。善分別受,智慧籌量,知受寂滅。若受樂時,不貪所欲。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諸所有受,一切皆苦。我於今者具覺慧力,於如是受當善決擇,以智決擇、以慧決擇、方便決擇(寂滅決擇)。是菩薩摩訶薩既具如是勝決擇力,雖受於樂,當樂觸時,即於一切善道眾生,起大慈心,不為貪欲隨眠所惱。]
3)若受苦時,觀三惡道,起大悲心,不生瞋恚。
[雖受於苦,當苦觸時,即於一切惡道眾生,起大悲心,不為瞋恚隨眠所惱。]
4)若受不苦不樂時,不起愚癡。
[雖復受諸不苦不樂,當觸受時,不為無明隨眠所惱。]

2.知出知修
[智嚴]是菩薩正念受處,如其所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於是諸受,知出、知修。觀諸眾生受寂,滅莊嚴:是諸眾生,於諸受中,不知出修。若受樂時,生於貪著。若受苦時,便生瞋恚。若受不苦不樂時,便生愚癡。我今要當進修智慧,除一切受,發諸善根,起大悲心,攝取智慧,亦為眾生,除斷諸受,而為說法。
[玄奘]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由依般若波羅蜜多,具足如是觀解力故。隨受而行,修習念住。所受諸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善能觀察,諸受出離。又能令彼一切眾生證受遍智寂滅之法。又作是念:此諸眾生,具煩惱故,無有智慧,不能了知諸受出離。何以故?若受樂時,便生貪愛。若受苦時,便生瞋恚。若受不苦不樂,便起愚癡。而況我輩諸菩薩等,隨智慧行,一切所受諸過失法,皆已息滅,豈當於受,更起煩惱?我於今者,應具發起方便、善巧,及與大悲,攝諸眾生,令於諸受,皆得息滅。
*1)是菩薩正念受處,如其所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由依般若波羅蜜多具,足如是觀解力故。隨受而行,修習念住。]
2)於是諸受,知出、知修。
[所受諸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善能觀察諸受出離。]
3)觀諸眾生受寂滅莊嚴。(為了令眾生知道所受,他披上弘誓鎧:)
[又能令彼一切眾生證受遍智寂滅之法。又作是念:]
4)是諸眾生,於諸受中,不知出修。
[此諸眾生,具煩惱故,無有智慧,不能了知諸受出離。]
5)若受樂時,生於貪著。若受苦時,便生瞋恚。若受不苦不樂時,便生愚癡。
[何以故?若受樂時,便生貪愛。若受苦時,便生瞋恚。若受不苦不樂,便起愚癡。]
6)我今要當進修智慧,除一切受,發諸善根,起大悲心,攝取智慧。亦為眾生,除斷諸受,而為說法。
[而況我輩諸菩薩等,隨智慧行,一切所受諸過失法,皆已息滅。豈當於受,更起煩惱?我於今者,應具發起方便善巧,及與大悲,攝諸眾生,令於諸受,皆得息滅。]

3.什麼是受
[智嚴]未解受者受苦,解受者受樂。云何解受者?所謂無受者,無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除攝取受者,攝者、受取者、受受者、受有者、受顛倒者、受分別者、受諸見者。受眼相者。受耳、鼻、舌、身、意相者。受色相者。受聲、香、味、觸、法相者。受眼緣色生觸,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心緣法生觸,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是名為受。
[玄奘]舍利子!如是菩薩何因緣故,說於諸受,而能不隨?舍利子!謂於諸受,智慧簡擇,能引於樂,不引於苦。舍利子!復以何等智慧簡擇?謂是菩薩觀察此中無能受者,若我、若有情、若命者、若數取等。於是觀察,竟無能受,唯有受者。有何等受?所謂執受、攝受、取受、有得受、顛倒受、分別受、見隨眠受。眼想所生受,乃至意想所生受。色想所生受,乃至法想所生受。及彼種種眼觸所生受。如是廣說,若內、若外所有諸法,乃至諸觸緣所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如是等相是名為受。
*1)未解受者受苦,解受者受樂。(為何稱為受?當不了解受[是無有的時候],受變成苦[的因]。當以智慧,了解受[是空的時候],受變成[無漏]樂[的因]。)
[舍利子!如是菩薩何因緣故,說於諸受,而能不隨?舍利子!謂於諸受,智慧簡擇,能引於樂,不引於苦。]
2)云何解受者?所謂無受者,無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除攝取受者,攝者、受取者、受受者、受有者、受顛倒者、受分別者、受諸見者。(沒有我、眾生...士夫,但有受的生起。執著受,攝持受,取著受,認別受,顛倒受,分別受,見隨眠[依附見]受。)
[舍利子!復以何等智慧簡擇?謂是菩薩觀察此中,無能受者,若我、若有情、若命者、若數取等。於是觀察,竟無能受,唯有受者。有何等受?所謂執受、攝受、取受、有得受、顛倒受、分別受、見隨眠受]
3)受眼相者。受耳、鼻、舌、身、意相者。
[眼想所生受,乃至意想所生受]
4)受色相者。受聲、香、味、觸、法相者。
[色想所生受,乃至法想所生受]
5)受眼緣色生觸。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
[及彼種種眼觸所生受。]
6)受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心緣法生觸,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是名為受。
[如是廣說,若內、若外所有諸法,乃至諸觸緣所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如是等相是名為受。]

4.諸門差別
[智嚴]復有一受,心意覺了。復有二受,內受外受。復有三受,過去、未來、現在受。復有四受,覺了四大。復有五受,思惟五陰。復有六受,分別六入。復有七受,七識住處。復有八受,八邪法也。復有九受,九眾生居處。復有十受,十不善法。舍利弗!舉要言之,無量眾生諸受思惟所緣境界一切名受。
[玄奘]復次舍利子!諸佛如來分別諸受無量諸門差別之相。舍利子!如來或時說為一受,所謂一心了別諸境。或說二受,謂內及外。或說三受,所謂過去了別、未來了別、現在了別。或說四受,所謂地水火風界別。或說五受,所謂思惟如是五蘊。或說六受,所謂分別如是六處。或說七受,謂七識住。或說八受,所謂八邪方便之相。或說九受,所謂九位眾生所居。或說十受,所謂十善業道等。舍利子!如是廣說乃至無量一切諸受,隨所緣境、隨所作意,限量分齊有爾所受。然諸如來說受無量。何以故?眾生無量故,隨有眾生各具如是無量諸受。
*1)復有一受,心意覺了。
[復次舍利子!諸佛如來分別諸受無量諸門差別之相。舍利子!如來或時說為一受,所謂一心了別諸境。]
2)復有二受,內受、外受。
[或說二受,謂內及外。]
3)復有三受,過去、未來、現在受。
[或說三受,所謂過去了別、未來了別、現在了別。]
4)復有四受,覺了四大。
[或說四受,所謂地、水、火、風界別。]
5)復有五受,思惟五陰。
[或說五受,所謂思惟如是五蘊。]
6)復有六受,分別六入。
[或說六受,所謂分別如是六處。]
7)復有七受,七識住處。
[或說七受,謂七識住。]
8)復有八受,八邪法也。
[或說八受,所謂八邪方便之相。]
9)復有九受,九眾生居處。
[或說九受,所謂九位眾生所居。]
10)復有十受,十不善法。
[或說十受,所謂十善業道等。]
11)舍利弗!舉要言之,無量眾生諸受思惟,所緣境界,一切名受。(這是受的所有運轉。有多少緣慮,就有多少作意。有多少作意,就有多少分別。有多少分別,就有多少受。因此,無量眾生的受是無量。)
[舍利子!如是廣說,乃至無量,一切諸受,隨所緣境、隨所作意,限量分齊,有爾所受。然諸如來說受無量。何以故?眾生無量故,隨有眾生,各具如是無量諸受。]

5.受生住滅
[智嚴]菩薩於中,修受觀行,起大智慧,知諸眾生善不善受生住滅相。舍利弗!是名菩薩正受念處,而不可盡。
[玄奘]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云何於受住隨受觀?舍利子!謂諸菩薩以清淨智,方便善攝一切眾生所有諸受生滅住異,及善了知一切眾生善不善等所有受智。若諸菩薩如是隨觀,是名於受具足觀察。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受隨受觀察修習念住。
*1)菩薩於中,修受觀行,起大智慧,知諸眾生善不善受生、住、滅相。(菩薩[以定與慧]觀察諸受而住,生起這樣的智慧,知道一切眾生受的生、住、滅。知道一切眾生受的生、住、滅的善不善受)
[舍利子!如是菩薩摩訶薩云何於受住隨受觀?舍利子!謂諸菩薩以清淨智,方便善攝一切眾生所有諸受生滅、住、異,及善了知一切眾生善不善等所有受智。]
2)舍利弗!是名菩薩正受念處,而不可盡。
[若諸菩薩如是隨觀,是名於受具足觀察。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受隨受觀察修習念住。]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 34.觀身修身行

四念處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四念處亦不可盡。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念住善巧?舍利子!所謂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具足修習四種念住,則能成就方便善巧。舍利子!何等為四?一者於身隨身觀察修習念住,二者於受隨受觀察修習念住,三者於心隨心觀察修習念住,四者於法隨法觀察修習念住。
(三十七道品,從四念住到五力,是為了見道的加行,所以放在加行道。smṛtyupasthāna,念就是住。念是慧,住是三摩地。因此定慧,有四種修習的不同,稱為修習念住。於此的修習是無盡,因為眾生的身受心法是無盡,所以修習是無盡。)

34.觀身修身行
[智嚴]是菩薩觀身修身行,見過去、未來、現在諸身顛倒和合,如外草木、墻壁、瓦石,從因緣有,不可長養,無所繫屬。此身如是從因緣生,不可長養,無所繫屬。是陰界入中,我我所空、常無常空,是身無我,無有我所,是身不堅,不可依怙,當求菩提正覺之身。云何菩提正覺之身?所謂法身、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堅牢身、出三界身。我身雖有無量過患,願當除滅,成如來身。是菩薩所以堪忍久處四大諸結焦然,皆為利益諸眾生故。如外四大地水火風,種種門,種種所作,種種形貌,種種器物,種種所用,皆為利益一切眾生。我今此身,為利眾生,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見如是利益已,觀身眾苦,不生厭離。觀身無常,不厭生死。觀身無我,不捨教化。觀身寂滅,不隨於捨。是菩薩觀內身時,不生煩惱。觀於外身,亦復如是。是菩薩離黑污身,成白淨身業。具足妙相,以自莊嚴,於天人中,多所利益。是名菩薩觀身修身行。
[玄奘]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云何於身隨身觀察修習念住?舍利子!菩薩於身,住隨身念,觀察是身前際過咎。是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如是身者,顛倒業起,因緣所生,本無主宰,無所攝受。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從因緣生,本無主宰,無所攝受。此身又如館舍所起,皆由草木、牆塹眾緣所共合成。此身亦爾,但為蘊界處等之所攝持,而其本性,空無有我,無有我所,無常、無恒,無有堅住,非不變法。我今不應於是身分,妄有所計。是故,我今當以如是不堅之身,用貿堅身。何等身者名為堅實?謂如來身是堅實身。我觀是身,極為虛偽,要當成辦如來之身。何以故?如來身者,即是法身、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堅固之身、超於三界最勝之身。又作是念:我此身者,無量過咎之所雜染,我當求證,離諸過染如來之身。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以諸覺、慧、簡擇力故,觀察是身,四大種攝,為諸隨眠所依窟宅。是故,我今當以此身為諸眾生驅役、給使。何以故?譬如世間外四大種,所謂地界、水、火、風界,以種種門,無量差別眾具、資財,饒益養育一切眾生。我今亦爾,用此四大所合成身,以種種門,無量差別境界、資財,當為眾生之所受用。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由依般若波羅蜜多,觀察是身,有如是等大義用故。雖觀此身,體性是苦,而不厭患如是苦身。雖觀是身,究竟盡性,而不厭患,流轉受生。雖觀是身,其性無我,而無厭倦成熟眾生。雖觀是身,我寂滅性,而不墮彼永捨寂滅。雖觀身空,無相遠離,而不墮於遠離邊際。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於此身法住隨身觀,觀察是身,無實、無堅。又於內身住隨身觀隨內而行,於諸煩惱,無復容受。又於外身住隨身觀隨外而行,於諸煩惱,不與共住。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身念住已,其身清淨,無有染污,具足一切清淨身業,得清淨相莊嚴之身。既具如是莊嚴身故,為諸天人之所歸仰。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此身法隨身觀察修習念住。
*1)是菩薩觀身修身行,見過去、未來、現在諸身,顛倒和合。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云何於身隨身觀察修習念住?舍利子!菩薩於身,住隨身念,觀察是身前際過咎。是菩薩摩訶薩作是思惟:如是身者,顛倒業起,因緣所生,本無主宰,無所攝受。]
(他專注於所緣,以慧檢驗所緣。所以,他於自身、他身,以慧隨身觀察自相、共相而住。也觀察過去身、未來身、現在身。作是思惟:這個身體,從顛倒起,由因緣所生,無受者、無作者、無主宰者、無攝受者,以因與緣而生起。)
2)如外草木、墻壁、瓦石,從因緣有,不可長養,無所繫屬。
[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從因緣生,本無主宰,無所攝受。]
3)此身如是,從因緣生,不可長養,無所繫屬。
[此身又如館舍所起,皆由草木、牆塹眾緣,所共合成。]
4)是陰、界、入中,我我所空,常無常空。
[此身亦爾,但為蘊、界、處等之所攝持,而其本性,空無有我,無有我所,無常、無恒,無有堅住,非不變法。]
5)是身無我(在這個身體中,沒有我行),無有我所,是身不堅,不可依怙,當求菩提正覺之身。云何菩提正覺之身?所謂法身、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堅牢身、出三界身。
[我今不應於是身分,妄有所計。是故,我今當以如是不堅之身,用貿堅身。何等身者名為堅實?謂如來身是堅實身。我觀是身,極為虛偽,要當成辦如來之身。何以故?如來身者,即是法身、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堅固之身、超於三界最勝之身。]
6)我身雖有無量過患,願當除滅,成如來身。
[又作是念:我此身者,無量過咎之所雜染,我當求證離諸過染如來之身。]
7)是菩薩所以堪忍久處四大、諸結焦然,皆為利益諸眾生故。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以諸覺、慧、簡擇力故,觀察是身,四大種攝,為諸隨眠所依窟宅。是故,我今當以此身為諸眾生驅役、給使。]
8)如外四大地、水、火、風,種種門,種種所作,種種形貌,種種器物,種種所用,皆為利益一切眾生(以種種的快樂,以種種的方法,以種種的形式,以種種的風格,以種種的對象,以種種的必需品,以種種的享受)。我今此身,為利眾生,亦復如是。
[何以故?譬如世間外四大種,所謂地界、水、火、風界,以種種門,無量差別眾具、資財,饒益、養育一切眾生。我今亦爾,用此四大所合成身,以種種門,無量差別、境界、資財,當為眾生之所受用。]
9)菩薩摩訶薩見如是利益已,觀身眾苦,不生厭離。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由依般若波羅蜜多,觀察是身,有如是等大義用故。雖觀此身,體性是苦,而不厭患如是苦身。]
10)觀身無常,不厭生死。
[雖觀是身,究竟盡性,而不厭患,流轉受生。]
11)觀身無我,不捨教化。
[雖觀是身,其性無我,而無厭倦成熟眾生。]
12)觀身寂滅,不隨於捨。
[雖觀是身,我寂滅性,而不墮彼永捨寂滅。]
[雖觀身空、無相、(無願、)遠離,而不墮於(身是空、無相、無願、)遠離邊際(極端)。]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於此身法,住隨身觀,觀察是身,無實、無堅。]
13)是菩薩觀內身時,不生煩惱。觀於外身,亦復如是。
[又於內身,住隨身觀,隨內而行,於諸煩惱,無復容受。又於外身,住隨身觀,隨外而行,於諸煩惱,不與共住。]
14)是菩薩離黑污身,成白淨身業。
[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身念住已,其身清淨,無有染污,具足一切清淨身業。]
15)具足妙相,以自莊嚴,於天人中,多所利益。是名菩薩觀身修身行。
[得清淨相莊嚴之身。既具如是莊嚴身故,為諸天人之所歸仰。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此身法隨身觀察,修習念住。]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 38-41.四正勤

 38-41四正勤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四正勤亦不可盡。何等為四?若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未生善法為生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已生善法安住修集為增廣不失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四正勝道善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修般若波羅蜜多故,道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便生欲樂、勇猛策勵、發勤精進、攝持於心、平等安住。二者已生惡、不善法,為永斷故,便生欲樂、勇猛策勵、發勤精進,攝持於心、平等安住。三者未生善法,為生起故,便生欲樂、勇猛策勵、發勤精進、攝持於心、平等安住。四者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圓滿,便生欲樂、勇猛策勵、發勤精進、攝持於心、平等安住。舍利子!如是四種又亦名為四種正勝。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四正勤亦不可盡。何等為四?
1)若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
2)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
3)未生善法,為生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
4)已生善法,安住、修集,為增廣、不失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
(使用正斷是適當的,對於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然而,未生善法為生故,已生善法安住、修集,為增廣、不失故,如何也稱為正斷?稱這二者,似乎不合邏輯,但沒有不一致,因為善法的生與住的障礙已斷。所以正斷,對後二者是斷障礙,為了善法的生與住。prahāṇa,若來自prahā,放棄。若來自pradhā,精勤。)
38.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
[智嚴]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勤進。所謂欲者,善思惟也。勤精進者,不捨善思惟也。攝心正除者,觀善思惟也。何以故?善思惟時,惡不善法不令入心。云何惡不善法?惡不善法,非戒聚伴,非禪定伴,非智慧伴。云何非戒聚伴?若破重戒及毀餘戒,是名非戒聚伴。云何非定聚伴?若毀威儀及餘亂心法,是非定聚伴。云何非智慧伴?若攝取諸見及餘見障礙,是非智慧伴,是名惡不善法。善思惟時,如是等惡法不令入心,是名初正勤。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乃至攝持於心,平等安住?舍利子!所言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便生欲樂、勇猛策勵者,是謂如理作意故。發勤精進者,是謂不捨如理作意故。攝持於心、平等安住者,是則名為如理觀察。何以故?由如理方便故,惡不善法不復現行。舍利子!何等名為惡不善法?復以何義惡不善法不復現行?舍利子!惡不善法,所謂尸羅戒所對治、定所對治、慧所對治。云何名為戒所對治?舍利子!言對治者,所謂犯戒,及餘一切發起毀犯尸羅之法,諸妙戒聚之所對治,如是名為戒所對治。舍利子!何等名為定所對治?所謂違犯軌則,及餘一切引心亂法,諸妙定聚所對治法,如是名為定所對治。舍利子!何等名為慧所對治?所謂毀犯於見,及餘一切能引諸見纏障蓋法,諸妙慧聚之所對治,如是名為慧所對治。舍利子!諸如是等並得名為惡不善法。若諸所有如理作意,不令如是惡不善法得生起者,是則名為惡不善法不復現行。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正勝。
*
1)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勤進。所謂欲者,善思惟也。
(所言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便生欲樂、勇猛策勵者,是謂如理作意故。)
2)勤精進者,不捨善思惟也。
(發勤精進者,是謂不捨如理作意故。)
3)攝心、正除者,觀善思惟也。
(攝持於心、平等安住者,是則名為如理觀察。)
4)何以故?善思惟時,惡、不善法不令入心。
(何以故?由如理方便故,惡、不善法不復現行。[徹底的實踐prayoga,就是不實踐惡、不善法])
5)云何惡不善法?惡不善法,非戒聚伴,非禪定伴,非智慧伴。
(舍利子!何等名為惡不善法?復以何義惡不善法不復現行?舍利子!惡不善法,所謂尸羅戒所對治、定所對治、慧所對治。)
5.1)云何非戒聚伴?若破重戒及毀餘戒,是名非戒聚伴。
(云何名為戒所對治?舍利子!言對治者,所謂犯戒,及餘一切發起毀犯尸羅之法,諸妙戒聚之所對治,如是名為戒所對治。)
5.2)云何非定聚伴?若毀威儀及餘亂心法,是非定聚伴。
(舍利子!何等名為定所對治?所謂違犯軌則[就是破壞定],及餘一切引心亂法,諸妙定聚所對治法,如是名為定所對治。)
5.3)云何非智慧伴?若攝取諸見及餘見障礙,是非智慧伴。是名惡不善法。
(舍利子!何等名為慧所對治?所謂毀犯於見,及餘一切能引諸見、纏、障、蓋法,諸妙慧聚之所對治,如是名為慧所對治。舍利子!諸如是等並得名為惡不善法。)
6)善思惟時,如是等惡法不令入心,是名初正勤。
(若諸所有如理作意,不令如是惡、不善法得生起者,是則名為惡不善法不復現行。)

39.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
[智嚴]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如上所說。惡、不善法,心不聚集,無有方所,無有住處。是不善法,心行斷故,已覺了故,從緣生故,淨故生欲,礙故生恚,無明緣故,生於愚癡。是善思惟,觀不淨時,滅於欲心。修集慈心,滅於瞋恚。觀十二因緣,滅於愚癡。如是煩惱永寂滅者,即是除斷一切假名,亦復不見有可斷者,是名第二正勤。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已生惡、不善法為永斷故,乃至攝持於心、平等安住?舍利子!若諸惡、不善法,積集於心,無方、無處,及諸惡、不善法,現行覺心,依止於因緣、所緣境,而得生起。何等名為緣境生起?所謂因淨妙相,而起貪心。損壞相故,而起瞋心。無明相故,而起癡心。爾時,菩薩便住如是如理思惟,不淨相故,貪欲寂靜。慈愍相故,瞋恚寂靜。緣起相故,愚癡寂靜。是諸煩惱,雖由作意,永息滅故,假立言說,名為寂靜,而實寂靜無別可得。但為斷滅平等性故,現觀諸法,即以此法,而名正勝。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正勝。
*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如上所說。(這樣說,是如理作意的同義詞)
1)惡、不善法心不聚集(一生就滅),無有方所,無有住處(內或外)。(不可能以言語或符號與他們溝通)
(若諸惡、不善法,積集於心,無方、無處。)
2)是不善法心行,斷故,已覺了故。(及諸惡、不善法,現行覺心。)
(這些惡不善法僅是內心的活動,就是從內心生起。斷這些法的智就是:)
3)從緣生故,淨故生欲,礙故生恚,無明緣故,生於愚癡。
(依止於因緣[不如理作意、煩惱的薰習]、所緣境,而得生起[煩惱]。何等名為緣境生起?所謂因淨妙相,而起貪心。損壞相故,而起瞋心。無明相故,而起癡心。)
4)是善思惟觀不淨時,滅於欲心。修集慈心,滅於瞋恚。觀十二因緣,滅於愚癡。如是煩惱永寂滅者,即是除斷。[這些煩惱的寂滅,就稱為斷]
(爾時,菩薩便住如是如理思惟不淨相故,貪欲寂靜。慈愍相故,瞋恚寂靜。緣起相故,愚癡寂靜。是諸煩惱,雖由作意,永息滅故。)
5)一切假名,亦復不見有可斷者,是名第二正勤。
(假立言說,名為寂靜,而實寂靜無別可得。但為斷滅平等性故,現觀諸法。即以此法,而名正勝。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正勝。)
(已經這樣掌握世俗諦[,就是以不淨滅貪等]。但是從勝義諦,他不見有任何可斷的法,由於現觀一切法的平等性[沒有兩元性:能滅的人、所滅的事。發現自己處於空性的平等]的緣故。因此,稱為正斷。這稱為第二正斷。) 

40.未生善法為生故
[智嚴]未生善法為生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是諸善法,說有無量。何以故?無量善法菩薩修集,於是法中,欲為根本。勤進,修集。攝心者,出過善法。正除者,在在處處常在善法,是名第三正勤。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未生善法為欲生故,乃至攝持於心、平等安住?舍利子!如是義者,文句無量。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無量善法皆應積集,由是文句,而有無量。舍利子!當知菩薩一切善根,樂欲為本,由精進故,便能積集一切善根。何以故?由如是法,攝持、安住故,一切善根皆得究竟。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正勝。
*未生善法為生故,生欲、勤進、攝心、正除。是諸善法,說有無量。
[舍利子!如是義者,文句無量。]
(這樣說,是宣說無量的句子)
1)何以故?無量善法菩薩修集。
[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無量善法皆應積集,由是文句,而有無量。]
2)於是法中,欲為根本。
[舍利子!當知菩薩一切善根,樂欲為本。]
(樂欲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3)勤進,修集。
[由精進故,便能積集一切善根。]
(精進是積集一切善法)
4)攝心者,出過善法。
[何以故?由如是法,攝持、安住故,一切善根皆得究竟。]
(由攝持心故,他得到一切善法)
5)正除者,在在處處常在善法。是名第三正勤。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正勝。]
(於一切善法,伺察、簡擇)

41.已生善法安住修集
[智嚴]已生善法安住、修集,為增廣不失故,攝心、正住。是諸善根,悉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善根迴向無上菩提者,則不可盡。所以者何?如是善根不依三界,若依三界,是則損耗,是故迴向一切種智,諸善根等不可得盡,是名第四正勤。舍利弗!是名菩薩修四正勤不可窮盡。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圓滿,便生欲樂,乃至攝持於心、平等安住?舍利子!如是義者,當知即是迴向菩提。何以故?由迴向菩提,所有善根無復失壞故。所以者何?以彼菩薩,不依三界,而發心故。舍利子!若諸菩薩不依三界,修習善根。又復迴向一切智者,當知所有一切善法,則為究竟,無能有盡。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正勝。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習如是四種道分善巧。
*1)已生善法安住、修集,為增廣、不失故,攝心、正住。是諸善根,悉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子!如是義者,當知即是迴向菩提。]
(這樣的說,就是諸善根悉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同義詞)
2)何以故?善根迴向無上菩提者,則不可盡。
[何以故?由迴向菩提,所有善根無復失壞故。]
3)所以者何?如是善根不依三界。
[所以者何?以彼菩薩,不依三界,而發心故。]
4)若依三界,是則損耗。(領受異熟果之後,就滅盡)
5)是故迴向一切種智,諸善根等不可得盡。是名第四正勤。舍利弗!是名菩薩修四正勤不可窮盡。
[舍利子!若諸菩薩不依三界,修習善根。又復迴向一切智者,當知所有一切善法,則為究竟,無能有盡。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正勝。]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42-45.四如意分

 42-45.四如意分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四如意分,亦不可盡。何等為四?欲、進、心、思惟。如是四法以慈悲喜捨而為根本;是四無量心常親近,常親近故心得調柔;心調柔故得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入諸禪故身得輕軟;成就如是身輕心柔,入如意分;善入如意分已即生神通:若欲、若進、若心、若思惟。欲者專向彼法,精進者成就彼法,心者觀察彼法,思惟者彼法方便,是如意分已具足故能得神通。欲者莊嚴,進者成就,心者正住,思惟者能善分別,是菩薩得如意分隨其所解,如其所作心得自在,隨意所往善作諸業,畢竟成就一切本行,如風行空無所罣礙。舍利弗!是名菩薩四如意分不可窮盡。
[竺法護]何謂菩薩而修神足?神足有四,已自發樂慇懃精進。彼以何習興神足本?當行四等慈悲喜護,常當遵習四無放逸,廣大其心而不貪身。以能治心奉第一禪,如是至四以得禪定身心輕便,身心已便所謂入神通,以入神通即生神足。勤修精進元元志道,以勤樂故輒親道義、以精進故能成此法、以勤修故而致此義,一心觀察以方便法曉致神通,故謂神足。常愛樂故能有所變、以精進故能使成就、以專精故能了廣大,聊自修德輒成於道。有計於彼菩薩神足,緣是之故而得親近,有心自在所欲至到無能違者。諦行所致究竟根原眾行備悉,魔不能制,等如虛空,徹視無邊、洞聽無際、定意無限、神足無底,見一切根自覩其原,是為菩薩行四神足而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四如意分,亦不可盡。
1)(類別)何等為四?欲、進、心、思惟。
(欲,依於恭敬與信,他得到心一境性。進,依於修習,他得到心一境性。心,依於修習三摩地,他得到心一境性。思惟是檢驗自心中是否有善惡法,他得到心一境性。)
2)(因)如是四法,以慈、悲、喜、捨,而為根本。
3)是四無量,心常親近(第一次練習、修習[反覆練習]、多有所作[不中斷直到完成]),常親近故,心得調柔(能安住於心一境性)。
4)(依)心調柔故,得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5)入諸禪故,身(心)得輕軟。
6)(果)成就如是身輕心柔,入如意分(他生起入通智的路);善入如意分已(具足入通智的路),由欲或進或心或思惟,即生神通。
7)欲者,專向彼法(欲三摩地或佛的法)。(已建立欲的菩薩,就是行於初如意足。)
8)精進者,成就彼法(無量、禪那、神通)。(已建立精進的菩薩,就是行於第二如意足。)
9))心者,觀察彼法(無量、禪那、神通是否有)。(已建立心的菩薩,就是行於第三如意足。)
10)思惟者,彼法方便(就是智)。(已建立思惟的菩薩,就是行於第四如意足。)
11)是如意分已具足故,能得神通。(因此,稱為神足)
12)欲者莊嚴(以欲令生),進者成就(以進圓滿),心者正住(已心令住),思惟者能善分別(以思惟審察)。
13)是菩薩得如意分,隨其所解(勝解),如其所作(無功用)。
14)心得自在,隨意所往。
15)善作諸業,畢竟成就(完全地建立於信根等,或四無量)。
16)一切本行(到任何現在的佛國土),如風行空,無所罣礙。
舍利弗!是名菩薩四如意分不可窮盡。

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51-55.五力

 五力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五力亦不可盡。何等為五?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玄奘]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以依般若波羅蜜多故,道善巧者復有五分。何等為五?所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是名為五。

51.信力
[智嚴]云何信力?是信一向不可沮壞,乃至天魔變為佛身,示現出入禪定解脫,不能傾動菩薩信力,是名信力。
[玄奘]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信力?舍利子!是諸菩薩清淨勝解、忍受、決定、堅固難壞、不可制伏,設有惡魔化為佛像到菩薩所為作障礙,令是菩薩於正法智及勝解脫欲使遠離情不欣樂。又作是言:如是法者非佛正教。舍利子!假使四大之性互相轉變,終不能使成就信力勝解菩薩為魔惑故信力傾動。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信力。
*云何信力?
(具有去除能力的信之菩薩,就是已經完全修習信力,不會與不信相雜)
1)是信一向不可沮壞,乃至天魔變為佛身,示現出入禪定、解脫。
(它是清淨勝解、忍受、決定、堅固難壞、不可制伏。設有惡魔化為佛像,到菩薩所,為作障礙,令是菩薩於正法智及勝解脫,欲使遠離,情不欣樂。)
2)不能傾動菩薩信力。
這稱為信力。

52.進力
[智嚴]云何進力?菩薩精進於諸善法得堅固力,如所得力修諸禪定,諸天及人所不能壞,如本所願皆悉成就,是名進力。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精進力?舍利子!所謂菩薩發勤精進,方便修習一切善法,於彼諸處,獲得堅固、住持之力。由是力故,乃至彼處所為之事,未終究竟,於其中間,無有一切天及世間,於是菩薩住持之力,能令移動,不住本處。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精進力。
*云何進力?
1)菩薩精進,於諸善法,得堅固力。
(菩薩發勤精進,方便修習一切善法,於彼諸處,獲得堅固、住持之力。)
2)如所得力,修諸禪定,諸天及人所不能壞。如本所願皆悉成就。
(由是力故,乃至彼處所為之事,未終究竟,於其中間,無有一切天及世間,於是菩薩住持之力,能令移動,不住本處)
這稱為進力。 

53.念力
[智嚴]云何念力?菩薩住諸善法不為煩惱之所破壞。何以故?是菩薩正念之力能摧伏故,如是念力無能壞者,是名念力。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念力?舍利子!諸菩薩等,於彼彼法,由安住念,令心安住,無有能令移動、散亂。是菩薩摩訶薩,由念持力,善能摧滅一切煩惱,而無有能制伏此念。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念力。
*云何念力?
1)菩薩住諸善法,不為煩惱之所破壞。
(諸菩薩等,於彼彼法,由安住念,令心安住,無有能令移動、散亂。)
2)何以故?是菩薩正念之力,能摧伏故,如是念力無能壞者。
(是菩薩摩訶薩,由念持力,善能摧滅一切煩惱,而無有能制伏此念。)
這稱為念力。

54.定力
[智嚴]云何定力?遠離憒閙常樂獨行,是菩薩雖有所說,言語音聲不礙初禪;善住覺觀不礙二禪;心生歡喜不礙三禪;是菩薩雖樂化眾生,不捨佛法而亦不礙於第四禪。是菩薩行四禪時,諸妨定法無能為也。菩薩爾時不捨於定亦不隨定,而能自在處處往生,是名定力。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三摩地力?舍利子!諸菩薩等安住遠離諸靜慮支,雖復觀察一切音聲、諸語業道及音聲刺,而不能障最初靜慮。是諸菩薩雖以如是一切善法尋伺推求無量諸法,而不能障第二靜慮。是諸菩薩雖復安住所生歡喜,而不能障第三靜慮。是諸菩薩雖為成熟一切眾生,攝受正法不住於捨,而不能障第四靜慮。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四種靜慮,一切靜慮所對治法不能制伏。又是菩薩雖於三摩地安住不捨,而不隨彼定力受生。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三摩地力。
*云何定力?
1)遠離憒閙,常樂獨行,是菩薩雖有所說,言語音聲不礙初禪。
(諸菩薩等安住遠離諸靜慮支,雖復觀察一切音聲、諸語業道及音聲刺,而不能障最初靜慮。)
2)善住覺觀,不礙二禪。
(是諸菩薩雖以如是一切善法尋伺,推求無量諸法,而不能障第二靜慮。)
3)心生歡喜,不礙三禪。
(是諸菩薩雖復安住所生歡喜,而不能障第三靜慮。)
4)是菩薩雖樂化眾生,不捨佛法,而亦不礙於第四禪。
(是諸菩薩雖為成熟一切眾生,攝受正法,不住於捨,而不能障第四靜慮。)
5)是菩薩行四禪時,諸妨定法無能為也。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四種靜慮,一切靜慮所對治法不能制伏。)
6)菩薩爾時不捨於定,亦不隨定,而能自在處處往生。
(又是菩薩雖於三摩地安住不捨,而不隨彼定力受生)
這稱為定力。

55.慧力
[智嚴]云何慧力?是菩薩知世間法出世間法,無有一法能壞是智。菩薩在在所生之處,一切伎藝不從師受悉自然知,世間外道苦行難行,是菩薩為教化故,亦悉現受同其所行。是出世法能過世者,慧力成就故,諸天及人所不能伏,是名慧力。舍利弗!是名菩薩五力無盡。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慧力?舍利子!是智慧力堅固難伏,所謂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所不制伏。如是智力,又是菩薩生生之處,乃至世間已行正行,工巧業處難作難解,而諸菩薩於彼一切不由師教現前了知。舍利子!是諸菩薩又於一切出世間法,謂能救度諸世間者,菩薩摩訶薩以智慧力悉能攝受,不為一切世間天人之所制伏。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慧力。如此等相是則名為菩薩摩訶薩五分道善巧。舍利子!是諸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習如是五分道善巧。
*云何慧力?
1)是菩薩知世間法、出世間法,無有一法能壞是智。
(是智慧力堅固難伏,所謂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所不制伏)
2)菩薩在在所生之處,一切伎藝,不從師受,悉自然知。
(如是智力,又是菩薩生生之處,乃至世間已行、正行,工巧業處,難作、難解,而諸菩薩於彼一切,不由師教,現前了知)
3)世間外道苦行、難行,是菩薩為教化故,亦悉現受,同其所行。
4)是出世法,能過世者,慧力成就故,諸天及人所不能伏。
(是諸菩薩,又於一切出世間法,謂能救度諸世間者。菩薩摩訶薩以智慧力,悉能攝受,不為一切世間天人之所制伏。)
這稱為慧力。舍利弗!是名菩薩五力無盡。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46-50.五根

 五根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五根亦不可盡。何等為五?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五分道善巧?舍利子!何等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名為五。
46.信根
[智嚴]云何信根?信於四法。何等四?於生死中行世正見信於業報,乃至失命終不作惡。信菩薩行不隨諸見,專求菩提不求餘乘。信解諸法同空無相無願之法,同第一義同於了義,甚深因緣無我眾生無有分別。信一切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如是信已,消除疑網修集佛法。是名信根。
[玄奘]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信根?舍利子!如是信者信四種法。何等為四?一者信受如是處生死中世間正見。由此信故,菩薩摩訶薩依趣業報乃至失命因緣,終不興意造諸惡業。二者信受如是諸菩薩行。由此信故修行正行,終不起意樂證餘乘。三者信受如是勝義了義甚深緣起。一切諸法無我無有情,但是言說之所假立,唯空無相無願之相。由此信故,有情見趣及諸隨眠不復增長。四者信受如是力無畏等一切佛法。既信受已,離疑離惑,修集一切所有佛法。舍利子!如是等相是名菩薩摩訶薩信根。
*云何信根?
(具有最上信的菩薩,就是行於信根。出世間信,與世間信相對比,是最上,它是殊勝的、較高的、無上的。)
由於信,信於四法。何等四?
1)於生死中行世正見信,於業報乃至失命,終不作惡。
(信受處生死中世間正見。由此信故,依於業報,他有這樣的想法:我將要作的任何善惡業,我將來要承受這個業的成熟。縱使失命因緣,終不造諸惡業。)
2)信菩薩行,不隨諸見,專求菩提,不求餘乘。
(信受諸菩薩行。由此信故,修行正行,終不起意,樂證餘乘。)
3)信解諸法同空、無相、無願之法,同第一義,同於了義,甚深因緣無我眾生、無有分別。
(根據勝義、了義、甚深緣起,他相信一切諸法是無我、無有情,但是言說之所假立,唯空、無相、無願之相。由此信故,有情見趣及諸隨眠,不復增長。)
4)信一切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如是信已,消除疑網,修集佛法。
(信受力、無畏等一切佛法。既信受已,離疑離惑,修集一切所有佛法。)
這稱為信根。
47.進根
[智嚴]何等進根?若法信根所攝,是法即為進根所修,是名進根。
[玄奘]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精進根?所謂信所信法,由精進根而得生起,即以此法名精進根。
*何等進根?(具有最上精進的菩薩,就是行於精進根。)
若法信根所攝,是法即為進根所修。
(由於信根,他信受這些法。由於精進根,他令這些法生起)
這稱為進根。
48.念根
[智嚴]云何念根?若法進根所修,是法終不忘失,是名念根。
[玄奘]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念根?所謂諸法由於精進之所積集,以念根力而不失壞,即以此法而為念根。
云何念根?(具有最上念的菩薩,就是行於念根。)
若法進根所修,是法終不忘失。
(由於精進根,他令這些法生起。由於念根,不忘失這些法)
這稱為念根。
49.定根
[智嚴]云何定根?若法念根所攝,是法不忘不失一心不亂,是名定根。
[玄奘]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定根?所謂諸法由念根力,所不失壞,即彼諸法,以定根故,攝住一緣,故名定根。
云何定根?(具有最上定的菩薩,就是行於定根。)
若法念根所攝是法,不忘、不失,一心不亂。
(由於念根,不忘失這些法。由於定根,他於這些法專注一境。)
這稱為定根。

50.慧根
[智嚴]云何慧根?若法定根所攝,是慧所觀,是慧體性,內自照了,不從他知,自住正行,是名慧根。
[玄奘]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慧根?所謂諸法,由定根故,攝住一緣,即彼諸法以慧根力,觀達明了,故名慧根。
*云何慧根?(具有最上慧的菩薩,就是行於慧根。)
1)若法定根所攝,是慧所觀,是慧體性。
(由於定根,他於這些法專注一境。由於慧根,於這些法,他觀察自相,通達共相。)
2)內自照了,不從他知,自住正行。
(於這些法,不依賴他人的教導,他能知道,在自己的內心知道。)
這稱為慧根。


[智嚴]是五根者共相續生,具一切法得授記別。譬如外道五通神仙,不能定知胎中差別,男女相現然後乃知。多有菩薩無信等根,諸佛、世尊不為授記,若成就者便與授記。舍利弗!是名菩薩五根無盡。
[玄奘]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具如是五增上根,無間相續修行正行,能速圓滿一切佛法,亦速趣入授記別地。舍利子!譬如外道具五通仙,若諸胎藏男女二形猶未生起,終不為彼妄有授記。如來亦爾,若諸菩薩未具成就如是五根無間相續,終不為彼而授記也。舍利子!如是等相是名菩薩五分道法。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便能修習如是五分道善巧。
*1)是五根者共相續生,具一切法得授記別。
(這些五根是助手、同伴,能圓滿一切佛的法。也能進入授記別地。)
2)譬如外道五通神仙,不能定知胎中差別,男女相現,然後乃知。
3)多有菩薩無信等根,諸佛、世尊不為授記,若成就者,便與授記。
舍利弗!是名菩薩五根無盡。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56-62.七覺分

 七覺分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七覺分亦不可盡。何等為七?念覺分、擇法覺分、進覺分、喜覺分、除覺分、定覺分、捨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覺分善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有七種覺分。何等為七?所謂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安覺分、等持覺分、捨覺分,是名菩薩摩訶薩七種覺分。
*關於覺分,覺,bodhi 是煩惱滅而不生的智。而且,以無妄想分別為本質。念與其他六個是原因,或助伴,導致菩提的成就。因此,稱為支分。他們是無盡的,因為一切法應該被回憶,而一切法是無盡的,所以念等是無盡的。

56.念覺分
[智嚴]云何念覺分?若念覺分能觀於法,能分別法撰集思智,亦能觀察諸法自相。何等為自相?觀一切法自性皆空,念如是等令其覺了,是名念覺分。
[玄奘]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念覺分?所謂諸菩薩由依如是正念力故,隨覺諸法、觀察諸法、尋思諸法、了達諸法、簡擇諸法、鑒照諸法。是菩薩摩訶薩由念力故,隨覺一切諸法體相。舍利子!何等名為了達諸法自體相智?謂由念力覺一切法自體相空。若諸菩薩通達此者,是則名為念覺分法。
*云何念覺分?(與記憶相關連的菩薩,就是已經進入正性決定,就是已經到達念覺支。)
1)若念覺分能觀於法,能分別法,撰集、思智。[諸菩薩由依如是正念力故,隨覺諸法,觀察諸法(了解法界,整個的真實),尋思諸法(了解前往法界的道),了達諸法(了解描述道的文詞),簡擇諸法(了解意義),鑒照諸法(由修習禪定,而知道諸法)。]
2)亦能觀察諸法自相。(是菩薩摩訶薩由念力故,隨覺一切諸法自相。)
3)何等為諸法的自相?觀一切法自性皆空。
4)念如是等令其覺了。這稱為念覺分。(因此,有這樣的念、覺,這稱為念覺分) 

57.擇法覺分
[智嚴]云何擇法覺分?若能分別曉了八萬四千法聚,如所了法,了義是了義,不了義是不了義,世諦是世諦,第一義諦是第一義諦,假名是假名,正了無疑是正了無疑,如是等法分別選擇,是名擇法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擇法覺分?謂諸菩薩具足簡擇八萬四千諸法藏智,隨彼諸法,應當簡擇,如是簡擇。所謂了義,如是了義。由不了義,不了義者。由世俗義,世俗義者。由勝義義,勝義義者。由假施設,假施設者。由勝決擇,此勝決擇。是名簡擇。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如是名為擇法覺分。
*云何擇法覺分?(與智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擇法覺分。)
1)若能分別、曉了八萬四千法聚。(就是於八萬四千諸法蘊簡擇的智)
2)如所了法。(隨彼諸法,應當簡擇,如是簡擇。)
3)了義是了義。(所謂了義,如是了義。)
4)不了義是不了義。
5)世諦是世諦。
6)第一義諦是第一義諦。
7)假名是假名。
8)正了無疑是正了無疑。
9)如是等法,分別、選擇,是名擇法覺分。

58.進覺分
[智嚴]云何進覺分?若念法、擇法、喜法、除法、定法、捨法,以智攝取精進勇猛,欲不退轉勤修力勵,不捨本意行於正道,是名進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精進覺分?所謂菩薩即於如是念、擇法、喜、安、定、捨智,攝受欣樂,勇猛、勢力,欲無退減,正勤策勵,不捨善扼,為道現觀,所發正勤。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如是名為精進覺分。
*云何進覺分?(與精進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精進覺分。)
對於這些念、擇法、喜、安、定、捨,發起正勤,為了得到精進、勇猛、勢力、勇氣、不退轉、欲求、勤修力勵、不捨善扼、道現觀(了解道)。
這稱為進覺分。

59.喜覺分
[智嚴]云何喜覺分?所修法喜,於無量法心生悅豫無有懈怠,清淨樂法是喜踊躍,能除身心捨諸煩惱,是名喜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喜覺分?謂由菩薩於法生喜,便喜悅法。由喜悅法故,心不沈沒。不沈沒故,生清淨喜。由喜清淨故,身心安隱,離諸煩惱。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如是名為喜覺分法。
*云何喜覺分?(與喜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喜覺分。)
1)由於法喜、法清淨、法踊躍,心沒有懈怠,有信心、希求。
2)由於法喜,身心安隱,捨諸煩惱。
這稱為喜覺分。

60.除覺分
[智嚴]云何除覺分?若除身心及諸煩惱,離於覆蓋,入定境界,令心正住,是名除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安覺分?所謂菩薩由身安故獲得心安,由心安故息諸煩惱,遠離一切所有蓋障,於所緣境,其心安住,如是便入於三摩地。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是則名為安覺分法。
*云何除覺分?(與輕安、平靜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輕安覺分。)
由於身安、心安、諸煩惱的止息的緣故(身心平靜、諸煩惱的止息),離於覆蓋,於入定的所緣,令心安住。這稱為除覺分。

61.定覺分
[智嚴]云何定覺分?如所入定悉能覺了,非不入定是覺了法。又了諸見煩惱結縛,無始無終其心平等,一切諸法無別異相,能覺如是諸法等者,是名定覺分。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三摩地覺分?所謂菩薩以是定心,覺知於法,非不定心。何以故?若心得定,覺了諸法,終不發起諸愛見等纏障邪覺,唯除於法平等實性,心定趣入覺一切法平等之性。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如是名為三摩地覺分法。
*云何定覺分?(與等持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定覺分。)
1)以定心(等引心、已經專注的心,如專注於空性),能覺知法的智,不是以不入定心。
2)以定心(等引心),能覺知諸法(了解空性),不是以不入定心。
3)縱使已捨棄諸見、煩惱隨眠纏,他也不能覺知。
4)但是,以一切法的平等性、無別異相(同質性),他能覺知一切法的平等性(他們是空性)。這稱為定覺分。

62.捨覺分
[智嚴]云何捨覺分?若法憂喜其心不沒,亦復不為世法所牽,無高無下正住不動,無有諸漏、無喜無著、無諸障礙,正直隨順真諦正道,是名捨覺分。舍利弗!是名菩薩七覺分亦不可盡。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捨覺分法?所謂菩薩於能順憂喜分法心無執著。於諸世法,心不攝受。不高不下,安住不動。無欣、無厭、無愛、無恚。唯能隨順修習聖道。若諸菩薩成就此者,是則名為捨覺分法。如是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欲於是等七覺分法通達善巧故,便樂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精勤修習覺分善巧。
*云何捨覺分?(與捨相關連的菩薩,就是行於捨覺分。)
1)若法憂、喜,其心不沒。(他的心不會為與憂喜有關聯的法所淹沒)
2)亦復不為世法所牽。(他的心也不會為世間法所牽動)
3)無高(成功)無下(衰損),正住不動。(他的心不會因為成功或衰損而動搖)
4)無有諸漏、無喜、無著、無諸障礙。(縱使被傷害也沒有煩惱,不會被帶入敵對的力量中,無愛、無恚)
5)正直隨順,真諦正道。(但是,能隨順聖諦的道)
這稱為捨覺分。舍利弗!是名菩薩七覺分亦不可盡。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63-70.八聖道分

 八聖道分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八聖道分亦不可盡。何等為八?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道分善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具足如是八聖道分。何等為八?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三摩地,如是名為諸菩薩等八聖道分。
*聖道分,道是智,由此智,聖者成就無上菩提。正見等八個稱為支、分,因為正見等是道智的助伴,而且是正確的,因為他們已經遠離世間邪見。

63.正見
[智嚴]云何正見?若見出世,不起我見、眾生壽命養育士夫,斷見常見,有見無見,亦復不起善與不善無記等見,乃至不起生死涅槃二相之見,是名正見。
[玄奘]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正見?舍利子!謂眾賢聖出世間見。如是見者非我見起、非有情見起、非命者見起、非數取者見起,非斷見起、非常見起,非有見起、非無有見起,非善見起、非不善見起,乃至非涅槃見起。舍利子!若諸菩薩遠離此見,是則名為菩薩正見。
*云何正見?(離諸妄想的菩薩,已經得到正見,在修道上)
1)若見出世。(眾賢聖出世間見,就是無漏無二智,是無漏智,超越二法)
2)不起我見、眾生、壽命、養育、士夫。(這樣的見,不是從我見生起,不是從眾生見生起,不是從命者見生起,不是從養育者見生起,不是從數取趣者見生起)
3)斷見、常見。(不是從斷見生起,不是從常見生起)
4)有見、無見。(不是從有見生起,不是從無有見生起)
5)亦復不起善與不善、無記等見。(不是從善見生起,不是從不善見生起,不是從無記見生起。)
6)乃至不起生死涅槃二相之見(不是從生死或涅槃見生起),是名正見。

64.正思惟
[智嚴]云何正思惟?若思能起貪欲、瞋、癡、諸煩惱等,是不名正。是正思惟不思不起如是等事,唯思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是正思惟。能思如是住戒等聚,如是思惟名正思惟。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正思惟?舍利子!若諸菩薩,由此思惟,則能發起貪、瞋、癡等一切煩惱,如是思惟終不發起。若諸菩薩,由此思惟,便能生長戒聚、定聚、慧聚、解脫、解脫智見聚等諸功德者,如是思惟,諸菩薩等恒常發起。舍利子!若有菩薩成就此法,是則名為正思惟分。
*云何正思惟?(善思惟的菩薩,在修道上,已經得到正思惟)
1)由此思惟,能起貪欲、瞋、癡的諸煩惱等,是不名正。是正思惟不思、不起如是等事。
2)由此思惟,能起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是正思惟。
3)能思如是住戒等聚,如是思惟,名正思惟。 

65.正語
[智嚴]云何正語?凡所演說不令其身而有燋惱,亦不損他,成就如是善妙好語趣於正道,是名正語。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正語?舍利子!謂諸菩薩如是語言,不自損惱、不損惱他、不與眾生共相交諍。由是菩薩成就是語,能入聖道,故說名為菩薩正語。
*云何正語?(已調伏的菩薩,在修道上,擁有正語,他已經得到聖所愛戒)
1)凡所演說不令其身而有燋惱,亦不損他。(由此言語,不苦惱、損害自己與他人)
2)成就如是善妙好語,趣於正道,是名正語。(由此言語,他進入聖道。成就與定相應的言語,這稱為正語)

66.正業
[智嚴]云何正業?若業黑有黑報,白有白報,黑白有黑白報,終不敢作。若業非黑非白有非黑非白報,若業能盡業,是業必作,是菩薩所依止業。勤修如是諸正業等,是名正業。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正業?舍利子!謂諸菩薩終不造作黑黑報業;若業能感白淨果報,若業能盡一切諸業,如是業者方便發起。舍利子!是諸菩薩即以此業而為白業,業為依,趣精勤方便,修平等業,如是名為菩薩正業。
*云何正業?(內心寂靜的菩薩,在修道上,擁有正業,他已經得到聖所愛戒)
1)若業黑有黑報。(若惡業,則他不作那個有惡果報的業。)
2)白有白報。(若善業,則他作那個有善果報的業。)
3)黑白有黑白報,終不敢作。(若善惡參雜的業,則他不作那個有參雜善惡果報的業。)
4)若業非黑非白,有非黑非白報。若業能盡業,是業必作。(若不是善也不是惡的業,則他作那個無有果報的業,經由這樣的業,令業滅盡。)
5)是菩薩所依止業,勤修如是諸正業等,是名正業。(菩薩以此業為依止,他被稱為精勤修習這些正業的人。這稱為正業。)

67.正命
[智嚴]云何正命?若不捨聖種頭陀威儀,不動不轉無諸姦諂,不為世間利養所牽,易養易滿,常自堅持威儀禮節,見他得利心不生熱,於己利養常知止足,如是正行聖人所讚,是名正命。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正命?舍利子!謂諸菩薩所有聖種、杜多功德,不諂不誑,無懷浮詐。於諸乞求,性離逼切。易滿、易養。於彼軌則,奉而修行,不生慢緩。於他利養不興嫉妬。於自利養,而生知足。於聖所開,不深染著,而常清淨,自守命行。舍利子!若諸菩薩成就此者,是則名為菩薩正命。
*云何正命?(內心極寂靜的菩薩,在修道上,擁有正命,他已經得到聖所愛戒)
1)若不捨聖種、頭陀、威儀。(不捨棄四聖種,不捨棄頭陀功德,不捨棄威儀)
2)不動、不轉,無諸姦諂。(不諂、不誑,不會為了利養威脅他人)
3)不為世間利養所牽。
4)易養、易滿。
5)常自堅持威儀禮節。
6)見他得利,心不生熱(不嫉妬)。
7)於己利養,常知止足。
如是正行,聖人所讚(聖人所許)。是名正命。

68.正精進
[智嚴]云何正進?若進向邪非聖所讚,所謂貪婬、瞋恚、愚癡煩惱,是不正精進終不為之。若法能入正諦、聖道、寂滅涅槃,攀緣正路,是正精進,修集勤行,是名正進。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正精進?舍利子!是諸菩薩,若於聖者所不開許,貪、瞋、癡等煩惱、隨眠及諸邪行,於是法中發勤精進者,菩薩不樂行於精進。若諸正勤為聖諦攝、趣入聖道、能至涅槃、引發正行,如是精進為諸菩薩所樂修學,即以此法名正精進。
*云何正進?(出家的菩薩,在修道上,他已經得到正精進)
1)若精進向於錯誤,不為聖者所允許。
2)若精進,引起貪婬、瞋恚、愚癡的煩惱與隨眠(習慣),是不正精進,終不為之。
3)若精進,能正確地進入聖諦,趣入聖道。那麼當這種精進能專注於前往涅槃的道,應該要依照這個精進而行。這稱為正精進。

69.正念
[智嚴]云何正念?若念不失、不動於法,正直不曲,見生死過,進向涅槃,繫心不忘,不失正道,是名正念。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正念!舍利子!謂有諸念極善安住,性非下劣,心善正直,無有邪曲,能觀生死所有過患,與大涅槃為歸趣路。若諸菩薩於如是念恒正憶持,為令聖道不忘失故,即以此法名為正念。
*云何正念?(正確的記憶力,有喜悅的菩薩,在修道上,他已經得到不遺忘詞或義的能力)
1)若記憶力(經由常常專注於一個目標)能被訓練的很好。
2)不可動搖。
3)正直。
4)不曲。
5)正念,能見到生死的過失、衰惱。
6)在涅槃的道路上,正念是引導者。
7)正念,就是不忘失聖道的智慧。
這稱為正念。

70.正定
[智嚴]云何正定?若定不亂於一切法,是菩薩如是住時成正決定,是名正定。菩薩住是三昧為一切眾生得解脫故,成正決定,是名正定。是八聖道悉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道,是菩薩覺了已演說開示,分別顯現成就佛道。舍利弗!是名菩薩八聖道分亦不可盡。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正三摩地?舍利子!三摩地者,若於正性平等則於一切法平等。諸菩薩等安住如是三摩地已,為欲解脫一切眾生故,趣入正性。如是正定是無盡道,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為諸菩薩證現觀故,宣說、開示,是則名為菩薩正定。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八聖道分。
*云何正定?(有大威力的菩薩,在修道上,他已經得到、圓滿所想要的目標)
1)若定不亂於一切法。(語源學的解說:samyaksamādhi,samyaktve samatā yā sarvadharmasamatā 若於正性平等,則於一切法平等)
2)是菩薩如是住時,成正決定,是名正定。(yasmin samādhau sthitvā sarvasattvapramokṣaṇāya samyaktvaniyāmāvakrāntir ayam ucyate samyaksamādhiḥ 已經安住在這樣的定之後,為了解脫一切眾生的緣故,進入正性決定的狀態,這稱為正定)
3)菩薩住是三昧,為一切眾生得解脫故,成正決定,是名正定。(punar yā tasmin bodhisattvasamādhau sthitvā sarvasattvapramokṣaṇāya samyaktvaniyāmāvakrāntir ayam ucyate samyaksamādhiḥ 又,已經安住在這樣的菩薩定之後,為了解脫一切眾生的緣故,進入正性決定的狀態,這稱為正定)
是八聖道悉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道。是菩薩覺了已(在等正覺之後),演說、開示、分別、顯現,成就佛道。舍利弗!是名菩薩八聖道分亦不可盡。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4.捨

1.捨諸煩惱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行於捨亦不可盡。云何菩薩修捨無盡?菩薩行捨,捨有三種。云何為三?捨諸煩惱、捨護己他、捨時非時。云何捨諸煩惱?恭敬供養其心不高、輕蔑毀呰心亦不下;若得利養心不貪恃,若遭衰惱心亦不愁;若遇譽讚心無喜慶,若遭毀者心不退縮;若遇譏者心無虧赧,若有稱者善住法界;若遭苦事心力忍受,若遇樂事明見無常。放捨所愛斷於瞋恚,於親非親得平等心,持戒毀戒意無增減,作善作惡無有二相。於愛非愛心無所著,聞善不善心能堪忍,於善惡語心不繫著,於味過患其量無二。於諸眾生得平等心,於上中下得等光明,不惜身命好惡名聞同於法界。於實不實法心得清淨,於世法等得菩薩捨,是名菩薩捨於煩惱。
[玄奘]復次,精進行童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大捨無量波羅蜜?童子當知,菩薩摩訶薩為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當行大捨。當知是捨有於三種。何等為三?謂捨煩惱捨、護自他捨、時非時捨。何等名為捨煩惱捨?童子當知,菩薩摩訶薩於敬事所其心不高,於不敬事心無卑下。若受利養心不憍高,不得利養心無紆欝。於彼持戒及犯戒所起平等覺。得勝名譽心不悕樂,被諸毀謗情無憂慼。若致譏訶志無貶退,於稱讚所善住法性。於諸苦事有擇慧力,於諸樂事有無常苦觀解之力。棄捨愛欲斷諸瞋恚,於怨親所其心平等。於善作惡作其心無二。於有愛不愛,情無所觀。於善聞惡聞,不生執著。於善說惡說,心無愛恚。於諸欲味及過患所,平等稱量。於我自身及他眾生起於平等信欲之意,於身命所情無顧戀,於下中上諸眾生所起平等照,於隱顯法起平等性,於諦非諦自體清淨。如是童子!菩薩摩訶薩若能自然起勝對治,是名菩薩摩訶薩捨煩惱捨。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行於捨亦不可盡。云何菩薩修捨無盡?菩薩行捨,捨有三種。云何為三?捨諸煩惱、捨護己他、捨時非時。云何捨諸煩惱?
1)恭敬供養,其心不高。輕蔑毀呰,心亦不下。(呰ㄗˇ,苛也,苛亦當作訶。玄應引作訶。凡言呰毀當用呰。鄭云:口毀曰呰。玄應引如此。今禮記作訾。)
2)若得利養,心不貪恃。若遭衰惱,心亦不愁。(恃,依賴、自負)
(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
3)若遇譽讚,心無喜慶。若遭毀者,心不退縮。
4)若遇譏者,心無虧赧。若有稱者,善住法界(或法性,安住在事情真實的情況)。
(虧赧,虧,氣損也、落也、傷也。赧ㄋㄢˇ,羞也、面赤也、羞慚也,或作[赤*皮]會意字)
5)若遭苦事,心力忍受。若遇樂事,明見無常。
(於諸苦事,有觀察力。於諸樂事,於無常、苦觀察力。)
6)放捨所愛,斷於瞋恚。於親非親,得平等心。
(由於捨棄所愛,由於斷除瞋恚,對於怨親,其心平等)
7)持戒毀戒,意無增減。
8)作善作惡,無有二相(不要區分成兩種、兩部份)。
9)於愛非愛,心無所著。
10)聞善不善,心能堪忍。
11)於善惡語,心不繫著(於善語不生愛,於惡語不生瞋)。
12)於味過患,其量無二(於諸欲味及過患,以平等方式稱量)。
10)於諸眾生,得平等心(於我自身及他眾生,生起平等信欲之意)。
11)於上中下,得等光明(於下中上諸眾生所,起平等照)。
12)不惜身命(於身命所,情無顧戀)。
13)好惡名聞,同於法界(於隱顯法,起平等性)。
14)於實不實法,心得清淨(於諦非諦,自體清淨)。
15)於世法(八法)等,得菩薩捨,是名菩薩捨於煩惱。

2.捨護己他
[智嚴]云何菩薩捨護己他?若被割截身體支節,心無瞋恨不求讎報,以得捨心故能捨二,內外身口於此二中不生諍訟。於眼與色無有欲污,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故於二中不生諍訟是故名捨。不傷不害是故名捨,捨護己他是故名捨。於利非利心行平等是故名捨,於第一義不生諍論是故名捨,於己心中善能分別是故名捨。觀捨己身是故名捨,不害他身是故名捨。菩薩修捨於諸禪定常行捨心。
[玄奘]復次童子!何等名為護自他捨?童子當知,菩薩摩訶薩若被他人節節支解割皮肉時,常自觀心住於大捨,雖復支解割其身肉,然其內心唯住於捨無所希望,及以追求縱於身語起諸變異俱能堪忍,是則名為護自他捨。爾時菩薩又觀二種心無損害。何等為二?所謂不由眼相及以色相,乃至不由意相及以法相,心生損害而住於捨。何以故?無損無害是乃名為護自他捨。復次,何等名為護自他捨?被他所損不加報故,於自於他俱能忍受,是名為捨。於諸有恩及無恩所平等方便,是名為捨。是捨名為無諍極捨、滅自心捨、觀自體捨、不害他捨。於諸定事菩薩能捨。
*云何菩薩捨護己他?(捨是為了保護自己、他人)
1)若被他人割截身體支節時(身體的主要支體:頭、軀幹、手、足。次要的部份:前額、鼻、下巴、指頭、耳等  ),心無瞋恨,不求讎報,以得捨心,故能捨二(保護自己與他人)。
2)內外身口,於此二中,不生諍訟。(當自己的身體,因為被他人的身體所傷害,而有變化。或言語上的傷害,對於這兩種都能忍受,因此,稱為捨)
3)於眼與色無有欲污。(他不會被眼相所損害,也不會被色相所損害,也不會被兩者所損害。)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故於二中,不生諍訟,是故名捨。
4)不傷、不害(他不被損傷、也不被迫害),是故名捨。
5)捨護己他,是故名捨。(被他所損,不加報故,於自於他,俱能忍受,是名為捨)
6)於利、非利(在繁榮及衰敗中),心行平等,是故名捨。
7)於第一義,不生諍論,是故名捨。(這是因為捨,沒有諍論)
8)於己心中,善能分別,是故名捨。(因為捨,是觀察自己的心,那是他了解:一切法是心的活動,不是外在事物的結果。或是他不會將心投注於瞋)
9)觀捨己身,是故名捨。(因為捨,在衝突中,觀察到自己應該負的責任)
10)不害他身,是故名捨。(因為捨,是保護他人的心。因為捨,是不傷害他人,但是會觀察由自己的行為造成的衝突)
11)菩薩修捨,於諸禪定,常行捨心。(因為捨,是菩薩安住於專注的狀況)

3.捨時非時
[智嚴]諸佛世尊不聽菩薩於諸眾生而行捨心。何以故?菩薩常修精進為利自他勤求善根,是名菩薩捨護己他。云何捨時非時?非器眾生捨不引接,衰毀譏苦捨而不受,捨求聲聞成決定者。行布施時捨修持戒,修持戒時捨於布施,修忍辱時捨施戒進,修精進時捨施戒忍,行禪定時捨於布施,修智慧時捨五波羅蜜,所不應作終不復作。如是諸法安住戒行,精勤勇猛具足修行,是名菩薩修無盡捨。
[玄奘]然佛世尊非所聽許諸菩薩等唯修於捨。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尚應修習諸行作用,日夜常念發起精進求諸善法,於時非時乃應修捨。復次童子!何等名為時非時捨?童子當知,菩薩摩訶薩具大智慧,善能修習時與非時,謂非法器諸眾生所應起於捨,不恭敬所應起於捨,於無利益譏毀苦惱應起於捨,於聲聞乘趣正決定應起於捨,於修施時應捨修戒,於修戒時應捨修施,於修忍時應捨牽引施戒精進,修精進時應捨修戒,修靜慮時應捨施度,修習慧時應捨緣發五波羅蜜多。童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時非時捨。何以故?由所不應作法無造作性故,是故菩薩深知非益而行於捨。若有菩薩摩訶薩安住大捨波羅蜜行菩薩行,則於一切惡不善法能興大捨。童子,如是等相,是名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若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四無量波羅蜜者,當知是則為菩薩藏法門之器,又是諸佛正法之器。
*什麼是關於時、非時的捨?諸佛、世尊不會說:在任何情況下,菩薩都應該修捨。何以故?菩薩常發起精進,為利益自己與他人,精勤追求善法。而且他也應該練習關於時、非時的捨。 什麼是關於時、非時的捨?
1)對於非器(不適合、沒興趣的)眾生,捨不引接(不要有動作,應該生起捨)。
2)衰、毀、譏、苦,捨而不受(對於四法,應該生起捨)。
3)捨求聲聞成決定者(於聲聞乘已經到達決定的眾生,應該生起捨)。
4)行布施時,捨修持戒。
5)修持戒時,捨於布施。
6)修忍辱時,捨施、戒、進。
7)修精進時,捨施、戒、忍。
8)行禪定時,捨於布施。(捨於布施的欲求)
9)修智慧時,捨五波羅蜜。(捨於以五波羅蜜為對象)
10)這稱為時、非時的捨。不應作終不復作(為了達到菩提,必定要作的法,不會不修)。不會放棄精勤、勇猛,圓滿一切善法。是名菩薩修無盡捨。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3.喜

 1.喜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行於喜亦不可盡。云何為喜?常念於法歡喜踊躍,不生懈怠無諸惱熱,離五欲樂住於法樂,心和悅豫身輕柔軟,意勤勸督心常生悲,樂求如來無上法身。樂修相好以自莊嚴,聽法無厭念行正法,行正法已心生歡喜,生歡喜已具得法悲。常於眾生不生礙心,以增上欲勤求於法,勤欲法已深心得解甚深佛法,遠離二乘發無上心,除諸慳惜發於捨心,見來乞者心生歡喜,捨時歡喜施已無悔,如是布施三時清淨,得清淨已心則悅豫,於持戒者常行布施,於毀禁者喜心攝取。自持禁戒心則清淨。能令惡道怖懼眾生得無所畏遠離惡處,一心迴向如來禁戒,堅持牢固不可虧壞,惡罵加己堪忍不報。於諸眾生心無憍慢,於諸尊長謙下恭敬,言常和悅離於嚬蹙。先以愛語終無諂曲,不以邪心誘誑於人,不以利養為他執役,其心清淨無有麁過。於諸不可不見其過,不求他短不舉人罪,專心正念諸和敬法,於諸菩薩生如來想。愛說法者重於己身,愛重如來如惜己命。於諸師長生父母想,於諸眾生生兒息想,於諸威儀如護頭首,於諸波羅蜜如愛手足,於諸善法生珍寶想,於教誨者生五欲想,於知足行生無病想,愛樂求法生妙藥想。於舉罪者生良醫想,攝御諸根無有懈怠,是故名喜。是喜寂靜覺知微妙故,是喜寂滅無恌戲故,是喜行倚不戲論故,是喜根本心不亂故,是喜多聞取善語故,是喜平等心柔軟故,是喜勇猛善作業故,是喜不悔專行善故,是喜正住不懈怠故,是喜不動無所依故,是喜不共難摧伏故,是喜實義不忘失故,是喜真實無變異故,是喜誠諦如所作故,是喜能捨力堅牢故,是喜大力無能勝故,是喜能作諸佛神力求諸佛法故。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於喜而不可盡。
[竺法護]何謂菩薩喜不可盡?所由等心為不可盡。所以者何?思察法典其心悅豫不以為勞,捨諸音樂不以為樂,心普住法以法自娛,身意降伏,所謂伏者,見人所作不應義理,衣毛為竪、心悲雨淚,好菩薩道。其心欽樂願如來身,具諸種好、三十二相,以為莊嚴諸法功勳。常欲聽經未曾厭飽,恒執經文常欲堅持以應法者,不以世榮而在心懷,常以法樂而以自娛,等心一切隨其所喜而開化之。所以者何?各令得所如佛法教,是曰行喜。
*復次,大德舍利弗!菩薩的大喜亦不可盡(以不可盡的法與眾生為對象的範圍,而這樣,喜也是無盡,同樣的慈與悲也是無盡。稱為大的原因,是要與聲聞、緣覺區分。)。云何為喜?
1)因為念、隨念於佛法故,它是歡喜、平靜、踊躍。
2)心不生懈怠,難以破壞。
3)無諸渴愛。
4)遠離於一切欲的樂,喜是樂於諸法的基礎。
5)心有悅豫,身有踊躍,智有極喜,意有安樂。
6由於如來身引起喜、樂,方便希求相好以自莊嚴。
7)聽法無厭。
8)依真實法而行,行正法已,心生歡喜、平靜、踊躍。念行正法,行正法已心生歡喜,生歡喜已,於法踊躍。
9)常於眾生,不生礙(敵對的)心。以增上欲(以強烈的希求),勤求佛法,不捨棄於法的好樂。
10)勤欲法已(努力於欲求佛法之後),深心得以信解於甚深佛的法,遠離二乘,發無上心。
11)除諸慳惜,發於捨心。
12)見來乞者,心生歡喜,捨時歡喜,施已無悔,如是布施三時清淨,得清淨已,心則悅豫。
13)於持戒者,常行布施。於毀禁者,喜心攝取(幫助)。自持禁戒,心則清淨。(由於自己戒清淨,)能使令那些於惡道怖懼的眾生,得到鼓勵而無所畏,(以持戒清淨,可以)遠離惡處。
14)一心迴轉自己的戒,趣向如來禁戒。
15)堅持牢固,不可虧壞。
16)惡罵加己,堪忍不報。
17)於諸眾生,心無憍慢。
18)於諸尊長,謙下恭敬。
19)言常和悅,離於嚬蹙(常有笑容,沒有憂愁)。
20)先以愛語,終無諂曲(先問候他人,始終沒有欺騙、沒有不真實)。
21)不以邪心,誘誑於人(誘就是誑,欺騙)。
22)不以利養,為他執役。
23)其心清淨,無有麁過。
24)於諸不可,不見其過(在每一件事,看到值得讚嘆的部份)。
25)不求他短,不舉人罪。
26)專心正念,諸和敬法(身、口、意、戒、施、見和敬)。
27)於諸菩薩,生如來想(喜愛菩薩,就像喜愛如來、老師一樣)。
28)愛說法者,重於己身。
29)愛重如來,如惜己命。
30)於諸師長,生父母想。
31)於諸眾生,生兒息想(息,兒子、女兒)。
32)於諸威儀,如護頭首。
33)於諸波羅蜜,如愛手足。
34)於諸善法,生珍寶想。
35)於教誨者,生五欲想(歡喜、快樂)。
36)於知足行,生無病想。
37)愛樂求法,生妙藥想。
38)於舉罪者,生良醫想。
39)攝御諸根,無有懈怠,是故名喜。
40)是喜寂靜,覺知微妙故(喜有寂靜的相貌或本質,因為它是了達的智)。
41)是喜寂滅,無恌戲故(喜有極寂靜的相貌,因為它沒有掉舉)。
42)是喜行倚,不戲論故(喜有寧靜的相貌,因為它無傲慢)。
43)是喜根本,心不亂故(喜有諸根歡喜的相貌,因為三昧它不散亂)。
44)是喜多聞,取善語故(喜有聽聞的相貌,因為在語言上是溫和)。
45)是喜平等,心柔軟故。
46)是喜勇猛,善作業故(喜有堅定、滿意、歡喜的相貌,因為將事情做的很好)。
47)是喜不悔,專行善故(喜有無悔的相貌,因為所做沒有過失)。
48)是喜正住,不懈怠故(喜有穩住的相貌,因為不被敵對的力量所動搖)。
49)是喜不動,無所依故(喜有不動的相貌,因為不是依賴於三有、相)。
50)是喜不共,難摧伏故(喜有難以親近、征服的相貌,因為難以降伏)。
51)是喜實義,不忘失故
52)是喜真實,無變異故。
53)是喜誠諦,如所作故。
54)是喜能捨,力堅牢故(喜有力量、努力、堅定的相貌,因為力量)。
55)是喜大力,無能勝故。
56)是喜能作諸佛神力,求諸佛法故(喜有圓滿佛法的相貌,因為如實不懈地尋求一切佛法)。
舍利弗!是名菩薩的喜而不可盡。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2.悲

 大方等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
阿差末菩薩經,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V.II, The Tradition of Imperishability in Buddhist Thought by Jens Braarvig, Solum Forlag, Oslo 1993

1.悲是一切佛的法中最高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行大悲亦不可盡。何以故?舍利弗!如人命根即以出息入息為本,菩薩如是修學大乘,以大悲為本。如轉輪聖王,以輪寶為本,菩薩如是修一切智,以大悲為本。如大長者唯有一子愍愛情重,菩薩大悲亦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
[竺法護]阿差末謂舍利弗言:菩薩大士奉無極哀而不可盡。何謂為人?所云人者,喘息為本,本者謂命,菩薩至行以哀為本,成大乘故。猶轉輪王紫磨金輪以為始元,然後七寶輒來具足;菩薩大乘亦復若斯,以有大哀諸佛法寶普悉周備。猶如長者有一微妙清和之樂,其音哀美入于骨髓;菩薩大士逮致弘哀,愍念眾生過於骨肉。猶如長者而有一子愛之無極。
*復次,大德舍利弗!菩薩的大悲亦不可盡。何以故?因為是先行(先決條件)的緣故。(
與悲的的不同在哪裡?慈是安立眾生於快樂,而悲是拿走他們的苦。在經文也如是說:有悲心的菩薩,因為他人的苦而苦惱。...同樣的,當果是無盡的時候,因也是無盡。)
1)大德舍利弗!譬如對於人的命根而言,出息、入息就是先決條件。同樣是如此,大德舍利弗!對於菩薩成就大乘而言,大悲就是先決條件。
2)譬如轉輪聖王,對於七寶而言,輪寶就是先決條件。同樣是如此,大德舍利弗!對於菩薩成就一切智智而言,大悲就是先決條件。
3)譬如長者或居士,對於有德的獨子愍愛情重。同樣是如此,大德舍利弗!對於已得大悲的菩薩而言,於諸眾生愍愛情重。

2.詞源學的解釋
[智嚴]如是大悲我已行已,如是大悲作己利已,如是大悲不假他事。
*大德舍利弗!
1)所謂大悲(這個悲的詞義是工作、事),(而且所有善根是)由自己作的事,因此,稱為大悲。
2)(縱使,它是為自與他)它是自己的工作,因此,稱為大悲。
3)它不是凌駕他人(讓他們去作),因此,稱為大悲。 

3.悲的原因與本質
[智嚴]如是大悲己心所作出不諂曲,如是大悲所作畢竟出正決定,如是大悲種性所作出於直道,如是大悲心無邪曲出生正直。如是大悲無有憍慢出眾生境,如是大悲捐捨己身出如來身,如是大悲不貪壽命出不作惡,如是大悲擁護眾生出於菩提,如是大悲護真實法出心清淨,如是大悲見諸窮厄出拔濟事,如是大悲本誓堅固出不動心,如是大悲不欺己身人天賢聖出不虛誑。如是大悲其行清淨出於善業,如是大悲自捨己樂出與他樂,如是大悲不與他苦出不焦熱,如是大悲能令眾生捨於重擔出堅精進,如是大悲有忍勢力出護無力,如是大悲不厭可污出瞻病者,如是大悲得法自在出教化鈍根,如是大悲覆自功德出顯他功業,如是大悲出離諸苦,如是大悲出求無漏樂。如是大悲出捨所愛物,如是大悲出作眾善業無所嬈惱,如是大悲出善持禁不捨毀戒,如是大悲出教化眾生,如是大悲出不惜身命,如是大悲出捨自支節,如是大悲出生他善根,如是大悲出自利益善根,如是大悲出無味諸禪,如是大悲出不厭欲界,如是大悲出於觀慧,如是大悲出不污善根,如是大悲出諸眾生如所願成,如是大悲出有為無為,如是大悲出不證無為,如是大悲出知眾生性同無為而能教化,如是大悲出護毀戒者,如是大悲出讚歎佛戒。
[竺法護]菩薩之業大哀為本然後具足。所以者何?為一切教大哀無諂,無諂行者有弘哀故,便不自大、專自用意,亦不虛飾,以至真行,心中至直而無有異,是為弘哀。所以者何?無有邪心。以逮愍哀,其心敦誠亦無憍慢而自放逸,順隨一切誘進開化而度脫之。身無所損,以勢力故不貪壽命,則自愛己,眾惡離散。覆護眾生其心已淨,不捨貧匱、諸厄難者。所以者何?不以勞故。其心堅固是則愍哀,其心不退因入大道,菩薩真意能勤將護,是為大哀。若為諸佛作證解明,亦為自己證明供養復至大哀,其心清淨,所行無異。所以者何?能捨己安而安眾生,見危厄者身欲代之,心不協恨荷負一切,不以為重堅志精進,是名曰哀。所以然者,能忍辱故。其羸劣者將護扶之;若有病者,身體臭處,其心不惡,欲以勞來眾危難故。倩講法者不以為惓,具足道心,隨人所喜,隨人所喜者謂入異學各得開解,常抱功德以為莊嚴。身諸根具而不墮苦,因成愍哀心等無餘,以安一切所以曰哀。無人諍訟。所以者何?無所貪故乃能備哀,心無悔恨常護禁戒,悉樂導利一切眾生。身若金剛不可毀傷,以身惠施無所悋惜,勸助他人令興功德是則愍哀。雖身立德而懷欣然,不如勸人建立福祚不用禪悅。所以者何?常為一切。既在欲中,思察道慧不以為勞是則愍哀。所造功德未曾懈惓,為無畏施捨貪悋心,欲使眾生咸成所願,思開達者輒令建立無極大哀。所以者何?為懈廢護勸讚導首也。若有犯戒及誹謗人,菩薩靜定不念是言。所以者何?常以佛戒教訓十方。有行惡者心哀傷之,以如來忍誨無瞻勢及愚冥黨。所以者何?化令其人內入佛法。
*1)如是大悲,是來自意樂的行動,起源於不諂曲的緣故。
2)如是大悲,是(成就任何事情)實踐的行動,起源於無欺的緣故。
3)如是大悲,是來自增上意樂的行動,起源於不退的緣故。
4)如是大悲,是本質上的智慧,起源於不是矯揉造作的緣故。
5)如是大悲,是原本就是清淨,起源於正直道的緣故。
6)如是大悲,是心無邪曲,起源於明確的緣故。
7)如是大悲,是無有憍慢,起源於對於一切眾生謙卑的緣故。
8)如是大悲,是無量所生,起源於眾生無量的緣故。
9)如是大悲,是捐捨己身,起源於建立如來身的緣故。
10)如是大悲,是不貪壽命,起源於不作惡行的緣故。
11)如是大悲,是保護他人,起源於菩提心的緣故。
12)如是大悲,是保護眾生,起源於自心清淨的緣故。
13)如是大悲,是顧念貧窮、苦厄、孤獨者,起源於拔濟一切眾生苦的緣故。
14)如是大悲,是本誓堅固,起源於不動心的緣故。
15)如是大悲,是見到真理,起源於己身、佛、天,不壞承諾(守護自己的戒)的緣故。
16)如是大悲,是其行清淨,起源於善業的緣故。
17)如是大悲,是自捨己樂,起源於與他樂的緣故。
18)如是大悲,是置他人於樂中,起源於無渴愛的緣故。
19)如是大悲,是荷擔一切眾生(苦)的重擔,起源於勤發堅固精進的緣故。
20)如是大悲,是承擔最上忍,起源於忍受無力眾生過失的緣故。
21)如是大悲,是捨離稱讚與誹謗,起源於照顧病眾生的緣故。
22)如是大悲,是得法自在,起源於成熟信解低劣眾生的緣故。
23)如是大悲,是覆自功德,起源於顯他功德的緣故。
24)如是大悲,是忍受諸苦,起源於求無漏樂的緣故。
25)如是大悲,是捨物與乞者,起源於善業與無悔的緣故。
26)如是大悲,是源自善持禁,起源於保護毀戒眾生的緣故。
27)如是大悲,忍受身體的苦,起源於建立金剛身的緣故。
28)如是大悲,是成熟眾生,起源於不顧念自己的身體與生命的緣故。
29)如是大悲,是不顧念自己,起源於捨自支節的緣故。
30)如是大悲,是出生其他眾生的善根,起源於無希求自己善根的緣故(為了他人的善,改變他們,不為自己累積善根)。
31)如是大悲,是不味著禪樂,起源於再次以欲界為對象的緣故(為了那裡的眾生,尋求再生於欲界,而捨棄色界)。
32)如是大悲,是遍照各處(以應知的一切法為對象),起源於無著智光的緣故。
33)如是大悲,是於智不顧念(或是不依賴),起源於各處善根與福資糧,不嘲笑的緣故。
34)如是大悲,是應分布於各處,起源於圓滿一切眾生希求的緣故。
35)如是大悲,是令一切眾生解脫(根據自己最初發起的菩提心,安置眾生於涅槃中),起源於不捨棄宿願的緣故。
36)如是大悲,是不與無為和合,起源於有為中成熟眾生的緣故。
37)如是大悲,是顧念毀戒眾生,起源於建立眾生於佛戒中的緣故。

4.悲的業用
[智嚴]如是大乘諸悲出於大悲,以是因緣故名大悲。謂大悲者,必定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諸助道法,為得自然無師智慧,營他眾生所作事業,精勤專著如修己務,以是因緣故名大悲。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大悲而不可盡。
[竺法護]菩薩普教令學於佛三十二相哀,哀亦不可盡。阿差末復謂舍利弗言:菩薩大士一切所施以哀為本,故曰建立無極大哀;亦皆以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六度無極,亦復備悉三十七品。所以者何?獨能遊步無能為師,所行安諦而無瑕穢,以慧愍成一切眾生,曰菩薩哀為不可盡。
*如是,大德舍利弗!
1)若任何菩薩的出離(煩惱、三界),則起源於大悲(如是令悲心生起,而且從悲心引起行動),以是因緣,故名大悲。
2)(那麼,它會引起什麼行動呢?)如是大悲者,必定善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一切菩提分法。
3)如是大悲者,引起自然無師智慧的圓滿,引起善業,引起無悔,引起必定的事業。
4)它是源於安立一切眾生於任何應該做的事。以是因緣,故名大悲。大德舍利弗!是名菩薩大悲而不可盡。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75-78.四法嗢拕南

 大方等大集經,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無盡意菩薩品
阿差末菩薩經,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V.II, The Tradition of Imperishability in Buddhist Thought by Jens Braarvig, Solum Forlag, Oslo 1993

1.四法嗢拕南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撰集四法亦不可盡。何等四?是菩薩知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一切法寂滅涅槃。
[竺法護]阿差末言:又有菩薩講一切法皆歸無常、物非我有,其慧所說而不可盡;一切皆苦、諸法無我,菩薩宣此亦不可盡。
*復次,舍利弗!菩薩四法的綱目亦不可盡。(對於正在教導的菩薩而言,他知道一切行的相、一切有漏的相、一切法的相、寂滅涅槃就是由於寂靜而遠離慢。關於這位菩薩,他以綱目來教導,就是建立彼成就,稱為法的綱目。因為他們教導這四個主張,是以濃縮的方式,談論一切法中有為法、無為法的無常等。對於無盡,因為一切有為、無為法是無盡,綱目也是無盡。)
何等四?進入菩薩無盡教導的智,他教導: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寂滅涅槃。

2.無常
[智嚴]云何無常義?無所有是無常義,無所破壞是無常義。是無常義者即無我義,若法無我無能壞者。性寂滅故,是名無常義。
[竺法護]何謂無常?觀本末事悉歸無常、無有科律。其無常者不可令常,從始以來無不無常,是謂無常義。
*云何無常義?(關於這個教導,是指知道一切有為的相者)
1)無有是無常義(一切法是空,根據勝義諦來說,沒有常的狀態,在任何以能取所取者而想像的法中)。
2)無著是無常義(沒有任何的存有可視為我、我的而被取著)。
3)存有是不會消失的(某些東西存在,當他已經消失之後,然後不存在。不是這樣的,反而是,事物本質上不是恆常,那就是原本就不存在)。
4)因為,無常義,就是一切法是無我。在那裡(在空性中,是恆常空),沒有任何東西消失,因為它常遠離自性(本質上能取所取者的存在)。這是無常義。

3.苦
[智嚴]云何苦義?無所求故是苦義,愛染盡故是苦義,無所願故是苦義,空無有故是苦義,是名苦義。
[竺法護]何謂苦義?雖有歡樂會當歸盡,願不久存,論說眾苦悉趣空無。其空無者亦虛無實,虛空苦義正等無異。
*云何苦義?(關於這個教導,是指知道一切有漏的相者。)
1)無愛染義是苦義。2)愛染盡義是苦義。3)無所願求義是苦義。4)解說苦聲義是苦義(它滅盡僅僅是文字,說苦聲滅盡,因為在苦中,沒有苦的真實存在可以找到)。5)解說虛空義是苦義(苦僅僅是空性,當解說什麼是空,如虛空一樣,就是對苦的抉擇)。這是苦義。

4.無我
[智嚴]云何無我義?畢竟無我是無我義,如無我義即是空義、無所有義、虛誑不實義,是名無我義。
[竺法護]何謂非身?於我不我永無本末,彼亦為虛,寂靜無要,有計其空及空義者悉無有身。
*云何無我義?(關於這個教導,是指知道一切法的相者。)
1)我(有兩種,一種是由他人所想像,另一種是與能取與所取者有關係時出現,都是沒有我的真實存在,所以是)畢竟無我。
2)若無我義即是無用、沒有意義、虛誑不實、空。但是空義是無我義。這是無我義。

5.寂滅涅槃
[智嚴]云何寂滅涅槃義?是寂滅義非念念滅,如非念念滅即是寂滅。菩薩得是無盡智慧,知一切法相同於寂滅,寂滅者即是涅槃,是名寂滅涅槃義。舍利弗!是名菩薩撰集四法而不可盡。
[竺法護]何謂寂義?於寂無寂乃謂為寂,所解脫者而於澹泊亦無澹泊,是謂為寂。所謂脫者,修於靜默除一切想;除諸想已斯曰無為泥洹之寂,此謂寂滅義。是為菩薩行四諦之法而不可盡。
*云何寂滅義?(由於寂靜而遠離慢。)
1)寂滅不是以寂滅而得到寂滅。寂滅惟獨是寂滅(寂滅意思就是空或熄滅,但是透過了解寂滅本質是空性或熄滅的智慧,不會變成寂滅或空。而是,事物在原本上、最初就是寂滅、空)。
2)不寂滅也不是以寂滅而得到寂滅(有為法不會變成寂滅以及不存在,他透過智慧,已經了解有為法是寂滅、空。而是,有為法從最初、原本未被生起寂滅)。
3)若寂滅義,就是一切分別相(如業、煩惱、能取所取者)的平靜。這就是寂滅。
4)而(為了說明寂滅的狀態,所以說)寂滅就是涅槃。這就是寂滅義。
舍利弗!這些就是菩薩四法的綱目不可盡。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71-72.止、觀

 大方等大集經,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無盡意菩薩品
阿差末菩薩經,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V.II, The Tradition of Imperishability in Buddhist Thought by Jens Braarvig, Solum Forlag, Oslo 1993

 1.止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行定慧亦不可盡。云何為定?若心寂靜正寂靜寂滅不然,心常不亂守護諸根,不動不轉無有卒暴,安詳靜默堅持不失,善調柔軟獨處閑靜,其身遠離心不迴轉,思樂空寂阿練若處。無有惡求亦無所求非有多求,正命正行威儀堅固,知時隨時,常知止足易養易滿,堪忍力故心無高下能忍惡罵。發心專向善法思惟,樂思惟處及諸禪支,發起慈心、入於悲心、安住喜心、善修捨心,正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善能思惟九次第定,是名為定。舉要言之,菩薩助定無量無邊勤行修集,是名菩薩定不可盡。
[竺法護]阿差末言:唯,舍利弗!菩薩寂然,所觀察者亦不可盡。何謂寂然?其心澹泊寂寞定然,諸根不亂專精無想,作性安隱不卒不暴,庠序靜思捨不順念,樂於一義,除眾憒閙,好喜閑靜,其身寂寞,心未曾亂,思於閑居。無有眾惡,不匿其過,不墮邪見而知止足,志性清淨威儀備悉,不越禮節知其隨時,舉動應宜供養順教,合集德力而不自大,不猗名稱,功勳遠聞。其心專精樂於獨處,一心禪思,興於慈悲而行悲哀,修於喜悅,奉行觀護,從第一禪至八不思議定意之門,是謂寂然。又其寂然業不可量,若能通達於此業者,是謂寂然。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的止、觀也不會滅盡。(為了教導什麼是簡要的修行?為了教導什麼是努力的修行?所以說這一段。這兩個是無盡:因為一切法是被專注的與被了解的,而一切法是無盡的,所以專注與了解也必須是無盡。)
什麼是止不會滅盡呢?(關於菩薩在簡要的修行中實踐的時候,他就是在加行道、見道、修道中,修行止。關於止是無盡:止的資糧與止本身是無盡。)
止的資糧:
1.次要的資糧
1)內心寂靜、正寂靜(外)、近寂靜(內外)(因為沒有惛沈睡眠。)2)(內心寂靜,是因為沒有很多內心的分別。)心常不亂。3)(外境寂靜,是因為沒有外境的分別。)守護諸根。4)(內外寂靜,是因為遠離內外分別)。不高舉、不傲慢。5)沒有吵雜的言論(如王論、賊論)。6)不動搖(不在煩惱力量的控制)。7)不移動(不被定的障礙所干擾)。8)柔軟(服從於他人)。9)守護自己(守護六根)。10)善調(溫順)。11)適業(遠離惛沈睡眠)。12)一境性。13)樂於獨處。14)避開群眾。15)樂於遠離(樂於心一境性)。16)身遠離(滿足於獨處與避開群眾)。17)心不迷亂。18)心常傾向於阿練若處(山上、山洞)。19)少欲(對於衣服與食物)。20)不求(其他東西)。21)不多求。22)知足。23)正命清淨。24)正行成就。25)守護威儀。26)知道正確的時間。知道適當的時間。知道不適當的情況。知道適當的量。27)易滿。易養。28)由於觀察的力量,心無高下(當被稱讚、被誹謗)。29)能忍受冒犯與粗暴的言語表達方式。
2.主要的資糧
1)發動內心轉向瑜伽(就是生起這樣的心:修習止與觀)。2)樂於靜處禪修。3)作意於諸禪支。4)發起慈心、5)入於悲心(這兩個是定的根)、6)安住喜心(生起不動的定)、7)善修捨心。
3.止本身
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這九次第定,是名為止。這樣,止的資糧是無量無邊(一切法是修習止的原因,這一切法是無量如虛空)。同樣的,勤行於止的資糧,是名為止不可盡。

2.觀
[智嚴]云何為慧?是慧修道入於諸法無我、無人、眾生、壽命,如是智慧分別諸陰如幻如化,諸界平等入如空聚,分別諸諦皆悉明了,隨順觀知十二因緣,分別諸見因果果證。所謂分別者,於一切法能得正見,如實而見真見空見無相願見。又分別者,無分別故分別。所謂見者,亦無所見無所別知。如是見者為真實見,見真實者即得方便。是菩薩如是慧見不隨無為,修行諸善心無所住,是名為慧。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定慧而不可盡。
[竺法護]何謂為觀?分別智慧奉修道法,無我、無人,無壽、無命,觀五陰身、四大法種,觀諸衰入猶如空聚,分別具成而觀察知。十二因緣順無所亂,捨離諸見,覩諸報應因緣果實,曉識德果,所造證明入於正真,已能入中省眾聖慧。所謂觀者,平等法明,所見諸法而正諦觀,不見異法,空無想願,唯覩於此三脫之門。所謂觀者,不見處所屋室之宅,亦復不無不見起分,不得顛倒妄想之業。所謂觀者,永無所見,設無所見是謂為觀,於諸所見而無所見,是謂為觀。如是見者名真諦見,乃能曉了隨佛之教。如是見者,為菩薩故不墮無行、不住正行,是謂為觀。此則名曰菩薩寂然正觀而不可盡。
*什麼是菩薩的觀無盡?(關於菩薩在努力的修行中實踐的時候,他就是在加行道、見道、修道中,修行觀。)
1)是與慧有關係的修道(因為觀是慧的要素,是直接向著慧的練習)。
2)於諸法無動的智(因為沒有活動者)。
3)無我智、無眾生智、無壽命者智、無養育者智、無人智。
4)見諸陰如幻智。見諸界毒蛇智。見諸處如空聚智。見諸諦悉明了智。見諸法不違背緣起智(就是見到一切法由因與緣而生起)。
5)見到超越任何邪見的智。見到由因而有果的異熟將不會停止的智(當一個人執行活動時,將相對應的承受它的成熟)。見到由觀察、親證果(指福智資糧的果,就是無住涅槃)成就的智。
6)見到正性(就是空性)成就的智。
7)復次,觀就是真實地見到一切法。如實地見到一切法。見到一切法的要素。如實無異地見到一切法。見到一切法是空、無分別相、無願求。
8)見到一切法是無為、無生、無起、無有、如實、清淨(原本就是光明的)、遠離(能取、所取的行相,所以是空)。
9)見到一切法是沒有移動、沒有移動者、沒有擁有者、不可能屬與自己、不能破壞的、一味、有虛空的要素、原本寂靜。
10)復次,觀就是不見任何存有的型式(就是自性存有或真實存有的狀態)。也不見任何不存有的型式(就是自性存有或真實存有的狀態)。也不見任何生、住、滅的型式。也不見任何對象(如色、聲等)(自性存有)的型式。或分別相(如白、紅等)(自性存有)的型式。
11)雖然,正在見的這個人見不到任何事物,當沒有正在見的時候,就是他見到。由於觀,他見到不是正在見,也不是不正在見。當如是見的時候,他見到真實。由於見到真實,他達到觀的善巧(一切法的本質屬性)。但是,菩薩以觀如是見的時候,不會落入無為,也不會停止善根的造作。這就是所謂的菩薩的無盡觀。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止觀而不可盡。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11.慈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九,宋涼州沙門智嚴共寶雲譯,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之三
阿差末菩薩經卷第一,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V.II, The Tradition of Imperishability in Buddhist Thought by Jens Braarvig, Solum Forlag, Oslo 1993

11.慈
1.所緣無量、能緣無量
[智嚴]爾時,無盡意菩薩復語舍利弗:菩薩修慈亦不可盡。何以故?菩薩之慈無量無邊,是修慈者無有齊限等眾生界,菩薩修慈發心普覆。舍利弗!譬如虛空無不普覆,是菩薩慈亦復如是,一切眾生無不覆者。舍利弗!如眾生界無量無邊不可窮盡,菩薩修慈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虛空無盡,故眾生無盡,眾生無盡故,菩薩修慈亦不可盡,是謂大士所修慈心不可得盡。舍利弗言:善男子!齊幾名眾生界?無盡意言:所有地界、水火風界其量無邊,而猶不多於眾生界。舍利弗言:唯,善男子!頗可得說譬喻比不?無盡意言:可說,但不得以小事為喻。舍利弗!東方去此盡一恒沙佛之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皆一恒沙佛世界,作一大海其水滿溢。使一恒河沙等諸眾生聚集,共以一毛破為百分,以一分毛渧取一渧,如是一恒河沙共取一渧,二恒河沙共取二渧,如是展轉乃至盡此滿大海水盡,是眾生界猶不可盡;菩薩慈心悉能遍覆如是眾生。舍利弗!於意云何?是修慈善根豈可盡耶?舍利弗言:實不可盡。唯,善男子!是虛空性尚可得盡,菩薩慈心不可盡也。若有菩薩聞作是說不生驚怖,當知是人得無盡慈。
[竺法護]阿差末菩薩復謂舍利弗:慈氏菩薩而不可盡。所以者何?其慈曠大,無邊際故,仁若虛空不可限量。所以無邊者,猶若眾生四大如空無所不周,以慈普覆亦如四大地、水、火、風不可稱限故不可盡。菩薩弘慈亦復若茲,不可窮極故曰無際。猶空無邊,一切四大悉不可量;眾生無盡、仁不可限,故曰菩薩大慈無盡。爾時,舍利弗問阿差末:眾生四大數不可盡,為何謂也?阿差末曰:地、水、火、風,其數過於藥草、叢林。時舍利弗復問:可為眾生興引譬乎?阿差末曰:可假借喻,不可以民庶為數極。舍利弗問:所喻云何?阿差末曰:猶如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合為世界,各如江沙十方佛土合為大海,取一切人盡住海邊,各以一毛取海水數,舉一渧水為一江沙人、舉二渧水為二江沙人,如是渧數大海水盡,眾生之限不可盡極;群黎四大亦不可數亦復若斯,菩薩大慈靡所不周。阿差末菩薩謂舍利弗:若能弘慈,其德福慶不可盡極。舍利弗言:實不可盡。阿差末曰:若有菩薩聞眾生數不可窮盡,不恐、不懼、不以懷懅,爾乃應曰慈不可盡。
*爾時,無盡意菩薩告訴具壽舍利弗。
(已安住在四無量的菩薩,就是正在修習悲的菩薩。有四種?哪四種呢?渴望快樂、為苦所折磨、喜於快樂、安住於平等。這個章節簡稱為悲憫,有四無量能利益眾生。這段文聚焦在渴望快樂。)
1)(由於所緣慮的對象是無量,所以能緣慮的心也是無量。)大德舍利弗!菩薩的慈,亦不可盡。何以故?因為無邊的緣故。應該知道菩薩的慈也是無邊的,他們出現的慈是不被限制的。
2)同樣,乃至如眾生界那麼多,則菩薩以他生起的慈心,來普覆。大德舍利弗!譬如虛空無不普覆,是菩薩的慈亦復如是,一切眾生無不覆者。
3)大德舍利弗!如眾生界是無量,在那裡不可窮盡,菩薩修慈亦復如是無量,在那裡無有窮盡。
4)同樣,虛空無盡故,眾生無盡。眾生無盡故,慈亦不可盡。這就是為什麼說這些大士的慈心不可得盡。
5)這樣被說明之後,長老舍利弗復問無盡意菩薩:善男子!眾生界有多大呢?無盡意言:大德舍利弗!乃至地界、水、火、風界其量無邊,而猶不多於眾生界。
6)舍利弗復言:善男子!頗可得說譬喻比不?無盡意言:大德舍利弗!可說,但不得以小事為喻。大德舍利弗!譬如在東方,世界數目如同恒河中沙的數目。在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也如此。全部這些世界以大海水充滿,成為一個。如果眾生數目如同恒河中沙的數目,將他們聚在一起。共以一毛破為百分,以一分毛渧取一渧。然後,如恒河沙數的眾生,在恒河沙數劫之後,聚在一起,再取第二渧。如是一恒河沙數的眾生共取一渧,二恒河沙數的眾生共取二渧,如果用這種區別方式,以這種計算方式,如是展轉乃至盡此滿大海水盡,是眾生界猶不可盡。大德舍利弗!同樣,眾生界無量,但是菩薩以慈心悉能遍覆。
7)大德舍利弗!汝意云何?若如此的修慈而形成的無量善根有可能滅盡嗎?舍利弗言:實不可盡。善男子!若他認為如此種類修慈的善根應該滅盡,則他認為虛空應該滅盡。
8)若菩薩已經聽到這慈無盡之後,不生驚怖,則他們由於慈無盡而殊勝。

 2.慈的業用
[智嚴]舍利弗!是慈能自擁護己身,是慈亦能利益他人,是慈無諍,是慈能斷一切瞋恚荒穢繫縛,是慈能離諸結及使,是慈歡喜,是慈不見一切眾生破戒之過,是慈無熱身心受樂,是慈遠離一切惱害,是慈能離一切怖畏,是慈能順眾聖人道,是慈能令瞋者歡喜。是慈能勝一切鬪諍。
[竺法護]阿差末謂舍利弗言:其弘慈者是菩薩護,復為眾生有功效業。所以者何?無有失故。眾惡麁獷悉永消除,伏眾怒害及諸愛欲,其有見者莫不悅顏。所以者何?無有眾邪,諸有恐懼咸悉盡愛,其道正端而無偏邪,悉能化導諸亂心者,其有危難往就慰濟。所以者何?欲度脫故。諸有繫縛莫不解散,諸諛諂者修備質朴。
*無盡意言:大德舍利弗!
1)是慈能保護己身(因為慈沒有敵人會傷害他們,而且他們沒有任何的厭惡)。2)是慈樂於利益他人。3)是慈無諍。4)是慈能斷一切惡心、荒、穢、瞋、恨、折磨。5)是慈能離諸使及纏。6)是慈歡喜。7)是慈不見一切眾生違犯之過。8)是慈無熱,身心受樂。9)是慈遠離他人的惱害。10)是慈能離一切過失的怖畏。11)是慈能順眾聖人道。12)是慈能令罵者、惡心者歡喜。13)是慈能勝一切鬪諍(以慈心定伏魔與敵)。14)是慈不持杖與刀。15)是慈樂於解脫一切眾生。16)是慈能離一切瞋恚。17)是慈能離矯詐、吹噓、恐嚇(為了名利的緣故)。 

3.慈的果報
[智嚴]是慈能生利養稱歎,是慈莊嚴釋梵威德,是慈常為智人所讚,是慈常護凡夫愚人,是慈常能隨順梵道,是慈不雜遠離欲界,是慈能向解脫法門,是慈能攝一切諸乘,是慈能攝非財功德,是慈長養一切功德,是慈過諸無作功德,是慈悉能莊嚴相好,是慈能離下劣鈍根,是慈能開天人涅槃諸善正道,是慈能離三惡八難。
[竺法護]
唯學道要不慕世榮,悉為釋梵之所欽奉,常以智慧靡所不覩。所以者何?護眾生故。修四等心不懷異意,悉棄塵勞入佛道要,總持慧業以德自嚴、以超眾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以具足諸不備悉。度脫快哉快哉泥洹,顯導眾生不在八懅不閑之地。
*1)是慈能生利養、恭敬、稱歎。2)是慈為一切人、帝釋、梵、世界守護者所尊敬。3)是慈以他自己的威德莊嚴來裝飾。4)是慈常為智人所讚。5)是慈常護凡夫愚人。6)是慈常能隨順梵道。7)是慈不為欲界所雜染。8)是慈對於一切眾生是最好的解脫之道。9)是慈能攝一切諸乘。10)是慈能攝非物質的福德。11)是慈積集一切福德資糧。12)是慈超過由物質所產生的一切福德。13)是慈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好,來莊嚴。14)是慈能離下劣、缺根。15)是慈能開天人、涅槃諸善正道。16)是慈能離三惡、八難。

4.慈的自性(本質)
[智嚴]是慈愛樂諸善法等。是慈如願一切所欲成就自在,是慈平等於諸眾生,是慈發行離諸異相,是慈正向持戒之門,是慈能護諸犯禁者,是慈能成無上忍力,是慈能離諸慢放逸,是慈發起無諍精進入於正道,是慈根本入聖禪定,是慈善能分別於心離諸煩惱,是慈因慧而生總持語言文字,是慈定伴離魔結伴,是慈常與歡喜同止,是慈善為心之所使,是慈堅持威儀戒法,是慈能離諸掉動等,是慈能滅種種諸相,是慈善香慚愧塗身,是慈能除煩惱臭氣。
[竺法護]樂以法樂,以法自娛,總攝眾欲不貪王土,等心眾生所行無異。淨此普慧,其犯戒者悉將護之,現忍辱力無得自用而懷慢恣,不捨精進、禪思,一心三昧正受,其心不亂。以智慧業諸所聽受弘慈具足,自從身出,不依仰人、不從魔教。所以者何?以獲大安。因智慧解恥諸非法。
*1)是慈樂於(空性、真諦)法樂(或樂於法的實踐)。2)是慈於五欲、食物、力量沒有歡喜。3)是慈平等心於諸眾生。4)是慈於施行無差別。5)是慈為入一切戒、學之門。6)是慈能保護(自己遠離惡戒,與)諸犯禁者(而且幫助他們成就善戒)。7)是慈能展現忍力。8)是慈能離諸慢、放逸、憍。9)是慈經由發起無動搖的精進,能貫徹一切正確實踐的行動。10)是慈是靜慮、等持、等至的根本,而那些是聖者所入。11)是慈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能捨離諸煩惱。12)是慈以持續學習咒語,能生思惟與智的因。13)是慈定伴,離魔結伴。14)是慈常與安樂同止。15)是慈思惟服務與正行(於地、菩提分法)的結果。16)是慈護持威儀路。17)是慈能離諸掉動(根與識不會進入外在境,而是停留在寂靜中)。18)是慈能滅慢的業。19)是慈以慚、愧來塗飾,是芬芳的。20)是慈能淨化習氣、煩惱的臭氣。

5.慈的殊勝
[智嚴]舍利弗!夫修慈者,悉能擁護一切眾生,能捨己樂與他眾生。聲聞修慈齊為己身,菩薩之慈悉為一切無量眾生。舍利弗!夫修慈者,能度諸流。
[竺法護]悉愈眾病,覆護眾生常自安身亦安一切。羅漢法者但欲自護不護眾生,當以大慈加哀一切。
[Jens]大德舍利弗!
1)慈悉能擁護一切眾生,大慈能捨己樂,與他眾生樂。
2)聲聞的慈是保護己身,菩薩的大慈悉為一切眾生。
3)大德舍利弗!夫修慈者,能度諸流。
6.慈的種類
[智嚴]慈所及處有緣眾生,又緣於法,又無所緣。緣眾生者初發心也。緣法緣者,已習行也。緣無緣者,得深法忍也。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大慈而不可盡。
[竺法護]阿差末謂舍利弗言:慈有三事。何謂為三?一曰、慈施一切,曉了慈施法等;二曰、慈正真等;三曰、常以普慈加于眾生。所謂等者,發菩薩心、慈與法等謂成就業、與慈普等因成忍辱,是謂三事慈不可盡。
*大德舍利弗!慈有三種。哪三種?以眾生為對象的慈。以法為對象的慈。沒有對象的慈。
1)以眾生為對象的慈,是初發心的菩薩。
2)以法為對象的慈,是已習行的菩薩。
3)沒有對象的慈,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
大德舍利弗!是名菩薩修行大慈而不可盡。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上課概論-22(ZA25)

 

第二十二講

上一講第一個問題是"我見""我所見"是怎麼產生的?就是無明。無明是無知、不知道,不知道到底生命或是整個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因為我們不知道,所以在無明的推動之下,就會產生很多想法、很多推論。一般人面對生命的這種很大的課題(生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他會很多的想法,這都屬於推論。推論不外乎是認為五蘊是我或者說離開五蘊有一個我(就是一個靈魂在我生命裡面),不外乎二十種見會出現,二十種見就是a."色是我"異我就是b."色不是我" 但是c."色是我的"相在就是說d"色在我中、我在色中",這樣就四個。色蘊就有abcd四個,那總共有五蘊,5x420個,我見、我所見總共有二十種可能性,這個以後會碰到很多次,尤其在世尊談論無我的時候,在還沒看到五蘊本質的時候,我們大概都會落入這種思考,直到在修/觀生滅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原來過去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卻不是真的,那個時候生命才會整個大改變。
即蘊是我:認為五蘊是我的時候,五蘊會死掉,我們一死掉整個五蘊就不見,他認為說五蘊不見、我也不見,那個他認為有一個""的東西不見,所以死掉就什麼都沒有叫"斷見"。因此做好事有何用、做盡壞事也無所謂,這種想法就會出現…

離蘊有我:離開五蘊有一個我,離開現在的生命體另外有一個我,要嘛就在身體裡面,要嘛就離開在身體外面,這叫"常見"。就是說不管生死多久,那個靈不會死,我們都有這種想法,這種想法很容易解釋生命現象,但是在世尊的角度說這個也不對。

一般人認為有一個我,有我就有我所,世尊看到的是無我,但無我太深,所以世尊用緣起去瞭解,很容易懂無我,比如像車子是由很多很多零件組成的,那有沒有車子?有!但是車子只要一拆開,車子就不見了,對不對?那到底有還是沒有?又有、又沒有!所以可知所謂車子是很多東西組合而成。 ""有三個定義:"""""主宰",屬於這三個的才叫做我,這必須整體不能分割,你能夠分割就不是我。佛教認為你的生命是可以分成五個叫五蘊,它就不是一個,所以五蘊已經告訴你:生命體的本質不是一體成型的,它是可以分成五個不一樣的項目,身體有身體的相貌;感受有感受的相貌;想法有想法的的相貌….想跟受不一樣,我們可以區分。我的意志(行蘊裡面的意志)是我想要做什麼、我想怎麼做?這意志活動它又跟想不一樣,所以一個東西只要能夠區分很多東西出來的話,就不是一、就不是我!再舉個龍捲風例子,龍捲風在條件還不夠的時候還沒形成,條件夠的時候龍捲風就出現,等到它條件消失的時候又不見,所以它不是常啊!自然現象裡面透露一個道理就是有這個法則在,而這個法則同樣適用於我們的生命現象。

《阿含經》裡面有一個《撫掌經》世尊開示道: 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恆、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是故比丘於空諸行,當知、當喜、當念: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

還沒有拍掌之前沒有聲音,拍掌當下聲音出現,不拍掌的時候聲音不見,所以因緣條件具足這個東西會出現,因緣條件消失的時候這個東西不見,這就是緣起,沒有一個常。如果它有,從頭到尾它應該都存在著,可是緣起法這邊沒有我。再來是主宰,如種水果、種花,我們人類很聰明,知道種植作物的屬性,要讓它一年結好幾次果、開好幾次花,只要給它足夠條件例如光線,植物就開花結果,植物本身它不能控制自己,本來是一年兩次果,條件給它,現在變一年結三次、四次果。因緣在控制--所以一件事情要讓它成就,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只要掌握那個因緣條件,我們就有選擇權,在它還沒出現或消失之前,只要掌握那個條件,這個東西還隨我意啊!但是當這果已經產生、已經出現的時候就不隨我意,所以佛教用斷見跟常見生跟滅處理。這一期生命死掉之後,下一期還會再出生,所以沒有斷;現在活著以後會死掉,所以它不是常。生跟滅在佛教叫無常,佛陀叫我們觀無常,如果慢慢體會深刻的時候,斷見跟常見兩個觀念可以打破,所以變成非斷、非常,就是所謂的"非即非離",生命的本質不是斷也不是常,也不是即、也不是離,就像蠟燭的譬喻一樣,生命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假如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靈魂的話,到底生命是怎麼樣延續的?所以佛教提出生滅相續,生跟滅一直相續不斷,來說明整個生命的一個綿延不絕。

**經文《二十四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羅睺羅:

  「比丘!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白佛言:

  「世尊為法主、為導、為覆,善哉!世尊!當為諸比丘演說此義,諸比丘從佛聞已,當受持奉行。」

  佛告羅睺羅:「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羅睺羅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羅睺羅:

  「當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比丘如是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超越疑心,遠離諸相,寂靜、解脫,是名比丘斷除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使、增諸數、非我、非彼、結繫、動搖、劫波所問、亦羅睺羅所問二經。

這一部經跟二十三經差不多,同樣世尊跟羅睺羅問同樣的問題:比丘怎麼樣的知道、怎麼樣才能見到我的五蘊身(這個具有精神作用的身體),跟外面境界的這一切相?我如何能看到這些?這是我的所緣境、我所面對的對象,我面對這些境界的時候,怎麼樣才不會產生我見、我所見,也才不會產生我慢?"使"就是隨眠(煩惱的種子叫隨眠)"繫著"就是指煩惱開始活動,會執著我的看法是對的,叫"現行",佛教有個專有名詞叫""煩惱有兩層一個是"":我們叫現行,它開始活動的時候,就把我們整個生命給纏繞住,讓我們不舒服不自在。起瞋恨心的時候,整個身心都變了;起貪心的時候,你看貪心一直活動的時候,整個身心都被捲住,這叫現行,經文叫"繫著"一個是"隨眠":煩惱沒有活動的時候,它處於那種平平靜靜、藏在那裡不動,這叫做"使"

經文這邊的煩惱是三個:我見、我所見、我慢。我見、我所見這兩個是的部分;我慢的部分是。所以加上面的"""隨眠"就是經文給我們的五個。什麼叫我慢?我慢就是因為執著我,由我見而開始起慢心。這個慢跟驕傲的驕不一樣,慢是將自己與他人相比,驕是以自己相比。一般說驕慢,驕就是驕傲,例如我跟自己相比,我很健康、我長得很好看、我的學問很好、我的權力地位很高,以自己做基礎叫驕傲。慢是跟他人比,我自己比別人好、優勝,把自己高舉的優越感這叫慢。《俱舍論》指出有七種慢:「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邪見慢。」,其中一個就是我慢。 下一部三十經就會提到更多。



再來,羅睺羅跟佛陀說,世尊是法主,為導為覆。羅睺羅不回答,請世尊回答,世尊為法主為導為覆是什麼意思呢?法主、導、覆這三個字放在一起出現的機會很少,通常在回答世尊的時候多是出現法根、法眼跟法依這三個詞。例如其他經文出現"羅睺羅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

解釋名詞

法主-世尊是法的領導者,一般叫法王,就是法的主/國王。

-引導我們走向解脫之道。

- 1.覆蓋 2. 依止。在我們對佛法不瞭解、遇到困難的時候,是依著世尊的答案來瞭解的叫依止。

法根-《瑜伽師地論》解釋是指這些法可以引導我梵行、讓我梵行生起來的這些法,叫做法。梵行就是八正/聖道。八正道可以引導到我到涅槃。因為世尊出現在這世界教導我們,我們才知道,沒有祂,我們不知道法,所以世尊是一切法的根本。

法眼-這個眼是指智慧之眼,智慧可以看清很多道理,所以用眼睛來代表智慧。這個法是指看清無我的道理,一切有為法、無為法都一樣是無我的,而這智慧只有世尊可以讓我生起來。常聽的"轉法輪""轉正法眼",轉就是輾轉,如何讓我的智慧也生起來叫轉。我們依靠世尊講解,而瞭解一切法都是無我的這個智慧;世尊懂了這個道理,透過言語等的教導,讓弟子們也知道這個道理,當弟子知道這個道理時,法輪已經轉到弟子身上。從世尊到五比丘,五比丘出去弘揚,然後師徒代代相傳讓法(開發無我的智慧)在弟子內心中生起來。所以無我的智慧也是以世尊作為開頭,因此世尊是我們的眼、智慧的源頭。

法依-法的依止。當世尊在轉法輪,以及我們聽法的時候,有些疑惑我們要問佛陀,這時候我們靠誰?靠佛陀。所以在我們有疑惑的時候,以世尊為標準叫依止。

法根、法眼、法依是三種對世尊的稱讚。

繼續經文…世尊!當為諸比丘演說此義,諸比丘從佛聞已,當受持奉行。您應當為比丘演說這個道理,眾多比丘從佛陀那裡聽聞之後,應當會受持、奉行。佛告羅睺羅:「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你仔細聽,聽完之後要思惟,思惟完之後要常常回憶不要忘掉。羅睺羅白佛:「唯然,受教。」唯然在佛經常出現,古人多翻譯成諾,就是答應你、承諾、好的意思。諾是一種比較恭敬的回答方式。受教,接受世尊的教誨。

佛告羅睺羅:「當觀諸所有色,….不異我、不相在..注意他是用一切,我們總共有十一種型態的五蘊,但是這個地方用全部就代表說沒有例外。我們在第一經的時候叫你觀色無常,這個很侷限,因為可能是觀我現在的身體或觀某個物質,但是這個地方已經告訴你觀色蘊是無常。"色無常""色蘊無常"這兩個有什麼差別?色蘊無常就是指十一種觀,蘊就是各式各樣的色,把它匯整在一起叫"",色蘊無常就是要觀十一種型態,過去、現在、未來、內、外、勝、劣、好、醜、遠、近這十一項,你要一個一個地檢查才叫色蘊是無常。如果你只是觀我現在的身體是無常,只叫色,不叫色蘊無常,佛教在使用上有點不同。

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這地方平等慧有點不好懂, 因為這句在巴利文是用正慧-用正確的智慧如實觀。

接下來總共有八句話超越疑心,遠離諸相,寂靜、解脫、斷除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比較難懂,我們要靠《瑜伽師地論》的解釋,否則不容易懂它在講什麼。

  1. 超越疑心
    我們疑在什麼時候斷?在初果。初果的時候斷三結:一個就是我見或叫有身見,我見就是認為五蘊裡面有一個我;有身見的"" 就是認為這個身(指五蘊),認為這五蘊身裡面有一個我。因為一直在觀無常 苦 無我,體驗到原來是無我的時候,不會再產生懷疑。第二是戒禁取,執著錯誤的戒律而認為是可以解脫的。例如斷食是苦行可以解脫,這是錯誤的執著。除了八正道之外,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幫助解脫。第三是疑,對四聖諦也不再懷疑,也不會懷疑還會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脫。得初果的時候這三種內心的活動斷掉。苦真的是苦;集真的是集;滅真的是滅;道真的是道,不會懷疑。所以這個地方的超越疑心已經告訴你這是初果。

  2. 遠離諸相
    前面不是有出現有識身跟外境界一切相嗎?超越諸相就是指有識身跟外境界,凡是面對外境、面對所緣境,不會把這兩個境當做我、我所見,不會有這個認知。

  3. 寂靜
    剛剛不是有一個繫著嗎?煩惱(我、我所見跟我慢)不現起叫寂靜。煩惱不現行內心才是寂靜的。

  4. 解脫
    煩惱的種子斷掉叫解脫。

  5. 斷除愛欲
    斷除愛欲是指對後有的、我這一期生命死之後,對下一世的生命,我沒有貪著叫斷除愛欲。所以也是從現行的角度來講。

  6. 轉去諸結
    轉去諸結這裡《瑜珈師地論》解釋成三種結:我見、戒禁取、疑,這時候三種結已經把它轉變、去掉,不可能再有這三種結。

  7. 正無間等
    正無間等這地方是指我慢的斷除,所以它是針對經文來回答,當我見、我所見跟我慢去掉的時候,你有結果,那我慢要斷掉為什麼用正無間等?"無間等" 我們一般稱現觀,現觀就是現前觀察,就是你的心跟無常、苦、無我的道理之間無隔閡。心慢慢有智慧的時候,看到那個理,我的心跟我了解的道理之間沒有間隔、兩個是平等。古人翻譯得很動態,玄奘法師解釋現觀是:看到真理的時候,如觀掌中菴摩羅果一樣,清清楚楚,智慧之心跟這個理中間沒有間隔,理就是你的心、心就是你的理,二者平等無差別。
    我們現代人學佛,法跟我是隔離的,我們的心跟法,從來很少交接在一起、很少連上線,但是當你在修無常 苦 空 無我的時候,到現觀的時候,你的智慧就是那個理,你不用去觀,起心動念就是那個理,理跟智慧不離。但是正無間等這裏為什麼叫慢?這個地方的慢很微細,只有在快要證得阿羅漢的時候,那個慢會出現。所以,別稱是「正慢無間等」。這個慢要怎麼斷?《瑜珈師地論》解釋道,若此人正確地按照佛陀講的觀無常 苦 無我反反覆覆地觀生滅/生滅隨觀的時候,這慢才會斷除。

  8. 究竟苦邊
    究竟苦邊就是苦到這裡已經是末端了,過去就沒有苦了,也就是涅槃。



**經文《二十五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多聞,云何為多聞?」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這一部經講的是多聞,先解釋多聞

1.
我聽聞很多的佛經或經論、聽很多的正法、經律論,這叫聞多法。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的偈頌中說:『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釋義:由於聞法,吾人始知有善法惡法,有流轉生死的有漏(漏,煩惱的別名)之法,也有趣向清淨解脫的無漏之法等諸差別。於是進一步抉擇善法而擴充它、增益它,抉擇惡法而遮止它、息滅它。)

龍樹菩薩在《聽聞集》、《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皆說:

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遮()惡,多聞舍無義,多聞得涅槃。

多聞就是學習,學習有什麼好處?第一個知道什麼叫善法、什麼叫惡法。你知道之後會遠離惡法,不去造惡。多聞捨無義,無義就是苦行,你知道有些東西沒有意義的、對你幫助不大,這只有閱讀經論才知道。在你多聞才知道怎麼得涅槃,戒定慧、八正道怎麼走?修止、修觀怎麼修?不聽怎麼知道?所以第一段經文告訴我們,你想要進步唯一的方法就是多聞。

《法句經. 老品》一五二 寡聞之(愚)人,生長如牡牛,唯增長筋肉,而不增智慧。

The person without learning grows old like an ox. His flesh grows; his wisdom does not.

寡聞愚夫就是說不學習的人,智慧不會開,像牡牛般生長,但增身體的肉愈長愈多而已,智慧沒有增長。

所以世尊告訴我們要多學習!多學習第一種情況是著重"",聽很多,第二種是著重"",不在聽多在於聽懂,懂就能夠做。只要你懂一句話,這話你懂那夠用了。佛教有一個非常笨的人叫周利槃陀伽,一句話都記不住,連『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都記不住的,但是世尊只教『拂塵除垢』一句話,並教他去幫每一個出家人擦腳。他一方面服務大眾僧,他的煩惱、障礙慢慢減除,智慧開的時候竟然證到阿羅漢果。而且證阿羅漢果的時候是六神通具足,這不可思議。佛陀在的時候,最笨最笨的一個人竟然也可以是阿羅漢。所以聞法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重量, 一個是重質。縱使懂一句話而用得到、用得上,還是可以斷煩惱。但是不聽聞就不可能,全部聽聞不做也不行。跟我們剛在講非即非離一樣,不只是聽就可以解決生命問題,但是離開聽聞也不對,離開它你還是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