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上課概論-18(ZA18-21)

 

第十八講

釋 義
以下這些專門術語會常出現,如果我們懂,在往後解讀會很方便。

我們經文出現新的句子是「以義饒益
義:義這個詞在佛經很常用,有四個意思:1. 意義,2. 道理,3. 利益,就是可以帶來很多好處,4. 目的、目標。

饒益:饒是形容詞,有許多的、很豐富的意思,或是非常多的東西。饒益就是有很多很多的好處。益就是利益、好處,這裡的益是一直增加的意思。所以,從表面意思來看,就是用合於道理的模式,你獲得很多很多的利益。但是這個字如果從巴利文來看的話,它反而有一種不同的解讀:attha-samhita attha是巴利文的義,samhita如果單純只是hita的話,是利益沒問題,但是多前面一個詞變samhita的話,意思就變成具備什麼,或是你屬於什麼,與什麼…有關聯,所以atthasamhita兩個合在一起,翻成義饒益。意思變為"具備利益的",義就是利益。就是你具備了利益或是給你帶來好處。經文就是說你如果知道什麼東西是不屬於你的,而把你的念頭斷除,它可以帶給你很多很多好處。從表面翻譯也沒有錯,合道理的利益、合於正確道理的那種好處。

在讀一些大乘經典的時候,會發現常出現這兩個詞,叫做義利,會放在一起。念供養齋的時候,若有佈施者必獲其義利。但是我們經常念成必獲其利義、利益,這是錯誤。attha這個詞有義、有道理、也有利益的,兩個都有,玄奘法師在翻譯的時候,兩個含意也都會翻出來。

長夜安樂 以義饒益 長夜安樂」這八個字很常出現。長夜這個詞表面看起來很容易懂,其實不然。有三個意思:

1. 極長的時間,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跟夜沒有關係,叫做長夜。長夜生死輪轉,長夜在生死中,是指生死輪轉時間很長,這就跟夜沒有關係。

2. 很漫長的夜晚,那個晚上很長很長。在《法句經》說道不眠者夜長」:對什麼人來講晚上很長?1) 不眠者、睡不著覺的人,那個夜就很長;例如病人承受病苦的長夜漫漫。2) 倦者,對一個很疲憊的人來講,很短的距離也如一公里那麼長,因為身心疲憊走不動。3) 不達正法者,不瞭解正法的人生死輪迴很長,正法就是四聖諦或是涅槃,不瞭解的時候,生死輪迴之路很長,不知道哪裡才是終點。

3. 無明,在佛教裡,黑暗譬喻為無明,意思是我們眾生長時間地處在無明中,從過去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長時間都在無明之中,在輪迴跑不出來。所以一般會講無明長夜,無明就是指那個夜,只要有無明,生死輪轉的生命期很長… 很長。

而長夜安樂在這裡是指極長的時間,你會獲得到快樂。

什麼叫利益?什麼叫安樂?這四個字我們常常講,但有時候它的意思我們不那麼明確。在《瑜伽師地論》裡面解釋得很明確。第一個意思是:我做善法、修諸善法叫利益。例如你到寺廟,師父給你帶來利益,因為師父叫你做善業、三皈依五戒…做善業就是給你帶來很實際的利益。第二個相對性的,什麼叫安樂?當你這些善法成熟具有成效的時候,快樂就出現,所以這兩個是一組的,利益是原因,安樂是結果。第二個意思是:將來的安樂、快樂,那個叫利益,現在的快樂叫安樂。第三種出世間的功德叫利益,世間的功德(佈施、持戒、修定…)叫安樂。佈施的果報不管有多少,還是會有個期限,修禪定、修持戒都是如此。唯有斷煩惱,一斷就不會再生起,這是它的最大利益。什麼叫安樂?安樂叫身安心樂,身體沒有處在危險狀態之下,心沒有煩惱狀態之下,沒有憂悲惱苦的狀態。

世尊在《雜阿含經》485經裡面提到這四種快樂,第一種出家樂:出家是一種快樂,在出家生活裡得到快樂。第二個是離欲樂,就是遠離欲界的干擾,所謂得初禪。第三種是寂靜樂,是二禪以上,心很平靜,因為沒有尋跟伺。第四種叫菩提樂,菩提樂是斷煩惱,菩提就是斷煩惱的智慧。當智慧生起來的時候,那種快樂是不可思議的;生死輪迴跟我沒有緣了,我的生死輪迴到了盡頭,佛教一個名詞叫苦邊際,生死輪迴的苦我就到邊際,從此之後跟我沒關係,又是另外一種快樂。

補充經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瓶沙王詣尊者優陀夷所,稽首作禮,退坐一面。  時,瓶沙王白尊者優陀夷言:「云何世尊所說諸受?」優陀夷言:「大王!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瓶沙王白尊者優陀夷:「莫作是言:『世尊說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正應有二受:樂受、苦受,若不苦不樂受,是則寂滅。」

  如是三說,優陀夷不能為王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俱共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時,尊者優陀夷以先所說廣白世尊:  「我亦不能立三受,王亦不能立二受,今故共來,具問世尊如是之義,定有幾受?」佛告優陀夷:「我有時說一受,或時說二受,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時說無量受。云何我說一受?如說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說一受。云何說二受?說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云何四受?謂:欲界繫受、色界繫受、無色界繫受,及不繫受。云何說五受?謂:樂根、喜根、苦根、憂根、捨根,是名說五受。云何說六受?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云何說十八受?謂:隨六喜行、隨六憂行、隨六捨行受,是名說十八受。云何三十六受?依六貪著喜、依六離貪著喜、依六貪著憂、依六離貪著憂、依六貪著捨、依六離貪著捨,是名說三十六受。云何說百八受?謂:三十六受,過去三十六、未來三十六、現在三十六,是名說百八受。云何說無量受?如說此受彼受等比,如是無量名說,是名說無量受。優陀夷!我如是種種說受如實義,世間不解故而共諍論,共相違反,終竟不得我法律中真實之義,以自止息。優陀夷!若於我此所說種種受義如實解知者,不起諍論共相違反,起未起諍能以法律止令休息。然,優陀夷!有二受:欲受、離欲受。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緣生受,是名欲受。云何離欲受?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離欲受。若有說言:『眾生依此初禪,唯是為樂非餘者。』此則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離有覺、有觀,內淨,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勝樂,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入處,轉轉勝說。

  若有說言:『唯有此處,……乃至非想非非想極樂非餘。』亦復不然,所以者何?更有勝樂過於此故,何者是?謂:比丘度一切非想非非想入處,想受滅身作證具足住,是名勝樂過於彼者。

  若有異學出家作是說言:『沙門釋種子唯說想受滅名為至樂。』此所不應,所以者何?應當語言:『此非世尊所說受樂數,世尊說受樂數者,如說:「優陀夷!有四種樂,何等為四?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

  佛說此經已,尊者優陀夷及瓶沙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回到我們第十七經的經文,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這個比丘在聽完佛陀講的話之後,跟佛陀說我回去之後,會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有沒有注意到它的差別?出現的字只是四個字不一樣,前面是叫專精思惟,後面變成精勤修習,前面是思,後面是修。 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精勤

精勤:

一般我們都說是很精進、很努力,但是在《瑜伽師地論》,它解釋得更明確,精進有五種相貌,可以用五個程度來看出來你精不精進:

  1. 披甲(擐 ㄏㄨㄢˋ甲)精進:要修行之前,或是要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先做好準備,就好像在打仗一樣,先把那個裝備穿上,打仗之前,要先做準備的功夫。

  2. 加行精進:加行就是行動,開始採取行動,有如部隊開始往前走。

  3. 不怯弱:就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障礙,現在還沒遇到,但是知道會遇到,這時候不能怕,只要怕就部隊就會往後退。在部隊中,只要一個人往後退,整個部隊會被帶著走。同樣,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產生一個念頭,這個太困難我不要,那就退了,整個事情也不可能完成。

  4. 不退轉:這時候障礙已經出現在前面,已經受傷,可能受到從人事物來的傷害,但是這個時候還不退。

  5. 不喜足:已經進步,但是沒有到最高目標之前不滿足,因為隨時會跌下來。

在佛教裡面講精進,包括這五個層面 (補充《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二,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精進品第十二有詳說) ,從準備,到開始往前走,遇到障礙包括受傷,到敵人(煩惱)被你打退而已,還沒有被消滅,不要太高興。修行會有很多的障礙、傷害存在著,但是這時候,要知道還必須往前走,這叫精進。

修習:

一般我們習慣上把修跟習當作一個詞,但是事實上有兩種可能性,修就是習的意思,修就是你修正,習是學東西的意思,所以第一種解釋是修就是習,第二種修跟習分開兩個詞,修有修治、修正、修飾、修理,原來的梵文、巴利文意思叫做培養,培養一個東西出來,或是把我們某種能力開展出來。所以佛教說修行的意思是,把你本來具有的某一種能力不斷培養它,讓它很強。比如說我們本來就有念;我們本來就有點定,不是很強,但是你不斷不斷練習的時候,不斷讓它開發出來那就很強,所以修的意思是培養跟開發。如果說修習兩個詞放在一起的時候,動作分前後,剛剛開始練習一個東西的時候叫修;繼續不斷的練習叫習。習這個字,上面是羽,代表翅膀,下邊原來是日,表示鷹在陽光下學飛。(下邊的日到了小篆才訛變為白) 《说文解字》闡述“習,數飛也。”“數飛”就是“多次飛翔”的意思,這是“習”字的本義。鷹在學飛的時候,牠要不斷反覆地練習;學東西從不會到會。

學習的動力來自那裡?譬如在高處上的鳥窩,小鷹為何敢往下飛?原因是因為母鷹在下面呼喚,所以小鷹不怕。很多動物或是包括人的學習過程,有一個重要的人在呼喚,例如媽媽的聲音在呼喚,你會不畏懼地往前走。修行上,例如我們念佛,《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菩薩對於眾生在生死苦海中浮沉的那分悲憫、惦念之心,就好像母親出於天性,牽掛著遠行未歸的孩子一樣,無一時或忘。但是眾生的心會不會像媽媽一樣的心在護念小孩子?媽媽護念小孩子的心很濃、很厚,從不間斷;但小孩子想媽媽的心是時有時無,這樣子你不可能成就。如果兒女憶念母親的心、念佛修行的心如同媽媽護念兒子的心、佛菩薩對於眾生的心的時候,就會像《阿彌陀經》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懂得善用這種心情的話,修道很猛,這時候就很有力量!推動你的是自己,我很渴望,渴望什麼?渴望見到佛陀,心越懇切、渴望很強的話,前面的膽怯障礙就不是障礙;愈沒有間斷的時候,那個力量更強。信願行,就是這樣推動自己走,縱使千山萬水,一個人還是可以走。修行的過程中,不會沒有障礙、一帆風順,佛陀也不是一帆風順;玄奘大師、鳩摩羅什大師也不是一帆風順,虛雲大師也是大難小難一大堆,折磨再折磨。

經文有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他從佛陀那邊聽聞法,世尊是略說法,這個比丘廣解其義,然後這個比丘說我聽聞完之後,我會很努力的思惟。第二個步驟是世尊講完之後,他帶著世尊的資訊回去精勤修習,思考的內容都是世尊講的法,根據佛陀講的觀念、修行方法,整個過程在用。這二個步驟有什麼地方不一樣?思惟走的路線叫認知-走理智思惟路線:在確認世尊的意思,確定下來世尊的話是不是這個意思。第二個 修習走的路線是觀察-走體驗路線,觀察我自己的身心是不是這個樣子。

將經文轉化為對話的方式

  1. 我帶著煩惱死去的時候是解脫嗎? 還是一種束縛?思惟的時候還不確定,那我要確定我帶著煩惱死掉的話這到底是一種束縛呢?還是一種解脫呢?再確定,就要思惟。第一個什麼叫做煩惱?什麼叫隨眠?什麼叫煩惱的種子?第二個什麼東西叫做帶著煩惱死?什麼叫做隨使死?這裡是五蘊,要一個一個檢查,我會跟著身體、跟著色法走嗎?跟著色法走是一種煩惱嗎?跟著感受走是一種煩惱嗎?一個一個確認,在這地方是走確認的路線。

  2. 我帶著煩惱走會增加輪迴的次數嗎?還是不增加呢?這是思惟。

  3. 什麼東西不是我的?什麼東西不是別人的?你就開始檢查,身體是我的嗎?感覺是我的嗎?我的想法、我的概念是我的嗎?我的反應、我的期待、我的情緒(難過快樂)這都是我的嗎?一個一個確認,這個是走思惟路線。

  4. 結所繫法-什麼東西一生起會被煩惱所束縛?我的身體當我起煩惱的是時候,我的身體會不會被綁住?當我煩惱生起的時候,我的感覺、情緒會不會被綁架?當我煩惱生起的時候,我的觀念、想法、認知是不是會整個被阻斷?用五蘊一個一個去檢查,這叫廣解其義。



**把經文的東西變成生活中的東西是這樣轉的:

走觀察的路線的話,舉心動的例子,可以這麼問:
1.
什麼東西會讓我心動?物質的東西會讓我心動嗎?感覺會讓我心動嗎?一樣是五蘊一個一個檢查,我的心動了嗎?
2.
世間八法/八風會不會讓我心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一個一個檢查。
- 就是如意的事情,給我帶利益很多的事情。衰就是相對一些不成功的倒楣事情。當我面對成功的事情我的心動了嗎?在觀察,前面在思惟是不是,這邊講的是有沒有;當我的事業失敗、家庭經濟崩盤的時候,我的心動了嗎?有沒有動?這叫觀察。別人在你的面前、背後講你的壞話、好話叫毀、譽,那我心動了嗎(高興、生氣)?當你的身心受到很大的苦惱的事情的時候,你的心有沒有動?那你遇到一些身心很如意的事情,你的心有沒有動?

最末舉一和合、忍辱、破我相的實例:

廣欽老和尚在山中潛修三年以後,就回承天寺,有一天當家師和香燈師傳出,大殿功德箱的香火錢丟了的消息,舉寺嘩然。老和尚沒回寺以前,從來沒掉過香火錢,老和尚回來沒多久,全寺賴以維生的香火錢居然不翼而飛,而且讓大家連想到的就是 — 老和尚每天夜間都在大殿裡坐禪,如果說有人動手腳,第一個知道的應該就是他,既然他沒有反應,那麼偷香火錢的,會是誰呢?於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從此,整個寺裡上下,大家雖然都不明說,可是只要一進大殿,或碰到老和尚,沒有不以白眼相向的。古人說:「萬夫所指,不病而死。」老和尚在眾人默擯之下,一句表白說明的話也沒出口,一點不滿怨懟的心也沒起。就這樣度過了一個多禮拜,大家仍然怒目相待,老和尚依然如沐春風。這時候,當家師和香燈師才出來講話,揭開這段公案的謎底。原來香火錢並沒有掉,這只是當家師和香燈師想藉此事來考驗老和尚,究竟在山上潛修幾年之後,歷鍊出什麼樣的人格來?沒想到老和尚居然在眾怒之下如沐春風。經當家、香燈這一表白,大眾師都自覺慚愧,這一個多禮拜,天天怒目所向的,竟是一個人格完美、超然物外的道人。




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上課概論-17(ZA17)

 

第十七講

六隨念之佛隨念引導

六隨念佛、法、僧、戒、施、天,尤其是佛法僧,應該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每天應該唸的。這裡是根據《清淨道論》把它整理出來,用比較白話來引導。

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 佛、世尊。1)那位世尊,也就是阿羅漢,因為他已經遠離一切煩惱,已經殺害了一切煩惱賊,已經破壞生死輪迴的車輪,值得接受衣服等供養,而且不會祕密地作惡,所以稱他為阿羅漢。2)那位世尊,也就是等正覺者,應該知道的苦已經知道;應該斷的苦因已經斷;應該證的苦集的滅,已經證悟;應該修的道已經修。3)那位世尊,也就是明行具足者,因為三明以及戒定的行,都已經具備,所以稱為明行具足。4)那位世尊,也就是善逝,因為他的聖道是清淨而沒有汙點,在不死的涅槃中行,已經斷了的煩惱,不會再轉來。在適當的場合說適當的話,所以稱為善逝。4)那位世尊也就是世間解,因為世尊完全了解五蘊的世間與五蘊世間的集、五蘊世間的滅跟到達世間滅的道。5)那位世尊,也就是無上士,因為他的戒定慧解脫的功德,沒有人超過他。6)那位世尊,也就是調御丈夫,因為他能調御那些應該調伏的人。7)那位世尊,也就是天人師,因為他以現世、來世、第一義諦的利益來教誨天跟人,使令有情度過種種危險,到達安穩的地方。8)那位世尊,也就是佛,因為他已經覺悟四聖諦,也令其他有情覺悟四聖諦。9)世尊因為他的功德最殊勝,在一切有情之中最上,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師,所以稱之為世尊。

補充善逝:su是善,也有善來的意思,善來是為眾生的幸福與快樂而來;gato是逝,所以sugato是善逝。《清淨道論》中解釋:逝有「行」的意思,指的是「八聖道」,善逝之義涵為:「善淨行(佛陀的聖道是正確且清淨沒有污點的)善妙處行(佛陀循此唯一聖道,行向涅槃及安穩的地方)正行(不作常見、斷見、欲樂、苦行等極端行為)正語(佛陀善說真、實、有利益的法,且在適當的場合而說適當的話),為善逝。」



世尊有什麼優點,佛陀有十個功德(特性、特質)對佛功德了解得愈深刻, 會引發學佛的動力。譬如皈依三寶佛法僧,要知道佛有什麼功德?法有什麼特性、功德?僧有什麼功德?佛陀十個名號中,智慧是最重要的!這種智慧就是對於五蘊的苦、集 滅、道了解得很透徹。在《阿含經》裡面提到只要了解苦集滅道四聖諦,你的整個生命就會轉變。在《阿含經》醫王的譬喻裡面,世尊是大醫王,因為他知道病的狀況是怎麼樣,他知道病的因在哪裡,他知道這個病如果不見的時候,消滅它會是怎麼樣的狀況。病滅的時候,病因消失、病症消失,你就恢復正常狀況。世尊很清楚用什麼方法使你這病永遠不會再出現,或讓你的病因不會再重蹈覆轍,這個是治療的方法。

在《阿含經》裡面,有一個很明顯的特色,很強調要開發的是智慧這一部分,什麼是智慧?就是了解一件事情、他的原因、來龍去脈是怎麼一回事,狀況消失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情形,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叫苦集滅道。世尊在解決問題非常有層次的,就是你的問題是什麼?什麼是你問題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子呢?或是這件事是怎樣發生的呢?滅是這件事情如果不見的話,會出現什麼狀況呢?再來是用什麼方法?如何具體操作解決?

世間法中,如英文有六W就是解決問題的六個方法:何人(Who)、何事(What)、何時(When)、何地(Where)、何解(Why)及如何(How)。

所以,佛陀最大特色是智慧,智慧要戒跟定作輔助,智慧才會圓滿、通透。因為,沒有戒跟定做輔助的話,你的心不穩定。心很穩定的時候,再去想事情、觀察道理的時候,智慧像光一樣,像半夜裡面拿手電筒在照東西清清楚楚。如果曾經在學習佛法過程中,曾經體驗到那種剎那的光明,你會覺得:哇! 世界上還有很深的東西可以學,而且就在自己裡面。



**第十七經

(經文前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異比丘從坐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作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汝如是說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比丘!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這一段文跟上一經的文差不多,整個只有幾個字不一樣: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只有這裡不一樣,後面經文也大部分是如此,所以我們會把後面總共有六部經,包括前面兩部經一起講。
(
經文後半)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所應,宜速斷除;受……想……行……識非我所應,宜速斷除,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世尊!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

  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斷除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I.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第十七經跟前面十五、十六兩部經,以及十八到二十二後面六部經,總共有八部經,其實整個格式都一樣。把這幾部經的要義用九宮格歸類一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規則:

非汝所應之法 (我的) 17

隨使死➔增諸數 16

隨使死➔取所縛 15

非餘人所應之法

(他人的)18

色受想行識


結所繫法 19

染所繫法 20

動搖時 21


這是我們常用的九宮格,把每一經填下去的話,你會發現:

1.第十五經講的隨使死,使是指隨眠/煩惱的種子,就是說你帶著煩惱的種子死去的話,你就是為取所縛,取指五蘊,就是再得到一個生命體,再被這個生命體所束縛。

2.第十六經是一樣是講隨使死,假如你還一樣帶著煩惱的種子死去的時候,那麼只是增加諸數,增諸數有兩個解釋,就是增加生死輪迴的次數,或是增加一個人的數目。

3.第十七經非汝所應之法是說不屬於你的,應該趕快放掉。

4.第十八經非餘人所應之法,不屬於其他人的東西,應該放掉。這裡有一個故事,在後面的經文會出現:世尊同樣講這一句話,在森林裡面,就跟比丘講,在這個樹林裡面有很多樹枝、很多樹木,有人現在拿斧頭把這些樹枝砍下來拿走,你們有沒有感覺?他們說沒有,為什麼?因為那個不是我的,樹林裡面的木材不是我的,所以別人把它拿走我沒有感覺。所以這裡啟示我們:外面的東西不屬於我的時候,別人怎麼做,我不憂慮、不擔心,但是當它變成我的,我們就擔心。然而,世尊告訴你,連你的身體都不是你的!這東西真的是你的嗎?這個房子真的是你的嗎?你說孩子是我的,孩子真的是你的嗎?我們很平常的概念認為這就是我的…我的家、我的孩子、我的身體…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為什麼學佛?因為他兒子十七歲就死,他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後來在《雜阿含經》裡面找到答案,還寫了一本《雜阿含經》 的《五蘊論》。佛經裡面提供了很多觀念顛覆一般人的傳統思考,讓你重新思考生命。

5.第十九經,講的是結所繫法。其實是講九結-九個煩惱。什麼是結?當你煩惱出現的時候,它就綁住我們的身體/生命了。誰被綁住?五蘊!什麼東西能綁?煩惱!當這九種煩惱 貪、瞋、癡(無明)、慢(傲慢、我慢)、見、取、懷疑、嫉妒、慳吝的其中一種現起來的時候,它就把我們生命給綁住,很難脫身!(這個貪是放在二十經的染所繫法,所以十九經有八個結。

6.《二十經》是講染所繫法

1)《阿含經》1107經有個帝釋天的故事: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夜叉鬼,醜陋惡色,在帝釋空座上坐。三十三天見此鬼醜陋惡色,在帝釋空座上坐,見已,咸各瞋恚。諸天如是極瞋恚已,彼鬼如是如是隨瞋恚漸漸端正。

時,三十三天往詣天帝釋,白帝釋言:『憍尸迦!當知:有一異鬼,醜陋惡色,在天王空座上坐,我等諸天見彼鬼醜陋惡色,坐天王座,極生瞋恚,隨彼諸天瞋恚,彼鬼隨漸端正。』釋提桓因告諸三十三天:『彼是瞋恚對治鬼。』

爾時,天帝釋自往彼鬼所,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三稱名字而言:『仁者!我是釋提桓因。』隨釋提桓因如是恭敬下意,彼鬼如是如是隨漸醜陋,即復不現。

時,釋提桓因自坐已,而說偈言:

人當莫瞋恚,見瞋莫瞋報,於惡莫生惡,當破壞憍慢。

不瞋亦不害,名住賢聖眾,惡罪起瞋恚,堅住如石山。

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馬車,我說善御士,非謂執繩者。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歎說不瞋,汝等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讚歎不瞋,當如是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有一個夜叉鬼跑到帝釋天的座位,這個鬼就是來搗亂,故意坐在他的位置,結果旁邊的那些天人就很生氣,天人愈生氣,這個夜叉鬼就愈莊嚴,愈生氣他愈莊嚴。他們覺得奇怪,我們愈生氣他愈來愈好看,心裡想不通去問帝釋天。帝釋天說這叫做瞋恨對治鬼,你的瞋恨是他的食物,你愈生氣他就愈強壯。在欲界天的世界是這樣子,你愈生氣、你的生氣就是我的食物,我就愈來愈強壯。帝釋天知道這件事,馬上披袒右肩,然後合掌對這鬼很恭敬,好像老師一樣對他很恭敬,說:仁者,我是帝釋天。照道理,非我族類不須如此,但帝釋天以恭敬的對治法,他愈恭敬,夜叉鬼的整個相貌就愈來愈難看。

所以,如果有些人故意惹你生氣,你愈生氣他就愈高興。那你反其道,我就對你愈恭敬、對你愈好,把你當老師一樣看待的時候,對方就拿不到你的瞋恨當"食物"

2)另外雜阿含1168經,有一個故事也是帝釋天的事情: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時,三十三天生執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縛以五繫,還歸天宮。 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身被五繫,置於正法殿上,以種種天五欲樂而娛樂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作是念:『唯阿修羅賢善聰慧,諸天雖善,我今且當還歸阿修羅宮。』作是念時,即自見身被五繫縛,諸天五欲自然化沒,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復作是念:『諸天賢善,智慧明徹,阿修羅雖善,我今且當住此天宮。』作是念時,即自見身五縛得解,諸天五欲自然還出。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乃至有如是微細之縛,魔波旬縛轉細於是:心動搖時,魔即隨縛;心不動搖,魔即隨解。 是故,諸比丘!多住不動搖心,正念、正智應當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所以這故事可以看出綁住的是你的念頭,當心生起某一種煩惱的時候-身體、情緒、概念、想法,甚至你的反應,這些煩惱就會束縛你的身體的某一種狀況。

7.《二十一經》講動搖,當你心動的時候,就是被魔綁住;當你心不動的時候,就解脫。在佛教裡,經文稱魔王波旬。Mara應該叫魔羅,主要意思是奪你的命,叫魔。第二個是只要出現會障礙你修善法就是魔。我今天想要出家,魔會出現障礙你出家;你只要想去念佛、想去打坐,他出現了讓你沒有時間;讓你沒有機會、障礙你;你想要去什麼地方寺廟去參訪、去寺院參加禪修,又是一件事情發生了障礙你…這都是障礙。尤其是在修學佛法的人身上,愈想往前走,他就會跑出來。在佛教有四種魔1)煩惱,煩惱是魔,內心起煩惱的時候,有很多善的行為、善的想法就會被擋住。2)五蘊,五蘊也是魔,只要得到這個生命體就被束縛。我們的生命體被""這個生命現象鎖在這個範疇。當投胎為狗的時候,你的生命就被狗的這個果報體綁住;當你是小鳥的時候,小鳥的果報體就束縛,你只能飛不能走,能跳不能走;如果是變成蛇呢?連腳都沒有!被那個生命體束縛住,所以生命體是一種束縛!3),死亡就很明顯,當面對死亡的時候,它本身就是束縛。4)天魔,天魔就是在欲界天的第六天,它的名字叫做波旬,應該叫Papiya 波卑夜這個翻音才對。Papiya的意思叫做惡,那個人的心一直在想要造惡、想要做傷害別人的事情,所以我們一般叫做惡魔,原本指魔的名字叫做惡。現在,我們叫惡魔是指很可惡的人。

這八部經有幾個共同特色,都是五蘊。但是八個人問同一個問題,請世尊為我簡單地說法要,世尊的回答不一樣,有沒有注意到?八個問題,狀況是一樣的,世尊回答的話是不一樣的,因材施教! 所以注意到同一個問題,八個人意思是一樣的,但是語詞不一樣,內容都不離開五蘊。五蘊本身就有這麼多特性,世尊非常了解,所以他可以依學習者的狀況用不同詞語表達,有時候講煩惱,有時候講魔,有時候又講使。什麼是使?就是隨眠,指煩惱的種子,論書解釋是指六種根本煩惱貪、瞋、癡、見、慢、疑,六種隨眠叫六種根本煩惱。



II.專精思惟

專精思惟:獨一靜處,專精思惟, 然後住不放逸。專是指專一或是專注,也就是同一個時間只做一件事情,不做兩件事情,這樣很容易成功。反之,同一個時間要做兩件事情那不容易成功。精就是很努力。思惟這個字在佛教很常用,就是說我們在學任何東西,都需要去思考。什麼叫思考?對這件事情不確定對還是不對,必須要去推理,佛教叫推度,就是說我必須推理它。從知道去推不知道的事情這叫推理、推度。《阿含經》、《長老尼偈》有一個故事:吉莎高達密出生在一個貧苦的低等種姓家庭。婚後,因出身貧賤,受到鄉親們的鄙視,待生得一子之後,其身價才略有提高。不幸兒子夭折,她自己也因過度悲傷而至瘋癲。她不願相信兒子已經死去,抱著兒子的遺體到處求人診治,受到人們的嘲笑。有一智者請她去見佛陀。佛陀對她說,為了給兒子治病,她須到城裏去,從一家從未死過人的住戶討得幾粒芥菜籽(另有傳說為火)來。她跑遍全城,許多人家都有芥菜籽,但未死過人的住戶卻是一家也沒有。這一事實使她猛醒,明白了「死亡」乃普遍之規律。她神經恢正常,掩埋兒子的屍體。因已理解到佛陀叫她尋找芥籽的良苦用心,便到佛陀住處,聽佛說法。聽完佛法即得預流果,又從比丘尼受戒,修習禪觀,證得阿羅漢果位。

補充:1.雜譬喻經 第2卷(二三)

昔有老母唯有一子,得病命終,載著塚間停尸哀慼不能自勝,念曰:「正有一子當以備老,而捨我死,吾用活為?」遂不復歸,便欲併命一處,不飯不食已四五日。佛以知見,將五百比丘詣塚間。老母遙見佛來,威神之光奕奕,寤醉醒,前趣佛作禮却住。佛告母:「何為塚間耶?」白言:「世尊!唯有一子捨我終亡,愛之情切,欲共死在一處。」佛告老母:「欲令子活不耶?」母喜:「實爾。世尊!」佛言:「索好香火來,吾當呪願,令子更生。」重告老母:「宜得不死家火。」於是老母便行索火,見人先問:「汝家前後頗有死者未?」答曰:「言先祖以來皆死過去。」所問之家辭皆如是,以經數十家不敢取火,便還佛所,白言:「世尊!遍行求火,無有不死家,是以空還。」佛告老母:「天地開闢以來,無生不終之者,生者求活亦復可憙,母何迷索隨子死?」意便解寤,識無常理。佛因為廣說法要,老母即得須陀洹道;塚間觀者無數千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2.雜阿含120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至舍衛城乞食。 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於一樹下結跏趺坐,入晝正受。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於一樹下結跏趺坐,入晝正受,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所而說偈言:

汝何喪其子,涕泣憂愁貌?獨坐於樹下,何求於男子?」

時,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作是念: 為誰恐怖我?為人、為非人?為姦狡者?

如是思惟,生決定智: 惡魔波旬來嬈我耳。即說偈言:

無邊際諸子,一切皆亡失,此則男子邊,已度男子表。

不惱不憂愁,佛教作已作,一切離愛苦,捨一切闇冥。

已滅盡作證,安隱盡諸漏,已知汝弊魔,於此自滅去。」

時,魔波旬作是念:「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已知我心。」愁憂苦惱,即沒不現。

解 析
這個故事後面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死是不是一定會死?還是不會死?看到別人死沒感覺,自己的親人死掉的時候,我不願意承認死亡這件事情會一直卡在心裡…雖然已經埋了,還是不想承認。這不想承認是在情緒中,人在情緒中,任何人,哪怕是平日最重視的人過來講道理,也無用。所以世尊沒有講大道理,他說我可以幫你忙,只要去每一家去問,哪一家沒有死過人的,當她一個一個去問的時候,也就是在確認訊息的過程,"人一定會死"這個資訊被她確定之後,她的情緒改變!所以,只有理智能改變我們的情緒;但是當你在情緒當中的時候,理智沒有力量。世尊這個地方不從理智下手,我疏導你、我接收你的情緒,你很難過、你很不安定,那你去問,確認這個訊息。

再一個例子,慧可大師遇到達摩祖師的時候,他就說:師父,我心不安,請你給我安心。達摩祖師也沒講什麼大道理,他只說,你心給我拿來,我就可以幫你安。所以這個地方在推度,我的心在哪裡,我找得到它嗎?他這樣一找,找…找的過程中,他決定、確定下來,師父我找不到心耶,他確定這個訊息的時候,達摩祖師說我已經幫你安心!注意到這種解決問題的技巧!一個人處在不安,那是情緒,情緒已經把他的整個身心狀況籠罩住。但是達摩祖師的技巧是:好, 你心不安,就把心給我找過來,跟前面那個故事一樣。你想找到一個不死的人,找得到嗎?可以找到那個不死的人,我就有辦法!同樣,你心不安嘛!把心找出來,找得到,我就可以幫你安定下來!找不到之後稟告,達摩祖師竟然說:我已經把你的心安下來了!

所以,從情感 /情緒的狀況要轉變到理智的模式,不是靠講理的,要他自己去體認!


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

上課概論-16(ZA16)

 

第十六講



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


補充
: 修禅的人既要高高山上立,又要深深海底行。立足於高山之巅,然後所見始廣;潛行於深海之底,然後所行始切。出自《禅林僧寶傳》卷第九()慧洪撰。原句: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道人行立處。塵世有誰爭。無間功不立。渠儂尊貴生。詶君顛倒欲。枯木一枝榮。

承上一講,我們修行的目標要放在最高,在整個爬山的過程中,你的心一定要把目標放到這裡來。但是在實踐的部份,你的心卻要像在海底走一樣,從最基本的每一步下手。所以佛教在看事情的角度跟一般人不一樣,就是把目標設很高,可能這一生、二生、三生…. 好幾生都做不到,但是做的時候又是像烏龜一步一步來,可能要花很長很長的時間,但沒有一步是隨便的。這很奇怪,目標那麼高,做事又一步一步來,什麼時候做到不知道!像地藏菩薩的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什麼時候空?眾生怎麼會不造惡業?地獄怎麼會空?不會空的!永遠不會成佛…但是那個願就讓他已經成佛,因為那個願已經夠大!所以願是要有。佛教蠻重視發的願不能錯,因為就像爬山的方向,方向對了,過程慢、跌倒挫折都沒關係;反之,方向錯了再快也沒有用,還是會跌下來。願是方向,也是推動你往前走的動力。我們出家的那個第一個念頭是總願,總願是推動你很多各別的別願,依序推動往前走。例如彌陀四十八願,藥師佛十二大願,每一個都是一個願,沒有願走不下去,因為這過程中有很多障礙,有很多人事、實際狀況會變化,會因為那麼一些事情而放棄,把你的初衷丟棄,忘掉就是開始失敗的開始!

經文: 信家非家出家--正信
我們出家的目的在哪裡?剃除鬚髮、穿著法服/袈裟、受戒,信家- 非家- 出家是我們出家這三個過程。出家的過程是指你因為聽聞佛法,不管聽佛陀說,或是看經論,知道佛法在講四聖諦 苦 集 滅 道,這時候想生死輪迴很苦,我也想斷生死輪迴,所以我想獲得佛的智慧。這時候,對於經論所提,或是法師所講的道理、四聖諦的道理,開始有信心。什麼叫信心?這裡是指相信法、相信佛陀講的解脫之道,真的是道。相信這條路是可以解脫。道果-涅槃是我做得到的。基本上,信心是建立在法,主要是四聖諦裡面的滅諦跟道諦,你對它有信心,信心會表現在三方面:信有實性、信有功德、信己有能得-果、道

1.信有實性:相信有這個東西。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聽課或讀經論),可以觀察、檢查自己,我是不是建立出信心?相信道跟果有真實性、真的可以做得到這件事。這麼做有修戒、修定、修慧,這是一條真實的道,可以到達我的目的。就像我們在爬山一樣,迷路的時候,懷疑這條路能夠到頂嗎?看清之後,認為這條路真的可以到頂,真的是可以走;這個目標,也是真實有那個東西在。

2.信有功德:你相信道跟果它可以帶來好處。譬如說修八聖道的時候,確實有可以幫我斷煩惱的功德。道本身有它的作用 、功德、斷煩惱的好處。果有什麼好處?生死輪迴很苦,世尊說不生不死,涅槃就沒有這些苦。相信它有這個好處、是個安樂、自在舒服的地方,你相信道是可以達到果。信有實性、信有功德可以幫我帶來好處,亦即可以斷除生命上的一些煩惱與苦。

3.信己有能得-果、道:這很重要,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涅槃我可以得、道我也可以修。信己確實是很大的關鍵!因為有時候我們知道生死輪迴很苦,但不認為自己能做到斷生死輪迴,那就差一截,整個修行動力就停下來….你說生死輪迴真的很苦,但是我知道我可以斷掉生死輪迴,動力就來!

所以在聽聞佛法之後,如果你有這三個特質出現的時候,這時候聞所成慧才算成立,…思還沒走喔!事實上,佛教的要求標準很高,不是說你懂道理有信心,這樣還不夠。當你聽聞佛法或閱讀經論之後,相信道,修行很好,可以給我帶來那麼大的利益:斷煩惱、了生死。我有這個信心,決定要離家出走、捨棄俗家,因為有這個東西在吸引著我,我想要解脫,在家裡頭太多束縛了,我沒有辦法解脫。

經文用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作證,這個地方有幾點:

  1. 究竟無上梵行就是指涅槃,整個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個,涅槃是最究竟的沒有比它更高。所以第一個是我的出家目的是為得涅槃,這個東西不能忘,忘了、或者出家不是為涅槃,整個路就不是佛陀要我們走的路。短期間可說我往生到彌勒淨土、彌陀淨土…都可以,只是將障礙去掉得比較乾淨,讓你好修行,那是叫過程,不是最後目的。你到彌陀淨土還不是要聽聞佛法、還是要修行(四念處、三十七道品)

  2. 現法就在這個生命當中,不須等到下輩子,這件事靠我自己修止、修觀、觀五蘊無我,不是靠佛陀讓我開悟,佛陀不可能幫我們解脫。當我不懂道理時,我要靠師父;懂道理、懂修行方法的時候,要靠自己修。

  3. 再來是修行到一定境界時,你可以知道自己已解脫否? 你可以內證-自己可以做證明,已經斷煩惱,所以後面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說此言,這個""是指"你說得很好!""你能夠說這樣的話,我很高興!"

云:『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如是說耶?」你會發現世尊怎麼跟比丘對話,這個很重要。人跟人對話,你們抓住經論的技巧…第一個這個比丘說一段話,然後佛陀說善哉善哉,你這個話說得很好,如是說耶?你是不是說這樣的話?這叫核對,世尊把你的話再講一次,確認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這叫核對。因為我們人跟人在溝通的時候,有時候我講的話對方到底懂不懂,不知道。你再把那個話重說一次,你的意思是不是這個樣子?這樣溝通就沒有障礙也可減少誤會。

下一段還有這種核對的狀況

** 第十五經 (後半)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使]死者,為取所縛。

  比丘!若不隨使使,則不隨使死;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

  「世尊!色隨使使,色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

  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為取所縛。

  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如是,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第一部分是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世尊重覆比丘的問題,比丘說:是的,我要問這個問題。佛陀就把答案告訴他,說你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這句話。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那個比丘說我知道了,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那世尊不放心:你怎麼知道的?跟我講。注意到這個對話的那種用意,世尊還是要核對一下你到底怎麼明白的?他就把話再講一次。所以可看到世尊很小心,這些對話可以看出來,世尊對於你傳達的訊息,我要核對。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這幾句話很重要!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在經文幾乎常出現。諦聽-你要專心聽,講二次專心聽,為什麼?在古代裡面沒有書的話,要把別人的話聽到腦海裡,第一個步驟叫你要注意,你不注意聽那句話就過去,聲音一過去就沒了。所以世尊說:注意聽!注意聽!聽完之後,你要善思-要好好想一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是什麼道理懂不懂?你懂的時候,你要善念之。所以世尊在講法前要比丘有三個動作:要聽、仔細聽、 然後要好好想。就是回憶、記憶,剛聽那個道理,不要把它忘掉,這跟記憶力很有關係!所以,要怎麼樣能夠把對方講的話,完全吸收進來?得掌握這三個動作。如果仔細看經文,佛經每一個字都有它的竅門在。

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使]死者,為取所縛。這個地方我們要先解決一個問題,什麼叫使?1)第一個意思是公使,像衙門押犯人的衙吏一樣,會常常跟在犯人的後面然後綁住他,"隨逐"義,所以它就像煩惱隨時隨刻跟著我們,只要我們有生命體存在,它就跟著我們,然後一直把我們綁住。2)第二個意思當動詞"驅使",就是一直趕著我們往生死輪迴走。3)但是在經論的意思不是驅使,它原文叫anusāya,玄奘法師翻譯成隨眠,anu是隨saya是躺下來睡著的意思,所以叫隨眠。隨一樣有隨逐的意思,煩惱它一直跟著我們,沒有停過。但是有些煩惱它你很難察覺,你認為我沒有煩惱,比如定很強的人或這個人個性很穩定,煩惱不發作,以為沒有煩惱,所以也就是說你很難察覺,這叫做眠。有些煩惱被你的修行壓下來,但是不發作,那不是沒有,這叫隨眠。

我們的煩惱到業分三層,1. 隨眠,2. 纒,3. 造業。就像火柴盒,火柴棒前端黑色部分只要火一擦就著火,當你磨擦著火,這叫纒。有燃燒性叫隨眠。你把火拿去燒房子就叫造業。所以我們內心的煩惱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不發作很穩定,就像火柴盒放在盒子裡面,有燃燒性但是還沒有著火。第二個它開始著火、開始活動。第三個著火後,你又去燒東西,開始做很多善業惡業都出來…所以你會發現到,當它潛伏的狀態我們叫它種子,它有那個能量,但還沒有發作;當煩惱開始活動的時候,它就像那個蛇或是繩子把我們捲住,整個人都不自在。起瞋恨心的時候,整個人好像被綁住一樣,不像平常的你,煩惱很厲害,不要看不起煩惱, 煩惱很恐怖!這裡又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這一世起瞋恨心或起貪心的時候,因為我本身就有種子,所以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就開始起瞋心,當我發作一次瞋恨心,這個瞋恨心又變成種子,且會變得更強而有力。所以我們的煩惱有一種特質,就是當它發作一次,它就會變作種子,為什麼會發作?因為有種子,還有其它因緣,而這裡面纏和隨眠是互相在幫忙。

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使]死者,為取所縛。這個地方出現兩次有它的道理,我們論這麼解釋:我這一期生命/五取蘊是怎麼來的?是因為我過去世有煩惱/取,所以由煩惱/取引發現在的生命體五蘊。而現在的生命體,又因為有煩惱的種子,所以我會繼續造煩惱,然後又變成種子。然後,我這一生,死的時候,煩惱種子沒有斷,所以又引發新的五蘊出來。新的五蘊出現的時候,我又繼續起煩惱,又有種子,沒有去斷,所以不斷輪迴。第一段講使使是講過去世,第二個使是現在,我現在得到一個果報,我還是起很多的煩惱,變成很多種子,還是帶著煩惱死,那麼在未來世,就拿到一個五蘊,又被生老病死給折磨、綁住。所以為取所縛要義是:你過去生是帶著煩惱死去,這一輩子如果也帶著煩惱死去,下輩子永遠停不下來,帶著煩惱死叫不善死。知道嗎?現代的安樂死或不安樂死,這也都不是善心死。在佛教的善終是什麼?沒有帶著煩惱死掉這叫做善終,也才是真正的安樂死!好死、死得沒有痛苦也不屬於善終,因為在佛教的角度是帶著煩惱、還有很多煩惱,怎麼叫善終? 不可能!

使使這地方是講過去,使:過去因為有煩惱的趨使、帶動。使:所以我輾轉生起很多的煩惱。使死:所以我帶著煩惱而死去,我得了新生命。使死,那麼在這一輩子,我也同樣帶著煩惱而死去的話,為取所縛,我的未來是被取/五蘊所綁住。取可以當五蘊、可以當生老病死(我就被生老病死給綁住)

什麼叫做帶著煩惱而死去?我們的煩惱分兩類:一個叫做見,觀念方面的煩惱;一個是情感上的煩惱叫做愛。如果用很淺白的話,就是對生命你看得開、看不開,跟放下。

1.看得開是什麼意思?這個生命、這個世間,不是你做得了主,就是無我。你看得開,知道生命整個過程一直在變化,沒有一個真的東西,都是假的,都是暫時存在。沒有每件事情會順我意的、我用過就不見了、做不了主的、暫時的、它不是真的。你看到這一點嗎?看得開,但情感上不一定放得下,它需要時間。所以你想不要帶著煩惱死?兩個關鍵,要看得開、放得下。在佛教的修道過程中看得開,只是一個念頭就轉過來,一剎那正見就建立。

2.但是,經過初果到二果、三果到四果,時間很長,所以整個修道過程在情感上要花很長很長時間,一次一次… 反反覆覆地練習,才能把情感給放下。情感很難,因為它不單指外在的物質,也不是單指另外的同伴或親人,如果你沒有學佛的話,單單是父母、伴侶往生要割捨已經很困難,那種走不出來的很多,對不對?但是當你面對自己的時候,那就更難,你突然面對自己的病,那時候怎麼放下?所以這地方看得開是一層,到情感上放得下又是一個階段,這地方要很長…..所以佛陀涅槃的時候,阿難那時候已經是初果斷我見的人,哭得很難過說:佛陀!我已經不知道方向了,講不出話來了。難過到這種程度。其他阿羅漢情感上就很平靜,透徹生滅法!

所以我們應該問說我在死亡之前,我是要帶著煩惱死掉呢?還是要不帶著煩惱死掉?我希望我在死掉之前,能做到什麼程度?這個你們要想喔!有一個設定目標,會有動力,我希望我至少在觀念上我能作得到,我知道無常,我能夠放得下!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比丘!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

  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

  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

  比丘!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在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即成羅漢,心得解脫。

這段其實只是把五蘊帶進來而已,所謂廣說跟略說,不再解釋。

第十六經 因為都一樣,只是多幾個字不一樣。

**十六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所問如上,差別者:

  「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若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時,彼比丘白佛言:

  「世尊!若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

  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

  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

  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

  如是,世尊!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如是,……乃至得阿羅漢,心得解脫。

第十五經和第十六經差別,只差這四個字;前面為取所縛,這邊是變成則增諸數。世尊再重覆說,善哉善哉!比丘!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這地方很明顯,世尊就把他的話確認-你說的我認同。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心大歡喜,我們中文是指歡跟喜,在這地方要看巴利文才懂,就是我隨喜,前面那個叫歡,就是歡喜;後面那個喜,是隨喜。就是我聽到佛陀這麼講,我心裡很高興、內心也隨順這個法。所以那個比丘在聽聞法之後,歡喜的心生起來。歡喜心很重要,我們內心的變化,只要你有一點點喜悅的感覺出現的時候,用喜悅的感覺去禪修,很多障礙會不見,這個很妙。小細節往往在我們的起心動念,會對我們打坐、或是念佛,或是其他修行法門都有影響。

禮佛而退,獨在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所以頂禮佛陀而離開了,獨自一個人在寂靜的地方精勤修習,住不放逸。這個精勤修習是指修止觀,就是聽聞佛陀講道理之後,這時候就很用功去修止和觀,不再旁騖。

彼比丘即成羅漢,羅漢就是阿羅漢,簡寫了。即就是""它不是馬上,就是修行過一段時間之後變成阿羅漢。我們中文有時候會省略阿字,阿羅漢有很多意思:1. 應供:就是說這種人的心很清淨、煩惱斷盡了,應該接受供養。天跟人的供養都值得,不是只有人。有些欲界天的人,你也有這個資格接受他的供養。2. 殺賊:賊就是煩惱。就是說這個人已經殺光所有煩惱,敵人殺光了叫殺賊。3. 不生:他已經完全脫離生死輪轉。

增諸數

《重擔經》有句叫「云何擔者」云何擔者就是所謂士夫,士夫就是人。什麼叫人?如是名、 如是生。如是族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齊限,這叫做擔者 。就是人,這叫做增諸數。增諸數,這個數就是數目,或者是次數。所以有人會把它翻譯成:帶著煩惱死的話,會增加輪迴的次數。另一種諸數在《瑜伽師地論》解釋為人的數目也會增加,就是說你多一次生死就多一個人,多一次人的生死,多一個人的數目。怎麼形容一個人就用八件事情:

1. 如是名- 你叫什麼名字啊?

2. 如是生-你是四種階級哪一種階級,你做什麼工作?

3. 族姓-你的族姓或姓族,祖先是哪一族人。譬如說世尊是釋迦族,他姓喬達摩,名字叫做悉達多。

4. 如是食-你的生活狀況怎麼樣?以食物來表徵你的生活狀況。

5. 如是受苦或受樂-在你在生命過程中,如果有滿意的事情你會快樂;如果有不如意的事情你會難過,也就是說怎麼形容你這個人,在這一期生命裡面可能成功、可能失敗,可能經過某些快樂的事情,經過一些痛苦的事情,所以用如是受來表達。

6. 如是長壽-你這個人壽的量有多少?在人間住多久?那你活的期間有多長期限?這三個都是講壽命。但是有一點不一樣,為什麼要講這三個名詞?因為在人間你的壽量,每一個人的量不一樣,有的人壽很短,出生就死,有人5歲、10歲、有人100歲才死…量不同,它用壽量。壽命的量不一樣。

7. 如是久住-有人少年、中年、老年死掉,所以久住用年齡來表徵。

8. 如是壽命齊限-,齊限就是指這個人應該活100歲,也活了100歲。

以上叫墮諸數。這八個會出現在什麼情況?世尊在修宿命通/宿命明的時候,回顧自己的生命,他用這八個角度來看,過去生我叫什麼名字?我那時候是什麼身份?我那時候的爸爸媽媽是誰?我那時候是生活過得怎麼樣?那時候遭遇哪些快樂的事情、難過的事情?我那時候活多久?所以這八個叫墮諸數。

其實你怎麼去了解一個人,從這八個角度,就好像我們在寫履歷表一樣,它有一個基本的幾個主題。 

補充:
1.
《重擔經》巴利本(S.22.22 Bhara

住舍衛城……爾時……“諸比丘,我今當說重擔、擔者、取擔、捨擔。諦聽。

“諸比丘,云何重擔?所謂五取蘊。何等為五?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諸比丘,是名重擔。

“諸比丘,云何擔者?所謂士夫。即此尊者如是名、如是姓。諸比丘,是名擔者。

“諸比丘,云何取擔?即此愛,招後有、喜貪俱、彼彼欣求,謂欲愛、有愛、無有愛。諸比丘,是名取擔。

“諸比丘,云何捨擔?即彼愛無餘離染、滅盡、施捨、遣除、解脫、不執藏。諸比丘,是名捨擔。

佛說此經已,爾時,善逝大師復說偈言:“五蘊是重擔,士夫為擔者,世間取擔苦,捨擔即快樂。既捨重擔已,不復取餘擔,愛根盡拔除,無饑般涅槃。”

2. 《雜含》第408經‘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

3.《俱舍》卷29此具壽有如是名、如是種族、如是姓類、如是飲食、如是受樂如是受苦、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際。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上課概論-15(ZA15)

 

第十五講

引導六和敬

六和敬就是在僧團裡面,人跟人之間要怎麼達到和合共住,我們先把它簡單化:






與道友相處的時候,



我的

行為

語言

內心


是否慈悲?

道德規定

觀念見解

是否跟他人共同遵守?

是否與他人和合?

我獲得的

利益

是否跟他人共同享用?



我們這一次的經文有三個問題:1. 我是否以涅槃為目標? 2. 我是否專心思惟佛法? 3. 我是否不放逸?

在佛教裡,很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跟人相處,除非你一個人獨住,必須跟自己相處。假如人跟人相處(兩個人或是跟大團體),想要住得很愉快,就要遵照佛陀給的這六個原則,如果做得到,大家過得很快樂;如果做不到,這個團體不用待了,因為一定很煩惱。首先是身 語 意三種業,表現在我們的行為,我們在身體上表現是否很柔軟?人跟人相處,身合才能共住,語言的表達也如此,你是帶著關懷的心,還是帶著指責的心,還是帶著無所謂的心跟人家講話。對方不是沒有感覺,只要一個念頭語言表達是一種帶著指責的,對方馬上知道,雖然他不講話,但他知道這話帶有刺喔….你心中是不是帶有慈憫的心,那是意。
再來就是戒、見、利,這三項很重要!
*
,其實我們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問題不外乎這幾個。戒律就是整個軌範、社會、法律的規則,制訂是上至總統、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要共同遵守;同樣的,佛陀制定的戒律,佛陀也守,佛陀若不守,叫我們守,那誰會守?所以大家同樣遵守共同的戒律。
*
,見解、觀念,有些見解觀念可以不一樣,但"無我"這觀念是共同的,你可以在做事方法/處理事情的態度不一致,那沒關係,因為每一個人的教育、家庭背景都不一樣,這屬於世俗上,是 open開放、彈性的,但"無我"是不能open的,這是決定的。因為佛教思想就是無我(三法印/ 三個標誌之一),只要離開無我,思想觀念認為有一個我,就完全跟佛教背道而馳,就不是佛教!所以見解上,我們共同的思想就是藉由無我來達到解脫。

*,僧團是大家住在一起,有些人福報大,信徒跟他有緣,供養多,但所得的東西要與大家共用,不可以說信徒對我很好,供養所得,就一個人用,這樣一久會衝突。為什麼?一個人獨享,其他福報少的人心裡會不舒服。見-觀念,跟利-經濟的問題,跟第一個戒-道德的問題,都是每天發生、看得到,這些處理不好,會變得很大很大的衝突點。所以佛陀給我們六和敬這些觀念,又稱為六種可喜法,就是只要僧團守著這六個原則,整個僧團會令人歡喜、大家住得都很高興!這些尚且都沒有講到止觀修行!



** 第十五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
  「善哉!世尊!今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當復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

  「善哉!善哉!比丘!快說此言,云:『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如是說耶?」

---------------------------------------------------------------------先到這裡

這一段文論解釋得很精采,裡面的經文很常出現,內容很豐富,用非常簡單的幾個字表達修道次第。

第一句話是爾時,有異比丘,異就是某一個比丘,或是其他的、不住在這個團體裡面的比丘,來到佛陀住的地方。稽首佛足,就是把頭碰到地叫稽首,佛足就是佛的腳。如果有機會看《佛陀傳》,在古代印度他們頂禮佛陀是用頭去碰佛陀的腳。如果去參觀 Budhi Gaya 或者八大聖地,他們是用頭(尊貴)去碰對方的腳(髒、不淨) 以表示尊敬。却住一面,却的意思是退,退坐到另外一邊。白佛言,跟佛陀講,善哉世尊,今當為我略說法要….

佛教裡面非常喜歡用善哉,善哉的巴利文、梵文叫 sadhu薩度,很常用。善哉這字本來中國字就有了,不是因為翻譯而配,而是剛好配合,善就是好,哉就是語助詞,像耶、乎這些都是語助詞沒有特別的意義。薩度這個詞有三個意思,在各種情況不一樣,但是我們在翻譯的時候都翻譯成善哉。第一個意思就是有利益的、有好處的,當作形容詞。第二個是當作副詞,就是你做得很好。比如說你們去看長老,長老跟你們開示,你就薩度薩度感謝長老為我們開示。第三個是A. 期待、請求的意思,在這經文中說,世尊我想問一個問題,我有一種期待,請求您跟我講,請告訴我的意思。同樣是善哉但是用的地方不一樣,這是請問者的善哉;如果我是回答者,B. 我同意你、我讚賞你問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世尊回答也用善哉善哉。如果薩度薩度用兩次,意思是世尊說你問得很好,第二個善哉有鼓勵對方的意思,所以語言文字看不到那種語態,講話那個態度,但是當你知道後面背景的話,那個文字後面的動態就出來了!

再來是略說法要,今當為我略說法要,就是世尊今天(或是)現在請您為我簡單地說明佛法的要點在哪裡?"法要"是指佛法的要義在哪裡,或是"請您簡要、簡單地告訴我佛法深奧的道理"。在這裡,論提供一個訊息給我們: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會說你跟我簡單講就好,不要講太複雜,有三種人:
1.
他覺得修行比較重要,你講這麼多道理我聽不懂,因為我們的背景不同,不要聽那麼多道理,只要給我講重點,不要跟我講五蘊 、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我只要懂修行要怎麼用就好,重點在於"我能夠用(操作/實作)"

2. 他本來就已經懂、讀很多書、聽過很多法,今天碰到世尊,告訴世尊說,只要跟我講整個簡單的佛法是什麼,他需要的不多因為他已經知道,我現在想要進入禪修狀況、我想要斷煩惱 我要用什麼方法?世尊有什麼意見嗎?

3. 他懂很多、也聽很多,但是他不知道、不了解自己- 我是適合念佛、觀呼吸、觀腹部、不淨觀、還是適合觀四大呢?所以他去找佛陀,(或是去找他的禪師) 直接一對一請教他適合修習什麼。我們常說:請師父開示、略說法要,師父不是針對個別性;但是如果是針對個別性,例如我們認識那麼熟,師父知道我的個性適合修什麼法門,這個地方你可以略說法要。



繼續經文,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修不放逸這是第二句話,這地方已經說明了一個修道的次第,第一個你先聽聞佛法了-我知道法的意思。第二個步驟怎麼辦?就要開始思惟法的意思是什麼?所以,聽聞佛陀講的道理之後,不會那麼快就相信。佛陀講的話是對呢?還是不對呢?我要去思考佛陀講這話是什麼意思。聽完世尊講的佛法之後,我應當獨自一個人到安靜的地方,因為我要想事情,我們想事情不希望別人干擾對不對?比如說現在大眾聚集時世尊說法,那這個道理我想不通,自己先離開群眾,一個人到比較安靜的地方想道理,這叫身遠離、遠離群眾(因為人太多我沒辦法想事情)。我的身體暫時離開群眾,但是我的心還不安靜,還不能遠離,所以這地方,心就開始動盪不安。注意:身跟心有兩個狀況,就像我們出家有身出家跟心出家,總共有四種情況:

  1. 我身體是出家了,心還沒出家

  2. 我身出家了,心也出家了

  3. 我心出家但是我身沒有出家-可能是在家人,但是他心已經在道上用功

  4. 我身也沒出家,心也沒出家,即一般俗人。

剛出家的人,一定是身出家了,但心還不夠格,所以今天我們去道場住,獨自一個人在寺廟裡,廟也是寂靜處,你住的時候,身體暫時地遠離世俗的事情,但是心裡頭會想到很多世俗的事情,世間的事情還會干擾你,它會自己跑出來,這時候出現很多問題:我們心裡會出現的是五蓋,還有尋思會跑出來。尋思不一定是惡的,但會干擾修行的那些念頭會跑出來…想到家人(回俗家看爸爸媽媽),或是想到某個過去住的地方怎麼好怎麼好,或是想到我不會死,我可以活十年…多久多久…這些都是尋思的範疇,它會造成修行上的障礙。

五蓋的蓋就是一種障礙,我們的內心有五種心念-貪、瞋、掉舉惡作、惛沈睡眠、疑,五種心念出現的時候,會障礙修道,叫蓋。像鍋蓋一樣把你蓋住、悶住,使定無法開展、慧也被障礙住。貪:對世俗的事情還放不下,或是對可愛、如意的事情放不下。瞋:對不如意的事情放不下。今天誰罵了你一句,心就梗在那邊,沒辦法修行。掉舉跟惡作:掉舉是想到你快樂的事情,心很興奮、很高昂,不安靜,例如今天誰鼓勵我,或是什麼事情讓我很高興,或今天我打坐,品質很好,心就很高興。惡作就是應該做的事情沒有做,我後悔了;或是我不應該做的事情做了,也後悔。這一後悔,心就不平靜。惛沈跟睡眠:心沒有力量就會打瞌睡,打坐的時候打瞌睡,你還知道打瞌睡叫惛沈;打瞌睡完全不知道打瞌睡(真睡著)叫睡眠,這兩個有點不一樣。疑:對四聖諦懷疑。

當這些蓋出現的時候,你怎麼辦?佛陀跟我們講修不放逸,不放逸的意思就是要針對這五種情況來調整。

修不放逸跟精進有什麼差別?

這地方我們一般分不清楚,我自己早期在學佛也是分不清楚,不放逸不就是精進嗎 ?有什麼差別?但是這邊有差別的!不放逸在《大乘廣五蘊 》有解釋:

不放逸它的內容是無貪+無瞋+無癡+精進這四個心所的綜合作用叫不放逸。我們剛剛生起了貪心,所以你要用無貪來對治。無貪是什麼? 無貪不是沒有貪,是一種心所,也就是說你觀不淨觀或是觀過患,例如味患離的那個患,觀過患的時候,貪心會降低或是暫時不活動。所以無貪是指你修不淨觀。無瞋,怎麼讓你沒有瞋? 用慈心觀對治。無癡,怎麼樣沒有癡?就要觀十二緣起、四聖諦。這個地方就是五停心觀。
補充:五停心觀指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愚痴眾生緣起觀、我慢/我執眾生界分別觀、散亂眾生數息觀等五種停止、息滅心中煩惱魔障所修的觀想方法,又稱為五觀、五念、五停心、五度觀門、五度門、五門禪。此外,五門禪經要用法中以念佛觀(梵 buddhānusmrti)取代界分別觀,而與其他四觀合稱為五門禪。所謂念佛觀,即念應身、報身、法身等三佛身,以次第對治昏沈暗塞障、惡念思惟障、境界逼迫障等三種障害。

界分別觀就是指四大(地水火風)或是六大(地水火風空識)

所以 這個地方你們可以看出來,獨一靜處,修不放逸很簡單,八個字其實已經告訴你身遠離跟心遠離,一個人到山上去住,或是到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住的時候,暫時可以遠離,但是心不安靜怎麼辦?這時候就必須修不放逸。什麼叫不放逸?就是針對內心的五蓋跟尋思,來調整,要修另外一個法。所以他的定義很簡單:為了要捨棄內心的不善法,必須要修行對應的、對治的方法。

精進的意思是善法現前的時候,有十一個心所會推動你前進。我們的善是 「諸惡莫做, 眾善奉行」,在佛教裡面善有十一種: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補充: 善十一詳細解說可參考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14/13.htm) 當十一個心所出現的時候,你的心需要精進,這個心所推動你完成,這時候會很勇猛,很用功又很勇猛,這時候就是精進,所以是完成善法的一個力量。不放逸跟精進有些地方是重疊的,但是不放逸有針對性,但精進是只要善法出現,你的心會推動你把它完成。其實本體是一樣的,但是不放逸會多一個對治性。

修不放逸已,當復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這個地方跟出家眾就很有關係,身調伏(身遠離心遠離稍微調伏好了)你還要往前走,但是往前走的時候,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是我要去的地方?我出家為了什麼?這時要注意或者思惟一件事情,所以善男子出家的"所以"意思是何以故、何故,表原因。善男子是翻譯成族姓子,女孩子就叫善女人/ 族姓女,它的意思是說出生富貴人家或是權力的人家,背景很好叫族姓子,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一般的在家人 就叫做善男子。那第三個它也可以指出家人,所以所以它的詞意義很廣,他不是只是指一個善男子就是一定是在家人,也可以指出家人,也可以指一些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所以善男子出家=何故我出家 (我為什麼出家)


提示: 勿忘出家修行的初心願景

這個經文呈現的一種訊息就是:當你今天用功修行,這時候還要再想一件事情,我為什麼要出家?這叫願景,很重要!你要把目標先設定下來,這是我想要達到的,我每天每天這麼做,目的就是要到這裡,所以一定要提醒自己我為什麼要出家?因為我們很容易失去目標,尤其在禪定上有一點功夫的時候,以為這就是我要的,夠了夠了….但這不是佛陀要帶我們到的一個地方,他希望我們更往前走!所以我們一天用功完之後,要問自己:什麼是我的願景?什麼是我出家要的東西?我學佛的目標是什麼?是再一次生死輪轉嗎?還是希望我的果報身更好而已?下一輩子更有錢而已?只是這樣子嗎?那個是我要的嗎?還是我希望是解脫生死,那個才是我要的?每天提醒自己才會有那個動力,我走到了哪裡了?我什麼地方又耽擱了?這樣會推動你往前走!因為一個人獨住或在僧團住的時候,會發現一件事情,沒有人會推你走的…自己不推自己,很快就停下!誰都不會管誰的…大家只是共住,好朋友會跟你說要用功一點喔!你要念佛、記得持咒、記得誦經,會鼓勵你。但是什麼是你要去的地方,你沒有提醒自己那個終極目標,就不會曉得有沒有走錯路。尤其是當你成為大法師或大禪師的時候,信徒好多好多,多到你已經忘掉我是誰,我為什麼出家?那個終極目標不見了!你很有名 、寺廟很大、信眾很多,但是出家本意不見了…你被信徒、寺廟、名利吃掉了…你的那個本、 那個願是為什麼?這在出家的過程中很重要!所以每天要提醒自己:什麼是我出家修行的目的?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上課概論-14(ZA14)

 第十四講

**第十三經 經文後段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解析:

眾多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這個""不是假設句,""指佛陀自己)只要我對於這個五受陰,即五取,不能夠符合真實的狀況來知道,它的愛味是愛味、過患是過患、出離是出離,我不知道這些狀況下,我於諸天、若魔…這裡要解釋諸天的概念
I.
諸天的概念
佛教裡面有三界五趣,五趣裡面有地獄、餓鬼、畜生還有人天,這邊只有提到人跟天、三惡道。天裡面有三層-欲界天 (欲界有六天)、色界天( 有十八個天-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無色界天有四天。所以它這邊用諸天即各式各樣的天,基本上有二十八天。

1.欲界有六天,在人的上面還有六層天,但是他們都還有欲,還是需要吃東西;色界是沒有欲,但是他們還有身體。欲界、 色界都有身體,但是差別在於欲界的眾生(欲界包括欲界的六天、人跟三惡道-地獄 餓鬼 畜生這都算是欲界),共同特性都是有欲。就是需要五欲的需求/供給。

2.色界的眾生沒有欲,但是他們一定要有禪定力才能到那裏。修初禪成功的人就到初禪天,修二禪成功的人就到二禪天…以此類推。

3.如果是無色界,沒有身體,只剩下心在活動,這裏面有所謂空無邊處、識無邊、 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就是只剩下心而已。但是,空無邊處這地方是以空作所緣。我們安般念是呼吸作為所緣;慈心觀是慈心對象作所緣,但是空無邊處是用虛空作所緣,然後將空一直擴大。

比如像空無邊處的修法,可以將一個空杯子中的空間,取它的空間,作為所緣,穩定之後,逐漸放大邊界的範圍。也可以將任何環狀物,對著天空,取那個空相,觀想環狀物框住的空相範圍,穩定之後,再一直擴大直至無邊,這叫空無邊處。再來,識無邊處,以識作為所緣,就是當你以虛空作為對象時,你的心也是無量無邊的,叫識無邊。再來是無所有,以無所有作為所緣,當你以識作所緣的時候,這時候第一個無色界的心是不存在的叫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就是進一步往前走,那個心就很微弱,幾乎是不活動但又不能說不活動,有跟沒有之間,你說它沒有想也不對,你說它有想也不對,心很微細不是很粗。
補充帕奧禪師的資料:

修空無邊處前先從地遍開始,首先擴大遍相,再專注於遍相的中央,如果你只是注意(地)遍相裏的空間,那麼空間就會出現,當空間出現時,再專注與擴大它。當它漸漸擴大時,地就會消失,當它向十方擴大後,整個地遍都會消失,只剩下空間而已。嘗試去專注於那空間一或兩小時,在心中默念「空、空」或「空無邊、空無邊」。如此你就會證得擁有「一境性」與「捨」兩個禪支的空無邊處禪(akasanabcayatana jhana)。空無邊處禪是指依據空間的禪那。在成功修完此禪的五自在後,觀空無邊處禪心,在心中默念「識、識」。此時禪修的目標是空無邊處禪的心或識,觀此識為「識、識」或「識無邊、識無邊」。如此另一個觀與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的心識即會生起,此識名為識無邊處禪心。如此稱它是因為它以空無邊處禪心作為依據。修完識無邊處禪(vibbanabcayatana jhana)的五自在後,欲轉修無所有處禪的人,應觀想識無邊處禪心。在修觀的當下是不可能有兩個心識同時存在於一個剎那生起的心識裏,空無邊處禪心是識無邊處禪心的目標(所緣),識無邊處禪心是正在觀想的心識。當空無邊處禪心存在時,識無邊處禪心是不會存在的,當識無邊處禪心不斷生起時,空無邊處禪心是不會生起的。取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為目標,在心中默念「無所有、無所有」,這時候將會有另一個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的心識生起,此識名為無所有處禪心。修完無所有處禪(akibcabbayatana jhana)的五自在後,若欲證得非想非非想處禪(nevasabbanasabbayatana jhana),你就必須取無所有處禪心作為禪修目標。心的本質是只有在認知一個目標時才能平靜,而無所有處禪心則在認知無所有(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時才會平靜,取此心識作為目標來觀想,在心中默念「此心平靜,此心至上」。如此另一個專注於無所有處禪心的心識即會生起。此識名為非想非非想處禪心,這是一個非常微細的心境。

資料出處: 從安般念至色、無色禪 帕奧禪師 講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paauk-4/08paauk-4.htm

II. 魔的概念

回到經文,諸天包括這三層。若魔若梵,這個""""意,或是魔或是梵,在欲界的第六天叫魔。魔是Mara魔羅,我們簡稱成魔。中國原來沒有魔這個字,本來翻譯磨,後來南朝梁武帝說: 天上這個磨在折磨人像鬼一樣,所以把石改成鬼。佛教傳來中國之後對整個文化影響很大,本來沒有字創這個新的字出來。[ 補充: 在毗婆沙論裡面,龍樹菩薩曾對魔下定義為:云何為魔?即是斷慧命:因斷人慧命,故名為魔。這是第一層意義。第二層意義,龍樹菩薩說:常行放逸害自身,亦即是魔。又,斷他人慧命者是為外魔,常行放逸害自身者,則是內魔。魔最究竟的意義則是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所說的:除諸法實相,余殘一切法,盡名為魔。]

魔羅是在欲界的第六天,特質是他的欲很自在,要什麼有什麼,叫他化自在天。梵是清淨義,在初禪天裡面,因為沒有欲所以叫清淨,這邊的梵是指初禪天。

所以這一段經文是說:我在諸天欲界、色界、無色界當中,或是欲界第六天的魔,或是色界初禪天的梵,這是天的部分。

III. 沙門、婆羅門的概念

沙門是指印度出家的修道者是沙門,但是在佛教也用,也叫沙門,沙門可以指外道的出家人也可以指佛教的出家修道者。婆羅門是指在家的修道者,那麼外道和婆羅門這兩個主要是以追求到魔羅的世界去,或是希望到梵天的世界。為什麼? 因為這個地方欲自在,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在印度的修行者有些人就希望今生的修行以生到梵天為目標,所以必須守持戒律,且一定要有定。如果是希望生到魔羅欲界第六天要什麼有什麼,不用很強的定,持戒發願再加上一點定。再來是天人眾中,就是除了魔跟梵之外的其他欲天人,欲界的五個天,或是二禪三禪四禪天或是無色界天,還有沙門婆羅門之外的其他人當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
這部經有很多名詞要先處理:

  1. 五受陰:

    現在叫五取蘊,為什麼要翻譯成五受陰? 陰有覆蓋、積聚的意思,所以玄奘法師就把陰翻成蘊,意思是我的生命是由很多東西聚合在一起的,所以叫蘊。五取蘊為什麼用取? 五受陰為什麼用受? 因為這個詞在原文是叫 UpadanaUpadana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叫做接受,我接受這個東西(所以古人翻譯成受)。第二個意思它有取、拿東西的意思。第三個它有取著生命,對生命有取著、染著不放,我希望我活,生命要停止輪迴生死,我放不下,希望再有一個生命, 取著。玄奘法師翻譯的""是有更強烈的意思,對生命一直想要拿,就像我們十二緣起愛取有。 "" 很強烈。

  2. 五陰與受:

    非五陰就是受- 不是五蘊就是煩惱(-煩惱義),也不是說離開五蘊有另外的煩惱,對於五陰有欲貪是五受陰。什麼叫取蘊,五取蘊跟五蘊有什麼不同? 對於五蘊如果有欲求跟貪的話,這個時候就叫做五取蘊。所以取的意思是欲跟貪。什麼叫欲? 對於未來的東西我想要,我希望我的下一個生命比現在更好,有一個欲求。什麼叫貪? 對於我現在擁有的生命體我很滿意、我貪著。

世尊在這一部經為什麼用五取蘊? 因為世尊在講祂還沒成佛之前的生命體還是五取蘊,為什麼叫五取蘊? 第一個原因- 一般叫煩惱為取,第二個意思是指欲跟貪。古人怎麼解釋五取蘊? 很有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命體是怎麼來的? 我們因為有煩惱,尤其有見煩惱跟愛煩惱,所以才引發出生命的果報體,得到這個生命體之後,我又生起煩惱。所以這個地方,是說世尊在用五取蘊這個名詞的時候,是在表達生命為什麼會生死輪轉不停,五取蘊已經告訴你答案,在取這裡!我們是從取裡面生起五蘊體,所以我們的生命體在還沒解脫前都是屬於煩惱所有。我們得到這生命體,又一直生起更多的煩惱,為什麼生死輪迴不會停,因為一直有""! 所以不要怪別人,因為是你讓它輪轉不停,你讓你的生命體停不下來,沒有人要你受苦,是你自己要讓自己受苦! 世尊這麼跟我們講,我們真的會流眼淚…..誰要自己受苦、誰要折磨自己啊? 所以不要怪觀世音菩薩怎麼不救我? ! 不是菩薩不救你,是你不救你自己!!!

佛告諸比丘 諸所有色,有眾多的各式各樣的色,或是過去色、或是未來色、或是現在色、或是內、或是外、或是粗、或是細、或是好、 或是醜、 或是遠、或是近,總共十一項。把這十一項整個都叫做蘊,所以這個地方什麼叫五蘊的蘊,蘊的意思是積聚--把各式各樣的東西聚合在一起;把各式各樣的色法通通放在一堆,我們叫色蘊;把各式各樣的受聚在一起叫做受蘊,所以不是只有一個色而已,是各式各樣的。在《阿含經》裡面把它分成上述十一種類型,過去色、現在色跟未來色可以指過去生、現在生、跟未來生,也可以指今天之前的昨天的色。第二個是內外,內外又分兩種解釋: 我的身體叫內,我之外的叫外,你們是叫外,對我來講是外,或山河大地叫做外,有情無情都是外的…另一種解釋,內是指我看得到的身體的表面這叫外,看不到的內臟是內。再來是粗、細、好、醜,這是從三界五趣的角度來講,我們的身體比起天人來粗許多,天人的身體都比我們細緻很多;但是我們的身體又比地獄或是餓鬼的身體還細,這都是比較來的。從三界五趣的角度來說明各類型眾生,從身體的表徵來看的話有物質結構比較粗糙、細緻的,色的結構比較美好殊勝或是比較差一點,比如說天人就很漂亮,比我們漂亮又細緻得多,我們相對性的就粗跟醜。

佛陀度難陀的故事,佛陀帶著難陀親遊天上和地獄,使他領悟到出離學道刻不容緩,於是,他毅然跟隨佛陀出家安心修行,也正因為他已經親眼目睹地獄,所以在日後的修行中,他清規戒律一塵不染,細微的學處也從沒有違犯過。世尊稱他是持戒第一。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可以轉變原本強烈的個性跟愛好,當你能夠看得比較遠一點的時候,整個心都轉變過來!

再來就是遠近,跟我比較接近的叫近,比較遠的叫遠。印順導師解釋成跟內外一樣,就是我的表面就叫遠,我身體內側的這些色法就是近。所以佛教用十一種型態包括所有的一切五蘊。

味患離的概念

佛告諸比丘,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因為以色法做對象,你產生的喜跟樂,這叫色的味。喜就是內心歡喜,樂就是身體的樂,所以心喜身樂叫喜樂。什麼叫色患? 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這個五蘊它是無常的,它有生有滅,是苦,一直在變化,就是色的過患。什麼叫做色離? 如果對於色,能夠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就叫色離。味就是當我以這個東西做對象的時候,我會產生喜跟樂,這叫味。當我以這個東西做對象的時候,這個東西因為它有生有滅是無常,無常出現的時候,它就是一種令我苦惱的事情,而且它本身一直在變化(無常、苦、變異)。這件事情不一定現在發生,可能以後會發生,這叫,所以法表示這個東西有這種屬性,現在不一定改變,但是它有這種法則在。離就是我捨離了欲貪,我們說追求未來、貪著現在,欲貪它用調伏、斷跟越三個層次,代表說欲貪不好斷,必須一次一次斷、一次一次地歷練。

第一個調伏,調伏就是說我生起了欲,我生起了貪著心,但是我可以把它調下來。這個時候有現行,貪心、瞋恨心會活動,但是你會用方法把它調整。第二個層次是斷,表示它不活動,這時候貪心跟瞋心(主要是貪)不容易活動。第三層次是越 ,超越過,就是種子都斷掉,我們叫隨眠,就是種子。欲貪很不容易斷,所以世尊沒有一下子叫我們斷,要先調伏,比如你用慈悲心來調伏瞋恨心,散亂心注意呼吸,逐漸的有力量的時候,貪心就不現行,最後是斷。

當以五取蘊做對象的時候,我會產生喜跟樂,這個叫味;注意到五取蘊本身的無常跟苦、變異的特性,這叫患;我對於五蘊/五取蘊欲跟貪不見了/不現行,或是現行但我可以降伏,調伏、斷跟越,叫""。世尊說這三件事情都存在著,假如說沒有味,五欲是不快樂的話,眾生不會染著,佛陀沒有否定五欲沒有快樂。在我們五受陰的有為法/有漏法裡面,有味患離這三種東西,以五受陰做對象的時候,看到它的好處會快樂;看到它的過失你就不要;常常注意到患,你的心就少了煩惱。所以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叫做雜染的因緣,雜就是夾雜、參雜,染就是煩惱。參雜著煩惱的條件是什麼? 五欲裡面有快樂,你一直注意到那個快樂,有喜跟樂的時候,煩惱就帶出來。""? 則是清凈的因緣,要讓你的心沒有那麼多煩惱、沒有貪的過患的話,你常常注意到無常、苦、變異法,即是清淨的因緣。""叫做清淨,當你的心-欲貪不出現、斷除,或者出現卻能降伏的時候,是清淨。你們注意到佛陀很寬容的,你有煩惱可以伏下來也是清淨,注意到這個細節喔! 如果我出家或是我們學佛,一下子要沒有煩惱, 難! 但是世尊告訴你,有煩惱沒關係,你可以不要把它擴大變成行為的話,可以調伏下來, 那也是清淨、也是出離。

脫 出 離

: 《瑜伽師地論》的解釋-脫離了貪瞋癡的這種束縛;出就是指我欲貪出離了,欲求跟貪的心,我離開了。""是指九種結,在佛教裡有九個煩惱,這個煩惱只要一生起來會把你的生命跟苦結合在一起,結就是和合,會把你的生命跟苦合做伙。哪九個煩惱? 貪、瞋、癡(無明)、慢、疑(主要是懷疑四聖諦)、見、取、嫉妒、慳()
* "
"主要是無明,是指對於一切法都認為是真實有,其中主要是身見,認為五蘊裡面有一個真實不變的我叫做身見。身就是指這個身體、五蘊,認為這個五蘊裡面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我在叫身見。 再來就是邊見,邊見就是認為有一個我,這個我現在叫靈魂死掉了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叫斷見。我這個生命身體壞掉了,但這靈魂永遠不會死,這叫常見。再來是邪見,邪見就是認為沒有因沒有果,做壞事不會有果報叫邪見…外道的見解就這幾種。

*"" 主要就是"見取""戒禁取",取就是取著,認為是最好最殊勝,我的想法是最好的,叫見取,外道認為我的身見是最好的而且追求它。戒禁取是我為了要生天,我要堅持某些戒律,比如常立不臥。他們有一些很特別的儀式或是一些生活模式,他認為這個是解脫的方法。

*"嫉妒"主要是看別人成功不高興叫嫉妒,看別人什麼事情都做得很好,他不歡喜。

*"", 慳就是吝,不願意給出去。出家人的慳就是吝法,人家問你某個道理、問題,你懂但是你不想講,為什麼? 怕別人比你好,吝在這裡。

所以這九結主要是離的內容。

顛倒

顛倒是常樂我淨四種顛倒,就是認為說生命是常、樂、我、淨。諸比丘,只要我對於這個五取蘊不能夠符合真實的狀況,知道味是味,知道我以五蘊為對象的時候會有喜跟樂,然後我知道五蘊本身是無常、是苦、是變異的事情,然後我對於五蘊的欲貪能夠捨離,我知道或是我做得到。那麼如果我做不到的話,我在諸天、或是魔、或是梵、或是沙門、或是婆羅門、或是天、人眾中,我不能解脫貪瞋癡的繫縛,我不能夠出離欲貪,我不能離開九種結的繫縛,我永遠安住在常樂我淨的顛倒,我也不能夠自己證/成就說我自己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諸比丘,我由於符合真實的狀況而知道這個五受陰,它的味是味,我知道它有喜有樂,我也知道它是無常、苦、變異的,我也知道欲貪是可以降伏的,所以我在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己成就了解脫貪瞋癡三種繫縛,然後得到了欲貪的滅除,也得""生老病死的過患、得解脫結縛(結是九種結)永不住顛倒,永遠不會安住在四種顛倒中,也能自己成就而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世尊用自己的成佛作保證,我們把它簡化,脫(脫離了貪瞋癡)、出(出離了欲貪)、離(捨離了九結)、顛倒(捨離了四種顛倒)、自證(自證成就佛菩提)這些是結果,這地方世尊只是告訴你方法,你如果從十一種的五取蘊去觀察味患離的話,可以有這些結果。但是,我們不會成為佛菩提我們會成為阿羅漢而已,如果你發的是聲聞菩提,不是發菩提心的話,當然不會是自證無上正等正覺。

怎麼觀察呢? 你們可以變成一個問句,當你面對一個東西的時候,不管是一個物質或是一個人事物,可以觀察自己的心,問自己我是不是有喜有樂? 我是不是有愛味? 我在喝咖啡的時候,我是不是因為喝咖啡引發我的喜樂?我會覺得很快樂? 每天喝一杯咖啡很快樂,在每天喝著的過程就上癮、染著。我是不是能夠看到無常呢? 看到過患我是不是有出離呢? 把它變成一個問句問自己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有覺察力!

** 第十四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

  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味隨順覺,則於識味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

  如是,受……想……行……識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

  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以()脫、以()離、以()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後面與十三經末段同)

前面一段經文告訴你是觀五蘊的味患離,這一部經告訴你是十一種來觀察,但經文不明顯。在《瑜伽師地論》的裡面有特別說明。這地方你注意到它的句型完全一樣:
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
於色味-隨順覺
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
可以看出來於色味-對象都是色的蘊、色的味,前面詞我昔、若不一樣,但是它動作不同。它有三個動作:一個動作是有求有行,第二個動作是隨順覺,第三個是如實知、如實見,這個代表一種修行的過程。第一個過程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的巴利文叫 遍求,遍就是"很完整的";比如我觀察是以身體為所緣,我產生喜樂,我知道我有喜樂(我知道我有味),但是我要遍求十一種來觀察,當我以過去色做所緣的時候(遍求-這是我去追求、探索它的),然後我的內心產生喜樂這個叫行(行就是內心在活動);當我以現在色做所緣的時候,我產生喜樂我知道;當我以未來色做所緣的時候,我產生喜樂我知道,這叫遍求跟行。

於色味第二個動作是隨順覺,我對於過去色為所緣生起喜樂的時候,隨順各種狀況,我知道()於色味第三個以智慧如實見,我能夠做到這種狀況這是我以智慧、如實地見到我內心的活動狀況。以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為所緣的時候我產生了喜樂;以內色做所緣的時候我產生了喜樂;以外色做所緣的時候我產生的喜樂;還有粗、細、好、醜….比如以天人的色做所緣的時候,我覺得祂比較細,我產生了喜樂;所以你一個一個做所緣的時候,產生這種內心的活動,然後你隨順各種狀況,你有覺知-隨順覺。五蘊的味包括十一種,一個一個審查這是一種智慧,你能如實地見到內心有喜樂的心情(有愛味)出現-以智慧如實見

這兩部經其實講的是味患離,但是你在觀察味患離的時候,剛開始只抓住味患離這種屬性,但是在深一層次的時候,是觀察十一種的味患離,這個這樣就很完整! 十一種觀察才叫蘊,否則你觀察的只是不叫蘊,只是蘊當中的一項,可能會懷疑人間沒有快樂,天上可能有快樂 ,因為你沒有觀察…你說欲界天沒有快樂,可能色界天有快樂,因為你沒有去觀察….那色界天沒有快樂,無色界天有快樂….所以為什麼世尊要我們檢查再檢查,把十一種來檢查的時候,才會知道原來在整個修道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去檢驗它的話,你的心會懷疑。我檢查到的是我自己,我沒有去檢查別人,我認為別人可能有更好的境界….所以為什麼還要檢查別人? 為什麼在四念處一定要自他三個動作?! 你觀察自己也要觀察別人,兩個交互觀察。比如說我現在做一件事情我有感覺,我有感覺我知道,但是別人有沒有這種感覺,我要探尋,所以我要去觀察…我的感覺跟別人的感覺也要同時觀察。在修行上佛陀很細,不是說我觀察到了就沒事,不是! 你要看看別人的狀況怎麼樣,兩個同一段時間交互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