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中觀四百論-第十三破根境品

第十三 破根境品
問曰:佛教法中說諸法皆無自性,對此我等不能接受,因為諸法若無自性,應該如兔角一樣不能現見,而實際中色瓶等事完全可以現見,所以一切法應該要有自性。
1. 於瓶諸分中,可見唯是色,言瓶全可見,如何能悟真。
[索]若由眼識見瓶色的時候,非能見到瓶的一切支分,所以已見真性者誰會說,瓶是可以現見的有自相之法呢?
(若見瓶色時,非能見一切,見真者誰說,瓶為可現見。)

2. 諸有勝慧人,隨前所說義,於香味及觸,一切類應遮。
[索]諸有殊勝智慧的人,隨前頌所說的正義,對那些許香味及觸可由根識取到,而成立諸法有自性的這一切同類邪見均可遮除。

問曰:瓶與其色非是異體,而是一體法,所以由於見色,也就是見瓶的一切部分。
3. 若唯見瓶色,即言見瓶者,既不見香等,應名不見瓶。
[索]如果由眼識見到瓶色之故,便說見到了瓶的一切部分,那麼由於不見其餘香等部分故,瓶色也應該名為不見。
(若由見色故,便言見一切,由不見餘故,色應名不見。)

問曰:瓶子的整體雖然不是眼識的現量境,但是瓶色是現量境,依此類推即可現量成立瓶有自性。
4. 有障礙諸色,體非全可見,彼分及中間,由此分所隔。
[索]只就瓶色而言,亦不可有現見性,因為瓶色有彼分、此分和中分,即瓶色是依眾多支分假合而成故。
(即唯於瓶色,亦非現見性,以彼有彼分,此分中分故。)

5. 極微分有無,應審諦思察,引不成為證,義終不可成。
[索]極微的方分是有抑或無,應該詳細思考觀察,所以引用的極微不能成為瓶有自性的證據,所立的瓶是現量境之自性義始終不可能成立。 

6. 一切有礙法,皆眾分所成,言說字亦然,故非根所取。
[索]一切色法在觀察之下,都觀待其有分(整體)而成為支分色(支分),此支分色觀待其更細的支分又成為有分,所以諸法唯是依言說文字安立的假名,此言說文字中也無有任何實體可得。
(一切成分色,復成為有分,故言說文字,此中亦非有。)

問曰:由顯色形色所組成的瓶子,是眼識現量所見,所以瓶子應該是有自相之法。
7. 離顯色有形,云何取形色,即顯取顯色,何故不由身。
[索]如果離開顯色另有形色,那麼眼識為什麼能取形色呢?如果形色即是顯色,那麼取顯色何故不是由身識呢?

8. 離色有色因,應非眼所見,二法體既異,如何不別觀。
[索]若離開色法以外,則不能見到地等四大種色因,若這樣的果色與因色二體都實有存在,以什麼原因眼識不能現見二者呢?
(如離於色外,不見於色因,若如是二體,何故眼不取。)

9. 身覺於堅等,共立地等名,故唯於觸中,說地等差別。
[索]現見地大名為堅性,是身根所取境;因此只有在觸覺範圍中,才可以說名為地。
(見地名為堅,是身根所取,以是唯觸中,乃可說名地。)

10. 瓶所見生時,不見有異德,體生如所見,故實性都無。
[索]由所見所產生的緣故,這種瓶子無有少分功德,所以就像所見瓶從所見生而非真瓶一樣,其瓶的實有自性不能成立。
(由所見生故,此瓶無少德,故如所見生,其有性非有。)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中觀四百論-第十二品破見品

 第十二 破見品
問曰:以上所說的無我法,世人極難證得,如前所說是因為「聞者所聞教,說者極難得」之故,而今已具後二者,那麼應有足什麼德相才稱得上合格的聞者呢?
1. 稟和希勝慧,是法器應知,異此有師資,無因獲勝利。
[索]質直、具智慧、希求實義,具此三相者可說為聞受正法之器,彼等不會變說者的德相為過失,具德相的說者亦不會視聞者的德相為過失。
(質直慧求義,說為聞法器,不變說者德,亦非於聞者。)

2. 說有及有因,淨與淨方便,世間自不了,過豈在牟尼。
[索]如來宣說了三有苦諦及三有之因集諦,清淨涅槃的滅諦與方便道諦及三有之因集諦,清淨涅槃的滅諦與方便道諦,世人由自身乏少善根不能了達,這些過失難道在於本師釋迦牟尼佛嗎?

問曰:釋迦佛所說的增上生(上生人天善趣的方便)語,極其明了且廣大,這是世人都樂於接受的;但是佛陀又說決定勝語,說一切法空無自性,這不是破壞自己的言論嗎?因此我們不起恭敬信解。
3. 捨諸有涅槃,邪宗所共許,真空破一切,如何彼不欣。
[索]捨棄諸貪瞋苦樂等一切雜染法即得涅槃,這也是數論派等邪見宗派所共許的解脫,而以真實空性法能破人法一切實執,為什麼他們不生欣悅呢?

問曰:如果內道與外道共許舍諸貪瞋苦樂等一切雜染法即得涅槃,那麼內道與外道有什麼區別呢?
4. (不知捨證因,無由能捨證,是故牟尼說,清涼餘定無。)
不知捨方便,無由能棄捨,是故牟尼說,餘定無涅槃。
[索]不知捨離生死的方便,即無情由能捨棄三有,因此本師釋迦牟尼佛說:除佛法外其餘宗派決定無有涅槃。

問曰:如果佛陀是一切智智,那麼對他所說的深隱事如大地的度量等,又如何能了知這些可以確信無誤呢?
5. 若於佛所說,深事以生疑,可依無相空,而生決定信。
[索]若對佛陀所說的種種深隱事相生起疑惑,可依佛陀所宣說的一切法無自相空性,而生起決定信解。

6. 觀現尚有妄,知後定為虛,諸依彼法行,被誑終無已。
[索]諸外道觀察現有情器諸法,尚且有迷妄不解之處,而對其餘更深的法義更不可能了知,那些依彼等外道法義而行者,必定被長久詔惑而終究無有停止之時。

問曰:如果佛陀已宣說了唯一的解脫正道,為什麼有些解脫者還隨順外道而行呢?
7. 智者自涅槃,是能作難作,愚夫逢善導,而無隨趣心。
[索]智者自往涅槃,是能作極難作到的事業;愚夫即使遭逢了善於引導的上師,然而他們也無有隨順趣向之心。

8. 不知無怖畏,遍知亦復然,定由少分知,而生於怖畏。
[索]全然不知空性法義者,對空性不會有畏;遍知空性法義的智者,也同樣無有懼;決定是由少分了知空性而不能深入,才會生起啟蒙畏。

問曰:愚夫為什麼會畏懼空性法呢?
9. 生死順流法,愚夫常習行,未曾修逆流,是故生怖畏。
[索]隨順生死流轉的有漏法,愚夫無始以來即經常串習而行,而未曾修習過逆流還滅生死之法,所以會對空性法生起怖畏。

10. 諸有愚癡人,障他真實見,無由生善趣,如何證涅槃。
[索]諸有愚癡覆蔽不能了知空性的人,往往會障礙他人講習真性見,由此他無由生往善趣,又怎麼能證得涅槃呢? 

11. 寧毀犯尸羅,不損壞正見,尸羅生善趣,正見得涅槃。
[索]寧可毀壞戒律,也不應損害空性正見,因為由受持戒律能生人天善趣,而由通達空性正見可以得到涅槃。

12. 寧彼起我執,非空無我見,後兼向惡趣,初唯背涅槃。
[索]對愚者寧可讓他起我執,也不可以說空性無我之理,聽聞無我正法者之中,一者會因愚癡趣向惡趣,利根勝者可以依此迅速趣入涅槃。
(愚寧起我執,非說無我理,一者向惡趣,勝者趣涅槃。)

13. 空無我妙理,諸佛真境界,能怖眾惡見,涅槃不二門。
[索]一切法空性無我的妙理,是諸佛聖者所行的一真境界,空性法能摧壞眾邊執惡見,是獲得涅槃的不二法門。
(空無我妙理,諸佛真境界,能壞眾惡見,涅槃不二門。)

14. 愚聞空法名,皆生大怖畏,如見大力者,怯劣悉奔逃。
[索]愚者聽到空性法的名稱,都會生起大懼畏,難道能見到大力者懼畏空性而怯弱者不生懼畏嗎?
(愚聞空法名,皆生大怖畏,豈見大力者,怯弱不生畏。)

問曰:空性法既然能摧毀一切惡見,那麼空性法是為摧壞外道邪論而說,非為清淨根器者宣說。
15. 諸佛雖無心,說摧他論法,而他論自壞,如野火焚薪。
[索]諸佛雖然無有為摧壞他論的發心宣說空性法,然而他論自然會被空性法毀壞,如同野火雖無焚燒薪林的想法,而薪林遇火即自焚無餘。

問曰:空性正法在有信心士夫的相續中生起,又怎麼能焚燒他的惡見呢?
16. 諸有悟正法,定不樂邪宗,為餘出偽門,故顯真空義。
[索]諸具有證悟空性正法的智者,決定不會樂於執諸法實有的邪宗;因此我見此空性法,如同能滅一切惡見的方便門(或如同佛經的能滅一切惡見之門)。
(諸有悟正法,定不樂邪宗,故我見此法,如同能滅門。)

問曰:諸聖者為何對空性不生畏懼呢?
17. 若知佛所說,真空無我理,隨順不生欣,乖違無厭怖。
[索]如果已了知佛陀所說的一切法真實無我空性之理,則於現有諸法無所欣喜,於無我法也無所懼。
(若知佛所說,真空無我理,有亦無所欣,無亦無所怖。)

18. 見諸外道眾,為多無義因;樂正法有情,誰不深悲憫。
[索]現見諸外道徒眾,造作眾多無義的流轉生死之苦因,樂於內道正法的有情,誰能不對彼等深生悲愍!

問曰:為什麼有情雖有善心意樂,但有大多數人對殊勝的佛教不隨順,而跟隨外道宗而行呢?
19. 婆羅門離繫,如來三所宗,耳眼意能知,故佛法深細。
[索]婆羅門、離繫裸形外道和釋迦如來三種所宗的法,分別為耳、眼和意能知,所以佛法甚深微細,大多數人意力微劣故不能悟入。

問曰:婆羅門、離繫外道所宗雖是眼耳之境,然而也是智慧通達之境,希求解脫者有何不可依止修習呢?
20. 婆羅門所宗,多令行誑詐;離繫外道法,多分順愚癡。
[索]婆羅門所宗的法,多分是令修習者以諂誑詐現威儀;離繫外道所宗的法,多分是隨順愚癡之行。

問曰:如果婆羅門教等宗派不能得解脫,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恭敬彼等呢?
21. 恭敬婆羅門,為誦諸明故;憫念離繫者,由自苦其身。
[索]許多眾生恭敬婆羅門,是為了誦習四吠陀明處諸論的原因,同樣人們愍念恭敬離系裸形者,是因見他們自己苦逼自身的原因。

問曰:離繫外道受如是難忍的苦行,為何不許為正法呢?而同樣諸婆羅門受生於高貴的婆羅門種姓,彼等所行怎麼不是人天善趣的法呢?
22. 如苦業所感,非真解脫因,勝身業所生,亦非證解脫。
[索]離繫外道的苦行猶如眾生所受的諸般痛苦,是不善業異熟所感,不能成為正法;同樣,受生諸婆羅門處,也是過去世的業異熟故,非是得人天善趣之正法。
(如苦業所感,不成為正法,如是生非法,是業異熟故。)

問曰:若婆羅門和離繫裸形派的生和苦是非法,那麼什麼是釋迦如來所說的法呢?
23. 略言佛所說,具二別餘宗,不害生人天,觀空證解脫。
[索]釋迦如來所說的法,簡略總結而言只有兩種,即不損害其他眾生而上生人天善趣,觀諸法空無自性而證涅槃解脫。
(如來所說法,略言唯二種,不害生人天,觀空證涅槃。)

問曰:世人中有許多雖已見釋迦如來的教法,但是對此不害與觀空二種法,為什麼不恭敬隨順呢?
24. 世人耽自宗,如愛本生地,正法能摧滅,邪黨不生欣。
[索]世人耽著自己的宗派見,就像貪愛自己本生的故土一般,因而對於能摧滅耽著自宗惡見的佛法,怎麼會生起欣喜呢?
(世人耽自宗,如愛本生地,於能滅彼因,汝何能生欣。)

25. 有智求勝德,應信受真宗,正法如日輪,有目因能見。
[索]有智慧的人願意希求殊勝功德,雖是他宗的真理也會珍愛受持,佛教正法譬如日輪照耀在大地上,一切有眼目者皆應共睹。
(有智求勝德,亦愛他真理,日輪於地上,有目皆共睹。)

CHAPTER 12
276. An unprejudiced, intelligent and interested
Listener is called a vessel.
Neither the teacher's nor the student's
Good qualities will be taken as faults.
277. He explained existence and its causes,
The means to peace and peace itself.
What people do not understand
Is seen as the Subduer's [fault].
278. These strange people all agree that by
Giving up everything one attains nirvana.
For what reason do they dislike
That which puts an end to all?
279. How will one who does not know
The means to give it up, do so?
Certainly, therefore, the Subduer has said
There is no peace in any other [teaching].
280. Whoever doubts what the Buddha said
About that which is hidden
Should rely on emptiness
And gain conviction in him alone.
281. Those who find it hard to see
This world are ignorant of others.
Those who follow them will be
Misled for a very long time.
282. The unwise take no delight in letting
Their mind follow a guide
Who has done that which is
Most difficult - attaining nirvana.
283. When it is not seen, fear does not begin.
When seen, it stops completely.
Thus one can say with certainty:
Those who know a little are afraid.
284. Childish beings are certainly only
Familiar with that which involves them.
Because of unfamiliarity
They fear that which extricates them.

285. If someone who is shrouded in
Complete ignorance and impedes suchness
Will not even attain good fortune,
What need to mention liberation?
286. Lapsing from ethics is preferable
To lapsing from the view.
Through ethics one gains a high rebirth;
The supreme state is reached by means of the view.
287. For the unreceptive, conceptions of a self are best;
To teach them selflessness is not.
They would go to bad rebirths,
While the extraordinary attain peace.
288. There is no other door to peace,
And it destroys wrong views.
That which is the object of
All Buddhas is called selflessness.
289. The unreceptive are terrified
Just by its very name.
What so-called strong man is seen
Who does not frighten the weak?
290. This principle is not taught
By Tathagatas for the sake of debate,
Yet it burns up others' contentions
As fire does its fuel.
291. Whoever knows this teaching
Will not relish others.
Thus to me this teaching seems
Like the door to destruction.
292. For those who think there is
In reality no self and abide in this thought,
How will existence cause pleasure
Or non-existence cause fear?
293. Seeing the many Forders
Who are seeds of futility,
Who would not feel pity
For people who long for a teaching?

294. The teaching of the Shakyas,
Nigranthas and Brahmins are perceived
By the mind, the eye and the ears.
Thus the Subduer's teaching is subtle.
295. Brahmin practices are said
Mainly to be an outward show.
The practices of Nigranthas
Are said to be mainly stultifying.
296. Brahmins are revered
Because they adopt the orthodox.
Nigranthas are pitied
Because they adopt the deluded.
297. Suffering is a maturation
And thus is not virtuous.
Similarly, birth too is not virtuous,
Being a maturation of actions.
298. In brief Tathagatas explain
Virtue as non-violence
And emptiness as nirvana -
Here there are only these two.
299. To ordinary people their own position,
Like their birthplace, is attractive.
Why would you find attractive
That which precludes it?
300. The intelligent who seek what is good
Adopt what is worthwhile even from others.
Does the sun not belong to all
On earth who have sight?

2024年4月17日 星期三

中觀四百論-第十一 破時品

 第十一 破時品
1. 瓶等在未來,即非有過現,未來過現有,便是未來無。
[索]瓶等諸法若在未來時,即應有過去與現在的瓶等;若在未來時的瓶等上有過去與現在,那麼未來應該無有。

問曰:未來的瓶並非完全無有過去的瓶,在未來體中還有未來的一分故,既然有未來的一分,也就有過去現在的一分,故無有任何過失。
2. 未來若已謝,而有未來體,此則恆未來,云何成過現。
[索]未來的瓶若已經謝滅,還有未來的未來體,如此恆常成為未來,怎麼成立過去呢?
(未來若已謝,而有未來體,此則恆未來,云何成過去。)

3. 法若在未來,現有未來相,應即為現在,如何名未來。
[索]法如果在未來時,能表現出未來的相,就該成為現在,怎麼名之為未來呢?

4. 去來如現有,取果用何無,若體恆非無,何為不常住。
[索]若未來式實有,過去式實有,現在式實有,諸法於何時當無有呢?若一切時皆是實有,由何因緣使彼三世法成為無常?
(未來過去有,現有復何無,若一切時有,何緣彼無常。)

5. 過去若過去,如何成過去,過去不過去,如何成過去。
[索]過去式如果已經過去了,又如何成為過去式呢?過去式沒有過去,又如何能成為過去式呢?

6. 未來若有生,如何非現在;未來若無生,如何非常住。
[索]未來式如果現在有生起存在,那怎麼不是現在呢?未來式如果無有生,那怎麼不是常住法呢?

問曰:未來雖然在現在未生,然而由因緣具備即能生起成為現在,所以不會有常住不生的過失。
7. 若未來無生,壞故非常者,過去既無壞,如何謂為常。
[索]若言未來雖然無有生,但由後來的因緣能壞滅其無生之相,故不是常住不生法;然過去時既然無壞,為什麼說是非常住法呢?理應為常。

8. 現在世無常,非由過去等,除斯二所趣,更無有第三。
[索]若許時法實有,過去與現在都不應成立為無常遷流之法,而除去這兩種時趣,第三種時趣也不會成立。
(過去與現在,皆不成無常,除斯二趣外,第三亦非有。)

問曰:未來法應實有,因為先有其實體存在,才會在後來遇因緣現前,如果先無實體,其後決定不會生起,如同無實體的石女兒一樣,無論集合多少因緣,也不會有生。
9. 若後生諸行,先已有定性,說有定性人,應非是邪執。
[索]如果未來生起的諸法,生起之前已經有定性實體,應成那些宣說諸法定性無變的外道行人,所說的不是邪執顛倒。

10. 若法因緣生,即非先有體,先有而生者,生已復應生。
[索]若法由因緣生,就不會在生起前有實體,先有實體而後生起者,應成產生之後仍需再生的過失。

問曰:未來是實有的,因為瑜珈師由願智力可以現見有未來法,如果未來法全然無有如同石女兒,那瑜珈師又如何現見授記未來事件呢?
11. 若見去來有,如何不見無,既見有去來,應不說為遠。
[索]若能現見未來法實有存在,為何不能見到無體的無法呢?既然現今在瑜珈師前有未來法,則不應說這些是遠在未來的法,而應說為現在法。
(若見未來有,何不見無法,既現有未來,應不說為遠。)

12. 未來法若有,修戒等唐捐;若少有所為,果則非先有。
[索]未來法若實有,修持淨戒等善法應成唐捐無義;若需要少分的作為,那麼未來果法則不是先有實體。

13. 諸行既無常,果則非恆有;若有初有後,世共許非常。
[索]諸有為法既然無有常性,那麼果法不是恆有;如果某法有起端有後端,世間共許它是無常。

14. 應非勤解脫,解脫無去來,或許有去來,貪應離貪者。
[索]若一切未來法無有,應成不能由勤修善法得解脫,因為未來的解脫不存在的緣故;若未來法完全無有,於三有無貪者也應生起貪惑。
(應非勤解脫,解脫無未來,是則無貪者,應亦起貪惑。)

15. 若執果先有,造宮舍嚴具,柱等則唐捐,果先無亦爾。
[索]如果執著未來果法先有存在,那麼建造宮室房舍,嚴飾柱子等一切作為應成唐捐;執著未來果法先前無有,也是如此。

問曰:雖然已破過去和未來,但現在應實有存在,若現在也無,即成斷滅一切存在顯現。可以觀察,任何一個法,可以轉變成現在法,比如說​​過去的牛奶,其未來法是酸奶;透過種種因緣,過去的牛奶可以轉變為現在的酸奶,其未來法也得到現前,以此應知現在實有存在。
16. 諸法有轉變,慧者未曾有,唯除無智人,妄分別為有。
[索]即使諸法實有轉變,意識也不能緣執;雖然如是,你等無智愚人,卻妄計實有現在。
(諸法有轉變,意亦不能緣,雖爾無智人,妄計有現在。)

問曰:時是實有,因為有安立時的因——有為法存在,依靠這些有為法的不斷存在顯現,即可了知時法實有,比如依過去現在未來的瓶子,即可無誤證實三世時法的實有。
17. 無常何有住,住無有何體,初若有住者,後應無變衰。
[索]無常法怎麼會有自性的住呢?而無有安住之法怎麼會有實體呢?最初若實有安住之法,以後應永遠無有異滅變衰。

18. 譬如無一識,能了於二義;如是無一義,二識所能知。
[索]譬如無有一識,能了別二種義相;同樣無有一種義相,為前後二剎那識所能了知。

問曰:住有實體,因為它是現在式的能立故。若無有住,現在式即成無有,如是則壞滅一切名言。
19. 時若有餘住,住則不成時,時若餘住無,後滅應非有。
[索]若時法本身以外有其餘能依異體的住,住則不成為時法;如是時法無住,以安住無有故,其後的變滅也非有。
(時若有餘住,住則不成時;無住住無故,後滅亦非有。)

問曰:住實有本體,因為住是無常故;若住無體,則不可能成立住的無常。
20. 法與無常異,法則非無常;法與無常一,法應非有住。
[索]有為法與無常異體,有為法則不是無常;有為法與無常一體,有為法則應無有成實的住。

問曰:有為法在住的時候,住的力大,而無常力小,力小的無常不能摧壞力大的住,故有為法有安住,有安住則為實有。
21. 無常初即劣,住力定應強;此二復何緣,後見成顛倒。
[索]如果有為法開始時無常力劣小,安住力強大,那麼此二力又以什麼原因,在後來現見成為與初時顛倒即無常力大住力小的情況呢?

22. 若遍諸法體,無常力初劣,應都無有住,或一切皆常。
[索]若無常力遍及諸有為法體,且非為弱劣,則諸法應都無有安住;如果不是這樣,則一切皆應為常。
(若遍諸法體,無常力非劣,應都無有住,或一切皆常。)

23. 無常若恆有,住相應常無;或彼法先常,後乃非常住。
[索]無常若與有為法恆時俱有,安住相則應恆常不存在;若有不然,彼等有為法應成原先為常住,而後是非常住之法。

24. 若法無常俱,而定有住者,無常相應妄,或住相應虛。
[索]若有為法與無常同時俱有,而有為法又決定實有住者,那麼無常相應成虛妄,或住相應成虛妄不實。

問曰:時是實有,因為依過去法即可證實過去式的存在。過去法可以依有過去的憶念成立,如佛陀也說過「過去世作過如是如是事」,而且每一個正常人皆有過去式的憶念,因此過去法等現量可成立實有存在。
25. 無所見見無,迴心緣妄境,是故唯虛假,有憶念名生。
[索]已經見過的法不會再見,不能在後來生起緣前境的心識,所以只是虛妄的心念,緣虛妄無實的境生起過去的回憶。
(已見法不現,非後能生心,故唯虛妄念,緣虛妄境生。)

CHAPTER 11
251. The present pot and the past one
Do not exist in the future pot.
Since both would be future,
The future would not exist.
252. If a disintegrated thing exists as
A future entity in the future,
How can what is future in nature
Become that which is past?
253. Because of being future in nature
A future functional thing
Is thus present
And cannot be future.
254. If the future, past and present exist,
What does not exist?
How can there be impermanence
For one for whom all times exist?
255. If it has passed beyond the past
Why is it the past?
If it has not passed beyond the past
Why is it the past?
255. If it has passed beyond the past
Why is it the past?
If it has not passed beyond the past
Why is it the past?
257. If the future is impermanent because
Though not produced it disintegrates,
Since the past does not disintegrate
Why not consider it permanent?
258. If the past and present
Are not impermanent,
The thir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se is also not.
259. If a thing which will be produced
Later, exists beforehand,
The contention of Niyativadins
Is not erroneous.

260. To say something which will be made to occur
Already exists is unreasonable.
If that which exists is produced,
What has been produced will arise again.
261. If future things are seen,
Why is the non-existent not seen?
For one for whom the future exists
There can be no distant [time].
262. If virtue exists though nothing is done,
Resolute restraint is meaningless.
If even a little is done
The effect cannot exist.
263. If they are impermanent
How can it be said effects exist?
That which has a beginning and end
Is called impermanent in the world.
264. Liberation will occur without exertion;
For the liberated there is no future;
Or otherwise, if this were so,
Desire would arise without attachment.
265. For those who assert effects exist,
And for those who assert effects do not exist,
Adornments like pillars and so forth
For a home are purposeless.
266.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ings also
Is not perceived even by the mind.
Those who lack wisdom nevertheless
Think that the present exists.
267. How can there be things with no duration?
Being impermanent, how can they endure?
If they had duration first,
They would not grow old in the end.
268. Just as a single consciousness
Cannot apprehend two objects,
Similarly two consciousnesses
Cannot apprehend one object.
269. If time has duration
Duration is not time.
If it has not, without duration
There will also be no end.

270. If impermanence and things are separate
Things are not impermanent.
If one, since things are precisely that which is
Impermanent, how can they have duration?
270. If impermanence and things are separate
Things are not impermanent.
If one, since things are precisely that which is
Impermanent, how can they have duration?
272. If impermanence is not weaker
And is present in all things,
None of them will have duration
Or not all are impermanent.
273. If there is always impermanence,
There cannot always be duration;
Or else that which was permanent
Later becomes impermanent.
274. If things have duration
And impermanence together,
Either it is wrong that things are impermanent,
Or duration is a fallacy.
275. Things seen do not reappear,
Nor does awareness arise again.
Thus memory is in fact deceived
With regard to a deceptive object.

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中觀四百論-第十 破我品

 第十 破我品
1. 內我實非男、非女非非二,但由無智故,謂我為丈夫。
[索]內我其實不是男不是女,也不是非男非女的黃門,但是由於人們愚癡無智慧的原因,便說自我是丈夫男相(或為女相,非二相)。

問曰:內我雖然無明顯的男女相,然而內我是生起男女相的因,由此內因生起與外我形象相聯繫的男女等差別相,以此不存在內我非實有的過失。
2. 若諸大種中,無男女非二,云何諸大種,有男等相生。
[索]如果在諸大種元素中,無有男相、女相及非二相,那為什麼說諸大種的和合,有男等相的生起呢?

3. 汝我餘非我,故我無定相,豈不於無常,妄分別為我。
[索]你的我在他人處無法成立為自我,所以我無有決定的自相,難道不是於無常的蘊等諸法上,虛妄分別為有常恆成實的我嗎?

問曰:若無有常我,誰造業流轉生死,誰從生死得解脫?所以由有情的生死流轉與還滅現象,定可推出常我是存在的。
4. 我即同於身,生生有變易,故離身有我,常住理不然。
[索]常我若存在即與身體一樣,生生世世都有變易,所以許離開身體有我常住不變,其理不然。

問曰:就像人力車,必須要人去拉才能動搖一樣,四大所成的身體必須要有常我的發動,才能有作業活動,所以由身體有作業活動足可證明常我存在。
5. 若法無觸對,則無有動搖,是故身作業,非命者能造。
[索]若某法無有觸對,則無有動搖其餘有色體法的作用,所以身體的作業活動,不是命者-常我所能造作發動的。

問曰:若無有常我之存在,則無需任何止惡修善追求解脫,所以應許有常我存在,一切修行才會有意義。
6. 我常非所害,豈煩修護因,誰恐食金剛,執仗防眾蠹。
[索]我若是常則非任何法所能損害,以此還要煩勞修習防護因嗎?誰會害怕金剛遭蛀蝕,而執持兵器防備眾蠹蟲呢?

問曰:補特伽羅我一定會是常法,因為有宿世往事的憶念,如果我非常有,如同諸無常法一樣生起之後隨即壞滅無餘,那麼不可能有這些宿世的記憶。
7. 若有宿生念,便謂我為常,即見昔時痕,身亦應常住。
[索]如果以人們有宿世的憶念,便說補特伽羅我是常法,既然已見自身有往世時的痕跡,那麼色身亦應成常住不變法。

8. 若我與思合,轉成思念者,思亦應非思,故我非常住。
[索]如果我與思德結合,即應轉成思念者,思德亦應轉成為非思德的色法,所以我不是常住法。

9. 我與樂等合,種種如樂等,我如樂等故,非一亦非常。
[索]我與樂等相合,即應如樂等成種種不同之法,以此我應成為如樂等一樣,按理不應是常法。
(我與樂等合,種種如樂等,故應如樂等,理不應是常。)

問曰:若許我是無情色法,則有上述過失,而我等數論師許我為有情識思維的常有神我,所以沒有任何過失。
10. 若謂我思常,緣助成邪執,如言火常住,則不緣薪等。
[索]如果許我有思考的常法,那麼在受用境時需眼根等外緣幫助則成邪執;就像說火是常住法,則不需緣助的燃料薪柴等事。

問曰:神我是思維的體,是受用境者,思是受用外境的作用,所以神我本體常恆無動,而其思維作用需要眼等助緣發生作業等,以此不存在神我需緣助有變動的過失。
11. 如至滅動物,作用彼無有,故有我無思,其理不成就。
[索]神我實體不像其作用,其作用乃至滅壞之前都有變動;以此應成有神我而無有思維,所以我思常有一體的理論不能成就。
(物不如作用,至滅而有動,故有我無思,其理不成就。)

問曰:我在受用境之前雖然沒有思維作業,但是思的種子存在,所以神我有思仍能成立。
12. 餘方起思界,別處見於思,如鐵鏈熔銷,我體一變壞。
[索]若許於餘方生起思的種子,而於別的受用境處現見思維作用,如是應像鐵鏈熔銷變壞,我體與思一故也應當變壞。

13. 思如意量小,我似虛空大,唯應觀自相,則不見於思。
[索]了知境的思維如同你們所許的意量那樣極小,而我如同虛空一樣極其廣大,那麼意只能觀察其自相,不應能見到了知所有外境的思。

14. 我德若周遍,何為他不受,能障既言通,不應唯障一。
[索]我德若是周遍一切的常法,那為何你的我不為其他人執受為自我呢?若說這是因其他人有彼自體的我障礙故,遍一切的我自體於自體作障,這是不應理的。
(我德若周遍,何為他不受,彼於彼自體,言障不應理。)

15. 若德並非思,何能造一切,彼應與狂亂,俱癡無所成。
[索]如果自性三德是萬法的作者,那作者畢竟無有思維,如是則自性與狂亂顛倒者,應成全無差別。
(若德是作者,畢竟無有思,則彼與狂亂,應全無差別。)

16. 若德能善解,造舍等諸物,而下知受用,非理寧過此。
[索]如果自性三德能善了解營造房舍等諸事物,而不知道受用,這種非理之事,難道還有超過它的嗎?

17. 有動作無常,虛通無動作,無用同無性,何不欣無我。
[索]我若有運動作業則為無常,我若如虛空一樣通一切時處無有任何變動作業,則無有任何作用如同本性虛無的法一樣,如是為何不欣樂無我的正理呢?

18. 或觀我周遍,或見量同身,或執如極徽,智者達非有。
[索]有些宗派觀察我是周遍無礙的,有些見我量同自身般大小,有些執計我如極微,可是無倒通達實相的內道智者,則了達補特伽羅並非有我存在。

19. 常法非可惱,何捨惱解脫,是故計我常,證解脫非理。
[索]若許我為常法,常法不可以有損惱,既無有損惱,豈能有解脫?所以若執計我為常法,則我證悟勝義解脫是沒有根據的事。
(常法非可惱,無惱寧解脫,是故計我常,證解脫非理。)

20. 我若實有性,不應讚離我,定知真實者,趣解脫應虛。
[索]我若實有自性,則不應思維無我的道理,那些決定了知諸法真實性的智者,趣入解脫涅槃也應成虛妄。
(我若實有性,不應思無我,定知真實者,趣解脫應虛。)

21. 解脫中若無,前亦應非有,無雜時所見,彼真性應知。
[索]如解脫時實有解脫者存在,那麼在解脫前也應非無,因為解脫時無有夾雜的所見,說彼為諸法真實體性。
(若解脫時有,前亦應非無,無雜時所見,說彼為真性。)

問曰:諸法若無諦實,那麼皆為剎那壞滅的無常性,如是生已無間即滅,應成斷滅。
22. 若無常皆斷,草等何不然,此理設為真,無明亦非有。
[索]如果無常就是斷滅,那麼現今為什麼還有草木等現象相續存在?如果「無常即斷」之理真實成立,應成都無有愚癡的眾生存在。
(若無常即斷,今何有草等,此理若真實,應皆無愚癡。)

23. 現見色等行,從緣生住滅,故知汝執我,雖有而無有。
[索]假設實有所執的我存在,也不應為萬法的因;可以現見色等諸行,唯從其他因緣生起,從其他因緣的聚散而住滅。
(設有所執我,現見色等行,唯從他緣生,從他緣住滅。)

24. 如緣成芽等,緣成種等生,故無常諸法,皆無常所起。
[索]如從種子等因緣而成就芽等,因緣成就令種子等生起,所以無常一切諸法,都是無常因緣所生起。

25. 以法從緣生,故體而無斷;以法從緣滅,故體亦非常。
[索]因為諸法皆從因緣生起,所以本體無有斷滅;因為諸法皆從因緣滅壞,所以本體亦非常恆。

CHAPTER 10
226. When the inner self is not
Female, male or neuter,
It is only out of ignorance
That you think your own self male.
227. When all the elements are not
Male, female or neuter,
How is that which depends on them
Male, female or neuter?
228. Your self is not my self; thus there is
No such self, since it is not ascertained.
Does the conception not arise
In relation to impermanent things?
229. From one rebirth to another
The person changes like the body.
It is illogical for yours to be
Separate from the body and permanent.
230. Intangible things do not
Produce so-called motivity.
Thus the life force is not
Agent of the body's movements.
231. Why [teach] non-violence and wonder about
Conditions for a permanent self?
A diamond never has to be
Protected against woodworm.
232. If your self is permanent
Because of remembering other lives,
How can your body be impermanent
When you see a scar previously formed?
233. If the self when possessing that
Which has mind is a knower,
By that [same argument] that which has mind would be
Mindless and the person permanent.
234. A life force which has pleasure and so forth
Appears as varied as pleasure and so forth.
Thus like pleasure it is not
Suitable as something permanent.

235. If consciousness is permanent
An agent is superfluous.
If fire is permanent
Fuel is unnecessary.
236. A substantial entity, unlike an action,
Does not alter until it disintegrates.
Thus it is improper to claim
The person exists but consciousness does not.
237. At times one sees potential consciousness,
At others consciousness itself.
Because of being like molten iron
The person undergoes change.
238. Merely [a small part with] mind is conscious
But the person is as vast as space.
Therefore it would seem as though
Its nature is not to be conscious.
239. If the self is in everyone then why
Does another not think of this one as "I"?
It is unacceptable to say that
It is obscured by itself.
240.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sane and those for whom
The attributes are the creator
But are never conscious.
241. What is more illogical
Than that the attributes should always
Know how to construct homes and so forth
But not know how to experience them.
242. The active is not permanent.
The ubiquitous is actionless.
The actionless is like the non-existent.
Why do you not prefer selflessness?
243. Some see it as ubiquitous and for some
The person is the mere [size of the] body.
Some see it as a mere particle.
The wise see it as non-existent.

244. How can what is permanent be harmed,
Or the unharmed be liberated?
Liberation is irrelevant
For one whose self is permanent.
245. If the self exists it is inappropriate
To think there is no self
And false to claim one attains nirvana
Through certain knowledge of reality.
246. If it exists at liberation
It should not be non-existent before.
It is explained that what is seen
Without anything is its nature.
247. If the impermanent discontinues
How could there be grass at present?
If, indeed, this were true,
No one would have ignorance either.
248. Even if the self exists
Form is seen to arise from other [causes],
To continue by virtue of others
And to disintegrate through others.
249. Just as the sprout which is a product
Is produced from a product, the seed,
Similarly all that is impermanent
Comes from the impermanent.
250. Since functional things arise
There is no discontinuation
And because they cease
There is no permanence.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菩提資糧論

 1. No. 1660,菩提資糧論,聖者龍樹本,比丘自在釋,大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2. 菩提資糧論頌講要,呂澂
---
是頌繼涅槃學二書之後而講,所以示實踐之方也。此學根本與歸宿為涅槃(有根本斯有發生,知歸宿斯明趨向),而實踐指歸則在般若與瑜伽。般若瑜伽之分,乃以時有先後,說有詳略,方便立說,其理趣實係一貫。舊來一邊一分之言,空有相待之論,皆有未當。今以講習方便,先提般若。蓋瑜伽義理豐富,難得綱領,般若簡截,易獲樞機耳。

本頌為龍樹約經之作,可謂直抉般若之髓。現存龍樹著作譯本,亦以此為最完備。蓋龍樹諸論,由羅什翻譯者皆不全。《智論》(釋二分般若)前詳後略,《十住》(釋華嚴十地品)只傳二住,《中論》(龍樹自家立說)又只《無畏論》之一分而已。獨此論傳譯在後,極為完整,論本凡一百六十五頌,於數百卷《般若》義蘊,賅攝無遺,誠龍樹學之精英矣。

後世《大智度論》、《十住婆沙》絕傳於印土,唯此論與《中論》,盛為其時學者所宗。今從譯家達摩笈多(法密或法藏)所傳譯之籍觀之,亦可知其大概。笈多在印時,無著世親之學正如日之中天,故來華後即譯無著《金剛七句義釋》與世親《攝論釋》,皆其時正宗學說,且為印土後來思想之中堅者。但同時後譯本論,足徵本論在學術上與無著世親學並行不悖,而同等重要也。

復次,此論有自在比丘釋,亦達摩笈多所譯。自在之生平不詳,據其注疏體例及論議考之,似與世親同時。因所採用之訓釋詞方法,(如釋資糧為能滿足菩提法故,又以持為義,以長養、以因為義等是也。)在印為晚出。又其釋謂二十小事(隨惑)之中攝不定法,(尋伺悔眠)與世親三十頌之說正同(奘譯《成唯識論》,依後起之說,改文別立四不定,不足為據),可徵其時代相近也。茲論雖為般若要籍,但譯出後,千餘年來,無人注意。前在寧時,編入第三輯《藏要》,以戰事阻塞,亦未得流通也。

是論一百六十五頌,判為三分。初分緣起四頌,末分結論一頌,此餘百六十頌,皆本宗分也。本宗復分三段,初明資糧法體為第一段(第五頌至三十四頌)。次明資糧修集分二,以福慧分說者為第二段(第卅五頌至七十八頌)。以地位勝劣分說者為第三段(第七十九頌至一百六十四頌)。此三段劃分,實賅攝全部般若之精義。般若詳菩薩行,即菩薩所以成佛之道。故經首佛告舍利弗,以汝發無上菩提心應學般若,一語揭出宗旨。至全經所說,約而舉之,不出三義,曰周遍,曰方便,曰次第。

周遍者,謂菩薩行周遍圓滿,本論之資糧法體一段概之。方便者,謂無執著,無執始能徧,是為方便善巧,本論之福慧分說一段概之。次第者謂成就歷程,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本論之勝劣分說一段概之。三義囊括般若,理無不備,而本論一一發揮詳盡無餘,次當略引申之。

一者「周徧」義。菩薩行究竟趣於菩提,二分般若菩薩行品,釋菩提有多解,其一云「菩提為諸佛所遍等覺」,意謂三世諸佛所覺皆同也。自在釋為一切智智,亦屬允當。實即所有佛法之總名耳。既為一切智智,自應周徧圓滿。一切者,一切所應知法,為眾生施設者,眾生無邊,凡彼所知,佛應徧知,始克隨機而度。是即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如來之法,盡攝於中矣。

又一切智智者,實為一切種智,種謂行相,故有譯為一切相智者。法不自顯,待相(相狀、行相)而顯。於諸法相,一切盡知,名一切智智。此相如何知耶?謂由總別相。般若總相,謂一切無相,畢竟空(淨)相。而此一相,為一切法之所以顯,亦一切法之所依。別相者,諸法差別自相,須善巧分別,恰如其分而後顯也。此一切智智,乃諸佛境界,為大心菩薩所應學者。

此境如何入耶?謂由道相智入。道猶路也,人天、聲聞、緣覺所由,莫不有其道。菩薩須於此諸道,能觀(閱歷)能過(超越);能觀始克徧知不漏,能過始克超然不墮。龍樹喻之,如親屬繫獄,故往視之而不同杻械。所以菩薩行須周遍圓滿,此《般若經》所說之徧義也。本論緣起,即顯此義,初分頌云:「佛體無邊德,覺資糧為根,是故覺資糧,亦無有邊際。」雖無邊際,樞紐可尋,繼正宗分示此樞紐云:「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既揭其綱,繼以五度四無量充其用,而菩薩之德備矣。

二者「方便」義。大匠誨人必以規矩,菩薩行之規矩為方便,即運空也。《般若經》云,「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無所得者,無二之謂。二則相待,如長之待短,高之待下,美之待惡,種種分別,執著以起,此眾生所以長夜流轉者。菩薩無待無得,超然運空,此菩薩行之超然生死也。

《般若經》中,須菩提於此致疑,謂若諸法既無自性,何用上求下化,發心難行成佛度生耶?佛答以二義:一謂眾生愚迷,不知無自性故,長夜沉淪,菩薩為度彼故,大有事在,此先知覺後知之行也。二謂正以法無自性,始得發心難行成佛度生,若法有定相,即不可轉矣。是以菩薩深知法無自性,始能運空自在,陶鑄堯舜,發生極大勢用也。此方便義,本論第二段特提三解脫門,詳發揮之。

三者「次第」義。佛之境界,廣大深微,成佛之功,從地至地,次第圓滿,固非一蹴可幾也。經舉真如、法性、實際三名,即示所證有漸次之意。龍樹釋之,謂入觀為如,捨觀為法性,安住為實際。以筏為喻,上筏為觀,到岸即捨,至家安住斯稱實際。

然般若之學,著著到家,念念究竟,今此次第之說,非分分積,乃勢用日漸增強之謂耳。如孩提之童具體而微,必待次第長育,斯為成人。亦孟氏所謂充實為美之義。菩薩發心成佛難行度生,以無所得方便,趣求佛境,可謂因緣發端,而繼此長劫長育充實,即為般若漸次之義也。

本論明此有得力修(因力勝者)與未得力修(因力劣者)二種。未得力者,必須循戒行、定行、修相行等充實其力,而於漸次之義,可云詳盡矣。綜此三義,則知所謂菩薩行,所謂成佛之道。今先講本論,亦以為談菩薩行之導首也。
---
1.今於諸佛所,合掌而頂敬,我當如教說,佛菩提資糧。
1)佛者,
1-於一切所應知中得覺,此為佛義,如所應知而知故。
2-又於無智睡眠中覺故。覺者,覺寤為義,以離無智睡故。
3-又諸釋、梵等不覺此覺,唯是名聲普遍三界者所能覺故。一切諸佛乃覺此覺,以一切種遍智唯佛所知。非諸聲聞、獨覺、菩薩,以不共法具足故。
2)諸者,無闕故,謂過去、未來、現在等。
3)頂者,上分故。
4)合掌者,攝手故。
5)敬者,向禮故。
6)我說者,自分別故。
7)如教者,彼彼經中種種已說,今亦如彼教說故。
8)佛者,離無智故。
9)菩提者,一切智智故。
10)資糧者,
1-能滿菩提法故,譬如世間瓶盈、釜盈等。盈是滿義,如是以滿菩提法為菩提資糧。
2-又以持為義,譬如世間共行日攝於熱、月攝於冷。攝是持義,如是以持菩提法為菩提資糧。言資糧者即是持義。
3-又以長養為義,譬如世間有能滿千或百或十,或唯自滿或難自滿。菩提資糧亦復如是,以長養菩提為義。
4-又以因為義,如舍城車等因中說言,舍資糧、城資糧、車資糧。如是於生菩提因緣法中,說名菩提資糧。
5-又以眾分具足為義,譬如祭祀分中杓火等具足名為祭祀,非不具足。亦如身分,頭手足等具足得名為身,非不具足。施分亦如是,施者施物、受者迴向,此等具足名施資糧,非不具足。戒等資糧亦如是。是故眾分具足義是資糧義。如是我說菩提資糧,是能滿者、持者、長養者、菩提因者、菩提分具足者,皆其義也。
---

[呂]甲、序分
今講本文,甲分說論緣起而有四頌,即明此論所談之性質範圍也。頌曰:
今於諸佛所,合掌而頂敬,我當如教說,佛菩提資糧。
1)菩提者,三乘共果,今此所說菩提,以示別於聲聞、緣覺,故云佛菩提也。
2)二乘菩提,謂之盡智(第九智)、無生智。
3)而佛乘菩提,則謂之如實智(第十一智)或一切種智。且必有俱行法相應而起,所謂佛之功德十力、四無畏等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皆菩提也。
4)資糧者,資具之義,成就菩提之資具,是為菩提分法。龍樹《十住婆沙》引此論文,名助道法(道即菩提,分為助、為資具義),即菩提分之舊譯也。此菩提分以區別於二乘,故云佛菩提資糧也。
5)然則佛乘菩提,範圍果如何耶?頌言「我當如教說」,教即《大般若經》。經談菩提之因,名事俱廣,約之不外悲智而已。
1-如是由智,而有六度,菩薩之聖行(三學行)、天行(十地行),因以成辦。
2-由悲而有四無量,菩薩之梵行,得以長養。
3-經中喻悲智如日〔智〕〔月〕悲照臨,萬物成熟,如是菩提資糧,依教言之,六度、四無量即其範圍也。
---
*盡智即遍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
*無生智,對苦諦來講,遍知我已經知苦,更無所知,所以所得的是不再輪迴生死。
*如實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
1-一切智,知一切種的法,一切諸法總相, 就是真如。甚麼是諸法總相?就是宇宙的實體,能夠證入諸法的實體,所以叫一切智。一切智不是每件事都知道,是知道一切法的體本身,因為你能夠證真如,那麼證一切法。只要掌握水的性質,一切波濤的性質,你都能夠掌握。
*一切智,是知道一切法的體的智,就不是知道一切法的相的智。相的智就未必知道。一切法是以真如為體。
*法的總相,盡智。
2-道種智,是菩薩的智,知道別相,知道事物一種種的有界限、有分別的相。
3-一切種智,是佛的智,知道總相,又知道別相。或者叫一切智智、一切相智、一切種遍智。
*佛的智,一定有「俱行法」跟它相應而起。即不只是證體,還有一切現行的諸法跟它一齊起。哪些諸法? 各種功德,佛的無邊功德,從用邊講,十力、四無畏等,一共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
*菩提分法,分即是因,這種修行方法是可以達到菩提果,得到菩提果這種因,這種法本身是一種因。
*菩提分區別於二乘不相同,小乘的菩提分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大乘的菩提分,佛的菩提資糧。
*聖行,即是修行戒、定、慧三學。
*天行,天行即是你的行為是與自然的理相應,天就表示是自然的理,是代表與理相應的行為,即是十地行。
*菩提資糧,就依教而言,即是六度和四無量心。

2.何能說無闕,菩提諸資糧?唯獨有諸佛,別得無邊覺。
1)何能者,何力也。若聲聞、若菩薩,少分覺知,無力能故。
2)若欲說諸菩提資糧無闕、無餘,唯是諸佛。
3)別得無邊覺者,言無邊覺,謂非少分覺故。
1-以佛世尊於無邊應知義中,覺知無礙,是故佛名無邊覺者。
2-又於欲樂及自疲苦、斷常、有無等邊見中,覺而不著,以所覺無邊,是故佛名無邊覺者。

問:何故資糧唯佛能說,餘人不能答?
3.佛體無邊德,覺資糧為根,是故覺資糧,亦無有邊際。
1)佛體者,即佛身也,以彼佛體具足無邊功德故,說佛體無邊德。
2)功德者,謂可稱讚義,
1-若可稱讚則名功德。
2-又是數數作義,譬如數數誦習經書,彼則說名作功德者。
3-又是牢固義,譬如作繩,或合二為功、或合三為功。
4-又是增長義,譬如息利,或增二為功、或增三為功。
5-又是依止義,譬如諸物各以依止為功。
6-如是佛體為戒定等無邊差別功德依止故,說佛體有無邊功德。
3)覺資糧為根者,彼菩提資糧與佛體無邊功德為根本故。根者,建立義。菩提者,智也。根即資糧,以彼資糧能建立一切智智,是故資糧為佛體根本。
4)良由佛體有無邊功德,須以無邊功德成彼佛體,是故資糧亦無邊際。

4.當說彼少分,敬禮佛菩薩,是諸菩薩等,次佛應供養。
1)彼諸資糧無邊而智有邊,是以說彼資糧不能無闕,故言當說彼少分敬禮佛菩薩。
2)問:應禮佛,以一切眾生中最勝故。何義此中亦禮菩薩?
1-答:是諸菩薩等次佛,應供養故。
2-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覺場,皆應供養。
3-菩薩有七種,一初發心、二正修行、三得無生忍、四灌頂、五一生所繫、六最後生、七詣覺場。此等菩薩於諸佛後次應供養,以身口意及外物等而供養之。
4-初發心者,未得地;正修行者乃至七地;得無生忍者住第八地;灌頂者住第十地;一生所繫者方入兜率陀;最後生者兜率陀處住;詣覺場者欲受用一切智智。
5-於七種菩薩中,初發心菩薩一切眾生皆應禮敬,何況餘者。何以故?深心寬大故,如來教量故。
6-初發心菩薩發菩提心時,於十方分無減、諸佛土無減、諸眾生無減,以慈遍滿發菩提心:若未度眾生我當度之;未解脫者我當解脫;未穌息者我當蘇息;未寂滅者我當寂滅。應聲聞者我當令入聲聞乘中;應獨覺者我當令入獨覺乘中;應大乘者我當令入大乘之中。
7-欲令眾生悉得寂滅,非為寂滅少分眾生。以是深心寬大故,一切眾生皆應禮敬。

3)又聲聞乘中亦說:
於彼知法者,若老若年少,應供養恭敬,如梵志事火。
以是故,諸菩薩等次於佛後皆應供養。
4)如偈說:
1-紹持佛種者,勝餘少分行,是故諸菩薩,次佛後供養。
2-慈與虛空等,普遍諸眾生,是故最勝子,次佛後供養。
3-於諸眾生類,大悲猶如子,是故此佛子,次佛後供養。
4-悲心利眾生,無二似虛空,是故無畏者,次佛後供養。
5-一切時如父,增長諸眾生,是故諸菩薩,次佛後供養。
6-猶如地水火,眾生常受用,是故施樂者,次佛後供養。
7-唯為利眾生,捨離自樂因,是故彼一切,次佛後供養。
8-佛及佛之餘,皆從初心出,是故諸菩薩,次佛後供養。
4)何者為如來教量?如世尊說:迦葉!譬如新月便應作禮,非為滿月。如是迦葉!若信我者,應當禮敬諸菩薩等,非為如來。何以故?從於菩薩出如來故。
---
[呂]然是中原委,畢竟難窮,若非依佛,則難得其邊際也。是故頌曰:
2.何能說無闕,菩提諸資糧,唯獨有諸佛,別得無邊覺。
3.佛體無邊德,覺資糧為根,是故覺資糧,亦無有邊際。
4.當說彼少分,敬禮佛菩薩,是諸菩薩等,次佛應供養。
1)趣菩提道,無量無邊,泛泛言之,難得窮盡,且難適中。唯佛得無邊覺,徧諸覺道(覺資糧)說無有闕,而於眾生施設適中。
2)蓋佛果功德無邊,佛道資糧亦復無邊,果無邊,因亦無邊也。
3)今所說者止其少分,但提綱挈領,舉體相隨,由智則能通貫,由悲則能擴充,雖現不得其邊,而終能究其際也。
4)云說少分者,為菩薩造論應有之態度,亦如世親菩薩作《二十唯識頌》未推重佛徧知之意也。
---
「何能說無闕菩提諸資糧?」
*誰人能夠說菩提資糧而無所缺少呢? 「無闕」修飾說,即是「何能說菩提諸資糧而無闕地說」。「無闕」 是無所缺減地說。說甚麼? 說菩提多種資糧。
「唯獨有諸佛,別得無邊覺。」即是只有得到無邊覺智的諸佛,才能夠說菩提諸資糧。
*為何說菩提資糧依教?因為能夠說菩提資糧無所闕減的就是佛,唯有佛才能夠。
*為何佛才可以說這個菩提資糧無所闕減? 因為只有佛的覺是無有邊際。所以只有佛才能夠說。
*為何諸佛能夠得無邊覺? 其他又不可以呢? 只有「佛體無邊德,覺資糧為根。」覺資糧為根、為因,才使到得到「佛體無邊功德」。要成就佛體的無邊功德,依菩提資糧做因,有無邊的菩提資糧成就他。
*「是故覺資糧」,是故菩提資糧,「亦無有邊際。」肯定菩提資糧是無邊,因為佛德是依佛體而有的。佛德是無邊,依菩提資糧去成就他,果是無邊,因應該無邊,所以因是菩提資糧,佛果的功德為果。
---
*能者力也,誰人有力量講無邊的菩提資糧呢?佛才能夠。這個是指佛的力。
*如果聲聞、如果菩薩是小分覺知,根本無力能夠無闕地說菩提資糧的。因為佛是圓滿覺知、圓滿遍知,所以佛能夠講菩提資糧。其他就不能夠無闕地講,因為聲聞乘那些是小分覺知,不是大覺。「若欲說諸菩提資糧無闕無餘,唯是諸佛別得無邊覺者。」。
*為何說菩提資糧要無闕才可以呢? 因為它無邊。為何無邊呢? 因為佛世尊在無邊應知的道理、境當中,他的覺知是無有障礙。所以,佛就名無邊覺者,圓滿無邊的智慧。
*「又於欲樂、及自疲苦、斷常、 有無等邊見(當)中(覺)而非(所執)著」。佛不執著所樂欲的涅槃,佛又不會所執著疲苦的生死,這兩件事,樂欲就代表涅槃,佛不住涅槃,不住生死。
*對於生死流轉,一般眾生以為是疲倦的、痛苦的,他不會捨棄的,佛一樣生死,佛怎樣生死?會示現在這個世界,示現生死。以涅槃境界的心境去生死,他以大悲普度眾生來生死。所以他對生死和涅槃都無執著的。
*凡夫不好樂涅槃,好樂生死。又邊,又執著。
*二乘人,即是辟支佛和阿羅漢,好樂涅槃,害怕生死,於是一樣起執,執甚麼?執涅槃。
*另外就是斷常二邊,又不起執,有無又不會執。有些執常、有些執斷、有些執有、有些執無,佛就全部無所執。
*所以,佛的智慧是無邊,對於無邊智境無有阻礙,通達無礙。所以,佛叫無邊的覺者。其他小分菩提的有邊的覺者。
*佛是滿清淨,覺慧是無有阻礙,因為他無所執著。小乘是分清淨,所以不能夠依小乘的教法。
*佛體,即是佛的法身、佛的報身、佛的化身,三身具足,所以具備無邊功德,普度無邊的眾生。無邊功德是依法身而有的,就叫做「佛體無邊德」。
*甚麼無邊功德依止於佛體?「佛體為戒、定、慧等)」無邊功德的依止。這樣依佛的體,可以顯現他圓滿的戒、圓滿的定、圓滿的慧等等無邊功德。
*「覺資糧為根」,菩提資糧是佛體無邊功德的根。
*根者,建立義。建立起佛的功德。如果無菩提資糧,佛的無邊功德就建立。根能夠建立一棵樹,根能夠建立一棵植物,根做因,建立的意思。
*世界上沒有「有體無用」,沒有「有用無體」,以功德為用,以佛身為體。能夠生起佛的功德,就是菩提資糧。
*資糧是因,佛是果,佛果的功德是無邊,而成就佛果,那個因亦都應該無邊,因此菩提資糧亦都是無邊。
*菩提資糧無邊,你要說無邊的菩提資糧,一定要依佛的教法說。

「當說彼少分,敬禮佛菩薩,是諸菩薩等,次佛應供養。」
*我能夠講菩提資糧,講一部份,講少分。講菩提資糧的少分來做甚麼?敬禮佛、敬禮諸菩薩的,合掌、頂禮的敬。但是這個敬的時候,都不似我們現在依佛的教法說菩提資糧這種敬禮來得高尚。即是說高尚的敬禮,不只是頂禮合掌,高尚的敬禮是要說法度生,這個敬禮是最高尚。
*我敬禮是否只是敬佛呢?我也敬禮菩薩。
*為何要敬禮菩薩?
因為佛教我們,供養佛之外,所有菩薩你都應該供養。
*甚麼叫菩薩?凡是發大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薩。所以凡是菩薩都要頂禮。
*「今所說者,止其少分」,現在龍樹菩薩所講《菩薩資糧論》不能夠將所有無邊資糧說完,只限一個最扼要的少少部份。
*「但提綱絜領,舉體相隨。」即是說提綱絜領的時候,就將主要菩提資糧的體接著顯示出來。
*「由智則能通貫,由悲則能擴充。」因為要講的少分是甚麼呢?就講兩件事,大悲、大智。
*因為大智能夠通達一切道理,和通達一切菩提資糧,通達一切的六波羅蜜多,和十波羅蜜多。
*悲,又能夠運用大悲心,就將你的菩提資糧,無限那樣將它擴展。
*因為有大悲、大智,整個菩提資糧的體,就跟著修行而成就。「雖然現(在)不得其邊」,雖然現在不能夠盡菩提資糧邊際來講,但是人們依照這麼修行,「而終能究其際也。」到底都能夠將菩提資糧邊際究竟窮盡。
*雖然講小分,悲智兩件事,一樣就貫通菩提資糧,第二能夠擴充一切菩提資糧。所以暫時不能夠通達到無邊無際的資糧,但是終之你都能夠得到無邊無際的菩提資糧,而證到大菩提佛果。
「應禮佛,以一切眾生中最勝故。何義此中亦禮菩薩?」
*甚麼緣故,除了敬禮佛之外,還需要敬禮所有菩薩呢?
「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覺場皆應供養。」
*因為所有菩薩,是哪些菩薩呢?
初發菩提心之後,一直至到成佛之前剎那,那個剎那叫做坐道場,最後剎那快成佛。而最後那段的菩薩就叫做坐覺場的菩薩。
*一共就幾多類呢?自在比丘就把菩薩分做七大類。
1-初發心,就是初發心直至到未得地。如果用唯識的體系,這個是資糧位和加行位的菩薩。要發菩提心,立一個大願,要自己能夠得到大涅槃、得到大菩提,另外要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大涅槃、大菩提,這樣就是菩薩。
2-正修行的菩薩,即是初地至第七地。初地初初證到真如,
在歡喜地證真如的時候,一直至到二地、三地、四地直到第七地。這段時間都會退轉。
3-得無生忍,那些能夠證會到一切法是無生的道理,而不再退轉的時候,第八地菩薩就不會退轉。
*兩種般若智,一種就是後得,一種是根本,就是同時現行,根本智是觀總相,後得智是觀別相。總相、別相都能夠觀,這個就是一切智智的基礎。到第八地的時候,由於願波羅蜜多圓滿,所以就不會退轉。
4-灌頂菩薩,即是住第十地的菩薩。
5-一生所繫,初生兜率天的時候,即是超過第十地,接著第二生就下來成佛。
6-最後生的,就在兜率內院修行,快來到地球就成佛。最後生就是兜率陀處住菩薩。
7-往覺場,即是說快要在最後一次入定,就能夠成佛,就是詣覺場處的菩薩。快要證得一切智智,欲受用一切智智,一切智智是菩提。這種智慧是包括證總相和證別相的智慧。即是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前那段,叫做詣覺場,或者叫做住道場的菩薩。道場的意思,快要成佛。
*在七種菩薩當中,一切眾生都應該頂禮初發心菩薩。何況其餘呢?即是其餘那些第二、三、四、五、六、七那六類菩薩等當然要頂禮。但是為何要頂禮這些初發心菩薩,乃至最後第七位的菩薩,因為「深心寬大」,因為發很宏大的菩提心,就應該向他頂禮。
*「如來(聖)教量」,這個就是聖言量。
*為何要講聖言量呢?因為中觀學派,初初建立的時候,是有三種量的。一種量就是現量,經驗所得;第二是比量,推理所得;第三聖言量,是佛說的。
*比量,在推理方面,應該知道發菩提心的時候,「以慈遍滿」所有的菩提心,要問「以慈遍滿菩提心」的對象,是「諸眾生無減」。即是說我要普度所有的眾生,無一個眾生是有所缺減,而我不普度他們的。「無減」是無缺,不會減少一個,即是用大慈大悲的心去普度他們。
*怎麼樣的眾生?是哪裏的眾生?每個佛土眾生,我都要普度他。佛土有四方四維上下,十方諸佛土,是無減地。將住在那些(佛土)的眾生,我都「以慈遍滿」發菩提心來普度他。
*怎樣普度呢?如果未度的眾生,我當度之。
如果有一個未能夠得到別人普度他的眾生,我常時在我心中,去普度他。這樣的發(菩提心)。
*「未解脫者」,你度他,但度的過程當中,如果他未能得到 真正解脫的時候,我應當解脫他。
*要解脫是包括甚麼?包括聲聞乘的成就是阿羅漢,獨覺乘的成就是辟支佛,大乘的成就是成佛的果位。
*「未蘇息者,我當蘇息(之)。」
「蘇息」,蘇就是蘇醒,他蘇醒。而將所有煩惱息滅,來到蘇醒。我們使到那些眾生,能夠降伏一切煩惱而到彼岸,我使到他能夠蘇醒。
*「未寂滅者,我當寂滅之。」
寂滅即是在苦集滅道裏面,未能證得滅諦,使到他能夠證得滅諦。
*「聲聞者,我當令入聲聞乘中。」
有些眾生未到寂滅境界,未到蘇息境界,未到解脫境界,在加行位當中,這樣的時候我怎樣處理?觀他的根器,他應該接受聲聞乘,我就介紹他聲聞乘。
*「應獨覺乘者,我當令入獨覺乘中」
觀十二因緣,入獨覺乘。
*對於大乘者,我當令入大乘之中。
如果他是大乘根器,我應該帶領他進去,讓他接觸大乘的教法。
*對不同的機就說不同的法。這個就是具體發大菩提心。
*發大菩提心,就是「欲令眾生悉得寂滅,非為寂滅少分眾生。」即是寂滅一切眾生,不是部份眾生就滿足,這個叫做心寬大。由於發大菩提心的人,雖然未見性,但是這種心量可敬,就值得我們每個眾生向他供養、向他頂禮。因此,對這些發大菩提心的人,所有「眾生皆應敬禮」。
*世尊說:「若信我者」,那些相信佛的教法的人,「應當禮敬諸菩薩等,非為(唯)如來。」不只是敬禮、頂禮、供養如來的,應該供養一切的菩薩。
*為何要供養一切菩薩呢?「從於菩薩出如來故。」菩薩將來他能夠修行成佛,如果你頂禮菩薩,即是頂禮未來的佛。我們經常頂禮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頂禮發大菩提心的人,終究有一日成佛。
*要供養三世諸佛,菩薩就是未來的佛,應該頂禮。
*那些菩薩怎會是未來的佛?因為「紹持佛種者」,已經繼承佛的種子。因為他現在發大菩提心,佛都發過大菩提心的。佛發大菩提心,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以他成佛。這個人發大菩提心,繼承佛的種子,所以你應該去頂禮。
*這個人的行為「勝餘少分行」,超過其他未發大菩提心的所有人的行為。
*「是故諸菩薩次佛後(應該接受)供養。」應該受所有眾生供養。
*「佛及佛之餘」即是佛和其餘的菩薩,未來成佛的菩薩叫佛之餘,即是由初發心菩薩乃至到詣覺場或者詣道場的菩薩,叫做佛之餘。都是從初發心出的,乃至成佛,所有佛和地上菩薩都是由那個階段開始,由這樣的緣故,應該在佛之後,應該供養所有一切菩薩。
*就以說菩提資糧作為供養諸佛,和供養菩薩的一個形式來。這個就是法的供養,是勝過一切供養。
***
5.
問:尊者已正說資糧教緣起,今應說資糧體。
答: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
1)以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母故,為菩提初資糧。何以故?
1-以最勝故。如諸身根中眼根最勝、諸身分中頭為最勝,諸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最勝亦如是。以般若波羅蜜最勝故,為初資糧。
2-又前行故,如諸法中信為前行,諸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前行亦如是。以彼陀那若不迴向菩提,則非陀那波羅蜜。如是尸羅等不迴向菩提,亦非尸羅等波羅蜜。迴向菩提即是般若,由般若前行故能迴向。以是前行故,諸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
3-又是諸波羅蜜三輪淨因體故。以般若波羅蜜為諸波羅蜜三輪淨因體,是故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三輪淨者,菩薩於般若波羅蜜中行布施時,不念自身,以離取自身故;不念受者差別,以斷一切處分別故;不念施果,以諸法不來不出相故。如是菩薩得三輪淨施。如淨施,淨戒等亦如是。以此般若波羅蜜是彼諸波羅蜜三輪淨因體故,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
4-又大果故,般若波羅蜜大果勝諸波羅蜜。
4.1-如經說:菩提心福德,及以攝受法,於空若信解,價勝十六分。
4.2-《鞞羅摩經》中大果因緣,此中應說。以是大果故,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

2)問:何故般若波羅蜜得為菩薩母?
1-答:以能生故,方便所攝。般若生諸菩薩,令求無上菩提,不求聲聞獨覺。以是生佛體因故,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2-又置於五波羅蜜中故,
2.1-如言冥鉢囉膩波低也。冥為性,鉢囉膩波低為誦,即此性相是為摩多(摩多翻為母,於字聲論中摩多字從冥鉢囉膩波低語中出。冥是摩多體性,鉢囉膩波低是誦摩多義,鉢囉膩波低正翻為置,故以置為母義)。
2.2-譬如母生子,時或置床敷、或置地上。般若波羅蜜亦如是,生彼求菩提菩薩時,置於施等五波羅蜜中。以能置求菩提菩薩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3-又以量故,
3.1-如言茫摩泥也。茫為性,摩泥為誦,即此性相是為摩多(於字聲論中摩多字又從茫摩泥語中出,茫亦是體性,摩泥是誦其義,摩泥正翻為量,故以量為母義)。
3.2-譬如母生子已隨時籌量:如是我子,以此食故身增,以此故損減。菩薩亦如是,以般若波羅蜜自量其身:我應如是布施,我應如是持戒等。以是自量因緣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4-又以斟量故,譬如量物有鉢邏薩他、有阿宅迦、有突嚧挐、有佉梨底等(如此間合升斗斛之類)。斟量諸菩薩亦如是,此初發心、此修行、此得忍等。以斟量因緣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5-又以修多羅中誦故,所謂於諸經中作母名誦,彼等經中有名稱遍諸佛國菩薩名毘摩羅吉利帝,說伽他言(舊云維摩詰者,不正):
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
6-復有餘經亦如是誦。以修多羅量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3)問:何故般若波羅蜜亦為諸佛母?
答:以出生及顯示無障礙智故。
1-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由般若波羅蜜阿含故,煩惱已盡、當盡、今盡。以是出生故,般若波羅蜜為諸佛母。
2-顯示無障礙智者,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顯示無障礙智,皆般若波羅蜜中顯。以是顯示無障礙智故,諸佛亦以般若波羅蜜為母。
3-此中有輸盧迦:
由大悲相應,般若波羅蜜,於無為險岸,佛子能超過。
得到無等覺,利攝諸眾生,智度為母故,大人能如是。
由得智度故,乃得成佛體,故為諸佛母,勝仙之所說。

4)何故此名般若波羅蜜?
1-以不與聲聞獨覺共故,名般若波羅蜜。
2-於上更無所應知故,名般若波羅蜜。
3-此智到一切彼岸故,名般若波羅蜜。
4-此般若波羅蜜餘無能勝故,名般若波羅蜜。
5-三世平等故,名般若波羅蜜。
6-虛空無邊平等故,名般若波羅蜜。
7-如是等勝因緣,如《般若波羅蜜經》中說,故名般若波羅蜜。
---
[呂]乙、本宗分
第一段說資糧法體,初則正取六度,次則旁通餘義,於此以見菩薩之周徧行也。六度中復以般若為導首,將導六度,至佛彼岸。頌曰:
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
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此六波羅蜜,總菩提資糧,猶如虛空中,盡攝於諸物。
1)前說菩薩行之必周徧圓滿者,即由此六度將導,四無量擴充所至。而六度及餘,一切歸攝智度者,以其能為菩薩諸佛母也。
2)般若意譯為「智慧」二字,易被忽視,故譯人特以音譯存其義。波羅蜜意云「到彼岸」,彼岸者,諸佛覺場,諸佛智慧海也。
3)然般若能為諸佛菩薩母,而稱大波羅蜜者,蓋有二義:
一者勝餘五度,能為領導,餘五若離般若,則不成為波羅蜜。
二者能攝一切,如海納川,凡一切波羅蜜,皆依般若波羅蜜故,到於佛之功德彼岸。(以勝獨稱大,以攝獨稱度)。
4)又菩薩善根(因,即行)、佛之功德(果,即得),無一不從般若而出,故謂其為菩薩諸佛母也。《般若經》中〈佛母〉一品,特闡斯義。略謂佛以功德為體,離於般若,即無功德。
5)又般若能顯示諸法實相,功德實相,兩不相離,離則俱乖。蓋不得諸法實相,隨處生著,亦不成功德也。譬如行施,以著心故,報止人天,終不能達究竟彼岸也。而菩薩行之不墮二乘者,正依此般若之無自性,自到彼岸。是故功德實相,相應為一,即能出生諸佛也。
6)又般若必籍五度及餘,相應起用,方得見諸實事,否則空無所用。而彼善根,若無般若,即不能運至彼岸,而為成佛功德。故經云「般若為母,五度為父」,以見兩者不可或缺。本論云,此六波羅蜜,即總攝盡一切菩提資糧,有如虛空,無物不攝也。
7)復次,自在比丘於頌文母字另有一釋。母字梵文為 mātu 字根為 mā。此字形有 mā、mi 二種,因以引申二義。
1-初如言冥缽囉膩波低(此由字根第二種為自形之 rmi 引申),而有置義,如母生子,即知置於善處。喻菩薩由有般若,凡行皆位置適宜也。
2-次如言茫摩泥(即由字根之第一種為他形之 rmā 引申)而有量義。唯母於子能知酌量飲食衣物,喻菩薩由有般若,凡行皆能籌量適宜。如是般若之為母義,非但出生一義已也,尚有顯示諸法實相之置義,及成就功德之量義也。(此種引據聲明「界論」以字源釋字義方法,世親《俱舍論》亦嘗採用,吾謂二人時代相近者,此亦一證。)
----
*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最主要的初資糧,初表示最主要、為首的。在六波羅蜜當中,排就排在第六,但是從重要性來排是第一的。所以先講般若波羅蜜多,餘度為次資糧,次一等,不及初重要。輔助的菩提資糧就是其餘各度。
*菩提資糧有很多東西,為何只講六度就可以?六度是攝持一切善法。
*般若波羅蜜多是做初資糧、另外資糧就是餘度次資糧,六度就統攝一切。

丁一
「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
*既然所有經都說般若波羅蜜多既為菩薩之母,亦為諸佛之母,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是覺資糧當中的首要。
*呂澂先生的解釋
前面講菩薩行是必須周遍圓滿的,因為菩提資糧是包括周遍圓滿,周遍圓滿是第一義。為何?菩提行要周遍圓滿,即是無所不包。因為佛體的功德是無邊,成就無邊功德的佛體,它的資糧本身亦都無邊。周遍的、無所不包。
*即是說由六度做「將導」,以四無量來到擴充,就達到菩提行的周遍圓滿。將導就是帶領。即是以六波羅蜜多做帶領,以四無量的心擴充六波羅蜜多,擴充到最後,成就菩提行,即是菩提行得到圓滿,就得到菩提大覺佛的果。
*「菩提行、究竟趣於菩提」是何解?
這是二分的般若,即是《大品般若經》,即是二萬五千頌般若,有一品叫〈菩薩行品〉,有一段說「菩提,為諸佛所遍等覺」,即是菩提是所有佛都是證同一個覺。即是說「三世諸佛所覺皆同也」。
*所有佛證得的境界完全相同,報身是有點不相同。但是法身是完全一樣,完全相同的。所以自在比丘就解釋一切智智,就是「自應周遍圓滿」,就證得一切智智,又證得一切圓滿。或者菩提就是一切智智。
*一切是指「一切所應知法」,「一切所應知法」是甚麼?他強調是「為眾生施設的。」眾生是無邊,所以他施設所知的法亦都是無邊法。眾生無邊,你要度眾生,所以你應該知道、遍知所有眾生應該要知的,你應該要遍知。即是說你修大乘的,應該要懂小乘,才能度小乘眾生。所以眾生所應知的東西,你都應該遍知,這樣才能夠「始克隨機而度」,然後才可以跟著根機,可以去救度的。
*三個阿僧祇劫才成佛,因為他要知道的東西太多。不懂那麼多東西,他不能夠變成佛。所以佛是一切眾生知道甚麼,佛都應該知道。所以是一切智智,他的智慧知道一切事物、一切眾生知道的東西。
*即是有關凡夫的法,都盡攝在一切智智。聲聞乘的法又攝盡、獨覺乘的法又攝盡、菩薩的法都攝盡。即是你一個發大菩提心的人,就不是懂大乘佛法(就足夠),對聲聞乘、緣覺乘、凡夫最多,凡夫不相同的法,你完全都能知道。
*一切智智就叫一切種智。種即行相,活動的情況。種就是活動情況。即是說一切活動情況,你都知道的智慧。所以又叫一切相智,生理、心理的一切活動情況都包括。
*因為「法不自顯,待相而顯。」即是事物相自己不會顯露自己。譬如這張桌子,顯露的時候,是一張桌子的相。是方形的,這個就是形相的相,它的顏色是黃的,有黃色的相。敲下去是硬的,硬的相。是由桌子的體顯的,沒有相則顯不到體。
*法就是法體,自己不能夠顯現的。它待相而顯,待行相而顯,待活動相狀、行相顯現,相狀是物質的話,行相就是心理。
*如果對所有的相都能夠一切盡知,那你的智慧叫做一切智智。
*知道一切法的相的智慧,一切法相有幾多類呢?有兩大類,一類叫總相,一類叫別相。
*總相,般若所照出的真如、實相,就是般若總相,般若就是實相般若。般若有三種般若,觀照般若,就是般若的智。第二就是般若所認知的諸法實相,總相。文字般若,當你證到般若體之後,所顯現出來、記錄起來的等流,佛所說的法。
*一切無相,一切法本身是無相的,是「畢竟空 (淨)相」。無相,不說它無,叫它空淨的相,這種相就是無相之相。無相,它是總體的,這個是一種相,「只為一相」,一味相,它不會有其他差別的,這個就是總相。
*即是由一切法所顯,和一切法所依。
一切法要靠無相之相,那個諸法實相顯示自己,無了諸法實相,其他相都不能顯現。一切法所依,不是以虛妄的體為依的,都要實體為依的,這個就是總相。總相一定是無相,是一相,總相即是所有宇宙萬有都是同一個體。

*別相,即是諸法差別的自相。差別即不同,所有現象的東西都是不同,就算白色都有不同的白,無限那麼多的白,世界上無兩樣事是同一的。所以差別到極、差異到極,就無兩樣是同一樣的。所以你要知道諸法差別的自相的時候,就要善巧地分別它,恰如其分,才顯出相。
*大心,即是大菩提心的簡稱,即是發大菩提心的眾生,都應該學修行證一切智智。菩薩修行就是修菩提資糧,菩提資糧本身就應該周遍圓滿。
*一切智智如何修到?要透過般若智才證得。
*般若就是六度裏面的導首,就是諸佛之母,諸佛之母,透過般若智能夠成就一切智智,所以般若就是諸佛的媽媽,沒有般若根本就不能夠得到一切智智。不得一切智智就不能夠成佛,成
佛的時候有兩個果,一個大涅槃、一個大菩提。用就是大菩
提,體就大涅槃。要得到體,自然就有用。
*「六度及餘,一切歸攝(般若)智度者。」
智度是般若波羅蜜多,智就是無漏、全善的、圓滿的般若智。度就是到彼岸。
*彼岸是諸佛的覺場,即是修行最後剎那,將來成佛的修行的地方就是覺場。佛在菩提樹下,觀十二因緣那時候,叫做覺場。無間道一過,就是解脫道,解脫道就是佛,就是究竟。
*在無間道到解脫道的那個過程,很多剎那的最後歷程,就能夠成佛。
*般若能夠為諸佛和諸菩薩的母親,所以稱為大般若波羅蜜多,叫大波羅蜜多,其他叫小波羅蜜多。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因為它是導首,初資糧,最主要資糧。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一者、勝餘五度」,比其他的五度殊勝的,所以能夠領導,其餘的五度離開般若來講,就不能夠成為般若波羅蜜多。如果有般若指導布施,就是無相布施,是(以)無住心去布施,對向目標,成就大菩提,這樣才能叫做布施波羅蜜多。
*如果只是布施,將來能夠生天,這樣就叫做布施,不能夠叫做布施波羅蜜多。以三輪體空去布施,最終目標就是成就菩提,這個就叫做無著的布施,就能叫布施波羅蜜多。
*忍辱又是,要三輪體空的忍辱,叫忍辱波羅蜜多,否則就叫忍辱的一種修行而已。
*第二個原因就是般若波羅蜜多能攝一切,一切都由它指導的,好似海納百川。凡一切的波羅蜜都依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才能夠得到佛功德的彼岸。
*第三個原因,菩薩的善根,所修的一切行為,和佛的功德,無一不是從般若而出。
*前五種波羅蜜多是因,但這種因都要靠般若波羅蜜多才叫波羅蜜多,否則不能叫波羅蜜多。所以這種因亦都是從般若波羅蜜多出。
*第四種原因,般若能夠顯示諸法實相,如果無般若,諸法實相不能顯示出來。因為能知者就是般若,所知者就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真如。
*所以般若就是成佛之母。菩薩,當然不在話下。因位就菩薩、果位是佛。修菩薩善行是因,都出於般若,所以般若一方面是佛之母,一方面是菩薩之母。
*「功德實相,兩不相離,離則俱乖,蓋不得實相,隨處生著,亦不成功德也,譬如行施」,如果「(以)著心故」行布施,只是生天、生人的果,終於不能夠達到彼岸。

*自在比丘
1-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之母,菩薩之母,所以是菩提的初資糧。般若使你能夠得到菩薩的極果,所以般若是所有菩薩的母親。何以般若是菩提初資糧呢?叫它做菩薩之母呢?所有資糧當中,般若波羅蜜多這種資糧是最殊勝的。
2-又是諸波羅蜜多三輪淨因之體,因為當你達到三輪淨因的時候,一定以般若做體,無般若就不夠能達到三輪體空。三輪淨因即是三輪體空。
*三輪淨體,是指菩薩於般若波羅蜜多,行布施的時候,不會記住我現在布施。為何?離開對自己的布施體起執著,即是不執著布施體,一輪體空。
*「不念受者」,不會經常念念執著有一個接受布施的人。「不念受者差別」,差別就是分別,這個是甲,那個是乙,我現在是施給阿甲,不是施給阿乙,我是施給恩人,不是施給仇人,就起分別。為何能夠做?「斷一切處分別」就不會起分別心,分開彼此,所以他不會執著有一個實的受惠者,這是第二輪體空。
*第三輪「不念施果」,我不會記住我現在的布施,將來會得到甚麼效益,亦不會記住我現在布施甚麼,我將來生天,得人天果報。
*這三輪叫做三輪淨體,三個體,布施的時候,「能施體」、「所施體」,又「所得果體」,如果執就是染污體,如果你不執是淨體,不起分別、不起執。分別是執的意思,一方面分別出彼此,而起執,那就是起分別。
*「諸法不來不出相故」,般若無所從來,亦無所至。
*三輪體空或者叫三輪淨體,好似清淨三輪淨體那個布施之外,淨戒、淨忍辱、淨精進、淨禪定亦都是一樣。
*「何故般若波羅蜜得為菩薩母?」
因為「以能生故」,因為般若波羅蜜多能產生一種效益。「方便所攝般若生諸菩薩」,方便所攝般若是甚麼?包括文字般若等等,不是真正觀照般若。你讀佛典,就說這樣的心量大,都能三輪體空地布施,那麼從方便講,產生諸菩薩行為等,使到他「求無上菩提」。
*要效諸佛以往怎樣成就佛果,因為用般若智指導,所以他的功德如此大,於是就上求菩提。
*不求聲聞乘、獨覺乘的那些小因小果,不是他所意樂,所
以般若就是諸菩薩之母。因為他將來能生佛體的因,因為菩薩是因,用般若指導他的五波羅蜜多而修的因,將來就可以成佛。
*又問「何故般若波羅蜜亦為諸佛母?」
因為般若能夠出生佛,而且能夠成就佛。般若可以顯示佛的無障礙的智慧。
*般若能夠產生佛,「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由般若波羅蜜阿含」,所以能滅所有的煩惱,煩惱已盡,或者是當盡,或者是今盡,所以他能夠出生、能夠成佛。
*甚麼叫做阿含?即是法歸,歸於般若波羅蜜多,得到般若波羅蜜多,所以你能夠斷一切煩惱。
*要得到佛果的時候,消極講是銷毀所有煩惱。但是積極講,應該得大菩提的功德。因為佛是無所障礙的,顯示無障礙智,即是般若起的智慧是無所障礙。一無所障礙就能夠成就一切功德,譬如佛身業是無過失的,因為他以般若智指導他;口業又無過失,因為有般若智指導他;那個意業又無過失的,因為有般若智指導他。
*如果知道眾生的根機怎樣,知道眾生過去世修行甚麼,知道過去世時他的功德是怎樣,知道現在他在修行甚麼,將來他會有甚麼果?可以授記說你幾時幾日將會成佛,為何那麼厲害?因為佛的體就是以般若智經常都現行。
---
6.
問:已略說菩提初資糧,第二資糧今應說。
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
[李]
丁二、「餘度為次資糧」
「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屬於波羅蜜多所攝,由般若做導首,受到般若波羅蜜多影響緣故,都變成為波羅蜜多。
*五餘是指十波羅蜜多其餘四種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
般若必藉五度及餘四度相應,方能見諸實事,否則空無所用。
*般若波羅蜜多既然是首要,為何還修持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其餘的波羅蜜多?因為般若波羅蜜多要藉賴,依靠五波羅蜜多和其餘四波羅蜜多,它才能夠見諸行事的。怎樣見諸行事?比方修行菩提資糧,佛的目的就是幫助一切眾生都能夠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夠幫助一切眾生,般若波羅蜜多是一種觀一切皆空,他能夠「照見五蘊皆空」,能夠證體,不會起執而已。那就不能夠圓滿成就一切佛的功德。
*般若波羅蜜多,與五種和其餘那四種彼此相應,般若波羅蜜多,才能發揮實際的度生這種工作,才能成就。否則空無所用,如果只是證到真如的時候,怎樣度生?
*這種說法跟唯識有些不同。唯識就說般若有兩種,一種叫做根本智,第二種後得智。唯識宗認為後得智都可以度生,但是中觀的學派和《般若經》裏,是無強調後得智,所以呂澂就般若中觀思想說,如果只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就不能夠利益眾生。但是唯識家就說可以,唯識家因為般若的後得智,一樣是度生。
*「而彼(餘度)善根」即是修其餘五波羅蜜多或四波羅蜜多,「若無般若」做指導,就「不能運至彼岸」,不能夠成佛,不能夠解決生死,不能夠發揮佛的功德。
*不能夠成就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夠到彼岸,不能夠成就佛的果,即是大菩提。
*「經云:般若為母,五度為父。」
因為「善方便」就是指五度。所以只是有母親,亦都不能夠產生兒子;只是有父親,亦都不能產生兒子。要父母親俱全,才能夠產生兒子。兒子比喻菩提、大覺,即是說要成就菩提這個大覺,需要般若波羅蜜多,和其餘的波羅蜜多彼此聯合,產生作用。
---
[自在]
1)此中陀那波羅蜜為第二菩提資糧。以般若前行故,菩薩為菩提而行布施,是故施為第二資糧。
1-於中生他身意樂,因名布施,非為作苦。
1.1-彼有二種,謂財施、法施。
1.2-財施亦有二種,謂共識、不共識。
1.3-共識亦有二種,謂內及外。
*若施自身支節、若全身施,是為內施。
*若施男女妻妾及二足四足等,是為外施。
1.4-不共識亦有二種,謂可食、不可食。
*此有多種,若施身內受用飲食等物,是為可食。
*若施身外受用香鬘所攝、金銀珍寶、衣服土田財物、園池遊戲處等,是為不可食,然可受用。
1.5-法施亦有二種,謂世間、出世間。
*若因法施,於流轉中(舊云生死者,非正翻名,今改為流轉也。已後諸云流轉者,皆是此義)出生可愛身根境界,是為世間。
*若因法施果報越度流轉,是為出世間。
2-彼財施、法施各有二種,謂有著、無著。
*若為自身、若為資生、若為勝果,悕望相續以財法施,是為有著。
*若為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若為無障礙智,是為無著。
3-其餘更有無畏施等,亦隨順入財施中。
4-彼二種施果及餘氣(謂津液也),具如大乘經說。
此中當略說偈:
飲食及被服,隨須皆布施,亦施花鬘燈,末香與音樂;
或施諸美味,藥物及猗枕,養病之所須,并醫人給侍;
男女與妻妾,奴婢及倉庫,莊飾諸婇女,隨須皆布施。
所有諸寶物,種種莊嚴具,象馬車乘等,妙物盡施之。
園林修道處,池井集會堂,土田并雜物,客舍等皆施。
若二足四足,若復一洲渚,村落與國都,及王境悉施。
施所玩好物,利樂悕須者,為諸眾生依,怖者施無畏。
施其所難捨,手足眼耳鼻,亦施心與頭,舉身悉能捨。
修行布施時,常於受者所,應生福田想,亦如善眷屬。
布施諸果報,具足善聚集,迴向為自他,成佛及淨土。
菩薩所行施,正迴向佛體,此菩薩陀那,得名波羅蜜。
若彼若此岸,亦無能說者,施果到於彼,說為施彼岸。
5-今說施主差別。
不貪於愛果,悲故三輪淨,正覺說彼施,是為求菩提。
我已作此事,正作當亦作,若作如是捨,傭賃非布施。
貪增施果故,隨須即能捨,說為息利人,智念非施主。
不貪增益果,唯以悲心施,此名真施主,餘皆是商販。
如大雲遍雨,諸處等心施,此名大施主,餘皆是少分。
施及施果報,哀愍與須者,施主於眾人,猶如其父母。
不念所施物,受者及施者,而常樂布施,此名為施主。
若不分別佛,菩提與菩薩,而為菩提施,彼當速成佛。
---

[李]
此中羼提者,若身、若心,受諸苦樂,其志堪忍,不高不下,心無染濁,此名略說羼提。若自在說則施設為三,謂身住持、心住持、法住持。
*羼提,有忍辱、安忍的意義。如果身體快樂的時候,能夠堪忍快樂,身體痛苦時能夠堪忍痛苦。一般人,當快樂的時候,會高傲,痛苦的時候,心裏頭自卑、卑下。現在他就不會有高傲、又不會產生自卑感,又不會覺得痛苦的。這樣的時候,你的心就無染濁。這樣的情況就叫做安忍。
*就忍辱、安忍來講,就分做三大類:
1-「身住持」,即是身體能夠很寧靜住,住即是集中,持就把持。集中把握即是說安隱,住持即是安隱。身體很安隱。
2-「心住持」,心很安隱。
3-「法住持」,道理很安隱。

於中身住持忍者,謂身所遭苦,若外有心、無心不愛之觸所生(之)身苦,堪忍不計,此名身住持忍。
*身住持忍,住持是安忍,身和心能夠集合在一點,即是安忍。「謂身所遭苦」,或者是一些外在的,有心、無心不愛之觸所生身苦,我有足夠的力量去忍受它,不計較。
*那些外在的,引致身體感覺痛苦、不快,有兩類事物,一類是有心,有心即是有心識活動;有些是無心識現象。這些引致到身體不快,就叫做身住持。

外所生者,謂以食因緣故,起怖、瞋、癡及蚊、虻、蛇、虎、獅子、熊等二足、四足、多足諸有心物,無量因緣,逼惱於身。
*由外在所生者,因為要滿足他的段食,而使到人「起怖、瞋、癡」等等,就是就叫做外在所引致的苦。為何會使到你怖、瞋、癡?好似蚊那類咬你,蛇咬你,因為蛇要食你,因為飢餓。因為老虎為食而咬你。獅子、熊羆二足的野獸,有些是四足的野獸。多足的野獸,這些是有心識的,是有情識。有很多種原因,對身體產生迫逼,產生各種苦惱,即是咬你、吃你的話,打你等等,引致你身體痛苦。

或復來乞手、足、耳、鼻、頭、目、支節而割截之,於此惡事,心無悶亂,亦無動異,此名身住持忍。
*有些是來求給一隻手,叫你給一隻腳。乞你的耳朵、乞你的鼻,乞你的頭,乞你的眼、乞你的四肢等等。就斬給他。這個節節肢解惡事,不會引致你的心不寧靜,心無亂悶,另外你的身體就無動異,這個叫做外在的「身住持忍」。

又暴風、盛日、寒熱、雨雹、擊觸因緣諸無心物來逼惱時,遍身苦切,而能安受,此亦名忍。
*有些痛苦,不是有情引致,就好似「暴風、盛日」,盛日即是太熱的太陽,「寒熱、雨雹」,熱的來迫你、雹觸到你、擊倒你的頭,引致你痛苦。「諸無心物來逼惱時候,遍身苦切,而能夠安然接受,亦叫做忍。

又内身所起界動因緣故,風黃痰癊,及起所生四百四病,極為身苦,於逼惱時,能忍不計,亦名身住持忍。
*內身所起的界動因。界代表不同極微,通常有地水火風。身體裏面失調。四大失調,會風病、黃病、痰病、 癊病。風,可能是肚痛、肚瀉;黃就是黃膽病;痰就是咳;癊代表心不舒服。乃至到講不盡四百四十種病。「極為身苦」,逼惱你的時候,你能堪忍不計較,這個身住持忍裏頭的無心類。

於中心住持忍者,若有罵詈、瞋嫌、呵責、毀謗、挫辱、欺誑等不愛語道來逼惱時,其心不動,亦無濁亂,此名心住持忍。
*於中心住持忍的時候,「罵詈」,責罵、詆譭、罵你。「瞋嫌」,憎恨你、嫌棄你。「呵責」,呵斥你。「毀謗」,毀謗你的名譽。「挫辱」,辯論的時候,贏你,羞辱你。「欺誑」,講大話騙你,你不喜歡聽的話,故意說來逼迫你的時候,你的「心不動」,亦都無染濁,而引致悶亂,這種境界叫心住持忍。

又八種世法所觸,謂得利、失利、好名、惡名、譏、譽、苦、樂中,心無高下,不動如山,是名心住持忍。
*世間法接觸你,引致你痛苦,你都忍受。哪八種?「利」,你有利益。「失利」,就沒有利益。好的名譽,心不傾動,惡的名譽加諸你,亦都心不傾動。乃至譏諷,讚譽你,你覺得痛苦、覺得快樂,八種世法當中,心亦都不高舉,亦不卑下。好似山一樣不傾動,這種是心住持忍。

又斷順眠瞋故,無殺害心、無結恨心、無鬥諍心、無訴訟心,自護護他,於眾生中,慈心相應,與悲共行,起歡喜意,恆作捨心,此等亦名心住持忍。
*將你的憎恨,壓伏他為眠,順著它不起怒惱,斷了他的瞋恨。即是瞋加以順眠、加以斷除。這個時候,我都不會起心動念殺他的。又不會放在心上去憎恨一個人。又不會跟他作對的。又不會想辦法告他的。這個是消極講,從積極講,又自己護五根,使到他守護五根。守護自己和守護他。於眾生當中,能夠慈心相應,與悲共行。慈心就是別人無快樂,我能夠使到他快樂。悲心是別人有痛苦,我能夠拔除他的痛苦。有人要害我、瞋恨我,我不但不瞋恨他的,還會維護他。我的心經常一樣喜悅。「恆作捨心」,捨就是不傾動、心平等、心正直的,這樣的心態,就是整日的心都不傾動。快樂又不傾動,痛苦都不傾動,罵我都不傾動,這種叫做心住持忍。

於中法住持忍者,於内於外,如實觀察故。
*在道理上,能夠安忍、心不傾動,透過思維推理,對外事、對內心的時候,如實觀察。

外者,謂罵詈殺害等,罵詈者,聲字和合,同時不散,以刹那故、字空故、聲如響故,不可說次第相應義。
*當外人罵你,又拿刀追斬你,你會怎樣想呢? 他罵你的時候,用聲音罵的,「你是衰人!」、「你是死人!」這樣罵,這些聲音,這些語言是很多聲音連結在一起。依聲音的和合而成為字,幾個聲音重疊在一齊不散,幾個音組成一起而不分散,但它亦都剎那存在,聲音一講完就無了,這叫剎那生滅。所以剎那構成字,即是構成概念的時候,概念只是一個空的、是無實在、無體的。無體的聲音好似雷響一樣「砰」完,就無了,就不可以說次第相續存在的,不可以說過去世存在、現世又存在、未來那樣相續住。罵完你之後,聲音不會繼續存在的。

此中無有罵詈,但諸餘凡夫虛妄分別,而生瞋怒。
*此中並無實在的罵,罵人是聲音而已,聲音是併合來的,併完就散了,好似行雷「砰」完就無了,無實體存在。但是凡夫以為是實體,不能夠安忍,就以為實在,就生瞋怒,會很生氣,他不知道罵你只是聲音而已,那些聲音無實體的,不會相續下去、繼續存在。凡夫執實,以為繼續存在,就會生氣、憤怒、憎恨。

若字與聲,自性義中,知不可得,心則隨順,不相違背,平等忍受,此名法住持忍。
*但是知道概念、聲音,無實的自性、無實在自身,所以我能夠隨順它,還對我自己的修養不會相違,能夠「平等忍受」,就叫做「法住持忍」。心住持忍,罵我時,直接不理他。但是法住持忍是要經過思維,經過道理的分析,罵我就用甚麼罵我?用語言罵我,語言是無體法、是空的,是「緣生則聚,緣散則滅」的,所以都不是實體,我何須瞋怒?即是這樣經過理解,這樣叫法住持忍。

又於殺害者所,當作是念:身非害者,身若無,心則如草木壁影等故;
*於殺害者,應該這樣思維,怎樣思維?我的身體不是有實的
身體被他殺害,沒有實的被害者。如果知道身體根本是空、不實在、緣生的。這樣的時候,「心則如草木壁影等」,亦不需要生氣。即是說身心相應,有身才有心,無身就無心。無實在的身,無實在的心,心何須生氣?任由他殺我的身體,不用生氣的,無實在的身體。

心亦非害者,以心非色,無所觸礙故,於第一義中,無殺害者。
*亦再思維心,無實在心被他害,就不用生氣。心根本不是物質,是不可入性,所以不可以接觸。怎樣傷害我的心?但是心打又打不到,掐不到,那麼生甚麼氣呢?
*於第一義中,根本沒有心被殺害,你傷不到我的心。無形無相的心,你怎樣傷害我的心?有形有相就可以傷害到,無形無相是傷害不了。
*要以理化情,身安忍、心安忍是不經過思維,將那些忍的東西勉強壓起來,但當之後它會再爆出來。壓得多就會爆得很厲害也不定。但是法住持忍就不會爆,因為以理化情,說道理,說服自己,就不是說積壓在心中,不會火山爆發,所以只是身安忍、心安忍,是不足夠的,以理化情,這個是法住持忍,是高級很多,以理化情。

作是觀時不見殺害,堪能忍之,此名法住持忍。
*「作如是觀時」,於是不見殺害,殺害你都不生氣,這個叫做「此名法住持忍」。

内者,謂觀内法時,作如是念:色(蘊)如聚沫,從緣而起,無動作故,不自生故,空故,離我、我所故;受(蘊)如泡,想(蘊)如陽燄,行(蘊)如芭蕉,識(蘊)如幻,從緣而起,無動作故,不自生故,刹那生滅故,空故,離我、我所故。
*內在是自己五蘊,觀內在生命是五堆聚集體,即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等等。
*「色蘊如聚沫」,色蘊即是物質、身體,它是無常的。好似泡沫那樣聚在一起,過了一會,泡就會散了。生命亦都如是,好似泡沫那樣聚集在一起。
*想蘊就好似陽焰,朝早的太陽出來的時候,射到水點,水點映出一些地方,好似一個城那樣,當太陽再上少少,影子是無了。陽焰即是海市蜃樓,陽光射在水份,會折射,有虛假相。這些虛假象就叫做陽焰。
*行蘊好似芭蕉,很多細的纖維組成,一塊塊摵開它,芭蕉就會散了。行蘊,亦都是很多東西聚集一起,分析它,亦都是一個個行為,剎那存在,它不會永恆存在,行蘊是一個假體。
*識蘊即是了別作用,即是眼、耳、鼻、舌、身、意那六識,好似幻象一樣,幻是從緣所生,眾緣和合才有。
*譬如眼識有甚麼緣?有健全視覺神經的眼根,還有明確的影像出來,還有適當距離、適當光度、又要有作意等等。那麼有九個條件具足,才產生眼識的了知。
*八個條件成熟就聽見。
*七個條件成熟,才有鼻、舌、身這三識。
*條件聚合它就會發生作用,條件一不具足就不能產生作用,所以是緣起的。
*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無實在的動作,所以又不能夠自生。即是條件制約才有生,剎那生滅的,離我即是無實的
靈魂,無實的靈魂所具有的事物。無實在我、無實在法。

於中色(蘊)非我、色(蘊)非我所,如是受、想、行、識(蘊),識(蘊)非我、識(蘊)非我所,此等諸法從緣而生。若從緣生,則自性無生,若自性無生,則無能害者。
*於中色蘊不是我、色蘊不是屬於我所有的。受蘊是非我所,非我。想蘊非我、非我所。行蘊非我、非我所的。所以最後識蘊非我、非我所。即是五蘊都是無我。
*此等諸法從緣而生,如果從緣生,就無自性。無一種自己存在自己,無永恆存在、無不可分割的存在自體,即是無實我、無實法。
*「則無能害者」。你想害我的生命都害不到,因為害你的生命就是害五蘊,色蘊是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都是無我、無我所。整個生命都是怎樣? 無我、無我所。害不到你。

如是觀時,若内若外,諸法自性皆不可得,此名法住持忍。
*如是觀時,或內觀、或外觀的時候,「諸法自性皆不可得」,無實自性的,這樣的觀法,使到你的心很寧靜,心是平等正直的,叫做法住持忍。透過義理,以理化情,而得到安忍,寧靜的心理狀態,這樣的修行,就叫做安忍波羅蜜多。
*這樣修的目的,對向兩件事,第一要利益一切有情,第二是成就一切智智的大菩提果。如果不是對向這個,對向生天,就叫做安忍修法,但是不能夠叫做安忍波羅蜜多。

[李]
*「以般若前行故」,前行即是導首,因為般若波羅蜜多做導首。「菩薩為菩提而行布施」,因為行布施還要靠般若做導首、做前行。布施就是第二的菩提資糧。
*布施有幾多種呢 ?布施有兩種。哪兩種? 一就叫財施,二就是法施。「財施、法施各有二種」,一種是有著的財施、法施,第二種叫無著的財施、法施。
*「有著、無著」。怎樣才是有著?怎樣才是無著?如果是為自己,或者是保存好的衣著、好的食用、好的居所等資生工具,為你的資生和為自己。有時候為了勝果而「希望相續」,生天、生人而生命相續下去,希望這樣的,這些就叫有著。是為有著的財施、是為有著的法施。
*一般定義的時候,佛家有時都很會用效果論,但亦有時候用動機論。這裏就用動機論,有著、無著是講動機,修布施的時候,你的動機是甚麼? 即是你的目的是修甚麼? 你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名譽、為了自己有好的生活、讓人信賴你的,改善你的生活的,或者第二生生天的,這樣的時候是有著。有著的布施,就叫布施,不能夠叫波羅蜜多。
*怎樣叫無著呢?為利益一切其餘的眾生,若為利益「無障礙智」,無障礙智是甚麼智?佛智,因為佛的一切智智是無所障礙。目的就是為了一切眾生的福祉,為了自己將來能夠成佛,好似佛那樣有無障礙的一切智智。
*在三輪體空的前行,修財施、法施,這樣都是叫無著,對向大涅槃、對向利益眾生,不去執著有實在眾生得滅度。
*其餘還有一些,即是除財施、法施,還有第三無畏施,即是別人恐怖,你能夠使到他不恐怖,都是一種施。亦應隨順入財施裏面。
---
[自在]
2)問:已解釋陀那波羅蜜,今應說尸羅波羅蜜。
答:波羅蜜義如前解釋,尸羅義今當說。
1-以尸羅故說為尸羅。
1.1-言尸羅者謂習近也,此是體相。
1.2-又本性義,如世間有樂戒、苦戒等。
1.3-又清涼義,為不悔因,離心熱憂惱故。
1.4-又安隱義,能為他世樂因故。
1.5-又安靜義,能建立止觀故。
1.6-又寂滅義,得涅槃樂因故。
1.7-又端嚴義,以能莊飾故。
1.8-又淨潔義,能洗惡戒垢故。
1.9-又頭首義,能為入眾無怯弱因故。
1.10-又讚歎義,能生名稱故。
2-此戒是身口意善行所轉生,
*於中遠離殺生、不與取、欲邪行等,是三種身戒。
*遠離妄語、破壞語、麁惡語、雜戲語等,是四種口戒。
*遠離貪、瞋、邪見等,是三種意戒。
3-如是等身口意善行所轉生十種戒,與貪瞋癡所生十種惡行為對治。彼十種惡行下中上常習近故,墮於地獄、畜生、閻摩世等。
4-如前數十種善行戒,若不與覺分相應,下中上常習近故,隨福上上差別,當得天人差別。若與覺分相應十種善行,戒上上常習近多作,故當得聲聞地及菩薩地中轉勝差別。
5-又此菩薩戒聚,有六十五種無盡,如《無盡意經》中說當知。
6-又略說有二種戒,謂平等種蒔戒、不平等種蒔戒。
*平等種蒔戒者,以此善身口意積聚故,於生生中種蒔,若界若富樂、若聲聞獨覺、若相報若淨土、若成熟眾生、若正遍覺等,彼皆說名平等種蒔戒。
*與此相違,名不平等種蒔戒。
7-復有二種戒,謂有作戒、無作戒。
*若於有作中有所作者,名有作戒。
*與此相違,名無作戒。
8-復有九種戒,謂凡夫戒、外道五通戒、人戒、欲界天子戒、色界天子戒、無色界天子戒、諸學無學聲聞戒、獨覺戒、菩薩戒。
*凡夫戒者,入生處故盡。
*外道五通戒者,神通退故盡。
*人戒者,十善業道盡故盡。
*欲界天子戒者,福盡故盡。
*色界天子戒者,禪那盡故盡。
*無色界天子戒者,三摩鉢帝盡故盡。
*諸學無學聲聞戒者,究竟涅槃故盡。
*獨覺戒者,闕大悲故盡。
*菩薩戒者則無有盡,以此戒能顯明諸戒故,種子相續無盡故,菩薩相續無盡故,如來戒無盡故。以此因緣,菩薩戒者說名無盡。諸菩薩戒,迴向菩提故,說名戒波羅蜜。
9-此中有輸盧迦:
猶如父愛功力子,亦如自身愛壽命,出離有愛戒亦爾,大心健者之所愛。
此戒牟尼習近已,解脫於欲離有愛,似烏凡人所棄捨,智者常當愛此戒。
此戒利益於自他,令身端嚴離憂乏,此世他世勝莊嚴,是戒智者當所愛。
此戒不由於他力,非不可得非乞求,皆因自力而得之,是故上人愛此戒。
財物國境并土地,自身肌肉及以頭,皆能捨之不捨戒,為欲淨彼勝菩提。
假使從天墜於地,設令自地昇於天,為滿離垢無染地,應當決定不移動。
若已滿足戒方便,此時即得第二地,既得離垢清淨地,是時成就心所欲。
若復天人修羅世,及畜生中可化者,善知教化方便已,隨念往彼利益之。
或以布施攝眾生,或以愛語入其意,或復與其安隱利,或與同事助其力,
或在人中為其主,或居天眾而自在,彼彼方便引導之,悉當安置於白法。
具足實戒神通故,便能乾竭於大海,世間盡時火增盛,於剎那頃悉能滅。
觀於世間種種惱,惱而生病由離親,智者有戒通方便,為世親依示勝道。
---
[李]
1-「言尸羅者」,叫「習近」,做很多次叫做習,近即
是日常生活。在日常接觸當中,你做很多次的。日常所做的事情、做的行為、習慣。
*本義是習近,引伸是一切習慣,好的習慣。好的習慣得到的好的果報,於是就引伸到道德、性格、虔敬等等。將劣那些就省略,就將意義改變。
2-本性義,本來是這樣。世間有些是樂的戒,有些是苦的戒。即是樂的習慣做一些引致快樂的行為,苦的習慣做些導致苦的行為。
3-清涼義,即是每個人能夠守戒,就不會有悔意,就「為不悔因」。
*由於守戒,心的憂戚、憤怒引致不安,都不會有。所以清涼,離開熱就變涼,離開憂惱就清。
4-「安隱義」,就是安穩。能夠「為他世樂因故」。因為能夠守戒,就一定會生天趣或者人趣,所以你不用為你的來生而擔憂,安穩。
5-「安靜義」,建立止觀。因為修止觀的時候,一定要有戒,才有定,沒有戒不能夠有定的。在定中很寧靜。
6-「寂滅義」,即是得涅槃,因為是得涅槃的因。所以守戒能夠在將來得到涅槃。
7-「端嚴義」,很端莊莊嚴的儀態。為何?因為能夠莊嚴修飾自己。如果守戒時,舉頭投足,舉步前行的時候,都有一種很端莊嚴肅的體態。
8-「淨潔義」,能夠「洗惡戒垢故」,惡戒即是惡的行為,即是平日的行為當中壞的行為,能夠洗擦乾淨。洗滌清凡塵、洗滌乾淨的時候,自然就是潔淨義。
9-「頭首義」,能夠「入眾無怯弱」。如果自己不守戒的時候,不能夠義正辭嚴地向眾生說法。但是守戒就能上對得著天,下對得著地,中間對得著人,對得著諸佛菩薩,那就無所懼。
10-「讚歎義」,即是聲聞和名聲自然會來的。
*戒分別有「身、口、意善行所轉生」,即是你行身、口、意業,自然就產生戒。當中,即是「於中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欲邪行等,是三種身戒」,身戒即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遠離殺生」就是不殺生;「遠離不與取」,「與」即是「給」,即是別人不給東西你,強行取,便是偷盜。
*欲邪行,貪欲的邪行,即是遠離貪欲邪行。
*「遠離妄語」,即是說謊。遠離「破壞語」,即是鬥亂彼此,挑逗別人打架。遠離「麤惡語」,這個是惡口;遠離雜戲語等,綺語。四種口戒。
*意行又怎樣?「遠離貪、瞋、邪見」,不正當貪、不正當憎恨別人、不正確見解。
*不正確見解包括甚麼?壞身見或者邊見、見取見、禁戒取見和惡見,惡見即是無因果等等,五種見,叫做邪見,沒有這些見,就生一種叫做意戒。
*修十善行,對向利益一切有情、是對向將來得到大菩提、一切智智、是無障礙智。

3)問:已解釋尸羅波羅蜜,今應說羼提波羅蜜。
1-答:此中羼提者,若身、若心,受諸苦樂,其志堪忍,不高不下、心無染濁,此名略說羼提。
2-若自在說,則施設為三,謂身住持、心住持、法住持。
2.1-於中身住持忍者,謂身所遭苦,若外有心無心不愛之觸,所生身苦堪忍不計,此名身住持忍。
*外所生者,謂以食因緣故起怖瞋癡,及蚊虻蛇虎師子熊等二足四足多足,諸有心物無量因緣逼惱於身,或復來乞手足耳鼻頭目支節而割截之。於此惡事心無悶亂亦無動異,此名身住持忍。
*又暴風盛日寒熱雨雹擊觸因緣,諸無心物來逼惱時,遍身苦切而能安受,此亦名忍。
*又內身所起界動因緣故,風黃痰癊及起所生四百四病極為身苦,於逼惱時能忍不計,亦名身住持忍。
2.2-於中心住持忍者,若有罵詈瞋嫌呵責毀謗挫辱欺誑等不愛語道來逼惱時,其心不動亦無濁亂,此名心住持忍。
*又八種世法所觸,謂得利失利、好名惡名、譏譽、苦樂中,心無高下不動如山,是名心住持忍。
*又斷順眠瞋故,無殺害心、無結恨心、無鬪諍心、無訴訟心,自護護他,於眾生中慈心相應,與悲共行起歡喜意恒作捨心,此等亦名心住持忍。
2.3-於中法住持忍者,於內於外如實觀察故。
*外者,謂罵詈殺害等。罵詈者,聲字和合同時不散,以剎那故、字空故、聲如響故,不可說次第相應義,此中無有罵詈,但諸餘凡夫虛妄分別而生瞋怒。若字與聲自性義中知不可得,心則隨順不相違背,平等忍受,此名法住持忍。
*又於殺害者所當作是念:身非害者,身若無心則如草木壁影等故。心亦非害者,以心非色,無所觸礙故。於第一義中無殺害者。作是觀時,不見殺害,堪能忍之,此名法住持忍。
*內者,謂觀內法時,作如是念:色如聚沫從緣而起,無動作故、不自生故、空故、離我我所故。受如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從緣而起、無動作故、不自生故、剎那生滅故、空故、離我我所故。於中色非我、色非我所,如是受想行識,識非我識非我所,此等諸法從緣而生,若從緣生則自性無生,若自性無生則無能害者。如是觀時,若內若外諸法自性皆不可得,此名法住持忍。
*若於身心法中作自性觀時,即是順無生忍。此名略說羼提波羅蜜。
3-如修多羅中具說。此中有聖者頌:
怨親及中人,悲念常平等,瞋因尚無有,何得瞋眾生?
善修習常慈,眾生同己體,平等無有二,云何怒眾生?
心常捨離瞋,多生於愛喜,健者既無礙,云何與世違?
於諸眾生所,常求作利祐,云何無瞋恚,得加眾生惡?
世間八法觸,其心不動搖,譬如口吹山,應知彼得忍。
深心離諸垢,礙事不能污,如泥泥虛空,應知彼得忍。
於身無所愛,於命不亦貪,諸怨悉不能,動其相續志。
於非可愛聲,安心猶如響,諸言亦如化,忍心便在手。
不於五眾中,取我及命相,身亦非我所,應知彼得忍。
若不見於我,及我所自性,便得無生忍,佛子最安隱。
---

[自在]
4)問:已解釋忍波羅蜜,今應說精進波羅蜜。
1-答:勇健體相、勇健作業等,是為精進。
2-於中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究竟覺場,建立一切菩提分相應身口意善業,此名精進波羅蜜。
3-又復若與諸凡夫及學、無學聲聞、獨覺等不共精進,此名精進波羅蜜。
4-精進有三種,謂身、口、意。彼身口精進,以心精進而為前行,略說有三種福事。
4.1-若身與福事相應,是身精進。若口與相應,是口精進。若意與相應,是意精進。
4.2-又於若自利、若利他善中身健行,是身精進。口健行是口精進,意健行是心精進。
5-復有三十二種菩薩精進,謂不斷三寶種精進;成熟無量眾生精進;攝受無量流轉精進;無量供養給侍精進;聚集無量善根精進;出生無量精進精進;善說令眾生歡喜精進;安隱一切眾生精進;隨諸眾生所作精進;於諸眾生中行捨精進;受諸戒學精進;忍力調柔精進;出生諸禪那、三摩提、三摩鉢帝精進;滿足無著智慧精進;成就四梵行精進;出生五神通精進;以一切佛土功德成己佛土精進;降伏諸魔精進;如法降伏諸外論師精進;滿足十力、無畏等佛法精進;莊嚴身口意精進;得度諸有所作精進;害諸煩惱精進;未度者令度、未脫者令脫、未穌息者令穌息、未涅槃者令涅槃精進;聚集百福相資糧精進;攝受一切佛法精進;遊無邊佛土精進;見無量諸佛精進。此諸精進從大悲出,離身口意故,住不取不捨故,得不舉不下故,攝不生不起故。如是等三十二法具足已,精進波羅蜜當得清淨滿足。
6-此中亦有聖頌:
彼諸施等波羅蜜,精進之力所成就,是故精進為根本,諸菩薩等得佛身。
精進方便求菩提,我念精進勝方便,以其捨離精進已,方便不能作所作。
若唯獨有一方便,則無策勤作事業,所作皆是精進作,是故精進勝方便。
心有巧力為方便,此心從於精進生,是故諸有所作事,皆以精進為根本。
諸論及以工巧等,具精進故到彼岸,是故於諸所作中,精進最為成就者。
所有自在及財物,精進之人則能得,是故諸有安樂事,皆以精進為得因。
以有殊勝精進故,佛於聲聞為上首,是故此之精進力,最為勝因非餘行。
勝上精進勇健者,於地地中雖同地,而彼恒得最勝上,是故常應起精進。
佛在菩提樹下時,以精進故覺菩提,是故精進為根本,得佛身因前已說。
---
[李]
勇健體相,勇健作業等,是為精進。
*勇健體相,體性是勇健。業用又是勇健。精進就是勇健體,但是精進的活動都是勇健,體又是它,用又是它。精進以勇健為體,亦以「勇健作業」,勇健地去作業就有影響力。

於中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究竟坐菩提場,建立一切菩提分相應身、口、意善業,此名精進波羅蜜(多)。
*在諸菩薩當中,當你初發菩提心的時候,乃至究竟坐菩提場,坐道場即是當你最後剎那,入金剛心,快要成佛的修行,叫做坐道場。
*「建立一切的菩提分,相應的身口意業。分即是因,菩提分修行的目的是得到大菩提,這個做因,引致到身口意等等善業相應。努力成就身業,目的是能夠得到大菩提的果,所以做菩提分,做菩提的因。現在你的行為、口業、意業與一切菩提之因,努力完成、勇健完成,這樣叫做精進波羅蜜多。
精進有三種,謂身、口、意。彼身、口精進,以心精進而為前行。
*精進波羅蜜多有三類,身口意。彼身口意精進,就以心精進為前行,以心精進是最重要。因為意精進帶動身精進、口精進。

復有三十二種菩薩精進,謂:(1)不斷三寳種精進,(2)成熟無量眾生精進,(3)攝受無量流轉精進,(4)無量供養給侍精進,(5)聚集無量善根精進,
*心精進有哪些?復有三十二種菩薩精進,
*「不斷三寶種精進」,甚麼叫三寶? 佛法僧,經常接近佛法僧。
*為何要接近佛法僧?因為想得大菩提,普度一切眾生,使到眾生能夠成熟,成熟什麼?使到眾生將來都能夠得到大菩提。
*接受無量流轉精進,即是不斷流轉下去,都能夠攝受、接受它,不會怕流轉生死。大乘要故留一些少少情欲,讓他再來這個世間,不要那麼快地離開。
*能夠無量供養佛,不只佛,一切眾生,父母、師長、尊長及需要的人,都能夠供養他,菩薩發大菩提心,供養他,那些不發大菩提心,你都給侍他。
*「聚集無量善根精進」,善根即是善因,一切對向菩提,要做一切應做的事,那樣精進。

(6)出生無量精進(之)精進,(7)善說令眾生歡喜精進,(8)安隱(穩)一切眾生精進,(9)隨諸眾生所作精進,(10)於諸眾生中行捨精進,
*「出生無量精進之精進」,即是能夠產生無量的精進,你都有一種精進的精神,使你完成其餘一切精進的事務。
*「善說令眾生歡喜精進」,你能夠說法度生,都使到一切眾生都覺得開心。
*「安隱(穩)一切眾生精進」,眾生受各種的苦惱、受各種的恐懼,你能夠如意安忍他,而精進從事。
*「隨諸眾生所作精進」,跟眾生一起。
*「於諸眾生中行捨精進」,對所有眾生,都是平等平等。即是不捨一切眾生而精進。

(11)受諸戒學精進,(12)忍力調柔精進,(13a,b)出生諸禪那三摩提、三摩鉢帝精進,(14)滿足無著智慧精進,(15)成就四梵行精進,
*「受諸戒學精進」,於是一切戒學,都能夠精進地學習,精進地去受持。
*安忍力調柔使到你能夠安忍一切,心不得調順,使到它調柔、調順而精進。於是忍波羅蜜多都要以精進波羅蜜多做一個原動力。
*「出生諸禪那三摩提(地)、三摩鉢帝精進」,修禪的時候,精進。三摩提,等持,即是平等地持心,心能夠集中一處。三摩鉢帝,等至,至於等持的境界。
1-三摩地,通散心。三摩鉢帝定心。
2-三摩地,一剎那住心。摩鉢帝,連續住心。
3-三摩地不包括無心的定。三摩鉢帝包括無心定。
4-三摩提可以是善的、無記、惡。三摩鉢帝一定是善的。
*又為滿足無著的智慧而精進,能夠成就滿足無執著的般若智慧,而勤行精進。
*「成就四梵行精進」,慈悲喜捨。梵者是清淨,慈善喜捨是清淨行。

(16)出生五神通精進,(17)以一切佛土功德成己佛土精進,(18)降伏諸魔精進,(19)如法降伏諸外論師精進,(20)滿足十力、無畏等佛法精進,
*「出生五神通精進」,精進在定中裏面成就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境通和宿命通。
*「以一切佛土功德成(我自)己佛土精進」,你托諸佛的佛土修行,成就你的佛土那樣而精進。
*「降伏諸魔精進」,有四種魔,蘊、煩惱、死、天魔等等,這些魔是會打擾你的,要精進地修行才能降伏。
*「如法降伏諸外論師精進」,異端邪說,應該要抨擊它的,因為不正確思想,要抨擊它。
*滿足十力、四無畏等等,佛的功德教法而勤行精進。
(21)莊嚴身、口、意精進,(22)得度諸有所作精進,(23)害諸煩惱精進,(24)未度者令度、(25)未脫者令脫、
*「莊嚴(你的)身、口、意(三業)精進」,即是努力修善的身業、善的口業、善的意業而精進,使到你的身業莊嚴,使到你口業莊嚴,使到你的意業莊嚴,變動詞,使到他莊嚴。
*「得度諸有所作」,能夠普度一切眾生,做一切事務,這樣而勤行精進。
*「害諸煩惱精進」,將一切煩惱加以對治那樣而精進。
*「未度者令度精進」,那些不能夠解脫的眾生,精進地令他們解脫。
*「未脫者令脫」,那些不能夠脫離三界或脫離生死的眾生,勤行精進地使他們脫離生死。

(26)未蘇息者令蘇息、(27)未涅槃者令涅槃精進,(28)聚集百福相資糧精進,(29)攝受一切佛法精進,(30)遊無邊佛土精進,(31)見無量諸佛精進。
*「未蘇息者令蘇息精進」,蘇醒而安息,使到入無餘涅槃,使到應該入無餘涅槃的眾生,而入無餘涅槃的。
*至於那些能夠入大涅槃的眾生,現在他們未入大涅槃,你使到他們入大涅槃,不住生死涅槃。
*「聚集百福相資糧精進」,百福,不是指一百種,指各種的福都應該修行。無福都不能夠修行。所以各種各類的福,都要修行。
*「攝受一切佛法精進」,研究所有的佛學都要研究,一切佛法。
*「遊無邊佛土精進」,去所有淨土,禮不同的佛,給侍不同的佛而精進,所有的佛土,都去遊歷,禮那個佛,另外度那個佛土內的眾生。
*「見無量諸佛精進」,到無邊佛土,見到無邊佛,智慧就增長。

[自在]
5)問:已略解釋精進波羅蜜,今應說禪那波羅蜜。
1-答:禪那者,有四種禪那,謂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遊於初禪;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遊第二禪;離喜行捨念慧受樂遊第三禪;滅於苦樂捨念清淨不苦不樂遊第四禪。於此四種禪那中,離證聲聞獨覺地,迴向佛地已,得名禪那波羅蜜。
2-諸菩薩有十六種禪那波羅蜜,諸聲聞獨覺之所無有。何者十六種?謂不取實禪、不著味禪、大悲攀緣禪、三摩地迴轉禪、起作神通禪、心堪能禪、諸三摩鉢帝禪、寂靜復寂靜禪、不可動禪、離惡對禪、入智慧禪、隨眾生心行禪、三寶種不斷禪、不退墮禪、一切法自在禪、破散禪。
3-如是等十六種,是為禪那波羅蜜。
不取實禪者,為滿足如來禪故。
不著味禪者,不貪自樂故。
大悲攀緣禪者,示現斷諸眾生煩惱方便故。
三摩地迴轉禪者,攀緣欲界為緣故。
起作神通禪者,欲知一切眾生心行故。
心堪能禪者,成就心自在智故。
諸三摩鉢帝禪者,勝出諸色無色界故。
寂靜復寂靜禪者,勝出諸聲聞獨覺三摩鉢帝故。
不可動禪者,究竟後邊故。
離惡對禪者,害諸熏習相續故。
入智慧禪者,出諸世間故。
隨眾生心行禪者,度諸眾生故。
三寶種不斷禪者,如來禪無盡故。
不退墮禪者,常入定故。
一切法自在禪者,諸業滿足故(第十六破散禪本闕,不解)。
4-又念淨、慧淨、趣淨、慚淨、持心希望淨、迴向菩提淨、根淨、無依淨、不取實淨、起作神通淨、心堪能淨、身遠離淨、內寂靜淨、外不行淨、有所得見淨、無眾生無命無人淨、三界中不住淨、覺分門淨、離翳光明淨、入智慧淨、因果不相違淨、業思惟忍淨、開胞藏相智淨、攝方便前巧淨、菩提場障礙淨、不著聲聞獨覺淨、安住禪那出生光明淨、佛三摩地不散亂淨、觀自心行淨、知諸眾生各各根如應說法淨(本闕二淨)。彼十六種禪那波羅蜜,由此三十二淨故得清淨,得入如來地。
5-此中有輸盧迦:
若彼十六種,及三十二淨,與禪度相應,是為求菩提。
到禪那彼岸,善知禪那業,智者五神通,出生不退墮。
諸色無有盡,通達其實性,亦以勝天眼,普見諸色相。
雖以淨天耳,遠聞諸音聲,智者通達知,聲非可言說。
所有眾生心,觀其各各相,諸心猶如幻,了知其自性。
眾生宿世住,如實能念知,諸法無過去,亦知其自性。
往詣俱知土,見土具莊嚴,土相如虛空,了知其實性。
眾生諸煩惱,皆以亂心生,是故勝智者,曠修諸禪定。
---
[李]
*禪定包括兩項東西,一樣是止,一樣是觀。由禪定做緣,能夠引發般若智,這樣叫瑜伽。甚麼叫瑜伽師?就由修禪定而引發般若智的修行者。

禪那者,有四種禪那,謂: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遊於初禪。
*禪那一共有四種禪那,初禪後才叫禪定,未入初禪的時候,都是學習修禪,是禪定的預備,禪定一定要止觀都能夠修到,這才叫禪定。
*初禪,有甚麼特徵呢?
*1-「有覺有觀」,有尋有伺,尋即是尋求,伺即是伺察,有尋求伺察,最粗糙的叫做尋求,細密的叫做伺察。
2-「離生喜樂」,離是能夠離開情欲,而生出兩項感受,內心快樂、身體的快樂。心得到輕安,叫做喜。身體能夠得到輕安,叫做樂。輕安是能夠離開所有粗重。
3-遊於初禪。修禪那波羅蜜多要到初禪,才能夠開始修行。

 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遊第二禪。
 *「無覺無觀」,即是無尋無伺,不需要粗的尋求,又不需要細的伺察。入很寧靜的定境,心裏頭就有定的心輕安,身體得到很安定的身輕安。比初禪殊勝。因為它殊勝,所以不需要再尋求伺察,所以定就深入。

 離喜行捨、念、慧、受樂,遊第三禪。
*第三禪的時候,知道喜悅都是一種煩惱,降伏這種喜悅的煩惱。得到心如止水的平衡,叫行捨。即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而無偏差的。仍有樂,因為能夠正念、正慧。
*正念,心集中一點,就能夠真真正正記得集中點,心不會散逸。正慧,即是正確的智慧,去入定觀想。即是又能觀想到,又能夠定。念是定,慧是觀,即是說定與觀都能夠成就。
*感受到身體快樂,感受不到心裏面喜悅。

滅於苦樂、捨念清淨、不苦不樂,遊第四禪。
*「滅於苦樂」,現在連身體的快樂都要將其降伏,初禪滅苦,第四禪滅樂。
*捨念清淨,那時候是行捨境界,心是平等、正直的境界。做到很純,叫做清淨,捨清淨。不會失念,又無昏沉掉舉。念又清淨,定又很定。那時候就不苦不樂,就叫「遊於四禪」。

於此四種禪那中,離證聲聞、獨覺地,迴向佛地已,得名禪那波羅蜜(多)。
*小乘人都證到這四種禪,但是大乘修禪波羅蜜多的時候,修四種禪,是離開聲聞地所證得的境界,離開獨覺乘所證的境界,而是「迴向佛地」所證得的境界。如果能夠這麼做,真的修大乘的禪那波羅蜜多。
諸菩薩有十六種禪那波羅蜜(多),諸聲聞、獨覺之所無。
*在這十六類裏面,就可以看出大乘的波羅蜜多與小乘的波羅蜜多的區別在哪裏?

(1)不取實禪者,為滿足如來禪故;
*修大乘,是如來乘,不是修聲聞禪、獨覺禪,要成就大乘的禪。不執著有實在禪,這點不同的。因為禪是小乘人執著為法執,小乘是破我執,不需要破法執,就執其禪是實在。大乘在禪那裏面,不應該執禪那為實,知道禪那都是空的,是無自性的,這點不同。
*修的禪不是聲聞禪,不是獨覺禪。修大乘,即是修如來乘,跟修小乘有甚麼不相同,小乘人只是破我執,不需要破法執。大乘一定要我執、法執俱破,所以第一種特徵就要不執禪本身。
(2)不著味禪者,不貪自樂故;
*不能夠著味,貪禪的味,即是經常沉迷在禪都不可以,不可以貪自己樂。修的時候,不止不執著它是實,更要不貪著它是實,即是不要貪著這種禪。
(3)大悲攀緣禪者,示現斷諸眾生煩惱(之)方便故;
*用大悲心攀緣禪,禪裏面,禪觀所有眾生有煩惱,教導他們,使到他們能夠將所有煩惱降伏,在禪裏面,觀利他。
*「斷煩惱方便」,方便即是一種善巧方法,來引導其他眾生可以斷煩惱,思維這些方法。
(4)三摩地迴轉禪者,攀緣欲界為緣故;
* 能夠入定,但還要回去欲界。在四禪裏面,要「攀緣欲界」,或者欲界眾生怎樣痛苦,我怎樣度他們,這樣要想回欲界的。迴轉,我到色界,都要返回欲界,他們的煩惱怎樣怎樣?要想辦法度他們,這處欲界做所緣境。
(5)起作神通禪者,欲知一切眾生心行故;
*大乘裏面,要修神通?為何?知一切眾生的心行是怎樣,你能夠觀到他們心的根器如何,因為要對機說法。譬如他心通,很容易知道他們的心想甚麼?於是我教他們甚麼,度他的力量就轉大。
(6)心堪能禪者,成就心自在智故;
*有種心是喜歡怎樣做就怎樣做,禪使到心自在。
(7)諸三摩鉢帝禪者,勝出諸色、無色界故;
*三摩鉢底即是等至,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一切煩惱可以降伏,連續、相續下去的,是多剎那的心一境性。你的境界是勝過小乘,是殊勝的。大乘的如來禪,它的定境是超越色界的,乃至超越無色界,超過小乘,超過外道。
(8)寂靜復寂靜禪者,勝出諸聲聞、獨覺三摩鉢帝故;
*寂靜當中的再寂靜,這樣的色界禪,超越聲聞乘、超越獨覺乘的三摩鉢底。
(9)不可動禪者,究竟後邊故;
超越寂靜復寂靜禪之後,所謂究竟的禪境界,這是不能搖動。
(10)離惡對禪者,害諸熏習相續故;
*離惡對,能夠對治一切煩惱,即是連煩惱種子都能夠對治的,所以說害即是對治。熏習相續的功能都能夠逐項對治。煩惱障與所知障,不但現行,還是熏習的相續,就是種子。
*能夠對治那種惡,這處的惡是代表煩惱障和所知障的功能。
(11)入智慧禪者,出諸世間故;
*智慧即是般若,即是能夠超過越世間的智慧。因為能夠超越世間,能夠不執著世間事物,就是入出世間的智慧。入即是成就,入禪定,如果能夠成就出世間智慧。因為透過禪,透過止觀成就般若智慧的,這樣叫瑜伽。所以要能夠成就般若,成就一個出世間智慧。
(12)隨眾生心行禪者,度諸眾生故;
*「隨眾生心行」的禪,因為度眾生,就隨著心理活動,然後再普度他們的。如果說入智慧禪,就是成就根本智。如果說隨眾生心行的禪,這個是後得智,按眾生的心而能夠輔助他、能夠解脫生死的。這個是後得智。
(13)三寳種不斷禪者,如來禪無盡故;
*因為修如來禪的時候,能夠成就佛法僧三寶。即是修,你成佛,法是法寶。自己是佛寶。弟子又跟著你修行,他們是僧寶,能夠成就三寶的種子,即是你將來能夠成就三寶。透過你的禪定種下種子,將來成就三寶。
(14)不退墮禪者,常入定故;
修這些禪,不會在修行途中,返去修小乘,又不會修外道,不會退轉、不會退墮。因為你現在經常都可以常在定中,第八地常入定中,不退轉。第八地的無相觀與有相觀是自在地一齊現行,所以不會退轉。一方面就常在定中,第二方面同時度生。不退轉即是說你的般若智和後得智是同時起的。
(15)一切法自在禪者,諸業滿足故;
*這個就是成佛,「一切法自在」,所有的業圓滿,你做的工作全部都成就。
(16)破散禪(釋文缺)。

[自在]
6)問:所解釋禪那波羅蜜者略說已竟,今應次第說般若波羅蜜。
答:般若波羅蜜者,如前解釋,為初資糧中說。我今更釋其相。如先偈說:
施戒忍進定,此五種之餘,彼諸波羅蜜,智度之所攝。

1)此餘有四波羅蜜,謂巧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等。此四波羅蜜,皆是般若波羅蜜所攝。
2)般若波羅蜜者,若佛世尊於菩提樹下,以一念相應智覺了諸法,是般若波羅蜜。
1-又是無礙相,以無身故。
2-無邊相,等虛空故。
3-無等等相,諸法無所得故。
4-遠離相,畢竟空故。
5-不可降伏相,無可得故。
6-無句相,無名身故。
7-無聚合相,離來去故。
8-無因相,離作者故。
9-無生相,生無有故。
10-無去至相,離流轉故。
11-無散壞相,離前後際故。
12-無染相,不可取故。
13-無戲論相,離諸戲論故。
14-無動相,法界自體故。
15-無起相,不分別故。
16-無量相,離量故。
17-無依止相,依止無有故。
18-無污相,不出生故。
19-不可測相,無邊際故。
20-自然相,知諸法自性故。
3)又般若波羅蜜是聞慧相及正思入。
彼聞慧相有八十種,謂樂欲等。
正思入有三十二種,謂安住奢摩他等。
4)又般若波羅蜜不與十六種宿住等無明俱。
5)如是等般若波羅蜜相隨量已說,若具說者乃有無量。
---
[李]
此(五度之)餘,有四波羅蜜(多),謂善巧方便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做導首,依般若波羅蜜多而修行的,所以這五項東西都成就,成為波羅蜜多。除了有五波羅蜜多,其餘還有四波羅蜜多又成就,一共十種波羅蜜多。
*哪四波羅蜜多?
1-善巧方便波羅蜜多,是第七地。
2-第八地的願波羅蜜多圓滿,永遠都是願成佛的。常在定中,不需要退轉。
3-第九地修行的時候,叫做力波羅蜜多,各種很神奇的力量,四無礙解力,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和辯無礙解。法無礙解即是一切教法都懂。義無礙解,佛教每一種義理都能夠懂。辭無礙解,即是度生的時候,都可以跟他溝通。還有辯論的時候一定勝的,辯才無礙的。
4-智波羅蜜多,這個是十地。
*這九種波羅蜜多之所以謂成為波羅蜜多,因為有般若波羅蜜多的指導之下,然後才可以成為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者,若佛世尊,於菩提樹下,以一念相應智(按:無分別根本智)覺了諸法是般若波羅蜜(多);
*透過般若智,到彼岸。「佛世尊於菩提樹下」,如果「念相應智」,「覺了諸法」,「一念的智」就是智般若波羅蜜多,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得佛果的智慧,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如果無般若波羅蜜多,他就不能夠成佛,不能夠降伏一切煩惱,不能夠觀十二因緣而覺悟到一切真
理。他能夠覺悟一切真理,靠這種一念相應的智,叫做一念相應是無分別,就是前念後念一樣,好似一念一樣下去,就無分別,無分別智,所以這種是般若無分別智,就叫般若波羅蜜多。

1-又是無礙相,以無身故;
*因為身體有礙,因為無身故,不會執著身體,所以無東西能夠阻礙。因為沒有相,就沒有東西可以妨礙。無東西妨礙,即是能夠了解到宇宙的真實,能夠證得諸法實相。所以,肯定是「無礙相」,無東西能夠阻礙。
2-無邊相,等虛空故;
*宇宙本體,一定是無邊,即是智慧能夠知一切,所以小乘人叫一切智。佛的智慧固然是一切智,又是一切種智,加上起就是一切智智,所以就是無邊的智慧。
*等即是同,與虛空一樣無邊。因為他所證得的對象是無邊。
3-無等等相,諸法無所得故;
無東西跟它相同、相比的,無任何的智慧足以與它相等的。因為他不執任何事物,根本智是無所得。因為他不執那種實相,不執它實在的相狀,就是無所得。
4-遠離相,畢竟空故;
*「遠離相」是畢竟空,是遠離一切相。
5-不可降伏相,無可得故;
*無東西可以降伏它的,因為它無可得,你無意掌握任何一樣事物,自然能夠做一件事。無所得,這樣的時候就證到真如。
6-無句相,無名身故;
*無名句文,即是無概念,因為「無名身」,即是名身、句身、文身,一切概念都沉,其他的事物一定要語言概念相應。
7-無聚合相,離來去故;
*般若智無有來的相,無去的相,無來無去,所以無聚無合。
8-無因相,離作者故;
*「無因相」,不能夠作因得果的,造作就是因,丟一個東西「噗」一聲,我丟它是一個因,「噗」一聲叫做果,有造作。但是般若智,就不是這樣造作的。
9-無生相,生無有故;
*「無生相」,既然無作因的時候,所以無生的這種相,「生無有故」。即是真如是不能夠生出東西,真如是由般若智去證。般若智不能生任何東西,般若智又不能夠作因,又不能夠生任何東西。
10-無去至相,離流轉故;
*「亦都無流轉生死的相,流轉生死有去至,譬如有些人在這個欲界死了,因為修到無想定,生到無想天,那就有至。去那個欲界,至那個天。般若智無去無來之相。
11-無散壞相,離前後際故;
*有去至才有散壞,人離開這處,就是散,那樣東西打破,就壞,壞了就今生身體,成就另外一個身體。但是,它
都無流轉、無輪迴生死的智慧會使到不會輪迴生死,於是無壞相、無散相。因為無時間性,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根本在般若智證後,無這個觀念的。
12-無染相,不可取故;
*「無染相」,即是無所取,染即是有執著才有取,無執的時候,於是就不會有染著。
13-無戲論相,離諸戲論故;
*建立概念才有戲論,正確的建立概念,即是正法。即是錯的建立概念、理論叫 戲論。連正法都不會建立,何況戲論,於是戲論之相是不存在。
14-無動相,法界自體故;
*不會轉動的,法界即是真如,全個宇宙實體是包括一切的。般若智是無動的。
15-無起相,不分別故;
*起即是由靜止而變為活動,就無一種由靜止而變為活動
那種相狀,不起分別相。
16-無量相,離量故;
*根本無分別,遍一切處,所以無數量。
17-無依止相,依止無有故;
有數量有所依止,無數量,它無所依止。因為它是一切法體。般若智照出去,了解真如亦都無所依止。
18-無污相,不出生故;
*因為有出生,由一樣東西變做另一樣東西,這樣的時候,它有污,但這處無生緣故,亦都無污。
19-不可測相,無邊際故;
*因為它無邊無際,不能測度的。
20-自然相,知諸法自性故。
*它自己是自性,實的自性,所以它自然地存在,無東西能夠做的。
*「諸法自性故」,諸法實相本身就是自性,用般若智了解它。宇宙最後的實在,它是諸法實相,所以假名叫做自性,不是真的執實那種自性。
*每一相都是相對於世間法、世間智慧。般若智慧照出了,就有這樣的特徵。這處很詳細地將般若智與其他智不相同。

[自在]
7)此般若波羅蜜所攝方便善巧波羅蜜中,
1-有八種善巧:所謂眾善巧、界善巧、入善巧、諦善巧、緣生善巧、三世善巧、諸乘善巧、諸法善巧。此中善巧波羅蜜無有邊際。
2-又復隨於何等生趣,以何等行相,為菩提故,得自增長善根及調伏眾生。於彼彼生趣彼彼行中,此一切處凡所應作種種方便,諸大人等所分別說,我今說彼經中微滴之分。若已作今作微少之善,能令多多能令無量,此為方便。
3-不自為己唯為眾生,此為方便。
4-唯以陀那令諸波羅蜜滿足,此為方便。如是以尸羅攝諸生處,以羼提莊嚴身口心,為於菩提,以毘梨耶安住精進,以禪那不退於禪,以般若捨離無為。
5-以慈為作依護,以悲不棄流轉,以喜能忍不喜樂事,以捨發起諸善。
6-以天眼攝取佛眼,以天耳滿足佛耳,以他心智知各各根,以宿住念知三世無礙,以自在通得如來自在通,以入眾生心欲知諸行相,已度還入,無染而染、捨擔更擔,無量示量、最勝現劣,以方便故涅槃相應而墮在流轉。
7-雖行涅槃不畢竟寂滅,現行四魔而超過諸魔,達四諦智及觀無生而不入正位。
8-雖行憒閙而不行順眠煩惱。
9-雖行遠離而不依身心盡。
10-雖行三界而於界中不行世諦。
11-雖行於空而一切時恒求佛法。
12-雖行無為而不於無為作證。
13-雖行六通而不盡漏。
14-雖現聲聞獨覺威儀而不捨樂欲佛法。
15-如是等巧方便波羅蜜中所有教化眾生方便,彼等方便是菩薩教化巧方便住處應知。
16-此中有輸盧迦:
畜生道中諸苦惱,地獄餓鬼生亦然,於流轉中相應受,眾生種種諸過惡。
此等苦聚不能障,於眾生處起哀愍,諸佛便說彼菩薩,一切世間無礙悲。
論中若有善該綜,眾多別人所作業,工巧等明及餘事,皆以愛語授與之。
戒財聞修寂調等,以此功德攝化他,攝已復令常相續,勝仙說為住善道。
或現女身化男子,令其調伏而受教,或現男身化女人,令其調伏而受教。
若不厭於染境樂,愍其無道令入道,隨眾生門種種化,極逼惱處亦不捨。
或有信解於無我,及知諸法離自性,是人未離世間法,但作如此觀察轉。
於業及果生信順,而有無邊諸苦事,當於受彼苦果時,不喜諸苦所逼切。
若於聲聞出家者,便置安隱寂靜處,或復置於緣覺道,或置十種妙力乘,
令其當得正覺乘,或得寂靜及天趣,若應觀察現見果,如其所作正安置。
如是從初至究竟,丈夫難事皆能為,依彼種種巧方便,捨離一切愛不愛。
此乘諸佛所讚歎,百千功德而莊嚴,能生世間極淨信,以說勝妙善道故。
於緣覺乘聲聞乘,及以天世諸乘中,皆以十善而成熟,亦於人乘成熟人。
---
[李]
此般若波羅蜜(多)所攝方便善巧波羅蜜(多)中,有八種善巧:所謂眾善巧、界善巧、入善巧、諦善巧、緣生善巧、三世善巧、諸乘善巧、諸法善巧。
*方便,不是究竟,不是最後實在;善巧,沒有甚麼過錯,沒有甚麼大過失。
*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要第七地才圓滿,得到般若波羅蜜多之後,才能把它修行圓滿。
*「八種善巧」,度生的時候,很善巧地說話給你聽。
1-「眾善巧」,眾是五蘊。
2-「界善巧」,界是十八界。
3-「入善巧」,六處、外六處,叫做入。
4-「諦善巧」,四聖諦,無顛倒的道理叫諦。
5-「緣生善巧」,十二緣生。
6-「三世善巧」,三世輪轉。
7-「乘善巧」,三乘及五乘法。
8-「諸法善巧」,諸法即是有為法和無為法。
此中善巧波羅蜜(多)無有邊際,又復隨於何等生、趣,以何等行相,為菩提故,得自增長善根及調伏眾生,於彼彼生、趣,於彼彼行中,此一切處,凡所應作種種方便。
*「此中善巧波羅蜜(多)」「無有邊際」。「又復隨於何等生、(何等)趣,以何等行相」這樣自己能夠增長善根,和調伏其他眾生。
*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自己是甚麼生的時候,自己為了達到菩提的果,就增長些善根。對其他眾生,他們在甚麼生的時候,你就他甚麼生調伏他,使到他能夠了解佛法,了解真理。
*趣就指六趣,即是天趣、阿修羅趣、人趣、地獄、餓鬼、畜生,因應不同生、不同趣,你這樣增長善根,和因應那個眾生是甚麼生、甚麼趣,來調伏他,使到他在所生的狀態,所生的趣、所趣的地方存在的時候,是「彼彼行中,此一切處」,都能夠作種種的方便,普度他們。這處就是作種種方便,普度那些眾生。
*兩件事,一樣是對自己增長善根,一是對眾生普度他。

1-諸大人等所分別說,我今說彼經中微滴之分。
*「諸大人等所分別說」的教裏, 大人就是聖者,包括三乘聖者,佛、阿羅漢、辟支果。在所有大人的經教裏面,我選取其中一點一滴的一部份,來為他說的。
2-若已作、今作微少之善,能令滋多、能令無量,此為方便;
*「若已作、今作微少之善,能令(他)滋長多、能夠令他無量,這個就是方便。初初,讓他知道很少善法,但是,從少培養當中,怎樣培養他增加善法、增長他的無量,就是由小而多。所以由淺而深,這個由近而遠,這些叫方便。
*先修少少,慢慢再增多,而止於無量,這樣叫做方便。
3-不自為己、唯為眾生,此為方便。
*說法,不是為自己說法,為眾生說法,叫方便。因為你為人說法的時候,要成就菩提。成就菩提本來為你自己,但是自己的結果就不是為自己,為所有眾生,成己者,所以成物也。
*我自己成就菩提的目的,不是為我自己,為所有其他眾生,透過去幫助別人,而成就自己的。成就自己的目的,是為成就一切有情。
4-以他心智知各各根,
*成就他心通的時候,觀察眾生不同的根器,好好地為他們說法,這個就是方便。
5-以宿住念知三世無礙,
*對於其他的眾生過去住在甚麼世裏面,有甚麼行為。我都能夠記憶不忘的。用宿命通知道過去三世的時候,今世能夠更加度眾生。
6-以自在通得如來自在通,
*如來得甚麼自在神通,我都應該方便善巧,得同一樣的自在神通。
7-以入眾生心欲知諸行相,
*能夠了解每個眾生的內心世界,知道每個眾生心裏頭的活動情況,了解對方的心、了解對方怎樣思考、怎樣思維。因應他的思維方法、活動行相,普度他。
8-己度還入,
*自己都不會流轉生死,會再次入流轉生死。自度的時候,我不入涅槃,還入這個流轉的世界。
9-無染而染,
*因為雜染的心理活動,我已經控制著,無雜染心理活動。但是顯示出雜染的心理活動,這個在唯識家是故留煩惱。我能夠將一切雜染的法,全部都可以降伏盡的,但我不去降伏盡,我還保留一些染法。保留染法有甚麼好處?就可以跟一切眾生一同生活,體驗他們生活那種苦況,這樣來到增強悲心,來到度他們,如果你完全沒有煩惱的時候,很難跟有煩惱的人一起生活的。
10-捨擔更擔,
*本來把流轉生死那種擔子,應該可以放下,但是我都不放下,再承擔人類的流轉生死的擔子。
11-無量示量,最勝現劣。
*我的智慧、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無可限量,但我示現它有限量的。本來我行為、我的思維、我軀體的力量,本來最殊勝,但示現很卑劣,即是跟其他人一起。如果示現你所有殊勝,高過他,誰人敢接近你?無人敢接近你。
以方便故,涅槃相應而墮在流轉,雖行涅槃(而)不畢竟寂滅,現行四魔而超過諸魔。
*因為我要方便度生緣故,本來我能夠與涅槃相應,但「墮在流轉」,甚至落地獄世界。本來初地之後,永遠不入三惡道,但你都發心入三惡道。
*本來我是可以入涅槃,但我不肯完全證入涅槃境界。因為完全證入涅槃境界,即是你無了的生命,再不能夠度生,就不會畢竟涅槃。
*我能夠一方面顯示四種魔,另一方面能超越這四種魔。顯示四種魔要做甚麼?要降伏其他眾生的煩惱。

雖現聲聞、獨覺威儀,而不捨樂欲佛法。
*雖然有時候為了度眾生,顯現聲聞乘的威儀,而度聲聞乘眾生。又顯現獨覺乘威儀,度獨覺乘眾生。但不會隨他入去聲聞聲、獨覺乘去(做)自了漢。所以又說對成佛那種真理,我不會捨離。
如是等巧方便波羅蜜(多)中所有教化眾生方便(按:或現女身化男子,令其調伏而受教),彼等方便是菩薩教化巧方便住處應知。
*如是等善巧方便波羅蜜 (多)中所有教化眾生方便」,都包括在裏面。又可以現女身來化男子,目的「令其調伏而受教」,降服一些煩惱,接受佛家教法,那麼種種方便。「彼等方便是菩薩教化(善)巧方便住處」,我們應知這個菩薩怎樣化度眾生。第七地的菩薩對方便善巧波羅蜜多,不止了解,根本是圓滿成就。
*迴向方便善巧,把以前所修成的六波羅蜜多,要迴向我成佛,集中對向成佛。
*利用前面修六波羅蜜多圓滿,拔濟眾生,即是拔眾生的苦,濟即是度,由生死的此岸,濟度到解脫的彼岸。
[自在]
8)已解釋巧方便波羅蜜,我今當說願波羅蜜。
1-諸菩薩最初有十大願,所謂供養給侍諸佛無餘,是第一大願。
2-於彼佛所持大正法,攝受正覺普護正教,是第二大願。
3-諸世界中諸佛出興,始從住兜率宮,乃至退墮入胎、住胎、初生、出家、證正覺、請轉法輪、入大涅槃,皆往其所受行供養初不捨離,是第三大願。
4-諸菩薩行曠大無量,不雜諸波羅蜜所攝善淨諸地,出生總分別分同相異相共轉不共轉等諸菩薩行,如實如地道說,修治波羅蜜教誡教授,授已住持,發起出生如是等心,是第四大願。
5-無餘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同入六趣共居,諸生順去名色所攝,無餘眾生界皆悉成熟,令入佛法,斷除諸趣,安立於一切智智,是第五大願。
6-無餘諸世界曠大無量,若細若麁、若橫若倒、若平住等,同入共居,順去十方分分猶如帝網,入於分分以智順行,是第六大願。
7-一切土即一土、一土即一切土,平等清淨無量國土普皆莊嚴,離諸煩惱淨道具足,無量智相眾生充滿,入佛上妙境界,隨眾生心示現令其歡喜,是第七大願。
8-為與諸菩薩同一心故,為不共善根聚集故,為與諸菩薩同一攀緣常不離菩薩平等故,為發起自心入如來威神故,為得不退行神通故,為遊行諸世界故,為影到諸大眾論故,為自身順入諸生處故,為具足不思議大乘故,為行菩薩行故,是第八大願。
9-為昇不退轉行菩薩行故,為身口意業不空故,即於見時令決定佛法故,為即出一音聲時令入智慧故,為即於信時令轉煩惱故,為得如大藥王身故,為行諸菩薩行故,是第九大願。
10-為於諸世界中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為於一毛道中及餘一切毛道中皆現出生、坐道場、轉法輪、大般涅槃故,為以智慧入佛大境界威神故,為於一切眾生界如其深心佛應出時開悟令得寂靜而示現故,為正覺一法一切法悉涅槃相故,為出一音聲令諸眾生心歡喜故,為現大涅槃而不斷行力故,為現大智慧地安立諸法故,為以佛境界法智神通普遍諸世界故,是第十大願。
如是等大欲大出生,十大願為首。滿此十大願已,建立菩薩阿僧祇百千餘願,得住菩薩歡喜地,此名願波羅蜜。

[李]
我今當說願波羅蜜(多)。諸菩薩最初有十大願:
*願波羅蜜多是第八地菩薩才熟悉。有十種願波羅蜜多。
1-所謂供養給侍諸佛無餘,是第一大願。
*我要侍奉所有佛。
2-於彼佛所,持大正法,攝受正覺,普護正教,是第二大願。
*在佛的世界裏面,或者他的報土、或者他的化土,能夠掌握佛所教的教法,能夠利用教法得到正覺。佛的教法要維護,當人將曲解正法,要維護它、保護它,重新建立正解,就有這種責任,這是第二個大願。
3-諸世界中,諸佛出興,始從住兜率宮,乃至下降、入胎、住胎、初生、出家、證正覺、請轉法輪、入大涅槃,皆往其所,受行供養,初不捨離,是第三大願。
*所有世界,有佛出世,在那裏興旺佛教,從開始的時候,我要跟那個佛,住在兜率天宮殿裏面。乃至跟著佛降臨這個世界。佛入胎,你入第二個人的胎。佛住在胎裏面,你又住在胎裏面。佛出世,你又出世。佛出家,你又出家。佛證正覺,或者你未證到都不定,你跟隨他一起。佛能夠證覺之後,你應該請他普度一切眾生。於是,佛涅槃的時候,你看著佛涅槃。這樣受行供養他。開始的時候,就不放棄,就跟隨那個佛,不止跟隨一次。
4-諸菩薩行,曠大無量,不離諸波羅蜜所攝(之)善淨諸地,出生總分、別分、同相、異相、共轉、不共轉等諸菩薩行,如實、如十地道說,修治波羅蜜教誡、教授,授已住持、發起、出生如是等心,是第四大願。
*所有菩薩修行的時候,很多事要做,所有那麼多無量的行為要做,不外乎是波羅蜜多所攝的清淨的善行,諸地的地即是境界,所有善清淨行的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境界。「出生」諸菩薩行,要顯示出不同的菩薩行,顯示「總分」的菩薩行、「別分」的菩薩行、「同相」菩薩行、「異相」的菩薩行、「共轉」的菩薩行、「不共轉」等等的菩薩行,都能夠去做。那麼多形容詞形容諸菩薩行,你要完成。
*「總分」即是全部;「別分」即是一部份;「同相」即是其他菩薩行為跟你一樣的;「異相」即是別人的菩薩行為與我菩薩行為不相同的;「共轉」是一齊完成的。同相、異相沒有一起,可能今日做一件事,我明天又做同一件事都可以的。但是共轉一定要是同相,共轉即是相同的事是一起做的。不共轉,異相都可以。即是你做這件事,我做那件事。你行布施,我行持戒,這樣也可以的,要一起做。不共轉,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就不是同時的,各有各做,不同時間做。完成曠大無量的菩薩行,我都要做。
*要「如實」修持波羅蜜的「教誡、教授」。「如十地道」所說的這樣修持的波羅蜜。教誡就是守戒,佛教要遵守甚麼教戒;教授,即是道理,佛所教的道理。佛要你守甚麼戒,與那個波羅蜜相應的戒,與波羅蜜相應的法。依法,如實地修,和依著十地道。
*十地道是甚麼?十地修行的道諦,跟著初地、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三地到四地、四地到五地、五地到六地、六地到七地,七地到八地。到八地的時候,願波羅蜜多就圓滿,未到八地的時候,都是一地地那樣修,叫做「如十地道所說,(應該)修治波羅蜜(當中的)教誡、教授」,都要修行、都要完成。
*授這些教誡、授這些教法。要「住持」這些教誡、「住持」教法,起心動念成就發起教誡、依教授,去做我應該做的事。
*在心要發起的時候,要將心中的願成就,依著你發心的事,去做這件事。於
是分幾個境界,「住持、發起、出生」,住持的心、發起的心,依著這個心去成就,做要做的工作。這個是完全依教授、教誡,對向波羅蜜多,而且去住持。對向波羅蜜多去發心,對向波羅蜜多去舉心動念,完成你應該修行。
5-無餘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同入、六趣共居諸生,順去名色所攝無餘眾生界,皆悉成熟,令入佛法,斷除諸趣安立於一切智智,是第五大願。
*度三界九地眾生,無一個界的眾生我不成就,界即是類,所有眾生之類,無有漏網之魚,所有眾生我都統攝,不同眾生的品類,我都要使他們成就,讓他們了解佛法,讓他們除了所有的煩惱,除了流轉生死,超越流轉生死,一起都住在一切智智裏面,即是同時成佛。
*有些眾生是有色界,即是有物質的眾生,身體。有眾生是無物質的。有些眾生是「有想」,即是有意識活動,能夠取像。有些「無想」的,即是無意識活動,不取像,修行無想定,死之後,生去無想天,無受的心所活動,無取像的心所活動,無受無想的時候,意識便停。為何?因為所有心識起的時候,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無了兩個,整個意識就會停。即是入定的時候,覺得想是不好的,取像是很膚淺的,我喜歡心細,我不喜歡擾亂其心,這樣暗示自己,修無想定。修無想定已經是無想界的眾生,生無想天,更加是無想界眾生,是色界有物質身體。但是,他的意識是停了、他的思維是停了,不過有兩個識活動,阿賴耶識、末耶識,其餘就無活動的。
*識食,心識活動滋潤你的身體、滋長的身體,保全的身體。保全你的生命。
*有時從生來分類,用界來分類,「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等,我跟他們一齊生。他是色界能夠生,我又生色界;他是無想定,我又入無想定。他是卵生,你又變一隻小雞,跟他相應。我們不可以,八地的人可以。他變一隻蚊,我又變一隻蚊,大家都是卵生。有些魚是卵生,你又變卵生的魚。
*「共居諸生,順去名色所攝無餘眾生界」,名色是五蘊,名代表心理活動;色是物質活動。他那個五蘊在哪裏,我就去哪裏。不一定是五蘊,即是他的生理活動與心理活動在哪個地方,我就跟他在哪個地方。攝受這些的眾生,攝即是不捨。不要捨棄它,唯有使到他智慧成熟。使到他入佛法。所以是四攝當中的同事。
*都能夠「斷除諸趣」,他現在流轉中,你目的是使到他不流轉。
*「安立於一切智智」,即是成佛,佛果是大菩提,大菩提是甚麼智慧成就?一切智智這種力量,這種智慧去成佛的。
6-無餘諸世界,曠大無量,若細若粗,若橫若倒,若平住等,同入共居,順去十方,分分猶如帝網,入於分分,以智順行,是第六大願。
*要普度所有其他無餘界的眾生的時候,你要入眾生生活的世界,沒有一個世界是遺漏的,我「同入共居」,我入去他的世界,他在地獄裏,我就入去地獄。他做阿修羅,經常打仗,我又(做)阿修羅,打到手又斷、腳又斷、耳朵都被人割出來,因為同入去那個地方一起住。
*這個世界是怎樣?無可限量,無邊際,那麼多世界。
*這些世界有些很精微的、有些很粗糙的世界。
*有些橫的世界,有些直的世界。
*有些平面的,「平住等」世界,就有不同的形態。有些不是平坦坦的世界。這些世界我都同入共住,跟他一齊生活,
*這些世界幾多?「順去十方」,我跟他一致、一起,十方我都能去到的。四方四維上下。
*「分分猶如帝網」,每一分都好似帝釋那個網狀,帝釋有一個網,裏面有些摩尼寶珠,一粒摩尼寶珠,就是所有摩尼寶珠射在一粒寶珠上,一粒摩尼寶珠可以攝持所有的摩尼寶珠。其餘的摩尼寶珠都攝持這粒的摩尼寶珠所攝持的其他摩尼寶珠。於是無量那麼多世界,帝網重重。
*究竟互相影響,影響多大呢?就將十面鏡子排好,中間放一支蠟燭,一點(亮蠟燭)時,發現蠟燭的影像是無窮,因為這些影像射去第一塊鏡子的時候,第一塊鏡子射去另外一塊鏡子,每一塊鏡子就收持其餘九塊鏡子的影像。但是九塊鏡子的影像,在這塊鏡子投射到每一塊鏡子的影像,是無窮。於是顯示無窮世界,因為每一個世界都反射其餘世界在裏面。
*重重無盡我怎樣入呢?用我般若後得智入去這個世界,隨順這個世界,去度眾生。
*上面那個願以人為主,這個願是以世界為主。剛才只是去接近眾生,化度他,使到他能夠接受佛法。現在就生在這個世界裏。
7-一切土即一土,一土即一切土,平等清淨無量國土普皆莊嚴,離諸煩惱,淨道具足;無量智相眾生充滿,入佛上妙境界。隨眾生心示現,令其歡喜,是第七大願。
*即是一切世界是一個世界,一個世界顯示無量世界。「平等清淨」的世界,所有的清淨「無量國土」,我都要莊嚴它,即是莊嚴佛土。莊嚴一個佛土,即是莊嚴一切佛土。我莊嚴一切佛土,即是莊嚴一個佛土。莊嚴一切佛土,是平等的。
*用菩提行莊嚴它,既然那麼莊嚴,眾生生這些世界,就無煩惱,淨道具足,那些眾生無量智相是充滿世界。所有眾生都是清淨,具足清淨的修行,一切煩惱離開。那時候的境界是佛的境界,入佛的上妙境界,隨眾生心示現佛的最高相,最微妙的境界顯示出,令到眾生就心生歡喜。
*莊嚴一切世界,使到眾生覺得歡喜。覺得歡喜就不會苦惱,順自己修行,自然降伏所有煩惱,去一切煩惱,達到一個清淨的、無邊智慧的這樣的眾生境界。
8-為與諸菩薩同一心故,為不共善根聚集故,為與諸菩薩同一攀緣,常不離菩薩平等故,為發起自心入如來威神故,為得不退行神通故,為遊行諸世界故,為影到諸大眾輪故,為自身順入諸生處故,為具足不思議大乘故,為行菩薩行故,是第八大願。
*1-為與諸菩薩同一心故,所以我發願。
*2-為不共善根聚集在一起,
*3-為了與諸菩薩一同攀一個境,常不離菩薩平等」行,這樣的發心。即是同一起合作完成成佛的使命。
*4-為發起自心入如來威德,即是我發的心,顯示好似如來那樣威儀,如來這樣的神變,我能發如來所發的威德、發如來所發的神變,我都能夠。
*5-為得不退行神通,我又成就一切神通,這些神通是不可以減少,不可以退轉。
*6-為遊行諸世界,所有世界我都可以去那裏。
*7-為影到諸大眾輪,即是所有眾生輪迴不同的世界,我都要影得到那個世界裏面,跟他一起。
*8-「為自(己的)身(體)順入諸生處」,即是說他因為到一切世界,生這個世界裏,順著就能夠生應該生的地方。
*9-「為具足不思議大乘」去教他,自己成就不可思議的大乘法,亦要教導眾生。
*10-「為行菩薩行」,度其他的眾生,佛的威德能夠做到,我又能夠做到。佛在一切世界普度眾生,我又能去一切世界普度眾生,我又同眾生生在那裏,跟他一起來到顯示不可思議的大乘菩薩行。
*第八大願跟成佛是無甚麼大的分別。
9-為昇不退轉行、菩薩行故,為身、口、意業不空故,即於見時令決定佛法故,為出一音聲時即令入智慧故,為即於信時令轉煩惱故,為得如大藥王身故,為行諸菩薩行故,是第九大願。
*1-為昇不退轉行、菩薩行故,昇即是提升自己,不再退轉佛道,這樣行我應該「行的菩薩行」。
*2-為身、口、意業不空故,使到我「為身、口、意(三)業」都能發揮作用,不會是空無所用。於是我度生了,怎樣度生 ?
*3-「(即)於見時令決定佛法」,能夠接觸眾生的時候,就使到接觸佛法,使到他們決定信佛法。
*4-又「為出一音聲時即令入智慧」,我能夠說法講一個聲音,那些聽眾就能夠即刻產生智慧。
*5-初初是接觸你,決定依附佛法。另外就使到眾生智慧,使到他們堅信不移,當眾生堅信不移的時候,能夠令他們的煩惱即刻降伏。
*6-又「為得如大藥王身」,大藥王是佛,因為佛是大藥王身,大藥王救度眾生。即是我要成就佛,不是為自己,是為醫眾生之病。
*7-「為行諸菩薩行」而發大願。
*第八地菩薩不會退轉,因為願,我願我能夠不退轉那樣行菩薩行。
10-為於諸世界中,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為於一毛道中、及餘一切毛道中,皆現出生、坐道場、轉法輪、大般涅槃故,為以智慧入佛大境界威神故,為於一切眾生界,如其深心佛應出時開悟,令得寂靜而示現故,為正覺一法、一切法,悉涅槃相故,為出一音聲,令諸眾生心歡喜故,為現大涅槃而不斷行力故,為現大智慧地安立諸法故,為以佛境界法智神通,普遍諸世界故,是第十大願。
*1-「為於諸世界中,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就發大願。怎樣發大願呢?
*2-「為於一毫道中、及餘一切毫道中,都能(皆顯)現出生、坐道場、轉法輪、大般涅槃」。 「一毫道」指人的毛孔,表示世界,即是在眾生的世界裏面,顯示出有佛出世、有佛坐道場,菩提樹下,降伏煩惱,那時候叫坐道場。一坐道場就直往成佛,成佛之後即是轉法輪。轉法輪的時候,轉到八十歲,又入大涅槃。在一毫道,即是一毫道的世界,即是世界,好似一條毛孔一樣。但是世界無邊,「及餘一切毫道中」顯示這些怎樣入?怎樣坐道場? 怎樣去成佛? 怎樣去轉法輪? 怎樣去涅槃?又顯示出來。表示最後一個大願,成佛。成佛之後,還可以在一切世界去示現怎樣修行成佛。
*3-「為以智慧入佛大境界(所有)威(德)神(變的原)故」而發大心。即是快要成佛,以智慧入佛的境界、入佛的大威德的境界、入佛的神變境界裏面。
*4-「為於一切眾生界」,是不同的眾生裏面。「如其深心」,好似心裏面,心是深心。「佛應出(世)」的時候示現,開悟示現,使他們「(令)得寂靜」,這樣示現在前面的,我針對他們心裏頭所要求,我示現佛在適當時間出世、示現這個佛在適當時間開悟眾生、示現這個佛能夠入涅槃。寂靜即是涅槃,使到自己能夠涅槃。
*5-「為正覺一法、一切法,悉涅槃相故」,如實地了解一種真相和一切真理。法是真理。能夠使到眾生了解一種真理,能夠顯示使到眾生了解到一切真理,而得到涅槃之相。
*6-又有顯現一種聲音,有些眾生聽到一種聲音,自然很開心,就信佛教。發大願,我一個聲音,他聽了就要信,許這樣的願。
*7-「為(顯)現(出)大涅槃而不斷行力故」,顯現出大涅槃,示現我對普度眾生的行為,和普度眾生的力量,不會中斷的。即是無住涅槃,又不住生死,又不住涅槃,來顯示我的功德,功德顯示我的力。佛有十種力,顯示普度眾生行為。
*8-「為現大智慧」的境界,要「(地)安(立所有)諸法」,對所有法,用大智慧安住、了解它。
*9-「為以佛境界」和他的真理、智慧和神通,這些智、佛的真理、佛的境界、佛的教法、佛的智慧和佛的神通,是「普遍(於諸)所有世界」而存在的。
*佛的境界,能夠在所有世界裏面顯示。佛的智慧,是所有世界顯現。佛的教法,是所有世界顯現。佛的神通、佛的威德是所有世界顯現,第十大願。
*這個是第八地,將它總括起來,有甚麼特點?有兩個特點,圓滿願波羅蜜多。第一願,求菩提願,是圓滿的。它對向菩提,而修菩薩行。第二利益一切眾生。即是求菩提的目的,就要成就眾生,成就眾生才圓滿你的菩提,這個願是利樂一切眾生。

[自在]
8)已解釋願波羅蜜,我今當說力波羅蜜。此中略說諸菩薩有七種力,謂福報生力、神通力、信力、精進力、念力、三摩提力、般若力。

8.1)福報生力者,如十小象力當一龍象力,十龍象力當一香象力,十香象力當一大香象力,十大香象力當一大力士力,十大力士力當一半那羅延力,十半那羅延力當一那羅延力,十那羅延力當一大那羅延力,十大那羅延力當一過百劫菩薩力,十過百劫菩薩力當一過百千劫菩薩力,十過百千劫菩薩力當一得忍菩薩力,十得忍菩薩力當一最後生菩薩力。住此力已,菩薩即於生時能行七步。十最後生菩薩生時力,乃當菩薩少年時力。菩薩住此力已,趣菩提場成等正覺。得正覺已,以過百千功德力故,成就如來正遍知一種處非處力。如是等十力成就,此名諸佛菩薩及餘少分眾生福報生力。
[李]
福報生力者,如十小象力當一龍象力…
*福報生力,因為有福報而生出一些力量,這些力靠你福報所生。力波羅蜜多,是第九地。其實即是如來十力。願希望成就如來十種力量,即是未到佛都已經有十力,第九地都能夠。
*「十(隻)小象力當(比得上)一龍象力」。大象,好似龍那麼大。

十大那羅延(金剛力士)力當一過百劫菩薩力,十過百劫菩薩力當一過百千劫菩薩力,十過百千劫菩薩力當一得忍菩薩力,十得忍菩薩力當一最後生菩薩力,
*十個那羅延,那羅延即是金剛力士,十個那羅延所出的力是抵得上一個經過一百劫修行的菩薩力。
*十個經過一百劫的菩薩力,就及得上一個經過一百千劫修行的菩薩力。
*十個行百千劫菩薩力才可抵當、等於一個有忍的菩薩力,什麼是忍菩薩力?是第八地菩薩,能夠得到離生法忍的菩薩力。
*十個得到無生法忍的菩薩力,及得上,一個最後生菩薩力。
住此力已菩薩,即於生時能行七步。十最後生菩薩生時力,乃當菩薩少年時力,菩薩住此力已,趣菩提場,成等正覺。
*「住此力已」這些菩薩出世的時候,就行七步。十個最後生菩薩力,「十最後菩薩生時力,才當一個菩薩在少年的力量」。這樣一個少年菩薩住這些力之後,能夠趣菩提道場,趣道場的力就可以成正覺。

得正覺已,以過百千劫功德力故,成就如來正遍知一種處非處力,如是等十力成就,此名諸佛菩薩及餘少分眾生福報生力。
*成正覺之後,以超過百千劫的功德,然後得到超過百千劫的力量,能夠成就如來遍知一切處非處善巧。
*甚麼叫處非處善巧?處就是適當的善行,得到適當的福報,這樣叫處。非處是修不善行,得到福報,這是不合道理。
*加起來有十種力,是福報所生的力量。福慧雙修的功德所積集回來的。
[自在]
8.2)神通力者,謂四神足善修多作已,以此希有神通力故,得調伏諸眾生等。
1-彼以希有神力,顯現若色、若力、若住持等。
2-若諸眾生應以此色像得調伏者,即以此色像於彼彼眾生所示現,或佛色像、或獨覺色像、或聲聞色像,如是或釋梵護世、轉輪王等色像,若復諸餘色像,乃至畜生色像。為調伏眾生故,示現如是色像。
3-若有多力、憍慢、瞋怒、兇惡、自高眾生,應以此力得調伏者,即現此力,或大力士力、或四分那羅延力、或半那羅延力、或一那羅延力。以此力故,須彌山王高十六萬八千踰闍那、寬八萬四千踰闍那,以三指舉取,如舉菴摩勒果,擲置他方世界,而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等無所嬈惱,於菩薩力亦不減損。
4-又此三千大千世界雖復寬曠,從於水界乃至有頂,置之手掌經劫而住。於諸神通道具足示現如是等力。
5-若有憍慢、增上慢、瞋怒、兇惡、自高眾生,說法調伏,令離憍慢、增上慢、瞋怒、兇惡等。
6-彼得如是神足住持智已,以此住持智有所住持隨意皆得,若以大海為牛迹即成牛迹,若以牛迹為大海即成大海,若以劫燒為水聚者即成水聚,若以水聚為火聚者即成火聚,若以火聚為風聚者即成風聚,若以風聚為火聚者即成火聚。
7-如是若以此住持,隨所住持下中上法既住持已,無有人能震動隱沒。所謂若釋、若梵、若魔及餘世間同法者,除佛世尊,於眾生類中無有眾生於菩薩所住持法震動隱沒,以住持力故。為彼種種勝上喜踊尊敬眾生說法。
8-彼神足力高出自在,過魔煩惱、入佛境界,覺諸眾生,聚集宿世善根資糧,魔及魔身天等不能障礙。此名菩薩神通力。
[李]
神通力者,謂四神足善修多作已,以此希有神通力故,得調伏諸眾生等。彼以希有神力,顯現若色、若力、若住持等。
*「謂四神足善修多作已」,就可以產生各種神通。四神足:一種欲神足、念神足、勤神足、觀神足。透過這四種觀行,就會產生很微妙的神通。神通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弘揚佛法和普度一切眾生。
*神足能夠善修、多修的時候,就得到「希有神通力」,利用希
有神通的作用,可以調伏有情的。
*「彼以希有神(通)力(量)」,可以顯現三樣東西。可以顯示色,又可以顯示力、又可以顯示住持,這些神通。甚麼叫做利用神通顯示色?色是物質現象,顯示特殊、稀有的物質現象出來。

若諸眾生應以此色像得調伏者,即以此色像於彼彼眾生所,示現:或佛色像、或獨覺色像、或聲聞色像,如是或釋、梵、護世、轉輪王等色像,若復諸餘色像乃至畜生色像。
*如果眾生應該用一種色像,物質的一個影像,來調伏。即是一個人如果能夠修到神通力量,就可以以此色像,在彼彼像的眾生面前示現出來。舉例,可以示現或者佛的一個像,可以示現一個獨覺像,可以示現是一個聲聞像、又可以示現帝釋的像,又可以示現梵王的像,又示現護法、轉輪聖王等等色像。乃至到又可示現其餘的色像,好像畜生的色像都可以,這些他可以變化無窮。

…若有多力、憍慢、瞋怒、兇惡、自高眾生應以此力得調伏者,即現此力,或大力士力、或四分那羅延力、或半那羅延力、或那羅延力,
*眾生需要這些力,幫助他了解佛法,調伏這些眾生。他作惡的,使到他不作惡信佛法的時候,要利用一種特別的力量,調伏他。那麼,這些眾生多數是怎樣呢?「若有多力」的眾生、「憍慢」的
眾生、「瞋怒」的眾生、「兇惡」的眾生、和「自高」,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的眾生。這些眾生應該以這些力來到調伏他們的時候,這些菩薩就能顯示力量出來。
*「大力士」力量,很有力的武士。又可以舉一個天上,叫做「那羅延」的力量,那羅延是一個力士。力士可以不用百分之一百的力士力量顯現,可以顯示四分那羅延。又顯現半個那羅延的力量,又可以顯現完全一個那羅延的力量。
以此力故,須彌山王,高十六萬八千踰闍那、寬八萬四千踰闍那,(能)以三指舉取,如舉菴摩勒果擲置他方世界。
*譬如羅延有幾多力量呢?須彌山,「高十六萬八千由旬」,由旬,一日行軍的路程那麼大的距離、廣度。「寬八萬四千由旬」,那麼大的距離。有些人有一些神通力量,可以用三隻手指,舉起須彌山,由這個世界擲到他方世界,好似擲菴摩勒果。
*「住持」,持是護持佛法,使到久住這個世間。如果一個住持的智慧,如果修到,是一種力。即是有些眾生是很大力,很憍慢、很瞋怒的、兇猛、兇惡、是自高。顯示一些特別神通力,使到這些眾生都由於你向他們說法,使到他們可以接受佛法。這些的力量叫做住持的力量。透過神通,合起來所有的又叫做神通的力。

[自在]
8.3)信力者,於佛法僧及菩薩行中,信解一向不可沮壞。若惡魔作佛身來,隨於何法欲壞其信,菩薩以信解力故,彼不能動菩薩信力。此名信力。
[李]
信力者,於佛、法、僧及菩薩行中,信解一向不可沮壞。若惡魔作佛身來,隨於何法欲壞其信,菩薩以信解力故,彼不能動菩薩信力。
*對於「佛、法、僧及菩薩行中」,你能夠信解一向不可沮壞的。信解,透過理解然後才接受。對於真理、高品德的人,對於我們能夠成佛的力量,能夠透過理解而信受不疑。能夠一向不可沮壞的緣故。
*如果有一些惡魔變化佛身,因應你甚麼法,將法來講壞,菩薩因為有信解力緣故,這些天魔不會搖動菩薩的信力。

[自在]
8.4)精進力者,菩薩若發起精進,與彼彼善法相應時,於彼彼處得牢固力。隨所受行,若天若人不能動壞令其中止。此名精進力。
[李]
精進力者,菩薩若發起精進與彼彼善法相應時,於彼彼處得牢固力,隨所受行,若天若人,不能動壞令其中止。
*菩薩如果發起精進,精進不是跟惡法相應,於彼彼處,精進力是堅固你的力,不會被人動搖的。
*「隨所受行」,或是天、或是人,都「不能動壞」你的精進、中止你的精進。

[自在]
8.5)念力者,住彼彼法處其心安止,諸餘煩惱不能散亂。以念力持故破諸煩惱,彼諸煩惱不能破壞菩薩所念。此名念力。
[李]
念力者,住彼彼法處,其心安止,諸餘煩惱不能散亂。以念力持故,破諸煩惱,彼諸煩惱不能破壞菩薩所念。
*念是記憶,即是記憶很清晰,不會記錯、不會忘念、不會失念,這處是指具有圓滿的念力。
*「住彼彼法處」,對某些教法,住即是對,法處即是教法,對真理、某些道理。
*「其心安止」,心對道理是完全認同,安於真理那裏。
*「諸餘煩惱不能散亂」,煩惱不會干擾你對真理的理解和記憶。
*「以念力持故」,用記憶,可以把持你的心。
*「破諸煩惱」,記憶清楚,煩惱不能起。為何?這個煩惱指散亂、掉舉、昏沉這些煩惱,不是貪瞋癡,因為貪瞋癡起不了。掉舉、昏沉、散亂的時候不會干擾你的記憶力,記憶力降伏它,使到那些錯亂的、掉舉、昏沉、散亂的煩惱,不能起。
*「諸煩惱不能破壞菩薩所念」,只有用念力遏制散亂等等煩惱,反之,掉舉、昏沉、散亂這些煩惱,不會影響干擾你的念力。
[自在]
8.6)三摩提力者,於憒閙中行遠離行,諸有音聲及語道所出,不為聲刺障礙初禪,行善覺觀不礙二禪,生於愛喜不礙三禪,成熟眾生攝受諸法未曾捨廢不礙四禪。如是遊四種禪,諸禪惡對不能破壞。雖遊諸禪,而不隨禪生。此名菩薩三摩提力。
[李]
三摩提力者,於憒閙中行遠離行,諸有音聲及語道所出,不為聲剌障礙初禪;
*三摩提力,即是三摩地,即是定,即是使到心能夠等持你的觀境,所觀的境能夠平等持心。
*在一個「憒閙中」來修行,或者你遠離憒閙 ,一個清靜環境修行,不管在清靜環境、不管你在一個很嘈雜的環境鬧市修行都好。
*「諸有音聲及語道所出,不為聲剌障礙初禪」,不會因為聲
音,使到你不能夠入初禪。
*眼、耳、身三二地居,耳識、眼識和身識在初禪,尚未停。初禪聽到外界的境,外面嘈雜聲音是干擾。但是一個菩薩,得到三摩提力的時候,干擾收到,但他仍然入初禪。是超過一般初禪。

行善覺觀,不礙二禪;
*在定中仍然發揮善巧的覺與觀,尋伺,即是你善巧,還可以在二禪裏面,能夠有善巧的尋、善巧的伺。但是一般二禪是無尋無伺地。

生於愛喜,不礙三禪;
*一般三禪是離喜妙樂,在三禪裏面,心的喜悅是沒有,是寧靜舒暢的感覺。如有三摩提力的人、三摩地力的人,心仍然可以有種喜悅,不妨礙他在三禪,這樣就特別。

成熟眾生、攝受諸法,未曾捨廢,不礙四禪。
* 四禪捨念清淨,心很平等,心正直的。但是他的四禪,可以為了成就眾生,攝受一切善法,心仍然可以活動的,不需要放下的,就「不礙四禪」。這樣的攝受眾生、攝受諸法,這些心識活動,不需要停息。超過這個小乘。
*同時是四禪,同時有辦法去度生的。因為在第八地已經能夠
做到,無相觀與有相觀同時進行,第九地是超越第八地,所以一方面可以普度眾生,住在四禪裏面都能夠做到。

如是遊四種禪,諸禪惡對不能破壞,雖遊諸禪,而不隨禪生。
*如是心遊歷四種禪裏面,「諸禪惡對不能破壞」,即是無一些煩惱干擾四禪。每一禪,無禪病產生的。
*「雖遊諸禪,而不隨禪生」。在四禪裏面,煩惱不會跟隨你入四禪而干擾你。即是說是很清淨的禪,干擾你的一些煩惱,不會生起。

[自在]
8.7)般若力者,謂世出世法中不可壞智,於生生中不由師教,諸所作業工巧明處乃至世間最勝難作難忍,菩薩皆得現前。若出世法救度於世,菩薩智慧隨順入已,彼天人阿修羅眾不能破壞。此名般若力。如是等菩薩七力已略解說,若欲具演無有邊際。此名菩薩力波羅蜜。
[李]
般若力者,謂世、出世法中不可壞智,於生生中不由師教,諸所作業、工巧明處,乃至世間最勝難作難忍,菩薩皆得現前;
*慧即般若,有時是智,無漏智。這處即是無漏智,但是不是根本般若智,而是後得的般若智。因為根本的般若智是第六地,已經是圓滿。第九地,顯然這個不是指根本智,而是指後得智。般若智有兩種,一種叫後得智、一種就是根本智。根本智一般是圓滿。世間的法不會干擾這種智,出世間的法亦不能干擾這種智的,這種智叫般若力的智。
*在生生之中,是由教師,使到你得到「工巧明處」或者「醫方明處」等等知識。「工巧明」是一種知識。明是知識或者學問,五明:聲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內明。聲明,就是語言學和聲韻學。因明就是邏輯,理則學。工巧明,即是機械、建築、電子等等的學問。「醫方明」,醫療保健這些學理。內明,佛法就是出世,其餘那四種是世間。這些學問是世間最殊勝,很難能夠學得到的,很難忍受到它來、取到它的。但是在菩薩來講,這些難學難忍所得的知識,他們都完全掌握的、無困難的。而且錯誤的知識不會干擾你的、不會破壞你的。

若出世法救度於世,菩薩智慧隨順入已,彼天人、阿修羅眾,不能破壞。
*對於有些出世法救度世間眾生,菩薩用智慧隨順入,即是隨著角色、環境就做普度眾生的智慧。那些天人、阿修羅專是破壞的事,是不會干擾你,即是「彼天人、阿修羅眾,不能破壞」出世間法。
*總括力波羅蜜多,在第九地就圓滿,兩大類,一類是思擇力,能夠判斷是非、判斷真理。另一種是修習力,對學佛法和教人學佛法,這種力是修習力。思擇與修習。如果得到這兩種圓滿的時候,即是得到力波羅蜜多圓滿的時候,得到四無礙解。一種叫做法無礙解,對真理完全掌握的;義無礙解,真理裏面每一個義理都能夠完全清晰的。法是體講,義是道理講、解釋講。辭無礙解,辭即是任何語言,對眾生所用的辭、語言,是完全無障礙,即是任何語言都懂得。辯無礙解,跟他辯論,沒有東西能夠妨礙辯論術。

[自在]
9)已解釋力波羅蜜,我今當說智波羅蜜。
1-此中若世間所行書論印算數等,及界論(謂風黃痰癊等性)、方論(謂醫方論),治諸乾痟顛狂鬼持等病、破諸蠱毒,又作戲笑所攝文章談謔等,令生歡喜。出生村城園苑、陂湖池井、華果藥物及林叢等,示現金銀、摩尼、琉璃、貝(石白如貝)玉、珊瑚等寶性,入於日月薄蝕、星宿、地動、夢怪等事,建立相諸身分支節等。
2-知於禁戒行處、禪那神通、無量無色處,及餘正覺相應利樂眾生等彼岸。
3-又復知諸世界成壞,隨世界成、隨世界壞皆悉了知。
4-又知業集故世界成、業盡故世界壞。知世界若干時成住、知世界若干時壞住。
5-知諸地界水界風界火界,若大若小若無量等差別。
6-知極細微塵,亦知所有微塵聚集微塵分散。知世界中所有地微塵數,如是亦知水火風等微塵數。
7-知所有眾生身微塵數、國土身微塵數。知諸眾生麁身細身差別,乃至亦知微塵合成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天、人等身。
8-知欲、色、無色界成壞,及知彼小大無量等差別。
9-知眾生身中業身、報身、色身,知國土身中小大染淨,及撗住、倒住、平住等方網差別。
10-知業報身中差別名字身。知聲聞、獨覺、菩薩身中差別名字身。知如來身中正覺身、願身、化身、住持身、形色相好莊嚴身、威光身、意念身、福身、法身。
11-知智身中若善分別、若如理思惟、若果相應攝、若世出世、若安立三乘、若共法不共法、若出道非出道、若學無學。
12-知法身中平等不動,安立世諦處所名字、安立眾生非眾生法、安立佛法聖眾。
13-知虛空身中無量身,入一切處非身真實無邊無色身差別。得出生如是等身智。
14-又得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業自在、願自在、信解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生自在、法自在。得如是等十自在已,為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不退智者。如是等智有八萬四千行相,是菩薩所知智波羅蜜。如是隨分解釋智波羅蜜,若欲具演,唯佛世尊乃能解說。
[李]
我今當說智波羅蜜(多)。此中若世間所行書論印算數等,及界性論(謂風黃痰癊等性)、方論(謂醫方論),治諸乾痟、癲狂、鬼持等病,破諸蠱毒,
*世間書論,即是世間所有的哲學著作、文學著作等等。
*印譬如一些印鑑、咒語、三法印、結印。和數學等等。
*界性論,解釋醫學裏面那種性質,風狂的性質是怎樣? 黃痰的性質是怎樣?癊的性質是怎樣?是由於某種的地水火風,哪一種不配合得好,地多或者風多或者水多?就引致不同的病徵,病的源頭。界即是六界,地、水、火、風那些界,那些構成宇宙的元素,如果不適當,就產生各種病。
*方論,論醫方的理論、醫學理論。譬如治乾痟,或者消渴病,即是現在糖尿病。一些癲狂、鬼持,鬼令你有病,他懂得怎樣醫。一些蠱毒,被下降頭。

又作戲笑所攝文章、談謔等令生歡喜,出生村城、園苑、陂湖、池井、華果、藥物、及林叢等,
*又談笑風生,作弄一下別人,讓他開心些,調劑生活。
*又可以變現很多神奇東西,鄉村、城邑,花園,或者陂湖、池井,可以沒有水飲,變一個井出來。變華果。那處無藥物醫人,又變現些藥物。那地方很大,變叢林等等。

示現金銀、摩尼、瑠璃、貝、石玉、珊瑚等寳性,
*又能夠變現金銀、摩尼寶珠、瑠璃、貝殼。又變現一些石玉出
來、又變現珊瑚等等的寶性的物。

入於日月薄蝕、星宿地動、夢怪等事。
*日蝕、月蝕都可以顯現。又可以「星宿地動」,星即是宿,天上的星在移動。又會地動,地動山移的,這樣的現象出現。
*他在定中加持你,讓你發一些古靈精怪夢,走去警醒,使他走回正途。

建立相諸身分支節等,知於禁戒、行處、禪那、神通、無量、無色處,及餘正覺相應利樂眾生等彼岸。
*他可以變現各種相,變一個頭,身體的某一個部份,身體的某一個肢、某一個節。
*「於禁戒」,應該甚麼做、甚麼不應做,他又知。
*「行處」,所觀的境的行處,即是他心想甚麼,你都一樣知道。
*「禪那」,你入甚麼禪,初禪、二禪、三禪或者無想定?或者你是滅盡定?他望一望你,你是甚麼禪就知道。
*神通、無量、無色處,你在空無邊處,他就知道空無邊處。如果你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想,又知道你現在心的狀態是怎樣。
*你要入甚麼彼岸,有些人是以成佛做彼岸,有些人是以辟支佛做彼岸。有些人是以阿羅漢才是彼岸,又能夠知道。

又復知諸世界成壞,隨世界成、隨世界壞,皆悉了知;又知業集故世界成,業盡故世界壞。
*又知道世界會成,怎樣成;又知道世界會毀,怎樣毀;隨著世界成、隨著世界的壞,全部都知道,世界何時成?世界何時壞? 全部都知道。
*又知道造甚麼業,所以世界能夠成。共業是不好的,所以世界快要壞。世界自己不會成壞的,世界之所以能夠成壞,共業使到它成壞。如果心是清淨,世界就會清淨。隨眾生的心而顯現。

…又得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業自在、願自在、信解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生自在、法自在,
*1-「命自在」,我的壽命可以完全掌握在我手裏面。
*2-「心自在」,我的心理活動是怎樣,又掌握在手。
*3-「眾具自在」,生存的資具,任他示現。
*4-「業自在」,做甚麼業由自己決定。
*5-「願自在」,我的願是怎樣,又可以自己決定的。
*6-「信解自在」,對於真理的信解,完全掌握。
*7-「神通自在」,變現甚麼神通,任我心怎樣想。
*8-「智自在」,聰明才智了解,所有事都由我決定。
*9-「生自在」,喜歡生哪裏?投生在哪裏? 自在。
*10-「法自在」,真理掌握由我自己決定。

得如是等十自在已,為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不退智者,如是等智有八萬四千行相,是菩薩所知智波羅蜜(多)。
*「得如是等十自在」,就是不可思議的聰明,具有無量的智慧,智慧不會減少一分的,智慧不會退轉。
*智慧有幾多呢?數不出,活動情況叫行相,即是有八萬四千種的智慧活動情況,表示無量智慧的行相。由於智慧無量,行相活動亦都無量。這個是菩薩所知的智波羅蜜多。

[自在]
此六波羅蜜,總菩提資糧,猶如虛空中,盡攝於諸物。
如所解釋六波羅蜜中,總攝一切菩提資糧,譬如虛空行住諸物,有識無識悉攝在中。如是其餘聞資糧等諸資糧,攝在六波羅蜜中同相無異,應知。
[李]
丁三、六度來總攝一切
頌 7 . 此六波羅蜜,總菩提資糧,猶如虛空中,盡攝於諸物。
如是解釋六波羅蜜中總攝一切菩提資糧,譬如虛空,行住諸物,有識無識,悉攝在中。
*菩提資糧是無限多,原因是佛身所具有的功德是無邊。
*如是解釋六波羅蜜中總攝一切菩提資糧,為何能夠統攝一切菩提資糧?原因就是六波羅蜜多、十波羅蜜多好似虛空一樣,虛空就是,行住諸物,有識無識的諸物,都全部可以含涵、統攝入虛空。
*行住, 行即是活動,住就是無活動的一切事物。
*有識無識,即是有情和無情,都住在虛空裏面。
*虛空統攝一切,六波羅蜜多就好似虛空一樣,一切菩提資糧都被六波羅蜜多統攝,舉其大者講,講六波羅蜜多;再大,就講十波羅蜜多。再逐漸講,無邊的波羅蜜多,即是無邊的菩提資糧。
*如果用兩個字統攝菩提資糧,悲智。即是世界上的事物,可以放大講,可以收攝來講。將一兩個概念統攝很多繁複概念,悲、智這兩種波羅蜜多,就是攝統一切。

[自在]
復有餘師意,諸覺資糧者,實捨及寂智,四處之所攝。
[呂]次旁通異義。初通德處,次說無量。通德處者,謂有餘師,說六度以外,尚有菩提資糧,即四德處,頌曰:
復有餘師意,諸覺資糧者,實捨及寂智,四處之所攝。
[李]
丙二、旁通餘義
丁一、通四德處
頌 8 . 復有餘師意,諸覺資糧者:實、捨及寂、智,四處之所攝。
*旁通餘義,即是說菩提資糧的體,用波羅蜜多就足夠。但是有些眾生或者有些菩薩就在六波羅蜜多之外,還講及其他的菩提資糧,於是就有旁及到其他資糧。
*通四德處,即是說菩提資糧,可用除了六波羅蜜多之外,亦都可以包括、通攝於實捨寂智這四種德,四種品德修養。又通四無量,慈悲喜捨。
*還有其他的人講其餘的菩提資糧,說覺資糧可以用實、捨、寂、智這四處統攝它。

[自在]
又一論師作是念:一切菩提資糧皆實處、捨處、寂處、智處所攝。
1-實者不虛誑相,實即是戒,是故實為尸羅波羅蜜。
2-捨即布施,是故捨處為陀那波羅蜜。
3-寂者即心不濁,若心不濁,愛不愛事所不能動,是故寂處為羼提波羅蜜及禪那波羅蜜。
4-智處還為般若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遍入諸處,以無精進則於諸處無所成就,是故毘梨耶波羅蜜成就諸事。
5-是故一切資糧皆入四處。
[呂]實、捨、寂、智,義見《十住婆沙》,羅什譯為諦、捨、滅、慧,稱如來家。家者,佛所依住。有謂佛以六度為家,又說以四處為家,故須適之。自在釋此,謂彼四處仍不外於六度。諦即是戒,實踐不虛故。滅為忍、定,寂靜不動故。捨即是施。慧即是智。精進遍於一切,圓滿四德故。於是四處六度無以異也。
[李]
*呂澂先生說:「餘師說六度以外,尚有菩提資糧,四德處。」四德處即是實、捨、寂、智。四德處本來見於哪裏 ? 實、捨、寂、智見於《十住毗婆沙論》。因為《十住毗婆沙論》是鳩摩羅什翻譯,譯作諦、捨、滅、慧。
*實是真理,即是諦,諦是無顛倒真理;捨就一樣;滅即是寂滅,滅諦即是
寂滅;智即慧。如來家,就是入如來的家。家者是住的地方,佛所住,即是你能夠得到佛者,住如來的覺位。因為如來覺位叫菩提。住在菩提,得菩提所以變成如來。在如來的屋,加入家族裏面,即是你到如來境界,佛境界。
*《十住毗婆沙論》的第二品,〈入初地品〉,有一段說話,「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諦捨滅慧這四法,就可以來至如來所處的地方,故名為如來。因為如實修習實捨寂智,來到如來境界。
*如來,如理而來,修這些法就來到這個境界。
*即是說實捨寂智是修如來果德,它是因來的,所以叫菩提資糧。

[李]
又一論師作如是念:一切菩提資糧,皆實處、捨處、寂處、智處所攝。實者:不虛誑相,實即是戒。是故實為尸羅波羅蜜。
*有一類論師這樣想,一切菩提資糧,實捨寂智四處所攝。實即是,不虛誑相,虛即是假,誑即是欺騙人,所以佛是無誑語。
*實即是戒來的,最不虛假真就是戒,即是守戒波羅蜜多,是故實為尸羅波羅蜜」。

捨即布施。是故捨處為陀那(又譯作檀那)波羅蜜。
*捨即布施,即是修布施。陀那即是捨,即是布施羅波蜜。

寂者:即心不濁。若心不濁,愛、不愛事所不能動,是故寂處為羼提波羅蜜及禪那波羅蜜。
*寂即心不染、心不濁。心怎會不能染濁? 不會被你喜歡的東西,所愛的東西所動搖。又不會被不愛的東西所動搖。即是禪定和忍。

智處還為般若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遍入諸處,以無精進,則於諸處無所成就。
*智處原為般若波羅蜜。精進波羅蜜遍入諸處。為何?因為無精進,實捨寂智諸處無所成就。
*實就是持戒波羅蜜多、捨就是布施波羅蜜多、寂就是安忍波羅蜜多和禪定波羅蜜多、智就般若波羅蜜多。而實捨寂智都是由精進波羅蜜多所推動而成就。因此四種德處,統攝六波羅蜜多,六度與四德是一樣的東西。

成實論卷二
又聞此論,則具四德處:慧德處、實德處、捨德處、寂滅德處。
1)聞法生慧,是慧德處。
2)以是智慧見真諦空,名實德處。
3)見真空故得離煩惱,名捨德處。
4)煩惱盡故心得寂滅,是寂滅德處。
集異門足論卷七
四處者,一、慧處;二、諦處;三、捨處;四、寂靜處。
1)慧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最勝慧處,謂漏盡智。是故苾芻應成就漏盡智。若成就漏盡智,說名成就最勝慧處。是名慧處。
2)諦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最勝諦處,謂不動解脫。諦者,謂如實法。誑者,謂虛妄法。是故苾芻應成就不動解脫。若成就不動解脫,說名成就最勝諦處。是名諦處。
3)捨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先所執受無智、無明,越正路法,今時應捨、應變吐、應除棄。苾芻!當知,最勝捨處,謂棄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是故苾芻應成就此涅槃。若成就此涅槃,說名成就最勝捨處。是名捨處。
4)寂靜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貪染惱心,令不解脫。瞋染惱心,令不解脫。癡染惱心,令不解脫。苾芻!當知,此貪、瞋、癡,無餘永斷、變吐、除棄、愛盡、離染、永滅、靜、沒,名真寂靜。是故苾芻應成就真寂靜。若成就真寂靜,說名成就最勝寂靜處。是名寂靜處。
[參考]
1.長阿含 9 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處:實處、施處、智處、止息處。
2.中阿含 162 分別六界經
人有四住處,此說何因?謂真諦住處、慧住處、施住處、息住處。
1)比丘!是謂比丘第一正慧,謂至究竟滅訖,漏盡比丘成就於彼,成就第一正慧處。
2)比丘!此解脫住真諦,得不移動。真諦者,謂如法也。妄言者,謂虛妄法。比丘!成就彼第一真諦處。
3)比丘!彼比丘施說施若本,必有怨家,彼於爾時,放捨、吐離、解脫、滅訖。比丘!是謂比丘第一正惠施,謂捨離一切世盡,無欲、滅、息、止,比丘成就於彼,成就第一惠施處。
4)比丘!彼比丘心為欲、恚、癡所穢,不得解脫。比丘!此一切婬、怒、癡盡,無欲、滅、息、止,得第一息。比丘!成就彼者成就第一息處。

[自在]
問:如經說,以慈資糧得無礙心,以捨資糧得斷憎愛。於中慈悲有何差別?
答:大悲徹骨髓,為諸眾生依,如父於一子,慈則遍一切。
1-若入生死嶮道,墮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在惡邪見網,覆愚癡稠林,行邪徑非道,猶如盲闇,非出離中見為出離,為老病死憂悲苦惱諸賊執持,入魔意稠林。去佛意遠者,菩薩大悲,穿於自身皮肉及筋徹至骨髓,為諸眾生而作依處,令此眾生得度如是生死曠野險難惡路,置於一切智城無畏之宮。譬如長者唯一福子而遭病苦,愛徹皮肉入於骨髓,但念何時得其病愈。悲亦如是,唯於苦眾生中起,慈者遍於一切眾生中起。
2-又復慈故於諸眾生得無礙心,悲故於生死中無有疲厭。
3-又慈於善人中生,悲於不善人中生。
4-又菩薩慈增長故不著己樂則生大慈,悲增長故捨諸支節及命則生大悲。
[呂]
1-說無量者,有處說四無量亦為菩提資糧。然六度以慧為主,四無量以定為主,故不通攝六度,而與六度並重(四無量為行六度之原動力)。
2-《大智度論》於四無量,約有三解:
一謂所緣不同,初業菩薩,以眾生為緣而行無量。地上菩薩,以法為緣,而行無量。諸佛如來,則無緣而自然行無量。此三類境,四無量中,隨一皆具。本論綺互言之,而不分類,蓋原可側重或相通說也。
二謂四無量隨一為主,皆能究竟統攝餘三。
三謂四無量中,前三一類,可使眾生離世間苦,得究竟樂。後一能令眾生常安也。本論即依最後分類之說。
3-前三為類者,頌曰:
大悲徹骨髓,為諸眾生依,如父於一子,慈則徧一切;
若念佛功德,及聞佛神變,愛喜而受淨,此名為大喜。
4-慈悲皆依觀待眾生現境而言。菩薩見眾生為三毒所燒,悲徹骨髓,思拔共苦,此悲則偏於消極拔苦邊言。然有顛倒眾生,以苦為樂,不願捨離,菩薩愍之,與以勝樂,使能捨劣取勝,導至究竟安隱涅槃,此慈則偏於積極與樂邊言。
5-龍樹於《智論》以慈為主,本論亦云,「慈則徧一切」,故知其所重在積極一義也。
---
[李]
*前一類即是慈悲喜,「可使眾生離開這個世間苦、得到究竟快樂」所以是一類。「後 (面捨無量心的時候另)一(類),(即)令(使到)眾生常(得)安(樂)」。因為捨就安樂,心不傾動,心正直、不傾動,是另外一類。因為連慈悲喜都捨棄,不捨眾生。
頌九說:「大悲徹骨髓,為諸眾生依;如父於一子,慈則徧一切」
*修大乘《(菩薩)資糧論》的菩薩,有大悲心,是很深入的,透入骨髓那種大悲心。這種大悲是眾生的所依,眾生依你的大悲心而存在。菩薩需要大悲,悲憫眾生,做眾生的所依。好似父親做兒子所依一樣,用悲憫的心對兒子。兒子快樂的時候,你快樂。兒子病的時候,你就是不開心。
*慈無量,對一切眾生講,悲無量,因為人有苦,你才悲憫。
*喜一般就是隨喜、別人快樂,你有錢,我替他高興,叫喜。但是這處不是這樣
解釋,「若念佛功德,及聞佛神變,愛喜而受淨,此名為大喜」。使到眾生聽見你講一些佛的功德給他知道,講一些佛的神變給他知道,使到眾生經常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德,念是記憶。念佛,既對佛的功德,記憶不忘。
*又使到眾生聽佛的神變,給眾生知道。而且使到他歡喜,使到眾生很開心的,而心本來有染濁,現在變得很清淨心。聽到佛的神變的故事,既對佛的功德,記憶不忘;普度眾生的大願,記憶不忘,使到心很清淨、很純潔,這樣就名為大喜。
*修大喜,不是解釋為隨喜的意思,自然包括隨喜,如果別人有錢,你妒忌別人的,別人有過失就拍掌,那樣的時候,不是佛的本懷。如果你聽到佛的功德,記憶不忘的時候,你的心理狀態不是顯現這樣子,所以這樣的解釋是完全攝持,以前一般人解的隨喜這些概念,是包括隨喜的。
*《大智度論》卷二十講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這四種:
1-慈是慈念無量眾生。在定裏面,能夠給予一切眾生喜樂。發這樣的思維、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觀法,這樣就是修行方法。使到眾生「安隱樂事以饒益之」。修慈無量心,破除憎恨那種感受。
2-悲無量心,是悲憫無邊眾生,使到受各種身體的苦、心理的苦那些眾生,得到舒解。這些眾生是甚麼? 是天、人、餓鬼、地獄、畜生五道中,種種眾生受種種的苦,種種身體的苦、種種心裏頭的苦,你能夠悲憫他、憫念他。憫即是悲憫,念是記憶不忘,對眾生記憶不忘,然後去悲憫他。目的是對治惱。
3-喜無量心,令無量眾生很歡喜的,得到歡喜。除去不愉快的感覺,心裏頭經常鬱鬱不樂的人,就應該修一下這些心。
4-捨無量心,不要執著,捨離前面那三種心,捨離之後,繫念眾生,對眾生又無憎、又無愛。
*喜就是要普度眾生,使到眾生能夠常持念佛功德,和聽到佛那種神變的事跡,而能使到他們產生喜、愛、受、淨,會產生四項事物,這樣就叫做大喜。
*四無量又叫四無量心。四無量「所緣不同」,對境是所緣。
*「初業菩薩」,初發大菩提心,或是初發意菩薩,修行四無量,就與眾生為緣,而行無量。目的是為了普度一切眾生,所以修四無量。因為為何要發大菩提心?我能夠證得涅槃、大菩提,要使到所有眾生都能夠入涅槃,就能夠得大菩提。於是要利他,行四無量要實踐你的願,這個願是普度一切有情。現在行四無量心就實踐普度一切有情的大願。所以就「以眾生為緣」,即是以眾生做目的,而修四無量心。
*地上菩薩經過發願,又經過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的修習,又經過加行位的修習,然後初地以上那些菩薩,「以法為緣」,法是真理。佛的教法,於是成就佛的教法,圓滿佛的教法,而行四無量心。成就一些教法,實踐真理,而行四無量心。
*「諸佛如來」行四無量心是無目的。不是為了甚麼目的而行四無量心,因為不
需要為滿足某些教法,已經滿足。無緣而自然行無量心。無緣即是無目的,是自自然然而行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是依觀待眾生的眾生現境而講。
*現前某些眾生,我就施以慈;某些眾生,我就施以悲。某些眾生,我就施以喜;某些眾生,我就施捨。是對現實的境來講的,不只是在定。
*四無量心本來是定,即是在定中修行,一切眾生,我都是給喜愛,對他關心,使到他生活好,使到他高尚的喜悅。
*現在是對現境來講,將慈、悲,一個消極、一個積極的差異來講。
菩薩觀眾生被三毒所燒,貪、瞋、癡這三種根本煩惱,亦好似毒一樣,煎熬你,好似火一樣那樣燒你、煎你,於是是苦。對於菩薩,覺得很傷心,於是悲徹骨髓,悲憫之情是從外而內直接入到身體裏面,不止切膚之痛,還有切骨之痛。透去我們骨的裏面,菩薩會思考如何除去你的苦,這個悲就偏於消極拔苦那邊講。由於苦,所以拔苦。那些無苦的眾生,你不需要拔他的苦,於是消極。
*慈又是積極的,「有些顛倒眾生,以苦為樂」。樂的本身就是含著苦的根源。因為樂完,就會變做苦。樂的完結,就是痛苦開始。有些眾生是這樣,不願意捨離這些以苦為樂的事。那些菩薩愍之,希望給與殊勝樂,即是樂不會消失,比較久遠些,境界比較高些的樂。捨劣等的快樂,追尋名利的快樂,是劣等的,即是轉眼成空。他取究竟安隱涅槃的快樂。證涅槃的樂,就不會轉眼成空。所以在佛教來講,這些樂才是真的樂。
*苦的根源是煩惱,無煩惱,哪有根源?你能夠銷毀煩惱,就是得到真的樂,這
是殊勝的樂。追尋名利的樂是劣的樂。教導他,使他獲得究竟安隱的涅槃。慈就是「偏於積極與樂」方面。
*慈是對所有眾生講,所有眾生執苦為樂,無常執為常,染就執為淨,無我而計我,這樣是顛倒。現在不讓他們顛倒,讓他們得到真真正正的常樂我淨,這個是勝
的樂。
*龍樹在《大智度論》說:「以慈為主。」徧 一切,對所有眾生發揮作用。悲只是對某一小部份眾生發揮作用。因為那些眾生感覺到生老病死的苦,你才去拔其苦。但是,慈不是,給予他們殊勝的樂,著重積極的意義方面。

[自在]
若念佛功德,及聞佛神變,愛喜而受淨,此名為大喜。
1)若念佛功德者,於中何者是佛功德?
1-5-謂諸佛世尊無量百千俱致劫中聚集善根故、不護身口意業故、五種應知中斷疑故、四種答難中無失故、三十七助菩提法教授故、
6-10-十二分緣生中因緣覺故、教九教故、四種住持具足故、得四無量故、滿足六波羅蜜故、
11-15-說菩薩十地故、出世五眾成滿故、四無畏十力十八不共佛法具足故、無邊境界故、自心自在轉故、
16-20-無厭足法故、得如金剛三摩地故、不虛說法故、無能壞法故、世間導師故、
21-25-無能見頂故、無與等故、無能勝故、不可思法故、得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故、
26-30-百福相故、無量善根故、無邊功德故、無量功德故、無數功德故、
31-33-不可分別功德故、希有功德故、不共功德故。如是等名念佛諸功德。
2)化諸眾生故,起神通變現,隨所應度眾生、隨眾生身、隨其形量長短寬狹、隨其色類種種差殊、隨其音聲清淨分別,諸佛世尊以種種希有神通,如其所行、如其信欲,以彼彼方便差別神變而教化之。
3)聞此事已愛喜受淨,名為大喜。於中心勇名愛,愛心遍身名喜,喜心覺樂名受,於受樂時念正覺者大神通德,其心不濁名淨。彼心淨時喜意充滿,名為大喜。彼登少分乘者雖亦有喜,以不共故得大喜名。
[呂]
大喜之意,餘處說為隨喜,本論以念佛功德,信受無惑為喜。
此中念佛,乃八念之首(定之一門),示眾生以可欣之境,常途以繼九想之後。九想想不淨,心易消退,常至自殺。念佛定門,若以形色則為相好(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若以德用,則為神變及十力等諸功德法,觀此則心奮發有為,足以補九想之偏,起沈厭之念。
《智論》喻此,如人悶絕,不辨生死,鞭抽其身,若見腫赤,尚知可救。如人念佛,聞說佛德,稍有欣喜,則知佛性未泯,可以成佛也。以上三種,自為一類。
---
[李]
大喜之意,餘處說為隨喜,即是別人快樂,我替他開心,隨喜功德。但是這處不是隨喜的解釋,何解?「此中(的喜是)念佛」,念佛是「八念之首,以示眾生可欣之境。」這樣叫做喜,喜是引導眾生念佛,欣賞佛的功德,覺得心中喜悅。念佛是定的一部份,有八件事是記憶不忘的,念是記憶不忘。
*念佛,即是要繫念佛的功德,不要忘記。念法是對佛的教法,繫念不會忘記。念僧是有聖者,繫念不會忘記。念戒、念捨、念天,天即是行十善,知道我們行十善,就會生清淨的天界。又念出入息,即是我們修禪定,呼就知道呼、吸就知道吸。念死,對死亡的事情應該經常繫念在心。
*對佛的功德,記憶不忘,清清楚楚繫念不忘。念佛的功德,他(佛)怎樣發心、佛怎樣成道?他怎樣說法度生?他怎樣無邊功德盡未來際?就是念這些事,繫念不會忘記。
*這個時候,示現讓眾生聽,讓他們知道,佛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大丈夫相,有八十種隨緣好,整個莊嚴的相觀到他的,這個是觀像。
*念佛有三種念佛,持名,只是念名號的。觀像是第二級。實相即是真如,證到真如,就是證到佛那個體,即是佛是真如為體,你又以真如為體,證到真如為體的時候,跟佛是同體的。這個就是真正的念佛。本身就變佛的境界。
*示現兩件事,一件是佛的莊嚴的形相,還要顯現出佛那種無邊度生的功德。這樣的時候,你很開心,因為將來是佛,你一樣有三十二種形好,三十二相、又八十種隨好。
*為何無端要講起念佛呢?有原因的。因為佛初初教人不是念佛,是教不淨觀。為何在不淨觀之外,還要講起念佛觀呢?使到眾生心裏頭很喜悅,能夠喜悅。
*通途講九想的不淨觀,貪欲多的人,就要修不淨觀。
死亡的時候,肌肉的顏色變青、變瘀,於是青瘀相。肌肉會膿爛,就膿爛相。膿爛的時候,有一些蟲咬他,就噉相。被蟲咬就會腫脹。腫脹會爆血,血就流出,於是血塗想。壞爛極的時候,完全見不到肌膚,變敗壞相。將它來燒,變了灰,如果不燒的時候,肉爛的時候,餘下白骨,骨想和燒想。
*九想的時候,有一個缺點,使到心理很容易消極的,乃至自殺。轉過來,修念佛的定,念佛三十二種大人相,和八十種隨形好。
*至於佛的功德,就是佛的神變和十力、四無礙、十八不共法。
*這些是念佛的果德,和佛的業用。
*因此這樣觀佛的時候,能夠「奮發有為」,更加實踐慈悲喜捨普度更多眾生。九種不淨觀是偏,引致你消沉、退轉的。
*《大智度論》有一個譬喻,人們暈的時候,就不能夠分辨生或死,拿鞭打他、拍他,身體腫紅,有知覺,這些人可救度。如果念佛的功德、神變,稍有喜悅,知道這個人佛性未泯,將來一定可以成佛。
*「如果(若諸)眾生入生死險道、墮地獄、畜生、餓鬼(諸趣),(或者)在惡邪見網」,墮入邪惡見網,或者受愚癡的稠林。「行邪徑非道」,行一條邪路,不是正確大路。在惡見之網,在愚癡之林、邪道,這樣的時候,就好似盲眼人。那些修行的方法,不是能夠出離生死的方法,就以為它能夠出離。「為老、病、死、憂、悲、苦惱諸賊執持」,入愚痴之林裏面,於是人愈走愈遠,「去佛意遠者」,離開佛的心,愈來愈遠。
*對這些走錯路,你發大悲心,穿過自己身體,入於皮肉及筋骨,一直深入至骨裏面。為一切「眾生而作依處」,即是說做眾生的所依。所依是甚麼呢?是令到眾生得以得度,使眾生由此岸到彼岸。即是將正確的佛理,介紹給他聽,使到他知道以前那些是稠林、見網、邪徑、不是正道。知道的時候,給予他一些正法。
*「如是生死曠野、險難惡路」,「置於一切智城」,一切智最少就是小乘阿羅漢所證得的智,加上菩薩證得的道種智,這種智就比喻城一樣,可以躲避風雨。即是你能夠證得一切智,或者道種智,或者是一切智智,就好似一個城堡那樣,可以避風雨,使到你安穩。
*曠野比喻、惡路比喻,這些是壞的,是不理想的。而理想的、好的一個能夠安頓的生命的地區,用城來比喻。城內有一個宮殿,放在無所畏懼的大殿裏面,又是可以避風雨。
*如長者唯有一福子,而兒子生病產生痛苦。這樣的時間,長者愛惜兒子,起悲憫之情,入到皮肉,再入到骨髓裏面。他只念何時得其病癒。他只想用甚麼方法可以醫治好兒子的病。菩薩一樣,當眾生是受生、老、病、死各種苦。就好似他們是兒子一樣,會想怎樣拔他們的苦呢?
*悲無量是指質講的,即是人的質量講,心用悲憫之情,這種情是無可量度。
*慈無量除了從質講之外,還從量講,是對所有眾生講的,是有少少不同。
*「慈者遍於一切眾生」,對所有眾生,一視同仁的。因為慈的緣故,對所有眾生都一視同仁,不會妨礙你的。
*如果你有悲心,在生生死死,都不會厭倦,繼續會流轉生死下去。流轉生死何解?因為普度眾生,拔眾生苦。你願意流轉生死的,不會有厭倦的。這個就是悲。
*能夠不著自己的快樂而行慈的時候,這種慈是大慈。
*如果悲增長的時候,你甚至捨棄自己支節,肢就是上下兩支,上兩支、下兩支。能夠捨棄你的軀體,乃至捨棄你的生命都可以,那樣就生大悲。

*喜無量,就是念佛功德,念佛功德是甚麼?
1-「謂諸佛世尊,無量百千俱致劫中,聚集(所有的)善根(緣)故」,就是這樣繫念他的功德。因為諸佛在百千億劫當中所聚集的善根。我要憶念他這件事,所以我繫念佛。
2-佛就是三不護,不護身、不護口、不護意,所以要繫念佛這些功德。因為佛是三清淨業,他與般若智同時起的,所以佛不需要守護。
3-不會有貪、有瞋、有癡、有慢、有疑等等,斷其疑。即是甚麼叫貪?我無所懷疑,我能夠斷的,癡我又無所懷疑,能夠斷的。瞋,我無所懷疑,可以斷它的。慢能夠斷、疑又能夠斷。「五種應知當中」,能夠將「斷其疑」,斷五種疑。佛有這些功德。我念佛這些功德,佛能夠斷除一切煩惱。
4-佛於四種答難中,每用一種答難都能夠正確無誤,無過失。哪四種?問佛事情,佛用四種方法回應你,
*一種是一向記,直接告訴你,這樣、這樣;
*第二用分別記,如果這樣就會怎樣,怎樣會怎樣,就分開情況講,就叫做分別記。
*或者你問一些事,佛不直接答,先問你再答。
*有一些叫做捨置記,你問而佛是不答,即是宇宙是常、無常?有始、無始? 有邊、無邊?等等這些問題,佛不答的,十四種無記,即是十四種不答。
5-對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能夠如法地教授,分即是因,產生菩提果的因。三種菩提,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佛的菩提。於是佛就是如實地教授,知道佛這個功德,繫念佛的這個功
德,心就會產生喜悅。
6-又十二分的緣生,即是十二有支,即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十二有支的還滅觀與流轉觀,佛能夠因不同的緣使到人醒覺,使到那些修獨覺乘的眾生,引導觀十二因緣,讓他醒覺。這些就是佛的功德,所以我們要繫念清晰。
7-「教」,教眾生九分教,即是十二分教減三種,佛有時間在某種地方講九大類、某地方講十二大類。「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本事、本生、方廣、希法」,佛很清晰教授、教誡弟子。
*契經,即是說散文的經典。
*應頌, 即是回應那些散文的經典,做總結的。相應於那個契經而寫成的頌,應是相應,相應契經而做一個總結的頌。
*記別 ,即是授記,即是說弟子,「你何時成佛。」「你的佛號叫做甚麼?」、「你的淨土叫甚麼」。
*諷頌,獨頭頌、孤起頌,即是與下文可能無關,一開始就有。
*自說,不問自說。
*本事,就是佛過去世與那些弟子互相探討學問,那些行為,即是弟子那些所行所為,以前是未成佛之前。
*本生,是佛未成佛之前,怎樣修行。
*方廣,就是大乘經。
*希法,就是佛的神變,很稀奇的神變。
*佛對這些九分教,能夠完全記憶不忘,知道清清楚楚,佛是有這些九分教。
8-四種住持,佛對四種住持都能夠完全做得妥妥當當、圓滿成就。我對佛四種住持都能夠圓滿成就、都要繫念不忘。
*修布施、持戒、善心,這些生天的天住持。
*如果想生在梵天的時候,即是生去清淨的世界,修四無量心,就會得到梵住,住在清淨世界。佛是無緣大悲、無緣的大慈、無緣的大喜、無緣的大捨。
*聖住,即是地上菩薩以上或者是見道、證果的小乘人。能夠修行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就得到聖住。為何?
*空,因為一切法是不實在的,是緣生的空。
*無相,因為證得諸法實相的時候,所有相都是虛妄、不實在的。
*無願,一切法空的,所有相又是假的時候,無起願求去獲得甚麼。又叫無作,我不會造作一些行為,有意獲得某些果報。聖住持,住持在聖位。
*佛的定叫做首楞嚴定,如果你得到首楞嚴等等無量三昧,能夠整天住於首楞嚴定裏面,能夠得到佛住。
*這四種住,佛就具足。我能夠對佛的四種住持是清晰、清楚知道的,是會開心。使到眾生又知道,使到他們又開心。
9-得四無量故,佛又完全得到四無量成就,我又繫念清晰,知道佛是具有這些功德。
10-佛是能夠滿足六波羅蜜多,六波羅蜜多能夠修行圓滿,因為六波羅蜜多是六地那些菩薩修行圓滿,因為佛都經過第六地前的一、二、三、四、五、六地的,乃至十地。他又圓滿,我又繫念清晰知道,佛的六波羅蜜多是圓滿成就。
11-又說菩薩的十地,對所有菩薩教的十地修行,他又圓滿。於是我又知道,教化十地,使到圓滿。
12-又佛能夠使到出家五眾圓滿,
*比丘,使到比丘能自淨修行。
*比丘尼,又使到他能夠修行。
*式叉摩那,未做比丘尼之前,有兩年的觀察期,使到她是否真真正正能夠
做比丘尼。
*沙彌,即是未受具足戒的年輕人出家。
*沙彌尼,那些年輕女眾,二十歲之前的,又未受具足的那些小孩子、青年人、少年人。
*又清楚知道佛的功德,使到出家五眾都能夠成滿。
13-又四無畏,佛具四無畏,說法的時候具有四種無畏。
*正等覺無畏,即是佛自己能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一切智智,所以說法能
夠無畏地解決問題的。
*第二,佛本身是漏盡無畏,即是他由於漏盡,漏即是煩惱,一切煩惱銷毀,所以他說一切法是清淨的、圓滿的,可以無畏地說法。
*障法無畏,障道之法,即是佛知道甚麼法可以障礙正道的,所以說法的時候,教人去除障,所以他說法可以無畏地說法。
*出苦道無畏,道是智慧,他具有一種智慧能夠把你出離痛苦,出離生死流轉,教你一些方法,他是圓滿掌握那些方法,如何出離生死而證涅槃。他說法的時候,能夠掌握這些出離痛苦此岸,而達到清淨解脫的彼岸的智慧,所以他能夠說法無所怖畏。
*道即是智慧,道又解釋為道諦,因為四聖諦裏面的道諦,一條路、方法,一條用智慧行的路。所以出苦的智慧,而行一條正確的道路,行道諦路。
*你對四無畏清清楚楚,整天都繫念在前,不會忘念。
14-佛具有十種力量。
*1-處非處智力,處就是對的東西。非處就是不對的事,佛是完全有一種力量了解,甚麼是對?甚麼是不對?是非黑白,分得清清楚楚。合理的善事就得到福報。如果做到惡事,不會得到福報。
*掌握甚麼叫真?甚麼叫假?甚麼叫對?甚麼叫錯?甚麼叫是?甚麼叫非?甚麼是真理?什麼不是真理?是處即是真理,非處即是甚麼?不是真理。佛能夠清清楚楚辨別的。處非處的智力,這種智力是智德,是智慧功德。
*2業異熟智力,做甚麼業能夠知道甚麼果報。佛是清清楚楚,某個眾生做了甚麼業,他知道得到甚麼果報。佛是具有這種智力。
*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有種智力知道怎樣修定、解脫、等持、等至。
*4-知道「諸根勝劣」的智慧,叫諸根勝劣智,一看眾生就知道,眾生是利根、鈍根。誰人是勝根、誰人是劣根,佛一望就知道,因病與藥。
*5-種種勝解智力,即是要知道眾生心目中意樂甚麼。這個眾生喜歡名;那個眾生喜歡利的;這個眾生喜歡清靜環境;這個眾生喜歡嘈雜的,知道他們的意樂,他來跟你學習,他們的目的何在,他的意樂何在,清清楚楚知道的,他具有智慧了解眾生。
*6-種種界智力,這個眾生的本質是怎樣?本性是怎樣的?知道他種種不同的本性。
*7-徧趣行智力,知道這個眾生將來,他會修到甚麼果的。譬如今生過了,來世他會是生天或者生地獄,或者生餓鬼、或者生人間,那就徧知他將來。究竟他往趣於何?三界裏面哪一界?九地裏面何地?又知道四生之中怎樣生? 他有胎生、或者濕生?或者卵生?完全了解。
*8-宿住隨念智力,佛的智慧知道過去世這個眾生,他做過甚麼事,他姓甚名誰?他是天上來、地獄來或餓鬼來?畜生道?再前前生他是甚麼道?佛一望就知道。
*9-死生智力,生生死死之間的關係怎樣生、怎樣死,取甚麼果?由甚麼因所種?佛是清清楚楚知道,這個是生死智力。
*10-漏盡智力,知道所有的煩惱剷除,將會得到甚麼果。
*佛具有這十力,你對於十力,繫念清晰,得到無窮快樂。
15-十八不共法,法即功德。與其他那些眾生不相同的,不共,即是它特殊。十八種特殊的功德。
*1-「身無失」。身不是指身體,是身業,即是一種行為,他的身業是無過失。佛的舉手動足,都完全正確,無錯誤。
*2-「口無失」,即是講任何的東西,都無過失。
*3-「念無失」,念即是記憶,所有記憶都無過失。
*4-「無異想」,即是度眾生,度眾生是不可以有異想的,即是不可以有差別的。這個眾生跟你好聊些,於是教他多些,那個學生專是駁你的,於是你就教他少些,這樣是有差異。佛是對所有眾生一視同仁的。
*5-「無不定心」,是常在定中的,無一個剎那不在定裏面的。
*6-「無不知己捨心」,完全能夠用捨心對待一切法,而且自知如此。甚麼叫捨?恆時在心平等,心正直的境況裏面。自己是自覺了解。
*7-「欲無減」,希求是欲,佛希求甚麼?希求所有眾生得到解脫。這種希求度生,是無減退的,無絲毫減退。
*8-精進無減,度生是要精進,不會懈怠的,不會退步的。精進度生,不會減退的。
*9-「念無減」,念無失,不會記錯東西,念的記憶不會減退。如果減退就有過失的,完全無減退的。
*10-「慧無減」,念力不會減退,智慧力不會減退。
*11-「解脫無減」,他自己在解脫裏面,不會倒回,他不會由解脫多些,現在變了解脫少些。佛的解脫已經圓滿,就不會減退。
*12-解脫知見,對於解脫的相狀,怎樣的情況才是解脫,怎樣才是不解脫呢?明明了了、清清楚楚,不會減退的。
*13-一切的身業無失,因為身業是隨智慧而行,所以他就不會有過失,是智慧指導的。一切的身業隨智慧而行。
*14-一切口業又隨著智慧而行。
*15-一切意業又隨著智慧而行。
*16-能知過去世的一切法,一切現象,是無閡無障的,即是過去發生甚麼。
*17-智慧能夠知道未來世是無閡無障的。閡即是障,障即是閡,閡即是擋著、防礙,無防礙、無東西能夠阻礙對於未來發生的事,他又清楚。
*18-智慧能夠了解現在世,完全沒有隔閡,無障礙的。
*十八不共佛法是具足的緣故,所以我們念佛這個十八不共法,就能夠生起愛喜受淨的反應,這樣就叫做大喜。
16-佛有「無邊境界」,他能夠了解無邊的境界,了解對象是無邊的。
17-他的自心能夠自在而生起心,行為是自在,心理活動都自在。
18-「無厭足法」,教化眾生是不會厭足。
19-經常在金剛三昧地,似金剛那樣堅固的定中,常在這樣的定中。
20-真實的,不會虛假,每一個說法都產生效用的。
21-「無能壞法」,他的說法是無東西能夠破到它的。
22-佛是世間的導師,所有世間眾生的老師。
23-「無能見頂」,佛的智慧高深到望不到最後的頂點。
24-「無與等」,佛的智慧是無東西可以相比的,等即是同也,無東西有任何的智慧,跟他相同的。他的智慧是最高,因為圓滿,是最高的。
25-「無能勝故」,無其他的學問和智慧超越他的。
26-由於這些,佛的智慧不可思議,佛的教法又不可思議。
27-佛是得到「大悲、大慈、大喜、大捨」。
28-佛得到無限那麼多福相。
29-具備無量的善根。
30-35-有無邊的功德、有無量的功德,有無數的功德,不可分別的功德,全部具備。具備「希有功德」,各種希有功德。「不共功德」,不共即是特有的功德。
*如是等等念這些佛特殊的功德,就叫做念佛諸功德。

*「聞佛神變」這句說話怎樣解釋?「於中諸佛世尊,為(了)教化諸眾生(故),
(就)起(各種)神通變現」,神變是神通變現。怎樣變呢?就是以種種方便差別,用神通變化來教化眾生。舉怎樣種種方便來到起變化,教化眾生呢?隨著眾生的身體不同,就起不同的變化,隨著身不同是怎樣?隨著「形量(高矮)長短寬狹(肥瘦)」,因應那個眾生的長短、高矮、肥瘦等等形狀,跟他相應地來到說法。
*隨眾生的色類是哪一類的眾生,色類即是眾生, 是怎樣的。眾生是甚麼膚色,就變甚麼膚色,跟眾生說法。
*聲音的清濁分別,講廣東話,他就變一個眾生跟你講廣東話;如果在澳洲就是澳洲口音,這樣因應眾生的不同,而變起跟他同一樣。
*「諸佛世尊以種種希有神通」,如眾生所行,如眾生能夠信受,就變起各
種方便,神通來教化他。神變就是因應對象,所化的對象,而變起能夠相近似的眾生,用相近似的語言、用相近似的習慣來到感化他、向他說法。佛的神變是普通人做不到。
*所謂愛、喜、受、淨,就是大喜。
*心裏頭勇悅,勇即是充滿,悅即是喜悅,充滿喜悅,叫做愛。
*愛即是喜悅,充滿全身,叫喜。愛是充滿著喜悅,但不能夠遍身體的。勇悅,就不能夠遍。愛、喜悅遍滿身體,就是喜。
*這種喜悅,是心中能夠感受到的。「喜心覺樂」,心裏頭能夠很喜悅,和很喜歡接近他的,覺得他很舒服的,感受喜悅。
*淨就是「其心不濁」,普通人產生喜、產生樂的時候,會執著喜樂,但是如果不執著喜樂,受喜樂的時候,你的正覺能夠現前的。「念正覺者大神通德」,即是說經常念佛的神通,佛的功德是清淨的,所以感覺喜悅,你自己的心亦都清淨,不會執著的。心裏頭感受喜樂,而覺得清淨,覺得不會染濁,那叫做淨。
*喜悅而能夠淨的,很多人喜悅就不一定淨。淨就是不執,有喜樂而不需要執。常持念佛是這種神變,在正覺情況所顯現的神變,顯現功德來的,完全一種淨心對待它的,不會起執的,不會染濁其心。
*於是「彼心淨時,喜意充滿」,心裏頭喜悅的感受充滿你的生命,這樣叫大喜。
*「彼登少分乘者」,即是那些小乘人,雖然亦有喜,但是大乘獨有的喜,聽見佛的神變,念佛的功德,而有喜悅充滿在你生命的時候,那種喜是超越小乘的喜。大乘的獨有喜,叫做大喜。為何?自己本身念佛的功德,和聞佛的神變,能夠產生喜悅。喜悅有所感受,而有很清淨的心,心不會染濁,就使到向其他眾生說佛的功德,使到他們都能夠念佛功德。說佛的神變,使到他們都能聞佛的神變,而使到他們都能夠愛、喜、受、淨,加上來就叫大喜。
*定中都可以這樣想的,本來慈悲喜捨在定裏面觀的,現實生活可以觀。但最重要是實踐,是現量境來的,現實的境來的。

[自在]
問:菩薩應捨眾生、為不應捨?
11.答:菩薩於眾生,不應得捨棄;當隨力所堪,一切時攝受。
菩薩摩訶薩常念利樂諸眾生等,若為貪瞋癡所惱,行於慳悋、破戒、恚恨、懈怠、亂心、惡智之道,入於異路,此等眾生所不應捨,於一切時說施戒修,隨力所能應當攝受,不應捨棄。
[呂]
進說捨無量類。頌曰:
菩薩於眾生,不應得棄捨,當隨力所堪,一切時攝受。
捨為菩薩行之根本,謂能成就佛法,而全大慈大悲之實踐也。若菩薩於己,有一毫不能捨處,即於慈悲不得圓滿,而於眾生必難攝受。若於眾生都無棄捨,即此捨行究竟清淨,始能於一切眾生以平等心而攝受之(平等乃為大捨,所以圓滿菩薩行也)。故此論言捨,非僅於眾生苦樂上用心,而重在實踐也。
---
[李]
己一、總釋大捨的意義
11-「菩薩於眾生,不應得捨棄,當隨力所堪,一切時攝受」。
*「一切時攝受」,既然攝受,就不應該捨棄他們。攝受和不捨棄是一樣解釋,因為從消極講,不應該捨棄。從積極講,叫攝受他們。怎樣攝受?
*「當隨力所堪」而攝受,隨你的力之所堪能。攝受是一種攝持眾生,使到他們能夠得佛法的蔭庇。
*四攝,用四種方法使到眾生親近你而接觸佛法,解除他們的生死,至涅槃。這樣叫攝受。
*「大捨」,這處的解釋不放棄每一個眾生、不要遺留每一個眾生。
*捨為菩薩行之(根)本,如果要成就佛法的時候,能夠使到「大慈大悲」完全實踐,就要靠這種捨。這種捨能夠使到佛法成就,使到大慈大悲能夠完全實踐。
*菩薩對自己,如果有一絲毫不能夠用捨的狀態的時候,處於一個捨狀態的時候,你的慈悲不能夠圓滿,為何?因為你有分別,分別某個眾生對你好,你就對他慈愛一些,悲憫他。某個眾生對你不好,於是你就無那麼慈愛他,無那麼悲憫他,有分別怎樣完成大慈大悲的心,你的慈悲就得不到圓滿,而於眾生難以一切完全攝受,即是有所遺漏。
*只有行大捨,才可能攝受眾生。所謂大悲、大慈、大喜要完成,就要靠大捨。要無遺漏,要不捨棄任何眾生,這樣才能夠完成。
*如果這些眾生「都無棄捨」,這樣就是「捨行」,這樣的捨才是究竟清淨。就能夠於一切眾生,用平等心攝受。換句說話,捨就是對每一位眾生能夠用平等心來攝受他。於是平等就叫大捨。
*為何平等是大捨?因為捨,不是苦樂喜憂捨那個捨,這個是行捨。行為上不要有偏差的。用《成唯識論》解釋它,就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對所有人一樣、對所有活動一樣,完全無分彼此的。身心很正直,不要有偏差。行捨,行為上捨。不是感受上捨。
*由此大捨是圓滿菩薩行,不只是苦樂方面來到集中精神,一般捨受是由我又不覺得快樂、又不覺痛苦的捨,它不是這樣的。它一切都在實踐講,行動,心要平等、心要正直,不要一個眾生是遺漏,在行為上講,不在感受上講。
*「 (那些)菩薩摩訶薩」,地上菩薩。「常念利樂(所有)諸眾生」,經常都記得要利樂一切有情。為何要利樂他們?因為那些有情,「為貪、瞋、癡所惱」,經常被貪瞋癡這三不善根困擾著。於是行一些甚麼?「慳悋 、破戒、恚恨、懈怠、亂心、惡智」,「入於異路」,走入歧途。「此等眾生所不應捨」,所是對象,以這些眾生做對象,這些菩薩摩訶薩不應該捨棄他們。
*因為常念利樂有情,雖然現在有情在歧路上,這些行為是一些「慳悋 、破戒、恚恨……」,但都不要捨棄他們。這樣從消極去講。
*從積極講怎樣 ?「一切時,(跟他們)說(布)施、(持)戒、修(道)」,隨自己的力量所能,應該攝受他們,不要捨棄他們。
*不捨棄來解釋大捨,為何? 其實不捨棄的捨,跟大捨的捨是不同。因為不捨棄的捨,講行為。在行為上,不捨棄眾生,才是大捨。
*大捨表示平等、正直的心理狀態。如果要獲得平等正直的心理狀態,修第四禪的時候,念清淨和捨清淨,要能夠平等這樣的狀態。怎樣才能達到最高的狀態?就要不捨眾生來化度。不捨眾生的捨是動作、行為,平等正直所描述的大捨,這個捨就不是行為,是心理狀態。所以這兩個捨是不同,不捨與捨是矛盾。
*但是它們不同意義,所以不矛盾。捨無量,是不捨眾生,捨與不捨便是矛盾,怎麼辦?不是,捨無量是一種心理狀態,是心平等正直。這種狀態透過行為去完成,就對每一個眾生不會遺棄他們,是應該攝受他們。從消極講,不要捨棄眾生;從積極講就要攝受眾生。你能夠每個眾生都攝受,那你的心不會偏於某一邊,就能對所有眾生都能一視同仁。所以這兩個詞語不是矛盾詞,因為它們的意義不相同。
*因為捨有幾重意義,有一種意義是講心理平靜那種狀態。第二種就講感受上,不苦不樂的狀態;第三種,行為方面講捨,是不要遺棄,捨是解釋遺棄,這處是不捨,解釋為遺棄。
*為何講四無量心?因為講四無量心,有些地方、有些經論,四無量心都是菩提資糧的緣故。四無量心是否等於六度?不一樣。第一,六度主要是慧為主,因為一切六波羅蜜多,是以般若波羅蜜多為導首。如果其他的行為,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無般若,就不叫波羅蜜多。但是慈悲喜捨的重點不是智慧,本來就是定學,叫四無量定。入定去觀,叫做慈無量觀、悲無量觀、喜無量觀和捨無量觀。
*不能夠通六度,因為以定為主,應該是禪定波羅蜜多,但它又不是,應該要與六度並重。因為四無量是一種原動力,透過四無量的原動力就使到六波羅蜜多,乃至十波羅蜜多,能夠成就。是激發我們成就六波羅蜜多。
*由於有慈無量心,所以激發你行甚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乃至智慧。
*由於有悲無量心、捨無量心,不遺棄某一個小小眾生,即是螞蟻那麼小的一隻,都不應該捨棄牠,都攝受牠。
*這個是力量,推動他的生命力量成就、圓滿六波羅蜜多,或者十波羅蜜多。在呂澂先生的看法,在六波羅蜜多、十波羅蜜多之外的一種修行,所以正正式式是菩薩資糧的法體的一部份。

[自在]
12-菩薩從初時,應隨堪能力,方便化眾生,令入於大乘。
此登大乘菩薩於眾生中,隨所堪能從初應作,如前方便波羅蜜中所說方便,應當精勤以諸方便教化眾生置此大乘。
問:何故菩薩但以大乘教化眾生,不以聲聞獨覺乘也?
13-答:化恒沙眾生,令得羅漢果;化一入大乘,此福德為上。
若教化恒河沙等眾生得阿羅漢果,此大乘福勝過彼聲聞等乘教化福,以種子無盡故。此所有種子,能為餘眾生等作菩提心方便。亦以出生聲聞獨覺故,此福勝彼。此福勝者,大乘於聲聞獨覺乘為上故。又菩提心有無量無數福德故。又由大乘,三寶種不斷故。是故欲求大福,應以大乘教化眾生,不以餘乘。
[呂]
言「捨」為菩薩行之本者,本論分三層言:初以五乘方便平等攝受眾生。次就學行言,於世出世法捨離法執。三謂未得不退,不捨精進。初五乘方便者,眾生無量,自有可愛、可憎、中庸三類,菩薩一視同仁,隨根勝劣,方便教化,然必以無上安樂之大乘法化為究竟也。
---
[李]
庚一、五乘眾生方便平等攝受眾生
*五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天乘、人乘。有些眾生「雖生人世上,未得謂之人」,這些眾生一定下地獄。怎樣對付他們?捨不捨棄呢?
「菩薩從初時,應隨堪能力,方便化眾生,令入於大乘」
*菩薩從發菩提心的時候,就是初業菩薩,應該隨著自己力量的大小、多寡、強弱來方便攝受所有眾生,引渡他們入大乘。為何要入大乘?入小乘不好?要入大乘。
「化恆沙眾生,令得羅漢果,(都不及)化一(個眾生)入大乘,(他所得的)此福德為上。」
*化恆河沙,每一個沙是一個眾生,那麼多眾生,化度他們,變阿羅漢無限多,所得的福德都不及於化度一個眾生,使他入大乘。即是說化度一個眾生入大乘的功德,是遠遠超越化度一萬億個眾生變成阿羅漢。為何?阿羅漢自己自利,都不化度別人。但是化度一個眾生,變成佛,可以再化度無限,因為他不入涅槃。於是化度一個眾生成佛,那個眾生成佛,能夠普度十方世界的所有眾生。十方世界的眾生是否多過阿羅漢? 所以化度一個眾生,令他得到成佛,好過化恆河沙那麼多的眾生,使到他變成阿羅漢。因此化度眾生,他的能力所接受,就跟他說大乘法。
「教以聲聞乘,及獨覺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
*有時候需要化度眾生變成聲聞乘的佛教徒,和獨覺乘佛教徒,使到他們將來得到阿羅漢果和辟支佛果,為何? 因為有些眾生的力量是很微薄、微弱的,不能夠堪任大乘教法。
「聲聞獨覺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應置於福處」
*眾生學聲聞乘又不可以,學獨覺乘又不可以,學大乘又不可以,不能夠堪任而成就這些教法,「應置於福處」,福處是生天乘,就教他們修天乘,這樣攝受他們,因材施教。

「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脫化,便以現世利,如力應當攝」
*有些眾生不能夠堪受生天,和得到解脫,生天而得解脫,和修聲聞、緣覺、大乘得解脫。如果他不能夠堪任,「便以現世利」,就用現世的利樂,教他守法律、教他賺多些錢、孝順父母、親近善知識、做一個有道德行為的人,「如力應當攝」,依我有幾多力量,就用幾多力量攝受他,使他得到現世的利樂,那即是人乘。
*這五首頌敘述菩薩應以『普攝一切五乘眾生』,(做)修行「捨無量心」的內容。捨無量心的修行內容,就攝受五姓眾生。
*「此登大乘菩薩」,即是初發心的菩薩都包括。在「眾生(之)中(是)隨所堪能」,依著他自己有幾多能力,於「從初」開始,一發心開始,就應該作如前(面所講的)「方便波羅蜜」。真的完成方便波羅蜜多是第七地。但你是初發心,都可以嘗試用方便善巧的方法,來攝受眾生。方便善巧方法,就是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這處的目的就以到彼岸為目的,以成就大菩提為目的,你的方便就叫做方便波羅蜜多。
*勤行精進,用諸方便法來教化眾生。哪些諸方便教化?四攝。
*1-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布施是方便而已,目的是使到他親近你,教他菩薩道。所以這些布施是一種手段,但是善巧的方便手段,無過失的。目的不是布施給那位眾生,使到眾生親近你,就用好的榜樣讓他看,大乘的菩薩是這樣修行的,感化他,使到他接受大乘教法,這個就是目標。最後的目標是他都能夠成佛。
*2-「愛語」,即是「善言慰喻」,喻即是解,即是用好的說話來解他的疑難,安慰他。使到他親近你,他接受菩薩道,這個才是目標。
*3-「利行」,做一些對他有利益的活動,利益他的善行,這樣攝受他,使到他親近你,將來能夠成就大涅槃、大菩提。
*4-同事,要跟他一起工作、生活,事即是生活、苦樂,同事即同其苦樂。事是任何活動,最重要苦與樂,苦樂與共。換句說話講,苦跟他一起挨苦,樂就跟他一起享樂。要他親近你,接受你。
*應該精勤以各種方便波羅蜜多教化一切眾生,放他們在大乘路,行大乘路。
*問:「何(故)以大乘教化眾生?」以大乘教化,不以小乘教化?
如果教化恆河沙那麼多眾生,使到這些眾生將來能夠成阿羅漢果。相比我現在用大乘的福,我教導大乘眾生所得的福,勝過剛才那些恆河沙阿羅漢。自己教化一個眾生,使到成為修大乘法,自己所得的福德,是超過教化恆河沙那麼多眾生得成阿羅漢。
*又從眾生講,令一億個眾生,能夠成就阿羅漢,他們所得的福德,都不及一個眾生能夠成就大乘教法。對自己講可以,對客觀地講又可以,為何呢?
*第一、因為教化一個眾生,讓他成就大乘的果報,他所引致的種子,是無盡的。因為不會入無餘涅槃,那些阿羅漢將來一定入無餘涅槃。但是你教化那個眾生,對所有眾生都是慈悲喜捨那樣對待,所以種子是不會消失。
*第二、因為菩薩要攝受一個眾生成為大乘修行者的時候,菩薩又使他發菩提
心,菩提心有無量無數的功德,因為他修行大,三大阿僧祇劫要完成他修行過程,所以他所得的所有福,是遠遠超過一億個眾生變做阿羅漢。
*第三、訓練這樣的人修大乘,大乘三寶的種是不會滅。三寶包括佛寶,因為他將來成佛。他成佛的時候,他的種子不會消滅的。成佛後他會說法的,說法的種子,法寶不會消滅的,永遠延續下去。他未成佛之前,他會將佛的道理好好地普度宣揚,於是他僧寶的功能亦都繼續延續下去。於是得到佛法僧三寶種,是不會斷滅的。
*因為小乘法的修行成果是有限量,即是生命會完結。大乘的生命是永遠不會完結,永遠做所有眾生的良師益友。所以福德自然大,你度他的福德都大。

[自在]
問:諸摩訶薩豈唯以大乘教化眾生,不以聲聞獨覺乘耶?
14-答:教以聲聞乘,及獨覺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
若中下意眾生,捨利他事闕於大悲,不堪以大乘化者,乃以聲聞獨覺乘而化度之。
問:若有眾生不可以三乘化者,於彼應捨、為不捨也?
15-答:聲聞獨覺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應置於福處。
若有眾生喜樂生死、憎惡解脫,不堪以聲聞獨覺及大乘化者,應當教化置於梵乘四梵行中。若復不堪梵乘化者,應當教化置於天乘十善業道及施等福事中,不應捨棄。
問:若有眾生喜樂世樂,於三福事無力能行,於彼人所當何所作?
16-答: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脫化,便以現世利,如力應當攝。
若有眾生專求欲樂不觀他世,趣向地獄餓鬼畜生,不可教化令生天解脫者,亦當愍彼智如小兒,如其所應現世攝受,隨己力能以施等攝之,愍而不捨。
[呂]
是故頌曰:
菩薩從初時,應隨堪能力,方便化眾生,令入於大乘。
化恆沙眾生,令得羅漢果,化一入大乘,此福德為上。
教以聲聞乘,及獨覺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
聲聞獨覺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應置於福處。
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脫化,便以現世利,如力應當攝。
大乘道果,實為一切眾生成佛孔道,佛之本懷,原自欲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是以菩薩化眾,於其初時,應隨堪能,方便令入大乘,沾潤既久,終不得入者,不得已而思其次,始有二乘之化,人天之教。循而至於一闡提著樂世欲者,亦以現世利益攝之。此而不能,如提婆達多輩破僧害佛,仍不棄捨。如是則四攝方便運用無息矣。
---
[李]
14-教以聲聞乘,及獨覺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
*我們修大捨,應該要化度聲聞乘眾生和獨覺乘眾生,怎樣決定化不化度他們呢?如果中下意的眾生,意即是心,即是他的發心是中等發心,下等發心,這些眾生是「捨利他事,闕於大悲」。對於利他有情的事,他是不肯盡力做,捨棄他們,即是自利,就不知他利,不懂他利。
*為何不懂得他利?只懂自利?因為闕於大悲,大悲心不夠。「不堪以大乘化
者」,這些眾生就不能夠用大乘的教法教化他們,怎麼辦?於是「乃以聲聞獨覺乘,而化度之」,教他聲聞乘教法、教他獨覺乘教法。
15-「聲聞獨覺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應置於福處(天乘)」。
*將他們放在修十善生天的修行中,福處就是生天的福報,使他得到人天的福報,天的福報。
*若有眾生都喜樂生死,喜歡生死,憎惡解脫,不喜歡解脫。這樣就「不堪以(聲聞、緣覺和大乘教)受化者,(應當教化他),應置於梵乘)」,梵即是天,梵天那處,就使到他修四梵行。四無量心叫四梵行,生天的又靠四梵行生、生人間又四梵行生,成佛都是四梵行。但是修法有些不同,因為目標不同。修慈悲喜捨的目的是生天,這樣就真生天;但是修慈悲喜捨的目的是要成佛的,就會成佛。
*「若復不堪梵乘化者」,就算生梵天,這個教化都不能夠接受,有些他生得低等的天。梵天那些是屬於色界天,其他眾生不能夠生在梵天,「應當教化置於天乘十善業道」,即是說生六欲天。欲界天就不需要修四梵行,可以修低些,修十善就可以。
*十善即是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惡語、不兩舌,乃至不貪、不瞋、不邪見,總共十樣東西。十善生天,十惡就落地獄。有兩種天。有些生欲界天,有些教他生欲界天,然後教他生色界天。因為梵行的梵是清淨,只是色界和無色界天,叫梵。
*「及施等」,使到他修十善行業道,又教人布施等福事,不應該放棄。
16-「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脫化,便以現世利,如力應當攝」。
*如果生在六欲天和淨行天這些解脫都做不到,「便以現世利」,就有現實世間的福利,來感化他。「如力應當攝」,依我堪能的力量攝受他。
*「若有眾生專求欲樂」,欲樂即是有情欲、有快樂的,即是欲界眾生,生人。「不觀他世」,就不理未來世是怎樣的?於是他可能只是滿足自己喜樂,不擇手段,於是「趣向地獄」,將來會生地獄的,甚至生「餓鬼、(生)畜生(道),不可教化」,這些是不可以教化的。不可以教他們生天、教他們生梵天,不可以教他修聲聞、獨覺,和菩薩行。
*怎麼辦? 「不可教化令生天解脫者」,生天又不可以、修淨行的解脫又不可以,應「當愍彼智如小兒」,你應該憐憫智如小兒,即是他的智慧太低。「如其所應」,於是照他的所應的能力,「現世攝受」他。「隨己力能」,隨自己的力量。「以施等攝之」,用布施等等,持戒等等,或者用四攝來到攝受他。用布施、愛語等等,利行、同事來攝受他。「愍而不捨」,憐憫他,不會捨棄他的。
*呂澂先生:大乘的道果,實在是一切眾生成佛的大道。孔即是大。佛的本懷,都是(希望)一切眾生都得無餘依涅槃,這個是佛的本懷。無餘涅槃在這裏講,就包括他是成小乘和大乘裏面。因為小乘人修最極的果是入無餘涅槃;大乘能夠入無餘涅槃,不過不入,變成無住涅槃。那些菩薩化度眾生在初時,都應該隨力量方便修大乘。
*當眾生沾潤你教的大乘法,「終不得入」,他都是排拒、不接受的話,就「不得已而思其次」,教他二乘,「始有二乘之化」,始有「人天之教」,甚至一闡提,貪著世欲,亦都不應該捨棄他的。
*好似提婆達多,修行人天乘都不可以,跟釋迦牟尼出家,更害釋迦牟尼。還希望組織另外的僧團,跟異教人來往。本來這個人是落地獄的,破壞僧團。但是釋迦牟尼並沒有捨棄他。仍然用「四攝方便」,「運用無息」那樣對他。因此下面會一首頌,對那些無姓有情、一闡提、不可以理喻的眾生,他怎樣可以處理?

[自在]
問:若菩薩於此似小兒相諸眾生所,無有方便可得攝化,當於彼人應何所作?
17-答:菩薩於眾生,無緣能教化,當起大慈悲,不應便棄捨。
若菩薩於喜樂罪惡可愍眾生中,無有方便能行攝化,菩薩於彼當起子想興大慈悲,無有道理而得捨棄。
問:已說於眾生中應須攝受,未知攝受方便云何?
18-答:施攝及說法,復聽聞說法,亦行利他事,此為攝方便。
諸菩薩為攝受眾生故,或以布施為攝方便,或受他所施;或為他說法,或聽他說法;或行利他,或以愛語,或以同事;或說諸明處,或教以工巧,或示現作業,或令病者得愈,或救拔險難。如是等名為攝受眾生方便。當以此諸方便攝受眾生,不應棄捨。
問:以如是等攝受方便攝眾生已,成就何利?
19-答:所作益眾生,不倦不放逸,起願為菩提,利世即自利。
此中菩薩作願利益世間者,發如是意:凡利世間事,我皆應作。立此誓已,於諸眾生所作事中,不應疲倦、不應放逸。又當作念:若利世間即是自利。是故菩薩於利樂眾生因緣,不應棄捨。
[呂]
此復云何,頌曰:
菩薩於眾生,無緣能教化,當起大慈悲,不應便棄捨。
施攝及說法,復聽聞說法,亦行利他事,此為攝方便。
所作利眾生,不倦不放逸,起願為菩提,利世即自利。
菩薩化眾,依四無量,行四攝法,無一眾生而見棄捨,此平等心,即為捨之究竟功能。捨己利世,共業好轉,自亦安樂。此種利世自利之行,自非儒者親親之義所可企及。愛有差等,即於眾生不能平等攝受,捨猶未能究竟。能於眾生平等攝受,則於眾生所學,一切徧學;眾生所行所知,亦應周徧閱歷,周徧應知。而菩薩行之為徧行者,所據在此。
---
[李]
17-「菩薩於眾生,無緣能教化,當起大慈悲,不應便棄捨。」
*菩薩對於某些眾生,無緣、無機會或者無條件去教化他,教化不到他,是否放棄他?不是,應該仍然生大悲心、大慈心,不應該放棄他。
*怎樣處理?「施攝及說法」,對他加以布施,給他好處,一是財施、一是法施、一是無畏施給他。「復聽聞說法」,還聽他向你說法,這些都很難做,等他說法給你聽,你固然說法給他聽,調轉頭聽他說法,佛教徒有那麼大的忍力,這個是忍波羅蜜多。「亦行利他事」,你對他的利他行為繼續進行,「此為攝方便」。
*「所作益眾生,不倦不放逸」,利益眾生的行為,不會放逸、不會疲倦的。為何?因為起一個願,為了得到大菩提。「利世即自利」,我為了利益所有眾生,目的翻轉是自己自利都可以。那些害你的人,利益他的時候,對自己無甚麼損害的。結果你都會自利的。
*如果菩薩對於罪惡的眾生,可愍的眾生當中,無有方便攝受他的話,菩薩對這些想法,就好似子女那樣對待,興大悲、大慈心,「無有道理而得捨棄」,都不要捨棄。
*悲憫他的時候,方法是怎樣呢?「諸菩薩為攝受眾生故,或以布施為攝方便」,用財施、法施、無畏施,這樣做一個方便,這個不是究竟,但是還有「或受他所施」,或者他給你東西,你都接受。
*「或為他說法」,用佛法教導他。
*「或聽他說法」,聽他講一些無謂事,這件事真的很難。要有耐性,聽他講,你可以從中去啟發他、接近他、能親近他。
*或者行利他法、或者用愛語,或者同事,或講一些明處,即是講一些醫學給他知道,或者他講醫學給你聽,或者聲明、或者因明、或者內明,或者教他一些工巧,教他如何做木工,怎樣修理電視機、怎樣關,教他,去親近他。
*或者令病者得愈,他不舒服,給一條單方他,讓他快些康復。或者是安慰他,教他怎樣健康。或者救拔他於險難之中。如是等叫做「攝受眾生方便」。
*目的是甚麼?菩薩做一些這樣利益世界,應該發如是的心:凡是利世間的事,我都應該做。現在對於所有眾生所做的事,就不應該覺得疲倦、不應該放逸,努力去繼續做的。
*又應該這樣想:如果能夠利益世間,即是自利。利益世間,看人們得利,你都會得利。所以這些是菩薩的利益眾生的願,就不應該捨棄他們。

「菩薩(教)化眾(生),依四無量(進行),行四攝法」。要無一個眾生會被你棄捨的,即是攝受一切眾生,這種平等心去攝受一切眾生,就叫做「捨之究竟功能」。捨的最大功能,是平等心攝受一切眾生,這個捨是最高的功能。
*這樣的做法有沒有好處?這樣的做法是利他,同時是自利。「捨己利世」,好似對自己有損,利他就是「共業好轉」,成就一個共業。譬如,社會裏面壞人很少的,你自然安住這個社會,自然得到好處,所以能夠得到共業,好的環境得以生起,轉即是轉起。有一個好的環境來到居住、生存,亦「自亦安樂」。你自己亦得以安樂,所以利他都是自利的。這種「利世自利之行」,行(是)行為。
*「自非儒者『親親之義』所可企及」,因為儒家思想認為,我們行善的時候,就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即是從家庭開始的,在家裏,對你父母、對你兄長,孝敬你父母、尊重你兄長等等先行。親愛你的雙親,對跟你接觸的人,由親及疏那樣以仁慈之心看待他們。再進一步就是天地萬物同體,成就他們。逐步來的,先親親,第二就是仁民,第三就是愛物。
*「愛有差等」,儒家的愛是有等級的。即是你對父母兄弟的愛,是往往多過對路人的愛。「即於眾生不能平等攝受」儒家來的,『捨』猶未能究竟也。講到最後的境界,有差等是不究竟的。
*「能於眾生平等攝受,於眾生所學,一切徧學」,你要攝受他的時候,要知道他是怎樣的,每樣都要學,你愈能夠攝受。
*要攝受一切眾生的時候,你本身要有相當廣博的知識才可以。
*「眾生所行所知」,你「亦應周徧閱歷」,閱歷即都了解過、接觸過。「周徧應知」,每件事都知道,應該跟時代並進。
*「而菩薩行之為徧行者,所據在此」。即是菩薩行有三個特
點:
第一、要徧行,和徧知,周徧義,菩薩行是甚麼也要知道。
第二、要方便,你的處理辦法,除了究竟之外,是方便。
第三、有次第,有次序的,先做甚麼,後做甚麼。

[自在]
問:已說菩薩常應利樂眾生、不應行捨,於諸法中為捨不捨?
20-答:入甚深法界,滅離於分別,悉無有功用,諸處自然捨。
法界者,即是緣生,是故先說:如來若出不出,此法界法性常住,所謂緣生。又如先說:阿難陀!緣生甚深,證亦甚深。是故入此甚深法界菩薩,滅一切有無等二邊,攝取方便智已,即斷諸動念戲論分別、離諸取相,諸心意識行處皆不復行,乃至行佛行、菩提行、菩薩行、涅槃處皆亦不行,則於諸法無復功用,於諸法中得寂靜復寂靜心、無分別心,是名第一義捨。此即菩薩無分別也。已說出世間捨,我今當說世間捨。
21-利名讚樂等,四處皆不著,反上亦無礙,此等名為捨。
於利養名聞讚歎安樂等中無所繫著,與此相反無利無名毀苦等中亦不退礙,捨離愛憎處中而住無復分別,此名第二說世間捨。
[呂]
次於世出世間捨離法執者。頌曰:
入甚深法界,滅離於分別,悉無有功用,諸處自然捨,
利名讚樂等,四處皆不著,反上亦無礙,此等名為捨。
出世法根本依據,為甚深法界。法界者即實相,法住法性,有佛無佛,法性常爾。自在釋為緣生性,亦可適於心性知來藏清淨心等。入此法界,有其次第,初以正分別入;入已,正分別亦須離棄,離正分別,則臻無功用境矣。此以緣生為例,愚夫顛倒,執色等常,佛欲令入緣生實相故,以無常生滅為門,而說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舍利弗、目犍連即從馬勝比丘處聞此偈而悟道者)。
其後小乘執此緣生,究竟真實,為破此執,而說不生不滅。如《涅槃》說常樂我淨,為遣執故,非實有常樂我淨也。離此生滅常無常等執,實相自顯,自有恰當處。故《般若經》中,常誡菩薩離於四相,謂不墮惡趣,不墮貧賤(無力),不墮二乘,及從頂墮。頂墮者,菩薩臨近無生法忍時,而執實有不生不滅涅槃等法,以此法愛,如食不化,而使退墮。此即由於不能捨之過也。
又世間八法,如惡雹雨,如毛繩縛(見《智論》),害事惱人,於此不應愛著。是以諸佛經中言及菩薩德相,每以已捨利養名聞一語譽之。(儒者亦有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訓)能不為八法所動,一切不著,即入於平等。通常言捨,多就不著言,運用於實行而有體系之說者,唯此論耳。此義亦見於《智論》,惟不若此論之有體系,亦足見龍樹般若精華之所在。
---
[李]
庚二、「世出世間捨離法執」
20-「入甚深法界,滅離於分別。悉無有功用,諸處自然捨。」
*自然的,不需要加功修行。要怎樣呢?應該能夠滅離於分別。怎樣不起分別心?應入甚深微妙法界,能夠證入很深的諸法實相。法界就是宇宙實體,即是證到真如。即是真能夠行大捨,能不需要加功修行,都能夠行大捨,就要證入真如本體。真如本體有很多名稱,有時候叫一真法界,現在就叫法界,又叫真如,又叫做諸法實相,又叫做諸法空相,又叫做空性。有十個、八個名稱,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有不同名稱,其實(同)一樣東西。
*想得到真真正正的大捨,一定要證入諸法空相、真如體。為何?因為證入的時候,不需要加功修行,自自然然能夠大捨。自然、自在、自得、無功用,這樣行大捨的時候,於「諸處自然捨」,一切空間、一切接觸的人物,都能夠自然接受他、不會遺漏一個,來達到這個境界,叫出世間境界。
*入世間又怎樣?「利、名、讚、樂等,四處皆不著」,利即是利養;名就是名聞,你得一個名譽;讚是讚嘆;安是安樂。不要執利養、不要執名譽、讚嘆、安樂。
*著字不是指執著,不要沉醉在這裏,沉著下去,著即是說沉著。「反上亦無礙」,反上即是調轉,無名利,對你不利,對你是壞的名聲、最詆譭的、給你痛苦的,反面加諸你,不會退礙的。本來我攝受他,現在我不攝受,不會的,都不應該這樣。
*「此等名為捨」,這個叫做世間捨,剛才入諸法實相,叫做出世間捨。有兩種捨,是不同的,世間捨和出世間捨。
*「能證入無分別諸法實相」就是「第一義捨」,就是最高。
*一切利與不利,名與無名,讚嘆與毀謗、痛苦與安樂,全部不起分別。這樣是世間捨。
*「法界者,即是緣生。」即是「諸法實相」。緣生法,在中觀學派就是諸法實相。法界即是諸法實相,法界即是真如。所以「是故先說」,先講真如,宇宙實體,是遍一切處。
*或者如來出世在此,或者如來未出世,這個法界,即是諸法實相,恆常在這個宇宙上存在。
*這裏的真如體遍一切處、遍一切時間、空間而存在。
*所謂緣生,條件制約地存在,真如亦都是條件制約地存在的。真如是恆常、普遍地存在一切時空,但是它就不是一、常、不變的死物。它都是緣生,為何?因為真如為體,一定有用。體依用,用依體,是互相依存,體與用互相依存,所以它都是緣生法。
*從相依角度講,真如都是緣生,這個是空。
*這個般若的思想,跟中觀的思想,其他的思想不是的。唯識家就說不是的,唯識講真如是甚麼?不是緣生法。小乘講都不是緣生法。小乘的無為法,無為就不緣生。
*小乘學派裏面,實體通通是真如體,不是緣生法,是無為法來的。
*唯識家都說真如是真實的,所以它不是徧計所執。它是如常的,真如兩個字拆開解釋,真是真實,如是如常,真實如常。如常的緣故,所以它不起變化;依他起自性,是起變化,所以它又不是依他起性。由此真如體就是圓成實性,就是叫唯識性,就是宇宙實在、不變化,但是同時遍一切處,那麼這點就不同。
*這個是概念上不同。不過當證入真如,大家一樣。因為你用唯識角度證入真如,與中觀般若證入真如一樣,都是離言不可說,不可說的大家是一樣。說諸法,就有差異,不可說的就是證體一樣,因為你說的時候,用後得智。回憶的,用名言概念表達出來,所以用名言概念的,不是絕對正確,都可以修正。所以中觀的思想、唯識的思想有差異的時候,亦都不需要那麼緊張。
*為何?因為是用名言概念建立而已,建立的時候,選幾條路行,
條條路都去得到的。用唯識那套方法又可以證得諸法實相,即是真如。用中觀般若思想又可以證入。不過當你證入那條路的時候,描述最終的目的的時候,各有不同的描述,但是到達一樣。
*又如先說:阿難陀!即是阿難,「緣生甚深,證亦甚深」,證得的境界甚深。證入的過程當中甚深,證入到諸法實相的本身又甚深。一個從證來講,一個從證入的對境來講。
*兩件事,證入的行又深,證得的境又很深入。「是故入此甚深法界」,所以能證入很深入的宇宙實在。怎樣謂之證入? 「菩薩滅一切有、無等二邊」,才能夠證入。於是一切實有、實無,一
切常、斷,一切一、異,一切生、滅,一切來、往,合起來二邊,二邊都要捨棄才證入到。你執常都不可以,執斷又不可以;執有又不可以,執無又不可以。要兩邊不執,這樣然後能證入甚深微妙法界。由於不執的緣故,所以說它甚深。
*「攝取方便智已」,用方便智,兩邊不執的時候,斷一些執著。斷甚麼?斷諸動念的執著,戲論的執著、分別的執著,全部要斷。
*「離諸取相」,一切執取要離開,一切相狀的執取要離開它。
*「諸心意識,行處皆不復行」,有分別意識的行處,你都不要行,即是一點分別都不要起,甚至佛的行為的分別,都不要執。
*哪些是佛行?哪些不是佛行?行佛的行為,即是佛教你的行為,怎樣行?佛自己一個行為怎樣行? 都不起執。
*「菩提行」,修菩提資糧,行菩提資糧怎樣行,都不要起分別。「菩薩行」,怎樣修菩薩行,都不要起分別。「涅槃處」,即是涅槃境界是怎樣的?都不要起分別。即是說最寶貴的東西,都不起執。
*怎樣?菩薩行三輪體空,佛的行又是三輪體空。三輪體空哪有行的體?行的對象,怎樣存在的?哪有行的果?要三輪體空就不能夠執任何行、佛的行都不執,何況普通凡夫的行,更加不要執。
*大菩提、大涅槃都不起執,才證到諸法實相。
*原因是怎樣?因為涅槃是無所不在,你執的時候,就不能掌握全個涅槃。涅槃是甚麼?是真如實相為體,真如實相是無處不在,怎樣執它?你執這枝筆的時候,只是執真如的一部份。
*只要你放下所有的執,你當下見這枝筆就是見所有真如,真如就能夠整個掌握。
*即是執甲,就遺漏乙。執乙就遺漏甲,遺漏非乙。執甲就遺漏了非甲。執乙就遺漏了非乙。譬如宇宙真如是徧一切處,你有所遺漏,你怎樣掌握真如?執就不能掌握那樣東西。
*真如是善惡的體,佛的行是真如為體,一闡提的行都是真如為體的。執著佛的行,你豈不是遺漏一闡提的行。只是掌握佛的行,掌握不到一闡提的行,怎會是掌握諸法實相?
*諸法是無功用,證到的諸法實相反為無功用。不需要加功修行,能夠連佛行、菩薩行不起執的時候,對諸法能夠無功用,無功能不是代表無用,是不需要加功修行,才可以接觸到它的。不需要加功修行才可以行大捨。不需要加功修行,就自自然然。
*於諸法中,得到無功用,心就會寂靜,無功用就是真如實相。
*大寂靜,大比喻沒有其他東西寂靜,是超過真如實相、諸法實相那種寂靜境界。
*大寂靜,就是無復分別,自自然然就無分別。自然無分別就是物來順應,所有眾生跟你有緣接觸,你一定會攝受他。而且一定有能力攝受他,這個叫第一義的捨。第一義的捨是自然的捨。第一義就是菩薩無分別。
*對於利養、名聞、為了讚嘆,為了求「安樂等中」。一般人被繫縛著,那些修捨的人,就「無有繫著」不會被貪繫縛著生命。與「此相反,無利」,那些無利,亦都不被它繫著。「無名」,名聞的相反就是無名,人們不知道你的名稱,亦都不會被繫縛。他詆譭你,你都不用生氣,任由他詆譭。在痛苦泥途之中,我都不會退讓。捨離愛恨處中而住無分別,即是無所住,有分別住即有住,即是安其心在無分別境界裏面。「此名第二謂世間捨」。
*愛,利養、名聞、讚嘆、安樂。恨,無利、無名、呰毀和痛苦的環境裏面,兩項都要有捨離。
*出世間法根本,是依據甚深的法界。法界是甚麼?即是實相,緣起諸法實相。法住、法性,有佛、無佛的時候,法性都常爾。就是佛出世或者佛不出世,法界都恆常普遍地存在。常爾就代表普遍地存在,一切時間、空間是普遍地存在。
*自在比丘解釋緣生性一樣,亦都通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性都以真如為體。為何?《華嚴經》裏面,「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因為你的心,與佛的體,真如體和眾生的體,眾生、佛、心這三種,是無分別的,同體。即是眾生又以真如為體、以法界為體;佛亦都以真如為體,法界為體;心就包括如來藏。
*「入此法界,有其次第」,要證入諸法實相的時候,是有一個程序。次第義,即是一步一步入。如何呢?「初、以正分別入」,是證真如的時候無分別,未證的時候,需要有分別,這處很重要,是由正確分別開始。所以第一步驟就要有分別的,是正分別。
*「入已」,入了之後,一個「正分別亦須捨棄」,正分別亦須拋開它。初初就要有分別,入了之後,就應該是無分別,離開
分別。
*「離正分別,則臻於無功用境矣」。進入了無功用的境界。即是說第一部份是應該有分別的,然後再進入無分別,無分別之後就進入一個無功用的境界。
*以緣生為例,愚夫即是笨人,顛倒執著。這些人先執色是常,色即是物質現象是永恆。佛就教他們「令入緣生實相」的緣故,世界上一切色法、心法都是無常的,有生滅的。以無常生滅做門,透過無常生滅了解一切法是無常的,「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諸緣具備,諸法則生」,緣散失了,諸法就滅。從緣和合,它就生,從緣分散,它就滅。
*先開始的步驟有分別,從有分別入,舉例舍利弗、目犍連聽到
馬勝比丘講,「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就悟道。
*因為緣生是佛教一切的總體來的,所有佛學都是以此為基,在緣生的概念上。
*小乘講因是實的、果是實的,緣是四緣,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和增上緣,每個緣都實。緣都具備,產生一個法,法又
實。唯一哪一個不實呢?就是靈魂不實,靈魂又是五蘊為主的,為假體的。色、受、想、行、識是實的,實有物質現象的色蘊,實有受蘊、實有想蘊、實有行蘊、實有認識的識蘊,全部實。小乘人就執,那麼他們又起分別。
*起分別的時候,於是佛陀就再講不生、不滅,都是用有分別故。他們執有生滅,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無自性的生,無自性的滅。
*《涅槃經》的時候,外人又執實在有不生不滅,用不生不滅去破執實的緣、實的果的時候,他們又執實的不生不滅。要破實的不生不滅的時候,涅槃就講第二件事。涅槃講常樂我淨,佛的體是常的,佛的體是樂的、是有我、是清淨。眾生想法是顛倒,無常計常、苦的計樂、無我而計我、染的計淨。
*於是《涅槃經》破這些常、這些計,又用一個高的境界,又有分別,又叫做常樂我淨的分別。又執常樂我淨分別,執佛以為是永恆的佛,佛是真正絕對快樂的實、佛有一個我體、靈魂、主宰,實的清淨。要遣執的時候,所以非實有常樂我淨。還高一個境界,再超越它,有分別,常樂我淨都不是實的。
*要超越常樂我淨,於是離此生滅邊見,常、無常這些邊見,兩邊都不著,然後實相自現。執著真真正正的無常、無我、染、淨,無常、無我、苦與染,都不能證入諸法實相。執常樂我淨都不能夠,要將常與無常兩邊遣,苦與樂兩邊都不執著,我與無我兩邊都不要執著,淨與染兩邊都不要執著,才能夠證入諸法實相。
*一層一層入,先從正分別開始,因為正分別是手段,到最高境界,證入諸法實相,這些兩邊概念;常、樂、我、淨與無常、苦、無我、染污,兩邊全部都要捨棄,才可以入諸法實相。
*所以證入有途徑,先從正確的有分別。即是,這處教他常樂我淨這種正分別、無常又是正分別、不生不滅都是正分別,透過這些正分別的時候,到入諸法實相之前的時候,這些境界,兩邊都不要起執,才能證入中道。
*兩邊不著,生又不執、滅又不執;常又不執、無常又不執,離四句,絕百非,將任何一樣開做四句。常與無常,常一句你不去執,無常一句又不去執,亦常亦無常第三句不執,非常非無常都不起執,就離四句。
*世界上的四句是有兩個概念,一開就開做四句,這個就是中觀的思想。中觀是喜歡一個概念,就開做到四句,四句都離開,離四句,絕百非。目的是甚麼?不會有邊執,無邊執就是中道,中道即是證入諸法實相,這個是真真正正的大捨。
*然後就是實相自顯,自有恰當之處,所以《般若經》中,常告誡菩薩修行要離開這四種相,哪四種相呢?離四句都是離四種相。
第一不要墮入惡趣,執無常。
第二不要墮入貧賤,貧賤就是無修福,無力量行慈悲喜捨。要有能力修福,才能行慈悲喜捨。
第三不要墮落二乘,即是入涅槃,怎樣攝受眾生?所以不要入二乘。
第四不要從頂墮,從最高點墮下來,退轉。因為快入第八地,入第八地的時候,就不會退轉的。但是突然間,不再修行大乘,入去小乘,那麼從頂跌下來。
*頂墜者,菩薩臨近無生法忍,快要修到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等於修行到第八地。那時候就不會執著有不生不滅的涅槃等等。不生又不會執、不滅又不會執,涅槃與非涅槃兩邊都不執,但是有境界的。當不生不滅的境界時候,應該得到無生
法忍,他臨時再執涅槃最好,不生不滅的涅槃是最好的。於是就墮入涅槃。
*以此而法愛,好似食東西不消化,即是執著,使入退墮。因為有種法愛,對修道、對真如之法貪著,會好似吃東西不消化,教法會不消化,於是退墮。此就是,由於不能捨這個過失。
*世間八法,「利、名、讚、樂」這四個是積極,另一邊是「無利、無名、訾 毁 、 (和)憂苦」,這些就會束縛我們生命, 好似惡冰雹,好似毛繩束縛著我們,根據《大智度論》,這八種執著,就害人害事,所以「不應(該)愛著」,著字是貪愛、沉醉的意思,不要用執著解釋。
*所以佛經經常說,菩薩的德相,「已捨利養、名聞」這樣讚賞菩薩,菩薩真的不執著,能夠捨棄名聞,能夠捨棄利養、讚譽。
*「不為八法所動」。八樣東西,一方面是積極,一方面消極的,兩方面,「一切不著」,「入於平等」,平等捨,捨即是心平等性,而心正直性。真正捨就是完全無所執,這個就是世間的捨。

[自在]
問:若菩薩於諸法中作第一義捨者,為菩提故如然頭衣,如是勤行云何可得?
22-答:菩薩為菩提,乃至未不退,譬如燃頭衣,應作是勤行。
雖於諸法應如是捨,而菩薩決定修行如然頭衣,乃至未得不退轉菩提菩薩為菩提故應當勤行。於中菩薩有五種不退菩提因緣應知。何者為五?如《華聚》等經中說,若聞具足大願諸菩薩及佛世尊名號故,若願生彼佛世尊國土故,是為二種因緣。受持及說般若波羅蜜等深經故,是為第三因緣。修習現前住等三摩提及隨喜得者故,是為第四因緣。此四因緣說未得忍菩薩不退轉。若此菩薩住菩薩不動地已得無生忍,說為究竟決定不退轉。
問:若此四種因緣中,隨以一因緣菩薩得不退轉者,先說如然頭衣應當勤行,彼云何成?
23-答:然彼諸菩薩,為求菩提時,精進不應息,以荷重擔故。
雖復四因緣中隨一因緣菩薩皆得不退,而精進不應休息,由先作是言:我當令諸眾生皆得涅槃。以荷如是重擔故,於其中間精進不息。
---
[呂]
三未得不退,不廢精進者,頌曰:
菩薩為菩提,乃至未不退,譬如然頭衣,應作是勤行,
然彼諸菩薩,為求菩提時,精進不應息,以荷重擔故。
此就捨義之積極方面言,乃於染法不為之後,淨法正有所為也。精進不著,故謂之捨。菩薩原義,即於無上菩提發起大心之謂(菩訓菩提,薩訓心),是則菩薩為菩提,乃是自家本分事。大心者,即是《金剛經》云:「一切眾生,我皆令人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之心。菩薩本懷,在發此心,以希不退。至不退位,菩薩心性,始得決定。正面謂之入菩薩位,反之亦名不墮二乘數也。
此不退位,《般若》譯名「阿鞞跋致」,實即得無生法忍之謂也。然未至此位時,二乘涅槃,時相引誘,經云,佛恐菩薩為三昧酒醉,極端勸勵。而菩薩自於此時,亦須大捨,斷諸法愛,不令懈怠之心一刻出現。二乘何以障難菩薩令其速入涅槃,是由菩薩初發心時常有放逸之念故也。
---
[李]
*「未得不退不廢精進」,不退是不退轉,當你未得到第八地,未得無生法忍,一切法是無實的生、實的滅。忍是智慧,忍是知道一切法是無生,就叫做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時候,就是不會退轉,為何?第八地是願波羅蜜多圓滿,即是大悲圓滿,願甚麼?願所有眾生都能夠證入真如實相,都能夠得大菩提,這個是悲心,悲憫眾生。所以得到願波羅蜜多,即是大悲圓滿,是第八地才有。
*未證得無生法忍的大悲和願波羅蜜多圓滿,會從頂墮落,即是變做小乘人,入無餘依涅槃。
*未得到第八地的境界的時候,告誡我們都要勤行精進。
*乃至到未得不退轉位,即是第八地,應該這樣勤行精進,要勤行一些。「譬如然頭衣」,好似衣領上燒起,快些取走衣服,遲些的時候就會燒你的身體。即是勤行精進。
「然彼諸菩薩,為求菩提時,精進不應息,以荷重擔故」,
*重擔,是比喻普度一切眾生的重擔,在你肩頭,所以你不能夠停息,所以要精進。
*想要不退轉,有甚麼辦法?最好就是證得無生法忍,一定不會退轉。菩薩有五種不退的菩提因緣。即是說向著菩提、大菩提路前進,而不退,有五種條件。
1-如果聞具足大願諸菩薩,或者是聞「佛世尊名號」,而一心敬仰,亦都不會退轉的。為何?因為你聞普賢菩薩的大願,你就 (知道)十大願,被他感動,你好似普賢菩薩那般,不會退轉。或者你聞彌陀未成佛的時候,發四十八個大願,其中第十八個最主要的,誦我的名號,而不生我國的,不取正覺。即是任何人聽我名稱,聽過阿彌陀佛這個佛號,又念我佛號,願生我國家,而結果不能夠生,那我不成佛。
*你這樣聽聞的時候,會起一些恭敬而嚮往之心,既然嚮往佛果的那條路行,就不會變小乘人,入無餘依涅槃,不會退轉。
*世尊就是由大願菩薩變了佛,你會效法他,向著成佛的路走,所以未到第八地,都不會退轉。如果你經常這樣想、經常這樣聞、經常這樣思,就不會退轉,是第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是不是究竟呢?不究竟的。你一聞,想了其他事情,可能會退,這不是百分之一百可靠。
2-願,經常發願生彼佛世尊國土。
3-受持般若波羅蜜等的甚深經典,受持即是接受。經典會激勵你修波羅蜜多,修大乘、修菩提資糧,一定不會退轉。因為你受持,即是接受那套理論,然後掌握它、實踐它。既然你都實踐,所以暫時亦都不會退轉。
*進一步,受持即是對自己講,還要講給他人聽,既然你為人解說,即是你對經論的理論,是接受、認同,就不會退轉。
5-上面四種因緣,是未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都可以得到菩提不退。如果到第五種就會更好。若此菩薩,住菩薩不動地,即是第八地。在證真如的,即是有相觀與無相觀是同時現行的。而且不用加功修行的,自在地、自然地、法爾地同時進行的。這樣的時候,就一定不會退轉。在此地時,得到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忍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是印可一切法,是因緣和合所生,是不會有自性生的。即是徹底接受、認同一切法是因緣所生,而不是自性所生,叫無生法忍。
*無生就是自己不會生自己,亦不會他生,亦不會共生,亦不會是無因生,這樣就叫做無生。
*認同一切法只有緣生,而無自性的生,這種智慧叫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時候,就一定要願波羅蜜多圓滿。願圓滿的時候,就知道涅槃這個無為法,都無自性生。有生死才有涅槃,涅槃生死是一樣,是同一的,不起分別。
*這樣的時候,就不會趣向涅槃、不會貪著涅槃,相反,你的悲心就成熟。所以無生法忍,因為願圓滿,所以創造大悲。真正的大悲圓滿就是這個境界,是第八地的境界,究竟決定不退轉,絕對可以肯定不會退轉回去修小乘,入無餘涅槃,不會的。這個就是最可靠。其他都是方便不會退轉的。
*雖然這四種因緣當中,隨其一種的時候,你都不會退轉,除第五種,隨便一種,有時候聽見佛的境界,或者你念佛、或者你願生佛的國土等等,隨便一種,你都得到不會退轉,而能夠精進,不應該去休息、不應該去躲懶。
*為何?因為以前,即是初發心的時候,是發大菩提心,說我當令所有眾生「皆得涅槃」,承擔這樣的重擔。因此你要勤行精進。
*呂澂先生說:
*這個就是捨的意義,積極那一面來講的。積極面來講,一方面染的法,你不應該做。染的法,即是煩惱等等。另一方面,不要入涅槃,承擔重擔,就要負起普度眾生的責任,要勤行精進。
*積極的就要做修善行,最重要的善行,就是普度一切有情的心願。這樣的時候,勤行精進而不要貪著涅槃的時候,這個都是捨的意義。
*菩薩的意義,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薩埵就是有情。為何叫覺有情?於無上菩提,即是覺,對向無上菩提。
*「發出大心之謂」,心就是薩埵,眾生以心為主。因為只有心能改變你的命運,和你的一切果報由心作決定,你的行為由心作決定。所以,薩埵意義就用心代表一切心識活動。有情的重點在心識活動。
*菩薩,菩字代表菩提,薩字就是薩埵,訓作心,即是一個發大心趣向菩提的人,叫菩薩。即是你一個有情,發一個大心,趣向菩提,還要幫助一切有情都趣向菩提。
*現在講菩提是包括涅槃,因為菩提是用,一定有體,體用兼該。有大菩提的果,就同時一定得到大涅槃。菩提一定跟涅槃相對講。
*涅槃從體而言,你是無煩惱、是清淨的。清淨而證得佛體的境界叫涅槃。
*菩提從用邊講,將八識變做四智,於是你有三身三土普度一切眾生。
*「是則菩薩為﹙成就﹚菩提,乃自家本分事」,如果你是菩薩,你要成就菩提是你自己的本分。自己求菩提之外,還要幫助他人求取菩提,是你自己本分。如果不盡這個本分,你就不算是菩薩。
*大心,是「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所以菩薩本懷就在於發這個心,而希望他不會退轉,精進地對向目標前進,這樣就是菩薩。
*至於那些能夠達到不退位的菩薩?不退位即是不會退轉,即是能夠在第八地,得到無生法忍那些菩薩。
*「菩薩心性,始得決定」,菩薩心性不會轉變,即是他一直向著菩提那個目標邁進。他的心性就是一心修行,向著佛果修行,正面來講就說他入菩薩位。這個是真正的菩薩,大菩薩。入不退位那些,即是不會退轉,一定是大乘。
*要真正不會退轉,真正的菩薩一向是向著菩薩的路行,只是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這些菩薩。
*由反面講,就是不墮二乘數,不會墮入二乘那類人,數即是類。有時心數就是心所,心所那類。
*這樣不退轉菩薩有名稱,《般若經》裏頭,叫做阿鞞跋致,不退轉,實在得到無生法忍。

*「佛恐(怕)菩薩為三昧酒醉」,即是貪於定,真正最深的定,涅槃。涅槃即名深定,一點煩惱都無的定,沉醉無餘依涅槃。所以「極端勸勵」,用盡一切方法,勸菩薩千萬不要入二乘。你無了生命,發的菩提心就不能夠實現,所以就極端勸勵。
*菩薩在這個時候,需要發揮大捨精神,即是不捨一個眾生,所有眾生你都要普度,才可以成佛。
*「斷諸法愛」,最主要的法,最高的法,就是涅槃之法。不要對涅槃之法起愛,要將它斬斷,小乘人愛涅槃,執著涅槃,貪著涅槃,菩薩要斷。
*不要令「懈怠之心一刻出現」,為何懈怠之心一刻出現? 因為有習氣,因為未發心,和發心之後,你都會有懈怠的。因為我們是凡夫,凡夫就會懈怠。
*懈怠是甚麼?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懈怠是八種大隨煩惱的一種。一切染心現行的時候,即是我們的煩惱心識現行的時候,一定有懈怠。
*會懈怠,因為我們有末那識,末那是每一個剎那都起現行,末是有覆無記,即是與煩惱相應,都與懈怠相應。即是意識不會懈怠,但是末那識懈怠,是每一個人都在懈怠。即是第七地,你的懈怠都會出現,由於懈怠是習氣,在你生命裏面影響。即是會分分鐘會不做那件事,拋掉它,我入涅槃,會放棄。
*為何會放棄?有種力量使到我們放棄,就是心識裏面有種懈怠心所,影響你的意識,就會決定放棄。所以,在大乘經裏面,佛分分鐘叮囑不要有懈怠的心出現。

*「二乘何以障難菩薩,而速入涅槃?」「由菩薩初發心時,常有放逸」,放逸即是懈怠之念,在生命裏面干擾著我們。除非你將全部的煩惱全部銷毀,連種子影響力都消除,但不可以。雖然懈怠的影響力現在不現行,但是變成習氣,在你生命裏面。在第八地的時候,才不現行。八地之後就不現行。所有煩惱種子,在成佛前全銷毀,它們不現行。第八地的隨煩惱就不現行,因為在第八地的時候,末那識的我癡、我見、我慢,我愛,跟八種大隨煩惱,它們都不現行。即是功能還在,活動先前的影響力減弱,弱到不顯現。
*但是不顯現會干擾我們的生命,不得最圓滿。就不要放逸,即是不要懈怠。目的就是你不要墮入二乘,即是未得到不退轉,要精進。為何不墮入二乘?有五首頌。
*「未生大悲、忍」,即是未產生大悲心,得到無生法忍之前。願波羅蜜多圓滿,得到大悲。雖然得到不退轉,但是菩薩仍然要死的,為何?因為他是有放逸的緣故。這處要解釋放逸使到你墮入小乘。死不是指有分段生死,不是這麼解釋。菩薩會死是指第二十五首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