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上課概論-21(ZA24)

第二十一講

六隨念之僧隨念引導

僧隨念 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

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

供養、恭敬、禮拜之處,世間無上福田。

什麼是善向?就是正確的、美好的,這個是總說。

什麼是正向?就是八支聖道,因為八支聖道能夠行往涅槃。

什麼是直向?八支聖道,因為八支聖道不迂迴不曲折,正直、平坦,朝一個方向。

什麼是等向?就是六和敬,大家具有相同的戒、相同的學處,共同修學慈悲仁愛的身語意、共同的知見、共同的受用飲食衣物等。

什麼是修隨順行?就是所謂的法隨法行,法就是涅槃,隨法就是八支聖道。

什麼是四雙八士?四雙八士就是四向跟四果(佛教修行者的八種果位:向須陀洹、須陀洹果、向斯陀含、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阿那含果、向阿羅漢、阿羅漢果),向跟果合在一起就叫做四雙,分則為八人。

什麼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具足?就是五分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即佛跟阿羅漢所具備的五種功德。

什麼是應供養、恭敬、禮拜處?因為這些人具備五分法身,所以應該接受供養、恭敬跟禮拜。

什麼是世間無上福田?在這個世界,四雙八輩的佛弟子身是最為第一、最尊貴,向他們佈施可以獲得大果或大利。

解 釋

僧隨念這個僧,叫做僧團,一群人聚在一起稱"團體"""是依照、隨順其功德,隨也是反反覆覆地憶念,憶念就是回想, 回想到僧-這些人到底有什麼功德?為什麼我要皈依僧?僧不是佛啊、沒像佛那麼偉大,但是僧有成就!有什麼功德值得我去皈依?你就要去注意他的什麼地方是功德處。
第一個,經文出現"善向",古代翻譯成""其實是行、實踐的意思,"" 是正、直、等、法隨法行(隨順行)這四個的總說,就是說這些出家人在實踐、修行上,他們是很善很好的,在哪個地方很好?他們走的是正確的道路(),什麼道路是最正確的?八正道。因為這條路是可以讓你達到涅槃,所以叫做""- 正確的。這條路是很""、它不彎,所以我們常常叫八聖道或叫八正道,這條道路可以讓你達到,八正道的""是指涅槃,它可以讓你達到涅槃。再來是"",大家在一起修行的時候,我們是"平等"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 、利和同均」等,大家共同守戒,不會我守你不守,所以叫同戒;同學(同一個學處)同樣的身語意;同見-我們都有"無我正見"這就是共同的;同利-我們獲得的利益供養大家共同享用,以上叫"平等"法隨法行,經文隨順行,玄奘法師翻譯成法隨法行。法這個地方是指"涅槃",隨法指"八正道",為了達到涅槃我們要實踐八正道。法隨法行這個詞出現頻率很高,為了達到涅槃,我要實踐八正道,所以叫法隨法行(經文是翻譯成法次法向)。善向、正、直、等、法隨法行,總共有五個行(涵蓋一個總攝行和四個小行),是指一個僧團裡面,他們在修行上有這五種行為,所以值得我們尊敬,因為他們都在實踐八正道。

第二個,這些人按照八正道實踐之後有成果,那成果叫四雙八士/四雙八輩,就是四果。初果有分兩個,一個是剛剛開始朝向初果但還沒證,叫初果向,向著、朝向著那個得道的方向走,這些都是聖者。二果、三果、四果也如此類推,則為四雙八輩。也就是說按照八正道去實踐的結果是什麼?就是聖人。聖人是指你斷煩惱,從斷煩惱的角度來解釋的話,是因為你斷煩惱,所以給一個名稱叫初果。斷了相對應的煩惱逐次稱為二果、三果,當所有的煩惱斷盡的話叫四果。

具有五行(這五種修行/五種特質)、四雙八輩(成就果位的人),這些人就是聖者(聖僧),應該接受供養,供養是指食物、衣服、臥具這些生活基本需求,且值得我們用身業(禮拜)跟語業來恭敬他。對這樣的聖者供養、恭敬,我們可以得到很大的好處,因為他們是在世界上的無上福田。為什麼是福田?指的是這塊田地如果很肥沃的話,種什麼東西收穫很快;反之這個地方很貧脊,同樣的種植,得的果報差很多。所以世尊說一個煩惱斷盡的人,他的心很乾淨,只要在他身上佈施一點,果報很大啊!然而,鼓勵居士、信眾供養、恭敬、禮拜出家人的同時,出家人自己也要反省我做到"五行"了嗎?假如我現在正在做,我值得你供養…我正在做、還沒完成沒關係,但是我真的在做,我朝著以八正道的實踐趨向於四雙八輩這個結果。所以我們僧隨念是憶念聖僧,不是凡夫僧。但是凡夫僧也是必須住持佛法,凡夫僧是托三寶、以及這些聖人的福報。盡本分,想要把佛法延續下來,或是把佛法的好處傳遞出去,雖然我們是凡夫僧,但盡凡心、盡其在我。

經 文

回到經文,第二十三、二十四這兩部經差不多,二十三是羅睺羅問,二十四是世尊問他,兩個顛倒過來而已。這個地方要先探討羅睺羅為什麼要問「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這個地方問是我見跟我所見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產生、認為有一個我?基本上沒有學習過佛法的人,幾乎都是會認為有一個我,有一個屬於我的東西在,到底是怎麼形成這樣的認知、這樣的想法或這樣的概念呢?因為如果不知道它怎麼產生出來,根本沒辦法解決。一般人在認知的過程中有兩個思考模式:一個思考模式叫直覺;直覺就是說五官經驗到一個東西之後我直接的反應,不加思索馬上反應出來。聽到人罵我,馬上就頂回去;別人稱讚我,我就很高興,心馬上就被言語跟行為帶動,直覺沒有經過思考。另外一個是想過、慎思型,這種思考方式,如果在自己身上能夠辨別出來的話,就不容易被帶著走,因為這地方會出現認知心理學所謂的知識的假象」,我以為我懂、我以為我知道,其實我不知道,這叫知識的假象。我用三個例子是心理學書看到的,看你們是否不落入陷阱。

第一個例子:蘋果跟柳丁兩個總共十一塊,蘋果比柳丁貴十塊,請問柳丁幾塊錢?按照直覺反應,蘋果大柳丁十塊錢,我們直覺一定是說柳丁一塊錢,這叫直覺反應。但是如果是慎思型的話,假如說柳丁一塊錢,蘋果比它貴十塊,所以蘋果應該是十一塊,加上柳丁是一塊所以應該是十二塊對不對?那就不對,總共十一塊啊,答案是柳丁只有五毛錢,總共是十塊五毛錢所以是十一塊。

第二個例子:有一個池塘裡面有睡蓮,睡蓮每一天它佔的湖,面積會變一倍,每天它會超過前面一天。比如今天是佔一塊磚的面積,明天就變成兩塊磚…然後整個湖要被佔滿需要四十八天,那如果它佔滿一半需要多少天?每天是一倍對不對?所以當你是一半的時候,今天是明天的兩倍,明天就是全滿,對不對?所以是第幾天?答案是前一天也就是第四十七天。有個下圍棋的故事,圍棋不是有六十四格嗎?有一位國王跟某一個功臣講說,你要我給你什麼東西?功臣說我要的很簡單,第一個格子你給我一粒米就好,那國王當然覺得太簡單了吧!第二天你給我它的兩倍,兩顆米嘛!第三天呢?這就是數學等比級數,第一天是一粒米,二的零次方、二的一次方、二的二次方….你到二的六十三次方那多少了?整個國家的倉庫都不夠啊!所以有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卻是很恐怖的!

第三個例子:這有兩個硬幣,第一個上面的硬幣箭頭是向上的,現在沿著這個面滾下來,滾到正下面的時候,請問箭頭朝哪一個方向?


 

只有兩個方向,不是上就是下,經過實驗,箭頭是向上的。但是一般我們直覺的習慣會想成滾完一圈才會向上,然而滾到一半還是向上。為什麼我們會判斷它是向下?因為我們按照正常的直徑走的話,我們知道沒問題;但是走邊的時候,不是我們習慣。然而我們依然會用常識去判斷一個不習慣的東西,知識的假象就在這裡!當我們以常識去判斷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不檢驗的話會錯誤,但是我們會認為自己是對的。直覺是一種即刻的反應,當我看到東西的時候,腦筋馬上浮現影像,叫直覺反應。我們為什會產生這個影像?是從過去學來的知識,過去累積的知識作為我的背景。然後呢?我看到這種狀況馬上做一個反應。然後呢?我又採取直覺的模式不審查思維、不稍微想一下的話,就出問題!這個地方就是我們佛教講的聞不正法,就是吸收到的知識如果是不正確的話,你會按照這個知識來判斷很多事物。第二個不正思維,你也不去深刻思考,按照你所學的知識就判斷,這問題就出來!

回到經文,羅睺羅問這個問題其實很重要,"有識身"就是五蘊、具有精神作用的身體/生命體,有情世界就是五蘊。然後"外境界"就是指器世間,就是我們生存的世界。所以"有識身""外境界"這兩個就是所謂的有為法,一切有為法不離開這樣子。我們的世界看到的不外乎是人還有物,用這兩個名詞就代表整個有為法。有為法在什麼情況之下,會認為我的生命體是我、會認為我的身體也是屬於我的,或是認為外面的世界是屬於我的?然後因為"",會產生"我慢",這東西怎麼產生的?當這個念頭出現一次,它就變成一個力量存在你心中,下次你再遇到同樣的狀況它就現起,叫隨眠。只要我們一件事情反反覆覆做,它的力量就愈來愈大,因為它變成一個種子,蓄積愈來愈大的能量,這就是隨眠。這個隨眠只要我們學習到不正確的資訊,然後又沒有仔細思惟的話,那麼遇到這些境界很容易產生"我所見""我慢"。所以羅睺羅問的問題其實是很深的!我面對的這個境界、一切相(有識身+外境界的一切相)我會產生我見、我所見跟我慢這些內心的活動,這內心的活動會現起來、會潛伏變成種子,原因在"聞不正法"這個地方。那羅睺羅問說怎麼辦?我如何不走這個路線?我怎麼讓"隨眠"沒有、讓"現起"沒有,讓"我見""我所見""我慢"這三個也沒有?有沒有辦法?這問得很深!羅睺羅希望的結果是:我同樣的面對一切法-有識身跟外境界,怎麼可以產生"無我見""無我所""無我所"分成三個,色是我的=異我(經文給它名叫異我)、色在我中、我在色中,後面這兩個叫相在。經文出現是我、異我跟相在,其實就是指"我、我所"。羅睺羅問的問題是:我同樣面對這個的境界,我如何產生"無我見""無我所"出來?大家面對的問題是一樣的,但是不同人會產生不同的認知。

有個故事說有一棵樹很大,如果今天是木材行的老闆去看,一定說這個樹砍下來可賣很多錢;如果是一個環保人士去看的話,會說這個樹要好好保護不能砍;如果是一個家具行的老闆去看的話,會說這如果做成什麼家具很好用;如果是一個大老闆去看,會說這棵樹如果把它砍起來移到我家或我公司門口的話,那很好。一樣的東西但是每一個人所想的都不一樣,產生的結果就會是不一樣。所以假如想法沒有改變(聞不正法、不正思維),我們會一直走我見、我所見、我慢這條路線,走不出來。但是這時候如果你懂得學習的時候,學到新的東西進來,面對同樣的問題整個觀念改變,處理的方式一整個改變。

所以,佛陀給的答案是什麼?要觀五蘊的十一種無我、無我所,觀察無我的話,面對這個境就產生這種認知。但是在觀之前一定要做個確認動作,就是要確認五蘊是常呢?還是無常?五蘊是苦還是樂?五蘊是我還是無我?必須先確認過,確認過你才能作觀,否則你會懷疑呀!確認過只是在理智上先確定這個道理是對的,再來在經驗上面對事情直接做觀察,所以它有兩個層面。這個地方世尊很慈悲,第一個是假如說我們理智強的人,祂建議我們觀十一種:過去、現在、未來、內外….一直觀下去。但是對於沒有那麼好的佛學底子的人,他們只能在生活上去體會、觀察到無常、苦跟無我,因此世尊很善巧譬喻另外一種模式讓我們觀察。例如在《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這個眾生很容易懂的:早上的露水出現時間很短暫,太陽一出來就不見,所以看到露水可以知道無常;看到閃電,很亮麗但是很短暫,所以看到生活當中的一些情況容易發現到無常。可以從這邊來反思有為法,這個技巧很厲害,如何把很深的道理變成生活上可以用的,而這些譬喻在我們生活當中是每天每天都看得到。從譬喻當中感受到原來露水、閃電存在的時間那麼短暫,告訴你無常、你留不住它。然後夢幻泡影像水中的影子一樣,好像有,事實上沒有,告訴你這是無我,所以像泡沫一樣。在洗澡有很多一團一團的泡沫,但是一摸一抓它的時候,整個碎掉、整個沒有!世間事物就好像魔術師在變魔術一樣,好像有但是又那麼不踏實,遇到像做夢一樣,好像過得很快樂又做得很高興,但是醒來之後什麼都沒有!怎麼一回事?世尊很善巧讓我們從這些生活當中的一些經驗觀察,從外觀察到內,我的生命本質也是如此。這個方法對我們來講比較好用,因為我們每天每天都在觀察,但是有沒有敏銳度可以從外看到內?還是看到閃電就是閃電,是自然現象跟我沒有關係。但是懂得用心的人是:閃電如此、我也如此,就不一樣,你看到的是法,亦即佛教在講無常、苦、無我,它是個理。佛教講五蘊、六觸、十八界是講事,這個事是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一個事情;理是隱藏在事情後面的那個法則,通常不容易看到,一般只看到事。如果沒有世尊告訴我們那個理,我們不知道。但是這個理一定是每天每天都出現在這件事情上,如果世尊講的道理是真的,在每一件事情上我們都可以看得到無常、苦、無我的痕跡,只是有沒有注意到這個角度,從這個角度去看,才能夠從事中去抓到理,才容易體會到很大的啟發! 


 

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上課概論-20(ZA23)

第二十講

/色法會以十一種形態出現

  1. 按照世間相續,可以有這三種過程:

  1. 過去:已經生起也已經消失

  2. 現在:生起來但是還沒消失

  3. 未來:還沒有生起也還沒有消失

  1. 按照品類,有內跟外:

  1. 內 屬於我自己的五蘊為內

  2. 屬於我之外的就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別人(另一生命體),一個是它(非生命體,如桌椅等沒有生命現象的)

  1. 按照五趣,有粗細、勝劣:

第一種是指生命體本身的色法粗細,例如欲界天比人類色法細,色界又比欲界細。無繫時更細--煩惱愈少色法愈細,當你的身心不被煩惱繫縛的時候,你的色法會是很細微的。第二種是指六根所對的六種境的粗細,例如我們看得到的色就較粗,像桌椅,看得到也摸得到,它就比較粗。聲音我們聽得到但是它摸不到,相對就比較細;有些東西存在但是我們看不到,那就比看得到還細,聲香味觸法以此類推…再來是法處所攝受,就是說我腦中想出來那個色/影像,就比眼睛所見又更細,所以粗跟細是按照對比來看的。

  1. ()

  2. ()

同樣用三界來比,欲界的色跟色界相比,色界就比較好;不帶煩惱的時候,你的色/五蘊就是比色界還好。另外一種狀況是當你起不善心、煩惱的時候,你的色法/五蘊、身心狀況比無記還劣。所謂無記就是這時候的身心狀況不起煩惱,但是也沒有起善法,只是像平常行住坐臥吃飯睡覺這些,無善無惡的時候。沒有辦法很明確地說明你是善還是惡,這叫無記。無記的心優於不善的心;善心優於無記心。但是我們做善事有時候帶著煩惱、有所求的心去做,那時候的善叫有漏善;如果是不帶煩惱、不帶有貪瞋痴的心去做善法,這叫無漏善。無漏善優於有漏善。
同樣的一個五蘊,在我們狀況不同時,我們的五蘊就有好壞、粗細的不同,比如我現在起煩惱,這時候的五蘊就不好。但是我這時候起一種善心、慈心,想要佈施給別人的時候,我那時候身心是喜悅的,那時候就是好。

所以我們可能在一天裡面這十一種都經歷過。仔細觀察:早上的身心,跟下午、晚上、睡覺之前的身心,跟現在有在聽課的這個我在變化….好醜跟煩惱有關係,所以這個十一種組合,其實很多樣不是單就這麼十一種。

  1. 按照差別,有遠近:

以時間來說,過去跟未來比較遠(和現在相比為遠),叫遠;現在跟現在比較近,叫現在。從距離來看,跟我比較近的色,比如這個桌子對我來講叫近色,攝影機那邊叫遠色,距離我有一點遠。

這十一種色法其實就是所謂的現象界,也就是說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看到的很多的事事物物它,只是個現象,佛教給一個名稱叫"",每一件事情有其特性,每一個性質都不一樣。筆有筆的特性、桌子有桌子的特性都是不一樣。每一件事情皆相異,每個東西有各自的相貌,我們叫事,事是千羅萬象的,稱為"自相"每一件事情後面有一個道理在運作這叫""佛教稱無常、苦、空無我這三個理。世間在分析這個"",有些很精緻細膩,但是要從""裡面看到這個""並不簡單!比如牛頓發現地心引力,牛頓在樹底下睡覺,蘋果掉下來 ,這個很平常嘛!沒有人會想到是地心有引力。所以事情每一天、每一個人都在經歷,但是要從這件事情裡面/當中,找到那個理 /法則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佛教告訴我們:假如只知道事而不知道理,你的煩惱沒辦法斷。雖然知道五蘊、我的身體結構如何、我的感覺、種種情緒(心理學最清楚)、我的想(思想哲學有很多、行為科學裡面很多動機)、我有很多很多的現象出現….這些現象都是事。我看得到、摸得到、碰得到…但是這些現象是怎麼一回事?事物的後面是怎樣的原則在運作?你看不到的…如果沒有專家幫我們探討的話,這一部分我們不知道。世尊告訴我們,這些現象後面的本質就是無常、就是苦、就是無我,這叫理。

我們在人間經歷很多的風風雨雨、人我是非,你對我錯,滾蕩一陣子,慢慢進到佛法時,知道後面原來有一個道理,原來這一切、這個東西,表面上是這個樣子,但是有著後面看不到的理,那東西是無常的、裡面充滿著種種苦惱的事情,這件事情又不是我能控制得住的、我做不了主!五蘊是我的,好像是我的哦…實際上不是我的。這時候你才知道,原來佛陀從這個角度明明白白在告訴你:我的生命為什麼是苦?為什麼是無我。後面那個理你看不到,我們會認為生命有一個我。如果沒有從佛教入手的話,我們絕對會認為五蘊裡面有一個我,那個我是不會死的,緃使我今天身體死掉,那個我再投胎,有一個東西不會死。但是佛陀告訴你,沒有那個東西、不要做夢!當你體會到五蘊的本質是無我的時候,有什麼好處?當人事在變化,帶動你的身心也在變化的時候,你注意到"",就不會被干擾到;但是當你注意到""(自相)的時候,只要有風吹草動,你的身心全然被捲進去。

琉璃王滅世尊的家族釋迦族,世尊知道了,要擋,擋了三次,最後一次擋不住。整個釋迦族滅掉的時候,阿難很難過,因為阿難看到是""但是佛陀說:你要多安住在空。家破人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啊!佛陀不是沒有感覺,但是你怎麼把這種心調下來,把焦點放在""整個身心狀況就轉變。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到:當找到道理,用這個道理來看世間很多事情,不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情景,不會執著抓著不放。比如夫妻感情好時,彼此認定為對方所屬,但是感情生變或離婚時,彼此發生什麼事情,不關我的事,不會那麼在乎…當你認定他/她不是我的時候,觀念改變,整個改變!佛教講這個"無我"很厲害,當知道、體驗到無我的時候,生死輪迴最多最多就剩下七次,你看那力量多大!

所以這一部經其實告訴我們:觀察事跟觀察理,也就是所謂的觀察自相跟觀察共相。但是有一點很重要:我們想要觀察無常,但我們看不到,因為它是一個理、一個法則,你看不到無常的;看不到苦,要從五蘊裡面去看才能看得到無常。五蘊有什麼?五蘊會生滅、會存在、消失,今天成功、明天失敗,看到成功失敗、生滅的那種變化,才知道人生很無常的。你看不到這種變化就不會產生這個結論。所以要瞭解,在修行的過程中,必須從事的觀察中,看到後面的理,我們不可能、也無法馬上從理中下手,必須要從事,很細膩的觀察。所以為什麼在這一部經,經文這樣告訴我們說有十一種色,過去色會不會生起?會不會消失?會!在過去生起、過去消失,所以是無常。現在色是無常嗎?未來的色會是無常嗎?然後,以內來觀察我自己的色,我的五蘊身是無常嗎?以外來觀察,外面的某人是無常嗎?環境中的某物是無常嗎?然後,欲界的色是無常嗎?色界的色是無常嗎?我剛剛起不善心的心是無常嗎?起善的心是無常嗎?跟我距離比較近的,桌子椅子是無常嗎?跟我比較遠的東西是無常嗎?

所以你會發現到:佛陀在如何從事觀察理的過程一點也不草率,而是逐一檢查。譬如眼睛:我的眼睛過去的狀況,昨天的眼睛是無常嗎?現在的眼睛是無常嗎?未來的眼睛是不是無常?我的眼睛是無常,那別人的眼睛是常還是無常?它是一個一個檢查的.. 少了一個不檢查你會懷疑,是不是有一個叫常的東西我沒檢查到。所以真的到觀的時候,一個色法你要分十一個角度來一個一個檢查,每一個都確定之後,才能確定說無常。所以這一部經是觀察到無常而已,無常之後對色界的愛就除去,所以先觀色無常除掉愛,然後再觀受想行識…一個一個遣除。所以整個的愛欲才算遣除掉。

總結這一部經在於觀五蘊:五蘊總共有十一種形態,每一種每一種你都確認它是無常的。五蘊是事,無常是理。

但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是:當認知轉變的時候,情感也轉變,這個是很妙的一件事情。也就是說,當我認為這些事情一直在變化、不穩定時,你反而不喜歡、會放手,這個很奇妙。比如說這個人平常是跟你好朋友,但是你知道這個人有個特色是翻臉如翻書,今天高興明天就不高興;今天答應你明天就不答應或者明天就把你否定,當一個人在心情、個性變化無定時,對這個人不會信任,跟這個人會保持距離,那種想要跟他做朋友的心就離開。也就是說,當某一種現象被你知道,只是知道而已並沒有做其他事,你的態度和情感/感受就轉變!所以當知道這個人是無常的時候,想要親近他、抓他的心就慢慢不見。同理,當知道自己的身心狀況一直在變化,對身心的執著就會越來越弱。不過一般人往往更執著,例如被醫生診斷出重症時,心慌、害怕,不知道怎麼辦,千方百計找醫生治療,對人事物反而想要抓得更緊,整個愛跟欲反而是更強,因為習慣了"",所以接受不了"無常""無我"。一旦觀念改變,整個情感也就改變;唯有情感改變的時候,你的心才真正的解脫;假如你的情感沒有改變,不叫解脫。所以從這一經可以看到佛法的特質:

你一定要跟自己的生命聯結,常常觀察自己的五蘊,從觀察五蘊裡面看到變化。關鍵在變化- ........你能夠看到生滅的時候,越來越敏感,確定我的生命本質上是無常的,這時候你的情感上就在變動,慢慢會放手一直到你完全放手,這時候才能解脫。

**經文《二十三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

  「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佛告羅睺羅:

  「善哉!善哉!能問如來:『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耶?」

  羅睺羅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羅睺羅:

  「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羅睺羅!當觀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

  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如是,羅睺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者,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部經的場地改變了,前面都是在舍衞國,現在變成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迦蘭陀竹園因竹子很多所以叫竹園,內有竹林精舍。這一部經是釋尊的兒子羅睺羅來問佛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問說:我此識身跟外境界,這一切相,如何能夠去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這五個東西?

    1. 識身:識就是心,我的身體裡面有心所以我是活人;如果這個身體沒有心叫死人。佛教用語定義有識身就是有心識/精神的作用的身體,就是指身心,我有身有心就叫活人;另一個是無識身,就是這個身體可能剛剛死,心識不起作用,或只剩下身體沒有心就是死人。這地方是我此識身-我這個身體跟外面的境界,也就是前面談過十一種色,"""內色",外境界叫""

    2. 一切相:此識身、外境界這二個都算一切相,通通是屬於有它的相貌、樣子。但是佛教在講相的時候,尤其在講禪定和毗婆舍那,相不是我們看到的外在的樣子,而是我心裡面的那個相。比如我現在到佛堂去,把佛陀的相記起來,然後我現在在這裡,我去回想那個相,那個叫""。所以相是指我內心出現的那個東西的影像,也就是我心中的相。

    3. 我:佛敎講的""跟外道所講的""有三個意思,1.-獨一,靠自己就可以生起,不需要其他因緣。2. -這個本體從前生到這一生再到下一生,都是一樣的,不會改變。3. 主宰-我做得了主,甚至我可以支配它。假如說外道主張的有一個我,是包含上述三個特性,那我們就要一個一個檢查。你所主張的我在哪裡?一定是離不開五蘊,所以以五蘊來觀察。在邏輯上不外乎是這幾種情況,就是我的身體()是我,這是一種情況。如果身體是我,受、想、行、識這四個就叫我所。(這地方有點困難)身體是我,感覺就是我的、思想就是我的,反應、意志行動也是我的、心也是我的,屬於我的這叫我所。第二種,假如我主張""-感覺(我的情感有快樂、痛苦的感覺)才是我,色、想、行、識這其他的四項就叫我所,這時候色-身體就是我所。所以外道認為色、受、想、行、識每一種都有可能當作是"" 。現在把它簡化:A. 把身體當作是我,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東西就是身體,那其他的感覺、內心的活動都叫做我所,屬於我的。"我所"有三種情況會出現:1) ""這個叫主人,身體是主,其他東西屬於我,外在的色是屬於我。就像僕人-幫我做事的人就是我的。2) 我在色中:就像蘋果放在盤子裡,蘋果是蘋果,盤子是盤子,像器皿。3) 色在我中:像是說我身上戴項鍊。我所-屬於我的東西有上述三種情況,圖解為:


色比較大的時候,我就在色中。假如我的範疇比較大,那色就在我當中。這是邏輯推理,假如承認有一個我的話,思考方式不外乎這四種:第一種色是我,身體就是我。第二種身體不是我,但是屬於我的。那我的只有三種情況,就是它是屬於我、我們二個之間有關聯。探討我跟色的關係,單就"""我所"的關係就有四種,這四種在分別乘以色受想行識五種情況,總共有二十種。就是說在邏輯的關係上,假如承認有一個我,是常恆不變,可以一個個檢查,如果認為身體是我,其他就是我所。那它們的關係不外乎主人、色是屬於我、我在色中、色在我中這些。假如你說受是我,那色、想、行、識其他的四個就是我所。那同樣的也總共有主人、色是屬於我、我在色中、色在我中四種關係,逐一檢查,才確認說原來這裡面沒有我。

所以為什麼前面一定要做十一種觀察,它一個一個檢查,你說色是我,但是色會不會變化?色是無常啊!無常就是苦,苦就是無我,所以從它有變化的角度來看,知道色不是我。色不是我,那受是不是我?今天高興明天不高興,情緒在變也是無我啊!也是無常啊!想也是如此,我今天想這樣有這念頭,明天想那樣有那念頭,想也在變化。那意志作用,我今天決定要這麼做,明天就不決定這麼做,也在變…一直在變。我的心在了別一個境的時候,今天認識這個,明天認識這個,也在變….所以逐一檢查會發現到當中竟然找不到一個不會變的東西,才確認原來一切的五蘊通通是無常、是苦、是無我的。

接著,色體是我,就有其他屬於我的那種認知出現。你認為有一個我的時候,就會延伸出來,常見跟斷見。如果五蘊生命體/身心就是我,我身心會死,那個我也就死了,這叫斷見,亦即一般人常認為死掉什麼都沒有了,這叫斷見。常見則是離開五蘊有一個我,身體可以死,那個我不會死,我們一般講靈魂不會死,今天死靈魂就又投胎..那個靈不會死,這叫做常見。佛教也主張生死輪轉,佛教是不是常見?也有一個心在跑來跑去對不對?但是那個心是一直在變化,與一般人認為有個東西不會變化是不同的。我今天死去,那個東西(靈魂、心識)又過去、又過去、 一直過去….沒有那個不會變的東西。但是佛教認為,從這一生到下一生、再下一生,一樣有一個東西在流轉,是那個在變化。譬如蠟燭一直燒… 燒完的時候,這蠟燭的燃燒過程,有蠟燭、有燈芯、有火,對不對?假如火代表我們的生命力,蠟燭體代表我們其他的因緣的話,當這蠟燭燒完時,用新的蠟燭把火引過來,是不是新的蠟燭出現?但新蠟燭跟舊蠟燭是一樣的嗎?不一樣!這兩個蠟燭有沒有關係?有!新的蠟燭不是原來這個,但是又不能離開原來這個,而舊蠟燭的火是不是一直在變化?有沒有那個火?有!但是那個火一直在變 …一直在變,我們生命的轉變就是這個樣子。沒有一個不變的東西在,但是火可不可以這樣延續過來?可以!但新火跟舊火有沒有關係?不是這個原來的火,但是又不能離開這個火….很妙!一般人認為說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東西就這樣轉移過來,佛教也講這樣轉過來,但是那個東西是在變,就像水流一樣,一直在流一直在變,它不是同樣一個水。所以這個地方同樣在講生死輪轉,但是一般人認為說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東西叫靈魂,一生一生流轉沒有變,一百世之前那個我跟十世前的我,跟現在的我是同一個人,是同一個人嗎?這個蠟燭燒了一百次,我傳來傳去它是我沒有錯,但是那個也可以不是我,但是我又不能離開它,它一直在變。所以這個地方有一個東西很重要,就是以後在讀佛經會遇到這個名詞,即蘊是我五蘊本身就是我,但是五蘊會死、會敗壞,敗壞的時候,那個我也不見了,叫斷見;離蘊有我五蘊會敗壞,但是有一個我不會敗壞,那叫離蘊有我,叫常見。所以,佛教主張的是「不即不離」輾轉輪迴的那個生命體不是五蘊,但是它也不能離開五蘊,就像那個蠟燭一樣。經文中有譬喻桂花有花香,但桂花等同香嗎?不是!桂花是花,香味是味道,由桂花產生的香味,不能說桂花就是香味,但是離開桂花沒有這個味道,這就是不即不離。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上課概論-19(ZA22)

第十九講


六隨念之法隨念引導

於世尊正法律,現法能離熾然,不待時節,能自通達。現前觀察,緣自覺知。

什麼是現法?正確的修習八聖道的時候,在現法中、在這一生,都可以進入四聖諦的現觀。

什麼是離熾然?在修習八正道的時候,能夠遠離熾然的煩惱。

什麼是不待時節?由於正確修習八聖道的時候,當下就能進入四聖諦現觀。

什麼是能自通達?由於八聖道的修習多修習的緣故,能通往四聖諦、能到達四聖諦。

什麼是現前觀察?由於八聖道的修習多修習的緣故,能夠現前觀察四聖諦,能夠如實知見四聖諦。

什麼是緣自覺知?世尊所說的四聖諦,佛跟佛弟子在自己的內心中,覺悟知見為苦集滅道。

佛陀所說的法- 初善、中善、後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

什麼是初善?聽聞佛法的時候內心起歡喜。

什麼是中善?聽聞佛法之後,按照佛法的意思修行,沒有困難。

什麼是後善?以究竟離垢、究竟離欲為他最後的目的。

什麼是善義?能夠引發利益與安樂,將來的安樂叫利益,現在的安樂叫安樂。

什麼是善味?文辭善巧、內容有滋味。

什麼是純一?佛陀說法,只是為了無餘涅槃而說。

什麼是圓滿?因為法是尊貴、殊勝的緣故。

什麼是清淨?沒有煩惱叫清淨。

什麼是清白?能夠度脫輪迴之苦。

什麼是梵行 ?梵行即指八正道:1.正見:正當的見解。2.正思:正當的思想。3.正語:正當的語言。4.正業:正當的身業。5.正命:正當的生活。6.正勤:正當的努力。7.正念:正當的意念。8.正定:正當的禪定。

什麼是善說呢?佛陀所說的正法律是善說,因為佛陀說苦真的是苦、集真的是集、滅真的是滅、道真的是道。



皈依三寶,照理來講,應該是佛弟子每天要念佛、法、僧。應該了解佛陀有什麼優點,值得我們皈依。在經文出現是如來、應供、等正覺…包括如來就有十一個名號,每一個都代表佛陀的某一個功德、特性。而我們所謂憶念,就是去想佛陀的功德、優點,因為在憶念佛陀的優點時,會使我們產生歡喜心。如果一個人在森林住的時候、害怕恐懼的時候,這時候憶念佛陀、或憶念法或憶念僧,恐懼心會退掉。佛陀曾教導在山裡面修行怕鬼的比丘,要憶念佛或是憶念法或是憶念僧;而人在臨終的時候,世尊說要憶念佛、法、僧、戒、施、天這六個,叫做六隨念。

佛法僧就是我們三個皈依的對象,三隨念皆是真實的-1)-就是說佛陀真實具有這些功德。2)-佛陀講的法有什麼特質?就是上述的種種法隨念的內容。3)-聽佛陀講的法,依照這個法去實踐,之後煩惱也斷了,所以僧是指聖僧,非凡夫僧。皈依()僧,就是以斷煩惱的這些出家眾為皈依對象,一般是從初果到四果阿羅漢,而大乘法就是包括菩薩。4)或是說你可以憶念- 自己曾經持戒所帶來的功德,在憶念的時候起歡喜心。5)或是憶念-布施、這輩子可能幫很多人,在臨終之前,想到自己曾經做很多很多的善事,那時候內心起歡喜心,起善心而命終。6)或是憶念-欲界天所具有的信戒聞捨慧你也具有,亦即-你自己本身對佛法有信心。世尊所教的基本戒律(五戒、八戒)也具備。在佛法的部分也嘗試學習。-就是布施。-這地方是一些斷煩惱的智慧。

在《阿含經》裡面提到:當一個人的心處在比較脆弱的時候,六隨念通常會把心給強化起來!

其中,法隨念在我們修學上蠻重要的!世尊所教的法,

第一個大原則是現法見道-在這一生,就可以見道、斷煩惱!不是說等到下一生或幾生之後,不是!而是只要方法(八聖道)對,今生就可以見道,甚至因緣好的話,這一生就可以達到阿羅漢,所有的煩惱可以斷盡。

第二原則是離熾然-熾就是火燒得很旺叫熾然,什麼東西在燒我們?煩惱!當起煩惱的時候,整個身體好像被燒一樣;當起貪心的時候坐立難安;當起嗔心的時候整個身心痛苦…這時候如果按照佛陀教的法-就是八正道,在當下的心可以馬上捨離掉煩惱,這個很妙喔!

第三原則是不待時節-我們種水果,要好幾年才開始收穫;種蔬菜可能需幾個禮拜,這都要長短不一的時間或季節而能收成。但佛法不是,佛法只要是善根成熟的人,或是按照方法修學的人,馬上可以作用,且你的心只要成熟,都能見道解脫。不需要學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所以在看《阿含經》的時候,會看到有人只要跟佛陀對談,當下那個人就斷煩惱,這個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

第四原則就是能自通達,你瞭解八正道的話,按照八正道修學可以帶領你到涅槃,所以通達是說八正道可以引導你到涅槃,誰引導你去解脫?不是佛陀,是法,是自己的善法引導你往前走、走向解脫。

第五原則是現前觀察,世尊講的法,在當下就可以用得到,例如佛陀教慈心觀,馬上就可以用到慈心觀。只要憶念佛法的功德,身心馬上可以轉變,馬上就可以看得到的叫現前觀察。

第六原則是緣自覺知,這個地方很妙,佛法要自己去領悟,不是別人讓你領悟,佛陀最多只是講法,能不能體驗到這個法的滋味,就要靠你自己去領悟。亦即無人可以幫我們解脫,只有自己可以讓自己解脫,當你真正了解法/四聖諦的時候,自然就會解脫;別人擋不住你的!你不了解法的時候,誰推你、幫你都沒有用,還是卡在那裏,不了解就是不了解,你沒有辦法解脫的,因為解脫的關鍵在智慧!所以為什麼修行只能在個人、自己本身,督促自己往前走,領會到法的道理,都是要靠自己,老師的工作只是告訴你那個道理,內心的煩惱就靠自己在降伏。老師只能告訴你說,你起了煩惱要用什麼辦法來處理,但是煩惱能不能降伏,靠你自己能不能用上方法,這個地方很重要。假如這個地方擺錯位置的話,常常把自己的問題丟給佛菩薩,求佛菩薩幫我們解決生命中的一些問題,這個方向就是錯了!佛的法基本上有這六個特質。

**《二十二經》經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比丘名劫波,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

  「如世尊說,比丘心得善解脫,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

  爾時,世尊告劫波曰:

  「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心善解脫,善哉!劫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劫波!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色愛除已,心善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識愛即除;識愛除已,我說心善解脫。

  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脫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所以者何?愛欲斷故;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

  時,劫波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

  爾時,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善解脫,成阿羅漢。



這一部經跟前面幾部經有點不一樣,特色歸納如下:

  1. 在第一經到第十四經有一個特色:經文都是世尊自己講出修道的道理,沒有人問。我們經文的格式很單純。

  2. 第《十五》經到《二十一經》開始有問答,但是只"略說法要",請世尊重點開示。

  3. 從《二十二》經開始到《二十九經》開始有問有答,但侷限在世尊說過的話,我哪裡不懂而提問。所以大部分是"如世尊說…"什麼話,經文會出現"云何"或是"何以故"

這個地方很重要,因為很多資訊進來的時候,是真、對或錯,我們不知道,怎麼辦?就像在看書的時候,可能版本不一,或是法師說法各執一方,會發現不一樣、起衝突, 怎麼辦?所以經典中" 云何…."有三個意思,什麼?(你要先問對方講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如何?
例如:世尊說心解脫,我問世尊您說心解脫是什麼意思呢?(這地方要先確定下來)接著,你說心解脫何以故?根據什麼道理?

所以我們吸收到不同的資訊時,需要篩選的兩步驟,第一是這個名詞或是某一個概念是什麼意思,要先確定下來才能往下。第二是你這麼講有什麼道理?比如諸行無常的主張,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你怎麼確認這句話是對的?習慣思考的人不會那麼容易相信別人講的話,這時候應該去確定你說的諸行是什麼?先知道什麼叫諸行,再確認什麼叫無常,再了解諸行是無常,根據什麼道理?如果你不這麼問,而直接接受諸行就是無常。背後道理是什麼?不知道,接受一個你不知道的東西,不是對的方式。譬如:人生是無常這句話,在還沒出事之前,或家裡還沒有發生狀況之前,人生怎麼會是無常?人生是常啊!到底人生是常還是無常,世尊是站在什麼樣的道理來講?這要弄明白。又比如解脫這個名詞,表面上感覺很好,然而不理解裡面內容是什麼的話,背後是空洞的。

接下來,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這個比丘問佛陀:世尊!什麼叫作比丘心得善解脫?心得善解脫這句話是世尊講的,善就是好;解脫就像我們被綁住一樣把它解開來;脫就是脫離了那種狀況。什麼東西在綁住我們?世尊在經文解釋貪愛心在綁著我們,你怎麼樣解脫?-解除貪愛的狀況,而且這種解脫是好的。什麼情況叫好?貪愛心沒有出現是好嗎?不是!貪愛心根本再也不生起,才叫好!所以這地方是貪愛心的種子,整個種子都斷掉,才叫做好。煩惱從根斷掉才叫好解脫。煩惱只是暫時不活動不叫好解脫,那個只是暫時解脫。他問這個問題,然後世尊就說你能夠問如來心善解脫,問得好!

這裡出現如來這個詞,什麼叫如來?如來是佛陀的名號之一,會發現在經文裡面,同樣是指佛陀目前有三個名詞出現,還有一個善逝,同一人可以用很多個名詞來稱他,用不同的東西來修飾同一個東西。可以看出在印度的語言文化背景表達很豐富。

如來一詞在《瑜伽師地論》解釋的很有意思,言無虛妄,世尊從開悟那天開始,到他入涅槃期間不講假話!《阿彌陀經》中提到阿彌陀佛廣長舌相,就是因為這人從來沒有講過謊話。現在讀的經或佛陀講的經裡面是真實語,這地方很重要。

怎麼樣達到心解脫?在《阿含經》的第一經的時候,就出現,第一個就是要觀色無常,如是觀的話,叫做正見,正見生起的時候,厭離心生;厭離心生起的時候,喜貪盡;喜貪盡就叫心解脫。這剛好跟第二十二經是一樣的,但是多了當觀知諸所有色。所有色包括十一種類型: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好醜跟遠近,但第二十二經它沒有提正見、厭離、喜貪盡這些,它直接講愛欲斷,愛欲斷叫心解脫。從這地方可以看出來,經文在不同的地方,有些地方會省略,有時候會重講。第一部經偏重在講觀色無常;這一部經重點在我們要觀五蘊的所有。那什麼叫所有呢?色本來是一個物質,但是在我們的身上,呈現出五根、五境,還有法處所攝色。什麼叫五根呢?就是眼 耳 鼻 舌 身;五境就是色 聲 香 味 觸,平常在使用感官所看到的境,這些都是色。而法處所攝色,是指我們心裡面所想的東西。比如我現在想大殿裡面的佛像,這叫法處所攝;這個的色法是自己想出來,別人看不到,這叫法處所攝色。 比如我現在想我家裡的媽媽,媽媽的樣子會出現在我的腦海,但是你們看不到;它只是心裡面所出現的一個影像,也是個色法。

再來,受有六種受,就是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跟六境相接觸的時候,眼睛看到顏色(知道這是黃色的、白色的),有了別作用,就是根、境、識,這三個和合/三個碰在一起,叫觸。眼睛藉著眼根看到顏色,內心了別我知道這叫黃色的,這時候我內心產生這黃色是我喜歡的,內心有感覺出現這叫眼受。眼耳鼻舌身有六種感官對象,會引發不同的感覺出現。再來,想也有六種,想就是概念,也是一種認知。比如眼睛看到花的顏色是黃色,有舒服快樂的感覺,而我也知道這花以前看過、叫什麼名,所以有六種感官引發的六種想。同樣的行也有六種,行叫意志作用,就是我想做什麼事情。比如我看到這個花黃色的,很想要摘下來,想要摘下來這個念頭就叫行;這聲音很好聽我想要把它錄下來,這個叫耳根引發的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識。所有的色,就是色法會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出現,經文是用十一種模式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