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集論-4-三法品-1.九門-1幾

戊二、長行依九門別釋(分九科) 己一、解頌幾字舉數列名門(分二科)庚一、總問
蘊、界、處各有幾?skandhā dhātava āyatanāni ca kati /

庚二、別答(分三科)辛一、蘊
蘊有五: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skandhāḥ pañca / rūpaskandho vedanāskandhaḥ saṃjñāskandhaḥ saṃskāraskandho vijñānaskandhaś ca //

辛二、界 
界有十八: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
dhātavo 'ṣṭādaśa / cakṣurdhātū rūpadhātuś cakṣurvijñānadhātuḥ śrotradhātuḥ śabdadhātuḥ śrotravijñānadhātur ghrāṇadhātur gandhadhātur ghrāṇavijñānadhātur jivhādhātū rasadhātur jivhāvijñānadhātuḥ kāyadhātuḥ spraṣṭavyadhātuḥ kāyavijñānadhātur manodhātur dharmadhātur manovijñānadhātuś ca //

辛三、處  
處有十二:謂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
āyatanāni dvadaśa / cakṣurāyatanaṃ rūpāyatanaṃ śrotrāyatanaṃ śabdāyatanaṃ ghrāṇāyatanaṃ gandhāyatanaṃ jivhāyatanaṃ rasāyatanaṃ kāyāyatanaṃ spraṣṭavyāyatanaṃ manaāyatanaṃ dharmāyatanaṃ ca //



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集論-3總頌

此論大文總分為三、甲一、初以一頌總標一部分品
本事與決擇,是各有四種:三法、攝、應、成,諦、法、得、論議。
tridharmaḥ saṃgrahaḥ saṃprayogo 'nvayaś ca lakṣaṇe /
viniścaye satyadharmau prāptiḥ sāṃkathyam eva ca //

甲二、後隨前標分品次第別釋(分二科)乙一、本事分(分四科)丙一、三法品(分四科)丁一、以九義辨釋三科(分二科) 戊一、以頌標(分二科) 己一、列九名別
幾、何因、取、相,建立與次第,義、喻、廣分別。
kati kasmād upādānaṃ vyavasthānaṃ ca lakṣaṇam /
anukamārthadṛṣṭāntabhedā

己二、標集勸知 
集總頌應知。jñeyāḥ samuccaye //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集論-2

解說題目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無著菩薩造,玄奘法師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一
Abhidharmasamuccaya
namo buddhāya
[atha mūlavastuni tridharmaparicchedaḥ prathamaḥ /]




集論-1

集論簡介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雜阿含-22




二八(二二)觀十一之一,cf.cs.982,198,199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
爾時、有比丘名劫波,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比丘心得善解脫,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

3.當觀知諸所有色悉皆無常
爾時、世尊告劫波曰: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心善解脫。善哉劫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劫波!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

4.色愛除已,心善解脫
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色愛除已,心善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識愛即除;識愛除已,我說心善解脫。

5.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
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脫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所以者何?愛欲斷故,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

6.
時劫波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爾時、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善解脫,成阿羅漢。

I.心善解脫
[論說] 復次、由三種相,當知心善解脫;a.謂於諸行遍了知故;b.於彼相應諸煩惱斷得作證故;c.煩惱斷已,於一切處離愛住故。又於此中,由四種行,於諸行中能遍了知如所有性,謂無常等。由十一行,於諸行中能遍了知盡所有性,謂過去、未來等,如前廣說。T30,777b
[]復次、經由三種相貌,應當知道心得完善的解脫。哪三種?第一、因為對於五蘊諸行周遍了知的緣故。第二、對於與彼五蘊諸行相合的種種煩惱斷盡,能得到親身體驗的緣故。第三、見愛煩惱斷盡以後,對於一切處所,捨離貪愛而住的緣故。又,在此周遍了知中,因為四種行相,在五蘊諸行中能周遍了知如所有性,就是無常、苦、空、無我。因為十一種行相,在五蘊諸行中能周遍了知盡所有性,就是過去、未來等,如前廣說。

2012年10月8日 星期一

雜阿含-19-21








  


二五(一九)結所繫法 ,cf. s22.70 rajanīy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略說法要
爾時、有異比丘從坐起,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3.世尊稱讚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說: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4.結所繫法,宜速除斷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5.比丘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比丘白佛言:世尊!色是結所繫法,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是)結所繫法;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6.佛讚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是結所繫法,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是結所繫法,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7.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I. 結所繫法
[經文] 比丘!結所繫法,宜速除斷。
[解說] yaṃ kho bhikkhu, rajanīyasaṇṭhitaṃ, tatra te chando pahātabbo (s22.70)
比丘!若結所繫法,應於彼中斷除欲。

二六(二0)
染經亦如是說。

二七(二一)動搖,cf. s22.63 upādiyamānasuttaṃ; s22.64 maññamānasuttaṃ; s22.65 abhinandamāna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略說法要
爾時、有異比丘從坐起,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3.世尊稱讚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說: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4.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5.比丘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比丘白佛言:世尊!色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如是受、想、行、識,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是故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6.佛讚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若色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如是受、想、行、識,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

7.
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I.
復次,於生死中而流轉者,有三種縛,由此縛故心難解脫。當知此唯善說法律能令解脫,非由惡說。何等為三?一者、除其愛結,餘結所繫諸有漏事;二者、愛結所染諸有漏事;三者、能生當來後有諸行。於此三縛,由三因緣,心難解脫。謂初、由種種故,第二、由堅牢故,可愛樂故;第三、由微細故。復由五相,為後有縛所繫縛者,當知有五我慢現行。謂由所依故,所緣故,助伴故,自性故,因果故。當知此中,薩迦耶見以為依止。計我未來,或當是有、或當非有,以有非有為所緣境。此中非有為所緣境,唯有一種;有為所緣,乃有五種,謂我當有色,我當無色,我當有想,我當無想,我當非有想非無想。如是一切總收為一,合有六種所緣境界。言助伴者,謂動亂心。言自性者,恃舉行相為其自相,戲論自性為其共相,一切煩惱戲論性故。因果性者,謂能感生為因性故,造作業行愛隨逐故。
[]1.復次,在生死中而流轉的人,有三種束縛,由於這三種束縛的緣故,心很難解脫。應當知道這三種束縛,唯獨善說法律的佛法,能令心解脫,不是由惡說的外道。哪三種?一者、扣除愛結,屬於其餘八結的種種有漏事。哪八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 、疑結、嫉結、慳結。二者、愛結所染污的種種諸有漏事。三者、能生起當來的後有五蘊諸行。
2.對於這三種束縛,由於三種因緣,心難以解脫。哪三種?最初,由於八結種,所以是種種。第二、由於愛著,能令束縛堅牢的緣故,因為對於可愛的境界樂著的緣故;第三、由於五慢微細的緣故。
3.還有由於五種相貌,為後有束縛所繫縛的人,應當知道有五種我慢的現前行動。哪五種相貌?就是由所依故、所緣故、助伴故、自性故、因果故。
1-2)應當知道在這裡,以有身見為依止處,虛妄計度,若是五蘊中有我,在未來,這個我將來是有,或是將來沒有,這是以有與沒有作為所緣的境界。
a)在這裡,以這個我在未來是沒有,作為所緣的境界,唯獨有一種情況。b)以這個我在未來是有,作為所緣,可以有五種情況,就是這個我將來有色,這個我將來無色,這個我將來有想,這個我將來沒有想,這個我將來非有想非無想。這五種情況,整個收為一類。所以,以有、無有為所緣境,總合起來,有六種所緣境界。
3)什麼是助伴?以有身見為依止處,虛妄計度我的時候,伴隨這樣的情況,內心是動蕩擾亂。
4)什麼是各自的體性?依靠這樣的我見,內心高舉為其活動的相貌,就是我慢自己的相貌,以戲論的自性為我慢的共通相貌,因為一切煩惱都是以戲論為自性的緣故。什麼是戲論?就是一切因緣生法,都是空無所有,虛妄不真實,但是執著它是真實,這就是戲論。在執著的一切法相上,安立種種的名句文。依名句文而有種種的語言分別,從語言分別上,又引起種種的執著煩惱,不斷的這樣虛妄分別,都叫做戲論,都是不真實。不斷的這樣樂著戲論,就在阿賴耶識裏面,熏習名言種子。名言種子,是親生一切法的力量,就叫作因。戲論是一切法生起的原因。
5)什麼是因果性?就是煩惱能夠招感五蘊諸行的生起,就是諸行的生起,是以煩惱為因性的緣故。造作善惡種種業活動的時候,愛著心會跟隨追逐的緣故。

II.五種我慢:T30842c
1.何等名為五種我慢?謂於我見未永斷故,得有如是我慢現行,於其六處計我起慢,1)乃至未為衰老所損,諸行相似相續而轉,作是思惟:是我如昔;2)彼若復為衰老所損。3)或於一時成就好色,或於一時成就惡色,或於一時成就大力、安樂、辯才,或於一時乃至無辯。彼若成就好色、大力、安樂、辯時,作是思惟:我今美妙。4)若違於此,作是思惟:我非美妙。5)若為衰老所損敗時,作是思惟:我今變異。
2.云何名為自性差別?謂此五種我慢為依,發起有愛及無有愛。又彼有愛,軟、中、上品差別而轉;於其無有,由審思擇方能起愛,非由意樂任運而住,是故於中無有三品差別建立。1)當知此中軟有愛者,謂於當來願我當有,即於六處願我當有,即如是類願我當有,於同類生有希求故。異如是類願我當有,於異類生有希求故。若先自體是可愛者,願彼相應,故造善業,作是思惟:願我當有如是種類,如今所有;若先自體不可愛者,願彼離隔,故造善業,作是思惟:願我當有如是種類,異今所有。2)中有愛者,謂於無有不生希欲,為治彼故,願我得有,即於六處願我得有,如前所說,即如是類願我得有,異如是類願我得有,如是一切,應知皆名中品有愛。3)上有愛者謂即如是行相差別,作是念言:願我定有猛利思求四種相愛,應知說名上品有愛。
[]1.什麼是五種我慢?就是因為對於我見尚未永遠斷盡的緣故,就有這樣五種我慢現前行動,對於其內外六處,妄計是我,而生起我慢。哪五種?
1)一直到這個五蘊尚未為衰老所損害,五蘊諸行前後相似,相續不斷而活動,所以,會這樣思惟:這個我如同過去一樣,沒有任何變化。
2)那個五蘊如果還是為衰老所損害,五蘊諸行前後不相似,相續不斷而活動,所以,會這樣思惟:這個我與過去不一樣,現在有變化、不同。
3)或是在某一個時候,成就妙好的色身。或是在某一個時候,成就醜惡的色身。或是在某一個時候,成就大力、安樂、辯才。或是在某一個時候,乃至無辯。他若是成就好色、大力、安樂、辯才的時候,生起這樣的想法:我現今美妙。
4)若是與這個相違背,生起這樣的想法:我現今不美、不妙。
5)若是被衰老所損害、敗壞的時候,生起這樣的想法:我現在有變化、不同。
2.什麼是自性差別?就是以這五種我慢為依止,發動生起有愛及無有愛。又,彼有愛,有軟、中、上品的不同而活動。對於其自體的無有,經由詳細思擇,方能生起貪愛,不是經由意樂,自然任運而住,所以,在這無有中,沒有三品不同的建立。
1)應當知道在這裡,什麼是軟有愛?a)就是在當來世,願求我將有,就是願求我的存在。b)就是在內六處,願求我將有,就是願求我所,希望自己有這些六處。c)就是這樣類別,願求我將有,因為對於同類的內六處,生起有的希求故。現在,得到美好的色身種類,還希望將來再得到這樣的色身。d)不同這樣類別,願求我將有,因為對於不同類別,生起有的希求故。現在,得到不好的色身種類,希望將來不要再得到這樣的色身。若是先前的生命體是可愛的話,願求與彼相合,因此,造作善業,生起這樣的想法:願求我將來的有,是這樣種類,如現在的生命體所有。若是先前的生命體是不可愛的話,願求與彼遠離隔開,因此,造作善業,生起這樣的想法:願求我將來的有,是這樣的種類,不同與現在的生命體所有。
2)什麼是中有愛?a)就是對於無有,不生起希望、欲求,為了對治彼無有的緣故,願求我得到有。b)就是對於內六處,願我得有,這是我所。如同前面軟有愛所說,c)即如是類願我得有,d)異如是類願我得有。這樣一切類別,應知皆名中品有愛。
3)什麼是上有愛?就是這樣四種行相不同,生起這樣的想法:願我決定有,猛利思求四種相的愛,應知說名上品有愛。

[參考].九結(cf.佛光大辭典等)
九種結縛,一切眾生因此妄惑,造作諸業,而為眾苦繫縛,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故云結也。
一、愛結,謂諸眾生為貪愛故,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愛結。廣行不善者,謂廣作殺盜婬妄等惡業也。
二、恚結,謂諸眾生為瞋恚故,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恚結。
三、慢結,謂諸眾生為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故,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慢結。慢者,同類相傲也。過慢者,相似法中,執己為勝也。慢過慢者,他本勝己,強謂勝他也。我慢者,恃己凌他也。增上慢者,未得之法,自謂已得也。下劣慢者,己本無能,反自矜誇也。邪慢者,執著邪見,凌慢他人也。
四、無明結,謂諸眾生為無明所覆,於苦法、集法,不能解了,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無明結。苦法者,三界生死眾苦之法也。集法者,積集三界有為之法,即惑業也。
五、見結,謂諸眾生於身見、邊見、邪見,妄興執著,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見結。身見者,謂於五陰身中,強作主宰,計著有我也。邊見者,謂於身見中,計斷計常,各執一邊也。邪見者,謂執有執無,及撥無因果也。
六、取結,取即取著。謂諸眾生於見取、戒取,妄計執著,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取結。見取者,即身見、邊見、邪見也;外道取著此等邪見,以為正見也。戒取者,謂外道妄計自身前世從牛狗中來,即便食草噉穢,取以進行,以為戒也。
七、疑結,謂諸眾生於佛法僧寶,妄生疑惑,不修正行,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疑結。
八、嫉結,謂諸眾生,耽著利養,見他榮富,起心嫉妒,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嫉結。
九、慳結,謂諸眾生耽著利養,於資生具,其心吝惜,不能捨施,廣行不善,由此能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名慳結。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雜阿含-17-18


 





二三( 一七)非汝所應之法, cf. s22.69 anattaniya suttaṃcs.269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略說法要
有異比丘從坐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3.世尊稱讚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作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汝如是說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4.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5.比丘所解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所應,宜速斷除。受、想、行、識,非我所應,宜速斷除,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世尊!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6.佛再讚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斷除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7.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時彼比丘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二四(一八)非餘人所應,cf.s22.68 anatt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略說法要
爾時、有異比丘從坐起,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卻住一面。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3.佛讚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作如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時彼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4.非汝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此法宜速除斷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若非汝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5.比丘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我於如來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6.佛再讚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比丘!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7.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時彼比丘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I. 非汝所應之法
[經文] 比丘!若非汝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此法宜速除斷。
[論說] 由三種相,於諸行中應知無我遍智及斷。何等為三?T30,777ab
一、於內遍智,二、於外遍智,三、於內外遍智。斷亦如是,隨其所應。所謂諸行都無有我,無有我所,亦無有餘互相繫屬,當知如是於內、外、俱遍智及斷。此中由法住智,得決定遍智,數習此故,捨彼相應所有隨眠,得畢竟斷。當知此中,為於諸行未得遍智者,令得遍智故,如來大師說正法要。若於諸行已得遍智而未永斷者,為令唯於如先所得遍智數習得永斷故,復加勸導。

[]1)復次,經由三種相貌,在五蘊諸行中,應該知道是無我完全盡知及分別生的我見隨眠斷。哪三種?一、於內遍智,二、於外遍智,三、於內外遍智。斷也如此,隨其所對應。
第一、於內遍智,對於自己的五蘊諸行都沒有我,完全盡知。
第二、於外遍智,對於五蘊諸行以外的有情或非有情物,不是我所,完全盡知。
第三、於內外遍智,對於己身中眼等五處相應根所依住所有色等外處,或是對於他身中所有內色處,也都沒有其餘互相的繫屬,當知如是於內、外、俱遍智及斷。
2)在這裡,由於法住智,能得決定遍智,一次又一次修習此遍智的緣故,捨離與彼我見相應的所有隨眠,得以畢竟斷。
3)應當知道在這裡,為了對於五蘊諸行尚未得到無我完全盡知的人,使令他能得到遍智的緣故,如來這位大老師宣說正確、合理的法要。若是對於五蘊諸行已經得到無我遍智,但是尚未永遠斷除煩惱的人,為了使令他唯獨對於如同先前所得到的遍智,一次又一次修習此遍智的緣故,捨離與彼我見相應的所有隨眠,得以畢竟斷。還要加以勸導。

[參考資料]
1.遍智(cf.佛光大辭典)
又作遍知,完全盡知,原意指周遍了知四諦道理的無漏智。之後稱如是周遍了知之智為智遍知。另外又立一斷遍知,以智遍知為因而斷除煩惱,此乃遍知之果,係藉其因為名,故稱為遍知。亦即以周遍了知之智來斷除煩惱之過程,稱之為遍知,通常特稱為「遍知所緣斷」,意謂執著於所緣之境,原本是人之常情,然若能徹底解脫此種執著,即是遍知之真義,故阿含經亦說遍知即貪、瞋、癡之滅。

2.斷遍知(cf.佛光大辭典)
周遍了知四諦之境,由此而斷除見、修二惑。即於果(斷)附以因之名,稱為斷遍知。斷遍知以擇滅為體,共有九種,稱為九遍知。
一、欲見苦集斷結盡遍知,繫屬於欲界之法之苦集二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二、欲見滅斷結盡遍知,指欲界繫之滅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三、欲見道斷結盡遍知,指欲界繫之道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四、上二界見苦集斷結盡遍知,指色界、無色界之苦集二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五、上二界見滅斷結盡遍知,指色界、無色界之滅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六、上二界見道斷結盡遍知,指色界,無色界之道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七、五順下分結盡遍知,指欲界繫之修道所斷之煩惱等之斷。
八、色愛結盡遍知,繫屬於色界之法之修道所斷之煩惱等之斷。
九、一切結盡遍知,繫屬於無色界之法之修道所斷之煩惱等之斷。

3. 法住智(cf.會編頁96)
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
[]什麼是法住智?就是能了知五蘊諸行的各自相貌種類的差別,以及諸行共同相貌過患的差別。什麼是過患差別?就是隨順苦的感覺、快樂歡喜的感覺、不苦不樂的感覺,這三種情況的諸行,以這些活動了知三種苦的性質。如何了知?a)樂的感覺是樂,為什麼說它是苦呢?因為不會常樂,破壞的時候,心裏面痛苦,所以也叫做苦。b)苦受為什麼是苦呢?苦本來就是令人苦惱。c)不是苦受,也不是樂受,怎麼叫做苦呢?行苦故苦。行,就是遷流變化,不停止的在變化,不停止的在流動。行,它就是苦,為什麼?就是裏面有很多的煩惱種子,隨時會出現壞苦,隨時也會出現苦苦,所以行也是苦。樂受,令人生貪心、生愛心。苦受,令人生出瞋心、憤怒、不平。不苦不樂受,令人愚癡。在樂受的時候也有行苦,在苦受的時候也是有行苦。但是樂受的時候,有貪心;苦受的時候,會有瞋心。貪心、瞋心所擾亂,不覺知有行苦的相貌;若沒有樂受也沒有苦受的時候,行苦的相貌才現出來。為什麼稱為法住智?觀察諸法因果緣起的智慧,因為生緣老死,乃至無明緣行,有佛無佛,這樣的因果是恆常而住,所以此語詞是法就是住,知道此法的智,稱為法住智。或是說對於此緣起法,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內心安住,不會動搖。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雜阿含-15-16



二一(一五)使;s22.63 upādiyasuttaṃs22.64 maññamānasuttaṃs22.65 abhinandamānasuttaṃ

1.略說法要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今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當復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2.世尊稱讚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說此言,云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如是說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3.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使)死者,為取所縛。比丘若不隨使使,則不隨使死;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4.色隨使使,色隨使死
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隨使使,色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為取所縛。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5.世尊稱讚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比丘!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6.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在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時彼比丘即成羅漢,心得解脫。

I. 略說法要
[經文] 今當為我略說法要。
[論說]由三因緣,有諸聲聞往大師所,請略教授。何等為三?謂唯多聞為究竟者,於諸 餘行而厭背者,生如是解;但略聞法,足得自義,何藉多聞以為究竟!要修正行為貞實故。又棄 捨多聞究竟欲故;又有怖畏於所入門多所作者,為善方便而得入故。或有即彼已於多法善聽、善 思,彼作是念:我於多法已善聽、思,若我今者盡已聽、思所得諸法以為依止,於住心境及解脫 境欲繫心者,將不令我作意散亂!若爾,住心尚不能得,何況解脫!又於如是所聞、所思一切法 中,不得決定,當依何者速證通慧?當依何者速得出離?當緣何境而得住心?當緣何境而得解脫 ?彼既如是自不決定,若於大師,或眾所識如來弟子現前見已,便即往詣請略教授。
[]由於三種因緣,有些聲聞弟子會前往大師所在的地方,請求簡略的教授。哪三種?第一、先前唯獨多聞就認為是究竟,對於種種其餘的法隨法行反而生起厭背。現在生起這樣的勝解但是簡略的聽聞教法,足夠得到自己的目標,何需假藉多聞以為究竟!因為重要的是修習正行,才能成就真實解脫的緣故。又,因為棄捨多聞是究竟的欲求的緣故
第二又有些聲聞弟子於所趣入的法門,有眾多的不同項目要修行,所以內心恐怖、害怕,為了得到適合自己趣入的法門請求簡略教授,因為世尊善巧的方法而令此弟子得以趣入法門的緣故。或是有些聲聞弟子,就是他已經對於眾多的教法善聽、善思。他生起這樣的心念:我對於眾多的教法已經善聽、善思,若是我現今將已經聽到、思惟所得到的諸法全部作為修行的依止,對於令心安住的所緣境及令心解脫煩惱的所緣境,想要以這些來繫住我的心,豈不是會令我的作意散亂,注意力無法集中嗎?若是這樣的話,令心安住尚且不可能得到,更何況解脫呢!
第三又對於這樣所聽聞、所思惟的一切法當中,不能得到決定,應當依照什麼法才能迅速地體證通慧?應當依照什麼法才能迅速地得到出離?應當緣慮什麼所緣境而得以住心?應當緣慮什麼所緣境而得以解脫?彼聲聞弟子既然這樣自己不能決定,若是在大師,或是眾所識的如來弟子出現在眼前,看見之後,就馬上前往他所在的地方請求簡略的教授。

II. 思惟所以
[經文] 善哉世尊!今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當復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論說]復次、當知正教授有四種自義果得,謂為此出家,及如此出家,即形相具足,事 業具足,意樂具足,處捨取具足。依此故得無上得,現法得,自然得,內證得。
[]復次、應當知道正確、合理的教授,有四種自己目標的成果可以得到。就是為此目標而出家,以及如此方式出家。什麼意思?a)就是形相具足,誓受下劣形相,剃除鬚髮,身著法服。b)事業具足,於所作事成就軌則,或是三學,就是經文的信家非家,出家學道。c)意樂具足,唯為涅槃而出家,就是經文的為究竟無上梵行。d)處捨取具足,捨不善法,修集善法。為此出家,就是意樂具足。其餘都是解說如此出家。依賴這四個具足的緣故,能得到四種得,哪四種?第一、無上得,得到無餘涅槃。第二、現法得,就在這一生,能得無餘涅槃。第三、自然得,依照菩提道品,自然能體證解脫。第四、內證得,解脫的時候,自己能知道已解脫。

III. 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
[經文] 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使)死者,為取所縛。比丘若不隨使使,則不隨使死;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論說]復次、有六種死:謂過去死,現在死,不調伏死,調伏死,同分死,不同分死。過去死者,謂過去諸行沒,乃至命根滅故死。現在死者,謂現在諸行沒,乃至命根滅故死。不調伏死者,謂於過去世不調、不伏,有隨眠行展轉隨眠。世俗說言:士夫隨眠而命終已,於現在世結生相續,有隨眠行所攝自體而得生起。於現在世乃至壽盡,亦復如是不調、不伏,廣說乃至而命終已,未來自體復得生起。又能攝取有隨眠行。由攝取彼以為因故,便為生等眾苦所縛,亦為貪等大縛所縛。調伏死者,謂於現在世已調、已伏,無有隨眠而命終已,未來自體不復生起,亦不攝取有隨眠行。不攝取彼以為因故,解脫生等眾苦差別,亦復解脫貪等大縛。同分死者,謂如過去不調、不伏,曾捨身命,於現在世亦復如是而捨身命,當知如此名同分死,名相似死,名隨順死。若於過去不調、不伏,捨身命已,於現在世已調、已伏而捨身命,當知此名不同分死,不相 似死,不隨順死。若於現在有隨眠行展轉隨眠而命終時,如過去死,名同分死及隨順死;不如過去而命終時,不能攝取當所結生未來相續同分諸行。又此六種死,當知有二種相:謂諸行流轉過患相,及諸行還滅勝利相。若於過去及於現在,不調、不伏,同分而死,復於未來取生等苦,及為貪等煩惱縛者,名諸行流轉過患相。若於現在已調、已伏,不同分死,又於未來不取眾苦,解 脫一切煩惱縛者,名諸行還滅勝利相。
[]1.有六種死。哪六種?就是過去死現在死不調伏死調伏死同分死不同分死。
1)什麼是過去死?就是過去五蘊諸行沒盡,一直到命根滅盡的緣故死。
2)什麼是現在死?就是現在五蘊諸行沒盡,一直到命根滅盡的緣故死。
3)什麼是不調伏死?就是在過去世不清淨,不解脫死,所以是不調、不伏。由於這樣不調不伏為因緣,五蘊諸行相續流轉,為煩惱種子所隨逐,所以,稱為有隨眠行,從無始以來展轉隨逐。世俗說言士夫隨眠,就是我執種子,在過去世命終之後,在現在世結生相續,有隨眠行所攝的自體而得生起。在現在世,一直到壽命滅盡,也還是這樣不調、不伏,廣說一直到而命終之後,未來五蘊自體還是得以生起。又能夠攝取有隨眠行。由於攝取彼五蘊諸行以為原因的關係,就為生等眾苦所繫縛,也為貪等大的繫縛所縛。
4)什麼是調伏死?就是在現在世已調、已伏,沒有隨眠而壽命終沒之後,未來五蘊自體不再生起,也不攝取有隨眠行。因為不攝取彼五蘊諸行以為原因的關係,就能解脫生等眾苦差別,也能解脫貪等大縛。
5)什麼是同分死?就像過去世不調、不伏,曾經捨棄身命,在現在世也還是這樣捨棄身命,應當知道這樣的情況名為同分死,也可名為相似死,也可名為隨順死。
6))什麼是不同分死若是在過去世不調、不伏,捨棄身命之後,在現在世已調、已伏而捨棄身命,應當知道這樣的情況名為不同分死,也可名為不相似死,也可名為不隨順死。所以若是在現在世有隨眠行展轉隨眠而命終的時候,如同過去世死的情況,名為同分死及隨順死不像過去世的情況而命終的時候,這時候不能攝取當所結生未來相續同分諸行名為不同分死及不隨順死
2.,這六種死,應當知道有二種相貌。哪二種?就是五蘊諸行流轉的過患相貌,以及五蘊諸行還滅的勝利相貌。
1)什麼是五蘊諸行流轉的過患相貌若是在過去以及在現在,不調、不伏,這二世相同,都是有不調、不伏這部分而死亡,還是會在未來世攝取生等苦,以及會為貪等煩惱繫縛的情況,名為諸行流轉過患相。
2)什麼是五蘊諸行還滅的勝利相貌若是在現在世已調、已伏,與過去世不相同,因為有已調、已伏這部分,而死亡,所以,在未來世不會攝取生等眾苦,且能解脫一切煩惱繫縛的情況,名為諸行還滅勝利相。




二二(一六)增諸數;s22.35 paṭhama bhikkhu suttaṃs22.36 dutiya bhikkhu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所問如上。

2.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
差別者: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若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

3.若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若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如是世尊!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如是乃至得阿羅漢,心得解脫。

I. 增諸數
[論說]復次、由八種相,得入於彼諸行生起,世俗言說士夫數中。謂如是名,如是種類,如是族姓,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若苦、若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壽量邊際。如是諸相,於菩薩地宿住念中(T30,493c),當知如前已廣分別。
[]復次由於八種相貌,得以趣入於彼五蘊諸行生起世俗言說的士夫數中。哪八種?就是這樣的名稱,這樣的種類,這樣的父母,這樣的飲食,這樣領受苦惱或歡樂,這樣長的壽命,這樣久的時間的安住,這樣的所擁有壽量的邊際。這樣種種相貌,在菩薩地宿住念中,應當知道如同前面已經詳細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