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 星期三

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第十

 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第十
【明此品來意】
〈觀眾生品〉是破除去凡夫的有病;〈佛道品〉破除二乘人的沉空滯寂、著空之病;〈入不二法門品〉是破除菩薩分別二相的執著。這就是凡夫、二乘、菩薩一個次第。〈香積佛品〉說到香積佛國的事情,也說到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上度化眾生的事情;佛在娑婆世界弘揚佛法的情形,也說到香積佛國那個世界上佛法弘揚的情況。娑婆世界是穢土,那是清淨的世界。也說到香積佛國那個世界學習佛法,離文字語言,就是聞香,這樣就學習佛法。

【釋品名】
以佛號的名稱為這個品的題目,叫香積佛品。草木能發出來芬芳的這個氣味,就叫做香,香積佛國也的確有香。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佛法的一切功德都是香。積,就是積聚,積少成多。積聚佛法中的一切功德香,圓滿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就無量功德、而得佛的無上菩提,以此為名,叫做香積佛。

【入文解釋】
己二、香積佛品.雙照二諦淨穢俱融(分二科)
庚一、身子念食
於是舍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athāyuṣmataḥ śāriputrasyaitad abhūt:  kālaḥ paryantībhūtaḥ | ime ca mahāsatvā nottiṣṭhanti | kutraite paribhokṣyante |  
三十一位菩薩說不二法門、文殊菩薩說不二法門、維摩詰居士說不二法門,這些大菩薩說不二法門。這個時候舍利弗心念:他們還在說法,但是太陽的時間到,過午是不食的,現在這時間到,這些菩薩應該在什麼地方吃飯呢?吃飯這件事怎麼辦呢?

庚二、大士譏訶(分五科)辛一、譏
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āyuṣmataḥ śāriputrasya cetasā cetaḥparivitarkam ājñāy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evam āha:  ye te bhadanta śāriputra tathāgatenāṣṭau vimokṣā ākhyātās tair vimokṣair vihara |  tvaṃ mā āmiṣamrakṣitayā saṃtatyā dharmaṃ śrauṣīḥ |  
時維摩詰知其意而語言:舍利弗尊者只是心裡面念,維摩居士知道他心裡面有這樣的作念,就對他說。
佛說八解脫:是已經成就四禪八定的人、或者已經得到九次第定的人,才有能力修八解脫。修八解脫是什麼?就是破除內心的貪。對於欲界的欲沒有貪心,對於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都沒有貪心。
仁者受行:仁者!你聽受佛說的八解脫法門,修行,已經成功,沒有貪心。
豈雜欲食而聞法乎:來這兒聽這些菩薩說法的時候,應該專心地聽法,怎麼聽法的心裡面忽然間想要吃東西?

辛二、許食
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api tu khalu punar bhadantaśāriputra muhūrtam āgamayasva, yāvad anāsvāditapūrvabhojanaṃ bhokṣyase |  
若歡喜吃,稍等一會,當令汝得未曾有食。

辛三、遣化請食(分四科)壬一、入三昧(分三科)癸一、入三昧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asyāṃ velāyāṃ tathārūpaṃ samādhisamāpannaḥ tādṛśaṃ  carddhyabhisaṃskāram abhisaṃskṛtavān |
這個時候維摩詰就入定。

癸二、現請飯之國
以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yad ūrdhve digbhāga ito buddhakṣetrād dvācatvāriṃśad gaṅgānadīvālikāsamāni buddhakṣetrāṇy atikramya  sarvagandhasugandhaṃ nāma lokadhātuṃ teṣāṃ bodhisatvānāṃ teṣāṃ ca mahāśrāvakāṇām upadarśayati |  tatra gandhottamakūṭo nāma tathāgata etarhi tiṣṭhati dhriyate yāpayati |  
以神通力,把這個境界給大眾顯現出來。上方無量無邊世界裡面,一個世界,其中的一分。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字叫做眾香,佛的名號叫做香積。這位佛現在在,沒有入涅槃。

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tatra ca lokadhātau yādṛśā daśasu dikṣu sarvabuddhakṣetreṣu divyā mānuṣyakāś ca gandhā vānti |  te tatra lokadhātau vṛkṣebhyo viśiṣṭatamā gandhā vānti |  
那個世界上的香氣,和十方世界人天的香來對比的話,它是最殊勝的,所以叫做眾香世界。

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tatra lokadhātau nāsti śrāvakapratyekabuddhānāṃ nāmadheyam api |  śuddhānām eva bodhisatvānāṃ saṃnipātaḥ | sa tebhyo gandhottamakūṭas tathāgato dharmaṃ deśayati |  
那個眾香世界沒有聲聞、辟支佛這種人、也沒有這個名號。那個世界只是有清淨的、學習聖道的這些大菩薩眾。佛為這些大菩薩宣揚佛法。

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tatra ca lokadhātau sarvagandhamayāḥ kūṭāgārāḥ, sarvagandhamayāś caṅkramā udyānavimānāni |  
那個眾香世界一切的地方都是用香做樓、用香做閣。經行的地方也是香,地也是香的。那個花園那些地方也都是香。

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yaṃ ca te bodhisatvā āhāram āharanti tasya bhojanasya yo gandhaḥ so ’pramāṇāl lokadhātūn spharati |
那個世界上的飲食的香氣能周流到十方無量世界,都能聞到那個香氣。

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 tasmiṃś ca samaye bhagavān gandhottamakūṭas tathāgato bhaktāya niṣaṇṇo ’bhut sārdhaṃ tair bodhisatvaiḥ |
而這個時候,香積佛與諸菩薩大家,正坐那兒吃飯。

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tatra gandhavyuhāhārā nāma devaputrā mahāyānasaṃprasthitās tasya bhagavatas teṣāṃ bodhisatvānām upasthānaparicaryāyā udyuktāḥ |  
那個世界還有天子,名字都叫做香嚴,以香莊嚴。都是發無上菩提心。他們發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的。

癸三、大眾皆見
此諸大眾莫不目見。tatra sā sarvā parṣat taṃ lokadhātuṃ paśyati taṃ ca bhagavantaṃ tāṃś ca bodhisatvān bhaktāgraniṣaṇnān |  
當時這個法會大眾的人都看見。

壬二、遣請飯(分五科)癸一、覓請飯之人
時維摩詰問眾菩薩言: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ān sarvān bodhisatvān āmantrayate sma:  ko yuṣmākaṃ satpuruṣāḥ utsahate ’to buddhakṣetrād bhojanam ānetum |  
維摩居士對當時法會大眾發表談話:各位菩薩!哪一位能到那個世界去取飯呢?到那個眾香世界去取飯,誰能這樣子?

癸二、文殊神力咸默然
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tatra mañjuśriyo ’dhiṣṭhānena na kaścid utsahate |  
維摩居士這樣問的時候,當時法會大眾大家都默然。什麼原因呢?由文殊菩薩的威德力,大家都不吱聲。

癸三、淨名訶
維摩詰言:仁此大眾,無乃可恥?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mañjuśriyaṃ kumārabhūtam evam āha:  na tvaṃ mañjuśrīḥ paryapatrapasa īdṛśyā parṣadā |  
維摩居士說:現在這大眾都沒有一個人發心去拿飯,這未免太可羞恥!

癸四、文殊引證為答
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言,勿輕未學。āha: nanūktaṃ kulaputra tathāgatenāśikṣito na paribhavitavya iti |
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說的話,已經有成就的這些大菩薩成就不可思議解脫,他們沒有動心去拿飯,也一定有原因。其餘沒有成就不思議解脫的菩薩,沒有這個能力到那邊去拿飯,但是你不要輕視他,他有可能一剎那間就可以得不可思議解脫的。

癸五、化作菩薩設問訊請飯之辭
於是維摩詰不起于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anuttiṣṭhann etataḥ śayanāt puratas teṣāṃ bodhisatvānāṃ nirmitaṃ bodhisatvaṃ nirmimīte sma |  suvarṇavarṇena kāyena lakṣaṇānuvyañjanasamalaṃkṛtena tasya tādṛśo rūpāvabhāso ’bhūd yena sā sarvā parṣad dhyāmīkṛtā bhavet |  
於是維摩詰,就在座位上坐著,沒起來。大眾集會很多人,他在大眾之前,化現一個菩薩,這個菩薩有相好、有光明,有大威德特別殊勝,超越法會大眾的人的威德。

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aṃ nirmitaṃ bodhisatvam evam āha:  gaccha kulaputra ūrdhaṃdigbhāge dvācatvāriṃśad gaṅgānadīvālikāsamāni buddhakṣetrāṇy atikramya sarvagandhasugandho nāma lokadhātuḥ |  tatra gandhottamakūṭo nāma tathāgataḥ, sa etarhi bhaktāya niṣaṇṇaḥ |  
這時候維摩居士就對這個化菩薩說: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

汝往到彼,如我辭曰: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tatra gatvā madvacanāt tasya tathāgatasya pādau śirasā vanditvaivaṃ vad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bhagavataḥ pādau śirasā vanditvā  bhagavato ’lpābādhatāṃ ca paripṛcchaty alpātaṅkatāṃ ca laghutthānatāṃ ca yātrāṃ ca balaṃ ca sukhaṃ cānavadyatāṃ ca sparśavihāratāṃ ca |  
你到那裡,像我這麼說:維摩詰頂禮世尊足下。對於佛表示敬意,是不可思議的,維摩居士見佛是離一切相的,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那是第一義的境界,是不可限量的,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叫做致敬無量。
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向香積佛問訊,他的起居;你是少病少惱,氣力安不?你身體健康否?

願得世尊所食之餘,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evaṃ ca vadati dehi me bhagavan bhuktāvaśeṣaṃ yat sahe lokadhātau buddhakṛtyaṃ kariṣyati |  eṣāṃ ca hīnādhimuktikanāṃ satvānam udārāṃ matiṃ rocayiṣyati |  tathāgatasya nāmadheyaṃ vaistārikaṃ kṛtaṃ bhaviṣyati |  
希望得到世尊吃飯所剩下來的一少分給我們。為什麼原因這樣子呢?這個飯請到娑婆世界來,在娑婆世界來做佛事,使令眾生因此飯而能夠修學聖道。能使令娑婆世界歡喜小乘佛法的這些學者看見佛所給的飯有不可思議的作用,他們能發無上菩提心,就能夠弘揚大乘佛法。同時也傳揚佛的名號,使令娑婆世界的眾生都能聽聞佛的無量功德。

壬三、到彼問訊宣旨(分二科)癸一、正宣旨問訊請飯(分二科)子一、禮敬
時化菩薩即於會前,昇于上方。舉眾皆見其去,到眾香界,禮彼佛足,atha sa nirmito bodhisatvo vimalakīrter licchaveḥ sādhv iti pratiśrutya  teṣāṃ bodhisatvānāṃ purata ūrdhamukhaḥ saṃdṛśyate | na cainaṃ te bodhisatvāḥ paśyanti gacchantam |    atha sa nirmito bodhisatvas taṃ sarvagandhasugandhaṃ lokadhātum anuprāptaḥ |  sa tatra bhagavato gandhottamakūṭasya tathāgatasya pādau śirasā vanditvaivam
這個時候維摩居士化現出來的這位菩薩,就在大眾集會之前,昇於上方世界。當時法會大眾全部的都看見他去了。他到達了眾香世界。頂禮香積如來佛足。

子二、宣旨
又聞其言: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āha:  vimalakīrtir bhagavan bodhisatvo bhagavataḥ pādau śirasā vandate |  alpābādhatāṃ ca paripṛcchaty alpātaṅkatāṃ ca laghūtthānatāṃ ca yātrāṃ ca balaṃ ca sukhaṃ cānavadyatāṃ ca sparśavihāratāṃ ca |  
維摩丈室裡邊這麼多的菩薩、這麼多的人,又聽那位菩薩說話:維摩詰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這樣問候香積佛陀。

願得世尊所食之餘,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sa ca bhagavataḥ pādau śirasā vanditvaivam āha:  dehi me bhagavan bhuktāvaśeṣaṃ bhojanaṃ yad idaṃ sahe lokadhātau buddhakṛtyaṃ kariṣyati |  teṣāṃ hīnādhimuktānāṃ satvānām udāreṣu buddhadharmeṣu matiṃ rocayiṣyati |  bhagavataś ca nāmadheyaṃ vaistārikaṃ kṛtaṃ bhaviṣyati |  
願得世尊所食之餘:這是乞求他們的飯,願得世尊所食的剩餘的。這句話也很謙讓。
欲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向香積佛乞求他們的飯,什麼用意呢?想要用乞來的飯在娑婆世界施作佛事,施給眾多人作食,可以栽培善根、可以修學聖道,可以做這種事。
使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使令這個娑婆世界歡喜小乘佛法的人,可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可以迴小向大。
亦使如來名聲普聞:也使令香積佛陀您的名聲可以普聞一切世界。
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地方,三千大千世界,名為娑婆。忍:
一個是娑婆世界的眾生做了很多惡事、受了很多的苦,還不能覺悟,還不能夠放下、修學聖道,所以叫做忍。
第二,來到這個世界度化眾生的佛菩薩,他們也能忍;因為這是個苦惱的地方,佛菩薩到這兒來也要忍受一點,度化眾生不容易,也叫做忍。
第三,娑婆世界這個大梵天王,他在人間栽培善根的時候,名字叫做忍,所以他做了大梵天王統治這個世界的時候,也用他的名字作世界的名字,所以叫做娑婆。
第四,娑婆世界也翻雜惡,也有地獄、也有餓鬼、也有畜生,有很多的惡人、善人,就是這麼多人大家共同地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所以叫做雜。

癸二、彼菩薩嗟歎(分四科)子一、歎未曾有
彼諸大士見化菩薩,歎未曾有:atha khalu ye tasya bhagavato gandhottamakūṭasya tathāgatasya buddhakṣetre bodhisatvās te vismitās taṃ bhagavantaṃ gandhottamakūṭaṃ tathāgatam evam āhuḥ:  
彼眾香世界的菩薩,看見化菩薩來到他們這個世界來,就是讚歎這件事,從來沒有過這個事情。

子二、生疑
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娑婆世界為在何許?云何名為樂小法者?kuto ’yaṃ bhagavan īdṛśo mahāsatva āgacchati,  kva vā sa saho lokadhātuḥ,  kaiṣā hīnādhimuktikatā nāma |  
這個上人從什麼地方來的?娑婆世界在什麼地方?怎麼叫做樂小法?

子三、問佛
即以問佛。evaṃ te bodhisatvās taṃ tathāgataṃ paripṛcchanti |  
就用這些疑問,請問香積如來。

子四、佛答(分三科)丑一、正答國土近遠化主功德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在。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atha sa bhagavāṃs tān bodhisatvān evam āha:  asti kulaputrāḥ adhodigbhāga ito buddhakṣetrād dvācatvāriṃśad gaṅgānadīvālikāsamāni buddhakṣetrāṇy atikramya saho lokadhātuḥ |  tatra śākyamunir nāma tathāgato dharmaṃ deśayati hīnādhimuktikānāṃ satvānāṃ pañcakaṣāye buddhakṣetre |  
香積佛陀就對眾菩薩說:在眾香世界的下邊,要經過四十二個恆河沙佛世界。
有世界名娑婆:那個地方有一個國土叫做娑婆。
佛號釋迦牟尼:佛的名號叫做釋迦牟尼。
今現在於五濁惡世:釋迦牟尼佛沒有入涅槃,現在還在,在世間說法。那個世界是個什麼樣的世界呢?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釋迦牟尼佛在那個五濁惡世,為歡喜小乘佛法的學者,宣揚佛法。敷演,就是詳細地解釋。道,是通達無礙,就是由苦惱的地方能到安樂的地方無障礙。道是道路,從黑暗的地方到光明的地方,也有一條道路,你可以走過去。教,佛陀對我們說的話,教導我們的話,就是修多羅,就是法與律。

彼有菩薩名維摩詰,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并讚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tatra vimalakīrtir nāma bodhisatvo ’cintyavimokṣapratiṣṭhito bodhisatvebhyo dharmaṃ deśayati |  tenaiṣa nirmito bodhisatvo ’nupreṣito mama nāmadheyaparikīrtanāyāsya ca lokadhātor varṇasaṃprakāśanāya teṣāṃ ca bodhisatvānāṃ kuśalamūlottānatāyai |  
彼有菩薩名維摩詰:是他化現的菩薩。
住不可思議解脫:這位菩薩成就清淨無分別智,安住在不可思議的真如法性上面,得大解脫。
為諸菩薩說法:他為這些菩薩說法,怎麼樣發無上菩提心、怎麼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怎麼樣廣度眾生。
故遣化來:維摩詰是很誠意地派遣這個化菩薩到我們這兒來。
稱揚我名,稱揚讚歎香積佛陀的名號。
并讚此土:並且讚歎我們這個世界好、怎麼清淨莊嚴,這樣事情。
令彼菩薩增益功德:他做這樣的事情幹什麼呢?目的是令彼娑婆世界的菩薩能夠增長他的道力。

丑二、重問大士之德
彼菩薩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atha te bodhisatvā evam āhuḥ:  kiyan mahātmā sa bhagavan bodhisatvo yasyāyaṃ nirmita evam ṛddhibalavaiśāradyaprāptaḥ |  
彼菩薩言:那個人的道德怎麼情形啊?怎麼有這樣的神通變化?這個化菩薩的道德威力、無恐怖的境界,這是大自在,神足,不可思議的自在力是像這樣子。化現的菩薩都是這麼樣功德,維摩居士本人又怎麼樣呢?

丑三、佛答甚大
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sa bhagavān āha:  tathā mahātmā sa bodhisatvo yat sarvabuddhakṣetreṣu nirmitān preṣayati |  te ca nirmitā buddhakṛtyena satvānāṃ pratyupasthitā bhavanti |
香積如來回答說:他的道德很高、很大!怎麼很大呢?一切十方皆遣化往:一切的十方世界所有的地方,他都能派遣化身的菩薩到那邊,到那邊弘揚佛法、廣度眾生。初地菩薩就是有這種能力,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七地到八地,就是展轉殊勝的。

壬四、受飯而還(分四科)癸一、佛遣飯
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鉢盛滿香飯,與化菩薩。atha sa bhagavān gandhottamakūṭas tathāgataḥ sarvagandhasamīhite bhājane taṃ sarvagandhaparivāsitaṃ bhojanaṃ tasmai bodhisatvāya prādāt |  
香積佛陀拿他們世界的缽,那個缽裡有很多香。盛滿香飯,滿滿地盛了一缽。給這個化菩薩。

癸二、九百萬菩薩俱發心欲來(分三科)子一、陳其欲來
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并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
 tatra navatir bodhisatvasahasrāṇi saṃprasthitāni:  gamiṣyāmo vayaṃ bhagavan taṃ sahaṃ lokadhātuṃ taṃ bhagavantaṃ śākyamuniṃ vandanāyaitaṃ ca vimalakīrtiṃ tāṃś ca bodhisatvān darśanāya |  
時彼九百萬菩薩完全都發言說:我們想要和這位化菩薩,隨他一同地到娑婆世界,到那裡供養釋迦牟尼佛,聽佛說法。并還想要看看維摩詰菩薩,還有其他的大菩薩,都想去拜訪一下。這是請求來,當然就是希望香積佛陀慈悲,能夠准許我們去,也能夠加被我們一路平安,到娑婆世界。

子二、佛誡(分三科)丑一、攝香誡
佛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sa bhagavān āha:  gacchata kulaputrāḥ yasyedānīṃ kālaṃ manyadhve |  api tu gandhān kulaputrāḥ pratisaṃhṛtya taṃ lokadhātuṃ praviśata, mā te satvā madapramādam āpatsyante |  
佛說:今正是時,你可以去!這是准許。可以到娑婆世界拜見釋迦牟尼佛聽法,拜見彌勒菩薩、諸菩薩,是可以,但是有三樣事情要注意。第一樣事情,是眾香世界的菩薩,身體有香,要把這個身香隱藏起來。為什麼要把它隱藏起來呢?到娑婆世界去,如果不隱藏起來這個香,那些眾生就會迷惑、染著這件事,因為他們身體沒有這個香。

丑二、攝形誡
又當捨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svarūpaṃ ca pratisaṃharata, mā te sahe lokadhātau satvā madgubhūtā bhaveyuḥ |  
第二件事,現在這個身相莊嚴,要稍微改變一下,捨汝本形。如果不隱藏、不變化,娑婆世界的菩薩若看見你的話,他們自己感覺到非常地慚愧。這是一件事。

丑三、勿輕心誡
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mā ca tasmin lokadhātau hīnasaṃjñām utpādya pratighasaṃjñām utpādayata |  
香積如來囑託他們:你們對於彼娑婆世界,看見娑婆世界那種不理想的境界,不要輕視它。若一輕視它,就有障礙。輕視它,什麼呢?看見一個境界,你有所執著;你心裡這麼一執著,在阿賴耶識裡就熏習種子,就變成業障。

所以者何?十方國土,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
tat kasmād dhetoḥ |  ākāśakṣetrāṇi hi buddhakṣetrāṇi,  satvaparipākāya tu buddhā bhagavanto na sarvaṃ buddhaviṣayaṃ saṃdarśayanti |    
因為什麼不要輕賤而作礙想呢?不但是娑婆世界是因緣有的、也是畢竟空的,十方世界都是畢竟空的,無有少法可得。若執著有真實的一個穢惡充滿的娑婆世界,你自己有罪過,就是叫礙。
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又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佛,想要教化歡喜小乘佛法的人。
不盡現其清淨土耳:不能全部地把清淨佛土現出來。樂小法的眾生業障深重,就是得要穢惡的境界才可以,不能現出清淨佛土。表示釋迦牟尼佛乃至十方一切諸佛都是有清淨的佛土。為什麼現在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看這不是清淨?這是為了化度眾生的關係。成佛的時候,他的世界是清淨莊嚴;但是有的眾生不適合,也就現出來一個不莊嚴的世界。

子三、與化菩薩俱來(分三科)丑一、俱承力來
時化菩薩既受鉢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詰舍。atha nirmito bodhisatvas tad bhojanam ādāya  sārdhaṃ tair navatyā bodhisatvasahasrair buddhānubhāvena vimalakīrtyadhiṣṭhānena ca tenaiva kṣaṇalavamuhūrtena sarvagandhasugandhe lokadhātāv antarhito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ṛhe pratyaṣṭhāt |  
維摩居士化現的菩薩,已經接受香積如來的缽飯。與彼九百萬菩薩在一起。九百萬菩薩承受香積如來的威神之力,化菩薩承受維摩詰的神力,離開眾香世界,到娑婆世界來。如果通說:九百萬菩薩和化菩薩,都是承佛威神及維摩詰力。於彼眾香世界忽然間就不看見。因為他的神力太大,行動非常地迅速,忽然間就看不見。很短的時間,就到維摩詰居士的地方。

丑二、淨名化座
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嚴好如前。 tatra vimalakīrtir navatisiṃhāsanasahasrāṇy adhitiṣṭhati yādṛśāny eva tāni prathamakāni siṃhāsanāni |
時維摩詰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莊嚴妙好,和前面一樣。

丑三、菩薩皆坐
諸菩薩皆坐其上。 tatra vimalakīrtir navatisiṃhāsanasahasrāṇy adhitiṣṭhati yādṛśāny eva tāni prathamakāni siṃhāsanāni |  tatra te bodhisatvā niṣaṇṇāḥ |
九百萬菩薩都坐在那兒。

癸三、奉授飯與大士(分二科)子一、明飯香熏烈遍此大千
是化菩薩以滿鉢香飯與維摩詰,飯香普熏毘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sa ca nirmitas tad bhojanaparipūrṇaṃ bhājanaṃ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upanāmayati sma |  tasya bhojanasya gandhena sarvā vaiśālī mahānagarī nirdhūpitābhūd  yāvat sāhasro lokadhātuḥ sugandhagandhīkṛto ’bhūt |
時化菩薩以滿缽的香飯交給維摩詰居士。而這個時候,這個飯的香氣普熏毘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子二、明有緣應得此飯者緣召自來(分三科)丑一、諸居士等來
時毘耶離婆羅門、居士等,聞是香氣,身意快然,歎未曾有!tatra vaiśālakā brāhmaṇagṛhapatayaḥ somacchatraś ca nāma licchavīnām adhipatis taṃ gandham āghrāyāścaryaprāpto ’dbhutaprāptaḥ  prahlāditakāyacetāḥ
這個時候毘耶離城裡面的婆羅門族、居士等。居士,這指有錢的人說的。他的鼻聞到這個香氣,身和意都感覺到快樂,讚歎這件事,從來沒有過。

丑二、月蓋來
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詰舍。見其室中菩薩甚多,諸師子座高廣嚴好,皆大歡喜,禮眾菩薩及大弟子,却住一面。sārdhaṃ paripūrṇaiś caturaśītyā licchavisahasraiḥ |
長者主其實就是國王,叫做月蓋;隨著他有八萬四千人,也來入到維摩詰的舍。見其室中菩薩甚多,諸師子座高廣嚴好,皆大歡喜。這些人來,要禮拜這些大菩薩、禮拜大弟子,退回來住在一面。

丑三、諸神來
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舍。tenaiva ca bhojanagandhena bhūmāvacarā devaputrāḥ kāmāvacarā rūpāvacarāś ca devāḥ saṃcoditā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ṛham upasaṃkrāntā abhūvan |  
地神、還有虛空神,及欲界諸天、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詰舍。

癸四、命大弟子共食(分四科)子一、命食
時維摩詰語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大悲所熏,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ḥ sthaviraṃ śāriputraṃ tāṃś ca mahāśrāvakān etad avocat:  paribhuṅgdhvaṃ bhadantāḥ idaṃ tathāgatāmṛtabhojanaṃ mahākaruṇābhāvitam |  
這時候維摩詰告訴舍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以吃如來甘露味飯,是香積如來的大悲心所變現的。

子二、勸捨小心
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mā ca pradeśacaryāyāṃ cittam upanibandhata,  mā na śakyata dakṣiṇāṃ śodhayitum |
你不要執著:這個飯很少,這麼多人吃,不夠用!你不要用這個心來吃飯;若用這個心來吃飯,這飯吃下去不能消化。因為這個飯是甘露味飯,你吃下去能消化,就能得聖道;如果不消,就是表示沒得聖道。有這個意思。

子三、異聲聞竊念
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
tatra keṣāṃcic chrāvakāṇām etad abhavat:  ita evaṃ parīttād bhojanāt katham iyam īdṛśī parṣat paribhokṣyata iti |  
不同於大阿羅漢的聲聞,這個劣聲聞沒有智慧,是飯少,這個房子屋裡面人很多,這麼一點飯夠用嗎?就會這麼想。

子四、化菩薩彈(分二科)丑一、歎飯功德
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揣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tān sa nirmito bodhisatvaḥ śrāvakān etad avocat:  mā yūyam āyuṣmantaḥ svaprajñāpuṇyais tathāgataprajñāpuṇyāni samīkārṣṭa |    syāc caturṇāṃ mahāsamudrāṇāṃ kṣayaḥ,  na tv evāsya bhojanasya kaścit parikṣayaḥ |  sacet sarvasatvā api sumerumātrair ālopaiḥ kalpaṃ paribhuñjīran, tathāpy asya kṣayo na syāt |  
化菩薩彈訶這個劣聲聞說:你不要用你聲聞人小小的功德、小小的智慧,來稱量、來思惟佛的無量福德的境界!
四海有竭,此飯無盡:四大海水是很多的,但是都可以把它竭盡,而這一缽飯是不可以窮盡的。
使一切人食:假使一切人,來吃這個飯的話。
揣若須彌:每一個人吃飯,要吃像須彌山那麼多的飯、那麼大的飯。
乃至一劫猶不能盡:每一天都在吃飯,吃到一個劫,這個飯還吃不完的。

所以者何?無盡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餘,終不可盡。tat kasmād dhetoḥ |  akṣayaśīlasamādhiprajñānirjātasyedaṃ tathāgatasya pātrāvaśeṣaṃ bhojanaṃ naitac chakyaṃ kṣapayitum |
為什麼這個飯有這種不可思議境界呢?佛的戒、定、慧是不可窮盡的。戒也是無窮無盡的,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五種功德具足的人,他吃剩下的飯,你不可以思量的。這是佛於一切法得大自在的境界,不可以用凡夫的心去思惟。

丑二、述飯功德
於是鉢飯悉飽眾會,猶故不[歹+斯]。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身安快樂,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atha tato bhojanāt sarvā sā parṣat tṛptā kṛtā |  na ca tāvad bhojanaṃ kṣīyate |  yaiś ca bodhisatvaiḥ śrāvakaiḥ śakrabrahmalokapālais tadanyaiś ca satvais tad bhojanaṃ bhuktam,  teṣāṃ tādṛśaṃ sukhaṃ kāye ’vakrāntaṃ yādṛśaṃ sarvasukhapratimaṇḍite lokadhātau bodhisatvānāṃ sukham |
於是缽飯悉飽眾會,猶故不賜:這缽飯悉飽眾會的這麼多人,還是沒有吃完。
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者:當時法會大眾這些大菩薩、聲聞、和天、人,飯吃下去以後。
身安快樂:前五識身安;快樂指心,心快樂。
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身安快樂的情形,就像一切樂莊嚴的國土裡面的菩薩他們的身安快樂,與吃這個飯而身安快樂是相等。

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
 sarvaromakūpebhyaś ca teṣāṃ tādṛśo gandhaḥ pravāti |  tadyathāpi nāma tasminn eva sarvagandhasugandhe lokadhātau vṛkṣāṇāṃ gandhaḥ |
又諸毛孔皆出妙香:吃這個飯以後,毛孔就會發出來很多的香,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和那也是相同。

辛四、二土佛行化不同(分二科)壬一、淨名問彼菩薩(分二科)癸一、淨名問
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jānann eva tān bhagavato gandhottamakūṭasya tathāgatasya buddhakṣetrād āgatān bodhisatvān etad avocat:  kidṛśī kulaputrāḥ gandhottamakūṭasya tathāgatasya dharmadeśanā |
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怎麼樣為彼土的眾生宣說佛法呢?

癸二、答律行
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ta evam āhuḥ:  na sa tathāgato ’kṣaraniruktyā dharmaṃ deśayati |  tenaiva gandhena te bodhisatvā vinayaṃ gacchanti |  yatra yatraiva gandhavṛkṣe te bodhisatvā niṣīdanti,  tatas tatas tādṛśo gandhaḥ pravāti  yat samanantarāghrāte gandhe sarvabodhisatvaguṇākaraṃ nāma samādhiṃ pratilabhante  yasya samādheḥ samanantarapratilambhāt sarveṣāṃ bodhisatvaguṇā jāyante |
彼菩薩曰:我們這個眾香世界,香積如來為我們說法的時候是沒有文字的,不是用文字語言來說法的。
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用很多的香,令諸天、令諸人得入律行,就是能滅一切惡法、能得聖道。
菩薩各各坐香樹下:怎麼樣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呢?每一位菩薩就是坐在香樹的下面,坐在那裡。
聞斯妙香:樹會發出來香氣,聞這個妙香。
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從那個妙香裡面,就成就一切功德藏的三昧。怎麼叫做一切德藏三昧呢?
得是三昧者:成就這樣的定的人,菩薩所有功德都具足。在三昧裡邊具足無量功德。

壬二、彼菩薩問淨名(分六科)癸一、問彼諸菩薩
彼諸菩薩問維摩詰: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
atha te bodhisatvā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tad avocan:  iha punar bhagavāñ śākyamuniḥ kīdṛśīṃ dharmadeśanāṃ prakāśayati |  
彼諸菩薩問維摩詰:現在釋迦牟尼佛是怎麼說法呢?

癸二、答(分二科)子一、開五乘之教化剛強眾生
維摩詰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āha: durdamāḥ satpuruṣāḥ ime satvāḥ |  teṣāṃ durdamānāṃ satvānāṃ khaṭuṅkadurdama-damatha-kathām eva prakāśayati |  katamaḥ punaḥ khaṭuṅkadurdamānāṃ damathaḥ, katamā ca khaṭuṅkadurdamadamathakathā |
維摩詰言:這個世界的眾生剛強難化,那性格非常地剛強,執著心非常地厲害,很不容易教化的,想轉變他的思想,很難。什麼叫做剛強?就是難化,不容易轉化。
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佛怎麼樣來教化呢?佛也就說剛強的話來調伏之。剛強的話就是可恐怖的語言,來調伏他的心。怎麼叫剛強之語以調伏之呢?

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生處;tadyatheme nirayāḥ, iyaṃ tiryagyoniḥ, ayaṃ yamalokaḥ,  ime ’kṣaṇāḥ, iyaṃ hīnendriyopapartiḥ,
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這個地方的眾生叫做地獄,這個地方的眾生叫做畜生,這個地方叫做餓鬼,這都是受惡報的地方。
是諸難處:這都是學習佛法很困難的地方,這些眾生學習佛法很難。
是愚人生處:地獄、餓鬼、畜生這個地方,這是愚人所生的地方,這個地方沒有佛法。

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idaṃ kāyaduścaritam, ayaṃ kāyaduścaritasya vipākaḥ,
身體的行動是有罪過的,將來就得到罪的果報,就到三惡道去。

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 idaṃ vāgduścaritam, ayaṃ vāgduścaritasya vipākaḥ,
他的語言所發出來的也都是有罪過的,將來也就得到口邪行的果報。

是意邪行,是意邪行報;idaṃ manoduścaritam, ayaṃ manoduścaritasya vipākaḥ,
意業裡面有罪過的行為,將來就得意邪行的果報。

是殺生,是殺生報;ayaṃ prāṇātipātaḥ,
這個身邪行是什麼呢?就是殺生,其中一樣是殺害生命。對於眾生沒有同情心、沒有慈悲心,就會殺害生命,將來就會得到殺生的果報。到三惡道,來到人間的時候,壽命短促。

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idam adattādānam,
不與取:不與而取,就是偷盜;將來也有不與而取的果報,嚴重也是要到三惡道受苦;再來人間的時候,財富容易失掉。

是邪婬,是邪婬報;ayaṃ kāmamithyācāraḥ,   
邪婬這件事,嚴重也是到三惡道;來到人間的時候,也就有些苦惱的事情。

是妄語,是妄語報;ayaṃ mṛṣāvādaḥ,
說謊話,將來也會有說謊話的果報,嚴重也是到三惡道;來到人間的時候,你所聽見的話也多數都是妄語,別人也會同你說妄語。

是兩舌,是兩舌報;iyaṃ piśunā vāk |
兩個舌頭。向甲說乙的壞話、向乙說甲的壞話。破壞這感情,就是兩舌、說離間語。是兩舌,是兩舌報,兩舌報,嚴重也是會到三惡道;來到人間的時候,也是同樣也會受別人的愚弄。兩舌就是愚弄人,說妄語也是愚弄人。

是惡口,是惡口報; iyaṃ paruṣā vācā,
說暴惡的語言,也是一樣有果報。

是無義語,是無義語報;ayaṃ saṃbhinnapralāpaḥ,
這是說綺語。這個話一點意義沒有,但是也能愚弄人,使令人糊塗、使令人放逸。嚴重也會到三惡道去;來到人間的時候,也會有這個問題。

是貪嫉,是貪嫉報;iyam abhidhyā,
貪是貪欲,嫉就是嫉妒。嫉妒本來是瞋恨,但是內裡邊是因為貪而有嫉妒,所以把嫉沒放在貪裡邊;如果沒有貪心,也就不會有嫉妒。貪嫉的報是下賤,將來得果報的時候不尊貴。其次,將來的貪嫉還更厲害。

是瞋惱,是瞋惱報;ayaṃ vyāpādaḥ,
這是忿怒,將來瞋惱是更大,這個瞋恨心是很重的。

是邪見,是邪見報;iyaṃ mithyādṛṣṭiḥ, ayam eṣām eṣa vipākaḥ,
邪見就是愚癡,不明白有善惡果報,不相信有善惡果報,不相信有出世間的因果,不相信有生死輪迴的事情,就是叫做邪見。將來有邪見的果報,不容易相信正法,邪見是更堅固。

是慳悋,是慳悋報; idaṃ mātsaryam,
慳吝就是不肯布施。慳貪,貪是沒得的還想要得;慳是已得的還是不肯布施、不肯捨。是慳吝報,慳吝將來的果報就是貧窮,不容易得大富。

是毀戒,是毀戒報;idaṃ dauḥśīlyam,
毀戒就會有毀戒的果報,到三惡道。

是瞋恚,是瞋恚報; ayaṃ krodhaḥ,
忿怒,得到忿怒的果報。忿怒的果報,使令你相貌醜陋。

是懈怠,是懈怠報;idaṃ kauśīdyam,
懈怠,提不起勁兒來,不能精進栽培善根、修學聖道。懈怠,就是沒有栽培善根,就是無福亦無慧。

是亂意,是亂意報;ayaṃ vikṣepaḥ,
心裡面亂,雜亂,而不能明靜而住。將來只有在欲界這個六道裡面輪迴,不能到色界天上面。

是愚癡,是愚癡報;idaṃ dauḥprajñyam, idaṃ dauḥprajñyasya phalam |
沒有智慧,不明白道理。

是結戒,是持戒,是犯戒;ayaṃ prātimokṣaśikṣāvyatikramaḥ,  ayaṃ prātimokṣaḥ,    
是結戒:就是有一個因緣,佛就這樣安立,這件事不可以做,不可以殺生、不可以偷盜。
是持戒:佛安立戒法以後,隨順佛的教導,要護持戒,不要犯戒、要清淨。
是犯戒:違犯佛的教導,隨順自己的煩惱活動,就是違犯殺盜婬妄各式各樣的戒,這是犯戒。

是應作,是不應作;idaṃ karaṇīyam, idam akaraṇīyam,  ayaṃ yogaḥ |   idaṃ pradhānam,   
戒裡邊有作持、作犯、止持、止犯。是應作,這件事這樣做,就沒有犯戒,如果做了就犯戒。做就犯戒,就不應該做;做了就會持戒,就應該做。

是障礙,是不障礙; idam āvaraṇam, idam anāvaraṇam,  
如果犯戒的話,就障礙你得聖道,對於聖道有阻礙。如果持戒、沒有犯戒,或者是犯戒而能懺悔,就不障礙聖道。

是得罪,是離罪;iyam āpattiḥ,  iyam anāpattiḥ, idam āpattivyutthānam,
犯戒,沒有懺悔,將來就得苦惱的果報。如果持戒不犯就沒有罪過,沒有罪就沒有罪的障礙。

是淨,是垢;ayaṃ saṃkleśaḥ, idaṃ vyavadānam,  
淨就是得到色界四禪。欲界有欲,使令你心不清淨,就叫垢染。

是有漏,是無漏;idaṃ sāsravam, idam anāsravam,
這是智慧。初開始來到佛法裡邊學習佛法,有多少智慧,都還是有漏。因為慧和煩惱在一起,它有染汙,就是有煩惱漏。如果是由外凡到內凡、由內凡到見道,見道以後是無漏,得到無我的智慧、得到諸法畢竟空的智慧,智慧一出現就沒有煩惱。

是邪道,是正道;ayaṃ mārgaḥ | ayaṃ kumārgaḥ,  idaṃ kuśalam, idam akuśalam,  idaṃ sāvadyam, idam anavadyam,  
而這個智慧,也有邪道的智慧。佛法以外的,不符合佛法的真理,但是他執著那件事,使令他的智慧是屬於邪道,不正。佛法中的智慧是正道,從經論裡面學習來的智慧是正確的、是安樂的。

是有為,是無為; idaṃ laukikam, idaṃ lokottaram, idaṃ saṃskṛtam, idam asaṃskṛtam,    
戒定慧,這是屬於道諦。這裡說是有為,是無為就是滅諦。是無為,這是滅諦。但是你不能夠直接就到無為,就是要有一個前方便。有前方便,就是外凡和內凡,這個時候都是有為,修四念處觀,還是在有為的境界;要到初果的時候見諦,見到無我的真理才是無為。以有為為方便,而見到無為的真理,這是見諦。

是世間,是涅槃。ayaṃ saṃsāraḥ, idaṃ nirvāṇam |
沒修聖道的人,當然就在世間上生死輪迴;修學聖道的這些聖人,由初果、二果乃至到阿羅漢果,就得涅槃,得有餘涅槃。或者說,得有餘涅槃,這個身體還存在,還是屬於世間;入無餘涅槃,是涅槃。這個世間是屬於有餘涅槃,是涅槃是無餘涅槃,或者這麼說。

子二、譬顯
以難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ity evam anekadharmaparibhāṣaṇatayā khaṭuṅkāśvasadṛśacittāḥ satvā avasthāpyante |  
以難化之人心如猨猴:因為不容易教化的人,他的煩惱太大,心像猨猴似。
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所以要用多少佛法,控制住他的心,他才能調伏,心才能安靜下來。要說這是地獄、是餓鬼、畜生,他才害怕,不敢做惡事,所以乃可調伏。

譬如象馬,(怡-台+龍)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tadyathā khaṭuṅko hayo gajo vā yāvan marmavedhena damathaṃ gacchati,
譬如象馬(怡-台+龍)悷不調:譬如象、馬這樣的畜生,想要調伏牠很不容易,因為牠的性格就是暴惡。
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用棒子、用鞭子毒打牠一頓,打得牠徹骨的痛,這時候牠才能調伏。

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evam eveha durdamāḥ khaṭuṅkāḥ satvās te sarvaduḥkhaparibhāṣaṇakathābhir damathaṃ gacchanti |
眾生也是這樣子剛強難化,煩惱特別地猛烈、也是特別地暴惡,不容易教化。一定是要用一切苦切之言。就是這種話說出來不好聽,叫做苦,苦者痛也,苦痛。切是就是用刀來砍、用刀來割。這個話就像用刀割似的那麼樣地痛。雖然是不好聽,但是對我們是有利益的話,叫苦切之言。這樣說,才能夠調伏,約束自己。

癸三、彼菩薩稱歎(分二科)子一、歎佛
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te bodhisatvā āhuḥ:  āścaryaṃ bhagavataḥ śākyamuner yatra hi nāma pratisaṃhṛtya buddhamāhātmyaṃ daridralūhatayā khaṭuṅkān satvān vinayati |
眾香國的菩薩聽聞維摩居士的介紹以後,皆曰:這件事我以前沒聽說過。
如世尊釋迦牟尼佛:如世間的大智慧人所尊敬的釋迦牟尼佛。
隱其無量自在之力:釋迦牟尼佛有廣大的神通道力、有特別尊貴的無量無邊的功德,但是這些功德都沒能用,都隱藏起來;隱其無量的功德自在之力。
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貧窮就是沒有富貴,就是沒有大乘佛法。沒有大乘佛法的無量功德莊嚴,所以叫做貧。貧窮的所樂的,就是小乘佛法,用這樣的佛法來度化眾生,令他得解脫。

子二、歎菩薩
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ye ’pi bodhisatvā ihaivaṃ pratikaṣṭe buddhakṣetre prativasanti teṣām apy acintyā mahākaruṇā |   
斯諸菩薩亦能勞謙:這些菩薩也都是非常地偉大,為了度化眾生,做這些辛苦的事情,但是不怕辛苦。菩薩雖然受了很多的辛苦、度化眾生,但是他說:我不辛苦!菩薩還會謙虛一下。度化很多的眾生,我沒度眾生,菩薩還謙讓、謙虛,這是菩薩的功德不可思議。
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這個世界上的眾生太可憐,這些菩薩本來在佛世界,偏要到這苦惱的世界來,就是無量無邊的大慈悲心,生到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的這個世界來度化眾生。

癸四、淨名述成其歎(分二科)子一、總歎
維摩詰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vimalakīrtir āha:  evam eva satpuruṣāḥ tathaitad yathā vadatha |    ye ’pīha bodhisatvāḥ pratyājātāḥ, dṛḍhā teṣāṃ mahākaruṇā |    te bahutaram iha lokadhātāv ekajanmanā kariṣyanti satvārtham |  na tv eva tatra sarvagandhasugandhe lokadhātau kalpasahasreṇa satvārthaḥ |
維摩詰說:娑婆世界這些菩薩對於眾生的大悲心,雖然度化眾生經歷過很多的苦難,但是菩薩大悲心不退轉,大悲堅固。實在是像你剛才說的,的確是這麼回事。菩薩在娑婆世界這一世做利益眾生的事情,多過眾香國那個菩薩百千劫的功德。在眾香國行菩薩道的那個菩薩,百千劫那麼久,也不如在娑婆世界一世饒益眾生的功德廣大。

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tat kasmād dhetoḥ |  iha hi satpuruṣāḥ sahe lokadhātau daśa kuśaloccayā dharmāḥ,  ye ’nyeṣu buddhakṣetreṣu na saṃvidyante, yāṃś ca te parigṛhṇanti |  
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樣事情,十樣的善法,其他的清淨的佛世界裡面沒有。

子二、歷別十事
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katame daśa |  yad idaṃ dānasaṃgraho daridreṣu,
哪十樣事情呢?我們這個世界很多人都貧窮、生活困難,菩薩有無量的財富,所以用布施來教化這些貧苦的人、引導他們到佛法裡面信佛。

以淨戒攝毀禁,śīlasaṃgraho duḥśīleṣu,  
我們這個世界上信佛的、不信佛的人,常常有毀犯淨戒的事情。菩薩本身持戒清淨,他能用淨戒來教化我們,教我們不要犯戒;清淨的佛世界沒有這件事。

以忍辱攝瞋恚,kṣāntisaṃgrahaḥ pratihateṣu,  
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煩惱很大、瞋心很大,菩薩用忍辱的辦法來教導這些人。

以精進攝懈怠,vīryasaṃgrahaḥ kuśīdeṣu,
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信佛、不信佛的人多數都是懈怠,不肯栽培善根、不肯做功德。菩薩本身能精進地做諸功德,用這個來感化懈怠的眾生。

以禪定攝亂意,dhyānasaṃgraho vikṣiptacitteṣu,
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欲界的人都沒有禪定,都是心裡面散散亂亂的、糊糊塗塗的。菩薩本身有高深的禪定,用禪定來教化眾生,使令眾生心裡面能夠離欲清淨。

以智慧攝愚癡,prajñāsaṃgraho duḥprajñeṣu,
菩薩已經成就清淨的大智慧,感覺到眾生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能覺悟聖道,都是愚癡,菩薩就用智慧來引導這些愚癡的眾生,開發他的大智慧。

說除難法度八難者,aṣṭākṣaṇasamatikramadeśanākṣaṇaprāpteṣu,
八難,八種事情,就是八類眾生;難就是沒有時間,他的生活情況不容許他學習佛法。菩薩宣說讚歎除滅這種不容易學習佛法的困難,宣揚這樣的法門。度化在八種困難中的眾生,教他們沒有困難能學習佛法。哪八種呢?地獄、餓鬼、畜。第四個就是盲聾瘖啞:眼睛盲了、耳朵聾了、喉嚨也不好用,六根不具足這種人。第五個世智辯聰就是世間上的有些有智慧的人,他很有辯才,就是邪知邪見。第六個佛前佛後,他在佛出世之前出現世間,佛入涅槃了、佛法也滅,才來到這個世界。第七個是生北俱盧洲,那些地方生活都是自在的,說佛法他不相信。第八個是長壽天,就是色界天以上的人,壽命長、也都是很自在,也不相信佛法。
說除難法:《成實論》說到有四個方法。
第一住善處:住在有佛法、有佛教徒在那個地方住。表示你不是三惡道、也不是北俱盧洲、也不是長壽天,這五種難沒有。
第二依善人:善人就是佛,有佛在世的時候你來親近佛,這就是除掉了一個難,佛前佛後這個難沒有。
第三發正願:發正願就是發正見,從佛法裡面成就正見,將來就不會成為一個世智辯聰、邪知邪見的人,就把這困難也沒有了。
第四宿殖善根:你肯栽培善根、不做惡事,就不會盲聾瘖啞。
另外,還有修五種功德也能破除八難。
第一受持淨戒:不要犯戒,就不會到三惡道,能破除三惡道。
第二樂行法施:歡喜宣揚佛法,將來就不會盲聾瘖啞。
第三正信解:學習經論然後才能有正信解。將來就不會有邪知邪見,就不會有世智辯聰。
第四個親近善友: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將來就容易見到佛,避免佛前佛後這個困難。
第五個是生中國:生中國就是生到有佛法的地方。不會生到北俱盧洲、也不生到長壽天。

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mahāyānadeśanā prādeśikacaryāsu,
我們娑婆世界要發大慈悲心,宣揚大乘佛法,度化歡喜小乘佛法的人。若是其他的清淨的佛世界,都是修學大乘佛教的人在那裡。

以諸善根濟無德者,kuśalamūlasaṃgraho ’navaropitakuśalamūleṣu,
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佛菩薩在這裡宣揚佛法,告訴眾生栽培善根,這樣來救濟沒有善根的人,教他栽培善根。

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satatasamitaṃ satvaparipākaś caturbhiḥ saṃgrahavastubhiḥ |  imān daśa kuśaloccayān dharmān pratigṛhṇanti ye tadanyeṣu buddhakṣetreṣu na saṃvidyante |  
我們這個世界上,菩薩教化眾生,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樣,來引導眾生到佛教、相信佛法。前面這一共是十樣事情,其他的清淨的佛世界沒有這件事。


癸五、更問此土菩薩行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于淨土。te bodhisatvā āhuḥ:  katamair dharmaiḥ samanvāgato bodhisatvo ’kṣaṭo ’nupahataḥ sahāl lokadhātoś cyutvā pariśuddhaṃ buddhakṣetraṃ gacchati |  
彼眾香世界的菩薩更問:發無上菩提心的人,成就幾樣功德,在這個娑婆世界,他的菩薩行沒有過失,不做惡事、也不破壞善法。若這樣,往生到清淨的佛世界。

癸六、淨名答
維摩詰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于淨土。vimalakīrtir āha:  aṣṭābhiḥ kulaputraḥ dharmaiḥ samanvāgato bodhisatvaḥ sahāl lokadhātoś cyutvākṣaṭo ’nupahataḥ pariśuddhaṃ buddhakṣetraṃ gacchati |  
維摩詰居士回答:成就八種功德,於此世界行無瘡疣,行清淨的功德,生到淨土。

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katamair aṣṭābhiḥ |  yad uta sarvasatvānāṃ mayā hitaṃ kartavyam, na caiṣāṃ sakāśāt kiṃcid dhitaṃ paryeṣitavyam,  
何等為八?菩薩發慈悲心,做種種功德來利益眾生的時候,不希望眾生酬謝他。菩薩認為眾生對我有恩德,能幫助我得無上菩提,這對我的功德很大、恩德很大,我對於眾生沒有什麼恩德,所以他不希望眾生對他要有所酬謝。並且菩薩為眾生說法,三輪體空,度眾生、無眾生可度,當然也絕沒有回報的這種心情。

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sarvasatvaduḥkhaṃ cānenotsoḍhavyaṃ sarvaṃ cānena kuśalamūlaṃ sarvasatvānām utsraṣṭavyam,
眾生在生死裡流轉很苦,菩薩發慈悲心要代他受苦。為什麼說替代?慧遠大師說:菩薩本來自己可以在佛世界生活,就是因為大慈悲心,安住在苦惱的世界來度眾生,這就是代眾生受苦。他可以不受的,但是他受,就是為了眾生。他所做的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完全給眾生。

等心眾生,謙下無礙;sarvasatveṣv apratighātaḥ,
娑婆世界的菩薩若想要到清淨的佛世界,對於眾生要平等地對待,不要有愛、有憎。對一切眾生要謙卑、要謙下,對眾生要恭敬,而心裡面沒有愛、也沒有憎的障礙。

於諸菩薩視之如佛; sarvabodhisatveṣu śāstṛprema,  
若看見有別的人行菩薩道的時候,你看他就當佛那樣看,不要對別的菩薩有高慢心。而這個事情怎麼樣才能做到呢?常常修止觀。

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aśrutānāṃ ca dharmāṇāṃ śrutānāṃ ca śravaṇād apratikṣepaḥ,
你沒有學過的,你不要有疑惑,自己要知道自己、要反省自己智慧很小,你不要疑惑。對佛法來說,你要自己自處於不足之地,我是沒有智慧,我知道的佛法很少,要這樣子看自己。約人說,聲聞佛教學者說的話,和大乘佛法不合,不要和他們衝突,而相違背。

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 anīrṣukatā paralābheṣu svalābhenānabhimananācittanidhyaptiḥ,
別的菩薩得到名聞利養,不要嫉妒。自己若得到名聞利養,不要高慢,這都是凡夫境界。別人得名聞利養、我沒有得到,或者我得到、別人沒有得到,在這裡調伏心,要看看自己內心、要叫它清淨。

常省己過,不訟彼短,ātmaskhalitapratyavekṣā parasyāpattyacodanatā  
常常地要反省自己有什麼過失,要令自己改過遷善。不要譏嫌別人的短處。

恒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法。apramādaratasya ca sarvaguṇasamādanam |    ebhir aṣṭābhir dharmaiḥ samanvāgato bodhisatvaḥ sahāl lokadhātoś cyutvākṣaṭo ’nupahataḥ pariśuddhaṃ buddhakṣetraṃ gacchati |  
不要散亂,心裡面專注,要栽培善根,對於有罪過的事情趕快遠離,有功德、努力地要做功德。這八種事情,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

辛五、時眾得益
維摩詰、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mañjuśrīś ca kumārabhūtas tasyāṃ parṣadi saṃnipatitāyāṃ tathā dharmaṃ deśayato yathā paripūrṇasya prāṇisahasrasyā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annāni,  daśānāṃ ca bodhisatvasahasrāṇām anutpattikadharmakṣāntipratilambho ’bhūt  nirmitabhojanānayanaparivarto nāma navamaḥ
維摩詰、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的時候,百千天、人都發無上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已經發無上菩提心、修學止觀的人,聽這樣的妙法以後,得無生法忍。

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一卷,馬鳴菩薩造,梁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大乘起信論
[會]大乘起信是本論的別題,論是通題。論藏全部都稱論。
大乘起信論:有三重能所。
第一種,就是能起、所起。
起信心,對大乘生起信心。所謂大乘起信就是起大乘信。生起對大乘佛法的信心,講這道理,所以謂之大乘起信論。第一個能所,論為能起,大乘信所起。論能夠起發眾生,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第二種,就是能信、所信。
信,指學佛的人對佛法生起信心。信為能信,大乘為所信。
第三種,就是能揀、所揀。
大,揀別不是小乘法,所以大為能揀。乘為所揀,揀別不是聲聞小乘法,這是大乘菩薩道。
大乘起信論:
大:顯示這部論所說明的道理屬於大乘妙法。約理講,就是眾生真心理體,真如本體自為廣大。具足體、相、用三態的意義,所以稱為大。
乘:指像車乘、像交通工具,運載為義。
大乘:大乘法能夠運載眾生,從凡夫地,經過菩薩階位,信、住、行、迴、地乃至等覺,到究竟佛果。能運載很多人,一直到究竟目的地,就是佛果究竟涅槃。這是屬於大乘菩薩道,能自度亦能度他,尤其度他為主要,所以稱為大乘。
大乘起信論:這部論根本的目標,就是要使眾生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起:起,引發、生起、發起。這部論典的道理,能引發學佛的人對大乘佛法的信心。能夠引發、起發眾生內心本有的真心本性。
信:就是信心。信、解、行、證,四個階段為學佛一定要經過的階段。
論:全部論藏的通題。論主要的用意就是互相辯明,徵問解釋法意的道理,使人對佛法有決定了解。
*論有兩種論:一種是宗經論、一種是釋經論。
釋經論:是印度的高僧大德或者菩薩造論,解釋佛法。如大智度論,解釋大品般若經。在中國,過去高僧大德解釋佛經,不敢稱論,稱疏、記、註。就是尊重印度高僧大德。
宗經論:以經為宗,建立論目標,然後詳細發揮。如大乘起信論。
*蕅益大師在起信論裂網疏註解:此論乃是性相之總持,言略義廣,誠了義大乘,佛祖心印也。
這部論,無論是講性理、事相方面,通通包含在內,非常徹底。文字簡略,內含的道理範圍很大。屬於大乘佛法的究竟了義,教主釋迦世尊所說的法、歷代祖師所流傳大法,這論最能相應佛的大乘教典了義。

馬鳴菩薩造,梁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會]梁,朝代名。
中國歷史,從秦始皇秦朝以後,楚漢爭鋒就是漢朝。漢朝分西漢、東漢。西漢到中間被王莽篡位一次。後來光武中興,就是東漢。東漢到最後漢獻帝的時候,衍成魏吳蜀三國。三國後來就是變成晉朝。西晉還算統一,到東晉,只剩南方一小部分。北方五胡大鬧中華,變成五胡十六國。東晉以後,衍成南北朝。北朝是北魏、北齊、北周。南朝就是宋、齊、梁、陳。到隋朝,又統一天下。
現在梁就是南朝的梁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的時候,真諦三藏來見梁武帝。當時梁武帝要請他翻譯佛經,但是一開始就遇到侯景之亂,結果就沒辦法翻譯。後來等到梁元帝承聖二年(553),才開始在建興寺翻譯佛經。一直到陳朝,七十一歲時候,在中國入滅。開元釋教錄記載有四十九部一百四十二卷,也有寫做一百四十一卷。現在藏經保存,還有三十二部,有一百一十一卷。
*起信論的異譯本,唐朝的實叉難陀法師。在唐朝高宗以後,武則天時代。
*一般研究起信論都是照真諦三藏的譯本。唐譯起信論保存在藏經中,沒人註解,一直到明朝末年蕅益大師註解唐譯起信論裂網疏。
*中國最流通的註解,算唐朝賢首國師,正名是法藏,起信論義記。
*論與義記會合,就是唐朝末圭峰宗密大師。
*當時有位法師人稱石壁大師,把圭峰大師論疏合本拿來註解。
*宋朝長水子璿法師,起信論義記筆削記。把石壁大師所著好的,把它筆記下來。有的不是很理想地方,給它削掉。
*清朝初年編五教儀的續法大師,把起信論義記筆削記,重新改寫過,叫做起信論疏記會閱。
*明朝憨山大師起信論直解,只是照賢首國師義記,順從文字,重新改寫。

甲一皈敬述意
[會]造一部論為什麼要先皈依三寶?有三種意義:
第一、表示感謝三寶恩德,所以要皈敬。佛法僧三寶,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第二、為了求三寶加被,以仗三寶的德力來加持,依照佛的意旨,表達出來,不會有所誤失。
第三、造論的用意,要使眾生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所以造論的人自己要以身作則,表示對三寶的深心皈信。第一是感恩心。第二是求加被。第三是使令眾生能夠生起信心。所以,造論要先皈敬三寶。

歸命盡十方,
[會]歸命:皈敬三寶非常究竟徹底,連生命都拿來皈敬。顯示他對三寶恭敬到至極。
盡十方:皈敬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所有世間所有國土有佛說法所在,有三寶具足,同時皈敬。盡十方三寶,我通通一樣皈敬。

最勝業徧知,
[會]最勝:沒有比他更殊勝。讚歎佛寶,三輪不思議化,最為殊勝。
業:就是作用。指佛的三輪不思議化的作用。佛身口意三業,叫三輪不思議化。輪,圓形。表示佛的身口意三業,可互融互通,自由自在作用。
徧知:對於世、出世間一切萬法,佛徹底明白。讚歎佛意業的妙用徧周。
*凡夫知是妄知,都是虛妄、沒實體的知。外道的知,是邪知,不正確。聲聞、緣覺二乘人的知是偏知,偏於真空之一面的知,不究竟。菩薩縱然到等覺菩薩,分知,只是一部分的知,還不能究竟。佛稱為徧知
,指佛的正徧知,正是正確,徧是周徧,對於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徹底明白。

色無礙自在,
[會]佛的色身相好莊嚴,有四種無礙,得八種自在,讚歎佛的身輪不思議化。
色無礙:色指佛的色身。報身的無量相好。應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讚歎佛的身相,就是身輪不思議化。怎樣不思議呢?無礙自在。怎樣無礙呢?礙是阻礙、障礙。佛色身的作用,不會有所阻礙。怎樣不會有所阻礙?有四種無礙:
第一、大小無礙,該當要現大身來度他,就現大身像。
第二、互用無礙,互相作用不會有障礙。佛的六根,可以互相起作用。
第三、理事無礙,在事相上現出千丈盧舍那身,或丈六金身各種現身。雖然有相,可是體性本空,妙理湛然。
第四、應機無礙,眾生根機應機無礙。那一種根機眾生要用什麼方式度化,自由自在。
3)自在:佛最自在。怎樣自在呢?常樂我淨,我就是自在義,成就佛果具八種自在。
第一、能示一身、多身,自由自在。一身可以現無量身,身數可以現到無窮無盡,小到像微塵,大周徧虛空,盡這十方世界。
第二、以塵身滿大千界,微塵身可以徧滿大千小中,周徧大世界,無窮無盡。
第三、用大身,現很大身體到十方世界,像雲一樣極其輕,來往不會有所阻礙。
第四、常居一個國土,但是周遍十方無處不現。
第五、諸根互用與前面的四無礙第二種一樣。
第六、得一切法,但不起一切法想,已經徹證一切諸法理體,但不起想念,一切法清清楚楚顯現。
第七、以一偈義經無量劫說不盡。顯示辯才無礙。
第八、身體像虛空一樣,要現要隱自由自在。

救世大悲者,
[會]佛出現世間,救度世間,因為有大悲心。
大悲心:就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看到眾生受苦,像自己受苦,所謂講感同身受。所以,想辦法度眾生的苦,使他離苦得樂。
救世間的大悲者:就是指佛。救世大悲就是顯示佛的口輪不思議化。

及彼身體相,
[會]    及彼身體相:及,是並及。彼,指佛身體相。身,佛的法身。體,法身理體。相,由法身所現的報身等德相。法寶,就是以法身理體為法寶。

法性真如海,
[會]    法性真如海,解釋體。無量功德藏,解釋相。
法性:諸法的理體。廣大無邊,猶如大海。
真如:真心理體。真,完全正確、真實,不會有違妄。如:如如不動,不會有所變遷,永久如是。
海:法性豎窮橫遍,無窮無盡,像海極其廣大,極其深廣。

無量功德藏,
[會]    從法性中顯現的相,佛身的報身相好等,是從法身理體顯現出來。法身理體的法性,本來具足無量功德,含藏無量功德,稱為無量功德藏。

如實修行等。
[會]如:按照。實:諸法實相理體。按照所親證諸法實相的理去修行。實相理體,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徹證實相理的一分。從這一分之中,由此一直趣向到究竟成正覺。所以,按照所證法性理體的實義修行,從此以後真修。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以後的菩薩修行,叫真修。依真而修,不必像未登地以前三賢菩薩要緣修,靠助緣來修。所以,登地以上菩薩才能如實修行等。讚歎僧寶,約聖賢僧。
等:總包含一切僧寶的範圍通通在內,平等皈依。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會]    造這部起信論的用意在哪裡呢?我為了要使令一切眾生,除去疑問,捨去邪見的執著,生起對大乘佛法正確的信心,能夠保持佛的種子繼續流傳下去,不會斷掉,不會斷絕。因此之故,我造這部論。
為欲令眾生:為了想要使令一切眾生,除去疑網,捨去邪執。
除疑:對大乘佛法不起信心,就會生起嚴重疑問,生起誹謗。除去對大乘不相信的疑問,相信大乘佛法。
邪執:外道的邪妄執著。
起大乘正信:使他生起對大乘佛法的正確信心,佛法就不會斷絕。
佛種不斷故:佛的種子繼續能夠流傳下去,佛法在世間能夠繼續流傳下去,不會斷絕。

標宗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會]    論曰:就是發語詞。論,就是剖示道理,分明辨別。論文中,分剖、解釋、分析論文所建立的宗旨的道理。分明,一一辨別,加以解釋,分清楚。
摩訶衍:就是大乘。
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有一種法,能夠使人生起對於摩訶衍的信根。
是故應說:因此我應當要說明這個道理。
法:心法。一心、二門、三大。這部論的主要的宗旨,就是心法。當下一念心,就是心法,心法的當體就是大乘。大乘佛法的總根本,就是一心。

列科
說有五分。云何為五?
[會]說有五分:既然要使人啟發大乘信根,應當要講說,說明我需要說明的地方。我建立五種的意義,來作我說明的張本。
云何為五:我所說的五分是哪五分呢?

一者、因緣分,
[會]一者因緣分:者是語助詞。五分當中第一就是因緣分。
因緣:因是親因,緣是助緣。因為法不孤起,一定仗因、仗緣,才能夠生得起來。親因,就是馬鳴菩薩的心願,要啟發眾生對佛法的大乘信心。有很多能夠發大乘心,修學菩薩道的根性的人,就是助緣。要使令有大乘根性的凡夫菩薩,能夠發起菩提心,來修學大乘佛法,有這個助緣。所以先講造論的因緣。

二者、立義分,
[會]要說明使人生起大乘佛法的信心,我要建立應當要講的意義。
義:就是道理。我有這個道理,我必定需要加以說明,所以先建立意義。所謂法就是心。就是一心法,由此分為兩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所以建立這個意義。

三者、解釋分,
[會]建立起來之後,然後就加以解釋。因為意義建立起來,沒辦法了解,必定要加以詳細解釋所建立的意義,就是一心二門三大的道理。

四者、修行信心分,
[會]了解大乘佛法的道理之後,要去實行。要怎樣修行呢?啟發對大乘佛法的信心以後,照這個方式去修行,才能夠實證大乘佛法的真義。

五者、勸修利益分。
[會]信心建立起來,能夠如法修行,然後才能達成佛法的真實利益。

甲二正說五分
乙一標科
乙二正說
丙一因緣分
丁一標章
初說因緣分

丁二徵釋
戊一正明八因
戊二釋疑明意
己一總徵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
[會]假定有人這樣問:有什麼親因助緣的原因,要來造這部論呢?

己二別釋
答曰:是因緣有八種。云何為八?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會]是因緣有八種:我要造這部論,有八種原因、八種助緣,所以能夠成立我造論的機緣。是哪八種呢?
一者、因緣總相:馬鳴菩薩造論的宗旨是這樣,就是已經成就佛果的佛說法的目標也是這樣,諸大菩薩造論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目標也是這樣,叫做總相。
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所謂叫做總相的原因在那裡?為了要使令眾生,離去一切的苦惱,得到究竟的安樂。這是他造論的目標。
一切苦:世間眾生有很多苦,用一切來包括。三苦、五苦、八苦、一百一十苦,乃至無量諸苦。
三苦:欲界眾生本來就苦,還要苦上加苦,所以欲界有苦苦。色界沒苦苦,但有壞苦,定力散失,要墜落就是壞苦。無色界眾生,有行蘊流動的行苦。欲界有苦苦、壞苦、行苦。色界有壞苦、行苦。無色界但有行苦。所以,三界都是苦。
八苦:人道眾生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苦。
所以這個世間叫做苦海,苦事像海水這麼廣、這麼深、這麼大。
為令眾生離一切苦:主要離分段生死苦、離變易生死苦。三界六道眾生分段、變易兩種生死都有。出世間聖人、聲聞、緣覺,也還有變易生死苦。
究竟樂:徹底的安樂,就是佛果。
分段生死:在時間有分限,空間上有方位。時間有一個段落,身體的範圍空間也有一個段落。三界內都有分段生死。
變易生死:超出三界聲聞、緣覺,沒分段生死。可是法執沒斷,只是心念生滅變化。有生滅變化不停的心念,像生死一樣。菩薩還沒破無明,證法身以前,也是一樣有這種的變易生死。到究竟成就佛果,一切的苦才徹底斷盡。
得究竟樂:證到阿羅漢果,身體還在人間,叫做有餘涅槃。死掉灰身泯智以後,叫做無餘涅槃。剩餘的身體也已經消盡。無上佛果的究竟涅槃,就是無住處大般涅槃,才能夠得到究竟的安樂。
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非,不是。我不是求世間的名聲、利養、利益,求世間的恭敬。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會]第二種的造論原因,我為了想要解說、分析佛所說的根本義。
如來:後佛如先佛之再來,謂之如來。如者,不變。來者,隨緣。隨順眾生的因緣,但他在常寂光中,仍然巍巍不動、不變。
約三身來解釋如來:
*金剛經,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就是法身如來,沒有來去相。佛的法身,如如不動,但無處不應現,就是如來。
*轉法輪經,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徹證真如實相、第一義諦之理成就正覺就謂之來。報身如來的解釋。
*成實論,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徹證諸法實相的如實之道,來世間成就正覺。示現有生有滅,像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約應身論如來。
如來根本之義:就是真如實相、究竟涅槃,就是一心二門三大。這個道理為佛法的根本要義,必定要徹底明白,真正了解之後,對於一切佛法得到正確的了解,才不會發生錯誤的了解。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會]對於大乘佛法有善根,而且他的善根已經成熟,這一類的眾生,使令他對於大乘法,能夠堪得任持,能荷負佛的家業。對於大乘佛法,不會退轉,徹底生起信心。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會]有一類眾生雖然種善根,可是他的善根微弱又稀少,遇到逆境,會發生退轉。所以要使令他微弱的善根增強,少的善根會增多。怎樣來啟發他呢?使他修習信心。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會]要開導、指示修學佛法的人的權巧方便。如果業障深重的眾生,要使令他能夠消除過去所造的惡業的障礙。善能護持他的信心,能夠遠離愚癡、顛倒、傲慢這種的煩惱。能超出邪見的疑網。所以,需要造論。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會]勸修學佛法的人要修止觀,對治凡夫的執著有的障礙,對治二乘執著空的障礙。所以,需要造論。教他修止觀,對治煩惱,趣向菩提。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會]為了有一部份道心怯弱,不能堅持增進的眾生,勸他修習淨土法門,求生佛國,親近諸佛,免致退轉。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會]以我論文所講的道理,由淺入深,認真努力進修,勸修他、策勵他,發起趣向菩提的大業。因為有前面八種等親因助緣,所以我需要造論。

第二釋疑明意
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
[會]大乘的經典當中都具備你所講的八種因緣法,你何必又重複再說呢?

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
[會]馬鳴菩薩答覆:佛所說的一切經藏中,有這個法。不過因為眾生的根性、造作的行業,不可能完全一樣。不等,就是不一樣,不能平等。各有千差萬別的情況,就是眾生的根器、眾生的信心、眾生的行動、造作、內心所藏的種子都不一樣。因此之故,受解的助緣,也就千差萬別。領受佛法,了解佛所說的道理,這個差別因緣很多。

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
[會]所謂:是指下文來解釋上文的受解緣別。
如來在世,眾生利根:就是釋迦世尊還在世間的時候,眾生的根性比較利。
能說之人:能講經說法的人,就是佛。
色心業勝:佛的色身相好莊嚴,心念又極殊勝。佛說法應機說法。
圓音一演:佛說法的音聲,極其圓到,一切眾生都聽得懂。無論是什麼言語的人類,聽到都是他的言語,道理都能了解。
異類等解:異就是不同,千差萬別。不單是人道眾生,聽得懂,乃至鬼神禽畜六道所有眾生,聽到佛說的法,就是他的話就是跟他講話一樣,他都能夠了解。
則不須論:佛在世時,是沒必要造論。

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
[會]假定說釋迦世尊入滅以後,或者有一類眾生,能用自己智慧的力量,喜歡詳細看,閱覽全藏,廣聞而多解,這種人不必論。

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
[會]或者有一類眾生,能用自己智慧的力量,聽到少少的,了解的道理很多,也沒必要論。

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
[會]另外有一類眾生,雖然自己的智慧的力量不夠,這種人在廣論當中,能夠得了解佛法,得受用,這種人也不必為他造論。因為他自己有能力看大部論。

亦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會]也有一類眾生,對於詳細的論文,文字很多,看到文字這麼多,就感覺到煩,心中起煩惱。他的心中愛樂,含持很多佛的道理,文字少少的,但包含全部大乘教典的道理。要這樣簡略的論文,他才會了解。這種人正需要造論。

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會]上面所列出來各種根性人物的情況,我這部論為了希望總包含。將釋迦如來一生所講廣大極深微妙法的無量無邊意義,都能含攝在裡面的緣故。我應當就要為著這一類根機的人來造論。
廣大法:指後面真如的道理,真如至為廣大,豎窮橫遍。
深法:指後文阿賴耶識甚深邃,如果是沒智力的人,不能體會。
無邊義:無量無邊的意義。含藏無量無邊的意義,指心真如門、心生滅門這兩門的道理。

丙二立義分
丁一結前起後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
[會]立義分:立,建立、制定。論主建立、制定他的論典根本綱宗,謂之立義。
義:所建立宗旨裡面,所含的意義很深奧,有很多道理存在。
立義分:這一章主要是先建立,要使人生起大乘信心主要的意義總綱。按照立義分所訂下、制定的綱領,在解釋分中一一詳細解釋。

丁二正立義宗
戊一總標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會]摩訶衍,就是大乘。大乘的道理,總合起來說有兩種意義。第一種就是法,第二種就是義。法,自己本身的實體,就是心,所謂心法。義,義理,就是從心法中所分出來的一心、二門、三大。三大,就是體、相、用。三大的意義,就是義。

戊二別說
己一出法體
庚一就體總立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會]所言法者:就是前面所講的法,能建立大乘的意義,法是什麼呢?
謂眾生心:謂指下文眾生心,來解釋法。現在所講的法,這個法體不是別樣東西,就是指一切眾生當下一念心。凡是眾生都有心。眾生心當體,就是顯示一切法的當體。眾生心包含萬法。
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這眾生之心,包含一切世間法、一切出世間法。所以,就以眾生心,來做法的總體。以心為總,在迷就是眾生。究竟覺悟,就是佛。這三法都沒差別。心法包含眾生法與佛法。
一切世間法:包含六道。三善道的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的地獄、鬼、畜生。六凡法界內的一切法,都是屬於世間法。因為它沒超出三界,都在三界內。世間法,叫做染法,被煩惱所染污,輪轉生死,不能超出三界。所以,這個心會在三界內六道輪迴。
出世間法:也是由這一念心能修行,出三界,證出世間聖果,聲聞、緣覺、菩薩、佛。所以,也能含攝出世間法。出世間,是淨法。這個心也會在三界六道受苦,也可以修行出世間成聖者。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以這一念心,建立大乘的真義。大乘佛法就是講心,離開心沒大乘佛法可得。所以,心是十二部經的根本,也是一切法的根本。

庚二開門別立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會]為什麼這一念心能包含世、出世法,來建立摩訶衍義?這原因何在呢?因為這個心的當體,約真心理體的真如本相。
即示:當下能夠顯示大乘理體的真義。一切法當下,就是真如本性。一切法當體,不離真如本性。所以,當下即是真如本性的道理。豎窮橫遍,橫遍十方約空間,豎窮三際約時間。統統包含在內。
能示:是從真體顯出來的作用。真如相是本體,生滅相主要在相、用,但它不能離開本體。

己二彰名義
庚一明大義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會]所以說前面建立的一者法、二者義,這個義裡面含有大的三種意義。是哪三種呢?
一者體大:第一種說明它的法體,至為廣大。為什麼?
謂一切法眞如平等不增減故:所有世、出世間一切法,約真如當體講,真者不妄,如者不變。真心理體的實義,就用真如表達。真心理體的真如,在一切法上平等,並沒增減。在聖人的階位,親證諸法理體,但法體並沒增加。六道凡夫,迷失本有的真心理體,可是真心理體還是存在,並沒減少一絲毫。
二者相大:相是現相,從體能夠顯出各種的現相的妙用。
謂如來藏:如來藏,眾生有如來覺性的理體,但被無明煩惱所蓋覆,像藏起來,顯現不出來。
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如來藏具足無量、無邊、本性具有的功德。
性德:本性中本來具足無量的功德,這一切功德法我們雖然還沒有修到,可是性體上,本來具足。現在修學就是啟發本有的性德,心地上本有、當下具足。本來就有的東西,只是藉外緣,啟發顯示出它本有的東西。
三者用大:用是作用、妙用。
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因為這個作用,它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的緣故。
生,發起,從心性中,發起、生起各種的妙用,無論是世間的善法、出世間的善法,所有的善的因果,統統包含在內。
世間善法:學佛來講,三皈、五戒、十善,乃至四禪八定。包含造世間的善業。
出世間善法:趣向出世間的果地。就是從真如啟發出來的勝用,能引導眾生起善心所的作用。

庚二顯乘義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會]乘:以運載為義。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諸佛本來最初修行,也是乘這個大乘心。大乘,就是心,就是自己當下一念心。本,就是指這個真心理體。以不生滅心的當體,生起修行的方法。乘此法,它能運載你,從凡夫的菩提心出發,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到妙覺的究竟佛果。
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從初發菩提心的初發心的凡夫菩薩,由此漸進,到觀位,進一步到十信、住、行、向、地,乃至等覺菩薩,也是乘這一念心,使他趣向到究竟佛果。

第一結前起後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會]前面已經把立義分講完,接下去要講解釋分,就是順著前面立義分所建立的意義,來作分段詳細解釋。

第二標列正解
第一標列
解釋分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會]解釋分,解釋前面的立義的道理,要分作三段來講。是哪三種呢?
一者、顯示正義:第一種,顯明指示立義分所建立的法、義道理,合乎大乘教理,作正確的解釋,明白這個意義。
二者、對治邪執:知道什麼叫做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用意在哪裡?它的內涵是什麼?如果修學佛法的人,對於正法有不正確的了解,或者凡夫二乘所有的執著,要拿來一一消除。對是相對,治是治理。眾生如果有錯誤的見解,不正確的執著,要對治、消除。
邪執:我、法二執。眾生的我執、法執,是不正確的執著。那種執著會增長邪見,對於生死會增長苦惱,所以必定需要對治。
三者、分別發趣道相:分別,分門別類,詳細解釋。發心、趣向於無上菩提道的相狀。正理已明了,執著也已經對治,應當要按照趣向無上菩提的菩薩道,努力邁進。詳細加以說明發心、趣向無上菩提的方法、相狀修行的過程。

己二正解
庚一總標二門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
[會]顯示正義的道理,依照我前面說: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把前面的眾生心說明,這一心法,分作兩種門類來作解釋。

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會]有兩種門是哪兩種?從一心法,分二種門。所以,每一個門都帶一個心。顯示一心中,分兩門來作解釋。這部論顯示大乘佛法的正義,拿眾生的當下一念心的心體來作說明。就在一心法中,它能含攝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依一心法,來建立一切法。
*這一心就可以分真如門與生滅門解釋。這是約真妄兩方面來說。
心真如門,約真如。在我們的凡夫心,人人有真心理體的真如,就是自性清淨心。
心生滅門,約眾生的妄心的生滅。第八阿賴耶識,引起眾生的妄心。第六意識能夠分別種種法。在妄識當中,有生有滅。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會]為什麼要分這兩門呢?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這兩種,各各都能總攝一切法。攝,包含。就是說心真如門,也包含一切法。心生滅門,也包含一切法。一切法,包含十法界,上至諸佛法界,乃至四種聖者的法界,下至六凡法界。心真如門也具足十法界,心生滅門也具足十法界。

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會]為什麼真如、生滅兩門,各各能夠包含一切法呢?這個意義在哪裡?什麼原因說它能各各包含一切法?因為,真如門不離生滅門,生滅門不離真如門。真如、生滅兩門,根本不能分開,彼此互相含攝。
*約眾生心的本性、不生不滅、真心理體、自性清淨心、佛性,來建立心真如門。
約流轉還滅的道理,建立心生滅門。這完全站在凡夫六道眾生心講。
*眾生雖然有真心,可是現在被無明煩惱所遮蔽,起惑、造業,在三界中輪轉生死。
*為什麼二門不相捨離呢?真如門中,雖然攝一切法,但它以真如為本。約真如清淨的真性來說明,所以只講真心理體,不講現相,不講用。生滅門也不離真如門,為什麼呢?生滅它自己無實體,它要以真如為體。
*所以,體、相、用三大。體,就是指真心理體。生滅的現相,就是可以看作,從真心顯現出來染淨的作用。被無明染法所熏,就成為三界六道輪迴生死的染法的作用。被真如淨法所熏,真如熏無明,就能斷惡修善,由此轉入本有的淨體,成就出世間四聖的果覺。

庚二各釋二門
辛一釋心眞如門
壬一釋心真如相
第一正詮顯法體
第一借言詮法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會]心眞如者:標出這一門的總綱。者,是語助詞。心真如就是真心理體。
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即是,就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就是真如的本體。
一:一心,一心全體,就是法界。叫做一法界。
法界:法包含十法界。千差萬別,有凡夫法、有聖人法、有染法、有淨法、有有漏法、有無漏法、有有為法、有無為法。但這一切法,都不出我一念心。法怎麼有界?一一法有它的界限。法不離心,但一一法各有界限。
一法界:一真法界,真心理體包含一切法,法法界限清楚,但互不相妨。
大:常遍。從來就是這樣,不會有所變遷。真心至為廣大,約空間橫遍十方,約時間豎窮三際,所以叫做大,包含一切、絕待。
總:真心理體包含世出世間一切萬法,無法不包,無法不含。
相:現在各種的現相界的萬物,統統都從真心顯現出來的勝用。各種現相,也不離真心。
法門:必定要先認識本有的真心。法門,依這個真心,修行。
體:真心的當體。妄心無實體,真心才有實體。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會]所謂:指下文來解釋上文。
心性不生不滅:眾生本有的真心,它的本性,本來就是不生、不滅。
既然不生不滅,現在一切法儼然有生滅?這不是真心。怎樣的原因會有萬法的生滅呢?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因為你有妄心的念頭,就是有第六意識。以第八識為本,妄念有生有滅,有千差萬別。
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如果離開心念,這一切的境界現相都不可得,都無實體,因為它是妄法。心若不在那裡,遠離心中的妄念,一切境界的妄想完全不可得。因為你有心念,就有境界。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會]因此之故。一切法的真心理體,從本已來。
離言說相、離名字相:真心的本體,不能用言說來表達。也不能用假名的安名來表達。
離心緣相:妄想心無法緣慮真心理體。
畢竟平等:畢竟,就是究竟徹底。真心理體,是平等平等沒有差別。
無有變異、不可破壞:沒有變化、沒有異樣。真心理體本來如是,也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單單指眾生當下一念心,所依的真心理體,就叫做真如。

第二顯法離言
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
[會]你應當要知,所有一切語言文字的說法,都是假的,決定沒有實體。為什麼會有這個假名呢?但隨眾生的妄念,才有假名的差別相,實體不可得。

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
[會]假定有人這樣問:既然一切假名都假的,把真心理體叫做真如,應當也是假的?
言真如者,亦無有相:所以叫做真如,沒真如的實體的相可得。
既然假名,為什麼把真心理體建名叫做真如?
謂言說之極:言說之至極,語言文字的說法到最高點,沒別的文字可以代用。真心理體,完全真實,沒虛假,所以用真。它從來不變,所以用如。用真如兩個字,來說明真心理體。
因言遣言:遣就是除。但是也不可執著說到真如,就認為有一個真如的形相存在。這是借語言,來遣除語言的假相。借真如的言詞,來遣除眾生名言的虛妄執著。

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
[會]真如這個假名,名是假的。但真心理體的理體,不能遣除。只遣除它的名相的假相,真心理體無有可以遣除的所在。為什麼真心理體的體不能遣,只遣相的假名呢?因為一切法當體悉皆眞如。

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會]若這樣不能遣除,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個真如的實體?也不可以另外建立。為什麼不可以建立呢?因為世出世間一切萬法當體即是真如,跟真如並無異樣的緣故。

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會]因此你應當要知,在一切法上,用說說不到它的實體。用想想不到它的實體,所以真如自性不可說,真如本性不可念,遠離語言文字,遠離心緣差別,就叫做真如。

壬二即示大乘體
第一略標釋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會]復次:就是還有。
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前面所說的真如,本來不能言說,現在我借言說來分別說明真如的現相,有兩種意義。哪兩種呢?
一者如實空:按照真心理體的實義,顯示空義。為什麼?因為能徹底顯示真如自性的實相。約空義來解釋。
二者如實不空:雖然空,能顯現一切法,所以有不空的意義。為什麼呢?因為,真如有實體,這個真心理體完全具足無漏、本性所具的功德。真心理體本來就有這個不可思議的妙用,它有無漏性功德,人人本來具足。

第二廣釋成
第一釋空義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會]依諸法的實體,當體即空的意義來說。一向有這個眾生心以來,因為世間一切的染污法不能和真心相應,它遠離一切差別相的法。因為,真心理體以無虛妄心念。眾生的妄想心虛而不實,和真心不相應。因此之故,真心理體當體就是清淨、無念。
染法:指煩惱法,三界六道的眾生法,包含到未成佛以前等覺以下的微細無明。
離一切法差別之相:差別相就是有無、一異等千差萬別的世間的現相。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
[會]當知真心理體,和世間的一切有無、一異等等言說的四句之法,完全不能相應。
因為真心理體,不是有形相的。但也不是完全無相。非有相也不對、非無相也不對。有和無同時並立也不是。一異也是一樣。真心理體不是一,成就佛果能現無量身千百億化身怎麼是一呢?真心理體不是異,眾生的真心理體和佛果的真心理體並無差別。非非一相、非非異相。一和異同時並立也不是。

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
[會]總而言之,因為眾生有妄心,才有差別相。若沒妄心,這些差別相都不能建立。怎麼說真心理體空呢?因為所有一切眾生,統統都有妄心。妄心的念頭,一念一念相續著,起分別。但是這些妄心,統統和真心理體都完全不相應,所以謂之空,空去一切妄念。

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會]眾生只要把妄心跟它遠離心中,若沒妄念,也沒什麼可空。因為沒妄念,就沒空可得。因為眾生有妄念,才說這妄念當體即空。沒妄念,空也不立。

第二段解釋不空義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故名不空。
[會]所謂講不空,就是顯示真心理體的法體,就是真如自性、覺性。徹底空沒妄念的緣故。當下就是真心自性。從古以來,常恆不變,一向就是這樣。
淨法滿足:顯示真心理體沒妄念的染法,但淨法具足。淨法是什麼呢?佛果上的功德法財,就是萬德莊嚴的功德,就在自性上徹底具足。
不空:是指清淨的功德法財本來具足,因此修行才能夠成佛。因為你本有的覺性,具足這一切萬德,修行才能夠成就。

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會]但這個功德,不是有相可取。為什麼果地上的功德不是有相可取呢?因為,真心理體的功德,遠離眾生妄心、妄念的境界。單獨要認真修行,證到佛果,淨法就完全跟你相應。

辛二釋心生滅門
壬一正釋此心生滅、因緣、相
癸一明染淨生滅
子一正釋心生滅
丑一標名列義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
[會]眾生心怎樣生生滅滅?依眾生本具的如來藏性,所以才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就是真如。真如不生不滅,跟阿賴耶識的生滅相和合起來。也不是一,因為真如和藏識不是一個。如果同一個,藏識滅的時候,真如也會滅掉。也不能說完全分成兩個,假定真如一個,無明一個。這樣,無明就沒辦法斷除,因為各個有實體。因為無明無實體,虛妄不實的東西,可淨化。真如是不動,有實體。就叫做阿賴耶識。
如來藏:藏是隱覆、隱藏、暗覆。眾生心中有佛性,被煩惱所藏。煩惱為能藏,如來為所藏。
阿賴耶識:藏識。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種的意義。

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會]阿賴耶識裡面含藏兩種意義,能夠含攝一切萬法,也會生起一切萬法。含攝一切法,因為阿賴耶識裡面所含藏的種子,有淨的種子、有染污的種子。淨的種子,就是覺義,能夠生起覺悟的作用。真如熏習無明,會起淨用,起始覺,就曉得覺悟。生起世間一切萬法,宇宙萬有一切萬象都是第八阿賴耶識生起的作用。因為被無明熏習,所以生起包含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就是十法界。淨的作用,也在十法界的四聖中。染的作用也在十法界的六凡中。

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會]哪兩種?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覺義:就是它會有起覺悟的作用。凡夫若曉得修行,能夠轉凡成聖,能夠斷煩惱,了生死,成就出世間的聖果。
不覺義:現在在凡夫沒覺悟。為什麼不會覺悟?覺體被煩惱遮蔽著,所以不會起作用。

丑二依義各釋
寅一釋覺義
卯一總立本始兩覺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
[會]我所說覺的意義,就是心體離念。真心理體,本來遠離一切妄念。就是真如門所講的離心緣相。心去緣,緣不到。離去妄念的現相,跟虛空一樣周徧,十方法界無處不徧。約空間講無處不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沒一個地方我們的心體不周徧到的地方。約時間講三際時間當中,沒有一時不徧。

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會]因為它無相,所以法界一相。一相,就是無相,一個現相。如虛空,沒青黃赤白的顯色,也沒長短方圓的形色,它只有一個空相,所以一相。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跟佛果的平等的法身沒異樣。所以,佛性跟諸佛所證的究竟覺體並無差別。
法身:有兩種意義,一、自性清淨法身。二、離垢妙極法身。佛果兩種法身,徹底究竟。眾生的法身,只有自性清淨法身,煩惱重重,沒離垢妙極法身。
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依自性清淨法身,說明眾生本來就有覺性,指自性清淨法身。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會]怎麼說眾生有本覺呢?這個道理在哪裡呢?因為本覺的意義,對始覺的意義講。始是開始,你對佛法,初初了解、曉得、覺悟,來學佛修行,謂之始覺。開始覺悟的作用,就是因為有本覺。若沒本覺,就不可能起始覺。因為本有覺性,所以能生起始覺。外緣相助,始覺就會生起。因為能夠開始覺悟的覺性,就是跟本有的覺性一樣沒差別。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會]開始覺悟的意義,因為它是依靠本覺生起。依靠本覺,才能生起始覺。為什麼會生起始覺呢?應當要知講本覺,就有不覺。本有覺性,原來有,可是現在呢?沒顯出來,變成不覺。如說這個人本來是個財主,說他本來是財主,顯示他現在不是財主。本覺就像本來是財主一樣,現在沒顯現,錢賠光。講本覺,就是顯示說他現在不覺。

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會]依這個不覺,會生起始覺。現在不覺,知道我本有這個覺性,你曉得去啟發本來的覺性,那就是開始覺悟。所以,依不覺的緣故,說你有開始覺悟的能力,因為你本來是有覺性。因為有覺性,所以能夠開始覺悟。

卯二別辨本始兩覺
辰一辨始覺義
巳一總標淺深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會]還有一個道理,你應當要明白。因為已經徹底覺悟到自己心體的本源的緣故,叫做究竟覺。究竟成就佛果,叫做究竟覺。這為最深。雖然開始覺悟,可是還沒覺悟到心地的本源,就不能稱為究竟覺。就是後面所說的相似覺、隨分覺。

巳二詳示淺深
此義云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
[會]究竟覺與不究竟覺差別的意義在哪裡呢?為什麼說覺心源就是究竟覺?不覺心源就不是究竟覺?這個道理怎麼說呢?就像從普通凡夫的人,能夠發菩提心修行,從初信到十信的階位,這都統統還是外凡。因為他能覺知自己前面起的念頭,是屬於惡法。從此,他能夠把後念止息掉,使後面的惡念不可再生起來。十信的菩薩能做到這一點。雖然也稱為覺悟,還是在始覺的不覺的範圍。怎麼說不覺?因為還沒到真正能覺悟的境界。

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
[會]相似覺,看起來有點像,但還沒到。就像二乘人觀四諦法的智慧,能夠知苦、能夠斷集、能夠慕滅,為了要證滅諦,所以修道。初發意菩薩,是指十住菩薩的初住,叫做發心住,才把菩提心真正安定下來,發得起來,不致再漏失。初發心住菩薩進入三賢位。等者,後面的第二住到第十住,還包含十行、十回向。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做三賢位。

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麁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
[會]前面只能覺滅相,這裡能覺異相。心中所起的念頭一動,馬上知道這個念是屬於哪一類?要怎樣來對治。如果是不好的,要怎樣把它消除?若好的要,怎樣使它增長?
覺於念異:初住以上到十回向,念一起他就知。覺體的作用,對於念頭一起那差別相,完全明白。異,就是不同、差別的情況。
念無異相:心中所起念頭的差別相,他能夠了悟到念不可得,與真心理體並無差別。當體就能徹證,要求證真心,他不會被念頭牽著走。
以捨麤分別執著相故:因為他能夠捨離粗的分別執著相。什麼叫做粗的分別執著相?就是見、思煩惱。三界內的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的煩惱,他能夠完全對治,能夠消除能所對待的分別,他完全能夠除去。他已經能夠除去分別的法執、我執。二乘人只除我執,還沒到法執的境界。
名相似覺:因此之故,這個階位叫做相似覺,好像要證到真如的法體,但是還沒證到。第十回向菩薩加一步,就證到真如的自性。證一分法身,破一分無明。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那是十地菩薩的境界。

如法身菩薩等,
[會]說明十地菩薩的狀況。這裡只約生住異滅四相的煩惱,來約略說明。
生住異滅四相:一切法都有生住異滅。生了以後,暫住。住的時間,就有變異。最後就消滅。他對於生住異滅的現相,滅最粗滅相的煩惱、最粗異相、較細住相。最微細的就是生相,所謂生相無明。
*十信位,破滅相的無明、破滅相的煩惱。
*三賢位菩薩能破異相的煩惱、異相的無明。對於異相已經能夠破除,所以能捨去粗重的分別執著。就是三界內的煩惱見思惑。所以他只能破見思煩惱,他能破除分別法執,也就是能夠破除塵沙煩惱,所以無明還沒破。十地位初地以上,才能夠分破無明,分證法身。
*法身菩薩:初地以上的菩薩,已經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以法為身。
*等者:從初地到十地階位有十個。

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麁念相故,名隨分覺;
[會]他能消除住相無明。念頭一起,他馬上能覺,不會使它生起來。
念無住相:因為他明白所有起分別的境界,能所的對待。凡是有對待的,統統是屬於住著相。住看作執著、停歇。他不會停在那裡。十地菩薩不會停歇在所分別的相對的境界,他能超出相對的境界。
以離分別:因為他已經遠離分別的粗念相。分別,就是指前面的分別執著相。早就捨離,所以又能捨離住相煩惱。
麤念相故:粗的念頭、粗的煩惱現相。麤,對後面等覺講。不可看作和前文一樣,前面捨麤分別的麤,只指見思惑。這裡的麤,指對後面的生相無明講。等覺破生相無明,現在破住相無明,比起後面的生相無明較粗。所以,到這裡,俱生我法二執也已經除去。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
[會]從等覺到佛果。十地滿了,再進一步就是等覺,就是一生補處菩薩,等到因緣成熟,就要成就佛果。
如菩薩地盡:好像菩薩第十地滿了,菩薩的階位已經盡了。菩薩地到第十地法雲地,就十地滿了,就是盡。
滿足方便:到這個程度,就滿足方便。方便,就是修行的權巧、修學的方法。到十地滿了,證入等覺,所有的權巧方便的修行方法,徹底滿足。因心究竟圓滿,修行的因心、福德智慧、悲智二嚴,到這裡已經到達圓滿的境界。他到了最後等覺階位。
一念相應:成佛的時候,最後一念破除生相無明。就在菩提樹下,破除生相無明。與本有的覺體,完全相應,究竟覺體完全顯現。
覺心初起:初發心生起的始覺,所依本覺的覺體,到這裡就完全跟它相應。所以,究竟覺悟的心地,完全和初發心的覺體完全相應。最初起發心求覺悟的第一念,到這裡完全與究竟覺相應。

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會]初心已經徹底相應到這裡來,以遠離微細念故。最微細的念頭是什麼呢?生相無明。到這裡,生相無明已經遠離、已經破除。
得見心性:徹底見到自己的本性,就是成佛。究竟成佛,才徹底明白自己的自性清淨心、本有的真心理性真如自性。已經徹證到本覺的心源,到這裡,就是已經徹底覺悟心地的本源,這就叫做究竟覺悟。
心即常住:自己的真心理體完全證到,那就是永久不變的真心。
名究竟覺:從此以後,不會再有差別,不會再有問題。
*初發心住,發現我們的金礦,徹底知道有金子,才下功夫要挖。必定要先了解佛所說的道理,以後才去修學,才能夠徹底成就。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會]因此之故,大乘經裡有說。世間上如果有人曉得觀無念,就是等於趣向於佛果的智慧。
能觀無念:無念是真如、真心本性。你能向自己的真心本性去觀察,捨離世間所有的妄念,就是觀無念。觀是修行、作觀修行。
則為向佛智故:觀自己的真如本性,求見本來面目,曉得向這方面努力。就是等於趣向於佛果的智慧。現在雖然還沒圓證佛果,可是他已經趣向證佛果的智慧。他的智慧,向佛果的階位邁進,向無上菩提大道努力,就能夠成就無上的果德。

巳三明淺深無性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會]心起,覺心初起就是前面所說覺體所生起的真心,明白真心作用始覺生起的時候,這個初發心的覺體也不可得。不是有初起的相可以明白,因為它無形無相。所謂說知道初發心現相能夠明白的道理,就是指無念的真心理體,就是覺體。
*初相,就是最初的生相無明,最微細的根本煩惱。
覺心初起,覺指本覺生起的始覺智,曉得發心修行,一直到究竟將成佛以前,在菩提樹下降魔,斷生相無明,生相無明為初相。假定說眾生的生死根源,假定說有生起的話,根本的生相無明就是最初的無明現相。說這並無實體。
*初發心的覺心,到了究竟成佛,就完全生起成就。但這個所證的真如自性的現相,也不可得。最後所破的生相無明最微細,也無相可得。所以說無有最初生起的現相,因為都是無形無相。
*既然無相,怎麼會說知初相呢?知初相就是無念,無念就是沒妄想、沒煩惱,就是本覺的覺性,就是真如。真如自性本來無念,能夠徹底消除生相無明。

寅二釋不覺義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
[會]因此之故,一切眾生,包含九法界,三類聖者及六道凡夫,統統還不是叫做覺。顯示說凡夫六道凡夫的不覺,完全黑暗。聲聞、緣覺,以後漸漸有光。雖然有不覺,但他已經有部份覺悟的作用。到了等覺菩薩,只剩一些些生相無明的不覺,但也是不覺。因為他還有一分的生相無明,就是不覺。一定要到究竟成佛,才徹底覺悟。所以說眾生不稱為覺。

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會]因為從本以來,一向這個無明念念相續,從來不曾離開妄念。要一直到等覺菩薩,最後的生相無明破除,這個妄念才完全消失。所以眾生有無明,這個無明無開始一向就是這樣,所以謂之無始。要找發生的根源,不可能知道。因為真妄在凡夫一向是同時有,就像金礦中的金子和泥沙石頭雜物混合,一向就是這樣。最初起的初相,根本不可得,不能找它的開始。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會]設若得到無念,就是證到真如。從登地以上的菩薩,分破無明,分證法身,就已經分證無念的功夫。等到究竟佛果,才徹底究竟圓滿,知道無念、證到無念,能夠徹底體證自己的真心體相。徹證真心體相之現相之後,對於世間一切妄法的生住異滅,已經不會被它所轉。生住異滅都是妄法,無實體。它的實體,就是真心。所以,跟無念的真心平等並無差別。在凡夫儼然有差別,在究竟覺證果的聖者就沒差別。所以,跟無念的功夫根本算是平等。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會]最初開始覺悟的那個作用,跟本有的覺性無差別。因為,真如熏無明,生起能覺的作用,才開始有始覺。但是,這是從真如起,真如就是本覺。假定眾生沒真如自性,這個始覺生不起來。所以,始覺跟本覺並無差異。本覺的覺性,跟開始覺悟的始覺並無差別。因為生住異滅四相是同時,不能說生單獨自立,沒住、異、滅,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所以,說生住異滅四相同時有,都不能分開來單獨自立,所以它是妄法。因此之故,顯示它所依的體性不出真如,所以始覺跟本覺本來同一覺性無差別。

辰二辨本覺義
巳一標二相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會]還有,本覺隨眾生的染污。妄想、無明來染污真心理體。所以,真心隨染生起各種的作用。真如熏無明,由此能夠曉得修行、趣向於覺悟,這中間有兩種現相。跟本覺的理體不會相捨離。哪兩種呢?一、智淨相,約眾生本有的智光照破煩惱無明,由此慢慢趣向於清淨的境界。二、不思議業相,指成佛以後的不思議的功用。

巳二釋二相
午一示相
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
[會]怎樣叫做智淨相呢?因為依法力熏習。法力:一、人人本有法性的智光。二、佛法。內心的智慧叫做了因,外緣叫做緣因,真心理體叫做正因。本有的智淨相,依內心的真如熏習,顯出了因的功用。因為智慧開發,了知世間是苦惱,要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才是究竟的根本辦法。自己本有這種的覺性,真如熏無明生起這種的作用,這就是從內心發起的法力。外面又有助緣,就是緣因。外面的助緣,就是佛法。聽到法,從此生起明白。他內心真如起作用熏無明,把無明妄想中熏出它的淨用來。因此有外緣熏習的作用,內心生起的道念就會生長。

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
[會]法力熏習來修行,還停在三賢位的菩薩。從初發心到十回向,都要靠助緣。沒外緣資助道念生不起來,所以叫做緣修。等到登地,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夠如實修行。能夠照他自己自性本具的功用,按照趣向無上菩提的方法,一直繼續修習,不必有外緣幫助。
滿足方便故:滿足方便,就是等覺。已經圓滿十地,到等覺的階位。因心修到圓滿,方便就是修行前面都要假藉權巧方便,就要很多資助的助緣,就是方便。到等覺菩薩,一切修因的方便都滿足,統統成就。

破和合識相,
[會]和合識: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稱為阿賴耶識。
破和合識相:到成佛果,第八識就是完全轉過來成為大圓鏡智,所以謂之破和合識相。前五識和第八識要成就佛果,才徹底轉過來。轉八識,成四智。六、七二識,因地修行,登地就能轉,到了八地,就完全可以轉。前五識,要到成佛果,才能轉作成所作智,就是佛果的不思議業用。第八阿賴耶識,到成佛,才能轉過來成為大圓鏡智。破和合識相,破是轉過來,轉八識成四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第八阿賴耶識轉過來成為大圓鏡智,這樣叫做破和合識相。破就是消除它一向的生滅相,完全把不生滅顯出來,就成為大圓鏡智。

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
[會]滅相續心相:無明煩惱,無量劫來念念相續的造業的功用,到這裡徹底消除。到了等覺菩薩成佛之前,完全就能消除他的相續心,不會繼續再造業,造業的能力完全被他破除、完全滅除。
顯現法身:到了究竟成佛,顯現法身。本有的智慧照破煩惱無明之後,法身就完全顯露。自性清淨法身眾生本來具足,到了成就佛果,就成就離垢妙極法身。一切煩惱垢染徹底離去,最微妙、到至極的法身。
智淳淨故:法身完全顯現,到那時候般若完全具足。淳是純熟,徹底究竟。智慧完全顯露、清淨。

午二釋成
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
[會]智淨相的意義怎麼說呢?因為眾生心中所有的識分別的作用,統統都是無明的緣故。無明無實體,像塵埃無實體,一擦下去就乾淨。所以,離開真心理體,無明也不可得。因此之故,它是靠真心,顯示出它不淨的作用。也可以說可以破壞,也可以說不可以破壞。清淨的覺性不能破壞,無明是塵垢。比如像鏡子,鏡體是真心不能破壞,鏡體上所有的塵垢,比喻煩惱,可以破壞。真心不可以壞。知真本有,達妄本空,無明不是不可以壞。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
[會]像大海水,因為風一吹,就起波浪,才會起動。大海水比喻第八阿賴耶識,本來它也無動相,因為風才會動。波浪就指無明的現相。所以,風和水互相吹襲,不相捨離。水本來它不是動性,無風它不會動。第八阿賴耶識它本來就是靜相,跟真心本體的靜相是一樣,可是因為有風,它就會起這個動相。濕性來比真心理體。真心的靜相是濕性的靜,動也是靜。第八阿賴耶識的靜,就有動中相對的靜。被無明風動,就不能靜、就動。無明消失,它就靜。濕性不可壞,就比真心理體不能破壞。

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
[會]眾生的自性清淨心,就是真心理體。因為無明風一吹它就動起來,心跟無明都無形、無相,彼此互不相捨離,但是真心理體並不是屬於動的性質。

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會]設若無明滅,相續起波浪的情況,就會消滅。但是智慧的體性,真心理體就不會壞滅。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
[會]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殊勝的作用。眾生本有的自性,本來具備這殊勝的作用。如果證到本有的覺性,徹證真心理體之後,就能成就這種的妙用。所以,不思議業相是指煩惱消除以後,真心理體顯現出的功用。成就佛果的妙用,統統包含在這裡。為什麼叫做不思議業相呢?因為依靠前面的智淨相,就是修行圓滿成就,無明破除,本有的真性完全顯現。所以,殊勝微妙的境界,從此都能以自己心所需要的一一能夠顯現。顯現哪一種不思議的情況呢?無量功德之相,佛果,萬德莊嚴一切福德、智慧的功德。那種德相不是有數量的,無數量可算。不可思議的功德,在本性上就本來樣樣具足,常無斷絕。凡夫被無明煩惱所覆,顯不出來而已。等到成就佛果,萬德莊嚴不可思議的德用,完全自然顯現。

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見,得利益故。
[會]在度眾生時候,能夠隨眾生的根性,自然跟眾生過去的根性完全相應,能夠隨時應機說法,各種度眾生的權巧方便同時都能隨意顯現,使眾生得到利益。

卯三總顯四種大義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
[會]還有,覺體的現相,覺體是無形無相可說,但有這種的殊勝的現相,有四種大的意義。大,周遍,跟虛空相等。虛空多大,覺體的四種大義,同樣那麼普遍。好像一面淨的鏡子,能現相。好像鏡體因為有光照出來的現相。

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
[會]哪四種呢?一者如實空鏡,二者因熏習鏡,三者法出離鏡,四者緣熏習鏡。前兩種是眾生的本體本來具足,後面兩種是成佛以後,所現出來的德相。前兩種約因,後兩種約果。又前兩種約性淨,本性清淨。後兩種約離垢,煩惱消除以後,才能夠得到的德用。
一者、如實空鏡:按照真心理體的實際情況,就是空。空的當體,好像鏡子一樣,清清淨淨,了無一物。
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眾生的真心理體,遠離一切心境界相。一切心中所有無明煩惱境界的現相,在真心理體,一樣都無沒。
無法可現:鏡體清清淨淨,無無明煩惱等境界的法可來顯現。
非覺照義故:真心理體它是覺性,因為無明煩惱等境界,不是覺、觀察智照的意義。

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
[會]二者、因熏習鏡:因,指眾生有正因、了因的佛性。正因佛性,就是指真心、真如。了因,就是智慧。他能夠從真如熏無明,來熏習。所以,鏡子會顯種種相。
謂如實不空:照前面真如門的不空義。像鏡子一樣能現種種相。
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世間一切萬相,鏡子一照,統統會顯出來。從鏡子中,都有這個現相。比如鏡子,鏡子本體裡面沒那些東西,可是照外面的境界,怎樣一個情況,鏡子就現出怎樣情況來。
不出不入:但鏡子中照到的那些相,不是從鏡裡面出來,也不是從外面進來鏡子中。
不失不壞:鏡子拿走,現相也沒失掉,它在當體還是存在。沒現相的時候,鏡體不會損壞。
常住一心:這一念當體的心,常常安住在心地上,如如不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功用呢?
以一切法即眞實性故:因為一切法當體,都是真實性空,了無實體可得。

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會]還有一種意義,再怎麼染污的東西被它照到,鏡子不會被它染污。縱然能現染法的現相,可是染法不能染污。真心理體就是這樣奇妙。縱然在三界六道輪迴生死,受盡無量的辛苦,可是心地還是清淨。
智體不動:智慧的當體不會被外境所動。所以,真如有不變義,不會隨境所遷變。它只能隨順因緣,能現種種的現相。
具足無漏熏眾生故:因為,真心理體本來完備無煩惱的功用。

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
[會]三者、法出離鏡:從修學佛法中,超出無明煩惱的境界,趣向、證到本有的覺性,就是成佛。
謂不空法:成就佛果以後,真如門不空的妙用,在這裡它就會顯現出來。隨順眾生,自行化他,圓滿成就的功用。
出煩惱礙、智礙:已經超出煩惱障礙,就是無明煩惱徹底消除。連最微細的一分生相無明,徹底消除。智障礙,就是所知障,不知的到了成就佛果沒有一樣不知的。
離和合相:不生不滅與生滅的和合情況,因為生滅已經消除,徹底顯露不生不滅的真心理體。所以,和合相已經消失,完全離去。煩惱斷除,心體中就沒和合相。
淳淨明故:只有純粹清淨的真心理體的現相,純粹本有的智慧光明因。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會]四者、緣熏習鏡:做眾生修學佛法的助緣,所以佛度眾生只能做增上緣。增上緣,就是我教你、開導你、你該當要怎樣修怎樣做,才能夠解脫。只能啟發你,自己若不修,不會到。用熏習方式,做眾生的助緣。熏習眾生使他曉得發心、修行、趣向佛果。
謂依法出離故:依照修學佛法中,得到出離究竟的境界,已經成就正覺的緣故。
遍照眾生之心:他有這個智慧光明,能夠普徧照耀一切眾生的心地。
令修善根:使令眾生本有的善念啟發,生起為善法的根本,開始修學善法,給他種善根。慢慢成熟善根,乃至得到究竟解脫。
隨念示現故:隨眾生的機緣,應念而現,隨時自由自在能夠示現。

寅二釋不覺義
卯一總明不覺依覺故無實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
[會]所言不覺的意義怎麼說呢?這是約眾生的染污法,來說明他的心生滅。但,染法並無實體,完全是虛妄生滅。因為,眾生不能按照真心理體的實際的意義,來得到真實了知真如的心體,本來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依前面的真如門所講的道理,不了解這個道理的緣故,所以有不覺的、迷癡的染生起來。這個迷癡的妄想心生起來,就有妄念。眾生妄想心的念頭,自己本體無實體的體相,但它不能離開本覺。離開本覺,就沒這個不覺可得。不覺的原因、迷癡的原因,就是從本覺的原因生起。如何說?因為不明白、不知真如法體、不能體證、不能了解,所以才會有不覺的妄心。
*不覺、有念,兩種實質是同一個東西。不覺,是約不了知真如法一。妄念,是約虛妄分別心的亂識生起。不覺與妄念都是同時,同時有這種的情況生起。

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
[會]好像世間上一種迷失方向的人,依本來有東西南北的方向,但是現在他迷失方向,到底他現在所向的是南、是北、或者是東、是西,完全分不出?所以依方向的緣故,會生起這個迷情。若離開東西南北的方向,這個迷情就不可得。因為它迷的原因,就是因為方向。

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
[會]三界六道迷癡的眾生也是一樣,用方向比喻本覺。眾生因為有東西南北的方向,所以會迷。眾生會有不覺,也就是因為有本覺的覺性,所以才會有迷。設若離開本有的覺性,也就沒不覺的迷癡現相。若沒本有的覺性,迷的現相也就不可得。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
[會]這個妄想心是可以消除,但是這個妄想心它有壞的作用,也有好的作用。因為,有不覺妄想心的緣故,它有妄念、妄知的智能,所以他能知道名相、意義,內涵的道理。眾生雖然在迷,跟他說明覺悟的道理、修行的方法,講清楚給他知。若依法修學,他就能夠把迷癡的妄想心,依法修行消除。
*為說眞覺的覺,就是指始覺,由此開始覺悟。

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會]為著這一類迷失的凡夫,跟他說眾生都有真實本有的覺性,真真實實人人有這個覺性。你對他說明這個道理,他會明白。明白以後,依法修學,將來就能解脫。設若離開不覺的妄想心,離開第六意識不覺的妄想心,就無真正覺悟的自相可說。真實能夠覺悟自己的本體、自己的實相,都沒辦法可表達。
*所以本覺與不覺和始覺都是一體。

別示不覺虛妄相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
[會]還有,內容的道理需要詳細說明的地方。因為眾生依不覺迷的緣故,就會生出三種的現相,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跟不覺一念的妄心完全相應,不能相捨離。所以,無量劫來眾生的生死根本,就在這裡。
*三細六粗,就是屬於枝末無明。無始一念的不覺,是根本無明。三細六粗,從根本中起枝末的無明。
*互不相離的情形,像樹頭比根本不覺,枝末不覺的三細六粗好像樹枝。樹枝、樹葉,乃至開花結果,就是枝末的不覺。共一個源頭。


云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
[會]哪三種呢?第一種就是無明業相。無明,是眾生的根本無明,它會造作,業是動作。有無明,就會有動作。無明熏習真如,現出不淨染污現相的動作。因此之故,念念起妄念、貪瞋癡。貪瞋癡的根本源頭,就從無明業相起。業的第二種意義,因、開始。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善法、惡法,一切的業相種子,全部在這裡具足。
*無明業相,等於十二因緣的無明緣行。無明,指前面的根本不覺。行就是動作。行的動作就是業相,就是業。

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
[會]因為,依不覺心的緣故,會起動念。本來真心理體一向是靜的,無動相。因為一動,它就會發生作用,所以名為業。心動,就會能夠生起造業的作用。真心理體的覺性,本來不動,一向是靜相。所以,無明業相,生起造作的動,像風吹海水起波浪。風,業風。水,第八阿賴耶識。濕性,覺體。第八識被業風一吹,生起波浪,轉為有前七識。由此就造種種業,它會生起作用。濕性本身,它不會起波浪。濕性跟著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濕性。
*依靠根本不覺的無明,所以心有浮動的現相。心動,就是心有所感受,心地上極微細的現相。不是凡夫所能體悟,是最微細這種動的情況。動的情況,就把它稱為業相。業是造作,動就是造作的現相。

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會]覺則不動:假定能覺悟覺性本體,就不會有動相。
動則有苦:出世間聖者,聲聞、緣覺和未成佛的菩薩,都有變易生死,以佛的境界來看,是苦。沒分段生死的苦相,但它有心地生滅的現相,叫做變易生死。因為,無明業相的動相還存在,就是生相無明,要一直到成佛才能夠完全斷除。有動相,有生相無明還存在,就有苦相。怎麼說有苦相呢?因為有無明的因,決定就有苦的果。所以,這個苦相最微細,不是三界內的粗顯的苦相。三界六道內的眾生,有兩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超出三界以後,阿羅漢以上,沒分段生死,但心地上還有微細的動相,叫做變易生死。生死就是生滅相。
*如果能覺悟,覺體本來寂靜,不會有動的現相。因為不覺,所以才會有動。一旦動,則有苦。這個苦是指心地上最微細那種的現相,就是屬於在一切法上生起動念,有妄想,就顯示不自在、不穩定。不自在、不穩定的無常性,這樣叫做苦。因為一動造業,業因成就,將來決定會感果。

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
[會]第二種的細相的作用,叫做能見相。心中有無明業相,自然就會動,一動就有能、有所相對的現相。能見相就是能,境界相就是所見的境界。因為無明一念妄動,心一動,境界出現,他就想要見,叫做能見相,也叫做轉相。轉相就是比喻說,如聽到有聲音,轉過來向外,就有能見相出現,和所見的境界出現。
不動則無見:假定能夠體會自己的真心,巍巍不動,就沒見相出現,無能所就無所謂見不見。不動則無見,沒無明業相的動,真心理體也就不會有起能見相的作用。真如隨緣現出這種的作用,就是能見相。
*如果沒有這個動,就不會有妄見。妄見,因為動來。
*能見相的見,在唯識家講就是見分。前面的業相,就是自證分。
*心知、體悟、實證,就稱為見。
*約唯識講是屬於見分,以十二因緣講,能見相就跟識的現相,極相仿。但不可看作來投生的識,約分別、了知。有能見相,分別心就從那裡生起來。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會]第三種為所要見的境界,境為心所對,心、境相對。妄心想要見外面的境界。
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因為,有能見相想要見的緣故,所以,虛妄的境界自然就顯現出來。同時顯示。
離見則無境界:離開妄見的見相,也就無境界相可得。
*顯現出來的現相,為能見的見分、所對境界,就是相分、見分。照順序說一二三,實際上同時顯現,無前後差別。
*業相以前,還沒有能所,情形好像什麼呢?像突然間睡醒的時候,迷迷糊糊還分不出六根所對的境界,進一步比較清醒。眼睛看出去,知有外境,心能起分別。等於能見境界的分別,有能見的見分,就有所見的相分。
*境界相就是相分,如果拿十二因緣比對,境界相很相仿於名色、六入。能見是名,所見是色。由此眾生六根具足,就是六入。
*這三種細相為什麼叫做細相呢?凡情體會不到這,阿羅漢以前還有法執。縱然破我執,他有法執。法執的範圍內的微細的惑,就是根本無明生起的枝末作用,所以有法執。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
[會]因為,有境界的緣故,又重複生起後面六種的粗相。對前面的三種細相,叫做六粗相,這比較粗顯。但六粗相完全從三細相中,顯出來的。

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會]哪六種粗相?第一種就叫做智相。這個智就是分別心,有分別心作用的智相。依前面的境界相,心生起分別,就有我喜歡的、不喜歡的。喜歡的就愛,不喜歡的就不愛。是不覺心中,生起的分別。因為有分別,就有愛與不愛。既然有愛與不愛,就不是智慧的現相。凡夫的分別心固然如是,二乘人未斷法執以前,對於法的分別也是這種情況。聲聞人還愛著涅槃的境界,三界內的輪迴生死是他不愛,非常討厭。就是他的法執上,有這個分別,不愛三界內的輪迴生死。所以,這個分別心包含法執在內,很微細。這裡主要指在法執上,生起的愛與不愛的法執。還不是到眾生的愛、憎,是很粗的。
*第一、第二兩種相,阿羅漢聲聞人能夠感覺得到,菩薩初住以上的菩薩都能體會得到。但凡情仍然不能體會到。
*這個愛與不愛,不是凡情所能體會得到愛與不愛的差別。按照唯識講,心地上的感受有可意觸與不可意觸。拿十二因緣的名相來幫助解釋,就是六入緣觸。有六根,才會緣境界,生起感受的觸。

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
[會]第二種叫做相續相。相續就是連續、繼續。
依於智故:依靠智相的分別心的緣故,會繼續連貫下去。對所愛的,感覺到快樂。對所厭的,生起苦相的心理作用。聲聞人對於三界,他看作是苦的感覺。對於偏真涅槃,他認為樂的感覺。覺不是覺悟的覺,只是心中的感覺。
起念相應不斷故:生起的念頭,念念相續,不會停止、不會斷除,一直繼續下去。
*法執若沒斷,這種的念頭念念相應、繼續、不會斷除。
*拿十二因緣的名相來配合,就是觸緣受。
*三細完全屬煩惱道,六粗第一相到第四相都是屬煩惱道。
*六粗相:第一的智相是俱生法執。第二的相續相是分別法執。第三的執取相是俱生我執。第四的計名字相是分別我執。

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
[會]為什麼對愛與不愛生起的苦樂觀念會這麼嚴重呢?他有法執的執著、愛取的現相。喜歡不喜歡的分別,有取就有捨。愛的他取,不愛的就捨。苦的他就捨,樂的他就取。有這種執著的緣故,依前面的連續的現相。
緣念境界:緣是緣慮,心去觀察、緣慮,念念不忘這種的苦樂境界。
住持苦樂:把心地安住、任持在這種的愛與不愛的苦樂境界的情況上,心生起愛著。
心起著故:說明執取相的道理。為什麼會有執取相?因為他心理執著,內心生起愛著涅槃。三界生死,他最討厭、最苦、最不愛,為一種苦相。他起這種的執著相,念念相續沒捨離,所以才有這種情況。
*如果拿十二因緣的名相來配合,就是受緣愛。因為有執計,所以就會有取著。受緣愛的愛,因為愛才會執,不是愛不會執。取就是屬於愛緣取的取,但這注重在愛。取在第四的計名字相。
*第三第四以後,完全屬於三界六道內凡夫的現相。
*第三的執取相是俱生我執。

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
[會]因為他生起妄執,就分別假名。
假名:假言詞,他都執著認為是實。這是涅槃,執著涅槃的假名。這是生死,執著生死的假名。他對這種的假名的分別,非常的固執。
計名字相:執計、執著名字的假相。什麼叫做涅槃?什麼叫做生死?完全分別、執著。依靠他這種的妄想執著,所以分別假名的名言的現相。因此之故,所以還有法執的輪迴生死現相。
*前四種還包含三乘聖者。
*如果拿十二因緣的名相來配合,就是愛緣取。
*第四的計名字相是分別我執。依靠虛妄執著的我相,這個我執,加之外面各種情境的分別。所以,對於世間的假名、所有語言、所有的表相,就會生起執著。
*第三、第四兩種,完全屬於第六意識可能體會得到的。第一第二以前,不是意識所能體會。
第五就是業、第六就是苦。惑、業、苦。惑就是煩惱障,業就是業障,苦就是報障。惑業苦三道如果生起作用,就是能夠障礙你的道業,所以謂之三障。

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
[會]第五起業相,為什麼叫做起業相呢?依靠世間名言的文字,尋名相,由此執取、愛著,由此造種種的業,有善業、有惡業、有不動業。
*拿十二因緣的十二有支來比對,就是屬於有。計名字相是取,起業相是有。到這裡一旦造業決定,就有生死。

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
[會]第五的起業相是業,第六的業繫苦相,就是苦果,決定會受結果。以依業受果不自在,解釋業繫苦相。業指前面第五所造的業因,業因造成,被業因所纏縛,苦相就會顯現,決定就要受苦。
*第六業繫苦相就是十二有支的生老死憂悲苦惱。
*六粗的第一第二以前,到三細,是聖者微細的惑業苦。惑就是根本無明,業就是他所造的出世間善業、淨業。破一分無明,無明滅就是死。證一分法身,法身生就是生。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會]應當要知:根本無明,能生一切的染污法。染法,包含淨法的淨境在內。能夠修出世間法,從染法的染相中相對顯出來的,主要要斷除煩惱,單約染法說。染是染污,被無明煩惱所染污,所以一切是總包括世出世間一切現相。凡是有生滅的,統統都包含在無明現相之內。為什麼無明能生一切的染法呢?因為凡是染法都是屬於不覺的現相。不覺裡面包含有始覺,從不覺能起始覺,能夠消除染法,修學出世間的淨法。淨法初學的時候,也是有生滅相,都是從無明不覺,生出始覺。始覺對治煩惱,就是能夠消除染法的作用,靠始覺。但始覺仍然是不覺相。還沒到究竟佛果,等覺以前的菩薩都還有微細不覺的現相。但是不覺裡面,有能覺的作用,就是始覺。

丑三總辨同異
寅一標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云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會]還有,斷煩惱、了生死、趣向於究竟覺悟的覺。從不覺起始覺,從始覺,到漸漸修學隨分覺,乃至到究竟覺,成佛果。覺的意義並前面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不覺的意義。這兩種現相,都有同相與異相的差別。覺與不覺總合起來,有相同的地方、異樣的地方。因為,一樣不離真如,一切法都不離真如的當體,就是同相。站在真如這一邊來看,一切平等義,一切都是一樣、沒差別。站在無明這一邊來看,一切都是異相、都是差別、都是生滅。

寅二釋
卯一釋同相
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
[會]怎樣叫做同相呢?好像種種瓦器,用泥土去燒的陶器,統統都用微塵、土塵所做的性質,做出來的現相。
如是無漏:同樣,無漏,覺性的當體,由真如熏無明生起的作用,才能夠成就。
種種業幻:修行出世間法種類很多。業,就是動作、修行、修行成就的妙用。幻,隨順眾生的根性有千差萬別,所以種類很多,但也無實體可得。究竟成就,以前在用功修行的用具,統統都不必用,所以謂之幻。這約無漏淨法講。
如是無明種種:無明染污法的差別相,種類多到沒辦法可計算。
業幻: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三細、六粗所成就的一切的業幻,無窮無盡。但這都無實體,所以都是幻。
皆同真如:它所依的真體,都是真如。
性相:統統都不離真心本體,都是真如的體性所生起來,由真如熏無明。或無明熏真如所生起來的各種現相。
*所以,真如本性當下就是在一切法中,同時為一切法所依的根本。

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真如義故,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
[會]站在真如門來看,在所有大乘教典中說明的道理。
是故:承上文,生起下文。因此之故,因為一切法不離真如自性的緣故。
修多羅:經、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根機。一切大乘經中這樣說。
依於此眞如義故:一切大乘經典當中,依靠真如道理的意義的緣故。
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眾生本有佛性,就是本來常住。說一切眾生當體,就不離常住。
常住:眾生的佛性,無量劫來一向這樣,從來就不生不滅、無有變易,一直繼續將來,盡未來際。如果沒修行解脫,仍然是不會遷變,住在世間,永久如是。站在真如自性的平等性來看,法法皆是常住,沒有一法離開常住。好像種種瓦器,不離微塵。離開微塵,沒瓦器可得。

入於涅槃,
[會]入於涅槃:入是證入。涅槃,約理講。成就佛果所證到的清淨的理性、本有的佛性,叫做涅槃。因為,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但是,這個理眾生本來具足。
涅槃:有三種,第一性淨涅槃、第二圓淨涅槃、第三方便淨涅槃。
第一性淨涅槃:性,指真心本性,就是真如。真如自性,本來清淨。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當體就是涅槃。眾生所有的涅槃就是這一種。說一切眾生都入於涅槃,就是本來有的性淨涅槃,不是成就佛果的涅槃,因為他還沒有證。
第二圓淨涅槃:成就佛果才得到。圓是圓滿,福德圓滿、智慧圓滿,兩足尊。究竟清淨的理體徹證。有圓淨涅槃,能方便度化眾生。
第三方便淨涅槃:應以涅槃而得度者,佛就示現涅槃而為說法。佛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成就正覺以後,八十歲在娑羅雙樹間入涅槃,是方便淨涅槃。為了度眾生,應當用涅槃使他得度,他就示現涅槃。佛並無生滅,只是度眾生的方便。
*大乘經裡說眾生本來就入於涅槃,本來就有涅槃,是性淨涅槃,不是圓淨,更不是方便淨。

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
[會]菩提:覺,約智慧方面,叫做菩提。約諸法的理體,叫做涅槃。所以,菩提就是佛果所證的無上菩提,也是眾生當體本來具足的自性清淨心。
非可修相、非可作相:不是可以修習、不是可以造作。非可修,不是要等修習才成就。非可作,不是造作。就是指本來具足的真心理體。
菩提:三種,第一真性菩提、第二實智菩提、第三方便菩提。
第一真性菩提:真心理體的實性它的體性,本來就是覺悟,一切眾生本來具足。
第二實智菩提:修行成就般若智慧,才有實智菩提。
第三方便菩提:成就佛果以後,用他所覺悟的真理去說法度化眾生。論中,指真性菩提,不是指實智,不是方便菩提。
非可修相:它本來如是豎窮橫遍。約時間豎窮三際,約空間橫遍十方。
非可作相:本來如是,不能造作。

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
[會]亦無色相可見:也無長短方圓的形色,無青黃赤白的顯色。因為它本來常住,不是有現相的東西。
而有見色相者:既然說真心理體無形相,成就佛果,應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佛有無量相好。怎麼說無相呢?
唯是隨染業幻所作:應當要知:應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的無量相好。你認為有相好嗎?那是單單眾生的隨染污業,從無明被真如所熏,變成、轉成淨業的時候,儼然佛有相好。佛隨眾生機,而現。在佛的理體上,並無這個現相。所以,只是隨眾生的染業,幻化所作的現相。
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不是佛果上,究竟徹證諸法理體,智慧所證,無色無相的理體。真體本來當體即空,但它有不空的理、不空的作用。不可思議的妙用現相,是不空的現相,就是真如門的不空義。縱然說不空,並不是有相。相是隨順眾生現。
以智相無可見故:智慧的現相,不是有相可以見。

卯二釋異相
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會]言異相者:叫做異相,無論覺義與不覺義,約差別相來看,好像用土微塵做的各種瓦器,它們外相的差別相,種類就很多。外相千差萬別,但它們的體質是相同。現在說差別相,就是在三界六道中受苦、受樂,所受的果報千差萬別。修行反染、還淨,恢復本來的清淨面目,也要由淺入深,一步一步修學,都有差別相。
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像無漏與無明,都是隨染幻差別。
染:指眾生從發心、修行開始,到成就正覺的經過,都是在無明的染法之中。由真如熏習,反染、還淨,從本覺、起始覺,由始覺慢慢進步相似覺、隨分覺,乃至究竟佛果的究竟覺,差別相很多。從因至果,由淺入深,都有差別相,就是無漏的差別。
隨染幻差別:眾生在輪迴生死,三界六道所有的妄念、所有的動作,統統都屬於染污法,差別相很多。隨眾生的染污的業所造的業力,從因至果的情況,實際上都無實體,都是幻化的。
性染幻差別故:因為無論是在哪一道,所造的業因、苦果,性質固定,就是這樣。造作惡業,惡業的性質決定感苦報。造作善業,善業的性質決定感樂報。性,指所造業的性質。都是屬於三界內的染污法,但都無實體,所以謂之幻。世間一切法無實體,像幻化的。雖然幻化、無實體,可是有千差萬別。

子二明生滅因緣
丑一明迷染因緣
寅一總明依心故轉
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
[會]還有道理需要講,三界六道眾生,在生滅法中,有生、有滅的現相。生滅,有親因、有助緣,沒親因、助緣,不會有生滅。所以,生滅現相,因為有因緣。有什麼因緣呢?因為,眾生心,依靠心、意、意識的轉變生起,因此之故有生滅法。眾生心就是如來藏。由如來藏,轉成阿賴耶識這個現相。因此,由阿賴耶識生起,有心、意、意識的轉變。
心:心總指第八阿賴耶識的識體,就是如來藏轉成的阿賴耶識第八識。
意:由第八阿賴耶識所轉變成的第七識、末那識。意識的根本就是意根。
意識:統指前六識。意識裡面就包含眼耳鼻舌身的前五識在內。
轉:轉變,唯識家稱為三能變。這就是眾生心,在迷妄情況的現相。轉也是生起的意義,由此生起各種染污法,輪迴流轉都從這裡來。這為親因,也是助緣。

寅二別釋意及意識
卯一釋意
此義云何?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
[會]此義:指前面說心、意、意識轉的意義,這個意義怎麼說呢?因為有第八識,就有無明。阿賴耶識,就是眾生心。阿賴耶識當體中,一向就有無明。無量劫來輪迴流轉,因為無明會生起意與意識,造作種種的罪業,所以輪迴流轉不會停止。因為從不覺,生起無明功力的作用。無明不覺生起的能見相、能現相、能取境界的現相,起念相續的情況。總合起來,就是從第七末那識生起的作用。無明不覺生三細的三細相,並六粗的前二相。無明不覺,就是前面第一不覺的業相。能見,就是轉相。能現,就是境界相。有了境界,能取境界的能取相,就是六粗的第一智相。起念相續,就是六粗的第二相續相。根本無明就是不覺,意及意識就是枝末無明。
*因為依第八阿賴耶識,所以生起無明的現相。無明與阿賴耶識是同時。
無明:對於諸法的理體、心真如的理體,不能明白,所以向外轉變成為不覺的現相。
不覺:就是不會覺悟。本來有覺悟的功能,可是被無明所遮蔽,生起煩惱,障蔽覺性。
能見:是心理上見的作用,等於唯識家所說的見分。
能現:因為有能見的作用,想要見,就會從心體上,現出種種境界,來給能見相所見。現出境界為相分。
能取境界:就是六粗的第一智相。智是分別,不是智慧的智,指分別心。因為有外境,對於外境就有取著。所以,能取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三細相的第三境界相。顯現出來的境界,因為有分別心的智相,去執取這個境界、愛著這個境界。
起念相續:就是六粗相的第二相續相。念,就是心中的妄動。由妄念生起的作意作用,就是起念。念的妄想心一直連貫、相續下來。從無量劫來,一向就這樣,心中的妄念,從來不曾停止過,念念相續、一直連貫下來。
*這五相就是屬於意的根本作用,叫做染污意。眾生對於境界貪著,執我、執法,就是第七識作怪。假定沒第七識,就不會有我法二執的嚴重的執著。會執著,就是因為有第七識的根本作用。

此意復有五種名。
[會]第七識與無明其實是一體。站在分別的作用方面講、能執我的力量方面講,就是第七識。站在能夠使阿賴耶識動起來,發生轉變成前七識的作用講,謂之無明。
此意復有五種名:這個第七識稱為意,它有五種的名稱,就是前面的三細相與六粗的前二相。站在第七識來講,說明它的業用,會生起造業的種種功用,就從這裡起來。因為有第七末那識。

云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會]哪五種呢?就是前面三細相的第一無明業相。站在阿賴耶識的立場來講,就叫做無明業相。現在站在第七識的立場來講,就叫做業識。
業識:識就是指第七識的分別作用,它念念起業。業就是動作。第七識,念念執著第八識為我。第七識有四種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執著第八阿賴耶識為我,所以叫做業識。為什麼會有業識執我的作用呢?
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因為無明的力量,鼓動第八阿賴耶識,轉變成為第七識。因為無明的力量,使不覺的妄心生起動作。動就是搖動,像水被風一吹,生起波浪就動。水比第八阿賴耶識,無明業風能吹動第八阿賴耶識的水,生起波浪。波浪就是轉成前七識。所以這個不覺心能生起動作。念念向內執著,執著第八阿賴耶識為我,這是第七識的功用,叫做業識。

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會]轉識:轉是轉變。從阿賴耶識的業風吹動以後,轉變有前七識。
依於動心能見相故:到第七識的作用生起,就轉變有能見相,有能見的作用。就是屬於唯識家所說的見分。

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會]現識:第七識,能使第八阿賴耶識現出種種境界來。所以,阿賴耶識能執持根、身、器界,就是有第七識鼓動的作用,使它現出各種境界。
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第八阿賴耶識,就被無明業風一吹動,就生起相分各種的境界。相分為見分所緣的境界,這個境界不是從外面。
猶如明鏡現於色像:好像光明鏡子,會現出各種的色像。對面有什麼色像,它會現出各種色像來。心體鏡子一樣,現出各種境界。
現識亦爾:現識的作用,跟鏡子現像一樣。業識中現出的各種境界,並沒離開心體。在心體當體現出各種的境相。
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只要有五塵與五根相對,五識就現起作用,不必有前後。五種塵境同時顯現,同時能夠生起五識。有相對的塵境現前,識的作用分別就同時起來,無有前後。
以一切時任運而起:任運,自然而然就生起作用。在一切時間,自然而然會生起這個作用。
常在前故:時時都在你的心體上,現前起作用。
*前六識起作用,是第七識的意為根本,意使它起作用。

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
[會]智識:智就是分別心。
染:染污,三界內的善、惡、不動等法,屬於染污。
淨:出世間的淨法,比如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謂之淨法。
總之,十法界內的一切法它都會生起分別作用,都能夠了解。

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
[會]相續識:相續,就是連續沒停、一直連貫下來。從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就是這樣連貫下來並沒停止。
以念相應不斷故:心中所起的念頭,念念與第八阿賴耶識相應,生起分別心沒停止。因此,有第七識能夠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
過去生:以現在這時來講,這是現生,過去生,以前多生所有。
無量世:究竟過去經過多少世,自己沒辦法知道。
善惡之業:所作的善業、所作的惡業,這一切所作的業,第七識的功力,能保持在第八阿賴耶識中。因為它是我愛執藏,執著第八阿賴耶識。使令一切善惡業力的種子保存在第八阿賴耶識中,不會有所損失。這個功用是誰的功力呢?第七識。因為第七識的執取第八阿賴耶識。

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
[會]
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它又能夠成熟,就是業報已經熟了。業因造成以後,業果已經成熟。現在生中,要受報的。未來生中,要受報的。善業得樂報,惡業得苦報。其他一切一切所有的業到那時要受報。
無差違故:第七末那識的功力,都會使受報的時間、地方、情況、苦樂,完全不會有差錯,完全相應。跟你自己所造的業,完全相應。所以,過去所造的業,現在與將來所受的果報,或苦或樂,與所造的善惡業因決定不會差錯、也不會相違背。

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會]第七末那識的作用非常強,能使令現在已經經過的事情,現在這時過去今生這一生幾十年當中所經過的事情,念念不會忘記。心中一下想到,馬上現前。
忽然而念:忽然間想到了,就會起那念頭,說我以前曾做過什麼事情。忽然間想到要念它,就現前。
未來之事不覺妄慮:還沒到的事情不知不覺,它會虛妄、憂慮想,會想未來的事情。比如說我明天要做什麼,再多久要做什麼,想要做的事情,心中在那裡起念頭。
*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凡情所知的作用,本來是在第六意識,但它要靠第七末那才會有作用。假定沒第七末那,第六意識沒能力自己起作用。所以站在它能夠鼓動第六識,根據前後分別的作用,能夠有各種的思慮,這是有第七末那識為靠山,第六識才能夠生起。所以在這裡說,不是指第七識本身。作用是在第六識,不過能力是由第七識管下去的。
不覺妄慮:不覺就和前面忽然意思會相仿不知、不覺。不是指無明不覺的不覺,名稱文字相仿。不覺妄慮,不知不覺就想起來。
*第六識會生起緣慮過去的事情,緣慮未來事情的計畫,這都是第七識的作用。意為它的根本作用,所以才能使第六識生這種的分別。功能在第七識,作用現起在第六識。現在我們能感覺得到都是第六識的作用,第七識極其微細我們凡夫沒辦法體會得到。

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會]因此之故,修學佛法應當要知:三界之內一切法,都是虛妄不實。虛而不實,偽而不真。現在我們所住的一切,所緣的一切,統統都是虛妄不實。虛妄不實怎麼會有現在的情況呢?單單都是由我們的心力顯現出來的。自己的業力所現。
離心則無六塵境界:離開我們的心體、離開阿賴耶識,眼耳鼻舌身意所對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就沒這個六塵境界。都是由心的緣慮,生起塵境來。心境相對,境不在心外,都在心內。所以,猶如鏡中所現的影像一樣。

此義云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會]離開心,就沒六塵境界,怎麼說呢?因為,一切法都是從心體生起的,一切從眾生心中的妄念生起來,大家共同有這種的業力,有這個妄念,就有共同的境界。
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所起分別的,不是外來的,都是你自己心體上生起的。
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心與心不能見,因為都是無形無相。所見的境界,實際上從心體現。

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
[會]應當要知這世間上一切的境界,乃至山河大地宇宙萬有一切,統統都是依眾生的妄念,無明妄心生起的,才能夠安住、能夠任持下去。都是大家同樣的業力引起,發生一切的萬相,使山河大地能夠住持下去。

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
[會]因此之故,你應當要知世間一切萬法,好像鏡子裡面所現的像。鏡指心體,像指鏡子所現出的相分。外面的萬境,好像鏡子裡面的現像,哪有實體可得?都是唯眾生心體所虛妄見到的。因為都是唯眾生心所起的妄境,虛而不實。

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會]因為你心生起妄念,萬法就跟著生起來。你心的妄念若滅除,萬法也就消滅。

復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
[會]還有道理需要講,所謂說意識,就是前面所說的第五相續識。
依諸凡夫取著轉深:一般凡夫,六道眾生。取就是執取,著就是執著。執著越來越嚴重,就是我執、法執。尤其意識所有生起作用的我執更嚴重,我執力量最強的就是第六意識。第七識主要在法執。前面的六粗的第三第四,就是屬於第六意識的功用的所謂我執。俱生我執、分別我執。
計我我所:計就是執著,執著有我。這個身體有我,我體為主宰。既然有我,就有我所有。
種種妄執:由此生起種種妄執,千差萬別各種的執著都有。
隨事攀緣:隨世間一切事相,生起種種的攀緣作用,心中緣慮各種一切。
分別六塵名為意識: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對於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對六塵生起種種分別。能起這種分別的,就叫做意識。

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會]亦名分離識:還有一個名稱,叫做分離識。分開、離去前五塵的境界,單獨緣慮法塵,所以叫做分離識。這就是獨頭意識。
又復說名分別事識:另外還有一個名,就叫做分別事識。事,前五塵之事,都是事相在外面。五根對五塵的時候,第六意識緣慮外面五根對五塵的境界,能夠了知、分別,就叫做分別事識。第六意識緣內法塵,叫做分離識。緣慮五根對五塵的境界,就叫做分別事識。
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此識,指第六意識,依見愛煩惱念念增長,有這種意義的緣故。所以,眾生無量劫來輪迴生死,不得解脫。

丑二明悟淨因緣
寅一總明悟有淺深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
[會]由無明不覺熏習真如,生起的第七識、第六識的作用,真正實際的境界,凡夫沒辦法知曉。不但是凡夫不知,就是證阿羅漢果的人還是不能徹底明白。二乘人只知第六識,還不知有第七識的作用。

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知盡,唯佛窮了。
[會]只有行菩薩道的人,求大乘佛法,初發菩提心,有正信。修十信的法門,從初信至十信,慢慢一步一步發心、觀察,就包含從十信到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三賢位。經過這三賢位以後,證入初地。證法身,就是初歡喜地菩薩,得少分知。因為才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少少的知道一部分而已。縱然到菩薩究竟地,就是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還沒破,也不能盡知對這個道理。只有究竟佛果,煩惱斷盡、功德圓滿、萬德莊嚴,才能夠徹底窮盡了知眾生迷妄的因緣。

寅二詳釋淺深差別
卯一總明義深
何以故?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
[會]唯佛窮了的原因何在?這個真心本體,從本已來真心的自性是清淨的,又會有無明,所以又被無明所染污,就變成眾生心中有染污的心。第七意識、前六識就是染污。雖然有染污心,可是真心本體又恆常萬古不會變動,永久如是。因此之故,這個道理、這個意義,只有成就佛果才徹底能知。

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會]菩薩都不能究竟知什麼呢?真心不變的原因,因為它的心性當體不會有妄念、不覺。真心理體本來沒不覺的妄念,所以不會發生變化。因為不了達一真法界的道理,體會不到,凡夫心不能與一真法界的道理相應。所以,眾生無量劫來無始劫來,突然間有一個妄念生起,就叫做無明的妄念。

卯二別示次第
辰一正釋悟淨次第
巳一明離染心次第
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
[會]第一段執相應染要怎樣遠離?執相應染的染污心,就是六粗的第三執取相、第四計名字相。在這裡六染就叫做執相應染。為什麼會叫做執相應染呢?執著有我、有我所。與我執相應的染污心要修到哪裡才能夠解脫呢?依二乘聲聞緣覺證到阿羅漢果,俱生我執、分別我執全部斷。俱生我執,就是八識田中的我執種子。分別我執,是正在起現行的我執。行菩薩道的菩薩,與信心相應的地位是什麼呢?發菩提心以後,依十信順序修,初信、二信一直到十信,十信滿了,證入初住,就斷俱生我執、分別我執。到信相應地的菩薩,才能夠遠離執相應染的染污心。

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
[會]不斷相應染,就是前面的相續識,念念相續不斷的煩惱,屬於第六識的現行俱生、分別法執。什麼時候能夠消除呢?依信相應地,就是前面的十信滿心。從此證入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個階位。
修學方便:用權巧方便修學,破除俱生法執、分別法執,漸漸能捨在三賢位中住、行、向三十位,叫做三賢位。一步一步捨離法執。
得淨心地究竟離故: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徹底捨離俱生、分別法執生起現行的作用,到淨心地的菩薩,俱生、分別法執的現行部份才能夠消除,才能夠究竟遠離。
淨心地:十地的第一歡喜地,歡喜地菩薩能夠消除現行的俱生、分別法執。可是,應當要八識田中的俱生、分別法執的種子還存在。證初地,分破無明,分證法身。無明破一分,就是把俱生、分別法執的現行已經消除。

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會]分別智相應染,就是六相的智相,五意的智識所生起的煩惱。智就是分別,分別就解釋智。因為它是分別的智,不是智慧的智,只是起分別心識的分別心。是什麼呢?就是屬於第七識的現行俱生法執。前面第二,屬於第六識的現行俱生法執。
具戒地漸離:第二地具戒地,叫做離垢地。戒淨才能夠消除第七識的俱生法執的現行。漸漸會離俱生法執的現行。
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一直到第七遠行地,無相方便地。無相,指第八地的無功用,不必用功夫,任運能修行。第七地為有功用的最高境界,第七識的現行俱生法執才能夠徹底離,種子還在。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
[會]現色不相應染:在三細相中就是第三境界相,在五意就是現識。指眾生無始以來,一向向心外取境的習慣,熏習聚集在八識田中所成的種子,就是相分。一向喜歡見外境的作用,那種的習氣種子,叫做現色不相應染。
依色自在地能離故:因此要修到色自在地,才能夠遠離現色不相應染。
色自在地:就是第八地。為什麼呢?第八地已經消除無始以來,心向外取境的習慣,貪著相分的境界完全消失。為什麼消失?因為在第八地,對於色法得到自在。

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
[會]能見心不相應染,在三細就是第二的能見相,在五意就是轉識。
能見心不相應染:無始以來,能緣外境的內心的見分,要取著外境的作用的種子現行。
依心自在地能離故:要到心自在地,才能徹底離去。相分是外境,見分是內心。內心的能見心,叫做能見心,指心中能緣外境那個心的作用。那種的染法,要等到修到心自在地才能離。
心自在地:就是第九地善慧地,對一切眾生的心,他徹底明白。一方面知自己的心,得究竟自在,一方面對眾生心,得自在。

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
[會]根本業不相應染,根本的業力,前面的無明業相,五意的業識。根本業不相應染,就是生相無明。依菩薩盡地,就是到十地滿了,到等覺,到成佛才徹底斷除生相無明。

巳二明離不覺次第
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會]他不能了知一真法界、真心理體意義的緣故,所以稱為不覺,不覺當體就是無明。從那個時候才開始離呢?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
信相應地:信指十信,經過十千劫,修十信位。十信滿心,證入初住。與十信滿心能夠相應的地位,就是初住位。十信滿心,證入初住以後,二、住、三住一直到十住,一步一步研究斷無明的方法,要怎樣來斷除無明。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都在學習斷根本無明的方法。要到哪個時候才會開始真實破除無明的情況呢?
入淨心地:淨心地是指初地,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以後,證入初地位。三賢位學斷,研究斷除的方法。到十迴向滿了,方法學會,知道斷除根本無明的方法。所以,一證入初地,叫做淨心地。
隨分得離:剛剛開始破一分無明,證到一分法身。一證入初地,心地開始清淨,破一分無明,證到一分法身。開始能夠離無明不覺。就是說初地破一分,二地破一分,一直到等覺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破一分無明,就離一分不覺。破二分無明,就離二分不覺。這樣順序,一直鍛練、一直修著,所以叫做隨分得離。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徹底離去呢?
乃至如來地:一直到十地,到等覺菩薩階位,就是因心已經圓滿。到了成就佛果,才能夠徹底究竟遠離無明煩惱妄想。成佛能離去根本無明與根本業不相應染的染心,徹底完全離去。根本業不相應染,就是第八識的真異熟識。異熟識裡面所藏的種子,一直到佛果,完全轉過來,成為大圓鏡智。如來藏就轉成佛果的法身,不稱為如來藏,只稱為如來。

辰二轉釋相應、不相應義
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
[會]接下來要說明六染裡面,前三種叫做相應,後三種叫做不相應。相應與不相應的意義需要解釋。相應的意義內容,心能念之心,法所念之法,異不同。能念之心與所念之法,不同、不一樣。能念之心與所念之法,有染淨法的差別。怎麼說染淨差別?
依染淨差別:凡夫所起的心念都是染污,起的念頭與所念的境界相應。因為看到前境,生歡喜心、貪著,生愛染,所以,起貪心的念頭與所貪的境界的法相應。心理上的作用與所念的境界能夠相應。想染污法的時候,心起染污心,而與染污法相應。想淨法,就與淨法相應。淨法的千差萬別,由淺入深,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乃至十地、等覺。地地都有差別,位位都有差別,就是淨法的差別相。世間人起種種的妄想妄念,就是染法的差別相。
而知相、緣相同故:知是了知,能念的心相就是知相。緣是所緣的境界,就是法。知相與所緣的相,彼此相同。能夠相應,就是彼此相同。心起淨念與所念的淨法相應,就是知相是淨緣相也是淨,所以謂之同。同就是彼此相應,同樣淨與淨相應,染與染相應。
*前三種還有能所,還有相應。到四五六,已經消除能所,能所相不可得,所以不相應。就是說沒能所對待,到四五六的遠離染心的情況,已經不會彼此有能所相應。

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
[會]不相應的意義,心雖然有不覺,還沒完全遠離。已經能夠與覺相應,從始覺起,隨分覺,雖然還沒到究竟覺。常常與覺體相應,沒能所差別,不會有異樣。
不同知相緣相故:不同,指與上面所說的知相、緣相同。這裡已經沒能所,能所已經捨離。與前面知相、緣相同的情況不一樣,不同就是異。與前面相應義不一樣,剛好相反。前面有能所,這裡沒能所,已經捨去能所,完全與覺體相應。能夠到第四以上,就是遠離三細的境界。雖然有能見、能現,這是約染污說。現在約趣向覺體說。既然沒能所差別相,所以叫做不相應義。這三種就叫做不相應義。

卯三結示二障
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會]第六的根本業不相應染的染,與不了一法界義的不覺。染心與不覺為什麼要分作兩種來講?實際上斷除的時間也一樣,內容所涵的意義也差不多一樣,為什麼分開來講呢?因為說明兩種的障礙,煩惱障、所知障,這裡稱為智障。
又染心義者:說明第六種根本業不相應染,並與前面五種都稱為染心。染是染污,心地本來清淨,被無明煩惱所染污,所以稱為染心。
名為煩惱礙:在法相的名稱,稱它叫做煩惱障。紛煩之法,惱亂眾生的心神,所以稱為煩惱。為煩惱所礙,謂之煩惱礙。礙就是障礙。障礙什麼東西呢?
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有煩惱障礙到,根本的真心理體、真如的體性、本有的智慧,不能顯現。根本智,或者稱為實智。根本,就是一切眾生本有,成佛也是徹證這個根本智,眾生迷失這個根本智。會迷失根本智的原因,就是因為有煩惱煩惱的障蔽,使根本智顯不出來。

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
[會]為什麼說無明不覺的無明的意義是怎麼說呢?因為它是屬於智慧的障礙,有無明就是所謂無所明了。為什麼無所明了?因為沒智慧,它能障礙你本有的智慧。所以謂之智礙,平常稱為所知障。為什麼稱為智礙呢?因為它能障世間的自然業智。
世間:世是時間,間是空間。世間,指時間、空間上一切法。本來有智慧,能夠了知世間出世間時間空間一切法,智慧顯現不出來,所以它能障世間自然業智。
自然業:或稱為自在業。對於一切法,能夠自由自在了了明白,可是現在不能明白。自然,指它本有的、本來有這個智慧。
自然業智:業是造作,自由自在能夠造作自利利他的事業這種的智慧。
平常說的所知障,所知不是有障礙,因為你不知,被無明所障不能知。所以,所知非是障,因障障所知。前面根本智稱為實智。自然業智,就是權智、後得智。權,權巧方便,度化眾生的權巧方便。從根本智顯現出來的,不離根本智。破除所知障,權智顯現,就能夠了知世間一切法,對所有的業用、造作,能夠自由自在,所以也叫做自在智。無明能障自然業智,與前面的染心能障根本智。一個約煩惱講,這裡約所知講。而斷除的時候,是同時不是有差別。只是名稱上不同。

此義云何?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
[會]為什麼要另在建立染心的意義呢?因為依染心的染污,它能夠由無明不覺生起的能見相,就是三細的第二種。能現,就是三細的第三種。它能見,就是見分。能現就是現出相分,為他所見的境界。因為有見的執著,妄取境界。虛妄執著生起,取著外面一切的境界。由此,才生起能所相對,自他相對、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一切的相對法,從此就生起來,就有能所。因此就變成違背本有的平等的理性。本來真心理體,平等平等,並沒差別,就是因為無明染心生起,無明不覺生三細。由此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有妄取境界,違背本有的平等的理性。這是約染心講。

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智故。
[會]因為無明不覺,障自然業智。一切法的法體,本來寂靜,沒動相。因為無明風一吹,生起動相。無明染心一起,好像被風一吹,水就起浪。一切法常靜,就是說一切法的法體,像海水本來就是靜相。水若沒風來吹,水本身不會搖動。水比心體,在眾生心上就是如來藏心。被無明風一吹,才會生起不覺,才會有波浪生起,由此有三能變的轉識。與一切法的法體平等相,完全相違背。因為虛妄無明所生起的業用,所以才會發生這種情況。因此之故,不能夠隨本有的真心理體相順,就違背覺性。與世間的塵勞煩惱相應,所以世間一切境界種種應當可以知的,變成不能知了。

子三辨生滅之相
丑一正辨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麁,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
[會]還有道理需要說明,分別眾生的生滅現相,大致不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種是粗相,為什麼叫做粗呢?因為它能夠與心相應。就是三細相以後的六粗相。二者細,比較微細。因為它無能所,所以無相應的意義可講。

又麁中之麁,凡夫境界;麁中之細及細中之麁,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會]怎樣叫做麤中之麤呢?六粗相的第三、第四就是最粗顯的相,就是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這凡夫能夠體會得到。粗相之中有細相,就是六粗相的第一、第二,俱生法執、分別法執。與細中之粗,三細相的第三、第二。這是屬於菩薩的境界。分別我執斷,就是粗中之細。俱生我執也斷,就是細中之粗。細中之細就是佛的境界。境界是指所了知的境界。最微細,就是最後的一品生相無明,佛才能夠徹底了知,也能夠徹底超出,屬於佛果的境界。
*在菩薩境界中,從十住以上,經過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都在粗中細、細中粗的範圍內。實際上包含四十二個階位的前四十一種在內。佛果為妙覺,最細的境界。

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
[會]粗與細兩種境界的生滅相,為什麼會有呢?依於無明熏習的緣故,所以成就兩種生滅相的境界。為什麼說依於無明熏習而有呢?依因,起生滅相的親因。依緣,使生滅相相續的助緣。依因是什麼因呢?無明當體,就是不覺。因為有不覺,不能了知一真法界原因的緣故。依緣者,助緣就是無明生起轉識的業,能造種種的業力,就是由轉成阿賴耶識並與前七轉識,這就是助長生滅相的業緣。
妄作境界:妄是虛妄,顯示這個生滅相都無實體,只是一種的虛妄的境界。

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會]約無明的染相消滅的情形來說明。因,就是無明不覺。無明若消滅掉,轉識造業的因緣全部也就消滅。無明業因既滅,三細相中的不相應法完全消滅。不相應就是沒能所,雖然沒能所,但有無明的根本。無明根本消滅,不相應心生滅相跟著消滅。轉識的助緣既然滅了以後,六粗相的前三種與有能所分別的相應心,也跟著就消滅。從此以後,無明的現相就完全消除,只有真如自性完全顯現。

丑二釋疑
問曰: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滅?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
[會]心既然滅了,又怎麼會繼續相續下去呢?既然會相續,為什麼又說究竟都滅掉呢?總說答覆:這裡講滅,是指心的染污的現相消滅,不生滅的真心理體不會消滅。比如說海裡的水,若沒風去吹,水不會動。風去吹,水現出動相。設若水滅掉,風相也就斷絕,風沒水可吹,風的作用顯不出來。所以,風就變成無可依靠。現在,風是依靠水,來現這個動相。假定風所依的水既然滅了,它就無可依靠。因為水不會滅,風相繼續吹著,一直起波浪。但是風會滅,沒風,水的動相就滅了。動相雖然滅,水不會滅。

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會]風比喻無明,水比真心理體。風相,風是現相,才會現出來動相。水比心體,本來常靜並不動,所以顯示心體不滅。無明也是這樣,無明依心體而動。假定說心體會滅,眾生就會斷絕掉,眾生無可依靠,也無可修行成佛。因為心體不滅的緣故,真心理體的妙用能夠繼續相續下去。單單癡滅除,癡就是無明,單單無明的根本消滅。所以,心的動相,就像水的動相,被風吹才有動。心的動相跟著就隨滅。無明滅,心的動相就滅。心就恢復原本靜的現相。不是心體本有的智慧有所滅,心體不滅。心智,就是如來藏心。

癸二明染淨熏習
第一總標熏習義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云何為四?
[會]還有需要講的道理,就是說這四種法互相熏習生起的意義的緣故。所以,眾生無論六凡法界的染污法,出世間的淨法,相續生起,不會停止。因為彼此互相熏習,由此連貫相續下去、不會停止、不會滅掉。四哪四種呢?

一者、淨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會]第一種就是淨法,究竟清淨的淨法,實際上本來就是不垢、不淨。對著凡夫的染法,方便說淨。淨法是什麼呢?真如,真心本性、真心清淨的本性。真,決定是真實,不會虛妄。如,本來如是,如如不動,不會有所變遷,永久如是。真如能熏習無明,使它轉成淨法。
二者一切染法的因是什麼呢?無明。無明,就是染法的總根本。無明會熏真如,染法就會增長。真如熏無明,淨法增長。彼此互相熏習。
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就是由無明不覺生起的妄想心,就是如來藏的生滅心。妄,虛妄不實。因為有無明,才會有妄想心。無明無實體,所以它也無實體。妄心是什麼呢?業識。會造業的八識,阿賴耶識末那識乃至前六識,都是屬於造業的識心。造業熏習無明,使它增長,所以業力就越來越多。
四者妄境界,就是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它能夠熏習,使眾生的妄心增長。由六塵境熏習眾生,增長無明、增長造業,生死輪轉。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
[會]熏習的意義怎麼說呢?因為好像世間人穿的衣服,衣服並無香氣,但是如果有人拿香來熏習衣服,衣服就變成有香氣。

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
[會]這所說的熏習的意義也是一樣,真如清淨,真心理體本來清淨,它無染污的現相。可是被無明的染法所熏習,因此變成好像真如體上有染相。實際這個染並不能染污真如,好像鏡子上面有塵埃,比染法熏習。鏡體比淨法。鏡體雖然被塵埃所染,好像光明顯不出來,但染污法並不可能把鏡子染壞。所以,鏡體比真如自性,塵埃比無明染法。

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會]無明所生起的業識等等的染污法,實在並沒淨的淨法。可是真如熏習它的緣故,它會轉變成為有清淨的作用。這個心,雖然是第六意識的妄想心,它也會造業,也會修行。

第二釋熏習染法
子一正明熏義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
[會]為什麼說染法熏習,使令染污法相續不會斷除,原因在哪裡呢?因為依真如的法體的緣故,無始以來一向就有無明。眾生從來有這個身心,有這個業識,有真如自性,也有無明,同時具足。因為有無明染法的染因,就是煩惱。因為有煩惱、業因的緣故,反過來它會熏習真如。無明熏真如,妄心就出現,顯出生滅相的八識,同時就顯現出來。八識的心都不是實體,都是虛妄不實,所以謂之妄心。這個妄心又更加增長、熏習無明的當體,所使無明更加增長。

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會]因為不了知真如、自性清淨心法體的緣故,不覺就是無明,因為無明不覺,就生起妄念。妄念生起來,想要見外面的境界,外面的虛妄境界就顯現出來。外面虛妄的境界是染污法,又反過來作助緣,熏習自己的妄心、熏習八識,尤其前六識所熏習。六根對六塵,生起的妄念,使令第六意識的妄心,對於外面的六種的妄境,生起念念貪著。因為貪著外面的塵境,就會造種種業。因為造業,決定就會受苦。受苦的時候,不但身苦,心也苦。不但心苦,身也苦。等者,等於其他一切的苦境,同時都會顯現。

子二釋義差別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
[會]對於外面的妄境,以及心中所現的妄境。這個虛妄境界的熏習的意義,大致有兩種。哪兩種呢?第一種叫做增長念熏習,這是內心起的念頭。二者增長取熏習,取著外境。外境現前,六根貪著六塵,由此生起取著心,這種的取著熏習,增長苦的現相,輪迴流轉的現相。

妄心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
[會]妄心熏習的意義,有兩種。哪兩種呢?
第一種極微細,屬於變易生死,聲聞人證阿羅漢果,緣覺人證辟支佛果,一切菩薩還沒破無明以前,都有變易生死的現相,這就是業識的根本熏習。業識根本熏習,就是無明不覺,三細互相熏習。變易生死,就是他的心地上的念念生滅。成就佛果,就把兩種生死完全消盡。
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分別事識就是前六識,第六意識心理作用,會起憎愛,會起分別,有我、有執著,會使分別事識增長,念念增長這種熏習。就是在世間法上,我執一直繼續相續下去,看到一切法都起分別,好的貪愛,不好的憎惡。一直這樣熏習不停,所以凡夫的造業,被業繫縛的痛苦。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會]根本無明熏習八識,使它增長、造業,輪迴流轉的原因。根本無明熏習妄心的意義,有兩種。哪兩種呢?一者根本熏習,就是無明不覺的熏習,能使令業識的八識,念念相續,一直不會停止。所以,眾生的八識造業,繼續不會停止的原因,就是無明根本熏習的作用。二者所起見愛熏習,第六意識看到外境,生見、生愛。會使分別事識念念相續。分別事識,就是第六意識。事是事相,對於世間事相,一見就能起分別,或好或壞或愛或憎隨時起分別,就是第六意識。

丑一正明熏義
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
[會]為什麼說熏習使清淨的法生起來,不會間斷、不會停止、一直相續熏習下去呢?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如法性的緣故,佛性人人具足。真,真真實實,不會有絲毫虛妄。如,本來就是這樣,不會有所變動,如如不動。真如會生起熏習的作用,它能熏習無明。眾生從來有無明、也有真如,真妄二法同時都有。真如能熏習無明的緣故,所以能生起淨法的作用。

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會]由這個真如的親因、助緣力量的緣故,所以使令妄想心就是第六意識,經過真如的熏習,心地上會感覺到世間是苦惱,厭離世間的生死輪迴的苦惱。因此之故,希望出離生死。怎樣才能夠解脫呢?求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證到出世間涅槃的果德,就得到安樂。真如熏妄心,妄心生起厭惡世間的輪迴生死苦,求出世間的涅槃安樂。所以,反過來妄心的淨法又熏習真如,真如與妄心在淨法上互相熏習。

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
[會]自信己性,從發心發菩提心以後,修十信心,修滿了,就能相信自己本有的佛性。已經真正明白,眾生本有的佛性,能夠自己相信自己本有的佛性,能夠離苦得樂。
知心妄動,無前境界:前面的境界都是唯心所現的,唯識所變的。外面一切境界並無實法,統統都是虛妄不實,妄法的境界,完全是心上所顯現出來。所以,知道自己的妄心生起虛妄的動作。因為貪著外面境界的緣故,所以生起後面的六塵境界。六塵境界無實體,完全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因此之故,知道前面的境界無實體。就是已經能夠修十住法菩薩。到十信滿心以後,知道無外境,只有自心這個道理,徹底已經能夠體證,所以從初住到十住的階位,就是知心妄動無前境界的功夫十住才滿。
修遠離法:包含十行、十迴向,三賢位的後兩段。他能夠認真修習,遠離世間的妄法,求證出世間真實涅槃的道理,所以對世間生厭離心。念念能夠遠離世間法,不被世間法所轉,就是十行、十迴向。

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
[會]因為能夠照真如自性的實際情況,徹底了知的緣故,就要初地以上。初地菩薩分破無明,分證法身,才能夠如實而知。知道前面所緣的境界完全無實體,完全自心所變,到這裡徹底明白、徹底體證。
種種方便:所以,他有種種的權巧方便,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由初地到二地,一直到十地。
起隨順行:起隨順行的修行法,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
不取不念:縱然破無明,證法身,不取,他不會執著。不念,不會有所動念。說明十地菩薩的修行功夫,完全順著真如自性努力前進。
久遠熏習力故:從初發心,到成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久遠,熏習修行的力量。修行就是熏習,念念熏習自己的自性。使無明念念消除,法身念念增長,所以有這熏習力量的緣故。
無明則滅:到三大阿僧祇劫滿,到等覺菩薩,最後破一分的生相無明,法身就徹底圓證,無明則滅。無明會滅掉,因為無明無實體。

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會]無明既然滅掉,心地上徹底清淨,成為大圓鏡智的境界,不會有所起動。因為沒生起動情況的緣故,一切外境的境界,也跟著消滅。因為無明的親因、境界的妄緣,統統都已經消滅掉的緣故,就是說煩惱種子徹底消除,無明完全斷盡。心地上的各種的現相完全消盡。鏡體是完全清清淨淨,不會有絲毫的塵垢所染,就是得到涅槃。出世間的聖果,約理講就是涅槃。約智講就是菩提。已經得到出世間的真理,證到涅槃,從此成就權實二智的妙用。涅槃當體就是根本實智,同時具足自然業,度眾生的權巧方便的權智。自然就是華嚴經所說的無師智、自然智,一切現前本有的智慧。到了成就正覺,自然而然顯現,所以謂之自然業。業是作用,因為成就涅槃的聖德,起自在的作用。自利功德圓滿,利他功德自然成就。

丑二釋義差別
寅一釋妄熏義別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
[會]妄心起淨用,再熏習真如自體,彼此互相熏習。妄心生起淨法熏習的作用意義有兩種差別。哪兩種呢?一者分別事識熏習,分別事識就是平常說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善能分別,在事相上它善能分別一切外境。熏習這個分別事識,熏淨法、熏修行法門。一樣是妄心,都是從第六意識的分別事識熏習當中,生起的作用。依世間一般凡夫的種性,有聲聞、緣覺二乘種性的人,會發厭生死苦的心。聲聞人從初果至四果的修行法,聲聞人證四果。隨他的力量所能的範圍,漸漸趣向無上道,無上道就是究竟佛果。這一類根性的眾生,要先證阿羅漢果。證到阿羅漢果以後,自己的生死了了,然後才回小向大,趣向於無上菩提。

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會]意熏習,前面五意六染的五意,就是第七識。從第七識的向內心熏習,使第七識的愛染消除,斷除我法二執,叫做意熏習。曉得這樣熏習的人,就是完全屬於大乘種子的根性。直接發菩提提心,就能從內心破除我愛的執著。這一類菩薩根性,從初發心到等覺階位很多,所以謂之諸菩薩。一發菩提心,就開始修菩薩道。從此直接趣向無上菩提,所以他所發的菩提心很勇敢、很猛利,一直向前推進,很快速能夠趣向無上菩提、究竟佛果的涅槃。

寅二釋眞熏義別
卯一總標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
[會]自己心地上的實體,真如本性,本來是體相用三大。現在講熏習的時候,相合在體裡,不另外建立。因為,相是從體顯,它沒另外的別法。用是體所起的作用。

卯二別釋
辰一正釋
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
[會]自心體上的真如自性的現相上,所生起熏習的作用。因為眾生從無始世來,過去生生世世以來,一向就具足無漏法。無漏,就是無煩惱。無漏法,真如本性,因為真如本性的體相無煩惱,清清淨淨,叫做無漏法。備,完備。真心本體上,完備有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的妙用。
作境界之性:作你修行的境界的實性。境界,就是心地上所現的妙用。心地上現出來的不思議的作用,作你修行的境界。真如熏習這個境界,使你生起修行的功用。

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
[會]以這兩種意義,就是本有的無漏淨法,生起熏習出的境界的淨信,給你作修行的幫助,生起妙用。有這兩種意義的緣故,有體、有相。常常熏習自性,熏習久了,力量就會生起來。因為有力量的緣故,能使令眾生厭生死苦,愛樂、求證涅槃。自己相信自己本身有真如法,曉得發心,依法修行,就是從心地上真如自性所熏習生起的作用。

辰二釋疑
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
[會]問曰:自己自體的真如自性的現相上,它會生起熏習的作用。既然人人都有真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就是有真如。有真如自性,若會生起熏習的作用,一切眾生同時會生起熏習。等是平等,皆是攏總。一切眾生平等攏總,一樣都會生起真如熏習的作用。現在看起來並不是這樣,因為縱然真如會起熏習,可是有些人會有信心,有些人對佛法並沒信心。為什麼一樣熏習,有人有信心、有人沒信心呢?每一個人生起的信心,有深淺、有正邪、有厚薄,千差萬別。無論是以前的人生起熏習的作用,或者後來眾生熏習的作用,都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相。不可能說大家一樣熏習,大家發心修行,大家同時證果,沒這樣的情形。

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會]應當大家都一樣,知道自己有真如本性,都曉得熏習修行的方便,平等證入出世間的究竟涅槃才對。應當真如本性既然人人具足,同樣熏習,要有這樣的功用才對。可是現在並不是這樣!

第一直約無明煩惱厚薄釋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
[會]答覆說:真如雖然本來一樣,就是說人人有真如,人人有佛性,大家一樣。可是眾生的無明,就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無明,六道凡夫個個都有,但是有人較笨厚,厚就是笨,薄就是淺。有人煩惱少薄,所以一熏習就會曉得、起作用。有人煩惱厚,就不容易起作用。從來一向,他的自性本來就有這種差別相。一樣有真如,真如是平等無厚薄差別、無多少差別。只是無明有厚薄、有深淺。縱然真如平等熏習,但起作用不一樣。有人會信,有人不信。不信的原因,就是他的無明特別重。

過恒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
[會]眾生的無明煩惱重的,重到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煩惱。
上煩惱:煩惱種類多,往往稱為上煩惱。恆沙等上煩惱,顯示他的煩惱特別多。
上:有的翻作起,起煩惱,就是生起煩惱的作用特別強。另外有一種解釋,上煩惱就是隨煩惱。隨著無明,生起煩惱的作用特別多。就是天台宗所說的三惑煩惱當中塵沙惑,見愛煩惱是見思惑,根本無明是無明惑。見思惑就是三界內的煩惱。塵沙惑是菩薩的煩惱,破除塵沙惑才能修行菩薩道。進一步破無明,無明是根本煩惱。
超過恆河沙數那麼多的煩惱,如塵、若沙那麼多。因為依無明,生起種種差別相,煩惱的種類差別很多。

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
[會]我見愛染煩惱,這就是見思惑。我見,就是執我。見是見惑,愛是思惑。染是染污,染污心地的煩惱就是見思惑。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這個差別相,統統依根本無明生起的差別。這那麼多的煩惱障,統統根據根本無明生起來的。煩惱的差別相有千差萬別,這種道理。只有成就佛果、究竟正覺的人,才知道眾生煩惱的差別相。

第二種更約因緣互相成辦釋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
[會]又一切諸佛所說的法,都約因緣法講。所以一切法都有親因、有助緣。有親因、有助緣兩樣具足,才能夠成辦出世間的事業,才能斷煩惱,了生死。像樹木本身就有火性,就是火的正因。但是沒人說樹木有火性,你就不知木有火性,就不曉得鑽火,沒假藉方便去鑽,火能生起來,燒它自己的木的本身,沒這樣的道理。要知樹木有火性,知了以後,要實際去鑽。
*知樹木有火性,就是了因,了因佛性。假方便去鑽,就是緣因。
*涅槃經說三因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眾生有佛性就是正因,佛性就像木中有火性。若沒人講,不知道自己有正因佛性,就是沒了因佛性。就是啟發你知道有佛性的當體這個目標,有火性就是眾生有佛性。
*縱然知了,要有助緣起修,就是說像鑽火一樣要方便。縱然有正因佛性,沒了因的啟發,沒緣因的幫助,想要給它自己生起斷煩惱了生死的作用,沒這樣的道理。

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值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
[會]眾生正因佛性熏習的情況道理也是一樣。眾生雖然有正因佛性的自性真如,熏習的力量。設若沒遇到諸佛菩薩的助緣,佛出現世間就是做眾生度脫增上緣,就是助緣。菩薩出現也是一樣,做眾生的助緣。沒佛菩薩的時候,世間有善知識,自己有經驗,知道佛法,來開導你。等者,等於其他各種的助緣。有這些助緣,來啟發。沒有這些助緣,要自己斷煩惱,來入涅槃、證佛果,沒這樣的道理。

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會]縱然外面有助緣,但內心的淨法沒起熏習的作用,也不能成就、生起厭生死苦,求涅槃樂的作用。有助緣,沒親因的正因,熏習沒起作用,這樣就不會成就。

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會]有因、有緣,有正因的親因、有了因的開導、有緣因的幫助。設若因緣都具足,自己真如自性生起熏習的力量。又諸佛菩薩等的慈悲願力來護持的緣故,眾生聽了佛法,就會生起厭離世間的苦,信有出世間的涅槃的安樂,曉得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的緣故,就能遇到諸佛菩薩出現世間,說法、度他,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才能成就涅槃。自己的正因,真如起熏習的作用。諸佛菩薩開導就是了因,使你啟發知道自己有佛性。有修行的機緣來幫助,才能成就出世間的聖果。

第一略標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會]怎樣叫做用熏習呢?就是發心修學大乘菩薩道的眾生,從發心、修行開始,一直到成佛為止,在這中間有外面的助緣。是什麼呢?諸佛菩薩三寶熏習的幫助的助緣,謂之外緣。外緣相助,增長修行的力量,能使他對修學佛法方面念念增長他的修行功夫。像這種的外緣熏習這種道理,若要詳細分別,有無量無邊的道理、意義。因為眾生根性差別多,所以熏習的作用,也就差別多。簡略說外緣熏習的意義,分作兩種來說。哪兩種呢?
第一種是約差別緣講,差別就是熏習的緣法有很多差別相。約眾生根性差別,所以外面的助緣也就差別很多,這就叫做差別緣。
二者平等緣,平等約佛度眾生的心來講,佛是平等愛護沒差別、沒分別。差別在眾生,不是在佛。佛是以平等心來度化眾生,而眾生能夠承受這種平等心的助緣。

第二各釋
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
[會]怎樣叫做差別緣呢?此發心修行菩薩道,起大乘正信的人,從發心開始,一直到歷劫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滿修行圓滿,成佛為止。完全要依靠諸佛、諸大菩薩。對他有幫助的統統包含在內,一切善知識,乃至親友等等。都是諸佛菩薩示現,幫助這個發心修學菩薩道的人,使他能夠對於菩薩道,能夠念念增進。
從初發意:初發意,就是初發菩提心,意就是心。從意地,發起行菩薩道的菩提心。
始求道時:聽到大乘佛法的殊勝微妙,才發起菩提心,來開始學道。道,指無上菩提。
乃至得佛:中間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一直到得到究竟成佛。

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
[會]於中:從初發心到成佛,在這個中間。
若見:這發心修行的人,與佛菩薩的緣比較深,有機會親見佛菩薩來教化他,開導他。
若念:或者是他內心,生起對佛菩薩的信仰,恭敬懇切的心念,內心起念。念佛菩薩。
或為眷屬:對佛菩薩有信心、有尊敬、有崇仰,希望佛菩薩的加持,諸佛菩薩就會現身來幫助。怎樣來助你呢?或者做你的六親眷屬,父、母、兄、弟、妻、子,來輔助你。
父母諸親:做哪種的眷屬呢?最親的生身父母,或者其他的親族,兄弟姊妹堂兄弟叔伯子女姪兒。為什麼說諸佛菩薩會來示現?因為你過去多生多劫修行的助緣,因緣成熟,得到佛菩薩輔助。

或為給使,或為知友。
[會]或為給使:諸佛菩薩,為了要度眾生,他還願意做眾生的給使的人。給使,就是做他的使者,做他的佣人。
或為知友:知識、朋友,就是很知心的人,肝膽相照,無話不談。彼此兩個人像一個人的事一樣,什麼都可以完全拿出來,不會有秘密。

或為怨家,或起四攝。
[會]或為怨家:或者做修行人的怨家。如提婆達多是八地菩薩,示現逆行菩薩。用逆行的方式,來幫助釋迦牟尼佛的感化,使得他的修行比較容易成就。又比較能夠顯出他的勝點殊勝的所在。
或起四攝:四攝法,攝受眾生的方法有四種。第一布施、第二愛語、第三利行、第四同事。
第一布施:眾生有窮苦、困難,沒可生活,有各種缺少的時候,布施他。衣食住行隨時幫助,這就是財布施。如果他不知佛法,說法給他聽,法布施。眾生有怖畏的時候,除他的怖畏,無畏施。用布施來攝化眾生,為第一步的方法。因為用布施攝化眾生,他有困難的時候,你幫助他。要說法給他聽的時候,比較容易接受。
第二愛語:講話要柔和,要給人聽到生歡喜心。
第三利行:利是利益,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造作,菩薩都願意去做。只要使眾生離苦得樂,去惡修善,菩薩都願意幫助。
第四同事:跟眾生做同樣的工作,來做攝化的機緣。是一種度眾生的方便,不過同事攝必定都要大菩薩才做得到。十地菩薩,初地力行布施。二地就是注意愛語。三地就是利行。四地同事。五地以上,四攝統統都能夠如意做到。

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
[會]乃至一切所作:度化眾生的權巧方便的差別相,不能一一詳細敘述,所以用乃至兩個字來包含一切。總包括所有菩薩道感化人應作的事業,統統包含在內。作,動作。所有的作為,只要與修行的人有幫助,佛菩薩都願意去幫助他。
無量行緣:無量無邊,增長他修行的助緣。總而言之,這個人一旦發菩提心以後,一直到成佛之前,諸佛菩薩無量善知識,隨時隨地都用種種無量無邊的權巧方便、修行方法,作種種的助緣,來攝化他,使他道業能夠進步。

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
[會]以起大悲熏習之力:因為諸佛菩薩生起大悲心,來熏習眾生修行的力量。熏習初發心行菩薩道的人,一直到菩薩道登地以上,念念都想種種的辦法來開導他,來熏習他,使他的道業能夠念念增長。
能令眾生增長善根:只要使令這個修行菩薩道的眾生,能夠使令他增長修行善法的根本。無論是福德、智慧,念念使他增長。
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或者是見到佛菩薩,或者聽到佛菩薩說法的音聲,或者聽到善知識講經說法。總之就要使令這行菩薩道的人念念增長,對於佛法有利益。
利益:修行成就的利益,從發心初學起,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等覺五十一個階位修行。

此緣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
[會]前面的差別緣中,又有這兩種的差別相。哪兩種呢?一者近緣,近,距離成佛,學佛成就的時間很近。二者遠緣,還要相當久的時間,才能夠成佛、證果。近緣,很快得度。遠緣,就久遠得度。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呢?佛菩薩度人不出三個階段。第一種,幫眾生種善根。第二熟,善根種了以後,使他善根成熟。第三脫,善根已經成熟,要使他得解脫。
*第一種的近緣,就是他的善根已經成熟,將近得解脫。佛菩薩感化他、度他,使他快一點成就,很快就得度。
*第二種的遠緣,善根剛種下去,還沒成熟,還要經過相當時間修行,善根才會成熟,然後才得到解脫。或者善根才初初將要成熟,未成熟,這種眾生就是遠緣。因為要很久的時間來修行,才會得到度脫。

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
[會]近緣、遠緣這兩種,如果再分別,又有兩種差別。哪兩種呢?一者增長行緣,增長給他助他修行成就的緣。行,修行,就是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增長他修福方面的修行。增長行緣,就是增長布施、持戒等等,修福的機緣。二者受道緣,道指菩提道,指般若道。
*增長行緣。增長福德,在慈悲門中收攝。受道緣,是增長智慧,在般若道中含攝。有菩提心,要有福德因緣,要有般若道的因緣,就是開智慧。

午二釋平等緣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恒常不捨。
[會]為什麼叫做平等緣呢?這是站在聖者,上至究竟佛果,乃至正在行菩薩道的菩薩。只要是破無明,證法身的菩薩,對於利益眾生的心,都是以平等心,看待、愛護一切眾生。
一切諸佛菩薩:一切,是總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菩薩。這裡的菩薩,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夠像佛平等。
皆願度脫一切眾生:無論哪一位佛、哪一位菩薩,從初發心所發的願力,目標都是要度化一切眾生,使令一切眾生得到解脫。一切眾生,包括三界六道內一切眾生,諸佛菩薩都平等要來度化他,使他得到解脫。自然熏習:諸佛菩薩愛護眾生、利益眾生的大慈悲心,自然而然在他的法身的作用裡,來使眾生啟發他的淨業的熏習。使他能夠以真如熏無明,消除煩惱妄想,趣向佛道。
恒常不捨:從發心到成佛,成佛以後,盡未來際。念念要度化眾生,要利益眾生,這種的大慈悲心,從來不曾捨離過,一向就是這樣。

以同體智力故,
[會]諸佛菩薩為什麼會有這種的大悲心恆常熏習,要來度化眾生的心,念念相續無間斷呢?
同體:因為諸佛菩薩所證的法身,所謂自性清淨心的理體,與我們眾生一樣並無差別。
*諸佛的淨心,與眾生的真如自性,念念都是相通的,不會捨離。念念都要引導眾生,使他能夠背塵合覺,趣向佛道。佛的法身與眾生的法身理體,自性清淨心、佛性,同樣一個理體,並無差別。
*這個同體,站在佛的立場看,認為一切眾生與諸佛同一個心體,並無差別。
*佛的智慧、佛的威德、神通的力量,都普遍熏習眾生,要來利益眾生。因為,這種的同體觀念的緣故。所以恆常念念不捨,來熏習眾生,使眾生能夠消除煩惱,趣向佛道。
*眾生心與佛沒相應,佛雖然平等愛護眾生,可是眾生不會感覺。沒感覺的原因,眾生的業障深重,被煩惱業障所遮蔽感覺。佛的慈悲得不到受用。

隨應見聞而現作業。
[會]隨應見聞而現作業:隨眾生應當要見到佛的時候,佛就現身給他見到。應當要聽到佛說法的時候,佛就說法給他聞到。只是眾生念念都在背覺合塵,沒與佛心相應,所以不見、不聞。佛能隨順眾生,而現種種作業,或使眾生得見佛,或使眾生得聞法,就是所顯現的作業。業就是動作、功用。
*佛所示現的不思議的三輪義化,三輪的淨化不可思議。心能觀察眾生的根機,口能隨眾生的根性說法,身能現種種神通感化。

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會]佛平等愛護眾生,但眾生要到什麼程度,才能夠與佛的佛心相應呢?要得三昧。眾生如果能夠依佛法修行,得證三昧,就能與佛相應,就能平等見諸佛。
三昧:這裡兩種講法,一種是指能破無明、證法身的菩薩,真正得三昧。初地歡喜地以上的菩薩,開始能夠破無明、證法身,他就念念平等普見諸佛。第二種,縱然還沒證初地的果位,正在用功修行的時候,只要能夠得三昧,入定的時候,就能見佛。約菩薩階位,十迴向位以前的菩薩,都要靠定力,入定就能見佛。出定就跟常人一樣。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只要你心地清淨,佛就現前。
*眾生能有定力,隨時能夠見佛,佛並無分別,平等普應。只要與佛法相應,佛就顯現。平等緣,站在佛的立場講。差別緣,站在眾生的立場講。

卯三結示
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
[會]上面所講的體熏與用熏,這兩種的道理。如果再分開來說明,又有兩種的差別。哪兩種呢?第一未相應,為什麼叫做相應呢?眾生心與諸佛心相應。眾生的修行才初發,還沒破無明、證法身,就還不能完全與諸佛相應,所以叫做未相應。哪一種修行人與佛菩薩還沒相應呢?像凡夫一類,凡夫總指三界六道眾生。二乘,指聲聞、緣覺。初發意菩薩,包含十信、十住、十行,到十迴向。第十迴向,也還沒完全與佛相應。現在這裡初發意菩薩,十住以前的階位的菩薩。

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
[會]因為他的修行方式,用意、用意識熏習,熏習就是修行。應當要知凡夫與二乘人,只能用意識熏習。意識,包含前六識,主要是第六意識的作用。凡夫三界六道眾生與二乘聖者,對於第七識,都還分不出、不能感受。所以,凡夫二乘只能用第六意識修行。意,指第七識。菩薩能體會第七識的作用,所以菩薩能夠對治第七識的染污、能夠消除第七識的染法,增進第七識轉成淨法,要使它轉成平等性智。所以,菩薩不但能夠用第六意識熏習,也能用第七識,用於修行的功夫。
這三類人還沒破無明、證法身以前,他的修行的方式要靠信心。有信心,才會修信、解、行、證。依信心來生起力量,才能夠修行。

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
[會]因為他未得無分別心。用意識去分別、用意去分別,這都還有分別心。修行要分別染淨、分別善惡、分別好壞、分別有漏無漏,統統還在分別心中,還不能沒分別、無分別。到哪個程度才無分別呢?分破無明、分證法身,才能夠無分別。十迴向以前的菩薩,統統都還有分別心。所以要靠分別心來修行。還沒得無分別心,就不能與法身理體相應。體,指法身的理體,就是自性清淨心。還不能相應,因為還沒證法身,原因就是還沒破無明,所以還沒與理體相應。

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
[會]因此之故,還沒得到自由自在的修行的方法。業,修行的作用,還不能自在,就是要靠助緣、順境。因為不能自在作業修行,就不能與用相應。用,指諸佛菩薩加被眾生的功用。功夫還沒到,還不能夠與佛菩薩度化眾生的妙用相應。

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會]第二種已相應,就是登地的菩薩。怎樣已經相應的呢?就是法身菩薩,已經從三賢位,往上進到初地歡喜地,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就得到無分別心。心,就不必用分別來起作用。
與諸佛智用相應:因為不起分別,就與諸佛平等的大智慧,及各種的大妙用,完全能夠相應。一分法身證到,就與諸佛的法身平等無二,就有一分相應的功用。
唯依法力自然修行:從此以後,他的修行,得二地以上,一直完全依靠所破的無明以後所現的法身。依法身的力量,順著法身的妙理,自自然然往前進修,叫做自然修行。自然,或任運,他的修法不必靠助緣。三賢位以前的菩薩,都要靠助緣才能修,叫做緣修。登地的菩薩破無明、證法身,完全依他所證的法身的力量,自然而然修行,叫做真修。真指法性,真如自性。依靠真如自性的本能,自然修行。
熏習真如:完全熏習真如自性,真如的作用就越來越殊勝。
滅無明故:無明就越來越減少,最後靠這種力量,把根本無明完全消滅。熏習真如,真如的功力一直往上昇,無明就念念消滅。最後到等覺菩薩,最後破一分生相無明,無明完全破掉,無明就消滅。這樣一直到成佛為止,無明完全破盡,法身完全究竟。

子四結判斷與不斷
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
[會]還有一段話需要說明,染法,指根本無明與一切煩惱。無明並煩惱種子及它所起的現行。無明染法,從無始以來一向,有識神以來一向,就這樣在那裡熏習,沒斷除。什麼時候才會斷?經過三賢、十聖的階位、等覺的修行,到最後成就佛果以後,無明就完全斷盡。所以,無明就是無始有終。

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
[會]由真如熏習的淨法修行,從開始發心、修行熏習。無始以來,無明與真如同時具足,但淨法念念熏習真如自性,一直熏習,到將來成就佛果,不會斷除。因為無始以來的法身理體,等到成就佛果以後,完全親證、完全顯現。盡未來際,永久如是,不會有斷除。所以法身這個真如,無始無終,沒開始也沒結束,盡未來際永久。成就佛果以後,盡未來際,度眾生並沒停止。所以說盡於未來。

此義云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會]這個意義怎麼說呢?因為真如自性,從你發心開始認真修行,無明消除,真如自性這個法身常常繼續熏習的緣故。真如熏無明,最後無明滅,妄心也就滅。妄心滅以後,法身就完全顯現出來。法身,就是指真如本性。等到成就佛果,完全遠離無明煩惱的垢染,微妙到至極的法身理體完全顯現,叫做離垢妙極法身。成佛以後,度化眾生的妙用,盡未來際,念念熏習。因此之故,法身理體繼續熏習,不會有停止、不會有消滅。

壬二顯示大乘體相用
第一顯示體相
第一正顯示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
[會]還有道理需要說明,真如的自體、相。真如,真心理體本來如如不動,就是佛性、本有的真如自性。真心理體的體與它的現相。體本來無形、無相,約它所現作用的光明,謂之相。一切凡夫,就是說六凡法界的眾生,真如本性全體一樣。聲聞與緣覺這兩種聖者,他的真如自性也是一樣。菩薩,從初發心,乃至等覺。諸佛,已經圓成證果的佛果,過去、現在已經成佛的十方諸佛。真心理體,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平等、平等,並無差別。
非一非異:在諸佛的立場來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心內眾生。眾生就在諸佛心內,並無差別。因此眾生各各有真如,諸佛所證的真如不是一個,所以非一。也不是異樣,不是說眾生的真如與諸佛的真如不能通,不能相通的時候,就不能感應。可是能夠感應,眾生能夠背塵合覺,趣向真如,與佛的真如完全相合,彼此能夠得到感應,互通的作用。所以,真如本性、眾生與諸佛,不可思議,非一、非異。

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
[會]諸佛的法身,無處不遍。凡有空間的地方,佛的法身就周遍到那裡。凡有時間的地方,佛的法身也周遍到那裡。所以,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非前際生:際是邊際。不是真如從前面的邊際,從哪個時候生起來。過去一向,就有真如自性。找不到它的開始。
非後際滅:也不是說到將來有滅除。前際是過去,後際是未來。也不是說等到未來,什麼時候會滅掉。往前看,過去無始。往後看,未來無終。
畢竟常恆:畢竟就是究竟、徹底。觀察真如自性,常恆不變。

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
[會]真心理體,前面只約體,現在講它的現相。真如能現種種德相,從根本有這個真如本性一向以來,就是這樣。它的性體上,本來圓滿具備一切功德,恆河沙數無量無邊功德。具足哪種功德呢?

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
[會]所謂有大智慧光明義:根據般若的道理,講眾生本來具足大智慧光明義。智慧當體就是光明,大智慧光明的意義。

遍照法界義故,
[會]徧照法界義故:約華嚴經的道理講。一真法界的光明,普遍照耀於十方法界這個道理、這個意義,眾生本來具足。

真實識知義故,
[會]眞實識知義故:約勝鬘經講。依照真如實體,了知一切萬法,無法不知。

自性清淨心義故,
[會]自性清淨心義故:根據勝鬘經講。真如本性本來是不垢不淨,但是約眾生的染污,方便說淨。自性,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本來清淨。這個意義為眾生本來具足。眾生本來自性,具足清淨心這個道理。

常樂我淨義故,
[會]常樂我淨義故:涅槃四德,約涅槃經講。永久如是謂之常。沒絲毫的苦就謂之樂。究竟自在就是謂之我。本來清淨無染就謂之淨。
常:真如自性、涅槃的妙理,從來就這樣。常就是不遷、不變的意義。
樂:顯示證到涅槃的佛果,變易生死與六道凡夫的分段生死,兩種都已經消除。不被二死所轉,所以究竟安樂。
我:自在義,成就佛果有八自在義。
淨:成就正覺,身口意三業徹底清淨。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究竟清淨。

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會]清涼不變自在義故:總合說明上面所說的佛果的究竟功德,與眾生本具的性德,都是清涼、不變、自在,具備這三種的意義。
清涼:眾生有無明煩惱就熱惱,就是痛苦。佛果沒這個痛苦,二死永亡,所謂之清涼。
不變:就是常住。本來常住,永久不變。
自在:諸佛究竟證到。

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會]具足,就是完備。眾生本性具足以上功德,諸佛所證徹證以上的功德。
如是,就指上文所說的:性自滿足一切功德,一直到清涼、不變、自在。
過於恒沙:過,超過。像這種功德,超過像恆河沙數那麼多。
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這些功德,在我們真如自性上,沒離開、不會斷除、不會變異、這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本來具足的。佛果的妙法,眾生本性就本來具足。
乃至:是超略詞,略掉無量無邊的功德不能一一標列。
滿足無有所少義故:本性上,本來圓滿具足,不會有所少,不會少一點。諸佛徹證,沒加一點。所以,無有所少意義的緣故。
名為如來藏:如來藏性中,本來具足這些功德。凡夫稱如來藏。
亦名如來法身:成佛就叫做法身。法身理體,當體就是如來,所以亦名如來法身。如來法身,約證果講。如來藏,約因地講。成佛就是法身,在眾生心地就是自性清淨心。

第二釋疑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會]假定說有人問曰:上面真如門中,講真如自性,諸佛與眾生這個真如自性的當體,平等、平等,而且是遠離一切相,相不可得。為什麼在這裡又說,法身理體上會有具備有這種種的功德呢?

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會]答覆的話說:雖然實在具備有上面所說的種種功德的意義,但真如自性的當體上,並無差別相,平等、平等,同樣一個。只有真如自性一體並無差別相。

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
[會]這個道理怎麼說呢?因為法性理體無分別、離去一切分別的假相。所以,當體本來不二。空與不空,本來不二。 比如說像水,水並無種種的現相。可是天空中的現相,映在水中,水就會現出相來。但相都是虛妄的,不是實體有的。

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
[會]又根據什麼道理, 能有這上面所說的種種差別相?因為眾生有第七識、前六識這個業識,眾生依這個業識,能造種種業,就有種種現相的生滅,就有生滅相。現在,依凡夫的業識的生滅相,來顯示淨體的現相,就是說種種功德相。

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
[會]這怎樣來顯示不可思議的功德相,與世間業識所現的差別相怎麼分別呢?
以一切法本來唯心:一切法當體,本來清淨、無分別。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都由眾生心體上,顯現諸法的功德,顯現諸法的作用。
實無於念:真心理體,本來實在並無起念的作用。
而有妄心:因為六道凡夫有妄想心。
不覺起念:妄想心從哪裡來?從無明不覺來。因為有無明不覺,所以有妄想心。妄想心所見的現相就有生滅。因為妄心有生滅,所現的妄境也有生滅。所以,由此無明不覺,起種種的妄念。
見諸境界故說無明:由這個妄念中,見種種的境界。妄念有生滅,境界跟著有生滅。這就是無明的現相。眾生有無明,所以有種種妄相。諸佛有無量功德,所以有種種的功德相。

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
[會]但功德相不是等成佛才成就,眾生本來具足。只是被無明不覺、妄想心所遮蔽,真正的功德相顯不出來。要怎樣顯得出呢?因為心性本淨,心性指真如自性。心是自性清淨心,性指法界理體。假定無明不起的時候,大智慧光明義就會顯現出來。

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
[會]因為凡夫心起種種的妄見,心中起有見的作用,跟著有不見的情況顯現。因為,心中有妄見存在,所以遍照法界義就顯不出來。設若心性能夠遠離這種的妄見,遍照法界的道理、意義就會顯現出來。

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
[會]因為心有妄動,所見的境界就有浮動不實,就不是真實能夠認識真知的意義。知,指般若智慧的了知。因為心有搖動,所以真實的識,能夠了知的功用,顯不出來。也無真實的自性顯現的真義。

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會]因為心在動,心如果靜下來,湛然常寂的時候,常樂我淨義才會顯現出來。

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
[會]熱惱,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由此有貪瞋癡各種的煩惱種子,生起現行,造出種種業力, 受無量苦。熱惱所造的業,跟著發生種種變化,作惡業墮落三惡道,就是衰變。有熱惱、有衰變,就得不到自在。在眾生分上,超過恆河沙數那麼多的妄想染污,種種雜染的意義,包含在心地上,就是無明不覺的總義。

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
[會]對上面的眾生熱惱的情況的意義講,假定能夠做到無明消除,煩惱斷滅,心地清淨,不會有妄動。無動就是不會有妄動,超過恆河沙數那麼多的清淨的功德相、功德的意義,就完全能夠顯現出來。煩惱消除,本具功德就顯現。

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
[會]假定心中起了妄念,又看到前面所有的一切法,認為都可以分別,都可以起念,都有差別相,所得的就有所少,不會完備,顯示功德顯現不出來。縱然有,所現起的作用很微少。

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會]照上面所說,無明、妄想全部消除,本有的、清淨的、功德法的淨法,無量功德就會顯現出來。但這並沒離開當下一念心,就是這當下一念心中本來具足。一心清淨,不會再起妄念的念頭,只有清淨的功德。所以,一切功德從此就得到滿足,就叫做法身,叫做如來之藏。在眾生分上,稱如來藏。功德本來具足,只是妄念所遮蔽,顯現不出來。到成佛,證到法身,這些妄念全部消除,煩惱障完全消除,業力種子完全去掉,變易生死與分段生死都已經消除,所以得到究竟清淨的法身當體。

第一 正明用即眞如
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
[會]還有,真如本性所現的妙用怎麼說呢?已經成佛的佛果,無論哪一尊佛,過去、現在一切諸佛,釋迦牟尼佛,乃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一切諸佛。
本在因地發大慈悲:成就正覺,最初也是從凡夫發心,根本在因地,發菩提心的時候,就發大慈悲心。悲者能拔苦,慈者能與樂。要使眾生離苦得樂,所以發大悲心。
修諸波羅蜜:為了要度眾生,修諸波羅密,就是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修十度,從智慧度開出來慧、方、願、力、智。
攝化眾生:無論是修六度、十度,目的為了攝受眾生、教化眾生。

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
[會]立大誓願:諸佛菩薩最初發心,都建立廣大的誓願。釋迦牟尼佛發願,要在五濁惡世,度苦惱眾生。藥師佛發願,要使眾生離苦得樂,消災免難,所以發十二大願。阿彌陀佛要使清淨國土攝化眾生,往生佛國,所以發四十八願。地藏菩薩看到地獄眾生最苦,所以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盡欲度脫等眾生界:每一尊佛菩薩的願力,很希望要度脫一切眾生,平等度脫一切眾生,使他離苦得樂,使眾生界統統都能夠成就清淨的佛國。

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
[會]亦不限劫數:諸佛菩薩的願力,無論是因地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乃至成佛以後,盡未來際,度眾生,沒一定多少劫的時間數目。為什麼會這樣做呢?
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因為佛看一切眾生與他本身平等、無差別。看一切眾生,就感同身受,像他自己的身體一樣。看眾生身,猶如我自己本身。眾生受苦,就是我受苦。
而亦不取眾生相:雖然看眾生猶如己身,但他不會執著。不取眾生相,不起分別相。

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
[會]這是因為什麼道理?因為真真實實,徹底了知一切眾生與我自己本身,真如本性,本來平等。眾生的本性、真如自性,與我的真如自性,並無差別。因為真如本來平等,無別異的緣故,所以平等普度。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
[會]以有如是大方便智:因為有上面所說的,極其殊勝的、廣大的、方便的智慧,能夠除滅眾生的無明。所以諸佛自己本身破無明,證法身,見到自己的本有的法身。親證之後,自然而然法身本體,就有不可思議的殊勝的作用,現出種種度眾生的功用。但是這個妙用,與真如自性本來平等,真如周遍十方,妙用也周遍十方。真如豎窮三際,妙用也是豎窮三際。
又亦無有用相可得:縱然周遍,不會有周遍的差別的相,相不可得。度眾生的方便,有種種的現相。但相無實體,以徹證真如的妙理,為它的根本。怎麼說呢?

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
[會]為什麼說諸佛能夠現種種用,以度眾生,但又不著用相,原因在哪裡呢?諸佛如來已經徹證聖果的佛果,他只有法身的智慧、智慧的德相所現的不可思議的身相,所現的身相,當體不離第一義諦的真理。第一義諦之理,就是法身的理體。法身理體,無有世間世俗的差別境界。在真如本性中,無這個差別境界,遠離所有施設、所有的作用。作用本來如是,不是等到施設才會有。所以真如的本體、第一義諦的當體,遠離世諦的妙用。它所有需要用的,隨時顯現。

第二廣明隨機見別
第一 總明隨機
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會]只是隨順眾生所見、所聞,使眾生能夠得到利益。使眾生得利益的現相,那種的現相,就謂之妙用。

第二別示見別
第一 標徵
此用有二種。云何為二?
[會]這利益眾生的現身的妙用有兩種,就是應身與報身。為什麼叫做二種?

卯二 正明
第一 明應身
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
[會]第一種,眾生依分別事識見,分別事識就是第六識。第六意識,善能分別一切事相。一般凡夫用分別事識去見佛,這是哪一類人見?凡夫,包含六凡法界,三善道、三惡道。二乘,就是聲聞、緣覺。六凡法界眾生所見的佛,與聲聞、緣覺二乘人根性所見的佛,內心所見的佛相,名為應身。就是說六道凡夫見佛,只能見到應身佛。二乘也是只能見到應身佛。為什麼說他只能見應身佛呢?
以不知轉識現故:因為他不知道,這是由他自己三能變的轉識。第八阿賴耶識再轉變,成第二段,就是第七末那識。第七末那識再轉變,轉成第三能變就是第六意識、前六識。眾生不知有這種情況,不知說是轉識所現的影子。用第六意識的分別心見佛相,儼然從外面來。
取色分齊:取他的色相分齊,說佛有三十二相、丈六比丘身,見這種的色相分齊。齊是齊限,就是應身佛的德相,三十二相,這為他的齊限。
不能盡知:佛的究竟報身的德相,他沒辦法可以完全盡知。只知三十二相的應身,看到佛相從外來。應當要知那個佛相,就是你的心體所現的。第八阿賴耶識過去見佛的影子,你現在得到見佛,往往自己自心現出佛的影像給你自己見。看到儼然從外面來,實際上不是。

第二明報身
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
[會]第二種類的眾生,能見到佛的報身。是用什麼方式能見佛的報身呢?業識,第七末那識轉成淨用。在第八阿賴耶識中,由真如熏無明 顯現出來的清淨的德用。因此菩薩所見的佛身,能見到佛的報身。從初發心,乃至等覺菩薩,內心所見的佛相,是報身佛。因為他發心廣大、志願廣大、德慧廣大,所以菩薩能見到佛的報身。

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
[會]報身的身相怎樣的殊勝呢?一身有無量的德色,又有無量的現相,每一相都有無量的德好。佛所住的常寂光土,就是依報。依報的果德,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有種種莊嚴。隨度化眾生的機緣,所示現的各種情況,就無量無邊。沒辦法可說盡,沒辦法可分別。他的分別的齊限, 不是給凡夫的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安住在常寂光中,時時顯現任持,給所有的菩薩眾生,應他的根機,隨時能夠見到。而這個報身相不會毀壞,不會損失,永久如是。

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身。
[會]像以上所說報身的功德相,都是過去久遠劫來修諸波羅密,就是六度、十度萬行。所以,成就無漏的聖果。由於無漏的修行法門,這個功德回熏到真如自性,顯現出無量德相。佛果上法身所顯現的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的殊勝熏習,使這個德相莊嚴顯現,才能夠成就這個報身的德相。報身的德相,圓滿備足種種無量無邊快樂的現相。因此之故,這樣叫做報身。
*他受用報身,三賢位,隱約的能夠見得到,但不完全。登初地以上,才能完全見到報身佛,叫做他受用報身。佛的報身有兩種:一種叫做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本身受用的,菩薩也見不到,因為那是佛本身的德事。菩薩見到的佛報身,叫做他受用報身。

第二約機所見以判粗細
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麁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身。
[會]再進一步說明,凡夫人所見的佛身是粗的色。怎樣叫做粗色呢?像釋迦佛的應身佛,他有三十二相,其他一切與人一樣。這是隨六道眾生的境界,所見不同。地獄道的眾生,如果他種下見佛的善根,在地獄也能見到佛相,但所見的都是粗色的佛相。眾生種種的差別、類別不同的情況,他所見的就有種種不同的情形。所以,佛應眾生而現,你是怎樣的眾生,需要見怎樣的佛,他就隨時顯現。應身為什麼說非受樂相呢?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當中,從三十歲到八十歲,中間經過九次的磨難,這都不是快樂的事情,都是人間的苦相。

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
[會]還有,初發心的菩薩。等,一直到三賢位。從初發心的菩薩,經過十信,然後到三賢的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一類的菩薩所見的佛相,深信眾生本有的真如法體的緣故。能少分見到報身的德相,而且徹底了知佛果上的色相,就是報身的無量色、無量相種種的莊嚴,等等的事相。菩薩都能知道這個現相,不是有所從來,也不是有所去。離於分齊的界限,不是有分別,不是有齊限。這是依菩薩的心體所現的現相,所以見到的佛,沒離開真如自性。雖然三賢位以前的菩薩,一樣能見佛,但這裡菩薩所見的也還不是很究竟,還是模糊不清。

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
[會]然而,此菩薩,指三賢位以下至初發心,這一類菩薩。雖然能夠部分見到報身的德相,還有分別心,所見的相就不清楚。因為還沒證到法身的地位,就是還沒破無明、證法身,還沒登地,所以所見的相,可以說還不是完全的勝應身。設若得到淨心地的菩薩,就是登上初地的菩薩,所見佛報身相幽微、奧妙,極其殊勝。從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每一地所見的佛相越來越殊勝,越來越莊嚴。第二地菩薩,離垢地菩薩所見的佛相,叫做千丈盧舍那身。四地勝過三地,這樣一直往上轉勝,乃至菩薩地盡的等覺菩薩,見到佛的報身,完全究竟,徹底見到。等覺菩薩才能徹底見到佛的他受用報身,最清楚、最圓滿,才能徹底,所以謂之究竟。

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會]這完全是靠菩薩修行的時候,用他的業識。業是造作,修行淨業的熏習。這種的造作,所顯現的佛相的現相是這樣,但是在佛的立場上並無差別。所以,如果離開業識,就沒這個現相可見。以諸佛的法身,無有彼此,彼此就是自他、能所,相對待。佛的法身無相對待的法,是絕待的。所以,因此不是像有彼此、有色相,彼此互相來顯現來見。迭就是互相,迭相見就是互相見。依菩薩的業識修行的時候,才能見到。在佛的本體法身理性,本來如是無差別相。只是隨順眾生度化的方便,有淨相顯現。

子三 結示眞如妙用
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
[會]前面既然說,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起疑問:諸佛的法身,本來就無色相,無互相顯現的色相。既然,諸佛法身都無色相、遠離色相,為什麼又有色相的現相可見呢?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
[會]答曰:在佛的法身當體,有現色法的能力。法身當體就是色法的當體,一切能現的色相色體就是法身。離開法身,無色體可見,因為法身當體,就是色。法身當體,具備色的作用的緣故,所以才能夠現出種種的色相。只是需要見的時候,他就現相。不需要見的時候,就了不可得,很像一面鏡子,有相來,它就顯出來。相離開,鏡子裡面就空空、無相。

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
[會]為什麼說法身當體無色,而能現色呢?因為一向以來,色與心二種法,並不是兩個本體。色與心本來無異樣。因為,色的當體,就是不可思議的妙智。有這個智慧的緣故,所以能現諸色。色的實體無形、無相,方便說它叫做有智慧的德體所現的身相。所以,實際上無這個假名的色體。智慧的性體當體,就是色體的緣故,智體與色體無二,所以稱為法身。所以,法身能現眾色,能具無量智慧。因為法身的色體,徧一切處,無處不遍。

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
[會]它要現色的時候,所有的色都能夠顯現,無齊限,能夠普遍顯現。隨眾生心,佛能顯示種種的境界,在十方世界中,使無量無邊的菩薩,能見佛所現的報身。佛身能現無量無邊報身的德相,德相上無量無邊的種種莊嚴,又有各各差別,都沒一定的分限、沒一定的界相。雖然有種種差別德相,彼此不會互相妨礙,因為它無質無色,無色中顯色,無質中現各種的現相,所以才有這樣的妙用 。

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會]這種情境、這種的道理,不是用凡夫心的分別識去了知,因為這是報身的究竟、最微細的境界。因為,真如本體自由自在,能顯現種種不可思議的德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種種的殊勝分別、不可思議的境界。完全是靠佛果上所證的法身理體,所謂離垢妙極法身,所現的不可思議的境界,都是應眾生而現。

庚三 結示證入
己一顯示正義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
[會]還有,前面所說的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用意要使人從心生滅門,趣證、證入心真如門。前面的心生滅門,要使人消除染污法,成就清淨法。由這個淨業的淨熏,由此消滅無明,趣向真如,徹證真如的自性。這個話怎麼說呢?因為推求五蘊,都無實體。五蘊總不出色法、心法、並六塵境界,都無實體可得。究竟無實體,可給你起念,因為都是假的、無實體,用不著起念。 以心並無形無相,無實體可得。要找這個心的形相,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所有的空間,都找不到。

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會]像人迷失方向,把東邊誤做西邊,方向並沒轉變。眾生也是這樣,因為無明,所以迷失自性。心本來無念,因為迷失自性,起了無明,所以才有妄念。有了妄念,就有妄動,心本來不動。如果曉得觀察心體當體不可得,真如本來無念,消除一切的妄念,就能夠隨順這個正法,趣向於真如門。由此之故,所以要斷除妄念。

己二對治邪執
第一總標二見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會]對治邪執者,世間眾生六道凡夫,乃至二乘人,因為有我見,所以就會有邪見的執著。我見,自己能主宰一切,才可以稱為我。不能主宰,但是妄執為我,這為眾生所執著的主觀的成見,就是我執。設若能夠把我執捨去,無我就不會有偏邪的執著。我見總合起來說不出兩種。哪兩種呢?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人我見,就是我執。在這個五蘊身心中,執著這個人身為我,這個身體是我的。有我、我所有的執著,就是人我見。對於一切法,生死、涅槃等諸法, 生起執著,認為一定有生死、一定有涅槃,執著一切法,就是法我執。

第二別釋二見
第一人我見
第一 正除我見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
[會]什麼叫做人我見呢?依六道的凡夫所起的我見,大致說起來有五種。哪五種呢?

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
[會]第一種、聽到大乘教典的經文,有這樣說:佛的法身,究竟是寂而常靜,寞而常空,好像眼睛看到的太虛空一樣。因為這一類讀經的人,不了解、不知道上面所說的如來法身猶如虛空,是破除眾生有見的執著。因為眾生著有,所以佛說空來破除。可是因為這個破著的話,這一類就以為佛的法身就像虛空一物,了無一物,就是著空。

云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
[會]怎樣來除去這種錯見呢?說明現在眼睛看的虛空,是虛妄法。怎麼說虛妄法呢?體無、不實。體無,就是說明它無實體的緣故,顯示虛空是不實。因為無實在的實體,所以謂之妄法。為什麼說虛空是妄法?因為它無實體,無實體的緣故,所以謂之不實。為什麼說它是妄法、體無,又不實呢?因為,虛空無形無相,當體並無實體的形相,要與色相對,有色才顯得出虛空。離開色,空顯不出來。所以,虛空雖然無實體、無物質、無相,可以用眼力去看到虛空的假相。這個虛空,能使令人心生起有生有滅的感覺。為什麼說虛空有生滅呢?比如說人打水井,土挖起來空生,土填回去空滅。所以使令人的心,對於虛空發生一種有生滅的假相。

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
[會]應當要知一切色法,都是從心顯現。本來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眾生心所變現的一切色法。看到的山河大地宇宙萬有一切一切,都是眾生心所顯現的,離開我們的心,這一切色法都不可得。所以,色法本來就是眾生心,離開眾生心之外,沒實在的外面的色法。設若沒外面的色法,虛空的相也不可得。

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
[會]一切所有色的境界,單單從眾生心的虛妄生起來,因此之故,才會有外面的假相。設若眾生心遠離這個虛妄的動作,就是說煩惱妄想消除,沒妄動,回歸本來的寂靜的真如自性,所有的色法的一切境界統統都滅了。因為心有妄動,所以有色法。有了色法,才顯出虛空相。假定心不妄動,心回復原本的真心理體的清淨的靜境,一切的境界統統都消滅。只有一個真心理體就是真如自性,無所不徧,顯示眾生心體本來周遍,因為虛妄心的妄想作用的緣故,所以顯出有色、有空,顯出有一個局限。假定把妄心消除,本來的真心理體就豎窮橫遍,無處不有。

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會]這經文所說的如來法性,猶如虛空的。主要的道理說什麼呢?佛的法身,就是如來。如來法身至為廣大,因為無所不遍。它的法性豎窮橫遍,它的智慧也是豎窮橫遍,這為究竟佛果的真義。沒什麼可比方,便藉虛空來比,但不是像虛空的現相。法性理體不是這樣,空中有不空的意義,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離真空。解釋第一種的錯誤的邪見,執空。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會]第二種人聽到大乘經中有說:世間一切法都是究竟無實體,不必等到它壞掉才空,當體就是空。乃至究竟涅槃的真理、真如、佛性,這些法也是一樣究竟空。一向就是空,為什麼呢?因為它離相,無一切相,所以是空。不知經中講這個道理,是破除眾生有的執著,執著有涅槃可證。就認為真如、涅槃的性體,與虛空一樣,空空無物。生起這種的錯見,也是著空。

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會]要怎麼對治呢?因為真如本性、法身當體,它的自體並不是完全空空洞洞,因為本性具足的無量功德,佛果上的一切萬德莊嚴的功德,在這個性體上,本來具足、當下具足。真心理體上,不空的功德。

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
[會]第三種,有人聽到大乘教典中有這樣的說法:眾生本有的藏性,在凡沒減少一絲毫的真性,成佛也沒增加一絲毫。本體中圓滿備足一切功德之法。但有人聽到不了解大乘教典所說的道理的緣故,就認為如來藏的當體有色法、有心法。色法、心法,在如來藏中都有,各各都有它的自體的現相,都有各種差別。

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會]要怎樣對治呢?單單依真如的意義來說,沒色心諸法差別相。既然沒差別相,怎什麼說世間有色心諸法呢?約生滅門。因為在生滅的染污的意義,染污眾生的差別相。眾生有煩惱、有妄想,所以有染污的差別的意義,來示現說明的緣故。說有色法、心法種種的自相差別。

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
[會]第四種,有人聽到大乘教典中有這樣的說法:一切世間有生死、有染污法,統統都是依如來藏才有的。就是前面生滅門中,依如來藏說,生滅與不生滅和合,顯示有如來藏的意義。一切諸法沒離開真如,真如自性就是如來藏的當體。這個道理,他不了解的緣故,發生一種錯誤的見解說:如來藏的藏性中,它的自己的本體,就具足一切世間法、一切生死法,說藏性中真如本性中,有生死的染法。因為生死的染污法是眾生的妄想,無明不覺才有。無明不覺,雖然沒離開真如,但是真如本性,沒這個無明不覺。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
[會]要怎樣對治呢?應當要知,如來藏的藏性就是真如自性。真如本體,一向只有清淨,超過恆河沙數那麼多的清淨的功德。就是佛果的萬德莊嚴,淨法功德本來具足。但染污法呢?藏性中沒這個東西,它只是附託在藏性上。比如鏡子的本體,它沒塵埃,是從外面遮蔽鏡體,鏡子被塵埃遮蔽到,顯不出光來。鏡體比真如自性、如來藏,塵埃比無明不覺、煩惱。所以,這個清淨功德,與真如本性沒離開,不會斷絕,常常具足。與真如自性沒異樣,沒差別,完全具足。比方如意珠,看起來透明,空空了無一物。可是需要什麼,它就現什麼,隨眾生心顯現一切。就是真如自性,空中有不空的意義, 不是種種的物質藏在藏性中,儼然有實體。淨法,需要就現,不需要就沒看到。

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
[會]超過恆河沙數那麼多的煩惱、染污法,單單是虛妄門中有,真如自性本來無。鏡體本來無塵埃,塵埃不是鏡體生的。眾生的無明煩惱,與如來藏的當體,從無量世,累生歷劫以來,從來不曾與如來藏有相應過。

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故。
[會]設若如來藏的當體,自己本身有虛妄法,要使他證悟體會到本有的法體,要永久止息妄念,就是不可能。原因就是你自己本身有,怎麼止息掉呢?

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
[會]第五種,有人聽到大乘教典中有這樣的說法:眾生因為有如來藏,而如來藏有生滅法,所以就有生死輪轉。因為依如來藏淨法熏習的緣故,將來能夠證到涅槃。大乘教典說這個道理,因為他不了解的緣故,就誤會說:眾生有開始。因為看到眾生的妄法有開始的緣故,就認為:既然妄法有開始,妄法消滅以後,回歸原本的涅槃,涅槃就有終盡。將來這個成就佛果的人,還會再回來做眾生。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
[會]要怎樣對治這種的錯見呢?如來藏是指真如自性本體,前際不可得,往前推,推不出它的最先的起頭。無明的現相也找不到開始。假定是有開始的話,就變成先有真,後有妄。假定有人說:這個世間的眾生若盡,另外世界的眾生又會來,又生起眾生來。有眾生開始生起,這種的說法是外道的經典中說。

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會]又如來藏無有後際:真如自性,往後看,無有邊際。佛所證的涅槃的果德,與如來藏、真如自性相應,所以佛成佛以後,一直盡未來際。這個道理,就是說明真如無始,也是無終。這第五種的人我見,主要就是說明成佛以後,不會做眾生。

第二例破餘見
唐本:依人我見,四種見生,是故於此,安立彼四。
[會]這十六個字,梁譯本沒有,唐譯中有。為什麼要把它搬過來呢?因為這句話,梁譯很可能是漏掉,應當有的。因為眾生所說的人我見,不是只身見一種。人我見就是身見,還有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裡詳細講人我見的身見,可是沒講後面四種。後面四種,應當依例可以知道,應當有的。因為有人我見,就會有邊見,屬斷、屬常;見取見,非果計果;戒禁取見,非因計因。邪見,是撥無因果。這些邪見,同時都會跟著生起來。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會]法我見就是法執,因為有我,執法為實,所以稱為法我見。法我見,是對聲聞、緣覺二乘的鈍根的眾生講。怎樣叫做法我見的法執呢?依聲聞 、緣覺二乘人的鈍根,對這種二乘鈍根的人講法我見,因為根性鈍,沒講到徹底,只講人無我,破我執。五蘊身心當中,無實在的我可得,用意就要二乘人破除見思二惑。沒講到徹底,只講我執,沒對他講法執。因此聲聞、緣覺的二乘人,他的見解就變成,見五蘊諸法都有生滅相,看三界內的輪迴生死,感覺到非常可怕,趕緊要求證出世間的偏真涅槃。認為說一定有涅槃法可得,所以變成虛妄的執著。認為一定有涅槃,一定有生死。執著涅槃的法,執著生死的法。因此縱然證涅槃,也稱為妄取涅槃。執著生死法,執著涅槃法,稱為法執。

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會]云何對治?對這種二乘人,要跟他說明,因為五蘊,色受想行識,各各沒實在的體性。色法,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有質有量的色法,尚且當體即空,何況心法無形、無相,更是空的!五蘊諸法並無實體,它的自性當體,就不生不滅。自性,指五蘊法的實體的性體,本來就沒生滅。因為它本來就像涅槃一樣,涅槃就是不生不滅,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是有法可執,不必去破除。

第三究竟離妄
正明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
[會]究竟離妄執者:徹底要遠離一切虛妄法的執著,就是說不但人我、法我要除,連能除人我、法我的那個能除的空相,也要消除,所以謂之空空。
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學佛的人應當要知道世間的染污法、出世間的清淨法,統統都是相對的講法。染對淨講,有生對無生講,是對非講,善對惡講,一切法都是相對待。
無有自相可說:應當要知諸法的理體,本來沒這個對待法,所以無有自相、無實體的相狀,可以言說。真如自性本來清淨,清淨是對染污講。染污除去,淨相也不可得,所以在對待法中,說有染、有淨。真如自性當體是絕待,無對待。既然無對待,就沒這個名相可得。所以無有自體的實體的相狀,可以用言說來表達。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
[會]因此之故,應當要知一切法,總包括世間、出世間一切法。
從本已來:一向就是這樣。
非色:它本來也無色,本來也無心。在真如自性上,色法不可得,心也不可得。為什麼說非色呢?在真如自性上了不可得,沒六塵境界,所以說非色。
非心:非心,心是心法,現在這裡的心講妄想心,也沒眾生的緣慮心。真心理體,沒緣慮心、妄想心。所以,這個妄想心的心法,都不可得,無實體。
非智:在真如自性上,智也不可得。為什麼說非智呢?因為對凡,才說聖。如果凡夫法消除, 聖相也不可得。所以,說智也是方便。實際上,智也不可得。
非識:怎麼說非識?識是凡夫的分別,真如自性本來就凡情不可得。因為有凡,才說聖。如果沒凡夫,聖也不可得。凡情盡了,聖見也不可得。在真如自性上,凡與聖都不可得。
非有:因為真心理體本來不是有形相,畢竟不可說相,不是有語言文字可說。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
非無:雖然說非有,又不是側著於空的一邊。也不是有,也不是無。
畢竟不可說相:究竟真心理體,本來就遠離言說,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不是可以用說的,顯示真心理體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所以,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當然也就不能用言說。

釋疑
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會]本來無言說,可是現在佛說的法很多,有言說。為什麼又有言說呢?應當要知釋迦如來大慈大悲用善巧的方法,權巧方便。假藉言說,來表達佛法。假定沒用言說,就沒辦法表達出來。為了要引導眾生,趣向佛法,所以方便建立言說的方式。主要的宗旨、趣向,使人趣向於遠離眾生的妄念,達到無念的功夫,歸向到本有的真如自性的本體。為什麼要使眾生修學佛法,達到究竟無念的功夫呢?因為凡是有起念頭,念一切法,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會使心體有生滅相,就不是原本有的實性。不能證入真如實性的真體。

第三分別發趣道相
第一總標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
[會]分別發趣道相:分別,就是解釋、說明清楚,發起、趣向於無上菩提道的方法。這種的現相,到底要怎樣修學,才能夠趣向無上菩提道?
一切諸佛所證之道:道,一切諸佛所徹證的無上菩提的究竟的大道,要怎樣趣向呢?
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想要成就佛果,就要修菩薩的因心,所有一切行菩薩道的人,從初發心,經過信、住、行、向、地,三賢、十聖的階位。發心、修行、趣向於無上菩提的方法,這個意義需要加以說明。

第二別釋
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會]簡略說,發心趣向無上菩提的大道,有三種的階段。是哪三種呢?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就從初發心,一直到究竟將成佛以前的等覺,包含在內。信成就發心,已經是從十信滿心講起。十信滿心講起,到入初住、十住。最初剛發心的道理,有修行信心分,是專講初發心修行的事。這裡是約已經成就發心成就的人來分別。
第一的信成就發心,經過一萬劫的修行,十信心滿,所以叫做信成就。所發的菩提心,就已經非常的安定,不會發生偏差。
第二解行發心,約十行、十迴向這兩類的菩薩講。因為他了解菩提的道法,明白以後趣向修行。
三者證發心,指初地以上,已經證到一分的法身,證到法身的階段。這個發心已經可以說開始證果的境界,一直到等覺,將成佛,就是證發心的範圍。

第一釋信成就發心
第一徵起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
[會]第一的信成就發心,依哪一種人來修?怎麼修行信才會成就?信心得到成就,堪能發菩提心,已經得到菩提心決定的境界。

第二解釋
第一釋信成就
第一 正釋成就
所謂依不定聚眾生,
[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能夠修行,信心能夠成就。不定聚,聚是類。大乘教典中,把眾生的根性分作三類:第一正定聚,第二邪定聚,第三不定聚。
1)正定聚,就是十信滿以後,登初住以上,他的菩提心已經確定,決定成為菩薩的根性,不會有所改變。這種人修行決定成佛。
2)邪定聚,就是外道執邪法,不相信佛法那一類眾生,對於佛法善根淺薄,不能趣向佛果。
3)不定聚,就在正定、邪定的中間,不定是還不一定。遇到正法會趣向正定聚,遇到邪法會趣向邪定聚。現在這裡約不定聚眾生說明信成就。

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
[會]有熏習善根力故: 有淨法的熏習的力量,增長他的善根。以善法為根本,發生力量,所謂五根、五力。由此有善根的力量,對於佛所說的法,會有正信,信業果報。因為他善法熏習,真如熏習無明,使它轉變成為淨法的緣。善根力量都具備的緣故,他能相信,尤其深信起惑、造業,會受果報。所以,從內心生起,都能注意修學十善法。

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
[會]對世間輪迴生死的痛苦,他有厭離心。所以,欲求無上菩提,欲就是希望,希望、趣向、勤求、修學無上佛法的菩提的妙道,能夠成就佛果。無上菩提,就是佛的果位。希望求證佛果的緣故,所以叫做發菩提心。因為他有這一個善念,對佛法有緣,所以得值諸佛。值就是遇,能夠遇到佛法。佛在世時,得遇到佛,聽佛說法。佛滅度後,能遇到佛法,依法修學。或者佛在世的時候,能夠親身聽到佛法,來親近佛。親承,親是親近,承是承事。親近承事於佛,來供養佛。供養佛的範圍,就是按照佛法,實際去修行,就是最殊勝的供養。如說修行,增長善根,才是真正的供養佛。在修行信心,使信心增長。

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
[會]像這樣知因識果,修十善業,努力精進修行,求無上菩提。這樣要經過一萬劫,這樣修學佛法,信心才會成就。成就十信滿心,證入初住,要經過一萬劫。到了初住的階位,諸佛菩薩加持他、教導他,使他所發的菩提心能夠堅固成就,不會再退轉。

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
[會]有一類眾生大悲心很殊勝,為了要度化眾生,看到眾生苦惱,自己能夠發起菩提心,從此修行到十信滿心。大悲心發起來,由此修行能夠成就,全靠自力。這種菩薩智慧的力量很堅強,悲心又充足,依法修學,一直能夠達到一萬劫十信滿心。或是,因為看到正法即將要被消滅,為了護法的因緣,自己曉得發心,來護持佛的正法。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會]像這樣信心成就,一萬劫滿,得發心住。得入正定聚,畢竟就不會退轉,叫做住在如來種中、佛的種子之中,將來決定成佛,與正因理性完全相應,就是能夠由此成就正覺。

第二 兼顯未成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
[會]設若有一類眾生善根微少,雖然與三寶有結緣,但是善根淺薄、微弱、份量少。原因就是久遠以來,煩惱深厚。厚,就是顯示煩惱很多,煩惱障特別重。縱然,遇到佛出現世間,也曉得供養佛。因為,大乘善根薄弱的關係,所以會生起人天種子。修人天善道,做人要修中品十善;生天,要修上品十善;色界天以上,還要禪定。有一類雖然發心要求出世間法,但是他只能生起二乘人的種子。或者起聲聞心,修四諦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求證阿羅漢果。或者起緣覺心,修還滅門的十二因緣法,求證辟支佛果。發出世心,希望求解脫,但是只求自己解脫。

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
[會]設若佛在世時,縱然有發心要求大乘佛法,因為善根不深固,又比較軟弱,所以他的根性不一定,或進或退。善根若慢慢增長,往菩提道、往上進。善根,若不是很深固,甚至感覺到菩薩道難行,由此退失菩提心,或者落在聲聞、緣覺的二乘,甚至退失在人天。在還沒修滿一萬劫以前,或者初發心的人,在這三類的根性中,或人天、或二乘、或菩薩,但菩薩的道心難發,菩提心難成,所以往往發以後,有進有退,不一定。

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
[會]或有,從初發心,供養佛、親近佛、修學佛法、發菩提心,可是還沒修滿一萬劫,十信還沒滿以前中間,從初發心一直到還沒滿一萬劫。這個中間遇到其他的差別因緣,也有會繼續發菩提心,使菩提心相續增長,但也有退失的。初發心的時候,發心的情形,各種情形都有。有的看到佛身體的顏色,應化身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看到佛的容貌顏色,看他的相好莊嚴,因此發心的也有。

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
[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眾僧,指全部的出家人的僧團,僧相莊嚴也很容易啟發人的信心。看到出家人認真修行、莊嚴、四威儀好,因此就發心的也不少。
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聲聞、緣覺二乘人,也有可能教人發菩提心。因為往往他也知道大乘佛法,但是他自己只求證阿羅漢果。
或學他發心:或者,有些人看到別人發心,就是被動。

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如是,指上文所說。等者,等於其他還沒說到的範圍內。還沒滿一萬劫的道心,他的發心都不會確定。
遇惡因緣:遇到機緣會有變化,或便退失,或不一定。遇到惡因緣,就是逆境,使他退失道心的機緣。
或便退失墮二乘地:或者因此就退失,道心堅固遇到惡機緣,不會退失。道心若不堅固,遇到惡的機緣,會引發他的退失道心。假定說從菩提心退失到二乘地,做聲聞、緣覺。

癸二釋發心
第一釋所發之心
先正釋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
[會]還有,所謂信成就發心,怎樣發心呢?發怎樣的心?簡單說有三種。哪三種呢?
一者直心,直趣道場的心,不可彎彎曲曲、不可不實。怎樣直心呢?正念眞如法故。真如,就是本有的佛性、自性清淨心。念念趣向於本有的自性清淨心,真如法體為正念,就是說知道自己有佛性。依佛性,發起這個開始的始覺。由此能夠修學佛法,所以直心就是正因佛性,本有的法身、本有的如來藏、真如本體。眾生有這個正因,學佛法才能夠成就。

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會]二者、深心:深是深厚,對於佛法有深厚的了解。
樂集一切諸善行故:愛樂修習佛所說的一切善法,都願意去行。先求了解以後,以解導行,才能夠修行。愛樂修習佛所說的一切,世間、出世間一切的善行。這屬於了因佛性,
了知佛法,啟發本有的正因,由此趣向佛果。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會]三者、大悲心:大悲心,就是緣因善心。就是看到眾生苦惱,要拔除眾生的苦惱,所以才發菩提心。
欲拔一切眾生苦故:希望能夠拔除一切眾生的苦惱。行菩薩道的菩薩,念念要使眾生離苦得樂。大悲心為啟發菩提心的根本因緣,所以屬於緣因善心,就是最要緊的助緣。有大悲心,才能夠啟發菩提心。所以大悲心目標就是要使眾生離苦得樂。行菩薩道要有正因佛性,要有般若智的了因佛性,要有大悲心的緣因佛性。三樣同時具發,菩提心才會成就。

後釋疑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會]問曰:上面論文已經講過,一切法都是當體即空,只有一相,就是空相。並無差別相,平等平等。諸佛菩薩所證的法身理體,與眾生本具的法身並無差別,平等無二。怎不單單念真如自性就好,又要修種種的善法呢?既然是要求證自己的本有的真如本性,
單單念念不忘自己的真如自性,這樣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又要假藉修學世間、出世間一切的修善的行法。原因在哪裡呢?

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
[會]答曰:比喻說一個大摩尼寶珠,能隨眾生意出現種種物品,摩尼寶本身的本體、性質,本來是光明清淨。不過它在地裡有礦物質雜穢、石頭髒垢,種種混合在那裡。如果有人單單念摩尼寶的寶的性質,可是不曉得把寶珠,從地裡把它挖出來,用種種方便來加以磨擦、修治,使它得到清淨。只用想它的寶,怎麼它自己會淨呢?究竟寶的本身,若不治理,寶珠周圍不會清淨,就不會現出種種的作用。

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染垢。
[會]眾生有真如的法,與摩尼寶珠體性明淨一樣,它的體性也是當體即空,就是透明、完全清淨,不會有垢染。但是摩尼珠周圍有鑛穢之垢,比喻眾生雖然有真如自性,不過有無量無邊的煩惱的垢染,把真如自性遮蓋起來,道理、受用顯現不出。

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
[會]如果有人雖然念自己本有的真如,但不用種種的方便熏修,來消除周圍的煩惱。本有的自性清淨法身,無論如何顯不出來。眾生有真如、有清淨的法性,但是被無量煩惱遮蔽,不斷除煩惱,真如自性顯不出來,受用不到。

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會]因為眾生的煩惱垢染無量無邊,根本煩惱六個、隨煩惱二十個,乃至八萬四千塵勞煩惱。必定要周遍修習一切善法,來對治一切的煩惱。煩惱消除,本性才會現。設若修學佛法的人,曉得修行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善法認真修,煩惱就會消除,煩惱消除了,自然就回歸到本有的真如自性的道路上。會順著真如本性,使它啟發顯現出來,就能夠恢復本來的清淨的法身。

第二釋發心之行
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
[會]簡單說,修斷煩惱,修行的方法謂之方便。要斷煩惱修行的方法有四種。是哪四種呢?

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
[會]第一種,行根本方便。根本,指真如自性。真如本性為諸法的根本。世、出世間一切法,無論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一切法,每一法的法性的自性,本來沒有生,無生也就無滅。諸法自己本來就是不生不滅,有生滅是眾生的妄見。若能夠知道這個道理,離於眾生虛妄的邪見,就不會執著住在生死輪轉中,不得解脫。


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會]世間一切法,認真觀察都是因緣和合的,沒有一法不是因緣和合。比如這個人身,自己的業緣為親因,父母緣為助緣。由此三緣和合,成就這個身體。在這一生當中,又去造業,起惑造業,無論善惡,這個業果決定不會失掉。由此起於大悲,度化眾生,修種種的福德事業來攝化一切眾生。攝是攝受,化是教化,對一切眾生都是攝受、教化。不會住在涅槃,不會執住在涅槃,不會愛著涅槃。所以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怎麼說不住涅槃呢?真如法性本來無所住,無所謂住生死,也無所謂住涅槃。無住,就是無所著,不住著。生死不可得、涅槃不可得,當體無所著,就是法性的當體本義。所以,要觀察這個道理來修學,這為根本。

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會]第二種,能止方便,止息煩惱的權巧方便。要常常認真,有慚愧心。慚者慚自己,愧者愧他人。總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學問樣樣不及人,生慚愧心,努力進修。常常曉得悔過,懺前愆,悔後過。以前所造的業愆,認真懺悔,求消除,以後不會再造作,知道世間惡法都是墮落的因緣,不會再去造業。曉得常常慚愧、懺悔,能止息一切造惡業的方式,完全不會去造作,不會使令惡法增長。惡法慢慢消除,善念增長。從此隨順諸法真如本性,遠離一切的過患。

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
[會]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要使善根念念增長。對於佛法僧三寶要認真禮拜、供養。供養如說修行,就是供養。看到別人修善法,生歡喜心,讚歎他,生隨喜心。常常請佛住在世間,說法度眾。佛成就佛道,請他轉法輪,說法度眾。佛如果要入涅槃,請他不要入涅槃。因為有愛樂、恭敬佛法僧三寶的心,極其淳熟,道心深厚的緣故。信心就會增長,才能夠志向、趣求於無上菩提之道。

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
[會]又因為修學佛法的菩薩,得到佛的護持、法力的加持、僧寶的護持。有佛法僧三寶護持的力量的緣故,過去所造的罪業、業障,從此得到消除。所修的善根,念念增長,不會退失。因為法性本來遠離愚癡障礙,現在修一切諸善行,就是能夠隨順法性,遠離愚癡的障礙,增長無上菩提的功行,就是眾善奉行。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
[會]四者、大願平等方便,行菩薩道,以平等心,發廣大願。要怎樣發願呢?發願盡未來際,化度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無有剩餘,皆使所有的眾生都能趣向無餘涅槃,證到究竟佛果的涅槃。因為這樣做的時候,能夠隨順法性,法性念念相續,不會有斷絕的緣故。就是說,行菩薩道,念念不忘所發的大願。願有通別,四弘誓願是通願,每一尊佛菩薩個個有另外別願。由此使令一切眾生度到究竟涅槃,這就是念念使法性相續,沒有斷絕。念念要使眾生究竟解脫,使眾生無餘涅槃得度。

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會]諸法的理體、真如自性,至為廣大,周遍於一切眾生,彼此互通互融。平等無二,沒有彼此的差別相。彼此沒有差別相,都是究竟寂滅,一切平等,並無差別。

第三釋發心之益
第一正明勝益
第一約實明能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會]行菩薩道的人,照上面說的發心的方式,發心修行的緣故。慢慢的他能夠少分,能夠見到自己本有的法身。因為能見到法身的緣故,隨他的願力,為了要成佛度眾生,他就能夠示現八種利益眾生的事業,就是平常說的八相成道。得到補處的階位,像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做一生補處。等到期間到,可以下到人間度眾生。從兜率天下來,降生在母親的母胎,然後住在母胎之中,出胎就降生,降生以後,後來就是出家修行,究竟成佛,成佛以後轉法輪說法,最後就入涅槃。示現八相成道,要等到登初地以後,就能夠做到。

第二約權簡過
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會]然這個菩薩還不能證到法身,因為他過去生生世世,無量世以來,因為有煩惱所造的業,還沒能夠完全決定斷除。生生世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多少還有苦,但苦不會很嚴重,與苦的境界還會相應。那也不是他造業,這是過去久遠的餘殃,因為有廣大的、自在的大願力。因為他有願力,所以他縱然有微苦,不會感覺到困難。

第二顯退不退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使勇猛故。
[會]按照大乘教典的經論中有這樣說,在修行信心當中,也有退失的,甚至嚴重到倒退,造惡業,墮落三惡趣的。雖然說嚴重到有人會退失,造惡業,以致墮落三惡道。經文的用意不是說,修行信心雖然還沒滿一萬劫,但不是一定會退。縱然退,也未必會退在三惡道的嚴重的地方。既然不是一定會退,為什麼說這個話呢?這是為了有一類初發心學菩薩道的菩薩,還沒入正位。什麼叫做正位呢?經過一萬劫,已經十信滿心,證入初住,叫做入正位。還沒十信滿心,還沒證入初住以前,就謂之未入正位。有些眾生根性較劣,修到中間會有懈怠,懶惰心會生起來。恐怕有人修到中間,懈怠心生起,對這一種中間會生起懈怠心的中下根性菩薩,經論中說的話,要使這一類人知道怕、恐怖。怕什麼呢?還沒修到十信滿心,還有危險。什麼危險呢?會退轉,造惡業,墮落三惡道。用這樣的話用意,鞭策懈怠眾生,使他能夠生起勇猛精進的心。第六信心位有退的時候,但是縱然退轉,不會墮落三惡道。原因在哪裡呢?他從初信修行開始,到了第六信,在這中間修行的功夫,他都不會造到三惡道的業。縱然退轉,只是退轉在二乘。

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會]還有,另外一類的發心的菩薩,一旦發菩提心以後,勇猛精進,遠離怯弱,他不會有怯弱的心。對菩薩道再難行,他不會退,他不會怕,所以一定究竟不會怕墮落在二乘地。縱然聽說其他的教理中,從發心到成佛,要經過無數量、無邊際、無數的大劫,這麼久修行。很勤勞,不會畏苦,甘願吃苦。難行苦行都能去行,這樣修才能夠證到究竟佛果的涅槃,他也不會怯弱。因為對大乘的教理,他相信一切法,明白一切法,眾生本來具足的殊勝功德。從本已來,眾生就具備自性清淨涅槃。

第二釋解行發心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
[會]解行發心,已經到十行、十迴向的菩薩。是徹底了解大乘佛法,能在大乘佛法的菩薩道中,修滿十行,乃至進一步到十迴向,叫做解行發心。應當要知比前面的信成就發心的轉加殊勝得多。為什麼說殊勝呢?因為這一類的解行發心的菩薩,從初發心正信菩薩道修行以來,到現在,第一大無數劫將將要滿了。十信以後,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迴向滿了,就第一阿僧祇劫滿。從初地的歡喜地開始,到第八地,叫做第二個阿僧祇劫。第九地以上,一直到成佛,第三個阿僧祇劫。現在解行發心的人,到這時,第一個阿僧祇劫將將要滿, 比起前面的信成就發心要轉加殊勝得多。因為他對於真如法性的道理,本有的自性,深深體解真如法性的道理,這個真理時時在他的心地中現前,已經將近能夠破無明的境界。正在修行的時候,都能遠離著相的觀念,完全能夠離相修行。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
[會]菩薩修六度,第一就是修布施度。正在修布施度的時候,十行位、十迴向位的菩薩,他知法性本來就沒這個慳貪的緣故。他隨順度化眾生的因緣,修行布施波羅密。所以,他在修布施度的時候,能夠遠離慳貪相,根本沒貪相可得,只是為度眾生而修行布施。

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
[會]他知道法性本來清淨無染污,真如自性本來無染污,遠離五欲的過患。法性本來沒五欲的觀念,過患早就遠離。所以,他只是隨順佛制的戒法,應當要受持的緣故,所以修行持戒度。

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
[會]他知道法性本來無苦、遠離瞋恨、惱怒的緣故,所以隨順菩薩道,應當修行忍辱度。

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
[會]他知道真如法性,身相不可得,心相也不可得,遠離懈怠。所以,他能隨順菩薩道,修行毗梨耶波羅密。這是順法性而修,不是有所對治。

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
[會]因為他知道法性本來常在定中,它的當體本來就沒亂相。所以他隨順法性修行,行禪波羅密,禪,靜慮,靜而能慮,就是有定有慧。他隨順法性修禪定,不是對治散亂。

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會]因為他知道法性本來當體就是智慧光明,所以他遠離無明的緣故,他能隨順修行般若波羅密,所以無明對他不會生起作用。

證發心
第一明分證
第一明所證
第一明證體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
[會]證發心,證,證果。從分證到滿證,包含初地以上,到十地、等覺;滿證就是佛果。怎樣叫做證發心呢?證指破無明,證法身。分破無明,分證法身,就是初地菩薩開始。從淨心地,就是初地叫做歡喜地。為什麼會叫做淨心地呢?因為證到初地的菩薩,心地才徹底開始清淨,因為他已經破一分無明,已經證到一分法身。乃至,略掉第二地,一直到第十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菩薩究竟的地位就是等覺。證發心,分證的範圍,包含初地到十地到等覺,都是屬於分證的階位。

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
[會]假定有人這樣問?初地菩薩以上,證到什麼境界?證到本有的真如自性、法身理體,他已經分證一分。為什麼會叫做境界呢?隨順世間,還有轉識的凡夫,乃至還沒完全轉成為智慧的菩薩,對他說明。因為依眾生的轉識,說為境界。轉,轉變,所謂三能變。如來藏,就是第八阿賴耶識,然後轉第七識,然後轉前六識。由眾生的識心,方便說叫做境界。初地以上的菩薩所證,實際上,沒境界的名相可得。既然無有境界,唯眞如智為他所證,就叫做法身。初地以上所證的境界,就是他本有的法身理體證到一分。慢慢漸證,無明漸盡。

第二明起用
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
[會]登地以上的菩薩,在一念之間,能夠周遍到十方世界,無剩餘的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他沒到的,統統都能同時周遍。去那些世界做什麼呢?凡是有佛的地方,去供養佛。若有佛初初才成就正覺,他就會去請佛轉法輪。他單單為了要開導利益所教化的眾生,來做行菩薩道的事業。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說法不必依文字,從他真如本性所親證的境界中,應眾生的根機,應機而說。

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
[會]或者他可以示現一地超過一地,很快就成佛。證到初地以後,他可以一超到八地,乃至第十地,很快就到成佛的階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為了那些懈怠、懦弱、退怯的眾生,用這樣的方式來啟發他說。實際上還是要照順序來。

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
[會]有些懈怠的眾生,或者卑劣慢。菩薩就對他說:我經過無量阿僧祇劫修行,才能夠成就佛道。就是警策懈怠眾生,說你這樣懈怠,要到哪時才會成就啊。要無量劫修行,你要努力精進,除去懈慢心,這樣才能夠成就。

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
[會]登地以上的菩薩,他能夠用種種權巧方便,或者示現很快成佛,或者示現要經過無量劫,這都是以無量無數的方便,來引導初發心的人,使眾生能夠趣向佛法。這種的境界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也用心力想不出來,所以謂之不可思議。實際上,菩薩一旦發菩提心,他的種性,都是屬於已經是正定性。他的善根,都是發菩提心的善根,這都是平等,並無差別。登初地以上,所證的法身,都是平等,並無差別。所以,不是有什麼特殊超過的方法。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會]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從初發心開始,一直到成佛,必定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是無數,三個無數劫。但是因為隨順眾生,以及所住的世界,環境各種不一樣,所見的、所聞的、所修的,也有各種不一樣的情況。他的善根、他的愛欲、他的習性、種種都有差異。異就是不同,每一個眾生都有千差萬別的情況。因此之故,示現所修的行門也有差別,也就是說有快、有慢,也有容易、也有難,各種的差別相都有。

第二明心相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會]還有,登地以上的菩薩所發的菩提心相,有三種微細的現相。哪三種呢?
一者眞心,無分別故:徹證諸法真如自性的心體,沒有分別。
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眾生故:為了要度化眾生,有權巧方便的心,就自自然然隨順眾生,周遍利行於使眾生得到真實佛法的利益。
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業識,就是像凡夫會造業那種的業識的功用。菩薩雖然不會造業,都還有很微細的業識心,有生起、有起滅。

第二明滿證
第一正明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會]這個菩薩功德成滿,就是福慧具足。他的報身,在色究竟處成就,就是色究竟天,報身佛在那裡出現。在一切世間當中,示現出最高、最大的身體。在將要成佛的時候,最後一念與究竟的般若聖果的智慧相應,所有的微細無明頓時斷盡,所謂生相無明。到那時候,成就佛果所得的智慧,叫做一切種智,包含根本智與差別智在內。一切是總義,總指一切法,就是指空的當體,究竟空智。種是種類,萬事萬物的差別相,千差萬別的現相。無論是根本智、後得智,同時具足,叫做一切種智的佛果。自然而然,任運能夠有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的度化眾生的動作。他能夠周遍示現在十方世界,來利益一切眾生。

第二釋疑
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會]問曰:因為盡這十方虛空之中,有無量世界,所以世界也就無邊。世界既然無邊,眾生當然也就無邊。眾生既然無量無邊,每一個眾生的心理作用,他所行的動作,所有的現相,千差萬別,也是無量無邊。像這樣眾生的差別境界,不可能去分別、去齊限,知道它究竟情況多少,實際上很難明白,很難了解。成就佛果,一旦無明已經斷除了,業識就消除,心理的現相就已經沒了。心理的現相若無,就不會用想。既然沒想像,怎麼能夠了解、知道一切法的一切種智呢?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
[會]答覆: 一切境界本來不離當下一念心,上面所說的千差萬別的境界,就在佛果的一念心中同時具足。本來這一念心,就遠離一切的想念,沒世間眾生的識的想像,心的起念。因為眾生有妄,見到所有的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看起來儼然有分齊。心中所起的想念,有差別相、有限量、有分齊。因此之故,不能與真如法性完全相稱,與法性不能相合,有境界的差別相。因此之故,不能決定了知。

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會]成就佛果,遠離眾生的能見的作用的想像。因為他沒識心,所以佛果的智慧無所不遍。因為他的心地真真實實,能夠徹證一切法的理體。諸佛果德的真實心體,遠離識心的想念,所以它只是諸法的實性,徹證在心中,了了分明。佛果的身體,心地上所有的現相,顯現出照耀一切妄法,了了明白。因為佛有大智慧的作用,無數量、無邊際、有種種的權巧方便。因為佛能夠隨這個眾生應當可以了解到怎樣程度,佛就對他說到怎樣程度的法。他能隨順眾生的根性,都能開導指示種種佛法的真義,使眾生個個能夠領受,得到明白,因此之故,佛果的智慧才會叫做一切種智。

第二釋任運利生疑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覩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云何世間多不能見?
[會]又還有一個疑問:設若諸佛有自然業、任運的作用,自自然然應機說法,有這種的作業。他能夠普遍示現在一切地方,能去利益眾生。佛既然有這種的功用,世間所有眾生若有看到佛的現相的身,無論應身、報身。或者看到佛的神通變化,或者聽到佛說法,應當沒有一個不能得利益,個個都會得利益。怎麼世間人很多也見佛不到?或者見到,沒得受用?或者聽法不能得益?

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而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
[會]答覆說:佛果所證的法身,平等平等無差別。因為法身平等,周遍於一切處,無處不遍。佛度眾生,不必作意,不必起念頭,都是應機示現。應眾生機,時間到,自然顯現。因為這樣的道理,說自然。就是說他本來並沒起分別,像一面鏡子放著在那裡。有東西來,它就會現,影自然顯現。眾生心,如果與佛的心相應,就能夠見到。

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會]眾生的心體,像一面鏡子。鏡子若有垢染、有塵埃,縱然前面有色像顯現,可是鏡子照不到。是因為鏡子垢穢、不淨,所以顯不出來。因為,眾生見佛不到,聽法不到,沒看到佛的現相,原因就是眾生心地中鏡體,有垢染、不清淨,所以不見佛的現前。

第四修行信心分
第一結前起後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會]已經說明完畢解釋分的道理,其次順序排來第四,就是要講修行信心分。

第二正說修信
第一正明修習信心
第一總徵
是中依未入正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會]修行信心,為哪一種根性眾生說呢?為還沒趣入正定聚眾生的緣故,說修行信心。就是不定聚眾生。這個信心是哪一種信心呢?要怎樣修行才能夠趣入正定聚呢?

第二別釋
第一釋信心
略說信心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
[會]簡單說信心有四種分別。哪四種?
第一要有根本的信心,信自己有佛性,信人人有真如本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作佛。約涅槃講,就是自性清淨涅槃。約菩提講,就是真性菩提。愛樂、念念不忘真如法性。對於真如法性,要深入求了解,念念不忘的緣故,就是能夠信入根本。

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
[會]第二要信佛,深信釋迦牟尼佛,親證法性,徹證菩提,要信佛的果德,佛果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常常想念佛,常常想要親近佛。對佛要供養,主要如說修行供養,照佛所說的法修行。對佛要有恭敬心,看到有佛像都要生恭敬心。用意就在開發、生起自己心性上本有的善根,使它開發出來,增長菩提,目的要求成佛,所以願求一切智故。一切智,佛果的智慧,發願希望將來成就佛果,證到佛果的一切智的緣故,所以應當對佛要恭敬。 

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
[會]第三種要深信佛所說的法,對眾生有大利益,依法修行能斷煩惱,了生死。常常要心念,來修行諸波羅密。波羅密兩種的意義:一種是度,正在用功修行就是度,到了目的地就叫做到彼岸。第二種到彼岸。六種法門,使眾生趣向到涅槃的彼岸。諸,顯示很多,六、十波羅密。念念希望修行六波羅密,這就是對法的恭敬。

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會]第四要信僧寶,主要是指菩薩僧,初住以上的菩薩,乃至登地的大菩薩都是菩薩僧。相信僧寶的正信修行。因為僧寶他能依正法修行,自己修行得利益,也利益眾生。應當常常愛樂、親近諸大菩薩。求菩薩開導,引導我們照實際修行的方法,佛所說的修行方法,照菩薩所行的法門,我們也來學習來修行,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為止。

第二 釋修習
第一總標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云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會]依這五種法門修行,能夠成就信心,才能夠證入初住。哪五種呢?第一、修布施度,第二、持戒度,三者、忍辱波羅密,四者、精進波羅密,五者、止觀門,止觀就是定慧,正在修行的時候,叫做止觀,修成,叫做定慧。禪定度、般若度。

第二別釋
第一釋施門
云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
[會]怎樣修行布施法門呢?設若看到世間上有來要求、索取,希望你布施什麼東西,或財物,或用品,或各種他需要的用品,都是合法的,有利無害的所有種種的財物。財是金銀財寶等等,物是各種資生之物。隨力施與,隨分隨力布施。隨力,做得到的範圍。與就是給他,送給他。修布施有什麼好處呢?對於自己,捨去慳吝心。慳,吝惜,自己有的不肯給人。貪是向外,自己沒的,想要貪求得到。發心修布施,一方面捨去貪心,一方面捨去慳吝,所以慳吝與貪欲的心,同時都能夠捨離。彼,受布施的眾生。受布施的眾生,使他得歡喜心。第一的財施就是,資助生活的用品,屬於資生施。

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
[會]第二、屬於無畏施。假若看到世間人有災厄、困難,或者遭遇到可恐、可怖的情況,或者有危難,受種種的痛苦所煎逼,隨初發心學布施的人,自己堪能的範圍,任你的力量,來布施給他,使他離去怖畏。以無畏來布施,就是解救眾生的困難、恐怖、危逼,使他臨危解難,免致受苦。

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故。
[會]如果有眾生,來向發心修學佛法的人,要求說法,要隨自己能了解的範圍,來方便為說。講經說法,不可貪著、期求世間的名聞利養,求人恭敬。說法應當怎樣說呢?單單只有想到,我說法,要來利益自己,也要利益眾生。把所說的佛法的道理,這個功德,迴轉趣向無上菩提,要求成佛果的緣故。為了要培養自利利他的功德,成就福慧二嚴,將來要成就佛道。

第二釋戒門
云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瞋恚、邪見。
[會]要怎樣修行持戒的法門?不去殺害眾生、不偷盜、不婬,這為身三業。口四惡業要戒除,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就是不離間語。不惡口,就是不粗話罵人。不妄言,就是不虛言,不實在的話。不綺語,綺是有花樣很漂亮的錦,綺語就是說講好聽話,使人增長散亂,但是沒利益。遠離貪嫉等,本來就是屬於貪、瞋、癡的範圍,現在包含小隨煩惱也包含在裡面。應當要捨貪、瞋、癡等內心的念頭。遠離貪欲、貪心。嫉是嫉妒,為小隨煩惱。隨喜功德就要破除嫉妒心的罪障,看到眾生有好處,生歡喜心。欺,欺負人。詐,欺騙人。欺詐就是欺騙人,用種種方式來欺騙人,來傷害人。諂,諂媚。曲,就是彎彎曲曲。瞋恚,瞋恨,恚就是氣的樣子。邪見,就是愚癡,不信因果,撥無因果。

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閙、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
[會]設若是出家的佛弟子,為了要折伏自己內心的貪瞋癡等煩惱的緣故,也是應當要遠離憒鬧。憒,很多人講話,心亂亂的情況。鬧,鬧市,多人的地方人一直講話,一直亂那個地方。要常常安住在山上安靜的地方,因為環境安靜,心地才能夠清淨。還要修習少欲知足。欲,就是世間的五塵境界,人不能離開,但盡量要減少,能夠維持生活就可以。因為少欲,必定要知足。頭陀行,就是修苦行,十二頭陀。等,等於其他各種苦行包含在內。頭陀,抖擻。十二種頭陀苦行,總不出衣、食、住三樣。
衣兩種:第一、糞掃衣,就是百衲衣。第二、但三衣。
食五種:第一、常乞食。第二、次第乞食。第三、一坐食。第四、節量食。第五、過午不飲漿。
住五種:第一、阿蘭若處。第二、塚間坐。第三、樹下坐。第四、露地坐。第五、常坐不臥。

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會]粗大的罪過固然不可以去犯,就是微細的小罪,免不了會有所違犯,但是常常心生恐怖、怕畏的心情,來受持佛制的戒法。如果有違犯,要生慚愧心,改過求懺悔。做得到盡量,做不到的生慚愧心,常求懺悔,求戒體清淨。縱然不能如法持戒,要尊重佛制的戒法,要尊重、要恭敬、不可輕慢。因此,凡是世間上有人會嫌疑的、會毀謗的,盡量要避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世間人不知佛法的人,若來毀謗出家人,譏諷出家人,嫌疑出家人,他就會增長罪過。不可使令眾生虛妄中,生起造罪過的機緣。

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會]要怎樣修行忍辱波羅密的法門呢?應當要忍耐他人對我們的惱亂,不可有報復的心,等於說安心受報。說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利是好的、有利益,衰是衰敗、衰損、沒利益、有損害。毀是毀謗、毀壞,譽是讚歎、讚美。稱是稱揚、讚歎,譏是譏笑。苦是逆境,樂是順境。種種的事情發生的時候,都要心靜下來忍受。

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會]要怎樣修行精進法門呢?在一切善事當中,無論世間善、出世間善,心要努力精進,不可懈怠、不可退轉。應當要建立堅強的志氣,勤求一切善法。對修善法會怯退的心,會懦弱的心,統統都要消除。要怎樣才會增進呢?應當要這樣想,回想過去多生多劫久遠已來,浪費掉去受一切的身心大苦。身苦、生老病死、心苦、憂愁苦惱,身心都遭受很大的苦惱,毫無利益。因此之故,應當勤勞認真修種種的功德,自己修,一方面勸導別人,引導大家修。希望大家趕緊遠離世間苦惱。

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魔邪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
[會]還有,設若有人雖然發心要來修行增長信心,希望能夠一萬劫信心成就。可是他從過去世多生多世以來,造了很多很重的罪業,造了罪惡,成就種種的業障,來障礙我們修行。或者是邪神、邪鬼、妖魔、妖怪種種的惡鬼會來惱亂你,使你修行不會安心,發生種種的不利的情況,使你退道。要善加對治,努力精進,不可恐怖、不可怕畏這個邪魔鬼怪。或者修行,世間種種的事務就來,被種種的事情牽掛纏縛,弄得你無心來用功修行。或者一想要用功修行,病魔就來擾亂,使你不能安心修行。

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會]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應當要努力精進修行,晝夜六時,至誠恭敬拜佛,能夠消除無量無邊的罪業。你要求懺悔,消業障,最好在晝夜六時禮佛。
誠心懺悔:真實、至誠、懇切,想到自己過去無量無邊的罪業,現在向佛求哀、懺悔。懺者懺前愆,悔者悔後過。懺以後,不再做。
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常不休廢:要常常,不可休止,不可荒廢,要精進修行。
得免諸障:像這樣用功,能夠免除種種的罪障。
善根增長故:能增長無量無邊的善根。就是顯示懺悔,要捍勞忍苦,努力精進,來求哀懺悔,才得真實利益。專一無雜就是精,努力向前就是進。

第一總標
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會]云何修行止觀門?怎樣叫做修止呢?止息心中的煩惱,止息一切境界相,就是外面的六塵。怎樣止息呢?平常眼見色知道色是假的,了無實體可得,觀它當體即空,不被色境所轉。聲、香、味、觸、法,這樣觀察。相就是為分別心所分別。六塵境界為你的分別心所想的現相。能夠止息不被境轉,就能夠隨順奢摩他觀義故,用修止的方法,來做修觀的方式。不被六塵境界所轉的方法,來止息塵境,成就修止的觀法。順著內心的觀察的能力轉,不被外面六塵境轉。

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鉢舍那觀義故。
[會]怎樣叫做觀呢?善於觀察、分別因緣生滅的現相,就是能夠隨順修觀的意義。

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會]要怎樣隨順止觀法門呢?把這兩種意義認真去修學,有時修止,有時修觀,漸漸修到成就,止與觀兩門同時可以並進,不會捨離,止也現前,觀也現前。
*這裡講止門,就是隨順真如門修行,捨去外面六塵境,才能夠隨順真如。止在真如門中,不被塵境所動,只觀真如法身的理體,就是修止。
*觀,依生滅門修觀。
*這裡講的修止觀,前面所說解釋分的真如門謂之止,生滅門謂之觀。

第二別釋
第一釋止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
[會]想要修止的人,要找到安靜的地方,端正坐,正意,就是調身體、調呼吸、調心地。意就是心,要把心地的作意調好。已經包含天台止觀的二十五方便。第一、具五緣,具備五種的助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第二、訶五欲:色、聲、香、味、觸的五欲境界盡量捨去。第三、去五蓋: 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第四、調五事:調食、調衣、調身、調息、調心。第五、行五法:樂欲、精進努力修、念念不忘、修開發智慧、專一其心。

第二正明修法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
[會]要怎樣修呢?不依數息觀、不淨觀、虛空、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見聞覺知就是六識的作用。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舌身曰覺,在意謂之知。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
[會]所有一切要用心去思量的、去想的那種的修法,統統都要拿來除去。隨心所起的念頭,統統除去。不但這些要除,連那能除作觀的除的心也要除去。為什麼要這樣徹底除去呢?一切法不離當體的真如自性,因為一切法本來就是無現相可論,
是什麼東西呢?真如自性本來無相,本來就是不生不滅。所以,念念中它本來無生,念念中它本來無滅,本來不生不滅。是什麼東西呢?真如。也不可跟隨你的心對外向,去念外向的境界。所有外面你所念的一切境界,完全都要除去。然後回到自己本心,用心來除去心中的妄念。妄念一起,後面的正念的心,就把前面妄念的心消除。

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
[會]心若馳散:發現自己的心往外馳求。散就是散亂。心猿意馬,往外奔馳、散亂。
即當攝來:馬上收回來。攝回來到哪裡呢?
住於正念:安住在真如正念中,除了專念真如以外,任何雜念都不准起。為什麼要恢復正念?
是正念者:這個正念就是真如。
當知唯心無外境界:應當要這樣觀想,一切法都是唯心所造的境界,沒外面實有的境界。現在所看的一切境界,都是你的心內本來具足的。由凡夫的妄情認為在外,實際上不離內心。

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會]即復此心,亦無自相:莫說外面的境界不可得,就是現在能造作的心,也無實際的自相可得。
念念不可得:無形、無相。觀第六意識也是如幻如化,了無實體。只有真如自性,豎窮橫遍。

揀成不成
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
[會]若從坐起:開始學的時候,用坐,學到成就,從坐起來。
行來進止:去、來、舉動,或往前走,停止、站著。
凡有所施為:凡有所動作。
在一切時中,常念方便:常常念念不忘修止的方便,應當要怎樣。隨順修止,趣向真如的觀察法,這樣努力進修。
久習淳熟,其心得住:這樣久久修習到淳熟,心就能夠安住在真如自性上。

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會]以心能安住真如自性的緣故,漸漸道念就會猛利。要用這樣的觀察眞如三昧,就能證到真如三昧。能夠深深降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會]唯除疑惑:單單除去有一類眾生,對於大乘修行的方法不相信,有懷疑的心。
疑就是迷惑自性,不相信大乘法這一類人。因為他疑,就不會相信。不信,又增加誹謗大乘佛法,這種人有重的罪過、很大的業障,障礙他修行大乘法的信心。還有一類人,貢高我慢、傲慢心重,不相信。或者有一種人,雖然相信,不過他懈怠,不認真修學。上面列出來的疑惑、不信、誹謗,乃至我慢、懈怠。等,等於其它對於大乘佛法不生起信心的人。因為他根本沒信心,修學就不會有成就。

第二明證相
復次,依如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
[會]還有要說明,依照止的修法,能證真如三昧。依真如三昧的緣故,就能知道一真法界、諸法的理體,一切諸法,生佛平等,同一體相,並無差別。

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
[會] 解釋法界一相的道理。為什麼叫做法界一相呢?因為一切諸佛所證到的法身,與眾生的法身,平等無二。眾生身,不是指眾生現在當下這個身體,是說眾生所具備的法身。證到這個法身,就叫做一行三昧。專修一真如三昧的修行法,由此成就的三昧叫做一行三昧。

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會]應當要知修真如三昧,把心止在真如自性中,能證到真如三昧,徹證本有的自性。無論修哪一種修法,究竟都是求證真如自性,所以真如三昧是一切三昧的總根本。如果有人修行三昧,漸漸就能生長無量無邊的三昧。只要徹證真如三昧,一切三昧同時具足。因為真如自性是眾生本具,能徹證真如自性,沒有一法不具足,所以就能夠生長無量無邊的三昧。

第三辨魔事
第一示魔事相
第一明致魔之由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會]或者有一類眾生,善根力量不夠,善根無力,因此會發生魔障。因為他善根的力量不夠,正在修行的時候,過去多生多劫就種下有邪魔的種子、外道的種子,就發生來阻礙你,所以會被種種的魔障,或外道的邪法,或者鬼神道的眾生來迷惑你,來擾亂你,使你的修法不會成就。會生起魔擾的原因,主要是內心有煩惱魔的種子,所以會引發外面的魔來擾亂。

第二明魔事之相
第一辨形聲
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會]若是靜坐修止的時候,魔障現前的情況是怎樣呢?這個魔,或者現做很恐怖的身形,魔現形相,使修行的人生起恐怖。現什麼形相呢?怕鬼的人,他就現奇奇怪怪的鬼相。假定你看到這種現出的鬼相,若驚嚇,魔就從此進來。若有這種境相出現,當念一切唯心造,恐怖的境界自然就會消滅。這不是外境,是心中現出來。
或現端正男女等相,心中沒起這個妄念,這種男女現相不會發生,應當念唯心,這境界就會消滅。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
[會]魔王現什麼像來說法呢?或現出與天人一樣的像,來跟你說法。或者現菩薩像,來跟你說法。魔也會現如來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跟你說法。

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
[會]若說陀羅尼: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或者說明法的總相,能受持這一法,包含一切萬法。或者說咒。或者也會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或者理的平等。也會講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說怨親平等。無因無果,就是畢竟空寂。既然空就無因果,是真涅槃,這就是不是正法。

第二辨起過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
[會]魔也有力量會使你修行的人,突然間知道過去、未來,有宿命通,也會知道別人的心念。這是魔境使令你臨時生起這種儼然有神通的情況,但不是真實。因為這種情形過一段時間就會沒了,所以不是真的。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或者會使令修行的人知道過去的宿命。或是不一定。宿,過去生的事情。
亦知未來之事:也知來生的事情。
得他心智:也會使你得他心通的智慧,別人的心念,你都會知道。
辯才無礙:而且會變成很有辯才,很會說法。
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但是辯才講法,往往是使修行人貪著世間的名聞利養的事情。

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准。
[會]又令使人常常發生瞋恨心,常常發起歡喜心。忽然間生氣了,氣還沒過去,忽然間又歡喜了,又一直笑了。他的性質沒一定的準則,一下子歡喜,一下子生氣,無緣無故又氣起來,無緣無故又歡喜,都是魔的境界。這種人很可能是著到喜魔,或者愛瞋恨的魔。

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
[會]或多慈愛;或者忽然間很慈悲,看到小小的眾生,他是痛惜到流眼淚。過度的慈愛也會著魔。
多睡:或者貪睡,多睡的嚴重情形,對修行也是非常大的妨礙。多睡也是魔境,魔使你多睡,使你退道。
多病:或者會使你多病。
或者其心懈怠:生起懈怠心,不肯認真修行。

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
[會]或者突然間生起精進心,用功修行,三兩天後退了,就休息、荒廢,不再繼續修,那也是魔境。因為精進幾天以後,就懈怠。懈怠以後,就沒信心,而且生起很多疑問,又很多的憂慮。

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
[會]或者把本來修得很殊勝的修行法,可是他不要修了。更修其他的雜業,或者修其他的福業,真正的修持工作不做。

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會]或者喜歡辦世間事,或者喜歡家庭六親的事情。被他世間種種的事情牽掛著、纏縛著,使你沒時間來修行,這都是魔境。

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
[會]你修到將要成就的時候,邪魔外道也會使人得三昧,儼然就得到正定的境界一樣,不是完全,少少的與正定的境界有點相似,實際上不是。因為都是外道所得的三昧,不是真實佛法的三昧。

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會]他也會使人在一日之間,二日、三日至七日,使你安住在定境的境界中。魔會拿很好、很香、很美的飲食給你吃。吃了以後,你會感覺到身心很舒適、很安悅、很歡悅,感覺到不會肚子餓,也不會口渴,不必吃東西,使你生起愛著。

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會]或者使令人吃沒限量,平常一餐吃兩碗 突然間一餐吃差不多十碗飯。有時又只吃一點點,或多或少,不一定。顏色會有所變化,會發生不一樣的情形。就是顏貌,氣色會發生奇奇怪怪的變化,一下子轉青、轉黃。或者是有種種的奇形的現相。

第三明魔亂之失
唐譯:若為諸見煩惱所亂,即便退失往昔善根。
[會]如果像上面被煩惱所擾亂,那就會退失種種善根。

第二示對治法
第一治邪
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會]因為上面所說有種種魔境的意義的緣故,修真如三昧的人,常常應當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觀察所修的經過。看自己的心地是不是清淨,會有魔境出現否!不可使令修行的心,墮落在邪見的羅網中,不得出離。應當要認真,勤勞正修自己的修法的正念,正念自己所修的法門,才免除魔障的情況。平常修行的時候,對於一切境界,不取、不著這兩種的對治法。對於一切的現相,不可把它當真,不可住著。為什麼不可執取、不可住著呢?就是因為你愛著,有執取心,魔才能夠入心。假定你對魔境現前的時候,你不取著,不會貪求,自然它就會消滅。如果能夠不取不著,則能遠離前面所說各種的業障、各種的邪魔、一切業障統統都能夠遠離。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會]應當要知,除了佛法以外,其他的道門就稱為外道。縱然有說他能夠得正定,但都不是正確的。原因在哪裡呢?外道所修的,都沒超出邪見,沒超出世間的愛著,還有貢高我慢的心。他只是貪著世間的名利,貪著世間的恭敬。

第二皈正
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
[會]若照論文所說的修止的方法,修真如三昧,求證自己本有的真如本性。
不住見相:不住著於所見的現相,無論好的、壞的各種現相,我都不會愛著、不會住著。
不住得相:不會認為說我得到三昧,我得到什麼受用,得到什麼大法。在定境中,不會住著見相、不會住著得相。
乃至出定亦無懈慢:縱然出定,平常時也是這樣精進努力,也不會對一切境界貪著,不會有懈怠心,不會有我慢心。
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曉得這樣用功,所有的煩惱漸漸就會微弱,漸漸就會越變越薄,慢慢就會消失。煩惱破除,真如三昧就會完全現前,就得到廣大的受用。

修習
第一正勸
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
[會]設若世間一切六道凡夫,若沒修習真如三昧的修法,想要得入如來種性,不可能的事情。如來就是佛果,要能入佛果的種性,佛果的種性就是正定聚。

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
[會]為什麼說你沒修真如三昧,就不容易證入正定聚呢?因為修世間的各種禪定,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四禪八定的定境,非常特殊的禪悅快樂,極容易生起愛著。結果被禪味所縛,不會解脫,增長我見。所以依著自己的我執的見解,仍然繫屬在三界。這就變成與外道一樣。

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會]假定修行的人,離開善知識的保護,恐怕生起外道的邪見。一旦生起外道的邪見,就難捨離,就會執著邪見,因此就變成外道。

第二明益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
[會]還有,曉得精進、勤勞、專心修學真如三昧的人,會這樣修止的人,現前當世,就能得到下面十種的利益。

云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
[會]哪十種利益呢?依這個法門修行,從你發心修行開始,一直到盡這一生,道心若能夠繼續,乃至盡未來際。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時時都冥冥中,念念都來護佑我們。

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
[會]第二、所有的魔境、惡鬼、邪魔鬼怪, 他不會來恐怖你,不會使你驚恐,不會使你怖畏。因為有諸佛菩薩的德光、慈光,時時護佑、放光加持,一定使你能夠得到平安。

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會]第三、不會被外道邪魔所擾亂、所迷惑,因為你正念修行。印度釋迦佛在世的時候,其他的外道多到九十五種。總根本不出六師外道,主要的有十一種,詳細分類多到九十五種。心地若正,有正知正見,對世間的名聞利養不會貪著,沒我慢心,才能夠得到遠離邪見。九十五種外道也不能擾亂你,邪魔鬼神也不能迷惑你。

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
[會]第四、對於大乘有正確的信心,你就不會謗佛的正法。因此之故,既然有深信大乘的教理,又正信真如三昧來修學,你就能夠遠離誹謗很深奧的佛正法的罪過,重罪業障就慢慢消除,罪障漸漸微少、漸漸薄弱,最後就把所有的罪過完全消滅,得到正法的受用。

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會]第五、因為對於大乘的正法有深信心,對於一切的疑網,完全能夠滅除。也能消除內心的惡念。粗的念頭叫做覺,細的念頭叫做觀。因為對於佛法的正信,認真修學三寶的加持,所以內心清淨。能使心中造惡業的種子能夠先降伏,不會起殺盜淫妄的念頭。心中不會起這種的惡念,當然就不會造業。

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
[會]第六、對佛的最深奧的、微妙的境界,你的信心念念增長,增加對佛的信念。對於佛法的妙理生起信心,不會起誹謗的念,而且增長信心。

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
[會]第七、遠離憂愁、後悔,對於生死不會怕,能在生死海中,勇猛精進,不怯、不懦,不會怕輪迴生死。為什麼不會怕呢?因為他念念佛的正法,不忘在心中。

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
[會]第八、修學佛法的人,心地柔軟、和順,能夠捨去驕傲心、我慢心,也不會被別人所憂惱,不會被別人所擾亂。

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
[會]第九、雖然還沒得到真如三昧的定功,但是他在一切的時間內,一切的地方遇到各種的境界的地方,他的煩惱都慢慢會減少。因為修學佛法的人,對世間不會貪著,不會愛樂,隨時可以捨離。

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會]第十、如果得到真如三昧,所有外面的差別因緣,一切的音聲也不能驚動他。

第二釋觀
第一明應修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會]還有,因為世間人如果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單單修止,只修真如三昧的止。恐怕使心力會沈沒,會向下沈,恐怕會生起一種懈怠心。不喜歡修善法,又會遠離大悲心。因此之故,使他能夠精進,使他喜歡修眾善,使他大悲心增長,就要修觀。

第二明修相
第一明觀相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
[會]要怎樣修觀呢?應當要常常觀察一切世間有為法不能停久、念念生滅,一段時間慢慢它就消失。一切法都在生住異滅四相中,遷流不息。世界有成住壞空,人身有生老病死,就這樣輪轉不息。因此之故,一切世間中的所有有為法,無論依報、正報,不可能停留很久。短短的時間,念念變遷、壞滅。一切內心心理作用的變動,也是念念生滅。世間法生滅是外相,一切心行念念生滅是內心。心地上起的念頭,也是在念念生滅不停。因為這樣的緣故,眾生有苦。由此眾生就受苦不停 。

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
[會]應當內心作觀,過去所念的一切法,恍恍惚惚沒一定的樣子,變化很快,很像作夢一樣。應當要觀現在心中所起的念頭,不能住久,就像電光一樣。應當要想未來的事情,還沒到的事情,心中起的念頭,很像雲一樣。

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會]應當要觀察一切世間有身體的身體,統統都不淨,污穢的情況很多,不會感覺到有什麼好處。

第二示觀用
第一起大悲心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
[會]如是當念:前面修觀,知道身心都是有生滅變化,不能永久。而且由眾生的善惡業力,會受種種的果報。所以應當觀念: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都是因為眾生有根本煩惱的無明,貪瞋癡等煩惱都是由無明熏發出來。由無明的熏習,使令心念生善念,生惡念,念念生滅沒停止。所以無量劫來,眾生心就這樣起惑、造業,念念生滅。因為造業就會受苦,所以在三界六道中,身體的苦,受種種的外境折磨。心理上的苦,受種種的內心上的煩惱的煎熬。所以,無論是身、心都受到一切的苦惱。一切,總包括三苦、五苦、八苦、無量諸苦,所有的苦惱通通都包含在內。苦非常多,所以謂之大苦,苦極其嚴重。

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
[會]現在在這一生,這個身心又受到種種環境、生活上、生存上各種情況的煎逼、逼迫。受無量煎熬,種種的苦境的逼迫。如果修行沒解脫,未來世所受的苦境無分限、無邊際。齊,界限。分齊,要受多少苦,並無界限,無一個分際。

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會]對於苦惱,人人都希望離苦得樂,不希望受苦。可是這個苦,你想要捨,捨不掉。想要離,離不開。將來會受多少苦,自己也不知。三界六道內的眾生,像上面所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是受苦無窮無盡。實在值得行菩薩道的人來憐愍他,哀傷這些眾生所受的苦境。

第二因悲立願
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會]應當要這樣細細思惟、微細觀察,就知道眾生那麼辛苦,自己也是在輪迴中還沒解脫。初發心的菩薩,應當要勇猛,發起精進心,極其堅定的心力,發起大願。發什麼願呢?
願令我心離分別故:要度眾生,不可有分別心。離去起分別的心願。隨分隨力,所有眾生都應當度。
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周遍到十方世界苦惱的眾生,我都發願要度他。要度眾生,要自己先修眾善,自己認真努力修種種的善法,增長種種功德。然後度眾生才有工具,才有能力。
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盡未來際沒有邊際,我要用種種無量無邊的權巧方便,來救度拔濟一切在苦惱中煎逼的苦惱眾生,我要使令他離去一切苦惱。
令得涅槃第一義樂:證到涅槃為究竟,得到第一義,證到究竟涅槃的究竟安樂。

第三依願起行
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
[會]因為生起前面所說的願,由此發願的緣故,在一切時間、在一切處,所有可以修,我做得到的善法,該當做的我都隨自己的力量堪能做到的範圍的善法。不可捨離善法,要努力修學一切善法。正在修學眾善的時候,心要努力精進,不可有懈慢心,不可有怠惰心。

第三顯觀時
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會]單單除去坐的時候,要專念修真如三昧的止。除了坐以外的威儀,無論是走路,無論是站著,或者是甚至睡眠的時間,都不妨念念不忘觀眾生苦,發菩提心。隨時觀察,我哪樣應當做?哪樣不應該做?於眾生有利益的,能增長善法的, 就應當去做。會妨礙到道業,會增長惡業的,就不應該做。

第三釋雙行
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
[會]無論你行、住、坐、臥四威儀,睡眠,起來的時候。一天到晚,時時應當觀察。該修止的時候,修止。該修觀的時候,修觀。也可以止與觀同時並修。應當要怎樣做呢?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
[會]雖然觀察一切法,它的體性本來不生不滅,真如自性的本體本來不生不滅。同時又念現相界方面,一切法因緣和合就有生滅。親因、助緣和合起來,法就有生滅的現相。這就是修觀。觀察造善業得快樂的果報,造惡業得痛苦的果報,絲毫不差。在八識田中,業種不會失掉,不會壞掉。應當要知,有造因,就要受果報。

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會]雖然知道一切都是親因、助緣,造了善惡業會受果報。但同時要觀念說,法性當體即空,體並不可得,無實體可得。就是幻相中造業,幻相中受報。雖然是無實體,你在受苦的時候,自己就會感覺到非常的苦惱。

第三結益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
[會]若修止,能夠對治凡夫愛著世間貪著的我執,也能捨離聲聞、緣覺二乘人不敢發菩提心,不敢度眾生那種的懦弱、那種的見解,曉得回小向大,發起菩提心。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會]若曉得修觀,觀眾生苦,能夠對治聲聞、緣覺二乘人不起大悲心,心地很狹劣這樣的過失。狹,小,心地心量很小,不肯發心度眾生。劣,劣弱,聲聞、緣覺的二乘人心地劣弱,不敢發心行菩薩道,度眾生。能修觀,就能捨離這個過患。凡夫人修觀,能夠捨去不修善根的過患。曉得廣修眾善,消除眾惡。

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
[會]因為這樣的道理的緣故,修止、修觀兩種法門,共相幫助、共相成就。修止助觀,修觀助止,互相幫助。

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會]設若止觀沒具足,就不能趣入無上菩提的妙道。

第二更示勝異方便
第一泛明念佛除障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
[會]還有,普通一般學佛的人,初初修學這個方法。要求成就修學佛法的正確的信心。正信,就是十信修滿,要證入初住,才成就真正的正信。在娑婆世界想要修到十信滿心,證入初住,一萬大劫的修學,時間長、辛苦多,恐怕極不容易。心會生起畏懼、退怯、懦弱的情況。

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
[會]有一類怯弱眾生自己恐怖、怕畏, 在娑婆世界不容易常常遇到佛出現世間,不常聞法,怎麼能夠得到十信滿心,證到初住呢?因為要親近奉事於佛,供養恭敬於佛,沒這樣的機會。

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
[會]他恐懼說:在苦惱的世界,要一萬劫,十信才能夠修滿,這個信心極難可能修到成就,如果發生退轉情況,問題就嚴重。恐怕菩提心的意願,中途遇到機緣退失,非常可惜的事情啊!你應當要知: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說出最殊勝、最簡單的方便法門,來攝化、保護這修信心的人。信心還沒成就的人,仗念佛的力量,能夠使他信心得到堅固成就。

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
[會]假定怕在娑婆世界,要修到信心滿很難。你可以專一其心,專念佛。以念佛的親因、助緣,隨你的心願,要生哪一個佛國,就得到往生他方世界的佛國土。往生到其他佛國土常常見佛,就永久不會受到退轉的危險,永久能夠捨離惡道。

第二的指求生極樂
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會]按照大乘經典所說,設若有人專一其心,來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由念佛所修的善根,發願迴轉趣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深信、有發願、專一念佛,以信、願、行三資糧具足,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隨你的心願,就得往生。常見佛、常聞法的緣故,信心決定不會退轉。

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會]如果曉得觀察彼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與自體的真如法身相應,常勤於這樣修習,不但是決定能夠往生,而且生到極樂世界以後,能夠證入正定聚,就是在極樂世界能夠滿足十信滿心,證入初住的機緣。

第五勸修利益分
第一結前起後
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
[會]已講過修行信心這一分的道理,其次順序過來就要講勸修利益分。像上文所講的話,大乘佛法為諸佛的秘藏。秘是秘密,藏是含藏。大乘佛法的高深的道理,眾生不容易體會,像秘密一樣,好像是收藏起來。眾生當體就是真如自性,這個道理在前文中已經詳細簡略,總合起來詳細說明過。

第二正說勸修
第一總勸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會]世間上如果有人,想要在佛所說的甚深境界,就是佛所證的很深奧、微妙的境界,生起正信,遠離誹謗的錯誤,能夠趣入大乘的正道。應當要受持這部大乘起信論,照起信論研究學習,就不會有誹謗的念頭,對大乘佛法能夠生起正信。研究明白之後,曉得思惟、考量,認真修習。聞了以後,思惟。思惟以後,就如法修習。這樣一定能夠究竟達成無上之道,就是究竟佛果。

第二別勸
第一修學功德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
[會]設若世間上有人聽到起信論所說的道理完畢之後,對於起信論所講的大乘佛法,一心、二門這個道理明白之後,對於大乘佛法,不會生起退怯的心,不會生起無力的感覺。應當知道這種人,對大乘有正信,發心要修學,能夠勇猛精進,應當知這個人定能夠把佛的種子繼續傳播下去,這種人必定能夠得到十方諸佛,跟他授記說你將來決定成佛。授是傳授,記是記別。再經過多少千萬億劫,某時間能夠在某世界將來成佛。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
[會]如果有這一種人,發心能夠把三千大千世界滿滿的眾生,教化使每一個眾生都曉得行十善。如果有一個人用很短的時間,思惟大乘佛法,修學大乘佛法,這個功德就超過前面的人。原因就是縱然把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教化修行十善,最多就生天做人而已,煩惱不會斷,生死不會了。短時間修學大乘佛法,從此種下出世間因,種下成佛的種子,將來尚且能夠成就佛果,何況單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呢?

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
[會]還有,世間上如果有人受持這部大乘起信論。依這部起信論,認真作觀來修行。依起信論所講的修法,修止觀或念佛。一日一夜,無論修觀或念佛,所有的功德無數量、無邊際,講不會完。

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
[會]假使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各各用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來讚歎一日一夜修學大乘佛法的人的功德,繼續讚歎,講不會完。

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會]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功德呢?諸法理體的體性本有的功德,就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無窮無盡。因為法性功德無窮無盡的緣故,此人所修大乘佛法的功德,能夠與法性功德合成一片,也是無窮無盡。這個人也是一樣,與法性一樣,所有的功德無有邊際,就是橫遍十方,無窮無盡。功德充滿在十方無窮無盡。

第二毀謗過失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
[會]如果有眾生對起信論所講的話,如果不相信,毀壞誹謗大乘佛法,所獲得的罪報就廣大,無窮無盡。怎樣的罪報無窮呢?將來受苦在三惡道中,經過無量劫,受無量無邊的苦惱。

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
[會]因此之故,你們眾生,縱然對於大乘佛法不能了解,也要仰慕佛的勝德,生起信心。不應該生起誹謗,如果是誹謗大乘佛法,對於自己有大害,也害眾生。因為你誹謗正法,害到自己將來墮落,受苦無窮。也會害到別人,因為你誹謗,別人跟著誹謗。別人跟著你誹謗,一樣造罪過,一樣墮落,一樣受苦。斷絕一切佛法僧三寶的根本種子,被你斬斷,被你斷絕,以後不能相續,所以罪過無量。

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會]一切諸佛都是依大乘法修行,才能夠成就佛果。一切菩薩因地修行的時候,也要照大乘法去修,才能夠證到佛果的緣故。

第三總結勸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會]應當要知:以前所有的菩薩,都是依大乘法修行,才能夠成就清淨的信心,證入初住。現在十方菩薩,也要依這個法來修行,才能夠成就淨信,證入初住。未來的菩薩,應當也要依這個法來修行,才能夠成就十信滿心,證到初住。

第三結施迴向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分總持說。迴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   
[會]諸佛最深奧、最廣大的大乘佛法的道理的意義,我馬鳴已經隨我的力量,隨分隨力總合起來說明這個道理。我把上面所造這部大乘起信論的功德,就像法性無窮無盡,周遍十方,豎窮三際。我這個功德,也周遍十方,普施給一切眾生,使他得到廣大的利益,都能夠究竟得到成就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