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 星期一

上課概論-13(ZA13)

第十三講

善滋潤與善調練心作意,有助於修行得利

修學法門前的引導我們叫滋潤,這個心很奇妙,你稍微給它滋潤一下 ,整個身心狀況就會不一樣,心會柔軟,後面會很好走,滋潤像潤滑液般,一點點就有功效,這個是很好用的技巧。我在讀《瑜伽師地論》的時候,發現到禪師在教導修行時,在未開始止跟觀之前,很善巧的利用滋潤心作意跟調練心作意。調練就是警策自己生死輪迴很苦,不要把時間花在沒意義的事情上,有點像喝斥。但相對性地,也要滋潤自己、告訴自己:我真的很稀有難得,因為我願意把時間放在修善法上。心要懂得調,有時候自己的心太浮了,就要把它壓下來;有時心太沉了、沒有力,就要提上來,這個叫調心。所以在修行上,有時候要壓下自己,有時候要提上來,因為我們的心一直在變! 簡單的人事物一發生衝突,或是一不順自己心的時候,我們的心就波動。然而,小波動、小事情,卻會造成我很大的決定,這個很奇怪喔! 注意!都是小事情喔…卻會產生我一個很大的決定,我要離開….比如出家,本來是要修行,到寺廟住,只不過跟道友一句話起衝突,就想要還俗…..做的事情不恰當時,要懂得喝斥一下自己;但是又要提上來- 雖然我做得不很好,但是我已經很努力了(鼓勵自己),這就叫做提上來,這樣的技巧叫調心。雖然在人事上會有衝突,或是說自己獨處的時候,當身心處在一種不安定的時候,這種調很好用。


**
第十三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

  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受想行)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受想行)識。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

  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受想行)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受想行)識。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

  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受想行)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受想行)識。

(
灰色後段於第14講開示)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這一部經要講的題目是味患離,味患離在《阿含經》裡面到處可以看到,很重要,但是很奇怪,在我們現代的教法裡面很少用。

味 患 離: 味就是一件事情它會吸引你的東西是什麼? 你要知道;然後它會有它的過失,你要知道;對於它吸引你的地方,你如何不被它吸引而能避開,有這三個過程。

這一部經有幾個詞要先釐清: 眾生、有情

  1. 眾生
    眾生我們很常用,字典有幾個定義。
    1)
    眾多: 眾多的法和合、把它聚在一起而能生起來。一個東西的存在需要很多條件、很多因緣它才能夠存在,比如像我們的五蘊/生命體需要很多條件和合在一起才叫生命,所以叫眾生。2) 眾多生死: 我們的生命經過一生又一生…眾多生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結束。3) 很多很多的生命: 這個生命就是說要經過很多很多的生死。

  2. 有情
    1)
    古代比較早期翻譯叫眾生,後來玄奘法師他們把他翻譯成有情,具有/擁有情感/有意識/有內心活動的一個生命體叫有情。這個情意思很廣,不是只是感情那麼單純,它也指性情(有特性,有心性的意思),比如這個人性情很純樸、性情中人。2) 指愛情、感情,有愛的意思。3) 他心的意思,心跟識有點近,不過這邊包括某一種特性。

  3. 菩薩
    有情的原文菩提薩埵,我們簡稱叫做菩薩。薩埵叫做有情,薩就是""的意思,現在正存在的東西叫""。埵是存在的狀態。古代在翻譯一個詞的時候, 要抓住原文的意思很不容易,把字選得剛剛好,很難。sattva(梵語)有四個意思: 1) 存在、存有 2) 心、識 3) 勇猛、精進 4) 堅強、堅定。
    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或《成佛之道》他講什麼叫做菩薩,他說這個有情他本身很勇猛,比如為了要達到解脫這件事情,他不達目的不終止的;還有勇猛心,縱使中間遇到很多困難,他會很堅強地來面對,所以為什麼叫有情? 我們這個生命體有這種特質。

    有些修行人或是有些企業家,他們心的勇敢不可思議。像玄奘大師去西印度留學,過程有多大的危險! 經過流沙,好幾天沒有東西吃,沒有水喝,他還堅持。心有多猛! 然後心很堅強,縱使遇到很多災難,還不退,往前走,不知道路怎麼走,因為太多危險,往後走可以生。像有一次,玄奘大師在走的時候,好幾天沒有水…水壺又掉到地上,都沒有水,他很難過,就跟菩薩講說他有點想退…我要回去呢 ? 可以活,我想明年再來吧! 他心在抉擇後,寧願往前走而死,也不願回頭而生,那個念頭又強起來! 所以,一個人,旁邊沒有人,在面對那麼大的困境,心要很強啊! 每一個人都有這種特質,只是,有沒有把他一直培養,一直鞏固起來;或是有目標、願一直在拉著你走…佛陀六年苦行也是經典例子,我們也是sattva,也有這種特質。



佛經大部分是梵文或西域的語言翻譯過來,很多只是翻音不翻義,如果不回到原文的話,意思不明白。古人翻譯佛教的一些名詞,仔細思量會發現裡面有很多意思,一個字詞後面有很多思想、教義,不單單是一個字對一個字。眾生這兩字,我們可以理解是很多的法要合在一起,它才能夠生起來。

bodhi-sattva菩提薩埵,一般稱菩薩;bodhi菩提翻成覺,所以一般叫覺有情。覺有情就是說他以覺悟、以開悟做為目的的這種有情,這個人就很勇猛,他既有勇猛的特質也有堅強的特質,為了菩提、為了開悟,不計代價。在本生談的時候,可以看到例如: 你懂佛法,請你告訴我,我命可以給你。古代那種傳說,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只要你跟我講完之後,我的命可以給你,菩薩的心很勇猛。所謂覺(或叫智)就是菩提。什麼叫覺? 什麼叫菩提呢? 就是斷煩惱、證得涅槃的智慧叫做菩提。菩提有三種: 1. 聲聞眾,即阿羅漢所追求的菩提。2. 獨覺所追求的菩提。3. 菩薩所追求的菩提。如果我們只講菩提薩埵的話,應該包括聲聞、緣覺,這兩個也可以叫菩薩。但是通常都叫菩薩,都叫佛菩提。

讀經論時會再多一個字"摩訶薩埵"mahāsattva,摩訶就是"",指大眾生、大有情。在習慣上,聲聞、緣覺、菩薩,都可以叫菩薩,加上摩訶-摩訶薩埵或 摩訶薩(埵有時沒翻),就表示這是一個很大志向、以成佛作為他的目的、追求佛菩提的一個有情,這才叫真的菩薩!

我們中國人在翻譯的時候,同樣一個字在翻譯上就會造成相當多的語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字,是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的音譯,你看它翻音不翻義。如果沒學梵文就不懂是什麼意思。古德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成無上正等正覺,有人翻譯成無上等正覺、無上正等覺、無上正遍知…很多翻譯都不一樣。玄奘法師是翻譯成正等覺,所以我們用正等覺來了解。所謂正等覺就是正確的、平等的或是普遍的,普遍、完整的或是很透徹的,意指世尊或修行者達到佛菩提的時候,能夠正確地、普遍地、平等地,知道一切法,包括事跟理。

在我們讀佛經有很多困難點,縱使去查字典很多地方還是不懂,因為一個詞原文就是這麼簡單,翻音沒問題,但是你要翻成意思的時候,古德翻的都不一樣,從譯文來看,我們想說字不一樣,意思應該不一樣吧! 但是它原文卻是一樣。

佛陀有十個名號,其中之一是正等覺,玄奘法師翻成正等覺。 sambodhi三菩提: 那是我的目標,我還沒完成,是指智慧。但是佛陀的十個名號是samyak-sambuddhabuddha是已經開悟的人,這不一樣的! buddha是人,bodhi是智慧、它是法喔! 所以佛陀十個名號叫作正等正覺或是正等覺,samyak是正確的,sam是普遍的或是完整的,buddha是已經覺悟了的人,所以一般會翻成正等覺者。如果用正等覺,就跟sambodhi模糊/混淆。

眾生這個詞,第一種解釋:窺基法師(玄奘法師得意弟子): 眾生包括有情、無情。有情就是生命體。第二種解釋是眾生跟有情是相同的,沒有區分。一般來說,是採用第二種解釋,有情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有情,差別不大。

回到經文的解釋:

第一段: 某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者(這裡的""是如果的意思),如果眾生對於色不()愛味的話,就不染著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以是表原因),由於眾生對於色愛味的緣故,則有染著。同樣的,眾生對於受 想 行 識 不愛味的話,那個眾生就不染著於受想行識;由於眾生愛味受想行識的緣故,那個眾生染著於受想行識。

第二段: 諸比丘!如果色對眾生不成為過患的話,那些眾多的眾生不應該厭離色。由於色成為眾生的過患的緣故,那些眾多的眾生就厭離於色。同樣的受想行識不成為過患的話,那些眾多的眾生不應該厭棄或厭離受想行識,由於受想行識成為眾生的過患的緣故,那些眾多的眾生就厭離於受想行識。

第三段: 諸比丘!如果色對眾生不能出離的話,那些眾多的眾生不應該出離於色。由於色對眾生有出離的緣故,那些眾多的眾生出離於色。同樣的,受想行識對於眾生不能出離的話,那些眾多的眾生不應該出離於受想行識,由於受想行識對於眾生有出離的緣故,那些眾多的眾生出離於受想行識。

以上經文,句法幾乎是重覆,注意它句型,幾乎三句都一樣。色是我們的對象,如果你不愛味這個身體或物質的話(這個地方是假設句) ,如果這件事情我們不對它產生貪著的話,那我們不會染污、染著。兩個動作,一個是味,味之後才會有染喔! 因為眾生對於色、對於身體有愛味、貪愛的緣故,所以會染著。前面是如果,後面是講理由,這個地方有點像聞思的思,是在思惟過程。然後第二句,如果色對眾生不構成過患的話,那麼眾生不厭然後離。如果色無出離者,以色有出離故,所以彼諸眾生應該遠離或是能夠遠離。這句子,其實世尊在講道理給我們聽,先講道理後面才能觀。世尊這時候不是用肯定句,是用假設句,如果說色不成為眾生的過患的話,那麼這個眾生就不要討厭,不要厭離五蘊,不需要。但是,由於色本身給我們帶來過患,所以我們應該厭離….句子都一樣。

世尊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不是說服,是用道理來跟你解釋) 有一個味、有一個患 、有一個離,這三個東西是存在著。





2020年7月26日 星期日

上課概論-12(ZA11-12)

第十二講

經文會出現一個詞叫 真實正觀,是佛教很常用的。

先解釋什麼是如實?如實,巴利文yathābhūtaṃ是副詞(修飾動詞),就是說這個詞在修飾觀動詞。yathābhūtaṃ一般翻譯成如實,所要表達的那種內涵、狀況是很妙的: yathā的意思是譬如像什麼 ,所以我們翻成如。bhūtaṃ的意思是真實/事實,就是說這個東西已經存在了、發生了,那就叫事實(這個東西不存在,不叫事實)存在才是真實。所以如實就是 "就像這個東西已存在的樣子",我不必想像、猜測,它怎麼樣就怎麼樣,它長這樣子我就這樣子看它,中間沒有推論也沒有猜想,直接面對面。比如說黃金果長什麼樣,我沒看到之前就會推論,可能像黃金的顏色,但看到的時候我就知道黃金果長這樣子,這叫如實-如同這個情形已經存在的樣子。

經論中通常是講修行者見道的那一剎那,他對於五蘊很真實地見到,五蘊怎麼樣就看它怎麼樣,毫無誇張,這就是如實見。佛教一句話叫作"不增不減"不增加它也減少它,這才叫如實。

所以如實的如有幾個意思:

1. 依據-這件事情它已經存在的樣子、已經發生的狀態是怎麼樣,生命裡面有生老病死是如實的,這我們可以經驗。

2. 如同事實-如同這件事情真實狀況怎麼樣。

3. 如同真理一樣在巴利語言裡面給我們的訊息是: 我們觀察一件事情要從真實/真相去看,不是從我的角度去看。就像坐火車的時候,你在火車裡面看到的是旁邊的景物在動,不是你在動,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事情;但你如果站在事情本身的角度,來解釋這個事情就不是如此。再比如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落下,從我的角度沒有錯,但是從太陽的角度來看,太陽沒有動、沒有起落。從事情本身的角度來看事情才是正確的,然而我們看不到事情的真相常常會誤解。事實要講出來被接納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大家看不到。例如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宣揚地動說捍衛真理,卻被羅馬教廷大審並終身監禁。

從真實的角度出發,這字裡面還有正慧(涵蓋聞思修過程)的意思,沒有被翻譯出來,你要用智慧才能夠真實地看到,智慧沒有開發出來是看不懂的。所以要把一件事情看得很透、很清楚,一定要透過聞 思 修的智慧訓練。我們生下的天資,每個人不同,這叫生得慧。有些聰明、有些理解力很快,例如玄奘大師智慧很高, 一下子就學會;我們智慧比較笨的人在聞這個地方就卡很久,在思這個地方卡更久,修就更久,所以為什麼修行會有快慢? 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生得慧這個條件不夠、智慧不成熟,不成熟處理速度就慢。但是聞、思的過程,我們可以透過學習,修就要親自體驗。聞思這兩個是互相協助,必須透過別人的經驗來傳遞,比如要靠佛陀講給我們聽(),聽完之後,想這道理是怎麼一回事(),再從佛陀講的道理實踐(),我們才有可能達到佛陀所說的法,才能夠體認整個佛教的要義(真實正觀)。所以,這地方有兩個東西要具足,第一、要學習,第二、學習之後要想一想,到底佛陀說這句話是什麼道理? 這階段是聽,還不確定,到這地方可以確定佛陀說得對或不對,必須做出決定--對,我們就去做();不對, 我們要把它放棄。這階段我們有選擇權。

佛法講的東西很多,但是並非每一樣、每位法師講的都必須接受,這法師講得有沒有合於緣起的道理,我想過、思惟符合,跟我了解的佛法一樣,讓人能接受,我們就按照它的方法做,這地方很重要。確定這個觀念可行、能接受,再斟酌去修。但是思這地方只是觀念接受內心還不能接受;如左邊的大腦接受、右邊的大腦不接受,心還不接受(心還不甘、情還不願)那腦袋接受;在修這地方,接觸到無常的時候,就心甘情願了! 所以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分這幾個過程,懂很多,但是心裡頭就是少一種感覺或好像沒感覺。就像對生命覺得很快樂啊…我還覺得能夠在下一輩子,再…如何如何,不是更好嗎? 那就是心還不甘願了脫生死,因為你沒有看到、接觸到無常。這地方真實正觀很重要的是要有智慧,智慧怎麼來的? 學來的、再透過自己思考來的,然後在修行過程中慢慢累積。

再來,另外一段經文出現的是"解脫者真實智生",真實智生的內容就是「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這幾段文。智是確定、決定知道才叫智,我很明確知道我的生死輪迴生命到這裡已盡。

有些人認為他已經解脫,他們以為證得,其實沒有。在《阿含經》就有出現這個例子: 有一個人以為他解脫、證到阿羅漢,但是他在死亡的那一剎那竟然恐怖,照理來説阿羅漢是沒有那種情緒的部分(貪嗔 、憤怒、 難過這些東西應該是已經停下來)但是他還有害怕的心,於是他認為佛陀講謊話,他說: 生死是可以了的,但是為什麼我是阿羅漢,我竟然還有恐怖心。我已經這麼努力,我認為我證到阿羅漢,平常沒有煩惱。

修行者在實修的過程中,倘若有錯誤的理解和認知,卻誤以為是師父教錯,從而對教導的師父失去信心,而以自己的體驗為主的話,就會陷入不歸路的陷阱裡。事實上,煩惱不現行,但種子還沒有斷,所以他在死亡的那一剎那前段,剛好種子又浮現出來,所以他認為佛陀欺騙他,於是毀謗生起,就到地獄。這種情況是,他認為他證果,但可能是證初果,但是他的煩惱還沒斷,只是都不生起來,貪心沒生起來、 嗔心也沒生起來,他認為已經是阿羅漢,所以這地方沒有真實智生。

如果要讓自己達到"真實",你的智慧要跟你的身心狀況符合;你的身心狀況是斷到種子這裡呢 ? 還是斷到現行這裡呢? 如果你沒有一再一再地觀察,就不知道。

《清淨道論》裡有個故事是關於"如實":

有位長老很早就證神通,可以變東變西,一直教徒弟修習佛法。其中有個徒弟叫小龍已經證果,他想說: 我的師父到底有沒有證阿羅漢果,於是現神通觀察師父,發現師父還沒有證果,他有點緊張,我師父居然沒有證果,他就特別去找他師父問說: 師父,您在佛法的最高體驗是什麼? 師父答: 我可以變,神通可以變東變西… 變一隻大象、 變一隻龍都沒有問題,這在我年輕的時候已學到。這時候小龍知道師父只有神通力沒有智慧,覺得這樣不行,師父這樣的話就一生白來…於是他就要師父現在變出一隻瘋象衝過來,當那隻象衝過來時,師父竟然因為恐怖心而跑開,從而瞭解到自己並還未證果。

因此,師父認為他自己禪定很強,所以煩惱沒有浮現出來,以為證果。所以師徒之間不一定是師父比我們早成道,早入道不代表早成道。後來小龍就教他師父修觀的方法,他的師父因為年齡大,心急,一精進很快就證果。所以從這些例子我們看到真實智是非常重要! 真真實在地知道你的身心狀況、煩惱是不現行不活動,還是真斷除,需要很長時間的檢查。


**第十一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

  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

  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解析: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比丘: 身體是無常,由因跟緣所生起的各式各樣的色。彼指的是因跟緣,彼因跟緣也是無常。無常的因跟無常的緣所生起的各式各樣的色怎麼會有常呢? 同樣的受想行識是無常,因跟緣所生起的各式各樣的心,那麼它的因跟它的緣也是無常,無常因跟無常緣所生起的各式各樣的心怎麼會是有常呢? 如是諸比丘…後面跟第九經完全一樣,但是多了一個解脫知見,前面是用解脫者真實智生,等一下我們再解釋。



**第十二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

  如是,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十二經前面那一段色無常…非我者則非我所則是跟第十一經的前面一段一樣;後面聖弟子!…歡喜奉行跟第十經完全一樣。

這部經說的是解脫知見,與前面的真實智不一樣。佛經在翻譯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漢字的問題,你可以看出後面內容是一樣的,但是名詞不一樣。我們讀佛經困難就在這裡,這地方多出現一個解脫知見,意思是解脫的時候你知道、你解脫的時候你也親自見到。知跟見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佛經在說明跟真實相接觸到的時候,你可以用知跟見來衡量。這是兩個動作,知道跟看到不一樣,比如說現在身心的狀況我有煩惱,到我知道、我看到了我起貪起瞋,我內心的變化我知道;而昨天我起煩惱,我知道,但是昨天那個煩惱已經過去,我能不能見到? 見不到的! 所以""是指過去或是未來,對於過去的事情,我看不到但是我知道;對於未來的事情,我也見不到,但是我知道。知: 指過去、未來;見:指現在世

"解脫知見": 我知道我現在已斷煩惱,對於未來,我知道生死已盡。因為知道我未來的生死煩惱已經斷了。為什麼不要如實知就可以? 如實知可以、也會有;但如實見、如實知見,那個意味就不一樣。你眼前看不到的過去跟未來就是知的範疇,現在出現在眼前的,是見的範疇。上一經講過,我們的心可以在過去、現在跟未來三個領域活,在佛教分很細;現在的心想什麼我知道、見得到;過去跟未來的心我看不到,但是知道。在未來,如果我的煩惱沒有斷,我知道明天如果有人罵我,我還是會生氣;明天別人對我好,還是會貪愛;但是我還沒看到,因為還沒出現,所以知道""這個字差別是甚麼。

另外就是"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先處理因緣的問題,這部經為什麼會放在無常、苦、空、無我的後面來講,這是有它的道理的。它先告訴你色是無常,第二個告訴你因 -這個色是有因有緣的,第三個告訴你有因跟緣怎麼生起色是無常。會不會覺得有點重複? 講完為什麼再講一次? 佛陀講話絕對不是廢話,一定有祂的道理….前面都在講五蘊是無常,還沒講到緣起、沒有提到因跟緣,世尊為什麼這一部經會提到因跟緣?他告訴我們一件事情:任何一個東西()的存在,一定是有因跟有緣,不是上帝/造物主創造的。什麼叫因? 因就是主要條件,緣就是次要的條件;比如像種子,種子就是主要原因,然後雨水、太陽或是農夫在耕種的時候這叫緣,然後到最後就是稻米長成,這叫果,因--果。

任何一個東西的存在一定有因跟緣,但是世尊却沒說"因跟緣是不是無常"。他跳三層,

第一層告訴你「 果無常」,亦即你現在存在的東西是無常。

第二層告訴你「因跟緣所形成這個果,這因跟緣也是無常」。

第三層再強調一次「因跟緣生起的果也是無常」。如果他只告訴你: 色是無常,沒有什麼特別;但是告訴你:因跟緣是無常,而且因跟緣所生起的這個東西怎麼會是常呢? 亦即「無常因無常緣所生的色是無常」 (不可能是常,在這裡佛教的用語很特別,它不直接用否定句,而是疑問句)

第九、十這兩部經, 十一、 十二這兩部經其實只有一句話可以講,就是需要的種子開始冒芽,然後開始開始成長,到長了稻穗,這整個過程有因、有緣、有果,但是他整個成長過程都需要一步一步來,不可能今天種,明天變果,必然是有個逐漸的次序在,一天長一點…就這樣子逐漸兩片綠色芽出來,再變成四片、六片這樣。所以你們可以發現到:從因緣果來看,就告訴你,每一件事情發生有它的次序。我們修行上可能有揠苗助長的問題,你為了讓自己修行快一點,結果用錯方法,可能把整個修道的路給癈了。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099_009《雜阿含經》第254經二十億耳的故事。
我們在修道上,總有想效法的對象或用功的目標,但是如果不知道量力而為,沒有掌握好""的話,不是徒勞無功就是半途而廢。


*
《阿含經》常出現一個句子「生老病死 憂悲惱苦」一般形容生命的八苦。生老病死是指身, 身體的折磨;憂悲惱苦是心理的折磨。

1)生為什麼是苦? 因為出生有身體是苦的原因,這些苦跟著它來,這叫生苦。只要你不生,苦就不存在。比如今天生到地獄/畜生/人間,這些地獄/畜生/人間的苦就跟我來,即便生到天上,天上也是有苦,它也是跟著我來。為什麼講生是一切苦的基礎? 沒有生就沒有苦,所以佛教講不生不滅才能離苦。

2)老有什麼苦? 我想大家都能體會,體力衰嘛! 以前可以整天不睡覺無所謂,現在不行喔! 超過十一點睡覺,第二天就很累,記憶力也退,常常被人家看不起,走路那麼慢…老會帶來苦。

3)病苦更明顯,只要地 水 火 風四大不調就會苦,地太強整個身體會很沉重,像整個身體被地吸引力吸下去的那種沉重感;水太強身體就浮腫,像腎病整個腫起來;火是太熱,如感冒發燒的時候很熱;風就是指身體不輕快、不輕安,都是因為氣 ,氣就是風。所以各式各樣的病都會讓人苦啊!

4)死去是我們最後的階段,不管你願不願意,它都最後結束。讓我們死的原因有很多種,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它解釋成:
(1)
命盡: 因為我們的命到盡頭。我們壽命能夠活五十歲,五十歲到了就死了,一分鐘也留不住,這叫命盡。所以每一個人在人間生命長度都不一樣,有些人生下來沒幾天就死了,有些人活一百多歲還沒死。

(2)
福盡:和業有關係,但是福報盡,你的命還沒盡,就像難民,國家垮了,活下去的條件不夠,吃不到東西死了,這時候不是你的命盡,是福盡。

(3)橫死:橫死就是意外事件,不是命盡,也不是福盡,而是莫名其妙發生一些想像不到的事情,如地震、瘟疫或是水災…等等,一下子這麼多人死掉,我們也搞不清楚什麼原因。

5)以上這些都是身苦。再來是心苦-憂悲惱苦。憂悲惱這三個,憂最弱,逐漸增強,猶如火煮鍋水一樣,憂是小火,悲是大火,惱是這水都跑出來,裡面已經被燒乾。所以我們可以觀察:當我們在憂愁時,比如親人死、關心所愛者死,或是其他人事物我失去它的時候,我第一個反應就是心不舒服、悶悶的,說不出來的難過,有可能產生自殘行為,比如說小孩子沒照顧好早夭,我怎麼那麼不小心,會打自己、會憂愁或者是受不了就自殺,憂鬱症就是這種情況,他很憂愁,一種失去東西的不斷地干擾,那個心不安定啊! 不安定很難受,那就傷害自己的身體。人很奇怪喔! 當你心有一種難受的時候,沒有辦法排除就用傷害自己來解決,如自殺,認為我死掉就沒事,自殺或是麻醉自己、喝酒把自己灌醉…這是世間人對應憂愁的想法。

6)悲就是悲傷或是悲歎,就是你難過到鍋裡的水要溢出來,你的氣有多爆,一直在講出來給他 人聽,嘆說我怎麼那麼倒楣、怎麼那麼不順心呢? 我怎麼會得到這個病呢? 在內心很多話要爆出來,就像鍋燒大火,不講不舒服,哭呀、 鬧呀,這已經是較深的層次…

7)
再來是惱, 哭到沒眼淚了、你也累了,心開始憔悴沒力量了,生命對她來講已經是一點滋味都沒有,你們如果失去親人的話,這三個過程你們都會體驗到,什麼叫苦! 當你失去一個東西的時候,那種從憂愁到悲傷到苦惱,很難走出來。沒有佛法,走不出來。只要夜深人靜的時候,這種東西就悠悠然出來,那種感覺是你明明知道失去,也知道不可能再回頭/逆轉,失去的失落感會一直折磨你。憂悲惱苦主要偏在心苦,身體的苦會再折磨身心,所以佛教有身苦跟心苦。一般人內心有苦的話,身體都不好,比如說一個人發現有癌症。癌症的痛你受不了,但是你又折磨自己的心,這兩種苦在承擔。佛陀說身苦要承擔沒有錯,但心苦可以不用承擔,心裡不要這麼折磨自己! 所以,佛教認為只要有身體,身苦是避不開,一定會有,連古代佛陀、阿羅漢都會有!但不會有憂悲、 悲傷、惱苦。


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

上課概論-11(ZA9-10)

第十一講

讀經論、禪修前的四重恩感恩詞(閉眼睛、深呼吸幾次)

感謝自己有能力呼吸;感謝自己得自呼吸的能量;感謝自己活著;感謝自己今天在這裡;感謝自己決定用這段時間來豐富自己;感恩佛陀出現在人間,願意分享前往涅槃的道路;感恩歷代祖師大德維持佛陀的教法,相續不斷;感恩國家處於民主、自由、安定、和平的狀態。感恩父母、師長以前的教導與照顧,令我能活到現在;感恩居士、信眾願意分享屬於他們的財富來支持我的基本生活;感恩一切眾生為我做那麼多事。即使我有許多的煩惱,我也欣賞自己依然這麼努力、認真,這世界因為我出家修行會變得不一樣。

每一次在讀經論或是在禪修之前,先有一種感恩的心的話,你的心會變得很柔軟,你心柔軟的時候,再去接觸法很容易入心;一如做麵包需先將麵粉和水和在一起,成為麵團之後,形狀任由你決定,沒有水,那就是散開的麵粉;所以水就是感恩的心。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把心調柔軟,這種柔軟的心會很有力量幫我們做善業(做惡業就沒力量,不想做,因為不一樣的心理狀態)

感恩在佛教就分四個主軸: 一是三寶恩,二是國家恩,三是父母恩,四是眾生恩。

感恩三寶佛法僧:這是出家眾的源頭。國家恩:所處的國家、區域給予我們安定、安穩。父母跟師長恩:養育、教導使我們可以活到現在。眾生恩::眾生恩很廣,居士信眾捨其收入來護持,他們投資在我們身上,我們把它發揮最大功效,將信眾的善心變成更大的力量,就要靠我們修行。我們的善心越多,他們的價值、功德就相對高起來,就像水漲船高。

**第九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解析:
這樣的法我親自從佛陀那裡聽聞。在某一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比丘: 我們的身體或是外在的物質是無常的,無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那麼也不是我所擁有的,這樣觀察就稱作真實正觀。(真實正觀-不是假的即為真,實即為非虛;正是不偏,所以以這樣的觀察就是真、實、正的正確的觀察)這樣的受 想 行 識也是無常;無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以這樣觀稱之為真實正觀。
聖弟子有兩個意思: 1. 聖指佛陀,佛陀的學生在家二眾跟出家二眾叫聖弟子。2. 聖就是弟子。已經是聖人的學生。聖弟子如是觀察無常 苦 空 無我的時候,自然對於身體或對於物質會產生厭離心。也會厭離受 想 行 識,厭故不樂因為有厭離,所以心就不樂於五蘊,心不樂於五蘊的緣故,你的心就得解脫,心得解脫,你的真實的智慧就會生起。什麼是真實的智慧呢? 就是知道我的生命、我的煩惱到這一生已經到了盡頭。梵行有兩個意思: 1. 梵行就是八正道,就是我的八正道已經建立得很穩固,不可能退失。2. 梵是指清淨,我清淨的身業、語業跟意業已經建立起來了,不可能造作不善業。我所應該做的斷煩惱的事情已經做完了。我自己知道-我不會再領受這個生命之後的另外一個生命了! 不受後有的有,就是指生命的存在。那個時候,眾多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道理的法內心歡喜,遵奉而修行。


這部經主要講是無常、 苦、 空、 無我,跟十號經其實大部分相同。

**第十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與第九經差異在黃色標記)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一部經跟前面這一部經只差在後面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憂、悲、苦、惱而已。


解析:
這樣的法我親自從佛陀那裡聽聞。在某一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比丘: 我們的身體或是外在的物質是無常的,無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那麼也不是我所擁有的,這樣觀察就稱作真實正觀。(真實正觀-不是假的即為真,實即為非虛;正是不偏,所以以這樣的觀察就是真、實、正的正確的觀察)這樣的受 想 行 識也是無常;無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以這樣觀稱之為真實正觀。
這邊都一樣,九、十兩部經只有後面不一樣:

聖弟子,這樣觀察對於身體你就能夠解脫,對於受想行識,就是解脫五蘊、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我們在生命狀態中,有八個狀態-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生老病死是屬於身體的部分,憂悲惱苦則是屬於內心的。

這一部經很重要,但是它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論幫我們解釋,我們看不出來。在《瑜伽師地論》把它解釋成漸次,亦即逐漸逐漸的一個次序。為什麼這麼解釋?

在經文是講非我跟非我所,而在論就是用無我來表示。它特別告訴我們一個訊息: 你首先要生起無常才可能生起苦的智慧,要生起苦的智慧才生起無我的智慧。它是漸次的,我們不可能一下子生起無我的智慧,因為我們智慧沒有那麼利。我們能夠馬上觀察到我的身體是無我嗎? !! 但是我們很容易知道我的身體是無常的,因為在我的生命當中就可以觀察得到。但是我們在讀心經就不一樣,心經一下子跳到無我。所以聲聞法跟菩薩道不一樣在這裡,如果是聲聞法它是第一階、第二階、第三階,如果你是菩薩道的話就一下子到第三階了。(菩薩道也是漸次修行,因為前面已熟練了。)

因明邏輯的知識,在印度很發達,佛陀想必學過。佛經上沒有講得那麼白,但其實它的邏輯已經跑三層我們沒有看出來。如果你有機會去接觸因明或邏輯的時候,你會知道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這些話都是邏輯的推論結果。

第一個 色即無常這個叫做主張,佛陀主張色是無常的,外道則主張色是常。主張根據什麼道理? 經沒有講,但是論有講。在邏輯這個叫三段論式,即 P=QQ=S, 所以P=S。這樣三句話,然後我們把它套入句子:
第一個推論: 色是無常

P是色,Q是生滅,S是無常

我們的主張是’’色P要是無常S’’ 對不對? 這是結論,那麼在經論裡面( 論比較明顯)色法P-我們的身體或是物質有沒有生滅Q? 有生有滅這是我們看得到的,有生有滅的東西、生滅的這個特質Q就是無常S,所以色是無常P=S

第二個推論無常即苦

無常跟苦兩個不同性質怎麼會是一樣? 無常有生有滅怎麼會是苦呢? 我心裡會痛苦會快樂這是一種感覺,所以苦是一種感覺。第一個推論我們已經知道色是無常的,在這個推論基礎之下 跑第二圈: P是無常,Q是怖畏,S是苦

色法是無常P,那麼它就是令人害怕的一件事情Q。為什麼? 例如我本來身體健康,變成不健康;我本來很有錢變成沒有錢…那種變化讓我害怕,這叫怖畏Q。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我不知道,害怕就生起來;你有害怕就是苦、苦惱S了。中間少了這個怖畏Q,我們就很難聯結。

在經,佛陀沒有講,但是在《清淨道論》 《瑜伽師地論》都有明顯的解釋。所以這個地方它告訴你無常P,無常就是你會害怕,怖畏心Q就生起來了;你害怕的心Q就是苦惱的心、苦惱的事S,所以無常P就是苦SP=S

第三個推論苦跟無我 P是苦,Q是不自在,S是無我

當苦惱P發生你就不自在Q了,例如我不希望生病,但病出現了、不隨我意,這是不自在、我沒有辦法控制、做不了主,我做不了主就沒有我、就不是我S

如果是我做得了主,那麼我要苦不出現、老不出現、病不出現 、不要死都行,那才是做得了主。但苦惱P事情出現的時候,我做不了主Q,做不了主就不是我S,所以苦是無我P=S

其實世尊只講它的結論,所以我們從論裡面可以掌握到一個訊息,那就是逐漸的次序,藉著前面比較淺顯容易懂的,了解稍微還可以感覺得到,進一步到深一層,可以從道理知道,但生活上是很難體會出來的! 所以如果有人問: 你們佛教說無常是根據什麼道理? 可以回答: 從生滅下手。苦是根據什麼? -根據害怕、怖畏;無我根據什麼?- 根據不自在、不能隨我意。所以這個三層是一個一個叫次序。

佛陀教學方式是很有步驟,他會讓我們從最簡單最容易的先下手: 等到你無常觀穩定了,你會進一步到苦這裡來;苦這地方穩定了、透徹了,再往到無我這裡來,那你對於五蘊、對生命的本質才能夠看得透,否則看不透! 假如說我們在修行層次上卡在某一關,你要往後退,因為可能前面那一部分你沒做好,或是你還有疑惑,所以世尊在教學是很小心翼翼的。你這一步沒做好,卻很勉強往前走可能會成功、可能會失敗。你對苦的體會不那麼深刻,做不到你就往後退一點,再把無常再重複操作練習 ,練習到你很穩定再往前走。 這是修行上很重要的技巧,掌握到次序性的話,你會發現修行不是那麼難。難的是我們把次序顛倒了或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可以一下子觀到無我,沒那麼快 一下子無我的! 內心智慧的成熟沒那麼快! 智慧就是你瞭解五蘊的深度,它有很多層次,第一個我們只是在觀(觀察還不確定),這樣的觀還有懷疑、不確定,不能叫智,進一步你慢…慢肯定,這時你不懷疑,那個時候才叫智、叫見。這是《瑜伽師地論》的解釋。再來第二個層次是,你智慧成熟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後果? 它也有個次序–智厭–離欲–解脫–遍解脫

經文在離欲這是講不樂,解脫這個地方是講解脫,所以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這一段),那遍解脫是講解脫五蘊(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一段)。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它也有個次第: 你要先生起厭離心才可能生起不要、不歡喜;你要生起離欲的心才可能解脫煩惱;你煩惱解脫了,這生老病死的苦你才能解脫,即遍解脫

所以第十經感覺上好像跟第九經的文差不多,但是在註解論書裡面的解釋全然不一樣。它告訴你智慧的發展要有次序,等到你智慧成熟了、內心開始產生變化。變化的次序,是先產生厭離的感覺,進一步的捨欲就是不要了,不要的心越來越強,你對於擁有這種東西不快樂,然後慢慢的解脫情感上的束縛,然後再來解脫生命的束縛。

你的厭怎麼來的? 一樣是從前面那個智(無常 苦 無我的智慧)來的,有那個智慧你才會生起這種厭,否則生不起來。或許有人疑問,我們平常相處也會對某一個人產生厭,但那個厭是很短暫的,現在跟你吵架可能下禮拜跟你好了,那個厭不是真的厭,因為你沒有看到無常 苦 空 無我! 你看不到,暫時性的不是永遠的。這個地方的厭是因為你常常練習、常常觀察而產生的心理變化,貪愛的心就不容易現前。然後在厭的基礎之下,已經熟練到不用常常練習時,縱使你喜歡的境界現前,很自然地,煩惱也不現前。知道厭和離欲這兩者的差別嗎? 厭要常常練習(觀無常 苦 空 無我),當厭離心出現煩惱就不容易現起。但是到了離欲,因為之前常常訓練,所以可愛的境界現前,你的煩惱也不現前。再來,你煩惱逐漸不現起的時候,慢慢地,你煩惱的根就斷掉了,從種子斷了,這個時候佛教再給它一個名詞叫解脫,從根斷起那個才算解脫,煩惱一斷,整個生死輪迴就結束了。

所以九經和十經講的是以上這樣的一個次序。

總結
先無常的智慧生起苦的智慧;先苦的智慧生起無我的智慧。這三種智慧生起之後,自然會容易有厭離心,你反反覆覆地練習觀察無常 苦 空 無我的時候,厭離心越來越強,煩惱就不容易現前,然後在厭離心越來越強的時候,縱使面對境界(討厭或喜歡的人事物現前),你沒有情緒、沒那種波動,煩惱還是不現前。厭是境界沒現前,離欲是境界已經現前,這時候因為你不斷不斷的練習,煩惱的種子就被斷掉,煩惱停止時,生死輪迴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