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9日 星期日

維摩詰所說經-囑累品第十四

 維摩詰所說經囑累品第十四
【釋品名】
佛陀囑託彌勒菩薩等來弘揚這部經。囑,付囑、叮嚀、來告訴你。告訴什麼事情呢?就是這一部經非常地殊勝,你要發心弘揚它,所以叫做付囑。累,麻煩你,就是辛苦。

【入文解釋】
甲二、如來付囑(分三科)丙一、佛付囑(分三科)乙一、佛付囑彌勒(分二科)丁一、正付囑此經(分二科)戊一、付囑尊經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tatra bhagavān maitreyaṃ bodhisatvam āmantrayate sma: imāṃ te ’haṃ maitreya asaṃkhyeyakalpakoṭīsamudānītām anuttarāṃ samyakṣaṃbodhim anuparīndāmi,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說: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佛的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佛的大智慧所見的勝義諦,這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成。這一部經來付囑你。

戊二、命神通守護
如是輩經。於佛滅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布於閻浮提,無令斷絕。yathema evaṃrūpā dharmaparyāyā yuṣmadadhiṣṭhānena parigraheṇa tathāgatasya parinirvṛtasya paścime kāle paścime samaye jambūdvīpe vaistārikā bhaveyuḥ, nāntardhīyeran |
如是《維摩詰所說經》這一類的經,和其他相同的經典。於佛滅後,在佛滅度以後,末世的時候,一方面障礙特別多、一方面眾生的善根也有問題。汝彌勒菩薩等,應該用神通力廣來降伏一切障礙,然後再弘揚這部經。不要使令這部經斷絕、沒有人弘揚。

丁二、釋(分二科)戊一、末代亦有得道之機
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于大法。
tat kasmād dhetoḥ | bhaviṣyanti maitreya anāgate ’dhvani kulaputrāḥ kuladuhitaraś ca devanāgayakṣagandharvāś cāvaropitakuśalā anuttarāṃ samyakṣaṃbodhiṃ saṃprasthitāḥ |
因為什麼要用神通力來弘揚這部經呢?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這一類的眾生,能發無上菩提心、能好樂無上菩提,得聖道的可能性,你應該去為他們服務,來宣揚這部經。

戊二、不聞斯經則失善利
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如此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te ’śravaṇād asya dharmaparyāyasya mā parihāsyanta iti | imān evaṃrūpān sūtrāntāñ śrutvātīva prema ca prasādaṃ ca pratilapsyante, mūrdhnā ca pratigrahīṣyanti | teṣāṃ tvaṃ maitreya tathārūpāṇāṃ kulaputrāṇāṃ kuladuhitḥṇāṃ cānurakṣāyā imān evaṃrūpān sūtrāntāṃs tasmin kāle vaistārikān kuryāḥ |  
假設沒有人弘揚這部經,這些有善根的眾生就不能聽聞這一類的經,聽不到就失掉得聖道的功德,他們就不能得聖道。這一類的人若聽聞這一類的經,決定會有很多的信心、很多的歡喜心,對於佛法生信樂心。會感覺到這部經是很少有的,不容易有這樣的因緣講解這部經的。他們會發尊重心,用頭頂來恭敬地信受這部經。彌勒菩薩等,應隨順眾生的善根所應得到、所應獲得的聖道之利,而為他們廣說這部經的勝義。

丁三、簡得失(分二科)戊一、簡得失(分三科)己一、標相
彌勒!當知菩薩有二相。dve ime maitreya bodhisatvānāṃ mudre |
彌勒!當知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有兩個相貌。

己二、略解釋何謂為二?
何謂為二?一者、好於雜句文飾之事;二者、不畏深義如實能入。katame dve | vicitrapada-vyañjanaprasādamudrā ca gambhīradharma-nayānuttrāsa-yathābhūtāvatāra-praveśamudrā ca | ime maitreya bodhisatvānāṃ dve mudre |
怎麼叫做二相呢?第一,有這樣的菩薩,歡喜文句,要令它莊嚴、美妙。第二菩薩的相貌,對於勝義諦的諸法皆空,沒有畏懼的心。他能由聞思修真實地證悟到勝義諦。新發意的菩薩就是依語,在文句上特別地留意;第二個就是在勝義諦特別地用心,就是這兩類菩薩。

己三、約人釋
若好雜句文飾事者,當知是為新學菩薩;tatra maitreya ye bodhisatvā vicitrapadavyañjanaprasādagurukāḥ, ta ādikarmikā bodhisatvā veditavyāḥ |  
若是這位菩薩喜歡各式各樣的文句、各式各樣的言句,特別地美妙。飾,文飾,特別美妙的。若歡喜這件事,發無上菩提心時間不久。

若於如是無染無著,甚深經典無有恐畏,能入其中,聞已心淨,受持讀誦,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ye punar imaṃ maitreya gambhīraṃ sūtrāntam arūpalepaṃ yamakavyatyastanihārapadapuṭaprabhedaṃ pravartayiṣyanti śrosyanty adhimokṣyante vedayiṣyanti, ime bodhisatvāś ciracaritabrahmacaryā veditavyāḥ |  
假設另外有一位菩薩,對於這部經,清淨無染的勝義諦,是離一切相的,是沒有可執著的地方;這樣的甚深的第一義經典,他沒有恐怖心,能證入到裡邊去。聽聞這樣的經以後,心裡面有清淨的信心。受持讀誦,他能這樣用功。可以知道這位菩薩修學聖道已經很久。

戊二、廣舉非(分二科)己一、前明二法釋前新學毀謗不近(分三科)庚一、總顯其失
彌勒!復有二法名新學者,不能決定於甚深法。tatra maitreya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m ādikarmikā bodhisatvā ātmānaṃ kṣiṇvanti | na ca gambhīreṣu dharmeṣu nidhyaptiṃ gacchanti |
彌勒!還有兩種法,是新發心的菩薩,他不能決定相信這個甚深的第一義諦的深經,他對這樣的道理他不能決定相信。

庚二、別辨
何等為二?一者、所未聞深經,聞之驚怖生疑,不能隨順,毀謗不信,而作是言:我初不聞,從何所來?katamābhyāṃ dvābhyām | aśrutapūrvāṃś ca gambhīrān sūtrāntāñ śrutvottrasyanti | saṃśayaprāptāś ca bhavanti, nānumodante | uttari ca pratikṣipante: ya ete ’smābhiḥ pūrvaṃ na śrutapūrvāḥ kuta ime ’dhunāgatāḥ |
什麼叫做兩法呢?第一個錯誤,所沒聽聞的深經,聽聞以後心裡有點兒害怕,就有疑惑,不能隨順這部經的道理學習。毀謗這部經,他不相信。怎麼毀謗呢?而作是言:我當初到現在都沒有聽見過這部經,這部經從哪裡來的?

二者、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者,不肯親近、供養、恭敬,或時於中說其過惡。ye ca te kulaputrā gambhīradharmasūtrāntadhārakā gambhīradharmabhājanā gambhīradharmadeśayitāraḥ, tān na sevante na bhajante na paryupāsante, agauravāś ca teṣu bhavanti, antarāntarā ca teṣām avarṇam api niścārayanti |
第二個錯誤,若有護持、解說如是深經這樣的人,他不肯親近他,不肯供養、恭敬。或者不但是不親近、供養、恭敬,還有的時候要說這個人的過失。

庚三、總牒顯失
有此二法,當知是為新學菩薩,為自毀傷,不能於深法中調伏其心。 ābhyāṃ maitreya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m ādikarmikā bodhisatvā ātmānaṃ kṣiṇvanti | na ca gambhīreṣu dharmeṣu nidhyaptiṃ gacchanti |
有這兩種過失,這就是新發意菩薩,他毀謗這件事,對他自己是有傷害的。不能在這一部深經裡面多多地聞思修、來調伏他的貪瞋癡。

己二、後明二法釋前久學不應輕慢取相(分三科)庚一、總顯其過
彌勒!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深法,猶自毀傷,而不能得無生法忍。dvābhyāṃ maitreya kāraṇābhyāṃ gambhīrādhimuktiko bodhisatva ātmānaṃ kṣiṇoti | na cānutpattikeṣu dharmeṣu kṣāntiṃ pratilabhate |
彌勒!還有兩種事情,這位菩薩雖然相信這部經,還是對自己有所傷害,而不能得無生法忍。

庚二、別辨何等為二?
何等為二?一者、輕慢新學菩薩,而不教誨;二者、雖解深法,而取相分別。katamābhyāṃ dvābhyām | tāṃś cādikarmikān aciracaritān bodhisatvān avamanyate paribhavati na grāhayati na vivecayati nānuśāsti | tayaiva ca gambhīrādhimuktyā śikṣāyām agauravo bhavati | lokāmiṣadānena ca satvān anugṛhṇāti, na dharmadānena |  ābhyāṃ maitreya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ṃ gambhīrādhimuktiko bodhisatva ātmānaṃ kṣiṇoti | na ca kṣipram anutpattikeṣu dharmeṣu kṣāntiṃ pratilabhate |
什麼叫做二法呢?一、發菩提心很久的這個菩薩,對於新發心的菩薩輕慢他,而不肯來教誨他、不肯為他講解這部經。二、雖文字上,他能通達第一義諦,但是他心裡面取著這個第一義諦的相貌、作種種的虛妄分別,這也是不能得無生法忍。

庚三、總結
是為二法。

丙二、彌勒受旨(分三科)戊一、受旨(分二科)丁一、彌勒受旨(分二科)己一、受誡旨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佛所說,我當遠離如斯之惡。evam ukte maitreyo bodhisatvo bhagavantam etad avocat: āścaryaṃ bhagavan yāvat subhāṣitaṃ bhagavataḥ | vayaṃ bhagavan etāṃś ca doṣān vivarjayiṣyāmaḥ |
彌勒菩薩聞說是已,白佛言:世尊!佛陀這樣告訴我,是從來沒有過,非常殊勝、也非常重要。像前面如佛所說的這些過失,我應該遠離這些過失。

己二、受勸旨(分二科)庚一、奉通經旨
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imāṃ ca tathāgatasyāsaṃkhyeya-kalpakoṭīniyutaśatasahasrasamudānītām anuttarāṃ samyakṣaṃbodhiṃ parirakṣiṣyāmo dhārayiṣyāmaḥ |
奉持如來無數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我要聽佛的命令,我要護持這個無上的大法。

庚二、奉神力護持旨
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求大乘者,當令手得如是等經,與其念力,使受持讀誦、為他廣說。teṣāṃ cānāgatānāṃ kulaputrāṇāṃ kuladuhitṛṇāṃ bhājanībhūtānām imān evaṃrūpān sūtrāntān hastagatān kariṣyāmaḥ | smṛtiṃ caiṣām upasaṃhariṣyāmo yayā smṛtyemān evaṃrūpān sūtrāntān rocayiṣyanty udgrahīṣyanti paryavāpsyanti dhārayiṣyanti pravartayiṣyanti likhiṣyanti pareṣāṃ ca vistareṇa deśayiṣyanti | teṣāṃ ca vayaṃ bhagavan upastambhaṃ kariṣyāmaḥ |
若未來世,佛滅度後末世之中,有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菩提心、希求大乘佛法。彌勒菩薩發心,當令這個人會得到這部經。會給你記憶力,能記得住。就有能力受持這部經的義、不忘失;讀誦這部經的文、也不忘失。文和義都能夠有總持的力量,就能為他廣說此經之義。

世尊!若後末世,有能受持讀誦、為他說者,當知皆是彌勒神力之所建立。ye ca khalu punar bhagavan tasmin kāla imān evaṃrupān sūtrāntān rocayiṣyanti pravartayiṣyanti | veditavyam etad bhagavan maitreyasya bodhisatvasyādhiṣṭhānam iti |
世尊!若後末世的時候,有眾生能受持、讀誦、為他廣說,要知道:不是自己有這個能力,皆是彌勒菩薩的神通力所建立的!

戊二、佛述成
佛言:善哉,善哉!彌勒!如汝所說,佛助爾喜。atha bhagavān maitreyasya bodhisatvasya sādhukāram adāt: sādhu sādhu maitreya, subhāṣitā ta iyaṃ vāk | anumodate tathāgato ’nujānāti ca subhāsitam |
佛言:太好!你能發這個心太好。如你剛才所發的心,佛也是隨喜你的功德。

丁二、諸菩薩受旨
於是一切菩薩合掌白佛: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復當開導諸說法者,令得是經。atha te bodhisatvā ekasvareṇa vācam abhāṣanta: vayam api bhagavan tathāgatasya parinirvṛtasyānyonyebhyo buddhakṣetrebhya āgatyemāṃ tathāgatabuddhabodhiṃ vaistārikīṃ kariṣyāmaḥ | teṣāṃ ca kulaputrāṇām ārocayiṣyāmaḥ |
於是,當時法會還有很多的菩薩,合掌白佛:我等亦於如來滅後,十方國土廣宣流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還應當開導這些宣說《維摩經》的人,令得是經,使令他開智慧,能明白這部經的深義。

丁三、四王受旨發誓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在在處處、城邑聚落、山林曠野,有是經卷、讀誦解說者,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其人,面百由旬,令無伺求得其便者。atha catvāro mahārājāno bhagavantam etad avocan: yatra yatra bhagavan grāmanagaranigamarāṣṭrarājadhānīṣv ima evaṃrūpā dharmaparyāyāḥ pracariṣyanti deśayiṣyanti prakāśayiṣyanti, tatra tatra vayaṃ bhagavan catvāro mahārājāḥ sabalāḥ savāhanāḥ saparivārā dharmaśravaṇāyopasaṃkramiṣyāmaḥ | tasya ca dharmabhāṇakasya samantato yojanaśataṃ rakṣāṃ saṃvidhāṣyāmaḥ, yathā tasya dharmabhāṇakasya na kaścid avatāraprekṣy avatāragaveṣy avatāraṃ lapsyate |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所有的地方。或者是城邑,或者是聚落;另外,在山林曠野。有發心學習這部經的地方。我當率諸官屬,為聽法故,往詣其所,擁護這個人。怎麼樣擁護其人呢?就是東西南北各方面一百由旬之內,不令這些鬼神找機會來障礙你。

乙二、付囑阿難(佛命阿難宣經)(分三科)丙一、佛命
是時佛告阿難:受持是經,廣宣流布。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m ānandam āmantrayate sma: udgṛhāṇa tvam ānanda imaṃ dharmaparyāyaṃ dhāraya vācaya pareṣāṃ ca vistareṇa saṃprakāśaya |
這個時候,佛又告訴阿難尊者:你要受持這部經,廣宣流布,來利益一切眾生。

丙二、問經名
阿難言:唯然!我已受持要者。世尊!當何名斯經?āha: udgṛhīto me bhagavan ayaṃ dharmaparyāyaḥ | kiṃ bhagavan asya dharmaparyāyasya nāmadheyam | kathaṃ cainaṃ dhārayāmi |
阿難尊者聽佛的命令,就回答說:是!是!我已經受持這部經所說的諸法實相。世尊!這部經叫什麼名字呢?

丙三、佛答兩種名
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如是受持。bhagavān āha: tasmāt tarhi tvam ānanda imaṃ dharmaparyāyaṃ vimalakīrti-nirdeśaṃ yamakapuṭavyatyastanihāram acintyadharmavimokṣa-parivartam ity api dhārayemaṃ dharmaparyāyam  idam avocad bhagavān |
佛言:阿難!是經名為《維摩詰所說》,亦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應該這樣子來受持這一部經。

乙三、大眾聞經皆大歡喜
佛說是經已,長者維摩詰、文殊師利、舍利弗、阿難等,及諸天、人、阿修羅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āttamanā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mañjuśrīś ca kumārabhūta āyuṣmāṃś cānandas te ca mahāśrāvakāḥ sā ca sarvāvatī parṣat sadevamānuṣāsuragandharvaś ca loko bhagavato bhāṣitam abhyanandann iti nigamanaparīndanāparivarto nāma dvādaśaḥ ||
聽佛所說,大家都得大法喜。

ye dharmā hetuprabhavā hetuṃ teṣāṃ tathāgato hy avadat |
teṣāṃ ca yo nirodha evamvādī mahāśramaṇaḥ ||
deyadharmo yaṃ pravaramahāyānayāyinaḥ bhikṣuśīladhvajasya yad atra puṇyaṃ tad bhavatv ācāryopādhyāyamātāpitṛpūrvaṅgamaṃ kṛtvā śakalasarātvarāśer anuttarajñānaphalāvāptaya iti ||
śrīmadgopāladevarājye samvat  bhādradine  likhiteyaṃ upasthāyakacāṇḍokasyeti ||

2023年3月18日 星期六

維摩詰所說經-法供養品第十三

 維摩詰所說經法供養品第十三
【略分文】
從這裡〈法供養品〉以下(一共是兩品)加上〈囑累品〉,這是流通分。

【入文解釋】
參、流通分(分二科)甲一、明天帝護法(天帝發誓弘經)(分二科)乙一、天帝稱歎弘經(分三科)丙一、歎法(分二科)丁一、歎不思議解脫之用
爾時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我雖從佛及文殊師利聞百千經,未曾聞此不可思議、自在神通。atha khalu śakro devānām indro bhagavantam etad avocat: bahuni me bhagavan tathāgatasyāntikān mañjuśriyaś ca kumārabhūtasyāntikād dharmaparyāyaśatasahasrāṇi śrutāni | na ca me jātv evam acintyavimokṣavikurvitadharmanayapraveśaśrutapūrvo yādṛśa iha dharmaparyāye nirdiṣṭaḥ |
釋提桓因於大眾中白佛言:世尊!釋提桓因自己說,雖然是隨從佛、隨從文殊師利菩薩,聽聞很多的經典,但是沒曾聽聞過這一部經。這一部經裡邊說到不可思議自在神通。

丁二、歎實相之法
決定實相。
所說的勝義諦的道理。一事、一理,從這兩方面讚歎此經的殊勝。
決定:通達。學習這一部經,能令你通達勝義諦,所以叫做決定。這個經典是能詮顯的;所詮顯的事:一個不可思議自在神通、一個決定實相。能詮、所詮,約這兩方面讚歎此經的殊勝。

丙二、歎人(分二科)丁一、釋聞經功德
如我解佛所說義趣,若有眾生聞是經法,信解、受持、讀誦之者,必得是法不疑。niḥsaṃśayaṃ te satvā evaṃ dharmabhājanā bhaviṣyanti, ya imaṃ dharmaparyāyam udgrahīṣyanti dhārayiṣyanti vācayiṣyanti paryavāpsyanti |
我所領解的佛所說的道理,叫做義趣。義就是趣,或者義之所趣,叫做義趣。假設有這樣有善根的人,聽聞這部經的法義,心裡面能夠信解、能夠受持、而又能讀誦的話。他現在雖然還沒有成就,但是將來決定能夠深入第一義諦、能得無生法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件事是不需要懷疑。

丁二、況出如法行者
何況如說修行!斯人即為閉眾惡趣開諸善門,常為諸佛之所護念;kaḥ punar vādaḥ | ye bhāvanāyogam anuyuktā bhaviṣyanti, pithitās teṣāṃ sarvāpāyāḥ, anāvṛtās teṣāṃ sarve sugatipathāḥ, dṛṣṭās te sarvabuddhaiḥ,
何況如所說的勝義去修止觀的話,修止觀的這個人所得到的利益,關閉惡趣的門,不會再到三惡道。他能夠調伏煩惱,煩惱不發動,就不會到三惡道。從賢聖的位次來看,到忍位的時候,得初果的時候,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不會到三惡道。
開諸善門:他能夠開顯出來種種的善法,就是廣修梵行,做種種的功德。因為煩惱被調伏,智慧的作用就廣大,所以能作種種的善法。善是個門,善是因,得果之門;這裡邊可以說利益眾生的門,也可以說得聖道的門,也可以成佛的門。
常為諸佛之所護念:因為能夠修止觀、能調伏煩惱、常能夠觀第一義。諸佛的大慈悲來護念這個人,就是幫助這個人增長道力、得無生法忍。或者並不是另外有佛護念,而是自己常修止觀,自己覺悟,調伏自己的心,叫它遠離一切染汙,時時地令心清淨,就叫做諸佛護念。

降伏外學,摧滅魔怨;修治菩提,安處道場;履踐如來所行之跡。nihatās taiḥ sarvaparapravādinaḥ, parājitās taiḥ sarvamārāḥ, viśodhitās tair bodhimārgāḥ, pratiṣṭhitās te bodhimaṇḍe, tathāgatagatisamavasaraṇās te bhaviṣyanti |
降伏外學:可能由內凡入到見道,他成就清淨的智慧,所以他能降伏外學。
摧滅魔怨:魔王主要是用愛來欺誑修行人,降伏外學是邪知邪見。這位修行人常修止觀,也能調伏自己內心的愛見煩惱,所以也能夠降伏外學,摧滅魔怨,這是對外來說。
修治菩提:但聖道還沒有圓滿,繼續地修學止觀,來對治內心的有所得的執著,來清淨他的菩提。菩提是聖人所成就的清淨的智慧。修治煩惱,成就菩提。
安處道場:我們是要有一個有形相的地方作我們的居處;若是修止觀的人,以第一義諦為他的道場,心裡面常是安住在第一義諦這裡。
履踐如來所行之跡:履踐,他這樣努力地實踐這件事,實踐佛所已經走過的道路,就是六波羅蜜、廣度眾生。這位如說修行的人,應該是已經得無生法忍,所以他安住在第一義諦裡,修學六波羅蜜、廣度眾生,就是履踐如來所行之跡。

丙三、發願弘宣
世尊!若有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者,我當與諸眷屬供養給事;所在聚落城邑、山林曠野有是經處,我亦與諸眷屬聽受法故,共到其所;其未信者,當令生信,其已信者,當為作護。ya imaṃ dharmaparyāyaṃ dhārayiṣyanti, aham api bhagavan teṣāṃ kulaputrāṇām upasthānaparicaryāṃ kariṣyāmi sārdhaṃ sarvaparivāreṇa | yatra ca grāmanagaranigamajanapadarāṣṭrarājadhānīṣv ayaṃ dharmaparyāyaḥ pracariṣyati deśayiṣyati saṃprakāśayiṣyati, tatrāhaṃ saparivāro dharmaśravaṇāyopasaṃkrāmiṣyāmi | aprasannānāṃ ca kulaputrāṇāṃ prasādam utpādayiṣyāmi, prasannānāṃ ca dhārmikiṃ rakṣāvaraṇaguptiṃ kariṣyāmi |
世尊!若有這樣的人,受持、讀誦、如說修行者,就是對此經有聞思修的人。釋提桓因發願,他要和他的眷屬來供養這個人,給這個人做事。所在聚落、城邑,或者在山林裡邊,或者在曠野裡邊。有此《維摩詰所說經》的地點,就是在那個地方大家集會,學習這部經,就是有人講解這部經。釋提桓因發心,他也和他的眷屬來聽聞這部經。目的是來聽經、來學習這部經,共同地到這個地方來。假設有沒有相信這部經的人,他來幫助這個人生起信心。其已經有信心的人,他就給他做護法,使令他修學聖道的時候沒有障礙。

乙二、如來述成其意(分三科)丙一、述其歎法(分二科)歎
丁一、總
佛言:善哉,善哉!evam ukte bhagavāñ śakraṃ devānām indram etad avocat: sādhu sādhu
非常好。

丁二、別歎
天帝!如汝所說,吾助爾喜。此經廣說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不可思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devānam indra, subhāṣitaṃ te ’numodate tathāgataḥ | yā devānām indra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ānāṃ buddhānāṃ bhagavatāṃ bodhir iha dharmaparyāya uddiṣṭā |
天帝!像你剛才說的這部經的殊勝,學習這部經的人得大功德。我也成就你的法喜。這部《維摩詰所說經》裡邊廣說過去佛、未來佛、現在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議的無上菩提,所以是特別殊勝。

丙二、述其歎人(分四科)丁一、格量功德(分二科)戊一、格現在供養佛(現前供養)
是故,天帝!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供養是經者,即為供養去、來、今佛。tasmād iha deavendra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ās tena kulaputreṇa va kuladuhitrā vā buddhā bhagavantaḥ pūjitā bhaviṣyanti, ya imaṃ dharmaparyāyam udgrahīṣyaty antaśaḥ pustakalikhitam api kariṣyati vācayiṣyati likhiṣyati paryavāpsyati |  
所以,天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受持、讀誦、供養這部經,就是對這部經也可以香花供養、禮拜讚歎,就是供養去來今佛。

天帝!正使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𥯤、稻麻、叢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一劫、或減一劫,恭敬尊重,讚歎供養,奉諸所安,yaś ca punar deavendra kulaputro vā kuladuhitā vemaṃ trisāhasramahāsāhasraṃ lokadhātuṃ tathāgatapūrṇaṃ tadyathāpi nāmekṣuvanaṃ vā naḍavanaṃ vā veṇuvanaṃ vā tilavanaṃ vaivaṃ śālivanaṃ vā pratipūrṇaṃ kalpaṃ vā kalpāvaśeṣaṃ vā satkuryād gurukuryān mānayet pūjayet tāṃs tathāgatān sarvapūjābhiḥ sarvasukhopadhānaiḥ,
天帝!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廣大的一個地方,這麼大的地方裡面,佛陀充滿了這個地方,譬如像甘蔗一枝一枝的很多,竹葦一枝一枝的,或者稻、麻,叢林,也是一枝一枝的很多;佛充滿在世界也類似這樣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者是一個劫、或者不足一個劫。窺基大師解釋:劫,就是年月,一年一年、一個月一個月,這就叫做劫。不是說成住壞空這個劫。供養佛的時候,對於佛有所恭敬、尊重、不輕視。發出來語言來讚歎佛的功德。供養佛。供養是什麼呢?就是衣服、飲食、香花的這些事情。

戊二、格滅後起塔(不現前供)
至諸佛滅後,以一一全身舍利起七寶塔——縱廣一四天下,高至梵天,表剎莊嚴——以一切華香、瓔珞、幢幡、伎樂微妙第一,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parinirvṛtānāṃ ca teṣāṃ tathāgatānām ekaikasya tathāgatasya pūjākarmaṇa ekaghanasyāvikopitasya śarīrasya sarvaratnamayaṃ stūpaṃ pratiṣṭhāpayec caturmahādvīpikalokadhātu-pramāṇaṃ yāvad brahmalokam uccaistvena yaṣṭicchatrapatākābhir udviddhopaśobhitam evaṃ sarvatathāgatānāṃ pratyekaṃ stūpaṃ kārayet, sa ca tatra kalpaṃ vā kalpāvaśeṣaṃ vā pūjāṃ kuryāt sarvapuṣpaiḥ sarvagandhaiḥ sarvadhvajapatākābhiḥ sarvatūryatāḍāvacarasaṃpravāditena pūjāṃ kuryāt,
一直到佛教化眾生的因緣結束,佛滅度以後。怎麼供養呢?全身舍利,建立一個塔,是用七寶來造的。縱和廣有一四天下那麼大。高能到梵天。塔上面還有個竿,叫做表剎,是特別莊嚴的。塔造好了以後,用一切的花,還有香,或者是末香、或者燒香、各式各樣的香,還有瓔珞,還有幢、或者幡,還有伎樂,都是微妙第一的去供養。若一劫、若減一劫而供養之。

丁二、問
於天帝意云何,其人植福寧為多不?tat kiṃ manyase devānām indra api nu sa kulaputro vā kuladuhitā vā tato nidānaṃ bahu puṇyaṃ prasunuyāt |
佛陀這時候問天帝,說這個人有現前供養、有不現前供養,他栽培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

丁三、答(分二科)戊一、答多矣
釋提桓因言:多矣!世尊!āha: bahu bhagavan bahu sugata,
這時候天帝就回答說:世尊!他的福報很大。

戊二、釋其不可盡所以
彼之福德,若以百千億劫說不能盡。nāsya puṇyaskandhasya śakyaḥ paryanto ’dhigantuṃ kalpakoṭīśatasahasrair api |
他所得的福德,要用百劫、千劫、億劫、百千億劫這麼長的時間讚歎他,這都讚歎不完的。

丁四、正格量
佛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聞是不可思議解脫經典,信解受持,讀誦修行,福多於彼。bhagavān āha: ārocayāmi te devānām indra, prativedaya | ataḥ sa kulaputro vā kuladuhitā vā bahutaraṃ puṇyaṃ prasunuyāt, ya imam acintyavimokṣanirdeśaṃ dharmaparyāyam udgṛhṇīyād dhārayed vācayet paryavāpnuyāt |
佛這時候告天帝:當知是善男子、善女人,聽聞這個不可思議解脫的法門的經典,聽聞以後,心裡面有信、而能夠解;還常常地受持、不失掉,他所信解的道理,在內心裡面沒有失掉。常常地讀誦這部經文;還能夠修行,就是修止觀。這個人所得得到的福報,多過前邊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佛的這個人的福報,比他還大。

所以者何?諸佛菩提皆從是生;菩提之相不可限量,以是因緣福不可量。tat kasmād dhetoḥ | dharmanirjātā hi deavendra buddhānāṃ bhagavatāṃ bodhiḥ, sā dharmeṇaiva śakyā pūjayitum, nāmiṣeṇa |  tad anenāpi te deavendra paryāyeṇaivaṃ veditavyam |   
因為什麼他的福報特別大、他的功德特別大呢?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諸佛,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是從學習《維摩詰所說經》而建立的、而生起的。就是由聞思修而能得無上菩提,就叫做生,能現起這件事。無上菩提的相貌是不可思議的,因為這個關係,所以你的福報、你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

丙三、述其發誓弘經護持流布(分四科)丁一、明過去法供養之因由(分三科)戊一、明有佛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藥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大莊嚴,劫曰莊嚴,佛壽二十小劫。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億。bhūtapūrvaṃ devānām indra atīte ’dhvany asaṃkhyeye kalpe ’saṃkhyeyatare vipule ’pramāṇe ’cintye yad āsīt tena kālena tena samayena bhaisajyarājo nāma tathāgato ’rhan samyakṣaṃbuddho vidyācaraṇasaṃpannaḥ sugato lokavid anuttaraḥ puruṣadamyasārathiḥ śāstā devamanuṣyāṇāṃ buddho bhagavān mahāvyūhe lokadhātau viśodhane kalpe | tasya khalu punar devānām indra bhaiṣajyarājasya tathāgatasyārhataḥ samyakṣaṃbuddhasya viṃśatir antarakalpa āyuḥpramāṇam abhūt | ṣaṭtriṃśac cāsya koṭīniyutāni śrāvakānāṃ saṃgho ’bhūt | dvādaśakoṭyo bodhisatvānāṃ saṃgho ’bhūt |
佛告天帝:過去無量阿僧祇劫,那個時代,那個世界有佛叫藥王如來。
如來: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如法相解:就如第一義諦這樣地去理解,能證悟第一義諦,這叫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如第一義諦的相而為眾生宣說。
應供:佛的大福德、大智慧都圓滿,是一切眾生的良福田,應受眾生的供養。
正遍知:正知和遍知。通達第一義諦名為正;通達一切緣起叫做遍知。
明行足:明就是三明圓滿。行就是止觀也圓滿。行,遮行、行行,不做一切惡事、能做一切善事,這件事佛陀也圓滿。
善逝:去得好。佛陀原來也是凡夫,但是他是到第一義諦那裡去,去得非常好。
世間解:器世間、眾生世間,這兩種世間的因果的道理,佛陀都是圓滿地通達。
無上士:無上士,佛的大智慧沒有人能高過他。
調御丈夫:這位大丈夫他能夠調御眾生,能引導眾生到無上菩提那裡去。
天人師:佛陀來到眾生的世界教化一切眾生,主要是天、人兩種眾生接受佛陀的教化;是天師、是人師。欲界天和人間的人這兩類眾生比較容易得聖道。
佛:佛是能斷除煩惱障、能斷除所知障,能得到大智慧。
世尊:世出世間的一切人都尊重佛。
世界名大莊嚴:藥王如來出現的這個世界的名字叫做大莊嚴。
劫曰莊嚴:那個時代叫做莊嚴。
佛壽二十小劫:藥王如來他的壽命有二十小劫這麼長。
其聲聞僧三十六億那由他,菩薩僧有十二億。

戊二、明有王敕示諸子令興供養
天帝!是時有轉輪聖王,名曰寶蓋,七寶具足,主四天下。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敵。tena ca devānām indra kālena tena samayena ratnacchatro nāma rājābhūc cakravartī saptaratnasamanvāgataś caturdvīpeśvaraḥ | saptaratnasamanvāgataś caturdvīpeśvaraḥ | paripūrṇaṃ cāsya putrasahasram abhūc chūrāṇāṃ varāṅgarūpiṇāṃ parasainyapramardakānām |  
天帝!藥王如來出現的這個地方,同時還有一個轉輪聖王,自己能夠修學十善法、也教導國家的人民修學十善法。王的名字叫做寶蓋。金輪王有七種寶:如意珠寶、輪寶、玉女寶、象寶、馬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他能統治四天下,這位寶蓋輪王,有一千個兒子。面貌很端正,身體也是健康、勇猛,能夠降伏一切怨敵。

爾時寶蓋與其眷屬,供養藥王如來,施諸所安,至滿五劫。tena khalu punaḥ samayena rājñā ratnacchatreṇa sa bhagavān bhaiṣajyarājas tathāgataḥ pañcāntarakalpān satkṛtaḥ saparivāraḥ sarvasukhopadhānena |
這個時期有佛出現世間,寶蓋轉輪王相信佛法,與他的眷屬,來供養藥王如來。布施很多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的事情。

過五劫已,告其千子:汝等亦當如我,以深心供養於佛。
iti hi devānām indra teṣāṃ pañcānām antarakalpānām atyayena sa rājā ratnacchatras tat putrasahasram āmantrayate sma: yat khalu mārṣāḥ jānīta, kṛtā mayā tathāgatasya pūjā, yūyam idānīṃ tathāgatasya pūjāṃ kuruta |
過了五劫以後,又命令他的千子。你們也應該像我這樣子,用誠懇心來供養藥王如來。

戊三、明諸子奉敕宣行
於是千子受父王命,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一切施安。iti hi devānām indra te rājakumārāḥ pitū rājño ratnacchatrasya sādhv iti pratiśrutya sarve sahitāḥ samagrā aparān pañcāntarakalpāṃs taṃ bhagavantaṃ bhaiṣajyarājaṃ tathāgataṃ satkurvanti sarvasukhopadhānaiḥ |
千子接受父王的命令。供養藥王如來,復滿五劫,也是這樣子供養。

丁二、明王子月蓋(分九科)戊一、王子獨坐思惟求勝供養
其王一子,名曰月蓋,獨坐思惟:寧有供養殊過此者?tataś caiko rājakumāraḥ somacchatro nāma | tasyaikākino rahogatasyaitad abhūt: asti tv asyāḥ pujāyā anyodāratā viśiṣṭatarā pūjeti |
寶蓋轉輪王,千子之中有一個兒子,名字叫做月蓋。單獨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心裡面在思惟。是不是還有一種供養和我現在的供養不同,能超過我現在的供養呢?所得的功德是更偉大呢?

戊二、空中警覺
以佛神力,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養勝諸供養。tasyāntarīkṣād devatā buddhādhiṣṭhānenaivam āha: dharmapūjā satpuruṣa sarvapūjābhyo viśiṣyate |
因為藥王如來的神通力,所以虛空中有一個天就說話:善男子!法的供養是超過一切的供養。

戊三、仍問勝法
即問:何謂法之供養?sa evam āha: katamā punaḥ sā dharmapūjeti |
月蓋王子就提出來一個問題:什麼叫做法的供養?

戊四、天勸問如來
天曰:汝可往問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之供養。devatāha: etam eva tvaṃ satpuruṣa tathāgataṃ bhaiṣajyarājam upasaṃkramya paripṛccha katamā sā dharmapūjeti | sa te bhagavān vyākariṣyati |
空中的天就說,你可以去藥王如來那裡提出這個問題。藥王如來當廣為汝說法的供養是怎麼回事。

戊五、往請於佛
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云何為法供養?atha devānām indra sa somacchatro rājakumāro yena bhagavān bhaiṣajyarājas tathāgato ’rhan samyakṣaṃbuddhas tenopasaṃkrāmat | upasaṃkramya tasya bhagavataḥ pādau śirasā vanditvaikānte ’sthāt | ekāntasthitaś ca somacchatro rājakumāras taṃ bhagavantaṃ bhaiṣajyarājaṃ tathāgatam etad avocat: dharmapūjā dharmapūjeti bhagavan ucyate | katamā sā dharmapūjeti |  
這個時候月蓋王子就是走到藥王如來的住處,對藥王如來稽首,禮佛以後就退回來,住在一面,就對藥王佛說:世尊!很多的供養裡邊,唯獨法的供養功德殊勝。怎麼叫做法的供養呢?

戊六、佛為解說(分二科)己一、明勝妙之法(分四科)庚一、明最妙之法
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淨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sa bhagavān āha: dharmapūjā kulaputra yā tathāgatabhāṣitānāṃ sūtrāntānāṃ gambhīrāṇāṃ gambhīrāvabhāsānāṃ sarvalokapratyanīkānāṃ duravagāhānāṃ durdṛśānāṃ duranubodhānāṃ sūkṣmāṇāṃ nipuṇānāṃ nirupalambhānām
佛言:善男子!法供養就是一切佛為眾生所宣說的甚深的經典,宣揚勝義諦的經典。一切世間人不容易相信這部經的道理,不容易接受。
微妙:離一切相,就是不可思議境界。
難見:這個道理你不容易證悟。
清淨無染:勝義諦本身是沒有煩惱的汙染,它本身是清淨的。
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佛說的深經,不只是分別思惟之所能得,還要無分別才可以。修學止觀,觀就是思惟,就是分別、觀察;但是奢摩他的止是無分別,無分別影像。

庚二、約法論因
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bodhisatvapiṭakāntargatānāṃ dhāraṇīsūtrāntarājamudrāmudritānām
菩薩法藏所攝:法藏,法裡邊有第一義諦,法叫做藏。法就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字裡邊能夠含攝、能夠詮顯第一義諦,所以叫做藏。通達第一義諦,還能宣說出來很多的文句、語言文字,第一義諦也是藏,它裡邊有很多的佛法。菩薩法藏,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廣度眾生的人,所修習的法藏。菩薩法藏所攝,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淨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的勝義諦,是屬於大乘佛法所讚揚的。
陀羅尼印印之: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咒陀羅尼、忍陀羅尼,有四種陀羅尼。現在是說義陀羅尼,就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無相的真如、離一切相的真如理。一切聖人證悟真如,就不會再失掉,叫做持。陀羅尼,能持第一義諦不失掉。離一切相的真如理,就是佛的印。菩薩法藏裡面有佛陀的印,印在那上;表示這是真實不虛,真實可信的。

至不退轉,成就六度,善分別義,順菩提法,眾經之上;avivartacakrasūcakānām ṣaṭpāramitānirjātānāṃ saṃgṛhītagrahāṇāṃ bodhipakṣyadharmānugatānāṃ |
至不退轉:若學習佛所說的深經,它有這樣的作用,就是因。所以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這兩句話,表示這個深經是大乘佛法。若學習諸佛所說深經,能夠使令你到達不退轉的程度。什麼意思?要見到第一義諦才能不退轉!若學習諸佛所說深經,能得到無分別智、見到第一義諦,就是永久是聖人。
成就六度:若學習深經的時候,你能成就六波羅蜜。學習這個深經、見到第一義諦的時候,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是波羅蜜。
善分別義:若學習這個深經成就、證悟第一義諦的時候,你有能力能闡揚佛法的勝義。或者是善於分別佛法的勝義,你能宣揚佛法。
順菩提法:學習這個深經的時候,能向於無上菩提那裡,能令你得無上菩提。至不退轉,就是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繼續修學六波羅蜜的功德;善分別義,也是能廣度一切眾生,你就向無上菩提那裡去。
眾經之上:十二部經裡邊這部經是最殊勝的,就是經中之王。經中之王是什麼?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經中之王!一切佛教徒所歸依的地方,所以叫做上。你修學無量無邊的功德,也都歸趣於第一義諦。

入大慈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bodhyaṅgāhārāṇāṃ satvamahākaruṇāvatārāṇāṃ mahāmaitrīnirdeśānāṃ māradṛṣṭigatavigatānāṃ
入大慈悲:學習這個深經的時候,對於眾生能有大慈悲心,能夠入於這個境界。要得到第一義諦、得聖道的時候,永久地安樂自在,這才是真實的對眾生的慈悲。
離眾魔事及諸邪見:見到第一義諦的時候,你就可以遠離一切的魔事,能遠離一切的邪知邪見。

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pratītyasamutpādanirdiṣṭānām  nirātmaniḥsatvanirjīvaniṣpudgalānāṃ śūnyatānimittāpraṇihitānabhisaṃskārāṇāṃ
怎麼樣才能覺悟第一義諦呢?要觀察一切法是由因緣有的,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觀察因緣法,就能順入第一義諦,就能覺悟。順入第一義諦,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能通達我空的道理,由我空、觀察我不可得入於真如;第二個是空、無相、無作、無起,這是法空真如,一切法都是寂滅相。從因緣法上的觀察、思惟,就能順入我空、法空的真如,就是第一義諦。這是說因。下邊是約法論果。

庚三、約法論果
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歎譽;bodhimaṇḍāhārakāṇāṃ dharmacakrapravartakānāṃ devanāgayakṣagandharvasaṃstutapraśastānāṃ
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若學習這個深經、能不退轉,最後能使令你坐於道場、得無上菩提,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令眾生得無上菩提的果。
而轉法轉:能為一切眾生宣揚佛法。能將聖道安置在眾生心裡面,叫做法輪;就是得了聖道名為轉法輪。若修止觀的時候,就是法輪的因;最後見第一義諦,是法輪的果。轉法輪,佛為你說聖道的因緣,怎麼樣修止觀這些事情,而你這樣用功修行,就叫做轉法輪。佛用語言文字轉法輪,你內心裡面修止觀也叫做轉法輪。
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歎譽:學習這部經能令眾生得無上菩提,所以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歎譽,讚歎這部經殊勝。

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saddharmavaṃśānupaccherttḥṇāṃ dharmagañjasaṃdhārakānāṃ dharmāgrapūjāvatīrṇānāṃ sarvāryajanaparigṛhītānāṃ
諸佛所說的深經,能令眾生入佛法藏。若能對勝義諦有信心,就叫做入佛法藏。或者用語言文字宣說佛法,或者是用香來宣揚佛法,色聲香味觸法,聽聞佛的教法而有信心。能成就一切賢聖的智慧,最重要的智慧是見第一義諦。

說眾菩薩所行之道;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sarvabodhisatvacaryāpraśāsakānāṃ bhūtārthadharmapratisaṃcitāvatārāṇāṃ
dharmoddānānityaduḥkhānātmaśāntanirjātānāṃ
能令眾生入佛法藏,你原來是凡夫,相信佛,修學深經之義,後來轉凡成聖,然後又發無上菩提心。這部經說眾菩薩所行之道,來宣揚眾菩薩所行之道。菩薩怎麼樣修學聖道,怎麼樣度化眾生?在這部經裡面都宣揚出來。怎麼樣宣揚的呢?根據諸法實相的道理,來宣說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這就是菩薩所行之道。你修布施波羅蜜,也要依諸法實相之義,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度化一切眾生的善巧方便,都是要根據諸法實相來修行。

能救一切毀禁眾生,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duḥśīlaujoghaṭṭakānāṃ sarvaparapravādikudṛṣṭyupalambhābhiniviṣṭatrāsakarāṇāṃ
這部經能救一切毀犯四重禁的眾生,能夠滅除這個罪過。諸魔就是愛,外道是見;愛、見。及眾生貪著五欲的事情。這部經能叫你生恐怖心,不敢貪著。因為所貪著的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能使令你失掉所愛的、所見的、所貪著的,在心裡面生怖畏;生怖畏也就是覺悟。

庚四、諸佛稱歎
諸佛賢聖所共稱歎,背生死苦,示涅槃樂,十方三世諸佛所說;sarvabuddha-praśastānāṃ saṃsāravipakṣāṇāṃ nirvāṇasukhasaṃdarśakānām |  
這部經為諸佛賢聖所共稱揚讚歎。這部經能使令眾生發菩提心,能棄捨一切生死的大苦、能顯示涅槃的大樂,就是發無上菩提心。這部經不但是釋迦牟尼佛、維摩居士所說,十方三世諸佛都是宣說這個勝義經。

己二、明供養之心(分二科)庚一、信行
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evaṃrūpāṇāṃ sūtrāntānāṃ yā deśanā saṃprakāśanā dhāraṇā pratyavekṣaṇā saddharmasaṃgrahaḥ, iyam ucyate dharmapūjeti |
假設這位菩薩,聽聞如是很多都是宣揚勝義諦的經。他能夠信解、又能受持、讀誦,自己覺悟。這個人也有慈悲心、有善巧的智慧,為其他的眾生能夠分別解說《維摩詰所說經》的道理。解說的時候,能把此經的道理顯示得很分明、容易明白。自己學習能夠覺悟這個道理,又能夠幫助他人覺悟這個道理,就是守護這個佛法,就叫做法供養。

庚二、法行(分二科)辛一、標
又於諸法如說修行,punar aparaṃ kulaputra dharmapūjā yā dhārmeṣu dharmanidhyaptiḥ, dharmapratipattiḥ,
又這位佛教徒,不但是信解、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又能夠於諸法如說修行。經論裡邊所說的戒定慧,他能隨順、如勝義諦去修行止觀。如修多羅裡邊佛陀所說的去修行。

辛二、釋(分三科)壬一、修緣起觀
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pratītyasamutpādānulomatā, sarvāntadṛṣṭivigamaḥ, ajātānutpādakṣāntiḥ,
怎麼叫做於諸法如說修行呢?佛在修多羅裡邊所開示的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就是流轉生死的次第。若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老死滅,這是還滅門。若是靜坐的時候加以思惟,就發覺一切法都是空的。若能看出來是因緣有,所以也能夠覺悟到它是自性空的;因為空,就可以滅除惑業苦,就得解脫。如說修行就是隨順十二因緣的道理,就通達一切法是因緣有,所以是畢竟空的。不要違背這個道理,隨順這個道理觀察、思惟,就能遠離一切的邪知邪見,遠離薩迦耶見、遠離邊見、見取、戒禁取、邪見,就是得正見。正見就是得無生法忍,這是聖人的大智慧。
無生:因緣所生法,一切法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邊,一切法都不可得,無有法生、亦無有法滅。
無生忍:安住不動。安住在無生無滅這裡不動,不會被一切煩惱所動搖。

決定無我無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nairātmya-niḥsatvatāvatāraḥ, hetupratyayāvirodhaḥ, avigrahaḥ, avivādaḥ, amamatvam, mamakāravigamaḥ,
無生法忍分兩類: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可得,也沒有眾生。但是同時一切法也是有。聖人是通達一切法空,同時也是通達一切法如幻如化,也還是有因緣果報,但是如幻如化的因緣果報,同時它又是自性空的。從緣起上知道一切法空,但是因緣果報的存在和空是不相違反,若通達以後,也不會有爭論。這個時候又會知道一件事,色受想行識不可得,我所不可得,就是離諸我所,就是法空。

壬二、無倒依止
依於義不依語,arthapratiśaraṇatā na vyañjanapratiśaraṇatā,
想要如說修行,還要注意不顛倒的依止。
依,信受、信賴,建立,在這個地方有所成就,就是能成就聖道,叫做建立。
如說修行的目的就是想要成就聖道,成就聖道要靠什麼呢?佛教裡面講的勝義諦,要靠這個才能得聖道。不是靠語言能得聖道的。
義、語:語是能詮顯,義是所詮顯;若離開語言,我們到哪兒明白道理呢?這個語言不能夠詮釋勝義,就可以棄捨這樣的語,它不能詮顯勝義、對於勝義有所違反,這樣的語言要棄捨它,就不依。但是能詮顯勝義的語言,我們要靠它去明白勝義,當然它也是很重要,可是終究是以義為中心點。

依於智不依識,jñanapratiśaraṇatā na vijñanapratiśaraṇatā,
智:修學聖道已經成功的聖人,因為斷了煩惱以後,他就得到清淨的智慧,由這個智慧才能見到勝義;而這個智慧,它不顛倒迷惑。智就是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
識:一般人的了別性的心,能認識色聲香味觸,在色聲香味觸上生貪心、瞋心、愚癡心。識就是有執著、有所得的意思。若想要修學聖道,要知道什麼叫做智、什麼叫做識?有所得、能引發很多的煩惱,叫做識,不應該依靠它。應該認識智,於一切法無所得,能夠證悟第一義諦的智慧,應該依賴它。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nītārthasūtrāntapratiśaraṇatā na neyārthasaṃvṛtyabhiniveśaḥ,
了義,明了,佛說這一段的佛法,內心裡面感覺到很明白,叫做了義。不了義,就是這一段的佛法,沒有聽懂,不明白它的意思。修學聖道的時候,哪一種是我們可以依賴的呢?了義經是我們信賴的;不了義經我們要放棄它。佛說得很明白,我們也聽明白,就叫做了義經。另外有一個解釋,究竟的道理,叫做了義經;說這個道理不究竟,就是不了義。

依於法不依人;dharmatāpratiśaraṇatā na pudgaladṛṣṭyupalambho na grāhyābhiniviṣṭatā,
義和語合起來名之為法。這個人若是不如法的話,不要依靠他,就是靠法;若是如法的人,還是可以信賴的。依於法不依人,聞慧;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聞思慧;依於義不依語,思慧。依於智不依識,修慧。由三慧而成為四種依,這樣由聞思修而得無生法忍。

壬三、顯四依益
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yathāvaddharmānugamaḥ, anālayapraveśaḥ, ālayasamudghātaḥ,
隨順法相:法相是十二緣起。十二緣起,有染緣起、有清淨的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生死流轉是染緣起;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清淨的緣起;所以這個相上有染、有淨。雖然有染、有淨,都是緣起;由緣起的觀察思惟,就通達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
無所入無所歸:這是學習緣起所成就的諸法實相的智慧。入、歸,指阿賴耶識。分別一切法的時候,叫做入。我們的智慧去觀察一切法的時候,就是入一切法。但是隨順法相的時候,隨順緣起、通達一切法畢竟空,沒有法可入、沒有法可分別,所以叫無所入。
歸,分別一切法的時候,我們就是執著,用執著心去觀察一切法的時候,不是貪、就是瞋、就是愚癡。這樣分別的時候,就是熏成一個種子、入於阿賴耶識裡邊,叫做歸。現在不執著,用無所得的智慧,觀察一切法是不可得的,不起貪瞋癡、不起執著,就是不歸入到阿賴耶識裡面。隨順法相,隨順緣起、觀察一切法空的時候,心裡面離一切執著、不動貪瞋癡,就是畢竟空寂,所以無所入無所歸。隨順法相也等於是依於智不依識,就是依靠聞思修的智慧修止觀;修止觀的時候,心裡面在一切法上不執著,不再熏習阿賴耶識。

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avidyāvyupaśamo yāvaj jarāmaraṇaśokaparidevaduḥkhadaurmanasyopāyāsa-vyupaśamaḥ |
無明畢竟滅故:能夠依於智而不依識的時候,就能通達一切法畢竟空,就滅除無明的執著。無明,不知道一切法是空的。現在通達一切法空,就是滅除無明。見到第一義諦的時候,滅無明,但是還沒有滅完。若是到了第八地菩薩的時候,就是三界內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沒有,這個時候就是超越阿羅漢的境界,就是分段生死沒有。所以約分段生死這一方面說,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識、名色、六入、觸、受,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就是解脫了生死。還有變易生死,要繼續地修諸法空觀,滅除變易生死,到最後成佛的時候,那也是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

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不復起見,是名最上法之供養。evaṃ ca dvādaśāṅgaṃ pratītyasamutpādam avekṣyate, akṣayābhinirhāreṇa cābhinirharati, satvāvekṣayā ca dṛṣṭinirapekṣaḥ | iyam api kulaputra ucyate ’nuttarā dharmapūjeti |
作如是觀:隨順法相,觀察一切法本性是畢竟空寂的。
十二因緣無有盡相:十二因緣本來是畢竟空寂,是無有生、無有盡相;本來無生,所以今天也沒有滅。
不復起見:到這個時候,不再會生起我見,薩迦耶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些見都沒有。這也是得無生法忍。
是名最上法之供養:前邊是聞思的智慧,叫法之供養。現在有修的智慧、能得聖道,所以叫做最上法之供養。

戊七、聞法得柔順忍(分二科)己一、得順忍之益
佛告天帝:王子月蓋從藥王佛聞如是法,得柔順忍。iti hi devānām indra sa somacchatro rājakumāras tasya bhagavato bhaiṣajyarājasya tathāgatasyāntikād imāṃ dharmapūjāṃ śrutvānulomikīṃ dharmakṣāntiṃ pratilabhate sma |
然後釋迦牟尼佛又告訴天帝:當時月蓋王子聽藥王佛這樣宣說,就得柔順忍。
柔順忍:他得到這個智慧,能夠使令煩惱調柔、不剛強;煩惱還是有,但是煩惱輕微,所以叫做柔;而他的智慧能順於第一義諦。柔是指調伏煩惱說,順是指智慧能順於第一義諦。這個就是內凡位煖、頂、忍的這個時候的境界,還沒得無生法忍。

己二、解寶衣報恩供養(分二科)庚一、供養
即解寶衣嚴身之具,以供養佛, yathāprāvṛtaiś ca vastrābharaṇais taṃ bhagavantaṃ chādayati,  
月蓋王子就解開自己的寶衣、和嚴身的這些資具,供養藥王如來。

庚二、發願行法供養
白佛言:世尊!如來滅後,我當行法供養,守護正法。願以威神加哀建立,令我得降魔怨,修菩薩行。evaṃ vācam abhāṣat: ahaṃ bhagavan utsahe tathāgatasya saddharmaparigrahāya saddharmapūjākaraṇatāyai saddharmaṃ parirakṣitum | tasya me bhagavāṃs tathādhiṣṭhānaṃ karotu | yathāhaṃ nihatamārapratyarthiko bhagavataḥ saddharmaṃ parigṛhnīyām |  
白佛言:世尊!佛陀滅度以後,我應當修行法的供養,來保護佛的正法、流傳世間,普利眾生。希望佛陀的威神之力來加被我、來加持我,也哀愍我來建立守護正法的事情。使令我能降伏魔怨,還能修菩薩道,能夠弘揚佛法、廣度眾生。

戊八、佛記其護法
佛知其深心所念,而記之曰:汝於末後守護法城。tasya sa tathāgato ’dhyāśayaṃ viditvā vyākṛtavān paścime kāle saddharmanagarapālarakṣāyai |
這時候藥王佛知道月蓋王子特別誠懇的心所念的事情。就為他作一個預言:你能夠在佛陀滅度以後,弘揚佛法的。法就是城,若能學習佛法,能使令內心清淨,消除一切障礙,所以叫做城。

戊九、明出家修道行法供養(分二科)己一、明出家護法
天帝!時王子月蓋,見法清淨,聞佛授記,以信出家,修集善法;sa khalu punar devānām indra somacchatro rājakumāras tasya tathāgatasya tiṣṭhata eva śraddhayāgārād anagārikāṃ pravrajitaḥ sann ārabdhavīryo viharati sma kuśaleṣu dharmeṣu |
天帝!這個時候王子月蓋,就是見到出家修學聖道才是清淨。他聽藥王佛為他預言,將來能護持正法、能行法供養,所以他這個信心也就加強,棄捨這個煩惱的家。出家以後,努力地修學止觀,叫修集善法。

精進不久,得五神通,逮菩薩道,得陀羅尼,無斷辯才。tenārabdhavīryeṇa kuśaladharmapratiṣṭhitena na cirāt pañcābhijñā utpāditāḥ | gatiṃgataś ca dhāraṇīnām abhūd anācchedyapratibhānaḥ |
精進地修學止觀,不久得五神通,得五神通的時候,定力增長、智慧也增長,所以也成就菩薩道,用他的智慧能行六波羅蜜。得五神通,就是得四禪,這個時候就有陀羅尼,就是聽聞藥王如來所宣說的修多羅,能總持不忘。又得到不斷的、無障礙的辯才。

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總持、辯才之力,滿十小劫,藥王如來所轉法輪隨而分布。sa tasya bhagavataḥ parinirvṛtasyābhijñādhāraṇībalena paripūrṇān daśāntarakalpāṃs tasya bhagavato bhaiṣajyarājasya tathāgatasya pravṛttaṃ dharmacakram anuvartayati sma |
於佛滅後,以其所得神通、陀羅尼的總持、不斷的辯才的力量,這三樣功德。逮菩薩道是包括在裡邊,應該屬於智慧。滿十小劫這麼長遠的時間,藥王如來所轉的法輪,隨這個月蓋比丘弘揚到很多的地方。

己二、明化人多少
月蓋比丘以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十四那由他人,深發聲聞、辟支佛心;無量眾生得生天上。tena khalu punar devānām indra somacchatreṇa bhikṣuṇā saddharmaparigrahābhiyuktena daśakoṭīśatāni satvānām avaivartikāni kṛtāny abhūvann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aturdaśa ca prāṇiniyutāni śrāvakapratyekabuddhayānikāni, apramāṇāś ca satvāḥ svargopagāḥ kṛtāḥ |  
月蓋比丘以守護法勤行精進,即於此身化百萬億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立不退轉,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四那由他人,深深地建立聲聞、辟支佛心,就是出離心。無量眾生能夠修善,修學五戒十善,將來能生到天上。

丁三、結會古今
天帝!時王寶蓋豈異人乎?今現得佛,號寶炎如來;其王千子,即賢劫中千佛是也——從迦羅鳩孫駄為始得佛,最後如來號曰樓至。月蓋比丘,即我身是。yāt khalu punas te devānām indra anyaḥ sa tena kālena tena samayena ratnacchatro nāma rājābhūc cakravartī, na khalu punas te devānām indra evaṃ draṣṭavyam | tat kasmād dhetoḥ | ratnārciḥ sa tathāgatas tena kālena tena samayena ratnacchatro nāma rājābhūc cakravartī | yat punas tad rājño ratnacchatrasya putrasahasram abhūt | ime te bhādrakalpikā bodhisatvā abhūvan | yad iha bhadrakalpe paripūrṇaṃ buddhasahasram utpatsyate yataś catvāra utpannāḥ  śeṣā utpatsyante, krakucchandapramukhā yāvad rocaparyavasānāḥ, roco nāma tathāgataḥ paścimako bhaviṣyati | syāt khalu punas te devānām indra evam anyaḥ sa tena kālena tena samayena somacchatro nāma rājakumāro ’bhūd
天帝!主四天下的金輪王寶蓋,現在已經在一個地方成佛,叫做寶炎如來。寶蓋轉輪聖王有一千個兒子,就是賢劫中的千佛。現在這個時候就叫做賢劫,這個劫有千佛出世,名之為賢,賢劫千佛。千佛的第一位佛,就叫這迦羅鳩孫馱。第二佛叫拘那含牟尼佛,第三位佛就是迦葉佛,第四位本師釋迦牟尼佛,第五位就是彌勒佛。月蓋比丘,即我身是。

丁四、述成上發願弘經護持宣布亦護行經之者悉使和安如是
如是,天帝!當知此要: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第一無比。是故,天帝!當以法之供養,供養於佛。yena tasya bhagavato bhaiṣajyarājasya tathāgatasya saddharmaḥ parigṛhīta iti | na khalu punas ta evaṃ draṣṭavyam | tat kasmād dhetoḥ | ahaṃ sa tena kālena tena samayena somacchatro nāma rājakumāro ’bhūvam | tad anenāpi te deavendra paryāyeṇaivaṃ veditavyam | yāvatyas tathāgatānāṃ pūjāḥ, dharmapūjā tāsām agryākhyāyate, jyeṣṭhā śreṣṭhā varā pravarā praṇītottarā niruttarākhyāyata iti | tasmād iha devānām indra dharmapūjayā māṃ pūjayata, mā āmiṣapūjayā | dharmasatkāreṇa māṃ satkuruta, mā āmiṣasatkāreṇa |  
如是天帝,就像上面所說的,要知道這一大段話的要點是什麼呢?以法供養於諸供養為上、為最,修學法供養在一切供養中是最殊勝,第一,其他的不能和它相比。天帝!一切的佛教徒,當以法的供養來供養佛,這樣子是最殊勝的、最有意義的事情。

2023年3月17日 星期五

種種善巧

1.持世經五陰品T.482

八善巧又復,持世!菩薩摩訶薩勤修集如是法門,入是法方便門者,則能得分別陰方便,界方便,入方便,因緣生法方便,四念處方便,五根方便,八聖道分方便,世間出世間法方便,分別有為無為法方便。

2.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八無盡意菩薩品T.397

八善巧舍利弗!云何菩薩慧者,處所具八方便?何等八?諸陰方便、諸界方便、諸入方便、諸諦方便、諸緣方便、三世方便、諸乘方便、諸法方便

3.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一菩薩藏會-T.310

十善巧舍利子!云何名為如是般若分別善巧?舍利子!如是善巧無量無邊,吾今略說十種善巧。何等為十?所謂蘊法善巧、界法善巧、處法善巧、諦法善巧、無礙解善巧、依趣善巧、資糧善巧、道法善巧、緣起善巧、一切法善巧。舍利子!如是十種微妙善巧所有分別,若通達者是則名為般若分別,菩薩摩訶薩於是善巧應當修學。

4.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八十五T.220

六善巧又,滿慈子!若諸菩薩隨所修行甚深妙慧,皆為於法遠離顛倒、得諸善巧,謂蘊善巧、若界善巧、若處善巧、若諦善巧、若緣起善巧、若是處非處善巧。

5.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十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之餘T.0261

八善巧復次,慈氏!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應修八法。云何為八?所謂蘊善巧、處善巧、界善巧、諦善巧、緣起善巧、三世善巧、一切乘善巧、一切法善巧

6.大寶積經卷第九十四善臂菩薩會T.0310

-https://read.84000.co/translation/toh70.html

七善巧是菩薩聞是諸法,受持修學、廣分別已,知陰、界、入、四聖諦、十二因緣、三世、三乘,得如是知。

---

7.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第三十五T.0310

八善巧復有八法入於智慧。何等為八?一者蘊善巧,二者界善巧,三者處善巧,四者緣起善巧,五者諦善巧,六者三世善巧,七者一切乘善巧,八者一切佛法善巧。是名八法入於智慧。

8.文殊師利問菩提經T.464

五善巧智名善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是處非處。

9.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T.625

五善巧善分別陰。善分別界,趣法界故。善於諸入,知分別故。善於緣法,知因住故。善於諸諦,知解滅故。

10.印度佛教思想史:善巧是於法無倒了知的,是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

11.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法義的類集:不同的法門,逐漸聯合起來。最顯著的,是《多界經》。列舉四種善巧:界善巧中,集種種界(四一或六二)而成;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


1.蘊善巧

無盡意

菩薩藏會

理趣

善臂菩薩會

云何諸陰方便?

1.若說諸陰如沫如泡,如熱時焰,如芭蕉樹,如幻、如夢,如呼聲響,如鏡中像,如影、如化。

1)色,如水沫如水沫性,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人,色亦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色方便。2-5)受喻如泡,想喻如焰,行如芭蕉,識喻如幻,如泡、如焰、如芭蕉。幻性,無我無眾生,無命無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受想行識方便。

諸陰如夢如響,如像如影,如化如化等性,無我無眾生無命無人,是諸陰等亦復如是,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陰方便。

3.所謂陰者即世間相,世間相者是可壞相。如可壞相即無常性、苦性、無我性、寂滅性。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陰方便。

舍利子!蘊法善巧者,所謂依諸蘊法起於言說。何等言說?1.舍利子!如是言說猶如幻陽焰夢中傳響光影,是故如來以無礙辯為諸眾生說如是法。

1)舍利子!我說此色喻如聚沫。何以故?舍利子!即此聚沫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數取、無養育、無意生、無摩納婆,以聚沫性即色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2)又舍利子!我說此受喻如水泡。何以故?舍利子!即此水泡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數取、無養育、無意生、無摩納婆,以水泡性即受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3)又舍利子!我說此想喻如陽焰。何以故?舍利子!即此陽焰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數取、無養育、無意生、無摩納婆,以陽焰性即想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4)又舍利子!我說此行喻如芭蕉。何以故?舍利子!即此芭蕉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養育、無數取、無意生、無摩納婆、無作者、無受者,以芭蕉性即行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5)又舍利子!我說此識喻如幻事。何以故?舍利子!即此幻事本無有我,亦無有情、無生者、無命者、無養育、無數取、無意生、無摩納婆、無作者、無受者,以幻事性即識自性,菩薩摩訶薩於如是法善巧知之,是則名為蘊法善巧。

3.舍利子!所言蘊者說名世間,世間之法即敗壞相,是故當知諸世間性即蘊自性。舍利子!何等名為世間性耶?謂無常性苦性無我性,如是等性名為蘊性,如是蘊性即世間性。菩薩摩訶薩若於是中善巧知者,是則名為蘊法善巧。

云何蘊善巧?

1.謂觀色蘊猶如聚沫,

1)愚人見之謂是白[*],入水而取,其沫散滅不可撮摩。

2)菩薩摩訶薩以正智慧見第一義,了色性空猶如聚沫。

以是因緣,名正知見。

2.復觀受蘊如水上泡,

1)速起速滅、剎那不住。

2)菩薩摩訶薩以正智慧見第一義,了受性空猶如水泡。以是因緣,名正知見。

3.復觀想蘊猶如陽焰,

1)如人熱渴遠見陽焰謂之為水,馳走尋覓近之則無。

2)菩薩摩訶薩以正智慧見第一義,了相性空。以是因緣,名正知見。

4.復觀行蘊猶如芭蕉,

1)中無有堅,剝之不已竟無所得。

2)菩薩摩訶薩以正智慧見第一義,知行性空。以是因緣,名正知見。

5.復觀識蘊猶如幻化,

1)如世幻師幻作金銀珍寶真珠瓔珞,求其實體了不可得。

2)菩薩摩訶薩以正智慧見第一義,了識性空猶如幻化。以是因緣,名正知見。

作是觀已,於諸有情起大悲心興拔濟意,如是觀察,名蘊善巧。

2.復觀五蘊猶如幻夢,皆從妄想顛倒心生,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非養育、非士夫,非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以善巧方便了蘊性空,猶如夢想都不可得,是名菩薩摩訶薩蘊善巧智。

3.復次,菩薩摩訶薩觀蘊如響,無我、無人乃至無作者、受者,如是蘊性如空谷響,屬諸因緣。如實了知,等無二相,是則名為菩薩摩訶薩蘊善巧智。

4.復次,觀蘊如影,從業緣現,無我、無人乃至受者,如是影性了不可得,等無二相,是名菩薩摩訶薩蘊善巧智。

5.復次,觀蘊如鏡中像,無我、無人乃至受者,如是鏡像非內非外,了不可得平等無二,是名菩薩摩訶薩蘊善巧智。

6.復次,觀蘊從緣而有、如幻如化,無我、無人乃至受者,以善巧智如實了知,等無二相,是名菩薩摩訶薩蘊善巧智。

7.復次,觀蘊是變壞相,無常、苦、空、無我、不淨,性本空寂、非壞非不壞,如實了知,名蘊善巧智。

是菩薩聞如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別已,即知五陰。所謂色陰、受想行識陰。

1.色如水沫,即是生滅不得久住。

2.受如水泡,即是生滅不得久住。

3.想如野馬,即是生滅不得久住。

4.行如芭蕉,即是生滅不得久住。

5.識如幻化,即是生滅不得久住。是名知五陰。


大般若經

云何名為於蘊善巧?

1.謂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蘊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受、想、行、識蘊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蘊善巧。


2.界善巧

無盡意

菩薩藏會

理趣

善臂菩薩會

云何菩薩知界方便?

1.法界、地界、水火風界,是法界中無有堅相濕相熱相動相。

2.法界眼界耳界鼻舌身意界,是法界中無有見相聞相嗅相別相覺相知相。

3.法界色界聲香味觸法,是法界中,無眼可見相、耳可聞相、鼻可嗅相、舌可別相、身可覺相、意可知相。

4.法界眼識界耳鼻舌身意識界,是法界中,無眼識知色,乃至無意識知法。

5.法界色界法界非色作相,乃至法界亦復如是。

6.法界我界無二無別。法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我界生死界涅槃界無二無別,法界虛空界,一切法界我界空界,無相無願無作不出不生無所有等如涅槃。虛空涅槃及一切法,等無有二。

7.如是無量有為法界入無為界,能如是知如是說者,是名菩薩知界方便。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界法善巧?

1.舍利子!界法善巧者,1)所謂法界即為地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堅鞕相故。2)又法界者即為水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濕潤相故。3)又法界者即為火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成熟相故。4)又法界者即為風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搖動相故。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於是中如實了知,是則名為界法善巧。

2.又舍利子!1)言法界者即眼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照明相故。2)又法界者即耳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聞聲相故。3)又法界者即鼻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嗅香相故。4)又法界者即舌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甞味相故。5)又法界者即身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覺觸相故。6)又法界者即意識界。何以故?以彼法界非分別相故。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於是中如實了知,是則名為界法善巧。

3.又舍利子!如是我界與法界平等,有情界與法界平等,欲界色界及無色界與法界平等,生死界涅槃界與法界平等,如是乃至虛空界法界及一切法界皆悉平等。舍利子!以何義故而得平等?謂由空平等故一切法平等,無變異平等故一切法平等。

4.又舍利子!若有宣說有為界證入、無為界證入,如是則有無量無邊。若諸菩薩摩訶薩作是簡擇證入法界,是則名為界法善巧。

復次,云何名為菩薩界善巧智?

1.謂觀眼界、色界、眼識界,無我亦不屬我,亦非眼界、色界、眼識為緣而起,乃至意界、法界無我,亦不繫屬於我,乃至意識界無我,亦非意識為緣而起,如是菩薩以正智慧觀第一義,知十八界性即是空、無我、無人,法界平等清淨不動,是名菩薩摩訶薩界善巧智。

2.復有界善巧,所謂了法界智,了知地、水、火、風界性是空,堅、濕、暖、動皆不可得,同真際,等法性,是名菩薩摩訶薩了法界智。

3.復有了法界智,了眼界乃至意界性空,色界乃至法界性空,眼識界乃至意識界性空,亦無見聞覺知分別之相,是則名為了法界智。

云何知界?

1.知二界。有為界、無為界,是名二界。1)云何有為界?若法生住滅者,是名有為界。2)云何無為界?若法無生住滅,是名無為界。是名知有為、無為界。

2.復次知三界,善界、不善界、無記界。1)云何善界?若不貪共不貪、若不恚共不恚、若不癡共不癡,是名善界。2)云何不善界?若貪共貪、若瞋共瞋、若癡共癡,是名不善界。3)云何無記界?除善不善,若有餘法,是名無記界。

3.復次知三界,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1)云何欲界?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若於此中欲染貪著,瞋恚愚癡悕望,欲得心所作業,是名知欲界。2)云何色界?梵天、梵輔天、梵眾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果實天、少果天、廣果天、無量果天、無想天、無熱天、無惱天、善見天、好善見天、阿迦膩吒天。若於此中,色染愚癡悕望,欲得心所作業,是名色界。3)云何無色界?空處天、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有想非無想處天。若於此中,無色染污愚癡悕望,欲得心所作業,是名無色界。是名三界。

4.復次知四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無為界,是名知四界。

5.復次知六界,所謂欲界、恚界、害界、出界、不恚界、不害界,是名知六界。

6.復次知六界,所謂地、水、火、風、空、識界,是名六界。1)觀地大無常變壞,無堅無牢相,若無常即是苦,若是苦即無我。2)水火風空識大,無常變壞無堅牢相,若無常即苦,若苦即無我。是名知六界。


大般若經

云何名為於界善巧?

1.謂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界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界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

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界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界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

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識界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識界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

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

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地界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水、火、風、空、識界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界善巧。


3.處善巧

無盡意

菩薩藏會

理趣

善臂菩薩會

云何菩薩觀入方便?

1.如佛所說,眼空、我空、我所空。何以故?是眼性中無我無我所,耳鼻舌身意空亦復如是。觀是入者見一切法,若善不善,無有二相,是名菩薩觀入方便。

2.若眼入色入,若見眼色離欲,不證離欲法,是名菩薩觀入方便。耳入聲入鼻入香入舌入味入身入觸入意入法入,若見離欲,不證離欲法,是名菩薩觀入方便。

3.所謂入者,若聖入非聖入。云何聖入?若修集道。云何非聖入,不修集道?若菩薩住道,於不修道者生大悲心不捨入道,是名菩薩觀入方便。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處法善巧?1.舍利子!處法善巧者,眼為是空無我我所。菩薩摩訶薩如實了知如是眼性,乃至意為是空無我我所。菩薩摩訶薩如實了知如是意性,菩薩摩訶薩雖於諸處不積集不善而積集於善,然於善不善中不起二相,如是了知是名菩薩摩訶薩處法善巧。

2.又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於眼處色處而能通達善巧了知?舍利子!謂於眼色觀見離欲,然於離欲而不作證。如是了知,是名菩薩處法善巧。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即此意法觀見離欲,然於離欲而不作證。如是了知,是名菩薩處法善巧。

3.又舍利子!諸佛如來說微妙法,或說聖處或非聖處。言聖處者堪受道法,非聖處者遠離道法。菩薩摩訶薩安住於道,於離道住諸眾生所,獲得大悲不捨道處。若有菩薩如是了知善通達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處法善巧。

1.復次,云何名為處善巧?

1)謂觀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內法皆空。

2)次觀色處,聲、香、味、觸、法處,外法亦空。以正智慧觀第一義,非內非外,名正知見,是則名為處善巧智。

2.復有處善巧,所謂了眼、耳、鼻、舌、身、意處皆悉是空,亦無見、聞、覺知之相,名法處智。

3.復有了法處智,了色、聲、香、味、觸、法處自性空寂,非眼、耳、鼻、舌、身、意處境界相,名了法處智。

4.復有處善巧,謂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法性空寂、無我我所。色處,聲、香、味、觸、法處,法性皆空、無我我所,非相應非不相應,非善法非不善法,不增不減,無有二相,本來空寂,是名菩薩摩訶薩處善巧智。

5.復有處善巧智,眼處色處本來清淨無染無著,眼處堅固寂然常住。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性本清淨無染無著,乃至意根堅固寂然常住不變,是名菩薩處善巧智。

6.復次,云何名為處善巧?所謂聖人處非凡夫處,能生聖道,是名為處。凡夫邪行生於惡道,名為非處。菩薩摩訶薩住八聖道,起大悲心,令諸有情入正定聚,是則名為處善巧智。

1.是菩薩聞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別已,即知內入。1)所謂眼入、耳鼻舌身意入,是名內六入。

2)眼入即是苦法老法死法、空無我無我所、熾然三毒。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亦能熾然諸苦惱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熾然三毒乃至諸苦。是名知內六入。

2.復次知外六入,1)眼所見色是名外六入,耳所聞聲、鼻所嗅香、舌所甞味、身所覺觸、意所知法,是名外六入。2)眼所見色是外入,不堅牢性、無所依止、亦無勢力,一切無常,如實非不如實,如幻如化。耳所聞聲、鼻所嗅香、舌所甞味、身所覺觸、意所知法亦如是,是名知外六入。


大般若經

云何名為於處善巧?

1.謂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眼處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耳、鼻、舌、身、意處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

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色處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聲、香、味、觸、法處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處善巧。


4.諦善巧

無盡意

菩薩藏會

理趣

善臂菩薩會

云何菩薩觀諦方便?

1.所謂甚深難入。云何難入?若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苦智者觀陰無生,集智者觀斷愛因,滅智者觀無明等諸煩惱無有和合,道智者得平等觀,於一切法無所倚著。菩薩若於四聖諦中作如是觀,而不取證,為化眾生,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2.復有三諦。何等三?俗諦、第一義諦、相諦。云何俗諦?若世間所用語言、文字、假名法等。云何第一義諦?乃至無有心行,何況當有言語文字。云何相諦?觀一切相同於一相,一相者即是無相。菩薩隨順俗諦而不厭倦,觀第一義諦而不取證,觀諸相諦一相無相,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3.復有二諦。何等二?俗諦、第一義諦。何等俗諦?若說苦集道諦。若世間語言、文字、假名法等。云何第一義諦?若於涅槃法終不忘失。何以故?如與法界其性常故,菩薩隨俗不生厭倦,觀第一義而不取證。

4.復有一諦。何等為一?於一切法無所倚著,為化眾生現有所著,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5.復次,五陰苦。若見五陰苦相,是名為苦觀。苦即空,是名苦智觀苦聖諦。若觀五陰諸煩惱愛因見因,是名為集。若觀愛因見因,不取不著不希不求,是名集智觀集聖諦。若五陰畢竟盡相,過去已滅,未來未生,現在不住,是名為滅,能如是知,是名滅智觀滅聖諦。若得道者證集滅智比智知已,是名為道。若於是中悉見空性,是名道智觀道聖諦。若能如是觀四聖諦,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6.若一切受,是名為苦。若於諸受思惟分別,是名苦智觀苦聖諦,受因和合是名為集。若於受因知如真實,是名集智觀集聖諦。若除諸受無受者受,觀受滅盡不證於滅,為化眾生,是名滅智觀滅聖諦。若有所受,是名為道。雖有和合猶如筏喻,不為所受不求於道,是名道智觀道聖諦。作如是知,見四聖諦清淨平等,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7.復次,略說生苦是名為苦。若觀於生,是名苦智觀苦聖諦。生從因緣,是名為集。若觀有非有,是名集智觀集聖諦。一切生非生,是即非滅,若法不生即無有滅,是名為滅。若觀此滅即是滅智觀滅聖諦。若如是等,推求稱量思惟分別,是名為道。若滅如是求稱量等,入法門者,是名道智觀道聖諦。若住於智不證聖諦,是名菩薩觀諦方便。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能通達諦法善巧?

1.舍利子!當知菩薩摩訶薩有四種行入諦善巧。何等為四?所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1)舍利子!云何名為苦智乃至道智?謂於諸蘊本無生智,如是之智名為苦智。2)於諸染愛永斷滅智,如是之智名為集智。3)謂於一切無生無壞,如是之智名為滅智。4)於一切時諸所緣法無有損益,如是之智名為道智。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於是四諦以如是等智慧了知,雖復明達而不作證。何以故?為欲成熟諸眾生故。如是具足名諦善巧。

2.又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諦善巧者,復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世俗諦,二者勝義諦,三者相諦。1)舍利子!世俗諦者,當知乃至世間所有語言文字音聲假說,如是等相名世俗諦。2)勝義諦者,所謂若於是處尚非心行,況復文字而能陳說,如是等法名勝義諦。3)相諦者,所謂諸相即是一相,如是一相即是無相,如是說者名為相諦。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世俗諦為眾生故說無厭倦,勝義諦者於中作證而無退墮,於彼相諦深達本性了知無相。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學諦法善巧。

3.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精勤修學諦善巧者,如實當知復有一諦無有第二。何等一諦?所謂滅諦。舍利子!諸佛如來於此一諦明了通達無有增益,既通達已,為處增益諸含生等宣說如是一諦之法,令彼修學悟無增益故。舍利子!若有菩薩作如是知,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4.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復應修學諦法善巧。舍利子!諦善巧者,謂善通達諸聖諦故。1)何等名為通達聖諦?舍利子!苦聖諦者謂五受蘊,其性實苦是名苦諦。菩薩摩訶薩於是諦中通達五蘊皆為苦相,夫苦相者即為空相,如是則名為苦聖諦。2)舍利子!集聖諦者五受蘊因,隨眠愛見是名集諦。菩薩摩訶薩於此因法,若愛若見無有增益,無取無迷明了通達,如是則名為集聖諦。3)舍利子!滅聖諦者,若五受蘊究竟滅盡是名滅諦。菩薩摩訶薩觀是諦法,不失前際、不往後際、不住現在,明了通達,如是則名為滅聖諦。4)舍利子!道聖諦者,若依彼道證得苦智集智滅智,無第二智,是名道諦。菩薩摩訶薩於如是諦明了通達無有分別,是則名為趣苦滅行聖諦。是故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於此諦以智觀察,亦令眾生觀察解了,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5.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是諦法,又應觀知如是四諦。1)云何苦諦?於諸一切能受所受皆是苦諦。於如是中善當簡擇,即此智性善簡擇覺明了通達,是名菩薩苦聖諦。2)云何集諦?若從是因諸蘊集起皆是集諦。於如此因如實了知,是名菩薩苦集聖諦。3)云何滅諦?諸受永息無所覺受是名滅諦。雖觀受滅而不作證,如是通達,是名菩薩苦滅聖諦。4)云何道諦?若善修習離受聖道是名道諦。譬如船筏不求於受亦不求道,是名菩薩趣苦滅行聖諦。如是舍利子!若有菩薩摩訶薩如是現觀,依寂靜定發四種見,而此四見非畢竟淨。若能通達如此法者,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6.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是諦法善巧通達,1)若證於滅則苦不生,觀無生智是名苦智。2)舍利子!有為生緣觀察此有非有非無,如是之智名為集智。3)舍利子!一切生者即是無生,了知此故都無所滅,此無滅智名盡滅智。4)舍利子!若如是道無所稱量、無所追尋、無所觀察,名廣大智,如是之智名為道智。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於此諦法善能建立,而於諦智無所住著,是名菩薩摩訶薩諦法善巧。


復次,云何名為諦善巧?

1.所謂四諦——苦、集、滅、道。觀此五蘊苦苦、行苦、壞苦,名苦聖諦智。了知無明增長五蘊,名集諦智。不起貪欲滅盡諸苦,名滅諦智。為此滅故修八聖道,名道諦智。是名菩薩摩訶薩諦善巧智。

2.復有諦善巧,所謂知苦無生,名苦諦智。知集不起,名集諦智。了本不生今則無滅,名滅諦智。於不二相修中道觀,名道諦智。是則名為諦善巧智。

3.復次,菩薩摩訶薩了知苦受空無自性,能觀正智亦復皆空,名苦中苦智。觀集緣起從緣幻有,能觀正智亦皆是空,名集中集智。知貪愛滅既本性空,正智現前清淨平等,名滅中滅智。知出苦道了不可得,正智觀察自性皆空,名道中道智。如是正智離諸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諦善巧智。

4.復次,能知生苦體即無生,名苦中真智。知生集起集無和合,名集中真智。知生本無即無有滅,名滅中真智。知出苦道離有離無,是名道中真智。菩薩摩訶薩如實了知,名諦善巧。

5.復有諦善巧,所謂三諦——世俗諦、勝義諦、實相諦。世俗諦者,謂一切世間語言文字、見聞覺知。勝義諦者,謂心行處滅無復文字,離於一切見聞覺知。實相諦者,所謂一切相即無相,如是無相即是實相。菩薩摩訶薩於俗不染,觀真不住,一相平等,是則名為菩薩摩訶薩諦善巧智。

6.復有二諦,所謂世諦、真諦。世諦者,所謂一切世間色心等法,如實而見,稱實而知。真諦者,謂二空理,清淨湛然究竟寂滅,化之不厭,知真無取,無法可得,是名菩薩摩訶薩諦善巧智。

7.復有一諦,謂即真如清淨法界,無生無滅、非斷非常,遠離二邊究竟安樂,於生無生心無二相,是名菩薩摩訶薩諦善巧智。

1.是菩薩聞如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別已,即知四聖諦。所謂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是名四聖諦。

2.云何苦聖諦?若五陰、六界、內六入、外六入,是名苦。此苦無常,喻如怨賊,如癰如箭、如獄閉繫、如器壞敗,是不自在即是無我。得如是知已,是名知苦聖諦。

3.云何集聖諦?所謂貪恚癡慢我慢專取於我,決定計我常住不壞。我即是色、我異於色。我即是想、我異於想。我是想非想、我異想非想。我即是陰、我異於陰。我中有陰、陰中有我。我即是界入、我異界入。我中有界入、界入中有我。我即是受、我異於受。我即是知、我異於知。我是無受、我異無受。我是色少、我異色少。我是色多、我異色多。我是常、我是無常。我是常無常、我是非常非無常。我是有邊、我是無邊、我是有邊無邊、我是非有邊非無邊。死後如去、死後不如去、死後亦如去亦不如去、死後非如去非不如去。命即是身、身即是命。此眾生從何處來、去至何處?此諸眾生即是斷滅非有相續,自作自受、他作他受。計有我者即有我所,有我所者即是有我。如是攝取我見身見,若結若使、若我我所。我受貪恚癡本,若總身口意業、若福業若罪業、若欲界業、若色無色界業,是名集聖諦。

4.云何滅聖諦?若貪恚癡盡、我我所盡、受取有盡,是名滅聖諦。

5.云何道聖諦?若見苦集盡,思惟一切有為過患,見涅槃寂靜,所作已辦,住如是法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名道聖諦。

6.如是知四聖諦,是菩薩分別思惟四聖諦時,見有為法是苦、是無常、是空、是無我。見無為法能為覆護、是舍是依,雖作是觀不證涅槃。如是知四聖諦。


大般若經

云何名為於諦善巧?

1.謂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苦聖諦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集、滅、道聖諦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於諦善巧。


5.緣起善巧

無盡意

菩薩藏會

理趣

善臂菩薩會

1.云何菩薩觀緣方便?集不善思惟故無明集,無明集故行集,行集故識集,識集故名色集,名色集故六入集,六入集故觸集,觸集故受集,受集故愛集,愛集故取集,取集故有集,有集故生集,生集故老死集,老死集故憂悲苦惱集。若知如是諸苦聚集,是名菩薩觀緣方便。

2.若住如是諸法聚集,則不長養,無所作,無諍訟,無有主,無所屬,無繫縛。所謂若因善法、因不善法、因不動法、若因向涅槃法,如是等法如實分別。若諸眾生根量齊限,因是諸根所作諸業,若有受報及非受報,善知其因聚集方便,是名菩薩觀緣方便。

3.不善思惟滅則無明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滅,老死滅故憂悲苦惱諸苦聚滅。若知如是諸苦聚滅,是名菩薩觀緣方便。

4.一切諸法屬因屬緣屬和合;若法屬因緣和合,是法則不屬我人眾生壽命;若法不屬我人眾生壽命則不入法數,能如是知是名菩薩觀緣方便。若菩薩所修諸法,為助菩提安止菩提,如是諸緣悉見滅盡,而不取證為化眾生,是名菩薩觀緣方便。

1.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緣起善巧?

1)舍利子!謂諸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修緣起者,處密靜室作是思惟:如是世間純大苦聚,從於何所而得集起?既思惟已便自了知,如是苦聚,由不如理作意集故無明集起,無明集故諸行集起,諸行集故諸識集起,諸識集故名色集起,名色集故六處集起,六處集故諸觸集起,諸觸集故諸受集起,諸受集故諸愛集起,諸愛集故諸取集起,諸取集故諸有集起,諸有集故而生集起,生集起故老死愁歎憂苦逼惱皆悉集起。

2)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如彼諸法雖復集起,無作無用無有主宰。如是諸法諸善為因、不動為因、涅槃為因,彼一切法從緣生起,無有主宰亦復如是。若諸眾生下根為因、中根為因、上根為因、諸業為因,因果流轉亦復如是。舍利子!如是一切有所取法,因緣和合而得集起,菩薩一切悉能了知,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2.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由何滅故彼諸法滅?既思惟已便自了知,由不如理作意滅故而無明滅,無明滅故諸行便滅,諸行滅故乃至純大苦聚滅。舍利子!若能了知如是法智,是則名為緣起善巧。

3.舍利子!是諸菩薩又作是念:因依正法、依止諸緣、依止和合得修諸善。是法若由諸因和合、依止諸緣,則此法等不依止我、不依有情、不依命者、不依數取,是則此法不可稱量。舍利子!諸菩薩等若能如是如理觀察,是則名為緣起善巧。

4.又復觀察一切佛法皆菩提相緣所起相,觀諸緣起皆盡滅相,以能觀待諸眾生故,而不趣入畢竟寂滅,是則又名緣起善巧。

1.復次,云何名緣起善巧?

1)菩薩摩訶薩觀察緣起流轉不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2)菩薩以正智慧如實了知緣起無性,無生無滅,法性現前,無心無作、無主無攝,是名菩薩摩訶薩緣起善巧智。

2.復次,所有善因不善因、動因不動因、生死因涅槃因,如此因等皆如實知。所有眾生利根、鈍根如是根性,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如是本末,皆如實知。隨其因緣,生善修集而無所失,是名菩薩摩訶薩緣起善巧智。

3.復次,妄想滅則無明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愁歎苦憂惱滅。菩薩摩訶薩以正智慧了知緣起,無生無滅、無主無攝,是名緣起善巧智。

4.復次,慈氏!一切因緣,皆假和合無有自性,不從我、人、眾生、壽命而得生長,為是有情說如是法,無量無邊無有窮盡,如實了知,是名緣起善巧智。

5.復次,菩薩摩訶薩了知一切緣生之法,無生無滅、無盡之相,此無盡相即菩提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緣起善巧智。

1.是菩薩聞如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別已,即知十二因緣。

1)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名十二因緣。

2)若不知不見四聖諦、十二因緣,是名無明。

3)若有身口意業,若福業、若罪業,若欲界繫、色無色界繫,是名行。

4)若有心意識,是名識。

5)若有受想思觸思惟,是名名。若有四大、四大所造色,從歌羅羅乃至化生,若作色、非作色,是名色。名色合故名名色。

6)若眼耳鼻舌身意,是名六入。

7)若眼緣色生眼識,三法和合故生觸,是名觸。

8)若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是名受。

9)若有愛染,是名愛。若有愛見戒取,是名取。

10)若有色受想行識,是名有。

11)若此有發起,是名生。若此有衰變,是名老。若此有滅壞,是名死。

2.菩薩如是分別思惟十二因緣,

1)見聞覺知地非是我不生愛著,我非地不生愛著,亦非悕望。水火風空識亦如是。

2)見聞覺知涅槃非我不生愛著,我非涅槃不生愛著,亦非悕望。

3)是菩薩見諸法從因緣起,知三解脫門,廣修學見諸法空、無相、無作。

4)是菩薩見諸法從因緣起,知寂滅樂,精勤修學廣分別已,則無明滅。

5)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6)如是菩薩雖觀十二因緣起滅而不證於滅。菩薩如是知十二因緣。


大般若經

云何名為緣起善巧?

1.謂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種種自相,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種種共相,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因緣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及從諸緣所生諸法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

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種種自相,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種種共相,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無明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緣起善巧。


6.大般若經

云何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1.謂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種種自相,如實了知所有非處種種自相,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種種自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種種共相,如實了知所有非處種種共相,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4.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種種共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5.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若常若無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6.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若樂若苦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7.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若我若無我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8.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若淨若不淨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9.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若空若不空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10.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若有相若無相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11.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若有願若無願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12.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若寂靜若不寂靜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13.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所有是處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實了知所有非處若遠離若不遠離皆不可得,如是名為是處非處善巧。


7.三世善巧

無盡意

理趣

善臂菩薩會

1.云何觀三世方便?1)若念過去己身他身,善不善心心數法,不善心法呵責毀呰,善心數法悉以迴向無上菩提,是名菩薩觀過去方便。2)若未來世心心數法,一向專念菩提之道,若起善心願悉迴向無上菩提,所有不善心心數法不令入心,發如是願,是名菩薩觀未來方便。3)若現在世心心數法,善思惟等所作諸業,悉以迴向無上菩提,是名菩薩觀現在方便。作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2.復次,善解三世空無所有。若作是觀觀三世空智慧力故,若於三世諸佛所種無量功德,悉以迴向無上菩提方便力故,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3.復次,雖見過去盡法不至未來,而常修善精勤不懈;觀未來法雖無生出,不捨精進願向菩提;觀現在法雖念念滅,其心不忘發趣菩提。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4.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雖如是觀心心數法生滅散壞,而常不捨聚集善根助菩提法,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5.復次,若諸神通,念過去世所作善根,念已迴向無上菩提,念未來世未生善根,願心所圖如意成就,現在世中常生善根,專念不懈迴向無上菩提之道。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6.復次,若化眾生,念過去世所作善根助道功德,所謂隨眾生心應可化者,如其所樂悉已化訖。若未來世所有眾生,或須見佛及諸聖人而得度者,隨形應適悉令得度。若現在世所有眾生,若應聞法應見神力,亦隨所應皆悉化之,隨所教化諸眾生已,則於三世成自他利,如是之利悉為菩提具無礙智。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

1.復次,云何三世善巧?1)謂念過去所有善法如實修行,不善之法常當遠離,如實知已,悉皆迴施一切有情,是名菩薩摩訶薩過去善巧智。2)復念未來所有善根菩提資糧,皆悉迴向一切智智,是名菩薩摩訶薩未來善巧智。3)復次,現在所有正念相應善法,不起邪念相應不善,是名菩薩摩訶薩現在善巧智。

2.復次,觀於過去皆悉是空,現在、未來亦復皆空,三世平等,住第一義,是真解脫。復觀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福德智慧,生隨喜心,是名菩薩摩訶薩三世善巧智。

3.復觀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三世善法所修勝行,悉願迴向無上菩提,現在善法剎那不住,而恒發起菩提之心,是名菩薩摩訶薩三世善巧智。

4.復次,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如是生滅念念不住,心常覺悟,是名菩薩摩訶薩三世善巧智。

5.復次,菩薩不思議自在神通,能憶過去所種善根,現在所修諸善,未來覺心當願圓滿,願皆迴向無上菩提,是名菩薩三世善巧智。

6.復次,為欲成就諸有情故,憶念過去所有善根,一切有情,隨彼彼根依願成就,所有供養未來諸佛,一切有情,隨彼彼根當來成就,所有現在一切有情,神通說法種種教化隨根成就。如是三世利益自他,圓滿菩提勝妙之行,是名菩薩三世善巧智。

是菩薩聞是法已,一心受持修學,

1.廣分別已即知三世,所謂過去、未來、現在。1)云何過去世?若法生已滅,是名過去世。2)云何未來世?若法未生未起,是名未來世。3)云何現在世?若法生已未滅,是名現在世。

2.是菩薩念過去世諸不善根,輕毀可惡背捨離之。未來不善根,當受不善果報,不喜不愛不可適意。現在不善根,當令不起。

3.是菩薩能攝護身口意業及六情根,常起善業無有中間。於過去善根,是菩薩菩提心,專念菩提、悕望菩提、欲得菩提,以深重愛樂願一切眾生得度得解脫,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未來世現在世亦如是,常不離是心,終不懈怠失念放逸。

4.若過去世陰界入等,即是滅盡、不實不在、無我無我所。若未來世陰界入等,是未生未起,無我無我所。若現在陰界入,是念念不住。何以故?世法無有一念住者。若有一念,是一念中亦有生住滅,是生住滅亦復不住。如生住滅中有內外陰界入,是內外陰界入亦有生住滅。若如是不住者,即是非我非我所。

5.若過去世滅盡、不實不在、非我非我所。若未來世未生未起,非我非我所。若現在念念不住,是非我非我所。

6.若見三世非我非我所,是名實智慧者。不見我我所、是我我所,是即於諸有行無我無我所,行離欲想、行斷想行滅想,雖作是行不證涅槃。是名知三世。


8.三乘善巧

無盡意

理趣

善臂菩薩會

舍利弗!云何菩薩觀諸乘方便?

世有三乘。何等三?聲聞乘、緣覺乘、大乘。復有二乘。何等二?天乘、人乘。

1.云何菩薩觀聲聞乘?佛未出世無聲聞乘。何以故?從他聞法生於正見。所謂聞者持戒威儀,戒威儀具故戒聚具足,戒聚具足已定聚具足,定聚具足已慧聚具足,慧聚具足已解脫聚具足,解脫聚具足已解脫知見聚具足。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聲聞乘方便。

2.復次,觀聲聞乘,若善不善及不動行,心常毀呰厭離三界,觀一切行無常苦無我寂滅涅槃,乃至一念不悕受生,常懷怖懼心不甘樂,觀陰如怨界如毒蛇,入如空聚,於一切趣不願受生。若能如是開示分別,是名菩薩觀聲聞乘方便。

3.云何菩薩觀緣覺乘方便?若緣覺出世,觀其所行如實知之,緣覺所行出過聲聞所有功德,欲精進不放逸,持戒少聞不多供養諸佛世尊給侍使令,以中根故。常有厭心,所作眾事皆悉尠少,厭患憒閙常樂遠離,獨住空閑威儀庠序,出入凝重安心靜默簡於人事,能為眾生現世福田,其心翫樂觀十二緣,常念一法出世涅槃,數遊禪定不從他聞,自然覺了少分境界,因緣悟道故名緣覺。若能如是開示分別,是名菩薩觀緣覺乘方便。

4.云何菩薩觀大乘方便?其乘無量,今於此中當說少分。是乘無量,悉能容受一切眾生,無罣礙故;是乘增長一切善根,令無量眾生得受用故;是乘具足諸波羅蜜,能隨眾生心行化故;是乘能過助道之法,進趣無礙至道場故;是乘平等無礙光明照於一切,無量眾生悉堪受故;是乘無畏過怯弱道,悉能示現諸佛法故;是乘能壞一切諸魔外道邪眾,了十二緣,建立佐助菩提幢故;是乘能除一切諸邊有無斷常因緣諸見所起煩惱障礙,覆蓋疑網調戲,得佛無礙真智慧故;是乘富足具諸珍寶,真實不虛能益眾生,大悲勇猛本願成就故;是乘具足十力無畏不共之法,相好嚴身身口意故。如是方便,是名菩薩觀大乘方便。

復次,云何名三乘善巧?謂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依此三乘而求出離。

1.云何菩薩摩訶薩於聲聞乘善巧智慧?遇佛出世,聞四諦法,因聲悟理,生正見故,是名聲聞。修淨戒故圓滿戒身,得禪定故圓滿定身,見諦理故得智慧、解脫、解脫知見身。是名菩薩摩訶薩於聲聞乘得善巧智。

2.復有聲聞乘善巧,於三界中生疲倦想,於有為法深觀無常,見一切法悉皆無我,涅槃寂靜歡喜愛樂。復觀五蘊如怨賊,觀諸界如毒蛇,觀內六處如空聚,常願出離,樂於涅槃起依怙想,是名菩薩摩訶薩於聲聞乘而得善巧。

3.復次,云何菩薩摩訶薩於獨覺乘善巧?謂厭諸有為,樂於出離,少欲知足,離諸戲論,樂居閑寂,於諸因緣自然覺悟諸法無常而得解脫,是名菩薩摩訶薩於獨覺乘善巧智。

4.復次,云何菩薩摩訶薩於大乘法而得善巧?大乘功德無量無邊,悉令有情咸皆悟入彼最上乘無有障礙,無生無滅得大智慧,積集一切福德善根,一切有情所受用故;成就諸波羅蜜,令諸心行善調伏故;增長無上大菩提故;有大威力,詣菩提樹,坐於道場,觀眾生根大悲不捨,無障無礙普於一切,悉皆憐愍等如一子,能越一切惡道諸怖畏故;能令一切佛法皆現前故;摧伏外道諸魔怨故;建立菩提勝法幢故;能除斷常諸結使故;得佛如來無礙智故;豐益佛法諸珍寶故;隨根利益無錯失故;養育有情大悲成故;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相好功德瓔珞莊嚴無過失故。如是所有一切善巧,是名菩薩摩訶薩大乘善巧智。

5.復次,一切諸佛之所乘故,具足七法佛為大乘,如轉輪王具足七寶。云何為七?所謂大觀察故、大隨順故、大智慧故、大精進故、大方便故、大證悟故、大事業故。大觀察者,菩薩摩訶薩親近善友聽聞正法,於一剎那悟一切法,實相現前。大隨順者,菩薩摩訶薩成就大智大定大悲,利益自他故。大智慧者,菩薩摩訶薩見真實相,我法皆空。大精進者,菩薩摩訶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大悲萬行能成辦故。大方便者,菩薩摩訶薩得平等忍,不住生死、不證涅槃。大證悟者,菩薩摩訶薩證力、無畏、不共佛法無量無邊大功德故。大事業者,菩薩摩訶薩於生死中得大菩提,成就圓滿恒沙萬億佛事業故。具足如是七種勝法而為法王,是名菩薩摩訶薩大乘善巧智。

1.是菩薩聞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別已,即知三乘。所謂天乘、梵乘、聖乘。1)云何天乘?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名天乘。2)云何梵乘?慈悲喜捨是名梵乘。3)云何聖乘?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名聖乘。是菩薩時時修集天乘梵乘聖乘,教化眾生令住三乘,是時自身不證解脫,是名知三乘。

2.復次知三乘,所謂聲聞乘、緣覺乘、大乘。1)云何聲聞乘?軟根解脫,於一念中離三有窟宅,樂欲出世欲得涅槃見寂滅處,勤加精進如救頭然。若其未解四聖諦者,欲以智箭射四諦的,欲證欲解以深欲精進,是名聲聞乘。2)云何辟支佛乘?中根解脫,欲得寂靜獨在一處,而自利益入寂靜定,方便分別十二因緣,欲得緣覺道、欲證緣覺,是名緣覺乘。3)云何大乘?上根解脫,欲令一切眾生得度得解脫,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六波羅蜜,欲利益一切世界,欲斷一切眾生苦惱,於一切世界五欲樂中心尚輕賤,何況世間無量諸苦。欲令眾生持無上戒,欲得聞見大乘經典,受持修學思惟分別,讀誦令利,勤加精進。若有菩薩修四攝法應往親近,欲令眾生攝真智慧安住四攝。常欲得聞諸深法要,受持分別。欲令一切入於禪定,自捨己樂利益眾生,欲以自力隨他所樂令住三乘。雖作是化,常自安住無上道中,不壞不動心如金剛。常願欲得無上菩提,願求菩提是名大乘。是名知三乘。


9.一切法善巧

無盡意

菩薩藏會

理趣

善臂菩薩會

云何菩薩觀一切法方便?

1.所謂若有為、若無為,菩薩於中善知方便。

1)云何善觀有為方便?所有身善業、口善業、意善業,願以迴向無上菩提,是名有為方便。2)若觀身口意業同菩提相,迴向菩提,是名菩薩觀無為方便。

2.復次,1)有為方便,若能聚集五波羅蜜,是名有為方便。2)雖知般若波羅蜜其性無為,於所聚集終無厭賤,要欲具足諸波羅蜜,深解善根同無漏菩提,而猶願成一切種智,是名菩薩無為方便。

3.復次,1)有為方便,住於無礙平等心中,以四攝法攝取眾生,是名有為方便。2)云何無為方便?善解眾生無我無人無所悕求,知四攝法同無為解脫,而能迴向一切種智,是名無為方便。

4.復次,1)有為方便,若諸煩惱生死相續斷令不起,所有善根助菩提者令不斷絕,乃至不行少煩惱分,是名有為方便。2)云何無為方便?雖觀空無相無願,知此三空即助道方便故能不證,是名無為方便。

5.復次,1)有為方便,雖在三界不為三界煩惱所污,是名有為方便。2)云何無為方便?雖出三界不證於出,是名無為方便。

6.如佛所說,知諸法方便則能具足一切種智。何以故,一切種智無量無邊,具足正念慧方便故,是故名為一切法方便。舍利弗!是名菩薩智慧所緣八方便也。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一切法善巧?

1.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一切法遍攝一切有為無為。菩薩摩訶薩於如是等有為無為一切諸法應修善巧。1)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有為善巧?所謂妙善身行、妙善語行、妙善意行,是則名為有為善巧。2)云何名為無為善巧?即以如是妙善身語及以意行,迴向畢竟無為菩提、迴向無為菩提妙觀,又復迴向於薩伐若,是則名為無為善巧。

2.復次舍利子,1)菩薩摩訶薩有為善巧者,即是積集五到彼岸。何等為五?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波羅蜜多,是名有為。2)若由般若波羅蜜多無為智故,則五到彼岸不可厭毀。如此妙智又能積集諸到彼岸資糧善法,信解無漏無上菩提及以迴向一切智智,是則名為無為善巧。

3.復次舍利子!1)菩薩摩訶薩有為善巧者,所謂以無礙光照諸眾生,以四攝法攝諸眾生,是名有為。2)若觀諸法無我無有情無取無執,於四攝法方便善巧,愛樂信受無為等覺,及以迴向一切智智,是則名為無為善巧。

4.復次舍利子!1)菩薩摩訶薩有為善巧者,所謂不斷能令生死相續結縛,而復永斷能令生死相續煩惱,任持菩提結縛相續一分結縛不復現行,是名有為善巧。2)若復修習空無相願諸法正智,現觀善巧無上菩提不由他緣,於無為法而復作證,是則名為無為善巧。

5.復次舍利子!1)菩薩摩訶薩有為善巧者,謂諸菩薩雖行三界,而不為彼三界煩惱之所染污,如是名為有為善巧。2)雖具通達一切三界出離之法,而不墜墮出離界中,是則名為無為善巧。

6.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一切法善巧者,是則名為一切智智。若諸菩薩圓滿證入一切智智,即一切時智慧善巧,即此名為諸法善巧。

復次,云何一切法善巧?

1.謂有為、無為。1)菩薩於此二法巧便最勝,於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清淨增長,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有為善巧智;2)菩薩於身、口、意具三無作,清淨平等,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無為善巧智。

2.復有善巧,1)謂菩薩摩訶薩於布施、持戒乃至靜慮增長修習,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有為善巧智;2)復以般若波羅蜜多,離一切相修諸波羅蜜多,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無為善巧智。

3.復有善巧,1)以方便智行四攝法攝取眾生,是名菩薩摩訶薩有為善巧智;2)復有善巧,住第一義,雖攝眾生而無取著,迴向菩提,是名菩薩無為善巧智。

4.復有善巧,1)了知煩惱增長生死,菩提分法斷絕生死,是名菩薩有為善巧智;2)復次知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能於無上正等菩提,決定平等、無二無別、無有退轉,是名菩薩無為善巧智。

5.復次有為善巧,1)行於三界不著三界,是名菩薩有為善巧智;2)了知三界性皆是空,如幻如化而不取著,是名菩薩無為善巧智。

6.復次,如是了知法性清淨無相無名,具一切智,名為實智;為度眾生假名方便,如是分別,是名權智。菩薩摩訶薩於此八法二智自在,名為般若波羅蜜多。

7.復次,悉能了知一切法性,名為智慧;所有觀察善不善法,名為方便;隨順解脫離諸分別,聖智現前,名為般若波羅蜜多。

8.復能如是善巧分別諸見結使,以奢摩他、毘鉢舍那如是拔除,是名方便;而能圓滿無上大願,是名智慧。除彼熱惱使得清涼,是名方便;能解煩惱性不可得,是名智慧。除身心苦得輕安樂,是名方便;遊法園苑得念總持,理智現前,是名智慧。與諸有情作依止處,是名方便;能依所依無住無著,是名智慧。獲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名方便;應常離念而與實相智慧相應,得大法樂,是名智慧。

9.復能生長五波羅蜜,是名方便;隨所樂乘同歸佛慧,自性照明,是名智慧。能度一切生死瀑流,是名方便;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名智慧。建立正行,是名方便;見本性空,是名智慧。除客煩惱,是名方便;善能覺悟智性無染,是名智慧。行無所行,是名方便;悟於法空,是名智慧。不著三界,是名方便;令諸菩薩了第一義,是名智慧。攝諸眾生行於萬善,是名方便;一切賢聖同一法界,是名智慧。隨其根性除妄分別,是名方便;見本清淨寂滅無生,是名智慧。能起方便斷滅癡闇,是名方便;深入禪定不住禪定,是名智慧。誘導二乘,是名方便;除斷法執入佛知見,是名智慧。隨眾生根令生勝解,是名方便;了根性空,是名智慧。超妄境界,是名方便;示勝義諦,是名智慧。權說四諦,是名方便;於諸修行了不可得,是名智慧。勤求功德悲願無盡,是名方便;了應非真不來不去,法界平等,是名智慧。隨緣普示教化一切,是名方便;了煩惱性本來解脫,是名智慧。了知結使虛妄分別,是名方便;了眾生心本來寂靜,是名智慧。勸令修斷隨眠習氣,是名方便;一切眾生心行差別,八萬四千諸塵勞門即佛慧門,是名智慧。聲聞、緣覺善巧勸修漸入佛道,是名方便;菩薩修行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疾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般若波羅蜜多。

1.是菩薩聞是法已,受持修學廣分別已,即知方便。於佛法僧五體投地以此為業,於其所作願無上道。如是歸依發菩提心,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飲食洗浴,於此事中更無餘心,但願無上菩提,常作如是廣博修學。

2.是菩薩若始入定、若入定已,常願一切眾生得度得解脫故,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欲於世界中尊,欲調伏一切眾生,欲於一切眾生中無能勝者,欲得最勝,欲教誡一切眾生,欲令一切眾生得寂滅,欲於一切法得成正覺。具學

3.是菩薩若一切所作善根,願一切眾生無有恐怖,出三惡道滅無量苦,斷諸煩惱。令現在未來欲得緣覺乘者,願令具足。現在未來欲得大乘者,願令具足。願請一切世間所有現在未來諸佛世尊,住世一劫說法,令聖人眾隨佛在世而得和合。

4.是菩薩如是思惟:若在在處處,所有眾生所修善根,若欲生人中天上、若住聲聞乘、若住辟支佛乘,若愛語布施利益同事,願令具足。

5.是菩薩以是法故,於三時中讀誦通利思惟此法。所謂我今歸依一切世間在在處處所有諸佛佛法僧菩薩,頭面禮敬。諸佛威德無能勝者,其相甚妙。

6.菩薩常應作如是念諸佛法僧,願令世間在在處處無有空處,所在方面常有諸佛,令我勸請留住一劫,說微妙法、呵責諸惡。若已作若今作,我今已得離一切惡,乃至一念中間,當願以一切善根令諸眾生壽命無量,住於一切諸善法中。

7.如諸菩薩速轉法輪,令諸聖人得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願令佛法常住於世利益眾生。生五道者悉得善根乃至敬禮諸佛。常住是願。

8.是諸菩薩所有善願,令他眾生及其己身得妙威德善妙威德。若未來現在一切世間佛法僧寶,令住一劫無諸留難。及諸菩薩寶速令具足六波羅蜜,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留難。欲令一切眾生斷除苦惱怖畏、行於喜樂,斷一切不善根、成就一切善根,隨如所願成就三乘,速疾成就諸波羅蜜,壽命無量而得解脫成無上道。乃至敬禮諸佛,常作是願。

9.是菩薩欲令一切眾生斷諸苦惱,若一切世間在在處處所有諸佛乃至法身,願我以身奉施彼佛,欲令一切眾生得度成無上道,在所生處信敬三寶。以天香花奉養恒河沙等諸佛世尊,亦供養法僧及諸菩薩,令所奉寶如須彌山。一切世間在在處處所有眾生若有所須,七寶房舍、衣服飲食、醫藥臥具,悉當給與令無所乏。若有樂於忍辱精進持戒者,我當隨其所樂而為解說使成就勝法,令三寶具足修六波羅蜜疾成佛道。離諸惡法,善行實義身口意業,不退菩提樂於菩提,在在處處見佛菩薩常學善根,安止眾生於善法中。

10.是菩薩自知及他所有善根,趣向智慧、思惟智慧,願欲令一切眾生得度得解脫故,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

11.是菩薩趣向思惟已,願令一切眾生得度得解脫故,為得一切智具足一切佛法故。

12.是菩薩如是智慧,若無力能學,應如是思惟:我今當勤加精進,時時漸漸斷於無明。我今復當倍加精進,時時漸漸學此智慧,令此智慧增廣具足,乃至生有終不懈怠生於憂愁。

13.如是菩薩發菩提心、念菩提心、修菩提心、悕望菩提心,是菩薩無量無邊善智慧。何以故?此慧於餘善慧中最勝第一,令一切世間眾生,發起無量智慧、發起無學智慧,生無漏智慧、生無學智慧。善臂!如是菩薩行此智慧,不以為難、以為喜樂,速疾具足般若波羅蜜。


持世!何謂菩薩分別五陰方便?菩薩摩訶薩正觀五取陰,所謂無明陰是五取陰,苦陰是五取陰,癡陰是五取陰,病陰癰陰,如箭入身陰是五取陰。

1.菩薩分別觀察選擇色取陰。云何為分別觀察選擇色取陰?是色取陰從四大生,假名為色取陰,是色陰無有自性,但以四大和合,假名為色陰。色陰無有作者,無使作者,無作無起無出,名為色陰。但以先業因緣四大所攝,數名色陰,非陰是色陰,譬如虛空,陰實無生相。若說虛空陰,是中無有法生,但有名字,故名為虛空陰。凡夫於此無陰陰相,以顛倒心故,無實實相貪著我五陰我所五陰,我色陰我所色陰,如是貪著。是諸凡夫貪著色已,於色中依止我我所,有色受色取色著色依色,受行種種惡不善業。我等不應隨凡夫學,我等應勤修集助菩提法,今應正觀色陰。

2.菩薩正觀色陰時,知同水沫聚。云何知同水沫聚?無聚是水沫聚?但從眾緣生,不可執捉無有堅牢,水沫聚中無有聚相,無聚是水沫聚;色陰亦如是,色陰中無有陰相。

3.菩薩如是觀時,作是念:凡夫不能正觀虛妄色,不能如實知色無常,不能如實知色相。我等入正道,不應貪著虛妄,不應貪著色。何以故?色是不可貪著相,色但有名字無決定相,當觀是色無決定相,離名字故名之為色。又說色名惱壞相,智者通達知是無相,我等應當善知修集色無相方便,不貪著色相。若人貪著色相,即貪著色,我等應善知入色相。

4.菩薩如是正觀時,如實觀察選擇色,是色陰皆從凡夫憶想分別起。若法從憶想分別起,即是不生,一切憶想分別皆非真實。凡夫依止顛倒所起色,為色所縛為色所害,往來苦惱,無明癡闇故貪色不捨,見色有常牢固,是凡夫人為色縛。色所縛故,往來地獄、畜生、餓鬼、天人,深貪色味,不觀色中有諸過惡。我等不應隨凡夫學,應當觀察選擇分別修習色方便。

5.分別觀察選擇色時,見色性如夢,譬如夢中色,皆從憶想分別覺觀起,曾所見聞覺知因緣起,是夢中亦知彼我,亦見地水火風,亦見山河叢林。夢中色相無有決定,但以憶想故有。色陰相亦如是,從先世業因緣出,無有決定性。菩薩如是思惟不取色。若我若我所,但正觀色如實無常相虛妄顛倒,眾生顛倒貪著取色,若我色若我所色,若彼色若彼所色。如是正觀察選擇色時,不得色,不見色性,亦不貪著色無常。

6.菩薩爾時若於色中,愛念貪著皆悉除斷,善知色正相,善知色平等相,善知色滅相,善知色滅道相,善知色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作是念:是身色陰,皆從業果報覺觀起,四大所攝。是身色陰,非我非彼無有所屬,無所從起。觀色陰如是,內色不貪不受,外色不貪不受,過去色不貪不受,未來色不貪不受,現在色不貪不受,即知一切色陰是無生相。是菩薩爾時不滅色亦不求滅色法。持世!菩薩摩訶薩觀察選擇色取陰如是。

1.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觀察選擇受取陰?菩薩作是思惟: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皆從因緣生,屬諸因緣入受相中。此中無有受者,但以貪著故,貪著者即是不真虛妄,從憶想分別起。是菩薩如是思惟時,作是念:是凡夫為虛妄受所縛,為三受所害,所謂苦樂不苦不樂受。是凡夫若受樂,為愛結所使,以愛結所使故,能起惡業。若受苦,為恚結所使,以恚結所使故,起諸惡業。若受不苦不樂受,為無明結所使,是人因無明結所使故,不脫憂悲苦惱。我等今不應隨凡夫學,應正觀諸法,我等應如實觀諸受。

2.菩薩如實觀受陰,作是念:非陰是受陰,從憶想分別起,顛倒相應無有受者,但從先世業因起,今世緣故;諸受自性空,受中無有受相。

3.菩薩觀達受陰,譬如雨渧水泡,有生有滅無有決定。受陰亦如是,次第因緣起,屬諸因緣無有住時,虛妄不實,從憶想顛倒相應起。菩薩爾時作是念:凡夫可愍,為諸受所制,以不正觀受陰故,故得樂受生著,得苦受亦生著,得不苦不樂受亦生著,為諸受所縛馳走往來,從身至身受結所縛,輪轉五道無有休息。是凡夫著於諸受,為受所制為受所繫,不脫受陰,於受陰所不見出處,不知正觀受陰故。不知如實觀受陰無常,於受陰中為欲染所縛,不知受陰如實相。我等今不應隨凡夫學,應如實觀察選擇受陰。即時如實觀受陰,無陰是受陰,不真陰是受陰,顛倒陰是受陰,不住陰是受陰。是時見受陰如實相,無有作者,無有使作者,於受陰中不見受陰相。如是觀受陰,不見受陰在內不見受陰在外,不著受我不著受彼,知受陰無所從來無有所屬。無法能生受者,但從顛倒相應先世業果報數名受陰,見受陰虛妄因緣相續行。爾時過去受陰不受不貪不著,未來受陰亦不受不貪不著,現在受陰亦不受不貪不著。是人於樂受中除却愛結,於苦受中除却恚結,不苦不樂受中知見無明結故,勤行精進。菩薩爾時,若受樂受心不生愛,若受苦受心不生恚,若受不苦不樂受心不生癡。

4.持世!凡夫多於樂受生愛,苦受生恚,不苦不樂受生癡。是諸凡夫以愛恚癡故深入闇冥,不能如實知受陰,亦不知愛恚癡相,深貪著愛恚癡,所謂是我我所,是此彼等。

5.持世!菩薩摩訶薩於此中正觀受陰者,不為愛恚癡所牽。若生愛恚癡,即能除斷行於正道,於樂受中斷愛結使故勤精進,於苦受中斷恚結使故勤精進,於不苦不樂受中斷癡結使故勤精進。如實知三受相,爾時有所受,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皆離不著。離愛結使,離恚結使,離癡結使,諸受起時皆能知見,知受陰如實無常。若能如是知已,於受陰中欲染悉斷,入斷受陰欲染道中,不為諸受所污。是菩薩若如是正觀受陰,如實知受陰,知受陰集受陰滅受陰滅道,然後如實知受陰是無生相,以無生相,通達受陰無相。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選擇受陰。

1.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觀察選擇想陰?菩薩摩訶薩正觀想陰時,見想陰皆從顛倒起,虛妄不堅固不真實,從本已來不生相,以因緣和合從先世業力起。作是念:非陰是想陰,虛妄陰是想陰,顛倒陰是想陰,想陰中無想陰想。譬如春後月焰,以名字故說名為焰,陰想陰亦如是,以識相故說名想陰。凡夫於此為虛妄想所繫,或識樂或識苦,或識不苦不樂,或識寒熱,或識男女,或識五道生死,或識合或識散,或識過去或識未來或識現在,或識好或識醜,或識有或識無。是凡夫想,皆為顛倒虛妄,屬諸因緣,但假名為想陰。此中若內若外,無有想者,凡夫人虛妄想所繫故。或識貪欲,或識瞋恚,或識愚癡,或識妻子,凡夫依止是想陰貪著虛妄,以是想陰馳走往來,不能如實觀想陰是虛妄。凡夫人以我想彼想男女想,繫於想陰不能得脫,貪著想陰,我是想陰,我所是想陰。我等不應隨凡夫學。

2.菩薩摩訶薩如是正觀想陰,想陰中想陰想不可得,如焰陰中焰,陰相不可得。菩薩見想陰如焰性,過去想陰不貪不受不著,未來想陰亦不貪不受不著,現在想陰不住,不分別若我若彼,即彼滅想受陰道,通達想陰是無生。不見想陰若來處若去處,但以顛倒相應先世業因所起,現在緣所繫,無陰是想陰,觀察選擇想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即通達想陰無生,亦不分別想陰滅,但為滅一切想受陰故,亦住如實知見故。

3.菩薩如實觀想陰時,遠離一切想道心,亦不住一切想道。但住知見想陰,亦如實想陰,不貪著想陰,如實觀察一切想陰,如實知想陰集滅盡。

4.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正觀察選擇想陰,則離想陰欲染,亦能行斷想陰欲染道。

1.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觀察選擇行陰?持世!菩薩摩訶薩觀行陰從顛倒起,虛妄憶想分別假借而有。菩薩爾時若身行口行意行,皆觀不淨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時,作是念:非陰是行陰,苦陰是行陰,因緣生陰是行陰,像陰是行陰,諸行陰無增無減無集。若身行口行意行無有作者,智者不貪受是行陰。何以故?是諸身行,不在身內,不在身外,不在中間。口行意行亦如是,不在意內,不在意外,不在中間。行陰中無行陰相。何以故?是行陰從眾因緣顛倒起,虛妄不真,先業果報所攝,亦令因緣所繫,能有所行。諸所有行,若身行若口行若意行,皆非真行,是無所有行,是虛妄行,是顛倒行,是故說非陰是行陰。何以故?智者不決定得行陰相,是身行是口行是意行,此處彼處若內若外。又身口意行,尚無決定行相可得可說,何況行陰可得可說?是故說無陰是行陰。凡夫起顛倒想,貪著身口意行,憶念分別是行陰,為行陰所縛馳走往來。是凡夫人以顛倒故,起身口意行,起已貪著歸趣,無法生法想,無陰生陰想。貪著顛倒行故,為行陰所繫往來五道,常隨身口意行,不能如實觀身口意行,不能如實觀行陰故,以身口意而起諸行。是諸凡夫著顛倒故,著不真法故,著虛妄故,數名行陰。

2.持世!菩薩於此中如是正觀諸行無有根本,羸劣無力以眾緣和合,可說行陰。是中無有真實行陰,無陰是行陰,從本已來不生是行陰,無性是行陰。諸行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無有住時,諸行念念生滅。

3.持世!菩薩如是正觀行陰空不可得,不堅牢相,乃至毫釐亦不可得,作是念:是諸凡夫為不堅牢法所繫,行陰所繫,貪著所縛,起身口意行,我是行我所是行。起如是業為行陰所縛,不知行陰性入無明癡冥,於諸行中生真實想,以顛倒故貪著受取行陰。是人貪著受取行陰故,或起樂行,或起苦行,或起不苦不樂行。是人起樂行已得樂身,起苦行已得苦身,起不苦不樂行已得不苦不樂身。是人得樂身已生愛,得苦身已生瞋,得不苦不樂身已生愚癡。是人以愛瞋癡故,不見諸行過惡,不能清淨身口意行。是人身口意行不清淨故,墮不清淨道中,所謂地獄、畜生、餓鬼;或時暫生天人中,貪著身口意行,深著行陰。

4.菩薩摩訶薩應如是正觀,今我等不應隨凡夫學,我等應清淨身口意行,不應貪著行陰,應觀行陰過惡,應求出行陰道。如是觀者名為如實正觀行陰,亦名正觀行陰無常。即時如實觀諸行,諸行集諸行滅諸行滅道,不受不貪不著諸行,亦不貪不著行陰。如是觀時遠離行相,亦行無行陰道,即觀諸行空。於一切諸行中,驚怖生厭離心,但起清淨身口意行,壞行相故,離行陰相故。是人有所得身皆是清淨。何以故?是人身業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清淨,身行清淨,口行清淨,意行清淨。是人遠離行陰相,壞諸法及根本相。如是正觀時,見行陰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不得諸行決定生相,亦不得決定滅相,即觀諸行無生滅相,一切諸行亦無生滅。



是人觀一切諸行無生滅相,生厭離心,正通達諸行集滅相。雖證諸行無生相,而善通達諸行相。何以故?持世!是行陰無決定相。譬如芭蕉堅牢相不可得,無堅牢相亦不可得,行陰亦如是,堅牢相不可得,無堅牢相亦不可得。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察選擇思惟入於行陰。

1.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正觀察選擇識陰?菩薩摩訶薩觀非陰是識陰,顛倒陰是識陰,虛妄陰是識陰。何以故?持世!是識陰從顛倒起,虛妄緣所繫,從先業有,現在緣所繫,屬眾因緣,虛妄無所有,憶想分別起,從識而生,有所識故名之為識。從憶想分別覺觀生,假借而有,有所識故數名為識。以識諸物故,以起心業故,以思惟故,眾緣生相故,起種種思惟故,數名識陰。從有所識,有識像出,示心業故,攝思惟故,數名識陰。或名為心,或名為意,或名為識,皆是意業分別故,識陰所攝,識相識行識性示故,數名識陰。如是非陰是識陰,不生不起不作,但以顛倒相應緣虛妄識故,數名識陰。何以故?是識陰從眾因緣生無自性,次第相續生,念念生滅,是識緣不生陰相。何以故?是識陰生相不可得,決定相亦不可得。生相不可得故,決定相不可得故,根本無所有故,自相無故,牢堅不可得故,智者正觀察選擇通達非陰是識陰。

2.凡夫於非識陰生識陰相,以覺觀分別憶想顛倒相應虛妄所縛,強名為識陰,貪著是識陰,依止所識,依止識種種示思惟故生起識陰。是人種種分別,貪著內識,貪著外識,貪著內外識,貪著遠識,貪著近識,以識相故分別起識陰。是人以憶想分別若心若意若識,假借強名是心是意是識,如是知種種心相生。是凡夫貪著識陰,為識陰所縛,心意識合故,起種種識陰。分別虛妄事故,以一相故,以決定相故,能得是心是意是識,能得分別愛著。是人依止識陰深貪識故,亦得過去識陰貪著念有,亦得未來識陰貪著念有,亦得現在識陰貪著念有。

3.諸凡夫於見聞覺知法中,計得識陰貪著念有,是人貪著見聞覺知法,為識陰所縛,貴其所知,以心意識合繫故馳走往來。所謂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皆識陰所縛故。不能如實知識陰,識陰是虛妄不實顛倒相應,因見聞覺知法起,此中無有實識者;若不能如是實觀,或起善識,或起不善識,或起善不善識,是人常隨識行,不知識所生處,不知識如實相。

4.持世!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如是正觀,知識陰從虛妄識起,所謂見聞覺知法中眾因緣生,無法生法想故貪著識陰。我等不應隨凡夫學人,我等當如實正觀察選擇識,如實正觀察選擇識陰。是諸菩薩如實觀時,知識陰虛妄不實,從本已來常不生相,知非陰是識陰,像陰是識陰,幻陰是識陰。譬如幻所化人,識不在內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間,識性亦如是;如幻性虛妄緣生,從憶想分別起,無有實事如機關木人,識亦如是,從顛倒起虛妄因緣和合故有。如是觀時,知識皆無常苦不淨無我,知識相如幻,觀識性如幻。

5.菩薩爾時作是念:世間甚為狂癡,所謂從憶想分別識起於世間,與心意識合,三界但皆是識,是心意識亦無形無方,不在法內不在法外。凡夫為虛妄相應所縛故,於識陰中貪著若我若我所,是人貪著識陰在內,貪著識陰在外,貪著識陰在內外,貪著識陰在彼我,是人貴此識陰,為識陰所縛,受識陰味,說識陰相,所謂若心若意若識,隨味行故貪受識陰,是人為識所縛,識陰合故為心意識所牽。以心意識因緣力故生是凡夫,若起下思得下身,若起上思得上身,若起中思得中身,是人隨心意識力故生,依止諸入,貪著識陰故,不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菩薩於此中如實正觀選擇識陰,如實正觀識陰無常相故,過去識陰不貪不著不念,知非陰是識陰。未來世識陰亦不貪不著不念,知非陰是識陰。現在識陰亦不依止。如實知識陰無常相,如實知識陰生滅相。若如是思惟正觀識陰,是名正觀入識陰道。所謂如實知識,如實知識集,如實知識滅,如實知識滅道,是人如實觀識陰集滅相,能壞識陰,能斷一切相,知識陰集滅相,亦通達識陰集滅相。菩薩爾時亦不生識陰,亦不滅識陰,是識陰從本已來無生,如是觀時不分別識滅相,通達識陰無生相。何以故?持世!是識陰無生無相無成,是識陰生性虛妄故,入在無生相中。持世!識陰終不有生成相,是識陰相從眾因緣生。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因緣法,非陰是識陰,觀察選擇信解證知通達諸所有識悉皆知實。菩薩知識陰實故,如是一切所緣知皆破壞。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識陰,知是識陰無生者,無作者無起者,無受者無所受者,但以眾緣生,眾緣合故有,緣見聞覺識法故繫有,從本已來常畢竟空。如是觀識陰時,即知識陰是無作無起相,不貴不著。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正觀察選擇入識陰。若菩薩能如是方便入五陰,能如是方便正觀五陰,是名通達入五陰集滅道,皆能斷諸陰相,真知五陰方便。以是方便故,於五受陰中,不貪不著不縛不繫,如實知色無常相,是菩薩若於色有欲染則能除斷;亦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如實知受想行識無常相,若於受想行識中,有欲染則能除斷。菩薩於五受陰中除斷欲染故,隨順通達決定五陰方便,如是觀時,能知五受陰細微生滅相。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能觀察選擇五受陰細微生滅相?菩薩摩訶薩觀眾生初入胎歌羅羅時,先五陰滅即更有五陰生。從是已來觀五陰生滅相,雖先識滅亦知五陰非斷滅相識,雖依止歌羅羅,亦知五陰不至不常。如是觀初入胎一念五受陰生滅相,從歌羅羅乃至出生,及後增長乃至死時,觀此五受陰念念生滅相,如是觀察選擇五受陰微細生滅相。


持世!是五受陰微細生滅相者,所謂先五受陰滅,次第無物有至胎,識初合時五陰即有生滅,因歌羅羅五受陰假名為人。所以者何?持世!識無所依則不能住,識所依者五受陰是。持世!又無色界中諸天,五受陰細微生滅相亦應如是知。


持世!如是細微五受陰生滅相,辟支佛智慧所不能及,何況聲聞智慧?惟諸佛如來善知五受陰,從初入胎細微生滅相,及無色天諸陰念念生滅,所謂一切智慧,出一切世間智慧。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至佛慧境界,是人雖如是觀察選擇五受陰細微相,從初入胎乃至無色天,亦不能究盡如諸佛所知。


持世!諸佛如來無有隨他智慧,自然得一切智慧方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智慧無所不達,諸佛無礙智慧於一切法中得決定慧,於一切法中得自在力。何以故?於無量無數千萬億阿僧祇劫行於深法故。


持世!一切凡夫不能如是方便觀五受陰,何況觀五受陰細微生滅相?何以故?諸凡夫人不能知五受陰如實,凡夫不知取,不知受陰。


持世!何謂為取?取名我取、眾生取、見取、戒取、五陰取、十八性取、十二因緣取,是名為取。乃至所有法,若內若外,所謂欲取,有取,見聞覺識取,我我所取。


持世!凡夫於此虛妄取不知不見,顛倒因緣而取諸法,是人為取所繫,無明因緣取諸行,諸行因緣取識,識因緣取名色,名色麁相眾生染著歸趣。所謂色取色合色縛,及取四無色陰,受想行識分別為名。


持世!若無諸佛,眾生則無所知無所見,不能正觀五受陰。諸佛出於世間,壞眾生依止色,壞依止受想行識,壞和合一相故。諸佛如來作如是分別說:汝等所依所歸,是名為色,是色但以四大和合,受想行識但有名字,名色相成就故說五受陰;汝等眾生莫貪歸此不牢堅五受陰。


持世!如來何故說五受陰?持世!是凡夫人從顛倒生入無明網,馳走往來何所歸趣?貪受五受陰相,作是念:我依止此當以得樂。是人以是樂想貪歸五陰,以苦想以不苦不樂想貪歸五陰。凡夫人所歸所依止處,是名五陰。


持世!諸凡夫人從生以來,盲不知五陰為是何等,不知五陰從何所來,不知五陰如實故,貪受五陰,是故說名受陰。於此中誰有受者?此中受者不可得,但以顛倒貪著分別虛妄自縛無明癡闇故,取我取我所,取此彼,是故說受陰是五陰,無有取者亦無決定相。是故,智者知非陰是五受陰,顛倒陰是五受陰,無明陰是五受陰,凡夫於此為所繫縛,貪歸五取陰。以貪歸故不知何等是取?何等是取陰?但為貪著所歸五陰,往來生死,貪著是五陰故馳走諸趣。


貪歸何等?貪歸見、貪歸聞、貪歸覺、貪歸識、貪歸愛、貪歸無明。是諸凡夫為愛縛所縛,貪愛五受陰,為諸蓋所覆入無明闇冥,不知不覺我等今為貪歸何處?繫縛何處?以不知故,往來地獄、畜生、餓鬼、人天道中,生死所縛,貪歸生死不放不捨,不斷五陰亦不能知五陰如實相。不如實知故,為種種苦惱所害,墮虛空獄不知出處。是人不見出道故,於無始生死道中受諸生死,是故不能得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亦不得度無量生死險道,亦不得脫諸大苦聚,還復歸趣於苦,貪著於苦,為苦所使。何等為苦?五受陰是,生時但苦生,滅時但苦滅。


持世!我以是因緣故,為弟子說法。汝等比丘!當正觀色陰,亦當如實知色無常相。汝等!若於色中有欲染者,當疾除斷;汝等當正觀受想行識,亦當如實知受想行識無常相,若於受想行識中有欲染者,當疾除斷,除斷欲染故心得正解脫。


持世!若有人知我所說法義如是,能如說修行,當得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人不能如說修行,為色縛所縛,為愛繫所繫,入無明闇冥貪取五陰,是人貪取五陰故,不能得脫生死險道。


持世!以是義故,我說世間與我諍,我不與世間諍。何等為世間?所謂貪著五受陰者,為世間所攝,是人貪歸五陰,為五陰所縛。不知五陰性,不知五陰空相,而與我諍。是人違逆佛語,與佛共諍,故墮大衰惱。若有人於佛在世若佛滅後,能如是觀虛妄五受陰空無所有,從顛倒無明闇冥起,虛誑妄想但誑凡夫,非五陰似五陰,如是之人不與佛諍,不逆佛語故,得脫地獄、畜生、餓鬼、苦惱。


持世!諸佛不與人諍,斷一切諍訟名之為佛,但為眾生演說實法,作是言:汝等!先所取者皆是顛倒,一切眾生顛倒力故,貪歸五陰往來世間。是人貪歸五陰已,起種種邪見,貪歸種種名字,貪歸種種憂悲苦惱,是人為種種邪見煩惱、種種憂悲苦惱之所殘害,無有能為作救作舍作歸作趣,唯佛能救。凡夫小心小智慧故貪嗜五欲,依止多過五陰,是凡夫人與救者歸者依者脫一切苦惱者,而共諍訟。


持世!我今舉手其有見五陰者,見陰相者,貪五陰者,我則不與是人為師,是人亦非我弟子,不隨我出家,不隨我行,不歸依我,是人入於邪道,入虛妄道取不實者,是為顛倒不知佛意,不知佛隨宜說五陰,不知佛第一義,是人不受佛教,不應受供養而受。是人我尚不聽出家,何況當得受人供養?何以故?如是之人是外道徒黨,所謂生五陰相者,貪著歸趣五陰者。


持世!當來之世後五百歲法欲滅時,於我法中出家多是生五陰相者,決定說五陰相,深著五陰入虛妄邪道,於我法中而得出家,袈裟繞咽,常樂往來白衣居家,當知是人與外道無異,亦以我法多為眾人恭敬供養。


持世!我說是見五陰者,決定說五陰者,貪著五陰者,不聽受人一[*]之水。所以者何?是人於我法中,乃至無有柔順法忍,是人違逆我法,背捨聖行。


持世!是故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應如是發大誓願,於我如是甚深經典當共護持,亦斷眾生五陰見故而為說法。


持世!我是經中說破一切陰相、離貪著陰相。爾時,多有在家出家聞如是等經,起於諍訟不生實相。菩薩摩訶薩於此中應發大誓願:我等於後惡世貪著五陰邪見眾生,作大利益,所謂度脫貪著見五陰眾生,隨宜方便以法利益。是故,持世!菩薩摩訶薩若欲得善知諸法實相,亦善分別諸法章句,欲得念力,欲得轉身成就不斷念,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常觀是五陰無常相、苦相、無我相、虛妄相、不堅牢相、畢竟空相、從本已來不生相。常正觀時,五受陰中所有欲染則能除斷,亦得如是等深法中方便。


持世!過去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大意山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持世!是大意山王佛,有八十億那由他聲聞眾,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及八十億那由他學地阿那含。謂菩薩摩訶薩眾四十億那由他。是大意山王佛壽八萬歲。


持世!爾時有王名為德益,是德益王有二萬大城,具足豐樂人民充滿。其城七重縱廣十二由旬,四寶合成有七重塹,皆有欄楯七重行樹,諸寶羅網遍覆其上。城塹諸樹及上羅網,皆以黃金琉璃車渠馬瑙四寶合成。一一大城各有五百園林,皆有七寶衣樹充滿其中。一一園林各有五百寶池,八功德水皆滿其中。


持世!是德益王有八萬婇女,其大夫人有二子:一名無量意、二名無量力。持世!是二王子各年十六,夢中見佛端正無比如閻浮檀金幢,見大歡喜,覺已各說偈曰,其一人言:

我今夢見二足尊,金色百福相莊嚴,

成就無量諸功德,見已心得大歡喜。


第二人言:

我夢見佛明如日,端正姝妙第一尊,猶如須彌眾山王,巍巍高顯見歡喜。


持世!即時無量意、無量力二子,詣父母所具說是事,白父母言:今我二人於夢中見佛,惟願父母,當聽我等俱詣佛所。佛久出世,我等放逸不能覺知,沒五欲泥,為色縛所縛,為受想行識縛所縛。我等在家,以放逸故,不能見佛。


持世!是二王子為父母說是事已,即詣大意山王佛所。到已,頭面禮佛足,請佛及僧三月四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於大城邊莊嚴德益王所遊園林,懸繒幡蓋寶華覆地,奉佛及僧令止其中。其二王子三月之中,以一切樂具供佛及僧,供養已畢,於佛法中俱共出家。


持世!其大意山王佛知此二王子深心所願,而為廣說是五陰十二入十八性菩薩方便經,於四萬歲中終不睡眠,常不滿腹食亦不傾臥,若坐若經行。又於四萬歲中不念餘事,但念五受陰虛妄空相,知是五受陰從顛倒起,通達是五受陰相畢,其年壽常修梵行,命終即生兜率天上。於佛滅後,還生閻浮提大居士家。至年十六復夢見佛,為說五陰十八性菩薩從方便經。聞是法已,即覺驚怖,復於佛法滿萬歲中常修梵行;亦復方便深觀五陰十二入十八性菩薩所行方便經,命終生於忉利天上。畢天之壽,生閻浮提大姓婆羅門家。大意山王佛法末後千歲之中,其二人以本因緣故復得出家,學問廣博其智如海,亦善觀察選擇是五陰性入法,如實通了,於其世中教化二萬人及二十億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持世!是二菩薩從是已後,世世同心,共值十億那由他佛,然後乃得無生法忍。得法忍已,復值一億那由他佛,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人共劫次第作佛:一名無量音、二名無量光。


持世!是故菩薩摩訶薩,若欲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於是清淨無染法中,勤行修集此陰入性,及餘有為法中說實知見相。



持世經十八性品第三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善知十八性?菩薩摩訶薩方便正觀十八性,作是念:眼性,眼性中不可得,是眼性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堅自性空故,眼性中眼性不可得故,眼性虛妄無所有,從憶想分別起,眼性無有決定相,虛空性是眼性。譬如虛空無決定相,無根本故,眼性亦如是,無決定相亦無根本故。何以故?眼性中實事不可得故。眼性無處無方,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眼性無決定相,以無事故。眼性事不可得,眾因緣生故。眼性不過去不未來不現在,眼性眼相不可得,眼性但以先業果報,屬現在緣故數名眼性。眼性者即是無性,眼性中眼性不可得,識行處故數名眼性。


若眼根清淨,色在可見處,意根相應,以三事因緣合,說名為眼性;眼性中無決定眼性相,智者通達無眼性是眼性性。


持世!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觀察選擇眼性,即通達無性是色性。何以故?色性中色性不可得,是色性不合不散,色無決定相故說名色性。色無根本、無分別,何況色性?色性則是亦無根本,色性不在色內、不在色外、不在中間,但以憶想分別。色在可見處,眼根清淨,以意識相應,見現在色故數名色性。譬如鏡中面像,若鏡明淨則生色相,鏡中色無決定相。鏡中無人而見色像,但以外有鏡,內起色相,如是眼性清淨所緣之色在可見處。如鏡中像數名色性,色無性相無形性,無決定性是名色性,諸色相無我故數名色性,隨眾生所知故,說名色性。


若菩薩知是色性,即知無性是色性,無生性是色性,無作性是色性。何以故?是色性不過去不未來不現在,示無所有性,示虛妄性,示假名性,名為色性。如是觀察選擇色性,是菩薩正觀察選擇眼識性。


所謂眼識中無眼識,無眼識性無有常性,眼識性無有根本、無決定法,眼識性無所示。是眼識性非合非散無有根本,但以先業因緣起,屬現在緣,繫色緣故數名眼識性,隨凡夫顛倒心故數名眼識性,賢聖通達眼識性即是非性。何以故?眼識性無決定故,從眾因緣生,屬諸因緣故數名眼識性。識所行處是眼識性,是識無決定故。說無決定相,無生故,示虛妄故,能分別色相故,能示緣故。


說是眼識性,隨眾生所知,如來方便分別,破壞和合一相故。說是十八性示識無決定相,但眼清淨能知色相,二法和合故說眼識性,示眼識實相故說眼識性。眼識性者示眼所行處,能識色是眼識,性即是說無性。何以故?智者眼識性中,求眼識性相不可得,眼識性中,亦不得眼識性根本。所以者何?無決定性是眼識性,眼識性者以假名說,所說性者即是說不取義,能有所見處是眼識,意業起是眼識相,故名為眼識。


眼性、色性、眼識性,以是性門,說三事和合,以知諸緣相故,即是離諸性義。所謂是眼性、是色性、是眼識性,有如是數,得令眾生入於實道。此中實無眼性、色性、眼識性,諸如來說是知見諸性相,方便分別說是諸性。若人通達是諸性方便者,則知三性無性。何以故?諸性中無性相故,諸性中相不可得故。耳性、聲性、耳識性,鼻性、香性、鼻識性,舌性、味性、舌識性,身性、觸性、身識性,皆亦如是。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觀擇意性?菩薩作是念:意性無決定,根本無所有故,意性中無意性,無決定性是意性。譬如諸種子種於大地,因於水潤,得日得風,漸漸芽出。芽不從種子出,種子亦不與芽和合,芽生則種子壞,種子不離芽,芽不離種子,芽中無種子。意性亦如是,能起意業故,示意識故,如種示芽,得名意性。離意性則無意,意性不能知意,假名字故說為意性。是意性不在意內、不在意外、不在中間,但以先業因緣故起,識是意業故,知所緣故,諸性名字合故,現在緣起故,數名意性,即是不決定意業相,即是眾緣和合相。亦說意性從和合起,隨眾生所知,於第一義中無有意性。何以故?根本無所有故,無生是意性,生無所有故。意性即是世俗語,第一義中決定無意性,過去未來現在不可得。智者通達無性是意性。


諸菩薩觀擇法性,無性是法性,法性無自性,自性不可得,無決定性是法性,法性根本不可得故,決定事亦不可得故。但為起顛倒眾生虛妄結縛,有所知故,說言法性,欲令眾生入無性故,故說是法性。何以故?法性中無法性相,是法性從眾緣生,眾緣生法即無自性,諸因緣中無有自性,諸因緣皆從眾緣和合顛倒故相續而生。如來於此欲教化眾生說是法性,以世俗語言示無性法,是法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但令眾生知見善不善法,以法性說離一切法相知見,畢竟空相故。說畢竟空即是法性。何以故?無所有是法性,法性中無決定有相。譬如虛空無決定相而數名虛空,法性亦如是無決定相。破法相故說名法性,法性即是無性。何以故?是法性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但屬眾緣與緣合故,數名法性說名法性,如眾生所知故。智者證知無性是法性,法性非合非散,法性中無法性相無多無少,以示性方便故,說法性名為性。


若行者實通達是法性相,即知見無性,是三界法性中無分別相,眾因緣和合故,分別諸法故,說是法性,示無決定性是法性。智者非以法性相故見法性,法性是無生相。何以故?法性中無有相。智者通達無相是法性,法性中無分別相,無相無分別故說名法性。法性中無有住處,無處無起無住無依止,是法性從本已來不生故,是法性無有生者。何以故?法性中無性故。又法性不以合故有,無合無散,無作無決定,名為法性。菩薩摩訶薩觀擇法性如是,所謂無性是法性。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觀擇意識性?菩薩摩訶薩作是念:不生性是意識性,不決定性是意識性,意識性無根本,無有定法,以意識性示無性相。何以故?意識性中,意識性不可得,是意識性虛妄無所有,顛倒相應以意為首,識諸法故名為意識,隨凡夫所行故,說意識性。賢聖觀知非性是意識性,虛妄無所有是意識性。但示因緣法故,以意為首故,識諸緣合故,說為意識性,隨眾生所知故如是說。


智者知非性是意識性,從眾因緣生,憶想分別起,無有性相,即是第一義中無性相義。世俗法中為引導眾生故,說是意識性,欲令眾生知無性是意識性,但以小法壞離諸性故,說是意識性。何以故?聖人求之不可得,意識性不在意識性內,不在意識性外,不在中間,智者通達不合性是意識,意識不知意性,意性不知意識,但眾因緣生,從顛倒起,以意為首,知於諸緣二事和合故,著虛妄故,從覺觀起示眾生識相故,說名意識性。是意識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是意識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有住處,從本已來不生相。意識中無根本定法。何以故?是意識性相即是無二相,即是無相,是相不以二相故有,無所示性是意識性。


智者通達意識性,是意識性,不在一切法中,無處無方,不與法若合若散。聖人通達不生相是意識性,是意識性無來無去無緣。何以故?第一義中意識性無緣,不可得不可示故。智者通達意識性,是不作是意識性,作者不可得故,無生是意識性,生相無所有故。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擇意識性。諸菩薩作是觀時,觀擇欲界、色界、無色界,皆是無生性無所有性。云何為觀?所謂欲界中無欲界,色界中無色界,無色界中無無色界。以界示無界法,為取欲界相者示是欲界,為取色界相者示是色界,為取無色界相者示是無色界。以界寄說無界,如智者所知,無所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智者不得欲界、色界、無色界,是三界皆無根本無有定法,從眾緣起,是故智者知見無界是三界。此中無有界相,是三界皆虛妄合顛倒行。何以故?智者不得三界,不說三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賢聖通達是三界虛妄無所有,無自性離諸法,但是顛倒起,為斷眾生顛倒故,知見三界故,如來分別說三界相,欲令眾生知無界義故,說三界非以性相有,智者知見三界相是無界相。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時,觀眾生性、我性即是虛空性、無所有性、無生性。何以故?眾生性、我性、虛空性無別無異,如是諸性皆虛空出,但從眾緣生故名之為性,此中決定無性相。何以故?虛空中無一定性相,是諸性相皆入虛空,是無所有義。譬如虛空無性,是法畢竟離相無所有相,一切諸性亦如是離性相,諸性中無性相,性相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性中無有性,性中不攝性,性不依止性,一切性無所依止,一切性不生。智者於諸性中,不得生性,不得滅性,不得住性,一切諸性,不生不起不住,從本已來不可得。智者不貪不著諸性假名,不受不念,是故智者,通達知見一切諸性皆是無生相。若是無生相即無有滅,第一義中一切諸性不可得,世俗法故分別說諸性,第一義中不說諸性,智者知見通達一切諸性如第一義。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擇通達十八性,及三界眾生性、我性、虛空性。諸菩薩如是觀擇通達時,不得性不見性,亦通達一切諸性假名字,亦信解諸入一切性是無性,亦知分別諸性。以世俗故分別說諸性,令一切諸性入第一義中,亦善通達無性方便,亦為眾生分別說諸性,亦令眾生善住諸性。以世俗語言為眾生說無性法,亦不以二相示諸性,雖知一切諸性無二,亦以方便說諸性從因緣起。雖以世俗言說引導眾生,而示眾生第一義,雖善知分別諸性,而信解通達一切諸性無所有。何以故?持世!如來以第一義故,於性無所得,亦不得諸性相。


持世!我於諸性無所斷無所壞,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第一義中無諸性,一切諸性無所有無決定,一切性同虛空,一切性入虛空,一切性無生相,如來通達一切性如是。


持世!如來不說諸性相,亦不說諸法力勢。何以故?若法無所有,不應更說無所有性相。持世!如來亦說無所有性相,此中實無所說性相。持世!是名善分別諸性。菩薩摩訶薩得是善分別,能知一切諸性假名,能知世俗相,能知第一義相,能知諸性決定,能知世諦,能分別諸相,能知隨宜,能知諸相合,能知諸相旨趣,能知諸相所入,能分別諸相,能知諸相無性,能令一切諸性同虛空性,亦於諸性不作差別。於諸性中不得差別不說差別,亦為眾生善說破壞諸性。


持世!譬如工幻師能示眾生種種幻事,令知種種幻相。若有知識親友,語言是幻,說幻實事,是幻虛妄,示顛倒眾生,若有智者則知是幻。


持世!世間性如幻,諸菩薩摩訶薩入此幻法中,知世間是幻性,世間所行如幻,是人以方便力,示眾生世間如幻。若有知此世間如實相,為說世間虛妄如幻。若有深智利根,不開示之自能得知,知諸法空如幻無實無有根本,知一切法皆誑凡夫,一切法皆繫虛妄緣中。


持世!是故諸菩薩摩訶薩若欲入如是諸性方便,於如是等深經無染無得,說一切諸性知見相,說一切諸性無文字無和合,亦說諸性方便智慧,亦說因緣所作旨趣,亦說一切諸法如實相。所謂世間出世間,有為無為,繫不繫,善知方便旨趣,說第一義世俗義,了義經未了義經,種種因緣解說,於是甚深經中,應勤精進。


持世經十二入品第四

佛告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善知十二入?菩薩摩訶薩正觀擇十二入時,作是念:眼中眼入不可得,眼中眼入無決定,又眼入根本不可得。何以故?眼入從眾緣生顛倒起,以緣色故繫在於色,二法合故有。因色有眼入,因色說眼入,二法相依故說名眼色。所謂眼色,色是眼入門與緣故,眼是色入門與見故,是故說入。以色緣故說眼入,以眼見故說色入,但以世諦故說,其實眼不依色、色不依眼,眼不依眼、色不依色,但從眾緣起,色作緣故說名眼入;又從眾因緣起,眼所知見相故,說名色入。云何為說?隨世俗顛倒法故說,第一義中眼入不可得,色入不可得。智者求諸入,不見有實入。但以凡夫顛倒相應,以二相說是眼入、是色入。是眼入、是色入,即示虛妄入,欲令眾生如實知諸法實相故,說是諸入皆從眾因緣生顛倒相應行,此中諸入實相不可得。何以故?若眼入若色入,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眼入色入,亦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但現在因緣知色故說眼入。如凡夫所行,智者通達諸入皆是虛妄無所有,從憶想顛倒分別起,知見非入是入,不說諸入性,諸入無決定相,但以眾因緣生故說。


如來說是諸入知見相,所謂是諸入虛妄無所有,屬諸因緣顛倒相應行,諸入無有作者,無使作者,眼入不知不分別色入,色入亦不知不分別眼入,二俱離相。若法離相,此中不可分別說是入相,皆從因緣生,如凡夫顛倒,如賢聖所通達,是眼入色入,無生無滅,不來不去相,眼不知眼、眼不分別眼,色不知色、色不分別色。何以故?二俱空故,二皆離故。眼不知眼性,色亦不知色性,眼色皆無性無法,此中無一決定相。眼不自作,眼亦不自知,色亦不自作,色亦不自知,二俱無所有故。眼不作是念我是眼,色亦不作是念我是色,眼色性如幻性,以虛妄假名故,說是眼是色。諸菩薩摩訶薩觀擇眼入色入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亦如是。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觀擇意入?菩薩摩訶薩觀擇意入時,作是念:意入中意入不可得,意無決定入相,意入無根本。何以故?意入即是眾因緣生,從顛倒起,繫法入緣,二法和合能有所作,是意入因法、入起因法、入可分別說。是二相依,意是法入處,意是法入門,法入是意入門,是故說名法入,緣法入門故說是意入,示意相門故說是法入。以世諦故說,其實意不依法法不依意,因緣生故以諸法為緣故說意入,因緣生故示意相故說法入。隨世諦顛倒故說,第一義中意入不可得,法入亦不可得,智者求諸入不見有實。但凡夫顛倒相應,以二相說是意入是法入。是意入法入虛妄無所有,如來如實通達故示是諸入。如是諸入從因緣生,顛倒相應行,此中意入法入實不可得。又意入法入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又意入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但能覺現在因緣故,說意入法入,隨凡夫心故說。智者通達是意入法入虛妄無所有,從憶想顛倒分別起,非入是入。何以故?諸入中無決定入相。智者通達是諸入虛妄無所有,意入法入自性不可得,亦不得是意入法入所起實相,是意入法入但因緣生。


如來說是諸入知見相,是諸入虛妄無所有,顛倒相應行屬諸因緣。意入法入無有作者,無使作者,意入不知不分別法入,法入亦不知不分別意入。何以故?二俱離故,若法離相此中無可分別,是諸入皆從因緣生,隨凡夫顛倒心故說。


如賢聖所通達,意入法入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意入不知意不分別意,法入不知法不分別法,二俱空故二俱離故。意不知意性,法不知法性,是二性無所有,此中無一決定法。意不能成意不能壞意,法不能成法不能壞法,二俱無所有故。意入不作是念我是意入,法入不作是念我是法入,是二俱空皆如幻相,但假名字故分別說。菩薩摩訶薩觀擇意入法入如是。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正觀擇內六入、外六入?所謂是十二入皆虛妄,從眾緣生顛倒相應,以二相故有內外用。凡夫不聞真法,不知十二入如實相故,貪著眼入,我是眼入,我所是眼入;貪著色入,我是色入,我所是色入;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如是,我是意入,我所是意入,我是法入,我所是法入,以貪著故為十二入所縛,馳走往來五道生死不知出道。


菩薩摩訶薩於此中正觀十二入時,見是十二入虛誑不牢堅,空如幻相,不貪著眼入若我若我所,乃至不貪著法入若我若我所,以不貪著故,不憶念分別。菩薩如是善知十二入。


持世!菩薩摩訶薩得如是諸入方便,於一切十二入中不繫不縛,亦證諸入而能分別諸入,亦以眾緣生法通達十二入,亦以無相相壞十二入,亦不墮是諸入所依道中,亦知諸入性則是無性,亦知諸入方便究竟到邊。


持世!譬如機關出水四面俱灑,十二入亦如是,內外因緣能有所作,此中實事不可得。是十二入先業機關所繫故能有所作。


持世!所謂入者,是諸凡夫無知見者煩惱所入門。眼是色門,以生愛恚故。色是眼門,以生愛恚故。耳鼻舌身意是法門,以生愛恚故。法是意門,以生愛恚故。如是十二入,與愛恚共合故不知實相。持世!菩薩摩訶薩於此中善知諸入性,知是諸入實相故,不為愛恚所制。持世!菩薩摩訶薩善知諸入如是。


持世經十二因緣品第五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善觀擇十二因緣?菩薩摩訶薩觀擇十二因緣,所謂無有故說名無明,於無明中無法故說名無明,不知明故說名無明。云何不知明?不知無明決定法不可得,是名無明。何以故?說無明因緣諸行,諸行無所有,而凡夫起作故,說無明因緣諸行。從行起故有識生,是故說諸行因緣識。名色二相,是故說識因緣名色。從名色生六入,是故說名色因緣六入。從六入生觸,是故說六入因緣觸。從觸生受,是故說觸因緣受。從受生愛,是故說受因緣愛。從愛生取,是故說愛因緣取。從取生有,是故說取因緣有。從有生生,是故說有因緣生。從生有老死憂悲苦惱聚集,是故說生因緣老死憂悲苦惱聚集。如是大苦惱聚,於此中為集何法?但知顛倒與明相違,無明聚為後身愛,依止喜染求處處生,則是愛集。


持世!世間如是,為十二因緣所繫縛,盲無眼故,入無明網墮黑闇中。無明為首故,具足起十二因緣。諸菩薩如是思惟觀無明實相,知無明空故本際不可得。何以故?無明無故本際無,智者觀非際是本際,則不分別本際,斷憶想分別故。不貪著無明,知一切法無所有,是法不爾如所說。若說一切法無所有,即是說知見不明,能通達一切法無所有,是為即得明。於此中更無餘明,但知見無明是名為明。云何為知見無明?所謂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無所得,一切法虛妄顛倒,一切法不爾如所說,是名知見無明。知見無明即為是明。何以故?明無所有故。


無明因緣諸行者,諸法無所有,凡夫入無明闇冥中,狂惑作諸行業,是行業無形無處,是無明不能生行業,無法而起作故,說無明因緣諸行業。諸行業無有聚集,若是處若彼處來諸行業,亦非過去亦非未來亦非現在,無明無明性空,行業行業性空,諸行業無所依,但依無明起諸行業。諸行業不依無明,無明不依行業,無明不知無明,行業不知行業,如是無明諸行業,以顛倒故從無明生,此中不得無明,不得諸行業,不得無明性,不得諸行業性,但以闇冥數名闇冥。以是無明闇冥故,分別說行業從無所有法而起作故,無明行業皆無所有。


行業因緣識者,識不依行業,亦不離行業生識,行業亦不生識。何以故?行業不知行業,行業亦無持來者,但顛倒眾生從行業生識,是識不在行業內,不在行業外,亦不在中間。是識無有生者,亦無使生者,但緣行業相續不斷故有識生。智者求識相不可得,亦不得識生,識亦不知識,識亦不見識,識不依識。


識因緣名色者,名色不依識,亦不離識生名色,是名色亦不從識中來,但緣識故。凡夫闇冥貪著名色,識亦不至名色。智者於此求名色,不可得不可見,是名色無形無方,從憶想分別起,是名色相識因緣故有,識性尚不可得,何況從識緣生名色?若決定得是名色性者,無有是處。


名色因緣六入者,是六入因名色起,名在身中,故有出入息利益身及心心數法,是六入皆虛誑無所有,從分別起有顛倒用。


六入因緣觸者,是觸依色而有,觸不觸色。何以故?色無所知,與草木瓦石無異,但從六入起故分別說觸。何以故?六入尚虛妄無所有,何況從六入生觸?觸空無所有,從憶想顛倒起,是觸無方無處,觸空以無觸性故,觸不知六入,六入亦不知觸。


觸因緣受者,是受不在觸內,不在觸外,不在中間,是觸亦不餘處持受來,而從觸起受,是觸尚虛妄無所有,何況從觸生受?諸受無一決定相,諸受皆無所有,從顛倒起有顛倒用。


受因緣愛者,是受不於餘處持愛來,受亦不與愛合,受亦不知愛不分別愛,愛亦不知受不分別受,愛不與受合。是愛亦不依受,亦不離受有愛,受中尚無受相,何況受因緣生愛?愛不在受內不在受外不在中間,愛亦不在愛內亦不在愛外亦不在中間,愛中愛相不可得,是愛但從虛妄憶想顛倒相應故名為愛。是愛非過去未來現在,是愛非以縛相故起,是愛亦非縛相,但以因緣相續不斷故,說受因緣愛。智者知見是愛無處無方,空無牢堅,虛妄無所有。


愛因緣取者,愛不於餘處持取來,愛不與取合,愛亦不能生取,有愛故說名取,隨因緣和合故說。取不與愛合亦不散,愛不與取合亦不散,取不在愛內不在愛外亦不在中間,愛尚無有,何況愛因緣生取?諸取決定相不可得。智者知見是取虛妄無所有,取中無取相,是取非過去未來現在,取不在取內不在取外不在中間,是取但從顛倒起,因本緣生,今眾緣故有取。無有法若合若散,是取無有根本,無一定法可得。凡夫受是虛妄取,是諸行皆虛妄故。世間為取所繫縛,智者通達是取虛妄空無牢堅,無有根本,無一定法可得。


取因緣有者,是取不持有來,是取不能生有,而說取因緣有,是有不在取內不在取外不在中間。有不依止取,取不與有合亦不散,但以眾緣和合故說取因緣有。取不能生有,取不分別有,取尚虛妄無所有,何況從取因緣生有?有無有持來者,有中有不可得,有不在內有不在外有不在中間,是有非過去未來現在。智者通達是有虛妄,顛倒相應無合無散。有無所知無所分別,是有無處無方,是有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是有非有故、非無故,但隨順十二因緣故說是有。智者通達有相空、無牢堅。


有因緣生者,是有不持生來,生亦不與有合亦不散,是生不在有內不在有外不在中間。有不能生生,亦不離有有生,但示十二因緣相續,說有因緣生。有與生非緣非不緣,有尚不可得,何況從有生生?智者通達是生不依於有生,生中無生相,生中無自性,生中無根本,無一定法可得。智者通達是生無性無所有,但示十二因緣和合相續,故說有因緣生。生無有法若合若散,生不在有內不在有外亦不在中間,是生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生前際後際中際不可得,是生根本不可得,智者通達從眾因緣生,顛倒相應、虛妄無所有、如幻化相。


生因緣老死憂悲苦惱者,是生不持老死憂悲苦惱來,生亦不能生老死憂悲苦惱。老死憂悲苦惱,不在生內不在生外不在中間。老死憂悲苦惱,亦不依生,以生故老死憂悲苦惱可說,但示眾因緣生法故。生不與老死憂悲苦惱合亦不散,生中生尚不可得,何況生因緣老死苦惱?老死苦惱中老死苦惱不可得。何以故?老死苦惱不在老死苦惱內,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間。老死苦惱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老死苦惱不與老死合亦不散,但顛倒相應眾緣和合,具足十二因緣,故說生因緣老死苦惱。老死苦惱無所依止,老死苦惱決定相不可得,老死苦惱前際後際中際不可得。智者通達老死苦惱,虛妄無所有、顛倒相應、無有根本、不作不起不生。


如是觀十二因緣法,不見因緣法,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亦不見因緣相。但知因緣是無緣,無生無相無作無起無根本,從本已來,一切法無所有故。通達是十二因緣,亦見是十二因緣無有作者受者。若法所從因生,是因無故是法亦無,菩薩隨無明義故,一切法不可得。入如是觀中,無緣即是十二因緣,此中無所生。菩薩觀十二因緣是虛妄生,隨順無明義,通達十二因緣。若法無者是法亦無,是故說隨順無明義,通達十二因緣,無明是不生不作不起、無根本、無一定法、無緣無所有。菩薩爾時不分別是明是無明,無明實相即是明,因無明故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無緣無憶想分別,是故隨順無明義,通達十二因緣。


持世!是名菩薩摩訶薩十二因緣方便智慧。若菩薩能如是通達十二因緣合散,是名菩薩善得無生智慧。何以故?以生滅觀則不能善知十二因緣,若觀十二因緣集散,是名得無生智慧。若得無生智慧,是名通達十二因緣。


持世!是故菩薩摩訶薩欲入通達、欲證無生智慧,應當如是勤行修集是十二因緣智慧,則能觀證十二因緣無生相。


持世!若菩薩摩訶薩知無生即是十二因緣者,即能得如是十二因緣方便,是人以無生相知見三界,疾得無生法忍。當知是菩薩於諸現在佛得近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菩薩不久當得受記次第受記。


持世!如是善人因與受記得安隱心,於一切法旨趣方便中,得智慧光明,是人通達十二因緣是無生,是人得近現在諸佛,是人於諸惡魔無所怖畏,是人度生死流得到陸地,是人得度無明淤泥,是人得到安隱之處。


持世!若我今世若我滅後,若聞若信若讀誦若修習是十二因緣方便者,我與是人授記不久當得無生法忍,我亦記是人不久當於現在諸佛所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持世經四念處品第六

佛告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善知四念處?菩薩摩訶薩觀擇四念處:順身觀身,順受觀受,順心觀心,順法觀法。


何謂為順身觀身、順受心法觀受心法?


持世!菩薩摩訶薩順身觀身時如實觀身相,所謂是身無常苦如病如瘡,苦惱憂衰動壞之相,是身不淨可惡惡露,身中種種充滿其內,九瘡孔中常流臭穢,身之不淨猶如行廁。如是正觀身時,不得是身一毫清淨無不可惡者,知是身骨體筋纏,皮肉所裹,從本業因緣果報所起集取所縛。何等為集?何等為取?從先因緣起是身,是名為取。今以沐浴飲食衣被床臥被蓐醫藥,是名為集。如是現在因緣為集取所縛,本業果報力故有用。又是身四大所造無決定實,色陰所攝數名為身。


何故說名為身?能有所作故,說名為身。貪著依止處故,說名為身。隨意有用故,說名為身。從憶想分別起故,說名為身。假合作故,說名為身。與業合故,說名為身。是身不久終歸壞敗,無常無定變異之相。是身不在身內,不在身外,不在中間,是身不知身,亦不見身。是身無作無動無有願求,亦無有心,與草木瓦石等無有異,身中無有決定身相。


如是正觀擇身,知是無有作者,亦無使作者,是身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是身無一常定堅牢之相,如水沫聚不可撮摩。是身八萬虫之所住處,是身百種諸病之所侵惱,以三苦故是身為苦,無有救者,所謂行苦、壞苦、苦苦,是身眾苦之器。


如是正觀身時又復思惟:是身非我非彼,不得自在不得隨意作是不作是,是身無根本,無一定法可得,是身性空無一決定相。是身虛妄所起,繫於機關作法,從本業因緣起,不應於身中生我我所想,我等不應惜身壽命。


菩薩如是觀時,不得身若合若散,不見有所從來、去有所至、有所住處。不分別是身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則不依止身命,不貪惜身若我若我所,常離身受。是菩薩觀身空無我無我所,是身中我我所不可得故,是身相不可得。是菩薩若不得身相,即不願身入,身不起作道。云何為入?是身無有作者無有起者,是身不作不起相,從眾因緣生,是因緣能和合身,而是因緣亦虛誑無所有,顛倒相應空無牢堅。亦以是因緣故是身得生,是因緣亦無生無相。如是觀身即入身無生相中,入已觀身無相,以無相相觀身,知是身無相,相不可得故無生。是身過去相未來相現在相不可得。何以故?是身無根本,無一定法可得,是身若此若彼不可得。如是觀時,知身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即入身不生不滅道。


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順身觀身入如實相,於身欲染則能除斷,疾令其念正住身中,是名順身觀身。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受觀受?菩薩摩訶薩觀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見是三受,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虛妄緣合,本業果報所持顛倒相應,知諸受虛妄,從憶想分別起。菩薩如是觀諸受,不得過去受,不得未來受,不得現在受。是菩薩見過去諸受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牢堅,無不變異相。如是觀是過去諸受空相,寂滅相無相相,觀未來諸受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牢無堅,無不變異相。觀未來諸受空相,寂滅相無相相。


是菩薩如是觀時作是念:諸受無決定相,無有根本無一定法,不相似故,新新生滅無有住時。菩薩作是念:是諸受無作亦無作者,但凡夫顛倒相應心中起三種受,屬本業因,今世緣合故有是諸受,是諸受皆空無有牢固,虛妄之法猶如空拳。如是觀受,心住一處。


菩薩爾時得通達諸受集沒滅相,見諸受不合不散,又受中不見受,作是念:諸受空,性空故。即通達諸受無生相。此諸受無生無滅無有成相,是諸受皆無相無成相。如是思惟,受諸受時皆能不著,如實知見諸受相,離諸所受,於此諸受亦無所依,於諸受中心皆放捨,則疾得捨三昧。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順受觀受。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心觀心?菩薩摩訶薩觀心生滅住異相。如是觀時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但識緣相故生,無有根本無一定法可得,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無一生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能識雜緣故說名為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故,說名為心,但令眾生通達心緣相故。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已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客塵煩惱染故有分別。心不知心亦不見心。何以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無所有故。是心無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是心無法若合若散,是心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是心無形無能見者,心不自見,不知自性。但凡夫顛倒相應,以虛妄緣識相故起。是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牢無堅,無不變異相。如是思惟,得順心念處。是人爾時不分別是心是非心,但善知心無生相,通達是心無生性。何以故?心無決定性,亦無決定相。智者通達是心無生無相,爾時如實觀心生集沒滅相,如是觀時,不得心若集相若滅相,不復分別心滅不滅,而能得心真清淨相。


菩薩以是清淨心,客塵所不能惱。何以故?菩薩見知心清淨相,亦知眾生心清淨相,作是念: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如是思惟時,不得心垢相,不得心淨相,但知是心常清淨相。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順心觀心。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順法觀法?菩薩觀一切法,不見內不見外不見中間,亦不得諸法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但知諸法從眾緣生顛倒起,諸法無有決定相,所謂是諸法屬是人,諸法本體於諸法中無諸法,諸法不在諸法內,不在諸法外,不在中間。諸法不與諸法合亦不散,一切法無根本無一定相。諸法無所有故。不動不作,一切法如虛空無所有故。一切法虛誑如幻,幻相無所有故。一切法常淨相,俱不污故。一切法是不受相,諸受無所有故。一切法如夢,夢性無所有故。一切法無形,形無所有故。一切法如像,性常無故。一切法無名無相,名相無所有故。一切法如響,虛妄所作無所有故。一切法無性,性不可得故。一切法如焰,知無所有故。


菩薩如是觀一切法時,不見諸法若一相若異相,亦不見法與法若合若散,亦不見法依止於法。如是觀時,見一切法無所從來,亦不見一切法住處。何以故?一切法無住無依無起,一切法無住處,住處無所有故,住處不可得故。


持世!諸法無有差別,一切法無分別相,從眾生顛倒故有用。是諸法無處無方,智者得諸法非一相、非二相、非異相。何以故?持世!一切法不生不作不起,無能作者,一切法離根本,一切法無自性,過諸性故。一切法無歸處,諸歸處無所有故。如是觀諸法,善知諸法無我無人,觀擇諸法性空。是諸法皆空,性自空故。諸法無相,不見相故,於諸法中不起願。即時觀擇一切法無生,作是念:此中實無有法若生若滅。如是觀時心住一處,爾時便得通達一切法無生,亦知見一切法集盡滅,亦能入一切法離相離性。何以故?持世!一切法無決定性,智者通達諸法無相離相。


持世!菩薩摩訶薩順法觀法。如是觀者,於法無所得無所受,於法不為生不為住不為滅故行,而見一切法盡滅相寂滅相。


持世!是名菩薩摩訶薩善觀四念處。何故說名念處?念處者,即是一切法無處,無起處無所有處,能如是入一切法則念不亂,名為念處。又念處,是一切法不住不生不取,如實知見處,名為念處。


持世經五根品第七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善知諸根?菩薩摩訶薩正觀出世間五根。何等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菩薩修習五根時,信一切法皆從眾因緣生,顛倒所起虛妄緣合,似如火輪又如夢性。信一切法無常苦不淨無我,如病如瘡無有堅牢,虛偽不實敗壞之相。又信一切法虛妄無所有,猶如空拳如虹雜色誑於小兒,憶想分別假借而有,無有本體無一定法。又信一切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信一切法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信一切法空無相無作,信一切法無生無作無起無相離諸相,而信持戒清淨,禪定清淨,智慧清淨,解脫清淨,解脫知見清淨。


菩薩如是成就信根得不退轉,以信為首故能信持戒。是信常不退不失,成就不退法安住不動,信中常隨業果報成就信人,斷一切邪見,不離法求師,但以諸佛為師,常隨諸法實相,知僧行正道,住清淨戒成就忍辱,得如是不動不壞信,增上信故,名為成就信根。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正觀精進根、成就精進根、善知精進根?菩薩摩訶薩行精進不休不息,常欲除五蓋故勤行精進,乃至為聽如是等深法,名為精進。是菩薩求法不休不息精進不退,亦欲斷諸障礙法故,勤行精進而不怯弱,亦為斷種種惡不善衰惱法故勤行精進,又為增長種種善法故勤行精進。是菩薩決定成就精進,不貪著是精進,而入是平等精進,成就不退精進。是人為正方便,通達一切法故發行精進,於精進中不隨他人,於精進中得智慧明成不退相。能得如是不退精進增上精進故,得名成就精進根。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能得念根?善修習念根,菩薩摩訶薩常攝念一處,布施柔和具足梵行,持畢竟清淨戒、眾定、眾慧、眾解脫、眾解脫知見,眾常思念淨身口意業,常思念究竟其事,常思念一切法生滅住異相方便,常思念知見苦集滅道諦,常思念諸根力覺道禪定解脫諸三昧方便,常思念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作不起不可說相,常思念欲得無生智慧,常思念欲得具足忍智,常思念離智滅智,常思念欲得具足佛法,常思念不使聲聞辟支佛法入心,常思念無礙智慧,常不忘不失不退是念,入如是觀中而不隨他。是人得如是堅牢增上念故,名為成就念根。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能得定根、能得定根方便?菩薩摩訶薩於聖地中常行禪定,不依禪定、不貪禪定,善取禪定相,善得禪定方便解,善生禪定,亦能行無緣禪定。悉知諸禪定門,善知入禪定,善知住禪定,善知起禪定,而於禪定無所依止。善知所緣相,善知緣真相,亦不貪受禪味,於諸定中自在遊戲而不隨他,亦不隨禪生。於諸定中得自在力,於諸定中不以為難不以為少,隨意所欲。是人得如是增上禪定故,名得定根,得定根方便。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成就慧根、得慧根方便?菩薩摩訶薩能成就通達慧根,所謂能正滅諸苦。是人成就是通達慧,處處所用皆得離觀捨觀,成就隨涅槃智慧。成就是慧根故,善知三界皆悉熾然,善知三界皆是苦,以是智慧不處三界。是人觀擇三界一切皆空,皆無相無願,無生無作無起,見出一切有為法道,為具足諸佛法故,勤行精進如救頭然。是菩薩智慧無能沮壞,以是通達智慧能出三界,亦不依止三界事,斷一切有為法中喜,一切可染可著繫縛法中心不貪嗜,於諸五欲心皆厭離,心亦不住色無色界,成就增上智慧,成就無量功德猶如大海,以是智慧於一切法方便中無有疑難。是人以是智慧,通達三界,於三界中心無所繫,得是增上慧故,說名度慧根,得慧根方便。


持世!何故名之為根?增上義故說名為根,不動義故說名為根,無能壞故說名為根,無能退故說名為根,不隨他故說名為根,不退轉故說名為根,無能牽故說名為根,隨順正法故說名為根,不貪著故說名為根,不雜故說名為根。


又,持世!菩薩摩訶薩善知眾生諸根,亦能善學分別諸根。菩薩知染欲眾生諸根,知離染欲眾生諸根;知瞋恚眾生諸根,知離瞋恚眾生諸根;知愚癡眾生諸根,知離愚癡眾生諸根;知欲墮惡道眾生諸根,知欲生人中眾生諸根,知欲生天上眾生諸根;知軟心眾生諸根;知上眾生知中眾生知下眾生諸根;知壞敗不壞敗眾生諸根;知勤修不勤修眾生諸根;知巧不巧眾生諸根。


知有罪無罪有垢無垢,知瞋礙不瞋礙,知隨順不隨順,知障礙不障礙眾生諸根;知欲界行,知色界無色界行眾生諸根;知厚善根薄善根,知畢定不畢定邪定眾生諸根;知慳貪離慳貪,知戲調不戲調,知狂惑不狂惑,知輕躁不輕躁,知瞋恚不忍,知柔軟能忍,知深厚慳,知具足施眾生諸根。


知信者知不信者,知恭敬者知不恭敬者,知具足持戒,知清淨持戒,知具足忍辱;知懈怠知精進,知散心知得定,知無智慧知有智慧,知闇鈍知不闇鈍,知增上慢知不增上慢,知行正道知行邪道,知忘念知得念安慧。知散根知攝根,知壞根不壞根,知淨根不淨根,知明根,知發小乘根,知發辟支佛乘根,知諸菩薩根,知發佛乘根。是菩薩得度如是諸根分別方便,於如是等眾生分別諸根智慧中方便,不隨他故,說名得諸根方便,亦名不為他所牽,亦名不可破壞,亦名不退轉,亦名得方便力,亦名得人根,亦名得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根,亦名得最自在,亦名得不壞不動,亦名到彼岸者。成就如是功德者,於一切法中,疾得自在力。

世間相不可得,世間法中世間法不可得,以無所有故,通達是法即是出世間。


持世!若世間與出世間異者,諸佛不出於世,諸佛亦不說一切世間不可得、一切世間不生,如實知見一切世間。持世!若不得世間不取世間,即是出世間。是故當知,如實知見世間,通達世間不可得故,即說出世間。是故諸佛出於世間,一切諸法若世間若出世間,以不二不分別證如實知見故,即是說出世間法。


持世!如是世間甚深難可得底。依世間法者,得世間法者,悕望出世間法者,於世俗語生第一義相者,住在二法者,不能得入如是法中。何以故?是人不知世間,不知出世間,是皆行二法者。持世!行二法者,不能通達世間出世間。持世!菩薩摩訶薩如是善知世間出世間法,亦得世間出世間法方便。


持世經有為無為法品第十

持世!何謂菩薩摩訶薩善知有為無為法得有為無為法方便?持世!菩薩摩訶薩正觀擇有為無為法。云何為正觀擇?是有為法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有為法自生自墮數中,是故名有為法。是有為法以虛妄因緣和合行。云何為行自墮數中?以二相緣知故,名有為法生,是法無有作者無使作者,是法自生無能起作者,是故說名有為法。


是諸有為法,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合不散,從虛妄根本分別起,無明因緣故皆無所有。但以諸行力故有用,是法無有作者無有起者,是名有為。有為者即是繫義,隨凡夫顛倒所貪著說。智者通達不得有為法,不得有為所攝法,智者所不數故名有為法。何以故?諸智者不得有為分別,為凡夫世俗假名故,分別是有為。賢聖不隨一切諸法名數,諸賢聖離諸法名數,是故說得無為者名為賢聖。


智者通達一切有為法皆是無為,是故不復起作諸業。智者知見一切有為法起相虛誑妄想,是故不復起作有為。何以故?有為法無有定性,一切有為法,皆無性無起作。何以故?持世!無有行有為緣而能通達無為,通達無為者更不復緣有為。云何為通達?智者見一切有為法皆虛妄,無有根本無所繫屬,不墮數中,如是觀時不復貪著有為緣,亦不取有為法。何以故?持世!非離有為得無為,非離無為得有為,有為如實相即名無為。何以故?有為中無有為,無為中無無為,但為顛倒相應眾生,令知見有為法故,分別說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有為相、是無為相。於是中何等為有為相?所謂生滅住異。何等為無為相?所謂無生無滅無住異。是有為相無為相,但為引導凡夫故說。


持世!有為法無生相無滅相無住異相,是故說生滅住異相無相無生。若是有為法定有三相,佛當決定說,如是相是生,如是相是滅,如是相是住異。持世!如如來說一切法皆是無相。持世!無生若當有相,無滅若當有相,無住異若當有相,佛應決定說是無為相。


持世!若無為有相有說即非無為,以說相故。但凡夫以數法故,說有為三相,所謂生滅住異,無為三相,所謂無生無滅無住異。持世!若人通達知見有為無為法,是人更不復有生滅住異,是故說得無為者。


持世!生滅者,即是見集沒義。若法無集則無有沒,若不起集,則不有退亦無住異。持世!是名有為如實知見。若人如實知見有為則不墮數中,所謂生滅住異。菩薩如是思惟有為無為法,不見有為法與無為法合,亦不見無為法與有為法合。但作是念:有為法如實相,即是無為。則更不復有所分別。若不分別有為無為法,即是無為法。若分別是有為是無為,則不能通達無為。斷一切分別,是名通達無為,如實通達緣性斷諸緣故,不在數不在非數。


持世!是名菩薩摩訶薩有為無為法方便,所謂於諸法無所住無所繫,亦不貪受若有為若無為法。

----

大智度初品中十喻釋論第十一(第六卷)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經】

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犍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

【論】

是十喻,為解空法故。

問曰:

若一切諸法空如幻,何以故諸法有可見、可聞、可嗅、可甞、可觸、可識者?

若實無所有,不應有可見乃至可識。

復次,若無而妄見者,何以不見聲、聞色?若皆一等空無所有,何以有可見、不可見者?以諸法空故,如一指第一甲無,第二甲亦無,何以不見第二甲,獨見第一甲?以是故知:第一甲實有故可見,第二甲實無故不可見。

答曰:

諸法相雖空,亦有分別可見、不可見。

譬如幻化象、馬及種種諸物,雖知無實,然色可見,聲可聞,與六情相對,不相錯亂。

諸法亦如是,雖空而可見、可聞,不相錯亂。

如《德女經》說:

德女白佛言:世尊!如無明內有不?

佛言:不!

外有不?

佛言:不!

內外有不?

佛言:不!

世尊!是無明從先世來不?

佛言:不!

從此世至後世不?

佛言:不!

是無明有生者、滅者不?

佛言:不!

有一法定實性,是名無明不?

佛言:不!

爾時德女復白佛言:若無明無內,無外,亦無內外,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亦無真實性者,云何從無明緣行乃至眾苦集?世尊!譬如有樹,若無根者,云何得生莖、節、枝、葉、華、果?

佛言:諸法相雖空,凡夫無聞無智故,而於中生種種煩惱,煩惱因緣作身、口、意業,業因緣作後身,身因緣受苦受樂。是中無有實作煩惱,亦無身、口、意業,亦無有受苦樂者。譬如幻師,幻作種種事。於汝意云何?是幻所作內有不?

答言:不!

外有不?

答言:不!

內外有不?

答言:不!

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不?

答言:不!

幻所作有生者滅者不?

答言:不!

實有一法是幻所作不?

答言:不!

佛言:汝頗見頗聞幻所作妓樂不?

答言:我亦聞亦見。

佛問德女:若幻空,欺誑無實,云何從幻能作伎樂?

德女白佛:世尊!是幻相爾,雖無根本而可聞見。

佛言:無明亦如是,雖不內有,不外有,不內外有;不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亦無實性,無有生者、滅者,而無明因緣諸行生,乃至眾苦陰集。如幻息,幻所作亦息;無明亦爾,無明盡,行亦盡,乃至眾苦集皆盡。

復次,是幻譬喻,示眾生一切有為法空不堅固;如說:一切諸行如幻,欺誑小兒,屬因緣,不自在,不久住。

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幻。

如炎者,炎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見如野馬,無智人初見謂之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結使煩惱日光熱諸行塵,邪憶念風,生死曠野中轉,無智慧者謂為一相,為男、為女。是名如炎。

復次,若遠見炎,想為水,近則無水想。無智人亦如是,若遠聖法,不知無我,不知諸法空,於陰、界、入性空法中,生人相、男相、女相;近聖法,則知諸法實相,是時虛誑種種妄想盡除。

以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炎。

如水中月者,月實在虛空中,影現於水;實法相月在如、法性、實際虛空中,而凡天人心水中有我、我所相現。以是故名如水中月。

復次,如小兒見水中月,歡喜欲取,大人見之則笑。無智人亦如是,身見故見有吾我;無實智故,見種種法;見已歡喜,欲取諸相:男相、女相等;諸得道聖人笑之。如偈說:

 如水中月炎中水,夢中得財死求生;

 有人於此實欲得,是人癡惑聖所笑!

復次,譬如靜水中見月影,攪水則不見。無明心靜水中,見吾我、憍慢諸結使影;實智慧杖攪心水,則不見吾我等諸結使影。

以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水中月。

如虛空者,但有名而無實法。

虛空非可見法,遠視故,眼光轉見縹色。諸法亦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慧故,棄實相,見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種種雜物心著。

如小兒仰視青天,謂有實色,有人飛上極遠而無所見,以遠視故,謂為青色;諸法亦如是。以是故說如虛空。

復次,如虛空性常清淨,人謂陰曀為不淨。諸法亦如是,性常清淨,婬欲、瞋恚等曀故,人謂為不淨。如偈說:

 如夏月天雷電雨,  陰雲覆曀不清淨;

  凡夫無智亦如是,  種種煩惱常覆心。

  如冬天日時一出,  常為昏氣雲蔭曀;

  雖得初果第二道,  猶為欲染之所蔽。

  若如春天日欲出,  時為陰雲所覆曀;

  雖離欲染第三果,  餘殘癡慢猶覆心。

  若如秋日無雲曀,  亦如大海水清淨;

  所作已辦無漏心,  羅漢如是得清淨。

復次,虛空無初、無中、無後,諸法亦如是。

復次,如摩訶衍中,佛語須菩提:虛空無前世,亦無中世,亦無後世,諸法亦如是。彼經,此中應廣說。

是故說諸法如虛空。

問曰:

虛空實有法。何以故?若虛空無實法者,若舉、若下,若來、若往,若屈、若申,若出、若入等,有所作應無有,以無動處故。

答曰:

若虛空法實有,虛空應有住處。何以故?無住處則無法。若虛空在孔穴中住,是為虛空在虛空中住,以是故不應孔中住;若在實中住,是實非空,則不得住,無所受故。

復次,汝言住處是虛空,如石壁實中,無有住處;若無住處則無虛空,以虛空無住處,故無虛空。

復次,無相故無虛空;諸法各各有相,相有故知有法。如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識識相,慧解相,世間生滅相,涅槃永滅相;是虛空無相故無。

問曰:

虛空有相,汝不知故言無,無色處是虛空相。

答曰:

不爾!無色是名破色,更無異法,如燈滅,更無法。以是故,無有虛空相。

復次,是虛空法無。何以故?汝因色故,以無色處是虛空相。若爾者,色未生時,則無虛空相。

復次,汝謂:色是無常法,虛空是有常法。色未有時,應先有虛空法,以有常故。若色未有,則無無色處;若無無色處,則無虛空相;若無相則無法。以是故虛空但有名而無實。

如虛空,諸法亦如是,但有假名而無實。

以是故,諸菩薩知諸法如虛空。

如響者,若深山狹谷中,若深絕澗中,若空大舍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為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更有聲,名為響。響事空,能誑耳根。

如人欲語時,口中風名憂陀那,還入至臍,觸臍響出,響出時觸七處退,是名語言。如偈說:

 風名憂檀那,  觸臍而上去;

  是風七處觸,  項及齗齒脣,

  舌咽及以胸,  是中語言生。

  愚人不解此,  惑著起瞋癡;

  中人有智慧,  不瞋亦不著,

  亦復不愚癡,  但隨諸法相。

  曲直及屈申,  去來現語言,

  都無有作者。  是事是幻耶?

  為機關木人?  為是夢中事?

  我為熱氣悶,  有是為無是?

  是事誰能知?  是骨人筋纏,

  能作是語聲,  如融金投水。

以是故言諸菩薩知諸法如響。

如犍闥婆城者,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此城但可眼見而無有實,是名揵闥婆城。

有人初不見揵闥婆城,晨朝東向見之,意謂實樂;疾行趣之,轉近轉失,日高轉滅;飢渴悶極,見熱氣如野馬,謂之為水,疾走趣之,轉近轉滅;疲極困厄,至窮山狹谷中,大喚啼哭,聞有響應,謂有居民,求之疲極而無所見;思惟自悟,渴願心息。無智人亦如是,空陰、界、入中見吾我及諸法,婬瞋心著,四方狂走,求樂自滿,顛倒欺誑,窮極懊惱;若以智慧知無我無實法者,是時顛倒願息。

復次,揵闥婆城非城,人心想為城;凡夫亦如是,非身想為身,非心想為心。

問曰:

一事可知,何以多喻?

答曰:

我先已答,是摩訶衍如大海水,一切法盡攝;摩訶衍多因緣故,多譬喻無咎。

復次,是菩薩甚深利智故,種種法門,種種因緣,種種喻,壞諸法;為人解故,應多引喻。

復次,一切聲聞法中,無揵闥婆城喻,有種種餘無常喻——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及《幻網經》中空譬喻。以是揵闥婆城喻異故,此中說。

問曰:

聲聞法中以城喻身,此中何以說揵闥婆城喻?

答曰:

聲聞法中城喻眾緣實有,但城是假名;揵闥婆城眾緣亦無,如旋火輪,但惑人目。聲聞法中為破吾我故,以城為喻;此中菩薩利根深入諸法空中故,以揵闥婆城為喻。

以是故說如揵闥婆城。

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人亦如是,諸結使眠中,實無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實,亦復自笑。以是故言如夢。

復次,夢者眠力故,無法而見;人亦如是,無明眠力故,種種無而見有,所謂我、我所,男女等。

復次,如夢中無喜事而喜,無瞋事而瞋,無怖事而怖;三界眾生亦如是,無明眠故,不應瞋而瞋,不應喜而喜,不應怖而怖。

復次,夢有五種:若身中不調,若熱氣多,則多夢見火,見黃、見赤;若冷氣多,則多見水、見白;若風氣多,則多見飛、見黑;又復所聞見事多思惟念故,則夢見;或天與夢,欲令知未來事故。是五種夢皆無實事而妄見。人亦如是,五道中眾生,身見力因緣故,見四種我:色陰是我,色是我所,我中色,色中我。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四五二十。得道實智慧覺已,知無實。

問曰:

不應言夢無實。何以故?識心得因緣便生;夢中識有種種緣,若無此緣,云何生識?

答曰:

無也!不應見而見,夢中見人頭有角,或夢見身飛虛空,人實無角,身亦不飛,是故無實。

問曰:

實有人頭,餘處亦實有角;以心惑故,見人頭有角。實有虛空,亦實有飛者;以心惑故,自見身飛,非無實也。

答曰:

雖實有人頭,雖實有角,但人頭生角者,是妄見。

問曰:

世界廣大,先世因緣種種不同;或有餘國,人頭生角,或一手一足,有一尺人,有九頭人,人有角何所怪?

答曰:

若餘國人有角可爾,但夢見此國所識人有角,則不可得。

復次,若人夢見虛空邊、方邊、時邊,是事云何有實?何處無虛空、無方、無時?以是故夢中無而見有。

汝先言:無緣云何生識?雖無五塵緣,自思惟念力轉故,法緣生。若人言有二頭,因語生想;夢中無而見有,亦復如是。

諸法亦爾,諸法雖無而可見、可聞、可知。如偈說:

 如夢、如幻、  如揵闥婆;  一切諸法,

  亦復如是。

以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夢。

如影者,影但可見而不可捉;諸法亦如是,眼情等見、聞、覺、知,實不可得。如偈說:

 是實知慧,  四邊叵捉;  如大火聚,

  亦不可觸;  法不可受,  亦不應受。

復次,如影,映光則現,不映則無;諸結煩惱遮正見光,則有我相、法相影。

復次,如影,人去則去,人動則動,人住則住。善惡業影亦如是,後世去時亦去,今世住時亦住,報不斷故,罪福熟時則出。如偈說:

 空中亦逐去,  山石中亦逐,

  地底亦隨去,  海水中亦入!

  處處常隨逐,  業影不相離。

以是故說諸法如影。

復次,如影空無,求實不可得;一切法亦如是,空無有實。

問曰:

影空無有實,是事不然!何以故?《阿毘曇》說:云何名色入?青、黃、赤、白、黑、縹、紫、光、明、影等,及身業三種作色,是名可見色入。汝云何言無?

復次,實有影,有因緣故——因為樹,緣為明,是二事合有影生,云何言無?若無影,餘法因緣有者,亦皆應無!

復次,是影色,可見長短、大小、麁細、曲直,形動影亦動,是事皆可見,以是故應有。

答曰:

影實空無,汝言阿毘曇中說者,是釋阿毘曇義人所作;說一種法門,人不體其意,執以為實。如《鞞婆沙》中說:微塵至細,不可破,不可燒。是則常有!

復有三世中法,未來中出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無所失。是則為常!

又言:諸有為法,新新生滅不住。若爾者,是則為斷滅相!何以故?先有今無故。

如是等種種異說,違背佛語,不可以此為證。

影今異於色法,色法生必有香、味、觸等,影則不爾,是為非有。

如瓶二根知:眼根、身根;影若有,亦應二根知,而無是事。以是故,影非有實物,但是誑眼法;如捉火[*],疾轉成輪,非實。

影非有物!若影是有物,應可破可滅;若形不滅,影終不壞,以是故空。

復次,影屬形,不自在故空,雖空而心生眼見。

以是故說諸法如影。

如鏡中像者,如鏡中像非鏡作,非面作,非執鏡者作,亦非自然作,亦非無因緣。

何以非鏡作?若面未到,鏡則無像,以是故非鏡作。

何以非面作?無鏡則無像。

何以非執鏡者作?無鏡、無面則無像。

何以非自然作?若未有鏡、未有面則無像,像待鏡、待面然後有。以是故非自然作。

何以非無因緣?若無因緣應常有;若常有,若除鏡、除面,亦應自出,以是故非無因緣。

諸法亦如是,非自作,非彼作,非共作,非無因緣。

云何非自作?我不可得故,一切因生法不自在故,諸法屬因緣故,是以非自作。

亦非他作者,自無故他亦無,若他作則失罪福力。他作有二種:若善、若不善;若善應與一切樂,若不善應與一切苦。若苦樂雜,以何因緣故與樂?以何因緣故與苦?

若共,有二過故:自過、他過。

若無因緣生苦樂,人應常樂,離一切苦;若無因緣,人不應作樂因、除苦因;一切諸法必有因緣,愚癡故不知。

譬如人從木求火,從地求水,從扇求風;如是等種種各有因緣。是苦樂和合因緣,是苦樂和合因緣生:先世業因,今世若好行、若邪行緣,從是得苦樂;是苦樂種種因緣,以實求之,無人作,無人受,空五眾作,空五眾受。無智人得樂,婬心愛著,得苦生瞋恚;是樂滅時,更求欲得。如小兒見鏡中像,心樂愛著,愛著失已,破鏡求索,智人笑之;失樂更求,亦復如是,亦為得道聖人所笑。

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復次,如鏡中像實空,不生不滅,誑惑凡人眼;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空無實,不生不滅,誑惑凡夫人眼。

問曰:

鏡中像從因緣生,有面、有鏡、有持鏡人、有明,是事和合故像生;因是像生憂喜,亦作因,亦作果,云何言實空,不生不滅?

答曰:

從因緣生,不自在故空;若法實有,是亦不應從因緣生。何以故?若因緣中先有,因緣則無所用;若因緣中先無,因緣亦無所用。

譬如,乳中若先有酪,是乳非酪因,酪先有故;若先無酪,如水中無酪,是乳亦非因;若無因而有酪者,水中何以不生酪?若乳是酪因緣,乳亦不自在,乳亦從因緣生;乳從牛有,牛從水草生,如是無邊,皆有因緣。以是故因緣中果,不得言有,不得言無,不得言有無,不得言非有非無,諸法從因緣生,無自性,如鏡中像。如偈說:

 若法因緣生,  是法性實空;

  若此法不空,  不從因緣有。

  譬如鏡中像,  非鏡亦非面,

  亦非持鏡人,  非自非無因。

  非有亦非無,  亦復非有無,

  此語亦不受,  如是名中道。

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如化者,十四變化心:初禪二:欲界、初禪;二禪三: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是十四變化心,作八種變化:一者、能作小乃至微塵;二者、能作大乃至滿虛空;三者、能作輕乃至如鴻毛;四者、能作自在:能以大為小,以長為短,如是種種;五者、能有主力(有大力人無所下故言有主力);六者、能遠到;七者、能動地;八者、隨意所欲盡能得:一身能作多身,多身能作一;石壁皆過,履水蹈虛,手捫日月;能轉四大:地作水、水作地,火作風、風作火,石作金、金作石。

是變化復有四種:欲界藥物、寶物、幻術能變化諸物;諸神通人神力故,能變化諸物;天龍鬼神輩得生報力故,能變化諸物;色界生報、修定力故,能變化諸物。

如化人無生老病死、無苦無樂,異於人生,以是故空無實。一切諸法亦如是,皆無生住滅。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復次,化生無定物,但以心生,便有所作,皆無有實。人身亦如是,本無所因,但從先世心生今世身,皆無有實。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如變化心滅則化滅;諸法亦如是,因緣滅果亦滅,不自在。

如化事雖實空,能令眾生生憂苦、瞋恚、喜樂、癡惑;諸法亦如是,雖空無實,能令眾生起歡喜、瞋恚、憂怖等。以是故說諸法如化。

復次,如變化生法,無初、無中、無後;諸法亦如是。

如變化,生時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諸法亦如是。

復次,如變化相,清淨如虛空,無所染著,不為罪福所污;諸法亦如是,如法性,如如,如真際,自然常淨。譬如閻浮提四大河,一河有五百小河屬,是水種種不淨,入大海水中皆清淨。

問曰:

不應言變化事空。何以故?變化心亦從修定得,從此心作種種變化——若人、若法;是化有因有果,云何空?

答曰:

如影中已答,今當更答。此因緣雖有,變化果空。如口言無所有,雖心生口言,不可以心口有故,所言無所有便是有;若言有第二頭、第三手,雖從心口生,不可言有頭、有手。如佛說:觀無生,從有生得脫;依無為,從有為得脫。雖觀無生法無,而可作因緣,無為亦爾;變化雖空,亦能生心因緣。譬如幻、焰等九譬喻雖無,能生種種心。

復次,是化事於六因、四緣中求不可得,是中六因、四緣不相應故空。

復次,空不以不見為空,以其無實用故言空。

以是故言諸法如化。

問曰:

若諸法十譬喻皆空無異者,何以但以十事為喻,不以山河石壁等為喻?

答曰:

諸法雖空而有分別,有難解空,有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難解空。

復次,諸法有二種:有心著處,有心不著處。以心不著處解心著處。

問曰:

此十譬喻,何以是心不著處?

答曰:

是十事不久住,易生易滅故,以是故,是心不著處。

復次,有人知十喻,誑惑耳目法,不知諸法空故,以此喻諸法。

若有人於十譬喻中心著,不解種種難論,以此為有,是十譬喻不為其用,應更為說餘法門。

問曰:

若諸法都空,不生不滅,是十譬喻等種種譬喻,種種因緣論議,我已悉知為空。若諸法都空,不應說是喻;若說是喻,是為不空。

答曰:

我說空,破諸法有。今所說者,若說有,先已破;若說無,不應難!

譬如執事比丘高聲舉手唱言:眾皆寂靜!是為以聲遮聲,非求聲也。以是故,雖說諸法空,不生不滅,愍念眾生故,雖說非有也。

以是故說諸法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