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圓滿一切相現觀品第五-11-3-4-修加行之德失

 (辛二)修加行之德失分二。
(壬一)加行功德。
(壬二)加行過失。
今初
摧伏魔力等十四種功德。
mārāṇāṃ śakti-hāny-ādiś catur-daśa-vidho guṇaḥ /
由修大乘加行力所得之勝利,是大乘加行功德相。界從大乘資糧道乃至佛地。
修一切相加行有十四種功德,
1-謂修無倒加行,獲得喜悅之菩薩,於未來世摧伏魔力之功德。
2-諸佛護念之功德。
3-由依止諸佛加行勝進之功德。
4-接近菩提之功德。
5-轉趣利他大異熟果之功德。
6-生有甚深般若國土請問持誦等功德。
7-圓滿一切無漏功德之功德。
8-一切生中為能宣說甚深般若丈夫之功德。
9-魔等不能破壞菩提之功德。
10-引生不共二乘善根之功德。
11-誓行利他如實而行之功德。
12-攝受廣大善果之功德。
13-引發有情義利之功德。
14-轉生亦定得甚深般若之功德。
*把五蘊裡面全部地、總合地觀,就叫做「一切相加行」。第二種觀,逐樣觀。觀色蘊,觀它如何空,如何空。觀完這個,就觀受蘊如何空,如何空。第三,漸次加行,先觀內身,後觀外面,然後再總合。最後,叫做「一剎那現證菩提加行」。一切相加行,修觀的時候,那種總合修觀。
*修一切相加行的時候,有什麼功德,有什麼過失呢?修加行的功德,總共有十四種。
*由修大乘加行力所得之勝利,是大乘加行功德相。界從大乘資糧道乃至佛地。
修大乘的那種加行,由修行那種力所獲得的勝利,就是大乘加行的功德的體相。這個「相」是指「體相」,即是「自性」。由什麼時候開始有這種功德呢?由資糧道起,一直至你成佛之後都有,都有這十四種功德的。
*修一切相加行有十四種功德,
*1-謂修無倒加行,獲得喜悅之菩薩,於未來世摧伏魔力之功德。
修無顛倒的加行,即是如法的加行。修行而獲得歡喜,於未來世,能夠摧伏魔力的。
*2-諸佛護念之功德。
諸佛時時會加被你、會憶念你、會保護你。
*3-由依止諸佛加行勝進之功德。
由於依靠佛的護念來修行,就會有很快地進步的一種功德。
*4-接近菩提之功德。
一天比一天接近佛的大菩提。
*5-轉趣利他大異熟果之功德。
自己這樣修行,將來會得大異熟果,什麼大的果報呢?利他的大果報,有資格去利他的大果報,對利他的事業能夠做得很好。
*6-生有甚深般若國土請問持誦等功德。
來生一定會生在有甚深的《般若經》存在的那些國土。「國土」即是「地方」,或者「世界」。還有機會讓請問佛菩薩,或者其他善知識,讓你持誦,「持」即是記憶,「誦」即是把它讀誦。有這樣的功德。
*7-圓滿一切無漏功德之功德。
將來決定有一切無漏的清淨的功德。
*8-一切生中為能宣說甚深般若丈夫之功德。
一切世無論哪一世都好,都能夠做一個有力量宣說甚深的《般若經》的丈夫。有這樣的功德。
*9-魔等不能破壞菩提之功德。
修行的時候,,魔不能夠破壞你的大菩提。
*10-引生不共二乘善根之功德。
一路引起,聲聞乘、獨覺乘的人所沒有的,獨有的那種功德。
*11-誓行利他如實而行之功德。
一定想利他的,而且如實行,依著經教教你的、依著去實行,依著實理去行的,有這樣的功德。
*12-攝受廣大善果之功德。
「善果」即是人天,或者將來生那種報土,或者好像極樂世界那類的善果,會享受到那種善果的功德。
*13-引發有情義利之功德。
能夠引出「有情義利」,令眾生得到義利的。世間利益叫做「義」,出世間的利益就叫做「利」,你能夠引生世間、出世間的利益。
*14-轉生亦定得甚深般若之功德。
當轉世第二世的時候,一定會了解甚深般若經,一世比一世好。

(壬二)加行過失
當知諸過失,有四十六種。
doṣāś ca ṣaḍ-viboddhavyāś caturbhir daśakaiḥ saha // Abhs_4.12 //
若於加行生、住、圓滿,隨一留難之魔事,是加行過失相。界從未入道,乃至七地。修加行之過失有四十六種魔事。
1-依自違緣有二十種,
1.1-謂修加行時長時勤勞乃能得知由此疲厭。
1.2-又修加行時速得辯才由此憍逸。此二是依辯才而生。
1.3-又修加行時。頻申欠呿無端戲笑等由身粗重令心散亂。
1.4-又修加行時。由心粗重令心散亂。
1.5-又修加行時非理發起持誦等事。此三是由粗重而生。
1.6-又修加行時執取退轉般若之因。
1.7-又修加行時於得一切相智之因甚深般若等退失信心。
1.8-又修加行時棄捨甚深般若趣小乘道退失妙味。
1.9-又修加行時於小乘法尋求一切相智退失攝持大乘。
1.10-又修加行時棄捨所得般若而於小乘法尋求一切相智退失所為。
1.11-又修加行時唯修小乘法便欲得一切相智退失隨。順因果。
1.12-又修加行時執大乘法同小乘法退失無上三身之因。此七是退失大乘之因。
1.13-又修加行時於色聲等眾多欲塵起下劣尋伺辯才。
1.14-又修加行時棄捨義理唯著書寫為般若波羅蜜多。
1.15-又修加行時執著無性為真實義。
1.16-又修加行時執著文字為般若波羅蜜多。
1.17-又修加行時執無文字為般若波羅蜜多。
1.18-又修加行時貪著境界作意國土等。
1.19-又修加行時味著利養恭敬稱譽。
1.20-又修加行時棄捨佛道於魔法中尋求善巧方便。此八是散失大乘之因。
2-依自他隨一缺乏順緣有二十三種。
2.1-謂修加行時。聞者欲樂增上說者懶惰增上。不能和合。退失法行。
2.2-又聞者欲於此方聽聞。說者欲往他方講說。
2.3-又聞者少欲說者大欲。
2.4-又聞者具足杜多功德。說者不具杜多功德。
2.5-又聞者勤修善業。說者勤作不善業。
2.6-又聞者廣大好施。說者上品慳悋。
2.7-又聞者欲施說者不受。
2.8-又聞者略說便領。說者廣演乃知。
2.9-又聞者欲知三藏十二分教說者不知。
2.10-又聞者成就六度。說者不具六度。
2.11-又聞者於大乘法有方便善巧說者無方便善巧。
2.12-又聞者已得陀羅尼。說者未得陀羅尼。
2.13-又聞者欲得書寫。說者不欲書寫。
2.14-又聞者遠離五蓋。說者未離五蓋。不能和合退失法行。此十四種是依說者過失。
2.15-又聞毀說地獄等諸苦深生怖畏。背棄利他而不往惡趣。
2.16-又聞讚說天趣等安樂貪愛善趣。退失大乘。此二依自過失。
2.17-又修加行時說者欲獨處遠離。聞者好領徒眾。不能和合退失法行。
2.18-又聞者欲隨行。說者不許。
2.19-又說者為名利故而為說法。聞者不施。
2.20-又說者欲往有命難處聞者不欲隨往。
2.21-又說者欲往饑饉難處聞者不欲隨往。
2.22-又說者欲往多諸盜賊兵亂等處。聞者不欲隨往。
2.23-又說者數數顧施主家歡喜散亂。聞者不樂。兩不和合退失法行。此七是俱依自他過失。
3-依餘違緣有三種。
3.1-謂修加行時。有諸惡魔作苾芻形。離間人法方便破壞。
3.2-又魔說偽假般若波羅蜜多。
3.3-又有諸惡魔作佛形像亂菩薩心令於非實發生愛樂。
4-此上共為四十六種魔事。又彼二十三種缺乏順緣中。有二十一種屬於師資觀待成過。或反上說如弟子懶惰師長欲樂增上等亦成過失。
*若於加行生、住、圓滿,隨一留難之魔事,是加行過失相。界從未入道,乃至七地。修加行之過失有四十六種魔事。
當修加行的時候,加行的生、加行的住、加行的圓滿,或者生,或者住,或者圓滿隨便的一種,令你留難的,叫做「魔事」。這種留難是什麼來的呢?一,可能是前生的業力。第二,可能是天魔,那些生大自在天的天子。留難你的那些魔事,就是加行過失的體相。界限從未入道已經有,一直至到第七地的,那麼長遠的期間,即是兩個阿僧衹劫,不斷有這四十六種過失。
*1-依自違緣有二十種,
依你自己違反修行的緣,自己產生的。有二十種。哪二十種呢?
*1.1-謂修加行時,長時勤勞,乃能得知,由此疲厭。
就是當你修加行,這個不是指加功修行,是指你修止觀。修加行的時候,初學需要時間很長,勤勞然後才有這樣的效果。於是有些人覺得疲倦,覺得討厭,令你討厭,不肯學。
*1.2-又修加行時速得辯才由此憍逸。此二是依辯才而生。
修加行的時候,很快的甚麼都懂,以為很了不起。上文兩種,一種「疲厭」,第二種就是「憍逸」,這兩種由於聰明和不聰明而生的。
*1.3-又修加行時,頻申、欠呿、無端戲笑等,由身粗重,令心散亂。
修加行時,伸懶腰、打呵欠,或者白白自己與自己笑等。這種為什麼會起呢?由於你的身粗重,由於你的身心不得輕安。「粗」者,即是粗劣,血氣不好,不得運行;「重」者,沉重,身體覺得沉重,奄奄欲睡,結果令「心散亂」。
*1.4-又修加行時,由心粗重,令心散亂。
心很粗率、沉重,即是被別人刺激一下,心不舒服。
*1.5-又修加行時,非理發起持誦等事。此三是由粗重而生。
又在修止觀而起加行的時候,不合理地,而發起一種持誦。修止觀的時候就不應該唸經。忽然間修的途中,又唸經、持誦。這三種就是心或者身起粗重而起。
*1.6-又修加行時,執取退轉般若之因。
又當修止觀、修加行的時候,執著種種東西都有,或者令你執著這種東西,修般若就會退轉。
*1.7-又修加行時,於得一切相智之因甚深般若等,退失信心。
又當修加行的時候,一切相智,即是佛智,你想得佛智。當你修一切相智的加行的時候,一定要修般若。不修般若的話,將來一定不會成佛,不會得一切相智。所以,一切相智的因,就是甚深的《般若經》。修加行的時候,對於甚深的《般若經》,這種經可以令你得一切相智的,退失信心,覺得「這些經都不是很高的經」之類。
*1.8-又修加行時,棄捨甚深般若,趣小乘道,退失妙味。
修加行時,觀甚深的般若,即是空觀、緣起觀,棄捨不觀,走去小乘修不淨觀,趣小乘道,退失大乘《般若經》的那種妙味,這樣又是過失。
*1.9-又修加行時,於小乘法尋求一切相智,退失攝持大乘。
又修止觀、加行的時候,向小乘法尋求一切相智等,因此就退失,退失什麼?「攝持大乘」。「攝持」者,記憶不忘。把你所學到的大乘的學理退失了。這樣,又一種過失。
*1.10-又修加行時,棄捨所得般若,而於小乘法尋求一切相智,退失所為。
修止觀的時候,本來修般若觀,已經略有心得,想去小乘法尋求一切相智、佛的智,把想得到的目標退失。
*1.11-又修加行時,唯修小乘法便欲得一切相智,退失隨順因果。
修止觀加行的時候,卻在修小乘法,以為釋迦佛當時都是修這些成佛的,一切相智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主要的部份。那麼便失了那些隨順的因果。修大乘法,可以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失了隨順因果。
*1.12-又修加行時,執大乘法同小乘法,退失無上三身之因。此七是退失大乘之因。
又修止觀的時候,執著大乘、小乘的法,都是一樣的。這樣就會令你退失了無上三身,即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大乘的三身,大乘人成佛就有三身具備,你就以為小乘法和大乘法一樣的。修小乘法,不會令你三身具備的。就是「退失無上三身之因」。上文所講的七種,就是令你退失了大乘,走回去小乘的因。
*1.13-又修加行時,於色聲等眾多欲塵,起下劣尋伺辯才。
又修止觀的加行的時候,對於色、聲、香、味、觸等眾多等欲塵,令到你起欲的塵境。起了下劣的尋伺,即想著低級的東西,起低級的尋伺、低級的辯才。尋」即尋求,「伺」即是伺察。深入而微細的思想,就叫做「伺」。它的本質以「思」及「慧」為體。
*1.14-又修加行時,棄捨義理,唯著書寫為般若波羅蜜多。
又修止觀的時候,應該以經裡面的道理為主,一味唸文字,但義理通通不懂。棄捨義理,以為書寫、抄經讀經,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不是的,主要是義理。
*1.15-又修加行時,執著無性為真實義。
「無性」即什麼都沒有,以為這些就是真實義。
*1.16-又修加行時,執著文字為般若波羅蜜多。
咬文嚼字,認為這些就是般若波羅蜜多,死執著住文字般若。
*1.17-又修加行時,執無文字為般若波羅蜜多。
書都不用讀,經都不用讀的,什麼都沒有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1.18-又修加行時,貪著境界作意國土等。
修止觀的時候,修般若就要修緣起和空,無自性。有些人,修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著意各種境界。譬如,修唸佛的止觀的時候,觀極樂世界,各種美妙境界。但修般若的時候,就不修它。但有些人,就貪各種境界、觀各種境界,貪著那種境界,認為是好的。
*1.19-又修加行時,味著利養恭敬稱譽。
修加行的時候,常常沉醉於利養恭敬,和別人的稱讚。
*1.20-又修加行時,棄捨佛道,於魔法中尋求善巧方便。此八是散失大乘之因。
又在修止觀的時候,不依著佛的經典裡面所教的,而於魔法中尋求善巧方便。此八是令你散失大乘的道。
*2-依自他隨一缺乏順緣有二十三種。
和自己有關係,和他人有關係,或者缺乏自己的順緣,或者缺乏他人的順緣,隨便一種而產生的過失,有二十三種。
*2.1-謂修加行時,聞者欲樂增上,說者懶惰增上,不能和合,退失法行。
當有人指導修觀,聞者很熱誠、想知道。但是,說者懶惰的性質強。於是,聞者和說者,不能和合,令你法行退失。「法行」者,依經教修行的法行退失。
*2.2-又聞者欲於此方聽聞,說者欲往他方講說。
聽的想在這裡聽,但講的想到那裡講。大家合不起,
*2.3-又聞者少欲,說者大欲。
聞者所希冀的很少,但說者所希望的就大。
*2.4-又聞者具足杜多功德,說者不具杜多功德。
聽法的人是修苦行,但講法的法師,不是修苦行的,就不合。不合就不會產生功德,會產生過失,因為聽聞的人看不起說法師,他不信你的話。
*2.5-又聞者勤修善業,說者勤作不善業。
剛剛又相反,又會是過失。
*2.6-又聞者廣大好施,說者上品慳悋。
說法師是第一等的慳吝;聞者就廣大好施、施捨的。兩個不合。
*2.7-又聞者欲施,說者不受。
聽聞法的想布施東西給說法師,但說法師不受。
*2.8-又聞者略說便領,說者廣演乃知。
聽聞法的人,稍微提點,他就會領會的了;講的那個硬是講到老是詳細的,即是不對機。
*2.9-又聞者欲知三藏十二分教,說者不知。
聽的想知那三藏十二部經,想知佛所講的義理,而說法者不懂,又不對機。
*2.10-又聞者成就六度,說者不具六度。
聽法的人,能修六波羅蜜多,但說法的人根本不修六波羅蜜多。
*2.11-又聞者於大乘法有方便善巧,說者無方便善巧。
能夠舉一反三,聞一而知多,方便善巧。
*2.12-又聞者已得陀羅尼,說者未得陀羅尼。
*2.13-又聞者欲得書寫,說者不欲書寫。
有些人要寫才行,有些人不要寫只是聽,寫的反而多事。
*2.14-又聞者遠離五蓋。說者未離五蓋。不能和合退失法行。此十四種是依說者過失。
「蓋」即是遮蔽,遮蔽我們內心,令智慧不能生起。「此十四種」,說法的人有過失。
*2.15-又聞毀說地獄等諸苦,深生怖畏,背棄利他,而不往惡趣。
有些人聽別人毀說地獄等六苦,於是深生怖畏,覺得人間的苦、地獄的苦,而生怖畏,就背棄利他,不肯入惡趣。大乘佛教,應該有種入惡趣的精神。
*2.16-又聞讚說天趣等安樂,貪愛善趣,退失大乘。此二依自過失。
聽別人讚說天趣之類那些安樂,於是,貪愛善趣,就退失大乘。以上兩種,是依據他自己而產生的過失。
*2.17-又修加行時,說者欲獨處遠離。聞者好領徒眾。不能和合,退失法行。
有些人歡喜自己一個住茅蓬的,那樣又不合,退失法行。依經法而修行,叫做「法行」。
*2.18-又聞者欲隨行,說者不許。
聞法的人想跟著說法師,說法的不准他這樣。
*2.19-又說者為名利故,而為說法。聞者不施。
說者爲名利故,為人說法,但聞者不肯給他布施。
*2.20-又說者欲往有命難處,聞者不欲隨往。
說法的人想去沒東西吃的地方,去度眾生,而聞法的人不肯跟他去。
*2.21-又說者欲往饑饉難處,聞者不欲隨往。
*2.22-又說者欲往多諸盜賊兵亂等處,聞者不欲隨往。
*2.23-又說者數數顧施主家歡喜散亂。聞者不樂。兩不和合,退失法行。此七是俱依自他過失。
說法的人常常想去施主家,著人家給他施捨,但心散亂,但聞法的人不歡喜這樣的,於是說者和聞者合不來。以上七種,兩個人都有份。
*3-依餘違緣有三種。
*3.1-謂修加行時,有諸惡魔作苾芻形,離間人法,方便破壞。
當修止觀的時候,那些自在天魔,化作出家人的樣子,大家師徒間,他離間你,亦離間法。你想了解那種法,他偏偏令你失那種法;「方便」即是手段,用手段來破壞你。
*3.2-又魔說偽假般若波羅蜜多。
那些天魔,說一些假的般若波羅蜜多,令你誤信他。
*3.3-又有諸惡魔作佛形像,亂菩薩心,令於非實發生愛樂。
那些惡魔,變成佛那樣的形狀,來搞亂菩薩的心,令你對於不合理的,對於非真實的東西發生愛樂。
*4-此上共為四十六種魔事。又彼二十三種缺乏順緣中。有二十一種屬於師資觀待成過。或反上說如弟子懶惰師長欲樂增上等亦成過失。
此上二十三種,加上以前幾多種?總共就四十六種。上文所講的二十三種缺乏順緣而產生的過失,其中二十一種是屬於師徒之間相觀待、師徒相對而成過失的。那相反,即上文有些是老師過失,弟子無過失。如果倒轉來,弟子過失而老師無過失的,亦有多種。

圓滿一切相現觀品第五-11-2-諸加行

(癸二)廣釋分三。
(子一)一切智相。
(子二)道相智相。
(子三)一切相智相。
今初
始從無邊相,乃至無動相。三諦各有四,道中說十五。
asad-ākāram ārabhya yāvan niścalatākṛtiḥ /
catvāraḥ pratisatyaṃ te mārge pañcadaśa smṛtāḥ // Abhs_4.2 //
1-從經云: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無邊波羅蜜多。就苦諦無常相。至云: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無動波羅蜜多。說道諦無動相。
2-此諸經文,於前三諦,各說四相。於道諦上,說十五相。共說一切智二十七種相。
3-前三諦各有四相者,謂苦無常勝義無生、遠離異體我、自我分別不能屈伏。
如其次第,即苦諦無常、苦、空、無我四相。
4-生苦之愛因,勝義無住。集勝義如虛空。尋伺勝義不可說。感後有之受愛緣勝義無名。
如其次第,即集諦,因、集、生、緣四相。
5-滅勝義無行。靜緣不可奪。妙解脫無盡。離垢之滅無生。
如其次第,即滅諦,滅、靜、妙、離四相。
6-道諦說十五者。分為三種。屬煩惱障無漏對治,屬所取分別所知障有漏對治,及彼無漏對治。
7-初有四相:
謂現證無作者補特伽羅我之菩薩見道。是道諦相。
如是現證無知者補特伽羅我。
無移轉者補特伽羅我。
無調伏煩惱補特伽羅我之菩薩見道。
如其次第,即道諦上,道、理、行、出四相。
8-所知障有漏對治有五相:
謂外境無自性如夢。
外境勝義無生如響。
外境無滅如影像。
外境本來寂靜如陽燄。
外境自性湼槃如幻事。
此是大乘修道五後得智。
9-所知障無漏對治有六相:
謂現證所執外境無染。
外境無淨。
無習氣薰染。
無差別戲論。
無味著智德之慢。
已得不退之無動轉相。
此是菩薩見道現證無所取之六根本智。
*1-從經云: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無邊波羅蜜多。就苦諦無常相。至云: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無動波羅蜜多。說道諦無動相。
《大般若經》,說這種般若波羅蜜多,是無邊的般若波羅蜜多。這一句東西就是講苦諦裡面的四種行相中的無常相。一直講到道諦那裡止,「說道諦無動相」,即是最尾那句。
*2-此諸經文,於前三諦,各說四相。於道諦上,說十五相。共說一切智二十七種相。
《大般若經》這一大段的經文,在苦諦、集諦、滅諦這前三諦,每諦各說四種行相。獨是在第四個道諦裡面,是說十五種行相,總共一切智,講出二十七種相。
*3-前三諦各有四相者,謂苦無常、勝義無生、遠離異體我、自我分別不能屈伏。如其次第,即苦諦無常、苦、空、無我四相。
苦諦、集諦、滅諦,每諦有四相。苦諦的四相。
*苦諦無常:苦諦中有一個無常相。小乘人就以為無常是苦。這個人生是苦,是無常。為什麼說它苦?因為它無常。大乘,一方面知道它無常,這個「無常」是假名來而已。同時,這個無常是無自性的,所以在勝義諦裡面,無所謂無常。大乘人就是多了在勝義諦裡的。
*勝義無生:
「生」者是指生死。為什麼人生會苦?因為有生死。一方面知道,有生死輪迴的苦,但同時又知道,在勝義諦中,並沒有所謂生死輪迴。
*遠離異體我:
苦的人生中,沒有一個異體的「我」的,沒有各別個人的「我」的。「異體」,各人不同體的「我」,即是靈魂。「遠離」即是沒有,就是空相。沒有「我」,就是空相。
*自我分別不能屈伏:
凡夫起一種分別執,就覺得有自我。小乘人知道,那個自我是空的。自我那種執著,就不能令他屈伏。大乘的道相智也是一樣了解,「自我分別不能屈伏」。
*4-生苦之愛因,勝義無住。集勝義如虛空。尋伺勝義不可說。感後有之受愛緣勝義無名。如其次第,即集諦,因、集、生、緣四相。
*生苦之愛因,勝義無住:
小乘人觀集諦,知道人生為什麼會起呢?由於,有貪、瞋、癡等煩惱。由貪、瞋、癡等的煩惱而起業,所以就引生今世的苦。大乘人就除了了解煩惱和業之外,他亦知道,煩惱本來是空,業亦是空,多了這些。「生苦」,能夠引生苦的煩惱,即煩惱因,在勝義諦裡面根本就無住,沒有愛因住在勝義諦的,是世俗諦才有這個貪愛等。
*集,勝義如虛空:
小乘人觀集諦,煩惱和業能夠招集苦果,以為是實有的。大乘人就知道集諦是空的。集相在勝義中,猶如虛空一樣,不可得的。
*尋伺,勝義不可說:
我們怎樣知道,有生死與無生死?由於我們有知、有尋、有伺。但是,尋伺在勝義裡面,根本就是假名,不可說的。所以,你說有一個前世煩惱和業,生起今世的苦果,這個都是名言來的,實在是不可說的。
*感後有之受愛緣,勝義無名:
小乘人以為,今世作了業,來世就後有。「感後有之受」,以受、有「愛」做「緣」,然後才感召那後有。我們今世覺得快樂,起了受,對於受就貪愛了。這種貪愛的煩惱為緣,就潤澤回我們作的業,然後那種業,就引生來世的苦果。這種業,這種緣,在勝義諦中,並沒有這回事的,「無名」的。
煩惱有兩種:一種是發業的煩惱,一種叫做潤生的煩惱。
貪會令你偷東西,瞋令你殺人放火,這種業。這種煩惱,叫做發業的煩惱。發了業,來世時受報。來世時受報之前,一定要起一個中有。中有起之前,受那些煩惱來潤它,臨死的時候起煩惱,這些煩惱熏入你的第八阿賴耶識裡面,就潤了你的業。那些業一受了你的煩惱的潤,就會爆發、刺激那些來生的果報。煩惱即是愛,被愛水所潤,那些業就起。
*5-滅勝義無行。靜緣不可奪。妙解脫無盡。離垢之滅無生。
如其次第,即滅諦,滅、靜、妙、離四相。
*滅,勝義無行:
即是眾煩惱息滅。小乘人就認為是實有那種滅。大乘人就「勝義無行」,滅在勝義裡面「無行」,即是不可得。一切煩惱相那些都要停息。大乘在勝義中,無所謂叫做停息,叫做「無行」。
*靜緣不可奪:
靜本來就是靜,這個靜的緣,修它是這樣,不修它也是這樣。
*妙解脫無盡:
小乘人,解脫入涅槃,就是盡。他這個解脫就無盡。
*離垢之滅無生:
離垢之滅無所謂有生。

*6-道諦說十五者。分為三種。屬煩惱障無漏對治,屬所取分別所知障有漏對治,及彼無漏對治。
道諦說十五相,分為三種類。
第一類,是屬煩惱障的。這些煩惱障是被無漏的智來對治。
第二類,是屬所知障的,是屬於所取分別,執著有所取的境,是用有漏智去對治他的。
第三種,又是所知障,對於所取的東西起分別,是用無漏智去對治它的。這裡所講有漏智,在唯識宗來講,就是後得智,說是有漏的。這裡所謂無漏智,在唯識宗,叫做根本智。
*煩惱障
以我執為首的那些煩惱能障礙你、令你不能夠得涅槃的,令你輪迴生死的,那種煩惱就是叫做「煩惱障」。
*所知障
就以法執為首的那堆貪瞋癡等煩惱,障礙你得大菩提,令你得不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障礙你得涅槃的。大菩提就是三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
*有漏、無漏兩智
應該就是根本智、後得智。這個「無漏智」是指根本智,「有漏智」是指後得智。「對治」是指智慧,能對治的智慧。「所對治」是指煩惱。
*7-初有四相:
對治煩惱障的根本智是無漏智,這種智有四相。
*謂現證無作者補特伽羅我之菩薩見道。是道諦相。
道相,即是道路。道路者即是有人行的,行那條路,行是有動作的。既有動作,即是有作者,有動作的人,作者,這個作者在勝義諦裡面,根本是無這個作者的。所以,大乘人修道相的時候,能夠現量證得,那個「我」、那個「作者」,是空的。「補特伽羅」即是指人,作者那個人。現證沒有實的眾生的那種智。這種智起的時候,菩薩就見道。菩薩見道起的就是這種智。當這種智起的時候,就不覺得有動作,人既然無了,「作」即是作業,根本就無作業的人,並沒有一個做作者的補特伽羅。現證到這種智的菩薩見道,就是道諦中第一個道路的相。
*如是現證無知者補特伽羅我。
如是,即這樣,當一個菩薩見道的時候,用現量證到「無知者」,並沒有一個能知東西的「我」,即「補特伽羅我」。這就是如相,為什麼?這就是如理。如果你執著有個「我」就不如理。
*無移轉者補特伽羅我。
並沒有一個會移轉、會行動的補特伽羅我。這就是行相。
*無調伏煩惱補特伽羅我之菩薩見道。
「出」即是出離煩惱,並沒有實的出離的補特伽羅我。「菩薩見道」,有這樣的智的。
*如其次第,即道諦上,道、理、行、出四相。
*8-所知障有漏對治有五相:
*謂外境無自性,如夢。
一切身外的境,都是無自性的、空的,好像發夢所見那樣差不多的。
*外境勝義無生,如響。
世人所執著、在身外的境界,在勝義諦來講,這種境界根本是無生無滅的,猶如谷中響聲一樣。
*外境無滅,如影像。
身外的境,既無有生,亦無有滅,根本就是沒有這回事的。
*外境本來寂靜,如陽燄。
一切外境本本來就沒有出現,好像陽燄一樣,看見陽燄以為是水,根本就沒有水出現。
*外境自性湼槃如幻事。此是大乘修道五後得智。
一切外境的本身,就是涅槃,好像幻事一樣,本身就是無的。
*9-所知障無漏對治有六相:
屬於所知障的根本智,是無漏的,又有六相。
*謂現證所執外境無染。外境無淨。
現量證得一切世人所謂執身外的境,身外的境根本就不存在的,無所謂淨與不淨、染與不染。
*無習氣薰染、無差別戲論、無味著智德之慢。
唯識宗的人所說,見種種可熏習氣,熏習氣,根本東西都沒有存在,又哪可以熏?這是第三個相。「差別」即是種種不同的,世人有種種不同的戲論。「無味著智德之慢」,對於這種智德,都不會起慢。
*已得不退之無動轉相。此是菩薩見道現證無所取之六根本智。
已經得到不退轉的時候,有一種無動轉的相。這種無動轉的相,在勝義中亦無的。「此是菩薩見道現證無所取之六根本智」。
(子)二道相智相
於因、道及苦、滅中,如次第說彼有八、七、五及十六相。
hetau mārge ca duḥkhe ca nirodhe ca yathākramam /
aṣṭau te sapta pañceti ṣoḍaśeti ca kīrtitāḥ // Abhs_4.3 //
道相智有三十六相:謂如其次第,緣集諦因之道相智有八相。緣道諦有七。緣苦諦有五。緣滅諦有十六。是經中所說故。
1-初緣集諦有八者,
2-謂大乘見道,身中現證無我之智、遠離染著欲塵之欲、於彼不執著而住、寂滅樂後有愛相。如其次第,即集諦之因相上。愛境界欲、愛不離貪、樂後有愛之對治。
3-又如是智,現證無貪著境、無瞋恚境、無愚痴境。即集相上貪瞋癡之對治。
4-又如是智,現證無非理作意之煩惱境。即生相上,執著常、樂、我、淨等之對治。
5-又如是智,現證無自在有情相。即緣相上,執著自在有情之對治。
第二緣道諦有七者,
1-謂於無量有情,啟開解脫道之道智相。
2-啟開之理,須不繫生死湼槃二邊之道智相。此二是道相。
3-了知法界無離壞之道智相。
4-了知之理,須現證無取著聲聞、獨覺道,永離戲論之道智相。此二是理相。
5-不分別實有之道智相。
6-此須現證無限量法性之道智相。此二是行相。
7-無實滯礙之道智相,即是出相。
第三緣苦諦有五者,
1-謂五取蘊剎那壞故,是無常相。
2-行苦性故是苦相。
3-遠離異體之作者故是空相。
4-無補特伽羅之我性故是無我相。
5-實體空故是無相相。
第四緣滅諦有十六者,
1-謂離煩惱之滅,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三相。
2-靜相中,有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八相。
3-妙相即本性空相。
4-出離相中,有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三相。唯出離相者,謂無性自性空一相。
此就十六種有法。而明十六種離垢法性之滅諦。
如是道相智三十六種相。
1-集諦相是就能治所治門中說。
2-道諦相就所立與能立門中說。
3-苦諦相就自相共相門中說。
4-滅諦相是就勝利門中說。
*道相智有三十六相:謂如其次第,緣集諦因之道相智有八相。緣道諦有七。緣苦諦有五。緣滅諦有十六。是經中所說故。
菩薩所有的道相智,就有三十六相。即是說,修道相智的加行,要對準這三十六種去修。依次來講,「緣」即緣慮、攀緣、認識、了解,緣慮集諦。集諦就是苦諦的因,所以叫做「因」。緣慮集諦的因那種智,那種智即是道相智,有八個相。緣道諦,緣道諦的道相智,即那種道相智而緣道諦,有七種相。「緣苦諦」的,「有五」種相;「緣滅諦」的,「有十六」相,總共三十六。是《大般若經》,可以對得到三十六個相出來的。

*1-初緣集諦有八者,
*2-謂大乘見道,身中現證無我之智、遠離染著欲塵之欲
第一種相,大乘菩薩能夠見道,這個菩薩的身中,有種智慧,用現量證得一切法無我的那種智,這種智是根本智。那種智,不會有染著欲塵之欲黏著。「欲塵」,即可令人起貪欲的塵、的境,遠離這種貪欲。
*於彼不執著而住、
第二種相,對於那欲塵,縱使有欲塵,不執著為可愛、可貪「而住」。
*寂滅樂後有愛相。
「寂滅」即是停息,那些愛樂後有的愛。「後有」是來世、來生。
*如其次第,即集諦之因相上。愛境界欲、愛不離貪、樂後有愛之對治。
這三種相,依著次第,那個智慧攀緣集諦的因的相狀,對治愛境界的欲貪的對治;「愛不離貪」那種相;「樂後有」的貪那種相;「愛」即是貪,貪即是「愛」,對治它們,有種對治的相。「遠離染著欲塵之欲」即是什麼?「愛境界欲」的對治,之對治。「於彼不執著而住」,即是「愛不離貪」的對治,有這三種對治的相。那就三種了。
*3-又如是智,現證無貪著境、無瞋恚境、無愚痴境。即集相上貪瞋癡之對治。
又大乘見道身中那種現證無我的智。這種智,他能夠現量證得無貪著境,當見道的時候,不見有那個被我們貪著的境。當證無我的時候,貪是沒有的,貪的境都沒有的,沒有那種實的東西。當證真如的時候,一無所見的,無相的。亦無那種境是值得我們瞋恚的;無那種境是引起我們愚癡的。第一種是對治貪,第二種對治瞋,第三種對治癡的。
*4-又如是智,現證無非理作意之煩惱境。即生相上,執著常、樂、我、淨等之對治。
又這些大乘見道的人的身中,那種現證無我的智,又能夠現證到,無有非理作意的煩惱的境,無那種能夠引起煩惱的境。引起不如理作意的煩惱,即令你不合理作意。即生相上執著常樂我淨等之對治。
*5-又如是智,現證無自在有情相。即緣相上,執著自在有情之對治。
又這種智,能夠現量證得,每一個人沒有一個有自在性的有情的實有情。即是緣相上,執著自在有情之對治。

*第二緣道諦有七者,
*1-謂於無量有情,啟開解脫道之道智相。
第二緣道諦有七,就是對於無量有情,打開解脫道,令他了解解脫道的那種道智的活動的相,即是能知的相。
*2-啟開之理,須不繫生死湼槃二邊之道智相。此二是道相。
打開、化度眾生,讓眾生知道解脫道。那一定要打開些道理讓眾生知道的。一定要「繫」屬於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不繫屬兩個邊執的那種道相智。即是道相智的相。第一,令他知道什麼?解脫道。第二令他知道什麼?知道解脫道所緣的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這兩個相,屬於道諦第一個相:道相。
*3-了知法界無離壞之道智相。
「如」即「道理」、「真理」。這種道相智了解到,法界不會離散,亦不會散壞的。「法界」是指真如法界。真如法界不會離開一切眾生,不會離開一切有為法,真如亦不會壞的。能夠了解這一點的那種道相智。
*4-了知之理,須現證無取著聲聞、獨覺道,永離戲論之道智相。此二是理相。
了知不離壞的理,就說一個大乘修行的人,需要能夠現量證得,證得什麼?不要取著,不要執著小乘聲聞的道,認為究竟,不要執著獨覺的道認為究竟。又那些人以為聲聞道是究竟,那些獨覺道的人又說獨覺道是究竟。這些都是戲論來的。永離這種戲論那種道相智的相。「此二是理相」,「理相」即是「如相」。
*5-不分別實有之道智相。
對於萬事萬物,都不起分別,分別什麼?不分別說它是實有。「分別」者思維分別,由思維分別而起執著,叫做「分別」。
*6-此須現證無限量法性之道智相。此二是行相。
你想不分別一切為實有,一定要先得到什麼?先現量能夠證到那種無限量的真如法性。而你的道相智是確實能夠證到無限量的真如法性。「此二是行相」。
*7-無實滯礙之道智相,即是出相。
對於一切都無障礙的,出離一切障礙。

*第三緣苦諦有五者,
攀緣苦諦的那種道相智,有五種相。
*1-謂五取蘊剎那壞故,是無常相。
就是,菩薩能夠體驗到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這五蘊跟我們的貪愛,取即是貪愛,和我們的貪愛互相結合的。為什麼?眾生都貪愛自己五蘊的身體,所以愛相結合的,叫做「五取蘊」。
大乘菩薩現證到色受想行識這五取蘊,每一剎那都是一生一滅、一生一滅,即是無常。
*2-行苦性故是苦相。
苦分成三類,「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苦本身是苦的,本身令你感覺到苦楚的那些苦。
第二種,壞苦,即是快樂都是苦的,為什麼呢?當現在覺得很快樂的時候,這種快樂已經潛伏一種痛苦在裡面,因為這種快樂一停息,就會苦。快樂一壞了,苦就會爆發出來。
第三,行苦,即所謂不苦不樂,捨受。行苦即是遷移,時間逼迫你遷移。有行苦的性,所以亦是苦的相。
*3-遠離異體之作者故是空相。
異體,即是各別有一個實際的體質。世人認為,每一個人、各人各人都有一個異體的我的。遠離這種執著異體的「我」的執。「作者」即是「我」的別名。根本就沒有作者,沒有「我」,沒有異體的「我」,所以人生是空的。
*4-無補特伽羅之我性故是無我相。
沒有一個投胎轉世的補特伽羅的主人翁,那個我性,即是「我體」,「性」當「體」解,所以就是「無我相」
*5-實體空故是無相相。
「實體」者即是真如實體,都是空的。一切五蘊的實體即是真如,真如亦空的。實體是空的,空所以是無有相。
*第四緣滅諦有十六者,
*1-謂離煩惱之滅,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三相。
就是證得了煩惱滅的狀態,離開煩惱,所以寂靜。《大般若經》裡面用三個空,形容離煩惱滅的滅相。
*2-靜相中,有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八相。
眾苦都停息叫做「靜」。「有空空」,空的智都是空的;「大空」,即一望無際的太空亦空;「勝義空」,在勝義諦裡面空的;「有爲」法亦「空」,「無爲」法亦「空」;「畢竟空」由頭到尾「畢竟空」;「無際空」,時間由無始以來,一直到無終。「無際」即是無邊際;「無散空」,心是散的,其實無所謂散與不散。
*3-妙相即本性空相。
真如本性空,或者這樣解:「本性」即是本有的種子,亦空。
*4-出離相中,有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三相。唯出離相者,謂無性自性空一相。
*此就十六種有法。而明十六種離垢法性之滅諦。
十六種本來是有的法,即存在的東西。借這些十六種法來明這十六種離開染污的垢的真如法性。
*如是道相智三十六種相。
*1-集諦相是就能治所治門中說。
集諦相是被人所對治的,能對治的智就能對治這個集諦;
*2-道諦相就所立與能立門中說。
「所立」就是所知,所認許的東西,「能立」就是能夠支持他,用語言來支持他;
*3-苦諦相就自相共相門中說。
苦諦五相就是就自相、共相這一門來講。
*4-滅諦相是就勝利門中說。

(子三)一切相智相
始從四念住,究竟諸佛相。道諦隨順中,由三智分別。
smṛty-upasthānam ārabhya buddhatvākāra-paścimāḥ /
śiṣyāṇ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buddhānāṃ ca yathākramam // Abhs_4.4 //
弟子及菩薩、諸佛如次第,許為三十七、卅四、三十九。
sapta-triṃśac catus-triṃśat triṃśannava ca te matāḥ /
tri-sarva-jñatva-bhedena mārga-satyānurodhataḥ // Abhs_4.5 //
1-從念住相,乃至佛相,分為三聚。謂隨順聲聞弟子所有者,三十七。隨順菩薩所有者,三十四。唯佛所有者,三十九。
2-如是分為三智之理,謂隨順三類補特伽羅身中之道諦,分為三智故。
3-宣說一切相智之相時,何故宣說共聲聞、獨覺、菩薩之相耶?由一切相智,攝盡一切聖人之智德種類,故無過失。
4-此中分三:隨順聲聞弟子所有一切智相,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相,一切相智不共相。
◎七聚三十七
1-初者,謂以慧,觀察有漏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之別相。及觀察無常、苦、空、無我,皆真實空之共相。安住正念,即四念住。
1.1-其自性,謂緣身、受、心、法四事。各修別、共二相。念、慧隨一之入道現觀。
1.2-為入四諦之取捨而修也。
2-不善已生令斷,未生令不生,善已生令增長,未生令生之四正斷。
自性,謂於能治、所治,勇悍取捨之精進入道現觀。
為斷已生不善等而修也。
3-依止欲三摩地、依止精進、依止心三摩地、依止簡擇諸法之觀三摩地,觸證心一境性之四神足。自性,謂對治五過失,修八斷行所得三摩地入道之現觀。
3.1-五過失者,謂懈怠、忘教授、沈掉、不作行、作行。
3.2-八斷行者,謂懈怠對治之信、欲、勤、安。忘教授對治之正念。沈掉對治之正知。不作行對治之作行。作行對治之不作行。此為變化種種相而修也。
4-深忍諦理之信。
勇悍取捨之精進。
不忘所緣行相之念。
心一境性之三摩地。
簡擇實性之慧根。是為五根。
自性,謂於引生自果,聖道能自在轉,加行道煖位以上之信等五法。
為速證聖諦及速圓滿加行道而修。
5-深信四諦之信。
趣證四諦之精進。
不忘所緣行相之念。
心一境性之三摩地。
簡擇四諦相之慧力。是為五力。
自性,謂加行道忍位以上之信等五法。
所為與根同。
6-專緣四諦不散亂支謂念。
自體支謂擇法。
出離支謂精進。
饒益身心勝利支謂喜。
無染污支謂輕安。
安住支謂定。
自性支謂捨。是七菩提分。
自性謂見道所得之念等七法。
為斷見所斷及速圓滿滅道而修。
7-見道以上根本智見。
在後得時以觀察慧簡擇諸法名為正見。
欲為他說發起言語之尋名正思惟。
語業清淨之智名正語。
身業清淨之智名正業。
身語二業清淨之智名正命。
斷修所斷勇悍精進名正精進。
任持不忘奢摩他所緣之念名正念。
於念所取境專注之三摩地名正定。是為八聖道支。
自性謂發生自果聖道之因聖者身中之智。見道未生令生。已生為令圓滿而修。
8-如是七聚三十七法,諸聲聞弟子亦有,菩薩亦修。由一切智道相而說也。
9-此七聚法界限。
9.1-若如俱舍,初聚立於資糧道。次四聚立於煖等四加行位。聖道支立為見道。菩提分立為修道。
9.2-若依集論,初三聚,如其次第在下中上三資糧道。中二聚在加行。後二聚,如其次第,在見道、修道。
◎第二隨順菩薩所有道智之相。此有六類。
1-第一對治道類,謂對治我見空解脫門。
對治彼相續非理作意無相解脫門。對治願求三界為勝義應得無願解脫門。
2-第二變化道類。謂修瑜伽師由內住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即有色觀色解脫。
又瑜伽師由內住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即無色觀色解脫。勝解一切色相同一淨味解脫。即淨解脫。
3-第三現法樂住道類。謂四無色定各從自定障解脫。即四無色解脫。又滅粗受想而解脫。即滅解脫。前三解脫名變化道者。以成就種種變化作用故。後五解脫名現法樂住道者。謂即於現法成就三摩地安樂住之作用故。
4-第四出世間道類,差別有九。謂出世間道性之四靜慮、四無色等至,及滅盡等至。此九由前前漸次而得後後,故名九次第定。
5-第五能斷道類,謂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此是見道無間道所攝之四。
6-第六成佛道類十度,謂從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之六。更加方便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為十。此是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道三十四相。
◎第三唯佛所有一切相智之相,有三十九。
1-初十力者。
謂知從布施感大資財是為處。感貧乏是非處之智力知微細業異熟智力。
知種種勝解智力謂樂善趣樂三乘。
知世間界之自性住種及修所成種非一智力。
知信等根上中下三勝非勝智力。
知往增上生及決定勝一切道。
及彼相違無礙著智力。
知染淨智力。
隨念自他往昔一切生智力。
知一切眾生死生智力。
知聲聞獨覺盡煩惱障。諸佛盡一切垢漏盡智力。
2-四無畏者。
自云我成正覺無能如法攻難。謂智無所畏。
為利他故宣說煩惱障所知障障礙解脫與一切智。無能如法攻難。謂說障礙法無所畏。
宣說一切智等道定能出生三菩提。無能如法攻難。謂說出離道無所畏。
自云我已盡一切漏無能如法攻難。謂說自斷德圓滿無所畏。
3-四無礙解者。謂無障礙了知諸法異名謂法無礙解。能無障礙了知諸法自相共相謂義無礙解。能無障礙了知諸有情語謂詞無礙解。能無障礙了知諸法自性及行相差別謂辨無礙解。
4-十八不共佛法者。謂六不共行。六不共證。三不共事業。三不共智。
初者謂如來不與醉象等同行身行無失。
不在稠林發無義狂呌語行無失。
不忘失所作及遲誤時等念無失。
無時不住空定。
生死湼槃無勝義取捨異想。
於可化所化時至未至無不觀察放捨。
第二謂希求利有情之欲。樂往利所化處之精進。不忘調伏有情方便之念。於此專一之定。簡擇一切法之慧。永斷諸障之解脫。皆無退失。
第三四威儀中調伏有情之身業。宣說具法具義之語業。大慈大悲等意業皆智為先與智俱行智隨行轉。
第四謂於過去未來現在智無障礙轉。
如來相者,謂佛身如所有智,於離一切垢真如,常不起定。
自然相者,謂佛身盡所有智,於一切盡所有法,心自在轉。
正等覺相者,謂具前二分。於如所有盡所有一切相,現正等覺智。
如是三智中。
一切智三十七相者,謂諸聲聞,以斷煩惱障為主名無煩惱漏。
道相智三十四相者,謂諸菩薩,不以斷煩惱障為主假名有漏。
一切相智三十九相者,謂諸佛盡斷二障故唯是無漏。
*1-從念住相,乃至佛相,分為三聚。謂隨順聲聞弟子所有者,三十七。隨順菩薩所有者,三十四。唯佛所有者,三十九。
由最初修四念住的時候,那種活動的情況,一直由四正勤、四神足一直數到最後成佛的相,把這麼多的相分成三堆。第一堆,就是聲聞弟子有這麼多,佛就隨順聲聞弟子都有,就是三十七種;菩薩的道相智,有三十四種,佛亦隨順那些菩薩,亦具有這三十四種相,這是第二種;第三堆,是佛獨有的,「三十九相」。
*2-如是分為三智之理,謂隨順三類補特伽羅身中之道諦,分為三智故。
這樣,把佛的智分為三智的理由,第一個智是「隨順」第一類的眾生,即是小乘的羅漢;第二類即是隨順那些未成佛的菩薩的道相智;第三類就是佛獨有的一切相智。隨順這三種不同的補特伽羅的身中,都有道諦。佛和羅漢就沒苦諦,亦沒集諦,但有滅諦、道諦,佛的大菩提就屬道諦,是有為法來的。佛的大涅槃,是滅諦。道諦裡面包含這三種不同的智。由四念住起,一直至到諸佛的相,都屬於道諦。
*3-宣說一切相智之相時,何故宣說共聲聞、獨覺、菩薩之相耶?由一切相智,攝盡一切聖人之智德種類,故無過失。
彌勒菩薩當宣說一切相智之時,何故又宣說那些與聲聞共有的、與獨覺共有的那些道相智和一切智呢?由於佛所有的一切相智,就能夠概括、包括菩薩、羅漢、辟支佛,一切聖人的智德種類,即是各種各類的智德,它都可以包括在內。
*4-此中分三:隨順聲聞弟子所有一切智相,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相,一切相智不共相。
這裡,佛的一切相智,可以分做三聚。第一聚,隨順小乘聲聞弟子所有的一切智,佛亦有;第二類,「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的相狀;第三類,佛所獨有的一切相智,不與菩薩和羅漢共有的,特有的相狀。
◎七聚三十七
*1-初者,謂以慧,觀察有漏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之別相。
隨順聲聞弟子共有的第一類,在修止觀的時候,用你的智慧去觀察。觀察什麼?觀察這個有煩惱的身體,是不清淨、污穢。這個叫「身念住」。觀察我們所受的,都是苦的。苦苦固然是苦,壞苦亦是苦,行苦都是苦。又觀察我們的心每一剎那都會一起一滅的、無常。「法無我」,一切法都無補特伽羅的「我」的,沒有人的「我」,沒有主宰的。各別修的,就叫做「別相」。
*及觀察無常、苦、空、無我,皆真實空之共相。
別相都修到熟,然後再觀察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一切有為法都是苦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空的、不實在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無我的。最徹底的共相,都是真實是空。無常的東西、苦的東西、無我的東西,通通都是空的。「空」就是一切的共相。即是先初學修四念住,逐種修。修到熟,觀無常、苦、空、無我共相。一切法都是如此。再觀,不論無常,苦,空,無我,這些東西都是空的,共相。
*安住正念,即四念住。
這樣修的時候,就「安住正念」。無常、苦、空、無我等正念,起了這些念頭之後,當觀的時間就叫做「觀」,當觀有結論,「是無常的,不會有常的」、「是無我的,不會有我的」。修定的時候,就不再觀,停下來。「安住」,即是保持著,有正念在,即是無常、苦、空、無我這個正念。這就叫做「四念住」。依著正念而住,安住在正念那裡,就叫做「念住」。
*1.1-其自性,謂緣身、受、心、法四事。各修別、共二相。念、慧隨一之入道現觀。
四念住的本質、自性,就是用念和慧這兩樣,「念」者是記憶,「慧」者抉擇、判斷事理、判斷是非的智慧。用用記憶、用智慧去修,修到起一種現觀。現觀即是深切的體驗,或是說在定中洞察,不由理論,現量觀證。「思慮身不淨、受是苦、心是無常、一切法無我,這四樣東西。觀這四樣東西,不是一齊觀的,各別修自相和共相。先修自己的身不淨,他人的身一樣不淨,所有眾生的身都通通不淨。先修別相,然後修共相。用念、用慧去修,「隨一」即是兩種之中隨便一種,實質是兩種都要的。用這個初入道門的現觀。
*1.2-為入四諦之取捨而修也。
為什麼我們要這樣修?為了將來進一步,對於四諦的道理能夠取捨、能夠抉擇,為了這樣所以要修四念住。
*2-不善已生令斷,未生令不生,善已生令增長,未生令生之四正斷。
修止觀的時候,那些惡念、邪念已經生起的話,即刻斬斷它。不善的雜念、邪念,如果未生起的話,令它不要生。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無常觀、苦觀、無我觀,這些善的思念,如果它起,就增加長大,令它更加發育、發揚光大。如果這些善的念未生起的話,令它生起。
*2.1-自性,謂於能治、所治,勇悍取捨之精進入道現觀。
它的本質,就是對於能治煩惱的智慧,和所治的煩惱,都能夠勇悍地去取捨,取能治的智慧,捨所治的煩惱。取捨,也要一種勤力的精進。就成為好像能夠洞察、體驗一樣。為什麼是入道現觀?好像現觀,不是真現觀來的。入道,即是未曾到達真的現觀。這種現觀,又是假現觀。
*2.2-為斷已生不善等而修也。
為了斷已生的惡法。等,未生的善法,要令它生而修。
*3-依止欲三摩地、依止精進、依止心三摩地、依止簡擇諸法之觀三摩地。觸證心一境性之四神足。
「足」是基礎、基本。入到很深的定,是一切神妙的東西的基礎。「欲」者希望,當希望得一樣東西的時候,會集中精神,好像入了定一樣。因為有欲,所以很容易入到定。這種三摩地是「神妙的境界的基礎」。一個人肯勤力,又會入到定。心三摩地,用定力來控制我們的心。簡擇諸法的三摩地,「簡擇」即是判斷,簡擇是非,判斷善惡。即是慧。觀,用智慧去觀照。肯觀又入到三摩地。用這四種三摩地,「觸證」,達到心一境性,心專於一種境。「性」即是狀況。心專注在一境、不亂的那種狀況。這四種都是定,是神妙的基礎。
*自性,謂對治五過失,修八斷行所得三摩地,入道之現觀。
四神足的自性、本質是什麼?對治五種過失,修八種斷行所得到的三摩地。在三摩地裡面,又有一種假的現觀,「入道之現觀」。
*3.1-五過失者,謂懈怠、忘教授、沈掉、不作行、作行。
懶惰;忘教授,忘記經教;昏沉;作行就緊張,不作行就懈怠。
這五樣東西,就是過失,修定能夠對治這五種過失。
*3.2-八斷行者,謂懈怠對治之信、欲、勤、安。忘教授對治之正念。沈掉對治之正知。不作行對治之作行。作行對治之不作行。
能夠對治懈怠,對於三寶有真實信仰;「欲」,希望、想;「勤」即果斷;「安」,輕安。這四樣東西。忘教授對治之正念,如果起正念,就會對治忘記教授、忘記經教的。「正念」者,把正確的好東西,記憶起來。昏沉和掉舉的對治,是正知。不作行就可以對治作行,作行就對治不作行。由於八斷行所得到的定、現觀,就是四神足的自性。
*3.3-此為變化種種相而修也。
修四神足為了什麼?修止觀時,能夠進步變化而修。
*4-深忍諦理之信。
對於四諦道理,有深刻的印可,那種信。忍是勝解心所,由忍而引起信。
*勇悍取捨之精進。
「精進」即是勤。「勇悍」是勤的本身,它的本質就是「勇悍」、一往無前的那種勇。對善的東西,能夠勇悍去取,對於惡的東西,能夠很勇悍地去捨。對善惡取捨的勇悍,就叫做「精進」。
*不忘所緣行相之念。
不會忘記我們所緣的境的相狀,那個「念」。或者,不忘記所緣的這種行相,這種行相叫做「念」。
*心一境性之三摩地。
心有種力量,令心專一在一種境界上面、不散亂的,叫做三摩地。三摩地,譯做「等持」,前後剎那相似相續。連續地執持心,不讓它散亂。
*簡擇實性之慧根。是為五根。
「簡擇」即是判斷是非善惡,「實性」者真理,「簡擇實性」,用「慧」。這就叫做「五根」。
*自性,謂於引生自果聖道能自在轉,加行道煖位以上之信等五法。
五根的本質、的自性是什麼呢?修到加行位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所發的信、勤、念、定、慧,才算五根。加行道,加行位裏面的智。加行位的智是五根,有什麼作用?「聖道」是指無漏慧,對於能夠令你證果的無漏慧,能夠自在出現。「轉」即是生起。五根的自性就是能夠引生自己證阿羅漢、不還、預流等果的無漏智,令這種無漏智能夠自在地出現的那種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這種加行的時候,信、勤、念、定、慧這五種東西。
*為速證聖諦及速圓滿加行道而修。
這五種東西為什麼要修呢?是為了能夠速證得四聖諦。及能夠速圓滿加行道,加行道圓滿,然後無漏智出現。圓滿加行道,就為這樣而修的。
*5-深信四諦之信。
*趣證四諦之精進。
*不忘所緣行相之念。
*心一境性之三摩地。
*簡擇四諦相之慧力。是為五力。
*自性,謂加行道忍位以上之信等五法。
「力」者即是發生作用。「根」只是基礎,未發生大作用的。那五力的自性是什麼呢?五根就是煖、頂、忍、世第一法四位都有的。五力呢?忍位以上才有的,煖、頂兩位都沒有。又可以這樣分:五根是煖位、頂位,五力是忍位和世第一法位。
*所為與根同。
*6-專緣四諦不散亂支謂念。
七覺支,即是七菩提分。專心去認識、了解、緣慮苦集滅道這四諦的道理,集中精神,不散亂。能夠令精神集中的,靠什麼?靠把四諦的道理能記憶著,靠有記憶,「念」,是無漏的「念」。叫做「不散亂支」,令心不散亂。
*自體支謂擇法。
「自體」即是本質,七覺支的中心,就是慧。擇法即是慧,無漏智,真正能夠揀擇諸法。「法」是指四諦的道理,就真正能夠揀擇、認識四諦理論。
*出離支謂精進。
能夠令你擺脫、出離凡夫境界,入聖人的境界。要靠你勇悍精進。都是無漏,因為七覺支見道的時候都是無漏的。
*饒益身心勝利支謂喜。
令我們的身心覺得是好的、舒服的,有勝利的。令我們歡喜,對身心都有益的。
*無染污支謂輕安。
「染汙」即是混濁。輕安一起,令身心沒有粗重,一些染汙都沒有的,一些煩惱都不會起。
*安住支謂定。
怎樣能夠令我們的安住在內,不散呢?定。
*自性支謂捨。是七菩提分。
「自性支」即那時候的一般的狀況。就是捨。「捨」是什麼?因為有喜受,不會捨受。亦不是施捨。「捨」即是心不傾動,平衡、均衡,精神狀態很均衡。修止觀的時候,最初有種心平等性,很均衡的那種狀態,就叫做「捨」。再進一步,獲得心正直性。心不需要用力的,均衡要用力把持它均衡。正直即是不傾動。最後,就得到心無功用性。即不需要加功的,自然不會傾動的。以前都有捨,不過以前那些有漏的捨,都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而已。是到最後無漏的捨出現的時候,才是心無功用性。無功用即自然而然,從心所欲的。
*自性謂見道所得之念等七法。
七菩提分的自性、本質,就是見道時候,所得的七個無漏法。
*為斷見所斷及速圓滿滅道而修。
為什麼要修這個七覺支呢?就是為了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見道的時候,對於滅諦和道諦,都修到多少的,但是都不夠圓滿。快快把滅諦、道諦都圓滿,為此而修的。七覺支就是見道的時候的根本智。
*7-見道以上根本智見。
在見道以上的根本智見,即是上文的七覺支。
*在後得時以觀察慧簡擇諸法,名為正見。
七覺支出現完了、根本智出現完了,後得智就出現了。在後得智出現的時候,用能夠觀察事理那種慧,正正式式簡擇諸法,即是觀世俗諦。七覺支是證勝義諦,現在用後得智,後得智是有分別的、有概念的。用有分別的、有概念的慧,去簡擇諸法。簡擇諸法這種慧,就叫做「正見」,是無漏的。
*欲為他說發起言語之尋,名正思惟。
為了化度眾生,所以發起說話來說法。說法時一定要用思想。「尋」即尋求,思心所和慧心所一齊起。但是,思多而慧少。如果慧多而思少,就叫做「伺」。又是無漏的,這種思惟。
*語業清淨之智名正語。
講說話來度眾生,能夠指揮語業的那種正見,就叫「正語」。
*身業清淨之智名正業。又是無漏的。
能夠指揮身體動作那種智,「名正業」。又是無漏的。
*身語二業清淨之智名正命。
「身語二業」都「清淨」的「正命」。正當的活命方式,正當的職業,用無漏智來指導的活命方式。
*斷修所斷勇悍精進名正精進。
七覺支就是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八正道要進一步,斷除修道所斷的俱生煩惱。為了要斷除修道所斷的俱生煩惱,要發起一種勇悍精進的力,這種無漏的精進,勇往無比的,叫做「正精進」。
*任持不忘奢摩他所緣之念名正念。
能夠保持你在定中,在定中所攀緣的那些境,指四諦的道理,在定中所緣的,能夠保持著,不會忘記,叫做「正念」。
*於念所取境專注之三摩地名正定。是為八聖道支。
對於記得的四諦道理,專心專注,能夠令他的心專注不散的那種定力,這種「三摩地力」,叫做「正定」,又是無漏的。
*自性謂發生自果聖道之因聖者身中之智。
八聖道的本質、自性,就是能夠發生他證果的時候那種聖道的因來的。他證阿羅漢果,或者那時候的「智」,就是果。八支聖道就是因,是聖人身中的智。他講明是聖人身中的,不是我們普通人的。
*見道未生令生。已生為令圓滿而修。
為什麼要修八正道呢?「見道未生令生,已生爲令圓滿而修」。
當見道之後,仍未能生起的智慧,它令這種智慧生起,所以要修八正道。見道的時候已經生起的那種能夠斷除分別煩惱的智,再修八正道支,令那種智更加圓滿。

*8-如是七聚三十七法,諸聲聞弟子亦有,菩薩亦修。由一切智道相而說也。
上文所講的這些,七堆,四念住一堆,四正斷第二堆,四神足第三堆,五根第四堆,五力第五堆,七菩提分第六堆,八正道第七堆。以上七堆總共三十七樣東西,是小乘聲聞弟子都有的,菩薩也修這些,為什麼?菩薩道相智裡面又兼修著一切智。小乘人的智叫做「一切智」。
*9-此七聚法界限。
*9.1-若如俱舍,初聚立於資糧道。次四聚立於煖等四加行位。聖道支立為見道。菩提分立為修道。
修七聚法的界限,是什麼呢?依據《俱舍論》,「初聚」,即是四念住,是資糧位的人修。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這四聚,在加行道修的,即是加行道煖位就修四正斷,頂位就修四神足,忍位就修五根,世第一法位就修五力。八正道支就說是見道;掉轉了,七覺支,「立爲修道」。
*9.2-若依集論,初三聚,如其次第在下中上三資糧道。中二聚在加行。後二聚,如其次第,在見道、修道。
若依無著菩薩所著的《阿毗達磨集論》,初三聚如其次第在下品、中品、上品的資糧道。中二聚即是五根、五力,加行道。「後二聚」,即是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即七菩提分是見道,八正道分是修道。

*◎第二隨順菩薩所有道智之相。此有六類。
隨順著菩薩所修的道相智的相,有六類。
*1-第一對治道類,謂對治我見,空解脫門。
第一類,叫做「對治道」。專用來對付煩惱的道,道是指道諦所攝的東西。「空解脫門」,解脫即涅槃,涅槃之門就是空解脫門。「空」即是修空觀。空觀是對治我執、我見,人我見和法我見。
*對治彼相續非理作意,無相解脫門。
既然是空,根本沒有那樣東西,我們覺得有那樣東西,只是我們的執著來,即是無相觀。無相觀,用來對治我見,連續不斷,修空觀的時候它停一停,一會兒它又起。「非理作意」,即是不合理的那種思念。便要修無相解脫門。
*對治願求三界為勝義,應得無願解脫門。
「願」即是貪求。認為三界的享受在勝義來說,都應該得的、應該享受的。那種貪求的心,就要修「無願」。既然世界是空的,人生是空的,又是假的、無相的,不應該貪求它。
*2-第二變化道類。
第二類變化道,又有三種。本來覺得是這樣的,變做覺得不是這樣的,叫做「變化道」。
*謂修瑜伽師,由內住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即有色觀色解脫。
修止觀、禪定的人叫做「瑜伽師」,修止觀的人。「內」即是在定中,在定中住在那種想,物質是有的。在那裡觀,覺得物質是有的,身外所有一切的物質,我們都不要讓它束縛到我們。「解脫」,即是不讓它束縛。住在有色的想,觀外界的色是有,但是有,不會被它束縛到。
*又瑜伽師,由內住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即無色觀色解脫。
在定中修止觀的時候,覺得物質根本是虛假的、沒有的。觀察外面的色是有,在定中不見有色。雖然外面有色,不覺得有色,即是不覺得色能夠束縛到我們。
*勝解一切色相同一淨味解脫,即淨解脫。
「勝解」即是起一個清楚的了解。清楚的了解即是什麼?一切色相不論內的色和外的色,一切色的相狀,只要你不要執著它,都不會束縛到你的。這樣叫做「淨解脫」。
*3-第三現法樂住道類,
「現法」即是現世。現世都能夠安樂而住,不起紛擾、不受紛擾的道,那類。
*3.1-謂四無色定,各從自定障解脫,即四無色解脫。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各有解脫。「空無邊處」解脫一切色的障礙;「識無邊處」連空都解脫掉了,剩下自己的心;「無所有處」就連心都沒有;「非想非非想處」就是有想又不是,沒有想又不是,有想無想兩種情況都解脫。就是「四無色解脫」。四種無色定,各人都能夠把每一種定的障礙解脫掉,「即四無色解脫」。
*3.2-又滅粗受想而解脫,即滅解脫。
滅盡定沒有粗想,即是前六識都沒有,剩下第七識、第八識兩識而已,很微細。前六識的受和想都滅掉,解脫即是滅盡定。
*3.3-前三解脫,名變化道者,以成就種種變化作用故。後五解脫,名現法樂住道者,謂即於現法成就三摩地安樂住之作用故。
前面三「有色觀色解脫」、「無色觀色解脫」和「淨解脫」,為什麼叫「變化道」?以成就種種變化作用故。後面「現法樂住解脫」總共五種,在現世成就這幾種定,在定中安安樂樂來享受那種作用,所以叫做「現法樂住道」。
*4-第四出世間道類,差別有九。謂出世間道性之四靜慮、四無色等至,及滅盡等至。此九,由前前漸次而得後後,故名九次第定。
第四類道,叫做「出世間道類」,「差別」即是種類,種類有九種,出世的四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禪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四禪,一種是出世的四靜慮。出世四靜慮,無漏的四禪。菩薩所修的是,出世的四靜慮。「四無色」,外道凡夫所修的無色定是有漏的。大乘菩薩現在練習的,就是出世的四無色。滅盡定,即前六識通通停掉,第七識不停,裡面四個煩惱心所停了。這九個就是「九次第定」,先入初禪,遞至二禪,遞至三禪,遞至四禪,然後跟著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然後才再入滅盡定。九種是次第入的,叫做「九次第定」。
*5-第五能斷道類,謂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此是見道無間道所攝之四。
能夠斷除煩惱的道諦,有哪幾種呢?四種。見道的時候,觀四諦,「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苦類忍」、「集類忍」、「滅類忍」、「道類忍」。「忍」是無間道,無間道是斷除煩惱的,「智」是解脫道,是享受的。
*6-第六成佛道類十度,謂從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之六。更加方便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為十。此是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道三十四相。
第六成佛道,令你成佛應該修的,有十種,即是「十度」。從布施波羅蜜多,第二戒波羅蜜;第三忍波羅蜜;第四精進波羅蜜;第五靜慮波羅蜜;第六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除了「方便」、「願」和「力」之外,其餘的後得智,叫做「智波羅蜜」。這些是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道三十四相。

*◎第三唯佛所有一切相智之相,有三十九。
佛表現出來的象徵,有三十九相。
*1-初十力者。
*1.1-謂知從布施感大資財是為處,感貧乏是非處之智力。
第一種智,即是「是處非處的智」,能夠用現量證到,知道世間的人布施,就會感召到大的財富。如果布施感到貧乏,不會的。
*1.2-知微細業異熟智力。
第二種力,知道很微細的業、果報的智的那種力。
*1.3-知種種勝解智力,謂樂善趣、樂三乘。
第三種力,知道有些眾生是有種種不同的勝解。「勝解」即是心裡面對事物的了解。知道眾生有些愛「樂」生在人天的「善趣」。知道有些歡喜聲聞乘、獨覺乘、大乘。
*1.4-知世間界之自性住種及修所成種非一智力。
第四種力,知道世間裡面的眾生,那些人有那些本有的種子。「自性」是「本來」。「住」就住在真如體上。本來住在真如體上。從無始以來,有的那些種子,「種」即是「種性」,「種性」即是「種子」的別名。「自性住種性」即是那些本有的無漏種子。修所成種,有了自性住種之後,就起現行,現行後再熏回來、再修,更加強那些無漏種子。知道世間的眾生,哪一個眾生有幾多自性住種,哪一個眾生有幾多修所成種。多少、強弱,各個眾生非一的。
*1.5-知信等根上中下三、勝、非勝智力。
第五種力,知道信、勤、念、定、慧等五根,有些是上等的五根,有些是中等的五根,有些是下等的五根,三種;有些是殊勝的,有些是非殊勝的。
*1.6-知往增上生及決定勝一切道,及彼相違無礙著智力。
第六種,知道眾生的生命有兩種。有種是「增上生」,一世比一世好;有種是「決定勝」,決定得涅槃。修福就是增上生道,修智就是決定勝道。以及跟增上生相反的,那些是輪轉地獄、餓鬼的,與及跟「決定勝」相反的,就一定不會得涅槃。知道這種東西的智慧,一點都沒有礙著。
*1.7-知染淨智力。
第七種,知道哪一樣東西是有染污性的,哪些東西是清淨性的,有這種力。
*3-四無礙解者。
*3.1-謂無障礙了知諸法異名,謂法無礙解。
「解」即是「智」。說法、了解世間東西的時候的智慧,沒有障礙的。四種無礙的智。他一點都沒障礙,沒障礙什麼?去了解諸法的異名、各種法的名稱、不同的名稱,一聽便了解。
*3.2-能無障礙了知諸法自相、共相,謂義無礙解。
有法就必定有義的。「法」者經教裡面那些一個個的名稱;「義」就是每一個「法」裡面的意義。他對於諸法的意義去了解的智慧,是無所障礙的。所謂「義」不外是什麼?不外諸法的「自相」和「共相」。那個法、那個名稱所代表的東西的本身,叫「自相」,它自己本身的情況。共通的相狀,叫做「共相」。
*3.3-能無障礙了知諸有情語謂詞無礙解。
他能夠一點都沒有障礙地,去了解所有眾生的不同的語言。
*3.4-能無障礙了知諸法自性及行相差別謂辨無礙解。
「辨」是「辯才」,辯才無礙,能夠毫無障礙地了知諸法的自性,即是「自相」,和差別不同。這個用來辯論的。上文只是了解它。
*4-十八不共佛法者,謂六不共行、六不共證、三不共事業、三不共智。
不共的、佛所獨有的法,「法」即是東西、事物。十八種。哪十八種?「謂六不共行」,「行」即是行為,六種佛所獨有的行為,其他菩薩、聲聞都沒有的。「六不共證」,只有佛可以證得到的,其他菩薩,連十地菩薩都證不到的。「三不共事業」,三種事業是佛自己獨特才有的,三種不共事業。「三不共智」,佛所獨有的智、智慧。
*1-初者
*1.1-謂如來不與醉象等同行身行無失。
他不會與醉象一齊行,身體上的行為,不會有過失。
*1.2-不在稠林發無義狂呌語行無失。
不會走到稠林裡自由自在的時候,好像些禽獸那樣在大叫,沒有意義的狂叫。叫做「語行無失」。
*1.3-不忘失所作及遲誤時等念無失。
他應該做的東西,不會忘記,依時地會去做;與及講好什麼時間、哪個時間來,他遲了、誤了鐘點,不會的。「念」即是「記憶」。
*1.4-無時不住空定。
時時都入空定的,一個無相的定,證真如無相的定的。
*1.5-生死湼槃無勝義取捨異想。
對生死不一定要放棄,對涅槃不一定要取。
*1.6-於可化所化時至未至無不觀察放捨。
對於可化的所化眾生,哪個時候到、可以化度未?他觀察得到;某個時候一定度他不到的,就「放捨」。
*2-第二
*2.1-謂希求利有情之欲。
常常都希望能夠利益眾生的,有種這樣的欲心所。
*2.2-樂往利所化處之精進。
歡喜去,利益所化的眾生的地方,那種勤、那種精進。
*2.3-不忘調伏有情方便之念。
調伏些眾生,每一類眾生要用不同的方式的。某種眾生應該用什麼方法去便利,他不會忘記的。
*2.4-於此專一之定。
對於化眾生這類事,他能夠專一去做。
*2.5-簡擇一切法之慧。
能夠簡擇一切法,某樣東西應該怎做、某樣東西不應去做,他能夠簡擇那種慧。
*2.6-永斷諸障之解脫。皆無退失。
永遠斷除一切所知障、煩惱障,解脫。這六種佛獨證到的東西,他都不會退轉的、不會有過失的。
*3-第三
*3.1-四威儀中調伏有情之身業。
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之中,他用威儀來調伏眾生,令眾生看見他的威儀,已經是仰慕他。
*3.2-宣說具法具義之語業。
宣說具有和經教裡面所講的如理的意義一樣,具備很有道理、義理的那些東西。
*3.3-大慈大悲等意業皆智為先與智俱行智隨行轉。
以大慈大悲等來造作他的意業,這些意業都是以智為先,以般若來指導的,以般若為先而前行。和般若智一齊起的、一齊出現。或者,他每做一樣東西,有個般若智跟隨他一齊起的,即事事都不離般若的。
*4-第四
*4.1-謂於過去、未來、現在智無障礙轉。
觀察、決擇過去的東西,觀察現在的東西,觀察未來的東西,一點都沒有障礙的「生起」。
*4.2-如來相者,謂佛身如所有智,於離一切垢真如,常不起定。
成佛之後,能夠證得如所有性的智,即是證真如的智。對於出離垢的真如,時時都有在證真如的定。
*4.3-自然相者,謂佛身盡所有智,於一切盡所有法,心自在轉。
「如所有性」就指真如,「盡所有性」是指些有為法。了解有為法的智,對於一切盡所有性之法,即是有為法,心能夠自在運轉,而去了解。
*4.4-正等覺相者,謂具前二分。於如所有、盡所有一切相,現正等覺智。
具前面那兩種,對如所有性了解和盡所有性了解,兩部份的智,時時覺知,又平等地覺知,每剎那一樣那麼清楚地了解。
*5-如是三智中。
*5.1-一切智三十七相者,謂諸聲聞,以斷煩惱障為主名無煩惱漏。
這裡所講的三種智,第一種智叫做「一切智」,就有三十七相。即是那些聲聞的弟子,以斷煩惱為主的,所以這種智就叫做沒有那些煩惱的漏影響他的。
*5.2-道相智三十四相者,謂諸菩薩,不以斷煩惱障為主,假名有漏。
雖然無煩惱障,但假名有漏,實際菩薩不會被煩惱束縛到的。
*5.3-一切相智三十九相者,謂諸佛盡斷二障故唯是無漏。
「二障」即是煩惱障、所知障,只是無漏的。即是說,一切相智完全無漏;菩薩的道相智則假名有漏,實質是無漏;小乘人的一切智,就無煩惱漏,沒有煩惱障之漏。

(壬二)明勝加行分二。
(癸一)積善根之身。
(癸二)正明加行。
今初
昔承事諸佛,佛所種善根,善知識攝受,是聞此法器。
kṛta-adhikārā buddheṣu teṣu upta-śubha-mūlakāḥ /
mitraiḥ sanāthāḥ kalyāṇair asyāḥ śravaṇa-bhājanam // Abhs_4.6 //
1-此處正說緣空性止觀雙運慧所攝持之菩薩瑜伽,即此處正說之加行相。界從大乘加行道煖,乃至最後心。
2-若於往昔,承事諸佛,并於佛所,供飲食等種諸善根。具足大乘善知識之資糧道菩薩,乃是聽聞此教道果般若之器。
*1-此處正說緣空性止觀雙運慧所攝持之菩薩瑜伽。
*想修加行,需要有什麼?需要歷劫以來積有善根的那些身。
修加行那種菩薩的瑜伽,是用慧所攝持,保護著它,即時時有智慧去提點它。什麼智慧?修止觀雙運那種慧。那種慧的作用是怎樣?「緣空性」即是修空觀的那種慧,那種止觀雙運的慧,止觀雙運一定是初禪以上才可得。這種菩薩瑜伽。
*即此處正說之加行相。界從大乘加行道煖,乃至最後心。
這種菩薩瑜伽,即此處正說之加行相,這種加行活動,即是那種止觀雙運的活動。界限就是從大乘加行道起,煖、頂、忍、世第一法的煖位開始,煖、頂、忍、世第一法都是在第四禪裡面發生。「乃至最後心」即是金剛心。
*2-若於往昔,承事諸佛,并於佛所,供飲食等種諸善根。具足大乘善知識之資糧道菩薩,乃是聽聞此教道果般若之器。
這種人,曾經前世又前世,已經供過佛。並在佛的住處,供養飲食等給佛,種下很多善根。具備大乘善知識,即是良師益友、良師善友。現在這三樣都具備,能夠有資格、有福氣聽聞《般若經》,那種資糧道菩薩。乃是聽聞此教道果般若,「教」即「文字般若」。「道」就是教你怎樣修道的,「果」就是證得果的,即是講教般若、道般若、果般若的經典。這樣的人就有福,聞《般若經》的法器。聽聞而已,未必是受持。
親近佛、問答,及行施、戒等。諸勝者許此,是受持等器。
buddha-upāsana-saṃpraśna-dāna-śīlādi-caryayā /
udgraha-dhāraṇādīnāṃ bhājanatvaṃ satāṃ matam // Abhs_4.7 //
1-又彼資糧道菩薩,親近無數諸佛,請問疑惑之文義。
2-於所問義,如理修布施、持戒等。
3-諸佛勝者許為受持文義等之法器。
*偈
如果進一步,「受持」即能夠記憶,一句句了解。更進一步。如果他前世,能夠親近諸佛,曾經跟佛問答過的,又修過六波羅蜜。「勝者」是指聖人、佛、菩薩。「許」即是認許,佛、菩薩認可這種人,能夠受持《般若經》,能夠了解《般若經》,能夠依《般若經》修持等,去修持的那種法器。
*1-又彼資糧道菩薩,親近無數諸佛,請問疑惑之文義。
對於經文的,和所的說的法的義理,不明會請問佛陀的。
*2-於所問義,如理修布施、持戒等。
對於所問的義,得到佛的指示之後,能夠如理地、合理地去修行布施、持戒等等那六波羅蜜多。
*3-諸佛勝者許為受持文義等之法器。
這種人,諸佛菩薩等,就認為這種人有資格受持《般若經》的文,記憶的文和了解它的義理,高級一點的法器。
(壬二)正明加行
不住色等故、遮彼加行故、彼真如深故、此等難測故。此等無量故、
rūpādiṣv anavasthānāt teṣu yoga-niṣedhataḥ /
tat-tathatā-gambhīratvāt teṣāṃ duravagāhataḥ // Abhs_4.8 // tad-aprāmāṇyataḥ
1-大乘加行道根本智,於所緣境,破除實執,名於勝義不住色等。
2-於能緣心,破實執,名於色等勝義不加行,而於真實義加行。
3-色等實空之真如甚深。
4-諸道之法性難測度。
5-諸行相之法性無量。通達此五之加行,是就加行自體而分。
*正明修行的時候是怎樣修行的,這種加行,有二十種加行。
*1-大乘加行道根本智,於所緣境,破除實執,名於勝義不住色等。
加行道修觀空那種智,用「根本」就不對。現在,姑且解它做那種觀空那種智。大乘加行道觀空那種智,對於所緣的色受想行識等境,能夠不執它為實。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就能夠說他在勝義中,不執著色、受、想、行、識等。不是說他沒有色、受、想、行、識,不過在勝義中,不執著它。這是一切相加行的第一種。
*2-於能緣心,破實執,名於色等勝義不加行,而於真實義加行。
對色、受、想、行、識,不執著。如果執著「我現在的智慧能夠觀空」,一樣是執著,這個「加行」是指智慧。連加行智慧都破掉、都空掉,遮即所謂「空掉」,遮掉加行的智慧,即是連那個人的加行的智慧,都破除掉。
對於能夠攀緣色、受、想、行、識的境而知道它是空的那個心,知道色都是眾緣和合而生,都是無自性的、空的。即是能觀空那種智慧都空掉,即是跟沒有加行一樣,但實際上是有加行的。
*3-色等實空之真如甚深。
色、受、想、行、識中所有的真如是甚深。
*4-諸道之法性難測度。
真如和能證真如的道、的智,都是難測的。為什麼?他只是加行位,還未真正有無漏智,所以覺得彼等難測。「道」者即是指那些智慧、道諦,所修的道。道之法性,能證真如的那些無漏的道,都是很深、很難測的。
*5-諸行相之法性無量。通達此五之加行,是就加行自體而分。
那些道的活動的情況是無量、無邊無際的。這個「法性」當「性質」,是「無量」的。修加行的人了解,因為未有無漏智,所以對無漏智很傾慕。能夠通達這五類東西的那種加行,是由加行本身的性質來分。

劬勞久證故,授記、不退轉、出離及無間。
kṛcchāc cireṇa pratibodhataḥ /
vyākṛtāv avivartyatve niryāṇe sanirantare // Abhs_4.9 //
1-又資糧道鈍根菩薩智,於真空性多起驚恐,由是初業菩薩之加行故。須大劬勞,要經長時,乃能成佛,名劬勞長久之加行。
2-大乘加行道煖位,由於空性成就無畏,名得授記之加行。
3-大乘加行道頂位,勝出於煖,聽聞、受持般若等故,名不退轉加行。
4-大乘加行道忍位,由遠離二乘作意等障碍法故,名出離加行。
5-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為見道正因,常修法故名,無間加行。
*1-又資糧道鈍根菩薩智,於真空性多起驚恐,由是初業菩薩之加行故。須大劬勞,要經長時,乃能成佛,名劬勞長久之加行。
又資糧位裡面的鈍根菩薩智,對於真空性,即是指「真如」,多數起驚恐的。由於這些菩薩是初趣作業的菩薩,初級的人的加行、修行是這樣的,所以他要很勞苦;不止一世、兩世,要經長時乃能成佛,這樣叫做劬勞長久之加行。
*2-大乘加行道煖位,由於空性成就無畏,名得授記之加行。
加行位的煖位的菩薩,對於空性,能夠得到無畏,堪予授記這種人。
*3-大乘加行道頂位,勝出於煖,聽聞、受持般若等故,名不退轉加行。
加行道頂位,「勝過」煖位,但他仍然是聽聞,仍然能夠受持那些般若波羅蜜多經,不過他很勇猛,不會退轉。
*4-大乘加行道忍位,由遠離二乘作意等障碍法故,名出離加行。
大乘加行道忍位,由他能夠遠離二乘,即那些聲聞獨覺那些執著的,的作意等,遠離這些障礙法,所以名出離加行。
*5-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為見道正因,常修法故名,無間加行。
乘加行道的世第一法,世第一法一過就是見道,所以世第一法就名見道正因的常修法。所以叫做「無間加行」,中間沒有東西隔開的。
近菩提、速疾,利他、無增減,不見法、非法、色等不思議。色等諸行相、自性、無分別,
āsanna-bodhe kṣipraṃ ca parārthe 'vṛddhy-ahānitaḥ /
dharmādharmādy-adṛṣṭau ca rupācintyādy-adarśane // Abhs_4.10 // rūpādes tan-nimittasya tad-bhāvasya avikalpakaḥ /
1-大乘見道,是大乘道無漏法所依故,名近大菩提加行。
2-從二地至七地智,速能成辦法身果故,名速疾證大菩提加行。
3-第八地智,是普於三種種姓轉法輪之淨地智故,名利他加行。此八加行是就補特伽羅而分。
4-又八地智,是於勝義不見增減之淨地智故,名無增減加行。
5-又彼智,是於勝義不見法非法等之加行。
6-又彼智,是破色等不思議相之加行。
7-又彼智,是於所相事色等,彼行相變礙等、所相自性,不分別之加行。此四加行是就圓滿加行之方便而分。
*1-大乘見道,是大乘道無漏法所依故,名近大菩提加行。
大乘見道,那些無漏的智,初次出現,以後亦陸續出現,無漏法一定依靠見道做先行,才能夠出現,所以叫做近大菩提加行。
*2-從二地至七地智,速能成辦法身果故,名速疾證大菩提加行。
從第二地至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地的智慧,這些智慧就很快能夠成辦證法身的果。所以,第二地至第七地的智慧,叫做「速疾證大菩提加行」。
*3-第八地智,是普於三種種姓轉法輪之淨地智故,名利他加行。此八加行是就補特伽羅而分。
第八地菩薩,那些觀自在菩薩。第八地的智慧,真正有資格對聲聞種性、獨覺種性、菩薩種性的人轉法輪。已經住在淨地,由第八地起,有漏種子雖然還在,但不起現行。全都是無漏種子起的。
*4-又八地智,是於勝義不見增減之淨地智故,名無增減加行。
第八地觀自在菩薩有哪種智呢?當他證到勝義的時候,他見到諸法是不增不減的。他能夠達到這樣的淨地的智,所以叫做「無增減加行」。
*5-又彼智,是於勝義不見法非法等之加行。
第八地的智,於勝義中,哪樣叫「法」,哪樣叫「非法」,根本就不起不滅的,因為是無相的加行。
*6-又彼智,是破色等不思議相之加行。
色受想行識,初初小乘就以為它是實,後來就以為它空,後來又說它非空亦非不空,到最後是什麼?講都不得,不可思議。那然後,最後至此,連「不思議」的相都破掉。「破色等不思議相」的加行。
*7-又彼智,是於所相事色等,彼行相變礙等、所相自性,不分別之加行。此四加行是就圓滿加行之方便而分。
第八地的智,對於我們所觀的、所看到的那些色、受、想、行、識等,都有它的性能、有它的狀況的、它的行相,對於色、受、想、行、識等那種特殊的情況,會變礙,有為法即是有變礙,受就有苦樂,想就會取像等那些行相。即是對於所相的事、色、受、想、行、識的自性和行相,本來各有不同的,但現在一體皆空。所以,對於所相的東西、所觀的東西,不論它的行相如何,不論它的自性如何,完全不起分別,不覺得它有分別。修這種加行,即是對於所相的自性不分別的加行這種。如是四種,是就如何令到這些加行得圓滿的程度而分。
能與珍寶果、清淨及結界。
phala-ratna-pradātā ca śuddhakaḥ sāvadhiś ca saḥ // Abhs_4.11 //
9-第九地智,是於預流等果能安立他之淨地智,名能與寶果之加行。
10-第十地智,是從色乃至一切相智,修習清淨之淨地智故,名清淨加行。
11-速修般若之菩薩瑜伽,是分日月年,時勤修般若,精進不捨之菩薩瑜伽,名結界加行。
此三是就果與時間,而分共為大乘二十種加行。
*9-第九地智,是於預流等果能安立他之淨地智,名能與寶果之加行。
第九地,知道某個人證得預流果,某個人證得不還果等,能夠安立他,給他講「你這樣修,就會證到」,「你現在證到」或「還未證到」,能夠安立,「安立」者即是說明,講給這些人知那些淨地的智。教別人「怎樣修就會證得一來果」,或者「你現在證到」或「未證到」或「將會證到」,給予珍寶果。
*10-第十地智,是從色乃至一切相智,修習清淨之淨地智故,名清淨加行。
第十地智,是從色乃至一切相智。「色」就是「色、受、想、行、識」。一切相智,所觀的色、受、想、行、識五蘊。能觀的,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對於所觀的境,和能觀的智,都「修習清淨」,「修習」都能夠起空觀,修習空它的那種淨地智,「名清淨加行」。
*11-速修般若之菩薩瑜伽,是分日月年,時勤修般若,精進不捨之菩薩瑜伽,名結界加行。
修得很快成就的那種菩薩瑜伽,即是止觀,是分年、月、日、時,每年修幾多,每月修幾多,每日進步幾多,勤修精進的,有一定界線的,依著進度前進,叫做「結界加行」。
*此三是就果與時間,而分共為大乘二十種加行。
這三種,是就能夠得果的時間而分的。大乘所謂一切相加行,就是這二十種。

2023年8月27日 星期日

2.55 偈:心、遍計、依他起、圓成實

 2.55 偈:心、遍計、依他起、圓成實
tatredam ucyate -
So it is said:
【求譯】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菩譯】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實譯】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cittaṃ viṣaya-saṃbandhaṃ jñānaṃ tarke pravartate |
nirābhāse viśeṣe ca prajñā vai saṃpravartate || 2.180 ||
The Citta is bound up with the objective world; the intellect's function is to speculate; and in the excellent state of imagelessness there is the evolving of transcendental wisdom (prajñā).
【求譯】心縛於境界,覺想智隨轉,無所有及勝,平等智慧生。
【菩譯】心依境界縛,知覺隨境生,於寂靜勝處,生平等智慧。
【實譯】心爲境所縛,覺想智隨轉,無相最勝處,平等智慧生。

parikalpita-svabhāvo ’sti para-tantre na vidyate |
kalpitaṃ gṛhyate bhrāntyā para-tantraṃ na kalpyate || 2.181 ||
According to the false imagination, [self-substance] is, bu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lativity (paratantra) it is not; owing to perversion, what is discriminated is grasped [as real]; in the relativity there is no discrimination.
【求譯】妄想自性有,於緣起則無,妄想或攝受,緣起非妄想。
【菩譯】妄想分別有,於緣法則無,取虛妄迷亂,不知他力生。
【實譯】在妄計是有,於緣起則無,妄計迷惑取,緣起離分別。

vividha-aṅga-abhinirvṛttyā yathā māyā na sidhyati |
nimittaṃ hi tathā citraṃ kalpyamānaṃ na sidhyati || 2.182 ||
Multitudinousness of differentiations is imagined [as real by the ignorant], but being like Māyā they obtain not; varieties of individual forms are discriminated as such, but they [really] do not obtain.
【求譯】種種支分生,如幻則不成,彼相有種種,妄想則不成。
【菩譯】種種緣生法,卽是幻不實,彼有種種想,妄分別不成。
【實譯】種種支分生,如幻不成就,雖現種種相,妄分別則無。

nimittaṃ dauṣṭhulyam ayaṃ bandhanaṃ citta-saṃbhavam |
parikalpitaṃ hy ajānānaṃ para-tantrair vikalpyate || 2.183 ||
 [To imagine] individual forms is wrong, it puts one in bondage; they are born of Mind due to the false imagination of the ignorant; based on the relativity they are discriminated.
【求譯】彼相則是過,皆從心縛生,妄想無所知,於緣起妄想。
【菩譯】彼想則是過,皆從心縛生,愚癡人無智,分別因緣法。
【實譯】彼相卽是過,皆從心縛生,妄計者不了,分別緣起法。

yad etat kalpitaṃ bhāvaṃ paratantraṃ tad eva hi |
(*131) kalpitaṃ hi vicitrābhaṃ paratantre vikalpyate || 2.184 ||
The existence thus subjected to discrimination is no other than its relativity aspect; (131) the false imagination is of various forms; based on the relativity, discrimination is carried on.
【求譯】此諸妄想性,卽是彼緣起,妄想有種種,於緣起妄想。
【菩譯】此諸妄想體,卽是緣起法,妄想有種種,衆緣中分別。
【實譯】此諸妄計性,皆卽是緣起,妄計有種種,緣起中分別。

saṃvṛtiḥ parama-arthaś ca tṛtīyaṃ nāsti-hetukam |
kalpitaṃ saṃvṛtir hy uktā tac chedād ārya-gocaram || 2.185 ||
Conventional truth (saṁvṛiti) and ultimate truth (paramārtha)—if there be a third, non-entity is its cause; the false imagination belongs to the conventional; when it is cut asunder, there is the realm of the wise.
【求譯】世諦、第一義,第三無因生,妄想說世諦,斷則聖境界。
【菩譯】世諦、第一義,第三無因生,妄想說世諦,斷則聖境界。
【實譯】世俗、第一義,第三無因生,妄計是世俗,斷則聖境界。

yathā hi yogināṃ vastu citram ekaṃ virājate |
na hy asti citratā tatra tathā kalpita-lakṣaṇam || 2.186 ||
As to the Yogins there is one reality which reveals itself as multiplicity and yet there is no multiplicity in it; so is the nature of the false imagination.
【求譯】譬如修行事,於一種種現,於彼無種種,妄想相如是。
【菩譯】譬如修行者,一事見種種,彼法無種種,分別相如是。
【實譯】如修觀行者,於一種種現,於彼無種種,妄計相如是。

yathā hi taimiraiś citraṃ kalpyate rūpa-darśanam |
timiraṃ na rūpaṃ nārūpaṃ paratantraṃ tathā-abudhaiḥ || 2.187 ||
As by the dim-eyed a variety of objects is seen and imagined while the dimness itself is neither a form (rupa) nor a no-form (arupa), so is the relativity [discriminated] by the unknowing ones.
【求譯】譬如種種翳,妄想衆色現,翳無色非色,緣起不覺然。
【菩譯】如目種種瞖,妄想見衆色,瞖無色非色,無智取法爾。
【實譯】如目種種翳,妄想見衆色,彼無色非色,不了緣起然。

haimaṃ syāt tu yathā śuddhaṃ jalaṃ kaluṣa-varjitam |
gaganaṃ hi ghana-abhāvāt tathā śuddhaṃ vikalpitam || 2.188 ||
As is pure gold, water free from dirt, the sky without a cloud, so is [the Mind] pure when detached1 from the false imagination.
(1*Throughout the text, vikalpa is translated "discrimination" or "imagination," but here the term is evidently used as negating the function of kalpita which stands in these verses for parikalpita. )
【求譯】譬如鍊眞金,遠離諸垢穢,虛空無雲翳,妄想淨亦然。
【菩譯】如眞金離垢,如水離泥濁,如虛空離雲,眞法淨亦爾。
【實譯】如金離塵垢,如水離泥濁,如虛空無雲,妄想淨如是。
(vi-kalpita,英譯註解說:在這些偈頌中,是否定kalpita。 )

nāsti vai kalpito bhāvaḥ paratantraś ca vidyate |
samāropa-apavādaṃ hi vikalpanto vinaśyati || 2.189 ||
Falsely-imagined existence is not, but from the relativity point of view it is, assertion and refutation are destroyed when one is freed from the imagination.
【求譯】無有妄想性,及有彼緣起,建立及誹謗,悉由妄想壞。
【菩譯】無有妄想法,因緣法亦無,取有及謗無,分別觀者見。
【實譯】無有妄計性,而有於緣起,建立及誹謗,斯由分別壞。

kalpitaṃ yady abhāvaṃ syāt paratantra-svabhāvataḥ |
vinā bhāvena vai bhāvo bhāvaś ca abhāva-saṃbhavaḥ || 2.190 ||
If the relativity-aspect of existence is, while the imagination is not, this means that there is a being apart from being and that a being is born of a non-being.
【求譯】妄想若無性,而有緣起性,無性而有性,有性無性生。
【菩譯】妄想若無實,因緣法若實,離因應生法,實法生實法。
【實譯】若無妄計性,而有緣起者,無法而有法,有法從無生。

parikalpitaṃ samāśritya paratantra-upalabhyate |
nimitta-nāma-saṃbandhāj jāyate parikalpitam || 2.191 ||
Depending on the false imagination there obtains the relativity-aspect of existence; from the conjunction of form and name there rises false imagination.
【求譯】依因於妄想,而得彼緣起,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
【菩譯】因虛妄名法,見諸因緣生,想名不相離,如是生虛妄。
【實譯】依因於妄計,而得有緣起,相名常相隨,而生於妄計。

atyantaṃ ca apy aniṣpannaṃ kalpitaṃ na parodbhavam |
(*132) tadā prajñāyate śuddhaṃ svabhāvaṃ pāramārthikam || 2.192 ||
False imagination can never be perfect knowledge (nishpanna), it is not productive of anything else [but itself]; (132) then one knows what is meant by ultimate truth whose self-nature is purity.
【求譯】究竟不成就,則度諸妄想,然後知淸淨,是名第一義。
【菩譯】虛妄本無實,則度諸妄想,然後知淸淨,是名第一義。
【實譯】以緣起依妄,究竟不成就,是時現淸淨,名爲第一義。

parikalpitaṃ daśa-vidhaṃ paratantraṃ ca ṣaḍ-vidham |
pratyātma-tathatā-jñeyam ato nāsti viśeṣaṇam || 2.193 ||
There are ten kinds of false imagination and six kinds of relativity; in the knowledge of Tathatā innerly attained there is no differentiation.
【求譯】妄想有十二,緣起有六種,自覺知爾炎,彼無有差別。
【菩譯】妄想有十二,緣法有六種,內身證境界,彼無有差別。
【實譯】妄計有十二,緣起有六種,自證眞如境,彼無有差別。

pañca dharmā bhavet tattvaṃ svabhāvā hi trayas tathā |
etad vibhāvayed yogī tathatāṃ nātivartate || 2.194 ||
Truth consists in [knowing] the five Dharmas and also the three Svabhāvas; when the Yogin thus comprehends [the truth], he does not transgress Tathatā.
【求譯】五法爲眞實,自性有三種。修行分別此,不越於如如。
【菩譯】五法爲眞實,及三種亦爾,修行者行此,不離於眞如。
【實譯】五法爲眞實,三自性亦爾,修行者觀此,不越於眞如。

nimittaṃ paratantraṃ hi yan nāma tat prakalpitam |
parikalpita-nimittaṃ tu pāratantryāt pravartate || 2.195 ||
According to the form of relativity, there are those names that belong to false imagination; and the various aspects of false imagination arise from relativity.
【求譯】衆相及緣起,彼名起妄想,彼諸妄想相,從彼緣起生。
【菩譯】衆生及因緣,名分別彼法,彼諸妄想相,從彼因緣生。
【實譯】依於緣起相,妄計種種名,彼諸妄計相,皆因緣起有。

buddhyā vivecyamānaṃ tu na tantraṃ nāpi kalpitam |
niṣpanno nāsti vai bhāvaḥ kathaṃ buddhyā vikalpyate || 2.196 ||
When well pondered with intelligence (buddhi) there is neither relativity nor false imagination; where perfect knowledge is, there is nothing [dualistically] existent; for how with intelligence can discrimination take place?
【求譯】覺慧善觀察,無緣無妄想,成已無有性,云何妄想覺?
【菩譯】眞實智善觀,無緣無妄想,第一義無物,云何智分別?
【實譯】智慧善觀察,無緣無妄計,眞實中無物,云何起分別?

niṣpanno vidyate bhāvo bhāvābhāva-vivarjitaḥ |
bhāvābhāva-vinirmukto dvau svabhāvau kathaṃ nu tau || 2.197 ||
Where perfect knowledge is, the existent cannot be qualified with being and non-being; in what cannot be qualified with being and non-being, how can there be these two Svabhāvas?
【菩譯】若眞實有法,遠離於有無,若離於有無,云何有二法?
【實譯】圓成若是有,此則離有無,旣已離有無,云何有二性?

parikalpita-svabhāve dvau svabhāvau dvau pratiṣṭhitau |
kalpitaṃ dṛśyate citraṃ viśuddhaṃ cārya-gocaram || 2.198 ||
Because of false imagination, the two Svabhāvas are established; where there is false imagination multitudinousness of things is recognised, which being purified the [spiritual] condition of the wise obtains.
【求譯】彼妄想自性,建立二自性,妄想種種現,淸淨聖境界。
【菩譯】分別二法體,二種法體有,虛妄見種種,淸淨聖境界。
【實譯】妄計有二性,二性是安立,分別見種種,淸淨聖所行。

kalpitaṃ hi vicitrābhaṃ paratantrair vikalpyate |
anyathā kalpyamānaṃ hi tīrthyavādaṃ samāśrayet || 2.199 ||
Where there is false imagination there is multitudinousness of objects, which are discriminated under the aspect of relativity; if otherwise discriminated, one becomes attached to the teachings of the philosophers.
【求譯】妄想如畫色,緣起計妄想,若異妄想者,卽依外道論。
【菩譯】見妄想種種,因緣中分別,若異分別者,則墮於外道。
【實譯】妄計種種相,緣起中分別,若異此分別,則墮外道論。

kalpanā kalpitety uktaṃ darśanād dhetu-saṃbhavat |
(*133) vikalpa-dvaya-nirmuktaṃ niṣpannaṃ syāt tad eva hi || 2.200 ||
What is imagined being subjected to further imagination, there are various views from which rises the doctrine of causal origination; (133) when the dualistic discrimination is got rid of, there indeed is perfect knowledge.
【求譯】妄想說所想,因見和合生,離二妄想者,如是則爲成。
【菩譯】妄想說妄想,因見和合生,離二種妄想,卽是眞實法。
【實譯】以諸妄見故,妄計於妄計,離此二計者,則爲眞實法。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2.54.妄想自性、分別、通相-十二種

 2.54.妄想自性、分別、通相-十二種
punar aparaṃ mahāmate parikalpita-svabhāva-prabheda-naya-lakṣaṇam upadekṣyāmo
Further, Mahāmati, I will tell you about the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false imagination (parikalpita);
【求譯】復次,大慧!今當說妄想自性、分別、通相。
【菩譯】復次,大慧!我爲汝說虛妄分別法體、差別相。
【實譯】復次,大慧!我今當說妄計自性、差別相。
(*了解這三個內容,可以有下面六個利益。)
yena parikalpita-svabhāva-prabheda-naya-lakṣaṇena suprativibhāga-viddhena tvaṃ ca anye ca bodhisattvā mahāsattvā vikalpa-kalpa-rahitāḥ
and when you and the Bodhisattva-Mahāsattvas are well acquainted with each of them in its specific form, you will get away from discrimination;
【求譯】若妄想自性、分別、通相善分別,汝及餘菩薩摩訶薩,1)離妄想,
【菩譯】汝及諸菩薩摩訶薩,善分別、知虛妄法體、差別之相,離分別、所分別法。
【實譯】令汝及諸菩薩摩訶薩善知此義,超諸妄想。
(*若由於善分別、通達妄想自性、分別、通相,汝及餘菩薩摩訶薩,1)離妄想,)

pratyātmārya-sva-gati-tīrthya-naya-gati-su-dṛṣṭa-buddhayo (*128)
and seeing well and knowing the way of inner realisation by noble wisdom and also the ways of speculation by the philosophers, (128)  
【求譯】2)到自覺聖、3)外道通趣,善見、覺。
【菩譯】善知自身內修行法,遠離外道。
【實譯】證聖智境,知外道法。
(*善見、知道2)以聖智內覺的方式,3)外道理論的方式。)

grāhya-grāhaka-vikalpa-prahīṇāḥ
you will cast off discriminations such as grasped and grasping,
【求譯】4)攝、所攝妄想斷。
【菩譯】能取、可取境界,遠離種種虛妄。
【實譯】遠離能取、所取分別。
(*斷除能取、所取的妄想)

paratantra-vividha-vicitra-lakṣaṇaṃ parikalpita-svabhāvākāraṃ na prativikalpayiṣyanti |  
and will not be induced to discriminate in respect to the multiple aspects of relativity-knowledge (paratantra), as well as the forms of the false imagination.  
【求譯】5)緣起種種相、6)妄想自性行,不復妄想。
【菩譯】分別因緣法體相,遠離已,不復分別虛妄之相。
【實譯】於依他起種種相中,不更取著妄所計相。
(*對於依他起的種種相、6)妄想的自性行相,將不會妄想。)

tatra mahāmate katamat parikalpita-svabhāva-prabheda-naya-lakṣaṇam? yaduta abhilāpa-vikalpo ’bhidheya-vikalpo lakṣaṇa-vikalpo ’rtha-vikalpaḥ svabhāva-vikalpo hetu-vikalpo dṛṣṭi-vikalpo yukti-vikalpa utpāda-vikalpo ’nutpāda-vikalpaḥ saṃbandha-vikalpo bandhābandha-vikalpaḥ |  etan mahāmate parikalpita-svabhāva-prabheda-naya-lakṣaṇam ||
What are the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false imagination, Mahāmati? They are the discriminations as regards (1) words (abhilāpa), (2) meaning, (3) individual marks, (4) property, (5) self-nature, (6) cause, (7) philosophical views, (8) reasoning, (9) birth, (10) no-birth, (11) dependence, and (12) bondage and emancipation.  These, Mahāmati, are the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false imagination.
【求譯】大慧,云何妄想自性、分別、通相?謂言說妄想,所說事妄想,相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見妄想,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續妄想,縛不縛妄想。是名妄想自性、分別、通相。
【菩譯】大慧,何者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大慧,虛妄分別自體、差別相有十二種。何等爲十二?一者、言語分別;二者、可知分別;三者、相分別;四者、義分別;五者、實體分別;六者、因分別;七者、見分別;八者、建立分別;九者、生分別;十者、不生分別;十一者、和合分別;十二者、縛不縛分別。大慧,是名分別自體相、差別法相。
【實譯】大慧,云何妄計自性、差別相?所謂言說分別,所說分別,相分別,財分別,自性分別,因分別,見分別,理分別,生分別,不生分別,相屬分別,縛解分別。大慧,此是妄計自性差別相。

tatra mahāmate abhilāpa-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vicitra-svara-gīta-mādhuryābhiniveśaḥ |  eṣa mahāmate abhilāpa-vikalpaḥ |  
Now, Mahāmati,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words? That is the becoming attached to various sweet voices and singing  this is the discrimination as regards words.  
【求譯】1)大慧,云何言說妄想?謂種種妙音、歌詠之聲、美樂計著,是名言說妄想。
【菩譯】大慧,言語分別者,謂樂著種種言語、美妙音聲。大慧,是名言語分別。
【實譯】云何言說分別?謂執著種種美妙音、詞,是名言說分別。
(*大慧,云何言說妄想?謂對於種種妙音、歌詠之聲、美樂,計著,是名言說妄想。)

tatra mahāmate abhidheya-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asti tat kiṃcid abhidheya-vastu svabhāvakam ārya-jñāna-gati-gamyaṃ yad āśrityābhilāpaḥ pravartate iti vikalpayati |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meaning? It is the discrimination by which one imagines that words rise depending on whatever subjects they express, and which subjects one regards as self-existent and belonging to the realisation of noble wisdom.  
【求譯】2)大慧,云何所說事妄想?謂1)有所說事、2)自性、3)聖智所知,依彼而生言說,妄想,是名所說事妄想。
【菩譯】大慧,可知分別者,謂作是思惟應有前法實事之相,聖人修行知,依彼法,而生言語。如是分別,大慧,是名可知分別。
【實譯】云何所說分別?謂執有所說事,是聖智所證境,依此起說,是名所說分別。
(*大慧,云何所說事妄想?謂1)任何所說事、2)自性、3)屬於聖智所知,依據彼,而生言說,妄想,是名所說事妄想。)

tatra lakṣaṇa-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tasminn evābhidheye mṛga-tṛṣṇākhye lakṣaṇa-vaicitryābhiniveśena abhiniveśate yaduta uṣṇa-drava-cala-kaṭhina-lakṣaṇāt sarva-bhāvān vikalpayati |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individual marks? It is to imagine in whatever is denoted by words the multitudinousness of individual marks which are like a mirage, and, clinging tenaciously to them, to discriminate all things according to these categories: warmth, fluidity, motility, and solidity.
【求譯】3)大慧,云何相妄想?謂卽彼所說事,如鹿渴想,種種計著,而計著,謂堅、濕、煖、動相,一切性妄想,是名相妄想。
【菩譯】大慧,相分別者,謂卽彼可知境界中,熱、濕、動、堅種種相,執以爲實,如空陽焰,諸禽獸見生於水想。大慧,是名相分別。
【實譯】云何相分別?謂卽於彼所說事中,如渴獸想,分別執著堅濕煖動等一切諸相,是名相分別。
(*謂卽於彼所說事,如鹿渴想,由於種種相計著,而計著,謂因為堅、濕、煖、動相,妄想一切法,是名相妄想。)

tatra artha-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suvarṇa-rūpya-vividha-ratna-artha-viṣaya-abhilāpaḥ |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property? It is to desire a state of wealth such as gold, silver, and various precious stones.
【求譯】4)大慧,云何利妄想?謂樂種種金、銀、珍寶,是名利妄想。
【菩譯】大慧,義分別者,謂樂金、銀等種種實境界。大慧,是名義分別。
【實譯】云何財分別?謂取著種種金、銀等寶,而起言說。是名財分別。
(*大慧,云何利妄想?謂對於種種金、銀、珍寶,而起言說,是名利妄想。)

tatra svabhāva-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bhāva-svabhāva-avadhāraṇam idam evam idaṃ nānyatheti tīrthya-vikalpa-dṛṣṭyā vikalpayanti |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self-nature? It is to make discri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imaginary views of the philosophers in reference to the self-nature of all things (129) which they stoutly maintain, saying, "This is just it, and there is no other."  
【求譯】5)大慧,云何自性妄想?謂自性持此如是不異,惡見妄想。是名自性妄想。
【菩譯】大慧,自體分別者,謂專念有法自體形相,此法如是如是不異,非正見見分別。大慧,是名自體分別。
【實譯】云何自性分別?謂以惡見如是分別此自性,決定非餘。是名自性分別。
(*大慧,云何自性妄想?謂由於外道的妄想見,對於一切法的自性,決定,而說:此如是,此不異。是名自性妄想。)

tatra hetu-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yad yena hetu-pratyayena sad-asator vibhajyate hetu-lakṣaṇa-utpattitaḥ sa hetu-vikalpaḥ |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cause? That is, to distinguish the notion of causation in reference to being and non-being and to imagine that there are cause-signs—this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cause.
【求譯】6)大慧,云何因妄想?謂若因、若緣,有、無分別,因相生,是名因妄想。
【菩譯】大慧,因分別者,謂何等何等因,何等何等緣,有、無了別,因相生,了別相。大慧,是名因分別。
【實譯】云何因分別?謂於因、緣,分別有、無,以此因相而能生故。是名因分別。
(*大慧,云何因妄想?謂關於有、無,分別因、緣,因相就生起,是名因妄想。)

tatra dṛṣṭi-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nāsty-astitva-ekatva-anyatva-ubhaya-anubhaya-kudṛṣṭi-tīrthya-vikalpa-abhiniveśaḥ |  (53,1)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philosophical views? That means getting attached to the philosophers' wrong views and discriminations concerning such notions as being and non-being, oneness and otherness, bothness and not-bothness.  
 【求譯】7)大慧,云何見妄想?謂有、無、一、異、俱、不俱惡見,外道妄想、計著妄想,是名見妄想。
【菩譯】大慧,見分別者,謂有、無、一、異、俱、不俱邪見,外道執著、分別。大慧,是名見分別。
【實譯】云何見分別?謂諸外道惡見,執著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是名見分別。
(*大慧,云何見妄想?謂對於有、無、一、異、俱、不俱的惡見、外道妄想,計著,是名見妄想。)

tatra yukti-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ātma-ātmīya-lakṣaṇa-yukti-vigraha-upadeśaḥ |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reasoning? It means the teaching whose reasoning is based on the grasping of the notion of an ego-substance and what belongs to it.  
【求譯】8)大慧,云何成妄想?謂我、我所想,成決定論,是名成妄想。
【菩譯】大慧,建立分別者,謂取我、我所相,說虛妄法。大慧,是名建立分別。
【實譯】云何理分別?謂有執著我、我所相,而起言說,是名理分別。
(*大慧,云何道理妄想?謂對於我、我所相的道理、決定的解釋,這種論說,是名道理妄想。)

tatra utpāda-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pratyayaiḥ sad-asator bhāvasya utpāda-abhiniveśaḥ |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birth? It means getting attached to the notion that things come into existence and go out of it according to causation.  
【求譯】9)大慧,云何生妄想?謂緣有、無性生,計著,是名生妄想。
【菩譯】大慧,生分別者,謂依衆緣,有、無法中,生執著心。大慧,是名生分別。
【實譯】云何生分別?謂計諸法若有、若無,從緣而生,是名生分別。
(*大慧,云何生妄想?謂由於眾緣,有、無法的生起,計著,是名生妄想。)

tatra anutpāda-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anutpanna-pūrvāḥ sarva-bhāvā abhūtvā pratyayair bhavanty ahetu-śarīrāḥ |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no-birth? It is to discriminate that all things are from the beginning unborn, that the causeless substances which were not, come into existence by reason of causation.  
 【求譯】10)大慧,云何不生妄想?謂一切性本無生,無種,因緣生,無因身。是名不生妄想。
【菩譯】大慧,不生分別者,謂一切法本來不生,以本無故,依因緣有,而無因果。大慧,是名無生分別。
【實譯】云何不生分別?謂計一切法本來不生,未有諸緣而先有體,不從因起。是名不生分別。
(*大慧,云何不生妄想?1)謂一切法,本來不生。2)無因的身,未有,由於眾緣而生,是名不生妄想。)

tatra saṃbandha-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saha saṃbadhyate suvarṇa-tantuvat |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dependence? It means the mutual dependence of gold and the filament [which is made of gold].  
【求譯】11)大慧,云何相續妄想?謂彼俱相續,如金、縷,是名相續妄想。
【菩譯】大慧,和合分別者,謂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縷共;何等何等法和合,如金、縷和合。大慧,是名和合分別。
【實譯】云何相屬分別?謂此與彼遞相繫屬,如針與線,是名相屬分別。
(*大慧,云何相屬妄想?謂此與彼遞相繫屬,如針與線,是名相屬妄想。)

tatra bandha-abandha-vikalpaḥ katamaḥ? yaduta bandha-hetu-bandhya-abhiniveśavat |  yathā puruṣaḥ pāśa-saṃyogād rajju-granthiḥ kriyate mucyate ca |  
What is the discrimination of bondage and emancipation? It is like imagining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bound because of something binding  as in the case of a man who by the help of a cord ties a knot or loosens it.  
【求譯】12)大慧,云何縛、不縛妄想?謂縛因緣計著,如士夫方便,若縛、若解,是名縛、不縛妄想。
【菩譯】大慧,縛、不縛分別者,謂縛因執著如所縛。大慧,如人方便結繩作結,結已還解。大慧,是名縛、不縛分別。
【實譯】云何縛、解分別?謂執因能縛,而有所縛,如人以繩方便力故,縛已,復解,是名縛解分別。
(*大慧,云何縛、不縛妄想?謂如同計著因為能縛,而有所縛。譬如人因為繩的連結,結繩作結,結已還解。是名縛不縛妄想。)

evaṃ mahāmate parikalpita-svabhāva-prabheda-naya-lakṣaṇam, yasmin parikalpita-svabhāva-prabheda-naya-lakṣaṇe sarva-bāla-pṛthag-janā abhiniviśante |  sad-asataḥ
These, Mahāmati, are the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false imagination, to which all the ignorant and simple-minded ones cling, imagining that things are or are not.  
【求譯】於此妄想自性、分別、通相,一切愚夫計著有、無。
【菩譯】大慧,是名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以此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一切凡夫執著有、無故。
【實譯】大慧,此是妄計性差別相,一切凡愚於中,執著若有、若無。
(*大慧!這些就是,妄想自性、分別、通相。對於這些妄想自性、分別、通相,一切愚夫計著有、無。)

paratantra-abhiniveśa-abhiniviṣṭā mahāmate parikalpita-svabhāva-vaicitryam abhiniviśante |
Those attached to the notion of relativity are attached to the notion of multitudinousness of things rising from the false imagination.  
【求譯】大慧,計著緣起而計著者,種種妄想計著自性。
【菩譯】執著法相種種因緣。是故,大慧,分別法體、差別之相,見種種法執著爲實。
【實譯】大慧,於緣起中,執著種種妄計自性。

māyā-āśraya-vaicitrya-darśana-vad anya-māyā-darśana-buddhyā bālair vikalpyante |  (*130)
It is like seeing varieties of objects depending on Māyā, but these varieties thus revealing themselves are discriminated by the ignorant as something other than Māyā itself according to their way of thinking.  (130)
【求譯】如幻示現種種之身,凡夫妄想,見種種異幻。
【菩譯】如依於幻見種種事,凡夫分別,知異於幻有如是法。
【實譯】如依於幻見種種物,凡愚分別,見異於幻。

māyā ca mahāmate vaicitryān nānyā nānanyā |  
Now, Mahāmati, Māyā and varieties of objects are neither different nor one.
【求譯】大慧,幻與種種,非異、非不異。
【菩譯】大慧,我於種種法中,不異幻說,亦非不異。
【實譯】大慧,幻與種種,非異、非不異。

yady anyā syāt, vaicitryaṃ māyā-hetukaṃ na syāt |  
If they were different, varieties of objects would not have Māyā for their cause.  
【求譯】若異者,幻非種種因。
【菩譯】何以故?若幻異於種種法者,不應因幻而生種種。
【實譯】若異者,應幻非種種因。

athānanyā syāt, vaicitryān māyā-vaicitryayor vibhāgo na syāt |  sa ca dṛṣṭo vibhāgaḥ |  tasmān nānyā nānanyā |  
If Māyā were one with varieties of objects, there would be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but as there is the distinction these two  —Māyā and varieties of objects—are neither one nor different.  
【求譯】若不異者,幻與種種無差別,而見差別。是故,非異,非不異。
【菩譯】若幻卽是種種法者,不應異見此是幻、此是種種,而見差別。是故我說不異、非不異。
【實譯】若一者,幻與種種應無差別,然見差別。是故,非異、非不異。

ata etasmāt kāraṇān mahāmate tvayā anyaiś ca bodhisattvair mahāsattvair māyā nāsty-astitvena nābhiniveṣṭavyā ||
For this reason you and the Bodhisattva-Mahāsattvas should never give yourselves up to the notion of being and non-being.
【求譯】是故,大慧,汝及餘菩薩摩訶薩,如幻緣起妄想自性,異、不異、有、無,莫計著。
【菩譯】是故,大慧,汝及諸菩薩摩訶薩,莫分別幻有實、無實。
【實譯】大慧,汝及諸菩薩摩訶薩,於幻有、無,不應生著。

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成就二法,一切惡魔不能留難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53〈27 堅固品〉:
1-「善現當知!若菩薩摩訶薩成就二法,一切惡魔不能留難,令不能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於無上正等菩提或有退轉。何等為二?
一者、不捨一切有情。二者、觀察諸法皆空。
2-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成就二法,一切惡魔不能障礙,令不能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於無上正等菩提或有退轉。何等為二?
一者、如說悉皆能作。二者、常為諸佛護念。」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欲證無上正等菩提...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53:第四分迅速品第二十五之二
1-是故,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欲證無上正等菩提,欲為一切有情上首,欲普饒益一切有情,無救護者為作救護,無歸依者為作歸依,無投趣者為作投趣,無眼目者為作眼目,無光明者為作光明,失正路者示以正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2-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欲行諸佛所行境界,欲居諸佛大仙尊位,欲遊戲佛所遊戲處,欲作諸佛大師子吼,欲擊諸佛無上法鼓,欲扣諸佛無上法鍾,欲吹諸佛無上法螺,欲昇諸佛無上法座,欲演諸佛無上法義,欲決一切有情疑網,欲入諸佛甘露法界,欲受諸佛微妙法樂,欲證諸佛圓淨功德,欲以一音為三千界一切有情宣說正法,普令一切獲大饒益,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2023年8月20日 星期日

發露悔過作如是念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52〈24 無雜無異品〉:
1-若菩薩摩訶薩未得無上正等菩提不退轉記,於得無上正等菩提不退轉記諸菩薩摩訶薩起損害心,鬪諍、輕蔑、毀辱、誹謗,後生慚愧心不繫惡,尋能如法發露悔過,作如是念:
2-我今已得難得人身,何容復起如是過惡失大善利?
3-我應饒益一切有情,何容於中反作衰損?
4-我應恭敬一切有情如僕事主,何容於中反生憍慢、毀辱、凌蔑?
5-我應忍受一切有情捶打訶罵,何容於彼反以暴惡身語加報?
6-我應和解一切有情令相敬愛,何容復起勃惡語言與彼乖爭?
7-我應堪耐一切有情長時履踐,猶如道路亦如橋樑,何容於彼反加凌辱?
8-我求無上正等菩提,為拔有情生死大苦,令得究竟安樂涅槃,何容反欲加之以苦?
9-我應從今盡未來際,如癡、如瘂、如聾、如盲,於諸有情無所分別。假使斬截頭足手臂、挑目、割耳、劓鼻、截舌、鋸解一切身分支體,於彼有情終不起惡。若我起惡,則便退壞所發無上正等覺心,障礙所求一切智智,不能利益安樂有情。

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以何為相?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51〈22 善友品〉:
1.「爾時,善現便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以何為相?」

2.佛告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著為相。」

3.具壽善現復白佛言:「頗有因緣,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著之相,餘一切法可說亦有無著相耶?」

4.佛告善現:「如是!如是!有因緣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無著之相,餘一切法亦可說有此無著相。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無不皆如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空、遠離。是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由無著相是空、遠離,餘一切法由無著相亦空、遠離。」

5.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若一切法皆空、遠離,云何有情可得施設有染有淨?世尊!非空、遠離法可說有染有淨。世尊!非空、遠離能證無上正等菩提,非離空、遠離有別法可得能證無上正等菩提。世尊!云何令我解佛所說甚深義趣?」

6.佛告善現:「於意云何?有情長夜有我、我所,心執我、我所不?」
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有情長夜有我、我所,心執著我、我所。」

7.佛告善現:「於意云何?有情所執我及我所空、遠離不?」
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有情所執我及我所皆空、遠離。」

8.佛告善現:「於意云何?豈不有情由我、我所執流轉生死?」
善現答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諸有情類由我、我所執流轉生死。」

9.佛告善現:「如是有情流轉生死,施設雜染及清淨者。由諸有情虛妄執著我及我所說有雜染,而於其中無雜染者;由諸有情不妄執著我及我所說有清淨,而於其中無清淨者。是故,善現!雖一切法皆空、遠離,而諸有情亦可施設有染有淨。善現當知!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名行般若波羅蜜多。」

10.具壽善現便白佛言:
1-甚奇!世尊!希有!善逝!雖一切法皆空、遠離,而諸有情有染有淨。
2-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則不行色,亦不行受、想、行、識。
3-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世間天、人、阿素洛等皆不能伏。
4-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便勝一切聲聞、獨覺所行之行至無勝處。所以者何?以諸佛性及如來性、自然覺性、一切智性皆不可勝。
5-世尊!諸菩薩摩訶薩由此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作意,晝夜安住方便善巧,趣向無上正等菩提,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何等名為諸菩薩摩訶薩真淨善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51:第四分善友品第二十二之一
1.爾時,世尊復告善現:「若菩薩摩訶薩深心欲證無上菩提,常應親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真淨善友。」

2.具壽善現便白佛言:「何等名為諸菩薩摩訶薩真淨善友?」
1-佛告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是諸菩薩摩訶薩眾真淨善友;
2-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亦是菩薩摩訶薩眾真淨善友。
3-若餘菩薩及諸聲聞并餘善士,能為菩薩宣說開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法門,教誡教授諸菩薩眾令種善根修菩薩行速圓滿者,亦是菩薩摩訶薩眾真淨善友。
4-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經典,亦是菩薩摩訶薩眾真淨善友。

3.復次,善現!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當知亦是諸菩薩眾真淨善友。
1-善現當知!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師,
2-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導,
3-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明,
4-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照,
5-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舍,
6-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護,
7-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歸,
8-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趣,
9-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洲,
10-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父,
11-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亦是菩薩摩訶薩母,
12-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能令菩薩摩訶薩眾得微妙智、生如實覺,疾證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皆因六種波羅蜜多,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究竟圓滿。

4.善現當知!過去如來、應、正等覺,已證無上正等菩提、已般涅槃,彼佛世尊皆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5.未來如來、應、正等覺,當證無上正等菩提、當般涅槃,彼佛世尊亦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6.現在十方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現證無上正等菩提,現為有情宣說正法,彼佛世尊亦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7.今我如來、應、正等覺,現證無上正等菩提,現為有情宣說正法,亦依六種波羅蜜多生一切智。

8.何以故?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普能攝受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若四梵住,若四攝事,若餘無量無邊佛法,若諸佛智,若自然智、不思議智、無敵對智、一切智智,悉皆攝在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是故我說如是六種波羅蜜多,是諸菩薩摩訶薩眾真淨善友,與諸菩薩摩訶薩眾為師為導,為明為照,為舍為護,為歸為趣,為洲為渚、為父為母,能令菩薩摩訶薩眾得微妙智、生如實覺,疾證無上正等菩提,作諸有情不希報友。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應學六種波羅蜜多。

9.復次,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欲學六種波羅蜜多,應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至心聽聞、受持、讀誦、觀察義趣、請決所疑。所以者何?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能與六種波羅蜜多,為尊、為導、能示、能轉,為生養母。所以者何?若離般若波羅蜜多,則無前五波羅蜜多,雖有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而不名為能到彼岸。

10.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欲得不隨他教行,欲住不隨他教地,欲斷一切有情疑,欲滿一切有情願,欲嚴淨佛土,欲成熟有情,應學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者何?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廣說菩薩摩訶薩眾所應學法。一切菩薩摩訶薩眾皆於其中應勤修學。若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定證無上正等菩提,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諸菩薩眾應修何等真遠離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51:第四分覺魔事品第二十一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諸菩薩眾應修何等真遠離行?而佛世尊今作是說:『我不稱歎諸菩薩眾常樂寂靜,居阿練若、曠野、山林宴坐思惟修遠離行。』」
佛告善現:「若諸菩薩或居山林、空澤、曠野、阿練若處,或住城邑、聚落、王都、喧雜之處,但能遠離煩惱惡業及諸聲聞、獨覺作意,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及修諸餘殊勝功德,是名菩薩真遠離行。此遠離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共所稱歎,諸佛世尊皆共開許。諸菩薩眾常應修學,若晝若夜應正思惟,精進修行此遠離法,是名菩薩修遠離行。此遠離行不雜聲聞、獨覺作意,不雜一切煩惱惡業,離諸喧雜畢竟清淨,令諸菩薩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能盡未來度有情眾。」
善現當知所稱讚隱於山林空澤曠野阿練若處棄勝臥具宴坐思惟非諸菩薩真遠離行所以者彼遠離行猶有喧雜謂彼或雜惡業煩惱或雜聲聞獨覺作意於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不能精進信受修學不能圓滿一切智

無怖畏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50〈19 深功德品〉:
1-又,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聞甚深法不驚、不恐、不怖、不畏、不沈、不沒,於得無上正等菩提亦無怖畏,決定自知我當證故。
2-又,舍利子!是諸菩薩若在曠野有惡獸處亦無怖畏。所以者何?是諸菩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能捨一切內外所有,
恒作是念:『諸有惡鬼及惡獸等欲噉我身,我當施與令其充足。由此善根,令我布施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近無上正等菩提。我當如是勤修正行,證得無上正等覺時,我佛土中得無一切傍生、餓鬼。』
3-又,舍利子!是諸菩薩若在曠野有惡賊處亦無怖畏。所以者何?是諸菩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能捨一切內外所有樂修諸善,於身、命、財無所顧悋,
恒作是念:『若諸有情競來劫奪我諸資具,我當恭敬歡喜施與;或有因斯害我身命,我終於彼不生瞋恨,亦不發生身、語、意惡。由此因緣,令我布施、淨戒、安忍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近無上正等菩提。我當如是勤修正行,證得無上正等覺時,我佛土中得無一切劫害、怨賊,由我佛土極清淨故,亦無餘惡。』
4-又,舍利子!是諸菩薩若在曠野無水之處亦無怖畏。所以者何?菩薩法爾無諸怖畏,
恒作是念:『我當求學斷諸有情渴愛之法,不應於此而生怖畏,設我由此渴乏命終,於諸有情必不捨離大悲作意施妙法水。奇哉薄福!是諸有情居在如斯無水世界。我當如是勤修正行,證得無上正等覺時,我佛土中得無如是一切燋渴乏水曠野。我當方便勸諸有情修勝福業,隨所在處皆令具足八功德水。我由如是堅猛精進,方便教化一切有情。由此因緣,令我精進波羅蜜多速得圓滿,疾近無上正等菩提。』
5-又,舍利子!是諸菩薩在饑饉國亦無怖畏。所以者何?是諸菩薩被功德鎧,勇猛精進嚴淨佛土,
作是願言:『當證無上正等覺時,我佛土中得無如是一切饑饉,諸有情類具足快樂,隨意所須應念即至,如諸天上所念皆得。我當發起堅猛精進,令諸有情法願滿足,一切時處一切有情於一切種命緣資具無所乏少。』
6-又,舍利子!是諸菩薩遇疾疫時亦無怖畏。所以者何?
是諸菩薩恒審觀察:『無法名病,亦無有法可名病者,一切皆空不應怖畏。我當如是勤修正行,證得無上正等覺時,我佛土中諸有情類得無一切災橫、疾疫,精進修行殊勝正行。』
7-又,舍利子!是諸菩薩若念無上正等菩提,經久乃得,不應怖畏。所以者何?前際劫數雖有無量,而一念頃憶念分別積集所成,後際劫數應知亦爾,是故菩薩不應於中生久遠想,而謂無上正等菩提要經長時方乃證得,便生怖畏。何以故?前際、後際劫數長短,皆一剎那心相應故。如是,舍利子!菩薩摩訶薩雖聞經久乃證無上正等菩提,而於其中審諦觀察不生怖畏。
8-又,舍利子!若諸菩薩於餘一切見聞覺知可怖畏法不生怖畏,應知速證所求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欲疾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應隨如來真淨空教,被功德鎧精勤修學,於一切法不應怖畏。」

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

愛樂隨逐能說法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48〈14 譬喻品〉:
「爾時,善現復白佛言:「若菩薩摩訶薩聞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信解,不沈、不沒、不迷、不悶,無惑、無疑、無取、無執,歡喜聽受、恭敬供養,從何處沒來生此間?」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聞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信解,不沈、不沒、不迷、不悶,無惑、無疑、無取、無執,歡喜聽受、恭敬供養,樂見、樂聞、受持、讀誦,常不遠離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彼相應,殊勝作意,愛樂隨逐能說法者,如犢隨母未嘗暫離,乃至未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有義趣,究竟通利,能為他說,終不遠離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說法師,經須臾頃,是菩薩摩訶薩從人中沒來生此間,乘宿勝因能成是事。」

諸菩薩摩訶薩能為難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48〈15 天讚品〉: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諸菩薩摩訶薩能為難事,謂為利樂諸世間故,發趣無上正等菩提,哀愍世間諸有情故,發趣無上正等菩提,作是誓言:『我為濟拔諸世間故,為諸世間作舍宅故,為諸世間作歸依故,為示世間究竟道故,為諸世間作洲渚故,為諸世間作光明故,為諸世間作導首故,為諸世間作所趣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1.「云何菩薩摩訶薩作是誓言:我為濟拔諸世間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菩薩摩訶薩見諸世間流轉生死,受種種苦不能出離,為斷彼苦,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作是誓言:我為濟拔諸世間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2.「云何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舍宅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菩薩摩訶薩欲為世間說一切法皆不和合,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舍宅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白言:「世尊!云何一切法皆不和合?」佛告善現:「諸色不和合,即色不相屬,若色不相屬,即色無生滅,若色無生滅,即色不和合,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諸菩薩摩訶薩欲為世間說一切法皆有如是不和合相,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3.「云何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歸依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菩薩摩訶薩為令一切生老病死愁歎憂苦所逼世間,速得解脫生等眾苦,入無餘依般涅槃界,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歸依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4.「云何菩薩摩訶薩為示世間究竟道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菩薩摩訶薩欲為世間說如是法,謂色彼岸即非色,如彼岸,色亦爾;受、想、行、識彼岸即非受、想、行、識,如彼岸,受、想、行、識亦爾。如色、受、想、行、識彼岸,一切法亦爾。」
具壽善現白言:「世尊!若如色、受、想、行、識彼岸,一切法亦爾者,豈不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已現等覺?所以者何?此中都無分別事故。」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於彼岸中無所分別,無分別故,諸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已現等覺。善現當知!諸菩薩摩訶薩甚為難事,雖能如是觀一切法,而不作證亦不沈沒,作是念言:『我於此法現等覺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為諸世間宣說開示。』是為菩薩摩訶薩為示世間究竟道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5.「云何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洲渚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譬如大小海河池中高地可居,周迴水斷說為洲渚。如是,善現!色乃至識前後際斷,由此斷故一切法斷,此一切法前後際斷,即是寂滅微妙涅槃,亦是如實無顛倒性。善現!菩薩摩訶薩求證無上正等菩提,欲為有情說如是法,令速趣入如是涅槃,是為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洲渚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6.「云何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光明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菩薩摩訶薩為破長夜無明卵㲉所覆有情重黑闇故,為療有情無知瞖目令明朗故,為與一切愚冥有情作慧明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光明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7.「云何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導首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菩薩摩訶薩欲為世間宣說開示諸色本性無生無滅,欲為世間宣說開示受、想、行、識本性無生無滅,欲為世間宣說開示諸異生法本性無生無滅,欲為世間宣說開示聲聞、獨覺、菩薩、佛法本性無生無滅,欲為世間宣說開示一切法本性無生無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導首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8.「云何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所趣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菩薩摩訶薩欲為世間宣說開示色以虛空為所趣,受、想、行、識亦以虛空為所趣,一切法皆以虛空為所趣,欲為世間宣說開示色無所趣與虛空等,受、想、行、識亦無所趣與虛空等,一切法皆無所趣與虛空等。如太虛空無來、無去、無作、無住、無所安立、無生、無滅,諸法亦爾,皆如虛空無分別故無所分別。何以故?諸色空故無來無去,受、想、行、識空故亦無來無去,一切法空故皆無來無去。所以者何?
1-一切法皆以空、無相、無願為趣,彼於是趣不可超越;
2-一切法皆以無造、無作為趣,彼於是趣不可超越;
3-一切法皆以無生、無起為趣,彼於是趣不可超越;
4-一切法皆以無性為趣,彼於是趣不可超越;
5-一切法皆以如夢為趣,彼於是趣不可超越;
6-一切法皆以無我為趣,彼於是趣不可超越;
7-一切法皆以無邊為趣,彼於是趣不可超越;
8-一切法皆以寂靜、涅槃、無取、無捨、無來、無去、最極、寂滅為趣,彼於是趣不可超越。
諸菩薩摩訶薩欲為世間說如是法,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為諸世間作所趣故,發勤精進趣向無上正等菩提。」

菩薩欲成無上道者,云何應行?

 《大智度論》卷72〈54 大如品〉:
【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云何行?」
【論】釋曰:須菩提問:「菩薩欲成無上道者,云何應行?」

1.【經】佛言:「應起等心,於一切眾生亦以等心與語,無有偏黨;
【論】佛答:「應起等心,於一切眾生無有偏黨。」
1-五眾和合,假名眾生,如車、如林。
2-一切眾生者,盡舉十方六道,無有遺餘。
3-一切眾生法,各行三分:怨、親、中人。佛今教菩薩等心,一切眾生皆有親愛想,莫生怨心,莫生中人心。

2.【經】於一切眾生中起大慈心,亦以大慈心與語;
【論】復次,眾生有二種:愛及憎。
1-佛言:「於一切眾生離是二心,莫生憎、愛。」
2-愛者,貪欲,煩惱心,不應行;當行慈愛心。
3-世間法,愛念妻子、牛馬等,憎惡怨賊等。菩薩轉此世間法,但行慈愛心於一切眾生。
4-復次,「等心」者,菩薩生法喜,於一切眾生,欲令皆至佛道;菩薩自捨憎愛心,亦捨眾生憎愛心加己。
5-世間有三種人:惡、大惡、惡中惡;善、大善、善中善。
5.1-惡者,如人以惡事加己,還報之以惡事。諸佛法於一切眾生平等心,不應起惡念,何況起身行、口行!
5.2-大惡者,如無人侵己,而以惡加人。
5.3-惡中惡者,如人以好心供給慈念,而反以惡心毀害,如是等惡,名惡中惡。
5.4-善者,如人以好事於己,還以善報。
5.5-大善者,如人於己無善,而以善事利益。
5.6-善中善者,如人以惡事害於己,而以善事乃至身命供養,是名善中善。
5.7-菩薩捨是三惡,過是二種善,行第六心於一切眾生。
6-問曰:是菩薩未得法身,云何能行是心?
6.1-答曰:是菩薩求無上道,應行無上法,受如是難為苦行,乃成無上道。譬如估客,於險道中備受諸苦,乃得大利。
6.2-復次,是菩薩聞佛法正體——所謂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無一定實法,所見、所聞、所知皆是虛誑,如幻、如夢;深信是法故,能以身命供養怨賊。
6.3--復次,菩薩知此身從罪業、煩惱、顛倒因緣生,所見、所聞皆是虛誑罪垢之本;若有人來欲加害於我,我宜歡喜受之,以此弊身而得無上道利,何為不與!
6.4-復次,菩薩發心,深愛眾生,欲利益故,自以己身供養怨賊,欲令眾生効己所行;以有眾生說法教者不必肯受故,以身教令其信受。
6.5-復次,多有人發言求無上道而身行不稱;亦以是故,菩薩以身教之,令堅心行此難事。欲求無上道,當行善中善法,為此難事,爾乃可得。如是等無量因緣,自以身命供養怨賊。
7-問曰:等心、慈心有何等異?
7.1-答曰:等心者是四無量心,慈心者是一無量。
7.2-有人言:初捨怨親是等心,後加愍念是慈心。
7.3-復次,有人言:等心者,觀眾生如如、實際、法性,是法皆無為、無量故等;愛念眾生,是名慈心。
7.4-所以不說悲心者,悲心或憂念眾生,積集此心,心則退沒。或有眾生不愛菩薩悲念,言:「汝何以不自憂其身而念他人?」慈心無如是事,易攝眾生故,但說慈心。

3.【經】於一切眾生中下意,亦以下意與語;
【論】
問曰:若眾生有三種:上、中、下,菩薩福德智慧積集故,應是大人,云何言「於一切眾生中起下意」?
1-答曰:菩薩作是念:「一切法無常,一切眾生上、中、下皆歸磨滅,是中何者是大?何者是小?人以世法故有大小。」
1.1-復次,大小不定,此國以為大,餘國以為小;於此為大,於彼為小;如今世卑賤,後世為天王。
1.2-如是業因緣,在世間輪轉,貴賤大小無定。如水火貴賤隨時,用捨無定。
1.3-復次,菩薩雖有功德,知是功德畢竟空、如幻、如夢,不著此功德,不有是大小。
2-復次,一切眾生中有佛道因緣者,唯佛能知。菩薩作是念:「若我以眾生形貌、才能——以此事輕者,則為輕未來佛;若輕佛則為永了。」
3-復次,菩薩作是念:「我誓度一切眾生;若眾生無所得,我則孤負眾生。」譬如主人請客,則應敬客而自卑;若無所供設,是則負愧於客。
4-復次,以自大心故,則喜生瞋恚;憍慢是瞋之本,瞋是一切重罪之根。若菩薩於眾生起下心,眾生若罵、若打,則無恚恨;譬如大家打奴,奴不敢瞋恨。若菩薩自高、意下眾生者,眾生侵害,忿然生怒;如奴打大家,則起瞋怒。下意有如是等種種利益故,菩薩應當行。

4.【經】於一切眾生中應生安隱心,亦以安隱心與語;
【論】「安隱心」者,與今世、後世、究竟樂,非如父母、知識與現世樂。

5.【經】於一切眾生中應生無礙心,亦以無礙心與語;
【論】菩薩若以等心、慈心、下心利益眾生時,
1-若有不知恩人來惱菩薩,不信所行,謂為欺誑,為求名故,無有實事;
2-又為魔所使,來惱菩薩,惡中之惡,不識恩分。
3-菩薩等心,於此通達無礙。

6.【經】於一切眾生中應生無惱心,亦以無惱心與語;
【論】得是無礙心已,眾生雖有大罪、大過,但欲利益,不生惱心。慈心、安隱,無礙、不惱心。

7.【經】於一切眾生中應生愛敬心,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如妹、如兒子、如親族、知識,亦以愛敬心與語。
【論】譬如孝子愛敬父母,如兄、如弟、如姊妹、如兒女,無婬欲心而生愛敬慈念。世人但能愛敬所親,菩薩普及一切。得是柔軟清淨好心,名眾生忍,是法忍初門。」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圓滿一切相現觀品第五-11-1-行相

 圓滿一切相現觀品第五 (攝般若第二會三七卷不可得品至五二卷習近品)
(丁二)廣釋四加行分二。
(戊一)自在因果。
(戊二)堅固因果。
初中又二。
(己一)自在因一切相加行。
(己二)果頂加行。
初中又二。
(庚一)一切相加行總建立。
(庚二)從順解脫分釋生起次第。
初中有三。
(辛一)一切相加行自性。
(辛二)修加行之德失。
(辛三)加行之性相。
初又分二。
(壬一)智相差別。
(壬二)明勝加行。
初又分二。
(癸一)略標。
(癸二)廣釋。
今初
一切智差別行相為能相,由三種智故,許行相為三。
vastu-jñāna-prakārāṇām ākārā iti lakṣaṇam /
sarva-jñatānāṃ traividyāt trividhā eva te matāḥ // Abhs_4.1 //
1-總修三智行相慧所攝持之菩薩瑜伽。即一切相加行之相。界從大乘資糧道,乃至最後心。
2-修三智隨一行相慧所攝持之菩薩瑜伽。即菩薩能治品智相之相。界從大乘資糧道,乃至最後心。
3-了知四諦上無常第十六行相一切智之諸差別,由善現起對治執五蘊常等所治品之能治行相,而摧伏彼執等之菩薩瑜伽。
4-為此所說能修對治之能相,此能對治之行相,許有三種,由三智決定故。
*四加行
當修行的時候,有四種修行的方式。
第一種,叫做「一切相加行」。
第二種,叫做「至頂加行」。
第三種,叫做「漸次加行」。
第四種,就是「剎那加行」。
「加行」即是修行、加功修行,即是實踐。主要是修止觀,當實際修止觀的時候,有四種修法。
*一切相加行
總合觀察,就是一切相,即是把這件東西,整個、總合、全面觀察。
*至頂加行
一門深入的觀察,叫做「至頂」加行。
譬如,依著《心經》觀五蘊皆空,全面的觀察。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都是眾緣和合而成,所以它是不實在的,是空的。這樣作如此觀的時候,就是一切相加行。第二,五蘊皆空,如何五蘊皆空呢?五蘊中包含那麼多蘊。逐部門,色蘊一部門,觀它為什麼色蘊是空。色蘊裡面又分五根、五塵,每根、每塵為什麼是空。深入、貫徹深入地觀,逐個。第一,需要總合觀察,第二逐各部分深入觀察。
*漸次加行、剎那加行
觀察的方式有兩種,一種,由淺至深,逐步逐步地加行,次第觀察。然後,剎那現證菩提加行。逐步逐步來,到最後然後突然間開朗。由未開朗到突然開朗的時候,那時候的加功,就叫做「一剎那現證菩提加行」的加行。做任何事、任何時候的加行,都有這四種。
*自在因果
自在,得到自在,成佛就得自在。以何因而得自在,修這個因,得到自在的果,由因到果這樣,就叫做自在因果。
*自在因一切相加行、果頂加行
想得到自在的因,第一步最重要就是一切相加行,即是全觀的加行。
*一切相加行的總建立
「總建立」即是「總說明」。
*從順解脫分釋生起次第
生起次第,即是說由初初學,逐步逐步的階段。即是入門的階段、初期實踐的階段,叫「生起次第」。後期的階段、成功的階段,叫做「圓滿次第」。「生起」即是由初學、入門和發展,逐步發展。「次第」,解作「階段」。「圓滿」者,成功。
*順解脫分
未曾見道之前,有兩種因素,就可以見道、可以證涅槃。一種叫做「順解脫分」,一種叫做「順抉擇分」。這兩種都是有漏的。因為有這兩種有漏的東西,就會引出無漏智出來。
順,順其勢可達至。涅槃叫做解脫。分,因。順其勢可得涅槃的因素。如果你生命中,有這些順解脫分,你將來就可以得涅槃。什麼叫做「順解脫分」?例如,見到別人有痛苦,你有同情心、惻隱之心、慈悲之心。聽聞別人說那些佛和聖人的功德,你的心歡喜、仰慕。又例如,見到別人行善,你高興;見到別人作惡,你不高興。主要就是這三點。如果你有這三樣東西,如果你把這個因素來發展,順其勢力,將來你會得涅槃。這就是一切加行的因。如果沒有順解脫分,你根本不能修行。
*順抉擇分
「抉擇」叫做無漏智,即是根本智和後得智。順其勢可以引生無漏智的,引生無漏智的因素,叫做「順抉擇分」。它不是無漏智的因,它引生無漏智的因。這兩種分都是有漏,但是會引出無漏。四個順抉擇分,煖、頂、忍、世第一法,無漏智出現之前一定經過的階段。順解脫分是得無漏智的遠因,順抉擇分就是得無漏智的近因,無漏智就是由這兩種因所引起的果。
*一切相加行的自性
「自性」即是本質,一切相加行的本質。
*修加行的德失
「德」是功德、好處,所得的好處;「失」是過失。修這一切相加行的時候,會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功德;修的時候,會發生什麼過失。
*加行的性相
當你修加行的時候,加行的情況是怎樣。

*1-總修三智行相慧所攝持之菩薩瑜伽。即一切相加行之相。界從大乘資糧道,乃至最後心。
一切相是總合加行,總修三智加行。加行的時候,就一定要了解三智的行相。「行相」,活動的情況。總修這三智的時候,能夠發生這活動的情況的這種慧,這種慧所攝持著,即是常常被這種慧來保護著的,那種菩薩瑜伽,即是大乘菩薩所修的止觀,這種止觀,就是「一切相加行之相」,這個「相」是指自性、本質,即是一切相加行的本質。當發菩提心之後,叫做資糧位的菩薩,界限由你發菩提心之後,資糧道起,一直至成佛之前的金剛心為止,都修這種加行。
*2-修三智隨一行相慧所攝持之菩薩瑜伽。即菩薩能治品智相之相。界從大乘資糧道,乃至最後心。
修三智,即是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隨便三智中一種行相的慧,這種慧所攝持著的菩薩瑜伽。就是菩薩所修的,能夠對治煩惱的那種智相,即是智體,智體的相。界從大乘資糧道起,一直至金剛心為止都有的。
*境
我們所對的目標、所了解的事物,所對的目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裡面分成三種東西,第一樣就是一切智,第二樣就是道相智,第三樣就是一切相智。這三樣東西,就是境。
*行
對於三智、這種境的內容,清楚了解之後,就要實踐、加行、修行。即對準目標而加功實踐,就是「行」。行有四種行、四種實踐。一種,一切相加行。第二種,至頂加行。第三種,漸次加行。第四種,一剎那現證菩提加行。
*果
有了境,有了行,將來得果,就證得佛的法身。
*自在因果
修行獲得自在的因和因那部分的修行,自在果那部分的修行,自在因果。
*堅固因果
有了自在,就要堅固才可以。如何得到堅固?就是因、堅固的因。由此因,得到果,就是果。
*3-了知四諦上無常第十六行相一切智之諸差別。
小乘的一切智,就是了知苦集滅道四諦上,無常、苦、空、無我十六種行相的一切智。既然行相有十六種,即是說一切智都可以分做十六種不同的差別。為什麼智的差別有十六種呢?因為所對治的煩惱有十六種,所以能對治的智亦有十六種。
*由善現起對治執五蘊常等所治品之能治行相,而摧伏彼執等之菩薩瑜伽。
由於修行的人,能夠很善巧地現起,現起對付那些執著五蘊是常的,執著那些五蘊是樂的,執著那些五蘊是有我的,執著五蘊是淨的等等,那些所應該對治的煩惱。現在,就用十六行相的智慧,應對治的智慧去對治它。用這種行相,用十六種智,摧毀小乘人所有的十六種執。運用這種智的時候,那種菩薩瑜伽、那種大乘的止觀。
*4-為此所說能修對治之能相,此能對治之行相,許有三種,由三智決定故。
這種大乘止觀,就是這裡所說的能修一切智加行的對治煩惱的情況。這裡能對治那十六種執等,能對治的行相,不出三種。為什麼?因為智有三種的原故。一切智差別的行相,這個「一切智」不是指小乘的一切智,這個一切智,是指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所有這些智的差別行相,都是能對治煩惱的行相。由於智有三種,所以行相亦分做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