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唯識方偶-羅

 唯識方偶-羅時憲講

 *「法」,就是事物,即是東西。
*有為法,[佛家]把世界上一切的事事物物分為兩類。一類叫做「有為法」,怎樣叫做「有為法」呢?即是說這種東西是由很多條件配合造它出來的。「為」即是造作,由眾多條件配合造作出來的,就叫做「有為法」。這些條件,稱之為「緣」。由各種「緣」配合造出來的,就叫做「有為法」。
*凡是有為法都不能夠永久恆存的,經常變遷的。
*凡是「有為法」都會變遷,所以「有為法」就叫做「諸行」。「行」,即是會走動的,不是永遠停在那,變遷流動。若用現時的白話,「現象界」

*與「有為法」相對的,叫做「無為法」。無者不也,「為」即是造作,不由各種條件造作出來的,本來存在的,任何時候都有這些東西存在。不由因緣和合造作出來的東西,本身亦不造作東西,這些叫做「無為法」。
*如果是宗教,可以叫上帝、天主做「無為法」。佛家亦承認有一種「無為法」,叫做「真如」,又改個名叫做「空性」。有時連「空性」的「性」字都略去,就叫做「空」。佛家的「空」並不是甚麼東西也沒有。
*為甚麼「無為法」,叫做「真如」呢?「諸行」這個現象界是否虛妄呢?是否「虛無」呢?只有兩個答案:一個認為這個世界完全是「虛無」的;另一種認為不是,這個世界是有實質的。
*「惡取空」,「惡」者,不善於;「取」就是了解,對於「空」的道理他不了解,不能夠好好地了解。
*唯識的看法,不止是唯識,承認這個世界不只是有現象,現象是經常變化的,是有實質的,那實質是甚麼?叫做「無為法」。
*整個世界,日月星辰、各種現象、歷史的一興一衰,這些都是由「無為法」呈現出來的。
*這個世界各種現象都是由這個實質顯現出來的,這個叫做「真如」。「無為法」叫做「真如」。
*為何要叫做「真如」呢?「真」者,不是假的。「現象界」會經常變化,會變化的就是不「真」。
*「變」者,會變化的就是不真,真的就一定不變。
*「現象界」,即「有為法」是經常變化的。變化一定有一個公式,未曾出現,出現的時候就叫做「生」。「生」之後,存在,好像停留,當它停留的時候,表面上看它好似停留,其實內裡在變化中,叫做「異」;一方面停留,另一方面變異,到最後就是「滅」。
*「現象界」的特徵就是「生、住、異、滅」,叫做四種「有為相」。相即是特徵。凡「有為法」一定是「生、住、異、
滅」。
*「無為法」就是這個世界的本質。每樣事情都有本質,我們不用
「本質」,好聽些,用「本體」,又或者叫做「實體」。
*「無為法」就是本體,凡有本體一定有屬性,有本體就一定有屬性。不會有本體卻沒有屬性。
*譬如:這一張紙是黑色的的紙質就是本體,黑就是它的屬性;觸摸時感到硬的,硬就是它的屬性。
*譬如:水,水就是本質,本質是甚麼呢?H2O。它的屬性是甚麼?透明,水能夠溶解很多東西,能夠溶解他物的力量就是它的屬性。水可以供人飲用,支持人類的生命,就是水的屬性。
*凡有本質的東西一定有屬性。不單如此,本質我們是看不到的,看得到的一定是屬性。
*你能否看見水的本質?能夠看到的只是水汪汪的、透明的、會波動的東西。因為這是水的屬性。
*水的本質你是觸摸不到的。你能否摸得到那些氧元子、氫元子?摸不到的。你摸到水的屬性而已,柔柔軟軟的,這是水的屬性。
所以,本質是不能夠直接接觸到的,能夠接觸到的都是屬性。
*在佛經裡,將本質叫做「體」,屬性叫叫做「用」。
*鎳幣,鎳就是「體」,圓形和會發有光亮的、硬的,這就是
「用」。
*整個世界的「體」叫做「無為法」,叫做「真如」。這個世界的用是甚麼?日月星辰會發光,會照明,又有山、又有河,又有人,又有物,這些通通都是「用」,「用」則是由「體」
顯現出來的。因此「用不離體」,「體不離用」,「體即是用」,「用即是體」。
*《心經》怎樣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諸行」不過是「用」,「真如」就是「諸行」的體。
*世界上沒有「無體之用」,亦沒有「無用之體」。沒有離開「體」的「用」,亦沒有離開「用」的「體」。
*「真如」,「真」者即不是假的。「如」者,時時都如此的,不變的。真實而不虛妄的就叫做「真」,常常都如此不變的就叫做「如」。
*「諸行」我們可以看見,但是「真如」我們是看不到的。
*看不到如何證明它有?普通是透過邏輯來知道它有。
*本體要如何得知呢?根據一定的邏輯知道它有。除了用邏
輯推理之外,可不可以直接接觸它?又有兩個不同答案:一派就說本體不可知;有些是說本體都是可知的。佛家如何呢?本體是可知還是不可知呢?佛家認為是可以知的。
*「離言自性」,「性」即是本質,離開「言」的概念,離開我們的概念的本質。康德就叫它「物的本身」,事事物物的本身,我們是不能知道的,那麼我們知道的是甚麼?我們知道由那件東西刺激到我們的神經,而反映出來的一種現象而已。那件東西我
們是看不到的,這一點我們不能不承認的。
*但是佛家認為不是這樣,這個世界最後的自身就是「真如」。
「真如」是怎樣?是可知的,有辦法知的,甚麼辦法呢?修止觀就可以,在修止觀的時候,把所有妄念壓低。當我們把所有妄念壓低的時候,觀所有一切事物都是我們的執著,把執著撇除,把所有概念撇除之後,會進入一種沒有概念的境界,沒有「相」,就是這個宇宙的自身,亦即是我的自身。
*我是宇宙的一部份,我的自身即是宇宙的自身。宇宙的自身就是「真如」。用修止觀的方法,可以知道。

*這樣可以給予人類無窮的希望,不止可以知,我們更可以涅槃,如何涅槃呢?把這個小我不要,融歸這個「大我」。那時我即是「真如」;「真如」即是我。如此一來,「真如」即是可知的。
*說有真如,如何用甚麼方法把捉「真如」;接觸那個「真如」呢?需要講解「方法論」。
*第四部份就要說「解行」,「解」即是了解,用甚麼方法了解?「行」者,我們如何修行?即[實踐]。「解」即是「認識論」、「知識論」。「行」就是「實踐論」。

甲一、前導
甲二、諸行
甲三、真如
甲四、解行
甲一、前導
第一段是講「三自性」與「空有」的關係
第二段是講「唯識」一詞的意義
第三段是講唯識學的歷史和源流
乙一、「三自性」與「空有」
*第一個時期,對那些小乘人,所說教的內容就是四諦,說明我們的人生、世界是不美滿的、是苦的。苦字非常廣義,作「不美滿」解。為甚麼呢?因為常常有八種苦跟隨著我們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憎怨會苦」、「五蘊盛苦」。「五蘊盛苦」是指甚麼呢?「五蘊」是指我們的身體,有了身體就有苦。
*人生是苦的,這是真真實實的,「諦」即是真實。所以講述人生是苦的道理是真實的,這就是「苦諦」。
*「苦諦」不是憑空出現的,是有一些東西招集這些「苦」出
現的。「集」即招集,「集」是前世起貪、嗔、癡等煩惱。因為有煩惱,就被煩惱驅使我們做很多行為,叫做業。由煩惱做動機,於是我們做出種種行為。這些「煩惱」與「業」是能夠招集苦的,尤其是前世的「煩惱」和前世「業」的
招集而引起今世的苦。
*「滅諦」,是苦的原因滅,苦的結果也滅的那種消涼恬靜的狀態,不是說無的,即是生死輪迴停止,那時的狀態,就叫做滅;又名叫做「涅槃」,即是生死輪迴都停息的那種狀態。這個「滅」是有的,何解?當我們把「小我」停息,融歸到真如的時候,宇宙就是我,我就是宇宙。
*「滅」是不是憑空得,要修道,修「八正道」、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尤其是要修止觀。修道可以「證」、可以接觸到「滅諦」,這是真實的,所以叫做「道諦」
*釋迦佛初期對那些小乘講的,叫做「四諦」,就叫做「四諦法輪」。「輪」是古代的一種兵器。
*佛說這個四諦法就可以把那些煩惱摧破,就好似兵器的輪一樣,是佛法之輪,所以叫做「法輪」。
*「四諦法輪」只是就人生哲學,即是就人生的修養、人生的道德立說而已,並沒有講很深的哲學理論。形而上學、知識哲學,佛沒有講的。
*形而上學,超過物體以上,即是無形、抽象的那類學問。是研究這個世界的本質是甚麼呢?人生有沒有因果?誰能夠看見因果?甚麼是有?甚麼是無?「有」與「無」的關係又是如何?這一類叫做形上學。
*「知識論」,人想要頭腦清醒些,最好就是學「知識論」,叫做「方法論」,用甚麼方法了解這個世界呢?了解我們人生呢?這一套就方法而言,就是「方法論」,一般來說,叫做「知識論」。
*知識哲學是研究甚麼呢?
第一、它主要研究這幾個問題,知識的對象,這些知識對象是否真實?到底是在我知識之外有呢?抑或是我的知識放射出去覺得有?即知識有沒有一個客觀的對象存在呢?
第二、知識的起源的問題,為甚麼我們會有知識呢?知識的起源是甚麼呢?到底我們的知識是由我們的經驗得來的嗎?知識是否起源於經驗呢?抑或知識起源於我們先天帶來的聰明才智和理智呢?叫做理性。知識的起源是由於經驗得來,抑或是由於理性得來呢?到底我們的知識可不可能認識到這個真的世界?縱使這世界是有一個真的世界,我們的知識有沒有力量去認識它呢?這些叫做「知識哲學」。

*哲學理論,應該是有兩大部門。一部份是叫做「純粹理論的哲學」;一部份就叫做「應用哲學」。
*「純理哲學」三部份:一部份叫做「形上學」,又名叫做「本體論」。專研究宇宙本體是甚麼。第二部份叫做「知識論」,又叫做「認識論」。第三部份是研究我們做人,人生的價值如何?人生的歸宿將來是怎樣的?人生的態度應該如何?「人生論」,又叫做「人生哲學」。
*凡是哲學上沒有講知識論,又沒有講形而上學的思想,即是未經過檢討批判,都是樸素的。小乘哲學思想,即是「四諦」的思想。又叫做「實在論」,也可以,論可稱為「主義」。相反的稱為觀念主義。
*釋迦牟尼佛在講小乘經典的時候,是站在「實在論」立場講的。所以「實在」即是有,有即是存在。
*因為小乘人的「四諦法輪」都是認為這個世界是有、人生都是有的。所以叫做「有教」,亦稱之為「有宗」。稱為小乘的「有宗」,但是與唯識大乘「有宗」有所不同。
*「有教」,即是說佛初期所說的法,名稱為「四諦法輪」,對象是小乘的人,內容是甚麼?苦、集、滅、道的四諦,經典又是哪一類經典?四種《阿含經》。
*但是「有教」雖然〔說〕「有」,但不是絕對「有」,五蘊確是有五蘊、十二處確是有十二處,十八界確是有十八界、這個世界確有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由微粒子所造成的,確是有微粒子,只是一種無的,這個「我」是無的,這個「我」是眾緣和合造成的而已。除了這個「我」之外,其他事物都是有的,就是「無我」。
*每樣東西都有,只有「我」是無的。這就是小乘有教。
*依據著《阿含經》的「四諦法輪」來修行,很多人證到果位。但證了「果」還有一件事,證「果」都仍然是執著,執著甚麼呢?除了那個「我」之外,還是每樣事物都是有的。一有了執著,就要怎樣呢?智慧就有限度。
*佛的智慧就是最高的智慧,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沒有執著的。那些小乘人有執著,不能成佛。但是有些人有大志願想成佛的,那怎麼辦呢?就要破那些執著,「我」固然是無,其他的事事物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不實在的。
*甚麼叫不實在?「空」,一方面是指不實在,是一個形容詞。但一方面又指「真如」解,便加「性」字,叫做「空性」;如果作「不實在」解,就叫「空」。
*佛為了有些大根大器希望成佛的人,就要破除他們的執著,讓他們不被成見所束縛。於是,他進一步說《般若經》,掃除那些執著,甚麼都是空,甚麼都是空,所以稱之為「空教」。
*第二個時期是「空教」,「空教」的目的就是破除那些執著,令那些人沒有執著就可以修行成佛。對象是大乘的人,以大乘的人為主。小乘的人有兩種,一種決定是小乘的,都不會成佛的,只成阿羅漢就已經滿足。另外有一類雖然都是小乘人,先學習小乘,將來會轉變成大乘的這類人。佛就是為了這類小乘人。
*同時,學習大乘的人亦有兩類,一類是直入大乘的。第二類,普通根器,一開首便學習大乘不行,先學習小乘,先證阿羅漢果,再轉變入大乘的那類,共兩類。
*講《般若波羅密經》專為這兩類人講,不是為那些純粹的小乘人。
*說《般若經》,就講「一切皆空」,這樣就會偏向「空」。因為他針對那些人執「有」,般若甚麼都說「空」,「空」就是無相,無相即是無實質,每樣事物都沒有它自己的本身的,所以《般若經》叫做「無相法輪」。
*釋迦牟尼佛的第二個時期,其對象即是大乘根器的人轉這個「無相法輪」。經典即是現在的那些《般若經》。「無相法輪」講「空」,又名叫做「空教」。空教只是大乘的,有部分小乘是講「空」的,但就「空」得不徹底。
*聰明的人知道「空」不過是破執而已,但有些人不是很聰明的,就執著,「一切皆空」就會流入虛無主義。所以佛為了補救這個偏差,於是就於第
三個時期說「唯識教」。因為唯識教既不偏「空」亦不偏於「有」,所以就叫做「中道教」,又叫做「非空非有教」。
*第三個時期又叫做「唯識教」。這個法輪、「中道法輪」、「非空非有法輪」。大乘「有宗」,即是「唯識宗」。對有兩種人說的,一方面對小乘人說,因為它講「有」,小乘人都接受的;第二是破大乘的那些「惡取空」。所以它又針對大乘的人,即是不只是為小乘人講,又是為大乘人講;就叫做「唯識教」,又稱為「中道教」,大乘的「有教」。

*「唯識」者只有「識」,「識」即是一種認識的力。宇宙萬象都是由我們的認識力顯現出來的。既然宇宙萬象都是由我們的「識」顯現出來,即是說這個宇宙萬象不是實有的,就是「非有」。但是「識」不是無的,「非無」所以就「非空」。「識」之外的種種「境」「非有」;我們內心「非無」,所以「非有」亦「非空」,所以唯識便稱為中道教,又稱之為「唯識教」。

「空有」
*「空」者,如何解呀?不實在的,形容詞來的。不實在的、假的,甚至有些是沒有的,就叫做「空」。「有」,是存在的,有這種東西存在的。
*如果想真正了解「空有」的意義,最好就是了解「三自性」。
*「三自性」者,「自性」就是本質。世界上的事物,概括來說,它們的本質不出三類。
*三類之中,有些就是「空」的,有些就是「有」的。哪些是「空」?哪些是「有」?我們先了解「三自性」,然後指出哪一種「自性」是「空」的,哪一種的自性是「有」。
乙一、三自性與空有
*「三自性」,亦稱「三自相」,因為梵文的「性」字和「相」字通用的。「自性就是本質,自相就是本身的狀態」,世界上一切事事物物,不出這三類本質。依《解深密經》和《楞伽經》等,一切法之本質,或者一切法本身的狀態,不出三種,
*第一種、「徧計所執自性」,即是這本質是由於甚麼來的?徧即是到處、普遍,無處不計,「計」就是計較。甚麼都要計較它是有的抑或是無的?到處計較,無所不計較,計較結果就起執著,就「執」這種東西是有的,那種東西是無的。這個東西是實有的,那件東西是假有的。由於到處計較,計較結果就產生很多執著,就無那種東西就執出那種東西來。
*那些是無呢?例如我們時時執著有,執著有靈魂,有個我,佛家說:靈魂在哪裡?造成人生的只是五大堆東西。第一堆是物質,第二堆是苦樂的感覺。第三是「想」。第四種是那些感情意志,「貪」、「嗔」、「癡」等那些感情或那些慾望,和「我要如何!我要如何!」的這些意志之類等等。第五我、「認識力」。
*這五堆零件整天會變換的,好像那架汽車的機件。用久這件壞了,就換過第二件,沒有一件實的東西。那個靈魂在何處呢?但有些人又偏偏相信有自己的靈魂。即是說根本沒有這回事,而你以為有的,這些東西叫「徧計所執自性」。「自性」的「自」,將它省略,就叫做「徧計所執性」。本來就沒有那個「我」的,但他們偏偏執著個「我」,一執著「我」,有些人就叫那個「我」做「我」,有些人叫「self」,有些人叫它「atom」,有些人叫它做「ātman」,但有些人叫它做「靈魂」,有些人叫它做「人」,有些人叫它做「主人翁」。其實這些通通叫做「徧計所執自性」。
*「徧計所執自性」,這樣東西全無的,既無本質,亦無作用,我們硬要以為它有的。「體」、「用」都無的。
第二、「依他起自性」,「他」即是條件,「依」就是依靠。「依靠」各種條件。這些條件一切和合的時候,就有一種東西出現。例如:一塊瓷泥,一個會造杯碟的師傅,一種會造杯碟的文化傳到今日,一架機器,有些火力,成立這家店舖的老闆的資本等等,這麼多條件一合起來,就會產生瓷器杯、瓷器碟、瓷器花瓶等,甚麼都產生。這些瓷器杯、瓷器碟、瓷器花瓶都是眾緣,即是各種條件和合,即配合造作出來的,這些叫做「依他起自性」。
*依靠條件配合而生起,「起」,生出來,這些叫做「依他起自性」,它的本質就是依眾緣和合而起。這樣東西空不空?不空的,眾緣和合的時候它就有的。
*雖然那部汽車是「依他起自性」的,是零件配合的,但它有「體」、本質,它有作用的。這就是「實有」?又不是實,會壞的,叫它做「假有」。「依他起性」就是「假有」,或者叫做「幻
有」。
第三、「圓成實自性」,「圓」者,「周遍」,怎樣叫做「周遍」?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叫做「圓」。「成」,成者就不變。「實」,不是假的、真的。周遍、永恆又實在,這個是甚麼來的?宇宙本體,「即是真如」,亦即是「空性」。
*「圓成實性」,是宇宙萬物的本質,這個又如何?有的,不是無的,不只有,而且是「實有」的。「依他起性」是「假有」,它是「實有」。
*世界上不外是這三種東西,這三類東西。「徧計所執自性」是「空」的,「依他起自性」和「圓成實自性」是「有」的。「有」之中又分兩類,一類是「假有」,一類是「實有」。
*譬如半夜起床,見到一條長條形狀樣子的東西,嚇一跳,這條還不是蛇?豈不是很容易被牠咬死?就驚怕到流汗。一開了燈,原來不是蛇來,一條繩放在那裏,那個時候,蛇的感覺就沒有。為甚麼會無?是真的有就不會無的,正因為牠不是真的有,所以開燈後,牠就不見。
*蛇是用來譬喻「徧計所執性」,但條繩不是無,表示「依他起性」。
*但繩不是「實有」的,繩是甚麼?是那些麻的纖維搓成的而已。「依他起性」都是假,是眾緣和合的時候,就有這條繩,緣一散就無這條繩。這個是「幻有」、「假有」。
*麻就用來代表「圓成實性」,是「實有」。

「三性」的「德性」
*從它的「善」、「惡」價值來說,從三個不同角度來看。
1-「善」,對己、對人都會有益的、有好的效果的。
2-「惡」,對己、對人都有不好的效果產生的。
3-「無記」,一件事情對自己、對他人,既不會有好的效果產生,亦不會有惡的效果產生。
一切法各個都有它的「德性」,為甚麼要叫「德性」?「德」,即是「得到」。某一件事物之所以得以成為某一件事物,它的標誌,就叫做「德性」。
*例如白紙之所以得成為白紙,因為它具有「白」的那種「德」。善人之所以得以成為善人,因為有善的那種德。
*佛家將一切法之「德性」,先分為兩種,一種叫做「有漏」,一種叫做「無漏」。「漏」就是煩惱,即是貪心、怒那類。煩惱已經起,叫做現行的煩惱,現前走出來的煩惱。煩惱未起,內心裡面已經有起煩惱的可能性,起煩惱的功能,就叫做「種子」。
*煩惱和煩惱的「種子」,總名之叫做「漏」。
*「有漏」,含有三個意義:
1-為煩惱種子所隨逐,這樣東西就叫做「有漏」。譬喻我們的生命,整天被這些煩惱的種子跟著,很容易就起煩惱。所以說,我們的生命是「有漏生命」。
2-不能對治煩惱的,它無力量對付煩惱的,這種就叫做「有漏」。
3-與煩惱互相依賴,煩惱依靠它,沒有它煩惱就無從起。
具備這三個意義的東西,就叫做「有漏」的東西。
*「有漏」,又叫做「雜染」。何解叫做「雜染」?「雜」者不夠純粹。「染」者染污的。
*「有漏」的對面就是「無漏」,又叫做「清淨」。
*「雜染」即是「有漏」,「清淨」即是「無漏」。
「三自性」和「有漏」、「無漏」有甚麼關係呢?
*「徧計所執性」,一定是「有漏」。無那種東西,你「執」出有那種東西,一定是「有漏」。那個「我」是無的,但你偏偏覺得有「我」,覺得有「我」的叫做「我執」,「我執」是「有漏」的。
*「依他起性」,有些是「有漏」,有些是「無漏」。
*譬喻我們的生命是「有漏」的「依他起性」。
*譬喻佛的生命,就是「無漏」的「依他起性」。
*我們現在住的這個世界是「有漏」的世界,所以是有煩惱的。佛的報土,那種世界是「無漏」的世界。
*「有漏」的世界是由於我們「有漏」的生命變出來的,「無漏」的世界是由於那些「無漏」個體的那些人的生命變出來的。在唯識宗就認為:我們所住的世界與我們的生命是不可分離的。
*我的生命就不是只是指我這個五蘊,是加上這個我所見的世界在這處融合,然後才是我的生命。「依他起性」有些是「有漏」的,有些是「無漏」的。
*「圓成實性」又如何的?「真如」,是宇宙本體,當然是「無漏」的。
*「圓成實性」必定是「無漏」;「徧計所執性」一定是「有漏」;「依他起性」有些「有漏」,有些「無漏」。

「若從體、用門解說三自性,則圓成實性是體,」
*「體」即是本質;「用」,屬性。所以「圓成實性」是「體」,即是宇宙的實體。「依他起性」與「徧計所執性」都是這個實體上面的「用」,都是那個「圓成實性」所顯現的屬性。
*「圓成實性」是「體」,即是「真如」,即是哲學上所謂宇宙的本體。「圓成實性」是「體」,其餘兩性都是「用」。

「諸經論中,亦有將無漏依他攝入圓成實自性,」
*將「無漏依他」放入「圓成實性」,可以這樣解釋的。
*有人這樣分類的,這個是比較古的。
*「圓成實性」包含兩種東西,是半「體」半「用」的「圓成實性」,這個分類是很古的分類。《解深密經》就是這個分類。

「三自性既明,則空有兩輪之意義可得而解釋。」
*所有「徧計所執性」,它都要破清它,那些是空宗的特色,即是《般若經》的特色。
*依據「唯識的義理」,「圓成實性」,這個「真如」,是「無分別智」所證的「境界」。「無分別」即是「無概念」,「無概念」的「智慧」。
*「智慧」有兩種,「有概念」就叫做「有分別」,因為概念一定要用思想分別的。「無概念」即「無分別」。
*一般心理學家認為「無概念」的知識是低級的知識。譬喻一個嬰兒,初出世你給東西他看,他只有印象,「無概念」。但有一種純粹的經驗在這裏,這種就「無概念」的經驗,叫做「純粹經驗」。
*今日見到這件東西,一樣,有一個「純粹經驗」;明天又見到另外一件東西,又起一個「純粹經驗」;第三天又見到一件東西,他又有一個「純粹經驗」。這三個「純粹經驗」就構成三個印象。然後,於是他起「觀念」。即由平面的印象,再構成好像立體化的一個這樣的「觀念」。這個「觀念」是我們腦海裡有件東西,這件東西,就它叫做「觀念」、「理念」、「意象」。
*當我們的印象不起的時候,就已經有種純粹的經驗。再由經驗多,於是就產生「觀念」。
*譬喻我們今日見到一張凳,有「凳」這個的東西,「凳」的「觀念」;明日見到一張枱,又有了「枱」的「觀念」;後日我又見到一個桶,又有「桶」的「觀念」的時候,我們就會將這三件東西的共通性,即是都是傢具,已經是「概念」。
*把很多「觀念」,把它的共通性抽出來就形成一個「概念」。
*佛家認為「智慧」都有兩種的,一種「無概念」,就叫做「無分別智」。「概念」,這樣就「善」、那樣就「惡」,這樣就「高」、那樣就「矮」,要「分別」的。「無分別」即是「純粹經驗」,這個「圓成實性」要那種「無分別智」所起的時候然後才能夠證知。
*這種「無分別智」要怎樣生起呢?一定要「第四禪」,要有概念引先,用「空觀」。我們的生命都是五蘊造成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就是沒有本質的。沒有本質即是不實在,不實在就叫做「空」。我們的生命是「空」,那個「我」是虛妄而已,沒有「我」,那個「我」空,我的「我」空,不只我的「我」空,他的「我」一樣是「空」。所以,凡「我」都是「空」。
*那個「我」雖然是「空」的,但是我的身體裡有很多細胞造成的,那些亦「空」。細胞都「空」,造成那些細胞是什麼呢?現
在是叫做電子、質子,佛經裡叫做「極微」。
*「極微」「空」不「空」呢?
「極微」是一種空洞的概念,用來解釋一種理論,是嗎?抑或真是有一粒粒「極微」呢?自己問自己,自己答。只有兩個可能:
一、「極微」是實有的,二、「極微」是假立的、假設的。
先取第一個答案,「極微」是有的。
*在經驗裡,我們知道凡是實在的東西,一定有東、南、西、北的方分,有方分即是佔有空間的。凡佔空間的,那樣東西一定可以把它破開的,可以分析的。所有可以分析的東西都不是實在的,因為它可以分析成第二樣東西,所以它不是實在的。
*「極微」,所謂電子、質子,如果是佔有空間,又有東、南、西、北的方分,應該都不是實在的。所以,如果「極微」是佔空
間,有方分的,「極微」是空的。
*如果「極微」不佔有方分,不佔空間的東西,無從證明它是實有的,是實在的。所以,如果我們執著以為「極微」是實有的,這是一種分別的執著來的,靠不住。
*所以說:「極微」都是空的,這個世界都是由「極微」造成的,「極微」都是空的,就把物質界都「空」。
*精神是不是「空」?我們的視覺會看東西,聽覺會聽聲音,沒有眼,沒有視覺神經,沒有眼球,而可以有視覺,你看見過嗎?在經驗上,絕對沒有這種東西。所以,那些要靠條件然後生起的,這些東西是不實在的。所以,心靈、精神、視覺、聽覺、嗅覺,這些都不實在的,不實在即是「空」。
*我們很多的想都是「空」的,都是憑藉那些生理上的條件,然後才[生]起,是空的。
*「色、受、想、行、識」全部都是空的,所以是「一切皆空」。做到「一切皆空」的時候,把很多概念撇走很多,只剩下一個「一切皆空」。「一切皆空」,這句話亦「空」的。我有個智慧了解「一切皆空」,這個智慧都是「空」的。連「空」的概念都是「空」的,所有概念全部沉沒。
*在止觀裡見到那種境界,都沒有概念,把所有概念撇清,那時候就是純粹經驗。這種純粹經驗的智慧照出去,一定有東西讓它照到的,但他不知道有。所以「有而非有」,說它沒有又不是完全沒有,「無」只是沒有概念而已。他是有對境的。所以,「有而非有,無而非無」。那時候,連「有而非有,無而非無」的那一句話也沒有,但又不是沒有,說「無」就有一個「無」的概念。那時候,就是那個「真如」的顯現。那時候就叫做「無分別智」去證到「真如」。
*本來「無分別智」去證真如的時候,無所謂能,無所謂所。不過事後,要解釋就說能,叫做「無分別智」,所,叫做「真如」。
*用「生、滅」的那方面來看,研究「生」就可以。何解?因為有「生」一定有「滅」,講通「生」,「滅」自然都通。所以,只在「生」那方面來思惟、修觀,如何觀呢?既然那種東西是有的、是存在的東西,一定是在未有之前而變成有的,那就叫做「生」。
*說世界上沒有「生」這回事,「生」只是一個「虛妄」的概念而已。何解呢?
1-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不會自己生自己。為什麼不會自己生自己呢?如果自己生自己,何必要生?本然有的。如果孩子本然有,何需有阿媽生?所以,如果那樣東西是本然有的就不用生,他說「諸法不自生」,不會自己生自己。
2-如果自己不會生自己,那麼一定「從他生」?阿媽生孩子,蘋果樹生蘋果,他說不是的!都不正確。誰人見過第二種東西生這個的?沒有的。若能「從他生」的,為何不見牛會生馬,又不見柑生橙。「他」根本就不同。你會以為阿媽和兒子就同,就是「他」,阿媽和兒子都不是「他」;嬰兒是由他爸爸的精蟲到媽媽的卵子裡一路演變而來,那個小孩根本就是他爸爸的精蟲來的,面貌不同、演變不同而已。所以「從他生」[邏輯上]
講不通的。
3-「自」「他」合起來生〔總〕可以了?他說:不會!這是錯誤的觀念來的,「自」既然不能「從自生」,那即是「自生」等於零;「從他生」,又「不從他生」,那「從他生」又是等於零;零加零又是等於零。所以就是「不共生」。
4-「無因」地「生」呢?那又不是。
所以,知道一切事物根本就「無生」的。
*一切法都是無生的,既無生何來有滅?有生才有滅的。即是說一切事物「不生亦不滅」。
*如果唯識就不是這種講法,唯識[認為]世界上「有為法」一切都有生有滅的,只有「無為法」的「真如」才是「不生不滅」
的。空宗就不是,一切東西都是「不生不滅」的。
*凡是說到「生」,一是未生;一是正在生;二是已經生。
1-如果是未生呢?當然不會出。
2-已生呢?已經生了,還哪有「生」呢?
3-「生時亦不生」,剛好生的時候是一半未生,一半已生。未
生的「生」等於零,已生的「生」又等於零。半個零加半個零都是零,所以,「生時亦不生」。
「依唯識義,圓成實性是無分別智所證的境界。非語言所能詮
表。」
*「詮表」即表達。
「亦非尋思所能把捉,故不可說。」
*圓成實性不可說,「依他起性」就可說。
「於不可說之處而欲令眾生悟入,則非有方便善巧不可。何謂方便善巧?非究竟之謂方便,無過失之謂善巧」。
*既非究竟,即是不是真實,但是又無過失。
「佛陀說法,力求以方便來顯示究竟,而又無過失。此方便善巧之門有二,即是空、有兩輪」。
*「空輪」是專門破除徧計所執;記住,這是「空輪」的特點。
「以遮作表」
*「遮」就是否定,「表」是肯定。他不肯定一樣東西,以否定做手段,實在他有所表。
「即用顯體」
*只是說「用」,說我們的生命是如何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只是在現象界說。只是說屬性,不說本體。因為本體你說不到。「用」就是屬性,讓他了解屬性,就自己會了解本體。這些叫做什麼呢?烘雲托月!不用講本體的,說「用」。在「用」處做功夫,把個「用」一路撇,淨化那個「用」,自然「體」就顯露

*「顯」就是表現,來顯現「體」。
「廣辨依他」
*詳細、說明;詳細說明「依他起性」。所以,兩種作風不同,一種是「破除徧計」,這種就是「廣辨依他」。
「所謂以遮作表者,謂意識周徧計度」。
*「計度」即是計較推度;
「執染淨諸法,」
*執實有染污的東西,執實有清淨的東西。
「不如其分」
*執著執得太過了或者不及。於沒有的地方,你增益說它有;於有的地方一定說它沒有。
「遂成大病,故必遮破之。」
*要用「空宗」的手段「遮破」它、否定它,然後「遮破」所有邪的東西,正的「圓成實性」就自然顯露。所以,破邪自然就是
顯正,這個是「空宗」的手法。「有宗」就如何處理呢?

「所謂即用以顯體者,謂依起性之法,有做作的、有生滅的,無一的、常的、本質的」
*「一的」即獨立的。現象界的東西,唯識宗認為沒有獨立的,一定是互相依賴的。沒有永久恆存。現象界沒有,只有本體才可以說永久恆存的。
「唯是實體上所顯示的用」
*「用」即是屬性。
「修學大乘,須依據經典。茲列舉空、有兩輪主要經典如後。」

*「空輪」的經典,最重要的就那本叫《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
「本經是般若經之經集」。「般若經究有若干種,迄今無法確定。」「玄奘所譯的今本,是當時印度那些般若學者所編集而成。」「全經總共有十六會,即是說佛集會十六次說的。」
*首五會,就叫做「根本般若經」。其餘的,叫做「雜類」,稱為「雜般若經」。
*「根本」那五會,內容大家都相似的,只是文字有些詳細、有些簡略,所以在頭五會裏面,內容是一樣的,有些人記錄得很詳細,有些人記錄得很簡單。有些人加些東西下去,有些人就不加,是這樣解釋。
*主要,最可靠哪會呢?現在西人的研究,EdwardConze的研究,最可靠是第四會,叫做《小品般若》,現在我們將它來對讀那部《現觀莊嚴論》,其餘的大的將它來擴大的。
*第一、第二會最重要,因為第一會最詳細,四百卷。第二會,一百卷,不詳不略。但是第四會,現代的人說它最好。
*第一會,「梵本有十萬」首偈。即是三十二個字,每一句都八個字,四八三十二。或者一首「頌」,梵文叫做śloka。這個頌不是真是一首首頌,是計計算數字的。

「漢譯四百卷,近四百萬字,佔全經三分之二。全會大義:就以六度」。
*「六波羅蜜」,就包括「境」,即是修行的對象。「行」,修行的方法,「果」,修行的效果。
*「復以一般若度」,一個「般若波羅蜜多」來全統攝其餘那五
度,來以說明「一切法如幻」。「而境、行、果」裏面,「又各有所」包括,「攝」即是包括。
*「境」包括「五蘊」,「處」,「十二處」,「界」,「十八界」,「緣起」,「十二因緣」,「境」就包括這樣多東西。
*「行」包括「菩提分」,即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四靜慮、四無色定、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徧處」。
*「果」,就包括「三身、四智、十力、四無畏、四無量、六神通,十八不共法」,和「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皆極詳盡。」
「慈氏作《現觀莊嚴論》,亦解釋此會。」。
第二會,「梵文本,就二萬五千頌。前半就談法性,」
*「法性」即是「真如」。
「後半就說功德;」
*「法性」就「體」,「功德」就「清淨」的「用」。
「皆就如幻義以顯說。十六會中,此會最勝。且廣略適中。世稱此會《大品般若》,」
*龍猛菩薩,作一本書叫做《大智度論》來解釋;慈氏《現觀莊嚴論》亦解釋此會。
「第三會,梵本一萬八千頌,內容與第二會開合不同」
第四會,梵本一萬頌,即是現在我們這本,但是那些西洋人說沒有一萬頌,實際只有八千頌,「內容與第二會相似,而陳義較略,故世稱為《小品般若》。慈氏的《現觀莊嚴論》亦釋此會。」
「在中國,第一個譯大乘經者為支婁迦讖。」
*支婁迦讖所譯那本叫做《道行般若經》,即是相當於這一會。
「姚秦的鳩摩羅什所譯之《小品般若經》亦是此會。」
*玄奘法師譯的固然是最好,鳩摩羅什譯的都不錯。
第五會,梵本八千頌,「較第四會內容相似而陳義更略」
*現在我們所謂「八千頌」,多數是指第四會的,而不是指第五會。這五會叫做「根本般若」。下面那些就「雜般若」。
第六會叫做《勝天王般若》。
第七會《文殊般若經》。
第八會《濡首分衛經》。
第九會「此會的分量最少,梵本衹有三百首頌。」
*又名叫做《能斷金剛般若經》。
「有無著的注釋,有世親的注釋,中國的有窺基的贊述。此分的分量最少,卻能涵攝『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故在印度及中國皆受人重視。內容就以二十七個主題總括全部般若經」的主要思想。「通過此二十七個主題,極易掌握般若之要點。」「般若思想不外說明『性空幻有』」的道理。「所謂『性空』,即是說一切現象都無實在的自體。」「但空非虛無,假有的現象依然存在。即所謂
『幻有』是也。幻有含有二重意思:(1)幻有並非無,並非無有,衹是對於實有而說其為非實在的;(2)幻有非憑空而現,須因緣(主因叫做因,條件叫做緣),須因緣聚合而後生起。所以般若思想是由一雙,一個雙範疇、」
*一個範疇叫「性空」,一個「範疇」叫做「幻有」,兩個「範疇」。
*「性空」,「無自性」的「空」。一個「無自性」不等於「無」,是「幻有」,眾緣和合它就出現的。「性空不離幻有,幻有不離
性空」。一雙範疇,即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就「幻有」,「空」就「性空」。兩者不離的。
「不能單執某一方面,此經全部皆談『性空而幻有』之問題。」
*經末以一首頌總結一經的宗旨,它說「諸和合所為」,所有那些眾緣和合造出來的東西,「如星、翳、燈、幻」。好像「星」一樣,閃下、閃下的;又好像「翳」,眼痛被眼膜遮些東西一樣;又好像「燈」一樣,又好像幻術那些「幻」;又好像「露」水一樣,好像水「泡」一會就散這樣的;好像「夢」一樣,沒有實在的;好像「電」一樣,閃一下便不見;好像「雲」一樣變化多端的。它說「應作如是觀。」
第十會,《般若理趣經》。
第十一會說「布施」的;第十二會說「持戒」的;第十三會說「安忍」的;第十四會說「精進」;第十五會說「靜慮」;第十六會講「般若」,這些不用理會的。
其餘,還有一本,《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另外一套叫做《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多經》。
後面那本叫《帝釋般若波羅蜜多經》。
還有一本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還有一本叫做《思益梵天所問經》。
此外,有本叫《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這以上的就是「空宗」的經典。

「唯識」那派的重要的經典的目錄。
1-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經》。此經有四個譯本:
第一、元魏,菩提流支譯,叫做《深密解脫經》。
第二、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叫做《相續解脫經》。
第三、陳朝,真諦譯,叫做《解節經》。
第四、唐朝,玄奘譯,叫做《解深密經》。
意思即是,解釋很深、很細密的道理。
為甚麼這本經那麼重要?此經言「境」、「行」、「果」。「境」,是目標,我們研究一門學問的目標,叫做。「行」,實行,有目標之後,實行、實踐。「果」,效果,三件事。它對「境」、「行」、「果」都說得很齊備,「為一極完善的大乘佛法概論。」不只是為「唯識宗」的重要經典。整個大乘佛法都它可以作為一個概論、導論來讀的。
*因為「空」、「有」兩面都講。它以「唯識」為中心,而兼容「空」、「有」,融合「空」、「有」兩派。
*注解,唐朝,圓測,做一本很詳細的注解。

2-《入楞伽經》
第一、劉宋求那跋羅譯,名叫《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第二、元魏菩提流支譯,名叫《入楞伽經》。
第三、唐朝實叉難陀譯,名叫《大乘入楞伽經》。
*三個譯本之中,唐朝的譯本最好。
「大乘有宗義理,分為法相、唯識二門。」
*亦即是學「唯識」的人的學問,入門就兩門。
「此經就談「五法」、「三自性」,就屬「法相」那門的道理。另外,它又談到「八識」、「二無我」,就說「唯識」的那種義理的根據。
*歐陽漸的注釋,叫做《楞伽疏決》,是最好的。
*不只是「唯識宗」的重要的書,「禪宗」都是最重要的書。
3-《華嚴經》。
4-《密嚴經》。
5-《菩薩藏經》。
6-《佛地經》。
「空宗」
*宗是宗派,龍樹作《大智度論》,解釋「大品般若」的,主要解釋它前半部。如果學「空宗」,《大智度論》一定要看。
*比較簡單的叫做《中觀論》,即是所謂《中論》。
*《百論》,提婆造,專門破外道的,最重要的是〈破神品〉。
「以其空一切情見。」
*「情見」者即主觀的見解。「封執」,「封」者閉也,一種封閉的執著。它破除封執來到顯示法性,「法性」即是實在。
「故名空宗,亦名法相宗」。
*「法性者」,即是「宇宙之實體」。「即真如也」,佛家就稱為真如。
「此宗又名中觀宗,則從龍樹(猛)之《中觀論》得名。」
*因為《中觀論》是很有名氣的,所以把大乘空宗又稱為中觀宗。
*另外,有輪就產生唯識宗,有宗。「無著、世親」,他們是兩兄弟來的。
「遠宗《深密》、《楞伽》等經」
*遠一點來講,崇尚《解深密經》、《楞伽經》等經」。
「近承慈氏」
*彌勒五部大論。
1-《瑜伽師地論》
2-《顯揚聖教論》
3-《唯識三十頌》
「是為大乘有宗,以其建立」
*為何稱為大乘有宗呢?「建立」作解說,因為它解說「種種法相」。「法相」者一切事物的形狀。「解釋宇宙、人生道理」,有他便說有,無他便說無,不會一切他都說是空,
亦不會一切都說是有。唯識宗的人,所謂之有,所謂之無,是什麼意思呢?
「有體有用名有」
*唯識宗的人所謂有,即是說「有體」即是有本質。「用」即是屬性,有本質亦有屬性的東西,便謂之有。無體無用,例如龜之毛、兔之角,這些無的東西,便謂之無。
「力矯空宗末流之弊故名」。「但此宗說有,乃空後之有,不同上座部等執為定實的有」。
*大乘唯識宗的人所謂有是指眾緣和合的幻有之有,依他起性;和宇宙本體之有是圓成實性的有。
「故不惟不背於《般若經》及龍猛說空本意,反順成之」
「又此宗辨析一切法相」,「一切法相」者一切事物之現象。令學者「了知,法相皆無自性」,而不過是「見其為實體之顯現」。「及了知此無自性的法相」,「無自性」即無實質。「唯是諸識所變」,「而諸識即實體上之用」,我們的識就是真如實體上的用。真如就是所有眾生之識的實質,「故亦名法相宗」。相者一切法之相狀,或一切法之體相。普通法相是「指現象界而言」,真如當然是指本體。
「復有瑜伽宗」,「即從慈氏之《瑜伽論》及世親之《唯識三十頌》立名」。
「佛法入中國後,國人又建立」了很多宗。「天台宗、華嚴宗及禪宗」。
*「天台宗出自龍猛」,依據龍猛的書。「羅什」,鳩摩羅什來到中國,就把宣傳龍猛的思想帶入來中國。「是龍樹、羅什的系統,是空宗之支流」,即是說所謂天台宗,可以說是空宗的支流。
*華嚴宗的前身是地論宗,地論宗是依據一本書名《十地論》。《十地論》就是唯識宗的世親解釋華嚴宗的〈十地品〉。依據它來建立地論宗,後來地論宗一路發展,發展到唐朝就稱作華嚴宗。「華嚴宗(是)由地論(宗和)唯識演變而成」的。「亦是無著、世親(,即是有宗)之餘裔」,「餘裔」即是子孫而已。
*「禪宗(的初祖達摩祖師)初祖達摩教二祖慧可」,教他用「《楞伽》印心,六祖(在《壇經》裏面)說三身、四智(與)及(講)含藏識,則本諸唯識」,完全是根據唯識的。
*「五祖以《金剛(般若)經》教六祖,六祖又(歡)喜談
般若」。這即是六祖的思想,即是亦說禪宗的思想,是淵「源於空宗」。
*空、有兩宗講佛法講到高處的時候,有所謂「廢詮談旨」。如何廢詮?「詮」是以語言來到解釋;「旨」者就是道理最深奧的本旨。講佛法講到最高的,就是廢除語言,
直接體會精妙的道理,謂之「廢詮談旨」。
*又「勝義離言」,「勝義」即是最高的道理;是離開說話的,說話講不出的。是這樣「之意」。
*「從任何角度言,皆不能越出空、有兩輪之範圍」。

*空宗最重要的書
1-《大智度論》,是龍猛解釋《大般若經》的第二會,即是《大品般若》,「引用經文而逐段加以解釋。內容博大精深。據傳此書前三十四卷對(於)《般若》第一品之解釋全譯無缺。從第二品起,則僅擇要譯出。此書現僅存漢譯。近人有(懷)疑此書非龍樹(猛)所作者,然無確切之證據。」
2-《中觀論》,「龍猛造頌,青目作釋。破空執以顯中道實相」,「龍猛學說有破有立,然(祇是)以破為主,以破為立耳。」「共二十七品,其中二十五品則以破他的方式出現。有吉藏(法師的注)疏。」
3-《十二門論》
4-《般若燈論》
5-《掌珍論》
6-《入中觀論》
7-《現觀莊嚴論略釋》,如果不讀《現觀莊嚴論》,根本不可能識解《般若經》。
*本頌就是慈氏菩薩造。釋論是解釋《大般品經》第一會、第二會、第四會,解釋得好。以境、行、果「綸貫經義,若網(之)在綱」,為諸《大般品經》之指南,或為讀《大般品經》之指南。「昔在印度,此(頌)為大乘空、有兩宗共依之聖典。其影響力遠在龍猛《大智度論》之上。」「釋論是譯者憑師說編譯。譯文頗艱澀。」
8-《順中論》
9-《中觀釋論》,是一個唯識家解《中觀論》。「安慧依
有宗(的)義(理解)釋《中觀頌》密意」。「空宗清辨之徒(不服)」。「空有之爭(可以)由此書引起」。
10-《百論》
11-《廣百論釋論》,是唯識宗之護法菩薩解釋空宗之《廣百論》。
*空宗一流的書,《大智度論》、《中觀論》、《掌珍論》、《入中論》、《現觀莊嚴論》、《廣百論釋論》。
中國人解釋「心」,有四種:
1-「肉團心」,即是生理上的一團肉。
2-「了別心」。「了」即了解,「別」即辨別;能夠了解事物,辨別事物。這個是指眼識——視覺、耳識——聽覺、鼻識——嗅覺、舌識——味覺、身識——觸覺、意識——思想,和末那識——時時執我的。能夠明了事物,明了境界、辨別境界的一個「了別心」。
3-「集起心」,是指第八阿賴耶識。為何稱作集起呢?「集」即是積集、堆積。積集很多種子,物質現象的種子、精神現象的種子。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見到一座山。它說就是我們變山的那些種子在我們的第八識裏面起作用,所以我們見山。為何我們會思想呢?因為我們有能夠思想的種子,這種種子一起,我們便會思想。為何我們會有感情,有喜怒哀樂的感情呢?因為我們的第八識裏面有喜怒哀樂的種子,遇著刺激,喜怒哀樂便出現了。刺激就是緣,緣具備便出現。積集很多一切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的種子,能夠令到種子起現行,「行」就是活動,「現」者現實,令到種子起現實的活動。
4-「真常心」,這個是真如,圓成實性。
*唯識宗的「心」是不講「真常心」,講「肉團心」、「了別心」、「集起心」,尤其是著重「集起心」。
「慈氏說,無著述。為有宗一切義理及觀行之依據,博大精深,允為宗極。」
*「極」即是標準,「宗極」即是最高的標準。
「論有五(部)分:第一、本地分。以十七地(說)明境、行、果,多談法相(義)。」
*第二部分名攝決擇分,是檢討批評的。
「決擇本地分中深隱要義,多談唯識。」
*唯識之淵源就在〈決擇分〉中來的。
*空宗的人講中道,有兩個範疇,一是無自性,這是空的,這件東西是不實在的。第二是緣生,眾緣和合才有這件東西的出現,這便是不空。無自性即是又名性空,它的實質是空的。緣起又名幻有,不是實有。在世界上對一切事物的看法,就要通過兩個範疇來到看,不要執它是空。不偏於空,不偏於有,此謂之「中道」。
*唯識宗講「中道」,凡是「中道」即是非空非有的。
外境即是說識之外的境,離開我們的識之外那些境,是沒有的。但它不是說沒有這個世界,只是離開我們的識的世界是沒有的。外境是無,所以非有。內識,內在的識是有的,所以非空,此謂之非空非有。這便是「中道」。
*唯識宗的「中道」和中觀宗的「中道」不同。
*識外無境,但識內有境。「心外無法」者並不說沒有東西,但心內有法。
*《辨中邊論》,「辨」即是辨別;「中」就是中道;「邊」就是偏一邊的。
「慈氏本頌」,一行行的那些——慈氏的本頌。世親菩薩為它以散文來到注釋。
「由下三(件)事,第一、空宗談中道,有宗亦談中道。空宗談中道以《中觀論》為代表,有宗談中道則以此論為代表。二、《中論》談中道,遮外(道)小(乘)之有執以顯實體」。
*「遮」者即是否定,破那些外道和小乘執宇宙萬象為實有的那種有執。破有執然後顯露真如實性。
「以遮作表,此論談中道,遮(空宗末流之)惡取空」
*它破那些「惡取空」。何謂「惡取空」呢?認為這個世界什麼也沒有。唯識宗的人就批評這種人,說他不善於了解空的道理。「惡」者不善;「取」即是了解,不善於了解這個
「空」的道理,此謂之「惡取空」。
「遮惡取空,以明體用之非無」。
*「體」即宇宙本體,即是。「用」,本體上所呈現的現象不是無,不過是識所變的而已。
「亦遮亦表」
*一方面遮惡取空;表就表出其體用,是和空宗不同的。空宗是以遮為表,它就是「亦遮亦表」。
第三、此論法相賅備」,
*「法相」即是對於宇宙萬有的解釋,很齊備。
「始末井然」,
*「井然」即是很有條理。
「大小乘(的要)義兼備,為法相學之根本。」
「玄奘、窺基」「糅譯」「印土釋世親《三十頌》者十大家之文,而以(其中一個名)護法為指南(以一個為主),故題云護法等造(這本書是護法等造)。論引六種經、(引了)十一種論。」
*唯識相、唯識性、唯識位。
1-「相」是現象,由我們的識所變出來的宇宙現象。
2-「性」者實體,唯識的實體即是真如。
3-唯識位,「位」即是階段,修行唯識的階段,「位」,和「地」字的解釋差不多的。
「博大精深(微),於斯觀止。」
*講佛家的書博大精深,實在是到此為止。
「唯識學至此,遂達極峰。」
*所以真正唯識學,與其說是印度人的,不如說是中國的玄奘、窺基。
「窺基於參糅之餘,將玄奘所傳口義」;
*「口義」,即口授相傳的;「參以己意」編成一本書名為《述記》,亦是最有名的。《成唯識論述記》,學唯識的金科玉律。
「《述記》不盡之義,則別(另外)為《樞要》」。
*《述記》是敘述老師的講法,他自己的心得便是《唯識樞要》,另外有《唯識別鈔》,
「以補充之。故欲通此論,必讀《述記》等書。」
*《百法明門論》、《五蘊論》是入門書來的。
《成業論》,「成」就是解釋,「業」就是業。
「世親造。談業種子。有此論,然後種子義完備,而因果流轉(「因果流轉」即是輪迴)之理得以解釋。又大小乘學人皆應持戒:戒有戒體;戒體之解釋亦應(該)依據此論。」
*所以這本書如此重要。

《現觀莊嚴論略釋》
*有宗世親、無著的思想來解釋空宗的《般若經》。
《集量論釋略鈔》,講邏輯的。《集量論略解》,解釋《集量論》。
《觀所緣緣論》,又是玄奘譯的,又是講唯識的小書。再有,《佛性論》,這部書是講什麼是佛性的。以上是有宗的書。
「識」者,了別。「了」就是明了,「別」就是辨別,「即是眾生所有的瞭解(和)辨別之力」。「「唯」是遮遣之詞」,即是否定其他,只有他自己而已。《成唯識論述
記》這樣說,「唯」遮境有,執有者喪其真。「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
*「唯」遮境有,遮遣即是否定。否定什麼呢?否定離開我們的識而獨立存在的境。離開識獨立的境是不存在的。但
由識所變,在識之內的境是存在的。如果你執著外面的境,離開識的境是有的,便失去真相。
「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
*「簡」和「遮」是同一意思,簡除。「簡心空」者,心即是識;即是眾生的識謂之心,是一種無常的東西,一定要各種條件具備然後它才能生起,它並不是無,它只是幻有。
「故唯識一詞,祇(是)遮(「遮」即否定;否定)離(開)識(而)獨立存在的世界。」「並不否定宇宙萬象」,「及其體之存在」,
*並不否定這個世界的實質,這個真如的存在,他是不能夠否定的。不能夠離開我們的識而存在的。
「又若單言「識」」,
*「乃眾生之了別(的)力,即(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八個識(是)。
*唯識的「識」,了別、顯現兩個意義。「唯」即只是。唯識亦可以說成唯識顯現。
「今人譯「唯表」,而菩提流支、真諦、玄奘、義淨,(這)四位三藏法師皆誤譯為「唯識」者」「此乃未經深思熟慮而輕下(判)斷(語)者也。
「且如avijñapti-rupa,玄奘法師譯做無表色。「是知於此譯「識」」,「於彼」,於無表色的「表」字就譯「表」。「(必定)有所抉擇」。
*一方面是「唯識」,唯了別,一方面是「唯表」。
唯識的歷史
*唯識有一個淵源、源流。「源」者水源;「流」者流派。「分三」。唯識的淵源是出自那些經的,是出自佛經裏面一部分的經,那些人在經裏面取出部分內容,把它擴大。

丙一、唯識學之淵源
*《解深密經》、《楞伽經》、《華嚴經》、《厚嚴經》和《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與及《阿毘達磨經》六本經。這六本經是出自何處呢?出自這六本經的原型,而這六本經的原型是有它的核心的,它的核心主要是來自雜藏。再在雜藏找出核心,再從其他經、律、論裏面建立了它,而成為原型。如此說法,即是全部都是佛說,但是沒有一段是佛說,所有大乘經都是如此。既然如此做法,就少不免有那些結集的人之有色眼鏡置於其中,不是很純粹。
*我們如何處理?又不得純粹。所以我們就要以理為宗,那一個講法合理,便要用它的講法。不合理的,我們說它是不了義經。合理,稱之為了義經。
所依經典出於雜藏。唯識學說雖有其獨特之處,但在其成立之過程中對(於)先行的學說,「必有所繼承」,「抉擇」。「又此學(此學」是指唯識學。)雖出自印度,而弘傳於東土(東土即是指印度以東的地方,指中國。)且集印度諸家之大成者,實為唐代玄奘、窺基等人。」
「南朝」「亦傳唯識」,「義理組織未臻完密」,「自慈氏、無著以迄窺基」,「歷時千年;其間聖賢輩出,著述豐
富,往往前修未密,後出轉精。」
*「前修」,「修」者學問和德行都很好的那種人。「前」,以前的那些。前修未能夠很精密,而後出一輩年輕的人,反為轉為更加精密的。
「學人」,我們求學的人。「於研尋義理之先」,「對於此學之淵源、(和此學之)發展過程與師資相承」。
*「師」,老師;老師的弟子則謂之「資」。「皆宜略知大概」。
「唯識學可從兩方面追溯其淵源:」
*第一是依據它所依據之經典,來追溯其淵源。第二是依據它所建立的;「建立」它所講的;「法相」,指它的理論和概念。
「先說所依經典:」。「小乘教法」,「於經律論三藏之外,復有雜藏。」「依(據)玄奘《大唐西域記》所傳」。「佛既涅槃」「大迦葉與長老千人,在畢鉢羅窟」「結集法藏」。「命阿難陀(Ānanda結)集素呾纜藏(sūtra即是經藏),(又)命優波離(結)集毗奈耶藏」,「迦葉自(己)集阿毘達磨(藏)」,「是為上座結集」,「是為」。「其不得參預窟內結集之大眾數百千人」,「更於窟外結集,別為」另外他又結集了sūtra,即是經藏、vinaya律
藏、abhidharma論藏。還有一個雜集藏,即是雜藏,和禁咒藏五藏。
「又現傳漢譯《摩訶僧衹律》是根本大眾部律」,「亦傳第一次」,
*這本書《大眾部律》亦傳說是第一次結集的時候是有雜藏的。
「又現存漢譯(那本《增一阿含經》那篇序)〈序品〉亦言有雜藏。」
*這即是說古時是有雜藏這回是事實。
「綜合上述三種典籍觀之,則知根本大眾部確有雜藏」。
「根本大眾部確有雜藏,且成立甚早。雜藏之內容如何:《增一阿含經》〈序品〉云:「契經一藏」」,「律(就是第)二藏」。「阿毗曇經為三藏」。此外,「方等大乘義玄邃」,「方等」即是很廣大,很博大的那些大乘學理。「義玄邃」,大乘的義理很玄,「玄」者即是很深奧,「邃」
亦是深的意思,「玄」、「邃」合而代表深奧。「及諸契經」,「為雜藏。」「故知雜藏乃大乘經之所從出。」
「然何以說雜藏是大乘經之所從出,而不言雜藏即大乘經耶?」「曰雜藏結集之時,距(離)佛涅槃不遠,所用文句必極簡樸,一如四《阿含經》(那樣簡樸);但今(時的)大乘經多有經後人藻飾(藻飾即是粉飾和)渲染之處,故不可言雜藏即現時流行之大乘經。」「存於雜藏中之「方廣大乘」教法,在佛滅後第六百年末之前已(經)陸續分出」。「成為單行本而流傳於世。故龍猛…」。
「但此種單行的大乘經,經(過)後人渲染其文,闡發其義,不得說全是雜藏中之本來面目。」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中觀四百論-第七品 明人遠離貪著欲財方便品

 第七 明人遠離貪著欲財方便品
問曰:輪回世間有何過患,為什麼要生起怖畏厭離呢?
1. 於此大苦海,畢竟無邊際,愚夫沉此中,云何不生畏。
[索]於此三界大苦海中輪回,畢竟無有邊際,愚昧的凡夫異生沉溺於此生死苦海中,有什麼理由不生畏懼呢?
月稱菩薩言:血淚滉漾聚,老死波濤蕩,無邊苦海中,沉溺何不畏?

問曰:輪回生死雖有諸多過患,然而處在青春韶華的年代中,又何必怖畏呢?
2. 韶華適落後,復又現於前,雖住此世間,現見如賽跑。
[索]美好的青春時光剛剛謝落之後,可惡的衰老死亡又會現於眼前,雖然耽著住於韶華時代,但此世間現見青春老死如同賽跑一樣,刹那變化不停而無恒住。
月稱菩薩言:此等諸眾生,各自業所感,恒時受生死,如同賽跑爾。

問曰:即生中不厭離也可以,反正會有後世,因此不用怖畏。
3. 汝於三有中,非能隨願往,隨他轉無畏,豈成有慧者。
[索]你在三有輪回中,不可能隨意願自在生往人天善趣,而是完全隨業惑而轉,如果對此不生怖畏,難道能成為有智慧的人嗎?
月稱菩薩言:漂泊輪回中,非能隨自願,皆隨業力轉,故當斷諸業。

問曰:不管怎麼說,將來總會有機會斷除生死輪回,所以今世不用出離修苦行。
4. 未來無邊際,常時為異生,如汝過去世,理應勿復爾。
[索]若不斷生死之業,未來的時間無有邊際,你將常時成為無有自在的異生凡夫,就象你在無數的過去世中一樣,所以按理不應再象以前一樣懈怠。
月稱菩薩言:為得解脫果,今生當精進,來世於佛法,亦不定生信。

問曰:生死輪回有邊際還是無有邊際呢?若有邊際,則不修也得解脫,因至邊際時輪回會自動終止;如果無邊,那麼也不用修習,因為生死無有邊際。
5. 聞者所聞教,說者皆難得,以是說生死,非有邊無邊。
[索]有閒暇聽聞教法者、所聞的聖教及開示說法者都難以具足,因此總說生死非有邊際亦非無邊際。
月稱菩薩言:具足諸因緣,方啟勝智慧,三者難得故,佛未定彼邊。

問曰:現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還會住世,宣說教法的善知識也會不斷出世,所以我在後世努力修法斷生死亦不為遲。
6. 由於諸人類,多持不善品,以是諸異生,多墮於惡趣。
[索]由於在南瞻部洲的人道有情,大多數行持不善惡業,以此諸隨業流轉的異生,多半會墮於惡趣。
月稱菩薩言:眾生趣異處,或諸各自行,眾多趣行者,此名為異生。

問曰:惡趣是無暇處,有眾苦逼惱,所以應厭離;但是人天善趣是安樂生處,不應厭離。
7. 地上惡異熟,故意為損惱,聖者觀三有,等同備宰處。
[索]凡是地上的眾生都受著惡業異熟果,唯有見到他們都在為各種痛苦所損惱,因此聖者們觀看三有世間與待宰處等同。
月稱菩薩言:地上世間眾,感召前世業,種種異熟果,唯見損惱矣。

問曰:如果聖者觀三有等同備宰處,那麼世間人為何不生怖畏厭離呢?
8. 若識不正住,世說為顛狂;則住三有者,智誰說非狂。
[索]如果意識思想不能正常安住,世人都會說其為顛狂者,那麼以顛倒實執而住於迷亂三有者,智者誰會說他們不是瘋狂者呢?
月稱菩薩言:凡人皆顛狂,所作皆非理,業力所化眾,誰說非顛狂。

問曰:輪回中誠然有痛苦,而這些輪回痛苦是不能由自己主宰的,如此怎樣才能消除痛苦呢?
9. 現見行等苦,違時則消失,以是具慧者,發心盡諸業。
[索]現見行等威儀所引生的苦,改為其相違的威儀時則會消失,以此具有智慧者,應發心斷盡能引後有眾苦的諸業。
月稱菩薩言:如人身安樂,從而心亦樂;如是盡惑業,則生盡業樂。

問曰:輪回究竟有何怖畏,為什麼要努力斷除有漏業呢?
10. 若時隨一果,初因不可見,一果見多因,誰能不生畏。
[索]如果任何時候隨舉一果法,它的最初生因誰亦不能現見,從一個果法亦能現見眾多因緣,以此誰能對業因不生怖畏呢?
月稱菩薩說:因時無邊故,眾生無初始,是故誰能知,眾生之開端。 

問曰:不管追求何種世間盛事,只要努力皆能得到一定成果,因此世間的作為還是很有意義。
11. 既非一切果,決定能成辦,所辦一定滅,為彼何自害。
[索]既然不是一切果都可以決定能成辦,而且所成辦的也一定會壞滅,因此為什麼要為這些事而害自己呢?
月稱菩薩言:所作一切事,亦不一定成,所成一切事,最終決定滅。

12. 業由功所造,作已無功滅,雖如是而汝,於業不離染。
[索]一切有漏業皆由功用而造成,作成以後無需功用即會自動壞滅,雖然如是,而你對有漏業仍然不離貪著。
月稱菩薩所言:因緣積聚後,業由功所造,一旦無功用,彼等自然滅。

問曰:雖然用力創造事業最後決定壞滅,但業是樂因,所以應該貪著。
13. 過去則無樂,未來亦非有,現在亦行性,汝勞竟何為。
[索]已過去則無有真實的安樂,未來亦不會有真實安樂,現在亦唯是刹那無常變滅的遷流之性,因此你辛苦勞作究竟在為什麼呢?
月稱菩薩言:刹那不停心,觀察三時中,不可得安樂,為何徒造業?

問曰:若造善業,則能獲得增上生的安樂,因而應愛著有漏善業。
14. 智者畏天趣,亦等同地獄,彼等於三有,難得不生畏。
[索]智者們畏懼善趣,也等同於地獄一般,他們於三有世間,難得不生起畏怖。

問曰:若人天善趣等同地獄一樣可畏,那人天有情為何不生畏懼呢?

15. 若凡夫亦知,一切生死苦,則於彼剎那,身心同毀滅。
[索]假如凡夫亦能如聖者一樣,現量了知三有一切生死諸苦,則於了知之刹那,其身心會因無法承受而崩潰毀滅。
月稱菩薩言:如諸佛照見,諸業之果報,若凡夫亦知,刹那即昏厥。

問曰:雖然惡趣的眾苦難忍,但是我現在可以努力保持種姓、財富等安樂享受,乃至以方便一直保持至後世,這樣不就可以不生畏懼厭離嗎?
16. 有情無慢少,有慢則無悲,從明至明者,故說極難得。
[索]凡夫有情無有傲慢者極少,具有傲慢則無有悲湣,以此要從善趣至善趣,佛經中說非常難得。

問曰:若捨棄一切現世五欲貪執,而以積集福業求生天的善果,那是否合理呢?
17. 棄捨此境已,要求得境界,如是顛倒法,何因許為正。
[索]棄舍此等已得的安樂境後,又要希求悅意果的境界,這樣的顛倒法,能以什麼原因許為正確呢?

問曰:世間的財富能為自己帶來受用安樂,所以應該為了財富等而積聚善業。
18. 福果為財富,常須防護他,若常防他者,如何為我所。
[索]世人的福德善行果是財富,而財富需要恒常防護他緣侵害,如果要常常防護他緣,怎麼能稱為我所擁有之福果呢?

問曰:貪求善趣福果而修施等善業誠然是顛倒,那麼遵循世間共許的法規應合理吧。
19. 世間諸規律,隨彼行名法,是故較於法,世間力尤強。
[索]世間各種各樣的規律中,只有隨順世人當時所行持的才被名為法,所以與法規本身相較之下,世間人的風俗習慣力量尤其強盛。

問曰:世間安樂來自享用可意境,而可意境是福業之果,所以為求安樂理應修福業。
20. 境由善可愛,彼境亦為惡,捨彼成吉祥,修彼復何為。
[索]色聲等境由於被認為善妙而覺得可愛,但是這些五欲境亦為求解脫者所厭惡,而捨棄彼等即成為吉祥,因此修福求彼等又有什麼必要呢?

問曰:為五欲境雖然不應以貪心造業,但是世間的王位權勢是安樂之因,所以為求權勢而修福是應理行為。
21. 誰不用教敕,彼則不需法,誰求得教敕,是眾中愚人。
[索]誰人不用教誡命令,則他不需要權勢等世間法;誰人希求得到教敕權,那他是眾人中的愚人。

問曰:為求後世的富饒安樂果而積集福業,難道不合理嗎?
22. 由見未來果,汝貪愛法者,見貪未來邊,豈不畏何為。
[索]由於想到了未來的果報,你即貪愛施捨等有漏善法,那想到貪愛未來福果的惡趣邊際,難道能不生畏懼,到底是為什麼呢?

問曰:如何才能斷除為後世積集福業與非福業的行為呢?
23. 如傭人修福,全同為工資,若尚不樂善,何能作不善。
[索]如果為後世安樂而修福業,就完全與傭人為得到工資而做事相同;若智者對這些善業尚不樂意,又怎麼能作不善業呢?

問曰:如何才能永斷愛染而得到解脫勝位呢?
24. 若誰見眾生,如機關幻人,彼等極明顯,能趣於勝位。
[索]如果誰人能現見眾生,如同機關幻人一般,他們極明顯地能趣入解脫勝位。

25. 若誰於生死,諸境皆不喜,則彼於此間,都無可愛樂。
[索]若誰人對於生死中的諸欲樂境,皆不愛著歡喜,則他對於此輪回世間中的一切,都無有可愛樂之處。

CHAPTER 7
151. When there is no end at all
To this ocean of suffering,
Why are you childish people
Not afraid of drowning in it?
152. Youth lies behind and then
Once more it is ahead.
Though [one imagines] it will last,
In this world it is like a race.
153. In worldly existence there is never
Rebirth of one's own free will.
Being under others' control,
Who with intelligence would be fearless?
154. The future is endless and
You were always a common being.
Act so that it will never again
Be as it was in the past.
155. The conjunction of a listener,
What is to be heard and an exponent
Is very rare; thus, in brief, the cycle of
Rebirths neither has nor has not an end.
156. Most people cling to
An unwholesome direction.
Thus certainly most common beings
Go to bad transmigrations.
157. On earth the maturation of ill deeds
Is seen to be only deleterious.
Thus to the wise the world appears
Similar to a slaughterhouse.
158. If one is insane because
One's mind is unstable,
What wise person would say that those
In worldly existence are not insane?
159. The pain of walking, one sees,
Decreases when doing the opposite.
Thus the intelligent generate
The intention to end all action.
19160. When a single effect's original cause
Is not seen, and one sees the extensiveness
With regard to even a single effect,
Who would not be afraid?
161. Since all results will not definitely
Be achieved, and those that are
Will certainly come to an end,
Why exhaust [yourself] for their sake?
162. Work done with effort, effortlessly
Disintegrates once it is done.
Though this is so, still you are not
At all free from attachment to actions.
163. There is no pleasure in relation to
Either the past or the future.
That which occurs now, too, is passing.
Why do you weary yourself?
164. The wise feel the same fear even for
A high rebirth as for the hells.
It is rare indeed for a worldly state
Not to produce fear in them.
165. If childish people ever perceived
The suffering of cyclic existence,
At that moment both their mind
[And body] would completely fail.
166. People without pride are rare,
And the proud have no compassion.
Thus it is said to be very rare
To go from light to light.
167. Whoever renounces them now
Will, it is said, obtain sense objects.
For what reason would such perverse
Practice be considered correct?
168. Wealth, the result of merit,
Must be thoroughly protected from others.
How can that which must be constantly
Protected from others be one's own?
169. Different social customs
Are termed "religious practices".
Thus it seems as if society has
More influence than religious practices.

170. Through virtue there are attractive objects;
Such objects, too, are considered bad.
By giving them up, one will be happy.
What need is there to acquire them?
171. For one not in need of authority,
Practices for that [end] are meaningless.
Whoever strives for authority
Is called a fool among men.
172. With a view to future effects
You grasp at practices out of greed.
When you see the future outcome
Why are you not afraid?
173. As for a wage-earner, merit is
In every way just like a wage.
How could those who do not want
Virtue do what is non-virtuous?
174. Whoever sees phenomena as like
A collection of mechanical devices
And like illusory beings,
Most clearly reaches the excellent state.
175. For those who do not enjoy
Any objects in cyclic existence
It is altogether impossible
To take pleasure in this [world].

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中觀四百論-第六品 明斷煩惱方便品

 第六 明斷煩惱方便品
問曰:欲度脫輪回生死,即應斷除其因——業和煩惱,而佛教沙門接受高大寬敞的房屋精舍和百味飲食等供養,顯然不應理。因為享受這些安樂資具即會增長貪欲,所以必須如同外道宗派一樣,斷除這些貪欲的所依境,依身體受寒熱饑渴逼惱等苦行,來斷除業和煩惱。
1. 由樂增長貪,由苦增長瞋,若樂非苦行,苦何為苦行。
[索]由安樂享受能增長貪欲,而由苦惱逼迫即會增長嗔恚,如果說身受安樂非斷除業煩惱的苦行,那麼身受苦逼又為何是苦行呢?

問曰:貪嗔癡三毒各有什麼樣的危害作用呢?
2. 貪業能攝集,瞋業起鬥爭,癡業能增長,如風於大種。
[索]貪欲的作用能攝集有情及財物;嗔恚的作用即是興起鬥爭;癡的作用能增長貪嗔諸毒,就象風大對諸大種能遍及推動增長作用一樣。

問曰:既有對治三毒的方便,又為什麼要斷除它們呢?
3. 不會故貪苦,無助故瞋苦,無知故愚癡,由彼不達彼。
[索]不能會遇所愛境故生貪苦;欲舍離對境而無助力故生嗔苦;不知無我理故而生愚癡苦,由於它的蔽覆所以不能了達彼等貪嗔是苦。

問曰:如癡與貪或嗔能相遇而同時生起,是否貪嗔也能同時生起呢?
4. 如現見痰病、膽病不俱起;如是現見瞋,與貪不俱起。
[索]猶如現量見到痰(涎)病與膽病,不會同時於一有情身中生起;同樣可以現見嗔恚與貪欲不會于一相續中同時生起。

5. 役貪如奴僕,不愛治彼故;敬瞋如事主,愛敬治彼故。
[索]應役使貪者如同奴僕,因為以不愛護的方法才可對治他的貪心;應敬重嗔者如同承事主人一般,因為愛敬可以對治他的嗔恚。

問曰:上頌說了對治貪者嗔者的方便,但是在同一相續中,有時貪心重,有時嗔心或癡心重,那麼這三毒在同一相續中以什麼次第而現起呢?
6. 初時愚癡生,中間起瞋恚,末後生貪欲,每日三時起。
[索]一日之初時人的愚癡易生,中間容易生起嗔恚,末後晚上容易生貪欲,每日早中晚三時會生起不同煩惱。
月稱菩薩言:當知惑次第,修持對治法,方能治煩惱,如醫治疾病。

問曰:貪心能為自己帶來安樂,如同幫助自己做事的親友一般,為什麼要斷除它呢?
7. 貪非親似親,汝於彼無畏,人於無益親,豈非特應離。
[索]貪欲並非親友卻表現得象親友一樣,因而你對它一點也不起畏懼,可實際上人們對無益的親友,難道不是特別應該遠離嗎?
月稱菩薩言:“如人棄今生,不用無義事,自己當盡除,如似親貪欲。”若人捨棄了今世,即不用此無義之事,因而自己當盡除似親友之貪欲。

問曰:貪心是否都易斷除呢?
8. 貪有從因生,亦有從緣起,從緣所起貪,易糾治非餘。
[索]貪欲有些是從往昔串習的同類因生起,也有些是從外境的緣生起;從緣而起的貪欲容易對治糾正,而其餘從因所生的貪欲不易斷。
月稱菩薩言:緣生諸煩惱,精勤易糾治,自性諸煩惱,精勤難斷除。

問曰:嗔恨心有什麼過患,以何方式而斷除呢?
9. 瞋恚極堅固,定惡作大罪,知如是差別,當盡煩惱際。
[索]嗔恚是相續中極為堅固難舍的煩惱,它決定是有害惡法,能作極大罪業,了知如是差別過患後,應當斷盡嗔恨煩惱之邊際。
月稱菩薩言:知煩惱差別,依止對治法,速得寂滅果,如病依良藥。

問曰:如上已說貪嗔性相差別,但癡相差別如何?
10. 如身中身根,癡遍一切住,故一切煩惱,由癡斷隨斷。
[索]猶如身體中的身根遍于其餘諸根一樣,癡遍於一切煩惱而住;所以一切煩惱,由癡惱斷滅即會隨之而斷滅。
月稱菩薩言:猶如斷頭者,命根亦無存,如是斷癡者,煩惱隨自滅。 

問曰:對非理作意的愚癡煩惱,以何方法才能對治斷除呢?
11. 若見緣起理,愚癡則不生,故此一切力,唯應說彼語。
[索]若能現見緣起空性之理,愚癡則不能再生起,因而此論盡一切力量,唯獨應說的即是緣起性空理趣之語。
月稱菩薩言:“愚癡與智慧,不可同俱住,如同光明日,黑暗不共住。

問曰:怎樣了知他人是貪欲熾盛的有情呢?
12. 常好歌舞等,捨受者潔淨,現見有貪人,有如是等相。
[索]經常愛好歌舞等事物,好為舍者或受者,喜歡潔淨等,現見具貪欲的人,有如是征相特點。
月稱菩薩言:貪欲令他貪,自貪心生喜,嗔恚則相反,愚者則迷惑!

問曰:當以何等方便調伏貪欲熾盛的行者呢?
13. 佛教有貪者,衣食及住處,一切離善妙,常依師長住。
[索]佛陀教誡具有熾盛貪欲的行者,對衣服飲食及住處等一切受用,遠離美好善妙,而且要恒常依止師長而住。
月稱菩薩言:何人依對治,息滅諸煩惱,如是有對治,則不增煩惱。

問曰:生嗔恚有什麼過失呢?
14. 無能而瞋恚,唯使自己醜;有能亦無悲,說此最下等。
[索]如果自己無有能力而生嗔恚,唯有使自己面容醜惡而無有意義;若自己具有能力而生嗔恨,也是無有悲湣的惡行,佛說這種嗔恚是最下等的。
月稱菩薩言:嗔恨與猛火,最初燒自己,之後漸盛燃,焚燒諸他物。

問曰:別人對自己說粗惡語時,該如何調伏自己的嗔恚呢?
15. 說不悅意聲,能淨昔作惡,愚蒙不善士,不樂自清淨。
[索]他人說不悅意的語聲,能淨除自己往昔所作的惡業,只有受愚癡蒙蔽的不善士,才不樂自己罪障清淨。
月稱菩薩言“若人以惡語,中傷自己時,于己饒益故,智者不應嗔。

問曰:雖然安忍不悅意語有功德,但是正在聽別人的惡語時,自己會受很大損惱,因此不得不生嗔恨心。
16. 所聞不悅意,自住無損惱,故從分別生,妄執由他起。
[索]所聽聞的不悅意語,其自性無有任何損惱,所以毀辱損惱是從自己的分別心生起,只是因愚癡才妄執為由他人所起。
月稱論師說:聞詞雖無害,愚者心生苦,智者聞聲語,無苦亦無喜。

問曰:毀罵惡語怎會沒有損惱過失,世間典章中不是明確規定過應治罰毀罵者嗎?
17. 如對毀罵者,則說應治罰,如是對讚者,何不說供養。
[索]如果對毀罵者,典章法規則說應予以治罰,那麼同樣對讚歎者,為何不說應當供養呢?
月稱菩薩言:罵者與贊者,此二皆相同,為何選其一,故彼非定量。

問曰:毀罵者在眾人中說自己的過失,所以應嗔恨他。
18. 汝不說可呵,若餘亦知者,不應瞋說者,況瞋不實說。
[索]如果你不說自己的可呵之處,其餘人也知道,那麼對揭露這些過失者,不應該起嗔惱,更何況對說不實語誹謗自己者嗔惱呢?
月稱菩薩說:正士已見諦,無論是真實,抑或非真實,皆無生嗔時。

問曰:聽到世間那些粗暴惡劣者說惡語時,如何調伏自心呢?
19. 從諸惡劣人,非僅出惡語,惡人發惡語,實屬於少分。
[索]從諸惡劣人之中,不僅僅是發出惡語而已,惡人發出了一點惡語,實際上只屬於少分輕微的惡行。
月稱菩薩說:劣者無不說,無惡不作故,僅說此惡語,彼屬於少分。

問曰:如果別人無緣無故毀罵自己,以嗔惱懲罰他,難道不是合法合理的嗎?
20. 損害於他人,於自無少德,汝重無德瞋,唯屬於妄執。
[索]報復損害他人對自己無有少分功德利益,而你重視這種有過無德的嗔惱,只是屬於非理的顛倒妄執。
月稱菩薩言:有者雖妄執,害他自有德,大乘種姓者,不能害他眾。

問曰:若怨仇惡人對自己經常損害,障礙修行,這時候該如何調伏自心呢?
21. 若忍無劬勞,能得大福德,若於忍作障,有誰愚同彼。
[索]若能修習忍辱,則無需劬勞即能獲得大福德;如果有人將忍辱境作為障礙,有誰同他一樣愚癡呢?
月稱菩薩說:佛說依忍力,修忍最勝法,是故趣佛法,並非法障礙。

22. 特對強力者,瞋恚則不起,瞋唯陵羸弱,汝何敬重彼。
[索]專門對強而有力者,嗔恚則不會生起,而嗔心只是欺淩羸弱者,所以你為什麼要敬重這種欺軟怕硬的嗔恚呢?
月稱菩薩說:于諸強力者,已知未生嗔,具德諸智者,不應淩弱者。

問曰:若修忍辱,別人會認為自己軟弱膽怯無力報復,以此會更加欺侮,所以應生嗔恚。
23. 若於瞋處忍,能生諸修德,於德處云畏,汝唯是愚夫。
[索]如果對生嗔境修習安忍,能生起諸修忍功德,那麼將忍辱功德處說成畏懼處,你這樣只是愚夫的表現。
月稱菩薩言:離忍愚夫眾,以嗔造大罪,智者修安忍,獲得勝功德。

問曰:自己有力量摧毀他人的輕侮時,如果遇到侮辱損害,會不自覺地生起嗔怒懲罰對方,此時該如何對治呢?
24. 誰滅盡侮毀,而生於他世,與其自作惡,受侮尤善哉。
[索]誰能保持滅盡一切侮辱損毀,而生於他世呢?因此應當思維與其自己作惡墮落惡趣而感受痛苦,不如甘受欺侮更好一些。
月稱菩薩言:寧可受欺侮,不可作惡業,作惡墮地獄,受辱非如是。

問曰:如上對治煩惱方便雖有眾多,但是有沒有能夠徹底斷除一切嗔等煩惱的方法呢?
25. 若誰能真知,內識住等相,有此智慧者,煩惱終不住。
[索]若有誰人能真實了知,內在心識生住滅等相的本質,具有這種智慧的人,煩惱始終不會住在其相續中。
月稱菩薩說:若誰能真知,內識生住等,以及外境相,則除愚癡暗。

CHAPTER 6
126. If desire increases through pleasure
And anger increases through pain,
Why are those with pleasure not ascetics?
Why are the ascetics those with pain?
127. Desire's activity is acquisition;
Anger's activity is conflict.
As wind is to all the elements,
Confusion's activity is nurture.
128. Desire is painful because of not getting;
Anger is painful through lack of might,
And confusion through not understanding.
Because of this, these are not recognized.
129. Just as it is seen that bile
Does not occur with phlegm,
One sees that desire, too,
Does not occur with anger.
130. Desire should be driven like a slave
Because severity is its cure,
And anger looked upon as a lord
Because indulgence is its cure.
131. First there is confusion,
In the middle there is anger,
And later there is desire,
In three stages during the day.
132. Desire is no friend, but seems like one,
Which is why you do not fear it.
But shouldn't people particularly
Rid themselves of a harmful friend?
133. Desire arises from causes and
Also arises through circumstance.
Desire arising through circumstance
Is easy to deal with; not the other.
134. Anger is lasting and certainly
Makes one do grave non-virtue.
Thus constant awareness of their distinctions
Will bring to an end disturbing attitudes.

135. As the tactile sense [pervades] the body
Confusion is present in them all.
By overcoming confusion one will also
Overcome all disturbing attitudes.
136. When dependent arising is seen
Confusion will not occur.
Thus 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here
To explain precisely this subject.
137. They always like "Claiming the Earth",
Are extravagant, greedy and fastidiou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se
Are seen in people with desire.
138. Buddhas told those with desire
That food, clothes and dwellings are all
To be avoided and to remain
Close to their spiritual guides.
139. Through anger, those who are powerless
Only make themselves look ugly;
But one who has power and is merciless
Is said to be the worst.
140. It is said unpleasant words
End previously done ill deeds.
The ignorant and unwise do not
Want to purify themselves.
141. Though unpleasant to hear
They are not intrinsically harmful.
Thus thinking what comes from preconception
Comes from elsewhere is fantasy.
142. Just as it plainly says
The abuser should be punished,
Likewise why should one who speaks
Pleasantly not be rewarded?
143. If that for which you are reviled
Is known to others though they are not told,
And anger at the speaker is unreasonable,
How much more so towards those who lie.

144. Abuse from inferiors
Does not ensure escape.
Abuse from inferiors thus should be
Seen as isolated and trivial.
145. If harming others is not even
Of the slightest use to you,
Your approval of useless aggressiveness
Is just an addiction.
146. If through patience enormous merit
Is acquired effortlessly,
Who is as foolish as
One who obstructs this?
147. Aggressiveness especially
Does not arise towards the powerful.
Why then do you approve of
Aggressiveness which defeats the weak?
148. Whoever is patient with the source
Of anger develops meditation.
Saying you fear the source of
Good qualities is just foolish of you.
149. Who has gone to the next world
Having ended all disparagement?
Therefore consider contempt
Preferable to ill deeds.
150. Disturbing attitudes will never
Remain in the mind of one
Who understands the reality of
The abiding and so forth of consciousness.

2024年3月18日 星期一

中觀四百論-第五品 明菩薩行品

 第五 明菩薩行品
問曰:如前已說應斷四顛倒,厭離輪回,而求菩提,那麼菩提果又有何功德呢?
1. 諸佛所動作,都非無因緣,乃至出入息,亦為利有情。
[索]諸佛三門所有動作,都不是沒有因緣的,乃至出息入息,亦是利益有情之事業。

2. 猶如死主聲,世間皆生畏,如是遍智聲,死主亦生畏。
[索]猶如死主的聲音,世間一切人聞之皆生怖畏,如是遍智的音聲,死主也會聞而生畏。

問曰:當年外道向佛提出我與世間是常無常等十四種問題時,佛陀默言無語,以此是否可證實佛陀非遍智呢?
3. 佛知作不作,應說不應說,以是何因說,遍智非遍智。
[索]佛陀現量了知一切應作與不應作之事,應說與不應說之界限,因此你們憑什麼道理說一切智智的佛陀不是遍智呢?

問曰:修大乘法為什麼要首先引導發心呢?難道以身口善行不能趨入菩提道嗎?
4. 除心則行等,不見有福等,是故諸業中,唯意為主要。
[索]除開賢善發心則所有的行住等,不會見到其中有福德等業報,所以諸身口意業之中,唯有意業最為主要。

問曰:菩薩也有造殺生等侵害有情之業,由此可見,發起了菩提心的菩薩,所行並非全為善法,而是也會有造惡業的情況。
5. 菩薩由意樂,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索]菩薩由於饒益眾生的意樂,身口所行的表面上或善或不善的一切行為,都會成為隨順菩提道的極妙善法,因為菩薩的意樂能恒時自在隨順於善法故。


問曰:菩薩從何得名為勝義菩薩呢?其勝義發心之福德如何?
6. 菩薩初發心,勝過大地上,一切眾生類,轉輪王福德。
[索]菩薩于初地發起勝義菩提心,其福德遠遠勝過大地上一切眾生類都成為轉輪王的福德。

問曰:自己發菩提心有如是功德,那麼引導他人發菩提心,功德如何呢?
7. 若有建寶塔,高與世間等,調伏使發心,說福勝於彼。
[索]若有眾生為了敬仰佛陀而修建七寶佛塔,高與世間色究竟天相等;而另有人調伏一個眾生使他發菩提心,佛說此福德勝於建塔者。

問曰:菩薩如何利益有情?
8. 師長欲利他,應承事弟子,因彼不知利,故名為弟子。
[索]師長想要利益他人,應當以身語諸行隨順弟子的意樂而承事,因為他們不知如何是有利之事,所以名為弟子。

問曰:菩薩饒益有情時,若有人不知好壞善惡,以嗔怒之舉對待,此時菩薩該如何調伏自心呢?
9. 如鬼執雖瞋,醫者不生惱,能仁觀煩惱,非惑繫眾生。
[索]就象為鬼祟迷執的病人,雖然對醫生特別嗔恚,但醫生不會生煩惱;同樣,能仁會觀察所化眾生的煩惱,而不會對煩惱所系執的眾生起嗔恚。

10. 隨彼何所喜,先應觀彼法,倘若已失壞,都非正法器。
[索]菩薩應隨順弟子所喜愛的法門,先應妥善觀察再決定傳法次第;倘若不能相應所傳之法而失壞,即非為正法之器。

11. 如母於病兒,特別覺痛愛,如是諸菩薩,特意憫惡者。
[索]猶如慈母對於有病的兒女,特別覺得痛愛;如是諸慈悲的菩薩,也應特意悲湣作惡者。

12. 或作彼弟子,或作彼師長,以種種方便,令有情通達。
[索]或者作他的弟子,或者作他的師長,菩薩應以種種方便善巧,令所化有情通達真如法性。

13. 如善巧良醫,少有不治症;獲巧力菩薩,非所化甚少。
[索]猶如善巧的良醫,少有不能治癒的病症;同樣已獲得大悲善巧力的菩薩,非為所化的眾生極為稀少。

14. 若菩薩境中,有由未策勵,墮落於惡趣,是智者所呵。
[索]若在菩薩的行境中,有眾生因未受到策勵教化,而墮落於惡趣中,此是一切智者所呵責之事。 

問曰:修習大乘佛法者,若不讚歎修習大悲,有什麼樣的過失呢?
15. 若於他苦迫,不欲讚悲憫,如何於無怙,能哀憫行施。
[索]如果對於其他有痛苦迫惱的眾生,不欲讚歎悲湣,那又如何對無有依怙的有情,能以哀湣行持佈施呢?

問曰:菩薩既有自在的大悲心,那麼不信或嗔恚大悲菩薩有何過患呢?
16. 若有為利他,久住於世間,間住尚有損,況真心起瞋。
[索]若有為利他人而長久住於世間不入涅槃的菩薩,對他不去恭敬親近而安住不動者,尚會於今生後世有損害,更何況真心對他生起嗔恚呢?

問曰:菩薩在世上以何形象救度眾生呢?
17. 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於劣現劣身,此乃最難行。
[索]菩薩若于一切轉生中,能常具足五種不退轉的神通,而于應以劣身度化者示現劣身,這是最極難行之事。

18. 方便諸時中,久遠所集福,如來說彼量,尚非遍智境。
[索]菩薩以善巧方便力,于諸時中不斷饒益有情,如是在久遠劫中所積集的福德,如來說其量尚且不是遍智所能盡數之境。

問曰:《本生經》等經典中,著重敍述了菩薩非常喜歡佈施,但對戒律並無如是重視,這是為什麼呢?
19. 施聲能顯示,死法及餘有,是故於菩薩,施聲恆優美。
[索]佈施的聲音能顯示死亡、正法和餘有,所以對於菩薩,聽到施聲都會恒常覺得優美,以此自然於佈施特別欣樂。

問曰:為什麼菩薩的佈施有如是無量功德,而一般人的佈施卻沒有呢?
20. 若謂今行施,當感大果報,有所取所捨,如商賈應呵。
[索]如果認為現今行佈施,當來能感大受用果報,這種想法是為取得實有果報而舍施,猶如商賈為取財利而舍商品,誠應受聖者呵責。

問曰:如果相續中有宿罪,自心無法清淨,那又怎麼能以清淨三門而修佈施等善法呢?
21. 若昔所作惡,有亦成非有,彼具善業者,無有不能辦。
[索]如果菩薩已生起大悲菩提心,往昔所作罪惡縱然有一些,也會成為非有;彼等具有大善業力的菩薩,于利他善法無有不能成辦者。

問曰:諸聖者菩薩如果已不隨業煩惱流轉生死,此時為何不入涅槃呢?
22. 大勢心意者,此間亦無損,故彼視三有,涅槃無差別。
[索]心意具有隨順法性之大力者,住在世間亦不會有生死煩惱損害,因此他們視三有輪回與涅槃沒有差別。

問曰:菩薩獲得勝義菩提心後,為什麼能自在圓滿一切事業呢?
23. 若誰一切時,從心自在生,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間主。
[索]如果誰獲得了登地果位,就能于一切時中隨心自在而顯現,那麼他有什麼原因不能成為一切世間主呢?

問曰:修菩薩行的果為什麼會是遍智呢?
24. 世間亦現見,從勝出最勝,故不思議力,應知亦定有。
[索]世間人也能現量見到,從殊勝因即能出生最殊勝的果,因此由不可思議的菩薩福智妙力,應知不可思議的如來遍智力,也決定會有。

問曰:為什麼小乘行者都畏懼大乘法,而不敬信修習大乘菩提道呢?
25.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懼,如是劣根者,怖最希有法。
[索]猶如對如是甚深法義,愚夫會生起恐懼,同樣勝解根器低劣者,會怖畏最極稀有深廣的大乘妙法。

CHAPTER 5
101. Not a single movement of Buddhas
Is without reason; even their breathing
Is exclusively for
The benefit of sentient beings.
102. Just as ordinary people are
Terrified by the words "Lord of Death",
So the words "Omniscient One"
Terrify the Lord of Death.
103. A Subduer has [perception of] that
Which should or should not be done or said.
What reason is there to say
That the Omniscient One is not all-knowing?
104. Without intention, actions like going
Are not seen to have merit and so forth.
In all actions, therefore, the mind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paramount.
105. In Bodhisattvas, through their intention,
All actions, virtuous and non-virtuous,
Become perfect virtue because
They are in control of their minds.
106. The merit of Bodhisattvas with
The first intention far exceeds
That which would make all beings on earth
Become universal monarchs.
107. Someone may build a precious
Reliquary, as high as the world;
It is said training others to generate
The altruistic intention is more excellent.
108. A spiritual guide who wishes to help
Must be attentive towards students.
They are called students because
Of not knowing what will benefit.
109. Just as a physician is not upset with
Someone who rages while possessed by a demon, Subduers see
disturbing attitudes as
The enemy, not the person who has them.

110. That for which someone has
Liking should first be assessed.
Those who are disinclined will not
Be vessels for the excellent doctrine.
111. Just as a mother is especially
Anxious about a sick child,
Bodhisattvas are especially
Compassionate towards the unwise.
112. They become students of some
And become teachers of others,
Making beings who do not understand,
Understand through skillful means and knowledge.
113. Just as for an experienced physician
A sickness that cannot be cured is rare,
Once Bodhisattvas have found their strength, Those they
cannot train are extremely few.
114. If some within a Bodhisattva's sphere,
Lacking encouragement go
To bad rebirths, that one will be
Criticized by others with intelligence.
115. How can one unwilling to say
That compassion for the oppressed is good,
Later out of compassion
Give to the protectorless?
116. When those indifferent towards one
Who stays in the world while it lasts
To help transmigrators, suffer loss,
What doubt about those who are hostile?
117. One who in all lives has the five
Super-knowledges [appears] as inferior
With a nature like the inferior --
This is extremely hard to do.
118. The Tathagata said that the merit
Gathered constantly through skilful means
For a very long time is immeasurable
Even for the omniscient.
119. The word "giving" indicates
Death, practice and other existences.
That is why the word "giving" always
Is of interest to Bodhisattvas.

120. When one thinks that by giving gifts now
There will be a great result,
Receiving and giving are like trade
For profit, which will be criticized.
121. For one who before even did
Ill deeds, they will have no [effect].
There is nothing one with virtue
Considers should not be accomplished.
122. Even here nothing harms
One with a powerful mind, and thus
For such a one, worldly existence
And nirvana are no different.
123. Why should anyone who takes birth
Through constant control of the mind
Not become a ruler
Of the entire world?
124. Even in this world among excellent things Some are seen to be
most excellent.
Thus realize that certainly also
Inconceivable power exists.
125. Just as the ignorant feel afraid
Of the extremely profound doctrine,
So the weak feel afraid
Of the marvellous doctrine.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中觀四百論-第四 明破我執方便品

 四 明破我執方便品
1. 我我所驕傲,世智者誰起,以一切有情,諸境皆共故。
[索]我與我所的驕傲,世間的智者誰會起呢?因為一切有情及諸器界外境,都是眾生共業所感共同受用的,而非國王一人所有。

問曰:國王對世間事業有權勢做出決定,難道這不是應該驕傲之處嗎?
2. 六分雇公僕,汝有何所驕,隨所負責任,要待他授給。
[索]“王”只是眾人以六分之一稻穀雇傭的公僕,你有什麼值得驕傲呢?王的權位要隨著所負擔的責任才有,而且要觀待他人授給。

問曰:國王有佈施財物及徵收賦稅的權力,難道這不是應生驕傲之處嗎?
3. 如傭得所得,思主為施者,主給所應給,自矜為施主。
[索]國王徵收賦稅就象傭人得到所應得的薪資,應思念主人是施者,主人在給予所應給的財物,而國王驕矜地以施主自視,是不應理的。

問曰:國王有權力受用常人無法得到的五欲境,所以應當驕傲。
4. 餘視為苦處,汝起顛倒念,以他事存活,汝由何生喜。
[索]其餘人視為苦惱之處,而你生起安樂的顛倒念引以為驕傲,依靠給他人做事而存活,你有什麼理由生歡喜呢?

問曰:國王是一個國家的守護者,其臣民都要依靠他,因此應當驕傲。
5. 王是護世者,亦為世所護,由一而生驕,餘何不離驕。
[索]國王是保護世間者,亦為世間人所保護;如果以保護世間這一種理由而驕傲,那麼以另外為眾人所保護的理由,為何不遠離驕傲呢?

問曰:國王是眾人生命財產的保護者,而保護眾生的福德非常大,所以應當驕傲。
6. 種中喜自業,存活者難得,若汝獲不善,汝難得善趣。
[索]諸種姓中每一種姓的人總是喜愛自己的業務而辛勤勞作,然而順利地存活仍然難得,如果象你這樣掠奪眾財,則必然獲得不善業,以此你很難得到生善趣的果報。

問曰:王位是世間令人羡慕的高位,作為國王有至高的權力地位,所以應該驕傲。
7. 若由他使作,世說彼為愚,如汝隨他轉,更無有餘者。
[索]如果聽由他人的指使而作,世間會說那是愚癡者;象國王你一樣的人即是隨他而轉者,而更沒有其餘的作用。

問曰:世人需要國王保護,而國王以護世者的身份收取賦稅等,是合理合法的自主行為,所以應當驕傲。
8. 要由我保護,取世間工資,若自作罪惡,無悲誰同彼。
[索]以世人需要由我來保護,而榨取世間眾人的人力與資財,象這種自己造作罪惡的國王,還有誰與他一樣無有悲心呢?

問曰:國王行持國政時,雖然要做一些嚴厲懲罰罪人的事,但這是為保護世人利益而做的正當行為,所以嚴懲惡人是合法合理的,非是國王沒有悲心。
9. 若作罪眾生,非是所悲憫,則愚夫異生,皆非所庇護。
[索]如果造作罪行的眾生,不是所應悲湣的對象,則所有愚夫異生都不應是所庇護的對象。 

問曰:為了保護眾生而懲罰罪人,國王應當無罪,因為這樣做符合許多教派的教義和世俗中的法規。
10. 自生歡喜因,隨處皆非無,由教等為因,不能滅非福。
[索]自己將非法妄執為生歡喜的因,這種情況隨處都是有的,行持非法時由這些邪教等作為根據,不能滅盡非福而成為福德。

問曰:保護世間即是能得增上生的善法,所以國王以保護世間為目的所作的治罰暴惡等行為,應承認為法。
11. 若謂正防護,國王便為法,煩惱諸匠人,何緣不成法。
[索]如果說能真正防護世間,國王的作為便是法,那麼有煩惱的各種工匠以保護自他的原因,為什麼不成為善法呢?

問曰:具足福報智慧的國王,能妥善地保護其子民,因而廣受世人的愛戴擁護,對這樣的國王不應呵毀。
12. 世間依國王,國王尤可訶,喻善訶有愛,普為世間母。
[索]世間人們所依順的國王,這樣的國王更應該訶責,比喻象那些聖者善士,也訶責能生三有的愛,此無明愛著遍為世間之母故。

問曰:國王能以悲湣心而保護世間,所以國王所行的是法。
13. 非愚不得王,愚人無悲憫,國王雖護者,無悲不住法。
[索]不是愚癡者則不會得王位,而愚人不會有悲湣心,所以國王雖然是世間保護者,卻因無悲湣而不會住於善法中。

問曰:諸仙人所作的論典中說,按刹帝利種族的法律行事,雖然損害他人,也無有罪過,因此不應呵責國王為非法。
14. 諸仙一切行,智者不全為,以彼諸仙中,有劣中勝故。
[索]諸仙人論典中所說一切行為,智者不會全部照做,因為彼等仙人中,有劣、中、勝差別的緣故。

問曰:古代國王以君規典章治理國家,有效地保護了世間人,所以仙人的典章應該隨順。
15. 往昔諸善王,護世如愛子,諸依諍世法,今如鹿曠野。
[索]往昔諸賢善的君主,護持世人如同愛護子女一樣;後來諸國王依據諍世的法規治理天下,使現今世間變得人煙稀少如同野鹿出沒的曠野。

問曰:國王如果有機會,損惱那些為害自己及世間的仇人,按世俗典章所說,這並不是非法。
16. 若得便為害,國王無罪者,盜賊便害他,最初亦非有。
[索]如果得到便利機會為害強盜等仇人,而國王無有罪過,那麼盜賊趁機損害他人,他最初亦應當無有罪過。

問曰:國王差遣戰士進行戰爭,如果戰士打敗敵人,能得財產功勳;如果為國王而戰死殺場,也能得到增上生的善果。
17. 若於酒等事,捨財非供養,陣中捨自身,豈思為供養。
[索]如果為了飲酒等事情而舍財產,這並非是供養,同樣于戰陣中舍自身命,難道能認為是供養善行嗎?

問曰:國王是世間一切人的依怙,所以對國王應生歡喜。
18. 國王護世間,汝全無依怙,怙者自無助,誰能生歡喜。
[索]國王你雖然在保護世間,但是你自己卻無有真正的依怙力量,這種對自己毫無幫助的依怙者,誰能對其生起歡喜心呢?

問曰:不能懲治他人,國王就沒有威勢名望,只有猛厲地治罰他人,國王死後才能得到大名稱,所以國王應嚴厲地治罰他人。
19. 國王命終後,名稱無少德,無德與屠狗,何無大名稱。
[索]國王命終之後,其名稱無有少分能滅罪業的功德,既無功德,則不會有真實的大名稱,如果無德也能帶來大名稱,那麼屠夫在狗面前施威,他為何沒有大名稱呢?

問曰:具足刹帝利種姓的王子,當紹王位,因此王子應當驕傲。
20. 若時大權勢,由自福德招,是則不可說,此終無權勢。
[索]若現時的大權勢,是由自己往昔所作福德業感召,如是則不能說,別人始終無有這種權勢。

問曰:當國王是刹帝利種姓的特權,其他種姓皆無此殊榮,因此以刹帝利種姓的尊貴而生驕慢是應當的。
21. 諸生活方便,世間說名種,故一切有情,無種姓差別。
[索]由各種生活方便的不同,世間才說有各種種姓,因此就一切有情的本體,並無種姓差別。

問曰:四種姓是從遠古時代就已決定的,因此就種姓血統而言,現在刹帝利種姓的本體與其他種姓有差別,由此應當驕傲。
22. 過去時久遠,女性意動搖,是故剎帝利,非由種姓生。
[索]過去的時間久遠,而女性對男人的心意容易動搖,所以現在的刹帝利種姓並非一定是由刹帝利種姓而生。

問曰:刹帝利種姓血統不一定清淨,也許是事實,然而從所作事業方面說,保護世間者為刹帝利種姓,由此超越了其他種姓,應當驕傲。
23. 首陀由作業,既成剎帝利,首陀由作業,何非婆羅門。
[索]首陀羅種姓者由作保護世間的事業,既然能成刹帝利種姓,那麼首陀羅由作讀誦吠陀等事業,以何理由不能成為婆羅門種姓呢?

問曰:國王具足大權勢,能隨意為眾人分佈發放財富等,由此應生驕傲。
24. 如王分權利,不能分罪惡,智者誰為他,自摧毀後世。
[索]如同國王分佈財富權位一樣分佈罪惡,是不能做到的,因此智者誰會為了他人的小利樂而摧毀自己後世的安樂呢?

問曰:國王有至高無上的自在權勢,所以應該驕慢。
25. 自在所起慢,當觀他有勢,若等若增勝,善士心不起。
[索]如果有以自在權勢所起的我慢,應當觀察他人也有權勢,或者與自己相等,或者他人增勝,有此等善思維分別慧的士夫,自心決定不會生起我慢。

The Four Hundred Verses ---Translated by Ruth Sonam
CHAPTER 4
76. Who that is wise about worldly existence
Would be arrogant, thinking "I" and mine",
For all things belong equally
To all embodied beings.
77. Society's servant, paid with a sixth part,
Why are you so arrogant?
Your becoming the agent of actions
Depends on being placed in control.
78. When those in his care receive their due,
They think of their master as the giver.
When the master gives what is to be given,
He thinks with conceit, "I am the giver."
79. That which you wrongly regard,
Others [consider] a source of suffering.
Living by working for others,
What causes you pleasure?
80. When a ruler seems to be the protector
Of his people, as well as protected,
Why be proud because of the one?
Why not free from pride because of the other?
81. Those in each caste prefer their own work;
Thus a living is hard to find.
If you become non-virtuous
Good transmigrations will be scarce for you.
82. Those who act at others' insistence
Are called fools on this earth.
There is no one else at all
So dependent on others as you.
83. Claiming: "Protection depends on me,"
You take payment from the people,
But if you perform ill deeds,
Who is equally merciless?
84. If people who do ill deeds
Should not be treated with mercy,
All ordinary childish people
Would also not need to be protected.85. There is nothing that will not serve
As a reason for happiness.
Reasons such as scriptural statements
Will not destroy demerit.
86. If giving proper protection is
A ruler's religious practice,
Why would the toil of artisans too
Not be religious practice?
This example shows the ruler on whom
The people rely as reprehensible.
The excellent see attachment to existence
As mother of all those in the world.
87.
88. The sensible do not acquire kingship.
Since fools have no compassion,
These merciless rulers of men,
Although protectors, are irreligious.
89. Sages' activities are not all
[Actions] that the wise perform,
For there are inferior,
Mediocre and superior ones.
90. Virtuous rulers of the past
Protected the people like their children.
Through the practices of this time of strife
It is now like a waste without wildlife.
91. If a king who seizes the occasion
To harm is not doing wrong,
Then others, too, such as thieves
Have not done so in the first place.
92. If giving all one has for liquor
And so on is not an offering,
Why consider it an offering
To give oneself in battle?
93. You, the king, guardian of the people,
Have no guardian yourself.
Since your guardianship does not
Release you, who would be happy?
94. Though a king is famous after his death
It will bring no benefit.
Do you, being worthless, and those who
Cook dogs not have notoriety?
1195. When all power and wealth
Are produced by merit,
It cannot be said that this one
Will not be a basis for power and wealth.
96. In the world caste is determined
With regard to the main means of livelihood.
There is no division among
All sentient beings by way of caste.
Since it was very long ago
And women's minds are fickle,
There is no one from the caste
Known as the royal caste.
97.
98. If even one of common caste
Through his work could become royal caste,
One might wonder why even a commoner
Should not become Brahmin through his work.
99. A king's ill deeds cannot be
Distributed like his wealth.
What wise person ever destroys
Their future for another's sake?
100. Pride caused by power and wealth,
Once one has looked at others
With equal or superior power,
Does not remain in the hearts of the wise.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中觀四百論-第三品 明破淨執方便品

 第三 明破淨執方便品

問曰:身體的本性雖然是苦,但依可意的受用境,享受滿足之時即有快樂生起。如果恒時享用這樣的美境而不間斷,即可恒時保持快樂,所以應當極力追求可意境享受安樂。
1.雖經久受用,境無窮盡際,如惡醫治病,汝身勞無果。
[索]雖然經過長久的受用,然而欲樂境永無窮盡之際,就象庸醫治病,藥不對症一般,你想依受用欲樂境來為身體除苦予樂,那只會徒勞無果。

問曰:雖然有貪欲便會引生痛苦,但是人們在享受美境滿足欲望之後,對美境不是可以沒有貪愛了嗎?
2.如有依土蟲,愛土終不息,如是愛欲人,欲望增亦爾。
[索]如同有些依土生活的蟲子,對土壤的貪愛終究不會止息;同樣,貪愛欲樂的人,欲望會不斷增長,也象土蟲一樣。

問曰:對一般姿色平平的女人,如果想到過患,也可遮止貪愛,但是對那些姿色特別豔麗的女人,如同酥油遇火一般,無法遮止貪愛。
3.一切諸婦女,稠密無差異,色亦為他用,美女汝何為。
[索]一切婦女的不淨身,與之稠密交會並無好壞差別,而其外表容貌姿色也是他人所共用用的,所以你貪著美女幹什麼呢?

問曰:雖然外表顏色不是生貪的主因,但是依美貌的女人,會得到很大的快樂,所以應該貪愛美色。
4.誰於誰悅意,彼由彼生喜,犬等亦所共,惡慧汝何貪。
[索]誰人對誰人感到悅意時,就會由接觸對方而生起歡喜,這是犬等旁生也共有的習性,所以惡劣的顛倒分別念,你為什麼還要貪著美色呢?

問曰:美貌悅意的女人非常難得,如果得到了那不是很稀有嗎?所以應當對她生貪愛。
5.汝得端正女,原為眾人共,獲彼汝覺奇,此奇實非有。
[索]你現在所得到的面貌端正之女,原先是眾人所共有的,獲得這樣的眾所共女,你覺得稀有難得,這種稀奇實際上是不應有的。

問曰:雖然不應貪愛女人,但是有些女人具足稟性善良、品行端正等德相,對這樣的女人難道不可以愛著嗎?
6.具德則覺愛,相違則生瞋,不決定住故,前後何者實。
[索]若見女人具足德相則覺得可愛,而對有與德相違之過失者則生嗔恨,然而一個人相續中的功德過失不會決定安住,那麼前後功過何者為實呢?

問曰:雖然對有過失的女人應生嗔,但是對具有德相的女人,只見其賢善可愛的德相,而不見其他,以此為因,難道不是會自然生貪愛嗎?
7.愚夫起貪欲,非唯具德者,無因而轉趣,其滅豈從因。
[索]愚夫生起貪欲的對境,不唯是具有德相者;無因就生起貪愛者,其不生貪愛難道是因為不具德相嗎?

問曰:有些女人特別愛自己的男人,甚至在丈夫死後能自殺殉情,對這樣忠情于己的女人,難道不可以愛著嗎?
8.若時未知他,爾時愛其夫,婦女如惡症,常應防外緣。
[索]如果沒有了知與其他男人交合的樂受,那時才會愛著她的丈夫,所以婦女象惡症一樣極易感染,應該恒常防止她與其他男子的外緣接觸。

問曰:有些典籍中說,在年輕時依女人享受欲樂,這樣做極為合理,也是有功德的,難道這些說法不應理嗎?
9.壯年自所作,老時不樂彼,如何解脫者,於彼不憂惱。
[索]世人在壯年時所作的貪愛行為,到了老年時也不會再樂於這些惡行,而那些解脫者,又如何不對這些貪欲惡行憂惱呵斥呢?

問曰:對欲界的眾生而言,依異性所生之樂是最大的快樂,為了這種快樂貪著女人又有何不應理呢?
10.不貪者無樂,非愚亦無貪,若意常外馳,彼樂為何等。
[索]不貪女色者,緣女人不生安樂,不是愚者,即有智者也無有貪愛。如果心意因貪求女人而經常向外散亂馳騁,那麼這種安樂算是什麼樣的安樂呢?

問曰:雖然在追逐與女人相會的過程中會有求不得等許多的痛苦,但是如果自己得到了女人,可以恒時攝持為己有,而依之享受安樂,因此,追求女人、攝持女人很有必要。
11.如汝常愛重,不能常與合,屬我非他有,此攝持何為。
[索]如果你能恒常愛重女人,也不可能常時與她享受交合的快樂,因此,執著女人歸屬于我而非他人所有,這種攝持女人為己有的行為,又有什麼用呢?

問曰:雖然無法常時受用女色,但是世人常說,貪欲即是安樂,無有女人則得不到快樂,所以為保持安樂應貪愛女人。
12.若貪即是樂,婦女應無用,未曾見有說,樂是所棄捨。
[索]如果貪欲就是快樂,那麼婦女應成無用,因為依女人而暫息貪欲,則快樂亦同時消失,但未曾見過有世人說:安樂是應該棄舍的。

問曰:不管怎麼說,與女人相合即可得到安樂,所以女人是安樂之因,作為求世間安樂者,理應貪愛女人。
13.雖與婦相合,樂從餘緣生,非愚孰妄執,唯婦為樂因。
[索]雖然與婦人相合會有樂受,但這些樂受是從其餘因緣生起,若不是愚者,誰會迷妄地計執,只有婦人是唯一的樂因呢?

問曰:如果貪欲非樂因,那麼世間男人數數追求女人又怎麼會有安樂生起呢?因此,可了知依貪欲一定能得真實安樂。
14.貪蔽如搔癩,不見欲過失,離欲者則見,貪苦如癩者。
[索]貪者為貪欲障蔽就如同患癩病者搔癢,不見欲樂的過失;而遠離了貪欲的聖者,則能現見有情貪愛之苦如同患癩病的人一樣。

問曰:追求女人雖然有痛苦,但是她有嬌媚可愛的身姿,依之能獲得安樂,所以即使她對追求者有唾駡等動作,也應忍受。
15.無怙饑所迫,饑時所動作,貪者遇女時,動作亦如是。
[索]無有依怙的人為饑餓所迫,乞食充饑時會忍受輕賤羞辱而做出諂媚的動作;貪愛女人者遇到女人時,所做動作也是同樣的。

問曰:如果女人非真實的樂因,那怎麼會有人因貪愛女人而嫉妒其他人呢?由此事實可證明女人是真實的樂因,應該貪愛。
16.有由驕傲故,於廁亦生著,有者貪其婦,於他起嫉心。
[索]有些富人由於驕傲的原因,對廁所也會生起執著,同樣有些人因貪愛自己的婦人,對別人也會生起嫉妒心。

問曰:女身雖然不淨,然依靠她能生起安樂,所以為追求安樂而貪愛她,難道不應理嗎?
17.於不淨起癡,起瞋較應理,於彼起貪愛,畢竟不應理。
[索]於不淨物女身生起愚癡或生起嗔恨心比較合理,但對她生起貪愛,畢竟是不合道理的。

問曰:雖然身體不淨,但以世俗層次而言,女人並沒有不淨過失,如世間人公認:婆羅門比其他階層的人清淨,而女人比諸人更潔淨。所以不應呵毀女人。
18.除人不淨器,尚為所應呵,不淨所從出,何不思呵毀。
[索]除了瘋狂者以外,常人於不淨器尚認為是應該呵斥厭惡的物件,那麼對不淨物出生之處的身體,有什麼理由不思呵毀呢?

問曰:雖然女人身體中有一些不淨物,但是也應有一些潔淨可愛之處,因為世間男人都覺得女人的身體很可愛,能使自己生起歡喜心,如果沒有潔淨處,那怎麼會生歡喜心呢?
19.若一切淨物,後觸成不淨,智人誰能說,彼中有淨性。
[索]如果一切原先為潔淨的物品,後來與身體接觸,變成了不淨,那麼有智慧的人,誰能說這種身體中有清淨性質呢?

問曰:身體應該是乾淨的,因為現見有許多人為自己的身體而驕傲。
20.有唯住穢室,無穢則不住,於彼不淨蟲,愚故生驕傲。
[索]胎生有情最初有身時,唯是住在母胎穢室中,若無有母胎不淨血水等則不能存活,對這樣的不淨蟲,因為愚癡才會執為潔淨而生起驕傲。

問曰:雖然身體有不淨成份,但是依洗滌能消除這些垢穢,所以身體肯定是清淨的。
21.隨用何方便,身內不能淨,汝應勤淨內,非如是淨外。
[索]任隨用何種方便清潔體表,身內也不可能乾淨,你應勤奮地清淨不淨物之源的身體內部,而不應如是的只淨除外表。

問曰:世間有些清淨的苦行仙人,都樂於親近女身,由此可見女身必定會有功德,不應舍離。
22.若具污穢身,如癩非眾同,有穢如癩者,則為眾所棄。
[索]如果有污穢的身體,就會象麻瘋病患者,行止不與清淨眾人相同;有污穢則如同癩者,為清淨眾人所棄舍。

問曰:雖然女身不淨,但依一些塗香、花鬘等裝飾,不就可以變得香潔可愛嗎?
23.如人肢殘缺,假鼻生歡喜,花等治不淨,貪著亦如是。
[索]就象有些身支殘缺沒有鼻子的人,對假鼻子也會生起歡喜執著;以花香等修治不淨身,而後對其生貪著也是同樣。

問曰:不管怎麼說,世間男人于女人會恒常生起貪愛,因此可以推知女身決定是清淨可貪愛的對境。
24.若處生離貪,彼不應名淨,決定為貪因,是事都非有。
[索]如果於女身等對境會生起離貪,彼即不應稱之為真正的潔淨可貪之物,決定是生貪愛的因,這種事任何處都不會有。

問曰:無常等四種不顛倒,於一事物上容有還是不容有呢?
25 無常與不淨,苦性及無我,總於一事上,四性皆容有。
[索]總之在同一事上,無常性與不淨性,苦性及無我性,這四種性質都是容有的。

The Four Hundred Verses ---Translated by Ruth Sonam
CHAPTER 3
51. Regardless of the amount of time,
Concerning objects there is no limit.
Your exertion for the body's sake
Is useless like a bad physician's.
52. Just as the craving for earth
Does not stop in those that subsist on it,
Similarly, longing for sensual pleasure
Grows in people as they indulge.
53. Among all women there is not the least
Difference in sexual intercourse.
When others, too, enjoy her appearance,
What use is this perfect woman to you?
54. Whoever sees her as appealing
Thinks himself satisfied with her.
Since even dogs and the like share this,
Why, fool, are you attracted?
55. This woman, every part of whom is
Lovely to you, was common to all before.
Finding her is not as
Astonishing as it is for you.
56. If those with good qualities seem attractive And their opposite
the reverse,
Which is true, former or latter?
For neither alone persists.
57. A fool's desire does not arise
Only for those with good qualities.
How can reason prevent
Those involved in it without reason?
58. As long as she knows no other
She will remain with you.
As with disease, women should always be
Kept from opportunity.
59. In old age one dislikes
What one did during youth.
Why would the liberated not
Be extremely saddened by it?
760. Those without desire have no pleasure,
Nor do those not foolish have it.
How can there be pleasure for one
Whose mind constantly strays?
61. You cannot have intercourse constantly
With a woman to match your attentiveness to her.
Why keep her possessively with the thought,
"She is mine and no one else's."
62. If desire were pleasurable
There would be no need for women.
Pleasure is not regarded as
Something of which to get rid.
63. Even in intercourse with a woman
Pleasure arises from other [factors].
What sensible person would say
It is caused just by his lover?
64. Blinded by desire they do not see
Sensuality's faults, like a leper scratching. Those free from
desire see the infatuated
As suffering like the leper.
65. During a famine the destitute,
Tormented by hunger, [bear] what occurs.
This is how all the infatuated
Behave when they are with women.
66. Through arrogance one may be
Attached even to one's privy.
Anyone infatuated with
A woman will be jealous of others
67. It is reasonable for confusion
And anger about the unclean to occur;
It is not at all reasonable
For desire to occur.
68. If, except to some people,
A pot of filth is objectionable,
Why would one not think objectionable
That from which the filth comes?
69. Clean things are looked upon
As the most worthless of all.
What intelligent person
Would say that it is clean?70. Whoever has lived in a privy
And without it would not have survived,
In such a dung-worm, arrogance
Arises only through stupidity.
71. No means whatsoever will purify
The inside of the body.
The efforts you make towards the outside
Do not match those towards the inside.
72. If, like leprosy, being full of
Urine were not common to all,
Those full of urine, just like lepers,
Would be shunned by everyone.
73. Just as someone lacking a part
Is delighted with a substitute nose,
Desire holds that impurity is
Remedied by flowers and so forth.
74. It is inappropriate to call clean that
Towards which freedom from desire arises.
Nor is there anything which is
A definitive cause of desire.
75. In summary, all four, that is
Impermanence, uncleanness, suffering
And selflessness are possible
With regard to a single [thing].

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

中觀四百論-第二 明破樂執方便品

01 雖見身如怨,然應保護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索]雖然見身猶如怨仇是眾苦之源,然而也應加以保護,因為此身如果具足律儀長久存活,依靠它能作廣大的福德資糧。

問曰:如果應當保護身體,那是否應從衣食住行等各種受用上極力愛護呢?
02 人苦從身生,安樂由他起,身是眾苦器,汝何重此身。
[索]人的眾多痛苦皆是從身體而生,而安樂是以其他外緣生起,所以身體是眾苦之器,你為何要貪重此身呢?

問曰:苦雖然是從身體上生起,但是依靠衣食醫藥資具等眾多受用方便,可以使身體生起安樂,以此也就不應畏懼小苦。
03 若人所生樂,不能大於苦,如是極大苦,寧猶思惟小。
[索]若人們從任何受用所生的安樂感受,也不能比痛苦感受大;那麼如是極大的苦受,怎麼還能認為它很小呢?

問曰:雖然苦受很多,但是快樂感受還是有的,因而努力追逐安樂,難道不應該嗎?
04 世人皆趨樂,樂者實難得,故於此眾生,眾苦如隨逐。
[索]世人皆尋求安樂,然而安樂實際上非常難得,而且此求樂之行反會成為苦因,所以于逐樂眾生,眾多痛苦如同影子一樣隨逐不舍。 

問曰:雖然痛苦會如影隨形般隨時不離,但是只要努力,安樂也能獲得,故應極力追求安樂。
05 如欲能得苦,樂豈能如欲,汝何重希者,多者何不畏。
[索]痛苦不需劬勞而隨意可得,但安樂豈能如欲而得,你為何只重視稀有難得的安樂,而對極多的痛苦不生畏懼呢?

問曰:身樂雖少,然而得到安樂時,也是很舒服的,所以應想辦法使身體得到安樂。
06 已得安樂身,反成眾苦器,重身與重怨,二者實相同。
[索]已經得到少許安樂享受之身,反而會變成聚集眾多痛苦的苦器,因此愛重身體與愛重怨敵,二者實屬完全相同。

問曰:如果恒時以安樂受用資具等因,加重對身體的愛護,難道不能使它恒久享受安樂,由苦器變為樂體嗎?
07 身雖久享樂,不能成樂體,謂他勝本性,此定不應理。
[索]身體即使長久享受安樂,也不能變成樂體,如果說外界他緣所生之樂能勝伏苦的本性,這是決定不應理的。

問曰:怎麼沒有恆久的樂體呢?在世間,不是可以現見那些具大福德的王公貴族終身在享受安樂嗎?所以身體不應是苦的本性。
08 勝者為意苦,劣者從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壞世間。
[索]世間勝者為種種憂懼心念而生苦受,而下劣者會從身體生起苦受;就是由此二種苦受,恒時不斷地在損惱著世間有情。

問曰:雖然勝劣各有意苦、身苦,但是如果有大樂,這些痛苦即會被壓伏,所以,不一定要對痛苦生畏懼吧。
09 樂由分別生,分別隨苦轉,是故除苦外,更無大力者。
[索]安樂由分別計執生起,可是分別計執隨順痛苦而轉,所以除了痛苦以外,世間再也沒有具更大力量的法。

問曰:樂雖然難得,但它於身無有抵觸損惱,所以它是身的本性;苦雖然多,但它與自身有抵觸損惱,所以苦如身中客人,遲早都要離開的,以此不應畏苦。
10 如如時漸進,如是苦漸增,故樂於此身,現見屬客性。
[索]時間如是如是地漸漸增進,就象這樣,人們的痛苦也隨著年齡而漸漸增長,所以安樂於此身中,可以現見它是屬於暫時的客性而非常住的主性。

問曰:雖然身的本性為苦,但是可以用種種安樂因緣對治,所以對身苦不應憂慮。
11 苦因緣眾多,眾病及外事,不見於人類,有爾許樂因。
[索]身苦的因緣非常多,可現見有內緣的眾多疾病及外緣的傷害法,但是不能見到人類有少許安樂因緣。

問曰:如果沒有樂,就不應有樂的增長,但是在享受美好生活時,可以現見安樂有增長,由此而知,自相的樂是存在的。
12 如樂正增長,現見即迴轉,不見苦增長,有如是迴轉。
[索]如果安樂正在增長,可以現見它立即回轉為苦;可是不會見到痛苦增長時,有如是回轉為樂的情況。

問曰:苦樂應該是一樣吧,因為苦樂皆依因緣而生,而且現實中,既有恆時生苦的因,也應有恆時生樂的因。
13 安樂俱因緣,現見可迴轉,眾苦俱因緣,終無迴轉者。
[索]安樂的俱有因緣,現見可回轉為苦緣,眾苦的俱有因緣,卻始終無有回轉為樂緣的。

問曰:就象某某人一樣,他現在各方面都如意,生活很快樂,這樣的安樂怎麼不是真正的樂呢?
14 汝正死時去,現去及當去,正死說為樂,畢竟不應理。
[索]你前刹那壞滅的正死時已逝去,現在之正死時正在逝去,未來之正死時也將逝去,將這些正死說為安樂,畢竟是不合道理的。

問曰:諸有情在一期生命中,有不斷的意樂滿足,這些快樂難道不是存在於自身嗎?
15 諸有情常有,饑渴等逼迫,逼迫說為樂,畢竟不應理。
[索]諸有情眾生恒常有饑渴等逼迫損惱,將苦因逼迫說成安樂,畢竟是不合道理的。

問曰:雖然有饑渴等逼迫,但是有時身體調和,會生起很舒適的樂感,這難道不是安樂嗎?
16 無能諸大種,和合說名生,相違說為樂,畢竟不應理。
[索]單獨的大種無有能力構成身體,只有各大種全部和合一起,才可名為身體的生起,而將各自性質相違的大種聚合體說為安樂,畢竟是不合道理的。

問曰:雖然四大相違使身體有痛苦,但是在生起寒冷等痛苦時,人們不是可以通過對治而消除這些痛苦,使自己獲得安樂嗎?
17 寒冷等對治,非能常時有,正壞說為樂,畢竟不應理。
[索]寒冷等痛苦的對治方便,不是能夠恒常都有的,所以將正在受著損害的痛苦說名為安樂,畢竟是不合道理的。

問曰:世間經常有人說:“某某起居一向很安樂,日子過得跟天人一樣。”由此而觀,難道不是存在著安樂嗎?
18 無勞而享受,地上都非有,說作業為樂,畢竟不應理。
[索]無有身心勞作而享受起居安逸者,在整個大地上都不會有;而將正在勞損身心的作業說為安樂,畢竟是不合道理的。

問曰:人們雖然有勞作之苦,但是依然願意忍受,因為依這些勞苦可以換來利樂。如果不存在安樂,那人們為何甘心受勞累呢?由此而知安樂一定是存在的。
19 自於此後世,常應防罪惡,有惡趣云樂,畢竟不應理。
[索]自身對此生與後世,應該經常謹慎防護三門造罪業,將有惡趣苦果之事業說為安樂,畢竟是不合道理的。

問曰:安樂怎麼會沒有呢?比如人們在長途跋涉而倍覺勞累之際,如果改為乘騎象馬,那時會有很大的安樂生起,以此現量可知乘騎等受用有真實的安樂。
20 諸人於乘等,安樂非恆常,若初無發起,彼後何增長。
[索]諸人從乘騎等受用中生起的安樂,並不是恒常的,如果最初沒有這些苦因的發起,後來怎麼會有痛苦的增長呢?

問曰:用種種方便對治痛苦,不是可以息滅苦受而得到安樂嗎?
21 如有於金器,嘔吐生歡喜,如是於治苦,有妄思為樂。
[索]如同有人因為向金器裏嘔吐而生起歡喜;同樣於對治痛苦,有人迷妄地認為是快樂。

問曰:樂是真實有的,比如挑重擔者,從一肩換至另一肩時,即有樂受生起,若純苦無樂,他就不會象這樣換來換去了。
22 初起滅已生,苦起亦何樂,故思能仁說,生滅皆是苦。
[索]由新生起的法滅除已生的痛苦,也只是另一種苦的生起,又有什麼安樂可言呢?是故應思維能仁所說的教言:生滅皆是痛苦。

問曰:雖然苦是存在的,但它難道不可以被強大樂受障蔽而不現行嗎?
23 異生不見苦,云被樂所覆,然能障蔽苦,其樂都非有。
[索]異生凡夫不能明察痛苦,說是可以被樂受遮覆;然而能夠障蔽痛苦的樂受,在異生位中是沒有的。

問曰:如果身的本性是苦,那如同太陽本來是熱一般,人皆共知,佛陀又有何必要說呢?
24 當告異生說,汝苦不離染,如來決定說,癡中最下者。
[索]應當告訴異生說:你們的身體本性是苦,如果不離貪著染汙,如來決定會說這種愚癡是最下劣的無明煩惱。

問曰:身體雖然無常,但無常不一定就是痛苦吧,所以說安樂一定會是有的,這有何不合理呢?
25 無常定有損,有損則非樂,故說凡無常,一切皆是苦。
[索]無常法一定有壞滅損害,有壞滅損害則非真正的安樂,所以說凡屬無常的一切法,皆是痛苦。

The Four Hundred Verses ---Translated by Ruth Sonam
26. Although the body is seen like a foe,
Nevertheless it should be protected.
By long sustaining a disciplined one
Great merit is created.
27. When human suffering is produced
By the body, and pleasure by other [factors],
Why are you devoted to
This hull, a container of suffering?
28. When humans do not have
As much pleasure as pain,
Should so much pain
Be considered negligible?
29. Ordinary people are bent on pleasure;
Those who have pleasure are hard to find.
Thus it is as if transitory
Beings are pursued by suffering.
30. Suffering is found at will,
But what pleasure is there at will?
Why do you value the rare
But do not fear the plentiful?
31. A comfortable body
Is a container of suffering.
Thus valuing the body and
Valuing a foe both seem alike.
32. The body, however long one spends,
Will not in itself become pleasurable.
To say its nature can be overruled
By other factors is improper.
33. The high have mental suffering;
For the common it comes from the body.
Day by day, both kinds of suffering
Overwhelm people in the world.
34. Pleasure is governed by thoughts;
Thoughts are governed by pain.
Thus there is nothing anywhere
More powerful than pain.35.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Pain increases.
Pleasure, therefore, seems as if
Alien to this body.
36. There seem to be many causes
Of suffering, like sickness and others,
But humans do not seem to have
As many causes of pleasure.
37.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leasure
Its opposite is seen to occur.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ain
There will not likewise be its opposite.
38. With the conditions for pleasure
Its opposite is seen.
With the conditions for pain
There is not its opposite.
39. When you have spent, are spending
And will spend time dying,
It is not at all proper to call
The process of dying pleasurable.
40. When beings with bodies are constantly
Afflicted by hunger and so forth,
It is not at all proper to call
Being afflicted pleasurable.
41. Though powerless, the combining of
All the elements produces [the body];
Thus it is not at all proper to call
What is incompatible pleasurable.
42. When there is never that
Which will relieve cold and so forth,
It is not at all proper to call
Being destroyed pleasurable.
43. When on earth no action is
Done without exertion,
It is not at all proper to call
Performing actions pleasurable.
544. In this [life] and in others, always
One should guard against ill deeds.
Calling them pleasurable is not at all
Proper when there are bad transmigrations
45. There is never any pleasure
For humans in riding and so forth.
How can that which at the start
Does not begin, in the end increase?
46. Thinking the alleviation
Of pain is pleasure
Is like someone who feels delight
Vomiting into a gold pot.
47. By beginning it stops the produced --
How can pain that begins be pleasure?
It seems the Subduer therefore said
Both birth and cessation are suffering.
48. If common beings do not see suffering
Because pleasure disguises it,
Why is there no pleasure
Which obscures suffering?
49. Common beings must be told, "You are not
Free from attachment to suffering."
Certainly Tathagatas therefore have said
This is the worst confusion of all.
50. The impermanent is definitely harmed.
What is harmed is not pleasurable.
Therefore all that is impermanent
Is said to be suff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