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中觀四百論-第一品 明破常執方便品

中觀四百論根本頌  聖天菩薩 造
玄奘法師 梵譯漢
法尊法師 藏譯漢
第一品 明破常執方便品
第二品 明破樂執方便品
第三品 明破淨執方便品
第四品 明破我執方便品
第五品 明菩薩行品
第六品 明斷煩惱方便品
第七品 明人遠離貪著欲財方便品
第八品 淨治弟子品
第九品 破常品
第十品 破我品
第十一品 破時品
第十二品 破見品
第十三品 破根境品
第十四品 破邊執品
第十五品 破有為相品
第十六品 教誡弟子品
序言
《四百論》是聖提婆(譯為聖天)菩薩所造。聖提婆是師子國王子,自幼聰慧異常,對世間學問及古印度當時各種教派無不精通。及至成年出家,遊歷諸方,至南天竺,遇龍樹菩薩,受學中觀法門,深得龍樹正義,遂成為龍樹入室高足,繼承龍樹大弘中觀。他與龍樹雖是師承關係,但後來的中觀學者將其造詣視與龍樹相等,因此,此論雖是聖提婆所造,實際即與龍樹的著作一樣,成為中觀學派的根本教典。《四百論》藏文叫《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龍樹諸論多注重說明諸法空理,至於菩薩修行次第或過程,直接談得很少,而此論在抉擇一切法無自性以前,先側重說明菩薩修行的次第過程,因此名《菩薩瑜伽行四百論》。
此論共有十六品,分為兩大段,前八品是說明世俗行的修法,後八品是依勝義諦抉擇諸法空理。前八品說明世俗行,因為菩薩若欲修行,首先要認清世間諸法的真相,然後方能如理修行。
世間諸法本來生滅無常,但是一般凡夫確認為世間是常,不知無常是諸法的真相,因此執著流轉生死。為破此常倒,所以開宗第一即是「破常執品」。有情雖已知世間無常,然猶執此無常苦法為樂,由此執縛不得解脫。為破此樂倒,故第二名為「破樂執品」。雖知世間無常皆苦,然猶執始無常苦法不淨為淨。為抉擇有漏不淨,故第三名為「破淨執品」。世間有情皆執有我(人我),由此起惑造業往返六趣。為
對治我倒,故第四名為「破我執品」。此四品主要是說明世間本來的現象,對治凡夫粗重的煩惱。既明了世間無常、苦、不淨、無我的道理,菩薩便欲求學道、學佛、成佛。然成佛必須修菩薩行,為明修行菩薩行故,所以有第五品「菩薩行品」。
菩薩雖欲修行,因為有無始煩惱作障,不能如法修行。若欲修行順利,必須前除煩惱,故有第六「斷煩惱品」。煩惱生起必有境界,然有境界不一定就起煩惱,對當前境若不通達真性,不如理作意,即起煩惱。若能通曉真理,如理作意,即不起煩惱。為明煩惱境界故,即有第七「離貪著欲財品」。
縱然具有以上善法,然而是否堪充深淨法器。真法器相狀,如《入中論》說:「若異生位聞空性,內心數數發歡喜,由喜引生淚流注,周身毛孔自動豎。」為陶煉法器,故有第八「淨治弟子品」。既能遠離塵垢,是真法器,方堪入勝義真空,所以後八品始得暢辯諸法自性空義。其中八品,初是「破常品」,總破外道各種常執。第二「破我品」,別破外道我常的邪計。
其後「破時品」、「破見品」、「破根境品」、「破邊執品」、「破有為相品」,是破外道中不同的斷常執著。於是破執既週,然後「教誡弟子品」,廣立正義。這便是此論內容的概略。
護法論師把此論分為兩部,前八品名《法百論》,後八品名《辯百論》,而月稱論師仍把它作為一部解釋。奘法師依據護法所謂《辯百論》而譯此論後八品,名《廣百論》。
但是藏文沒有「廣」字的意思,其所以加「廣」字,或是對羅什所譯《百論》而言,也可能是因為不只一百頌廣破諸執,所以叫《廣百論》。月稱論師說在古印度也有略去「四」字而叫作《百論》的。又「百」在梵文有破除分別的意思,所以在古印度或名《百論》,因有四百頌,或名《四百論》。
為了此論的完整,今依據藏文將此論譯出,其中後八品即存玄奘法師的原譯,但遇有與藏文不同處,仍將藏文的文意譯出,附注於每品之後1,以便參考。
一九六零年一月二十日法尊於北京北海
編者:下文將二譯並列。即前八品係法尊法師依藏文補譯;後八品,仍列玄奘法師原譯,而法尊法師的譯文,以括號、標楷體字標示。又,頌文編號為編者所加,為方便日後法會使用。

中觀四百論頌 聖天菩薩 造
天竺堪布·蘇瑪嘉納、西藏巴曹大譯師·日稱 由梵譯藏
玄奘法師由梵譯漢 法尊法師由藏譯漢

藏譯英 http://bodhiwisdom.org/wp-content/uploads/2017/03/400-Verses-Root-Text.pdf
中觀四百論廣釋,索達吉堪布  著疏
https://www.lama.com.tw/content/edu/data.aspx?id=1731
第一 明破常執方便品
1 若有三世主,自死無教者,彼猶安然睡,有誰暴於彼。
[索]如果有三界主,眾生必會死亡,且是自死而非他力所教,如是他還像聖者一樣安然而睡,那還有誰比他具有更厲害的愚癡懈怠呢?

問曰:雖然有三世間死主的降臨,但是每個有情在出生與死亡之間,皆有一定的存活時間,在存活時間裏,又為什麼要害怕死亡呢?
2 為死故而生,隨他行本性,現見是為死,非是為存活。
[索]為了趣向死亡的緣故,才有出生存活,剎那不停隨老死而行是生命之本性。一切生命的出生存活,現量可見皆為死亡,非是為永久生存而活著。

問曰:雖然生際必死,但人壽百歲,我們已度過的年歲少,而剩下的日子還長著呢,這難道不是可以因此而不害怕死亡嗎?
3 汝見去時短,未來時間長,汝思等不等,顯同怖呼喚。
[索]你見自己的人生已過去之時間短,未來的時間還很長,如是你計執過去與未來的時間相等或不相等而作常活之想,由此而說不怖畏死亡,這顯然如同怖畏者反而大喊不害怕一樣。

問曰:壽命雖不決定,但死亡是一切有情所共有的結局,並不是我個人才有,所以這又有什麼可怕呢?
4 由死共他故,汝無死畏者,豈唯害一人,由嫉使生苦。
[索]由於死是一切有情所共有的原故,你就不畏懼死,難道死亡只是唯害你一人所生的嫉妒之苦嗎?

問曰:如果沒有衰老病變,也就不會有死亡,然而疾病可以療治,衰老可以延緩,若用金丹妙藥則可長生不老,永遠不死,所以對死亡不必畏懼。
5 老病可治故,汝無畏死者,後罰無可治,汝極應畏死。
[索]如果以為老病可以對治,你就對死亡不畏懼,然而最終死主的處罰是無可對治的,所以你極應畏懼死亡。

問曰:一切凡夫有情雖無法避免死亡,但是並非當下就決定知道自己會死,以此而觀,不害怕死亡豈不是很應理嗎?
6 如所宰眾畜,死是眾所共,復現見死者,汝何不畏死。
[索]就象所宰殺的眾牲畜,無一可免死亡一樣,死是一切眾生所共有,而且又能現見死亡在不斷發生,那麼你為什麼不害怕死呢?

問曰:雖然能現見其他人的死亡,但是對我而言,死的時間卻不決定,並不見得馬上就會到來,這難道不是現在可以不用害怕死亡的理由嗎?
7 由時無定故,便思我常者,則終有一日,死來傷害汝。
[索]由於死時不決定的原因,便計執我是常恒者,則最終有一日,死神必定會來傷害你。

問曰:雖然能知道決定會死,但怕死只是怯弱者才會有,而英勇無畏者,為了名利讚譽等衝鋒陷陣,雖利刃加身也不會有任何死的怖畏。由此而觀,為了名利,豈不是不會畏懼死亡嗎?
8 只顧未來利,不顧生命盡,誰說自賣身,稱汝為智者。
[索]只顧現世將來的名利,而不顧所依生命之滅盡,誰會將你這樣為名利而自賣其身者,稱為智者呢?

問曰:為求財利而捨身命,當然是不應理的,那麼為了保護身命,不擇手段甚至以造惡業的方式謀求受用,那應該是可以的吧?
9 何故自為質,造作諸惡業,汝定如智者,對我已離染。
[索]以什麼緣故你要以自己作抵押,而造作各種惡業,可能是你已經象證得聖果的智者們一樣,對自我已遠離了貪染吧!

問曰:如果是希望長久存活,而造作惡業出賣自己,那當然是不合理。然而不論如何,為了現在的生活而耽執一些世俗事業,不去考慮死亡之事,又有何不可呢?因為生活在人間,畢竟需要資財維持現在的身命存活。
10 任誰所謂活,唯心剎那頃,眾生不了彼,故自知極少。
[索]任憑誰所謂的存活,只是心的一一刹那頃,眾生不能了達這種刹那不住的事實,因而了知自己生命無常本性者極為稀少。

問曰:存活雖然只是刹那頃,但這一一刹那相續不斷,如果竭力保持存活增加,那豈不是可以長壽,所以耽著存活是應理的。
11 汝愛久存活,而不樂衰老,噫同類眾生,見汝行為善。
[索]你只喜愛長久存活,而不樂於衰變老壞,噫!只有與你同類的愚癡眾生,才會認為你的行舉為善妙。

問曰:自己有生必有死,這是已清楚了知的事實,但是,由於兒孫後代們也會隨時遇到死亡的威脅,自己非常憂慮擔心。由此關切之心,以致對自己的死亡不再顧慮,這難道不應該嗎?
12 汝應憂自死,何憂兒孫等,自過而責他,豈非所應呵。
[索]你應當憂慮自己的死亡,何須擔憂兒孫等人的死亡呢?你以應該自責的過失說他人,這豈不是應該受呵責嗎?

問曰:對自死是應當考慮,但兒女是自己的親骨肉,他們如果一點也不請問我,便猝然離開人世,這實在有點殘酷,所以對此應當憂慮。
13 若時未請求,自來為子女,彼不問自去,非是不應理。
[索]如果任何時你也沒有請求,而是他隨自己的業力來做你的子女,那麼他不問而隨自業死去,並非是不合理的舉動。

14 唯由愚癡故,不知子行相,此欲他去相,已用老衰表。
[索]只是由於你愚昧無知,才不了知子女欲行往他世之相,這種欲往後世之相,其實早已用老衰變化表示過。

問曰:雖然子女之往後世,已用衰老等行相表示過,但是自己對子女非常關心,雖已知遲早都會分離,但離去時仍然憂苦難忍。
15 如父愛其子,彼則不如是,世間向下行,故難生天趣。
[索]如同父母愛護子女那樣,子女則對父母不如是,世間人大都如是向下趣而行,因而很難上生天趣。

問曰:若兒女忤逆不孝,顯然是不應生貪執;但事實上有些兒女對父母非常孝順,因而對這樣的子女,難道不應愛著嗎?
16 若時不隨順,則都無所愛,爾時起貪愛,唯同於貿易。
[索]如果何時子女不孝順,則完全無有所愛著的理由;而子女孝順時,若起貪愛,只不過與做買賣相同,也不應理。

問曰: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是堅固的,並非由隨順與不隨順等外緣而改變,因此,愛著子女又有什麼不合理呢?
17 由離所生苦,人心速消失,可觀由離苦,表貪不堅固。
[索]由離別所生的痛苦,在人們心中會迅速消失,因此可以觀察,由於貪愛苦惱能夠遠離,也就表示貪愛本身是不堅固的。

問曰:對子女等親人死亡,雖不應憂惱,然為隨順世俗習慣,捶胸跺足地哭鬧以表哀痛,以免他人反感,這難道不應理嗎?
18 既知自損惱,都無少功德,汝自為詭詐,此亦不應理。
[索]既然知道哀哭等對自身有損惱,也完全沒有少分益處,你自己還要做這些詭詐的行為,這也是極不應理的。

問曰:為親人之去世而衰哭,自己確實有損無益,但是為了維繫親友後輩的關係,這樣做又有何不當呢?
19 如為分怖苦,世間遍流轉,於已苦眾生,怖苦復何為。
[索]如是哀悼親人之行為,即是分佈痛苦,使痛苦輾轉遍佈於世間;對於已經陷入痛苦中的眾生,還分佈痛苦給他們又有什麼意義呢?

問曰:由於親人分離是苦因,親人聚會能使人生起安樂,因而應當喜歡親人的聚會。
20 若喜彼集聚,何不喜彼離,集聚與分離,豈非俱時有。
[索]如果喜歡親人集聚,那又為什麼不喜歡親人的分離呢?集聚與分離難道不是同時俱有的嗎?

問曰:雖然一切親人最後都會分離,但是聚會的時間很長而分離很短,所以要做到聚散平等觀是辦不到的,而極應愛著享受親人共聚的天倫之樂。
21 過去無有始,未來無有終,何故汝見合,不見長時離。
[索]過去的時間無有起始,未來的時間無有終端,為什麼你只見其中短短時間的聚合,而不見到那時間漫長的分離呢?

問曰:分離的時間長,也是事實,但有春夏之花開鳥啼、秋冬之月朗雪飛等良辰美景以娛自心,所以並無分離的苦惱,不需要對分離特別執著。
22 剎那等諸時,定如諸怨害,故於彼怨害,汝都不應貪。
[索]刹那等所成的各種時間,決定會象諸怨害一樣奪走壽命,因此對刹那等怨仇,你都不應貪著。

問曰:以上所說的,是有道理,但是一想到要與所有的親人分離,孤零零地隻身前往寂靜處修學佛法,我非常害怕,所以還是沒辦法出離。
23 惡慧怖分離,不能出家者,智者定應作,誰待於治罰。
[索]惡劣的分別心怖畏分離,所以不能舍俗出家,而這是智者經抉擇後,決定應作的事,誰會不作而束手等待死亡的治罰呢?

問曰:親人是必定要分離的,但是自己有父母子女家庭等等,不得不先將這些應作的事務處理妥當,然後才能放心出家,這樣難道不合理嗎?
24 汝思作此已,後當往林間,若作已後棄,作彼有何德。
[索]你想將此等瑣事處理完,之後才往寂靜林間修行,如果作完後又要捨棄,那麼作這些事又有什麼意義呢?

問曰:雖知前往林間修持是必要的,但由於貪執我與我所,所以總有怖畏而無法捨棄一切去林中修持。
25 若誰有此念,思我定當死,彼已捨貪故,於死更何畏。
[索]如果誰人心中有此正念,思維我必定死且死亡當下決定會來,那麼他已經捨棄了對常我的貪執,對死亡難道還有什麼畏懼嗎?

The Four Hundred Verses ---Translated by Ruth Sonam
CHAPTER 1
1.
 If those whose lord is Death himself, Ruler of the three worlds, without a master, Sleep soundly like true [vanquishers], What could be more improper?
2.
 Those who are born only to die And whose nature is to be driven, Appear to be in the act of dying And not in the act of living.
 3.
 You see the past as brief Yet see the future differently.
 To think both equal or unequal Is clearly like a cry of fear.
 4.
 Since death is common to others too, You have no fear of it.
 Does jealousy cause suffering When only one is harmed?
 5.
 Sickness can be cured and aging treated, Therefore you do not fear them.
 Yet there is no cure for the last ordeal; Thus obviously you fear it.
 6.
 Like cattle intended for slaughter, Death is common to all.
 Moreover when you see others die Why do you not fear the Lord of Death?
 7.
 If because the time is uncertain You think you are eternal, One day the Lord of Death Will do you injury.
 8.
 If you consider future goals But not your waning life, Who would call intelligent Such selling of yourself?
 9.
 Why do you do ill deeds, Pledging yourself as security?
 Of course, like the wise, you must be Free of attachment to yourself.
 10.
 No matter whose life, it does not Differ from the moments of mind.
 This people certainly do not perceive.  Thus it is rare to know the self.
 11.
 You would like to live long But dislike old age; Amazing! Your behaviour Seems right to people like you.
 12.
 Why do you grieve at death On account of your son and others?
 When the one that laments is a victim, How is that not reprehensible?
 13.
 If, unrequested, someone has Become your son, it is not Unreasonable if he leaves Without having asked.
 14.
 Only because of your confusion You did not notice your son's [indications]. His enthusiasm to go Is shown by his growing old.
 15.
 A son does not love [his father] As much as his father loves him.
 People in the world go down; Thus, a high rebirth is hard to find.
 16.
 When he is disobedient No one will call him lovable.
 In that case attachment is Nothing but a transaction.
 17.
 Suffering caused by separation Is quickly gone from human hearts.
 See, too, attachment's instability, Indicated by suffering's end.
 18.
 Knowing it is of no benefit, Still you have injured yourself.
 You make yourself a hypocrite, Which also is improper.
 19.
 People in this world wander, Full, as it were, of suffering.
 Why fill with suffering People who already suffer?
20.
 If meeting is a joy to you Why is parting not also a joy?
 Do not meeting and parting Both seem to go to together?
 21.
 When the past is beginningless And the future endless, Why do you notice being together But not, though long, the separations?
 22.
 Time, [consisting of] instants and so forth, Is certainly like an enemy.
 Therefore never be attached To that which is your enemy.
 23.
 Fool, because you fear separation, You do not leave home.
 Who that is wise does under punishment What must certainly be done?
 24.
 You may think you must obviously Go to the forest once this has been done. Whatever you do must be left behind.  What is the value of having done it?
 25.
 Whoever with certainty has The thought, "I am going to die," Having completely relinquished attachment, Why would they fear even the Lord of Death?

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

T310-43-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正行-菩提資糧論所引

 《菩提資糧論》卷6:「重法及法師,  亦捨於法慳, 教師勿捲祕,  聽者勿散亂。 於此有四種法,能生大智,應當受取。於法及法師中應當尊重;亦捨法慳,隨所聞法、隨所習誦為他演說;若有樂欲法者,教師勿為捲手祕惜;聽者勿散亂,謂莫有異欲。無慢無希望,  唯以悲愍心, 尊重恭敬意,  為眾而說法。 復有四種法,是大智相,應當受取。所謂遠離自高輕他,無憍慢故。棄捨利養恭敬名聞,無希望心故。於無明闇障眾生中唯悲愍故,尊重恭敬為其說法。以此四種法故,菩薩大智具足,應當受取。於聞無厭足,  聞已皆誦持, 不誑尊福田,  亦令師歡喜。 多聞無厭,聞已持法,持法已順法行法,不誑所尊福田,亦令教師歡喜此法。是菩提心不忘失因。不應觀他家,  心懷於敬養, 勿以論難故,  習誦於世典。 不應為供養恭敬因緣往觀他家,除為安立菩提心因緣。亦不應欲為論難故習誦諸世論等,除為多聞因緣。勿以瞋恚故,  毀呰諸菩薩, 未受未聞法,  亦勿生誹謗。 何以故?為護續生善法因緣。斷除於憍慢,  當住四聖種, 勿嫌於他人,  亦勿自高舉。 斷除憍慢者,於諸眾生中當下心如狗,斷除我慢。於輕儉衣食臥床藥具四聖種中亦應當住,於彼聖種知足故。不應嫌他,亦不應自高舉。若實不實犯,  不得發覺他, 勿求他錯失,  自錯當覺知。 他同梵行者犯罪,若實若不實,皆不應發覺。他有錯失不應求覓,唯於自錯即應覺知。佛及諸佛法,  不應分別疑, 法雖最難信,  於中應信之。 於佛不應分別,以世尊具足未曾有法故。亦於佛法不應疑惑,以於諸眾生是不共法故。及於最難信佛法中以深心清淨故,應當信之。雖由實語死,  退失轉輪王, 及以諸天王,  唯應作實語。 若菩薩由實語故,若奪物、若死,雖退失轉輪王及諸天王,唯應實語,何況其餘而不實語。打罵恐殺縛,  終不怨責他, 皆是我自罪,  業報故來現。 諸有他來打罵恐怖殺縛幽閉,皆是自罪應當有此,終不瞋他。此是我業,前世已作,今時還受相似不愛之果。彼諸眾生都無有罪,唯是我罪業報來現,應當有此。應極尊重愛,  供養於父母, 亦給侍[1]和上,  恭敬阿闍梨。 於父母所,應當極愛尊重供養、應作天想,隨父母意令得悅樂,離諂幻心。又應恭敬給侍和上、阿闍梨,隨和上、阿闍梨所說法中,無有內祕,皆為外化。為信聲聞乘,  及以獨覺乘, 說於最深法,  此是菩薩錯。 此中菩薩有四種菩薩錯失,應當捨離。所謂於聲聞獨覺乘諸眾生中為說最深之法,是菩薩錯。為信深大乘,  眾生而演說, 聲聞獨覺乘,  此亦是其錯。 於信深大乘諸眾生中為說聲聞獨覺乘,是菩薩錯。大人來求法,  慢緩不為說, 而反攝受惡,  委任無信者。 若有正住大眾生來有所求時,應即為說善法,而更慢緩破戒惡法。反攝受之,是菩薩錯。於大乘中未有信解,未以四攝事成熟者,而信任之,是菩薩錯。是為四種。遠捨所說錯,  所說頭多德, 於彼當念知,  亦皆應習近。 此中所說四種錯失,應遠捨離,以此去菩提遠故。若聲聞獨覺乘中所說頭多等及餘功德,但知彼等不與菩提作障礙者,於彼彼中亦應習近。等心平等說,  平等善安立, 亦令正相應,  諸眾生無別。 此四種菩薩道,應當習近。何等為四?所謂諸眾生中起平等心、諸眾生中平等說法、諸眾生中平等善安立、諸眾生中令正相應。此等皆無差別,是為四種。為法不為利,  為德不為名, 欲脫眾生[1]苦,  不欲自身樂。 此四種真實菩薩,應當覺知。何等為四?所謂但為於法不為財利、但為功德不為名稱、但欲脫眾生苦、不欲自身安樂。密意求業果,  所作福事生, 亦為成熟眾,  捨離於自事。 若於業果密意欲求作三福事,生此福時,唯為菩提利樂眾生,亦唯為菩提成熟於眾,為利眾故捨離自事。此是四種真實菩薩。親近善知識,  所謂法師佛, 勸勵出家者,  及以乞求輩。 此四種菩薩善知識,應當親近。何等為四?所謂法師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聞慧故。佛世尊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諸佛法故。勸出家者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諸善根故。乞求者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菩提心故。此四種菩薩善知識,應當親近。依止世論者,  專求世財者, 信解獨覺乘,  及以聲聞乘。 此四種菩薩惡知識,應當知之。何等為四?所謂世論者,習近種種雜辯才故。攝世財物者,不攝法故。獨覺乘者,少義利少作事故。聲聞乘者,自利行故。此四惡知識,  菩薩應當知, 復有應求者,  所謂四大藏。 如前所說四種知識,是惡知識,知已應離。復有應求得者,所謂四大藏。佛出聞諸度,  及於法師所, 見之心無礙,  樂住空閑處。 此四種菩薩大藏,應當得之。何等為四?所謂奉事出世諸佛,聽聞六波羅蜜,以無礙心見於法師,以不放逸樂住空閑之處。此是四種菩薩大藏,應當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