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8日 星期六

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

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
【明此品及下三品來意】
〈觀眾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門品〉、〈香積佛品〉這四品,這四品是廣說〈問疾品〉云何慰喻有疾菩薩、菩薩云何調伏其心,說得略;現在從〈觀眾生品〉以下廣說慰喻、調伏之法。分三科:
〈觀眾生品〉明修入寂之行,說明觀一切法寂滅相來調伏其心的修行。
〈佛道品〉是說明證寂起用之行,已經證悟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諸法寂滅相,但是從寂滅相出來,現身說法、廣度眾生。
〈入不二法門品〉和〈香積佛品〉這兩品,是廣明證入不二平等之理道觀雙流。

【釋品名】
〈觀眾生品〉:前一品〈問疾品〉修行人觀自己是我空、法空、空空,這樣來調伏。現在〈觀眾生品〉觀自己、也觀一切眾生,就是大慈悲心教化眾生;同時也觀眾生的根源。觀一切眾生畢竟空寂,當然眾生裡面有凡有聖,是有差別,但是同歸於如、同歸寂滅,無差別相,所以叫做觀眾生品。

【入文解釋】
丁三、廣釋實疾(分三科)戊一、明修入寂之行(分二科)己一、文殊問答明眾生義(分二科)庚一、觀所化(分二科)辛一、文殊問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atha khalu mañjuśrīḥ kumārabhūto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tad avocat: kathaṃ satpuruṣa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菩薩有大悲心,住不可思議解脫,要度化一切眾生。度化眾生,對於眾生是怎麼個看法呢?

辛二、淨名答(分二科)壬一、觀俗諦假有眾生猶如幻事似而非真(分二科)癸一、先明如幻譬
維摩詰言:1)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māyākāro māyākāranirmitaṃ puruṣam avekṣeta,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維摩詰言:維摩居士就回答。
譬如幻師,見所幻人:這個人懂得幻術,用幻術變成一個人。幻術師知道,這個人是他幻術變的,知道這個人是假的。譬喻眾生的無明、貪瞋癡的煩惱。無明緣行,或者作善業、或者是造罪業、或者是能夠修禪定。造業,業就得果報,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由無明緣行,無明是惑。行是業,由惑業而得色受想行識的身體。
菩薩觀眾生為若此:菩薩觀一切眾生,就像幻師所變化出來的人似的,都是假的。假的有什麼事情呢?假的就不真實,就是可以轉變。如果真實是這樣子,就不可轉變,不能教化的。這個地方不是說沒有眾生,有眾生,不過不真實就是。

癸二、次明九譬
2)如智者見水中月,āha: tadyathāpi nāma mañjuśrīḥ vijñapuruṣa udakacandram avekṣeta,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如智者:用水中月來譬喻眾生是沒有真實性。智者,就是聖人。
見水中月:見水裡面有個月亮,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天上有月,水裡面就現出個月亮來。智者大師解釋,天上的月是什麼?就是無明、加上行,無明緣行;水譬喻法性、畢竟空;在畢竟空裡面現出月亮,月就是眾生。由無明的月亮,在法性空裡面現出一個眾生。若是把無明斷掉,沒有無明也就沒有行,也就沒有水中月,就是唯是一個法性、離一切相的境界。

3)如鏡中見其面像,tadyathāpi nāma mañjuśrīḥ ādarśamaṇḍale mukhamaṇḍalam ālokayet,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圓鏡裡面現出的面像,也不是真的,是假的。鏡子裡面沒有面像,怎麼有面像呢?因為有個面對著那個鏡才現出來。頭面就譬喻無明、行,在法性空的鏡子裡面,就現出來色受想行識,所以這也是假。菩薩觀眾生為若此,都是不真實。

4)如熱時焰,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marīcikāyām udak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春天到夏天的時候,太陽熱的時候,地面上有水,太陽一曬大地,水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向上昇,遠遠地看那地方有水;因為有風吹動水有波浪,一閃一閃的,所以叫做焰。焰就是譬喻水,實在那裡沒有水。熱時,譬喻無明緣行,在虛空中就看出來色受想行識的焰,實在是不真實的。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有如是因緣就有如是事顯現出來,所以都是假的、不真實,眾生也是這樣子不真實。

5)如呼聲響,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ratiśrutkāyā rutaghoṣ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面向谷招呼的時候,就有回音,就出來一個響。呼聲譬喻無明緣行,響,出來色受想行識。無明緣行、行緣識,有惑、有業,變出來色受想行識的眾生。呼聲響,我們知道那是假的。因為你有呼聲才出個響,所以響是假的,不是真的。無明緣行,由行而得果報,亦復如是,都是假的,是虛妄的、不真實;若執著真實,在真實上就出來貪瞋癡的煩惱,貪瞋癡又造業,造業又得果報,惑業苦這樣。現在這樣觀察,菩薩觀眾生為若此,都是假的。

6)如空中雲,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gagane ’bhrakūṭ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虛空裡面的雲,大海太陽曬熱,水蒸氣飄到虛空裡就變成雲;地面上即是霧,高了就是雲。也是一個因緣所有的雲,也都是假的。各式各樣的,其實都是假的。

7)如水聚沫,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henapiṇḍasya pūrvānt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水被大海衝擊,就變成聚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你欺騙眾生可以,不能欺騙菩薩,菩薩是看穿、看破,都是假的。

8)如水上泡,tadyathā mañjuśriḥ udakabudbudānām utpādavyay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在下雨的時候,就看見雨點滴下來,一個泡、一個泡的,即生即滅。泡也不真實,眾生亦復如是,都是在不真實裡面,在那裡不斷地在生滅變化。

9)如芭蕉堅,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kadalyāḥ sāradarśan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芭蕉好像很堅固,實在一點兒也不堅固,不真實,沒有真實性。堅就是真實性,芭蕉沒有真實性。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也是這樣不真實。

10)如電久住,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vidyutaḥ saṃkrānt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閃電也是,很迅速的,不能長時間地存在,即生即滅,就是沒有真實性。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也是不真實的。

壬二、觀真諦本空眾生
11)如第五大,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añcamo dhātuḥ |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眾生的生命體在色法裡面,只是地水火風四大,沒有一個第五大,這完全是沒有。觀色是畢竟空、受想行識畢竟空、我也是畢竟空,在畢竟空裡沒有,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可以說是法空觀。前面是世俗諦,世俗諦還是有;但是真諦的時候,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我也不可得,都是畢竟空,如第五大,沒有。

12)如第六陰,
佛只是告訴我們有色受想行識五陰,沒有第六陰。現在以第六陰作譬喻,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是畢竟空的。這個地方是第一義諦,空的。

13)如第七情,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saptamam āyatan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通常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根為什麼說情呢?眼根它有知覺性,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有覺知性,所以說是情。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沒有第七根;觀眾生也是畢竟空寂、無有少法可得。

14)如十三入,
眼耳鼻舌身意是內六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外六入,加起來十二個,沒有個十三,沒有個第十三,第十三是畢竟空的、是沒有的。觀眾生為若此,是畢竟空寂的。前面是假觀,這地方是空觀。

15)如十九界,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十八界,沒有第十九界,十九界是空的,菩薩觀眾生是這樣,觀眾生是畢竟空寂的。

16)如無色界色,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ārūpyeṣu rūpāvabhās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欲界和色界天的眾生,都是有色法,都是有地水火風的;但是無色界天沒有業果色,也是畢竟空的。

17)如焦穀牙,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aritaptānāṃ bījānām aṅkurapariniṣpatt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maṇḍūkaroma-pravār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mṛtasya kāmakrīḍārat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穀,若是放在鍋裡面炒焦它,它就不會生芽,就是根本沒有芽。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是畢竟空寂的。

18)如須陀洹身見,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srotaāpannasya satkāyadṛṣṭ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tadyathā mañjuśriḥ sakṛdāgāminas tṛtīyo bhav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須陀洹,預流。由煖、頂、忍、世第一,進一步就是須陀洹,就是初果。因為在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修三三昧、修無我觀。身見,就是在色受想行識的身體執著有個我,叫做身見。須陀洹修空三昧,觀察身體裡沒有我,成功,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這個位子在時間上說只有一剎那,一剎那就到初果。得初果的時候,不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分別我執是沒有。所以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也是這樣子。

19)如阿那含入胎,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anāgāmino garbhāvakrānt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阿那含是不來,就是三果。三果聖人,一定生到色界天,若在人間或者是在欲界天上得三果,命終的時候,就會生到色界天是化生。初果聖人若死了,可能再做人的話,還要入母胎。但是阿那含不會,因為他沒有欲,就不會入母胎,就是畢竟空的。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也是畢竟空寂的。

20)如阿羅漢三毒,tadyathā mañjuśriḥ arhataḥ rāgadoṣamohā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阿羅漢是四果,把貪瞋癡三種毒氣全部地都消滅,沒有三毒。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沒有眾生可得。

21)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kṣāntipratilabdhasya bodhisatvasya mātsaryadauḥśīlyavyāpādavihiṃsācittāni,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應該說到第八地菩薩。初歡喜地就可以說是得無生法忍,但初歡喜地菩薩初斷,要到第八地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任運地與無生無滅相應的。他是沒有貪,沒有瞋恚,也不會破戒的。菩薩觀眾生也是不可得的,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我也不可得。

22)如佛煩惱習,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tathāgatasya kleśavāsanā,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得忍菩薩貪恚毀禁是沒有,但是煩惱的習氣還有。若到佛的境界的時候,煩惱的習氣也沒有;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23)如盲者見色,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jātyandhasya puruṣasya rūpadarśan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盲人見色這件事是沒有的;菩薩觀眾生亦復如是。

24)如入滅盡定出入息,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nirodhasamāpannasyāśvāsā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得禪定的人,由初禪、二禪、三禪還都有出入息。到第四禪的時候沒有出入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也都沒有出入息。再進一步,超過非非想定的時候,就是滅盡定,滅盡定也沒有出入息。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25)如空中鳥跡,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ākāśe śakunipad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aṇḍakasyendriyasya prādurbhāv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鳥在虛空裡飛,牠沒有痕跡,所以空中鳥跡是沒有的;所以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26)如石女兒,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bandhyāyāḥ putrapratilambh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石女是不能生小孩的,所以石女的兒,是沒有這回事情;所以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27)如化人起煩惱,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tathāgatanirmitasyānutpannāḥ kleśā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佛菩薩神通變化出來一個人,這個人是沒有心意識,當然沒有貪瞋癡的煩惱;菩薩觀眾生也是畢竟空的。

28)如夢所見已寤,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svapnadarśanapratibuddhasya darśan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tadyathā mañjuśriḥ aparikalpayataḥ kleśā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做夢的時候,能夠夢見有種種種種的事情。醒夢的時候知道,通通沒有。所以菩薩觀眾生也是這樣子。

29)如滅度者受身,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arinirvṛtasya pratisaṃdh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滅度者,就是滅除煩惱、超越生死,入無餘涅槃的人,沒有色受想行識的,所以他不會再得一個生命體的,所以受身那件事是畢竟空的;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30)如無因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anupādānasyāgneḥ saṃbhav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evaṃ hi mañjuśrīr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火要有因,或者這裡有個木柴,因木柴而有火;或者有汽油,因汽油而有火。沒有東西可燃燒的時候,哪有火呢?就是沒有這回事。菩薩觀眾生也是畢竟空的。

庚二、明利行(分二科)辛一、明利他行(分四科)17壬一、問慈無量心(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āha: yadi kulaputrai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kathaṃ punar asya mahāmaitrī bhavati sarvasatveṣu |
文殊菩薩又提出第二個問題:若菩薩觀眾生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觀眾生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觀眾生畢竟空,觀人空、法空,這樣子把眾生觀沒有,菩薩大悲心要度眾生這件事怎麼辦呢?還有眾生可度嗎?沒有眾生可度了啊!這個問題怎麼辦呢?
*佛法說一切法空,是對治我們的執著有的過失,所以說空。空裡面沒有色受想行識、沒有一切眾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也是畢竟空的;在色受想行識上所有的過失就不生起,這是為了對治這個過失。
*法的緣起,說自性空、說一切法畢竟空,這是法的一方面的相貌。緣起還是有,因緣生法還是有,並沒有說是完全斷滅。所以是一切法自性空,自性空中無有少法可得,但是一切緣起法還是宛然而有的。這樣說,慈悲心還是可以建立,因為還是有眾生,有如幻如化的眾生。如幻如化的眾生本身,貪瞋癡在活動,所以惑、業、苦,菩薩因此而發大悲心,所以這個大悲心還是能建立起來的。
*但是初開始用功修行要偏於空。先觀一切眾生是因緣有,因緣有、所以自性空,就偏於自性空這個地方思惟觀察,就是由有而空。有是假有,觀緣起而有的眾生是假的,自性是畢竟空的,在自性空這裡面,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這樣觀察,就能夠破除執著有的這種分別心;執著有而就生起貪瞋癡的煩惱,因此這些煩惱都滅掉。
*滅掉的時候,看眾生還是有,這是因緣有;因為這一切法是如幻有,不是真實有。通達一切法如幻有,是聖人的智慧。

癸二、淨名答(分三科)子一、總說(略說)(一句)
1)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āha: yadā mañjuśrīḥ bodhisatva evaṃ pratyavekṣate, mayā hy eṣāṃ satvānām evaṃ dharma-parijñāyai dharmo deśayitavya iti, ato ’sya bhūtā satvatrāṇamaitrī sarvasatveṣūtpadyate ’nārambaṇatayā,  
維摩居士就回答:菩薩作假觀、作空觀,觀成功以後,心裡面就這樣念。
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我應該為眾生開導:眾生是如水中月,如幻師見所幻人,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教眾生這樣觀察。
是即真實慈也:眾生聽聞這樣的佛法,如果能信解的話,也能棄捨一切執著,悟入第一義諦,眾生就轉凡成聖,就得大安樂,所以叫做慈。這就是真實的慈,真實地為眾生好,這是最殊勝的功德!

子二、廣說(別說)(二十九句)(分二科)丑一、明慈體性(約斷德明慈)(九句)(分四科)寅一、明慈離相(五句)
2)行寂滅慈,無所生故;upaśamamaitry anutpādanatayā,
寂滅:一切法是因緣所生,自性是畢竟空的,在畢竟空裡邊一切相都是不可得。
無所生故:在畢竟空裡邊一切法不可得,沒有一法生、也沒有一法滅,叫無所生。
行寂滅慈:證悟這樣的諸法寂滅相,還是任運地能饒益眾生,就叫做寂滅慈。在諸法寂滅相裡面,開佛知見、發大悲心,而大悲心和寂滅是無分別的,這叫寂滅慈。
行寂滅慈,無所生故:教化眾生的時候,觀眾生如水中月,水中沒有月,無有少法生,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一切都不可得,這是無相,這個慈悲是無相的,無有眾生承受他的慈悲,也沒有一個行慈悲者。修這個慈悲的人,他也不自己認為:我能慈悲教化眾生,因為他也觀察我不可得、觀察色受想行識不可得,他也這樣觀,但是還不失掉慈悲心。

3)行不熱慈,無煩惱故;niṣparidāhamaitrī niḥkleśatayā,
熱:貪瞋癡的煩惱像火似的能燒人,所以煩惱叫做熱。
不熱慈:寂滅慈它不熱,因為沒有煩惱。觀一切法空的時候,貪瞋癡是不動。

4)行等之慈,等三世故;yathāvadmaitrī tryadhvasamatayā,
與寂滅相相應的時候,無差別地、平等地慈悲眾生。以前也是這樣慈悲、現在這樣慈悲、未來也是,沒有差別相;沒有說時間久了就疲勞。
*行不熱慈,無煩惱故,這是約因說的,煩惱是因,感生死果的因;行等之慈,沒有煩惱因也就沒有煩惱果。

5)行無諍慈,無所起故;avirodhamaitry aparyupasthānatayā,
行無諍慈:行,修行或者學習,學習無諍慈。諍就是有糾紛,不與諸法實相相應的時候,心裡面有所得,就是有執著、有愛、有憎的時候就是諍,就有衝突、就有麻煩、有糾紛。
無所起故:觀色是寂滅相、受想行識寂滅相,不生起愛憎煩惱,愛憎煩惱生不起來、不起,所以無諍。

6)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advayamaitry adhyātmabahirdhāsaṃsṛṣṭatayā,
行不熱慈是遠離煩惱因;行等之慈是遠離煩惱果。行無諍慈,心裡面有愛憎,這就是業。不起愛憎,就是沒有業因;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就是沒有業果。
二:內外。內,眼耳鼻舌身意;外,色聲香味觸法。若不學習寂滅慈的話,就有眼耳鼻舌身意、面對色聲香味觸法;合,內外合的時候,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就是由業得的果。現在行寂滅慈,內也不可得、外也不可得,也沒有內外合,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事情。就是離心意識、離根塵識,內外不合,這時候叫不二慈,這還是寂滅慈。

寅二、明慈體堅(二句)(分二科)卯一、外緣不能壞(一句)
7)行不壞慈,畢竟盡故;akopyamaitry atyantaniṣṭhatayā,
行不壞慈:若學習這個寂滅慈,這個寂滅慈是不可破壞的。
畢竟盡故:就是無有少法可得,煩惱也沒有、煩惱的業也沒有、煩惱業的果也沒有,沒有惑、業、苦,沒有能來破壞你、有堪能性破壞你這個慈悲的。外緣不能破壞你。

卯二、內心不可毀(一句)
8)行堅固慈,心無毀故;dṛḍhamaitrī vajradṛḍhābhedyāśayatayā,
行堅固慈:若行寂滅慈,這個寂滅慈是非常堅固的。
心無毀故:外緣不能破壞,本身也沒有破壞。無分別的智慧與諸法寂滅相相應的時候,它是永久也不會動亂;它本身就是猶如金剛,是不可破壞的。內心堅固也不可破壞。

寅三、明慈體淨(一句)
9)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śuddhamaitrī prakṛtiśuddhatayā,
行清淨慈:這個寂滅慈是非常清淨的,諸法一切法本身都是清淨的,就是不可得。惑也是不可得、業也是不可得、苦也不可得。若有惑、業、苦,就是汙染。

寅四、明慈體廣(一句)
10)行無邊慈,如虛空故;samamaitry ākāśasamatayā,
行無邊慈:這個寂滅慈是沒有邊際的。
如虛空故:就像虛空似的,是廣大無邊。

丑二、明慈行德(二十句)(分二科)寅一、約聖德明慈(六句)
11)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arhan maitry arinirghātanatayā,
行阿羅漢慈:阿羅漢,無著、殺賊、應供。
破結賊故:因為破除煩惱的賊。結是煩惱,煩惱能使令你與苦惱相合。煩惱結就像賊似的,所以叫做賊。修學這個寂滅慈能破除煩惱賊,所有的煩惱都沒有,心裡面就無著,所以叫做阿羅漢慈。行寂滅慈來饒益眾生,能令眾生破結賊故,所以叫做行阿羅漢慈。

12)行菩薩慈,安眾生故;bodhisatvamaitrī satvaparipākāsraṃsanatayā,
菩薩是饒益眾生,勇猛精進地度化眾生,能令眾生得安樂,叫做安眾生。眾生有什麼不安呢?就是因為有煩惱,現在破除結賊,眾生心就平安。破結賊是因,安是個果。

13)行如來慈,得如相故;tathāgatamaitrī tathatānubodhanatayā,
行如來慈:如,表示這個補特伽羅證悟諸法如;證悟諸法如,他有大慈悲心,還來到眾生的世界教化眾生,所以叫做如來。
得如相故:得就是證,教化眾生證悟諸法如相,一切法都是寂滅相、無差別相。

14)行佛之慈,覺眾生故;buddhamaitrī suptasatvaprabodhanatayā,
行佛之慈:佛就是覺悟真理的人。
覺眾生故:眾生一直在無明大夢裡邊,在那裡受苦;現在行寂滅慈這個菩薩,他能覺悟眾生,叫他從無明大夢裡面醒過來,所以是叫做佛慈。

15)行自然慈,無因得故;svayambhumaitrī svayamabhisaṃbodhanatayā
無因得故:不是有個原因創造出來。
行自然慈:任運地就發慈悲心,自然就會教化眾生。

16)行菩提慈,等一味故;bodhimaitri samarasatayā,
行菩提慈:菩提是智慧,般若是因,菩提是果。有三乘菩提:聲聞菩提、辟支佛菩提、佛菩提。佛是無上菩提,初地得無生法忍這時候叫般若;初地、二地乃至十地、等覺,這時候他們的清淨的智慧都叫做般若;到佛的時候叫菩提,這算是果。譬如阿羅漢,在初果的時候得到無我的智慧,這時候叫般若,二果、三果、四果,到阿羅漢的時候叫菩提。因的時候叫般若,果的時候叫做菩提。清淨、無漏的智慧,叫做菩提。
*為什麼能殺賊?就是因為有菩提,有智慧才能殺煩惱賊。眾生要得到般若智慧,就沒有煩惱,所以能安。怎麼能得如相?就是得到菩提,清淨無分別的智慧才能證悟如相。
等一味故:一味就是諸法如,是無差別相。

寅二、約眾行明慈(十四句)
17)行無等慈,斷諸愛故;asamāropamaitry anunayapratighaprahāṇatayā,
行無等慈:這個慈是非常殊勝,沒有能同它相等。
斷諸愛故:行寂滅慈能斷除一切愛著心,斷除一切愛著心的時候,這個慈就是特別殊勝。

18)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mahākaruṇāmaitrī mahāyānaparidīpanatayā,
行大悲慈: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是這樣分別;現在,大悲就是慈,它們合而為一。
導以大乘故:行寂滅慈的時候,你能以大乘法,教導一切眾生,究竟的離苦得樂。以究竟的離苦、究竟的得樂,這樣教化眾生,就叫做大悲慈。

19)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aparikhedamaitrī śūñanairātmyapratyavekṣaṇatayā,
行無厭慈:行寂滅慈的時候,教化眾生,心裡面沒有厭足的時候。為什麼會這樣呢?
觀空無我故:觀所教化的眾生、所利益的眾生,無眾生可度;而菩薩觀察自己也是無我的、也是畢竟空的。這個時候,心與畢竟空相應的時候,不會有厭惡的這個心情。

20)行法施慈,無遺惜故;dharmadānamaitry anācāryamuṣṭitayā,
行法施慈:有財施、有法施、有無畏施,現在只約法施來說,就是用佛法來開導一切眾生。
無遺惜故:留一部分叫做遺。為什麼留這一部分?這一部分是我特別愛惜,是我經過幾十年的心得,那麼容易告訴你啊!就是遺惜。無遺惜故,他完全能夠為人講解。

21)行持戒慈,化毀禁故;śīlamaitrī duḥśīlasatvāvekṣaṇatayā,
行持戒慈:修行這個持戒的慈,就是以戒法來利益人。
化毀禁故:教化破戒的人,叫他不要破戒,叫他安住淨戒,當然自己要持戒。

22)行忍辱慈,護彼我故;kṣāntimaitry ātmapararākṣaṇyanatayā,
行忍辱慈:就是人家毀辱你、傷害你,傷害你的時候,能容忍,心裡不動瞋心,而還慈悲面前的這個毀辱者。為什麼這樣子呢?
護彼我故: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若心裡面忍辱,而心裡安住不動,安住於諸法寂滅相,沒有人毀辱我、也沒有受毀辱者。若這樣做,對自己也沒有傷害、對對方也沒有傷害,都有保護。

23)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vīryamaitrī sarvasatvabhāravahanatayā,
行精進慈:就是不懈怠,長時期地教化眾生。
荷負眾生故:荷負,就是救護。眾生在三界苦海裡面流轉生死太苦,菩薩發慈悲來救護這一切眾生,但是菩薩不感覺辛苦,長時期地、精進不懈怠地教化眾生。

24)行禪定慈,不受味故;dhyānamaitry anāsvādanatayā,
行寂滅慈,不去愛著五欲之味。受,就是享受、愛著,愛著五欲之味。若是得禪定的人,對欲界的欲不愛著。行禪定慈,就是用禪定的法門教化眾生。因為得禪定以後,就不會再愛著五欲,不會受欲的苦惱。這是一個解釋。
或者說,菩薩以禪法教化眾生的時候,菩薩也不愛著禪定裡邊的味。行寂滅慈,他觀察禪定的事情也是寂滅相,也是因緣有、也是自性空,自性空中禪不可得。

25)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prajñāmaitrī kālasaṃprāpaṇatayā,
行智慧慈:以智慧來饒益眾生,用佛法來教化眾生的時候,智慧不斷地增長。
無不知時故:智慧若沒有圓滿的時候,在中間就停下來,叫做不知時。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以智慧饒益眾生的時候,知道眾生受化的時節,那個時候就去教化眾生,過了時候不能教化,你教化,他不接受,就是那個時候才能教化。

26)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upāyamaitrī sarvatramukhoddarśanatayā,  
行方便慈:方便,善巧方便,巧妙的方便。
一切示現故:一切是普遍的,普遍地能夠示現,叫做方便慈。

27)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akuhanamaitry āśayapariśuddhitayā,  aśāṭhyamaitry āśayatayā,
行無隱慈:隱,隱藏起來;無隱是不隱藏,我有什麼不對,發露懺悔,使令我心裡面沒有什麼過失。反省自己的時候,我沒有汙點。
直心清淨故:就是他的心清淨,心裡面一點什麼過失沒有,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三業清淨,用清淨心來利益眾生。

28)行深心慈,無雜行故;adhyāśayamaitrī niraṅgaṇatayā,
無雜行故:不是一種,很多的叫做雜。但是這位菩薩,能做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眾生的時候,觀察這一切功德都是寂滅相。在表面上看,布施和持戒不同,持戒和忍辱不同,各式各樣都不同,但是觀這一切功德都是寂滅相,就無差別,叫做無雜行,就叫做深心慈。因為不是停留在世俗諦;停留在世俗諦,叫做淺行。觀察這一切法都是第一義諦、都是寂滅相,與第一義諦相應,叫做深心慈。前面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這是說沒有煩惱,用清淨心利益眾生;現在行深心慈,有大智慧,而且有實際的功德。

29)行無誑慈,不虛假故;amāyāmaitry akṛtrimatayā,
誑是欺誑,我不欺誑你,就是不虛假故。他利益眾生的時候,真實利益你,就叫做不虛假。他是有誠心做這件事,來利益眾生,叫做無誑慈。另外一個解釋,就暫時地能對眾生有利益,過這個時節性就沒有利益,叫做誑慈,就是虛假。勸你受三歸五戒,勸你在社會上做種種功德,做種種的慈善利益眾生,將來在人間、或者到天上享福,只此而已,但是這個時間過去就等於零,這不是真實的有慈悲。如果你真能夠學習聖道,能夠證悟第一義諦,真實得到利益,就是永久地安樂自在,可以名之為真實慈。

30)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saukhyamaitrī buddhasaukhya-pratiṣṭhāpanatayā |
菩薩他教化眾生的時候,大慈悲心是令一切眾生能成就無上菩提的,所以所有的這些行動,目的都是令得佛樂。

子三、結成
菩薩之慈,為若此也。iyaṃ mañjuśrīḥ bodhisatvasya mahāmaitrī
是這樣叫做慈悲。

壬二、問悲無量心(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āha: katarā punar asya mahākaruṇā |
文殊師利又問:怎麼叫做悲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āha: yat kṛtaṃ kṛtaṃ kuśalamūlaṃ sarvasatvebhya utsṛjati |  
維摩居士就回答說:菩薩所做的無量無邊的功德,主要就是六波羅蜜。
功德:功就是用心地、努力地做這件事;德,這件事是有意義的,能於眾生有大利益;因功而得德。
皆與一切眾生共之:菩薩所做的功德,做一切利益眾生的善業、事業,全部地都贈送給眾生所有,菩薩不以它為私有的功德。共同擁有這件事,叫做共。

壬三、問喜無量心(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何謂為喜?āha: katarā punar asya mahāmuditā |
喜就是有如意的事情,心情感覺到滿意、感覺到快樂。現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āha: yad datvāttamanā bhavati, na vipratisārī |
菩薩廣做無量功德利益眾生、對於眾生有大利益的事情,而沒有我,菩薩觀察自己是沒有的,只是利益一切眾生;這樣做事情的時候,心情很快樂,不會悔恨的。

壬四、問捨無量心(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何謂為捨?āha: katarā punar asya mahopekṣā |  
這個捨是什麼意思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āha: yā ubhayato ’rthatā |
福就是祐。菩薩所做的饒益眾生的事情,並不希望眾生回報於我,就是這麼一點叫做捨。菩薩無條件地利益眾生,而也可以說無眾生可度、也沒有菩薩可得,這叫做捨。

辛二、明自利行(研覈窮眾生源)(十二番問答)(分十二科)壬一、第一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āha: saṃsārabhayabhītena kiṃ pratipattavyam |
在生死裡邊,在生存的時候也有恐怖、死亡的時候也是有恐怖。初發心的菩薩,內心不能夠與諸法實相相應,在世俗諦上活動,就是有很多的恐怖。有什麼恐怖?貪心一動,應該恐怖,這是菩薩行嗎?瞋心來了,能到三惡道去,你不怕?所以生死有畏,有恐怖。
當何所依:這個菩薩要怎麼辦呢?依,求。這個菩薩要求什麼?要何所求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癸二、淨名答
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āha: saṃsārabhayabhītena mañjuśriḥ bodhisatvena buddhamāhātmyaṃ pratipattavyam |
維摩居士就回答說:有病的菩薩,常常地觀察自己有所不足,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得要向佛求。
當依如來功德之力:佛是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有無量無邊的威力,向佛有所求,就會沒有恐怖。玄奘法師翻的《維摩經》:當依大我。大我就是諸法實相,一切佛、一切賢聖都在這裡。一切眾生也在這裡,但是眾生自己不知道。只有佛和一切聖人得到般若的無分別智、與諸法實相相應,在這裡。阿羅漢、辟支佛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沒有慈悲心;佛在諸法實相那個地方有大悲心,這是佛的功德之力,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及的。有疾菩薩怎麼樣才能夠解決生死的怖畏呢?要住在諸法實相這裡。怎麼能安住呢?就是要修諸法實相觀。

壬二、第二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āha: buddhamāhātmye sthātukāmena kutra sthātavyam |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想要住在佛的功德之力,怎麼能夠住在佛的功德之力?

癸二、淨名答
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āha: buddhamāhātmye sthātukāmena sarvasatvasamatāyāṃ sthātavyam | āha: sarvasatvasamatāyāṃ sthātukāmena kutra sthātavyam | āha: sarvasatvasamatāyāṃ sthātukāmena sarvasatvapramokṣāya sthātavyam |
答曰:菩薩想要安住在佛的功德力那裡,住在無所住那個地方,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就住在那裡。怎麼住法?
當住度脫一切眾生:發慈悲心弘揚佛法、廣度眾生;廣度眾生的時候就無眾生可度,我不可得,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色不可得、聲香味觸法不可得,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得。在度化眾生的時候,同時要作如是觀,叫做當依如來功德之力,也就是行寂滅慈。

壬三、第三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āha: sarvasatvapramokṣaṃ kartukāmena kiṃ kartavyam |
當住度脫一切眾生,是以第一義諦為所緣境,就是求般若波羅蜜,是求一切智,是求根本無分別智。
欲度眾生,當何所除:這是一個大悲心、度化眾生,度化眾生幹什麼?菩薩一方面要廣學佛法,用佛法來饒益一切眾生,這叫做度。眾生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āha: sarvasatvapramokṣaṃ kartukāmena kleśapramokṣaḥ kartavyaḥ |
答曰:菩薩想要用佛法來度化眾生,就是滅除眾生的煩惱。眾生也是想要離苦得樂。菩薩度化眾生,也要滿足他離苦得樂的問題。滅除苦,要除煩惱,什麼叫煩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菩薩度化眾生,從原則上說,是滅除眾生的虛妄分別。

壬四、第四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āha: kleśān utsraṣṭukāmena kathaṃ prayuktena bhavitavyam |
又問:要滅除眾生的煩惱,和菩薩滅除自己的煩惱,方法是一樣的,無差別。要怎麼辦才能滅除煩惱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當行正念。āha: kleśān utsraṣṭukāmena yoniśaḥ prayuktena bhavitavyam |
答曰:應該修行如理作意,要長時期地學習如理作意,就是學習四念住。

壬五、第五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云何行於正念?āha: kathaṃ prayuktaḥ punar yoniśaḥ prayukto bhavati |
又問:修學正念,四念住怎麼修行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當行不生不滅。āha: anutpādānirodhaprayukto yoniśaḥ prayukto bhavati |
答曰:要學習不生不滅的智慧。有世俗諦的不生不滅、有第一義的不生不滅,現在這個文是按世俗諦來說。怎麼叫做世俗諦呢?

壬六、第六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āha: kiṃ notpādayati, kiṃ na nirodhayati |
又問:什麼事情不要生?什麼事情不要滅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āha: akuśalaṃ notpādayati, kuśalaṃ na nirodhayati |
答曰:有過失的事情、有罪過的事情,不要生、不要現起;有功德的事情,對於他人、自己都有利益的事情不要滅。按照修四念住來說,定、慧,叫它逐漸逐漸增長,就是善法不滅。不善不生是什麼?不要昏沉、散亂。若是一般的人來說,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五戒十善、六波羅蜜都是善法;六波羅蜜的相反是六蔽,六蔽是惡法。不善不生,善法不滅,範圍是很廣。

壬七、第七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āha: kuśalasyākuśalasya ca kiṃ mūlam |
做善事、或者做惡事,以什麼為本?

癸二、淨名答
答曰:身為本。āha: satkāyo mūlam |
答曰:這個身體為本。我做善事也是為利益我、我做惡事也是為利益自己,但究竟利益不利益那另一回事,目的是這麼意思。或者是,有這個身體的存在,我才能做善事、我才能做惡事。身體叫做依止,以它為依止,才能做出很多的事情來。有這個身體才能有所作為,所以身體是根本。天台智者大師解釋,身是我見,我作善來保護我、我作不善也是保護我;如果沒有我見,就不做這些事情。阿羅漢完全為利益眾生做事情,無我才能大悲,又是一個殊勝的境界。按一般的凡夫來說,一切是以自己為本位,身為本。

壬八、第八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身孰為本?āha: satkāyasya ca punaḥ kiṃ mūlam |
又問:這個身體以什麼作它的根本呢?為什麼會有這個身體的出現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欲貪為本。āha: satkāyasya icchālobhau mūlam |
答曰:欲貪為本。欲貪,多數是說欲界的眾生的境界。色界天、無色界天亦復如是,也是欲貪,三昧的境界是他所欲,也是這樣子才得他的生命體。

壬九、第九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欲貪孰為本?āha: icchālobhayoḥ kiṃ mūlam |
又問:欲貪誰是它的根本呢?為什麼會有欲貪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虛妄分別為本。āha: icchālobhayor abhūtaparikalpo mūlam |
答曰:虛妄分別是欲貪的根本。分別,就是有一個所緣境的時候,在觀察、思惟那個所緣境;觀察、思惟得不對,叫做虛妄。在唯識的經論上說,什麼叫做虛妄分別?三界的心心所都是虛妄分別!三界的心心所,不管是欲界的、色界的、無色界的這一切眾生的心心所,他都是有一個所緣境;不管遇見什麼所緣境,心裡面在那裡作虛妄分別。什麼不是虛妄分別?要見第一義諦,這時候沒有虛妄分別。

壬十、第十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āha: abhūtaparikalpasya kiṃ mūlam |
又問:虛妄分別這個心,它的根源是什麼?為什麼會有虛妄分別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顛倒想為本。āha: abhūtaparikalpasya viparyastā saṃjñā mūlam |
答曰:顛倒想為本。顛倒想就是對於那件事的認識,不符合那件事的真相,和那個真相是相違反的,叫做顛倒想。認為那件事是有,是真實有。若認為它是如幻有,那就是對。不知道是假的,認為是真實有;然後就是分別這是好的、是不好的,就這樣分別;分別是很美,然後欲貪就現出來;欲貪現出來,然後就有這個身體,妄想的次第是這樣。觀察倒相是畢竟空,虛妄分別就沒有本,欲貪也就沒有,苦惱的身體也沒有,就入無餘涅槃,就入於諸法寂滅相。

 壬十一、第十一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āha: viparyastāyāḥ saṃjñāyāḥ kiṃ mūlam |
虛妄分別以顛倒想為本。這裡顛倒想,應該包括四種顛倒,但是它是更微細的顛倒想。就是執著所遭遇的一切境界都是有,這就是顛倒想;就是有一個虛誑的境界,我們的心和這個境界接觸的時候,就是認為它是有。本來是空,我們執著有,是顛倒想;是如幻有,執著是真實有,是顛倒想;取著是空,也是顛倒想。顛倒想它是最後的生死的根本、是大患之本嗎?不是!還有。所以又問:以什麼為根本而生起顛倒想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無住為本。āha: viparyastāyāḥ saṃjñāyā apratiṣṭhā mūlam |
答曰:無住為本。窺基解釋無住就是真如,真如就是空。智者大師解釋無住是無明。
*為什麼不以真如為本呢?因為真如不是煩惱,顛倒想是煩惱,真如能生出來煩惱嗎?還是無明,以無明為本。無明是就是不明白第一義諦,不明白真如,不明白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十二因緣一開始就是無明,應該說就是這個無明。
*無明為什麼叫做無住呢?無明再向前推,沒有煩惱為無明的依止處,所以它無本。法性是清淨法,它不生煩惱,所以不能以法性為本。無住這個住,就是依託。無明沒有依託的地方,它不以法性為它的依託處,所以無明是無住。

壬十二、第十二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無住孰為本? āha: apratiṣṭhāyāḥ kiṃ mūlam |

癸二、淨名答
答曰:無住則無本。āha: yan mañjuśrīḥ apratiṣṭhānaṃ tasya kiṃ mūlaṃ bhaviṣyati | iti hy apratiṣṭhānamūlapratiṣṭhitāḥ sarvadharmāḥ |
答曰:無始無明它沒有依託處,沒有一法為它作本。所以無住則無本。
*僧肇大師有兩個解釋:
1)諸法原來是非有,倒想為有,所以非有為有作本,也就是以真如為有作本,無為有作本。
2)心本無住,心裡面有很多的煩惱,老是在動;這樣的心緣一切法的時候,就是顛倒想、就是虛妄分別,所以是惑業苦的流轉。就有無明的意思。
*慧遠大師他以真心為本;無住就是真心,以真心為本。
*窺基大師說是以真如為本。
*智者大師解釋是以無明為本。
無住則無本:因為無明的前面,再沒有更微細的煩惱為它的依止處,所以,以無明為本。無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因緣有,不知道因緣生法是即空、即假、即中。遇見事情的時候就執著是有,是無明所生的顛倒想。若觀察因緣所生法是畢竟空的,顛倒想就沒有。

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iti hy apratiṣṭhānamūlapratiṣṭhitāḥ sarvadharmāḥ |
推究生死的根源,到無明這裡為止。現在要反回來:一切法是怎麼有的呢?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從無明建立一切法,你不覺悟一切法是因緣有、是畢竟空寂,取著它;心裡面一取著,阿賴耶識就受熏,熏成種子,種子在阿賴耶識裡一動,似義就顯現出來。似義現時,見識才現起。若是不知道似義是因緣有的、是自性空的,執著它是有,這樣就有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就是這麼個次第。
*若是遇見佛法的時候。時常地觀察一切法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畢竟空、就是如幻有;不要生顛倒想,不要生虛妄分別,常常作如是觀,可以出離世間,可以有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出世間的聖道可以建立。
立:窺基大師,立和生有分別。立,建立。生,染汙法生染汙法,清淨法生清淨法,清淨法不能生染汙法,所以真如不能生一切染汙法。但是真如不妨礙一切染汙法的現起,就有立的意思。

己二、天女對揚破聲聞執(分三科)庚一、天女散華(分三科)辛一、散華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atha yā tatra gṛhe devatā prativasati, sā teṣāṃ bodhisatvānāṃ mahāsatvānām imaṃ dharmanirdeśaṃ śrutvā tuṣṭodagrāttamanā, audārikam ātmabhāvaṃ saṃdarśya divyaiḥ puṣpais tān mahāsatvāṃs tāṃś ca mahāśrāvakān abhyavakirati sma |
這個時候,維摩居士住的房子裡邊有一個天女。
見諸大人:看見菩薩、阿羅漢,這些人都是大人。
聞所說法:聽聞到維摩居士和文殊菩薩大家在這兒宣揚妙法,她心生歡喜。
便現其身:現在有弘揚佛法的因緣,便現其身。
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她這時候,有這麼多的大菩薩、大阿羅漢來,這是良福田,她用天華來供養。天華,是天上的華,是特別殊勝。智者大師解釋,這是出世間聖道因緣所成就的華;就是她成就般若波羅蜜,由般若波羅蜜所做的功德招感的果報,這是超過阿羅漢的境界。天華散華就是供養,就落在這些大菩薩、大弟子的身上。

辛二、著與不著(分二科)壬一、明著不著
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abhyavakīrṇānāṃ ca tatra yāni bodhisatvānāṃ kāye puṣpāṇi patitāni, tāni dharaṇitale pratiṣṭhitāni |
這個華到了諸菩薩的身上的時候,就從他身上落下來。

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yāni punar mahāśrāvakāṇāṃ kāye puṣpāṇi patitāni, tāni tatraiva sthitāni na bhūmau patitāni |
這華落到阿羅漢的身上的時候,著在上面就不落下來。

壬二、明去不得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tatas te mahāśrāvakā ṛddhiprātihāryaiḥ tāni puṣpāṇy utsṛjanti, na ca patanti |
這些大阿羅漢不高興這個華落在身上,撥不掉,要用神通力還是去不掉。

辛三、問答破執(分三科)壬一、天女問
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華?atha sā devat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evam āha: ki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etāni puṣpāṇy utsṛjasi |
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什麼原因,這華落在身上,要用神通力去掉它,為什麼要去掉它呢?

壬二、身子答
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āha: akalpikāni devate etāni puṣpāṇi | tasmād aham etāni puṣpāṇy apanayāmi |
舍利弗尊者回答:這個華它不如法,所以要去掉它。
不如法可以分兩個解釋:為了奉持佛制定的戒,要把這華撥掉它。或者第二個解釋:這華本來是經過身體,它自然就會掉下來才是如法,但是它不掉,就是不如法。

壬三、天女彈呵(分二科)癸一、正彈呵
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devatāha: mā bhadanta śāriputro evaṃ vocaḥ |
天曰:你不要說這個華戴在身上就是不清淨。

癸二、釋(分二科)子一、徵
所以者何?tat kasmād dhetoḥ |
這個華著在身上,你不要說華不如法。什麼道理呢?

子二、解(分二科)丑一、人華相對
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etāni hi puṣpāṇi kalpikāni |  kiṃ kāraṇam | tathā hy etāni puṣpāṇi na kalpayanti na vikalpayanti | sthaviraḥ punaḥ śāriputraḥ kalpayati vikalpayati ca |
這個華它是沒有心意識的,它不分別什麼叫如法、什麼叫不如法。華本身沒有這個分別。尊者舍利弗你自己分別:這是如法、這是不如法。
是華無所分別:這個華是所分別的,實在來說,無所分別,這華是沒有的。華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是畢竟空寂的;在畢竟空上看,沒有華好分別。
仁者自生分別想:但是你沒能作如是觀,認為有一個華,然後你就分別如法、不如法,所以這個過失在你的分別,而不在華本身;華無所分別,人有分別。

丑二、大小相對(分三科)寅一、明分別有異有著不著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ye bhadanta śāriputro svākhyāte dharmavinaye pravrajyāṃ kalpayanti vikalpayanti ca, te ’kalpikāḥ | sthaviras tu kalpayati vikalpayati ca |
若於佛法出家:若是一個人相信佛法,就來到佛法這裡,就是離開煩惱家來到佛法;修行多少年的時候,他心裡面還有分別,這叫做不如法。
*分別,就是前面虛妄分別,欲貪孰為本?虛妄分別為本。虛妄分別孰為本呢?顛倒想為本。阿羅漢已經斷除愛煩惱、斷除見煩惱,但是他還有這個分別。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這個天女就訶斥阿羅漢:出家,修行這麼多年得阿羅漢,還是有所分別,這個所分別的境界認為是有。這個有的境界是你所分別的,你有所分別,你在這上分別如法、不如法。

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ye punar na kalpayanti na vikalpayanti, te kalpikāḥ |
大乘佛教的無所分別:觀一切法是畢竟空寂,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這些都是不可得,畢竟空寂。觀一切法畢竟空寂,心也不可得、能觀察一切法空的智慧也是自性空,能取、所取都是平等無分別。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就能證悟第一義諦。
*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你若觀察這個華是因緣所生法、是畢竟空寂的,畢竟空裡沒有華可得,你心就無分別,無分別這個時候是如法的。

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paśya bhadanta śāriputro eṣāṃ mahāsatvānāṃ kāye puṣpāṇi na śliṣyanti | yathāpi nāma sarvakalpavikalpaprahīṇatvāt |
請舍利弗尊者、請那些阿羅漢,看看這些大菩薩,這華落在身上它就落下來,它沒著在身上。為什麼他這樣子呢?
已斷一切分別想故:他心裡面沒有這個華的分別,沒有取著這個華,所以這華就落下去。

寅二、明畏不畏異有著不著(分二科)卯一、喻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tadyathāpi nāma bhīrukajātīyasya puruṣasyāmanuṣyā avatāraṃ labhante |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譬如一個人心裡面恐怖,非人就是鬼神,鬼神就有機會來欺負你。你若不怕,鬼就不敢欺負你。

卯二、合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evam eva saṃsārabhayabhītānāṃ rūpa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āny avatāraṃ labhante |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阿羅漢,生死是無常、苦,害怕這些境界。這樣,色聲香味觸這些染汙法就欺負你。所以若有所分別,華就著在你身上;若無所分別,華就不著。

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ye punaḥ sarvasaṃsārakleśabhayavigatāḥ, kiṃ teṣāṃ rūpa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āni kariṣyanti |
若是學習佛法的人,能夠苦、空、無常、無我,修畢竟空觀,一切法不可得的時候,對於色聲香味觸,色聲香味觸即非色聲香味觸,就不能夠來欺負你。這些五欲就不能汙染你。

寅三、明習斷有異有著不著
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yeṣāṃ vāsanāprahīṇā, teṣāṃ kāye puṣpāṇi śliṣyanti |  tasmāt sarvavāsanāprahīṇānāṃ kāye puṣpāṇi na śliṣyanti |
結習未盡:結是煩惱;斷煩惱以後,還有煩惱的習氣,阿羅漢有這個問題。結習未盡,這華就著在你身上,還有這個分別。煩惱障是斷了,煩惱障的習氣沒斷,所以華著身耳。
結習盡者,華不著也:這些大菩薩,他是煩惱斷、煩惱的習氣也斷,所以華是不著。

庚二、身子問答(分五科)辛一、問住室久近(分四科)壬一、身子約事問天以理答(分五科)癸一、身子約事問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atha khalv āyuṣmāñ śāriputras tāṃ devatām etad avocat: kiyac ciraniviṣṭā punas tvaṃ devate iha gṛhe |
舍利弗問她:你住在維摩詰居士家裡面,住多久了呢?

癸二、天以理答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āha: yāvac ciraniviṣṭā sthavirasyāryā vimuktiḥ |
回答:我住在維摩居士家裡面,就像耆年,指舍利弗尊者,你得解脫,就是那個境界,我就住那麼久。
耆年解脫:舍利弗尊者是由無常為門、而入於畢竟空寂,畢竟空寂就是個解脫。畢竟空寂有多久呢?就那麼久!畢竟空的道理,得阿羅漢也好、不得阿羅漢也好,久遠以來就是這樣子。這種理性的道理,你問我住了多久?我就這麼久。用舍利弗尊者所證悟的真諦理,就是我空,這我空的道理來回答這個問題。

癸三、身子心迷重問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āha: na cirasthitā tvaṃ devate iha gṛhe |
舍利弗尊者沒有聽懂這句話。這樣,我得阿羅漢幾十年,你在這裡住幾十年,住很久了?

癸四、天還以理答
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āha: kiyac ciraniviṣṭā punaḥ sthavirasyāryā vimuktiḥ |
這時候天女又回答:尊者!你住在那個解脫,那個解脫的境界有多久?

癸五、身子方悟而默解
舍利弗默然不答。tataḥ sthaviras tūṣṇīm abhūt |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明白;明白,就不回答。

壬二、天以事問身子用理答(分五科)
癸一、天以事問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āha: kim idānīṃ mahāprajñānām agryaḥ sthaviras tūṣṇīm abhūt | prāptakālaṃ praśnaṃ na visarjayati |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
是怎麼回事情啊?尊者!你在佛弟子裡邊智慧第一,今天我提出小小的問題,怎麼你默然不回答呢?

癸二、身子用理答
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āha: apravyāhārā hi devate vimuktiḥ | tan na jāne kiṃ vyāharāmīti | ( 1.s.p. jāne, √jñā)
舍利弗尊者說他得的那個解脫境界,因為無我的智慧一現前的時候,就是入於我空的真如裡邊的時候,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是離一切有為的境界的。一切言說是在有為的境界的差別相才能建立的;在離一切相的無為的境界上,沒有言語。沒有言說相,也就是沒有文字相,沒有言說相,也就是沒有分別相。所以我在這個解脫境界在這裡觀察,不知道怎麼說才對,所以就沒有言說,只好默然。

癸三、天辨不思議解脫相
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āha: yad yad eva sthaviro ’kṣaram udāharati, sarvāṇy etāny akṣarāṇi vimuktilakṣaṇāni |
天女說:尊者舍利弗,你認為解脫裡面沒有言說,所以就不說話,就是離言說才是解脫;但是實在來說,言說、文字就是解脫相,也就是離一切相的境界。

癸四、解釋
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tat kasmād dhetoḥ | yā hi sā vimuktiḥ, sā nādhyātmaṃ na bahir nobhayam antareṇopalabhyate | evam akṣarāṇy api |
什麼理由,言說、文字也是解脫相呢?證悟一切法寂滅相,在這寂滅相裡面沒有繫縛。
不內、不外、不在兩間:內,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外,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個解脫,在大乘佛法上說,眼耳鼻舌身意也是寂滅相、色聲香味觸也是寂滅相,內也不可得、外也不可得,也沒有內外中間的這件事。大乘佛法所說的解脫,就是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畢竟空裡面是沒有內、外、中間可得的。
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語言文字也不是內、也不是外、也不在兩間。文字也是因緣生法,文字是由我們的心分別才有文字的安立,內心的分別要有一個所緣境;要有所緣境的時候,才分別出來文字。
*用心來聽這個文字、用心來緣這個文字的時候,這文字不是心。但是它是由心變出來的、不能離開心而有的,所以它也是不內、不外。它是依心而有,所以不外。
*若是觀察這文字是因緣有的、是畢竟空寂,畢竟空寂也就是沒有內、也沒有外、也沒有中間!這個理性就是這樣,和那個解脫是無差別的!不是要滅文字才是解脫,不是離開語言文字才是解脫;語言文字就是寂滅相、就是解脫。

癸五、結會
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tasmāt tarhi bhadanta śāriputro mā akṣarāpanayena vimuktiṃ nirdiśa | tat kasmād dhetoḥ | sarvadharmasamatā hi vimuktiḥ |
是故舍利弗!不要說無文字才是解脫,即文字就是解脫,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講,為什麼要默然呢?為什麼要不離文字說解脫呢?
一切諸法是解脫相:一切法都是寂滅相、就是解脫,所以不必離文字說解脫。
*諸法實相是無生無滅,一切因緣生法是有生有滅;有為的一切法和無為法是不一、也不異。因為有為法是有生有滅,和無為法無生無滅是有差別;但是離開有為法,你不能見無為法的;所以它不是一個,但是也不是兩個。
*若用大乘佛法以空為門,觀察是因緣所生法自性畢竟空,即有為就見無為,所以是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壬三、身子重決天女彈呵(分二科)癸一、身子重決
舍利弗言:不復以離婬、怒、癡為解脫乎?āha: nanu devate rāgadoṣamohavigamād vimuktiḥ |
舍利弗言:一切諸法就是解脫相,一切諸法也包括婬怒癡。佛說:離婬怒癡,解脫。你說:即一切法是解脫相,眾生不要破婬怒癡,就是解脫相嗎?

癸二、天女彈呵
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devatāha: abhimānikānām eṣa nirdeṣo rāgadoṣamohavigamād vimuktir iti | ye nirabhimānikāḥ, teṣāṃ rāgadoṣamohaprakṛtir eva vimuktiḥ |
佛說的話我同意,離婬怒癡為解脫,佛是說這句話。但是眾生的根性有差別;眾生根性有兩種:一個是有增上慢、一個是無增上慢。有增上慢的人,佛為他說:離婬怒癡為解脫。
增上慢:就是到阿羅漢的時候,聖道還沒圓滿,你就認為是圓滿,這是一個解釋。另外一個解釋,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的,你認為是有,你認為是真實有。
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佛為那些執著心很重的人,不能通達一切法空,他認為一定是有貪瞋癡。佛為這個人,說修四念住,破貪瞋癡,得解脫。
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如果沒有增上慢,觀一切法如幻如化、是畢竟空寂的;若這樣,佛就說:婬怒癡性就是解脫。觀察婬怒癡因緣所生法,它的體性是畢竟空,就是解脫。如果能夠觀婬怒癡是畢竟空的,畢竟空裡面沒有婬怒癡可得。

壬四、身子稱歎天女(分二科)癸一、身子稱歎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atha khalv āyuṣmāñ śāriputras tāṃ devatām etad avocat: sādhu sādhu devate kiṃ tvayā prāptaṃ kiṃ vā sākṣātkṛtam, yasyās ta īdṛśaṃ pratibhānam |
舍利弗言:天女,你說得好,真是好!道理真是高深。
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你得到什麼樣的佛法中的功德、證悟什麼樣的道理,有這麼好的辯才呢?
得,在事相上的因緣所生法上說,這功德在你的身口意上可以運用。
證,在理上說就是智慧,智慧證悟真理的時候叫做證;證悟真理以後,成就種種的功德叫做得。約事名得,約理名證。

癸二、天女答(分二科)子一、答
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āha: na mayā bhadanta śāriputro kiṃcit prāptaṃ sākṣātkṛtaṃ vā | tena ma īdṛśaṃ pratibhānam |
天曰:我沒有所得,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這些功德都是畢竟空寂的,還是無所得。就是沒有增上慢。
無證:用智慧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畢竟空寂也是不可得。所以就是沒有證悟。
故辯如是:這樣子就是成就無所得的智慧。般若的智慧他成就,所以有這樣的辯才。

子二、譏
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即於佛法為增上慢。 yeṣām evaṃ bhavaty asmābhiḥ prāptaṃ vā sākṣātkṛtaṃ ceti, te svākhyāte dharmavinaya ābhimānikā ity ucyante |
所以者何:為什麼這麼說呢?
若有得有證者:若是執著有所得、有所證悟,你有所執著,這般若智慧沒成就;般若智慧沒成就,也就不會有這樣的智慧。若這樣的境界呢,即於佛法有增上慢,若站在佛法的立場來看,這個人就是增上慢!你有所得、有所證,就是有能得的我、有所得的法;我執也沒破、法執也沒破,你就是個增上慢。
增上慢: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執著是真實有,叫做增上慢。我有所得、我有所證悟,就叫做增上慢!因為在第一義諦上看,有所得就是無所得,有所證就是無所證;但是不通達第一義諦,有所執著的時候,於諸法實相有所增益,所以叫做增上慢。
若有得有證者:一個是勝義諦、一個是世俗諦。在勝義諦上看,無有少法可得,當然是無得、無證。如果你執著有得、有證,就是增上慢。在世俗諦上說,所得的聖道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名言安立的,它本身沒有決定性,如果你執著有真實性,就是有得有證,就是有增上慢。增上慢,就是你所分別的境界和法的真實相不契合。
*沒有增上慢,就是不執著的意思;在第一義諦上也無所執著,在世俗諦上也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就是有大智慧,所以辯才無礙。

辛二、問志求何乘(分二科)壬一、身子問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āha: kiṃ tvaṃ devate śrāvakayānikā pratyekabuddhayānikā mahāyānikā vā |  
尊者舍利弗問天女,你在三乘佛法裡邊,你的意願是求哪一種佛法呢?

壬二、天答(分二科)癸一、化他(則三皆志求)
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āha: śrāvakāyānikāsmi śrāvakayānasūcanatayā, pratyeka-buddhayānikāsmi pratītyadharmāvatāreṇa, mahāyānikāsmi mahākaruṇānutsṛjanatayā |  
天曰:以聲聞的四諦妙法,教化眾生的時候,我就是聲聞。用十二因緣這樣的妙法來教化眾生,那個時候我就屬於辟支佛乘。用大悲慈的法門教化眾生,我就屬於大乘。

癸二、自行(乃但求大乘)(分四科)子一、正顯佛乘(分二科)丑一、譬
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api tu khalu punar bhadanta śāriputro na campakavanaṃ praviṣṭā eraṇḍagandhaṃ jighranti | campakavanaṃ tu praviṣṭāś campakagandham eva jighranti |
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譬如有一個人到瞻蔔樹林裡邊去,只是能嗅到黃金色的花的香,其他的花香他嗅不到。

丑二、合
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evam eva bhadanta śāriputro neha gṛhe buddhadharmaguṇagandhike vasantaḥ śrāvakapratyekabuddhagandhaiḥ jighranti |  
佛法也是這樣子。若是進入到維摩詰居士講堂裡面來的話,只聽到維摩居士講一佛乘的功德之香,就是講大乘佛法的殊勝。不歡喜聽小乘佛法。

子二、引釋梵為證
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ye ’pi bhadanta śāriputro śakrabrahmalokapālā devanāgayakṣagandharvāsuragaruḍakinnaramahoragā idaṃ gṛhaṃ praviśanti, te ’py asya satpuruṣasya dharmaśravaṇena buddhadharmaguṇa-gandhenotpādita-bodhicittā niṣkrāmanti |
舍利弗!假設有釋提桓因,或者梵天王,或者四天王天,還有其他的諸天,還有龍,或者是鬼神等;來到維摩居士這個地方來,聽維摩居士講說微妙的佛法。都是歡喜大乘無量功德圓滿的佛的功德之香,然後就發菩提心;聽聞這樣的佛法,發無上菩提心,他們就離開。

子三、明止室久近
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dvādaśavarṣāṇy upādāya bhadanta śāriputro prativasantyā me na jātu śrāvakapratyekabuddhasaṃprayuktā kathā śrutapūrvā, nānyatra mahāmaitrī-mahākaruṇā-pratisaṃyuktaivācintya-dharma-pratisaṃyuktaiva |
舍利弗!我住這裡十二年,親近維摩居士學習佛法,從初以來到現在,不聞他講說聲聞乘佛法、辟支佛法,所以我不是學習小乘佛法的人。
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我只聽到維摩居士讚歎菩薩發無上菩提心,有大慈、有大悲,這個勝義諦不可思議諸佛之法。所以我自己用功修行是修行大乘佛法。

子四、明室有八未曾有事(分三科)丑一、標章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iha bhadanta śāriputra gṛhe ’ṣṭāv āścaryādbhutā dharmāḥ satatasamitaṃ saṃdṛśyante |
舍利弗!維摩居士這裡是弘揚大乘佛法,有八種希有的事情。

丑二、辨相
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katame ’ṣṭau | neha rātrir vā divaso vā prajñāyate sadāvabhāsitam idaṃ gṛhaṃ suvarṇavarṇayā prabhayā | neha sūryācandramasau prajñāyete, na bhrājete | ayaṃ pratham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何等為八?這個房子裡邊有一種希有的事情,就是常以黃金色的光明普照這個空間,晝夜都無差別。不依賴太陽和月亮的光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
*天台智者大師說:維摩居士這個房子就等於是常寂光淨土,也可以說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裡面寂而常照,所以沒有晝夜的差別。不管你是六道眾生,或者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聖人的境界,都是無差別,常寂光是無差別的,所以晝夜無異。
*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智者大師: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一切眾生本來就是有這個境界。日、月是修得的智慧,在沒得無生法忍之前,是緣修的智慧,沒有見到第一義諦,修止觀的時候,觀是有分別的,這是緣修;見第一義諦以後的毘缽舍那,是無分別的境界,譬喻一個日、一個月。
*如果表達維摩居士已經修學佛法成功的境界,已經修成權實二智,就是金色光明;他和第一義諦相應,就是如如智、如如理相應這個境界。維摩居士室譬如是如如理,金色光明就是如如智,智和理相應,是無差別的境界。
*晝夜,智慧照見一切法的時候,沒有晝夜的差別,就是沒有世俗諦和第一義諦的差別,是無分別的境界;不以日月所照為明,不以二乘人的智慧為明。

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ye praviśantīdaṃ gṛham, teṣāṃ samanantarapraviṣṭānāṃ sarvakleśā na bādhante | ayaṃ dvitīy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若是有人有因緣能入到這個房子裡邊來,不會給煩惱垢所傷害,不會有煩惱。這是第二個希有難得、不容易得到的法。
*若能夠證悟第一義諦,就能斷煩惱。不深入第一義諦是不能斷煩惱的。
*智者大師的解釋,是約本有的常寂光來解釋第一個道理;這句話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開始修止觀破煩惱。

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daṃ gṛham avirahitaṃ śakrabrahmalokapālair anyabuddhakṣetrasaṃnipatitaiś ca bodhisatvaiḥ | ayaṃ tṛtīy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維摩居士這裡等於是個佛世界,常常有釋提桓因、梵天王、四天王等這些人來,另外還有他方世界的菩薩也到這兒來。來這兒集會不絕,常常有這件事。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
*釋、梵、四天王表示凡,他方菩薩表示聖,凡聖兩類眾生都到這兒來。也可以這樣說:釋、梵、四天王沒得聖道,就表示在家的佛教徒;他方菩薩已得聖道,表示出家的佛教徒。這兩類眾生,雖然有凡聖的差別、有在家出家的差別,但是只要是佛教徒,大家都是到第一義諦這裡來。來會不絕,維摩居士這個房子表示是第一義諦,大家都到這裡來。

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daṃ gṛhaṃ satatasamitam avirahitaṃ dharmaśravaṇena ṣaṭpāramitāpratisaṃyuktayā kathayāvivartyadharmakathayā ca | ayaṃ caturth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這個地方有什麼活動呢?維摩居士證悟第一義諦,然後有法界等流,說的佛法就是和第一義諦是相等的,這個法就是六波羅蜜;這個法若學習,就能不退轉於無上菩提。
*第一個未曾有難得之法是理;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這是行;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學習佛法的佛教徒;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教。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ha gṛhe yās tūryasaṃgītayo divyamānuṣyakāṇi vā vādyāni vādyante, tebhyas tūryebhyo ’pramāṇo dharmaśabdanirhāro niścarati sārvakālikaḥ | ayaṃ pañcam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這個地方,常作天上人間最殊勝的音樂。天人第一之樂,是一個器,維摩居士有這種果報,這個器也會說法。音樂的絃,能發出來無量法化之聲。法,就是佛法;化是表示法的作用,能轉化你,使令你轉凡成聖、轉迷啟悟。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室有四大藏,眾寶積滿,賙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ha gṛhe catvāri mahānidhānāni sarvaratna-paripūrṇāny akṣayāṇi yato niṣyandaṃ sarvadaridrakṛpaṇā ādāya prakrāmanti, na ca kṣīyante | ayaṃ ṣaṣṭh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此室有四大藏:四個庫藏,很多的寶積滿在裡面。
賙窮濟乏:賙和濟有同義,就是救濟貧窮、困乏的人、生活困難的人。你若有所求,這裡面有無窮無盡的寶來滿你所願。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
*前面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這兩句合起來這是法施;後面一句是財布施。法施、財施都有。

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ha gṛhe śākyamunis tathāgato ’mitābho  ’kṣobhyo ratnaśrī ratnārcī ratnacandro ratnavyūho duḥprasahaḥ  sarvārthasiddhaḥ prabhūtaratnaḥ siṃhanādanādī siṃhaghoṣas tathāgata evaṃ pramukhā daśasu dikṣv apramāṇās tathāgatā
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這一共是十位佛。
維摩居士有念佛三昧,他證悟真如,就是法身佛。證悟法身佛,若是圓滿,就是佛;沒有圓滿,還得稱之為菩薩。維摩居士最低限度是八地菩薩以上,八地、九地、十地菩薩。他能夠證悟真如理,就是能見法身佛;見到法身佛的時候,就能見到報身佛。見到報身佛,自受用身佛唯佛與佛才能見到;菩薩所見的報身佛就是他受用身佛。入念佛三昧的時候,十方諸佛來的時候,維摩居士是法身菩薩,所見的十方諸佛應該就是他受用身佛。他受用身佛和自受用身佛是相似的,境界是不可思議。若是我們一般說,就是化身佛。

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ye ’sya satpuruṣasya cintitamātreṇāgacchanti | āgatya ca tathāgataguhyaṃ nāma dharmamukhapraveśaṃ deśayitvā prakrāmanti | ayaṃ saptam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是上人念時:這位維摩居士在入念佛三昧的時候,念的時候,要見佛的時候。
即皆為來:十方諸佛念哪一位佛都會來,當然就是不來相而來,這個事情是不可思議!
廣說諸佛秘要法藏:秘要,就是不可思議的法藏,無量無邊的法門。
說已還去:就回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
*譬如說,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就看見觀世音菩薩,這應該是化身。你不容易看見觀世音菩薩的報身,我們的程度不行。

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ha gṛhe sarvadevabhavanavyūhāḥ sarvabuddha-kṣetra-guṇavyūhāś ca saṃdṛśyante | ayam aṣṭam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維摩居士這個房子裡邊還有一樣希有的事情,就是一切諸天特別莊嚴的宮殿,還有十方諸佛的淨土的莊嚴,都在維摩居士這個室裡面會現出來,這是第八樣希有的事情。

丑三、結斥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ime bhadanta śāriputra aṣṭāv āścaryādbhutā dharmāḥ satatasamitam iha gṛhe saṃdṛśyante | tat kasmād dhetoḥ | ka imām acintyadharmatāṃ paśyañ śrāvakadharmatāyai spṛhayet |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哪一個人看見這樣不思議的事情,還歡喜小乘佛法呢?

辛三、問令轉女身(分二科)壬一、身子問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āha: kiṃ tvaṃ devate strībhāvaṃ na nivartayasi |
舍利弗言:你為什麼不棄捨這個女身?

壬二、天女答(分三科)癸一、明不轉(分科三)子一、天以正觀譬顯反問
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āha: paripūrṇāni me dvādaśavarṣāṇy upādāya strībhāvaṃ paryeṣamāṇāyā na cainaṃ labhe |
天曰:我到維摩居士這兒來學習佛法,到現在已經十二年,在第一義諦上,求女人相了不可得、求男人相也是不可得,無有少法可得;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所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在第一義諦那地方有什麼可以轉變的?沒有!在第一義的立場是這樣說法。

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 api ca bhadanta śāriputra yā māyākāreṇa strīnirmitā yas tām evaṃ vadet:  kiṃ tvaṃ strībhāvaṃ na nivartayasīti, sa kiṃ vadet |
譬如幻術師,拿來一捆稻草,用一個術把它變化成一個女人。被幻化出來的人是沒有分別:他是男人、是女人。若有人問這個女人:你怎麼不轉女身?他問得合道理嗎?
幻術師:譬喻天女的本身,應該是法性生身。
化作幻女:這個時間、這個地點,應該現女身而度化眾生,所以就化現一個女身。
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化作幻女,就是天女的化身,不是她的真身。

子二、身子領解
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āha: na tasyāḥ kācit bhūtā pariniṣpattiḥ |
舍利弗言:不也!幻術所變的這個身體是沒有決定性,有什麼好轉的?

子三、天女彈呵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āha: evam eva bhadanta śāriputra apariniṣpanneṣu sarvadharmeṣu māyānirmitasvabhāveṣu kutas tavaivaṃ bhavati: kiṃ tvaṃ strībhāvaṃ na nivartayasīti |
天曰:由男女的轉變不轉變,用這個道理來顯示一切法,也都是這樣子,每一樣事情都都是因緣所生法,就是沒有決定的事情。為什麼問:你為什麼不轉女身?這句話不合道理。

癸二、明轉(分四科)子一、天自變為身子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atha sā devatā tādṛśam adhiṣṭhānam adhitiṣṭhati sma | yathā sthaviraḥ śāriputro yādṛśī sā devatā tādṛśaḥ saṃdṛśyate, sā devatā yādṛśaḥ sthaviras tādṛśī saṃdṛśyate | atha sā devatā śāriputrarūpā śāriputraṃ devatārūpadhāriṇam apṛcchat: ki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strībhāvaṃ na nivartayasi |
即時天女用神通的力量,把舍利弗變成女人。
天自化身如舍利弗:天女變成舍利弗的樣子。
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天女就問他,現在成女人,你把女身轉變成男的!

子二、身子以女像答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身?śāriputro devatārūpy āha: na jāne kiṃ vinivartayāmīti | puruṣarūpam antarhitaṃ strīrūpaṃ me nirvṛttam |  
舍利弗這時候是天女的身相,回答說:我現在也不知道什麼原因,男相沒有、變成女人。

子三、天為解釋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āha: yadi sthaviraḥ śakṣyati strībhāvaṃ vinivartayitum, tataḥ sarvāḥ striyo ’pi strībhāvaṃ vinivartayiṣyanti |
天曰:舍利弗!你若能轉變你現在這個女身,則一切女人也都能轉。天女的神力正在發生作用的時候,舍利弗不能轉變他這個女身;其他的一切女人,女的業力若沒有停下來,也不能轉變。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也可以轉。
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你不能夠消滅解除天女的神力,這個女身是不能轉。一切女人也是一樣,你不能夠消滅造成女身果報的業力,這個女身不能轉。

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yathā sthaviro na strī strīva saṃdṛśyate, evaṃ sarvastrīṇām api strīrūpaṃ na ca striyaḥ strīrūpāś ca saṃdṛśyante |
像舍利弗原來不是女身,現在你現出女身,它有個原因的。
一切女人亦復如是:原來也不是女,原來是畢竟空寂,就是由女人的業力才變成女身。
雖現女身,而非女也:雖然是現出個女身,但是在畢竟空寂那裡面,還是沒有女身可得,都不是決定的。

子四、引佛語證
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idaṃ saṃdhāya bhagavān āha: sarvadharmā na strī na puruṣa iti |
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所以佛說,一切女人本來也不是女人、一切男人本來也不是男人,都是畢竟空寂,在法性畢竟空上,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裡哪有男女相呢?所以一切男人、一切女人,都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一切諸法也都有男女、有陰陽。樹也有陰陽,花都有陰陽,也可以說是男、是女,這些都是因緣有的,都是畢竟空的,畢竟空中無男女相。男女都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是本性空的,在本性空上無男無女。

癸三、還復本形(分三科)子一、復形發問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atha sā devatā tad adhiṣṭhānam avāsṛjat | athāyuṣmāñ śāriputraḥ punar eva svarūpasamanvāgato babhūva |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這個時候天女又把神通力收回來。舍利弗身又恢復到男身,女身不見。

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atha sā devat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evam āha: kva nu te bhadanta śāriputra strīrūpaṃ kṛtaṃ gatam |
這時候天女就問舍利弗:你現在這個女身色相現在還在哪裡?女身色相還在不在?

子二、依理為酬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āha: na tat kṛtaṃ na vikṛtam |
舍利弗尊者說:女身的色相現在是不存在、不見。有在才有不在,沒有在也就沒有不在。無在就是沒有,無不在就是有的意思。有,由因緣來決定;因緣結束,這件事就不在。一切女人,女的業力若是結束,這個女身就轉變,就不見有女相。

子三、讚揚引教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āha: evam eva sarvadharmā na kṛtā na vikṛtāḥ | yatra ca na kṛtir na vikṛtis tad buddhavacanam |
天曰:男、女是這樣子,一切因緣生法亦復如是。無在,沒有因緣的時候就沒有;無不在,有因緣就有,不是決定的。無在無不在,一切法都是因緣有,沒有決定性,這是佛說的。

辛四、問沒生何處(分四科)壬一、身子問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āha: itas tvaṃ devate cyutā kutropapatsyase |
舍利弗問天:你在這裡若是死掉以後,你往生到什麼地方去?

壬二、天女答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āha: yatraiva tathāgatanirmita upapatsyate, tatraivāham upapatsye |
天曰:佛是應化所生,他到什麼地方度眾生,是個化的境界。我和佛一樣,也是這樣化現。

壬三、身子重問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āha: tathāgatanirmitasya na cyutir nopapattiḥ |
曰:佛變化出來一個比丘的時候,佛的身體還在,不是死了以後又生。佛現神通化現出來一個事情,無而忽有,這叫做佛化所生。不是像眾生煩惱、業力,死掉以後、又隨業流轉、又生;佛化所生和沒生不一樣。
*你天女頂多就是把煩惱障是斷,所知障也可能還沒有完全斷掉,還有餘習,你不能和佛化所生相比,你可能還是要這個身體死掉、再到一個地方生。佛的神通變化所生,不是結習的業力、有生有死的那種生,這兩個有點不同。

壬四、天女解疑
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āha: evam eva sarvadharmāṇāṃ na cyutir nopapattiḥ |
天曰:不但佛是化生,一切眾生通通都是化生!一切六道輪迴的眾生都是如幻如化的;他的生是如幻如化、死也是如幻如化,都是不真實。
*凡夫隨業流轉;菩薩還有點習氣,也是結習所生,但是他是有願,由願而生。但是得法身的佛菩薩的境界,是應化而生,這又不同。

辛五、問得菩提久近(分二科)壬一、問久如得阿耨菩提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āha: kiyaccireṇa punar devate bodhim abhisaṃbhotsyase |
舍利弗問天:你還要多少時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成佛道呢?你幾時成佛呢?

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āha: yadā sthaviraḥ pṛthagjanadharmasamanvāgato bhaviṣyati, tadāhaṃ bodhim abhisaṃbhotsye |
這時候這個天女這樣回答:如舍利弗你再變成凡夫,我也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āha: asthānam etad devate yad ahaṃ pṛthagjanadharmasamanvāgataḥ syām |
舍利弗回答說:我是斷愛煩惱和見煩惱、證悟真如理;我再退為凡夫,沒有這個道理。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āha: evam eva bhadanta śāriputra asthānam etad yad ahaṃ bodhim abhisaṃbhotsye | tat kasmād dhetoḥ | asthānasthitaiva hi bodhiḥ | tasmād asthānaṃ na kaścid abhisaṃbhotsyate |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沒有這個道理。為什麼呢?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清淨的智慧,也就是如理智、如量智圓滿的時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慧所證悟的真如理,成佛不成佛是無差別的,凡夫和佛是平等的。所差的地方,就是凡夫沒有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智慧,成佛的人有這個智慧,即是一切種智。菩提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就是無自性、是畢竟空的,在畢竟空裡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得。若有這麼一件事,有一個住處;沒有這件事,它也就沒有住處,菩提無住處。沒有人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說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錯;若有我,還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

壬二、乘言作難(分二科)癸一、身子問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sthavira āha: uktaṃ devate tathāgatena gaṅgānadīvālikāsamās tathāgatā abhisaṃbuddhā abhisaṃbudhyante ’bhisaṃbhotsyante ca |
舍利弗言:你說沒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的佛、未來的佛、現在的佛,十方三世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恆河沙那麼多,這是怎麼回事?

癸二、天女答(分二科)子一、釋三世義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devatāha: akṣaragaṇanāsaṃketādhivacanam etad bhadanta śāriputra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ā buddhā iti | na punar buddhā atītā vānāgatā vā vartamānā vā |  tryadhvasamatikrāntā hi bodhiḥ |
天就回答:這是在世俗諦,世俗諦就是有為法,言語、文字,用名言來表達這件事。在虛妄的境界上,用名言來表達,在這個範圍內來說,就有過去世的佛、有未來世的佛、有現在世的佛,有三世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俗文字數故: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先有名,然後心裡面才能思惟,然後才能說話。文字就是名,也就包括內心的分別思惟、也包括言說。所以簡要地說,就是名言,名言就是世俗諦。
*唯識:名言分別的一切法就叫做世俗諦,勝義諦是離名言的。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說過去世有位佛,在因地怎麼修行,後來到什麼時候、什麼劫、什麼世界成佛;說未來世,說現在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薩道,他有佛給他授記,他要過多少劫、在什麼世界在那裡成佛。現在又有哪位菩薩在哪裡成佛──這都是在名言安立的一切法上這樣子去分別,說有三世,說有過去世、有未來世、有現在世的菩薩成佛。
非謂菩提有去來今:若在勝義諦來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個地方是離名言相,不可以說有過去世、有現在世、有未來世,它是超越三世的時間,就是菩提無有得者。在勝義諦上來說,無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不可得。

子二、明佛菩薩得菩提義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api ca prāptaṃ sthavireṇārhatvam |
天曰:舍利弗!你得阿羅漢道了嗎?

曰:無所得故而得。āha: prāptam asaṃprāptikāraṇena |
曰:要入定的時候,修空、無相、無願這三解脫門,無有少法可得。在畢竟空裡面,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三明六通都不可得,無所得。我就得到這個無所得。

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āha: evam evābhisaṃbodhir anabhisaṃbodhikāraṇena |
天曰:十方一切諸佛、一切大菩薩也是這樣,也是無所得。
*佛菩薩和阿羅漢都是無所得而得,他們是相同的嗎?
華有著不著那段文看出來,入三昧裡的時候,阿羅漢心裡面也是無所得。但在出定的時候,遇見那些境界的時候,阿羅漢心裡面還是有所得,生死是苦、生死是無常的、是可厭惡的。對於生死有所厭,對於涅槃就是欣喜。
*若在大菩薩、佛的境界,無取亦無捨。不但是煩惱障斷、也斷所知障,沒有出入定的分別,遇見一切法的時候,心裡面沒有執著。

庚三、淨名讚歎(分二科)辛一、讚其德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evam āha: dvānavatibuddhakoṭīparyupāsitā bhadanta śāriputra eṣā devatābhijñājñānavikrīḍitā praṇidhānasamucchritā
這時候維摩詰居士對舍利弗尊者說:這位天女過去世已經供養過九十二億諸佛,在佛所學習佛法,已經得大神通。
遊戲神通:遊戲是自在的意思,一點障礙沒有;這是超越阿羅漢的菩薩所成就的神通,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能遊戲菩薩神通,是有甚深的三昧。
所願具足:在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時候,當然願意自己能證悟真如理,能發大悲心、廣度眾生。一個自利的願、一個利益眾生的願,這個願她都具足。怎麼叫具足?具足這樣的堪能性,度化一切眾生。現在已經具足,就是有堪能性證悟真如,有堪能性廣度眾生。

得無生忍,住不退轉。kṣāntipratilabdhāvaivartikasamavasaraṇā
得無生忍:有高深的大智慧,就是證悟真如理、安住不動,忍是安住不動。就是照見五蘊皆空,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不可得,在不可得這個地方安住不動,叫做忍。
住不退轉:安住在不退轉於無上菩提。
*若是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還有出入定,什麼叫出入定?就是不與真如理相應。入定的時候和真如相應。到七地菩薩以上,沒有出入定,一直地和真如理相應,但是也能夠應付一切事情,這是動靜一如的境界。到第八地是無功用,是更深;一直到佛的境界圓滿。所以不退轉,也是有深有淺的。

辛二、釋為女所由
以本願故。praṇidhānavaśena
以本願故:原來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久遠以前她發過願。有三個階段。就是在資糧位、在外凡位的時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煖頂忍的時候,到內凡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第三個階段得無生法忍,到初歡喜地的時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在外凡位的時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沒有止觀來調心,心隨時會動亂。
*內凡的時候,修止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常常保持內心的清淨、常常調伏煩惱,但是這個時候心還沒能證悟第一義諦,還在世俗諦裡面活動。
*得無生法忍的時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與第一義諦相應。與第一義相應,有出入定,隨時還能入定。證悟無生法忍、證悟第一義諦這個人,隨時也跑到世俗諦來活動,隨時能到第一義諦來。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這個時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願,與般若相應的大悲願。這個本願應該指這個時候才算數,這是勝義菩提心。

隨意能現,教化眾生。yathecchati tathā tiṣṭhati satvaparipākāya || devatāparivartaḥ ṣaṣṭhaḥ
因為以前發過願,雖然常常與第一義諦相應,在真如三昧裡面,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隨意能現。她現在是女身,就是這麼回事。不是說像一般的凡夫,是她的業力把她變成女人,不是這個意思。隨意能現,她有法性生身,現在這個是她的化身。她現身幹什麼?就是教化眾生,修學聖道,解脫生死的境界。

2023年1月15日 星期日

維摩詰所說經-不思議品第六

 維摩詰所說經不思議品第六
【明此品及下四品來意】
廣說佛菩薩的權疾不可思議的作用,這一品的大意就是這個意思。後邊是〈觀眾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門品〉、〈香積佛品〉這四品,是廣說實疾,眾生有病是真實有病;因為造罪業,造罪業就有病,病也有輕重。凡夫愛煩惱、見煩惱而有病;阿羅漢以上的菩薩,有所知障的病,也是有病。這是真實是有病。〈觀眾生品〉就是說一切法空,就是廣說前面的三空。而〈佛道品〉就廣說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入不二法門品〉以下和〈香積佛品〉這兩品,就是廣說〈文殊師利問疾品〉的後邊,非垢行,非淨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三空。道觀雙流,廣說證入平等不二之理。

【釋品名】
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這就是說不思議的道理。
有解脫名不可思議:是真性解脫。真性,就是諸法實相,諸法畢竟空,畢竟空就是佛性,這是離名言相的、是不可思議的。
住是解脫:就是成就清淨的智慧、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契合諸法實相的道理,是不可思議。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這以下的境界,就是契合諸法實相,就會發出來這個不可思議的作用,就是真性解脫,實慧解脫、方便解脫,這就叫做不可思議。

【略分文】
〈文殊師利問疾品〉是略說權實二疾。〈不思議品〉是廣釋權疾。這一科分三大科:第一科,因舍利弗念座為由、維摩身現不思議事,這是第一段。第二段,因舍利弗尊者讚歎不可思議解脫、維摩口說不思議事。第三大段,因大迦葉尊者的傷嘆自絕。

【入文解釋】
丁二、廣釋權疾(分三科)戊一、因舍利念座為由、維摩身現不思議事(分三科)己一、身子念座
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作是念:斯諸菩薩、大弟子眾,當於何坐?athāyuṣmataḥ śāriputrasyaitad abhavat:  kutreme bodhisatvā niṣatsyanti, ime ca mahāśrāvakāḥ | neha gṛha āsanāni saṃvidyante |  
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已經在那兒說法,說這麼久了,舍利弗尊者心裡想:這房子裡邊沒有座。
作是念,斯諸菩薩、大弟子眾:心裡就想。斯就是此,這麼多的大菩薩和大弟子。
當於何坐:沒有座位怎麼坐呢?老是立在那裡。

己二、維摩詰因其所念教正求法(分二科)庚一、教正求法(分三科)辛一、淨名問
長者維摩詰知其意,語舍利弗言:云何仁者?為法來耶?求床座耶?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āyuṣmataḥ śāriputrasya cetovitarkam ājñāy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etad avocat:  kiṃ bhadanta śāriputro dharmārthika āgata utāsanārthikaḥ |
長者維摩詰知道舍利弗尊者的心念。對舍利弗尊者說:怎麼回事啊?尊者!你是為聽佛法而來的呢?是到這兒來求床座呢?你是為什麼到這兒來?

辛二、舍利正答
舍利弗言:我為法來,非為床座。āha: dharmārthikā vayam āgatā nāsanārthikāḥ |  
舍利弗說:我到你這兒來是為聽聞佛法來的,不是為求座。

辛三、維摩詰隨答教呵(分二科)壬一、呵辭
1)維摩詰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座?āha: tena hi bhadanta śāriputro yo dharmārthiko bhavati, nāsau svakāyārthiko bhavati |  kiṃ punar āsanārthiko bhaviṣyati |  
維摩詰言:維摩居士說。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你是為法來的。
不貪軀命:不愛著、不惜身命地希求佛法。

壬二、教辭(分三科)癸一、明求正法必須捨相(分二科)子一、教捨染相
2)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無色之求。yo bhadanta śāriputro dharmārthiko bhavati, na sa rūpavedanāsaṃjñāsaṃskāra-vijñānārthiko bhavati,  na skandhadhātvāyatanārthikaḥ |  yo dharmārthikaḥ, na sa kāmadhāturūpadhātvārūpyadhātvarthiko bhavati,
夫求法者:法就是第一義諦、諸法實相、一切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那個地方,不生不滅,就是涅槃,要求這個法。
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五蘊,舊的翻譯叫五陰。陰,積聚。蘊是積聚,就是一大堆。生命體的色法也是一大堆。有苦受、有樂受、不苦不樂受,因眼緣色而有受,耳鼻舌身意都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很多很多的受,這也是一大堆。想、行、識都是很多的,所以這是積聚的意思。這五法組合起來就是你的生命體,都是無常敗壞法,是必朽之法。沒有常恆住的主宰性,沒有我可得。不應該執著、愛著色受想行識;若愛著色受想行識,就不能夠契入第一義諦,就是不能求法。
界:地水火風空識六界,或者說根、塵、識合起來就是十八界。界是種子,就是色也有色的種子,聲香味觸法都是由種子現行的,眼耳鼻舌身意每一法也有種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都有種子,各有各的種類,這裡也沒有我可得。
入:就是十二入,也叫做十二處,內六根、外六塵。處是生長門,內依六根、外緣六塵,然後識才能出來。六塵就是所緣緣,六根就是增上緣,還有等無間緣、因緣,四緣生諸法。有我論者認為:有一個常恆住、不變易、有主宰性的我,依止六根攀緣六塵,或者作惡、或者作善、或者是修出世間的聖道,這是我。佛說不是,只是這個識內依六根、外緣六境;識也是剎那生滅變化,它也不是我。所以,色受想行識也好、十八界也好、十二入也好,解釋生命體的內容,實在裡邊沒有我可得。不要執著色受想行識,也不要執著十八界、十二入;若執著它,就是流轉生死。
非有欲、色、無色之求:欲界的人就是求色聲香味觸五欲。地面上的人求欲;鬼神也是求欲;地獄的眾生苦惱太厲害,也是求,但是沒有辦法求。欲界天上的人福報大,也是在欲裡活動,就是求欲。色界天、無色界天,求的欲是定、是三昧,在三昧樂裡面求,也是欲。佛法裡面,不要求欲,要放下欲,要放下三昧的欲。要求第一義諦的話,就不能求這些世間上的雜染的事情。

子二、教捨淨相(分二科)丑一、約三寶境界教令捨著
3)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 nāsau buddhābhiniveśārthiko bhavati, na dharmasaṃghābhiniveśārthikaḥ |  
夫求法者:來到佛法的人,大家都應該是以涅槃為上首,要求第一義諦。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染汙法不能著,清淨的事情也是不能著的。若有所著,就不能得涅槃,因為一執著就把你留在這裡。
不著佛求:看見佛像,心裡面愛著的話,與第一義諦相違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著佛的相,才能夠見到諸法實相、諸法寂滅相,那才是法,那才是佛。
不著法求:第一義諦、涅槃就是法,是聖人所證悟的,成就清淨無分別的智慧,證悟不生不滅、離一切相、離語言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但是佛菩薩為了教化我們,也安立名言為我們講解,就是說出來這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說出來世俗諦、勝義諦,說出來這麼多的佛法,這個法叫做增上法,這是教法;佛所證悟的叫做證法。教法就是語言文字名之為教。增上法,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有大力量,從這裡學習,就可以到涅槃那裡。只是從文字上用功夫,就停留在這裡,叫做著法求。
不著眾求:眾就是僧,就是和合眾。表面上這出家人這樣、那樣,不要執著;你在這上面執著,對你沒有好處。表面上都是因緣生法、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畢竟空寂的,你要超越世俗諦、達到第一義諦才可以。

丑二、約四諦觀行教令捨著
4)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o yo dharmārthikaḥ, nāsau duḥkhaparijñānārthiko  na samudayaprahāṇārthiko  na nirodhasākṣātkriyārthiko  na mārgabhāvanārthiko bhavati |
求法這件事,應該是這樣。從內心裡面,深深地感覺到色受想行識是苦。苦從哪裡來的呢?從自己的內心的煩惱、和煩惱的活動,能積聚很多的苦給你受。所以要斷這個集,應該這樣求第一義諦。要把苦集滅掉、第一義諦才出現。這個時候有無分別智同它相應,證悟第一義諦。但是,修戒定慧的道,才能滅除苦、集。所以,求第一義諦怎麼求?要見苦、斷集、證滅、修道,要這樣求。
但是現在從第一義諦的道理來看,苦是因緣有的,就是畢竟空,沒有苦可見,苦是不可得。斷集,煩惱的活動也是畢竟空寂,沒有煩惱可斷。也沒有滅可證悟。戒定慧也是畢竟空寂的,也無道可修。在第一義諦上看,也沒有苦可見、也沒有集可斷。沒有所造的聖道、滅除苦集、證悟第一義諦這件事,也沒有修道這件事。

癸二、明其取相不名求法(分二科)子一、徵前起後
所以者何? tat kasmād dhetoḥ |  
因為什麼呢?所以然是什麼呢?為什麼這樣子呢?

子二、釋(十句五對)(分二科)丑一、明取淨相不名求法(一對)(分二科)寅一、彰法離情,取情不名求法
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aprapañco hi dharmo nirakṣaraḥ |  tatra yaḥ prapañcayati  duḥkhaṃ parijñāsyāmi samudayaṃ prahāsyāmi nirodhaṃ sākṣātkariṣyāmi mārgaṃ bhāvayiṣyāmīti, nasau dharmārthikaḥ, prapañcārthiko ’sau |
第一義諦那個地方沒有名言的;戲論,就是心裡面分別、或者發出語言來,站在第一義諦的立場來看,這都是戲論,都是虛妄分別。說有苦,這是戲論;說有煩惱,這是戲論;還有個第一義諦可以求,這是戲論;說有戒定慧可以學習,這是戲論。站在第一義諦的立場,沒有這回事情。若言我當見苦、斷集、證滅、修道,這是戲論的事情,是虛妄分別。這樣戲論,不能夠證悟第一義諦,非求法也,原因就是這樣。

寅二、彰法離相,取相不名求法
5)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法也;dharmo hi bhadanta śāriputro upaśāntaḥ |  tatra ya utpādavyaye caranti, na te dharmārthikā na vivekārthikāḥ, utpādavyayārthikās te |  
法就是涅槃、第一義諦、空相。第一義諦裡邊是寂滅相。世俗諦是流動、流轉、剎那剎那地變易,有顯著的變易、有微細的變易;有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這都是世俗的因緣生法,都是變動的。在第一義諦上,沒有這些流動相,都是寂滅。寂靜,靜是對動說,這些動亂相都滅除,第一義諦是離一切相的。也可以說無生、無滅。生滅就是流動。
若行生滅:觀察苦也不可得,就是色受想行識不可得;觀察愛煩惱、見煩惱都不可得,就是集諦不可得。這個時候,道、滅就現出來,所以叫做生;苦、集這是染汙法,滅掉叫做滅。心裡作如是觀、作如是思惟,就叫行,在生滅這上思惟觀察,行於生滅。
是求生滅,非求法也:生滅是個所緣境,止觀在這上活動,是求生滅。若這樣子,求到一個生滅,這就是戲論。這樣,就障礙寂滅平等的第一義諦。心裡有生滅的分別的話,第一義諦就不現前,這不是求法。

丑二、明取染相不名求法(四對)(分二科)寅一、第一對(分二科)卯一、離愛心
6)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槃,是則染著,非求法也;dharmo hy arajo rajo’pagataḥ |  tatra ye kvacid dharme rakṣante ’ntaśo nirvāṇe ’pi,  na te dharmārthikāḥ, rajo’rthikās te |     
法名無染:第一義諦是沒有煩惱的,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無染,就是指愛煩惱。
若染於法:若是用功的人,遇見色聲香味觸的時候,心裡面有染著心。
乃至涅槃:現在不染著色聲香味觸,一切因緣生法都是寂滅相、不生不滅的涅槃。但是若染著寂滅相,染於法是染著世間法,乃至涅槃是染著出世間的聖道、染出世間的第一義諦。對於世間法有染著、出世間的第一義諦有染著,是則染著。
非求法也:這樣,愛煩惱還在活動,不能求到第一義諦。

卯二、離愛境
7)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dharmo hy aviṣayaḥ |  ye viṣayasaṃkhyātāḥ, na te dharmārthikāḥ, viṣayārthikās te |    
法無行處:行指心,心是能活動的。處是所活動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色聲香味觸、世間上的名聞利養。前面是著重在能活動的染汙心;這一段是著重在染汙心所活動的境界。法,第一義諦,沒有染汙心所活動的地方,這上面沒有色聲香味觸。
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若內心行於有所愛著的境界,愛著心有個所行、所活動的境界,是則行處,就是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這樣,心裡有所取著,就不是求法。這兩段文。

寅二、第二對(分二科)卯一、離見心
8)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dharmo nāyūho niryūhaḥ |  ye kecid dharmaṃ gṛhṇanti vā muñcanti vā, na te dharmārthikāḥ, udgrahaniḥsargārthikās te |  
法無取捨:這一段文是指見說的。見就是有我見,有我就有非我,彼此有對立,彼此對立的時候,就有取捨,歡喜就取之為我所有,不歡喜的就棄捨。但是第一義諦沒有取捨。
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若是心裡面有取有捨,就是以我為本位,於我有利益的就取,於我沒有利益的就棄捨,這樣,並不是修學聖道,不是求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沒有取捨的差別。

卯二、離見境
9)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dharmo ’nālayaḥ |  ya ālayārāmāḥ, na te dharmārthikāḥ, ālayārthikās te |    
法無處所:前面說取捨,是在心上說。法無處所是著重在所取捨的境界說,還是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境界,取捨的執著是在這個地方生起來。但是第一義諦是無處所,沒有這個取捨的境界的。
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靜坐修毘缽舍那觀的時候,心裡面有一個境界,有這個分別、取著這個境界的時候,就是在那個虛妄的境界上把你迷惑,不能求到第一義諦。

寅三、第三對(分二科)卯一、離妄心
10)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dharmo nirnimittaḥ |  yeṣāṃ nimittānusārivijñānam, na te dharmārthikāḥ, nimittārthikās te |    
這是說隨相識。前面是一個愛、一個見;現在統而言之,不管是愛、是見都是隨相識。隨順各式各樣的情況,生起種種的虛妄分別,就叫做隨相識,這是虛妄分別心。
法名無相:第一義諦是沒有相可得的,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凡夫相、聖人相,乃至佛相、眾生相,這一切相都是不可得的,是無相的。
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若是心隨順各式各樣所接觸的相起分別,就是隨相識,就是取著這個相,而不能夠求第一義諦,因為第一義諦是無相的。

卯二、離妄境
11)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dharmo ’saṃvāsaḥ |  ye kecid dharmeṇa sārdhaṃ saṃvasanti, na te dharmārthikāḥ, saṃvāsārthikās te |    
前面是破隨相識;現在是說所住的境界,就是所分別的境界、所分別的相。
法不可住:心起分別,一定有一個所依止的境界,依止這個境界,心才能生起、生種種分別心的,就叫做住。但是第一義諦的法不可住,不可以住在這裡。
若住於法:如果心裡面,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這時候離一切相,我心住在這裡,就不是第一義諦,因為第一義諦是不可住,也沒有能住、也沒有所住。

寅四、第四對(分二科)卯一、離事識之心
12)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dharmo ’dṛṣṭaśrutamatavijñātaḥ |  ye dṛṣṭaśrutamatavijñāteṣu caranti, na te dharmārthikāḥ, dṛṣṭaśrutamatavijñātārthikās te |
前面說愛、說見;等到隨相識這個地方,把愛見統一起來,都名之為隨相識;這裡又分開,分為有見、有聞、有覺、有知。見是屬眼;聞是屬耳;覺,鼻舌身,鼻識、舌識、身識接觸到境界的時候,都名之為覺;知,就是第六意識,面對一切境界的時候有知。
法不可見聞覺知:第一義諦是不可以見聞覺知的,你不可以用識同它接觸。
若行見聞覺知:心在觀察的時候,有見聞覺知的虛妄分別,不是第一義諦。

卯二、離事識境界
13)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dharmo bhadanta śāriputrāsaṃskṛtaḥ saṃskṛtāpagataḥ |  ye saṃskṛtagocarāḥ, na te dharmārthikāḥ, saṃskṛtodgrahaṇārthikās te |  
前面是說見聞覺知,是識的分別,現在是說識的境界,所見聞覺知的境界。所見聞覺知的境界就是一切生滅法,也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些事情。但是用功修行,是希求第一義諦,是見第一義諦的。第一義諦是無為的境界,沒有這個有為的境界,不是生滅流動的這一切法的。
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如果有所見、有所聞、有所覺、有所知,若這樣分別,都是屬於有為的境界,就不能見到第一義諦,因為第一義諦沒有見聞覺知的。

癸三、結勸捨相
14)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tasmād iha bhadanta śāriputra dharmārthikena te bhavitukāmena sarvadharmānarthikena bhavitavyam |
所以,維摩居士又招呼舍利弗。
若求法者:若有堅強的意願,想要證悟第一義諦,就叫求法。
於一切法應無所求:在這一切法上,不要執著、取著這一切法。這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的,都是虛妄的、都是畢竟空寂的。
應無所求:這樣,第一義諦就現前。

庚二、明教利益
說是語時,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iha dharmanirdeśe nirdiśyamāne pañcānāṃ devaputraśatānāṃ dharmeṣu dharmacakṣur viśuddham |   
前邊維摩居士對舍利弗尊者說這一段的求法,當時法會大眾有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淨,就是見諸法實相。法名無相,法名無染、法無行處、法無取捨、法無處所、法名無相,他證悟這個境界,得法眼淨。
法眼淨:眼是智慧,得到清淨的智慧,見諸法實相,就是得無生法忍。在小乘佛法,法眼淨應該是初果,大乘佛法應該是初地。

己三、維摩因念取座燈王顯不思事(分六科)庚一、問文殊有好座處
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仁者遊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mañjuśriyaṃ kumārabhūtam āmantrayate sma:  tvaṃ mañjuśrīḥ daśasu dikṣv asaṃkhyeyeṣu buddhakṣetraśatasahasreṣu buddhakṣetracārikāṃ carasi |  tat katarasmin buddhakṣetre tvayā sarvaviśiṣṭāni sarvaguṇopetāni siṃhāsanāni dṛṣṭāni |  
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仁者!就是有慈悲心的人。你遊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的這麼多佛世界,你都去過、遊歷過。哪一個佛的世界,有最好、最上妙的、有功德莊嚴的師子座呢?師子座,就是座上的人沒有恐怖心,有執著心的人都有恐怖,只有無著的人才無恐怖。

庚二、文殊答座處
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evam ukte mañjuśrīḥ kumārabhūto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tad avocat:  asti kulaputra pūrve digbhāge ṣaṭtriṃśadgaṅgānadīvālikāsamāni buddhakṣetrāṇy atikramya merudhvajā nāma lokadhātuḥ |  tatra merupradīparājo nāma tathāgato ’rhan samyak-ṣaṃbuddhas tiṣṭhati dhriyate yāpayati |  
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個世界名字叫做須彌相,那個世界有佛住世,佛的名號叫須彌燈王。佛沒有入涅槃,現在還在。

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tasya tathāgatasya caturaśītiyojana-śata-sahasra ātmabhāvaḥ |  aṣṭaṣaṣṭiyojanaśata-sahasraṃ tasya bhagavataḥ siṃhāsanam |  teṣāṃ ca bodhisatvānāṃ catvāriṃśadyojana-śatasahasra ātmabhāvaḥ |  catustriṃśadyojanaśatasahāsrāni teṣāṃ bodhisatvānāṃ siṃhāsanāni |  merudhvajāyāṃ lokadhātau tasya bhagavato merupradīparājasya tathāgatasya buddhakṣetre sarvaviśiṣṭāni sarvagunopetāni siṃhāsanāni |  
彼佛身長有八萬四千由旬那麼高。其師子座也是高八萬四千由旬,也是這麼高,和佛一樣高。

庚三、現神力借座
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asyāṃ velāyāṃ tathārūpaṃ samanvāhāraṃ samanvāharati sma |  
於是長者維摩詰顯現神通力。

庚四、燈王遣座
即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嚴淨,來入維摩詰室,tādṛśaṃ carddhyabhisaṃskāram abhisaṃskṛtavān,  yat tato merudhvajālokadhātor dvātriṃśatsiṃhāsanaśatasahasrāṇi tena bhagavatā merupradīparājena tathāgatena preṣitāni |  tāvad udviddhāni tāvad vistīrṇāni tāvad darśanīyāni  
就在這個時候,彼須彌燈王佛送來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特別莊嚴、特別清淨,從虛空中飛來,入到維摩居士的房子裡。

庚五、大眾歎仰
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皆包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於毘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見如故。yad apūrvāṇi tair bodhisatvais taiś ca mahāśrāvakais taiś ca śakrabrahmalokapālair devaputraiś ca | tāny upary antarīkṣeṇāgatya vimalakirter licchaver niveśane pratyatiṣṭhan |  tac ca gṛhaṃ tāvad vistīrṇaṃ saṃdṛśyate, yatra tāni dvātriṃśatsiṃhāsanaśatasahasrāṇi vicitrāṇy anutpīḍanatayā |  na ca vaiśālyā mahānagaryā āvaraṇaṃ kṛtam,  na jambūdvīpasya, na cāturdvīpikasyāvaraṇam |    sarve te tathaiva saṃdṛśyante yathā pūrvaṃ tathā paścāt |
和文殊菩薩一同來的諸菩薩,這些大阿羅漢;還有釋提桓因,還有梵天王,還有四天王等,以前沒有看見過這個座。維摩詰室這時候就廣大,包容三萬二千師子座。無所妨礙,若房子小,放這個,互相就有妨礙;現在房子大,彼此無所妨礙。對毘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這個時候,也不感覺到有三萬二千師子座,我們的地方都叫它佔去,感覺小,也沒有這個,大家的感覺上都還是原來樣。這小能容大,這是不可思議解脫三昧的境界。

庚六、淨名令眾就座(分三科)辛一、命文殊等就座
爾時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就師子座!與諸菩薩上人俱坐,當自立身如彼座像。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mañjuśriyaṃ kumārabhūtam etad avocat:  niṣida tvaṃ mañjuśrīḥ siṃhāsane sārdham etair bodhisatvaiḥ | tādṛśāṃś cātmabhāvān adhitiṣṭhata yat siṃhāsaneṣv anurūpāḥ syuḥ |  
這時候,維摩詰居士先對文殊菩薩說:請你坐。與諸菩薩上人大家都坐下來。應該立自己的身體,和師子座要相稱。如就是稱,與那座位相稱;要變化你的身體,要高大起來才行。

辛二、得神通者稱座而坐
其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坐師子座,atha ye ’bhijñāpratilabdhā bodhisatvās te dvācatvāriṃśadyojanaśatasahasram ātmabhāvam adhiṣṭhāya teṣu siṃhāsaneṣu nisīdanti sma |
這個菩薩裡面有得神通的菩薩,就自己把身形變化,變化成為四萬二千由旬的身體,坐在師子座上。

辛三、新發意等皆不能昇(分五科)
壬一、新發意等皆不能昇
諸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昇。ye cādikarmikā bodhisatvās te na śaknuvanti sma teṣu siṃhāsaneṣu niṣattum |
新發意菩薩,就是在內凡、外凡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這些阿羅漢,都不能昇到座上,他們不能變身四萬二千由旬坐在座上。一般的新發意菩薩是做不到,沒得神通做不到。但是阿羅漢得神通的應該能做到。但是現在昇不上去,應該是有維摩居士的神力。這就是菩薩的神通和阿羅漢的神通相比、相較量一下。一較量,阿羅漢的神通無效,所以這個座昇不上去。

壬二、語身子就座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就師子座。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āmantrayate sma:  niṣīda bhadanta śāriputro siṃhāsane |
爾時維摩詰居士就對舍利弗說:請你上座。

壬三、身子辭不能昇
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廣,吾不能昇。āha: na śaknomi satpuruṣa niṣattum uccāni pragṛhitāni cemāni siṃhāsanāni |
舍利弗言:居士!這個座太高,我昇不上去。就是要告訴小乘佛教學者,要迴小向大、學習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所作已辦,但約大乘佛法來說,還不及格,還應再努力修行。

壬四、令禮燈王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āha: tena hi bhadanta śāriputro tasyaiva bhagavato merupradīparājasya tathāgatasya namaskāraṃ kuru |  tataḥ śakṣyasi niṣattum |
維摩詰說:舍利弗!你頂禮、禮拜須彌燈王如來,就可以昇上座。

壬五、新發意等受旨作禮得昇座
於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 atha te mahāśrāvakās tasya bhagavato merupradīparājasya tathāgatasya namaskāraṃ kurvanti sma |  te tatra paścāt teṣu siṃhāsaneṣu nyaṣīdan |  
於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也就頂禮須彌燈王如來,禮拜佛以後,就能坐上去。要佛的加持才可以。

戊二、正明淨名說不思議解脫力用(因舍利歎、維摩口說不思議德)(分二科)己一、身子見此不思議神用歎未曾有
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於毘耶離城無所妨礙,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athāyuṣmāñ śāriputro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vam āha:  āścaryaṃ kulaputra yad ihaivaṃ parītte gṛha imānīyanti siṃhāsanasahasrāṇy evam uccāny evaṃ pragṛhītāni vicitrāṇi |  na ca vaiśālyā mahānagaryā āvaraṇaṃ kṛtam,  na jambūdvīpasya, na grāmanagaranigamajana-padarāṣṭrarājadhānīnām, na cāturmahādvīpikasya kiṃcid āvaraṇam, na devanāgayakṣa-gandharvāsuragaruḍakinnaramahoragāṇām āvaraṇaṃ kṛtam |  tathaiva saṃdṛśyante yathā pūrvaṃ tathā paścāt |
舍利弗言:居士!從來都沒有過這件事。你這個房子原來並不大,現在能容受八萬四千由旬的座,有三萬二千個高廣之座。對這毘耶離城也沒有妨礙,還是原來樣。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也不感覺到迫迮,這事不可思議!

己二、淨名答、廣明諸佛菩薩住不思議解脫之果有大神用(分三科)庚一、約佛菩薩顯不思議之體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vimalakīrtir āha:  asti bhadanta śāriputro tathāgatānāṃ bodhisatvānāṃ cācintyo nāma vimokṣaḥ,  
維摩居士說: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字叫不可思議,就是諸法實相、第一義諦,就是法名無相、法名寂滅那個法。修行人為什麼要見第一義諦?見第一義諦就解脫一切苦惱、而有不可思議的作用!不能用心思惟、也不能用語言議論的。因為若心裡思惟、語言說話,都需要有名句,在諸法實相那個地方沒有名言。

庚二、明住不思議之智
若菩薩住是解脫者,yatrācintyavimokṣe pratiṣṭhito bodhisatvaḥ
菩薩常常修止觀、觀一切法空,要成就這個智慧,這個智慧成就,才能夠安住在不可思議的解脫的諸法實相上。安住在那裡,有兩個階段。觀一切法空,滅除見煩惱、愛煩惱,也是感覺到住在諸法畢竟空裡邊,但是還不是諸法實相,還沒能得不思議解脫。第二個階段就是這些大菩薩,已經得到般若的智慧,要發大悲心、廣度眾生、行六波羅蜜,這個時候又繼續地觀察一切法是畢竟空的。大菩薩行六波羅蜜,因緣生法是畢竟空。看見眾生也是畢竟空、看見一切諸佛也是畢竟空。第一個階段滅除煩惱障;第二個階段也是觀一切法自性空,但是這時候是滅除所知障,這個時候相應的時候,才住在不思議解脫這裡。修行的方法一樣,都是觀: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都是這樣觀,做種種的功德作如是觀。

庚三、明不思議之大用(分二科)辛一、略別明不思議用(八雙相對)(分八科)壬一、山海相對(依正相對)
1)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住不思議解脫法門。sumeruṃ parvatarājaṃ tāvad uccaṃ tāvat pragṛhītaṃ tāvad udviddhaṃ tāvad vistīrṇaṃ sarṣapaphalakośe praveśayet |  na ca sarṣapaphalakośaṃ vivardhayet | na ca sumeruṃ hāpayet | tāṃ ca kriyām ādarśayet |  na cāturmahārājakāyikā devās trayastriṃśato vā jānīran kasmin vayaṃ prakṣiptāḥ |  anye ca satvā ṛddhivineyā jānīyuḥ paśyeyus taṃ sumeruṃ parvatarājaṃ sarśapaphalakośapraviṣṭam |  ayaṃ bhadanta śāriputro bodhisatvānām acintyasya vimokṣasya viṣayapraveśaḥ |   
以須彌之高廣:世界上最高的須彌山,又高又廣,入水八萬四千由旬,出水八萬四千由旬,高;廣也是八萬四千由旬。所以是又高、又廣。
內芥子中:須彌山的高廣,內入芥子之中。
無所增減:芥子不需要增大,而須彌山也不需要小,但是就內入裡邊去。
須彌山王本相如故:入到芥子裡邊,而須彌山王原來的高大相貌還是原來的樣子,並沒有變化,這是不可思議!小能容大,怎麼講呢?芥子是因緣所生法,就是那麼小。須彌山的因緣如此,就是那麼高大。但是,須彌山的本性,畢竟空寂的體性,和芥菜子的畢竟空性無差別,是無差別的,所以它就能把須彌山入在芥菜子的空性裡面,理性是無邊際的,所以能容納。
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四大天王是在須彌山腰,忉利諸天是在須彌山頂。現在把須彌山內在芥子之中的時候,四天王和忉利諸天,不知道已經入在芥子之中。
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應該得度的人、應該得解脫、應該見到如是事而得解脫的人,才能看見須彌入芥子中。
是名住不思議解脫法門:這是不思議解脫法門有這種境界。

2)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鼈、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o acintyavimokṣapratiṣṭhito bodhisatvo yaś caturṣu mahāsamudreṣv apskandhas tam ekasmin romakūpe prakṣipet |    na ca matsyakacchapaśiśumāramaṇḍūkānām anyeṣāṃ vaudakānāṃ prāṇināṃ pīḍā bhavet |  na ca nāgayakṣagandharvāsurāṇām evaṃ bhavet kasmin vayaṃ prakṣiptāḥ |  sā ca kriyā prajñāyeta | na ca kaścit satvo vihiṃsito viheṭhito vā bhavet |
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還能夠以四大海水,入在一個毛細孔。
不嬈魚、鼈、黿、鼉水性之屬:魚、鼈、黿、鼉這一類的眾生也沒有受到觸惱,也就是不覺不知。鼈,是個爬蟲;黿,是鼈中之最大者;鼉,就是類似四腳蛇。水性,在水裡面能生活的,與水性能合。
而彼大海本相如故:原來的相貌,還是原來的樣子。
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大水裡面還有龍,還有鬼神;還有阿修羅在大海裡邊。他們對於這件事,這個大海入一毛孔,他們是不覺不知己之所入。
於此眾生亦無所嬈:入一毛孔之後,這些眾生也不感覺到觸惱他們。

壬二、擲世界去還相對
3)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過恒河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imaṃ ca trisāhasramahāsāhasraṃ lokadhātuṃ bhārgavacakram iva parigṛhya dakṣiṇe pāṇāv avabhrāmya gaṅgānadīvālikāsamān lokadhātūn kṣipet |  na ca satvā jānīran kasmin vayaṃ nītāḥ, kuto vāgatā iti |
維摩居士又招呼舍利弗說: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此三千大千世界與彼三千大千世界,從中間分開,把三千大千世界拿過來。
如陶家輪著右掌中:就像製作陶器的專家,有個輪,把輪放在手掌上。
擲過恆沙世界之外:把它拋到恆沙世界之外去。
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三千大千世界裡面的眾生,不知道已經被菩薩丟到恆沙世界之外去。

4)又復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punar api cānāyya yathāsthānaṃ sthāpayet |  na ca gamanāgamanaṃ saṃjānīran |  sā ca kriyā saṃdṛśyeta |
又復還置本處:把它丟到那麼遠之後,又把它拿回來,放在原來的地方。
都不使人有往來想:三千大千世界裡面的眾生,不知道有往有來這件事。
而此世界本相如故:這三千大千世界有往、又回來,有這件事;但是,三千大千世界本身的情形一點,還是老樣子,沒有變動。

壬三、延促相對
5)又,舍利弗!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延七日以為一劫,令彼眾生謂之一劫;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令彼眾生謂之七日。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o santi satvā apramāṇasaṃsāravainayikāḥ | santi saṃkṣipta-saṃsāravainayikāḥ |  tatrācintyavimokṣapratiṣṭhito bodhisatvo ’pramāṇa-saṃsāra-vainayikānāṃ satvānāṃ vainayikavaśam upādāya saptarātraṃ kalpam atikrāntam ādarśayet |  saṃkṣiptasaṃsāravainayikānāṃ satvānāṃ vainayikavaśam upādāya kalpaṃ saptarātram atikrāntam ādarśayet |  tatrāpramāṇasaṃsāravineyāḥ satvāḥ saptarātraṃ kalpam atikrāntaṃ saṃjānīran | saṃkṣiptasaṃsāravineyāḥ satvāḥ kalpaṃ saptarātram atikrāntaṃ saṃjānīran |    
維摩居士又招呼舍利弗,或者是有的補特伽羅,希望佛菩薩久住世間,才能使令他得解脫。
菩薩即延七日以為一劫:菩薩這個時候的情形,假設只有七天的時間可以安住、住在世間;但是有需要無量劫度化眾生的時候,菩薩就是延長七日變成一劫。時間可以隨佛菩薩的意願可以轉變,可以短少的時間變成一個長的時間。
令彼眾生謂之一劫:使令眾生就感覺,佛菩薩現在在世界上住這麼長的時間。
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就能把長一劫的時間,把它縮短,變成七天。
令彼眾生謂之七日:眾生感覺佛菩薩就是住七天。原因就是:一切法本身沒有決定性,沒有體性,就是完全是內心的分別,彼此互相不障礙。

壬四、彼此相對
6)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一切佛土嚴飾之事集在一國,示於眾生。
iti hy acintyavimokṣapratiṣṭhito bodhisatvaḥ sarvabuddhakṣetraguṇavyūhān ekasmin buddhakṣetre saṃdarśayati |   
以一切佛土:阿彌陀佛世界這麼莊嚴,阿閦佛國的莊嚴,藥師佛國的莊嚴,觀世音菩薩成佛的世界的莊嚴,十方世界無量的佛世界的莊嚴,所以叫一切佛土。
嚴飾之事:嚴飾就是裝飾;裝飾之事。
集在一國示於眾生:把它拿過來放在一個佛世界,這麼多的莊嚴,示於眾生,把它陳列出來,你去參觀。

7)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sarvasatvān api dakṣiṇe karatale pratiṣṭhāpya cittajāyikayarddhyā kramet |  sarvabuddhakṣetreṣu ca saṃdarśanaṃ dadyāt | na caikato ’pi kṣetrāc calet |  
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無量無邊的眾生,放在右手手掌上。
飛到十方遍示一切:飛到十方世界,普遍地示於一切佛土的眾生,告訴他們、通知他們。而不動本處:但是菩薩還沒有動本處,還在那裡。這個事情是不可思議!

壬五、國土所有相對
8)又,舍利弗!十方眾生供養諸佛之具,菩薩於一毛孔皆令得見;yāvatyaś ca daśasu dikṣu buddhānāṃ bhagavatāṃ pūjā vartante, tāḥ sarvā ekaromakūpa ādarśayet |  
又舍利弗!十方眾生供養諸佛的這些資具,或者用花,或者是用一個花園供養佛,或者是一個樹林供養佛,或者一個樓閣、大寶樓閣供養佛。
菩薩於一毛孔皆令得見:菩薩就在一個毛孔那麼小的境界,就看見那麼廣大的境界。

9)又十方國土所有日、月、星宿,於一毛孔普使見之。yāvantaś ca daśasu dikṣu candrasūryās tārārūpāni ca, tāny api sarvāṇy ekaromakūpa ādarśayet |  
又十方國土所有的日、月、星宿,也能於一毛孔,也能看見。

壬六、風火相對
10)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身無損,外諸樹木亦不摧折;
yāvatyaś ca daśasu dikṣu vātamaṇḍalyaḥ pravānti, tā api sarvā mukhadvāre praveśayet |  na cāsya kāyo vikīryeta |  na ca tatra buddhakṣetre tṛṇavanaspatayo nameyuḥ |
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把它吸過來,放在口裡頭,而這身體沒有受損壞。
外諸樹木亦不摧折:十方世界的風把它吸著口中,經過多少世界,世界的樹木也沒有吹壞。

11)又十方世界劫盡燒時,以一切火內於腹中,火事如故而不為害。yāni ca daśasu dikṣu buddhakṣetrāṇy uddahyante kalpoddāhena, tad api sarvam agniskandhaṃ svamukhe prakṣipet |  yac ca tena karma kartavyaṃ bhavet, tac ca kuryāt |
這十方世界到劫盡的時候,就是壞劫的時候,大火焚燒。菩薩把這個火,把它內在他自己的腹裡邊。
火事如故而不為害:火的情況還是那麼樣地燃燒,但是菩薩的身體沒受到傷害。

壬七、上下相對
12)又於下方過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恒河沙無數世界,如持鍼鋒舉一棗葉,而無所嬈。yac cāvastād gaṅgānadīvālikākoṭīsameṣu buddhakṣetreṣv atikramya buddhakṣetram,  tad abhyutkṣipyordhvaṃ digbhāgaṃ gaṅgānadīvālikākoṭīsameṣu buddhakṣetreṣu pratiṣṭhāpayet |  
又於下方過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從這個娑婆世界向下方,要越過恆河沙數的諸佛世界那麼遠。
取一佛土:拿過來一個佛世界。
舉著上方:舉這個世界,把它向上方世界去。過恆河沙無數世界,過那麼多的世界。菩薩做這件事,很容易。
如持鍼鋒:就像拿一個針似的,把針拿起來那麼著。
如舉一棗葉:棗樹葉,把它拿起來、舉起來,就是那麼容易。
而無所嬈:對於那個世界上的眾生,一點也沒有觸惱他們。

壬八、身聲相對
13)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世主身,或現轉輪王身。tadyathāpi nāma balavān puruṣaḥ sūcyagreṇa badarīpatram utkṣipet |    evam aciṃtyavimokṣapratiṣṭhito bodhisatvaḥ sarvasatvāni cakravartyādirūpāṇy adhitiṣṭhet |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還有不可思議的境界。
能以神通現作佛身:他能夠現這不可思議的作用。神通者,就是不可思議的作用。菩薩變現出來佛的身相。
或現辟支佛身:他也能示現辟支佛的身相。
或現聲聞身:或者有佛、或者有佛法住世的世界,這時候一個佛教徒他聞聲悟道。聽佛說法、或者自己學習經論,然後得阿羅漢。菩薩現出這麼一個身相來。
或現帝釋身:或者他現出來一個釋提桓因,就是在三十三天的主,現這個身。
或現梵王身:帝釋身是欲界,梵王身是色界天。梵王,要修四無量心,就變成梵天王。
或現世主身:世間上的主就是國王。
或現轉輪王身:大國王身。一切境界都是不真實的,都是隨心變現。

14)又十方世界所有眾聲上、中、下音,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皆於其中普令得聞。yāvantaś ca daśasu dikṣu śabdāvabhāsāḥ śabdaprajñāptayaḥ, tāḥ sarvā hīnamadhyaviśiṣṭānāṃ satvānāṃ sarvabuddhaghoṣarutaracitāny adhitiṣṭhan,    tataś ca rutaghoṣād anityaduḥkha-śūnyānātmaśabdarutāni niścārayet |    yāvadbhiś cākāranirdeśair daśasu dikṣu buddhā bhagavanto dharmaṃ deśayanti, tāṃs tato rutanirghoṣān niścārayet |
十方世界所有眾聲:很多不同的聲音。
上中下音皆能變之:最殊勝的聲音,或者是也分等級的,各式各樣的聲音,菩薩也都完全能變現出來,皆能變之。
令作佛聲:把那個聲音完全變成一個佛說法的聲音。
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能演出無常的音聲、苦、空、無我的法音,來教化眾生,來覺悟眾生。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都能從這個音聲裡面表達出來。世界上的眾生,都在這個菩薩所變化的音聲裡面,普遍地能夠聽到。業障重,聽不到。

辛二、總略結、廣明不思議大用無量
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ayaṃ bhadanta śāriputro acintyavimokṣapratiṣṭhitānāṃ bodhisatvānāṃ yatkiṃcinmātro viṣayāvatāranirdeśaḥ |  api tu kalpam ahaṃ bhadanta śāriputro kalpāvaśesaṃ vācintyavimokṣapratiṣṭhitānāṃ bodhisatvānāṃ viṣayānāṃ viṣayāvatāranirdeśaṃ nirdiśeyam, ato vottari |
維摩居士招呼舍利弗尊者:我今簡略地說、宣說,菩薩不可思議的解脫的力用。若廣說者,窮劫也說不完的,這個不可思議境界是非常多的。

戊三、因大迦葉傷嘆自絕、維摩辨出不思議人(分二科)己一、大迦葉稱歎(分三科)庚一、自稱歎
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歎未曾有,atha khalu sthaviro mahākāśyapa imaṃ bodhisatvānām acintyavimokṣaṃ śrutvāścaryaprāptaḥ
維摩詰居士略說不可思議解脫的大用之後,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讚歎這是未曾有的事情,以前沒聽說過。

庚二、語舍利弗說可歎事(分四科)辛一、小乘聞不能解(分二科)壬一、開譬
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sthaviraṃ śāriputram etad avocat:  tadyathāpi nāma āyuṣmañ śāriputra jātyandhasya puruṣasya purastāt kaścid eva sarvarūpagatāny upadarśayet | na ca tatra sa jātyandha ekarūpam api paśyet |
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失明的人面前,顯現出來各式各樣的色像,他看不見。

壬二、合譬
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evam eva āyuṣmañ śāriputra ihācintyavimokṣe nirdiśyamāne 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ā iha jātyandhā iva cakṣurvihīnā ekasminn apy acintyakāraṇe na pratyakṣāḥ |  
所有的這些阿羅漢聲聞人,若聞說這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的時候,不能解了,不明白,就像盲者看不見眾色像似。

辛二、勸智者發心
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ko nāma vidvān imam acintyaṃ vimokṣaṃ śrutvā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aṃ notpādayet |
有智慧的人若是聽聞這個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的這種神通妙用,哪一個人不發無上菩提心、證入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呢?一定是發大心、證悟這個不可思議解脫,一定願意這樣做嘛!就是一定要迴小向大,不應該守原來的小的境界而不肯發大心。

辛三、迦葉自責聲聞無分
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tat kiṃ nu bhūyaḥ kariṣyāmo ’tyantopahatendriyā dagdhavinaṣṭānīva bījāny abhājanībhūtā ihamahāyāne |  
我們這些阿羅漢聲聞人,為什麼永久地沒有這樣的因緣?譬如這棵樹,若把根斷了就完了,這個樹就是死掉。我們就是沒有這種因緣能發無上菩提心、能得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我們沒有這個根了。對於大乘發無上菩提心、得無上菩提的這個法門,就像種子敗壞,不能生芽。在小乘佛法的教義的說明,煖、頂還有可能,可以由小而大;但是若入忍位的時候,不能發無上菩提心。何況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不能發無上菩提心。

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sarvaśrāvaka-pratyekabuddhair imaṃ dharmanirdeśaṃ śrutvā  rudadbhis trisāhasramahāsāhasro lokadhātur vijñāpayitavyaḥ |
這些聲聞若聽菩薩說這樣的法門,就是我們沒有這種希望,損失太大!所以應該哭泣,這個聲音要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太可惜了,不能發無上菩提心。

辛四、迦葉慶諸菩薩(分二科)壬一、慶勸頂受
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 sarvabodhisatvaiś ca pramuditair imam acintya-vimokṣaṃ śrutvā mūrdhnā saṃpratyetavyaḥ, adhimuktibalaṃ ca saṃjanayitavyam |
這一切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們應該大大地歡喜,來慶賀這件事。
頂受此法:頂是頭頂,就是特別恭恭敬敬地要接受大乘佛法,將來能夠成就、證悟不可思議解脫法門,應該這樣。

壬二、得此真法大士住此法門即知魔幻
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yasyaiṣācintya-vimokṣādhimuktiḥ sarvamārās tasya kiṃ kariṣyanti |
若有發無上菩提心的人,能夠由聞思修的學習,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能信、而也能解。解是智慧,智慧就是通達一切法是畢竟空寂、通達諸法實相。有這樣智慧,所以也就相信這件事。
一切魔眾無如之何:世界上這些魔鬼,不能夠來擾亂你。若用功修行,他不能來搗亂。因為什麼?因為所有一切的境界,不能動搖,他認為這都是如幻如化、都是畢竟空寂,他心裡面能安住畢竟空裡面,不動搖。

庚三、時眾得益
大迦葉說是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imaṃ nirdeśaṃ nirdiśataḥ sthavirasya mahākāśyapasya dvātriṃśatā devaputrasahasrair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annāni |
大迦葉說是語時,當時法會裡邊有三萬二千天子皆發無上菩提心。

己二、淨名述成大迦葉(分二科)庚一、述魔不能壞
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ḥ sthaviraṃ mahākāśyapam evam āha:  yāvanto bhadanta mahākāśyapa daśasu dikṣv aprameyeṣu lokadhātuṣu mārā māratvaṃ kārayanti,  sarve te yadbhūyasācintyavimokṣapratiṣṭhitā bodhisatvā upāyakauśalyena satvaparipācanāya māratvaṃ kārayanti |  
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世界,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是為十方。十方虛空之中有無量的阿僧祇世界,這麼多的世界裡邊作魔王,多數是已經安住在諸法實相的不可思議解脫的菩薩。為什麼呢?以慈悲心的善巧方便,教化眾生。這個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是以魔王的面貌,教化眾生,成就聖道。

庚二、明住不可思議菩薩能成就行人
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yāvadbhir bhadanta mahākāśyapa daśasu dikṣv aprameyeṣu lokadhātuṣu bodhisatvā yācanakair yācyante hastapādān  vā karṇanāsaṃ vā śoṇitaṃ snāyuṃ vāsthimajjānaṃ vā netrāṇi vottamāṅgāni śirāṃsi vāṅgapratyaṅgāni  vā
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是什麼回事情呢?這裡解釋出來。
又,迦葉尊!十方世界有很多的菩薩修學聖道,這時候,或者就有一個人就對這個菩薩乞求,乞求什麼呢?要你的眼睛,頭、目、髓、腦、血、肉、皮、骨,要你的身體的這些東西。修我空觀、修法空觀,觀身無我、無我所,觀身如幻如化,入畢竟空,常常這麼觀。對生命體這個執著心逐漸逐漸就減少,也就接近得無生法忍。

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銀琉璃、車磲馬碯、珊瑚琥珀、真珠珂貝、衣服飲食。rājyarāṣṭrajanapadān vā bhāryāputraduhitṛ vā dāsadāsīr vā hayagajaratha-vāhanāni  vā suvarṇamaṇimuktāvaiḍūryaśaṅkhaśilāpravāḍa-maṇi-ratna-jātaṃ  vānna-pānāni rasān vā, vastrāṇi cotpīḍya yācyante,
前面是內財。聚落、城邑,表示這個菩薩是一個很有權利的人,他有很多的聚落,都是屬於他所有。聚落是鄉村,城邑是大都市。現在說,你這個聚落送給我、你這個城邑給我。這個修行人是在家菩薩,也有妻、有子、還有奴婢;另外來的這個人就向他乞求,把你的妻、你的子、把你的兒女都送給我,把你的奴婢送給我。還有象馬、車乘,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貝,或者衣服、飲食這些財寶、這些財物,那麼現作魔王的這個菩薩,向修行的菩薩乞求這些東西。

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往試之,令其堅固。sarve te yācanakā yadbhūyasācintya-vimokṣapratiṣṭhitā bodhisatvā upāyakauśalyenemāṃ dṛḍhādhyāśayatāṃ darśayanti |  
向這位修行的菩薩這樣乞求這些東西的人、這個乞求者,多數是已經安住在諸法實相、安住在第一義諦、得不思議解脫的菩薩,是很高的境界的大菩薩境界。用慈悲、智慧示現一個魔王,這就是方便。到他那邊試驗試驗,看你能不能捨身體的生命、身外的財物能不能布施。如果在這個時候三三昧現前、作如是觀的時候,這個道力就堅強起來。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現行逼迫,示諸眾生如是難事;tat kasmād dhetoḥ |  ugratapaso hi bhadanta mahākāśyapa bodhisatvās ta evaṃ darśayanti |  nāsti hi prākṛtajanasyāsthānānavakāśakṛtasya bodhisatvam utpīḍayitum |  tadyathāpi nāma bhadanta mahākāśyapa na śaktir asti khadyotakasya sūryamaṇḍalaprabhām abhibhavitum |  
為什麼這樣子?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這個人,多數是八地菩薩以上,道力是特別廣大的。現出來這種行動來逼迫這個菩薩,表現出給這些眾生難題,來考驗你,使令你道力堅固。

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evam eva bhadanta mahākāśyapa na śaktir asti prākṛtasya janasya bodhisatvenānavakāśakṛtasyopasaṃkramituṃ yācituṃ vā |  
若是一個凡夫的魔王,他沒有那個威德力。對這個大修行人,不能這樣子現出威力來逼迫他。

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tadyathā bhadanta mahākāśyapa yo hastināgasya prahāro na sa śakyo gardabhena soḍhum |  
譬如龍,或者是象,大象。蹴踏,踏就是踐,腳一步一步地踏下去。龍和象的力量是最大的,驢沒有這個力量。大威德力的菩薩像龍象似的,他可以對那個大修人示現威力。

是名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evam eva bhadanta mahākāśyapa na śakyam abodhisatvena bodhisatvasyotpīḍanaṃ soḍhum |  bodhisatva eva bodhisatvotpīḍāṃ sahate |  ayaṃ bhadanta mahākāśyapa acintyavimokṣapratiṣṭhitānāṃ bodhisatvānām upāyajñānabalapraveśaḥ  acintyavimokṣasaṃdarśanaparivartaḥ pañcamaḥ
所以,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這樣的智慧、有這樣的方便,以如是法門來教化眾生的,令其堅固,令他的道力增長。

2023年1月14日 星期六

蘊善巧

1.《瑜伽師地論》卷27:
云何名為善巧所緣?謂此所緣略有五種。一、蘊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tatra kauśalyālambanaṃ katamat / tadyathā skandhakauśalyaṃ dhātukauśalyam āyatanakauśalyaṃ pratītyasamutpādakauśalyaṃ sthānāsthānakauśalyam /
[解]怎麼叫做善巧所緣呢?這個善巧所緣有五種不同,哪五種呢?一、蘊善巧,二、界善巧,三、處善巧,四、緣起善巧,五、處非處善巧。善巧,就是通達的智慧。

蘊善巧者,云何蘊?云何蘊善巧?謂蘊有五。則色蘊 、受蘊、想蘊、行蘊、識蘊。tatra katame skandhāḥ katamat skandhakauśalyam / āha / pañca skandhāḥ / rūpaskandho vedanāskandhaḥ saṃjñāskandhaḥ saṃskāraskandho vijñānaskandhaś ca /
 [解]蘊善巧是什麼呢?什麼是蘊呢?怎麼叫做善巧?謂蘊有五,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種不同。

云何色蘊?謂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tatra rūpaskandho...) yat kiñcid rūpaṃ sarvaṃ tac catvāri mahābhūtāni catvāri mahābhūtāny upādāya /
[解]1)怎麼叫做色蘊呢?蘊者積聚,色就是物質一大堆,不是單純一個,所以叫做色蘊。所有的很多的色,一切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四大種,就是堅、溼、煖、動。大就是廣大,地水火風都是很廣大。種就是一切色法都是依此而成。四大種所造,堅、溼、煖、動所造,就是眼所見的這一切地水火風是四大種所造。眼、耳、鼻、舌、身,這是四大種所造;眼也有堅、溼、煖、動;耳、鼻、舌、身都有堅溼煖動。積聚起來成為眼、耳、鼻、舌、身、意。所見的一切的色、聲、香、味也都是四大種所造。

此復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總名色蘊。tat punar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am ādhyātmikaṃ vā bāhyaṃ vaudārikaṃ vā sūkṣmaṃ vā hīnaṃ vā praṇītaṃ vā dūre vāntike vā /
[解]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是通於三世的,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的不同。若內若外,內就是我們的身體的四大種所造,外就是生命體之外的所見的這一切的色法。若麤若細,這一切色法有麤有細的不同,四大種是精微,四大種所造就是麤劣。若劣若勝,若是造很多的惡業所感得的四大種、四大種所造就是劣。如果是善業所招感的四大種、四大種所造,就是殊勝。用善惡來分別,世間的就是劣,出世間的就是殊勝。若遠若近,若過去、未來就是遠,現在就是近。這麼多的差別的色蘊,總而言之都叫做色蘊。

云何受蘊?謂或順樂觸為緣諸受,或順苦觸為緣諸受,或順不苦不樂觸為緣諸受。tatra vedanās-kandhaḥ katamaḥ / sukhavedanīyaṃ vā sparśaṃ pratītya,duḥkhavedanīyaṃ vā aduḥ-khāsukhavedanīyaṃ vā
[解]2)怎麼叫做受蘊呢?謂或順樂觸為緣諸受,就是樂受。順苦觸為緣諸受,就是苦受。不苦不樂觸為緣諸受,就是不苦不樂受。為緣,就是為所緣。心以樂觸為所緣就有樂受,以苦觸為所緣就有苦受,以不苦不樂觸為所緣就有不苦不樂受。

復有六受身,則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總名受蘊。(...ṣaḍ vedanākāyāḥ...) /cakṣuḥsaṃsparśajā vedanā 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manaḥsaṃsparśajā vedanā/
[解]復有六受的體性,則眼觸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觸所生受,這是約所依的六根來分別受的差別相。總名受蘊。

云何想蘊?謂有相想、無相想,狹小想、廣大想,無量想、無諸所有無所有處想。tatra saṃjñāskandhaḥ katamaḥ / tadyathā sanimittasaṃjñā animittasaṃjñā parīttasaṃjñā mahadgatasaṃjñā aprmāṇa-saṃjñā nāsti kiñcid ity ākiñcanyāyatanasaṃjñā /
[解]3)怎麼叫做想蘊呢?謂有相想、無相想、狹小想、廣大想、無量想、無諸所有無所有處想這六個想。
a)什麼叫做有相想呢?謂除不善言說、無想界定及有頂定想,所餘諸想。不善於說話的人,就是小孩子、孩童、嬰孩他還不能說話。除不善言說,除掉這個不善言說,不善言說就是無相想。除掉這個無相想就是有相想。小孩子心能接觸一切相的時候也有想,但是不知道是什麼?接觸到光明的時候,心取光明相的時候,但是不知道它的名字;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意、乃至父親母親,心裡面接觸這些相的時候,但是不知名字,所以叫做無相想。無想界定是什麼呢?就是無相界,就是涅槃,涅槃是離一切相。得涅槃之前,要修無想界定,就是無相三昧,修這個定為因才能得涅槃,所以叫做無想界定。這也叫做無相想,這是超越一切名言。有頂定想,就是三界之頂,非非想定。非非想定的時候,心不明利,不能安立種種差別相,他也是厭背一切相但是還是有想,這時候也叫做無相想。所以,無相想有三種,不善言說也叫做無相想,無想界定也叫做無相想,有頂定想也叫做無相想。
b)什麼叫做無相想呢?就是除掉有相想之外,所餘的這個想,就是三種無相想。
c)什麼叫做狹小想呢?能明瞭欲界的事情的這樣的思想。
d)什麼叫做大想?能明瞭色界的事情的這樣的思想,就是色界四禪的這種人。
e)什麼叫做無量想呢?能明瞭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的事情的這樣的思想,就是無色界定的前二個定。
f)什麼叫做無諸所有無所有處想?能明瞭無所有處的事情的這樣的思想,就是無色界定地的第三個定。無所有處定,就是心裡面也不分別空,也不分別識,就分別無所有。

復有六想身,則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總名想蘊。ṣaṭ saṃjñākāyāś cakṣuḥsaṃsparśajā saṃjñā / 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manaḥ-saṃsparśajā saṃjñā /
[解]什麼叫做六想身呢?因眼根接觸到色相生眼識,這個時候所了別的境界就是眼觸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想,都是因觸而生想。總名想蘊。

云何行蘊?謂六思身,則眼觸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思。saṃskāraskandhaḥ katamaḥ / ṣaṭ cetanākāyāś cakṣuḥ-saṃsparśajā cetanā 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manaḥ-saṃsparśajā cetanā /
[解]4)什麼叫做行蘊?就是六思身。什麼叫做六思身呢?就是六根接觸到六塵,同時生出來六識,這個時候心裡面要有所行動,這叫做六觸所生思。思,就是想要作善事,或者想要作惡事,心裡面有個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要採取這樣的行動,或者是好的、或者是壞的、或者有罪、或者是有福,就叫做行蘊。

復有所餘除受及想,諸心法等。總名行蘊。vedanāṃ ca saṃjñāṃ ca sthāpayitvā ye tadanye caitasikā dharmāḥ /
[解]除思心所之外,還有剩餘,所有的心所法裡邊除受和想之外,其餘的諸心法等。總加起來叫做行蘊。如果思心所想要達成這個目的,想要作惡事,所有的煩惱心所都來。想要作善事,一切的善心所都來。這就是諸心法等。這麼多的心所法裡邊,以思心所為導為首,它是領導者,大家都同它合作來作成一件事,這叫做行蘊。

云何識蘊?謂心、意、識。復有六識身,則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總名識蘊。tatra vijñānaskandhaḥ katamaḥ /yac cittaṃ mano vijñānam/ te punaḥ ṣaḍ vijñānakāyāḥ / cakṣurvijñānaṃ 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manovijñānam /
[解]5)怎麼叫做識蘊呢?就是心、意、識。心是集起義。意可以當依止義,或者是當思量義。識是了別的意思。復有六識的體性,則眼識、耳、鼻、舌、身、意識。總名為識蘊。

前受、想、行蘊及此識蘊,皆有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等差別,如前廣說。是名為蘊。sā caiṣā vedanā saṃjñā saṃskāras tac caitad vijñānam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am ādhyātmikaṃ vā bāhyaṃ veti (...vistareṇa pūrvavat...) / ima ucyante skandhāḥ /
[解]前邊受蘊、想蘊、行蘊及此識蘊,皆有過去的不同、未來的不同、現在的不同、也有內外等、劣勝等的不同。像前面說過。這就叫做蘊。

云何蘊善巧?謂善了知,如所說蘊種種差別性、非一眾多性,除此法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是名略說蘊善巧義。skandhakauśālyaṃ katamat / ya etān yathoddiṣṭān dharmān nānātmakatayā ca jānāti bahvātmakatayā ca,na ca tataḥ param upalabhate vikalpayati vā / idam ucyate samā-sataḥ skandhakauśalyam /
[解]怎麼叫做蘊善巧呢?就是這位佛教徒,能明白像所說的色、受、想、行、識蘊的種種差別性、非一眾多性,除此法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能這樣明白,是名略說蘊善巧義。

云何名蘊種種差別性?謂色蘊異、受蘊異,乃至識蘊異,是名種種差別性。tatra katamā nānātmakatā skandhānām / anya eva rūpaska-ndho 'nyo vedanāskandha evam anyo yāvad vijñānaskandhaḥ / iyaṃ nānātmakatā /
[解]1)云何名蘊種種差別性?色蘊有過去、現在、未來、若內、若外、若劣、若勝、有各式各樣的差別。受蘊也是這樣差別,乃至識蘊也有這樣的差別,是名種種差別性。

云何名蘊非一眾多性?謂色蘊非一眾多品類,大種所造差別故,去、來、今等品類差別故,是名色蘊非一眾多性。如是餘蘊,隨其所應,皆當了知。tatra katamā bahvātmakatā / yo rūpaskandho 'nekavidho bahunānāprakāraḥ bhūta-bhautikabhedenātītānāgatapratyutpannādikena ca prakārabhedena / iyam ucyata ane-kātmakatā rūpaskandhasya/evam avaśiṣṭānāṃ skandhānāṃ yathāyogaṃ veditavyam /
[解]2)色蘊怎麼樣非一眾多品類呢?大種有差別,所造也有差別,也是不一樣。過去、現在、未來也是有品類的差別,有天上、人間、三惡道的差別。是名色蘊非一眾多性。如是其他的蘊,也隨其所應,也應該是這樣,也是有過去、未來的品類的差別。種種差別和非一眾多,在語言上就是有略廣的不同而已。

云何除此法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謂唯蘊可得,唯事可得。非離蘊外,有我可得,有常、恒住、無變易法是可得者,亦無少法是我所有。此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kiṃ ca na tasmāt param upalabhate vikalpayati / skandhamātram upalabhate vastumā-tram / no tu skandhavyatirekeṇātmānam upalabhate nityadhruvam avipariṇāmadhar-makam / nāpy ātmīyaṃ kiṃcid idaṃ nopalabhate na vikalpayati tasmāt pareṇa /
[解]3)怎麼叫作除此法外更無所得無所分別呢?謂唯蘊可得,唯事可得。什麼是唯蘊可得?就是諸蘊的苦相是廣大無邊。什麼是唯事可得?前面說大意,現在詳細說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個。蘊是總、事是別;蘊就是事,事就是蘊。
4)不是離開五蘊以外,還有一個我可得,離開五蘊沒有我可得。只有有我論者認為我是常恒住、無變易,是可得。佛法認為只是色受想行識而已,沒有我可得,既然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所以,除色受想行識之外,更沒有法可得,也就沒有法可分別。

2.《顯揚聖教論》卷14:此中蘊善巧者,頌曰:
知世等別故,能除一合想;即離與解脫,眾生不可得;   
多種及總略,共有差別轉;增益損減智,蘊善巧應知。 
論曰:1)世等別者,謂諸蘊去來等體性差別,如薄伽梵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等,乃至廣說。2)由勝智慧如實知故,於諸蘊中捨一合想,即是還滅。3)又於諸蘊中補特伽羅性不可得。何以故?即於諸蘊眾生不可得、離於諸蘊眾生亦不可得、解脫諸蘊眾生亦不可得,如薄伽梵告西爾迦:汝於色蘊見如來耶?乃至汝於識蘊見如來耶?西爾迦答:不也!喬答摩!4)如是乃至廣說,於彼經中說色等蘊,若總、若別補特伽羅皆不可得,今於此中但略說,總於五蘊是不可得。如是已說,了知色等相差別故,及能遠離彼所對治增益執故,於諸蘊中自相共相皆得善巧。
又復蘊者,是積聚義,能善了知是積聚義,名蘊善巧。
此積聚義復有四種,5)謂多種義、6)總略義、7)共有轉義、8)增益損減義。此中顯示諸蘊自體及彼障斷勝利,是名蘊善巧。

---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
攝決擇分:決擇十七地中的深隱要義。
五識身地意地:從卷51到卷57,決擇五種事:
一、 阿賴耶識:為什麼在本地分中,不詳說阿賴耶識?如何知道有阿賴耶識的存在?什麼是阿賴耶識,它的體性、作用、與前七識的關係,又如何轉染成淨?
二、識身差別:決擇識的體性及其差別。
識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前六識以所依根而立名。
身是積聚義,識由於長時清淨或染污的熏習,積聚種種善與不善的種子於阿賴耶識中,遇緣現行而有眾多差別。
三、三世四緣:決擇時間觀及因緣觀。
三世是指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的差別。
四緣是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沒有真實的我,也沒有真實的法。
四、假安立法:決擇不相應行法中的生、老、住乃至滅盡定。決擇無表業的戒體、戒律、種子、虛空無為和擇滅無為等。
五、六善巧:決擇蘊、處、界、緣起、處非處及根善巧。

甲二、攝決擇分4 乙一、結前顯後
如是已說本地,次說諸地決擇善巧。由此決擇善巧為依,於一切地善能問答。
前面已經說過本地分,其次是將十七地中深隱的要義,做善巧的決擇。依此善巧的決擇,對於十七地中所含攝的道理,都能全部的掌握,若有人提出問題,能夠善巧的回答。

乙二、決擇一切12 丙一、五識身地意地3 丁一、標當先說
今當先說五識身地意地決擇。
現在要按照順序決斷簡擇,先從五識身相應地及意地這二地開始。

丁二、隨應決擇5 戊一、阿賴耶識2 己一、問
問:前說種子依,謂阿賴耶識,而未說有、有之因緣、廣分別義。何故不說?何緣知有?廣分別義云何應知?
問:在前面本地分,說到阿賴耶識是染淨種子的所依。
一、什麼緣故在五識身相應地及意地不說有阿賴耶識?
二、什麼因緣知道有阿賴耶識的存在?
三、廣分別阿賴耶識的體相、作用是什麼?

己二、答3 庚一、不說因緣2 辛一、標義
答:由此建立是佛世尊最深密記,是故不說。
答:由於阿賴耶識的建立是佛最甚深的密記,所以不說。
深密記:深,玄妙、精微。密,深隱。記,說明。因為阿賴耶識很玄妙、深細,相似相續的活動著,如一似常,若是說了,恐怕凡夫會執著阿賴耶識為我。二乘人還有法執,也會執著有一個法我,因而障生聖道,或墮惡趣,所以不說。

辛二、引證
如世尊言: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暴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如佛陀所說:阿陀那識能執持一切種子,是甚深、甚細,因為很難明白了知。一切種子剎那展轉地生起、轉變,如瀑流水相續不斷。我對凡愚不開演,恐怕有情會執著阿陀那識就是我,因為阿陀那識同一個行相,相續相似的在那裡活動著,凡夫眾生易執為我、為常、為一。

庚二、知有因緣2 辛一、總標八相2 壬一、嗢柁南
復次,嗢柁南曰:執受初明了 種子業身受 無心定命終 無皆不應理
八種理由是:一、執受:執持攝受;二、初:最初生起;三、明了:有明了性;四、 種子:由有種子性;五、業:由有業用差別;六、身受:由有身受差別;七、無心定:前六轉識不活動的定,包括無想定與滅盡定;八、命終時識。由這八個理由,若沒有阿賴耶識,是不合道理。

壬二、長行
由八種相,證阿賴耶識決定是有。謂若離阿賴耶識,依止執受不應道理,最初生起不應道理,有明了性不應道理,有種子性不應道理,業用差別不應道理,身受差別不應道理,處無心定不應道理,命終時識不應道理。
由有八種相狀,證明決定有阿賴耶識。如果沒有阿賴耶識,1)則依止執受、2)最初生起、3)有明了性、4)有種子性、5)業用差別、6)身受差別、7)處無心定、8)命終時識。這八種生命的情況都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

辛二、隨釋一一8 壬一、由依止執受3 癸一、徵
何故若無阿賴耶識,依止執受不應道理?
什麼緣故如果沒有阿賴耶識,而身體能有所依止、有所執受,這是不合道理的呢?
執受:有二。
一、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有色諸根,是指淨色根。所依執受,是指扶根塵。
二、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名言種子)執受: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是由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而來的。
這裡所要說的是指第一種,阿賴耶識能夠執持根身,令不爛壞,所以必須要有阿賴耶識。

癸二、釋3 子一、標
第二科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標,標出五因。
由五因故。
有五種原因,從依止執受的角度來看,不可以沒有阿賴耶識。

子二、徵
何等為五?
是哪五種原因呢?

子三、釋5 丑一、初因
謂阿賴耶識先世所造業行為因,眼等轉識於現在世眾緣為因。如說根及境界、作意力故,諸轉識生,乃至廣說。是名初因。
阿賴耶識是前世所造的業行為因而生起,不必等待現世因緣而現起,於一切時都可以活動著,所以作為根身的依止處。眼等前六轉識的生起必須要有現緣,要所依根不壞、境界現前、作意正起,識方得生。阿賴耶識及前六轉識的生起因緣不同,證成唯由先業所生的阿賴耶識恆時相續,沒有間斷,才能執受根身,為根身的依止。

丑二、第二因
又六識身,有善不善等性可得。是第二因。
又前六轉識的體性,有時與善法相應,有時與不善法相應,有時與無記法相應。善與不善相違,二者互相排斥,不能互相包容,因此不能做為執受所依。因為阿賴耶識一向是無記性,能包容善、惡、無記,因此一定要有阿賴耶識做執受的依止。

丑三、第三因
又六識身,無覆無記異熟所攝類不可得。是第三因。
又六識身的體性,不是無覆;覆是指覆障聖道,六識身可與染法相應,有煩惱的遮覆障礙。六識身也不是一類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不能同時執受善、惡、無記的三性法。也不是異熟所攝,轉識是從異熟果所生,從阿賴耶識中種子所現起的,不是真異熟,所以前六轉識不能作為執受所依。阿賴耶識是異熟果,從過去生所造的業力變異而熟的,它的性質是無覆無記:不會覆障聖道及蔭蔽於心,也沒有善惡之記別,就能包容善、不善、無記,只有這樣的異熟種類才能執受根身。

丑四、第四因2 寅一、顯過2 卯一、難無執受
又六識身各別依轉。於彼彼依,彼彼識轉,即彼所依應有執受,餘無執受不應道理。
又六識身的生起必須依止各別的所依根才能活動,譬如眼識依眼根,乃至意識依意根,眼等諸識才能生起。若說眼等諸識依根緣境轉時,僅能引生對彼所依根之執受,而對於其他非所依根就沒有執受,這是不合道理的。當任一前六轉識有間斷時,如何來成就執受呢?

卯二、難有執受
設許執受,亦不應理,識遠離故。
聲聞乘學者提出反駁,說:只要前六識中,有任何一個識生起就可以執受身根,雖然其他的識沒有活動,也不妨礙執受身根。論主說:就算承許任一六識轉時,能夠執受身根,這也無法合理証成六識可以成就執受。因為眼識生起的地方,並不是在耳根那裡,眼識怎麼能執受耳根呢?依眼根發眼識,若此時耳識沒有現起,就說眼識能執受耳根,是不合道理的。

寅二、出因
是第四因。
這是第四個原因,阿賴耶識能夠遍滿全身,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由阿賴耶識來執受,所以能成就執受。轉識是不行的,它有其各別依止相應的根,各別活動要都沒有間斷才能成就執受。此外,各別轉識只能執受它自己的所依根,而不能執受其他的根;原因是並非一一各別轉識都遍滿其他的所依根,那又怎麼能去執受他根呢?六識身轉不能相續不斷及遍滿所依,由於這二個原因,所以六識身可成就執受的說法不合道理。

丑五、第五因2 寅一、顯過3 卯一、標
又所依止應成數數執受過失。
執著六識就能執受根身的話,則所依止的身體,有時有執受,有時沒有執受,因為前六識有間斷,就會有數數間斷執受的過失。

卯二、徵
所以者何?

卯三、釋
由彼眼識於一時轉,一時不轉,餘識亦爾。
由於眼識有時生、有時不生,餘耳識乃至意識也一樣。前六識有間斷,不能相續,所以不能成立執受。

寅二、出因
是第五因。
這是第五個原因證成有阿賴耶識,以識之作用差別,指出唯相續不斷之阿賴耶識才能成為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從出生直到命終,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可以成立執受義。

癸三、結
如是先業及現在緣以為因故,善不善等性可得故,異熟種類不可得故,各別所依諸識轉故,數數執受依止過故,不應道理。
一、由識的生起差別而言,先業為因而生起的阿賴耶識,在一期生命中,恆常不斷的相續活動著,因此可以執受有色根身。六轉識須要現緣才能生起,因此轉識的生起有間斷時,所以不能執受有色根身。
二、由識的性質差別而言,前六轉識有時善,有時惡,有時無記,有三性可得,同一時內不能容受三性法,所以不能執受根身,只有阿賴耶識是一向的無記性,才能執受根身。
三、由識類差別而言,前六轉識不屬於真異熟,隨心念轉變,意識的界繫就不同。比如欲界眾生入色界定時有色界心,色身仍屬欲界,若說轉識能執受所依,此時的色界心如何能執受欲界身?唯阿賴耶識是真異熟,前生業力所招感的果報,界繫不隨意識轉,恆常穩定所以能執受根身。
四、由識的所依差別而言,前六轉識各各所依根不同,眼識依眼根轉時只能執受眼根,耳識依耳根轉時只能執受耳根…等,但阿賴耶識沒有這個限制,它能遍滿所依,所以可以全面成就執受。
五、由識的作用差別而言,眼識等前六轉識,有時有作用,有時沒有作用,所以不能執受所依,只有第八識恆時存在可以執受所依。如果依轉識來執受根身的話,有時候能執受,有時又不能執受,就有數數間斷執受的過失,這是不合道理的。
阿賴耶識是:一、先業所引;二、非善染等;三、無覆無記的一類;四、能遍:能普遍執受所有的根身;五、相續的執受,不像前六轉識會間斷,所以能夠執受有色根身。

壬二、由最初生起2 癸一、徵
何故若無阿賴耶識,最初生起不應道理?
若無阿賴耶識不應道理,若有最初生起不應道理。為什麼聲聞乘學者執著沒有阿賴耶識,及諸識不並生,而有最初生起是不合道理的呢?

癸二、釋2 子一、舉難
謂有難言:若決定有阿賴耶識,應有二識俱時生起。
聲聞乘學者這樣問難:如果你們認為有阿賴耶識,就應該有二個識同時並生。

子二、釋非2 丑一、標容俱轉
應告彼言:汝於無過妄生過想,何以故?容有二識俱時轉故。
大乘唯識學者應該告訴這一類人說:你在沒有過失當中,自己生出錯誤的判斷,認為諸識不能並生。為什麼這樣說呢?大乘唯識學者認為,只要因緣具足二個識乃至諸識都可以並生。

丑二、釋其所以2 寅一、斥非
所以者何?且如有一,俱時欲見乃至欲知,隨有一識最初生起,不應道理。
為什麼說諸識可以同時活動呢?假如有一個人,他同時想看外色、同時想聽音樂、嗅花香乃至了知事,這時候,若說有最初生起,一個識先生,後一個識才生,這樣是不合道理的。

寅二、顯正
由彼爾時作意無別,根、境亦爾,以何因緣識不俱轉。
為什麼說諸識可以俱轉?眼等諸識所依根不壞、所緣境現前、能生作意正起,因緣具足就可以同時發生作用,因此反問聲聞乘學者有什麼道理說諸識不可以一起活動呢?

壬三、由有明了性2 癸一、徵
何故若無諸識俱轉,與眼等識同行意識明了體性不可得耶?
什麼原因假如諸識不能並生的話,當眼等識與意識同時活動時,意識有明了性即不可得呢?

癸二、釋2 子一、成諸識俱轉
謂或有時憶念過去曾所受境,爾時意識行不明了;非於現境意現行時,得有如是不明了相。是故應許諸識俱轉。
有時候意識單獨作用,回憶過去曾經經歷過的境界時,意識對過去境有可能不會很明了。而意識在緣現前境時,不會有不明了境相,事實上當意識與五識同緣現在境時,行相是很清楚明了的,所以應該要同意諸識可以一起活動。

子二、難無明了性
或許意識無明了性。
這是反難:不然就是你同意意識緣現在境,也有可能有不明了性。事實上聲聞乘學者也不會認同意識緣現在境有不明了性,所以應該要同意諸識可以並生。如果允許諸識可以俱轉的話,就要承認有阿賴耶識的存在,而主張最初生起(識生時一個個先後次第生)是不合道理的。由五俱意識有明了性,證明意識與前五識可以同時生起,由此證明有第八阿賴耶識。

壬四、由有種子性2 癸一、徵
何故若無阿賴耶識,有種子性不應道理?
什麼原因若沒有阿賴耶識任持種子,而說前六轉識有任持種子的功能性,是不合道理的呢?

癸二、釋2 子一、由轉變3 丑一、標
謂六識身展轉異故。
為什麼六識身不能持種呢?因為六識一直在變化當中。

丑二、徵
所以者何?
變化的情形怎麼樣呢?

丑三、釋
從善無間不善性生,不善無間復善性生,從二無間無記性生。
第一段由善、不善、無記三性而言,有時善心變為不善心;有時不善心又變為善心,或者善或不善心又變為無記心,這是六識的實況。然而善與不善不能互容,故不能同時包容善、不善、無記的種子,也就不能同時任持三性的種子。

劣界無間中界生,中界無間妙界生,如是妙界無間乃至劣界生。
第二段是以三界而言,劣界是指欲界,中界是指色界,妙界可以說是無色界。欲界的有情,意識是可以轉變,有時是充滿欲望的欲界心,有時修禪定達到色界天的心情,有時修無色定達到無色界的心情,然而還是欲界的有情,阿賴耶識也仍然是欲界的異熟果報,在一期生命中是無法轉為色界或無色界的阿賴耶識,由於阿賴耶識有這樣的穩定性,它有任持種子的功能。

有漏無間無漏生,無漏無間有漏生。
第三段以有漏無漏而言。若修聖道,無漏心生起;若從聖道出來以後,有漏的心仍然活動著。只有阿賴耶識是一類無覆無記的性質才可以在無漏現行或不現行時,都不失其功能-執持種子。

世間無間出世生,出世無間世間生;非如是相有種子性,應正道理。
第四段以世出世差別而言。見道後的有學聖者,從根本無分別智出時,屬世間攝。證入根本無分別智時,屬出世間攝。只有阿賴耶識是一類無覆無記的性質才可以在世、出世間時,都不失其功能,執持種子。

子二、由間斷
又彼諸識長時間斷,不應相續長時流轉,是故此亦不應道理。
又六轉識有間斷的情況,如入滅盡定及無想定,前六轉識長時間不現行,若六轉識能任持種子,所任持的種子不能相續,就不應該還在生死中長時相續地流轉。然而無想天眾死歿即將轉生時,以前所造作的業種子並沒有失掉,說六轉識能任持種子是不合道理的。
彼諸識:是指六識身。
長時間斷:長時不相續現行。
不應相續,長時流轉:由此因緣,當六識間斷時,種子不能相續,如何長時在生死中流轉呢?所以說六識身有種子性,是不合道理的。

壬五、由業用差別2 癸一、徵
何故若無諸識俱轉,業用差別不應道理?
為什麼若諸識不並生,而面對境界,心有種種不同業用同時生起,是不合道理的呢?
*若沒有阿賴耶識,就沒有諸識一起活動產生各種業用差別可得,如果說:識的活動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話,一個識不可能同時有這四種作用,不合事實。

癸二、釋2 子一、標列
謂若略說有四種業。一、了別器業,二、了別依業,三、了別我業,四、了別境業。
簡略的說,平常一個人面對境時,有四種了別的作用同時出現;一、了別所居住的器世間;二、了別所依止的根身;三、了別有一個我的存在;四、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境。在這四種業用當中,了別器業及了別依業是阿賴耶識的功能;了別我業是末那識的功能,末那識執持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了別境界是六轉識的功能,六轉識各自了別自己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
*了別器業:能夠知道這是山河大地等,這種了別無分別器世間相的作用。
了別依業:能夠了別所執受的有色根身。外面的器相和內有色根身,都是阿賴耶識的所緣相,阿賴耶識緣慮根身器界及種子。

子二、斥非
此諸了別,剎那剎那俱轉可得,是故一識於一剎那有如是等業用差別,不應道理。
仔細的想一想,有情現在於剎那剎那間都有這四種了別的作用,聲聞乘學者主張:一個剎那只能有一個識在活動,如果是有那麼多的業用差別,一個識沒辦法同時作那麼多事,必須由諸識一起作這一件事,所以必須承認諸識並生,有阿賴耶識。
*了別我業:這是染末那的功能,末那識執阿賴耶識為自內我,一切時恆常思量人我、法我為相,而有俱生起的我、法二執。
*了別境業:是指眼等六轉識可以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等境界。

壬六、由身受差別2 癸一、徵
何故若無阿賴耶識,身受差別不應道理?
為什麼說如果沒有阿賴耶識,沒有辦法解釋有情的身體有很多的感受呢?
*身受差別:有色根身有苦、樂、捨三受的差別。應當了知這是由於阿賴耶識執受有色根身,才能建立三受的差別。如果沒有阿賴耶識,應無身受差別,但確實有種種身受差別可得,由此可知若無阿賴耶識是不合道理的。

癸二、釋2 子一、難應無
謂如有一,或如理思,或不如理;或無思慮,或隨尋伺;或處定心,或不在定;爾時於身諸領受起,非一眾多種種差別,彼應無有。
比如一個人,或者正在思惟佛法的道理;或者作不合道理的思惟;或入無心定止息受想心所,心無思慮;或隨境作粗細不同的思惟觀察;或入色界定或無色界定;或者已經出定;在以上各種狀況下,身識領受種種不同的覺受,如果沒有第八識,應該沒有這麼多的感受生起。
如理思:如理作意相應。
不如理思:非理作意相應。
無思慮:入無心定。
隨尋伺:未離尋伺欲。
處定心:安住在色、無色靜慮等至是處定心。
不在定:若未得定或從定出。

子二、結定有
然現可得,是故定有阿賴耶識。
然而如上所說有種種差別的感受生起,可知道一定有阿賴耶識。

壬七、由處無心定2 癸一、徵
何故若無阿賴耶識,處無心定不應道理?
為什麼如果沒有阿賴耶識,入無心定的人還活著的狀況,是不能解釋的。若是六轉識就能執持根身的話,入無心定時,六轉識不現,人就應該死。

癸二、釋2 子一、難非
謂入無想定、或滅盡定,應如捨命,識離於身,非不離身。
如果像聲聞乘學者所說,六轉識就可以執受根身的話,若入無想定或滅盡定,此時前六識都不活動,照這樣的說法,這時識應該離開身體,像捨掉生命一樣。但事實不然,佛說這時候識是不離身的。
*入無想定或滅盡定時,並不是所有的識都沒有,因為佛陀說:在無心定的情況下,識是不離開有情的身體。所以,如果沒有阿賴耶識,那個時候,就應該捨掉生命體的命根,識離開身體,如果是這樣說的話,如何建立無心定呢?如果執著六轉識可以執受根身,這是不合道理的。

子二、引證
如世尊說:當於爾時,識不離身故。
正如佛陀說過:入滅盡定,識不離身。那個時候,前六轉識都不現,只有承認有阿賴耶識。

壬八、由命終時識3 癸一、徵
何故若無阿賴耶識,命終時識不應道理?
為什麼如果不承認有阿賴耶識,依命終時識離身時所生起的現象來看,是不合道理的呢?
*命終時識:將臨命終時,識漸漸的離開身體,冷的感覺就慢慢生起,這是命終時的識,應當知道這就是阿賴耶識。

癸二、釋2 子一、簡非間斷
謂臨終時,或從上身分,識漸捨離,冷觸漸起;或從下身分。非彼意識,有時不轉。
人在臨命終時,當識漸漸的離開身體,身體就慢慢的冷,有的人是從頭部往下冷,有的是從腳往上冷。但這絕對不是意識的作用,因為那時意識已經沒有明了性。
*如果沒有阿賴耶識,而說意識漸漸捨離身體,身體漸漸變冷是不合道理的。因為意識不是一切時都在相續的活動,意識尚且不能執持根身,又怎能說意識捨離身體使令身體變冷的道理呢?

子二、出能執持
故知唯有阿賴耶識能執持身,此若捨離,即於身分冷觸可得,身無覺受。意識不爾。
由此可知,唯有阿賴耶識執持根身,當阿賴耶識漸漸離開身體,身體的冷觸現前,阿賴耶識完全捨離時,全身冰冷,沒有覺受。可是意識就不是這樣,臨命終時意識不再明了現前,此時阿賴耶識若未離身,身上還有些微煖氣,由此可知身體的部分逐漸冷觸與意識不現並無關係,若無阿賴耶識無法解釋臨終時識漸捨離,冷觸漸起的現象。

癸三、結
是故若無阿賴耶識,不應道理。
所以由命終時的現象觀察,非有阿賴耶識不可。
*以上是本論解釋八相來證明必須有阿賴耶識。這八相是執持作用、最初生起、有明了性、有種子性、業用差別、身受差別、處無心定及命終時識,來證明若沒有成立阿賴耶識,不能說明生命的現象。

庚三、廣分別義2 辛一、明建立2 壬一、嗢柁南
復次,嗢柁南曰:所緣若相應 更互為緣性 與識等俱轉 雜染汙還滅
此偈頌標列出來阿賴耶識的五種相;阿賴耶識的所緣是什麼?阿賴耶識與什麼心所相應?阿賴耶識與前七轉識互相為因緣的情況如何?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一起活動的狀況。最後一相是阿賴耶識中的雜染種子如何逐漸去除,轉得清淨?

壬二、長行2 癸一、略辨2 子一、標
若略說阿賴耶識,由四種相建立流轉,由一種相建立還滅。
略說阿賴耶識有五種相,前四種相建立阿賴耶識的流轉相,由第五種相建立阿賴耶識的還滅相。

子二、辨2 丑一、建立流轉
云何四相建立流轉?當知建立所緣轉故,建立相應轉故,建立互為緣性轉故,建立識等俱轉轉故。
哪四相建立流轉呢?一、阿賴耶識在所緣相上的活動;二、阿賴耶識與心所法相應的情況;三、阿賴耶識與前七轉識之間的互為緣性;四、阿賴耶識與前七轉識一起活動的情況。應當了知由這四種相建立流轉。

丑二、建立還滅
云何一相建立還滅?謂由建立雜染轉故,及由建立彼還滅故。
如何以一相建立阿賴耶識的還滅?由去除染污的種子,捨棄雜染,轉得清淨,由此建立還滅。

癸二、廣釋5 子一、所緣轉相2 丑一、徵
云何建立所緣轉相?
怎麼樣安立阿賴耶識的所緣轉相?

丑二、釋2 寅一、別辨相3 卯一、所緣差別2 辰一、辨二種2 巳一、標列
謂若略說,阿賴耶識由於二種所緣境轉。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
阿賴耶識的所緣境略說有內外二種:
一、了別它所執受的內身,就是五色根、根所依止的扶根塵。還有阿賴耶識中三界有漏的種子;
二、了別外界的色塵,阿賴耶識了別器世間相,任運而起,對器世間相無分別。

巳二、隨釋2 午一、了別內執受2 未一、於有色界
了別內執受者,謂能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及諸色根根所依處。此於有色界。
在欲界及色界,了別內執受,是指阿賴耶識能夠了別自己識中的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以及能夠了別五色根,及根所依處的扶根塵。
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阿賴耶識中含藏三界一切的有漏種子。習氣就是種子。由於有遍計所執,執著這一切是真實的,以這樣虛妄的執著為因,令有情現在已得生滅無常的異熟果報識,攝藏種種有為諸行熏習而成氣氛,從因而說,名為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
內執受:五色根及五色根所依止的扶根塵,都為阿賴耶識所執受。因為有阿賴耶識的執受,而有覺受,又有阿賴耶識的執持,令根身不會壞爛。五色根及根所依處是有情的身體,稱為內執受。
內執受了別:阿賴耶識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五色根及扶根塵為所緣境而生起。

未二、於無色界
若在無色,唯有習氣執受了別。
若是無色界的有情,並沒有五色根及根所依止的扶根塵,阿賴耶識只有了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習氣。

午二、了別外無分別器相2 未一、標相
了別外無分別器相者,謂能了別依止緣內執受阿賴耶識故,於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
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是指阿賴耶識不但能了別內五色根身及種子,還能了別於一切時無有間斷的山河、大地等無分別的外器世間相。
外:器世間不為阿賴耶識所執受,但它是阿賴耶識的所緣境,因此稱器世間為外。
無分別:任運生起,稱為無分別。
器:器世間,如房子、山河等。
器相:一切器世間的境界都是依止緣內執受的阿賴耶識而生起。
一切時無有間斷器世間相:阿賴耶識沒有強大的分別,是一類無記性。器世間相沒有間斷,由於有阿賴耶識的執持,以及執受根身,只要這一期的生命體生存著,器世間也是跟著存在,這是眾生共業所感,決定能安住一大劫。

未二、喻合
譬如燈焰生時,內執膏炷,外發光明;如是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緣外器相生起道理,應知亦爾。
用燈火燃燒生出光焰來做譬喻;內執膏炷,外發光明,說明阿賴耶識了別內執受及了別外無分別器世間相的狀況。阿賴耶識緣內執受種子、根身及扶根塵,就像膏炷一樣,膏炷所發出的光明,就是所生存的器世間。

辰二、明微細
復次,阿賴耶識緣境微細,世聰慧者亦難了故。
又阿賴耶識緣境的行相很微細,世間上極聰明的人也不能知道。
緣境:二種所緣境。
微細:阿賴耶識能緣的心,於種子、根身及器世間這二種所緣上活動的相貌,如何活動,很難知道。

卯二、行相差別2 辰一、相似了別
復次,阿賴耶識緣境無廢,時無變易。從初執受剎那乃至命終,一味了別而轉故。
再說,阿賴耶識一直相似相續的緣著它的所緣境,沒有停止,沒有改變。從出生到死亡,不斷的在那裡運作,這是相似的了別。
無廢:阿賴耶識對它的所緣境,完全的緣慮,沒有缺少。
時無變易:阿賴耶識從頭到尾都是相續一味的無覆無記性,一直沒有改變,不斷的在那裡活動。
初執受:從剛入母胎,識緣名色時,就開始緣慮名色。欲界和色界的有情,阿賴耶識有二種執受所緣;無色界的有情,阿賴耶識只有執受習氣。

辰二、剎那了別
復次,阿賴耶識於所緣境念念生滅,當知剎那相續流轉,非一非常。
又說到阿賴耶識對於所緣境是念念的生生滅滅,應當知道阿賴耶識是剎那的相續流轉,好像是一整體,常住不變,事實上並不是一直不變的,也不是一個整體。
非一:阿賴耶識緣念它的所緣境,念念不同。
非常:有生滅,不是常住不變。

卯三、界處差別
復次,阿賴耶識,當言於欲界中,緣狹小執受境;於色界中,緣廣大執受境;於無色界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緣無量執受境;於無所有處,緣微細執受境;於非想非非想處,緣極微細執受境。
阿賴耶識所執受的身體,在三界中,有大小的差別;
1)欲界有情的身體狹小,器世間活動的範圍也是很小。
2)色界的有情身體很大,阿賴耶識緣的是廣大的執受境。
3)無色界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天的有情,心緣空及識,空、識是無量無邊,阿賴耶識緣無量執受境。
4)無所有處天,緣微細執受境。
5)非想非非想處天人心識,緣極微細的執受境。
執受境:根身、扶根塵及種子。在欲界和色界阿賴耶識有二種執受,是緣習氣、根及根所依止的扶根塵。無色界只有緣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作它的執受境。

寅二、結略義
如是了別二種所緣故,於所緣境微細了別故,相似了別故,剎那了別故,了別狹小執受所緣故,了別廣大執受所緣故,了別無量執受所緣故,了別微細執受所緣故,了別極微細執受所緣故,應知建立阿賴耶識所緣轉相。
1)阿賴耶識能了別二種所緣,內所執受的根身和種子,外器世間。
2)阿賴耶識活動的相貌,對所緣境的了別很微細。
3)相似的了別,一味的相似相續的了別。
4)剎那的了別,念念生滅。
5)在三界之中,阿賴耶識所了別的範圍有狹小、廣大、無量和微細的差別;了別狹小執受所緣,是指欲界的有情。了別廣大執受所緣,是指色界有情。了別無量執受所緣,是指空無邊處及識無邊處的有情。了別微細執受所緣,是指無所有處天的有情。了別極微細執受所緣,是指非想非非想處天的有情。這是介紹阿賴耶識的所緣轉相。

子二、相應轉相2 丑一、徵
云何建立相應轉相?
如何建立阿賴耶識的相應轉相?

丑二、釋3 寅一、標列法
謂阿賴耶識與五遍行心相應法恆共相應。謂作意、觸、受、想、思。
阿賴耶識一定與五遍行心所相應,五遍行心所是作意、觸、受、想、思,這是指它相應的對象。作意就是造作,警心令起;觸是根、塵、識三和合名觸,與受、想、思,所作為依;受是領納;想是取相;思是造作。

寅二、辨彼相3 卯一、唯異熟攝及極微細
如是五法亦唯異熟所攝,最極微細,世聰慧者亦難了故。
觸、作意、受、想、思這五法也是一種果報,它非常的微細,世間上最聰明的人,也不能知道這件事情。

卯二、常一類轉
亦常一類,緣境而轉。
五遍行心所也常常是無覆無記的一個相狀,緣境而活動著。前面說阿賴耶識緣境時,沒有間斷又無變易,這是一類。作意、觸、受、想、思這五法,它與阿賴耶識是一直相應活動著。

卯三、捨受相應無記性攝2 辰一、舉相應受
又阿賴耶識相應受,一向不苦不樂,無記性攝。
又阿賴耶識與五受中的捨受相應,一向都是不苦不樂,屬於無記性。

辰二、例餘心所
當知餘心所行相亦爾。
與阿賴耶識相應的心所,是觸、作意、受、想、思,這五個心所也都是一樣,都是不苦不樂受,也是無記性。

寅三、結略義
如是遍行心所相應故,異熟一類相應故,極微細轉相應故,恆常一類緣境而轉相應故,不苦不樂相應故,一向無記相應故,應知建立阿賴耶識相應轉相。
如同前面所說,作意、觸、受、想、思五遍行心所,是與阿賴耶識相應的活動著,是屬於異熟的一類,極微細相應的活動著,恆常的在所緣境上活動,是無覆無記性,與不苦不樂的捨受相應,它一向都是無記相應,這就是與阿賴耶識相應活動的相狀。

子三、互為緣性轉相2 丑一、徵
云何建立互為緣性轉相?
如何建立阿賴耶識與轉識互相緣慮的情況呢?它們怎樣互緣,互動的情況又是怎樣?

丑二、釋2 寅一、別辨相2 卯一、阿賴耶識與諸轉識為緣2 辰一、標列
謂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作二緣性。一、為彼種子故;二、為彼所依故。
阿賴耶識能夠為前七轉識作二種緣:
一、前七轉識的生起依阿賴耶識的種子為因。一切法皆是由阿賴耶識中的種子而生起。
二、阿賴耶識又能做為前七轉識的依止處。一切法都依止於阿賴耶識。
不論是現行識或是種子,一切法的生起都是依止於阿賴耶識。

辰二、隨釋2 巳一、為種子
為種子者,謂所有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一切皆用阿賴耶識為種子故。
阿賴耶識能為彼種子的意思是:所有善、不善,及無記相應的識,這些轉識活動時,它們都是從阿賴耶識的種子而來。

巳二、為所依2 午一、由有執受
為所依者,謂由阿賴耶識執受色根,五種識身依之而轉,非無執受。
阿賴耶識能為所依的意思是:由於阿賴耶識執受眼、耳、鼻、舌、身五色根,五種轉識才能夠活動,五色根若沒有阿賴耶識的執受,身體就爛壞。

午二、由有末那2 未一、標法
又由有阿賴耶識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為依止故,意識得轉。
又由阿賴耶識而有末那識,因為有末那識為依止,意識才能夠活動。意識活動要依止意根,意識是以第七識為其意根。意根有二種:
一、等無間滅意,前一念識滅是後一念識生起的依止,八種識生都有無間滅意。
二、染污意,是指第七識說的。第六意識生時,要依止第七末那識。

未二、喻合
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識身轉,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
譬如眼識要依止眼根,乃至身識要依止身根,才能夠活動,前五識的活動必須要依止於五根。意識也是一樣,它要能夠活動,一定要有意根。末那識是意識的意根,意識是依止意根而能活動。

卯二、諸轉識與阿賴耶識為緣2 辰一、標列
復次,諸轉識與阿賴耶識作二緣性。一、於現法中,能長養彼種子故;二、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故。
又前七轉識可以給阿賴耶識作二種緣。
一、於現在的生命體而言,轉識能夠影響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也就是現行熏種子;前七轉識一活動,馬上熏到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使令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得到長養,種子的力量增強。
二、以未來的生命體而言,轉識又能令業種子力量加強,強到能感當來世的異熟果報,就說轉識為未來世種殖下異熟種子。

辰二、隨釋2 巳一、長養彼種
於現法中,長養彼種子者,謂如依止阿賴耶識善、不善、無記轉識轉時,如是如是於一依止同生同滅,熏習阿賴耶識;由此因緣,後後轉識善、不善、無記性,轉更增長、轉更熾盛、轉更明了而轉。
現行的色受想行識,能長養阿賴耶識的種子是什麼意思呢?轉識依止於阿賴耶識,當轉識生出善、不善、無記相應的現行時,同時又熏習、影響到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就在轉識與阿賴耶識同生同滅,即生即滅時,完成現行熏習阿賴耶識種子的作用,使令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增長、熾盛、強大、明顯,現行會使種子產生這樣的變化。

巳二、攝殖彼種
於後法中,為彼得生攝殖彼種子者,謂彼熏習種類,能引攝當來異熟無記阿賴耶識。
轉識如何影響未來生命體?轉識不斷熏習阿賴耶識的善惡種子,因而影響到阿賴耶識中善惡種子的強度,所熏習的善惡業種子,力量增長到能夠引生未來世能在三界五趣中得到異熟的果報,一個異熟無記性的阿賴耶識。
彼熏習種類:業的種子有三種:福業、非福業、不動業。福業就是世間的五戒十善種種的善業;非福業就是做惡業,如殺生、偷盜;不動業就是修禪定,心裡不再為欲所動。不動業能感色界或無色界的果報,福非福業能感欲界的果報。這三種業而能夠感得三界可愛、不可愛的果報。這是轉識的熏習種類,能夠得到來生的阿賴耶識。就是十二緣起中的有支。

寅二、結略義
如是為彼種子故,為彼所依故,長養種子故,攝殖種子故,應知建立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性轉相。
如上所說阿賴耶識與轉識的關係;
1)阿賴耶識中有諸轉識的種子,能生起轉識;
2)阿賴耶識能為諸轉識做依止,有阿賴耶識,轉識才能夠活動。
3)轉識也能夠與阿賴耶識為緣;諸轉識能夠熏習長養阿賴耶識的名言種子、業種子及我執種子。
4)使令業種子增強,而能夠感得未來的果報。這樣就成立阿賴耶識與轉識的種生現、現熏種互為緣性與因果的關係。

子四、識等俱轉轉相2 丑一、徵
云何建立阿賴耶識與轉識等俱轉轉相?
如何建立阿賴耶識與前七轉識一起活動的相貌?

丑二、釋2 寅一、別辨相2 卯一、阿賴耶識與識等俱轉相2 辰一、辨俱轉3 巳一、諸識俱轉2 午一、總顯諸識5 未一、與一俱轉3 申一、標
謂阿賴耶識,或於一時唯與一種轉識俱轉,所謂末那。
阿賴耶識有時只與一種轉識一起活動,即是末那識。

申二、徵
何以故?
為什麼?

申三、釋
由此末那,我見慢等恆共相應思量行相,若有心位、若無心位,常與阿賴耶識一時俱轉,緣阿賴耶識以為境界,執我起慢思量行相。
由於末那識與我見、我慢、我愛、我癡相應,恆常思量為行相。在有心位或是無心位,末那識恆常與阿賴耶識一起活動,末那識執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因此有我見、我慢、我愛、我癡,這四種煩惱恆共同相應,這就是末那識的行相。
無心位:六種情況,都是第六意識不活動的情況。其餘都是有心地。一、無夢睡眠時,二、暈倒悶絕時,三、無想定位,是指在欲界的人修無想定,入定的狀況;四、無想生位,受生在無想天;五、滅盡定位,前六轉識的受想心所止息,我執相應的第七識不現行,法執末那還在,六、無餘依涅槃位,阿羅漢入涅槃,八識都不現行。以上這六個狀態,屬於無心地,在卷13有說。現在只說前面五種情況,說阿賴耶識只與一個末那識在一起活動,不取最後一個的無餘依涅槃界,因為那時連阿賴耶識都已捨,不可以說它與末那識一起活動。意指前六轉識滅時名無心位,前六轉識生時名有心位。

未二、與二俱轉
或於一時與二俱轉,謂末那及意識。
有時阿賴耶識與二個轉識一起活動,是與末那識及意識一起活動。譬如在入禪定時,前五識都不活動,只有六、七識與阿賴耶識一起活動。

未三、與三俱轉
或於一時與三俱轉,謂五識身隨一轉時。
或者阿賴耶識同時與三個識一起活動的情況,阿賴耶識可能與前五識中的任何一個識,配合意識,加上末那識,與阿賴耶識一起活動。

未四、與四俱轉
或於一時與四俱轉,謂五識身隨二轉時。
或者阿賴耶識與四個轉識一起活動的狀況;有時眼睛看,耳朵聽,這是前五識中的二個識,加上有第六識、第七識,這是阿賴耶識與四個識共同活動的情況。

未五、乃至與七俱轉
或時乃至與七俱轉,謂五識身和合轉時。
或者有時前五識全部一起活動,會有七個識同時與阿賴耶識一起活動。

午二、別廣意識2 未一、辨染淨
又復意識,染汙末那以為依止,彼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末那滅已,相縛解脫。
第六意識是以第七識染末那為依止,尚未對治第七識前,都是有俱生的我執和法執,我相、法相永遠存在,不能解脫。末那識全部轉滅以後,才能解脫相縛,就能知道是如幻如化的無我、無我所。有無分別智以後,才能夠解脫現在的執著心。
相縛:凡夫不知道境界是如幻如化,永遠執著是真實,所以見分為相分所束縛,不得自在。

未二、辨緣境2 申一、標
又復意識,能緣他境及緣自境。
第六意識可以緣其他識的所緣境,也可以緣自己的所緣境。

申二、釋2 酉一、緣他境
緣他境者,謂緣五識身所緣境界,或頓不頓。
緣他境,是指五俱意識,能緣五識身所緣的境界。或是頓,同時攝取很多的外境,同時又看、又聽。或是不頓取多境,只有專注在某一個境界,只取一個境。

酉二、緣自境
緣自境者,謂緣法為境。
緣自境,是指第六意識緣自己的法處為境界。

巳二、諸受俱轉2 午一、總標
復次,阿賴耶識,或於一時與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俱時而轉。此受與轉識相應,依彼而起。
又阿賴耶識本身是捨受,有時與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受一起活動。此時阿賴耶識的受與轉識相應,依彼轉識而起苦、樂、或不苦不樂受。

午二、別辨2 未一、相雜俱轉
謂於人中,若欲界天,若於一分鬼、傍生中,俱生不苦不樂受,與轉識相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相雜俱轉。
在人或是欲界天,或一類的鬼、或畜生當中,俱生不苦不樂受的阿賴耶識,可以與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的轉識一起活動。阿賴耶識一直保持不苦不樂的捨受,不受轉識的苦、樂受所影響,稱為相雜俱轉。

未二、一向俱轉2 申一、舉苦受2 酉一、標俱轉
若那落迦等中,他所映奪,不苦不樂受與純苦無雜受俱時而轉。
若地獄及三種餓鬼道中,不苦不樂受為一向強烈的苦受所映奪,然而不苦不樂受的阿賴耶識,還是可以與只有純苦受的轉識一起活動。
那落迦等:此中等,包括三種餓鬼,由外障礙飲食、內障礙飲食、飲食無有障礙。四種那落迦:大那落迦、近邊那落迦、寒那落迦、獨一那落迦。
他所映奪:三種餓鬼及四種地獄的有情,有極猛利的苦受,因而映奪阿賴耶識的不苦不樂受。三種餓鬼及四種地獄有情的苦相,稱為他。

酉二、釋難知
當知此受被映奪故,難可了知。
當知阿賴耶識的不苦不樂受很微細,被強烈的苦受所映奪,因此不能感受到阿賴耶識的不苦不樂受。

申二、例餘受
如那落迦等中,一向苦受俱轉;如是於下三靜慮地,一向樂受俱轉;於第四靜慮地乃至有頂,一向不苦不樂受俱轉。
在地獄一向有苦受,而初禪、二禪、三禪只有樂受,初三靜慮一向都是樂受,這也是一向俱轉的情況。第四靜慮地以上乃至三有之頂的非有想非無想天,一向都是不苦不樂受。阿賴耶識與一向有此三受的轉識一起活動,而阿賴耶識是保持捨受的情況。

巳三、善等俱轉
復次,阿賴耶識,或於一時與轉識相應善、不善、無記諸心所俱時而轉。
其次,阿賴耶識有時與轉識相應的善、不善、無記心所,這些種種的心所法一起活動。

辰二、簡相應3 巳一、標
如是阿賴耶識雖與轉識俱時而轉,亦與客受,客善、不善、無記心所俱時而轉,然不應說與彼相應。
阿賴耶識雖然與前六轉識一起活動,六轉識的這些苦、樂受及不苦不樂受或是善、不善、無記心,對阿賴耶識來說都是客受或是客善、不善、無記。客就表示不是自己的,也可以解釋為容忍前六轉識的受,但不應該說阿賴耶識與轉識相應,只能說是一起活動。
客受:轉識相應的苦受、樂受、捨受。不屬於阿賴耶識的,稱之為客。
客善、不善、無記心所:與轉識相應的善、不善、無記心所法。因為這一切不與阿賴耶識相應,不繫屬阿賴耶識,所以稱為客。

巳二、徵
何以故?
為什麼說不與轉識、客受、客心所法這三種相應呢?

巳三、釋2 午一、顯義
由不與彼同緣轉故。
因為它們不是在同一個所緣境上活動。阿賴耶識一直緣的是根身、器界和有漏種子,而轉識的所緣境就不一樣。因為阿賴耶識與轉識有不同的所緣,所以說不相應。
相應: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各自種子所生。

午二、喻相2 未一、喻諸法俱轉3 申一、舉眼識與眼根2 酉一、成所喻法
如眼識雖與眼根俱轉,然不相應。此亦如是。
如眼識與眼根一起活動,但不能說是相應為喻。眼根是色法,只能為眼識所依,不能緣境,只有眼識才能夠緣境。阿賴耶識與轉識雖然一起活動,但不是相應而轉,道理也是一樣。

酉二、釋能喻相
應知此中,依少分相似道理,故得為喻。
這裡舉眼根與眼識一起活動,而不能說相應,用這個譬喻說明阿賴耶識與轉識一起活動,也不能說是相應。這個譬喻,其中只有少部分相似,不要認為阿賴耶識與前六轉識一起活動的情況,就與眼識與眼根一起活動的情況完全一樣,不是完全一樣,只有一部分一樣。

申二、舉諸心所法
又如諸心所,雖心所性無有差別,然相異故,於一身中一時俱轉,互不相違。如是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身中一時俱轉,當知更互亦不相違。
又譬如諸心所法,雖然同依心起,繫屬於心,與心相應,這一點沒有差別,但每個心所法各個功能不同,在一個人身上可以同時一起活動,互不干擾。就好像不同的心所法可以和合運轉,阿賴耶識也是一樣可以與諸轉識,在一身中同時一起活動,應當知道這也是互不相違的。
心所性無有差別:諸心所法繫屬於心,與心相應。
相異:心所法一一各從自種所生。用心所法來譬喻阿賴耶識與諸識一起活動的情況。

申三、舉瀑流等2 酉一、喻2 戌一、波浪喻
又如於一瀑流,有多波浪一時而轉,互不相違。
又像在一個瀑流中,有很多波浪同時在活動,瀑流譬喻阿賴耶識,波浪譬喻諸轉識,並沒有相違背。

戌二、影像喻
又如於一清淨鏡面,有多影像一時而轉,互不相違。
又像在一個清淨的鏡子中,有很多影像一起出現,鏡面譬喻阿賴耶識,影像譬喻轉識。阿賴耶識能夠生出轉識,鏡子裡面可以生出來這麼多的影像,並沒有相違背。

酉二、合
如是於一阿賴耶識,有多轉識一時俱轉,當知更互亦不相違。
由瀑流、鏡子的譬喻,同樣,在一個阿賴耶識中,有諸多轉識一起活動,也不會互相違背。

未二、喻一時俱轉2 申一、喻2 酉一、眼識等喻2 戌一、眼識
又如一眼識,於一時間,於一事境,唯取一類無異色相;或於一時,頓取非一種種色相。
眼識於一時間,對於一個事物的境界,獨緣一類無異色相;也能夠一時,頓取種種色相。如眼識可以只看一棵樹,也可以看山、水、樹、花、草。種種色相雖然互不相應,亦可一時俱轉。

戌二、耳等識
如眼識於眾色,如是耳識於眾聲、鼻識於眾香、舌識於眾味亦爾。
如眼識於眾色,耳識也是一樣,有時只注意聽一個聲音,有時所有的聲音通通聽到。鼻識於眾香、舌識於眾味也是一樣。眾聲、眾香、眾味雖然互不相應,亦可一時俱轉。

酉二、身識等喻2 戌一、身識
又如身識,或於一時,於一事境唯取一類無異觸相;或於一時,頓取非一種種觸相。
又如身識或於一時,於一事境唯取一類相同的觸,也可以同時頓取各種不同的觸相。種種觸相雖然互不相應,亦可一時俱轉。

戌二、分別意識
如是分別意識,於一時間,或取一境相,或取非一種種境相。
第六意識也是一樣,於一時間,有時緣單一種法塵,有時緣色塵、聲塵等等一起緣。種種境相雖然互不相應,亦可一時俱轉。

申二、合
當知道理亦不相違。
由此可知,阿賴耶識中有互不相應多轉識一時俱轉,道理不相違背。

卯二、末那與阿賴耶識俱轉相2 辰一、標列相應
又前說末那恆與阿賴耶識俱轉,乃至未斷,當知常與俱生任運四種煩惱一時相應。謂薩迦耶見、我慢、我愛,及與無明。
又前面已說末那識恆常與阿賴耶識一起活動,乃至未斷除我執以前,當知第七識常常與任運的四種煩惱相應,就是薩迦耶見、我慢、我愛,及與無明。

辰二、料簡其相
此四煩惱,若在定地、若不定地,當知恆行,不與善等相違,是有覆無記性。
這四種俱生煩惱,或在定地,或在不定地,於一切時恆常現行。這四種煩惱不與前六識所造的善等業相違背,是有覆無記性。能障礙聖道,所以名有覆;非善非惡,所以名無記。

寅二、結略義
如是阿賴耶識,與轉識俱轉故,與諸受俱轉故,與善等俱轉故,應知建立阿賴耶識俱轉轉相。
如是阿賴耶識,能與轉識一起活動:阿賴耶識本身只有捨受,可以與轉識的三受一起活動;阿賴耶識本身是無記性的,也可以與轉識的善、惡、無記三性一起活動,應當知道這是阿賴耶識與轉識一起活動的情況。

子五、雜染還滅相2 丑一、徵
云何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如何成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的相狀?

丑二、釋2 寅一、明建立2 卯一、別辨相3 辰一、雜染根本3 巳一、略辨2 午一、辨差別2 未一、約生果辨3 申一、標
謂略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
簡單的說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法的根本。

申二、徵
第二科徵,提問。
所以者何?
為什麼?

申三、釋3 酉一、有情世間
由此識是有情世間生起根本。能生諸根、根所依處及轉識等故。
阿賴耶識是有情世間生起的根本。為什麼?它能生出五根、根所依處的扶根塵,及七轉識等,包括心心所法都能夠生出來。
有情世間:色蘊及非色蘊是有情世間的自體,色蘊是身,非色蘊是心。
生起根本:以阿賴耶識的種子為因緣,才能生出有情世間,所以阿賴耶識是有情世間生起的根本。
諸根:五淨色根。
根所依處:就是扶根塵,這是屬於色蘊。
轉識:就是心王。
等:等取轉識相應諸心所法應當了知。

酉二、器世間
亦是器世間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間故。
阿賴耶識也是器世間生起的根本。為什麼?它能生起器世間。
由能生起器世間故:阿賴耶識中的共相種子成熟,而變現成器世間,大家能夠共同受用。器世間也就是有地水火風四大種,與它所造出來的山河大地等色。大家的業很相似,就感得同樣的境界,稱為共相種。共相種成熟以後,當阿賴耶識感果報時,器世間相也就變現出來。

酉三、有情界2 戌一、標互為緣
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為增上緣故。
有情在一起互相受影響,也是以阿賴耶識為根本。為什麼?因為一切有情互相增上、互相熏習。

戌二、釋其所以
所以者何?無有有情與餘有情互相見等時,不生苦樂等更相受用。由此道理,當知有情界互為增上緣。
這是怎麼樣的情況呢?沒有一個人與他人見面時,不會生出感受;有些人彼此見面就覺得快樂,有的就感到不舒服,或者沒有感覺,這就是互相生起覺受的作用。由於過去所結的緣不同,現在的感受也就有差別,由這個道理,而說有情可以互為增上緣。
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更互為緣,而生起苦樂等受,應當知道這是以阿賴耶識的雜染為根本。轉捨雜染的阿賴耶識,這樣的清淨修行人,就沒有互相受用的雜染事。

未二、約持種辨
又即此阿賴耶識能持一切法種子故,於現在世是苦諦體,亦是未來苦諦生因,又是現在集諦生因。
又阿賴耶識任持許多種子,這些種子能生出現在根身、器界的果報,因此是現在的苦諦體;阿賴耶識中還有很多的名言種子、業種子,能生出未來的果報,因此又是未來苦諦生因;而且現在還不斷地增長愛見煩惱的種子的力量,所以說是現在集諦生因。
苦諦體:已生的阿賴耶識是現行識,對現在世來說它是苦諦體。
苦諦生因:阿賴耶識中有很多苦果的種子,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法的種子,只要有因緣在未來就能感得異熟果的生起,所以是未來苦諦的生因。
集諦生因:在現在的生命中,又能長養阿賴耶識中所攝藏的愛見煩惱種子的力量,所以是現在集諦生因。

午二、結略義
如是能生有情世間故,能生器世間故,是苦諦體故,能生未來苦諦故,能生現在集諦故,當知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根本。
1)因為阿賴耶識能生出有情世間的緣故。
2)因為阿賴耶識能生出器世間的緣故。
3)因為阿賴耶識是苦諦主體的緣故。
4)因為阿賴耶識又含藏很多三界五趣的種子,能感生未來的果報的緣故。
5)因為能生出現在種種的煩惱及業的緣故。
應當知道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的根本。

巳二、別簡3 午一、標體性
復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此非集諦因。
其次,阿賴耶識所攝持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種子,不是業、煩惱二雜染種子,隨順無漏故屬於道諦所攝,與流轉相違,所以不是集諦因。順解脫分是指資糧位聞思階段的行者,順決擇分是指加行位的行者,是屬於修慧的階段。
順解脫分:隨順趣向解脫,修習種種順於解脫的資糧,是資糧道攝。
順決擇分:隨順趣向現觀,名順決擇分,修習煖等四加行的緣故,屬加行位。

午二、釋相違
由順解脫分等善根與流轉相違故。
由於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的善根種子,與流轉生死法背道而馳的緣故。
等:包括頂、忍、世第一,見道、修道,究竟道,初地到十地,都是屬於道諦所攝,所修的無漏道都是對治煩惱,不是集諦因,與集諦相反。
資糧位: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
加行位: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修四尋思、四如實智,依止四禪。
通達位:初地是通達位。
修習位:二地到十地,是屬於修習位。
究竟位:成佛。
從初發心的資糧位到加行位就是第一阿僧祗劫。第二阿僧祗劫是從初地到七地。第三阿僧祗劫是從八地到二障全部斷除,圓滿成就佛果。

午三、顯增上2 未一、望餘善根
所餘世間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轉更明盛。
除了在佛法中聞思修之外,因為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善根生起的緣故,令其餘所修的世間福分善根,轉變成更加明了、盛大。什麼是明了?以數數修習加行位的善法之故,了達因果。
所餘世間所有善根:無貪、無瞋、無癡的三種善根,由於還有俱生我、法二執,仍屬於世間的善根,不與流轉相違。
轉更明盛:由於修學佛法,生起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的善根,使得與流轉相違的善根就更加的明了,更加的增盛,也因此令世間善根的種子很快的增長。

未二、望後展轉2 申一、於自類種
由此因緣,彼所攝受自類種子,轉有功能、轉有勢力,增長種子,速得成立。
由此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善法種子,使所餘世間福分善根,轉更明盛的因緣。使令它所攝受的自類世間福分善根種子,展轉變得更有功能。善業等種轉有勢力。令解脫分善根種子增長,速得成立。什麼是成立?於未來,能夠感得增上生殊勝的果報;從下品可以轉到中品,從中品可以轉到上品。
所攝受自類種子:不論是世間善根的種子,或是出世間善根的種子,快速的由下品轉成中品,由中品的轉成上品。依照這種道理,而說展轉有功能、展轉有勢力。

申二、於善業果
復由此種子故,彼諸善法轉明盛生。
又由於福分自類種子增長的緣故,能使現起的世間福分的善法,展轉令明了、強盛生起。或是說:由於解脫分等種子的緣故,那些現行福分善法,轉明盛生。與前面的轉更明盛有何不同?勝於前面,因為念念增長的緣故。

又復能感當來轉增、轉勝可愛、可樂諸異熟果。
又展轉的增強、增勝,能於未來得到可愛、可樂的果報。前面的福分種子,不僅能生起現在的等流果,也能感招當來所受的異熟果。

巳三、引證2 午一、有種種界
復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故,薄伽梵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故。
其次,依此一切種子阿賴耶識的緣故。界是種子,亦是因義。佛說:有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識界。這是由於阿賴耶識中有種種界的緣故。六根、六塵、六識,它們都各有種子,名為十八界。

午二、有多界
又如經說惡叉聚喻。由於阿賴耶識中有多界故。
又如經說惡叉聚的譬喻。為什麼?因為阿賴耶識裡面有各式各樣種子的緣故。

辰二、轉滅因緣2 巳一、略標
復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
又說,阿賴耶識聚集了很多雜染種子,因為修順解脫分及順決擇分等善法的緣故,才能夠轉滅阿賴耶識。

巳二、別辨3 午一、趣入作意攝
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
在加行位時,修四尋思、四如實智的善法。如果是凡夫菩薩的話,緣自己第六意識的分別心所現影像為所緣境,思惟真如相。以思惟四尋思、四如實智為方便,使心安住在四尋思、四如實智的所緣境上,就能悟入最初聖諦現觀。
緣轉識為境作意:緣自己第六意識的分別心所現影像為所緣境,思惟真如相,而不是真實離名言相的真如。
方便住心:修四尋思、四如實智,以此為方便,心住在一個所緣境裡面。能夠這樣正確的觀察所緣境:一切法的實相。
*先明三乘未見諦人,在見道前,但緣轉識為境,作四諦觀,修習作意,未能通達阿賴耶識道理。觀苦諦時,亦總觀者,阿賴耶識以未知故,但言緣轉識為境,次明已入道即能通達阿賴耶識。

午二、通達作意攝2 未一、標位
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若還沒有得法眼的佛弟子,不能見到諸法實相,也不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沒有得到第一義諦,沒有辦法通達阿賴耶識那麼微細的心識。如果是聲聞人證得無我,知道只有五蘊,並沒有我可執著,這是有了法眼;如果是大乘菩薩得法眼,不但證得我法二空的實相,並且能了解一切修行的法門,有力有能廣度眾生。

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
尚未見到聖諦的行者,這樣修行已後,或者入聲聞正性離生,或者入菩薩正性離生,通達一切法的真實法界以後,也能通達阿賴耶識。
聲聞正性離生:正是聖,性是諸法實相,證得佛所說的諸法實相。離生是遠離煩惱之生。見到諸法實相,遠離煩惱的生起,當下入聲聞的正性離生。觀色、受、想、行、識中沒有我,離色、受、想、行、識也沒有我,證得無我,成就聲聞的正性離生。
菩薩正性離生:菩薩修我空觀、法空觀,入菩薩的正性離生。能夠通達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也能通達阿賴耶識。
*正性:聖性名為正性,凡夫性名為邪性。今入見道,捨邪得正。
離生:入見道,唯除七生,餘生得滅,超昇離生。
*今西國解:念真如理,名為正性。言離生故,即見為共,共為生死本,猶如生食,在腹不消為諸病本,將喻名法,即名見惑為生,今即見惑故名離生。

未二、辨相
當於爾時,能總觀察自內所有一切雜染,亦能了知自身,外為相縛所縛,內為麤重縛所縛。
在見道時,就能夠觀察,自身中所有一切雜染:我癡、我見、我愛、我慢等等一切雜染煩惱的種子,也能了知自己被身外所緣慮的外相繫縛住,又能了知阿賴耶識中的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的習氣,使令自己沒有堪能性。
自內所有雜染:由於末那識,緣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與我見、我慢、我愛、我癡四煩惱恆共相應。
外為相縛所縛:前六轉識緣慮外境,由於尚未證得無分別智,還有我執,不能通達一切境相是如幻如化的,總是覺得它是真實的,因此見分就被相分所拘礙,不能自在。
內為粗重縛所縛:粗重是指煩惱的種子,令凡夫修行無堪能性。若以大乘來說,二障的種子包括所知障、煩惱障的種子都是粗重;通達位的菩薩能見到自己的阿賴耶識中,為遍計所執自性的妄執習氣所隨逐,使令自己沒有斷除煩惱的堪能性。
*自身:賴耶見分,或轉識。外為相分,相縛所縛,內為一切種、緣種子度量所縛。

午三、修習作意攝2 未一、明得轉依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
又修道位的行者,通達阿賴耶識中攝藏了許多的戲論種子,也就是由遍計所執所薰成的種子。相、名、分別、言說,都是戲論,也是一切有為法的種子。
一切戲論所攝諸行:世間的一切有為法,可以安立為有無,或是一異,這些都屬於戲論的範圍。
諸行界:因為阿賴耶識的戲論種子,才有這麼多的戲論,這是一切有為法的因。

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
將阿賴耶識中三界的有為法,歸納為一團、一積、一聚。
一團:觀察諸行無常。
一積:觀察諸行諸受皆苦。
一聚:觀察唯有諸蘊的聚集,沒有真實的法及真實的我,就是空、無我行觀察諸行。
由於以我、法二空的真如為所緣,修習、多修習,成就轉依。
彼諸行:繫屬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果報。
略攝一切,總為一團、一積、一聚:大略的歸納一切有為法,成一團、一積、一聚,觀察無常等行。不分別這是欲界的有為法,這是色界的有為法,這是無色界的有為法,這是欲界現見的無常等行,這是色、無色界不現見的無常等行,這種觀察是屬於修道位的修法。由這樣將三界諸行總相,觀無常、苦、空、無我,就可以將欲界、色、無色界的煩惱都斷掉。
緣真如境智:以無常、苦、空、無我的次第,觀察一切有為法的行相。

未二、結斷雜染
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
圓滿成就轉依時,就說已斷除阿賴耶識。由於斷阿賴耶識,就說已經斷除一切的雜染,這是斷除三界受生的愛見雜染種子。斷阿賴耶識,只是捨阿賴耶識的名,不是斷阿賴耶識的明了性,此時阿賴耶識的體,變成異熟識。有染污時,才稱為阿賴耶識。

辰三、建立轉依2 巳一、轉依與阿賴耶識相違相2 午一、標
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
應當知道轉依,與阿賴耶識是相違反的。轉依,將依止於阿賴耶識中的雜染種子轉滅,成為清淨的異熟識。轉依的相貌,不但與阿賴耶識不同,還能夠對治阿賴耶識,能夠斷除阿賴耶識。

午二、釋4 未一、約體性辨
又阿賴耶識體是無常,有取受性;轉依是常,無取受性,緣真如境聖道,方能轉依故。
又阿賴耶識的體性是無常的,它有取受性,能夠受熏,數數取得新的異熟果。而轉依是常,不會受熏,也不會再取得另外一個果報,因為緣真如境的聖道,才能夠轉依。
取受性:由於淨不淨業不斷的熏習阿賴耶識中的種子。而種子遇緣,能夠不斷的取得一個新的果報。

未二、約隨眠辨
又阿賴耶識,恆為一切麤重所隨;轉依,究竟遠離一切所有麤重。
粗重是指煩惱種子。阿賴耶識為一切煩惱種子所隨逐;轉依,能究竟遠離一切所有的麤重。

未三、約建立因辨2 申一、標差別
又阿賴耶識是煩惱轉因,聖道不轉因;轉依是煩惱不轉因,聖道轉因。
又阿賴耶識是雜染的根本,是使煩惱種子或是現行活動的原因,也使聖道不能活動、不能現行的原因;轉依沒有煩惱種子,煩惱不會現行,而聖道能不斷的現行。

申二、釋因性
應知但是建立因性,非生因性。
阿賴耶識中都是雜染的種子,只能說阿賴耶識能容清淨的種子之依附,而有建立聖道的因性,不能說由阿賴耶識生出聖道。

未四、約障礙隨順辨
又阿賴耶識,令於善、淨無記法中不得自在;轉依,令於一切善、淨無記法中得大自在。
又阿賴耶識是雜染的根本,含藏許多雜染的種子,使令善法,及無覆無記的法,都不能自在。而轉依可以令一切善法,及無覆無記法得大自在。由於阿賴耶識的存在,第七識就執著它為我,使善法及淨無記法都不得自在。
淨無記:無覆無記。
一切善:世間及出世間的善法。
淨無記法:轉依之後為什麼還有淨無記法呢?因為轉依後,這個身體還是存在,這時不能稱為阿賴耶識,而是異熟所攝的諸蘊,稱為異熟識。

巳二、阿賴耶識斷滅相2 午一、有餘依攝3 未一、標
又阿賴耶識斷滅相者,謂由此識正斷滅故,捨二種取,其身雖住,猶如變化。
由於阿賴耶識已經斷除,已捨去二種取著;對於現在的生命體所有的取著沒有;對於未來的生命體也不會取著。成就阿羅漢果的人,或者是七地以上的菩薩,雖然他們的身體仍還活在世間,可是就好像如幻如化。

未二、徵
所以者何?
為什麼?

未三、釋2 申一、捨二種取
當來後有苦因斷故,便捨當來後有之取;於現法中一切煩惱因永斷故,便捨現法一切雜染所依之取。
已斷除能得到未來下一個生命體的苦因的緣故,也就棄捨對當來後有果報的取著;由於現在生命體中的煩惱種子全部斷除,也就捨棄對阿賴耶識有所取著的末那識,將第七識的俱生我執也全部斷除。
一切雜染所依之取:第七末那識,取著阿賴耶識為我,這種取著是一切雜染的依止處。
捨現法一切雜染所依之取: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中,阿賴耶識所有的雜染種子全部斷除,已成就轉依,末那識沒有所執著的對象,也就捨棄它的取著。

申二、命緣暫住2 酉一、標所由
一切麤重永遠離故,唯有命緣,暫時得住。
阿羅漢的一切煩惱種子永遠斷除,由於還有生命存活的因緣,還暫時活在世間。

酉二、引經證
由有此故,契經中言:爾時,但受身邊際受、命邊際受。
由於還有剩下的壽命,還暫時活在世間,契經說:阿羅漢未捨命之前,只有明相應觸所生的受,及由於過去生所造的業力,剩下這最後一個果報的命邊際受。但是在未捨命前,也還是需要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
但受身邊際受:於有餘依涅槃界中,唯現領受最後身中果已成滿麤重受。
受命邊際受:於衣服、飲食、臥具少有所求,但為養命受用如是資具受故。

午二、無餘依攝
廣說乃至,即於現法一切所受究竟滅盡。
阿羅漢命終後,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一切所受,完全滅除,這是無餘依涅槃。
一切所受究竟滅盡:於無餘依涅槃界中入涅槃時,一切身邊際受、命邊際受,無餘永滅。

卯二、結略義
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趣入、通達、修習作意故,建立轉依故,當知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阿賴耶識是一切雜染的根本,但是經過趣入作意、通達作意、修習作意,將染污去掉,最後成就轉依,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寅二、結道理2 卯一、顯勝義
如是已依勝義道理,建立心、意、識名義差別;由此道理,於三界等諸心、意、識,一切雜染、清淨道理,應隨決了。
如上所說,已依大乘殊勝的道理,建立心、意、識不同的名字與不同的義理的差別。由這樣的道理,對欲、色、無色三界所有的心、意、識,一切雜染、清淨的種子,雜染的現行、清淨的現行,這些道理都能夠決斷、明白,如實了知現在心、意、識的現況,及如何轉染成淨。

卯二、簡餘處
餘處所顯心、意、識理,但隨所化有情差別,為嬰兒慧所化權說,方便令彼易得入故。
聲聞聖教所說心、意、識的義理,隨著所教化的有情的根器不同,而與此處有所差別;為了教化嬰兒智慧的聲聞人,方便地說無常、苦、空、無我,令他們容易入道。因此在阿含經不說阿賴耶識、末那識、見分、相分。

辛二、辨成就2 壬一、問
問:若成就阿賴耶識,亦成就轉識耶?設成就轉識,亦成就阿賴耶識耶?
問:若有阿賴耶識,是不是也就成就前七轉識?或者是說:前七轉識全部現前,阿賴耶識也現前嗎?

壬二、答2 癸一、標四句
答:應作四句。
回答:應作四句。

癸二、別釋相4 子一、第一句
或有成就阿賴耶識,非轉識。謂無心睡眠、無心悶絕、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
有阿賴耶識,但無前六轉識的情況有五種:無心睡眠、無心悶絕、入無想定、入滅盡定、生無想天。

子二、第二句
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住有心位。
或有的情況是有轉識,而沒有阿賴耶識,就是阿羅漢、或是獨覺、或是不退菩薩、或者是如來。這些聖者當他們住有心位時。阿羅漢已經除滅阿賴耶識,成就轉依,轉依以後沒有雜染的阿賴耶識。證得二乘無學果位迴心趣向大菩提者必不退起煩惱障,而是直趣無上菩提,就改名為不退菩薩。八地以上的菩薩,也是不退菩薩。成佛以後就是無垢識。

子三、俱句
或有俱成就。謂餘有情住有心位。
或有一種情況,有轉識又有阿賴耶識,這是其餘的有情,包括凡夫和初、二、三果有學聖者在有心位時的狀況。凡夫沒有斷煩惱,有學聖者還未圓滿轉依,他們有轉識又有阿賴耶識。

子四、俱非句
或有俱不成就。謂阿羅漢、若諸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入滅盡定,處無餘依般涅槃界。
或者是轉識和阿賴耶識都不現行的情況:這是指阿羅漢、獨覺、不退菩薩及諸如來入滅盡定,或是趣入無餘依涅槃界。阿羅漢與獨覺入滅盡定時,前六轉識都不現行,人我見相應的染末那也不現行,唯有法我見相應的第七識與第八識(異熟識)和合俱轉;不退菩薩及諸如來入滅盡定時,前六轉識不現行,人我見和法我見相應的第七識也都不現行,唯有平等性智相應的第七識與第八識(菩薩的異熟識及佛的無垢識)和合俱轉;或者這些聖者入無餘依涅槃時,八識都畢竟不現行。

戊二、識身差別3 己一、明建立2 庚一、問
問:內外諸法自性分別,各住自相,何因緣故,十八界中唯六識界自性建立,所餘諸界為彼所依、所緣、助伴而建立耶?
問:內六根、外六塵諸法各有不共於他法的特性,也有各自穩定的相貌;為何在十八界中,只建立六識界的自性,其餘諸界分別安立為六識所依的六根,所緣的六塵,及助伴心所?

庚二、答2 辛一、辨差別3 壬一、六識界2 癸一、明生起
答:由六識界,於彼彼念瞬息、須臾、日夜等位,速疾轉變。託彼彼緣,依眼等根,緣色等境,用諸心所以為助伴,非一眾多種種生起。
回答:六識身在晝夜、須臾乃至瞬息,剎那剎那短暫的時間中,迅速的轉變。憑藉各式各樣的因緣,依眼等根了別色等境,與種種相應心所以為助伴,內心有無量無數的心識生起。瞬息是形容時間像一眨眼般短暫;一須臾是四十八分鐘;日夜有二十四小時。

癸二、釋得名2 子一、舉所依2 丑一、總標義
由彼彼依之所生故,得彼彼名。如火依附彼彼緣故,而得燒然,爾時,便得彼彼名數。
由於六識,各由不同的所依根而生,就依根命名。如同火依附不同的因緣,而得燃燒,就以所依的因緣,來命名一樣。

丑二、別釋相2 寅一、舉喻
由諸草、木、牛糞、糠、札等為緣故,火方得然,爾時便數名為草火,乃至札火。
由草、木、牛糞、糠或札等為緣,所燃起的火,就稱草火、木火、牛糞火、糠火,或札火。

寅二、合法
如是眼、色以為緣故,眼識得生,數名眼識;如是乃至數名意識。
如同前面草火等的譬喻,依止眼根,緣著色境而生眼識,就名之為眼識。依此類推,乃至依著意根,緣著法塵,生出意識,就稱為意識。

子二、例所緣等
廣說應知。
藉由不同的因緣,有不同了別性的心生起,就依其因緣而命名,其餘更多的識名比照前例可知。
廣說應知:心的差別相,也由所依根、所緣境的不同而建立;依所依根安立眼識乃至意識的六識身;依所緣境不同而安立的識名,包括色識乃至法識,青識、黃識,乃至苦識、樂識等。這裡,唯說由所依力安立六識的名稱,省略依所緣力等所安立的識名。

壬二、眼等界
餘眼等界,若彼自性,從初生已,即彼自性相似生起,展轉相續,究竟隨轉。
其餘眼界乃至意界,從一期生命之初,從胎內的六根位開始,它就一直相似生起,展轉相續,一直到壽盡,都是這樣相似相續的存在著,不像六識剎那剎那迅速的轉變。

壬三、一識類
又一識類,藉彼彼緣,種種差別自性生起。
又一識類,藉由不同的依緣,有不同的特性生起,還有種種心所與之相應;眼識乃至阿賴耶識,雖然作用不同,都以了別為性。
一識類:八種識體相,雖然不同,但都同樣以了別為性,稱為一識類。另一主張:八個識體是一個,由依根不同,就安立不同的八種識名,它的體性沒有差別。另一主張:於一識中,有善、不善、無記差別可得。

辛二、結建立
是故識界自性建立,所餘諸界為彼所依、所緣、助伴而得建立。
所以在十八界中,就以識的自性為主,其餘眾多助成識生的因緣條件,包括所依的六根界,所緣的六塵界,助伴的相應心所,也隨之建立。

己二、辨遍知2 庚一、標辨
復次,當辯識身遍知。
接著,應當分別什麼是遍知六識身?

庚二、釋相2 辛一、問
問:心清淨行苾芻,由幾種相遍知其心?
問:令內心清淨為修行的比丘,由幾種相貌,遍知自己內心呢?

辛二、答2 壬一、標列
答:若略說由三種相。一、雜染愛樂相,二、雜染過患相,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
答:要略來說,經由三種相:一、雜染愛樂相。二、雜染過患相。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

壬二、隨釋3 癸一、雜染愛樂相3 子一、徵
云何心清淨行苾芻,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
什麼是為內心清淨而修行的比丘,遍知自己內心的雜染愛樂相?

子二、釋2 丑一、總明作念
謂心清淨行苾芻作如是念:今我此心,於諸雜染,長夜愛樂。
以清淨內心為主要修行的比丘,煩惱生起時應有這樣的正念:我這一念心,無始劫來一直愛著雜染的境界,因此現在生起種種貪、瞋、癡的煩惱。

丑二、別辨相應2 寅一、於有貪性2 卯一、出離
自知愛樂諸雜染已,便從有貪性出,於離貪性安止其心。
比丘知道自己愛樂種種雜染後,使令心不隨雜染而活動,能遠離貪心,安住在無貪心的狀態下。

卯二、還入
爾時,其心於離貪性,不能安住,亦不愛樂,更無異緣,唯有速疾還來、趣入、流散、馳騁有貪性中。
這時,比丘不能相續安住於無貪的狀態下,也不愛樂無貪的清淨狀態,由於無始劫來串習貪煩惱的慣性太強,又生起貪心,心又回到雜染的境界上流動攀緣,速度之快,沒有其它因緣足以譬喻。
更無異緣:由淨還染的速度,快到無因緣可以譬喻。

寅二、於餘一切2 卯一、出離
如從有貪性,如是從有瞋、有癡、下劣、掉舉、不寂靜、散亂性出,廣說乃至從放逸愛樂住性出,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安止其心。
如前面所說的,心清淨行比丘從貪心出離的情況,如是從有瞋心、有癡心、下劣心、掉舉心,不寂靜、散亂性乃至從放逸愛樂中出離,也是一樣,這時比丘就安住在經常修習的各種善法中。
如從有貪性等者:聲聞地卷28,略說二十種心。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掉心、不掉心、寂靜心、不寂靜心、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
言散亂者,謂不定心。言放逸者,謂不善修心、不善解脫心。

卯二、還入
爾時其心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不能安住,亦不愛樂,更無異緣,唯有速疾還來、趣入、流散、馳騁乃至放逸愛樂性中。
這時心念無法相續安住於常修習的善法中,也不好樂,幾乎不用什麼因緣,很快地又流散、奔馳在雜染的境界中,乃至在放逸愛樂心中。

子三、結
如是名為心清淨行苾芻,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
如上所說是心清淨行比丘,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的相貌。

癸二、雜染過患相2 子一、標
如是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已,此心清淨行苾芻,復能遍知自心雜染過患相。
如前面所說的,心清淨行比丘遍知自心雜染愛樂相之後,還能遍知自心雜染的過患相。

子二、釋2 丑一、念過患2 寅一、舉有貪性
謂作是念:今我此有貪心,能為自害、能為他害、能為俱害,能生現法罪、能生後法罪、能生現法後法罪。又能為緣,生彼所生身心憂苦。
這時心清淨行比丘心裡這樣想:現在我有貪心,能傷害自己,傷害他人,或者傷害自己同時也傷害他人;在今生能生出罪過,來生也有罪過,今生、來生都有罪過。又以此為因緣,能在今生及來生中,集聚無數的身心憂愁苦惱的果報。

寅二、例餘一切
如於有貪性,如是乃至於放逸愛樂性,當知亦爾。
如同觀察貪心有諸多過患,如是有瞋心等,乃至放逸愛樂性,也是一樣。

丑二、念等流
復作是念:此有貪心乃至放逸愛樂心,有過患故,有疫、有橫、有災、有惱。
又這樣如理作意:如果生起貪、瞋、癡心,乃至放逸愛樂心等心,除了有前述過患還能引出有情世間等流果報;引生瘟疫流行;引生眾多刀槍戰爭橫禍;又能引生器世間的火災、水災及風災;引生種種不能究竟解脫的身心憂惱。
有疫:如果有情世間瀰漫大量煩惱雜染心時,因為是眾多瘟疫的所依處的緣故。
有橫:因為是眾多怨敵相互殘害的所依處的緣故。應該了知疫及橫乃是由於有情行時充滿貪、瞋、癡三毒所造成生起的。
有災:另外引發器世間的火、水、風三災。應該了知災,乃是由於略心、散心、下心、掉心、不寂靜心所生起。
有惱:無堪能以清淨對治煩惱,乃至無法成辦究竟解脫,是名有惱。應該了知有惱,乃是由於不定心、不善修心、不善解脫心所生起的。

癸三、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2 子一、總標
如是遍知自心雜染過患相已,復能遍知自心雜染還滅方便善巧相。
由於這時能完全了解自心有雜染的過患,還能夠知道如何滅除雜染,使內心還得清淨所需的智慧及善巧的方法。

子二、別釋2 丑一、出方便3 寅一、由了知
謂我今不應隨自雜染,有諸過患、有疫、有橫、有災、有惱心自在轉,必令自心隨我勢力自在而轉。
這個修行人應該思惟:我現在不應該隨順自己的染污心而活動,煩惱是有種種過患的,能引生種種疾病、種種橫禍、種種災害及種種的身心憂惱,我不能隨煩惱相續,應該讓我的心,隨我如理作意而轉。

寅二、由思擇2 卯一、於有貪無貪
彼既如是了知,我今不應隨順自心而轉,當令自心隨我轉已,數數思擇,令有貪心捨有貪性,無貪性中安住愛樂,又復於彼見勝功德。
這個修行人知道不應隨順煩惱而轉,應當隨我而轉,心裡要數數思惟簡擇:有貪心,就有種種的過患,因此想要棄捨貪心。如果沒有貪心,不但沒有這些苦惱,而且還有殊勝的功德,內心寂靜清涼,因此歡喜安住在無貪心中。

卯二、於餘一切心
如是乃至令捨放逸愛樂住性,乃至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安住愛樂,又復於彼見勝功德。
如這樣思惟煩惱有過患,遠離煩惱是有功德的,如是乃至令捨棄放逸,愛樂安住於善法中,乃至常勤修習諸善法中安住愛樂,又見到善法的功德,漸漸能出離煩惱。

寅三、由欣厭
彼多安住如是行已,爾時其心不由思擇,於常勤修習諸善法中,自然安住愛樂;於前雜染愛樂性中,深生厭責。
由於知道安住於清淨心有很多的功德,不清淨的染污心有很多過患之後,不必再多思惟簡擇,就決定歡喜、安住在清淨心當中。對於之前的雜染愛樂心,生起厭離,訶責自己不應該生起那種心。

丑二、成善巧2 寅一、明善知
由此因緣,心清淨行苾芻,如實了知自心雜染愛樂速疾迴轉無譬喻性,又能善知如是雜染心有過患性,又能善知如是雜染心還滅方便。
由此因緣,想要修清淨心行的比丘,如實了知:我現在的心愛樂雜染,雖然想要脫離,可是很快的又回到雜染的境界;又能善知這樣繼續下去,有很多的過患出現;又能善知用什麼方法令心清淨,才不會有苦惱。

寅二、結漏盡
由如是故,心清淨行苾芻,速能證得無上心清淨性,所謂諸漏永盡。
由於心清淨行苾芻能正知內心有無煩惱,透過思惟決擇,努力觀修就能厭離煩惱,愛樂清淨,很快證得無上的清淨心,就是愛見煩惱全部斷除。

己三、辨善巧3 庚一、出差別2 辛一、標
復次,當辯心善巧差別及心轉善巧差別。
又修行人應知道自己內心為什麼有煩惱,若有煩惱一定要出離煩惱,怎麼樣出離呢?用善巧的智慧出離煩惱,首先辨別心中有無煩惱的差別,及如何使善巧的智慧生起,而出離煩惱。

辛二、釋
謂依遍計所執自性,當知心善巧差別;
如果通達遍計所執自性,就可以說是心善巧的智慧。為什麼呢?對於所認識的境界已經出現,而執著境界是真實,這是遍計所執。若能不再隨遍計所執所轉的話,就是有心善巧差別的智慧。
*明白自己的心有雜染、有清淨,進一步,知道如何成為雜染?清淨?
為何心成為雜染?在依他起自性上,如果執著有一個原本真實的體性,這種執著經熏習成長,就變成雜染,這是遍計所執自性。
為何心成為清淨?在依他起自性上,了知它是因緣所生法上,如幻如化,不執著有彼原本真實性,熏習成長,這是清淨的圓成實自性。

依依他起自性,當知心轉善巧差別。
如果通達依他起自性,一切法依他因緣而生是如幻如化,就是心轉善巧,轉是現起。
*依他起自性,是指現行的雜染法以及煩惱種子。為何稱之為依他起呢?因為雜染現行相及其粗重的煩惱種子,是互相為因緣而生起。以雜染現行為緣,而得熏成其自煩惱種子。以煩惱種子為緣,又可起雜染現行。

庚二、顯勝利
復次,若能善巧熏修心者,得二勝利。一、於果時觸證安樂,二、於因時自在而轉。
其次,如果能夠通達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性等,三自性、三無性的道理,照這樣修的話,可以得到二種殊勝的功德:一、證果時,可以體驗到安樂的境界;第二、在因地時,心能夠隨自己而轉,不會被染污心所轉。
果:是證得轉依,阿賴耶識裡面的染污種子除滅,轉變成清淨、善、無記的種子,究竟圓滿。
證安樂:那時,永遠的斷除苦惱,證得第一義諦這樣的快樂。
因:在還沒有轉依以前,阿賴耶識的染污種子沒有完全清除,所修的善法。
自在轉:能夠了解自己內心的情況,有能力達成斷煩惱的任務。

庚三、明作業3 辛一、由觀察2 壬一、標列過失
復次,心混濁者有三過失。一、不如理作意過失,二、隨眠過失,三、起纏過失。
又心不清淨有三種過失:一、有不如理作意的過失,不按照佛法真理來思惟,有這種過失;二、隨眠過失,心不清淨就熏習到阿賴耶識,成為煩惱的種子;三、起纏過失,有煩惱現行的過失。
心混濁:為顯不能善巧熏修於心,雜染相應,令心混濁,故作是說。

壬二、明能對治2 癸一、舉經問
問:如世尊言:唯當於心,深善、勇猛如理觀察。念住中說:要當於身住身循觀,乃至於法住法循觀。此何密意?
問:如世尊在經中說:惟獨應當要對心作很深刻、很善巧的、很勇猛的如理作意觀察。針對四念住又說:應當於身住身循觀,乃至於法住法循觀。這是有什麼特別深密的意義嗎?
*景云:此中難意,論主向辨善修於心善巧差別。如世尊言:唯當於心深善勇猛如理觀察,此言相順。又依餘經念住中說:要當於身住身修觀乃至於法住法修觀。是則通觀身受心法,與前所說豈不相違,故道此何密意?

癸二、釋意答2 子一、釋初說
答:為顯四念住,唯觀察心故。謂觀心執受、觀心領納、觀心了別、觀心染淨。
答:前說,為顯示修四念住,惟獨觀察心的緣故。即觀察能執受的心、觀察能領納的心、觀察能了別的心、觀察能生染淨法的心。

子二、釋後說
唯為觀察心所執受、心所領納、心了別境、心染淨故,說四念住。
後說,惟獨觀察心所執受的身、心所領納的受、心所了別的境、心所生的染淨法,而說四念住。
*基云:此唯斷樂淨常我之心,於境法起,實不淨等故。

辛二、由住行2 壬一、標
復次,有諸苾芻住三種住、行六正行,於大師教多有所作。
其次,修行的比丘,安住在三種住中及行六種正行,對於佛的教導,多多的練習、修持,就能斷除煩惱,獲得修行的義利。
於大師教多有所作:依大師教修習對治,於能治法能多安住,於所治法能令斷滅,是名多有所作。

壬二、列
謂住解脫住、住解脫門住,及住能引解脫門法住。
住解脫住者,三乘菩提涅槃離繫名為解脫,智證得時名住解脫住。
解脫門住者,即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若約安立諦門辨三解脫,即空、無我行,名空解脫。苦、無常二行、集、道各四,名為無願。滅下四行,名為無相。若約非安立諦,立一真如具有三義,如離人法,即是空門。如離十相,名為無相。如離分別希求境界,名為無願。一念證智,證真如時,義別則名,具三解脫。
及住能引解脫門法住者,即十方便,見道前也。
*又解脫住,住涅槃滅諦。解脫門住,即道諦,涅槃依之得顯,故謂之門。能引解脫門法住者,即地前有漏三慧引生見諦等中道、滅諦也。

行無間行、行善受思惟行、行修所引善根生起行、行離諸愛味簡擇諦行、行即於此無增上慢行、行正清淨受用行。
*景云:
1-行無間行者,是聞慧,聞慧親由教起,名無間行。
2-行善受思惟行者,是思慧行。
3-行修所引善根生起行者,有漏修慧行也。
此三慧行,即攝向前,乃住能引解脫門法住,以同是三乘見道已前方便行故。
4-行離諸愛味簡擇諦行者,謂在三乘無相及相二種見道,離諸愛味,簡擇安立非安立諦故。
5-行即於此無增上慢行者,通是習學三乘修道,前得見道,今得修道,即除未得謂得增上慢也。
此之二行即攝向前住解脫門住,以其同在見、修二道故。
6-行正清淨受用行者,即是三乘無學之行,離染盡故名為清淨,證涅槃樂名為受用。
即攝向前住解脫住,以同體故。
*基云:
1-無間行,即七方便中,無間修。
2-善受思惟,即見道。無間修已,今得無漏,故言善受。
3-修所引善起,謂修道。依修善根起故,於修道中離三界欲,此即是離下界欲時。
4-離色欲界,名簡擇諦行。緣諦理,而簡擇。
5-離無色界欲,名無增上慢。如增上慢比丘得第四禪謂是羅漢果,此離無色欲得無漏,不起增上慢,亦於已得離色界欲,不起增上慢。此皆修道,然約一界中增勝得名,不如前解。
6-後得無學果時,名正淨行。得六恒住法故。
前解脫亦可次第配,上第一是前第三。中四是前第二,約增時語。第六是前第一。或此後五總通前二。

辛三、由捨施2 壬一、因攝
復次,有二種捨施。一、受者捨施,二、施者捨施。
*景云:受者捨施,如大迦葉次第行乞食,福利貧窮,此即捨身為田,受他飲食,名受者施。亦可見有受者即便施與,名受者施。施者捨施,即則施主行施可知。
*基云:受者捨施:受得他財,而行捨施,即轉施法。施者施:可知。
又破自慳故,自受用財,受者自捨與,己身名受者,捨施即與自己童僕。

壬二、果攝
施果亦有二種。一、得大財富,二、得此等流受用勝解。
布施的果報也有二種:
一、得大財富;布施以後,來生可能會得到大財富,有時今生就可以得到大財富;
二、得此等流受用勝解,常常布施的人,有布施的習慣,由布施將慳貪排出去,以後受用財富時,還知道再去布施,會有布施的等流習氣,對於布施有強而有力的認識,這種勝解能夠推動再繼續布施,也就繼續得大財富。

戊三、三世四緣2 己一、標辨
復次,當辯證成道理。
接著,應當辯明成就時間觀的道理;證明過去、未來是沒有的,現在是實有的。這裡的實有是以世俗諦而言,與實無對立而言實有,並不是有真實常住不變的實有。

己二、證成3 庚一、釋道理3 辛一、斥異說2 壬一、舉未來向現在2 癸一、問
問:依何道理,應知宣說唯從未來非實、非有,諸行相生?
問:依據什麼道理,應該知道未來不是真實有的,而諸行可以生出來呢?這是唯識學的主張,未來不是實有,只有現在才是實有的。

癸二、答2 子一、徵義6 丑一、轉生義2 寅一、標徵
答:若未來法行相實有而得生者,此法為轉而說生耶?
論主回答:如果對方主張未來法的行相是實有的,此法是怎麼樣存在的呢?是未來法轉變,才說現在法生嗎?

寅二、釋義
謂從未來世處,轉向現在世處。
從未來世處,目前已經轉為現在世處,這是指對方主張,稱為未來的法,已經來到現在,轉成現在法。

丑二、死生義2 寅一、標徵
為死生耶?
是不是以前稱它為未來世的法死去後,現在世的法才生嗎?

寅二、釋義
謂未來世死,生現在世。
對方安立三世的理論是說:未來世死了,現在世才生。

丑三、緣生義2 寅一、標徵
為彼為緣而得生耶?
是不是以未來法為緣而生出現在法的嗎?

寅二、釋義
謂於未來法住不變,用彼為緣,於現在世有餘法生。
對方主張未來的法本來就安住在那裡沒有變動,本來就存在,只是用未來法為因緣,到現在才有另外一個現在法生出來,所以未來和現在的差別是這樣。

丑四、業生義2 寅一、標徵
為有業用而說生耶?
是因為有作用而說現在生嗎?未來法沒有業用,到行相現在才有業用的嗎?

寅二、釋義
謂於未來本無業用,至現在世方有業用。
對方主張未來法還沒有業用,到了現在才有業用,所以它們是在於有沒有業用來區別未來和現在。

丑五、圓滿生義2 寅一、標徵
為圓滿相而說生耶?
是有圓滿相才說現在生嗎?未來法還沒有圓滿,來到現在才圓滿的嗎?

寅二、釋義
謂於未來相未圓滿,至現在世相乃圓滿。
稱它為未來的法,因為它的相還沒有圓滿,到了現在相才圓滿。

丑六、異相生義2 寅一、標徵
為由異相而說生耶?
是由不同的相狀而說生嗎?現在和未來的相狀是不一樣的,才說它是未來或是現在的嗎?

寅二、釋義2 卯一、於未來
謂於未來,有未來分及有因分,由此二種其相有異。
未來是有未來分及因分,這未來分及因分的相狀是有差別的。

卯二、於現在
來至現在,有現在分及有果分,由此二種其相有異。
來到現在,就有現在分及果分,這二種的相貌是不一樣的。在未來有未來分及因分,它們的相狀不同。現在也有現在分及果分的相狀也不同。為什麼有未來及現在?若還沒有現前就是因分,若已現前成為果分,就是現在。

子二、難破3 丑一、總斥
如是六種諸法生起,皆不應理。
這六種主張說諸法的生起的因緣,都是不合道理的。

丑二、別破2 寅一、徵
何以故?
為什麼呢?

寅二、難6 卯一、難轉生
非無方無處法,有從異方,轉趣異方義。
未來的法沒有方所,沒有住處,誰都看不到未來法在那裡,對方怎麼可以說未來法是從別的地方,來到這有方、有處的現在呢?所以對方說的轉生義不合道理,未來實有論是不能成立的。這是難破對方的第一個主張。

卯二、難死生
亦非未來未已生法,而有死義。
也不是說未來根本就還沒有生起,對方就說還未出生的未來死,才來到現在。所以對方主張死生義是不合道理的,這是難破對方的第二個主張。

卯三、難緣生
若彼為緣而得生者,便異法生,非未來生,此於未來便為未有。
如果現在以未來為緣而得生的話,那麼現在是由異於未來的法所生,也就是「彼未來」和「現在」沒有邏輯關聯性。換言之,「彼未來」不能說是有未來。所以對方說緣生義是不能成立的。這是難破對方的第三個主張。

卯四、難業生2 辰一、說唯現有難
又一切法,第一義中無作用故,業用離相異不可得,唯即於相而假建立。設有異者,未來、現在同實有相,唯說現在獨有業用,理不可得。
又一切法,在第一義諦當中,因為無相所以都是沒有所謂的作用的。若以世俗諦而言,作用離開這一切法相也是不可得的,要有相才能假立有作用。由於現在實有相,因而顯業用;未來實無相,因而不顯業用。設有異者,認為未來法和現在法都是實有相的,那未來法應該也有業用,怎麼會來到現在才有業用呢?論主就這樣難破對方;離開法相,就不能建立業用,業用是依相假建立的,對方主張未來和現在同是實有相的,那麼未來和現在都應該有業用,若獨有現在有業用,未來無業用,這個理論是不能成立的。這是難破對方的第四個主張:業生義中的唯現有。

辰二、本無今生難
又此業用,便應本無而今得生。
另外,由於對方主張未來、現在同樣是實有相狀的,但是只有現在有業用,未來無業用。那就等於現在法的業用本來沒有,現在才生,這樣說是不合理的。這是難破對方的第四個主張:業生義中的本無今生。

卯五、難圓滿生
又與世尊微妙言說即成相違。如說:諸行非常、非恆。汝顯諸行業用無常,由此義故行應是常,等於一相。
對方的第五個主張:未來相還沒有圓滿,到現在相才圓滿。對方這樣說法就和佛陀說的道理不相合。佛說一切有為法不是常住的,也不是永遠不變的。對方說諸行是業用無常,本來沒有業用,來到現在才有業用,同時又主張未來和現在的相是實有的,這樣說法就等同說一切有為法是常住不變的,這與佛陀說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的道理就不相合。此外,未來現在同為一相,那就應該沒有圓滿和未圓滿的差別。

卯六、難異相生2 辰一、總難異分2 巳一、難所立義
若相異分得是有者,相之異分何故不有。
對方的第六個主張:法在未來時有未來分及因分,來到現在有現在分及果分。換言之,一個法含有未來因和現在果二種相,「未來相」是以「現在相」之異分而存在的。若如是,那麼未來的未來分及因分也應該存在,可是未來的未來分及因分還是未來,為何找不到另有一法?所以對方「所立之相異分」是不能成立的。

巳二、難能立因
又相異分本無今有,相之異分何故不成本無今有。
由於對方主張未來分的因分本來沒有,來到現在才有現在分的果分。若如是,那麼彼未來法的因分為什麼不能也遵循本無今有而使彼未來成為果分而顯現出來呢?也就反證未來法不能存在,只能以現在相存在;所以對方的主張是不能成立的。

辰二、別難異分2 巳一、未來因分難
又離色等一切行相,餘未來分必不可得。
又離開色受想行識這些有為法現前的行相,其它的未來分必定不可得。根本看不到未來的色受想行識,一定是不可得的。所以對方的說法不能成立。

巳二、現在果分難
又應未來無有果相,現在方有果相生起。
未來非實有,不能作因相,既無因相則無力成就現在果相,現在實有才能成就現在果相。

丑三、結成
如是已辯證成道理。依此道理,應知宣說未來諸法一切行相非實非有,本無今有。
如前面一段文已經辯明了證成道理。依照這個道理,應當了知,未來一切行相非實非有,未來本無現今才有。

壬二、例現在往過去
如於未來,如是過去,隨其所應,由此道理,當知宣說非實非有。
如難破未來的法,隨其相應的道理也可以難破過去的法,由這個道理也應該知道,過去的法也不是真實存在。所以是過未無,現在有。

辛二、顯自義3 壬一、過去行
復次,過去行云何?謂相已滅沒,自性已捨。
再說,怎麼稱作過去的有為法呢?過去的法相已經沒有,法體也沒有,這才是過去。

壬二、現在行
現在行云何?謂相未滅沒,自性未捨,生時暫住。
什麼稱作現在法的行相?現在的相還沒有消失,還是存在的,法體也還沒有捨去,生位暫時的安住,這是現在行。

壬三、未來行
未來行云何?謂因現有,自相未生,未得自性。
什麼稱作未來呢?在現在裡面就有未來的因,它的因在現在就有了,它的法相還沒有生出來,所以它的法體也還沒有現起。這即是未來行。

辛三、解妨難2 壬一、釋本無今有2 癸一、問
問:若彼諸行未來本無而得生者,空華、兔角、石女兒等何故不生?
問:一切法在未來都是沒有,到現在才能夠生的話,那麼空花、兔角、石女兒,他們也是沒有,他們也應該可以和未來法一樣,本無而得生,為什麼作不到呢?

癸二、答
答:由空華等無生因故。一切諸行各各差別,定有生因。
論主回答:差別的道理是一切有為法有生起的因緣,只是空花、兔角、石女兒沒有生出的因緣,所以不會生出來。這是解答了對方的難問。

壬二、釋不俱頓生2 癸一、問
問:若一切行各各差別有生因者,何因緣故,諸行俱時不頓生耶?
問:如果一切有為法都有其生起的因緣,那麼諸行為什麼不能同時生出來呢?

癸二、答2 子一、明待緣
答:諸行雖有各別生因,然必待緣方得生起。
答:雖然一切有為法在未來都是無實的,為什麼會現起?都有生起的因緣,就是有種子,也要有緣,才能夠生起,所以諸行,不會一下全部的現起。

子二、結無過
若彼彼行生緣現前,彼彼行因生彼彼行,是故諸行雖現有因,然無俱時頓生起過。
各式各樣的有為法,使其生出來的緣如果現前時,依其不一樣的因,就生出彼彼不一樣的有為法,這一切有為法雖然在現在已經有它的因了,若沒有具足的緣則不能生起,因此一切有為法不會有全部一時生起的這種過失。

庚二、辨因緣2 辛一、徵
復次,此中云何名諸行因?何等名緣?
其次,什麼是一切有為法的因?什麼是一切有為法的緣?

辛二、釋3 壬一、略辨2 癸一、標列
謂薄伽梵說:諸行生緣略有四種。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
佛說:一切有為法生起的緣略說有四種: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癸二、料簡
因緣一種,亦因亦緣;餘之三種,唯緣非因。
因緣這一種可以說是因,也可以說是緣,其他的三種,只能說是一切法生起的緣,不能說是因,因為只有種子才能說是因,其他的都不能說是因。

壬二、廣顯4 癸一、因緣2 子一、徵
云何因緣?
什麼稱作因緣?

子二、釋3 丑一、正辨相2 寅一、約諸法辨2 卯一、略標
謂諸色根、根依及識,此二略說能持一切諸法種子。
色根是五根,眼、耳、鼻、舌、身,是清淨的地、水、火、風所組成。根依就是扶根塵。色根及根所依是色法,識是心法,色心二法能夠任持一切諸法的種子。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這是指經部的主張。

卯二、隨釋2 辰一、顯差別2 巳一、辨隨逐2 午一、總標舉2 未一、隨逐色根
隨逐色根,有諸色根種子,及餘色法種子、一切心心法等種子。
色法有很多種,隨逐在色根中,除了有諸色根的種子,還有其他色法的種子,以及其他一切心心所法的種子。
等種子:等,就是還有不同的建立差別,1)就是所謂的業種子,能感異熟果的是業種子。2)還有名言種子。3)及有煩惱的種子、4)或是沒有煩惱的清淨的種子。5)還有欲、色、無色界三界繫的種子。由有這些不同的種子,用「等」字來形容。先提出來,在色根的現行裡面有色根的種子,及其他的色法種子,堅、濕、煖、動大種及所造色的種子,及其餘的有漏、無漏、名言種子、業種子、心法種子也都在色根裡面。

未二、隨逐識
若隨逐識,有一切識種子,及餘無色法種子、諸色根種子、所餘色法種子。
隨逐識,有一切眼、耳、鼻、舌、身、意識的種子,還有無色法:心心所法的種子。以及諸色根種子:眼、耳、鼻、舌、身根種子,和其他所餘的色法種子:青、黃、赤、白,色、聲、香、味、觸等等這些色法種子。

午二、簡差別2 未一、標簡
當知所餘色法自性,唯自種子之所隨逐,除大種、色。
除了大種、色的地、水、火、風種子共同之外,其他色法的自性,唯獨是它自己種子之所隨逐。

未二、釋由
由大種、色二種種子所隨逐故,謂大種種子及造色種子。
由於有大種和造色二種種子所隨逐:
一、大種種子:地、水、火、風的種子;二、造色種子:所造色的種子。

巳二、結因緣
即此所立隨逐差別種子相續,隨其所應望所生法,是名因緣。
這裡所安立的不同種子,不斷的相續,隨其所相應的,對望於所生法,都稱為因緣。種子有能生諸法的功能性,法是種子的現行,種子對望於現行法,稱為因緣。經部是這樣安立:色心可以互熏及任持種子;在色根與識中,都有攝藏一切法的種子。當時他們還沒有安立阿賴耶識來容攝這一切法的種子。

辰二、釋道理2 巳一、隨逐色根2 午一、簡過
復次,若諸色根及自大種,非心心所法種子所隨逐者,入滅盡定、入無想定、生無想天,後時不應識等更生,然必更生。
又清淨色根及色根所依的大種,若沒有心心所法的種子所隨逐,會有什麼問題呢?如果不這樣安立,入滅盡定時前六轉識都不活動了,只有身體還在;入無想定,或是生無想天,前六轉識不現行,受想心所也都不現起了。若從滅盡定、無想定出來,或是從無想天下生時,如果前六轉識真的已經滅了,就不能更生,可是前六轉識一定還會再生出來的,可見前六轉識的種子潛藏在色根裡面,雖然心不動,可是色根裡面還有心法的種子。因此當其從定出來,前六轉識還可以繼續地活動。

午二、結成
是故當知,心心所法種子隨逐色根,以此為緣,彼得更生。
所以知道心心所法的種子就必須要隨逐在色根中,因為如此,這些心心所法才會再現起,入二無心定及無想天,都還有色身為依,出定以後,前六轉識又能現行。

巳二、隨逐識2 午一、簡過
復次,若諸識,非色種子所隨逐者,生無色界異生,從彼壽盡、業盡沒已還生下時,色無種子,應不更生,然必更生。
再說,如果眼、耳、鼻、舌、身、意識不是有色種子所隨逐,會有什麼問題?生到無色界的凡夫,只有心識沒有色法,當他壽終業盡還生欲界或色界時,若是色種子已經消失,應該不會再生出欲界或色界的果報體,可是事實上並不如此,欲界或色界的果報體一定會生出來。

午二、結成
是故當知,諸色種子隨逐於識,以此為緣,色法更生。
所以應該知道,種種的色法的種子,其實是隨逐在識裡面,以識為緣,又能生起色法。若生到無色界天,死後,回到欲界或色界再受生時,還是會有色身再出現。綜合上面所說,隨逐在識中,或色根中,都有有色法的種子及心心所法的種子。

寅二、約補特伽羅辨2 卯一、舉種類2 辰一、異生2 巳一、簡永害3 午一、標
復次,若諸異生由世間道入初靜慮,若得生彼,爾時欲界諸染汙法及餘欲界諸法種子,但被損伏,不能永害。
其次,如果凡夫的修行是由有漏的世間道入初靜慮,若壽盡生到色界初禪天,那時欲界煩惱及其餘諸法的種子,只是暫時被壓伏損害,不能永遠斷除。

午二、徵
何以故?

午三、釋
由此異生從彼定退,欲界染法復現前故;從初靜慮沒已,復還生欲界故。
由於這位凡夫在欲界得初禪,出定或是退失禪定以後,欲界的煩惱又會出現;若是生在初禪天的凡夫壽盡,還會回到欲界受生。

巳二、廣損伏2 午一、標列
復次,損伏略有三種。一、遠離損伏,二、厭患損伏,三、奢摩他損伏。
又損伏煩惱略有三種:遠離損伏、厭患損伏、奢摩他損伏。

午二、隨釋3 未一、遠離損伏3 申一、徵
云何遠離損伏?
什麼稱作遠離損伏?

申二、釋2 酉一、釋遠離
謂如有一,棄捨家法,趣於非家,遠離種種受用欲具,受持禁戒。於所受持遠離禁戒,親近、修習、若多修習。
這個人棄捨煩惱家,來到沒有煩惱的地方,或是離開、棄捨世俗的家,入如來家。棄捨世俗的欲具,出家受持如來所制之戒法。對於所受的遠離諸欲的淨戒,常常接近,不斷地修習,數數地修習,這是遠離,也就是出家受持別解脫戒,遠離欲的煩惱。

酉二、釋損伏
由親近、修習、多修習相續不斷故,於諸欲具心不趣入、心不流散、心不安住、心不愛樂,亦不發起彼增上力緣彼境界所起煩惱。
由於對戒法不斷接近、修習、多修習,而且相續不斷地努力,對於欲的資生具就不會想要親近,不會在欲的境界上流動散亂,不會安住在欲的境界,不會愛著,也不會在欲境上生起強大的貪心,讓諸欲具產生增上力,而緣著彼欲境生起煩惱。
*亦不發起彼增上力緣彼境界所起煩惱:謂彼欲具無增上力,不緣彼境而起貪故。

申三、結
如是名為遠離損伏。
遠離損伏,就是以戒來遠離欲的煩惱。

未二、厭患損伏3 申一、徵
云何厭患損伏?
什麼稱為厭患損伏?

申二、釋2 酉一、釋厭患
謂如有一,或由過患想,或由不淨想,或由青瘀等想,或由隨一如理作意,如是如是厭患諸欲。
有這麼一位修行人,由於思惟欲的過患,或是欲的不淨想,或是觀青瘀膿爛,或是觀內身的種種不淨相等的如理作意來對治欲,就能夠隨以上對治法來成就對諸欲的厭棄。
*或由過患想:謂於諸欲深見過患,生無常想、苦想、變壞法想,名過患想。
*由不淨想:於諸欲界能正觀察下劣不淨,或觀內身朽穢不淨,名不淨想。
*由青瘀等想:對治貪欲蓋故,觀青瘀等,名青瘀等想。
*由隨一如理作意:對治餘蓋,從順障法淨修其心,是名隨一如理作意。

酉二、釋損伏
雖未離欲,然於諸欲修厭逆故,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雖然還沒有完全離欲,因為常常對諸欲修厭逆想,心不會趣入欲,乃至不再流散、安住、愛樂諸欲。乃至如前所說的依止過患想、不淨想等。

申三、結
如是名為厭患損伏。
厭患損伏即是進一步的如理作意,來調伏內心對欲的染著。是以如佛所說的真理,作意來調伏諸欲,對治諸蓋,最多修到未到地定,還沒有入初禪;入初禪,就是奢摩他損伏。

未三、奢摩他損伏3 申一、徵
云何奢摩他損伏?
什麼稱為奢摩他損伏?用定來損伏煩惱。

申二、釋
謂如有一,由世間道得離欲界欲,或離色界欲。彼由奢摩他任持心相續故,於欲色中心不趣入,乃至廣說。
有一位修行人,由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離,能夠遠離、損伏欲界的欲,離欲界欲就可以達到初禪乃至四禪,或是離色界欲,達到空無邊處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由於有奢摩他的力量,心於所緣境不斷的堅持、保任下去,對於欲或是色,心就不再趣入,不會再投入或眈著到欲界或是色界當中,心就不再流散、安住、愛樂諸欲。這是用定來調伏煩惱。

申三、結
如是名為奢摩他損伏。
這是以定力來降伏煩惱。

辰二、聖者2 巳一、標永害
若聖弟子,由出世道離欲界欲,乃至具得離三界欲,爾時一切三界染汙諸法種子皆悉永害。何以故?
如果是聖人,由出世道遠離欲界欲,乃至離三界欲,這時三界一切的染污種子都永遠斷除。為什麼可以永害煩種子呢?

巳二、釋所以2 午一、有學攝3 未一、標相2 申一、不起下惑
由聖弟子於現法中,不復堪任從離欲退,更起下地煩惱現前;
佛陀的聖弟子,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中,已經由出世道的修行成就而離欲界欲,或是三界欲全離,因為種子都斷除,所以不會再退回下地,致使下地煩惱再現前。

申二、不還下生
或生上地,亦不堪任從彼沒已還生下地。
或者這位聖者已經生到色界天,從色界天壽終後,不會再回到欲界受生。

未二、舉喻2 申一、損伏
如穀麥等諸外種子,安置空迥,或於乾器,雖不生芽,非不種子。
這是說明遠離損伏、厭患損伏、奢摩他損伏,都是由世間道來修行,損伏煩惱的情況。就像穀和麥的種子放在空曠的地方,或是乾燥的器具裡,雖然暫時不會生芽,但種子的功能仍在,若有因緣,如果有水等它還是會生長出來,所以世間道的損伏煩惱是不究竟的。

申二、永害
若火所損,爾時畢竟不成種子。
如果用一把火將穀麥種子燒掉,是不再有種子的功能,再也沒有機會生出芽來了。

未三、合結
內法種子損伏、永害,道理亦爾。
阿賴耶識裡的煩惱種子被損伏、永害的道理也如同上面所說的比喻。世間道只能損伏煩惱,煩惱仍然會生起,唯有出世間道方能永害煩惱的種子,使煩惱不能再生起。行者內身煩惱的種子被損害的情況也是一樣。

午二、無學攝2 未一、明永盡
若聖弟子將入無餘涅槃界時,所有一切善及無記諸法種子皆被損害。由染汙法種子滅故,不復能感當來異熟果,亦不復能生自類果。
如果是無學聖者阿羅漢將要入無餘涅槃時,他所有的煩惱種子、惡種子都已斷除,連善、無記種子也被損害,不會再到三界感得異熟果報,永遠不再輪迴生死。因為異熟果不會生出來,也不會再有等流果。
一切善及無記諸法種子皆被損害:意地中卷2說:已經成就清淨的轉依,已經捨棄染污種子所依止的阿賴耶識,也就是已經斷除阿賴耶識。這些清淨的修行人,心裡還有一些善、無記法的種子,由於緣缺不能活動。要入涅槃時,捨異熟識,一切善、無記法的種子無所依止,所以說是緣闕。這裡說損害,即是緣闕的意思。

未二、出異名
當知是名第四損伏,所謂永害助伴損伏。
應當知道這是第四種損伏,名永害助伴損伏。
永害助伴:由於染汙種子能為助伴,幫助善及無記種子得果。聖弟子,由出世道離欲界欲,乃至具得離三界欲,爾時一切三界染汙諸法種子皆悉永害。
損害:使一切善及無記種子緣缺不能生果。
永害助伴,是指永遠斷除三界染汙諸法種子。損害,是指善及無記種子被損害。

卯二、辨隨逐3 辰一、異生2 巳一、約一切受辨
復次,具縛者所有心起,若樂俱行、或苦俱行、或不苦不樂俱行,此一切心皆樂種子、苦種子、不苦不樂種子之所隨逐。
又被一切煩惱所繫縛的凡夫,他的心與樂受,或者是苦受,或者是不苦不樂受一起活動,或者是,所有三受的種子攝藏在阿賴耶識裡面。

巳二、約一切心辨
若起善心、或染汙心、或無記心,此一切心皆善種子、染汙種子、無記種子之所隨逐。
凡夫有時生起善心、染污心或是無記心,不論現起什麼心,善心、染污心或是無記心,一切凡夫的心隨時都有三種種子所隨逐,種子沒有斷以前,這三種種子都還攝藏在諸色根、根依、及識中。

辰二、有學
又諸有學不具縛者所有心生,若世間善心、或出世心、或染汙心、或無記心,此一切心皆為一切修道所斷煩惱種子之所隨逐。由未斷故,有時得生,亦為所餘諸法種子之所隨逐。
有從初果向到四果向的有學聖者,不完全有三界煩惱的繫縛,只餘部分的三界煩惱,這樣的人有時候生起世間的善心,或出世間的心,或染污心,或是無記心,因為俱生起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斷除,少分的染污心也會現前。有學聖者的一切心皆為修道所要斷的煩惱種子所隨逐;所餘諸法,是指尚未斷除的善種子及無記種子,這些種子也攝藏在一切有學聖者的諸色根、根依、及識中。

辰三、無學
又諸無學一切煩惱已永斷者所有心生,若世間善心、若出世心、若無記心,此一切心皆已永離染法種子,但為一切善、無記法種子隨逐相續而生。
無學指阿羅漢的情況是,不論他生起世間的善心,或是出世間的善心,或是無記心,因為他已經永遠斷除染污法的種子,都只有善、無記法的種子隨逐,不斷的在那裡相續而生。這是指阿羅漢在有餘依涅槃的情況下。

丑二、明建立2 寅一、為聲聞說
復次,此所建立種子道理,當知且依未建立阿賴耶識聖教而說。
其次,前面所說的一大段,種子隨逐在諸色根以及心法中的道理,這是聲聞乘部派佛教中經部的說法,應當了知當時是依尚未建立大乘阿賴耶識的說法。

寅二、為大乘說2 卯一、出所依
若已建立阿賴耶識,當知略說諸法種子,一切皆依阿賴耶識。
到大乘唯識學,安立阿賴耶識,一切法的種子都是依止在阿賴耶識。

卯二、辨隨逐
又彼諸法若未永斷,若非所斷,隨其所應,所有種子隨逐應知。
又彼善法、染污法、無記法種子若還沒有被聖道力所斷,或者是清淨而不須要斷除的種子,都隨逐於阿賴耶識中,但依凡夫、有學、無學聖者的道力不同,阿賴耶識所攝藏的種子也有所不同。凡夫具足三界染污法,及善、無記法種子;初果聖人斷三界分別起的煩惱,二果聖人除了斷分別起的煩惱,也斷除欲界的六品修惑,三果聖人則將五下分結全斷;無學聖者唯餘善、無記種子,因此凡、聖的阿賴耶識中所攝藏的種子各各不同。
未永斷:此中諸法若性染汙,未為見道、修道所斷。
非所斷:若諸有學出世間法,及諸無學所有諸法。若出世法,於一切時自性淨故,名非所斷;餘世間法,由已斷故,名非所斷。
隨其所應:隨所生處所得自體,如是諸法種子皆悉隨逐。然有差別,彼染汙種或有具縛及不具縛,涅槃種姓或有或無,由是說言隨其所應。

丑三、釋妨難2 寅一、舉經難
問:如世尊言:我說阿羅漢苾芻,於四種增上心法現法安樂住中,隨一而退。若彼一切染汙種子皆已永害,云何復起下地煩惱?若不復起,彼云何退?
有人難問:如世尊說:阿羅漢比丘,於四種增上心現法安樂住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中,他也會退失禪定。如果一切染污法的種子都已經斷除,為什麼得上地的禪定還會生起下地欲界的煩惱呢?如果不會生起,他又怎麼樣退呢?

寅二、辨義答4 卯一、標列
答:退有二種。一者、斷退,二者、住退。
答:退有二種:一、斷退,伏斷煩惱的退;二、住退,是退失現法樂住,這是禪定的退。

卯二、隨釋2 辰一、斷退
言斷退者,唯是異生。
凡夫才會斷退,因為只是暫時損伏煩惱,沒有將種子斷除,稱為斷退。

辰二、住退
言住退者,是諸聖者,亦是異生。
住退有聖人,也有凡夫。聖人和凡夫的禪定都會退,這是住退。

卯三、料簡2 辰一、具二退
若世間道斷諸煩惱復起現前,當知爾時斷退故退,亦是住退。
如果修行的方法是世間道,厭下苦粗障,欣上淨妙離,這種世間道的方法來伏斷煩惱,就是用遠離損伏、厭患損伏、奢摩他損伏,這三種方法來伏斷煩惱,但是煩惱還會再現前,這時是斷退,也名住退。由於只是伏斷煩惱,有因緣時煩惱又再現起。這是二種退失的情況。

辰二、唯住退
若出世道斷煩惱已,心營世務,不專修習如理作意,由此不能於其中間現法樂住數起現前。如先所得,後亦如是。然其下地已斷煩惱不復現前,如是名為住退故退,非是斷退。
如果是聖人,用出世道斷煩惱,修四聖諦,然後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等,斷煩惱以後,心裡忙著世間的事情。若沒有專心修習禪定方面的如理作意,禪定不能像以前要現起就現起,就會退失。但是他的下地煩惱不會再現前,他只是禪定退,這稱作住退故退,不是斷煩惱退,他的定障不能消除,是會退失禪定,不是退失聖道。

卯四、顯成2 辰一、反顯
又若已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而彼一切染法種子未永害者,云何名為心善解脫阿羅漢果諸漏永盡?
如果已經斷除一切煩惱種子成阿羅漢,而一切染污法種子還沒有完全斷除,怎麼可以稱作成就心善解脫諸漏永盡的阿羅漢果呢?

辰二、正成
若已永害,於相續中永無一切染法種子,尚不應起不正思惟,況諸煩惱。是故當知由出世道斷煩惱者,定無有退。
如果煩惱種子已經永遠斷除,在色受想行識當中,永遠沒有這一切染污法的種子,不會生起任何的不正思惟,何況是煩惱呢?所以應當知道,由出世道來斷除煩惱,一定沒有退失的道理。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二
癸二、等無間緣2 子一、徵
復次,云何等無間緣?
其次,什麼稱為等無間緣呢?

子二、釋2 丑一、標說義
謂此諸心心所無間,彼諸心心所生,說此為彼等無間緣。
前一念的心心所必須讓出一個位子,後面的心心所才能生起,前一念滅去的心心所,稱為後一念心心所的等無間緣。
諸心心所:心有多別,謂善、不善、無記心,欲、色、無色三界繫心,漏、無漏心,世間、出世間心,如是等類,總名諸心。與彼相應所有諸法,名諸心所。
等無間緣:如是諸心心所,隨一現前自性滅已,說此無間能為彼後諸心心所隨一生緣,由是建立等無間緣。如說從善無間不善性生,不善無間復善性生,從二無間無記性生;劣界無間中界生,中界無間妙界生,如是妙界無間乃至劣界生;有漏無間無漏生,無漏無間有漏生;世間無間出世生,出世無間世間生。

丑二、出六識
若此六識為彼六識等無間緣,即施設此名為意根,亦名意處、亦名意界。
若前一念的六識為後一念六識的等無間緣,即安立前一念的六識為意根,也稱意處,又稱意界。等無間緣以六根來說是意根,以十二處來說是意處,以十八界來說是意界。

癸三、所緣緣2 子一、徵
云何所緣緣?

子二、釋2 丑一、五識身
謂五識身,以色等五境,如其次第為所緣緣。
五識身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體性。五識身以色、聲、香、味、觸五境為所緣緣,如其次第,色是眼識的所緣緣、聲是耳識的所緣緣、香是鼻識的所緣緣、味是舌識的所緣緣、觸是身識的所緣緣。

丑二、意識
若意識,以一切內外十二處為所緣緣。
若意識的所緣緣,是以一切內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及外塵的色、聲、香、味、觸、法,為所緣緣。

癸四、增上緣2 子一、徵
云何增上緣?

子二、釋6 丑一、俱生增上緣
謂眼等處,為眼識等俱生增上緣。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俱生增上緣。眼識活動時,一定要眼根不壞,色現在前,還有能生作意引導,才能生起作用,所以眼識的生起必有眼根等作為俱生增上緣。

丑二、引發增上緣
若作意於所緣境,為諸識引發增上緣。
作意心所能引發諸識去緣慮它的所緣境,是諸識的引發增上緣;如果不作意去看或聽,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作意心所很重要,它能夠警策自己的心,令心生起。

丑三、更互增上緣
若諸心心所,展轉互為俱生增上緣。
這些俱時而生的心心所,彼此互為俱生增上緣。

丑四、先作增上緣
若淨不淨業,與後愛非愛果及異熟果,為先所作增上緣。
先前所造的淨業或不淨業,招感當來可愛或不可愛的等流果及異熟果,稱為先所作增上緣。異熟果是指阿賴耶識,是三界五趣的總果報體,由引業所感得,善業能招感人天的異熟果,惡業則招感三惡道的異熟果,但產生異熟果的主要因緣還是名言戲論種子。等流果是指三界五趣的別報,是滿業所感,人的壽夭窮通、貧富貴賤、智愚賢肖、美醜勝劣,及六識中苦樂的感受都是等流果,善業能感得可愛的等流果,惡業能感得不可愛的等流果。

丑五、成辦增上緣
若田、糞水等,與諸苗稼,為成辦增上緣。
要有田地及糞、水等助緣,才能夠使稻苗、莊稼成熟,因此,田、糞、水等,是苗稼成辦的增上緣。

丑六、工業增上緣
若彼彼工巧智,與彼彼世間工巧業處,為工業增上緣。
要有各種工巧的智慧,才能成就工巧業處,因此工巧智即是工巧業處的工業增上緣。

壬三、明攝2 癸一、二因所攝2 子一、標差別2 丑一、能生因
復次,是四緣中,因緣一種望所生法,為能生因。
其次,在四緣中,因緣是種子,對望於所生法,是能生因。

丑二、方便因
餘三種緣望所生法,當知但為方便因。
其它三種緣是: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對望於所生法只是方便因,不是能生因,雖然是次要因緣,但沒有它也不能成就這些事情。

子二、釋為緣
是故彼彼諸行生方便緣現在前時,彼彼諸行種子便能生起彼彼諸行,是故諸行無有同時頓生起義。
當各種諸行的方便緣全部現前時,各式各樣的諸行種子才能夠生出現行,所以諸行不會同時頓然現前。只有主要的因緣不足以生起諸行,還要有次要的助緣。雖然阿賴耶識裡有無量無邊的種子,可是生起現行的助緣不見得都具足,因此它們不會一下同時生起。

癸二、十因所攝
當知依止如是四緣建立十因,如菩薩地等中已說。
應當了知依止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建立十因,如菩薩地中卷38等文中已經說過。

庚三、會經說4 辛一、意緣無法義2 壬一、略釋密意2 癸一、第一問答2 子一、問2 丑一、徵說意
問:如世尊言:過去諸行為緣生意,未來諸行為緣生意。過去、未來諸行非有,何故世尊宣說彼行為緣生意?
問:如同佛世尊所說:以過去遷流不息的有為法為緣,可以生出意識的活動,以未來的有為諸行為緣也可以產生意識的活動。過去、未來諸行不是實有,為什麼佛說以過去未來諸行為緣能生意識的活動呢?

丑二、舉相違2 寅一、轉徵
若意亦緣非有事境而得生者,云何不違微妙言說?
若說意識也可以緣不是實有的事為境界而生現行,這種說法,為何可以解釋前所宣說過未無現在有的道理,並且不違背佛陀的微妙言說呢?

寅二、引證
如世尊言:由二種緣諸識得生。何等為二?謂眼及色,如是廣說乃至意、法。
如世尊說:有二種緣,諸識才可以生出來。是那二種呢?是指依眼根俱生增上緣與色塵所緣緣能生眼識,廣說乃至依止意根俱生增上緣及法塵所緣緣能生意識。

子二、答
答:由能執持諸五識身所不行義,故佛世尊假說名法。是故說言:緣意及法,意識得生。
答:由於意識能執持前五識所不能緣慮的法,因此世尊假立出法的名字。所以說:依止意根為俱生增上緣及三世的法塵為所緣緣,能生意識。前五識所緣的境界是現前、現量、實有的性境,而意識通緣實有的現在或非實有的過去未來三世、三量、三境,只要依止意根緣取法塵,能生出意識,所以佛才說:緣意及法,意識得生。

癸二、第二問答2 子一、問
問:何因緣故,知佛世尊有是密意?
問:是什麼原因,知道佛有這樣的密意?

子二、答2 丑一、釋2 寅一、標攝
答:由彼意識亦緣去來識為境界,世現可得,非彼境識法處所攝。
答:意識也緣慮過去、未來事為境界,這是世間現量可知的事實,並不是說過去、未來事的境界是屬於法處中的實有法,是假說名法而已。

寅二、顯說2 卯一、釋法名
又有性者,安立有義、能持有義;若無性者,安立無義、能持無義;故皆名法。
又對於有實有性的現在法,就安立其依他起義為有,意識能持有之依他起義;如果是沒有實有性的過未法,就安立其為無,意識能持無義;二義都是意識能夠緣慮的境界,所以都稱為法。
有性者:謂若現在是實有事,是名有性。
無性者:若於去來非實有事,是名無性。
義:意識緣彼以為境界,是名為義。
安立有義、能持有義:若緣有性諸事,安立彼相、能持彼相,是名安立有義、能持有義。
安立無義、能持無義:若緣無性諸事,安立彼相、能持彼相,是名安立無義、能持無義。

卯二、辨緣義2 辰一、正顯2 巳一、於有性義
由彼意識,於有性義,若由此義而得安立,即以此義起識了別。
由第六意識,緣依他起的實有性法為所緣境,於此實有性法安立為有後,能以此實有性法生起意識的了別。

巳二、於無性義
於無性義,若由此義而得安立,即以此義起識了別。
當意識緣過去未來非實有性的法時,於此非實有法安立為無後,即以此種非實有性義生起意識了别該法。

辰二、反成2 巳一、違自教過
若於二種,不由二義起了別者,不應說意緣一切義、取一切義。設作是說,便應違害自悉彈多。
如果對於有、無這二種法,不能由依他起有義、無義這二種境界生起意識的了別,就不應該說意識能夠緣慮一切境界,能夠執取一切境界。假設這樣說,就違反佛陀的教法。悉彈多是主旨、意趣。

巳二、違正理過
又不應言:如其所有,非有亦爾,是如理說。
又不應該說:如現在法是實有性的,過去、未來法也是實有性的,是如理說。這一段指出有部主張的:三世實有,法體恆存,是不合道理的。

丑二、結
是故意識,如去來事非實有相,緣彼為境。由此故知意識亦緣非有為境。
所以意識,能夠緣慮過去、未來不是實有事的相狀,緣無的境界。由此可知意識也能緣非有為境界。

壬二、廣論道理2 癸一、標
復有廣大言論道理,由此證知有緣無識。
還有很多、廣大的言論道理,可證明意識可以緣沒有體性的法為境界,可以有緣無的意識。

癸二、釋2 子一、舉五道理2 丑一、辨5 寅一、施設無我道理
謂如世尊微妙言說:若內、若外及二中間都無有我。此我無性,非有為攝、非無為攝,共相觀識非不緣彼境界而轉。此名第一言論道理。
如佛陀的微妙言說:在內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法,以及內身、外境二法中間都沒有我,都找不到我。這個我是沒有體性的,根本就沒有這件事,既不是有為法,也不是無為法。修習無我的共相觀識時,並不是不緣無我為境界而作觀察,所以證明意識可以緣無的境界。這是第一種言論道理證明有緣無識。
共相觀識者:謂於若內、若外及二中間,一切法中,觀無有我。此無我相,說名一切法共相。彼能觀識,說名共相觀識。

寅二、施設假法道理
又於色香味觸,如是如是生起變異所安立中,施設飲食、車乘、衣服、嚴具、室宅、軍林等事。此飲食等,離色香等都無所有。此無有性,非有為攝、非無為攝,自相觀識非不緣彼境界而轉。是名第二言論道理。
又於色、香、味、觸,都是從它自己的種子所生出來的,及由地、水、火、風大種的變異,而使所造色產生變異,假名安立施設飲食、車乘、衣服、嚴具、室宅、軍、林等事。這些飲食等,如果離開了色、香、味、觸是都無實有性。這些非實有性的飲食等假安立法,既不是有為法所攝,也不是無為法所攝。第六意識的自相觀識,也能夠緣慮這些假相有法的境界而活動,這是第二個言論道理,成立意識可以緣無法為義。

寅三、施設邪見道理3 卯一、舉邪見
又撥一切都無所有邪見,謂無施、無愛、亦無祠祀,廣說如前。
有一種撥一切都無所有的邪見外道,入了禪定以後,觀察到一個人一生常常布施,可是死後,卻生到貧賤家,就說布施這件事沒有功德;還有因為執著一切都是空的,就認為供養父母師長或祭祀祖先都沒有功德;又觀見一個人往生以後,變成另外一個人的孩子,或孩子有時變成父親,或是父親變成孩子,而撥無父無母;或撥無化生有情,不承認有中有;或認為得到四禪就是四果,但往生時,仍有中有現前,卻沒有進入涅槃,所以說世間上沒有真實阿羅漢,而撥無流轉。這些都是他自己的邪見搞錯了,所以認為沒有妙行惡行,善因不會得樂果,惡因不會得苦果等,詳細情形如前文所說。

卯二、難所緣2 辰一、有性
若施、愛、祠等無性是有,即如是見應非邪見。何以故?彼如實見、如實說故。
如果布施、愛養、祠祀等沒有功德是真實的話,則這些見解就應該不是邪見。為什麼?因為這是他們在禪定中如實看到的現象,誤以為是真實的,出定後就如是說。所以說,邪見這種遍計所執是屬於非實有性的法,源自無法義(依他起無性義)。

辰二、無性
此若是無,諸邪見者緣此境界,識應不轉。
這些邪見的依他起無性義如果完全沒有實有性的話,邪見的人緣這樣的境界,意識應該不能分別,若不能分別,又怎麼能說他有邪見。既然外道有邪見這是事實,可見意識可以緣無法義。這一段是要說明邪見是沒有真實的法義,是一種錯誤的見解、觀念,並無實體性,意識也可以緣慮。

卯三、結道理
是名第三言論道理。
因此可以知道,撥無布施、愛養、祠祀等,這些邪見是沒有實有性的,可是意識還能在這裡活動,證明意識可以緣無法義,這是第三種言論道理。

寅四、施設無常道理2 卯一、辨為緣2 辰一、顯識轉
又諸行中,無常、無恆、無不變易。此諸行中,常、恆、不變無性,非有為攝、非無為攝,共相觀識非不緣此境界而轉。
又一切有為法都不是常住、不是恆久存在、不是沒有變化的。這一切有為法的常住性、恆久性、不變性是不可得、不存在的,沒有實有性,既不是有為法所攝,也不是無為法所攝。共相觀識並非不緣這些諸行中,無常、無恆、無不變易性等沒有實有性的境界而作觀察,由此可知意能緣無法義。

辰二、難不轉2 巳一、逐難
若緣此境識不轉者,便於諸行常、恆、不變無性之中,不能如實智慧觀察。若不觀察,應不生厭;若不生厭,應不離欲;若不離欲,應無解脫;若無解脫,應無永盡究竟涅槃。
如果緣無性法的境界,意識不能活動的話,則對於有為諸行沒有常、恆住、不變異的這種無性法,就不能如實智慧來作觀察。如果不能這樣觀察,就不能厭離一切有為境界;如果不能厭離,就不能離欲;如果不能離欲,就不能解脫;如果不能解脫煩惱,就不能斷除愛見煩惱,證得涅槃。

巳二、出過
若有此理,一切有情應皆究竟隨逐雜染,無出離期。
如果意識不能緣無為境界的話,一切有情則不能觀察到是無常的,而會永遠在染污的境界中,永遠沒有出離三界時。

卯二、結道理
是名第四言論道理。
這是論主提出來第四個道理,無常不是有為也不是無為,是一個概念,是一切法的共相,由意識可以作無常觀,來證明意識可以緣無性法的境界。

寅五、施設隨觀道理
又未來行尚無有生,何況有滅!然聖弟子於未來行,非不隨觀生滅而住。是名第五言論道理。
又未來的有為法還沒有生,那裡有滅呢?然而跟隨佛陀學習的聖弟子,觀察無常時,不但是觀察有為法從現在到過去,由有到無名滅;未來諸法雖然未生,也觀未來諸法來到現在,從無到有名生,由生滅的現象,覺悟無常。其中未來諸行未生未滅,既不屬於有為法所攝,也不屬於無為法所攝,意識可以緣沒有實有性的未來法而作觀察,可知意識可以緣無性法為境界,這是第五種言論道理,證明意識可以緣無法為義。

丑二、結
由此證有緣無意識。
由上面五種言論道理,證明有緣無性的意識,沒有實有性的法也可以成為意識的所緣境。

子二、指有所餘
復有所餘如是種類言論道理,證成定有緣無之識,如應當知。
還有很多尚未舉出來的言論道理,可以證明一定有能緣沒有體性的意識,像前面所說相應的道理,應當了知。

辛二、有過去業義2 壬一、舉經問
問:如世尊言:有過去業。若過去業體是無者,不應今時有一領納有損害受,或復不應有一領納無損害受。此何密意?
問:如佛陀說:有過去業。如果過去的業是沒有體性的,不應該現在有人能領納損害的感受,或是也不應該有人領納沒有損害的感受。這句話有什麼密意呢?

壬二、釋意答2 癸一、顯相續
答:過去生中淨不淨業已起、已滅,能感當來愛不愛果。此業種子攝受熏習,於行相續展轉不斷。世尊為顯如是相續,是故說言有過去業。
論主回答:過去生中的善業或是惡業,已經生起而又消失了,還是可以感得將來可愛或是不可愛的果報。這是因為身語意三業一現行就熏成種子,儲藏在阿賴耶識中。阿賴耶識攝受這些種子,又展轉不斷的接受熏習,於一切有為法就能相續、展轉而不斷滅。世尊為了要顯示生命是相續不斷的,由於有現在的果報,所以說有過去業。佛陀這樣說,並不是表示過去法就是有實有性的法。

癸二、遮外論2 子一、標所為說
又佛世尊觀二義故,作如是說。
又佛陀觀察有二種道理,所以說有過去業。

子二、釋意差別2 丑一、為遮不平等因論2 寅一、標遮意
一、為遮止不平等因論者意故,顯此道理。
第一,為了遮止一類外道是不平等因論者,主張一切法的出生不是因緣現起的,是由大自在天、或是帝釋、梵王、自性、丈夫等等,有另外一個神格或是有理性的根源來生出一切法,佛為了遮止不平等因論而說有過去業這一段話。

寅二、釋彼論
謂彼妄見從大自在、帝釋、梵王、自性、丈夫及所餘等,一切有情淨不淨轉。
外道虛妄執著人及世間的一切法是從大自在、帝釋、梵王、自性、丈夫及其餘等所生,使得一切有情生起淨不淨業。佛為了遮止他們錯誤的說法,說有過去業。

丑二、為遮無因論2 寅一、標遮意
二、為遮止一切無因論者意故,顯此道理。
佛陀為了要遮止外道執著一切法是無因而生的,顯示現在的果報由過去業所招感。

寅二、釋彼論
謂彼妄見都無有因,一切有情淨不淨轉。
外道執著這一切有情,有可愛或不可愛的果報,是沒有原因,忽然出現的,所以佛說有過去業,以破除他們的執著。

辛三、有過未行義2 壬一、舉經問
問:如世尊言:有過去行,於彼行中,我具多聞聖弟子眾無顧戀住;有未來行,於彼行中,我具多聞聖弟子眾無希望住。此何密意?
有人這樣難問:如佛在《阿含經》說過:有過去的有為法,在過去身語意三業的有為法當中,具足多聞的聖弟子眾,對於過去的事情不會回顧,不會愛戀,心裡也不會住著在那裡。有未來行的有為法,在未來的有為法當中,多聞聖弟子眾也不會將希望放在未來。佛說這些話,有什麼祕密的意思隱藏在裡面嗎?

壬二、釋意答2 癸一、顯正理4 子一、標
答:過去諸行,與果故有;未來諸行,攝因故有。
答:過去的有為法,是因為已經給了果報,所以稱為過去諸行;未來的有為法,因為現在已經有種子存在,未來一定會受果,因為還沒有受果,所以稱為未來諸行。

子二、徵
所以者何?

子三、釋
現在諸行三相所顯。一、是過去果性故;二、是未來因性故;三、自相相續不斷故。
現在的有為法是有體性的,當下這一念包含過去、現在、未來三種相:
一、現在的色、受、想、行、識是過去的種子所現前的果報。
二、身語意三業每一剎現行,都熏成種子,所以說現在的諸行是未來的因性。
三、就現在來說,法的體相現前,而相續不斷。

子四、結
為顯此理,故佛世尊說如是言。
為了顯示過去未來無實,現在是實有的道理,所以佛說:有過去與未來諸行等這些話。

癸二、遮邊執2 子一、標所為說
又觀二義,故作是說。
佛陀又觀察到有二種情況,所以說出這樣的話。

子二、顯執差別2 丑一、去來實有執2 寅一、標遮意
一、為遮斷於去來法實有執故,顯此道理。
佛這樣說是為了斷除對於過去未來這一切法,執著是實有的論點,所以顯示這樣的道理。

寅二、釋道理
謂若去來諸行性相是實有者,不應由彼去來之性說言是有。
如果說過去未來這一切有為法的體性相狀是實有的話,就不應該改變,也不應該說有過去性和未來性。如果執著有真實體性的話,就不是無常,不是無常就不能說有過去有未來。

丑二、撥無現在執2 寅一、標遮意
二、為遮斷撥無執故,顯此道理。
二、為了遮止斷除有一類的人撥無一切,過去、未來、現在都是沒有的,所以佛陀顯示這樣的道理。

寅二、釋彼執
謂彼妄計:如去來世,現在亦爾,都無所有。
他們錯誤的執著:現在法像過去未來一樣,都是沒有真實體性的,當下什麼都沒有,不承認現在法是實有的。

辛四、有三世界義2 壬一、舉經問
問:如世尊言:有過去界、有未來界、有現在界。此何密意?
外人這樣難問:如佛陀所說的:有過去界、有未來界、有現在界,這句話有什麼隱密的道理在裡面呢?界是指因或種子。

壬二、釋意答2 癸一、顯密意
答:若已與果種子相續,名過去界;若未與果,當來種子相續,名未來界;若未與果,現在種子相續,名現在界。
答:如果已經得到果報的種子相續,即過去已熏成之業種子稱為過去界;如果還沒有得到果報,將來遇緣才會得果,處於種子的狀態繼續相續著,稱為未來界。如果還沒有給果報,現在位的種子相續,即現在正熏成之業種子稱為現在界。

癸二、顯善巧
若苾芻等,於如是種子相續中,而得善巧,名於彼彼一切法中,證得無量種種自性諸界善巧。
如果比丘等七眾弟子,能夠在名言種子及業種子的相續中,知道業種子受果報以後就沒有,而名言種子還沒有斷除,在各式各樣的一切法中,對無量種種法的過去、現在、未來種子相續的狀況,都能有善巧智慧通達無礙。

戊四、心不相應行等2 己一、釋2 庚一、釋諸假安立法4 辛一、不相應行2 壬一、生老住無常3 癸一、辨安立2 子一、總徵
復次,云何應知生、老、住、無常離色等蘊無別實有?
其次,怎麼知道生、老、住、無常,離開色、受、想、行、識五蘊之外,沒有別體實有的生、老、住、無常可得呢?

子二、別釋2 丑一、遮實有執2 寅一、理破2 卯一、舉生3 辰一、約諸行辨2 巳一、遮未來生3 午一、標
謂已遮未來諸行實有性,當知亦遮生實有性。
前面已經說了很多的理論破除未來的有為法是真實的執著,應當知道未來生的真實性同時也被遮止,在未來也沒有生。

午二、徵
所以者何?

午三、釋
未來世生自無所有,云何能生所餘諸行。
未來世生自己本身都沒有實有性,如何能夠生其他的有為法呢?
*未來既然不是「有性」法,則未來的一切有為法不是真實有,所以未來「生」這一法也不可得,生既然不可得,又如何能生出現在的有為諸行呢?

巳二、遮現在生3 午一、標義
亦非現在生能生現在諸行。
也不是現在的生能生出現在的一切有為法。
*此外,現在的有為諸行,雖然有生的相貌,可是也不是「生」能生出有為諸行,因為諸行的生因是來自各別的種子。

午二、釋由
由此生相有差別名,所謂諸行若生、若起、若現在性,離此差別,生之異相,定不可得。
現在生相有不同的名字:一切有為法「若生」,是指現行;「若起」,是指種子生起;「若現在性」,是指生相所對應的時間,生相和現在性是分不開的,生在過未法中一定不可得,經由現在諸行可得生相,藉由生相可安立「生」、「起」之名言,生相與現在行是不能分開的。

午三、遮說3 未一、標
諸聰慧者不應說言:即由現在令彼諸行成現在性。
有智慧的人不應該說:是因為現在諸行中的「現在」使「諸有為法之現行或種子生起」具有現在性。換言之,現行或種子生起本來即具有現在性。

未二、徵
所以者何?

未三、釋
若作是說:生生諸行。當知義顯即現在性能成現在。
再作進一步解釋,如果說:「現在生」中的「生」能生出諸行。其顯示義等同:「現在生」中的「現在性」能使「生」發生在現在。有智慧的人也不應該說:「現在生」中的「生」能生出諸行。未來不能生,過去也不能生,現在也不能生。為什麼不能生?因為是假安立出來的名言生。生是依言說需要而安立的一種名言概念,不是真的有一個生的實法。

辰二、約種子辨
又一切法各各別有自種子因,何須計有異生能生。
生只是一個名言概念,一切有為法都有自己的種子作為它的因而生出,何必執著於一切法各自的種子外,另有一個生相能生呢?

辰三、約生相辨2 巳一、徵義
又此生相,為即諸行生耶?為是諸行生因耶?
又生的相狀是等於一切有為法的現前?還是一切有為法的生因呢?

巳二、詰難2 午一、即諸行生
若即諸行生者,計此生相能生諸行,由有生故,諸行得生,不應道理。
如果生相就是等於這一切有為諸行生的話,就是說生相能生諸行,由於有「生」的實有法所以諸行出生,這就不合道理。生相與有為諸行不是一件事,也就是說:名言生是沒有能力生出諸行的。

午二、是行生因
若是諸行生因者,諸行生時,於一一行便有二生,謂生能生,不應道理。
若說生相是諸行生因者,則諸行生時,於一一行便有二種生,第一個生是「諸行種子」所生的生,第二個能生是「生相」所生的生,所以不合道理。生是依諸行的種子或現行而安立的假法、概念,不是真的有一個實有的生法。

卯二、例餘
如生,如是老、住、無常,由此道理如應當知。
如同生,如是老、住、無常這三法,由此道理也應當了知。

寅二、結成
故知生等於諸行中,假施設有。
故知道生、老、住、無常,是在這一切有為法中,假安立而有的,並沒有實有性。

丑二、釋安立名4 寅一、生
由有因故,諸行非本。自相始起,說名為生。
名言生因如何安立?一切有為法從種子現起,由於有因(種子)的緣故,諸行不是無因生,也不是本來就存在。當諸行種子,因緣具足時,諸行本身的法相剎那初始現起,稱為生。
有因:一切法是從種子生出來,不是無因生的。
非本:因為有因,就不是自然本有。

寅二、老
後起諸行與前差別,說名為老。
後來的有為法與以前的有為法有所差別,說名為老。

寅三、住
即彼諸行生位暫停,說名為住。
這一切有為法生位現起後,暫時相續不變,稱為住。

寅四、無常
生剎那後,諸行相盡,說名為滅,亦名無常。
一切有為法生以後,剎那就消失,名為滅,也就是無常。

癸二、釋異說2 子一、說三相別2 丑一、問
問:若有為法,生、老、住、滅四有為相具足可得,何故世尊但說三種,一、生,二、滅,三、住異性?
問:有為法有生、老、住、滅四種相具足可得,為什麼佛常只說三種:生、滅、住異性呢?

丑二、答2 寅一、總標
答:由一切行三世所顯故。
答:由於一切有為諸行,是過去、未來、現在顯現的緣故。

寅二、別釋3 卯一、生有為相
從未來世,本無而生,是故世尊,由未來世,於有為法,說生有為相。
依從未來世,是從無而有,所以,佛依未來世,而說出「生」的有為相。

卯二、滅有為相
彼既生已落謝過去,是故世尊,由過去世,於有為法,說滅有為相。
有為法一生出來後,馬上就落謝過去,所以佛依過去世而說出「滅」的有為相。

卯三、住異有為相3 辰一、標
現在世法二相所顯,謂住及異。
有為法一現前是住,有了變化是異。現在世可以「住」及「異」的有為相而顯現。

辰二、徵
所以者何?

辰三、釋
唯現在時有住可得,前後變異亦唯現在。是故世尊,由現在世,於有為法,總說住、異為一有為相。
有為法只有現在時有住相可得,前後變化也只有在現在。所以佛根據現在世,而總說有為法具有住、異一種有為相。

子二、觀二相別2 丑一、問
問:佛聖弟子應觀有為具足三相,何故但說聖弟子眾,於諸蘊中,隨觀生滅而住,不說隨觀住異性耶?
問:佛說一切有為法具足生、住異、滅三相,為什麼佛說他的聖弟子眾,在觀察色、受、想、行、識五蘊時只觀生滅二相,而不說觀察住異相呢?

丑二、答2 寅一、明建立
答:生及住異俱生所顯,是故二相合為一分,建立生品,即說隨觀一生相住;於第二分建立滅品,即說隨觀一滅相住。
答:生及住異都是生相所顯,所以將生和住異這二相合成一分,而建立生品,就說隨觀一生相而住。在第二分建立滅品時,就說隨觀一滅相而住。

寅二、顯無常2 卯一、明所為說2 辰一、標
又若由此相起厭思惟,今於此中,但說此相。
由於有為法的無常相,可以令人生起厭離心,佛就開示有為法生滅無常的相狀。

辰二、釋
謂於諸行中,觀無常相,能起厭患、離欲、解脫,故但思惟無常性相。
為什麼佛要說無常?因為若能觀察有為諸行的無常相,能令行者生起厭患之心,進而離欲,乃至解脫,所以應該常常要思惟無常性相。

卯二、釋所觀相
無常性相,本無今有、有已還無所顯。本無今有,是名為生;有已還無,是名為滅。
無常的體性、相狀,是本來沒有,現在才有。有了以後,又沒有的相狀所顯。本來沒有,現在有,稱為生。生以後,馬上就滅,稱為滅。

癸三、廣差別4 子一、生差別2 丑一、標列
復次,生差別有多種。謂剎那生、相續生、增長生、心差別生、不可愛生、可愛生、下劣生、處中生、勝妙生、有上生、無上生。
其次,生差別有很多種,包括剎那生、相續生、增長生、心差別生、不可愛生、可愛生、下劣生、處中生、勝妙生、有上生、無上生,總共有十一種。

丑二、隨釋8 寅一、剎那生
此中諸行,剎那剎那新新而起,名剎那生。
這一切有為法,剎那剎那的現起,每一剎那的有為法都是新的,名剎那生。

寅二、相續生
若具諸結、或不具結,從彼彼有情聚沒,往彼彼有情聚諸蘊續生,名相續生。
結是和合苦,心裡有煩惱會與苦和合在一起。有的人具足三界所有的煩惱,有些人只有三界部分的煩惱。從原來那一類的有情中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類的有情中,五蘊接著又生出來,稱為相續生。
諸結:結即煩惱異名,此有九種。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結。
相續生:如是諸結或具不具,能和合苦,於界趣中流轉而生。

寅三、增長生
若從嬰孩童子等位,乃至往趣衰老等位,名增長生。
從嬰孩,乃至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直到衰老、死亡等等,稱為增長生,是指在同一個五蘊的生命體中,有分位的差別相。

寅四、心差別生2 卯一、釋
若緣彼彼境界,於彼彼晝夜、彼彼剎那、臘縛、牟呼栗多等位,數數遷謝,非一眾多種種心起,或樂相應、或苦相應、或不苦不樂相應,或有貪心、或離貪心,廣說乃至或善解脫心、或不善解脫心。
有情緣著各式各樣的境界,日復一日經過諸多剎那、臘縛、牟呼栗多,晝夜交替,遷流不息,生出眾多不同的心心所,有時與樂受相應,有時生起苦受,或不苦不樂受,有時有貪心,或離貪心,乃至善解脫心或不善解脫心。

卯二、結
如是名為心差別生。

寅五、非可愛生
若那落迦、傍生、餓鬼苦趣中生,如是名為非可愛生。
到地獄、畜生及餓鬼苦趣受生,稱為非可愛生。

寅六、可愛生
若於人天樂趣中生,名可愛生。
若到人趣或天樂趣中受生,稱為可愛生。

寅七、下劣等生3 卯一、約三界辨3 辰一、下劣生
若於下劣欲界中生,名下劣生。
欲界眾生貪愛的欲在三界裡面是最下一等的,稱為下劣生。

辰二、處中生
若於處中色界中生,名處中生。
色界眾生的生命是中等的,稱為處中生。

辰三、勝妙生
若於勝妙無色界生,名勝妙生。
三界中最殊勝、最美妙的生命體,是無色界的眾生,稱為勝妙生。

卯二、約入胎辨
復有差別。謂最初入胎者,名下劣生;中二入胎者,名處中生;最後入胎者,名勝妙生。
眾生入胎,又有三種差別生:一、一切凡夫最初入母胎受生時,不正知入胎,住胎、出胎,這是下劣生;二、入胎者是處中生,正知入胎,不正知住出;或是正知入住胎,不正知出,這二種都是處中生;三、最後入胎者,正知入、住、出,是勝妙生。

卯三、約因果辨
復有差別。謂染汙法及染汙果生,名下劣生;若諸善法及善果生,名勝妙生;除善不善果無記法,所餘無記法生,名處中生。
又有另一種說法,也就是惡業行產生的惡等流及三惡趣異熟果報,是下劣生;若是因善業行而產生的善等流及善趣異熟果報,是勝妙生。除了善不善果的無記法(異熟果),其餘由非善非不善的無記法的業行而生起的非善惡等流及增上果,是處中生。這是以因果分別三種生。

寅八、有上等生2 卯一、約界地辨2 辰一、有上生
若依隨界生說,始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生,名有上生。
隨著受生於三界的處所而言,從欲界到無所有處都是有上生,生到還有比所生處更高級的生命,稱為有上生。

辰二、無上生
非想非非想處生,名無上生。
無色界天的最高一天是非想非非想處天,稱為無上生,也稱為有頂。非想非非想處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的頂端,是三界裡面最高的生命,所以稱為無上生。

卯二、約相續辨2 辰一、有上生
若依隨續生剎那相續生說,除阿羅漢等最後終位所有諸蘊,餘一切位所有行生,名有上生。
若依三界隨續的五蘊及剎那相續二種生來說,除掉阿羅漢等一切有情其最终位的剎那生外,所有其他一切位,指生有、本有位的五蘊相續生及剎那相續生,都稱之為有上生。

辰二、無上生
若阿羅漢等最後終位所有行生,名無上生。
若是阿羅等最後終位的剎那五蘊,稱之為無上生。

子二、老差別2 丑一、釋名差別2 寅一、標列
復次,老差別當知亦有多種,所謂身老、心老、壽老、變壞老、自體轉變老。
其次,老的差別也可以說出很多種:就是身體老,心靈老,壽命老,或是變壞老,或是身體轉變老。

寅二、隨釋5 卯一、身老
此中衰變等乃至身壞,廣說如經,是名身老。
衰變是有情的身體開始顫抖、掉動,起了這種變化後,乃至身體完全壞掉,就是身老。
緣起經:髮色衰變、皮膚緩皺、衰熟、損壞、身脊僂曲、黑黶間身、喘息奔急、形貌僂前、憑據杖策、惛昧、羸劣、損減、衰退、諸根耄熟、功用破壞、諸行朽故、其形腐敗,是名為老。
《緣起經》說老的相貌是:「髮色衰變」,頭髮變白;「皮膚緩皺」,皮膚開始鬆弛出現皺紋;「衰熟」,身體已經不大有力氣,會顫抖、掉動,這是「衰」;「熟」就是氣力不夠;「損壞」,身體會有很多疾病出現,常常生病,就是身體老化;「身脊僂曲」,彎腰駝背,身體縮小變矮;「黑黶間身」,臉上及身上有黑斑出現,損其容色;「喘息奔急」,走一點路稍快一點就喘;「形貌僂前」,身體往前傾,有點駝背;「憑據杖策」,腳不方便,拿著枴杖;「惛昧」,晚上睡不著覺,日間就猛打瞌睡;「羸劣」,身體羸弱下劣,弱不禁風,「損減」,身體各方面都在損減;「衰退」,各方面的機能都衰退;「諸根耄熟」,諸根都老舊、成熟到像熟透的水果;「功用破壞」,眼耳鼻舌身意諸根功能都被破壞;「諸行朽故」,五蘊都腐朽不堪使用;「其形腐敗」,外形慢慢的腐朽敗壞,這些都是老的特徵。

卯二、心老
若樂受相應心變,苦受相應心轉;或善心變,染汙心轉;或於可愛事中希望心變,希望不果心轉;是名心老。
如果是樂受相應的心變,快樂已經沒有,心裡老是覺得很苦,這個人的心就老。
本來是善良的心出現,後來又變成染污心,也是心老。
對於可愛的事情,可能是世間的或是出世間的,本來很有希望,變得沒有希望,就是心老。

卯三、壽老
若於彼彼晝夜、彼彼剎那、臘縛、牟呼栗多等位,數數遷謝,壽量損少,漸漸轉減乃至都盡,是名壽老。
經過一天一夜,經過種種的剎那、臘縛、牟呼栗多,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壽命漸漸的減少,這是壽老。

卯四、變壞老
若諸富貴興盛退失,無病、色、力、充悅等變,名變壞老。
如果由富貴變成貧賤;本來沒有病,現在有病,是變壞老;本來身體很強壯,也很有力氣,慢慢的身體也衰弱,沒有力氣,就是變壞老。
無病變壞:性多疾病故。色相變壞,黯黑出現,損容色故。火力變壞,謂彼衰減,無復勢力受用欲塵故。充悅變壞,皮膚緩皺故。等言,等取依止變壞、鬚髮變壞、威儀變壞、諸根變壞。

卯五、自體轉變老
若從善趣增盛聚中自體沒已,往於惡趣下劣聚中自體生起,名自體轉變老。
如果生命體從人天的善趣,乃至色、無色界天死沒,之後生在三惡道中,善趣的五蘊體消失以後,生到三惡道,另外一個生命體生起,這是自體轉變老。

丑二、出其總緣
復有一老為緣,能成如上所說一切種老,所謂諸行剎那剎那轉異性老。
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有這五種老:身老、心老、壽老、變壞老、自體轉變老?就是因為一切法,剎那剎那都在轉變,這就是所有老的根本原因。

子三、住差別2 丑一、標列
復次,住差別當知亦有多種,謂剎那住、相續住、緣相續住、不散亂住、立軌範住。
其次,住的差別相也有很多種,包括:剎那住、相續住、緣相續住、不散亂住及立軌範住。

丑二、隨釋5 寅一、剎那住
若已生諸行生時暫停,名剎那住。
已經生出來的有為法,生起來以後,暫時停住,就是剎那住。

寅二、相續住
若諸眾生,於彼彼處彼彼自體,由彼彼食為依止故,乃至壽住;外器世間大劫量住;名相續住。
諸有情眾生,在各各不同的處所,得到種種不同的果報體,依止四種食:段食、觸食、思食、識食,來維持生命,直到壽命終了,是有情的相續住;外器世間有一大劫的時間安住,是器世間的相續住,這二種名有情及器世間的相續住。

寅三、緣相續住
若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若善、不善、無記法等,乃至各別緣現在前,爾所時住,是名緣相續住。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的三受,善、不善、無記法的三性法等,乃至各種不同的因緣現前,暫時的安住,稱為緣相續住。

寅四、不散亂住
若諸定心,由三摩地正起現前,名不散亂住。
若是各種定心,由於有三摩地的等持,心不昏沉、不掉舉、平等正直而住,稱為不散亂住。

寅五、立軌範住
若於彼彼異方、異域、國城、村邏、王都、王宮,若執理家、商賈、邑義諸大眾中,古昔軌範建立隨轉,如是名為立軌範住。
軌範即是規矩、軌則、模範。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域、國家、城市、村落,國王的都會、王宮、法官、商人、或居士林等都各自建立規則、典範來執行正義,大家就跟著遵循而過著正常安樂的生活,稱為立軌範住。

子四、無常差別2 丑一、辨相2 寅一、標列
復次,無常差別當知亦有多種,謂壞滅無常、生起無常、變易無常、散壞無常、當有無常、現墮無常。

寅二、隨釋6 卯一、壞滅無常
若一切行生已尋滅,名壞滅無常。
若一切行生起了自然就會滅,稱作壞滅無常。

卯二、生起無常
若一切行本無今有,名生起無常。
一切有為法,本來沒有,現在由於因緣具足才有,稱為生起無常。

卯三、變易無常
若可愛諸行異相行起,名變易無常。
若是可愛諸行的異相,是不可愛的諸行出現,稱為變異無常。

卯四、散壞無常
若不變壞可愛眾具及增上位離散退失,名散壞無常。
若不變壞的可愛眾資生具,及原本很好的狀態離散退失,不是本身壞掉,而是因為外緣的關係,使它們分開,稱為散壞無常。

卯五、當有無常
即四無常,在未來時,名當有無常。
前面的四種無常,在未來一定會無常的,稱為當有無常。

卯六、現墮無常
即現在世正現前時,名現墮無常。
諸行現在世,正現前時,就是無常,稱為現墮無常。

丑二、料簡3 寅一、在家
若受用欲塵多放逸者,但能思惟變易無常、散壞無常、現墮無常,廣起悲歎愁憒憂悴,然於諸行不能厭離。
於受用色、聲、香、味、觸的欲塵時,多分放逸迷失其中。當可愛的欲塵變壞時,也能思惟變易無常。美好的境界散失破壞時,也能思惟散壞無常。欲境現前,也能思惟現墮無常。當無常現象出現在面前時,大部分的人都會悲傷、感歎、憂愁、昏憒(昏亂糊塗)、憔悴,雖然面對無常這麼痛苦,卻仍不想厭離世間。

寅二、外道
若諸外道,即於如是諸無常性,多起思惟,少能方便厭患、離欲,但於諸行一分厭離,不能究竟。
這些外道對於無常,常常在思惟,也能夠少有方法修禪定,或者有少分的如理作意,厭患一切有為法的無常,遠離對欲塵的貪著。由於缺乏正見,不能究竟離欲。
少能方便厭患離欲:依世間道修習離欲。
於諸行一分厭離:唯於下地修過患想。
不能究竟:不能修涅槃道,於斷界、離欲界、滅界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修習斷想、離欲想、滅想。

寅三、聖弟子
若聖弟子圓滿思惟諸無常性,於一切行究竟厭患,乃至解脫。
如果是佛的聖弟子,能夠圓滿思惟諸法無常性,對一切有為法能能夠如理作意,修習厭患想,由修習厭患與持戒,能夠離欲得禪定,伏除煩惱,最後乃至在禪定裡面修毗缽舍那,將所有的煩惱連根拔除,達到解脫的境地。
厭患乃至解脫:謂由智增上力,於諸行中起厭;由習厭故,得離欲;由習離欲故,得解脫。
云何厭?謂有對治現前故,起厭逆想,令諸煩惱不復現行。
云何離欲?謂由修習厭心故,雖於對治不作意思惟,然於一切染愛事境貪不現行,此由伏斷增上力故。
云何解脫?謂即於此伏斷對治多修習故,永拔隨眠。

壬二、得獲成就等2 癸一、釋差別13 子一、得獲成就2 丑一、徵
復次,云何得、獲、成就?
其次,得到成就,這是什麼意思呢?

丑二、釋2 寅一、略二種2 卯一、約增盛因辨2 辰一、顯自
謂若略說,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說名為得。由此道理,當知得是假有。
要略的說,能令某一法生起的緣,已經攝受該法增長強盛的種子,使令該法達到生起的程度,假立名言是得。以這樣的道理,論主主張,得是假有,而不是真實有體性的。
生緣攝受增盛之因:謂自種子,若為生緣之所攝受,勢力增盛,望所生法近能當生。

辰二、斥他3 巳一、徵
若言得是實有,此為是諸行生因?為是諸法不離散因?
如果得是真實有的,得是一切有為法的生因嗎?或是一切有為法的不離散因?因為得到,不會失去,就不離散。

巳二、難2 午一、辨2 未一、諸行生因難
若是諸行生因者,若從先來未得生法,此既無有,生因之得應常不生,由此亦應畢竟不得。
如果得是一切有為法的生因,一切有為法必須有得。若本來就沒有得的生法,此是指聖道,聖道沒有得這個生因的實法,就永遠不能生出聖道,凡夫就永遠不能轉凡成聖。
若從先來未得生法:諸異生位從無始來,無漏聖道未曾現行。
由此亦應畢竟不得:若許得是諸行生因,此無漏道雖具彼種,既無生因之得,應常不生。常不生故,應不能得預流學果。

未二、不離散因難
若是諸法不離散因者,一切善、不善、無記法,得既俱有,彼雖相違應頓現行。
如果得是諸法不離散因,由於生起一切善、不善、無記法都有得,彼此之性雖然不一樣,卻變成可以同時現起。
一切善不善無記法等者:彼彼諸行生方便緣現在前時,彼彼諸行種子,便能生起彼彼諸行,是故諸行無有同時頓生起義。若言得是諸法不離散因,即彼諸法善不善等雖互相違,應於一時頓生現行,以許彼得俱實有故。

午二、結
是故二種俱不應理。
對方說「得」是諸行生因,或是諸法不離散因,都不合道理,由此可知「得」不是實有。

巳三、釋2 午一、生因
又生因者,所謂各別緣所攝受諸法自種。
又生因,是攝受諸法種子,使諸法現行的各别對應助緣。

午二、離散因
離散因者,謂由餘緣現在前故,餘緣離散。
離散因,是由於能使他法種子現行的助緣現前時,其他不同於彼法的助緣即離散。

卯二、約自在緣辨2 辰一、標假立
若於引發緣中,勢力自在,假立為得。
若引發緣的力量強大,可以自在引發出此法,假名安立為得。

辰二、釋自在
以此自在為依止故,所有士夫補特伽羅,雖彼彼法已起、已滅,若欲希彼復現在前,便能速疾引發諸緣,令得生起,是故亦說此名為得。
有自在力的人,依止他的自在力,能令引發緣的勢力增長,達到此法勢必生起的程度。雖然各式各樣的法已經生起,又滅去,如果有此自在的有情,希望彼法能夠再現前,很快就可以引發諸緣,令彼法生起,所以也說自在為得。自在就是想要讓它現前,就可以讓它現前。

寅二、廣三種2 卯一、標列
當知此得略有三種。一、種子成就,二、自在成就,三、現行成就。
應當知道,得,要略而言有三種:一、種子成就,二、 自在成就,三、現行成就。

卯二、隨釋3 辰一、種子成就3 巳一、標
若所有染汙法、諸無記法、生得善法,不由功用而現行者。彼諸種子,若未為奢摩他之所損伏,若未為聖道之所永害,若不為邪見損伏諸善如斷善根者,如是名為種子成就。
所有染污的煩惱心所,所有的無記法,或是生得的善法,不必特別用力就可以現行。這些染污法的種子,尚未被禪定的力量所損伏,也尚未被聖道永斷。聖道可以永害善、不善及無記法的種子,如阿羅漢已經將三界所有染污法的種子全部斷除,他的五蘊只剩下善及無記法的種子,等到他入無餘依涅槃時,就會將那些種子全部斷除,連善法及無記法的種子也全部永害,這是聖道之所永害。此外尚未被邪見影響而斷善根的人,也是種子成就。凡夫的三性種子還是保持原樣,沒受外力影響改變,隨時可以現前,稱為種子成就。
斷善根者:指這人沒有善心所現行,只有惡法,他將善根斷除,但不是斷善的種子,只是斷善的現行。

巳二、徵
所以者何?

巳三、釋
乃至此種子未被損伏、未被永害,爾時彼染汙等法,若現行、若不現行,皆說名成就故。
這種子如果沒有被禪定損伏,也沒有被聖道永遠根除,也沒有被斷善根的人損伏,這些善、不善、無記法,如果已經現行,或是還在種子的狀態,都稱為種子成就。

辰二、自在成就
若加行所生善法及一分無記法,生緣所攝受增盛因種子,名自在成就。
透過精進加功用行所生的善法,一般指禪定,及一分無記法,指工巧處、變化心、威儀等。如果有生緣所攝受的增盛因的種子,那一分種子就稱為自在成就,就是種子可以自在的現前。以禪定的能得、所得而言,能得的就是種子,所得是定心;以工巧處的能得、所得而言,能得的是智慧的種子,所得的是工巧處;以神通能得、所得而言,能得的是神通的種子,所得的是神通。有了種子隨時要令它現前就可以現前,名為自在成就,這是第二種得。可以通於有漏,也可以通於無漏。

辰三、現行成就
若現在諸法自相現前轉,名現行成就。
如果一切有為法現前活動時,就說是現行成就。這是總括前二種,如果現前,都可以是現行成就。這都是得到諸法,是論師們說明得的狀況。

子二、命根2 丑一、徵
復次,云何命根?
其次,什麼稱為命根?

丑二、釋2 寅一、標安立
謂由先業,於彼彼處所生自體,所有住時、限、量、勢、分,說名為壽、生氣、命根。
由於以前所造過的不論是善業、惡業,在各式各樣不同的處所,如人、天,或是三惡道所生的果報體,能夠安住的時間、期限、數量、勢力、分位,說名為壽、生氣、命根。壽、煖、識三和合就是命根。
壽:有人說壽是風,就是有一口氣存在,這是命根。
煖:有情活著時,有火氣是煖的,如果死了,沒有命根,身體是冰冷的。
識:是阿賴耶識,這是最重要的條件。

寅二、釋差別2 卯一、標列
此復多種差別。謂定、不定、隨轉、不隨轉、若少、若多、若有邊際、若無邊際、若自勢力轉、若非自勢力轉。
壽命又有多種差別:壽命有決定的,或是不決定;有隨著命根轉,或是不隨著命根轉;或者是壽少,或者是壽多;或壽有邊際,或壽量無有邊際。若是沒有修學聖道,是無量壽,是在三界裡面輪迴死生沒有邊際;若壽有邊際是三界輪迴的苦報要結束;若自勢力轉,是指命根可以隨自己的意願要長就可以長,要短就可以短;若非自勢力轉,一般人不能決定壽量的多少。

卯二、隨釋5 辰一、定不定別2 巳一、壽量決定
除贍部洲人壽分量,所餘生處壽量決定。
閻浮提有四大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東勝神洲、北俱盧洲。除南贍部洲的人壽量不一定,其餘生處,東毗提訶洲人二百五十歲,西瞿陀尼洲壽命五百歲,北俱盧洲生壽命定千歲,壽量都是決定的。

巳二、壽量不定
此贍部洲,或時壽命廣無有量,或時短促,壽量不定。
南贍部洲的人的壽命有時候很長,像劫初的人可以到無量壽,慢慢的減到八萬歲,再慢慢的減到三十、二十、十歲,壽量是不定的,在人間裡有的人壽命長,有的人壽命短。

辰二、隨轉不隨轉別2 巳一、隨轉
北拘盧洲人壽量隨轉,如決定量畢竟隨轉,無中夭故。
北拘盧洲人的壽量是一千歲,每個人都能活到一千歲,不會中間死亡,沒有中夭的情況。

巳二、不隨轉
餘一切處名不隨轉。
其他三洲的人就不一定隨決定壽量,有時候可以活到八十歲,可能是福報享完了,或是不避不平等,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損害生命,就不會活到應有的壽量,這就是不隨轉。

辰三、若少若多別2 巳一、少壽2 午一、贍部洲人一分
贍部洲人十歲時壽,名為少壽。
南贍部洲的人,到減劫的刀兵劫時,人的壽量只剩十歲,稱為少壽。

午二、傍生一分3 未一、標
傍生一分,亦名少壽。
畜生的一部分也是少壽,也是少壽。

未二、徵
所以者何?

未三、釋
一分傍生,或一日夜壽量可得;或有一分若二、若三,乃至極多十日十夜壽量可得。
有一類的畜生,只能活一日夜,有的可能活二、三日,乃至最多活到十天十夜。

巳二、多壽
非想非非想處受生有情,名為多壽,經於八萬大劫數故。
非想非非想處天的人,他們的壽量是八萬大劫,這是多壽。

辰四、有無邊際別2 巳一、有邊際2 午一、阿羅漢等
阿羅漢等,名有邊際壽。
阿羅漢這一生過完,會入無餘涅槃,他的壽命是有邊際壽。

午二、諸有學等
若諸有學,於現法中,定般涅槃。若諸異生住最後有,亦名有邊際壽。
從初果到四果向都可以稱為有學。初果以上的聖人,如果用功修行,這一生可能成就阿羅漢果,命終入無餘依涅槃。如果是凡夫這一生得初果,最多七返人天就不再輪迴,這二類人都稱為有邊際壽。

巳二、無邊際
當知所餘,壽無邊際。
其他的有情,因為繼續流轉死生,都是無邊際壽。

辰五、自非自勢力轉2 巳一、自勢力轉
若阿羅漢等、若諸如來、若諸菩薩,於壽行中延促自在,所有命根,名自勢力轉。
阿羅漢和佛、菩薩想要壽命多久就可以多久,可以延促自在,這樣的命根,就是自勢力轉,可以隨著自己的心力來轉變。

巳二、非自勢力轉
當知所餘,名非自勢力轉。
應當知道除了阿羅漢等、佛、菩薩之外,其餘的有情,壽量不是自己有勢力可以轉變的。

子三、眾同分2 丑一、徵
復次,云何眾同分?
其次,什麼稱為眾同分呢?

丑二、釋2 寅一、標安立
謂若略說,於彼彼處受生有情,同界,同趣,同生,同類、位、性、形等,由彼彼分互相似性,是名眾同分,亦名有情同分。
如果簡略來說,在三界、五趣受生的有情,生在相同的一個界、同一趣中,四生中的同一生類,同一種類,同一個分位,同一種體性,同一種形貌等。由於有一些相同的部分,彼此有相似性,這樣就是眾同分,也稱為有情同分。

寅二、釋隨一一6 卯一、同界
此中或有有情,由界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界。
其中或有有情是同界,由界同分而名同分,是同生在一界中。

卯二、同趣
或有有情,由趣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趣。
或是有情受生於五趣中的同一趣,如果趣相同的有情也稱為同分。

卯三、同生
或有有情,由生同分說名同分。謂同生一生。
譬如我們這一生,大家互相見面,同時生存在世間,我們也是同生。

卯四、同類
或有有情,由類同分說名同分。謂同一種類。
或者有情由種類相同而為同分,譬如同為婆羅門、剎帝利類等。

卯五、同分位等
或有有情,由分位、體性、容色、形貌、音聲、覆蔽、養命同分說名同分。
或有有情,由苦樂的分位相同,或是體性、容貌膚色、形態相貌、音聲、覆蔽的房子或衣服等、吃同樣的食物養命等,這都是同分。
分位:受用苦樂有多差別,是名分位。
體性:所得自體有四差別,謂由自害,不由他害等是名體性。
覆蔽:屋宇衣服,是名覆蔽。
養命:飲食工巧,是名養命。

卯六、同過失功德2 辰一、標
或有有情,由過失、功德同分說名同分。
或是有一類的有情,由於有相同的過失,或是相同的功德,而說是同分。

辰二、釋
如殺生者望殺生者,廣說乃至諸邪見者望邪見者;離殺生者望離殺生者,乃至正見者望正見者;從預流者乃至阿羅漢、獨覺望預流等,菩薩望菩薩,如來望如來;如是更互說名同分。
如殺生者和殺生者他們是同一類的,廣說乃至有邪見的人和有邪見的人是同一類;離殺生者和離殺生者是同一類,有正見者和有正見者是同一類;預流果和預流果是同類,乃至阿羅漢果和阿羅漢果是同一類,獨覺和獨覺是同一類,菩薩和菩薩是同類,如來與如來是同類,這是另外一種同分,是由有相同的過失及功德來安立他們是同分。

子四、異生性2 丑一、徵
復次,云何異生性?
其次,什麼是異生性?

丑二、釋2 寅一、明建立
謂三界見所斷法種子唯未永害量,名異生性。
在三界內,見道所斷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拔除的凡夫,都名為異生性。
見所斷法: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五種見是三界所要斷的見煩惱,依著這五種見會生出貪、瞋、慢、無明、疑,若與貪等諸煩惱相應而生起的無明,若不明白四諦的道理與四諦相應的不共無明,於三寶、四諦生起無明、疑惑等,及一切往惡趣的業等,都稱為見道所斷法。

寅二、辨差別
此復略有四種。一、無般涅槃法種姓所攝,二、聲聞種姓之所隨逐,三、獨覺種姓之所隨逐,四、如來種姓之所隨逐。
以種性而言,凡夫的差別有四種:
一、無般涅槃法種姓所攝,指沒有三乘種性的人。
二、聲聞種姓之所隨逐,有聲聞種姓的凡夫。
三、獨覺種姓之所隨逐,發願在無佛世出家成道的凡夫。
四、如來種姓之所隨逐,有成佛種姓的凡夫。
此處沒有說不定種姓的人,有些人本有無漏種子,而於聲聞、獨覺、菩薩等三乘種姓尚未決定,加上這一種不定種性就有五種種姓。

子五、和合2 丑一、徵
復次,云何和合?
其次,什麼稱為和合?

丑二、釋2 寅一、明建立
謂能生彼彼諸法諸因、諸緣,總略為一,說名和合,即此亦名同事因。
能生出一切法的所有因、緣合起來,稱為和合,也就是同事因,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

寅二、辨差別6 卯一、領受和合
又此差別者,或有領受和合,謂六處緣觸,或色等緣、或作意等緣,或觸緣受。
和合有六種差別相,第一種稱為領受和合,是指六根接觸六塵時,以色、聲、香、味、觸、法作為所緣,加上作意心所令心去接觸這些境界,這時候才能產生觸,緣觸而生受。當根不壞、境界現前、能生作意警心令起,這時候就產生觸,觸以後就會有受,領受和合必須有這麼多條件。

卯二、引生後有和合
或有引生後有和合,謂無明緣行等,受緣愛,愛緣取,廣說乃至生緣老死。
引生下一個生命體也必須有很多條件。一念心有無明,推動自己造福行、非福行、或不動行,造業就在阿賴耶識熏成隨業識,臨命終時,愛、取煩惱滋潤隨業識等,令其成有,因為有了有,就有下一個生命,下一生的生命就在煩惱和業的和合下而出生,這就是引生後有和合。

卯三、六處住和合
或有六處住和合,謂四食及命根。
六根安住要靠二種主要條件:四食和命根。四食是指段食、觸食、思食、識食,要有這四種食物維持有情的生命。還要命根沒有斷,壽、煖、識三和合,要有呼吸,身體要有煖氣及阿賴耶識的執受,才能使有情的六處相續安住,這就是六處住和合。

卯四、工巧處成辦和合
或有工巧處成辦和合,謂工巧智及彼相應業具、士夫作用。
工巧處成辦和合,需要有這些工巧的智慧、還要有相應的工具、以及人為的努力,這種事情才能成辦。

卯五、清淨和合
或有清淨和合,謂十二種無雜集會,即自他圓滿等。
或有清淨和合,是指十二種無雜集會,就是自他圓滿等,修行成就需要諸因諸緣和合。
清淨和合:此中清淨,謂涅槃法。彼和合緣,謂自及他二種圓滿。二圓滿中各復有五,別開為十,如是總別二種、十種,合說名十二種無雜集會。
十二種:自圓滿中,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闕,勝處淨信,離諸業障五差別相;及他圓滿中,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五差別相應知。

卯六、世俗和合
又有世俗和合,謂諸有情依等意樂增上力故,互不相違,無諍無訟,亦不乖離。
又有世俗和合:有情有同樣的意願,這種力量使他們在一起時,彼此不會互相違背,不會諍論,不會訴訟,不會互相背叛分離。
等意樂:同一意樂,名等意樂。
互不相違:謂如苾芻具六和敬,易可共住。以此為依,遠離貪等所有擾惱,名不相違。
無諍訟:和合方便共為一事,名無諍訟。
不乖離:和同水乳一趣性故,名不乖離。

子六、名句文身3 丑一、明建立3 寅一、名身
復次,云何名身?謂依諸法自性施設、自相施設。由遍分別,為隨言說,唯建立想,是謂名身。
其次,什麼是名身?是指依著諸法本身的特性來施設,及諸法本身的相狀而假施設。由遍於一切法的分別心,為了隨順言說需要想來取相,取相要有名字,這些名字就是名身。

寅二、句身
云何句身?謂即依彼自相施設、所有諸法差別施設,建立功德、過失、雜染、清淨、戲論,是謂句身。
什麼是句身?就是依於諸法的自相,用名字來施設、安立所有諸法的差別,施設安立這些是功德、過失,雜染、清淨、戲論,這些稱為句身。

寅三、文身
云何文身?謂名身、句身所依止性所有字身,是謂文身。
什麼稱為文身?名身、句身所依止的字身,就是文身。

丑二、顯業用2 寅一、略標
又於一切所知所詮事中,極略相是文,若中是名,若廣是句。
在一切有情所認知的法,如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及所詮釋的事中,用名言去認知、詮釋時,最簡單的是文;若是適中,用名;如果廣釋眾多差別相,是句。

寅二、別釋3 卯一、文
若唯依文,但可了達音韻而已,不能了達所有事義。
如果只有依著文,只能知道聲音、韻律的高低起伏,不能明白所有事情的意境。

卯二、名
若依止名,便能了達彼彼諸法自性、自相,亦能了達所有音韻,不能了達所簡擇法深廣差別。
如果只依止名,就能了達這件事的自性、自相是什麼,也能了達所有的音聲韻律的高低起伏,但是不能了達更深的內涵與所簡擇的法更深更廣的差別。

卯三、句
若依止句,當知一切皆能了達。
如果有整段的句子,就可以將所有事情都說明白。

丑三、辨依處
又此名句文身,當知依五明處分別建立。所謂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世間工巧事業處明。
通常名、句、文身會建立在這五種地方:內明、因明、聲明、醫方明、世間工巧事業處明。

子七、流轉2 丑一、徵
復次,云何流轉?
其次,什麼稱為流轉?

丑二、釋2 寅一、明建立
謂諸行因果相續不斷性,是謂流轉。
有情生命體一生又一生的因果相續不斷性,稱為流轉。

寅二、辨差別2 卯一、略標
又此流轉差別多種。
又流轉有很多種差別。

卯二、列釋6 辰一、約種現辨3 巳一、種子流轉
或有種子流轉,謂有種子不現前諸法。
只有種子不斷在流轉,而尚未現行的法。指種子自類相續而生應當了知。

巳二、自在勢力流轉
或有自在勢力流轉,謂被損種子現行諸法。
或由於禪定的現行,得自在勢力相續流轉,造成染汙諸法之種子被損伏而無法現行,換言之,只剩下善或無記法現行自類相續。

巳三、種果流轉
或有種果流轉,謂有種子,種不被損現行諸法。
或是種果的流轉,是指三性諸法種子沒有被損減,遇緣能生現行,現行又能熏習成種子,這是種子與現行果之間的更互相續的流轉。

辰二、約名色辨2 巳一、名流流轉
或有名流流轉,謂四非色蘊。
名是受、想、行、識,諸多受想行識的相續不斷性,稱為名流轉。欲、色界、無色界的眾生都有名流流轉。

巳二、色流流轉
或有色流流轉,謂諸內外十有色處及與法處所攝諸色。
色流流轉,指內五根、外五塵及法處所攝諸色的相續不斷性。

辰三、約三界辨3 巳一、欲界流流轉
又有欲界流流轉,謂欲纏諸行。
又有欲界流流轉,有欲界眾生常在欲上活動,為欲的煩惱所纏縛相續不斷,稱為欲流流轉。

巳二、色界流流轉
又有色界流流轉,謂色纏諸行。
又有色界流流轉,為色界的煩惱所纏縛相續不斷,稱色界流流轉。

巳三、無色界流流轉
又有無色流流轉,謂無色纏諸行。
又有無色流流轉,為無色諸煩惱纏相續不斷,稱為無色界流流轉。

辰四、約三受辨2 巳一、舉樂流流轉
又有樂流流轉,謂樂受及彼所依處。
又有樂流流轉,是指樂受與樂受所依止的諸根、境界,順於樂受觸的相續不斷,是樂流流轉。
彼所依處者:樂品所攝諸根、境界及觸,是名彼所依處。

巳二、例苦流流轉等
如是苦流流轉、不苦不樂流流轉,當知亦爾。

辰五、約三性辨3 巳一、善流流轉
又有善流流轉,謂諸善行。
又有善流流轉,是指諸多善行相續不斷。

巳二、不善流流轉
又有不善流流轉,謂諸不善行。
又有不善流流轉,如果生起惡心造不善業,會在不善流中流轉。

巳三、無記流流轉
又有無記流流轉,謂諸無記行。
又有無記流流轉,是指諸多的無記行;包括行住坐臥四種威儀無記,阿賴耶識的異熟無記,神通無記及工巧無記等諸無記行的相續不斷。

辰六、約順逆緣起辨2 巳一、順流流轉
又有順流流轉,謂順緣起。
又有順流流轉,順著生死緣起在流轉。

巳二、逆流流轉
又有逆流流轉,謂逆緣起。
逆生死流是指修學聖道的人。

子八、定異2 丑一、徵
復次,云何定異?
其次,生命的形態在什麼情況是決定而有差別的呢?

丑二、釋2 寅一、明建立
謂無始時來種種因果決定差別無雜亂性,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爾。
從無始劫以來,有種種的因果差別,決定沒有混雜錯亂,如是因感如是果,不論佛出世或是不出世,一切法本來如此。

寅二、辨差別2 卯一、略標
又此定異差別多種。
又這種決定差別不錯亂的情況還有很多種。

卯二、列釋5 辰一、流轉還滅定異
或有流轉、還滅定異,謂順逆緣起。
或有流轉、還滅決定不同,流轉指順緣起,還滅指逆緣起,這二者是不會錯亂的。

辰二、一切法定異
或有一切法定異,謂一切法十二處攝,無過無增。
或有一切法一定不會有錯亂。一切法就是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不會超過,也不會增加,就是這麼多。

辰三、領受定異
或有領受定異,謂一切受三受所攝,無過無增。
或有領受定異,是指三種受: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包含一切的受,不會超過也不會增加。

辰四、住定異
或有住定異,謂一切內分乃至壽量,一切外分經大劫住。
或有有情及器世間安住的時間決定不同,這是指一切有情內分,就是果報體能夠住世多久,這是一定的,也不會有錯亂;譬如南贍部洲人的壽量是八十歲,就能住世八十年;外器世間一個成、住、壞、空經八十中劫(一大劫),然後另外一個器世間的成、住、壞、空再開始,決定安住一大劫。所以內分及外分住的時間是一定不同,不會有錯亂。

辰五、形量定異
或有形量定異,謂諸有情於彼彼有色生處,所受生身、形量決定,及諸外分四大洲等形量決定。
或有形量定異,是指有情在有色的欲界、色界各個處所,所受生的身相及形量是決定的;外分四大洲、八中洲及須彌山等的形量都是決定的,有色有情的形量及外分器世間山河大地的形量決定不同。

子九、相應2 丑一、徵
復次,云何相應?
其次,什麼稱為相應呢?

丑二、釋2 寅一、明建立
謂彼彼諸法為等言說、為等建立、為等開解諸勝方便,是謂相應。
為等言說:名言和所形容的對象是相稱的。
為等建立:因與果是相應的、是相等的。
為等開解諸勝方便:根據一切法的實相,而安立出種種的名言,來解釋一切法的現象與修道的方法,使修行人能夠與法相應,這是一種殊勝的方便。
相應:謂諸法義相符不散。
等言說:遍於一切能正記別。
等建立:遍於一切能正安立。
等開解:遍於一切能正開示。

寅二、辨差別3 卯一、標
又此相應差別分別有四道理。
又種種相應的差別有四種道理。

卯二、列
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因成道理、法爾道理。
一、觀待道理:有二種,
1. 生起觀待:觀待諸因緣的力量生起五蘊,稱為生起觀待。
2. 施設觀待:五蘊的施設是要觀待名句文身,這是施設觀待,為了讓弟子們了解而安立假名。
二、作用道理:五蘊生起來以後,由各別的緣,而有各別的作用。
三、證成道理:用現量、比量、聖教量來觀察五蘊等一切法是無常、苦、空、無我的,證明這一切事情確實是這樣。
1. 現量:現在能觀察到。
2. 比量:推理得到的結論,這件事情還沒有出現,由推理知道。
3. 聖教量:佛的聖教說:一切法是苦、空、無常、無我、無我所。
四、法爾道理:一切法本來就是這樣的。

卯三、指
此諸道理,當知如聲聞地等已廣分別。
這些道理,應當了知如聲聞地已經有詳細的說明。

子十、勢速2 丑一、徵
復次,云何勢速?
其次,勢力和速度是什麼?

丑二、釋2 寅一、明建立
謂諸行生滅相應速運轉性,是謂勢速。
一切有為法的生滅、相應快速轉的性相,稱為勢速。

寅二、辨差別2 卯一、略標
又此勢速差別多種。
又此勢速的差別有很多種。

卯二、列釋9 辰一、流轉勢速
或有諸行流轉勢速,謂諸行生滅性。
或有諸行流轉勢速,是指一切有為法,剎那生滅變化的速度很快。

辰二、地行勢速
或有地行有情輕健勢速,謂人、象、馬等。
或有地行有情輕健勢速,是指在地面上行走的有情,走路很輕快強健,如人、象、馬等。

辰三、空行勢速
或有空行有情勢速,謂諸飛禽、空行藥叉及諸天等。
或有空行有情勢速,指在天空飛行很快的有情,如飛禽、空行藥叉、及諸天人。

辰四、言音勢速
或有言音勢速,謂詞韻捷利。
或有言音勢速,是指語詞音韻敏捷銳利,說話的速度很快。

辰五、流潤勢速
或有流潤勢速,謂江河等迅速流注。
或有流潤勢速,是指江河的水很快的流注。

辰六、燒然勢速
或有燒然勢速,謂火焚燎,猛焰飈轉。
或有燒然勢速,是指火燃燒的速度很快,強大的火焰隨風迅速而轉。

辰七、引發勢速
或有引發勢速,謂放箭、轉丸等。
或有引發勢速,像射箭,或轉動圓圓的陀螺等,一發動速度就很快。

辰八、智慧勢速
或有智慧勢速,謂修觀者簡擇所知迅速慧性。
或有智慧勢速,指修觀行的人在奢摩他,簡擇淨行所緣等所知事時,智慧是很敏捷迅速。

辰九、神通勢速
或有神通勢速,謂大神通者所有運身意勢等速疾神通。
或有神通勢速,指有大神通者,能夠很快速的運用他的身心,變化出神通的境界。

子十一、次第2 丑一、徵
復次,云何次第?
其次,什麼稱為次第呢?

丑二、釋2 寅一、明建立
謂於各別行相續中,前後次第一一隨轉,是謂次第。
各各的有為法在相續中,是前後次第,一個一個現前的,稱為次第。

寅二、辨差別2 卯一、略標
又此次第差別多種。
又次第的差別有很多種。

卯二、列釋7 辰一、流轉次第
或有流轉次第,謂無明緣行,廣說乃至生緣老死。
或有流轉次第,是指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等生死流轉的次第。

辰二、還滅次第。
或有還滅次第,謂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
或有還滅次第,是指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

辰三、在家出家行住次第2 巳一、標
或有在家、出家行住次第。
在家人與出家人生活不一樣,生活上行住的次第也不同。

巳二、釋2 午一、在家
謂陵旦而起,澡飾其身,被帶衣服,修營事業,調暢沐浴,塗飾香鬘,習近食飲,方乃寢息,是在家者行住次第。
早上起來,沐浴裝飾身相,衣服飾物穿戴整齊,出去上班做事,回來後洗澡按摩放鬆身心,塗香抹粉穿戴花鬘,飲食聚會,最後才就寢,是一般在家人的行住次第。

午二、出家2 未一、於所作
若整衣服,為乞食故入聚落等巡次而行,受如法食,還出安坐,食訖澡手,盪鉢,洗足,入空閑室,讀誦經典,如理思惟。晝則宴坐、經行,淨修其心,斷滅諸障;
出家人要出門乞食以前,先將袈裟穿好,為了乞食的緣故到聚落去。出去時也是很有次第的,一個一個出去,接受居士布施的如法飲食,從乞食處出來後,回到住處安坐受用,受用完後,將手洗一洗,將缽中裝水盪一盪施食,再洗缽,接著洗腳,然後回到空曠寂靜的地方讀誦、思惟經中的道理。日間時靜坐、經行,以清淨的佛法來修治自己的內心,斷除貪欲等種種的障礙。這是出家人的生活情況。

至夜中分,少當寢息;於夜後分,速復還起,整服治身,歸所習業。是出家者行住次第。
到了夜分,初夜六點到九點,宴坐經行,中夜分,九點到隔天三點,少少休息;到後夜分清晨三點到六點,很快起床,整理衣服床被,漱洗乾淨,又繼續宴坐經行,不斷修習自己相應的觀行對治煩惱。這是出家者的行住次第。

未二、於共住
或入僧中,隨其長幼,修和敬業,敷設床座,次第受籌,分其臥具、處所、利養及營事業。
入到僧團中,隨受戒早晚的次第,修六和敬,敷設位子,依據木籌計算僧眾數量,來分臥具、住的地方,及平均分配居士的供養,或是平均分配打掃工作。這是出家僧團大家共住的情況。

辰四、增長次第
或有增長次第,謂嬰孩、童子等八位次第生起。
或有增長次第,是指有情生命體成長的次第,由嬰孩、童子到老年後等有八個位次,次第生起。
嬰孩童子等八位者:此中八位,如意地卷二說:謂處胎位、出生位、嬰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

辰五、現觀次第
或有現觀次第,謂於苦等四聖諦中次第現觀。
或有現觀次第,是指修行人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次第現前現量觀察,證入諸法實相的次第。修行人修四聖諦時,先從觀苦諦四行,再依次觀集、滅、道的四行,這種次第觀法,稱為漸現觀。另有一種是頓現觀,只要觀滅,一剎那戲論完全消滅,就可以證現觀。這是二種不同的現觀次第。

辰六、入定次第
或有入定次第,謂次第入九次第定。
或有入定次第,是指次第入九次第定。九次第定是指四禪、四空定、滅盡定。

辰七、修學次第
或有修學次第,謂增上戒學為依,次生增上心學;增上心學為依,後生增上慧學。
修學戒定慧也有次第,先以戒學為依,再修定,成就定後,接著以增上心學為依而修慧,依增上慧學斷煩惱證解脫。

子十二、時2 丑一、徵
復次,云何時?
其次,什麼稱為時?

丑二、釋2 寅一、明建立
謂由日輪出沒增上力故,安立顯示時節差別;又由諸行生滅增上力故,安立顯示世位差別;總說名時。
安立時日,是由太陽出來或是下山的現象,來安立時間及時節的差別;又依一切有為法的生滅現象,來安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差別。

寅二、辨差別
此時差別復有多種。謂時、年、月、半月、晝夜、剎那、臘縛、牟呼栗多等位,及與過去、未來、現在。
時間的安立有很多種差別。幾點、幾分、幾秒、年、月、半月、晝夜、剎那、臘縛、牟呼栗多等,這是印度人安立的單位;還有過去、現在、未來。

子十三、數2 丑一、徵
復次,云何數?
其次,什麼稱為數?

丑二、釋3 寅一、明建立
謂安立、顯示各別事物,計算數量差別,是名為數。
為了安立顯示各別事物,計算事物的數量差別,稱為數。

寅二、辨差別
此數差別復有多種。謂一數、二數,從此已去皆名多數。
數的差別有很多種。一、二,三以後就是多數。

寅三、顯邊際
又數邊際名阿僧企耶,自此已去,一切算數所不能轉,是故數之邊際名不可數。
數量的邊際就是阿僧企耶,這是最大的數,從阿僧企耶以後,一切算數都不能再算下去,所以說數的邊際阿僧企耶,是不可數的。

癸二、廣種子2 子一、徵
復次,種子云何?
其次,什麼是種子?

子二、釋4 丑一、出體性4 寅一、簡非
非析諸行,別有實物名為種子,亦非餘處。
並不是分析前七轉識及心所等能熏諸行,可以找到種子的體相,名為種子,這是說諸行與種子不即;也不是離開一切有為法,有種子可得,這是說諸行與種子不離。
亦非餘處者:謂彼種子唯依諸行而假安立,非離諸行別有實物故。

寅二、顯正2 卯一、出異名
然即諸行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名為種子,亦名為果。
然所生諸行,依能生種性而有。如是隨三性種子,遇緣、能生三性現行。如是種子安布在阿賴耶識中,如是種子有能生諸法的功能,所以稱為種子。也是現行熏習而成的果,也稱為果 。
如是種性:種性是指種子,通於種姓,指三乘無漏種姓。由種姓不同生出不同的有為諸行。另一種解釋,種性又稱為三性,三性種子遇緣能生三性現行。
如是等生:善、惡、無記的種子;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種子,這些種子有產生現行的功能,令其到三界五趣裡面受果報。
如是安布:種子安置、依止於阿賴耶識中;而凡是作過的行為必留下痕跡,就是種子。所以種子又是諸行的果。
*諸行如是種性:諸有情類,或般涅槃、不般涅槃,當知此由諸行無障、有障差別建立,義如下說,是名諸行如是種性。
*諸行如是等生:涅槃種性有三種別,依此建立三乘聖道差別。不般涅槃法者,隨所作業,亦有三界、五趣生果差別,是名諸行如是等生。
*諸行如是安布:諸行種子依止安住異熟識中,是名諸行如是安布。

卯二、顯無雜4 辰一、標
當知此中,果與種子不相雜亂。
應當知道,種子雖然也稱為果,但果與種子在用法上是不相雜亂的,也有差別的地方。

辰二、徵
何以故?

辰三、釋2 巳一、約所望辨
若望過去諸行,即此名果;若望未來諸行,即此名種子。
若觀待於過去的有為法而言,種子是過去有為法熏習的結果,因此說種子也名為果;若觀待於未來的有為法而言,種子有能生的功能,就稱為種子。

巳二、約分位辨
如是若時望彼名為種子,非於爾時,即名為果;若時望彼名果,非於爾時,即名種子。
同一法若對望於將來,才有得果的功能,此法就名為種子,不名為果。若相對於此法之前因,此法就名為果,不名為種子。所以同一法上既可名種子,也名果,而種子與果皆是觀待而有,都是假名安立的。

辰四、結
是故當知種子與果不相雜亂。
所以應當知道,種子與果,一點也不雜亂。

寅三、引喻
譬如穀、麥等物,所有芽、莖、葉等種子,於彼物中磨擣分析,求異種子了不可得,亦非餘處。然諸大種如是種性、如是等生、如是安布,即穀、麥等物能為彼緣,令彼得生,說名種子。
譬如穀、麥等物,經過水土肥料等緣,展轉能發芽、生莖、長葉等,是芽、莖、葉等的種子;於穀、麥的芽、莖、葉等物中一一磨碎擣爛分析,也找不到有別體的種子,也不是在穀、麥的芽、莖、葉外能知道有穀種、麥種。然而事實上,依止四大種水土緣力,有穀、麥等物為種,因緣具足時,生出穀、麥的芽、莖、葉。在芽、莖、葉內雖找不到穀、麥種,而穀、麥種就是安布在芽、莖、葉中,是令芽、莖、葉生起的因緣,因此就說穀、麥等物為芽莖葉的種子。

寅四、合結
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應當了知種子的道理也是一樣。

丑二、辨損伏2 寅一、問
問:前已說損伏染法種子,善法種子損伏云何?
問:前面已經說過染污法種子的損伏,善法的種子,是如何損害、伏除的呢?

寅二、答4 卯一、初損伏
答:若常殷重習善相違諸染汙法,是初損伏。
答:如果常常很殷切尊重、專注熏習與善法相反的染污法,這是第一種善法種子的損伏。常常做惡,就是對善法的損伏。

卯二、第二損伏
若執取邪見、多習邪見如諸外道,是第二損伏。
執著無因論、不平等論等等邪見,撥無因果的看法,或是常常熏習外道不正確的理念,這些都會損伏有情內心的善法種子。如果常常學習邪見,也會損伏善法種子。

卯三、第三損伏
若多修習邪見誹謗,如斷善根者,是第三損伏。
如果有一種人常常學習邪見,而且還毀謗三寶,就像斷善根的人一樣,使善心所不能現前,對善法也是一種損伏。這是第三種善法種子的損伏。

卯四、第四損伏
若能永害染法種子,如前已說,是第四損伏。
當阿羅漢這一生已壽盡,入無餘依涅槃,連內心裡的善種子、無記種子,也全部都棄捨,這是第四種善法種子的損伏。

丑三、辨差別2 寅一、標列
復次,若略說一切種子,當知有九種。一、已與果,二、未與果,三、果正現前,四、果不現前,五、軟品,六、中品,七、上品,八、被損伏,九、不被損伏。
其次,要略而言,一切的種子有九種差別;一、已與果:已經感得果報了;二、未與果:果還沒現行;三、果正現前;四、果不現前;五、軟品;六、中品;七、上品;八、被損伏;九、不被損伏。

寅二、隨釋3 卯一、已未與果等
若已與果,此名果正現前;若果正現前,此名已與果。若未與果,此名果不現前;若果不現前,此名未與果。
如果種子已經給予果報,則果報正現在前;若果正現在前,就是種子已與果。反過來,若種子尚未與果,果就不現在前;果不現前,是種子尚未與果。

卯二、軟中上品
若住本性,名軟品;若修、若練善不善法未到究竟,名中品;若修、若練已到究竟,名上品。
內心種子的功能保持原來的樣子,是軟品;如果常常熏修善法或是不善法,但是還沒有到究竟感果的程度,是中品;如果是到達究竟,強到可以感果的程度,是上品。由於種子的功能有強弱的差別,而分別為軟品、中品,上品。

卯三、損及不損
損及不損,如前應知。
惡法的種子被禪定、如理作意、持戒,或是被毗鉢舍那的智慧等所損伏,就不能現行;善法的種子也會因為熏習惡法、執取邪見、誹謗三寶及入無餘依涅槃而損伏而不能現行。

丑四、明安立3 寅一、標說
復次,我當略說安立種子。
其次,我現在要綱要的說明種子是如何安立的。

寅二、徵起
云何略說安立種子?
怎麼略說種子的安立呢?

寅三、釋義2 卯一、略辨相4 辰一、出體性
謂於阿賴耶識中,一切諸法遍計自性妄執習氣,是名安立種子。
於阿賴耶識中,所執持的一切諸法遍計自性妄執習氣,安立為種子。
一切諸法:包括有為法、無為法。
遍計自性妄執習氣:指六、七二識,周遍計度一切諸法有真實自體,這是一種心識虛妄顛倒的執著,這種執著一現行,就熏在阿賴耶識中,成為一種習慣的氣氛的種子,將來遇緣有功能生出同類的現行,成為習氣,也名種子。

辰二、辨假實
然此習氣,是實物有、是世俗有。
這種習氣,是因緣所生的依他起法所攝,能有功能生出諸法,相對於遍計所執是實物有,相對於圓成實性是世俗有。世俗有與勝義有,是觀待假立的。勝義有,是離名言的境界。世俗有,是名言安立的境界。就世俗諦與勝義諦來說,習氣是世俗有;就三性來說,習氣是依他起性,種子也是因緣所生的法,也是實物有。
是實物有、是世俗有:依他起攝,故是實有。性雜染故,是世俗有。

辰三、明異一
望彼諸法,不可定說異不異相,猶如真如。
世俗有的種子,一、對望阿賴耶識,二、對望所生諸法、三、對望能熏諸法,不可決定說異或不異相,不能說是一樣或是不一樣的,就如同真如與一切有為法不一不異一樣。真如是勝義實有,種子是世俗實有,二諦雖有差別,實有則同,對望於諸法不一不異道理相等,因此引真如為喻。在一切有為法中,找不出實體的種子,但是離開種子又生不出一切有為法,因此種子與一切有為法,不可說是異還是不異。一切有為法是因緣有,真如是有為法的空性,空有不同故非一,但是離開諸法,也找不到真如的空性,故非異,所以真如與一切法是非一非異。

辰四、顯異名
即此亦名遍行麤重。
遍行:有漏種子遍於三界一切有為諸行,種子也名為遍行麤重。
麤重:使得剛強難調有情,無堪能性修學聖道,出離生死。
遍行麤重:又此習氣是行苦性,遍行一切若樂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樂受中。

卯二、釋妨難2 辰一、遍行麤重難2 巳一、問
問:若此習氣攝一切種子,復名遍行麤重者,諸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麤重自性種子為種子生,不應道理。
問:如果習氣含攝一切種子,又名為遍行麤重,則一切出世間法要從哪一種種子生?凡夫的阿賴識中都沒有清淨的種子,麤重的種子是沒有堪能性的,是很苦惱的,又如何能夠生出出世間清淨法的種子,這是不合道理的。

巳二、答
答: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
答:若要成就出世間法,要從真如為所緣緣的種子所生,不是從煩惱習氣積集成的種子所生。
真如是清淨法界等流,緣佛所說的真如的道理,作為所緣境,心常在這樣的所緣境活動,就能成就聖道。緣真如所熏成種子與粗重習氣所積聚的種子是不一樣的。

辰二、建立補特伽羅難2 巳一、問
問:若非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者,何因緣故,建立三種般涅槃法種性差別補特伽羅,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
問:如果出世間法不是由習氣積集有漏種子所生的話,那用什麼因緣,來建立三種般涅槃法及不般涅槃法的種性差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無論有般涅槃法種性或不般涅槃法種性都能以真如為所緣緣,而有般涅槃法種性者能成就聖道,不般涅槃法種性者不能成就聖道。

巳二、答2 午一、釋差別3 未一、總標
答:由有障、無障差別故。
答:這是根據有障、無障,來安立三種涅槃種性及無種性有情。

未二、別辨2 申一、約有無二障種辨2 酉一、有障
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
有一類的眾生在通達一切法真如為所緣緣時,有畢竟障礙的種子,這種人不會入涅槃,由此建立不般涅槃法補特伽羅。

酉二、無障
若不爾者,建立為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
相反的,如果沒有障礙的人,就可以成就聖道,由此安立為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

申二、約有無智障種辨2 酉一、有障
若有畢竟所知障種子布在所依,非煩惱障種子者,於彼一分建立聲聞種性補特伽羅,一分建立獨覺種性補特伽羅。
有一類的人,有所知障的種子在異熟識中,沒有煩惱障種子,這類人中一分安立為聲聞種性補特伽羅,一分安立為獨覺種性補特伽羅。

酉二、無障
若不爾者,建立如來種性補特伽羅。
若沒有所知障種子,也沒有煩惱障種子,可以成佛,依此建立如來種性補特伽羅。

未三、結正
是故無過。
所以,這樣說是沒有錯的。以通達真如,於真如所緣緣中有無障礙,來建立三種般涅槃法種性差別、及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是沒有過失的。

午二、顯隨轉2 未一、出轉依
若出世間諸法生已,即便隨轉,當知由轉依力所任持故。
當出世間法已經生起時,阿賴耶識就轉變了,這是由轉依的力量所任持的緣故。凡夫原來依止阿賴耶識,現在藉由修行,將阿賴耶識轉成無漏的,稱為轉依。

未二、釋彼相
然此轉依與阿賴耶識互相違反,對治阿賴耶識,名無漏界,離諸戲論。
轉依是清淨的、阿賴耶識是染污的,轉依與阿賴耶識是性質不同、互相背離,出世善法能對治阿賴耶識中的染污種子,這時候稱為無漏界,遠離種種戲論分別。
由轉依力所任持故等者:由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由此斷故,當言已斷一切雜染。當知轉依,由相違故,能永對治阿賴耶識。
*如果將阿賴耶識染種斷滅以後,只是斷除與染法相應的阿賴耶識名,此時轉名為異熟識,聲聞乘是無學位,八地菩薩以上稱為異熟識,若到佛果位稱為阿陀那識,並不是斷除第八識明了性的作用。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三
辛二、表無表業2 壬一、表業2 癸一、辨差別2 子一、徵
復次,云何表業?
其次,什麼稱為表業呢?

子二、釋2 丑一、標列
謂略有三種。一、染汙,二、善,三、無記。
要略來說有三種表業:一、染污的惡業;二、善業,三、無記業。

丑二、隨釋2 寅一、身語表業3 卯一、染汙
若於身語意十不善業道,不離現行增上力故,所有身語表業,名染汙表業。
若於身語意十不善業道: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還有貪、瞋、邪見等十個不善業道,通過身語七支的現行表達出來,就稱為染污表業。

卯二、善
若即於彼誓受遠離,所有身語表業,名善表業。
如果發誓願決定遠離十不善業道,於發願時,身口有相應的動作,即是善表業。

卯三、無記
若諸威儀路、工巧處一分,所有身語表業,名無記表業。
諸多無記心相應的行住坐臥四威儀及工巧處,這一分的身語表業,都是無記表業。

寅二、意表業
若有不欲表示於他,唯自起心內意思擇,不說語言,但發善、染汙、無記法現行意表業,名意表業。
如果不想表示給他人知道,只是自己內心生起的思惟決擇,不說出來,內心生起善心、染污心,或是無記心,這些念頭都是意表業。
意表業:內心的造作思惟;有善心、染心、或是無記的差別。內心的造作思現行出來,能表現內心的各種造作。

癸二、明安立3 子一、標三種
此中唯有身餘處滅,於餘處生,或即此處,唯變異生,名身表業。唯有語音,名語表業;唯有發起心造作思,名意表業。
當一個人的身體在某個地方消失,而在另外一個地方現前;或一個人的身體在同一個地方有變異出現,稱為身表業。唯是說話的聲音,是語表業。只有內心各種不同的造作思惟,是意表業。
威儀路一分:是指行住坐臥的威儀,不經意的動作,沒有善心或惡心的威儀路,是無記業。有時的威儀,也是有記別的,是表業,不是無記業。
工巧處一分:技藝,如果是有用意作,是有記的表業。如果沒有用心,沒有特別發喜歡心,也沒有憎惡心,則是無記業。
威儀路、工巧處:威儀、工巧三性可得,謂染汙、善,及與無記。若依伎樂,以染汙心發起威儀,是染汙性;若依寂靜,即是善性。若依染著發起工巧,是染汙性;若善加行所起工巧,即是善性。若中庸加行所攝威儀路及工巧處,當知是名無記一分。

子二、釋所以2 丑一、遮有動
何以故?由一切行皆剎那故,從其餘方徙至餘方,不應道理。
為什麼這樣安立三種表業呢?由於一切有為諸行都是剎那生滅的,那裡有一個色身從此處移到彼處呢!也沒有實體的身表業相。若是說有任何一種色身從此處移動至彼處,是不合道理的。

丑二、顯唯行
又離唯諸行生,餘實作用,由眼、耳、意皆不可得。
又身語意三表業除了思心所造作所生之行外,沒有其餘真實的業用可得,因為從眼、耳二識之現量及意識之比量,所取得的身語意三表的真實業用了不可得。
離唯諸行生:身語意三表業雖有,然唯諸行作用所顯,若離諸行,更無所餘有實作用,由眼、耳、意不可得故。

子三、結假有
是故當知一切表業皆是假有。
所以應當了知一切表業都是假有。

壬二、無表業2 癸一、別辨相3 子一、不律儀攝3 丑一、由不善思2 寅一、出期願2 卯一、舉生不律儀家3 辰一、釋名不律儀者
復次,若有生不律儀家,有所了別自發期心,謂我當以此活命事而自活命;又於此活命事重復起心,欲樂忍可;爾時說名不律儀者。
不律儀:屠羊、養雞、養豬、捕鳥、捕魚、獵鹿、罝兔、劫賊、魁膾、控牛、縛象、立壇、呪龍、守獄、讒構、好為損等,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這些職業,所從事的職業與這些惡法相應。
生不律儀家:若是生到那種家庭環境。
有所了別,自發期心:有所了別,自己發願。
謂我當以此活命事而自活命:心想:我應該用這種職業來養活自己,這時還不算是不律儀,只是下品加行道,還不決定,只是配合自己的家庭這樣作而已。
又於此活命事重復起心,欲樂忍可:如果此人又再發起一個決心,喜歡並且同意這件事,發願我一定要這樣,這樣作是對的。
爾時說名不律儀者:這時已是屬於中品,雖然此人還沒有行動,只是心裡同意作這種職業,這樣是屬於不律儀者。

辰二、成就諸不善根
由不律儀所攝故,極重不如理作意損害心所攝故,但成廣大諸不善根;然未成就殺生所生,及餘不善業道所生諸不善業,乃至所期事未現行。
由於有惡戒的誓願在心中。又有非常強大有力的不如佛法正理、不如因果正理的思想,心裡這樣作意,生起想要損害眾生的心。將成就廣大的諸不善根。三不善根就是貪瞋癡。廣大的諸不善根,還包括其它的惡心所,忿、恨、覆、惱、嫉、慳、諂、誑等。但是成就諸不善根時,只是心裡有這樣的種子、有這樣的想法,還沒有成就殺生所生的不善業,以及其餘不善業道所生諸不善業,如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及貪瞋癡等其它九種不善業道所生的諸不善業。殺生這件事,雖只是這樣想,還沒有實際去作,希望要作的壞事也還沒有行動,當這樣發願時,種下不善的種子,即是成就諸不善根。
不如理作意:為自活命,欲樂忍可,以彼非法凶險,追求財物,名不如理作意。
損害心:由是因緣,樂損害他,名損害心。
極重:上品所攝,故名極重。

辰三、成就諸不善業
後若現行,若少若多,隨其所應,更復成就諸不善業。
之後若是心裡的不善業現行,或者是少、或者是多,隨其所相應的,造作出實際的行動,是已經成就,這是上品的不善業。
*有下品不善業的人,他一出生,家裡已是殺雞、殺羊,或捕魚,並不是他心裡願意這樣作。等到他又發心願意這樣作時,即成為不律儀者,這時會種下不善根,但還是中品,因為還沒有行動;等到真的作出這種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的十不善業道,即是上品的惡法。

卯二、例餘種種因緣
如生不律儀家,如是隨是何人、隨由何事起決猛心,廣說應知。
舉生到不律儀家為例,隨那一個人,雖然他不是生到不律儀家,可是他也發這種惡願,或是對於某一件不善事發起決定、勇猛的心,都可以說他是不律儀者。只要他的心是與惡法相應,都是如此,其它情況照這樣推理可知。
隨是何人:此顯不律儀者,非唯生彼不律儀家,是故說言隨是何人。
隨由何事:亦非唯為由自活命,是故說言隨由何事。
起決猛心:於不律儀欲樂忍可,決定猛利意樂相應,是名起決猛心。

寅二、明非福
此人乃至不律儀思未捨已來,常得說名不律儀者。於日日分,彼不善思廣積集故,彼不善業多現行故,當知非福運運增長。
這人有不律儀的思惟、思想,乃至還沒有捨棄以來,都可以說是不律儀者。惡心所也是這樣,不善思惟一日又一日不斷地積聚強大起來,由於常常這樣想,常常作不善業,惡業會不斷的增長。
不律儀思未捨:此顯不律儀者得名分齊。於諸不善業道,若未誓受遠離,常得說名不律儀者。受遠離已,不律儀思方名捨故。

丑二、由不信等2 寅一、標相2 卯一、出諸不善根
復次,此邪惡願思,恆與不信、懈怠、忘念、散亂、惡慧俱行,能受彼業、能發彼業。
其次,一人有邪惡願思,常常會與不信、懈怠、忘念、散亂、還有惡慧等等心所一起活動,能夠接受這種業,是已經種下種子;能夠發出行動,是有現行。
不信:對於佛法僧三寶,對於四諦不相信,或是對因果不信。
懈怠:與懶惰,有一點不同。懶惰是對未生出來的善法,不積極去作。懈怠是對已生的善法不再持續去作。
忘念:是失去正念;對於久所作、久所說的事,不能明記為性。
散亂:是不能集中精神,心裡在不同所緣境上奔逸流蕩。
惡慧:是不好的智慧;執著自己的見取,執著不平等因的言論,執著這些不好的思想。
能受彼業、能發彼業:這些邪惡願思與不信等心所,使得其領受惡業的種子,意樂忍可這件事,而發出現行不善業。能夠接受,是已經種下種子;能夠發出行動,即是現行。
能受彼業、能發彼業者:於不善業,欲樂忍可,說名為受。隨順現行,說名為發。

卯二、釋名不律儀
從此已後,由種子故及現行故,處相續中現在轉時,名不律儀者。乃至由捨因緣未捨未棄。
有邪惡願思的有情,由於有惡業的種子,又發動現行以後,在現生中不斷種生現,現熏種,現在相續中轉時,稱為不律儀者。乃至未具足棄捨不律儀的五種因緣以前,都是不律儀者。
捨因緣:誓受遠離,名捨因緣,由此堪能棄捨不律儀故。
名不律儀者:今顯未為彼捨因緣之所捨棄,彼不律儀常處相續,故得說名不律儀者。

寅二、釋義5 卯一、不信
此中,若於惡業後不愛果,不信、不解、亦不隨入,是名不信。
此中,若是對於造這種惡業,不相信以後將得到不可愛的果報,也不能理解,也不能隨順進入這種因果的觀念,即是不信。

卯二、懈怠
若隨所欲,於彼惡業,喜樂而轉,不能勤勵息滅彼業,是名懈怠。
如果隨著自己的欲望,對於惡業喜歡好樂,在心裡這樣思惟,不能精勤地勉勵自己息滅這些惡業,即是懈怠。

卯三、忘念
若與過失相應,於有罪法,不能如實明記有罪,是名忘念。
如果有過失,作錯事還不知道,不能如實明記有罪,是忘念。此人比較粗心,作過錯的事,也忘記。這種情形是忘念。

卯四、散亂
若散亂染汙心相續,不安住轉,是名散亂。
如果心是散亂的,而且有染污心一直在心裡活動,不能安住在清淨的所緣境界,就是散亂。

卯五、惡慧
若顛倒心相續而轉,於諸過失見勝功德,是名惡慧。
如果有常樂我淨的顛倒心,或是有邪見,以錯為對的這種顛倒心,相續的活動下去,執著過失有勝功德,這即是惡慧。

丑三、由惡尸羅
由惡尸羅增上力故,所有不善思俱行不善不信等現在轉時,名惡戒者。
因為惡戒的強大力量,心裡常常與不善思一起活動,不善的不信,還有懈怠、忘念、散亂、惡慧等心所,在心裡活動,這樣的人即是惡戒者。
不善不信等現在轉時:隨順根本煩惱而生起的是隨煩惱。根本煩惱是指貪、瞋、癡、慢、疑、惡見。不信、懈怠、忘念、散亂、惡慧是隨順這些根本煩惱而生起的隨煩惱。這些心所的體性是不善的,這些不善心所與思心所一起活動,思心所本來不決定是善或惡,可是與不善心所相應,就成不善性。為了顯示這個道理,所以重說不善,主要針對思心所而說。所有不善心所與思心所在一起活動,在現在的生命體當中相續生起,稱為現在轉。

子二、律儀攝2 丑一、例相違
若與此相違,如其所應,當知得有律儀隨轉。
如果與此不律儀相違,如他所相應的信、進、念、定、慧而活動,隨著自己所受持的律儀而活動,可知這人是有戒體在他的身心上發生作用。戒體是不能表示給他人知道,因此是無表業,可是它有自然防非止惡的功能。

丑二、顯差別3 寅一、明受相2 卯一、略標
差別者,謂有堪受律儀方可得受。
差別是指與不律儀不同之處,這人有堪能性受佛教的律儀戒,才可以受戒。

卯二、別釋5 辰一、標簡
此中或有由他、由自而受律儀,或復有一唯自然受,除苾芻律儀。
有一種受戒的方式,是由戒師傳戒;在戒師前,由自己發願受戒。這是平常說的七眾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及優婆塞、優婆夷所受的五戒。或有一種,自然就得到戒體,自然受是唯佛、獨覺。比丘戒是不可以自受的。

辰二、釋由2 巳一、唯從他受2 午一、標非
何以故?由苾芻律儀非一切堪受故。
為什麼說比丘戒一定要由戒師傳授呢?這是因為不是一切人都可以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也是一樣,是有條件的。

午二、釋過
若苾芻律儀非要從他受者,若堪出家、若不堪出家,但欲出家者,便應一切隨其所欲,自然出家。如是聖教便無軌範,亦無善說法毗奈耶而可了知。是故苾芻律儀無有自然受義。
若要受比丘戒,一定要由戒師傳受,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出家的堪能性,有的人不可以出家。如果任何人想要出家,就讓他出家的話,佛教就沒有軌範,沒有規矩,也沒有善說法的佛教戒律可以令人學習,而且還會受世人很多譏嫌。因此比丘一定要從戒師受戒。

巳二、由自他受2 午一、問
問:若除苾芻律儀,所餘律儀有自然受者,何因緣故復從他受?
問:除了比丘律儀以外,其他的律儀有自然受。那為什麼還要從他受戒呢?關於這一點,窺基大師說,二乘的戒,出家二眾要從他受。

午二、答2 未一、辨從他受2 申一、標
答:由有二種遠離惡戒受隨護支,所謂慚、愧。
答:由於修行人具有慚、愧這二種法,才能遠離惡戒,領受、護持律儀戒。

申二、釋
若於他處及於自處現行罪時,深生羞恥,如是於離惡戒受隨護支乃能具受,故從他受。
如果一位修行人發現自己於他人處作錯事,或是自己違犯律儀,有慚心感到羞恥對不起自己,同時也一定會覺得愧對戒師及其他善知識。這樣才有力量遠離惡行,領受及護持律儀,所以要從他受。

未二、釋由自受2 申一、舉勝因
若有慚正現前,必亦有愧,非有愧者必定有慚,是故慚法最為彊勝。
若有慚的人一定也有愧;相反的,若是只有愧的人不一定有慚,犯錯時只是怕對不起他人,自己內心不一定覺得羞恥。具足慚法,能自重自愛,是持戒清淨最強勝的力量。

申二、顯福德
若有如自所受而深護持,當知所生福德等無差別。
有慚法的修行人,若由自受戒,好像由他所受戒一樣,深心護持律儀,所生的福德之大,與從他受者毫無差別。

辰三、辨業2 巳一、從他受2 午一、身語表業
又若起心往趣師所,殷勤勸請,方便發起禮敬等業,以正威儀在師前住,又以語言表宣所欲造作勝義,是名身表、語表業。
若是戒子發心在戒師前,殷切精勤地勸請師長成全受戒,向師長恭敬頂禮,於師長前長跪合掌聆聽師長開示,這是身表業;又能發出語言表白自己願意受戒的決心,及回答師長的種種問難,這是語表業。

午二、意表業
意表業者,謂二前行。
意表業能引發身語二業,因此它是身語業的前行 。意表業有審慮思、決定思。作事前要先審慮而後決定,接著由動發思準備發動,動身之思,名為身業;發語之思,名為語業,由動發思然後身語業才現行。

巳二、自然受
若自然受者,唯有意表業。
如果是自然受戒的人,心裡這樣想,就得到這個戒體,只有意表業。自然受戒者只有佛和獨覺。

辰四、釋名
若遠離思與不律儀相違,由遠離增上力故,與五根俱行,說名律儀。
律儀是遠離十不善業的思心所,與不律儀相反。由於遠離思有增上力的原因,能與信、進、念、定、慧五善根相應,這就是律儀。
與五根俱行:前說不律儀者,邪惡願思恆與不信、懈怠、忘念、散亂、惡慧俱行。今遠離思與不律儀相違,應知信、進、念、定、慧五根俱行。

辰五、明攝2 巳一、出百行2 午一、標
復次,當知由百行所攝而受律儀。
又應當知道所受持的律儀,可以收攝為百種戒行。

午二、辨10 未一、少分遠離
謂於十種不善業道,少分離殺生乃至少分遠離邪見,是名初十行。
第一個十行,對於十不善業道能少分遠離,這是最初的十行。遠離下品的十不善業道,是少分遠離。

未二、多分遠離
若多分離殺生乃至多分離邪見,是名第二十行。
多分遠離是指遠離下、中二品的惡行,這是第二個的十行。

未三、全分遠離
若全分離殺生乃至全分離邪見,是名第三十行。
若能全離下、中、上品三品的十惡行名為全分。以上三種的十行是根據離惡的多少,以受戒者惡心所出現的情況,離了多少來說他是少分、多分,或者是全分的遠離。

未四、少時遠離
若少時離殺生乃至離邪見,謂或一日一夜,或半月、一月,或至一年,是名第四十行。
若能少時離殺生乃至少時遠離邪見。少時的定義是一日一夜,或是半個月、或一個月,或只是一年。這是第四個十行。

未五、多時遠離
若多時離殺生乃至離邪見,謂過一年,不至命終,是名第五十行。
若能多時離殺生乃至多時遠離邪見,離十不善業超過一年的時間,可是這一世不能盡形壽的都能遠離,這個第五個十行。

未六、盡壽遠離
若盡壽離殺生乃至離邪見,是名第六十行。
若能盡形壽不殺生乃至不邪見,這是第六個的十行。

未七、唯自遠離
若自離殺生乃至離邪見,是名第七十行。
如果自己能遠離殺生乃至邪見這十惡業,這是第七個的十行。

未八、勸他遠離
若於此事勸進他人,是名第八十行。
若自己能夠持戒遠十惡業,也勸他人遠離十惡業,這是第八個的十行。

未九、稱讚遠離
若即於彼以無量門稱揚讚述,是名第九十行。
如果對於律儀,用種種的方法來讚歎持戒的殊勝功德,這是第九個的十行。

未十、慶悅遠離
若見離殺生者乃至離邪見者,深心慶悅、生大歡喜,是名第十十行。
他人持戒清淨,能夠隨喜他人,也能從心裡深深的慶悅,替他高興,生大歡喜,是第十個十行。

巳二、結福量
如是十十行,總說為百行,所生福量當知亦爾。
如上所說十種十行,總說為百行。依據持戒的時間、深淺程度,自己能持,也勸他人持;或者他人持戒清淨,自己也能夠隨喜讚歎,又用各種方法來讚歎持戒等,說明持戒有百行。如果這一百種情況都作到,可得到百福。百是表示很多義,還可以有千、可以有萬,因為戒是很微細,依持到什麼程度,所得的福報即有多少。以無量心來持戒,得無量無邊的福報。為了自己的解脫,同時又能回向無上菩提,所得的福報更是無量無邊的。

寅二、辨種類3 卯一、標列
復次,律儀當知略有八種。一、能起律儀,二、攝受律儀,三、防護律儀,四、還引律儀,五、下品律儀,六、中品律儀,七、上品律儀,八、清淨律儀。
又說律儀有八種:一、能起律儀,是生起受戒的心;二、攝受律儀,正受戒時;三、防護律儀,防止保護律儀,專注持戒而不放逸;四、還引律儀,犯戒還能夠懺悔;五、下品律儀;六、中品律儀;七、上品律儀;八、清淨律儀。律儀共分成這八種。

卯二、隨釋8 辰一、能起律儀
若未正受,先作是心:我當定受如是遠離。是名能起律儀。
如果沒有受戒以前,先發心:我應該要受這樣的戒,遠離惡法,是名能起律儀。

辰二、攝受律儀
若正攝受遠離戒時,名攝受律儀。
正在攝取、領受遠離戒時,名攝受律儀。

辰三、防護律儀2 巳一、辨相2 午一、由善思
從是已後,此遠離思五根攝受增上力故,恆與彼種子俱行,於時時間亦與現行俱行,即由五根所攝善思,如先所受律儀防護而轉。
受戒之後,由於此遠離思有信、進、念、定、慧五善根的攝受增上力的緣故,必定會熏習成彼戒體之善業種子,亦會時時刻刻發動防非止惡的身語表業之現行,依此五善根所攝之增上善思,能夠防止造作惡業,保護清淨的戒行。
與彼種子俱行:遠離思是發願受戒的思心所,其能熏習成自種的善業種子。
與現行俱行:由此遠離思,發動防非止惡的身語二業。

午二、由慚羞
由此思故,或因親近惡友,或因煩惱增多,隨所生起惡現行欲,即便慚羞,速能捨離,勿彼令我違越所受,當墮惡趣。
由於有前述之善思常俱行的緣故,因為親近惡知識,或因境界現前使自己貪瞋癡煩惱增盛,隨所生起惡行的欲望時,能立即感到慚愧羞恥,迅速捨離惡欲,不讓惡欲現行使自己犯戒,導致將來墮到三惡趣。

巳二、結名
是名防護律儀。
依善思及慚愧的方法,防護自己不犯戒,這即是防護律儀。

辰四、還引律儀
若時失念,諸惡現行,即便速疾令念安住,自懇自責,發露所犯,蠲除憂悔,後堅守護所受律儀,是名還引律儀。
有時忘失正念,有犯戒行為現前時,要很快的能令正念現前安住,而且自己懇切責備自己,在佛菩薩面前,或者是同法的比丘、比丘尼面前,發露所犯。這樣不會有憂慮,或是後悔,懺悔以後,要堅固守護所受的戒,是名還引律儀。
蠲除憂悔者:憂悔即是惡作異名,一切違犯皆惡作攝。如法發露能令還淨,是名蠲除。

辰五、下品律儀
若於殺等諸惡業道,少分遠離,少時遠離,唯自遠離,不勸進他,不以無量門稱揚讚述,亦不見彼諸同法者深心慶悅、多生歡喜,是名下品律儀。
下品的戒是怎麼樣?對於殺生等十惡業道,只有少分的遠離,只能遠離下品的十惡業道;少時的遠離,乃至少到一日一夜,或是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或者是一年,一年以內;只是自己遠離十不善業;並不勸他人不作不殺等的十不善業道;又不用種種的方法來讚歎持戒的功德,看到持戒清淨的同修、同法者,沒有從心裡上很高興的慶賀喜悅,隨喜功德,不能生出歡喜心。這樣的持戒,即是下品律儀。

辰六、中品律儀
若於諸惡多分遠離,多時遠離,不至命終,自能遠離,亦勸進他,然於遠離不以無量門稱揚讚述,見同法者不深心慶悅、生大歡喜,是名中品律儀。
持中品戒的人,可以遠離下品與中品的十惡業道,這是多分遠離。在時間上,超過一年以上,都能夠不作這些十惡業,但不是盡形壽持的。自己能夠遠離十惡業道,也勸他人遠離,可是沒有很積極的讚歎持戒的功德;見到有人持戒清淨,也不能隨喜,不能深心慶悅、生大歡喜。這種持戒的心態是屬於中品律儀。

辰七、上品律儀
若於諸惡一切分、一切時自能遠離,亦勸進他,以無量門稱揚讚述,見同法者深心慶悅、生大歡喜,是名上品律儀。
若是對於十惡業道,一切的上中下品通通能夠遠離;一切時是指盡形壽,持戒者盡形壽都能夠遠離十惡業道;又能勸他人持戒;而且能以種種的方法來讚歎持戒的功德;也能夠隨喜他人持戒清淨,自己生大歡喜,能有這種品德和特性的人,持的是上品戒。

辰八、清淨律儀2 巳一、靜慮攝2 午一、辨相2 未一、舉初靜慮
若即於此所受律儀能無闕犯以為依止,修無悔等乃至具足入初靜慮,由奢摩他能損伏力,損伏一切犯戒種子,是名靜慮律儀。
若對於所受的戒能夠不犯四重罪,也不犯輕罪,內心沒有憂悔,心裡安定、快樂,依此戒清淨的力量修禪定,乃至成就初禪,由禪定的力量能損伏一切犯戒種子,稱為清淨律儀。

未二、例餘靜慮2 申一、例同
如初靜慮,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當知亦爾。
如初禪有清淨律儀,如是第二、三、四禪也有清淨律儀的定共戒,也可以稱為靜慮律儀。

申二、顯別
此中差別者,由遠分對治所攝奢摩他道轉深,損伏惡戒種子。
這裡的差別是屬於遠分對治,得到禪定以後,定力轉深,能夠損伏惡戒種子,但不能斷除惡戒的種子。

午二、結名
當知此名初清淨力所引清淨律儀。
應當知道,這是最初由禪定的清淨力,所引發的清淨律儀。

巳二、無漏攝2 午一、出聖愛2 未一、辨相2 申一、顯不還果
若即於此尸羅律儀無有闕犯,又復依止靜慮律儀,入諦現觀,得不還果,爾時一切惡戒種子皆悉永害。
若是修行人對於戒沒有闕犯,不犯四重戒,其他下品的也沒有犯,又有禪定,如果依四靜慮,證入四聖諦的現量覺慧,這時得到三果,無漏聖道的力量令一切惡戒種子全部斷除。

申二、顯預流果
若依未至定,證得初果,爾時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皆悉永害。
若是依未到地定而證得初果,那時往三惡道的惡戒種子,都能夠永遠斷除。

未二、結名
此即名為聖所愛戒。
初果以上證得無漏聖道時,不會再往三惡趣,稱為聖所愛戒。

午二、顯無漏2 未一、標名
當知此名第二清淨力所引清淨律儀,即此亦名無漏律儀。
應當知道,這是第二種清淨力所引發的清淨慮儀,也就是無漏律儀,或是道共戒。

未二、辨相
此無漏律儀,若得阿羅漢果時,但由能治清淨勝故勝,不由所治斷勝故勝。
從初果到四果阿羅漢,都可以有無漏律儀。如果得到阿羅漢果,是由於他的心是清淨的,不是由於他所斷的煩惱很多,而說他很殊勝。為什麼?因為阿羅漢所有三界的愛見煩惱種子都已經斷除,內心很清淨而殊勝,能治的心完全清淨,不是以所治惡戒種子斷了來說他殊勝。初果斷往三惡趣的惡趣種子,二果更細,三果斷的更多。到四果,已完全斷除愛見煩惱,能斷的心清淨,而說他受持的淨戒最殊勝。
此無漏律儀:此顯無漏律儀說名清淨,有二差別。前說得不還果,永害一切惡戒種子;或得初果,永害一切能往惡趣惡戒種子;此由所治法斷而得清淨,於戒律儀名之為勝。今說阿羅漢果諸漏永盡,更無所斷,是故不由所治斷勝,但由彼能治道最極清淨,於戒律儀名之為勝。

卯三、料簡2 辰一、總標列
如是八種總立唯三。一、受律儀,二、持律儀,三、清淨律儀。
這八種律儀全部歸納起來只有三種。一、受戒律儀;二、持戒律儀;三、清淨的戒律儀。

辰二、別配屬
前二是受,防護、還引是持,下中上三通受、持二,靜慮、無漏是清淨攝。
前二種能起律儀及攝受律儀是屬於受律儀;防護律儀,與還引律儀是持律儀。下品、中品、和上品,這三種律儀,通於受律儀和持律儀,因為受戒也有下品、中品、上品;持戒也可分下品、中品、上品,所以下中上三品是通於受戒跟持戒這二種;靜慮律儀和無漏律儀,都屬於清淨律儀。

寅三、總決擇2 卯一、明建立2 辰一、辨三種2 巳一、建立因緣2 午一、問
問:何故世尊建立苾芻、近事、近住三種律儀?
問:世尊為什麼要建立比丘戒、近事戒、近住戒,這三種律儀呢?近事律儀又稱為近事擁護,是在家菩薩的五戒。五戒弟子要親近善法,承事諸佛菩薩,承事諸善士,由此可以防身語的過失,這是近事戒。近住律儀是指八關齋戒,親近三寶、阿羅漢而住,可以防護身語意的過失。

午二、答2 未一、標因
答:由三因故。
答:因為有三種原因,而建立這三種戒。

未二、顯義2 申一、標列
謂佛所化有三種類,或有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或有能行離惡行行,非離欲行;或不能行離惡行行及離欲行。
佛所教化的有情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人能夠遠離十不善業道的惡行,又能修離男女欲的梵行,佛為這種人建立出家的比丘戒。
第二種人能遠離十不善業,但不能離欲,佛為這種人建立五戒。
第三種人,不能盡形壽的遠離十惡業道與離欲,佛為這種人建立八關齋戒,令他短時期的離十惡行及離欲行。

申二、配屬3 酉一、苾芻律儀
依初所化類,建立苾芻律儀。
依第一種所化的有情,盡形壽能離十惡行、也能離欲的人,建立比丘戒。

酉二、近事律儀3 戌一、標
依第二所化類,建立近事律儀。
依第二種所化的有情,盡形壽能遠離十惡行,但不能離欲行的人,建立在家五戒的近事律儀。

戌二、徵
何以故?

戌三、釋
非居家迫迮,現處塵俗,而能一向相續圓滿護眾學處。
在家人的生活環境複雜,有諸多因緣牽絆壓迫,時時處在充滿色聲香味觸男女欲塵中,不能一向、相續、圓滿地保護、受持眾多的律儀。

酉三、近住律儀3 戌一、標
依第三所化類,建立近住律儀。
依第三種所化的有情,不能盡形壽離十惡行,也不能盡形壽的離欲,建立八關齋戒。

戌二、徵
何以故?

戌三、釋2 亥一、總顯義
由此不能究竟行俱離行,但當勸進攝受二因,勿彼自謂重擔所鎮。
由於這類所化的有情不能究竟離惡及離欲,但應當勸化他們短時間的離惡行及離欲行,以栽培善法種子,又不會令他們覺得有太大壓力或負擔很大。

亥二、別配支
謂前三支修離惡行,其後四支修離欲行,離非梵行俱修二種。
八關齋戒中前三支,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屬於離惡行。後四支的不飲酒、不歌舞伎樂塗冠香鬘、不坐高廣大床、及不非時食屬於離欲行。不淫則是離惡行又是離欲行。
前三支修離惡行:近住律儀,略有八支應修遠離。一、於損害他命,二、於損害他財,三、於非梵行,四、於妄語,五、於酒放逸處,六、於歌舞伎樂塗冠香鬘,七、於昇高大床,八、於非時飲食。今於前四,除非梵行,增離妄語,名前三支離惡行攝。
後四支修離欲行:遠離酒放逸處、歌舞伎樂塗冠香鬘、昇高大床,名後四支離欲行攝。
離非梵行俱修二種:離非梵行,由不染習他妻妾故,不損害他離惡行攝;由不染習自妻妾故,不自損害離欲行攝;由是說言俱修二種。

巳二、支攝差別2 午一、問
問:苾芻、近事、近住律儀,當知各由幾支所攝?
問:苾芻律儀、近事律儀、及近住律儀等的主要內涵,各由幾支所攝?

午二、答3 未一、苾芻律儀4 申一、標
答:苾芻律儀四支所攝。
答:苾芻律儀的內容可以歸納成四部分。

申二、徵
何等為四?

申三、列
一、受具足支,二、受隨法學處支,三、隨護他心支,四、隨護如所受學處支。
一、受具足支,是最初發心受比丘戒;二、受隨法學處支,受戒之後,領受學習戒律中所有與比丘戒有關的事行;三、隨護他心支:避免他人的譏嫌,護持比丘戒必須做到軌範具足、所行具足;四、隨護如所受學處支:對於犯微小罪,能見怖畏,因此而不違犯,或是犯戒後能懺悔清淨,就是能隨順、護持比丘所受的戒。

申四、釋4 酉一、受具足支
若作表白第四羯磨,及略攝受隨麤學處,是名受具足支。由具此支故,名初苾芻具苾芻戒。
受比丘戒時,作單白三羯磨竟就得比丘戒。羯磨是僧眾辦理僧事的方法,此處是指一般受比丘戒的過程,也就是開會令眾僧一致同意此人受比丘戒;先作一宣白,再作三次宣讀,每讀一次,即於眾中作一次徵求同意,如果一白三羯磨,眾僧中默然者,即表示沒有異議,而宣佈羯磨如法,議案成立,一致通過。此人就是比丘。隨學粗顯的學處,以遠離身語不善業道,這是受具足支。由於受戒及遠離身語不善業道,受具足戒是成為一位比丘最初的條件。
隨麤學處者:遠離身語不善業道,是名隨麤學處,身語二業相麤顯故。

酉二、受隨法學處支
自此以後,於毗奈耶別解脫中,所有隨順苾芻尸羅,若彼所引眾多學處,於彼一切守護奉行,由此得名守護別解脫律儀者,是名受隨法學處支。
從受完比丘戒之後,律藏別解脫戒中,所有隨順比丘戒,或與比丘戒有關的諸多應該學習的事行,都要守護奉行,若能做到,就是能守護別解脫律儀戒的人,這就是受隨法學處支。

酉三、隨護他心支2 戌一、釋
由成就此二支者所有軌範具足、所行具足,是名隨護他心支。
比丘成就受具足支及受隨法學處支之後,還必須做到軌範具足及所行具足;包括在僧團裡搭衣、吃飯、靜坐、經行、奉事師長等,所有軌則規範要遵守。所行具足是外出托缽乞食時,要密護根門,不該見聞的不見聞,不該去的場所,如唱令家、婬女家、酤酒家、國王家、旃荼羅羯恥那家都不要去,做好軌範具足和所行具足,可以避免他人對比丘的譏嫌,這就是隨護他心支。

戌二、指
軌範具足、所行具足,如聲聞地已說。
軌範具足和所行具足在聲聞地卷22已說。

酉四、隨護如所受學支
若於微細罪中深見怖畏,於所受學諸學處中能不毀犯;設犯能出,謂由深見怖畏及聰叡故;是名隨護如所受學處支。
比丘若能對於微細的罪過,看到很大的過失,因而深感恐怖畏懼,這樣能令他對於所受的戒,保持清淨不犯。假設一時失去正念而犯了戒,也能立刻如法懺悔清淨;由於比丘對犯微小罪見大怖畏,一定能輕重等持;又由於他的聰明叡智,使令若一時失誤犯戒後,立刻對治懺悔清淨,這就是隨護如所受學處支。

未二、近事律儀4 申一、標
近事律儀由三支所攝。
近事律儀,五戒的內容可以含攝為三支。

申二、徵
何等為三?

申三、列
一、受遠離最勝損他事支,二、違越所受重修行支,三、不越所受支。
近事律儀分成三支:
一、受遠離最勝損他事支,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二、違越所受重修行支,就是不妄語。
三、不越所受支,就是不飲酒。
違越所受重修行支:如果違越所受的修離欲行,應該如所犯的戒,發露悔除,不可以遮蓋、覆藏罪過,要對同法者前,依法發露懺悔清淨,因此施設遠離妄語:不妄語戒。若不承認自己有錯,就是犯了不妄語戒,不但沒能完成發露懺悔,而且不能再修行以前所受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的戒行,所以這一支不妄語戒,就是違越所受重修行支。

申四、釋3 酉一、初支
若永遠離損害他命、損壞他財、損他妻妾,是名初支。
永遠遠離損害他命,就是不殺生;遠離損壞他財,就是不偷盜;遠離損害他妻妾就是不邪淫,這是近事律儀三支中的第一支。

酉二、第二支
遠離妄語,是第二支。
遠離妄語是不妄語,這是第二支。

酉三、第三支
遠離諸酒眾放逸處,是第三支。
遠離諸酒眾放逸處,就是不飲酒,這是第三支。

未三、近住律儀4 申一、標
略說近住律儀由五支所攝。
要略來說近住律儀,含攝五支。

申二、徵
何等為五?

申三、列
一、受遠離損害他支,二、受遠離損害自他支,三、違越所受重修行支,四、不越所受正念住支,五、不壞正念支。
八關齋戒分有五支:
第一支遠離損害他支,就是不損害他人的生命及財產,包括遠離損害他命的不殺生,以及遠離損壞他財的不偷盜。
第二支受遠離損害自他支,是離非梵行的離欲行。不只離邪淫,連正淫也不可以。
第三支違越所受重修行支,是不妄語。
第四支不越所受正念住支,是不歌舞倡妓、不坐高廣大床,以及過午不食。
第五支不壞正念支,就是不飲酒。

申四、釋5 酉一、初支
若能遠離損害他命、損壞他財,是名初支。
能離損害他人的生命就是不殺生;遠離損壞他人的財物,就是不偷盜,這是八關齋戒的第一支,不損害他人的生命及財產。

酉二、第二支3 戌一、標
離非梵行,是第二支。
離非梵行是不淫,這是第二支受遠離損害自他支。離欲的人既不損他,也不害已。

戌二、徵
所以者何?

戌三、釋
由離此者,不染習自妻妾故,不自損害;亦不染習他妻妾故,不損害他。
由於離非梵行,而不染污習近自己的妻妾,即是不損害自己的離欲行,又不染污習近他人的妻妾,是不損害他。這樣的離非梵行,是遠離損害自他支,是第二支。

酉三、第三支
遠離妄語,是第三支。
遠離妄語:不妄語,是屬於第三支,這是遠離所受重修行支。

酉四、第四支3 戌一、標
除離諸酒眾放逸處,離餘三處,是第四支。
第四支是不越所受正念住支,除了不喝酒以外,其他的三條戒,不歌舞妓樂、不塗冠香鬘、不昇高大床、與不非時食,都屬於第四支。

戌二、徵
何以故?

戌三、釋
由歌舞妓樂、塗冠香鬘、昇高大床、非時飲食常所串習,若遠離彼,數數自憶:我今安住決定齋戒,於一切時堅守正念。
在家人由於生活所須常常要香鬘塗冠,以香油塗身及唱歌跳舞自娛,坐臥高廣大床,下午喝下午茶,晚上還要全家共聚晚餐。這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受八關齋戒,必須遠離這些事情,要不斷的提醒自己,已經受八關齋戒,今日一定要受持守護。

酉五、第五支3 戌一、標
遠離諸酒眾放逸處,是第五支。
飲酒能使人亂性而放逸,易令人有邪思惟、邪尋思、及邪戲論,不飲酒是第五支。

戌二、徵
何以故?

戌三、釋
彼雖安住正憶念支,謂我今住決定齋戒。若為諸酒所醉,便發狂亂,不自在轉。
就算有正念,知道自己現在正受持八關齋戒,一定要守住八關齋戒。可是如果喝酒,心神容易瘋狂散亂,不能控制自己。

辰二、顯攝餘2 巳一、攝屬苾芻律儀
今於此中,若苾芻尼律儀,若正學、勤策、勤策女律儀,皆在出家品所攝故,當知攝屬苾芻律儀。
在這比丘律儀當中,包括比丘尼戒,還有正學律儀,即指式叉摩那尼戒的六法戒。勤策律儀是指沙彌戒,勤策的意思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勤策女律儀是沙彌尼戒。

巳二、攝屬近事律儀
若近事女律儀,墮在家品故,相似學所顯故,當知攝屬近事律儀。
如果是優婆夷律儀,屬於在家眾受持的五戒,只有少分相似於出家眾的律儀,歸屬於近事律儀,包括優婆塞、優婆夷這二種律儀。

卯二、釋妨難4 辰一、二眾三眾難2 巳一、問
問:何故世尊於苾芻律儀中制立苾芻、勤策二眾律儀,於苾芻尼律儀中制立苾芻尼、正學、勤策女三眾律儀?
問:為什麼佛在比丘戒當中,只有制立比丘戒、沙彌戒這兩眾的律儀?而在比丘尼戒當中,制立苾芻尼戒,正學女戒、及沙彌尼戒三種律儀呢?

巳二、答3 午一、標因緣
答:由彼母邑多煩惱故,令漸受學苾芻尼律儀。
答:由於女人煩惱很多,根性比較鈍,必須令她漸漸的受學比丘尼律儀。

午二、釋隨應
若於勤策女少分學處深生喜樂,次應授彼正學所有學處。若於正學多分學處深生愛樂,不應率爾授彼具足,必更二年久處習學,若深愛樂,然後當授彼具足戒。
如果對於沙彌尼戒,少分學出家眾的戒條,能深深歡喜好樂。對於沙彌尼十戒很喜歡好樂,接著應該再教授式叉摩那戒,正式學習比丘尼戒的前方便,傳授六法戒,必須二年內遵守根本戒及六個法:第一不可以染心相觸男子等。第二不能盜人四錢;第三不斷畜生命;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非時食;第六不飲酒;這六種學處是很嚴格的,如有違犯是必須重受式叉摩那戒。如果她對於式叉摩那戒深深歡喜愛樂,也不可以很快的授她具足戒。必須經過二年之久的學習考驗。若還能夠愛樂學處遵守六法喜歡持戒,這樣才可以授她比丘尼戒。

午三、明漸次
如是長時於少學處積修學已,次方有力能受廣大眾多學處,然後於苾芻尼律儀能具修學。
學人如此長時於此少分學處積聚修學以後,才有能力接受廣大的眾多學處,最後才能夠圓滿修學比丘尼戒。

辰二、增離金銀難2 巳一、問
問:何故於勤策律儀中增離金銀,非於近住律儀耶?
問:為什麼在沙彌戒當中,增加離金銀戒,不可以捉持金錢戒?而在八關齋戒裡為什麼沒有這樣禁止呢?

巳二、答3 午一、標彼攝
答:由彼勤策在出家眾攝。
答:因為沙彌戒屬於出家眾,所以不應捉持金銀。

午二、顯非處2 未一、標
夫出家者,於二種處極非淨妙。
對於出家人有二種境界是非常不好的。

未二、列
一者、墮欲樂邊,嬉戲、嚴身、所行、所受皆隨所樂。二者、蓄積財寶。
第一種非淨妙處是不可以有欲樂,不可以嬉戲,也不可以莊嚴自己的身體,身語意三業的活動皆隨自己所樂而嬉笑遊戲,或是莊嚴身相,受用這些欲樂極為障礙修行。
第二種是蓄積財寶,出家眾不可以蓄積財寶。
嬉戲:謂於歌舞妓樂。
嚴身:謂於塗冠香鬘。
諸所行事:謂相執持手臂髮等,或相摩觸隨一身分,或抱或嗚,或相顧盼,或作餘事。
所受:受用境界、受諸快樂,是名所受。當知謂於昇高大床、非時飲食。

午三、明施設2 未一、為斷初處
為除斷初非淨妙處,施設遠離歌舞妓樂乃至非時而食。
為了斷除欲樂,欲樂不是清淨微妙之處,因此安立遠離歌舞妓樂,乃至不非時食戒。

未二、為斷後處2 申一、標
為斷第二非淨妙處,施設遠離執受金銀。
為了斷除第二種出家修行的障礙,不是清淨微妙之處,而施設不持金銀戒。

申二、釋
由彼金銀一切財寶之根本故,又最勝故。
由於金銀是一切財寶的根本,又是財寶中最有價值的,容易引發修行者貪心,所以應該遠離。

辰三、遠離開合難2 巳一、問
問:何故於勤策律儀中,遠離歌舞妓樂及塗冠香鬘制立二支,於近住律儀中合為一支耶?
問:為什麼在沙彌律儀中,遠離歌舞妓樂及塗冠香鬘是制立為二條戒,而於近住律儀中卻合為一條戒呢?

巳二、答2 午一、標差別
答:諸在家者於此處所非不如法,諸出家者極不如法。
答:在家居士,歌舞妓樂及塗冠香鬘是他常常在做的事,對他們來說,並非不如法的。在受八關齋戒時,只是一日一夜不作而已。但是對出家人來說,平常是不可以歌舞妓樂及塗冠香鬘,絕對不可以這樣作,所以開成二支。

午二、釋開合2 未一、於在家
是故於在家者,就輕總制為一學處。云何令彼若暫違犯,尋自懇責,合一發露,不由二種。
對於在家居士,從輕來處置,將這二支安立成一個學處。這樣在家居士,如果暫時違犯這條戒,很快的訶責自己,合在一起作一次發露,不用作兩次發露。

未二、於出家
諸出家者,於此一處就重別制以為兩支。云何令彼若起違犯,便自懇責,二種發露,不但由一。
出家人對於遠離歌舞妓樂和塗冠香鬘,是屬於重戒,對於出家眾極非淨妙、極不如法,所以必須制成兩支。出家眾如果有所違犯時,自己要訶責自己,發露二種罪,不可以只發露一種。因為對出家人來說要行持得更微細、更精密。

辰四、二品不攝難2 巳一、難不許出家等2 午一、問
問:何故不許扇搋迦、半擇迦出家及受具足戒耶?
問:為什麼扇搋迦、半擇迦不能出家受具足戒?扇搋迦是天生黃門,出生即沒有男根的人。半擇迦有分成很多種;半擇迦是男根受到損害,本來是有男根,可是受到損害,根不具全,不能受具足戒。

午二、答3 未一、由參二過
答:由此二種,若置苾芻眾中,便參女過;若置苾芻尼眾中,因摩觸等,便參男過。由不應與二眾共居,是故不許此類出家及受具足。
答:因為扇搋迦與半擇迦這二種人,具有男眾及女眾的性格,如果將他安置在比丘眾中會,有女人的性格,會像女人似的,這會引生過失。如果將他安置在比丘尼眾中,他會有男眾的性格,若摸觸比丘尼的身體等,會有男眾的過失。這樣的人不可以與比丘或比丘尼共住,這樣的人,不可以出家及受具足戒。

未二、由無思擇
又由此二煩惱多故,性煩惱障極覆障故,不能發起如是思擇。彼尚不能思擇,思擇令其戒蘊清淨現行,何況當證勝過人法。是故不許彼類出家及受具戒。
由於扇搋迦與半擇迦這二種人煩惱很多,這些煩惱非常嚴重地障礙正思惟及修聖道。這二種人不容易發起出家修行的正思惟,也不能思惟,作決斷簡擇,是一次又一次思惟要求自己持戒清淨。由於不能持戒清淨,也沒有希望證得沙門果,不能證初果乃至四果阿羅漢,所以不同意這二類有情出家及受具足戒。

未三、由難觀察
又彼眾中好人難得,亦難觀察。
扇搋迦與半擇迦這樣的人之中,好人很少,不容易看出來那一個是好人。

巳二、難不名近事男2 午一、問
問:何故此二雖受歸依,亦能隨受諸近事男所有學處,而不得名近事男耶?
問:為什麼扇搋迦及半擇迦這二種人,雖然可以受三歸依,也能夠受近事男的五戒,可是不能稱為近事男。

午二、答2 未一、釋類別2 申一、釋2 酉一、出近事名
答:近事男者,名能親近承事苾芻、苾芻尼眾。
答:如果是優婆塞的近事男,是能夠親近供養承事比丘、還有比丘尼眾。正常的男眾,在家五戒弟子,可以親近比丘、比丘尼眾為他們做事。

酉二、遮不應作2 戌一、彼望苾芻等
彼雖能護所受律儀,而不應數親近承事苾芻、苾芻尼眾。
扇搋迦和半擇迦這二種人雖然能夠持守所受的律儀,可是不應該數數地親近承事比丘和比丘尼眾。

戌二、苾芻等望彼
苾芻、苾芻尼等亦復不應親近攝受,若摩、若觸如是種類,又亦不應如近事男而相親善。
比丘或比丘尼眾也不應該親近攝受他們,不應該有碰觸他們的身體等這些事。不應該像優婆塞一樣的同他親近。

申二、結
是故彼類不得名近事男。
所以扇搋迦與半擇迦那一類的人不可以稱他為近事男。

未二、顯福等
然其受護所有學處,當知福德等無差別。
他們既然受五戒,也能守護五戒,所得到的福德與近事男是沒有差別的。

子三、非律儀非不律儀攝2 丑一、徵
復次,云何非律儀非不律儀?
其次,什麼稱為非律儀、非不律儀呢?

丑二、釋
謂除如先所說律儀、不律儀業,所有善不善等身語意業,當知一切皆是非律儀非不律儀業所攝。
除了前面所說的律儀和不律儀之外,其它隨緣作出來的善業、不善業,或者是無記等身語意業,都是非律儀非不律儀,也就是一般人所做的善、不善、無記的身語意業。領受佛所制的在家出家戒者,都有願力想出離三界,追求解脫。而不律儀業者,為了活命發願做殺生等不善業。除這二種人以外,一般人也沒有強烈的欲望要出離解脫,做善事只是做好事而已;做惡事也沒有很大的願力,這都屬於非律儀非不律儀的這一種。

癸二、問答辨2 子一、辨福德2 丑一、問
問:諸有律儀,若由自受、若由他受、若從他受、若自然受,如是所受律儀所獲福德,為有勝劣差別不耶?
問:這些種種的戒律儀則,如果是由自己發心願意來受的,或由他人勸自己來受。或是從他受,到師長的面前受戒,如法宣說啟白。或是不用他人來的傳授,自己能夠得到戒體的自然受。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受戒,所獲的福德,有沒有殊勝下劣的差別?

丑二、答
答:若等心受,亦如是持,當知無有差別。
回答:如果受戒的人,同樣的發強烈的心來受戒的話,又能夠同等的守護奉持,所得的福德是沒有差別的。

子二、辨受捨2 丑一、明受2 寅一、舉不應授3 卯一、苾芻律儀攝2 辰一、問
問:由幾因緣,雖樂欲受苾芻律儀,而不應授?
問:由幾個因緣,雖然有情好樂、希望受比丘戒,可是不應該傳授戒法?

辰二、答2 巳一、由六因3 午一、標列
答:苾芻律儀略由六因。一、意樂損害,二、依止損害,三、男形損害,四、白法損害,五、繫屬於他,六、為護他故。
答:有六種原因,不應讓有情受比丘戒。
一、意樂損害:由外緣逼迫,不是真發心出家者。
二、依止損害,身體有缺陷。
三、男形損害,男形有缺陷。
四、白法損害,白法是善法,善法損害。
五、繫屬於他,沒有自主權的人,如不滿二十歲的人,或是他人的奴僕等。
六、為護他故,或者為了護持眾生的信心,避免譏嫌,也不應該授戒。

午二、隨釋6 未一、意樂損害2 申一、標種種
若有為王之所逼錄,或為彊賊之所逼錄,或為債主之所逼迫,或由怖畏之所逼迫,或畏不活。
由於外力的迫害而出家,並不是自己真正發心出家的人,不應該為他授戒。有五種情況:
一、被國王逼迫而來出家;
二、被強盜、盜賊等逼迫,走投無路而來出家;
三、被債主逼迫,想出家逃避債務;
四、由於有些讓他恐怖、害怕的事情,想逃到僧團裡來;
五、或者因為沒有辦法生活下去,才來出家。

申二、簡隨應2 酉一、有損害2 戌一、舉彼思
彼如是思:我處居家,難可存活,是諸苾芻活命甚易。我今應往苾芻眾中,詐現自身與彼同法,易當活命。
有人內心這樣盤算著:我如果在家實在活不下去,而這些比丘們很容易生活下去,所以我應該到比丘當中,假裝自己與他們是同法者,這樣會容易活下去。

戌二、明有損
彼由如是諂詐意樂,既出家已,雖懷恐怖,守護奉行隨一學處,勿諸苾芻與我同止,知我犯戒,便當驅擯。然彼意樂被損害故,不名出家受具足戒,如是名為意樂損害。
這個人內心有這樣諂曲、欺詐的意樂,出家以後,雖然心裡很恐怖,也還能守護奉行比丘戒。他心裡這樣想:不要讓共住的比丘們知道我犯戒了,將我趕出去,知道我不是真心出家的。由於出家的動機不純正,不能稱為出家受具足戒的人。

酉二、無損害2 戌一、舉彼思
若復有人作如是思:我處居家,難可活命,要當出家方易存濟。如諸苾芻所修梵行,我亦如是,乃至命終當修梵行。
若是有人這樣想:我處於在家的身分,難以生活下去,我應該出家才容易生存下去,像比丘們所修的這些清淨梵行,我也應該奉行,盡形壽我都要應該像比丘們一樣修清淨梵行。

戌二、明無損
如是出家者,不名意樂損害。雖非純淨,非不說名出家受具。
意樂改變轉正的人不能說他是意樂損害。雖然最初動機不是完全清淨,不能說他不是出家受具足戒者。

未二、依止損害3 申一、標彼類
若有身帶癰腫等疾,如遮法中所說病狀,如是名為依止損害。
身體有長膿瘡、腫瘤等等很重大的疾病。像十三遮難裡面所說的病狀,得這些重病的人,不應該為他授戒。

申二、釋道理
由彼依止被損害故,雖復出家,然無力能供事師長。彼由如是無力能故,所受師長、同梵行者供事之業,及受純信施主衣服、飲食等淨信施物,此之二種淨信所施彼極難消,不應受用,令彼退減諸善法故。
由於這種人的身體被損害,雖然出家,但是沒有能力承事師長,還要師長及同梵行者為他服務,照顧他的病體,幫他做事。也沒有能力接受有純潔信仰的施主,布施衣服、飲食等。由於他接受師長、同梵行者為他服務,以及淨信施主的資具四事供養,他很難消受這二種清淨的布施,他不應該受用。因為他不能修學善法,又要師長同梵行者的供事及淨信施主的供養,反而損害他的福報與善法。

申三、結不應
是故依止被損害者,不應出家受具足戒。
如果身體受到傷害,六根不具及有重病的人不能出家,原因是在這裡。

未三、男形損害2 申一、略2 酉一、標
若扇搋迦及半擇迦,名男形損害,不應出家受具足戒。
略說有一種男眾,是屬於扇搋迦及半擇迦的,男根損害,不應該出家受具足戒。

酉二、指
當知因緣如前已說。
應當知道在不應出家受具足戒的因緣情況中,如前所說扇搋迦及半擇迦這類人。

申二、廣3 酉一、標列
又半擇迦略有三種。一、全分半擇迦,二、一分半擇迦,三、損害半擇迦。
又男形損害的半擇迦有三種,全分半擇迦、一分半擇迦以、及損害半擇迦。

酉二、隨釋3 戌一、全分半擇迦
若有生便不成男根,是名全分半擇迦。
若是一出生是沒有男根的人,是全分半擇迦。

戌二、一分半擇迦
若有半月起男勢用;或有被他於己為過,或復見他行非梵行,男勢方起;是名一分半擇迦。
一分半擇迦他半月有男根的作用,或者是他人笑他不是男人,或者當他看到他人有淫欲的行為,這時候他的男根才會現起來,稱為一分半擇迦。

戌三、損害半擇迦
若被刀等之所損害,或為病藥、若火呪等之所損害,先得男根今被斷壞,既斷壞已,男勢不轉,是名損害半擇迦。
或是被刀子割掉,或生病被藥物所損害,或是被火燒掉,或是被咒語等等損害。先前已經得到男根,現在被破壞。男根既被損壞,男根失去作用,就是損害半擇迦。

酉三、料簡
初半擇迦名半擇迦,亦扇搋迦。第二唯半擇迦,非扇搋迦。第三若不被他於己為過,唯扇搋迦,非半擇迦;若有被他於己為過,名半擇迦,亦扇搋迦。
第一種半擇迦就是全分半擇迦,也稱為扇搋迦,是天生的黃門。
第二種是一分半擇迦,不是扇搋迦,他是有男根,有因緣時才有作用。
第三種如果沒有被他人譏嫌時,男根完全沒有作用,他只是扇搋迦,而不是半擇迦。如果被他人譏嫌他是女人,這樣的人是半擇迦,也是扇搋迦。

未四、白法損害2 申一、標類
若造無間業,汙苾芻尼,外道賊住,若別異住,若不共住,是名白法損害,不應為授具足戒。
若造五無間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或是侵損比丘尼,或是外道來佛門竊法,不是真心出家的人,就是外道賊住。若是犯僧殘重戒,暫時被判定,跟大眾僧隔開住,就是別異住。若是犯重戒,不能住在僧團中,這是不共住。以上的情形稱為白法損害,這樣的人不可以再為他授具足戒。

申二、釋由
所以者何?彼由上品無慚無愧極垢染法,令慚愧等所有白法極成劣薄。
為什麼呢?因為以上的重罪是由上品的無慚無愧極重的煩惱,所做出來的罪行,能使令慚愧及信進念定慧等善心所,以及成就的善法變得極為稀少。

未五、繫屬於他
若諸王臣,若王所惡,若有造作王不宜業,若被債主之所拘執,若他僕隸,若他劫引,若他所得,若有諍訟,若為父母所不開許,是名繫屬於他,不應為授具戒。
一、國王的大臣,要經過國王的同意才可以出家,若國王不同意,不可授具足戒。
二、國王所厭惡的人,他可能造罪,這樣的人不可以出家,不可授具足戒。
三、若是造作對國王不利的事,不可以收他出家,不可授具足戒。
四、如果被債主關起來,不可以將他救出來出家,不可授具足戒。
五、或者是屬於他人的奴隸、僕人,他還有主人,也不可以讓他受具足戒。
六、如果是被盜賊搶走的人,也不可以讓他出家受具足戒。
七、年少時,這小孩子走失,被他人收養,也不可以度來出家及受具足戒。
八、如果他有官司,可能官司還沒有打清,也不可以為他授具足戒。
九、若是父母不准許,也不要替他受具足戒。
這九種人是繫屬於他人的,都不應該為他受具足戒。

未六、為隨護他4 申一、標
若變化者,為護他故,不應為授具戒。
若是變化的人,如說蛇精、龍或是狐狸精,會變成人形,為了維護眾生,不令生起譏嫌,認為出家人盡是一些妖精鬼怪變的,因此不應該為他授具足戒。

申二、徵
所以者何?

申三、釋2 酉一、出彼類
或有龍等為受法故,自化己身為苾芻像,求受具戒。若便為彼授具戒者,彼睡眠時,便復本形,既睡悟已,作苾芻像,假想苾芻。
有時有一些龍或其他長年的烏龜精,或狐狸精等,為了要求法,將自己的身體,變成比丘的樣子來受具足戒。如果戒師不知道會為他授具足戒,他睡覺時恢復牠原來的樣子,變為原來的龍等身形,醒過來以後,又變作比丘的樣子,假想牠自己是比丘。

酉二、釋護他
若守園者、若近事男率爾往趣,見彼身形如是變已,便於一切真苾芻所起憎惡心,謂諸苾芻皆非人類,誰能敬事,施彼衣食。
守園者就是說守護管理塔廟的人,或是優婆塞,優婆塞是常常在廟裡出入的人,有一日忽然看到比丘睡覺時,變成龍的原形。會對於一切真實比丘,生起憎惡之心,心想:原來所有的比丘通通不是人,誰還願意再恭敬供養、承事比丘們,及布施衣食讓他們修行呢?

申四、結
勿令他人得此惡見,是故為隨護他,不應為彼授具足戒。
為了不要令他人生起譏嫌,為了護持眾生,不毀謗比丘,不應為這種人授具足戒。

午三、總結
由此六因,不應授彼苾芻律儀。
有以上六種因緣的人,不應該授他比丘戒。

巳二、由闕減
又除闕減能作羯磨阿遮利耶、鄔波柁耶、住清淨戒圓滿僧眾。
如果缺少能作羯磨的阿遮利耶,是阿闍黎指教授師。鄔波柁耶是和尚,還有其他持戒清淨的僧眾,三師七證不具足,也不能傳授比丘戒。

卯二、近事男律儀2 辰一、問
問:由幾因緣,不應授彼近事男律儀?
問:有哪些因緣,不應該傳授他近事律儀呢?

辰二、答2 巳一、標列
答:略由二因。一、意樂損害故;二、男形損害故。
答:如果受戒者有:一、意樂損害,二、男形損害這二種情形,也不可以傳授他優婆塞五戒。

巳二、料簡2 午一、意樂損害
若意樂損害者,當知一切不應為授。
如果他的意樂損害,不是真心來受戒,一切不應為其授戒。

午二、男形損害2 未一、遮得名
若男形損害者,或有為授,然不得說名近事男。
如果是半擇迦及扇搋迦這種男眾,雖然傳授五戒給他,可是不能稱他為近事男。

未二、指前釋
不說因緣,前已具辯。
這裡不說為什麼這種人不稱為近事男,因為前面已經說過了。

卯三、近住律儀2 辰一、標因
若近住律儀,當知唯由意樂損害不應為授。
如果八關齋戒是沒那麼嚴格。只有若受戒者是意樂損害才不應該授他。

辰二、釋由
何以故?或有隨他轉故,或有為得財利恭敬,詐稱欲受近住律儀,然彼實無求受意樂,當知是名意樂損害。
為什麼只有意樂損害時,不能傳授他八關齋戒呢?有些戒子本身並不想受戒,而是因為他人勸他來受,他就來受了;或者是為了得到財利恭敬供養,詐稱想受八關齋戒,其實他根本不想求受八關齋戒,這二種人名為意樂損害。

寅二、例其應授
若無如所說不應授因緣,當知應授如前所說所有律儀。
如果沒有像上面所說的意樂損害,就應該授他八關齋戒。

丑二、明捨3 寅一、苾芻律儀2 卯一、問
問:有幾因緣,苾芻律儀受已還捨?
問:什麼情況下,比丘受戒以後,又捨戒呢?

卯二、答2 辰一、標種類
答:或由捨所學處故,或由犯根本罪故,或由形沒二形生故,或由善根斷故,或由棄捨眾同分故,苾芻律儀受已還捨。
答:有五種情況:
一、比丘自己決定要棄捨所受學的戒法,也就是捨他的本來受戒的心願。
二、比丘犯根本四重戒而捨戒。
三、或者是有一種人他的男根沒有,忽然變成非男非女,就不可以再當比丘,這種人就捨戒。
四、他作極重的惡業,善根斷,都不想做善。
五、或是命終,比丘戒到盡形壽為止。
有以上五種因緣,所受的比丘戒就棄捨。

辰二、簡隨應3 巳一、標
若正法毀壞、正法隱沒,雖無新受苾芻律儀,先已受得,當知不捨。
如果正法已經毀壞或隱沒時,雖然沒有新受比丘戒的人。末法時代的開緣,如果前一生受過比丘戒,那時沒有人傳戒給自己,自己也沒有捨比丘戒,雖然死了,再來投生,也還有比丘戒在。

巳二、徵
所以者何?

巳三、釋
由於爾時穢劫正起,無一有情不損意樂能受具戒,況當有證沙門果者。
因為穢劫,劫濁正起時,眾生貪瞋癡很重,沒有一個有情未損害意樂的,他們的意樂都會損害,也沒有辦法發心來受具足戒,何況有人能夠證得沙門果者呢?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以前所受的戒,仍然存在的。

寅二、近事男律儀2 卯一、標種類
若近事男律儀,當知由起不同分心故,善根斷故,棄捨眾同分故,受已還捨。
如果是優婆塞五戒,什麼時候是捨戒呢?就是優婆塞發起不再持戒的心;或是造很重大的罪業,殺盜淫妄等等這些罪;或者是死亡時,所受的戒就捨。

卯二、例隨應
若正法隱沒時,如苾芻律儀道理,當知近事男律儀亦爾。
如果正法隱沒時,同比丘戒一樣,雖然沒有新受,以前受過的五戒也是存在。

寅三、近住律儀
若近住律儀,當知由日出已後,或由發起不同分心,或於中間捨眾同分,雖已受得,必復還捨。
八關齋戒過二十四小時日出已後。或者是持到一半,忽然不想持。或是在受八關齋戒的期間,忽然捨命。

辛三、二無心定2 壬一、別辨相2 癸一、無想定2 子一、定所攝2 丑一、徵
復次,云何無想定?
又什麼是無想定呢?

丑二、釋3 寅一、明建立
謂已離遍淨貪,未離上貪,由出離想作意為先故,諸心心所唯滅靜、唯不轉,是名無想定。
遍淨天是三禪天的最上一層天。若是行者已經遠離對三禪遍淨天的貪著,而得到四禪,四禪的凡夫天也有三層;就是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攝屬於廣果天,尚未遠離廣果天的貪著,認為想擾亂他的心,內心就這樣作意不要想,第六意識相應的心心所就滅,內心寂靜,前六轉識心心所暫時不現行,這就是無想定。

寅二、辨假實
此是假有,非實物有。
無想定是假有,不是實物有,因為那只是前六轉識暫時停頓的狀態。

寅三、廣差別2 卯一、標列
當知差別略有三種。一、下品修,二、中品修,三、上品修。
修無想定的人,也有下、中、上品三種差別。

卯二、隨釋3 辰一、下品修3 巳一、退難現前
若下品修者,於現法退,不能速疾還引現前。
若是成就下品無想定的人,是在欲界修得無想定,若是退失無想定,不能馬上再得無想定。

巳二、身不甚淨
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得依身不甚清淨、威光赫奕、形色廣大如餘天眾。
若是修得下品無想定而生到無想天的有情眾,他所得的果報不是很清淨,沒有像其他修到中品及上品天眾那樣,通身內外放大光明,身形廣大色貌莊嚴。赫奕是光大明顯。

巳三、定當中夭
定當中夭。
修得下品無想定而生無想天者,他的壽長不到五百大劫,會夭折而死。

辰二、中品修3 巳一、退易現前
若中品修者,雖現法退,然能速疾還引現前。
如果修無想定的程度達到中品,現法中一旦退失無想定,若再想入無想定,很快又能得到寂靜的境界。

巳二、身不極淨
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感依身雖甚清淨、光明赫奕、形色廣大,然不究竟最極清淨。
修得中品無想定者,如果生到無想天,所感得的果報,雖然很清淨,也是光明的,身形廣大,色貌莊嚴,可也不是究竟最極清淨。

巳三、不定中夭
雖有中夭,而不決定。
修得中品無想定,而生無想天者,雖然五百大劫之前也有中夭的,可是不決定,有時也能活到五百大劫。

辰三、上品修3 巳一、必無有退
若上品修者,必無有退。
無想定修到上品的人,不會退失無想定。

巳二、身極清淨
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感依身甚為清淨、威光赫奕、形色廣大,又到究竟最極清淨。
修得上品無想定,生到無想天者,所感的果報極為清淨,身光赫奕、身形廣大,相貌莊嚴達到究竟最極清淨的境界。

巳三、必無中夭
必無中夭,窮滿壽量後方殞沒。
修到上品無想定的人,生無想天後,壽量必定滿五百大劫,不會中夭。

子二、生所攝
復次,若由此因此緣,所有生得心心所滅,是名無想。
又生到無想天的人,由於修無想定而生天,或是修成色界四禪,無想定未修成,但發願而生無想天者。出生後,或不久,前六轉識的心心所就不現行。

癸二、滅盡定2 子一、徵
復次,云何滅盡定?
又什麼是滅盡定呢?

子二、釋4 丑一、明建立
謂已離無所有處貪,未離上貪,或復已離。由止息想作意為先故,諸心心所唯滅靜、唯不轉,是名滅盡定。
已經不貪著無所有處定的三果聖人,但還沒有遠離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愛著的;或是已經遠離非想非非想處貪的阿羅漢,因而作意停止前六轉識的受想心所,入於禪定,暫時停止心的分別,這就是滅盡定。
未離上貪,或復已離:此顯有二種人能入此定。一、謂不還身證,依此說言未離上貪。二、謂俱解脫阿羅漢,依此說言或復已離。
止息想:暫時安住解脫之想,名止息想。由此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進趣所緣皆滅盡故。

丑二、簡滅靜
此定唯能滅靜轉識,不能滅靜阿賴耶識。
聲聞人修的滅盡定只能使前六轉識,及第七識人我見相應的心心所,暫時寂靜不現行,但是不能滅靜阿賴耶識的明了性,如果將第八識滅掉,這果報體就要死亡了,所以不能使第八識停止現行。阿羅漢的第八識及第七識法我見相應的心心所仍在,菩薩入滅定時第八識及第七識平等性智仍在。

丑三、辨假實
當知此定亦是假有,非實物有。
滅盡定也是假有不是真實有。因為滅盡定是指心心所暫時息滅的一種狀態。

丑四、廣差別2 寅一、標指
此定差別略有三種。下品修等,如前已說。
滅盡定有下品修或是中品修及上品修的差別。如同前面的無想定,已經說過。

寅二、隨釋3 卯一、下品修
若下品修者,於現法退,不能速疾還引現前。
修滅盡定程度屬於下品修的人,在現在的生命中,如果退失滅盡定,不能很快再得到滅盡定。

卯二、中品修
中品修者,雖現法退,然能速疾還引現前。
滅盡定中品修者,雖然現法退失,但很快又能引發現前。

卯三、上品修
上品修者,畢竟不退。
成就滅盡定上品修的人,滅盡定非常的穩定,絕對不會退失。

壬二、總料簡2 癸一、滅盡定攝
有學聖者能入此定,謂不還身證。無學聖者亦復能入。謂俱分解脫。
初果到三果都是有學聖者,這裡指證得八解脫的三果聖人,能入滅盡定。無學聖者是指俱解脫阿羅漢,也能入滅盡定。
不還身證:謂不還果,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而未獲得諸漏永盡,是名身證補特伽羅。
俱分解脫者:謂有補特伽羅,已能證得諸漏永盡,於八解脫身已作證具足安住,於煩惱障分及解脫障分心俱解脫,是名俱分解脫補特伽羅。

癸二、無想定攝3 子一、標
前無想定,非學所入,亦非無學。
前面所說的無想定是凡夫定,不是有學的初果到四果向的聖人所入的定,也不是四果聖人阿羅漢所入的定。

子二、徵
何以故?

子三、釋3 丑一、由無慧
此中無有慧現行故。
無想定沒有智慧現行。

丑二、由有上
此上有勝寂靜住及生故。
無想定及無想天是第四靜慮相應的境界,超過無想定及無想天以上,還有更殊勝寂靜的禪定,就是無色界四空定,到無色界天受生比無想天更殊勝寂靜。
勝寂靜住及生:第四靜慮已上諸地,名勝寂靜。由入無色界定,或生彼天,受極寂靜解脫樂故。

丑三、由非處
又復此定不能證得所未證得諸勝善法,由是稽留誑幻處故。
又此無想定不能證得從未證得的無漏善法,也不能解脫生死煩惱,不能解脫我執,只是止息前六轉識的心心所而已,只是將自己停留在虛誑幻化的境界。

辛四、二無為2 壬一、虛空2 癸一、徵
復次,虛空云何?
其次,什麼稱為虛空呢?

癸二、釋2 子一、明建立3 丑一、標
謂唯諸色非有所顯,是名虛空。
當沒有色法障礙時名為虛空。

丑二、徵
所以者何?

丑三、釋
若處所行都無所得,是處方有虛空想轉。
若是一個處所沒有任何色法,這個處所就是虛空,人們就會有虛空的想法生起。空間裡面如果沒有色法,就是虛空。

子二、辨假實
是故當知此唯假有,非實物有。
為什麼知道有虛空?因為沒有色法才知道有虛空,因此虛空是假有,非實物有。

壬二、非擇滅2 癸一、徵
復次,云何非擇滅?
其次,什麼稱為非擇滅?

癸二、釋3 子一、明建立2 丑一、標名
謂若餘法生緣現前,餘法生故,餘不得生,唯滅、唯靜,名非擇滅。
若是出生某法的因緣已經具足,這個法就生出來。其餘的法由於因緣不具足而不能生;由於因緣不具足,另一法滅靜而不現前,這是非擇滅。法不現前並非經過智慧的簡擇而不出現,是因為生這一法生起的因緣不具足,所以不能現前。

丑二、釋相
諸所有法此時應生,越生時故,彼於此時終不更生。
所有的法,在這時應該要現前,應該要生,可是超過生時,沒有因緣讓它現前,此法在這時就不再現前。沒有因緣現前,稱為非擇滅。

子二、辨假實2 丑一、標假有
是故此滅亦是假有,非實物有。
若是滅沒有經過智慧簡擇,而不現前的,只是假有,不是真實有。

丑二、釋所以
所以者何?此無有餘自相可得故。
為什麼這樣呢?因為此法生起的因緣不具足,也沒有其他的相狀現前,所以此法是假有。

子三、簡差別2 丑一、非一向決定
此法種類非離繫故,復於餘時遇緣可生,是故非擇滅非一向決定。
繫,是繫縛,繫縛是指煩惱。由於沒有生起煩惱的因緣,使得煩惱沒有現前,並沒有離開煩惱的繫縛。等到生起煩惱的因緣具足時,煩惱仍會生起。所以非擇滅不是一向決定不現前,因緣具足還是會現前。

丑二、一向決定2 寅一、標類
若學見跡,於卵、濕二生,北拘盧洲、無想天,若女、若扇搋迦、若半擇迦、無形、二形等生,及於後有若愛、若願所得非擇滅,當知一向決定。
有學見跡的初果聖人,已見到第一義諦,他的來生由於緣缺,沒有因緣得到下面這些果報:他不再生於三惡道中,不再會是卵生及濕生的二種生命,不會生到北拘盧洲,也不會生到第四禪的無想天,也不會生為女人,也不會是黃門的扇搋迦及半擇迦,不會是生來就沒有生殖器官,也不會是有男女二根的陰陽人,對於下個生命體的果報,沒有愛著、願求。應當知道這些現象都是一向決定的,雖然沒有經過智慧特別將它滅除,可是它一定不會再現前。這是初果聖人的非擇滅。初果聖人的中有受生時,有強而有力的無我觀現前,不再有後有愛及後有願,再得到一個果報體。只是俱生的愛煩惱還在,業報還沒有盡,依此而去受生。他所成就的非擇滅是一向決定的。

寅二、釋由
由學見跡嘗不於後有起希願纏,發生後有,唯除未無餘永害愛種子故。
由於有學初果聖人,見到第一義諦。他對下一個生命體的後有,不會發起希願,不會想要再得到一個生命體,沒有這種煩惱。但欲界的愛種子還沒有完全斷盡,所以初果聖人還要再來欲界人天七返受報。最鈍根不精進的初果聖人七返受生,人間、天上,七次往返受生,才能夠得阿羅漢果。但是分別起的愛見煩惱(見惑)是沒有。

庚二、釋心不相應名2 辛一、問
問:何因緣故,名心不相應耶?
問:是什麼因緣名為心不相應呢?

辛二、答
答:此是假想,於諸事中為起言說,於有色等二種俱非,於有見等二種俱非。
答:這些不相應行法都是內心的分别、概念、身心的特殊狀態,依名言所安立的假法。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共同認識這類事情,生起言說表達溝通。這些不相應行法,如生老住無常等,不屬於色法,也不屬於無色法,既不是有見法也不是無見法,只是依名言安立的非實有法。

己二、結
如是廣說安立道理,一切當知。
如前所說的,應該要知道,語言安立的一切法,都不事實有的。

戊五、六善巧2 己一、指前生後
如是已說六種善巧,謂蘊善巧乃至根善巧,云何應知是諸善巧廣建立義?
已說過六善巧的名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根善巧。如何了知為什麼要建立六善巧,以及它的詳細內容呢?

己二、別釋一一2 庚一、廣建立6 辛一、蘊善巧3 壬一、總辨六相2 癸一、嗢柁南標
復次,嗢柁南曰:自性義差別 次第攝依止
其次,用要略的偈頌,標列出來,以自性、義、差別、次第、攝及依止。

癸二、長行釋6 子一、自性2 丑一、釋5 寅一、色2 卯一、問
問:何等是色自性?
問:什麼是色蘊自法不共於他法的特性?

卯二、答2 辰一、自相自性2 巳一、十一種
答:略有十一。謂眼等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
答:要略而言色蘊的自相自性有十一種;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十種色法,以及法處所攝色。

巳二、二種
又總有二,謂四大種及所造色。
色蘊也可分成二種,是四大種的地水火風,以及四大種所造色。四大種是指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亦即堅、濕、煖、動,因為遍一切色法,所以說大。所造色,造成毛髮、皮、骨等這堅硬的部分是地的造色;液體,唾液,尿液,還有血液等,是水造成的造色;身體的溫度是火造色;說話及動作是風的作用,是風所造成的色法。

辰二、共相自性
如是一切皆變礙相。
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有共同的相貌,都是以變異質礙為相。
*變礙義還有二種解釋:一、手等所觸便變壞義:此物若被手、腳、或是木棍等打觸就會變化破壞,包括五根及色香味觸四塵;二、方處差別種種相義:有體積的差別,所佔據空間處所的差別,由於有體積,而互相障礙。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都有種種處所差別,種種相狀差別變化、互相障礙。
地水火風四大種為觸處所攝。
四大種所造色能生二種造色。一自類差別、二異類差別。
自類差別造色者,謂諸大種造澁滑等,由如是因如是緣故,此諸大種各各差別變異而生,於彼假說澁滑性等種種差別。
異類差別造色者,謂眼耳等五內色處,四外色處法處一分,唯除觸處。
法處所攝色:有二種謂律儀不律儀所攝色,三摩地所行色。

寅二、受2 卯一、問
問:何等是受自性?
問:什麼是受的自性呢?

卯二、答2 辰一、自相自性2 巳一、六種
答:略有六種。謂依眼等六觸所生。
回答:要略而言,受可分成六種;由六根六塵接觸以後產生的受。

巳二、二種4 午一、標差別
此復二種,若色為依名身受,無色為依名心受。
受蘊又可以分成二種,是身受及心受。若前五根緣五塵,以色法為所依止產生的受,是身受,也就是五識相應受。如果意根接觸法塵,意根是無色的心法,接觸法塵所產生的受,是心受,又名意識所生受。

午二、隨應釋
何以故?由前五根皆色性故。
為什麼這麼說呢?由於前五根的眼耳鼻舌身,都是色性的緣故,名身受。

午三、問答辨3 未一、約五根辨2 申一、問
問:若前五根皆是色性,依眼等受名身受者,何故眼等非唯是身?
問:如果是前五根都是色性,依著眼、耳、鼻、舌、身等接觸色、聲、香、味、觸時,產生的受名為身受的話,為什麼不直接稱眼、耳、鼻、舌為身呢?反而稱之為眼、耳、鼻、舌呢?為什麼還要這樣說呢?

申二、答
答:由相異故。所以者何?眼等五根展轉相異。
答:由於眼、耳、鼻、舌、身五根的相狀不同,功能也不同,雖然都長在身上,但在身上的位置不同,不能將它們全部都稱為身體,不可以只有身體一個名字,還是要分開來說,眼、耳、鼻、舌、身。

未二、約身受辨2 申一、問
問:若眼等根其相異故,非皆身相,依彼諸受,由是因緣應非身受?
問:若眼、耳、鼻、舌、身等的相狀不一樣,都不能算是身相。由於這因緣,依眼、耳、鼻、舌、身五根所產生的受,不應該稱為身受?

申二、答
答:餘有色根不離身故,就彼為名,此復何過。
答:因為眼、耳、鼻、舌,這些有色根是不離開身根的,所以就著身的總相來說身受,這樣有什麼過失呢?

未三、約意根辨2 申一、問
問:若不離身故無過者,意根亦爾,不離身轉,依意根受應名身受,是即一切皆是身受,無心受耶?
問:如果眼耳鼻舌不離開身體,因此依眼耳鼻舌產生的受都應該稱為身受,如果這樣說沒有過失的話,意根也沒有離開身體而活動,所以依意根接觸法塵產生的受,也應該稱為身受。一切都是身受,沒有心受?

申二、答2 酉一、簡二別
答:諸有色根定不離身,意即不爾,故無有過。
答:所有的有色根一定都不能離開身體,但是意根是不一樣,不一定與身體在一起活動,依意根接觸法塵產生的受,不稱為身受是沒有過失的。

酉二、釋所以
所以者何?生無色界有情,意根離身而轉。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無色界的有情,意根可以不依色身而單獨活動,所以說依意根觸對法塵所生的受不能稱為身受,而稱為心受。

午四、成所說
是故五根所生諸受合名身受,唯依意者獨名心受。故總說二,謂身、心受。
所以論主說,眼、耳、鼻、舌、身,接觸色、聲、香、味、觸所生的各種受,合起來可以稱為身受,只有依止意根接觸法塵而產生的受,單獨稱為心受。總說起來有身受及心受的二種受。

辰二、共相自性
又一切受皆領納相。
所有的受,不論是六種受或是身心二種受都有領納的作用,以領受接納為受的共相。

寅三、想2 卯一、問
問:何等是想自性?
問:什麼是想的自性呢?

卯二、答2 辰一、自相自性2 巳一、標列2 午一、六種2 未一、初六種
答:此亦六種,如前應知。
答:想蘊也有六種,是六觸所生想。如前面所說的六受一樣,六根接觸六境時,心裡也會想。

未二、後六種
又想有六。一、有相想,二、無相想,三、狹小想,四、廣大想,五、無量想,六、無所有想。
想又可分成六種:有相想、無相想、狹小想、廣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

午二、二種
又略有二。一、世間想,二、出世間想。
又略有二種想:世間想及出世間想。
世間想:從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有情的想,仍然執著名言有真實相。
出世間想:聖人無漏聖慧相應出離三界的想,聲聞行者與人無我想相應,大乘聖人與我法二空真如相應。

巳二、隨釋6 午一、狹小想。
狹小想者,謂欲纏想。
狹小想,纏,是煩惱數數現行。欲界的有情有欲的煩惱想,是狹小想。欲界有情想的範圍不外色、聲、香、味、觸這五種。

午二、廣大想
廣大想者,謂色纏想。
廣大想,入色界定者的想,及色界眾生的想。色界眾生沒有超越解脫色法,愛味禪定。

午三、無量想
無量想者,謂空、識無邊處纏想。
無量想,空無邊處與識無邊處有情的想,及入此二種定者的想。纏,表示行者還沒有解脫生死,所以是世間想。

午四、無所有想
無所有想者,謂無所有處纏想。
無所有想,執著無所有處定者的想,包括入無所有處定者及生無所有處天眾的想。

午五、有相想
即此一切名有相想。
從欲界一直到無所有處的想,識無邊處想以下的「有所有想」及無所有處的「無所有想」,都是有相想。都沒有超越世間,還是有三界煩惱。

午六、無相想
無相想者,謂有頂想及一切出世間學無學想。
無相想,非想非非想處想,及一切出世間有學及無學聖者無漏慧相應的想。
有頂:三有之頂的非想非非想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定者及生在非想非非想處的有情,沒有「有想」及「無想」的想,任何想都沒有,乃至無所有處想也沒有。可是也不能說這類有情完全沒有想,因為那一念微微心還存在,是非非想。有頂想的人或入此定者,是屬於無相想,不過仍是凡夫,還是屬於世間想的境界。
出世間學無學想:初果到三果的聖人,乃至無學的阿羅漢,他們的想屬於無相想,聖人通達一切法無相,他們有無相想,這是出世間無漏慧相應的想。

辰二、共相自性
又一切想皆等了相。
所有的想都是平等的了相。

寅四、行2 卯一、問
問:何等是行自性?
問:行的自性是什麼呢?

卯二、答2 辰一、自相自性3 巳一、六種
答:此亦六種,如前應知。
回答:行蘊也有六種,如同前面受蘊所說的一樣,有六觸所生行。由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時,所生出的六種行的自性。

巳二、五種
又此行相,由五種類令心造作。一、為境隨與,二、為彼合會,三、為彼別離,四、能發雜染業,五、令心自在轉。
又行的相狀,這一念心造作時有五種形態:
一、為境隨與:想領納境,此造作思隨順、參與這個領納的境。
二、為彼合會:讓自己與歡喜的境界合在一起,不要分離。
三、為彼別離:與不歡喜的境界,想要遠離。
四、能發雜染業:面對境界時,會造作雜染的身語意三業。
五、令心自在轉:心不受煩惱繫縛,能隨內心的意願,而入世間定或者出世間定。

巳三、三種
又此行相略有三種。一者、善行,二、不善行,三、無記行。
又心裡的造作,要略而言有善行、不善行、與無記行三種。

辰二、共相自性
又一切行皆造作相。
又一切行共同的相貌是造作相。

寅五、識2 卯一、問
問:何等是識自性?
問:什麼是識的自性呢?

卯二、答2 辰一、標列2 巳一、六種
答:略有六種。所謂眼識乃至意識,是識自性差別。
答:要略而言有六種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是六種識的自性差別,它們各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

巳二、三種2 午一、略
又識有三種。一、領受差別,二、採境差別,三、分位差別。
又識可分成三種。一、領受差別;二、採境差別;三、分位差別。

午二、廣
領受差別有三,採境差別有六,分位差別有三。
識與受在一起活動時,能領納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這是領受差別。眼識乃至意識能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這是採境差別的六種。分位差別是指識還能了別過去、現在、未來。

辰二、總結
如是識蘊差別,總有十八自性應知。
總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種識,能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境的採境差別,又能領納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種受,以及過去、現在、未來的三種分位差別,加上眼等六種所依差別,合起來識蘊有十八種自性。識的共相自性是了別,容易明白,也就略而不說。

丑二、結
是名諸蘊自性。

子二、義2 丑一、雙徵
復次,蘊義云何?為顯何義,建立諸蘊?
又蘊的意義是什麼?為了顯示什麼道理,佛陀要建立五蘊呢?

丑二、別答2 寅一、答蘊義2 卯一、差別義2 辰一、舉色
謂所有色,若去來今乃至遠近。
所有的色包括自身中由地水火風所組成的色蘊,加上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有十一種色。

辰二、例餘
如色,乃至識亦爾。
如色蘊有十一種,受蘊乃至識蘊也是這樣的觀察,各有十一種。

卯二、總略義
如是總略攝一切蘊,積聚義是蘊義。
如是將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麤、細、劣、勝、遠、近的五蘊全部要略的歸納成一切蘊。蘊的意思是積聚義,因此說五蘊包涵身心一切的狀況。

寅二、答建立
又由諸蘊唯有種種名性諸行,當知為顯無我性義,建立諸蘊。
又由於色、受、想、行、識五蘊,只是有種種名言安立假說之法,有為諸行而已。因此為令眾生通達五蘊無我的法性,隨緣施設建立五蘊。

子三、差別5 丑一、色蘊2 寅一、徵
復次,云何色蘊差別?
又色蘊有什麼差別相呢?

寅二、釋2 卯一、標列
略由六種。一、由事故;二、由相故;三、由識執不執故;四、由識空不空故;五、由想所行故;六、由邊際故。
要略而言,色蘊有六種差別相。一、由事說明色蘊體性;二、由相說明色蘊的自相和共相;三、由識執不執受色的差別,由識有執受或者是沒有執受,說明色蘊差別;四、由識空不空,由識是否與根一起活動,來說明色蘊差別;五、由想所行:色蘊是想心所活動的境界;六、由邊際,說明色的最高邊際,是到色界第四禪天。

卯二、隨釋6 辰一、事
事者,謂所有諸色皆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
事的特性,是指所有的色法都是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和合而成。

辰二、相2 巳一、自相
相者,略有三種。一、清淨色,二、清淨所取色,三、意所取色。
要略而言色蘊的自相有三種:
一、清淨色:眼、耳、鼻、舌、身根五淨色根,都是清淨色。
二、清淨所取色:色、聲、香、味、觸五塵就是清淨所取色。
三、意所取色:就是法處所攝色。意識隨著前五識現量了別色塵以後,再進一步分別所取的色,這是眼等五俱意識。或是獨頭意識所緣取的色塵,也是法處所攝色。

巳二、共相
又變礙相是色共相。
色蘊無常變化、佔有空間有質礙,所以說變礙相,是色蘊的共相。

辰三、識執不執2 巳一、執受色3 午一、標
識執不執者,若識依執,名執受色。
有識執受的色法是執受色,沒有識執受的色法,是非執受色。如身體有識執受的部分,受到傷害時會有痛的感覺;如沒有識執受的地方是不會痛覺,如頭髮、指甲。

午二、徵
此復云何?

午三、釋2 未一、由識託
謂識所託,安危事同,和合生長。
因為識託付在色法上面,識與色法同安危。識與色身和合生長,色心不能相離。

未二、由生受
又此為依,能生諸受。
又識依止於色身,識活動時,就能夠生出感受。

巳二、非執受色
與此相違,非執受色。
沒有識執受的色法,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等,不會有感受。

辰四、識空不空2 巳一、同分色
識空不空者,若識不空,名同分色,由此與識等義轉故。
識空與不空是什麼意思呢?如果色根取境時,識不空即稱為同分色。等義,由於根與識在同一個境界上活動,稱為同分色。譬如現在眼睛正在看一朵蘭花,這時眼識與眼根同時在蘭花上面活動,那麼眼根即是同分色。

巳二、彼同分色
若識空者,名彼同分色,似自相續而隨轉故。
若識不與根一起活動時,色根本身仍然相似相續的存在,這時的色根稱為彼同分色。

辰五、想所行2 巳一、出種類2 午一、能緣色想
想所行者,謂緣色想,略有三種。一者、色想,二、有對想,三、別異想。
想有取相的功能,能緣的色想略有三種:
一、色想:想心所能緣取色境;
二、有對想:想心所能緣取有質礙的色境。
三、別異想:想心所能夠緣取男、女、高、矮、胖、瘦,各種不同的色相,都是想的分別。

午二、所緣色相
色相亦三,一、有光影相,二、據方處相,三、積集住相。
想所緣的色相也有三種:
一、有光影相,是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等,這些顯色。
二、據方處相,有體相的色法佔有空間;
三、積集住相,由諸多地水火風積聚在一起而形成長短、方圓等形狀的色相。

巳二、釋所行3 午一、略標
如是三相,隨其次第三想所行。
如上所說的光影相、據方處所、及積集住相,這三種色相隨著次第,對應三種能緣的色想;色想能取有光影相,有對想取據方處相,別異想取積集住相。

午二、別釋3 未一、色想
取青等相,名為色想。
能緣取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等這些顯色的想,名為色想。

未二、有對想
能取行礙,名有對想。
能緣取有體積、佔有空間、具障礙性的色法,名是有對想。

未三、別異想
能取男、女、舍、田等假,名別異想。
能緣取男、女、舍、田等,地水火風和合積聚而成的假相,名別異想。

午三、總結
是名想所行差別。
這些都是想心所,緣慮色蘊的差別相。

辰六、邊際2 巳一、出種別2 午一、略標
邊際者,謂色邊際略有二種。
邊際是指界限或範圍。色蘊的邊際界限略有二種。

午二、列釋
一、墮下界,謂欲纏色;二、墮中界,謂色纏色。
一、墮於下界,是有欲界煩惱繫縛的根身器界的色法。
二、墮於中界,是有色界煩惱繫縛的根身器界的色法。

巳二、簡所說2 午一、標非
當知此中,就業增上所生諸色,說無色界無有諸色,非就勝定自在色說。
前所說色邊際有欲界色、及色界色,是以業力增上所感得的果報而言。無色界天的有情由業力所感得的果報是沒有色法的,此處不是以勝定自在色說。

午二、釋由
何以故?由彼勝定於一切色皆得自在,諸定加行令現前故,當知此色名極微細定所生色。
為何說無色界天眾也有色法?因為他們有殊勝的禪定,對於一切的色法都能夠勝解自在。依止禪定的加行,只要入定即可以使色法現前。無色界天眾的色法是非常微細的定所勝解出來的色。

丑二、受蘊2 寅一、徵
復次,云何受蘊差別?
又什麼是受蘊的差別相?

寅二、釋2 卯一、標列
略由五種。一、由事故;二、由相故;三、由生故;四、由觀察故;五、由出離故。
受蘊要略言有五種差別相:由事故、由相故、由生故、由觀察故、由出離故。

卯二、隨釋5 辰一、事
事者,謂領納及順領納法。
事指因緣所生法,亦即受蘊的特性,包括領納的受心所,及隨順生受的因緣:根、境、觸及其它心所法等。

辰二、相2 巳一、標
相者,謂自相及共相。
受蘊相包括受蘊的自相及共相。

巳二、辨2 午一、自相
自相有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受蘊的自相有三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通於前六轉識,第六意識另有憂喜二受,共有五受相應,第七識及第八識唯不苦不樂受相應。

午二、共相2 未一、顯義
樂受,壞苦故苦;苦受,苦苦故苦;不苦不樂受,行苦故苦。由此因緣,諸所有受皆說名苦。
樂受現前時快樂,變壞時令人痛苦,這是壞苦;苦受自相即苦,這是苦苦;不苦不樂受由於諸行遷流不息,勢必遭逢壞苦、苦苦;由行苦故苦,這是行苦。由這些因緣觀察諸受,樂受壞苦,苦受苦苦,不苦不樂受行苦,不論是樂受、苦受、或不苦不樂受,共同的相貌都是苦,所以苦是受蘊的共相。

未二、結名
是名受共相。
是故諸受皆苦,所以苦是受蘊的共相。

辰三、生5 巳一、標
生者,謂一切受十六觸所生。
生者指生受的因緣,一切受都因十六觸而引生的。

巳二、徵
何等十六?

巳三、列
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有對觸、增語觸、順樂受觸、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愛觸、恚觸、明觸、無明觸、非明非無明觸。
受生起的因緣共有十六種: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有對觸、增語觸、順樂受觸、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愛觸、恚觸、明觸、無明觸、非明非無明觸。

巳四、釋4 午一、六觸及有能觸
由所依及所取境故,建立六觸及有對觸。
由所依的六根不同,而建立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及意觸。由五識所緣取的境界屬有對法,建立有對觸。

午二、增語觸
由分別境故,建立增語觸。
由於意識分別境界,而建立增語觸。
第六意識了別境界時,不像前五識可以緣取色、聲、香、味、觸的本質境,第六意識是用名言來認識所緣境,而生起意觸。名言是指語言,因緣生法本身沒有名言,名言是增加上去,稱為增語觸。要有名言才能以想去取相,想了之後才能說出話。第六意識以名言為緣,事本無名,名是增語,故建立增語觸。
分別境故:內心所現起的法相,是所分別的境相,這不是由識直接緣取本質境,卻是由內心分別所產生的法塵為分別境。
增語者,一切諸多同類相應名字,與意識相應,而產生的意觸。由於觀待因緣所生的事物,而安立的假名,即是增語。

午三、順樂受等觸
由領納境故,建立順樂受等觸。
領納是接受、領受,內心接受境界時,隨順如意可愛的境界而生起樂受,隨順不如意不可愛的境界而生起苦受,隨順非可愛非不可愛境生起不苦不樂受,因此而建立順樂受觸、順苦受觸及順不苦不樂受觸,由觸對境界不同而產生苦、樂、不苦不樂等受。

午四、愛恚等觸
由染淨故,建立愛、恚、明、無明、非明非無明觸。
以內心的染淨,與煩惱相應或與清淨相應而生起的觸,由此因緣建立愛、恚、明、無明、非明非無明觸。
愛觸:觸對境界的同時有愛煩惱的活動,是愛觸,愛觸所生受,能令人貪執不捨。
恚觸:瞋恚心相應的觸是有瞋心觸境所生起的受,令人厭捨。
明觸:聖人有明相應觸,有與智慧相應的無漏觸;接觸一切境界時,心內能通達我空或我法二空真如,了知境界如幻如化無我無我所,一切時安住最上捨,是明觸。
無明觸:是無明相應觸;凡夫不知諸法如幻如化,觸對境界時執實又執我、我所,引生種種煩惱,是無明觸。
非明非無明觸:是指有漏善觸,有漏善法不是惡法,但也不是聖者的明相應觸,因為還是有漏的,所以是非明。非明是指非明相應觸,非無明是遮止煩惱相應的觸,所以有漏善觸也名非染有漏觸,也是非明非無明觸。

巳五、結
是名受生差別。
這十六種觸涵蓋凡聖觸境的不同,是生受的因緣與差別。

辰四、觀察2 巳一、釋2 午一、明觀察2 未一、起觀2 申一、標
觀察差別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世間,皆於諸受起八種觀。
觀察諸受的種種差別,諸佛慈悲的在人間示現成佛,對於受都作八種的觀察。
一切如來: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應:指諸佛應該受人天的供養,因為諸佛的福慧圓滿。
正等覺:正覺,是以佛所成就的根本無分別智而說的;等覺則指後得智。這八種對受的觀察,如菩薩地卷44中說。

申二、列
謂受有幾種?誰為受集?誰是受滅?誰是受集趣行?誰是受滅趣行?誰是受愛味?誰是受過患?誰是受出離?
一、受有哪幾種?二、生受的因緣是什麼?三、令受寂滅的因緣是什麼?四、是什麼因緣集聚下一生的受?五、是什麼因緣能令來生的受寂滅不生?六、什麼是受愛味的相貌?七、對於受有愛味,有什麼過患呢?八、怎麼樣可以斷除出離受的愛味煩惱呢?

未二、證知
如是觀時,如實了知受有三種,觸集故受集。應知如經分別廣說。
佛對於受,作這八種觀察之後,如受的實相而了知受有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三種,這是回答第一種觀察,受有幾種?因為有觸就有受,前文說過凡聖共有十六種觸,這些觸都是生受的因緣。

午二、顯略義
如是八種觀察諸受,當知略顯自相觀、現法轉因觀、彼滅觀、後法轉因觀、彼滅觀、彼二轉因觀、彼二轉滅因觀,及清淨觀。
這八種觀察諸受,要略顯示如下:
一、自相觀:觀察受有幾種。
二、現法轉因觀:誰為受集?現法五蘊生起受的因緣,是因為觸集故受集。
三、彼滅觀:誰是受滅?什麼因緣滅,受才會滅?觸滅故受滅。
四、後法轉因觀:誰是受集趣行?觀察什麼因緣生起後法的受。觸對境界產生各種感受以後,隨順諸受生出種種的愛憎心情,緣愛有取,緣取有下一生的苦果。後法轉因觀也可以說是觀惑業。
五、彼滅觀:誰是受滅趣行?有什麼方法可以使後法的受寂滅不生?這是觀道諦。
六、彼二轉因觀:誰是受愛味?二是現法及後法。對於受生起種種的愛憎煩惱,是使有情現在果報相續與未來果報生起的主要原因。
七、彼二轉滅因觀:誰是受過患?用什麼方法可以使有情滅除現法及後法受?觀察受的過患,因而斷除受的愛味,能寂滅現法受及後法受。受的過患是無常、苦、空、無我。
八、及清淨觀:誰是受出離?受出離有幾種情況?出離受的方法有世間的禪定及出世間的聖道,下文將詳細解釋。
自相觀:觀受自性,名自相觀。
現法轉因觀:觀彼現在流轉因緣,名現法轉因觀。
彼滅觀:觀彼現在還滅因緣,名彼滅觀。
後法轉因觀:觀彼當來流轉因緣,名後法轉因觀。
彼滅觀:觀彼當來還滅因緣,名彼滅觀。
彼二轉因觀:觀彼後法、現法雜染因緣,名彼二轉因觀。
彼二轉滅因觀:觀彼後法、現法清淨因緣,名彼二轉滅因觀。
清淨觀:觀離雜染,名清淨觀。

巳二、結
是名觀察差別。
對於受,應該要作這八種觀察,能出離苦,得到解脫。

辰五、出離2 巳一、釋
出離者,謂初靜慮出離憂根,第二靜慮出離苦根,第三靜慮出離喜根,第四靜慮出離樂根,於無相界出離捨根。
依禪定及聖道力可以出離苦樂憂喜捨五受。證得初禪,必定遠離欲界的欲恚害三種煩惱,離欲則無憂,初禪可以出離憂根。第二禪出離苦根,二禪眼耳身三識不轉,進一步能出離苦根。第三禪遠離二禪喜受的愛味,能出離喜根。第四禪遠離三禪樂受的愛味,出離樂根。聖者成就無相三昧能超越四禪的捨根。

巳二、結
是名出離差別。
以上是出離諸受的差別。

丑三、想蘊2 寅一、徵
復次,云何想蘊差別?
又什麼是想蘊的差別相?

寅二、釋2 卯一、標列
略由五種。一、由事故;二、由相故;三、由顛倒故;四、由無顛倒故;五、由分別故。
想蘊的差別相要略而言有五種:一、由事:想蘊的體性差別。二、由相:想蘊的自相共相。三、由顛倒:執著常樂我淨的想倒及心倒、見倒。四、由無顛倒:了知想蘊無常苦空無我,正取相轉,心、見皆無顛倒。五、由分別:有五種想分別相:境界分別、領納分別、假設分別、虛妄分別、實義分別。

卯二、隨釋5 辰一、事
事者,謂取所緣相及隨順彼法。
事是指想蘊的特性,想蘊能取所緣的境相,以名句文身熏習而生想蘊。取所緣相是想蘊本身的特性,隨順彼法是指成就想蘊的因緣。

辰二、相2 巳一、釋2 午一、自相
相者,自相有六種,如前應知。
第一種六觸所生想,第二種:有相想、無相想、狹小想、廣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這些都屬於想蘊的自相。

午二、共相
等了相是共相。
平等了達境相是想蘊的共相。想以取相為用,所取相與所緣事平等,能知事相說名了。

巳二、結
是名相差別。
六觸所生想及有相想等六種想,是想蘊的自相,等了相是想蘊的共相,這是想的差別相。

辰三、顛倒2 巳一、第一義2 午一、釋2 未一、想倒2 申一、舉於無常計常
顛倒差別者,謂諸愚夫無所知曉,隨逐無明起不如理作意,於所緣境無常計常,取相而轉,是名想倒。
顛倒差別,是指凡夫不知諸法實相,隨著無明煩惱起不如理作意,於一切所緣境無常執以為常,顛倒取著常相而轉,這是想倒。

申二、例於苦計樂等
如於無常計常,如是於苦計樂、於不淨計淨、於無我計我。
凡夫由於無常倒執為常,以至苦倒執為樂,不淨倒執為淨,無我倒執為我,這些都是顛倒想。

未二、心倒等
此想顛倒,諸在家者能發心倒,一分出家者能發見倒。
凡夫常樂我淨的顛倒想,令諸在家人發起貪瞋癡的心倒,隨逐愛樂五欲;也使令一部分出家人妄執邪見。

午二、結
是名顛倒差別。
這些都是想顛倒的差別相。

巳二、第二義3 午一、想倒
此想顛倒復有差別。謂於四事邪取其相,是名想倒。
想顛倒另有差別義,在身受心法四種因緣所生法上顛倒取相,是第二類的想倒。

午二、心倒
若由如是等了相故,於境貪著,是名心倒。
若依此常樂我淨顛倒想,於身受心法境上生自體愛及境界愛等煩惱,稱為心倒。

午三、見倒
若由如是等了相故,有執著者,於顛倒事堅執、忍可、開示、建立,是名見倒。
若於境界有常樂我淨的顛倒想,內心有執著的凡夫,對於顛倒事,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等堅固執著,認同,為人開示解說邪見,成立顛倒邪見言論,這是見倒。

辰四、無顛倒2 巳一、釋
無顛倒差別者,謂諸聰叡有所曉了,隨智慧明起如理作意,於所緣境,無常知無常,苦知是苦,不淨知不淨,無我知無我,正取相轉,是名想無顛倒、心無顛倒、見無顛倒。
無顛倒的差別相,指諸多聰明叡智的有情,通達諸法實相,內心常有智慧的光明,生起如理作意,對於身受心法、有情世間器世間等,於無常如實了知無常,於苦如實了知是苦,於不淨如實了知是不淨,於無我如實了知是無我,能正確取得境相,所以是想無顛倒、心無顛倒、見無顛倒。資糧位及加行位的修行者能隨順無顛倒想,聖人則一切時處不再顛倒。

巳二、結
是名無顛倒差別。
這是無顛倒想的差別。

辰五、分別2 巳一、辨2 午一、標列
分別差別者,略有五種想分別相。一、境界分別,二、領納分別,三、假設分別,四、虛妄分別,五、實義分別。
想有各種的分別差別,要略而言有五種想分別相:
一、境界分別,執取境相;二、領納分別,執取境界所生受;三、假設分別,於境界執取假名;四、虛妄分別,於境界生顛倒想;五、實義分別,於境界離顛倒想。

午二、隨釋5 未一、境界分別
若於境界取隨味相,名境界分別。
心於所緣境取相生喜生樂,想心所愛樂取著境界,這是境界分別。

未二、領納分別
執取境界所生諸受,名領納分別。
六根六識觸對境界時,內心隨境生起不同的感受,執取這些差別諸受的分別,是領納分別。

未三、假設分別
若於自他,取如是名、如是類、如是姓等種種世俗言說相,名假設分別。
面對境界時,取著自己及他人的名字、受生的種類、族姓差別等種種世俗言說相,這是假設分別。依事安立的名句文身都是假施設而有的,想依此假名領取境相,稱為假設分別。

未四、虛妄分別
於諸境界取顛倒相,名虛妄分別。
對於有為諸境執取常樂我淨的顛倒相,是虛妄分別。

未五、實義分別
於諸境界取無倒相,名實義分別。
聰明叡智的人通達諸法無我、無實的真實義,對於諸境界不再顛倒取相執著常樂我淨,執著真實,這是實義分別。修學聖道或成就聖道者能有這種分別。

巳二、結
如是總名想蘊分別差別。
這些總名為想蘊分別差別。

丑四、行蘊2 寅一、徵
復次,云何行蘊差別?
其次,什麼是行蘊的差別相呢?

寅二、釋2 卯一、標列
亦由五相。一、由境界故;二、由分位故;三、由雜染故;四、由清淨故;五、由造作故。
行蘊也有五種相:一、由境界,建立眼等六觸生思:六思身;二、由分位,建立生等二十四不相應行;三、由雜染,建立根本煩惱及隨煩惱;四、由清淨,建立信等十一種善心所;五、由造作,建立為境隨與等五種造作相。

卯二、隨釋5 辰一、由境界
由境界者,謂於行蘊立六思身。
由境界者,是指於行蘊安立六思身。

辰二、由分位
由分位者,謂立生等不相應行,由彼生等唯有分位所顯現故。
由分位是指依身心分位變化的差異,而安立生、老、住、無常等二十四不相應行法,這都是屬於行蘊所攝。由生、老、住、無常等而顯現身心分位的差別。

辰三、由雜染
由雜染者,謂於雜染諸行建立煩惱及隨煩惱。
雜染是指內心有煩惱的染污。由煩惱雜染的活動,而建立煩惱的差別,有貪瞋癡慢見疑等六種根本煩惱,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的八大隨煩惱,無慚、無愧的二中隨煩惱,及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十小隨煩惱。

辰四、由清淨
由清淨者,謂於清淨諸行建立信等。
為了成就聖道清淨內心,而建立行蘊的清淨差別,有信、勤、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十一個善心所。

辰五、由造作
由造作者,謂如前說五造作相,為境隨與等。
依行蘊造作的差別,而安立五種行蘊的造作相,包括為境隨與等。
為境隨與等:前說五造作相。一、為境隨與,二、為彼合會,三、為彼別離,四、能發雜染業,五、令心自在轉。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四
丑五、識蘊2 寅一、徵
復次,云何識蘊差別?
其次,什麼是識蘊的差別呢?

寅二、釋2 卯一、標列
此亦五種應知。一、由安住故;二、由雜染故;三、由所依故;四、由住故;五、由異相故。
由五種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識蘊的差別。一、由安住:說明識活動的地方,識所執著安住的處所,依三界有情而有差別。二、由雜染:識於現法中,由受用境界門而有煩惱雜染及業雜染,後法中,由生老等門而有生雜染。三、由所依:由所依六根而有六識生起,由識的依止處,來觀察識的差別。四、由住:識蘊安住在色、受、想、行中的差別相。五、由異相:識有種種的染淨差別相,有善、不善心;入定、不入定的種種心識。

卯二、隨釋5 辰一、安住差別3 巳一、徵
云何安住?
什麼是識的安住呢?識在什麼地方活動呢?

巳二、釋3 午一、色安住
謂習欲者欲界諸識,執外色塵,名色安住。
習慣在欲中生活的欲界有情,由欲界的眼等諸識,執取身外的色、聲、香、味、觸諸欲塵。有欲的人,識就安住在身外色塵中,這是色安住。

午二、俱安住
若清淨天色界諸識,執內名色,名俱安住。
離欲能令內心清淨,清淨天是指色界天。色界天眾的心識是向內尋求快樂,識安住在名色。名是心法,定地相應諸心心所;色是色法,指色界天眾內身。

午三、名安住
無色界識唯執內名,名名安住。
無色界天眾的心識唯有執取內在的心法,因此稱為名安住。

巳三、結
是名識安住差別。
以上根據三界有情身心的情況,說明識在哪裡安住的差別。

辰二、雜染差別3 巳一、徵
云何雜染差別?
心識怎麼樣會生起種種染污呢?

巳二、釋
謂諸愚夫由二種門,識被染汙。一、於現法中,由受用境界門;二、於後法中,由生老等門。
愚癡的凡夫,由二種途徑為門,心識被染污:
一、從現在五蘊身中的六根,在受用境界時,於趣向樂受時生起貪愛,緣苦受時生起瞋恨,住不苦不樂受時生起愚癡;有貪瞋癡等的煩惱,使令識受到染污。
二、在下一生的生命體中,由業感得生老死等果報時,由內身變異有老病死苦、由境界變異有求不得等苦,由此諸苦令識生煩惱。

巳三、結
是名識雜染差別。

辰三、所依差別3 巳一、徵
云何所依差別?
什麼是所依差別?識所依止的根有什麼不同?

巳二、釋
謂六所依,諸識隨轉。謂依眼等六處,六識身轉,如世間火,依糠、牛糞、薪札等轉。
六種所依,依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有六識身的現前;如依止眼根緣色塵發出眼識,乃至依意根而發出意識。就好像世間的火,依米糠、牛糞、木柴、木札而生的火,稱為糠火、牛糞火、薪火、札火,火性一樣。諸識同以了別為性,由於所依根的不同,而有眼識乃至意識。

巳三、結
是名識所依差別。
依六根而生六識,識依根而立名,名為識的所依差別。

辰四、住差別3 巳一、徵
云何住差別?

巳二、釋2 午一、正辨相2 未一、略標3 申一、出體性
謂四識住。
凡夫的識是住著在色受想行四法上,這是四識住。

申二、引經言
如經言:有四依取,以為所緣,令識安住。謂識隨色住,緣色為境。廣說如經。
如雜阿含經第64經說:色受想行四蘊是識的四種所依、所取,也是識的所緣境,而安住執著於色受想行四法當中。識依止於色而住,又以色為所緣境。詳細內容如經所說可知。

乃至我終不說此識,往於東方乃至四維;然我唯說於現法中,永離欲、影,寂滅、寂靜、清涼、清淨。
乃至我終不說此識,住於東、西、南北四方或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維任何之處。阿羅漢於現在的生命體中,斷除愛見煩惱,永遠出離三界的欲,不貪求任何三界的果報及境界。永離影的影指受,受是識的影子。阿羅漢不再執著苦、樂、捨等諸受,畢竟出離諸受,不再隨受、取受、依受而住。永寂滅是指阿羅漢有漏識畢竟滅盡,有煩惱的識不再現前。永寂靜是說現行的煩惱寂靜,是指有學解脫尚未完全究竟。煩惱令人熱惱,阿羅漢已斷除三界煩惱不再熱惱,內心清涼,無學解脫就是永清涼。永清淨是指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時究竟清淨。

申三、出經義
如是已顯經中如來所說諸識住相。從此以後,我當宣說此相差別。謂此經中,略顯識住及因緣相,識住、因緣二種邊際,識住、因緣二種寂止。
如佛在經中所說的識住的種種相。從這段文之後,我應該要宣說識住的種種相狀差別。佛在此經中要略顯示識住,識執取色受想行而住,及識住的因緣相,貪、瞋、癡等煩惱都是識住的因緣相。經中還提到識住的界限、範圍,以及識住因緣的範圍、界限這二種邊際。識住寂止就是指識本身的寂止,識住寂止因緣。必須將識住的因緣停止,識住才能夠寂止。
不說此識往於東方乃至四維:此顯識住寂止。
若永離欲、離影,寂滅、寂靜、清涼、清淨:此顯識住因緣。

未二、隨釋2 申一、釋經言5 酉一、依取
當知此中,若諸煩惱事,若屬彼煩惱,說名依取。
應當了知什麼是依與取。或諸煩惱事,就是諸蘊中所有欲貪,於欲、見、戒禁、我語所有欲貪,也就是取。
若諸煩惱事:謂諸蘊中所有欲貪,是名諸煩惱事,此說名取。集論中說:何故欲貪說名為取?謂於未來、現在諸蘊能引不捨,故希求未來、染著現在欲貪名取。
屬彼煩惱:若彼欲貪所攝諸蘊,是名屬彼煩惱。此說名依。以此二種為識依取,是故亦為識之所緣。由屬彼煩惱是識所緣性故,諸煩惱事與識相應,名有所緣故。

酉二、所緣
應知此二亦名所緣,所緣性故,有所緣故。
欲貪及與欲貪相應的色受想行這二種是識的取及依,也是識的所緣。屬彼煩惱的色受想行四藴是識的所緣境,名所緣性故;諸煩惱事的欲貪,這些煩惱心所與識一起合作,名有所緣故。

酉三、趣所執事
由彼貪愛為煩惱緣,名趣所執事。
為什麼會有這個生命體?因為有貪愛,引生種種的煩惱,引導心識趣向取得所執著的生命體及種種的境界。以貪愛的煩惱為緣,執著境界就是趣所執事。 此處說事是指生命體,有貪愛煩惱就會執著種種的生命體、種種的境界。
由彼貪愛為煩惱緣:三界貪愛,於三界行,染汙希求,此為緣故,諸取得生,是故說名為煩惱緣。
趣所執事:諸取有四,所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由是諸取,於諸欲等起顛倒執,由是說名趣所執事。

酉四、緣所緣事
由貪欲等四種身繫為發業緣,名緣所緣事。
有四取接下來就有四種身繫。由於種種煩惱的繫縛,使有情身心不自在,就是身繫。由欲取而有貪身繫;由見取而有瞋身繫;由戒禁取而有戒禁取身繫;由我語取而有此實執取身繫;這些煩惱積聚在一起繫縛有情。以身繫為緣,能引發造作生死的業。
由貪欲等四種身繫:繫有四種,謂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取身繫,名貪欲等四種身繫。
緣所緣事:由在家眾,依貪欲、瞋恚二繫發起諸業,攝受境界為因故,損害有情為因故。若出家眾,依戒禁取、此實執取二繫發起諸業,以戒禁取猶如貪欲,求生天故;此實執取猶如瞋恚,謗涅槃故。由是此說為發業緣。如是四種,以彼境界、有情、生天、涅槃差別為所緣故,是名緣所緣事。

酉五、建立事
彼二隨眠所隨逐故,名建立事。
識隨著所依取的色受想行四蘊而生起欲貪種子及四身繫種子,這些煩惱種子隨逐在生命體中,能發業感果,由此建立色受想行識五蘊諸事。
彼二隨眠所隨逐故:前說依、取,是名為二。義即識隨色住、緣色為境,乃至識隨行住、緣行為境,當知此約現行為論。今說彼種隨逐自體,名建立事,此為建立,彼法得生故。

申二、釋經義3 酉一、識住及因緣相2 戌一、釋2 亥一、住相
若諸異生補特伽羅,未得厭離對治喜愛,由所潤識能取能滿當來內身;由此展轉能取能滿不能棄捨諸異生性;以於內身能取能滿故,於流轉中相續決定,是名為住。
若諸凡夫的補特伽羅沒有厭離心,不知道應該厭離色、受、想、行。也沒有以修行對治自體愛及境界愛。由愛所滋潤的識,能成就及取得正報,得到來生的果報體。這樣一直展轉,有身體繼續有愛,有愛就有取,有取就有有,取緣有就是能滿,能圓滿成就生的條件,由有以後又會感得一個身體。展轉成就及取得下一生的果報體,而不能棄捨凡夫的體性。由對於自己的身體有自體愛,又愛著境界,就繼續去取,這樣在生死流轉中,決定會再得到未來的果報體,是名為住。
未得厭離對治喜愛:謂一切行,喜為先因;由此喜故,於彼彼生處障於厭離,滋潤自體。為欲將生所生之處,雖有一切煩惱為因,而於生處生喜者生,非於彼起厭逆想者。
能取當來內身:愛為能潤,識為所潤。由愛緣取,說名能取當來內身。
能滿當來內身:由取緣有,說名能滿當來內身。

亥二、因緣相
餘住因緣,如前應知。
相對於識住,其它生起識住的因緣,如前文所說,應當了知。前面已經介紹過依取、所緣、趣所執事、緣所緣事、建立事,這些都是識住著在色、受、想、行中的種種因緣相。
四依取,就是色、受、想、行是識的依取。識依色、受、想、行,又執取色、受、想、行,又以色、受、想、行為識的所緣;識及欲貪是能緣的。趣所執事指愛緣取,由貪愛煩惱令識執取色受想行。緣所緣事是指取緣有,緣境界、有情、生天、涅槃差別諸境而生貪等四種身繫,繫縛有情身心令不自在相續而轉。及建立事,由識依取色受想行所生的欲貪及四身繫種子,能發業感果,建立生死輪轉之事,稱為住因緣,這些都是識住的因緣。這些因緣相對於識住,稱為餘。

戌二、結
是名略說住及因緣相。
識依色受想行而住,貪取色受想行,以色受想行為所緣,由貪愛煩惱令識執取色受想行,緣欲境、有情、生天、涅槃而生貪、瞋、戒禁取,此實執取等四身繫,由貪愛及四身繫種子引發生死輪迴諸事。以上要略說明識住及識住的因緣相。

酉二、識住因緣二種邊際2 戌一、明施設2 亥一、釋2 天一、識住邊際2 地一、標差別
有色界識有來有去,無色界識有死有生。
有色界識是指有色身的欲界及色界的識。欲界及色界的人死後,有來有去,識依止於色身而住,藉由有色的生命體,可知見有色界識的來去相。無色界識是有死有生,在這個地方死,就在這個地方受生。

地二、明邊際
又此二住乃至壽盡。
又有色界識及無色界識相續不斷直到壽盡為止,這就是識的邊際。
壽盡:謂阿羅漢及與有學有邊際壽,名壽盡故。

天二、識住因緣邊際
又復此二生長、增益及廣大義,如前應知。
又有色界識及無色界識,由於有欲貪煩惱及四身繫滋潤生命不斷生長、增強乃至廣大,直到入無餘涅槃壽盡為止,都是無邊無際的生長、增益及廣大,這些識住因緣的道理如前文已說應知。

亥二、結
齊是名為識住邊際及住因緣邊際。
凡夫的識在三界中相續輪轉,有色界識名去來識,無色界識名死生識,直到成就聖道出離三界壽盡為止,這是識住的範圍界限。使令凡夫識住在三界的因緣,主要是欲貪及四種身繫,這些煩惱因緣令凡夫的有色界識及無色界識生長、增強乃至廣大,直到證得聖道出離三界壽盡為止,稱為識住因緣邊際。

戌二、簡餘說2 亥一、標非
若復異此而施設者,當知唯有文字差別,非義差別,由所餘義境界無故。
佛陀安立三界有情,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中這樣流轉,只是識在那裡流轉,不是我在那裡流轉。外道主張有一個我,有神我,認為人死只是換了殼子、換個新家,真神不滅就是我,認為識就是我,我沒有改變,只是身體改變。這是不同於佛所說的,是識在那裡流轉生死,不是我在流轉生死,而安立的另類生死流轉的道理。當知唯有文字差別,他們雖然這樣說,事實上並沒有真實的我,這件事沒有什麼差別,即使他說有我,實際也是沒有我。外道所立的神我稱為所餘義,他安立的神我,這境界並沒有。

亥二、出過2 天一、不能答他
若他正詰,不知何答,亦由餘義境界無故。
若是其他學習佛法的人,以正確無我的道理難問外道,就不知道怎麼回答。由於他所安立的我並不存在,所以他不能回答。

天二、後自迷悶
或復有能於後自然如理觀察,便自迷悶,謂我愚癡,作如是說。
或者是有一類的外道,若這樣問他,我到底在那裡?他自己去找一找,自然的如所說無我的道理去觀察,他自己就會發現:我怎麼這麼愚癡,認為有一個神我。

酉三、識住因緣二種寂止2 戌一、識住因緣寂止2 亥一、釋2 天一、永斷二纏4 地一、標永斷
若聰慧者,於諸色愛乃至行愛所攝貪纏能永斷離,於煩惱分所攝發業四身繫纏亦能永斷。
聲聞、緣覺、及菩薩三乘聖人,是真正聰明有智慧的人,對於識染著、愛著色受想行四法所攝貪煩惱的現行,能夠永遠的斷除、遠離。對屬於煩惱所攝的四種身繫:貪身繫、瞋身繫、戒禁取身繫、及此實執取身繫,這些煩惱為因,能夠發業,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果報,輪轉生死。如果這四身繫的現行,也能永遠斷除。修行人將四識住的貪煩惱及發業的四身繫煩惱斷除,就是永斷二纏,就能使識住因緣寂止,就是斷愛及斷取。

地二、徵所以
所以者何?

地三、釋過患2 玄一、在家眾
由在家眾,依貪欲、瞋恚二繫發起諸業,攝受境界為因故,損害有情為因故。
在家眾依於貪欲發起種種的業,貪求色、聲、香、味、觸五欲的境界而造業。瞋恚是損害有情為因,發起諸業。

玄二、出家眾
若出家眾,依戒禁取、此實執取二繫發起諸業,以戒禁取猶如貪欲,求生天故;此實執取猶如瞋恚,謗涅槃故。
有一類出家眾執著戒禁取,持牛戒、狗戒等,認為持那樣的戒可以生天。如同有貪欲,認為持戒可以生天。出家眾另外一種煩惱是此實執取的煩惱,對於所知境不如正理作種種推度妄生執取;依於禪定執著我及世間是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或者有邊、無邊等四句,執著這些是真實的,其餘都是虛妄的,稱為此實執取。對於所知境界錯誤執著,誤將禪定當作涅槃,不能證得涅槃乃至毀謗涅槃。
此實執取:謂如外道,計我世間常或無常、有邊無邊,執此是實,餘皆癡妄,是名此實執取。
謗涅槃:由彼邪見謗真實事,名謗涅槃。

地四、顯體性
當知四身繫唯在意地,分別所生故。
應當知道,貪欲等四種身繫的煩惱都是與意識相應,是第六意識的分別所形成的。

天二、永斷隨眠2 地一、明所由
從此以後,由多修習勝對治故,復能永斷貪愛、身繫二種隨眠。
從了解貪愛色受想行及四身繫引發的過患,要繼續不斷的修習,以殊勝的對治,在奢摩他裡修無我觀等,成功時永遠斷除識對色受想行的貪愛、與四種身繫的二種隨眠種子,將這二種愛取的煩惱種子全部斷除。
從此以後者:前說聰慧在異生位,唯能永斷貪纏及身繫纏。從是以後無漏智生,對治殊勝,復能永斷貪愛及與身繫二種隨眠。

地二、釋究竟2 玄一、色等離繫
由此斷故,煩惱所緣色、受等境亦不相續,以究竟離繫故。
由於將貪愛、四身繫這二種煩惱種子完全斷除,煩惱所緣的色、受、想及行這四種境界也不會再相續。究竟斷除煩惱種子遠離煩惱的繫縛,識不再愛著色受想行。

玄二、識永清淨
由此所緣不相續故,有隨眠識究竟寂滅,於色、受等諸識住中不復安住,由對治識永清淨故。
由於識所緣的色、受、想、行四種境界,不再相續。隨逐於識的煩惱種子究竟寂滅。識不再安住在色、受、想、行的四識住中。煩惱斷除後,識清淨了。由於煩惱得到對治,識永遠清淨,這時識住因緣寂止清淨,識不再住著色受想行四法。

亥二、結
是名識住因緣寂止。
若將識住愛及四身繫二種種子斷除,識不再執取色受想行四法,稱為識住因緣寂止。

戌二、識住寂止2 亥一、釋得名
又由當來因緣滅故,於內身分不取不滿,決定無有流轉相續,是名識住寂止。
又由於未來識住的因緣已滅,貪愛及身繫種子寂滅的緣故,不再有因緣取得內身的果報,沒有愛緣取。不再有因緣圓滿得到來生的果報,沒有取緣有。因此決定不再有生死流轉的相續,這時識住寂靜,不會再現前,這就是識住寂止。

亥二、廣差別12 天一、無所住
又復對治所攝淨識,名無所住。
又能夠對治這些煩惱所攝的清淨識,稱為無所住。
阿賴耶識已經轉依,阿賴耶識本來有很多煩惱種子,現在煩惱種子已經滅除,去除煩惱的依止,轉成清淨的依止,阿賴耶識中的染污種子已得到永遠的對治,這是對治所攝的淨識。如果完全對治圓滿,就是無垢識。阿賴耶識轉成淨識,不再取著執受所依身,就是無所住。

天二、不生長
由彼因緣故,名不生長。
由於對治煩惱種子為因緣,識對色受想行諸蘊的不再執取,與三界雜染相應的識不再生長,無緣現前,名不生長。

天三、無所為
由善修習空解脫門故,名無所為。
由於善巧修習空解脫門,通達五蘊無我、無我所的真實義,清淨識不再執取,造作諸業,稱作無所為。

天四、知足
由善修習無願解脫門故,名為知足。
由於善巧修習無願解脫門的緣故,這一念清淨識不再貪著三界任何的果報,稱為知足。

天五、安住
由善修習無相解脫門故,名為安住。
由於善巧修習無相解脫,修習成功時清淨識不再取相,一切時離相而住,稱為安住。

天六、極解脫2 地一、釋得名
如是不生長故,乃至安住故,名極解脫。
斷除貪愛及四身繫等煩惱種子,對治煩惱成功,與空解脫門相應,使清淨識無所造作無所為;與無願解脫門相應,使清淨識不希取三界果報而知足;與無相解脫門相應,使清淨識離一切相安住在無相的境界,這是極解脫。

地二、顯彼相2 玄一、由無執
又於行等,都不執著我及我所;由此因緣,色等壞時亦不恐怖。由此相貌,顯彼自體已得清淨。
又對於這一切因緣生法、有造作的法,都不執著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由於這個因緣,色、受、想、行等壞滅、變化時,也不恐怖。這些相貌顯示他已經成就清淨的有餘依涅槃功德。

玄二、由永斷
又由彼識永清淨故,不待餘因,任運自然入於寂滅。此識相續究竟斷故,於十方界不復流轉。
又聰慧聖者的識永遠清淨,不再要等待其他因緣,任運的自然入於寂滅,前一念識滅,後一念識不生,自然的入於寂滅。識相續的煩惱因緣究竟斷除的緣故,不會再取得果報體,識不住東西南北方或四維上下任何一方,他不會到那裡去,這是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情形。

天七、永離欲
於命及死不希求故,名永離欲。
這個修行人對於命、死都不希求,這是永離欲。

天八、永離影
又所有受是識樹影,彼於爾時不復有故,名永離影。
所有的受,包括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三受都如同識的影子。若將識譬喻成樹,日光一照即有影子,這影子是受,是識樹影。凡夫受到苦樂憂喜捨等諸受的影響而造業,阿羅漢不再執著任何諸受,六根觸對六境一切時安住最上捨,這種出離諸受的境界,是永離影。

天九、寂滅
諸有漏識,於現法中畢竟滅盡,故名寂滅。
所有的有漏識,有煩惱的識,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當中畢竟滅盡,這是寂滅。

天十、寂靜
諸無漏識,隨其次第,有學解脫,名為寂靜。
無漏識是沒有煩惱的識。隨著修學的次第來說,有學解脫,初果聖人斷三界分別起種煩惱;二果聖人進一步斷欲界六品修惑;三果聖人斷除欲界九品修惑;有學聖者成就的解脫,這是寂靜。

天十一、清涼
無學解脫,名曰清涼。
無學阿羅漢的解脫,已經解脫三界的愛見煩惱,名清涼。他是安住在有餘依涅槃的境界。

天十二、清淨
餘依永滅,故說清淨。
阿羅漢入無餘依涅槃時,他的色、受、想、行、識永遠滅除,這時名為清淨。

午二、簡建立2 未一、釋2 申一、由說諸識自性非染3 酉一、標
又復諸識自性非染,由世尊說一切心性本清淨故。
世尊為什麼要建立四識住呢?因為種種的識本身的體性不是染污的,佛說一切心性本來是清淨的。

酉二、徵
所以者何?

酉三、釋
非心自性畢竟不淨能生過失,猶如貪等一切煩惱。
心的自性不清淨,能生過失,就像貪瞋癡等這一切煩惱的畢竟不淨,能生過失。心的自性不是這樣,心本身就是清淨。

申二、由不獨為煩惱因緣3 酉一、標
亦不獨為煩惱因緣,如色受等。
心本來是清淨,也不能獨自成為煩惱的因緣,像色、受、想、行這四種法會成為煩惱的因緣。

酉二、徵
所以者何?

酉三、釋
以必無有獨於識性而起染愛,如於色等。
因為,決定沒有單獨的對自己的心識生起染愛,如對色、受、想、行般生起染愛,為什麼?因為識很微細。色、受、想、行這四法,體性行相很粗顯。

未二、結
是故唯識不立識住。
因為識自性清淨,識也不會對識本身生起染愛,只會對色受想行四法生染愛,所以只有識不包含在所安立的識住中。

巳三、結
是名識蘊由住差別。
以上說明識住及因緣相、識住因緣二種邊際、識住寂止及識住因緣寂止,及不立識為識住的理由,這些都是識住的差別相。

辰五、異相差別3 巳一、徵
云何異相差別?
什麼是識的異相差別呢?

巳二、釋2 午一、辨差別3 未一、約相應辨
謂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等,如經廣說乃至不解脫心、極解脫心,是名一門異相差別。
識與貪心所相應時,就有貪心;貪心被對治後,就離貪心;識與瞋心所在一起,就是有瞋心;瞋心所被對治,就是離瞋心。如經廣說乃至不解脫心、極解脫心,名為一門異相差別。識與染淨心所相應,而有種種不同相狀的差別。可參考:聲聞地卷28。

未二、約界辨2 申一、略標列2 酉一、有漏界3 戌一、欲界
復有約界異相差別。謂欲界有四心,善心、不善心、有覆無記心、無覆無記心。
又三界有情心識有種種差別相。欲界有情有四種心:
一、善心:欲界有情有的善心,通於前六轉識。前六轉識與無貪、無瞋、無癡等十一善心所相應,名善心。包括生得善及加行善二種。
二、不善心:前六轉識與貪、瞋、癡等不善心所相應,名不善心。
三、有覆無記心:唯在意地,前五識沒有這種心。包括第七末那識,或第六識俱生的身見及邊見等。覆是指這類染污心所能障礙聖道,不是強烈的善或不善,而是屬於無記。
四、無覆無記心,有四種:
1. 異熟生心,又作異熟無記、報生心,指業力所感的異熟生之心,包括阿賴耶識及前六轉識對十二處任運而緣之心。
2. 威儀路心,又作威儀無記、威儀心,指前六轉識緣行住坐臥、取捨屈伸等諸威儀動作之心。
3. 工巧處心,又作工巧無記、工巧心,指前六轉識緣身語之工巧造作之圖畫、歌詠等心。
4. 能變化心,又作能變無記、變化心,唯有生得的變化心,如天龍夜叉,沒有修果心。

戌二、色界
色界有三心,除不善。
色界有情有三種心,善心、有覆無記心、及無覆無記心中之異熟生心、威儀路心、變化心。色界有情沒有不善心所。

戌三、無色界
無色界有三心,亦除不善。
無色界有情有善心、有覆無記、及異熟生之無覆無記三種心,沒有不善心。
*色界、無色界的有情沒有不善心,沒有瞋煩惱,也離欲貪,所以沒有不善心。
*上二界的煩惱都是屬於有覆無記心,煩惱雖輕,還是會障礙得聖道。
*色界有情的無覆無記心,除了異熟生心以外,還有一種就是神通變化,通果心屬於無覆無記心。
*無色界有情的無覆無記心,唯有異熟生心一種,沒有威儀、工巧、及變化心三種心。

酉二、無漏界
無漏有二心,有學及無學。
無漏有二心,是指有學及無學聖者的無漏心。有學聖者分斷三界愛見煩惱成就無漏心,無學聖者已斷盡三界愛見煩惱,成就圓滿的無漏心。

申二、廣種別2 酉一、欲界2 戌一、善心
又欲界善心有二種,謂加行及生得。
欲界的善心有二種,一種加行善,一種是生得善。加行善是後天的教育所形成的,或者是因修行而得到的善心。生得善,就是天生就有種種的善心所。

戌二、無覆無記心2 亥一、標列
無覆無記心有四種,異熟生心、威儀路心、工巧處心,及變化心。
無覆無記心有四種:
一、異熟生心:指果報的阿賴耶識及別報前六轉識任運緣境之心。此阿賴耶識,識性非染,故名無覆;此阿賴耶識性非善惡,故名無記。前六轉識法爾不作意,緣境任運分別所起心,此心即名異熟生心。
二、威儀路心:威儀路就是行、住、坐、臥。
三、工巧處心:以無記心做工作、繪畫、讀書、彈琴等事。
四、變化心:變化就是神通變化,以無記心施展神通變化。

亥二、隨簡
此唯是生得,謂天、龍、藥叉等。然無修果心。
欲界的神通就只是生得的,如天、龍、藥叉等有報得的神通,沒有修得禪定所得的神通變化。

酉二、色無色界2 戌一、簡無記一分
於色界中,無工巧處心,無色界亦爾。
色界中的有情沒有工巧處心,色界有情都是在禪定中,不用再做這些手工藝等事,所以沒有工巧處心。無色界的人更是,連身體都沒有,更沒有工巧處心。

戌二、例下有善心
當知善心,如下,上亦爾,一切處有。
應當知道善心如欲界的有情一樣,色界及無色界有情也有善心。善心通於三界,色界天及無色界天的人有生得善;在禪定裡也有加行善,善包括加行善及生得善。

未三、約種辨2 申一、標
又有約種異相差別。
以斷煩惱的種類來說,心也有種種的差別相。

申二、釋2 酉一、舉欲界心
謂欲界有五心。一、見苦所斷心,二、見集所斷心,三、見滅所斷心,四、見道所斷心,五、修道所斷心。
欲界裡面有五心:一、見苦所斷心,二、見集所斷心,三、見滅所斷心,四、見道所斷心,五、修道所斷心。修行人證諦現觀時,如實了知苦真實是苦,集真實是集,滅真實是滅,道真實是道,稱為見苦集滅道所斷心。證得四諦的真實義,就能斷除薩迦耶見(我見)、邊執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還有貪、瞋、慢、無明和疑等分別起的煩惱。證得初果後進入修道位,還必須斷除俱生起的煩惱,稱為修道所斷心。

酉二、例結一切
如欲界有五心,如是色無色界各有五心。并無漏心,總為十六。
欲界有五心,色、無色界有情修學四諦,也是各有五心,加上聖者的無漏心,總共有十六種心相差別。

午二、釋初義3 未一、略標列
初異相心差別義,我當分別。一切有情略有三品。一、未發趣定品;二、雖已發趣,未得定品;三、已得定品。
前文說的二十種心相差別,現在應該要解釋一番。一切有情要略分成三類:
一、未發趣定品:發心、趣求,欲界有情還沒有發心想要修學禪定者。
二、雖已發趣,未得定品:是指欲界有情想要修禪定,可是還沒有得到禪定。
三、已得定品:已經得到禪定的人。
將這三種人,配合二十種心來說明。

未二、隨應廣
此復二種。一、不清淨,二、極清淨。
這三類有情又分二種,一、不清淨,二、極清淨。不清淨就是未發趣定品,還有雖已發趣,未得定品者,屬於不清淨。極清淨,以世間道而言,得到根本定以後算極清淨。若就出世間道,必須將三界愛見煩惱斷除才是極清淨。有一種人得到未到地定,煩惱還沒有完全斷除,也算在不清淨裡面。

未三、別料簡3 申一、初品攝2 酉一、有貪等心
於初品中,或時起染汙心,由貪等纏繞彼心故。
初品的人,指欲界有情還沒有想修學禪定,平常人的境界。他的六根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有時生起染污心,心常與貪瞋癡等煩惱相應。

酉二、離貪等心
或時起善、無記心,由貪等纏暫遠離故。
有時候,生起善心、或者是無記心。由於暫時遠離貪瞋等這些煩惱的現行的緣故。是離貪心、或是離瞋心。以上是屬於第一品的人,是還沒有修學禪定者的心相差別。

申二、第二品攝8 酉一、略心
第二品中,或時令心於內靜息。
第二品的人,想修學禪定,卻還沒有得定的人。或者有時候,修禪定時,令心向內安住在一個所緣境,暫時寂靜止息,這是略心。

酉二、散心
或時失念,於五妙欲其心馳散。
心向內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有時失去正念,心向外攀緣色、聲、香、味、觸五種妙欲,其心流動散亂,這是散心,向外馳散。

酉三、下心
或時極靜息故,便為惛沈睡眠纏覆其心。
有時候太安靜,這時闇相現前,會惛沈乃至睡著,這稱為下心。

酉四、舉心
或時為斷彼故,於淨妙境安處其心。
有時為了斷除惛沈睡眠的心,以佛法僧施戒天等六種清淨微妙的境界,令心高舉振奮,這是舉心。

酉五、掉心
或時於彼不正安處,心便掉舉。
這是說明對治惛沈睡眠時,於淨妙境安處其心,令心高舉,心未正確安處於所緣境,又生起國土尋思、親里尋思、不死尋思等,緣著世俗美好的境界掉動不安,這時是掉心。

酉六、不掉心
若正安處,便不掉舉。
如果再將心收攝到原來的所緣境,是不掉心。

酉七、不寂靜心
由沈掉蓋未斷滅故,於彼二品俱不寂靜。
由於惛沈、掉舉這二種蓋障尚未斷除消滅,止觀二品都不能寂靜。

酉八、寂靜心
由斷滅故,心得寂靜。
惛沈、掉舉這二種心斷除以後,心平等、心正直、心無功用,心寂靜,這是第二品人的心相差別。

申三、第三品攝2 酉一、別辨2 戌一、定不定心
若由如理作意,已得根本靜慮,名定心;若未得者,名不定心。
修行人能夠如理作意,如諸佛所說法來修學禪定,已經得到根本靜慮,這時是定心。如果沒有得到根本靜慮的人,就是不定心。

戌二、善不善修心等2 亥一、舉善修等
道究竟故,名善修心;斷究竟故,名極解脫心。
於止觀二品道所得禪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名善修心;究竟斷除煩惱種子,出世間道達到圓滿的時候,稱為極解脫心。

亥二、例不善修等
與此相違,名不善修心及不解脫心。
與善修心及極解脫心不同,與此相反,修習止觀二品道所得禪定,不能自在證入,稱不善修心,煩惱種子沒有究竟斷除,稱為不解脫心。以上說明三品人的心相差別。

酉二、結攝
從定心已來,當知是第三品。
修定又得定的人,屬於第三品人。修學禪定或聖道時有定心、不定心、善修心、不善修心、極解脫心及不解脫心等心相差別。

巳三、結
是名識蘊異相差別。
這些稱為識蘊異相差別。

子四、次第2 丑一、徵
復次,云何諸蘊次第?
什麼是蘊的次第?

丑二、釋2 寅一、標說別
謂說差別。
諸蘊次第有種種差別。

寅二、辨種類2 卯一、標列
此復五種應知。一、生起所作,二、對治所作,三、流轉所作,四、住所作,五、安立所作。
由五種所作來安立諸蘊的次第。一、生起所作,二、對治所作,三、流轉所作,四、住所作,五、安立所作。

卯二、隨釋5 辰一、生起所作2 巳一、釋2 午一、色蘊識蘊
生起所作者,謂眼、色為緣能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能生意識。此中先說色蘊,次說識蘊。
這是由識的生起因緣,來安立五蘊的次第。依眼根緣色塵能生眼識,眼識能夠生起是因為有眼根,還有色塵。眼根和色塵屬於色蘊,以色蘊為因緣能夠生出眼識。根塵識和合,有種種受想行等心法和合而生。乃至依意根緣法塵能生意識。這當中先說色蘊,而後說識蘊。

午二、受想行蘊
此則是諸心所所依,由依彼故,受等心所生。故次經言:三和故觸,觸緣受等。
以色蘊和識蘊為依止,有種種的心所法與之和合俱轉。依根緣境發識以後就有觸,由觸就有受,有受以後有想,有想以後就有行等心所生起,所以依五蘊的生起次第,而安立色識受想行的次第。所以經上說,根塵識三和合;根塵屬於色蘊,色根緣色塵會產生識。根塵識和合會有觸,接觸境界以後有感受,有感受以後有想,想以後內心有所造作,行會生起。

巳二、結
是名諸蘊生起所作宣說次第。
依根緣境生識,而有受想行心所與之相應,安立五蘊為色識受想行,是諸蘊生起所作宣說次第。

辰二、對治所作2 巳一、釋2 午一、舉念住
對治所作者,為欲對治四顛倒故,說四念住。謂於不淨計淨顛倒、於苦計樂顛倒、於無我計我顛倒、於無常計常顛倒。
由對治煩惱,修學四念住,來安立五蘊次第。為了對治凡夫執著五蘊的常樂我淨四種顛倒,佛開示身受心法四念住的法門。這四種顛倒是指凡夫執不淨身為清淨,為對治此淨倒,應該修觀身不淨念住。凡夫執著諸受為樂,對治此樂倒,應修觀受是苦念住。色受想行識無我,凡夫執以為我,為對治我倒,應修觀法無我念住。心剎那生滅無常,凡夫執以為常,為對治常倒,應修觀心無常念住。

午二、明漸次
此中先說色蘊,次說受蘊,次說識蘊,後說想、行二蘊。
身受心法四念住,先說色蘊:觀身不淨。次說受蘊:觀受是苦。次說識蘊:觀心無我。後說想、行二蘊:觀法無常。

巳二、結
是名對治所作宣說次第。
依對治四顛倒說四念住,依四念住次第安立諸蘊次第為色受識想行,或色受想行識,稱為對治所作宣說次第。

辰三、流轉所作2 巳一、顯能染2 午一、色受想蘊
流轉所作者,根及境界為依止故,於現法中,由二種蘊受用境界,起諸雜染,謂領納境界及彩畫境界。
造成流轉所作的情況,是在現在生命體中,依根緣境發識,由受蘊領納境界,執著境界,苦受生瞋,樂受生貪,不苦不樂受生癡,生起種種雜染;由想蘊彩畫境界,想蘊依名言,於諸色境取相取隨好,而生起貪瞋癡等染污心。

午二、行蘊
由一種蘊,造作一切善不善業,於後法中,起生老等一切雜染。
由行蘊一種蘊,造作一切善不善業,於下一生感得生老死等一切的雜染。

巳二、顯所作
一是所染,故最後說。
根境屬於色蘊,依根緣境,受用境界時,受想心所生起雜染,行蘊造作善不善業而感得生雜染,識也就被這些色、受、想、行蘊所染污,因此最後才說識。依於流轉所生起的三雜染,安立五蘊的次第為色受想行識。

辰四、住所作
住所作者,由四識住及識次第而說,是名住所作。
由四識住與識的次第來安立諸蘊,稱為住所作。

辰五、安立所作2 巳一、第一義2 午一、釋5 未一、色蘊
安立所作者,謂諸世間互相見已,先了其色,是故先立色蘊。
為什麼五蘊的次第,先安立色蘊?因為世間人互相見面時,第一個看到的就是對方的身體,所以先安立色蘊。

未二、受蘊
次由受蘊,知彼進退、或苦或樂,是故次立受蘊。
接下來,看到對方時就有感受,從對方的相貌,知道他是昇進或者退墮,領受苦、或領受樂,能感覺出對方的進退苦樂;對方受苦多時面貌憔悴;受樂多時精神光彩,這些可以感受出來,所以接下來安立受蘊。

未三、想蘊
次由想蘊,知彼如是名、如是類、如是性等,是故次立想蘊。
想蘊依於名言而有取相分別。由想知道此人的名字是什麼?他的族性是屬於剎帝利或婆羅門等類,接著安立想蘊。

未四、行蘊
次由行蘊,知彼如是愚癡、如是聰叡,是故次立行蘊。
由他的思想、行為的造作,就能知道對方是愚癡,還是聰明的,所以接著安立行蘊。

未五、識蘊
後由識蘊安立內我,謂於諸蘊中,安立所了、有苦有樂,隨起言說及愚智等。
最後由這一念分別心安立內我。一切法不離內心的分別,依於這一念分別心,有情相見時能了別對方身相,領納苦或樂受,隨起言說,造善造惡,愚癡或聰叡等;離開心的分別一切法不可得。

午二、結
是名諸蘊安立所作宣說次第。

巳二、第二義2 午一、標
又復依止我眾具事及我事故,應知諸蘊宣說次第。
又依色身,受用色聲香味觸等資生具時,內心或有苦或樂受,由想生起言說,由行造作善非善行,積聚這些資生具等及識蘊為我自體事等,而宣說諸蘊次第為:色、受、想、行、識。

午二、釋
謂我依身,於諸境界受用苦樂;於己於他隨起言說,謂如是名、如是種類、如是性等;此之二種,依法非法方得積集;如是應知我眾具事。當知最後蘊是我事。
以我依止的身體,就是色蘊。於諸境界,色聲香味觸等資生具,也是色蘊。受用資生具時,如意則樂,不如意則苦,這是受蘊。對自己或對他人生起種種的言說,這是屬於想蘊。依於想蘊而能說出自己及他人的名字、族性、種類、貧富貴賤等。這二種指受用苦樂、於己於他隨起言說,要依於法和非法。合道理的稱為法;不合道理稱為非法。法也可說行善稱為法;不善稱為非法。依此行蘊的造作,才能夠積聚受用的境界而生苦樂及種種言說。像上面所說的色受想行,這些是屬於我的種種資具的事情。當知最後蘊就是識蘊,以識蘊為我:我的自體;這些色受想行諸蘊,都依識蘊而有,不離識蘊的分別。

子五、攝2 丑一、十六種攝2 寅一、問
復次,色蘊攝幾蘊、幾界、幾處、幾有支、幾處非處、幾根耶?如色蘊,如是乃至識蘊。
其次,五蘊中幾個蘊是攝屬於色蘊?在十八界中幾個界攝屬於色蘊呢?在十二處中幾個處攝屬於色蘊?在十二緣起有支中幾個是屬於色蘊?在處非處中多少部分攝屬於色蘊呢?在二十二根中有那些根攝屬於色蘊?如同上面舉出色蘊的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及根的相攝,受想行識四蘊也同樣的有相攝的關係。

寅二、答2 卯一、辨2 辰一、六種2 巳一、舉蘊攝5 午一、色蘊
謂色蘊,攝一蘊全,十界、十處全,一界、一處少分,六有支少分,處非處少分,七根全。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處非處、十二緣起、及二十二根中,哪一些是屬於色蘊?
五蘊中色蘊這一蘊的全部是屬於色蘊。
十二處中有十處屬於色蘊,就是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共十處。
十八界中有十界全部屬於色蘊;就是眼耳鼻舌身,還有色聲香味觸,共十界。
一界是指法界,一切法都是法界,法界中的色法是一切法的少分。
一處是十二處中的法處,其中法處所攝色這一分屬於色蘊。
六有支是指十二緣起支中的行、名色、六處、有、生、老死六支,這六支中少部分屬於色蘊,以下詳細說明:
一、行支包括身行、語行、意行,其中身行及語行屬於色蘊。
二、名色支的名指受、想、行、識,色就是色蘊。名色支中色法屬色蘊。
三、六處支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處。除意處外,都屬於色蘊。
四、有支是指行及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法種子。行中的身、語種子;名色中的色種子;六入中眼耳鼻舌身五入種子;六觸中眼耳鼻舌身五觸種子等都屬於色蘊。
五、生支是指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法種子現行。名色中的色;六入中眼耳鼻舌身五入;六觸中的眼耳鼻舌身五觸等都屬於色蘊。總之,欲界、色界有情受生時一定有五蘊,其中少分屬於色蘊。
六、老死支,即生支中色身的老死屬於色蘊。
這是說明六有支少分,就是行、名色、六處、有、生及老死,這六支裡面少分屬於色蘊。色蘊在處、非處中也是少分,在道理上來說,處非處通於萬法的,現在取色的部分所以稱為少分。二十二根中,有七根全部屬於色蘊,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及男女二根。

午二、受蘊
受蘊,攝一蘊全,一界、一處少分,一有支全,三有支少分,處非處少分,五根全,三根少分。
五蘊中的受蘊,全部都是屬於受蘊所攝,這是一蘊全。
一界少分,所有因緣所生法都包涵在法界中,受蘊是其中的一法,屬於法界的少分。
一處少分,一處指法處,這是意識所緣的境界,受也是意識所緣的境界的少分。法界與法處只有少分屬於受蘊。
十二有支其中的受支全部,屬於受蘊所攝,這是一有支全。
十二有支中的名色支、生支及老死支三支少分是受蘊所攝;名色支的名包括受、想、行、識,受支是名色支的一少分。還有生及老死這二支,一定有五蘊,受是其中的少分。
處非處通於一切法,合道理跟不合道理是遍於一切法,受蘊只是一切法的少分。
五根是指五受根的苦、樂、憂、喜、捨,這五受根的全部,都是屬於受蘊所攝。
三根是指三無漏根,三種無漏根就是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這三種根中受蘊也攝少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三無漏根,在二十二根裡面有九根可以建立這三種無漏根:修行一定要用第六意識,依止意根來修行;喜、樂;也可以捨除煩惱,安住上捨。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加起來共有九根。在九根中的樂受、喜受、及捨受就是受蘊所攝,九根裡面只有佔三個部分而已,所以是三無漏根的少分。

午三、想蘊
想蘊,攝一蘊全,一界、一處少分,三有支少分,處非處少分,不攝諸根。
五蘊中想蘊的全部,當然是屬於想蘊。
法界及法處中一分屬於想蘊。
十二有支中三支屬於想蘊,因此是少分,名色支、生支、及老死支這三支屬於想的部分,所以想蘊是其中一分。
處非處攝一切法,想蘊是其中一分,故說想蘊攝處非處少分。
想蘊不攝三無漏根,因為三無漏根裡面,想被智慧所攝,不別立想根,所以想蘊不攝諸根。

午四、行蘊
行蘊,攝一蘊全,一界、一處少分,四有支全,五有支少分,處非處少分,六根全,三根少分。
五蘊中行蘊的全部。
法界及法處中一分屬於行蘊。
十二有支中無明、觸、愛、取這四種的全部,都屬於行蘊所攝;無明的癡心所,觸心所也屬於行蘊所攝,與愛相應的貪心所;取是貪增強了就成取,取也是行蘊所攝。
十二有支其中的五支少分;行支、名色支、有支、生支、及老死這五支,也有行蘊在裡面;行支,大家可能覺得奇怪,行蘊怎麼沒有攝行支全部?因為行支有身行、語行、意行三種:身行及語行屬於色蘊,意行是心裡的造作,唯意行攝屬行蘊,所以說行蘊攝行支少分。名色支也有少分屬行蘊,名包括受、想、行、識,行是其中一分,所以說行蘊攝名色支少分。有支、生支及老死支,都是有五蘊的;有支指五蘊在種子的狀態,生是五蘊現前,老死支是五蘊有變化或壞滅,行蘊是五蘊的一分,所以說行蘊攝有支、生支、及老死支的少分;合起來說行蘊攝五有支少分。
處非處少分,行蘊是一切法的一部分,所以說行蘊攝處非處少分。
六根全,六根指信進念定慧是心所法,命根是心不相應行法。
三無漏根少分,依信等五善根、意根、喜、樂、捨三根,共九根建立三無漏根,其中五善根攝屬行蘊,所以說行蘊攝三無漏根少分。

午五、識蘊
識蘊,攝一蘊全,七界全,一處全,一有支全,四有支少分,處非處少分,一根全,三根少分。
五蘊中識蘊的全部攝屬於識蘊。
十八界中的七界,就是六識界的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以及意界。
一處全是指十二處中的意處,所有心心所都攝屬意處,識蘊攝在意處中。
十二有支中的識支全部都是屬於識蘊所攝;
名色支、六處支、生支、老死支這四支少分屬於識蘊所攝。名色支中的名包含受、想、行、識,識蘊只是少分;六處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其中意處屬識蘊;生支及老死支,識是其中的一部分。
一切法都有處非處,識是其中一分。
一根全的一根是指意根,意根全部攝屬於識蘊。建立三無漏根的九根中,意根攝屬於識蘊,所以說識蘊攝三根少分。

巳二、例餘攝
如是有六種攝,所謂蘊攝乃至根攝。由此相攝道理展轉相攝,如應當知。
如前文所說五蘊有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及根等六種互相含攝的情況。由五蘊與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及根之間展轉相攝的道理,如前文所推論的道理,也可以知道它們相攝的相貌。

辰二、十種2 巳一、總標
復有餘十種攝應當了知。
其次,還有其他的十種攝,也應該要知道。

巳二、列釋10 午一、界攝
一者、界攝。謂諸蘊等各自種子所攝。
一、界攝,界就是種子的意思。色、受、想、行、識五蘊及界、處、緣起、處非處、及根等,這一切諸法各有各的種子,也是因的意思。

午二、相攝
二者、相攝。謂諸蘊等自相、共相所攝。
二、相攝:五蘊乃至根等都有自相及共相二種。自相是自法不共於他法的體相。共相是一切法共同的相狀。色蘊以變礙為自相;受蘊以領納為自相;想蘊以取相為自相;行蘊以造作為自相;識蘊以了別為自相。無常、苦、空、無我是諸蘊的共相。如同蘊如是,十八界、十二處、十二緣起法、處非處、及二十二根等,隨其所相應的也有自相及共相。

午三、種類攝
三、種類攝。謂諸蘊等遍自種類所攝。
三、種類攝,就是一類一類的。依不同的屬性,諸蘊各自繫屬自己那一類。比如地、水、火、風都有變異質礙性屬於色法這一類;苦、樂、捨受都以內心領納為性,屬受蘊類;狹小想、廣大想、有相想、無相想等都以取相為性,屬於想蘊類;福行、非福行、不動行、身行、語行、意行等,都以造作為性,屬行蘊類;眼識乃至意識都以了別為性,屬於識蘊這一類;如同蘊如是,界、處、緣起、處非處、及根等也由各自種類所攝。

午四、分位攝
四、分位攝。謂諸蘊等順樂受等分位所攝。
四、分位攝:以諸蘊等法與受相應的情形來分類。五蘊隨著各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的情況不同,身心的狀況也有所不同。如蘊如是,界、處、緣起、處非處、及根等也各有樂受、苦受、及不苦不樂受等分位差別。

午五、不相離攝
五、不相離攝。謂諸蘊等,由一一法及諸助伴攝一切蘊等。
五、不相離攝:形成諸法的一切因緣。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及其它界處等法,決對不能單獨的存在,一定是互相依賴才能存在。由一個一個的法以及諸多的助伴在一起,互不相離,互相繫屬而形成一切的蘊。蘊與蘊之間都是互相為助伴的,一蘊之中含攝一切蘊,這就是不相離攝。

午六、時攝
六者、時攝。謂諸蘊等過去、未來、現在各自相攝。
六、時攝:這是以時間來分別諸蘊等的變化,有過去、未來、及現在的時間相。諸蘊等在過去、未來、現在相續不斷,由現在可以推論到過去;由現在可以推論出未來。

午七、方攝
七者、方攝。謂諸蘊等在此方轉,或依此生,即此方攝。
七、方攝,這是以空間來分別。蘊、界、處乃至根等這六法,如果在這個地方現前,或者是依止這個地方生起,就屬於這個地方所攝。

午八、全攝
八者、全攝。謂諸蘊等五等所攝。
八、全攝:所有的蘊,有漏無漏諸蘊及三性蘊等,都由五種蘊所含攝,不能再超過色、受、想、行、識這五種,不可以再安立第六種蘊,所以五蘊就可以含攝蘊的全部,這是全攝。如果說到界,就只有十八個;處,最多只有十二個;緣起支有十二個;根有二十二個等。這五、十八、十二、或者是二十二,就包括全部的法,就是全攝。
謂諸蘊等五等所攝者:蘊所有法,唯五所攝。如是界、處諸所有法,則唯十八、十二所攝。此中總說,故置等言。

午九、少分攝
九、少分攝。謂諸蘊等各各差別少分所攝。
九、少分攝:攝其中少分,就是少分攝。諸蘊等包括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及根等,各各都有不同的差別,其中也有少分是能相攝的。以色蘊為例,法界中屬於色法界這一分,法處中法處所攝色這一分攝屬色蘊,稱為少分攝。

午十、勝義攝
十、勝義攝。謂諸蘊等真如相所攝。
十、勝義攝:蘊、界、處、緣起、處非處、根等這六種法,都是真如相所攝,都是空性所攝。因為這一切法都沒有真實的體性,就是真如相所攝的。真如是一個理,以理攝事攝一切法盡。

卯二、結
如是諸蘊一切攝義總有十六。如蘊,乃至根亦爾。
如前文說過五蘊與蘊、界、處、緣起、處非處及根等六種法的相攝,及界、相、種類、分位、不相離、時、方、全、少分、勝義等十種攝,合起來共有十六種攝;如蘊是如此,其餘界處乃至根等的十六種攝,道理也一樣。

丑二、三法攝
又由三法攝一切法。謂色蘊、法界、意處。
一切法可以由色蘊、法界、及意處這三個法全部攝盡。色蘊含攝一切有為法中的色法。意處含攝一切有為法裡面的心心所法。法界可以攝盡一切有為、無為諸法。
*法界有很多種解釋:
一、界是類義:十八界中,色聲香味觸界之外屬於法,稱作法界。十法界是指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聲聞、緣覺、菩薩、及佛這個十法界。法界就是一類一類的界。
二、界是因義:因就是種子,一切法從種子而生,一切法又有十八種,十八界的十八種法都是種子所生。
三、聖法因義:一切聖者都是證真如而轉凡成聖,真如也稱為法界。
四、法界是意識所緣的境界。
五、法界是詮釋諸法的名句文身。

子六、依止2 丑一、問
復次,依止幾處,色蘊轉耶?依止幾處,名所攝四蘊轉耶?
其次,色蘊依止著幾個地方,色蘊才可以生起呢?受、想、行、識,這四個名蘊依止幾個地方,可以現前呢?

丑二、答2 寅一、色蘊轉
謂依止六處色蘊轉。一、建立處,二、覆藏處,三、資具處,四、根處,五、根依處,六、有威德定所行處。
依止建立處、覆藏處、資具處、根處、根依處、威德定處這六個地方,有色法會生起。
一、建立處:就是風輪、地輪、金輪、水輪等。
二、覆藏處:覆藏處就是房子。
三、資具處:日常生活使用的資生具。
四、根處:眼、耳、鼻、舌、身都是色法。是淨色根,肉眼不可見。
五、根依處:淨色根依處,是扶根塵,看得到的眼、耳、鼻、舌、身體等外形,是根依處。
六、有威德定所行處:八地以上菩薩、阿羅漢、辟支佛所得的有大威德力的禪定,由定所變現出來的色法是有實際作用。

寅二、名蘊轉2 卯一、標列處
依止七處,名所攝四蘊轉。一、樂欲,二、希望,三、境界,四、尋伺,五、正知,六、清淨方便,七、清淨。
依止這七種境界,名所攝的受、想、行、識四蘊會生起。一、樂欲:對於已得境界歡喜好樂。二、希望:希求未來的境界。三、境界現前。四、尋伺。五、正知:正確了知內心的狀態。六、清淨方便:未到地定是成就清淨的前方便。七、清淨:得到根本定。初禪乃至四禪,都是內心的境界。

卯二、略辨位2 辰一、別配
諸受用欲者,依止四處;住律儀者、精進行者,依止一處;已得近分定者,依止一處;安住根本定者,依止一處。
1)諸受用欲者,依止樂欲、希望、境界、尋伺四處;好樂歡喜受用色、聲、香、味、觸諸欲;希望得到諸欲;境界現前引發諸欲;以尋伺說出與欲有關的語言。
2)住律儀者、精進行者:安住在戒的人或是精進修行的人,常常觀照自己的心念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是與法相應?是與煩惱染污法相應,或者是與清淨法相應。
3)已得近分定者,二道資糧是成就清淨的方便。
4)安住根本定者,心清淨。

辰二、總結
如是七處略有四位應知。

壬二、廣顯別義2 癸一、標說
復次,我當先說分別色蘊一一別義,然後分別四蘊名義。
其次,我現在將先說分別色蘊,一個個各別的義理。再分別受、想、行、識四蘊的名字及義理。

癸二、別辨2 子一、色蘊2 丑一、徵
云何分別色蘊?
怎麼樣來分別色蘊呢?

丑二、釋2 寅一、嗢柁南標
嗢柁南曰:物極微生起 安立與流業 剎那獨所行 餘相雜最後
用偈頌將十科表達出來:物類、極微、生起、安立、流轉、作業、剎那、獨行、所行、相雜。

寅二、長行辨10 卯一、物類2 辰一、辨2 巳一、別辨類攝2 午一、顯差別2 未一、內色2 申一、舉眼根2 酉一、問
問:色蘊中眼,幾物所攝?
問:色蘊當中有幾種物類是攝屬於眼根的?在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及法處所攝色,這十一種色法中,有那些是攝屬於眼根的?

酉二、答3 戌一、相攝
答:若據相攝,唯有一物。謂眼識所依清淨色。
答:以眼根自體的相狀來說,只有一物,是眼識所依止的清淨色根。
相攝:凡諸法屬於自體的相狀,由自相顯出諸法的自體,這是相攝。如眼識所依清淨色是眼根,眼根是清淨的四大所造成,以它自體來說,眼根是眼識所依的清淨色。

戌二、不相離攝
若據不相離攝,則有七物。謂即此眼及與身、地、色、香、味、觸。
若依據與眼根和合不相離的色法而言,則有七種物類,包括眼根以及身體,因為眼睛依止在身體上面;而且是堅硬性的地大所成;眼根還有顏色;也有香氣,還有觸。

戌三、界攝
若皆據界攝,則有十物。即此七物界及水、火、風界。
就界攝而言,有十種物類,就是眼、身、地、色、香、味、觸及水、火、風界。

申二、例餘根2 酉一、例同
如眼,耳、鼻、舌當知亦爾。
如眼根,耳根、鼻根和舌根也是一樣。

酉二、顯別2 戌一、耳鼻舌根
此中差別者,謂耳、耳識所依清淨色,鼻、鼻識所依清淨色,舌、舌識所依清淨色。餘如前說。
此中的差別,是指耳是耳識所依的清淨色,鼻是鼻識所依清淨色,舌是舌識所依清淨色。餘是不相離攝及界攝,就如同前面所說的眼根一樣。

戌二、身根2 亥一、不相離等攝
若身,當除眼等四。何以故?由遠離彼獨可得故。
身體的不相離攝應該除去眼、耳、鼻、舌這四個法。為什麼呢?因為若沒有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可以單獨存在。身根是六法所攝,就是身、地、色、香、味、觸。

亥二、相攝
此相者,謂身識所依清淨色。
身識所依止的清淨色根,是身根,這是相攝。

未二、外色2 申一、略辨攝2 酉一、色香味觸
若於外色、香、味、觸彼所行相中,除一切根,餘一切如前應知。
若就眼等五根之外的色、香、味、觸,分別為眼、鼻、舌、身及眼、鼻、舌、身識所行相中,不包括內五根,其餘相攝的情形例前可知。

酉二、聲及聲界2 戌一、標說
聲及聲界不恆有故,今當別說。
聲音與聲的種子,不會常常有的。要有因緣才有,現在另外來說。

戌二、辨攝2 亥一、聲
若於是處有聲,當知此處復增其一。
以色法的不相離攝而言,如果這個地方有聲音,就應該要增加上聲這個法。

亥二、聲界
應知聲界,一切處增。
就種子而言,一切法中都有聲的種子。比如說眼根以不相離攝有七物,以界攝有十物,如果加上聲界就有十一個。如果是聲音,只是有因緣時才加上,若沒有因緣就不算在內。

申二、廣分別2 酉一、指色等
復次,色等所緣境界,如本地分已廣分別。
其次,色、聲、香、味、觸等所緣境界,在本地分已經說。

酉二、辨觸處2 戌一、別釋相2 亥一、標
若觸處中所說造色滑乃至勇,當知即於大種分位假施設有。
觸到造色的各種觸覺中,滑乃至勇,都是地、水、火、風四大種分位的狀態,假施設而有的。

亥二、釋16 天一、滑性
謂於大種清淨性,假立滑性。
以地水火風的清淨性,假立為滑。

天二、重性
於大種堅實性,假立重性。
地水火風很堅硬、實在,這是重性。

天三、澀性及輕性
於大種不清淨、不堅實性,假立澀性及輕性。
地水火風不大清淨,是不滑,這是澀性。與重性相反的不堅實是輕性。這些都是假安立的。

天四、軟性
於大種不清淨、慢緩性,假立軟性。
地水火風不清淨,而且慢緩時假立為軟性。

天五、冷
由水與風和合生故,假立有冷。
水與風在一起,有冷的感覺,這也是假安立的。

天六、饑渴弱力
由闕任持不平等故,假立饑渴及弱力。
由於闕乏食物的任持,支持身體的養分不平衡,這個時候肚子餓了,假立為饑。水分不夠口渴了,假立為渴。體力衰弱,就名為弱力。

天七、彊力及飽
由無所闕無不平等故,假立彊力及飽。
由於食物無所缺乏,地水火風沒有不平等的情況,身體感覺強而有力,肚子感覺吃飽,以此假立彊力及飽。

天八、病
由不平等變異錯亂不平等故,假立病。
由於地水火風不平等,而且有變化,令身體錯亂,假立為生病。

天九、老
由時分變異不平等故,假立老。
由於時間的改變,諸根變異衰弱不平等時,假立為老。

天十、死
由命根變異不平等故,假立死。
由於命根變異不平等,假立為死。

天十一、癢
由血有過患不平等故,假立癢。
由於血有過患不平等的原因,由此假立為癢。

天十二、悶絕
由惡飲食不平等故,假立悶絕。
吃錯食物,地水火風不平等,會暈倒,以此假立悶絕。

天十三、黏
由地與水和合生故,假立黏。
地大與水大和合時,假立為黏。

天十四、疲極
由往來勞倦不平等故,假立疲極。
因為來來回回的走動,就會有疲勞,所以疲勞也是假立的。

天十五、憩息
若遠離彼,由平等故,假立憩息。
由遠離往來勞倦的不平等,四大平等,假立為憩息。

天十六、勇銳
由除垢等離萎顇故,假立勇銳。
除去身體的骯髒,遠離憔悴時,而假立勇銳。

戌二、略攝位2 亥一、標列
如是一切,說諸大種總有六位。謂淨不淨位、堅不堅位、慢緩位、和合位、不平等位、平等位。
根據以上所說,諸大種可以歸納成六位:
一、淨不淨位:淨位指大種清淨性,如滑性、勇銳等;不淨位指大種不清淨性,如澀性、輕性、軟性等。
二、堅不堅位:堅的就是重性;不堅的就是澀性和輕性。
三、慢緩位:就是軟性。
四、和合位:如冷與黏,就是由水和風和合而生的。
五、不平等位:如饑渴、弱力、病、悶絕、疲極。
六、平等位:如強力、飽、憩息。

亥二、開合
如是六位,復開為八。若八、若六,平等平等。
這六位也可以開展成八位,淨不淨位開展為淨位及不淨位,堅不堅位也開展成堅位及不堅位。八種或六種是平等平等的。

午二、總料簡5 未一、辨所識2 申一、二識所識
復次,一切色乃至觸,皆二識所識,謂自識所識及意識所識。或漸、或頓。
再說,一切色、聲、香、味、觸都有二種識來了別。前五識緣取外五境,就是這裡所說的自識所識,加上意識與前五識一起活動,作進一步的了別;比如說色法是眼識所識,以及意識所識,意識一定會跟著一起活動,作進一步的分別。聲是耳識所識及意識所緣,香是有鼻識及意識所識,味是舌識及意識所識,觸就是身識及意識所識。或漸、或頓,前六轉識各別單取一類的色相,這是漸;六轉識總合頓取種種差別色相,就是頓。

申二、意識所識
眼等五根,一意識所識。
眼等五根,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只有意識能了別。

未二、辨有無3 申一、標
復次,色界中無現香、味,然有彼界。
再說,色界天中,沒有現行的香跟味,因此沒有鼻識、舌識,可是有香、味的種子。

申二、徵
何以故?

申三、釋
此二皆是段食攝故。由無此二,鼻、舌二識亦無。此就現行說,非就界說。
香、味二種都是段食。色界沒有香、味二種現行,也沒有鼻舌二識。還是有鼻子和舌頭,但是沒有作用。這是就現行來說,沒有香及味這件事。就種子來說,還是有香及味的種子。

未三、辨假實2 申一、標蘊攝
如是一切色蘊所攝。
這一切內色的眼、耳、鼻、舌、身,以及外色的色、聲、香、味、觸,都是屬於色蘊所攝。

申二、辨差別3 酉一、九種色
色中九種是實物有。
有九種色是實物有,包括眼耳鼻舌身及色聲香味。

酉二、觸所攝色2 戌一、是實有
觸所攝中,四大種是實物有。
攝屬於觸的色法中,四大種,就是地水火風之堅濕暖動四種物性,四大種是能造,能造的是實物有。

戌二、唯假有
當知所餘唯是假有。
其它如滑、勇、堅等,都屬於假有。前面說過的二十種法也都是假有的。

酉三、墮法處色2 戌一、標列
墮法處色亦有二種,謂實有、假有。
墮法處色又名法處所攝色,即意識所緣的色,有實有和假有二種。五俱意識初剎那,與五識同緣現量時,說它是實有;第二念依名言而取相分別,是假有的。

戌二、隨釋2 亥一、實有
若有威德定所行境,猶如變化,彼果彼境及彼相應識等境色,是實物有。
若有威德定所變現的境界,好像是神通變化一樣。大威德定所緣的境界及意識相應的境色,都是屬於實物有。
彼果彼境:此實有的法處所攝色,是根本定所生果,是根本定所行境界。
彼相應識等境色:此實有的法處所攝色,是根本定相應的意識及相應的各種心所所緣的境界。

亥二、假有
若律儀色、不律儀色,皆是假有。
善戒的戒體及惡戒體,都是假有。

未四、辨定色4 申一、明界繫
又定所行色,若依此繫定,即由此繫大種所造。
又定自在所生色,依定所繫的界地,比如說是色界,隨著所屬界地,就由此界繫之大種所造。

申二、出體性
又此定色但是世間,有漏、無漏由定而生,非出世間。由此定色,有戲論行定為因故。
又定果色是屬於世間俗諦所攝,是由禪定力所變現之色法,通於凡聖所變,凡夫所變為有漏色,聖人所變為無漏色;不是聖人出世間無分別智的境界。由定果色,是凡聖在定中依於名言戲論為因勝解所成,屬世間,不是出世間第一義諦的境界。

申三、簡功能2 酉一、標
又非一切所有定心皆有能生此色功能,唯一類有如能起化。
並不是所有定心都具有能生出定果色的功能,只有一類具大威德根本定者才能夠生出實有的定果色。猶如神通能變化出各種色法,但不是每一個具有神通者都能變現出實有的化色,唯一類聖神通者,才具有生出實有化色的功能。

酉二、釋2 戌一、能生色。
謂不思惟,但由先時作意所引,離諸闇昧,極善清淨明了現前,當知是定乃能生色。
如何生出定果色呢?若所得定不用特別去思惟。在入定之前,先有作意要這樣子變現。他的心很光明,沒有黑暗,非常的清淨,定心非常的穩定,他的定色很明白的現前,由此了知此種定是可以生出色法的。

戌二、不能生色
若定力勵數數思惟,假勝解力而得見者,當知不能生起此色。
如果入這個定,要很努力的思惟,假藉勝解力,才能現出色法,則不能變現出定果色。

申四、明增上
又復此色,雖非出世定之所行,然由彼定增上力故,有一能現。當知此事不可思議。
又雖然勝定果色不是出世間定所變現的,但是定自在菩薩得到無分別智以後,由根本智的增上力量為基礎,他的後得智也能夠現出一類特殊的勝定果色,這是定自在菩薩的境界,不可思議。換言之,這一類聖者菩薩沒有戲論行為因,也能夠變現色法,這種境界就不是凡夫能夠所想像出來的。

未五、辨界別2 申一、問
問:欲、色二界實物有色,何差別耶?
問:欲界的實有色,與色界的實有色,有什麼差別呢?

申二、答2 酉一、辨2 戌一、舉色界色3 亥一、清淨最勝
答:色界諸色清淨最勝,能發光明。
答:色界天的色法,很清淨沒有染污,最殊勝,他們的色法能發光明。

亥二、極微細
又極微細,下地諸根所不行故。
又色界天光明的色法非常的微細,果報色是非常光明微細,是欲界人的眼耳鼻舌身根不能緣慮的。

亥三、無有苦
又無有苦,依彼諸色苦受不生故。
又如果生到色界天,是沒有苦受。色界天人的色身不生病,所以沒有苦受。

戌二、翻例欲界
欲界不爾。
欲界眾生的色身既不光明,也不微細,又有諸多苦受,與色界眾生不同。

酉二、結
是名差別。
這是說明欲界、色及色界色法的差別相。

巳二、總束六相2 午一、標列
復次,色蘊略由六相應知。一、自相,二、共相,三、能依所依相屬相,四、受用相,五、業相,六、微細相。
其次,要略而言,色蘊可以歸納成六相。一、自相,二、共相,三、能依所依相屬相,四、受用相,五、業相,六、微細相。

午二、隨釋6 未一、自相
自相者,謂地等以堅等為相,眼等以各別清淨色為相。
色蘊的自相,是指地大是以堅為自相,水以濕為自相,火以煖為自相,風以動為自相。自法不共於它法的相狀,名為自相。眼、耳、鼻、舌、身等有各別的屬於自類的清淨色為自相,這是屬於自相。

未二、共相
共相者,謂一切色皆變礙相。
色蘊的共相,是指一切色法都是變礙相,都是剎那變化佔有空間。

未三、能依所依相屬相
能依所依相屬相者,大種為所依,造色是能依。
色蘊的能依所依相屬相,指以地水火風四大種為所依,四大種所造的造色為能依,它們是互相繫屬的。

未四、受用相2 申一、標
受用相者,為內色處有所受用增上力故,外色境界差別而生。
色蘊的受用相,是指為了內色處的內根,眼耳鼻舌身根,必須有所受用,由此強而有力的增上力,才會變現出外塵的色聲香味觸。

申二、釋
或有色聚唯有堅生,或唯有濕、或唯有煖、或唯有動、或和合生,為欲隨順內諸色處受用差別故。
有時有情的內色處有受用的需求,而生起有堅固性的色聚;或唯有濕性的水,眾生需要喝水,世間就有水;或唯有煖性的火,或唯有流動性的風;或有依地水火風不同的組合而生出種種的色法,都是為了隨順內身的需要受用這些境界,眼耳鼻舌身需要受用這些境界,就有種種的境界差別現前。

未五、業相
業相者,謂地等諸大種,以依持、攝受、成熟、增長為相。復有餘業,後當廣說。
色蘊的業相,是指地水火風各有不同的功能作用,比如地大能作為根身及萬物的依止;水大能攝受,使色聚和合在一起;火大能成熟食物;風大能增長。地水火風還有其他不同作用,後文將詳細說明。

未六、微細相2 申一、略
微細相者,謂極微相。
色蘊的微細相,是指極微相。

申二、廣2 酉一、標列
復次,微細性略有三種。一、損減微細性,二、種類微細性,三、心自在轉微細性。
其次,要略而言色法有三種微細性:損減微細性、種類微細性、心自在轉微細性。

酉二、隨釋3 戌一、損減微細性
損減微細性者,謂分析諸色至最細位,名曰極微。
損減微細性,是指分析色法到最小的單位,名為極微。

戌二、種類微細性
種類微細性者,謂風等色及中有色。
種類微細性,是指風及中有。風是不能看到的,中有的色法也是很微細的,極清淨的天眼才看得到,普通人的眼睛看不到,有情死後還沒有去投胎以前,必須有一個中介的物質:中有,這是屬於種類微細性。

戌三、心自在轉微細性2 亥一、標色類
心自在轉微細性者,謂色無色二界諸色。
心自在轉微細性,是指色界無色界天二界的有情的色法,能夠隨著心的勝解而現出種種的色法,這種色法也是很微細的,是勝定所生色的。

亥二、舉經說
如經說:有等心諸天,曾於人中如是如是資熏磨瑩其心;隨此修力,住一毛端空量地處,展轉更互不相妨礙。
如經上說:有一種等心天,就是色界四禪的五淨居天眾。因為他們修平等心,沒有分別自己和他人。在人中曾經藉著平等心的觀修來熏習,磨亮他的心。隨修行的道力,住在一毛端空量地處,彼此不會互相妨礙。
有等心諸天:色無色天心自在轉,彼定果色平等無別,名有等心諸天。
辰二、結
如是等輩,應當思惟觀察色蘊物類差別。
如上所說,行者應當仔細觀察色蘊物類的種種差別相。

卯二、極微2 辰一、釋2 巳一、明建立2 午一、正釋五相2 未一、別辨相2 申一、問
問:諸極微色,由幾種相建立應知?
問:這種種的極微色,由幾種相狀來建立的呢?

申二、答5 酉一、標
答:略說由五種相。
答:要略而言,極微由五種相而建立的。

酉二、指
若廣建立,如本地分。
關於極微的內涵本地分‧意地卷3有詳細的說明。

酉三、徵
何等為五?

酉四、列
一、由分別故;二、由差別故;三、由獨立故;四、由助伴故;五、由無分故。
一、由分別來建立極微,二、由差別來建立極微,三、由獨立來建立極微,四、由助伴來建立極微,五、由無分來建立極微。

酉五、釋5 戌一、分別建立
分別建立者,謂由分別覺慧,分析諸色至極邊際,建立極微;非由體有。是故極微無生無滅,亦非色聚集極微成。
極微這個名詞,是用智慧推理分別出來的觀念,分析種種的色法到最小的單位,最小的界限,這樣來建立極微。極微是沒有體性的法,既然沒有體性,所以說極微是無生無滅。色法也不是由有很多極微聚合成的。

戌二、差別建立2 亥一、標數
差別建立者,略說極微有十五種。
由差別建立極微,要略而言有十五種。

亥二、類列
謂眼等根有五極微,色等境界亦五極微,地等極微復有四種,法處所攝實物有色極微有一。
有眼耳鼻舌身這五類的極微,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也有五種極微,地水火風就有地水火風的四種極微。法處所攝,只有定自在所生的實色才有極微。

戌三、獨立建立
獨立建立者,謂事極微,建立自相故。
什麼是獨立建立呢?以各自極微建立各自色法的自相,比如眼有眼的極微,耳有耳的極微,乃至身有身的極微,依各別色事的極微來建立色事的自相,就是獨立建立。不同的色事,各有不同的極微,依此建立極微。 
謂事極微:前說極微差別有十五種,即約一一自相建立。今於此中,名事極微。

戌四、助伴建立2 亥一、辨相3 天一、標
助伴建立者,謂聚極微。
助伴建立的意思,是指不同種類的極微聚集在一夥為助伴。

天二、徵
所以者何?

天三、釋
於一地等極微處所,有餘極微,同聚一處,不相捨離,是故依此立聚極微。
聚極微是指地這一類的極微的所在處,有其餘的水火風等極微,同聚在一處,不相捨離。依極微同處不相離的道理安立為聚集微。

亥二、釋難2 天一、問
問:何因緣故,諸有對法同處一處,不相捨離,而不說名無對性耶?
有人問:這些色法都是有質礙性的,有質礙的法共同聚集在一處,不相捨離,而卻不說它是無對性,如果不是無對性,怎麼可以聚集在一起呢?

天二、答2 地一、釋同處不相離2 玄一、釋2 黃一、由隨順轉
答:隨順轉故。由彼展轉相隨順生,不相妨礙。
答:同一處所的色聚極微彼此互相隨順而現前,互相隨順而生,不會互相妨礙。

黃二、由業所感2 宇一、正顯3 宙一、標
又由如是種類之業增上所感如是而生。
又有這一類的業力增上所感,使令這些不同種類的極微聚集一處而生。

宙二、徵
何以故?

宙三、釋
一切色聚,一切色根共受用故。
一切色聚,由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等和合而成,都為一切色根共同受用。色聚唯是有對法,不說是無對法。

宇二、反成
若異此者,一切聚中,非有一切地等諸色不相捨離。若爾,眼等諸識境界便不遍滿一切聚中,如是應無遍滿受用。
有對法同處一處,不相捨離,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一切色聚中,沒有一切其它的地水火風及色香味觸等不相捨離。若是如此,眼耳鼻舌身等諸識所緣的境界,遍滿在一切色聚當中,眼耳鼻舌身不能緣同一個色法,遍滿受用同一個色法。眼可以見,鼻可以聞到香,舌可以嚐到味,而且接觸時還有感覺,可以遍滿受用,由此可知這些色聚可以聚集在一起,是有對性,不是無對性的。

玄二、結
是故當知,定有諸色同一處所,不相捨離。
所以應該知道,一定有種種的色法聚集在同一個處所不相捨離。

地二、釋不名無對性2 玄一、舉事
又有諸色,或於是處互相妨礙,或於是處不相妨礙,如中有色等。而彼諸色非無對性。
又有一種色法,在某一個處所互相妨礙;可是在另外一個處所不會互相妨礙,比如中有色等。中有的色蘊,並不是無對性,還是有對性的。

玄二、例同
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這當中的道理也是一樣。雖然諸色在某些處所互相妨礙,某些處所不相妨礙,可是不失色蘊的特性,還是有對色。

戌五、無分建立2 亥一、標簡
無分建立極微者,謂非彼極微更有餘分,非聚性故。
由於不能再分而建立極微,極微不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單位,極微就是色聚的最小的單位,並不是極微之外,還有其他的更小的單位聚集成極微的。

亥二、釋成
諸聚極微可有細分,若極微處即唯此處,更無細分可以分析。
種種聚合在一處的色聚極微可以細分,以眼為例,可以分別出是眼的極微,色的極微,香的極微,或者是味的極微。如果只有單獨說一個極微處的話,不能再分了,極微是最小的單位。

未二、問答辨2 申一、約眼所行辨2 酉一、問
問:如是所說五相極微,復有五眼,所謂肉眼、天眼、聖慧眼、法眼、佛眼。當言幾眼用幾極微為所行境?
問:像前面所說的由分別、由差別、由獨立、由助伴、由無分,來建立這五相的極微。還有五種眼可以緣取境界,各用幾種極微作為所緣的境界?
1)肉眼就是凡夫的境界。
2)天眼是天人的境界,有障礙無障礙、明暗都可以看到。
3)聖慧眼是見空的智慧眼,見到一切法空的智慧,我空的智慧。
4)法眼,就是見到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智慧,只有色受想行識沒有我。
5)佛眼是肉眼、天眼、聖慧眼、法眼,完全圓滿。

酉二、答3 戌一、標
答:當言除肉眼、天眼,所餘眼用一切極微為所行境。
答:除了肉眼、天眼以外,其他的慧眼、法眼、佛眼,以一切極微做為他的所緣境界,不執著色聚是真實的。

戌二、徵
何以故?

戌三、釋
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後、兩邊、若明、若闇,必不能取極微處所,由極微體以慧分析而建立故。
天眼只能夠看到聚色當中的表色、上下、前後、兩邊、明闇,但不能緣取極微所在之處,因為極微是沒有體性,而是以智慧分析而建立的。

申二、約無生滅辨2 酉一、問
問:何故說極微無生無滅耶?
問:為什麼說極微是無生無滅的呢?

酉二、答
答:由諸聚色最初生時,全分而生;最後滅時,不至極微位,中間盡滅,猶如水滴。
答:因為這些聚色的種種色法,最初出生時,整個全部一起而生;最後要消滅時,也並不會慢慢消失,直到最後最小單位的極微消失為止,才算全部滅去,在中間就全部滅盡,就好像水滴,當水要乾時,你會發現一片都乾了,不會剩下最後一滴水的一點點才乾。

午二、別簡五相2 未一、標
復由五相,應知名不如理思議極微。
又有五相,應當知道名為不合道理的思議極微。

未二、釋2 申一、敘非理2 酉一、初
謂於色聚中,有諸極微自性而住,應知名初不如理思議極微。
1)這是一切有部以及吠世師迦的外道之主張。這二種人都主張,在色聚中有極微的自性存在,色聚是由種種很小的單位構成的。這是不如事實的真理來思議極微。

酉二、後
或謂極微有生有滅,或謂極微與餘極微或合或散,或謂眾色於極微量積集而住,或謂極微能生別異眾多色聚,應知名後不如理思議極微。
2)有的人說極微有生有滅。
3)極微與其它極微合在一起,或散開的。
4)所造聚色於四大種極微量內積集而住更相涉入。
5)認為極微能夠生出各種不同的色聚,這也是不合道理。

申二、明應斷
故應方便以如理思思議極微,斷此五種非理思議。
應該以智慧如理作意,如極微真實的道理來思惟極微,斷除這五種極微的非理思議。

巳二、顯勝利2 午一、標
復次,建立極微,當知有五種勝利。
其次,應當知道安立極微這種想法,有五種殊勝的利益。

午二、釋5 未一、初勝利
謂由分析一合聚色安立方便,於所緣境便能清淨廣大修習,是初勝利。
由於分析聚合的色法,將它分析成很小的單位,作為所緣境而修行,所緣的這一些色法能夠清淨廣大,這是最初的殊勝利益。
於所緣境:此中義顯修習諸色解脫及與勝處、遍處,故作是說。
清淨:起勝知見,此名清淨。
廣大:於勝解事生遍勝解,此名廣大。
修習:修治作意,此名修習。

未二、第二勝利
又能漸斷薩迦耶見,是第二勝利。
依止極微的如理思惟,能夠漸漸斷除我見,這是第二種殊勝的利益。

未三、第三勝利
如能漸斷薩迦耶見,如是亦能漸斷憍慢,是第三勝利。
如果能夠漸漸斷除我見,也能漸漸斷除因為我我所引起的憍傲高慢等,是第三種殊勝的利益。

未四、第四勝利
又能漸伏諸煩惱纏,是第四勝利。
又由於這樣分析這些色法,已經能漸漸伏斷我見、我慢,能夠漸漸伏除所有的煩惱現行,這就是第四種殊勝的利益。

未五、第五勝利
又能速疾除遣諸相,是第五勝利。
又能夠很快除遣境界相,連法執都可以去除,這是第五種殊勝的利益。

辰二、結
第二科結,結語。
如上所說這些,應該要以合道理的來思惟極微。

卯三、生起2 辰一、釋4 巳一、辨差別4 午一、標
復次,略說色物生,當知有五種。
其次,要略而言,當知有五種方法能生出色物。

午二、徵
何等為五?
是哪五種方法可以生出這些色聚呢?

午三、列
一、依止生,二、種子生,三、勢引生,四、攝受生,五、損減生。
色法的生起,有依止生、種子生、勢引生、攝受生、損減生這五種狀態。

午四、釋5 未一、依止生3 申一、徵
云何依止生?
什麼是依止生呢?

申二、釋2 酉一、釋依因
謂於所依大種處所,有餘所造色生,故如是說:由四大種造所造色。是同一處攝持彼義。
依止地水火風的大種所在之處,有所造色生出來,由四大種造出所造色。地水火風及所造色同在一個處所,地水火風四大種能夠攝持色聚。

酉二、釋相攝2 戌一、顯自2 亥一、辨
又若於此色積聚中,有彼大種及所造色自相可得,當知此中即有彼法;若於此處,彼法自相都不可得,當知此處無有彼法。
若是在這類色聚中,有地大種及所造色的自相存在,可知這個色聚中即有地大種及所造色。若是已生的色聚處,沒有地大種的自相,就知道此色聚中沒有地大種。

亥二、結
是名總建立有非有相。
這是根據在色聚中,大種自相的有無,來建立有此大種或無此大種。

戌二、破他2 亥一、雙徵
若有說言:於此處所,彼法自相雖不可得,然必有者。今應問彼:此不可得與可得者,為物是等?為不等耶?
或者有人說,在此色聚之處,雖然看不到那一大種的自相,然而必定還是有那一大種的極微。如果他這樣說,就應該難問他:這看不到的水火風與看得到的地大體相是相等的,還是不相等呢?

亥二、別難2 天一、約物等難
若物等者,物既是等而不可得,不應道理。
若是主張水火風的極微等與地大體相是相等的,看不見的水火風即無體相,但卻與有體相的地大相等,那是不合道理的,這個說法不能成立。

天二、約不等難2 地一、更徵
若不等者,為即此量說物不等?為據威勢說不等耶?
假如說地大與水火風的極微體性不相等,是就數量來說它們不相等呢?還是根據它們的威勢作用來說它們是不相等的呢?

地二、逐難2 玄一、約量難
若即此量說不等者,少分自相亦不可得,不應道理。
如果說水火風的極微量比較少,所以看不到,但是它還是存在的,就不合道理。因為現在連一點點的水火風的相都看不到,這樣的說法是不合道理的。

玄二、約威勢難
若據威勢說不等者,離彼自相有餘威勢不可得故,不應道理。
如果根據威力勢用而說水火風的極微與地是不相等的話,水火風的自相根本都找不到,怎麼可能有水火風的極微之作用呢?水火風的威力勢用不等於地大的威力勢用,也說不通。所以這樣說法是不合道理的。

申三、結
如是等類,當知名依止生。

未二、種子生3 申一、徵
云何種子生?
什麼稱為種子生?

申二、釋3 酉一、標義
謂所有色,各從自種子所生。
所有的色法,各從阿賴耶識中四大的種子而生。

酉二、舉事2 戌一、能造色
如堅硬聚,或時遇緣便生流濕;流濕遇緣復生堅硬。不煖生煖,煖復生冷;不動生動,動生不動。
堅硬的色聚,如果遇到緣,會產生流動、有濕性的液體。如果液體遇到緣,又會結形成堅硬的固體。色聚本來沒有煖氣和熱度,遇緣變熱,以後由於因緣的改變,還會失去熱度。如水的溫度高,成為有飄動性的氣體,本來不飄動的水就能飄動,當溫度降低,飄動的水氣變成流動的水,甚致變成完全不能動的冰。

戌二、所造色
如是好色、惡色等差別應知。
由地水火風四大種造出來的色法,有好色、惡色的差別,也是因為種子生的道理,應當了知。
如是好色惡色等差別應知:前說四大更互變易,今復說餘色、香、味、觸,於內外色聚中,亦有好色、惡色及二俱非差別變異,如前道理應知。

酉三、明攝
由如是等雖無自相,然有其界,從彼彼聚,彼彼色法差別而生。
色聚雖然沒有明顯的地水火風的自相,可是有它的種子,所以從各式各樣的色聚當中,就有各式各樣的色法的差別而生。

申三、結
如是等類,當知名種子生。
依能造色及所造色有種種的變化,就知道這是色聚的種子生。

未三、勢引生3 申一、徵
云何勢引生?
什麼是勢引生呢?

申二、釋2 酉一、別辨2 戌一、外色
謂內色根增上力故,外分差別相續而生,謂器世界等。
外面的山河大地及色聲香味觸為什麼會生出來呢?是由於內色根的勢力,能引生不同的外塵相續的生起,如器世間的存在等。

戌二、內色
又由先業勢所引故,內諸色處差別而生。
由於先世所造的業,有勢力所引生出身體內種種的差別。

酉二、料簡2 戌一、天等
又復諸天或現前欲、或不現前欲,及北拘盧洲所有資具,當知多分勢引而生,差別而轉。
又復欲界天人,從四大王眾天到兜率天的境界,現前就有很多欲樂。不現前欲是樂化天,及他化自在天,樂化天人若想要有欲,就能變現出欲。他化自在天是他人變化好。北俱盧洲的受用資具,是多分內根勢力的引生。

戌二、人中
人中相續生者,唯有器世界。
人只有山河大地器世間這些境界,沒有現成種種的欲。

申三、結
如是等類,當知名勢引生。
應當知道如上所說的,都稱為勢引生。

未四、攝受生3 申一、徵
云何攝受生?
什麼是攝受生?

申二、釋
謂遇彼彼攝受緣故,彼彼色法展轉增益勝上而生,猶如水等潤萌芽等。
有種種的色聚,若遇到種種的緣能令色聚增長強勝,能攝持這類色聚,使令漸漸展轉的增長強壯,而更加殊勝。如同以水為攝受緣,可以滋潤種子發出萌芽,令它生長壯大,這就是攝受生。

申三、結
如是等類,名攝受生。
如這一類情況名攝受生。

未五、損減生
與此相違,應知名損減生。
與攝受生相反,有緣能破壞色聚的增長,就是損減生。

巳二、明受用2 午一、標生相
復次,諸聚色生時,如種種物石磨為末,以水和合,團雜而生,非如苣蕂、麥、豆等聚。
再說,有一類的聚色是混雜和合而生的,好像種種的穀物,用石頭將它磨成粉末,再以水和合團雜在一起,不能分別彼此,就這樣混雜和合而生。並不像苣蕂、麥、豆等聚合。

午二、釋所以
何以故?隨彼生因增上力故,如是而生,為有用故。
為什麼這樣?隨著那些色聚以業為因增上力的緣故,所感得的色聚就如是而生。因為,一切色聚,能為眼等一切色根共同受用故。

巳三、釋能造2 午一、問
問:若一切行皆自種子所生,何因緣故說諸大種造所造色?
問:如果一切有為之五蘊諸行,都是從種子所生的,為什麼又說色蘊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出來的所造色呢?

午二、答2 未一、標義
答:由彼變異而變異故,彼所建立及任持故。
答:由於四大種的變異,造色就隨之變異,造色是由四大種所建立及任持,因此一切有為法中的色蘊雖從種子生,也還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成的。

未二、釋由2 申一、明變異2 酉一、標列
由三因緣大種變異,令所造色變異而轉。一、士夫用故;二、業所作故;三、由勝定故。
由於三種因緣,地水火風四大種產生變異,使令所造的色聚也隨著會有變化。這三種因緣是:一、士夫用故;二、業所作故;三、由勝定故。

酉二、隨釋3 戌一、士夫用2 亥一、釋
士夫用者,謂由地大所打觸故,器差別故,田差別故,令所造色變異可得。或由水所潤等,火所熟等,風所燥等,令所造色變異可得。
第一種士夫用,依人為或四大的力量使地水火風有變異,令所造色隨之變異。或是由水所滋潤,使得所造色有所變異。由火的因緣令造色改變。由風的因緣令造色改變。
為地大所打觸故:如用木頭、或石頭打人,被打的人身體就會瘀青、瘀血,皮膚的顏色轉變為青色或紅腫等,稱為地大所打觸故。
器差別故:蓋房子住時,積聚種種材料而建成,或者是為了睡覺,造出種種的床;為了出行方便,就造出種種的車子;眾生必須受用,造了種種的資生具,種種的色法就差別而生。
田差別故:是指由地肥瘦等故,令禾稼等種種不同;又由地差別故,地味各有差異。

亥二、結
當知是名由彼大種士夫用故,令所造色變異而生。
以上所說的是人士用及法士用,依人為的力量,使地水火風四大種發生變化,或者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本身的作用,令所造的色法能夠變異而生。

戌二、業所作
業所作者,隨業勢力,先大種生;後隨彼力,色變異生。是名業所作故。
業所作,是指隨業的勢力,地水火風四大種,先在將要出生色法的地方聚集;後隨著有情先前所造的業力,而造出種種的眼耳鼻舌身,或是色聲香味觸等種種色聚,是名由業力所作。

戌三、由勝定2 亥一、釋
由勝定者,勝定力故,先起大種,然後造色變異而生。
由勝定,是指由於殊勝的禪定力,生起大種,然後造色變異而生。

亥二、結
當知是名由勝定故大種變異,因此造色變異而生。
這是第三種理由,如果有殊勝的禪定力,也可以使地水火風轉變,使欲界的色法變成色界的色法等,因此造色有種種的變異、差別現前。

申二、明轉變3 酉一、標
復次,略由五緣,所有大種令其異果轉成異果。
其次,略有五種因緣,所有的地水火風四大種,能令所造出來的色法轉變,所造色還會再繼續變化,轉成另外不同的色聚。

酉二、徵
何等為五?

酉三、列
一、大種力故;二、士夫用力故;三、明呪力故;四、神通力故;五、業所作力故。
一、大種力故,地水火風四大種的力量;二、士夫用力故,人為的因素;三、明咒力故,咒術的力量;四、神通力故,神通的力量;五、業所作力故。在這五種因緣當中,神通力是由殊勝的禪定所產生的;士夫用就是人為的力量,或者是業力,業力是指過去生或今生的業力,業力有改變,色法也跟著有所改變。前三,加上大種力及明咒力,成為五緣。由這五緣令地水火風所造的色法前後變異,因此就說異果轉成異果。異果是說地水火風所造的造色,轉成異果是指造色有所轉變,前後對照起來是不同一個相狀,說名為異。

巳四、顯相續2 午一、釋因緣2 未一、問
問:從此沒已,何因、何緣中有色聚續得生耶?
問:一個人從這個地方死了以後,有哪一種因?哪一種緣?中有色聚相續得生呢?

未二、答
答:當知此色用自種子為因,感生業為緣。
答:應當知道中有色的生起是以自類的名言種子為因,由所造業與我愛力為緣而感生的。

午二、成中有2 未一、問
問:何因得知有中有耶?
問:什麼原因知道人死後,還會有一個中陰身呢?

未二、答2 申一、標義
答:從此沒已,若無所依,諸心心所無有道理轉至餘方故。
答:如果欲界與色界的人死後,沒有中陰身的話,心識就沒有依靠,心識不能沒有色法的依託受持,而能移轉到其他的地方受生,這是沒有道理的。因此必須有中陰身。

申二、喻難2 酉一、舉喻
不應如響,唯惑亂故;不應如影,彼不滅故;亦不應說如取所緣,非行往故。
論主說:中有不應該如聲音的回響,中有不應如影,也不應說如取所緣。如響、如影、和如取所緣是對方的三種譬喻,論主分別破斥。
一、用響來比喻,外人認為不須要有中有;比如人在山谷裡大叫,聲音自然會回響,不須要另外有一個人發出回響的聲音。論主認為:山谷中聲音的回響,是有許多的聲音,因此就會令人迷惑混亂。用這種比喻是不合道理的。
二、不應該用影子作譬喻;有人又難問說,應該如鏡中的影像,若人照鏡子就有影像;從此生轉至下一生,也並不須要有中有。論主認為不應該這樣說,因為具有本質的色蘊不滅,影像才會現前,若本質的色蘊已滅,就不會有影像。如果沒有中陰身哪會有另外一個影呢?
三、不應說如取所緣,也有人這樣提出來,心心所去取這個所緣境,不用這個中陰身色法為依止。論主說這是不合道理的。中陰色身受生,是由心識所依止的中陰身帶著受生。對方說只要心緣去受生,不是身體前往受生處,這個是錯的。論主認為不應說如取所緣,並不是只有心識前往受生處,身體也必須去受生處。

酉二、結成
由如是等所說譬喻不應道理,是故當知定有中有。
由於如以上說的如響、如影、如取所緣,都是不合道理的。因此應該知道一定會有中有。

辰二、結
如是等類,應當思惟色蘊生起。
如以上所舉的種種說法,應該思惟色蘊生起的種種情況。

卯四、安立2 辰一、釋3 巳一、明業用2 午一、成有對2 未一、徵
復次,色蘊生時,誰為先首據其處所,依此處所餘色轉耶?
接著,色蘊生時,誰最先去佔據色蘊要生出來的處所,而後其他的色法才能夠生起呢?

未二、釋2 申一、標義
當知大種先據處所,後餘造色依此處轉。
當知地水火風四大種會先於將生出色法的處所佔據等量位置,而後在此處生起所要造出來的色法,如眼耳鼻舌身等。

申二、釋由
唯諸大種於此處所現前障礙,所餘造色自相遍滿。當知由彼勢力任持,有所據礙。
地水火風四大種,在所要造色的地方現前佔據位置,所造色的自相遍滿於所據礙的位置上。應當了知由地水火風四大種的勢力所堪任執持,有所據礙的色法才會依四大種造色而形成。

午二、辨次第2 未一、標
復次,地等諸四大種,隨其次第,麤顯應知。
其次,應該知道地水火風四大種,隨它的次第、次序,麤的四大色法能顯現出來。

未二、釋
謂地界及果,能持最勝;水、火、風等,流潤、燒然、動搖等業,依止彼故方得流轉。
由地大的種子生出地大,就是地界及果,它能夠作為其他色法的依持,所以是最殊勝的。地大粗,細一點就是水和火,風是最細的。水能夠流潤,火能夠燒然,風能夠飄動。依止水、火、風等,才能夠流動,才能夠轉變,才能夠流轉等。

巳二、顯差別5 午一、聲2 未一、不恆續
復次,諸聲纔宣發已,尋即斷滅,故於色聚中不恆相續。
其次,種種的聲音才宣示顯發出來後,很快就消失,沒有相續因緣,就不再有聲音。所以聲音於色聚中不會一直相續而有。

未二、頓遍起
又此音聲依質生時,質處及外俱頓可得。隨所聞處,於此處所遍滿頓起,如焰光明,非漸漸生展轉往趣。
依著發出聲音的物體,而有音聲的產生,離開發聲體以外也可聽到它所發出的聲音。這個聲音充滿了能夠聽聞到的地方,這是遍滿頓起;就好像火焰的光明,點亮後立刻滿室光明,不是漸次的從發光體往外移到整個房間,是頓遍起的。聲音的現起,也是頓遍起。

午二、風2 未一、標列
復次,風有二種。謂恆相續、不恆相續。
其次,風有二種,一種是常常相續的;一種是不常常相續的風。

未二、隨釋2 申一、第一義
諸輪行風,名恆相續;在空行者,名不恆相續。在物行者,名恆攝受。
諸輪是指風輪、水輪、地輪等,能夠建立有情的依持,這種風是相續的風。在空中有時候有風,有時候沒有風,就不是恆相續的,這在空行的風,名不恆相續。人體的脈搏會跳動,就是常常有風在;還有骨節裡面有風,身體才會動,有情能夠上下樓梯;或出入息的呼吸也是風,這是恆攝受。以上所說的風,可分成三類,一類是恆相續,一類是不恆相續,一類是恆攝受。
在物行者,名恆攝受:謂若內事、外事、輕性、動性,當知一切風飄所攝。此無間斷,名恆攝受。

申二、第二義
又當知風機關運轉,名恆相續;所餘,當知非恆相續。
骨節風,有情身中出入息風,名風機關;除此之外,其餘的是非恆相續。

午三、空界2 未一、問
問:何等名空界?
問:什麼是空界?

未二、答3 申一、出體性
答:明闇所攝造色,說名空界。
回答:怎麼會知道有空呢?是因為有明、有暗,所以知道有空界。明闇所攝造色,是屬於顯色的青黃赤白、光影明闇。

申二、辨種類2 酉一、標列
此亦二種。一、恆相續,二、不恆相續。
空界也有恆相續和不恆相續二種。

酉二、隨釋
若諸有情所居處所常闇常明,名恆相續;餘不爾處,非恆相續。當知此亦依止色聚。
如有情所居住的地方,常常黑闇,或常常的光明,這是恆相續,其他的地方,沒有這樣常闇常明,就是非恆相續。應知常闇、常明也依止色聚,而有常闇、常明的現象現前。

申三、顯差別
又此空界,光明攝者,名為清淨;隙穴攝者,名不清淨。
又空界中,有光明的就是清淨的;如果在隙穴,空隙或穴裡面,空界常常是闇的,就是不清淨。

午四、形色2 未一、問
問:諸長短等所說形色,當言實有,為假有耶?
問:諸多色法有長、有短、有方、有圓等,這是種種的形色,是實有的,還是假有的呢?

未二、答3 申一、標
答:當言假有。
答:這些長短方圓的形色,應該說是假有。

申二、徵
何以故?

申三、釋3 酉一、由積聚
積集而住,故名為形。唯有眾色積集可得,餘形色相不可得故。
有長短方圓等這樣積集在一起的色法的和合相,長短方圓是指色法的形狀,因此稱為形。只是種種的色法積集在一起的和合相,沒有其餘真實的相狀可得。

酉二、由相待
又必相待。相待之法有自性者,彼法便有雜亂過失。
長短高矮,這是形色,是必須以觀待、比較出來。相待之法若說它有真實體性的話,就有雜亂的過失。

酉三、由可壞
又如車等,彼覺可壞故。
又比如說車子的形狀,當被破壞的時候,車子的感覺就沒有。

午五、法處所攝色2 未一、簡不具2 申一、正說定色3 酉一、標
復次,法處所攝勝定果色中,當知唯有顯色等相。
其次,法處所攝的勝定果色,是禪定所現出來的勝定果色,只有顯色等相,顯色就是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等,是可以看得見的。
唯有顯色等相等者:此中顯色,謂彼所觀青、黃、赤、白。等言,等取地、水、火、風。十遍處中,前八遍處唯就色、觸二處建立,今義亦爾,故說唯言。

酉二、徵
何以故?

酉三、釋
於彼香等生因闕故,又無用故。
這裡的香等還包括味。由於色界天人,他們不需要段食,不必有香、味。生出香味的因緣不具足,又沒有作用。因此勝定果色,由定力所現出的色法,不須要有香、味這二類色法。

申二、例說所餘2 酉一、空行風
如是於空行風中無有俱生香等,唯有假合者。
在空行風當中,香及味不是一直跟風在一起的,只有與風暫時和合在一起的香味。

酉二、離輪光明
又離輪外所發光明,所餘大種及與香等皆不可得。
又離開日輪和月輪以外,所發出來的光明,只有火大種及色、觸相,其它的地水風不可得,及香味等,所造色也不可得的。

未二、簡所依2 申一、標簡
又法處所攝勝定果色,當知此色唯依勝定,不依大種。
又法處所攝的勝定果色,應當知道是依止著殊勝的禪定而現前,不是依止地水火風而變現的。

申二、成說
然從緣彼種類影像三摩地發,故亦說彼大種所造;非依彼生,故名為造。
勝定果色是緣著某類色法的影像,在禪定裡觀想而成的,也說是某類大種所造;事實上非親由某類大種而生,這裡不說生而說造。
彼種類影像者:三摩地中,緣彼大種起自心相,彼雖非實,然相相似,非餘種類,名彼種類影像。

巳三、略攝類2 午一、問
問:於色蘊中,幾法由有見有對故住?幾法由無見有對故住?幾法由無見無對故住?
問:在色蘊當中,其中的幾種法是可以看到、是有障礙的安住著?幾種法是看不到的、有障礙性的這樣安住著?有幾種法是屬於看不到、沒有障礙的安住著?

午二、答
答:一由二種,謂眼所行;餘唯有對;除法處所攝色,當知此色無見無對。
答:色蘊當中其中一類種有對色有二種,眼識所緣的色法是有見有對的;其它耳鼻舌身識所緣的聲香味觸等色法,是看不到的,可是有障礙。除了法處所攝色,定力所現的色法看不到,也沒有障礙,不是眼識所緣的,這種色稱為無見無對。

辰二、結
如是等類,應當思惟色蘊安立。
如上文所說依色蘊的業用、差別、種類有種種不同的相,行者應當如此的思惟色蘊的安立。

卯五、流轉2 辰一、釋2 巳一、徵
復次,色蘊由幾種流而相續轉?
其次,色蘊由幾種流在相續的出現?

巳二、釋2 午一、辨種類2 未一、略標列
謂由三種。一、等流流,二、異熟生流,三、長養流。
色蘊有三種情況。一、等流流,二、異熟生流,三、長養流。

未二、廣差別3 申一、等流流
初等流流,復有四種。一、異熟等流流,二、長養等流流,三、變異等流流,四、本性等流流。
第一個等流流又有四種情況:
一、異熟等流流:所造的業將來才感果,時間不同,種類不同,由於先前所造的業力,使令色蘊能夠前後因果相續的流動下去。
二、長養等流流,是由於禪定,或者是睡眠、飲食等得到資養,使色蘊相續下去。
三、變異等流流,是指大種地水火風四大種,前後變異相似相續的等流。色法的前後不同,不過還是相似相續的存在,還是一種流。
四、本性等流流,如果色身的變化不很明顯的話,看起來跟以前一樣,這是本性等流流。
變異等流流:謂若大種變異,令所造色變異而轉,名變異等流流。
本性等流流:若無變異,相似相續而轉,名本性等流流。

申二、異熟流3 酉一、略標列
異熟流者,復有二種。一者、最初,二者、相續。
異熟流又有二種,第一種名最初,約胎生有情而言,父精母血合成一段稱為羯羅藍,在十二緣起支,屬識緣名色的色蘊。第二相續,依止最初名色中的色蘊,展轉相續生長的,羯羅藍位之後相續成長的遏部曇位、閉尸位、鍵南位、鉢羅賒佉位、髮毛爪位、根位、形位,乃至六根成熟位都屬於相續異熟流。

酉二、辨差別
謂業生異熟,及異熟所生。
最初異熟流是指業生異熟,這類色蘊生起是由前生造業所招感的果報。相續異熟流是指異熟所生,這類色蘊是依業生異熟的色蘊相續而生的。

酉三、隨難釋
謂即從彼業力所引異熟,後時轉者。
異熟所生是指業生異熟的果報,而引生的相續等流,是由果報體所生的,第一剎那後相續生起的。

申三、長養流3 酉一、標列
長養流者,亦有二種。一、處寬遍長養流,二、相增盛長養流。
長養流也有二種:
一、處寬徧長養流,處是所佔的空間,或是體積的增長,色蘊佔據的空間受到其它法的滋助長養,體積增廣寬闊。
二、相增盛長養流,色蘊的體積,或所佔有的空間並沒有增加,但相狀變得強盛光澤有力,或心心所等無色法轉變得更強盛、有力,就稱為相增盛長養流。

酉二、別辨2 戌一、處寬遍
初長養流,唯色長養;當知由食、睡眠、梵行、等至長養諸色。
第一種處寬遍長養流專指色蘊的長養。可以藉由飲食、睡眠、梵行、禪定,這四種因緣,可以使令色身得到滋潤。

戌二、相增盛
餘長養流,當知亦由食故、彼所依故、修勝作意故、長時淳熟故而得長養。
除了處寬遍長養之外包括色心二法的相增盛長養流,也要藉飲食,令無色法所依止的五根及色法所依止的四大種強盛,或如窺基大師說:色心二法所依的睡眠、及梵行,修殊勝的禪定,長時淳熟的培養等都能得到長養。
由食故:此中由食,通色無色,隨應當知。餘三因緣,唯說無色。
彼所依:有色自體,名彼所依。
勝作意:修習定地所有作意,名勝作意。
長時淳熟:串習所作不勵力轉,是名長時淳熟。

酉三、料簡2 戌一、有色無色法
諸有色法,由二長養之所長養;諸無色法,唯相增盛說名長養。
眼耳鼻舌身這些有色法,是由二種長養之所長養,包括處寬遍長養流及相增盛長養流所長養,就是這裡所說的二種長養。受想行識四無色蘊是無色法,只有相增盛而說名為長養。

戌二、欲界色界色
又欲界色,具由四食,及餘一切長養因緣而得長養;色界諸色,不由段食、睡眠、梵行而得長養。
又欲界色,包括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由這四種食能夠使色蘊獲得長養,還有其他的長養因緣而得長養,包括睡眠、梵行、等至等這些因緣。色界色就不由段食、睡眠,或者是梵行而得長養。只有以等至,就是以禪定為色蘊的長養因緣。

午二、總料簡4 未一、約諸法辨4 申一、根色2 酉一、出二流
又諸色根,當知由二種流而得流轉。以諸色根離異熟、長養相續流外,無別等流流。
色根是由二種流,異熟流以及長養流,而能夠前後因果相續的流轉。色根離開異熟流以及長養流,這二種的流以外,沒有其他的等流流。

酉二、問答辨2 戌一、問
問:異熟相續,有時亦有增長廣大可得,何故異熟攝流非即長養耶?
問:業果異熟的相續,有時也有增長廣大的情形,為何異熟等流不含攝長養等流呢?這個業果,比如有情有五十歲的壽命,若中間沒有意外,色蘊也可以任持五十年,這當中色蘊也有增長廣大,為何異熟攝流不算在長養流裡面呢?

戌二、答
答:由別有長養相續能攝能持異熟等流流故,現有增長等。
答:因為還有其他的因緣長養相續,攝持異熟等流流,使其增長廣大,異熟等流流有任持色蘊的功能,長養等流流有增長廣大色蘊的功能,二者作用不同,所以分成二種等流流。《瑜伽論記》卷14說:因為長養流能資養異熟流所以另有長養流。長養流並不是異熟流。俱舍論說:長養流能資養異熟流,猶如外墎防衛內城。

申二、非根所攝色
若非根所攝色,當知具三種流。
若是五淨色根以外的色法,包括扶根塵及外塵色,稱為非根所攝色。應當了知這些非根所攝色具有三種流,一種是等流流,一種是異熟生流,一種長養流,這三種流都可以長養眼耳鼻舌身的扶根塵等非根所攝色。

申三、諸心心所
諸心心所有等流流、異熟生流、第二長養所長養流。
這裡說的諸心就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這是屬於心王,心所就是指其他的遍行、別境、善、煩惱、不定心所等,心心所有等流流,因此能平等相似相續下去;還有異熟生流,心心所也是從阿賴耶識的種子生,也屬於異熟生流;及第二長養所長養流,長養流裡面心心所屬於相增盛長養流。

申四、法處所攝色
法處所攝色,無異熟生流;餘如心心所應知。
法處所攝色,意識所緣的境界是法處。意識心所緣的色法沒有異熟生流,因為不是屬於果報,是行者修定時,所現出來的,有修時才有。或者是說意識所緣的色法是由觀想所現心裡所想的,不是果報,所以於沒有異熟生流,具有相增盛德長養流,及等流流,這二種流與心心所相同,應當了知。

未二、約界地辨2 申一、欲界
又欲界中,具有內外諸色成熟。
又欲界中,具有內色的淨色根,還有外色的扶根塵及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等器世間諸色成熟。

申二、色界
於色界中,遠離香、味。
色界中沒有香及味這二種外色,因為色界眾生不須要段食。

未三、約補特伽羅辨2 申一、欲界
又欲界中,諸色根成熟或具不具。
欲界的人生出來,眼耳鼻舌身諸色根不一定完全具足、成熟的。

申二、色界
於色界中,必具諸根。
色界眾生雖然沒有用到舌識及鼻識。可是為了莊嚴的緣故,一定具足有眼耳鼻舌身五根,不會有不具足的情況。故色界天的人都是六根具足的。欲界的人則不一定。

未四、約聲界及聲辨
又諸聲界亦有異熟,非聲。
聲界有異熟是怎麼說呢?這是由業力的任持,從生到死一直有聲音的種子在阿賴耶識中,但是聲音的現行要有因緣才現前。

辰二、結
如是等類,應當思惟色蘊流義。
如上文所說的,應該思惟觀察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這些色蘊流轉,前後因果相似的道理。

卯六、作業2 辰一、釋3 巳一、大種2 午一、徵
復次,色蘊所攝地界能為幾業?乃至風界能為幾業?
其次,色蘊所攝的地水火風,地界能夠有幾種功能?幾種作業?乃至風界能為幾業?能作幾種業?

午二、釋2 未一、標
當知一切皆為五業。
應當了知,地水火風都各有五種功能。

未二、列4 申一、地界
謂地界能為打觸變壞業、建立業、與依止業、違損業、攝受業。
地以堅為性,屬於地大的色蘊就是地界,能有五種功能。一、打觸變壞業。二、建立業,具有建造的功能。三、與依止業,是萬物的依止。四、違損業,地大也有損害的功能。五、攝受業,地大也有增益的功能。

申二、水界
水界能為流潤業、攝持業、溉灌業、違損業、攝受業。
水界能夠作五種業:一、流潤業,水界具有流動潤濕的功能。二、攝持業,水界也具有攝受執持的功能。三、溉灌業,水能夠灌溉。四、違損業,水界也有破壞的作用。五、攝受業,水界也有利益的功能。

申三、火界
火界能為照了業、成熟業、燒然業、違損業、攝受業。
火界也具有五種功能。一、照了業:火有照明的作用。二、成熟業:火也具有成熟事物的功能。三、燃燒業:火具有燃燒的功能。四、違損業:火具有破壞的功能。五、攝受業:火具有利益成熟眾生的功能。

申四、風界
風界能為發動業、隨轉業、消燥業、違損業、攝受業。
風界有五種功能。一、發動業:風以動為性,風界具有發動的作用。二、隨轉業:風能隨著物體的轉動而生。三、消燥業:風具有消損乾燥事物的功能。四、違損業:風具有破壞的作用。五、攝受業:風界具有成就利益的功能。

巳二、大種於所生造色2 午一、標列
又諸大種於所生造色,當知能作五業。謂生起業、依止業、建立業、任持業、增長業。
又地水火風四大種於四大和合所生的造色,應當了知具有五種功能:就是生起業、依止業、建立業、任持業、及增長業。

午二、隨釋5 未一、生起業
於彼變異生時,能為導首故。
當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色有所增損變異時,四大種先產生變化,然後造色才生起變異,造色的變化以四大種變化為導首。

未二、依止業
變異生已,與彼為處不相捨離,能為依止故。
當造色產生變異時,四大種仍與彼造色不相捨離,能為造色的依止。不論造色產生任何變化,都與地水火風四大種基本原素不相捨離,四大種能為造色的依止處。

未三、建立業
攝受、損害安危共同,能建立彼故。
四大種有增益、損減時,造色與四大種安危共同,因為造色是由四大種所建立的。

未四、任持業
持彼本量令不損減,故能任持。
造色的相續存在,是由四大種任持原本的份量不令損減,所以說四大種有任持造色的功能。

未五、增長業
令彼積集增進廣大,故能增長。
地水火風四大種也能令所生的造色積集、增進、廣大,具有增長的功能。

巳三、表色2 午一、明隨轉2 未一、問
問:眼、耳所行善不善色,彼何因緣成善等性,非餘色耶?
問:眼耳二識所取的色聲二法有善不善性,是什麼因緣令此色聲二法成就善、不善性、無記性?而香味觸等則無此三性差別呢?

未二、答2 申一、隨意思轉
答:若略說由軟中上品三種思差別故。一、加行思,二、決定思,三、等起思。由此能起若善不善身語表業。
答:要略而言由軟、中、上品三種思心所差別,而發動善不善身語表業。這三種思心所是:一、加行思,能審慮是否生起身語表業;二、決定思,能決定發動身語表業;三、等起思,能發起身語表業現行。

申二、隨發業轉
當知上品思為依止故,能發善不善業。
應當了知上品的等起思為依止,能發動善不善身語表業。

午二、成運動2 未一、問
問:依止聚色而有運動,當言與彼異不異耶?
問:依止聚色而展現出運轉變動的表色,應當說運動與聚色是異還是不異?

未二、答3 申一、成不異
答:當言不異。何以故?
回答:應說聚色與運動沒有差異。為什麼呢?

申二、出過失2 酉一、問
於彼處所若生不生、或滅不滅而有運動,皆有過失可得故。
聚色和運動若有差異,則運動所依止的聚色不論是生不生、或滅不滅而有運動,皆有過失。

問:有何過失?
問:有什麼過失呢?

酉二、答2 戌一、生不生過
答:若言生而有動,便越剎那相;若言不生,便應無動。
回答:若說聚色生已不剎那滅,至第二剎那從此至彼而說有動,則與佛說諸行剎那滅相違背。若說聚色不生,便應當是無動。

戌二、滅不滅過
若言滅者,應與餘等。若言不滅,便越行相。
若說色滅有運動的話,運動就應以無色為依止,如此應無所表示。無所表示,就應該無動。相對於有動,無動稱為餘。若說色聚不滅而有運動,就違背聚色剎那生滅的有為行相,就不能說是動。

申三、成唯假
又於異處生起因緣分明可得,是故當知無別運動實物可得。
又於聚色在不同處所剎那另有生起的因緣分明可得,由此可知運動是依聚色的變化差異而假安立的法,並無真實體性可得。

辰二、結
如是等類,應當思惟色蘊作業。
如同前文所提到的,應當如此仔細思色蘊的作用。

卯七、剎那滅2 辰一、正成2 巳一、別辨相2 午一、顯正3 未一、標義
復次,一切色蘊當言皆是剎那滅性。
其次,一切色蘊應當說都是剎那滅性。

未二、釋因3 申一、由無間
何以故?諸行纔生尋即壞滅,現可得故。
為什麼說:一切色蘊都是剎那滅性呢?因為諸行才生立即壞滅,這是世間現見的事實,諸行在生與滅之間沒有其它法間隔。由此可知一切色蘊皆具剎那滅性。有為法中包括色法、心法及心所法。

申二、由相違
又不應謂能生之因即是滅因,其相異故。
又不應該說生因就是滅因,因為生滅二相不同。

申三、由無住
又法生已,餘停住因不可得故。
又諸法生後,並沒有讓它停住的因。

未三、結成
是故當知一切諸行皆任運滅。由此道理,剎那義成。
因此應當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任運滅。由此道理,可以成就諸行剎那生滅的事實。

午二、遮非3 未一、遮計火等為壞滅因2 申一、標破
若謂火等是滅壞因,不應道理。
如果說火、水、風等,是使一切有為法滅壞的原因,這是不合道理的。

申二、釋由
何以故?由彼火等與彼諸行俱生俱滅,現可得故。唯能為彼變異生緣,說有作用。
為何說火等不是諸行的滅因?因為火跟紙在一起燃燒時,火現前,紙也在那裡,他們同時存在,紙變成灰時,火也不見。由於紙與火有俱生俱滅的現象,因此說火不是令紙滅壞的原因。火只是讓紙變異,令灰生起的因緣,不是滅掉紙的因緣,所以滅不待緣。

未二、遮計滅相為壞滅因2 申一、標破
又謂壞滅是壞滅因,不應道理。
法壞了本身就是滅相,若說法的滅相就是它壞滅的原因,這樣也是不合道理的。

申二、舉難5 酉一、滅相俱生難
何以故?與彼俱生不應理故。若彼生時即有壞滅,便成相續斷壞過失。
為什麼滅相不是滅壞因呢?如果此法滅了,能滅的相與彼所滅的法,一起現前是不合道理的。有人主張生與滅,是二種不同的法,而生時就已經有滅相,但是到了完全滅時才有滅。若是生時就已經有壞滅的因在其中,則此法就不能生,這就有斷壞的過失。由此可見滅相不是滅壞因,滅不待因。

酉二、滅相非因難
又唯自性滅壞說名為滅,而言能為滅因,不應道理。
若法的自性滅壞,說名為滅,而說此滅相能為滅因,是不合道理。

酉三、滅無自性難
若言別有滅壞自性,離彼法外別有滅相畢竟不可得故,不應道理。
如果說另外有一個滅壞自性為滅相,是真實存在的法,離開彼有為法任運自滅以外,另外有一個滅相存在,畢竟不可得。

酉四、滅有助伴難
若謂火等為滅助伴方能滅者,於燈電等及心心所任運滅中不可得故,不應道理。
對方說滅有二種,「滅」相是正在滅,須要有助伴幫助它,認為是水火風等為滅的助緣,也就是滅相正滅,水火風等是助滅,正滅須要有助緣,才能夠有滅除法的作用。可是看到電閃滅掉,以及心心所要滅掉時,根本既不須要水,也不須要火,更不須要風。所以這樣說也是不合道理。

酉五、別有功能難
若謂生彼有別別功能,此差別不可得故,不應道理。
生彼是指生出一切有為法。如果說一切差別的有為法現前時,是有不同的功能,而滅沒有什麼差別的功能,因此滅的差別相根本就不可得。若說滅還須要有滅相為因,是不對的。因為滅就沒有相,哪裡還須要滅相來作它的因緣。

未三、遮計二種為壞滅因
若謂二種於一處所有滅功能,即應二種俱於兩分有滅功能,或無功能,有過失故,不應道理。
如果認為水火風等助滅與滅相等正滅,這二種滅因同在一個處所,都具有滅的功能,則應水火風等與滅相二種於法生起及滅時二分具有滅的功能,如此則於生時就應有滅,這就有相續斷壞的過失。或說水火風等與滅相二種單獨一因都無滅的功能,如此則不能令諸法滅,因此無論說水火風等助滅與滅相等正滅,這二種滅因有滅功能,或沒有滅的功能,都是有過失的。所以說滅不待因。

巳二、結略義
如是等類,應當思惟色蘊剎那滅義。謂由任運壞滅因故,遮計火等為滅因故,遮計滅相為滅因故,遮計二種為滅因故。如是等類,盡當了知。
如上面所說的,應當思惟色蘊剎那滅的義理。
一、正顯
1. 諸行纔生尋即壞滅,現可得故。
2. 又不應謂能生之因即是滅因,其相異故。
3. 又法生已餘停住因不可得故。因此應當了知一切諸行皆任運滅。
二、遮計
1、計火等為壞滅因;2、計滅相等為壞滅因;3、或者二種合起來,計二種為壞滅因,這三類。應該照上面提出來的顯正和遮非這二種道理,思惟色蘊的剎那滅的道理,乃至應該思惟法生起是無間的任運壞滅。

辰二、例顯
又一切行是心果故,當知如心,皆剎那滅。
又最根本的道理,一切有為諸行都是心的果,心果有二種,一種是心,一種是色,色從心所現,應當了知也如心心所一樣都是剎那滅。

卯八、獨非獨相3 辰一、徵
復次,所造色於諸大種,當言有異相耶?當言無異相耶?
其次,所造的色法包括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所看到的山河大地等等,這些與地水火風四大種,是有不同的相狀呢?還是沒有不同的相狀呢?

辰二、釋2 巳一、顯獨相2 午一、略
謂有異相。何以故?異相可得故。
大種與所造色有不同的相狀。為什麼?因為有不同的相狀可得。

午二、廣2 未一、釋3 申一、色根所行異3 酉一、標
此中異相者,謂異根所行故。
此中四大種與大種所造色的相狀不同,因為大種和所造色由不同的根所攝取。

酉二、徵
所以者何?

酉三、釋
由餘色根能取大種,復由餘根取所造色故。
只有身根能夠緣取地水火風四大種,其他四根,眼耳鼻舌能夠緣的都是所造色,不能緣四大種。在唯識學裡面說,大種是觸處所攝,大種是身根的觸處,身根能夠覺觸大種的堅濕煖動等。

申二、可不可轉異2 酉一、標
又可運轉、不可運轉,現可得故。
又所造色可以運轉、移動;四大種不可以運轉、移動,這是現量可以得知的。

酉二、釋
謂從眾華,運轉香氣置苣蕂中,世現可得,非彼堅等而可運轉。
如有一種胡麻的植物,如果長在香花附近,會有香氣。香氣的轉動是所造色在運轉,不是大種在運轉,不是堅濕煖動性質可以運轉。可知大種不可以運轉,所造色可以運轉。

申三、變與不變異2 酉一、標
又變異、不變異,現可得故。
又所造色有變異,而地水火風不會有變異。

酉二、釋
謂煎酥等中,有色味等變異差別可得,非彼堅等。
將酥煎一煎後,酥的顏色變成金黃色,味道也變。這差別相明顯可得,是所造色在變化,而不是地水火風的堅濕暖動四大種等變化。

未二、結
是故當知,大種、造色其相有異。
由此可知,四大種及所造色,相狀是不同的。

巳二、遮非獨2 午一、詰難2 未一、大種無異難
若於異相而執為一,於諸大種亦應爾耶?由諸大種其相展轉互相異故。
地水火風四大種,與所造的這些色聲香味觸,眼耳鼻舌身的相狀不同,若執著大種和造色的相狀是和合無異,地水火風四大種也應該說合一味沒有異相嗎?事實上,地水火風四大種的相狀,卻是彼此展轉互相不同。

未二、大種唯一難
若許爾者,應當唯有一大種耶?
若承認說是異相,認為地水火風四大種及色聲香味觸這些所造色,雖然是異相,卻是非獨的,和合一味的,這樣說起來,四大種也應該只有一個大種。這是不合道理的。

午二、結成
是故當知,諸所造色望彼大種,定有異相。
應當了知,諸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的所造色,相對於地水火風四大種,相狀一定是不同的。

辰三、結
如是等類,應當思惟諸大種色獨非獨相。
如上所說種種道理應該思惟大種,及所造色獨非獨相。獨相就是有異相;非獨相就是沒有異相。結論是:大種與所造色是各有單獨的相狀。

卯九、所行2 辰一、釋2 巳一、辨性類2 午一、徵
復次,諸色所攝法,幾是根性?幾是所行性?
其次,色蘊所含攝的法中,哪幾種是屬於能取色境的根類?哪幾類是屬於根所攝取的對象?

午二、辨
謂五是根性,六是所行性。
所行是指識所活動的範圍。五種所依的清淨色是根性,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五種屬於根性。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是所行性。為什麼法處所攝色也是所行性呢?因為法處所攝色是第六意識的所緣境,定自在所生色也涵蓋在其中。所以說這六種色法是所行性。根性是能取的;所行性就是所取的境。

巳二、釋所行2 午一、略2 未一、問
問:何等所行境是根所行耶?
問:什麼是眼耳鼻舌身根能夠在上面活動的境界?

未二、答
答:若根不壞等,如本地分中已廣說。謂由依處故,或由相故,或由方故,或由時故,或由明了、不明了故,或由全事、一分事故。
答:若根不壞,境界現前,能生作意正起。如本地分已經有詳細的說明。 
一、由依處:六根及識所取色境,可分為有情所攝色及器世間的山河大地色二種。
二、由相故:以自性差別、相差別、作用差別、分位差別,令所行境界成差別相。
三、由方故:由東西南北等方維差別,令諸色境成差別。
四、由時故:時間上分為過去、未來、現在,令所行境成差別。
五、由明不明了故:五俱意識所緣境相明了,若意識唯緣過去境時意識行相成不明了。
六、由全事,一分事:以根識取境之全分或一分時,諸色境界會有差別。

午二、廣3 未一、根壞不壞2 申一、總顯一切2 酉一、問
問:由幾因緣,說諸根壞及不壞耶?
問:有幾個因緣,能夠知道眼耳鼻舌身根是壞了,或是沒有壞呢?

酉二、答2 戌一、舉壞緣
答:由二因緣。一、由羸損故;二、由全壞故。
答:由二種因緣令根損壞:
一、由羸損:根羸弱損害有缺陷,眼耳鼻舌身根被破壞一部分,部分壞掉;
二、由全壞:根全部壞掉,沒有作用。

戌二、例相違
與此相違,當知不壞。
與上文所說諸根沒有部分損害,也沒有全部破壞,應當知道就是根不壞。

申二、別辨差別2 酉一、色根變異2 戌一、總標
又略由四緣,諸根變異。
又要略而言有四種因緣,令眼耳鼻舌身根產生變化差異。

戌二、列釋4 亥一、由外緣所生
一、由外緣所生。謂由受用攝受、損壞外境界故,或由他輩所損益故。
第一種,由外緣令諸根產生變異,由於受用增益、攝受五根,或損減、壞滅五根的外境時,五根就會有增益或是損壞的變化。或是由於其他有情的幫助或破壞,而使眼等諸根產生增益或損減的變異。

亥二、由內緣所生
二、由內緣所生。謂由各別不如理作意所生貪等諸纏煩惱故,或由如理作意所生三摩鉢底等故。
第二種,由內心的因緣,使令諸根產生變異。由於根境相對時,由內心不合道理的作意所生的貪瞋癡等多種煩惱的現行。或是如理作意所生的禪定等。

亥三、由業緣所生
三、由業緣所生。謂由先業增上緣力,感得端正、醜陋等故。
第三種,由於過去世業力的因緣使令諸根感得美醜、增損等變異。
端正醜陋等者:此說端正,謂即好色;醜陋,謂即惡色。如是支節或具不具,故置等言。

亥四、由自體變異所生
四、由自體變異所生。謂彼諸根自相差別故。
第四種,由自體變異所生,是指由諸根自相差別令諸根產生變異。
由自體變異:謂若無病、色力、充悅等變,是名自體變異。
彼諸根自相差別:從是以後,諸根耄熟功用破壞,名彼諸根自相差別。

酉二、意根損壞2 戌一、問
問:由幾因緣,意根壞耶?
問:有幾種因緣,能使意根破壞呢?

戌二、答2 亥一、略標
答:由四因緣。
答:前說五色根被破壞有四種因緣。影響第六意識的意根被破壞,也有四種因緣。

亥二、列釋4 天一、由蓋所作
一、由蓋所作。謂於五蓋中,隨由一蓋覆蔽其心。
一、由於五蓋令意根損害。貪欲蓋、瞋恚蓋、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和疑蓋。任何一蓋遮覆障蔽內心時,會使令意根受到損害。

天二、由散亂所作
二、由散亂所作。謂由鬼魅嬈亂其心。
二、由於內心散亂令意根損害,由於鬼魅來嬈亂有情的心,也會使意根被破壞。

天三、由未證所作
三、由未證所作。謂彼內心猶未證得靜慮、無色勝品功德,然於其中彊發作意。
三、由未證所作。修行人的內心還沒有證得四靜慮,乃至四無色定,這些殊勝品類的功德。若勉強自己思惟觀察,會使得意根損壞。

天四、由未解所作
四、由未解所作。謂於多聞、工巧等事心未純熟,彊施方便。
四、由於不了解所做的事,勉強去做而破壞意根。對於讀書追求學問,或是乃至士農工商作等事,心裡還沒有很熟練,硬要去作就會令意根受損。

未二、境界現前2 申一、辨因緣3 酉一、約諸根辨2 戌一、徵
云何色等境界望彼諸根名為現前?
什麼樣的因緣條件下,才能說色聲香味觸法等境界,對望於眼等諸根稱為現前呢?

戌二、釋3 亥一、色2 天一、於諸眼
謂色於眼,非合、非闇、非極細遠、亦非有障,名為現前;要唯有見、有明、無障、在可行處,乃名現前。
色塵對眼根來說,必須要有距離,不是色塵跟眼根和合在一起。必須有光明。太細微的也會看不到,太遠了也看不到。也不是有障礙。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地方,色塵必須與眼根保持相當的距離,有光明、沒有闇相遮障,不是極微細極遠,也沒有障礙物,這些因緣具足,才稱為境界現前。

天二、於一眼
又於一眼雖闇障色,亦名現前。
又有一種情況,有一類的眼睛,在黑暗中也可以看得到。

亥二、聲
聲於耳根,亦必非合、非極細遠,得名現前;有障無障、若明若闇,在可行處,皆名現前。
耳根要聽到聲音,必須沒有這些貼合、太細、太小聲、太遠的條件,才稱為現前。不論有沒有障礙,光明或者黑闇,對於耳根聽聲音是沒有影響的。只要在耳根聽得到的範圍,都可以稱為現前。

亥三、香味觸
香、味、觸三,於鼻、舌、身,唯合能取,在可行處,乃名現前所行境界。
香味觸三種必須要跟鼻舌身三根密合在一起,才能產生作用。鼻根必須跟香氣接觸完全合在一起,才能夠取得這個香。舌頭必須跟食物接觸,才能嚐知食物的味道。身體必須接觸到物體,才能夠感覺到冷熱堅濕煖動等。香味觸三必須在鼻舌身可以接觸到的範圍裡面,才可稱為現前所行境界。

酉二、約天眼辨
若諸天眼,唯照有見,有障無障、若明若闇、若近若遠,皆名現前。然在可行處,非不可行處。
天眼對於有見有對色、有障礙、或者是沒有障礙,對他來說都不受影響。有天眼的人,明暗對他不再是障礙。很近或很遠的地方,都可以現前。可是還有一個條件,天眼也有能力的高低,色塵必須在天眼可以看得到的範圍內,才是可以看得到,超過天眼所看到的範圍,也是看不到。

酉三、約慧眼辨
若聖慧眼,一切種色皆是所行。
聖人的智慧眼,所有的色法都是它所活動的地方。不是五眼中的慧眼,五眼中的慧眼是證得無分別智,才有慧眼。現在說的慧眼,應該是後得智的境界,屬於五眼當中的法眼;是說聖人以智慧為導首的聖慧眼,能夠簡別種種的一切法。

申二、釋差別2 酉一、問
問:如本地分說六種所行性,此何差別耶?
問:本地分‧意地卷3,說到眼耳鼻舌身根活動的範圍中,這六種所行性有什麼差別相呢?

酉二、答2 戌一、釋6 亥一、初所行性
答:初所行性,謂有情世間所攝色,及器世間所攝色。
答:第一種所行性,是以六種所取境相的依止處來分別,分屬於有情五蘊身所攝的色法;屬於無情的器世間所含攝的山河大地等色法。

亥二、第二所行性2 天一、略列
第二所行性,謂由三自性自性差別故,相差別故,作用差別故,分位差別故。
第二種所行性,境界現前的差別性,可分成四類來說明。
一、由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三種自性的差別,令境界現前成種種差別性。
二、由相差別,令境界現前成境差別性。色聲等六塵各有不同諸多相狀差別。
三、由作用差別,令境界現前成作用差別性,色聲皆有作用,而香味觸三種皆無作用。
四、由分位差別,於境界之分別成差別性,六塵皆有好、壞、平等、可意、不可意等分別差別,分位不同,境相也不同。依三自性的自性差別為依止,而有相差別、作用差別、及分位差別。

天二、別辨5 地一、色3 玄一、相差別
色相差別者,謂青、黃、赤、白等,乃至廣說。
色相差別有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以及空一顯色,乃至包括長短方圓等種種形色。

玄二、作用差別
作用差別者,謂有表、無表、律儀、不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作用。
作用差別,包括有表色、無表色、律儀色,不律儀色、還有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的作用。有表色,依止身體表達內心的思想稱為有表色。無表色就是種子的狀態。律儀色,就是戒體善法。不律儀色,就是惡戒體屬於惡法。非律儀非不律儀,屬於無記色,依不屬於善、也不屬於惡的心情而之現出的身體相狀,稱為非律儀非不律儀。

玄三、分位差別
分位差別者,謂可意、不可意色,及順捨處色。
色法的分位差別包括可意色、不可意色及順捨處色。可意,就是使令內心滿意的色法。無記的色,稱為順捨處色,是非可意、非不可意的,有也好、沒有也好,也不喜歡、也不討厭,這樣的色法。

地二、聲3 玄一、相差別
聲相差別者,謂執受大種為因、非執受大種為因、執受非執受大種為因。
聲音也有三種差別,就是由阿賴耶識所執受的大種所發出來的聲音;如鳥叫或者是蛙鳴等。這些有情是以執受大種為因,所發出來的聲音所發出的聲,稱為執受大種聲。非執受大種為因,不為阿賴耶識所執受的大種為因所發出來的聲音。包括風聲,林聲,樹聲,草木等聲。由無情物所發出的聲音稱為非執受。因為沒有阿賴耶識的執受,沒有感覺的,不是有情發出來的聲音,稱為非執受大種為因。第三種是執受跟非執受和合在一起的而發出的聲音。比如有人去彈琴唱歌、敲木魚頌經打引磬,依有情及無情的大種和合而發出來的聲音,稱為執受非執受大種聲。

玄二、作用差別
作用差別者,謂語表業。
聲音的作用,能夠表達內心的思想,稱為語表業。用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思想,是聲音的作用。

玄三、分位差別
分位差別者,如前應知。
聲音的分位差別,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卷1,有說,好聽的聲音,不好聽的聲音,以及不是屬於好的、不好的聲音等,就像色法一樣。

地三、香3 玄一、辨相別
香相差別者,謂根、莖、皮、實、華、葉、果香。
香的相差別,依植物可分成根、莖、外皮、內幹、花、葉、果實等香。

玄二、簡作用
作用差別者,謂香、味、觸皆無作用。
香的作用差別,香、味、觸都沒有作用。前說到色聲二法指色身的行動及語言,能表達內心的思想都有作用,香味觸則無此功能。
香味觸皆無作用:由於香味觸不能發動加行思、決定思、等起思這三種思來造善業不善。香味觸不能說是善的、或是不善的。

玄三、例分位
分位差別,如前應知。
香的分位差別如前文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卷1,有好香、惡香,還有平等香:也不是好、也不是惡的香。味觸也是一樣,有好觸、惡觸、還有平等觸,或者說順捨處觸等等。

地四、味
味相差別者,謂甘苦等。如前已說。
味相的差別包括甘苦等,前面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卷1已說過。

地五、觸
觸相差別,亦如前說多種應知。
觸相差別,也如前面本地分‧五識身相應地卷1所說有多種應當了知。觸相包括:地、水、火、風、輕性、重性、滑性、冷性、煖性、飢、渴、力、劣、勇、怯、飽、暖等等。觸沒有作用。觸的分位,可以分成可意觸、不可意觸、及非可意非不可意觸等。

亥三、第三所行性
第三所行性,謂東、南、西、北等方維差別應知。
第三種所行性,是指東、南、西、北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維等差別,不同的角度令所現境界也有差別。

亥四、第四所行性
第四所行性,謂過去、未來、現在差別應知。
第四種所行性,指過去、未來、現在三種時間分位的差別,應當了知。如果現在眼睛所能夠了別的,就是現前的境界。如果是聖人,過去、現在、未來都能夠知道。在凡夫的階段,前五識只能取現在境。

亥五、第五所行性
第五所行性,謂取實不實差別應知。
第五種所行性,是指意識取實境與非實境,令境界成明了或不明了的差別應了知。
取實不實差別應知:謂若意識與眼等識同取所緣,名取實事,爾時意識體相明了可得。若唯憶念過去曾所受境,名取不實,爾時意識行不明了。

亥六、第六所行性
第六所行性,謂取一分事、或遍滿事差別應知。
第六所行性,眼耳鼻舌身意識,在境界上活動時,有時候只有取一部分;有時候全部都取,使境界有一部分現或全現的差別。

戌二、結
如是等類,是名諸色境界現前差別應知。
如上文分六點說明諸色境界現前差別應當了知。

未三、能生作意2 申一、徵
云何名為能生作意?
什麼稱為能生作意?

申二、釋
謂由所依不壞故、境界現前故,所起能引發心所。
識由所依止的根沒有壞掉,境界也現前,而且內心作意心所能夠啟動、引發諸識、及相應的心所去取境。這樣的一個心所,稱為作意心所。

辰二、結
如是等類,應當思惟色蘊所行相。
如上所說。色蘊要成為所認識的境界,必須有幾個條件:要根不壞、境界現前、能生作意正起,這些因緣條件具足時,完成諸根諸識取境了境的功能,行者應當如此仔細思惟色蘊的行相。

卯十、相雜3 辰一、徵
復次,在欲界者,依欲界身發起色界大種現前,彼諸大種云何與下界色共住?為異處耶、非異處耶?
其次,在欲界的有情,依欲的果報身修得禪定時發起色界大種現前,此時色界的地大種等如何與欲界色共住?是分別住在同處或不同處所?

辰二、釋
當言如水處沙,非住異處。
色界的色法非常微細,與欲界色法不相質礙,應說如同水裡的沙,沙與水和合一處,並非住在不同處所。

辰三、結
如是等類,應當思惟色蘊互相雜相。
如上所說,欲色二界四大種可互相融合同一處,行者應如此思唯色蘊互相雜住在一起的相狀。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五
子二、四無色蘊2 丑一、結前生後
如是已思擇色蘊。我次當說名所攝四無色蘊隨所應建立相。
如前面已經思惟簡擇過色蘊的種種相狀。我現在應當說心法所含攝的受想行識四無色蘊,隨四無色蘊所應該建立的相狀一一說明。

丑二、正廣顯示10 寅一、立一心相3 卯一、標指
如本地分立一心相,今先顯示。
如本地分第二卷中安立一心相,現在開顯這個道理。

卯二、引教2 辰一、第一教
如世尊言:若有眾生於如來所,但發一心及一言說:善逝大師!善逝大師!如是發心,我尚說彼於諸善法多有所作,何況身語如其心量隨順奉行。
如佛陀世尊說:如果有眾生在如來的處所,只要發一念心及說一句話讚歎佛:善逝大師!善逝大師!這樣的發心,我尚且讚歎他在種種的善法中,已經造了很多功德,何況動身發語,如佛的心量隨順佛的聖教如法奉行者,更是功德無量。

辰二、第二教
又如是言:由一淨心,當往善趣。
其次,經中又這樣說:由一念淨心,當往諸善趣受生。

卯三、釋義2 辰一、名發一心
如是等類,當知此中依轉所攝相續一心,由世俗道名發一心。
如經典上所說的一心或一淨心等這些說法,應當了知這裡所說的一心,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有這麼多心相似相續不斷地,緣慮同一個所緣境,相似相續的現前,這同類相似相續的心,世間人說為發一心,其實已經過很多剎那。
依轉所攝相續一心:什麼是世俗言說一心剎那的意義?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依止在同一處所上,在同一境界事上,有那麼多的分別心生出來,這一段時間名一心剎那。

辰二、名發一語等
又依世俗相續道理,名發一語及發身業。
又依世俗相續的道理,來說明發一語及發身業的意義。發一心、發一語、及發身業是以心識相似相續的緣同一事境,才說是一,其實並不是一,其實一是一類相似相續的意思。
又依世俗相續道理:相似相續,亦說名一,與第二念極相似故。

寅二、心同緣境2 卯一、問
問:有分別心、無分別心,當言同緣現在境耶?為不同耶?
問:有分別心、無分別心,應當說同緣現在境呢?還是不同緣現在境呢?

卯二、答2 辰一、標義
答:當言同緣現在境界。
答:應當說意識的有分別心,與前五識的無分別心,同緣現在的境界。

辰二、釋由
何以故?由三因故。謂極明了故,於彼作意故,二依資養故。
怎麼說呢?有三個原因,可以成立意識的有分別心與前五識的無分別心同緣現在境。
一、極明了。意識與五識同緣現在境,對於現在境的行相,意識非常明白清楚。
二、於彼作意。作意心所發動六識緣取現在境界,五俱意識與前五識同緣此境。
三、二依資養。五識緣現在境時需要「俱有依」(或名五根)及「分別依」(或名第六意識-五俱意識),有這二種依止資養,前五識的無分別心,與意識的有分別心,同緣現在境界,同依現在境能得到長養。

寅三、心染汙因2 卯一、總標簡2 辰一、問
問:染心生時,當言自性故染?為相應故?為隨眠故?
問:心是指八識心王,心有染污生起時,應當說是識本身就是染污呢?還是因為與染污心所相應而有染污?或是因為有煩惱的種子而染污呢?

辰二、答2 巳一、顯義
答:當言相應故,隨眠故;非自性故。
答:應當說心的染污是因為心與染污心所相應,而且有煩惱種子的隨逐,並不是心本身就是染污的。

巳二、簡過
若彼自性是染汙者,應如貪等畢竟不淨。若爾,大過。由彼自性不染汙故,說心生時自性清淨。
如果心自性是染汙的話,應該像貪瞋癡一樣,究竟是不清淨的,即使修行也不能轉識成智,這樣就有大過失。由於心有了別的性質,不能說它是染污的,因此說心生時,就是自性清淨。

卯二、別辨染2 辰一、釋相應
問:諸煩惱纏,於心二種染汙因中,當言何等?答:當言相應。
問:煩惱數數現行名為纏,種種煩惱現行時,在心的二種染汙原因當中,應說屬於哪一種?答:應當說煩惱與心相應令心成染。

辰二、釋隨眠2 巳一、問
問:此中何等說名隨眠?
問:什麼稱為隨眠?

巳二、答2 午一、出體性
答:諸煩惱品所有麤重不安隱性。
答:所有屬於煩惱的一類,能令身心沒有堪能性,產生種種苦受,有不安穩性,名隨眠。本地分‧意地卷2說:生命體中所有的煩惱種子,名麤重,也名隨眠。決擇‧聞所成慧地卷64解釋麤重相說:略說令身心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麤重相。麤重相又有五種相:一、現重相,煩惱種子令身體粗重沒有能力做事,心情沈重沒有喜樂。
二、剛強相,煩惱種子令身體僵硬,個性剛強難調難伏。
三、障礙相,煩惱種子障礙修禪定及聖道,也障礙解脫。
四、怯劣相,煩惱種子令身心怯劣,無法承受擔當大任。
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煩惱種子令身心不自在,沒有堪能成辦世間及出世間的功德。種種煩惱麤重相隨順惑業苦諸雜染;背離清淨的戒定慧,故說煩惱種子令身心無所堪能、不調柔、不安穩。

午二、顯業用3 未一、略標相
又持諸行令成苦性。
又煩惱種子的麤重相能使一切有為法,變成苦性,使令身心不得安隱。

未二、出聖觀
是故聖者,由行苦故現觀為苦,於諸行中安住苦觀。
因此聖人,在遷流不息的行苦當中,現量證得行苦是苦,安住於一切有為諸行為苦的智慧中。聖人了知隨眠能持諸行令成苦性,當五蘊諸行沒有苦苦與壞苦時,仍然有煩惱種子隨逐諸行令成行苦性。只要還有煩惱種子未除,諸行就有麤重性、有不安隱性,總有一天還會碰到苦苦,或者是壞苦,所以聖人由行苦現觀為苦,於諸行中安住苦觀。

未三、釋觀相
云何觀耶?如毒熱癰,乃至廣說如有尋有伺地,應如是觀。
聖人如何觀察諸行是苦呢?聖人觀五蘊如毒熱癰,像個大毒瘤。這個毒瘤令人熱惱,令五蘊不安,令五蘊成苦。如果用熱灰塗在毒熱癰上,會更加苦,名苦苦觀;若用冷藥塗在毒熱癰上,能有一些清涼,少少有一點快樂,可是一下子樂就沒有,還是苦,名壞苦觀;毒熱癰本身就是苦,名行苦。如前有尋有伺地所說,應當這樣觀察。

寅四、染惱心法2 卯一、略標列
復有三種染惱心法,當知普攝一切染惱。所謂業染惱、受染惱、煩惱染惱。
其次有三種染惱心法,應當知道普遍含攝一切染惱,包括業染惱的不善業道、受染惱的苦受,及煩惱染惱,應當了知煩惱本身就是一種染惱。

卯二、明界繫
初二染惱,唯欲界繫;最後染惱,通三界繫。
最初二種業染惱及受染惱,只有欲界的有情才有。最後的煩惱染惱,三界有情都有。
初二染惱唯欲界繫:由於業染惱唯是攝屬於不善業道,十不善業唯欲界有;受染惱是指苦受,唯欲界眾生有苦受。

寅五、心繫縛法2 卯一、煩惱縛
問:何等名為心煩惱縛?答:一切隨眠。
問:什麼是心煩惱縛?答:一切煩惱種子都是心的煩惱縛。

卯二、業縛2 辰一、問
問:何等名業縛?
問:什麼是業縛?

辰二、答2 巳一、辨種類4 午一、樂著事業
答:樂著事業,名為業縛。
答:愛著事業名業縛。

午二、三處為障業2 未一、標
又於三處為障礙業,亦名業縛。
又若在三處,造作障礙的業,也名業縛。

未二、列
謂於出離心,於得出離喜樂,於得聖道。
業能障礙如下三處是:善法欲名為出離心,就是指捨棄家法求取出家之心。住定地樂,說名得出離喜樂,這是依世間道修習禪定離欲所得的喜樂,是聖道的依止處。現量證得四聖諦的真理,如實了知苦真實是苦,集真實是集,滅真實是滅,道真實是道,名證諦現觀,也名得聖道,此時成就聖人無漏的無分別智,已戰勝煩惱,獲得決定的勝利,名決定勝。於出離心、於得出離喜樂、於得聖道這三處,想要有所成就,各有相應的因緣條件,若造作障礙之事,即名業縛,應當了知業能為障。

午三、順異熟障業
又順異熟障業,亦名業縛。
若造作引生八難的果報業,名順異熟障業,也名業縛。八難異熟是指生三惡道、長壽天(無想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北俱盧洲、盲聾瘖啞、世智辯聰、及生在佛前佛後,這八種障礙修學佛法的果報。

午四、邪願業
又邪願業,亦名業縛。
又由不正當的願望所造的業,也名業縛。如有人修福發心作龍、金翅鳥;或外道求生天等業,名邪願業。

巳二、明開合
如是四種,別開有六,總合為四。
如上所說的四種業縛,分別開來成為六種,有開合的不同;若將於出離心、於得出離喜樂、於得聖道三處的障業開成三種,加上樂著事業、順異熟障業及邪願業共有六種。若將這三處為障業算成一種,加上樂著事業、順異熟障業及邪願業,總合為四種。

寅六、心相應法3 卯一、略辨二類2 辰一、總標列2 巳一、遍行
問:諸識生時,與幾遍行心法俱起?答: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問:眼等八識生起時,與哪幾種徧行心所法同時一起生起?答:與五個心所一起生起。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這五心所徧在一切識,徧一切處、徧一切時,徧一切善、不善、無記,都有這五個遍行心所法。

巳二、不遍行
問:復與幾不遍行心法俱起?答:不遍行法乃有多種,勝者唯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問:眼等八識生起時,又與幾種不徧行心所法同時一起活動?答:不徧行心所法有很多種,其中強勝的有五種,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這五個心所法,在各別境界上才會出現,又稱為別境心所。

辰二、隨別釋2 巳一、行相2 午一、遍行攝5 未一、作意
作意云何?謂能引發心法。
作意心所的行相是什麼?是能引發諸識去看、聽、嗅、嘗、觸、覺等,令心緣取境界,是引心動念的開始。

未二、觸
觸云何?謂三和合故,能攝受義。
觸心所的行相是什麼?是根、塵、識,三法和合在一起,能夠使心心所同緣一境,使令受能生起。觸也是受、想、思的依止處。
能攝受義者:義是指境界,是受心所攝取領受的對象,由觸為緣才能夠生受,故說觸能夠攝受境界。

未三、受
受云何?謂三和合故,能領納義。
受心所的行相是什麼?是指根、塵、識,三法和合,由觸引生受心所去領取納受境界。

未四、想2 申一、略
想云何?謂三和合故,施設所緣,假合而取。
想心所的行相是什麼?是指根、塵、識,三法和合,由觸產生覺受,想為所緣的境界施設名言,同時也以名言來取相,以名言來認識境界。想的作用是取相,取相要有名言,取假名的相貌,取的只是名言相,有了假名才能夠想,想心所才能活動。然而依他如幻的境界本來並沒有名言的,但是想要依名言才能取境,取的只是名言相,並不是依他如幻的境界之實相,稱為假合而取。

申二、廣2 酉一、標列
此復二種。一、隨覺想,二、言說隨眠想。
此想心所有二種,一是隨覺想,二是言說隨眠想

酉二、隨釋2 戌一、隨覺想
隨覺想者,謂善言說人天等想。
隨覺想是指善於言說的人或天等,善於表達,也善了解言說意義者的想法。

戌二、言說隨眠想
言說隨眠想者,謂不善言說嬰兒等類,乃至禽獸等想。
言說隨眠想,是指不善於言說的嬰兒等類,乃至禽獸等的想法。這類不善了名言但有言說種子隨逐資助熏習,令其隨分生起分別,稱為言說隨眠想。

未五、思
思云何?謂三和合故,令心造作,於所緣境隨與領納、和合、乖離。
思心所的行相是什麼?是根塵識三和合,所生觸、受、想,令思心所生起造作,對於所緣境隨順給與領取納受,於可意境思欲和合,於不可意境思欲別離。

午二、不遍行攝5 未一、欲
欲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希樂。
欲心所的行相是什麼?是指對於各式各樣的境界,隨順趣向,希望好樂得到。欲的行相是希望,希望得到此境與境和合,名為和合欲。希望離開此境與境別離,名為乖離欲。

未二、勝解
勝解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印可。
勝解心所的行相是什麼?是指對於各式各樣的境界能夠隨順、趣向、印持、忍可這些境界。

未三、念
念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趣明記。
念心所的行相是什麼?是指對於各式各樣的境界,隨順、趣向、明記不忘。

未四、三摩地
三摩地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順趣向為審慮依心一境性。
三摩地的行相是什麼?是指對於各式各樣的境界,隨順、趣向、專注一境詳細思惟,能為心一境性的依止。

未五、慧
慧云何?謂於彼彼境界,隨順趣向簡擇諸法。或如理觀察,或不如理觀察,或非如理非不如理觀察。
慧心所的行相是什麼?是指對於各式各樣的境界,隨順、趣向、簡別、決擇諸法善惡等性,以智慧分別,若符合事實真相,名如理觀察;若不符合事實真相,名不如理觀察;若不是合理也不是不合道理,名非如理非不如理觀察。

巳二、作業2 午一、遍行攝5 未一、作意
復次,作意為何業?謂於所緣引心為業。
其次,作意心所能夠作什麼事情呢?作意能引導心去注意所緣境,有這樣的作用。

未二、觸
觸為何業?謂受、想、思所依為業。
觸心所能夠作什麼事情呢?前面說根塵識三法和合名觸,觸有引生受、想、思心理活動的作用。

未三、受
受為何業?謂愛生所待為業。
受心所能夠作什麼事情呢?有了感受以後會有愛。

未四、想
想為何業?謂於所緣,令心彩畫言說為業。
想心所有什麼功能業用?對於所緣境想心所有令心彩畫言說的作用。

未五、思
思為何業?謂發起尋、伺、身語業為業。
思心所能夠作什麼事?於所緣境能夠發起尋伺,作粗的觀察,或細的觀察,而後生起身業或語業的造作,是思心所的作用。

午二、不遍行攝5 未一、欲
欲為何業?謂發生勤勵為業。
欲心所能夠作什麼事?欲有發勤精進,策勵身心的作用。

未二、勝解
勝解為何業?謂於所緣功德、過失、或俱相違,印持為業。
勝解心所能夠作什麼事?是對於有功德的所緣境,或有過失的,或是既無功德,也無過失的,能夠有印持忍可的作用,具有強而有力的認識,非常決定性的了解。

未三、念
念為何業?謂於久所思、所作、所說記憶為業。
念心所能夠作什麼事?對於很久以前所思惟、作過、說過的事,有明記不忘的作用。

未四、三摩地
三摩地為何業?謂智所依為業。
定心所能夠作什麼事?定能令心專注,成就禪定,是出世間智的依止處,要成就聖道斷除煩惱,一定要有定為基礎。

未五、慧
慧為何業?謂於言論所行染汙、清淨,隨順考察為業。
慧心所能夠作什麼事呢?慧以簡擇為性,慧對於言論及身語意行的染污或清淨,有隨順考究觀察的作用。

卯二、配釋別境2 辰一、問
問:此不遍行五種心所,於何各別境事生耶?
問:欲、勝解、念、定、慧,這五種不徧行心所,在什麼樣的情境下,各別會產生的呢?

辰二、答2 巳一、標列
答:如其次第,於所愛、決定、串習、觀察四境事生。
答:這五種心所法生起的次第如下,先對於所愛的境界生起欲,對於決定的境界有勝解,於串習境有念心所法,於同一所觀境有定心所法,於不同所觀境有慧心所法審慮觀察簡擇。在這四種境界事上,能生欲、勝解、念、定、慧五種不徧行心所。

巳二、配屬
三摩地、慧,於最後境;餘隨次第,於前三境。
三摩地是定,修定及修慧時都要觀察;修定時要在同一所緣境上數數地觀察。修慧需要配合欲、勝解、及念這三個心所,審慮觀察簡擇所緣境事。其他的別境心所隨著次第,對於所愛的境界,生起希求心,這是欲心所;對於決定不疑的境界,生起勝解,這是勝解心所;對於曾經數數串習過的境界,念念不忘,稱為念心所。

卯三、起類差別
問:諸名所攝與心相應所餘蘊法,當言率爾起耶?尋求耶?決定耶?答:若依彼類心,當言即彼類。
問:四種名蘊當中,與心相應的受想行三蘊,應當說是在率爾時生起的呢?還是在尋求時生起的?還是在決定時生起的呢?答:受想行三法是依止率爾、尋求或決定等那一類的心現起,即屬於那一類心。那是要看哪一類的心的生起,才能決定。

寅七、心等和合2 卯一、舉經問
問:如經言:此四無色蘊,當言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說言如是諸法可分、可析令其差別。何故彼法異相成就,而說和合無差別耶?
問:如經上說:受想行識四無色蘊,應當是和合在一起運轉,不是單獨的活動,不可說受想行識等諸法,生時可以分得開來,可以解析出它們的差別相。但為什麼受想行識各自有不同的相貌,又說它們是和合沒有差別的呢?

卯二、釋義答
答:眾多和合,於所緣境受用領解方圓滿故。若不爾者,隨闕一種,於所為事應不圓滿。
答: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現前都是和合在一起運轉,才能圓滿的受用、領納、理解所緣的境界,如果受想行識四蘊中隨闕一種,對於所緣境不能有圓滿的認知,受想行識也不能做好它們所應做的事。所以說四無色蘊是和合而生的。

寅八、心等異名2 卯一、略標列
問:諸心心所,凡有幾種差別名耶?答:有眾多名,謂有所緣、相應、有行、有所依等無量差別。
問:各種心心所有幾種不同的名字?答:有多種不同的名稱;有所緣、相應、有行、有所依等有無量種不同的名稱。

卯二、隨別釋4 辰一、簡有所緣
問:何故眼等亦有境界,而但說彼名有所緣,非眼等耶?答:由彼眼等離所取境亦得生起,心與心所則不如是。
問:為什麼眼等五根能緣取境界,不稱為有所緣,但只說心心所才名有所緣呢?答:由於眼等五根若是離開所取境,也是相似相續的存在,可是眼等識及相應的心所若不與根境一起活動,是不能生起。

辰二、釋名相應
問:何故名相應?答:由事等故、處等故、時等故、所作等故。
問:心心所為什麼稱為相應呢?答:有四個原因,心心所稱為相應:
一、由事等:心心所緣慮相同的對象。
二、處等:心心所依止於同樣的根,或者說心心所同在一個處所上活動;
三、時等:心心所同一剎那生起現行,同時活動;
四、所作等:心心所共同作一件事,如緣青為青色等,也同作善、惡、或無記等業。
有此四個條件所以心心所名相應。

辰三、釋名有行
問:何故名有行?答:於一所緣作無量種差別行相轉故。
問:為什麼心心所名有行呢?答:由於在同一個所緣境上有許多不同的心所現前活動的緣故,如作意心所警心令起,三和合有觸心所,受心所能領納,想心所能取相,思心所能造作,這麼多不同的心所法在同一個所緣境上與心王一起現前活動,因此心心所名為有行。

辰四、釋有所依2 巳一、問
問:何故名有所依?
問:為什麼心心所法名為有所依呢?

巳二、答2 午一、標義
答:由一種類託眾所依差別轉故。
答:由於心心所必須依託眾緣才能生起,如眼識生要有眼根為俱有依,意為等無間依:眼識無間過去識,即前一念眼識讓出一個位置,後一念的眼識才能生起;還要有種子依,要有眼識的種子才能夠現起眼識,所以心心所名有所依。
由一種類:心心所法同樣要依止俱有依、等無間依、種子依,才能夠現前。
眾所依:一、俱有依,二、等無間依,三、種子依,這是眾所依。

午二、簡非
雖有為法無無依者,然非此中所說依義,唯恆所依為此量故。
一切有為法,不能單獨生起,並不是不需要有所依靠的因緣而生,可是那不是這裡所說的依的意思。是指恆常依止才算是有所依,以這樣的標準才是有所依。如眼識現起,一定要有恆常所依的俱有依(根)、等無間依、種子依(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如果沒有這三法,眼識不能現前。恆常依此三法方能現行,這才名為有所依。

寅九、心等互對4 卯一、三受相望
問:何故樂望苦受、苦望樂受、若樂若苦望非苦樂說互相對?答:由自種類而不同分互相對故。
問:為什麼樂受相對於苦受、苦受相對於樂受,或是樂受對望於不苦不樂受,或苦受對望於不苦不樂受,都是互相對法呢?答:雖然三受同是屬於受這一類的,但分位不同,而說互相對望。

卯二、捨望無明
問:何故不苦不樂受望彼無明說互相對?答:由與諸受、一切煩惱皆為助伴互相對故。
問:為什麼不苦不樂受對望無明可以說互相對法?答:因為不苦不樂受是一切受的助伴,有苦受或有樂受時,都有不苦不樂受為伴,不苦不樂受恆時存在。而無明與一切煩惱恆為助伴,只要有煩惱,一定有無明在。無明與捨受相比,它們恆常為助伴,而此助伴是與自己同一類之法同在一處,因此說捨受與無明互相對望。

卯三、明望無明
問:何故明與無明說互相對?答:能治、所治互相對故。
問:為何說明與無明互相對望?答:明是能對治煩惱的智慧,無明是所被對治的煩惱。依能治、所治而說明與無明互相對望。

卯四、明望涅槃
問:何故明與涅槃說互相對?答:因果相屬互相對故。
問:為何說明與涅槃互相對望?答:明是能斷煩惱的智慧,是成就涅槃的因,涅槃是明的果,因果相屬,所以說明與涅槃說互相對望。

寅十、心等性類2 卯一、徵
云何建立四無色蘊為善、不善、無記性耶?
如何建立受想行識四無色蘊,是善、不善、或是無記性的差別呢?

卯二、釋2 辰一、總標列
謂一切無差別。嗢柁南曰:
依處與自性 相應世俗等 軟等事差別 得失能所治
四無色蘊的善、不善、或者是無記性都以九門來分別。如偈頌說:
一、依處:指出善、不善、無記三性法的依止處。
二、自性:說明善性、不善性及無記性的自性。
三、相應:分別三性法生時與何法相應。
四、世俗等:分別三性法是世俗有,還是真實有的差別。
五、軟等:分別三性法的軟、中、上品強弱的程度。
六、事:分別三性法生時依何事而生。
七、差別:分別三性法增一差別及作用差別等。
八、得失:分別三性法的功德、過失等差別。
九、能所治:說明三性法能治、所治的差別。

辰二、隨別釋3 巳一、善性攝9 午一、依處2 未一、問
問:善法依處有幾種?
問:善法生時的依止處有幾種?

未二、答2 申一、標
答:略說有六。
答:簡單說有六種情況會有善的心心所出現。

申二、列
一、決定時,二、止息時,三、作業時,四、世間清淨時,五、出世清淨時,六、攝受眾生時。
一、決定時:若於世出世善有決定勝解時,即有善法生。
二、止息時:惡法止息時,善法即生。
三、作業時:作世出世善業時,會有善法生。
四、世間清淨時:修習禪定是善法的依止處。
五、出世清淨時:修三乘觀行是善法的依止處。
六、攝受眾生時:指攝受眾生離苦得樂,會有善法生。

午二、自性
問:何等為自性?答:謂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如是諸法名自性善。
問:什麼是善法的自性?答:就是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這些善法本身的自性就是善,名為自性善。

午三、相應2 未一、問
問:如是諸法互相應義,云何應知?
問:這十一種善法與六種善法的依止處相應的情形是如何的呢?

未二、答6 申一、決定時
答:於決定時,有信相應。
答:於決定時,肯定會與信相應。

申二、止息時
止息雜染時,有慚與愧,顧自他故。
於止息惡法時,會有慚與愧的善心所出現。慚是顧自,自我要求產生的約束力,愧是顧他,顧慮他人對自己的指責或看法,而產生的約束力,由慚與愧的力量能止息雜染。

申三、作業時
善品業轉時,有無貪、無瞋、無癡、精進。
作一切善業,會與無貪、無瞋、無癡及精進等善心所相應。

申四、世間清淨時
世間道離欲時,有輕安。
修世間離欲道修禪定,證得未到地定以上的禪定時,會與輕安現前。

申五、出世清淨時
出世道離欲時,有不放逸及捨。
修出世道離欲時,有不放逸及捨二種善心所現起。能夠精進的斷惡修善,才能成就出世聖道的功德,成就聖道之後就能捨離貪瞋癡等雜染。

申六、攝受眾生時
攝受眾生時,有不害,此是悲所攝故。
攝受眾生時,有不害有情的善心所出現,這是大悲心所攝。

午四、世俗等2 未一、問
問:是諸善法,幾世俗有?幾實物有?
問:這些善法,有哪些是世俗有?有哪些是實物有?世俗有是假有,無實自體,是其他法的分位差別和合而有。實物有是指有自體法者,即由阿賴耶識實種子所生的善法。

未二、答2 申一、標舉世俗
答:三世俗有。謂不放逸、捨及不害。
答:三種善法不放逸、捨及不害,屬於世俗有。

申二、釋其所以2 酉一、不放逸捨2 戌一、出體分
所以者何?不放逸、捨,是無貪、無瞋、無癡、精進分故。
為什麼?因為不放逸及捨,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及精進的分位差別,是屬於世俗有。

戌二、明建立
即如是法離雜染義,建立為捨;治雜染義,立不放逸。
依無貪、無瞋、無癡及精進四法能遠離雜染,這時沒有惛沈、掉舉,也沒有種種的過失,任運的與善法相應,名之為捨。依此四法能對治雜染,安立為不放逸。不放逸是成就善法之因,捨是成就善法之果。

酉二、不害
不害即是無瞋分故,無別實物。
不害是沒有瞋心才能夠不害,因此不害是無瞋的分位差別,並沒有真實的自體。

午五、軟品等3 未一、軟品善根
問:何等名軟善根?答:諸不定地所有善根;或在定地,而能對治上品煩惱。
問:什麼是軟品善根?答:還沒有得定以前,在散心位時所有善根都屬軟品,力量不強。或是得到定,但是只能對治比較粗的煩惱,能對治的善根是屬於軟品的。

未二、中品善根
問:何等名中品善根?答:若在定地世間善根;或能對治中品煩惱。
問:什麼是中品善根呢?答:禪定是屬於世間的善根;或者所得定力能對治中品的煩惱,善根的力量已經能夠對治稍微細一點的煩惱。

未三、上品善根2 申一、問
問:何等名上品善根?
問:什麼是上品善根?

申二、答2 酉一、出體性
答:謂出世間所有善根;或能對治下品煩惱。
答:前面所說的軟品與中品善根,不論有沒有得定,都是屬於世間的善根。直到證得出世間的無分別智以後,所有的善根才是上品,或者所得善根能對治下品最微細的煩惱。

酉二、釋所由
又諸善法,或由加行力、或由串習力、或由自性力、或由田事力、或由清淨力,當知成上品。
這十一種善法為什麼會成為上品呢?或者是由勤修加行。或由一次又一次的熏習善法。或是由無始劫以來數數熏習,任運而有善法的自性力。或者因善法所緣的對象特別殊勝。或是依出世間離欲清淨,斷除煩惱,道力增長。

午六、依事2 未一、問
問:善根生時,依幾種事而得生耶?
問:善根生時,要依止幾種事才能夠產生呢?

未二、答2 申一、略標列
答:若略說依八種事。一、施所成福業事,二、戒所成福業事,三、修所成福業事,四、聞所成事,五、思所成事,六、餘修所成事,七、簡擇所成事,八、攝受有情所成事。
答:要略而言,依止八種事情,善根可以生起增長。
一、施所成福業事:布施能對治慳貪,生起無貪等善根。
二、戒所成福業事:持戒能斷除身語意惡業,令三業清淨與善法相應。
三、修所成福業事:在禪定中緣一切眾生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能斷瞋恚,引生無瞋等善根。
四、聞所成事:聽聞佛法能對治愚痴,了知善惡因果,進而斷惡生善。
五、思所成事:深刻思惟佛法的義理,能如理作意,伏除煩惱現行,生出善法。
六、餘修所成事:除了四無量心以外的修法,名餘修所成事。如修蘊、處、界等善巧,念佛、靜坐等,此時以聖法為所緣,必然能生善法。
七、簡擇所成事:前三事施、戒、修屬福;後三事聞、思、修,屬於順解脫分所攝智;簡擇所成事屬於順決擇分所攝智,依此能斷障證果,是出世善生之依止處。
八、攝受有情所成事:作利益眾生事時,一定要有無瞋不害之慈悲心,也是善法生之所依事。

申二、明對治
當知此中,隨其所應依所說事。或於現法、或於後法,隨為一種貪、瞋、惡見,於心相續先成穢染;既被染已,由彼對治,令於是處不復相應。
應當了知這八種事中,隨其所相應的,依所說的事情,或於現在的色受想行識、或於來生的色受想行識中,隨著任一種貪、瞋、惡見的染法,在內心裡面生起,心被染污以後,由這八種事來對治貪、瞋、惡見等煩惱,使令心不再與惡法相應。若常常作這八種事情,可以使令善根不斷的增長。

午七、差別2 未一、問
問:何等名為善法差別?
問:善法有什麼差別相?

未二、答2 申一、釋2 酉一、指前說
答:或有一種乃至十種。如本地分已廣宣說。
答:或有一種,是無罪義名善法,乃至十種,如本地分‧意地卷3,已詳細說過。

酉二、顯別義
又諸善法,或有對治雜染故,或有雜染靜息故,或有攝受可愛果故,或有相續清淨故,或有供養靈廟故,或有攝受有情故。
又這十一種善法,信是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能對治不信三寶等引生的雜染;慚愧二種善法能止息惡行為業,令雜染靜息。依三善根及精進作世間善法,能取得人天可愛的果報。又說,或有學聖者的有漏善法,都屬於人天的果報;世間離欲道清淨時有輕安,出世間離欲清淨時有不放逸、捨、及輕安。輕安、不放逸及捨,能使身心相續清淨;供養靈廟、修福分善,通於凡夫及聖人。由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及精進等善心所配合,能夠做這件事情;有利益他人的善法,能夠攝受有情,這時有不害善心所的配合。

申二、結
如是等類善法差別,應當了知。
如上所說或有對治雜染,乃至或有攝受有情等善法差別,應當了知。

午八、得失3 未一、徵
復次,善法無有過失,有何功德?
其次,為什麼善法沒有過失,只有功德呢?

未二、釋2 申一、標
善法功德,有無量種。
善法成就時,功德無量無邊。

申二、列
謂能淨治心,1)令離煩惱纏及隨眠;
善法能夠令心清淨、對治煩惱,能遠離煩惱的現行,斷除煩惱的種子。

2)令於所緣無有顛倒;
對於所緣境沒有顛倒。

3)能令善根堅固不退;
能令善根堅固不會退失。

4)令等流行相續而轉;
令善法的等流常相續活動。

5)不為自害、不為他害、不為俱害;
有善法的人不會自己殘害自己,使自己受害;也不會使他人受害,也不會使自己與他人都受害。

6)不生現法罪、不生後法罪、不生現法後法罪;
不會自害所以不會造罪;不傷害他人,將來的生命體也不會有罪過;既不害他,就不被他害,不生現在以及來生的身心憂苦及罪過。

7)能令受彼所生喜樂;
能領受到善法所生的喜樂。

8)能盡生為上首所有眾苦;
能盡除所有由生而引發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等輪迴三界之苦。

9)又能增長涅槃勝解,能親近彼;
能增長對涅槃的勝解,能親近涅槃。

10)能令財位無有退失;
常常作善,財富、地位不會退失。

11)處眾勇猛,無懼無畏;
處在大眾能勇猛精進,沒有怖畏恐懼。

12)廣大名稱,流布十方;
常修善法,能令名聲遠播,乃至流傳千古。

13)為眾聖賢之所稱讚;
常修善法,能令諸多聖人及賢人讚歎。

14)臨命終時,不生憂悔;
臨命終時,不會憂愁後悔,也不用害怕墮入三惡道。

15)身壞已後,生諸善趣;
身壞以後,能生到人天善趣。

16)於諸善法,令無退失;
能令善法不斷的增強廣大,不會退失。

17)能速隨證自所求義。
善法能夠迅速的隨順證得涅槃或無上菩提。
《瑜伽論記》將以上所說善法功德,歸納成四種。
一、離惡集善:從能令淨心至令離煩惱纏及隨眠,屬離惡;令善根堅固不退、令等流行相續而轉,屬集善。
二、捨苦得樂:從不為自害到不生現法後法罪,明離苦及苦因;能令受彼所生喜樂;明得樂果。
三、厭有為樂無為:能盡生為上首所有眾苦,是厭有為;能增長涅槃勝解,能親近彼是樂無為。
四、說明現法益及後法益:能令財位無有退失、處眾勇猛無懼無畏、廣大名稱流布十方、為眾聖賢之所稱讚,說明現在的利益;臨命終時不生憂悔、身壞已後生諸善趣、於諸善法令無退失、能速隨證自所求義,說明後法的利益。

未三、結
如是等類諸善功德無邊無量,當盡了知。
如上所舉善法功德,若是廣說則無量無邊,應該全部要知道。

午九、能所治2 未一、徵
云何建立諸善對治?
如何建立善法對治煩惱的功能?

未二、釋2 申一、標
由十五種。
善法有十五種對治煩惱的功能。

申二、列
1)謂厭患對治故,
在加行道,聞思修道,能認識苦集的道理,對於三界苦集能生厭離,名厭患對治。

2)斷對治故,
修出世間道,於無礙道時正斷煩惱,名斷對治。

3)持對治故,
修出世間道,斷對治得到的結果名解脫道,能證得無為,及任持於斷,得到轉依,捨阿賴耶識中的煩惱種子,轉得出世清淨無漏的種子,名持對治。

4)遠分對治故,
從持對治以後所起諸道,望前所斷煩惱,遠有遮防,令畢竟不生,名遠分對治。

5)所欲趣纏對治故,
所欲趣,是指人喜歡去的地方,就是人趣跟天趣。用善法來對治貪取三界可愛果報的煩惱,名所欲趣纏對治。《瑜伽論記》說觀五欲不淨,伏除欲貪,名所欲趣纏對治。

6)非所欲趣纏對治故,
非所欲趣是指三惡道,沒有人想去三惡道,感得三惡道的貪瞋癡煩惱及十惡業必須用善法來對治。《瑜伽論記》指此文觀彼怨家如親友,伏除瞋恚,名非所欲趣纏對治。

7)隨眠對治故,
依出世聖道能對治煩惱種子。

8)軟品煩惱對治故,
軟品的善法能對治粗的上品煩惱。

9)中品煩惱對治故,
中品的善法能對治中等的中品煩惱。

10)上品煩惱對治故,
上品道修能斷所有最後所斷下品煩惱。

11)散亂對治故,
攝心於定,輕安現前,能對治散亂。

12)諫悔對治故,
勸諫呵斥有情,令其止息煩惱及惡行。有慚愧心者依此能斷惡生善,或堪忍他人勸諫,而止息煩惱及惡行。

13)羸劣對治故,
自己策勵自己精進修道,能令煩惱羸弱無力,不易現行。

14)制伏對治故,
五停心觀是可制伏對治的方法,只是伏除現行煩惱。

15)離繫對治故。
依出世間道,能斷除煩惱種子、遠離煩惱的繫縛。

巳二、不善性攝2 午一、標列二相
復次,諸染汙法二相所顯。一、本煩惱,二、隨煩惱。
其次,諸多染污不善法有二相;一、本煩惱,根本煩惱;二、隨煩惱,隨順根本煩惱現起的煩惱。

午二、隨別解釋2 未一、標當說
今當先說本煩惱,後當分別隨煩惱。
現在先說根本煩惱的九種相貌,接著再分別隨煩惱的九種相貌。

未二、釋差別2 申一、本煩惱9 酉一、依處2 戌一、問
問:本煩惱有幾種依處?
問:根本煩惱的依止處有哪幾種?

戌二、答2 亥一、辨種類2 天一、標
答:六。
答:根本煩惱有六種依止處。

天二、列
一、與無明俱,可意雜染境界;
內心有無明,面對可意、可愛的境界,是生起貪根本煩惱的依止處。

二、與無明俱,不可意雜染境界;
內心有無明,面對令人不滿意、不可愛的境界,是生起瞋根本煩惱的依止處。

三、與不如理作意俱,雜染境界;
內心有不如正理的思慮作意,面對雜染境界,是生起癡根本煩惱的依止處。

四、與無明俱,劣等勝有情、各別五取蘊、得未得顛倒、功德顛倒;
內心有無明煩惱,面對比自己條件差一些,或條件相等,或條件更殊勝的人時,執取自己的或他人各別的五蘊體,以為是真實的,互相比較後,而生起勝劣的分別。但是對於已得聖道或未得聖道,有功德還是有過失,由於心有顛倒錯誤的認知,是生起我慢根本煩惱的依止處。
慢依六事生。一、劣有情,二、等有情,三、勝有情,四、內取蘊,五、已得未得顛倒,六、功德顛倒。於此六事,能生七慢。謂於劣有情,能生於慢;於等有情,能生過慢;於勝有情,生慢過慢及與卑慢;於各別五取蘊,能生我慢;於得未得顛倒,能生增上慢;於功德顛倒,能生邪慢。

五、與無明、不如理作意俱,聽聞不正法;
內心有無明及不如理作意,聽聞不正法,是生起邪見根本煩惱的依止處。

六、與無明、不如理作意俱,於聽正法,而生懈怠。
內心有無明及不如理作意,於聽聞正法時,不能正確理解,心生懈怠,是生起疑根本煩惱的依止處。

亥二、釋依處
當知最初,欣樂和合依處;
由於俱有無明,面對可意雜染境界時,欣喜愛樂,希望與可意境和合在一起,以此為依止處,而生貪煩惱。

第二,欣樂別離依處;
由於有無明,面對不可意雜染境界,是希望與不可意境別離,以此為依止,而生瞋煩惱。

第三,於境顛倒依處;
由於不如理作意,面對雜染的境界,顛倒的取著境界,以此為依止處,而生無明煩惱。

第四,陵懱上慢依處;
由於有無明,面對劣等勝的有情,取著自他各別的五蘊體,以為真實有我、有他,顛倒地認為我勝於他,而生輕懱陵視,這是生起高慢心的依止處。

第五,邪執法行依處;
由於無明、不如理作意,聽聞不正法,是產生邪見的依止處。
邪執法行依處:對於雜染及清淨法,不如實了知,生起邪知邪見,因而造作惡業。

第六,不修正行、不為還滅依處。
由於無明、不如理作意,聽聞正法而生懈怠,對於正法的事與理,都不明白而有疑,因此不能修習正行,也不能斷除煩惱,成就聖道,趣證涅槃。

酉二、自性
問:煩惱自性有幾種?答:有六種。一、貪,二、瞋,三、無明,四、慢,五、見,六、疑。
問:根本煩惱自性有幾種?答:有六種。一、貪,二、瞋,三、無明,四、慢,五、見,六、疑。

酉三、相應2 戌一、問
問:何煩惱與何煩惱相應?
問:哪一種煩惱與哪一種煩惱可以同時、同處、同一所緣、同作一事相應的活動?

戌二、答4 亥一、無明
答:無明與一切。
答:無明與一切煩惱相應。有煩惱時一定有無明。

亥二、疑
疑都無所有。
疑不與一切煩惱相應。

亥三、貪瞋2 天一、總標簡
貪瞋互相無,此或與慢見。
貪瞋互不相應,有貪就沒有瞋,有瞋就沒有貪。

天二、隨難釋2 地一、舉染愛
謂染愛時,或高舉、或推求。
對於任何一法,有染著貪愛心生時,有時候與慢心或推求為體的偏見和合相應。

地二、例憎恚
如染愛,憎恚亦爾。
如染愛或時與高舉的慢,或時與推求的見相應,憎恨跟瞋恚也是一樣。

亥四、慢見2 天一、標
慢之與見,或更相應。
慢煩惱與見煩惱通常是更加的相應。

天二、釋
謂高舉時,復邪推搆。
有高慢心時,又會不如正理推求諸境,產生種種的邪見。

酉四、世俗等2 戌一、問
問:是諸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
問:貪、瞋、癡、慢、見、疑等根本煩惱,哪幾類是世俗有?哪幾類是實物有?

戌二、答2 亥一、世俗有
答:見世俗有,是慧分故。
答:見是屬於世俗有,是慧的分位差別。

亥二、實物有
餘實物有,別有心所性。
除了見以外,貪、瞋、無明、慢、疑五種煩惱心所有各別的體性,屬實物有。

酉五、軟品等2 戌一、問
問:是諸煩惱,云何建立軟中上品?
問:如何來建立根本煩惱的軟品、或中品、或者是上品的差別?

戌二、答2 亥一、總辨品類
答:最後所斷名軟品,中間所斷名中品,最初所斷名上品。
答:最後所斷的煩惱最微細,名軟品;中間所斷的煩腦名中品;最初所斷的煩惱最粗顯,名上品。

亥二、成上品因2 天一、標
復由六因,諸煩惱成上品。
又由六個原因使這些根本煩惱成為上品。

天二、列
一、婬欲所生煩惱,性多上品。
以煩惱的種類而言,婬欲這類的煩惱,多半是上品。

二、串習所生煩惱,性多上品。
以串習而言,不斷的重複熏習的煩惱,多分是上品。

三、安足處煩惱,謂根熟者,性多上品。
以諸根成熟而言,諸根成熟的壯年人,心力強盛,因此煩惱比較猛利,屬於上品。安足處,是指徧計分別的依處,即諸根處。
根熟者:十五歲少年位已上,諸根成熟,名根熟者。

四、不可治煩惱,謂無涅槃法者,性多上品。
無法對治的煩惱,沒有涅槃種性的人,煩惱都很粗顯,性多上品。

五、非處加行煩惱,謂於尊重福田等所,性多上品。
以不應該生起煩惱的對象而言,對恩田的父母師長,或是敬田的佛法僧三寶,本來應該恭敬、尊重、讚歎,反而生起煩惱,這種煩惱也很粗顯,所以性多上品。

六、有業煩惱,謂正發業者,性多上品。
以業的煩惱而言,有身業、語業等動作表示出來的煩惱,明顯可見,多分屬於上品的煩惱。

酉六、依事2 戌一、問
問:煩惱生時,由幾煩惱事而得生耶?
問:煩惱生時,由幾種煩惱的事情才能夠產生煩惱呢?

戌二、答6 亥一、貪煩惱攝2 天一、所依事2 地一、標
答:貪由十事生。
貪心由十件事可以產生。

地二、列
一、取蘊,二、諸見,三、未得境界,四、已得境界,五、已所受用過去境界,六、惡行,七、男女,八、親友,九、資具,十、後有及無有。
一、取著五蘊為我,因而有煩惱的生起。二、種種的見解,執著諸見,愛著諸見能生貪心。三、還沒有得到的可愛境界,也會引起心裡希求的貪愛。四、已經得的可愛境界,希望繼續保持,在已得的境界生起貪心。五、曾經受用過的可愛境界,憶念不忘,也會引起貪心。六、依惡行獲得利益,也會引起貪心。七、凡夫無知,見男女相生顛倒想,令貪欲未生便生,生已增長。八、親切可愛的感情,也是令人生貪的依止處。九、美好勝妙的衣服、飲食、臥具等,也是令人生貪的依止處。十、每個人都希望將來有一個更好的生命,這樣的希望名後有愛。當身心不堪承受巨大痛苦時,將自己殺死,希望永離痛苦,也是一種貪心,名無有愛。

天二、能依貪2 地一、問
問:何貪於何事生耶?
問:在哪一種事情上能引生貪呢?

地二、答3 玄一、標
答:隨其次第,十貪於十事生。
答:隨著次第,能在十種事上起十種貪。

玄二、徵
何等為十?
是哪十種貪?

玄三、列
謂事貪、見貪、貪貪、慳貪、蓋貪、惡行貪、子息貪、親友貪、資具貪、有無有貪。
1)於五取蘊諸實有事起我愛故,是名事貪。2)見取、戒禁取、我語取,依諸見起,是名見貪。3)希求未得可愛境界,是名貪貪。4)堅著已得可愛境界,是名慳貪。5)憶念已所受用過去境界,思惟彼相,起貪欲蓋、或掉舉蓋,是名蓋貪。6)依現在世所得自體,樂受為緣,希求後有;7)苦受為緣,希求無有;是名有無有貪。

亥二、瞋煩惱攝2 天一、出種類2 地一、所依事2 玄一、標
瞋事亦有十種。
瞋所依止的事也有十種。

玄二、列
一、己身,二、所愛有情,三、非所愛有情,四、過去怨親,五、未來怨親,六、現在怨親,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習,十、他見。
一、己身:對於自身的果報所生的不如意事,如老病死等苦,也會引起瞋心。
二、所愛有情:對於所愛的有情,不如己意,由愛生恨,怨由親起,也會引起瞋心。
三、非所愛有情:對於不喜歡的有情,心懷憎恨,也會引起瞋心。
四、過去怨親;五、未來怨親;六、現在怨親,對於過去、未來、現在的怨敵及親愛的人,也會引起瞋心。
七、不可意境:對於令自己不滿意的境界,也會引起瞋心。
八、嫉妒:對於他人的功德不能忍耐,希望所有的功德都在自己的身上,這種不耐他榮的嫉妒心,也會引起瞋心。
九、宿習:由於過去生有瞋煩惱的習氣,也會數數引生瞋心。
十、他見:與他人意見不合,也會引起瞋心。

地二、能依瞋
瞋亦有十,如其次第,依彼而生。
於此十事能依止的瞋煩惱也有十種,如前所說依著次第而生。

天二、明彼攝2 地一、總四種
依前六事,立九惱事,緣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餘名境界瞋;若不忍為先,亦有情瞋;若宿習瞋;若見瞋。
依止前文所說六事:一、己身,二、所愛有情,三、非所愛有情,四、過去的怨與親二種情況,五、未來的怨與親二種情況,六、現在的怨與親二種情況,一共有九種引起瞋煩惱的事,名九惱事。緣一切有情而生起的瞋心,名有情瞋。其它對於不可意的境界引起的瞋心,名境界瞋。若不能忍受他人得到利養恭敬,或種種的好處,是嫉妒為先引起的瞋心,也是屬於有情瞋。宿習瞋,因為過去生常常生氣熏成的種子,引起今生常常生起瞋心。見瞋,因為各種見地、思想引起的瞋心。總之瞋可以分成四種,第一種是有情瞋,第二種是境界瞋,第三種是宿習瞋,第四種是見瞋。

地二、略三種2 玄一、標
如是十瞋,略有三種。
這十種瞋,要略而言,可以歸納成三種。

玄二、列
一、有情瞋,二、境界瞋,三、見瞋。
一、有情瞋:包括前六依事及第八依事所生的瞋心,屬於有情瞋。
二、境界瞋:第七依不可意境所生的瞋心,屬於境界瞋。
三、見瞋:第十依他見所生的瞋心,屬於見瞋。宿習通三種。第九宿習瞋及第十見瞋,若依有情而起屬有情瞋,若依不可意境而起屬境界瞋。

亥三、無明煩惱攝2 天一、出種類2 地一、所依事
無明依七事起。一、世事,
無明煩惱依止七種事情生起。
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而生起的無知。我於過去世曾經存在嗎?還是不曾存在?若曾經存在是什麼體性?什麼種類等所有無知。於未來的色受想行識,起不如理分別,認為我於未來為當有還是當無?應當是什麼體性,什麼種類等所有無知。於今生的色受想行識起不如理猶豫,認為什麼是我,我是什麼樣的人,現在的我從何處來,死後往哪裡去等所有無知。

二、世間安立事,
對於自己及其他有情等世間所安立的事生起的無知。於內身之色受想行識等諸行,起不如理作意,執為我;於外無情物起不如理作意,執為我所;於其他有情,起不如理分別,執為怨親中等所有無知。

三、運轉事,
對於業、異熟、及業異熟等業果的事認識不清楚,生起無知。對於諸業,起不如理分別,執有作者;於異熟果所攝諸行,起不如理分別,執有受者;對於業及果,起不如理分別,執無因、惡因見等所有無知。

四、最勝事,
對於佛法僧三寶的認識不清楚,生起的無知。對於佛成就的無上菩提,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等所有無知;對於正法善說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等所有無知;對於僧之正行,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等所有無知。

五、真實事,
對苦集滅道等真實事,生起的無知。對於苦是苦性,或不思惟、或邪思惟、或由放逸、或由疑惑、或由毀謗等所有無知,如於苦,當知於集滅道無知也是一樣。

六、雜染清淨事,
對於染淨因果沒有認識清楚所生的無知。於因起不如理分別,或計無因,或計自在、世性、士夫、中間等不平等因,所有的無知;如於因無知,於從因所生諸行也一樣;又無罪故名善,屬於清淨,有罪故名不善,屬於不淨;有利益的善法名應修習,無利益的不善法名不應修習;黑,雜染不善法故名有罪,白,清淨善法故名無罪,染淨相雜故名有分等所有無知。

七、增上慢事。
對於道果成就,不如實知所生的無知,沒有達到那個境界,認為已經達到了,又名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於所證的境界顛倒思惟所生之無知。

地二、七依無知
依此七事,起七無知。
依止如上所說七種事,能生起世愚等七種無知。

天二、廣差別2 地一、標異門
或復十九。
或者可將七種無知,廣開成十九種無知:於前際無知、於後際無知、於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於外無知、於內外無知、於業無知、於異熟無知、於業異熟無知、於佛無知、於法無知、於僧無知、於苦無知、如於苦,當知於集、滅、道無知亦爾、於因無知、如於因無知,於從因所生諸行亦爾、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

地二、配依事
當知於初事,由三種門生疑惑;
應當了知對於第一種世事,由於前際、後際、前後際生於三門生出疑惑。

於第二事,由內六處、若外、若俱,生我我所怨親等見;
對於第二安立世間事,由內六處執我,於外有情執為我所,於外有情執怨親中等見。

於第三事,由業、異熟及俱,生作者、受者、無因、惡因見;
對於第三運轉事,於業執有作者,於異熟執有受者,於業異熟執無因、惡因見等。

於第四事,誹謗三寶;
對於第四最勝事,誹謗三寶,就是對於三寶的無知。

於第五事,誹謗諸諦;
對於第五四諦事,誹謗四諦。

於第六事,起邪解行;
對於第六雜染清淨事,生起錯誤的理解,生無因、不平等因見;對於善、惡、應修習、不應修習、有罪、無罪、有分等生起錯誤的理解。

於第七事,依得自義起增上慢。
對於第七增上慢事,錯認自己的道果成就,而起增上慢,於六根觸境時有無煩惱不能如實通達。

亥四、慢煩惱攝2 天一、出種類2 地一、所依事
慢依六事生。一、劣有情,二、等有情,三、勝有情,四、內取蘊,五、已得未得顛倒,六、功德顛倒。
慢煩惱依止六事而生。
一、劣有情:條件比自己差一點的有情。
二、等有情:條件與自己一樣的有情。
三、勝有情:條件超過自己的有情。
四、內取蘊:執取色受想行識五取蘊為我。
五、已得未得顛倒:於已得聖道,或未得到聖道;已得禪定,或未得禪定等,生起錯誤的認識。
六、功德顛倒:錯解功德,不應該執著功德,認為自己有功德,做這件事不是有功德,執著這件事有功德。比如認為殺生祭祀無罪,有生天功德等。

地二、能依慢
依此六事,生七種慢。謂慢、過慢等。
依止這六種事能生七種慢心。
一、瞧不起條件比自己差一點的有情,而生起慢心,稱為慢。
二、於條件與己相等的有情,認為自己勝過他,名過慢。
三、他實在勝過自己,卻認為自己勝於他,名慢過慢;
四、他勝過自己很多,卻認為自己只差他一點點而已,名卑慢。
五、於內身之五取蘊生起我慢,一切的慢都是依止我慢而生起的。
六、於已得未得顛倒,生增上慢。本來沒有那麼高的境界,認為自己已經達到那麼高的境界,名增上慢。
七、於功德顛倒,於功德事不正確的認知,能引起邪慢。

天二、隨應配
當知二慢依勝有情事生,餘各依一事。
依六事生七種慢,應當了知慢過慢與卑慢這二種慢,依於殊勝的有情而生。其它各依一事而生。

亥五、見煩惱攝2 天一、依二事生2 地一、略標列
見依二事生。一、增益事,二、損減事。
見煩惱依二種事而生,一、增益事,二、損減事。

地二、隨別釋2 玄一、所依事2 黃一、增益事
增益事有四種。一、我有性增益,二、常無常性增益,三、增上生方便增益,四、解脫方便增益。
引生見煩惱的增益事有四種。
一、我有性增益:五蘊無我執著有我,以此而生我見,產生我倒。
二、常無常性增益:諸行無常執以為常,而生常見或斷見,產生常倒。
三、增上生方便增益:於生天方便產生執著,成戒禁取見,產生樂倒。
四、解脫方便增益:不能得到解脫事,卻認為可以得解脫,名解脫方便增益,由此能生邪見及見取見,產生淨倒。

黃二、損減事2 宇一、標列
損減事亦有四種。一、謗因,二、謗果,三、謗作用,四、謗善事。
引生見煩惱的損減事也有如上所說謗因、謗果、謗作用、謗善事四種。

宇二、隨釋4 宙一、謗因
當知此中,謂無施與乃至無妙行、惡行,是名謗因。
應當了知,認為布施沒有功德,愛養祠祀也沒有功德,不用祭祀祖先等,乃至妙好的善行不能得樂果,下劣的惡行不能得苦果,善惡不分,這類損減事實真相,於因的錯誤知見,名謗因。

宙二、謗果
謂無妙行、惡行業果異熟,是名謗果。
認為善行不能得可愛的異熟果,惡行不能得不可愛的苦果,這類於果的錯誤知見,名謗果。

宙三、謗作用4 洪一、標
謂無此世間乃至無化生有情,名謗作用。
這是外道對禪定所現的境界無知錯解,或依尋伺思惟,認為沒有此世間、彼世間、無父無母、乃至無化生有情(中有)、這一類對諸法各有作用撥無的損減執,名為謗作用。

洪二、徵
所以者何?
為何如此說?

洪三、釋
諸士夫用是此中作用義。
士夫用,士夫就是人,人的作用就是這裡的作用義。外道認為,人沒有從此世間投生到另一個世間的作用,也沒有中陰身等。

洪四、廣
此士夫用復有四種。一、往來用,二、持胎藏用,三、置種子用,四、後有業用。
這士夫用又有四種。
一、往來用:未斷煩惱的凡夫,在三界來來往往,從此世間往彼世間受生,不斷輪迴;外道則認為沒有往來,沒有此世間、沒有彼世間。
二、持胎藏用:有情投胎時,母親有任持胎藏的作用,外道撥無此事,認為無母。
三、置種子用:有情投胎時,父親有置種子的作用,外道撥無此事,認為無父。
四、後有業用:欲色二界有情於死後有中陰身傳持隨業識投生後有,外道認為沒有中有。

宙四、謗善事
若謂世間無阿羅漢等,名謗善事。
若執著世間沒有真阿羅漢,沒有修行證果,沒有三寶四諦,沒有這些善法的事,名謗善事。

玄二、能依見2 黃一、標
依此廣略八事、二事,生於五見。
依止廣的八事,或者是略的二種事,能引生五種見煩惱。廣是指四種增益事及四種損減事,合起來有八事;略是指增益事及損減事二種,合說廣略八事、二事。

黃二、列
謂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邪見。
依此廣略八事、二事能引生薩迦耶見的我見、身見;斷常二見的邊執見;於生天方便增益,執非方便為方便的戒禁取見;執著於身見、邊見、邪見、以劣為勝等非理之見的見取見;及於解脫方便增益,執非方便為方便、方便為非方便的邪見。

天二、依六十二事生2 地一、標
又依六十二事,生邊執見及邪見。
依止六十二種事,能引種種的邊執見:斷見、常見等,以及邪見。

地二、釋
謂計前際事、計後際事,如經廣說。依此事差別,有六十二見。
指依前生、來生的依正二報等事,產生種種見執,如經上廣說。
攝事分卷87說,又諸外道以薩迦耶見為根本,展轉引生六十二見;其中四常見論、四一分常見論、二無因論、四有邊無邊想論、四不死矯亂論,如是十八種諸惡見趣,是執著前生之我見而引生的邪見;又有十六有想見論、八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論、七斷見論、五現法涅槃論,這四十四種諸惡見趣,是執著來生之我見而引生的邪見,如是執著前生我見而引生的十八種諸惡見與執著來生之我見而引生的四十四種諸惡見共六十二見。

亥六、疑煩惱攝2 天一、標
疑依六事生。
疑依止六件事情而產生。

天二、列
一、聞不正法,二、見師邪行,三、見所信受意見差別,四、性自愚魯,五、甚深法性,六、廣大法教。
一、聞不正法:聽聞不正法,心裡會生起懷疑。
二、見師邪行:看到所學習的老師有錯誤的行為。
三、見所信受意見差別:對所信受的法,有不同意見。
四、性自愚魯:自己本身的資質愚痴弩鈍,不明白所聽聞的法,所以生疑。
五、甚深法性:對於因為自己沒有辦法證到的甚深法性,也會生疑。
六、廣大法教:對於佛說的廣大法教,因為沒有辦法學習,也會生起疑惑。

酉七、差別2 戌一、問
問:何等名為煩惱差別?
問:煩惱的差別有幾種?

戌二、答2 亥一、標
答:一切差別,略有十五。
答:煩惱的差別可以要略歸納成十五種。

亥二、列
一、內門煩惱,
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是六個門。依六根取境,根境和合生識,由此引生虛妄分別之各種煩惱。

二、外門煩惱,
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處,也是引起煩惱的六道門,因為色聲香味觸法引生的煩惱。

三、見斷煩惱,
初見聖道所要斷除的煩惱,於欲界、色界、無色界苦集滅道等引生的分別起愛見煩惱,總共有一百一十二種。

四、修斷煩惱,
修道位所斷除俱生起的煩惱,欲界有俱生起的薩迦耶見、邊執見、貪、恚、慢、無明六種;色無色界對治修中除了瞋,各有五種煩惱,三界合起來有十六種煩惱。

五、可愛趣纏所攝煩惱,
可愛趣是指人天的處所,屬於人天處的煩惱,通常以貪欲為主要煩惱。

六、非可愛趣纏所攝煩惱,
屬三惡道所攝的煩惱,以瞋為主要煩惱。

七、隨眠所攝煩惱,
指煩惱種子。

八、軟品煩惱,
軟品是指最後斷、最微細難斷的煩惱。

九、中品煩惱,
屬於中等強度的煩惱,次要斷的。

十、上品煩惱,
是指最先斷、最粗顯的煩惱。

十一、散亂位煩惱,
還沒有發心出家受戒者之煩惱、或欲界的煩惱。

十二、諫悔位煩惱,
指出家受戒後,所有犯戒為他人所諫舉,而生追悔的煩惱。

十三、羸劣位煩惱,
至老病時所起煩惱,名羸劣位煩惱。

十四、制伏位煩惱,
得定調伏的煩惱,初禪要制伏尋伺欲,二禪要制伏初禪的尋伺不寂靜;三禪要制伏二禪的喜;四禪要制伏三禪的樂,這些煩惱名制伏位煩惱。

十五、離繫位煩惱。
成就聖道遠離煩惱種子的繫縛名離繫位。

酉八、得失2 戌一、標
復次,煩惱無有功德,有多過失。
其次,煩惱都沒有功德,只有很多過失。

戌二、釋
謂於纏位汙心相續,廣說如有尋有伺地。
煩惱數數現行名纏,未斷煩惱的凡夫,煩惱數數現行,使令染污心相續不斷,引生種種過患,詳細情形如有尋有伺地所說。

酉九、能所治2 戌一、簡非能治2 亥一、標義
復次,煩惱非能對治。
其次,不能用煩惱來對治煩惱。

亥二、會違
雖復經言:依愛斷愛、依慢斷慢。然非煩惱;但是善心加行,希求、高舉行相,與彼相似,假說愛、慢。
雖然經上有時候說,依止著愛可以斷除愛,依止著慢可以斷除慢,可是能斷的愛與慢不是煩惱,只是發動善心時,希望能夠斷除愛與慢,這能斷的善心與所斷的愛與慢相似,就假說此能斷的善心為愛與慢。

戌二、顯是所治
復次,如前說十五種心對治差別,當知煩惱是彼所治,亦十五種。
其次,如前文所說有十五種心能對治煩惱的善法,應當了知煩惱是這些善法所對治的,也有十五種。
1)厭患對治能對治內門煩惱;2)斷對治能對治外門煩惱;3)持對治能對治見斷煩惱;4)遠分對治能對治修斷煩惱;5)所欲趣纏對治能對治可愛趣纏所攝煩惱;6)非所欲趣纏對治能對治非可愛趣纏所攝煩惱故;7)隨眠對治能對治隨眠所攝煩惱;8)軟品煩惱對治能對治細微的軟品煩惱;9)中品煩惱對治能對治中品煩惱;10)上品煩惱對治能對治上品煩惱;11)散亂對治能對治散亂位煩惱,12)諫悔對治能對治諫悔位煩惱;13)羸劣對治能對治羸劣位煩惱,14)制伏對治能對治制伏位煩惱,15)離繫對治能對治離繫位煩惱。

申二、隨煩惱2 酉一、顯差別4 戌一、依處2 亥一、標
復次,隨煩惱依處,當知略有九種。
其次,隨煩惱的依止處,要略而言有九種。

亥二、列
一、展轉共住,
出家眾一起共住於身業、語業、意業、見解、戒律、及利養恭敬,不能和合時,容易引生忿、恨的煩惱,乃至產生粗暴的身語表業。

二、展轉相舉,
出家眾共住,在犯戒及彼此展轉舉罪時,容易引生覆、惱的隨煩惱。

三、利養,
對於他人得到利養,心不能忍,以此引生嫉妒的隨煩惱。

四、邪命,
用不正當的方法取得生活所需稱為邪命。不應以誑、諂之心謀利而食。

五、不敬尊師,
若人貢高我慢不敬尊師,此時能生憍逸的隨煩惱。

六、不忍,
於眾生心無悲愍,不能堪忍對方的身語二業,能引發傷害逼惱有情的隨煩惱。

七、毀增上戒,
毀犯戒律時,有無慚及無愧的隨煩惱生起。

八、毀增上心,九、毀增上慧。
有十二種隨煩惱心所生起;包括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這些都是障礙定慧的心所。

戌二、自性2 亥一、徵
復次,隨煩惱自性云何?
其次,隨煩惱的體性是怎麼樣呢?

亥二、釋2 天一、出種類3 地一、列
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
隨煩惱包括:
小隨煩惱10: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
中隨煩惱2:無慚、無愧,
大隨煩惱8: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
不定心所4:惡作、睡眠、尋、伺等心所法。

地二、指
如本地分已廣宣說。
意地卷1中已經說過五十三個心所的名字。

地三、結
如是等類,名隨煩惱自性。
如上所說,名隨煩惱自性。

天二、配依處2 地一、別配屬
此中初二,依初依處而生;第三、第四,依第二;第五、第六,依第三;第七、第八,依第四;第九,依第五;第十,依第六;十一、十二,依第七;所餘十二,依後二依處而生。
1)於隨煩惱中最初二種忿及恨,依止初處的展轉共住而生;
2)第三的覆與第四的惱,依止第二的展轉相舉而生;
3)第五的嫉及第六的慳,依止第三的利養而生;
4)第七的誑與第八的諂,依第四邪命而生;
5)第九的憍,依第五不敬尊師而生;
6)第十的害,依止不忍而生;
7)第十一的無慚與第十二的無愧,依第七毀增上戒而生;
8)所剩餘的十二個隨煩惱就是從惛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依後二種毀增上心和毀增上慧而生。

地二、隨別廣2 玄一、釋差別2 黃一、標
當知此中,毀增上心、毀增上慧由三門轉。
應當了知毀增上心、毀增上慧,由三個處所,有隨煩惱現前。

黃二、列
一、由毀止相門,二、由毀舉相門,三、由毀捨相門。
修止時、修舉時、修捨時,有些隨煩惱會障礙。

玄二、明配屬
惛沈、睡眠,由初依處生;掉舉、惡作,由第二依處生;不信乃至尋伺,由第三依處生。
1)惛沈、睡眠出現時,對於所緣境心不明了,能破壞止相門。
2)掉舉、惡作出現時,令心生雜染,能破壞舉相門。
3)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出現時,令心不平等,能破壞捨相門。

戌三、相應2 亥一、徵
復次,隨煩惱云何展轉相應?
其次,隨煩惱如何展轉相應?

亥二、釋4 天一、與一切不善相應
當知無慚、無愧,與一切不善相應。
應當了知中隨煩惱的無慚、無愧,與一切不善相應。什麼是不善呢?欲界能引發惡行的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當欲界眾生依第六意識造種種惡業時,一定有無慚及無愧心所相應。

天二、與一切染汙心相應
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惡慧,與一切染汙心相應。
不信、懈怠、放逸、忘念、散亂、惡慧等大隨煩惱,與一切染汙心相應。什麼是染汙心呢?三界煩惱皆屬染污,與染污心相應的煩惱。

天三、與一切善等相應
睡眠、惡作,與一切善、不善、無記相應。
睡眠、惡作二種不定心所,遍與一切善、不善、無記等三性法相應。

天四、互不相應
所餘當知互不相應。
其他隨煩惱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等十種小隨煩惱,性質不同,行相比較麤顯強大,各有所主,各別生起,故說互不相應。

戌四、世俗等2 亥一、徵
復次,隨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
其次,這麼多隨煩惱,哪一些屬於世俗有,是假有的?哪一些是屬於實物有,有自己的體性。

亥二、釋
謂忿、恨、惱、嫉、害是瞋分故,皆世俗有;慳、憍、掉舉是貪分故,皆世俗有;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是癡分故,皆世俗有;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是實物有;放逸是假有,如前說;忘念、散亂、惡慧是癡分故,一切皆是世俗有;尋、伺二種是發語言心加行分故,及慧分故,俱是假有。
1)諸隨煩惱中,忿、恨、惱、嫉、害是瞋的分位,都屬於世俗有;
2)慳、憍、掉舉是貪的分位,也屬於世俗有;
3)覆、誑、諂、惛沈、睡眠、惡作是癡的分位,也屬於世俗有;
4)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有各別的體性,屬於實物有。
5)放逸是假有,因為它以貪瞋癡及懈怠為體,不能精進的斷惡修善,是假有,如前文所說。
6)忘念、散亂、惡慧是癡的分位,一切都是世俗有;
7)尋伺二種是發語言心:思心所的加行分位,以及慧的分位,都是假有。

酉二、例前說2 戌一、軟品等
復次,隨煩惱云何成軟中上品?當知如本煩惱說。
其次,隨煩惱如何成為軟中上品?應當了知如前根本煩惱所說可知。軟品,煩惱細微是最不容易斷,要以上品聖道來斷;中品就是中等的煩惱,以中品聖道來斷;上品是最粗的煩惱,最容易斷,以下品聖道最初所斷。

戌二、事等
如是隨煩惱,若事、若差別、若過失、若所治,隨其所應,皆如煩惱應知。
如是隨煩惱生起之所依事,十五種隨煩惱的差別,隨煩惱無有功德,有多過失,隨煩惱為十五種善法之所對治,隨煩惱或與根本煩惱相應,或是根本煩惱的分位差別,隨其所相應的,皆如前文根本煩惱處所說應當了知。

巳三、無記性攝7 午一、依處2 未一、標
復次,諸無記法依處,當知略有四種。
其次,諸無記法的依止處,應當了知,要略而言有四種。

未二、列
謂業所引生;生已,若行住、若養命、若三摩地差別。
一、由業力引生的五蘊果報;
二、五蘊生已,行住坐臥四威儀;
三、養命之士農工商及各種技藝等工巧業處,
四、依三摩地,由無記心所發的神通變化等差別。
這四處所可以產生無記法。

午二、自性2 未一、徵
復次,彼自性云何?
其次,無記法的自性是怎麼樣?

未二、釋
謂異熟生蘊,若中庸加行所攝威儀路及工巧處,若為嬉戲加行所攝變化。
無記法是指由業所引生的果報五蘊,無記心相應從事行住坐臥四威儀諸事;為活命從事士農工商、算數、計度,占象、咒術等工巧處;為了嬉戲,屬於無記心相應而作的神通變化。

午三、相應2 未一、問
問:彼云何展轉相應耶?
問:無記法如何展轉相應呢?

未二、答2 申一、舉二種有2 酉一、標或有
答:威儀路、工巧處,或於一時展轉相應。
答:只有行住坐臥等威儀路及士農工商等工巧處這二種無記法,有時候有展轉相應的情況。

酉二、舉經證
如說或有事業,行時易作,非住、非坐、亦非偃臥;乃至或有事業,若行、若住、若坐、若臥皆悉易作。如經廣說。
如經所說有些事業,行時容易作,比如比丘必須行往聚落乞食,非若住、若坐、及偃臥三種威儀;乃至有些事業,如攝心諸修行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常應正念正知而住,熟修梵行者行住坐臥威儀都很容易攝心,如諸經有種種所說。

申二、簡所餘無
所餘無有展轉相應。
其餘異熟生蘊,三摩地差別若為嬉戲加行所攝的變化,這二種無記法不能展轉相應。

午四、世俗等
問:是諸無記,幾實物有?幾是假有?答:於異熟所攝諸蘊及心加行差別中而施設故,當知一切皆世俗有。
問:諸無記法,有哪些是實物有?哪些是假有?答:無記法是依異熟(阿賴耶識)所攝五蘊施設異熟生蘊。及心的活動不同,而施設威儀路、工巧處、及神通變化等,應當了知一切都屬世俗有,都是假有的。

午五、軟品等3 未一、徵
云何彼成軟中上品?
諸無記法怎麼樣成為軟中上品?

未二、釋2 申一、約相對辨
謂異熟生及威儀路不猛利故,俱是軟品;諸工巧處性猛利故,說名中品;當知變化性極猛利,故是上品。
異熟生的五蘊,還有行住坐臥等威儀路,任運而作,性質不猛利,都屬於軟品。士農工商等工巧處,需要用心作,性質比較猛利,屬於中品。神通變化要有強大的定力,心的性質非常猛利,是屬於上品。

申二、約各別辨2 酉一、標
又四種類,各有差別。
又四種無記法各有各的差別相。

酉二、釋4 戌一、異熟三品
謂無色界異熟是軟品,色界異熟是中品,欲界異熟是上品。
無色界的果報是很微細,只有心,沒有色,屬於軟品。色界的果報有色有心,行相比無色界的果報粗一點,屬於中品。欲界的果報,身心都很粗重,屬於上品。

戌二、威儀三品
若坐、若臥是軟威儀,住是中威儀,行是上威儀。
坐著跟躺著屬於軟品的威儀,住是中品的威儀,走路行相最粗,屬於上品威儀。

戌三、工巧三品
初習業者是下工巧,已串習者是中工巧,堪為師者是上工巧。
工巧處中,初修習者還不熟練,屬於下品工巧;已經串習一段時間,屬於中品工巧;已經熟練善巧能夠當老師指導他人的,屬於上品工巧。

戌四、變化三品
下品修三摩地所得是軟變化,中品修三摩地所得是中變化,上品修三摩地所得是上變化。
依下品的定力所得的神通屬於軟品;依中品的定力所得的神通屬於中品;依上品的定力所得的神通屬於上品。

未三、結
如是等類,軟中上品差別應知。
如上所說四種無記法,隨不同情況各有軟中上品差別,應當要了解。

午六、依事
問:是諸無記依何事生?答:當知略說依十二事。如聞所成地已說。
問:這些無記依止何種事情而生呢?答:應當了知,要略而言依十二事而生,如聞所成地已經說過。
《披》如聞所成地已說者:聞所成地說有十二工巧業處。謂營農工業、商賈工業、事王工業、書算計度數印工業、占相工業、呪術工業、營造工業、生成工業、防邪工業、和合工業、成熟工業、音樂工業。由是當知,此中問答,唯約工巧為論,非餘一切。
生成工業:畜養六畜等事。防邪工業:指織繡等事。和合工業:能調解鬥訟等事。成熟工業:指燒飯做菜成熟飲食等事。音樂工業:音樂歌舞等事。

午七、差別2 未一、徵
云何諸無記差別?
這些無記法有什麼差別?

未二、釋2 申一、別辨4 酉一、異熟生
謂異熟生,五趣別故,五種差別。
異熟生的五蘊有五趣的差別;有天、人、地獄、餓鬼、畜生等五趣,故有五種差別。

酉二、威儀路
若威儀路,威儀別故,四種差別。
威儀路只有行住坐臥四種差別。

酉三、工巧處
若工巧處,十二事差別故,即十二種差別。
工巧處如前所說有營農等十二種事,就有十二種差別。

酉四、變化心2 戌一、舉八種
異生、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差別故,為嬉戲、為利他、身語變化差別故,當知變化八種差別。
以能現神通者有凡夫、聲聞、獨覺、菩薩、如來等五種差別,由現神通之動機有為嬉戲或為利他差別二種差別,再加上現神通之身語變化差別,應當了知變化有八種差別。

戌二、顯攝餘
由此差別即攝餘事,故不別說。
由此八種變化差別,就包括餘變化事,故不再各別說明。

申二、料簡2 酉一、標差別
又異熟生,一向無記;二,三可得;一,有二種。
又異熟生的五蘊,任運酬報因果故,一向無記。二,三可得,指威儀路及工巧處這二種,皆有善、不善、及無記的三性可得;一是指變化心,有二種;如果為了利他是善性;如果為了嬉戲則屬於無記。

酉二、隨應釋3 戌一、威儀
若依伎樂,以染汙心發起威儀,是染汙性;若依寂靜,即是善性。
若依音樂歌舞,以染污心發起的威儀,屬於染污性;若依止寂靜心發起威儀,則屬於善性。

戌二、工巧
若依染著發起工巧,是染汙性;若善加行所起工巧,即是善性。
工巧業處也是一樣,若依染污心發起就是染污性;如果是善心所發起的工巧,則是善性。

戌三、變化心
為引導他,或為利益諸有情故,而起變化,當知是善,此無染汙。
若為引導其他有情,或為利益諸有情,而展現神通變化,屬於善性,這類變化沒有染汙心。

壬三、諸門決擇4 癸一、蘊諦相攝2 子一、明攝不攝2 丑一、徵
復次,如是五蘊幾諦所攝?又此諸諦幾蘊所攝?
其次,色受想行識五蘊是攝屬於四諦中的哪幾諦?苦集滅道四諦又攝屬於五蘊的哪幾種蘊?

丑二、辨
當知三諦、五蘊更互相攝。滅諦、諸蘊互不相攝,由滅諦性是彼寂靜所顯故。
應當了知苦諦、集諦、及道諦等三諦與五蘊互相含攝。滅諦與五蘊互不相攝,因為滅諦性是五蘊寂滅才達到的境界。
三諦五蘊更互相攝:苦、集二諦有漏所攝,道諦一種無漏所攝。如是三諦唯是有為,故與五蘊更互相攝。滅諦不爾,故與諸蘊互不相攝。

子二、廣辨諦實2 丑一、約四諦辨6 寅一、十六行觀3 卯一、明所由4 辰一、於苦諦2 巳一、問
問:如聲聞地已說於四諦中有十六行觀,何故於苦諦為四行觀?
問:如聲聞地卷34已經說過於四諦中有十六行觀,為何苦諦有四行觀?

巳二、答2 午一、標
答:為欲對治四顛倒故。
答:佛開示苦諦的四行觀是為了對治四種顛倒。苦諦的四行觀是指無常行、苦行、空行、及無我行。

午二、釋
謂初一行對治初一顛倒,次一行對治次二顛倒,後二行對治後一顛倒。
第一種無常行能對治有情執五蘊為常的顛倒;第二種苦行能對治有情執樂的顛倒,以及執不淨為淨的樂倒;後二種空行和無我行,能對治執著五蘊為我的顛倒。

辰二、於集諦2 巳一、問
問:何故於集諦為四行觀?
問:什麼緣故,佛開示集諦的四種觀行呢?集諦的四行是因、集、生、緣。

巳二、答2 午一、標四愛
答:由有四種愛故。
答:由於有四種愛,佛才建立集諦的因、集、生、緣四行。

午二、明建立2 未一、標
此四種愛,當知由常、樂、淨、我愛差別故,建立差別。
這四種愛,應了知是由於有情愛著常、樂、淨、我,由這四種愛的差別相,分別建立四種觀行。

未二、釋2 申一、配為緣
初愛為緣,建立後有愛;第二、第三愛為緣,建立喜貪俱行愛及彼彼希樂愛;最後愛為緣,建立獨愛,當知此愛隨逐自體。
1)初愛是指有情執著色受想行識為常的愛著,生起常執,以此為因緣,就會有後有愛,對於來生的果報生染污希求,屬於自體愛。
2)第二種愛是對樂的愛著,3)第三種愛是對淨的愛著,以第二與第三種愛為因緣,建立喜貪俱行愛及彼彼希樂愛。喜貪俱行愛是指於已得可愛色聲香味觸法而味著;彼彼喜樂愛是指對於未得的可愛色聲香味觸法生起希求愛。這二種愛皆是由於有情對於受用境界生起樂想及淨想,而生起的染污希求,屬於境界愛。
4)最後一種我愛為緣,建立獨愛,這是愛著色受想行識為我的煩惱,愛著自身的果報體,屬於自體愛。
獨愛:對於自身的生命體之染污希求,愛著各別內身果報體,稱為獨愛。

申二、顯差別4 酉一、愛
又愛云何?謂於自體親昵藏護。
又愛是什麼意思呢?是指對於自身的生命體,親昵、攝藏、保護的煩惱。

酉二、後有愛
後有愛云何?謂求當來自體差別。
後有愛是什麼意思呢?希求得到來生的生命體。

酉三、喜貪俱行愛
喜貪俱行愛云何?謂於現前、或於已得可愛色聲香味觸法,起貪著愛。
喜貪俱行愛是什麼意思呢?是指對於現前,或已得可愛的色聲香味觸法,生起貪著愛味。

酉四、彼彼希望愛
彼彼希望愛云何?謂於所餘可愛色等起希求愛。
彼彼希望愛是什麼意思呢?是指還沒有得到的可愛色聲香味觸法,生起希望追求的貪愛。

辰三、於滅諦
問:何故於滅諦為四行觀?答:由四種愛滅所顯故。
問:為什麼佛要建立滅諦的四行觀呢?答:由於四種愛滅,而開顯滅、靜、妙、離四種觀行。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
第一種滅的行相,是指對於永斷我愛,證得寂滅的無為聖境,所作的正確觀行。
第二種靜的行相,是指對於永斷眾多生死苦果(後有愛)達到苦的寂靜,所作的正確觀行。
第三種妙的行相,是指對於永斷喜貪俱行愛,獲得沒有罪過、內心清淨、安定、快樂、微妙的聖境,所作的正確觀行。
第四種離的行相,是指對彼彼希望愛的永斷,常住性中,所作的正確觀行。

辰四、於道諦
問:何故於道諦為四行觀?答:由能證彼四愛滅故。
問:為什麼佛要建立道諦的四行觀呢?答:由於道諦而能證得四種愛滅的緣故。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說:
第一種道行相,是指對於聖道與境界相應時,沒有常樂淨我的顛倒性,所正確觀察的行相。
第二種如的行相,是指對於聖道具有能夠永遠出離世間,遠離愛見煩惱流漏,與真如相應所正確觀察的行相。
第三種行的行相,是指以前的聖人也因為修學聖道而證果,以後的聖人也因修學聖道而證果的正確觀察的行相。
第四種出的行相,是指對於聖道的無上性作正確觀察的行相,能出離一切苦,證得無上涅槃。

卯二、釋隨應3 辰一、空行攝2 巳一、徵
復次,如聲聞地已說壞等十種行相,此中,無所得云何?
其次,如聲聞地中已說苦諦的滅壞等十種行相。聲聞地卷34:由十種行觀察苦諦,能隨悟入苦諦四行。何等為十?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六、結縛行,七、不可愛行,八、不安隱行,九、無所得行,十、不自在行。其中前五種屬於無常行攝;無所得行屬於空行攝;不自在行屬於無我行攝;結縛行、不可愛行、不安隱行屬於苦行攝。其中的一個無所得行,是什麼意思?

巳二、釋
謂唯有根、唯有境界、唯有彼所生受、唯有彼所生心、唯有計我我想、唯有計我我見、唯有我我言說戲論,除此七外,餘實我相了不可得。
無所得行是要眾生悟入五蘊是空的真實義。什麼是無所得行呢?是指五蘊的生命體,唯是六根在六塵境界上活動,產生種種感受,生出善、不善、無記等種種心念,眾生在此剎那相續不斷變化的身心上執為我我所,以自我為中心來看世間,生起種種我見,執著我我所等種種無義言說戲論。除了六根、六境、六受、心念、我我所想、我我所見、我我所言說戲論的七法,不斷重複出現外,是找不到一個有真實的、常住不變,有獨立性的、有主宰性的我。這七法中根、境攝屬於色蘊;彼所生受屬於受蘊;彼所生心屬於識蘊;計我我想屬於想蘊;計我我見屬於行蘊;我我言說戲論,是依於五蘊產生的言語造作,生命除了緣起如幻的五蘊外,還有什麼。
我我:我及我所,此處說名為我我。

辰二、無我行攝2 巳一、徵
不自在云何?
什麼是不自在?

巳二、釋
謂眾緣生、無常、苦相所攝諸行,離我相故。
不自在行是指五蘊由眾多因緣所生、剎那無常、三苦、八苦等眾苦充滿的有為法,根本就沒有我的體相可得。

辰三、苦行攝3 巳一、約三苦辨3 午一、攝壞苦2 未一、問
問:此十行相,由何行相攝壞苦耶?
問:變異行等十種行相,有哪一種行相可以攝在壞,苦中呢?

未二、答2 申一、標簡
答:由結行相及變壞增上所起憂惱,當知是壞苦性,非唯變壞。
答:能和合苦,故名為結;由不隨所欲,故名為縛。由於內心有煩惱的生起,以及諸行變壞,不如意境現前時,引生憂愁苦惱,應當了知是壞苦性。不只是諸行變壞才名壞苦,有無常的智慧,面對諸行變壞不起煩惱,就沒有壞苦。壞苦本來是形容樂受變壞,名壞苦。這裡特別指出煩惱的行相,由於諸於道諦中有四種行相,行變壞,心生憂惱,也名為壞苦。

申二、釋由
已離憂者,雖復遇彼不為害故。
為什麼說非唯變壞名壞苦呢?三果以上的聖人已離憂,完全斷除欲界的欲,遇到諸行變壞時,親愛的人往生、碰到不如意的色聲香味觸法或重大打擊,心裡不會憂悲愁惱,所以沒有壞苦。
已離憂者:由煩惱的行相及與憂惱,是壞苦性。若遠離煩惱的繫縛,便能永滅生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純大苦蘊,阿羅漢能永滅生老病死苦,才名已離憂者。
不為害:雖然遇到諸行變壞如老病死等,心無憂惱,沒有壞苦。

午二、攝苦苦
問:何等行相攝苦苦耶?答:由不可愛行相。
問:這十種行,哪一種行相屬於苦苦呢?答:由不可愛行相攝苦苦。

午三、攝行苦
問:何等行相攝行苦耶?答:由不安隱行相。
問:這十種行的哪一種行相,攝屬於行苦呢?答:由不安隱行相攝行苦。五蘊有漏之法,生住異滅四相遷流,常不安隱,所以名行苦。

巳二、約八苦辨2 午一、第一義3 未一、苦苦攝
復次,如經言:生苦乃至略攝五取蘊苦。如是諸苦相,幾苦苦攝?謂初五。
其次如經上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這八苦中,哪幾種相是屬於苦苦所攝?最初五個。

未二、壞苦攝
幾壞苦攝?謂中二。
哪幾種相是屬於壞苦所攝的呢?是指愛別離苦及求不得苦。

未三、行苦攝
幾行苦攝?謂後一。
哪幾種相是屬於行苦所攝的?是五取蘊苦。五取蘊生住異滅四相遷流,常不安隱,或時壞苦、或時苦苦、或時行苦,名行苦。

午二、第二義2 未一、略明攝
復次,初七,苦苦攝;彼所對治淨妙煩惱,壞苦攝;最後一,行苦攝。
其次,初七種苦,屬於苦苦所攝。彼所對治淨妙煩惱,壞苦攝。最後一種五取蘊苦,屬於行苦所攝。
彼所對治:彼是指生等七苦。所對治,諸有是彼所對治法;少,是老所治;無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親愛合會,是怨憎會所治;非愛別離,是愛別離所治;所求稱遂,是求不得所治。少年、無病、活命、親愛合會、非愛別離、所求稱遂為緣所生樂受,於此樂受取淨妙想所生煩惱,是壞苦攝。
淨妙煩惱:當眾生對於有為法,取淨妙想生起貪煩惱,此時心即變壞,名為壞苦。又對於當來所貪取的有為法變壞,貪求不得又生苦受,也名壞苦。

未二、隨難釋
由世尊言:入變壞心。又作是言:由蓋纏故,領彼所生心諸憂苦。故知煩惱壞苦故苦道理成就。
佛見眾生若起貪心時,就授記此眾生為入變壞心,這就是前文所說淨妙煩惱,屬壞苦所攝。由於有蓋纏的煩惱現行,心生出種種的憂苦,證明未離欲的人逢遇諸行變壞時,即心生憂惱,由此可知煩惱屬於壞苦故苦的道理成立。

巳三、約四苦辨3 午一、舉經言
復次,如經言:有四種苦。一者、生苦,二、緣內苦,三、緣外苦,四、麤重苦。
其次,如經上說有四種苦:
一、生苦,初入胎受生時產生的苦受;
二、緣內苦,緣內五蘊身所生起來的苦;
三、緣外苦,緣外色聲香味觸法或外有情所生出來的苦;
四、麤重苦,是指煩惱的種子,由有煩惱種子隨逐於心,若遇緣現行即生苦。

午二、問答辨
問:此中何行攝何苦?何苦攝何行?答:初行、初苦展轉相攝;次有三行,與第二苦展轉相攝;次有三行,與第三苦展轉相攝;最後一行,與最後苦展轉相攝。
問:此八種苦的行相中,哪一種行攝屬於四苦中的哪一種苦?哪一種苦又攝屬於哪一種行呢?答:1)最初的生苦行與四苦中第一種生苦展轉相攝;2)其次老病死三行與第二緣內苦展轉相攝;3)又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三行與第三緣外苦展轉相攝;4)最後一個五取蘊行與最後麤重苦相攝,這是將八苦與四苦合併起來觀察。

午三、配差別
前所說愛自性差別建立集諦四種行相,當知為生今果差別四種苦故。
前面所說由四種愛的自性差別,建立集諦的因、集、起、緣四種行相。應當了知是由於生出現在的果報體,而有生苦、緣內苦、緣外苦及麤重苦的四種苦。

卯三、配解脫2 辰一、明配屬3 巳一、空行
復次,此十六行,幾是空行?謂二,即苦諦後二行。
其次,這四諦十六種行相中,幾是空行?苦諦四行是:無常、苦、空、無我;集諦四行是:因、集、起、緣;滅諦四行是:滅、靜、妙、離;道諦四行是:道、如、行、出。這十六行中,哪幾個是屬於空行?這十六行中,苦諦的最後二種空行與無我行是屬於空行。

巳二、無願行
幾是無願行?謂六,即苦諦前二行及集諦一切。
四諦十六行中,哪幾個是屬於無願行?有六種即苦諦前二行無常行與苦行,及集諦的因、集、起、緣四行。

巳三、無相行2 午一、滅諦攝
幾是無相行?謂滅諦一切。
四諦十六行中,哪幾個是屬於無相行?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都屬於無相行。

午二、道諦攝
幾是清淨因所顯行?謂道諦一切。
哪些是成就清淨滅諦之因的觀行?道諦的道、如、行、出四種觀行是證入清淨滅諦的因行。

辰二、釋妨難2 巳一、問
問:要由無常想,能住無我想,何故此中先說空耶?
問:要由無常想,才能夠安住無我想,為什麼這裡先說空呢?

巳二、答
答:此約無我觀已生,由無常觀建立無願;以此二觀,前後展轉互修治故。
答:這裡是說無我觀成就以後,由無常觀來建立無願三摩地。因為無我觀與無常觀這二種觀,是前後展轉互相修治的。

寅二、說諦次第2 卯一、約染淨辨2 辰一、顯說2 巳一、黑品攝
復次,四聖諦說次第者,謂由此故苦,此最為初;如此故苦,此為第二;此二攝黑品究竟。
其次,佛說四聖諦的次第,因為由五蘊故苦諦安立在最初;因為有愛而有苦,故第二安立集諦。苦諦屬生雜染是苦果,集諦屬煩惱雜染是苦因,這二種含攝所有黑品的因果。

巳二、白品攝
由此故樂,此為第三;如此故樂,是為第四;此二攝白品究竟。
由證得滅諦而得安樂,是第三滅諦。由道諦的修習,能夠證得滅諦的安樂,是第四道諦;滅諦和道諦這二種含攝所有白品的因果。四諦道理的安立從果推因,含攝所有世間及出世間黑白二品的因果。


辰二、引喻
譬如重病、病因、病愈、良藥。
重病譬如苦諦。病因譬如集諦。病愈譬如滅諦。良藥譬如道諦。

卯二、約世間辨3 辰一、標
又有差別。謂如世間遭苦次第,當知建立聖諦次第。
又有不同的譬喻,依世間遭受苦的次第,來安立苦集滅道四聖諦的次第。

辰二、徵
所以者何?

辰三、釋
如諸世間曾所遭苦,即於此處先發作意;次於遭苦因,次於苦解脫,後於解脫方便,發起作意。
像世間的人曾經遭受的苦,就在這個地方先作意觀察;接著探究為什麼會受這個苦?再就是希望解脫苦;最後發起作意,研究解脫苦的方法。

寅三、明四諦義2 卯一、總顯
問:諦義云何?答:如所說相不捨離義,由觀此故到清淨究竟義,是諦義。
問:什麼稱為諦?答:如所說的名言而安立這一件事;並不是離開茶杯、桌子,椅子的事相,而安立茶杯、桌子,椅子等名字,這是如所說相不捨離義。由於觀察緣起法相的真實義,即觀察法性,就可以到達清淨究竟的境界,名為諦。諦義有二種解釋;如言說相來認識緣起諸法,名為世俗諦;勝義諦就是觀察法性,來證得清淨究竟義。

卯二、別辨4 辰一、苦諦義
問:苦諦義云何?答:煩惱所生行義。
問:什麼是苦諦的真實義?答:由煩惱所生的五蘊法及煩惱所活動的地方。

辰二、集諦義
問:集諦義云何?答:能生苦諦義。
問:什麼是集諦的真實義呢?答:能生苦諦。

辰三、滅諦義
問:滅諦義云何?答:彼俱寂靜義。
問:什麼是滅諦的真實義?苦諦和集諦都寂靜。

辰四、道諦義
問:道諦義云何?答:能成三諦義。
問:什麼是道諦的真實義呢?答:能遍知苦諦、永斷集諦、觸證滅諦。

寅四、明勝義攝2 卯一、問
問:如是四聖諦,為世俗諦攝,為勝義諦攝?
問:四聖諦是屬於世俗諦所攝?還是勝義諦所攝?

卯二、答2 辰一、標義
答:勝義諦攝。
答:四聖諦都是屬於勝義諦所攝。

辰二、釋由2 巳一、簡世俗
何以故?於順苦、樂、不苦不樂諸行中,由自相差別故,建立世俗諦。
為何如此說呢?於隨順苦、樂、不苦不樂的有為法中,有種種不同自相差別,依此建立世俗諦。

巳二、顯勝義
由彼共相一味苦故,當知建立勝義諦。
由觀察苦、樂、不苦不樂的有為法之共相,一味是苦。隨順苦的有為法是苦苦;隨順樂的有為法是壞苦;隨順不苦不樂的有為法是行苦,由此厭離諸行,出離諸行,而觸證滅諦,建立勝義諦。

寅五、辨知斷等2 卯一、問
問:何緣故說遍知苦諦、永斷集諦、觸證滅諦、修習道諦?
問:什麼因緣說要遍知苦諦、永斷集諦、觸證滅諦及修習道諦?

卯二、答4 辰一、知苦
答:由彼苦諦是四顛倒所依處故,為除顛倒,故遍知苦。既遍知苦,即遍知集,由彼集諦苦諦攝故。
答:由於苦諦是常樂淨我四種顛倒所依止處,為除去顛倒,必須徧知苦諦。已經徧知五蘊是苦,就能知道苦是由煩惱和業的集諦招感而得,苦諦中就含攝集諦。

辰二、斷集
雖遍知苦,仍為集諦之所隨逐,故須更說永斷集諦。
雖然徧知苦諦,可是仍然還是被集諦的煩惱種子及業種子所隨逐,必須斷除集諦才能離苦,因此必須再說永斷集諦。

辰三、證滅
言觸證者,是現見義。由於滅諦現前見故,不生怖畏,愛樂攝受,是故次說觸證滅諦。
說觸證是指現量證得諸法實相,名現見義,又名現觀。由於現量證得諸法實相,對於寂滅的境界不生怖畏,也愛樂攝受滅諦涅槃安樂的功德,所以其次說觸證滅諦。
不生怖畏愛樂攝受:已見諦者,離我顛倒,證知我我定非有故,是故於寂靜界不生怖畏,深心欣仰愛樂攝受故。

辰四、修道
若勤修道,乃能成辦所說三義,是故後說修習道諦。
要很精進修習聖道,才能成辦徧知苦諦、斷除集諦、觸證滅諦的三種功德,因此最後說修習道諦。

寅六、辨諦現觀2 卯一、總2 辰一、問
問:諦現觀有幾種?此復何相?
問:諦現觀有哪些種類?其中有什麼相貌?

辰二、答2 巳一、明體相
答:決定義是現觀義。此則於諸諦中決定智慧及彼因、彼相應、彼共有法為體,是名現觀相。
答:對四聖諦的道理產生決定不變的無漏智慧,是現觀義。
1)對於四聖諦生起的決定智慧,是指現觀智諦現觀、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三種;
2)及生起現觀的因是指思現觀,思現觀是在加行位所生起的,加行位時,要一直不斷的思惟觀察諸法的真實相,此時與喜相應,有思現觀以後,才能夠成就現觀智諦現觀的根本智,現觀邊智諦現觀的後得智,乃至究竟現觀的無學智;
3)彼相應是指信現觀,行者證入現觀時,一定會對三寶及戒有深刻的信心名四證信;
4)彼共有法是指戒現觀,行者證入現觀時,無漏的戒法也會現前。
以上面所說的六種現觀為體,稱為現觀相。
於諸諦中決定智慧:智慧,通說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三種無漏慧。
彼因:依聞思修三法能成就這三種無漏慧,是達到現觀的原因,名為彼因。
彼相應:彼助伴法是與現觀相應的心所法,稱為彼相應。
共有法:入現觀時,所依止的意根,所緣的真如境,名共有法,總合這一切因緣,為現觀的體性。

巳二、出種類
此復六種應知,如有尋有伺地說。
應當了知現觀共有六種,如前有尋有伺地所說。

卯二、別5 辰一、思現觀
此中云何名初現觀?謂於諸諦決定思惟。
六現觀中第一個思現觀是什麼意思?是指對於四諦的道理,有決定性的思惟,名思現觀。

辰二、信現觀
云何名為第二現觀?謂三寶所三種淨信,由於寶義已決定故,及聞所成決定智慧。
第二信現觀是什麼意思?是指對於佛法僧三寶有三種淨信,對於所謂的寶義,已經決定真實是寶,屬於聖人無漏的淨信;及聞所成決定智慧,屬於凡位有漏的淨信。
《顯揚聖教論》卷17成現觀品說:若有成就信現觀的人,或住異生位或住聖位,於現生或於現生來生終不宣說,於異眾中別有佛,別有善說法,別有正行僧。無論凡聖都相信唯佛法僧是真實三寶,於其他宗教或眾生中再無三寶可得。

辰三、戒現觀
云何名為第三現觀?謂聖所愛戒,於惡趣業已得決定不作律儀故。
第三戒現觀是什麼意思?是指聖所愛戒,因為有別解脫戒、定共戒也成就道共戒,決定不會故意造作到三惡道的十不善業。

辰四、現觀智及現觀邊智諦現觀2 巳一、廣分別2 午一、現觀智諦現觀2 未一、徵
云何名為第四現觀?
第四現觀智諦現觀是什麼意思?

未二、釋2 申一、辨相2 酉一、初現觀位3 戌一、三心差別3 亥一、內遣有情假
謂於加行道中,先集資糧極圓滿故,又善方便磨瑩心故,從世間順決擇分邊際善根無間,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能除軟品見道所斷煩惱麤重。
初現觀位是指在煖、頂、忍、世第一加行位修學聖道時,過去順解脫分位積聚的六波羅蜜等修道資糧已經圓滿了;又能善巧琢磨這一念心,令其清淨光明;從世間順決擇分邊際世第一法一剎那入見道位時,有三心生起來,名三心真見道。最剛開始的這一念心,遣除緣假相安立的有情想,就是遣除我執,證得我空真如,生起無分別智名法緣心生,能斷除軟品指最粗的見道所斷之煩惱種子。
有情假法緣心生:諸多有情的名字只是假相有法而已,無始劫來眾生熏習執著認為五蘊是我,名有情假法。證入現觀時,除遣有情假法之我相,與我空真如相應的無分別智現前,名為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

亥二、內遣諸法假
從此無間,第二內遣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中品見道所斷煩惱麤重。
從此沒有間斷的,第二念心除遣法執,通達一切法唯假名安立,是不真實的,生起的無分別智,能夠除掉中品的見道所斷的煩惱種子。
諸法假法緣心生:諸法的名字及名所詮的境界,只是假名安立,是語言所活動的地方,不是真實有,名為諸法假法。證入現觀時,除遣諸法假法之法我相,與法空真如相應的無分別智現前,名為第二內遣諸法假法緣心生。

亥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
從此無間,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法緣心生,能除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麤重。
從此沒有間斷的,第三念心完全除遣對於假名安立的一切有情及諸法的執著,與我法二空真如相應的無分別智現前,能夠斷除一切見道所斷最微細的煩惱種子。

戌二、止觀雙運2 亥一、標名
又此現觀即是見道,亦名雙運道。
又此三心現觀,就是見道,又名雙運道,止觀雙運。

亥二、釋由
此中雖有毗鉢舍那品三心及奢摩他品三心,然由雙運合立三心,以於一剎那中止觀俱可得故。
由多剎那相似,說為起一心。現觀時雖然毗鉢舍那的觀有三心,一是我空觀,二是法空觀,三是我法二空觀;及奢摩他的止品也有三心,然而現觀時止觀雙運合起來安立三心,不說有六心,因為現觀時於每一剎那中都同時有止又有觀。

戌三、緣境相應2 亥一、緣境
當知此諸心,唯緣非安立諦境。
應當了知現觀時三心,唯以離名言相的真如為所緣境,此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為沒有名字,心裡不能動,是無分別的境界,名緣非安立諦境。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

亥二、相應
又前二心,法智相應;第三心,類智相應。
1)又前二心與我空真如、法空真如相應的無分別智名法智相應;第三心與二空真如相應的無分別智名類智相應。第三心與前面二心同一種類,名為類智。
2)或是說,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我法二空緣故。
3)或是說,緣欲界四諦修習止觀,證入現觀時,通達欲界現見五蘊有情假及法假,生我空智及法空智的無漏智慧,名為法智。緣色、無色界四諦,通達上二界不現見五蘊、四蘊有情假及法假,證得的無漏智慧,名為類智。

酉二、第二現觀位
又即由此心勢力故,於苦等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生;當知依此智故,苦集滅道智得成立。
又由於此真見道無分別智的勢力,於名言安立的四諦當中,有第二現觀位的相見道,那時帶相緣如,清淨沒有障礙的,不屬於戲論而起的,沒有煩惱隨眠在裡面的苦集滅道四諦的後得智慧現前。應當了知依此後得智而通達名言安立的苦集滅道四諦之真實義。
有第二現觀位:緣非安立諦境,於現觀位說名為初。此言安立諦境,從彼無間所生,是故名第二現觀位。於第二現觀位中,依苦集滅道的智慧,能通達名言安立苦集滅道四諦的真如理,心裡沒有煩惱種子的障礙,由於依無分別智力量的餘勢來觀察四諦的真如理,故此後得智也不是名言戲論所生,說名清淨無礙。應當了知依此後得智,相見道時,苦集滅道四聖諦的智慧就能夠成立。第二現觀位是成立苦集滅道四智。

申二、出體
即前三心并止觀品,能證見斷煩惱寂滅,能得永滅一切煩惱及所依事出世間道,是名現觀智諦現觀。
即前初現觀三心及止觀雙運三品,能證得見道所斷的煩惱寂滅,修道位時以此出世間聖道,能夠永遠滅除一切煩惱的種子,以及生死所依的五蘊,不再到三界五趣受生,成就究竟現觀,名為現觀智諦現觀。由初見道力,展轉能引金剛喻定最後學道永滅修惑,修惑斷盡,將來果報不生,成就無學究竟現觀,都要依止現觀智諦現觀。
永滅一切煩惱:三界見、修所斷煩惱皆悉永斷,是名永滅一切煩惱。
滅所依事:當來後有眾苦皆悉永斷,是名滅所依事。

午二、現觀邊智諦現觀2 未一、徵
云何名為現觀邊智諦現觀?
什麼是現觀邊智諦現觀?

未二、釋2 申一、辨相5 酉一、出智體
謂此現觀後所得智,名現觀邊智。
初現觀後所得的是現觀邊智,也名為後得智。

酉二、明智依
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
應當了知現觀邊智是依初現觀位的第三心之後,無間生起現觀邊智,從見道位後才現前成就的。

酉三、顯緣境
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諦境。
現觀邊智是緣以前加行位時,帶有名言相的四諦世智名先世智,就是依著教法所認識的四諦智慧,曾經所觀察的下上二地,即欲界、色界及無色界的苦集二諦,及滅道二諦為所緣境。二增上安立諦,增上指滅諦及道諦能趣向解脫,所以名增上。

酉四、辨所攝
似法、類智,世俗智攝,通世出世,是出世間智後所得。
現觀邊智,相似但不同於現觀位的法智與類智,屬世俗智攝。由於有名言相,帶相緣如,因此屬於世間;又由於沒有煩惱種子,也不是由名言戲論所生,因此又屬於出世間,所以現觀邊智是通於世出世間的,是得出世間智以後所得到的智慧,稱為現觀邊智,也名後得智。

酉五、釋差別2 戌一、約所取能取辨
如其次第,於一一諦二種智生,謂忍可欲樂智,及現觀決定智。
如所觀四諦的次第,在每一諦中有二種智慧產生,第一種名忍可欲樂智,是認可、承認、歡喜,好樂四諦道理的智慧;第二種名現觀決定智,是現前現量觀察四諦,於四諦道理生起決定不移的智慧,通達苦真實是苦,乃至道真實是道的真實義。忍與智有什麼差別呢?修行時,有無間道、有解脫道,忍是斷煩惱時,屬於無間道,智是證理時,屬於解脫道,忍的下一剎那就是智。

戌二、約下上諦境辨
如是依前現觀起已,於下上諸諦中,二二智生。
如是依止前面的現觀生起以後,於下欲界、上色無色界苦集滅道四諦的行相,每一個諦都有忍可欲樂智,及有現觀決定智這二種智慧產生。

申二、結名
是名現觀邊智諦現觀。
總合起來,名為現觀邊智諦現觀,是後得智所攝。

巳二、總料簡2 午一、辨差別3 未一、無有分別異
此中前智遣假法緣故,是無分別;後智隨逐假法緣故,是有分別。
此中前面的現觀智諦現觀所成就的根本無分別智,是遣除有情假、法假及雙遣二假為緣所生,是無分別的;後面的現觀邊智諦現觀所成就的後得智,因為隨逐聖教安立的四諦觀察假法為緣所生,是有分別的。

未二、能斷不生異
又前智於依止中,能斷見斷煩惱隨眠;後智思惟所緣故,令彼所斷更不復起。
又前現觀智諦現觀所成就的根本無分別智,於依止的五蘊中,能夠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種子;而現觀邊智諦現觀所成就的後得智,能思惟所緣四諦的道理,令無分別智所斷除的煩惱不再現起。

未三、進趣斷道異
又前智能進趣修道中出世斷道,第二智能進趣世出世斷道。
又前現觀智諦現觀成就的根本無分別智,能夠在修道位中,成就出世聖道斷除修道位所要斷的煩惱種子,屬於出世斷道;現觀邊智諦現觀成就的後得智,能夠在修道位中,使所斷的煩惱種子不再生起,因為緣於名言相,是屬於世出世斷道。二種智慧功能不同,現觀智諦現觀能斷煩惱,現觀邊智諦現觀能隨順引發現觀智諦現觀,是配合著一直往前進,直到究竟現觀。

午二、簡方便3 未一、標非
無有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
一般禪定或在加行位時,都屬於純世間道,只是緣名言安立的四諦,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

未二、釋由2 申一、出相引
由世間道是曾習故,相執所引故。
由於世間道的修行帶名言相,是過去曾經修習過的,都還是在名言相當中不斷的熏習,有名言就有相,是相執所引發的,有相就會有執著,故世間道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

申二、顯無能
如相執所引,如是亦不能泯伏諸相;如不能泯伏諸相,如是亦不能永害麤重。
雖然行者緣四諦法相,由於有相就有執著,以相不能除相,無力滅除種種法相,必須離相才能夠除相,故不能永斷煩惱種子。

未三、結成
是故彼道無有永害諸隨眠義。
世間道的世間定或加行位有漏的修道,還是有名言相的執著,所以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

辰五、究竟現觀2 巳一、徵
云何名為究竟現觀?
什麼是稱作究竟現觀?

巳二、釋3 午一、出智別
謂由永斷修所斷故,所有盡智、無生智生。或一向出世,或通世出世。
究竟現觀時,由於永斷修道所斷的煩惱種子,成就煩惱斷盡的盡智及苦果不生的無生智。這二種智慧或一向出世間,屬於勝義諦所攝的根本無分別智;或通於世出世間,屬於世俗諦所攝的後得智。

午二、釋得名
於現法中,一切煩惱永斷決定故;於當來世,一切依事永滅決定故;名究竟現觀。
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當中,一切煩惱永遠斷除,決定不再生起任何愛見煩惱,成就盡智;於來生一切依事是三界五趣的果報永遠滅除,決定不再受生,成就無生智;得到這二種智慧,名為究竟現觀。

午三、辨差別2 未一、盡智攝2 申一、一向出世
何等名為出世盡智?謂若智,於盡無分別。
什麼是出世間的盡智?是指於斷盡煩惱,真實成就無分別智,遠離能所、語言、根、塵、識、器世間的虛妄分別。

申二、通世出世
何等名為世出世盡智?謂若智,於盡有分別。
為什麼稱作世出世間的盡智?盡智在後得智的階段,帶有名言分別時,能令所斷煩惱不起,名通世、出世間,是屬於世俗諦所攝的盡智。

未二、無生智攝2 申一、一向出世
何等名為出世無生智?謂即此依事滅因義故,於當來世依事不生中所有無分別智。
為什麼稱作出世間的無生智?是在生起所依的果報事之煩惱因完全滅除時,於當來世五蘊不生中所成就的無分別智,名為出世的無生智。

申二、通世出世
何等名為世出世無生智?謂於當來世依事不生中所有有分別智。
為什麼稱作世出世間的無生智?是出世的無生智下一剎那生起的後得智,於當來世五蘊不生中所成就的有分別智,名為通於世出世的無生智。

丑二、約三諦辨2 寅一、斥他3 卯一、略標
復次,有種姓婆羅門,建立三處為實為諦。然彼種姓諸婆羅門,於此三處住三過失,汙其心故;依第一義,彼皆墮在非梵志數。
其次,有一類有種姓的婆羅門,建立三種處所為真實為真理。然而出生就是婆羅門的這些人,在這三種處所有三種過失而染污他的心。依究竟最殊勝的道理來說,不能說他們是真實的婆羅門。婆羅門有假名婆羅門,種姓婆羅門及第一義婆羅門,他們不是第一義的婆羅門。

卯二、別釋2 辰一、辨三處4 巳一、徵
何等三處?
是哪三處?

巳二、列
一、為養命,二、為修福,三、安立果。
第一是為長養生命,為了生存;第二是為了修福;第三是為了生天。

巳三、釋3 午一、為養命3 未一、標列
為養命者,謂彼種姓諸婆羅門為活命故,於施主前或呪願、或讚美、或序述。
為了長養生命,是指出生就是婆羅門的這些人,他們也是修行當梵志,為了自己能夠活下去,在施主面前持咒然後祈願、或者是讚美施主、或是敘說描述種種事情來求得利養維持生活。

未二、隨釋3 申一、呪願2 酉一、願除怨敵
呪願者,謂彼種姓諸婆羅門,希求隨一資生具故,往詣王所、或王大臣、或婆羅門、長者、居士、商主等所,矯設呪願:當願汝等所有怨敵皆悉殄滅、橫遭殃禍、摧屈縛錄。
第一種養命的方法是呪願,是指這些種姓諸婆羅門的外道梵志,為了希求得到活命的資生具,拜訪國王、大臣、婆羅門、有財富的長老、居士,或者是有錢的商主等,在施主那裡持咒發願,假設說:希望你們所有的怨敵都能夠消滅,慘遭災殃橫禍,而且被摧滅屈伏繫縛等,所有不好的事情都發生在怨敵身上。

酉二、願常吉祥
又願汝等所有吉祥常無轉動、不可侵奪。
第二個咒願:希望你們常常吉祥如意,而且財富地位沒有變動,不被侵損傷害。

申二、讚美2 酉一、讚害怨敵2 戌一、有力能
讚美者,為希求故,往到彼所,矯設讚美,言:汝勇健,多諸計策,善害怨敵。
第二種養命的方法是讚美,是指這些外道婆羅門為希望追求利養,到施主處,假立言詞讚美說:你們是很勇敢、很強健的,你們有很多的計策可以傷害怨家仇敵。

戌二、世希有
又於害怨假興讚述,唱言:汝曹如是如是害除怨敵,甚為希有,如汝等輩,世間難得。
接著對於傷害怨家仇敵,假言讚歎說:你們是這樣子有能力來傷害剷除怨家仇敵,實在是很少見,像你們這種人,真是世間難得的。

酉二、讚久興盛
又於財位久興盛者,矯施讚述,言:諸世間如汝吉祥成就無動,甚為難有。
對於財位長久興盛的施主,就假立言詞讚歎施主說:在這個世間上,像你們這樣能夠吉祥成就,興盛長久的財富地位,而且都沒有改變,實在是非常稀少。

申三、序述2 酉一、序他相好2 戌一、滅敵
序述者,謂彼為希求故,往到他所,妄興序述;言:汝成就善丈夫相,不久定當一切怨敵皆悉殄滅、橫遭殃禍、摧屈縛錄。
第三種養命的方法是序述,是指這些外道婆羅門為希望追求利養,到施主處,虛妄的提起話題說:你們成就大丈夫相,所有的一切怨家仇敵,不久一定都能夠消滅、慘遭災殃橫禍,而且被摧滅屈伏繫縛,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會發生在他們身上。

戌二、吉祥
又若成就如是相者,定當吉祥,無有退轉。
並且敘說描述,告訴對方說:你們能夠成就這樣的相貌一定很吉祥,能夠摧伏怨敵等,不會退轉。

酉二、述自受施
又如汝等諸親友家、若施主家,常無有餘沙門、婆羅門於中受施執為己有,唯我常得恭敬供養、衣服、飲食、諸臥具等。
於類似你們的親友家或施主家,應該不要去布施其他的沙門和婆羅門,不要布施給其他的出家人,應該布施給我。只有我應該常常得到恭敬供養、衣服、飲食、還有諸臥具等。

未三、總結
彼由如是方便所獲利養,深生染著、耽嗜、迷悶、堅固、保執而受用之。
這一類的種姓婆羅門、梵志,由呪願、讚美、序述等種種的方法獲得很多利養,對於所獲得的利養深深染著,耽溺愛好、使自己的心迷失悶著,失去辨別與判斷的能力,不能出離、堅固剛強的保護執持來受用這些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利養。

午二、為修福2 未一、別辨相3 申一、殺害眾生
為修福者,謂彼種姓諸婆羅門,宣說殺害無量眾生,興祠祀福。
這些種姓婆羅門,為歡喜修福的施主,宣稱殺害無量眾生來祭祀神廟,可以得到福報。

申二、獲常處果
宣說祠祀、獲常處果。
宣稱透過於神廟祭祀天神而修福,可以生天,獲得常住不變的果報。

申三、攝執我所
又興祠祀時,召命無量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為欲攝受上妙眾多資生具故。彼既獲已,執為我所,展轉互起陵懱之心。
又這些外道發起到神廟祭祀修福時,召集號令無量的國王、大臣、長者、居士,要他們來祭祀。這是為了要拿到很多上等美好的資生具。得到這些供養的物品以後,就認為是自己的,生起我所的執著,彼此之間又由比較所得供養的勝劣,生起互相欺凌輕視的心念。

未二、結三失
當知彼有如是三失。
應當了知外道婆羅門為修福的施主們所建立的理論,有三種心懷染污的過失,第一是殺生的過失,第二是妄執生天為常住不變的果報,第三是執著我我所的過失。

午三、安立果2 未一、敘彼計
安立果者,謂彼種姓諸婆羅門,說阿素洛身應可殺害,天身是常;唯婆羅門最上種姓,餘姓下劣;廣說乃至諸婆羅門大梵所生,大梵所化,大梵支胤。
安立果的邪執,是指有一類種姓諸婆羅門,說阿素洛,即阿修羅身應該可以殺害,天身常住不變;唯獨婆羅門是最勝上等的種姓,其他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三種種姓,都是下劣的;他們還有種種的說法,乃至說諸婆羅門是初禪天最高天大梵天王所生,大梵天王所變化,大梵天王的後代。支是指支分;胤是後嗣義。

未二、結得名
彼種姓婆羅門作如是計,立如是論,當知是名安立果。
那一類種姓婆羅門作如上所說的執著,安立這樣的言論,認為阿修羅可以殺害的,天身常住不變,唯獨婆羅門是最勝上等的種姓,名安立果。

巳四、結
如是種姓婆羅門,於此三處猛利取執,隨興言論:唯此是實是諦,餘并愚妄。
這些婆羅門種姓,在為了養命、為了修福、為安立果三個處所,產生強大猛盛的見取執著,並且還宣說種種言論,認為只有這樣的理論是真實是真理,其它的道理都是愚痴虛妄的。

辰二、顯三失4 巳一、徵
何等名為由三過失染汙其心?
什麼樣的理由說有三種過失會染污他的心?

巳二、列
謂語言過失、憍慢過失、勝解過失。
為了養命、為修福、為安立果有三種過失,第一是語言過失,第二是憍慢過失,第三是勝解過失。

巳三、釋3 午一、語言過失
若即於此三處邪語業轉,當知是名語言過失。
若在養命、修福、及安立果三處,有不正確的語業生起,是名為語言過失。

午二、憍慢過失
若復於此三處施設建立,及隨發起不正言論方比於他,謂己為勝、或等、或劣,當知是名憍慢過失。
若在養命、修福及安立果三處施設建立種種方便,又發起不正當的言論,與他人校量高下,認為自己是殊勝的,或者認為是與他人相等,或者是比他人只差一點,都名為憍慢過失。

午三、勝解過失
若復於此三處不觀得失,一向信受;雖遇諸佛及佛弟子正教誨時,於處非處不能正住,於遍分別不能正住,於諸正行不能正住,於智者論不能正住,當知是名勝解過失。
如果對於養命、修福、還有安立果這三處,不觀察它的功德過失,就一向信受的話,雖然遇到佛及佛弟子,教導正法,於合因果道理之處,如善因得樂果,惡因得苦果,及不合因果道理之非處,如殺生祭祀無罪且可生天等,沒有正確智慧安住在真理上,對於所有緣起法三性差別,虛妄與真實等,都不能正確認識安住。
於遍分別不能正住:謂於圓成實相、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諸法安立,不能如理而思惟故。於聞思修、戒定慧等正行不能正住;對於佛菩薩等聖人所說的道理不能安住,稱為勝解過失。

巳四、結
此三過失,當知皆是惡見所起。
這三種過失都是邪惡的知見所引起的。

卯三、結攝
若有住此三處,成就三種過失,雖是種姓諸婆羅門,依第一義,彼皆墮在非梵志數。
如果有人住在養命、修福、及安立果這三處,成就語言、憍慢、勝解三種過失,雖然他天生是婆羅門種姓,可是依第一義最殊勝的道理來說,他們不能算是有清淨心的修行人,不是真實的婆羅門。梵是指清淨,志是心。

寅二、顯自3 卯一、略標
復次,若有建立三處為諦為實,又於三處無三過失染汙其心,彼雖非種姓婆羅門,然墮第一義婆羅門數。
其次,有建立三處是真實、是真理,又於三處沒有語言、憍慢、勝解三種過失,雖然不是婆羅門種姓出身,也是屬於第一義婆羅門之類。

卯二、別辨2 辰一、徵
何等三處?
是哪三處?

辰二、釋2 巳一、舉初處2 午一、標所說
謂不應害一切眾生,是名初處。
不應傷害、殺害一切眾生,是佛教所建立的初處。

午二、顯離過3 未一、無語言過
此所說處,唯諦唯實,無有虛妄。是故於此初處,無語言過失染汙其心。
第一處不應殺害一切眾生,這樣的說法是真理,是真實的,完全沒有語言的過失來染污他的內心。

未二、無憍慢過
又彼於是處,不由諦實言論方比於他,謂己為勝、若等、若劣。是故彼於此處,無憍慢過失染汙其心。
又於不應殺害一切眾生之處,不因為自己安立的真實言論來與他人比較,認為自己勝過他人,或與他人相等,或是比他人只差少分,這些心情都沒有。故在此初處,沒有憍慢的過失來染污他的內心。

未三、無勝解過2 申一、辨
又彼於此處審觀得失,觀彼所緣能增善法。又能攝益身心無罪現法樂住,於諸有情多住慈想,晝夜修學;又於此處非信他行,內自正覺為諦為實,然於諦實不妄執著。
又行者在不傷害一切眾生之處,詳細的觀察功德、過失,觀察所緣不傷害一切眾生的道理,能夠增長善法,助益身體健康,心情安寧,沒有罪過,使現在的生命體安樂而住,對於諸多有情多分安住慈心的想法,日夜不停的修習慈心觀;又於不應殺害一切眾生的道理,不是由於相信他人所說而行,而是從內心裡面自己覺悟的,這是真理,而且是事實,對於這個真理事實,不虛妄執著,所以沒有勝解的過失。

申二、結
是故當知,彼於此處,無勝解過失染汙其心。
所以應當了知,在不殺害一切眾生處所,在思想上沒有錯誤的認識,無勝解過失染污他的心。

巳二、例餘處2 午一、例同
如是一切行無常,是名第二處。餘如前說。一切法無我,是名第三處。餘如前說。
一切行無常,是佛教所安立的第二處。其他的如前不應殺害一切眾生所說,沒有語言過失、沒有憍慢過失、沒有勝解過失。一切法無我,是佛教安立的第三處,其他的如前不應殺害一切眾生所說,沒有三種過失。

午二、顯別2 未一、於第二諦
此中差別者,於第二諦,應言於一切行多住生滅觀,晝夜修學。
第二處一切行無常與初處不應殺害一切眾生修慈心觀不同處是:行者多住生滅觀,觀察有為法剎那生滅,日夜精進修學。

未二、於第三諦
於第三諦,應言於一切法多住無我我所想,晝夜修學。
於第三諦一切法無我,應該多修一切法無我我所想,觀察有為、無為諸法無我,也不是我所有,日夜精進修學。

卯三、總結2 辰一、明勝義攝
若有於此三處無三過失染汙其心,彼雖非種姓婆羅門,然墮第一義婆羅門數。
若有行者於不應害一切眾生、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這三處,沒有語言、憍慢、及勝解等三種過失染汙他的心,這類行者雖然不是種姓婆羅門,然而卻屬於與勝義諦相應的第一義婆羅門之類。

辰二、為佛知見
如是三處成婆羅門諦實之法,離三過失,唯有如來是真覺者。
如是不應殺害一切眾生、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這三處,是成為婆羅門的真理、真實之法。遠離語言、憍慢及、勝解三種過失,只有佛才是真正的覺悟的人,才能如此善巧安立。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六
癸二、諸蘊分位2 子一、略標列
問:諸蘊分位有幾種?答:有多種。謂得、無想定等心不相應行,廣說如前。
問:諸蘊的分位有幾種?答:有很多種,包括得、無想定等心不相應行,廣說如卷52中已經說過。

子二、隨別釋20 丑一、得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得?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得?得又有幾種?前面卷52說得很詳細,這裡又將心不相應行法簡略地歸納說明。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因、自在、現行分位建立得。
答:依止種子為因,自在是指具足勢力,加上心心所法的現行,依此分位,而安立得。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種子成就、自在成就、現行成就。
得,有成就不失的意思,又有三種:
一、種子成就:約種子而言,種子未伏斷前,有能生果的潛能,是果現行增盛的遠因,名得。
二、自在成就:約勢力而言,在引發於諸法的因緣中,未被其他因緣所阻礙,勢力具足,名得。
三、現行成就:約現行而言,一切法自相現前,名得。
這三種成就在前面卷52,1731頁已經研讀過。其實得在部派佛教時,沒有安立種子,就安立得,為了解釋諸法成就不失的原因,他們所說的得是指新得,大乘所說得通於新舊。

丑二、無想定滅盡定及無想天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無想定、滅盡定及無想天?此三各有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建立無想定、滅盡定、及無想天?這三類各有幾種?

寅二、答3 卯一、無想定2 辰一、明建立
答:依已離遍淨貪,未離上貪,出離想作意為先名滅分位,建立無想定。
答:已經降伏第三禪遍淨天的俱生貪,而證入第四禪,但尚未降伏第四禪的染心,認為諸想如病、如癰、如箭,於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認為無想寂靜微妙。由於厭背心想的作意,令前六識的心心所,暫時不起現行,依此前六識心心所滅的分位,建立無想定。

辰二、廣差別2 巳一、標
此復三種。
此無想定又有三種差別。

巳二、釋3 午一、自性
自性者,唯是善。
無想定的自性是善,因為是由加行善心所引生的緣故。

午二、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者,在異生相續。
修無想定的人是誰?就是凡夫或外道等錯解涅槃的人;誤認無想天即是涅槃,有此非滅計滅的錯誤觀念。

午三、起
起者,先於此起,後於色界第四靜慮當受彼果。
起者,先欲界修得此無想定,從欲界死歿後,受生於色界第四禪天中的無想天,享受無想天的果報。

卯二、滅盡定2 辰一、明建立
依已離無所有處貪,止息想作意為先名滅分位,建立滅盡定。
已遠離無所有處定的貪愛,已經不貪著無所有處定的三果或四果聖人,作意止息受想心所,而入滅盡定;不但令前六識心心所不起現行,又兼伏第七識俱生我執及相應的心所,依此不活動的分位,建立滅盡定。

辰二、廣差別2 巳一、標
此復三種。
滅盡定也有三種差別。

巳二、釋3 午一、自性
自性者,唯是善。
滅盡定的自性也是善法。

午二、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者,在聖相續,通學無學。
修滅盡定的人都是聖人,通於三果以上的有學聖者及無學的阿羅漢。但是能入滅盡定的三果聖者,必須已證得八解脫,無學阿羅漢是指俱解脫阿羅漢。

午三、起2 未一、託色依現前
起者,先於此起,後於色界重現在前,託色所依方現前故。此據未建立阿賴耶識教。
滅盡定生起,是指三果聖人先在欲界修得此定,之後在色界天上重新再入滅盡定。如果入滅盡定時前六轉識心心所不動,必須依託色法存在,這是根據還沒有阿賴耶識教理的學者們所說。

未二、一切處現前
若已建立,於一切處皆得現前。
如果已經建立阿賴耶識教,在三界一切處都可以生起滅盡定。

卯三、無想天2 辰一、明建立
依已生無想有情天中名滅分位,建立無想。
已經生到無想天的有情,由於前六轉識心心所滅了,以此心心所滅的狀態,來建立無想異熟。

辰二、廣差別2 巳一、標
此亦三種。
無想天有情的差別也有三種。

巳二、釋3 午一、自性
自性者,無覆無記。
無想天的果報,異熟果報的阿賴耶識及種子自性都屬於無覆無記。

午二、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者,唯異生性,彼非諸聖者。
生到無想天的人都是凡夫或外道,不是聖人,聖人不會入這種定。

午三、起
起者,謂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感彼異熟果;後想生已,是諸有情便從彼沒。
無想果報的現起,是指生無想天的有情,因為執無想天為涅槃,依此出離想,引發入無想定的思願,在欲界修厭離想作意為先,就有這種異熟種子熏在阿賴耶識裡,命盡能夠感得無想天的果報。後生無想天有五百大劫的生命,出生後之前半劫有想;命終以前的半劫也有想,想現前的時候,這有情就從無想天死。

丑三、命根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命根?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命根?命根又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業所引異熟住時決定分位,建立命根。
答:依業力所引生的果報體,住世時間的多久,這樣的分位來建立命根。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定不定故,愛非愛故,歲劫數等所安立故。
命根又有三種差別,包括決定、不決定;可愛、不非愛;命根長短的安立,或以年歲、或以劫數計算而安立的。
1)定,是指有一定的壽命,如北俱盧洲人壽千歲,決定不會中夭。
不定,是指壽量不決定,有中夭的情況,如南閻浮提人,壽量有短有長;西瞿陀尼人,壽命二百,也有夭逝;東毗提訶人,壽命三百,也有中夭。
2)可愛的命根是指人天善趣眾生的命根。
不可愛的命根是指三惡道眾生的命根。
3)眾生的壽量多少?有的以年歲來計算,如欲界人天以年歲計算;有的以劫數來計算,如色、無色界天。三界眾生命根長短的安立各個不同。

丑四、眾同分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眾同分?此復幾種?
問:依據什麼分位來建立眾同分?眾同分又有幾種?此處眾同分是指有情而建立的;非情數就不討論它的眾同分了。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諸有情相似分位,立眾同分。
答:依止著各式各樣的有情相似的分位來安立眾同分。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所謂種類同分、自性同分、工巧業處養命同分。
眾同分又有三種,包括種類同分、自性同分、及工巧業處養命同分。
1)種類同分是約種姓而言,如剎帝利,婆羅門、吠舍、首陀羅等;或約膚色而言,如黃種人、白種人、黑人等。
2)自性同分是依種類同分,再細分下去,名自性同分。如以性別區分為男、女;以個性區分為溫柔或剛強,安立某種種姓者的特性等。
3)工巧業處養命同分,以活命的方式來區分,如老師、醫生、木匠、工匠等差別,是以同一行業而為同分。
種類同分等者:界趣生類互相似性,是名種類同分。分位、體性、容色、形貌、音聲互相似性,是名自性同分。
4)在三界五趣中受生的有情種類,同界或同趣的有情互相有相似性,名為種類同分。比如同樣在欲界、同樣在色界、或同樣在無色界,同樣是人、是狗,或是鬼等,這是趣的同分。
5)人天同屬於可愛的生類;地獄、餓鬼、畜生等,同屬於不可愛的生類。分位是指部分狀態相似名同分,如受用苦樂相同等;體性如自害、他害等;及容貌色相、外形相貌、說話聲音有互相相似性等,名為自性同分。
6)還有工巧業處養命同分,這是以職業相同,或者是技能相同,說為同分,也就是工巧業處養命同分。

丑五、生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生?此復幾種?
問:依據什麼分位來建立生?生又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現在分位,建立生。
答:依現在諸法能夠現前而建立生。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所謂剎那生、相續生、分位生。
法生起的差別又有三種,剎那生、相續生、分位生。
一、 剎那生:一切有為法剎那剎那的新新生起,稱為剎那生。
二、 相續生:從這一類有情壽盡之後,往生到另一類有情中去受生,生命相續,稱為相續生。
三、 分位生:包括增長生及心差別生;有情從嬰孩位,乃至往趣衰老位,稱為增長生。有情緣著不同的境界,有種種的心念生起來,有時心與樂受相應,有時與苦受相應,有時與不苦不樂受相應;有時有貪心,有時離貪心;廣說乃至或有善解脫心、或不善解脫心等,這些面對不同境界引生的心念差別,都稱為心差別生。

丑六、老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老?此復幾種?
問:依據什麼分位來建立老?老又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前後分位,建立老。
答:依色心前後起了變化,稱為老。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異性老、轉變老、受用老。
老又有三種:
一、 異性老:色心前後性質不同,名異性老;如卷52,所說:諸行剎那剎那轉名異性老,由此能生身老、心老、壽老、變壞老、自體轉變老等。
二、 轉變老:色心有種種的轉變,稱為轉變老;如卷52,所說,有情從善趣死後生到三惡道,五蘊自體完全轉變。
三、 受用老:諸根受用境界衰退名受用老,如前所說身老、心老、壽老、變壞老等。

丑七、住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住?此復幾種?
問:依據什麼分位來建立住?住又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即依生分位,建立住。
答:依色心諸行剎那生時,暫時安住的分位來建立住。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剎那住、相續住、立制住。
住又有三種:
一、 剎那住:已生色心諸行剎那安住名剎那住;
二、 相續住:有情已生五蘊,由食為依相續現前,器世間在壞、空劫之前相續安住,稱為相續住;
三、 立制住:又名立軌範住,如不同國家地區各有管理制度,使人民安居樂業,這些為人民或家庭制定的法律、憲法、法規等名立制住。

丑八、無常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無常?此復幾種?
問:依據什麼分位來建立無常?無常又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生已壞滅分位,建立無常。
答:諸法出生以後又壞滅,從有而無,依此壞滅分位建立無常。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壞滅無常、轉變無常、別離無常。
無常又有三種:
一、 壞滅無常:若一切有為諸行才生即滅,名壞滅無常;
二、 轉變無常:若可愛諸行轉成不可愛,名轉變無常;
三、 別離無常:若財物散失,名位遠離,或是眷屬分散等,名別離無常。

丑九、名句文身2 寅一、舉名身2 卯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名身?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名身?名身又有幾種?

卯二、答2 辰一、明建立
答:依假言說分位,建立名身。
答:依假安立的言說來建立名身。

辰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假設名身、實物名身、世所共了不了名身。
名身又有三種:
一、假設名身:攝釋分卷81說:於內身假名安立我及有情;於外色聲香味觸法,安立這是瓶子,那是衣服等。於諸法和合相,假名安立各種名稱。名所依的義,並沒有真實的法體,這是假設名身。
二、實物名身:於因緣所生的依他起法,如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等諸根境界當中,安立眼耳鼻舌身,或色聲香味觸等,這是實物名身。
三、世所共了、不了名身:前二種名身為世間人所共同了解、認可的,稱為世所共了名身。世間人所不了解、不明白的,稱為世所不了名身。

寅二、例句身等2 卯一、例同
如名身,句身、文身,當知亦爾。
如名身是這樣子,句身及文身也一樣有四種。

卯二、顯別
此中差別者,謂標句、釋句、音所攝、字所攝。
但其中也有差別,
1)句身有標句、釋句,標出法的特性名標句,如說善性、惡性等;解釋法的特性稱為釋句,如說正趣善士,或說這是好人,因為他心裡有很多善良的思想等。
2)文身也有音韻所攝及字所攝的差別;音韻所攝是指語言中所有名、句及文字,依聲假立,可以發出有韻調的聲音,稱為音韻所攝。
3)字所攝是指若書冊中所有名、句及文字,依色立,稱為字所攝;音所攝的是聲塵;字所攝屬於色塵,就是所謂的文身。此外若心想中所有名、句及文字,依法立,即是法塵。名、句、文都是依色、聲、法三塵而假立的,別無自體。

丑十、異生性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異生性?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異生性?異生性又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未生起一切出世聖法分位,建立異生性。
答:依止還沒證得我法二空真如,尚未成就一切出世間聖人之法的分位,來建立異生性。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
異生性又有三種:為欲界煩惱所繫縛的欲界凡夫,為色界煩惱所繫縛的色界凡夫;還有為無色界煩惱所繫縛的無色界凡夫。

丑十一、流轉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流轉?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流轉?流轉又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因果相續分位,建立流轉。
答:依因果不斷相續的分位來建立流轉。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剎那展轉流轉、生展轉流轉、染汙清淨展轉流轉。
流轉又有三種差別:
一、剎那展轉流轉:心念剎那生滅,非常非斷,名剎那展轉流轉;
二、生展轉流轉:凡夫的生命體在三界中往返不停,名生展轉流轉;
三、染汙清淨展轉流轉:凡夫有時染污心生,有時清淨心生,三性心生相續不絕,名染汙清淨展轉流轉。約十二緣起而言,由無明故有行,乃至由生故有老死,此生故彼生,名順流流轉,屬染汙展轉流轉一類;若就聖人所修道品,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此滅故彼滅,名逆流流轉,屬清淨展轉流轉一類。

丑十二、定異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定異?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定異?定異又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法別相分位,建立定異。
答:依法和法之間有各別的相狀,決定有差別,沒有雜亂性的分位來建立定異。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相定異、因定異、果定異。
定異又有三種:
一、相定異:因果體相決定不同,善因樂果,惡因苦果,各有因果,體性相狀不同;
二、因定異:善惡業因決定不同,善因感人天樂果,惡因感三惡趣苦果;
三、果定異:苦樂果報決定不同,苦果苦受相應,樂果樂受相應。
相定異:如卷52所說屬於相狀上決定的差別性,如流轉、還滅、十二處、領受、住時、形量等諸有為法的差別,這一切都名為相定異
一、流轉、還滅定異:流轉指四諦中之苦諦與集諦,是生死流轉之因果;還滅是四諦中之滅諦與道諦,是涅槃還滅之因果,流轉還滅二門決定不同。
二、一切法定異:一切法十二處攝盡,十二處各各決定不同。
三、領受定異:一切受不出苦、樂、捨三受,三受各各決定不同。
四、住定異:有情及器世間暫時安住之壽量或期限各各決定不同。
五、形量定異:欲界有情及色界有情,所受生之身形大小,各各決定不同;外分四大洲等形量,也是各各決定不同。

丑十三、相應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相應?此復幾種?
問:以什麼分位來建立相應?相應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因果相稱分位,建立相應。
答:依因和果是相稱的分位,建立相應。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和合相應、方便相應、稱可道理所作相應。
相應又有三種:
一、和合相應:善因招感樂果,修五戒十善可以感得人天樂果;惡因招感苦果,造上中下品十惡業將感得三惡道的苦果。
二、方便相應:加行智相對於根本智來說。
三、稱可道理所作相應:智慧與觀待、作用、證成、法爾四種道理相應。

丑十四、勢速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勢速?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勢速?勢速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迅疾流轉分位,建立勢速。
答:依色心諸法迅速地流動轉變的分位來建立勢速。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諸行勢速、士用勢速、神通勢速。
勢速又有三種:
一、諸行勢速:諸行就是一切有為法,有為法的剎那生滅是很快速。
二、士用勢速:人、象、馬、飛禽走獸,或藥叉、天人,速度快。
三、神通勢速:神通的速度也是很快速。

丑十五、次第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次第?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次第?次第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一一行流轉分位,建立次第。
答:依諸有為法流轉的分位,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來建立次第。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剎那流轉次第、內身流轉次第、成立所作流轉次第。
次第又有三種,依《瑜伽論記》的解釋:
一、剎那流轉次第:諸行前後念念相續流轉的次第。
二、內身流轉次第:指在家及出家行住次第,如卷52說。或無明緣行,廣說乃至生緣老死。
三、成立所作流轉次第:指劫初外器世間界之前後安布的次第。

丑十六、時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時?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時?時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行相續不斷分位,建立時。
答:依有為法相續不斷的分位,來建立時間的觀念,故時間也是假法。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去、來、今。
時間有三種;過去、未來,及現在。

丑十七、方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方?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方?方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所攝受諸色分位,建立方。
答:依所攝受的內外色法前後左右的分位來建立方。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上、下、傍。
方又有三種;上方、下方、或者是傍邊。

丑十八、數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數?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數?數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法齊量表了分位,建立數。
答:齊就是同等的意思,也就是等於。諸法等於多少數量,為了表示諸法數量的多少,依這樣的分位建立數目字。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一數、二數、多數。
數的差別有三種,有一個數名為單數,二個數名為雙數,或者是多數,又名複數。

丑十九、和合2 寅一、問
問:依何分位建立和合?此復幾種?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和合?和合有幾種?

寅二、答2 卯一、明建立
答:依所作支無闕分位,建立和合。
答:依所作事的因緣沒有缺少的分位建立和合。

卯二、廣差別
此復三種。謂集會和合、一義和合、圓滿和合。
和合又有三種:
一、 集會和合:大眾聚集在一起。
二、 一義和合:一義就是一個境界,諸心心所同所緣一個境界。
三、 圓滿和合:得到究竟時。

丑二十、不和合
問:依何分位建立不和合?此復幾種?答:與和合相違,應知不和合若分位、若差別。
問:依什麼分位來建立不和合?不和合有幾種?答:與前面的和合相反的情況就是不和合,約所作支有闕的分位建立不和合;不和合有三種;集會不和合、一義不和合、圓滿不和合。


癸三、諸蘊分別2 子一、辨2 丑一、舉有色等29 寅一、有色
問:於諸蘊中,何義、幾蘊是有色?答:即以此性還說此性,色自性義是有色義。一蘊是有色。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名有色?有幾蘊是有色?答:以色法本身的特性來說明有色的道理,色本身的自性是有色義。五蘊中的色蘊一蘊是屬於有色。

寅二、有見
問:何義、幾蘊是有見?答:眼所行義。一蘊一分是有見。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名有見?有幾蘊是有見?答:眼所活動的境界;眼根所取,眼識所緣的境界,就是有見。五蘊中色蘊這一蘊,其中的一部分如色聲香味觸屬於眼識所緣取的色,就是有見色。

寅三、有對2 卯一、問
問:何義、幾蘊是有對?
問:在五蘊當中,哪些道理說名有對?有幾蘊是有對?

卯二、答2 辰一、釋義2 巳一、標二種
答:展轉相觸據處所義及麤大義,是有對義。
答:二法之間彼此可以展轉互相地接觸,佔有空間,以及麤大的色法,是有對義。

巳二、隨難釋
麤大義者,當知遠離三種微細。此三微細,如前應知。一蘊一分是有對。
麤大義,應當知道遠離三種微細性就是麤大義。這三種微細性,如前文所說應知。
一、 損減微細性,分析麤色至極微位。
二、 種類微細性,風等色及中有色。
三、 心自在轉微細性,是指色界、無色二界由定自在所生的色法。遠離這三種微細性,就是麤大。
有對是指色蘊這一蘊中,有一部分的色法是有對;這一部分是色蘊中的十色處屬於有對。

寅四、有漏2 卯一、問
問:何義、幾蘊是有漏?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有漏?有幾蘊是有漏?

卯二、答2 辰一、略標簡
答:麤重所隨,非彼對治,煩惱所生義。一切一分是有漏。
答:五蘊常為煩惱種子所隨逐,煩惱種子在沒有被對治以前,都有可能生起煩惱的現行。在五蘊中除少部分是無漏的,以及少部分的情形通於有漏無漏外,幾乎都是屬於有漏。一切五蘊中有煩惱種子隨逐,由煩惱所生的五蘊都是有漏。

辰二、廣餘義4 巳一、標
復有有漏義,謂若是處煩惱能生四種過失,是有漏義。
對於有漏又有其他的解釋,當內心有煩惱,有貪瞋癡時,會有四種過失,這個時候就是有漏,將功德漏掉。

巳二、徵
何等名為四種過失?
什麼是四種過失?

巳三、列
一、不寂靜過失,二、內外變異過失,三、發起惡行過失,四、攝受因過失。
一、不寂靜過失:煩惱的相貌就是不寂靜,心裡有煩惱時,會感覺很煩躁或是鬱悶,行住坐臥都不安。
二、內外變異過失:有煩惱以後,內根與外塵都會產生變化。 
三、發起惡行過失:煩惱生時就容易發起、造作種種惡業。
四、攝受因過失:諸眾生由造種種惡業之因,攝取未來苦果展轉輪迴,不能解脫。

巳四、釋
當知初過失,纏現行所作;第二過失,諸煩惱事隨逐煩惱所作;第三過失,煩惱因緣所作;第四過失,引發後有所作。
1)應當了知第一不寂靜的過失,由於煩惱現行所造作成的。
2)第二內外變異過失,諸煩惱事是指煩惱所依的根身,所緣的器世間,隨順煩惱而有種種的變異。
3)第三發起惡行過失,這是由於煩惱的因緣所引起的造作。
4)第四攝受因過失,由煩惱引發後有,得到下一生果報體,煩惱是得到來生果報體的生因。

寅五、有為
問:何義、幾蘊是有為?答:從因已生及應生義。一切是有為。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有為?有幾蘊是有為的?答:由過去業因已經生出現行的五蘊,及應該生出來的五蘊法,這一切都是有為法。

寅六、有諍
問:何義、幾蘊是有諍?答:多隨瞋恚自在轉義。一切一分是有諍。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有諍?有幾蘊是有諍?答:有煩惱就有諍,身語意多分隨瞋恚轉時名有諍,五蘊中一分多隨瞋恚自在轉者,稱為有諍。

寅七、有愛味
問:何義、幾蘊是有愛味?答:多隨愛見自在轉義。一切一分是有愛味。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有愛味?有幾蘊是有愛味?答:當五蘊多分隨愛見煩惱而轉時,愛著自身世間,愛味執著自己的思想。一切五蘊中一分多隨愛見自在轉就稱為有愛味。除了阿羅漢或八地以上的菩薩或佛,已完全斷煩惱的聖人以外,都是有愛味,所以說除了無漏的聖人外,一切五蘊中是有愛味,稱為一切一分是有愛味。

寅八、依耽嗜
問:何義、幾蘊是依耽嗜?答:多隨欲貪自在轉義。一切一分是依耽嗜。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依耽嗜?有幾蘊是依耽嗜?答:多分隨順欲貪,生起欲貪時,一切五蘊中多隨欲貪自在轉這一分,就稱為依耽嗜。欲貪通常是指對欲界色聲香味觸男女的染污心。

寅九、世間
問:何義、幾蘊是世間?答:戲論依義。一切一分是世間。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世間?有幾蘊是世間?答:生起世間戲論的所依根及所緣境名世間。一切一分是世間,這是指有漏五蘊,依止五蘊產生種種戲論分別,這都是屬於世間。

寅十、墮界
問:何義、幾蘊是墮界?答:三界所攝世間義。一切一分是墮界。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墮界?有幾蘊是墮界?答: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攝的有情世間、器世間及五蘊世間名墮界。一切五蘊中的一分,如果和三界的戲論相應的話,都是屬於墮界。

寅十一、過去
問:何義、幾蘊是過去?答:已受用因果義。一切是過去。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過去?有幾蘊是過去?答:已經得到受用的因及果。一切五蘊當中,若已經得到受用的因及果名為過去,此處是約現在五蘊假立三世差別。

寅十二、未來
問:何義、幾蘊是未來?答:未受用因果義。一切是未來。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未來?有幾蘊是未來?答:還沒有受用因的果法,就是未來。一切是未來,約現在五蘊含攝未來因法,名一切五蘊是未來。

寅十三、現在
問:何義、幾蘊是現在?答:已受用因義及未受用果義。一切是現在。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現在?有幾蘊是現在?答:若諸法已經受用到因,現在的五蘊是過去業因所招感的,現前的造作立即熏成種子,但新熏的種子還沒有得到未來的果,這一切是現在的五蘊。當下的五蘊,也有過去、也有現在、也有未來。

寅十四、內
問:何義、幾蘊是內?答:六處并屬彼義。一蘊一分、四蘊全是內。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內?有幾蘊是屬於內?答:六處以及屬於六處相應之法名內。內就是指根身,還有加上受想行識四蘊。色蘊中的五色根之扶根塵及內身這一部分,加上受想行識四蘊的全部名內。色蘊中屬於外的色聲香味觸,就不屬於內;行者應當觀察內身不是我,內受想行識不是我。

寅十五、外
問:何義、幾蘊是外?答:內相違義。一蘊一分是外。
問:在五蘊當中,有哪些道理說名外?有幾蘊是屬於外?答:和內法相違的就稱為外。一蘊一分是外,色蘊中不屬於有情的五塵,色聲香味觸,就是屬於外。

寅十六、麤
問:何義、幾蘊是麤?答:不光潔積聚相增長義。一切一分是麤。
問:在五蘊當中,有哪些道理說名麤?有幾蘊是屬於麤?答:麤是指蘊不光潔,是由積聚而有的有對色,相增長是包括色、無色蘊的相狀增長名麤;五蘊中有一部分如果屬於這種特性稱為麤。三惡趣的五蘊就是屬於麤義。繫屬於欲界的色法,是不光潔的;諸多有質礙的色法,屬於積聚的色法,也可以稱為麤;色無色蘊有飲食、睡眠、梵行等長養等流時,如色相康強,心力增長時,屬於相增長所攝,也可以稱為麤。

寅十七、細
問:何義、幾蘊是細?答:麤相違義。一切一分是細。
問:在五蘊當中,有哪些道理說名細?有幾蘊是屬於細?答:與麤義相違的,就是細,換句話說,不是麤的就是細的。五蘊中有一部分是屬於細。欲界人天的五蘊,如果和三惡趣比起來,三惡道的五蘊是麤,欲界人天的五蘊是細。若欲界與色界、無色界比起來,欲界的五蘊是麤,色界無色界的五蘊是細。麤細是觀待而有,並非有真實的麤細。

寅十八、劣
問:何義、幾蘊是劣?答:無常、苦、不淨、染汙義。一切一分是劣。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劣?有幾蘊是屬於劣的?答:若是屬於無常、苦、不淨而且是染污的五蘊就屬於劣。除了無漏的五蘊這一分之外,所有有漏的五蘊都是屬於劣的。

寅十九、妙
問:何義、幾蘊是妙?答:劣相違義。一切一分是妙。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妙?有幾蘊是屬於妙?答:與劣相違的屬性,不是無常、不是苦、不染污的都是妙。一切五蘊有一部分是妙。無漏的五蘊就是屬於妙。

寅二十、遠
問:何義、幾蘊是遠?答:處所、去來、時、方隔越義。一切一分是遠。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遠?有幾蘊是屬於遠?答:處所之間的距離很遠,或者去來的時間上很遠,這類時間、空間上有所阻隔有障礙時稱為遠。過去、未來的五蘊這一部分可以說都是屬於遠。遠有二個意思,第一、處所遠,第二、時間遠。若是處所隔得很遠的地方,稱為處遠,這是依色蘊而安立。若過去未來在時間上相隔得很遠,稱作時遠,這是通於色無色蘊。

寅二十一、近
問:何義、幾蘊是近?答:遠相違義。一切一分是近。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近?有幾蘊是屬於近?答:與遠相違,時空上沒有阻隔障礙就是近。現在的五蘊這一部分是近,過去生、或未來生的五蘊名遠。

寅二十二、三界繫2 卯一、第一義3 辰一、欲界繫
問:何義、幾蘊是欲界繫?答:於此間生,未得對治;或得已出,三時現行義。一切一分是欲界繫。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欲界繫?有幾蘊是屬於欲界繫?答:在欲界受生的五蘊,而且沒有被禪定或聖道對治過;或者得到禪定或聖道,成就色界心或無漏法,又從禪定或聖道出來,過去、現在、未來三時現行的欲界五蘊及所依器世間,稱為欲界繫。一切五蘊中屬於上述情形中的一分是欲界繫。

辰二、色界繫
問:何義、幾蘊是色界繫?答:已得色界繫對治,若入彼定;或復生彼,未得上對治;或得已出,三時現行義。一切一分是色界繫。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色界繫?有幾蘊是屬於色界繫?答:以欲界身得到色界定及入色界定時,成就色界繫有漏種子;或者是受生於色界,還沒有得無色界定,在那個時間內,所有的五蘊及器世間,於過去、未來、現在剎那剎那相續現行,這樣的五蘊是屬於色界繫。一切五蘊中屬於上述情形中的一分是色界繫。

辰三、無色界繫
問:何義、幾蘊是無色界繫?答:已得無色界繫對治,若入彼定;或復生彼,未得上對治;或得已出,三時現行義。一切一分是無色界繫。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無色界繫?有幾蘊是屬於無色界繫?答:欲界或色界有情,已經得到無色界定,入無色界定,成就無色界繫有漏種子;或者生在無色界天,可是還沒有得到出世間離欲的上對治道,還沒有成就聖道,具有無色四蘊;或者是已經得到上對治道的無漏定,又從無漏定裡面出來,在那個時間內,諸蘊於過去、未來、現在剎那剎那相續現行,這種蘊屬於無色界繫。一切五蘊中屬於上述情形中的一分是無色界繫。

卯二、第二義3 辰一、欲界繫
復有差別。謂輕安俱三摩地及彼眷屬并彼果法所不攝義,是欲界繫。
又有另一種道理說名欲界繫,就是除了輕安俱的三摩地及彼眷屬的心心所法,以及定境果色之外,其餘的都是欲界繫。
輕安俱三摩地:不是散心三摩地。只有定地才有輕安。從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可以稱為輕安俱三摩地。
眷屬並果:1)景法師說:與輕安俱三摩地同時之善五蘊名眷屬;若定及眷屬所生異熟名彼果法。2)窺基大師說:眷屬是指與定同時心心所法;彼果法,是指定共戒、或道共戒及定境果色,於此安立色界等繫,其餘屬欲界繫。3)靜慮的支分,如初禪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尋、伺為入定所依,心一境性為入定所緣,喜、樂為得定功德,這些都稱為禪定眷屬。從定裡面產生種種的功德,如定共戒及伏除欲恚害等,就是定的果法。如初禪如是二、三、四禪也一樣。

辰二、色界繫
屬色煩惱、與彼相違所攝義,是色界繫。
色界還有愛、見、慢、疑的煩惱,與色界相應的煩惱,與欲界相違反,名為色界繫。第二個義就是根據心所法來定位欲界、色界、無色界。

辰三、無色界繫
離色煩惱、彼所攝義,當知是無色界繫。
遠離色界的煩惱,與無色界繫煩惱相應的四蘊,也是無色界繫。

寅二十三、三性2 卯一、第一義3 辰一、善
問:何義、幾蘊是善?答:能感當來樂果報義,及煩惱苦永斷對治義。一切一分是善。
問:在五蘊當中,有哪些道理說名善?有幾蘊是屬於善法?答:能夠感得將來可愛果報的有漏善,以及無漏善能夠對治及永遠斷除煩惱及苦。五蘊中的一部分相應於有漏善或無漏善的這一分,名善五蘊。

辰二、不善
問:何義、幾蘊是不善?答:能感當來苦果報義,及能發起諸惡行義。一切一分是不善。
問:在五蘊當中,有哪些道理說名不善?有幾蘊是屬於不善法?答:能夠感得將來三惡道的苦惱果報,而且能夠產生種種邪惡的行為。五蘊的一部分如果與根本煩惱、隨煩惱相應時,名不善。

辰三、無記
問:何義、幾蘊是無記?答:彼俱相違義。一切一分是無記。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無記?有幾蘊是屬於無記法?答:諸法不是善、也不是惡,名為無記。當五蘊與無記法相應時的這一部分,如異熟無記五蘊、變化無記五蘊、及色蘊中有五塵即外器世界,及長養五,既非四無記,名自性無記五蘊等,稱為無記。

卯二、第二義
復有差別。謂離過失義,及過失功德對治隨順義,是善;與此相違義,是不善;彼俱相違義,是無記。
又有第二種差別義。離過失是無漏善;過失功德對治隨順義,是指有漏善,有漏善有隨順對治過失,及引發無漏善的功德。與善相反的,有過失,隨順過失遠離功德,就是不善;如果不是屬於善、也不是屬於不善,就是無記。

寅二十四、學
問:何義、幾蘊是學?答:學方便善義。一切一分是學。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有學?有幾蘊是屬於有學法?答:求證無學道果的前方便,有學的善法,稱為方便善。五蘊中屬於有學這一分的善法,都稱為學。預流、一來或不還有學補特伽羅,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學法。

寅二十五、無學
問:何義、幾蘊是無學?答:學究竟善義。一切一分是無學。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無學?有幾蘊是屬於無學法?答:前面有學是方便善,現在無學是究竟善;學習戒定慧圓滿,成就究竟的善法,名無學。聲聞的無學是阿羅漢和辟支佛;大乘的無學就是佛。五蘊中如果是屬於這種情況,就是無學。

寅二十六、非學非無學
問:何義、幾蘊是非學非無學?答:離前二種所有善、染汙、無記法義。一切一分是非學非無學。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非學非無學?有幾蘊是屬於非學非無學法?答:遠離有學和無學的出世間及世間善法外, 其餘初果、二果、三果、有學聖者的有覆無記法,四果阿羅漢的無記法,其餘的屬於一切凡夫相續有漏五蘊,及彼有漏五蘊增上所生的三性諸法,都是屬於非學非無學。

寅二十七、見所斷
問:何義、幾蘊是見所斷?答:現觀智諦現觀所應斷義。一切一分是見所斷。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見所斷?有幾蘊是屬於見所斷?答:初果聖者證無分別智證諦現觀時,所應斷除的分別起的煩惱,稱為見所斷。三界五蘊中屬於這一類的煩惱是見道的時候要斷的。薩迦耶等五見,及依諸見起貪瞋慢,若相應無明,若於諸諦不共無明,於諦疑等,及往一切惡趣業等,是名見道所斷法。

寅二十八、修所斷
問:何義、幾蘊是修所斷?答:從現觀後修道所斷義。一切一分是修所斷。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修所斷?有幾蘊是屬於修所斷?答:從初現觀後,修道位所要斷除的三界俱生起的十六種煩惱。五蘊裡面屬於這個部分是修所斷。一切善有漏法,一切無覆無記法,除先所說諸染污法,餘染污法,是名修道所斷法。

寅二十九、無斷
問:何義、幾蘊是無斷?答:一切染汙永斷對治義及已斷義。一切一分是無斷。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無斷?有幾蘊是屬無斷?答:無斷就是不用再斷除,是指一切染污法永遠斷除、永遠對治及已經斷除。一切有情中屬於阿羅漢的五蘊這一分是無斷。什麼是非所斷法?就是一切有學出世間的無漏法,及一切無學阿羅漢的五蘊中所有的善法、無記法,都是非所斷。此中有學與出世間無漏法相應時,於一切時自性清淨,這是非所斷;無學的相續中所有世間法唯善及無記相應,都是非所斷。

丑二、例無色等
問:何義、幾蘊是無色等?答:如前所說色等相違義,當知是無色等義。
問:在五蘊當中,有什麼道理說名無色等?有幾蘊是屬於無色法等?答:像前面所說的有色、有見、有對與這些法不同的道理,就屬於無色、無見、無對義。

子二、結
如是等類,應當分別諸蘊差別。
如以上所說有色等29類對五蘊的觀察,行者應當如此善巧思惟分別諸蘊的差別,遠離我法二執,成就出世間智及後得智。

癸四、諸蘊建立5 子一、建立蘊義
問:如說積聚義是蘊義,何等名為積聚義耶?答:種種所召體義、更互和雜轉義、一類總略義、增益損減義,是積聚義。
問:如前面說積聚義就是蘊義,什麼是積聚義?答:
一、種種所召體義:將多種不同的色法積聚為色蘊。是假安立的集合名詞,代表所有的色法。無色蘊,是受想行識的積聚體,是由心及心所法積聚而成。
種種所召體義:指一一蘊的體性差別有十一種,包括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麤、細、劣、勝、遠及近,因此名為種種所召體義。
二、 更互和雜轉義:諸蘊互相相雜和合在一起現前活動。比如色法中,有地水火風和合在一起;任何的色物有色香味觸四塵的和雜,任何的心有四蘊的和雜,沒有一法能獨立存在。
更互和雜轉義:在一個個的有情身中,有色受想行識諸蘊,同時在一起流轉,一起在那裡生住滅,這是更互和雜轉義。
三、 一類總略義:一類法中總說包含多法,略說成一法;如一身中有五根、五塵總略積聚。色蘊有眼等十一法,簡略的說名為色蘊;受有種種的受,總說有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等,簡略說名受蘊;想也是有種種的想,小想、大想、無量想,簡略說名想蘊;識有八種,簡略說名識蘊。
一類總略義:所有五蘊唯一類是苦,經中說五蘊是純大苦蘊,這是一類總略義,也就是將總多法簡單地歸納起來,說五蘊是純大苦蘊。
四、 增益損減義:蘊中有種種法的積聚,有種種的增益,也有種種的損減。這是根據長養根塵,增減不同來解釋積聚;又若善、染心起同聚心多名增,無記心起數多名減;又由有增益積聚才有損減,舉增益損減證明有積聚。
增益損減義:五蘊是屬於有為法,一定有種種的增減;比如說善心增多,或是善心減少;或者色身有時候增胖,有時候變瘦,種種的增減,這是增益損減義的積聚義,以上這些都是屬於蘊義。

子二、建立色義2 丑一、問
問:何緣色蘊說名為色?
問:什麼因緣,色蘊稱為色?

丑二、答2 寅一、標義
答:於彼彼方所種植增長義及變礙義,故名為色。
答:彼彼方所:色法有四方上下六方差別。
種植增長:不唯外穀麥等能種植增長,內身也一樣由飲食資持,能造根塵的四大種遂得增長,既增長已才造所造根塵色等,使根塵色等增長。
及變礙義:如人身色,臉色於生氣時、喜悅時、恐怖時或被損害時,都有變化質礙,外色如草木等如被風霜等損害,都有變礙,礙即質礙也。

寅二、隨廣
此變礙義,復有二種。一、手等所觸便變壞義,二、方處差別種種相義。
此變礙義還有二種解釋:
一、手等所觸便變壞義:五根及色香味觸四塵若被手、腳、或是木棍等打觸就會變化破壞;
二、方處差別種種相義:有體積的差別,所佔據空間處所的差別,由於有體積,而互相障礙。如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都有種種處所差別,種種相狀差別變化互相障礙。

子三、建立名義
問:何緣四無色蘊總說名名?答:順趣種種所緣境義,依言說名分別種種所緣境義,故說為名。
問:為什麼總說受想行識這四個無色蘊,稱為名?答:由於受想行識四無色蘊都有緣慮所緣境的作用,怎麼樣來緣慮所緣境?要依著言說名字來分別。我們要認識每一個法,都必須有名字,才能了別種種的所緣境,而後才會有種種的感受、想法、造作的生起。因為必須有名字,才能分別種種的所緣境,以及隨順趣入種種所緣境,有此二義,所以總合說四無色蘊為名。

子四、建立所攝
問:諸蘊誰所攝?為何義故建立攝耶?答:自性所攝,非他性。為遍了知種種自類,是故建立。
問:五蘊是屬於誰的?為什麼道理建立攝義?答:五蘊中每一個蘊都是代表自法不共於他法的體性,不同於其他的法。為了使大家了解色等種種的自類體性的法,所以建立蘊義。

子五、建立相應2 丑一、問
問:諸法誰相應?為何義故建立相應?
問:這一切法,是誰在那裡相應?以什麼道理來建立相應?

丑二、答2 寅一、標義
答:他性相應,非自性。為遍了知依自性清淨心,有染不染法若增若減,是故建立。
答:是相應於各各不同的他法,而不是與自己本身相應。心本身是清淨的,可是因為心和貪煩惱、瞋煩惱,這些種種煩惱的染法、或無貪、無瞋、無癡等不染法在一起,所以才會有染心和清淨心的出現,而有或增或減的情形,於此建立諸蘊相應的道理。

寅二、斥非2 卯一、長行2 辰一、敘計破3 巳一、五蘊不成過2 午一、標非
有一沙門、若婆羅門,欲令名中唯心實有,非諸心法。此不應理。
有一類出家沙門或是婆羅門,主張在受想行識的名蘊當中,只有心識是實有的,受想行都不是實有。這樣的說法,是不合道理的。

午二、釋由
何以故?且說諸蘊有五種性不成就故。
為什麼這樣說是不合道理的?因為諸蘊有五種,如果認為名蘊中唯心實有,諸心法不是實有的,諸蘊有五種的體性就不能成立,故這樣說法是錯的。

巳二、分位差別過3 午一、標過
又若彼計分位別故有五性者,分位別計,亦有過失。
又若這些沙門或婆羅門,執著受想行等心所是心的分位差別作用,由於五蘊中的名蘊,是依於心的前後分位差別,而有受想行識,不是一剎那中同時有受想行識,這樣的執著,是有分位差別的過失。

午二、釋由4 未一、有無作用難2 申一、略標
何以故?是諸分位展轉相望,作用差別若有若無,皆成失故。
為什麼這樣說有過失?若說受想行是心的前後分位,展轉相對,而有種種的作用差別。如果這樣說的話,不論是有作用差別,或者無作用差別,都有過失。

申二、別難
若言有者,由相異故,便應有異實物體性;若言無者,計分位別則為唐捐。
1-如果說心的分位有作用的差別,而有受想行心所的話,由於受想行與識的相貌不同,就應該有不同真實法體的受想行出現。既然心心所相狀不同,就應該有不同的實物體性,怎能說最初一剎那名識,第二念名受、第三念名想,第四念名行。事實上一剎那五蘊和合運轉,心與受想行的名稱不同、作用不同,可知有俱時存在的實有心所法與心相應。
2-如果主張心的分位是沒有受想行等作用差別,心的第二念就不能名受,乃至第四念就不能名行,由於心的作用沒有差別,如初念心,執心有分位差別作用,才有受想行等心所,就白說這句話。

未二、依緣無別難3 申一、標
又不應謂如六識身分位差別。
也不應該說受想行識就好像六識身一樣有分位差別。隨六根緣六境而有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不同名稱。有一類一意識師這樣主張,心只有一個意識,如果依眼睛緣色境,發生作用就是眼識,乃至依意根緣法塵發生作用就是意識,受想行也是心的分位差別,只有心是實。

申二、徵
何以故?
為什麼這樣說?

申三、釋
由六識身所依、所緣有差別故。是諸分位一處可得,故不應理。
若說六識隨所依六根所緣六境而有差別,而受想行等心所法的分位是建立在一根一境之處同時可得,與這個所舉出例子不同,因此不能成立所說的道理。

未三、非有轉變難3 申一、標
若謂轉變,亦不應理。
對方轉救說:我主張唯一識前後轉變而成受想行等心所,這也是不合道理的。

申二、徵
何以故?
為什麼這樣說?

申三、釋
於有色物可轉變故,得有分位前後差別,非於無色有如乳、酪、生酥等異。
因為色有形質,有色的物體,可以前後轉變,有分位前後的差別。心不能像乳變成酪,酪變成生酥,有這些差別。

未四、因緣無別難2 申一、標
又心因緣無差別故,行別分位不應道理。
又生起心的因緣都是依根緣境而有,沒有差別,怎麼能夠說這些受想行是心的分位差別?如果這樣說就不合道理。

申二、釋
於一剎那,必不可得差別因緣,令彼分位而有差別。
在同一個剎那,必然沒有不同的因緣現前,令心分位產生差別。

午三、結非
是故汝計分位差別,不應道理。
所以不應該執著受想行等心所是心的分位差別。如果這樣計度就是錯的。

巳三、聖教相違過2 午一、顯違教3 未一、標
又違教故,唯心實有,不應道理。
又如這樣說,只有心是實有,受想行是假有的,不應道理,因為違背佛陀的聖教。

未二、徵
違何等教?
違背什麼樣的教法?

未三、釋2 申一、舉經言
謂如經言:貪瞋癡等惱染其心,令不解脫。
如經典上說:由貪瞋癡來惱亂染污這念心,使眾生不能解脫。表示貪瞋癡是另外有法存在的,不是心的分位差別。

申二、問答辨2 酉一、問
問:此中何所相違?
問:這裡面有什麼互相違背的地方?

酉二、答2 戌一、正難唯心失
答:若唯有心,二不俱有,是即貪等應不依識。
答:如果說只有心,心所與心二個都不是同時有的話,應該只有貪瞋癡,就不應該說貪瞋癡惱染其心,不應該說依止心而有貪瞋癡。

戌二、轉難先後失2 亥一、指前破
若汝復謂以識為先,亦不應理。無差別過,前已說故。
如果你又說以識為先,而後才有心所,也不合道理。因為同一剎那沒有差別因緣的過失,前面已經說過。

亥二、引經難2 天一、明和合3 地一、第一教
又復經言:三和合與觸俱生受、想、思等。
又經典中說:根塵識三和合,有觸心所生,同時也有受、想、思等心所法現前。

地二、第二教
又餘經說:如是諸法恆共和合,非不和合;不可說言如是諸法而可分析,令別殊異。
又有其它的經典說:觸作意受想思這些諸法和心識恆常共生和合,並沒有說他們不和合;不能說這些和合運轉的諸法還可以分析,說它們有差別。表示心心所法俱時存在,證明別有心所體性。

地三、第三教
又佛世尊為欲成立此和合義,說燈明喻。
又佛陀為了成立諸法是和合共有的道理,說出燈光會發出光明的比喻。

天二、結俱生
是故不可離彼俱生而說和合。
所以不可以離開心與心所法同時而生,來說諸法和合。表示心所法也是有的,心所法別有體性。佛陀說心與心所法同時而有,心就像燈,心所法就像燈所發出的光明,一開燈就有光明,是同時而有的,不能說只有燈是有,光明是沒有的,不可這樣說。

午二、釋密說2 未一、別舉經2 申一、說六界經2 酉一、略標舉
雖復經言:如是六界,說名士夫。然密意說,故無過失。
雖然佛在《六界經》裡面說:地水火風空識六界,說名人。人是由地水火風空識這六法所構成,這是密意說,因此沒有過失。對方舉佛在《六界經》裡面說,人有地水火風空識,並沒有說到有心所這件事情,所以只有識是實有。但是論主說,這是密意說,沒有過失。

酉二、問答辨
問:此中有何密意?答:唯欲顯說色、動、心法最勝所依,當知是名此經密意。
問:在這當中有什麼秘密的道理,佛沒有完全說出來?答:佛是為了顯示地水火風是色法的最勝所依;空是地水火風能夠活動的最勝所依;識是心所法的最殊所依,所以說六界名人,這就是經裡的密意。就最殊勝來說,不表示離開心識以外,沒有別的法,所以說密意。密意就是沒有明顯的說出來,沒有說得很清楚稱為密意。

申二、說三喻經3 酉一、標相違
復有違彼聖教可得。
標出對方這樣的說法是違背聖教,這個道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

酉二、舉經言2 戌一、徵
何等聖教?
為什麼這樣說,是哪一部聖教?

戌二、舉
謂世尊言:乳、酪、生酥三譬喻故。或有處所,麤四大種以之為我;或有處所,有色意生;或有處所,無色想生。
如佛陀說:乳變成酪,酪變成生酥,這三種譬喻。有的地方如欲界是以麤的地水火風為身;或有的地方如色界天,他們的色身不是由父母所生,乃依意所化生之身,名意生身;或者有的地方如無色界天,依無色想而生。佛用乳來譬喻欲界以麤的地水火風為身,用酪來譬喻色界意所化生之身、用生酥來譬喻無色界依無色想而生。

酉三、難經義
如是經意,豈唯大種、或唯有心、唯有想耶?
1-這個經典中的道理,說欲界眾生執著麤的地水火風以為我,欲界的人難道沒有心嗎?只是舉出最具特色處代表,並不表示欲界眾生的報身只有地水火風;
2-說色界眾生的報身由意所生,難道沒有別的法嗎?也是有,只是舉出最具特色處代表,並不表示色界有情的報身只有心;
3-說無色界眾生由無色想而生,難道只有想,沒有別的受、行等心所法嗎?也是有,只是舉出最具特色處代表,並不表示無色界眾生只有想。

未二、結密意
是故當知,如是等經皆有密意。
所以應該要知道,這些經典裡面都有隱藏的義理,只是沒有完全說出來。

辰二、成自義
故名所攝四無色蘊,心與心所更互相應,道理成就。
所以現在要成立,名所攝的受想行識四無色蘊,心和心所,識和受想行等心所彼此相應,這個道理是成就的。

卯二、嗢柁南
中嗢柁南曰:
五種性不成 分位差過失 因緣無別故 與聖教相違
中間的偈頌說:如果說受想行是假法,佛就不應該說五蘊,若這樣說法就有五種性不成的過失,這是第一個過失;分位差過失,因緣無別故,是第二個過失,論主提出有無作用難、依緣無別難、非有轉變難及因緣無別難,指出主張心所是心的分位差別過失;與聖教相違,是第三個過失,論主舉三種聖教及佛密意說的《六界經》和《三喻經》,來證明唯心實有非諸心所的主張有違聖教的過失。

cf. 無盡意經 https://upayakusala.blogspot.com/2020/10/aksayamatinirdesasutra-10-4-1-2.html

https://upayakusala.blogspot.com/2020/10/aksayamatinirdesasutra-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