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雜阿含-13-14



一九(一三)味一;s22.28 tatiya assād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受,想、行、)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受、想、行、)識。

3.---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受、想、行、)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受、想、行、)識。

4.出離---出離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受、想、行、)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受、想、行、)識。

5.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0(一四)味二; s22.27 dutiya assād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於味,有求、有行---味隨順覺---如實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味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味以智慧如實見。

3.於患,有求、有行---患隨順覺---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

4.於離,有求、有行---離隨順覺---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離)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5.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
5.1.不如實知
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2.如實知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以脫、以離、以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如實知味、患、離
[經文] 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
1.復次,由三種事,二種相,應當觀察雜染、清淨。云何由三種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於諸行中觀察雜染因緣,謂觀彼愛味為愛味故。二者、於諸行中觀察清淨因緣,謂觀彼過患為過患故。三者、於諸行中觀察清淨,謂觀彼出離為出離故。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由三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
[]復次,經由三種事情,二種相貌應當觀察雜染以及清淨。什麼是經由三種事情,觀察一切雜染、清淨?第一、在五蘊諸行中觀察雜染的因緣,就是觀察彼五蘊的愛味為愛味的緣故。第二、在五蘊諸行中觀察清淨的因緣,就是觀察彼五蘊的過患為過患的緣故。第三、在五蘊諸行中觀察清淨,就是觀察彼五蘊的出離為出離的緣故。這樣三種一切總合略為一項,稱為由三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

2.云何由二種相,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盡所有性故。如所有性者謂於諸行中,若愛味、若過患、若出離。盡所有性者謂於諸行中,盡所有愛味,盡所有過患,盡所有出離。此中觀察諸行為緣生樂、生喜,是名於彼愛味,又此愛味極為狹小;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愛味。又觀察諸行是無常、苦、變壞之法,是名於彼過患,又此過患極為廣大;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過患。又復觀察於諸行中欲貪滅、欲貪斷、欲貪出,是名於彼出離,又此出離寂靜無上,畢竟安隱;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出離。又即此愛味,即此過患,即此出離,於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審諦觀察,當知是名於彼觀察盡所有性,所謂愛味、過患、出離。
[]什麼是經由二種相貌,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盡所有性故。什麼是如所有性?就是在五蘊諸行中,如彼愛味、過患、出離的特性而觀察。什麼是盡所有性?就是在五蘊諸行中,盡其所有愛味過患出離,都觀察
1)在這裡,以觀察五蘊諸行為條件生起歡樂生起喜悅,是名於彼愛味,這種愛味極為狹小。這樣,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愛味。
2)觀察五蘊諸行是無常、苦、變壞的現象,是名於彼過患這種過患極為廣大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過患。
3),還觀察在諸行中欲貪滅、欲貪斷、欲貪出,是名於彼出離,這種出離是寂靜是無上,是畢竟安隱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出離。
4),就是這個愛味,就是這個過患,就是這個出離,在五蘊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仔細、真實的觀察,應當知道是名於彼觀察盡所有性,所謂愛味、過患、出離。

3.又為了知如是三事體性是有,應知三種有情眾別:一、於諸欲染著眾,二、於諸欲遠離眾,三、於諸欲離繫眾。於此三處,復有三種世間愚癡:謂若天世間,若沙門、婆羅門,若諸天、人。如是三種世間,由三因緣應知安立:一、由得欲自在及淨自在故,謂若魔、若梵世間;二、由勤修得彼因故,謂若沙門、婆羅門;三、趣種種業因果故,謂若諸天、人。
[]1)又,為了能了知味、患、離這三種事的本體、本性是有,應該知道三種有情眾的差別。哪三種?一、對於諸欲染著的眾生,就是愛味。二、對於諸欲遠離的眾生,就是觀過患。三、對於諸欲離繫的眾生,就是出離。
2)在這三個地方,還有三種世間愚癡。哪三種?就是若天世間,若沙門、婆羅門,若諸天、人。這樣三種世間,經由三種因緣,應該知道是這樣安立。哪三種因緣?第一、由於得欲自在及淨自在的緣故,所以安立魔、梵的世間。為什麼?因為,魔王在欲界中,得自在的關係。梵王在離欲惡不善,得自在的關係。第二、由於外道沙門、婆羅門尋求、希望能生於魔、梵天,所以精勤修習生於彼魔梵天因的緣故,所以安立沙門、婆羅門。第三、趣種種業因是能趣,異熟果是所趣的緣故,就是扣除前面這二種之外,其他所有的天、人。

II.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
[經文]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又於此三處,隨其所應,能斷、作證。有二種道,離四倒心,謂已入見地,及於上修道多修習住。又此二種道,有四種相心解脫果:一、貪、瞋縛解脫相,二、欲貪滅、斷、出離相,三、九結離繫相,四、生等諸苦解脫相。此中前三相,顯示因處煩惱解脫;後一相,顯示果處諸苦解脫。
[]1)又,在這三種地方,隨順於五蘊諸行的味、患、離,所相對應,能斷、作證。有見道、修道這二種道,可以遠離常樂我淨這四種顛倒心,就是已經進入見道的階段,以及對於見道之上的修道,能多次修習而住。
2)又,見道、修道這二種道,有四種相貌可以顯示心得解脫的成果。哪四種?一、貪、瞋的束縛能解脫的相貌。二、欲貪滅、斷、出離的相貌。三、九種結捨離繫縛的相貌,什麼是九結?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結。四、生等種種苦,能解脫的相貌。這裡的前面三種相貌,明顯表示是因處的煩惱,能得到解脫,就是有餘涅槃。最後一種相貌,明顯表示是果處的種種苦,能得到解脫。就是無餘涅槃。

2.於此義中,譬如有人處在囹圄,為種種縛之所繫縛:所謂或木、或索、或鐵;又置餘人令其防守;或設有彼從幽縶處逃至遠所,還執將來;或有尚不令彼轉動,況得逃避;或有安置廣大微妙種種可愛所繫妙欲在幽縶處,令彼自然心生樂著,無欲逃避。
[]在這個道理當中,譬如有一個人處在監獄,1)被種種縛所繫縛,就是所謂或是用木頭,或是用繩索,或是用鐵鍊所綁住,這是第一個譬喻,三毒所繫縛。2)又安置其他人,使令他防備守衛。這是第二個譬喻,為三毒隨眠及不正作意之所防守。
3)或假設有這種情況,那個人從幽暗縶縛的地方,逃跑到遙遠的地方,還是能拘捕,將他帶回來。這是第三個譬喻,雖然能以世俗的禪定來伏除貪等,但是那些貪等的隨眠,還是能拘捕,將他帶回來。4)或假設有這種情況,尚且能令那個人轉換姿勢,活動手腳都不可能,更何況得以逃避。這是第四個譬喻,說明不正思惟的力量,不能使令那個人捨棄貪縛等。5)或假設有這種情況,在幽暗縶縛的地方,安置廣大、微妙種種可愛所繫屬的妙五欲,使令那個人自然內心生起歡樂、染著,不會想要逃避。這是第五個譬喻,心生樂著九結所繫。

3.如是彼人為一切種縛之所縛,為善方便守之所守,為最堅牢繫之所繫。復為怨家隨欲加害,所謂打拍,或復解割,或加杖捶,或總斷命。若有能脫是四縛者,乃得名為從一切縛而得解脫。
[]這樣那個人,1)被一切種種的繫縛所縛,2)以善巧的方法守備所守衛,3)是最堅固牢靠繫縛之所繫。4)還要為怨家隨時想要的方法,加以傷害,就是打拍,或還要分解、割開,或是以杖來捶打,或是總歸斷其性命。若是有人能夠脫離這四種繫縛的話,才能稱為從一切繫縛得到解脫。為縛之所縛者,總結譬喻三毒。為善方便以下,總結前面的令其防守。為最堅牢繫之所繫,總結譬喻九結。復為怨家以下,總結譬喻生等諸苦。打拍者,譬喻蘊魔;或復解割者,譬喻死魔;或加杖捶者,譬喻天魔;或總斷命者,喻煩惱魔。

4.如是於彼三處世間愚癡有情,為種種縛所繫縛者,當知即譬貪、瞋、癡縛。其守禁者,譬不正尋思,及未永拔煩惱隨眠;不正尋思故,尚不令動,況得離欲而遠逃避!煩惱隨眠未永拔故。雖世間道方便逃避,遠至有頂,復執將還。可愛妙欲,譬之九結,由彼結故,令於生死自然樂著,於自繫縛不欲解脫。彼既如是為種種縛極所密縛,善方便縛之所密縛,最堅牢縛之所密縛;復四魔怨,隨其所欲,以生等苦而加害之。若能從彼四種繫縛善解脫者,乃可名為從一切縛而得解脫。
[]這樣在彼三處,世間愚癡有情,1)為種種縛所繫縛者,應當知道就是譬喻貪、瞋、癡縛。2)其守禁者,譬喻不合理的尋思,以及尚未永遠拔除的煩惱隨眠;不合理的尋思故,尚且不能令其活動,更何況得以離欲而遠逃避!煩惱隨眠尚未永遠拔除的緣故。雖然以世間道的方法、行動,逃避,最遠到有頂天,還是被拘捕,將其帶還。3)可愛的微妙五欲,譬喻為九結,由於彼九結的緣故,令其對於生死,自然樂著,對於自己的繫縛,不想要解脫。他既然這樣被種種縛,極大程度的被嚴密繫縛,善方便縛之所密縛,最堅牢縛之所密縛。還有四種魔怨,隨其所想要,以生等苦而加以傷害他。若是能從彼四種繫縛,完善的解脫的人,才可以稱為從一切繫縛而得以解脫。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雜阿含-11-12










一七(一一)因緣一 --- s22.18 hetu sutta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因、緣無常------非我
2.1.因、緣無常
爾時、比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

2.2.無常------非我
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2.3.---不樂---解脫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3.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八(一二)因緣二cf.s22.19 dutiya hetu sutta; s22.20 tatiya hetu sutta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因、緣無常------非我
2.1.因、緣無常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

2.2.無常------非我
如是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2.3.解脫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3.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無常因
[論說]復次、由三種相,應知諸行非斷、非常。何等為三?一、以無住行為因故,二、生已無住因故,三、未來諸行因性滅故。此中諸行因無常故,生已住因不可得故,當知諸行非常。能生未來諸行,現在因性滅故,當知諸行非斷。
[]復次、經由三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不是斷、不是常。哪三種?一、以無住行為因故,就是過去。二、生已無住因故,就是現在。三、未來諸行因性滅故。什麼是未來諸行?能生未來諸行的種子。現在諸行能薰習,所以是未來諸行的因。在這裡,生起諸行的因是無常的緣故。生起之後,常住的因不可能找得到的緣故,應當知道五蘊諸行不是常。現在諸行已滅的緣故,然而能生起未來諸行種子,令其相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不是斷。
II.無常緣
[論說]復有四緣,能令諸行展轉流轉。何等為四?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即此四緣,略有二種:一、因,二、緣。因唯因緣,餘三唯緣。
1)又因緣者,謂諸行種子。
2)等無間緣者,謂前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滅,後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生。
3)所緣緣者,謂五識身等以五別境為所緣,第六識身等以一切法為所緣。
4)增上緣者謂五識等以眼等各別所依為增上緣,及以能生作意等為增上緣;意識身等以四大種身,及能生作意等為增上緣。又先所造業,望所生愛非愛果,當知亦是增上緣。如是資糧望道,道望得涅槃,當知亦是增上緣攝。
[]還有四種緣,能令五蘊諸行展轉流轉。哪四種?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就是這四種緣,簡略的說可歸為二種,一個是因,一個是緣。因只有因緣,其餘三個只是緣。
1)什麼是因緣?就是五蘊諸行的種子。
2)什麼是等無間緣?就是前面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滅,後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生。什麼是相應法等無間滅?就是說前五識望後五識,為等無間緣。
3)什麼是所緣緣?就是五識身等是以五種各別的境為所緣。第六識身等是以一切法為所緣。
4)什麼是增上緣?就是五識等是以眼等各別所依根為增上緣,及以能生作意等為增上緣意識身等是以四大種身,以及能生作意等為增上緣。又先前所造的業,望向所生起的可愛、不可愛果,應當知道也是增上緣。這樣資糧望向見道,修道望向得涅槃,應當知道也是屬於增上緣。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雜阿含-9-10










一五(九)厭離cf. s22.15 yadanicc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真實正觀------不樂---解脫
2.1.真實正觀於五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2.2.---不樂---解脫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3.
時諸此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一0)解脫cf.s22.16 yaṃdukkha suttaṃs; 22.17 yadanatt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真實正觀---解脫
2.1.真實正觀於五蘊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2.2.解脫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3.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 色無常...名真實正觀
[經文] 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解說] rūpaṃ bhikkhave, aniccaṃ, yadaniccaṃ taṃ dukkhaṃ, yaṃ dukkhaṃ tadanantā, yadanattā taṃ "netaṃ mama neso'ham asmi, na me so attā"ti evametaṃ yathābhūtaṃ sammappaññāya daṭṭhabbaṃ. s22.15
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即:彼不是我的,彼不是我,彼不是我的我。應以平等慧如實見彼如是。
[論說]復次,為心解脫勤修習者,有二種漸次:一、智漸次,二、智果漸次。云何智漸次?謂於諸行中,先起無常智,由思擇彼生滅道理故。次後於彼生相應行,觀為生法、老法,乃至憂、苦、熱、惱等法。由是因緣,一切皆苦,此即依先無常智生後苦智。又彼諸行,由是生法乃至是熱、惱法故,即是死生緣起,展轉流轉,不得自在行相道理,故無有我,此則依先苦智生後無我智。如是觀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是名智漸次。
[]復次,為了令心得到解脫,而精勤修習的人,有二種逐漸的次第。哪二種?一、智漸次,二、智果漸次。什麼是智的漸次?
1)就是在諸行中,首先生起無常的智慧,如何生起呢?經由思惟決擇彼五蘊諸行生滅道理的緣故。
2)接著後面,對於彼五蘊諸行中,與生相順的活動,觀察為生的現象、衰老的現象,乃至憂愁、苦、熱、惱等法。由這些因緣,一切五蘊諸行都是苦,這就是依照先前的無常智生起後面的苦智。
3)彼五蘊諸行,由於是生法乃至是熱、惱法的緣故,就是死生緣起,展轉流轉,不得自在的活動相貌的道理,所以,沒有我,這就是依照先前的苦智生起後面的無我智。這樣觀察無常的緣故是苦,苦的緣故是無我,是名智漸次。

II. 智果漸次
[經文] 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論說]云何智果漸次?謂厭,離欲,解脫,遍解脫。云何厭?謂有對治現前故,起厭逆想,令諸煩惱不復現行。云何離欲?謂由修習厭心故,雖於對治不作意思惟,然於一切染愛事境貪不現行,此由伏斷增上力故。云何解脫?謂即於此伏斷對治多修習故,永拔隨眠。如是名厭,離欲,解脫,第一差別復有差別謂於厭位,斷界極成滿故名厭。即依止厭,除非想非非想處,於餘下地得離欲時,施設離欲位,故名離欲。於非想非非想處得離欲時,施設解脫位,故名解脫。是名厭,離欲,解脫,第二差別云何遍解脫?謂由如是煩惱雜染解脫故,生等諸苦雜染亦普解脫,是名遍解脫。如是由智增上力故,於諸行中起厭,由習厭故得離欲,由習離欲故得解脫及遍解脫,如是名為智果漸次。
[]什麼是智果漸次?就是厭,離欲,解脫,遍解脫。
1)什麼是厭?就是對向治理現前煩惱的緣故,生起厭逆想,使令諸煩惱不復現行。
2)什麼是離欲?就是由於修治薰習厭逆心的緣故,雖然於對治的方法不去作意思惟,但是對於一切雜染、可愛事的境界貪著的心不會現前行動,這是由於伏斷的強大力量的緣故。什麼是伏?制伏所生起的煩惱,而使他暫時不會生起。什麼是斷?斷絕煩惱的種子,而使他畢竟不再生起。
3)什麼是解脫?就是對於這個制伏斷絕對治多次的修治薰習的緣故,永遠拔除隨眠煩惱。這樣就是厭離欲解脫第一種差別。還有不同的意思,就是在厭的階段中,見道所斷的煩惱斷的時候,能達到極至成就圓滿,因此稱為厭。就是依止這個厭,扣除非想非非想處,對於其餘下面的種種地,得到離欲的時候,施設為離欲的階段,因此稱為離欲。對於非想非非想處得到離欲的時候,施設為解脫的階段,因此稱為解脫。這樣稱為厭離欲解脫的第二種差別。
4)什麼是普遍的解脫?就是由於這樣的煩惱雜染能得到解脫的緣故,生等種種的苦雜染,也能得到普遍的解脫,稱為遍解脫。這樣由於無常等智慧的強大力量的緣故,在五蘊諸行中,生起厭逆。由於薰習厭逆的緣故,能得離欲。由於薰習離欲的緣故,能得到解脫,以及遍解脫,這樣稱為智果漸次。

III. 四種邪執
[論說]此中復有四種邪執,何等為四?一、見邪執,二、慢邪執,三、自內邪執,四、他教邪執。見邪執者謂於諸行中執我、我所。慢邪執者謂於諸行中起我慢執。前見邪執障諦現觀。後我慢邪執,障修所斷煩惱等斷。自內邪執者謂獨處空閑,不正分別為依止故,執有實我,或見邪執,或慢邪執。他教邪執者謂由他教起邪執者,謂此是我,此是我所,我慢行轉。又於內起不正分別,執我、我所名內邪執,亦名非他教邪執。如是一切邪執永斷,當知是名智果。
[]在這裡,還有四種錯誤的執著,哪四種?一、見邪執,二、慢邪執,三、自內邪執,四、他教邪執。
1)什麼是見邪執?就是在五蘊諸行之中執著為我、我所。
2)什麼是慢邪執?就是在五蘊諸行之中,生起我慢的執著。前面的我見邪執,能障礙對於四聖諦的現前觀察。後面的我慢邪執,能障礙修道所斷煩惱等的斷除。
3)什麼是自內邪執?就是一個人獨自在空閑的地方,不能合理分別為依止的緣故,執著五蘊中有真實的我,或是我見邪執,或是我慢邪執。
4)什麼是他教邪執?就是由於他人的教導,生起邪執,就是這個五蘊是我,這個五蘊是我所。由於我見,我慢的行相轉動。又,對於自己內身,生起不合理的分別,執著我、我所,名為內邪執,也名為非他教邪執。這樣一切錯誤的執著永遠斷除,應當知道稱為智果。

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

雜阿含-8

 


一一(八)過去四種說 cf. cs79,s22.9-11paṭhama atītānāgat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無常---不顧,不欣--厭、離欲、正向滅盡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受、想、行、)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於現在識厭、離欲、正向滅盡。

3.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一四()
如無常,(如是)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I.總說四決定:無常、苦、空、無我
[論說]復次於諸行中,有四決定:一、無常決定,二、苦決定,三、空決定,四、無我決定。

II.解說無常
[經文] 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
[解說] rūpaṃ bhikkhave, aniccaṃ atītānāgataṃ, ko pana vādo paccuppannassa. s22.9 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更何況說現在色!
evaṃ passaṃ bhikkhave, sutavā ariyasāvako atītasmiṃ rūpasmiṃ anapekkho hoti, anāgataṃ rūpaṃ nābhinandati, paccuppannassa rūpassa 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paṭipanno hoti. s22.9 諸比丘!多聞聖弟子如是見時,不顧戀過去色,不欣求未來色,對於現在色,行向厭、離欲、滅盡。
[論說]1.云何諸行無常決定?由三種相,當知過去、未來諸行尚定無常,何況現在!何等為三?謂先無而有故,先有而無故,起盡相應故。若未來行,先所未有定非有者,是即應非先無而有,如是應非無常決定。由彼先時施設非有,非有為先,後時方有,是故未來諸行無常決定。若現在行從緣生已決定有者,是即應非先有而無,未來諸行便應非是無常決定,現在諸行亦應不與起盡相應。由現在行從緣生已,非決定有,以有為先施設非有,是故過去諸行無常決定。如是現在諸行,因未來行先無而有,因過去行先有而無,由此施設起盡相應。是故說言:當知去、來諸行無常性尚決定,何況現在!是名諸行無常決定。云何諸行苦性決定?謂去、來諸行尚是生等苦法,何況現在!所以者何?過去諸行是已度苦,未來諸行是未至苦,現在諸行是現前苦,是名諸行苦性決定。云何諸行空性決定?謂去、來諸行尚定空性,何況現在!所以者何?未來諸行其性未有,由此故空;過去諸行其性已滅,由此故空;現在諸行雖有未滅,諦義、勝義性所遠離,由此故空,是名諸行空性決定。云何諸行無我決定?謂去、來諸行尚定無我,何況現在!所以者何?未來諸行非我之相,未現前故;過去諸行非我之相,已越度故;現在諸行非我之相,正現前故,是名諸行無我決定。
[]1)什麼是諸行無常決定?經由三種相貌,應當知道過去、未來的五蘊諸行尚且決定是無常,更何況是現在!哪三種?就是先前沒有而後來有的緣故,先前有而後來沒有的緣故,生起與滅盡相合的緣故。
第一、若是未來五蘊諸行,先前所沒有,將來決定沒有的話,這就應該不是先前沒有而將來有,這樣應該不是無常決定。為什麼?由於彼先前的時候,施設、安立沒有,沒有為先,後來的時候才有,因此,未來五蘊諸行無常是決定。
第二、若是現在五蘊諸行,從因緣生起之後,決定存有的話,這就應該不是先前有而後來無,未來諸行就應該不是無常決定,現在諸行也應該不與生起、滅盡相應。為什麼?由於現在諸行從因緣生起之後,不是決定存有,以存有為先,施設後來沒有,因此,過去五蘊諸行無常是決定。
第三、這樣現在的諸行,因為未來諸行先前沒有而後來存有,因為過去諸行先前存有而後來沒有,由此未來、過去施設生起與滅盡相應。因此,說應當知道過去、未來諸行無常的體性尚且決定,更何況現在!是名諸行無常決定。
2)什麼是五蘊諸行苦性決定?就是過去、未來諸行尚且是生等苦法,更何況是現在。為什麼?過去五蘊諸行是已經度過的苦,未來五蘊諸行是尚未來臨的苦,現在五蘊諸行是現在眼前的苦,是名諸行苦性決定。
3)什麼是五蘊諸行空性決定?就是過去、未來諸行尚且決定是空性,更何況是現在。為什麼?未來諸行他的體性尚未存有,由於這個緣故是空過去諸行他的體性已經滅盡,由於這個緣故是空現在諸行雖然存有,尚未滅盡,諦義、勝義性所遠離,由於這個緣故是空,是名諸行空性決定
4)什麼是五蘊諸行無我決定?就是過去、未來諸行尚且決定是無我,更何況是現在。為什麼?未來諸行非我的相貌,尚未現在眼前的緣故過去諸行非我的相貌,已經超越度過的緣故現在諸行,雖然有種種行相,但不是我,只有種種行相正現在眼前的緣故,是名諸行無我決定。

2.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無常一、由過去世已滅壞故,二、由未來、現在世是應滅壞法故。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是苦:一、是生等苦法故,二、是三苦性故。此諸苦相,如前應知。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是空:一、畢竟離性空故,二、後方離性空故。畢竟離性空者,謂諸行中我我所性畢竟空故。後方離性空者,謂於已斷一切煩惱心解脫中,一切煩惱皆悉空故。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無我:一、諸行種種外性故,二、諸行從眾緣生不自在故。
[]1)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無常。哪二種?第一、由於過去世的五蘊諸行已經滅壞的緣故。第二、由於未來、現在世五蘊諸行是將會滅壞法故。
2),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是苦。哪二種?第一、是生等苦法的緣故。第二、是三種苦性的緣故。這個眾多苦的相貌,如前面應知。
3),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是空哪二種?第一、畢竟離性空故,二、後方離性空故。什麼是畢竟離性空?就是在五蘊諸行中我所的體性畢竟是空的緣故。什麼是後方離性空?就是在已經斷除一切煩惱心得解脫中,一切煩惱都空的緣故。
4),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無我。哪二種?第一、五蘊諸行種種外性故,離開五蘊諸行沒有我。第二、五蘊諸行,從眾多條件生起,不自在的緣故,所以五蘊本身不是我。

3.復由十相,當知諸行四相決定。謂由敗壞、變易、別離、相應、法性相故,非可樂、不安穩、相應、遠離、異相相故。如是等相,如前聲聞地已廣分別。
[]還有可由十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四種相是決定。哪十種?敗壞,就是滅壞無常。變易,就是變異無常。別離,就是別離無常。相應,就是合會無常。法性,就是法性無常。非可樂,就是不可愛苦。不安穩,就是不安穩苦。相應,就是結縛苦。遠離,就是無所得空。異相,就是不自在無我。這些等等的相貌,如同前面聲聞地已經詳細分別。

III.解說厭、離欲、滅盡
[經文] 厭、離欲、滅盡
[論說] 復次、依出世道作意修中,有五離繫品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謂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無欲界。即此唯有餘依故,名有餘依涅槃界。此依滅故,名為滅界,亦名無餘依涅槃界。即此五界,由一切行永寂靜故,名諸行止。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及與隨眠皆遠離故,說名為空。由一切相皆遠離故,名無所得。於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所有貪愛皆遠離故,名為愛盡。於無欲界,所有欲貪皆遠離故,名為無欲。於滅界中,及於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應皆永滅故,皆寂靜故,隨其次第,說名為滅,亦名涅槃。又於斷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厭。
於無欲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離欲。於滅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滅。
[]復次,依照出世間道作意修中,有五種離繫品界。什麼是離繫品類的五種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
1)什麼是斷界?因為見道所斷諸行斷的關係,名為斷界。
2)什麼是無欲界?因為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無欲界。
4)什麼是有餘依涅槃界?就是見修二道已斷煩惱,這個修行人尚有剩餘的所依身的關係,名為有餘依涅槃界。
35)什麼是無餘依涅槃界?這個所依的身心滅盡的緣故,名為滅界,也稱為無餘依涅槃界。
6)什麼是諸行止息?就這五種界,由於五蘊諸行永遠寂靜的緣故,名為諸行止息。
7)什麼是空?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就是纏,隨眠就是粗重,都遠離的緣故,說名為空。
8)什麼是無所得?由於一切有為相,都遠離的緣故,名為無所得。
9)什麼是愛盡?就是在見道所斷煩惱的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的所有貪愛都遠離不現行的關係,名為愛盡。就是不希望、不尋求未來的五蘊事的關係。
10)什麼是離欲?對於現前受用的五欲境界,沒有歡喜、快樂。或是在無欲界,所有色界與無色界的欲貪都遠離的關係,名為無欲。這愛盡與離欲這二項顯示說明是有餘依涅槃。
11)什麼是滅、涅槃?在滅界中,以及在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相應都永遠滅盡的關係,都寂靜的關係,隨其次第,說名為滅。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說為涅槃。
12)又,對於斷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厭。
13)對於無欲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離欲。
14)對於滅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