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雜阿含-270


五三(二七0)無常想,s22.102 aniccasaññā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3.田夫
譬如田夫,於夏末秋初,深耕其地,發荄、斷草。如是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4.如人刈草
譬如比丘!如人刈草,手攬其端,舉而抖擻,萎枯悉落,取其長者。如是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5.菴羅果
譬如菴羅果著樹,猛風搖條,果悉墮落。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6.樓閣
譬如樓閣,中心堅固,眾材所依,攝受不散。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7.象跡
譬如一切眾生跡,象跡為大,能攝受故。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8.大海
譬如閻浮提,一切諸河悉赴大海,其大海者最為第一,悉攝受故。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9.日出
譬如日出,能除一切世間闍冥。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10.轉輪聖王
譬如轉輪聖王,於諸小王最上、最勝。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11.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
諸比丘!云何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若比丘於室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12.
佛說是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無常想能斷一切煩惱
[經文] 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解說] aniccasaññā bhikkhave, bhāvitā bahulīkatā sabbaṃ kāmarāg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rūparāg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bhavarāg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avijj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asmimānaṃ samūhanati. s.22.102.諸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有愛、無明、慢。
[論說] 1.由四差別,當知修習一切種行無常、苦想。何等為四?T30,783a
一、果差別故,二、自性差別故,三、品類差別故,四、方便差別故。
1.1.果差別者,謂修此想,能遣一切欲貪、色貪及無色貪、掉、慢、無明。當知此中顯示三種本煩惱斷,及顯三種隨煩惱斷。欲貪煩惱,掉為助伴;色貪煩惱,慢為助伴;無色貪惑,無明為伴。復有差別,謂於此中顯示下分、上分結盡。
2.隨順欲貪故說於掉,隨順色貪故說於慢,順無色貪故說無明。T30,765b
3.於無常想素呾纜中修,謂若修若習,乃至廣說。T30,765b
3.1.修果,謂一切欲貪,乃至廣說。修差別,謂譬喻差別故。修方便,謂或住阿練若乃至廣說。
[]由於四種不同,應當知道修習一切種類(sarvathā)、全部的行是無常想、是苦想。哪四種不同呢?一、果差別故,二、自性差別故,三、品類差別故,四、方便差別故。
第一,什麼是修無常、苦想的果差別?就是修習這無常、苦想,能夠遣除一切的欲貪、色貪及無色貪、掉、慢、無明。應當知道,在這裡,明顯地表示斷除三種根本煩惱,及明顯地表示斷除三種隨煩惱。欲貪煩惱,掉舉能幫助、陪伴欲貪的生起。色貪煩惱,慢能幫助、陪伴色貪的生起。無色貪惑,無明能幫助、陪伴無色貪的生起。復有差別,就是在這裡,明顯地表示下分、上分結盡。但說欲貪就已統攝五下分結,色貪、無色貪、掉、慢、無明則是五上分結。五下分結(pañcāvarabhāgīyasaṃyojanāni),繫縛有情於欲界的五種煩惱。所謂下分,即下界,相對於色、無色的上界,而指欲界。具名五順下分結,順益下分界之五種結,略稱五下結或五下。1)貪結,貪欲的煩惱。2)瞋結,瞋恚的煩惱。3)身見結,我見的煩惱。4)戒取結,取執非理無道邪戒的煩惱。5)疑結,懷疑諦理的煩惱。其中,欲貪、瞋恚二結如守獄卒,令愚夫異生禁錮於欲界的牢獄中。若有異生以不淨觀破欲貪,又以慈悲觀破瞋恚,而生於初靜慮乃至有頂,則身見、戒禁取見、疑之三結如巡邏者,還將執彼復置於欲界。故欲界繫的煩惱雖多,偏立此五結為順下分結。五上分結(pañcaūrdhvabhāgīyasaṃyojanāni),存在於色界、無色界的五種煩惱。分是差別之意,用以顯上、下界別,故上分即上界,而上界是色、無色二界的合稱。五上分結,具名五順上分結,順益上分界之五種結,又略稱五上結或五上。1)色愛結,貪著色界禪定的煩惱。2)無色愛結,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的煩惱。3)掉結,二界眾生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的煩惱。4)慢結,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的煩惱。5)無明結,二界眾生癡闇的煩惱。
2.因為隨順欲貪的緣故,欲界散亂動搖,所以說為掉舉。因為隨順色貪的緣故,色界持定起慢,無色貪順無明,舉欲貪取五下分結。
3.於無常想素呾纜中修,謂若修若習,乃至廣說。T30,765b
3.1.修習的結果,就是一切欲貪,乃至廣說。修習的差別,就是譬喻差別故。修習的方法、行動,就是或是住阿練若,乃至廣說。

II.修習、多修習
[論說] 1.自性差別者,謂於此中,由正修習聞所成慧,說名親近;由正修習思所成慧,能入修故,說名修習;由正修習修所成慧,名多修習。又由修習了相作意,故名親近;唯除加行究竟作意,由正修習諸餘作意,故名修習;修習加行究竟作意,名多修習,是名第二三種差別。又由所依、所緣、作意,隨其次第,當知是名為乘、為事、為隨建立。又由長時串修習故,說名純熟,數數無倒修方便故,說名善受及與善發。
2.此中若修者,謂由了相作意故。若習者,謂由勝解作意故。多修習者,謂由餘作意故。又若修者,謂於所知事而發趣故。若習者,謂無間、殷重修加行故。多修習者,謂於長時熟修習故。為處者,作所依故。為事者,作所緣故。隨順者,由作意思惟故。串習者,得隨所欲無艱難故。善攝受者,聽聞正法故。善發起者,於內如理作意思惟故。又善攝受者,殷重作意故。善發起者,無間作意故。又善攝受者,到究竟故。善發起者,正加行故。T30,765c
[]第二,什麼是無常等想自性的差別?在這裡,
一、三慧。由於合理地修習聞所成慧,名為親近。由於合理地修習思所成慧,能趣入修止觀的緣故,名為修習。由於合理地修習修所成慧,名為多修習。
二、想之六作意。由於修習了相作意,所以名為親近。除去加行究竟作意,由於合理地修習其餘的四種作意,所以名為修習。修習加行究竟作意,名為多修習,這稱為第二三種差別。
三、又由於所依的根、所緣的境、作意的心所,隨其次第,應當知道,所依名為乘,所緣名為事,作意名為隨,而建立。五識所依,如同前往其他方向的時候,所搭乘的車,所以名為乘。為何事情,而前往,所以所緣名為事。作意名為隨,而建立。
四、又,由於長時間地反覆地修習,說為純熟。無顛倒,說為善能稟受。數數修習為方便,說為善能發起。
2.在這裡,所說的修,由於了相作意的緣故。所說的習,由於勝解作意的緣故。所說的多修習,由於其餘四作意的緣故。又,所說的修,於所應該知道的蘊、處、界等事而發起趣向故。所說的習,就是以無有間斷、殷重懇切作為修行的方法故。所說的多修習,因為長時間而能熟練修習故。所說的為處,作為所依的緣故。所說的為事,作為所緣的緣故。所說的隨順,由於作意、思惟的緣故。所說的串習,隨你所想要的作意,能去作意,了無困難的緣故。善攝受者,聽聞正法故。善發起者,於內如理作意思惟故。又善攝受者,專一、深刻地作意故。善發起者,能無有間斷作意故。又善攝受者,能到究竟圓滿故。善發起者,合理地努力行動故。

III.八種譬喻:斷草、刈草、果墮,樓閣、象跡、大海、日出、轉輪聖王
[論說] 1.品類差別者,謂修如是無常想時,速能永拔一切隨眠。棄捨下地一切善法,攝受上地一切善法。於餘一切不淨想等最高廣性,能善住持,遍行一切,猶如觀察所取之事。即如是觀能取之事,彼相解脫,能得無漏無常之想。若有漏想,若無漏想,如是一切皆於涅槃善能隨順、趣向、臨入,皆能對治無明大闇,一切永斷。永斷彼故,清淨鮮白。諸無學想,皆由一切無漏學想增上故得。T30,783b
2.隨順欲貪故說於掉,隨順色貪故說於慢,順無色貪故說無明。T30,765c
拔除根本者,害隨眠故。摧折枝條者,下地善法由彼斷滅不增長故。以無常想所緣顯示無常想,自心作意觀無常故。臺閣者,謂解脫俱行無常想。梁棟者,謂彼依因。象跡者,謂於不淨等想為第一故,所緣廣大故。流注者,謂解脫因俱行無常想能趣涅槃故。日出者,謂能對治無明闇故。如輪王者,謂無學無常想。如城王者,謂所餘想。
[解說]第三,什麼是品類差別?修這樣的無常想的時候,迅速地能夠永遠拔除一切隨眠,這是斷草的譬喻。棄背、捨離境界低劣的一切善法,攝取納受境界殊勝的一切善法,這是刈草、果墮的譬喻。對於其餘的一切不淨想等,無常想是最高、第一,所緣廣大的體性,這是象跡的譬喻。無常想能善安住所得的智,保持不退,無常想能普遍地觀察三界,這是樓閣的譬喻。猶如觀察所取的五蘊事是無常、苦、無我,也這樣的觀察能取的心是無常的,若是解脫彼我慢相的障礙,能得無漏無常想。若是有漏的不淨等想,若是無漏的無常等想,如是一切皆於涅槃善能隨順、趣向、臨入,這是大海的譬喻。皆能對治、遮遣無明大闇,一切煩惱永遠斷除,這是日出的譬喻。永遠斷除彼無明的緣故,有學無漏清淨,無學無漏鮮白,這是轉輪聖王的譬喻。種種無學的無常、苦、無我想,全部都是由於一切無漏的有學想加強力量,助長進展作用,所以能得。T30,783b
2.拔除根本者,永遠損害隨眠,斷種子故。摧折枝條者,下地善法,由彼隨眠斷滅,福分善法不能增長的緣故,所以不能受生於下地。以無常想的所緣,明顯地表示無常想,自己內心作意,觀察無常的緣故。臺閣者,就是已解脫隨眠,與心解脫同時活動的無常想,在無學果。梁棟者,就是彼無學果是依解脫隨眠為因。象跡者,在種種足跡中,象的足跡最大,在不淨種種想中,無常想為最上、第一故,所緣廣大故。流注者,就是與解脫因同時活動的無常想能趣涅槃故。日出者,就是能對治無明大闇的緣故。無學無常想寬廣,如轉輪王。有學的無常想陜小,如小城王,也可除去無常想,其餘想等如城王也。

IV.露地
[經文] 若比丘於室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論說]方便差別者,謂獨處空閑,以無顛倒、數數作意,觀察諸行無常之性。由無常想,住無我想。於見道中,既住無漏無我想已,於上修道,由有學想永害我慢,隨得涅槃二種皆具。T30,783b
2.3.又或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空室,或居逈露,由取樹下覆障等故,即攝一切臥具遠離。唯有色無常性者,謂唯有色都無有我,如是正修加行。T30,765c
[解說]第四,什麼是修無常想的方法差別?獨處於空閑,沒有錯誤、反反覆覆地作意、觀察諸行是無常的體性。為什麼呢?由於無常想,能安住無我想。在見道中,安住無漏的無我想之後,對於向上的修道,由於有學的無常、苦、無我想,能永遠破害我慢,隨順涅槃的方便道,得涅槃的無礙道,由於具足這二個,所以能證涅槃。或是說隨得涅槃二種皆具,是指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
2.3.又,或是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空室,或居逈露,由取樹下覆障等故,即攝一切臥具遠離。唯有色無常性者,就是唯獨有色,都無有我,這樣合理地修習作為方法。

七作意
1)了相作意
瑜伽三十四卷一頁云:修瑜伽師,於四聖諦略摽廣辯增上教法,聽聞受持;或於作意,已善修習;或得根本靜慮無色,由四種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由四種行,了集諦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由四種行,了滅諦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由四種行,了道諦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如是名為了相作意。
2)勝解作意
若觀行者、於諸諦中,如是數數正觀察故;由十六行,於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復於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起修行勝解。此則名為勝解作意。如是作意、唯緣諦境,一向在定。
又云: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
3)遠離作意,於諸聖諦,現觀已後,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
4)攝樂作意
如是於修勤修習者、於時時間、應正觀察所有煩惱已斷未斷。於時時間,於可厭法,深心厭離。於時時間,於可欣法,深心欣慕。如是名為攝樂作意。彼即於此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有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最後學位,喻如金剛三摩地生。由此生故;便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
5)觀察作意
復從此後,為欲進斷修所斷惑;如所得道,更數修習。永斷欲界上品中品諸煩惱已;得一來果。如預流果所有諸相,今於此中,當知亦爾。然少差別。謂若行境界,於能隨順上品猛利煩惱纏處,由失念故,暫起微劣諸煩惱纏,尋能作意,速疾除遣。唯一度來生此世間,便能究竟作苦邊際。得不還果及不還相,如前已說。當知此中由觀察作意,於一切修道,數數觀察已斷未斷;如所得道,而正修習。
瑜伽九十二卷四頁云;復次有諸苾芻、為離欲貪,勤修方便。由正修習加行道故;伏諸煩惱。作是思惟:我於諸欲,為有欲貪而不覺了?為無有耶?乃以淨相、作意思惟;於斷未斷,方得決定。觀察作意為依止故;尋求貪慾生起處所,如實了知憶念分別;是諸煩惱勝安足處。由彼煩惱、未永斷故;若為煩惱漂漾心時,了知能趣下劣分故;便即制伏。若不制伏;於先所得少三摩地,尚還退失;況能進趣勝品功德。由整攝故;能不退失。亦能進趣勝品功德。若不觀察、復還發起增上慢故;亦有退失。由觀察故;能證決定。若心漂漾;能正了知,還復整攝。是故不退。如修方便為離欲貪;於餘上位,隨其所應,當知亦爾。若猛利見、審觀察時,而不生起;彼便獲得決定勝解。我於諸處,已能勝伏。謂此所緣,應生煩惱;我於是處,已勝伏故;令不生起。超過學地;猶如大王、能隨己心,自在而轉;降伏一切魔羅聚落;證得究竟盡無生智、梵行圓滿。
6)加行究竟作意,當知此中金剛喻定所攝作意。
7)加行究竟果作意,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雜阿含-269


五二(二六九)非汝所應,s22.33 natumhākasuttaṃ, s22.34 dutiya natumhāk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非汝所應法,當盡捨離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非汝所應法,當盡捨離,捨彼法已,長夜安樂。比丘!何等法非汝所應,當速捨離?如是色、受、想、行、識,非汝所應,當盡捨離,斷彼法已,長夜安樂。譬如祇桓林中樹木,有人斫伐枝條,擔持而去。汝等亦不憂慼,所以者何?以彼樹木非我、非我所。如是比丘!非汝所應者當盡捨離,捨離已長夜安樂。何等非汝所應?色非汝所應,當盡捨離,捨離已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當速捨離,捨彼法已,長夜安樂。

3.無常、苦、無我
諸比丘!色為常耶?為無常耶?諸比丘白佛言:無常,世尊!比丘!無常者為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佛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有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如是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無常耶?答言:無常,世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佛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有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

4.十一種觀
比丘!是故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5.於諸世間無所取著
聖弟子觀此五受陰,非我、我所。如是觀時,於諸世間無所取著,無所取著者
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6.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經文] 何等非汝所應?色非汝所應,當盡捨離,捨離已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當速捨離,捨彼法已,長夜安樂。
[解說] kiñca bhikkhave, na tumhākaṃ: rūpaṃ bhikkhave, na tumhākaṃ taṃ pajahatha. taṃ vo pahīnaṃ hitāya sukhāya bhavissati. s22.33比丘!何等法非汝所應,當速捨離?如是色非汝所應當盡捨離,捨彼法已,長夜安樂。
[論說] 1.於諸行中,依無我理,知者、斷者,當知略由三相差別:T30,783a
1.1.謂於諸行能遍了知,薩迦耶見而未斷者,彼於諸行,忘念之行多分現行,少不忘念。薩迦耶見已永斷者,當知其相與彼相違,是名第一差別之相。
1.2.又於諸行雖遍了知,薩迦耶見而未斷者,於諸廣大可愛事中,多生喜樂,於諸下劣不可愛境,多生憂苦。彼二境界現在前時,無縱逸者尚自不能繫守正念,況縱逸者!彼於爾時,薩迦耶見纏繞其心,由彼令心不能解了。薩迦耶見已永斷者,當如其相與彼相違,是名第二差別之相。
1.3.又於諸行,薩迦耶見未永斷者,未能於內一切行中,現前安立離有情想,如於草木葉等外事。薩迦耶見已永斷者,當知其相與彼相違,是名第三差別之相。
2.如是已斷薩迦耶見,有此三種差別之相,當知復有三種勝利:一者、永斷能感後有一切煩惱;二者、依彼不久獲得速能積集彼對治道;三者、既作自義利已,即依彼道方便勤修現法樂住,由此獲得極安樂住。
[] 對於五蘊諸行中,依照無我的道理,知道五蘊無我,捨斷五蘊的我見的人,應當知道簡略地說,可由三種相貌,知道其不同。哪三種相貌?
第一,就是對於五蘊諸行,能遍知(parijñā)是無我,而我見尚未斷除的人。彼行者對於五蘊諸行是無我,常會忘失無我正念的內心活動,多半常會現行,少部份是不會忘失無我正念。若是我見已經永遠斷除的人,應當知道其相貌與彼相違,這是第一種差別的相貌。
第二,又對於五蘊諸行雖然遍知是無我,而我見尚未斷除的人。對於眾多的廣大可愛的境界,內心多半生起歡喜與快樂。對於眾多的低下惡劣的不可愛境界,多半生起憂愁與苦惱。當彼可愛、不可愛二境界出現在眼前的時候,不恣縱放逸的人,自己尚且不能繫守無我正念,何況恣縱放逸的人!為什麼?彼行者在那個時候,我見纏繞他的心,由於彼我見的纏繞,使令心不能解了無我。我見已經永遠斷除的人,應當知道其相貌與彼相違,這是第二種差別的相貌。
第三,又對於五蘊諸行雖然遍知是無我,而我見尚未斷除的人。在自己的五蘊諸行中,離有情想,不能顯現於眼前,也不能安置建立,猶如對於草、木、葉等外在的事物一樣。若是我見已經永遠斷除的人,應當知道其相貌與彼相違,這是第三種差別的相貌。這樣已經斷除我見,有這三種不同的相貌,應當知道又有三種勝利:一者、永遠斷除能感後有的一切煩惱。二者、依於彼我見斷,入諦現觀之後,不久能獲得如所得道,很快地能積聚匯集彼如所得道。三者、既然已經成就自己的目標與解脫的利益,就依彼如所行道為方便,精勤修習能得現在的五蘊身,安樂而住的四根本定,由此定故,獲得極大的安樂住。

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雜阿含-268


五一(二六八)隨水漂;s.22.93 nadī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隨水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河水,從山澗出、彼水深駛,其流激注,多所漂沒。其河兩岸,生雜草木,大水所偃,順靡水邊。眾人涉渡,多為水所漂,隨流沒溺;遇浪近岸,手援草木,草木復斷,還隨水漂。

3.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識
如是比丘!若凡愚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色,言色是我,彼色隨斷。如是不如實知受…。想…。行…。(不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識,言識是我,識復隨斷。

4.如實知故,不樂著識
若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不樂著於色。如實知受…。想…。行…。(如實知)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故,不樂著識。不樂著故,如是自知得般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5.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 譬如河水
[經文] 譬如河水,從山澗出、彼水深駛,其流激注,多所漂沒。其河兩岸,生雜草木,大水所偃,順靡水邊。眾人涉渡,多為水所漂,隨流沒溺;遇浪近岸,手援草木,草木復斷,還隨水漂。
[論說] 1.不能了達諸行無常,薩迦耶見為所依止,順流而行諸愚夫類,由五種相,當知順流而被漂溺。謂若於此漂溺,若由此漂溺,若依此漂溺,若如此漂溺,若漂溺時諸所有相。
於此漂溺者,謂於善趣、惡趣而被漂溺,如從兩岸彼此往來俱被漂溺。
由此漂溺者,謂由愛河浸淫之性之所漂溺。當知此愛,有五種相:一、遊諸境界,趣下分故;二、微細隨行,難覺了故;三、於諸境界,難迴轉故;四、乃至有頂,一切廣大種種諸行所隨逐故;五、不寂靜相,亂身心故。
依此漂溺者,謂依色等五種諸行而被漂溺,即於善趣、惡趣兩岸,有五種行品類差別,數數攀緣順流漂溺。
如此漂溺者,云何漂溺?謂於諸行如前所說流轉等事,隨其次第不如實知,或計為我及我所故。
於漂溺時所有相者,謂彼如是被漂溺時,雖寶愛身欲使長久,由自性滅不能令住,如為漂溺。與此相違,當知即是逆流行者。T30,782c
[]眾多愚癡凡夫這類人,因為不能了悟通達諸行是無常,所以依賴、止住薩迦耶見(satkāya-dṛṣṭi),隨順愛流而活動。經由五種相貌,應當知道這些愚夫是隨順愛流,而且為愛所漂流、沉溺。哪五種相貌?若是於此漂溺,若是由此漂溺,若是依此漂溺,若是如此漂溺,若是漂溺時諸所有相。
第一,什麼是在這裡漂流、沉溺?就是在善趣、惡趣中,被漂溺,譬如從兩岸,彼此往來,全部被漂流、沉溺。
第二,什麼是由此而漂流、沉溺?因為愛具有像河水能浸潤的性質,所以譬喻為河,由此愛所漂溺。當知這種愛有五種相貌:一、愛能遊走於種種五欲境界,隨順趣向欲界下地,像河流一樣趣向較低下的部分。二、對於自體的貪愛,與身俱生,行相難了,因為難以覺悟了知;三、對於諸五欲境界,因為心難以迴轉;四、乃至有頂,一切廣大種種諸行為愛所隨逐故;五、不寂靜相,因為愛能令身心動亂。
第三,什麼是依此漂流、沉溺?依賴色等諸行而被漂溺,就是在善趣、惡趣兩岸,有五種諸行的品類差別,數數攀取緣慮兩岸,隨順水流,漂溺。
第四,什麼是如此漂流、沉溺的人如何漂溺?就是對於諸行集滅流轉,愛味雜染因緣,過患即是清淨因緣,出離即清淨體,隨其次第,不如實知,或是於諸行計為我及我所故。
第五,什麼是在漂溺的時候所有相貌?彼人這樣被漂溺的時候,雖然珍愛這個身體,想要使此身長久,由於本來的性質就是會滅盡,所以不能令其長住,如同為水所漂溺一樣不能停住。與此互相違背,應當知道就是背逆愛流的行者。
 
2.又聰慧者有十種相,當知具攝諸聰慧相:
謂成就俱生慧故;又成就方便聞、思、修所成慧故;又成就心無動搖故,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又能自依己所有性,未嘗為命依附於他;又有所求,無不安樂;又有所求,能依正行,皆悉以法,不以非法;又自所宜資產眾具,能正防守,不令散失;又觀過患而受用之;又於病緣所有醫藥,觀察思擇然後服行;又能善避非時死緣。如是十種聰慧者相,當知具攝諸聰慧相。
[]又聰明而有智慧的人有十種相貌,應當知道能完全統攝種種聰慧的相貌:
1)成就與生俱得之智慧。
2)又成就見道的前方便,聞、思、修所成慧。
3)又因為成就諸禪定,心不會動搖。對於所思、所說、所作,能善巧地思、說、作。
4)又自己能依賴自己所有的慧命,不曾為了活命,而依附於他人。
5)又有所希求,無不身安,心樂,沒有損惱。
6)又有所希求,能依據正確而不邪曲的行為去追求,全部合於正法,不以非法的手段。
7)又對自己適宜的資產、眾多的資生之具,能正確地防衛、守護,不令流散、遺失;
8)又享受、使用這些資產、眾多的資生之具的時候,能觀察他的過患。
9)又對於因為生病的因緣而需要的所有醫藥,能觀察、思擇,然後服行。
10)又能善巧地避開非時而死的緣。這樣十種聰慧者的相貌,應當知道完全統攝種種聰慧的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