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雜阿含-261

四四(二六一)富留那;s22.83 ānand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尊者阿難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2.生法計是我,非不生
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尊者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年少初出家時,常說深法。作如是言:阿難!生法計是我,非不生。阿難!云何於生法計是我,非不生?色生,生是我,非不生。受、想、行、識生,生是我,非不生。譬如士夫手執明鏡及淨水鏡,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是故阿難!色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如是受、想、行、識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

3.無常、苦、無我
云何阿難!色是常耶?為無常耶?答曰:無常。又問:無常者是苦耶?答曰:是苦。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復計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如是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為無常耶?答曰:無常。若無常是苦耶?答曰:是苦。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復計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

4.觀十一種
阿難!是故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5.生厭,離欲,解脫
如實知,如實觀察,如是觀者,聖弟子於色生厭,離欲,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6.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諸比丘!當知彼尊者於我有大饒益,我從彼尊者所聞法已,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我從是來,常以此法為四眾說,非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出家者說。
I.生法計是我
[經文] 阿難!生法計是我,非不生。阿難!云何於生法計是我,非不生?色生,生是我,非不生。
[解說] upādāya āvuso ānanda, 'asmi'ti hoti, no anupādāya. kiñca upādāya'asmi'ti hoti no anupādāya: rūpaṃ upādāya'asmi'ti hoti no anupādāya. (s22.83)
道友阿難!因為取,「我是」(才生起),非不取。云何因為取,「我是」(才生起)?因為取色,「我是」(才生起),非不取。
upādāya 有這些意義:取著、所生、依於。此中,漢譯為「生」,可能是採用所生之義。關於所生,如四大所造中的所造。Cs.43有相類似的經文,大概可知,可能為取。若依論的解說,upādāya是依止。
[論說]復次、有四種我見為所依止,能生我慢:一、有分別我見,謂諸外道所起; 二、俱生我見,謂下至禽獸等亦能生起;三、緣自依止我見,謂於各別內身所起;四、緣他依止我見,謂於他身所起。
[解]復次,有四種我見為所依止,能夠生起我慢。哪四種?一、有分別我見,就是種種外道所生起。二、俱生我見,就是下至禽獸等也能夠生起。三、緣自依止我見,就是對於各別的內身所生起。四、緣他依止我見,就是對於他身所生起,不計度這個身心為我,但是分別他身,計度如此我為好、不好等。

II.明鏡及淨水鏡
[經文] 譬如士夫手執明鏡及淨水鏡,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
[解說] seyyathāpi āvuso ānanda, itthī vā puriso vā daharo yuvā maṇḍanajātiko ādāse vā parisuddhe pariyodāte acche vā udakapatte sakaṃ mukhanimittaṃ paccavekkhamāno upādāya passeyya, no anupādāya. (s22.83)
道友!阿難!譬如女人或男人、少男、少女裝飾後,在清淨光明的鏡中或清澈的水器中,看到自己的面相時,因為取而見,非不取。
 evameva kho āvuso ānanda rūpaṃ upādāya asmīti hoti, no anupādāya. (s22.83)道友!阿難!如是,取色故,計我是,非不取。
[論說] 1.分別我見為所依止生我慢者,謂由此見,觀自、他身,計有實我。由此二種我見為依,發生我慢。譬如清淨圓鏡,面上質像為依,發生影像;影像為依,於自依止發生劣、中、勝想。如是由邪分別故,緣自依止我見為緣,發生緣他依止我見。如依質像,發生影像。又此為緣發生我慢,方他謂己或勝、或等、或劣。T30,779c
2.俱生我見為緣生我慢者,當知譬喻與前差別。如明眼人臨淨水器,自觀眼、耳,所餘如前應知其相。T30,779c
[解]1)什麼是分別我見為所依止生我慢?就是由於這個我見,是觀察自己、他身,分別計度有一個真實的我。由於緣自、他依止這二種我見為依止,發動生起我慢。
a)譬如清淨的圓鏡,表面上的質像為依止,發動生起影像。這個譬喻是什麼意思?質像就是對於自己身心計度為我。發生影像,就是依照這個自所計我,還會分別他人身心,計度為我。所以,這個譬喻說明緣自依止的我見,能生起緣他依止的我見。
b)影像為依止,對於自己身心依止,發動生起劣 、中、勝的想法。這個譬喻是什麼意思?影像,就是緣他依止所生起的我見。還會依照他所計我,與自己互相比較,所以,生起我是劣 、中、勝的想法。
c)總之,這樣由於錯誤分別的緣故,緣慮自己身心依止而生起我見為條件,發動生起緣慮他身心依止而生起我見。如同依止表面上的質像,發動生起影像。
d)又此影像為緣,發動生起我慢,與他人比較,認為自己或是殊勝、或是相等、或是低劣。
2)什麼是俱生我見為緣生我慢?應當知道譬喻與前面有所差別。有什麼不同?依照分別我見所起的我慢,是與他人比較而起。依照俱生我見所生起的我慢,是依照自己本身而生起的高慢,可以稱為憍慢,因此,有差別。如同眼力很好的人,臨近清淨的水器,自己從水器中,看到眼、耳。以這樣的影像為緣,發動生起我是這樣的好看、不好看,應當這樣知道他的相貌。鏡子是人功所造,所以譬喻為分別見,水不是人功所造,所以譬喻俱生見。

III.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經文] 當知彼尊者於我有大饒益,我從彼尊者所聞法已,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論說] 此一切種薩迦耶見,唯依善說法毘奈耶方 能永斷,非餘邪教。如是如來及眾共知同梵行者,或諸弟子同梵行者,有大恩德。唯由如是一因緣故,名於大師或滅度後同梵行者,真實報恩。又由第二,謂若有能即依如是差別句義,為利益故,勤修正行,如是亦名隨分報恩,彼所希望未滿足故。T30,779c
[解]這一切四種薩迦耶見,唯獨依照善說法、毘奈耶,就是佛法,才能永遠斷盡,不是其餘錯誤的教法。這樣如來及眾人共同熟知的同梵行者,或是眾多的佛弟子同梵行者,對於修行的人,有大恩德,為什麼?因為佛及弟子教導、開示修行者如何斷盡有身見。
1)唯獨依照善說法、毘奈耶,永遠斷盡薩迦耶見。唯獨這樣斷盡有身見的因緣的緣故,稱為對於大師或是滅度後同梵行者,真實的報恩。為什麼?就是依照佛及弟子的教導與開示,如何斷盡有身見的方法。修行者以這些法為依據,體證無我智慧,斷盡煩惱,才是真實報答三寶的恩德。
2)又,由於第二種因緣,若是有人能夠依照這些差別句的道理,為了解脫的利益的緣故,精勤修習正確、合理的止觀,這樣也可以稱為隨分報恩,因為這位修行人所希望的斷除我見,尚未滿足的緣故。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雜阿含-260

四三(二六0)滅; s22.21 ānand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云何為滅耶?誰有此滅?
爾時、尊者舍利弗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卻坐一面。時尊者舍利弗問尊者阿難言: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阿難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舍利弗言:阿難!所謂滅者,云何為滅耶?誰有此滅?

3.阿難言: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
阿難言:舍利弗!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云何為五?所謂色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如是受、想、行、識,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4.舍利弗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阿難!如汝所說:此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云何為五?所謂色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如是受、想、行、識,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阿難!此五受陰若非本行所作,本所思願者,云何可滅?阿難!以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5.結
時二正士各聞所說,歡喜而去。

I.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
[經文] 色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解說] rūpaṃ kho ānanda, aniccaṃ, saṃkhataṃ paṭiccasamuppannaṃ khayadhammaṃ vayadhammaṃ virāgadhammaṃ nirodhadhammaṃ. tassa nirodhā nirodhoti vuccati. (s22.21)
阿難!色是無常、有為、緣生、盡法、離貪法、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論說]復次,由三種相,諸行滅故,說名無餘依涅槃界。一者、先所生起諸行滅故;二者、自性滅壞諸行滅故;三者、一切煩惱永離繫故。先所生起諸行滅者,謂於先世能感後有諸業煩惱之所造作,及由先願之所思求,今所生起諸行永滅。自性滅壞諸行滅者,謂彼生已,任性滅壞,非究竟住諸行永滅。一切煩惱永離繫者,謂諸煩惱無餘斷滅,由今滅故,後不更生。是故由此三相諸行滅故,說名寂滅,非永無相,其相異故;若永無相,不可施設說名寂滅。
[解]復次,由於三種相貌,五蘊諸行滅盡的緣故,說名無餘依涅槃界。哪三種?一者、先所生起諸行滅故;二者、自性滅壞諸行滅故;三者、一切煩惱永離繫故。
1)什麼是先前所生起的五蘊諸行滅盡?就是在過去世裡,造作能感後有種種業與煩惱,以及由於過去世有思求的願,因為這些因緣生起五蘊諸行,現在五蘊永滅。
2)什麼是自性滅壞諸行滅盡?就是彼五蘊諸行生起之後,自然而然就是會滅盡、敗壞,不是究竟的安住,所以五蘊諸行永滅。
3)什麼是一切煩惱永離繫?就是種種煩惱沒有剩餘的斷滅,因為現今滅盡的緣故,之後不會再生起。因此,由於這三種相貌,五蘊諸行滅盡的緣故,說名寂滅。不是永遠沒有的相貌,因為他的相貌不同的緣故;若是永遠沒有的相貌,不可以施設,說名寂滅。為什麼?五蘊諸行滅故,證得寂滅,修習一切白法,才能顯發,所以不是沒有,只是他的相貌與五蘊諸行不同。

2.T30,766a
言無常者,謂性破壞,朽敗法故。
言有為者,謂依前際所尋思故。
言造作者,謂依後際所希望故。
言緣生者,謂依現世眾因緣力所生起故。
有盡法者,謂一分盡故。有沒法者,謂全分滅故。
又有盡法者,謂全分滅故。有沒法者,謂相續變壞故。
有離欲法者,謂過患相應故。
有滅法者,謂一切有為法皆有出離故。
[解]1)什麼是無常?就是各自的體性是會破壞,腐朽、敗壞法的緣故。
2)什麼是有為?就是依於過去世,有所尋思的緣故。
3)什麼是造作?就是依於未來世,有所希望的緣故。
4)什麼是緣生?就是依於現在世,因為眾多因緣的力量所生起的緣故。
5)什麼是有盡法?就是一分盡故,就是過去。什麼是有沒法?謂全分滅故,墮在三世,三世俱沒。又什麼是有盡法?謂全分滅故,過去已盡,未來當盡,現在正盡。什麼是有沒法?就是前後連續無間斷,會變壞故。
6)什麼是有離欲法?就是與過患相應、相和故。
7)什麼是有滅法?就是一切有為法,皆有出離故。

雜阿含-259

四二(二五九) 摩訶拘絺羅四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
爾時、尊者舍利弗,共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相娛悅已,卻坐一面。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

3.五受陰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

4.欲得斯陀含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又問舍利弗: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羅!已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亦當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證。

5.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羅!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復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證。

6.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羅!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復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法精勤思惟,得阿羅漢果證。

7.得阿羅漢果證已,復思惟何等法?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得阿羅漢果證已,復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見法樂住故。時二正士各聞所說,歡喜而去。

I.四勝進
[論說]復次、於諸行中如理修者,有四勝進。謂勝進想,略有三種:一、未得為得,二、未會為會,三、未證為證。若為獲得現法樂住,名第四勝進。最初能得先所未得預流果故,當知是名未得為得。即此為依,復能契會上學果故,當知是名未會為會。即此為依,復能證得阿羅漢果,於諸惑斷能作證故,當知是名未證為證。若已證得阿羅漢果,更無未得為得,乃至未證為證故正勤修習,但為現法樂住正勤修習。
[解]復次,在五蘊諸行中,如佛所教的道理而修習的人,有四種殊勝的進步。就是殊勝進步的想法,簡略地說有三種。哪三種?一、未得為得,二 、未會為會,三、未證為證。若為獲得現法樂住,名第四勝進。
1)什麼是未得未得?最初的時候,能夠得到先前所尚未得到的預流果的關係,應當知道,就是名為未得為得。
2)什麼是未會為會?就是以這個預流果為依止,還能契會、領悟更上層的有學果位的緣故,應當知道,是名為未會為會。
3)什麼是未證為證?就是以這個有學果位為依止,還能體證得到阿羅漢果,對於種種煩惱的斷除能親身體證的緣故,應當知道,是名為未證為證。
4)什麼是為獲得現法樂住?若是已經體證無我智慧,得到阿羅漢果,更沒有尚未證得為得,一直到未證為證的緣故,正確合理的精勤修習,但是為了現法樂住,而正確合理的精勤修習。

II.三勝進想
又依自義,有三勝進想;謂於諸行中厭背想,過患想,實義想。
1.厭背想者,復可四行:謂於諸行思惟如病,如癰,如箭,惱害。
如病者,謂如有一因界錯亂所生病苦,修厭背想。
如癰者,謂如有一因於先業所生癰苦,修厭背想。
如箭者,謂如有一因他怨箭所中之苦,修厭背想。
惱害者,謂於親財等匱乏中,因自邪計所生諸苦,修厭背想。
如是名為修觀行者,於諸行中修厭背想。
2.過患想者,復有二行:謂於諸行思惟無常,及思惟苦。
3.實義想者,亦有二行:謂於諸行思惟空性,及無我性。
此中先於過患想及實義想正修習已,然後方能住厭背想。當知此中先說其果,後說其因。
[解]又,依照自己本身的學習目標,有三種殊勝進步的想法。哪三種?就是在五蘊諸行中,生起厭背想、過患想、 實義想。
1.什麼是厭背想?還可以分成四種內心活動。哪四種?就是對於五蘊諸行,思惟如同疾病,如同癰,如同箭、惱害。
1)什麼是如病?就是譬如有一人,因為地水火風四界錯亂,所生起的疾病的痛苦,五蘊也是如此,常常會生起疾病的痛苦,所以對五蘊修習厭背的想法。
2)什麼是如癰?就是譬如有一人,因為過去世的罪業,所生起的癰腫的苦惱,五蘊也是如此,常常會生起癰腫的痛苦,所以對五蘊修習厭背的想法。
3)什麼是如箭?就是譬如有一人,因為他人怨恨而射箭,為箭所中的痛苦,五蘊也是如此,常常為老病死所隨逐的痛苦,所以對五蘊修習厭背的想法。
4)什麼是如惱害?就是在親屬有所衰亡,或是錢財有所衰失,或是無病有所衰損的情況,因為自己錯誤地思惟分別,所生起的種種苦惱,五蘊也是如此,常常會生起種種惱害,所以對五蘊修習厭背的想法。這樣四種內心活動,名為修習觀的行者,在五蘊諸行中,修習厭背的想法。
2.什麼是過患想?還有二種內心的活動。就是對於五蘊諸行,思惟無常以及思惟苦。
3.什麼是實義想?還有二種內心的活動。就是對於五蘊諸行,思惟空性以及無我性。在這裡,先要對於過患想以及真實道理的想法,能夠正確合理的修習之後,然後才能夠安住厭背的想法。應當知道,在這裡,首先說明其果,然後說明其因。

III.如病,乃至廣說T30,764a
復次,如說如病,云何顯示彼如病等,非但說彼猶如重病,乃至廣說?然修行者,先以如實無常等行,於彼事中如實訶毀作是思惟:此如病等甚可厭逆,為欲與彼不和合故,是故次說無常行等,如實顯示觀察彼果。
1.言無常者,顯現生身及與剎那皆展轉故。剎那展轉者,由彼彼觸起盡故,彼彼受起盡此相續見,由非不現見,非緣他智故。
2.所言苦者,有二種苦:謂生等諸苦,及諸所有受皆說為苦。
1)此二種苦如其所應,由見生身展轉有故而得悟入,謂死無間有生身生,生已復有老等諸苦,是故說言:無常故苦。由見生身展轉有故悟入苦性。
2)云何諸所有受皆說為苦?謂諸樂受變壞故苦,一切苦受生、住故苦。非苦樂受,體是無常滅壞法故,說之為苦。此中,樂受由無常故,必有變壞。一切苦受由無常故,生住相續皆起於苦。非苦樂受已滅壞者,由無常故,說之為苦。已生起者,滅壞法故,亦說為苦。此滅壞法彼二所隨逐故與二相應,故亦名為苦。云何當觀樂受為苦?謂由此受貪所隨眠,由隨眠故,取當來苦,於現法中能生壞苦。如是當觀樂受為苦。云何當觀苦受如箭?謂如毒箭乃至現前常惱壞故。非苦樂受體是無常滅壞法者,謂已滅者即是無常,其未滅者是滅壞法。若無常者從此復生若樂若苦,滅壞法者終不解脫苦樂二種。
3.所言空者,無常、無恒、無不變易、真實法故。
4.言無我者,遠離我故,眾緣生故,不自在故。
[解]復次,如經文所說如病。為什麼明顯開示彼五蘊如病等,不是但是說彼五蘊猶如重病,乃至廣說?然而修習觀行者,首先,以如其真實是無常、苦、空、無我等四種內心活動,在彼五蘊的事情中,如其真實責罵、詆毀,作這樣的思惟:這些五蘊諸行如病等,極度可以厭逆。所以,為了想要與彼病等過患不和合的緣故,因此,接著說無常行等,如其真實明顯開示觀察彼果。這一段文,主要是說明,修習與宣說的次第,有不同。修習的時候,無常等為先,如病等為後,先修其因,後得其果的緣故。若是宣說的時候,如病等為先,無常等為後,先顯觀果,後說其因的緣故。
1.什麼是無常?顯現父母所生的肉身展轉生與滅,以及內心剎那展轉生滅的緣故。什麼是剎那展轉?由於各式各樣的觸生起、滅盡的緣故,各式各樣的受生起、滅盡。這種的內心前後連續無間斷的活動,因為可以現前見到,不是不能現前見到,觀察自己的身心而了知,不是因為他人而了知的緣故。
2.什麼是苦?有二種苦。就是生、老、病、死等諸苦,及諸所有受都說為苦。
1)這二種苦,如其所相應的,由於見到生身展轉有的緣故,而得以悟入苦。如何悟入?就是這一期的生命死亡之後,沒有間斷,又有新的生身生起,生起之後,還有老、病、死等種種苦,因此,說沒有恆常的緣故,所以是苦。這就是由於見到生身一生又一生展轉而有的緣故,體悟、進入五蘊是苦的體性。
2)為什麼諸所有受都說為苦?
a)就是種種樂受,因為變異、敗壞的緣故,所以樂受是壞苦。
b)一切苦惱的感覺,生起的時候,安住的時候,都是苦,所以是苦苦。
c)不是苦惱也不是快樂的感覺,因為本體是無常、滅失敗壞的法,說不苦不樂受為行苦。
d)在這裡,快樂的感覺,由於無有恆常的緣故,必定會有變異、敗壞。
e)一切苦惱的感覺,由於無有恆常,生起、安住,前後連續無間斷都是生起苦。
f)非苦非樂的感覺,已經滅失、敗壞的情況,由於無有恆常的緣故,說捨受為苦,這是過去。已經生起的情況,因為屬於滅失、敗壞的法,也說捨受為苦,這是現在。這個滅失、敗壞法,為彼苦與樂二種受隨時追逐的緣故,若這苦與樂受正現前活動,就是與二受相應,因此,也名捨受為苦。
g)應當如何觀察樂受為苦?就是由於此樂受,貪種子隨逐不斷,由於隨逐不斷的緣故,取當來的五蘊苦。在現法中,會因為敗壞而生起苦。應當這樣觀察樂受為苦。
h)應當如何觀察苦受如箭?就是如同毒箭,乃至現前恆常苦惱、敗壞的緣故。
i)應當如何觀察非苦樂受體是無常滅壞法?若是已經滅壞的情況,就是無常。若是尚未滅壞的情況,就是屬於滅壞法。若是無常的情況,從此捨受,還會生起或是樂受,或是苦受,若是屬於滅壞法的情況,始終不能解脫苦與樂這二種受。
3.什麼是空?無有常、無有恒住、無有不會變易的真實法的緣故。
4.什麼是無我?遠離我的緣故,眾多的因緣所生起的緣故,不能自在的緣故。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雜阿含-256-258

三九(二五六)摩訶拘絺羅一;cf.增壹阿含經(三四)一經。s.22.122 sīl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尊者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卻坐一面。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我說不?舍利弗言:隨仁所問,知者當說。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

3.不知色無常,色磨滅法,色生滅法
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如(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不如。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4.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又問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5.知色無常,色磨滅法,色生滅法
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又問:何所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受、想、行)識磨滅法,(受、想、行)識磨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生滅法,(受、想、行)識生滅法如實知。
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是二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四0(二五七) 摩訶拘絺羅二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云何為無明?誰有此無明?
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卻坐一面。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少暇為我說不?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說。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復云何為無明?誰有此無明?

3.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滅道跡不如實知
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知?謂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滅道跡不如實知。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識滅、識滅道跡不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4.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滅道跡如實知
又問舍利弗:云何為明?誰有此明?舍利弗言: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明。又問:何所知?舍利弗言: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滅道跡如實知。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滅、識滅道跡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是二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四一(二五八) 摩訶拘絺羅三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無明者為何謂耶?誰有此無明?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相娛悅已,卻坐一面。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舍利弗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時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所謂無明,無明者為何謂耶?誰有此無明?

3.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
舍利弗言:不知是無明。不知何等?謂色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不如實見,不無間等,若闇,若愚,是名無明。成就此法者,名有無明。

4.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又問: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舍利弗言:知者是明。為何所知?舍利弗言:色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如實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者,名為有明。時二正士各聞所說,歡喜而去。

I.無常、磨滅法、生滅法
[經文] 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
[論說]復次、修觀行者,由三處故,於諸行中無愚癡住。何等為三?一、於過去諸行,如實了知是無常性;二、於現在諸行,如實了知是滅法性;三、於未來諸行,如實了知生滅法性。彼由如是,於三世行無有愚癡,不染污心安樂而住,墮在明數。與此相違,當知即是有愚癡住,墮無明數。
[解]復次、修習觀的行者,由於三個地方的緣故,對於五蘊諸行中,能夠沒有愚癡而住。哪三種?第一、對於過去五蘊諸行,已生已滅,如其真實了知是無常性。第二、對於現在五蘊諸行,已生未滅,如實了知現在五蘊諸行是具有滅盡的性質。第三、對於未來五蘊諸行,未生未滅,如實了知未來五蘊諸行,是具有生起、滅盡的性質。彼修觀行者,由於這樣三個地方,對於三世五蘊諸行沒有愚癡,不染污心,安樂而住,屬於明的範圍。與這個互相違背,應當知道就是具有愚癡而住,屬於無明的範圍。

II.三種煩惱異名
[論說]復有三種煩惱異名,多分說在煩惱品中:一、貪異名,二、瞋異名,三、癡異名。貪異名者 ,亦名為喜,亦名為貪,亦名為顧,亦名為欣,亦名為欲,亦名為昵,亦名為樂,亦名為藏,亦名為護,亦名為著,亦名為希,亦名為耽,亦名為愛,亦名為染,亦者為渴。瞋異名者,亦名為恚,亦名為憎,亦名為瞋,亦名為忿,亦名名損,亦名不忍,亦名違戾,亦名暴惡,亦名蜇螫, 亦名拒對,亦名慘毒,亦名憤發,亦為怒憾, 亦名懷慼住,亦名生欻勃。癡異名者,亦名無智,亦名無見,亦名非現觀,亦名惛昧,亦名愚癡,亦名無明,亦名黑闇。如是等名,當知如前攝異門分多分已辨。喜貪差別,我今當說。緣依止受所生欣樂,說名為喜;緣生受境所起染著,說名為貪。又於將得境生名喜;若於已得境生名貪。又於已得臨將受用名喜,即於此事正受用時名貪。又於能得境界方便名喜;即於境界名貪。又於後有名喜;於現境界名貪。又於所愛他有情類榮利名喜;於自所得榮利名貪。
[解]1)還有三種煩惱的不同名稱,大多的部分都在煩惱品類之中?哪三種?一、貪異名,二、瞋異名,三、癡異名。
第一、什麼是貪的不同名稱?亦名為喜,亦名為貪,亦名為顧,亦名為欣,亦名為欲,亦名為昵,亦名為樂,亦名為藏,亦名為護,亦名為著,亦名為希,亦名為耽,亦名為愛,亦名為染,亦者為渴。
第二、什麼是瞋的不同名稱?亦名為恚,亦名為憎,亦名為瞋,亦名為忿,亦名名損,亦名不忍,亦名違戾,亦名暴惡,亦名蜇螫, 亦名拒對,亦名慘毒,亦名憤發,亦為怒憾, 亦名懷慼住,亦名生欻勃。
第三、什麼是癡的不同名稱?亦名無智, 亦名無見,亦名非現觀,亦名惛昧,亦名愚癡,亦名無明,亦名黑闇。如是等名,當知如前攝異門分多分已辨。
2)喜與貪的差別,我現在應當說明。緣依止受,就是緣慮身心自體的感覺,所生起的欣樂,說名為喜。緣生受境,就是緣慮境界的感覺,所生起的染著,說名為貪。又對於將要得到的境界而生起的欣樂,名為喜。若是對於已經得到的境界而生起的欣樂,名為貪。又對於已經得到,臨近於將要享受使用,名為喜。就是在這件事情上,正在享受使用的時候,名為貪。又對於能得境界的行動或方法,名為喜;就是對於能得境界,名為貪。又對於後有,名為喜;對於現有的境界,名為貪。又對於所愛的其他有情類別所得到的功名利祿,名為喜;對於自己所得到的功名利祿,名為貪。

III.攝異門分T30,770c
1.貪異名
1)復次,染者,謂樂著受用故。
2)著者:謂即於彼無所顧惜故。
3)饕餮者:謂希望未來所得受用事故。
4)吞吸者:謂彼所餘助伴煩惱所吞吸故。
5)迷悶者:次後當說。
6)耽著者:謂堅執已得,無所營為故。
7)貪求者:謂追求未得,勤加行故。
8)欲者:謂於未得已得,希求獲得及受用故。
9)貪者:謂於受用,喜樂堅著故。
10-11)親昵及愛樂,如所親昵、所愛樂中,應知其相。
12)藏者:謂於內所攝自體中愛故。
13)護者:謂於他相續中愛故。
14)執者:謂於我所中愛故。
15)渴者:謂倍增希求故。
16)所染者:謂貪居處故。
17)所憍者:謂七種憍所居處故。
18)所欲者:謂種種品類受用貪欲所居處故。
19)所親昵者:謂是過去諸顧戀愛所隨處故。
20)所愛樂者:謂是現在諸欣喜愛所隨處故。又現法中串所習愛,名為親昵。宿世串習所發生愛,名為愛樂。
21)所迷悶者:不能於中觀察功德及過失故。
22)所貪著者:是耽樂心所居處故。
23)所縛著者:是貪瞋癡所居處故。
24)所希求者:能生愛故。
25)所繫縛者:是一切結所居處故。
26)是惡者者:謂能和合不善法故。
27)為令現前而喜樂者:謂希望故。
28)為令現前而言說者:謂以語言而追求故。
29)為令證得而遽務者:謂生貪著身追求故。
30)耽著而住者:謂得已,抱持而不捨故。
31)等染者:謂於樂受起貪欲故。
32)等惡者:謂於苦受起瞋恚故。
33)等愚者:謂於三受起愚癡故。
34)顧戀者:謂於過去故。
35)繫心者:謂於未來故。
36)劬勞者:謂由彼因緣正起追求故。
37)熾然者:謂所欲果遂起染污心故。
38)燒者:謂所欲衰損起染污心故。
39)惱者:謂所得變壞故。
40)為祈禱者:顯示取著吉祥愛故。
41)為觸對者:顯示取著摩執愛故。
42)為希求者:顯示取著與利愛故。
43)為欣悅者:顯示取著如意思惟所有愛故。
44)又於諸欲其心趣入清淨、乃至廣說於五種出離界,應知如前三摩呬多地已說。
45)言憍醉者:謂與三憍共相應故。
46)極憍醉者:謂依上憍遍於諸惡不善法中,能令其心不防護故。
47)趣憍醉者:謂於憍醉所有因緣受學轉故。
48)於諸欲中生等憍者:謂不觀過受用欲故。
49)平安者:謂樂受自相故。
50)領受者:謂諸受共相故。
51)趣受者:謂餘受因相故。
52)又欲貪、堅著、拘礙、饕餮等貪,如聞所成地已說。

2.瞋異名
1)復次言內垢者:謂於怨意樂,堅持不捨故。
2)內忌者:謂於所愛障礙住故。
3)內敵者:謂能引發所不愛故。
4)內怨者:謂能引發所不宜故。
5-7)又不可喜、不可樂、不可愛等、翻可喜等,如前應知。
8)又言苦者:謂彼自性苦,亦隨憶念苦故。
9)損害者:謂現前苦故。
10)違逆者:謂於三世思惟苦故。
11)不順意者:謂現有苦能損害故。
12-16)又苦、猛利、堅鞕、辛楚、不可意等,如攝事分我當廣說。
17)又暴惡者:是其總句。
18)蜇螫者:麁言猛切故。
19)怨字語者:謂造文字無有依違麁獷言故。
20)怨嫌者:謂毀辱所依故。
21)憤發者:謂出言顯發惡意樂故。
22)恚害者:謂以手等而加害故。
23)顰蹙而住者:謂憤害已後,顰蹙眉面,默然而住故。
24)遍生憤恚者:謂數數追念不饒益相,深懷怨恨,惱亂心故。
25)若生煩惱惱亂其心,由此因緣便住於苦。如說苾芻懈怠雜諸惡,便住於眾苦。
26)有苦者:謂彼攝受未來苦故。
27)有匱者:謂彼遠離諸善品故。
28)有災者:謂彼能為餘惑因故。
29)有熱者:謂於後時發熱惱故。又言苦者:是其總句。有苦者:謂憂苦相應故。有匱者:謂樂受變壞故。有災者:謂在不苦不樂受中,於二不解脫故。有熱者:謂於樂等如其所應有貪瞋癡火故。有於過去有苦;於未來有匱。
30)又害者:謂顯示攝受上品怨嫌故。
31-32)敵者、怨者,如前已說。
33)又摧伏者:謂與未生士用生相違故。
34)破壞者:謂與生已士用住相違故。
35)為他所勝者:謂與未生功能生相違故。
36)落在他後者:謂與已生功能住相違故。
37)又不摧伏、不破壞、非所勝、有所勝者:如是諸句,由前諸句其義應知。

3.癡
1)復次在前際無智者:謂於過去諸行無常法性、不了知故。
2)於後際無智者:謂於現在諸行盡滅法性,不了知故。
3)於前後際無智者:謂於未來諸行當生法性,及當生已當盡法性,不了知故。
4)彼於如是不了知者:謂依前際等起不如理思惟:我於過去世、為曾有耶?乃至廣說:我為是誰?誰當是我?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如是依前後際不如理作意,故於如是無常法性,愚癡不了。於諸行中我見隨逐;於內於外俱於二種唯有法性,不能了知。
5)內謂內處,外、謂外迹。內外、即是根所住處,及以法處。由彼諸法、於內可得;又是外處之所攝故。
6)於業無智者:謂於諸業唯有行性、不能了知,而妄計度我為作者。
7)於異熟無智者:謂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若餘境界、業因所起,妄計自在、作者、生者。
8)於業異熟無智者:謂遍愚一切,獲得誹謗業果邪見。此即宣說外道異生、於諸法中所有無智。
9)於佛無智者:謂不了知如來法身及諸形相。
10)於法無智者:謂不了知善說等相。
11)於僧無智者:謂不了知善行等相。
12)於苦等無智者:謂如諸經所分別相,及十六行中,不了知故。
13)於因無智者:謂於無明等諸有支中,能為行等所有因性,不了知故。
14)於因所生無智者:謂於行等諸有支中,從無明等因所生性,不了知故。
15)又於雜染清淨品法,謂不善、善、有罪、無罪、過患、功德相應故。
16)隨順黑白,謂無明明分故。
17)黑黑異熟、白白異熟、及有對分,謂即黑白黑白異熟。如是一切皆從因緣之所生故;名為緣生。於彼一切、不了知故,名為無智。
18)或於六觸處不能如實遍通達者:謂於六處順樂受等觸所生中,彼滅寂靜,不能如實遍了知故。

4.無明的名義
1)又此加行不能如實於法通達知見現觀者:謂即於彼法、不如實知故。於彼於此者:於如所說、或所未說。
2)無知者:於不現見。
3)無見者:於現見現前。
4)無現觀者:於如實證不由他緣。
5)黑闇者:於其實事不正了知。
6)愚癡者:於不實事妄生增益。
7)無明者:於所知事不能善巧。於彼彼處不正了知;謂於彼彼所說義中及於名句文身、不能解了。
8)昏闇者:成就誹謗一切邪見。
9-11)又障、蓋、無眼等,廣說如攝事分。
12-15)又覆蔽、隱沒、昏昧、遍昏昧等,廣說如愛契經。
16)不恭敬者:不修恭敬故。
17)不尊重者:不信彼德故。
18)不貴尚者:令彼所欲,有匱乏故。
19)不供養者:不施利養故。又不恭敬乃至不供養者:當知展轉後句釋前。又不恭敬不尊重不信有而聽聞法等,廣說如攝決擇分。
20)又不承聽者:不欲聞故。
21)不審聽者:心散亂故。
22)不住奉教心者:不欲修行故。
23)不修正行者:於法隨法,不如意樂正修行故。
24)又不受學轉者:於大師聖教,不能證故。
25)又樂睡眠虛度生命者:是其總句。
26)唐捐者:不能修往善趣因故。
27)無果者:不能得彼善趣果故。
28)無義者:不能修得涅槃因故。
29)無利者:不能得彼涅槃果故。
30)又問少病惱不者:界無不平等故。
31)少事業不者:加行事業無不平等故。
32)起居輕利不者:希須飲食既飲食已,易消化故。
33)又務、力、樂、及無罪等、如聲聞地食知量中,已說其相。
34-35)又不簡擇、不極簡擇等,廣說如聲聞地。
36-37)又不思惟、不稱量等,廣說亦如聲聞地。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雜阿含-31-32

三七(三一)輸屢那二,s22.50 dutiya soṇ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不堪能斷色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時舍利弗謂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不如實知,色滅不如實知,色滅道跡不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斷色。如是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滅道跡不如實知故,不堪能斷識。

3.堪能斷色
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色滅道跡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斷色。如是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如實知,識滅如實知,識滅道跡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斷識。

4.無常、苦、無我
輸屢那!於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答云:是苦。舍利弗言:若色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輸屢那!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

5.當知色等十一種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6.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輸屢那!聖弟子於色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聖弟子於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7.結
時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三八(三二) 輸屢那三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不堪能超越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時舍利弗告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不如實知,色滅不如實知,色味不如實知,色患不如實知,色離不如實知故,不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味不如實知,識患不如實知,識離不如實知故,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超越識。

3.堪能超越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識。

4.無常、苦、無我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無常者為苦耶?答言:是苦。輸屢那!若色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輸屢那!於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答言:無常。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

5.當知色等十一種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6.無所攝受
輸屢那!聖弟子於此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觀,於諸世間無所攝受,無攝受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7.結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I.如實知苦集滅、味、患、離
[經文] 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
[論說] 復次、有九種智,能於諸行遍知超越;謂諸行流轉智,諸行還滅智,雜染因緣智,清淨因緣智,清淨智,及苦智,集智,滅智,道智。此中諸行流轉智者,略有三種因緣集故,一切行集所有正智:謂憙集故,觸集故,名色集故,隨其所應,若色集,若受等集,若識集。即此三種因緣滅故,三種行滅,是名諸行還滅智。雜染因緣智,清淨因緣智,及清淨智者,謂於愛味、過患、出離,如前應知。四聖諦中苦等四智,如前分別聖諦道理,應知其相。於異生位修前五智,能速證後四聖諦智,由證彼故,能於諸行如實了知。又若於前諸智有闕,必定不能以諦道理遍知諸行,要當證得,方能遍知。若於諦理遍知行智有所闕者,必定不能於上修道,以對治力斷諸煩惱,超一切行。與此相違,乃能超越,是故說言有九種智,能於諸行遍知超越。
[解]復次、有九種智慧,能夠對於五蘊諸行周遍了知、超越。哪九種?就是諸行流轉智、諸行還滅智,雜染因緣智、清淨因緣智、清淨智,及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1)什麼是諸行流轉智?簡略地說,由於三種因緣集起的緣故,所以五蘊等一切行集起,對於此有故彼有的正確的智慧。哪三種因緣?憙集起的緣故,色集起;觸集起的緣故受等集;名色集起的緣故,識集起。
2)什麼是諸行還滅智?這三種因緣滅盡的緣故,三種有為滅盡。
3-5)什麼是雜染因緣智,清淨因緣智,及清淨智?就是對於愛味、過患、出離,如前應知(會編頁18)。
6-9)什麼是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就是在四聖諦中,苦等四智,如前分別聖諦道理,應知其相。(聲聞地卷34)
10)什麼是遍知?a)在異生的階段,修習前面的五種智慧,能夠速證後面四種聖諦的智慧,由於體證彼四聖諦的緣故,能夠對於五蘊諸行如其真實了知。b)又,若是對於前面五種智慧有所闕少,必定不能以四聖諦的道理,周遍了知五蘊諸行,一定要當先體證得道前五種智,才能周遍了知五蘊諸行。
11)什麼是超越?若是以四聖諦的道理,周遍了知五蘊諸行的智慧有所闕少的話,必定不能在向上的修道中,以對治力斷除種種煩惱,超越五蘊一切行。與這種情況相違背,才能夠超越,因此,說有九種智慧,能夠對於五蘊諸行周遍了知、超越。

[參考]
1.一切行因,略有二種:一、共,二、不共。共因者,謂喜為先因,由此喜故,於彼彼生處障於厭離,滋潤自體。為欲將生所生之處,雖有一切煩惱為因,而於生處生喜者生,非於彼起厭逆想者。又即此喜,唯依色說,宿因生已,不待餘因,究竟轉故。不共因者,謂順苦、樂、非苦樂觸,望於受等所有心法。無間滅意及俱生名,十種色等,望六種識。由彼雖從先因所生,剎那剎那,別待餘因方得生起。(會編頁89)
[解]五蘊等一切行的因,簡略地說有二種,共同的因與不共同的因。什麼是共同的因?因為喜樂五蘊,熏成種子,以此喜種子為五蘊生起之前的原因。由於喜樂各式各樣的出生地方,所以對於五蘊的厭離,形成障礙,滋潤各自生命的本體。受生的時候也有其他煩惱為因,為何只說喜耶?因為將要出生在所想要出生的地方的時候,雖然也有其他眾多煩惱為因,但是對出生的地方生起歡喜,才能出生在那裡,若是對於彼將出生的地方,生起厭逆想的人,就不能生於彼處。前面說喜是色集,觸為受集,名色為識集,為何這裡說喜為因生起五蘊?喜為合理因,能普遍地生起將來五蘊。什麼是喜為色集?又,因為色只要有過去生的喜為因,就能生起,而且生起之後,不需要觀待其他的原因,流轉不息。其他則不同,受想行蘊,更需要藉著觸,才能生起;識蘊,要藉著名色,方得生起故。什麼是不共因?就是隨順苦、樂、非苦樂觸,對望於受想行等所有一切心所法。識生起的因緣,是名色。名,就是無間滅意及同時生起的三蘊,共有四蘊,此為六識生起的等無間緣。色,就是五根、五塵等十種色,五根為增上緣,五境為所緣緣。因此以名色對望於六種識。受想行蘊與識蘊都是從過去因而生起,為何又復要說觸及名色為因?因為彼四蘊,雖然從過去因所生起,各別觀待其他等無間緣、增上緣、所緣緣,方得生起,而且這些緣是剎那剎那轉變不同。

2.問:諸蘊集為是一為有異耶?設爾何失?若是一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憙集故,有色集;觸集故,有三蘊集;名色集故,有識集。若有異者,施設論說復云何通?如說此愛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皆是苦因、苦根本、苦道路、苦由緒、苦能作、苦生、苦緣、苦有、苦集,及苦等起。
1)答:應作是說:有別緣故,諸蘊集是一;有別緣故,諸蘊集有異。謂依遠因故,諸蘊集是一。依近因故,諸蘊集有異。如依遠、近,在彼、在此,不現前、現前,餘身眾同分、此身眾同分,應知亦爾。
2)復次,契經中說三種集異:一煩惱集、二苦集、三業集。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煩惱集。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苦集。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業集。此經中說業名色故。如說煩惱苦業集煩惱。苦業有煩惱。苦業生煩惱。苦業路應知亦爾。
3)復次,契經中說三時有異:一積集時、二受用時、三守護時。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積集時。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受用時。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守護時。
4)復次,此中別說三時有異:一將和合時、二正和合時、三不別離時。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將和合時。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正和合時。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不別離時。
5)復次,此契經中說三有異:一中有、二本有、三生有。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中有。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本有。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生有。
6)復次,喜集故有色集者,說名緣色。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名緣名。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名色緣名。
7)復次,以愛希求未來諸有身分自體故,世尊說憙集故有色集。觸能長養心心所法,任持、牽引令現在前,故世尊說觸集故有三蘊集。識依名色增長廣大故,世尊說名色集故有識集。
[解]問:五蘊集起是同一?還是有不同?假設這樣一異有何過失?若是相同一個的話,契經所說的經文,應當如何解說?譬如說: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起;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若是有不同的話,施設論說的內容,又如何說的通?譬如說:這愛,若是過去、若是未來、若是現在,都是苦的因、苦的根本、苦的道路、苦的來由、能創造苦、苦的生、苦的緣、苦的有、苦的集,及苦等起。
1)答:應該這樣說:因為有各別的緣,五蘊的集起是同一。因為有別的緣,五蘊的集起有不同。如何說?因為依照久遠的因,五蘊的集起是同一。因為依照最近的因,蘊的集起有不同。這樣依照遠、近,在彼、在此,不現前、現前,餘身眾同分、此身眾同分,應知亦爾。
2)復次,契經中說:三種集的不同。哪三種?一煩惱集、二苦集、三業集。什麼是煩惱集?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什麼是苦集?因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什麼是業集?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這經中說業就是名色的緣故。如是說:煩惱、苦、業集,煩惱、苦、業有,煩惱、苦、業生,煩惱、苦、業路,應當知道也是如此。
3)復次,契經中說:三時有不同。哪三種?一積集時、二受用時、三守護時。什麼是積集時?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什麼是受用時?因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什麼是守護時?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
4)復次,這裡各別說:三時有不同。哪三時?一將和合時、二正和合時、三不別離時。什麼是將和合時?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什麼是正和合時?因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什麼是不別離時?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
5)復次,此契經中說:三有的不同。哪三種?一中有、二本有、三生有。什麼是中有?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什麼是本有?因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什麼是生有?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
6)復次,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說名緣色。因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說名緣名。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說名色緣名。
7)復次,因為貪愛、希求未來種種有的身分自體,所以世尊說因為憙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色集。因為觸能長養心心所法,任持、牽引令現在前,所以世尊說為觸集起的緣故,就會有三蘊集。因為識依照名色,增長、廣大,所以世尊說因為名色集起的緣故,就會有識集。

3.復次,由三種事,二種相,應當觀察雜染、清淨。云何由三種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於諸行中觀察雜染因緣,謂觀彼愛味為愛味故。二者、於諸行中觀察清淨因緣,謂觀彼過患為過患故。三者、於諸行中觀察清淨,謂觀彼出離為出離故。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由三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云何由二種相,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盡所有性故。如所有性者,謂於諸行中,若愛味、若過患、若出離。盡所有性者,謂於諸行中,盡所有愛味,盡所有過患,盡所有出離。此中觀察諸行為緣生樂、生喜,是名於彼愛味,又此愛味極為狹小;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愛味。又觀察諸行是無常、苦、變壞之法,是名於彼過患,又此過患極為廣大;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過患。又復觀察於諸行中欲貪滅、欲貪斷、欲貪出,是名於彼出離,又此出離寂靜無上,畢竟安隱;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出離。又即此愛味,即此過患,即此出離,於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審諦觀察,當知是名於彼觀察盡所有性,所謂愛味、過患、出離。(會編頁18)
[解]復次,經由三種事情,二種相貌,應當觀察雜染,以及清淨。
1)什麼是經由三種事情,觀察一切雜染、清淨?第一、在五蘊諸行中,觀察雜染的因緣,就是觀察彼五蘊的愛味為愛味的緣故。第二、在五蘊諸行中,觀察清淨的因緣,就是觀察彼五蘊的過患為過患的緣故。第三、在五蘊諸行中,觀察清淨,就是觀察彼五蘊的出離為出離的緣故。這樣三種,一切總合略為一項,稱為由三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
2)什麼是經由二種相貌,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盡所有性故。什麼是如所有性?就是在五蘊諸行中,如彼愛味、過患、出離的特性而觀察。什麼是盡所有性?就是在五蘊諸行中,盡其所有愛味、過患、出離,都觀察。
2.1)在這裡,以觀察五蘊諸行為條件,生起歡樂,生起喜悅,是名於彼愛味。又,這種愛味極為狹小。這樣,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中所謂愛味。
2.2)又,觀察五蘊諸行是無常、苦、變壞的現象,是名於彼過患。又,這種過患極為廣大。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過患。
2.3)又,還觀察在諸行中,欲貪滅、欲貪斷、欲貪出,是名於彼出離。又,這種出離是寂靜,是無上,是畢竟安隱。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出離。
2.4)又,就是這個愛味,就是這個過患,就是這個出離,在五蘊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仔細、真實的觀察,應當知道是名於彼觀察盡所有性,所謂愛味、過患、出離。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雜阿含-30

三六(三0)輸屢那一, s22.49 paṭhamasoṇ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何所計而不見真實?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尊者舍利弗,問訊起居已,卻坐一面。語舍利弗言: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穩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而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

3.無常、苦、無我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輸屢那!若無常為是苦耶?答云:是苦。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輸屢那!於意云何?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答言:無常。若無常是苦耶?答言:是苦。輸屢那!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

4.當知色等十一種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5.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
輸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6.得法眼淨
時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長者子輸屢那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

7.歸依三寶
從坐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為優婆塞。我從今日已,盡壽命清淨歸依三寶。

8.結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I. 無常,變易,不安隱
[經文] 無常,變易,不安隱
[論說]於諸行中,修無常想行有五種:謂由無常性、無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此中,剎那剎那壞故無常。自體繫屬有限住壽故無恆。外事劫後決定無住故非久住。壽量未滿,容被緣壞非時而死故不可保。乃至爾所時住,於其中間不定安樂故變壞法。
[解]在五蘊諸行中,修習無常想的內心活動有五種不同。哪五種?就是由無常性、無恆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變壞法性。在這裡,第一、因為剎那剎那敗壞的緣故,所以是無常。第二、因為屬於生命本體的壽命的時間是有限的緣故,所以是無恆。第三、外在的器世間,在壞劫之後,決定沒有有情存在的緣故,所以是非久住。第四、壽命的時間尚未滿,可能會被種種因緣敗壞,非時而死,所以是不可保。一直到他生命所能活的時間,在這中間,不會一定是安樂的緣故,所以是變壞法。

II. 我勝、我等、我劣
[經文]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穩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論說] 復次,愚夫略有三種愚夫之相。何等為三?謂諸愚夫,於一切行,如上所說五無常性,不能思惟;於非真實勝、劣性中,分別勝、劣,稱量自他,謂己為勝,是名第一愚夫之相。如謂己勝,謂等,謂劣,廣說亦爾。與此相違,當知智者亦有三種智者之相。
[解]復次,愚癡無聞凡夫,簡略地說有三種愚夫的相貌。哪三種?就是眾多的愚癡凡夫,對於一切五蘊諸行,如同上面所說的五種無常的性質,不能夠思惟。對於非真實的勝、劣性中,五蘊諸行的勝劣是互相對比而說,實際上,沒有,所以是非真實的勝劣。但是,內心卻分別勝、劣,來稱量自己與他人,認為自己是勝過他人,是名第一愚夫之相。這樣認為自己比他人殊勝,認為自己與他人是相等,認為自己比他人低劣,詳細的說明也是如此。與此愚夫相違,應當知道智者也有三種智者的相貌。

III.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經文]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論說] 復次,由二種相,當知聖者慧眼清淨,謂由遠塵及離垢故。由見所斷諸煩惱纏得離繫故,名為遠塵。由彼隨眠得離繫故,說名離垢。又現觀時,有麤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若遍了知所取能取所緣平等,彼即斷滅,彼斷滅故,說名遠塵。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隨眠斷故,說名離垢。
[解]復次,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聖者的慧眼清淨。什麼是慧眼?智慧有識別、洞察事物的功用,猶如眼能辨色一樣,因此稱智慧為眼,就是能觀照諸法空無我的智慧。哪二種?就是由遠塵及離垢的緣故。什麼是遠塵?由於見道所斷的分別我見的現行煩惱,得以離繫的緣故,名為遠塵。什麼是離垢?由於彼分別我見的隨眠,得以離繫的緣故,說名離垢。又,現觀四聖諦的時候,會有麤而明顯的我慢,隨順止觀,而進入止觀的作意,有間斷或是無間斷的活動。這時候,應該如何遣除?若是能周遍了知所取的五蘊,能取的心,這二種能所都當作所緣來觀察,都是無常、苦、無我,所以能所是平等。若是生起這樣的智慧,彼麤而明顯的我慢就會斷滅,因為彼我慢斷滅的緣故,說名遠塵。一切見道所斷煩惱隨眠斷故,說名離垢。

[參考] 1.遠塵離垢 T30,763c
遠塵離垢者,塵,謂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現觀,有間、無間我慢現轉。垢,謂彼品及見斷品所有麁重,令永無故名遠塵離垢。又復塵者,所謂我慢及見所斷一切煩惱。垢,謂二品所有麁重。
[解]什麼是遠塵離垢?塵,就是已生未究竟智,就是加行位中諸無漏智。就在煖頂位中,能障現觀,有間斷或無有間斷的粗我慢會現前活動,就是塵。垢,就是彼粗我慢品類,以及見道所斷的分別我見品類的所有麁重隨眠。現今入於現觀,令這二品永遠沒有的緣故,名為遠塵離垢。又,還有其他解說,塵,就是我慢,以及見所斷一切煩惱。垢,就是這二品的所有麁重隨眠。

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66,T27, 343c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者,說前三果。謂諸具縛及離欲界五品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預流果。若離欲界六、七品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一來果。若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已,入正性離生,生淨法眼,得不還果,令盡諸漏及得無漏。
[解]什麼是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這是說前三果。如何說?就是這些完全為五欲所繫縛,以及能捨離欲界五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預流果。若是捨離欲界六、七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一來果。若是捨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不還果,使令盡斷種種漏以及得無漏智。

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82,T27, 913b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此中遠塵者,謂遠隨眠。離垢者,謂離纏垢。於諸法中者,謂於四聖諦中。生淨法眼者,謂見四聖諦淨法眼生。
[解]什麼是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這裡的遠塵者,就是遠離隨眠。離垢者,就是捨離纏垢。於諸法中者,就是在四聖諦中。生淨法眼,就是見四聖諦的時候,清淨法眼生起。

4.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5,T31, 683a
如契經言:遠塵離垢於諸法中正法眼生者,此依見道說。諸法忍能遠塵,諸法智能離垢。遍知故,永斷故,道得清淨。
[解]如經上說:遠塵離垢於諸法中正法眼生者,這是依照見道來說。就是對於四聖諦法忍可的時候,能遠塵。對於四聖諦法智慧生起的時候,能離垢。為什麼?因為對於四聖諦法,周遍了知的緣故,因為永遠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的緣故,所以因為見道的緣故,聖道成為清淨。

IV. 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
[經文] 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
[論說] 復次,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時,當知即得十種勝利。何等為十?
一者、於四聖諦已善見故,說名見法。
二者、隨獲一種沙門果故,說名得法。
三者、於己所證,能自了知,我今已盡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我證預流,乃至廣說,由如是故說名知法。
四者、得四證淨,於佛、法、僧如實知故,名遍堅法。
五者、於自所證無惑。
六者、於他所證無疑。
七者、宣說聖諦相應教時,不藉他緣。
八者、不觀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毘奈耶中,一切他論所不能轉。
九者、記別一切所證解脫,都無所畏。
十者、由二因緣,隨入聖教,謂正世俗及第一義故。
[解]復次,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的時候,應當知道就能得到十種勝利。哪十種?
一者、什麼是見法?因為,對於四聖諦已經見的很完整的緣故。
二者、什麼是得法?因為,隨順修行者是不是離欲,獲得三果中其中一種沙門果的緣故。若是完全為五欲所繫縛,以及能捨離欲界五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預流果。若是捨離欲界六、七品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一來果。若是捨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著之後,進入正性離生,生起清淨法眼,得不還果。
三者、什麼是知法?因為對於自己所體證,能自己了知:我現今已經斷盡前往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的原因,因為我已經體證預流,不會退墮到三惡趣,乃至詳細說明。由於這些緣故,說名知法。
四者、什麼是遍堅法?因為,得四證淨,對於佛、法、僧、戒能如實知道的緣故。
五者、什麼是無惑?對於自己所體證的四聖諦沒有惑。
六者、什麼是無疑?對於他人所體證的四聖諦沒有疑。
七者、什麼是不藉他緣?宣說與聖諦相順、相合的教法的時候,不需要藉由聽聞其他的說法為因緣,才能宣說。
八者、什麼是一切他論所不能轉?因為自己親身體證無我智,所以不觀他面,不看他口,對於這個正法、毘奈耶中,一切外道的論說,都不能轉變他的見解。
九者、什麼是無所畏?對於自己所親自體證的法,若是他人來詰問,沒有恐怖、懼怕的緣故,能夠肯定明確地說明一切所體證的解脫,都沒有任何怖畏。
十者、由於二種因緣,隨順而進入聖教。哪二種?就是正確的世俗道理,以及第一諦的道理。能詮說的教法,就是稱為正俗,所詮說的道理,就是名為第一義。

[參考] 1.於諸法中生淨法眼,T30,763c
於諸法中者,謂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
言法眼者,謂如實現證,唯有法慧。
言見法者,謂於苦等如實見者。
言得法者,謂隨證得沙門果故。
言知法者,謂證得已,於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預流,我已證得無退墮法故。
至誠法者,謂諦現觀增上力故,獲得證淨。於佛、法、僧及自所得聖所愛戒,以正信行,如實至誠故。
越渡惑者,謂於自所證。
越渡疑者,謂於他所證。
非緣於他者,謂於此法內自所證,非但隨他聽聞等故。
非餘所引者,謂於大師所有聖教,不為一切外道異論所引奪故。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者,謂於自所證,若他詰問無悚懼故。
言逆流者,謂已登聖道故。
言趣向者,謂記神通究竟往趣,無退還故。
復有差別,當知建立世俗、勝義二種法故。
[解]1)什麼是於諸法中?就是在自相、共相所安住的五蘊法中。
2)什麼是法眼?就是如其真實能現前體證,唯有五蘊諸法,其中沒有我的智慧。
3)什麼是見法?就是對於苦集滅道十六行相等,能如其真實的見到。
4)什麼是得法?就是隨順十六行相的觀察,能證得沙門果的關係。
5)什麼是知法?就是證得沙門果之後,對於他所得到的果位,能夠自己了知:我是預流果,我已經證得無我智,不會退墮到三惡道的緣故。
6)什麼是至誠法?就是因為對於四聖諦能現前觀察的強大力量的緣故,獲得證淨。就是對於佛、法、僧及自所得聖所愛戒,能以正確合理的信心而活動,如其真實至誠的緣故。
7)什麼是越渡惑?就是對於自己所證的無我智,沒有惑。
8)什麼是越渡疑?就是對於他人所證的無我智,沒有疑。
9)什麼是非緣於他?就是對於此四聖諦法,自己內心所親自體證,不是僅隨順他人聽聞而了知的緣故。
10)什麼是非餘所引?就是對於大師所有的聖教,不為一切外道異論所引奪的緣故。
11)什麼是於諸法中得無所畏?就是對於自己所親自體證的法,若是他人來詰問,沒有恐怖、懼怕的緣故。
12)什麼是逆流?就是已經登上八聖道的緣故。
13)什麼是趣向?就是記神通究竟往趣,無退還故。這裡的神通,就是漏盡智通,因為得到漏盡智,所以能正確記別所有能得漏盡的方法,以此漏盡智為依,能趣證圓滿的解脫,不再退還。
14)還有差別不同,應當知道建立世俗、勝義二種法,也稱為趣向,因為對於能得漏盡的方法,如實覺了的緣故。

2.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5,T31,683a; 735c
如契經言: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越度一切悕望疑惑、不假他緣、於大師教餘不能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此亦依見道說。
見法者,謂諸法忍。
得法者,謂諸法智。
極通達法者,謂諸類忍。
究竟堅法者,謂諸類智。
越度一切悕望者,由諸忍智於自所證無有悕慮。
越度一切疑惑者,於此位中於他所證無有猶豫。
不假他緣者,於所修道中無他引道自然善巧。
於大師教餘不能引者,於佛聖教不為邪道所化引故。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者,於依所證問記法中,諸怯劣心永無有故。
[解]1)如同契經說:見法、得法、極通達法、究竟堅法、越度一切悕望疑惑、不假他緣、於大師教餘不能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這一段經文,也是依照見道來說。
2)什麼是見法?就是對於四聖諦諸法的忍可。
3)什麼是得法?就是對於四聖諦諸法的智慧。
4)什麼是極通達法?就是對於四聖諦類似的忍可,就是色界、無色界。
5)什麼是究竟堅法?就是對於四聖諦類似的智慧,就是色界、無色界。
6)什麼是越度一切悕望?就是由於種種的法忍、法智,類認、類智,對於自己所證悟的無我,無有悕求、顧慮。
7)什麼是越度一切疑惑?在這個階段中,對於他人所證悟的無我智,無有猶豫。
8)什麼是不假他緣?對於所修道中,不需要他人的引導,對於修道,自然能善巧。
9)什麼是於大師教餘不能引?對於佛的聖教,不為錯誤的外道所改變,所引導。
10)什麼是於諸法中得無所畏?對於依照自己所體證的法中,若有人來質問,能確實說明所證悟的法,內心不會有種種膽怯、低劣。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雜阿含-25-29

三一(二五)多聞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云何為多聞?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多聞,云何為多聞?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3.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

4.結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三二(二六)善說法;cf. s22.116 dutiya dhammakathik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云何名為法師?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法師,云何名為法師?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3.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
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4.結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三三(二七)法次法向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云何法次法向?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3.於色向厭,離欲,滅盡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如是於受、想、行、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4.結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三四(二八)見法涅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云何比丘得見法涅槃?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得見法涅槃,云何比丘得見法涅槃?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見法涅槃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3.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於)受、想、行、識,〔於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4.結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三五(二九)說法師; s22.115 paṭhama dhammakathik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云何名為說法師?
爾時、有異比丘名三蜜離提,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說說法師,云何名為說法師?佛告比丘:汝今欲說法師義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3.於色,說厭,離欲,滅盡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比丘於色,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如是於受、想、行、識,〔於識〕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

4.結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I.三圓滿
[論說]復次、於善說法毘奈耶中,有三圓滿。何等為三?一、行圓滿,二、果圓滿,三、師圓滿。一、行圓滿者(cs25聽聞、cs26說法師、cs27法次法向),謂為觸證斷、無欲、滅界故,聽聞正法,為他演說,自正修行,法隨法行,是名行圓滿。二、果圓滿者(cs28得見法涅槃),謂即由此法隨(法)行增上力故,心善解脫;又能證得現法涅槃,是名果圓滿。三、師圓滿者(cs29),謂能引發一切梵行之法,皆用世尊為根本故,皆由世尊轉法眼故,皆以世尊為所依故。由如來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說世尊為彼根本。佛出世已,觀待彼彼所化有情,說正法眼,師及弟子展轉傳來,故說世尊轉正法眼。轉法眼已,若有於中生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決了,故說世尊為所依止。
[解]復次,在善說的法與毘奈耶中,有三種圓滿。哪三種?一、行圓滿,二、果圓滿, 三、師圓滿。
第一、什麼是行圓滿?就是為了觸證斷界、無欲界、滅界的緣故,聽聞正法,為他人演說正法,自己合理的修行,為了涅槃法,修行隨順涅槃的八正道等法,這稱為行圓滿。
第二、什麼是果圓滿?就是由於這個法隨法行的強大力量的緣故,心得完善的解脫。又在現在的生命體中,能證得有餘依涅槃,是名果圓滿。
第三、什麼是師圓滿?就是能引發一切梵行的正法,就是三十七道品,都是以世尊作為根本的緣故,都是由於世尊轉法眼的緣故,都是以世尊作為所依的緣故。
a)為什麼是以世尊作為根本?由於如來出現在世間,有彼的教導,才可以知道八正道的緣故,所以,說世尊為彼教法的根本。
b)為什麼是由於世尊轉法眼?佛出現在世間之後,觀待各別不同的所要教化的有情,為他宣說正確的教法,令他能如實現證唯有法,沒有我的智慧,老師教導弟子,弟子又再教導他的學生,這樣展轉傳來,所以,說世尊轉正法眼。
c)為什麼是以世尊作為所依?世尊令弟子現證諸法無我的智慧之後,若有弟子對於其中的道理,生起種種的疑惑,唯獨依靠世尊才能決定、明了,所以,說世尊為所依止。又宣說正法的教導者,簡略的說有二種。哪二種?一者、由教,二者、由證。什麼是由教?這是由於從他人聽聞正法之後,而宣說正法的緣故。什麼是由證?依照體證到有學道、無學道之後,而宣說正法的緣故。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雜阿含-23-24

二九(二三)觀十一之二,cf. s22.91 paṭhama rāhula suttaṃ;s18.21 mānānusayasuttaṃ s22.91, s18.21 內容與s22.124同; s22.124 paṭhama kappa suttaṃ, s22.125 dutiya kappa suttaṃ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云何知、云何見…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爾時、尊者羅候羅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3.當觀所有諸色,若過去…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佛告羅候羅:善哉!善哉!能問如來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耶?羅候羅白佛言:如是,世尊!佛告羅候羅: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羅候羅!當觀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4.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如是羅候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5.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羅候羅!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6.結
時羅候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我、我所、我慢、執著、隨眠
[經文] 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論說]復次、有二種、五種雜染,并五種因相。如是二種,諸有學者應知、應斷,諸無學者已知、已斷。何等為二?謂見雜染,及慢雜染。此二當知五種差別,謂由行故,纏故,隨眠故。何等為五?一者、計我,二者、計我所,三者、我慢,四者、執著,五者、隨眠。當知此中,計我、我所、我慢三種為所依止,於所緣事固執取著,唯此諦實,餘皆愚妄。當知此中由纏道理,說名執著;即彼種子隨縛相續,說名隨眠。又有識身及外事等,當知是彼五種因相,謂計我因相,乃至隨眠因相。即此因相,復有二種:一者、所緣因相,二者、因緣因相。計我、我慢,以有識身為所緣因相;計我所,通以二種為所緣因相。彼執著,以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及彼隨眠為因緣因相;彼隨眠,以不如實了知諸行,煩惱諸纏數數串習為因緣因相。
[解]復次,有二種雜染,或是五種雜染,以及五種因的相。
1)這樣二種雜染,眾多的有學聖者應該知道,應該斷除。眾多的無學聖者已經知道,已經斷除。哪二種?就是見雜染,以及慢雜染。
2)這二種雜染,因為行、纏、隨眠的緣故,應當知道可以有五種不同。哪五種?一者、計我,二者、計我所,三者、我慢,四者、執著,五者、隨眠。如何說?應當知道在這裡,計我、我所、我慢三種為所依止,對於所緣的五蘊事,固執自己的看法,取著不離,唯獨這個是諦實,其餘都愚癡、虛妄,這三個就是行,內心的活動。應當知道在這裡,由於我、我所、我慢現前活動的道理,說名執著。就是彼我、我所、我慢的種子隨時繫縛身心相續,說名隨眠。
3)又,自己這個生命體,就是有識身,以及外境的無情物、有情等,應當知道是彼五種的因相,就是計我的因相,乃至隨眠的因相。
4)就是這五種因相,還有二種不同,哪二種?一者、所緣因相,二者、因緣因相。
a)計我、我慢,是緣慮自己五蘊識身為所緣因相,以有識身為因緣相。
b)計我所,通計識身及外山河等為我所所緣因相,以有識身為因緣相。為什麼?因為有識身中,持有我、我所、我慢的種子的緣故。
c)彼執著,以聽聞不合道理的教法,不合道理的作意、思惟,這是所緣因相。彼隨眠種子為因緣因相。
d)彼隨眠,以不能如實了知五蘊諸行是無我,所以見慢煩惱一次又一次的生起,薰習為種子,所以煩惱的現行為因緣因相。不能緣慮外境的緣故,沒有所緣因相。

II.觀十一相
[經文] 當觀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
[論說]復次、有四種有情眾,當知於中安立雜染。何等為四?一者、外道有情眾,二者、此法異生 有情眾,三者、有學有情眾,四者、無學有情眾。外道有情眾中,具有一切。此法異生有情眾中 ,四種可得及彼因相,并執著因相一分,然執著不可得。有學有情眾中,計我、我所二種及我因相,執著、隨眠皆不可得;及我慢、執著并彼因相,然有我慢、隨眠可得。無學有情眾中,一切皆不可得。又外道有情眾,凡所有行,不為斷彼。此法異生有情眾,所修諸行,正為斷彼而未能斷,未見如實故。有學有情眾,已斷一分,為斷餘分復修正行;雖見如實,而不自稱我已能見,猶未獲得盡、無生智故。無學有情眾,一切已斷,於諸行中而自稱言我如實見。
[解]1.復次,有四種有情眾,應當知道可以安立我、我所、我慢、纏與隨眠這五種雜染。哪四種?一者、外道有情眾,二者、此法異生有情眾,三者、有學有情眾,四者、無學有情眾。
1)外道有情眾中,具足有一切,就是五種通通有。
2)這個內法異生有情眾中,除去執著之外,其餘我、我所、我慢、隨眠這四種可得,以及彼四種所緣因相、因緣因相,還有執著、隨眠的因緣因相。因為沒有聽聞不合道理的教法,不合道理的作意、思惟,所以說一分。
3)有學有情眾中,計我、我所二種及我、我所的所緣因相,我、我所的現行,我、我所的隨眠,這些都不可得,因為已經斷見道所斷的分別我、我所見。以及我慢現行,以及彼我慢所緣因相,也不可得。然而還有我慢的隨眠可得。
4)無學有情眾中,一切皆不可得。
2.又,1)外道有情眾,凡是所有的行動,不是為了斷彼見慢雜染。
2)此內法異生有情眾,所有修習的種種行動,正就是為了斷彼見慢雜染,而尚未能夠斷除,因為對於五蘊諸行,不能見到如其真實的情況。
3)有學有情眾,雖然已經斷除分別我見這一部分,為了斷除其餘的部分,再修習正確、合理的行動。雖然,對於五蘊諸行,能見到如其真實的情況,而不會自己稱說:我已經能夠見。因為,還尚未獲得煩惱隨眠的滅盡,尚未獲得無生智的緣故。
4)無學有情眾,一切見慢煩惱已斷,對於諸行當中的種種真實情況,而能自己稱說:對於五蘊諸行,我能如其真實的情況見到。


三0(二四)觀十一之三,s22.92 dutiya rāhula suttaṃ; s18.22 mānāpagatasuttaṃ s22.92, s18.22 內容與s22.125同
1.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2.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爾時,世尊告羅候羅:比丘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羅候羅白佛言:世尊為法主,為導,為覆,善哉世尊!當為諸比丘演說此義。諸比丘從佛聞已,當受持奉行。

3.當觀諸所有色,若過去…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佛告羅候羅: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羅候羅白佛:唯然,受教。佛告羅候羅:當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4.斷除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羅候羅!比丘如是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超越疑心,遠離諸相,寂靜,解脫;是名比丘斷除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5.結
時羅候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 清淨說句
[經文] 超越疑心,遠離諸相,寂靜,解脫
[論說]復次、有八種清淨說句,何等為八?謂由超過見、慢故,名二種超過意清淨說句;由斷彼因相故,名除相清淨說句;由斷彼執著故,名寂靜清淨說句;由斷彼隨眠故,名善解脫清淨說句。復次、有學有二清淨說句:謂於後有一切行中,由不現行道理,名已割貪愛,及轉三結。無學有二清淨說句:謂止慢現觀故;及一切苦本貪愛隨眠永拔除故,名已作苦邊。如是一切總收為一,合有八種清淨說句。
[解]復次,有八種清淨說句,哪八種?
1)就是由於超過我、我所見、慢煩惱的緣故,稱為二種超過。因為超過這些煩惱的緣故,稱為意清淨。所以,稱為二種超過意清淨說句。
2)由於斷除彼見慢雜染的所緣因相的緣故,名為除相清淨說句。
3)由於斷除彼見慢雜染的執著的緣故,名為寂靜清淨說句。
4)由於斷除彼見慢雜染的隨眠的緣故,名為善解脫清淨說句。
5-6)還有,有學有二種清淨說句。哪二種?
第一、就是對於一切處後有的愛,不在現前行動的關係,名為已割貪愛。
第二、轉三結,就是斷三結。
7-8)無學有二清淨說句。哪二種?
第一、止慢現觀故。無學在現觀中,斷彼慢的隨眠的關係,慢永遠寂靜,所以稱為止。也可以稱為正慢現觀,為什麼?因為無學聖者會說:我生已盡等。還是有我的言語,所以稱為慢。但不是邪慢,所以稱為正慢。或是,彼行者在後來的時候,一次又一次,薰修生滅隨觀,所以能永遠斷盡慢等隨眠沒有剩餘,因此說,能夠正確、合理的修習生滅隨觀,永遠斷除諸慢。
第二、一切生老苦等的根本,就是貪愛隨眠永遠拔除的緣故,名為已作苦邊。為什麼稱為已作苦邊?因為真實現觀的緣故,彼愛隨眠一切永遠斷除。由此隨眠斷盡的因緣,未來的種種苦,種種後有的五蘊諸法,不可能再得到,所以稱為能究竟作苦邊際。為什麼稱為苦邊際?因為到這一生為止,之後再也沒有苦,後面的苦不會相續,所以稱為苦邊際。或是苦邊際,就是涅槃。這樣一切總收為一,就是將這八種,總稱為清淨說句。

II.遠離四具
[論說]復次、由四支故,具足遠離,名善具足。何等為四?一者、無第二而住,二 者、處邊際臥具,三者、其身遠離,四者、其心遠離。謂於居家境界所生諸相,尋思、貪欲,瞋恚悉皆遠離,依不放逸防守其心。又由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捍者,由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虻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捨善軛者,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又為斷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如其次第奢摩他、毗舍那品隨煩惱故,願正止觀無有失壞。
[解]1)復次,由於四種條件的緣故,具備滿足遠離,名為善具足。哪四種?
一者、無第二而住,就是沒有伴,獨自一個人而住。
二者、處邊際臥具,住於空閑處、樹下等,使用那些不好、品質很差的臥具。
三者、其身遠離,不和在家人同住,也不和其他的出家人在一起住,是名為身遠離。
四者、其心遠離,就是在家人的生活境界中,所生起的種種現相。以及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各式各樣的惡尋思,貪欲、瞋恚全部都遠離,恆修善法,捨離惡法,依照這樣的不放逸,防守其心。
2)又,由於五種相貌的發勤精進,迅速能體證無漏通的智慧。哪五種?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三、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 、無喜足精進。
第一、什麼是有勢力?由於被甲精進的緣故。就是最初的時候,自己鼓勵:我應當作這樣的事。發動生起猛利的喜樂、欲求。
第二、什麼是有精進?由於加行精進的緣故。接著,隨著自己所欲求、所想要,發動生起堅固、勇悍的方便,就是以堅固與勇悍作為方法。
第三、什麼是有勇捍?由於在廣大法中,沒有膽怯、低劣精進的緣故。接著為了體證、得到從師長那裡所接受的止觀等種種法 ,不會看輕、蔑視自己,也沒有膽怯懼怕。
第四、什麼是有堅猛?由於寒冷、暑熱、蚊虻等都不能搖動他的精進故。接著,縱使在惡劣的環境下,也能堪忍寒熱等苦惱的事情。
第五、什麼是有不捨善軛?由於得到下劣的成就,但是不會歡喜、滿足,而是欣喜、欲求後面愈來愈殊勝,愈來愈微妙的種種諸功德,而繼續他的精進的緣故。什麼是軛? 牛馬拉車的時候,駕在脖子上的橫木。用這個譬喻來說明,精勤修行善法,不捨善法,如同牛馬駕重物,長途努力,繼續前進。
3)又,為了斷除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如其次第是奢摩他、毗舍那品隨煩惱的緣故。如何說?惛沈、睡眠能障礙奢摩他,所以稱為奢摩他品隨煩惱。掉舉、惡作能障礙毗舍那,所以稱為毗舍那品隨煩惱。願求正確合法的止觀,不會有過失、敗壞。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雜阿含-65-68


六二(六五)如實觀察一;S. 22. 5-6. Samādhi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如實觀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滅;此是受…。想…。行…。(此是)識,此是識集,此是識滅。

3.<--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聞凡夫,於苦、樂、不苦不樂受,不如實觀察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者生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從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識集。

4.<--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受諸苦、樂、不苦不樂受,如實觀察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觀察故,於受樂著滅,著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皆悉得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

5.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三──七三()
如觀察,如是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十二經亦如是廣說。

I.如實顯了
[論說]諸修斷者,略由五支攝受於斷,能於諸行如實顯了:一、由身遠離故,二、由心遠離故,三、由奢摩他品三摩地故,四、由毘鉢舍那品三摩地故,五、由常委所作故。T30,789b
[]種種修習斷惑與苦的人,大略地說,由於屬於斷的五種原因,能夠對於五蘊諸行,如其真實明顯了知。哪五種?第一、由於身遠離的緣故。第二、由於心遠離的緣故。第三、由於奢摩他品類中的三摩地的緣故。第四、由於毘鉢舍那品類中的三摩地的緣故。第五、對於三摩地,由於恆常、沒有間斷,委實詳細、懇切深厚修習。
1)什麼是身遠離?不和在家人同住,也不和其他的出家人在一起住,獨自一人沒有伴侶,是名為身遠離。
2)什麼是心遠離?遠離一切染污心,遠離一切無記心的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為心遠離。什麼是染污心?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各式各樣的惡尋思,就是染污的尋思。這些染污的尋思,能障礙修學聖道。
3)什麼是奢摩他品三摩地?就是能於內心,依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這九種次第,將心安住,這樣心一境性,名為奢摩他品。
4)什麼是毘鉢舍那品三摩地?若是依止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毘缽舍那。如何引發?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5)什麼是常委所作?無間,就是精進,不間斷、不懈怠。殷重,就是很深刻地、很周遍地、很詳細地、很微細地修止觀。無間地修止觀,殷重地修止觀,用這兩個方法修止觀,這是向前進的兩個方法。由無間、殷重的次第,繼續不斷地這樣用功修行,能證得修所成慧。依止無間、殷重的二方便,能長時期這樣用功,自己就見到生死的過失,生起深刻的、有力量的認識。由於修奢摩他、毘缽舍那,有無間殷重的方便,對於涅槃的功德,發起深刻有力的信解。

II.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
[論說]瑜伽師地論,卷44T30, 538a
又諸菩薩於其世間,於世間集,於世間滅,於能往趣世間集行,於能往趣世間滅行,於其世間愛味、過患,及與出離,皆如實知。
[]1)諸菩薩對於五蘊世間。就是觀察苦。
2-3)對於世間集,於世間滅。就是觀察集、滅。
4)對於能往趣世間集行。就是觀受。因為受生起貪愛,貪愛是生命集起的主體,受為前往趣向,集起的行動。
5)於能往趣世間滅行。就是觀察道。
6-8)於其世間愛味、過患,及與出離,皆如實知。重覆觀察集,就是味。過患,重覆觀察苦。出離,重覆觀察滅。省略不說重覆觀察道,因為能觀察的心就是道的緣故。因為集是生死的根本,所以三次觀察。為什麼?因為要對苦、集生起深刻的厭離的緣故,所以苦諦重觀,集諦三觀。因為滅諦值得欣樂的緣故,也要重觀。又,前面五種觀察中,四諦唯獨重覆觀察集,趣向集起的行動就是受,因為需要深刻厭離的緣故,所以要重觀。前面各別觀察四諦之後,重覆觀察四諦。如何說?觀察愛味,就是集諦或是苦諦。過患,就是苦諦或是集諦。出離,就是無漏二諦為一種觀。

III.如是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
當知有十二種如實顯了行相,如攝異門分說(T30,764b):謂聽聞各別、善取、惡取故,正教、現量、比量境界故,自相、共相故,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故,入見、究竟地故。T30,789c
[]1)應當知道,對於五蘊諸行,如其真實明顯了知的內心活動的相貌,有十二種,如攝異門分說,就是,一、聽聞各別,二、善取,三、惡取,四、正教,五、現量,六、比量境界,七、自相,八、共相,九、如所有性,十、盡所有性,十一、入見道,十二、究竟無學地。
2)攝異門分說。第一、什麼是解釋?就是能顯示彼五蘊的各自體性的緣故,而學習者聽聞各自的差別而知
第二、什麼是開示?就是顯示五蘊是苦應該周遍知道,惑業是五蘊的集應該永遠斷除,五蘊的苦集應該滅,滅苦的道應該修等不同的緣故。就是說明四聖諦。
第三、什麼是顯了?就是能顯示,若是永遠不斷除集,不遍知苦,不證滅,不修道等。將成生死過患的緣故。
第四、什麼是了?就是了相作意。應當依止四聖諦境,漸次生起七種作意,所謂最初了相作意,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證得阿羅漢果。修瑜伽師於四聖諦略摽廣辯增上教法,聽聞受持,或於作意已善修習或得根本靜慮無色。由四種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由四種行了集諦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由四種行了滅諦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由四種行了道諦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如是名為了相作意。
第五、什麼是解?就是勝解作意。若觀行者,於諸諦中,如是數數正觀察故,由十六行,於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復於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起修行勝解,此則名為勝解作意。
第六、什麼是知?就是遠離等作意。
a)什麼是遠離作意?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由此生故,三界所繫見道所斷附屬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麁重,皆悉永斷。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於諸聖諦現觀已後,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名遠離作意。
b)什麼是觀察作意?於一切修道數數觀察已斷未斷,如所得道而正修習。
c)什麼是攝樂作意?於時時間於可厭法,深心厭離;於時時間於可欣法、深心欣慕。如是名為攝樂作意。
d)什麼是加行究竟作意?彼即於此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有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最後學位,喻如金剛三摩地生。
e)什麼是加行究竟果作意?由此生故,便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當知此中金剛喻定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作意。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
第七、什麼是等解了?就是了自相故。
第八、什麼是近解了?就是了共相故。
第九、什麼是黠了?就是了盡其所有故。
第十、什麼是通達?就是了如其所有故。
第十一、什麼是觸?親自現前領受煩惱息滅,八聖支道為其因緣,所以說為其所攝。
第十一、什麼是作證?就是於彼果涅槃。
[參考]行相,cf.佛光大辭典
行相,有二種意思,1)心、心所為能緣,心外的境界為所緣,心面對所緣境的時候,在心與心所所浮現的影像,就是行相。
2)心與心所之認識作用。唯識宗不認可直緣心外之境,而主張一切影像必於心內顯現,以之為所緣,更生起能緣之相,即心內有能緣、所緣之二相,所緣之相稱為相分,能緣之相稱為見分,此見分即所謂之行相,是為見分行相,屬於心識之認識作用,而非影像等物。因為見分能行於境相故,此見分得行相名。能行於相,名為行相,有財釋。
為什麼稱為行相?就是對於諸境相,能簡擇而轉,是行相義。




七四(六六)如實觀察二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內寂其心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已,如實觀察。

3.如實觀察
云何如實觀察?如實觀察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云何色集?云何受、想、行、識集?

4.樂彼色,讚歎、愛著,於未來世色復生
比丘!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觀察色集,色味,色患,色離故,樂彼色,讚歎、愛著,於未來世色復生;受、想、行,識,亦如是廣說。

5.生已,不解脫於色
彼色生,受、想、行、識生已,不解脫於色,不解脫於受、想、行、識,我說彼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6.色滅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如實觀察色集,色滅,色昧,色患,色離,如實知故,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樂著色,亦不生未來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廣說。色不生,受、想、行、識不生故,於色得解脫,於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7.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五──八五()
如觀察,如是乃至作證,十二經亦應廣說。
八六(六七)如實觀察三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如實觀察--色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已,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著彼色,讚歎於色;樂著於色,讚歎色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3.色滅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不樂著色,不讚歎色;不樂著、讚歎色故,愛樂滅,愛樂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4.如實知彼故,不樂著彼識
多聞聖弟子,如實知受…。想…。行…。(如實知)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彼故,不樂著彼識,不讚歎於識,不樂著、讚歎識故,樂愛滅,樂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5.
比丘!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七──九七()
如觀察,乃至作證,十二經亦如是廣說。


九八(六八)如實觀察四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如實觀察-色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實觀察。云何如實觀察?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緣耳…。鼻…。舌…。身…。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

3.色滅
云何色滅?受、想、行、識滅?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如是耳…。鼻…。舌…。身…。緣意及法意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4.
是故比丘!常當修習方便禪思,內寂其心。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九──一0九()
如觀察,乃至作證,十二經亦如是廣說。
受與生及樂,亦說六入處,一一十二種,禪定三昧經。

I.所緣事
[論說] 略有四種如實顯了行相道理智所緣事:T30,789c
謂住內法異生,於率爾墮境所起受中,不如實知增上力故,能令諸行流轉雜染;如實知故,能令清淨。[cs.65]
復有在家異生,於欣後有等所依中,不如實知增上力故,能令諸行流轉雜染;與彼相違,能令清淨。[cs.66]
復有諸外道,於所愛樂虛妄分別定生喜愛所依行中,不如實知增上力故,能令諸行流轉雜染;與彼相違,能令清淨。[cs.67]
復有住於內法有學,依諸根境所有妄念,於餘殘行,不如實知增上力故,流轉雜染;斷餘殘故,便得清淨。當知於此一切品中,諸清淨品皆住內法,如是名為四所緣事。[cs.68]
[]簡略地說有四種如實智的所緣事,這樣的智,能如實顯了行相道理。
1)就是安住於內法的異生,在突然遇到外境的時候所生起的苦惱、歡喜、不歡喜不苦惱的感覺中,因為不能如其真實知道受的強大力量的緣故,能令五蘊諸行流轉雜染。什麼是不能如其真實知道受?就是不如實觀察這個生起受的集。如何令諸行流轉?因為,不如實觀察受的集離,所以,對於所生起的感覺,喜歡。生起取著,因為取著,生起業。因為業,新的生命出現。因為,所以有老病死、憂悲惱苦。這樣完全是廣大苦惱的五聚,都是從集而生。什麼是如其真實知道受?就是如實觀察這個生起受的集、滅、味、患、離。如何令諸行還滅?因為,如實觀察受的集、滅、味、患、離,所以,對於所生起的感覺,不喜歡、取著滅,因為取著滅,所以,沒有業有。因為沒有業有,所以,新的生命不出現。因為不生,所以沒有老病死、憂悲惱苦。這樣完全是廣大苦惱的五聚,完全息滅。
2)在家的異生,於欣求後有等五蘊所依中,因為不能如其真實知道五蘊的強大力量的緣故,能令五蘊諸行流轉雜染。什麼意思?就是因為不如實觀察色集,色味,色患,色離的緣故,樂於彼未來色,讚歎、愛著,於未來世色復生;受、想、行,識,亦如是廣說。彼色生,受、想、行、識生已,不解脫於色,不解脫於受、想、行、識,我說彼不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如何令諸行還滅?如實觀察色的集、滅、味、患、離,因為如實知的緣故,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樂著色,亦不生未來色;受、想、行、識,亦如是廣說。色不生,受、想、行、識不生故,於色得解脫,於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
3)復有諸外道,於所愛樂虛妄分別定生喜愛所依身心五蘊諸行中,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著彼色,讚歎於色;樂著於色,讚歎色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如何令諸行還滅?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故,不樂著色,不讚歎色;不樂著、讚歎色故,愛樂滅,愛樂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
4)復有住於內法有學,依諸根境所有妄念,對於其餘殘留的煩惱,不如實知增上力故,流轉雜染;因為斷除其餘殘留的煩惱的緣故,便得清淨。
云何如實觀察?如實知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此)識,此識集,此識滅。如何令諸行流轉?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緣耳…。鼻…。舌…。身…。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如何令諸行還滅?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如是耳…。鼻…。舌…。身…。緣意及法意識生,三事和合生觸;觸滅則受滅,受滅乃至純大苦聚滅,是名色滅,受、想、行、識滅。當知於此一切品中,諸清淨品皆住內法,如是名為四所緣事。
[參考]1.大乘廣五蘊論,云何異生性?謂於聖法不得為性。
[]什麼是異生性?沒有得到聖者的法。什麼是聖法一種清淨無漏的智慧、無漏的定、無漏的戒。得到清淨無漏的戒、定、慧,就是聖人。得聖者的性,就是得到無漏的法。凡夫因為沒有得到聖人法,在我們的生性裡面,一點點聖法都沒有,所以就叫做異生性。
2.什麼是異生?一切聖者都稱為同生,因為一切聖者同樣的契會無我真理、同樣的欲求涅槃。凡夫與聖者不同,因此名為異生。凡夫輪迴六道,受種種各別不同的果報。 生起不同的思想、不同類別的煩惱、造不同的業、墮落於不同的界,趣往不同五趣等。所以異有二義,別異,就是聖者唯生於人天趣,而異生卻通於五趣。變異,就 是異生轉變為邪見等。什麼是異生地?就是凡夫出生、成長的依靠的地方。在這裡會生起不同的思想、不同類別的煩惱、造不同的業、墮落於不同的界,趣往不同五趣等。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雜阿含-64


六一(六四)優陀那;S. 22. 55. Udāna
cf.cs.39;中阿含75,淨不動道經;中阿含200,阿梨吒經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

2.世尊歎優陀那偈
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起,出講堂,於堂陰中大眾前,敷座而坐。爾時、世尊歎優陀那偈: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3.比丘問何義
時有一比丘,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無吾我,亦無有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4.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
佛告比丘: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異我,相在;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

5.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
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

6.此色是無常、苦、無我、非當有、壞有
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此色非當有,受、想、行、識非當有。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

7.云何漏盡
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斷五下分結已,云何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6.四識住
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如,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

7.識無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
所以者何?比丘!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

8.無所取故無所著
識無所住故不增長,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9.識不住
比丘!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

10.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優陀那Udāna
[經文] 爾時、世尊歎優陀那偈: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解說] tatra kho bhagavā udānaṃ udānesi "no cassaṃ, no ca me siyā, na bhavissati, na me bhavissatīti evaṃ adhimuccamāno bhikkhu chindeyya orambhāgiyāni saṃyojanānī"ti. s.22.55爾時、世尊說優陀那:願無有,我無有;將沒有,我將沒有。比丘如是勝解時,能斷下分結。
[論說]復次,是處世尊依自聖教,為欲顯示:善說,發起。依他邪教,為欲顯示:惡說,失墜。自有所說。後結集者,於法門中,稱為世尊嗢陀南說。T30,788b
[]復次,這個地方,世尊依照自己與正理相合的教法,為了想要顯示,佛的教法是善說,能發起大果大利。依照外道錯誤的教法,為了想要顯示,外道的教法是惡說,能令眾生失墜大果大利。沒有人提問,自己自然宣說。後來,結集經典的人,在法門中,稱這樣的說法,為世尊自說經。
1)什麼是優陀那?十二部經之一,舊譯為無問自說經,乃指佛因自己感悟,不待人問而自然宣說之經典。
2)什麼是善說?佛世尊的教法,稱為善說。因為,用以表達法的語言、文字優美,意義巧妙,且容易了解。或是佛所說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所以,佛說的正法,稱為善說。

II. 愚癡無聞凡夫計我
[經文]愚癡無聞凡夫,計色是我,異我,相在;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
[論說] 1.由二因緣,善說法律,名為發起大果大利,惡說法律即為唐捐。一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一切眾苦永離可得,謂三種苦性。二者、一切諸結永斷可得,謂下、上分結。於惡說法毘奈耶中,如是二事皆不可得。彼由依止薩迦耶見,於諸行中心厭苦苦,欲樂為依,起茲勝解:願於當來無有苦我,我無有苦。或復已斷,即彼苦因及彼當果,於未來世,由二種相而生勝解:謂苦未來當離於我,及我未來當無有苦T30,788b
[]由於有二種因緣,善說的法與律,可以稱為能發起大果、大利,惡說法律即為唐虛捐棄,因為不能修習前往善趣的因。哪二種?第一,在善說法與毘奈耶中,可以得到永遠捨離一切種種的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苦性。第二,可以得到永遠捨離一切種種的結,就是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在惡說法與毘奈耶中,這樣的二件事都不可能得到。為什麼?彼外道由於依止薩迦耶見,對於五蘊諸行當中,若生起苦惱的感覺,1)心討厭這種苦本身帶來的苦惱,想要安樂作為依靠,所以,生起這二種殊勝的理解:a)希望在未來的時候,沒有苦惱的感覺來苦惱我b)我沒有苦惱的感覺。2)或是進一步,對於苦本身帶來的苦惱已斷除,就是彼苦惱的原因,以及彼苦惱將來的果報。所以對於未來世,由二種相貌而生起殊勝的理解:a))苦惱的感覺,在未來的時候,將會遠離於我b)我在未來的時候,將沒有。這二種勝解不同的地方,是第一種勝解是厭苦,第二種勝解是苦苦不現行的情況。

2.雖由如是四種行相,樂斷為依,離欲界欲,生初靜慮,次第乃至於彼非想非非想處,若定、若生,由是因緣,超越苦苦而未能斷下分諸結。未斷彼故,當知苦苦未永超越。彼於壞、行二苦斷中,尚不生樂,何況能斷?由彼隨順所未斷故,當知於順上分諸結,亦未能斷。T30,788b
[]雖然由於這樣的四種內心活動的相貌,歡喜、快樂的斷除苦惱作為依靠,遠離欲界的五欲,生起初靜慮,依照次序,二禪乃至於彼非想非非想處,若是得定,或是得這定,命終之後,生於這個地方。由於這個禪定因緣,超過、越出苦本身的苦惱,但是尚未能夠斷除下分欲界的種種結。因為尚未斷除彼下分欲界種種結的緣故,應當知道苦苦,尚未永遠超過、越出。他對於壞苦與行苦這二苦的斷除,尚且不會生起歡樂,更何況能夠斷除呢?由於他隨順壞苦與行苦,這二種尚未斷除的苦的緣故,應當知道對於隨順上分色無色界的種種結,也不能斷除。什麼是隨順壞苦與行苦?因為,三禪樂受,是暫時而有,離開定之後,就不會持續,所以是隨順於壞苦。四禪捨受,是行苦,所以是隨順於行苦。這樣樂受與捨受這二種受,外道執著為我的緣故,所以壞苦與行苦這二種苦將會隨之、順之,而未能斷除。

III. 斷五下分結
[經文] 多聞聖弟子,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見者。此色是無常,受、想、行、識是無常。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此色非當有,受、想、行、識非當有。此色壞有,受、想、行、識壞有。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當有,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
[論說]住內法者,初修觀時,雖於欲界未得離欲,有情勝故,而於三苦深心厭離。依樂斷欲,於諸行中,用無我見以為依止,發其勝解:願於未來無三苦我,我無三苦。彼初修習如是行已,於欲界欲而得遠離,永斷苦苦。如前復生如是勝解:當無彼我,我當無彼。如是行者,於其苦苦究竟解脫,亦永超越順下分結T30,788b
[]住於佛法的修行者,最初修習觀察五蘊的時候,雖然對於欲界的五欲,尚未得到遠離因為這個內法有情希求正解脫,比外道有情殊勝,所以對於三種苦,心生深信,想要厭離。依據歡喜、快樂的斷除三種苦的欲求,對於五蘊諸行,使用無我的見解為依止,發動他的殊勝理解:願在未來,沒有三種苦的我,我沒有三種苦。他初修習這樣的活動之後,對於欲界的五欲而得以遠離,永遠斷除苦苦。像前面一樣,對於五蘊諸行,使用無我的見解作為依止,還生起這樣的殊勝理解:將來沒有彼三苦的我,我將來沒有彼三苦。這樣修行的人,對於他的苦苦究竟解脫,也永超越順益下分界的五種結惑。就是1)貪結,指貪欲的煩惱;2)瞋結,指瞋恚的煩惱;3)身見結,指我見的煩惱;4)戒取結,指取執非理無道邪戒的煩惱;5)疑結,指懷疑諦理的煩惱。
[參考]1.瑜伽師地論,T30,766a
我何當不有,我所何當不有者,謂約未來世,於我、我所性所攝,內處、外處所攝。自內體性及攝受事,希求不生故。又復顯示希求依止不生故,及希求依彼受不生故。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者,謂約現在世說。此觀無常滅,前觀於擇滅。又前但有希望故,後於現在因觀無常性故。
[]1)什麼是我何當不有,我所何當不有?什麼是我?或者是佛法說的五蘊假我,或者是外道計量五蘊中有一個真實的我。a)什麼是我、我所當不有?就未來世來說,屬於我、我所的狀態,屬於自己、身外這些地方。對於未來自己五蘊本體,當不有,稱為希求不生。對於未來外器世間等,屬於我所的,何當不有,稱為希求不生。b)又,還有明顯表示,希求依止的色身,不生起的緣故。在未來世,所依止的色蘊上,而說:我何當不有。以及希求依色身而有的受,不生起的緣故。在未來世的受蘊上,而說:我所何當不有。
2)什麼是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約現在世而說,與前面相差一個何字,同樣的與前面有二種不同。這二種有什麼差別?這裡是觀無常滅,前面是觀擇滅。前面但有希望的緣故,之後,對於現在因,觀無常性的緣故。

2.瑜伽師地論,卷97T30, 858a
復次諸聖弟子已見諦跡,未離欲者,應知略有二種雜染,謂欲雜染,後有雜染。於此二種,諸聖弟子應勤加行,淨修其心。諸聖弟子為欲斷除欲雜染故,勤方便時,漸依三行謂趣無動行,趣無所有處行,證入無動、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定。此由斷對治故,及遠分對治故,超度欲雜染。或為斷除後有雜染,勤方便時,已離欲界愛,未離色界愛,謂我所何當不有,我何當不有,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今所有,若昔所有,如是一切我皆棄捨。彼正修習能斷後有所有差別對治道已,離色界愛,乃至能入非想非非想處定。若現法中,於其上捨多生愛味,不般涅槃,彼於現法不全解脫一切所有後有雜染。若於上捨不生愛味,彼現法中能般涅槃,能全解脫所有一切後有雜染。
[]復次,諸聖弟子已見四聖諦的路跡,尚未捨離五欲的人,應該知道大略有二種雜染。哪二種?欲的雜染與後有的雜染。對於這二種雜染,諸聖弟子應該努力地採取行動,淨修他的心。
1)諸聖弟子為了想要斷除欲的雜染的緣故,努力地採取行動的時候,逐漸地依照三種行,可以離欲雜染。哪三種?第一、就是趣無動行。第二、趣無所有處行。第三、證入無動、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定。什麼是無動行?就是四禪及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為什麼呢?因為初禪,五欲等不能動。二禪,尋伺不能動。三禪,喜不能動。四禪,樂不能動。空處,雜色想、有對想、種種別異想不能動。識處,彼空處外緣門不能動。這是由於初禪能斷欲雜染,而得以對治的緣故,及第二禪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是令五欲永遠遠離,而得以對治的緣故,所以能超越度過欲的雜染。
2)或是為了斷除後有的雜染,努力地採取行動的時候,已經捨離欲界的貪愛,尚未捨離色界的貪愛,所以還有生老死等苦。a)因此,說我有生等苦,我所有的生等苦,什麼時候將沒有?因此說,我所何當不有。b)若是認為生等苦就是我的自體,這樣生等苦的我自體,什麼時候將沒有?因此說,我何當不有。這二件事是對未來世而言。c-d)由於前面為了想要斷除欲的雜染的緣故,努力地採取行動的時候,逐漸地得到種種定,因為得到定的關係,所以決定說,生等苦的我自體,將不會有。我所有的生等苦將不會有。這是對現在世來說。
3)若是現今所造的所有雜染業,若是過去生所造的所有過去業,這二種業的一切果報,我都棄捨,不願希求。彼聖弟子合理地、正確地修習對治的方法,以斷除後有的所有差別,所以能捨離色界愛,乃至捨離無所有處的貪愛,能夠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
4)若是在現生中,對於其最上捨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多數生起愛味的話,不能般涅槃,他在現生中,不能完全地解脫一切所有的後有雜染。若是對於上捨的非想非非想處定,不會生起愛味,他在現生中,能般涅槃, 能夠完全地解脫所有一切後有的雜染。

V.云何漏盡
[經文] 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斷五下分結已,云何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論說]即於此道次第進修,乃至能得阿羅漢果。T30,788c
[]就是對於這樣的方法,次第漸進修習,一直到能得到阿羅漢果。

VI. 於無畏處而生恐畏
[經文] 佛告比丘: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
[解說] idha bhikkhu, assutavā puthujjano atasitāye ṭhāne tāsaṃ āpajjati. tāso heso bhikkhu, assutavato puthujjanassa "no cassaṃ, no ca me siyā, na bhavissati, na me bhavissatī'ti. s.22.55比丘!無聞凡夫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比丘!無聞凡夫有此怖畏:願無有,願我無有;當無有,我當無有。
[論說] 若諸愚夫,薩迦耶見以為依止,於永超越壞、行二苦,及永斷滅隨順上分一切結中,謂我當無,於不應怖妄生怖畏,尚不起樂,況當能斷!T30,788c
[]若是眾多的愚癡凡夫,以薩迦耶見作為依止,對於永遠超越壞、行二苦,及永遠斷滅隨順上分一切結中,認為我將沒有對於不應該恐怖的地方,虛妄生起怖畏。什麼是我當無,於不應怖妄生怖畏?因為執著三禪的樂受、四禪捨受是我。所以超越壞、行二苦會怖畏。然而這二受本來就不是我,但是壞行二苦,現在厭離彼二受,不是除滅我,為何要生起怖畏所以,對於超越這二苦與滅除五上分結,尚且不生起歡樂,更何況將能斷除。哪五上分結?1)色愛結,指貪著色界五妙欲的煩惱。2)無色愛結,指貪著無色界禪定境界的煩惱。3)掉結,指二界眾生心念掉動而退失禪定的煩惱。4)慢結,指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的煩惱。5)無明結,指二界眾生癡闇的煩惱。

VII.四識住
[經文] 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比丘!識於此處,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
[解說] rūpupayaṃ vā bhikkhu, viññāṇaṃ tiṭṭhamānaṃ tiṭṭheyya, rūpārammaṇaṃ rūpappatiṭṭhaṃ, nandūpasecanaṃ, vuddhiṃ virūḷhiṃ vepullaṃ āpajjeyya. s22.55取著於色,確立識住,以色為緣,以色為基礎,為愛樂所遍佈,增進,廣大,生長。
1.又於是處,1)由二因緣不應生怖,謂唯有心,住四識住,有轉有染;又唯有心,斷四識住,無轉無染。2)復有四依,謂色、受、想、行。3)復有四取,謂於欲、見、戒禁、我語所有欲貪。4)復有二緣,謂若所緣,及若能緣。5)復有六識,謂眼識等。6)復有二識住,謂煩惱纏住,及彼隨眠住。此中諸取增上力故,以不如理分別為先,由我、我所邪境界取,由緣自相境界之取,由俱有依,此三因緣令諸識轉,及令染污。
7)復由三種,謂於現法趣集諦故;緣未來苦,我當如是如是愛故;於彼先因所生現苦而安住故。8)復由三種,謂趣樂位故,緣苦位故,安住不苦不樂位故。9)復由三種,謂趣來世故,緣去世故,住現世故。10)復由三種,謂由後有愛,趣後有故;由彼彼喜樂愛,緣未來境界故;由喜貪俱行愛,住現在已得境界故。11)復由三種,由貪欲身繫,趣向隨順貪處事故;由瞋恚身繫,緣彼事故;由戒禁、此實二取身繫,住彼事故。T30, 788c
[]1)又在這個地方,由於二種因緣,不應該生起怖畏。哪二種?第一種,唯有心對於四種識所住的色、受、想、行生起愛著,這裏面沒有我,因為執著為我,所以有諸識的轉動,有惑業的雜染。第二種,又,唯有心對於四種識所住色、受、想、行斷除愛著,生起無我見,所以,沒有諸識的轉動,沒有惑業的雜染。
2)還有四種依,就是色、受、想、行這四種是識的所依。
3)還有四種取,就是對於欲、見、戒禁、我語所有欲貪。
4)還有二種緣,就是色、受、想、行這四種是識的所緣,及識是能緣。
5)還有六種識,就眼識等。
6)還有二種識的住,就是煩惱現行的住,及彼煩惱隨眠的住。
在這裡,因為種種取的強大力量的緣故,以不合道理的分別為先,由於我、我所邪境界取,由緣自相境界之取,由俱有依,這三種因緣,令種種識轉動,及令內心染污。
a)什麼是我、我所取,就是我語取。
b)什麼是邪境界取?就是見取、戒禁取。
c)什麼是緣自相境界之取?欲取。
d)什麼是俱有依?就是四依。
e)什麼是諸識轉?由於四取、四依,能緣、所緣,諸識轉起。
f)什麼是染污?就是煩惱纏住,及彼隨眠住。
這一大段是由三因緣,就是趣、緣、住,來解說諸識的轉起,是論中嗢托南的果。下面五類三種也都是用趣、緣、住,來解說諸識的轉起,依序就是論中嗢托南的因、受、世、愛、繫。
7)還有由於三種因,令種種識轉動。哪三種?第一,因為,在現在的時候,趣向惑與業,這二種是集諦。第二,內心緣慮未來的五蘊苦,如何緣慮?願我未來將會這樣或那樣,像這樣的愛著。第三,對於他先前的惑業因所生起的現在五蘊苦,心安然而住。
8)還有由於三種受,令種種識轉動。哪三種?第一,因為內心趣向於快樂的境界。第二,因為緣慮苦惱的境界。第三,因為安住在不苦不樂的境界。
9)還有由於三種世,令種種識轉動。哪三種?第一,因為趣向未來世。第二,因為緣慮過去世。第三,因為安住現在世。
10)還有由於三種愛,令種種識轉動。哪三種?第一,由於後有愛,趣向後有。第二,由於彼彼喜樂愛,緣慮未來的境界。第三,由喜貪俱行愛,住現在已得境界。
11)還有由於三種繫,令種種識轉動。哪三種?第一,由於貪欲身繫,趣向隨順貪處事故。第二,由於瞋恚身繫,緣慮彼事故。第三,由戒禁、此實二取身繫,住彼事故。

2.喜愛滋潤,如前應知,謂如諸行因中宣說。又即彼識如是轉時,於二生處,當知結生相續、增廣:一、於有色,二、於無色。於有色處,依止中有而有去來;於無色處,唯有從生,即於兩處乃至壽盡相續而,故名為住。當知此住,欲界人中有三分位,謂初入胎識所滋潤、胎分圓滿、自胎而出。當知此三復有差別,欲、色、無色,如其次第。T30,789a
[]喜愛滋潤,如同前面已說,應該知道,就如諸行因中宣說這一段文(會編頁89),就是彼識這樣轉起的時候,對於二種出生的處所,應當知道結生相續、增廣。哪二種?一、對於有色的處所,二、對於無色的處所。第一對於有色的處所,依止於中有而有去有來。第二,對無色的處所,唯有從生。就是在色、無色這兩處,一直到壽命盡滅,相續不斷而,因此,名為住。應當知道這樣的安住,在欲界人當中,有三個時分與地位,哪三個?第一,最初入胎的時候,識所滋潤。第二,胎分圓滿。第三,自胎而出。應當知道這三界,還有不同說法,令種種識轉動。哪三種?第一,趣向種種欲。第二,緣慮種種色。第三,安住於無色。如同前面的趣、緣、住的次第。
[參考]1.四識住,如經言:有四依取以為所緣,令識安住,謂識隨色住,緣色為境。廣說如經,乃至我終不說此識往於東方乃至四維。然我唯說於現法中,必離欲、影,寂滅、寂靜、清涼、清淨。如是已顯經中如來所說諸識住相,從此以後我當宣說此相差別。謂此經中略顯識住及因緣相。識住、因緣二種邊際,識住、因緣二種寂止。當知此中若諸煩惱事,若屬彼煩惱,說名依取。應知此二亦名所緣。所緣性故、有所緣故。由彼貪愛為煩惱緣,名趣所執事。由貪欲等四種身繫,為發業緣名緣所緣事。彼二隨眠所隨逐故,名建立事。T30, 595a
[]1)四識住,如經言:有四依取以為所緣,令識安住。謂識隨色住,緣色為境。廣說如經。a)什麼是依?就是所依,若是欲界、色界以色為所依。若是無色界,以心為所依。b)什麼是取?就是所取,若是欲界執取外五境,色界執取四蘊,無色界執取三蘊。這樣的所依與所取共有四種,令識生起,令識雜染,所以說此四為識的所緣。識安住於其中,所以又稱為四識住,這是解說四識住。識隨色住,緣色為境,如經中詳細說明。這是說明識住的因緣相。
2)乃至我終不說此識往於東方乃至四維。就是識隨四蘊,一期終盡,更不離彼四蘊,不得往四方四維,名為識住邊際。又,四識住的因緣是現行貪及以隨眠,其他都不是因緣,就是是識住因緣邊際。
3)然我唯說於現法中,必離欲、影,寂滅、寂靜、清涼、清淨。這一段說明識住及以因緣二俱寂止。什麼是必離欲?就是離識住因緣,捨離現行煩惱及隨眠的欲,就是因緣寂止。什麼是離影受因識樹而生起,所以說受為影子。那時候,受不有,稱為永離影。什麼是寂滅?因為有漏識滅盡,所以稱為寂滅。這是說明識住寂止無漏識前後的不同名稱,有學名寂靜,無學名清涼,無餘依滅名為清淨。
4)如是已顯經中如來所說諸識住相,從此以後我當宣說此相差別。謂此經中略顯識住及因緣相。識住、因緣二種邊際,識住、因緣二種寂止。
5)什麼是依取?應當知道在這裡,若是種種煩惱事,就是煩惱現行。若是屬於彼煩惱,就是彼隨眠種子,因為是由煩惱熏習而成,所以稱為屬於彼煩惱。
6)應知煩惱現行與種子,這二種是四識住所緣的憑藉,所以也稱為所緣。現行煩惱是心所法,因為能緣慮對象,所以稱為所緣性。有所緣故。
7)由彼貪愛為煩惱緣,名趣所執事。由彼貪愛引諸煩惱,趣所執自境。
8)由貪欲等四種身繫為發業的緣,業是果報的緣,名緣所緣事。因為此四身繫以貪為體性,貪是能緣,這四種是貪的境界,就是所緣。
9)貪及四繫這二種隨眠所隨順、追逐的緣故,能生起煩惱事名為建立事。

2.若諸異生補特伽羅,未得厭離,對治喜愛,由所潤識能取、能滿當來內身。由此展轉能取、能滿,不能棄捨諸異生性。以於內身能取、能滿故,於流轉中相續決定,是名為住。餘住因緣如前應知,是名略說住及因緣相。T30, 595a
[]若是眾多的異生,對於五蘊尚未得到厭離心,不能對治喜愛心。因為有喜愛的滋潤,所以,識裏面的業種子,被愛所滋潤。因為愛的緣故,能取當來自己生命體。由於取的緣故,能圓滿當來自己生命體。由於這樣的展轉能取、能滿的關係,所以,不能棄捨諸異生的狀況。如何展轉?由於見、愛煩惱,發動種種善惡業。因為種種業,所以,能得異熟果報。得此新的果報之後,還是生起見、愛煩惱。又,由於見愛惑,還是發動種種業,業又再牽動新的果報,所以,說展轉生死無窮。因為對於自己的生命體能取、能滿的緣故,在生死流轉中,相續是決定的,是名為住。其餘住的因緣,如同前面應該知道,就是依取、所緣、取所執事、緣所緣事,以及建立事,是名略說住及因緣相。

3.有色界識有來、有去,無色界識有死、有生。又此二住乃至壽盡。又復此二生長、增益及廣大義。如前應知。齊是名為識住邊際及住因緣邊際。T30, 595a
[]1)下二界的識,依賴色身來接受從前一生來的識,而且保持在色身,名為有去、有來。無色界不是這樣依賴色身,但是說這個身中的識死,在其餘身中的識生起。
2)又有色界識、無色界識,這二種識為二,各安住於四境、三境,一直到壽命結束,這稱為識住邊際。3)又復此二種住,生長、增益及廣大義,如同前面所說應該知道。由於有煩惱及隨眠的力量,識有去、來,有死、有生,除煩惱與隨眠的力量之外,沒有其他因緣可以找到,所以名為識住因緣的邊際。

VIII.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增進、廣大生長
[經文] 若作是說:更有異法識,若來、若去、若住、若起、若滅、若增進、廣大、生長者,但有言說,問已不如,增益生疑以非境界故。
[解說] yo bhikkhu, evaṃ vadeyya: aham aññatra rūpā, aññatra vedanāya, aññatra saññāya, aññatra saṃkhārehi viññāṇassa āgatiṃ vā gatiṃ vā cutiṃ vā uppattiṃ vā vuddhiṃ vā virūḷhiṃ vā vepullaṃ vā paññāpessāmīti netaṃ ṭhānaṃ vijjati.s.22.55 比丘!彼可能如是說:我將令知除了色、受、想、行之外,有識來、去、起、滅、增進、廣大、生長。無有是處。
若有棄捨如來所說識流轉道,而作是言:我當更作別異施設,當知是人所施設者,其文有異,其義無別,但有言事。或餘智者,於其異文,先示道理,後方詰問:汝所施設,別異者何?彼於爾時,茫然不了。或於後時,自得達鑑,於前所立,如理諦觀,反生愚昧;由愚昧故,自覺無知,我本受持為惡非善。T30,789a
[]若是有人棄捨如來所說的種種識流轉的方式,而作這樣說:我將更進一步作另外不同的施設,應當知道這個人所施設的道理,他的文字有不同,他的道理沒有差別,只是說說罷了。或是其餘有智慧的人,對於他安立的不同文字,首先顯示道理,之後方才詰問:你所施設的道理,另外不同的是什麼呢?他在那時候,完全不知道的樣子。或是在後來的時候,自己得以通達、審辨,對於前面所安立的道理,能夠合理的真實觀察,反而生起愚昧。因為愚昧的緣故,自己覺察自己無知,我本來受持的是錯誤,不是善的。
[參考]復異此而施設者,當知唯有文字差別,非義差別,由所餘義境界無故。若他正詰不知何答,亦由餘義,境界無故。或復有能於後自然如理觀察,便自迷悶謂我愚癡作如是說。T30, 595b
[]若是還有不同於世尊所安立道理,而另外施設的人,當知有三種過失。哪三種?第一、唯有文字的差別,沒有道理上的不同,由於其餘的道理與境界沒有的緣故。第二、若是他人慎重的詰問,不知道如何回答,也是由於其餘的道理與境界沒有的緣故。第三、或是還有人能夠回答,之後,自然合理的觀察,就認為自己神志不清,說:我真是愚癡,竟然作這樣說。

IX.意生縛
[經文] 所以者何?比丘!離色界貪已於色意生縛亦斷,於色意生縛斷已,識攀緣亦斷,識不復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受、想、行界離貪已,於受、想、行意生縛亦斷;受、想、行意生縛斷已,攀緣亦斷,識無所住,無復增進、廣大、生長。
[解說] rūpadhātuyā ce bhikkhu, bhikkhuno rāgo pahīno hoti, rāgassa pahānā vocchijjatārammaṇaṃ patiṭṭhā viññāṇassa na hoti.s.22.55 比丘!如果比丘已捨離色界貪,因為捨離貪故,攀緣亦斷,識沒有基礎。
1.又十色界,名為色界;當知復有六種受界、想界、行界。又於三位,當知諸識解脫煩惱,謂於諸行深見過患,能令諸纏遠分離故;於見地中,一切外道諸繫、隨眠永斷滅故;依止修道,得究竟故。又諸外道,於所妄計一切生處,謂大自在、那羅衍拏、及眾主等無量品類,樂生彼故,名貪身繫。於他諸見異分法中,深憎嫉故,名瞋身繫。依於邪願修梵行故,於同梵行可樂法中起憎背故,由此二緣,於增上戒學能為雜染;當知即彼由戒禁取,於增上心學能為雜染;由此實執取身繫故,於增上慧學能為雜染。如是四法,能於色身、名身趣向所緣安立事中,令心繫縛,故名身繫。又彼在意地故,意分別故,意相應故,意隨眠故,染污意故,名意所成T30, 789a
[]1)又,五根、五境這十色界,稱為色界。應當知道還有六受身,稱為受界。六想身,稱為想界。六受身,稱為行界。
2)又在三種階段中,應當知道種種識能解脫煩惱。哪三種?第一,對於五蘊諸行深刻的見到無常、苦的過患,能令種種煩惱的現行,成為遙遠的那部分,而遠離的關係。第二,在見道的階段中,一切外道四種繫與隨眠,永遠斷盡、滅除的關係。第三,依止修道,能得到究竟解脫的關係。
3)什麼是外道四種繫?第一,種種外道,對於他們所虛妄計度的一切生處,就是大自在、那羅衍拏、及眾主等無量品類,內心歡喜,想要出生在那裡的關係,稱為貪身繫。欲界第六天,名為大自在。梵王,名為那羅衍拏,外道認為一切人皆從梵王生。四大王天,名為眾主。或是解說:大自在者,就是色界最頂天的摩醯首羅。眾主者,梵主。
第二,對於其他人種種見解,不同部分的法之中,深刻地厭惡妒忌的緣故,名瞋身繫。
依於錯誤地願求,而修習梵行的緣故,這是貪身繫。對於共同修梵行的令人喜悅法中,生起厭惡背逆故,這是瞋身繫。由於這二種條件,對於增上戒學,能為雜染。應當知道就是他由於戒禁取,對於增上心學,能為雜染。由於認為五蘊有我這是真實執取身繫的緣故,對於增上慧學,能為雜染。這樣四法,對於色身與名身,由貪身繫趣向隨順貪處事。由瞋身繫,緣慮背逆瞋恚事。由戒禁取、實執取身繫,安住於彼事中。由於趣、緣、住能令心繫縛,故名身繫。
4)又彼四種身繫在意的活動範圍的緣故,由於意的虛妄分別而生起的緣故,這些心所與意是相合的緣故,在意中遣伏的種子的緣故,染污意能引起煩惱的緣故,名意所成
5)什麼是四身繫,又作四結、四縛。指繫縛眾生身心,使其流轉於生死之四種煩惱。
欲愛身縛,又作貪欲身縛、貪身繫。謂欲界眾生對於五欲順情等境,心生貪愛,起諸惑業,束縛於身而不得解脫。瞋恚身縛,又作瞋身縛。謂欲界眾生對於五欲違情等境,起瞋恚煩惱而不得解脫。戒盜身縛,又作戒取身繫。謂計非因為因,持守雞戒、狗戒等邪戒,而增長惑業,束縛於身。我見身縛,又作實執取身繫。我見,即我執,於非我之法妄計為我。由此我見而增長諸惑業,束縛於身。(四縛,參考佛光大辭典)

2.彼斷者,謂緣彼境諸煩惱斷,非彼所緣,即於彼境無倒解故。又由後有諸業煩惱之所攝持後有種識,當知於此依止建立。彼無有故,當來三種,如前所說差別理趣,生長、廣大,當知一切悉皆盡滅。T30,789b
[]又,什麼是彼斷?就是緣慮彼外境界,而生起的種種煩惱斷盡,不是彼所緣的對象斷盡,因為對於彼境界沒有顛倒的了解的關係。又,由於感得後有果報的業與煩惱所攝持的後有種子,應當知道是在現在這個身心依止,建立未來世的識身。或是說,後有種子,是在這現身中建立。因為彼業、煩惱所攝持的後有種子沒有的緣故,當來如同前面所說的入、住、出胎這三種差別理趣,生長、廣大,應當知道一切全部都盡滅,因此,說斷識住。
[參考]若聰慧者於諸色愛乃至行愛所攝貪纏能永斷離,於煩惱分所攝發業四身繫纏亦能永斷。所以者何?由在家眾依貪欲、瞋恚二繫,發起諸業,攝受境界為因故,損害有情為因故。若出家眾依戒禁取,此實執取二繫,發起諸業。以戒禁取,猶如貪欲求生天故,此實執取猶如瞋恚涅槃故,當知四身繫唯在意地分別所生故。從此以後由多修習勝對治故,復能永斷貪愛身繫二種隨眠,由此斷故,煩惱所緣色受等境亦不相續,以究竟離繫故。由此所緣不相續故,有隨眠識究竟寂滅。於色受等諸識住中不復安住,由對治識永清淨故。是名識住因緣寂止。又由當來因緣滅故,於內身分不取不滿,決定無有流轉相續,是名識住寂止。T30, 595b
[]若是聰明有智慧的人,就是三乘聖人
1)對於種種色的愛乃至行的愛,屬於這四識住愛的貪著現前活動能永斷離,就是能除貪愛,稱為永斷離。
2)於屬於煩惱這部分而引發種種業的四種身繫纏,也能永遠斷除由於斷除貪愛的緣故,四種身繫也能永斷。為什麼?由於在家眾依賴貪欲與瞋恚這二種身繫,引發、生起種種業因為貪欲是攝受、愛著五種境界為原因的關係,能引發、生起種種業。因為瞋恚是損害有情為原因的關係,能引發、生起種種業。若是出家眾依賴戒禁取與此實執取這二種身繫,發起諸業。因為戒禁取猶如貪欲,希求生天的緣故此實執取猶如瞋恚,毀謗涅槃的緣故。應當知道,這四身繫唯獨在意地分別所生起的緣故。因為,這四身繫與四識住的貪同樣是取著意地分別,而生起的關係,所以斷愛就能除四身繫
3)從此貪愛現行斷除以後由於多多地修習殊勝的對治方法的緣故,還能永遠斷除貪愛纏與身繫纏,這二種隨眠由此貪愛隨眠斷的緣故,因為貪愛是是四識住的因緣。所以,識住的貪愛因緣斷盡的緣故從貪愛為因所生起的四識住的本體,也不能相續。貪愛煩惱的所緣色受等境也不能相續,因為究竟捨離貪愛繫縛的關係。由此所緣的四種境不能相續的緣故,能緣的有隨眠的阿賴耶識究竟寂滅,對於色受等諸識住中不再安住由於對治識永清淨的緣故,稱為識住因緣寂止。又,由於當來生的因緣滅盡的緣故,對於自己身分,不會取著,不會圓滿,決定沒有生死流轉的相續,是名識住寂止。

X.無所取故無所著
[經文] 識無所住故不增長,不增長故無所為作,無所為作故則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脫,解脫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又即由彼無所住識,因分、果分不復生長,諸道所攝而得生長。又彼空解脫門為依止故,名無所為。無願解脫門為依止故,名為喜足。無相解脫門為依止故,說名為住。於彼愛樂數修習故,得善解脫;一切隨眠永滅盡故,心善解脫。從是已後逮得恆住,雖住諸行而無所畏。已得諸蘊任運而滅,餘因斷故無復更生。T30, 789b
[]1),就是由於彼無所住的識的關係,煩惱因的部分、苦果的部分不再生長,屬於聖道的法而得生長。2)又彼修行人,以空解脫門為依止的緣故,稱無所為。什麼是空解脫門?就是觀一切法無我3)以無願解脫門為依止的緣故,名為喜足。什麼是無願解脫門?就是觀諸行無常、諸行是苦。4)無相解脫門為依止的緣故,說名為住。什麼是無相解脫門?就是涅槃寂靜。5)對於彼三解脫門愛樂數數修習的緣故,得有學解脫6)一切隨眠永遠滅盡的緣故,得無學解脫。7)從這漏盡之後逮得六恆住,雖然安住於五蘊諸行而無所怖畏。8)已得的諸蘊自然而然滅盡,其餘煩惱因已斷的緣故,不會再有生的現起。
[參考]對治所攝淨識,名無所住。由彼因緣故,名不生長。由善修習空解脫門故,名無所為。由善修習無相解脫門故,名為安住。由善修習無願解脫門故,名為知足。如是不生長故,乃至安住故,名極解脫。又於行等都不執著我及我所,由此因緣色等壞時亦不恐怖,由此相貌顯彼自體已得清淨。又由彼識永清淨故,不待餘因任運自然入於寂滅。T30, 595b
[]又,還有屬於對治有漏的清淨識,名為無所住。什麼是對治所攝淨識?因為阿賴耶識已經得到轉依,能永遠對治阿賴耶識。什麼是無所住?因為沒有取著而領受。這句是說明能對治的識種種勝利的差別。下面以四種道理解釋無所住。哪四種?第一、由不生長,因為彼對治為因緣,貪等煩惱永遠斷除,所以名為不生長。第二、由無所為,因為善巧地修習空解脫門的緣故。第三、由知足,因為善巧地修習無願解脫門的緣故。第四、安住,因為善巧地修習無相解脫門的緣故。這樣不生長的緣故,一直到安住的緣故,名為極解脫。包括前面總說與別說共五義,因此,彼無漏心名極解脫。又對於五蘊諸行,都不執著是我、我所的緣故。由於這不執著是我、我所的因緣,色等五蘊敗壞的時候,也不會生起恐怖。由於這種不恐怖的相貌,顯示彼自體的無漏心,已得到清淨,這是有餘依涅槃。又,由於彼阿賴耶識永遠清淨的緣故,不用等待其他的原因,任運自然入於無餘寂滅。

XI.識不住
[經文] 比丘!我說識不住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除欲,見法,涅槃、滅盡、寂靜、清涼。
我終不說此識往於東方乃至四維。然我唯說於現法中,必離欲、影,寂滅、寂靜、清涼、清淨。T30, 595a
彼有漏識由永滅已,遍於十方皆無所趣,唯除如影諸受,與彼識蘊、識樹,當知如燈皆歸寂滅。即於有餘涅槃界中,依初纏斷,說名寂靜;依第二斷,說名清涼;依第三斷,說名宴默。又由三緣,識趣、識住皆無所有:一、由自然非染污故,二、由所餘不染污故,三、由餘識助伴無故。T30, 789b
[]有漏識由於永遠滅盡之後,周遍於十方,都無所趣向在現在身心唯獨有如影諸受,與彼識蘊、識樹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應當知道如燈滅,識與受都歸於寂滅。什麼是寂靜就是在有餘涅槃界中,依照見道所斷的煩惱斷盡,說為寂靜。什麼是清涼依第二斷乃至無所有處地修惑斷,說名清涼。什麼是宴默依第三斷,非想地修惑盡故說名宴默。或者說諸煩惱纏斷故寂靜,隨眠斷故名清淨,異熟斷故名宴默。又,由於三種條件,識趣、識住皆無所有。哪三種?一、由於自體自然任運是清淨的緣故,二、由所餘不能染污的緣故,三、由其餘染污識的助伴沒有的緣故。
[參考]此識相續究竟斷故,於十方界不復流轉。於命及死不希求故,名永離欲。又所有受是識樹影,彼於爾時不復有故,名永離影。諸有漏識於現法中畢竟滅盡故,名寂滅。諸無漏識隨其次第有學解脫,名為寂靜。無學解脫,名曰清涼。餘依永滅故,說清淨T30, 595b
[]此阿賴耶識相續究竟斷的緣故,在十方世界,不再流轉,這是無餘依涅槃。1)於活命及死亡,不會希求的緣故,名為永離欲。2)又,所有感覺都是識樹的影子,因為識有的緣故,就有感覺,所以說受為影子。彼受在於阿賴耶識究竟斷的時候,不再有的緣故,名為永離影。3)諸有漏阿賴耶識,於現生中,畢竟滅盡的緣故,名為寂滅。4)諸無漏識,隨其次第,得到有學解脫,名為寂靜。5)無學解脫,名曰清涼。6)餘依永滅故,說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