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雜阿含-79

一三三(七九)三世有;cf.cs.8S. 22. 9-11. Atītānāgatapaccuppanna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無常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尚無常,況復現在色!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察已,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滅寂靜。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3.
比丘!若無過去色者,多聞聖弟子,無不顧過去色;以有過去色故,多聞聖弟子不顧過去色。若無未來色者,多聞聖弟子無不欣未來色;以有未來色故,多聞聖弟子不欣未來色。若無現在色者,多聞聖弟子不於現在色生厭,離欲,滅盡向;以有現在色故,多聞聖弟子於現在色生厭,離欲,滅盡向。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4.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苦,空,非我三經,亦如是說。

I.無常
[論說] 有三有性,為斷彼故,諸聖弟子當勤修學。一、依過去為因有性,由是因緣,淨信捨家,趣於非家,深見過患,厭棄諸欲。二、依未來所生諸行為因有性。三、依現在未斷意樂雜染有性。為斷如是三種有性,故有三斷:謂無顧戀故,不欣樂故,斷、離欲、滅界集成故。T30791c
[]1)有三有的體性,為了斷除彼三有性的緣故,眾多的聖弟子應當精勤修習、研學。哪三種
一、依過去諸欲顧戀為因有體性的緣故,由於這樣的因緣,以清淨的信心捨離家的苦惱,趣向於沒有家苦惱的狀況,深刻的見到諸欲的過患,所以,能厭棄諸欲。
二、依未來所生諸行欣樂為因,有體性的緣故
三、依現在雜染未為修涅槃道之所對治,有體性的緣故。
2)為斷這樣三種有的體性,因此有三種斷。哪三種?因為對於過去沒有顧戀的緣故,所以,除初有性。因為對於未來沒有欣樂的緣故,除第二有性。因為斷、離欲、滅界聚合而成的緣,除第三有性。

II.瑜伽師地論,卷6
復雖說言有過去色、有未來色、有現在色,如是乃至識亦爾者,此亦依三種行相,密意故說。謂因相、自相、果相。依彼因相密意,說有未來;依彼自相密意,說有現在;依彼果相密意,說有過去;是故無過。
[]又,雖然佛說,有過去的色,有未來的色,有現在的色。乃至到識也是這樣,也是有過去的受想行識、有未來的受想行識、有現在的受想行識。可見佛說是三世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有。所以,我說的是對。本論的作者回答,雖然佛是這樣說,但是你解釋不對。為什麼說三世有呢?說五蘊是三世有,佛是依據三種有為法的相貌密意而說。什麼叫做三種行相呢?就是因相、自相、果相。就是依據這三種相,而說五蘊是三世有。
1)根據色受想行識的因相,就說有未來的色受想行識。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一活動就是有因,將來也會有結果,所以一定是有未來的色受想行識。所以,佛說未來有色受想行識,就是依據現在的因說,或者名言種子、有支種子。這樣說有,等於說未來還是沒有,所以你根據這句話就說未來有色受想行識,你解釋的不對。
2)依彼色受想行識的本身的行相,現在的色受想行識各有各的體相,表示有現在的色受想行識。
3)依彼果相,密意說有過去。現在的色受想行識,是過去世造的業,現在得的這個果。所以,從這個果的相貌上來說,密意說有過去。說果,就表示它有原因,那個原因是在過去的時候創造,所以有過去。這樣說有過去,是指現在的果,過去有因。等於說過去已經過去,還是指現在說。按現在的果推測以前有因,就是過去。這樣說過去還是無,未來也是無,還是指現在是有。因此,我主張過去也是無,未來也是無,是現在是有;和佛說的三世有是一致的,我的主張是正確的,沒有過失。

III.瑜伽師地論,卷52T30585b
問:如世尊言:有過去行,於彼行中,我具多聞聖弟子眾無顧戀住。有未來行,於彼行中我具多聞聖弟子眾無希望住。此何密意?答:過去諸行,與果故有;未來諸行,攝因故有。所以者何?現在諸行三相所顯:一是過去果性故;二是未來因性故;三自相相續不斷故。為顯此理故,佛世尊說如是言。又觀二義,故作是說。一為遮斷於去、來法實有執故,顯此道理,謂若去來諸行性相是實有者,不應由彼去來之性說言是有。二為遮斷撥無執故,顯此道理,謂彼妄計如去、來世、現在亦爾都無所有。
[]問:如世尊在經上說:有過去的五蘊諸行,對於彼諸行中,我那些具足多聞的聖弟子眾沒有顧戀而住於過去。也有未來的五蘊諸行,對於彼諸行中我那些具足多聞的聖弟子眾,沒有希望住於未來。這段經文,有什麼隱密的意義呢?
1)答:過去的五蘊諸行,因為現在生命體已經出現,就是種子已給與果報的緣故,所以稱為過去諸行是未來的五蘊諸行,未來生命體的種子尚未給與果報,然而由現在的生命體攝取種子為因的緣故,所以稱為未來諸行是有。
2)為什麼?因為現在五蘊諸行是三種相貌所顯示,哪三種?
、現在的生命體,是在過去世的時候,生命體造業而得的後有種子,種子已給與果報的體性的緣故
、現在的生命體,是現在造業,會形成未來的後有種子,這種子是未來生命體出現的原因的體性的緣故
現在的生命體,自己的相貌相續沒有間斷的緣故。為了顯示這個道理的緣故,佛世尊說這樣的言語。
3)觀察二種道理,因此作這樣的說法。哪二種
為了遮止斷除,對於過去、未來的事情,會執著為真實有的緣故顯示這個道理有過去行,有未來行,唯依現在諸行密意說為有,非如去來實有論者執去來是實有性。就是說,假設過、未來五蘊諸行的體性相貌是真實有的話,就不應該由彼過去、未來之體性說言是有。
為了遮止斷除撥除現在沒有的執著的緣故,顯示這個道理。就是彼虛妄計度如同過去、未來世一樣現在也如此都無所有。

IV.參考會編頁5
[論說]復次於諸行中,有四決定:一、無常決定,二、苦決定,三、空決定,四、無我決定。1.云何諸行無常決定?由三種相,當知過去、未來諸行尚定無常,何況現在!何等為三?謂先無而有故,先有而無故,起盡相應故。若未來行,先所未有定非有者,是即應非先無而有,如是應非無常決定。由彼先時施設非有,非有為先,後時方有,是故未來諸行無常決定。若現在行從緣生已決定有者,是即應非先有而無,未來諸行便應非是無常決定,現在諸行亦應不與起盡相應。由現在行從緣生已,非決定有,以有為先施設非有,是故過去諸行無常決定。如是現在諸行,因未來行先無而有,因過去行先有而無,由此施設起盡相應。是故說言:當知去、來諸行無常性尚決定,何況現在!是名諸行無常決定。云何諸行苦性決定?謂去、來諸行尚是生等苦法,何況現在!所以者何?過去諸行是已度苦,未來諸行是未至苦,現在諸行是現前苦,是名諸行苦性決定。云何諸行空性決定?謂去、來諸行尚定空性,何況現在!所以者何?未來諸行其性未有,由此故空;過去諸行其性已滅,由此故空;現在諸行雖有未滅,諦義、勝義性所遠離,由此故空,是名諸行空性決定。云何諸行無我決定?謂去、來諸行尚定無我,何況現在!所以者何?未來諸行非我之相,未現前故;過去諸行非我之相,已越度故;現在諸行非我之相,正現前故,是名諸行無我決定。
[]1)什麼是諸行無常決定?經由三種相貌,應當知道過去、未來的五蘊諸行尚且決定是無常,更何況是現在!哪三種?就是先前沒有而後來有的緣故,先前有而後來沒有的緣故,生起與滅盡相合的緣故。
第一、若是未來五蘊諸行,先前所沒有,將來決定沒有的話,這就應該不是先前沒有而將來有,這樣應該不是無常決定。為什麼?由於彼先前的時候,施設、安立沒有,沒有為先,後來的時候才有,因此,未來五蘊諸行無常是決定。
第二、若是現在五蘊諸行,從因緣生起之後,決定存有的話,這就應該不是先前有而後來無,未來諸行就應該不是無常決定,現在諸行也應該不與生起、滅盡相應。為什麼?由於現在諸行從因緣生起之後,不是決定存有,以存有為先,施設後來沒有,因此,過去五蘊諸行無常是決定。
第三、這樣現在的諸行,因為未來諸行先前沒有而後來存有,因為過去諸行先前存有而後來沒有,由此未來、過去施設生起與滅盡相應。因此,說應當知道過去、未來諸行無常的體性尚且決定,更何況現在!是名諸行無常決定。
2)什麼是五蘊諸行苦性決定?就是過去、未來諸行尚且是生等苦法,更何況是現在。為什麼?過去五蘊諸行是已經度過的苦,未來五蘊諸行是尚未來臨的苦,現在五蘊諸行是現在眼前的苦,是名諸行苦性決定。
3)什麼是五蘊諸行空性決定?就是過去、未來諸行尚且決定是空性,更何況是現在。為什麼?未來諸行他的體性尚未存有,由於這個緣故是空過去諸行他的體性已經滅盡,由於這個緣故是空現在諸行雖然存有,尚未滅盡,諦義、勝義性所遠離,由於這個緣故是空,是名諸行空性決定
4)什麼是五蘊諸行無我決定?就是過去、未來諸行尚且決定是無我,更何況是現在。為什麼?未來諸行非我的相貌,尚未現在眼前的緣故過去諸行非我的相貌,已經超越度過的緣故現在諸行,雖然有種種行相,但不是我,只有種種行相正現在眼前的緣故,是名諸行無我決定。

2.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無常一、由過去世已滅壞故,二、由未來、現在世是應滅壞法故。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是苦:一、是生等苦法故,二、是三苦性故。此諸苦相,如前應知。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是空:一、畢竟離性空故,二、後方離性空故。畢竟離性空者,謂諸行中我我所性畢竟空故。後方離性空者,謂於已斷一切煩惱心解脫中,一切煩惱皆悉空故。又由二相,當知諸行決定無我:一、諸行種種外性故,二、諸行從眾緣生不自在故。
[]1)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無常。哪二種?第一、由於過去世的五蘊諸行已經滅壞的緣故。第二、由於未來、現在世五蘊諸行是將會滅壞法故。
2),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是苦。哪二種?第一、是生等苦法的緣故。第二、是三種苦性的緣故。這個眾多苦的相貌,如前面應知。
3),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是空哪二種?第一、畢竟離性空故,二、後方離性空故。什麼是畢竟離性空?就是在五蘊諸行中我所的體性畢竟是空的緣故。什麼是後方離性空?就是在已經斷除一切煩惱心得解脫中,一切煩惱都空的緣故。
4),由於二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決定無我。哪二種?第一、五蘊諸行種種外性故,離開五蘊諸行沒有我。第二、五蘊諸行,從眾多條件生起,不自在的緣故,所以五蘊本身不是我。

3.復由十相,當知諸行四相決定。謂由敗壞、變易、別離、相應、法性相故,非可樂、不安穩、相應、遠離、異相相故。如是等相,如前聲聞地已廣分別。
[]還有可由十種相貌,應當知道五蘊諸行四種相是決定。哪十種?敗壞,就是滅壞無常。變易,就是變異無常。別離,就是別離無常。相應,就是合會無常。法性,就是法性無常。非可樂,就是不可愛苦。不安穩,就是不安穩苦。相應,就是結縛苦。遠離,就是無所得空。異相,就是不自在無我。這些等等的相貌,如同前面聲聞地已經詳細分別。

V.解說厭、離欲、滅盡
[論說] 復次、依出世道作意修中,有五離繫品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謂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無欲界。即此唯有餘依故,名有餘依涅槃界。此依滅故,名為滅界,亦名無餘依涅槃界。即此五界,由一切行永寂靜故,名諸行止。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及與隨眠皆遠離故,說名為空。由一切相皆遠離故,名無所得。於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所有貪愛皆遠離故,名為愛盡。於無欲界,所有欲貪皆遠離故,名為無欲。於滅界中,及於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應皆永滅故,皆寂靜故,隨其次第,說名為滅,亦名涅槃。又於斷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厭。於無欲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離欲。於滅界未得為得勤修習故,名於諸行修滅。
[]復次,依照出世間道作意修中,有五種離繫品界。什麼是離繫品類的五種界?一者、斷界,二者、無欲界,三者、滅界,四者、有餘依涅槃界,五者、無餘依涅槃界。
1)什麼是斷界?因為見道所斷諸行斷的關係,名為斷界。
2)什麼是無欲界?因為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無欲界。
4)什麼是有餘依涅槃界?就是見修二道已斷煩惱,這個修行人尚有剩餘的所依身的關係,名為有餘依涅槃界。
35)什麼是無餘依涅槃界?這個所依的身心滅盡的緣故,名為滅界,也稱為無餘依涅槃界。
6)什麼是諸行止息?就這五種界,由於五蘊諸行永遠寂靜的緣故,名為諸行止息。
7)什麼是空?由我、我所、我慢,執著就是纏,隨眠就是粗重,都遠離的緣故,說名為空。
8)什麼是無所得?由於一切有為相,都遠離的緣故,名為無所得。
9)什麼是愛盡?就是在見道所斷煩惱的斷界中,一切隨順有漏法上的所有貪愛都遠離不現行的關係,名為愛盡。就是不希望、不尋求未來的五蘊事的關係。
10)什麼是離欲?對於現前受用的五欲境界,沒有歡喜、快樂。或是在無欲界,所有色界與無色界的欲貪都遠離的關係,名為無欲。這愛盡與離欲這二項顯示說明是有餘依涅槃。
11)什麼是滅、涅槃?在滅界中,以及在有餘依、無餘依涅槃界中,如其所相應都永遠滅盡的關係,都寂靜的關係,隨其次第,說名為滅。有餘依涅槃與無餘依涅槃,說為涅槃。
12)又,對於斷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厭。
13)對於無欲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離欲。
14)對於滅界,尚未得到,為了得到,精勤修習的緣故,稱為對於諸行修習滅。

雜阿含-78


一三二(七八)起、住、出;S. 22. 30. Uppādā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起、住、出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色起、住、出,則苦於此起,病於此住,老死於此出。受、想、行、識,亦如是說。

3.滅、息、沒
比丘!若色滅、息、沒,苦於此滅,病於此息,老死於此沒。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4.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起、住、出
[經文] 若色起、住、出,則苦於此起,病於此住,老死於此出。
[論說]於欲界中,諸行流轉初、中、後位,當知略有三種密苦:一者、生時為其胎藏所覆障故,有覆障苦;二者、生已處嬰稚位,多疾病苦;三者、衰耄諸根成熟,有老死苦。T30791c
[]在欲界中,五蘊諸行因果相續不斷而生起,有初、中、後的階段,應當知道略說有三種密的苦。哪三種?一者、生命體生起的時候為他自己的胎藏所覆蓋障礙的緣故,所以,這時候有覆障苦二者、離開母胎之後處在嬰稚位,有許多疾病的苦惱三者、衰老諸根成熟,有老死的苦惱。什麼是流轉流者相續,轉者起,就是有為法的因果相續而生起。一切凡夫作善惡的業,感苦樂的果,輪迴於六趣。

II.滅、息、沒
[經文] 比丘!若色滅、息、沒,苦於此滅,病於此息,老死於此沒。
[論說]又彼諸行流轉生起初、中、後滅,當知即是三種苦滅。T30791c
[]彼修行者,在五蘊諸行因果相續不斷而生起,有初、中、後的階段的滅,應當知道就是生、病、老死這三種苦滅。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雜阿含-77


一三一(七七)斷知;S. 22. 25. Chandarāga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斷知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斷色欲貪,欲貪斷已則色斷,色斷已得斷知,得斷知已則根本斷,如截多羅樹頭,未來不復更生。如是受、想、行、識欲貪斷,乃至未來世不復更生。

3.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當斷色欲貪
[經文]當斷色欲貪,欲貪斷已則色斷,色斷已得斷知,得斷知已則根本斷,如截多羅樹頭,未來不復更生。
[論說]由四種相,應知諸行有二種斷。何等為四?一、諸纏斷故,二、隨眠斷故,三、後有諸行因性斷故,四、現在諸行染行斷故。如是四種,當知總說為二種斷,謂煩惱斷及以事斷。前之二相,名煩惱斷;後之二相,說為事斷。T30791c
[]由四種相貌,應該知道五蘊諸行有二種斷。哪四種相貌?一、種種煩惱現行斷的緣故,二、煩惱隨眠種子斷的緣故,三、後有五蘊諸行是以煩惱為因性,已經斷的緣故,四、現在五蘊諸行的染污的內心活動斷的緣故。這樣四種相貌,應當知道總合而說,就是二種斷。哪二種?就是煩惱斷及以事斷。前面的二種相貌,因為是煩惱的現行與種子斷的緣故,所以名為煩惱斷後面的二種相貌,因為是對於五蘊諸行斷的緣故說為事斷。

II.遍知---智遍知、斷遍知
1.遍智(cf.佛光大辭典)
又作遍知,完全盡知,原意指周遍了知四諦道理的無漏智。之後稱如是周遍了知之智為智遍知。另外又立一斷遍知,以智遍知為因而斷除煩惱,此乃遍知之果,係藉其因為名,故稱為遍知。亦即以周遍了知之智來斷除煩惱之過程,稱之為遍知,通常特稱為遍知所緣斷,意謂執著於所緣之境,原本是人之常情,然若能徹底解脫此種執著,即是遍知之真義,故阿含經亦說遍知即貪、瞋、癡之滅。
2.斷遍知(cf.佛光大辭典)
周遍了知四諦之境,由此而斷除見、修二惑。即於果(斷)附以因之名,稱為斷遍知。斷遍知以擇滅為體,共有九種,稱為九遍知。
一、欲見苦集斷結盡遍知,繫屬於欲界之法之苦集二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二、欲見滅斷結盡遍知,指欲界繫之滅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三、欲見道斷結盡遍知,指欲界繫之道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四、上二界見苦集斷結盡遍知,指色界、無色界之苦集二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五、上二界見滅斷結盡遍知,指色界、無色界之滅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六、上二界見道斷結盡遍知,指色界,無色界之道諦下之見惑等之斷。
七、五順下分結盡遍知,指欲界繫之修道所斷之煩惱等之斷。
八、色愛結盡遍知,繫屬於色界之法之修道所斷之煩惱等之斷。
九、一切結盡遍知,繫屬於無色界之法之修道所斷之煩惱等之斷。
3.阿毘達磨發智論,卷2T26924b
如契經說:有二遍知,謂智遍知及斷遍知。
云何智遍知?答:諸智、見、明、覺、現觀,是謂智遍知。
云何斷遍知?答:諸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謂斷遍知。
世尊或時於智,說遍知聲;或時於斷,說遍知聲。
3.1.於智,說遍知聲者。如伽他說:
儒童賢寂靜,能益諸世間,有智能遍知,貪愛生眾苦。
有智言應作,不作不應言,智者應遍知,有言無作者。
3.2.於斷,說遍知聲者,如契經說:
佛告苾芻:當為汝說!所遍知法,遍知自性,能遍知者。所遍知法,謂五取蘊。遍知自性,謂貪永斷,瞋、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能遍知者,謂阿羅漢。諸漏永盡,不執如來死後有等不應記法。
4.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1T29112a
遍知有二:一智遍知、二斷遍知。智遍知者,謂無漏智。斷遍知者,謂即諸斷。此於果上立因名故。
5.又貪、瞋、癡,及餘煩惱,皆悉應斷。如來於彼,永斷遍知。如多羅樹永斷根頂,無復遺餘,皆得當來永不生法,故名阿羅漢。又身、語、意三種惡行,皆應永斷。如來於彼,永斷遍知乃至廣說,故名阿羅漢。T26460c
6.又貪、瞋、癡,及餘煩惱所生種種難往趣法,如來於彼,永斷遍知。如多羅樹永斷根頂,無復遺餘,皆得當來永不生法,故名善逝。T26461a

雜阿含-76

一三0(七六)無我者則無常;cf. S. 22. 118-119. Parimucchita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觀察色已,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汝等比丘當觀察於色,觀察色已,見有我,異我,相在不?

3.無我者則無常
諸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無我,無我者則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當作是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4.於此五受陰,觀察非我、非我所
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已,於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5.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論說] 於諸行中,略有二種無我勝解:一者、聞、思增上勝解,二者、修證增上勝解。此中聞、思增上勝解,能與修證增上勝解作生依止。諸善男子淨信出家,雖復在此極善殷到,且於其中不應喜足。要此為依,於諸行中漸次修習無常等想,證得無我增上勝解。為令彼證轉增勝故,勤修觀解。T30791c
[]1)對於五蘊諸行中,簡略地說有二種無我勝解:一者、聞、思的強大力量的勝解,二者、修證的強大力量的勝解。在這裡聞、思的強大力量的勝解,能夠給與修證的強大力量的勝解作為生起的依止。
2)如何說眾多的善男子,以清淨信而出家,雖然對於此無我勝解,能無有顛倒,沒有間斷,殷重懇切的如理作意,但是在這當中不應該歡喜、知,這是聞、思的強大力量的勝解
3)要以此聞、思的如理作意為依止,在五蘊諸行中,逐漸次第地修習無常等想,進一步體證得到無我的強大力量的勝解。
4)為了使令彼修行人,體證無我的勝解能展轉增上、展轉殊勝的緣故,應該精勤修習止觀,以體證無我勝解。
[參考]1.勝解
廣五蘊論,印順講記:云何勝解?謂於決定境,如所了知,印可為性。決定境者,謂於五蘊等,如日親說: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炎、行如芭蕉、識如幻境,如是決定;或如諸法所住自相,謂即如是而生決定。言決定者,即印持義。餘無引轉為業。此增勝故,餘所不能引。
[]什麼是深刻的認識?對於這個道理、這個事實決定如此,有一種深刻的理解,確定無疑,所以叫做決定境。如所瞭解到的這個道理、這個事情,認可,確定如此。深刻的認識,確定如此,發生信仰心。有信心,就要起欲,要實現。什麼叫做決定境呢?就是對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許多的一切法,如太陽種族的親屬佛說的: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炎,行如芭蕉,識如幻境。對五蘊如幻如化的決定,或者對一切諸法所住的自相,因為相貌明顯,決定知道有性。所以,勝解,或者是對事相的一種決定的瞭解,或者是對無常、苦、空、無我這一類的瞭解。什麼是決定?就是印可、堅持、把持不放,所以,其他的沒有能夠把它拉得過去。因為勝解的力量很強,所以不是其他所拉得走。

2.自證
[經文]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論說]云何自內所證?當知有四種相。若於有學解脫轉時,由二種相內慧觸證。謂我已盡諸惡趣中所生諸行,又我已盡除其七生、二生、一生所餘後有所生諸行。又我已住能究竟盡無退轉道。若於無學解脫轉時,即由如是二種相故,內慧觸證。謂我已作為斷其餘一切煩惱所應學事。我今尚無餘一生在,況二、況七!又隨所樂,亦能為他如實記別。如是名為自內所證。T30,773c(會編頁4)
[]什麼是自己內心所體證?應當知道有四種相貌。
1)若是在有學解脫轉起的時候,由於二種相貌,知道內心的無我智慧觸證滅諦,就是現前見到滅諦。哪二種?
第一、我生已盡。我已經滅盡種種惡趣中所生起的五蘊諸行,就是我不會再投生到三惡趣中。又,我已經滅盡,扣除掉七生、二生、一生所剩餘的後有所生起的五蘊諸行。就是說,初果最多七生,第八有已滅盡。二果最多二生,第三生已滅盡。三果,只有一生,已滅盡第二生。
第二、梵行已立。我已經安住在能夠究竟滅盡煩惱,且不會退轉的八聖道。
2)若是在無學解脫轉起的時候,就是由這樣二種相貌的緣故,知道內心的無我智慧觸證滅諦。哪二種?
第一、所作已辦。就是我已經作完,為了斷除剩餘的一切煩惱,所應該學習的事情。因為一切結永遠滅盡沒有剩餘,一切道與果已經以無我智慧體證,得到涅槃。
第二、不受後有。我現今尚且沒有剩餘一生存在,更何況二生、七生。又,隨其所歡喜,也能夠為他人如其真實記別。這樣稱為自內所證。

3.又修行者,於彼諸行正觀察時,先以聞所成慧,如阿笈摩,了知諸行體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空及無我。彼隨聖教如是勝解,如是通達,既通達已,復以推度相應思惟所成微細作意,即於彼境如實了知。即由如是通達了知增上力故,於彼相應煩惱現行現法、當來所有過患,如實觀察,由思擇力為依止故,設復生起而不實著,即能捨離。彼由如是通達了知及思擇力多修習故;能入正性離生。既入正性離生已,由修道力漸離諸欲。彼由思擇、見道二種力故,隨其所應,斷諸煩惱,謂不現行斷故,及一分斷故,由修道力,究竟離欲。如是由前二種漸離欲貪,由修道力心得解脫。(會編頁8)
[]1)什麼是由聞慧來觀察?這位修行者,對於彼五蘊諸行正在觀察的時候,首先以聽聞佛法所成就的智慧,如聽聞阿笈摩聖典,而了知五蘊諸行本體是無有恆常,因為無有恆常的緣故,所以是苦。因為苦的緣故,所以離開五蘊沒有我是空及五蘊不是我。
2)什麼是由思慧來觀察?那位修行人,隨順聖典的教法,對於五蘊諸行是無常、苦、空、無我有深刻的體認,對於這無常、苦、空、無我,能通達無礙。既然通達無礙之後,還能用與推度相應的思惟所成就的微細作意,就是說對於彼五蘊境,能如實了知是無常、苦、空、無我。
3)什麼是由思擇力來觀察?就是因為這樣通達無常、苦、空、無我,沒有障礙。且對於彼五蘊境,能如實了知是無常、苦、空、無我。因為這二種強大力量的緣故,對於與他相順的煩惱現前活動,煩惱活動的現在、未來所有的過患,能夠如其真實的觀察,由於思惟決擇的力量為依止的緣故,假設煩惱還是生起,但是不會真實的染著,就能夠捨離。
4)什麼是由見道來觀察?那位修行人,經由這樣聞慧通達無常等沒有障礙,經由思慧了知五蘊境是無常等。以及經由思擇力能不染著於欲貪。因為一次又一次,反覆地實踐的緣故,所以,能夠進入正性離生。
5)什麼是由修道來觀察?既然能進入正性離生之後,由於修道的力量,逐漸的捨離三界的欲。那位修行人,由於思擇與見道這二種力量的緣故,隨著與他相順的欲貪等,能斷種種欲貪等煩惱,就是因為欲貪等不現行稱為斷的緣故,這是思擇的力量。以及一部分見煩惱斷除的緣故,這是見道的力量。經由修道的力量,能究竟捨離三界的欲。這樣經由前面思擇與見道這二種力量,逐漸捨離欲貪。經由修道的力量,心得解脫三界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