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雜阿含-35


一四七(三五)心、意、識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支提竹園精舍。

2.此心,此意,此識
爾時、有三正士出家未久,所謂尊者阿[/]律陀,尊者難提,尊者金毘羅。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念而為教誡:比丘!此心,此意,此識;當思惟此,莫思惟此,斷此欲,斷此色,身作證具足住。比丘!寧有色若常、不變易、正住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3.一切無常、苦、變易法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無常、變易之法,厭,離欲,滅,寂,沒。如是色從本以來,一切無常、苦、變易法。

4.安樂住
如是知已,緣彼色生諸漏、害、熾然、憂惱,皆悉斷滅。斷滅已無所著,無所著已安樂住,安樂住已得般涅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5.
佛說此經時,三正士不起諸漏,心得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教誡
[經文] 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念而為教誡:比丘!此心,此意,此識;當思惟此,莫思惟此,斷此欲,斷此色,身作證具足住。
[論說]當知由三分故,攝受圓滿涅槃:一、由隨順教授故,二、由正觀察一切行故,三、由永斷一切煩惱故。隨順教授者,謂記說、教誡神變所攝。如來隨欲記說彼心,由自定意,以三行相遍照他心:若展轉久遠滅心,若無間滅心,若於現在所緣轉心。從定起已,隨念分別,思惟定內所受他心,如其所受即如是記:汝有如是心,謂久遠滅者;如是意,謂無間滅者;如是識,謂現在者。此據種類,不據剎那。即以如是記說神變為依止故,於其三處而為教誡:一、於行處現前境界,開許如理作意,遮止不如理作意;二、於住處,遮止不正尋思,開許正尋思;三、於止觀勤修行處,開許令未斷諸行,及令煩惱永得離繫而涅槃。如是宣說,令從三處諸隨煩惱心得清淨,謂從行處、住處、依處。又正觀察過去未來現在諸行,名正觀察一切諸行。T30793b
[]當知道由於三部分的緣故,攝受圓滿涅槃。哪三分?一、由隨順教授故,二、由正觀察一切行故,三、由永斷一切煩惱故。
1)什麼是隨順教授
a)就是屬於記說、教誡神變。如來隨順想要記說彼心,由自己禪定的意,以三種行相周遍照了他人的心。哪三種?一、若是展轉久遠滅心,就是在過去世無量多劫已經消滅的心。二若無間滅心,前生中所有的眾多心。三、若於現在所緣轉心現在這一生所生起的心
b)從禪定起來之後,隨著憶念分別,思惟定內所領受他人的心,如同其所領受,就這樣說明:你有這樣的心,就是久遠滅。這樣的意,就是無間滅。這樣的識,就是現在。這是根據種類,不是根據剎那的差別而說。
c)就是以這樣的記說神變為依止的緣故,對於其三種地方而為教誡。哪三種?
一、對於行處的現前境界,開許如理作意,遮止不如理作意
二、對於住處,遮止不正確、不合道理的尋思,開許正確、合道理的尋思
三、對於止觀勤修行處,開許令斷尚未斷的五蘊諸行,及令煩惱永得離繫而體證涅槃。這樣宣說,使令他人從三種地方的眾多隨順煩惱,內心得以清淨,就是從行處、住處、依處。
2)正確、合理的觀察過去、未來、現在五蘊諸行,名為正觀察一切諸行。
[參考]瑜伽師地論卷27
有諸相圓滿教授。其事云何?謂由三種神變教授,三神變者 :一、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由神境神變,能現種種神通境界,令他於己生極尊重;由彼於己生尊重故,於屬耳聽,瑜伽、作意,極生恭敬。 由記說神變,能尋求他心行差別。 由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故三神變能攝諸相圓滿教授。
[]還有眾多相貌圓滿的教授那件事是什麼情形呢?就是由三種神變教授,哪神境神變,二記說神變,三教誡神變。這是圓滿的教授。
1)什麼是神境神變?就是能現種種神通境界神境就是不可思議境界,由神通變化就是無障礙,不可思議無障礙的境界比如說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神境神變指神足通。現出來神通的時候,就會令學者對於現神通的人生出來極大地尊重心。由彼於己生尊重故,他就會心裡面不散亂,他的耳就會注意教授者的音聲,聽受他怎麼教授修止觀、要怎麼作意對於所學習的佛法生極大的恭敬心。
2)什麼是記說神變?就是有他心通這位尊重、似尊重的阿闍黎、親教師,能夠尋求學者的心行差別,你的內心在想什麼,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他完全明白你心裡的變化然後能夠記說你的事情。
3)什麼是教誡神變由於教誡神變,如根如行如所悟入為說正法,於所修行能正教誡。
如根,就是隨順。隨順學者的根性是利根或是鈍根。如行,隨順他能夠這樣修行,他的堪能性有麼多。如所悟入,隨順他的智慧,他能悟入到這個程度。為說正法,這樣為他宣說修學的聖道。於所修行能正教誡,對於學者所修行所需要,你能夠恰到好處地教誡他。這位善知識具足這三種神變,他就是能夠成就諸相都圓滿,就是教授所需要的功德他都圓滿。這裡的相,是聖德的相貌,都圓滿地具足。

III.漏、害、熾然、憂惱
[經文] 如是知已,緣彼色生諸漏、害、熾然、憂惱,皆悉斷滅。斷滅已無所著,無所著已安樂住,安樂住已得般涅槃。
[論說] 又有三;三漏為先而有欲;欲害為先而有尋思熱惱;尋思熱惱為先而有追求憂惱,如是一切皆永斷故,說名永斷一切煩惱。如是定住心善解脫,無相樂住無恐怖時,於現法中名入圓滿般涅槃數。T30793b
[]又有三種漏,就是欲漏、有漏、無明漏。以三漏為首為先而後有欲害。以欲害為先而後有尋思的熱惱尋思的熱惱為先而後有追求的憂惱,這樣一切的諸漏、害、熱惱、憂惱全部都永遠斷盡的緣故,說為永遠斷盡一切煩惱。這樣決定住於心善解脫,無有我相安樂而住,沒有恐怖的時候,在現在的生命體中,稱為進入圓滿般涅槃的範圍。
[參考]三漏,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欲漏,就是外門流注眼耳鼻舌身意不能夠內斂,就是向外攀緣,向外看色聲香味觸。有漏,是內門流注非佛教徒修學禪定成就,內心裏面有愛、見、慢。愛著禪定的三昧樂,有我見或者常見斷見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使令他不能與聖道相應所以叫做有漏。無明漏,就是欲漏有漏的依止處。因為有無明,才有欲漏、有漏不明白一切法是緣起,畢竟空。無始劫來使令光陰都空過,就是這無明的關繫。

IV.心、意、識的相關資料
[參考]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72T27371b
復有說者:心、意、識三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名心,名意,名識,異故。復次,世亦差別,謂過去名意,未來名心,現在名識故。復次,施設亦有差別,謂界中施設心,處中施設意,蘊中施設識故。復次,義亦有差別,謂心是種族義,意是生門義,識是積聚義。復次,業亦有差別,謂遠行是心業。如有頌曰:能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調伏此心者,解脫大怖畏。前行是意業。如有頌曰: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淨言作,苦樂如影隨。續生是識業。如契經說:入母胎時,識若無者,羯刺藍等不得成就,故知續生是識業用。復次,彩畫是心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諸傍生趣由心彩畫,有種種色。歸趣是意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是五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意根總領受彼所行境界,意歸趣彼作諸事業。了別是識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識能了別種種境事。復次,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脇尊者言:滋長、分割是心業,思量、思惟是意業,分別、解了是識業。應知此中滋長者是有漏心,分割者是無漏心;思量者是有漏意,思惟者是無漏意;分別者是有漏識,解了者是無漏識。心意識三是謂差別。
[]1)還有人說:心、意、識三也是有不同,就是名字就是差別,名為心,名為意,名為識,不同的緣故。
2)還有,時間也有不同,已經過去,稱為。尚未到來名為心現在名為識故。
3)還有,語言的施設、建立也有不同,就是十八界中施設為心。十二處中施設為意。五蘊中施設為識的緣故。
4)還有,意義也有不同,心是種族的意義,意是生長的門戶的意義,識是積聚的意義。
5)還有,業也有不同
a)遠行是心的業用。如頌曰:能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調伏此心者,解脫大怖畏。
b)前行是意的業用。如有頌曰:諸法意前行,意尊意所引,意染淨言作,苦樂如影隨。
c)續生是識的業用。如契經說:入母胎時,識若無者,羯刺藍等不得成就,故知續生是識業用。
6)還有,a)彩畫是心的業用。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諸傍生趣由心彩畫,有種種色。
b)歸趣是意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如是五根各別所行各別境界,意根總領受彼所行境界,意歸趣彼作諸事業。
c)了別是識業。如契經說:苾芻當知!識能了別種種境事。
7)還有,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脇尊者言:滋長、分割是心業,思量、思惟是意業,分別、解了是識業。應知此中滋長者是有漏心,分割者是無漏心;思量者是有漏意,思惟者是無漏意;分別者是有漏識,解了者是無漏識。心意識三是謂差別。
2.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T2921c
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復有釋言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即此為他作所依止故名為意,作能依止故名為識。故心意識三名所詮義雖有異而體是一。
[]1)因為,能積集、生起,叫作心。因為能思惟度量,叫作意。因為能了別所緣境,叫作識。
2)還有論師解釋說:因為淨、不淨,就是善與不善性有種種不同,叫作心。就是這個心能作為其他法的依止的地方叫作意。若是這個心作為能依止,叫作識。所以心、意、識三種名稱所要詮釋的意義雖有不同,但是它們的自體是同一個。
cinotīti cittam / manuta iti manaḥ /vijānātīti vijñānam /citaṃ śubhāśubhair dhātubhir iti cittam /tad evāśārayabhūtaṃ manaḥ /āśritabhūtaṃ vijñānam ity apare /yathā cittaṃ mano vijñānam ity eko 'rthaḥ/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雜阿含-86-87, 33-34


一四三(八六) 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一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以色無常故,於色有病,有苦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無常色有常者,彼色不應有病、有苦;亦不應於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常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3.無常、苦、無我
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丘,無常為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是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4.觀十一種
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正觀於色,正觀已,於色生厭,離欲,不樂,解脫;受、想、行、識生厭,離欲,不樂,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5.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經文] 以色無常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論說]隨順樂處諸行,與無常相共相應故,若至苦位,爾時說名損惱迫迮;若至不苦不樂位,爾時方於行苦名苦迫迮;若不至彼位,便應畢竟唯順樂受,勿至餘位。T30793a
[]隨順樂的地方的五蘊諸行,與無常的相貌共同相順、相和的緣若是樂到達苦惱的階段,那個時候說為損惱逼迫若是樂到達不苦不樂的階段,那個時候方才對於行苦名為苦逼迫若是不到達彼苦、行的階段,就應該畢竟唯獨隨順樂受,不可到達其餘的階段。

一四四(八七)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二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以色是苦故,於色病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是苦,若色非是苦者,不應於色有病、有苦生;亦不欲令如是,亦不令不如是。以色是苦,以色是苦故,於色病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3.無常、苦、無我
比丘!色為常、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丘!無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4.觀十一種
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得解脫,於受、想、行、識得解脫,我說彼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

5.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有病、有苦
[經文] 以色是苦,以色是苦故,於色病生
[論說] 生、老等法所隨諸行,皆悉是苦,彼若至疾病位,說名損惱迫迮;若至生等苦位,名苦迫迮;若不至彼位,於諸行中生等苦因之所隨逐,勿至果位。T30793a
[]生、老等事情所跟隨的五蘊諸行,全部都是苦,彼五蘊諸行若是到達疾病的階段,說名損惱迫迮若是到達生等苦的階段,名為苦迫迮若是不到達彼病、生等的階段,在五蘊諸行中,為生等苦因之所隨逐,不會到達果的階段。

一四五(三三)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三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3.無常、苦、無我
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見有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4.觀十一種
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5.於諸世間都無所取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如實觀察已,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6.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有病、有苦
[經文]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
[論說] 又本性諸行,眾緣生故,不得自在,亦無宰主。若有宰主,彼一切行雖性無常,應隨所樂流轉不絕,或不令生,廣說乃至於死。T30793a
[]從本來的體性來說,五蘊諸行,因為是眾多的因緣所生起的緣故,不得自在,也沒有無宰主。若是有宰主,彼一切行雖然自性是無常,應該隨著所高興的處所流轉不斷,或是不令生,廣說乃至於死。
一四六(三四)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四;S. 22. 59. Pañca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抖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2.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
爾時、世尊告餘五比丘: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3.無常、苦、無我
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是苦,世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4.觀十一種
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5.於諸世間都無所取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經已,餘五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6.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無我相經
[參考] 1.佛本行集經,卷34T03813c
爾時,世尊說是法已,時五比丘於有為中,諸漏滅盡,心得解脫。當於是時,此世間有六阿羅漢,一是世尊,五是比丘。
2.四分律,卷32T22789a
爾時,世尊說此法時,五比丘一切有漏心解脫,得無礙解脫智生。爾時,此世間有六羅漢:五弟子,如來、至真、等正覺為六。

II. 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參考]
1.Cs.86色無常
若色有常者,彼色不應有病、有苦;亦不應於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無常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2.Cs.87色是苦
若色非是苦者,不應於色有病、有苦生;亦不欲令如是,亦不令不如是。
以色是苦,以色是苦故,於色病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3.Cs.33色非是我
若色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4.Cs.34色非有我
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5.Cs.316眼無常
若眼是常者,則不應受逼迫苦,亦應說於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眼無常故,是故眼受逼迫苦生,是故不得於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6.Cs.317眼苦
若眼是樂者,不應受逼迫苦,應得於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眼是苦故,受逼迫苦,不得於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7.Cs.318眼非我
若眼是我者,不應受逼迫苦,應得於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眼非我故,受逼迫苦,不得於眼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8.Cs.110佛告火種居士:凡是主者,悉得自在不?答言:如是,瞿曇!佛告火種居士:汝言色是我。受、想、行、識即是我,得隨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耶?
9.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6T28637c
何謂苦無我想明分法?如比丘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常,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無我。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是無我。若於此想,五受陰觀無我行。如世尊說:色無我,色若是我,色應不受苦患,色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以色非我故,色受苦患,色不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受、想、行、識無我。受、想、行、識若是我。識不應受苦患,識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如比丘如是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思惟,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苦無我想明分法。
10.佛本行集經,卷34T03813b
爾時世尊,復更重告五比丘言:汝等比丘!若知諸色是無我者,是色則不作惱壞相,當不受苦。應如是見,應如是知。如是有色,以色無我,是故一切色,能生惱,色能生苦。雖生苦惱,亦不可得色之定性。色既不定,亦不可願色如是有,亦不可道願如是無,其色既然。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汝等比丘!當知於識亦無有我。識若有我,此識應當不作於惱,不作於苦,以識體無不可得故。云何乃得作如是有?亦不可道願如是無。以識無我,是故識能作惱作苦,以識本無,即不可願識如是有,如是不有。
11.四分律,卷32T22789a
爾時,世尊勸喻五比丘,漸漸教訓,令發歡喜心。時世尊食後告五比丘:比丘!色無我。若色是我者,色不增益,而我受苦。若色是我者,應得自在,欲得如是色,不用如是色。以色無我故,而色增長,故受諸苦。亦不能得隨意欲得如是色便得,不用如是色便不得。受想行識亦復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