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

上課概論-28(ZA257-258)

第二十八講

在我們經文裡出現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總共六個名詞,都表示不知道。

不知 對五取蘊不知,叫做無明。不知,這個對象不是出現在我眼前,叫做不知。

不見 過去世已經消失,看不到;未來世還沒出現,也不知道。怎麼知道它是無常的?這是用比度/推理,知道它是無常,所以是知的部分。例如欲界六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怎麼知道它是無常的也是要靠推理。但是現在生命體是無常,因為我看得到,所以是現量,是我親身體驗,這個叫見。所以,用不同的名詞表示不同的情況。

無無間等 無間等,奘師譯成現觀。無無間等意思:心在面對所觀察的對象時,之間沒有距離。無間就是沒有間斷,沒有間隔。智慧跟所觀察的境,亦即智慧能夠看到事情的真相,之間沒有間隔。智慧看不到無常、看不到無我,心跟所瞭解的對象之間有間隔。奘師譯成現觀,偏重在運作當中,現是現前,出現在我眼前一樣,我正看著,感覺比較動態。所以無間等,是說在觀察五蘊是無常的時候,是我的親身經驗。

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來,佛教在講解脫是要親身經驗,不是僅懂道理而已,而是要親身跟無常、苦、無我相接觸。一定要走體驗路線。所以為什麼要觀?在專注力的支持下,再觀察生命現象,才能夠結合。想解脫某些煩惱,一定要跟生命相結合、相碰觸,才知道無常很快。

對於色是無常,不知道。認為色是常的,這叫愚。把不真實、非事實加在其他東西上。

對於色是無常,這是事實,不知道,叫闇。

不明 不經過聞思修的學習,叫不明。

往下看經文,反過來講就是肯定句了!



又問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又問:「何所知?」

「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是二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從坐而起,各還本處。

前面是問無明,後面就問明,兩個是一組。所以又問舍利弗:世尊所謂的明是指什麼? 誰有此明?然後,舍利弗說摩訶拘絺羅,世尊所謂的明是指知,知道就是所謂的明;知道什麼呢? 知道色是無常,符合真實的狀況你知道。我們的身體是磨滅、會逐漸逐漸地磨損而消耗殆盡,這是事實,然後也符合真實的狀況,你知道色 、身體或是物質屬於會生起、屬於會消滅的特性,對於這樣的狀況你也符合真實的狀況知道。受想行識一樣。

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這回答總說的第一個,明者是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 這裡反過來說:

-不現見,沒有出現在你的眼前,比如過去、未來的五蘊不是出現在你眼前,是靠推理。

-現見現前 ,是現在的五蘊,能夠親自見到、這是出現在我眼前的,是現在。

- 習所成慧 ,論解釋成習所成慧。經過聞思修學習之後所開發的智慧,這叫明。它是逐漸透過聽聞佛法、思考,把心安定下來後,觀察的時候,智慧會改變。

知道事情的真相-五蘊是無常的,不會誤認為五蘊是常的 這叫覺。

- 生得慧 這個地方的慧叫俱生慧,生下來的天資。

無間等 無間等就是現觀。

這一部經跟下面兩部經,是在講修道次第。

三世無常觀:為甚麼要觀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是無常的?因為觀無常的目的是要連接觀四聖諦的苦諦。苦諦不是講有八種苦嗎?或是三種苦,當觀察到無常的時候,下一個動作就是要觀察苦。苦諦包括無常 苦 空 無我。為甚麼要開發無常的觀?是因為要接

下一部經是講四聖諦,苦的原因在哪裡?無明跟貪愛。用什麼方法?八正道,這樣觀無常 苦 空 無我,然後可以達到苦跟集的滅。在滅的時候很短暫,此時已看到五蘊是無常、是無我的時候,某些煩惱斷,叫見道。接下去就是修道。所以見道要處理的問題是觀念上的問題,叫見解。五蘊- 我們的生命裡面,沒有一個你做得了主的東西,當觀察苦集滅道的時候,會建立這樣的見解。當見解思想改變,行為、情緒也會改變,這要走修道的路線。這時候走的就是集 滅 味 患 離。所以這三部經在講修道次第。先觀三世,藉著無常觀,接上苦 寂 滅 道,苦 集 滅 道 跑完之後,再來是要斷愛,斷愛要觀的是集 滅 味 患 離。斷愛在甚麼地方生起?在五蘊。在什麼條件之下,當下的生命會有受 想 行 識 的活動?它有條件,所以叫緣生緣滅。因緣具足,五蘊、色身、受、想、行、識開始活動。當四大(條件)具足,色身在轉變;或是愛(經文是出現愛跟喜)、觸(六根對六境產生的六識,這三者合在一起,叫觸)生起的時候,受、想跟行開始活動;名色(名色就是六根跟六境)生起的時候,六識又開始活動。

發現到:藉著緣生、集滅,可以馬上觀察五蘊的活動。因為看到不同的人事物,感受出現、我有情緒。看到可愛的人事物,我有快樂的感覺;我可以觀察到;看到討厭的人事物出現的時候,有討厭的感覺出現…都是可以馬上觀察到。例如我很高興、喜歡,起歡喜心的時候就出現,要用來調,觀察它的過患。過患:五蘊是無常的,是令你苦惱的東西,生命體是無常、是苦、是會變化。這三部經是一個修道次第。

[南傳的方法]

名色分別智 (相等於阿含經說的五蘊)
首先,要能夠區分身心是由兩個東西組成的,物質的現象跟非物質的現象,叫名色分別智。要先辨別身心可以區分五個部分(色受想行識)。色,屬於身體的生理部分。

是屬於情緒的部分:發生了一件事情之後,心裡有什麼感受?

這件事情我有什麼想法?又是一部分。

對這件事情我有什麼反應?我不要它還是要它?

這整個過程都是需要靠識來認知。

所以要知道身心有這些不同的心理活動,要區分開來。

緣攝受智 (相等於阿含經說的集滅)

五蘊會生起、會消失,五蘊的生起有條件的叫做緣、因緣。當條件出現的時候,五蘊會開始出現某種狀況;當條件不見的時候,該五蘊也不會出現某種狀況,叫生滅,一直在變化。

生滅隨觀 (相等於阿含經說的緣生)

生滅智/生滅隨觀,就是五蘊本身什麼東西出現、什麼時候消失,一直在出現消失,但是它是由緣所生。所以這是一直注意生跟滅。

生滅隨觀有因緣生滅剎那生滅兩種。因緣生滅 就是有因有緣、靠著某種條件具足它就會出現;條件不具足就不出現,它生它滅的時間長度比較長。剎那生滅意思是生起就消失。

當已經知道五蘊是無我之後,觀生滅。世尊在涅槃之前講『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涅槃寂靜。涅槃-我們希望達到涅槃寂靜,涅槃是指貪 瞋 癡熄滅這叫有餘依涅槃,然後真正地進入原果報體捨棄,即為無餘依涅槃;寂靜-是最安靜的地方。

往前看生滅滅已-生跟滅、滅已-有生有滅,但是滅了之後不再生,才能進入這種狀況。再往前看,是生滅法-這是在觀察生滅法的時候。諸行無常-觀察五蘊是無常的,觀無常最快的方法就是觀生滅。

所以在《阿含經》裡面重複講要觀生滅法。集滅味患離,在還沒見道之前也是要觀,它是在處理愛的問題。所以在還沒開發無我正見之前,一直在觀生滅的話,欲界的愛會稍微低一點;心不散亂,就可觀諸行的無常,觀生滅法。

在修學過程中,要先確定什麼是我修行的所緣?若是念佛,怎麼念佛是最有效率的,確定下來。只要讓它相續不斷,就有感覺,身心會變化。如果是持咒也好,也是修定的方法。如果是觀呼吸、觀腹部或是觀慈心觀也可以,總之要先確認哪種法門最適合你。如果修行得力,習慣改變,腦袋的迴路改變,會發現自己的身心在轉變。

後面的兩部經是一樣的我們不提。

《瑜伽師地論》在教毗婆舍那、教觀四聖諦的部分,它怎麼教無常的?

變異 什麼東西會改變、會成為不一樣的?從這個地方來確認無常。無常就是非永久的會變化。 這個東西在改變、變化;而且變成不一樣,這個叫無常。它的方法分成,內就是我們的生命體;外,外面的山河大地。

怎麼觀?

分位:從小到現在,小時候的我、十五歲的我、三十歲的我、四十歲的我…到我現在的我,

身體都不一樣,可以確認。年輕的時候的身體跟現在的身體,是不是不一樣?它在變化,不一樣,它是無常的。如果不是的話,小時候的我跟現在的我應該是一樣?但卻不是。

顯色:從我們顏色、皮膚肌肉來觀,小時候嫩嫩的、紅嘟嘟的;到少年的時候皮膚很好看、很有光澤;到現在黑斑也出現、皮膚黯淡無光。從皮膚的部分、從顏色發現到它一直在變化。甚至只看最短的,七天前可能我的氣色很好看有光澤;但是可能七天後,變成今天的時候,我氣色不好看、皮膚也沒那麼光亮。是不是不一樣?這當中一定有一個東西在運作,就是無常。

形色:肥瘦,一年前我很胖,一年後我很瘦,胖又可以瘦回來,瘦又可以變胖,從胖瘦發現身體會變化。所以《瑜伽師地論》教我們從身體的現象觀察,進而產生念頭:身體的本質是無常的 ,這些叫相-表現出來讓我們看得到的相貌,但是背後的本質是無常。

興衰:從很繁榮到衰敗,例如一家十幾口好像很繁榮,怎麼過一年只剩下一個人…可能意外事件死亡;或是本來很有錢怎麼變沒錢;或是說地位本來很高怎麼變得很低…這種興盛跟衰弱的現象,不是永久的,它在變。你看到這種變化要產生一個念頭:是無常!

支節:就是我們的四肢,可能十幾歲前身體什麼都具備-很健康、手腳都很健全,可能過了五年、十年,受傷、生病甚至車禍斷手斷腳、肢節有缺減。

寒熱: 天氣很冷的時候,身體怕冷縮起來,但是熱的時候又覺得很舒暢。所以身體會受到天氣的冷熱的影響在變化,也是無常的。

威儀:行住坐臥–一個動作無法持久,例如站久就累了,需要坐,坐的時候很舒服,但坐久了 坐也變成累。同樣一個動作,為什麼剛剛開始是舒服的,後面是累的?這是無常的變化。假如是不會變化,那麼我坐十幾、二十個鐘頭同一個姿勢,應該不覺得難過。

《瑜伽師地論》教我們從身體在生活中去觀察,當觀察的所緣改變成不一樣的,就要產生一個念頭:它的本質是無常的!雖然看不到無常長什麼樣,但是看得到它在變化。最明顯就是老病死…我們的身體跟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差異,我們慢慢老了,皮膚、頭髮…行動等都慢慢跟年輕不一樣,這叫無常。我們沒有病之前身體很健康,生病之後不健康,這是無常。死最明顯,本來會動,變成永遠不會動,也是無常。

以上是內。

外在環境的變異,例如土地上的建築,本來沒有,蓋起來,過幾年又拆了蓋別的,或者另作他用,這是從建築物的狀況來了解無常。地大也是無常的,綠洲變沙漠、沙漠成綠洲就是。再來是水大,池塘或湖泊雨季一來,水量豐沛;到了旱季,水量很少甚至乾涸;過了一陣子,可能颱風一來,水又豐沛。再從花草樹木,隨著四季的變化,榮枯也是非常明顯,這也是無常。用的車子、穿的衣服,莫不是從新到舊,或者意外而毀損。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瑜伽師地論》對內的技巧是觀察自己身體有沒有在變化的相貌,這時候要動一個念頭:它的本質是無常的。對外的技巧是看外面的世界,看得到的任何事物是不是有在變化,生一個念頭:這個東西它的本質是無常。所以,在生活中去去覺察每樣人事物,去興起「這個叫無常、無常…的念頭。






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上課概論-27(ZA256)

 

第二十七講

天隨念

聖弟子這樣回憶:欲界六天的德行-四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六種天因為具備清淨的信心,在人間命終升彼諸天,我也具備這樣的清淨信心,在人間命終,升彼諸天。這六種天因為具備戒、施、聞、慧,在人間命終升彼諸天;我也具備這樣的戒、施、聞、慧在人間命終升彼諸天。



天隨念主要是憶念自己的德行。天人為什麼如今會在天上?因為他們的德行 信、戒、施、聞、慧,這是因。這些德行中沒有四禪八定,如果有四禪,可到色界天。有四無色定,可到無色界天。這裡是指欲界六天。為什麼可以往生到欲界天?欲界六天主要偏重在戒(欲主要是靠戒)跟佈施,因為戒跟佈施這兩項具足的話,可隨自己的願往生到想要的某一欲界天。

在《阿含經》主要講的是對佛陀/如來有信心,相信如來是一位已經開悟的人。這個信心是建立在如來身上。所謂的信心是指說很堅固、不動搖,才叫信心。第一個是對如來,第二個 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一樣很堅固難動,第三個是對四聖諦了解很透徹不動搖,第四個是對業跟果,即是做善業有善報、做惡業有惡報,對這個道理你認同也堅信。我們發現有些人在面對命終或是很大疾病的時候,過去所信仰的某些東西就動搖。可以看出來所謂信心,就是對於你所了解的那個道理是不是能夠堅持/難動?還是等遇到有難的時候,就改變?"遇到問題跟難度的時候,你會不會改變"就可以看出來你的信心程度。

有一案例:某居士去找某法師,欲改變其命運,某法師勸其停止殺生業營生,於是他便改做其他行業,但是一改,經濟馬上下跌。沒啥收入,家庭開銷、供養父母都成問題,這就出現考驗!還要不要堅持下去?還是要回到原來的工作?如果認為佛教講的殺生的行為有不好的果報,如果相信因果觀念,能不能堅持?他就這樣撐三年,到了第四年、第五年經濟才慢慢有點轉好。

在家眾主要就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跟不喝酒。

主要是聽聞佛法,但是在論書的解釋是包括聽聞之後,要能夠憶持、記住,因為古代沒有經書不方便。例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一句經文,要記住,因為記不住,就沒辦法觀察。佛教常云:受持、受持…受 就是說從師父或法師那裏聽某個道理,你接受,但是要記住,記不住就沒辦法領納在心。背起來之後,可以在打坐之後或是一個人靜思時,回憶() 然後思維、觀察(觀察)。例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一句經文是什麼意思?一切有為法是什麼?為什麼有為法像夢、像泡影一樣呢?一次又一次觀察、思維, 就會知道(了達)喔!原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意思,是叫你觀察身心的狀況,我以為這個身體是常的,是一件令我快樂的事情,原來不是。佛陀講的一切有為法真的是如夢幻泡影,這時候才知道。所以聽聞佛法後面還有很多步驟,後面還有持、觀察、了達等步驟。如果只到聽聞,智慧不會深刻,止停在淺層,好像懂,但是問是什麼意思?不懂!會不會用?因為沒有細膩的觀察,不會用。

佈施在第25講有說過,四種佈施為1. 解脫施:為了解脫生死輪迴而佈施,或是我佈施的時候一點染著也沒有。2. 親手施/常自手施:自己親手佈施。3. 樂於佈施:在佈施之前、佈施的時候與佈施之後皆不後悔。不因受施者的品行、長相、戒臘等不夠好而悔施。4. 平等施:不因為佈施對相的長相、戒臘、品行等而區分佈施的多寡,而是平均地佈施。

這慧主要是了解四聖諦(苦集滅道-四種聖人才知道的道理)的智慧。-知道生命的本質就是苦。-苦的原因來自於無明、貪愛;源頭為愛、貪著自己的生命體。-苦跟集滅掉的狀況。- 怎麼樣將苦集滅這三個完成之法;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這三項要完成必須靠道,道就是八正道,應修。

以上是升天的五個條件,假如在往生之前,還沒有條件往生淨土或不想求生淨土。確認自己具足這些條件,往生天界是可以期待的。可以說我想要到兜率天,隨你所願。經文這麼講:在家人五戒具足的話,即隨願升天。所以在佛教的觀念,未來往生的地方,是可以自己決定。有兩項因素,一是願、一是業。如果僅按照自己的行為而無發願,就按照行為善惡來決定。但是你如果有做善業又有願的話,就不一樣!可以運用善業達成你的願。比如戒就是你的善業,用善業來發願,希望我往生到哪裡,你有決定權。印老在他的書有提過一個例子,有位唐大圓居士往生的時候,他只交代就是:「不要幫我誦經,因為我的佛經看很多了,不用幫我念佛法會我也不要。」就是說,懂佛經道理的人,知道自己的未來自己決定。

我的未來我決定,為什麼我能決定?因為有些善業我做了,雖然我也曾做惡業,我可以懺悔,若有願,就整個不一樣。接著,來看這些有道德的人會往生哪幾個地方?欲界天總共有六天,四天王天,東南西北各有一個天王,跟我們比較近。經文跟我們說人的壽命跟四天王的壽命相比的話,他們的壽命是五百天年,天上的一天是人間的五十年,一天年是人間的一萬八千年,總共有人間的九百萬年可以活。再上去一層就兩倍,一千個天年,一天是人間的一百年。再上去都是兩倍。不同的空間,時間完全不一樣;在人間的時空概念跟四天王的時空概念是不同。

**經文《三十三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

  時,尊者拘絺羅晡時從禪起,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種種相娛悅已,卻坐一面。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我說不?」

  舍利弗言:「隨仁所問,知者當說。」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

  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何所不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知。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成就此者,名有無明。」

這部經文的角色,是摩訶拘絺羅。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地點跟前面一經一樣。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傳說拘絺羅是舍利弗的舅舅,叫Mahakotthita,就是大拘絺羅。摩訶拘絺羅的意思是大膝,翻譯有三個意思,叫大膝- 膝蓋很粗很大,據說他生下來時膝蓋骨很大,叫大膝。或是翻譯成大勝,或是玄奘法師翻譯成大肚,就是這人飽讀經書,都記在腦海裡面。因為在舍利弗的媽媽懷舍利弗的時候,他發現他的姐姐智慧變得很銳利,怕輸給腹中的舍利弗,於是四處廣學,沒有時間剪指甲,因此他名字有時候叫長爪梵志。

時,尊者拘絺羅晡時從禪起…晡時就是下午三點到五點,從禪起- 離開禪修,起來。詣尊者舍利弗所 前往尊者舍利弗所在的地方。共相問訊 互相 彼此問候。種種相娛悅已 用各式各樣的方式令彼此歡喜 ( 自己跟他人都高興 )卻坐一面 然後就向後退,坐在一邊。時,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為我說不?」那個時候尊者摩訶拘絺羅告訴舍利弗說,我想要問您問題,那個寧是指願,希望有時間為我說明。這個地方注意古代的人的問答,我想要問你問題,但是我要先問你有沒有時間?因為有時候時間不對或是對方很忙,所以通常會說「我有問題要問你,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可以留出來給我?或是什麼時候方便?」這是比較禮貌的作法。在《阿含經》有出現過一個狀況:有一個外道 要問佛陀問題,佛陀說:我現在托缽時間,不要問我,等到我托缽回來再問。那個外道說:拜託啦…跟我講。佛陀說:現在不適當。所以,問法、請法,要考慮到時間的問題這時候是否恰當。舍利弗言:「隨仁所問,知者當說。」舍利弗回答也很有技巧,隨就是依據,依據你所問的,我知道的當會說。

這個裡面有幾個詞需解釋:

仁者 有時候只寫仁。師父/師長寫信給晚輩也是用仁者。這是在佛教常用的一個語詞。仁者代表對你的敬稱。舍利弗怎麼回答?隨仁者所問。依據你所問的問題,我知道的這一部分,我會說。舍利弗這番回應很重要,因為有時會出現一種狀況是,別人問我們問題,其實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也不說不知道,然後就講一大堆離題的內容。表示問答之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這個部份我不懂。

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所謂無明,云何是無明?誰有此無明?」佛陀所講的無明,到底什麼是無明?誰具備這種無明?問兩個問題是-什麼叫做無明?誰?- 問人。無明是我們內心認知的部分,他問什麼叫無明?但是這個問題怎麼來的?所謂的無明,是指世尊說法的時提到無明這個詞,根據世尊所講的這個名相,然後他問什麼叫無明。這裡提供一個很好的思考方式,當我們在看經論時會出現一些新的名詞,應該這麼想:這個語詞是什麼意思?比如講信,什麼叫信呢?佛陀在講信心的信是指什麼呢?有時候只提供表面上這個名詞,並沒有解釋,就需要追問,不追問知識就不能夠增長;知識來自於詢問

舍利弗答言:「無明者謂不知,不知者是無明。」無明就是不知,不知就是無明,不是重複嗎?這是先總說,再詳說。「何所不知?」「謂:色無常,色無常如實不知…第一個解釋無明的意思叫不知道,不知道什麼呢?不知道色-物質或身體是無常。然後色無常、如實不知;對於色是無常,不能隨順或是依照真實的狀況知道。色是無常,會變化不長久、身體不會是長久的,這個是我所觀察的境/對象,應該這麼了解。但是,對於色是無常的這個認知,我沒有符合真實的狀況來知道。也就是認為色不是無常。第二個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不知 (身體或是物質)是磨滅,是屬於的意思;身體或是物質是屬於會逐漸地磨損而滅盡這種特性,會逐漸的磨損,最後整個不見,這個也不知道。第三個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不知 這個身體或是物質,它是屬於會生起、會消失的這種特質,也不知道。色有三相,這些都叫不知的內容。整個就是五蘊、我們的生命體,不知道它有無常的屬性;不知道它會逐漸地消失;不知道它屬於會生起、會消失的這種特質。所以把不知開展成無常、磨滅法、生滅法。這三個有什麼差別?根據論的解釋


無常

已生已滅

過去

五蘊

磨滅法

已生未滅

現在


生滅法

未生未滅

未來


三個問句:要觀察五蘊-過去世、現在世跟未來世。

過去世:已經生起的、也已經消失的叫過去。

現在世:生命體已經出現,但還沒消失。

未來世:還沒生起,也還沒消失。

要知道生命體有三世,三世都是無常:過去的五蘊已生已滅所以是無常;現在的五蘊已經生起,但是還沒消失,也是無常;未來的五蘊還沒生起,也還沒消失。

受……想……行……識[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不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不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不知。把每一個的五蘊的其他四個也講了。

摩訶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是名無明

前面的不知三世的色受想行識,是個別逐一地提。不知者無明這個地方,對五取蘊有六項不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