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上課概論-05-06(ZA2)

05講
印順導師倡《阿含經》之重要,然而在學習過程中,鮮少有老師能一經一字為我們解讀,不像《金剛經》或《阿彌陀經》等,所以遇到比較困難的經文,會卡住或不知如何用。
**以體驗式的思考模式來作感恩三寶、國家/區域、父母師長、眾生的觀想,先深呼吸三次
於早醒和睡前做,可讓心穩定
感謝自己有能力呼吸
感謝自己得自呼吸的能量
感謝自己活著
感謝自己今天在這裡
感謝自己決定用這段時間來豐富自己
*****感謝自己*****
感恩佛陀出現在人間,願意分享前往涅槃的道路
感恩歷代祖師大德,維持佛陀的教法,相續不斷
感恩國家處於自由民主安定和平的狀態
感恩父母、師長以前的教導與照顧,令我能活到現在
感恩一切眾生為我做那麼多事
即使我有許多的煩惱,我也欣賞自己,依然這麼努力、認真。
這世界因為我修行,會變得不一樣(自己修行愈好,他人在我身上的恩就會發揮最大功效,變成更大的力量,我們的心愈善良,他們的功德就更高、有價值)
慈心觀

願我快樂
願(同一領域/區域的)眾生快樂
願台灣的一切眾生快樂
願地球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東方世界的眾生 快樂
願南方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西方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北方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東南方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西南方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西北方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東北方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上方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下方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願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眾生 快樂
*要領: 從自己開始,再擴大一個領域、 區域的眾生,也希望他們快樂,這叫分享;我把我的快樂跟一切眾生分享,包括全世界 全三千大千世界,會發現你跟眾生是綿密有關係的

**消文解義: 一個字一個字解過去,此種講經方式為古大德所採用,優點就是懂與不懂之間無模糊地帶,懂就是懂 不懂就是不懂。缺點就是缺少怎麼跟生活結合運用。講/解經較難是要兼顧到經文的意思(無誤解之標準)和考慮生活經驗的結合。一定要做這兩個階段,否則只是看到一個字或是一個詞、一段文字就認為這跟修行有關係(一直在湊),那可能不是佛陀的意思,是你自己想的,就會產生問題。先消文解義再看怎麼用(自己經驗或從老師學來)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維,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維,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維,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維,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維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我聞(這樣的法是我親自從佛那裡聽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在某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甚麼是佛: 完整的翻譯叫佛陀(Buddha),已覺悟者或覺醒者;覺悟四聖諦(苦聖諦- 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人才知道的真理)的人叫佛陀,凡夫只能稱四諦(未到聖的境界)
第一經(03講)就開始講到苦聖諦,觀察我們的五蘊是無常、苦 空、 無我,因為佛法認為五蘊
的本質就是苦,所以當你如實知見五蘊是無常 、苦 空、 無我的時候,即知苦諦了。再來,苦- 五蘊的生命體是怎麼生起的? 愛, 以愛為主。那苦- 這樣的生命體,怎麼樣讓它消失呢? 就是把愛滅掉,即為苦滅。想讓苦滅(包括五蘊跟愛、 煩惱消失)的方法是什麼? 即苦滅道跡。因此,第一經佛陀已經把他開悟的內容(以四聖諦為主)講完了!

*當觀色無常(應當觀察色是無常的)你應當觀察(指方法,即道諦),如是觀者, 則為正見
(你知道五蘊是無常的,知道苦諦,再來是厭離身、 喜貪盡;喜貪就是貪屬於愛的一部份/另一種形式,所以知道: 我的苦生起是因為我有喜、有貪,我的喜貪盡就是指苦滅了。苦滅、集滅的滅諦)此處已把四聖諦講完了。
**佛法很妙,它有時候不一定要用一個名詞,告訴你說這叫苦諦、這叫集諦、 這叫滅, 它不一定會把那個名詞表達出來,但是它已經把那個涵義告訴你了。
你應當觀無常(觀五蘊是無常 苦 空 無我的時候 這叫方法-道諦,當你能夠看得到五蘊真的是無常的時候,即已知苦諦。苦真的是苦、集真的是集、滅真的是滅、道真的是道,即為真正的知道。是故,我的貪愛心慢慢在減少直到結束,就是苦滅了!
**祇樹給孤獨園: 即祇陀太子+給孤獨長者(名叫須達多Sudatta,譯須達-‘’愛好布施’’義,)所捐贈的精舍/道場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佛陀的名字Gottama (Go是牛,牛中之王)喬達摩,將印度視為神聖的牛和人物結合是聖者的表徵,釋迦是其種族
佛陀十個名號(+’’如來’’的話共有十一種,南傳無如來之稱)
南傳經文常出現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對那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的禮敬」,習慣上都理解為「禮敬那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這是一開始佛弟子對佛陀尊敬的通例。
Namo(Nama, 中性名詞或不變化(名)詞/南無; 禮敬; 禮拜) ta(代名詞/那;那位) bhagavant(男性名詞m./世尊;有幸者;薄伽梵) arahant(男性名詞m./阿羅漢; 應供; 值得領受者) sammāsambuddha(sammā+sambuddha, 男性名詞m./遍/等/完全+正覺者)。
佛陀名號:
如來(北傳常用)。應供(就是應該接受眾生的供養),一般翻為阿羅漢,在南傳的觀念裡面他們認為佛陀也是阿羅漢,但是在大乘系統佛陀是高於阿羅漢,祂有阿羅漢的特性卻又高於阿羅漢。等正覺(正遍知)-無上正等正覺,因佛陀是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已的努力,最後領悟了四聖諦,因此被稱為正等正覺。佛的大菩提心比阿羅漢發的菩提心更高。明行足-明是指三明-智慧;行是指戒跟定,指佛陀在戒定慧皆具足。善逝-逝就是去,世尊已經達到彼岸(涅槃)那裡,到達涅槃那裡去是最好的地方叫善逝。世間解-世尊對於世間的人跟世界了解得很清楚。無上士-在三界之內無人比他更高了。調御丈夫-世尊知道怎麼樣的調伏不同類型的眾生(懂得善用柔軟語或粗惡語,世尊會罵人的)。天人師-天跟人的老師。為何世尊只對天跟人講法? 畜生不講? 因為天跟人為善趣,他們的善業具足容易聽懂。佛陀可懂畜生但畜生無法理解佛法。佛、 世尊(薄伽梵)-世尊是佛陀具足前面的這十種功德,所以他世界當中最尊貴的人。
薄伽梵這個詞在印度本身是很普遍的,並非專指佛陀,印度有一本書叫薄伽梵歌,是在講印度的某一個人的整個修道過程。他們講有一個真實的我、大我、梵我,認為大自然宇宙之間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在,完全跟佛教思想是不一樣的。在佛教薄伽梵是專指佛陀。
**
比丘的巴利文是bhikkhu,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出家受具足戒的女子就叫比丘尼,後面加上一個ni,在印度的梵文、 巴利文在名詞尾加一個ni 就變成陰性詞。比丘或比丘尼有三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 乞義
    1. 乞士:  乞就是跟人家要東西-向你的師長、向佛陀要法,即上乞佛法,佛法是要去求的!師父不講就聽不到,古代沒有書,需向師長求法。佛法講求契理還要契機(  此人此時的身心處在什麼狀況,你要用什麼法給他),不會跟不需要的人講。

*法師對於眾生的觀察要很敏銳。這個人目前需要什麼、身心狀況怎麼樣?那我應該給他什麼東西才可以幫他往前走, 這個很重要! 我們跟眾生相處是希望他進步,不是要他皈依我。我今天跟眾生接觸是希望你皈依我、或是相信我 、依賴我, 那就錯了!!而是說, 我跟這個眾生剛好有緣,那我怎麼樣藉著大家有相遇的因緣把你推上去(讓你進步),這個很重要! 如果只是想說服對方讓他變成佛教徒,那沒意思!
    2. 乞食,即托缽: 印度的本身裡面的傳統必須跟眾生要食物延續生命。(現今緬甸、泰國托缽已經變成一個形式,已改成內托缽。寺院裡面有廣場,把食物擺好,出家人排好一個一個去,叫授食(授就是我給予你,我答應要把這一桌的食物給你吃 )出家和在家人雙方的手同碰於擺放食物的桌上,若在家人沒有碰桌,出家人不可食。

第二個意思: 破煩惱
煩惱有兩大類: 思想觀念有關係的叫見煩惱;情感有關係的叫愛煩惱。所以比丘、 比丘尼身分的主要工作在破煩惱,出家焦點就聚在這裡。
第三個意思是怖魔
當我們一出家發出離心,想要解脫生死的束縛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發起來,魔王就害怕了,因為要離開他的控制範疇。

**於色當正思維,色無常,如實知。於色就是對於色法(包括物質、身體)應當正思惟。阿含經的正思惟我們容易誤以為跟八正道的正見、 正思惟有關係,事實上跟八正道的正思惟不同,因為《雜阿含經》的翻譯對於八正道裡面的正思惟,是翻譯成為正志,非八正道裡面的正思惟。《雜阿含經》的正思維後來的玄奘大師把它翻譯成如理作意的範疇,在我們中國解釋成為符合因果道理、符合於緣起的道理、符合於無常的道理;無常、 苦、 空、 無我的道理。 作意 一詞在佛經常出現,它很重要,意思是注意、覺察,例如當我在對我的身體,我應當要符合道理的去觀察它。
色無常是你應當觀察色、觀察我的身體是無常的。
如實知是第三個步驟。仔細看經文,其實經文已經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了!
實際操作: 請大家眼睛閉起來,先深呼吸一下,請你注意自己的身體,有什麼樣的感覺?有沒有緊繃? 有沒有放鬆?有沒有僵硬?有沒有柔軟? 有沒有輕安?有沒有沉重?
假如你察覺是緊繃的話,那我知道身體有緊繃的感覺,我願意跟緊繃的感覺相處直到它消失
我正在觀察緊繃的生起、 存在跟消失的過程,所以 緊繃是無常的
我如實的知道緊繃是無常的………
好 請回到呼吸,打開眼睛
*****************
剛剛用的就是這個經文,跟馬哈希在教禪修的時候,第一個就是教你觀察身體。觀察身體有什麼感覺?身體是我們觀察的對象,但是身體一定很多種狀況(緊繃、鬆、沉重感、僵硬各式各樣的現象)出現,世尊告訴我們應當正思惟,去觀察它,不去觀察它後面不用修了。
第一個步驟是你要去注意到你的身體是不是緊繃,是不是放鬆? 第二個步驟是: 我知道我的身體是緊繃的,這是一個過程。我接受它了, 我承認這件事情,這樣叫如理,假如我知道但是我否認或是我拒絕、我忽略,用這三種態度就叫不如理,不合道理, 因為它明明有嘛! 明明我身體上很緊繃, 不管它、不處理它, 緊繃不會消失的,會一再一再生起,那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世尊告訴我們什麼是符合道理,就是你要接受它。覺察、接受、願意跟身體呈現的緊繃相處等到那個感覺消失為止。緊繃生起,保持一段時間然後消失就叫無常,所以你已經觀察到無常,這樣即是符合事實。


06講
重點提示: 對於經文如何轉變成修行的指導,最關鍵的方法就是將陳述句變成問句。(比如: 色是無常如實知,可以改變成色是無常,我知道嗎?)

假如我們在讀’’ 色正思維,觀色無常,如實知’’這段經文的時候,若懂得將名詞改一下就能變成具體的方法。例如,將’色’改成我身體( 緊張不緊張),那麼就具體化了,變成你應當要去注意我現在身體是否處在緊張狀態之下,然後你去觀察它,緊張出現-保持一段時間- 然後消失,這樣的觀察就可發現有有生、住、滅的過程,這個現象叫無常。這時候我已經注意到無常這個特性出現,如果說一直相續,這種現象你很穩定的觀察得到的話,慢慢會如實知,亦即我看到的是發生在我身上各種現象,一整個發展過程,怎麼出現到消失,符合於事實。如果每天在做觀察,隨時隨刻,它不一定要打坐,每天觀察的時候你會發現到身體一直告訴我們很多很多的訊息。佛教所謂的活在當下,不是叫你去注意過去、注意明天,就在此時此刻,我的身體發生什麼事,你去注意到它的時候,那個現象浮出來了! 慢慢會知道你喜歡、不喜歡的感覺都是無常。

**因此觀的一個技巧,第一個是很單純的去感覺我的身體,這個是一種開放式的,我只是以整個身體做我的觀察對象,很單純去觀察它,但有時候沒有力量,可將南傳全身四界的方法取一項代入:一、地界:硬、粗、重、軟、滑、輕。二、水界:流動、粘。三、火界:熱、冷。四、風界:支持、推動。(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paauk-4/12paauk-4.htm)
我們身體不外乎這幾個特性,就一個一個對號代入。又例如: 緊繃嗎 然後放鬆嗎? 兩個一組-會僵硬嗎 還是柔軟?有沒有柔軟、 有沒有放鬆?有沒有身體很重的感覺?
有沒有身體會很輕柔的感覺? 倘若只問: 我身體有什麼感覺?去注意它時,有時候我們的心這時候已經胡思亂想了…但如果懂得再問一句話: 會不會、有沒有緊繃? 再做觀察的時候,那個現象會浮出來。那你就跟它相處一陣子就看到身體的各種現象都有,每天都很好玩, 因為你懂得抓住那個機會,機會來了,趕快去觀察它。其實這一段是在禪修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在我們還沒有達到斷煩惱之前,這段是很重要的。
(如果沒有接觸過馬哈希的系統,你不會把它連結在一起,我們只會把它當作四念處來理解)

經文: 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維,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所以者何-為什麼要這麼觀察?這個比丘對於身體能夠正確地去思惟它的話,就能夠進一步可以觀察到身體是無常的,然後更進一步可以如實地知道身體是無常的。這樣的一個人,他有什麼好處?對於色(身體)、欲跟貪會斷。 欲就是欲求(我想要我的身體一直保持舒服的狀態),貪著就是說當這種舒服的狀態出現的時候,你希望它不要離開。 斷就是說你這種感覺會不見,可以把這種貪著捨離。所以你這麼觀察的話有什麼好處? 欲就是你想要,我希望那種放鬆的感覺一再出現…比如說我現在剛剛是緊繃後來放鬆,我體驗到放鬆的好處了,我會還想要有放鬆,但是問題它無常啊?!所以你知道它無常,欲求的心想要求得,還沒得到、希望再有,這個心就不會生起了。如果你這樣的觀察的話,當你正在享受放鬆的舒服時,你不會貪著。
斷的意思有二: 1. 我內心沒有這活動(不現前) 2. 雖然不活動但是那個種子還沒斷(隨眠),亦即還是會生起貪心(只要更好的更精緻高級的),只是生起的比例很小而已,但是種子沒有斷。
比如說: 你可能得到了未到地定的時候,那種輕安很舒服啊! 但是你這時候你對欲界的那種五欲雖然不活動,但是對這個有感覺,心裡希望它一而再、 再而三的出現那種輕安的感覺,表示種子還沒斷。
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的兩件事情: 1. 你應當做這樣的觀察(指毘婆舍那)那你這樣觀察如果很熟練,你的智慧也越來越敏銳的時候,情感/ 情緒就會慢慢削弱,貪心會慢慢減少。
前面這一段是講色法,後面就開始講心法。經文是一樣的只改變"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維,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維,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這個地方講心法: 心就是包括受、想、行、識我們內心的種種活動,其實應該是包括色,我們只要活著的一天甚至每一剎那,這五個都有。但是我們不容易區辨,它是同時的。
只要你心一動,這些都是會跟著心出來活動,這叫心所(都附屬於心的)。所以其實我們在觀心所的時候,我們去取其中一個做下手。
**觀心法練習
請大家眼睛閉著深呼吸一下,請注意自己內心有什麼感受,有沒有快樂的感覺? 有沒有安定? 有沒有平靜? 有沒有生氣?有沒有難過? 有沒有嫉妒?
帶入該情緒觀察: 我知道內心有快樂的感覺,我願意與快樂的感覺相處,一直到消失為止,我觀察到快樂的感覺生起,繼續跟消失的過程,所以我可以確定快樂是無常的,我如實的知道快樂是無常的。
再度注意呼吸,慢慢張開眼睛。
要點: 你懂得問話,它很有力量。例: 我有沒有在生氣? 有, 我有生氣,我知道我正在生氣,
這表示接受了, 我接受它(我的情緒)然後我願意跟生氣相處、 陪伴它,讓它走完。這樣走完整個過程有一個好處是你覺察力會很強。
‘’觀’’之輔導法: 此技巧自用他用皆宜。當對方很生氣或是處在難過狀態的時候,你說要不要我陪你? 你都不要講什麼話 ,陪他就好,等他那個情緒過了,你會發現對方不需要你幫他做什麼事,你只要接受他的情緒跟陪伴他就可以了。又或者,視情況丟幾個問題,你會不會生氣? 你會不會難過? 讓他去覺察注意到他自己有沒有這個情緒,他可能會哭可能會情緒發洩出來,你就靜靜的陪在旁邊就好了。
**在佛教裡面 在調身跟心(名色)的兩個方式, 一個是觀 ,一個是止。觀就是你要去觀察你的身體或心, 你要觀察它變化的過程。止就是定在一個對象就不動了,你不用觀察它變化,
止就是停在那裡 ,止伏妄心如石頭壓草。
經文: 如是心解脫者(你這樣子做到心解脫於欲貪的人)若欲自證(如果想要以自己的經驗來做證明,那麼你就能夠以自己的經驗作證明)如何證明呢? 有四點證明:
一、我生已盡(1. 生命體-我達到心解脫了
就是我心已經斷掉欲跟貪,我在生死輪迴中的生命體到這一生已經到了盡頭。2. 指我的煩惱
已經到了盡頭不會再生起,所以它這個生是指煩惱的生起)
梵行已立,所做已做,自知不受後有。
二、梵行已立
梵行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指已經建立聖道 (八聖道)至阿羅漢的地位時不退轉
第二個意思是梵(清淨)行是指非梵行(欲界五欲有貪著就是非梵行,主要是以男女欲
)的相反,就是說他對於欲界的東西他一點感覺都沒有了。欲界的一些五欲(色 聲 香 味 觸 法)對他沒有吸引力了。
三、 所作已作
即: 我為了斷煩惱所應該做的事情,到今天為止我已經做完了
四、不受後有
我不會再接受我這個生命死掉之後,另外一個生命體我不會再有了。在佛教裡面有四種有:
1.存在的意思: 我們在出生的那一剎那/我們投胎的時候,我們進入生有(生命投胎的那一剎那,第二剎那叫本有),生命就存在了
北傳的說法,你生命一入母胎的那一剎那即為生有,只有那一剎那,時間很短。(南傳不接受中有,他們叫生有) 你的生命開始了,從出生起我們的心流(南傳叫做有分心)北傳叫做生命之流,我們的心就一直在生滅生滅相續,這叫本有。到死亡之前的最後一念心叫死有,也都只有一剎那,然後接下去就是中有,中有是在準備投胎的那個過程。中國人所謂做七,在《瑜伽師地論》這麼解釋: 當我們死掉的那一剎那,像翹翹板般地死亡跟出生是同時的,無間隔,所以在我們死掉的那一剎那,中有就現起了, 如果你的因緣具足馬上就投胎就沒有中有/間隔,這種是大善人或大惡人。一般人的因緣不是馬上的,你可能第一天就投胎,第二天…那一天不知道,但是七天是一個生命期,七天你如果沒有投胎的因緣的話,中有一期死掉了,但是會再出現中有(中有生命只有七天)所以為什麼做七,因為就是說在他七天之間如果沒有投胎的話,如果我們再幫他做功德迴向給他,對他也是有幫助! (不過不如他本人在生的時候做的力量大) 第二次,假如說第二個中有身還是沒有投胎 ,你的父母一直都沒現前的話也只能過七天再死。以投胎人道而言,需等待父母,中有陰身不是隨便找個父母就投胎,不是! 總共七次機會,第七次的中有一定要投胎。所以作七法會是為了讓亡者投胎到一個新的生命的時有一點資源。
所以由此可知生命就像水相續不斷地流動,一直在流動沒有停止的時候,假如我們有那個能力
看到生命一直在流動的過程的話,會產生佈畏心,因為沒有盡頭啊! 往前看沒有盡頭,往後看也沒有個結束,那種感覺是生命的不穩定性! 因此出離的心就是有什麼辦法可以離開這種生死不自在的狀況?
*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眾多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這樣的法,內心很歡喜,奉就是遵從
佛陀講這樣的方法然後去實踐)
這部經它告訴我們1. 如何去觀察你的五蘊,最重要的關鍵是作意/覺察,但是作意裡面有如理跟不如理,就是你符合不符合道理或是不如理。2. 當你能有覺察到它,你的身心在活動的現象的時候,這時候可以做觀察,觀察它的生、住、滅的過程,由生到住到滅的過程,你可以確定這個叫無常。3. 這樣的觀察是一直在做,不可能一次到位的,當你如此一直觀察….觀察到你的智慧會越來越銳利。還有你定力會越來越強的時候,你可以觀察的速度越來越快;比如我今天剛開始可能要花五分鐘十分鐘才能覺察到我身體很僵硬很緊繃,但是隨著你每天每天在練習的時候,或是一有機會冒出來,你去觀察那時候,智慧和定力都會越來越銳利,因為它(所緣)吸引著你嘛,吸引著你注意它,所以這時候你可以達到如實知(符合於事實的狀況而知道五蘊是無常的)
以上是觀的路線,止的路線是我要去怎麼開發放鬆,以相反的另外一種情緒感受來帶動
聖嚴法師方法: 1.注意自己的呼吸感覺整個身體是放鬆的,依序放鬆頭部、臉部、頸部、左肩、左手臂、左小臂、左手、右肩膀、右手臂、右小臂、右手、背部、腰部、胸部、腹部、臀部、左大腿、左小腿、左腳掌、右大腿、右小腿、右腳掌,從頭到腳整個身體放鬆
再請注意回到自己的呼吸,慢慢張開眼睛。
這個走的就是用定 開發定的方式,藉著語言的引導讓你的身體達到我要的狀況。假如說我的心這時候很銳利,那我可以用走觀的路線,要是我心很亂,這時候必須走定的路線。例如當我的心處在很放鬆的狀態之下(心很穩定)雖然身體很僵,我那時候智慧還有一點力量,那我可以去做觀察。如果我覺得這時候我不想去做觀察,也可以訓練自己的一點定的力量。
**四無量心,是屬於修定用的。比較標準的是有一點定力之後,再去轉移到修四無量心。按照《清淨道論》講的是你要初禪才能夠去做四無量心的觀察。
容易生氣的人要修慈心觀;看到眾生在受苦,修慈或悲;看別人成功內心不歡喜,用喜來調整;看到眾生處在一種不管做善不管做惡、成敗,不想讓這種情緒干擾,想讓自己的心保持一種平穩的狀態要修捨。捨就是每一個眾生都僅僅只是他業的繼承者。
慈心觀有四個練習句子: 1. 願我沒有仇敵 2 願我沒有身體的病痛 3.願我沒有內心的病痛 4. 願我保持快樂。
悲心觀也是用句子: 願我沒有痛苦;願(某區域)的一切眾生沒有痛苦;願國家(台灣)的一切眾生沒有痛苦;願地球的一切眾生沒有痛苦;依序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上方、下方、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眾生沒有痛苦。
再回到注意自己的呼吸,慢慢張開眼睛。
無量就是把這個悲心擴大、擴大、擴大…….擴大到你的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所以你會發現到佛教它只在開發某一種心,我想要給眾生帶來快樂的這個心,我怎麼把它變成很穩定又很普遍性的。悲憫心、 隨喜心亦如此。

    • 在整個佛法修學的過程裡,師長教導給方法,提供經驗;但修行之路主要是靠自己,依著方法不斷去觀察自我的身心變化。
    • 越生老病死佈的境界,就是達到了阿羅漢果
    • 味患離:味就是味道、滿意,如同人之相處,味是剛開始都看到對方的優點,之後患即為看到對方缺點可厭之處,產生了厭離心。修行時,能注意到該人事物的優缺點時,就有選擇權。所以要具有觀察它吸引與討厭的兩面性,不斷觀察,就能產生捨離的心!
    • 讀經論或禪修之前,先意念,感恩的心會使心柔軟,先柔軟心再接觸法,很容易入心,猶如麵粉和水,就可以揉成各種形狀~不加水,麵粉就是散成一堆,感恩的心會讓我們的心可以做任何工作,這是調柔軟心的技巧,依此心做善業就會很有力量!
    • 真實正觀:
真實的巴利文yathabhutam(adv.)是拿來修飾’’觀’’這個動詞,實,如實,yatha的意思是像什麼,bhutam是說這個東西已經存在了,發生了,是事實,存在才是真實,所以如實就是我知道它存在的樣子,不想像,中間無推論或猜想,直接面對面。如實,如同這件事情已經存在的樣子,經論中則是說,他見道的那一剎那,對於五蘊很真實的,五蘊如何,不增不減,真實見到。1. 依據、如同發生的狀態 2. 如同事實,如同這件事情真實狀況怎麼樣 3 如同真理一樣,由1.2.延伸開展
在巴利語給我們的訊息是,我們要觀察一件事情,要跟事情的真相去看,不是從我的角度去看,禪宗語: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若我們是水,在流動,橋不流,但若我們在船上,是誰在變? 是我們看到橋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