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

上課概論-11(ZA9-10)

第十一講

讀經論、禪修前的四重恩感恩詞(閉眼睛、深呼吸幾次)

感謝自己有能力呼吸;感謝自己得自呼吸的能量;感謝自己活著;感謝自己今天在這裡;感謝自己決定用這段時間來豐富自己;感恩佛陀出現在人間,願意分享前往涅槃的道路;感恩歷代祖師大德維持佛陀的教法,相續不斷;感恩國家處於民主、自由、安定、和平的狀態。感恩父母、師長以前的教導與照顧,令我能活到現在;感恩居士、信眾願意分享屬於他們的財富來支持我的基本生活;感恩一切眾生為我做那麼多事。即使我有許多的煩惱,我也欣賞自己依然這麼努力、認真,這世界因為我出家修行會變得不一樣。

每一次在讀經論或是在禪修之前,先有一種感恩的心的話,你的心會變得很柔軟,你心柔軟的時候,再去接觸法很容易入心;一如做麵包需先將麵粉和水和在一起,成為麵團之後,形狀任由你決定,沒有水,那就是散開的麵粉;所以水就是感恩的心。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把心調柔軟,這種柔軟的心會很有力量幫我們做善業(做惡業就沒力量,不想做,因為不一樣的心理狀態)

感恩在佛教就分四個主軸: 一是三寶恩,二是國家恩,三是父母恩,四是眾生恩。

感恩三寶佛法僧:這是出家眾的源頭。國家恩:所處的國家、區域給予我們安定、安穩。父母跟師長恩:養育、教導使我們可以活到現在。眾生恩::眾生恩很廣,居士信眾捨其收入來護持,他們投資在我們身上,我們把它發揮最大功效,將信眾的善心變成更大的力量,就要靠我們修行。我們的善心越多,他們的價值、功德就相對高起來,就像水漲船高。

**第九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解析:
這樣的法我親自從佛陀那裡聽聞。在某一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比丘: 我們的身體或是外在的物質是無常的,無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那麼也不是我所擁有的,這樣觀察就稱作真實正觀。(真實正觀-不是假的即為真,實即為非虛;正是不偏,所以以這樣的觀察就是真、實、正的正確的觀察)這樣的受 想 行 識也是無常;無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以這樣觀稱之為真實正觀。
聖弟子有兩個意思: 1. 聖指佛陀,佛陀的學生在家二眾跟出家二眾叫聖弟子。2. 聖就是弟子。已經是聖人的學生。聖弟子如是觀察無常 苦 空 無我的時候,自然對於身體或對於物質會產生厭離心。也會厭離受 想 行 識,厭故不樂因為有厭離,所以心就不樂於五蘊,心不樂於五蘊的緣故,你的心就得解脫,心得解脫,你的真實的智慧就會生起。什麼是真實的智慧呢? 就是知道我的生命、我的煩惱到這一生已經到了盡頭。梵行有兩個意思: 1. 梵行就是八正道,就是我的八正道已經建立得很穩固,不可能退失。2. 梵是指清淨,我清淨的身業、語業跟意業已經建立起來了,不可能造作不善業。我所應該做的斷煩惱的事情已經做完了。我自己知道-我不會再領受這個生命之後的另外一個生命了! 不受後有的有,就是指生命的存在。那個時候,眾多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道理的法內心歡喜,遵奉而修行。


這部經主要講是無常、 苦、 空、 無我,跟十號經其實大部分相同。

**第十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與第九經差異在黃色標記)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一部經跟前面這一部經只差在後面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憂、悲、苦、惱而已。


解析:
這樣的法我親自從佛陀那裡聽聞。在某一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那個時候世尊告訴眾多比丘: 我們的身體或是外在的物質是無常的,無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那麼也不是我所擁有的,這樣觀察就稱作真實正觀。(真實正觀-不是假的即為真,實即為非虛;正是不偏,所以以這樣的觀察就是真、實、正的正確的觀察)這樣的受 想 行 識也是無常;無常就是苦;苦就不是我;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以這樣觀稱之為真實正觀。
這邊都一樣,九、十兩部經只有後面不一樣:

聖弟子,這樣觀察對於身體你就能夠解脫,對於受想行識,就是解脫五蘊、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我們在生命狀態中,有八個狀態-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生老病死是屬於身體的部分,憂悲惱苦則是屬於內心的。

這一部經很重要,但是它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論幫我們解釋,我們看不出來。在《瑜伽師地論》把它解釋成漸次,亦即逐漸逐漸的一個次序。為什麼這麼解釋?

在經文是講非我跟非我所,而在論就是用無我來表示。它特別告訴我們一個訊息: 你首先要生起無常才可能生起苦的智慧,要生起苦的智慧才生起無我的智慧。它是漸次的,我們不可能一下子生起無我的智慧,因為我們智慧沒有那麼利。我們能夠馬上觀察到我的身體是無我嗎? !! 但是我們很容易知道我的身體是無常的,因為在我的生命當中就可以觀察得到。但是我們在讀心經就不一樣,心經一下子跳到無我。所以聲聞法跟菩薩道不一樣在這裡,如果是聲聞法它是第一階、第二階、第三階,如果你是菩薩道的話就一下子到第三階了。(菩薩道也是漸次修行,因為前面已熟練了。)

因明邏輯的知識,在印度很發達,佛陀想必學過。佛經上沒有講得那麼白,但其實它的邏輯已經跑三層我們沒有看出來。如果你有機會去接觸因明或邏輯的時候,你會知道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這些話都是邏輯的推論結果。

第一個 色即無常這個叫做主張,佛陀主張色是無常的,外道則主張色是常。主張根據什麼道理? 經沒有講,但是論有講。在邏輯這個叫三段論式,即 P=QQ=S, 所以P=S。這樣三句話,然後我們把它套入句子:
第一個推論: 色是無常

P是色,Q是生滅,S是無常

我們的主張是’’色P要是無常S’’ 對不對? 這是結論,那麼在經論裡面( 論比較明顯)色法P-我們的身體或是物質有沒有生滅Q? 有生有滅這是我們看得到的,有生有滅的東西、生滅的這個特質Q就是無常S,所以色是無常P=S

第二個推論無常即苦

無常跟苦兩個不同性質怎麼會是一樣? 無常有生有滅怎麼會是苦呢? 我心裡會痛苦會快樂這是一種感覺,所以苦是一種感覺。第一個推論我們已經知道色是無常的,在這個推論基礎之下 跑第二圈: P是無常,Q是怖畏,S是苦

色法是無常P,那麼它就是令人害怕的一件事情Q。為什麼? 例如我本來身體健康,變成不健康;我本來很有錢變成沒有錢…那種變化讓我害怕,這叫怖畏Q。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我不知道,害怕就生起來;你有害怕就是苦、苦惱S了。中間少了這個怖畏Q,我們就很難聯結。

在經,佛陀沒有講,但是在《清淨道論》 《瑜伽師地論》都有明顯的解釋。所以這個地方它告訴你無常P,無常就是你會害怕,怖畏心Q就生起來了;你害怕的心Q就是苦惱的心、苦惱的事S,所以無常P就是苦SP=S

第三個推論苦跟無我 P是苦,Q是不自在,S是無我

當苦惱P發生你就不自在Q了,例如我不希望生病,但病出現了、不隨我意,這是不自在、我沒有辦法控制、做不了主,我做不了主就沒有我、就不是我S

如果是我做得了主,那麼我要苦不出現、老不出現、病不出現 、不要死都行,那才是做得了主。但苦惱P事情出現的時候,我做不了主Q,做不了主就不是我S,所以苦是無我P=S

其實世尊只講它的結論,所以我們從論裡面可以掌握到一個訊息,那就是逐漸的次序,藉著前面比較淺顯容易懂的,了解稍微還可以感覺得到,進一步到深一層,可以從道理知道,但生活上是很難體會出來的! 所以如果有人問: 你們佛教說無常是根據什麼道理? 可以回答: 從生滅下手。苦是根據什麼? -根據害怕、怖畏;無我根據什麼?- 根據不自在、不能隨我意。所以這個三層是一個一個叫次序。

佛陀教學方式是很有步驟,他會讓我們從最簡單最容易的先下手: 等到你無常觀穩定了,你會進一步到苦這裡來;苦這地方穩定了、透徹了,再往到無我這裡來,那你對於五蘊、對生命的本質才能夠看得透,否則看不透! 假如說我們在修行層次上卡在某一關,你要往後退,因為可能前面那一部分你沒做好,或是你還有疑惑,所以世尊在教學是很小心翼翼的。你這一步沒做好,卻很勉強往前走可能會成功、可能會失敗。你對苦的體會不那麼深刻,做不到你就往後退一點,再把無常再重複操作練習 ,練習到你很穩定再往前走。 這是修行上很重要的技巧,掌握到次序性的話,你會發現修行不是那麼難。難的是我們把次序顛倒了或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可以一下子觀到無我,沒那麼快 一下子無我的! 內心智慧的成熟沒那麼快! 智慧就是你瞭解五蘊的深度,它有很多層次,第一個我們只是在觀(觀察還不確定),這樣的觀還有懷疑、不確定,不能叫智,進一步你慢…慢肯定,這時你不懷疑,那個時候才叫智、叫見。這是《瑜伽師地論》的解釋。再來第二個層次是,你智慧成熟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後果? 它也有個次序–智厭–離欲–解脫–遍解脫

經文在離欲這是講不樂,解脫這個地方是講解脫,所以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這一段),那遍解脫是講解脫五蘊(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一段)。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它也有個次第: 你要先生起厭離心才可能生起不要、不歡喜;你要生起離欲的心才可能解脫煩惱;你煩惱解脫了,這生老病死的苦你才能解脫,即遍解脫

所以第十經感覺上好像跟第九經的文差不多,但是在註解論書裡面的解釋全然不一樣。它告訴你智慧的發展要有次序,等到你智慧成熟了、內心開始產生變化。變化的次序,是先產生厭離的感覺,進一步的捨欲就是不要了,不要的心越來越強,你對於擁有這種東西不快樂,然後慢慢的解脫情感上的束縛,然後再來解脫生命的束縛。

你的厭怎麼來的? 一樣是從前面那個智(無常 苦 無我的智慧)來的,有那個智慧你才會生起這種厭,否則生不起來。或許有人疑問,我們平常相處也會對某一個人產生厭,但那個厭是很短暫的,現在跟你吵架可能下禮拜跟你好了,那個厭不是真的厭,因為你沒有看到無常 苦 空 無我! 你看不到,暫時性的不是永遠的。這個地方的厭是因為你常常練習、常常觀察而產生的心理變化,貪愛的心就不容易現前。然後在厭的基礎之下,已經熟練到不用常常練習時,縱使你喜歡的境界現前,很自然地,煩惱也不現前。知道厭和離欲這兩者的差別嗎? 厭要常常練習(觀無常 苦 空 無我),當厭離心出現煩惱就不容易現起。但是到了離欲,因為之前常常訓練,所以可愛的境界現前,你的煩惱也不現前。再來,你煩惱逐漸不現起的時候,慢慢地,你煩惱的根就斷掉了,從種子斷了,這個時候佛教再給它一個名詞叫解脫,從根斷起那個才算解脫,煩惱一斷,整個生死輪迴就結束了。

所以九經和十經講的是以上這樣的一個次序。

總結
先無常的智慧生起苦的智慧;先苦的智慧生起無我的智慧。這三種智慧生起之後,自然會容易有厭離心,你反反覆覆地練習觀察無常 苦 空 無我的時候,厭離心越來越強,煩惱就不容易現前,然後在厭離心越來越強的時候,縱使面對境界(討厭或喜歡的人事物現前),你沒有情緒、沒那種波動,煩惱還是不現前。厭是境界沒現前,離欲是境界已經現前,這時候因為你不斷不斷的練習,煩惱的種子就被斷掉,煩惱停止時,生死輪迴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