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卷27:
云何緣性緣起所緣?謂於三世唯行、唯法、唯事 、唯因、唯果,墮正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唯有諸法能引諸法,無有作者及以受者,是名緣性緣起所緣。於此所緣作意思惟,癡行增上補特伽羅所有癡行,皆得微薄;於諸癡行,心得清淨。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解]怎麼叫作緣性緣起所緣呢?
1)謂於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從佛法的智慧的觀察,祇是你內心的分別,行就是內心的分別。唯法,祇是語言文字。唯事,事就是內心和語言的這些虛妄分別,就發生很多的事,或者人間的事、天上的事、三惡道的事,就是六道輪迴的事,就是世間的事或者出世間的事。唯因,事究竟是什麼呢?唯因、唯果而已。這樣虛妄分別,語言的宣傳、語言的發表,這樣的動作它是有後果。它現在能有這種事,是後果的一個因,它能招感後果。唯果,將來就出現一個結果。你現在內心和語言的分別,就是果;這果又造作種種事,就是因,將來又得果。就是由因而得果,由果而起因,只此而已,過去是這樣子,未來也是這樣子,現在也是這樣子,就叫做緣性緣起。墮正道理,能這樣觀察思惟,是契合佛說的道理。什麼道理呢?是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這四種道理。
2)或是說,什麼是唯行呢?就是因緣所生法原來是沒有,現在有因緣就有,這是生。出現以後不能常住,又散壞又沒有,就是有生有滅的這些事情,這叫做唯行。行就當生滅講。什麼是唯法呢?唯行的這件事,生滅無常的這一切變化,祇是顯示法的事情。什麼叫做法呢?唯法能潤,唯法所潤,因就是能潤,果就是所潤。什麼是唯事?五有取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是五個有取蘊,只是身口意的業所得到的異熟的果報,事就當果報講。什麼是唯因?因有二種不同,就是牽引因及生起因。牽引因,在十二緣起裡面說,就是無明、行。本來沒有,但是它能引出一個事情來。生起因,就是愛、取、有。無明、行能引出來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種種子;生起因就經過愛、取、有的熏習就生出來生老死的果報。什麼是唯果?就是自體果及受用境界果。自體果,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是你的自體果。受用境界果,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或者是受用苦,或者受用樂,或者不苦不樂。過去、現在、未來,就是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只此而已。沒有一個常恒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作者,也沒有一個有實體性的一個受者。在造業的時候,就是身口意,另外沒有一個作者。受用果報的時候,也還是眼耳鼻舌身意,也還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一個受者可得,沒有我可得。若是這樣思惟,緣性緣起的境界都是因緣和合,無常的、無我的,這樣思惟就契合這四種道理。
3)什麼是觀待道理?
a)在三界之內,眾生的身口意一動就有因,就有一種功能,這個功能就會得到苦惱的果報,現在還沒有出現,但是就在後面隨逐你。這個因有能力招集苦,或者三惡道的苦,人天的苦,都是苦;乃至得四禪八定也是苦,這叫做觀待道理,因為,果本身不能決定,要看因怎麼樣情形,然後才能有果,所以叫做觀待。
b)什麼是作用道理?就是佛教徒想要從苦解脫出來,怎麼辦呢?就是要觀察緣起的道理,就會知道是無常、無我,畢竟空。對於緣起,能善巧地修,繼續不斷地修,長時期地數數地修習,精進不懈怠的修習,就能夠斷滅內心的糊塗,能發生這個作用。
c)什麼是證成道理?這樣講有事實嗎?誰這樣做成功呢?佛陀這樣修行已經成功,把他修行的經驗告訴你,這個緣起的道理是真實不虛。佛陀出現世間以後,很多的人隨佛出家的大阿羅漢、大菩薩、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已經依據佛自己圓滿的聖教修行,已經現證如是道理。雖然我沒有證得,但現在按照佛說的道理,比量去觀察,真實不虛,證明這個道理是成立。
d)什麼是法爾道理?又緣起法這個性,本來就是這樣子,不管做惡事到地獄,是緣起;做善法到天上,也是緣起;能夠發出離心得聖道,還是緣起。這個緣起道理在一切法上看,很自然的很順理成章,就是叫安住法性。但是這樣的法性,凡夫的肉眼看不出來這個道理,佛用不顛倒的文句,沒有錯誤的文句,把這緣起的道理表達出來,這叫做法住。佛宣揚緣起的道理之後,這樣的法語留傳在世間的時候,世間就有佛法,就是正法住世。法界是依緣起為因而建立,法住是依法性為因而建立。
4)祇有一切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就是這麼多的法。這麼多的十八界在動,一動的時候,又引出來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又引出來諸法。在這麼多的緣起法裡面,沒有
常恒住不變異的我,是作者、是受者,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5)於此緣性緣起的所緣觀察,能提起精神觀察緣起的道理。愚癡不明白道理的這個人,愚癡的煩惱最厲害最重的這個人,不斷地這樣觀察,所有的愚癡,就逐漸地微小,逐漸地由厚而薄,由多而少以至於無,就得聖道。原來有很多的愚癡,愚癡的心行現在都得到清淨,得到無我、我所的無分別智。是名緣性緣起所緣。
tatredaṃpratyaytāpratītyasamutpādaḥ katamaḥ / yat triṣv adhvasu saṃskāramātraṃ dharmamātraṃ vastumātraṃ hetumātraṃ phalamātraṃ yuktipatitaṃ yadutāpekṣāyu-ktyā kāryakaraṇa yuktyopapattisādhanayukyā dharmatāyuktyā ca dharmāṇām eva dharmāhārakatvaṃ niṣkārakavedakatvaṃ ca / idam ucyata idaṃ pratyayatāpratītyasa-mutpādālambanam / yad ālambanaṃ manasikurvan mohādhikaḥ pudgalo mohacarito mohaṃ prajahāti tanūkaroti moha caritāc cittaṃ viśodhayati /
2.《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卷31:
云何勤修緣起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謂依緣性緣起增上正法,聽聞、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諸法滅故,彼彼法滅。此中都無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諸法;亦無自性、士夫、中間能轉變者轉變諸法。若能了知如是等義,是名尋思諸緣起義。
[解]云何勤修緣起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缽舍那?
1)依緣性緣起,修緣起觀的人,要有根據,根據什麼呢?就是根據佛說的緣性,就是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這四種緣。十二緣起裡面主要是增上緣,裡邊也包括因緣、次第緣、所緣緣,所以總合起來是四種緣的體性。這四種緣能生起一切法,就是緣起,就是十二緣起。
2)增上正法,佛這樣為我們宣說的十二緣起,是增上的正法,就是超越世間一切法。世間的一切法都是戲論,只有佛說的十二緣起是最究竟圓滿,能解決問題,所以,叫增上正法。
3)聽聞、受持增上力故,我們能夠學習佛說的緣起的正法,還能受持,這個時候我們的心裡面就有這殊勝的力量。什麼叫作聽聞受持以後,就成就增上力呢?就是能正了知,會正確的明白。明白什麼事情?這樣法、這樣法出現的時候,另外一個法就出現。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如是如是諸法滅故,彼彼法滅。就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
4)從因緣生起一切法,因緣滅則一切法滅,從這個道理上看,這裡面沒有自在,沒有作者,沒有生者,沒有化者。
a)自在,這個人有這樣的思想,認為世間上的萬事萬物是大自在天創造。你說你苦,你只是受者,是大自在天叫你受苦。現在佛法的道理上的意思,也沒有這個大自在天。
b)作者,他是一切法的作者,他能創造一切法,佛法不承認這件事。
c)生者、化者,作者是總說;生者和化者是別說。原來沒有這件事,他現在把這件事創造出來,叫作生者。化者,原來有這件事,但是他有這個力量把它轉化一下子,變化一下,叫作化者。
d)能造諸法,生者、化者的力量,能創造世間上的一切法;或者是令人苦惱的這個法也是他創造、能創造戰爭、能創造經濟繁榮,都是大自在天。現在佛法說,沒有自在的作者、自在的生者、自在的化者,能造諸法。
5)亦無自性、士夫,數論者主張宇宙間有一個自性,士夫就是我,原來這個世間上是什麼事沒有,但是這沒有事情的那種休閒的境界,這個我感覺到不舒服,感覺不自在。他希望有點事情好享受,所以這個自性就給他變化世間上的一切法,叫這個我來享受,這一享受,我就被迷惑,就苦惱,他就再修禪定。修禪定的時候,一離欲,然後自性就把變化的諸法又收回去,就得解脫。數論師對於宇宙間的事情是這樣子的見地,士夫就是我,他不是因緣有;這個自性能變出來這一切法,是因緣有。
6)中間能轉變者,自性和士夫中間,這一切有為法,是這個自性能轉變。能轉變者就是那個自性,他所變現的這一切法是可以轉變,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就是二十五諦的意思。在佛法裡面講,這個都是虛妄分別。若能夠明白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如是等義,是名尋思諸緣起義,緣起的道理你就明白。
tatra katham idaṃ pratyayatā pratītyasamutpādālambana-(ā)vipaśyanāprayuktārthaṃ paryeṣate/ tad adhipateyaṃ dharmam adhimatiṃ kṛtvā teṣāṃ tesāṃ dharmāṇām utpādatte te dharma utpadyante tesāṃ tesāṃ dharmānāṃ nirodhātte te dharmā nirūdhya-nte[/] nāsty atra dharmī kaścid īśvara kartā sraṣṭā nirmāta dharmāṇaṃ na prakṛtir na purūṣāntaraṃ pravartta ko dharmāṇām ity evam arthapratisaṃvedīarthaṃ paryeṣate /
復審思擇,十二有支,若內若外而起勝解,是名尋思諸緣起事。
[解]復審思擇十二有支,就是無明緣行這十二有支,這裡面有內、外的不同,而起勝解。思惟十二緣起的道理,今天思惟、明天也思惟。思惟老死從那裡來呢?從生來,生緣老死,生從那裡來的呢?從有來。有就是業力,業力沒有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不能名之為有;達到能招感果報的時候,這業力叫做有。有從那裡來呢?取緣有,愛緣取,由愛、取來。愛、取從那裡來呢?從受,受緣愛。受從那裡來呢?從觸來。受的時候,若有般若的智慧,明相應受、明相應觸,這時候不顛倒迷惑,就沒有老病死的苦惱事情,就得涅槃。什麼是內外?內六根、外六境。無明緣行乃至生老死,分十二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有色、聲、香、味、觸、法。但是佛的大智慧,能觀察出來緣起的次第,所以分出十二種差別。
punaḥ punaḥ pravicinoti / dvādaśabhavāṃgāni / adhyātmabahirdhā ādhimucyate / evaṃ vastu paryeṣate /
復審思擇,無明支等,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如是廣說,如前分別緣起支中,是名尋思緣起自相。復審思擇,如是一切緣生諸行,無不皆是本無今有,有已散滅,是故前後皆是無常。皆有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不自在故,中間士夫不可得故,性空無我。是名尋思緣起共相。
[解]1)復審思擇無明支、行支、識、名色,思惟這個支。先思惟無明,無明是什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就是不知道過去怎麼回事?也是無我,但是我們不懂;未來是怎麼回事?我們也不懂。不懂未來也是無我的;現在也是無我。不知道無我,就叫做無明。如是廣說,如前分別緣起支中有解釋,這裡不重覆。是名尋思緣起自相。
2)復審思擇如是一切緣生諸行,這一切有為法,行是向前進,就是流動變化,剎那剎那的變化,這一切法都是這樣。
a)沒有一樣事兒,不是皆是本來是沒有,而後來有,就是有因緣的時候就有。所以有沒有地獄?地獄是沒有,那麼怎麼有?因為你造罪,你的罪變現出地獄來。本來也沒有老虎,也沒有毒蛇,為什麼有呢?眾生造這個罪業,這罪業就把自己變成老虎,變成毒蛇,變成餓鬼,變成人天,所有世間上一切有為法,都是本無今有。有以後,也不是永久的有。它的因緣是有時間性,到時候就結束,這件事情沒有,不是決定。所以,無始劫來以前的事情,乃至到無始劫以後的事情,無量劫以後的事情,都是無常變化,都是無常,不是永久。
b)無常的法,它就是生,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法,所以就是苦。它那個體性,是令你苦惱的事情。
c)這些有為法,是令你不自在,不能夠我要怎麼地,就怎麼地。造因的時候,每一樣事情開始的時候,創造的時候,你有自由。願意做佛的事情也可以,願意做地獄的事情,都是聽你自己。等到結果的時候,你不願意受,也得受,沒有你的自由,所以不自在,就是無我。在色受想行識裡邊,在眼耳鼻舌身意裡邊,是沒有我可得,那裡面沒有個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可得。這一切有為法的體性,本身是沒有,是空的,是沒有我,空就是沒有我,叫做空。是名尋思緣起共相。無常、苦、空、無我,這是十二緣起的共相。
punaḥ pravicinoti / avidyā yatta(t) pūrvante ajñānam iti vistareṇa yathā pratītyasamu-tpādavibhaṃge evaṃ svalakṣaṇaṃ paryeṣate[/] punaḥ pravicinoti / evaṃ pratītyasamutpannāḥ saṃskārāḥ sarva eta abhūtvā bhāvād bhūtvā ca prativigamāt pūrvāparyeṇānityā jātijarāvyādhimaraṇadharmakatvāt/ duḥkhā asvatantratvād antaḥ purūṣānu-palambhāc ca śūnyā anātmānaś ca // eṣāṃ ca sāmānyalakṣaṇaṃ paryeṣate /
復審思擇,我若於彼無常、苦、空無我諸行如實道理,發生迷惑,便為顛倒,黑品所攝。廣說如前。若不迷惑,便無顛倒,白品所攝,廣說如前。是名尋思諸緣起品。
[解]又審思擇,我若於彼佛說的無常、苦、空、無我的諸行,真實的道理,我發生迷惑,我不同意是無常、苦、空、無我,就是糊塗,不明白這個道理,貪瞋痴就來,就會造種種罪過,就是黑品所攝,廣說如前。若能明白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就不會發生錯誤,就屬於白品所攝,這時候就有大智慧,有種種功德出現,廣說如前。是名尋思諸緣起品。
sa punaḥ pravicinoti / yo(ya)eṣv anityeṣu duḥkhaśūnyānatmakeṣu saṃskāreṣu yathābhūtaṃ pratisammohaḥ / maraṇa eṣa dharmaḥ kṛṣṇapakṣya[ḥ/] asammohaḥ / punaḥ śuklapakṣa iti vistareṇa [/] empakṣaṃ samanveṣate /
復審思擇,於過去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已住;於現在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今住;於未來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如是當住。是名尋思諸緣起時。
[解]復審思擇,
1)於過去世的時候,所得的自體,可能過去世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間,得到一個果報,一個身體,也還是色受想行識。那個身體,也是過去,就是它不能常住。這樣過去的身體,已經在過去的時候,它是存在;但是現在,它已經變過去,也是不存在。
2)現在得到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今天雖然是很活潑地存在,但是它並沒有永久存在的體性,它也變成過去,這個生命體,現在是存在。
3)於未來世所得自體無正常性,也是沒有常性,也不是永久,將來它會存在。是名尋思諸緣起時。
復審思擇,唯有諸業及異熟果,其中主宰都不可得。所謂作者及與受者,唯有於法,假想建立。謂於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中,發起假想施設言論,說為作者及與受者,有如是名、如是種、如是性、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若苦若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極於壽量邊際。
[解]1)復審思擇唯有諸業及異熟果,我們現在這個生命體裡面,就是有業。業主要是你的心動,表現在身口上,就造很多的業。或者是定業、或者是就是不動業、或者是福業、或者是罪業;及這個業力所得的果報,就是這二件事。在這個業和異熟果裡面,說是有個主宰性,常恆住、不變易的東西是不可得,沒有我可得。有我論者認為有一個作者,有受者。在因名為作者,在果名為受者。就是這個我的體性,它能做善,也可能也能做惡;將來在果報的時候,就是受苦,也可能是受樂。說是有這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我,是作者、是受者。但是佛法說,其中主宰都不可得,也沒有作者,也沒受者。那麼裡邊有什麼呢?就是於這一切有為法,色受想行識有為法,由假想所建立的事情,只有業和果報,另外沒有。
2)就是於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裡面,在十二緣起裡面,發起假想施設言論,說為作者及與受者。就是這個人,在十二緣起裡邊,發動一個假想,不是真實的,就是有所憑藉,有所憑藉叫做假,假者藉也。就是假藉這件事,就給它安立名字,就是假想。這個假想有什麼作用呢?能安立種種言論,說種種話。現在說什麼話呢?十二緣起裡面有一個我會作,有個我會受。我在因地的時候,是作者;在果地的時候,是受者。
3)有如是名,現在或者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間,或者是在地獄、餓鬼裡邊,他有個名稱,他叫什麼名字,叫某甲。如是種,種類,比如說他在人間,或者婆羅門中,是剎帝利中、吠舍、首陀羅。如是性,性就是他的父親叫什麼名字?母親是什麼名字?他是這個種性的人。如是飲食,就是他得到的果報,他的生活情況怎麼樣?如是領受若苦若樂,或者說這個人走運,做十年宰相,就是受樂。或者被人家搞跨,下台,就是受苦。如是長壽,他的壽命或者是七天,或者是一百年,或者是二百年。如是久住,一切異生的壽量,也有的人壽命非常的長;地獄的眾生壽命很長;一個龍,這個龍王壽一中劫,也是很長的;天上幾萬、幾千萬年乃至到八萬大劫,壽命這麼長。如是極於壽量邊際,阿羅漢,心清淨,應該活兩百歲,就能活兩百歲。若是放逸,就是折損自己的壽命。
sa punaḥ pravicinoti / asti karmāsti vipākaḥ / kārakas tu nopalabhyate /yaḥ karttā vā pratisaṃvedako vā syānnānyatra dharmasaṃketāt / teṣv evāvidyāpratyayeṣu saṃskāreṣu yāvaj jātipratyate jarāmaraṇa saṃjñā prajñaptir vyavahāraḥ kārako vedaka ity evaṃ nāmā evaṃ ja[ā]tya evaṃ gotra evam āhāra evaṃ sukhaduḥkha pratisaṃvedī evaṃ dīrghāyur evaṃ cirasthitika evam āyuḥ paryanta iti /
又於此中,有二種果,及二種因。二種果者,一、自體果;二、受用境界果。二種因者,一、牽引因;二、生起因。自體果者,謂於今世諸異熟生六處等法。受用境界果者,謂愛非愛業增上所起六觸所生諸受。牽引因者,謂於二果發起愚癡,愚癡為先,生福、非福及不動行,行能攝受後有之識,令生有芽。謂能攝受識種子故,令其展轉攝受後有名色種子、六處種子、觸受種子,為令當來生支想所攝識 、名色、六處、觸、受,次第生故,今先攝受彼法種子。如是一切,名牽引因。生起因者,謂若領受諸無明觸所生受時,由境界愛生後有愛及能攝受愛品、癡品所有諸取,由此勢力,由此功能潤業種子,令其能與諸異熟果。如是一切,名生起因。由此二因增上力故,便為三苦之所隨逐,招集一切純大苦蘊。如是名依觀待道理,尋思緣起所有道理。
[解]又在這個十二緣起裡邊有兩種果報及二種因。二種果是什麼呢?一、自體果,就是你這個身體,就是自體果。二、受用境界果,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自體果,就能享受色、聲、香、味、觸、法,這就是受用境界果。二種因是什麼呢?一、牽引因、二、生起因。牽引因,就是無明、行,熏習識,就有識種子,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種種子。五種種子還沒能達到有的程度,沒能達到招感果報的程度,有愛取再熏習它,它才能達到招感果報的力量,就變成有。這樣說,由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是牽引因。愛、取、有就是生起因。這兩個因合起來,就是得生老死,就是果。
1)什麼是自體果?就是由現在世,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乃至意識,是阿賴耶識生出來。阿賴耶識生出來眼耳鼻舌身意,你的六處等法,這就是你的自體果。所以真實地說,果報是什麼?就是你的一念心,現在的明了的心,是你果報的主要的東西。
2)什麼是受用境界果?謂愛非愛業增上所起六觸所生諸受。就是在過去生存的時候,造作一些業力,有的是得可愛果報的業力;有的是得非愛的果報的業力。這兩種業力都是有力量的,要有力量才能得果報。這兩種業力,給你一個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心裡面有感覺,或者感覺苦,或者感覺樂,這就是你的果報。
3)什麼是牽引因?
a)就是對這二個果,自體果、受用果,發起愚癡,就是不明白是苦、空、無常、無我,就叫做愚癡。凡夫的眾生對於自體果、受用果,生起的這些惑業苦,是以愚癡的迷惑為最先開始。
b)因為不明白是無我、無我所的道理,所以就會生起種種的行動。福就是修學善法,非福就是造罪業。不動行,不動行就是修學禪定,色界定、無色界定都屬於不動業。先因為有愚癡的無明,然後造作罪業,或者是福業,或者是不動業,都是由無明發動出來。
c)不管是福行、非福行、不動行,它都有一種功能,是什麼呢?攝受後有之識,攝受就是栽培,栽培後有的識,後有是對現在的有說的,現在的有,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現在的生命以後,繼續有生命,所以後來的生命叫後有。後來的生命,主要是有識,就是果報,果報裡邊,識是最主要的。識是從那兒來?就是前一生的福行、非福行、不動行栽培來的。
d)果報裡邊有識、名色、六處、觸、受這些,這些一開始是屬於種子,由種子又得到愛取的薰習,就變成有。在這裡,這個有還不是果報,還是屬於種子。等到這個種子發生作用的時候,它又成就下一期的果報,那個一開始的時候,就是識,然後名色、六處、觸、受,這個時候就叫做芽。這個種子生芽,就是業力開始得果報,叫做芽。就是說凡夫由煩惱而造業,由造業而得果報的次第。
e)眾生因為無明,而發動福業,或者是非福業,或者是不動業,這樣就攝受識的種子。就是成就下一個生命的識的種子,因為下一個生命它還沒有出現,但是先造成它的種子。並不單是識的種子,這個業力,福行、非福行、不動行,還使令眾生展轉的成就後有的名色的種子,因為有識的種子,不會就停留在這裡,又栽培名色的種子、六處的種子、觸、受的種子。有六處,就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六種境界,接觸就會有感受,這個也是先栽培它的種子。栽培的時候,識為先,有識的種子、名色的種子、六處的種子、觸受的種子,栽培這個種子做什麼呢?就是為了使令將來的生命,生支就是十二有支的生支,生支是什麼?生支就是識,這個時候並不是種子,種子生現行。那個識支和想所攝的識,生支是識。想是什麼?想是名色的名,名裡面所攝的識。名裡面所攝的識,就是前六識,前面那個識支裡邊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也是由種子現行。想所攝識,為簡別不是識支的識,這樣加起來就是名色,名就是受想行識,色就是眼耳鼻舌身,有識支現行,一開始得果報的時候,先是識支現行,而後有名色支的現行,而最後有六處的現行,也有觸受的現行。這生起的時候,是有前後的次第的。栽培種子,也是以識為先,但是種子的存在是同時,但種子現行的時候是有前後的次第。現行的果報沒有出現的時候,眾生的無明和行,先攝受彼果法的種子,就是識、名色、六處、觸、受,成就這些種子。如是一切名牽引因。所以,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這七支是牽引因,遠遠的能牽引未來的生老死,所以叫做牽引因。
4)什麼是生起因?
a)假設現在六根接觸六種境界的時候,心裡面有所覺受,受是以觸的因緣而出現,所以受這個地方有觸,而觸這個地方也有無明,就是不知道是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苦、空、無常、無我,也不知道色聲香味觸法也是苦、空、無常、無我,就是沒有這種智慧,所以觸裡面有無明,有這樣的無明觸所生出來感覺的時候。
b)有受的時候,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有愛,由這個愛又生出來後有愛,這個生命以後的生命的愛,也就是我愛,就是在色受想行識上,有一種我愛。前面是觸緣受、受緣愛,這是境界愛,生後有愛,就是愛緣取,就是四種取的我語取。在這個同時,在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的時候,還能攝受愛品,這就是欲取,四取裡面的欲取,對色聲香味觸這個欲,這個煩惱也現起。癡品,就是見取、戒禁取。有常見、斷見,或者其他宗教的一些軌則,這是屬於癡品。這樣有我語取、欲取、見取、戒禁取,這四取都具足,所有的這些取著、煩惱都在內。
c)由此愛、取的勢力,愛、取的勢力發生作用的時候,就是叫做功能。潤業種子,就是由無明、行所熏習的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愛取的煩惱一現行的時候,就加強識、名色、六處、觸、受的種子,使令他的力量增長。增長到什麼程度呢?就使令他有力量,能夠送給你一個果報,能有這個力量,這個時候就是有支。前面這一段所說到的愛取有,這就是生起生老死的因。
5)由前面牽引因和生起因,這兩種因的強大的力量故,就有三種的苦惱隨逐你,它和你不分離,終究是要遇到這種苦惱的,就是生、老、死出現,生、老、死三苦之所隨逐,你就招集來很多的純大的苦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個蘊就出現,或者人天的,或者三惡道的,這個苦蘊就出現。前面說由這兩種因,令你得到生老死的果。生老死的出現,要待牽引因和生起因;若沒有這種因,生老死是沒有的,所以叫做觀待道理。思惟這個觀待道理,也就是思惟緣起所有的道理。
api ca dvividhame tat phalaṃ / dvividho hetur ātma-bhāvaphalaṃ ca viṣayopabhoga-phalaṃ ca /ākṣepakaś ca hetur abhinirvarttakaś ca [/] tatra atmabhāvaphalaṃ yad etad vipākajam ṣaḍāyatanaṃ viṣayopabhogaphalaṃ yo(yā)iṣṭāniṣṭakarmādhipateyā ṣaṭsparśasaṃbhavā vedanā[/] tatra akṣepako hetur dvividhe phale sammohe[ā]sammohapūrva kāś ca puṇyāpuṇyāniṃjyāḥ saṃskāraparigṛhītaṃ ca punar bhaṃvavijñānāṃ kura prādurbhāvāya tadvījaṃ vijñānaparigṛhītaṃ paunarbhavikanāmarūpabījaṃ ṣaḍāyata-nabījaṃ sparśavedanābījam iti / ya evam āyatyāṃ jāti-saṃjñakānāṃ vijñā[na]nāma-rūpaṣaḍāyatanasparśavedanānām utpattaye / ānupūrvyā pūrvaṃ eva bījaparigrahaḥ / ayam ākṣepa[ko] hetuḥ / yat punar avidyāsaṃsparśaja[ā] vedanā vedayamānas tadā-lambanayā tṛṣṇayā paunarbhavikīṃ tṛṣṇām utpādayati / tṛṣṇāpakṣyaṃ mohapakṣyaṃ copādānaṃ / parigṛhṇāti / yadvalena yatsāṃmukhyena tatkarma vipākadānadā na samarthaṃ bhavaty ayam abhinirvaṛttihetuḥ / imaṃ ca dvividhaṃ hetum adhipatiṃ kṛtvā evaṃ asya trividhaḥ duḥkhatānupakṣasya kevalasyāsya duḥkhaskandhasya samudayo bhavatīti / evam apekṣāyuktim paryeṣate/
復審思擇,於是緣性緣起觀中,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愚癡。又審思擇,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內現證、有比度法,亦有成立法性等義。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尋思緣起所有道理。是名勤修緣起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毘鉢舍那。
[解]1)這個修緣起觀的這位禪師,在禪定裡面,還很認真的觀察。觀察什麼呢?於是緣性緣起觀中,就是對這緣性,就是四種因緣,因緣、次第緣、所緣緣、增上緣,緣的體性。緣起,就是十二緣起。在這樣的觀察裡邊,善修、善習,又能夠多修習,就能把自己內心的糊塗、無明,就能夠息滅,它有這樣的作用。這就是作用道理。
2)又審思擇這個緣起的道理,是有佛陀的法語為證,自己長時期的這樣觀察,也能夠深刻的,有信心。修緣起觀和不修緣起觀是不同,這是比度法。
3)而這樣緣起的道理,從無始劫來,就成就這種法性,法性、法界、法住,這些事情。這樣這一大段所說的話,就是根據作用道理,根據證成道理,根據法爾道理,尋思緣起所有的道理。是名勤修緣起觀者,尋思六事差別所緣毗缽舍那。六事差別是所緣,毗缽舍那是能緣。前面這一大段,就屬於緣起觀的所緣和能緣。
idaṃ pratyayatā pratītyasamutpādaḥ / āsevito bhāvīto mahoprahāṇāya samvartate / āptāgamopyeṣa pratyātmika ānumānikhopyeṣa vidhiḥ /prasiddhadharmatāpy eṣa te (ṣeti) evaṃ kāryakāraṇayuktim upapattisādhanayuktiṃ dharmatāyuktiñ ca paryeṣate //
3.《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卷32:又於緣性緣起觀中,初修業者由聞思慧增上力故,分別取相。謂諸有情,由有種種無智愚癡,現見無常妄計為常;現見不淨妄計為淨;現見其苦妄計為樂;現見無我妄計為我。彼諸有情,有如是等種種顛倒;顛倒為因,於現法受、及後所生諸自體中,發起貪愛;由貪愛故,造作種種生根本業;此煩惱、業為因緣故,感得當來純大苦蘊。
[解]1)又於緣性緣起觀中,初開始用功的人,怎麼樣學習這個法門呢?初開始學習這個法門的人,由於自己肯努力拿出時間學習緣性緣起觀,學習以後,又能夠專精思惟緣性緣起觀的道理,這樣內心裡面就成就一個殊勝的力量。你這個智慧的力量,能分別緣性緣起的相貌,能把緣性緣起的相貌拿過來,顯現在你的心裡邊。
2)就是很多的眾生,由有種種的沒有智慧,很多的事情都沒有智慧,就是愚癡不明白道理。現見無常,眼前的這個大的局面,很明顯的就會有變化,你本身的榮華富貴會失掉,但是總是認為我有希望,妄計為常。現見不淨,妄計為淨,自己所愛著的境界都是不美妙的,但是就認為是美的。現見其苦,妄計為樂,根本吃很多的苦頭,但是還認為這裡面還是有樂。現見無我,妄計為我,從眼耳鼻舌身意的經驗上看,很多事情都不能自主,但總感覺到我能主宰,還是有我的。
3)這個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有這麼多的、各式各樣的顛倒迷惑。這個顛倒迷惑就是煩惱,以煩惱為因,在現在這個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裡邊,有很多的覺受;在這裡就是生出貪愛心。及後所生諸自體中,現在這個生命體終究有一天結束,又生出個生命體。現在這個時候,假設這個人不認為是斷滅,將來還有生命的話,也是發起貪愛。自體,就是自體愛。現法受,文句上好像偏於境界受,於境界受起愛。境界受也一定有自體受;有自體受也就有境界受。這兩種受都是發起貪愛。
4)由於自己有貪愛,貪愛的時候一定是有所不足,要進一步的爭取,就要採取行動,所以造作各式各樣的業力。這個業力是將來的生命生起的因緣,所以叫做種種生根本業。以業為因而得果,所以業就是根本。但是業的生起,以貪愛為根本,貪愛就是煩惱,所以是貪愛和業和果報,惑、業、苦。前面因煩惱而有業,因煩惱業為因緣故,就是招感將來的純大苦蘊,得到的色受想行識是苦惱的境界。
5)什麼是由貪愛故造作種種生根本業?愛有三種,謂欲愛、色愛、及無色愛,由此三愛近感當生,就是距離這個生命最近的,就是下一生,是故偏說造作種種生根本業。又復無明緣行及受緣愛,於爾所時,無明與愛非不俱有,無明緣行的時候,沒有愛嗎?也是有愛。受緣愛的時候沒有無明嗎?也是有,都是非不俱有。然而發業的是在無明這一方面它的力量,它的作用大,就是無明發業為初。貪愛能幫助你去受生死,就是無明造的業,那個業還不一定得果報,若有貪愛的時候,那個業才能得果報。貪愛在潤生這一方面說,無明就在發業這一方面說。貪愛能使令這個業最後圓滿,有招感果報的力量。所以雖然過去由無明造業,現在得阿羅漢道,就沒有愛,那個業就不能得果報,所以有這麼一個差別。是故當知造作種種生根本業,於中非不說有無明,但約究竟,說由貪愛。
tatredaṃpratyayatāpratītyasamutpāda
ādikarmikaḥ śruta-cintādhipateyena parikalpi-taṃ na nimittam udgṛhṇāty
anyeṣāṃ sattvānām ajñānaṃ sammoho yeneme pratyakṣam anityaṃ nityato
[a]vagacchanti pratyakṣam aśuci śucitaḥ duḥkhaṃ sukhataḥ nirātmakatām
ātmataḥ /viparyastā ete sattvā viparyāsahetor d(ṛ)ṣṭe dharme vedanāsu
samparāye cātmabhāvābhirnivṛttau tṛṣyanti tṛṣitāś ca jatimūlakāni
karmāṇi kṛtvā evam āyatyāṃ karmakleśahetu [...] kevalaṃ
saṃduḥkhamabhimirvartayanty evaṃ nimittam udgṛhyādhyātmam adhimucyate
/ayam api kevalo duḥkhaskandha evam eva saṃbhūta iti /
彼既善取如是相已,復於其內發起勝解。謂我今此純大苦蘊,亦如是生。又我自體無邊無際,從先際來初不可知,亦如是生。彼諸有情去、來、現在一切自體苦蘊所攝,亦皆如是已生、當生。如是緣性、緣起正觀,一切皆是真實作意,更無所餘勝解作意。若於自身現在諸蘊緣性緣生作意思惟,是名於內身、受、心、法住彼循觀。若於他身現在諸蘊緣性緣生作意思惟,是名於外身、受、心、法住彼循觀。若於自他過去、未來所有諸蘊緣性緣生作意思惟,名於內外身、受、心、法住彼循觀。餘如前說。
[解]1)那個修行人,既然能夠取得緣起的相貌,在奢摩他裡邊,在他心裡面又發起勝解的觀想。我這個純是大苦惱的生命體,也是無明緣行、行緣識、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也是這樣現起的,沒有例外。
2)又我這個生命也是很多的,並不只是這一個生命。怎麼很多呢?從無始劫以來,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不可知,推不到那個第一因。從久遠來就是這麼生的,不只是今天,所以這個生是很多。其他的三界內一切眾生,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的生命體,苦蘊所攝,也都是這樣,也是無量無邊。有的是已生,有的是將來。
3)如是緣性緣起正觀,一切皆是真實作意,更無所餘勝解作意。我這樣觀想,這樣思惟,和事實是相符合,真實是這樣。離開真實作意之外,另外並沒有其他的勝解作意。為什麼?因為觀緣起自相、共相及真如相,是故說言一切皆是真實作意,無別安立事相可得,是故說言更無所餘勝解作意。
4)這是由真實作意,轉入到修四念處觀。若是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邊,能夠對自己現在的生命的色受想行識的諸蘊的緣性緣生。緣生是在果上說的,因緣所生的果;緣起是在因上說。作意思惟,思惟現在的色受想行識就是十二因緣這樣生起,是名於內身受心法住彼循觀。就是從緣起上來觀察色受想行識,觀察身受心法這四念住,這樣觀察,這就是於內修四念住觀。
5)若於他身現在諸蘊緣性緣生,作意思惟,是名於外身受心法住彼循觀。
6)前邊於自、他,都是約現在說。現在這個內外,若於自他過去、未來的諸蘊,緣性緣生作意思惟,這就叫作內外的身受心法住彼循觀。趣入是這樣,對勝進也像前面說。
ye cātmabhāvā nānantā[ḥ] paryantāḥ
pūrvāntam ārabhya yeṣām ādir eva na prajñāyate /te'py evaṃ bhūtā eṣām
api sattvānām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āḥ sarva evātmabhāvā
duḥkhaskandhasaṃgṛhītā evam evābhimirva(ṛ)ttāḥ āyatyāṃ notpadyante / sa
khalv ayam iyaṃ(daṃ)pratyayatāpratītyasamutpādamanaskāraḥ
sarva-bhūtamanaskāra eva nāstya [ā]dhimokṣikaḥ / yadi na punar ātmano
vartamanān skandhān pratītyasamutpannān manasikaroti / tadādhyātmaṃ kāye
yāvad dharmeṣu dharmānudarśī viharati / yadā ca punaḥ pareṣāṃ
vartamānān skandhān pratītyasamutpannān manasi karoti /
tadādhyātmabahirdhā kāye yāvad dharmeṣu dharmānudarśī viharati /
yadātmanaś ca pareṣāṃ cātītānāgatān [skandhān] pratītyasamutpannān
manasi karoti / tadādhyatma-bahirdhā kāye yāvad dharmeṣu dharmānudarśī
viharati / śeṣaṃ pūrvavat /
標籤
- 00雜阿含總圖 (49)
- 01法句經總圖 (7)
- 02俱舍論總圖 (9)
- 03禪經總圖 (6)
- 04心理學 (12)
- 上課概論 (57)
- 大毘婆沙論 (2)
- 大乘經 (34)
- 大乘論 (29)
- 大般若經 (29)
- 大般涅槃經 (1)
- 大寶積經 (16)
- 中阿含 (36)
- 古德 (2)
- 正法念處經 (72)
- 阿毘達磨 (21)
- 現觀莊嚴論 (40)
- 無說而說 (12)
- 集論 (46)
- 楞伽經 (6)
- 瑜珈論 (9)
- 解深密經 (3)
- 對比 (1)
- 維摩詰所說經 (20)
- 雜阿含 (207)
- 雜阿含圖 (67)
-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 (34)
- dia (2)
- ubunt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