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上課概論-19(ZA22)

第十九講


六隨念之法隨念引導

於世尊正法律,現法能離熾然,不待時節,能自通達。現前觀察,緣自覺知。

什麼是現法?正確的修習八聖道的時候,在現法中、在這一生,都可以進入四聖諦的現觀。

什麼是離熾然?在修習八正道的時候,能夠遠離熾然的煩惱。

什麼是不待時節?由於正確修習八聖道的時候,當下就能進入四聖諦現觀。

什麼是能自通達?由於八聖道的修習多修習的緣故,能通往四聖諦、能到達四聖諦。

什麼是現前觀察?由於八聖道的修習多修習的緣故,能夠現前觀察四聖諦,能夠如實知見四聖諦。

什麼是緣自覺知?世尊所說的四聖諦,佛跟佛弟子在自己的內心中,覺悟知見為苦集滅道。

佛陀所說的法- 初善、中善、後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

什麼是初善?聽聞佛法的時候內心起歡喜。

什麼是中善?聽聞佛法之後,按照佛法的意思修行,沒有困難。

什麼是後善?以究竟離垢、究竟離欲為他最後的目的。

什麼是善義?能夠引發利益與安樂,將來的安樂叫利益,現在的安樂叫安樂。

什麼是善味?文辭善巧、內容有滋味。

什麼是純一?佛陀說法,只是為了無餘涅槃而說。

什麼是圓滿?因為法是尊貴、殊勝的緣故。

什麼是清淨?沒有煩惱叫清淨。

什麼是清白?能夠度脫輪迴之苦。

什麼是梵行 ?梵行即指八正道:1.正見:正當的見解。2.正思:正當的思想。3.正語:正當的語言。4.正業:正當的身業。5.正命:正當的生活。6.正勤:正當的努力。7.正念:正當的意念。8.正定:正當的禪定。

什麼是善說呢?佛陀所說的正法律是善說,因為佛陀說苦真的是苦、集真的是集、滅真的是滅、道真的是道。



皈依三寶,照理來講,應該是佛弟子每天要念佛、法、僧。應該了解佛陀有什麼優點,值得我們皈依。在經文出現是如來、應供、等正覺…包括如來就有十一個名號,每一個都代表佛陀的某一個功德、特性。而我們所謂憶念,就是去想佛陀的功德、優點,因為在憶念佛陀的優點時,會使我們產生歡喜心。如果一個人在森林住的時候、害怕恐懼的時候,這時候憶念佛陀、或憶念法或憶念僧,恐懼心會退掉。佛陀曾教導在山裡面修行怕鬼的比丘,要憶念佛或是憶念法或是憶念僧;而人在臨終的時候,世尊說要憶念佛、法、僧、戒、施、天這六個,叫做六隨念。

佛法僧就是我們三個皈依的對象,三隨念皆是真實的-1)-就是說佛陀真實具有這些功德。2)-佛陀講的法有什麼特質?就是上述的種種法隨念的內容。3)-聽佛陀講的法,依照這個法去實踐,之後煩惱也斷了,所以僧是指聖僧,非凡夫僧。皈依()僧,就是以斷煩惱的這些出家眾為皈依對象,一般是從初果到四果阿羅漢,而大乘法就是包括菩薩。4)或是說你可以憶念- 自己曾經持戒所帶來的功德,在憶念的時候起歡喜心。5)或是憶念-布施、這輩子可能幫很多人,在臨終之前,想到自己曾經做很多很多的善事,那時候內心起歡喜心,起善心而命終。6)或是憶念-欲界天所具有的信戒聞捨慧你也具有,亦即-你自己本身對佛法有信心。世尊所教的基本戒律(五戒、八戒)也具備。在佛法的部分也嘗試學習。-就是布施。-這地方是一些斷煩惱的智慧。

在《阿含經》裡面提到:當一個人的心處在比較脆弱的時候,六隨念通常會把心給強化起來!

其中,法隨念在我們修學上蠻重要的!世尊所教的法,

第一個大原則是現法見道-在這一生,就可以見道、斷煩惱!不是說等到下一生或幾生之後,不是!而是只要方法(八聖道)對,今生就可以見道,甚至因緣好的話,這一生就可以達到阿羅漢,所有的煩惱可以斷盡。

第二原則是離熾然-熾就是火燒得很旺叫熾然,什麼東西在燒我們?煩惱!當起煩惱的時候,整個身體好像被燒一樣;當起貪心的時候坐立難安;當起嗔心的時候整個身心痛苦…這時候如果按照佛陀教的法-就是八正道,在當下的心可以馬上捨離掉煩惱,這個很妙喔!

第三原則是不待時節-我們種水果,要好幾年才開始收穫;種蔬菜可能需幾個禮拜,這都要長短不一的時間或季節而能收成。但佛法不是,佛法只要是善根成熟的人,或是按照方法修學的人,馬上可以作用,且你的心只要成熟,都能見道解脫。不需要學五年十年…甚至更久。所以在看《阿含經》的時候,會看到有人只要跟佛陀對談,當下那個人就斷煩惱,這個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情。

第四原則就是能自通達,你瞭解八正道的話,按照八正道修學可以帶領你到涅槃,所以通達是說八正道可以引導你到涅槃,誰引導你去解脫?不是佛陀,是法,是自己的善法引導你往前走、走向解脫。

第五原則是現前觀察,世尊講的法,在當下就可以用得到,例如佛陀教慈心觀,馬上就可以用到慈心觀。只要憶念佛法的功德,身心馬上可以轉變,馬上就可以看得到的叫現前觀察。

第六原則是緣自覺知,這個地方很妙,佛法要自己去領悟,不是別人讓你領悟,佛陀最多只是講法,能不能體驗到這個法的滋味,就要靠你自己去領悟。亦即無人可以幫我們解脫,只有自己可以讓自己解脫,當你真正了解法/四聖諦的時候,自然就會解脫;別人擋不住你的!你不了解法的時候,誰推你、幫你都沒有用,還是卡在那裏,不了解就是不了解,你沒有辦法解脫的,因為解脫的關鍵在智慧!所以為什麼修行只能在個人、自己本身,督促自己往前走,領會到法的道理,都是要靠自己,老師的工作只是告訴你那個道理,內心的煩惱就靠自己在降伏。老師只能告訴你說,你起了煩惱要用什麼辦法來處理,但是煩惱能不能降伏,靠你自己能不能用上方法,這個地方很重要。假如這個地方擺錯位置的話,常常把自己的問題丟給佛菩薩,求佛菩薩幫我們解決生命中的一些問題,這個方向就是錯了!佛的法基本上有這六個特質。

**《二十二經》經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比丘名劫波,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

  「如世尊說,比丘心得善解脫,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

  爾時,世尊告劫波曰:

  「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心善解脫,善哉!劫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劫波!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色愛除已,心善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識愛即除;識愛除已,我說心善解脫。

  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脫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所以者何?愛欲斷故;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

  時,劫波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

  爾時,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善解脫,成阿羅漢。



這一部經跟前面幾部經有點不一樣,特色歸納如下:

  1. 在第一經到第十四經有一個特色:經文都是世尊自己講出修道的道理,沒有人問。我們經文的格式很單純。

  2. 第《十五》經到《二十一經》開始有問答,但是只"略說法要",請世尊重點開示。

  3. 從《二十二》經開始到《二十九經》開始有問有答,但侷限在世尊說過的話,我哪裡不懂而提問。所以大部分是"如世尊說…"什麼話,經文會出現"云何"或是"何以故"

這個地方很重要,因為很多資訊進來的時候,是真、對或錯,我們不知道,怎麼辦?就像在看書的時候,可能版本不一,或是法師說法各執一方,會發現不一樣、起衝突, 怎麼辦?所以經典中" 云何…."有三個意思,什麼?(你要先問對方講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如何?
例如:世尊說心解脫,我問世尊您說心解脫是什麼意思呢?(這地方要先確定下來)接著,你說心解脫何以故?根據什麼道理?

所以我們吸收到不同的資訊時,需要篩選的兩步驟,第一是這個名詞或是某一個概念是什麼意思,要先確定下來才能往下。第二是你這麼講有什麼道理?比如諸行無常的主張,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你怎麼確認這句話是對的?習慣思考的人不會那麼容易相信別人講的話,這時候應該去確定你說的諸行是什麼?先知道什麼叫諸行,再確認什麼叫無常,再了解諸行是無常,根據什麼道理?如果你不這麼問,而直接接受諸行就是無常。背後道理是什麼?不知道,接受一個你不知道的東西,不是對的方式。譬如:人生是無常這句話,在還沒出事之前,或家裡還沒有發生狀況之前,人生怎麼會是無常?人生是常啊!到底人生是常還是無常,世尊是站在什麼樣的道理來講?這要弄明白。又比如解脫這個名詞,表面上感覺很好,然而不理解裡面內容是什麼的話,背後是空洞的。

接下來,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這個比丘問佛陀:世尊!什麼叫作比丘心得善解脫?心得善解脫這句話是世尊講的,善就是好;解脫就像我們被綁住一樣把它解開來;脫就是脫離了那種狀況。什麼東西在綁住我們?世尊在經文解釋貪愛心在綁著我們,你怎麼樣解脫?-解除貪愛的狀況,而且這種解脫是好的。什麼情況叫好?貪愛心沒有出現是好嗎?不是!貪愛心根本再也不生起,才叫好!所以這地方是貪愛心的種子,整個種子都斷掉,才叫做好。煩惱從根斷掉才叫好解脫。煩惱只是暫時不活動不叫好解脫,那個只是暫時解脫。他問這個問題,然後世尊就說你能夠問如來心善解脫,問得好!

這裡出現如來這個詞,什麼叫如來?如來是佛陀的名號之一,會發現在經文裡面,同樣是指佛陀目前有三個名詞出現,還有一個善逝,同一人可以用很多個名詞來稱他,用不同的東西來修飾同一個東西。可以看出在印度的語言文化背景表達很豐富。

如來一詞在《瑜伽師地論》解釋的很有意思,言無虛妄,世尊從開悟那天開始,到他入涅槃期間不講假話!《阿彌陀經》中提到阿彌陀佛廣長舌相,就是因為這人從來沒有講過謊話。現在讀的經或佛陀講的經裡面是真實語,這地方很重要。

怎麼樣達到心解脫?在《阿含經》的第一經的時候,就出現,第一個就是要觀色無常,如是觀的話,叫做正見,正見生起的時候,厭離心生;厭離心生起的時候,喜貪盡;喜貪盡就叫心解脫。這剛好跟第二十二經是一樣的,但是多了當觀知諸所有色。所有色包括十一種類型: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好醜跟遠近,但第二十二經它沒有提正見、厭離、喜貪盡這些,它直接講愛欲斷,愛欲斷叫心解脫。從這地方可以看出來,經文在不同的地方,有些地方會省略,有時候會重講。第一部經偏重在講觀色無常;這一部經重點在我們要觀五蘊的所有。那什麼叫所有呢?色本來是一個物質,但是在我們的身上,呈現出五根、五境,還有法處所攝色。什麼叫五根呢?就是眼 耳 鼻 舌 身;五境就是色 聲 香 味 觸,平常在使用感官所看到的境,這些都是色。而法處所攝色,是指我們心裡面所想的東西。比如我現在想大殿裡面的佛像,這叫法處所攝;這個的色法是自己想出來,別人看不到,這叫法處所攝色。 比如我現在想我家裡的媽媽,媽媽的樣子會出現在我的腦海,但是你們看不到;它只是心裡面所出現的一個影像,也是個色法。

再來,受有六種受,就是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跟六境相接觸的時候,眼睛看到顏色(知道這是黃色的、白色的),有了別作用,就是根、境、識,這三個和合/三個碰在一起,叫觸。眼睛藉著眼根看到顏色,內心了別我知道這叫黃色的,這時候我內心產生這黃色是我喜歡的,內心有感覺出現這叫眼受。眼耳鼻舌身有六種感官對象,會引發不同的感覺出現。再來,想也有六種,想就是概念,也是一種認知。比如眼睛看到花的顏色是黃色,有舒服快樂的感覺,而我也知道這花以前看過、叫什麼名,所以有六種感官引發的六種想。同樣的行也有六種,行叫意志作用,就是我想做什麼事情。比如我看到這個花黃色的,很想要摘下來,想要摘下來這個念頭就叫行;這聲音很好聽我想要把它錄下來,這個叫耳根引發的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識。所有的色,就是色法會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出現,經文是用十一種模式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