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1日 星期四

上課概論-30(ZA259)

 

第三十講

經文 三十六經 無間等經

承上一講,首先你要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解脫。但是這樣的信心從哪裡來?我為什麼相信可以?我為什麼相信解脫是可以做得到的?

  1. 信從人來-信順:可能我們遇到某一特別的人,品行、道德、知識學問…或者因為看到這個人的成長進步,產生了信心,先對人有信心,建立在彼人身上,所以對法有信心而學佛,這叫信順。

  2. 信從法來-淨信:可能聽人講法,四聖諦、生死輪迴是怎麼一回事,了解原因、又或了解修行的方法,明白道理,所以對法有信心,這叫淨信。

想要在生死輪迴中達到解脫,只是建立在人身上,這樣的信心是不夠的。因為你的信心,僅僅是由於相信、順從他,比如他叫你念《金剛經》念十遍,你就真的去念十遍;去拜佛拜一萬拜,為什麼?不知道!而當信心建立在法上,就是瞭解那個道理,這時候產生的信才算清淨的、沒有煩惱,藉著法可以讓你的心清淨。

如何知道你的信心有沒有確實建立起來?在《瑜伽師地論》講到:信心如果建立、生起來的話,身遂毛竪悲泣雨淚。身體汗毛豎起、起雞皮疙瘩,整個好像被過電一樣,發麻、舒服。因為心裡改變,身體也會反應。悲泣落淚就是莫名其妙而哭,哭什麼不知道…就是覺得聽聞到這法,內心好像有一股情緒就一直流眼淚。會發現到對法的信心慢慢建立起來的時候,心轉變、身體也轉變,這是一種指標性的訊息,表示心在某部分已經很堅固。所以《瑜伽師地論》裡面有說明一個人適合什麼法,就以這樣的身體訊息作為偵測點。比如聽四聖諦、十二緣起的道理時,你一直流淚的話,表示心性適合走這一條方向;又或念佛法門、其他法門等等,相應時身心自會反應,佛教稱之為種性,你的種性就是你的個性適合走這條路,在世間叫性向測驗。當你不知道自己要走哪一條路的時候,你可以嘗試去接觸不同的東西,然後有些東西觸發你情緒活動,大概就是合適你的方向。

四瑜伽 在內心活動時,有四個心裡過程。信為欲依,先要有信心,相信這個法值得追求、自己可以做得到,這時候才有欲,有那個動力想要做。欲為勤依,想要的動機升起來你就會努力,
現況是確認信心。第一個是我可以,第二個是我想要。

想要的目標、夢想願望:1. 想要解脫、得涅槃) 2. 請問法師-求法3. 準備資糧 (準備種種需要的條件)4. 修習-努力實踐

努力有兩項重要的特質:勇猛跟堅固。所謂勇猛:知道這條路上會遇到困難,不怕,這叫勇猛;知道出家會有很多障礙,不怕。當真的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問題障礙的時候,不退叫堅固。例如玄奘法師要去印度,他知道這路上會有很多很多的困難,他知道卻不怕-勇猛。而當他真的遇到困難時,他不退。所以勤是屬於精進的部分,而精進是成就任何善法的基礎。一件好的、值得你做的事情,必須要靠精進才能成功。

止觀 你必須在修止跟觀的過程中保持勇猛跟堅固。後面就是需要時間跟實踐。

接著看舍利弗的回答: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 如果這位比丘沒有得到無間等法,沒有現觀四聖諦。欲求無間等法 內心想要追求現觀四聖諦,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

舍利弗回答這第一個問題:你用什麼方法、或用什麼行動來追求?精勤! 你必須要很精進、很用功用這方法你才能求得到。什麼叫精勤?佛經用一個形容-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精進的程度像你頭髮著火了,這是很急的一件事情 ,但是你要去思惟四聖諦的道理卻比這更急!可知世尊看事情的輕重在哪裡!身體被燒掉了也只不過死一次,但有機會觀察四聖諦道理的時候,生死輪迴可以結束!以後讀到四聖諦的時,可以看出世尊那種嚴厲,是觀察四聖諦比較重要呢?還是頭上燃火了去救火比較重要?我們一定認為火已經燒到頭頂,自然救火比較重要!不救就沒命了!但在世尊的角度,你花一秒鐘、一分鐘去觀察四聖諦的道理,比你花時間去救你頭燃還急!這揭示修行道上,如果能區分輕重緩急的次序的話,修行道路 不會被耽擱!所以要注意在做事情時的次序選擇,第一順位,什麼是又急又重要的,優先處理。第二是急要先做還是比較重要的先做?比較重要要先做!第三個是急但是輕,先緩無妨。第四個又不急又不重要的,當然最後處理,正如儒家所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例如出家修行生活,最重要是什麼?禪修止觀,或者念佛法門,什麼時間去做?早課!一早就優先去做,那麼接下來,處理些俗事、道場瑣事,輕重緩急是哪一個把它定下來,就不會覺得自己沒用功到,因為時間分配恰當!次序定錯,時間不夠用,不僅不夠用,你該做都沒有做!

再來就是以什麼方便求?精進就是你的方法、你的行動。精進的一種態度是如救頭燃,你要擺在第一順位。第一順位是什麼?把時間花在思考,思考什麼呢?思考五受陰。五受陰是我們觀察的對象,這地方有八個概念。在舍利弗的答案裡,認為現況是凡夫,想觀察到現觀四聖諦的話,第一個是精勤你的態度要改變,第二個是思惟腦筋的思考對象要改變。你要考慮的是五受陰為病為癰五受陰/五蘊/身心像一個病。

五受陰

玄奘法師翻譯成五取蘊,為什麼叫五取蘊?佛教在語言上的表達有時候很直接。我們的生命是怎麼來的?從煩惱來的。如果沒有煩惱,生命是不會出現,所以這個字意指煩惱,因為過去世有煩惱,所以今生會得到一個生命體,今生得到生命體,我們還是起煩惱,所以下一世還會再得一個生命體,因此生死輪迴停不下來。所以,必須掌握製造我新生命的主人是誰?是
的意思,一個是煩惱。另外一種,經文解釋取就是欲跟貪,即貪愛的心。所以對這個生命體,必須以八個概念觀察:

  1. 我們的生命或者這身體是產生種種疾病的源頭,只要有這個身體就會有各種疾病。所以,觀察這個身體/生命體就像很多病聚集的地方。

  2. 這個身體/生命體就像長膿瘡,膿是已經爆出來,還沒爆出來的叫癤或是叫疔。意思是當這個生命面對外境、跟外境相接觸的時候,我們會產生許多的煩惱,就像膿一樣流出來。這叫癰。

  3. 像針在刺你一樣,我們有快樂、痛苦和平淡這三種感覺/受,但是每一種感覺就像刺一樣地刺你,一下快樂、 一下難過、一下子平淡,每一次感覺出現就刺你一下。

  4. 我們的五取蘊就像殺手/兇手一樣,你對它很好,食衣住行無微不至照顧著,到最後要你的命卻是它!這很奇怪,你對它最好,害你的居然是它;像殺手一樣隨時在等著我,要斷我的命。

  5. 無常 再來是從生滅的角度來觀察無常。所謂無常,是我的生命體本身 一直在生滅(生起跟消失)。生滅的意思,從大範疇來看是緣起的生滅,另一個叫剎那的生滅。緣起的生滅範疇比較大,比如因為無明,因為行,所以果報體出現;因為無明,因為愛,所以果報體出現,形成時間比較長。剎那緣起是指我們的身心、色法、名法皆如此,只要生命一活動,我們這些物質現象跟心理活動一生起就消失、一生起就消失…

  6. 由於因緣與剎那的生滅,所以它有三種苦(三種受),讓我們不舒服的感覺生起的時候,它本身就是苦,所以叫苦苦。儘管快樂的感覺生起是好,但過了一陣子就消失,這叫壞苦。不苦不樂也是好事,平平淡淡,但不穩定,有時快樂有時難過升起,所以並非一直保持平淡穩定。因此這三種受就像三種苦一樣如影隨形,只要我們心在活動,感覺不外乎這三種特質。

  7. 離開這個生命體,沒有另外的東西在控制我的生命,沒有那個我。離開了五蘊之外,沒有一個我。

  8. 非我 五蘊本身就不是我,因為它生病、死亡我做不了主,所以是無我、非我。


可以看出來舍利弗的意思是教我們觀五蘊。以前學過觀五蘊的時候是觀無常、觀苦 、空、無我,但這個地方是多四個,為什麼多出來?看一下整個修行的一些資訊。從第一經到前面好幾經都告訴我們:假如要產生正見,正見就是現觀的時候獲得的,如實知、如實見、覺、明、慧、現觀這六個名詞,都是同樣的內容。

要得到這樣的現觀經驗,方法是觀無常 苦 空 無我,這是共同的項目,然後再觀察 每一個五蘊/色蘊,過去、現在、未來、內(自己的身體)、外(別人的、有情、無情物);粗細 、好醜、勝劣、遠近,總共十一個。這一部經開始多加如病等四,多加這些有何用?在修觀的次序方面照理來講,這樣子就足以斷煩惱,為何要多這四個?觀無常 苦 空 無我這四種像在講,而如病…等四好像在觀。這裡用生活中能夠感受到的例子來跟你的生命做連結;亦即我們佛經裡面出現的那些譬喻、隱喻,其實就是修行用的。在的觀察基礎下,再加上的時候,強度更大!如般人提到《金剛經》的時候只會記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一句話,就會用了!但是告訴你一切有為法無常 苦 空 無我,也許不知道。為什麼要觀病癰刺殺?這會讓你產生什麼感覺?討厭、不喜歡,厭離心會升起。在佛教有一種修行方法叫欣上厭下,就是心向著比較高的目標,對比較下階的、我現在所具備的東西就不喜歡。如果我們在念佛修淨土法門,娑婆就是厭下,淨土就是欣上。對淨土要有一種渴望、要去那裡;但是對於娑婆、所在的世間,我一刻也不想留,要的心很強,不要的心也強。

所以在修行上會善用這種內心的情感是很大的推動力。比如在修禪定的時候,從初禪、 二禪、 三禪、到四禪,初禪怎麼跳二禪?或是還沒得定想得定,一樣要產生欣上厭下的心:對於禪定的快樂覺得精緻,而產生欣上心;對於欲界的五欲、外在物質,覺得太粗糙而產生厭下心。

同樣,在修觀時,對於涅槃,內心產生很強烈的希求「我真的想要得涅槃!」而對於生死輪迴不喜歡,因為它像病…只要擁有身體,隨時都會得病;這個身體在生死輪迴像癰一樣、在生死輪迴中隨時被刺、生死輪迴中生命體就像一個仇人一樣,隨時跟在我後面要殺我、令我不安…所以為什麼這個地方多加病癰刺殺,是那種情緒強度 給拉大,強化對生死輪迴討厭的、不滿足、不快樂的心,對於涅槃的心就更強,但是方法一樣還是觀無常 苦 無我。



所以《清淨道論》特別說明第一次在做觀察的時候,發現你還不能見道,這時可以採取第二個步驟,就是多觀, 這裡是過去等十一種,它經文有四十種的行相,觀察的話可以強化到熟練。

所以者何?為什麼要這麼觀察?是所應處 就是有這個道理,應就是符合、適應。處有很多意思,一個是處所、一個是地方、一個是道理,這麼觀察是符合於道理的。如果比丘對於這個五受蘊精勤思維可以得須陀洹果證。這地方句子很明確就是"假如沒有得到現觀(未得)沒有得初果之前,想得初果,方法是精勤思維。

境行果 :境-你觀察的對象是是誰?五蘊/ 生命體,-你觀察的行相是什麼?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 無常 苦 空 無我,八個相貌,這是內心要活動的。心要注意五蘊有這八個特性。-得的成果是什麼?初果。


經文後半

又問舍利弗:「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 者,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絺羅!已得須陀洹果證已,欲得斯陀含果證者,亦當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 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 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證。」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得斯陀含果證已,欲 得阿那含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絺羅!得斯陀含果證已,欲得阿那含果證者,當復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 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證。」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得阿那含果證已,欲 得阿羅漢果證者,當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絺羅!得阿那含果證已,欲得阿羅漢果證者,當復精勤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 若比丘於此五受陰法,精勤思惟,得阿羅漢果證。」

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得阿羅漢果證已,復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阿羅漢亦復思惟:『此五受陰法,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 非我。』所以者何?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現法樂住故。」時,二正士各聞所說,歡喜而去


由經文可看出整個修行方法是完全一樣:當在凡夫位的時候,希望得初果,方法是精勤思惟八項;已經是初果時,想得到二果,方法也是一樣;二果想得三果,方法還是一樣;三果想得四果,方法還是一樣;第四果阿羅漢果該做的己經做完,還是要修、還是用這個方法,但是修這個方法目的不是為斷煩惱,而是為現法樂住。最後一句話為得未得故,證未證故,現法樂住故。為得未得,為了得到還沒有得到的,這是指凡夫。當我是初果跟二果的時候,我要往上走,叫為會未會( 經文沒有,論有)會就是相遇,為了相遇就是往前走。當我是三果的時候,為了達到四果就是為證未證-要證得第四果但還沒證,還是要修觀五蘊,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但是第四果的時候還是修,目的是為了現法樂住。

現法樂住在論裡面它解釋是色界的四種根本定。什麼叫現法樂住?現法就是當下的生命體、 當下的五蘊裡面,保持心安住在快樂中,心安住在色界的四種根本定的時候,心會快樂叫現法樂住。所以現法樂住通常是指這四種根本定,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是因為阿羅漢已經得解脫,所以他長時間會安住在定,出定之後再做觀,一樣是觀無常 苦 空 無我,如此止觀雙運,所以一直安住在快樂之中,因為定本身會引發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