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上課概論-31(ZA260)

 

第三十一講

經文 三十七經 滅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 尊者舍利弗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卻坐一面。時, 尊者舍利弗問尊者阿難言:「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否?」阿難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 舍利弗言:「阿難!所謂滅者,云何為滅耶?誰有此滅?」阿難言:「舍利弗!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云何為五? 所謂色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如是受想行識,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阿難!如汝所說:此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 是名為滅。云何為五?所謂色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 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如是受想行 識,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 是名為滅。阿難!此五受陰,若非本行所作,本所思願 者,云何可滅?阿難!以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 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時,二正士各 聞所說,歡喜而去。

前面第一段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間 地點 人物都一樣,地點有時候不一樣。爾時, 尊者舍利弗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卻坐一面。這裡有點特別:舍利弗算是大師兄、前輩、長輩,阿難應該算是晚輩,比較早期跟佛陀一起學習的,會去看比較後期跟佛陀學的人,這有點特別。因為舍利弗相當早就跟佛陀學,而阿難跟佛陀的年齡相差三十歲,所以他們其實是很大的距離。時, 尊者舍利弗問尊者阿難言:「欲有所問,仁者寧有閑暇見答否?」我有問題想問你,仁者,你是不是有時間來回答我?阿難言:「仁者且問,知者當答。」阿難說,仁者您且問吧!我知道的話就會回答你。這個地方很有意思:舍利弗在佛教人物中被視為佛陀之下的第二位,佛陀是法王,舍利弗是法將。在世尊之下,演說佛法 修行上撐得起整個佛教場面的就是舍利弗跟目犍連。這樣的人會跑去問一個晚輩,跟世尊距離三十歲的晚輩,這個地方就不是真的請問,不是我不懂需要問你而是在考了!這裡很明顯是在問阿難懂不懂?到底有沒有那個經驗?這不是問知識。因為這時阿難已經是初果,應該知道什麼叫做滅。所以舍利弗問兩個問題「阿難!所謂滅者,云何為滅耶?誰有此滅?」什麼叫滅?(苦 集 滅 道 的滅) 誰有這個滅?誰成就這個滅?他問這兩個問題。

誰有此滅?這個問題:

在我們的經文是講:誰成就這個滅?但是在經文的內容並沒有說到,所以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個是巴利文的意思是說:有哪一些法是滅掉了? 我們稱之為滅。有點不一樣。

我們的經文有一個彼法滅故, 是名為滅所以它這個地方應該是有哪一些法滅掉,那些滅掉的法我們稱之為滅。

云何為滅在佛教的一個觀念裡,怎麼可以驗證你已證果(證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叫見滅得道)? 雖然苦 集 滅 道 在修學過程中,我們是要確認它,但是只有在真正的體驗到或看到、見到滅的時候,才叫做見道,也才能夠少煩惱。平常我們都處在苦跟集之中。所以這地方在修行上就有一個關鍵,看到四聖諦其實就是看到滅,沒有看到滅、煩惱滅掉的這一部分,就不算。一定要看到少分煩惱的消滅,就是破除"我見",才叫見道。阿難跟舍利弗見面的時候,已經是初果所以他知道什麼叫滅,因此舍利弗就考問他:什麼叫滅?怎麼成就滅?

阿難怎麼回答?阿難在回答的時候,是從他的經驗去回答。這地方,第一個關鍵在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 五受陰就是五取蘊、生命體。這個生命體是怎麼來的-?經文給我們一個很重要訊息叫本行所作,本所思願。《瑜伽師地論》的解釋:是指過去,- 行為;-當動詞,造作;過去生所造作的行為。從十二緣起來看的話,是無明緣行,一定先有無明,然後再有愛,然後再有行。無明-觀念、想法影響到-情緒,喜歡、討厭是由觀念帶動的,情緒再影響到-行為。所以本行所作雖然只講行為,但其實後面還有無明和愛。影響生命的型態主要是業,但是業-做善、做惡、禪修…這些完全是受到無明、愛(煩惱)的影響。所以這地方的行如果按照十二緣起的解釋的話,就是福業、非福業、不動業。我們的行為不外乎三類:1. 福業: 在欲界的眾生做佈施 持戒 修定…有福報的事情。2. 非福業:通常是造惡業-十種不善業殺 盜 淫 妄….3. 不動業:表示色界定的業,修定得到初禪以上叫不動,云何不動?心不會被欲界的干擾所動搖。造作此三業還是會感招新的生命果報,所以不動業的色界定包括無色界定。福業與非福業則是欲界的業。

因此本行所作講到現在五受陰/果報體是怎麼來的,乃是我們過去的行為包括煩惱所創造出來的。本所思願是過去所思願;思是思求或願求,也就是過去的願。業與願這二種造成五受陰。

所以阿難回答的這兩句話是要說明「我現在的生命到底是怎麼來的」要知道它怎麼來的才能斷。不知道原因不可能斷,所以阿難以本行所作、本所思願回答舍利弗一個問題「我現在果報體是怎麼來的」。舉例:有人將死,希望下一世投生好的地方,所以他拿花或拿果去供佛。供養佛之後,他發願:願我以此供佛功德,希望我下一輩子成為一個出家修行者。這個例子裡,哪個部分是業?哪個部分是願?分得清楚嗎?

我拿花拿果去供養佛-

我希望下輩子變成一個出家修行者-

我認為並希望下一輩子還有一個生命-無明

在人天法裡面,我希望下一輩子還有一個生命體,叫做出家人的身分,因為還不知道生死輪迴之苦,那個願就是

其實我們每一個動作都有十二緣起在跑。如果透過學習佛法的教理,就會發現到我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五蘊、每一個動作都是十二處、十八界或十二緣起 一直在跑。

所以阿難回答舍利弗:現在的果報是由於過去的行為與願所創造出來的。

這地方很有意思:平常你可能做很多各式各樣的行為,包括善業跟不善業,但是你如果沒有願,它會按照你的行為,看哪一個業比較為主、為重,它就會帶領、引導未來的生命。但是有願的話,整個不一樣!比如在南傳修行者喜歡的一句話:願以(聞法、佈施、禪修、服務行…)此功德,成為我成就涅槃的資糧。希望所做的任何一件善業善法都成就我斷煩惱的資糧,這變得在修行路上有一個導向,由於所作所為都要導向,整個就不一樣。善用此法,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會浪費,會把你的善業的成果,朝向目標。

再來要說明的是無常滅法:五受陰/五蘊是無常,五蘊也是滅法。

無常的意思是指--本來沒有,然後生起來,生起之後消失,這整個過程叫做無常。生滅有兩種,一為剎那生滅, 一為緣起生滅。無常是指剎那生滅,一剎那就有生起與滅,每一個事物的生起跟消失只有一剎那,它不暫停或久留。一生起馬上就消失,速度非常快叫剎那生滅。

滅法 的意思是指具有滅、具有消失的這種特性。這個生命體不會一直活下去,到了一個期限就結束,所以現在這個生命體應該有兩個特質,1. 它每天、每時、每分、每秒都在變化。2. 變化的期限一到,一期生命就結束。

前面兩句解釋五蘊是怎麼來的,第三句話解釋無常-生命體分秒變化,第四句話解釋一期的生命有一天會結束。



然後,阿難說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彼法滅是指五取蘊整個消失,在生死輪迴中的生命整個停下來才叫滅。彼法就是指現在的五取蘊,由過去的業跟過去的願引發出來的這一個果報體,這個果報體在本質上是無常變化,它引起生命的延續,但是這個五蘊滅掉之後不再生起才叫滅。必須具足苦集這兩個原因的結束,集的煩惱必須先結束,苦(指未來的五蘊)才會結束,生死才會結束,未來的五蘊不會再生起;而現在的果報體/五蘊時間到了,它就停下來。真正的滅是指現在未來的果報體不會再出現,因為煩惱斷了。讓果報體延續不斷的原因()是無明跟煩惱(無明--)。要打破無明就是觀無常 苦 空 無我,要打破愛就是上次講的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



阿難言:「舍利弗!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五受陰/ 五取蘊是過去的行為所創造出來的;是過去的思求和願求所創造出來的,這個五取蘊本質上是剎那生滅,它有一期的生命,時間到就結束叫滅。彼法滅故,是名為滅以五受陰整個滅盡的緣故叫做滅。(前面是總說,後面是一一說明) 云何為五?什麼叫做五呢 ?所謂色受陰是本行所作所謂色受陰是指身體是過去的行為所創造出來的,是過去的願望所期待的;它是無常、是可以滅盡的。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身體滅盡的緣故叫做滅,如是受想行識 同樣地,受想行識-情緒、感受、想法觀念、有意刻意的行為、還有我們的六種認知作用,都是過去的行為所創造出來的,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 也是過去的願所思求,它的本身是剎那生滅,是有滅盡的一天,彼法滅故,是名為滅 那樣的五蘊滅盡 所以叫做滅。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舍利弗說如是 如是,沒有講善哉 善哉,他只說你說的很合道理。阿難!如汝所說:此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 是名為滅。

我們可以看到舍利弗跟跟阿難的對答模式很有意思,阿難的回答模式是先講五取蘊,是總說,然後受想行識一個一個講。在運作的思考模式我們可以發現,要說明一件事情會先總體而說再別說。舍利弗聽完之後只是重複阿難所說,如同你所說的五受陰是怎樣怎樣…重複對方內容這個動作很重要!

有沒有注意到在整個經文的對話,首先講話前會先呼其名,舍利弗言:阿難!講話之前一定會把對方名字稱呼一次。然後阿難言:舍利弗!名字會對講一次,之後又出現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阿難!有沒有注意到這個技巧?名字很重要!為什麼?

當一個人有了名字之後,在這個世界的地位就像身份證一樣,所有事情都和身份證連上線。我們所謂的我、 我所、所謂的名、價值判斷都在這裡,我們會被這個名稱整個限制、綁緊。對話的時候呼名,除了提醒對方注意之外,在世俗法裡,它是一個跟自己的生命整個連結,例如人死之後在墓碑上只寫上名字,為什麼不寫別人、寫其他, 寫某某人墓?唯識會處理名字這個問題,儘管名字只是一個工具、符號,但是它有作用



所以第一個舍利弗重覆阿難所說的,重覆是要確認你所聽到的、對方表達的是這個觀念,我把你的話再說一次這叫確認。經文簡簡單單帶過去,它都有作用的。舍利弗沒有必要把阿難的話再重說一次,只要說如是如是,你說得很好就可結束。他重說一次,讓阿難可以確認到底對方有沒有聽錯我的話,這都是對話技巧。

阿難!此五受陰,若非本行所作,本所思願 者,云何可滅?阿難!以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本所思願, 是無常,滅法;彼法滅故,是名為滅。事實上舍利弗只講這一句話,前面都是阿難的話。五受陰如果不是本行所作,云何可滅?因為五受陰是本行所作,是過去的業所創作的,是你的願所希望的,所以彼法可滅。這個地方如果留心看的話,經文有一種系統,它喜歡用否定詞,五受陰是過去業所創作的、是過去的願所希望的,所以可滅。因為緣起法,我的生命體有因有緣它才會有,因和緣去掉,我們就可滅。它用一個,如果它不是因緣所生的話怎麼可以滅?不可能!因為我的生命體是因緣所生,所以可滅。用一個肯定句和否定句。往後看佛經幾乎都出現這種格式,一個否定句讓你審查一次,如果它不是這樣 會是什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