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
【明此品來意】
1-〈觀眾生品〉是廣說〈問疾品〉裡邊:有疾菩薩應云何調伏其心?修我空、法空、空空,調伏其心;〈觀眾生品〉廣說捨有觀空,入於寂滅之行,破除世間上凡夫的煩惱病。
2-現在〈佛道品〉廣說〈問疾品〉以無所受,而受諸受,廣說那一段文;在這裡就是廣說菩薩證寂起用之行。
3-證寂,就是證悟諸法實相,然後發大悲心、廣度眾生,所以叫證寂起用。也可以說:安住在平等法界,大慈大悲、赴緣利物、廣度眾生,這是〈佛道品〉的來意。
【釋品名】解釋這個品的題目:佛道品。
1-佛,得一切種智,名之為佛。
2-道,由因至果,通達無礙,名之為道。由初開始發無上菩提心,修六度萬行(也包括三十七道品),一直到無上菩提,叫做道。這樣說:佛就是果,道就是因,就是成佛之道。這一品就是廣說成佛之道,叫做佛道品。
戊二、廣明證寂起用之行(分三科)己一、明佛道(分四科)
庚一、文殊略問
1.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atha khalu mañjuśrīḥ kumāra-bhūto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vam āha: ):菩薩云何通達佛道?(kathaṃ kulaputra bodhisatvo gatiṃgato bhavati buddha-dharmeṣu)。
【入文解釋】
1-這一品裡邊分三大段:第一段明佛道;第二段明如來種;第三段明眷屬。明佛道和如來種,都是因;第三段明眷屬,修學聖道成功以後,所成就的功德,叫做眷屬。前兩段是因,後一段就是果。
2-爾時,文殊師利提出一個問題,對維摩居士說: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發無上菩提心,怎麼樣做才能得無上菩提呢?
3-通達,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由此至彼,無障、無礙;第二個是深刻地明白它的深義。玄奘法師翻:云何菩薩於諸佛法到究竟趣?就是:云何能夠到達無上菩提?但是用通達,又有一個智慧、明了的含意,就是變成兩個意思。
4-慧遠法師根據《十地經論》解釋:由初地到六地,是捨相趣寂,棄捨虛妄的戲論、契入到第一義諦。由七地以後是證寂起用。〈觀眾生品〉是捨相趣寂;〈佛道品〉是證寂起用:證寂就是安住在平等法界,起用就是廣度眾生。
5-菩薩云何通達佛道?已經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怎麼樣做才能到無上菩提那裡?
庚二、淨名略答
2.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āha: yadā mañjuśrīḥ bodhisatvo ’gati-gamanaṃ gacchati),是為通達佛道。(tadā bodhisatvo gatiṃgato bhavati buddhadharmeṣu)
1-智者大師說行於非道、通達佛道,非道就蘊藏在佛道裡邊,佛道裡邊有非道。這個道理,初發心的菩薩很難明白,所以文殊菩薩提出來問維摩居士:菩薩云何通達佛道?怎麼樣才能明白呢?維摩居士回答這句話:怎麼樣才能通達佛道?行於非道就能通達佛道。
2-什麼叫做非道呢?慧遠大師說:一切染汙法,就是惑業苦,就是十二因緣:無明、愛、取是煩惱;行、有二支是屬於業;識、名色、六入、觸、受,到生、老死,是苦,這不是出世間的聖道。出世間聖道是無漏的戒定慧;惑業苦這是凡夫流轉生死的道,生死之道,非道,不是聖道。
3-窺基大師解釋:凡夫走的道路叫做道,就是惑業苦,由惑到業、由業到苦,由苦又是惑、業、苦這麼流轉,這是凡夫的道。聖人所走的道路,就是無漏的戒定慧;無漏的戒定慧這個聖道,不是凡夫所走的道路,所以叫做非道。行於非道就是行於聖道。
庚三、文殊重問
3.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āha: katamac ca bodhisatvasya agati-gamanam)
文殊菩薩又問:怎麼叫做行於非道呢?
庚四、淨名歷別廣答(分二科)辛一、廣辨(三十一句)(分四科)壬一、起凡夫行(十八句)(分二科)癸一、現凡夫集生死行(八句)(分三科)
子一、現起業因(一句)
4.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āha: yadā pañca-ānantarya-gatiṃ ca gacchati, na ca vyāpāda-vihiṃsā-praduṣṭo bhavati |
1-維摩詰居士廣答,詳細地說明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分四科:第一科是起凡夫行,第二科起二乘行,第三科是隨生死行,第四科是入涅槃行;頭兩科是凡聖相對,後邊兩科是生死和涅槃相對。先說起凡夫行。分兩科,第一科是現凡夫集生死行:現凡夫,就是菩薩示現凡夫的行為,這個行為是集聚生死苦;分三科,第一科是現起業因。
2-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這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行五無間就是非道。
五無間:就是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五種罪業,叫做無間罪。
無間:就是到地獄受苦的時候,相續不斷地苦惱,中間沒有休息。
3-若菩薩做五無間罪;五無間罪,凡夫凡夫做這種事情,現在菩薩也做這個事情。凡夫做這種事情,一定是有極惡的忿怒,瞋恨心非常地大;惱恚,惱者恨也,極大的忿怒做五無間罪。現在菩薩做這種事情,心裡面沒有煩惱、沒有恨,所以通達佛道。行五無間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而無惱恚。
4-菩薩這時候有因緣需要做這種事情,用慈悲心、用無所得的般若的智慧,來做這個事情。慧遠法師說,這個菩薩入於三昧中,在無分別中現出行五無間罪,所以沒有染汙心、沒有忿怒,和凡夫是不同的。
5-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他沒有執著心,認為這都是如幻如化、都是畢竟空寂,但是在這裡邊他有慈悲心。雖然觀一切法是寂滅相,但是有慈悲心在裡面。與般若相應的無相的大悲心。
子二、示受苦果(四句)(分二科)丑一、三塗難(三句)
5.至于地獄,無諸罪垢;niraya-gatiṃ ca gacchati, sarva-rajaḥ kleśa-vigataś ca bhavati |
1-造罪就是要受苦果。菩薩雖然不是用惡心做惡事,用善心、用清淨心做這種事來利益眾生,但是受不受果報呢?菩薩也是到地獄受苦,但是並不是罪業使令他到地獄。怎麼回事?就是菩薩化現一個身體到地獄受苦,菩薩沒有到地獄。
2-凡夫境界,相信有善惡果報,就不敢做惡事;有時候有煩惱可能會做,心裡就有點害怕、有怖畏;就得懺悔,不然業力就把你拉到地獄。
6.至于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tiryagyoni-gatiṃ ca gacchati, vigata-tamo’ndhakāraś ca bhavati | asura-gatiṃ ca gacchati, māna-mada-darpa-vigataś ca bhavati |
1-造無間罪業,從地獄出來,可能還要到畜生世界受苦。到畜生的世界,造什麼罪呢?就是無明、糊塗,可能還有憍慢心,由這些過失造的罪,到畜生世界受苦。菩薩造罪也到畜生世界,但是都是化現,不是真實的。從因果的道理來說,菩薩不應該到三惡道,因為他沒有惡心,所做的事情就沒有罪。
2-因為阿賴耶識沒有受熏。造罪的時候,是要心在那裡動作才有行為;心若不動,沒有事。所以,在外面看你在做事,實在就是內心在動。內心一動,阿賴耶識受熏,就是業力,將來就使令你受苦。而菩薩沒有惡心,阿賴耶識沒有受熏,沒有受熏怎麼會到地獄去呢?這是他化現出來,是給眾生看,造罪是受苦。
7.至于餓鬼,而具足功德; yamaloka-gatiṃ ca gacchati, sarva-puṇya-jñāna-saṃbhāra-upāttaś ca bhavati |
菩薩造罪,也是要到餓鬼受苦。但是眾生到餓鬼世界受苦,是有慳貪的關係。不肯布施叫慳;所有的好東西我還要,自己感覺到不足,還要貪;但是別人有所求,就不肯給。菩薩到餓鬼的世界,沒有慳貪,很多很多的福、功德,他沒有到餓鬼受苦的因緣,但是化現。
丑二、上二界長壽難(一句)
8.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aneñjya-rūpa-gatiṃ ca gacchati, na ca tadgati-samavasaraṇo bhavati |
菩薩能示現放棄一切欲,而在空閒處修學禪定;修學禪定成功,得到色界定、得無色界定,就是行色界道、行無色界道,成功以後,也不認為有什麼了不起。因為般若波羅蜜的智慧,觀察這件事也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寂、是無所得。凡夫若是成就色界定、無色界定,高慢心非常大。第七地菩薩還有一點慢;現在說無慢,是超過第七地。
子三、現起煩惱(三句)
9.示行貪欲,離諸染著;rāga-gatiṃ ca gacchati, vigata-rāgaś ca bhavati sarva-kāma-bhogeṣu |
表面上表現出來有貪欲心,對欲的染著心很厲害;但是,菩薩對欲沒有染著心。
10.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閡;doṣagatiṃ ca gacchati, apratihataś ca bhavati sarva-satveṣu |
表面上菩薩忿怒,但是,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沒有忿怒,心裡面沒有忿怒的障礙。
11.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moha-gatiṃ ca gacchati, prajñā-nidhyapti-cittaś ca bhavati sarva-dharmeṣu |
He may follow the ways of folly, yet he is ever conscious with the wisdom of firm understanding. "
從外表上看,菩薩出現愚癡的行為,糊塗、不明白道理;而實在菩薩內心裡面,用智慧調伏其心。
癸二、現起凡夫障道之行(十句)(分二科)子一、起凡夫損己之行(九句)(分二科)丑一、明無正行(六句)
12.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mātsaryagatiṃ ca gacchati, sarva-adhyātma-bāhya-vastu-parityāgī ca bhavati kāya-jīvita-anapekṣaḥ |
菩薩示行慳吝和貪欲這種的行為。這樣行為(慳貪)就是障礙布施波羅蜜,就不能修檀波羅蜜。但是菩薩內心裡面,內所有和外所有,都能棄捨,不執著。最不容易布施的就是身命,但菩薩都不愛惜,都可以捨頭目腦髓來利益眾生。為什麼要示行慳貪呢?就是有這樣的因緣,需要菩薩這樣示現來饒益眾生,他的目的還是利益眾生。
13.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duḥśīla-gatiṃ ca gacchati, sarva-śīla-śikṣā-dhuta-guṇa-saṃlekha-pratiṣṭhitaś ca bhavaty anumātreṣv avadyeṣu bhaya-darśī |
表現出破戒,就障礙戒波羅蜜的成就,對自己不利;但是實際上,他是安住淨戒。示行毀禁,將來就是下地獄受苦,這樣就不敢破戒。安住淨戒的情形是這樣,乃至到小小的一個突吉羅,他都有很大很大的恐懼,做這種事對於聖道有障礙,不敢做,害怕。
14.示行瞋恚,而常慈忍;vyāpāda-khila-krodha-gatiṃ ca gacchati, maitrī-vihāri ca bhavaty atyanta-avyāpanna-cittaḥ |
表現出來有瞋恚心、有忿怒,這就障礙忍波羅蜜;但實在他的內心常是慈悲、容忍。性格非常地柔和,並不忿怒,但是他會現出來這個境界,實在是假的、不是真的。
15.示行懈怠,而懃修功德;kausīdya-gatiṃ ca gacchati, sarva-kuśala-mūla-paryeṣṭy-abhiyuktaś ca bhavaty apratiprasrabdha-vīrya-ārambhaḥ |
菩薩現出來懈怠,就沒有精進波羅蜜;但是事實上,他還是勤修功德。
16.示行亂意,而常念定;vibhrānta-indriya-gatiṃ ca gacchati, arikta-dhyānaś ca bhavati prakṛti-samāpannaḥ |
表現出來心裡面是散散亂亂,但實在內心裡面是常在三昧裡邊。
17.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dauḥprajña-gatiṃ ca gacchati, sarva-lokika-lokottara-śāstra-kuśalaś ca bhavati prajñā-pāramitā-gatiṃ-gataḥ |
表現出來的行為,糊塗、愚癡的境界。而實在菩薩通達世間的事情,一切緣起法他完全都明白。也通達出世間的第一義諦,這是有大智慧。通達出世間的第一義諦的智慧,就是根本智;通達世間的緣起,就是後得智。權智、實智都具足。
丑二、無行方便(三句)
18.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 kuhana-lapana-caryā-gatiṃ gacchati, upāya-kauśala-caryā-niryātaś ca bhavati saṃdhābhāṣya-kuśalaḥ |
前面是正行,這是方便行。無方便行,就是這個行為,妨礙你求得正法。先要求法,然後才知道怎麼樣修學聖道;求法的時候,你的行為諂曲、虛偽,這樣就有困難。菩薩示行諂偽;但是菩薩內心是有善方便的智慧,不違逆他人的意願、能隨順他人。內心是隨順佛法的真義,就是不虛偽。不隨順、與佛法有所違,就不合道理,就是有所虛偽。
19.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māna-gatiṃ ca darśayati, setu-saṃkrāma-bhṛtaś ca bhavati sarva-lokasya |
He may show the ways of pride, yet he serves as a bridge and a ladder for all people.
憍是自己高起來,慢是輕視別人。菩薩也現這種行為來利益眾生。但是他的內心非常卑下,就像橋梁似,誰都可以從那裡走。表示橋梁能把你度過煩惱河。
20.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kleśa-gatiṃ ca gacchati, prakṛti-pariśuddhaś ca bhavaty atyanta-asaṃkliṣṭaḥ |
表現出來有很多的煩惱,但是心實在是不染汙。這三句話都表示無方便行,就是向人求法的時候,有諂偽、有憍慢、有諸煩惱,求法是有困難。
子二、起凡夫惱他之行(一句)
21.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māra-gatiṃ ca gacchati, apara-pratyayaś ca bhavati sarva-buddha-dharmeṣu |
菩薩有的時候,現出魔王的行為擾亂修行人,但是和凡夫的魔王不同,他是來堅強你的聖道,使令你的聖道更堅強,來考驗你。所以他內心裡面是隨順佛的智慧,就是以佛的正法來教化眾生。而不會隨順違背佛法的人的教導,就是教人糊塗,愚弄人的這些事情,菩薩不會做這種事情。
壬二、起二乘行(二句)
22.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śrāvaka-gatiṃ ca gacchati, aśruta-dharma-śrāvayitā ca bhavati satvānām |
菩薩有的時候,就現出一個聲聞人他的行為,唯是自己修學聖道,而沒有發大悲心、廣度眾生。而為一切眾生說沒聽過的佛法,就是大乘佛法。
23.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pratyeka-buddha-gatiṃ ca gacchati, mahā-karuṇā-niryātaś ca bhavati satva-paripākāya |
獨覺就是出在無佛世的時候,沒有老師,自己開悟。菩薩這個時候也現為辟支佛身。但是菩薩現辟支佛身的時候,心裡面有大慈悲心,能教化一切眾生。表現於外的相貌是聲聞、辟支佛,而內心裡還是大菩薩境界。
壬三、隨生死行(十句)(分二科)癸一、示受人間報(九句)(分二科)子一、在苦無惱(五句)(分二科)丑一、依果(一句)
24.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daridra-gatiṃ ca gacchati, ratna-pāṇitā-pratilabdhaś ca bhavaty akṣaya-bhogaḥ |
菩薩這個時候現出貧苦的人;但是實在來說,他有寶手,就是寶能從手裡面出來,財富是無窮無盡,並不貧窮。
丑二、正報(四句)
25.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 vikala-indriya-gatiṃ ca gacchati, lakṣaṇa-samalaṃkṛtaś ca bhavaty abhirūpaḥ |
現出來身形有所不足,缺隻手、缺腿,形殘。但實在來說,還是特別莊嚴。
26.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hīna-kula-upapatti-gatiṃ ca gacchati, tathāgata-kulagotra-saṃbhṛtaś ca bhavati puṇya-jñāna-upacita-saṃbhāraḥ |
示入到特別卑劣的人,很苦惱的。但實在菩薩的本來面目,是生在佛種姓,是清淨法界,就是第一義諦,生在佛家。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
27.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durbala-durvarṇa-avahoṭimaka-gatiṃ ca gacchati, nārāyaṇātmabhāva-pratilabdhaś ca bhavati priya-darśanaḥ sarva-satvānām |
菩薩現出身體很羸瘦,特別瘦弱;劣,不是那麼好。羸劣就是醜陋的形相。而菩薩是有那羅延身,天上有那羅延,身體特別地強壯、特別地美好,是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的這麼一個人。
28.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jīrṇa-vyādhito glāna-caryāṃ ca darśayati, atyanta-vyādhi-samudghātitaś ca bhavati maraṇa-bhaya-samatikrāntaḥ |
菩薩現出老而又有病的一個人;但實在他本身是永斷病根,超越死畏。老病從哪裡來?是從貪瞋癡來。證悟第一義諦,沒有生死這回事情。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是沒有老、沒有病,但是有死亡。只有斷貪瞋癡以後,做種種功德得到的果報,無老、無病、無死,就是法性生身。
子二、處染不汙(四句)
29.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bhoga-gatiṃ ca darśayati, anitya-saṃjñā-pratyavekṣaṇā-bahulaś ca bhavati sarva-eṣaṇā-pratiprasrabdhaḥ |
表現於外的,他有很多滋養生命的這些東西,很多的財富。而對於財富觀察都是無常,終究是要敗壞。他心裡面不貪著、不愛著這個財富。
30.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antaḥpura-nāṭaka-vyūhāś ca bodhisatvo darśayati, uttīrṇa-kāma-paṅkaś ca bhavaty aniketa-cārī |
菩薩示現有妻、有妾、有采女。但是菩薩內心裡面沒有欲。妻妾采女這愛像淤泥似,陷在裡頭不能自拔。
31.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dhandha-āyatana-gatiṃ ca gacchati, vicitra-pratibhāna-ālaṃkāraś ca bhavati dhāraṇī-pratilabdhaḥ |
菩薩示現訥鈍,訥就是口吃;鈍就是遲鈍沒有智慧。但實在內心裡面是辯才無礙,有總持,一點也沒有缺少。
32.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tīrthika-gatiṃ ca gacchati, tīrtha-bhūtaś ca bhavati |
菩薩示現到外道。但實在菩薩還是以佛法度化眾生。
癸二、總明現入諸道(一句)
33.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sarva-loka-gatiṃ ca gacchati, sarva-gati-nivṛttaś ca bhavati |
前面示現在人道。現在說菩薩也能現入到六道,也能到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通通都能去。到那兒去不是受苦,他這大智慧能斷眾生流轉生死的因緣。
壬四、入涅槃行(一句)
34.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nirvāṇa-gatiṃ ca gacchati, saṃsāra-prabandhaṃ ca na jahāti |
菩薩現入涅槃,但是不斷生死,他還繼續來到眾生的世界度化眾生,所以不斷生死。
辛二、總結(結成佛道義)
35.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evaṃ mañjuśrīḥ bodhisatvo ’gati-gamanaṃ gacchati, gatiṃ-gataś ca bhavati sarva-buddha-dharmeṣu |
文殊師利菩薩!菩薩能夠這樣行於非道,就能夠通達無上菩提。
己二、明如來種(分五科)庚一、淨名問
1.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mañjuśriyaṃ kumārabhūtam evam āha: kataman mañjuśrīḥ tathāgatānāṃ gotram |
1-從初歡喜地到第六地,都是聖人,他們偏重捨相趣寂。觀察一切法是因緣有、是自性空的、是畢竟空的,畢竟空裡面離一切相,這叫做捨相;這時候就沒有引起煩惱的所緣緣,所以心就清淨,這是從根本上來清淨自己的心的方法。煖、頂、忍、世第一的修行人也是這樣做;到初歡喜地,初地、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到六地還是這樣。
2-到第七地以後,是證寂起用。三界內所有的煩惱都沒有,見到什麼境界不起煩惱。但是他有慈悲心,能在清淨的世界學習佛法度化眾生,染汙的世界,也一樣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染汙法不可以染汙他。這是行菩薩道,可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也是證寂起用,到聖人的世界、到凡夫世界,都能夠弘揚佛法、度化眾生,那叫做佛道。若是菩薩無上菩提沒有圓滿,得聖道,那叫通達佛道。
3-如來種就是在初開始發菩提心的時候。能不能發菩提心?就看他有沒有如來種,有沒有佛性。在外凡和內凡的時候,沒得聖道,現在他有煩惱,可以發菩提心,因為他有煩惱,煩惱是如來種。
4-現在維摩居士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也是:煩惱為如來種──也就是行於非道那個非道的煩惱。如來種就是成佛的種子、成佛的功能。種子當作功能講:他有可能發無上菩提心,就叫做如來種。
庚二、文殊答(分六科)辛一、略約苦道明正因如來種
2.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āha: satkāyaḥ kulaputra tathāgatānāṃ gotram
1-有身為種:有身是色受想行識這個身體,就是如來種。
2-色受想行識是果報,果報主是誰?就是阿賴耶識。
3-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眾生初一念識是有明了性,不同於木石。這一念心是什麼?智者大師說:這是正因佛性。什麼是正因佛性?是真性。真性應該是諸法實相,就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4-現在說有身為種,這是果報。眾生的煩惱業力所得的果報,主要是阿賴耶識,也包括色受想行,但主要是識,識是如來種,是成佛的因。凡有心者都可以成佛,就這個心是佛的種姓。因為你有了別性,就會了別:這是好的、這是壞的,就會要這好的、而不要壞的。就這一念分別心就是佛性。
5-有身為種,身體是個果報,就是苦,這是苦道。惑業苦三道,苦道它是如來種、是佛性。
辛二、廣約煩惱道為了因如來種
3.無明、有愛為種(avidyā bhavatṛṣṇā ca gotram),貪、恚、癡為種(rāgadoṣamohā gotram)。四顛倒為種(catvāro viparyāsā gotram),五蓋為種(pañca nivaraṇāni gotram),
1)無明、有愛是煩惱。
1-在十二因緣來說,無明是過去的煩惱,有愛是現在的煩惱。
2-什麼是無明?主要是執著一切都是真實。不知道是如幻如化,這是一個煩惱的根本,我不知道這是煩惱。顛倒想也在內、虛妄分別也在內,這是發業的無明。
3-有愛:這也是個煩惱。對於有的境界上有所愛,就是潤生無明。阿羅漢,欲有、色有、無色有完全都不愛。
4-要破根本的無明,就不執著一切法是真實,觀察它都是畢竟空寂。
2)貪恚癡為種,這是三毒。有的時候貪、有時候恚、有的時候愚癡,由愚癡而有貪、有恚,邪知邪見也是愚癡。這些煩惱也是如來種,也是可以成佛的,因此而得成佛。
3)四顛倒為種。
1-四顛倒就是常樂我淨:無常計常、苦計為樂、無我計我、不淨計淨。
2-因為有四顛倒,所以我們就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來對治四顛倒;或者觀身受心法都是畢竟空寂,就是常樂我淨四種顛倒都沒有。這樣說,所以它就是如來種。
3-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可能會解釋:
*一切眾生都有真如性,真如是佛性。
*一切眾生的一切煩惱也是佛性。什麼道理?由於你有煩惱、迷惑,你慢慢就會解;解是由惑來,惑是解的種子。
*譬如說我們受苦,苦能令你生厭離心,令你發起來涅槃的願力,所以苦就是佛性。
*我做很多壞事,知道做惡事有惡報,要作善;由惡有善,所以惡就是佛性。
*現在的這一念虛妄分別心,逐漸逐漸地將來就是無上菩提,所以現在這一念心就是佛性。
4)五蓋為種,就是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五種障礙。修戒定慧來破除五蓋,所以五蓋也是成佛的種子,也就是佛性。
辛三、重約苦道廣明正因如來種
4.六入為種(ṣaḍāyatanaṃ gotram),七識處為種(sapta vijñānasthitayo gotram),
1-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由眼等六入,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的消息都可以入。六入就是六根,根以能生為義。眼耳鼻舌身意也是成佛的種子,也是佛性。
2-七識處:識所安住、所居住的地方。就是欲界的人天,初禪、二禪、三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三惡道不在內,因為三惡道太苦,識不歡喜在那兒住。第四禪不在內,因為第四禪有無想定,識不歡喜在那兒住;非非想定,識也不願意在那兒住,因為那裡有滅盡定,所以識也不在那兒住。就是無色界的前三個空定,加色界天的前三個禪,加上欲界人天,這些地方識歡喜在這兒住,所以叫做七識處。你有這個分別心,是成佛的種子。
辛四、重約煩惱道為了因如來種
5.八邪法為種(aṣṭau mithyātvāni gotram),九惱處為種(navāghātavastūni gotram),
1-八邪法:就是八正道的相反。正見對邪見,乃至正定對邪定。八邪法就是煩惱。正見,就是無我的智慧,觀一切法空的智慧叫正見。現在我們都是執著一切法是有,有我、有法、有一切的事情,這個有:一個我見、一個法見,不覺悟我空、法空,那麼這就是我執、法執,那麼這就是不正見。這些都是煩惱,這些煩惱也是成佛的種子。
2-九惱處為種,就是你來惱亂我,這是一個惱處,我的瞋恨心就來。你惱亂我親愛的人,我心裡不高興。你愛我恨的人。這三個惱:過去有三個惱,現在有三個惱,未來有三個惱,所以是九惱處。九惱處主要是指瞋恨心。
辛五、約業道明緣因如來種
6.十不善道為種(daśākuśalāḥ karmapathā gotram idaṃ kulaputra tathāgatānāṃ gotram)
十不善道:就是殺、盜、婬;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欲、瞋恚、邪知邪見。業就是你有一個目的,心裡面決定、然後採取行動。十不善業道,是成佛的種子。
辛六、總結成如來種
7.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saṃkṣepeṇa kulaputra dvāṣaṣṭir dṛṣṭigatāni tathāgatānāṃ gotram)。
現在總結,把重要的來說一說。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都有成佛的功能性。
庚三、淨名重問
8.曰:何謂也?āha: kiṃ saṃdhāya mañjuśrīḥ evaṃ vadasi
維摩詰居士說:你說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乃至到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什麼道理它是佛種呢?
庚四、文殊解釋(分二科)辛一、正答
9.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āha: na śakyaṃ kulaputra asaṃskṛta-darśinā niyāma-avakrānti-sthitena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am utpādayitum |
1-假設這個人能修學聖道,發出離心,以無常為門,見到諸法不生不滅的無為。
2-無為這個境界是正位,正在這裡是安樂,位就是住處,就是安樂的住處。什麼是安樂的住處?就是無為。為就是有生有滅叫做為,無生滅的地方叫做無為。什麼叫做有生滅呢?惑業苦;惑業苦都是有生滅。現在沒有惑業苦的生滅的流動,就是到無生無滅、離一切相的無為的境界的時候,這是安樂處。
3-這個人到無為的時候,惑業苦這三種沒有,這三種佛種都沒有,就不能再發無上菩提心。若有惑業苦,能發無上菩提心;若是見無為入正位的這個人,不能發無上菩提心。就指阿羅漢說,不能發無上菩提心。
辛二、譬顯(分二科)壬一、別譬三種(分三科)癸一、淤泥出華譬煩惱道為了因種(分二科)子一、喻
10.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kleśa-agāra-saṃskṛta-sthitena adṛṣṭisatyena śakyam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am utpādayitum | tadyathā kulaputra na ujjaṅgaleṣu pṛthivī-praveśeṣu utpala-padma-kumuda-puṇḍarīka-saugandhikāni virohanti | kardama-pulina-prakṣiptāny utpala-padma-kumuda-puṇḍarīka-saugandhikāni virohanti |
譬如說一個高山上那個地方,或者是陸地,不能生出蓮華。什麼地方生蓮華呢?卑矮、潮濕、淤泥,在這個地方才可以生出蓮華來。
子二、合如
11.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evam eva kulaputra na asaṃskṛta-niyāma-prāpteṣu satveṣu buddha-dharmā virohanti | kleśa-pulina-kardama-prāpteṣu satveṣu buddhadharmā virohanti |
這個譬喻這樣子。見無為法,入正位者,譬喻高原陸地。阿羅漢斷除煩惱,沒有煩惱泥,就是高原陸地。入正位這樣的人,內心裡面沒有煩惱泥,他不能再發無上菩提心、不能發大悲心廣度眾生。若是眾生心裡面有煩惱泥的話,他還能發無上菩提心,但是得阿羅漢道,勸他發無上菩提心,這是不能。
癸二、糞壤生芽譬不善業道為緣因種(分二科)子一、喻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子二、合
12.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tadyathāpi nāma na ākāśe bījāni virohanti | dharaṇi-tala-pratiṣṭhitāni virohanti | evam eva na asaṃskṛta-niyāma-prāpteṣu buddha-dharmā virohanti |
1-又譬如在虛空裡栽種子,這個種子不會生芽,也不能生出來果。
2-若是施肥在土壤裡邊,才能茂盛、才能生芽、開花、結果。
3-入無為正位的人,若是勸他發菩提心,發大悲心,在歡喜寂滅的人的心裡面,心不動,不想發無上菩提心。
4-有煩惱的人你勸他發菩提心,因為他有貪心,所以能發無上菩提心;有瞋心,生死是苦,我不高興,就發菩提心。
癸三、起身見譬苦道為正因種
13.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sumeru-samāṃ sat-kāya-dṛṣṭim utpādya bodhicittam utpadyate | tataś ca buddha-dharmā virohanti |
起於我見像須彌山那麼高,因為有我就有我慢,有我慢的人就感覺自己很高,所以隨順他的我慢,就能發無上菩提心。因此慢慢可以得無上菩提。
壬二、總譬(分三科)癸一、結
14.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tad anena api te kulaputra paryāyeṇa evaṃ veditavyam |
從這段事實可以知道,一切眾生內心裡面有煩惱,就是佛性,就是如來的種子、成佛的種子。
癸二、喻
15.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yathā sarva-kleśās tathā tathāgatānāṃ gotram | tadyathāpi nāma kulaputra na anavatīrya mahāsamudraṃ śakyam anarghaṃ ratnam utkṣeptum |
譬如大海裡邊有很多珍寶,若不到大海,得不到寶。什麼叫做下於巨海呢?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有無量無邊的煩惱,菩薩就到這個地方來度化眾生,就能使令眾生發無上菩提心,可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癸三、合
16.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evam eva na anavatīrṇena kleśa-sāgaraṃ śakyaṃ sarva-jñatā-citta-ratnam utpādayitum |
若是不到巨海裡面,就是阿羅漢入無為正位的時候,遠離眾生的世界,到涅槃那兒。那樣,就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廣度眾生才能得無上菩提。
庚五、大迦葉稱歎領解(分三科)辛一、正稱歎領解
17.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疇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atha sthaviro mahākāśyapo mañjuśriye kumārabhūtāya sādhukāram adāt: sādhu sādhu mañjuśrīḥ subhāṣitā ta iyaṃ vāg bhūtam | etat kleśā gotraṃ tathāgatānām | kuto hy asmad-vidhānāṃ śaktir asti bodhicittam idānīm utpādayitum | pañca-anantarya-prāptaḥ śakto bodhicittam utpādayitum, śakto buddha-dharmān abhisaṃboddhum, na punar aham |
1-這個時候大迦葉就讚歎說,文殊師利,您這一段的法語太好了,太好了。說這一段話非常地愉快、非常地喜樂。實在是如您所說的。
2-塵勞之疇為如來種:一切的煩惱這一類的事情是成佛的種子。塵是染汙,能使令我們的身心都不清淨。如果沒有煩惱、也沒有煩惱的業力、也沒有煩惱業力的苦果,遠離惑、業、苦,這個時候就是如如智、如如理的境界,當然是清淨的。勞是煩惱染汙的成果,就是使令你苦惱;有惑業苦的時候,就使令你苦惱。疇就是這一類的事情。
3-這些染汙法是一切佛教徒應該努力地消除、消滅它,但是它存在的時候也有一些好處,就是能發菩提心,能成為聖道的一個發動的因緣。凡夫有塵勞之疇使令他苦,因此而修學聖道。塵勞之疇就是能建立染汙法,但是也是建立清淨緣起的開始,清淨緣起的開始是由塵勞開始的。
4-我們這些得阿羅漢道的人,滅除這些惑業苦,不再能發無上菩提心。
5-乃至凡夫極大的煩惱造作這個罪,還能夠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辛二、譬顯(分二科)壬一、開譬
18.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tadyathā vikalendriyasya puruṣasya pañca-kāma-guṇā nirguṇā niḥsamarthāḥ |
譬如前五根,眼根壞了,就不能見色;耳根壞了,就不能聽聲音。舌頭不對勁兒,就嚐不到這個味。對於色聲香味觸,就不能享受。
壬二、合譬
19.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evam eva sarva-saṃyojana-prahīṇasya śrāvakasya sarva-buddha-dharmā nirguṇā niḥsamarthāḥ | na tasya bhūyaḥ śaktir asti tān adhyālambitum* |
聲聞學者聽聞佛法、修四念住,把諸結都消滅的時候。在佛法裡面就到此為止,不能再得到利益,不能再發菩提心、得無上菩提;永久也不能再建立這樣的意願:我要發無上菩提心。
辛三、迦葉自鄙(分二科)壬一、正自鄙
20.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返復,而聲聞無也。tasmān mañjuśrīḥ pṛthagjanās tathāgatasya kṛtajñāḥ, na śrāvakāḥ |
所以文殊師利!具足無量煩惱的凡夫,他們在佛法裡面,能發無上菩提心的話,他還能報答佛恩。聽聞佛法,能夠發菩提心,修學聖道,滅除煩惱障,能夠從空出假,弘揚佛法、廣度眾生,就報答佛恩。阿羅漢到時候入涅槃以後,再什麼事也不做。
壬二、釋自鄙意
21.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tat kasmād dhetoḥ | pṛthagjanā hi buddhaguṇāñ śrutvā triratna-vaṃśānupacchedāya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am utpādayanti |
1-為什麼凡夫在佛法裡邊,能報佛恩呢?因為他聽聞佛的妙法之後,能發無上菩提心。初開始是發無上菩提願,而後,捨相趣寂、證寂起用,經過這兩個階段。
2-第一個階段就是捨相趣寂: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這一切法都是寂滅相,心無所住而生其心。見到第一義諦的時候,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時候是捨相趣寂。
3-證寂起用:這個時候弘揚佛法、廣度眾生,這就是報答佛恩。他還能勸勵、勸導一切眾生發無上菩提心,就是佛種不斷。若沒有勸導一切眾生發無上菩提心,佛寶就斷,佛種就斷,這時候沒有人成佛。他能夠弘揚佛法,叫做法寶不斷。也勸導一切眾生修學聖道,僧寶也不斷。
22.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śrāvakāḥ punar yāvaj jīvam api buddhadharma-bala-vaiśāradyāni śrutva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na śaktāś cittam utpādayitum |
假使聲聞人得阿羅漢道以後,一直地、不間斷地聽佛說法,佛的無上的功德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功德特別殊勝,都是阿羅漢所沒有的功德,應該發心希求無上菩提。但是心還是不動,不願意。
己三、明眷屬(分二科)庚一、普現色身菩薩問(分二科)辛一、問眷屬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atha sarva-rūpa-saṃdarśano nāma bodhisatvas tasyām eva parṣadi saṃnipatito ’bhūt saṃniṣaṇṇaḥ | sa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vam āha: kasmin punas te gṛhapate mātā-pitarau dāsī-dāsa-karma-kara-pauruṣeyam, kutra mitra-jñāti-sālohitāḥ,
這個時候,法會裡邊有一位菩薩名字叫做普現色身問:你的父親、母親、妻子、還有親戚眷屬,還有你的朋友,都是誰?
辛二、問資生
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kutra parivāro haya-gaja-ratha-pati-vāhanaṃ vā |
奴婢,還有僮僕、還有象馬車乘,皆何所在?
庚二、淨名答(四十二頌)(分二科)辛一、正答前問(四十頌)(分二科)壬一、別答(三十九頌)(分二科)癸一、正答眷屬資生(十二頌)(分三科)子一、明眷屬(初四頌)
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evam ukte vimalakīrtir licchaviḥ sarvarūpasaṃdarśanaṃ bodhisatvaṃ gāthābhir adhyabhāṣat:
1.智度菩薩母(prajñāpāramitā mātā bodhisatvāna māriṣa),方便以為父(pitā ca upāyakauśalyaṃ) ,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yato jāyanti nāyakāḥ) 。
1-般若波羅蜜叫做智度,指根本智說。方便是後得智,方便波羅蜜。
2-根本智是菩薩的母親。什麼理由說根本智是母親呢?般若波羅蜜能顯示法身。什麼是法身?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由惑業苦所覆蓋住。苦是以業為本,果報的苦惱以業為本;業以煩惱為本,如何清除煩惱呢?就是要根本智。般若智觀一切法空,離一切分別相。根本智一現前,惑業苦是畢竟空寂;法身的第一義諦就顯現出來。
3-聞思修:聽聞佛法很重要,但是力量很微小;若思惟,聞的智慧就增長;修慧,就是修止觀,在奢摩他裡面修諸法實相觀,這樣思惟的時候,就投胎。就是在微細的心性裡面,栽培無分別智的種子。繼續修,種子漸漸有力量,就像胎兒在胎裡面漸漸長大,終究有一天無分別智成功,就出胎。
4-方便以為父:方便就是善巧的智慧。無分別智是自利;方便是利他,利益眾生。
5-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一切眾生的大導師──就是佛,都是從這二法中成就。
2.法喜以為妻(bhāryā dharma-ratis teṣāṃ),慈悲心為女(maitri karuṇā ca duhitarau),善心誠實男(satya-dharmāv ubhau putrau),畢竟空寂舍(gṛhaṃ śūnya-artha-cintanā)。
1-法喜以為妻,就是聽聞佛法生歡喜心,這個歡喜心是妻。深一點,就是證悟第一義諦的時候,有法喜是妻。
2-慈悲心為女:得聖道的人,性格非常地柔軟慈愛,這樣的心理作用就是女。
3-善心誠實男:誠實就是能順於一真法界,就是無分別智能契合諸法實相。善心:無分別智發動的時候,能成就萬善、廣度眾生。
4-畢竟空寂舍:畢竟空寂就是諸法實相。若在畢竟空寂這裡住,就沒有一切煩惱的侵犯,就是很安閒自在,特別地安全。以畢竟空寂做聖人的一個住處,就是一真法界,就是諸法實相,也就是第一義諦;或稱之為法性,或者稱之為實際,或稱之為真如。
3.弟子眾塵勞(sarva-kleśās tathā śiṣyā),隨意之所轉(yathā iṣṭa-vaśavartinaḥ),道品善知識(bodhy-aṅgāś ca eva mitrāṇi),由是成正覺(bodhiṃ budhyanti yair varām)。
1-弟子眾塵勞:就是在眾生世界裡面隨煩惱轉的這些人,隨著塵勞裡面在這裡面生活的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徒弟。
2-隨意之所轉:隨我的意來教化他,教他轉凡成聖,教他來到佛法裡面修學聖道,隨著我的意去教化他們。
3-道品善知識:道品是我的善知識,聞名曰知、見面曰識。但是其中有感情的才名之為善。三十七道品是我的好朋友。就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三十七道品是我的好朋友。為什麼呢?
4-由是成正覺:由三十七道品的力量,使令我由迷而覺,轉迷起悟,由凡而聖,由初歡喜地、二地、三地、一直到第十地,使令我得到佛智慧,所以這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能教我成就正覺,成就無上菩提,所以是我的善知識。
4.諸度法等侶(sahāyāś ca anubaddhā hi ṣaḍ imāḥ pāramitāḥ sadā),四攝為伎女(stry-āgāraḥ saṃgrahas) ,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teṣāṃ dharmāḥ saṃgīti-vāditam)。
諸度法等侶:諸度,諸波羅蜜,十波羅蜜是我的伴侶。
四攝為伎女:四攝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個方法引導眾生來到佛法裡,使令他有信、解、行、證,能成就聖道,這就叫做伎女。
歌詠誦法言:就是佛陀所說的法語,以此為歌來唱念,這就是音樂,能喜悅我的心靈,使令心情快樂。
子二、明資生具(七頌)
5.總持之園苑(udyānaṃ dhāraṇī),無漏法林樹(vṛkṣā dharma-dhanaṃ mahat),覺意淨妙華(bodhy-aṅga-kusumaiś citam),解脫智慧果(phalaṃ vimukti-jñānaṃ ca)。
總持之園苑:總持就是陀羅尼,就是不可思議的記憶力,能攝持很多很多的佛法。總持是他的一個花園。
無漏法林樹:無漏的、無垢的、沒有汙染的、清淨的功德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林是總說,樹是別說。
覺意淨妙華:就是七覺支,能使令你斷除煩惱,使令你三業清淨。就是非常微妙的花。
解脫智慧果:就是得阿羅漢、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有解脫的智慧、清淨的智慧。
6.八解之浴池(vimokṣāḥ puṣkiriṇyaś ca),定水湛然滿(samādhi-jāla-pūritāḥ),布以七淨華(viśuddhi-padma-saṃchannā) ,浴此無垢人(yatra snāyanti nirmalāḥ)。
八解之浴池:八解就是八解脫。花園裡邊還有沐浴的水池子。修八解脫,能令你解脫一切垢染。
定水湛然滿:池裡邊水很滿,湛是不流動,還有深的意思,還有澄澈的意思,澄清。用水來表示定,這個定很深、定很清淨、無染,定都圓滿。
布以七淨華:布是鋪、廣布,裡面有七種清淨的華。
第一戒清淨:持戒清淨,安住淨戒,守護別解脫律儀,乃至小罪猶懷大懼。
第二心清淨:得到色界四禪,就是欲界的欲沒有,就有修學聖道的堪能性。
第三見清淨:修毘缽舍那觀──此是苦、此是集,苦集、此是苦滅、此是趣苦滅道,就是修這四諦的無我觀;或者修法空,大乘佛法修我空觀、法空觀。作如是觀的時候,斷除見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叫做見清淨。
第四度疑清淨:對於佛說的苦集滅道、對於佛法僧三寶,無疑無惑,沒有疑惑。
第五道非道清淨:佛所說的聖道,一切大眾僧所修學的聖道,它能滅除一切苦,令你得安樂,這是道;外道所說的不能盡苦,不是道。
第六行智見清淨:知道修學聖道有下中上的差別。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樂速通行,這四種通行;苦就是沒得到四禪。鈍根人修行就是慢,利根人就會快一點,所以有遲有速的不同。樂就是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他有輕安樂,修行的時候不太辛苦。下就是苦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是中;樂速通行是上。小乘佛法,得初果以後,繼續地修四念住的時候,有這四種差別。
第七行斷智清淨:就是要努力:如果我是苦遲通行的根性的人,要努力地修色界四禪;如果我的根性很鈍,我要好好努力地學習佛法,使令我的根性要利──就是信、進、念、定、慧。繼續地斷煩惱,繼續地、深入地見第一義諦。若是小乘佛法,得阿羅漢道,入無餘涅槃;大乘菩薩境界,得無上菩提。
浴此無垢人:在這個定水裡面來沐浴這個無垢的人。因為沐浴而成為無垢,無垢是果,沐浴是因。
7.象馬五通馳(abhijñā vāhanaṃ teṣāṃ),大乘以為車(mahāyānam anuttamam),調御以一心(sārathir bodhicittaṃ tu),遊於八正路(sanmārgo ’ṣṭāṅgikaḥ śivaḥ)。
象馬五通馳:大象譬喻神足通,其他的通譬喻是馬。馳就是很快,眾生有所求於他,一念之間就到。
大乘以為車:車是運載的意思,這位菩薩以大乘佛法運載一切眾生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叫做車。乘字就是車。勸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到無上菩提,這就是車。
調御以一心:調御這,是形容用功的相貌。調御這個馬,牠慢,叫牠快;或者牠快,叫牠慢;或者這個道路走得不對也要調,快慢也要調。現在是調御自己的心。若是心裡頭有一點沉沒,要舉,要發動你的心力,叫它明利,不要沉沒、昏沉;或者是散亂,要把它制服,叫它不要亂;若是正合適,這時候也不散亂、也不沉沒,就隨順這個境界向前,叫它合適。或者說是一心就是三摩地,說這位菩薩在三昧裡邊,弘揚佛法、教化眾生,名為調御,那就是利益眾生,利他。
遊於八正路:駕這個車在八正道這裡走。
8.相具以嚴容(bhūṣanā lakṣaṇāny eṣām),眾好飾其姿(aśītiś ca anuvyañjanāḥ),慚愧之上服(hrīr apatrāpya-vastrās),深心為華鬘(te kalyāṇa-adhyāśayāḥ śubhāḥ)。
相具以嚴容:用三十二相來莊嚴自己的身相。
眾好飾其姿:八十種好來莊嚴他的身體。
慚愧之上服:淺一點說,服就是衣服。穿衣服保暖,另外一個理由,因為身體不莊嚴、很醜陋,要用服把它包起來,別人就看不見這個醜陋的形相,所以叫做服。慚愧,做錯誤事情,心裡面羞恥。有慚愧心,不敢做惡事,把惡事都遮蔽住,能把惡、罪過驅逐出去,能消除一切惡事。
深心為華鬘:淺一點說,就是對於佛法有堅定的信心,不能動搖,叫做深心。或者說是見第一義諦,有無分別的智慧。有深刻的信心做種種功德來莊嚴自己,就像用華鬘戴在自己的頭上,這是一般的境界。深刻一點,大菩薩境界,般若波羅蜜和大悲心廣做功德為華鬘,來莊嚴自己。
9.富有七財寶(saddharma-dhanavantas te),教授以滋息(prayogo dharma-deśanā),如所說修行(pratipattir mahālābhaḥ),迴向為大利(pariṇāmaś ca bodhaye) 。
富有七財寶:信、戒、聞、捨、慧、慚、愧這七個法門,是他所有的財富。
1-信:世間的六道輪迴的善惡果報你相信,出世間的聖道的因果就是苦集滅道你也有信心。相信一切法是緣起,緣起的就是畢竟空。也相信自己能成就聖道。
2-戒: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就是攝律儀戒,眾善奉行就是攝善法戒。攝善法戒就是能修學止觀,修學聖道。
3-聞:就是學習佛法。
4-捨:就是要有慈悲心;另外,要棄捨內心的汙染也叫做捨。
5-慧:就是覺悟苦、空、無常、無我,能修四念處觀,這叫做慧。
6-7慚、愧:也就是不敢做惡事。
從這裡栽培無量無邊的功德,就是財富,也就是財寶。
教授以滋息:就是用七財教授他人。開導他人的時候,增長自己的智慧、功德,就像放在銀行裡生利息。
如所說修行:自己為他人講解佛法所說的,自己也這樣修行。
迴向為大利:用這個功德作迴向。迴己向他,迴因向果,迴事向理,這三種迴向。自己用功修行的時候就是有功德,但是若加以迴向,就使令功德就多起來,所以迴向為大利。迴己向他是大悲心;迴因向果是菩提心;迴事向理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修止觀的時候就是修我空觀、修法空觀,我我所就會轉變,轉變成無我的智慧。這表示若不修止觀的時候,我們的意願,向就是意願。總是利益我自己,有時候合法地利益自己,有時候非法地利益自己。迴向為大利,不以利益我為方向,迴轉這個私心,發大悲心利益一切眾生,是無我,我不可得。有我而迴向無我,向於第一義諦,沒有我、你的差別。迴向其實就是作如是止觀,就是要破除我執。
10.四禪為床座(śayanaṃ caturo dhyānāḥ),從於淨命生(śuddhājīvena saṃstṛtāḥ),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prajñā vibodhanaṃ teṣāṃ nityaṃ śruta-samāhitā)。
四禪為床座:眾生在六道裡生死輪迴,很疲勞;若是能得到四禪,就得休息。色界四禪,就是不動亂,心裡面寂靜、安閒。心寂靜住,可以得聖道。
從於淨命生:禪是從淨命得來。淨命:就是清淨的,命是生命,在世間上的生活要清淨。衣食住的來源要清淨、要如法。淨命就是戒,四禪為床座就是定。持戒清淨就減少一些障礙修定的因緣,要另外修禪才能得禪定。
多聞增智慧:有戒、有定,就是減少學習智慧的障礙,另外要多聞,要多思惟,智慧會增長。
以為自覺音:用增長的智慧來覺悟自己。
11.甘露法之食(amṛtaṃ bhojanaṃ teṣāṃ),解脫味為漿(vimukti-rasa-pānakam),淨心以澡浴(viśuddha-āśayatā snānaṃ),戒品為塗香(śīlaṃ gandha-anulepanam)。
甘露法之食:甘露是飲食。諸天在四天下採花,用它來製一種酒,名之為甘露;飲它就能夠壽命長而不死,所以叫做不死藥。甘露是諸法實相、第一義諦。諸法實相是理,觀諸法實相是智慧。智慧成就以後,叫做慧命。慧就是命,這個命永久也不死,盡未來際,就是無量壽。
1-段食:就是日常所用的飲食,它是有形相,一段落、一段落,飲用下去以後,能增長氣力。
2-觸食:就是接觸什麼事情心情快樂,這樣對生命的存在有幫助。
3-思食:就是有希望,壽命也會好一點。
4-識食:就是阿賴耶識。因為阿賴耶識的執持,才能夠活下去。
解脫味為漿:就是果汁,止渴用的。沒有繫縛的時候叫做解脫。繫縛是什麼呢?就是愛,愛就是渴。修學聖道斷愛的時候,感覺非常自在,那就是果汁。
淨心以澡浴:洗澡、沐浴就是保持內心的清淨、無染。
戒品為塗香:就是把香塗在身上。持戒清淨,就是塗香。
子三、結自行因成(一頌)
12.摧滅煩惱賊(kleśa-śatru-vinirghātāc),勇健無能踰(chūrās te hy aparājitāḥ),降伏四種魔(dharṣenti caturo mārān),勝幡建道場(bodhi-maṇḍa-dhvaja-āśritāḥ)。
摧滅煩惱賊:破除一切的煩惱賊,就是三界以內的煩惱障、以外的聖人所有的所知障。
勇健無能踰:這個人身體健康,沒有人能超過他。
降伏四種魔:這個時候也能降伏四種魔。若得到般若波羅蜜,就降伏煩惱魔;若能夠得到法身的時候,就破除五蘊魔和死魔,不以臭皮囊為身體,以法性為身體;入慈心三昧的時候,就降伏天魔。
勝幡建道場:在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叫做建道場。勝幡,就是兩個國家互相侵略,戰勝的時候就豎一個幡,表示戰勝。
癸二、明菩薩入假權智無方大用亦是住平等法界赴緣利物(二十七頌)(分三科)子一、供養諸佛(二頌)
13.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saṃcintya-jāti darśenti ajātāś ca asaṃbhavāḥ),悉現諸國土(dṛśyante sarva-kṣetreṣu),如日無不見(raśmi-rāja-vad udgatāḥ)。
雖知無起滅:證悟第一義諦,就是得法身,觀察一切因緣生法都是畢竟空寂、無生無滅,沒有色受想行識可得。
示彼故有生:然而有大悲心要教化眾生,所以還現出來有色受想行識。
悉現諸國土:遍十方世界、一切國土,都現身說法、度化眾生。
如日無不見:就像太陽出來光明普照,也是無不現。
14.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buddha-koṭyo hi pūjitvā sarva-pūjāhi nāyakān),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na ca eva ātmani buddhe vā jātu kurvanti niśrayam)。
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對十方無量億的佛,香花供佛,這是財供養,是修福。
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這是法供養,如說修行供養。觀察諸佛都是諸法如、觀察自己的身體也是諸法如,無差別相。沒有虛妄分別顛倒想,觀察一切法都是寂滅相,就是修智慧。
子二、淨佛國土(一頌)
15.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ākāśa-kṣetra-anuprāptā na satve satva-saṃjñinaḥ),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buddha-kṣetrāṇi śodhenti satvānāṃ caritaṃ yathā)。
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菩薩到十方世界的佛世界,觀察一切世界都是因緣生法,都是佛菩薩出世間的無漏善法、殊勝的善法所變現的世界,也是畢竟空寂,佛國也是畢竟空寂。
而常修淨土:雖然是畢竟空寂,但是菩薩還是修淨土,做種種功德來莊嚴淨土。
教化於群生:不但諸佛國是空,也觀察一切眾生也是畢竟空寂、無有少法可得、無有眾生可度,但是還是教化一切眾生。教化眾生的意思是淨佛國土。
子三、成就眾生(二十四頌)(分五科)
丑一、覺悟眾生(五頌)
16.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sarva-satvāna ye rūpā ruta-ghoṣāś ca īritāḥ) ,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eka-kṣanena darśenti bodhisatvā viśāradāḥ)。
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在十方世界所有的眾生,眾生裡面有胎、卵、濕、化,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這類別是很多的。他們的身形不同,發出來聲音也是各式各樣,行住坐臥的威儀也是都不一樣。
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成就大無畏的神通道力的菩薩,就在同一個時間,能現出來無量無邊的威儀、身形來教化眾生、覺悟一切眾生。這是第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
17.覺知眾魔事,而示隨其行(māra-karma ca budhyante mārāṇāṃ ca anuvartakāḥ),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upāya-pārami-prāptāḥ sarvāṃ darśenti te kriyām)。
覺知眾魔事:就是魔王破壞修行人的善法,菩薩知道這個人是修行人的障礙者。
而示隨其行:但是有的時候,菩薩示現隨著這個魔王做這個事情。
以善方便智:菩薩表面上也是向修行人搗亂,但是實在是成就修行人的聖道,那裡面有善方便的智慧作用。
隨意皆能現:隨慈悲心、大智慧現出來這件事,和魔王不存好心去搗亂不同。
18.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te jīrṇa-vyādhitā bhonti mṛtam ātmānu darśayī),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satvānāṃ paripākāya māyā-dharma-vihāriṇaḥ)
或示老病死:菩薩示現老、示現病、也示現死。
成就諸群生:現出這種苦惱的境界,來覺悟一切眾生,使令他們成就聖道,就是能夠厭煩這個世間是苦,生厭離心。
了知如幻化:菩薩現老病死的時候,都是如幻如化、不真實,不是真實有老病死。
通達無有礙:通達所度化的眾生也是如幻如化,菩薩現出來種種的菩薩的行為也是如幻如化。沒有障礙,沒有有所得的障礙,這樣來度化眾生。
19.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kalpa-uddāhaṃ ca darśenti uddahya tāṃ vasundharām),眾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nitya-saṃjñīna satvānām anityam iti darśayī)。
They demonstrate the burning of the earth In the consuming flames of the world’s end,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impermanence To living beings with the notion of permanence.
或現劫盡燒:示現出來劫盡的時候,世界都有大火燃燒起來。本來是到劫盡的時候,有火災把世界都破壞,現在不是劫盡的時候,而是菩薩現出來這種災難,就像劫盡的時候那樣子。
天地皆洞然:下面的地、上面的天國通通都燒光。
眾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眾生在世界上,總是感覺到我可以萬歲。用大火的燃燒,來覺悟你知道不是常住的。
20.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satva-koṭī-sahasrebhir eka-rāṣṭre nimantritāḥ),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sarveṣāṃ gṛhi bhuñjanti sarvān nāmenti bodhaye)。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十方世界的眾生是太多,就在他們的世界,請求菩薩來救苦救難。
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而菩薩在第一義諦那裡不動,同時間能現無量無邊的身相,到一切眾生那裡。來教化他,使令他發無上菩提心,向於無上菩提。
丑二、教用世法(二頌)
21.經書禁呪術,工巧諸伎藝(ye kecin mantra-vidyā vā śilpa-sthānā bahūvidhāḥ),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sarvatra pāramiprāptāḥ sarva-satva-sukha-āvahāḥ)。
經書禁咒術:世間上的經書,咒術。禁咒,禁字是咒的作用,譬如河水在流,若用念咒,叫水不流、就能不流。
工巧諸技藝:很多巧妙的事情,各式各樣的技藝。
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菩薩這些事情完全都能做,利益這一切苦惱的眾生。
22.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yāvanto loki pāṣaṇḍāḥ sarvatra pravrajanti te),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nānā-dṛṣṭigata-prāptān satvān hi parimocayi)。
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世間上有很多在佛法以外的外道的法,菩薩也到他們那兒去,一起學習他們的道法。
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現在菩薩於中出家,把真相說出來,解除你的迷惑,教你不要墮落到邪見裡面。
丑三、拔眾生災難(五頌)
23.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candrā bhavanti sūryā vā śakra-brahma-prajeśvarāḥ),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bhavanti āpas tejaś ca pṛthivī mārutas tathā)。
或作日月天:菩薩有的時候會示現作日天子、或者作月天子。
梵王世界主:梵王就是世界主,或者是梵王是梵王,世界主就是世界上的國王。
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或者有時候,菩薩示現大地、或者示現水,有時候作風、有時候作火,這樣來饒益眾生。
24.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roga-antarakalpeṣu bhaiṣajyaṃ bhonti uttamam) ,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yehi satvā vimucyanti sukhī bhonti an-āmayāḥ);
疾疫就是有病,很多的人都有病。菩薩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來救護眾生。
25.劫中有飢饉,現身作飲食(durbhikṣa-antarakalpeṣu bhavanti pāna-bhojanam),先救彼飢渴,却以法語人(kṣudhā-pipāsām apanetvān dharmaṃ deśenti prāṇinām);
劫中有飢饉,現身作飲食:在飢饉劫的時候界,大家生活都困難,沒有糧食吃,菩薩現身作飲食。
先救彼飢渴:先救護眾生解除飢渴的問題。
卻以法語人:然後為他宣說佛法,救護眾生。
26.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心(śastra-antarakalpeṣu maitrya-ādhyāyī bhavanti te),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avyāpāde niyojenti satva-koṭī-śatān bahūn)。
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心:刀兵劫,刀兵是武器,互相戰亂的時候,眾生和眾生互相殺害,菩薩為之起慈悲心。
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教化他們,使令他們不要糾紛、不要爭論,互相忍讓一點就和樂。
有三種災難:一個是飢饉、一個是疾疫、一個是刀兵。
27.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mahā-saṃgrāma-madhye ca sama-pakṣā bhavanti te),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saṃdhi-sāmagri rocenti bodhisatvā mahābalāḥ)。
若有大戰陣:國與國互相戰鬥的時候。
立之以等力:等就是平等,兩方面的力量是平等的,這樣就容易和。
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安和:菩薩現出來廣大的威力,降伏兩方面人,叫他們和平,不要戰爭,和平就安樂。
丑四、拔地獄畜生苦(二頌)
28.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ye ca api nirayāḥ kecid buddha-kṣetreṣv acintiyāḥ),輒往到于彼,勉濟其苦惱(saṃcintya tatra gacchanti satvānāṃ hita-kāraṇāt);
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一切國土裡邊都有地獄的地方。
輒往到於彼:輒就是即,菩薩就到那個地方。
勉濟其苦惱:拔救地獄眾生的苦惱。
29.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yāvantyo gatayaḥ kāścit tiryagyonau prakāśitāḥ),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sarvatra dharmaṃ deśenti tena ucyanti nāyakāḥ)。
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眾生的世界,有畜生和畜生互相食噉。
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畜生相食噉這是很苦惱的事情,菩薩到那個地方,為他們作利益的事情。
丑五、同事利物(十頌)
30.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kāma-bhogāṃ pi darśenti dhyānaṃ darśenti dhyāyinām),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vihastaṃ māraṃ kurvanti avatāraṃ na denti te)。[darśenti for darśayanti (see BHSG 3: 62)]
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從表面上看,他也是貪著五欲,愛著色聲香味觸;也表現出來修禪定。欲和禪定是不能並存。現在菩薩又享受五欲,而同時還是坐禪。
令魔心憒亂:這樣就擾亂魔王,令他心裡面不知道菩薩是怎麼回事情。憒就是亂,魔王心裡面就亂。
不能得其便:魔王得不到機會惱亂菩薩。
31.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agni-madhye yathā padmam adbhutaṃ pi vidarśayet),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evaṃ kāmāṃś ca dhyānaṃ ca adbhutaṃ te vidarśayi)。
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火裡面有蓮華出來,這是一個希有的事情。
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菩薩能在五欲裡面、而還能坐禪,那就是希有,這是很少有的事情。這是已經成功的聖人,他能這樣做。
32.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saṃcintya gaṇikā bhonti puṃsām ākarṣaṇāya te),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rāga-aṅkuśena lobhetvā buddha-jñāne sthapenti te);
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有時候現出一個婬女,引導好色的人。什麼意思呢?先以欲鉤來牽引他,然後再教化他入佛道。
33.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grāmikāś ca sadā bhonti sārthavāhāḥ),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purohitāḥ agra-āmātyo ’tha ca āmātyāḥ satvānāṃ hitakāraṇāt)。
或為邑中主:菩薩度化眾生,有時候是為邑中主,邑就是一個城市,或者是個縣、或者是個省,在那裡做政治的領導人,政府的一個高官、有地位的人。
或作商人導:或者在社會裡面是一個做生意的人的領導者,社會的一個名流、是有地位的人。
國師及大臣:或者菩薩有的時候做國王的師父、國王的老師,現出這麼一個身分;或者菩薩示現一個大臣身分。
以祐利眾生:來福利一切眾生。
34.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daridrāṇāṃ ca satvānāṃ nidhānaṃ bhonti akṣayam),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yeṣāṃ dānāni datvā hi bodhicittaṃ janenti te)。
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就是社會上很多的貧窮人,多數生活困難,菩薩示現一個大富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用這些財來救濟這些貧苦的人。
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然後為他宣揚佛法,令他發無上菩提心。先財施、而後法施。所以菩薩行菩薩道,他是以佛道為導引眾生最後的目標。
35.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māna-stabdheṣu satveṣu mahānagnā bhavanti te),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sarva-māna-samudghātāṃ bodhiṃ prārthenti uttamām)。
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有的眾生他的憍慢心非常大,瞧不起任何人。菩薩現一個大力量的、大威力的一個人。
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把那個高慢的人降伏,然後令住無上道。
36.其有恐懼眾,居前而慰安(bhaya-ārditānāṃ satvānāṃ saṃtiṣṭhante ’grataḥ sadā),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abhayaṃ teṣu datvā ca paripācenti bodhaye)。
其有恐懼眾,居前而慰安:在社會裡面,有些人有恐懼,菩薩現身到他的前面,來安慰他、令他心安。
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先布施他沒有恐怖,然後為他宣說佛法,讓他發無上菩提心。
37.或現離婬欲,為五通仙人(pañca-abhijñā hi bhūtvā te ṛṣayo brahma-cāriṇaḥ),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śīle satvān niyojenti kṣānti-sauratya-saṃyame)。
或現離婬欲,為五通仙人:或者這位菩薩示現沒有婬欲的仙人,有五種神通。
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開示教導這些眾生,教他們能夠持戒、不要做惡事;教他們能忍辱,人與人之間容易和樂;發慈悲心,不要互相殺害。
38.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upasthāna-gurūn satvān saṃpaśyeha vināyakāḥ),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ceṭā bhavanti dāsā vā śiṣyatvam upayānti ca),
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就是菩薩見到眾生裡邊有需要供事,為他做事,現身為這個人作僮僕。
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為他作僮僕的時候,能令他非常滿意,菩薩就為他宣說佛法,勸他發無上菩提心。
39.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yena yena eva ca aṅgena satvā dharma-ratā bhave),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darśenti hi kriyāḥ sarvā maha-upāya-suśikṣitāḥ)。
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隨順那位補特伽羅所需要,菩薩都會供給他,因此他就能入於佛法裡面來修學聖道。
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菩薩能善巧方便的滿足他、而不會令他失望,因此也就能勸他發菩提心。
壬二、總答(一頌)
40.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teṣām ananta-śikṣā hi anantaś cāpi gocaraḥ),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ananta-jñāna-saṃpannā ananta-prāṇi-mocakāḥ)。
如是道無量:自己用功修行和化導眾生的這些聖道是無量無邊。
所行無有涯:菩薩利益眾生的事情是沒有邊際。
智慧無邊際:菩薩的智慧太廣大,所以發動出來的菩薩行也是非常地廣大。
度脫無數眾:所以能夠教化一切眾生得解脫。
辛二、結勸發心(二頌)
41.假令一切佛,於無量億劫(na teṣāṃ kalpa-koṭībhiḥ kalpa-koṭī-śatais tathā),讚歎其功德,猶尚不能盡(bhāṣadbhiḥ sarva-buddhais tu guṇāntaḥ suvaco bhavet)。
假設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佛,在無量億劫那麼長遠的時間內,讚歎維摩居士的功德,還不能窮盡。
42.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bodhiṃ na prārthayet ko ’gryāṃ śrutvā dharmān imān budhaḥ)?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anyatra hīna-satvebhyo yeṣāṃ prajñā na vidyate)。
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哪一個補特伽羅聽見這樣的妙法,不發無上菩提心呢?因為發無上菩提心、修學聖道以後,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能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這件事非常地偉大。
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除掉那些鄙陋的人、糊塗沒有智慧的人,他聽見這件事,無動於衷,他不發菩提心。
標籤
- 00雜阿含總圖 (49)
- 01法句經總圖 (7)
- 02俱舍論總圖 (9)
- 03禪經總圖 (6)
- 04心理學 (12)
- 上課概論 (56)
- 大毘婆沙論 (2)
- 大乘經 (33)
- 大乘論 (29)
- 大般若經 (29)
- 大般涅槃經 (1)
- 大寶積經 (16)
- 中阿含 (36)
- 古德 (2)
- 正法念處經 (72)
- 阿毘達磨 (21)
- 現觀莊嚴論 (40)
- 無說而說 (12)
- 集論 (46)
- 楞伽經 (6)
- 瑜珈論 (9)
- 解深密經 (3)
- 對比 (1)
- 維摩詰所說經 (20)
- 雜阿含 (207)
- 雜阿含圖 (67)
-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 (34)
- dia (2)
- ubunt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