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第一

Vimalakīrtinirdeśa 梵藏英漢
https://www2.hf.uio.no/polyglotta/index.php?page=fulltext&view=fulltext&vid=37&cid=49187&mid=&level=1
http://www.dsbcproject.org/canon-text/content/61/550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釋經名】
1-維摩詰:翻淨名,玄奘法師翻無垢稱。無垢就是淨,稱就是名。
2-淨名這個人在佛在世的時候,雖然是在家居士的身分,是八地菩薩以上,也有說他是佛。
3-大菩薩有三個身體:第一個是法身,第二個是報身,第三個是化身或者說是應身。
*法身是什麼呢?就是離妄的真理,真理就是諸法實相。一切法都是因緣所有、都是畢竟空,這時候顯現出來的離一切相、無分別境界的諸法實相。法身,一切佛、或者大菩薩,連凡夫也是有,但是沒有智慧,是不現前。
*報身是什麼呢?就是和真理相應的智慧,就是般若。經過無量劫的修行,成就定相應的無分別的清淨智慧。報就是果報,在因地的時候,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成就這樣的果報。報身的境界,眾生不能見聞。
*化身是什麼呢?他為了教化我們,化現一個身形。分兩種:一個是劣應身、一個是勝應身。
*劣應身,就是凡夫肉眼所能看見的這個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勝應身,就是超過劣應身,那是不可思議境界。
4-從報身來解釋淨名。淨就是清淨,就是這位聖者具足無量無邊的清淨的功德。名稱普聞,叫做名。
*約應化身來解釋,就是他具足無量無邊的清淨功德,隨其所宜,現種種身度化眾生,就是名稱普聞,叫做淨名。
*淨,可以作一個不同的解釋,在塵不染塵,還是清淨。名,在這個世界現身說法,輔助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就是名稱普聞,這是約他的應化身來說。
5-所說經:這部經是維摩居士所說。叫做《維摩詰所說經》,亦名為《不可思議解脫經》、《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維摩詰是約人,所說的不可思議解脫就是法,人法為名。
*解脫:解脫的反面就是繫縛。我們有貪瞋癡的煩惱,就被貪瞋癡繫縛住。另外還有更微細的煩惱,就是執著真實。執實是貪瞋癡煩惱的根本。
*執實,詳細說,就是所遇見的一切見聞覺知的境界都認為是真實,所有、普遍地執著是真實。
*現在要破這個煩惱,都是如夢中境,在夢裡面認為真實,就是虛妄,不是真實。用這樣的智慧,觀察一切都是虛妄;因為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內心的虛妄分別,不要執著它是真實。常常這樣思惟,加上奢摩他的力量,就可以悟入諸法實相。悟入諸法實相,這些境界都不能迷惑,就解脫。
*另外更微細的煩惱,叫做所知障,阿羅漢還有這無明煩惱,猶有所不知,猶有所不能,猶有所不淨。這些微細的煩惱也把它消除,就叫做解脫。就是消除煩惱障、消除所知障,內心的清淨,叫做解脫。
6-不思議:思是內心的思惟,議是語言上的議論;不可以思惟、也不可以議論,這樣的解脫,叫做不思議解脫。
*不思議指什麼說的呢?指諸法實相,觀一切法畢竟空。實相的境界是離名言相的,所以是不可思議。
*佛菩薩所覺悟的諸法實相,觀一切法畢竟空,和阿羅漢是平等;但是阿羅漢在畢竟空裡面無所知,佛菩薩在畢竟空上能通達一切法。通達一切法有兩個不同:一個是用思惟的智慧去通達,一個是用無分別的智慧去通達。
*佛菩薩用無分別的智慧能通達一切法。有的聖人,用思惟的智慧去分別聖人的境界;有的聖人用無分別的智慧去通達初地菩薩乃至佛的境界。用無分別的智慧能通達,是不可思議解脫;若用分別的心才能知道,不是不思議解脫。
7-法門,法就是指不思議解脫;門,就是悟入不可思議解脫的門。什麼是不可思議解脫的門呢?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從這裡可以悟入。
*離文字相是第一義諦,但是第一義諦,要以文字作門才可以悟入。學習佛法,就在這個地方。只要是學習佛法,不可以離文字。除非已經得聖道,悟入諸法實相,這時候是離文字,是指聖人說的。凡夫一定要假藉文字作門,才能夠學習佛法,才可以通達佛法。
8-經,修多羅就是線、紗。譬喻,草花、樹花,採來以後,用線把它貫穿起來,可以把它編織成各式各樣的美妙的境界。
*貫攝為義。
*貫按照佛來說,佛為法會大眾說法的時候,觀察當時法會大眾的根性,應該為他宣說這樣的法門,如是如是之法門,叫做貫。
*佛教徒來學習佛法的時候,它就會發生一個作用,能夠保護你。攝者,持也,攝持,持也可以說是抓住你,也可以說保護你,就保護你不到三惡道去,能保護你在人天的世界,保護你到聖人的世界,叫做攝。
*貫是約佛說的,攝是約法門的作用說的,約眾生學習佛法得到的利益說,叫做攝。

【釋經大意】兩個意思:一個是佛國的因果,一個是法身的因果。
1.佛國的因果:修如是因,將來就能得到佛的世界。某位菩薩發無上菩提心之後,能夠努力地自己用功修行,也努力地弘揚佛法、教化眾生,加以回向。回向什麼呢?回向:我將來成佛的世界沒有三惡道!為什麼沒有?做功德的時候他這樣祝願,成佛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沒有三惡道。
2.法身因果,和佛國的因果應該是一樣事。但是約人說,就是法身的因果。約大多數人集會在一個廣大的地區,就是國家,就是佛國的因果。都是修學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功德。約個人的情形,就是成就法身的因果,棄捨肉身的境界,得到法身的因果,也還是六波羅蜜這一切的功德。但是若是祝願成佛的世界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就變成佛國的因果。

佛國品第一
【正釋經文】分兩大段,第一段是講緣起,第二段說到佛國。
佛國有四種世界:有凡聖同居的世界、方便有餘的世界、實報莊嚴的世界、常寂光淨土的世界。
1.凡聖同居土:佛在世的時候,也有佛菩薩、阿羅漢在這裡,所以凡夫和聖人同時在這裡居住。
*凡聖同居的世界有兩類:一類就是沒有三惡道,像阿彌陀佛國沒有三惡道,叫凡聖同居淨土,是清淨的世界,沒有三惡道的因、也沒有三惡道的果。所以,淨土不是說一定是七寶莊嚴叫做淨土,而是說那個世界上的人都是非常良善的。
*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世界教化我們,是出現在凡聖同居的穢土,是汙穢的世界,表示釋迦牟尼佛的大慈悲。阿彌陀佛出現的那個世界,是清淨的世界,不是穢土。所以凡聖同居土有兩種不同:一個是清淨的,一個是汙穢的。
*佛在世的時候可以名之為凡聖同居土,因為有佛、有菩薩、有阿羅漢,有聖人在這裡。現在佛走了,不能說是凡聖同居土,就是凡夫的世界。
2.方便有餘土:就是凡夫修學佛法,沒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出離心,能夠修行得阿羅漢。阿羅漢死掉以後,到方便有餘土的世界。方便是什麼意思呢?沒有修學大乘諸法實相的法門,所以他修學的法門是方便;他事情還沒有做完,還有餘;這樣的人所居住的世界,叫做方便有餘土。
3.實報莊嚴土:就是大乘佛教徒修學六波羅蜜、見諸法實相,能夠到八地菩薩以上的時候,他棄捨父母所生的身體,到的那個世界。
4.常寂光淨土:就是這個菩薩修學聖道,到究竟圓滿成佛以後,所居住的那個世界,叫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是佛自己居住的世界,佛到實報莊嚴土、到方便有餘土、到凡聖同居土,到這來教化眾生,引導這一切的凡夫眾生、和阿羅漢的眾生、菩薩的眾生,到常寂光淨土去、得無上菩提。

壹、序分(分二科)
甲一、通序--證信序(分六科)
正文分三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裡邊分兩個序:一個是證信序,一個是發起序。證信序,就是證明這部經是可以相信的,說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佛在那裡說法、有什麼樣的人在那裡聽法,說這些事情。

乙一、如是(信)
如是evaṃ
如是我聞,就是這一部經是我親從佛聽聞。
*1約佛來解釋: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是這樣宣揚佛法,無差別相,所以叫做如。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三世諸佛都是這樣說法,所以這是可以相信,叫做是。
*2約法解釋:諸法實相名之為如。而現在如諸法實相為我們宣說,所以不會有錯誤,所以叫做是。
*3約僧解釋:約傳法的菩薩、或者是阿難尊者。他在大眾裡背誦這部經,如佛所說的,所以叫做如。佛是這樣說的,阿難尊者也這樣地把它傳布出來,彼此是沒有錯誤的,所以叫做如。阿難尊者所背誦的,和佛所說的是如,彼此是相通的,沒有錯誤,所以叫做如。這也是可以相信的,所以稱之為是。

乙二、我聞(聞)
1我聞 mayā śrutam
1.佛法是無我論,外道就是有我論。他們說我,就是這個身體有色受想行識這五種成分組成。這五種成分都是無常的、敗壞的。外道的有我論的人,認為在這個必朽之物裡邊,有一個不朽的東西。這一定要敗壞的身體裡面有一個不敗壞的東西,這個東西常恆住、不變易、永久存在,它有主宰的作用。主宰,我自己做主,你不能支配我,這叫做主;宰,就是我要支配你。一切一切我來決定,有這樣作用,叫做我。常恆住、不變易、有主宰作用,叫做我。
*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否認這個我。在這個生命體,只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我可得,所以是無我。
*這個身體從哪兒來呢?是因緣來的。受是感情這一方面;想是屬於智慧、屬於知識這一方面的;行就是有意志的行為,有目的的動作、有目的的行為叫做行。生理和心理組合起來,遇見各式各樣不同的因緣,就有不同的各式各樣的反應、行動,就是受、想、行、識;這些東西都是因緣有的。因緣若變化,它也就變化。
*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力量,就是業力!前生,作的善業、作的惡業的強弱的力量,就變成這一生的壽命。但是若作惡業作得很多,也可能折損你多少年;若是常常做善事,它也可能會延長幾年,但是有個極限。
*所有的這些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由因緣有的,其中沒有一件事可以稱之為我的。說是色受想行識裡面那個我不可得;但是色受想行識還是有。
*若學習《中觀論》,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有的、是自性空的:色不可得,色自性空,自性空中我不可得,色不可得;自性空中受、想、行、識不可得。這時候,我也不可得、色受想行識的法也不可得──我空,法也空,空空。這個時候心無所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我聞,聞就是聽聞,耳根是正常,聲音不是太遙遠、也不是太近,我能聽得見,就是我聞。
*要耳根沒有壞,聽見聲音;然後由意根、意識明白聲音裡邊的名、義。我聞這裡邊,包括第六意根、意識,這樣明白這一段佛法的大意。
*本來應該說耳聞,或者是耳根、耳識、意根、意識來聽聞這一段佛法。但說我聞,沒有說耳聞,也沒有說意根聞,怎麼回事兒呢?我是個總,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用我來代表。眼耳鼻舌身意是個別的,我是總;用總來代表別,所以說是如是我聞。

乙三、一時(時)
一時,ekasmin samaye
一時,就是說經的時間。是從開始說經到這一部經說圓滿,總起來名為一時。也就是這一類眾生的善根成熟,感動佛說這樣的法門,感應道交,名為一時。

乙四、佛住(主)
佛bhagavān
佛,翻個覺者,覺悟諸法實相。
*成就一切種智,叫做佛。得一切種智,斷除一切煩惱的繫縛,所以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有無量的相好莊嚴。
*有大慈悲心,常能夠善巧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佛也具足。
*世出世間一切眾生都恭敬、供養、讚歎、禮拜、讚歎佛。

乙五、方所(處)
在毘耶離菴羅樹園,vaiśālyāṃ viharati sma | āmrapālīvane
*住分內住和外住,就是身住和心住的不同。身住分四種:
第一個叫做化處住:教化眾生的住處,就是娑婆世界,佛在這裡,化處住。
第二就是未捨壽分住:就是沒有入無餘涅槃,還在這裡住。未捨壽分住。
第三就是在僧伽藍住:佛的住處在寺廟裡面住,不到在家人那裡去住。
第四,威儀住。行住坐臥的威儀,都可以名之為住。
*心住,也叫做內住,就是內心有天住、梵住、聖住、佛住。
*天住是什麼呢?就是色界天的人,是住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他的心在這裡住。
*梵住是什麼呢?就是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聖住是什麼呢?就是得阿羅漢的人以後,心在空、無相、無願三三昧這裡住。
空三昧:這是按小乘佛教來說,就是沒有我,色受想行識裡邊我不可得,就在我空這裡住。
無相三昧:由剎那剎那地生滅,滅而不生的時候,裡邊沒有色受想行識,在這裡住。
無願三昧:願是個希望。阿羅漢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的事情完全不希望。
*佛住:就是諸法實相,佛在諸法實相這裡住。
*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就是佛的大悲心,他的身相在毘耶離菴羅樹園在這裡住。
*毘耶離:國家首都的名字叫毘耶離,那個國家的名字也叫毘耶離。毘耶離翻廣嚴,廣大、莊嚴。
*菴羅樹園:在城外,不是在城裡。園主就是菴摩羅女,相信佛以後,就把園供養佛。

乙六、同聞眾(眾)(分三科)丙一、聲聞眾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mahatā bhikṣu-saṃghena sārdham aṣṭābhir bhikṣu-sahasraiḥ  [參考:《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1 序品〉:皆是阿羅漢(sarvair arhadbhiḥ),諸漏已盡(kṣīṇāśravair),無復煩惱(niḥkleśair vaśībhūtaiḥ),心得好解脫(suvimukta-cittaiḥ),慧得好解脫(suvimukta-prajñair),其心調柔軟( ājāneyair),摩訶那伽(mahānāgaiḥ),所作已辦(kṛta-kṛtyaiḥ kṛta-karaṇīyair),棄擔能擔(apahṛta-bhārair),逮得己利(anuprāpta-svakārthaiḥ),盡諸有結(parikṣīṇa-bhava-saṃyojanaiḥ),正智已得解脫(samyag-ājñā-suvimukta-cittaiḥ sarva-ceto-vasi-parama-pārami-prāptair)。]
與就是共,和這麼多的大比丘共同地在那裡聽佛說法。
*大比丘,就是他已經得阿羅漢道,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功德。
*可以分成三類:一個是慧解脫;一個是心解脫;一個無疑解脫,或者說是無礙解脫。
慧解脫:就是禪定的功夫不高深,可能只是未到地定,也可能只有初禪,就在初禪裡得阿羅漢。二禪、三禪、四禪乃至滅受想定,都沒有成就;只是得到無我的智慧,滅除愛煩惱和見煩惱。
心解脫:就是有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還得到滅盡定,有廣大的神通道力。
無礙解脫:有聖道的智慧,也有高深的禪定,同時也是有學問,能夠無障礙地宣揚佛法、廣度眾生。
阿羅漢,雖然同是聖人,定力的深淺有差別、智慧的高低也有差別。
*比丘含三義。
破惡:就是出家、受戒以後,能夠修學戒定慧,破除愛煩惱、見煩惱,能破惡。
乞士:佛在世的時候的比丘,是去乞食。
怖魔:就是出家人受比丘戒的時候,魔王就恐怖,說:這個比丘有可能得聖道,我不能控制他。而他可能要弘揚佛法,教化很多人得聖道,我都不能控制,對這件事有顧慮。
*眾,就是僧,有和合,大家是很團結,沒有諍訟、沒有爭論。彼此能和合,所以叫做眾。
第一,大家都學習佛法,思想是統一,所以思想上沒有衝突。
第二,大家都受這樣的戒,每一個人都沒有特權,所以也是因戒而就和合、而不衝突。
第三,享受的衣食住也是很公平的,所以也是和合的。
因為這三種:一個思想上是和合的、一個戒律是和合的、在經濟上的享受也是很公平的,其他的身口意也就都和。
*眾,四、五、六以上算是眾。
*俱:同時都在這裡。

丙二、菩薩眾(分五科)丁一、明人類
菩薩三萬二千dvātriṃśatā ca bodhisatva-sahasrair
*菩薩:菩提薩埵。菩提,是清淨無漏的智慧,是聖人的智慧。薩埵就是有情、眾生。就是成就清淨智慧聖道的人,叫菩提薩埵。這樣說,阿羅漢也可以稱之為菩提薩埵,辟支佛也是菩提薩埵,乃至菩薩、佛都是可以稱為菩薩。
*薩埵,又有勇猛的意思,就是勇猛地修學聖道。勇猛地修學聖道的人,這叫做菩提薩埵。
*摩訶薩埵:大有情。聲聞、辟支佛這兩類聖人,大悲心是有時間性的,不是廣大,不是無盡期。佛、菩薩這兩類人,大悲心是無窮無盡的,永久地不入無餘涅槃,永久地不棄捨苦惱眾生,一直地廣度眾生,無盡期地廣度眾生,所以叫做大,無窮無盡地度化眾生。
*又有一點不同,就是他們都是八地菩薩以上,超過前七地。從初地開始到七地都是聖人,但是都還是父母所生的身體,還沒能得到無量功德的法身。八地菩薩以上是棄捨肉身,得法身。得法身以後,也可以有化身普度眾生。

丁二、辨數
三萬二千dvātriṃśatā ca
比丘有八千人是一類,菩薩有三萬二千是一類。

丁三、歎德(分三科)戊一、總歎
眾所知識abhijñāta-abhijñātaiḥ
三萬二千這麼多的菩薩,都是大眾所知識的人。為什麼很多人會認識他們、會知道他們呢?他本身自己用功修行的道德很高,又能化導眾生,所以很多人就知道他。
*知:聞名欽德,就是我沒有見過這個人,只是聽人家傳說,聽見這個人道德很高深,對他有恭敬心。
*識:睹形敬奉,就看見這個菩薩的身相,生恭敬心,禮拜、讚歎。

戊二、別歎(分三科)己一、略歎自他德(分二科)庚一、略歎自行(分二科)辛一、正歎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sarvair mahā-abhijñā-parikarma-niryātaiḥ
大智:就是他們能夠觀諸法實相的智慧非常地廣大。也可以解釋,就是超過前七地的菩薩,這個智慧廣大。
本行:就是以大智慧為本,修行諸波羅蜜、其他的一切的功德。
皆悉成就:大智和本行都成就。譬如說初地的菩薩,就是在這個範圍內的大智本行他成就,二地、三地、四地他還沒成就;二地菩薩也可以這麼解釋,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就是八地菩薩以上乃至到十地菩薩,在他的本分的大智本行皆悉成就。不是說皆悉成就是成佛,還沒到那個程度。

辛二、釋歎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buddha-adhiṣṭhāna-adhiṣṭhitaiḥ
為什麼他六波羅蜜、自己用功修行的功德都成就呢?是一切佛的威德、神力所加持的關係。若自己肯努力用功修行,會感覺到佛菩薩的加被。達到內凡、聖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七地、八地,乃至到九地、十地,都還要佛菩薩的加被。
*眾生肯用功修行,佛菩薩會幫我們忙,幫助我們很快地有成就。

庚二、略歎化他(分三科)辛一、歎化他心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sad-dharma-nagara-pālaiḥ sad-dharma-parigrāhakair  
*受持:領納在心叫做受;不忘失,叫做持。就是學習的意思。學習,包括聞思修都在內。
*正法:聖人說的話叫做正法。法是軌持的意思。譬如火車在軌道上走就是安全。一切聖人說的佛法就是軌道,凡夫肯依教奉行的話,就是安全。
*受持正法:已經得無生法忍、有高深的禪定的功夫、有神通這樣的聖人,在十方世界親近諸佛,在那裡學習佛法,這叫做受持正法。為什麼要受持正法呢?為護法城。
*法城:法即是城。防非禦敵謂之城,就是形容佛法的作用。若學習佛法,逐漸地增長智慧,就會知道什麼事情有罪過、什麼事情有功德,避免做有罪過的事情,做有功德的事情,就是安全,這就是得到佛法的好處。法有令你安全的作用,就像城有保護老百姓安全,所以法即是城。
*法:全部的佛法可以用四個字來解釋,就是教、理、行、果。
教:佛菩薩隨順眾生的根性,所說的語言文字的佛法。
理:法裡邊詮釋一些佛菩薩的智慧所覺悟的真理。
行:明白佛法的道理之後,依佛法的真理為依據,用功修行來改造自己。
果:因為常常努力修行,終究有一天成功,這就叫做果。
*為護法城:法在世間的流行,對於眾生有很大的功德,所以要保護它在世間,不要遭受到謗毀、不要遭受到破壞,讓它順利地流通在世間,來利益一切眾生。護就是保護它正常地流通,不要遭受到破壞和障礙。
*第二個解釋,法就教理行果的理說。理是什麼呢?五蘊組成的生命,都是寂滅相。諸法寂滅相:色是畢竟空的,受想行識也是畢竟空的,諸法如義,就是所謂涅槃城。一切聖人都在諸法如這裡住。
*我們雖然是凡夫,沒得聖道,也有諸法如,眼即是如,耳鼻舌身意都是如,色聲香味觸法也是如,色受想行識也是如,都是如義。但是我們沒能夠安住在這個城裡邊。我們這一念分別心也可以說是城中的王、城中的主,也是在涅槃城這裡,但是它就是虛妄分別,不是見煩惱、就是愛煩惱,不高興諸法如,不在這裡住。這樣子就引起來很多的苦惱,無量無邊的苦惱,所以菩薩發大悲心,受持佛法,來教導眾生:你不要起煩惱,不要有愛煩惱、不要有見煩惱。你能證悟諸法如的時候,你是安樂自在。這就叫做護法城。
*大菩薩在十方世界諸佛那裡學習佛法,為了教導眾生轉凡成聖、到涅槃城,所以叫做為護法城。
*菩薩在十方佛所學習佛法的目的,要護持眾生這一念清淨心,安住在第一義諦。

辛二、正歎化他功成
能師子吼,名聞十方;mahāsiṃha-nāda-nādi-bhiḥ daśa-dig-vighuṣṭa-śabdaiḥ
怎麼樣護法城呢?就是能師子吼。安住在第一義諦,他能夠在眾生的世界宣揚佛法,叫做師子吼。師子吼就是沒有恐怖,心無怖畏。
*什麼原因會有恐怖?就是因為有我、我所的這種執著,就有恐怖。菩薩觀察色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觀諸法都是無我無我所,都是畢竟寂滅相,就沒有恐怖。
*能師子吼,很明顯的是因為有無我的智慧的關係,所以能夠沒有恐怖。
*能師子吼,就是對我們宣揚佛法的真理,叫我們不要起煩惱,要斷煩惱。
名聞十方:因為大菩薩度化眾生,弘揚佛法,十方世界都能夠現身說法、普度眾生,八地菩薩有這種境界。所以大家都是稱名讚歎這位菩薩,所以名聞十方。

辛三、釋歎
1.眾人不請,友而安之;sarva-satva-anadhyeṣita-kalyāṇa-mitraiḥ
再解釋護法城、師子吼、弘揚佛法的相貌。相貌是什麼樣的呢?就是眾人不請,友而安之,就是菩薩的大悲心不待你請求,他就主動地來教化你。
*若是眾生請,表示誠意,感應道交的這件事順一點。
*友,意志相投、同一志願。同明相照叫做朋友。明,般若的智慧。
*菩薩大悲心,願意和眾生做朋友,大家共同地學習佛法;菩薩勸我們修學戒、定、慧,菩薩也是持戒、修定、修慧,和我們共同地修學聖道。
*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而安之。眾生心都是不安、恐怖;現在修學佛法,叫我們安住在第一義諦這裡,安住在戒、定、慧這裡,從這裡開始,友而安之,這也就是護法城,也就是能師子吼。

2.紹隆三寶,能使不絕;tri-ratna-vaṃśa-anupacchetṛbhiḥ
菩薩最初的時候,發心受持正法是為護法城,繼續不斷地使令佛法興盛,這樣三寶就不會斷絕。
*怎麼叫做斷絕呢?譬如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以後,這個世界就沒有人成佛,那麼這個佛就是斷了。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到多久多久之後,彌勒菩薩又成佛,那麼就是沒有斷,繼續有人在這兒成佛,佛寶就沒有斷。法寶也是,佛法繼續在這兒流傳、不要中斷。僧寶,繼續有人在這裡發心出家、修學聖道,就是僧寶沒有斷。
*菩薩能師子吼,名聞十方;眾人不請,友而安之,這是從菩薩積極地弘揚佛法那方面說,但是有什麼成效呢?就是紹隆三寶,使令這個世界永久有佛法住世。
*《寶性論》上,用六個理由來解釋寶。
第一希有:佛寶、法寶、僧寶,若是沒有善根,百千萬劫都不能遇見。
第二明淨:就是清淨,沒有煩惱。是光明的、清淨的,所以叫做寶。
第三勢力:都是有廣大的神通的境界。
第四能莊嚴世間:學習佛法、修學聖道成功的人,心裡面是清淨的戒、定、慧的境界,這是最莊嚴。
第五最勝:佛法僧有無量功德莊嚴,這是最殊勝。
第六不變:成就這樣殊勝的功德以後,不會再失掉,不會再變化,永久也不退轉。
*什麼叫做佛寶?得一切種智名之為佛。斷除一切的煩惱,有廣大的智慧,還有廣大的慈悲心,能夠無窮無盡地、無盡期地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什麼叫做法寶?第一義諦是法寶。
*什麼叫做僧寶?得聖道的人才是僧寶。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有無我、無我所的智慧,須陀洹以上的聖人,這是僧寶。僧寶包括兩種:小乘佛法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辟支佛,這是僧寶;大乘佛法得無生法忍的這些菩薩,這都是僧寶。聖僧是我們所尊敬,是由凡夫僧努力用功修行成就。
*發無上菩提心,將來就能成佛,所以佛寶不絕。佛寶不絕,僧寶也不絕,自然會有人弘揚佛法,所以法寶也不斷絕。

3.降伏魔怨,制諸外道。nihata-māra-pratyarthikaiḥ sarva-parapravādy-anabhibhūtaiḥ
*菩薩和比丘僧肯努力地修學佛法,努力地修學四念處,修禪定能滅除愛煩惱。有禪定就容易有神通,能降伏天魔。
*修毘缽舍那,常常地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這樣觀察,就能滅除一切的見煩惱,各式各樣的顛倒執著就滅除,得到無漏的智慧,能夠宣揚佛法,能制伏一切外道,外道不能和你對抗,所以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己二、廣歎自他德(分二科)辛一、歎斷德(分三科)庚一、廣歎自行(分二科)壬一、總歎斷德
悉已清淨,
這些菩薩所有的汙染,煩惱障、所知障完全都斷除,離一切相、無分別的清淨的境界顯現出來。當然沒有成佛,還有多少一點,所以說悉已清淨。

壬二、別歎斷德
永離蓋纏,sarva-nivaraṇa-paryutthāna-vigataiḥ
*蓋就是用功修行的人受戒,然後修止觀、修四念處,有不清淨的東西來遮覆、惱亂、觸惱我們,這叫蓋。通常說是五蓋: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就是五種障礙,障礙我們修行。
第一貪欲:就是家,這個家使令我們不能發心修學聖道,這是一個障礙。
第二瞋恚:我從家解脫出來;出家以後受戒,有的時候會犯戒,同梵行者在大眾裡來舉發。人家說的時候,心裡不高興,就是忿怒,這叫瞋。
第三昏沉睡眠:出家、受戒以後,修奢摩他。假設修數息觀,使令心安住在息明靜而住,但是有昏沉、睡眠,奢摩他修不來。
第四掉舉惡作:修觀,總而言之修四念處。觀是心裡面觀察思惟,掉舉來了。
什麼叫做掉舉呢?掉舉就是在日常生活做事的這些經驗,自己特別感覺滿意的事情,忽然間就跑到心裡面思惟,不思惟無我觀、一切法空觀,就把觀破壞。
悔是什麼呢?悔就是後悔。一個就是做惡事,這個事情已經做過去,自己後悔,我不應該做這個事。有的時候做一些功德的事情後悔,我不應該做。後悔的時候,也把原來的無我觀障礙。
第五疑惑: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性,這三個相貌叫做捨。若是這個境界出現的時候,就保持這個狀態。但是你心裡還想:這是對的嗎?心裡還疑惑,這個疑來障礙。
*纏是纏繞,纏繞你、汙染你,叫你不得清淨。
無慚、無愧是破壞持戒清淨;昏沉、睡眠是障礙修止;掉舉、惡作是障礙修觀;嫉嫉、慳吝。

壬三、釋歎斷德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anāvaraṇa-vimokṣa-pratiṣṭhitaiḥ
斷除一切煩惱之後,能心常安住無礙解脫。為什麼心不能安住在止、觀?就是心裡有煩惱。煩惱的特性,就是使令我們心裡面不安,擾亂我們的心,不能安住。
*若是初得無生法忍的人,也能安住無礙解脫,但是不常。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到七地,七遠行地的菩薩能夠常安住無礙解脫。但是,他還需要努力,要特別注意,才能常安住。
*第八地菩薩任運地可以常安住,就是沒有出定、入定的問題。心常安住,應該是指八地菩薩以上。
*無礙:礙就是障礙,就是蓋和纏。因為他們永離蓋纏,所以沒有障礙,就是心常安住解脫的境界。
*解脫: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也就是真如理,他的心安住在真如上不動。

辛二、歎智德(分三科)壬一、總歎智德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smṛti-samādhi-dhāraṇī-saṃpannaiḥ anācchedya-pratibhānaiḥ
念:在修止觀的人來說,就是不忘聖言,就是不忘掉佛菩薩的法語。把法語很分明地顯現出來。
定:心裡面安住不動;就是修三昧修成功,得三三昧,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若是名之為三解脫門的時候,就是聖人,要到得無生法忍以上的人,才能夠有三解脫門的境界。這裡是八地菩薩以上的人的境界。
總持:就是陀羅尼,也還是念的力量。有四種: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忍陀羅尼、咒陀羅尼。
*1-2法陀羅尼:就是文句。因為佛的智慧所覺悟的真理,若為一切眾生宣說的話,一定要假藉文句才能把它顯示出來;所以就有文句的法,裡邊也有義。義和法,都能夠在內心裡面很分明地顯現出來,就是有法陀羅尼、義陀羅尼。
*3忍陀羅尼:就是得到諸法實相的智慧,安住不動,就表示不退轉。
*4咒陀羅尼:是佛菩薩教化眾生的一個方便法門。咒,就是用他的禪定的力量,把這個作用賦予咒的文句裡面,念這個咒,就有這個作用。若是大阿羅漢、大菩薩、佛的境界,咒是靈驗。
*辯才不斷:因為有高深的定,又有廣大的陀羅尼,所以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可以無窮無盡地為眾生演說佛法。

壬二、別歎智德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dāna-dama-niyama-saṃyama-śīla-kṣānti-vīrya-dhyāna-prajñā-upāya-niryātaiḥ |
第一個是布施,第二是持戒。想要得聖道,有兩個障礙:財富、家。放棄財富和家,可以修學聖道。
*布施、持戒是在自己用功修行,不要愛著財富,就是布施;不要愛著這個家,就是持戒。
*發心修學聖道的時候,要忍,長時期地修學聖道,所以還需要有精進。願和行能保持得住。
*修行的時候,不容易寂靜住。
*發心修學聖道,還是要學習經論,得到正知正見。
*布施和持戒能夠破除不發心修學聖道的障礙。忍辱、精進能破除修學聖道的時候的懈怠,受人家的觸惱,心裡不動,能破除這個障礙。還要能夠修學禪定、智慧:靜坐的時候,心能寂靜住;而還得到正知正見的智慧,就是聞、思、修三慧,最低限度聞思的智慧要具足,這個時候才可以修學聖道,有希望可以成就聖道。
*第二個解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四個功德是得禪定的一個條件。在三昧裡面觀諸法實相,就能夠如實地覺悟第一義諦。所前面的五個波羅蜜是第六個般若波羅蜜的前方便。
*方便有兩種:一個是迴向方便、一個是拔濟方便。
迴向方便:就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所成就的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拔濟方便:願以此功德,拔濟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用般若的智慧來拔濟一切眾生,不是有所得的境界。

壬三、歎位釋成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anupalaṃbha-anutpattika-dharma-kṣānti-samanvāgataiḥ
逮就是成就,成就無所得的不起法忍。
*無所得就是在修布施功德的時候,布施無所得;持戒的時候,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的時候,都是無所得。不像我們有所執著,做了一點功德,心裡面執著,他不執著這件事。
*就是所做的功德都是畢竟空寂,在畢竟空寂裡面,布施不可得,持戒也不可得,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力都是無所得。
*不起法忍:不起就是不生起、不現起。就是在畢竟空、平等相,無差別上能忍得住。安住不動叫做忍。什麼能夠安住不動?是智慧!智慧在第一義諦那裡安住不動,名之為忍。

庚二、廣歎化他(分二科)辛一、明內具化他法(分三科)壬一、明內具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avaivarttika-dharma-cakra-pravarttakaiḥ |  alakṣaṇa-mudrā-mudritaiḥ sarva-satva-indriya-jñāna-kuśalaiḥ
已能:他有這種堪能性,也就是他內心裡面具足的意思。
隨順:本來轉法輪這件事是佛的境界,佛大慈大悲,有大智慧,普度眾生,為眾生宣揚真理,就是轉法輪。
*現在這三萬二千菩薩也能向佛學習,能隨順佛,也可以轉法輪。
*八地以上的大菩薩,有高深的智慧,也能隨順第一義諦轉法輪。
*也能夠隨順眾生的程度,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轉不退輪:推動不退輪;也就是他有能力做這件事。
*輪:這裡就是法輪,佛法所成就的輪。輪會轉動,就是從這裡到另一個地方。輪有摧、碾、破壞。
*釋迦牟尼佛內心裡面有無漏的戒定慧這樣的法門,用語言把它表達出來給你聽,你聽在心裡面,也這樣學習,也可以得聖道,這就叫做轉法輪。這樣,從佛的心到眾生心來。
*眾生聽聞佛法以後,能夠修四念處,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就把內心裡面的貪瞋癡的煩惱破壞,所以也有一個摧伏的意思,這樣子就叫做轉法輪。
*能令眾生心裡面顯現出來聖道,就叫做法輪。
*佛在菩提樹下修緣起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他自己在轉法輪然後,到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的時候,這是令他轉法輪,就是佛的慈悲心令眾生轉法輪。
*不退:就是得聖道。能這樣用功修行,得聖道以後,就不向後退,成就的功德不會失掉。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三萬二千的菩薩能夠隨順佛、隨順第一義諦、也隨順眾生的根性,宣揚佛法,令一切眾生得成聖道。
*善解法相:能夠通達諸法的緣起相;諸法有生死的緣起、有涅槃的緣起。而生死緣起也好、涅槃的緣起也好,都是寂滅相,是第一義諦。通達第一義諦,就是根本無分別智;若通達生死緣起、涅槃緣起,就是後得智;或者是如理智、如量智,實智、權智,都是一樣。
*知眾生根:眾生心有善根、或者有不善根,要知道這件事。根就是心,心為一切法之本。知道眾生心,就知道眾生的煩惱病;善解法相就是眾生應該吃的藥,就是法藥,所對治的病。
*善知法相,知眾生根,才能夠隨順轉不退輪。

壬二、明外具
蓋諸大眾得無所畏;sarva-parṣad-anabhibhūta-vaiśāradya-vikrāmibhiḥ
蓋就是超過。這位大菩薩在大眾裡面,他的功德是超過大眾,他內心裡面一點恐怖也沒有。因為他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度眾生無眾生相,所以他也沒有恐怖。所以,這就是從外面看,他也是具足了化導眾生的法門的,他也具足了。

壬三、總釋內外化他法(分三科)癸一、釋內心無畏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mahā-puṇya-jñāna-saṃbhāra-upacitaiḥ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這位菩薩能夠隨順佛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又能蓋諸大眾,得無所畏,為什麼他能這樣子呢?久遠以來,他不斷地做功德、學習智慧來莊嚴他的心。

癸二、釋外用無畏
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lakṣaṇa-anuvyañjana-samalaṃkṛta-kāyaiḥ parama-rūpa-dhāribhiḥ apagata-bhūṣaṇaiḥ
相好嚴身色像第一:功德智慧是屬於因,得到的這個生命體是果報,也自然是有相好莊嚴其身,相好的色像是最殊勝。
捨諸世間所有飾好:世間上的榮華富貴,只是迷惑人、陷害人而已,沒有真實的好處,不愛著這些事情。

癸三、結成無畏(分二科)子一、結成外
名稱高遠,踰於須彌;meru-śikhara-abhyudgata-yaśaḥ-kīrtti-samudgataiḥ  
菩薩在十方世界同時地普度一切眾生、現身說法,名稱是高遠,普遍到一切世界,沒有不知道。踰於須彌就是形容高遠的相貌,特別高的意思。

子二、結成內
深信堅固,猶若金剛;dṛḍa-vajra-adhyāśaya-abhedya-buddha-dharma-prasāda-pratilabdhaiḥ
聽聞道理,有智慧明了,加以內心的思惟,然後同意、認同這個理論,這時候才有信。
*初開始聽聞佛法的時候,聽聞而加以思惟的這個境界有了信心,是很膚淺的境界。
*繼續地修學佛法、修學止觀,通達諸法實相的時候,這個時候叫做深信。
*深信有什麼不同呢?就是特別堅固,不能動搖,就像金剛不可破壞,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辛二、正明化他(分三科)壬一、放光說法明化他(分二科)癸一、正明放光說法(分三科)子一、放光
法寶普照dharma-ratna-vikaraṇa-
以下是讚歎菩薩教化眾生的功德。教化眾生,就是為眾生宣揚佛法,來開發眾生的智慧。
*兩種說法:一個是放光說法,第二個是菩薩發出來音聲說法。
法寶:有真實的法寶,就是涅槃、第一義諦;第二是方便的法寶就是文字的佛法、和語言的佛法;就是以此為方便,我們可以進趣大般涅槃,所以叫做方便法寶。
*法寶普照,這是指證悟第一義諦,就是真實地證悟法寶的人,他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可以放大光明。就是由口裡邊說出來佛法的時候,同時就放出來光明。在光明裡邊有說法的音聲。
*法寶的光明普遍地照耀一切眾生。光明照耀到慳吝的眾生,就能破除慳吝的這種過失;若是放出來般若的光明照耀一個眾生,就會開智慧。
*六波羅蜜都是光明,慈悲喜捨也都是光明。

子二、說法
而雨甘露,amṛta-jala-saṃpravarṣakaiḥ
甘露,就是諸天的一種藥,若是飲甘露藥,就可以長壽,可以不死。現在是說,佛、菩薩為我們說諸法實相的法門、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就是像甘露似的。若能夠聞思修、得無生法忍,能見到這個不可思議解脫,沒有老病死。這是約它的作用來讚歎它。

子三、釋歎
於眾言音微妙第一。sarva-satva-ruta-ravita-svara-aṅga-ghoṣa-viśuddha-svaraiḥ |
在光明裡邊宣揚佛法的聲音,在一切的言音裡面,它是最殊勝、最美妙的音聲,令人聽到了以後心裡面歡喜。

癸二、明深入緣起釋成放光說法(分二科)子一、歎智德釋成放光說法
深入緣起,gaṃbhīra-dharma-pratītya-avatāra-
光明裡邊有微妙的音聲宣揚佛法;為什麼有這個能力呢?第一個是深入緣起的智慧;第二個能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沒有煩惱。一個智德、一個斷德,因為有這樣的功德,他才能夠法寶普照而雨甘露,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緣起是待緣而起。世、出世間的一切法,要待因緣才能現起。
*生死的緣起,眾生為什麼在三界裡面流轉生死、受諸苦惱呢?就是因為有無明。
無明緣行:因為有無明的關係,就要動,就是有很多的業力。
行緣識:由業力來影響你這個識,影響你的分別心。為什麼這個心要作如是分別呢?是業力的關係。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乃至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這就是生死緣起。
*無明,主要就是執著有我。第二個,無明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認為是真實。
*若想要解脫生死,應該修無我觀,同時也還要修如夢幻泡影觀,一切法畢竟空觀,就是滅除十二緣起的無明。
*怎麼知道你修行方法沒有錯誤?有兩個方法:
一是根據聖言量。根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修學聖道,內心的運作、修止觀,符合《金剛經》所說的道理,就表示你修行得對,沒有錯誤。
第二,就是要和生死緣起是相反的,如果現在用功修行的方法和生死緣起相順,那是不能夠得涅槃。
*深入緣起,就是生死緣起、涅槃的緣起。他是深入地學習、通達第一義諦。有這樣的智慧,所以能夠法寶普照而雨甘露,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子二、歎斷德釋成放光說法
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anta-ananta-dṛṣṭi-vāsana-anusandhi-samucchinnaiḥ
*他還能斷除一切的邪知邪見。智慧,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這就是智慧的次第。
第一個是聞,聞就是學習;聽別人講,或自己學習。
第二是思惟,在寂靜的地方專精思惟,就是所學習的佛法道理,深入地加以思惟。
第三是修慧,雖然是進步,但是心裡面還是很散亂,修學禪定,在禪定裡面觀諸法實相,才能夠得無生法忍,斷諸邪見。
*邪見,有通、別的不同。
個別地解釋,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出世間的因果、也不相信有世間的因果,那就叫做邪見。
通的解釋,就是只要是見地不符合佛法的真理,完全都可以名之為邪見。
*在《勝鬘經》上提到,邪見也名之為邊見。邪見有兩種:一個是常見、一個是斷見。
*什麼是斷見呢?譬如說現在這個生命體就是色受想行識,色也有生滅的變化、受想行識也有生滅的變化,終歸於滅,滅以後就完了;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這就是斷見。若按佛法來講,不能否認色受想行識都是有生、有滅、有變化,但是它是相續不斷的,色受想行識老病死結束,又有一個色受想行識出來。造業就會得果報,所以這個果報結束,但是有業力又會得果報,所以也並沒有斷。
*第二個是常見,就是有的眾生感覺到生死是苦,到深山裡面修學禪定,也可能成功,他認為是得涅槃;就是永久地安樂住,這就是常見。
*還有第二個解釋,前面說是約色受想行識,現在約眼耳鼻舌身意。這前五根生存的時候很活潑地活動,但是會死掉,死掉就完了若這樣講,就是斷見。
*說第六意根是心法,在小乘佛法說兩種,第六意識也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它是前一念滅、後一念就生起來,滅的叫做意根、生起來的叫意識。但是另外有小乘的學派講,意根和意識是同時的,並不分前後。那個意根就是阿賴耶識。
*譬如十二緣起裡邊識緣名色,名就是受想行識,有個識;另外還有一個識緣名色的識,又有個識,在大乘佛教,就是阿賴耶識。
*識,它是常住不壞的,若這樣講,就是常見。為什麼說不對呢?因為識都是有剎那生、剎那滅的,有生滅,怎麼能說是常呢?就不能說常見。
*斷諸邪見,這些邪知邪見,修止觀得聖道以後,才能滅除。但是微細的這些見還不能滅,還要進一步地修行;乃至到佛的境界,這些見才能完全消除。

*有無二邊,無復餘習。
斷諸邪見是超越凡夫的境界;有無二邊,無復餘習是超越聖人的境界。
有邊:凡夫兩個煩惱:一個見煩惱、一個愛煩惱。前面說到見,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愛。有,這是一部分。
無邊:得阿羅漢道以上的聖人,把凡夫的愛、見煩惱消除,他是一切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是無我的境界、是畢竟空的境界,他在這裡安住不動。安住不動的時候,就叫做無邊。所以無邊是聖人,有邊是凡夫。
*但是,得阿羅漢、成就阿羅漢聖道的人,把凡夫的愛見煩惱消除,但是凡夫的煩惱消除,還剩下一些習氣,阿羅漢還有這些習氣。
*在阿羅漢的時候,有有的餘習;等到他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還有無的餘習。阿羅漢發無上菩提心,又發大悲心要度眾生。就是從阿羅漢的無的境界出來,到菩薩的境界來;但是他還有無的餘習。剩餘的習氣就是什麼呢?度化眾生這個事,雖然也是去做,但是遲緩、緩慢,等我入定一個大劫以後再說吧!
*現在這些三萬二千菩薩,就是超過阿羅漢的境界。

壬二、正明說法歎化他(分二科)癸一、雙舉兩譬歎化他成就(分二科)子一、初譬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vigata-bhaya-siṃha-upama-nādibhiḥ
他為眾生說法的時候,猶師子吼,沒有恐怖。前面也說到無畏,那是一切的無畏,現在單說說法無畏。在《涅槃經》上說:師子吼無畏說,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叫做師子吼。

子二、次譬
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他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威力非常地廣大,像虛空裡面有很多的雲,下大雨的時候有雷,打雷的時候那個震動的威力非常地廣大。雷是一個聲音,形容菩薩說法的時候聲音的威力很大,包括他說出來的法的威力,威力非常大。

癸二、總歎化他功德無量
無有量,已過量;tulyātulyātulya-samatikrāntaiḥ
那些大菩薩境界的大智慧、大慈悲,已經沒有人可以度量他。
*修學聖道,得阿羅漢,但是這個身體是父母所生,障得輕一點。
*若是沒得聖道的人,這個身體就是障。
*有分段生死的身體在,就是可以思量、可以度量、可以思惟分別。
*現在這些大菩薩已經超越分段生死的境界,得到法身的境界,超過思量的境界。超過思惟分別的境界,不可思議的境界。

壬三、進修化他法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了達諸法深妙之義;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dharma-ratna-prajñā-samudānīta-mahā-sārthavāhaiḥ riju-sūkṣma-mṛdu-durdṛśa-duranubodha-sarva-dharma-kuśalaiḥ |  āgati-satva-āśaya-matim anupraviṣṭa-jñāna-viṣayibhiḥ
集眾法寶:他還到十方世界、到佛那裡向佛學習,來積集無量無邊的法門。
如海導師:譬如,導師領導很多人到海裡採寶。這個菩薩領導無量無邊的眾生,到十方世界,隨著一切佛學習佛法,菩薩自己也學習無量無邊的佛法。
了達諸法深妙之義:集眾法寶以後的成果,就是他能夠從無量無邊的門通達諸法深妙之義。
諸法深妙之義:諸法實相是最深妙的道理。所通達的義是無差別相,但是門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用無量無邊的門來顯示諸法第一義諦,用這麼多的法門來教化眾生。
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善能夠知道眾生的往來所趣。
往來:從東到西、從西到東,從人間到天上、從天上到人間,六道裡面往來,一往一來。
所趣:所到的地方,由因至果。由善因得善果、由惡因得惡果,由善惡的業力受善惡的果報。能趣是因,所趣是果。
*往來這個字,由過去來到現在、由現在來到未來,也可以這麼講。但是也可以這麼說,往是過去,來是未來;你過去也在六道裡輪迴,未來也還是要在六道裡輪迴,及心所行就是現在。
心所行:就是內心裡面的虛妄分別。你的心在活動,叫做行。有世間的因果、有出世間的因果,完全都是心所行。
*這位菩薩不但能通達諸法深妙之義,還能通達眾生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然後用深妙之義來度化往來所趣的眾生。

己三、鄰果歎德(分三科)辛一、歎自行智德(分二科)庚一、歎自行(分二科)壬一、總歎自行智德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asama-sama-buddha-jñāna-abhiṣeka-abhiṣiktaiḥ  
近:菩薩能夠自行化他,已經接近佛的境界。
無等:佛的境界究竟圓滿,其他的一切眾生都不能和佛相等。
等:佛與佛能相等。三萬二千菩薩修學佛法的程度,已經接近佛的境界,所以叫近無等等佛。
自在慧:佛的智慧是大自在的境界,沒有不通達的事情,沒有阻礙。

壬二、別歎自行智德
十力、無畏、十八不共;daśa-bala-vaiśāradya-āveṇika-buddha-dharma-adhyāśaya-gataiḥ  
*十力、無畏、十八不共,都是佛的後得智,方便善巧的智慧。通達諸法實相,這是無分別的智慧,也是根本的智慧;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從根本的智慧衍生出來,通達緣起的智慧。這兩種智慧加起來,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十力:佛度化眾生的智慧有十種不同。力就是廣大的威力,不可屈服。
1-處非處智力:處就是合道理,非處就是不合道理。譬如說,作善就得善報、作惡就得惡報,這就是合道理。說作善得惡報、作惡得善報,這是不合道理。佛對於這件事情是通達無礙,所以叫做處非處智力。
2-自業智力:說是得善報、或者是得惡報,或者是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都是自己的業力所造成。
3-定力:四禪八定怎麼樣修的這些事情。
4-根力:佛就是要觀察,這個眾生過去世栽培的善根怎麼樣?你的善根栽培的程度,佛要觀察。
5-欲力:就是這個人現在他的優點在哪裡?他現在的興趣在哪裡?要觀察這件事。
6-性力:就觀察他煩惱的力量,這個人是貪煩惱重?是瞋煩惱重?是愚癡重?是高慢心重?各式各樣的煩惱,要觀察。
7-至處道力:佛斟酌他這三方面的情形,給他宣說一個法門,修學這個法門能得聖道。
8-宿命力:觀察這個眾生過去生怎麼個情形。
9-天眼力:佛的天眼的智慧觀察他未來的情形怎麼樣。
10-漏盡力:知道他現在得聖道,是斷多少煩惱。
由這十種智慧力,能夠普度一切眾生,能得成聖道。
*無畏:沒有恐怖,有四種無畏。
1-一切智無畏:就是佛在大眾宣布:佛是一切智人!對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不通達的。
2-漏盡無所畏:就是佛在大眾裡宣布:佛斷盡一切煩惱了!
3-障道無所畏:有一件事是障礙聖道,你不應該做;若做,就不能得聖道。
4-出離道無所畏:修學戒、定、慧,能出離生死得涅槃。
佛能夠普度一切眾生,要有什麼樣的條件才行?就是要有十力,又有四無所畏,還有十八不共,還有很多很多的優越的一些功德、勝妙的功德。
*十八不共是佛的特殊的功德。不共就是唯獨佛有這樣的功德,聲聞、緣覺這些阿羅漢、辟支佛所沒有。
1-身無誤失。佛的身不會有錯誤、有過失的。阿羅漢如果到聚落中乞食,或者是到曠野的地方,有可能和惡象、惡馬、惡狗走在一起,這些事情也就不是那麼樣地如法。
2-無卒暴音:阿羅漢若到曠野的地方,可能是揚聲大叫。有的時候到女人住的地方,有的時候不按道理講話。
3-無忘失念:沒有忘失念,記憶力特別好。佛以前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是記憶得非常清楚。
4-無不定心:佛出定、入定是沒有差別。
5-無種種想:阿羅漢對於生死的流轉,有厭惡的心情。對於無餘涅槃,有歡喜心、有希求心。所以,他對於生死和涅槃有不同的想法。佛對於生死和涅槃無差別想,所以叫做無種種想。
6-無不知已捨:就是對於這件事不處理。不處理有兩種情形:經過觀察以後,這件事不需要處理就放棄;一種是不觀察,這件事就不處理。
7-欲無減:欲就是歡喜做這件事。佛是久遠以來,常做無量無邊的善事。雖然做很多的功德善法,但是作善法的心還沒有失掉,還繼續願意作善法。
8-精進無減:欲是指內心,把內心的希望表現出來就是精進。願意做功德只是內心,不怕困難、不怕苦,為了利益眾生,做種種的功德。
9-念無減:前邊無忘失念是在出定以後的境界,行住坐臥、做這些事情也不會忘掉。念無減是在禪定裡邊。在修止觀的時候,或者修止觀成就,是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種種的三昧的境界都是要有念,念就把那個境界現出來,叫做念。
10-慧無減:佛有一切智、一切種智,無所不知。
11-解脫無減:佛解脫煩惱障,又能夠解脫所知障,所有的繫縛完全都能夠解脫。
12-解脫知見無減:對於解脫程度,時節、因緣都能知道。
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的身業、口業、意業都是隨智慧行的,由智慧的觀察,然後再這樣做。
14-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16-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17-未來世的事情知道的也是無障礙,
18-現在的事情也是無障礙,通達。

辛二、歎自行斷德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sarva-apāya-durgati-vinipāta-utkṣipta-parikhaiḥ
諸惡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加上阿修羅道,都算是惡趣。惡趣是果,門就是因,由因而得果。現在把惡趣的門關閉起來,就是不做這些惡事,叫做關閉一切諸惡趣門。

庚二、歎化他
而生五道以現其身;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saṃcintya-bhava-gaty-upapatti-saṃdarśayitṛbhiḥ mahā-vaidya-rājaiḥ sarva-satva-vinaya-vidhi-jñaiḥ yathārha-dharma-bhaiṣajya-prayoga-prayuktaiḥ
*而生五道以現其身:為了度化眾生,也會到三惡道。到三惡道,有兩種情形:一種是自己有罪業,由自己的業力把自己到三惡道;一種是大悲心的願力,到三惡道教化眾生。
*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譬喻大醫王能夠治療很多的病。他能認識病的根源、因由,也能夠認識藥的功能;隨病所相應的,給他藥,叫他服用這個藥,就會發生效力,能治病。
*眾生的病,貪、瞋、癡的煩惱病;藥就是佛法的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法門。而藥和病也要相應。眾生能夠學習佛法的時候,就能夠治療煩惱病,不會到三惡道去,這就是大醫王。

庚三、總釋成鄰果歎德
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ananta-guṇākara-samanvāgataiḥ  ananta-buddha-kṣetra-guṇa-vyūha-samalaṃkṛtaiḥ amogha-śravaṇa-darśanaiḥ amogha-pada-vikramair |
*無量功德皆成就:自己用功修行成就無量無邊的聖德。
*無量佛土皆嚴淨:約化導眾生說。兩個解釋。一個就是菩薩成佛的時候,所居住的世界非常地廣大,所以叫做無量。第二個解釋,就是莊嚴這個世界,但是另外又莊嚴其他的世界。所以,菩薩行菩薩道,莊嚴的世界,不就是一個世界,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在無量無邊的世界來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叫做無量佛土皆嚴淨。所以,無量功德皆成就是約菩薩自己的功德說,無量佛土皆嚴淨是約菩薩教化眾生說。
*其見聞者無不蒙益:眾生看見他、或者聽見他說法,都會得到利益。
*諸有所作亦不唐捐:菩薩在凡夫的世界,或者菩薩在清淨的佛土,有所作都不會白辛苦,都會有所成就。若是自己用功修行,當然是與真理是相應,成就殊勝的一個因緣,以後必定會得到果報。若是教化眾生,眾生能夠接受菩薩的教化的時候,也不會白辛苦。眾生接受教化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不能夠學習第一義諦,但是聽聞菩薩的教化,也會對於佛法有信心,也會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將來也會得到果報。若是能夠接受菩薩的第一義諦的教化,能轉凡成聖。

戊三、結成歎德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aparimita-kalpa-koṭī-niyuta-śata-sahasra-guṇa-parikīrttana-aparyanta-guṇa-oghaiḥ |

丁四、累名證成同聞
1-等觀菩薩tadyathā sama-darśinā ca nāma bodhisatvena mahāsatvena:就是平等地觀察,應該是如理智觀察第一義諦;在第一義諦上,一切法是無差別相。
2-不等觀菩薩:按照初發心用功修行的人來說,應該是等觀成就以後,再不等觀,觀察各別的因緣生法。每一個人的善根不同,煩惱不同,各式各樣的差別,菩薩在甚深的三昧裡邊作如是觀。
3-等不等觀菩薩sama-viṣama-darśinā ca:就是菩薩這兩種觀都是具足。從修行的次第有前後的不同,成功都是具足。
4-定自在王菩薩 samādhi-vikurvaṇa-rājena ca:初開始學習的定都是有漏定,浮淺的定,欲界定就是九心住、未到地定、色界定、無色界定,四禪八定成功,都是有漏定。在有漏定裡面,長時期地入、住、出,常常這麼訓練。定自在王菩薩,超過阿羅漢,八地以上菩薩所入的都是無漏三昧。自在就是無障礙;就像王似,非常地自在、而無障礙的境界。
5-法自在王菩薩dharmesvareṇa ca:這位菩薩成就無漏的智慧以後,說法得大自在。或者法就是第一義諦,見第一義諦以後,得大智慧,在一切法中得大自在。
6-法相菩薩dharma-ketunā ca:得到無生法忍以後,以般若波羅蜜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得到法相的莊嚴,就是一切福慧的莊嚴。
7-光相菩薩prabhā-ketunā ca:就是有光明的相來莊嚴他的身體。
8-光嚴菩薩prabhā-vyūhena ca:就是大智慧光明來莊嚴其身。
9-大嚴菩薩mahā-vyūhena ca:就是無量無邊、廣大的福德智慧的莊嚴。
10-寶積菩薩ratna-kūṭena ca: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斷地、精進地來積聚般若的智慧。
11-辯積菩薩pratibhāna-kūṭena ca:就是為人說法的時候,能夠令人明了佛法的真義。就是為人說法積聚無量功德。
12-寶手菩薩:這位菩薩手裡面能出來很多的寶。
13-寶印手菩薩ratna-mudrā-hastena ca:印當相講,就是他手裡邊有一個相,表示手能出寶。
14-常舉手菩薩nitya-utkṣipta-hastena ca | nitya-utpala-kṛta-hastena ca: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讚歎三乘聖道的功德殊勝,令人發菩提心、修學聖道。
15-常下手菩薩:就是這位菩薩訶斥流轉生死的苦惱,令人生厭離心。
16-常慘菩薩nitya-utkaṇṭhitena ca:這位菩薩觀察眾生在生死裡流轉,受很多的苦,菩薩常生悲心。
17-喜根菩薩nitya-prahasita-pramuditendriyeṇa ca:根就是六根。這個菩薩自己修學佛法,生大歡喜,六根都生歡喜。或者是教化眾生,眾生能夠依教奉行、得聖道果,菩薩也是生大歡喜。
18-喜王菩薩prāmodya-rājena ca | praṇidhi-prayāta-prāptena ca:自己修學聖道,得無生法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八地、第十地,也是得大法喜無量,其心自在。
19-辯音菩薩pratisaṃvit-praṇāda-prātena ca:常宣揚佛法,這個法音能夠令人明了佛法的真義。
20-虛空藏菩薩gagana-gaṃjena ca:人世間的境界有庫藏,庫藏裡面放很多的財寶,現在這位菩薩以虛空為藏,就是無窮無盡的財寶,菩薩以此來利益眾生。
21-執寶炬菩薩ratna-ulkā-dhāriṇā ca:炬就是燈,能發出光明來。寶炬,般若的光明。菩薩用大悲心,執般若的光明來照耀眾生,破除眾生愚癡的黑暗。
22-寶勇菩薩ratna-vīreṇa ca ratna-śriyā ca |  ratna-nandinā ca:菩薩見到法性真如之理之後,非常勇猛地普度眾生。
23-寶見菩薩:菩薩不懈怠,精進勇猛,能見第一義諦的寶。
24-帝網菩薩 indra-jālinā ca:釋提桓因有一個如意珠做的網。現在這是用它來作譬喻的意思,就是這位菩薩在十方諸佛那裡學習無量無邊的佛法,佛法就是網,就是到生死海裡面,把生死海裡面的魚龍把牠網出來。就是在生死海裡面救度眾生至涅槃岸。
25-明網菩薩 jālinī-prabheṇa ca:明就是般若,就是無量無邊的佛法是以智慧為首,以光明為首,用這樣的法網來教化眾生。
26-無緣觀菩薩anārambaṇa-dhyāyinā ca:緣是所緣境,觀是能緣的智慧;就是沒有所緣境、也沒有能觀的智慧。就是觀諸法實相的真理的時候,就是所緣境也不可得、能觀察的智慧也不可得,就見到諸法實相。
27-慧積菩薩prajñā-kūṭena ca:就是積聚智慧。由聞慧進步到思慧,由思所成慧進步到修所成慧,由有漏的智慧進步到無漏的智慧。
28-寶勝菩薩ratna-jāhena ca:這位菩薩能夠積聚出世間的功德,就是寶,能勝過世間的財寶。
29-天王菩薩deva-rājena ca:可能他是天王,相信佛,在佛法裡面修行有大成就。天有四種說法。
第一個是假名天:他不是天,但是名之為天。或者起個名字叫做天。或者是古代的帝王自名為天子。
第二個是生天:就是真實地修五戒十善,生到欲界天,或者是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由淨業使令你到天上。
第三個淨天:修學四念處,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內心清淨,可以名之為淨天。
第四第一義天:大乘佛法裡面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叫第一義天。現在這天王菩薩應該是第一義天的境界。
30-壞魔菩薩māra-pramardinā ca:就是這位菩薩成就聖道,他能破壞魔王的搗亂。魔:有煩惱魔、蘊魔、死魔、天魔;這位菩薩四種魔他都能破壞。菩薩有兩種:一個是肉身菩薩、一個是法身菩薩。肉身菩薩有兩種:一個是凡夫菩薩、一個聖位的菩薩。聖位的菩薩,父母所生的身體也一樣有老病死,但是他得無生法忍,由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七地,他內心裡面有廣大的般若波羅蜜,能破壞這一切的魔王。
31-電德菩薩 vidyud-devena ca:譬喻修行人修止觀的時候,忽然間無漏的智慧出現,就見到第一義諦,如夜見電光,即得悟道。電是形容得聖道的時候是很迅速的,一剎那間就見道。德,就是得聖道以後,成就的無漏的功德。
32-自在王菩薩 vikurvaṇa-rājena ca:得聖道的人心裡面有無漏的定慧的力量,在什麼境界都自在。
33-功德相嚴菩薩 lakṣaṇa-kūṭena ca lakṣaṇa-kūṭa-samatikrāntena ca:成就般若的智慧,用無漏的般若智慧做了很多的功德,成就這樣的果報,有無量功德的相來莊嚴法身的這位菩薩。
34-師子吼菩薩 siṃha-ghoṣa-abhigarjita-svareṇa ca:在師子吼三昧裡邊為眾生說法。
35-雷音菩薩:法音的威力很大,使令眾生能夠警覺這個顛倒、迷惑。
36-山相擊音菩薩 śailaśikhara-saṃghaṭṭana-rājena ca:兩個山互相地碰到一起的時候,有一個大的聲音。若是在佛法上說,能觀智是一山、所觀境是一山,兩個山碰到一起,就是能觀智觀察所觀境的時候,一剎那間得無生法忍。發出來的覺悟的音聲,就是能夠教化眾生。
37-香象菩薩 gandha-hastinā ca:象能放出來香氣。菩薩能宣揚佛法,佛法是香。
38-白香象菩薩 gaja-gandha-hastinā ca:白表示一切法本來都是法性的境界。在修行成功的時候,才能香。
39-常精進菩薩 satata-udyuktena ca:常精進地修學聖道,常精進地教化眾生。
40-不休息菩薩 anikṣipta-dhureṇa ca sumatinā ca:菩薩自己用功也好、教化眾生也好,不休息。
41-妙生菩薩 sujātena ca padma-śrī-garbheṇa ca:見到第一義諦以後,能栽培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
42-華嚴菩薩 padma-vyūhena ca:修學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菩提的果德。或者是這位菩薩入華嚴三昧的時候,在虛空中變現這無量無邊的大寶蓮華,供養無量諸佛。
43-觀世音菩薩 avalokitesvareṇa ca:觀察眾生求救的音聲而普度眾生。
44-得大勢菩薩 mahā-sthāma-prāptena ca:有無量的威力,能到十方世界,都是六種震動,來教化眾生。
45-梵網菩薩 brahma-jālinā ca:梵天王也有個珠網。按佛法來說,就是用清淨的佛法來教化眾生,從生死海裡面救出來,放到涅槃岸,所以叫做梵網菩薩。
46-寶杖菩薩 ratna-yaṣṭinā ca:修學佛法成就聖道的時候,發大悲心,為一切眾生得度的憑仗。
47-無勝菩薩 māra-jitena ca:菩薩的功德特別殊勝。
48-嚴土菩薩 kṣetra-alaṃkṛtena ca maṇi-ratna-cchatreṇa ca:菩薩莊嚴佛土。
49-金髻菩薩 suvarṇṇa-cūḍena ca:髮髻裡邊有一個閻浮檀金。或者金譬喻佛性,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50-珠髻菩薩 maṇi-cūḍena ca:如意珠就表示諸法實相的智慧,學習佛法,成就諸法實相的智慧,來莊嚴他的法身。
51-彌勒菩薩 maitreyeṇa ca:行菩薩道,修學佛法得到慈心三昧,因此為名。
52-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 mañjuśriyā ca kumārabhūtena bodhisatvena mahāsatvena:文殊師利翻妙吉祥,就是勸導眾生做吉祥的事情,這是最殊勝。法王子:法王就是佛,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就是佛;佛的弟子,叫法王子菩薩。

丁五、結眾數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evaṃpramukhair dvātriṃśatā bodhisatvasahasraiḥ:標出來五十二個名字,其他的菩薩的名字都沒有標出來。有這麼多的三萬二千人,同阿難尊者、同八千比丘,同時在這裡聽佛說法。

丙三、雜眾(分四科)丁一、明梵天眾
復有萬梵天王尸棄等,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聽法;daśabhiś ca brahma-sahasrair jaḍi-brahma-pramukhaiḥ, anekāc caturmahā-dvīpakāl lokadhātor abhyāgatair bhagavato darśanāyai vandanāyai paryupāsanāyai dharma-śravaṇāya ca | te tatraiva parṣadi saṃnipatitāḥ |
萬:是數目。
梵:就是色界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梵就是離欲,他們沒有欲界眾生的煩惱;也翻為淨行,深修禪定,沒有欲。天:清淨光明。
王:地面上的國家有王,有統屬的關係;色界天初禪有語言互相表達思想意見,二禪以上是沒有語言。
*初禪天有梵眾天、梵輔天、梵王,前兩種梵天是臣屬於梵天王,有統屬的關係。
*二禪天以上,都沒有語言。都是各自獨立的情況,誰也不能夠有權力統治誰。
*初禪梵天王叫尸棄,翻螺髻,就是頭頂上肉髻的相貌如螺。
等:就是有萬梵天王,其中娑婆世界梵天王叫做尸棄,其他世界的梵天王又有不同的名稱。
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聽法:初禪天的範圍就是四天下這麼大。還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梵王,是別的四天下的上面居住的梵王,來到娑婆世界菴羅樹園這裡,聽佛說法。

丁二、明釋天眾
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坐;dvādaśa ca śakra-sahasrāṇy anyānyebhyaś caturmahādvīpakebhyo ’bhyāgatāni tatraiva parṣadi saṃnipatitāny abhūvan
天帝就是釋提桓因,三十三天主。四大部洲中間有一個須彌山,須彌山頂就是天帝的住處。一四天下只有一個忉利天王,現在有萬二千天帝,亦從餘四天下來到這個法會,來到這裡坐。

丁三、明八部眾
并餘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悉來會坐;tathānye ’pi maheśākhya-maheśākhyāḥ śakra-brahma-lokapāla-deva-nāga-yakṣa-gandharva-asura-garuḍa-kinnara-mahoragās tatraiva parṣadi saṃnipatitā abhūvan saṃniṣaṇṇāḥ
並餘大威力諸天:欲界只說到天帝釋提桓因,其餘的五天也是在大威力諸天之內;梵天王尸棄等,也只是初禪天,二禪、三禪、四禪也可能會來。無色界天可能會來。
龍:在佛法裡面也有栽培,愛樂佛法。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牠也來聽。各式各樣的龍,也都修很大的福德,所以也有神通變化。神就指龍說的,牠也有些神通變化。
夜叉:捷疾鬼。有地行、有虛空裡飛的夜叉,修過多少福德,有神通變化,也來聽法。多數是為諸天服務。
乾闥婆:香陰,身體能夠出香氣,以香為食。為釋提桓因作音樂的一種神。
阿修羅:不端正、非天、無酒。福德也是很大,和諸天差不多,但是品德不太好,就是疑惑心、瞋心、嫉妒心很大。
迦樓羅:金翅鳥、妙翅鳥。金翅鳥是以龍為食,金翅鳥本身有胎卵溼化的不同,龍也有胎卵溼化的不同;如果是化生的鳥,能吃四生的龍。
緊那羅:歌神、疑神,這個是人呢?是鬼呢?就是一看見他,就有這個疑惑。
摩睺羅伽:大蟒神,也有神通、大威力,就是修過很多的福。
等悉來會坐:這些雜眾也到這個法會來,參加這個法會。

丁四、明四部眾
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坐。tathā catasraḥ parṣado bhikṣu-bhikṣuṇy-upāsaka-upāsikāś ca upasaṃkrāntā abhūvan
比丘:乞士、怖魔、破惡。
*乞士:出家人就是自己不生產,到聚落乞食。
*怖魔:發出離心,受比丘戒,因為有出離心,受戒的時候,魔王有點害怕。
*破惡:就是受戒以後學習聖道,聖道就是戒、定、慧,能破除身口意裡邊的煩惱,破除見煩惱、破除愛煩惱。
比丘尼:就是女眾出家,受大戒。
優婆塞、優婆夷:近事男'近事女;就是受三歸五戒以上,能親近、承事三寶。
俱來會坐:也到這個法會裡面來,參加這個法會。

甲二、別序—發起序(分二科)乙一、發起序(分二科)丙一、如來現身(分三科)丁一、佛說法
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tatra bhagavān aneka-śata-sahasrayā parṣadā parivṛtaḥ puras-kṛto dharman deśayati sma
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在菴羅樹園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與無量百千之眾,前面所列的這麼多的補特伽羅。
恭敬圍繞而為說法:這麼多的補特伽羅對於釋迦牟尼佛都是非常地恭敬、敬重於佛,圍繞著佛。佛陀為大眾宣揚佛法。
*恭敬:表現在身口上,對於佛非常尊重、敬畏。為什麼會這樣?就是他內心裡邊,過去生中栽培的善根,這個善根動了,所以就是對佛有這樣的威儀。

丁二、譬顯
譬如須彌山王,顯于大海 sumerur iva parvata-rājaḥ sāgara-madhyād abhyudgataḥ
佛在大眾裡邊,為大眾說法的時候,就是譬如須彌山王似的。
*須彌山:妙高山,四寶所成,須彌山的東面是金,西面是銀,南面是琉璃,北面是水精;四寶所成,所以名之為妙。出水有八萬四千由旬,所以叫做高。須彌山王是在大海裡邊,周圍都是海,但是又有七金山。

丁三、合譬
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sarva-parṣadam abhibhūya bhāsate tapati virocate śrī-garbhe siṃhāsane niṣaṇṇaḥ
安坐在眾寶所成的師子之座。師子表示無有怖畏,坐在這個座位上的人,成就無怖畏的功德。
*佛有法身、有報身、有應身。在應身裡邊有兩種:一種是勝應身、一種是劣應身。劣應身就是身高丈六的比丘相。勝應身,就是非常地高大,大威德的境界。
蔽於一切諸來大眾:超過來到法會裡面的一切大眾的身相。或者蔽當破壞講,佛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能破除法會大眾的虛妄分別,得成聖道。

丙二、長者子獻蓋(分三科)丁一、長者子為表發之由故獻蓋(分三科)戊一、與同類俱往
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atha ratnākaro bodhisatvo licchavi-kumāraḥ sārddhaṃ pañcamātrair licchavi-kurumāra-śataiḥ sapta-ratna-mayāni cchatrāṇi gṛhītvā vaiśālyāṃ mahānagaryāṃ niṣkramya yenāmrapālīvanaṃ yena ca bhagavāṃs tenopasaṃkrāmad
法會初開始的時候,毘耶離城裡邊有一個長者子,道高德重的人的兒子,他的名字叫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一起各各都拿著一個七寶所成的蓋,來到佛這裡。

戊二、虔敬
頭面禮足 upasaṃkrāmya bhagavataḥ pādau śirasā vanditvā bhagavantaṃ saptakṛtvaḥ pradakṣiṇīkṛtya
來了以後,就是頭面來禮敬佛的足。

戊三、奉蓋
各以其蓋,共供養佛。yathā parigṛhītais tai cchatrair bhagavantam abhicchādayati sma | abhicchādya ekānte sthito bhūt |
每一位長者子以他持來的蓋共同地供養佛。

丁二、如來合蓋現瑞(分二科)戊一、明合蓋
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samanantara-niḥsṛṣṭāni ca tāni ratna-cchatrāṇy atha tāvad eva buddhānubhāvena ekaṃ mahā-ratna-cchatraṃ saṃsthitaṃ |  tena ca mahā-ratna-cchatreṇāyaṃ trisāhasra-mahā-sāhasro lokadhātuḥ sarvaḥ saṃcchāditaḥ
五百長者子用他們拿來的蓋供養佛,由佛的威德力,使令諸寶蓋合成一個,能夠普遍地蓋覆三千大千世界。一個四天下算一個世界,一千個四天下算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就算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大千世界。

戊二、正現相(分二科)己一、現國土(分四科)庚一、現國土廣長之相
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saṃdṛśyate sma yathāsmiṃs trisāhasramahāsāhasre lokadhātāv āyāma-vistāraḥ sa tasmin mahāratnacchatre saṃdṛśyate sma |
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之後,而蓋裡邊又現出來三千大千世界廣長的相貌。廣,一百億個四天下;高到頂天,高到色究竟天。

庚二、現十山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ye ceha tri-sāhasra-mahāsāhasre lokadhātau sumeravo mahāparvatarājā himavan-mucilinda-mahā-mucilinda-gandhamādana-ratna-parvatā vā cakra-vāḍa-mahā-cakra-vāḍā te pi sarve tasminn eva eka-mahā-ratna-cchatre saṃdṛśyante sma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一個四天下就是一個須彌山,那麼百億個四天下就是一百億個須彌山。
雪山:雪山是指南閻浮提有個雪山。
目真鄰陀山:解脫處。就是山裡邊有一個龍王在那裡住聽聞佛法、得解脫。
摩訶目真鄰陀山:大解脫處山。
鐵圍山,一四天下的周圍就有鐵圍山,一個小千世界周圍也有個鐵圍山,中千世界周圍也有個鐵圍山,三千大千世界周圍也有個鐵圍山。

庚三、現大海江河
大海、江河、川流、泉源,ye pīha trisāhasramahāsāhasre lokadhātau mahā-samudrā vā saras-taḍāgāni vā nadī-kunadyaḥ śravantyo vā pravahanti tā api sarvās tasminn eva ekamahāratnacchatre saṃdṛśyante sma
在寶蓋中也看到大海,江河、川流、泉源。

庚四、現日月天宮
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yāny apīha trisāhasra-mahāsāhasre lokadhatau sūryā-candramasāṃ vimānāni tārārūpāṇi vā deva-bhavanāni vā | nāga-bhavanāni vā | yakṣa-bhavanāni vā | gandharva-asura-garuḍa-kinnara-mahoraga-bhavanāni vā | cātur-mahā-rāja-bhavanāni vā  grāma-nagara-nigama-rāṣṭra-rājadhānyo vā tāny api sarvāṇi tasminn evaikamahāratnacchatre saṃdṛśyante sma |  
及日月、星辰,也在寶蓋中現出來,還有天的宮殿、龍宮、諸尊神宮,也都在寶蓋中現出來。

己二、現諸佛說法
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yāpi ca daśadiśi loke buddhānām bhagavatāṃ dharma-deśanā pravarttate | sāpi tasmād evaikamahāratnacchatrān niśarantī śrūyate sma ||
十方世界的諸佛為眾生說法,也在寶蓋中顯現出來。

丁三、大眾睹瑞歡喜(分三科)戊一、口業供養
爾時一切大眾,覩佛神力,歎未曾有!tatra sā sarvā parṣat, āścarya-prāptā bhagavato ’ntikād idam evaṃrūpaṃ mahā-prātihāryaṃ dṛṣṭvā tuṣṭa-udagra-āttamanāḥ pramuditā prīti-saumanasya-jātā
爾時一切法會大眾,大比丘、或者大菩薩、或者八部四眾。看見佛的這個神通的力量,讚歎,我們從來沒有遇見這個事情,讚歎佛的神力不可思議。

戊二、身業供養
合掌禮佛,tathāgataṃ namasyantī
合掌是表示內心的恭敬,由內心的恭敬表現在合掌上。

戊三、意業供養
瞻仰尊顏,目不暫捨。sthita-animiṣaṃ prekṣamāṇāḥ
然後瞻仰佛的尊顏,目不暫時地捨離,一直地看著佛。

乙二、敘述序(分二科)(三十六行偈)
於是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atha khalu ratnākaro licchavikumāro bhagavato ’ntikād idam evaṃrūpaṃ mahāprātihāryaṃ dṛṣṭvaikāṃsam uttarāsaṅgaṃ kṛtvā dakṣiṇaṃ jānumaṇḍalaṃ pṛthivyāṃ pratiṣṭhāpya yena bhagavāṃs tenāñjaliṃ praṇamya bhagavantaṃ gāthābhir abhyaṣṭāvit :
前邊現出這麼多的瑞相,是有所表發的。表發什麼呢?現在長者子寶積有大智慧,就在佛前以這個偈來頌揚這件事,來讚歎佛的大慈悲、大智慧的境界。

丙一、述歎表發之由(分二科)(十七行)丁一、述歎勝應法身以為近由(分二科)(九行)戊一、略歎勝應法身形聲兩益(分二科)(二行)己一、正歎形益(分二科)(一行)庚一、歎色功德(一句)
目淨脩廣如青蓮,śubha-śuddha-kamala-vara-patra-viśāla-netra
*目淨:佛的目應該有兩個意思:一個表示佛陀的大智慧;第二個表示佛陀的大慈悲心。般若為佛的母親,就是學習般若就會成佛,而般若從哪裡來的呢?從大悲心來。由大悲心而有大智慧,由大智慧而成佛。現在目,應該是指佛的大慈悲,也包括智慧在裡邊。
肉眼清淨,前生做很多功德,使令眼睛沒有毛病,也就算是清淨。
天眼:看得更深遠。天眼能看見什麼呢?能看見人死以後,沒生到天上、或者是生到地獄。
慧眼:阿羅漢以上的人才有慧眼,能夠看見諸法都是無常、無我、畢竟空,就能夠得聖道、得阿羅漢道。
法眼:發大悲心,修學聖道,超過阿羅漢以上的人,能通達諸法的緣起,有染緣起、有淨緣起。
佛眼:能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或肉眼、天眼、慧眼、法眼究竟圓滿,就是佛眼。
佛的五眼是清淨圓滿,就是所有的煩惱都消除。若這樣講,就不是肉眼的境界。
*脩廣:脩就是長,廣就是闊,佛的眼睛很長、很闊。
*如青蓮:如青蓮花的葉,葉就像佛眼睛的相貌,又脩、又廣。蓮華是在淤泥裡面而不受淤泥的汙染,表示佛眼的清淨。佛原來是凡夫,後來修學聖道,到最圓滿的時候是成佛,所以就好像蓮華從淤泥裡面出來。

庚二、歎心功德(一句)
心淨已度諸禪定,śuddha-āśayā śamatha-pāramitā-agra-prāpta |
心淨:就是佛的心是特別清淨。
*阿賴耶識和前六識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前六識能覺悟到的,就是現實的內心的活動,有的時候清淨、有時候不清淨。若是修四念處,進一步,心就清淨。
*但是只是表面上清淨,在阿賴耶識裡邊,由前六識的善惡的熏習,在阿賴耶識裡面有貪、瞋、癡的煩惱的種子,有愛煩惱的種子、有見煩惱的種子,有煩惱障的種子、也有所知障的種子。那些種子都在阿賴耶識裡面潛藏著,第六識表面上是清淨的,不是真清淨。
*若到佛的境界的時候,就在阿賴耶識裡邊的一切染汙的種子都已經消除,那時候就不叫阿賴耶識,叫做無垢識。就是裡邊沒有染汙種子,同時裡邊有無量無邊的三昧、陀羅尼、智慧、神通道力,莊嚴無垢識。
*如果能把阿賴耶識那裡面的染汙種子也能消除,就是完全成功,是阿羅漢所不能及的,叫做心淨。
*已度:為什麼心能夠清淨呢?已度諸禪定。度當個圓滿講,波羅蜜翻個度,圓滿諸禪定,所以心清淨。就是勝應身佛,佛陀的心是究竟清淨,沒有一切汙染,已經圓滿無量無邊的三昧。
*諸禪定:《金光明經》:是時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過諸菩薩所行清淨。從這句話,可以明白諸禪定的意思。佛陀清淨的無分別的智慧,遊於無量的甚深法性,不可思議的第一義諦;在第一義諦那裡安住不動,就名之為禪定。
*字面上只是說到禪定,但事實上裡面所有內心的功德都包括在內。

己二、歎聲益(一行)
久積淨業稱無量,導眾以寂故稽首。śubha-karma-saṃcaya viśāla-guṇa-aprameya vandāmi tvāṃ śramaṇa śānti-patha-praṇetum
久積淨業:久遠以來,佛陀修集清淨的功德業,就是六波羅蜜,三大阿僧祇劫修六波羅蜜圓滿,所以心淨已度諸禪定。
稱無量:心淨已度諸禪定,所以他的名稱也是無量無邊,十方世界沒有不知道的。
導眾:佛的大慈大悲教導無量無邊的眾生,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以寂:就是希望一切眾生,相信佛法,修學聖道,能達到不生不滅的第一義諦。
故稽首:稽是頭至地,名之為稽。這樣敬禮於佛,這是恭敬的意思。

戊二、廣歎勝應法身形聲兩益(分二科)(七行)己一、廣歎形益(分四科)(五行)庚一、廣歎形益色用神變(分二科)(二行)辛一、見佛色用神變(一行)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paśya atha ṛddhi puruṣa-rṣabha-nāyakasya saṃdṛśyate sugata-kṣetra-vara-prakāśaḥ
既見大聖以神變:已經看見佛陀的神變。神是妙用難測,發出來的作用是不可思議,我們不明白這種作用的所以。轉換舊形叫做變。原來的境界,由佛的神力把它轉變另一個境界,叫做神變。
普現十方無量土:法會大眾因為佛陀神力的加持,能夠看見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

辛二、釋成色用神變(一行)
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amṛtaṃ-gamā ca vara-dharma-kathā udārā sā sarva śrūyati ito gagana-talātaḥ
十方世界裡邊諸佛說法,我們在菴羅樹園這裡就能看見,也能聽到佛說法。

庚二、歎佛心用(一行)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dharmeṇa te jitam idaṃ vara-dharma-rājyaṃ dharmaṃ dhanaṃ ca dadase jagato jitāre |
法王:指佛陀。王是自在,就是在一切法上,佛陀都是自在。
法力:成就這樣功德的人,也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神通力、智慧力、慈悲力,無量無邊的道力。
超群生:是超越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所不能及的。
常以法財施一切:佛陀用法的財布施給一切眾生。三十七道品、七聖財,是法財。七聖財就是信、慚、愧、戒、聞、捨、慧。於佛、法、僧的信心怎麼樣?有沒有慚愧心?做錯誤的事情,心裡面感覺怎麼樣?學習佛法,學習得怎麼樣?自己的財,能不能夠捨?諸法的苦、空、無常、無我,或者是諸法畢竟空,或者是一切法是唯心所現;能常常地這樣觀嗎?前面的聞,是初開始學習,就是聞、思的境界;慧就是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地這樣保護內心的清淨、增長聖道的智慧。
常以法財施一切:佛陀來到世間,對於眾生有什麼好處呢?就是以法財施一切。

庚三、約二智以釋心用成法施義(一行)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dharma-prabheda-kuśalaṃ paramārtha-darśin
能善分別諸法相:常以法財施一切,再加以分別。佛能夠善巧地來開示一切法的相貌,使令眾生能夠開智慧。諸法相,就是生死的緣起諸法相、涅槃緣起的諸法相。六波羅蜜、三十七道品,很詳細地開示我們,叫做能善分別諸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佛陀開示修道的次第,告訴我們什麼叫做五蘊、什麼叫做十二入、什麼叫做十八界、什麼叫做六道輪迴,這一切的法相都是各式各樣的差別的。但是在第一義上來說是無差別相,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也不可得,眼耳鼻舌身意也是不可得,乃至四念處、四正勤,乃至七覺支、八聖道,布施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一切一切都是不可得的。這樣,諸法相和第一義是有差別的。
*於第一義而不動,是不違背第一義諦。一切法是有差別的,但是與無差別的境界是融通無礙。不動就是不違背。
*佛陀為我們說法的時候,能善巧方便地安立各式各樣的法門,但是於第一義是不相違背的。第一義諦是無差別相、也沒有名言相,能善分別諸法相是有名言相、是有差別的,所以和第一義諦(若用我們凡夫的有所得、有執著的心去觀察)就是有矛盾。

庚四、結歎色心用(一行)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dharmeśvaraṃ śirasi vandami dharma-rājam
佛陀經過長時期的用功修行,功德圓滿,度化眾生而無眾生可度。這種微妙的境界,在一切法上得到大自在。《華嚴經十地品》第八不動地大菩薩得到十種自在。九地、十地到佛陀,十種自在是究竟圓滿,所以這裡邊說已於諸法得自在,應該包含這十種自在。
第一命自在:壽命的自在。佛陀本身是無量壽,來到眾生的世界度化眾生的時候,壽命是自在,願意長就長、願意短就短,是隨他心之所欲。
第二心自在:就是定自在。其他意思,來到世間、不為世間法所汙染,因為有無量無邊的三昧的關係。
第三財自在:就是衣食住所需的這一切,佛陀也是自在的,不會在這上有困難的事情的。
第四業自在:兩種解釋:五明中的工巧明,想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能做什麼事情。其次,就是業報自在,可以示現一切的業報。
第五生自在:就是佛願意到什麼地方、就到什麼地方。
第六勝解自在:解是觀想的。能觀想什麼、什麼就現前。
第七願自在:就是佛陀能隨心所欲地在隨心所欲的世界、隨心所欲的時間,示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八神通自在:佛的六種神通是自在無礙。
第九智自在:大智慧的境界也是無障礙的。佛陀有根本智、後得智,有一切智、有一切種智。
第十法自在:佛陀隨順不同的眾生的各式各樣的因緣,能隨意地為眾生宣揚佛法。

己二、廣歎聲益(二行)
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 na ca nāma asti na ca nāsti giraṃ prabhāṣi hetuṃ pratītya imi saṃbhavi sarva-dharmāḥ |
說法不有亦不無:佛為眾生宣揚真理的時候,說不有、也說不無。
不有:譬如在凡夫眼所見的境界,就是現前的一切境界,執著這是有;但是佛為我們開示說:有就是沒有,因為它是畢竟空的,所以說沒有。
不無:說沒有這件事,有因緣的時候這件事就會出現,也不是決定沒有。
以因緣故諸法生:為什麼有就是沒有、沒有也可以有呢?一切法不是決定的,它是依賴因緣才能現起的。有因緣的時候它就會出現,因緣失壞,這件事就結束,所以不是決定。
若約前後來對照,說是不有,無我、無造、無受者這是沒有;善惡之業亦不亡就是亦不無,有善惡業。

無我、無造、無受者:na eva atra ātmana ca kāraku vedako vā
*無我:沒有我。印度的外道,有我論者,執著有一個常恆住、不變易、有主宰作用、有實體性的我。佛陀說,身體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種成分組合起來這個生命體。若是有我論者說,就是色、受、想、行、識、我,應該有六個。佛陀不承認這個我,就是沒有這個我,只是色受想行識而已,所以叫做無我。
*造:就是造作,或者是造善、或者是作惡。
*受:就是受善惡的果報。造因、受果,我來造因、我來受果,有我論者是這樣說法。佛陀的智慧觀察,是沒有我,所以造也不是我、受也不是我。究竟是什麼?就是色受想行識在造善造惡、在受苦樂的果報,另外沒有我。
*無我論者,是沒有實體的我,但是可以承認有假名字的我。假名字,只是有個名,但是沒有體性,叫假名我。假名我,也就代表色受想行識,來造善惡業、或者是修學出世的聖道,我在這兒靜坐,但不是有實體的我。我現在成就,就是受。我造、我受,也可以這麼說,但是是一個假名字,不是真實有我。
*在色受想行識上不執著有個我,剩下來的就是色受想行識。
小乘佛法說:我不可得,剩下來的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的、是敗壞的,終究老病死也結束;或者是觀察它是有剎那生、剎那滅,有剎那生滅的變化,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它是有業力的關係,業力結束,這色受想行識就結束。
*若是相信佛法、改變思想,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要修學佛法的戒定慧,這是清淨的業力,成就所謂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五分法身是無漏的一個生命體,就是法性生身,也沒有斷滅。但是在小乘佛法上說,它還是隨你內心的決定的:你若是棄捨,也可以結束;若不願意棄捨,繼續地保留,也可以存在下去。
*若是大乘佛法,也是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我不可得,而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自性空。色自性空,自性空裡面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也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受想行識不可得。作如是觀的時候成功,也是得聖道,當然也是成就無漏的五分法身。
*有漏的生命體和無漏的生命體,都是無我、無造、無受者。

善惡之業亦不亡:na ca karmu naśyati śubhaṃ aśubhaṃ ca kiṃcit
觀察無我、一切法空的時候,因緣所生法還是有的,造的善業、造的惡業不是沒有,還是有。
*修行的時候,是從假入空,觀察因緣所生法是假,觀察因緣所生法自性是沒有,自性空這個地方,色受想行識不可得。作如是觀的時候,自性空是一面,因緣所生法宛然而有是一面。
*初開始用功修行的人,是偏於空這一方面修行,所以只是觀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是自性空,就偏於空這一方面觀。等到修空成功的時候,還應該知道,因緣所生法還是宛然而有的。
*善惡之報是平等的,但是凡聖還是有差別。

丁二、述歎劣應以為遠由(分二科)(八行)戊一、歎形益(分二科)(二行)己一、歎應色(一行)
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māras tvayā astu vijitas sa-balo munīndraḥ prāptā śivā amṛta-śānta-vara-agra-bodhiḥ |
始:始,就是悉達多太子出家,修苦行,然後在菩提樹下修緣起觀,成佛,這件事的開始。
佛樹:佛在那裡成佛,所以稱為佛樹;在那裡得無上菩提,所以也叫菩提樹。
始在佛樹力降魔:就是入慈心三昧,現大神通、現大威力,把魔王降伏,在成佛之前;然後悟道的時候,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時候才破煩惱魔。先破天魔,而後破煩惱魔。
得甘露滅:降魔以後,坐在菩提樹下,修緣起觀,得聖道。這時候見到不生不滅的真理,就是滅除愛煩惱、見煩惱、和煩惱的習氣。
覺道成:滅除煩惱、得大智慧。滅除煩惱是斷德,覺道是智慧、是智德。見到諸法實相的理,然後才成就智德、斷德,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己二、歎應心(一行)
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yasminn avedita na citta-manaḥ-pracārā sarva-kutīrthika-gaṇāś ca na yānti gāham
無心意:經論上常是說心、意、識。
識:了別。了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心裡面了別這是色、聲、香、味、觸、法。譬如眼能了別色,不能了別聲音;耳它能了別聲音,但是不能了別色,就是各有各的範圍、各有各的界限。
*前五識只能了別,但是沒有名字的。譬如了別光明,光明出現的時候,眼對光明,相接觸的時候,有了別性。若是出來名字的時候,是第六意識的作用,也是了別。
*識是了別的意思。也是現在的意思。
意:前五識接觸境界的時候,各有各的範圍,而意就把前五識所接觸的事情完全接收過來,能統一前五識所認識的一切境界。
*意對識來說,識是現在這一剎那間,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只是一剎那間,然後意才能發生作用。識是指現在;意是指過去,它統一。心就是未來,說他很有學問,就是過去意有學習過,將來的時候,這個心就有這個知識。所以過去的意和未來的心是有直接關係的。在時間上說,心是未來,意是過去,識是現在。
*心、意、識,能了別外邊的一切境界;由了別而得到的一切的消息,就會統一起來;然後將來會繼續發生作用。
*凡夫的心接觸種種境界,種種分別,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
無受行:受是接受,行是緣慮。接受這個境界以後,心裡面觀察、思惟,叫做受行。佛陀已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甚深的三昧裡邊,離一切分別。
而悉摧伏諸外道:在無分別、無執著的境界,能夠降伏一切外道。

戊二、歎聲益(分三科)(六行)己一、歎轉法輪(二行)
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cakraṃ ca te tri-parivarti bahu-prakāraṃ prāvartitaṃ praśamanaṃ prakṛtī-viśuddham |
三轉:為五比丘說法,三次為他們說法。
*第一次是示轉:就是開示、告訴他: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
此是苦:有三苦、八苦,苦是令我們苦惱的。
此是集:為什麼會有苦呢?是因為我們有煩惱,有我見、我所見、有貪瞋癡各式各樣的煩惱造業,所以受很多很多的苦。
此是滅:應該要把苦和集都滅掉,就得大自在,滅這個地方是大安樂的境界。
此是道:修學戒、定、慧,就可以滅除苦、集而得聖道。
*第二次是勸轉,勸五比丘要修學聖道:
此是苦,汝應知:這個苦是很苦惱,你應該知道。
此是集,汝應斷:內心裡面有愛煩惱、有見煩惱,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是眾苦的根源,若想不受苦,要滅除苦的根源,才能滅苦的。苦的原因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
此是滅,汝應證:沒有苦、也沒有集,這個大安樂的境界你應該成就,證悟滅的境界。
此是道,汝應修:修學戒、修學定、修學慧,然後就滅除苦、集。
*第三次是證轉:
此是苦,我已知:就是佛陀已經知道;
此是集,我已斷;
此是滅,我已證;
此是道,我已修:就是佛陀自己這件事已經做好,可以證明是真實不虛!你們這樣做,同樣可以成就。
三轉法輪於大千:於這個三千大千世界裡面三轉法輪,在人間,只有五個比丘得聖道;另外有天,有八萬諸天得須陀洹果。
法輪:就是令他人心裡面有聖道的生起、能滅除煩惱。
其輪本來常清淨:四諦法輪本來是清淨,就是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的道理。

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pratyakṣa devamanuja-adbhuta-dharma-rājā ratnāni trīṇi upadarśita tatra kāle
天人得道此為證:有八萬諸天、還有人間的五個比丘,在鹿野苑聽佛說法,成就聖道,就叫做此為證。或者說,佛這樣宣揚的佛法,都是真實不虛,所以有人間的人、天上的人都得悟聖道,所以證明是真實。
三寶於是現世間: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這是佛寶出現世間;三轉法輪是法寶出現世間;天人得道就是僧寶,五比丘是僧寶,八萬諸天也得聖道,也是僧寶。所以佛法僧三寶出現世間。
*佛是聖的境界;法也是清淨,也是聖的境界;五比丘和八萬諸天得聖道,也是聖的境界。所以都是稱之為寶。

己二、歎天人得益(二行)
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ye tubhya dharma-ratanena vinīta samyak teṣām akalpana punaḥ satate praśāntā
以斯妙法濟群生:以這樣的妙法,就是苦、集、滅、道四諦來度化一切眾生。
一受:若是能夠依教奉行,作如是觀,就是修止觀;常這樣修行的時候,終究有一天,成就無分別的智慧、證悟第一義諦,一剎那間證悟第一義諦,叫做一受。
不退:成就以後,也就是無分別的智慧同第一義諦相應,就不會退失。
常寂然:永久是與第一義諦相應。

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vaidya-uttamaṃ maraṇa-jāti-jara-antakāriṃ śirasā nato ’smi guṇa-sāgaram aprameyam
度老病死:分兩部分來說。
一個是,這位修行人成功的時候,父母所生的身體也還是有老病死,但是修行人無分別智現前的時候,老不可得,生老病死都是沒有,不是說入涅槃的時候才沒有。
第二種,就是這位修行人成就聖道之後,壽命到了,身體就結束。結束有兩個情形:
*一種情形就是前一剎那,色受想行識一剎那間滅,後一剎那不生,就是入無餘涅槃。
*但是在大乘佛教來解釋,這些得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以後,是生到佛世界,還是有生命體,叫做法性生身;那樣的身體有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那個身體是沒有老病死,也叫做解脫老病死。
大醫王:佛是說法能令眾生解脫老病死的大醫王。
當禮:寶積菩薩讚歎佛以後,所以我們應該禮敬佛陀。
法海德無邊:佛對治眾生病的法門,猶如大海,廣大無邊際。用無量無邊的法門來度化一切眾生,所以佛的功德也是無量無邊。

己三、結歎(二行)
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
satkāra-satkṛta na vedhasi meru-kalpa duḥśīla-śīlavati tulya-gata-adhimaitrī |
gagana-prakāśa-manase samatā-vihārī ko nāma satva-ratane ’smi na kuryu pūjām || 8 ||
毀譽不動如須彌:謗毀的時候、讚歎的時候,就像須彌山不動。
於善不善等以慈:對於有善根的人,沒有善根的眾生,在佛來說,平等地慈悲愛護。
心行平等如虛空:佛的內心活動,心在各式各樣不同的境界上有活動。佛陀是平等的就像虛空,善人在虛空裡行住坐臥、惡人在虛空裡行住坐臥,虛空都是無分別。
孰聞人寶不敬承:哪一個人聽說這樣的佛陀的清淨、無分別的境界,而沒有恭敬心呢?

丙二、正述歎表發之事(分二科)(十九行)丁一、總述歎現三瑞表發(分三科)(四行)戊一、述歎奉蓋(半行)
今奉世尊此微蓋,
今奉世尊此微蓋:寶積長者子說,我們現在用這個小小的寶蓋奉獻給世尊。

戊二、正述歎合蓋現瑞表發(二行半)
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
於中現我三千界:獻了蓋,寶蓋在虛空中,一共有五百個蓋合為一蓋,而這個蓋由小而大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在寶蓋裡面現出來三千大千世界。現我三千界,就是現出我們居住的這個娑婆世界,同時也現出十方世界、諸佛說法的事情。
諸天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現出來諸天所居宮、龍神所居宮、乾闥婆等及夜叉的所居宮。
悉見世間諸所有:看見世間上所有的都現出來,所以也都看見。
十力哀現是化變:有十種智力的佛陀,為什麼要這樣地變現呢?佛的大悲心慈悲眾生,想要為眾生說佛國的因果,所以現出來這樣的瑞相,作一個由藉、作一個引發,然後再為法會大眾宣說佛國的因果。

戊三、述上大眾歎未曾有(一行)
眾睹希有皆歎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眾睹希有皆歎佛:法會大眾看見這個希有的事情,以前沒有過,現在看見,都是讚歎佛的神變不可思議。
今我稽首三界尊:寶積長者子在這裡又禮拜佛。

丁二、別述歎佛三密(分三科)(十五行)戊一、歎身密(二行)
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
samāgatā te janatā mahāmune mukhaṃ udīkṣanti prasanna-mānasā |
sarve ca paśyanti jinaṃ purastāj jinasya āveṇika-buddha-lakṣaṇam || 9 ||  
大聖法王眾所歸,淨心觀佛靡不欣:大聖法王就是釋迦牟尼佛,是大眾所歸依的、所歸仰的。
淨心觀佛靡不欣:對於佛完全沒有疑惑、有清淨的信心,用這樣的信心來觀佛的大威德境界,沒有不歡喜。這是約一般沒得聖道的人,可以這麼解釋。
*若是已經得聖道,就是觀佛三昧名之為淨心;也就是像《金剛經》說的那個: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不取相,也就是不受一切法。這個時候,就是由一般的虛妄的境界,轉變成為第一義諦的境界。第一義諦就是諸法如,諸法如就是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你和諸法如義相契合,就叫做淨心觀佛靡不欣。
各見世尊在其前:法會大眾每一個人看見佛世尊就在他的面前。每一位看見佛都是面向他,就是由勝應身而又化現一種身體。
斯則神力不共法:這是佛的神力不共於菩薩、也不共於阿羅漢的事情,唯獨佛有這樣的境界,這就叫做身密。
*各見世尊在其前,雖然是佛陀的神力,但是也是眾生自己的善根,有可能看見是個老比丘,也可能看見是一個年輕的比丘,也可能看見是一個高大莊嚴的無量相好莊嚴的佛。這也是隨個人也是有所不同的。

戊二、歎口密(分三科)(六行)己一、歎辭辯法辯(二行)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ekāṃ ca vācaṃ bhagavān pramuñcase nānā-rutaṃ ca pariṣad vijānati |
yathā-svakaṃ ca artha vijānate jano jinasya āveṇika-buddha-lakṣaṇam || 10 ||
佛以一音演說法:當時法會大眾聽佛說法,佛是用一種音聲為法會大眾說法的。
眾生隨類各得解:你聽佛說法,就是用你的種族的語言說的;另一個種族,他的語言是不同了,也聽佛說話的時候,也用他的語言說的。
皆謂世尊同其語:這個不同種族的眾生,都說佛說的話和他的話是一樣的。
斯則神力不共法:這也是不共法,不可思議的。這也是佛的口密。
*皆謂世尊同其語,在四無礙辯來說,應該就是辭無礙辯,用這個言辭也能無礙地說法。
*隨類各得解,言辭裡邊有字,這就是佛的法語,所以那裡面有法無礙辯。
*所以這個頌裡面包括兩個辯才:一個是辭無礙辯、一個是法無礙辯。辭是眾生的語言,法是佛說的法門。

己二、歎義辯(二行)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說法的時候,每一個眾生隨他自己的程度,領悟到的是這樣子,彼此不完全是一樣的。
普得受行獲其利:就是普遍地聽佛說法,他能夠領納在心;而在心裡面作如是觀,就是行,就是修行。獲其利,受行是因,獲其利是果。
斯則神力不共法:這是義無礙辯。

己三、歎樂說無礙辯(二行)
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ekāya vācāya udīritāya vāsesi eke apare nividyasi |
ākāṅkṣatāṃ kāṅkṣa śamesi nāyako jinasya āveṇika-buddha-lakṣaṇam
佛以一音演說法的時候,法會大眾裡邊的人聽佛說法的感覺不一樣。
或有恐畏:或者有的眾生聽佛說法生恐怖心;佛說:三界猶如火宅!大家就生恐怖心;或者說是:你造了很多的罪,就是要到三惡道受苦!就有恐畏心。
或歡喜:佛說:作善就有善報,修學聖道能得大般涅槃!就生歡喜心。
或生厭離:三界都是無常的,你費了很多的辛苦,這麼樣用功修行,最後得到的功德,又壞敗;這就是對於有漏法生厭離心。
或斷疑:或者說是我有所疑問,佛說這一段法語,斷除內心的疑惑。
斯則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說法,不同的眾生聽見了,在內心裡面有不同的感覺。

戊三、歎心密(分二科)(七行)己一、約三種權實二智以歎心密(分四科)(四行)庚一、約內外歎自行(一行)
稽首十力大精進,稽首已得無所畏,vandāmi tvāṃ daśabala satya-vikramaṃ vandāmi tvām abhaya-gataṃ viśāradam |
十力大精進:佛的十種智力,是佛的大精進所成就的。
十力:是表示佛的內心的智慧圓滿,按照佛的智慧的分類來說,應該是屬於後得智;因為度化眾生,眾生的根性不同,佛的如量智觀察眾生的根性不同,就隨其所宜地為他演說各種法門來利益他。後得智的圓滿,是因為根本智的力量。成就如理智(成就根本智),是聖人的清淨的智慧,所以發出來的後得智也是清淨。十力大精進,就是佛的智慧──心裡面的根本智、後得智都是圓滿。
稽首已得無所畏:就是四無所畏。表示外用無怯。內心裡面智慧圓滿,所以在度化眾生的時候,心裡面是無怯弱,所以叫做無畏。修學聖道究竟圓滿的時候,內心裡面的根本智是實智,十力大精進、已得無所畏這是佛的權智。真實的智慧和方便善巧的智慧都是圓滿地具足,所以這是自行權實。

庚二、歎自行化他(一行)
稽首住於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dharmeṣu āveṇika-niścayaṃ gataṃ vandāmi tvāṃ sarva-jagat-praṇāyakam
住於不共法:是他自己所成就的功德。稽首一切大導師:就是對教化眾生來說的;這兩樣合起來說,就是自行化他的權實二智。單獨地在自己內心來說,有權智、也有實智。
*實智,就是照第一義諦的名為實智,也就是根本智,也叫無分別智;
*若照世俗諦的,就是叫做權智,也就是後得智。
稽首住於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導師:住於不共法,就是他自己本身的境界,權智也好、實智也好,合起來名為實智;化導眾生的時候,就是名為權智;所以,自行化他的權實二智。

庚三、兩用歎自行化他(一行)
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已到於彼岸,vandāmi saṃyojana-bandhana-cchidaṃ vandāmi tvāṃ pāragataṃ sthale sthitam |
稽首能斷眾結縛:就是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他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能斷滅一切眾生的煩惱,也是化導眾生,這叫做化他的實智。稽首能斷眾結縛這是斷德,稽首已到於彼岸這是智德。就是佛度化眾生的時候,眾生能夠斷除結縛──是生死之因;到於彼岸,到了涅槃岸──就是解脫了生死之果。
*約教化眾生那一方面說,就是化他的權實二智。化他也有權智、也有實智,化他的權實二智。
*約佛自己用功修行,也可以這樣說:能斷眾結縛、已到於彼岸,就是自行的權實二智。

庚四、總結上三種權實智斷(一行)
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vandāmi khinnasya janasya tārakaṃ vandāmi saṃsāra-gatāv aniśritam
稽首能度諸世間:諸世間就是一切眾生,佛能度化一切眾生。
稽首永離生死道:不管佛陀自己、或者一切眾生,佛都能夠圓滿地永離生死道。

己二、舉三種二諦以歎心密(分三科)(三行)庚一、歎隨情二諦(一行)
悉知眾生來去相,善於諸法得解脫。satvair samādhāna-gataṃ gatīgataṃ gatīṣu sarvāsu vimukta-mānasam |
悉知眾生來去相:佛的大智慧,能悉知眾生的來去相。
善於諸法得解脫:修學聖道成功。
來去相:就是眾生他要來到涅槃;去,要離開生死,從生死裡邊解脫出來,表示他有這樣的願望。佛知道一切眾生有修學聖道的願望,願意得涅槃,以涅槃為上首,願意遠離一切生死的苦惱。因為有這樣的願,他就依願導行,能修學聖道,於是乎於一切法得大自在,就是修學成功。

庚二、歎隨情智二諦(一行)
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jale ruhaṃ vā salile na lipyase niṣevitā te muni-padma śūnyatā
不著世間如蓮華:約隨情來說,就是修學聖道的時候,要學習無著;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要學習無著,不執著。就像世間的蓮華似的不著水,水落上去,不能停留在那裡。
常善入於空寂行:學習成功以後,得入聖道的時候,你就能夠心裡面清淨,常善入於空寂行,就是所觀、所學習、所接觸的一切境界,也可以修學無常觀、無我觀、畢竟空觀,都是悟入到第一義諦。

庚三、歎隨智二諦(一行)
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
vibhāvitā sarva-nimitta sarvaśo na te kahiṃcit praṇidhāna vidyate |
acintyaṃ buddha-mahānubhāvaṃ vande ’ham ākāśa-samaṃ aniśritam || 15 ||
這是隨智二諦,完全在聖人的境界的二諦。
達諸法相無罣礙:隨智的世俗諦,就是這一切緣起法他通達無障礙。但是通達世俗諦的智慧,是無垢染、清淨的聖人的智慧。
稽首如空無所依:聖人離一切名言相的清淨無分別智慧,如虛空,沒有所依止。
*修學聖道的人超越一切戲論,超越一切世俗諦的因果,悟入第一義諦的時候,就是沒有依止。第一義諦是無分別相,所以也是如空無所依。

貳、正宗分(分三科)甲一、大聖對機命宗說佛國因果(分二科)乙一、寶積請說(分二科)丙一、述同類堪聞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atha ratnākaro licchavi-kumāro bhagavantam ābhir gāthābhir abhiṣṭutya bhagavantam etad avocat  imāni bhagavan pañca-mātrāṇi licchavi-kumāra-śatāni sarvāṇy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saṃprasthitāni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寶積長者子說這一大段的偈頌之後,又繼續地對佛說。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世尊!同來拜佛的五百位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發心:就是發願。就是在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後,發出來一個願,建立一個無上菩提的願。就是發大悲心要廣度眾生,發大般若的智慧要得無上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佛成佛的時候的大智慧境界。無上正遍知覺。
無上:佛的大智慧境界是無上的,沒有能超過他的。
正遍知覺:正,如理智緣真如。遍,如量智緣世俗諦一切的緣起法。知,就是佛所成就的無分別智,斷除染汙無知、不染汙無知。覺,佛的境界,不管是如理智、如量智、無分別智,都是超越凡夫的無明大夢之外,所以叫做覺。玄奘大師翻個無上正等正覺。遍,翻等。正覺,佛是遠離一切虛妄分別,正覺第一義諦,名之為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這位菩薩發願願得無上菩提。
*由凡夫開始發無上菩提心:就是初開始學習佛法的時候,叫做外凡;進一步用功修行的時候,就是內凡;得入聖道以後,是聖人。所以,有三個階段:就是外凡、內凡、見道,這三種修行人,都有發無上菩提心的事情。
*在外凡的時候,初開始來到佛教裡邊來,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佛法,心裡面發歡喜心,願得無上菩提。
*經過一個時期,能夠常常地修止觀,就是悟入到內凡的境界,也有發無上菩提心。
*等到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是真實地發菩提心。
*現在這裡是說哪一種呢?第二種,就是內凡位(煖、頂、忍、世第一)這個階段的時候發無上菩提心。
*發菩提心的儀軌: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言鄔波拖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顯揚聖教論》
*學習佛法,發出來一個很勇猛的信心:不願意做生死凡夫!我想要得聖道、我想要做大菩薩、我要成佛!有這麼一個誠懇的願力,你就應該舉行這個儀式。怎麼舉行呢?
*就是在一個長老的面前,恭敬而住!要發恭敬心,要發誠懇心。
*然後你向長老說:長老憶念!我叫什麼名字。
*從今日始:從今天開始。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呢?我欲饒益一切眾生。
*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諸菩薩出家,我也出家。
*願尊證知我是菩薩:願尊證知我是菩薩。
*要說三遍,說完三遍以後,一拜而起,頂禮長老一拜,立起來。

丙二、正請說(分二科)丁一、請果
願聞得佛國土清淨。tāni ca imāni buddha-kṣetra-pariśuddhiṃ paripṛcchanti katamā bodhisatvānāṃ buddha-kṣetra-pariśuddhir iti | tat sādhu bhagavan deśayatu tathāgato ’mīṣāṃ bodhisatvānāṃ buddha-kṣetra-pariśuddhim |
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就是很誠意地願意聽聞佛為我們宣說得到清淨的國土;就是成佛的時候、行菩薩道圓滿成佛的時候,所居住的國土是清淨的,是怎麼樣清淨情形呢?希望佛慈悲開示。

丁二、請因
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唯願世尊為我們宣說諸菩薩修學淨土的這一切的菩薩行。頭一句是說果,第二句說因,由因而得果。

乙二、如來答(分四科)丙一、如來讚許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淨土之行。evam ukte bhagavān ratnākarāya licchavi-kumārāya sādhu-kāram adāt: sādhu sādhu kumāra | sādhu khalu punas tvaṃ kumāra yas tvaṃ buddhakṣetra-pariśuddhim ārabhya tathāgataṃ paripṛcchasi |
佛先讚歎寶積長者子:你真是好!能夠為諸菩薩請問佛國的因果,這件事非常好。

丙二、誡聽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tena hi kumāra śrṇu sādhu ca suṣṭhu ca manasikuru | bhāṣiṣye ’haṃ te yathā bodhisatvānāṃ buddhakṣetra-pariśuddhim ārabhya |
要注意地聽,內心裡面要加以思惟,才能受持這個法門。所以,諦聽屬於聞所成慧,善思就是思所成慧。念之,應該包括聞思修三慧,我應該為你宣說淨土法門。

丙三、受教而聽
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sādhu bhagavan iti ratnākaro licchavi-kumāras tāni ca pañca-mātrāṇi licchavi-kumāra-śatāni bhagavataḥ pratyaśrauṣuḥ |
寶積長者子和五百長者子,接受佛的教導、教誨,注意地聽佛說法。

丙四、佛正答(分五科)丁一、佛正答(分二科)戊一、答果(分二科)己一、正答(分三科)庚一、標章總答
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bhagavāṃs teṣām etad avocat satva-kṣetraṃ kulaputra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佛說:眾生就是佛土!世界是枝末,人是根本。人是根本,也就是心是根本。世界是心所創造、心所變現,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眾生就是佛土。
類:分成兩類:一個是凡、一個是聖。
*雖然修學聖道,還沒得聖道,在佛法裡邊不懈怠,栽培很多的善根,菩薩成佛的時候,他也就來到這個世界來親近佛。這是一類。
*第二類就是已經得入聖道。得入聖道也有差別。
*初果、二果、三果,三界以內的煩惱並沒有完全清淨,死亡的時候,還要在三界內得一個生命體。
*若是已經得到阿羅漢道,欲界的煩惱、色界的煩惱、無色界的煩惱,完全都消除,若是死掉的時候,就生到佛世界。
*有三種不同:一種是阿羅漢、一種是辟支佛、一種是大菩薩;這三種人都已經清除三界的煩惱,生到佛的世界。菩薩成佛的時候,他所莊嚴的淨土,包括這三類聖人的淨土在內,叫做受用土。會通於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這兩個。
*但是凡夫的世界,一點煩惱也沒斷,所居住的世界就是凡聖同居土;但是因為有道德的關係,應該是凡聖同居淨土。
*眾生之類,應該就是包括這麼多的眾生。這樣有道德的人居住的地方,叫做淨土。

庚二、別釋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tat kasya hetoḥ |  yāvantaṃ bodhisatvaḥ satveṣu upacayaṃ karoti tāvad buddha-kṣetraṃ parigṛhṇāti
所以者何:為什麼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呢?
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菩薩隨順所教化的眾生,來取得他的佛土。
*第一個解釋:隨所化導的眾生數目多少,來取佛土。譬如說,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上成佛,這個世界就是一百億個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佛土就是這麼大。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成佛的世界,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土。就像造房子,要酌量多少人來安住,就造那麼大的房子。
*第二個解釋:隨順所教化眾生栽培善根的程度,而取佛土。栽培善根是因,將來得到的果也是受因的影響的,這樣而取佛土。善根多少,所取的佛土也就是有淨穢的不同。
*第三個解釋:消除不善根多少,就是還沒得聖道。

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yādṛśaḥ satvānāṃ vinayo bhavati tādṛśaṃ buddhakṣetraṃ parigṛhṇāti |  
這一句話和前一句話來對比的話,應該是得聖道;就是隨順菩薩所教化,他能修學聖道,調伏內心的貪瞋癡。
調伏:就是使令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愛煩惱不起、見煩惱也不起,就是入聖道,到阿羅漢以上的境界。而取佛土,就是更高過凡聖同居土的境界。
*調伏是滅除煩惱,修學聖道、滅除煩惱的時候,也同時成就無漏的戒定慧。
*化:原來沒有善法,現在有善法;由無而有叫做化。屬於三果聖人以下,也是生善、滅惡。
*調伏:阿羅漢以上,也是生善、滅惡,但是有差別。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yādṛśena buddhakṣetra-avatāreṇa satvā buddha-jñānam avataranti tādṛśaṃ buddhakṣetraṃ parigṛhṇāti |
前面隨所調伏眾生就是沒成就佛智慧,是沒發無上菩提心;或已經發無上菩提心,但是只是斷除三界的煩惱,也還是沒有得佛智慧。
佛智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的智慧。
成就佛的智慧:得佛智慧,也要有相應的因緣、合適的因緣才可以,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緣就是佛土。譬如說,這個世界用語言文字開發智慧。香積佛國用香,在香的樹下靜坐的時候就可以得三昧、用香來得聖道,可以開佛智慧。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各式各樣不同的因緣得聖道,所以菩薩成佛的時候,就取各式各樣不同的世界來栽培眾生的聖道。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yādṛśena buddha-kṣetra-avatāreṇa satvānām āryākārāṇi indriyāṇy utpadyante tādṛśaṃ buddhakṣetraṃ parigṛhṇāti
前面一句是入佛智慧;後面一句說菩薩。佛的智慧就是果;起菩薩根,就是佛國的因。
起菩薩根:就是生起菩薩的根。菩薩的根本,就是要發無上菩提心,是願;依願行菩薩道,進一步得佛智慧。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這樣的願,為成佛的根本,根本就是因的意思。
*或者說,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
*隨諸眾生發菩提心的情況,應以什麼樣的國土能夠建立菩薩道,就取那樣的佛國土。

庚三、總明結成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tat kasya hetoḥ | satva-artha-nirjātaṃ hi kulaputra bodhisatvānāṃ buddhakṣetram |  
為什麼這樣呢?這四句話都是說到眾生。大悲心的關係,菩薩想要取得一個佛世界,在這個地方教化眾生,是為眾生而取這個佛土。

己二、顯譬(分二科)庚一、開譬(分二科)辛一、開成譬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tadyathā ratnākara yādṛśam icched ākāśaṃ māpayituṃ tādṛśaṃ māpayeta,
譬如有一個人,想在這空地,造立宮室,隨你的意思都是可以造,無障礙。

辛二、開不成譬
若於虛空,終不能成。na ca ākāśaṃ śakyate māpayituṃ nāpy alaṃkartum |  
如果在虛空裡造房子,這件事是不能造。一定是有空、而又有地,這樣才可以。

庚二、合譬
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evam eva ratnākara ākāśa-samān sarva-dharmāñ jñātvā, yādṛśam icched bodhisatvaḥ satva-paripākāya buddhakṣetraṃ māpayituṃ tādṛśaṃ buddhakṣetraṃ māpayati, na ca buddhakṣetrākāśatā śakyaṃ māpayituṃ nāpy alaṃkartum |
菩薩如是:發無上菩提心、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想要成就一個清淨的佛世界,也是這樣子。
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菩薩在自己的般若波羅蜜來說,一切法都是不可得,我也是空、法也是空,這裡邊一切是無分別的境界。為什麼要成就一個佛國土呢?為了成就眾生的聖道,所以願意成就一個佛世界。成就眾生,就是有大悲心。
*菩薩已經成就般若波羅蜜,大悲心的關係,要教化眾生。大悲心,是在有的方面說,就是地;菩薩有般若波羅蜜,就是空。因為有大悲心要成就眾生的聖道,所以在畢竟空裡面出現一個佛世界。
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菩薩有大悲心想要建立一個佛世界,不能只是觀一切法空,這樣不能成立這個佛世界。
*菩薩先成就般若波羅蜜,使令自己的心清淨,用這樣的清淨心教化眾生、修學種種的聖道,用清淨心為眾生說法、度化眾生,這些功德也都是清淨,這樣的清淨的功德就能夠創造清淨的世界。

戊二、答因(分二科)己一、橫歷諸行修因(分三科)庚一、約三心明淨土行(分三科)辛一、直心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api ca ratnākara āśayakṣetraṃ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aśaṭhā amāyāvinaḥ satvā buddhakṣetra upapadyante |
直心是菩薩淨土:
*1直心,就是誠心,心裡面很誠懇、很誠實地,就是可以做為淨土之因。
*2得聖道以後的清淨心,叫做直心。智者大師解釋:修三三昧成功,才能名之為直心。
*若發無上菩提心,我們也可以這樣修三三昧,就是屬於大乘;若是只是發聲聞的菩提心,就不是大乘。
*三昧:應該是在未到地定裡面;欲界定的九心住,最後就叫做等持,也就是三昧,是接近未到地定。
*《解深密經》的〈分別瑜伽品〉說:可以名之為奢摩他,一定是未到地定以上。如果沒到這個程度,你也在修奢摩他,叫隨順奢摩他。
1-空三昧:在三昧裡邊,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邊我不可得,才叫做空三昧。
*觀察色都是物質組成,剎那剎那地變易。眼、耳、鼻、舌、身、意,統統都是這樣變化,所以裡面沒有常恆住、不變易的東西可得,也就是沒有我可得!常常這樣思惟:色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離開色受想行識之外也沒有我可得。
*〈三摩呬多地〉空有四種差別。
*1觀察空: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無我、無我所的,裡邊都是苦惱的境界。
*2彼果空:得阿羅漢道以後,內心裡面沒有貪瞋癡。
*3內空:實在就是觀察空,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我可得,沒有我、沒有我所、也沒有我慢。
*4外空:觀察外邊的這些境界,對於這一切沒有愛。
2-無願三昧: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苦的、是不淨,這裡很多的苦惱。所以生厭離,不希望再有這樣的色受想行識。
3-無相三昧:色受想行識都不可得。
*若是大乘佛法
空三昧:觀察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
無願三昧:三界的一切有漏法都是汙穢的、都是苦,生厭離心。
無相三摩地:觀察一切法都是畢竟空。
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和眾生結下緣,成佛的時候,那個眾生來到你的世界。自己修學直心,教化眾生也修學直心,到那個時候,他也修學直心成功,所以是不諂曲,心裡面沒有虛偽,真實不虛的。與聖道相應、與第一義諦相應的人,他的心是直的,這類眾生也就到你的世界。不諂眾生居住的地方,就叫做淨土,也就是佛國。

辛二、深心
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adhyāśaya-kṣetraṃ kulaputra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rva-kuśala-saṃbhāra-upacitāḥ satvā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prayoga-kṣetraṃ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rva-kuśala-dharma-upasthitāḥ satvās tatra buddhakṣetra upapadyante |
深心:智者大師解釋十二因緣。前面是聲聞觀四諦,修三三昧就是四諦,這樣成就直心。緣覺根性的人觀察十二因緣,就叫做深心。深心就是緣覺的智慧高過阿羅漢,破除煩惱之外,又把煩惱的習氣破除多少,所以他的清淨心要比阿羅漢的心深。
辟支佛:見佛很多,供養佛很多,又能夠深心地修學四念處,作十二因緣的逆順的觀察,所以他的福德很大。
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眾生做很多的功德,這樣的眾生也來到這位菩薩的世界。

辛三、菩提心
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udāro bodhisatvasya bodhicitta-utpādo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mahāyāna-saṃprasthitāḥ satvās tatra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菩提心:就是發無上菩提心。聲聞也叫菩提心、緣覺也叫菩提心、菩薩也叫菩提心;但是菩薩的菩提心要比聲聞、緣覺的菩提心更廣大,所以叫做無上菩提心。
外凡的眾生,也能發菩提心;進一步到內凡的時候,菩提心也是進步;如果到見道的時候,是聖人的菩提心。這裡邊應該是由內凡進步到見道、或者是到第八地。
*菩薩成佛的時候,發無上菩提心的眾生也來到他這個世界來。
*約三心來說菩薩的淨土。約心說,只是發這樣的心;不但有心,同時也有行動,還是可以說是心。

庚二、約自行明淨土行(分六科)辛一、布施
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dānakṣetraṃ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rvaparityāginaḥ satvās tatra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這是行六波羅蜜。第一個波羅蜜,布施是菩薩淨土。下面的解釋,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一般地說,這個財的布施;也可以把內心裡面的煩惱能捨,也叫做布施。得了聖道的人,當然是內心的煩惱也能捨,那也叫做布施。菩薩成佛的時候,一切能捨的眾生生到佛的世界。

辛二、持戒
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śīlakṣetraṃ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rva-abhiprāya-saṃpannā daśa-kuśala-karma-patha-saṃrakṣakāḥ satvās tatra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戒:在家佛教徒也有戒、出家的佛教徒也有戒,通於在家、出家的戒就是菩薩戒。
十善道:是通於一切佛教徒。
滿願:或者持戒,有清淨的願容易滿足。或者是我願意修學十善道,逐漸地學習、逐漸地進步,十善道修得很圓滿。

辛三、忍辱
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kṣānti-kṣetraṃ kulaputra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dvā-triṃśal-lakṣaṇa-alaṃkṛtāḥ kṣānti-dama-śamatha-pārami-prāptāḥ satvā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忍辱: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三種忍。
耐怨害忍:就是人不講道理來觸惱你,而你能夠安忍不動。
安受苦忍:天氣太冷,也能忍耐,天氣太熱也能忍耐;或者有蚊子這一類的事情咬你,也能夠忍。
諦察法忍:很認真地、很深刻地觀察諸法因緣的變化,用佛法的智慧來觀察這件事,就容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

辛四、精進
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vīryakṣetraṃ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rva-kuśala-paryeṣṭiṣv ārabdha-vīryāḥ satvā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辛五、禪定
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dhyāna-kṣetraṃ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mṛti-saṃprajanya-samāhitāḥ satvā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辛六、智慧
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prajñākṣetraṃ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myaktva-niyatāḥ satvā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智慧:觀色受想行識,我不可得;觀色受想行識是畢竟空,也是智慧。
正定:在三昧裡邊,成就無漏的般若波羅蜜。
參考:俱舍論卷十:
[真] 釋曰:何者為正?欲盡無余,瞋盡無余,痴盡無余,一切惑盡無余,故名為正;經說如此。
[玄] 何名正性?謂契經言:貪無餘斷,瞋無餘斷,癡無餘斷,一切煩惱皆無餘斷,是名正性。("samyaktvaṃ katamat /yattat paryādāya rāgaprahāṇaṃ paryādāya dveṣaprahāṇaṃ paryādāya mohaprahāṇaṃ paryādāya sarvakleśaprahāṇam idam ucyate samyaktvam" iti sūtram /)
[真] 聖者,若此人相續中無流道已生故名聖。
[玄] 定者謂聖;聖謂已有無漏道生。(āryāḥ katame /yeṣām anāsravo mārga utpannaḥ /)
[真] 云何名聖?從惡墮法能遠出離故名聖。
[玄] 遠諸惡法,故名為聖。(ārādyātāḥ pāpakebhyo dharmebhya ity āryāḥ /)
[真] 由至得必定永離滅果故。
[玄] 獲得畢竟離繫得故。(ātyantikavisaṃyogaprāptilābhāt /)
[真] 如此等人由於惑盡定故,故名正定。
[玄] 定盡煩惱,故名正定。(ete hi kleśakṣaye niyatatvāt samyaktvaniyatāḥ)ā

庚三、約化他明淨土行(分八科)辛一、四無量
心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catvāry apramāṇāni ca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maitrī-karuṇā-muditā-upekṣā-vihāriṇaḥ satvā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應該明白怎麼叫做莊嚴淨土,就是修學六波羅蜜,使令身口意清淨,與第一義諦相應。
四無量心:已經修成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在禪定裡邊修慈、悲、喜、捨。
四:就是慈、悲、喜、捨。
無量:就是慈悲喜捨所緣念的境界都是廣大無邊。
心:慈悲喜捨都是指內心說的。
*怎麼樣緣念眾生呢?把眾生分成三類:第一類,有苦惱的眾生;第二類,沒有苦惱,很安樂自在的眾生;第三類,無苦無樂的眾生。
*在禪定裡邊,慈能與樂,無苦無樂的眾生是希望得到安樂自在,用慈無量心來饒益他們。或者是欲界的安樂的事情,或者色界、無色界的禪定樂、三昧樂,或者是出世間的聖道涅槃樂,饒益這一類的眾生。
*悲無量:悲能拔苦。在禪定裡面觀察有苦惱的眾生,觀想他們所有的苦惱都消除。
*喜無量:在禪定裡面觀察已經成就安樂自在的眾生,對於這些眾生發歡喜心,而沒有嫉妒心。
*捨無量心:捨是棄捨。
對於有安樂的眾生,要勸導他們對所成就的安樂不要有貪心。
對於有苦惱的眾生,在禪定裡邊開導他們不要有瞋心。
對於不苦不樂的眾生,在禪定裡邊開導消除愚癡的煩惱。
*菩薩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在禪定裡面這樣教化眾生。有兩種:
菩薩只是在禪定裡面作如是觀;第二種,菩薩也可能是在禪定裡面,能現諸威儀、廣度眾生,教化眾生。

辛二、四攝
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catvāri saṃgraha-vastūni kulaputra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rva-vimukti-saṃgṛhītāḥ satvā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四攝法:攝,引導。引導眾生相信佛法,在佛法裡邊能夠不斷地栽培善根、得解脫。
第一個是布施。六波羅蜜的布施,有財施、有法施、有無畏施;這裡專指財施,用財物施捨給眾生,目的就是引導他來到佛教。是引導眾生的一個方便。
第二是愛語。愛語,就是說一些歡喜的話。這裡說愛語,主要是說能令他開發智慧的語言。他能知道什麼是罪、什麼是福、什麼是出世間的聖道,他能夠離苦得樂、轉凡成聖。
第三個是利行。對於佛法中所說的聖道、成佛的法門有廣大的功德、利益,他會引起一些願望,就是願意轉凡成聖、願意成佛。仰慕、希求這樣的功德力,而修行佛法的各種法門。利,是他的願望所在;行,就是按照佛法去修行了。
第四就是同利,同事,意義是一致。就是菩薩這樣學習佛法,得到大解脫自在;所教化的眾生也能用功修行,肯努力的話,時間久,自然也會得到功德,和菩薩一樣地得大解脫。四攝法是菩薩淨土之因,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就是菩薩用四攝引導眾生,眾生也學習佛法、修學聖道,也就得解脫。用這樣的方法引導眾生來生其國。

辛三、方便
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upāya-kauśalyaṃ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rva-upāya-mīmāṃsā-kuśalāḥ satvā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方便:在這裡,就是教化眾生的方便。莊嚴淨土的菩薩,應該是得無生法忍以後的菩薩,或者是八地菩薩以後的大菩薩,他們有善巧方便的智慧,能令眾生斷惡生善。
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菩薩這樣教化眾生,眾生學習佛法,也在佛法裡面成就大智慧,他在一切的境界上都能夠保持內心的清淨。
無礙:就是無障礙,有兩種。第一種障礙,遇見境界的時候,心隨境轉,各式各樣的煩惱活動起來。第二種障礙,雖然心裡邊沒有粗顯的煩惱,但是你不知道這些境界都是如幻如化的,認為都是真實有。

辛四、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sapta-triṃśad-bodhipakṣā dharmā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myak-smṛty-upasthāna-samyak-prahāṇa-rddhipāda-indriya-bala-bodhyaṇga-mārga-vidhi-jñāḥ satvā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三十七道品:有小乘佛法的三十七道品、有大乘的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就是身、受、心、法這四個所緣境。
身:就是眼耳鼻舌身這前五根。
受:就是第六意根或者意識接觸一切法的時候,或者有苦、或者是有樂、或者有不苦不樂的感覺。
*眾生就是為了受,或者作善、或者作惡。受就是要享受,都願意享受快樂、享受安樂,為此而有所行動的。受實在就是個果報!我想要得到安樂的覺受,這是指果說。
心:通於果、也通於因;就是這一念的明了性。
*前六識接觸外面的境界,各式各樣的思惟觀察,儲藏在心裡邊。由外而內;然後又由內而外,採取行動。心有兩番的過程:第一番就是由外而內,然後第二番由內而外,就是或者是作福業、或者作罪業、或者作不動業、或者出世間的聖道。
法:心所分別的一切事情。沒有一切法,就不會有內心的分別;沒有內心的分別,也就沒有一切法,他們是互為因果的。
*身念處:有欲的時候,用不淨觀破除障道因緣,沒有欲的時候,觀察身體是不可得的、畢竟空的。
受:深一層地觀察的時候,苦受是苦、樂受也是苦、不苦不樂受也是苦,三苦,還有八苦。觀察受是畢竟空寂的,心不去執著。
心:心是剎那生、剎那滅,它不是常住不變。
法:就是一切名言所安立的一切法,能詮的法、所詮的法,都是法。這些法,都是欺誑性,是虛妄不真實。但是,我們不知道它是虛妄,也就容易被它欺騙,也引起很多的煩惱。觀察一切法空,使令心無所住、心無所著,也就容易入於第一義諦。
*修四念處,是用奢摩他和毘缽舍那。用奢摩他,就是先找一個所緣境,在那裡不要動,就是一心不亂。觀察身、受、心、法都是不可得、都是畢竟空,就是毘缽舍那,心不顛倒;這樣能悟入第一義諦。
*我們在身、受、心、法,容易引起的過患就是:
在身體這一方面,容易認為身體很美、很可愛。
苦受是苦、樂受也是苦、不苦不樂受也是苦,我們偏認為是樂。
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但是我們認為是常住。
一切法都是虛妄不真實的,我們認為這都是我所表現的:我能作善、我能作惡、我能夠有所創造;就是在這上也會執著有我。
*觀心無常、觀心不可得,是破除我的體性;觀察一切法不可得,是破除我的作用。我的體性、我的作用,一個體、一個用。
*觀身、受、心、法都是畢竟空寂,常樂我淨的顛倒迷惑都可以破除,就可以悟入聖道。
*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就是總說,以後是差別地再講解。
四正勤:就是要精進地修學四念處,能夠斷惡生善,會生出來智慧,成就種種功德。
四神足:由精進地修學四念處,有可能智慧偏高,所以要有四神足,加強奢摩他的力量。
五根:在奢摩他裡邊繼續地修毘缽舍那觀,成就五種善根,信、進、念、定、慧。雖然還沒得聖道,但是煩惱的境界不能動搖信進念定慧。
五力:信進念定慧的力量更進一步地增長,能打倒煩惱,能破諸煩惱。
七覺支:在小乘佛法就是得初果,而大乘佛法就是得無生法忍。
八聖道:得無生法忍以後,有無漏的無我、觀一切法空的智慧,要繼續地修學聖道。圓滿時,小乘佛法就是阿羅漢;大乘佛法一直地到無上菩提。

辛五、迴向心
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pariṇāmanācittaṃ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rva-guṇa-alaṃkāraṃ buddhakṣetraṃ dṛśyate |
迴向:向就是方向,或者說,人的志願。迴就是迴轉一下,轉變你的方向、你的志願。我現在要希求聖道!我要得無上菩提!或者我以涅槃為上首!這是我的方向;這叫做迴向,也就是願。
*迴事向理:這就是般若波羅蜜。觀察假名安立的一切法、虛妄的境界,都是畢竟空的。能詮的名言、名言所詮的一切義,都是畢竟空寂,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先要用有所得的心迴向無上菩提,以涅槃為上首;然後迴事向理的時候,就能斷煩惱,能保持住這個菩提心。
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這是在莊嚴淨土這一方面說。成佛時候的國土功德莊嚴,是由迴向來的;就是你做一種功德,就作一個迴向,成佛的時候,也就如願以償。

辛六、除八難
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aṣṭākṣaṇa-praśama-deśanā kulaputra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savra-apāya-samucchinnam aṣṭākṣaṇa-vigataṃ buddhakṣetraṃ saṃbhavanti |
八難:八無暇。這八類眾生,沒有閒暇的時間學習佛法,很難學習佛法、很難得聖道。
*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
*北俱盧洲:衣食住都是自然的,壽命也長。沒有私有的財產,不積聚財富。世界和平、安樂。
*長壽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壽命是以劫來計算。欲界天也可以名之為長壽天,就是壽命特別長,也和北俱盧洲也相似,生活都是自然的,不需要找工作,整天都是享受的境界,學佛都是困難。
*盲聾瘖啞:眼睛盲、耳朵聾、喉嚨也不對勁,不能說話、也聽不見別人說話,這種人學習佛法是很難。
*世智辯聰:就是這個人邪知邪見,也很有智慧、很有辯才,就是不相信佛法。
*佛前佛後:在佛出現之前,他來到人間,或佛滅度以後,他才來到人間,學習佛法也是不容易。
說除八難是菩薩淨土:菩薩為我們宣說佛法,教我們多栽培善根,就不會落入八難裡邊。
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因為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他一直地教化眾生栽培善根,都是以涅槃為上首的關係,所以菩薩成佛的時候,國土沒有三惡八難這些人。

辛七、自守不譏
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svayaṃ śikṣāpadeṣu vartamānā parāpattyacodanatā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āpattiśabdo ’pi buddhakṣetre na saṃbhavati |
自守戒行:自己守護清淨戒行,安住淨戒而不犯戒;
不譏彼闕:別人他沒能夠持清淨戒,有很多的缺點,但是這位持清淨戒的人還不譏嫌他。我自己用功修學聖道,修學戒定慧,別人懈怠,不譏嫌別人。
菩薩成佛時,國土沒有犯禁之名:沒有犯戒這個名字,連名字都沒有,何況有這件事呢!

辛八、十善
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daśakuśalakarmapathapariśuddhiḥ kulaputra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m, tasya bodhiprāptasya niyatāyuṣo mahā-bhogā brahma-cāriṇaḥ satyānuparivartinyā vācālaṃkṛtā madhura-vacanā abhinna-parṣado bhinna-saṃdhāna-kuśalā īrṣyā-vigatā avyāpanna-cittāḥ samyag-dṛṣṭi-samanvāgatāḥ satvā buddhakṣetre saṃbhavanti |
十善:有兩種,一個是止善、一個是行善。止善:就是這些過失的事情我不做;行善:讚歎十善法,勸別人也這樣學習,就是行善。如果這位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能勸導眾生修學十善法,這樣也是淨土的因緣,菩薩成佛的時候,會有什麼好處呢?
命不中夭:就是壽命長,不會中間就死掉。
大富:就是不偷盜。布施能得到財富,不偷盜也是大富的因緣。
不邪淫:就能有梵行的這種功德。
所言誠諦:就是以前你是說話誠實,所以現在也就會所言誠諦。
常以軟語:就是不說粗暴的語言,所以說話比較溫和。
眷屬不離:不破壞別人的感情,不說離間語,將來得到的果報,你的眷屬和你也不分離。
善和諍訟:就是別人有衝突,調解的時候也容易有效。
言必饒益:說出來的話,一定是對人有利益,就是不說綺語的功德。
不嫉:嫉的裡邊有一個貪,因為貪才嫉妒。
不恚:也不會忿怒。
正見:有世間的正見、有出世間的正見。
*世間的正見,就是相信有生死輪迴,有善惡果報,有出世間的聖人。有世間的正見,就容易建立出世間的正見,對於學習佛法也容易有信心。
*出世間的正見,就是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

己二、豎窮心源修因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iti hi kulaputra, yāvanto bodhisatvasya bodhicittas tāvanta āśayāḥ |  yāvanta āśayās tāvantaḥ prayogaḥ |  
如是寶積:如是寶積,前邊說到,由諸行的修學,就是菩薩淨土的因緣,是這樣子。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隨順他修行所成就的直心,則能發行。
直心:淺,就是誠實的人,對於佛法有信心。約深義解釋,得成聖道,通達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那一念的清淨心,所以他能發動自己修學前面所說的六波羅蜜的這一切一切的莊嚴淨土的因緣。
*直心,就是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

隨其發行,則得深心,yāvantaḥ prayogaḥ tāvanto ’dhyāśayāḥ |  
隨這一念清淨的無漏的智慧,能夠廣行六波羅蜜、種種功德利益眾生的時候,直心進步,就變成深心。直心是解,也就是智慧;發行是行,就是直心動作起來,做種種功德。解能幫助行,行也能幫助解。以前成就直心,現在能更進一步地深入第一義諦,所以叫做深心。
發行:有兩個意思:繼續地深入第一義諦地這樣修止觀。第二種情形,到眾生的世界,做種種功德利益眾生。

隨其深心,則意調伏;yāvanto ’dhyāśayās tāvantyo nidhyaptayaḥ |  
隨順能發行而成就的深心,這個時候,使令智慧增長,同時也能斷煩惱。
調伏:經過奢摩他、毘缽舍那的調,而後才伏滅煩惱。
煩惱:可以分兩種:一個是在事上的煩惱、一個是在理性上的煩惱。
*事上的煩惱:就是在事相上的因緣,有愛、有憎。
*理性上的煩惱:我們不能觀一切法空;這個不能就是理上的煩惱。觀察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我觀不來、我偏要是有我;這就是理性上的煩惱。現在因為智慧進步,就能調伏事上的煩惱、也能調伏理性上的煩惱,就是把這兩種煩惱逐漸逐漸地減少。

隨意調伏,則如說行;yāvanyo nidhyaptayas tāvantyaḥ pratipattayaḥ |
隨心裡面能調伏一切的煩惱,智慧更增長,就是智德和斷德都增長。這個時候,如你自己所說的佛法,你也能這樣用功修行。

隨如說行,則能迴向;yāvantyaḥ pratipattayas tāvantyaḥ pariṇāmanāḥ |  
因為智慧增長、煩惱更減少,成就很多的功德,就可以迴向。迴向無上菩提,迴向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也能迴向第一義諦。

隨其迴向,則有方便;yāvantyaḥ pariṇāmanās tāvanta upāyāḥ |  
你心裡面隨時能夠迴向,不管是有愛的境界、有憎的境界,這一切虛妄的境界不能動搖其心,隨時都能契、能證悟第一義諦的時候,這個時候則有方便,就有廣大的方便智慧,這個智慧指後得智說。隨其迴向,也就增長根本智;增長根本智,後得智也隨之會增長,則有方便。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yāvanta upāyās tāvantyaḥ kṣetrapariśuddhayaḥ |  yādṛśī kṣetra-pariśuddhis tādṛśī satvapariśuddhiḥ |  yādṛśī satvapariśuddhis tādṛśī jñānapariśuddhiḥ |  yādṛśī jñāna-pariśuddhis tādṛśī deśanāpariśuddhiḥ |  yādṛśī deśanāpariśuddhis tādṛśī jñānapratipatti-pariśuddhiḥ |  yādṛśī jñānapratipattipariśuddhis tādṛśī svacittapariśuddhiḥ |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因為你有廣大的方便、廣大的智慧,就能夠饒益一切眾生,能令眾生成就斷惡生善的功德,成就智德、成就斷德。
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你有廣大的方便,成就眾生的聖道,你成佛的國土就是清淨。因為國土裡面都是有道德的人,所以佛土就清淨。
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你這個世界上,眾生多數都是與聖道相應,你為這些人說法的時候,都是說諸法實相的清淨法門,所以說法清淨。
隨說法淨,則智慧淨:菩薩為眾生說諸法實相的法門,當然菩薩自己的智慧也會增長,智慧敏捷,智慧通利,智慧清淨。
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這個智慧,也就是根本智和後得智,它逐漸增長,調伏煩惱,又把煩惱逐漸地損減,所以內心更加清淨。
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內心智德、斷德都增長,做一切功德的時候,不是用有所得心做的功德、不是用執著心做的功德、不是用我我所的心做的功德,做功德都是無漏。所以,則一切功德都是清淨。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tasmāt tarhi kulaputra buddhakṣetraṃ pariśodhāyitukāmena bodhisatvena svacittapariśodhane yatnaḥ karaṇīyaḥ |  tat kasya hetoḥ yādṛśī bodhisatvasya cittapariśuddhis tādṛśī buddhakṣetrapariśuddhiḥ saṃbhavati |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以要言之。若菩薩想要得清淨的佛土,應該怎麼樣做才能成功呢?就是清淨你的心。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隨你內心的清淨,就智慧淨、方便淨、無量功德都是清淨,所成就的佛土當然也是清淨的。因為一切法以心為本,所以心淨則一切法都是清淨。

丁二、身子生疑(分二科)戊一、明生疑之由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atha buddhānubhāvenāyuṣmataḥ śāriputrasyaitad abhavat
承佛威神,他心裡面就生起這樣的疑惑、這樣的疑念。

戊二、正明疑念
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淨,而是佛土不淨若此?yadi yādṛśī cittapariśuddhis tādṛśī bodhisatvasya buddhakṣetrapariśuddhiḥ saṃbhavati, tan mā āhaiva bhagavataḥ śākyamuner bodhisatvacaryāṃ carataś cittam apariśuddhaṃ yenedaṃ buddhakṣetram evam apariśuddhaṃ saṃdṛśyate |
心淨則佛土淨;若是這樣的話,我所尊敬的釋迦牟尼佛,以前行菩薩道的時候,他的心豈是不清淨的嗎?而這個娑婆世界不清淨,就這樣子。

丁三、佛為釋(分三科)戊一、佛以日月問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atha khalu bhagavān āyuṣmataḥ śāriputrasya cetasaiva cetaḥparivitarkam ājñāy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etad avocat  tat kiṃ manyase, śāriputra mā āhaiva sūryācandramasāv apariśuddhau yaj jātyandho na paśyati |
佛知其念:舍利弗有這樣的疑問,佛就知道。
即告之言:就告訴他。
於意云何?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你心裡面怎麼想?太陽、月亮的光明是不清淨嗎?但是沒有眼睛的人、失明的人,看不見日月的光明,就說沒有日月嗎?

戊二、身子依事奉答
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āha no hīdam bhagavan jātyandhāparādha eṣa na sūryacandramasoḥ |
舍利弗尊者回答說:世尊,我想這個問題,那是失明的人自己的過失,太陽、月亮沒有過失,它們是光明的,但是盲者不見,那是盲人自己的問題,不能夠怪責日月的。

戊三、佛合日月譬釋身子疑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āha evam eva śāriputra satvānām ajñānāparādha eṣa yas tathāgatasya buddhakṣetraguṇālaṃkāravyūhaṃ kecit satvā na paśyanti, na tatra tathāgatasyāparādhaḥ | pariśuddhaṃ hi śāriputra tathāgatasya buddhakṣetraṃ yūyaṃ punar idaṃ na paśyatha |
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土嚴淨:眾生有罪,所以不見佛土的嚴淨。
非如來咎:並不是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心不清淨的過失。
舍利弗!我此土淨而汝不見:我這個世界是清淨的,但是你就是不能看見。

丁四、螺髻梵王自引所見釋身子疑(分二科)戊一、先折身子疑念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atha khalu jaṭī brahmā sthaviraṃ śāriputram etad avocat  mā bhadanta śāriputra tathāgatasyāpariśuddhaṃ buddhakṣetram idaṃ vyāhārṣīt |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初地菩薩示現做金輪王,八地菩薩示現做梵天王。所以這螺髻梵王表面上他是梵天王,應該是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就向舍利弗說:不要這樣想,說這釋迦牟尼佛的世界是不清淨的。

戊二、正舉所見釋疑(分三科)己一、梵王見淨
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淨,譬如自在天宮。pariśuddhaṃ hi bhadanta śāriputra bhagavato buddhakṣetram |  tadyathāpi nāma śāriputra vaśavartināṃ devānāṃ bhavanavyūhāḥ | īdṛśān vayaṃ buddhakṣetraguṇavyūhān bhagavataḥ śākyamuneḥ paśyāmaḥ |
你說釋迦牟尼佛土不清淨,這是不對。怎麼不對呢?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是很清淨的,清淨到什麼程度呢?譬如他化自在天的天宮那麼樣地清淨莊嚴。
*若是凡聖同居淨土,就不全是無漏,也應該有有漏的境界;若是方便有餘土和實報莊嚴土,就完全是無漏的境界。

己二、身子見穢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atha khalu sthaviraḥ śāriputro jaṭinaṃ brahmāṇam etad avocat  vayaṃ punar brahman imāṃ mahāpṛṭhivīm utkūlanikūlāṃ kaṇṭakaprapātagiriśekharaśvabhraghūthoḍigallapratipūrṇāṃ paśyāmaḥ |
舍利弗說:我看見這個世界,就是丘陵起伏,有坑、有坎,有荊棘、也有沙礫,有土山、也有石山、也有土石的山,看上去都是平平常常汙穢的境界,充滿這個世界,不感覺有什麼像天宮那麼莊嚴啊!

己三、梵王釋見淨穢之由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jaṭī brahmāha: nūn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syotkūlanikūlaṃ cittam apariśuddhabuddhajñānāśayaṃ yenedṛśaṃ buddhakṣetraṃ paśyasi |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螺髻梵王說:你的心還有高下的不同。
*阿羅漢對心裡面有這樣的分別,就是有善、惡的分別,有道德、不道德的分別,有容易教化、有難教化的分別,就是有這些分別。其次,也有一種對於涅槃認為是非常理想的世界、理想的地方;三界眾生流轉生死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可憎惡的地方,這就叫做高下。
*佛為眾生說法的時候,眾生不聽佛的教法,不相信教法,對於佛有所毀謗,這是一類;另外一類的眾生,相信佛的說法,生大歡喜心,有法喜,對於佛恭敬、尊重、讚歎;另外第三種眾生,也不毀謗、也不讚歎。佛對這三種眾生,平等地慈悲,並沒有憎惡誰、特別歡喜誰,沒有這個分別。
*在煩惱障、所知障來說,這就是煩惱障的餘習,也就是所知障,他有這樣的罪,所以他不能見到釋迦牟尼佛的佛土是清淨。
不依佛慧:就是不能隨順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於一切眾生平等地慈悲,度眾生無眾生相。
*對於眾生沒有眾生相,就沒有難、易的分別,有可度化、不可度化的這些分別;這是約人來說。
*若是約法來說,一切法也都是平等無差別,都是入不二相。
故見此土為不淨耳:因為阿羅漢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慈悲心和智慧都不是高深,所以也就是無明,障礙他的智慧不能看見這個佛世界是清淨的。

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淨,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ye punas te bhadanta śāriputra bodhisatvāḥ sarvasatvasamacittāḥ sarvasatvasamacittāḥ pariśuddhabuddhajñānāśayās ta imaṃ buddhakṣetraṃ pariśuddhaṃ paśyanti |
螺髻梵王又招呼舍利弗說: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因為菩薩觀一切法空,觀一切眾生都是畢竟空寂,在畢竟空寂上無差別相。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所以悉皆平等。
深心清淨:深觀諸法實相,滅除一切戲論,這心是清淨的。
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淨: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隨順佛的智慧,就能看見這個世界是清淨。

丁五、佛現淨土釋疑(分四科)戊一、按地現淨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atha bhagavān pādāṇguṣṭhena imaṃ trisāhasramahāsāhasraṃ lokadhātuṃ parāhanti sma | atha khalu tasmin samaye ’yaṃ trisāhasramahāsāhasro lokadhātur anekaratnaśatasahasrasaṃcito ’nekaratnaśatasahasrapratyarpitaḥ saṃsthito ’bhūt |  tadyathāpi nāma ratnavyūhasya tathāgatasyānantaguṇaratnavyūho lokadhātus tādṛśo ’yaṃ lokadhātuḥ saṃdṛśyate sma |  tatra sā sarvavāvatī parṣad āścaryaprāptā ratnapadmaniṣaṇṇam ātmānaṃ saṃjānīte sma |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因此佛就用足指按土地。
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的嚴飾:就是清淨的世界的相貌出現。
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三千大千世界的百千珍寶嚴飾的相貌,就像寶莊嚴佛所住持的世界無量功德寶莊嚴土,那麼樣地莊嚴,就顯現出來。
*實報莊嚴土:有自受用的實報莊嚴土、有他受用的實報莊嚴土,這應該是屬於他受用;若是自受用的實報莊嚴土,眾生還是不得見的。
一切大眾歎未曾有:當時的法會大眾讚歎這件事,唉呀!從來沒有看過這個境界。
而皆自見坐寶蓮華:法會大眾每一個人都看見自己坐在寶蓮花上面。

戊二、問身子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āmantrayate sma paśyasi tvaṃ śāriputra imān buddhakṣetraguṇavyūhān |
佛就告訴舍利弗說:你現在看看這個佛土的莊嚴清淨是這樣的。

戊三、身子答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現。āha paśyāmi bhagavan adṛṣṭāśrutapūrvā ime vyūhāḥ saṃdṛśyante |
舍利弗說:是的,是的,世尊!是這樣。
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以前我根本沒有看見過,也沒有聽說過。
今佛國土嚴淨悉現:今天,佛的國土莊嚴清淨完全現出來,以前沒有現,我不知道。

戊四、佛正釋疑(分三科)己一、法說
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土耳。āha īdṛśaṃ mama śāriputra sadā buddhakṣetram | hīnasatvaparipākāya tu tathāgata evaṃ bahudoṣaduṣṭaṃ buddhakṣetram upadarśayati |  
佛語舍利弗:佛就告訴舍利弗。
我佛國土常淨若此:釋迦牟尼佛自稱我這個世界常是這樣清淨。
為欲度斯下劣人故:因為我要教化這個煩惱障、所知障都沒有斷的下劣人。
示是眾惡不淨土耳:示現就是出現,佛出現在這個穢土的世界,在這兒來教化這個下劣人。

己二、譬說(分二科)庚一、開譬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tadyathā śāriputra devaputrāṇām ekapātryāṃ bhuñjānānāṃ yathā puṇyopacayaviśeṣeṇa sudhādevabhojanam upatiṣṭhataḥ,
譬如諸天:就是欲界天,因為色界天以上的人不吃飯。
共寶器食:就是用寶做個器,這個飯放在寶器裡面,同是一個寶器。但是諸天用飯的時候,把這個飯拿過來,放在口裡面;飯一拿過來的時候,飯的顏色就變不一樣。為什麼呢?
隨其福德,飯色有異:隨順他自己的福報、他的福德、他原來在人間做的功德的大小,所以飯色就變。這樣說,原來都是平等,但是你的業力還會轉變。

庚二、合譬
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evam eva śāriputra ekabuddhakṣetropapannā yathā cittapariśuddhyā satvā buddhānāṃ buddhakṣetraguṇavyūhān paśyanti |
若是一個人內心沒有高下,隨順佛的智慧的話,能見諸法實相,就會看見這個娑婆世界不是穢土,是無量功德莊嚴的淨土。若是一個人心不清淨,就變成穢土。

己三、時眾得益(分二科)庚一、現淨得益(分二科)辛一、五百聞說得無生忍
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asmin khalu punar buddhakṣetraguṇavyūhālaṃkāre saṃdarśyamāne
正當佛的大慈悲、大神通,現此國土莊嚴清淨的時候。
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yāni ca tāni ratnākareṇa licchavikumāreṇa sārdhaṃ pañca licchavikumāraśatāny āgatāni teṣām apy ānulomikyāḥ kṣānteḥ pratilambho ’bhūt |
寶積所領的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他們原來是在內凡位,應該是在忍位的時候,現在看見佛現此嚴淨的國土的時候,他就是作諸法實相觀的時候,智慧一增長,就與第一義諦相應,所以叫做皆得無生法忍。

辛二、八萬四千發菩提心
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caturaśīteḥ prāṇisahasrāṇām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annāni ||  
另外有八萬四千都發無上菩提心。佛的境界不可思議,佛的無上菩提的大功德境界,使令我們應該生歡喜心,應該發無上菩提心,所以他們也就建立這樣的大菩提願。

庚二、復土得益(分二科)辛一、入見道位
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求聲聞乘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atha bhagavān punar eva tām ṛddhiṃ pratisaṃharati sma | tataḥ punar evedaṃ buddhakṣetraṃ tatsvabhāvam eva saṃvṛtam |  tatra śrāvakayānikānāṃ devamanuṣyāṇām anityā bateme sarvasaṃskārā iti viditvā dvātriṃśatā prāṇisahasrāṇāṃ virajovigatamalaṃ dharmeṣu dharmacakṣur viśuddham |  
佛攝神足:佛收回來神通。
於是世界還復如故:清淨的世界又不見,又恢復到穢土的境界,又是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求聲聞乘三萬二千天及人:求聲聞乘的人,就是希望得涅槃就滿足。有多少人呢?有三萬二千天和人。
知有為法皆悉無常:從這個轉變裡面,覺悟到有為法都是變化。由穢轉成淨,穢是無常的;由淨、由清淨的佛土又恢復到穢土,清淨的佛土也是無常的。由外邊的無常,也會知道內身的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從無常就得聖道。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得法眼淨,就是遠塵離垢。
遠塵:就是外邊的境界不能染汙你的心,不作虛妄分別的境界;就是觀察它是無常的、變化的,入於無生無滅的境界。外面的境界,觀察它是不生不滅的,沒有法可以染汙自己的內心,所以叫遠塵。
離垢:就是內心也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的汙染。這是指內心的種子。
遠塵:煩惱沒有現行的活動;離垢:就是在阿賴耶識裡面也沒有我、我所的種子的汙染。
*得法眼淨,就是看一切法都是無常、無我,法眼清淨。得清淨的法眼,就得須陀洹果。

辛二、證無學道
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aṣṭānāṃ ca bhikṣusahasrāṇām anupādāyāsravebhyaś cittāni vimuktāni |  caturaśīteś ca prāṇisahasrāṇām udārabuddhadharmādhimuktānāṃ viṭhapanaprayupasthāna-lakṣaṇāḥ sarvadharmā iti viditvānuttaras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annāni || ||
buddhakṣetrapariśuddhinidānaparivartaḥ prathamaḥ ||
不受一切法:觀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色受想行識是不生不滅,就是入於第一義諦。
漏盡意解:就是愛煩惱、見煩惱都消除,心就得清淨,得心解脫,就得阿羅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