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體義伽陀-14-論議-71-91

難調伏輕躁,淪墜於諸欲;善調伏其心,心調引安樂。(71)

durnigrahasya laghuno yatrakāmanipātinaḥ /
cittasya dāmanaṃ sādhu cittaṃ dāntaṃ sukhāvaham // Śag_35 (cf. Uv 31.1)

於心相善知,能餐遠離味;靜慮常委念,受無染喜樂。(72)

cittanimittasya kovidaḥ pravivekasya ca vindate rasaṃ /
dhyāyī nipakaḥ pratismṛto bhuṃkte prītisukhaṃ nirāmiṣaṃ // Śag_36 (cf. Uv 31.51)

 無工巧活輕自己,樂勝諸根盡解脫;無家無所無希望,斷欲獨行真苾芻。(73)

aśilpajīvī laghur ātmakāmo jitendriyaḥ sarvato vipramuktaḥ / anokasārī hy amamo nirāśaḥ kāmān prahāyaikacaro yas sa bhikṣu // Śag_37 (cf. Uv 32.5)

心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能調伏難伏,我說婆羅門。(74)

 dūraṃgamam ekacaram aśarīraṃ guhāśayaṃ / damayati durdamaṃ cittaṃ brāhmaṇaṃ taṃ bravīmy ahaṃ // Śag_38 (cf. Uv 33.55)

誰能覆世間?誰能令不顯?誰復能塗染?誰為大怖畏?(75)

pārāyaṇeṣv ajitapraśnaḥ:
kenāyaṃ nivṛto lokaḥ kenāyaṃ na prakāśate /
kiṃ cābhilepanaṃ brūṣe kiṃ ca tasya mahad bhayam // Śag_39.1
無明覆世間,放逸令不顯;戲論能塗染,苦為大怖畏。(76)

avidyānivṛto lokaḥ pramādān na prakāśate /
jalpābhilepanaṃ brūmi duḥkhaṃ tasya mahad bhayaṃ // Śag_39.2
諸流處處漏,是漏誰能止?當說誰防護?眾流誰所偃?(77)

sravanti sarvataḥ srotāḥ srotasāṃ kiṃ nivāraṇaṃ /
srotasāṃ saṃvaraṃ brūhi kena srotaḥ pidhīyate // Śag_39.3
世間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說能防護,由慧故能偃。(78)

yāni srotāṃsi lokasya smṛtiḥ teṣāṃ nivāraṇaṃ /
srotasāṃ saṃvaraṃ brūmi prajñayā hi pidhīyate // Śag_39.4

念慧與名色,今問是一切;何當永滅盡?唯願為我說。(79)

prajñāyāś ca smṛteś caiva nāmarūpasya sarvaśaḥ /
ācakṣva pṛṣṭa etan me kutraitad uparudhyate // Śag_39.5
念慧與名色,我說是一切;若諸識永滅,於斯永滅盡。(80)

prajñā caiva smṛtiś caiva nāmarūpaṃ ca sarvaśaḥ /
vijñānasya nirodhād dhi atraitad uparudhyate // Śag_39.6
云何念所行,諸識當永滅?今請垂方便,為釋令無疑。(81)

kathaṃ smṛtasya carato vijñānam uparudhyate /
ācakṣva pṛṣṭa etan me yathātatham asaṃśayaḥ // Śag_39.7
於內外諸受,都不生欣樂;如是念所行,諸識當永滅。(82)

adhyātaṃ ca bahirdhā ca vedanāṃ nābhinandataḥ /
evaṃ smṛtasya carato vijñānam uparudhyate // Śag_39.8
若諸善說法,及有學異類;彼常委能趣,請大仙為說。(83)

ye ca saṃkhyātadharmāṇo ye ca śaikṣāḥ pṛthagvidhāḥ / teṣāṃ me nipakasyeryāṃ pṛṣṭaḥ prabrūhi mārṣa // Śag_39.9
不耽著諸欲,其心無濁染;於諸法巧念,是苾芻能趣。(84)

kāmeṣu nābhigṛdhyeta manasānāvilo bhavet /
kuśalaḥ sarvadharmeṣu smṛto bhikṣuḥ parivrajet // Śag_39.10 

於諸欲希求,或所期果遂;得已心定喜,至死而保愛。(85)

arthavargīyeṣu kāmān ārabhya gāthā:
kāmān kāmāyamānasya tasya cet tat samṛdhyati /
addhā prītamanā bhavati labdhvā martyo yad īpsitaṃ // Śag_40.1
諸樂欲眾生,若退失諸欲;其色便變壞,如毒箭所中。(86)

tasya cet kāmāyamānasya chandajātasya jaṃtunaḥ /
te kāmāḥ parihīyaṃte śalyaviddha iva rūpyate // Śag_40.2
若遠離諸欲,猶如毒蛇首;彼於愛世間,正念能超度。(87)

yaḥ kāmāṃ parivarjayati sarpasyeva śirāt padaṃ /
sa imāṃ viṣaktikāṃ loke smṛtaḥ samativartate // Śag_40.3
田事與金銀,牛馬珠環釧;女僕增諸欲,是人所耽樂。(88)

kṣetravastuhiraṇyaṃ ca gavāśvamaṇikuṇḍalaṃ /
striyo dāsān pṛthakkāmān yo naro hy abhigṛdhyati // Śag_40.4
攀緣沈下劣,變壞生諸漏;從此集眾苦,如船破水溢。(89)

abalaṃ vā balīyāṃso mṛdnaṃty enaṃ parisravā

 tata enaṃ duḥkham anveti bhinnāṃ nāvam ivodakaṃ // Śag_40.5

若永絕諸欲,如斷多羅頂;棄捨諸愁憂,猶蓮華水滴。(90)

yasya tv etat samucchinnaṃ tālamastakavad dhataṃ /
śokās tasya nivartante udabindur iva puṣkarāt // Śag_40.6 (cf. Uv 10.13ab und 3.10cd)

於過去無戀,不希求未來;現在諸法中,處處觀察。智者所增長,無奪亦無動 (91)

bhadraikarāgāthā (bhadragarātrīya, bhadrakarātriya):
atītaṃ nānvāgamayen na pratikāṃkṣed anāgataṃ /
pratyutpannāś ca ye dharmās tatra tatra vipaśyakaḥ /
asaṃhāryam asaṃkṣobhyaṃ tad vidvān anubṛṃhayet // Śag_41.1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第六-羅

 〈分別瑜伽品〉-羅時憲
分別,即是解釋。
瑜伽,相應。內容有廣義、狹義。
1-廣義,大、小乘一切教、理、行、果。
*「教」,經、律、論在文字裡。
*「理」,經論裡面所講的義理。
*「行」,修的行為。
*「果」,將來所證得的佛果或者阿羅漢果。
*何解教、理、行、果的瑜伽?
*「教」,佛菩薩的教訓是與道理相應。又與依著它來修行是相應;教你怎樣修行,真是可以得果的,與果相應。「教」與「理」相應,與「行」相應,與「果」相應,所以教叫做瑜伽。
*「理」就是瑜伽,經、律、論所講的道理與教相應。又與「行」相應,依著那種義理修行一定是對的,合理的,依著那種道理修行一定是可以得果的。這樣即是「理」與「教」相應,與「行」相應,與「果」相應,所以經、論裡面的一切道理的都叫做瑜伽。
*「行」者與教相應,依教修行,與道理合理的,將來可以得果的,與果相應,「行」者與教相應,與理相應,與果相應的,所以「行」又叫做瑜伽。
*果,與教相應,同理相應,與行相應,互相相應的,所以果亦是瑜伽。
2-狹義的瑜伽,聲聞乘、獨覺乘、大乘所有一切的觀行。狹義就叫「觀行」,即是修止觀,修止觀的行。所以,嚴格來說,瑜伽就是止觀。
*「分別瑜伽」即是教你修止觀。

1.正釋止觀,正正式式解釋止觀。
2.依教奉持,聽了之後就依教奉持。
正式止觀,又分兩部份,
1.1.長行廣釋
1.1.1.廣辨止觀相
「廣」即詳細,「辯」就說明,詳細說明止觀的相,「相」即是修止觀時的狀況是應該怎樣。
1.1.2.結歎勸學
結束,勸人修學。

1.1.1.1.分別止觀依住門
「分別」即解釋,解釋修止觀你要依著甚麼來修止觀,修止觀時要有所依,又要有所住,「門」者即是部份。
修止觀所依據,「依」即依據,「住」者捉住,不要放棄的,即是執著這個原則不放棄。
1.1.1.1.1.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慈氏」即是彌勒,即是說他很仁慈的,同時他的家族也叫Maitreya,家族慈氏。
*世尊啊!一個修行大乘法的菩薩,依就依據、根據,依據甚麼,根據甚麼。「住」,執持著原則,不能放的。住於何法?以甚麼東西來「住」?住在哪裡?來保守著什麼?
*於修行大乘的途徑中,「修奢摩他」,「止」,即是把我們的粗動的心冷靜它。
*「毘鉢舍那」,觀,觀察,把煩惱、散亂的心壓止之後,要用智慧觀察世界的事情,觀察人生的道理叫做「觀」。
*依據甚麼修止觀?修止觀的時候,要保守著甚麼原則不離開呢?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佛就這樣說:「善男子啊!」你應該知道要這樣,一個菩薩就要怎樣?「法假安立」為依,何解叫做「法假安立」?
*「法」者,那些佛經。「法假安立」,本來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是離言說的,不可說的,佛為了要令眾人明瞭,所以假立種種概念,假立各種名詞,而且借用眾生的語言,假立很多名詞,很多名相來引人入勝,來到引導他,令到他去證果,所以這種法是什麼?假安立的法。
*法本來就是離言的,你讀過〈勝義諦相品〉了,法是離言。要度眾生就要假立言說,當它假立的時候,眾生有很多遍計所執,執著很多言說,佛就假借眾生的言說、概念來到說法。
*當知菩薩以假安立的法為依據。
*甚麼為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志願要成佛,即「菩提願」,「不捨」,不離開菩提願為住。
*「法假安立為依」,「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住」。
*一個菩薩應該以那些經教為依,甚麼都不離開我發的菩提心而住。這樣修大乘的「奢摩他」與大乘的「毘鉢舍那」。

己一
「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四種所緣境事:」
*依照世尊所講,修止觀的時候有四種所緣的對象。境就所緣,緣就當知、認識,所知、所認識的境。
*「事」者體也,所緣的境是有體的,即是有實質,所以加一個事字要來強調它,這樣所緣境事有四種。

己二依數列明
「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1-有分別,分別,思維。有思維的境。有分別的所緣境。
*2-無分別,如想觀音,現在不想,剛才觀,現在就定,停在那裏,或者單想白毫,或者想著心口,想它的光明照著不動,那時就無分別。
*觀是「毘鉢舍那」。所觀,修觀的時候的所對的境,是有分別的。所緣境,是影像。
*有分別的影像即是一路想的,無分別是停了完全不想。
*3-事邊際所緣境事,「事」不外兩種:
一、世界最後的本質是什麼?真如,無所不包的,無邊無際。
二、一切有為法,一切因緣和合而生的宇宙萬象。
*「邊際」,就是這麼多。
*真如叫做「理」,由真如顯現出來的緣生法,就叫做「事」。世界的東西不外事與理,事與理無所不包,「事邊際」,一切事事物物的邊際,盡在此已。
*有分別影像與無分別影像,是指見道之前的影像。見道後,第三種:「事邊際」的影像。邊際,就是界限。「事」者,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就是這麼多了,就是邊際。
*事邊際,包括兩種東西,第一種叫做「盡所有性」,「性」者,體質。盡所有的物體、事體;第二種就叫做「如所有」。在佛家來看,整個宇宙萬有不外是這兩性,「事邊際」。
*宇宙間、天地間的萬物,有很多種類的。譬如人是動物的這一類,石頭就是礦物那一類。人來分,這些是老年人的一類,那些叫做少年人那一類,那些叫做小孩子一類,什麼都可以分類的,這樣即是可以品類。用品類就可以將天地萬物都可以全部包括。盡其所有,會動的東西,全部以「動物」兩字就全部包括。品類就是「盡所有性」,世界上的東西,即是各品各類。
*將動物、植物來總括,就叫生物,把有兩種東西都盡其所有包括。
*生物與礦物,兩種包括,就用「物」,包括盡其所有。
*還有,靈魂,不是物來的,物之外假使有些叫做非物,或者叫做being,或者叫做存在,物與非物都是存在的,盡其所有包括。
*物、非物都是存在的,存在與非存在,用一個「法」字就全部代表。「盡所有性」一個「法」字,品類。
*「如所有性」,說他很有道德,是講品德確是如此,如此的好。或者又可以叫做品質。
*萬事萬物的品類,謂之「盡所有性」,萬事萬物的品質叫做「如所有性」。在佛經裏面講「如所有性」都是講好的品質。
*「盡所有性」,五蘊,所有世界上現象界裏面除了本體,五蘊統統包括。
1-所有物質,叫做「色蘊」。
2-所有一切感受,不論苦的、樂的,括到一齊,盡其所有,叫做「受蘊」,「受蘊」就包括一切「受」。
3-「想蘊」,即是印象、概念,一切人所有的印象,所有的概念,全部包括,叫它做「想蘊」,這就是「盡所有」。
4-「行蘊」,除了「受」與「想」之外一切心理作用,以及一切那些假立的,好像科學的公式等等這些,統統叫它做「行蘊」,又是「盡其所有」。
5-人人有八個識,螻蟻蛇蟲通通有八個識,所有一切眾生的八個識,總括全部,叫做「識蘊」,「盡其所有」。
*五「蘊」就把一世界上一切有形有象的那些一切現象,通通盡其所有全部包括,五蘊就是「盡所有性」,五蘊只是講現象界,不包括真如,不包括無為法的。
*十二處,包括有為法、無為法也,又「盡其所有」。
*十八界亦是一樣,將十二處再分為十八份。十二處、十八界都盡其所有。
*佛經裏面所講的「盡所有性」是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因為這些東西能夠盡世界上一切東西都包括的,還將它那些各種各類分得清清楚楚,一方面分得清清楚楚,一方面總括起來,叫做「盡所有性」。
*然則我們說「盡所有性」是所謂現象界裏面一切的那些品類總括起來。
*「性」,在語言上表示那種狀況。「盡所有性」就是在量方面。「如所有性」是質的方面,有兩種,一種是善惡,這是世間法,那些是出世間。其中,最緊要的品質,就叫做「無為法、真如」,只有這種東西是永恆不變的,「真」者,不虛妄的,它的品質不是假的,「如」者,常常不變。
*「如所有性」指萬物的本體,簡稱之謂之「體」。「盡所有性」者,指萬物的相狀與作用,簡單言之就叫做「用」。
*又有人講,「如所有性」最重要的就是指真如,真如是勝義諦。「盡所有性」是世俗諦。
*現在總括,放寬一些來解,廣義,「如所有性」者就是宇宙萬有的品質,「盡所有性」者就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的品類。最狹義,「如所有性」就是真如;「盡所有性」就是一切有為法,一切現象界的萬物。「如所有性」就是勝義諦,有為法都有「離言自性」的,「盡所有性」就是世俗諦。這樣「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加起來就是「事邊際」,萬事萬物都包括,就是「邊際」,就是這麼多了。
*緣生法,就叫「盡所有」。真如,叫「如所有性」。「事邊際性」是甚麼修?止觀雙運修的。修止亦有「事邊際性」,修觀也有。甚至止、觀同時修的。
*廣義,所觀的,不論真如又好,萬法也好,統統是「事邊際性」。
*狹義,指登地,見道之後,在那裏用無分別智,觀到真如。用後得的「有分別智」觀到有為法的那種現象,才是真正的、狹義的事邊際性,狹義的是地上菩薩才能修到。
*第一、二種影像就地前可有,第三種影像就地上可有;第四種影像要佛才能有。
*4-「所作成辦」,有廣義有狹義。
*廣義,心不定,搞到心定,就是所作成辦。由初禪升上第二禪的時候,真正入第二禪,又所作成辦。即是每一個階段都有所作成辦。
*狹義,成佛,度眾生的時候。
*「成辦」者即是成功,要作成功,這是佛的境界。
*所作成辦,即是所應該做的事情,都可以成就,神通廣大,出神入化,這個是佛的境界,佛的所作成辦。
*「有分別影像」很多有分別,修「五蘊皆空」又有分別。修「真如緣起觀」又是有分別。修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又是有分別,這樣只是「有分別」其種類不知凡幾。總括起來真是恆河沙數。
*「緣」即是認識,「所緣」,在定中、入定所認識的境。
*「遍滿」,「遍」就普遍,到處都有。「滿」,包括一切。遍滿,總的、一般性的。
*影像,我們的識所變的,譬如當我看到那裡的時候,把那裏的形象反映入我的眼識裏面,就是白,那個白在我們佛教來說,那個白就是我們的「識」裏面的一個影像。
*見到一隻杯,是我們的認識,裏面的一個影子,它本身並不是一隻杯。照科學家的講法,它是一堆電子和一堆質子,不斷正在活動著。我們見不到電子,見不到質子的,我們見到成隻杯。這件物件本身不是杯來的,但是我們確是見到它是杯。這是我們的知識,我們的認識力,受了那件東西的影響,把那件東西所影響反映進來,我們就覺得有個杯。我見到一隻杯是影像,杯有杯的本質,不過我就見不到它的本質,只是見到影像。

己三正發問
「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毘鉢舍那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境事?」
*於這四種所緣境之中,四種中有幾多種是修「奢摩他」的時候所觀到,所見到的對象?哪幾種是修「毘鉢舍那」,修觀的時候的對象?四種境中哪一種是兩種合修的「所緣境事」?
*境就是所緣,「緣」就是認識。所緣即是境界。
*修止的時候,有所緣的境界。修觀的時候,有所緣的境界。初學止觀,有初學止觀的境界。將近成佛修止觀,亦有將近成佛修止觀的所緣的境界,程度深與程度淺的不同。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毘鉢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佛告慈氏菩薩這樣說:善男子!四種之中有一種是「是奢摩他所緣的境事,即是「無分別影像;」四種之中有一種「是毘鉢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一到地上,是止、觀雙運修,所以是「俱所緣」,見道的時候,根本智起與後得智起都是止觀雙運的時候起的。地前修止的時候就不觀,修觀的時候就不止,多數這樣,但是一到「入地」,止觀雙運,同時修。*「二是俱所緣境事,」即是「事邊際所緣境事」與「所作成辦境事」這兩種境,是地上與佛止觀雙運修的。
*修止的時候,用意識修。觀,由意識,用慧心所,即是智慧觀。所觀的東西是什麼?「有分別影像」。
*譬如緣起,怎樣由「無明」就變成產生「行」,行」怎樣產生「識」,這是「有分別影像」。這是用慧去觀的,想的。修觀「五蘊皆空」。

丁三能求止觀門
戊一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緣境事,能求奢摩他、能善毘鉢舍那?」
*慈氏菩薩就對佛這樣說:世尊!一個菩薩怎樣能夠依據這四種境,修止觀呢?

己一所依的經教
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
*依照我為菩薩所說的,即是為大乘人所說的,依據那些大乘的經教。「法假安立」,「法」者教也、經也,假安立的經教,「假安立」的法,即是十二分教。
1-「契經」,三種解法
*1-廣義:印度各派,所有的外道或者佛教,教裏面的經典,叫做「契經」。
*2-不廣不略:佛教裏面的經、律、論裏面的經藏,「契」者合也,上合乎真理,下合乎各眾生的根機。
*3-最狹義:佛經裏面的那些長行。
2-「應頌」,應該再重新將它來頌一頌的,有兩個解釋
*1-「重頌」,將他前一段的意思重新講一講。
*2-所有那些不了義的經都叫做「重頌」,叫做「應頌」,因為什麼?那些經既然是不了義,就應該將那些了義的東西拿它來頌它一頌。
3-「記別」,即是預言。
4-「諷誦」,「孤起頌」,單獨頌的。
5-「自說」,不用別人問的,佛自己講的。
6-「因緣」,兩個解釋
*1-因為有人請問他一個問題,然後他解答就叫做「因緣」。
*2-指那些戒律。因為某一件事,因為某一種因緣,佛就制定一條戒律。
7-「譬喻」。
8-「本事」,講那些弟子的前生,過去世的事。
9-「本生」,佛自己講自己的過去世。
10-「方廣」,即是大乘經,「方」者正也,「廣」者大也。其道理又正、又大,是大乘經的別名。
11-「希法」,即是很稀奇、很稀有的,「希」者,奇也,很奇的這些事,即是奇蹟。
12-「論議」,即是討論哲學的問題的。
*1-最通俗:佛所講的叫做「經」,佛所定的戒條叫做「律」,菩薩祖師所造的著作叫做「論」。
*2-佛所講的有關於哲學問題的那些經,就叫做論,這些經叫做「論議經」,《解深密》、《楞伽》這類就是經中之論,探討哲學問題。
*增上學,增加向上。修學這三種東西,令到你那些威力增加,令到你威力向上。「增上」,強烈、優勝、輔助的意思。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佛所說的法有些就著重「增上心學」的,叫做「契經藏」,佛所說的法之中有些是著重講增上戒學,叫它做「律藏」,有些是著重於討論哲學問題的,著重於增上慧學,叫它做「論議」,叫做「論藏」。
*「論議」是佛所講的論議,就不是後代的那些人講的論議,十二部經都是佛說的,即是佛都有說論議。

己二依教正修
庚一、總名止觀方便
「方便」者,即是未曾正式修,「方」者、方法,「便」者,即是便利,在未修止觀的時候,應該先有一種方便的準備,方便是準備。
止觀方便,修止觀前的事前準備。

庚二、別釋止觀二門
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
*1-菩薩對於三藏十二部經,有人將這本經來講給你聽,要好好地聽、要讀,聽之後。
*2-「受持」,把他所講的東西記下來。
*3-「言善通利」,「言」即是說話,對於經裏面的說話要很「通利」。「通」,了解它、念它,不通順,通利而不是不通順。
*4-「意善尋思」,我們的意識,即是精神集中在這裡,很好地尋思它,到底這本經講了什麼?
*5-「見善通達」,「見」即是指意識裡面的那些智慧,要對於這本經裏面的義理要貫通、通達。
*這五種就叫做「聞慧」。「聞」者,由讀經引發出你的「聞」的智慧,這五個層次,總合來講就叫做聞慧。
*思慧就只是思惟,聞慧的沉思與思慧的沉思有什麼不同?聞慧的沉思是將那本經一句一句的文字,不能夠離開文字去了解的,就屬於「聞慧」。放開那本經,把那本經的義理自己貫通去想的,叫做「思慧」。
*譬如讀《金剛經》句句都解,念得出,背誦得過,「言善通利、意善尋思」,句句都識解。放開那本《金剛經》,把《金剛經》的大道理講出來,叫做思慧。
*在修止觀上做到、體驗到,就叫做「修慧」,好像接觸到那樣。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
*即是思慧。「聞」之後,經過五個階段,即刻就對於如是「善思惟法」,經裡面的那套道理,你已經很能夠領略義理,根據這套義理來修。
*「獨處空閑作意思惟。」第一「獨處」,第二「空閑」。「作意思惟」,作意即是留心,思維,想那套道理。

庚二、別釋止觀二門
辛一、別釋止門
「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
*當修止觀的時候,意識裏面有個慧心所出現,譬如修空觀,智慧的心所,就想,五蘊如何地空,這種它所想的東西,叫做影像。所謂「影像」即是指意識裏面的相分。當一路想的時候,就叫做觀。觀到差不多的時候,就要修止,停了不觀,那時意識裏面又有第二個心所起,叫做定心所。譬如觀到五蘊都空,不再觀的時候,不想事,那時就止。
*有時一方面就是觀,一方面就是止。觀的時候,越入越深。如果止的力量夠,控制住它,就止觀一齊起。
*譬如說空,只是一個空的概念,想到這裡要控制住它,每一個剎那,每一個識都是空的,或者不想,就是定。不想別的東西,想著自己的心。即是後一個識,想回前一個剎那的心。
*譬如觀空,前一剎那觀它空,叫它不想,就把那個想空的心保留住,不要再進,即是後一個剎那想前一個剎那的心。
*譬如現在正在想阿彌陀佛,用我的定力,不要想別的東西,只想阿彌陀佛,哪個阿彌陀佛?前一個剎那想的那個,就想那個,即是說,每一個剎那看回前一剎那的心,我的定力都想回前一個剎那的心,不要被給它走掉,這樣然後才連續的掛鉤,前一剎那的心與後一剎那的心掛鉤,念佛都是這樣的。
*前一剎那想阿彌陀佛放光的樣子,後這一剎那的定力,想阿彌陀佛的相貌,這個剎那完了,第二個剎那起的時候,再回憶這一個剎那所想的阿彌陀佛的樣子,再後一剎那又回想,前一個剎那與後一個剎那掛鉤,這樣就是連續,這個意念就不分散。

「復即於此能思惟心,」
*這個能思惟的心,即是前一剎那的能思惟的心,前一剎那的意識。
*「內心相續,」「內心」,現在修定的心不向外。「相續」,連續想,即是後一剎那想回前一剎那,不斷地連續、連續,好像鎖鏈那樣一個鉤一個,內心相續地作意思惟。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
*這樣正正式式依照這個方法實行、修行。修行的心會時時走去,走了又拉回來,安住,想住你所想的東西,「多安住故」。這樣,「多安住」的結果,時時修,精神就很集中,當精神很集中的時候,可以產生兩樣東西出現,第一是身輕安,身體有一種輕安的觸,觸就是觸覺,一種很輕快的、很安樂的觸覺。漸漸地充滿全身,覺得身體很輕,好像身體完全沒有重量,叫做修止成功。輕安未曾充滿之前,就叫做初禪的「近分」,到輕安都充滿的時候,心不亂的,就叫做初禪。

是名奢摩他。
*有了輕安以後,才叫「奢摩他」,起身的輕安及心輕安。身輕安就是輕安的觸。心輕安就是我們的心、意識裡面跟著身的愉快,享受那種愉快的感覺。心輕安是心理的,身輕安是生理的。身輕安與心輕安起,這就叫做「奢摩他」,叫做修止成功。

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如果這些菩薩能夠做到這樣,叫做能夠求得到大乘「奢摩他」。
「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
*都是思慧,到了得到身心輕安,這個也是思慧而已,這個就是「奢摩他」。「奢摩他」成功以後那些,再起觀慧,才是修慧。

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的)境事
*不起分別的,譬如觀阿彌陀佛,只是看到阿彌陀佛在你面前,不起分別,只是看著它。譬如觀「阿」,就是無分別影像,如果觀阿字義何解「不生」,怎樣一切法何以不生?已生又不生,未生又不生;正在生也不生那樣,就叫做有分別,即是有思想。
第三種「事邊際所緣境事」
*事,即是事物,一切事物。「邊際」,不外就是這麼多東西,一切事物就是這麼多。不外是兩種東西,現象界,以及現象界的實質,本體,這兩種東西就是一切事情的邊際。但是這兩種東西,見道之後才有的。
第四種「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所應作的事已經成功,「成辦」即是成就了的「境事」。大乘就要成佛才有,小乘就成羅漢之後都有。

「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毘鉢舍那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境事?」
*這四種「境」之中,有幾多種「境」是修「奢摩他」的所緣?有幾種是修「毗缽舍那」的時候,所留意觀察的呢?有幾多種是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都要緣的?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
*有那種影像在這裡,但是你不思、不想它的那種道理的,譬如觀阿彌陀佛的樣子,或者觀著鼻尖,精神集中在那裡而已,不想別的東西,只是想著它,就是「無分別」。

另一種就「毗缽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有兩種,「是俱所緣境事」,是「奢摩他」與「毗缽舍那」兩種共同用它來做「所緣境事」的,就是什麼?「事邊際所緣境事」與「所作成辦」的境事兩種。

第三、分別能求止觀門
*「分別」即是解釋,解釋要怎樣才能求修止與修觀修得好呢?

戊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緣境事,能求奢摩他、能善毘鉢舍那?」
*慈氏菩薩又對釋迦佛這樣講:世尊!一個菩薩要怎樣依據這四種的「境事」,有些是「奢摩他境事」;有些是「毗缽舍那境事」。一個菩薩怎樣才能依據這四種「境事」,求得到修成止呢?能夠好好地修「毗缽舍那」呢?「善」即是善巧,能夠很善巧地,純熟。

己一、明修所依的教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
*釋迦佛答裏面就分兩點來答,第一點就說明修所依教,修止觀必定要依那些經論。然後第二種,依教正修,有這些教,了解了,然後就依著它來正式修。
*三藏十二部經,經、律、論三藏若詳細來分析,就不外這十二類的經論而已。

庚一、總明止觀方便
「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慧(見)善通達,」
*修止觀的菩薩,於這些經,未聽過的,好好地去聽;把經的道理自己記得它;經裏面的言詞,句句都讀得通,不要讀錯,很順利;對於經裏面所講的意義,要很好地去想它、思考它。「尋思」的結果,就有個見解,有個結論,你的見解與結論,要真真正正地在邏輯上是能夠通順,不會矛盾的。
*「聞慧」有五種特徵:「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
*修止觀,初時就起「聞慧」,由「聞慧」產生「思慧」。
*在這些好好地想通、想透的「法」,即是經論裏面的道理。自己找一個地方,很悠閒,在定中來想,這樣就屬「思慧」。
*「思慧」,思惟聞慧所尋思、所通達的那些法,以及經教裏面所講的意義。「法」即是指那些文字,「義」就是指意義。那些文字與意義裏面都反映入你的腦海裡面,你的意識裏面成為一個影像。
*譬如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句就是「法」,「義」是什麼?一切、什麼叫做「有為法」?一切由因緣和合所造成的東西就叫做有為法,一切有為法都是不實在的,猶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一樣的,想它的意義,這種就叫做「思慧」。

申一別釋修止
「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
*這樣,有思慧了,再進一步,對於這個能夠思考的心,對於這個能夠思考的意識。
「內心相續」,「內心」指在定裏面的心,每一剎那連續、連續。「作意」,留意著,不要分散那個心,想著它。
*怎樣想?如現在想住鼻端,當你想住鼻端的時候,那是你的意識。意識最少有兩部分的,一部分叫做「相分」,即是這個影子,另外一部分能夠感覺到這個影子,那個是「見分」。它叫你想著「見分」,不想那個「相分」。
*普通修是想著「相分」。譬如我想著阿彌陀佛,即是阿彌陀佛的樣子是「相分」。我有個阿彌陀佛的樣子在這裡,一定有一種力量去想他的,阿彌陀佛有形有相的,我想阿彌陀佛,那是一種力量來的,無形無相的,無形無相的那部分叫做「見分」,就叫做「心」,那個「相分」就叫做影像。
*「復即於此能思惟心,」連阿彌陀佛都不想,想著那個心,應該怎樣想我的心?前一剎那的心,正在想阿彌陀佛,我甚麼都不想,只是想阿彌陀佛,你知道我現在前一個剎那的心是想阿彌陀佛,現在我亦正在想阿彌陀佛,後一剎那我現在也是想著阿彌陀佛,當這樣的時候,阿彌陀佛就在這裏,想你的心,就是這樣。
*會發覺,我的心每一剎那都一生一滅,覺得這個「心」是無常的,根本沒有一個「我」,就會體驗到「無我」。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
*這樣正正確確那樣修行止觀,在那種正行整日安住心,有一天就會生起輕安。
*「身輕安」,是一種觸覺,是生理上的變化。
*「心輕安」,你的心跟住身輕安起而覺得那種愉快的情景。心輕安是心所,全身輕安充滿,這樣就是「奢摩他」。

「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這樣的菩薩,就是能夠成功求奢摩他。

壬一、正釋觀門
癸一、簡非所緣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
*那個修行的人,由於獲得身心輕安,有身心輕安做他的依據。進一步,依照未入定之前所讀的那些經,與入定之後所想清想楚的,思慧所想清楚的那些經教的道理,將這種道理反映進定中的意識裏面,做一種「所行」的,即那個意識所想的、所集中在那裡、所理解的那些影像,成為一個文字的道理的影像,你將那些影像來觀察,觀察即是了解它,很合邏輯地想它。觀察的結果,得到很清楚的了解,得到清楚的了解之後,就捨棄修止時候的「心相」。

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鉢舍那。」
*就於這些,在定中意識裏面所現的影像,這個影像是「所知義」的影像,以前所讀的那些經裡面的那些道理的影子。
*能正思擇,如觀「五蘊皆空」:
*1-「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一切有為法不出五蘊。
*2-「色蘊」包括,內有五根,外有五塵,還有「法處色」,不外是這麼多東西。
*3-「受蘊」,有「苦受」、有「樂受」、有「捨受」。
*4-「想蘊」,取像的力量。
*5-「行蘊」,有「心相應行蘊」,有「心不相應行蘊」。
*6-「識蘊」,有八個「識」,每個「識」是怎樣的?
*盡其所有種種式式的東西將它來觀,觀它的「盡所有性」。
*正觀「五蘊皆空」,觀「如所有性」觀它的質的方面,它本然就是如此的那種情況。
*觀察五蘊,五蘊就是這麼多,不外是空的。空、五蘊都是不實在的。空性是無形無相,一個宇宙的本體來。
*《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是「盡所有性」;「皆空」就是「如所有性」。
*「最極思擇」,即是最深的思擇,就是「如所有性」。
*「盡所有性」、「如所有性」都有兩種:
初步,「周遍尋思」,盡量地、完完全全地去尋思,很廣泛的尋思。再進一步,「周遍伺察」,已經有了結論。止觀雙運,將它再深刻地觀一輪。「周遍尋思」單獨觀的,「周遍伺察」可以單獨觀亦得,亦可以止觀雙運,有了結論之後,止觀雙運裡面就這樣。
*譬如觀「五蘊皆空」,
初時修定,產生輕安,當輕安起了之後,修止成功,觀「五蘊皆空」。當觀「五蘊皆空」的時候,
*1-第一步觀五蘊的量,五蘊有幾多類?就五類: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宇宙萬有一切現象不外是這麼多,不會再多了。當這樣想、浮浮泛地想的時候,在正思擇裏面分開兩處,一類叫做尋思,即是想它的大致的狀況。五蘊裏面這些叫做「色蘊」,那些叫做「受蘊」,這些就叫做「心不相應行」,逐樣逐樣好像數家珍那樣數。
*尋思之後,得到了結論,宇宙萬象不外就是這麼多,除了五蘊之外再沒有其他東西。結論,就是宇宙萬象沒有其他東西,就是五蘊,五蘊之外都無其他東西,盡其所有只得五蘊。那時就好像停了那樣,就叫做「伺察」。好像貓在老鼠洞前面不動聲色地伺察,伺察的時候已經是止觀雙運,他不再想,五蘊就是這麼多。
*正思擇,觀它的「盡所有性」之中,前半級就是尋思,聞慧、思慧。後半級就是伺察,修慧。修慧之粗者,就在修觀的時候,微細的那些就是止觀雙運。即是說正思擇裏面,分做「周遍尋思」、分做「伺察」兩級。
*觀「如所有性」,就是觀空的理,泛泛然地想就叫做「周遍尋思」。深刻地想,真如就是這樣,真如是不生不滅的,是無一切相的,「周遍伺察」。
*「若忍」,即是印,把那個印象印進來,很深刻。
*「若樂」,很高興。
*「若見」,見一個結論。
*「若慧」,很有抉擇、有決定。

丁四、隨順止觀作意門
*「作意」,有廣義與狹義。
1-廣義,修禪定。
2-狹義,「作意心所」,即是留意。
現在就是廣義,指修禪定,一定要起輕安之後。未有輕安之前,就不叫做作意,不能夠叫做禪定。叫做「隨順止」。
*未得輕安之前,學人修止,不是止,就叫做「隨順止」。未得輕安之前,而修觀,不能叫做觀,就叫做「隨順觀」,就是預備式而已。

戊一、明隨順止作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
*彌勒菩薩問釋迦佛說:世尊!如果那些修止觀的菩薩,攀緣、想着自己的心,想著自己知覺的心,自己觀自己的心,用心做境界來觀。
*「內思惟心」,「內」者,在定中,整日思惟、想著自己的心。由初學修,一路至到,他還「未得身心輕安」的時候,那條界限就到這裏為止,所有所修的禪定,應該叫做什麼?應該叫做什麼的作意呢?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佛就答他:善男子!你所講的那種還未得輕安而一味觀著那個心,那個心不亂的那種作意,那種定不能夠叫做修止的定。然則叫做什麼?這種作意、這種定叫做「隨順奢摩他」的定。
*即是準備,快要得,但是現在還未得,叫做「隨順」,即是順其勢,將來可以得的。
*這樣叫做什麼作意?勝解相應作意。「勝解」即是一種心能很清楚地瞭解。與這種「勝解心所」相應的那種作意,即是說,修定的時候,未得輕安之前,都還不能正式叫做禪定。

戊二、明順觀作意
「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
*世尊!如果修禪定的菩薩,開首修,一路乃至到,還未得到身心輕安之前,他仍然是思惟那些影像,思惟甚麼影像?
*「內三摩地所緣影像」,「內」者、入定。「三摩地」,第六意識的定心,「緣」那種影像,是「諸法」的影像,「諸法」即是那些經教的義理。那些義理所成的影像,合起來,就是所思惟的所有諸法,經教裏面的那些義理,在定中的意識裏面現出來,現出那種義理的那種影像,那種影像來到作意思惟,整日想著它,不想別的東西來思惟它。
*譬如觀諸行無常,在定中,如果未得輕安,就叫做隨順的觀,得輕安就是真正觀。觀所有因緣和合所做出來的有為法,例如內的五根,外的五塵,乃至整個太陽系,乃至到電子、質子、中子那些所有一切東西,都不會永恆的,整日都變化的,無常的。這些就是影像,一路這樣想,一幕一幕地在那裡想,這種就是影像,是這樣觀。很快就得到結論,結論是什麼都是無常。
*一想到什麼都是無常的時候,又再止。當又再止的時候,知道一切都無常,現在我的心就觀到一切東西都無常。無常是一個意念而已,是我的心裏面的概念而已,現在就是觀著這個無常,什麼都不再觀,保持這個意念不想其他,一切都是無常,不會常的。想到這裏之後,就停在那裏,我的心就好像沉沒在一切都無常這樣的境界裏面,那時就是止觀雙運。
*如果未得輕安,一樣是可以想的,這些叫做隨順的觀,只有觀,沒有雙運。
*例觀「五蘊皆空」
所謂一切有為法的總數量不外是五類東西,盡其所有不外是五類東西,就叫做「盡所有性」。
*「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那些影像陸續好像電腦那樣打出來的。
1-「色蘊」者,都是物質現象,內有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外有「色、聲、香、味、觸」五塵,五根、五塵由什麼造出來的?由那些微粒子造出來的,極微。這樣五根、五塵、加上微粒子總共十一種東西。
*這十一種東西全部都是不實在的。何解呢?我的五根離開那些微粒子、離開那些細胞,離開這些東西之外根本就無所謂「眼根」。而且一定不永恆的,是沒有實的「眼根」,何解沒有實的「眼根」?今晚我的「眼根」與明天的「眼根」已經不同,何解?今天晚上我的「眼根」因細胞的新陳代謝已經換了一些,又吸收那些新的營養物質,又補充了我們的「眼根」。誰說「眼根」是永恆的?
*既然不是永恆,這些即是沒有實質的,即不是實的。變化不變化呢?變化的,整日在變化的,不是實在的,整日變化就一定不是實在。
*所以色蘊、五根是空,「眼根」是空。如是者,類推:「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是空。
*五塵亦空,五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每種東西都是觀它眾緣和合,都是空的,得出結論。
*五根亦空,五塵亦空。極微空不空?微粒子都空的。何解呢?因為極微沒有人親眼見到極微,科學家在理論上解釋物質為什麼會形成這些物質?就用極微來解釋而已。
*極微、微粒子到底佔不佔空間呢?有沒有方分?有方分,「方」者、東、南、西、北的方向,「分」者、就部分,這些是內部,那些是外部,有「方」有「分」,這是東邊那部,那是西邊那部,有「方」有「分」。
*這些微粒子有方分抑或無方分?
*1-如果說有方分,我們知道,凡有方分的必定可以分析。原子還可以破裂而成為電子、質子的,電子、質子還可以擊破而成為核子。所以凡有「方分」的,在經驗上都不實在,不實在叫做空,不是沒有,是不實在那樣解。
*2-如果說無方分,龜的毛、兔的角,龜無毛的,龜的毛就真是無方分的。有方分的尚且不實在,無方分的東西會真的?所以,如果那些極微是無方分,亦是空。

2-「受蘊」,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這些苦、樂、不苦、不樂的感覺離開物質現象哪裡有?如果沒有這個身體,如何感受到「苦」?沒有身體,沒有實質的東西,根本就不能起這個心理作用。苦受、樂受,完全不由自主的時候,靠眾緣和合而成的,亦空。
3-「想蘊」、「行蘊」、「識蘊」,如此類推都是空,空的。
*五蘊裏面沒有一種不是空的,影像。「第六意識」的影像出現,經過這些影像就得一個結論,「色蘊」是空的;「受蘊」是空的;「想蘊」、「行蘊」、「識蘊」都是空的,五蘊都是空的,凡講得出的東西都是概念,這些概念都是空的,「樣樣東西都空」這句話一樣是空的。
*要連這個概念都沒有,不起的,那時就好像沉沒,沒有概念就無影像,就叫做「真見道」。
*無概念就無「相分」,只有「見分」,「見分」也無東西。連內、外的概念都無執,即是「見分」自己看著自己,自己證自己,那時自己的本來面目就顯露,那時就是真見道。
*真見道之後,這種狀態沒有,那時的「見分」的心都是「第六意識」,就叫做「妙觀察智」。那時與「第六意識」一齊起的有一種智慧,就叫做無分別的「根本智」。
*那種空無所有的,叫它做真如,又叫做空性,空的那種狀態,「性」字當「狀態」解,當時沒有實質,只有那種狀態。那種狀態都沒有,如果你有狀態就有「相分」,不過我們事後將它來描寫的而已,就叫做「空性」,又叫做「空相」,就相狀來講叫做「空相」,就本質來講就叫做「空性」,叫做「真如」,這個東西就是真相,本來的狀態就叫做「真相」。
*「真如」,又叫做「真如自性」;又叫做「法性」,一切宇宙萬有的東西最後的本質。
*質料因與動力因不同,譬如將金打成一隻金戒指,金是質料因。那塊金不會自動變成戒指,要由工匠去做戒指,這些就是動力因。
*同一種道理,真如自己不會變萬法。真如呈現出來的東西其中有什麼?有些叫做「貪」、有些叫做「嗔」、有些叫做「癡」,有些叫做「色」、有些叫做「受」、有些叫做「想」、有些叫做「行」、有些叫做「識」,這麼多、無數那麼多東西,都是由真如的質料因呈現、顯現而成,而這些東西之間互相衝擊。
*好像一條河流,裏面無數那麼多水點,互相衝擊,於是那條河流就有水紋,這些波紋並不是那條河流,河流是這些波紋的質料因,河流自己不會變成波紋的。而且變成波紋是因為那些水點互相衝擊,互相衝擊就是動力因,而且這個波紋由動力因互相衝擊而成,而且不是由一個,是由多個。
*金礦與金鐲都是金,但是金鑛是一塊石頭,金鐲是一個金圈,兩種東西都是有為法,金的質才是無為法。所以有有為法的時候,就有無為法。即是說有金鐲或金礦等等金所造成的東西,就有金。有金的時候,不是有金鐲,就是有其他東西,不是離開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是離開的。無始以來就有萬法,有萬法我們不能不承認萬法有個本質,本質之中有最後的本質,最後所依的本質,佛家叫它做真如。

「善男子!非毘鉢舍那作意」
*那些不能叫「毘鉢舍那」,叫做隨順毘鉢舍那勝解相應作意。即是跟隨「毘鉢舍那」的、將來會得「毘鉢舍那」的那種與「勝解相應的作意。」「相應」就是相聯繫。即是對佛理都有相當清楚的了解,不能夠叫做真正的觀。

戊一、止觀二道同異門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奢摩他道與毘鉢舍那道,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彌勒菩薩又對佛這樣說,
*何解「奢摩他」與「毘鉢舍那」叫做「道」?
因為佛法裏面所講的東西不外是四諦,有漏五蘊就是屬苦諦。苦諦是怎樣造成的呢?就指煩惱與那些有漏的業,叫做「集諦」。能夠找到辦法,證得以真如為體的永恆、不生不滅的那種情景,苦的因沒有,苦的果亦無的那種情景就叫做「滅諦」,「滅諦」即是涅槃,即是這個無餘涅槃。就一定要修道,修道是什麼?三十七菩提分法,屬於「道諦」。所以四念住又是「道」,四正斷又是「道」,四神足都是「道」,五根亦是「道」,五力也是「道」,因為它是屬「道諦」。由大乘來講,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度都是「道」。禪定波羅蜜就叫做止,叫做「奢摩他」。般若波羅蜜,叫它做「毘鉢舍那」,然則止與觀都是「道」,所以「奢摩他」又叫做「道」;「毘鉢舍那」又叫做「道」,因為兩者都是屬於「道諦」,所以都叫做「道」。
*這兩個「道」是有異抑或無異呢?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非有異、非無異。」
*如果大家都是「道諦」,說它「無異」都可以。此為止,觀為觀,於是就有異。嚴格來講應該是怎樣?說他有異,不對,你說他一定無異,也不對。

「何故非有異」?
*何解說它「非有異」?
修止的時候,整日看著那個影像。觀「相分」,那個影子是心,觀「見分」也是心,都是觀著自己的心,即是說「奢摩他」是用我們的心做我們所緣境。「毘鉢舍那」觀的那些影像一樣也是以心做所緣境。「奢摩他」與「毘鉢舍那」都是以自己的心做所緣境,就這一點來講,「非有異」。但是你說它「非有異」又不行,又不是絕對的。
*何解?「奢摩他」就是所緣的境,是固定的,不起分別的。「毘鉢舍那」,有分別的。就這一點來講就「非無異」。說它「異」又不對;說它「不異」也不對,這即是說,否定它有異,也否定為無異。從某個角度來看是有異,從另一角度看就是無異。

以毘鉢舍那所緣境,心為所緣故。
*因為「毘鉢舍那」所觀住的那個對象,是心所變的影子,以心做所緣,都是心,所以非有異。

「何故非無異?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
*何解說它非無異呢?「奢摩他」不用有分別的影像做它所緣的境,雖然大家都是以心做所緣的境,但是一個是緣有分別的影像,一個是緣無分別的影像。有分別,非「奢摩他」之所緣境故。

分別止觀唯識門
*「分別」即是說明、解說,解說止與觀,止所緣的境就是我們的識所變的,觀所緣的境也是我們的識所變的。止與觀所緣的境都是識,入定的時候,所緣的境固然是識,出定之後,見到那個鐘是不是識呢?釋迦佛說:都是識來的。
*何解呢?譬如我見到一個黑色,是我的「眼識」的影像,離開「眼識」的影像之外,就無所謂黑色。問題就這樣,我望到這裏見到黑,我望到那裡,見到綠色,我望到那邊,就見到藍色。何解我望去頭髮又不見藍色?何解我望去那裡又不見黑呢?一定有一個原因。
*我們所見到的東西,那些境界,有三種,一種就有本質,本質即是實質,有一種是無本質的,還有一種雖有本質而起錯覺。
*1-一種是有本質的,譬如我見到那些頭髮黑色,在別的地方見不到黑的,一定有一種東西是實質。
*2-有些是沒有本質,我閉上眼睛,想觀音菩薩在前面灑楊枝甘露,哪裡有個觀音菩薩在那裡?但是我閉上眼睛確是煞有介事見到的!這個是無本質的。
*3-有些是有本質而起錯覺的,明明見到一條繩在那裡,我〔卻〕以為是蛇,其實是繩來的,有本質,但是我起錯覺。我以為牠是蛇,但牠不是蛇,起錯覺而已。
*有本質的,叫做「性境」。「性」當實質,即是有實質的對象。
*無本質的,叫做「獨影境」。單獨有個影子,在「第六意識」裡面有個影子而已,並無本質的。
*五識所緣是「性境」,一定是有本質。
*第七識整日攀緣著、想著第八識的「見分」,第八識的「見分」本來不是「我」,它整日以為這個是「我」,以為是自己,這樣就「帶質」,有本質。這個本質是第八識,帶有本質,但是它不清楚就以為它是「我」,這個「我」就是錯覺,這個是「帶質境」。
*黑夜見到繩,看到繩是蛇,覺得它是蛇,「第六意識」就是起「帶質境」。
*「眼識」見到黑色的影子,就是「眼識」變。在「眼識」所變的這個黑色的影子後面有個本質,這個本質是什麼變的?是我的「第八阿賴耶識」那個變黑色的種子。那個種子有機會就起作用,現出一個黑的本質。這個黑的本質反映進我們的「眼識」裏面,於是我的「眼識」裏面就有個黑的影子出現,我見到的就是見到「眼識」裏面那個黑的影子,而這個黑色的影子後面有一個「第八識」所變的黑色的本質在那裡。黑的本質,所以「眼識」所看的境界是「性境」來的。
*見不到這個本質,但推論知道有本質,何解?這邊看不到的,那邊看得到的,一定是有個原因,這個原因直接刺激到我,這個直接刺激到我的原因,叫做本質。
*所托的本質相同,所變的影子不同。所以,要分本質,影像。
*即是說我們所見到的東西,在定中所見的影子不過是我們心裏的影子,是「第六意識」的影子,不也是心來的?影子是心的「相分」,「眼識」所見的是「眼識」的影子,當「眼識」起影子的時候,同時「第六意識」也變起那個影子,這個是有本質的。
*閉上眼睛在那裡見的,那個是沒有本質,「獨影」的,都是心。
*即是說我見到實物,這件東西又是心。即是心見心,一切都是我們的識,一切唯心,即是一切唯識。在定中觀一條死屍,又膿、又爛,那條死屍是「識」變的,識的「相分」。同一樣道理,我們觀到阿彌陀佛萬億紫金身,堂皇華麗,這個又是「獨影境」來的而已!豈不是永遠見不到?又不是,整日觀的時候,當定心很澄澈的時候,亦不執著阿彌陀佛,亦不執著那個非阿彌陀佛的時候,不起分別的時候,平時所熏進去的種子,不用想的,就會整個阿彌陀佛直情就在那裡,那個是現量。
*現量的,不一定是有本質,但是有一些有本質。
*很虔誠,平時拜佛,請阿彌陀佛加持你,阿彌陀佛有妙觀察智,察覺你請他加持。這個時候,他在定中就會起一個觀:我加持我的某個弟子。當他一作這個觀的時候,他那種力量就打到你處,就像波動打到你處,這個波動就是本質。托那個波浪打進去你處,刺激到你,你的「第六意識」變起整個阿彌陀佛的影像,這個影像是有本質的,那時就見到真正的阿彌陀佛。
*假的這個,就是「獨影境」;真的就是「性境」來的。如果普通入定入得好的,持戒又好,會見到真的阿彌陀佛在那裡。
*「分別」即是解釋,解說,解說止觀,能觀能止的都是心,被我們觀的那些影子都是識。

戊一、慈氏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毘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世尊!各種「毘鉢舍那」,譬如有些是修無常觀,有些是修無我觀,有些是修空觀,有些是修唯識觀,各種「毘鉢舍那」。「毘鉢舍那」即是觀,各種觀的「三摩地」。一種觀的三摩地,這是觀的三摩地裏面所行,「行」是我們的心行去那種境界那裏,即是我們所想的那種影子。「彼」即是這種影子,這個影子與我們修定的時候的那個心,這個心是「見分」,那個「彼」是指「相分。
*應該它是兩件東西,是「異」的,抑或是「無異」的,同是一種東西呢?
*凡是「相分」所在之處,即是我的「見分」心所在之處,何解?「相分」、「見分」是一體的,「當言無異」。

「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
*彌勒還是不服氣,問:為什麼說它「無異」呢?
*如來答:「由彼影像唯是識故。」由於那些影子,只是我們的識變的。

「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善男子!我說,我們的識所了解的東西,那些境界,只是我們的識自己現出來的而已。
*同是識所緣的東西,它的本質在這裏,我就在這裡見。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
*世尊!「彼」即是「毘鉢舍那」,當我們的觀所了解的那些影子,你說它即是與心無分別的,這樣問題跟著來,為什麼心見回心?

己一、釋境不離心
「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
*這裡並無另外少少的東西可以見到另外少少東西,見來見去應該都是見自己的。我不承認可以見到第二種東西的,無有甲的少法能見乙的少法。然則所見的是什麼呢?就是見回自己。

「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但是,當我們的「見分」的心,用這樣的方式來起作用的時候,就有與那種東西的作用有關的影子出現。
*舉例,我現在觀阿彌陀佛在那裡說法,這樣觀的時候,阿彌陀佛即是我的心現的,何解呢?此心即是我觀阿彌陀佛的心,即是用這個方式,用什麼方式?用觀阿彌陀佛的方式,是觀阿彌陀佛的這樣的情景,那個心觀阿彌陀佛這樣而生起作用的時候,就有那個阿彌陀佛的影子與我的那個心。當你觀屍體的時候,觀屍體的心生起的時候,就有整個屍體的形狀顯現。

「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
*善男子!「瑩」即是擦到它光滑的東西,「善」即是很好。磨得很好的那個鏡面。依據那個很好的、整得很光滑的鏡面,以我的臉做質,我的臉對著那個鏡面,用一個質做原因,「緣」就是原因,這塊臉的質做原因,見到那個鏡面的時候,見到的還是你的臉。

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緣(行)影像顯現。
*我們在鏡裡見到的是我們自己,在定裏面所見的那個影子就是我自己的心,我見到阿彌陀佛的影子,就是我見阿彌陀佛的心反映進去的本質。
*譬喻什麼?那塊臉是本質,以那個本質為緣。鏡用來譬喻定,臉做本質,鏡為緣,就現出我的臉的樣子,互相為緣的結果,緣和合。
*「還見本質」,本質是指我的心,那個「緣」是指定,在那個定中,就猶如一塊鏡,把本質現出來。在定中所見的影子,是我們的心來的。
*「而謂我今見於影像」,以為我就是另一面,我另外見到我的影像,我見到阿彌陀佛在那裡,就以為見到阿彌陀佛的影。不是我的心來的,其實你所見的阿彌陀佛是你的心來的。
*「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離開我們的心的質,另外有一個像。在一個鏡照整個我的樣子,以為離開臉樣子,另外有個影子。即是說,其實在鏡裏都是見你的臉,見本質。

「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的)影像顯現。」
*這樣一來,當我的心念一生的時候,就現出那個相,那個相似乎是什麼?好像這個影子,離開我們的定心而現的,以為有一個這樣的東西,以為你觀那個觀音菩薩,以為真是離開你的心有個觀音菩薩來了,這個是你自己的執著而已。

「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
*世尊!「有情」即是眾生,「自性而住」,即是不加思惟,好像遊花園那樣,並沒有想的,自然而然地見到、發現到一種東西。忽然間見到紅色、見到藍色,攀緣紅色、藍色等,這個心起。這個「心所行」的影事,「所行」即是所見到,所見到的這些紅色、藍色的影子。
*「彼與此心亦無異耶」?那些紅色、藍色的影子,與我這個能見東西的心,亦沒有分別嗎?都是一個嗎?

「善男子!亦無有異!」
*釋迦佛斬釘截鐵地說,無分別!你平時所見的東西都是見回你自己的心,如果知道每樣東西都是有本質,就知道是見回你自己的心。即是說,我們見到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見來見去都是見回我們的心。不過我們發夢亂想的時候,或者亂想的時候見的心,是我們的「第六意識」所變的心。自然見到的心,是「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的心,即是說我們人生就是一個大夢,這個大夢是「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的夢。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所變的夢是「第六意識」所變的夢,不同就在此。

「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
*那些愚夫,由錯誤的知覺,沒有那些他說有那些,有那些他以為不是那些。對於每個識所見到的影子,不能夠如其實在地知道,我們所見的東西只是我們的識變的,因為他不知道是識變的,就「作顛倒解」,「作」即是起,起一種顛倒的見解。
丁七、分別止觀單雙門
戊一、明通別修習
己一、明一向修觀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毘鉢舍那?
*「一向」,即是完全,當十五分鐘修,就完全一向都是修止,就叫做「一向」,不是這一世都一向修止,不修別的。譬如修四十分鐘的定,完全是修止,又四十分鐘完全是修觀的。當你完全修止或者修觀的時候,就叫做「一向」。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到什麼程度為止,到什麼標準為止,我們就應該說那個菩薩是單純修觀呢?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心相。」
*佛說:善男子!如果那個菩薩修止觀的時候,連續那樣起個念頭修定,「作意」,當修止觀的時候,只是思惟。思惟什麼?思惟心所變的影像,單純修觀。這個心相就會整日變化,因為他觀。譬如觀阿彌陀佛,初時是觀水,又觀日輪,一路觀到阿彌陀佛坐在那裏入定說法,好像做電影那樣,這是單純修觀。但是當你觀阿彌陀佛坐在那裏,這樣就不再想,一心向著他。當這個時候,是止,停在那裡。是不是也是觀?整個阿彌陀佛在那裡,那個時候就是止觀雙運。
*如果修空觀,觀五蘊都是空,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譬如「色蘊」裡面包含十一種東西,每一種東西都是如此這般空的。「受蘊」亦是空的,一路好像整套書念出來那樣,那時這個影像就好像看電影那樣,好像看那些電腦打出來那些字那樣,那時那些影子就叫做「有分別影像」,就叫做修觀。
*當觀到全部都空,無有不空的,「五蘊皆空」,連到「五蘊皆空」這句話都是空的,都還是觀。凡有想都是虛妄的,我要住在這個不虛妄的境界裏面。當這個時候,他有觀。保持這個一切都是空的這個心,又是止,沒有別的東西想,只是想著那種,那時就是止觀雙運。
*「心相」是指那些影像,這樣單純修觀。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奢摩他?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無間心。」
*到什麼極限之內,我們就會說那個菩薩單純修止呢?佛答:善男子!如果修止觀的人,連續不斷觀想,起一個這樣的念頭。他的念頭是什麼?前一剎那的心,想著自己的心。怎樣想自己的心?我現在的心想住那個佛,我就知道,我現在的心是想著佛,當我說我現在的心是想著佛的時候,已經不是現在,已經是前一剎那,即是後一剎那的心回憶前一剎那的心,我現在的心想著佛,沒有想別的東西。
*我的心雖然是想著佛,每一剎那一生一滅,這樣就覺得這個心每一剎那都是生滅、生滅。
*思惟無間,即是前念的心的活動。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奢摩他毘鉢舍那和合俱轉?善男子!若正思惟心一境性。」
*到了怎樣的程度,然後我們就說止與觀兩種一齊起呢?善男子啊!當我們修觀,修到差不多上下,得到結論就停,那個心再不分別,我現在的心想那種東西不分別,心與境一致,渾然一體那樣,那個時候就是止觀雙運。
*譬如當修空觀的時候,已經修止成功之後,觀到一切都空,連到那個「空」都是空的。我應該要遣除一切雜念,一切雜念都是虛妄。一切都是虛妄,不再想他,只是保留這一句。這樣,保持著這樣的心,那時就止觀雙運。如果是空觀就這樣。
*如果是唯識就怎樣?我所觀到的這些影像,都是我的心變的,我的心現在見回我自己的心所變的影子,離開我的心以外並無其他東西。我的心與外面我所見的影子是同一樣的東西來的,心與境是一樣的東西來,無異的,這種叫做「和合俱轉」。
*是不是就這樣就可以見道?不是的,當「心一境性」的時候,分兩重的:
第一重,心與境是一的,心外無法的,這樣就不再想,這樣就止觀雙運。達到這個的時候,你能夠做到不起雜念的時候,就思惟無相的真如,真如是無一切相的,凡有一切相的皆是虛妄。我現在撇離一切相,一有念起,這個妄念不要!用我們這個念來看住其他的雜念,一有雜念起,不要。那時候都是止觀雙運,凡有念起都要排除,凡有相都遣除,不用觀有一件無相的東西。有相的東西全部排除,漸漸地就怎樣?一切相都好像沉沒那樣,那時真如性出現,就見道。
己一、釋境
「世尊!云何心相?善男子!謂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毘鉢舍那所緣。
*世尊!唯修觀、單純修觀的時候,整日思惟著那個心相,什麼叫做「心相」呢?這些就是「毘鉢舍那所緣」。善男子!在一個三摩地裏面,「所行」,所活動的境界,就是「有分別的影像」。這些「有分別影像」,就是「毘鉢舍那」所緣的境界。
己二、第二種境
「世尊!云何無間心?善男子!謂緣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緣。」
什麼叫做「無間心」?佛答:善男子!謂緣彼影像的心,這個就是「奢摩他所緣」。「彼」就是那些,攀緣那些影像的那個能觀的心,後一個剎那再觀前一個剎那的心,這個心就是「奢摩他」所緣。

己三、釋第三種境
「世尊!云何心一境性?善男子!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
*「通達」即是很了解。對於「三摩地」裏面所觀的那種影像,這個影像當然是無分別影像。其實這種「影像」,有分別影像與無分別影像都完全統括,即是只要它是影像。
*「唯是其識」,只是我們自己主觀的「識」而已,不是「識」之外另外有影像,這樣觀它即是不外一心,我們所見的東西就是我的心。這樣觀,就叫做「心一境性」。
*如果進一步是怎樣?當你通達,這只是我的心變的,這種道理你都清楚。「復思惟如性」,思惟什麼?我們的心所變的境都是虛幻的,而我的心何解會有這樣虛幻,變出東西來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心無始以來的那些種子,「第六意識」以及其他的「識」的那些種子,那些「相分」、「見分」的種子,不斷熏習累積在「第八識」裏面,遇著緣就生起,都是虛妄。
*這麼多「相分」、「見分」;這麼多識、這麼多心所整日不斷又起又落地生起,雖然是虛妄的,但是這個虛妄不會突然間有虛妄的東西出現的,一定有些實的東西將它托起,然後才能出。好像太平洋裏面的水,無數那麼多波浪,那些波浪是虛妄的,但水不是虛妄的,水的質是有的。無數那麼多虛妄的「相分」、「見分」是有本質、有實質。這個實質就是這個宇宙的實質,是真真正正有的,而且常常都是如此的,這個就是完全空了一切執著之後所顯的相,這個叫做「空性」。
*「空」就是空觀,用我們空觀的智慧,撇除一切執著所顯露出來的那個實在的體性。「性」即是體性,用空觀的手段,撇除一切執著,一切妄念,當一切妄念都沒有之後,自然有那個真實的東西顯露,這個真實的東西是有體質的,那個真如體性,叫做「空性」。這個空性不是假的,所以叫做真,又常常都如此的,樣樣都變,只有這個空性不變,所以叫做「如」。
*思惟「如」的性,真如體性。這是第二步,這兩步都是止觀雙運的,思惟「如性」純熟,就是見性。

戊一、觀的種類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毘鉢舍那凡有幾種」?
*修觀總共有幾多種?

庚一、標數
佛告慈氏菩薩曰:「略有三種」。

庚二、列名
「一者、有相毘鉢舍那;二者、尋求毘鉢舍那;三者、伺察毘鉢舍那。」
*「有相」,即是有那種那樣的「相」,「相」即相貌、情況。
例如觀五蘊皆空,什麼叫做「五蘊」呢?「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就是叫做「五蘊」。「五蘊」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它是不實在的、空的。最粗淺的觀法,這種觀法沒有什麼用的,這些叫做「有相毘鉢舍那」。
*「尋求」與「伺察」。「尋伺」,現在就叫做思維、思想。「尋」就粗淺、大略。「尋」又名叫做尋求,「伺」又叫做伺察。
*粗淺的思想就叫做「尋求」,微細的思想叫做「伺察」。所謂「尋求」、「伺察」,以什麼為本質呢?以「思」及「慧」為「體」,因為它的本質是「思心所」與「慧心所」兩個混合的。
*「思」,能夠推動我們的行為,我要怎樣做?我想怎樣做?「慧」,是審察、判斷。
*「尋」與「伺」有什麼不同?「思」強、「慧」弱,叫它做「尋」。當思想的時候,隨便地想一想,沒有深刻,「思」多而「慧」少的,改個名叫做「尋求」。
*「慧」多而「思」少,「慧」強而「思」比較弱,就叫做「伺」,「伺」是很深刻的。

*所謂思想就是「尋」與「伺」。「尋求毘缽舍那」,即是比較深刻些了,有思想的。
*慢慢地,很深刻地來觀,叫做「伺察毘缽舍那」。修觀的時候,初時是徒有其相。後來就尋求,由尋求再深刻些就是伺察。伺察到確實沒有問題,確實是如此的,就下判斷。當一下判斷之後,就確是如此,好像真是體驗的那樣,那時修觀就不是觀,就止觀雙運。止觀雙運之後,就真是好像人飲水那樣,就叫做證。
*由「尋」與「伺」,就至到證。佛經用「證」是何解呢?即直接體驗,就叫做「證」,不是靠想。想得很清楚,就是「伺察」,直接體驗就叫做「證」。
*譬如修空觀,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空的,何解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極微、微粒子造成的,並沒有實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的,所以它是空的,這些叫做「有相毘鉢舍那」,這樣的「毘鉢舍那」沒有用的。
*如念佛是誰?念佛者又不是我,又不是他,念佛是我嗎?就沒有實的我的,都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假合就叫做「我」,而「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的。所以「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又「空」,我又「空」,我的「我」又「空」;他的「我」、一切人的「我」都是空的,很普通地就這樣想,徒有其相,這些叫做「有相毘鉢舍那」。
*如果只是將我何以是空的?將「五蘊」拆開它,每個「蘊」之中,外面包含些什麼?將它一路分析,分析最後都是微粒子來的,現在微粒子又空不空呢?在經驗上歸納,當歸納的時候,微粒子是空與不空,還未決定。
*除了這些微粒子之外,所有其他我們經驗上能夠得到的東西,凡是佔有空間,佔有方分,東、南、西、北叫做「方」;「分」者就是部分。「方分」者,簡略來講就是佔空間,凡是佔空間,有「四方」,可以分做部分的東西都是空的、都不實在的。
*那些微粒子有方分抑或無方分呢?只有兩個case,一、有方分;二、就無方分。
*凡有方分的東西,沒有不可以分析的。凡是可以分析的東西,都可以說它不是實有。身可以分析成「五蘊」的,不是實有;這間屋可以分析,那間屋不是實有;那些微粒子是可以分析的,就得一個結論,微粒子不是實有。不是實有叫做「空」,所以,如果那些微粒子是有方分的,微粒子一定是空。
*假使它是無方分的又如何?有方分都空,無方分不空?龜的毛、兔的角,這些就真是無方分,只有一個幻想,所以無方分的東西就更加是空的。如果那些極微是無方分的,一定是空的。
*即是那些微粒子有方分亦空、無方分亦空,一言以蔽之微粒子就是空。
*邏輯就是這樣進行。用這樣的思想一路,這樣想就叫做「伺」。
*問題是那個「空」又空不空呢?又將它來想,想到這個空都是空。
*譬如我現在有一個思想,說那個空也是空的。這句說法,空不空呢?這句話都是空。一切法最殊勝的勝義是不可說的。凡可說的都不對!把可說的東西全部撇去。那時那個心就停留在這裏,止觀雙運,能停留多久就多久。那時觀得多,就會有一種不用想,突然間好像大地平沉那樣,不是有的!這個世界與這個人生都是空的!連這個「空」都是空的,你體驗到,那時候就叫做「見性」。

庚三、次第解釋
辛一、問答
「云何有相毘鉢舍那?謂純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毘鉢舍那。」
*什麼叫做「有相毘鉢舍那」呢?佛答:有一種「毘鉢舍那」是「純思惟」,「純」即是單純、只是。「思惟」即是觀。在「三摩地」裏面所行的、所見、所觀的那些影像,那些影像是什麼?有分別的影像,即是我們想的、思考的影像。像這麼普通的,只要它求其有個「相」在那裏就可以,這種就叫做「有相毘鉢舍那」。
「云何尋求毘鉢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毘鉢舍那。」
*什麼叫做「尋求毘鉢舍那」呢?佛答:修止觀的人,由於用「慧」,就是「慧」多「思」少。「尋伺」裏面都有「慧」,但是「尋」就「慧」少「思」多,「伺」就「慧」多「思」少。
*由於它有「慧」的緣故,普遍地於種種法,「法」者,經論裏面所講的那種道理叫做法,經論裏面所講的義理。遍於一切經論裏面所講的義理,那些義理是怎樣?「未善解了」,「善」即是很清楚,未曾解得很清楚的,只是略略懂得。
*由於它用「慧」來思惟,而且是在「三摩地」裏面的那種思惟,這種「毘鉢舍那」叫做「尋求毘鉢舍那」。

辛三、第三問答
「云何伺察毘鉢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證得極解脫故,作意思惟毘鉢舍那。」
*前面的是「慧」少「思」多,這裡「慧」多「思」少。「遍於彼彼已善解了,已經很好地了解,對於一切法的義理了解。
*當了解的時候,心裏面、意識裏面充滿概念,這些概念沒有用的,那些名言而已,要真是實證才行。所以,他不以這個概念為滿足,要直接體驗到,為能夠很好地直接體驗到,把疑問、煩惱撇除而體驗到那種實際的境界。
*「極善解脫」,「解脫」不是當涅槃解,是指什麼?把疑惑、把煩惱斷除,一定先要當想的時候,就「加行道」。想通、想透,一路這樣想,是如此了,那時就叫做「無間道」。想通、想透,一點疑惑都沒有,確是如此,那時一點疑惑、煩惱都撇除,知道確是如此了,那時就有一種解脫的狀況出現,「解脫道」。

戊二、辨止
己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幾種?」
*彌勒菩薩又問佛:世尊!這個奢摩他總共有幾多種呢?

庚一、明三種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即由隨彼無間心故,當知此中亦有三種。」
*修止的時候,對象不外兩類,一類就是在心裏面所現出的相狀,一類就觀無間的心,無間心是什麼?無間即是前一念心的活動,觀自己的心,不觀外面的東西,叫做無間心。前一念的見分,這個就是觀心。
*相分,即是說有一幅東西在前面的。心相,心所現的相分,相分有多種,觀死屍、觀呼吸、觀佛像。
*觀無間心,觀前一剎那主觀的心,這一剎那起,再觀回前一剎那的心。前一剎那的心是觀佛像,我不想佛像,我想心,想觀佛像的心,觀那個心。後一剎那又觀這個心,即是每一剎那都好像再觀自己的心,看到自己的心那樣,這樣就叫做觀心,不觀那個影子的。
*觀無間心,只是見到我的心,每一剎那的心一起,一起即刻就滅,滅了之後跟著第二剎那又起,又滅,只是看著它。
*修止成功,修觀,或者修空觀,或者修唯識觀。觀的等級,很粗淺的就叫做「有相毘鉢舍那」,觀得深刻的就叫做「尋求毘鉢舍那」,再觀得認真深,很透徹的,就叫做「伺察毘鉢舍那」。「伺察」得到結論,那時保持結論,再不需要想,那時就止觀雙運。止觀雙運就會證得,凡是證道一定在止觀雙運。

*觀「無間心」,就修止,止到有輕安,就修觀,觀有三種。當有真正的觀,就一定是有了輕安。修止成功,然後再修觀,觀有三種。即是說,這三種觀都在止裏面修觀。
*當觀「有相毘鉢舍那」的時候,在止裏面修的,這樣止,就叫做「有相觀」的止,即是與「有相觀」拍檔的止。
*修「尋求毘缽舍那」,在止上面的去修,改它一個名叫做「尋求觀的止」。
*修「伺察毘鉢舍那」的時候,在止上面去修的,叫這個止就叫做「伺察毘鉢舍那」的止。
*即是說這個止就跟住它的觀而有三種,即是這樣,譬如女人,嫁一個丈夫,那個丈夫現在做縣長,叫做縣長夫人。丈夫做省長時,就不是叫做縣長夫人,就叫做省長夫人。漸漸地,丈夫做總統,叫做總統夫人,第一夫人,其實都是那個人,隨著那個丈夫的官階不同,她又叫做這樣,又叫做那樣,其實都是止,隨著觀的不同又分三種。

庚二、明八種
「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奢摩他」,可以分為八種:
1-初禪,「禪」即是靜慮,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
2-第二靜慮,喜、樂、心一境性。
3-第三靜慮,樂、心一境性。
4-第四禪,捨、念清淨,「捨清淨」,既無惛沉亦無掉舉,心完全是進入一種平衡的狀態,「捨」三個層次:
一、心很平衡的,既無貪心亦無嗔心,既無惛沉亦無掉舉,心很平等的,這樣叫做「心平等性」。「性」,有時當本質解,有時就當狀態。這裡就當狀態解,心很平衡的一種狀態。這種「心平等性」就需要加功用。
第二步,心不止平衡,而且不用控制的,稍為功用,心就很平衡。
第三步,不用加功,自然就如此。
*「清淨」者,即是無須功用,有一種「捨」的清淨的狀態。
*念清淨,一念明明了了,每後一念再記憶前面的那一念,一路下的,不用吃力去「念」的,自然地好像一念當前那樣。

*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
1-「煖」,修到「煖」起的時候,一定要在第四禪裏面的,而且是有漏的。在第四禪裏面的「煖」智起,觀一切境都是空的,確是空的。「五蘊皆空」,是空的,無有不空的,那時是有漏的,很純粹的智。這個「煖」裏面是止觀雙運的,這樣「煖」的止就叫做「明得定」。就是第四禪的將近「煖智」起,那個止就叫做「明得定」,好像初得到光明那樣的狀態,就叫做「明得定」。
2-頂,那個觀就叫做「重觀境空」,重新觀察一切境都是空的,這樣止觀雙運。
3-「忍」,又是止觀雙運,它的止就叫做「印順定」。

「復有四種,謂慈、悲、喜、捨四無量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慈、悲、喜、捨」亦有觀的,就要先觀後止。怎樣觀?
1-慈無量心,就是觀所有的眾生無量無邊,在無始長遠的生死輪迴裏面,沒有一個眾生不是曾經做過自己的父親的;亦沒有一個眾生不是做過自己的兒女的,所以我們是沒有仇人的。既然如此,對一切眾生,連敵人都包括在內,都要用一種慈祥的心來對待他。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就修觀。想定了,要保持這個慈心,不讓它散,我要對一切眾生都要慈愛的,保存這種心在這裏,其實就是止觀雙運。
*如果止的時候剛好在初禪,你的觀就是正在觀無量心。其實這種亦可以止觀雙運,也可以單說它是觀。慈就這樣,當這樣觀,就叫做觀,一定的時候,就叫做止,可以體驗到什麼都沒有,只有一片慈心而已,那時就是止觀雙運,叫做入「大慈三昧」。「大慈三昧」,主要不是得智慧,而是得福。
2-「悲三昧」,悲是慈的一部分,慈是對一切眾生來講的。「慈」是仁慈,「悲」即是同情心、惻隱之心,不過就是仁慈的一部分,可憐別人,對於那些有苦的眾生,可憐他。於是修「大悲三昧」的時候,先觀一切眾生,一切那些有苦的眾生,不論他怎樣,跛的、盲的,總之有痛苦的眾生。這些眾生沒有一個不是自己過去的父母,沒有一個不是自己的子女,所以非要救度他不可。對他不只要教導,要時時保持一個悲憫的心,惻隱的心,他受痛苦就像你受一樣。這樣保持它這種心住在這裏的時候,就變成止,由觀變成止,就會變止觀雙運。
3-「喜」,世界上無數那麼多眾生,有些眾生又成佛的,有些眾生是發財的,有些眾生生兒子,有些眾生是結婚的,有些眾生是中六環彩的,總之這些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我不只不妒忌,歡喜,隨順他,你得到,好極!叫做「隨」;「順」,總之你中六環彩中多幾次更加妙!順他、贊成他。
4-「捨」,平等,冤親平等,貪與嗔平等,怎樣冤親平等?個個都是過去的父親,無怨家的。誰沒有做過你的敵人?亦無所謂「親」的,心很平衡的,怨親都是一樣。既然冤親是一樣,對你不住的人,你不用嗔。請你吃東西的你也不必歡喜,無貪心。無嗔亦無貪,心平衡。

*因為「阿羅漢」還是有「果報」,他的「果報身」未死,「異熟識」。
*或者用「阿陀那識」Ādāna-vijñāna,「持種識」,Ādāna是「持」,「攝持種子」的「識」。成「阿羅漢」,不用「阿賴耶」,或者用Ādāna-vijñāna,或者用「異熟識」,或者用「一切種子識」。
*「阿羅漢」,「小乘」的「第四果」。「大乘」是「第八地菩薩」叫做「阿羅漢」。即是說「第八地菩薩」就不適用「阿賴耶」這個名字。
*「異熟識」,「阿羅漢」、「十地菩薩」都適用。佛不適用,佛無「異熟」,佛的一切圓滿,無「果報」。所以,「異熟識」到成佛之前可以用。
*成佛之後,「阿陀那識」,因為成佛還有「無漏種子」。還有也可以用「第九識」,「庵摩羅識」。
*「一切種子識」就幾時都可以用。「一切種」,即是「一切種子」的簡稱。甚麼叫「一切種子」呢?我們將「一切種子」來分類:
1-就是從價值觀分,分成兩類,
*一類「有漏種子」,「漏」就是「煩惱」的別名,「有漏種子」即是說與「煩惱」可以相結合,無力量損害「煩惱」,即是「貪」、「瞋」、「癡」、「慢」等的那些「煩惱」。即是這個「種子」所起的「現行」,可以與「煩惱」並存,這些「種子」就叫做「有漏種子」。
*第二「無漏種子」,「無」含有幾個意思。第一「沒有」、第二「抗拒」、第三「消滅」那個「我」。
*低級的「無漏種子」,不與「煩惱」並存,有「煩惱」的時候它不起,它起的時候就壓著、阻礙那些「煩惱」不能起。
*高級的「無漏種子」,直接可以消滅「煩惱」。
2-「有漏種子」又分三種:
第一種叫做「善種子」,「有漏種子」裏有些善的,叫它「有漏善種子」。但是它無力量消毀「煩惱」的,甚至可以與「煩惱」並存不悖。
*譬如捐財產起一間醫院,「善」,但他的目的是想留名於後世。「貪」,就是「煩惱」。即是說這種「善」是與「煩惱」並行、並存。或者捐錢的目的,還可以有很多利益的。「有漏善」始終是「有漏」的、低級的「善」。
*譬如有一個小朋友,並無所求,見到乞兒很可憐,把他吃糖果的錢給了他。他的級數高過捐間醫院而想做個爵士。動機來說,是高級過捐醫院的。就這個價值觀來分類,就很明顯,無所為而為的雖小,都高級過有所為而為,有企圖而去做的,效果是另外一回事。
*比較「善」是低級些的,是「無記」的「種子」,即不可用「善」、「惡」的符號來記別它的,就是「無記種子」。有些它是無所謂「善」、「惡」,但它會阻礙那些「無漏智慧」產生。那些叫做「有覆」。「覆」即是障礙,障礙你的「無漏智」,叫做「有覆無記」。
*譬如「第七末那識」,是「無記」的,但是「有覆」,它是「有覆」的「無記」。它是不作惡的,但是它阻礙別人,阻礙別人的「無漏智」的產生。何解?因它有「我愛」、「我慢」、「我見」、「我癡」成天跟著它,阻礙那些「無漏智」不能出現,所以它是「有覆無記」。
*「第八阿賴耶識」,它是「無記」的,它亦不阻礙那個「無漏智」生起,這樣就「無覆無記」。
*這即是說「無覆無記」就高級些,「無記」之中,「有覆無記」就低級些。
*第三類是「不善」,即是「惡」。「不」,即是「抗拒」解,「抗拒善法」,就叫「不善」、「惡」。
*貪愛、貪不是一定是「惡」的,不會是「無覆無記」,更加不會是「善」,但是有些貪心是「有覆無記」的,只是阻礙你的「無漏智」而已,其他東西無礙的,它是「無記」的。
*「貪愛」,譬如有人念「阿彌陀佛」,他貪過去享受,坐在蓮花處這麼爽!有金銀,有琉璃等七寶,「貪」而念佛投生的,沒有「惡」。念佛的這種行為,就是「有漏善」。對「極樂世界」境界的「貪」,就不會是「善」的,是「無記」,它「有覆無記」。
*很多東西都是「貪」,卻是「有覆無記」。媽媽愛子女是「貪」,當然不會「惡」,但「貪」不會是「善」,是「無記」的。
*媽媽愛子女是「有覆無記」的。這與佛的慈悲愛世人不同,媽媽愛子女只是覺得這個是「我的兒子」而已,一說「我的兒子」,就已經是「煩惱」了。
*丈夫愛太太、太太愛丈夫是「有覆無記」的,不是「惡」的。
*當他修行時,用「般若智」來控制,將「有覆無記」壓住,不作惡的。
*「癡」就「無明」,「無明」不一定是「惡」的,有些「無明」是「有覆無記」的。
*「瞋」就一定是「惡」的,完全是惡性的、最壞的。
*「貪」與「癡」都是有些惡性,譬如你愛你的太太是「貪」,這個是「有覆無記」。但是因為你愛上別人的太太,而去想辦法撬別人牆腳,這個就「惡」,惡性的。所以「貪」有些是惡性的,有些是「有覆無記」。
*「瞋心所」都是惡性的,因為「瞋」的結局一定有害處的。最低限度死了很多細胞,發怒的人就最笨的,懲罰自己。而且,一發怒時可以做出很多大惡事,殺人放火。
*在「煩惱」之中,有些是「有覆無記」,有些是「惡」的,「瞋」就一定是惡的。
*「種子」有兩種,一種是「有漏種子」,一種是「無漏種子」。
*有「無漏種子」的人,一定證「無漏果」。如果沒有,就一定不能「證果」。
*問題:以前沒有「無漏種子」,現在有可以嗎?
兩派菩薩有不同的講法:一派就是,新鮮可以「熏」進來,肯修行「戒」、「定」、「慧」,可以熏些新的「無漏種子」進來。但這一派就被人駁,他肯修「戒」、「定」、「慧」就已經有些「無漏種子」。如果無一些「無漏種子」在底,他怎會肯修呢?所以,或者他很微,微極都是有。
*所以是兩派菩薩。一派就說可以新鮮熏那些「無漏種子」進去都可以,一派就說不行的,新熏也要先有了才可以熏進去的。
*世界上有沒有那些無「有漏種子」的人呢?有些生命體,是無「有漏種子」的,佛陀。這樣即是說,有些可以無「有漏種子」的。相對的一定是會有些無「無漏種子」的。有些無「有漏種子」的,亦應該有些會無「無漏種子」的。
*又「種子」的起源,就有三種不同的學說:
第一、「本有說」,第二、「始起說」,又叫做「新熏說」,第三、「本、新合用說」。
1-「本有說」,即是說「一切種子」,包括「有漏」、「無漏」,無始以來,本來就有,找不到起點。「無始」即是找不到起點,無始以來到現在,甚至到將來,都完全是「本來具有」。
2-那些「種子」的「本來具有功能」一起,起了之後,又再熏回進來,熏回來後不會增加,就是這麼多。本有的這些「有漏種子」起,熏回來又是「有漏」。
*本有的「貪種子」,遇著外緣的時候、或者各種條件具備,貪」的「種子」一起,就成為貪心,這些貪心一起,又即刻熏入去,又成為一個「貪」的「種子」。無「本有」,就不成「新熏」。
*有「智慧」的「種子」,「智慧種子」一起,令我們知道,本有的「貪」、「瞋」、「癡」種子是壞的。智慧又能知道,種種東西的出現,一定要「眾緣和合」。「緣」不具備時那種東西就不能出現,「緣」弱,那種東西的勢力就弱。如果那些善的「種子」起,會有好的結果。這些要靠智慧知道,知道之後,想辦法用智慧,削弱那些「煩惱種子」,增強那些「善種子」。「善種子」強一分,「煩惱種子」就弱一分。
*何解我們能夠那樣做呢?因為我們有智慧,這樣,如是經過歷劫的磨煉,總有一天,令到那些「煩惱」的「種子」弱到極,弱到不可以抬頭的時候,就是達到最圓滿的境地。當我們達到這種最圓滿境地的時候,就稱他叫做「佛」。完全是因為我們有智慧的「種子」。但只是有「智慧種子」不行的,還有「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這些這樣的善「種子」。將這些「種子」做資料,發揚它,漸漸地讓那些強到極,而這些壞的就越來越弱,這樣的歷程叫做修行。
*這樣,如果這個歷程是可行的,即是說我們有佛可成,這樣就是,唯有「本有種子」,沒有「新熏」。但是「本有種子」可以令到他永遠、永遠不抬起頭就等於無。縱使「惡種子」不斷都是。所以呢,「唯本有說」亦通的。
*第二、「唯新熏說」,遇著良師益友,例如佛、菩薩那些人,引發你的智慧。佛說「法」,菩薩做「論」,只要你有智慧,你的智慧會抉擇。佛、菩薩所講的道理是對的,你認為對,你的智慧抉擇就可以。
*這樣,初時可以貪,這樣好呀,成佛就夠妥當啦!但是漸漸地明白「貪成佛」的這些「貪」是「有覆無記」的,不是「惡」的。
*由「有覆無記」漸漸地,越聽越多,那些良師益友會教你,將「有覆無記」的東西改變為「無覆無記」。由「有覆無記」,引出新熏的「無覆無記」種子出來。再由「無覆無記」的「種子」熏、引生,再繼續依法修行,再引生那些新的「善種子」、高級的「善種子」,高級的「善種子」就是叫做「無漏種子」。
*所以,只要有智慧,遇著佛、菩薩,因為他已經證得「真如」。由於證「真如法界」之後,有「根本智」、「後得智」,他用「後得智」講出來的那些「經」、「論」,是「法界等流」「正」的「法」。能夠引導你入佳境的,所以它「正」。這些「正法」,是「法界等流」,他「證」「真如」之後,然後「流」出「後得智」,用那個「後得智」開示你。與「證真如法界」平等的,「流」出的這些「法」。聽「法界等流」的「正法」,就「熏生」那些本來沒有的「無漏種子」。
*如果這樣,一切眾生只要肯「熏」,都可以成佛。那些良師益友告訴他,這種好,那種不好。這樣,有智慧會抉擇,就會接受那些良師益友的教法。由「聞」、「思」、「修」,「熏生」到「無漏種子」,這樣就「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都講得通了。佛加被眾生,令眾生成佛,都講得通。
*一切「種子」都是「新熏」的而已,不是「本有」的。無始以來我們的「第八識」猶如白紙,熏得紅就紅,熏得綠就綠,這個是「唯新熏」說。如果這樣,每個眾生都成佛,都可以解決。
*譬如想修行,怎樣能夠成佛呢?只要肯「多聞熏習」,多讀些經教,多聽那些良師益友的說話。「熏」,「聞」的時候,「熏」些「種子」進去,習即屢次、屢次。
*除「多聞熏習」,還要「如理作意」,「如理」即是合理的、「如法如理」的,「作意」即是修「止觀」。「如理」的「作意」,修在「止觀」的「作意」。這樣就可以「熏」出那些「無漏種子」。無著菩薩講的,難陀就是根據無著菩薩這個講法,發揚這個「唯新熏說」。
3-「本新合用」,一定有「本有種子」的,不會本來「猶如白紙」。而且「無漏種子」都要本來先有一點,慢慢地,能夠肯修行「戒」、「定」、「慧」,能夠有智慧來抉擇,即是那些智慧已經是有些,有些傾向「無漏」!但「唯新熏」就不是這樣解,只是「傾向」而已,你的智慧抉擇,有那樣的傾向不一定是有那樣東西的!他是這樣解。
*先有「本有」,再由「本有種子」起,將那些「本有種子」通過修行,而擴大。即是「本有種子」只有兩、三分而已,透過修行,使各種「緣」匯合,令到它擴大,「熏」進去。
*本來是二分「種子」,一出現之後,一擴大,再熏入變成三分。三分「種子」再出現,「如理作意」不斷修行,不斷修「止觀」,又擴大,擴大又再熏就得四分。如是者一分、兩分就變成十分、十一分、十二分。做到最圓滿的時候,就成佛。
*又有「本有」、又有「新熏」,叫做「本新合用說」護法菩薩。

丁九、依不依法止觀門
*「法」是指經文與經文中的義理。即是說修止觀有兩種,一種就叫做「依法止觀」,一種就叫做「不依法止觀」。本經的意思就是反對別人「不依法止觀」,就鼓勵人家修「依法止觀」的。
*戊一、明依法不依法。
戊二、明緣法總別,「緣」就是觀,觀那些經文的義理,有總有別,總,把佛經裏面所講的道理將它來消化,完全擺脫那些經文來觀它的道理的。「別」就是依據一種經文,一本經文,或者一段經文,一味觀那段經文所講的,而不是消化之後再觀它的原理,那種叫做「別」。「緣法」,即是我們觀那些義理的時候是有「總」有「別」的。
戊三、明緣總差別,說明緣「別」就沒有那麼好的,緣「總」才是好的。「緣總」裏面也有很多種的差別,「差別」,不同的種類。

戊一、明依法不依法
己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復說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復名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當時彌勒菩薩又對釋迦牟尼佛這樣說:世尊!依照釋迦佛這樣說,有一些叫做「依法」的止觀,又說有些叫做「不依法」的止觀。什麼叫做「依法」的止觀呢?什麼又叫做「不依法」的止觀呢?

己二、答
庚一、正式答
庚二、信法行釋依不依
*依據兩種人,一種叫做「信行」,一種叫做「法行」。修止觀的人,甚至到修其它佛法的人都有兩種人,一種叫做「隨信行」,隨他所信仰的人,或者他所信仰的事,他就去「行」。一種叫「隨法行」,「法」即是經文裏面所講的道理、義理。他依據義理去「行」的,什麼都要先去了解道理,然後才去做的,叫做「隨法行」。
*對於信仰有一種叫做「迷信」,有一種叫做「理信」,明白道理然後才信。
*「隨信行」,不能夠說他就是迷信,但是總帶有一些迷信的色彩。「隨法行」,「法」就是義理,明白道理然後才行的,這些是「理信」。
*「隨信行」的人,多數是修「不依法止觀」的。「隨法行」的人修止觀的時候一定是修「依法止觀」的。

庚一、對問正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先所受所思法相,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釋迦佛就對彌勒菩薩這樣說:善男子!如果那些修行止觀的菩薩。
*隨,跟隨。
*先,即是在他修行止觀之前。
*所受,「受」,領受,曾聽聞,或者領受到。
*所思,「思」,聽那種經文之後,將那些經文裏面的道理消化,想過。
*「法相」,他所受的法相,所思的法相。「法相」,指義理。
*「而於其義」,「義」即義理,在那些法相的道理裏面。
*「得奢摩他、毘鉢舍那」,來修成功「奢摩他」,修成功「毘鉢舍那」。
*「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就叫做「依法」的止觀。

「若諸菩薩不待所受所思法相,但依於他教誡教授,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謂觀青瘀及膿爛等,或一切行皆是無常、或諸行苦、或一切法皆無有我、或復涅槃畢竟寂靜。如是等類奢摩他、毘鉢舍那,名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若諸菩薩」,如果那些修行止觀的菩薩。
*「不待所受所思法相」,不需要等待,他的意識裏面所思惟過,所思想過的那些道理,即是盲目的。
*「但依於他」,依靠他的朋友,或者他的師父,他人。
*教誡,依他的教誡,要這樣,又不要這樣。
*教授,教你要怎樣做。
*「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義」就是指他所教你的那些東西,而依據他所教你的那些東西,你就修成止觀。
*「謂觀青瘀及膿爛等」,觀青瘀,觀你自己將來會死的,或者觀一個人會死的,死之後,第一日顏色變。第二、三日就整個死屍青色,瘀了。第四、五日就化膿,爛了。這樣到最後,生蟲,臭不可聞,到最後那些死屍的水就流乾,風吹雨打,之後就剩下一排白骨,那些叫做「不淨觀」。
*觀我們的身體不淨,自己一死了固然是這樣,他人死了都是這樣,個個人死了都是這樣。即是說,有限的生命都是無可愛的,我們不要貪戀。
*同是一樣觀,可以「依法止觀」,又可以「不依法止觀」,不講義理,只是觀青瘀,觀膿爛這一種。這樣即是說,學修止觀,不止要求師傅教你們怎樣修,還要師父講給你聽,有什麼道理你要這樣修,要連道理也要明白。這樣才叫「隨法行」。
*「或一切行皆是無常」,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其實教你觀一切法無常,你先要了解無常的道理,了解到透透徹徹之後,然後修行打坐的時候再觀的。
*但是,他教導,你坐在那裡觀什麼都是無常就可以!如果這樣即是「不依法止觀」。
*如果「依法止觀」,就要解明白何以是無常的。同是一切現象是無常,可以「隨信行」,又可以「隨法行」。
*「諸法無我」,「法」,現象界與本體加起來,一切法都無那個「我」,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人翁的,沒有那個主體的。「我」就是主宰,沒有的。
*「涅槃寂靜」,指本體。「涅槃」者,我自己的本體,即是宇宙的本體,宇宙的本體顯現,那時的那種境界。當宇宙的本體顯現,而我這個生命又融化歸於這個本體的時候,苦的生命就停息,那時就是宇宙即我,我即宇宙,天地與我合一的那種狀態就叫做「涅槃」。
*「涅槃」,解脫個人的小生命的束縛。當我們證到、體驗到涅槃的時候,苦的因我們不會再做,寂靜。苦的果我們不會受了,亦寂靜。苦因與苦果都寂靜,涅槃是有的。
*「有漏皆苦」,「漏」就指煩惱,指貪、嗔、癡那類煩惱。「有漏皆苦」即凡是與貪、嗔、癡這些煩惱相結合的一定是苦的。有漏就諸行裏面的一部分。
*「諸行皆苦」者,有些是無漏的諸行,有些是有漏的諸行;這個「諸行」者,指有漏的諸行。
*諸行苦,這裡是指有漏的有為法,凡有煩惱的一定有苦的。有為法即是現象界,現象不是一定苦,但是現象界之中與煩惱,與貪、嗔、癡相結合的,一定是苦的。
*「或復涅槃畢竟寂靜」,究竟寂靜。
*「如是等類奢摩他、毘鉢舍那」,諸如此類這種這樣的止觀,就叫做「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由依止法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我施設隨法行菩薩,是利根性;由不依法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我施設隨信行菩薩,是鈍根性。」
*那些修行「依法止觀」,這些是「利根」的菩薩,那些修行「不依法止觀」,那些是鈍根的菩薩。
*由於依據法,「法」即是經論裏面的道理,由於依據那些道理去修止與修觀的。
*「故此我施設」,「施設」當「說」,所以我說這種叫做「隨法行菩薩」,是利根的菩薩、是聰明的。
*「由不依法得奢摩他、毘鉢舍那」,由於有一種人,不依據義理,只是依據他人的教授、教誡去修止與修觀的,所以我說,這種叫做「隨信行菩薩」,是「鈍根」的。
*修觀要先了解道理然後去修,就不要盲信,不要迷信,這樣修就可以。

緣總別法
*「緣」就是觀,觀那些法有總、有別。
*「別法」,譬如唸《心經》,將《心經》那部分道理,靜坐時將它一路解來觀,只是《心經》而已,其他經文怎樣講你不知。
*「別」者,個別、特別。這樣個別的法,一本經有「別法」,還有「別法」之中還有些,只是一本經裏面的一點,譬如《心經》裡面,「五蘊皆空」就是更加「別」中又「別」。
*「緣別法」,在心裏面觀「別法」,即是一本經或者一段經、或者一句話來一味參它。
*「緣總法」,「總法」,凡是講空的道理,所有《般若經》都讀過,所有你都了解,撇開那些經,把般若的道理,譬如「諸法皆空」這種道理,不要經的,只是這種道理,自己在意識裏面將它貫通來想,叫做「緣總法」。
*「緣總法」就是消化那些經,取它的原理去觀,就不是念經那樣觀。初學要先學「別法」,然後才能「緣總法」。單是「緣別法」修止觀,不會見道。想見道就除「緣別法」之外,還要「緣總法」,「總」到怎樣?離開文字!只觀真如的,最高的「總法」,然後才可以見道的。
*「依法止觀」裏面有分「總法」、「別法」。一味觀「別法」,不能夠見道。想見道一定要觀「總法」。
*「緣」即是我們修觀的時候,就觀法的時候,就有「總」、有「別」兩門。

「慈氏彌勒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復說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彌勒菩薩又問佛:世尊!依照佛這樣說,你說有些叫做「緣別法」,觀某一部分的經,或者某一部分的道理,譬如只觀「五蘊皆空」,不觀「十二處空」,不觀「十八界空」的,等等。譬如只觀唯識,對於「空」的道理你又不觀的,這些叫做「緣別法」的止觀。
*佛又說,有些叫做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把那些貫通各經的那種道理、那些總道理去修「奢摩他、毘鉢舍那」的,兩種都是你佛講的。

「云何名為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復名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庚一、緣別法」
「佛告慈氏菩薩曰:若諸菩薩緣於各別契經等法,於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釋迦佛對彌勒菩薩這樣說:善男子!如果一個修止觀的菩薩,當他靜坐的時候,觀各別,即是某一本,或者某一段,或者裡面某一點,各別的契經。
*「等」,「十二分教」的任何一本,依住那本經或者某一點來觀。
*「於如所受所思惟法」,依照你所聽聞的,或者所思惟過的。「所受」即是聽過,聽過之後,所得的智慧就叫做聞所成慧。「所思惟法」,不止聽過,而且思惟過的,「思所成慧」。
*依據「聞所成慧」與「思所成慧」,修止觀,修「奢摩他與毘鉢舍那」,如果這樣修,這就叫做,緣別法的奢摩他、毘鉢舍那。
*智慧有三級,第一級「聞慧」,一定要一句一句的,聞所成的「慧」。第二級「思所成慧」,貫通的,可以撇開一下經文。最高級「修所成慧」,即是修定所得到的,把經卷都撇開,修止觀時在意識裏面反反覆覆將這種道理來思惟,反覆思惟,思惟到純熟的時候,覺得真是如此的,很貼切的那樣,直接體驗到的,叫做「修所成慧。

庚二、緣總法
辛一、釋
壬一、攝別為總作意思惟
*「別」就是各本經,看了很多本經,「攝」即是「攝收」,把你所看過的各本別別的經,將它們的道理總括起來,「作意思惟」,在定中來想,
*當靜坐的時候,看到的不止一本經,把你所經過各本經的道理,擺脫一本本經,只是將道理拿出來,把道理抽出來,「攝」即是抽它出來,抽各別經的道理抽出來,就成為一個總的道理,在這裏作意、留心,去觀。

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如果修止觀的菩薩,就觀一切你所看過的那些經,三藏十二部經等的法的義理,將各本經的義理,擺脫文字,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即是集為一堆。就在那「堆」裏面,作意思惟,留心去想它。
*這樣想有什麼好處?思惟這種道理,當資糧位的時候,隨順真如。當「加行位」的時候,趣向真如。當見道的時候,臨入真如,真正證到真如。
*不只得真如,在資糧位的時候,是「隨順」菩提。又在資糧位以後,會令你「隨順得涅槃」。「隨順轉依」,「轉依」即是佛果,會令到你隨順佛果的。
*如果在「加行位」的時候,就趣向菩提,趣向涅槃,趣向轉依的。
*當見了道之後,「臨入」菩提、「臨入」涅槃、「臨入」轉依,這些一切法是這樣好的。

壬二、釋思惟相
癸一、思惟教有三勝用
癸二、思惟教宣說善法
「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
*這些經裏面所講的道理,如果依著它修觀就會怎樣?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
*如果我們有善根的話,有機會發大菩提心,當我們由發菩提心的那一秒鐘起,就叫做「菩薩」。那些菩薩就分做很多階段,第一個階段菩薩,資糧的階段,「資」就是「益」,有益身心的糧食。所以未曾出發之前就要先準備那些資益身心的糧食,準備階段。當在準備階段的時候,修止觀,就隨順那個真如。真如有廣義、狹義,廣義的真如包括一切真實的事理,狹義的是指宇宙本體。這個真如應該就是指廣義的真如。「隨順真如」,它與真如不相違反的,順其勢它會令你證到真如。
*第二個階段,「加」就加功,「行」就實行,主要是修戒、定、慧。好似我們作長途旅行的時候,真正出發。「趣向真如」,直情對向真如,「趣」者,走入去,「向」者,即是對向著它。
*第三個階段,「通達位」,又叫做「見道位」,這是「臨入真如」。「臨」者,居高臨下地看下去,「入」,直情滲入裡面,即是證得真如。
*第一種作用,對真如,起優勝的作用。
*第二種作用,是「趣向」。
*第三種作用,是「臨入」。

*證得宇宙的本體之後,知道「五蘊皆空」,就只是了解空而已。想度眾生,利益眾生做不到的,要有大菩提,即是佛的最高智慧。
*如果依住這些經修行,就會「隨順菩提」,不會與「菩提」違反的,將來會令你有機會得到菩提的。及趣向彼,若臨入彼。
*「隨順涅槃」,生死輪迴永遠停息,就叫做「涅槃」,或者譯做圓寂,「圓」就是圓滿,「寂」者,一切煩惱和生死輪迴停息。對涅槃有三種殊勝作用的,即是說你這樣修觀令你證涅槃的。
*「轉依」是佛果。「依」,一種指「第八識」,即是我們的生命。第二,指真如,宇宙本體。
*轉變我們生命所依的「第八識」,成為無漏的「第八識」,即是「庵摩羅識」。
*真如,宇宙萬象一切東西都是由真如顯現出來,真如是一切萬法之所依。但是未成佛之前,真如始終被那些塵俗的東西所遮蔽,令它不能顯現。一到成佛之後,就把那些煩惱與業全部澄清,所有我們所依的、宇宙萬有所依的真如就完全顯露。轉變一個有客塵染污的真如,成為一個清淨的、顯現的真如。只要第一個解都可以,「第八識」轉變。
*依住經教修止觀,會「隨順」你的轉依,還會「趣向轉依」、「臨入轉依」,直情證得、得到轉依,有這三種殊勝的作用。

癸二、思惟教宣說善法
我們思惟這些佛的教訓,就是能夠將善法都講給你聽,你依著他修,即是不用真的去聽,他就好像說一切善法一樣。這個是我的解法。第二個解法就是古人的解法,思惟佛的教訓,那種教訓會「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及「臨入彼」。〔是指〕那種教,我的解是這個修的人會「趣向」,會「臨入」。舊時的古人解,是那些經教會「趣向」、「隨順」、「臨入」。

結、修止觀
「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這樣思惟,這樣尋思,這樣修止觀,這就叫做依著「總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己一、明緣小總等差別
*「明」就是說明,「緣」就是觀,「總法」有「小總」、有「大總」、有「無量總」。譬如觀五蘊,在《心經》抽「五蘊」來觀,在《阿含經》又抽「五蘊」來觀;在這部經,那部經又抽五蘊來觀,把與「五蘊」有關的全部抽來觀,這些叫做「小總」。如果只是依住一本經就叫做「別法」。
*什麼叫做「大總」?不止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凡是全部各種的這些現象,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空的。
*「無量種」,這些都是名言來的。所有相都是虛妄的,一切都是「無相」為「相」的真如才是無量的,一切有名言講的全部撇清,體會無相的真如。

己三、辯得與通達的位地
庚一、問
「彌勒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復說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又說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復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依照你所說,有一些修止觀的人,「緣小總法」,觀一個「小總法」,如觀「五蘊」,在甲經裡面抽「五蘊」出來,乙經抽「五蘊」出來,丙經又抽「五蘊」出來,小小部分的道理,總合各本你所讀過的經,將它抽出來。
*有時「緣大總法」,觀那些「大總法」,即是範圍闊,例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皆空。或者是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都無自性,整個有為法綜合;或者凡講得出的都是概念,都是假法。
*甲佛、乙佛、丙佛、丁佛,個個佛所講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無量的「總法」,這樣來修止觀。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緣各別契經,乃至各別論義,為一團等,作意思惟,當知是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各本契經,或者各本論,譬如《心經》、《金剛經》、其他經,所有講「五蘊」的將它全部抽出來,集為「一團」。總之將各別的契經,或者各別的論議,將裏面抽一部分的道理來「作意思惟」,在定中修觀。「當知是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若緣乃至所受所思契經等法,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各別,當知是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如果菩薩修止觀,觀由一本經乃至十本、百本、一千本,所有你所聽過的、你所接受的,將它來消化過,這些契經與論議等這些這樣的道理,即是範圍很闊。「集為一團」,即是撇離那些經,將它的道理抽出來。「作意思惟」,在定中修觀。「非緣各別」,並非緣某本特定的一本經。「當知是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緣小總法」就是限一本經,或者限於幾本經裏面的一點東西。「大總法」一本經裏面的所有內容,或者各本經裏面的很多東西。

若緣無量如來法教,無量法句文字,無量後後慧所照了,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乃至所受所思,當知是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這個全部擺脫文字,完全是思想來的。若一個修止觀的人,緣無量如來法教,不只是釋迦佛這樣講,阿彌陀佛一樣這樣講;藥師佛也是這樣講;是不是真是你去聽過?不是,而是什麼?個個佛所證的道理都是一樣的,釋迦佛講與阿彌陀佛講都是一樣,「無量如來」所講都是一樣的。
*「無量法句文字」,不論什麼經,《金剛經》也好,《法華經》也好,無量的「法句」,那些偈頌。「文字」,一個個文字。到那時已經撇開文字,離開文字又怎樣?還有「無量後後慧所照了」。
*「後後」,今天、明天、後天,今日這樣觀,沒有很進步,明天又進步一些,後天又進步一些,明年的今日又進步些,後又後。
*我們的智慧有所了解的東西,「慧所照了,」那時就越來越深入,已經不是經裏面的一句句。
*將我們所想的東西「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乃至所受所思,」並非是我們整日觀,我們所聽過的那一點點,我們所想過、所消化過的那一點點,不是的,總合一切,一切法都是緣生無自性,總合來觀。或者一切法都是唯識所變,而「識」亦是由真如顯現的。我們所知的東西都是概念名言,撇離概念名言都無可說,那時就觀無相,無相就是無量,觀一個無相的真如。「當知是名緣無量總法來修奢摩他、毘鉢舍那。當你修這個,就會見道。

己二、明得緣總法的分齊
庚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齊何名得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彌勒菩薩又問佛:世尊!一個修行止觀的菩薩,到什麼地步?才可以叫做得到「緣總法止觀」?修成「緣總法」的止觀呢?

辛一、標數略答
辛二、別釋五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五緣故,當知名得:一者、於思惟時,剎那剎那融銷一切麁重所依;二者、離種種想得樂法樂;三者、解了十方無差別相無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滿相應淨分無分別相,恒現在前;五者、為令法身得成滿故,攝受後後轉勝妙因。」
*由於他具備這五個條件的緣故,「當知名得」,即是修「總法」成就。哪五個條件呢?
1.集總修,「集」就是集合,「總」就是綜合,
1-把各本經裏面講「五蘊」,全部收留在這裏,來修「五蘊觀」,觀它空。
2-不止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全部都收在這裏,觀它空。再觀一切有為法都是眾緣和合而生、都無自性、都是空。
3-連這些說話、概念都是空。
*一部分一部分總合來修,逐層、逐層來剝,剝到最後,就是真如。這種叫做集總修,總合、集合很多東西來修觀的。
2.將各本經的五蘊總合來修,又說它全部都無自性。觀到這樣的時候,你還有「無自性」這三個字,還有這個概念,仍然是有「相」的。這個「相」者指概念,再進一步就所有概念全部撇除,就叫做「無相」。
3.無相修,就要加行位,成功就見道,見道那個「無分別智」起的時候很吃力的,要加功用才能起。「無功用」者,即是自然而然,不用加功的。真正「無相修」成功就是初地菩薩,真正「無功用修」就是第八地的觀自在菩薩。
4.無功用而已,但是範圍很小,就要「熾盛修」,很猛利的那種智慧,這些是將近、接近如來的佛智。「熾」者,那些火熊熊燃燒的,接近成佛。
5.「無喜足修」,多多無厭的,無滿足的,「無喜足修」。

一者、於思惟時,剎那剎那融銷一切麁重所依;
*第一種修,當我們「思惟」,即是修觀的時候,「剎那剎那」,即是每一秒鐘,每一個剎那,都「融銷一切麁重所依」。「融銷」即是削弱我們的「阿賴耶識」。「麁重」就是貪、嗔、癡這些煩惱的種子。「麁重」的煩惱種子都是住在「阿賴耶識」裏面,「麁重所依」即是「阿賴耶識」。
*當我們整日修觀的時候,每一剎那都是傷害我們的「阿賴耶識」,每一剎那,溶解、減削這個「阿賴耶識」的勢力。所有粗重在「阿賴耶識」裡面,即是每一剎那都挫弱那些煩惱種子,每一剎那都消融你「阿賴耶識」的種子。

二者、離種種想,得樂法樂;
*「想」就是一切概念,那些名言、概念全部撇除。得到「樂法」的樂,就是證真如的快樂。修無相修,將來會證得「樂法樂」的。

三者、解了十方無差別相無量法光;
*「無量法光」者,指「無分別智」,「無智亦無得」的那種智。「法光」不是用來譬喻智慧,這種智慧能夠「解了十方無差別相」。十方者,東、南、西、北就是四方,東南邊、西南邊、東北邊、西北邊,八方,加之上方、下方就是十方。十方有無量世界,無量世界有無量法,無量事物,「法」即是事物、東西,不外都是真如呈現的。我們現在能夠證真如,就有能夠了解無量世界的「法」的智慧。「無功用修」就可以能夠修到「解了十方無差別相」的「無量法光」。

四者、所作成滿相應淨分無分別相恒現在前;
*「無分別相」,非空亦非有的那種那樣的相狀,一個本體的顯現,「恒現在前」,時時現前。這種「無分別相」是佛果的「無分別相」。「所作成滿」,所修行的已經成功!已經「滿」了!即是成佛。與佛果相應的「淨分」的東西,即是佛果。與佛果所見到的東西,會在定中顯現一下。何解能夠這樣?修「熾盛修」,無分別智強到極就會這樣。

五者、為令法身得成滿故,攝受後後轉勝妙因。
*「法身」有廣義與狹義,廣義的,三身都是「法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這「三身」合起來叫做「法身」。狹義的是指「自性身」,即是真如來,以真如為「體」的。
*為令我們佛所有的「法身」得到成就、得到圓滿的緣故,我們要更進一步,要日日進步,攝受即是領受。「後後轉勝」,一日之後,又一日一日之後,每一日都轉變,即是今天比昨日勝,明日比今天勝。推動我們一日比一日進步,接近成佛,這種是「無喜足修」,不可以為滿足。
*這五個條件具備就叫做「完全得」。
*五個條件就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一種,一路到成佛將它來分成五個階段修;
第二個,一修就要盡量具備這五個條件。
如果我們這五個條件都具備,就叫做得到「緣總法止觀」,如果這樣就真是成佛才能夠得到「緣總法止觀」。

己三、辨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當知從何名為通達?從何名得?」
*世尊!這種觀總法的止觀,應該知道,從哪個時候開始,叫做「通達」?「通達」者,即是完全了解。「從何名得」?從何階段起,叫做得到成就。

辛一正答前問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從初極喜地名為通達;從第三發光地乃名為得。
*善男子!「從」即是由那裡起,「極喜地」即是初地,證到無相的真如那個時候起,就叫做「通達」,通達這個「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從第三地起,就叫做得到成就,一路由第三、第四、第五,一路到第十地,就叫做「得」。

*「極喜地」,無數眾生之中,其中有這些眾生,他的生命就帶有一種東西叫做「順解脫分」。「順」即是順其勢會得到,「解脫」即是涅槃,「涅槃」即是把生死輪迴都停息的那種狀態,就叫做「涅槃」。「分」,一種情形就當「部分」解,或者當因素解、當原因。這裏當什麼解?當因素解。順解脫的因素,順其勢會得涅槃的那種因素。
*有「順解脫分」的人,可以測得到的,即是他有些象徵。即是怎樣?第一有同情心的,第二,有是非之心,有辨別是非的力量。第三聽見別人說他怎樣好,我們表示歡喜,聽見別人說那個人怎樣壞,我們會憎惡的。
*如果那些眾生是有「順解脫分」的,將來大則成佛,小則成羅漢。如果沒有的就什麼都不成。
*有「順解脫分」的人,一遇著良師益友的時候,就會覺得人生是艱苦,因此尋求解決人生的問題,他覺得人生是艱苦,他覺得眾生不斷生死輪迴,生、老、病、死這麼多苦,過去未來在生死輪迴裏面不斷有這種苦。
*因此他起一種悲憫心,如果悲心是大,求大的菩提,即是佛的大覺悟,同時大的涅槃,即是「無住涅槃」。可以入涅槃,但是他永遠不入涅槃。他要回來照顧那些在世間的人。
*如果他的悲心是小的,所求的菩提是小的。有一種人,聽聞佛說法的聲音,依住修行而悟道得菩提的。有一種獨覺,不用靠佛的,自己不讀佛經,自己都會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而得菩提的,但是悲心不大,所以他不會乘願再來。他得菩提,同時一定得涅槃,只是入「無餘涅槃」。

*當他發起求菩提的心的時候,就叫做「發菩提心」,簡稱叫做「發心」。
怎樣發?我有這個良善的本性,我相信這個生命永無窮盡,我要解決無窮的人生問題,還要照顧其他的眾生,所以我現在下決心,求到佛所有的覺悟,非得到不止!當你下這個決心的時候,就叫做發菩提心。
*有「順解脫分」,由慈悲心而再發心,發心之後就要實行。發心之後,如果是大乘的,就入成佛過程的五個階段之一,叫做資糧位,資糧的階段。「資」者就是有益,「糧」就是糧食,整日積集很多有益身心的糧食,即是未正式修行,積集很多準備的資料而已,未出發的。
*資糧有兩種,「福德」、「智慧」。積福是什麼?例如不要做惡事,多做好事,對己對人都有益的事,將來就會得到福的,積集的福德是行為上的。智慧要學習的。福德,人天福報,功德就是會成佛的那些。
*大致上就下品、中品、上品,所謂「資糧位」就「下品資糧、中品資糧、上品資糧」之分。
*「下品資糧」?例如,聽聞別人講佛法,他亦去學一下,他也去修行。人人說受五戒好,他也去受五戒了,別人說食長齋好,他也去吃長齋,肯修行,智慧有限,又不是很明白道理,這種人都是資糧位。
*如果他能夠學經教,對於經教的道理都懂,亦是能夠修定慧,修止觀,就叫做中品資糧。
*「上品資糧」,能持戒,又能夠學修定。
*定力一夠,戒行又很好,已經超過「資糧」,就「加行」。「加行位」,「加」就加功,「行」就實行,加功努力去實行的。主要就是什麼?戒好、定力好,尤其是修止觀修得很好的。時時可以修道第四禪的,如果第四禪都入不到的,就不會是「加行位」,「資糧位」而已。資糧位好,學問很好,還兼入到第四禪的,這些叫做「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大階段,每一階段裏面都是要分下品、中品、上品,就可以十二個階段。

*通達位,見道位,「見道」不是見到那條道,見道的時候是無所見的,「見」是一種「道」。見道,證到真如,在第四禪裏面與宇宙本體真如合一,不能夠分別的,那時候的那種狀態就是「見道」。
*當見道的時候,前半段入不可分別的境界,後半段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已經與真如合一那樣,覺得很歡喜,前所未有的這種境界,所以叫做「極喜地」,極歡喜,「地」即是階段。極歡喜的時候,始終要出定,當他一出定的時候,就即刻入第二個階段,就叫做「修習位」,又名叫做「修道」,這個時候就真正修道。*資糧與加行,叫做「賢人」,見道之後,就叫他做「聖人」,由見道那一剎那起就是聖人,最初級的聖人就「極喜地」,就叫它做「初地」。入初地之後,一出定之後就不叫做「通達位」,「通達位」很短的,就叫做「修道位」。即是入「修道位」之後,仍然是「極喜地」。
*初入極喜地就叫做「見道」,見道之後仍然是「極喜地」,那時就真正修行布施波羅蜜。「六波羅蜜」分六種「地」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般若),就佔六地,每一地裡面就完成一個「波羅蜜」。我們只可以說學修「波羅蜜多」而已,真正修六度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每地一個「波羅蜜多」。
*除了六度之外,就將第六個智慧就再開成四度,「願波羅蜜」、「方便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慧波羅蜜」等。七、八、九、十四地裏面再修這四個「波羅蜜」。總共就叫它做「十波羅蜜」,每一地修一個「波羅蜜」,修「十波羅蜜」圓滿,最後就成佛。
*「極喜地」即是初地,前半最初的時候就叫做「通達位」,後半「修習位」。由初地起到第二地、第三地、第四地,一路到第十地都叫做「修習位」。這樣就「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十地圓滿,修十個「波羅蜜多」圓滿,就成佛。那時就叫做「佛地」,叫它做「究竟位」。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從初極喜地,名為通達。」
*「極喜地」一方面是掛住「通達位」,一方面就掛住「修習位」。由「極喜地」就真正修「布施波羅蜜」。我們現在修的那些是很簡單的,是嗎?施捨幾個錢,那些算什麼事?是嗎?真正修的。
*布施就三種:
1-財施,以自己的資財施捨給那些缺乏資財的人。財有兩種財,記住一種叫做「內財」,將內身的物資捐給別人,施捨給別人。外財施,將身外物來施捨給別人。
2-法施,佛法,或者這些東西是可以開導別人的知識,別人缺乏,你施捨給別人。有人叫你教,有人叫你講給他聽,你不教他、不講給他聽,在菩薩戒來講,是犯戒。
3-無畏施,令人無所畏懼。譬如別人失業,很恐怖,你介紹他,幫他找職業。別人疾病不能行,你輔助他,這個盲人過馬路有問題,你輔助他,令他不要恐懼。
*在「入地」之前,行這三種施都是有所得的,我施捨給他,「得」這個我施捨的人,他需要受我的施捨,又有所得。我現在捐很多錢給他,又有所得。「有所得」的施的功德就不大的。
*當施的時候,就要「三輪體空」,第一,這個主人,第二,那個對象,第三,所施的物件。叫做「三輪」。要「三輪體空」,要怎樣?不要執著實有這三種東西,你施捨給人,你就是施捨給人,你不要覺得我現在施捨給他,我就特別不同的,我與你們凡夫俗子不同,我是能施捨,你們這些人不能夠施捨。覺得要施就安樂,你就去施。
*真正的「三輪體空」是那些初地以上的人才做得到的,未入初地之前就做不到的。
*第二地,這些人戒律特別好的,一點戒都不犯。
*第三,「忍辱」,應該譯做「安忍」。「忍」,即是很清楚。「忍」有三種:
1-耐怨害忍,「耐」就是是抵得住,「怨」就怨家,「害」,專害人的。
2-安受苦忍,「忍」,堅忍、堅強,安然接受苦。
3-諦察法忍,「諦」即是「實」,確確實實;「察」就是觀察,「法」就是佛法裏面那些道理。對佛法裡面所講的道理,能夠確確實實地,毫不苟且觀察、了解,這種這樣的忍耐力。
*「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不一定可以成佛,但是成佛的一部分。只可以得人天福報而已,想成佛就要「諦察法忍」。
第三、「發光地」,能夠修這三種「忍」,尤其是「諦察法忍」修得好,「光」者,光明,智慧光明更加厲害。要第三發光地乃名為得。

辛二、勸初學者
善男子!初業菩薩亦於是中隨學作意,雖未可歎,不應懈廢。」
*「初業」即是初學,「業」即是事業,做這種止觀的事業,初初學習這種止觀事業的那種菩薩。「是」即是這裏,於這些我所講的修止觀的辦法之中,應該跟隨一起學習,學習什麼?「作意」,即是止觀,止觀的作意。這種人修止觀,雖然不值得讚嘆,但是不應該懈怠,不應該廢止不做。

丁十、有尋有伺等差別門
*普通的思想,佛家叫做「尋伺」。「尋」者就尋求,「伺」就伺察,留意著,好像貓窺探老鼠那樣留意著。
*「尋」與「伺」的本質是什麼來的?即是「尋」與「伺」以什麼為「自性」呢?思、慧。「思」就是推動行為的意志活動。「慧」即是智慧,微細的分析判斷。
*粗的思想,叫做「尋」,思多而慧少,急急忙忙地思考就是「尋」。「伺」,微細的推理,慧多而思少。
*如果是真正見道的時候,完全是現量的,「無尋」兼「無伺」。不推理的,直情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戊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三摩地」,samādhi,「等持」,「等」,每一個剎那相等,即是連續,第一個剎那、第二個剎那、第三個剎那一路連續下去,連續地持心,把你的心抓住,連續地抓住。連續、連續控制住你的心,不給它散出外面。
*三摩地,狹義就是指「定心所」。廣義來講,所有一切修禪定都叫做「定」,止、觀結合都叫做「定」,止亦叫做「定」,觀亦叫做「定」。

戊二、答
己一、唯就地前辨差別相
庚一、辨有尋有伺三摩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於如所取尋伺法相,若有麁顯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
*如果那個修止觀的人,依照他「所取的尋伺法相」,「取」即是了解,心所想、所了解的。「尋伺法相」,要用思想去想的那種東西、那種道理。「法」就指經論裏面的道理,「法」的相狀,即是道理的情況,即是經論裏面所講的那種道理的情況,簡單來講就是道理。
*「尋伺」的法相,用思想去了解的那種那樣的道理。依照他所了解的那一套思想,來修定,先止以後就觀。
*當觀的時候,又修止,又修觀的時候就「奢摩他、毘鉢舍那」。有兩種情況的,有一種「有麁顯領受觀察」,「麁顯」即是很明顯的,「領受」即是知覺,在定中有一種很明顯的知覺,而且「觀察」。「觀察」是怎樣?依著我們的思想規則一路去想,即是依著一套邏輯去想它、觀察它。現在修定,最多都是很「麁顯」的「領受觀察」而已,很微細就做不到的。
*「麁顯」,如果一個菩薩只有很「麁顯的領受」,修止就只是領受而已,修觀就還要觀察,觀察是什麼?如果觀「阿」字,就當空那樣解的,何解又空?為何是空?一路這樣一套邏輯那樣來想,一切法都是空的,整套邏輯,好像成篇大文章那樣,那樣想、那樣觀的,那些才是「微細」。
*由「麁顯」進入「微細」,微細到極就連邏輯都整套拋開它,再入到「無尋無伺」,然後才見道。
*有「麁顯的領受觀察」,這些就叫做「有尋有伺的三摩地」。
*「無尋無伺三摩地」,不用「尋」、不用「伺」,當下覺得如此。地上的「無尋無伺」就是見道,地前的「無尋無伺」與睡覺差不多而已。

庚二、辨無尋唯伺三摩地
若於彼相,雖無麁顯領受觀察,而有微細彼光明念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
*「若於彼相」,觀「總法」、「別法」,這個「總相」、「別相」。「別相」,例如觀死屍,觀阿彌陀佛的樣子。觀一切法都是空的,這個就是「總相」,連到「空」都是空的,一路觀,觀真如是無相的。
*「雖無麁顯領受觀察」,雖然不會再有那些很粗的那些「領受觀察」,而有非常之「微細」的「彼光明」。「彼」是指那些法相,總相與別相。「光明」不是放光,而是很清楚的念,前一、後一剎那記憶回前一剎那幅東西,每一念都是很清楚的,總相與別相的東西現出來的。
*如果修止就只是「領受」;修觀就是「觀察」。那種那樣的「奢摩他」,那種那樣的「毘鉢舍那」,這些就叫做「無尋唯伺三摩地」。

庚三、辨無尋無伺的三摩地
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一切法相」,即是那些總相、別相,所有我們所觀的道理;所觀的形相。
*「都無作意」,不需要特別留意。有「領受」,有知覺的,「觀察」,又可以修觀的,能夠做到這樣,那種那樣的「奢摩他、毘鉢舍那」,即是不用特別留意想,自然見到它在那裏的,「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加行位」,加行,即是準備,有四個階段:
1-「煖」,猶如鑽木取火,火就要來代替那些無漏智,即是所謂「般若智」。「鑽」就等於修止觀,一路這樣鑽,漸漸地就熱到極,整個熱氣攻上來,有些「煖」氣,不用太久那些火就出。
2-「頂」,就是向上衝,那些「煖氣」就衝上來。「煖」是止觀雙運時候的那種智慧。「頂」,觀到很純熟。
3-「忍」,當「認」、「印」。鑽木取火不止熱力上衝,還有白煙出現,證明快要出火,就是「忍」。
4-「世第一法」,火星出現,不能燒東西的。這些是譬喻那些有漏的智慧,不能夠燃燒煩惱。「柴」就代表煩惱,熊熊烈火就可以燒毀那些煩惱的「柴」。
*一過「世第一法」,中間沒有東西間開,就見道。那些大火就出現,能夠消毀煩惱之柴。
*修止觀,就有定,所依的定即是止,能觀的智就是觀。當止觀雙運的時候,發生這種作用。

*「煖」智出現的時候,所依的定叫做「明得定」,「明」即是光明,指智慧,智慧快要「得」。用有漏智慧,邏輯地尋思,用概念去想,尋思所取,「取」即是了解,我們所了解的東西,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地球、太陽等等一切東西,所了解的東西,通通都是不實在的,完全都是我們的觀念而已!根本那種東西是沒有的!我們根本就摸不到它,空的,所取的境界,即是一切物都是空的。
*觀所取空,都未曾很明淨的,仍然是相當粗的,再觀下去就是微細的「領受觀察」,「頂位」,那種定叫做「明增定」。「明」者,光明的狀態,智慧增加多少。仍然是觀外面的東西空,未曾瞭解、體驗到我們的心是空的。這是「頂位」的菩薩。
*「忍」,那個定叫做「印順定」。再「印可」以前所觀的所取空,「順」者,順著後面一切都空。「印前順後」,前就是前面那段的「所取空」,後面那個「二取」都空。那時就不是靠邏輯那樣想,確是體驗到確是如此的,如實智,覺得清清楚楚,仍然是下品的如實智。
*下品的如實智又可以分三個層次出現的:
1-下品的「忍」,就是「印所取空」,印證以前所觀到的所取的也是空的,以前就一味用邏輯來微細想,現在覺得確是如此的,即是現觀的智,體驗的所取空。
2-印完所取空之後,就進一步,觀能取空。能取的智,我的智慧都是空的,那些東西被我們觀的固然是空,我能觀的智慧都是空,觀能取空。
3-再進一步,「物我皆空」,所取空即是物空,能取空即是我空。
*這三種如實智都是下品如實智,不是很清楚的如實智。

「善男子!若有尋求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
*「如果一個人修到仍然是有「尋求」、有「伺察」,修「奢摩他、毘鉢舍那」,這種就叫它有尋有伺三摩地。
*這即是下品尋思、上品尋思,觀所取空,同時有「尋」有「伺」。「煖」與「頂」就「有尋有伺」,講明有尋求,觀所取空的時候,一定要用邏輯這樣觀下去。
*「四尋思」
只是唯識宗修的,其他的人是不修四尋思,雖不要這四種,但仍然是尋思,不是尋思那四種東西。觀所取的東西不外四種東西:
1-「名」,即是概念,我們所見的A,你以為是真是A嗎?是我的概念裏面的A而已!這個只是A反映進我處的概念而已。當A肚子痛的時候我是不會痛的,如果我觀到的A,真是那個A,A肚痛的時候,我就應該也痛一份!但我不痛的。
*我們所見的東西,其實就是「名」來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都是一堆概念來的而已!這就叫做「名尋思」。在那個「名」裏面尋思,尋思世界上的東西都有名。
2-「事」就是事實,名稱是用來表示事實的,譬如我說「桂先生」,這個名是有一個「桂先生」的事實在這裡的,叫做「事」。名是有所代表的,是有「事」的。
*「事」,我們不能夠直接把足到的,我們能把足得到的是「名」而已,那些「事」反映進我們的智慧裏面,我們就叫它做「名」。
*「事」是不是一樣的?名只是「名」;事只是「事」,大家有一個公約,約定這個名就代表這種「事」,譬如我們說「牛」,我們就知道代表代表一隻有角、有蹄的傢伙,那些叫做「事」。「名」不是等於「事」。

*「名」只是「名」,「事」只是「事」。即是說,我們的概念只是我們的概念,這個真實的世界才是真實世界。我們不要以為我的主觀覺得的世界,就是客觀的世界。是各不相同的。
3-「名」之中有兩種東西,「事」之中都有那兩種東西,一種叫做「自性」。「自性」即是本質,每一種東西,每一種「事」都有它的本質。每一種「名」就代表一種「事」,「名」裏面就代表一種「名」裏面所代表的本質,「自性」。
4-凡有本質的東西,就一定有它的屬性,就叫做「差別」,「差別」就當屬性解。
*凡有本質的東西一定有屬性的。粉刷是有本質的,屬性是可以用來擦東西的。櫃有本質的東西,裝東西就是它的屬性。櫃門就是本質,有顏色的,米色就是它的屬性。
*「名」所代表的有自相、有差別,事實這個世界上的「事」亦有自性,亦有差別,這樣我們就要尋思,「名」始終是名,不是等於「事」;「事」始終是「事」,不是等於「名」。
*再進一步,所謂「名」不過是我們的「識」裏面所覺的一個影子來的,離開我們的影子是不存在的、是空的。「名」就這樣。
*那個「事」就以為是有的,哪個見過真實的「事」?見來見去我們都是「名」。真實的「事」有、無,我們根本就不得而知。我們一定說真是有這樣的事,這是我們的執著,所以「事」亦是空的。
*「名」與「事」既然是空的,「名」的自性也是空,「名」的差別也是空,一切所取的「名」、「事」、「自性」、「差別」都是空的,就叫做「所取空」。
*這樣想的時候,全部應用邏輯的,全部要用思想的,全部要用概念的,這些就叫做「尋思」,所以它是「有尋有伺的三摩地」。上品尋思,下品尋思都是「有尋有伺」,一到「忍位」就不叫做「尋思」,已經現量,如實智。由有如實智,「忍」與「世第一法」,所起的就不止有「尋思」,還有「如實智」,用如實智來了解四種境:「名、事、自性、差別」這四種東西都是空。
*「有尋有伺三摩地」就是「煖、頂」。

庚二、釋無尋唯伺三摩地
「若有伺察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
*如果觀到純熟,入「忍」與「世第一法」這兩個階段就已經很微細,幾乎有得體驗,不多需要靠邏輯。那時只有伺察,就沒有粗的尋思。這樣的止觀就叫做「無尋唯伺三摩地」,這個是「下品如實智」與「上品如實智」。仍然是要靠世間的邏輯,完全不要用邏輯,就「無尋無伺」。

庚三、釋無尋無伺相
「若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總法」指最高級的「總法」,指真如。緣真如來修止觀,即是在止觀雙運裏面證到真如,「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不須要用邏輯「尋伺」,完全是現量體驗到的。由初地一路到第十地,十地觀如。

丁七、止舉捨相門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止相?云何舉相?云何捨相?」
*「相」即是方式,修的時候用三種不同的方式:
1-「止相」即是停止它,你的心亂想東西的時候停止它,不要想。你的心太高興的時候停止它。
2-「舉相」,當你昏昏欲睡的時候,舉起你的心來思考。
3-「捨相」,順其自然,既不是止,亦不特別「舉」它。
*三種不同的方式循環運用,這樣修定就會成功的。

己一、答「止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時,諸可厭法作意及彼無間心作意,是名止相」。
*「若心掉舉」,「掉」即是突然;「舉」,心舉起上來,壓不住。
*「恐掉舉」,或者你已經到家些了,不大掉舉,恐怕快要掉舉的時候,那時你就要想什麼?
*「可厭法作意」,你可以想一些討厭的東西。怎樣叫做「可厭法」?例如人是會死的,人是無常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現在不修,將來死的時候就會悔之莫及的,死的時候是怎樣可怕的,這些東西都是可怕的,人生也少不免。想一下這些問題,那些「可厭法」。「作意」者,去想,想那些「可厭的法」,這樣刺激你,令你不要胡思亂想,這樣你的心就再又冷靜。
*「及彼無間心」,前一個剎那想「可厭」的東西,譬如想人死、屍體那些,第二個剎那想回前剎那的東西,跟著後一剎那再想死屍,再後一剎那就無間心,即是前一念的無間的心,想回前一念的心的作意,就是停止的方式。

「若心沈沒或恐沈沒時,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舉相。」
*「若心沈沒時」,心好像硬是向下墜那樣的,恐怕我就快要睡著,快要「沈沒」的時候,想值得歡喜的東西,譬如想什麼?月光很美麗的、佛像的佛很美麗的、蓮花很好的、極樂世界如何美麗。「可欣法」,值得你歡喜的,想那些那樣的。「作意」即是想。
*「彼心相作意」,「心相」就是影子,將那個影子一路跟著想,這就叫做「舉相」。

己三、答捨相
「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觀道,或於雙運轉道,二隨煩惱所染污時,諸無功用作意,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是名捨相。」
*「若於一向止道」,「一向」即只是,當你只是修止不修觀的時候,譬如修一個鐘頭,一小時我都不修觀的,只是修止的,「一向」者,即是這段時間只是修止。
*「或一向觀道」,即是這段時間只是修觀的。
*「或於雙運轉道」,或者止觀雙運修。
*當你這樣修,「二隨煩惱」,即是惛沉與掉舉這兩種,都是次一等的煩惱。「隨煩惱」即是次級、次等的煩惱,不是很厲害,但是都是煩惱。
*被惛沉與掉舉的兩種煩惱,本來心是乾乾淨淨的,被它染污的時候,你就怎樣?「無功用」,不加功,順其自然。
*「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任運」就是自然,由它自然,看著它,看它怎樣,如果它不太過就由它一路順下去。太過的時候就拉正它,這就叫做「捨相」。

丁十二、知法知義
*「法」者,經論裏面的那些文字句語。
*「義」者,那些文字句語所講的那些道理。
*修止觀一定要知法又要知義的。

戊一、先說明知法知義
己一、約所知明知法知義
庚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知法?云何知義呢?」
*世尊啊!一個修止與修觀的菩薩,應該要了解那些經論裏面的字句,與那些字句裏面所講的道理。
*「云何知法?」怎樣去了解那些「法」呢?
*「云何知義」?又怎樣去了解經論中裡面所講的道理呢?

庚二、佛答
申一、明知法
壬一、標章舉數
*什麼叫做「標章舉數」?「章」是指出這一段主要的主題;舉數,主題裏面包含多少種東西?「章」者,指主題,「標」就是舉,舉出主題出來。同時把主題裏面所包含多少東西,排列出來。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彼諸菩薩,由五種相了知於法」。
*從五方面去了解那些經論的文字、文句。

壬二、依數列明
一者、知名;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別;五者知總。
*「一者、知名」,了解那個名。
*「二者、知句」,由積名而成句,經論裡面每一句的意義要懂。
*「三者、知文」,「文」就是字母,字母組織成那些名。
*「四者、知別」,即是每一段,每一個小節叫做「別」,讀一段經論的時候,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個各別、各別要了解。
*「(五者、知總」,整段合起來,總合的意義到底講什麼?
*譬如《法華經》,全本經講什麼?「開權顯實」四個字而已。

壬三、次第別釋
「云何知名?謂於一切染淨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設。」
*怎樣叫做「知名」?如何去「知名」?就是,「於一切染淨法中」,「法」即是東西,世界上的東西有些是染污性的,怎樣叫做染污?引我們走入迷途的,不能夠令我們解決人生問題,就叫做「染污性」。清淨的,能夠令我們證涅槃的,又令我們無罪的。
*世界上的一切東西,不外就是染污與清淨。染污與清淨的東西之中,我們要用名稱來代表它的。

*所立的自性,能夠代表那個「自性」的,就叫做名。例如涅槃,是清淨的法,涅槃不過是一個名而已。涅槃,就不能夠等於證到涅槃,這個涅槃,不過就是所證到的涅槃的那個名而已。如果我們說那個名,即是證得涅槃,我們講一聲涅槃,我們就證得涅槃,所以名只是名,事實還事實。
*染淨法之中,我們用智慧去看那些事情裡面,我們就知道很多的本身,這個「自性」這裡不是當本質解,是事實的本身。例如「涅槃」這個是名,所證到的涅槃就是自性,涅槃的自性。
*譬如殺生,殺生這一件事實的本身,就是殺生的自性,現在用「殺生」,來稱呼那件事實的名稱。
*「名」就是要來表示事實的,表示那個自性的。想有「名」,就一定要先有概念,然後才有名,所以我們人類了不起,就在人類曉得有「名」。有「名」就可以發明出很多東西。

想假施設
*「名」是怎樣得來的?「想」。想的定義,取像。怎樣取像?當我們見到一種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把那個相貌,把那個形狀,抽進我們的心裏面,我們的心裏面就起了一個影子。把那種形象抽進來的那種力量,那種作用,叫做「取像」。
*因為「想」清楚,然後就有語言。如果沒有「想」,就不可能有語言。簡單的想,老鼠都有「想」,但是老鼠的「想」很矇昧的,只是知道這裏有得吃,那裏沒有得食,只是這麼簡單。
*人類知道,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惡的。人類知道什麼叫做美,什麼叫做醜,人類知道很多東西的。哪些是染污的,哪些是清淨的,完全是靠「想」,取像作用,一取了像之後,我們就會安些名稱。
*人類是靠那些「想」來到假定它叫做什麼名,「施設」即是說,用想來說出這個「名」來的。
*何解要用「想」假施設?施設就施設,為什麼是假的?凡是施設的東西都是假的。
*「名」就一定有實,但不是事實,「名」與「實」都是什麼?約定俗成。大家在社會上約定,這個字就代表某種東西,一約定之後,習俗就成了。約定俗成都是我們用「想」的力量來假定的,一切染淨法中,我們所講的、所立的自性、事實,用我們「想」的力來假定它叫做什麼名,這樣叫做「名」。

云何為句?謂即於彼名聚集中,能隨宣說諸染淨義,依持建立。
*什麼叫做「句」呢?就是於那些「名」整到一堆,即是幾個字串成一堆,譬如「我」是一個名,「吃」也是一個名,「飯」也是一個名,三個名聚集到一起。有一個是主詞,有一個是動詞,有一個是賓詞之類,然後才行的。
*聚集之後,能夠跟著說出,屬於染污的意義與清淨的意義。譬如說「我念佛」,三個「名」聚集,就能夠說出清淨的意義。「念佛」,是清淨的。譬如說「我殺人」,染污義。
*這些「染淨義」要靠什麼?「依持建立」,要依據一句一句,依據那些句子然後才表示得到的,每一個句子能夠抓住它的意義。譬如「我念佛」這一句句子,我想講給別人知「我念佛」!依靠這個句子,然後才講得出來,就叫做「依」。
*「持」,「我念佛」這一句話能夠保持「我去念佛」那種意義的。
*「建立」,就是說出來,依靠它保持這種意義,就說出來給別人知。
*這樣整句意義,什麼叫做「句子」呢?所謂「句子」就是把若干的「名」聚在一起,聚在一起之後就能夠說得出那些染污的事實與清淨的事實,說出來給別人知道的,這樣就叫做「句」。

云何為文?謂即彼二所依止字。
*「什麼叫做「文」呢?這個字母,那兩種「名」與「句」,所謂「名」與「句」所依據的字母。

云何於彼各別了知?謂由各別所緣作意。
*「云何於彼各別了知?」對於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各別去了解,「緣」就是去了解,「作意」就是那個心的活動去了解。

云何於彼總合了知?謂由總合所緣作意。
*怎樣叫做知道那些經論裏面的每一段每一章的總合的意義呢?即是由於我們能夠把整段經裏面的很多句的意義總合一起去了解。

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為知法。
這樣,好像上文那樣,又「知名」、又「知句」、又「知文」、又「知別」又、「知總」,總合為一種,我們就叫做「知法」。

「如是名為菩薩知法」
*那個菩薩能夠這樣做,就說他「知法」。

辛二、知義
壬一、約十義以明知義
壬二、約五義以釋知義
壬三,約四義以明知義
壬四、約三義以釋知義。

壬一、約十義以明知義
癸一、標章舉數
癸二、依數列明
癸三、次第別釋
癸四、總結十義。

癸一、標章舉數
善男子!彼諸菩薩,由十種相了知於義:
*善男子!那些修止觀的菩薩,從十方面去了解義理。

癸二、依數列明
一者、知盡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義;四者、知所取義;五者、知建立義;六者、知受用義;七者、知顛倒義;八者、知無倒義;九者、知雜染義;十者、知清淨義。
1-「盡所有性」,廣義來講,宇宙萬有裏面,各種事事物物的種種類類,盡其所有不過如此,就是這麼多。
*例如佛家,把世界上一切的事物分做什麼?分為有為法與無為法兩種,這兩種東西盡其所有都在這裡。「有為法」等於現在的人所謂的「現象界」。「無為法」等於現代的人所謂的「本體」、宇宙本體。
*將有為法、將現象界分做五類,所謂「色、受、想、行、識」。這五種東西把整個現象界,盡其所有都包括。
*狹義,指現象界,廣義就連本體都包括在內的。
*學修禪定的人,對於現象界的情況要了解。
*了解整個各部門學問的狀況,要知道概況。所有世界上一切學問,都要知道概況,而你自己本身要有一項專長。
*自己那門要懂,又要深切,別的東西不用全部懂的,怎樣懂?了解那些專家的報告就可以。曉得利用《百科全書》就可以。

*自己專門做這件事,自己就要是專家,如果你別的東西不識,就看專家的報告,專家的報告怎樣看得到?《簡明大英百科全書》,20冊。

2-「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是各別事物的種類,「如所有性」是各類事物的本質與性能。「盡所有性」就指量的,「如所有性」就指質的。凡一種事物都有量、有質的。
*「如所有性」,如其所有之性,這個是指「質」的方面。
3-能取義,「取」就是了解,能夠了解東西的主體。
4-「所取義,我們所了解的東西。
5-建立義,「建立」者指這個世界,「建立」就當承托起,現在叫做自然界,或者叫做地球,。
6-「受用義」,「受用」即是享受,「受」即是享受、感受,「用」者,我們享用。
7-「知顛倒義」,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屬於「顛倒」的,就是邪的,不正的。
8-「知無倒義」,「無倒」即是無顛倒,不顛倒的東西。
9-「知雜染義」,雜染即是有漏的,有煩惱的。
10-「知清淨義。」知無漏的,無煩惱的。
了解這十種東西,就叫做「知義」。

癸三、次第別釋
子一、釋「盡所有性」
子二、釋「如所有性」
子三、釋能取義。
子四、釋所取義。
子五、釋建立義。
子六、釋受用義。
子七、釋顛倒義。
子八、釋無倒義。
子九、釋雜染義。
子十、釋清淨義。

丑一、正釋
「善男子!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盡所有性。」
*善男子!什麼叫做「盡所有性」呢?即是所有那些有漏的法與無漏的法之中,有很多種類的,「品別」即是種類,「邊際」,界限。所有各類都有它自己的界限,一類一類有固定的界線的,這就叫做「盡所有性」。

丑二、指事類釋
「指事」即是等於舉例。「類釋」即是類推的解釋,舉例來作一個類推的解釋。
「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如是一切。」
*例如,把有為法分作五類,叫做「五蘊」,「蘊」只有五個數目而已,「五數的蘊」,就是「盡所有性」。
*「六數內處」,把我們人身裏面的一切感官與我們的身體裏面作分類,就分作「六處」。「眼根處」、「耳根處」、「鼻根處」、「舌根處」、「身根處」,都是物質的。還有一個「意根處」是精神的。把我們人身的生命的內部分為六類,叫做「內六處」。「內六處」,就把我們的身體裏面的盡其所有完全講,所以就屬於「盡所有性」。
*「六外處」,眾生身外面的東西又有六種,「眼根」所對的顏色,「色處」;「聲處」,「耳根」所對的「聲處」;「鼻根」所對的「香處」;「味處」,「舌根」所對的味道;「觸處」,我們的「身根」所接觸的那個「觸處」。「意根」所對的「法處」;「法處」即是一切事物,我們的心什麼事物都可以了解的,「法」即是事物,叫做「六外處」。
*又十八界,又六界等等,有很多分類。
*例如講「識」,講「識」就有八個。講「心所」就有五十一個,這些都是盡所有性。
*如是一切,諸如此類,如是等類。

子二、釋「如所有性」
丑一、略釋
「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
*「如所有性」,就是一切雜染與清淨的事物中,所有的真實事理。「真如」者,真實道理。這個「真如」是廣義,真實道理有七種。這就是我所講這裡的「如所有性」。

此復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
*現在「如所有性」即是七種真如,就是廣義。廣義的七種真如之中,只有第二種才是真正的真如,其餘六種都是假名的「真如」。「真如」有三個意義,第一、各類事物的本質與性能;第二、「七真如」;第三、最狹義的就是「七真如」之中的第二個真如。

丑二、廣釋七如
寅一、標章舉數
寅二、次第解釋
寅三、約四平等屬當真如
「約」就是依據,四種平等,「屬當」,分配七種真如處,即是每一個「平等」都依據一、兩種真如來講的。

寅一、標章舉數
「此復七種」
*這個真如又分為七種。

寅二、次第解釋
卯一、「流轉真如」
卯二、「相真如」
卯三、「了別真如」
卯四、「安立真如」
卯五、「邪行真如」
卯六、「清淨真如」
卯七、「正行真如」

卯一、「流轉真如」
「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
*「流轉真如」,廣義的真如,真實的道理。什麼叫做「流轉」?前因就產生後果,「果」又是「因」,又產生第三個「果」,「果」又是「因」,又產生第四個「果」,如是一路「因」、「果」無窮,這樣的情況就叫做「流轉」。「流」即好像水的河流那樣連續,「轉」者,不斷轉變的。
*何解「流轉」是真如?現象界的東西,都是有「因」然後才產生「果」的,世界上每一種東西都是「果」來的,這樣「果」之前一定有「因」,「因」之前又有「因」。「果」又做「因」變有「果」,「果」又有「果」,任何東西都是這樣。這種因果流轉的道理,是一種真實的道理。即是因果流轉這種道理,就叫做「流轉真如」。這個不是宇宙本體,這個不是真正的真如。
*「謂一切行」,「行」,名詞,指有為法,指現象界。「一切行」即是一切現象。
*「無先後性」,沒有什麼東西說它是最先,沒有什麼東西說它是最後,先又有先,後又有後的。一切行都無先後性的情況,諸行流轉無始無終,此道理就名叫做「流轉真如」。

卯二、「相真如」
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
*「相」指實相,即是宇宙的本體。什麼叫做「實相真如」呢?一切事物,不論它有為法、無為法,都是「補特伽羅無我」,「補特伽羅」即是眾生,沒有一個眾生的「我」,「我」就是指靈魂,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的,一切眾生都沒有眾生的靈魂、「我」。
*一切眾生無我,何解叫做「實相」呢?我們想證得真如,就要用我們的智慧去了解一切眾生都是沒有那個永恆主宰的「我」的,沒有那個主人翁的。在靜坐的時候,觀一切眾生都是「五蘊和合」而已,「五蘊」中每一「蘊」亦是由眾緣和合而生的,由眾緣和合而生某一「蘊」,由「五蘊和合」而產生這個會活動的假生命體。這個生命體當「五蘊」和合的時候就存在,「五蘊」散壞的時候就滅亡,並沒有一個主體的主人翁,並沒有所謂「靈魂」,所謂「我」。
*修這種觀的時候,再不執著有那個「我」,一切法都無那個「我」的,是幻的。這樣修得多,突然我的概念全部沉沒,就好像那個「我」不可得那樣,找那個「我」是找不到的,這種觀所揭露出來的實性。這是人身的實體、實性,所以叫做「補特伽羅無我性」。這個就是唯識宗的解法。
第二個解,「性」當狀況,一切東西都沒有一個「補特伽羅」那個「我」的,這種狀況就叫做真如。
*用「補特伽羅無我」的這種觀,用這種觀撇除一切我執,一切我執都沉沒的時候,當下所了解、所領略到的那種狀況,那種狀況就是真如所顯現出來的,那個就是真如實性。
*如果小乘的人就只是證得「補特伽羅無我性」;如果大乘就不止「補特伽羅無我」,「補特伽羅」是眾生。一切事物,死物都無我的,太陽亦無我;地球亦無我,整個太陽系無我,凡有所說的東西都無我的,一切法都無有那個「我」的。修這種觀,一切法都無有我,「無我」就即是空。一切法都空的,連「一切法空」這句話都是空的,當下所有的概念全部沉沒,全部沉沒的時候,那時所顯露的狀況就是真如,這個就是宇宙本體。
*大乘的人就兩種都了解的,「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其實「法無我」就包括「補特伽羅無我」。小乘的人就只是證得「補特伽羅無我」,就會成阿羅漢,不用證得法無我的,所以,那些羅漢仍然有法執的。法執阻礙你得大菩提,不會阻礙你得無餘涅槃的。
*「相真如」,就是真正狹義的嚴格的真如。要一切法都無那個「補特伽羅」的「我」的這種智慧,這種觀的智慧排除一切執著而揭露、顯露出真如實體來的,所顯露出來的真如實體,就叫做「性」,叫做「無我」的「性」。「法無我」的觀所顯露出來的「法無我性」,這種東西才是真正的真如。

卯三、了別真如
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
「*了別真如」,「了」就是明了,「別」就是辨別,能夠明了辨別東西的,就是我們的「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這八個「識」。
*「了別」者,即是八個「識」,一說八個「識」就包括心所在內。即是我們的那些心與心所,亦即是唯識裏面的那個「識」,這樣照《解深密經》的講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我們的「識」所變的,「唯有識」而已。
*「了別真如」就指一切事物都是由我們的「了別識」所變現出來的,即是這種唯識的道理,都是真理來的。
*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只有「識」變現出來的,那個本質是空的,只有「識」是不空,即是站在世俗諦來講。「識性」、「性」即是體,一切事物都是「識體」顯現出來的;唯識的道理又叫做真如,這個都是廣義的真如。

卯四、「安立真如」
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
*安立這個世界是苦的,這個世界是苦的,這是真實的道理來的,這叫做「苦諦」。這個我們的世界與我們的人生都是苦的,這句話是真諦,是真實道理。於是佛就安立出這個「苦諦」出來。
*苦的世界以及苦的人生是怎樣來的呢?是由於有某種力量招集出來。哪種力量招集呢?一種就是有貪、嗔、癡等的這些煩惱,因為有這些煩惱驅使我們作那些業,作那些有漏的業,有漏的善業,或者不善業,作那些有漏的善業,就得到人天的樂果。作了有漏的惡業,就有地獄、餓鬼、畜生的苦果。這樣,這些煩惱與業兩種東西都能夠招集出苦的人生、苦的世界出來的。招集苦的人生、苦的世界,這種道理是真真確確的,叫做「集諦」。本來沒有「集諦」這個字的,佛就安立「集諦」這個這樣的名言、概念出來。
*人生既然是苦,世界既然是苦,我們到底想追求一個永恆的、不苦的人生,永恆的、不苦的世界,是否可能呢?有的,這個叫做「滅諦」,「滅」者,苦的人生的「果」滅,造成「苦」的煩惱,招集「苦」的煩惱與業都滅。即是「苦」的「因」亦滅,「苦」的「果」亦滅,那種永恆的生命與世界,永恆的存在,就叫做「滅」。眾苦皆滅的狀況,就叫做「涅槃」,這個涅槃是有的!真的、實的、是有的,叫做「滅諦」。
*想證得「滅諦」,要修道的。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修「八正道」,「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實踐都圓滿,就可以證到「滅諦」。
*「道」即是路也,這條道通到涅槃的。於是,本來沒有「道諦」的名稱,佛就安立出這些名稱出來。
*於是佛一出世為眾生說法,就安立出「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種道理。這樣即是「四諦」都是安立的,這裏的所謂「安立真如」是指什麼?是指「苦諦」。

卯五、邪行真如
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
*由煩惱而引起那些有漏的行為,這些叫做「邪行」。

卯六、清淨真如
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
*最清淨莫如涅槃,涅槃是要用什麼而得?用無漏的智慧,無漏的智慧具有無上的揀擇力。「擇」者當判斷,有無上的判斷力的,用無漏智慧力揀擇,證得眾苦皆滅的情景。用無漏智慧的抉擇力,所得到的「滅」,叫做「擇滅」。
*諸滅聖諦;「諸」,涅槃有很多種。「滅」有很多種「滅」。
普通來講「滅」有兩種,都是能夠由涅槃所顯現出來的,一種叫做「擇滅」,一種叫做「非擇滅」。「擇」者,無漏智慧的抉擇力叫做「擇」,由我們無漏智慧的抉擇力所體驗到、所證得的「滅」,叫做「擇滅」。我們所謂證得涅槃,就指這個「擇滅」。
*但「擇滅」有很多,不是一個,用無漏智慧的揀擇力斷除一分煩惱,就證多一分「滅」。斷除兩分煩惱,就證多兩分「滅」。所以「擇滅」是多抑或一的,古來是產生很多爭論,我們姑且不要理它一還是多,只要知道,用無漏的智慧所證得的滅叫做「擇滅」。
*還有一種叫做「非擇滅」,不是要靠無漏智的,它自然就沒有,自然得到這種「滅」。何解呢?例如已經見道,就不會再在地獄、餓鬼、畜生這三惡道處輪迴。即是說,雖然具備入地獄、餓鬼、畜生的可能,但是這種可能性已經滅,不是靠某種力量令它滅,而是因為你已經見道,自然那三種東西自然就滅,是「非擇滅」,不是由揀擇力所得的「滅」。
*又例如證阿羅漢果,證到「擇滅」的涅槃,自然三界流轉你不會入,三界流轉都「非擇滅」,自然滅了。
*即是講一個譬喻,好像你今世已經過80歲,夭折、短命對你來講自然就滅了。今年都80歲,你還會短命嗎?所以「短命」對於你來講就是自然就滅。
*譬喻,你已經賺到大把錢,銀行替你存在那裏,只要那個國家不滅亡,自然每個月支錢給你,不會餓死,即是餓死這回事對你來講就是「非擇滅」。
*「滅」就有兩種,涅槃就是指「擇滅」,「滅諦」。然則「滅諦」,有「擇滅」、有「非擇滅」。但是一得到「擇滅」,自然就有「非擇滅」。

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
*「道諦」,小乘就是「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三十七菩提分法」;大乘就包括「六度」、「四攝」,所應修的道。「道」是正行,所以叫做「正行真如」。
*廣義的真如就有七種,狹義的真如只有第二種「相真如」。

寅三、約四平等屬當真如
*依據佛所講的四種平等,明明眾生什麼都是不平等的,為何佛一定講四種平等呢?
*「平等」,是從某個角度講「平等」,就不是什麼都是平等。依據「七真如」中某種真如的某個角度來講,就分四段。

卯一、由三如故有情平等
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
*「有情」即是眾生,在佛經裏面講一切眾生平等,這是就什麼來講?依據三種真如來講,說一切眾生平等。

卯二、由二如故諸法平等
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
*在佛經裏面時時講,一切諸法都是平等的,是依據什麼講?是依據兩個真如來講。

卯三,由一如故三乘菩提平等平等
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
*佛經裏面,聲聞、獨覺、菩薩,所證的真理都是平等的,這句是講什麼?依據其中一個真如來講的,說佛三乘的人所證得的境界平等而已,所證得的菩提是平等而已,其實不是平等的,是從某個角度來講說它平等的。

卯四、由一如故止觀所證的智慧平等
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依據七個真如之中,其中一種真如,就說修止與修觀都是能夠得到智慧的,得到無漏智慧的。依據其中一個真如來這樣講的,其實是止是止,觀是觀的。

卯一、由三如故有情平等
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
*佛講一切眾生平等,是依據這三個真如來講的,哪三個真如?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
*「有情」,有三個不同的定義:
1-由佛計起乃至到一切眾生都叫做「有情」,最廣義。
2-除佛之外,一切菩薩與一切眾生都叫做「有情」。
3-除了聖人之外,其他的眾生都叫做「有情」,即是小乘初果以上、大乘初地菩薩以上,都不當「有情」,其餘那些小乘未證果的,大乘的未入初地的,這些就叫做「有情」。即是迷的就叫做「有情」,悟的就不是「有情」。
*這裡的「有情」只指那些迷的眾生,聖人就不計數。
*應該知道這裡,即是七種真如之中流轉真如。「流轉」者,即是生死輪迴,諸行流轉,證阿羅漢就無流轉,所以就一定不包括羅漢。
*佛包不包括呢?佛是大乘的,照理如果流轉只是迷界的流轉,佛就不包括。但是,佛乘願再來,他再入生死,仍然是流轉的,不過他不是迷的流轉而已,都可以計算在內都可以的。「流轉」應該是指迷界的流轉,「有情」就是指那些迷的眾生。由於「流轉真如」,在迷界的生死輪迴,不論貧富壽夭,個個都正在輪迴,所以就平等。
*「安立真如」,即是「苦諦」,個個都正在受苦的。
*「邪行真如」,有「集諦」,個個都有煩惱與業,迷界眾生都有的。
*一切眾生都有這三種東西,一切眾生平等,除了那些聖人之外,個個平等。佛經裏面說「一切眾生平等」者,都是依據這三種真如。這三個真如都是迷界眾生共有。

卯二、由二如故諸法平等
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
*「法」即事物、東西,不止眾生平等,一切東西都平等,是依據哪兩個真如?由相真如、了別真如。
*「相」即實相,什麼眾生,蛇、蟲、鼠、蟻、乃至到佛,他的本體都是真如,這樣佛與老鼠都平等,大家都是真如顯現的。
*「了別真如」,「了別」即是「識」,唯識,佛亦是「識」所變,老鼠、蛇、蟲、鼠、蟻也是「識」所變的,由唯識與實真如兩方面來講,就說一切諸法都平等。不止一切眾生平等,一切事物都是平等。

卯三、由一如故三乘菩提平等平等
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
*「清淨真如」即是涅槃,三乘聖人都證到涅槃,由這一點來講,我們就說「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與佛所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是平等,大家都是證「擇滅涅槃」。「擇滅涅槃」又叫做「擇滅真如」,三乘共有的,沒有分大、小乘,不過就是由這一點來講,大家都證涅槃,佛與羅漢是平等。

卯四、由一如故止觀所證的智慧平等
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由正行真如故」,即是修「八正道」等等,裏面就包括止觀,由於正行的緣故,不論大、小乘都是要聽佛所說的正法。個個都是修止觀,由觀各別的法而進為修觀總法,最後觀到極高的總法,就是真如。
*觀總的境界就是真如,由殊勝的「奢摩他」與殊勝的「毘缽舍那」。「所攝受」,即是引生的智慧,要用兩種力量合力才能引到。對於引生的無漏智慧,止與觀兩種都能夠各盡所能,都是有平等的力量的,叫做「平等平等」。「攝受」即是「引生」。

子三、釋能取義
能取義者,謂內五色處、若心、意、識及諸心法。
*能取,「取」即是了解與接受。生活不能夠離開兩種東西,第一,不能夠離開能取,第二,不能夠離開所取的東西。離開能取,就變成麻木。離開「所取」的東西,就變成沒有世界。
*什麼叫做「能取」呢?謂內五色處。什麼叫做「內五色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就是屬「內」。「色」,物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都是物質造成的。
*「眼根」即是視覺神經,是物質來的;「耳根」就是聽覺神經,也是物質來的;在身內的,五種物質所造成的。
*「處」,即是「十二處」中,那五個「處」,五個物質「處」。
*「若心、意、識」,「若」就是或、與及。「心、意、識」,「心」,即是「集起」。每一個眾生都有八個「識」,八個「識」都有集起的作用。何解說八個「識」都有集起的作用呢?「集」即是積集,「起」就是生起。
*集起,每一個「識」都能夠積集種子,怎樣叫做積集種子?譬如「眼識」起的時候,即刻將「眼識」的勢力熏入去,打進去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裏面,成為一種資料。第二次起的時候,這種資料就成為一種功能,生起下一次的「眼識」。
*當「眼識」一起的時候,即刻打一種力量進去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裏面,就成為一種力,一種潛伏的功能,將來會再生起作用,那些叫做「種子」。「潛」者就是隱藏,「能」者,能力,或者能量。
*「眼識」一起的時候,是一種力量來的,或者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一起,即刻打進去「阿賴耶識」裏面,成為一種潛伏的能力,將來一有機會又再爆發,起作用,這種能力就叫做「種子」。
*它每一個「識」一起,它都可以積集這些種子在我的「第八阿賴耶識」裏面的,一有機會,這些種子又馬上再爆發成為現行。
*怎樣叫做「現行」?「現」者,顯現,「行」者活動,成為一種顯現的活動,而且是現實的,一種現實的活動。
*積集種子,這種種子一有機會,就會生起現行。
*八個「識」都有集起的作用,廣義的。雖然都有集起的作用,但是有大、有小的不同。
*怎樣不同?當「眼識」起的時候,即刻能夠積集「眼識」的種子,藏在「阿賴耶識」裏面,積集它自己。將來生起現行,就是生起它自己的現行,範圍很窄。
*「耳識」起的時候馬上又積集一個「耳識」的種子,將來這個「耳識」的種子又生起「耳識」的現行。「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末那識」都是如此,各人積集自己的種子,各人再生起自己的現行。那個範圍很窄的。

*但是「第八阿賴耶識」就不同,那些人個個積「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每一個「識」都把種子堆入去它那裏,載住所有的種子,等種子有機會就各自生起現行。
*它自己有自己的種子,「第八識」每一剎那積集它自己的種子,每第二個剎那就生起它自己的第二個現行,不斷的,「第八識」的集起作用就特別不同。
*八個「識」都可以叫做「心」,但是如果是特殊一些,真正可以叫做「心」,就只是「第八阿賴耶識」而已,其他七個都姑且叫做「心」。有時「心」是指真如,要看看上下文。

*「意」,心的趨向就叫做「意」,八個「識」都有趨向的。*「意」者,思量,
1-「眼識」都會思量,看東西的時候它就是思量那件東西。
2-「耳識」聆聽的時候,一樣會思量〔聲音〕的。
3-「鼻識」嗅到香臭一樣會思量。
4-「舌識」鹹、酸、苦、辣,會思量的。
5-「身識」觸覺,有思量的。
6-「第六意識」就更加會思想。
7-「第七末那識」,整天思量著那個「我」。
8-「第八阿賴耶識」都有思量的,八個「識」都可以叫做「意」。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感覺就強,思量就不強。
*意識,思量最強,但是會斷。
*「第七末那識」強不強?強!整日想著那個「我」的,不肯放過的,所以它強得來專一,「意識」沒有這麼專一。「第六意識」會停的,「末那識」不停的。由無始以來到現在都未停過,將來直至成佛都不停。所以強又連續不斷的,只有「第七末那識」。
*「第八阿賴耶識」麻麻木木的,是機械來的,像電腦那樣的。雖然不斷,但是它不夠清楚亦不夠強。
*普通來講八個「識」都可以叫做「意」,特殊的來講就只有「第七末那識」叫做「意」。

*「識」,八個「識」都叫做「識」,特別來講「六識」就是「識」,認識力特別強的。
*結論,普通來講八個「識」都叫做「心」,八個「識」都叫做「意」,八個「識」都叫做「識」。如果特殊來講就「第八識」名為「心」,「第七識」就名為「意」;「前六識」就名為「識」。這樣「心」、「意」、「識」,都有能取像的作用的。

「及諸心法」
*「心法」即是指「心所有法」。每一個「識」都有幾個附屬作用,那些叫做「心所」。

所取義者,謂外六處。又能取義,亦所取義。
*「十二處」,將宇宙萬有作分類就分做十二類,身內、生命以內就「六處」,生命以外的就統統叫做「外六處」。
*「外六處」,「色處」,顏色。耳聽得到的那些聲浪就叫做「聲處」。鼻嗅得到的香臭就叫做「香處」。味,所嚐得到的,就叫做「味處」。身所接觸得到的,叫做「觸處」。所謂物質世界的表面,「色、聲、香、味、觸」而已。「法處」即是「第六意識」所了解到的宇宙萬有的一切東西。即是除了「色、聲、香、味、觸」以外,其它一切東西都叫做「法」,連到科學家的那些方程式通通是「法處」。原子、電子、質子通通都是「法處」。這樣「六處」就是整個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都包括。
*「所取義者」,應該是物質世界,何解連精神世界都包括?「又能取義,亦所取義。」能取的東西是什麼?八個「識」與那些「心所」,與那「五根」就是「能取」東西。當我們現在說,「眼、耳、鼻、舌、身、意」是能取的時候,它是不是變了做「所取」?「能取」一定是「所取」。
*譬如這樣說:我有個心的!我的心是能夠了解東西的!了解就是取、能取,即是說我的「心」是能取。當我說我的心是能取的時候,是不是那個「心」被我取?「能取」一定是「所取」。

建立義者,謂器世界,於中可得建立一切諸有情界。
*「建立」有幾個不同的解法的,第一、解釋、說明,第二、支持。我們人類在這裏活動,地球支持我們,地球又靠什麼支持?依靠太陽的向心力支持我們,太陽系又是由什麼支持?整個銀河系的平衡力支持我們。我們眾生活動必定有個支持我們的世界,指物質世界,物質世界是怎樣的?我有一個解,攝持有情故名建立。
*「攝」即是吸住,我們住在地球上,不會飛去別的星球,攝住。
*「持」者,撐住我們不跌的。
*「有情」即是眾生,攝持那些眾生,所以叫做「建立」。
*「謂器世界」,即是物質世界,又叫做自然界,這個物質世界好像一件器具那樣被我們享受、利用的。
*「於中可得建立一切諸有情界」,於這個物質世界之中可以建立,可以支持起、撐起一切一切的那些「諸有情」,即是那些眾生,「界」即是眾生類。眾生是一類二類的,那些叫做哺乳動物,這些叫做非哺乳動物,這些叫做魚,那些叫做貓,那些叫做狗。界、類。
*物質世界,小,由小講到大,「
*「謂一村田」,印度的地方制度,一條村上面所附屬的那些田,即是一區,即是一個小區域,有「村」、有「田」。
*「若百村田」,大一些就有一百個「村田」,成為一個大的區,好像現在所謂市區。
*「若千村田」,即是現在所謂一個縣。
*「或一大地至海邊際」。如果再闊一些,「一大地」,一幅大陸地,「至海邊」由陸地一路至到海邊。「邊際」,即是界限。
*「此百、此千」,一百個海島,一千幅陸地。
*「若此百千」,整百千,一百個千,即是十萬。
*「或一贍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印度古代的宇宙觀是,一個無量無邊那麼大的一個大虛空裏面,由眾生過去所造的業力,那些業力成熟,激動我們「阿賴耶識」的變起世界的種子。「阿賴耶識」裏面的種子,受業力的衝擊,於是就起現行。「第八識」裏面那些「色、聲、香、味、觸」的種子起現行,而變出有色、有聲、有香、有味、有觸,這個物質世界,外表就「色、聲、香、味、觸」。
*裏面有很多那些微粒子,現在叫做質子,電子,佛家就叫做「極微」,「極微」即是微粒子,屬「法處」,那些微粒子的種子就變起那些微粒子來充實那些物質世界的內部。於是在茫茫太空裏面,就有一個範圍裡面,就現出有「色、聲、香、味、觸」的一團的東西出來。
*一團這樣的東西出來,那些微粒子的種子中,有些就是堅硬性的,叫做「地極微」的種子;有些潤濕性的,叫做「水極微」的種子。「極微」即是微粒子,那些熱性的種子就叫做「火極微」的種子,那些動性的微粒子就叫做「風極微」的種子。
*那些極微粒子分做四大類,所以那些各自對於種子就現起,於是裏面那些堅性的種子,就結成金輪。「輪」者,一團叫做「輪」,一團堅硬的東西。「金輪」下面就有「火輪」,現在地球裏面真是熱的,上面是硬的;「金輪」上面就大地,「地輪」;「地輪」上,有水極微就變做那些水,大洋、大海。最後還有個風輪,即是現在的空氣,大氣包圍著這個世界。
*世界的中間就是一個大高山,下面就直插落去那些水輪、金輪入面,大高山裏面圍繞水,很清澈的水,水還有八重、有七重鐵圍山圍繞著,每個鐵圍山隔著那些中間又有水,七重山外面全部都是大海,叫做鹹海,繞著這個山就叫做「須彌山」。
*妙高山的東面就有幾個大島,就叫做「東勝神洲」,南面的大島,叫做「南贍部洲」,西面的叫做「西牛貨洲」,北邊的叫做「北俱盧洲」,四堆。
*須彌山腳下面,有所謂地獄。
須彌山的腰有四個小世界,每個世界有一個天王在那裏,叫做「四天王天」。日月就在虛空那裏繞須彌山而行。現在科學已經打倒這種講法!我們是應該是服從科學。何解?佛家的講法有很多是因襲印度婆羅門的傳說,與科學不合的我們不妨篩掉它。
*山頂那裡就叫做「三十三天」,即是說它不是一個人統治,是一個董事會,33個人組織。管理這個天的主席就叫做帝釋(Śakra)。
*它們一日等於我們五十年。
*忉利天的,一日約莫等於一百年。
*「夜摩天」,「夜摩天」的天王就是管理地獄的,即是現在叫做閻羅王。
*「兜率天」,是彌勒菩薩在那裏做天王的。
*「化樂天」。
*「他化自在天」,天王是魔王。
*六層欲界天,加上人間、地獄、餓鬼、畜生,叫做「欲界」。
*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每一禪都有幾個「天」。第四禪,叫做「色究竟天」,天王就叫做「大自在天王」,三頭六臂,騎在牛上面。
*四無色界,無物質的。
*在「一贍部洲」,須彌山的南邊的一個大洲,即是等於我們現在的地球。
*或「此百、此千」,一百個「贍部洲」,因為何解?我們一個世界,我們只住一個「贍部洲」而已,另一個世界又有「贍部洲」的,一百個世界就有一百個「贍部洲」。
*「或若此百千」,不要以為我們住的世界這麼小,以百〔計〕、以千〔計〕。
*「或一四大洲」,或一個世界裏面的sumeru山,山的四面有四大洲,一個世界有四大洲。
*「此百、此千、若此百千」,世界有這樣多的。
*一個「須彌樓山」,四個洲就組成一個小世界,有一千,叫做「小千世界」。即是一千個「須彌山」,即是一千個四大洲,好像星羅棋布的虛空裡面。
*「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一個「中千世界」。
*「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一千個「小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就叫做「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亦名叫做「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三千個大千世界,「三千」者,即是將「千」的指數乘以一千次,一千次,乘以三次,三個次方,叫做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就只是得一個釋迦牟尼佛出世,如果是化身佛,就只是一個在「南贍部洲」處出世。如果是報身佛就在「摩醯首羅天」,叫做「毘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就是摩醯首羅天的那個報身佛的化身。
*三千大千世界只有我們有釋迦佛,不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同時、同月、同日見有釋迦牟尼在那裏成佛,同年、同月、同日見到有個毘盧遮那佛,在他「色究竟天」裡面有個報身佛,這些叫做「重重無盡」。
*「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或此拘胝」,「拘胝」即是一億。
*「此千拘胝」,一兆。
*或「百千拘胝」。
*「或此無數」,「無數」是一個名詞,是一個數學的單位。
*數的單位,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拘胝koṭi)、那由他(nayuta),最後一個「無數」叫做「阿僧祇」(asāṃkhya)。
*「無數」是什麼?,兩個解法,一個,「阿僧祇」者,10的51次方。第二個,數不盡的,何須要解?

*或此百、此千,此百無數、此千無數、此百千無數。
*或三千大千世界無數百千微塵量等,這裡當一個數字,「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粒子,「微塵」,每一個世界你說幾多微粒子?「三千大千世界」裏面的「無數百千微塵量」,即是那些極微的「量」等,即是不可計數那樣多的。
*「於十方面無量無數諸器世界」。東、南、西、北就叫做「四方」,加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就叫做「八方」,加上上方、下方就等於十方,十方各有無量無數那麼多的世界。

子六、釋受用義
受用義者,謂我所說諸有情類,為受用故,攝受資具。
*「受用」即是享受,享受那些物質的資具。
*「謂」即就是,就是我所講的那些眾生,為了滿足他享受的緣故。
*「攝受」,積聚很多。「資」者,對我們身心有益的,「具」者,工具。普通佛經裏面所講的「資具」就指十種「資具」:
一、食,我們所食的東西;
二、飲,我們所飲的那些流質的東西;
三、乘,即是車,乘;
四、衣,著的衫;
五、莊嚴具,莊嚴即是裝飾,用來裝飾的;即是戒指、金鏈那些;
六、歌笑舞樂,那些戲子唱歌給你聽,跳舞的給你欣賞,奏音樂給你欣賞;
七、香鬘塗抹,香,印度人就喜歡用那些檀香、沉香那些,將它來研磨,磨到它成粉,塗到身上抹一下,叫做塗香。
*「蔓」就是花蔓,將花整成一串,掛在頸。
*「塗抹」。
八、什物資具,那些雜物。
九、照明,燈。
十、男女受行,即是那些妻妾、奴僕。

子七、釋顛倒義
顛倒義者,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
*什麼叫做「顛倒」?對於無常的東西執著它為「常」,譬如心是無常的,卻執著我們的心是常的,顛倒。
*「彼」當「那些」,那些什麼?「能取等義」,即是上文所講,能取、所取、建立等這些東西。「義」當境界。等這些境界。
*「無常計常」,本來是無常的,執它為「常」。「計」者,執著,計較、執著就起顛倒。怎樣顛倒?顛倒有三重,一種叫做「想倒」,一種叫做「心倒」,一種叫做「見倒」。
*於無常的東西,苦的東西與不淨的東西,及無我的東西,偏偏就生起說它是「常」、說它是「樂」、說它是「我」、說它是「淨」,起分別心,起這種妄想,就叫做「想倒」。
*更於上述倒想,起了妄想,起了顛倒之後,還認為它是對的,執著說自己對,「見」即是見解,執著自己的見解說是好東西,這樣就「見倒」。
*後更於彼所執著中,起貪、癡、惡見等煩惱,叫做「心倒」。執著之後,說自己是了不起!跟著就起貪。
*例如你執著有個天國,就對那個天國起貪,不斷祈禱求天國。
*你執著某一種東西,認為這樣是一條財路,可以發財的,就執著,對於財而起貪、起癡,起這些這樣的煩惱、惡見等,搞到整個心就搗亂,混濁。
*「苦計為樂」,人生是苦的,我們偏偏執著,以為我們的人生是樂。佛家所謂「苦」即是不美滿那樣解,不是說真是好像食苦藥那樣苦的。
*「不淨計淨」,不是很乾淨我們偏偏執著它為淨。
*「無我計我」,本來就沒有一個「我」的,偏偏執著有個「我」,一起執,就起「想倒」、起「心倒」、起「見倒」,這些就叫做顛倒。

子八、釋無倒義
「無倒義者,與上相違。能對治彼,應知其相」。
*「無顛倒」,就與上面的四種顛倒是相反的,「無常」的東西我們知道無常,「苦」的東西我們知道它是苦,「不淨」的東西我們知道它不淨,我們的人生是「無我」,我們就知道是「無我」,這樣就是無倒。不只能夠與它相反而已,還能夠對付它的顛倒見解,我們應該知道,那些無倒的相狀。

子九、雜染
雜染義者,謂三界中三種雜染:一者、煩惱雜染;二者、業雜染;三者、生雜染。
*三界裏面才有雜染,有漏的世界分為三類,一類是欲界,即有男女情慾的,一類是色界,只有物質現象,沒有男女情慾。三,無色界,連物質現象都沒有的。
*這三種都是「世間」,超過這三種,能夠打破這三種的就叫做「出世間」。世間就叫做「有漏」,因為這個世間有煩惱的,「漏」,出世間就無煩惱的。
*有漏又名叫做「雜染」,無漏亦名叫做清淨,何解?有漏即是有煩惱的東西都是不純粹的,「雜」者,即是不純粹,「染」者就是有污點的,就叫做「染」。
*生在世間有「三種雜染」:
1-煩惱雜染,三界眾生都有貪、瞋、癡煩惱的種子,這些種子潛伏在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處,一有機緣它就起作用,現行、活動,就起貪心,起惱怒心,起迷惘的心。即是五十一個心所中的那些「煩惱心所」。
2-業雜染,由煩惱作那些有漏的「業」,有漏的善業、有漏的惡業、有漏的無記業。
3-生雜染,造這些業,感召來世的生命。

清淨義者,謂即如是三種雜染,所有離繫菩提分法。
*清淨,指「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是怎樣的?是「離繫」,「繫」就是束縛,離開束縛的,即是離開被煩惱與業的束縛的那些「菩提分法」。
*「菩提分法」就是指「三十七菩提分法」。
*「離繫」是什麼「離繫」?離開這三種雜染束縛的「菩提分法」。
*「清淨」是指這些,「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些菩提分法。

癸四、總結
「善男子!如是十種,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善男子!以上所講的這十種義,我們應該知道,普遍包括,完全包括,一切的「義」都包括在內。

壬二、約五義
癸一、標章舉數
癸二、問答列名
癸三、次第別釋
癸四、總結五義
癸一、標章舉數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五種義故,名為知義。
*「復次」即是又,善男子!那些修止觀的菩薩,由於他能夠了解那五種「義」,就叫他做「知義」。

癸二、問答列名
子一、問
子二、答
子一、問
何等五義?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義;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於此覺了。
*哪五種「義」呢?
1-遍知事,要了解「事」;世界上各種事實,各種事態,我們要了解。何解要「遍知」?要清清楚楚世間上各種事物,不要籠籠統統。
2-遍知義;這個「義」是指屬性,每一種事體都有它的屬性的,「遍知」它的各種屬性,在佛經裏叫做差別義。
3-遍知因;何解我能夠了解?因為我們有智慧,遍知的「因」。
4-得遍知果;運用我們的智慧得到「果」,了解之後得到「果」。
5-於此覺了;對於以上的東西我們要了解。
*前兩種是「境」,第三種是「行」;後兩種就是「果」。「果」是指證的「果」,「五者、於此覺了」,對於你所證得的「果」你有明了的智慧,這是指你的大菩提。第四種是涅槃果,第五種就是菩提果。

*將宇宙萬有的東西及與我們修行有關的「攝為五種」:
*「義」,所謂「義理」,最緊要十義,十義之中最緊要是「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這兩種,尤其是「如所有性」。

癸一、標章舉數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五種義故,名為知義。」

癸二、問答列明
「何等五義?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義;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於此覺了。」
*是哪「五義」呢?
1-遍知事,「遍知」,即是知道,「遍」者,即是很清楚。總之想學習,就要遍知,徹底知,認識得很清楚,完全的,「遍」含有「盡」、「全」的意思,對於那種東西完全知道,叫做「遍知」。
*我們所應該完全知道的事,即是「苦諦」,世界是苦的,人生是苦的,「苦」有幾多種?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憎怨會苦等等,「苦」有這樣多種苦,知得清清楚楚,對於人生是苦,對於「苦諦」遍知。
*「苦諦」怎樣來的?今世的苦是由前生的煩惱與業招集來的,什麼叫做煩惱呢?煩惱有幾多種?煩惱與業是哪裏來的你要知道。
*煩惱者,內心裏面有一種勢力,發生作用的時候,會搞亂我們的身心的,令到身心惱亂的,這種惡勢力就叫做煩惱,我們要了解,這樣就叫做「遍知」。
*煩惱約略有幾多種?最重要的煩惱是什麼?六種煩惱,第一種「無明」,「癡」,第二種「貪」,第三種「嗔」,第四種「慢」,第五種「疑」;第六種「惡見」,執著這些是我的,那些是你的,「我」是永恆不滅的,或者執著「我」人死如燈滅,根本煩惱要知道。
*煩惱之外,還有隨煩惱要知。
*所應該「遍知」的事。
*「四諦」、「十二因緣」、「五蘊」我們應該要完完全全了解,這樣「遍知」的事,「事」即事體。

第二、凡是有「事」就必定有「義」的。「事」就指那件東西,「義」就指那件東西的屬性,凡是東西一定有屬性的。
*譬如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合起來就結成一個水的分子,這個就是「事」。水的性質、屬性是怎樣?透明與不透明就是屬性,水能夠溶解很多東西,水對於人生很有益的,這些是水的屬性。「義」即是屬性。
*初二是境,是我們了解的對象。
第三、「智」,你了解的東西的「因」,「智因」,即是「因」行,你修行最緊要靠「智」。
第四、「得遍知果」,要了解事、又要了解「義」,有智慧,就會修行,得「佛果」,「遍知」的「果」。
第五、「於此覺了」。對於「事」、「義」、「因」、「果」,能夠了了然清楚的。

子一、解釋「遍知事」
善男子!此中遍知事者,當知即是一切所知:謂或諸蘊,或諸內處或諸外處;如是一切。
*善男子!這裏所謂「遍知事」者,學佛的人是應該了解,我們應該知道什麼呢?一切所應知的東西,就是「諸蘊」即「五蘊」,「或諸內處」,是內部的六處;「或諸外處」,「色、聲、香、味、觸、法」。

丑一、總標
遍知義者,乃至所有品類差別所應知境。
*「義」就指屬性,我們所應該完全知道的「義」是什麼?即是「義」即是由很淺的東西,乃至什麼,它前面還一定有很多東西的,這裡就全部略它。
*所有的品類,「品類」即是那些種類,「差別」,不同的東西,這些是我們所應該知道的,不是什麼都要知,我們所應該知道的,我們就要知。

丑二、逐種解釋
謂世俗故、或勝義故,或功德故、或過失故,緣故,世故,或生、或住、或壞相故,或如病等故,或苦集等故,或真如、實際、法界等故,或廣略故,或一向記故、或分別記故、或反問記故、或置記故,或隱密故、或顯了故:如是等類,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品類有很多種,所應知的義,最緊要就知道哪兩類?一類就是勝義諦,一類就是世俗諦。「謂世俗故,或勝義故」,一類;又將這種「義」來分類:「或功德故、或過失故」,兩類;「緣故」,第三種。第四,「世故」;「或生、或住、或壞相故」,第五類;「或如病等故」,第六類;「或苦集等故」,第七類;「或真如、實際、法界等故」,第八類;「或廣略故」,第九;「或一向記故、或分別記故、或反問記故、或置記故」,第十類;「或隱密故、或顯了故」。如是等類,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將這個人生與世界所有的宇宙萬有來分類,即是說他的品類差別,大致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就叫做「勝義諦」,一類就叫做「世俗諦」。
*怎樣叫做「世俗」呢?即是一般世人的常識都可以了解,甚至可以用名言概念去把捉到的,這些就叫做「世俗諦」。「諦」者,就是實事、實理。世間的實事與實理,有些是用世間的知識,以及用有概念的知識可以去把捉得到的,這些就叫做「世俗諦」。
*第二即是「勝義諦」,即是用世俗的常識是把捉不到的,一定要修禪定,引發無漏智慧,用無漏智慧去接觸它,叫做「勝義諦」。
*勝,指那些優勝的智慧,「義」就是境界,那些優勝的智慧所了解的境界,不是那些普通的知識所了解的境界,叫做「勝義」。那些優勝的智慧、殊勝的智慧所了解的境義,殊勝的智慧指那些無漏智。要那些無漏智才能夠了解,世俗諦是那些有漏的智慧都可以了解的。
*舉例,所有現象界的東西通通叫做「世俗諦」;勝義諦等,一定要用修止觀,無漏智出現,然後才接觸到的。現象界就不是,可以用數學去計到的,可以用符號去代表,可以用概念,用名詞去把捉。

「或功德故、或過失故」
*從倫理道德的角度來看,「或功德故、或過失故」。有些事是有功效的,「功」者,功效,「德」與「得」字通用,有功效、有所得的,得到好的結果,叫做「功德」。
*與「功德」相反就是「過失」,「功」的反面就是過,「得」的反面就是「失」。

「緣故」
*「四緣」,「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
甲種講法:什麼叫做「緣」?即是條件,在現象界裏面,一定要先具備條件,然後才出現。如果沒有相當的條件,那種東西就一定不出現。
*「條件」就很多種,大概分作四類,叫做「四緣」:
第一、「因緣」,「因」者,就是要素或者主因。例如你想種一棵禾,最主要的就是那粒穀種,決定性的原因就叫做「因緣」。
第二、增上緣,還要有很多輔助它的條件。例如想種一棵禾,放一粒穀在那裏,還要泥土是增上緣,還有淋水,水也是增上緣,沒有肥料也不行。你想一件東西要成功,要製造條件,條件具備它就產生,最緊要「增上緣」。
*「增上緣」不簡單的,一棵禾除了泥土、水,還要陽光,還有一個人要耕田,還要那些氣候變化,如果氣候變化,太冷也不行,太熱也不生,還有很多很多。
*如果是物質的現象,就是兩種「緣」就夠。如果精神現象,還要有「所緣緣」,上面的「緣」當「認識」解。所緣,所認識的東西,亦是條件之一,叫做「所緣緣」。
*「心」起作用,一定有一件東西,被你認識的,就是你所認識的條件。如果沒有它,你怎能看到它?譬如說我看見一張白紙,先要有一張白紙,你才能看到白紙。如果連白紙都無,你看到什麼?所以,所認識的對象是你的心起的時候的條件之一。
*你說我們的無漏智起的時候,證真如是「無相」的,哪裡有東西呢?它有個「無相」的「相」,即是「無相」那種情況,都是他所認識的對象。
*等無間緣,「無間」,中間沒有東西隔開。連續而中間沒有東西隔開的那種條件,物質現象不需要這種條件,精神現象就需要這種條件。
*譬如一個孩子正在玩一輛車,忽然間,天上轟一聲起了一個大雷,孩子被它一驚嚇,那輛車都忘記,顧住聽雷,玩車時候的心與聽雷聲的心是不是連續的?有先後的,先是玩車的「心」,後是聽行雷的「心」。「等」,連續。無間,中間沒有東西間開,玩完車突然就聽見雷聲。
*譬如我現在正在想那輛車,忽然間我不想車,就想行雷,那個想車的「心」就先停,就讓給我想行雷的「心」出現,那個想車的「心」就是想行雷的「心」的「等無間緣」。
*「心」起的時候一定要具備四種緣,缺少一種都不行:
當「眼識」起的時候,我們能夠起眼識的那種力量,就叫做「因緣」。第二、「眼識」起的時候的「增上緣」是什麼?視覺神經、「眼根」。還有光線、距離,這些增上緣很多的。
*甲種是不錯,但是解釋「心」的因緣就很難解。
*乙種解答:
那棵穀就會生禾,穀是因緣,禾就是結果,這種甲種講法就對,乙種講法說不是。禾的因緣不是那粒穀,那粒穀都是增上緣而已!禾是什麼?你這個人見到那棵禾,你這個人去種那棵禾,你的「阿賴耶識」裏面有那種禾的種子,這粒種子不是那粒穀種的「種子」,是有那種功能。
*然後要有緣具備,有各種「增上緣」具備,這種「種子」就出現。你找到一粒粒穀,又走去栽培它,然後你見到禾那種東西的種子出現,你又見到禾。這樣就是那個你見禾的那個「眼識種子」,與見禾的「意識種子」,以及能夠變出禾的那幅東西的那些種子,那堆種子就是「因緣」,其餘的都是「增上緣」,不是真「因緣」來的。
*「心」裏面那些見東西的種子就是「因緣」,其餘都是「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這是第二種。
*「緣故」,有為法的出現必須有緣,所謂「眾緣和合」,如果那些有為法是物質,兩種緣具備就可以,「因緣」、「增上緣」。如果它是精神現象,就要四緣具備才可以出現。

「世故」
*什麼叫做「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過去世有沒有的?是不是存在的?已經過去,現在在那裏?留在哪裏?有沒有未來呢?未來在哪裏?
*小乘佛教的正統派,主張三世恆存,過去的東西是存在的,不過現在流到了過去,未來的東西是已經有了,不過未出現而已!好像那條水流,上面的水流已經有了,不過未流到這裏而已!總有一天會流到你面前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實有的。
*一切東西都是有的,過去的東西亦有,現在的東西亦有,未來的東西都有,一切一切都是存在的,它說只有一種東西是不存在的,只有那個「我」不存在。這是「說一切有部」。
*過去的東西現在隱藏而已,有機會還是會出現,如果你入定的功夫入得好,把過去的東西全部找出來,看清楚。未來的東西是已經存在的,不過被現在的東西阻住,把現在的東西全部搬開,那些未來的東西就走出來。所以你如果有定力的人,你可以把未來的東西,因為它已經存在,所以你都可以看到的,三世的東西都看到。
*第二派經部說,釋迦牟尼佛沒有講過去、未來的東西都有,反而在小乘經裡面,還說一下過去的東西已成過去,未來的東西還未出現。他的意思是過去的東西沒有的,未來的東西也沒有,何解呢?過去的東西已成過去,哪裏還有?有就不是過去了!未來的東西都未出現,未出現即是未有,未有又怎會等於有呢?所以未來就是無。過去的東西已經無,過去的東西已滅,未來的東西也未生,所以都是無。現在有?現在這一剎那是有的,過去那一剎那的東西沒有的,未來那一剎那的東西都沒有的。經部就叫做「過未無體」。
*過去的東西,已成過去,沒有了,未來是無的,「體」是實質,過去的東西是沒有實質的,你回想而已!已經沒有!即是你過去有一百萬,你現在沒有,你想而已!那一百萬已經沒有了!過去、未來的東西,無實質。
*唯識宗就在兩派中選擇,過未無體,現在這刹那有而已。

或生、或住、或壞相故
*「生」,由未出現就變為出現,那時候就叫做「生」。
*一生的時候,一定停一停,「住」。
*當它正在「住」的時候即刻就已經起變化,就叫做「異」,「異」即是起變化。
*跟住消滅,「滅」當消滅解。
*「住」與「異」是同時的,當它「住」的時候就是正在「異」中;當「異」的時候就是「住」。這四種是有為的特色。
*無為法就無這四相,真如無這四相,無生、無住、無異的。「住」,這樣真如不存在嗎?真如是存在,但是它這個「住」是在「住」而起變化的「住」,它沒有這種「住」。真如不會滅。
*因爲沒有這四相,所以叫做「無相」,真如是「無相」。什麼「無相」?「無「生、住、異、滅」那四相,這裡:「或生、或住、或壞」,「壞」即是滅。何解沒有那個「異」?因為「住」與「異」是同時的,所以它就略去它。

或如病等故,
*小乘經講的,不要耽戀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命是很苦的!所以我們要修行,教你想我們的人生是苦的,人好像生病那樣的。人生不止「如病」,「如箭」,箭是會插進肉裏面。「如癰」,「癰」即是現在的所謂癌。「惱害」,人生簡直就是煩惱,整日在這裡受害,這是一種觀。
*「如病」,「如箭」「如癰」與「惱害」,這是小乘的修觀的方法。

「或苦集等故」
*或者那些小乘人,將我們的人生分作「苦、集、滅、道」四諦。

「或真如、實際、法界等故」
*又有一些修大乘的人要證得真如。
*又叫做「實際」,「際」就是實,「實」即是真實,真如是真實。何解用「際」呢?就是邊際,最後的邊際。
*又名叫做「法界」,「界」可以當「因」、「類」、「持」解,有三個不同的意義。如果「法界」是一切法的起「因」,真如,萬有都由真如顯現,「法界」即是真如的別名。
*又叫「佛性」,又叫做「不二法門」等等這些。

「或廣略故」
*有些經論很詳細講給你聽的,有些就很略的,簡略的。

「或一向記故、或分別記故、或反問記故、或置記故」
*你問佛,佛答你,就是這四個方式。佛亦教人,當人們向你請問的時候,就用這四個方式答,就叫做「四記答」。
第一、「一向記」,「記」當答,「一向」答你,怎樣叫做「一向」答你?直問直答。譬如別人問你,袋裏面有多少錢呢?直問直答,譬如只有五元,就說只有五元。何解呢?當別人問你一種道理,別人不識,叫你解釋給他聽的時候,應該要怎樣?一就一,二就二,照解給他聽。
第二、「分別記」。
*譬如有人問你,睡覺好不好?「一向記」就說好呀!分開來講,為了保存你的健康,你要有充分的睡眠,這樣睡覺好的。但如果你整天偷懶,有事不做整天去睡覺,這樣就不好的,「分別記」。
*譬如有人問你,錢好不好?錢是好,有用的用途。但是你說用來揮霍,錢就不是很好,分開來講。
第三、「反問記」,譬如一個女孩子在這裡,你就走去問她,你幾時嫁?她一定反問你,何解你要這樣問我?你這樣問我,你的用意何在?你問我這些事做什麼?
第四、「捨置記」,「置」即是放下、放低,笑而不答那一類。問這個世界是「常」的抑或是「無常」的?佛不答你的。我的人生會斷或者不會斷的?佛不答你。

「或隱密故、或顯了故」「如是等類,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隱密」,有人譯作不了義,「顯了」有人譯作了義。
*還有一些東西隱藏著,你沒有講出來,「有上有容,未是了義」,未能夠了了然,「了」即是明白,未能夠明白把你佛的心意很明了地講出來的。未為了義,了義即是顯了,並不是很明顯。
*「了」,一方面是了解,一方面是對於一種東西,能夠將那種東西的形狀,攝取入我的心裡面,在我的心裡很明顯地現出來,所以那些人有譯作「顯了」。
*有兩個意義,一就是了解,知道;二、把那種東西顯現出來。
*「有上、有容,是未了義」,即是第一個時期講小乘經,不是了義。「苦、集、滅、道」這「四諦」只是為那些修小乘的人講的,「未為了義」。照《解深密經》說,小乘經是單對小乘人講的。

*第二個時期,在靈鷲山與舍衛國那些地方,專為修大乘的人,講《般若經》,講「空」。仍然說它「有所容受」,還有一些隱藏的未講出來的,有所隱藏,仍然是未了義。即是連《般若經》都不是了義,即是說小乘經偏於有,《般若經》偏於空,都是不了義。
*第三時,在密嚴國土等,為發趣一切乘者,遍為大小乘的人,說那些非空、非有的中道了義。
*心是有,即是非空,外境無,叫做「非有」。「無上無容」,沒有東西高得過它,亦沒有東西隱藏了,應有盡有全部講出來,這些就「是真了義」。
*第三時就是唯識教,就是了義教。
*「四依」
第一、依法不依人,依據經典,不是依據我的師父,師父怎樣說就對。
第二、依義不依語,經裏面有文字,文字裏面又有道理,應該依據道理。「語」即是語句文字,經典裏面有很多語句文字,不要被那些字句束縛住它的。
第三、依智不依識,兩個解法:
1-「智」者,智慧,「識」就是常識。讀佛經的時候,要依我們的智慧去了解,不要依世俗常識去解釋。
2-「智」者,無漏智,那些聖人已經見道,見道的有根本智、後得智,將他那些根本智與後得智所證到的境界說出來的,我們要依他,就不依識,不要依世俗的人,一味在那些概念、在那些邏輯裡面打滾。那些是凡夫的識,不依!依據那些聖人的智慧。
第四、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經裏面有些是了義經,有些是不了義經,當那些了義經與不了義經兩種講法相矛盾的時候,依據了義經,不要依據那些不了義經。如果不相矛盾就兩者並取。了義經裡面沒有講,而不了義經講的時候,不妨依它。

丑三、類釋
如是等類當知名叫做遍知義。
*釋迦牟尼佛第一次轉法輪的時候,對那班比丘講,說這個世界是苦的,人生是苦的,大家應該知道,「苦」應該遍知,「遍」者,完完全全。
*「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這樣就四諦法門,講完一次他又再重複講一次,第三次又重複講,就叫做「三轉法輪」。
*怎樣才是真正「遍知」呢?就一定要直接體驗到,「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怎樣令我們「遍知」呢?最好就修行,修行什麼?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任你選,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肯依著這些去做,就令你「遍知」,「遍知」的「因」。

「言遍知因者,當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所謂念住或正斷等」。
*所謂「遍知因」,我們應該知道,「取」當了解,能夠了解「前二」,即是「遍知事」、「遍知義」,能夠了解前面兩種東西的菩提分法,就是「四念住」及「正斷」,因為他勤力斷除煩惱,所以叫做「正斷」。「等」什麼?「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那些。依住那個「因」修行就得「果」,得「遍知果」。

子四、「遍知果」
丑一、牒
丑二、正釋
寅一、釋「無為果」
寅二、釋「有為果」
*修行就要得「果」,「果」有兩種,一種就叫做「無為果」,「無為果」即是什麼?煩惱不起,生死輪迴的苦果不現,證得涅槃。第二就是「有為果」,怎樣是「有為果」?除了證得涅槃之外,佛的有為功德。
*對「涅槃」都應該要「遍知」,令我們生死輪迴苦的「因」滅,苦的「因」即是什麼?貪、瞋、癡等煩惱與那些有漏的善業、惡業。由苦的「因」得到生死輪迴的「果」,這種苦的「因」與苦的「果」都永遠寂滅,苦因、苦果都永滅之後的那種情況,叫做「涅槃」。
*得涅槃之後就永遠不入世,氣量太小。大乘主張得涅槃之後,要入世,不止我們證得涅槃這種無為的情景,還要有有為的功德,永遠不入涅槃的!但是他隨時可以入涅槃,在定中的時候就體驗到涅槃的境界,但是他不入涅槃。叫做「無住涅槃」,叫做「大涅槃」。
*大涅槃就「無為功德」,大菩提,「有為功德」。
*「菩提」者,即是覺悟,是什麼?包括四種東西:
1-我們的生命都是含藏很多那些染污的種子,所以我們的生命都是不夠純粹,就叫做「阿賴耶識」。但是一到成佛之後,當你得大涅槃的時候,同時在那秒鐘裏面,毀滅「阿賴耶識」,毀滅那個原來的舊時的生命,當毀滅舊時的生命的時候,新的生命又開始,就叫做「庵摩羅識」,那是佛的生命。
*「庵摩羅識」是有個智慧,智心所附屬在那裏,叫做「大圓鏡智」。
*「圓」者,遍也,無乎不在,到處都有,猶如一面大圓鏡,什麼都照到那樣,那種「智」就叫做「大圓鏡智」。
第二、「平等性智」,人人都有個「第七識」,「第七識」整天執著有個「我」,所以一切自私、一切罪惡都由此而起。當我們成佛以後就沒有「第七識」。因為「第八識」都銷毀,所以「第七識」都銷毀,那時就有個新的「第七識」起。與舊的「第七識」有什麼不同呢?
*舊的「第七識」有四個壞蛋整日跟著它:
1-「我癡」,覺得有個「我」,整日顛顛倒倒為了那個「我」。
2-「我見」,整日都覺得有個我。
3-「我慢」,因為有「我癡」、有「我見」,跟住就有個「我慢」,整日都覺得自己了不起,好過別人。
4-「我愛」,整天都很愛自己的。
*「第七識」一起的時候,這四個東西整天跟著它的,所以「第七識」是染污的。何解說它是染污的?是被這四個傢伙染污它。但是我們成佛之後都有「第七識」,但是「第七識」就沒有「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所以是自它平等,就沒有自私,這樣就叫做「平等性智」。整日有個「平等性」的「智」跟著那個「第七識」。
第三、「妙觀察智」,平時我們的意識都有智慧的,但是我們的智慧很粗淺,一到成佛之後,第六識就具足兩種東西,具足「根本智」證真如,具足「後得智」,能夠了解一切世俗的事。
第四、「成所作智」,「所作」即是利益眾生的事。如何去利益眾生?如何救度眾生的那種「智」叫做什麼?「成所作智」,成就他所應作的東西的那種「智」。包括現神通等等。這四種東西的總和就叫做大菩提。
*要修什麼?「三十七菩提分法」,「分」當「因」解,得菩提之因。現在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就會得到果,「無為果」、「有為果」,「無為果」即是大涅槃,即是佛不受生死輪迴的果報。「有為果」即是那四智的功德,四智是有為法,清淨的有為法,叫做「功德」。

寅一、釋無為果
「謂貪、恚、癡永斷毘奈耶,及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
*「毘奈耶」,制伏它,令到它不起。
*「第八阿賴耶識」裏面雖然有貪、瞋、癡的種子,但是因為能夠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就把貪、嗔、癡永遠制伏,令它不能夠出現。
*「一切永斷」,「斷」者、滅也。「永斷」,即是那種果就真正的果,叫做「沙門果」,即是出世果。
*小乘的沙門果是四種,「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沙門果」,就是修「遍知因」得到。

「及我所說聲聞、如來,若共、不共,世、出世間所有功德,於彼作證。」
*釋迦牟尼佛自稱,我所講的那些聲聞,即是那些修小乘行的人;以及修大乘所得的果的如來,「如來」即是佛。
*佛何解叫做「如來」?「如」者即是真如,「來」者就是來這裡,他已經完完全全證得真如而來這個世間的。
*「共」,大乘、小乘大家都共有的果。
*「不共」,即是獨有的,是成佛才有的,小乘的阿羅漢沒有。
*「世、出世間所有功德,」有功效的,有所得的,即是有為的,對於這些功德「於彼作證,體驗到完全「作證」。小乘、羅漢與佛都有八解脫,佛有十力、四無畏等,這些是不共功德。

壬二、約五義以釋知義
癸一、標章舉數
癸二、問答列名
癸三、次第別釋
子一、解釋遍知事
子二、解釋遍知義
子三、解釋遍知因
子四、解釋得遍知果
子五、釋於此覺了
於此覺了者,謂即於此作證法中,諸解脫智,廣為他說、宣揚、開示。
*「此」即是指上文所講的「遍知因」、「遍知果」那些。「覺了」,開悟他人,覺了他人,令他人覺悟,即是叫你弘法。
*即是說於這些你所證得的法之中,你有一種解脫的「智」,即是很清淨的智慧,發動那種智慧,「廣為他說,「宣揚、開示」,解給別人聽,解給別人聽是用「後得智」,不是「根本智」,「根本智」是證大涅槃。

癸四、總結五義
「善男子!如是五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學修止觀的人,不知道十義都要知道五義,不知五義都要知四義,最低限度知道一些。
癸一、總釋
「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四種義故,名為知義。」
*善男子!那些修行止觀的菩薩,由於能夠了解下面所講的「四種義故」,就說他「知義」。

癸二、別釋
「何等(為)四義?一者、心執受義;二者、領納義;三者、了別義;四者、雜染清淨義。」
*將整個佛法概括成這四種東西,即是四念住,何等為四?*心執受義,要了解我們的心,能夠執受我們的身體,執受這個世界的,這個就是心。這個「心」是什麼?「第八阿賴耶識」就有執受的作用。「第八阿賴耶識」能夠執受下面這三種。
*「執受」,把它執來當它是自己,令到它產生知覺的,能夠覺苦樂,或者不苦不樂等等知覺。
*何解你的身體不死呢?因為你的「第八識」滲透落你的身體裏面,執你的身體為自己,就令你的身體有知覺。當你死的時候,你的「第八識」離開你的身體,不「執」、不「受」你的身體,就變成死屍。
*「第八識」能夠執受下列三種東西:
1-五根,「眼根」即是視覺神經,如果一個人死了,那個「第八識」不執受它,它就看不到東西的,有「眼根」都看不到東西的,執受「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五根都被我們的「第八識」執受住,即是滲透在裏面,令到它起感覺、知覺。
2-「扶根塵」,輔助五根的那些粗的東西,物質的,「扶根」的「塵」。怎樣叫做「扶根塵」呢?例如眼球裏面有一種視覺神經,就叫做「眼根」。眼球眼球就扶助視覺神經,令到你的視覺神經不壞的,眼球就叫做「扶根塵」。耳裏面的聽覺神經就叫做「耳根」,耳罌載著你的聽覺神經,這個罌就叫做「扶根塵」。扶根塵又名叫做「根依處」,「依」字當「住」,「根」就是五根,五根所住之處。
3-一切種子,物質的種子與精神的種子,一切的種子都含藏在「第八識」裏面,「第八識」當它為自己,不給它散,就令到它活躍,一有機會就跳出來。
*廣義的都當它為執受,執受三種東西。被我們的「第八識」執受住。
*「執受義」指身體,「五根」與「扶根塵」,被我們的心執受的。「義」當境界,心所執受的境。
二者、領納義,心都有領受、接納的東西,「領納」即是受,四念住的第一念住就是「觀身不淨」,第二個念住就是「觀受是苦」。
第三,了別義,明了辨別,就是指我們的心,第三個念住,觀心無常。
「第四者、雜染清淨義,「雜」者,不純粹,「染」者,有染污的。清淨,哪些是無漏的?哪些法是有漏的?我們要了解得清清楚楚,雖然是有漏的這麼多法,有無漏的那麼多法,但是始終是無那個「我」,這就是第四個「念住」,「觀法無我」。將「四念住」擴大,包括整個佛法。

癸三、總結
「善男子!如是四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壬四、約三種義以釋知義
癸一、標章舉數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三種義故,名為知義。」
癸二、依數列明
「何等為三?一者、文義;二者、義義;三者、界義。
*「文」者,文字,「義義」就是文字裏面所載的道理。「界」者,世界、有情界。

癸三、別釋三義
子一、釋「文義」
「善男子!言文義者,謂名身等。」
*善男子!什麼叫做「文義」呢?所謂「文義」,就叫做「名身等」。「身」就是「聚」,聚在一堆,即是多個「名」、多個「句」,聚到一堆,就叫做「名身」、「句身」、「文身」,「名身等」,「等」什麼?「句身」、「文身」。
子二、釋「義義」
丑一、標章舉數
「義義當知復有十種」
丑二、依數列明
寅一、真實相
*真如實相,縱使我們不證得,但是我們要了解什麼叫做真如。
寅二、遍知相
即是苦諦,宇宙人生是苦,怎樣苦法?
寅三、「永斷相」
*集諦,即是煩惱與業應該要斷的。
寅四、「作證相」;涅槃、滅諦應該要證的。
「五者、修習相」;道諦,我們應該修的。
「六者、品類差別相」;即是上文那麼多東西的品類差別。
*真如有廣義、狹義的,廣義有七種真如,狹義就「實相真如」。

寅七、所依能依相屬相
*由佛家來看,「色」即是物質,物質不外兩種:
一種、「大種」,怎樣叫做「大種」?元素。「大」者,世界上到處都有它,「種」者,好像種子那樣,能夠產生萬物。即是什麼?地、水、火、風這四類微粒子。現在就百多類,以前就只說四類而已。地、水、火、風這四類極微,即是微粒子。
第二、造出來的物質,這隻杯,由地、水、火、風四種極微的微粒子做成,這個杯就是所造的物質,這個地、水、火、風的極微就是能做這隻杯的大種,大種給與造色物質作依據,是能依,「大種」是所依,「造色」是能依。依就是依據,大種是所靠的東西。
*凡是現象界的東西都有「能」與「所」的。

*五根是所依,由五根發出來的五識是能依,能、所互相繫屬,即是關係。

八、「即遍知等障礙法相」;
*「遍知等」即是「苦、集、滅、道」,我們應該了解「苦、集、滅、道」這四諦的。但是因為有很多煩惱、無明等阻礙著我,令我們不能夠「遍知」。
「九者、即彼隨順法(的)相」;
*障礙相反就是隨順,「彼隨順法」即是「遍知」、修習等等的隨順法的相。
「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
*「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等,及「不遍知」,「遍知」就有功德,「不遍知」就有過失,何者有功德?何者有過失的「相」?

子三、釋界義
言界義者,謂五種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調伏界;五者、調伏方便界。
*一者、器世界。
二者、有情界,世界又無量無邊,眾生界亦無量無邊。
三者、法界,有兩個解釋,第一就是事物的種類,諸法的種類叫做「法界」;第二個解釋,「法界」即是真如,「界」當實性。「有情界」、「眾生界」都是由這個真如實性顯露出來的。
四者、所調伏界,「調伏」指那些眾生,學佛應該要「調伏」那些惡的眾生。
五者、調伏方便界,怎樣去「調伏」那些眾生?你要有方法,有便利才行。「調伏方便」即是三藏十二部經。

「善男子!如是五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這五種義把整部佛經裏面所講的義理都全部包括。
庚一、明三慧知義差別
辛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若思所成慧了知其義,若奢摩他、毘鉢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義,此何差別?」
*「聞慧」就是了解經論裏面的文字,以及文字裏面一句一句的道理的內容。「文」即是那些字,「義」是很狹義的,不是那些義理,文字的意思。
*「思慧」就是解義理。
*「修慧」要修定才行,要了解事與理,用現量去證得。
*慈氏菩薩問佛:「世尊!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若」當或,用「聞所成的慧」去了解上文所講的那些義。有時那些人就用「思所成慧」去了解上面所講的那些義。「修所成慧」,是要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得來的,這有什麼不同呢?

壬一、釋
癸一、釋聞慧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
*依止於文,不離開文字。
*依照那本經典怎樣講就怎樣講,經以外所引申的道理他一點都不懂。
*「未善意趣,」佛講的這段經的用義何在呢?他都不是很懂。
*什麼叫做「意趣」呢?佛說法,有四種特殊的意趣,除了經裏面所講的意義之外,另外有種特殊的意義而說。
第一、平等意趣,佛講:我於幾多劫之前在某某世界,我曾經成佛,就名叫做「多寶如來」,他以前已經成佛,叫做「多寶如來」,現在釋迦佛不過是來表演而已,我們讀到這一段我們就要知道,不是的,這個是「平等意趣」。即是說,多寶如來與我釋迦牟尼每樣都是平等的,並不是說那個即是這個。
第二種、別時意趣,若人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到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些是「別時意趣」,今世不行的,是「別時」,總有一天你可以生,你今時發過願,總有「別時」你生。何解呢?第一,你未必做得到臨命終時心不顛倒,第二,還有一句,《阿彌陀經》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即是眾生〔能夠〕生極樂世界的都是得「無生忍」才行的!
第三種、別義意趣,講這些,而實在的意思是講別的。貪心貪到極是怎樣?最大貪莫如想成佛,極煩惱所惱,修行六度萬行要不斷入世,與眾生接觸,然後最後才能夠得大菩提。這頭這樣說,那頭就這樣,這叫做「別義意趣」。
第四、眾生意樂意趣,佛的本意不是這樣的,是隨眾生的思想來講,這些人的思想是這樣,就依著你的思想來開導。
第四、未現在前
*在定中,如果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成功,境界在面前,現量,在定中看到的,「聞所成慧」沒有這些境界。
第五、隨順解脫
*但是也好,跟著去做,結果有一天他會得涅槃,解脫即是涅槃。
*解脫有兩個意義,第一、「解脫」者,涅槃的別名;第二,在定中修行的時候,「加行道」,觀到純熟就「無間道」,斷除煩惱,「解脫道」,斷除煩惱之後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狀況,領受那種解脫的意味,指智慧,兩個解脫。
*隨順解脫,就兩種解法,一、解脫者,涅槃,隨順涅槃,第二,解脫者指解脫道,「聞所成慧」不會得解脫道的,因為沒有「無間道」,不能夠斷煩惱,但是肯修「聞所成慧」,總有一天會「無間道」起,會得解脫的。隨順會得「解脫道」。
第六、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聞所成慧」不能夠領受,「領受」即是享受,不能夠享受成就解脫的境界。「成解脫義」即成就解脫的境界,有兩種意義,第一就是涅槃,「聞所成慧」的人,不會得到涅槃的境界。第二「解脫道」。一個廣義,一個狹義。
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唯如說,能善意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能善意趣,」能夠很善於瞭解,這些是否是佛的本意呢?抑或是四種意趣中某一種意趣呢?
*「未現在前」,因為還未得到定。
*「轉順解脫,」「轉」即是更加,更加接近解脫。
*「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未能接觸到「成就解脫」的那種境界,「義」當境界解。
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善男子!是名三種知義差別。
*亦依於文,依文,但是他不死咬住那些文,亦不依文。
*亦如其說亦不如說,」亦依照經文裏面的講法,表面文字的講法,但是他亦知道它的意之所在。
*「能善意趣,」究竟佛這樣的講法是不是他的本意呢?抑或是另外四種意趣中的某一種意趣呢?他能夠很善巧地去了解。
*「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即是能現在前。「三摩地」即是入定的時候的心,入定的時候所緣,緣就是所了解,所了解、所見到的影像。
*經裏面所講的極樂世界叫做「所知事」,是你所了解的東西,真正極樂世界就更加所知事。
*「同分」即是同類、相似,「同分」即是相似的,我現在定中所見的影像與《阿彌陀經》所講的同類的、相似的影像,《阿彌陀經》所講過的東西,我在影像中全部現出來。
*三摩地裏面的所行的,就是三摩地所觀的影像。這種影像是什麼?所知事的同分,與我們經裏面所講的,我們所知的東西相似的。
*「極順解脫,」
*「已能領受成解脫義。」有多多少少成就解脫的境界,你能夠領受到。
*修慧兩種,一種是有漏的修慧,一種是無漏的修慧,見道以後的那些就多數是無漏的修慧。未見道之前,〔即使〕都是有漏修慧。

壬二、結
「善男子!是名三種知義差別。」

庚二、顯智見差別
辛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為智?云何為見?」
*彌勒菩薩又問佛: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修止觀的「諸菩薩眾,」要了解法,經教、經文。「義」,經文裏面的道理,「知義」。當他「知法知義」的時候,就要用智慧,那些智慧有些就叫做「智」,有些就叫做「見」,怎樣就叫做「智」?怎樣就叫做「見」呢?

辛二、答
壬一、許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我無量門宣說智、見二種差別,今當為汝略說其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我已經在無量門,「門」即是角度,我在很多個角度裏已經宣說「智」與「見」兩種的不同,現在再為你簡略一些來講一講,兩者不同的情況。

壬二、說
什麼叫做「智」?什麼叫做「見」?
*了解總相的就稱為「智」,了解別相的,就稱為「見」。
*緣總法,了解總法,那種知的作用就叫做「智」。了解別法的就叫做「見」。
*通達宇宙本體的,叫做「智」。了解現象界裏面各種現象,要憑藉計算、憑藉邏輯、推理,「見」。「智」,直接把捉。
*通達宇宙本體的就叫做「智」,宇宙本體即是真如,證真如的叫做「智」,了解各種現象的就叫做「見」。
*真如即是勝義諦,宇宙現象即是世俗諦,了解勝義諦的叫做「智」,了解世俗諦的叫做「見」。

癸一、釋「智」
若緣總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智;
*修止觀的時候,那種好的智慧「是名為智」。何解叫做「妙慧」?就是善的慧,好的慧。因為「智」也有不好的東西的。

癸二、釋見
「若緣(所有的)別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見。」
*緣理總法的妙慧名「智」。「緣」就觀、了解,「理」指真如理,即是勝義諦。「總」,「理」固然是「總」,除了「理」之外所有一切總的東西,「理」與「總」的東西,那些妙慧就叫做「智」。
*「緣事」,「理」與「事」是相對,「理」就指真如,即是宇宙本體,事就指現象界,緣事的,緣別法的,叫做「見」。

己一、問答分別除遣諸相
庚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
*彌勒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即是那些修止觀的菩薩,第一遇著有種種相出現的時候,第一「由何作意」,「由」即用、經由,用哪一種作意,作意就當觀,觀些什麼來破除那些相?這樣作意的時候就觀何等諸相。
*「何等」者,何等諸相?
*「云何除遣諸相?」,怎樣去除遣那些相?「何等」就是what,「云何」就是how,三個問題。

庚二、答
辛一、答由何作意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
*用什麼作意呢?觀真如作意。「真如」是什麼?「是諸法空相」,真如即是空性,一切執著都沒有的時候的那種狀態。這個空性是真實的,不是假的,永恆的,常常如此的。
*真如是什麼?《心經》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觀這些。真如有生嗎?無生的,一路這樣觀,「由真如作意」,作意來到觀這個真如,即是作無相觀。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要怎樣?「諸相非相」這個就是真如。這個「如來」就是真如來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真如是哪些呢?有七個真如:
第一種流轉真如。
第二種相真如,「實相真如」,實相即是宇宙的本體,與這個本體相契合。現在由何真如,由「真如作意」,就是觀這個真如,觀「實相真如」。
*「實相真如」是什麼呢?《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那個「空」,應該是「色蘊不異空性」。「空性」,空了一切執著所顯露出來的那個實性,就叫做「空性」。即是說一切執著都掃清的時候的那種狀態,真如。
*《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觀一切本來不生,本來不生即是空,一切法都是眾緣和合而假有,根本就沒有這件實的東西,那件東西既然是無,就何嘗會生過出來呢?既無生過出來又何來有滅呢?
*這樣「垢」、「淨」也根本都沒有,「增、減」,這些概念,這些名全部都撇除了它,撇除到無可撇的時候,一點執著都沒有,那時候「空性」出現,那個時候就叫做「真如」,這樣就真如實相。
*凡是「有為法」一定有四個特徵,無為法一定無這四個特徵:
1-「生相」,任何一個現象都不是本然而有的,一定要由未有而變為有,那種情況就叫做「生相」。
*如果沒有呢?沒有就是無為法,它是真如,「無生」。
2-「住相」,生出來一定停留一下的。
3-異,一生,一停留,當它正在停留的時候它〔同時〕就在變化之中。
4-滅,異的結果最後一定是滅亡的,毀滅的。由有變無,叫做「滅相」。
*真如是無相呢?凡是有「生」、有「住」、有「異」、有「滅」的,都是有為法,我現在不觀有為法。凡是有為法的東西全部除去!我只是觀無為的真如實性。
*「凡所有相悉皆虛妄,若見諸相非相」,一切相都不是真實有的相,「即見如來」。「如來」,就是真如。這個是用「實相真如」。
*「了別真如」,即是唯識的道理,講到最窮極的時候,就是實相。
*可以說兩個真如,一個是「了別真如」,一個是「實相真如」,其實「了別真如」的最後就是「實相真如」來的。

五重唯識觀
1-「遣虛存實」,怎樣「遣虛存實」?遣虛,即不觀它,不觀什麼?心外的實我、實法遣除它,不觀它!不理它!不要它,保留回比較實有的相分與見分。
*每一個識都有相分、見分,我們所見到的東西,就是識的相分,不是實有的。既然不是實有,我們所見到的各種的「我」,各種的「法」,不過是我們的識的相分。而我們的識有一種力量見那種相分的。「見」,知道、了解那些相分。
*打坐的時候,遣虛,孔夫子的「我」也是空的,我自己的「我」也是空的,都是我們執著才有的,空的,遣了它。
*但何解我們知道是空的?因為我們有一個「識」,有見分在這裡,識見到相分的?是呀!所謂孔夫子等等都是我們識的影子而已,我們識的影子就暫時保存,我們所見到的不是真的孔子,那個是假的,將那些虛假的遣了它。
*打坐的時候,一切「我」、「法」,現在的「我」都是五蘊和合的,個個「我」都是假的;所有的「法」,這些是原子、那些是電子,什麼山、地球,通通都是假的,那些「法」都是假的,我根本就不觀它!
2-「捨濫留純」,「濫」是一個個相分,如
「綠」雖然說是相分,知道它是識所變的相分,但是一下不記得就執著,離開我們的識就有個「綠」!我們要捨棄它!能感覺的那種知覺比較靈活,又無形相,暫時保存見分。即是只有見分,沒有相分。

辛二、答除何等相
「除遣法相及與義相」
*「法」者,那些文字,讀這麼多經,一坐的時候就出現,一句句出現,文字相,「法相」即是文字相,「義相」即是道理相。
*靜坐的時候,不止經文、文字不要,連經裏面的道理都是概念、都是名言來的,都要除遣!除遣這個相。
辛三、除相的方法
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經裏面那些文字就叫做「法」,裏面的那些義理就叫做「義」。所謂「法」,只是從語言那方面來看,不外就是一個一個名,譬如說:「如是我聞」,「如是」就是一個名。
「我」又是一個名,「聞」又是一個名,一堆名而已。所謂「法」者,就是那些名。
*名有名的自性,自性即是本身,每一個名都有名的本身的,譬如我們說貓,這樣就有貓的名。貓能捕鼠,「貓」這件東西的本身,即是貓的特點就是能夠捉老鼠,就叫做「差別」。凡是每一種東西一定有它自性,有它的差別。
*自性就是那件東西的本身,差別就是指它的性質、屬性。
*名是要來代表事實的,譬如暖壺這個名,是代表那些東西,那種東西有自性的,暖壺能夠載茶,暖壺就是自性,能夠載茶就是它的差別。
*當我們用一個名來代表一種東西的時候,名有名的自性,名又有名的差別。
*名就用來代表一件事物的,事物也有事物的自性,有事物的差別,即是有四種東西的。
*一講到名就連帶有四種東西:一、名,二、就是那件事,第三、名的差別,名的差別就代表那件事的差別。
*四種,一、名的自性,二、名的差別,三、就是事的自性,四、是事的差別,四種東西,這四種東西實在都是依據我們的「識」所變的現象,假立的。
*先除遣名,「若於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修觀的時候,我們知道,萬物都有個名,名就等於現在所謂概念。名有名的自性,有名的差別。
*我們將名的自性來觀,覺得所謂名的自性,譬如我們現在觀,貓能捕鼠,貓,當我們觀這隻貓的時候,我們要了解「貓」是一個名而已,不是等於一隻、二隻貓。
*如果「貓」這個名是等於一隻、二隻貓,貓這個名字就一聲而已,但是一隻、二隻貓就無比那麼多的嘛!怎會等於一隻、二隻那些貓?
*貓這個名不過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識所變的一個影子來的,一個概念而已,不是真正有那隻貓。貓這個自性不是等於那些一隻、二隻貓的自性,這不過是一個虛假的名,這個名不過是識所變的概念而已。
*觀這隻貓,能捕鼠,「能捕鼠」這三個字也是我的識的概念而已,我現在在這裡觀,自然就看不到一隻、二隻貓,只是看得我們觀得到貓能捕鼠這幾個名而已。
*貓能捕鼠這個名,貓是一個名,能捕鼠這是差別,不外都是識所變的東西。這樣,我們現在在靜坐裡面,什麼能捕鼠,什麼是貓,都是我們的識所變的現象,甚至我們觀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都是我們的識而已,這樣一切都是識所變的。這些都是名的堆疊,不是等於極樂世界的那個。
*我們現在修觀的時候,不要給這些名的概念困住我們。不觀它這些名,就連到貓也不觀,極樂世界也不觀,能捕鼠、不能捕鼠也不觀,極樂世界也不觀,因為這些都是虛假的!
*當名與義都是虛假的時候,那個名與義所代表的那些真的東西都不現。譬如《心經》:觀五蘊皆空,「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個「蘊」的自性。
*每一個五蘊的自性都是要用名來表示,五個名,五蘊的自性與五蘊的差別都是名來的,這些名的自性與名的差別,現在我正在觀的都是識所變的,不是實的。
*五蘊都是空,空與不空都是義。我們現在講空與不空都是一個義理上的差別來的,其實都是名來的,都是概念而已,這些都是識所變的概念,我們不要被這些識所變的概念困住我們。
*當我們不觀五蘊皆空這四個字,都不觀,五蘊亦不觀,空與不空亦不觀。當我這樣的時候,我的心還有沒有五蘊的事實出現?沒有了,那時名亦沒有,那些事亦沒有,那時那個心就好似一片白紙那樣,那些名是全部沉沒。
*第一步就是這樣,「若於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無所得即是不觀它,不出現的時候,「亦不觀彼所依之相,」那些「事」,那個名所代表的那些事實就不會再出現。這樣除遣,在名的方面除遣。

*用五重唯識觀來講:
1-「遣虛存實」,世界上人人執著有種種我,種種法都是假的,都是假名而已,我現在觀,「我」與「法」都是假的,我與法的名稱、概念更加是假的,既然它是假的,放下它,不觀它,除遣了它。
*觀的時候,沒有「我」與「法」的名,當我不覺得有「我」的名與「法」的名的時候,不會鑽出一個「我」與「法」的事出來。那時沒有「我」與「法」的名,亦沒有「我」與「法」所依的事,只有能觀我、觀法的識的見分,只有識的相分、見分。
2-「捨濫留純」,識所變的相分與見分都是名稱而已,名有名的自性,名有名的差別。相分、見分這兩個假名,我現在除遣它,都是假名來的,不觀它的時候,相分、見分都不出現。
3-「攝末歸本」,相分、見分都是無,既無外面的東西,哪裡有真的見分?不觀它!這樣就只有我們識的自身而已。
4-有八個識,又有很多心所,八識是勝,心所就劣,劣的我不要!不觀它!心所的名稱,觸、作意那些全部不要它!剩下八個識那樣。
5-「遣相證性」,八個識都是假名來的,都是不要它,也排除它。
*那時就入無名的狀態,入了無名的狀態又有了一些新的名,是嗎?叫做「無名狀態」,無名都是名來的,又遣了它,我現在都遣除了,又遣了它,到遣無所遣的時候,所有名全部都沉沒。那時名就無所得。名就是這樣除遣。
壬二、類釋句等
癸一、類釋句文及十種義
如於其名,於句、於文、於一切義,當知亦爾。乃至於界及界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好像觀那些名,全部將那些名除遣。對於那些句,照樣除遣它。對於那些字母,一個個的聲音、字母都除遣。甚至「於一切義」,指什麼?十種義,都全部除去,將它來放下,也是一樣除遣它。
*「乃至於界及界自性」,三義裡面「界義」與界的自性,界的差別,能夠「無所得」,即是完全放下。當你全部放下的時候,界所代表的那些事實,就「不觀彼所依之相,」就是這樣除遣。
*讀透萬卷書,但不被萬卷書束縛你,全部放下的。
*純粹經驗,當一個兒童,未見過火的,第一次拿火給他看,一眼看到的時候,第一剎那,純粹的,無思想的,連「火」字都沒有的,這種純粹經驗佛家叫做現量。
*我們看東西的第一個剎那就是純粹經驗,但是第二個剎那已經是落入思想處,我們能夠把那些思想的東西全部放下,完全保留純粹經驗的現量,證真如是靠這個現量。

「世尊!諸所了知真如義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世尊!一切文字遣除,連「義相」都要排除不要,十種「義」之中有一種叫做「真如義」,難道現在「真如義」都要遣除嗎?
*你叫我用「真如作意」來遣除諸相,即是「真如作意」有力量遣隨諸相,現在卻要遣除「真如作意」,既遣除,豈不是其它的那些相又來?很矛盾的!
*「諸所了知真如義相,」我們所了解的那七種、那十種真如,這幾種真如義的相,真如都有種相的,真如都有種無一切相的情況,這個真如的相又可不可以遣?
*他答,不是說要遣,亦不是說不遣,是沒有得遣。說遣又犯過失,說不遣亦犯過失,只說沒有得你遣。何解?它無相,沒得遣,有相才有得遣。真如是無相的。遣什麼?

辛一、正釋
世尊!諸所了知真如義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善男子!於所了知真如義中,都無有相,亦無所得,當何所遣?
*那些修止觀的人,「所了知」、所了解的、所證到的「真如義」,在那種真如義裏面,觀真如都沒有相的,亦無所得,都沒有一件硬繃繃的東西被你抓得到的,你如何遣除?不是叫你除,亦不是叫你不除,而是沒有〔東西〕要去除,這是最高級的,能夠這樣,是見道的境界。

善男子!我說了知真如義時,能伏一切法義之相,非此了達餘所能伏。
*善男子!修止觀,修到了解、證得「真如義」的時候,能伏所有一切文字相的法相與一切義理的相。並不是說我這種了解「真如義相」的這種智慧,可以被其它能制伏的,讚美這個〔真如觀〕。

戊二、明除遣諸相
己一、問答分別除遣諸相
庚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
*「作意」當觀解,用哪一種觀除遣那些相?何等諸相?如何去除遣它?
辛一、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
*觀真如就可以排除那些諸相。真如有七種,觀哪一種?「實相真如」,一切相都無,凡有相都撇除。第二種叫做「了別真如」,即是唯識觀,「了別」即是唯識,唯識的真理。唯識的真理不是無相的!是一種哲學,但是依唯識的道理觀,然後連到唯識都撇了它,證真如。
*「由真如作意,」即是觀「實相真如」,凡相都撇除它。「了別真如」就先觀唯識,然後就再用唯識來排除其它東西,然後再連唯識都放下它,這樣就證入真如。用這兩種真如。經自己講就用「了別真如」,因為講「了別真如」就包括「實相真如」。
除遣法相及與義相
*除些什麼相呢?「法」就是經裡面的那些文字,撇開那些文句。文句裡面有些義理的,有些哲學思想與義理的,「義相」都要撇去它。那些道理都要撇?道理都是概念來的!凡概念都要撇去。

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用什麼方法除遣呢?
第一,先觀經教裡面的那些名、那些概念,這裡的「名」就當概念解。先觀那些概念,名不是等於真如,要撇除它的。凡所有名,名即是名相,名就是代表東西的。名是一個概念與一個名字,名字與概念是代表事實。
*譬如我說一隻杯,「杯」字的名是代表一個事實,一隻二隻這樣的東西;譬如我說人,「人」字是一個概念來的,名來的,是代表一個、二個會理性,會思考的那種人。當你名全部撇開的時候,不用觀「事」。名撇了去之後,那些事就不會現了,不需要另外觀「事」的。
*譬如觀這個世界是空的、人生是空的,你就觀這個世界是名而已,人生也是名來的,都是我們的概念,這些概念都是假立的,我們現在遣除它,不要!這樣你就沒有了「世界」這個念了,亦沒有了人生這個念了,當下所代表的五花八門的世界不現了,你的人生怎樣都不現了。
*連這些事實的相狀都不現,在定裏面,只要排除那些名,不用理那些事實。
*空了那些名,空了那些概念,那些概念所代表的那些事實你不用理它,它自然就不現,不現的時候,很定、很定,那時沒有概念的!
*凡概念都一定有時間的、有空間的,性質、分量。
**凡是一個概念,一定在這四種東西裏面打轉。如果所有的概念一撇了它,這四種東西都不現了。怎樣?入一種超過時間的狀態,超過空間的狀態,即是時間的情景不現;空間的情景不現,善抑或惡,這種性質,紅抑或藍的;高或者矮的這些都不會現,份量是多少,一斗或者一升等等全部不要。
*超時間、超空間、超過相對的性質、超過相對的分量,入那種狀態,就叫做「真如」,又叫做「空性」,見如來的法身,那時你就見到如來。那時見到你的自性,真如自性。
*能夠觀的智慧,所觀的境界,這個是假名,無所謂叫做「智」;無所謂叫做「真如」,打成一片,入一種超時間、超空間、超性質、超分量的那種狀態。
*理論上就說「智」與「真如」,「智」是一個概念,「真如」也是概念,那時的狀態就是智與真如「平等平等」,智與真如渾然一體,無所謂「智」,無所謂「真如」,即那些智就是真如,即真如就是智,所以就平等平等,打成一遍的那種狀態。
*能夠證到那種境界的智慧就叫做「根本無分別智」,「無分別」即是無概念的。所證的就叫做「真如」,真如是無相的,「無相」者,即是無概念可以表示的「無相真如」。
*證得「根本無分別智」之後,即是證得真如之後,然後得到的「後得智」,是有分別的,有概念的。那時「後得智」一起就回憶,剛才我入那種境界,覺得很高興。用有概念的智慧再回味無概念的那種狀態,就叫做「帶相觀空」。
*變起個相分,相分即是概念,變起那個概念。這個就叫做真如。有一個真如的概念,那個「相」。「後得智」就變起一個好像真如差不多的樣子,但它有相的,但真如是無相的,它變起一個有相的真如。
*《密宗道次第略論》提過,「後得智」起的時候,再回憶真如,就變起那個真如的假相出來,所變起的真如假相好似一個圓圓的月輪。變起那個相分來觀空性真如,就是《心經》裏面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八識規矩頌》:「帶相觀空唯後得,」說「後得智」會觀到空性的真如,但是都不免於有相,帶著相在那裡觀真如,所以那個「真如」是假真如,「後得智」觀不到那個真真如,只能觀到那個假真如,這是真如的影片。
*七地、八地、九地、十地,當他用「後得智」觀的時候,都是假真如而已!真的真如一定要「根本智」才可以的。所以「帶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縱使你在果位,初地乃至十地,「後得智」起來觀真如,都不能夠把捉到真的真如。

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排除那些概念與那些名,名所代表的那種東西,「無所得」的時候,怎樣「無所得」?找不到,沒有出現。「名」的自性與名所代表的那些事實不現,不須觀了,這樣就能「除遣」。

如於其名,於句、於文、於一切義,當知亦爾。乃至於界及界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義即是那些哲學思想、義理,都是要遣,應該知道也是一樣,將它排除,全部遣完它。「乃至界及界自性」,法界這些都要撇除它,撇到無所得,全部都不見有的時候。對於這些義理所代表的實際的事實,都不現了,這樣去「除遣」。

「世尊!諸所了知真如義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彌勒說:世尊!你說文字就要完全「遣」它,連義理都要「遣」,那些思想系統全部遣除去,然則真如都是「義」,這樣又遣不遣?豈不是連真如都遣了?

庚四、解釋
「善男子!於所了知真如義中,都無有相,亦無所得,當何所遣?」
*不是不想「遣」,是想「遣」,那時沒有得「遣」。何解呢?當我們了解真如義的時候,把一切「義」都撇去之後,只剩下真如,真如「都無有相,」即是無概念、無相。既「無有相,亦無所得,把捉不到。如果有得把捉,就有相。這個即是《心經》的「無智亦無得」。
*既然無有相,亦無所得,無哪個「相」?無「生相」、無「滅相」,無「垢相」、無「增相」、無「減相」,完全沒有這些「相」,到最後,「無智亦無所得」。無所謂「智」,無所謂「真如」。因為這個叫做「智」,那個叫做「真如」,這樣即是有「相」。
*既然無一切相,亦無所得,「遣」些什麼?到那個時候沒有東西給你遣的。「真如」的時候就無所遣了。

「善男子!我說了知真如義時,能伏一切法義之相,非此了達餘所能伏。」
*當修到能夠證到真如的義,義當境界,這時候,能夠將其他一切文字、經教裏面的那些概念,一切義理的概念,一切哲理的概念,全部都可以將那些東西完全撇除,並不是證真如的那種證、了別的智慧,是可以被第二種東西能夠壓伏到的,它可以伏別人,別人不能伏它的。

*唯識家的見道的途徑是怎樣的?有四種如實智,「如」者,依照,「實」者是實在的情況,實在的情況是這樣它就這樣,不加亦不減的就叫做「如實」。由「四尋思」得到「四如實智」,由四如實智之後,就證真如。「四尋思」是加行位的,證真如就見道。
*「四尋思」,尋思四種東西:
一、名尋思,「名」是名稱與概念,修止觀的時候觀,現在我所見到的,只是名、概念。
*譬如「如是我聞」,「如是」就是一個概念。我聞,又是概念。一切經、一切論、一切的道理都是概念,這些都是叫做名。
*名是怎樣存在的?這個叫做佛,那個叫做《解深密經》,那本叫做《金剛經》,這個就叫做「真如」,我現在想這麼多名在前面。這個名的本質是什麼?不要講它所代表的東西,講它現在的名的本質是什麼,名的本質就是我們意識裏面的概念,離開我們的意識,這些名是不存在的。
*再深入一些,所謂「名」就是我們的識所變的相分而已,離開識是不存在它的,它的本質就是識來的,離開識沒有名。
*尋思名,一路這樣想的過程就叫做「尋思」,當你想得到結論的時候,覺得確是如此,沒有假了,很肯定的判斷的時候,就叫做「智」。由名尋思就引起由名尋思所引的「如實智」。
*尋思事,「名」是代表「事」,「杯」這個聲就是名,這件東西就叫做「事」,「名」就代表這件事,「名」離開「識」就不存在。如果是唯識家就要懂得唯識,譬如這只杯,當我見到杯的形狀與杯的綠色,不過是我的「眼識」的相分來的,摸到杯是硬的,這個是「身識」的相分;敲一下框框有響聲,不過是耳識相分,其實都是零零碎碎的零件而已。「眼識」所看到的就是顏色,並不能看到杯。「耳識」所聽到的框框聲並不是杯,「身識」所摸得到的就是硬,硬不代表杯,全部都是零件來,要靠我們的「第六識」將那些零件全部勘到一齊,成一件東西。
*把這個見到杯的綠色,把這個杯的聲音、把這個杯的無香無臭的那種形狀、各種東西全部將它合起來,好像把零件勘成一輛汽車那樣,在意識上勘成一個叫做「杯」的東西,於是就有了這個杯的觀念。
*有了這個杯的觀念之後,這隻是杯,那隻又是杯,杯有一個共通性的,總之可以載茶,能裝東西的,就是叫做杯,這樣將它的共通性一抽,抽出來,叫做意象、表象,叫做「杯」。
*然則所謂「杯」的存在,我現在所謂杯,是離開我們的意識並不存在,離開那個「意識」就只有零件,並沒有那隻杯。
*這些零件是怎樣來的?不外兩種東西,一就是「色、聲、香、味、觸」,二就是構成「色、聲、香、味、觸」的那些微粒子,那些所謂原子、電子、質子那一類。而這些「色、聲、香、味、觸」,都是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相分。
*所謂「極微」,我們無人見得到極微,只是那些哲學家或者科學家推論的結果,說有一種微粒子。這樣,在理論上它亦是存在,而且只是意識然後可以把捉到的,離開我們的識,根本什麼叫做極微都不知道的。這些所謂「極微」、所謂「色、聲、香、味、觸」通通都是我們識的相分。
*何解會有這些相分?相分是有實質的,眼見到那隻杯是綠色的,看這邊就見綠又見紅呢?一定是有件實質。我們之所以見綠,這個影像,後面有一個本質,是有實質的。那個實質是什麼?就是我們「阿賴耶識」裏面那隻杯的顏色、軟硬的種子,以及杯的形狀的種子,存在那個「阿賴耶識」裏面,然後「阿賴耶」到相當的緣的條件合。那個「阿賴耶識」裏面的那些種子,顯現而成為那個杯的本質,這個杯的本質離開那個阿賴耶識亦沒有實質。
*因為「阿賴耶識」裏面是什麼種子都有的,他可以變甲的樣子,我也能變甲。當我緣不合,不湊合就不變起甲,他的緣湊合就變起他,於是他的「第八識」變起那個甲的形狀,我的「第八識」就受了它的影響,他先變起一個在這裡,然後就影響到我,好像一直放射力影響到我。
*我受了它的刺激,我「第八阿賴耶識」裏面的種子受到了他的刺激,於是變甲的種子就飈出來,受了刺激飈出來後,就托他的那個做本質,托他的「阿賴耶識」所變的甲做本質,而我的「阿賴耶識」裡面又變起一個好像甲那樣的甲。
*於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即是說,那個甲是他變的,反映進我的「阿賴耶識」裏面,於是我的「阿賴耶識」接受他的反映就變起了那個甲,我見到的甲是我所變的甲,就不是見到那個真的甲。同樣也道理,他所見到的我,也是見到假的我,不是他。這樣,每一個都是識所變的,互相交映,不外都是識所變的。
*所謂「事」者,也不過是識所變的,離開識都沒有東西的。「事尋思」所引的「如實智」。
*又可以分為自性與差別。怎樣叫做「自性」?是指那件東西的本身、本質。譬如這個杯,就是杯的本質,杯的自性。
*差別,那個杯的屬性,可以用來載茶的,與蓆子,可以用來睡覺不同,有差別。即是說,「事」,自性即是事體的本質,差別即是那件事的屬性。
*「自性」者,就是一個句子裏面的主語所代表的東西,「差別」者,「屬性」者,就是一個句子的那個賓語所代表的東西。
*凡事物就有自性、有差別,離開所謂自性、離開差別,就無所謂叫做「事」。
*而「名」是要用來代表事的,名所代表的不外就是那些「事」的自性與差別,即是說,名又有名的自性,名的差別,事就有事的自性與事的差別。
*名的自性、名的差別都是識。事的自性、事的差別離開識都不存在,都是識來的,這四種東西都不離識的。
*這樣,於是就有「自性尋思」所引的「如實智」;然後是「差別尋思」所引的「如實智」。由這四種尋思,就引到四種「如實智」。

*當尋思的時候,即是唯識觀,觀一切東西都是識而已,離開識根本就不存在。於是將四尋思套進去,名與事、自性與差別。止觀的時候,或者平時,不外是兩種東西,一種就是境界,我們所知的境界,一種就是我們的心識,離開境界與心識根本就無東西的。我們所見到的世界與我們的人生,不外是種種的境界,「色、聲、香、味、觸」等的境界與我們的心識。
*「境界」是什麼?不外就是名與事,名有名的自性,有名的差別,事有事的自性與事的差別。離開這四種東西根本就無所謂境界,所以說一切境就是這四種東西。
*而這四種東西都是識所變的,離開我們的心識並沒有這四種東西存在,所以就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一切境界都是空的,所取、所了解的境界空。
*這樣我們所見、所聞,甚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空,這個「空」即是不實在的,這樣就是境空。覺得境是空的時候,將空的智慧分析成四種東西,這四種「如實智」。
*觀境空之後,有一個識不是空的。最後,我們人生、世上,除了境,便是識。境有形有相都是空的,識又不空嗎?心亦應該是空,不實在。境既不實在,心亦應該不實在,這個時候,連心都是空的。這樣,境空就心空,物、我皆空,境空即是物空,心空即是我空,物我兩忘。
*到最後境與心一齊空,境亦空,心亦空,所謂「概念」、所謂「名」都是境來,全部空了。到那個時候就一無所有,連到「一無所有」都無所有的時候,那時是一切名句全部都沒有。即是經裏面所說的,「四尋思」就得到「四如實智」。
*得到「四如實智」的時候,就會覺得最初就是境空,後來就心空,後來心與境一齊空,那時候到了這個境界一跳就見道。這是見道的方法。記住,四種「尋思」引出四種「如實智」。
「彼論者依四種尋思,四如實智,觀彼名義,」
*這本《成唯識論》,且依據四種尋思,以及由四種尋思所引出的四種「如實智」。用「四尋思」與「四如實智」來「觀彼名義」,觀一切名,與名所代表的十種義。觀的時候有四級、四個地位。
*當聽聞佛家這種道理,覺得心悅誠服的時候,一接受它,你就會覺得每個眾生都是無限期那樣生死輪迴,隨業流轉是一件很悲慘的事來的。現在我已經了解這種道理,我能夠修行,我又希望能夠持戒、又能夠修定,又有這樣的智慧,我都不會再退轉。
*但是我無量生死裏面,有很多父母、很多兄弟、很多妻子,我不能就自己了解這套東西就修行,然後就入涅槃。如果是這樣是太劣。我不是這樣的人,我要成佛,要成了佛之後,要乘願再來,永遠不休歇,隨無量的眾生,所有多生的父母、妻子等等,到永遠度盡,我然後才能夠休息的,我不休息的!不入涅槃的!
*當他這樣來發起願,對著佛像,我某某人,我了解這套東西,我現在決定,立下堅定的志願,我要成佛,我要得到最高的智慧,我不捨棄一切眾生。請你替我作證。發起這樣心的時候,就叫做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起,你就叫做「菩薩」,叫做「資糧位」。哪種資糧呢?「福德資糧」,七支性戒,身三語四,這些是得福的,多積福德,因為有福德就不會落地獄,就不會做畜生,最低限度都做人,然後才可以學佛的!可以修行,然後學經教,沒有智慧是不行的。
*人生最快樂的事就莫如尋求智慧。智慧是哪些?讀經,引起「聞所成慧」,由「聞所成慧」得「思所成慧」,在定裏面所發的那種慧,「修所成慧」,這三種「慧」就是你的智慧資糧,有這兩種資糧了,然後可以見道。
*學修止觀,加行位就一定入到四禪修觀。資糧位就多數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都是很淺的。一到加行位「修所成慧」就很高級,「煖」、「頂」、「忍」與「世第一法」。在這四級的加行位裏面,就「依四尋思」,「觀所取名、義、自性、差別皆不可得,」
*觀所取,「所取」即是境界,所取、所了解的境界,所了解的東西,所取的名與義。「義」指那些事,名與義裡面,名有名的自性、差別,義有義的自性、差別,觀這四種東西「皆不可得」,不可得即是不實在的,離開我們的識是不存在的,「皆不可得」。「煖」與「頂」就只是觀四尋思而已,到了「忍」與「世第一法」,就修「四如實智」。「觀彼能取名義之識」,觀能夠了解名與義的那個「識」,亦不可得即是「空」。
*所以《唯識三十頌》有一首頌這樣說,當修止觀修到四加行位的時候,不是證到真如,怎樣未證到呢?「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在修止觀的時候,覺得山河大地亦空,「我」亦空,什麼都是空,空亦是空,總有一個「空」在這裡,好像在面前豎一個「空」在那裏。
*「唯識性」即是真如的別名,唯識的實性,這個是真如,當你說這是真如的時候,就是一個概念,是相來的,這種人就是加行位的菩薩!他還有一些東西可得的,不能空去。
「非實住唯識。」「住」即是證入,並不是真正證到唯識的實性。這個「唯識」就是指唯識的實性,就是真如,不是真是證到真如。

*能取,四尋思就觀所取。「所取」就是境界,心外面的那種境界。「四如實智」就觀能取空,連識都空,能取名義之識亦不可得。
*「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
當發菩提心,經過資糧位的時候,積集很多福德與智慧資糧之後,我們就為了「入見道」,為了見性,「住唯識性」,「唯識性」即是真如的別名,「住」即是證,為了「入見道」,證真如。就要修「四加行」,「伏除二取」,除即是除去,「除」有兩種除法,一種就叫做「斷除」,「斷」者,連種子都剷除的;「伏」就好像大石壓草,移開大石那些草又飆出來。加行位就不能夠斷除「二取」的,只可以「伏除二取」。「二取」者,就是能取的「識」與「心」,與所取的境界,所取的境界即是名與義。
*修「加行位」分做四級,「煖」、「頂」、「忍」、「世第一法」。
1-「煖」猶如鑽木取火,先有暖氣。
2-「頂」那些熱力上衝。
3-「忍」認也,不止熱力上衝,還要有白煙起。認,根據那些白煙可以證明,快要有火星出現。
4-「世第一法」就是那些火星出現,但是這些火星不能夠燒東西的,只是一些有漏智,未有大用,繼續轉,那些火就飈出來,代表無漏智,根本智,可以銷毀那些煩惱。
*此四加行,助成我們見道,所以叫做「四善根」。
*「煖、頂、忍、世第一法」這四種善根,是依據修四尋思與四如實智,由初時的那個階段,一路到最後的階段,總共有四種階段,假立「煖、頂、忍、世第一法」這四位。
*什麼叫做「四尋思」?「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名」、概念與那些名稱,「義」即是我剛才說的所謂事實,「事」,名所代表的東西。「名」有名的自性,有名的差別;「事」有事的自性,亦有事的差別。

*觀名、義、自性、差別這四種東西都是假有的,實無的,這四種東西就是境實無。

「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
*「如實智」,如其實在,能夠如實遍知,「遍知」即是徹徹底底、完完全全了解,了解名、事、自性、差別這四種東西,離開「識」沒有這四種東西存在,連「識」都是非有的。能夠徹底了解這四種東西,連識都沒有,就叫做「如實智」。
*四尋思只是知道境無而已,觀境是無的,四如實智就連心都空。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
*第四禪裡面有一種定叫做「明得定」,發出下等的尋思,觀所取的境界,「所取」、所了解的境界,我們的心所了解的境界,就是名、事、自性、差別的這些境界是無的,「所取」的境界是空的,就叫它做「煖」。

這樣又如何「煖」?「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
*就是,在這一位裏面,開始觀所取,我們所了解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名、義、自性、差別這四種東西,都是因為我們的「自心」所顯現出來的。因為世人執著它,硬說它有,而佛亦順著世人,假施設說是有的。
*「施設」即是說,假說它有。實在是空的,「不可得」。
*「煖位」之後就進一步,「頂」位修止的時候,又是第四禪,就叫它做「明增定」,「明」即是智慧,智慧又增加!在定中能夠引發更增加一些智慧。觀,發起一種上等的尋思,再觀,尋思就更加勝,何解?「思所成慧」,那個影像現前,更清楚,這樣「觀無所取」,仍然是觀所取境是無,就「立為頂位。」
「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
*「謂此位中」,在「頂位」這個階段裏面,重新再觀「名、義、自性、差別」這些境,都是自己的心現出來的影子,假說它有而已,其實它是空的,實在沒有這幾種東西的。實,實在的性質。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
*「忍」位,「依印順定」,「印」即是印可前面,前面觀所取境空,重新印可它。「順」就是順後面那一段,觀能取的識空,這樣就叫做「印順定」。
*「如實智」,對於無所取的境的那種道理,即是前面,「煖」、「頂」所觀、所取的境是空的那種道理,他能夠決定、印持,不會再懷疑,不會再懷疑就智。上面還不是很穩健的,只是叫做尋思而已。
*「無能取中亦順樂忍,」對於能取的心是空的,亦能夠順其勢,「樂」者、愛好,「忍」者、認定,能取的心都是空的。
*何解會「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既然沒有一種實在的境界是離開我們的能了解東西的識而存在,「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怎可以有實的識而離開的境存在?境既然無,識也不應該有。
*何解?「所取能取相待立故。」所取的「境」與能取的「識」,能取、所取,一「能」一「所」,相對而成立,沒有「所取」時,何處有「能取」?沒有一個被打的人,哪裡有能打?這個就是「忍位」。
*「依無間定」,中間沒有罅隙,一跳就是見道,中間沒有東西能隔住它,叫做「無間」。
*「發上如實智」,止用「無間定」,觀就是上等的「如實智」。
*「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印」者,印證,所取境與能取的心都是空的,「二取」都是「空」的,於是立這個名目叫做「世第一法」。
*「謂前上忍」,上級的「忍」,「唯印能取空。」印證「能取空」。
*「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能取、所取一齊空的。這樣「世第一法」與「忍」之所以不同。
*「如是煖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這樣煖位與頂位是依據能取的心,觀所取的境是空。
*「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下等的忍位起的時候,就印證前面所講的境是空的。
*「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到了中等的「忍」,「轉」即是起,中等「忍」的智慧起的時候,對於能取的識,與外境一樣是空的,能夠順,很歡喜,印可,認為是這樣。
*「上忍起位印能取空。」到上等的「忍智」起的時候,就把能取的心是空的,能夠很決定地印證。
*「世第一法雙印空相。」到「世第一法」的時候,把能取的心與所取的境一齊印,都是空,這個「空」的相狀就「印」。

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
*以上「皆帶相故」,煖、頂、忍、世第一法,都是帶有一個空的相在那裡,空的影子在那裡,不能夠證得到唯識真如的實性。「實」者,「實相真如」。
*「菩薩此四位中,」加行菩薩在「煖、頂、忍、世第一法」這四個階段中。
*「猶於現前安立少物」,在修止觀的時候,仍然在前面安立一個影子,一個空的影子。「謂是唯識真勝義性。」這一點點的就是唯識的實性,就是真如。

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
*「以彼空有二相未除,」「有」固然是不對,還有一個「空」的相都未曾除。
*帶相觀心,帶住一個影子,空的影子來到觀,帶相來到修觀的那個心,仍然是什麼?「有所得」的心,仍然還有些東西抓住的。
*「非實安住真唯識理,」「理」指真如,並不是真正能夠證得真如。
*「彼相滅已方實安住。」一定要連「少物」的那個空相都滅,然後才實際證得這個真如。

*「依如是義故有頌言」,依據上文所講的道理,加行位怎樣入見道,依據這個道理,所以彌勒菩薩在他的另外一本論裏,他說: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
*「菩薩於定位」,菩薩修止觀的時候,在第四禪的階段,修觀,「觀影唯是心」。
*觀那些「名」、「義」、「自性」、「差別」,這些都是影子來,「唯是心」,都是我們的心變,這是「煖位」、「頂位」。
*「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還是「煖」與「頂」,「義」當境界,境界的「想」念滅除,知道境界是沒有。「審觀」,很精細地觀,觀什麼?觀一切我們所知的東西都是自己的識,「想」當「識」解,都是自己的「識」變的。「義」當「境」解,「想」當「識」解,這樣「煖」、「頂」已經講了。

「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
*「如是住內心」,知道所取的境是沒有,印前,「次能取亦無。」「順後」,能取的心都是沒有。這個是「忍」與「世第一法」。
*「後觸無所得」。最後的接觸,接觸什麼?無所得的境界。那個空相,那個真如。
*「釋此二頌」,解釋上文的兩首頌文。即是「現前立少物」一首,與「菩薩於定位」一首,這兩首。
*「如攝大乘釋論第六、雜集十一解云:經云:無名等者,煗頂二位。觀所取空。亦不觀彼所……」。
*「經云」指《解深密經》,「無名等者」,觀「名、義、自性、差別」這四種東西是空的時候,指加行位的「煗(煖)位」與「頂位」,就是觀所取空,觀一切所取的「名、義、自性、差別」是空。
*「亦不觀彼所依相者」,觀「名等空」的時候,就不觀它所依的相,何解呢?「忍及第一,觀能取空」,「四加行」中的「忍」位與「世第一法」是觀能取空,不必觀那些名與義所依的相。
空宗
*「煖位」一樣是「明得定」,一樣是發下品尋思,下品尋思觀什麼?觀所取的境全部眾緣和合而成,都不是實有的。
*頂位,在「明增定」處觀,上品尋思再重新觀一切法都是眾緣和合而成,都是空的,上品尋思。
*「忍」,在「印順定」裡面就起下等的如實智,境是空;心亦是空,空亦是空。但是要有次序的,先空境,後空這個心。
*「世第一法」,「無間定」上等如實智起,觀境與心一齊空了它!如果是空宗,這樣就可以。
*最緊要知道,「煖」就是觀所取境是空;「頂」就是重新再深刻的觀境是空。「忍」,「印前順後」,先觀「所取空」,先觀境空,跟住觀心都是空。「世第一法」,心與境一齊空,這樣就證入。

庚一問
辛一、問所依教
「世尊!如世尊說,濁水器喻、不淨鏡喻、撓泉池喻,不任觀察自面影相;若堪任者,與上相違。」
*世尊!依照你世尊從前講過三個譬喻,「濁水器喻」、「不淨鏡」、「撓泉池喻」。譬喻一個人不修定,想修觀是不清楚,一定要修止。
*「不任觀察」,不能夠觀察「自面影相」;想在這些「濁水器」處照你自己的臉的影相,照不清楚。
*「若堪任者,與上相違。」如果能夠觀察自己的臉的,一定與上面所說的三種相反,即是說要清水器、清淨的鏡、靜止的水。
*世尊用三種譬喻,譬喻那些人一味觀而無止,即是不修定,想觀是不行的,觀不到。
「如是若有不善修心,則不堪任如實觀察所有真如;若善修心,堪任觀察。」
*這樣,「心」指定,如果不修定,你不能夠觀察得很清楚上文所講的那七種真如。「如實」即是如其實在地觀察。
*「若善修心」,如果能夠很善巧地,很好地,如果你修定修得很好,就能夠觀察,即是能夠修觀。

辛二、依教發問
「此說何等能觀察心?依何真如而作是說?」
*上文佛這樣講,修心就能夠觀察,「心」是指什麼心?說堪任觀察真如,七個真如那麼多,依據哪個真如來講?其實七個真如都要有定才能觀,不過特別著重,因為是講唯識,就著重「了別真如」而已。
*心是指定。哪一種能觀察心呢?「能觀察心」即是能夠生起「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的那些定。
*「依何真如而作是說?」廣義來講就是七個真如,狹義來講就是「了別真如」,如果不廣不狹來講就是「了別真如」與「實相真如」。

庚二、答
「善男子!此說三種能觀察心,謂聞所成能觀察心,若思所成能觀察心,若修所成能觀察心。依了別真如作如是說。」
*依何種「能觀察心」?這裡講三種能觀察的心。「能觀察」本來是「慧」,就不是心,但是「慧」要在心裏面起,在定裏面起,「能觀察」的定,即是能夠起那三種「慧」的三種能觀察的定。
1-「聞所成能觀察心,」由聽聞經教所得到的那種智慧,那種「能觀察心,」即在定裏面只有「聞所成慧」活動而已。
2-「若思所成能觀察心,」當「思所成慧」能夠起的時候,那個定是「能觀察心」。
3-「若修所成能觀察心。」能觀察的心,叫做止。「修所成」就是指慧。定、慧即是止與觀。
*依哪個真如來講?是依據「了別真如」,即是唯識的真如,如作此說。
*三種能觀察心:能夠生起「聞所成慧」的「能觀察心」;能夠產生「思所成慧」的「能觀察心」;能夠生起「修所成慧」的「能觀察心」。這三種都是定,如果是「修所成慧」一定是初禪以上。
*「依了別真如作如是說。」依唯識觀而觀。

庚一、問答分別難除的相等,
辛一、正問難除相的教及能除空
「如是了知法義菩薩為遣諸相勤修加行,有幾種相難可除遣?」
*世尊!這些菩薩是什麼菩薩?了解到經教、法的文字,又了解它的義理的那種菩薩,這種菩薩是一定要修觀的。當他修止觀的時候,有那些相出現,他為了要除那些相,很辛苦加功修行,即是這種菩薩都還未見道的。

壬一、標數略答
「善男子!有十種相,空能除遣。」
*當你勤修加行的時候,簡略來講有十種相出現。你要怎樣除它呢?要修空觀來除。某一種出現,你就修某一種空觀來除它。
*《大般若經》最高就是廿二種,龍樹菩薩解十八種,彌勒菩薩解《辯中邊論》就改為十六種,何解呢?十八種中有一種叫做「自相空」、「共相空」,「自相共相空」,《辯中邊論》括為一種,「相」空。
*十八空裏面有一個「自性空」,這裏不講「自性空」,何解?「自性空」不外兩種空,「我空」、「法空」,這裡講「我空」、「法空」,已經將「自性空」也講,即是說十六種已經等於十八種。
*解釋十八種空,或者十六種空最詳細的就有兩本書,一本是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另外一本就是彌勒菩薩的《辯中邊論》。

《辯中邊論》
能食及所食 此依身所住 能見此如理 所求二淨空
為常益有情 為不捨生死 為善無窮盡 故觀此為空
為種性清淨 為得諸相好 為淨諸佛法 故菩薩觀空
*食當攝取,「能食」就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六根,六根就對住六境。
「眼根」對著那個顏色,好像食它那樣。食即是接納,納進來。
「耳根」把聲音納入去。
「鼻根」把香臭納進去。
「舌根」把鹹、酸、苦、辣的味納入去。
「身根」把軟、硬、冷、暖這些境界納進去。
「意根」把很多觀念納進去。
*「能食」與「空」有什麼關係?要觀什麼?觀「能食」是空,何解「能食」是空?「能食」就是五根,是物質。物質就是什麼?物質就是那些極微所造成的,「極微」就是所謂微粒子。
*暖壺是假的、空的,因解?暖壺是不銹鋼與那些塑膠,離開不銹鋼,離開塑膠就沒有暖壺。不銹鋼與塑膠是真嗎?不是真,離開那些極微並無不銹鋼,亦並無那些塑膠,只有極微。
*科學家現在只是講到極微,佛家認為極微都是假的。是不是有極微?你說沒有,那麼樣樣東西都是假的,極微亦無。如果極微是有,佔空間,有方分抑或無方分?無方分的不佔空間,沒有東、南,無東、南、西、北的方向;「分」、一部分,這邊是前部,那邊是後部,那些是上部,這邊是下部分。
*你說極微是有的,有方分抑或無方分?有方分的,都尚且是空的、假的,無方分的東西是真的?舉例龜的毛、兔的角,這些就真是無方分的。
*凡是佔方分的東西,一定可以分析。如果你說極微是有方分的,極微一定可以分析。
*第二步,在經驗上,凡是可以分析的都不是實有。極微既然可以分析,極微亦應該非實有,非實有即是空,空即是非實有,所以極微亦空。
*五根是物質,是空的。「意根」是無形無影的,是過去的「六識」。所以「六根」都是空。
*如果在定中執著一種有物質的東西,這樣的相的時候,或者我有五根,有什麼一起來這些影子的時候,就觀能食的東西都是空,能食空就叫做「內空」,我們的身體裏面的東西,「六根」是空的。*「內空」是觀「六根」是「空」。
*「論曰:能食空者,依內處說即是內空。」
所謂「能食空」,就依據身內「六處」來講,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就是「內」,色、聲、香、味、觸、法,那六處就是「外」。所謂「能食空」是依據身內的六處來講。觀的時候,就觀六根是空的,就叫做「內空」。
外空
*「及所食」,「所」就是被,被我們「食」的,被我們「眼根」食就是顏色。被我們「耳根」食就是什麼?聲音;被我們「鼻根」食的?香臭。被「舌根」食的?味。被我們身根食的是觸。被我們「意根」所食的,是一切一切的那些法,這六種東西叫做「所食」。「所」即是被,被我們食。這樣就是外面的東西,外面的東西一樣照觀它是空。觀到極微,極微都空。
*如果用空宗就觀到它的極微就是空,如果唯識就觀它都是識所變的,識都是空的。
*「所食空者,依外處說即是外空。」

內外空
*「此依身」,眼球叫做「扶根塵」,耳朵的這個框的甕就叫做耳的「扶根塵」,裡面那些神經就叫做「根」。這些神經就要住在身體裡面。
*「此」指什麼?「能食」、「所食」,「能食」是五種神經;「所食」,身體,是「身根」所住在裏面的那個物質,這個物質是屬外的,不是屬內的。又不是全部都外,何解?是我自己佔有的,我的生命裡面的一部分,這一點來講是內。如手就它是我生命裡的一部分這點來講,是內。見得到、有顏色及其他這一點來講,這是外。我這隻手又外又內,即是說又是「能食」,也是「所食」。整個身體是半「能食」,半「所食」,裏面的那些神經就是「能食」。見得到,摸得到的那些是「所食」。
*「此依身」,「此」,即是「能食」與「所食」。「依」就是住,「能食」、「所食」住在這裏,這個身體,就是半內半外,所以叫做「內外」。這個身體都是極微所成的。或者是識所變的,亦是空的。
*「此依身者,謂能所食所依止身,此身空故,名內外空。」
「能食」的六根,「所食」的色、聲、香、味、觸,這裏一內一外,「依」即是住在這裏,「此」就指「能食」、「所食」。「此依身者」,「能食」、「所食」所依的、所住在這裏的那個身體。「此身空故」,這個身體都是極微所成,是空的,或者是「阿賴耶識」所變的,空的,就叫做「內外空」。
大空
*「所住」,這個世界,我們的身體要住在這個世界,這個是地球,這個是太陽系,這個是世界,這個物質世界都是極微所成的,空的,所住的世界是空的,這個世界是怎樣的?其大無比,所以叫做大。這個世界叫做「大」,這個大的世界是空的,這個其大無比的物質世界都是空的,就叫做「大空」。
*「諸器世間說為所住,此相寬廣故名為大,所住空故名為大空。」何解呢?「器世間」,現在叫做自然界,又叫做物質世界,我們住的這個世界。「諸器世間」,器世界不止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無數那麼多,所有的「器世間就說為所住」,眾生所住的地方。
*「此相寬廣」,「此」指物質世界,物質世界的相貌,很闊、很大,所以叫它做「大」。
*「所住空故」,我們所住的物質世界是空的,「名為大空」。觀這個世界就是空。
空空
*「能見此」,「見」就見到,「此」就是「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這四種。能夠見到這四種空的道理,就是智慧,能見此就是智慧,那個智慧都是空的,何解呢?如果沒有六根你怎樣起智慧?六根是極微所成,極微都是空的,那些智慧又不空嗎?所以智慧都是空的。能見到這個空的智慧,能夠見到「內、外」與「大」都是空的這種智慧都是空的。
*「能見此」即是這種空的智慧都是空的,叫做「空空」,第一個「空」是空的智慧,能夠觀空的智慧,下面的「空」是一個形容詞,這種能夠觀空的智慧都是空的。這樣就不止「內外空」,連智慧都「空」。「能見此」的智慧亦空。
*「能見此者,謂智能見內(外)處等空。」「能見內處等空。空智空故,說名空空」。第一個「空」是指空的智慧,連這個觀空的智慧都是「空」。
*「能見此者」,能夠見到這個「大空」等等,即是那個智慧,此種智慧「能見內處等空。」能夠觀見到「內處、外處、內外處」,這個世界等空的,這個智。
*「空智空故」,觀空的智慧都是空的,叫做「空空」。
*「如理者」,「如」者即是依照,「理」者指無形無相的實理,指證真如的智慧。「如理」即「如理智」,「根本無分別智」。「如理智」所了解的真如都是空的,這是真正的空。
*「如理者,謂勝義,即如實(的)行所觀真理,此即空故,名勝義空。」「如理」者,即是勝義諦,即是真如。「即如實行所觀(的)真理」。「行」即是觀行,就是止觀的行為。如實的行,確實而妥當的止觀。
*止觀所觀到的真如理就是真如,「此即空故」,這種無形無相的真如就是空性的本身,叫做「勝義空」,是一種殊勝的智慧所了解的義,「義」就是境界。
*「所求二淨空」,菩薩整日修行是為了什麼呢?求兩種清淨,一種就是有為法的清淨,例如極樂世界等等。第二種無為法,即是真如,無為法的真如就是最清淨的,即是說有為清淨與無為的清淨,能夠證得這兩種完全清淨,就是佛。為了想求得兩種清淨,所以要修空觀。觀兩種淨是空的。
*《大智度論》與《大般若經》就開為兩種,有為空、無為空,這裡就是所求二淨空。
*「菩薩修行,為得二淨,即諸有為、無為善法。此二空故,名有為空及無為空。」。一個菩薩修行,他的目的是得兩種清淨,第一種清淨的有為法圓滿,第二是能夠徹底證得清淨的無為法,「二淨」即是諸有為法與無為法的善法。「此二空故」,要觀這兩種東西都是空的。「故名有為空及無為空。」所求「二淨」空。
*為常益有情,「有情」即是眾生,為了利益有情,永遠為眾生做良師益友,永無止境的常益有情。
*《八識規矩頌》: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一、為那些入初地以上的菩薩,現報土,起「報身」;叫做「勝應身」,即「報身」;
第二、「示現成佛,現在成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度眾生,這是普通的「化身」;
第三、「隨類現身」,與他有緣,現一隻烏龜!在海處,忽然要沉船,忽然間有一隻鱉,讓你爬上龜鱉的背脊上面,鱉就爬到岸上,就死不了。
畢竟空
*「為於有情常作饒益,而觀空故,名畢竟空。」「畢竟」即是完完全全,徹頭徹尾都是空叫做「畢竟」。
*依據《大般若經》與《大智度論》,「畢竟空」者就是什麼?一切皆空,一切皆空是什麼?能修空觀的人亦為空,所修觀的東西也是空,這個「空」亦是空,三種東西。
*能夠觀畢竟空就不怕生死,「為常益有情」觀空,饒益即是利益,利益有情而觀空,「名畢竟空」。
無際空
*「為不捨生死」,怎樣「不捨生死」?如果不成羅漢,不修行就永遠輪迴,如果修行就乘願再來,不捨眾生,一樣就是無邊無際那樣,無住涅槃。所以無窮無盡。
*無際,「際」者、三際,「三際」即是三世,之前叫做「前際」,現在叫做「現際」,剎那以後,一路無窮無盡的時間,叫做「後際」,三際皆空就叫做「無際空」,他現在就為了利益眾生,不捨棄生死。為了不捨生死,所以要觀生死是空,叫做「無際空」。過去際的生死輪迴是空,以後的生死輪迴都是空,觀它是空就不怕。
*「生死長遠無初後際,觀此空故,名無際空。」生死很長遠,無所謂前際、初際,亦無所謂後一段,前節與後節的生死,無窮的生死都是空的,就叫做「無際空」。這個即是為了要補救我們的害怕,所以要觀這個空。
「為常益有情,為不捨生死。」「不觀為空便速厭捨,為不厭捨此生死故,觀此無際生死為空。」
*「為善無窮盡,」我們修行大乘的人就要為了我的一切善法,永無窮盡地一路發展,就要修空觀。何解呢?由我現在起,一路不怕時間長,縱使三大無量劫,一路至涅槃為止,時間我們不怕長。在無窮那麼長的時間裏面,我們那些善法不斷地發展,不斷增加,我們不用害怕它,縱使成佛,得涅槃,我們所得的涅槃是無住涅槃,不入無餘涅槃,乘願再來,再做眾生的良師益友。為了善法無窮盡,所以觀這些善法是空的。「為善無窮盡,故觀此為空」。
*「為不厭捨此生死故」,就「觀此無際生死」就是空,這樣就不害怕。
「為所修善至無餘依般涅槃位,亦無散捨而觀空故,名無散空。」
*為了所修的善法,即是六度萬行,至「無餘依般涅槃位」,修到真正入無餘涅槃,「亦無散捨」,不會散的,不會說我怕!不會說捨棄的。但是你知道,一個菩薩是永遠不入無餘依涅槃,他是入無住涅槃。為了那個心不散,就觀它空,叫做「無散空」。
*觀本性空,萬物本來有的體性是空的,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並無本來有的體性,所謂本來有的體性不過是一個設施假說而已,如果我們執著萬物都有本來有的體性,都是法執。
*觀一切善法的種子都是空的,為了觀種性清淨就要觀空,但沒有一個叫做「種性空」,但是有一個「本性空」。
*《大般若經》,本性就即是種子,既然樣樣本性都是空的,種子都是空的。種子是本來有的東西,未出現已經有了,種種東西本性都是空的,種子就也是空的。
*為種性清淨,觀一切法空,連種子都空。
「諸聖種姓自體本有非習所成說名本性。菩薩為此速得清淨,而觀空故,名本性空。」
*「諸聖種姓」,聖人的種子,做聖人的種子就是無漏的種子!成佛的種子、成羅漢的種子。
*「自體本有」,你自己的生命本身本來是有的,這是聖的種子是他自身本有的。
*「非習所成」,「習」即是經驗、習慣,並非是後天的那些經驗、習慣所造成的,所以這些無始以來的清淨種子,都叫做「本性」。
*「菩薩為此速得清淨。」菩薩為了讓這些「聖種子」加速得到清淨。
*「而觀空故」,觀空,觀什麼空?觀一切法都空,觀一個空叫做「本性空」,萬事萬物的本性都是空的,眾緣和合它就出現,沒有本來的性的!這樣就是連種子都知道它是空的、假的。
*「為得諸相好」,成佛之後,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菩薩為得大士相好。」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觀空故」,「名為相空。」
*一切相都空,相空《大般若經》叫做「自相空、共相空」。任何東西的相都有兩種,一種叫做自相,一種叫做共相。
*自相就有形有相,共相是無形無相。
*有形有相的東西,就是自性、自相,概念就是共相、共通性,共通性是無形相。
*自相亦空,共相亦空,這裏將它合起來叫做「相空」。既然一切相空,釋迦佛的三十二相空不空?都是空了!這樣就「名為相空」。

「為種性清淨、為得諸相好、為淨諸佛法,故菩薩觀空」。
*「為淨諸佛法」。佛的法,佛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每個修大乘的人都有的種子,不過被煩惱種子壓住不能出現。修空觀,空一切煩惱,連這些都把它觀空,令你不起執著,連佛的法都觀它空。那些煩惱既除,連那些法執都沒有,將來就成佛。成佛之後,那個時候,十力、四無畏的那些種子就爆出來。這樣要修什麼?修一切法都空,什麼東西都空。
*「菩薩為令力」,「力」即十力,「無畏」就是四無畏,「等」即「十八不共法」這些,佛所獨有的「一切佛法」,不要當佛經解。「一切佛法」即是一切一切的那些佛所獨有之法。令他「皆得清淨。」即是露出來,「而觀此空」,不止是觀一切法空,佛的法都空它,「故名一切法空。」
「是十四空隨別安立,此中何者說名為空」?
*這上文所講的十四種空是「隨別」,即是依據特殊的意義,依據某一個角度,依據某一點特殊的意義。「安立」即是說,依據某一種特殊的意義而說的。
*「此中何者說名為空」呢?然則真正能夠總括的是哪一個呢?「何者」叫做「空」呢?將上面的十四、十五種空全部概括,叫做「自性空」。眾緣和合,一齊東西都無自性,「自性空」。
*一個「自性空」又可以分作兩方面,人空與法空。
「補特伽羅法,實性俱非有;此無性有性,故別立二空。」
*所以真正空的意味,就只有兩個,一個叫做「無性空」;一個就叫做「無性自性空」。
*「補特伽羅」,即是眾生。「法」,所有事事物物。一切「補特伽羅」與一切「法」,它的實性都不存在的!但是這個假相不是不存在,生死輪迴的假眾生是存在的,萬事萬物的假法是存在的,但是要執它為實的,就是不存在。
*實性者,永恆不變的實質。「補特伽羅」與「法」的實性「俱非有」,都不是真實存在的,這樣就空,即是我空、法空。我與法的自性都是空的,但是這裏將它來開成兩個。
*「此無性」,實的「補特伽羅」是無的,假的「補特伽羅」就有的,實的法是無的,但假的法就不是無。這樣,實的「補特伽羅」,實的法的實性「俱非有」,這個「非有」的空我們要從兩面去看,第一從無的方面看,無性,這個「補特伽羅」,實「補特伽羅」、實的「法」是無的,有無的性。
*但是另一面就有個有的性,怎樣有性?「補特伽羅」是無,法是無,無了「補特伽羅」、無了法的時候,什麼都沒有?不是!而有一種無「補特伽羅」,無「法」的那種狀態,當下就是真如。這個就是什麼?這個是有自性的,這個是無性的自性,完全沒有一切我們所執著的性之後所顯露出來的那種狀態、那個自性,叫做「無性自性」。無性就說它無,無到極的時候,這個「無性」是有的,「此無性有性,」這個「無性」是有個自性的,於是就有兩個空。
*兩個空,一個叫做「無性空」,一個叫做「無性(的)自性空」,「無性」是有自性的,「無性」的自性,是有性,它是一種空的狀態,就是真如。
*兩個合起來就叫做「自性空」。
「論曰:補特伽羅及法實性俱非有故」,都是不存在,「有」者,即是真實存在,故名、「俱非有故名(叫做)無性空。」即是從空的方面講「無性空」,「此無性空非無自性,空以無性為自性故,名無性自性空。」
*「此無性」,這種空、無性,無一切執著,都還有「無一切執著」的狀態的,「無性」有它本身的那種自性,它自己本身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空性真如」。
*「空以無性為自性故」,「空性真如」就用這種「無性」做它的自性,做它本身的狀態,故名「無性自性空」。「無性」所顯露出來的自性,這個自性本身就是空。「無性自性空」這個「空」字本身就是空性。

「於前所說能食空等,為顯空相別立二空,此為遮止補特伽羅法增益執空損減執,(如次安立)如其次第立後二空。」
*對於前面所講的,「能食空」、「所食空」等,「為顯空相」,為了顯這個真正的空的本質的體相,就「別立二空。」就另外說兩種空,一種叫做什麼?「無性空」,一種叫做「無性自性空」。
*「此為遮止補特伽羅(與)法(的)增益執」,「遮止」即是防止,防止有些人執著眾生是實有,「補特伽羅」實有的執叫做「增益」,本來「補特伽羅」是無的,你偏偏說它是有,這樣就是增加下去;本來法是空的,你偏偏說這些法是有的,就是「法」的增益執,「補特伽羅」及「法」的「增益執」。
*但另外有一派就說它什麼都是空的,「補特伽羅」亦空清,法也是空清,這種叫做「損減執」,明明是有的,你一定要「損」它,叫做「損減執」。
*為了防止這兩種執,依著次第,依住第一種,防止「補特伽羅」與「法」的「增益執」,立「無性空」;防止他有「損減執」,就立「無性自性空」。

壬二、菩薩徵問
何等為十?

壬三、如來廣釋
癸一、辨第一相
「一者,了知法義故,有種種文字相」
*第一種相就叫做「文字相」,修止觀的人是瞭解法,「法」即使那些經論的文句,「義」就是那些文字裏面的道理。了解那些「法」與「義」之後,你要修止觀,於是你就有種種文字相。修的時候,那些文字就一句句的語句講出來那樣,阻礙你。怎樣排除那些文字相呢?
「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
*「此」即是這種文字相,用這種空觀,叫做「一切法空」,即是觀什麼都是空的,什麼東西都是眾緣和合而成的,既然是眾緣和合而成的,他自己就不是真實存在。
*這樣一切法空就範圍很闊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在內,這樣文字相何須用這麼闊的東西?因為沒有一樣東西叫做「文字空」,所以就用「一切法空」,一切法都空,何況那幾個字?一定是空了它。
*這樣,觀一切法空,就「能正除遣」。一切法空就怎樣?普通就是前面一種東西,觀那種東西是由一個主因與很多條件配合而成的,它本身未成之前它沒有,毀滅之後它也無,現在是要靠各種緣,各種條件來支持。如果各種條件一散,它就沒有。那些條件一改變,那件東西就跟著改變,它出現完全是拜那些條件〔所賜〕,所以它本身是沒有的,這樣觀這種東西。所以這種東西本身是沒有的,完全是被條件決定它的,這樣就叫做「空」,空即是等於不實在的。
*觀一切法空,「正除遣」。
二者、了知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住、異性相續隨轉相;此由相空及無先後空,能正除遣。
*「安立真如」,「苦諦」,為什麼叫做安立?是被「集諦」安立、支持它,如果沒有「集諦」來支持它,就沒有「苦諦」出現的,所以叫做「安立」。「苦諦」是真理來的,所以叫做真如。當一個修學的人了解什麼叫做「安立真如」,即是了解什麼叫做「苦諦」的時候。
*當他修止觀的時候,「苦諦」有四相:無常相,每一個剎那、有為法每一個剎那都生滅、生滅的。苦相,不舒服的。空相,不實在的。無我相,不由自己自在的。
*打坐,那些名詞就出現,如果那些名詞粗粗地出現,文字相。很微細的那些道理,打坐的時候就出現,這個世界都是無常的!什麼叫做無常呢?每一剎那就生,生完就住,住完就異,變化,變化之後就滅,什麼都是這樣的。
*本來是很對的,但是到最後連這些對的都要撇開,這些都是概念而已。
*有這種相,相即是特徵、特性。「相」,自相與共相。那件東西的本身就叫做「自相」,種類的共通性就叫做「共相」,這就是自相、共相。「共相」即是現在所謂的概念。不論有為法、無為法都有自相、共相。
*有為法一定有四相,凡具有這四種特徵,就叫做「有為法」。「生」,有為法一定有生的階段,即是由未有變為有,就叫做「生」,一生了之後,既然有生就即刻「住」,停留一下,跟著就「異」,就變化;變化之後,一定是「滅」。
*一種狀況滅了之後,新的狀況又產生,產生之後又住,住之後,跟著就異,異之後就滅,每一剎那都有這四相,四相合起來就一個剎那。
*有兩種四相:
第一種、「一期四相」,在一個人一期的壽命之中,一定具備四相,生相,他出世的時候。一生了之後,一路到他死,整整百年,「住相」。當他「住」的時候,不會停留,變化,一路到大,一路到壯年,一路到最後,衰老變化,就叫做「異相」,「住」與「異」一定是同時的。最後就死亡、滅亡,就叫做「滅相」。
第二種、「剎那四相」,一切有為法都有「剎那四相」。每一剎那「生、住異、滅」。
*我們的人生是生生滅滅的現象的連續,沒有一個連續不變的你,很多個連續,佛家所謂「無我」就是這樣。
*同一剎那,那一剎那的舊狀態滅,同時就在同一剎那新的狀態出現,根本就沒有一個你,是一種連續的狀態。
*每一剎那,都有生、住異、滅,四種相,叫做「剎那四相」。
*「剎那四相」與「一期四相」就叫做「無常」。「一期四相」是就人生來講的,通俗的。「剎那四相」就完全在哲學上講的。這樣四相,有為法必定有的,即是有為法的特徵。有為法即是等於現象界,現象界的特徵就是有生、住異、滅。
*不論有為、無為,凡存在的東西、甚至到不存在的東西都有自相、共相,自相、共相與生、住異、滅這四相,就叫做「相」。
*觀「相空」,根本世界上就無這種叫做「相」的存在,那些事物的變化,譬如你說生、住異、滅,沒有一件東西叫做「生」的,「生」是安立的一個名詞,表示一種東西,由未有忽然間變成有,描寫那種狀態,用一個名詞叫做「生」,根本就沒有叫做「生」的東西存在,所以「生」是一種假的東西來的,是安立來的,描寫一種東西而已。
*這樣就觀,所謂生、住異、滅的相根本就不存在,只是用來描寫狀態而已,本身就是假的。被它描寫那些存在,被它描寫的那些,就不是叫做「相」,那些是實物。
*實物是怎樣?有實物,它就一切法空,空了它。如果你說有四相是有的,有所謂叫做「無常」、「無我」這些,這些都是假名,用「相空」來對付。
*了知到什麼叫做「苦諦」!了知什麼叫做無常、苦、空、無我,跟著就又有執著,有生、住異、滅了,有種東西叫做「無常」,所以世界上都是無我的,這樣又執著有個無我,執著一個概念,無我的概念,概念就是共相。「無我」都是假立的!
*又有個東西叫做「假立」,「假立」不過是臨時用來對付東西的,又有一種新的,叫做「臨時對付東西」。要連這些都沒有,那時就叫做「空性」。
*「此由相空及無先後空,能正除遣。」用兩種空,任何一種來對付它,「相空」,一切自相、共相,生、住異、滅都是空。
*「無先後空」,無先後即是無際空,人生是連續的,前世我們叫做「前際」,後一段再投胎就叫做「後際」,現在這幾十年叫做「今際」。三際,「前際」根本未出現,已成過去,空。後際是怎樣?都還未有,空!今際又怎樣?每一剎那都生、住異、滅,根本就沒有一剎那真正存在的,又空。
*先、後即是三際,三際都是空,既然空,無所謂前;無所謂後,只有空,這樣就「無先後空」。
*「能正除遣。」正正是對症下藥的,就一定是這種特效。

癸三、第三相
三者、了知能取義故,有顧戀身相及我慢相;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能正除遣。
*「取」即是了解東西,接受東西。哪些東西是能取?「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六根「取」那些的境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都是能取東西。這種東西很合理的,「六根」、「六識」是會取東西。
*世人有一種不合理的,有一個「我」能夠取東西,以為有那個我,執著有個我,那個「我」好像一個靈體,能夠了解事物,「能取相」。
*「有顧戀身相」,我有六根,我的六根能取東西,我有一個「我」能夠取東西,這個「我」整日「顧戀」,「顧」者,念,戀戀不捨我們身的那種相。「相」即是情況,「顧戀」你的身體,身體即是六根。
*「及我慢相」,因為執著有個能取的我,我了不得,什麼都覺得自己做本位,自己第一。因為有覺得有個我,就傲慢。「慢」就是高舉,何解?因為整日執著有個我是能取東西,如果沒有一個我,沒有能取,有什麼好我慢?
*知道那些叫做能取,不空它的時候,就會「顧戀身相」以及有「我慢相」。
*「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能正除遣。」對付這種「我慢」最難除。用內空,「內」指六根,六根空,觀六根空,離開六根哪裡有我?六根空,我還不空?
*「無所得空,」怎樣叫做「有所得」?我們主觀的認識力,對於外面的東西,確是能夠把捉,就叫做「得」。「得」者,把捉到。
*怎樣是「無所得」?說能見到的、得到的那些東西,不真實存在的,是空的,不止那些東西是空的,那個能夠得東西的那個主觀的我都是空的,能得與所得的東西根本都是空的。觀「無所得空」就能正除遣。
癸四、第四相
四者、了知所取義故,有顧戀財相;此由外空,能正除遣。
*有「能取」就有「所取」,能了解的主觀與所了解的外物。那些人就只學能取、所取,就不知它空,這樣,你就執著有一個所取的東西。
*眼,我能見顏色,有些顏色被我見;耳能夠聽歌聲,有些歌聲被我聽;鼻能夠嗅到香臭,那些香花被我嗅到;乃至身能夠被我觸,這是所取的東西,執著有實的所取的東西。
*於是就影響所及,就要「顧戀財相」,能取就「顧戀」自己的身,所取就「顧戀」那些資財的相。
*這些如何排除它呢?「此由外空,能正除遣。」觀外的六塵空。
癸五、第五相
五者、了知受用義、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故,有內安樂相、外淨妙相;此由內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
*「受用」即是享受,了解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做享受,於是他就享受之中。
*「男女承事,」「承事」,服侍他的男女。男就是那些僕人,女就是那些妻妾與那些采女。
*「資具」,即是享受的東西。
*「相應」就是有關。即是有關那些「男女承事」與「資具」之類的東西。
*「有內安樂相」,當我享受的時候,「內」即是身,內身覺得非常安樂,譬如買部按摩機的「資具」,坐在那裡,震得很舒服,這些叫做「內安樂相」。
*「外淨妙相」,譬如娶個老婆,覺得她很清淨的,很美妙的,令你很安樂,就「外淨妙相」。
這樣的相就跟著來,這個相平時有的,最怕你想入定的時候,這些東西會出現!
*「此由內外空」,即是「此內安樂相」與「外淨妙相」,是由「內外空」,即是身體空。
*「及本性空」,一切享受的東西本來就沒有,眾緣和合的時候它就出現而已,本來有的就叫做「本性」。「本性空」,本來有的那種狀態是無的,眾緣和合的時候才有的。「能正除遣。」排除它了。
癸六、第六相
六者、了知建立義故,有無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除遣。
*「建立」兩個字有兩個不同的用法:
第一、假說,譬如《唯識三十頌》,「由假說我法」,有些人將它來譯,譯做什麼?建立我法相,建立當假設那樣解的,建立、安立、施設、假說,這四個字同一樣意義。
第二、承托起、支持。
這裏用第二個意義,指我們的世界,人類是被地球所建立的,如果沒有地球,我們飄去太陽系以外。就因為有地球在那裏支持、建立。了解我們有個物質世界承托起我們。
*「無量相」,這個世界是無量無邊那樣闊,茫茫太空。
*以為有茫茫太空,於是又有個執著,有個無量的相。
*又有個新的相出現,怎樣對付?「此由大空,能正除遣。」觀「大空」。
癸七、第七相
七者、了知無色故,有內寂靜解脫相;此由有為空,能正除遣。
*「無色」指〔無色界〕,「色」指物質。佛家的世界觀是繼承婆羅門教的世界觀,人類所住的世界有三種,一種叫做「欲界」,即是有男女情慾的,再高一些的就是「色界」,無男女情慾,但還是有物質的慾望的。再高一些的連物質都沒有的,叫做「無色界」,這個指無色界。
*知道我們的世界裏面有一種世界是「無色」,無物質的。
*「有內寂靜解脫相」,「解脫」者,即是無拘無束的那種相,「內寂靜」,內即是定中,領略「寂靜」,在入無色定裏面,那種很舒服的那種相,你能入無色界定。到你入無色界定,又執著,這種解脫!又執著了。
*「此由有為空,能正除遣。」這樣要觀無色界仍然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都是空的,所以無色界的這種「內寂靜(的)解脫相」都是空的。

癸八、第八相
八者、了知相真如義故,有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若唯識相及勝義相;此由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勝義空,能正除遣。
*了解唯識的道理,唯識的道理前半就是世俗唯識,就是講理論,後半是勝義唯識,講真如。當我們了解唯識的真理的時候,於是我們又有一種新的執著,就是「有補特伽羅無我相」,「補特伽羅」就是眾生,眾生是由五蘊和合的,所以眾生是沒有一個實的眾生存在,沒有實眾生存在的那種狀態,叫做「補特伽羅無我的相」,又執著有那種相。
*「法無我相」,即是一切事物,不論有為法、無為法,總之是「法」都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的,主宰的,這樣觀「法無我」的狀態。有這兩種狀態,這兩種狀態又是相。「補特伽羅無我」是真理,但是你有那種相,有那種「無我」的概念出來,你就夠弊的。
*「唯識相」,唯識的道理。「及勝義相」,再進一步知道,唯識都是概念而已,都是理論,這套理論就是指真實的宇宙的本體是真如,這個就叫做「勝義相」。
「此由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勝義空,能正除遣。」*「畢竟空」,不論什麼東西完全是空,連空都是空,什麼都空。「畢竟」者,即是徹頭徹尾都是空的,無有不空的。
*「無性空」,即是一切一切東西都是眾緣和合而成,沒有它的自性。
*「無性空」就是那些人執著那些東西是有的,才叫他做觀「無性空」。但是,如果一味偏於「無性空」就會執著空了,就變成「頑空」。有一個「無性自性空」來補救,無性的自性,當你觀一切都無性的那種狀態。無性是「空」,當你完全「空」了那些性之後,你有一種無性的狀態,這種無性的自性不是無的,這個就是「空性」,空了一切執著的「空」,真正的「空」的狀態,「無性自性」即是一種真空的狀態,這個即是真如。
*「無性空」用來撇除人的執有;「無性自性空」用來撇除別人的執「空」,兩個一起就令人再回中道。
*「勝義空」就是空了一切東西那個「真如勝義」,這個「真如勝義」就是「空」,就是「空性」。
*觀這幾種「空」,「畢竟空」與「無性空」以及整套唯識哲學都是「空」的,這套是概念而已,空了它。
*「無性自性空」就恐怕你一味「空框框」就整個沒有東西,變成虛無主義。無性是掃除一切執著之後,有種「無執」的狀態,這種無執的狀態就是叫做「空」的本身,又叫做「勝義空」。這個「勝義空」與「無性自性空」即是真如。
*觀這幾種東西就「能正除遣」。「畢竟空」與「無性空」就是用來「空」那個「補特伽羅無我相」與「法無我相」,「無性自性空」就用來補救它。
*「勝義空」,「勝義相」不是有物質的,是一種「空」的狀態。
癸九、第九相
九者、由了知清淨真如義故,有無為相、無變異相;此由無為空、無變異空,能正除遣。
*「滅諦」就叫做「清淨真如」。當你了解「清淨真如」的道理的時候,修定,就有個「無為相」,一切有為法都是空的,我現在就是無為!無為就不空!你又執著一個概念叫做「無為」。有個「無為」的概念,「相」就指概念。
*有「生、住、異、滅」就叫做「變異」。「無為法」者,就沒有生、住、異、滅這四相,這就是真如;現象界,有為法,就是有生、住、異、滅的四相。
*「無為相」,「無為」這個概念,有個無變異的概念,又執著。
*「此由無為空、無變異空,能正除遣。」觀無為都是「空」的,無變異都是「空」的。

癸十、第十相
十者、即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第十,對於「空性」。觀那種「空」來對付上文的那九種相的,想那種「空相」,作意思惟那種「空」的狀態,這個時候,又有一個「空性相」,「空性」不也是一個概念?把這個「空性」亦撇去。
*「此由空空,能正除遣。」我們有觀「空」的智慧,「空空」,那種觀空的智慧都是「空」的,這樣來「除遣」。
*修止觀,真真正正修到相當到家的時候,就要體味這十種。

庚二、問答
辛一、問答分別除相解脫
壬一、問
世尊!除遣如是十種相時,除遣何等?從何等相而得解脫?
*在止觀裏面能夠排除上文所講的十種相的時候,還有什麼需要「除遣」的?除了那十種相以外還要除些什麼東西?「從何等相而得解脫?」最後在哪種相而得解脫?
*問兩種東西,第一是「除遣何等?」再要「除遣」什麼?十種相我都有辦法除,再要除些什麼?「從何等相而得解脫?」除遣之後,解脫哪些東西?
善男子!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彼亦除遣。
*善男子!那十種相都能夠「除遣」,更進一步,還要除些什麼?「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三摩地」是在定中,指入初禪以上的那種「三摩地」,在三摩地裏面所觀到的「影像相」。
*「影像相」是什麼?是那個「空」的相!那個「空性」,「空性」是一個概念來的,如何連「空性」的概念都排除?更要「除遣」這個。把定中出現的「空」的相〔除遣〕,這樣就回答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什麼?除了「空相」之後,我們就解脫。「從雜染縛相」,
*凡夫被兩種東西綁住,第一種是「相縛」,「相」者,相分,整日被相分束縛住,什麼被相分遮住?沒有相分當下就是真如,但是我們偏偏被它遮住,自己心裡的概念遮住你,概念不也是相分?「第六意識」的相分,總之是被那些相分所束縛,「第六意識」的相分就是概念,第一種縛。
*第二種縛,麤重縛;「麤重」是什麼?貪、瞋、癡等這些煩惱的種子,被那些煩惱的種子,種子又名叫做「習氣」,被那些煩惱的習氣束縛住。
*你想解脫,「相縛」還容易除一些,譬如見道,見道五分鐘,五分鐘就沒有「相縛」,過五分鐘,「相縛」又起了。「麤重」就不行了!要八地以上的「麤重」不出現,然後還有要成佛,成佛之前的金剛心,成佛之前的一剎那,最強的無漏智出現,然後才銷毀這些「麤重」。
*被這兩種「麤重」束縛住,「要勤修止觀,」然後可以解脫。解脫什麼?從「相縛」與「麤重縛」裏面解脫。
*「相縛」有兩種相,一種是清淨相,一種是雜染相。
*「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彼亦除遣。」解脫的時候,你說我現在解脫!這樣又是執著有個「解脫」。「彼」者,是指那種解脫的心,覺得有解脫的心都除了它,這樣就真正入勝義。
辛二、釋外疑難
善男子!當知就勝說,如是空治如是相,非不一一治一切相。譬如無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諸雜染法。就勝但說能生於行,由是諸行親近緣故。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善男子!應該知道,「勝」即長處,就那個長處來講,就說某一種「空」對付某一種相。這是這種「空」的長處來講而已!
*「非不一一治一切相。」任何一種都可以對付十種,不過就長處來講,那種「空」就是對付那種,「就勝」即是就它的特長來講。
*「就勝」,就十六種空的特長來講,我們就說某一種「空」就對付某一個相,其實不是的,「一一」即是每一個,每一個「空」都可以對付,一切即是所有的相。
*「譬如無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諸雜染法。」「行」就產生「識」,「識」產生「名色」、「名色」產生「六處」;「六處」產生「觸」;「觸」產生「受」;「受」產生「愛」;「愛」就產生〔「取」,「取」就產生〕「有」;「有」就產生「生」;「生」就產生「老死」。這樣就叫做「十二緣起」,前一段為緣就引起後一段,就叫做「緣起」。或者,前一段為緣就引生後一段,這樣就叫做「緣生」。
*譬如「無明」就產生「行」;「行」就產生「識」;「識」就產生「名色」,本來次序是這樣。然則你問,無明不可以產生「識」嗎?不可以產生「名色」嗎?一定是產生「行」嗎?「無明」亦可以產生「識」;「名色」、「六處」、「觸」;一路至到「老死」它都有力量可以產生。
*但是就「勝」,就它的長處,就它的接近來講,它就直接產生「行」,「勝」即是直接,或者它的長處,或者它的最近。「無明」不是不能產生一路至到老死,不過就它的「勝處」來講,就說它直接產生「行」。何解要這樣講呢?由於「無明」對於「行」是最直接的、親近的。
*「此中道理,當知亦爾。」「此中」即是這裏,這裏的「十六空」用來對付十相的道理,「亦爾」,即也是一樣。
*就「勝」來說某一種「空」就對付某一種相,其實每一個「空」都可以對付一切相的。
庚三、問答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中何等空是總空性相?若諸菩薩了知是已,無有失壞於空性相,離增上慢?」
*總相空性,這個是真真正正的空性,這個是真如,最後的總相,這個是總括一切,總相的,一切什麼「空」都是歸結於它的那個「空性」,這個就是勝義諦,即是真如。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中何等空是總空性相?若諸菩薩了知是已,無有失壞於空性相,離增上慢?」
*「爾時,」即是到這個時候,彌勒菩薩又問佛:世尊!這裏你講那麼多個「空性」,哪一個「空」?總括一切「空性」?「總相(的)空性」,就叫做「總空性相」,總括宇宙萬有說它是「空」的,哪個「空」才是呢?「總空性相」是怎樣的?下面一個子句,是形容這個「總空性相」的。
*「若諸菩薩了知是已,」如果修止觀的菩薩,了解了這個「總空性相」是怎樣的,他就會怎樣?「是」者,當「此」解,即是這個「總空性相」。
*了解「總空性相」他會能夠做到這樣,「無有失壞於空性相,」對於「空性」的道理,一點都不會錯的,「失」者,過失、錯誤,「壞」者,就是做不到,把捉不到,「壞」了。無過失,沒有壞,沒有破壞。
*因為有些人一味修空觀,修壞了,不會有壞,也不會有過失,而且是「離增上慢」,了解了「空性」,不會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他能夠一切都放得下的。
*「增上慢」,自己未能做到就說自己做到,這是「增上慢」,「增上」即是過頭,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上文你講那麼多種「空性」,這麼多「空性」之中,哪一個是總合的?「總空性(的)相」?這個「總空性相」要怎樣?如果那些菩薩一了解它,體驗,「了知」就當體驗解,體驗這個「空性」,他就不會有過,對於「空性」就不會有錯誤的見解,修「空性」亦不會有失敗,能夠這樣的。又能夠「離增上慢」。
壬一、讚問許說
爾時,世尊歎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令諸菩薩於空性相無有失壞。何以故?善男子!若諸菩薩於空性相有失壞者,便為失壞一切大乘。是故汝應諦聽,諦聽!當為汝說總空性相。
*爾時,世尊歎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你現在能夠請問我,請問什麼?請問如是深奧的道理,這種道理是什麼?這種道理講出來,令到那些修止觀的菩薩,對於到底是什麼「空相」呢?他證的時候,不會有過失,而且不會有錯誤。
*為什麼我要讚你,說你問得好?善男子!若果修止觀的那些菩薩,對於什麼叫做「空性」這種情況「有失壞者,」會有過失,或者修的時候錯誤,他就會怎樣?損失就很大,「失壞」什麼?「一切大乘。」整個大乘都會推翻,他所修的大乘全部錯誤。何解呢?就是觀「空性」就以為什麼都沒有的!這種叫做什麼?空執,有些人執著硬邦邦真是有件東西叫做「空性」!「執空」、「執有」都有過失,因為有過失去修就得不到結果。「失」者就是過失,「壞」者,得不到效果。
善男子!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一切品類雜染、清淨遍計所執相,畢竟遠離性,及於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性相。
*善男子!「若於依他起性(相)」,即是眾緣和合所生的、幻有的現象界。「及圓成實相中,」以及現象界裏面的本體,真如本體何解叫做「圓成實」?「圓」者,即是遍,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成」者,不變的,不變即是永恆,不變即是沒有生、住、異、滅的。「實」者,真的,不是假的,這個就是真如。
*「依他起性」即是現象界;「圓成實性」即是本體。對於現象與本體,眾緣和合所產生的現象不是無的,這樣,依他起性不是無,不過有而不實。「圓成實性」有而真實。
*在這兩種東西之上就是什麼?離開「遍計所執」,「遍計所執」就是執著,不是執「空」就是執「有」,「遍」者,周遍、到處,「計」即是計較,到處計較,硬是沒有那種東西卻執那種東西,「遍計所執」。
*在幻有的「依他起性」與實有的「圓成實性」之上,遠離「空執」、「有執」。這些「空執」、「有執」都是雜染性,執都是雜染性的,但清淨的執不執?清淨的一樣是執的,很多人執清淨的東西,認為這些是實有,現在我得涅槃!執著涅槃就是執著清淨,對於雜染的、清淨的執著。
*一切品類,各種各樣的雜染的執著與清淨的執著全部遠離,不要否定這個現象界與本體是無,亦不要執著現象界種種都是實有本體,硬邦邦的有一個,這個叫做「本體」,因為本體無乎不在的。
*「及於此中都無所得,」止觀的時候,不覺得它實,也不覺得它無,連那些概念都遣,直接滲入把捉「圓成實性」,那時沒有概念,「無所得」即無概念可得、無相可得。
*「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性相。」這樣的就是在大乘裏面的修法。「總空性相」,真如空性,難就難在什麼?「於此中都無所得,」沒有相分可得,直接滲入去把捉它。

丁、能攝諸定
戊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能攝幾種勝三摩地?」
*「能攝諸定」,「攝」即包括,只要修止觀,不論什麼三昧都包括在內,用止觀來統括一切。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能攝幾種勝三摩地?「三摩地」,即是定,「奢摩他」是止;「毘鉢舍那」就是觀,能夠包括幾多種殊勝的定呢?
戊二、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即是依照,依照我所講。不論他是小乘的聲聞,大乘的顯教、密教的那些菩薩,甚至到如來所修的定,這些就是大乘、小乘一切所有的無量那麼多種類的那些優勝的定。
*「當知一切皆此所攝。」我們應該知道,全部包括在現在我們講的這種止觀內,即是說,修到這種止觀就什麼都可以。
丁十四、止觀因果作業門
戊一、辨止觀因
己一、問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以何為因?
*彌勒菩薩問,世尊!「此奢摩他」就是止;「毘鉢舍那」就是觀,我們想修止觀,「以何為因」而修止觀?你想修止觀有成就,先有一個因。
己二、答
善男子!清淨尸羅,清淨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
*想修止觀成就,要先具備兩種東西,第一、清淨的尸羅,守戒律守得好。身三、語四,這七支就叫做「性罪」,「性」者,即是本身,是有罪。不過受了戒,那個儀式來警覺你。
*除這些「性戒」之外,其餘那些叫做「遮戒」,「遮」即是防止你發生罪惡,例如飲酒,飲酒本來無罪的,為何要設立飲酒的戒?因為飲醉酒會亂性,會容易犯罪,所以叫做「遮戒」。
*清淨的正見,佛經裏面的「見」都是指智慧,正見就是正的智慧,什麼正的智慧?聞所成的智慧,讀經論所得到的、瞭解的、很粗淺的智慧。思所成的智慧,聽聞經教之後,自己消化它所得來的智慧。
*即是說有戒與正見兩種做基礎,修止觀才有用,不然止觀無因是不會成功的。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以何為果?
*彌勒菩薩問: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以何為果?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有什麼果呢?

庚一、答
善男子!善清淨戒、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
*善男子!善清淨戒、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善清淨心」,「心」指定,得到很好的定,會令你見道,或者會令你引發神通。「心」即是修止,以前修的止未得,現在可以,以前的那些未得清淨,現在學修止觀,將來你的止會得到清淨。「善」者即是好的,「清淨」,無漏的,將來可以得到無漏的定。
*「善清淨慧,」「慧」,智慧,小則很了解事物,了解那些經文,大的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是智慧,「以為其果」。
庚二、
復次,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所得之果。
*「復次」,即是又,又什麼呢?善男子!「一切聲聞」,小乘得阿羅漢果的那些人,「及如來」,「等」,是獨覺、普通世人的世間定,所有的「善法」,修止觀都可以得到的。這些善法就分兩種,一種是世間的、有漏的,一種是出世間的、無漏的。「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所得之果。」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能作何業?善男子!此能解脫二縛為業,所謂相縛及麁重縛。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能作何業?又起什麼作用呢?它的效能就會怎樣呢?「此」即是「奢摩他」、「毘鉢舍那」,這些止觀就能夠解脫,即是解放、離開,解脫什麼呢?「二縛」,兩種束縛。
*「所謂」即就是,第一種是「相縛」,第二種是「麁重縛」。
*凡夫的知識,就有一個相遮住我們,不能夠打破那個相。總之,眼就被顏色的相束縛住;耳就被聲音的相束縛住;鼻就被香臭的味束縛你;舌就被那些鹹、酸、苦、辣的味的相束縛住你;身又被那些軟、硬、冷、暖那些東西束縛住你;意識就被很多那些概念、名言,好像一道簾遮住,沒辦法打破。一打破那道簾,當下就是真如。
*整日被相束縛住,什麼時候相縛才能夠除?譬如見道的時候,停留五分鐘,那五分鐘沒有那個相縛,即是當你證到真如的時候,就沒有相縛。一到證真如的時候,就是根本智。根本智起的時候,就沒有相縛。一到根本智沉沒,後得智起了,後得智都有相縛。不過是不縛,它只是有相,後得智都有個真如的影子,「果中猶自不詮真。」
*見道之後,入地,後得智起的時候,看那個都是假的真如,真如的相不是真的真如,「不詮真」,不能夠把捉到那個真如。
*「麁重」,有兩個解釋,第一個,指不舒服的感覺,我們時時都有種不舒服的感覺的。這種「麁重」要怎樣才沒有?修止觀,入初禪近分就沒有,輕安。「麁重」與輕安剛好相反,那時整個人輕快而安穩的。
*第二種解釋,指在「第八阿賴耶識」裏面的那些煩惱的種子。
*修止觀,就沒有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沒有「麁重縛」。第二種是修止觀的結果,會成佛的,成佛就沒有煩惱,殺那些煩惱種子。阿羅漢就是殺賊,「賊」指惱煩,殺清那些煩惱賊。
*剷除「相縛」與「麁重縛」,在第四禪裏面,「煖、頂、忍、世第一法」之後,無漏智一起的時候,即刻把那些煩惱種子壓住。這樣,「麁重縛」被它壓住,之後,「無分別智」就起。
「無分別智」一起就沒有相,當下就是無相。無相就有一種「無相」的相,什麼叫做「無相」的相?第一個「相」當相狀;第二個「相」當狀態,無相的那種狀態,就叫做無相的「相」。就是沒有相縛,就有那種「無相縛」的狀態,這種「無相縛」的狀態,就是真如的顯現。
丁十五、止觀治障差別門
戊一,五繫能障止觀門
己一、問
世尊!如佛所說五種繫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毘鉢舍那障?幾是俱障?
*彌勒菩薩問釋迦佛說:世尊!如佛所說五種繫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毘鉢舍那障?幾是俱障?「繫」即是束縛,哪五種束縛?
第一、「顧戀身」,太愛惜自己的身體。
第二、「顧戀財」,身體以外你的財物,「顧」者,念也,整日念念不忘它;「戀」者,這個心放不下。
第三、「樂相雜住」,「住」即是居住,居住時相雜而居住。
第四、「於諸聖教不起樂」,對於經教沒有興趣。
第五、「於善法得少喜足」。欲而不貪,「欲」是什麼?希望,不是沒有東西希望的,但是不貪。希望與貪有什麼不同?「欲」就是希望,但是範圍很闊的。貪就是要佔有的,是我的,欲就不一定是佔有。欲就未必是貪的,佛欲救盡世界的人,他就不是貪。
*「俱障」就兩方面都障礙的。
善男子!顧戀身財,是奢摩他障;於諸聖教不得隨欲,是毘鉢舍那障。
*「善男子」,五繫之中,第一種「繫」就是「顧戀」身體;第二種就是顧戀你的財富、財物,這兩種東西就是障礙你修奢摩他的。「顧戀身」、「顧戀財」都是障礙你修止的,其實亦障礙修觀的,不過就大部分來講是障礙修止的力量強,「是奢摩他障」。
*第四種,「隨欲」者,很歡喜佛家的道理,順著它,很有興趣的。對於那些佛的「聖教不得隨欲」,這樣「不得隨欲」是障礙修觀的,「是毘鉢舍那障」。

庚二、明俱障
「樂相雜住,於少喜足,當知俱障。」
*「樂相雜住」,著重講出家人的,整天找那些在家人搞到一堆。
*「於少喜足,」於少少善法就歡喜、滿足。這兩種東西「當知俱障。」兩種都被它障礙的。*「由第一故,不能造修」;由於你有第一種,「樂相雜住」。「造」者進也,不能夠進修止觀。
*「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由於第二種,得少就「喜足」,這樣,你所修的加行,就不能夠徹底。什麼叫做究竟?達到成佛為止。所以我們如果想修止觀成功就留意這五種「繫」,不要被它障礙我們。

戊二、五蓋能障止觀門
世尊!於五蓋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毘鉢舍那障?幾是俱障?善男子!掉舉、惡作,是奢摩他障;惛沈、睡眠、疑,是毘鉢舍那障;貪欲、瞋恚,當知俱障。
*「蓋」者,遮蔽,有五種東西遮蔽你,令你修止觀不能成就的。
第一、「貪欲蓋」,整天想佔有一種東西;
第二、「嗔恚蓋」,惱怒、憎恨;
第三、「惛沉睡眠蓋」,不睡眠的時候就惛沉,不惛沉的時候就睡眠。
第四、「掉悔蓋」,當靜坐的時候,懺悔都不對!要懺悔都要等你坐完再懺悔,或者懺悔完才坐,坐的時候你就不要懺悔,坐的時候就是坐。
第五、「疑蓋」,心裏面猶猶疑疑、猶猶疑疑那樣。
*世尊!於五蓋中,幾多種是障礙修止?幾多種是障礙「毘鉢舍那」?幾多種是兩種一齊障礙的?善男子!掉舉、惡作,是奢摩他障」;「惛沈、睡眠」是一種的,與「疑」,這樣就兩種;合起來,「掉舉、惡作」一種障礙止,「惛沈、睡眠」與疑,這兩種就障「毘鉢舍那」。「貪欲蓋」與「瞋恚蓋」,「當知俱障」兩種都被它障礙的。
庚一、問答止圓滿
世尊!齊何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沈、睡眠正善除遣,齊是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
*彌勒菩薩問釋迦佛:世尊!齊何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齊」即是達到,「何」即是何處,即是達到哪一點,能夠叫做修止圓滿與清淨?
*善男子!「乃至」,由開首修,一路修到所有「惛沈、睡眠」那種蓋,能夠正正確確地除去,很善巧地將它除去。能夠做到這一點,就叫做「得奢摩他道圓滿」。
庚二、問答觀圓滿
「世尊!齊何名得毘鉢舍那道圓滿清淨?善男子!乃至所有掉舉、惡作正善除遣,齊是名為得毘鉢舍那道圓滿清淨。」
*善男子!由你開首修,一路修到,「所有掉舉、惡作」,什麼叫「掉舉」?很有興趣想事,有時你會想到不知幾有興趣,越想越有興趣,這種這樣的作用就叫做「掉舉」,突然間又來的。「掉」即是突然間;「舉」起身;「惡作」即是後悔,哎呀!為何我剛才又不這樣呢?
戊三、
己一、彌勒菩薩問
世尊!若諸菩薩於奢摩他、毘鉢舍那現在前時,應知幾種心散動法?
*五蓋就是初學的時候就有,五種散動是修成之後有的,已經得了「奢摩他」,真正得到輕安之後修觀,然後才講「散動」。
*「若諸菩薩」,如果那些修止觀的菩薩,「於奢摩他、毘鉢舍那現在前時,」修到「奢摩他」現前,即是說已經得輕安,已經入初禪近分以上,「現前」即是成功、成就!修「奢摩他」修得成就,入「奢摩他」的狀態。不止這樣,有時還會入「奢摩他」的狀態後,正式修觀,都「現前」,那個時候應該很靜。仍然有時心會走出來的。
*「應知幾種心散動法?」我們應該知道,當我們修到這樣的時候,有幾多種東西令我們的心散亂、調動?

己二、世尊答
庚一、標數略答
善男子!應知五種:
*「標」者舉也,舉出數目有幾種。簡略答。善男子!我們應該知道有五種「心散動」的內容。

庚二、依數列明
一者、作意散動;二者、外心散動;三者、內心散動;四者、相散動;五者、麁重散動。
*依那個數逐一逐一列出名稱。一者、作意散動;二者、外心散動;三者、內心散動;四者、相散動;五者、麁重散動。

庚三、次第別釋
辛一、釋「作意散動」
善男子!若諸菩薩捨於大乘相應作意,墮在聲聞、獨覺相應諸作意中,當知是名作意散動。
*「作意」者,即留意,本來應該留意修大乘法的,依著大乘經教的道理來修止觀,誰知你漸漸就溜過去修小乘。譬如大乘都是修空觀,修唯識觀,小乘的人就著重修不淨觀,或者是數息。這樣,在大乘的立場來講,這樣就散動。散動的本質是什麼?散亂心所。
*善男子!如果菩薩修止觀的時候,「捨於大乘相應作意,」「相應」即是有關的,與大乘有關的作意,這裏當它止觀解,與大乘有關的止觀你捨棄。
*「墮在聲聞、獨覺相應諸作意中,」在大乘來講,你走回去小乘即是墮落!你墮落在「聲聞」與那些「獨覺」的作意中,與他們有關的作意中,「當知是名作意散動」。

辛二、釋「外心散動」
若於其外五種妙欲、諸雜亂相,所有尋思、隨煩惱中,及於其外所緣境中,縱心流散,當知是名外心散動。
*「外」即是身外,如果菩薩修止觀的時候,忽然間想起我身外的「五種妙欲」,「色、聲、香、味、觸」五種妙用引起你向外散動。
*「諸雜亂相」,即是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
*所有的「尋思」,你本來安定,令你在那裡起思想。「尋思」跟著裡面就起「隨煩惱」,散亂、掉舉就跟著起。
*「及於其外所緣境中,」應該入定,不應該想事,偏偏就現那些你想的東西。修觀,有意地去觀,這樣就行。如果本來修不淨觀,忽然整個極樂世界的樣子來,都是不對。即是我們身外的一切東西現出來。
*「縱心流散,」心放縱,走去別處。「當知是名外心散動。」這些叫做「外心散動」。
*這些人已經成功,已經入初禪以後,都尚且有這五種散動。

辛三、釋「內心散動」
若由惛沈及以睡眠,或由沈沒,或由愛味三摩鉢底,或由隨一三摩鉢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當知是名內心散動。
*第一、惛沉。
第二、睡眠,佛家所講的睡眠兩種,一種是生理上的睡眠,疲倦要休息;第二種是心理上的,將近入睡之前的那種懵懵閉閉的那種狀態,叫做「睡眠心所」。這裡所講的「睡眠」是指「睡眠心所」,不是指生理上的睡眠。生理上的睡眠就無所謂好壞的,是無記的,心理上的睡眠是「有覆無記」,或是惡性。
第三、沈沒,與「惛沉」不同的,「沈沒」是怎樣?心很軟弱,不欲求定。「沈沒」以什麼為體?就以懈怠為體,本質就是懈怠心所,懶。
第四、愛味三摩鉢底,「三摩鉢底」,入了定的狀態,入定之後,覺得輕安很舒服,那種境界非常好,不捨得出定,明明是應該要出定,明明就有很多事要做,叫做「味定」,覺得入定很有味。
第五種、「或由隨一三摩鉢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三摩鉢底」即是定,在定裏面怎會有煩惱?那些煩惱會拉你出離定的!那些叫做「三摩鉢底煩惱」,即是說有一種煩惱力,你入定入得好好的,忽然間起那些煩惱令你不想入定,就要出定,令你退失的那種狀態以什麼為體?放逸、懈怠等的那些隨煩惱起,就會把你從好好地入定中拉你出定的。
*「當知是名內心散動。」起自內心,不是由外面吸引的。

辛四、釋相散動
若依外相,於內等持所行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動。
*「等持所行」即是定中所見到的「諸相」,那些相狀。應該要知道,這是我在定中的,這些叫做「定果色」,修定的時候時時會有這些東西的。
*你用外面在未入定之前,各種世俗所見到的東西,用那種東西來衡量這種宗教經驗裡面的東西。依據外相來衡量那些,來對於那些定中所見的諸相,作意思維。見到定中那些東西,知道這是「定果色」,幻境而已!不用理它。
*你在那裏作意思惟,我見到這種境,這樣就「名相散動。」因為見到種種定中的相,令到你的心攀緣、散動,叫做「相散動」。

辛五、釋「麁重散動」
若內作意為緣,生起所有諸受,由麁重身計我起慢,當知是名麁重散動。
*「內」指定中,「作意」即是修止觀,由定中,修止觀為緣,以這樣為條件,跟著就「生起所有諸受,」那種歡喜的感覺,我們很歡喜的,尤其是輕安起之後,我們很愉快的。「受」,喜受、樂受。這樣,有這樣的受,自己覺得了不得。
*「由麁重身」,你的「第八識」裏面還有很多煩惱種子,「計我起慢,」起執著。現在我又入定,我入幾多個鐘頭都可以,而且入定的時候見到什麼境界。這樣就以為很了不起,這樣就起慢,我真是了不起。「計我」,執著有個我,而起慢心,這一個解。
*第二個解是有粗重身,這個身根本就是有「麁重性」,現在入定只是暫時壓住、阻礙著它而已!一出定我們的身就是「麁重」,對於我們身體來說,這個「麁重身」執著它是我,我能夠入定,現在我能夠怎樣,起一種我慢心。如果這樣,「當知是名麁重散動。」

戊四、止觀所治的十一障
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從初菩薩地乃至如來地,能對治何障?
*世尊!修止觀又可以對付那些障?第一種,「煩惱障」;第二種「所知障」。
*「煩惱障」,煩惱中一種就是我執,其他圍繞著我執的那些貪、嗔、癡等的一大堆煩惱,這一大堆煩惱都可以障礙我們入涅槃,不能入涅槃就即是生死輪迴。
*「所知障」,中心不是執我,是執法,障礙得大菩提,不障礙入涅槃。「所知」是指真如,障礙我們證真如。或者「所知」是指法身,佛的法身以真如為體,證真如。
*如果你是小乘,修止觀就完全斷除你的「煩惱障」,可以證阿羅漢果,入涅槃,脫離生死輪迴。如果你想成佛,要有最高的智慧,即是大菩提,要怎樣?完全沒有法執,即是說以法執為中心的那一大堆煩惱都要掃清,這一大堆煩惱就叫做「所知障」。掃除「所知障」就得無上正覺,得大菩提。
*即是「煩惱障」障礙你入涅槃,障礙你得阿羅漢果。「所知障」障礙你得佛果。「障」就是兩種障,「煩惱障」、「所知障」。但是上面所講的已經入「地」,入「地」的人「煩惱障」就很少,「所知障」多。
問:「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從初菩薩地,乃至如來地,能對治何障?」
*這種止觀,由初初入地,即是初見道的時候,入初地起,一至到經過十地而成佛,這樣就十一個階段。在十一個階段裏面,在哪一個階段是除哪一種障礙呢?「治」即是對付。

庚一、釋初地障
善男子!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於初地中,對治惡趣煩惱、業、生雜染障。
*如果不掃除這種障礙,就不能夠入到初地,掃除這種障礙,才能夠真正見道。
*「煩惱障」、「所知障」都有兩種。分別即是想,即是思維,思維分別起的障。俱生,與生俱來。
*例如有些是執著有個我,或者執著有某種東西,這種執著是由於思維然後才起的。但是如果,一見到好的東西就想吃,流口水就想食,這種就是貪,這種障是俱生的,與生俱來的。
*分別起的障,很容易斷的,斷清分別障,就入初地,就叫做見道。一入見道就掃除分別障,但是俱生障就從未動過。初地菩薩從未動過。

*善男子!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已經修到了,真真正正起輕安,已經得到「奢摩他」,又能夠修觀。這樣一路修,修到能夠對付什麼?「惡趣煩惱」現行,這些煩惱令到你生惡趣,例如貪,貪不是一定生惡趣,但是,貪到別人的人命,那樣就是惡趣!嗔一下就未必入惡趣,但是到殺人,就入惡趣!「惡趣煩惱」,令你入惡趣的煩惱,就是貪、嗔、癡這類煩惱。由煩惱而作些不好的業,有「業」引你來生受報應。
*一入初地,就對付那三種能夠令你入惡趣的雜染,即是能夠令你入惡趣的煩惱,令你入惡趣的業,令你入惡趣的生死不再起!
*初地的障,就是斷除分別煩惱。俱生煩惱就根本沒有動。
第二地中,對治微細誤犯現行障。
*「犯」者,即是犯戒,微細的戒都會有錯,初地菩薩會犯微細戒,如果能夠微細的戒律都不犯,就是第二地。第二地中修止觀,這種止觀的力能夠對付那些「微細的誤犯」,不是有意犯,無意中犯的都沒有的「現行障」。

庚三、明第三地的障
「第三地中,對治欲貪障。」
*亦都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即是說,這些「欲貪障」很微。欲貪有兩種,一種是屬於「煩惱障」的欲貪,他不除,除「所知障」的欲貪而已。

庚四、明第四地的障
「第四地中,對治定愛及法愛障。」
*入第三地對於定最喜愛的,對於佛法都起愛心的,這種都是障礙。對於「定愛」、對佛法的愛,是「所知障」。第三地菩薩都有,但是對定愛、法愛不起貪戀,就入第四地。

庚五、明第五地障
「第五地中,對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
*對生死「一向背」,「一向」即是從始至終都是不喜歡。「背」即是不喜歡,對生死輪迴一向都「背」;對涅槃一向都趣向,整日求涅槃,小乘人回心向大的這個最多。因為小乘人整日討厭「苦諦」、「集諦」,整日都歡喜「滅諦」、「道諦」。

庚六、明第六地障
「第六地中,對治相多現行障。」
*生死是雜染相,涅槃是清淨相,這些這樣粗的相就掃除,不會太過整日傾向涅槃,不會太過討厭生死,第六地是對付這種障。

庚七、明第七地障
「第七地中,對治細相現行障。」
*十二因緣的「流轉相」與「還滅相」,細的相我們很清楚,所以就執著這些「細相」,到第七地對付微細的流轉相與還滅相之後,第二個阿僧祇劫完了。

庚八、明第八地障
第八地中,對治於無相作功用及於有相不得自在障。
*第七地修空觀修得很好,但是不夠自在。但是一到不用吃力,就叫做很自在!你就叫做「觀自在菩薩」,第八地菩薩。
*到第八地對付兩種東西,第一、無相,即是空,無相的真如,要加功,第八地就無須加功。對於有相的現象界,能夠自在控制,這種菩薩有大神通。

庚九、明第九地障
第九地中,對治於一切種善巧言辭不得自在障。
*修四無礙解,「解」即是智慧,修四無礙的智慧,但是不能夠自在,很吃力才能夠修得到。
*四無礙解,八地才學修,九地以上一路路修好。
第一、法無礙解,「法」者,佛法,那些經論。對於那些一切經教,他的智慧無障礙。「對於佛家的經論,他的智慧是無礙的,怎樣他都不會覺得有抵觸、有矛盾的。
第二、詞無礙解,「法」者,經裏面的義理無礙,「詞」者,那些語言,對於經裏面的語言是無礙。對於經裏面的哪些語言是艱澀的,但他都是無礙的,對於經裡那些互相矛盾的講法,那些說話都是無礙的。
第三、義無礙解,對於一切義理,不一定是經論裏面的義理,「法」就是經論裡面的那些法,「義」是對於世間、出世間的一切義理他都無障礙,都能夠了解。
第四、辯才無礙。到第八地就是真正修這幾種東西。要第九地才自在。

庚十、明第十地障
「第十地中,對治不得圓滿法身證得障。」
*到第九地的時候,法身以真如為體,證真如,第九地都不是證得很圓滿,到第十地就對付那種障,證真如圓滿。
*這十地的障通通是「所知障」。「煩惱障」是第十地完結,將近入如來地的時候,那些極強的根本無漏智出現,摧毀那些「煩惱障」的種子。

辛二、斷障勝利
善男子!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於如來地,對治極微細最極微細煩惱障及所知障。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
*「所知障」亦完全對治,「由能永害如是障故,」永遠斬斷這種障。是所剩的殘餘的極微細的「煩惱障」與「所知障」,就沒有這兩種障。「究竟證得」,徹徹底底直接體驗到,體驗到什麼?「無著無礙」,無執著的,自己內心不會執著,「無礙」即是外面沒有任何東西能障礙,那種什麼?一切一切那些「智見」。
*兩種不同的解釋。第一種解釋,指「人空智」與「法空智」,就「根本智」來講;第二個解釋,「無著」就沒有執著的,指「人空智」與「法空智」的「根本智」,是「無著智」。「無礙智」是指「後得智」,能夠觀察一切東西,能夠顯現神通這種「後得智」。

止觀能證菩提門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奢摩他、毘鉢舍那勤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一個菩薩如果依據修止,與依據修觀,就可以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亦相信,但是,怎樣修法呢?

己一、釋
庚一、明因位勤修諸行
辛一、法說
癸一、明尋思如實觀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毘鉢舍那,依七真如,於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彼於真如正思惟故,心於一切細相現行尚能棄捨,何況麁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果那些修行的菩薩,已經得「奢摩他」,即是已經能入初禪之後,修觀,進一步依據上文所講的「七真如」。
*七種之中,實相真如就是真正的真如,其他那些都是道理來的,因為那些道理是真實的道理,所以叫做「真如」。在定中依住七種真如來修觀,修的時候怎樣?
*「於如所聞所思法中,」依照你所聽到的法,依照你所思所想通透的那些道理,有「聞慧」,有「思慧」,「內由勝定」,「修慧」,「內」者,在定中,一種很殊勝的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與那些近分。
*以上是指於「煖位」、「頂位」位裏面修尋思觀,觀所取的境空,所取空,「存識遣相」,保存你的心、心識,不要空你的心識,「遣」就空,空那些相狀,「存識遣相」。「於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就做到「存識遣相」。
*然後「於善審定」,「於善思量」。「善審定」即是重新觀那個境是空;「於善思量」就是進一步連心都空了它!先空境,後空心。「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是於忍位中先印所取的境是空,後觀能取的識都空。
*到最後「世第一法」,於「於善安立真如性」,「安立」即是佛很巧妙地說,善,很善巧地安立的「真如性中」,觀一個空性,連那個空都空了它,這就叫做真如性。「世第一法」能、所雙遣,能觀的識遣除,所觀的境也遣除,一起排除。
*這樣就「內正思惟」,就是在那裡修觀。
*你這樣修觀能夠排除很多那些你會不由自主的想,它自己會出現的那些境。

丑一、標舉除遣
彼於真如正思惟故,心於一切細相現行尚能棄捨,何況麁相?
*「彼於真如」,「七真如」,尤其是第二個「實相真如」,能夠在真如裏面思維、修觀,能夠這樣修,「心於一切細相現行」,即是很微細的執著,很微細的煩惱尚且能夠消除,「尚能棄捨」,「何況麁相?」何況那些很粗的貪、嗔、癡之類?更加被你控制住了。

丑二、明所除的相
善男子!言細相者,謂心所執受相,或領納相,或了別相,或雜染清淨相,或內相,或外相,或內外相,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集滅道相,或有為相,或無為相,或有常相,或無常相,或苦有變異性相,或苦無變異性相,或有為異相相,或有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補特伽羅無我相,或法無我相。於彼現行,心能棄捨。
*在修定的時候,在加行位裏面有這些相出現,你要把它除去,哪些呢?十一種。
*「善男子!言細相者,」所謂微細的現行的相是那幾種呢?「謂心所執受相,」「執受」者,即是滲透它,將它來到控制住,當是自己的一部分,叫做「執受」。執它為自己,令到它生起感覺。因為你有「阿賴耶識」滲透你的身體,你的身體自然就會新陳代謝,某一處破損,它自然就會修補,執受他。執著他當為我,執著即是滲透它,令到它起知覺。
*我心所執受的就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那個身體的器官,被我們的「阿賴耶識」,被我們的心滲透它,令到它新陳代謝起知覺,這個身體相。觀身不淨就是整日有個身體現出來。
*「或領納相,」四念處的第二個是「觀受是苦」,「領納相,」於是有那種苦樂的相就出現,因為你整日修,修它是苦,於是就有這些東西出現。
*「或了別相,」心是無常的,一個無常的心,了別心,整日我們看到個心,又起又滅那樣。
*「或雜染清淨相,」觀法無我,一切法雖然是無我,但是有雜染法,有清淨法,於是哪些是染,哪些是淨,這些這樣的概念一路就在定中出現。
*「或內相,或外相,或內外相,」有「內相」內空就空了它,如果「外相」呢?六塵,外空就空了它。「內外相」就是那個身體,內外空就空了它!
*「利他相」,「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我現在修行,我現在要做善事,我要利益眾生。又有這些利益眾生的念頭起了,都有這種相。
*又有這些叫做「正智」,這些叫做「根本智」,我現在那些就叫做「後得智」,一會又說我現在證到真如,那些就出現。正智是指「根本智」與「後得智」。
*「如如」者,即是真如,時時都如此如此不變的,即是真如不變。
*《楞伽經》將宇宙萬有分為五種東西,觀那五種東西就可以,相、名、分別,即是我們有漏的分別心,是了解這些相與名的;有漏的、能知的心就叫做「分別」。現象界裡面這三種東西都是有漏的。「正智」即是指無漏的智,「如如」就是真如,「正智」就是無漏的「用」。「五法」,「相、名、分別、正智、真如」。
*第一種,明所執受等四相。
*有一種人有這種相出現,譬如由小乘先修起,然後轉大乘,就有這種情況出現。小乘的人多數修「四念住」,如果證阿羅漢果,觀身不淨就很好,沒有煩惱。但是到修大乘的時候,就成問題,想見道,證真如之前,真如是無相的,但是你不能夠無相,整日入定的時候觀著,有身相不淨。有相,不能夠證得真如。
*小乘人「觀受是苦」,觀一切「受」都是苦。
*有些人就觀心是無常的,是好。但是到修大乘,想證「無相真如」,它卻有個「無常相」,又有個「心」的相,又有麻煩,變成阻礙。
*修一切法都無我,這個不多障礙,但是仍然會有少少障礙的。觀法無我,一切法就有個法相,無我就有個「無我」的概念,這個概念是相,有這些相就仍然是阻礙你。有相就證不到真如,證真如一定要觀一無所有、無相,有種無相的狀態,叫做「無相之相」。
*明內等三相:
*有些人修「十二處」,內有根,外有塵。到修定的時候,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於是就想出有所謂「六根」、有「六塵」,「六根」、「六塵」就是一個概念,一有這種相又阻礙你不能夠入定。
*「內相」,「六根」,有這種觀念就是「相」。
*「外相」,就是外面的東西,「六塵」,於是就多了這些相。
*內外相,我們的身體是半內半外,何解?我們的身體有「六根」,都是內。何解「眼根」是內?眼睛裏面的那些視覺神經看不到,就叫做內。包住視覺神經的這些摸得到看得到的,會流眼水的,這些就叫做「外」。「內外」者,即是身體,半內半外。

寅三、顯利他相
「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
*修行整日都做好事的,好,但是修定的時候就要把好事忘記。有時在定中的時候這樣:我都已經不錯,我都能夠修行利益一切眾生。也是有相,整日修布施,或修其它都有這些相出現,有這些相出現要排除。

寅四、辨正智如如相
*見道時候的那種智慧就叫做「正智」。
*「如如」是真如的別名。正智出現就證到真如,當我們未證到真真正正的真如的時候,就沒有真如的相。
*未證真如,整日想證真如,幾時正智出現?幾時才證到真如呢?證到就好,這樣你就證不到。何解?因為你有相,又有個真如被你證,又有個叫做「證」,這就是「相」。有正智的相,有真如的相,那就阻礙你證真如。

辨四諦相
*修行大乘有兩種人,頓根大乘人,直往大乘,聽見小乘的東西他不合意的,喜歡大乘的東西。對他講小乘的東西,他會體會到大乘,有些人是這樣的。
*漸根大乘,他的「第八識」裏面有大乘的種子,又有小乘的種子,小乘的種子先成熟,學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在小乘修行,先證預流果,再證一來果,再證不還果;再證阿羅漢果。成羅漢後,將近入涅槃的時候,佛為眾生挽救這一批人,令他們不要這樣快入涅槃,讓他們去教化眾生,佛就替他們講《般若經》,一聽到《般若經》之後,那些漸根的大乘人,已經成羅漢,就回轉他的心,重新發菩提心,轉入大乘。

*再在資糧位起,因為阿羅漢只是證得人空,但是未證得法空,如果你回心向大乘就要修人空、法空,即是所謂「二空」都要修,所謂「真如」就要人空、法空的時候才能夠證到真如。那些羅漢只是證人空而已,所以就要重新在資糧位處起,重新。
*以前他所發的心不夠大,現在他要重新發過大菩提心,然後才死,他死的時候不入涅槃。當他一表現說要死,入涅槃,死的時候,他的心臟都停了,阿羅漢的「第八識」就離開身體,變起一個化身,一頓時五官具備。
*住在那些山林野嶺,在那裏修定,但是只是修定就沒有功德,不能夠成佛的,要修行六波羅蜜的,四處找功德做。

寅六、辨有為、無為相
「有為」的相,「無為」的相,「有為」的這個概念,「無為」的這個觀念。

寅七、有常相、無常相
*無常是一個概念,就是相,有個無常相。
*法身就即是涅槃,具有四種德,一種是「常德」、一種是「樂德」、一種是「我德」、一種是「淨德」。

寅八、辨苦變等相
「或苦有變異性相」,
*苦怎樣有變異?今日苦,明天會樂的。明天樂後天又會再苦,苦有變化的,苦有變化性的相出現。
*「或苦無變異性相」,怎樣「苦無變異」?無苦樂的變異叫做「苦無變異」,即是捨。有苦有樂就叫做「苦有變異性相」;無苦無樂就叫做「苦無變異性相」。

寅九、有為同異相
*「有為法」即是現象界,現象界一定有這樣的相狀,一種叫做「同相」,一種叫做「異相」。你是女,他是男,所以「異」。但是你都是人,他都是人來的,這樣就所以「同」。
*所謂「同」、「異」全部都是假名,都是安立,本身無所謂「同」,無所謂「異」。
*它的共通性就叫做「同」,「異」是各別性、特殊性。
*「自相」的概念叫做「種概念」,「共相」就叫做「類概念」。萬物都有「自相」有「共相」。譬如白人、黃種人、黑人等等,「自相」不同。白人、黃人、黑人都是人,人就是「共相」。白人、黃人、黑人就是「自相」,「人」這個概念就叫做「類概念」(屬概念、上位概念)。白人、黃人、黑人就叫做「種概念」(下位概念)。
*人、猴、貓、狗這些都變成自相,動物就是共相。貓、人、猴我們都叫它做種概念,動物,這個就叫做類概念。
*「或有為異相相」,「異相相」者,即是那些「種概念」。「同相相」即是「類概念」,即是上位。下位概念就是「異相相」,上位概念就是「同相相」。
*「知一切相」,當你說,世界上一切一切東西,你有一個「一切一切」的概念。當你說一切的時候,知道一切的東西是叫做「一切」的時候,就有一個「一切」的概念,一切相。
*又是這個「一切」的概念,阻礙你見不到真如的。

第十一種、辨二無我相
*無我即是空,人又空、法又空,有個「人空」、「法空」兩個概念。又要把「人空」、「法空」的概念都要撇了它!
*「或補特伽羅」,「無我」就即是空、無自性,法無我,一切法都無我的,就有這兩個相。

子二、善修治心
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
*「彼既多住如是行故」,那個修行的人,「既」即是已經,「多住」,「住」即是做。「如是行」,這些行為。「一切繫」,五種繫縛。一切「蓋」,「五蓋」,五種「散動」。
*「善修治心」,好好地修你的禪定,修得多你就會見道。

癸一、正明見道
「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
*「從是已後,」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法」,經過這四個階段以後,「於七真如」。因為在未修止觀之前,已經對「七真如」的道理已經了解。
*「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已經了解這些經論,當你修禪定的時候,修某一個真如的時候,就「各別」。
*修流轉真如,能夠觀「十二因緣」。
*「相真如」的時候,雖然不能夠證到,你都知道真如是這樣的,亦有智慧生起,不過這是有漏的。
*每一個真如的智,觀的時候,都有各別的智生起,初就有漏智,但是有漏智漸漸地真真正正見道就變成無漏智。
*「各別的自內所證」,是自證的,不是靠外面的,「內」即是在定中所證的。漸漸地,初期是有漏的修慧,後來由有漏的修慧發展到最高級的時候,就變成「煖、頂、忍、世第一法」,仍然是有漏的,一經過「世第一法」之後,突然間沉沒,無漏的「根本智」生起,然後那種「通達智」生,那時候就「名為見道」。
*見道之前一定是四加行位,四加行位是「煖、頂、忍、世第一法」,這個都是無相的,「無相」即是空,入空觀,不過他是有漏的四加行空觀,到無漏的空觀就是叫做見道。
*「無分別智」起之前,當你修止觀的時候,對於「七真如的」道理已經能夠觀得到,有些有漏的智慧生起,是「修所成慧」,證知各別真如的真實道理,那種道理體驗到。
*現在經過「煖、頂、忍、世第一法」的無相觀,有漏的無相觀,觀到最後,有漏的無相觀沉沒,無漏觀起了。當入無相觀的時候,乃通達前此各別內證真如道理,在七種真如道理的那個真真如。「七真如」都是概念來的,七種概念,七處概念所表達的真如,其實都是道理。這個道理之後最終見到有個真的真如,是真實道理的真如,這樣就是「名為見道」。
*修止觀的時候,都能夠把那七種道理在觀察,都有個別的有漏智生。然後正式入空觀的時候,觀:所謂「七真如」者,都是概念,都是道理,都是假相,真的真如是無相的!凡一切相都遣除,那時所有相都沉沒了,那時那個真如就叫做「真真如」,那時就「名為見道」。
*「通達智」就通乎有漏、無漏兩種都有。
*「煖、頂、忍、世第一法」就有漏的。
*「真見道」與「相見道」是無漏的。
*嚴格來講,「通達智」應該是指那些無漏的「根本智」與「後得智」。*「根本智」即是「無分別智」,無概念。
*「煖位」、「頂位」都是境是空,心是有。
*再重複體驗境空,先體驗境空,跟著「境」空之後,「心」都空,這樣就先空「境」就跟著空「心」,這樣就忍位。
*不斷再練習,「世第一法」,「心」、「境」一齊空的,智慧出現。但是智慧的力量有限,體驗到這樣,但是沒有力量銷毀煩惱,因為它仍然是有漏,有漏智慧中最高級,所以叫做「世第一法」。
*「從是已後」,入「煖、頂、忍、世第一法」以後。「於七真如」,七種真實的道理,「有七各別自內所證的通達智生」,每一種真如你都有一種智慧生起,是「通達智」。「通達智」指現量的,直接體驗的,不是靠邏輯的,每一種所謂「現量智」。
*「通達智」一生的時候,譬如,第一種真如就叫做「流轉真如」,當觀「流轉真如」的時候,就觀眾生的生死輪迴,每一段都有十二個階段。
*觀那種現象這樣之後,都很確切,是如此,就走入「相真如」,那「十二因緣」是有相的,由「無明」,有「無明」的相。「無明」就產生那些「業」,就有「業」的相。由有那些「業」就產生你投胎的「識」,就有「識」的相。到那個時候,知道這些現象都是幻象來的,有是有,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都是「識」所現的,本身是不實在的,空的。
*觀到這裏的時候,覺得它是空了,走進「相真如」。在「相真如」那裏的時候,觀一切的境都幻有的,都是「識」所變的,或者眾緣和合而生的,這樣重新回頭再入「煖位」。再重現「煖位」就觀那些境,「十二因緣」等等那些境,這些境是幻、空的,境空。

*再跟著「頂位」,都是空的。
*到「忍位」,不止境是空,心都是空的,能夠知道這個「十二因緣」,這個「四諦」,了解這些「十二因緣」與「四諦」的道理的這種智慧都是空的。
*再進一步是「世第一法」,「心」與「境」都是空的,一觀到這裡的時候,那些有漏智完全沉沒,無漏智起了,就覺得一無所有,真正體驗到真如,但是也不是無,即是《心經》所講那種什麼?「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說它「生滅」都是不對的,說它是「清淨」的都是不對的,無相的真如,那是真正見道,那時就叫做「根本智」出現,就叫做「真見道」!
*「真見道」過後,「真見道」是無分別。「分別」指第一,有理論,好像邏輯那樣,有大前提,有小前提,一路連接著思想過去的;第二有概念的分別,分別的心一定有概念的。無分別,沒有邏輯的階段,亦無概念的,「無分別智」出現,就叫做「真見道」。
*「真見道」過後,「無分別智」就沉沒,由那時起就叫做「初地菩薩」,又叫做「聖人」,這些就是聖者了。「名為見道」。

子一、四種勝利
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勝德。
*「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這是第一種勝利。第二種勝利,「生如來家」,真正的佛子,「證得初地」,證得初地菩薩,跟著二地、三地、四地。「又能受用此地勝德。」享受初地殊勝的功德。
*「由得此故,」由於得到見道,就叫做入菩薩正性離生。「正」者,「聖」也,有了聖人之性。「離生」,「生」,吃到那些生的東西,引生很多疾病,煮東西煮得不熟的,吃了之後會生病的。
*如果未得無漏智,未入初地,等於煮東西煮不熟那樣,吃了那些生的東西你就會生病。一入初地之後,就「離生」,沒有這個會令你生病的東西。
*未入初地之前,會造一些會入地獄的「業」,這樣就叫做「生」,即是生硬。然則所謂「生」是什麼?煩惱有兩類,一種是分別起的,由思惟分別而起的;一種是俱生,與生俱來的那些煩惱,入初地亦動不了它的。但是一入初地,分別煩惱的種子就剷除。

*在「煖、頂、忍、世第一法」那些有漏的智慧,不能夠剷除那些分別煩惱的種子,但是一入初地,正式的無漏智出現,燒毀你「第八阿賴耶識」裏面所藏的那些分別煩惱的種子,那時就無生硬,連分別煩惱的種子都沒有。然則所謂「生」者,本質就是那些「分別煩惱」的種子。「正性離生」,你已經是有聖人之性,就離開那種煮東西煮不熟的那種狀況。「離生」是第一種勝利。
*第二種勝利是「生如來家」,能夠繼承如來的事業,真正是如來的兒子一樣,因為你將來一定成佛的,生的地方一定有如來的集會。
*「證得初地」,「證」即是體驗到初地的情景。第三種。
*第四種就是能夠享受初地所有的殊勝的功德。哪種殊勝功德呢?
一、生報土,隨便揀一個,只要發願,他就來接你生報土。
二、於多法門能得自在,差不多所有經論所講的什麼法門,你都可以懂。
三、自知不久證大菩提,自己知道,我不用很久我就成佛。
*有說「如來家」者,無相的真如就是「如來家」。

子二、事邊際所緣勝利
彼於先時,由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已得二種所緣,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
*「分別所緣」,將那些概念在那裡想,想的時候好像有一些邏輯的形式,由某個大前提就引出一個小前提,再由小前提得到斷案,一段一段,再用這個斷案做大前提,又引出個小前提,由第三個斷案引出一路一路的連鎖那樣,整堆都是概念的,連鎖的,那些是有分別的影像。
*「無分別影像」,「有分別影像」是修觀的時候用的,「無分別影像」是觀到差不多上下就停在那裏,暫時不再觀。
*譬如觀到一切都是空的,停在那裏不再觀。如果想住佛像,就想住佛像。如果想著鼻尖,就整日想這裡。如果想前面那些空氣在鼻子又出又入,修止。如果是停在那裡不想其他的,不變化的,叫做「無分別影像」,是修止的時候用的。
*如果輪流修,止完一輪就觀,觀完之後又止,止完又觀,觀完又止,要這樣練習的。
*一種叫做「無分別影像」,一種叫做「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即是那個概念的停留,連續都是同一個上下的概念,每秒鐘連續下去。觀佛像,有時候會不清楚,不過大致是差不多上下連續,叫做「無分別」。
*有分別是怎樣?完全那些概念活動的,叫做「有分別」。依住《十六觀經》,又觀太陽,又觀日,又觀水,這些是活動的,這些是觀。當你觀到差不多上下,見到整個阿彌陀佛坐在那裏,不大變化的,這個就止。止完又觀,觀完又止,這樣就是「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
*第三種影像叫做「事邊際影像」,「事」者,即事物、東西,一切東西最究竟的,「邊際」即是最後的,最徹底的、最究竟。最究竟是什麼?兩種東西最究竟,一種整個現象界,應有盡有一切東西,所有的「有為法」,叫它做「盡所有性」。盡其所有一切現象無不包括。
*現象都有實質在那裡,就叫做「如所有性」,即是哲學家講的所謂「本體」,「盡所有性」即是學哲學的人所謂「現象界」。
*兩種合起來叫做「事邊際」,一切事物盡其量不出這兩種東西。這兩種東西叫做「事邊際所緣」的境。
*所有一切事物不出這個範圍,叫做「事邊際」。
*真正證得「事邊際」一定是入初地。
*第四種所緣叫做「所作成辦」,所應做的事你已經辦成功。
*初地真正證得第三種所緣境,即是說在定中,要觀真如就真如出現,要觀現象你就有概念。

「彼於先時,由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已得二種所緣,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
*「彼於先時」,「彼」即是那個修止觀的人,「於先時」,即是入初地之前,由得到輕安以後起計,最低限度由初禪近分起才算數的,「由得奢摩他」,修止修成功,即是可以入得到初禪的。
*「毘鉢舍那」,最低限度在初禪近分那裡來修觀的。
*由於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成功,「已得二種所緣」,已經得到,已經體驗到兩種所緣境,一種,「有分別影像」,一種就是「無分別影像」,這些是影像而已!

彼於今時得見道故,更證得事邊際所緣。
*「彼於今時得見道故,」「今時」即是現在,「得見道故,」因為他已經見道,所以能夠結合「事邊際所緣」。這個勝利最緊要,一到證得「事邊際所緣」就見道完了,一見道完就出定。

復於後後一切地中,進修修道,即於如是三種所緣作意思惟。
*修道沒有什麼特別的,不斷練習而已。
*「復於後後」第二地後一些,第三地又更後,第四地更後,這樣就是「後後」。「進修修道,」進一步練習修道,修什麼?仍然是修那「三種所緣」,「如是」即是上文所講的「有分別影像所緣」、「無分別影像所緣」與「事邊際所緣」,三種所緣,「所緣」即是境界。
*「作意思惟」,「作意」即是修止觀,長時期練。

譬如有人,以其細楔出於麁楔。
*「譬如有人,以其細楔出於麁楔。」用那些細的木釘來撬出麁的木釘。「細楔」指修止觀時候的那些影像及輕安,「麁楔」就用來喻實物,真正的煩惱,「及麁重縛」。

壬一、明初地出二種縛
*有兩種束縛,令到我們不能夠超過生死輪迴,一種叫做「相縛」,影子,尤其是想入定的時候,沒有那些影子不行。一日未見道的時候,總是被那些影像、概念包圍住你,不能打破那種束縛,那些叫做「相縛」。
*第二種是「麁重縛」,即是煩惱的種子,即是「煩惱障」與「所知障」的種子,整日贅著你,背負著一個大包袱那樣。
*「相縛」即是能夠打破那些現象,證到真如,就叫做打破「相縛」,不是說完全沒有「相縛」。第二「麤重縛」,這裏說,雖有煩惱種子,但已經不被它連累,就叫做無「麤重縛」,即是這個包袱還是你的,但是不能夠再贅得你很慘,這樣就叫做離開「麤重縛」。

如是菩薩,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內相故,一切隨順雜染分相皆悉除遣。
*「如是菩薩」,這些見道的菩薩,「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內相故」,「遣」即是排除,「內」即是定中的相,那些有分別、無分別的影像。「一切隨順雜染分相」,所有一路你在定中排除、破它,所有所有的那些「隨順雜染」,令你生死輪迴,令你作惡業的這種雜染的東西,是隨順你的「相縛」。
*每一地減去一些「相縛」,每一地減一些「麤重縛」,一路一路減,如果你越少,負擔就越輕。

相除遣故,麁重亦遣。永害一切相麁重故,漸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煉金法陶煉其心。
*「相除遣故」,「相縛」一排除,跟住你的煩惱種子,那些執著,著相的煩惱種子「亦遣」,排除去。
*一入初地之後,慢慢排除那些「相縛」、「麤重縛」。不是說一入初地就完全沒有,因為那些「相縛」與「麤重縛」要無漏智才可以剷除的。初地就開始排除那些「相縛」、「麤重縛」。
*其餘,「在餘地陶煉其心」。在二地、三地以後就好像煉真金那樣,淘去那些沙石,煉出那些真金。
*那些「相縛」與「麤重縛」逐些、逐些遣除,「永害一切相麁重故,」將那些「相」與「麤重」一路害,害到十地完了,就害清它。*「漸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煉金法陶煉其心。」漸漸、逐步,好像那些人淘金、煉金那樣,用兩個阿僧祇那麼長的時間,來到「陶煉」你的心,陶煉完了,金就是真金,就是佛。

庚二、明果位
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所緣。
*十地以前就是「因位」,證果,證得菩提。「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作意所緣。」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無上正覺」,即是最高的智慧,最高的覺悟,大菩提。
*唯識宗的解法,就等於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法界體性智」,將它分成五智,或者分成四智都可以。
*把有漏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幾個「前五識」的種子銷毀。新的無漏的五識出現,有個智慧與它一齊起的,叫它做「成所作智」。
*以前那個有漏的意識就很多執著的,現在有漏的意識剷除,那個新的無漏意識出現是有一個智慧跟住它起的,就叫做「妙觀察智」。
*平時的「第七末那識」整日執著那個「我」的,到那個有漏的「第七識」毀滅,無漏的「第七識」出現,自他平等的,平等性智。
*有漏的「第八識」整日變起那個有漏世界與有漏人生的,到那個時候毀滅,新的無漏的「第八識」出現,遍於宇宙萬有的那個大圓鏡智。
*這四種智都是現象,都是用,用一定有體,現象必有本體,就那個本體來講就叫做真如。真如對這四種智來講,我們就替它改了個名,就叫做「法界體性智」,「法界」亦是真如的別名,「體性」即是實質來的,本來就不是智,它是智的實質,叫做「法界體性智」。
*《佛地經論》就講五種智,因為《佛地經》是講五種智的一本,《成唯識論》就只是講四種而已,就不講法界體性智的。
*中觀宗的解,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三種東西,一種叫做「一切智」,能夠證得「我」是空的那種智,即是小乘人。「一切」不是說所有那樣解,「一切」是什麼?因為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沒有一個實的我的,這種一切東西都沒有實我的,那種智,你能夠體驗得到這種道理,能夠體驗到這種道理的那種智叫做「一切智」。
*第二種叫做到「道相智」,《大智度論》譯做「道種智,」即是菩薩修道的時候的那種智,是大乘菩薩的才有的,菩薩修道的時候的那種智。
*即是現在講怎樣修止觀,怎樣修的那種智,通通是屬於「道相智」。至小乘的修「四念住」而成阿羅漢,那些就叫做「一切智」。最後就叫做「一切種智」,佛所有的智,一切種智。
*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是中觀宗就是三種東西的,其實三種的總和實在就只有二種,成佛、做阿羅漢。如果是唯識就四種智都夠。

*證到成佛的時候,又得「所作成辦」第四種,你想作什麼,想去哪裡?想能夠變起報土等等,變報身等等,你所應作的都可以成功的。
*佛變報身是怎樣?佛的法身就是法界體性智,即是真如,佛的佛土是大圓鏡智變起。
*佛土裡面的那個報身佛,就由「平等性智」現出這個佛身。
*報土裏面就要說法的,報土、化土都要說法,佛說法的時候就用「妙觀察智」說法。
*凡夫所住的塵世,佛就用一種加持力,看看哪裏的眾生善根成熟,他就會用一種力量加被他,那些眾生得到這種加被力,就見到有個佛出世,佛沒有來的。換言之,釋迦佛二千幾年前沒有在印度出世,沒有在人類的歷史裡出世,只是一種加持力,令到當時的人的善根成熟,自己共變,變起有一個釋迦牟尼佛在這裏。
*他的加持力是什麼?兩種,一,是大智,「妙觀察智」與「成所作智」,二是大悲,他不捨棄眾生。這樣他所作的東西就是這麼多,「所作成辦」。入化土來示現給眾生見到有佛出世,三千大千世界裏面,每一個世界同時見到有個釋迦牟尼佛出世,就不是只是我們這個世界。

「善男子!如是菩薩於內止觀正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這些菩薩,「於內止觀」,在定中修止觀,是將這種止觀正正確確、正正式式地去修行的緣故,他所得的果,就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得初地就有勝利,成佛就有什麼勝利呢?

丁十七、引發廣大威德
戊一、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修行引發菩薩廣大威德?」
*慈氏菩薩又對佛這樣說,世尊!菩薩修行怎樣會引出這麼大的威力呢?

庚一、標數略答
善男子!若諸菩薩善知六處,便能引發菩薩所有廣大威德:
*善男子!如果一個菩薩,能夠「善知」,「善」即是很好地,好好地知道,知道什麼?六種內容,知道那六種東西,這個菩薩就能夠引出那些廣大的威德,哪六種呢?

庚二、依數列明
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減;六者、善知方便。
*當修止觀的時候,要很好地知道你的心怎樣生,時時有各種心生起的。第二種「善知心住」,知道你的心為何停留在這裡;第三種「善知心出」;知道你的心本來停留在這裏的,現在離開;「四者、善知心增」;知道你的心增加,「五者、善知心減」;知道你的心減;「六者、善知方便。」知道很多辦法,很多控制的辦法。

庚三、次第別釋
辛一、知道「心生」
壬一、問
云何善知心生?

癸一、總答
謂如實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別,是名善知心生。
*「如實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別」,確確實實知道有十六行,修止觀的時候,「行」者活動,有十六種不同的心的活動出現,生起的差別。

癸二、別釋十六行心
子一、
「十六行心生起差別者」,
子二、次第釋
丑一、釋初心生
一者、不可覺知堅住器識生,謂阿陀那識;
*修定的時候,會察覺到,有一個「阿陀那識」不斷活動、不斷生的,即是發覺到我們的內心裡,有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連續不斷的,這個就是「阿陀那識」。
*世人的所謂「靈魂」就是指「阿陀那識」。
*「阿陀那識」是執持識,不散失。「第八阿賴耶識」,抓住那些種子,含藏著那些種子,令那些種子不散的。
*「執持識」執持住兩種種子,第一,所作的業所熏進去成為種子,叫做「業種子」。第二種叫做「名言種子」,八個識的「相分」、「見分」的種子,眼見到顏色,顏色的種子,耳聽到聲音,聲音的種子,鼻嗅到香臭,香臭的種子乃至到「意識」會想很多觀念的種子,這些種子全部被「執持識」所執持。
*「執持識」有很多名,有一個名叫做「阿賴耶」,「阿賴耶」平時就含藏著那些種子,還有一個執藏,它被「第七末那識」整日執持著它,藏護著它,保護著它。
*有「我執」才有得執藏,如果沒有「我執」就沒有得執藏,怎樣就沒有我執?小乘就成阿羅漢,大乘要修到第八地菩薩。
*成阿羅漢就沒有得執藏,只是「含藏」,所以用「藏」不是很妥當。所以「第八識」,成羅漢之後,「第八識」就不能叫做「阿賴耶」,他都不執藏,要給它一個名字,就叫做「阿陀那」,「執持」是抓住,好像那塊磁石鐵攝住那些鐵粉。
*成佛就是無漏「阿陀那識」而已,無漏「阿陀那識」含藏很多無漏種子,所以「阿陀那識」這個名可以通到成佛之後。
*成阿羅漢又可以叫做「異熟識」,「異熟」即是果報,成阿羅漢之後,死了就沒有「異熟識」,未死的時候還有「異熟」。大乘菩薩到第十地都叫做「異熟識」,都有果報,都有生死輪迴的。
*「異熟識」這個名一路可以由你現在起,一路至到成佛之前都通。
*「阿陀那識」成佛之後都通用,又可以叫做「庵摩羅識」,「無垢識」,要成佛之後才通用,成佛之前不通用。
*又可以叫做「一切種子識」,幾時都通用。
*在很深的定裡,發現有這個「心」出現,其實現在你都在生的,不過你不知道而已,到那時你就知道,覺得有這個「心」生,那個心是什麼?不可覺知。
*不可覺知,即是用普通的知識把捉不到的,見不到、摸不到的,要在很深的定裏面,然後才把捉到,平時我們不可覺知。
*堅住,堅住什麼?連續不斷的,「第六意識」就沒有資格稱做堅住,當進手術室,全身麻醉,什麼都沒有知覺的時候,「第六識」就停了,不得堅住。「阿陀那識」不停的,堅住。微細到不可覺知,又堅住。
*「器」,即是物質世界,你所住的物質世界都是由它這個識裏面的那些種子顯現出來的,變起你的世界的。
*一個不可覺知的、堅住的、能夠變出器世界的這個「識」,你會覺得有這個「識」出現,其實現在你也出現。

寅一、標名
「二者、種種行相所緣識生,」
*我們發覺自己有個「意識」,「「行」即是活動,「相」就是情況,活動的情況,叫做「行相」,有這樣的識生,很明顯是「第六意識」。
*「意識」有兩種,一種是有漏意識,一種是無漏意識。
*種子只有兩種,一種就有主動性、活動性的種子,就叫做「業種子」;第二種就活動不強的,要那些有活動力的挑起它才出現的,叫做「名言種子」。
*何解叫做「名言種子」?整個名稱叫做「名言熏習種子」,那些種子一起變出現象界,一變出來就馬上熏進去「第八阿陀那識」裡面,熏的時候是要靠名言熏。
*名言,第一個,是能夠表示出意義出來的那些東西,叫做表義的名言;另外一種,能夠將那種東西現出來,叫做「顯境名言」。
*「表義名言」就全部是相分,顯境名言就見分。
*凡是「第六意識」所有一切那些有理論概念的東西,就要靠概念名言表現出來,如果那些實物的東西,靠見分見到,譬如說普陀山,見不到的,怎能夠用顯境名言?要靠那些名言熏進去的。
*「第六意識」,有有漏意識,有無漏意識。有漏意識又是由「意識」的有漏名言種子變的,無漏的意識是由無漏的意識名言種子變的。

卯一、名有漏的意識生
「謂頓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別意識,及頓取內外境界覺受」。
*有漏意識有兩種,一種叫做「五俱意識」,與「前五識」一齊起的「意識」,第二種就是「不俱意識」,單獨出現的。
*「眼識」如看到黃色的第一個剎那,「意識」是不知道。第二個剎起分別,這是什麼顏色?我以前見過這種顏色叫做黃色,這個是黃色。那時就已經不是「頓取」,接續活動的「意識」。
*第一個剎那叫做頓時的「意識」,以後是第二種「頓取內外境界覺受」。一下想到這個是某某人,就不是再看它,自己想這是誰?一路在心內想。
*「頓取一切色等」,「顏色」是如此,「等」就等「聲、香、味、觸」,一剎那就照出去頓取那些「色、聲、香、味、觸」的境界,那種是什麼?有分別力的「意識」,這個分別不是當「執著」,是當「有分別」的,凡有漏的「意識」叫做「分別意識」,這是一種。
*第一個剎那過後就很多東西想,每一個剎那想出一種東西,「頓取內外境界」,忽然間在裡面想,這種「頓取」只是想而已。
*「內外」即是定中,「外」即是身外的境界的覺受,起一種知覺。
*「五俱意識」又有兩種,一種叫做「五同緣意識」,與「前五識」同一種境界,例如我一眼見到一種東西的時候,「眼識」就看到那種東西,「緣」那種東西,我的「分別意識」也於它一齊緣那種東西,叫做「五同緣意識」。與「前五識」一齊攀緣,一齊知一種東西。
*五識一齊起的時候,又怎樣,是不是有五個「意識」?不是,「意識」只是一個,即是不能同時一個「識」有兩個「意識」一齊。
*「不同緣意識」,「眼識」是在看黃色,但是,「意識」就想了佛的那件衣服,那種色與它相似,那時都是「意識」,既有「意識」,前五識就可以起。那種「意識」是什麼?與前五識一齊起,但是不同緣,它所攀緣的境是不同的。
*第一個剎那就一定是「五同緣意識」,第二個剎那就是「不同緣意識」。
*「頓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別意識」就是「五同緣意識」,「不同緣意識」就「頓取內外境界」。
*「不俱意識」,它不是與「前五識」、不是伴隨「前五識」一齊起。兩種,一種就是「五後意識」,「前五識」起了之後,「意識」就在想。
*譬如我一見到老伯公,第一眼是「五俱意識」,我閉上眼睛來想,那時「眼識」不起,那時「不俱意識」,前五識起了之後它接續。
*五識見到東西以後,跟著五識不起它繼續想的,「五後意識」。
*第二種,與目前的「前五識」無關的,叫做「獨頭意識」。「獨頭意識」有三種,一種叫做「獨散意識」,又叫做「散心獨頭意識」,「散心」即是不是入定,如想想哪隻股票會起會跌,那時你那個「意識」是什麼?「獨散意識」,「獨頭意識」而在散心。
*「夢中意識」,其實發夢的意識都是「獨散意識」來的,不過發夢是加倍特別的。
*「定中意識」,在定中的「獨頭意識」可以證真如的。
*第一種「頓取一切色等境界的分別意識」,即是「五俱意識」,即是「五同緣意識」。
*第二種「及頓取內外境界覺受」,即是除「五同緣意識」之外,其他的「意識」。

*「或頓於一念瞬息須臾,現入多定,見多佛土,見多如來的分別意識」;
*或者又可以無漏,「頓於一念」,突然間一剎那,「一念」即是一剎那。「瞬息」,或者眨一下眼。「須臾」,很短時間。很短時間在定中,他一想起我想見阿彌陀佛,一念之間,一剎那即刻就出現。
*「現入多定,」一念之間入幾個定都可以,第一個剎那見到阿彌陀佛,第二個剎那即刻見到藥師佛,都可以。
*「見多佛土」,見那些報土,化土也在內。
*「見多如來」,見到很多、各個如來。
*一念之間要見這個又可以,一念之間見那個也可以。那種「分別意識」仍然是有分別的,何解?有概念的,有分別的,是「後得智」。
*在定中的「意識」現起,現起一個「意生身」去頂禮阿彌陀佛,請問。這個無漏意識,距離我們太遠,見道之後,初地都是第一步,都做不了那麼多的,這些是十地裏面的功夫。
*在定中會察覺我們的有漏意識現在起,有時記得我現在就起一個無漏意識。
丑三、釋第三心
「三者、小相所緣識生,謂欲界繫識」
*何解我們現在在欲界呢?因為我們的「阿賴耶識」裏面有欲界的種子、有色界的種子、亦有無色界的種子。何解不變色界呢?因為我們過去做欲界的業,這種欲界的業的力量強,色界的業都有做,但是沒有它那麼強。那些欲界的業刺激那些變欲界的種子,於是「阿陀那識」裏面那些變起欲界的那些種子受它的刺激,於是就現起,一出現就變起欲界,欲界那些種子變出有形有象的現行,就阻礙那些色界、無色界的種子不出現,藏在「阿陀那識」裏面。
*死之後,你的「業」生色界強了,最強了就會生,如果你死了之後還是欲界的業強,就還是生欲界。
*欲界的種子變出的小的東西,變不出大東西的。「小相所緣」,「所緣」即是境界,專門變出一些小的境界的那個「識」,「阿賴耶識」裏面變欲界的種子變的,種子是「阿賴耶識」的一部分,那個相分。
*「阿賴耶識」變欲界,實在不是「阿賴耶識」變,「阿賴耶識」裏面的種子變,不過這些種子是「阿賴耶識」的一部分,所以說都是它變的。
*「阿賴耶識」有欲界種子;有色界種子;有無色界種子,當它變欲界的時候,那些色界、無色界的種子就不動,這樣就變成欲界,這個是欲界「阿賴耶識」。如果死了之後生色界,就叫做「色界阿賴耶識」。
*現在生欲界,就「欲界阿賴耶識」出現,「色界阿賴耶識」就縮起來;生色界,「色界阿賴耶識」走出來,「欲界阿賴耶識」就縮起來。
*「小相」,專門變起欲界這麼小的相,「謂欲界繫識」;「繫」者,即是隸屬,隸屬於欲界。即是說你的「阿賴耶識」裏面的種子變出欲界出來的時候,我們就說,你的「阿賴耶識」是「欲界繫」,被欲界的煩惱束縛,即是生在欲界就整日起欲界的煩惱,整日被欲界的煩惱所搞壞。

丑五、釋第四心生
「四者、大相所緣識生,謂色界繫識」
*「識」是「阿賴耶識」,變起那些大的形狀。
*兩種情形的,一種,你的身在欲界,因為入定,欲界仍然變,但是你的「第六意識」,「天眼通」的天眼,壓著欲界的意識,色界的意識起,就見回色界的東西。
*第二種就變起「意生身」,走出去的。好像坐在那裡,走出去欲界。

丑五、釋第五種心生起
「五者、無量相所緣識生,謂(空、識、)無邊處繫(的)識」;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在定中那個「阿賴耶識」,「欲界阿賴耶識」壓低,那些種子只是變你的身體,其他不動,變無色界的「阿賴耶識」出現,就見到無色界的境界。
*「空無邊處」,什麼都沒有,見到一片虛空,見到茫茫太空那樣。
*「識無邊處」,就覺得自己的心充滿虛空,無量無邊的。這個都是「阿賴耶識」的相分。

丑六、釋第六心生
「六者、微細相所緣識生,謂無所有處繫識」
*「無所有處」,覺得一無所有的微細,沒有東西比「沒有東西」更微細。「無所有處繫」,即是隸屬於「無所有處」的「阿賴耶識」生起。即是那個「阿賴耶識」執受著那些變「無所有處」的種子。

丑七、釋第七心生
「七者、邊際相所緣識生,謂非想非非想處繫識」。
*「邊際」,「非想非非想天」,「非想」,沒有很明朗的想,又「非非想」,又不是完全沒有、很微細。既不是有明了的想,也不是完全沒有想。屬於「非想非非想處」的界繫。

丑八、釋第八心生
「八者、無相識生,謂出世識及緣滅識」
*無相,兩種,一、真如,無「生、住、異、滅」之相,無「色、聲、香、味、觸」之相,所以稱為「無相」。第二、涅槃,滅諦無相。
*「無相識」一般來講就是無漏,「謂出世識」。「出世」者,即無漏,「無漏識」,是指「第六意識」,無漏的「意識」。
*「緣滅」的「識」,或有漏的、或無漏的,八個識都可以。「緣滅」即是攀緣「滅諦」的識,「有漏識」都可以想的,都可以攀緣「滅諦」,不過是概念的「滅諦」。「緣滅識」就通乎有漏、無漏。

丑九、第九心生
「九者、苦俱行識生,謂地獄識」
*在定中,想看地獄的時候,「第八識」裏面那些變地獄的種子就起現行,地獄的境界就出現。你見到那些苦的眾生,「苦俱行識生」,與苦相應一齊起的識生,指地獄的眾生。

丑十、釋第十種心生
「十者、雜受俱行識生,謂欲行識」
*欲界的識叫做「欲行識」,「雜」者,有苦、有樂。界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人間、欲界六天,苦樂參半。

丑十一、釋第十一心
「十一、喜俱行識生,謂初二靜慮識」
*「初靜慮」即是初禪,當入初禪的時候,身體固然是覺得很愉快,同時你的心覺得很歡喜,靜慮即是禪,初禪,離生喜樂;「不熟」的東西用來譬喻那些煩惱。「離生」,沒有入定的人那個心是很生硬的,離開這種「生」的狀態,即是離開整日被煩惱搞亂的那種狀態。在定裡而得到輕安,好像整個沒有重量。「喜」就是指「第六識」,「樂」,普通是指身,普通是前五識。離開那種煩惱紛擾的生硬狀態,而得到喜與樂那樣的情況,叫做入了初禪。
*第二禪,「定生喜樂」,在定中產生的那種喜樂。
*「喜俱行」,「俱行」即是一齊起,一定是初禪、二禪,變起初禪、二禪的境界,「謂初二靜慮(的)識」,初、二禪的八個「識」。

丑十二、釋第十二個心生
「十二、樂俱行識生,謂第三靜慮識」
*「離喜」得到「妙樂」,「第三靜慮」。

丑十三、釋第十三的心
十三、不苦不樂俱行識生,謂從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識;
*第四禪之上的就是「空無邊處」,「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第四禪,捨念清淨,「捨」,既不苦亦不樂,「捨」一方面捨棄苦、捨棄樂,一方面就捨棄「惛沉」、捨棄「掉舉」,就是一種「心平等性」,「性」者,狀態,那個心很平衡的狀態,這個是最初級的「捨」。再高級一些,「心正直性」,再進步一些,「心無功用性」。
*「捨念清淨」就是說有兩種清淨,一種是「捨清淨」,第二種「念清淨」,一念當前,明明了了那樣的,但是心就好像不動心,心好像明鏡止水。

丑十四、釋第十四個心生
「十四、染污俱行識生,謂諸煩惱及隨煩惱相應的識」;「第六意識」,與染污的東西,「染污」即是煩惱與隨煩惱,「俱行」即是一齊起的。

丑十五、釋十五心生
「十五、善俱行識生,謂信等相應的識生起」;
*「信等」十一個善心所。「第六意識」起的時候,同時就有那些善心所一齊起,當我們那個善心所起,第六意識」受它影響都變為善,知道,我現在的這個心是善心,即是樣樣都明明了了。

丑第十六、釋第十六心生
「十六、無記俱行識生,謂彼俱不相應識」
*第十六種就是無記心,現在既無煩惱染污亦無善等的出現,那些「無記心所」與它一齊起的心,知道現在我是無記的心。
*這樣十六種心生起的時候,我們清清楚楚知道。我這樣知道心生,這樣會引起廣大威德?有「神通」者,「善知心生」是第一步基礎。

辛二、善知心住
云何善知心住?謂如實知了別真如。
*「住」者,停留,心怎樣站在那裡,答:「謂如實知了別真如」。「了別真如」,你要了解唯識的道理。小乘了解「流轉真如」、「安立真如」、「正行真如」、「邪行真如」,(及清淨真如)就可以。這樣如果是初地菩薩,「了別真如」就更加清楚。

辛三、善知心出
云何善知心出?謂如實知出二種縛:所謂相縛及麁重縛。此能善知,應令其心從如是出。
*「出」者,離開,離開兩種束縛,第一種叫做「相縛」,什麼都有個形相的,有個相在這裡,不能夠打破那個相的;第二種就叫「麤重縛」,不論投生去哪裡,你的「第八識」裏面含藏很多的煩惱種子,都跟著你,煩惱種子叫做「麤重」,束縛著你,令你不能夠離開生死輪迴。
*自己的煩惱減輕多少你自己知道的。
*「此能善知,應令其心從如是出。」「此」即是這兩種「縛」你能夠好好地去了解,就應該進一步令到心離開這兩種束縛。

辛四、善知心增
云何善知心增?謂如實知能治相縛、麁重縛心,彼增長時,彼積集時,亦得增長,亦得積集,名善知增。
*「增」即是強度增加,當我們的心的強度增加,要知道我們現在進步。
*「謂如實知」,修止觀的人,要確確實實地了解、知道,「能治相縛」與能治「麁重縛」的那個「心」,是指我們的「意識」。對付那些「相縛」,即是不著相,不執著那個相。能夠如實地知道,對付那些「相縛」、「麁重縛」的那個心,不斷進展。
*同時知道,「彼增長時」,「彼」指對付「相縛」與「麁重縛」的心,那個心增加那個強度的時候,另外我們的智慧「亦得增長」。
*何解會漸漸地修行就會證果?因為修的時候,現行越明朗,智慧就越跟住增長,修行證果要靠智慧,智慧一路增長。
*「彼積集時,」「積集」即是熏習,能對治的心起的時候,每一剎那的心起,即刻打回去「第八識」裏面成為一個種子,這個種子越打得多,這個種子就越強,那些現行越出現得多,就越行就越利。那些種子熏進去的時候,越熏越多,越熏越強。
*「彼積集時」,現行對付「相縛」與「麁重縛」的心一起現行的時候,即刻就「積集」,熏落去「第八阿賴耶識」處,成為新種子。新種子熏了,智慧亦跟著熏進去,「亦得積集」。
*即是一路修止觀,智慧就越整越強,越整越強,有漏的智慧一路強,強到這麼上下程度的時候,它就引出無漏智慧出來,就見道。
*見道之後,「第六意識」一見道的時候,第六「意識」就增長,現行,一現行即刻熏進去成為「第六意識」新的種子。當「第六意識」起現行的時候,那個無漏智跟著它的,又起,又增長,又現行,一起現行的時候,又熏進去成為新的智慧種子。
*在初地裏面一出一入,一出一入,越熏就越強,到差不多上下就入第二地,到差不多上下就入第三地。
*「彼增長時」,「彼積集時」,心現行增長與「積集」那些新的種子的時候,就「亦得增長,亦得積集」,智慧亦能夠跟著它起現行,一起現行亦即刻熏進去成為種子「積集」。
*如果能夠這樣了解,就叫做能夠很善巧地知道你的心。「增」者進步,知道你自己進步。

辛五、善知心減
云何善知心減?謂如實知彼所對治相,及麁重所雜染心,彼衰退時,彼損減時,此亦衰退,此亦損減,名善知減。
*「減」是那些「相縛」與「麁重縛」削弱。
*怎樣叫做知道「心減」呢?即是知道那些「相縛」與「麁重縛」的勢力削弱。知道那個心,指「第六意識」與「阿賴耶識」,「第六意識」就顯現,「阿賴耶識」裡面載著那些種子。
*被那些「相縛」與「麁重縛」所染污的心,正是他要對付。這種染污心,「彼衰退時」,這種心的勢力弱的時候。「此」就是指「相縛」與「麁重縛」,勢力亦都跟住衰退。
*「彼損減時」,熏種子就越熏越弱,為何?譬如我現在的貪心起,一起的時候再熏進去成為貪心的種子,剛好同時在看佛經的時候,這種看經的力量,是有一種智慧的,智慧出現的時候一起熏進去,把那個貪心的熏習的力量削弱。
*「彼衰退」,那些現行的熏習力一衰退的時候,那種「相縛」與「麁重縛」一樣就會衰退。

辛六、善知方便
云何善知方便?謂如實知解脫、勝處、及與遍處,或修或遣。
*有什麼方法?有什麼便利?可以令你得到進一步得到威力?主要就是修三種東西,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
*解脫者,「八解脫」,「內有色想」,內心還有一個物質的概念,未曾相信物質是假的,就有個「色」的概念,同時見到那個「色」會貪的。這個時候觀「外色」,外面是身外面,觀一個人,本來好好的,病就會死,死之後就會化膿、化血,一個個死屍在那裡。
*「內有色想」,內心還執著有一個物質。「觀外色」,觀一個身之外有一個這樣的物質,這個物質是指不清淨的物質。在初禪裏面來修這種「內有色想觀外色(的)解脫。
*第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內心裏面知道物質是虛假的,也不會對物質起這些欲念的心,仍然是觀外面的「色」,外面的眾生的仍然是不淨的,這樣就解脫即是離開貪的煩惱的束縛。
*第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淨解脫」,內心無「色」的想,對外面亦不起貪,觀一片淨色,很清靜,一片光明。「身作證」,即是現量,在定中見到。「具足住」,很圓滿地證到的,第四禪。
*第四、「空無邊處解脫」。
*第五、「識無邊處解脫」。
*第六、「無所有處解脫」。
*第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
*第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住」,「滅盡定」,前六識都停,沒有知覺,但身仍然在這裏,「作證」者,即是接觸。
*修「八解脫」就會得神通的,直接得神通的。
*「八勝處」,「八解脫」就只可以自己受用,八勝處就可以影響他人。
*「內有色想」,心內都還有一個「色」的概念,「想」就是概念,就不是貪,「觀外色少」,觀外面的少少「色」。例如觀由那條屍體變一排白骨,不多的,「觀少」,這樣可以解脫你的貪。
*第二、「內心有色想」就觀外色多,不止一條死屍,滿眼都是屍體,東南西北處都是死屍,全部白骨。
*第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內面連「色」的概念都沒有的,仍然觀外面的色,觀少少,觀亭台樓閣觀一間,觀人就觀一個。
*第四、「內無色想」,就觀「外色」多。
*觀青、黃、赤、白色。
*「十遍處」,影響到他人,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
*「或修」,修觀的時候,「或遣」,「遣」即除去,我不觀。
己二、總結
「善男子!於諸菩薩廣大威德,或已引發、或當引發、或現引發。」
*善男子!如果人能夠依著上文所講的辦法去修、去了解,這個菩薩對於廣大的威德,如果以前已經修的,就「已經引發」。「或當引發」,如果現在肯修,未來就快有。「或現引發」,甚至現在或者已經有都。
*還有一個殘餘的身體在那裡,叫做「有餘涅槃」,或者叫做「有餘依涅槃」,「依」者,指身體。
*這個證得有餘涅槃的人當他的壽命盡了,入涅槃死,即是沒有一個殘餘的身體剩下,就是「無餘涅槃」。
*小乘就是這兩種涅槃,大乘就叫做「無住涅槃」,可以入涅槃而他不入涅槃。因為他有大的智慧,就不住於生死,即是不被生死束縛到他。但是又有大悲,不捨得那些眾生而自己去入涅槃,這樣就永遠不入涅槃。

丁十八、於無餘依滅受門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何等諸受於此永滅?」
*「依」即是身體,連殘餘的身體都沒有,就是無餘依涅槃,入無餘依涅槃的時候,就「一切受」,所有一切感受,沒有苦樂的感覺。
*慈氏菩薩又問釋迦佛:世尊!如世尊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依照世尊這樣說,你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個人修行,修到他入「無餘依涅槃」。「界」有很多意義,因、種子,譬如「十八界」,十八類東西的種子,十八類東西的因。第二、類,「欲界」、「色界」、「無色界」。
第三、實體,例如「真如法界」,真如是一切法的實體。
第四、藏,庫藏,金銀珠寶的庫藏。
*現在涅槃又叫做「界」,實體。「涅槃」者,不是等於空、虛無的,而是那個宇宙的實體,人生的實體的顯現。「藏」也行,涅槃猶如寶藏,不要以為空無,一切無漏功德它都含藏的。第一、第二個不要,第三、第四個解才對,所以要做「涅槃界」。
*世尊你這樣說,一個人在這個「無餘依涅槃界」裏面,即是他入涅槃,「一切諸受無餘永滅」,所有一切痛苦與快樂的感受,「無餘」,一點都沒有剩,永遠沒有。
*「何等諸受於此永滅?」哪些「受」,在這個無餘涅槃裡面永滅?
*大乘無住涅槃,「一切諸受無餘永滅」只指那些有漏,那些無漏的受不滅。如果是小乘就沒有,一入無餘涅槃就什麼都沒有。大乘就所有有漏的「受」就「無餘永滅」,無漏的「受」就不滅,重新生起。所以這裡,彌勒菩薩問「何等諸受」,哪些「受」滅?難道連無漏的「受」都滅清光?
庚一、標數略答
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種受無餘永滅。何等為二?
*釋迦佛答:善男子!簡易扼要地來講,有兩種受在入涅槃之後「無餘永滅」,一點都不剩餘,全部剷清。何解要「以要言之」?即是保留那些無漏受。

辛二、答
壬一、正釋諸受
癸一、略答二受
一者、所依麁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
*「所依」即是身體。「麁重」,有兩個解釋。
*第一、不是很舒服,不是很爽的。譬如今天起來覺得累累贅贅,就不是很舒服,我們有一個身體始終就有多少不是很舒服的感覺的。不是輕安起的時候,你的身體總是有些累贅的。如果照第一個解,「所依麁重受」就因為有了這個身體,所以你有些不舒服的感覺。
第二、煩惱的種子,這些煩惱的種子整日都跟住我們的,跟住你在「第八識」裡面,你的「第八識」是你的生命,這些「麁重」整日黐住在你的生命處。
*所以「所依麁重受」即是有「麁重」的身體。有「麁重」的身體即是有些煩惱種子整日跟住你的身體,這個「麁重」就幾乎是當形容詞那樣。
*有煩惱種子的所依身體,這種「受」不發覺。現在快樂起上來得意忘形,怎會感覺得到有些不妥的東西跟住你?即是這個身體是有煩惱種子跟著,由這個身體所起的苦樂的感覺。有煩惱的身體所起的苦樂感覺,這種這樣的「受」。譬如忽然間肚痛,這種肚痛是苦受,這個苦受是怎樣起的?是你的所依身體起的。什麼身體?不是無漏的身體,而是什麼?是有「麁重」的身體,這個有「麁重」身體所起的肚疼,這是第二個解釋。
*「所依麁重」到底是怎樣解?依內六根,「內」即是身內,身內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依據我這六根做器官,做依據。
*「緣內身中六根及境」,有了這六根,產生六個識。依「六根」而生起「六識」。
*「緣」,攀緣、認識,認識你的身裏面的六根,我現在認識到了,「眼根」都有境。照鏡就看到,整個眼、境。
*「身根」,摸一下就知道,內身的「色、聲、香、味、觸」六境,又可以緣六根,自己認識自己的六根,自己認識你身中的六種境。
*當你「緣」的時候,有這些這樣的感受,這些感受是有漏。依你自己的六根而產生「六識」,「六識」攀緣你內身裏面的「六根」與「色、聲、香、味、觸」的六境,當你攀緣的時候,就起那些感受,這些感受是有漏的,這樣就是有漏的感受,叫做「所依麁重受」。
*第二種、「彼果境界受」。「果」就是異熟果,修行人的異熟果,是什麼?分析起來不外是什麼?色、聲、香、味、觸、法那些境界。你的異熟果是什麼?臉是黃色的,身體是有重量的,這是你的異熟果。有各種境界,見到有山、有河、又有大地,這是你的異熟果,這些是境界,整天攀緣它的境界,當你攀緣的時候起感受。
*「彼果」,因為有境界,你就有「受」。「彼果」,這個修行人的異熟,前生修行修得的果,這些果就有很多的境界,當攀緣這些境界的時候,起很多受。
*兩種受,「內受」,自己內身的「受」,第二種是因為外界的刺激而起的受,這兩種「受」就永滅,入無餘涅槃,每種裡面分很多東西的。

子一、解釋「所依麁重受」
所依麁重受,當知有四種: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無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滿麁重受;四者、果未成滿麁重受。果已成滿受者,謂現在受。果未成滿受者,謂未來因受。
*「所依麁重受」分做四種:
第一、有色所依受;「色」就是物質,我們的心攀緣那些有物質的境界,起一種「麁重的受」。有物質做所依的根而起的,我們的「識」所依的「根」,哪幾個識是有物質的根的?五個識,有個物質所依的「根」而產生的「識」,這個識起的時候就有一個「受心所」跟著它一齊起。
*「有色所依」,有物質做它的所依的「根」的那種「受」,即是與前五識相應的那些「受」,入涅槃就沒有這種受。
*二者、無色所依受;「無」就是沒有,「色」就是物質,「所依」就是所依的「根」,沒有一個物質造成的所依的「根」的所起的「受」,這個是什麼?「第六意識」的「受」。
「第六意識」就沒有一個物質的「根」,即是與「第六意識」一齊起的那種「受」。
*「三者、果已成滿受」,上面兩種是今世起的,「果已成滿受」,前世作的「業」,今世出現的果報,這個果報已經出現。
*「果已成滿的受」,即是現在世所應受的「受」,那種「受」都是「麁重」。「現果受」有餘涅槃還有,無餘涅槃就沒有這種。
*「四者、果未成滿麁重受」。有就有,作了業,但是那個果還未有成功、未出現,「未成滿」即是未出現的,現在有了種子,這種叫做「受」的種子。

子二、「彼果境界受」
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種:一者、依持受;二者、資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顧戀受。於有餘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滿受一切已滅,領彼對治明觸生受,領受共有。或復彼果已成滿受。
*修止觀的人所得的果,異熟果就有「色、聲、香、味、觸」,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與身體的果報的,有很多境界的,那個果報裏面的境界的受,一到無餘涅槃都滅。
*一者、依持受,「依」者,依靠它住的,即是這個世界,「依」者,住也,你所住的這個世界。「持」,撐起你的,如果沒有地球撐起你,支持你的。「依持受」即是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整日攀緣著這個物質世界,這個物質世界是我們的生命依住的地方與支持我們的地方,我們的「阿賴耶識」整日支持、整日攀緣著它,「阿賴耶識」都有「捨受」。這樣即是「阿賴耶識」攀緣這個世界起一個「受」。
*但是見到這個世界的不只是「阿賴耶識」,「眼識」都見到這個世界的,譬如我「眼識」見到那件衫白色的,白色就是我這個世界來的,見到白色。我望到這裡見到綠色,這個綠色就是這個世界的綠嘛!都是這個世界來的,我的「眼識」攀緣這個世界又起「受」。這個「受」是什麼?「依持受」,看到這個世界的「受」。
*「耳識」聽到沙沙聲,就起一個「受」,這個都是「依持受」。「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都有「受」起的,「第六意識」就更加有。「末那識」就只有一個「我」而已,不攀緣這個世界的。「第八阿賴耶識」就支持這個世界、物質世界。
*「二者、資具受」;「資具」是你所吃的東西,飲食、醫藥、衣服,即是生活的資料。
*第三種「受用受」,「受用」即是享受,受用的「受」。這三種受都是目前的,現在覺得。
*第四種,「顧戀受」,整日回憶,顧戀過去的舒服所起的感受。
*這四種受是「彼果境界受」,前生的業力所得的果的那些境界,起這四種受。加上上面的就有八種受。「所依麁重受」是自己內在的,「彼果境界受」是對外的,這八種受是有漏的受。這八種有漏的受,一入無餘涅槃就全部剷清。如果你是大乘的無住涅槃,被那些無漏的受代替。

癸一、釋有餘永滅
於有餘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滿受一切已滅,領彼對治明觸生受,領受共有。或復彼果已成滿受。
*「於有餘依涅槃界中」,「有餘依涅槃」是那些永滅呢?「果未成滿受一切已滅」。「果未成滿受」,作了業,但未有果的,前世作了業,今世還未出現的那些果,這筆帳就撇帳,「一切已滅」,全部沒有受。
*「已成滿」的還是些存在,「領彼對治明觸生受」,「領」就是接納,「彼對治」即是對治彼,對治那些未成滿的果受。對付你那些「果受」,令那些「果受」不能起的,就叫做「明觸生受」。
*「明」者,智慧,時時與智慧相應的觸,接觸外境的,有智慧而接觸外境所產生的一種受,這種是無漏的受。
*入有餘涅槃的時候,「果未成滿受」沒有了,一種無漏受起,盡智及無生智相應的受。
*當成阿羅漢的時候,你就證得有餘涅槃,當你一證得有餘涅槃的時候,就有兩種無漏智出現,一種就叫做「盡智」,知道我有漏的生命現在盡頭,死了就完全盡,就叫做「盡智」,這種智不是靠邏輯推理的,而是體驗到的,是現量的智。
*「無生智」,「生」者,生死輪迴,我沒有生死輪迴!什麼污糟邋遢等等都沒有我份了!他會覺得很舒服,那種「受」起,那種受是「明」的智慧。智慧指「盡智」與「無生智」,與「盡智」、「無生智」一齊起的那種受。
*「明觸」所產生的受,這種受是能夠對治彼的,對治那些「果未成滿受」。
*「領受共有」,「領受」即是感覺與人人共有的世界,他感覺到的,「共有」,就是「依持受」,這個世界,我們的「第八識」都還是支持著這個世界,「眼識」見到這個世界會起受的,「耳識」聽到這個世界也起受的,是「依持受」。他還要吃飯的,他肚子痛的時候都要找油擦的,「資具受」。某個法師真是了不起!有道德,都是有這種「受用受」,這三種受世界的人都共有的,都可能共有的,他領受這種共有的受。
*這樣即是仍舊是在這個世界上活動的,有些是前世造的業今世的果還未盡的,這樣前世果還受不受呢?,還要受。
*「或復彼果已成滿受」。前世作的業,今世已經成滿的受,他還有20年才死,或者不是一定。或者他還要享受那些「彼果已成滿」,還未完的受他還是要受的,但就不是一定。
又二種受,一切已滅。唯現領受,明觸生受。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此亦永滅。是故說言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
*又兩種受,就是「果已成滿」、「果未成滿」兩種受即刻沒有,即是指什麼?現在入涅槃,現在即刻就入。但未即刻斷氣又如何?「唯現領受明觸生受。」我臨斷氣,但未死,我還有一種「明觸生受」。
*死的時候就怎樣?無餘涅槃就連這些都沒有,連「明觸生受」都沒有!大乘的無住涅槃繼續有。
*當你入有餘涅槃的時候,就是二種受無餘永滅,有一種叫做「所依麤重受」,攀緣自己內身的五根,五種境,有六根、六境即是六塵所生的「有漏受」。
*「所依麤重受」又分做四種:
第一種、「有識所依受」,即是與我們的「五識身」相應的受。
第二種、「無識所依受」,即是意識相應的受。
第三種、「果已成滿受」,現在這一世應受的果報。有餘涅槃有此三受,但不是麤重,因為他有「明觸生受」替他調和。
第四種、「果未成滿受」,即是未來的「有漏受」的種子,有種子就會起的,這些種子不起了,它被對治。入有餘涅槃之前一定有個金剛心,一起的時候,極強的智慧,連「果未成滿受」、未來的種子都勾銷。
*「彼果境界受」又分四種:
第一種、「依持受」,對這個物質世界所起的受,有餘涅槃猶有此受。無餘涅槃就沒有。
第二種、「資具受」,即是衣物等的受。
「受用受」也是有餘涅槃的時候,就有一部分。但一到無餘涅槃就沒有。
「顧戀受」就有餘涅槃都沒有。
癸二、釋無餘永滅
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此亦永滅。是故說言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
*在無餘依涅槃界入涅槃的時候,剩餘的那些東西亦滅,就是指什「明觸生受」。

丙二、結歎勸學
丁一、歎問有益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復告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請問如來。汝於瑜伽,已得決定最極善巧。
*爾時,釋迦世尊「說是語已」,對彌勒菩薩這樣講: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請問如來。」「善能夠」「善」形容怎樣「能」法,你這樣好,你能夠「依止」,即是依據。
*「妙瑜伽道」,「道」即是方法。「清淨」者,即是無漏的,很清淨的,因為將來能令你達到無漏的境界的,這種清淨的「妙瑜伽道」,小乘都是清淨的,它這個是最極清淨的,最了義、最高道理的瑜伽道。而且這種最極清淨的瑜伽道,是圓滿的、無缺的。你依據這種「妙瑜伽道」來到請問如來。
*你彌勒對於修止觀,對於瑜伽,已經得到決定性的善巧,「善巧」者,即是很善於運用,是「最極的善巧」。

丁二、
吾已為汝宣說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所有一切過去、未來正等覺者,已說、當說皆亦如是。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應依此勇猛精進,當正修學!」
*我已經為你講了這麼好的「妙瑜伽道」,所有一切過去的佛與那些未來的佛,「正等覺者」,得到無上正等覺的人,即是佛,證得那些。「已說」,過去的佛已經說過這套東西,未來的「當說」,他將來會講,「皆亦如是」,都是與我一樣講法的。
*所有的「善男子」與「善女人」都應該要依據此,即這種禪定的方法,止觀的方法,「勇猛精進」,正正式式地修學這樣的瑜伽。

丙一、發起頌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丙二、舉頌正釋
丁一、顯依
於法假立瑜伽中,若行放逸失大義;依止此法及瑜伽,若正修行得大覺。
*依法瑜伽,瑜伽有兩種,止觀有兩種:
一種、依法的止觀,「法」即是教,「法」即是依教的止觀,依住經教裡面的那些義理去修。
第二種、「不依法止觀」,「依法止觀」是那些利根菩薩,「不依法止觀」是那些頓根菩薩。
*「如果違反「依法止觀」,就有很大的損失,順著「依法止觀」去修,就有很大的得益。
*「於法假立瑜伽中」,佛的經教裏面所講的東西,就叫做「法」,只是佛為了度眾生而假設的、假立的,不要執著這些法,當你了解修行的時候,就不要死執這些法的,這是假立的法。
*「法假立」即是假立法,「假立」是形容詞,「法」字是一個名詞,假立的法,依據這個法來修行的瑜伽裡面。
*「若行放逸」,如果那個人放逸,見到善的事應該做的他不做;見到惡的東西應該除去,他不除,這種情況就叫做「放逸」。
*如果對於這麼好的瑜伽,他都不修而放逸,就「失大義」。「義」者,指利益,義利即是合理的利益。
*「依止此法及瑜伽,」依據上文所講的這種教法,並且實修瑜伽。
*「若正修行」,依著這些教法與教法所教你的瑜伽去修行,如果能夠正正確確地修行,會得「大覺」,你會成佛,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丁二、顯有所得失
見有所得求免離,若謂此見為得法,慈氏彼去瑜伽遠,譬如大地與虛空。
*有所得,即是執著某種東西。教你這樣修,你可以依住修,但你不要執著,不要執著非一定這樣不可。「有所得」是有過失的,修行就儘管修行,如果執著就有過失的。
*「若謂此見為得法」,「見」,即是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智慧活動的時候有所得,即是有所執著某一種東西。
*「求免」於過失,與免於生死輪迴,那些有執著的人就很難。
*「若謂此見為得法」,如果有一種人,自己起這種執著的見解,還以為得到佛所說的法的真義。
*「慈氏彼去瑜伽遠,」「慈氏」啊!這種人距離瑜伽太遠了!「遠」成怎樣?「譬如大地與虛空」。

丁三、顯化生離染德
利生堅固而不作,悟已勤修利有情,智者作此窮劫量,便得最上離染喜。
*「利生」,即是利益眾生,化度眾生。「堅固」,意志很堅固,不會退縮。「而不作」,雖堅固,但是不作「三輪」的實執,不執著實的「三輪」,不執著這個是實的、實有的布施的我,不執著那個受我布施的實的眾生。不執著我現在有些什麼實的東西給你,不要執。因為這些都是眾緣和合的假法來的。
*如果你能夠這樣修行,「悟已勤修利有情,」能夠不起實執,就已經是悟了,你能夠這樣了解,勤些修行,時時都這樣,這樣來利益那些眾生,如果這樣,本身就是一個聰明的人,是智者。
*「智者作此窮劫量,」一個智者,不要求快速,「窮劫」去做,因為「窮劫」去做,然後才能把你歷劫以來的煩惱消除的。
*「便得最上離染喜。」將來的結果,就得到離開煩惱的那種喜悅,離開一切染污。

丁四、為欲說法失
若人為欲而說法,彼名捨欲還取欲,愚癡得法無價寶,反更遊行而乞匃。
*「若人為欲而說法,」即是《金剛經》的所謂心有所住,當你布施的時候,不要有這樣的想,我現在布施,我現在做功德,將來我就如何如何,不需要有這樣的想法,布施就布施。「住」者,貪著那種東西。
*如果為了你所望、你所想的東西而去說法度眾生,「彼名捨欲還取欲,」本來就是捨棄欲望去修行的,為了那些你認為可愛的東西而去布施,就叫做「捨欲還取欲」。
*「愚癡得法無價寶,」那些「愚癡」的人。「得法」,本來他已經學到佛法,本來佛法是無價之寶,有了「無價寶」就不要捨棄它!
*「反更遊行而乞匃」,本來有無價寶的,你就走去做乞兒。
丁五、捨著利生德
於諍諠雜戲論著應捨,發起上精進,為度諸天及世間,於此瑜伽汝當學!
*「捨著」,捨棄一切執著而利益眾生的,就是有功德。
*「於諍諠雜戲論著應捨」,「諍」即是爭論,「諠雜」,嘈喧,「戲論」,整日搞那些無謂的東西,做無謂的事情。還執著,以為是好事。
*「應捨」,這些應該捨棄它不要做,不要做這樣的事。
*「捨」之後要怎樣?「發起上精進」,發起高級的精進,勤勇的精進,這樣你精進你就要修行,一定要修瑜伽。
*「為度諸天及世間」,將來你不止度人間,天都會來聽的。
*「於此瑜伽汝當學!」這種瑜伽你應該學修。

乙一、慈氏問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門中,當何名此教?我當云何奉持?
*爾時,慈氏菩薩又再問佛:世尊!「於此」即是對於這一部經,對於這一種「解深密的法門」,「法門」者,經裡面的義理,對於這種「解深密」的義理,我應該將這本經叫做什麼名呢?用何名稱呼此教?「教」者,經也。「我當云何奉持?」我應該如何來回憶它,然後記憶它呢?

乙二、讚教勝利
丙一、正答二問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義之教,於此瑜伽了義之教汝當奉持。」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我所講的這一品,就叫做瑜伽的「了義之教」的經,講修止觀中最了義。於我所講的這部「瑜伽了義之教」,就叫它做「瑜伽了義之教」的經,你這樣來奉持。

丙二、讚教勝利
說此瑜伽了義教時,於大會中,有六百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一百五十千聲聞,諸漏永盡,心得解脫;七十五千菩薩,獲得廣大瑜伽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