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禪法要解

禪法要解,姚秦三藏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T15,p.286b~297c)

1.呵五欲
行者初來欲受法時,師問五眾戒淨已。若婬欲多者,應教觀不淨。
➀所緣
➊不淨有二種
一者惡厭不淨,二者非惡厭不淨。何以故?眾生有六種欲:一者著色,二者著形容,三者著威儀,四者著言聲,五者著細滑,六者著人相。
著五種欲者令觀惡厭不淨。著人相者令觀白骨人相。
又觀死屍若壞、若不壞,觀不壞斷二種欲:威儀、言聲。觀已壞悉斷六種欲。

➋習不淨有二種
一者觀死屍臭爛不淨,我身不淨死屍一等無有異也。如是觀已,心生惡厭;取是相已,至閑靜處若樹下、若空舍,以所取相自觀不淨,處處遍察,繫心身中不令外出,若心馳散還攝緣中。
二者雖不眼見,從師受法憶想分別,自觀身中,三十六物不淨充滿,髮、毛、爪、齒、涕、淚、涎、涶、汗、垢、肪、沔、皮、膜、肌、肉、筋、脈、髓、腦、心、肝、脾、腎、肺、胃、腸、肚、胞、膽、痰、喏、生藏、膿血、屎、尿、諸蟲。如是等種種不淨聚,假名為身,自觀如是。所著外身亦如是觀。
若心厭惡婬欲,心息則已。

➁方法
➊呵責其心
若心不息當勤精進,呵責其心作是念言:「老、病、死、苦其為至近,命如電逝,人身難得,善師難遇,佛法欲滅如曉時燈;有破定法眾患甚多,內諸煩惱,外有魔民,國土飢荒,內外老病,死賊其力甚大壞習禪定。我身可畏,於諸煩惱賊中未有微損,於禪定法中未有所得。雖服法衣,內實空虛,俗人無異。諸惡趣門一切皆開,諸善法中未入正定,於諸惡法未能必不為惡,我今云何著是屎囊而生懈怠?不能精勤制伏其心,如此弊身賢聖所呵,不淨可惡九孔流出,而貪著此身,與畜生同死,俱投黑闇甚所不應。」
如是鞭心思惟自責還攝本處。

➋又時亦復應令心悅
又時亦復應令心悅。作是念言:「佛是一切智人,直說道教易解易行,是我大師,如是不應憂畏,如依大王無有怖畏。諸阿羅漢所作已辦,是我同伴,已能伏心如奴衷主,心已調伏具種種果六通自在,我亦應自伏其心求得此事。唯有此道,無復異路。」如是思惟已還觀不淨。

➌復自欣歡
復自欣歡作是念言:「初習道時,諸煩惱風吹破我心,我欲得道,上妙五欲尚不能壞,何況弊者!」如長老摩訶目揵連得阿羅漢道,本婦將從伎樂盛自莊嚴飾,欲壞目連。目連爾時說偈言:
汝身骨幹立,皮肉相纏裹,不淨內充滿,無一是好物。
韋囊盛屎尿,九孔常流出,如鬼無所直,何足以自貴?
汝身如行廁,薄皮以自覆,智者所棄遠,如人捨廁去。
若人知汝身,如我所厭惡,一切皆遠離,如人避屎坑。
汝身自嚴飾,華香以瓔珞,凡夫所貪愛,智者所不惑。
汝是不淨聚,集諸穢惡物,如莊嚴廁舍,愚者以為好。
汝脅肋著脊,如椽依棟住,五藏在腹內,不淨如屎篋。
汝身如糞舍,愚夫所保愛,飾以珠瓔珞,外好如畫瓶。
若人欲染空,終始不可著,汝欲來嬈我,如蛾自投火。
一切諸欲毒,我今已滅盡,五欲已遠離,魔網已壞裂。
我心如虛空,一切無所著,正使天欲來,不能染我心。

行者如是思惟決定堅固,住心本緣不畏眾欲。

➂得與不任
➊必可得也
若利根者,一心精勤,遠至七日,心得定住。中根者,乃至三七。鈍根者,久久乃得,如攢酪成酥。必可得也。

➋不任習行
若不任習行,是身雖復久習種種方喻,空無所得,譬如攢水終不成酥。

問曰:何事不中?
答曰:若犯禁戒不可懺者,若邪見不捨,若斷善根及三覆障:所謂厚利煩惱、五無間罪、三惡道報。如是等罪不應習行。
又摩訶衍中,菩薩利根,有實智慧福德因緣,不同其事。

若不任習行,當誦經、修福、起塔供養、說法教化、行十善道。

➌得一心相
問曰:云何當知得一心相?
答曰:心住相者,身軟輕樂。瞋恚、愁憂諸惱心法皆已止息,心得快樂,未曾所得,勝於五欲。心淨不濁,故身有光明;如清淨鏡光現於外,如明珠在淨水中光明顯照。

➍心安喜悅
行者見是相已,心安喜悅,譬如渴人掘地求水,已見濕泥,得水不久。行者如是,初習行時如掘乾土,久而不止,得見濕相。自知不久當得禪定,一心信樂,精勤攝心,轉入深定。

➎毀訾五欲
作是念已,毀訾五欲,見求欲者甚為可惡,如人見狗不得好食而噉臭糞。如是種種因緣,呵欲為過。心生憐愍受五欲者,自心有樂而不知求,反更外求不淨罪樂。

➏集諸善法
初習禪法
行者常應精進,晝夜集諸善法,助成禪定。諸障禪法,令心遠離。
集諸善法者,觀欲界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瘡、如癰、如箭入心,三毒熾燃起諸鬥諍,嫉妒煙相甚為惡厭。如是觀者,是名初習禪法。

2.去五蓋
若習法時,中間或有五蓋覆心,即應除滅,如黑雲翳日,風力破散。
➊婬欲蓋
a.自責
若婬欲蓋起,心念五欲,即應思惟:「我今在道,自捨五欲,云何復念?如人還食其吐,此是世間罪法。我今學道,除剃鬚髮,被著法衣,盡其形壽,五欲情願永離永斷,云何還復生著?甚非所宜!」即令除滅,如賊毒蛇不令入室,以其為禍甚深重故。
b.眾惡住處
復次,五欲之法,眾惡住處,無有反復。初時尚可,久後欺誑,受諸苦毒,嫉妒、恚怒無惡不作。如囊盛眾刀以手抱觸,左右傷壞。
c.不厭足
復次,設得五欲,猶不厭足;若無厭足,則無有樂,如渴飲漿,未及除渴,不得有樂,猶如搔疥,其患未差不可為樂。
d.不見好醜
復次,欲染其心不見好醜,不畏今世、後世罪報,以是之故,除卻婬欲。

➋瞋惱心
已卻婬欲或生瞋惱,瞋惱心生即應除卻。眾生可念:「處胎已來無時不苦,眾苦備具,云何更增其惱?如人臨欲刑戮,何有善人重增苦痛?」
a.應捨
又復行道之人,應捨吾我。愛、慢等結,雖不障生天,而行道之人尚不生念,何況瞋恚,拔樂根本?
b.以思惟慈心消滅瞋恚
復次,如水沸動不見面像,瞋恚心生不識尊卑、父母、師長,乃至不受佛教。瞋為大病,殘害無道,猶如羅剎。當以思惟慈心消滅瞋恚。

➌睡眠
婬欲、瞋恚既止,若得禪定則為快樂;若未得禪樂,情散愁憒,心轉沈重,瞪瞢不了。即知睡眠害心之賊,尚破世利,何況道事?睡眠法者與死無異,氣息為別,如水衣覆水不睹面像,睡眠覆心不見好醜諸法之實亦復如是。
a.作念
即時除卻,應作是念:「諸煩惱賊皆欲危害,何可安眠?如對賊陣,鋒刃之間不應睡眠,未離老病死患,未脫三惡道苦,於道法中乃至暖法未有所得,不應睡眠!」
b.起行
作是念已,若睡猶不止,即應起行,冷水洗面,瞻視四方,仰觀星宿,念於三事,除滅睡眠,不令覆心。
一者怖畏,當自思惟:「死王大力常欲為害,念死甚近,如賊疾來,無可恃怙。又如拔刀臨項,睡則斬首。」
二者欣慰,當作是念:「佛為大師,所有妙法未曾有也。我以受學,自幸欣慶。」睡心即滅。
三者愁憂,當復念言:「後世展轉受身,經歷苦痛、毒害無邊無量。」如是種種因緣呵睡眠法,如是思惟睡眠則止。

➍掉悔蓋
若掉悔蓋起,應作是念:「世人欲除憂,求歡喜故而生掉戲,今我苦行坐禪求道,云何自恣放心掉戲?甚所不應!佛法所重攝心為本,不應輕躁,縱心自放,如水波動不見面像,掉戲動心不見好醜。」悔如禪度中說。

問曰:貪欲、恚疑各別為蓋,何故睡眠、掉悔二合為蓋?
答曰:睡雖煩惱勢力微薄,眠不助成則不覆心;掉戲無悔不能成蓋;以是故二合為蓋。譬如以繩繫物,單則無力,合而能繫。
復次,睡眠心法因睡心重,以心重故,身亦俱重。因睡微覆,眠覆轉增,遮壞道法,是故二合為蓋。
眠既覺已,心不專一,馳念五欲,行諸煩惱,是名為掉。譬如獼猴得出羈閉,自恣跳躑,戲諸林木,掉亦如是。已念五欲行諸結使,身口意失而生憂悔,作是念言:「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是故,掉、悔相因,二合為蓋。

問曰:作惡能悔不應為蓋。
答曰:如犯戒自悔,從今以往不復更作,如是非蓋。若心作罪,常念不息,憂惱亂心,故名為蓋。
如是種種因緣,呵掉悔蓋,繫心緣中。

➎疑
a.遮覆正道
若心生疑即應令滅,所以者何?疑之為法非如愛慢,今世不生歡心,後世令墮地獄。有疑遮諸善法,如岐路猶豫不知那進,便自止息,行者如是。本所習法疑不復進,即知疑患遮覆正道,當疾除卻。

b.念三寶
復作是念:「佛為一切智人,分別諸法: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是善、是不善,是利、是害,了了分明。今但受行,不應生疑;當隨教法,不應拒違。」

復次,佛法妙者,修定、智慧如實如法,我無是智,云何自心籌量諸法?如人手執利器,乃可與賊相禦。若無所執,而對強敵,反以為害。我今未得修定、智慧,云何欲籌量諸法實相?是不應然。

復次,外道非佛弟子故應生疑,我是弟子云何於佛而復生疑?佛常毀訾疑患:『是覆、是蓋、是遮、是礙,自誑之法。』如人既知刺客,即應除避,疑亦如是。誑惑行者,欲與疑慧,而礙實智,譬如病疥搔之轉多,身壞增劇;良醫授藥,疥痒自止。行者如是,種種諸法而生疑想,隨事欲解,疑心轉多,是以佛教直令斷疑,疑生即滅。
如是種種呵疑。當疾除卻。

行者如是思惟,除捨五蓋,集諸善法,深入一心,斷欲界煩惱得初禪定。如佛經說:「行者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

3.四禪
➀初禪相
問曰:得初禪相云何?
答曰:
➊身心快樂,柔和輕軟,身有光明
如先以正念呵止五欲,未得到地,身心快樂,柔和輕軟,身有光明。得初禪相,轉復增勝,色界四大遍滿身故。柔和輕軟,離欲、惡不善,一心定故,能令快樂;色界造色有光明相,是故行者見妙光明照身內外。

➋心意轉異
行者如是心意轉異,瞋處不瞋,喜處不喜,世間八法所不能動;信敬、慚愧轉多增倍;於衣服、飲食等心不貪著;但以諸善功德為貴,餘者為賤。於天五欲尚不繫心,何況世間不淨五欲!得初禪人有如是等相。
➌心大驚喜
復次,得初禪時心大驚喜,譬如貧者卒得寶藏,心大歡喜作是念言:初夜、中夜、後夜,精勤苦行,習初禪道,今得果報如實不虛。妙樂如是,而諸眾生狂惑頑愚,沒於五欲、不淨、非樂,甚可憐愍。初禪快樂內外遍身,如水漬乾土內外霑洽;欲界身分受樂不能普遍。欲界婬恚諸火熱身,入初禪池涼樂第一除諸熱惱,如大熱極入清涼池。

➍既得初禪念本所習修行道門,或有異緣
既得初禪念本所習修行道門,或有異緣:所謂念佛三昧,或念不淨、慈心觀等。所以者何?是行思力令得禪定轉復深入,本觀倍增清淨明了。

➁二禪
行者得初禪已進求二禪,若有漏道,於二禪邊地厭患覺觀,如欲界五欲、五蓋令心散亂,初禪覺觀惱亂定心亦復如是。若無漏道,離初禪欲,即用無漏初禪呵責覺觀。

➊呵責覺觀
問曰:如初禪結使亦能亂心,何故但說覺觀?
答曰:初禪結使名為覺觀,所以者何?因善覺觀而生愛著,是故結使亦名覺觀。始得初禪未有餘著。
復次,本未曾得覺、觀,大喜;以大喜故,壞敗定心;以破定故,先應除捨。
復次,欲入甚深二禪定故,除卻覺觀;為大利故,而捨小利,如捨欲界小樂而得大樂。

問曰:但說覺觀應滅,不說初禪煩惱耶?
答曰:覺觀即是初禪善覺觀也,初禪愛等亦名覺觀,以惡覺觀障二禪道,是故宜滅。以善覺觀能留行者令心樂住,是故皆應當滅。尋復思惟:「知惡覺觀是為真賊,善覺觀者雖似親善亦復是賊,奪我大利故。」當進求滅二覺觀,覺觀惱亂如人疲極安眠,眾音惱亂。

是故行者滅此覺觀已,求二禪,譬如風、土能濁清水不見面像,欲界五欲濁心如土濁水,覺觀亂心如風動水,以覺觀滅故內得清淨,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於二禪。

➋二禪相
問曰:云何是二禪相?
答曰:經中說言:滅諸覺觀,若善、若無記,以無覺觀動故內心清淨,如水澄靜,無有風波,星月諸山悉皆照見。如是內心清淨故,名賢聖默然。三禪、四禪雖皆默然,以二禪初得為名。有覺觀語言因緣,因緣初滅,故得名默然。定生喜樂,妙勝初禪。初禪喜樂從離欲生,此中喜樂從初禪定生。

問曰:二禪亦離初禪結使,何以不言離生?
答曰:雖復離結,但依定力多故,以定為名。
復次,言離欲者則離欲界言離,初禪未離色界,是故不名離生,如是等是二禪相。

➂三禪
➊離喜
行者既得二禪,更求深定,二禪定有煩惱覆心,所謂:愛、慢、邪見、疑等,壞破定心,是二禪賊遮三禪門,是故當求斷滅此患以求三禪。

問曰:若爾者,佛何以故說,離喜行捨得入三禪?
答曰:得二禪大喜,喜心過差,心變著喜,生諸結使,以是故喜為煩惱之本。又復,諸結使無有利益,不應生著;喜是悅樂,甚為利益,滯著難捨,以是故佛說:「捨喜,得入三禪。」

問曰:五欲不淨罪喜,則應當捨;是喜淨妙眾生所樂,云何言捨?
答曰:先已答:生著因緣則是罪門。
復次,若不捨喜,則不能得上妙功德,以是故捨小得大,有何過也。

➋觀喜知患
行者進求三禪,觀喜知患憂苦因緣,所可喜樂無常事變,則生憂苦。
復次,喜為麤樂,今欲捨麤而求細樂,故言離喜,更入深定,求異定樂。

➌三禪相
云何三禪相?滅喜。捨此妙喜,心不悔念,知喜為害。譬如人知婦是羅剎,則能捨離,心不悔念。喜為狂惑麤法非妙,第三禪身受樂世間最樂,無有過者。聖所經由,能受、能捨無喜之樂,以念巧慧身,則遍受入於三禪。

問曰:此說一心念慧,初禪、二禪何以不說?
答曰:第三禪者,身遍受樂,心行捨法,不令心著分別好醜,故言一心念慧。
復次,三禪中有三過:一者心轉細沒,二者心大發動,三者心生迷悶。
行者常應一心念此三過。若心沒時,以精進、智慧力,還令心起。若大發動,則應攝止。若心迷悶,應念佛、妙法,還令心喜。常當守護治此三心,是名一心行樂者入第三禪。

➍樂
問曰:如經:「第三禪中,二時說樂。」何等為二樂?
答曰:前說受樂,後說快樂。

問曰:有三種樂:受樂、快樂、無惱樂。以何樂故三禪名為第一之樂?
答曰:三樂上妙皆勝下地,但以受樂第一,說名樂地,究竟盡故。餘二樂者上地猶有,此中不以為名。

問曰:喜樂、無喜樂,有何差別?
答曰:樂受有二種:一者喜根,二者樂根。
喜根喜樂,初禪、二禪所攝。樂根無喜樂,三禪所攝。
復次,欲界、初禪樂受,麤者名樂根,細者名為喜根。二禪、三禪樂受,麤者為喜根,細者為樂根。譬如熱極得清冷水持洗手面,是名為喜;入大涼池,舉身沐浴,是名受樂。行者如是,初禪覺觀故,樂不遍身;二禪大喜驚故,不能遍身;三禪無障礙故,樂遍其身,是名差別。

復次,樂受有四種:欲界六識相應樂,名為喜根亦名樂根。初禪四識相應樂,名為樂根亦名喜根。二禪意識相應樂受,名為喜根。三禪離喜故,意識相應樂受,名為樂根。

➃四禪
➊捨樂
行者既得三禪,知上三樂,一心守護,常恐畏忘失,則為是惱,是故樂復為患,當求離樂。譬如人求富貴之樂,求時既苦,得時無厭則復為苦,得已守護亦復為苦。有人以求樂為苦故捨,或有得樂無厭覺苦故捨,或有既得守護為苦故捨。行者患樂亦如是,求初禪樂,以覺觀惱亂故捨;二禪大喜,動故捨;三禪知樂無常,難守故捨。以是故,當捨此樂求於四禪安隱之地。

問曰:行者依禪定樂捨於欲樂,今依何等而捨禪樂?若捨禪樂得何利益?
答曰:行者依於涅槃樂能捨禪樂,得三利故:所謂羅漢、辟支佛、佛道。是故捨禪定樂,行於四禪安隱快樂,以三乘道隨意而入涅槃。

➋第四禪相
問曰:云何知是第四禪相?
答曰:如佛說四禪相:「若比丘斷樂,斷苦,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

斷樂,斷苦,先滅憂喜
問曰:斷三禪樂應爾,離欲時已斷苦,今何故復言斷苦?
答曰:有人言:斷有二種:一別相斷,二總相斷;如須陀洹,以道比智,總斷一切見諦結使。
是事不然,何以故?
佛說:「斷苦,斷樂,先滅憂喜。」若欲界苦,應說:先斷苦、憂、喜。而不說者,以是故知非欲界苦。以三禪樂無常相故,則能生苦,是故說斷苦。
又,如佛說:「樂受時,當觀是苦。」於三禪樂生時、住時為樂,滅時為苦,以是故言:「斷樂,斷苦。」先滅憂、喜者,欲界中憂,初二禪喜者。

問曰:欲界中有苦、有憂,離欲時滅,何以但說斷憂,不說斷苦?
答曰:離欲時雖斷二事,憂根不復成就,苦根成就,以成就故不得言滅。

問曰:若三禪中樂生、住時樂,滅時為苦。今說初禪二禪中喜,何獨不爾?
答曰:佛經所說:「離三禪時,斷樂、斷苦、無滅憂喜」,初禪二禪不作是說。

問曰:佛何因緣不作是說?
答曰:三禪中樂,於三界中受樂最妙,心所著處,以其著故,無常生苦。以喜麤故不能遍身,雖復有失不大生憂,以是故佛經不說也。

不苦不樂
不苦不樂者,第四禪中雖有不苦不樂受。

捨者,捨三禪樂,行不苦不樂受,不憶,不悔。
念清淨
念清淨者,以滅憂、喜、苦、樂四事,故念清淨。

問曰:上三禪中不說清淨,此中何以獨說?
答曰:
初禪覺觀亂故,念不清淨,譬如露地風中然燈,雖有脂炷。以風吹故明不得照。二禪中雖一識攝,以喜大發故,定心散亂,是故不名念清淨。
三禪中著樂心多亂此禪定故,不說念清淨。
四禪中都無此事故,言念清淨。

復次,下地雖有定心,出入息故,令心難攝;是中無出入息故,心則易攝;易攝故念清淨。
復次,第四禪名為真禪,餘三禪者方便階梯。
是第四禪譬如山頂,餘三禪定如上山道。
是故第四禪,佛說為不動處,無有定所動處故,有名安隱調順之處,是第四禪相。

4.四無量
譬如善御調馬隨意所至,行者得此第四禪,欲行四無量心,隨意易得;欲修四念處,修之則易;欲得四諦,疾得不難;欲入四無色定,易可得入;欲得六通,求之亦易。何以故?第四禪中不苦不樂、捨念清淨,調柔隨意。如佛說喻,金師調金洋鍊如法,隨意作器,無不成就。

慈心無量
➀云何得
問曰:行者云何得慈心無量?
答曰:
➊願令得樂
行者依四禪已,念一城眾生願令得樂,如是一國土、一閻浮提、四天下、小千國土、二千國土、三千大千國土,乃至十方恒河沙等無量無邊眾生,慈心遍覆,皆願得樂。譬如水劫盡時,消水火珠滅不復現,大海龍王心大發動,從念生水,出海盈漫,及天澍雨遍滿天下,是時天地彌漫無不充溢。行者亦爾,以大慈水滅瞋恚,消慈火珠,慈水發溢漸漸廣大,遍至無量無邊眾生,悉蒙潤澤常出不斷。或聽說法增益慈心,譬如大雨無不周普。行者慈念眾生,令得世間清淨之樂,亦以所得禪定快樂持與眾生,亦以涅槃苦盡之樂,乃至諸佛第一實樂,願與眾生。

➋見眾生無不受樂
以慈力故,悉見十方六道眾生無不受樂。

問曰。如阿毘曇說:何等是慈三昧?觀一切眾生悉見受樂。又經中說:慈心三昧遍滿十方皆見受樂。云何但言:願令眾生得樂?
答曰:初習慈心願令得樂,深入慈心三昧已,悉見眾生無不受樂。如鑽燧出火,初然細軟乾草,火勢轉大,濕木山林一時俱然。慈亦如是,初入觀時,見人受樂願與苦者,慈力轉成悉見得樂。

➁問難
問曰:眾生實無得者,云何皆見得樂而不顛倒?
答曰:
➊利用
定有二種:一者觀諸法實相、二者觀法利用。譬如真珠師,一者善知珠相貴賤好醜、二者善能治用,或有知相而不能用,或有治用而不知相,或有知相亦能治用。行者如是,賢聖未離欲者,能觀法相四真諦等而不能用,不行四無量故。如凡夫離欲行諸功德,能有利用,生四無量心,不能觀實相故。如俱解脫阿羅漢等,能觀實相,具禪定故生四無量。四無量者得解之法,以利用故非為顛倒。

➋實無有眾生
復次,佛法之實無有眾生,云何觀苦者為實?樂者為倒?所謂顛倒:無眾生中而著我相。若常若無常、若邊若無邊等,是為顛倒。行慈之人知眾生假名,如輪等和合名之為車。是故行者,慈心清淨則非顛倒。

➌不應以為顛倒
復次,若無眾生以為實者,眾生受樂應是顛倒。而有眾生、無眾生皆為是邊,不應但有眾生以為顛倒。

➍慈三昧力故
復次,慈三昧力故,行者皆見眾生無不得樂,如一切入觀,禪定力故,於緣境界轉青作赤,何況眾生皆有樂相而不見也?如貴賤貧富禽獸之屬,各自有樂,互相憐愍。貴者之患,貧者所無;貧者之患,貴者所無。

問曰:餘道可爾,地獄云何?
答曰:地獄眾生亦有樂分,遠見刀山灰河,皆謂林水而生樂想;見樹上女人亦生樂想。又我心顛倒故愛樂其身,若欲殺時,逃避、啼哭,請求獄卒,願見放捨。若語赦汝,得脫此苦心亦可樂,如是之等皆有樂分。

又復神通力故,行慈之心,種種教化令眾生得樂,或隨所有而能與之,及身口行助成利益。如諸佛菩薩深心愛念壞諸惡趣,實令眾生得種種樂,以是故不但願與,亦實令得樂。

➂功德
問曰:行慈者得何功德?
答曰:
➊行慈者諸惡不能加,如好守備外賊不害,若欲惱害反自受患。如人以掌拍矛,掌自傷壞,矛無所害。
➋五種邪語不能壞心。五種者:一妄語說過、二惡口說過、三不時說過、四惡心說過、五不利益說過。譬如大地不可破壞。
➌種種瞋、惱、讒、謗等不能毀也,譬如虛空不受加害。
➍心智柔軟,猶若天衣。
➎復次,行者入慈,虎、狼、毒獸、蛇蚖之屬皆不能害,如入牢城無能傷害。
得如是等無量功德。

➃慈法
問曰:慈德如是,何者名慈法?
答曰:愛念眾生皆見受樂,是心相應法,行陰所攝,名為慈法。
或色界繫,或不繫;心數法,心共生,隨心行,非色法;非是業,業相應,業共生,隨業行,非報生。是應修、得修、行修,應證、身證、慧證。或思惟斷、或不斷。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或有喜、或無喜。或有出入息、或無出入息。或賢聖、或凡夫。或樂受相應、或不苦不樂受相應非道品。先緣相,後緣法。在四禪亦餘地。緣無量眾生故名為無量。清淨故,慈念故,憐愍利益故,名為梵行、梵乘;能到梵世名為梵道,是過去諸佛常所行道。

➄云何修習
問曰:云何修習慈心?
答曰:
思惟利益
a.若行者作是念:我除剃鬚髮,不在飾好,破憍慢相。若稱此者,宜應行慈。今著染衣,當應行慈令心不染,食他之食,不虛受施。
b.如經所說:若有比丘漸修慈心則隨佛教,如是不虛食人信施。
c.復次,若出家若在家行者作是念:慈心力故,於惡世中安隱無患,於破法眾中獨隨法行,於熱煩惱令心清冷,如近聚落有涼清池。
c.復次,行慈力故,怨家毒害不能復害,如著革屣,刺不能傷。
d.行者處於欲界,多瞋怒害,鬥諍怨毒種種諸害,慈心力故,無能傷損。譬如力士著金剛鎧,執持利器,雖入大陣不能傷壞。
e.復次,是慈能利益,利益三種人。
凡夫行慈除諸瞋恚,得無量福生於淨果,世間福德無過是者。
求聲聞、辟支佛者,欲界多瞋,慈力能破,及餘煩惱則亦隨滅,得離欲界,漸出三界。如佛所說,慈心共俱近修七覺。
大乘發心為度眾生,以慈為本。
如是慈心,於三種人無量利益。
f.又習慈,初門。
g.又十六行令速得慈,又使牢固,亦常修行。
一者持戒清淨、二者心不悔、三者善法中生喜、四者快樂、五者攝護五情、六者念巧便慧、七者身離心離、八者同行共住、九者若聽若說隨順慈法、十者不惱亂他人、十一者食知自節、十二者少於睡眠、十三者省於言語、十四者身四威儀安隱適意、十五者所須之物隨意無乏、十六者不戲論諸法行。
是十六法助慈三昧。

悲心無量
悲者觀眾生苦,如地獄、餓鬼、畜生、世間刑徒、飢寒病苦等,取其苦相故悲心轉增,乃至樂人皆見其苦。

問曰:云何以樂為苦?
答曰:
樂是無常,樂無厭足從因緣生,念念生滅無有住時,以是故苦。
復次,如欲天受樂,如狂、如醉無所別知,死時乃覺。
色、無色界眾生,於深禪定愛味心著,命終隨業因緣還復受報。
如是眾生當有何樂?於地獄、三惡道,是舊住處;天上、人中猶如客住,暫得止息,以是因緣故,佛但說苦諦,無有樂諦。是故,一切眾生無不是苦。

眾生可愍不知實苦,於顛倒中而生樂想,今世、後世受種種憂惱而無厭心;雖暫得離苦,還復求樂,作諸苦事。如是思惟,見諸眾生悉皆受苦,是為悲心。餘悲心義如摩訶衍論四無量中說。

喜心無量
➀隨意可得
喜者,行人知諸法實相,觀苦眾生皆為樂相,觀樂眾生皆為苦相,如是諸法無有定相,隨心力轉。若諸法無有一定相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無有難,何況餘道?隨意可得,故心生歡喜。
➁念諸善功德
復次,行者作是念:我因少持戒、精進等,便得離欲,逮諸禪定無量功德。念諸善功德,故心生歡喜。譬如賈客齎持少物,百千倍利,心大歡喜。
➂念佛心生歡喜
復作是念:如是法利,皆由佛恩,佛自然得,道與人演說,隨教修行得如是利益。是時,心念十方諸佛身有金色相好莊嚴及十力等無量功德法身,因是念佛心生歡喜。
➃佛法能滅苦,能趣常樂
a.復次,佛法於九十六種道中,最為第一,能滅諸苦,能趣常樂,心生歡喜。
b.又復分別三種佛法:一者涅槃,無量、常相,是究竟不壞法;二者涅槃方便,八直聖道;三者十二部經,宣示八道。如是念法心生歡喜。

➄佛弟子眾行正道,離邪徑
復次,能知如是實相,行於正道,離諸邪徑,是為正人,所謂佛弟子眾於一切眾中最為第一。自思惟言:我已在此眾中,是我真伴,彼能益我。以是因緣故心生歡喜。
願令眾生悉皆歡喜,定力轉成故,悉見眾生皆得是喜。

捨心無量
➀不觀苦樂
捨者,行人如小懈極,心暫止息。但觀眾生一相,不觀苦樂。
a.喜相猶如小兒,若常愛念,憍恣敗壞;若常苦切,怖畏羸瘦。是故有時放捨,不愛、不憎。
b.行者如是,若常行慈、喜心,則放逸,以喜樂多故。
c.若常行悲心,則生憂惱,以念苦多故。
是故行捨,莫令苦樂有過。

➁不觀善、不善
a.復次,行者入道得禪定味,分別眾生好醜,是善、是不善。
善者,恭敬愛念。不善者,則生輕慢。如人得大珍寶輕慢貧者,見有寶者恭敬愛念。破是二相故而行捨心。

➂四心之特性
a.如經中說:修行慈心,除破瞋恚;修行悲心,除惱眾生;修行喜心,除破愁憂;修行捨心,除破憎愛,但觀眾生得解脫故,隨心所作,如人觀林不觀樹也。

b.又如世人寒時得溫,熱時得涼,資生隨意者,是名為樂。
若得官位、寶藏、歌舞、戲笑,是名為喜。
若失此眾事者,是名憂苦。
若無此三事者,是名為捨。

取相
➀慈
行者亦如是,具有四心,自身受樂,願及眾生,心既柔軟,見一切眾生悉得是樂。
又復見諸天上世間豪貴,取其樂相,願及眾生,心既柔軟,見一切眾生悉得是樂。

➁喜
修行慈時,心生大喜,以此大喜願與眾生,或從定起禮佛、法、眾,讚歎、供養,亦得心喜,願與眾生。及取外喜,願與眾生。

➂悲
a.或時自見其苦,老、病、憂、惱、飢、寒困苦,欲令眾生離是苦惱。我能分別籌量,心忍猶尚苦惱,何況眾生無有智慧,忍受眾苦,何得不惱?則生悲心。
b.復見外人刑戮鞭撻。
c.又聞經說惡道苦痛。取是苦相,觀一切皆苦,而生悲心。

➃捨
a.捨者,自捨憎愛,亦觀眾生無有憎愛。
b.及取外眾生受不苦不樂者,從第四禪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欲界無苦無樂時。取是相已,觀一切眾生,亦都如是無苦無樂。
c.復次,如貴人唯有一子,愛念甚重,心常慈愍,世間諸樂願令悉得,自能得者亦皆與之。其子或時遭諸惱患,父甚悲念,若子從因得免,其父大喜。心生喜已,即便放捨,任子自長,父得休息。
d.行者如是,於四無量心中,觀諸眾生亦如子想,隨己所有樂事及取世間種種諸樂,願令得之。慈定力故,悉見一切皆是樂者。
行人從慈心起,若見眾生受諸苦痛,取是相已而生悲心。悲心力故,見諸眾生悉皆受苦,見受苦已,願令眾生皆離是苦。
從悲三昧起,若見眾生受樂,得道,入涅槃者,取是相已而生喜心,欲令彼得而彼自得,心識柔軟,悉見眾生皆得歡喜。
從此定起,見眾生不苦不樂者,不憂不喜者。取是相已,而生捨心,願令眾生不苦不樂,不憂不喜。以善修捨定力故,悉見眾生不苦不樂,不憂不喜,得離煩惱熱。
e.復次,若眾生有諸過釁,捨而不問。若恭敬愛著不以為喜,是為捨心。
如是等四無量義。如摩訶衍中說

5.四無色定
虛空定
若行者欲求虛空定,當作是念:色是種種眾苦具,如鞭杖、割截、殺害、飢寒、老病苦等,皆由色故。思惟如是,則捨離色,得虛空處。

➀問難
問曰:行者今以色為身,云何便得捨離?
答曰:
➊煩惱滅故
諸煩惱是色因緣,又能繫色,是煩惱滅故,則名離色。
➋習行破色虛空觀法
復次,習行破色虛空觀法,則得離色。
➌色究竟盡故
復次,如佛所說:比丘觀第四禪五陰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如此等觀,則離第四禪五陰。以餘陰隨色故,但言離色。所以者何?色究竟盡故。
➍分分破裂
復次,行者觀色,分分破裂則無有色,如身有分,頭、足、肩、臂等各各異分,則無有身;如頭,眼、耳、鼻、舌、口、鬚、髮、骨、肉等分分令異,則無有頭。如眼者,四大、四塵、身根、眼根十事和合白黑等肉團名為眼,各各分別,則無有眼。地等諸分各亦如是。

問曰:眼根四大所造,不可定色,云何分別?
答曰:
a.四大及四大造淨色和合故名為眼。若除是色,則無有眼。又此淨色雖不可見,以有對故有分,有分故無眼。
b.復次,能見色者,是名為眼。若除四大及四大造色則無眼,若無眼能見色者,耳亦應為眼。
c.若眼是色法,一切色法有處有分故,應可分別。若可分別,則為多眼。
d.若言四大所造眾微塵為眼者,不應一眼。若都非眼亦無一眼。若言微塵為眼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微塵有色,則有十方,不名為微塵。若非色者,則不名為眼。復次,微塵體定有四分:色、香、味、觸。是眼非四事,何以故?眼是內入攝,四為外入攝。以是故,不得以諸微塵為眼。如佛說:眾事和合見色假名為眼,無有定實。耳、鼻、舌、皮、肉、骨等亦如是破,是為破內身相。
e.外色宮殿財物妻子等,亦皆如是分別破。如佛告羅陀:從今日當破散色,壞裂色,令無有色。能如是分別是名離色。

➁釋名
➊復次,如佛說:若比丘欲離色,度一切色相,滅一切對相,不念一切異相,入無量虛空處。度一切色相者,是可見色。滅一切對相者,是有對不可見色。不念一切異相者,不可見無對色。
➋復次,度一切色相者,青、黃、赤、白、紅、紫等種種色相。滅有對者,聲、香、味、觸等。不念一切異相者,大、小、長、短、方、圓、遠近等。如是離一切色相,得入虛空處。

➂方法
➊繫心身內虛空
復次,行者繫心身內虛空,所謂口、鼻、咽、喉、眼、耳、胸、腹等。既知色為眾惱,空為無患,是故心樂虛空。
➋令身中虛空漸漸廣大
若心在色,攝令在空,心轉柔軟,令身中虛空漸漸廣大,自見色身如藕根孔,習之轉利,見身盡空,無復有色。
➌外色亦爾
外色亦爾。內外虛空同為一空。
➍緣虛空無量無邊
是時心緣虛空無量無邊,便離色想,安隱快樂。如鳥在瓶,瓶破得出,翱翔虛空,無所觸礙,是名初無色定。

識相續無邊無量
➀方法
➊知虛空患
行者,如虛空中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更求妙定,則離空緣。所以者何?知是心所想虛空,欺誑,虛妄。先無今有,已有還無,既知其患。
➋見識相相續而生
是虛空從識而有,謂識為真。但觀於識,捨於空緣。習於識觀時,漸見識相相續而生,如流水、燈焰,未來、現在、過去識,識相續無邊無量。

➁問難
問曰:何以故,佛說識處無邊無量?
答曰:
a.識能遠緣故,無邊;無邊法緣故,無邊。
b.復次,先緣虛空無邊,若破無邊虛空,識應無邊。
c.行者心柔軟故,能令識大乃至無邊,是名無邊識處。

問曰:是識處具有四陰,何以故,但說識處?
答曰:
a.一切內法識為其主,諸心數法皆隨屬識。若說識者,則說餘事。
b.復次,欲界中色陰為主;色界中受陰為主;虛空處、識處,識陰為主;無所有處,想陰為主;非想非非想處,行陰為主。
c.復次,三法:身、心、心數法。
欲界、色界以身為主,心隨身故。
若無身已,心力獨用。心有二分:一分緣空,一分自緣。是故應有二處:空處、識處。但初破色故,虛空受名。破虛空故,獨識為名。
心數法亦有二分:一分想、一分行。是故亦應有二處:想無所有處、行非想非非想處。
d.復次,緣識故得離虛空處,以是故雖有餘陰,但識受名。

無所有處
➀方法
➊知患
行者得識處已,更求妙定,觀識為患如上說。
➋觀識如幻
復次,觀識如幻、虛誑,屬諸因緣而不自在。有緣則生,無緣則滅。識不住情,亦不住緣,亦不住中間;非有住處,非無住處。識相如是,世尊說言:識如幻也。行者如是思惟已,得離識處。
➌諸法空無所有是安隱處
復次,行者作是念:如五欲虛誑,色亦如是;如色虛誑,虛空亦爾;虛空虛誑,識相亦爾。是皆虛誑,而眾生惑著,即謂諸法空無所有是安隱處。作是念已,即入無所有處。

➁問難
問曰:虛空處、無所有處,有何差別?
答曰:
前者心想虛空為緣,此中心想無所有為緣,是為差別。

非有想非無想處
➀方法
➊知無所有處患
行者入無所有處已,利根者覺是中猶有受、想、行、識,厭患如先說。鈍根者則不能覺。
➋應捨離
復次,離無所有處因緣有三見:有見、無見、非有見非無見。
有見,從欲界乃至識處;無見,即是無所有處;非有非無見,非想非非想處。是無見應當捨離。何以故?非想非非想雖細尚應捨離,何況無所有處!作是念已離無所有處。

問曰:如佛法中亦有空無所有,若是為實,云何言邪見應當捨離?
答曰:佛法中為用破著故,說不以為實。無所有處謂為是實,邪見愛著故,是中眾生受定果報已,隨業因緣復受諸報,以是故應捨,名雖相似,其實各異。

➌今寂滅、微妙、第一處
復次,行者作是念:一切想地皆麤可患,如病、如癰、如瘡、如箭。無想地則是癡處,今寂滅、微妙、第一處:所謂非想非無想處。如是觀已,則離無所有處想地,即入非有想非無想處。

➁問難
問曰:是中為有想?為無想?
答曰:是中有想。

問曰:若有想者,何以但下七地名為想定耶?
答曰:此地中想微細不利,想用不了故,不名為想。

6.四聖諦
➀前行
知非有想非無想患
行者心謂是處非有想非無想,是故佛隨其本名,說是名非有想非無想處。鈍根者,不覺是中有四陰,便謂涅槃安隱之處,生增上慢。壽八萬劫已,還墮諸趣。是中四陰雖微深妙,利根者則能覺知,覺知已患厭,作是念:此亦和合作法,因緣生法虛誑不實,如病、如癰、如瘡、如箭,無常、苦、空、無我,亦是後生因緣,應當捨離,以其患故,當學四諦。

問曰:捨餘地時,何以不言學四諦?
答曰:
a.前已說:如病、如癰、如瘡、如箭,無常、苦;空、無我。便為略說四諦,但未廣說。
b.復次,餘地無遮、無難,凡夫有漏道亦能過故。而此世間之頂,唯有聖人學無漏道乃能得過。譬如繩繫鳥腳,初雖得去,繩盡攝還。凡夫人亦如是,雖過餘地,魔王不以為驚。若過有頂之地,魔王大驚,如繩斷鳥去。以是故,離餘地時不說四諦,有頂地是三界之要門,欲出要門,當學四諦。

➁釋名
問曰:云何為四諦?
答曰: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➊苦、集、滅、道
苦有二種:一者身苦、二者心苦。集亦二種:一者使、二者惱纏。滅亦二種:一者有餘涅槃、二者無餘涅槃。道亦二種:一者定、二者慧。

➋苦、集、滅、道諦與聖諦
a.復次,苦諦有二種:一者苦諦、二者苦聖諦。
苦諦者,惱相故,所謂五受陰名為苦諦。
苦聖諦者,以知、見故,修道,是名苦聖諦。
b.集諦有二種:一者集諦、二者集聖諦。
集諦者,出生相,所謂愛等諸煩惱名為集諦。
集聖諦者,以斷故,修道,是為集聖諦。
c.滅諦有二種:一者滅諦、二者滅聖諦。
滅諦者,寂滅相,所謂四沙門果,是名滅諦。
滅聖諦者,以證故,行道,是為滅聖諦。
d.道諦有二種:一者道諦、二者道聖諦。
道諦者,出到相,所謂八正道,是名為道諦。
道聖諦者,以修故,行道,是為道聖諦。

➌總相、別相
復次,諦有二種:總相、別相。
a.總相苦者,五受陰。別相苦者,廣分別色陰、受、想、行、識陰。
b.總相集者,能生後身受。別相集者,廣分別愛等諸煩惱及有漏業,五受陰因緣。
c.總相滅者,能生後身愛盡。別相滅者,廣分別八十九種盡。
d.總相道者,八聖道。別相道者,廣分別從苦法忍乃至無學道。

➂知苦
➊身心受苦之本
若不通達四諦者,則輪轉五道,往來生死無休息時,以是因緣故。
行者應念:老、病、死等一切苦惱皆由有身,譬如一切草木皆從地出。如經中說:十方眾生所以有身,皆為受苦故生;譬如毒食,若好、若醜皆為殺人。若無身心者,死苦則無所寄,如惡風摧折大樹。若無樹者,則無所壞。
如是略說身心受苦之本;如虛空風之本;木是火之本;地是水之本;身是苦之本。

➋身心常為苦相
a.復次,如地常是堅相,水常為濕相,火常為熱相,風常為動相,身心常為苦相。所以者何?以有身故,則老、病、死、飢、渴、寒、熱、風、雨等苦,常隨逐之。以有心故,憂、愁、怖、畏、瞋、惱、嫉、妒等苦常隨逐之。
b.若知現在身苦,過去苦亦爾,如現在、過去身苦,未來亦爾。譬如見今穀種生穀,比知過去、未來亦皆如是。又如現在火熱相,比知過去、未來火亦熱如是。
c.若無身心前,則無苦,今亦無苦,後亦無苦。當知三世苦痛皆從身心而有,是故應觀苦諦。

➃知集
➊苦從愛等諸煩惱生
如是心生厭患,是苦因緣唯從愛等諸煩惱生,非天、非時、非自然、亦非無因緣。若離煩惱,則不有生。當知世間皆從愛等煩惱生,如人造事皆欲以為先,以是故諸煩惱是苦因緣。
➋由愛水故受身
a.復次,由愛水故受身,若無愛水,則不受身。如乾土不能著壁,以水和之則有所著。
b.復次,因諸煩惱,是故受身種種不同。如多欲者受多欲形,多瞋恚者受多瞋恚形,多癡者受多癡形,煩惱薄者受薄煩惱形。見今果報異故,知昔因緣各別,來世隨煩惱受身差別亦如是。
c.隨業受身,若不為瞋恚,則不受毒蛇形,一切餘形亦如是。以是故,當知愛等諸煩惱一切苦因緣。苦因緣盡故,則苦盡、涅槃。

➄知滅
➊涅槃,名離欲、斷諸煩惱、常、不變異。是中,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常樂不退。
➋行者得涅槃滅度時,都無所去,名為寂滅。譬如然燈,膏盡則滅,不至諸方,是名滅諦。

➅知道
➊八道真直正路
得涅槃方便道,定分有三種,慧分有二種,戒分有三種。住是戒中,修行定、慧。
a.慧分有二種
所謂於四諦中慧能決了,是名正見。隨正見,覺法發起,是為正思惟。是名慧分二種。
b.定分有三種
正定、正念、正精進,是名定分三種。
c.戒分有三種
正語、正業、正命,是名戒分三種。
住淨戒故,諸煩惱芽不令增長,勢力衰薄,如非時種,芽不增長。
諸煩惱力來,定分能遮,如大山堰水,水不能破壞;譬如咒術能禁毒蛇,雖復有毒不能害人,定分亦如是。
慧能拔諸煩惱根本,如夏水暴漲,岸上諸樹無不漂拔。
d.行此三分八道真直正路,能滅苦因,畢竟安隱、常樂、無為。

➋十方便
若方便初習其門,則有十事:
一者心專正
種種外事來壞,不能移轉,如四邊風起,山不傾動。
二者質直
聞師說法不見長短,心無增減,隨教無疑。譬如入稠林,採木直者易出,曲者難出。如是三界稠林,直者易出,曲者難出;佛法中唯直是用,曲者遺棄。
三者慚愧
是第一上服、最妙莊嚴。慚愧為鉤,制諸惡心。有慚、有愧,真為是人;若無慚愧,畜生無異。
四者不放逸
一切善法之根本,如世間放逸失諸利事,行者放逸失涅槃利。當知放逸,如怨、如賊,心常遠離。當知不放逸,如君、父、師長,應遵承不捨。
五者遠離
因此遠離,成不放逸。若近五欲,諸情開發。先常身離聚落,次心遠離不念世事。
六者少欲
資生之物心不多求,多求故則墮眾惱。
七者知足
有人雖復少欲,樂著好物,則敗道心,是故智者趣足而已。
八者心不繫著
若弟子、檀越、知識、親里,若問訊、迎送、多營、多事。如是等者,毀敗道故,不應繫著。
九者不樂世樂
若歌、舞、伎樂,良時、好日、選擇吉凶,一切世事悉不喜樂。
十者忍辱
行者求道時,當忍十事:一蚊虻侵害、二蛇蚖毒螫、三者毒獸、四者罵詈誹謗、五者打擲加害、六者病痛、七飢、八渴、九寒、十熱。如是惱事,行者忍之莫令有勝,常勝此事。

復次,如人識知病相,知病因緣,知除病藥,得看病人,隨意所須,不久當差。行者如是,知實苦相,知苦因緣,知苦盡道,知得善師同學。如是不久得安隱寂滅。

➆問難
問曰:以得非想非非想處入深禪定,唯有上地結使微薄,心已柔軟,不應種種因緣、種種譬喻,觀是四諦,似若不信?
答曰:非但為有頂者說,總為一切有頂之人。

但觀無色界四陰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瘡、如箭入心,無常、苦、空、無我,皆是因緣虛誑作法。觀涅槃上妙、安隱、快樂、非為作法、真實不虛,滅三毒、三衰,身心苦滅。常呵四陰及其因緣,則名苦諦、集諦;讚歎涅槃及涅槃道,是名盡諦、道諦。

7.四如意
➀依第四禪,修四如意分
行者得四禪、四無色定,心已柔軟。若求五神通,依第四禪則易得。若依初禪、二禪、三禪,雖復可得,求之甚難,得亦不固。所以者何?初禪,覺、觀亂定故;二禪,喜多故;三禪,樂多故。與定相違,四如意分皆是定相。唯第四禪,無苦、無樂、無憂、無喜、無出入息,諸聖所住快樂安隱,是故行者當依第四禪,修四如意分:所謂欲定行法成就如意、精進定、心定、思惟定行法成就如意。依是住者,無事不得。

➁釋名
➊欲定行法成就如意
問曰:云何欲定行法成就如意?
答曰:
欲,名欲於所求之事。
定,名一心無有增減。
行法,名信、念、巧慧、喜;樂等助成欲定。
因欲為主,得定,故名為欲定。精進定、心定、思惟定亦如是。

➋方法
行者觀欲,莫令有增有減,莫令內多攝外多散,柔軟平等,調和堪用,猶如彈琴調其緩急,隨作何曲。精進、心、思惟亦爾。

如行者,學飛、欲飛是名欲;
攝諸散心,集助行法,是名精進;
心能舉身,離身心麤重睡掉等,心則輕便,以心輕故,能舉其身,是名心。
籌量欲、精進、心多少,能舉身,未能壞內外諸色味,是名思惟。

8.五神通
依四如意分,能具足一切功德,何況五通?

➀次序
問曰:五神通何者先生?
答曰:隨所樂者為先。

問曰:若爾者,何以變化神通在初?
答曰:
a.五神通多為眾生,所以者何?如慧解脫阿羅漢,既得阿羅漢作是念言:有眾生多鈍根者,不信道事,輕慢佛法。我得難事漏盡神通,如何不起神通教化眾生而令墮罪?
b.又佛大悲利益眾生,我為弟子,應以神通助益眾生。然諸眾生多以現事而得利益,神變感動,貴賤大眾無不傾伏,餘通無有是者,以是故,變化神通在初。

➁變化神通
➊云何能飛
問曰:天身,火大多故,身有光明,亦能昇虛疾去。鬼神,風大多故,身則輕疾,無所觸礙。龍身,水多故,心念生水,亦能變動。人身,地大多故,輕動相少,云何能飛?
答曰:以人身地種,輕動相少故,求學神通,如天、如神何用通為?如地雖重,以水力故,地則為動。如是心力故,能舉其身,譬如獼猴從高墜落而不傷身,人墮則傷,以獼猴心力輕疾強,故無損。當知身通如是,心力強故。又如人能浮,雖在深水而不沈沒,心方便力故,能持其身。以是故,當知:人身雖重,心力強故,身飛虛空。

➋云何當學
問曰:如是可信,云何當學?
答曰:
a.若行者住於第四禪,依四如意分,一心攝念,觀身處處虛空如藕根孔,取身輕疾相。
b.習之不已,身與心合,如鐵與火合。
c.滅身麤重相,但有輕疾身。與欲、精進、思惟及助行法合,欲等善行力故,身則隨逐,如火在鐵輕軟中用。

➌令身輕便
a.色界四大造色與身和合
又復色界四大造色,在此身中與身和合,令身輕便,隨意能去。如人服藥,令心了了,身則輕便,譬如色界四大造色明淨,在此身故,眼則明淨。
b.漸能遠飛
如人學跳,習之轉工,絕於餘人。如鳥子學飛,漸漸轉遠,身通如是,初得之時,或一丈、二丈,漸能遠飛。

➍變化神通有四種
一者、身飛虛空如鳥飛行。
二者、遠能令近。
三者、此滅彼出。
四者、猶如意疾。彈指之頃,有六十念,一念中間能越無量阿僧祇恒河沙國土,隨念即至。

➎自在
用是神通,身得自在,一身能為多身,多身能為一身;大能為小,小能為大;重若須彌,輕如鴻毛。如是等所作如意。

➏菩薩得是身通
a.復次,菩薩得是身通,一念之頃度恒河沙國土。然眾生見菩薩到彼,而菩薩不動於本處,於彼說法教化,此亦不廢。
b.或有天人著常顛倒,可以神通度者,現燒三千大千國土,而眾生見三千大千國土焚燒破壞,而國土無損。
c.有眾生心生憍慢,現作手執金剛杵,從金剛中出火,見者怖畏,歸伏、禮敬。
d.有人樂著轉輪聖王身,即現轉輪聖王而為說法;或現釋提桓因;或現魔王;或現聲聞、辟支佛;或現佛身,隨所樂身而為說法。
e.菩薩或復在虛空中結加趺坐,從身四邊悉放種種光明而為說法。
f.或時眾生樂雜色莊嚴,即為現三千大千國土,七寶莊嚴,幢幡、華蓋、百種伎樂,處中說法。
g.或令三千大千國土為一海水,青蓮紅華覆蓋水上,於上說法。
h.或坐須彌山上,以梵音聲說法,普聞諸國。
i.或時眾生不見其形,但聞說法之聲。
j.或作乾闥婆身,伎樂音聲令其心悅,然後說法。
k.或現龍王雷電霹靂,而以說法。
如是種種因緣方便,而現神變,開引眾生。

➐問難
問曰:是神通變化諸物,云何而不虛妄?
答曰:
a.行者先知諸法虛誑,如幻、如化,譬如調泥隨意所作。如福德之人尚能夏有雪,冬生華,河不流。又如仙人瞋怒,令虎、狼、師子變為石身。何況神通定力而不變物?
b.復次,一切物中各有氣分,取其分相,神力廣之,餘者隱沒。如經說:有比丘神力心得自在,見有大木,欲令為地,即皆是地。所以者何?木有地分故。若水、火、風亦如是。若作金銀種種寶物,隨意悉作,何以故?木有淨分故。

問曰:物變如是,化無本末,其事云何?
答曰:有言:虛空中四大所造微塵,化心力故,令諸微塵合成化人。譬如人死或生天上或生地獄,罪福因緣故。和合微塵為化,亦如是等。是物變化神通相。

➂天耳
➊以第四禪為本
若行者欲求天耳,亦以第四禪為本,修四如意分,如上所說。

➋方法
a.調柔其心,屬念大眾音聲,取種種聲相,所聞之聲常當想念。
b.若心餘緣,攝之令還。常當一心修念。
c.即於耳中,得色界四大所造清淨之色,是名修習天耳。

➌聞十方無量國土音聲
a.以是天耳,聞十方無量國土音聲,所謂天聲、人聲、龍聲、阿修羅聲、乾闥婆聲、栴陀羅聲、摩畝勒聲、及畜生餓鬼之聲、地獄苦痛麤細大小音聲等,皆悉聽聞。
b.菩薩定心轉深,乃聞十方諸佛音聲,從佛聞法而不取相。以法為真,法為最上;而依深義,不依於語。云何深義?所謂知諸法空、無相、無作,不生邪見。於義,亦不得義。不可得中,亦無得相。是依深義不依語言。
c.復次,行者依了義經,不依非了義經。了義經者,若能依義,一切諸經皆是了義,義畢竟空不可說相故,是以諸經皆是了義。若不依義,是人於諸經皆不了義。所以者何?以無深智,隨逐音聲故,是音聲實相亦入深義,俱不可說,是名分別了義經不非了義經。
e.復次,行者依智而不依識,何以故?行者知是識相,從因緣和合生,無有自性,無色、無對、不可見、無知、無識虛誑如幻。如是知識相,識即為智。是故,依智而不依識。行者,雖復生識,若識、若智而不生著,知識如相,識即為智相。以是智相為眾生說。
f.復次,行者依法不依人,何以故?若佛法中實有人者,無有清淨得解脫者,而一切法無我、無人,但隨俗,故說有人、有我。以是故,行者依法不依人,所謂法者,諸法之性。法性者,無生性。是無生性者,畢竟空。是畢竟空者,不可說者是。何以故?以語說法,法中無語,語中無法;語則是無語相,一切語言非語言相。以是故,經說:無示、無說是名佛法。
g.行者以天耳聞諸佛法,若人、若法不生著見,若分別二相非為佛法,若無二相則是佛法。
h.行者依止天耳力故,聞甚深之法,以教化眾生,是名天耳神通。

➃他心智
➊方法
a.先自觀心
若行者欲得他心智,先自觀心,取心生相、住相、滅相,亦知心垢相、淨相、定相、亂相等。
b.復觀心所緣
復觀心所緣垢、淨、近、遠多少等。
c.觀眾生色,取相
自取內外心相已,然緣觀眾生色,取欲相心、瞋相心、慢相心、慳相心、嫉相心、憂相心、畏相心、語言、音聲種種所作相心等。
d.彼亦如是
作是念:佛如我心,生時、住時、滅時,彼亦如是。自知心所緣,他亦如是。我心有如是色相、語言所作相,他亦如是。常修學心相,如是習已得他心通。
e.但緣他心心數法
是時,但緣他心心數法,如明眼者觀淨水中魚,有大小好醜悉皆見之,雖有水覆,以水淨故不以為礙。行者如是,知他心通力故,眾生雖身覆心而能見之。

➋知眾生心而為說法
a.先知其心
既得心通,或時在大眾說法,先知其心,知是眾生:以何深心?行何法?何因緣?有何相?喜何事?
b.鏡顯其相
知自心清淨故,知眾生心亦可清淨。如淨鏡中隨所有色若長、若短、方圓、麤細等,如本相現不增不減。所以者何?鏡清淨故,鏡雖不分別而顯其相。行者亦如是,自心清淨故,諸法無一定相,常清淨故,眾生心心數法皆悉知之。
c.知多婬欲、恚、癡
若眾中多婬欲者,即知其心,為說離婬欲法,恚、癡亦如是。何以故?心實相無染、無瞋、無癡。
d.聲聞乘
若眾中求聲聞乘者,亦知其心而為說法。雖為說法,知法性亦無有小。
e.辟支佛道
求辟支佛道者,亦知其心而為說法。雖為說法,知法性亦無有中。
f.大乘
若求大乘者,亦知其心而為說法。雖為說法,知法性亦無有大。
g.不壞法性
行者,如是等隨眾生心而為說法,亦不分別心相。雖分別三乘說法,而不壞法性。不壞法性故,悉知一切眾生心所行。
h.於彼此心無逆無順
雖自用心知他心,於彼此心無逆無順。
i.心相續如水流
亦知一切眾生心心相續如水流。如知心性,法性亦如是。

以他心智知眾生心而為說法,則不害也,是名知他心智神通。

➄宿命
➊方法
a.憶念此生所經
若行者欲知宿命,先自覺知,今所經事,向所經事,轉至昨夜、昨日、前日。如是一月,從今歲乃至孩童。譬如行道,到所至處,思惟、憶念所經遊處。
b.憶念前世
如是習已,善修定力故,憶念生時、處胎時;知某處死,此胎生;知是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世、千、萬無量億世。

➋教化眾生
以宿命智,自知己身及他恒河沙劫所經由事,悉皆念知,以宿命事教化眾生。
a.自知己身
作如是言:我某處如是姓字,如是生,如是壽命,所經苦樂,亦說彼所經之事。
b.知是眾生先世罪福因緣
行者以宿命力故,知是眾生先世罪福因緣,所謂種聲聞因緣、辟支佛因緣、佛因緣,隨其因緣而為說法。
c.自知當迴向
復次,行者宿命智力故,自知:從諸佛種善根,不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當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d.知過去滅,無所去;未來生,無所來
行者亦知過去諸法滅時,無所去;知未來世諸法生時,無所從來。
e.不生無始見,亦不生邊見
雖知過去世無始,不生無始見。雖觀未來世眾生滅入涅槃,亦不生邊見。
f.增益諸善根
行者念宿命時,增益諸善根,及滅無量世罪因緣。何以故?知一切法無新相、無故相。
g.心不厭生死
得如是智慧已,觀一切有為法及所經生死苦樂,如夢中所見。以是故,於生死中,心不生厭;於一切眾生,而起悲心。
h.若無四大四陰者,是則為實
知一切法皆是作相,作是念:如我千萬億無量劫往來生死,皆為虛妄非實;一切眾生來往生死皆亦如是。若無四大四陰者,是則為實,四大四陰亦畢竟不生。
i.心厭遠離
復次,行者以宿命智,憶念曾為轉輪聖王,所受之樂無常磨滅;釋提桓因樂亦無常磨滅;有諸國土清淨莊嚴,及諸菩薩、諸佛上妙之色,轉於法輪皆悉無常,何況餘事?念如是已,心厭遠離。
j.生悲心
行者依宿命智,入無常、空,觀一切諸法皆空、無常,而眾生顛倒故著。為是眾生故,而生悲心,行是悲心,漸漸得成大悲。

得大悲已,十方諸佛念是菩薩,讚歎其德。是名宿命神通

➅天眼
➊方法
a.初取明光相
若行者欲求天眼者,初取明光相,所謂燈火、明珠、日月、星宿等。
b.明相如眼所見
取是明相已,若晝日則閉目,夜則無在念上,明相如眼所見。
c.繫心在明
常修習明念,繫心在明,不令他念。若去攝還,心得一處。

➋釋名
是時,色界四大所造清淨之色在此眼中,是眼名天,以天四大造故,名為天眼。又諸賢聖清淨眼故,名為天眼。

➌作用
a.能見十方無量阿僧祇諸佛及莊嚴國土
行者得是天眼已,諸山、樹木、鐵圍、須彌及諸國土,都無障蔽。以無礙眼,能見十方無量阿僧祇諸佛及莊嚴國土。
b.能知一切佛為一佛,又見一佛為一切佛
爾時,行者能知一切佛為一佛,又見一佛為一切佛,以法性不壞故。
c.自見身相
如見佛相,自見身相亦如是。自身相淨故,一切法相亦如是。
d.弟子亦爾
如見佛清淨,弟子亦爾,無有二相。
e.十方無量國土眾生
及十方無量國土眾生,若地獄、畜生、餓鬼、人天,除無色者,生死、好醜皆悉見之。
f.皆知十方、六道眾生業因緣及果報
皆知十方、六道眾生業因緣及果報。是眾生,以善業因緣故,生天人中。是眾生,以不善業因緣故,生三惡道中。
g.不生眾生想
行者於天眼中得智慧力故,雖見眾生不生眾生想,一切法無眾生想故。
h.入一切法無業、無果報
雖見業及果報相續,亦入一切法無業、無果報中。
i.不取色相
雖天眼見一切色,以智慧力故,亦不取色相,是色悉皆空故。
j.無不悉見
復次,若障、若不障,近遠、上下無不悉見。行者見色界諸天清淨微形者,而彼不見,乃至大天亦復不見。

如是等種種神通義,如摩訶衍神通義中廣說。